第1596部大正藏第31册P0271 攝大乘論釋論 (10卷) 〖 隋笈多共行炬等譯〗.txt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No. 1596 [Nos. 1595, 1597; cf. Nos. 1592-1594, 1598]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一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應知依止勝相勝語第一
無等聖教章第一
論曰。阿毘達磨大乘修多羅中。婆伽婆前善入大乘菩薩。為顯揚大乘大體故說。所謂為大乘故。諸佛世尊有十種勝相勝語。
釋曰。問何為造論。答為敷演。應知甚深寬大法性故。若除不承佛菩薩力。何人有能於此解釋。復以何義故。此論作如此相說。若離阿毘達磨言。則不知是聖說。為此義故。又是出經名。如言十地經。今當釋彼經名。為令不知者令知故。言阿毘達磨修多羅者。彼修多羅中。明此阿毘達磨法門故。亦為顯修多羅名故。言大乘者。簡異聲聞阿毘達磨故。亦有非聖說阿毘達磨。有人自以分別慧。謂是佛說阿毘達磨。或言。聲聞所說。或言。世智者所作。為此故言大乘修多羅。即顯示異於聲聞等故。復次言阿毘達磨者。顯示菩薩藏攝故復次藏攝者。顯示調伏自煩惱故。於大乘中。是菩薩煩惱。菩薩以分別為煩惱故。阿毘達磨者。甚深寬大為相。此藏有三種。謂修多羅。阿毘達磨。毘那耶。即此三上下乘別故為二。謂聲聞藏。菩薩藏。復次此三及二。何故名藏。答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云何成三。有九因緣故。對治諸疑者修多羅。若人於義有疑。為令彼人於彼義得決定故說。對治著二邊者毘那耶。遮有罪過受用故。謂著欲樂邊。聽無罪過受用故。遮自疲苦邊。對治自見著者。阿毘達磨。由顯無倒相故。復次說三學者修多羅。具足增上戒增上心者毘那耶。由持戒故。得不悔等次第得三磨提。具足增上慧者阿毘達磨。簡擇無倒義故。復次說法及義者修多羅。成就法義者毘那耶。若修行人調伏煩惱。於中得通達故。於法義決定善巧者阿毘達磨。由此等九因緣故立三藏。此等皆為解脫生死故。復次云何得解脫。熏知寂通故得解脫。由聞故熏於心。由思故知於修。中奢摩他故寂靜。毘鉢舍那故通達。此修多羅毘那耶阿毘達磨。略說各有四義。菩薩解此則得一切智。聲聞隨解一偈義。則得流盡。云何各有四義。一依二相三法四義。貫穿此者修多羅。於中依者。依處依人依所為故說。相者。世諦相第一義諦相。法者。陰界入緣生諦念定無量無色。解脫勝處一切處菩提分辯才無諍等。義者隨順相續故。一向二數一伏四普集。應知此是阿毘達磨。向者。阿毘達磨是向無住處涅槃法。說諦菩提分解脫等門故。數者。阿毘達磨是數法。於一一法中決了其自相通相等差別。有無量說故。伏者。阿毘達磨是伏他法。能伏他論由具立宗等故。普集者。由阿毘達磨。普集修多羅義故。復次毘那耶四者。一罪過二緣起三還淨四出離應知。於中罪過者。謂五篇罪緣起者。起罪有四。一無知二放逸三煩惱熾盛四不尊重。還淨者。由淨心非治罰法。如禁戒攝持故。出離者。有七種。一自說發露。二與學等治罰。三一向禁斷立學句。復以別道理故聽。四已解。謂眾僧同意共解故。五轉身。謂比丘比丘尼轉男女根若不共罪。六真實觀。由作法欝陀那勝觀故。七法爾得。謂得見諦已。小罪及隨小罪。法爾無有故。復次毘那耶有四義應知。一人。謂依此立學處。二立制。謂如所白彼人罪過。大師集眾制學處。三分別。謂制學句已隨更解釋。令分分差別。四決判。謂於彼分中云何得罪。云何無罪。令決定知故。今當釋本文婆伽婆前者。為顯恭敬無異言故。善入大乘者。謂得陀羅尼等功德。顯示得彼功德已。於文於義能正持正說故。此菩薩名善入大乘。何為而說。為顯發大乘大體故。顯發者。廣說彼大體故。所謂為大乘故者。依於大乘故。十種勝相勝語者。十相勝故。所以語勝。由此故彼有十種勝相勝語。復次勝言者。兩相形故如此物。勝過於彼。最上義是勝義。復次由因體勝故。彼果語勝。今當說彼十種。
論曰。諸佛世尊有應知依止勝相勝語。應知勝相勝語。入應知勝相勝語。彼入因果勝相勝語。彼因果修勝相勝語。於彼修差別中。增上戒勝相勝語。增上心勝相勝語。增上慧勝相勝語。滅勝相勝語。智勝相勝語。如是等所說修多羅句顯於大乘是佛語。
釋曰。應知依止勝相勝語者。所可知法名應知。謂彼染淨等法即是三性。依止者是因義。應知依止即是勝相。故言應知依止勝相。由彼勝相故語勝。即是阿梨耶識。如是等略釋義。乃至智勝相亦爾。智即勝相。故言智勝相。應知相者。謂應知自性。應知即是相故言應知相。即是三性。入應知勝相者。此應知相中。若所入及能入。俱名入。即是唯識。即此入名彼入。言彼入因果者。唯識名入。因者。謂世間施等諸波羅蜜。即是加行時。果體者。即此通達時為出世間體故。彼因果修差別者。即是前因果於此因果中。修之差別。修者。謂數習故。此數習於諸地轉勝。故名差別。即是十地。於此修差別中。增上戒學者。為戒修學名增上戒。即是十地中。所有菩薩禁戒。於諸不善無復作心故。增上心學者。內觀心。此心即是增上學。謂三摩提故。增上慧學者。勝得慧名增上慧。此慧即是增上學。增上慧學即是無分別智故。滅勝相者。謂最勝種類自體滅。於煩惱障智障故。即是無住處涅槃故。智勝相勝語者。無障礙智名智勝相。彼無分別智有對治。佛智者。離一切隨眠障。即是無分別智之殊勝。
論曰。復次云何顯發。此等所說十處。聲聞乘中不說。唯大乘中說故。所謂阿黎耶識。說為應知依止體。三種自性。分別依止他成就。說為應知相體。唯識說為入應知相體。六波羅蜜說為入因果體。菩薩十地說為入因果修差別體。菩薩禁戒說為增上戒體。健行及虛空器等三摩提。說為增上心體。無分別智說為增上慧體。無住涅槃說為彼果滅體。諸佛三身自性身共用身化身。說為彼果智體。由此等十處故。與聲聞乘殊異。殊異者最上故。由世尊為菩薩說。是故言諸佛世尊為大乘故。有十種勝相勝語應知。
釋曰。云何顯發者。謂有何相貌故。六波羅蜜為入彼因果體者。謂唯識觀得入三性。即是清淨波羅蜜因。雖是世間能引出世間故。入地已去即是清淨。為出世果體故。菩薩十地為彼因果修差別體者。即是諸地中修習三學。果者。即此三學果名果。此果中滅是滅果體。謂滅煩惱障智障故。無分別智是增上慧學體者。謂聲聞無四倒分別故。名無分別。諸菩薩於一切法無分別。此是二無分別差別故。三種佛身為果智體者。彼三學果名彼果。彼果即是智故。言彼果智。此體即是彼果智體。此中若離自性身即無法身。如眼若離此則無報身。如眼識此能依所依二法平等應知。若離報身。已入大地諸菩薩受用法不成。若無受用法。菩提資糧滿足亦不成。如見色化身亦爾。若離此解行中諸菩薩。及諸聲聞麁淺解。初發修行亦不成。是故決定應有三身。故大乘與聲聞乘殊異者。聲聞乘中不說故。最上者。顯示於大乘中亦殊勝故。
論曰。復次云何以此十種如來勝相勝語。得顯大乘是佛語。亦得遮聲聞乘異於大乘。由此十處於聲聞乘中不見說故。唯於大乘中說故。引生大菩提。此十處成就隨順不相違。得一切智智故。此中有偈。
應知依相入 因果修差別
三學果滅智 上乘中殊勝
此說餘處無 見此勝覺因
故大乘佛語 由說十處勝
釋曰。此義云何。能引大菩提故。顯示此義。此十處成就隨順不相違者。能引生大菩提故。引生大菩提者。為因故。成就者。於三學量中思量觀察。如導師顯示道相故。隨順者。於勝得中起修行時。隨順相應住故。如導師所說。於中隨順而住。不相違者。於諸地中障礙事不有故。如所說道中無有賊等障礙。謂生死涅槃不相障礙故。
十義次第章第二
論曰。復次此十處。何故作如此次第說。諸菩薩最初由於如是等諸法。因中得善巧。即於緣生中得善巧故。彼等次於緣所生法中。得善知其相。善知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菩薩於如是等相善相應已。次於彼善攝持相中應須通達。即於障礙中心得解脫故。通達彼應知相已。昔加行中六波羅蜜之勝。得應須成就。依內心清淨故。此內心清淨所攝。六波羅蜜於十地中。應須三阿僧祇劫。分分令淨故。次菩薩三學應須圓滿。既圓滿已彼果涅槃。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須正覺故。十處作如是次第說。於此說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釋曰。何故作如此次第說者。謂始從諸菩薩。由於如是等諸法因中。乃至彼果涅槃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此說由知諸法因故。得於緣生善巧。由有因故果生。非自在天等。是故得因果二智。次於因所生法應知其相。其相云何。分別性無。執以為有。名為增益。增益於無即是損減。實有成就性離此二邊過失。故名善巧。次於所取應以唯識觀知其相。由此觀故得無障礙。次於隨順入唯識。世間六波羅蜜。依世俗得已第一義者應須得。謂應修淨心所攝波羅蜜。次於十地中。經三阿僧祇劫。分分應修。非如聲聞勝得於三生中。起對治便得解脫。次即於彼修中。戒等三學應令圓滿。次學果涅槃煩惱障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身應得。若大乘次第應知齊此。何以故。若欲說緣生。即入阿梨耶識中。若說相即入三性中。若說勝得即是唯識。若說波羅蜜即入諸波羅蜜中。若說地即入地中。若說學即入學處。若說滅及智即攝在無住處涅槃。及三身。佛語如此。故作如是次第說。復有別義引生大菩提等者。謂能生無戲論無分別智故。成就者相應故。隨順者不違三量故。不相違者非先隨順後相違故。如偈說。
攝持求及悲 亦隨順諸善
非黑白我見 有益亦有損
得一切智智者。謂於一切法中。無間一切種智生故。此成就等復有別義。成就隨順不相違等。前句為本。後句為釋。云何成就。謂隨順故。云何隨順。謂不相違故。如是展轉。
眾名章第三
論曰。於中即此最初。應知依止。說名阿梨耶識。世尊於何處說此阿梨耶識。名阿梨耶識。世尊於阿毘達磨經偈中說。
界體無始時 諸法共依止
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勝得
釋曰。世尊於阿毘達磨阿含中說阿梨耶識名。阿梨耶識者。即是此論初所說阿毘達磨修多羅。此中界者是因義。諸法共依止者。由是因故一切法同共依止。謂依止此以為因體。有此一切法依止故。諸趣果報由此得生。於無量生中有力。於善說惡說法中能解其義。若復越次得於勝得。又為煩惱依止體。由此得有極重煩惱及牢固煩惱。此等四種果報中。勝者身有堪能。翻此者無堪能。應知一切者於生死中隨何趣。非唯諸趣。亦有涅槃勝得。以有煩惱即有涅槃故。此阿含顯應知依止是阿梨耶識。彼阿含復說。
論曰。即彼經復說偈。
諸法所依住 一切種子識
故名梨耶識 我為勝人說
釋曰。此偈第二句釋第一句。勝人者謂諸菩薩故。
論曰。有此等阿含為證。然此識何因緣故。說名阿梨耶。一切有生染法依住為果。此識亦依彼法為因故。名阿梨耶識。又眾生依住以為自我故。名阿梨耶識。
釋曰。此識名阿梨耶者。謂諸法依住故。依住者共轉故。有生者謂有生起類。皆名有生故。染法者謂異於淨法故。眾生依住為自我者執取故。
論曰。此阿梨耶識復說名阿陀那識。於中有阿含。如世尊解節經中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轉如流
嬰兒凡夫我不說 不令分別謂為我
釋曰。復於解節阿含中。佛告廣慧。六趣生死中。彼彼眾生中。隨彼彼眾生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中。自身轉生於出生時。彼時一切種子心。最初成熟。便得和合。麁大增長圓滿。有二種取。所謂有依色根取故。相名分別世俗戲論等熏習取故。於色界中有二種取。無色界中無二種取。廣慧。此識或說。名阿陀那。於身普遍持故。或說名阿梨耶於身隱藏普遍同衰利安否故。或說名心。以積聚增長色聲香味觸法故。廣慧。依阿陀那識為住處轉生六識身。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於中有識。眼根及色為緣生眼識。即彼眼識共行。同時共境界。有分別意識生。若一一眼識生。隨一一有分別意識。與眼識共行。同時共境界生隨一時。一時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識身轉生。即彼一時。一時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共行。同時共境界生。如大川流。若有一起浪緣至。則一浪生。若二若多起浪緣至。則多浪生。彼川自流無斷無盡。復次如淨鏡面。若有一起像緣至。則一像生。若二若多起像緣至。則多像生。然此鏡面不轉成像。亦無損減。應知如是。如是阿陀那識。猶如大川。依此而住。若有隨一起眼識緣至。則隨有一眼識生。若乃至隨有起五識身緣至。則隨有五識身生如是廣慧。菩薩住法住智。得心意識祕密善巧。如來一切種一切智。不說菩薩齊此名心意識祕密善巧。廣慧。若菩薩於內於外。如實不見阿陀那阿陀那識。不見阿梨耶阿梨耶識。不見滋長。不見種種(此二謂心)。不見眼色眼識。不見耳聲耳識。不見鼻香鼻識。不見舌味舌識。不見身觸身識。廣慧。若菩薩依法住智。住法住智。得心意識善巧。又復如此義者偈中顯示。阿陀那識甚深細者難知故。一切種子轉如流者。謂一切種子次第轉生。猶如水流。念念相續轉故。阿陀那者顯別名故。不令分別謂為我者。一相轉故。分別謂為我。
論曰。何因緣故。說此識名阿陀那。攝持一切有色諸根故。及一切自身取依處故。於彼色根攝持不失。乃至命在故。又於相續受生時。取生令得自身故。是故名阿陀那。
釋曰。攝持一切有色諸根故者。謂此諸色根為彼識攝持故。乃至命在者。即以此句為釋。何以故。以眼等諸色根阿梨耶識攝持故。不如死身住青瘀等相。若至死時彼識捨離故。即有此諸青瘀等相。是故定知。由彼攝持乃至壽限不壞故。一切身取依處故者。即以相續受生時。取生令得自身故等。解釋以相續受生。識於彼相續生處攝取故。何以故。能攝持自身具足故。由阿梨耶識中具足自身熏習住故。即彼生時。名為轉生。即彼生時。取名為轉生取。由此取故取得自身。以是義故阿梨耶識說名阿陀那識。
論曰。亦說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於中意有二種。一次第緣與作依處者。由識次第滅。意識依此生故。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常相應。謂身見我慢我愛無明。此意即是餘識染污依止。餘識由第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了境義故。次第義故。念義故。意有二種。
釋曰。復說名心者。阿黎耶識即名為心。意及識二種有別義可見。當知此心亦有別義。為顯示此故。於中次第緣與作依處故者。謂識若次第滅已。得為意識因。此是第一意。復有第二染污意。四種煩惱故。於中身見者即是我執。由此執故則有我慢。以取我自高。由此等於實無我中。起我渴名我愛。此等三種皆以無明為因。無明者無智故。餘識由第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者。若識次第滅已名為意。與當生識處所。為彼生依止故。第二染污意。為染污依止。何以故。由善心中亦有我故。由了境義故。次第義故。念義故。意有二種者。於中取境義故名為識。與處所義故名第一意。我相等染污義故名第二意。
論曰。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此若不有獨行無明。亦不有此為過失。五識相似亦不有此為過失。如五識身有同時依止故。得眼等名。不有此為過失。無想定滅盡定無有差別。此為過失。無想定染污意得名。滅盡定不爾。故有差別。又即此無想一生無有煩惱。此為過失。若彼天中無有我及慢等者。又一切時我執得行。謂善惡無記心若不如是。唯不善心中得相應。我執是煩惱故。不應與善無記心共行。是故若俱有而共行。則無此過。若相應現行。則有此過故。此中有偈。
若獨行無明 及相似五法
二種定差別 得名無是過
無想天中生 無我則有過
我執隨順轉 一切處不有
離染意不有 二三即相違
無此即亦無 一切處我執
心行實義時 常與為障礙
一切時共行 名獨行無明
釋曰。此第二染污意以何道理得成立。此意若不有。則獨行無明不成。何者是獨行無明。未起對治時障真如智。癡此與五識不相應。於此處不為障礙故。若起對治處。則於彼為障。亦不在染污意識。若即是染污意識。則有過失。非染污意識者。以與餘煩惱共行。獨行名則不成。又若欲令即是煩惱染污意識者。則有常染污過失。云何施等心得成善。以常與彼相應故。若言有意與善相應生。即建立此為引生對治。能治染污意識此不成。若言有善心與染污意共生。此善心能引生對治。治滅餘識。此滅則無過。復次與五識相似故。如眼識等五識。則有眼等五根。同時為依止。此意識亦應有同時依止。二定無差別者。若言有染污意。彼無想定中則有。滅心定中則無。可得差別。此二定中意識不行無差別故。得名者。由念自身故名為意。若無體此名何所依。若六識次第過已。此識名意不應道理。以其滅故。又無想天中生。一期應無我故。若言彼處無染污意者。於彼生中則應無我。諸聖人不應厭惡。既厭惡故。是故應知彼中生者。應定有我。我執隨順轉者。以施等諸善皆與我相應故。此我執若離無明則不成。無明不離依止。此依止離染污意不可得故。
論曰。此意染污故。是障礙無記。恒與四煩惱相應。如色無色界煩惱。是障礙無記。為色無色界奢摩他所藏。此意一切時染著。故心體第三離阿梨耶識不可得。是故成就阿梨耶識為心。由此為種子故。意及意識等轉生。何緣故說名為心。種種諸法熏習種子聚集故。
釋曰。以見意及轉識。以阿梨耶識為因生故。心體餘處不可得。佛說識者。即是次第滅意所攝。由彼識滅已說為意故。復次由種種法熏習種子聚集故。得名心。於中種種者。諸法各各相故。熏習種子者。謂有功能為彼差別因故。聚集者。密合積聚一摶相故。
論曰。復次何故聲聞乘中。不說此心名阿梨耶識阿陀那識。微細爾焰所攝故。諸聲聞人不為知一切爾焰故。於彼雖離此說。然得成就彼智令得解脫。是故不說。諸菩薩等為欲知一切爾焰。是故為說。由離此智不可得一切智智故。
釋曰。微細爾焰所攝故者。此亦微細。亦爾焰故。名微細爾焰。又入在微細爾焰中以難得知故。又諸聲聞不為知一切爾焰故。修行唯作自利故。彼等麁煩惱障。唯以苦等智得滅故。菩薩為除自他煩惱障智障故修行。是故為說。
論曰。然於聲聞乘中。亦以別道理說阿梨耶識。如增一阿含中說。眾生憙阿梨耶。樂阿梨耶。集阿梨耶。求阿梨耶。為滅阿梨耶說正法時。為聽聞故應攝耳。為欲知故應作意。願滅阿梨耶故受法順法。如來出世故。此希有難得法世間顯現。如來出生四種可讚。經中以如是別名阿梨耶識聲聞乘中已顯現。
釋曰。眾生樂阿梨耶者。此句為本。後以現在過去未來三時為釋。餘三句如文次第。復有別義憙阿梨耶者謂現在世。樂阿梨耶者謂過去世。由前世樂阿梨耶。是故復集阿梨耶。由憙阿梨耶集阿梨耶故。復希求未來世阿梨耶。順法者如說行故。
論曰。摩訶僧祇阿含中。亦以別道理說此識。名為根本識。譬如樹依根。
釋曰。根本識如樹依根者。彼根本識為一切識因體故。譬如樹根為枝莖等眾物因。若無根枝莖等不可得故。若有阿梨耶識。為諸識根本亦爾。
論曰。彌沙塞中亦以別道理說此識。名為窮生死聚。有處有時見色心斷絕。阿梨耶識中種子無有斷絕。
釋曰。亦以別道理。說為窮生死聚者。此識是窮生死聚體。何以故。有因緣故。有處者界也。謂無色界中色斷故。有時者有住定時。如無想定等。阿梨耶識中種子不斷者。色心熏習為因。後時色心還從此生。
論曰。由此應知依止阿陀那識。心阿梨耶識根本識窮生死聚等名。此阿梨耶識已成大王之路。
釋曰。成大王路者寬大故。
論曰。復有餘師。執心意識義一名異。是義不然。由見意及識義故。彼心義亦須有異。復有餘師執。世尊所說眾生憙阿梨耶等諸句者。此中五取聚是阿梨耶。復有餘師執與欲俱諸受是阿梨耶。復有餘師執。身見是阿梨耶。此等諸師迷阿含及修得故。於阿梨耶識起如是等執。此聲聞乘中成立道理。彼等所成立道理不相應。若人不迷阿梨耶體相。以彼所成立名阿梨耶識即為最勝。云何最勝若言五取聚是阿梨耶。於惡趣一向苦受處生。即起厭惡。彼眾生一向不愛。言是著處。不當道理。以其常求捨離故。若言諸樂受與欲俱是阿梨耶者。第四禪已上無有此受。已得厭惡故。是諸眾生以彼為著處。不當道理。若言身見是阿梨耶者。佛法內人信解無我。於彼即生厭惡。以彼為著處。不當道理。然阿梨耶識中內我猶在故。若於一向苦受處生。唯求離苦聚。阿梨耶識中。我愛所縛故未曾求離。又四禪已上生者。雖厭惡欲俱樂受。於阿梨耶識中。我愛繫縛猶在。又佛法內人雖信解無我厭惡我見。然阿梨耶識中我愛繫縛亦在。是故以彼所成立阿梨耶。成就阿梨耶識體。則為最勝。是為安立阿梨耶識別道理。
釋曰。於中不迷者。謂諸菩薩。惡趣者。謂餓鬼畜生地獄等惡趣。一向苦者。彼趣報體一向非愛故。彼處若有樂受生。即是津液果。彼處生者其報唯苦。諸樂受與欲俱是阿梨耶者。第四禪已上。無有此受。已得厭惡故。彼處眾生者。謂四禪已上及即第四禪中故。彼處者。謂於彼得生故。內我猶在者。決定取此識以為內我故。求離苦聚者。願捨苦受故。阿梨耶識中我愛繫縛者。以阿梨耶識為自我。由此渴愛故成繫縛。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一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二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應知依止勝相勝語第一之二
相章第四
論曰。成立此識相云何可見。略說有二種。一成立自相。二成立因相。三成立果相。於中阿梨耶識為自相。一切染法熏習。已為彼生因。攝持種子相應故。於中因相者。是諸染法。此阿梨耶識如彼一切種子。一切時現起為因故。於中成立果相者。此阿梨耶識以彼諸染法。無始已來熏習。力得生故。
釋曰。以如是等別名。說阿梨耶識於此別說。未知其相故。說阿梨耶識自相因相果相等。於中自相者。一切染法熏習緣故。識有生彼功能勝異。顯示識體有此功能故。攝持種子相應者。彼一切染法熏習已。即為彼法生因故。言攝持種子。彼熏習與彼勝能合故名相應。即此自相一切染法熏習已。為彼得生因攝持種子相應識。為諸染法熏習已得勝功能。能為彼生因。此是阿梨耶識因相。於中始從成立果相。乃至言無始來熏習力故得生者。為諸法熏習已。此識得生。攝持無始熏習故名果相。
熏習章第五
論曰。復次何者熏習。此熏習名復何所名。與彼法共生共滅。已能為彼法生因。此是所因義。譬如胡麻。以華熏之胡麻與華同生同滅。以胡麻中有彼華香生因故能生香。又如欲等行熏習。欲等與心同生同滅。已後為欲等生因。又如多聞。有多聞熏習思念所聞與心同生同滅。已為彼記錄生因。由攝持熏習故。說名持法者。應知阿梨耶識有如此道理。
釋曰。彼法者即前染法。同生同滅已後為彼生因者。謂還與彼染法為因體。
不一不異章第六
論曰。復次阿梨耶識中彼染法種子為分分別住。為無差別。無別物體於識中住。亦非不異。然阿梨耶識如此而生。有勝功能能生彼法。說名一切種子識。
釋曰。阿梨耶識中。彼染法種子為分分別住。為無差別耶。若爾何失。此諸種子若有分分差別。阿梨耶識亦應有分分差別。又阿梨耶識剎那滅義不成。由分分差別故。又善惡法所熏習即成善惡種子體。然此是無記故。若無分分云何言多。此義不成。是故二俱有過。無別物體於識中住亦非不異。乃至名一切種子識者。於中言非別非不別者。為離如前所說過失故。如此而生者。謂如其種類而生。生彼有勝能者。生諸染法時。與勝能相應故。亦以生彼有勝能故。說名一切種子識。此中有譬。如麥種子於生芽有能。得為種子。若陳久若火損能生麥果功能便壞。麥相如本。功力壞故非復種子。阿梨耶識亦爾。有生一切法功能。由與功能相應故。說名一切種子識。
更互為因果章第七
論曰。復次阿梨耶識與諸染法同時互為因。云何可見。譬如然燈焰及炷生與燒同時為因。又如蘆束更互相持同時不倒故。識與諸法亦爾更互為因應知。如成立阿梨耶識為染法因。染法為阿梨耶識因亦爾。餘因緣不可得故。
釋曰。復次阿梨耶識與諸染法同時互為因。云何可見者。以譬喻顯示。猶如然燈焰。與炷一剎那同時互為因。以依炷故焰得生。即炷為焰生因。即彼剎那焰能燒炷。即焰為炷燒因。此即顯示俱有因義。由因現住。即見果生故。從如阿梨耶識為染法因。染法為阿梨耶識因亦爾。乃至餘因緣不可得故者。此言顯示阿梨耶識與諸染法更互為因。亦即顯示因緣故。
因果別不別章第八
論曰。云何熏習。無異無種種。得為有異有種種諸法作因。譬如以縷種種結衣。當時無種種可見。若入染器已。則有無量種雜色相貌。於衣上顯現。阿梨耶識亦爾。為種種熏習所薰。於熏時無種種異。若生果染器現前時則有無量種種法相貌顯現。
釋曰。云何熏習無異。無種種得為有異有種種作因者。如此道理即以譬喻顯示。如衣以縷多種結時。無種種相貌可見。若置染器已。則有種種相可見。阿梨耶識亦爾。譬如衣生果。如染器故名生果。染器置者緣所攝故。熏習時未有種種。至於果時則為無量相貌因體。諸法顯現如衣已染。
緣生章第九
論曰。此緣生於大乘中微細最深。略說有二種緣生。一自體分。二愛非愛分。於中由阿梨耶識故諸法生起。此是自體分緣生。與種種自體分為緣故。復有十二支緣生。是愛非愛分。為善趣惡趣可愛不可愛種種身分緣故。
釋曰。此於大乘中微細最深者。於中凡夫智不能知故微細。阿羅漢等不能測故最深。於中略說有二種者。此是立門自體分愛非愛分以此二種緣生。名解釋。由阿梨耶識故者。謂阿梨耶識為因故諸法得生。此名自體分。謂與種種類身分為因故若說無明等此是愛非愛分。何以故。由為種種愛非愛身分因故。
論曰。若於阿梨耶識中迷第一緣生。或執自性為因。或執宿作為因。或執自在天變化為因。或執我為因。或執無因緣。復次若迷第二緣生執我作者受者。譬如眾多生盲丈夫未曾見象。或復有人以象示之。有觸象鼻者。有觸牙者。有觸耳者。有觸尾者。有觸脚者。有觸脊者。有人問之象為何相。或復答言。猶如犁柄或言如杵。或言如箕。或言如木桶。或言如箒。或言如石山。作如此說。如是如是。不解二種緣生。無明生盲者。或執自性。或說宿作。或說自在變化。或說我作。或說無因。或執作者。或執受者。由不識阿梨耶識體相及因相果相故。如不識象體若略說阿梨耶識。即果報識一切種子識是其體相。由攝持三界中一切身一切趣故。
釋曰。或言宿作因者。由不許有現在士夫力因故。如是等生盲眾生以譬喻顯示。無明生盲者。謂十二支緣生中最初無明。由無明故名為生盲。不解阿梨耶識體相。因相果相故者。如前所立阿梨耶識體相說名體相。所立因相名因相。所立果相名果相。於此不解由無明力不解阿梨耶識自體分故。執自性等五因為諸法因。由不解第二愛非愛分故。執我為作者受者。於中因者。一切法熏習。於阿梨耶識中有故。果者。即是諸法所熏故。果報識一切種子是。其體相者。由得身成熟名果報故。一切法種子者。即是熏習已名種子故。一切趣者謂五趣故。一切身者。謂趣趣中同類不同類種種身故。已說阿梨耶識為一切法種子。欲明了。彼種子體故。以偈顯示。
論曰。此中有偈。
外內不明二 世數第一義
此一切種子 當知有六種
剎那及俱有 與彼相隨轉
決定及待緣 亦引生自果
堅無記可熏 與能熏相合
異此不可熏 是為熏習相
六識無相合 三差別相違
二念不俱有 餘生例應爾
此外內種子 有生及有引
枯死由引因 自體後邊滅
釋曰。以外內不明二等五偈顯之。於中外者。謂穀子等。內謂阿梨耶識。不明者。外種子不可記義故。二者阿梨耶識有善有不善故。復有別義。以染污清淨為二。世數者。外法但以世數說為種子。何以故。亦以阿梨耶識變異有故。第一義者唯阿梨耶識為彼諸法種子。此諸法種子有六種。剎那者。此二種子無間生滅故。若常則不得為種子。以一切時如本無差別故。俱有者。非過去非未來非別處。若此時種子有。即此時果生故。與彼相隨轉者。阿梨耶識隨轉乃至對治道生。外種子乃至根未壞及果熟。決定者。以種子決定故。非一切故。一切得生各自決定。若此種子還此物生。待緣者。非一切時一切生故。於何處何時得其生緣。即彼處彼時生故。亦引生自果者。自種子能引生自果故。如阿梨耶識還引生阿梨耶識。穀等引生穀等。如是等六種顯種子生果義。此熏習相今當顯示。堅者。由堅故可熏。不如風動風不能持熏習。由熏習不能隨風轉至一由旬故。若瞻波迦華所熏油。香風隨轉至百由旬外。無記者。謂無記氣。如蒜不可熏以臭故。香亦如是不可熏故。若無記物則可熏。可熏者。若可熏物則受熏非不可熏。如金銀石等並不可熏。若能攝持熏習者。乃可得熏。謂衣等所應熏物。與能熏相合者。若相合則可熏。非不相合故。相合者。謂無間共生故。若異不可熏者。異者。謂異阿梨耶識。非此異識能受熏。以離阿梨耶識餘識不可熏故。以是阿梨耶識中具剎那等諸義。謂剎那滅故。與生起識俱有故。乃至對治道生所有生死中相隨轉故。由決定為善惡等因故。福非福不動行。待緣於善惡趣成熟故。以阿梨識與如是等。功能相應故得受熏。應須成立諸生起識不合道理。六識無相合者。諸識動轉故。三差別相違者。一一識各各依止生。各各攀緣各各作意。復有別義。謂諸識各別相故。譬喻者。說前念得熏後念。為遮此義故。
論云。二剎那不俱。無有二剎那並起義。若同生同滅熏習乃得住。若言雖不相合。然所生之識相類而生故。得相熏者。餘生例應爾故。謂諸別相者。亦應得爾。如眼等諸根同以淨色為相。應得相熏。應作此說。以眼根淨色與耳淨色其類同故。彼諸淨色應更互相熏。雖淨色是同處所。各別不言相熏者。識雖同類。何得相熏。如彼所說二種種子。謂外及內俱有生因及引因。於中外種子生因者。乃至果熟。內種子生因者。乃至命盡。外種子引因者。熟已未種。內種子引因者。死後屍骸。由引因故多時住。若此二種子唯有生因。既離彼因即應失滅。無有多時相續住義。若言剎那傳傳轉故。前剎那為後剎那因者。則無有滅時。以有滅故。當知必有引因。此二種子引因者。譬如引弓為箭遠至因。
論曰。此內種子不類外種子。故復說偈。
外種無熏習 內種則不然
聞等無熏習 果生非道理
已作及未作 失得相違過
外種內為緣 以內熏故生
復次其餘生起識。於一切身及趣。為受用者應知。
釋曰。於中一切身及趣為受用者者。謂於彼中受用生故。由於受用中有故。名受用者。此義以中邊差別阿含顯示。
論曰。如中邊差別論說。
第一謂緣識 第二受用識
諸心法所扶 了別此受用
釋曰。此二識復有更互為因果。阿含謂阿毘達磨修多羅偈說。
論曰。此二種識亦更互為緣。如阿毘達磨修多羅偈說。
諸法依識住 識依法亦爾
各各互為因 亦恒互為果
釋曰。各各互為因者。阿梨耶識於一切時為諸法生因。亦恒互為果者。若阿梨耶識為因則諸法為果。諸法為因則阿梨耶識為果。
四緣章第十
論曰。於第一緣生中諸法與識更互為因緣者。於第二緣生中復是何緣是增上緣。又此六識幾緣所生。謂增上緣緣緣次第緣。如是等三種緣生。謂窮生死愛非愛趣受用等。具有四緣。
釋曰。此三緣生。窮生死愛非愛受用具有四緣等者。於第一緣生中。阿梨耶識與諸熏習法為因緣。第二緣生中。無明等是增上緣。由無明增上故。行得生如是等。復次六種識說名受用緣生者。具有三緣生。於中眼識增上緣者。謂眼。緣緣者。謂色。次第緣者。謂前滅識緣。次第生識。若前識不捨處。則後識不得生。耳等諸識類爾。
煩惱染章第十一
論曰。如是成立阿梨耶識別名及相。云何得知如此別名及相。唯說阿梨耶識不說生起識。若離所成立阿梨耶識。染淨皆不得成。所謂煩惱染業染生染並不成。世出世淨亦不成。云何煩惱染不成。以六識身中煩惱及隨煩惱所熏習種子皆不得成。如眼識與欲等煩惱隨煩惱共生共滅。即此眼識為彼熏成種子非餘。即此眼識若滅已。餘識間生熏習及熏習所依止皆不可得。以無有故眼識先滅餘識間生。無有與欲俱生義。以過去故不得成。如已謝之業果報生不成就。又修與欲俱生眼識所有熏習不成。此熏習亦不在欲中。以欲依止於識故。又不堅住亦不在餘識中。以諸識各別依止故。又不同生滅故。亦不在自體中。以自體無二識俱生滅故。是故欲等煩惱隨煩惱。熏習眼識不得成。識熏習識亦不成。如眼識所餘轉識亦不成。如其相應知。
釋曰。如是已說阿梨耶識眾名。及成立其相。今欲成立此二。於阿梨耶識中非餘識故。以道理顯示。如眼識與欲等煩惱共生共滅。即此眼識為彼熏成種子非餘者。於中即此者。謂眼識。彼者。謂貪等成種子者。謂為因故。非餘者。謂非耳識等故。餘識所聞者。謂耳識等隔絕等。熏習者。謂貪等習氣故。熏習依止者。謂眼識故與貪俱生者。謂與貪等同時生起。以過去故為因不成。如已謝之業。果報更生不得成就。此亦如是不可成就。復有毘婆沙師作此執。欲令過去為有。然彼過去者但有名。所目義不可得。何以故。若法是有云何過去。是故彼執果不成以無熏習故。又彼眼識與欲俱生。熏習不成者。謂即此與欲俱生。眼識自熏習尚不得成。以此眼識持熏習生欲等。云何可成。亦不在欲中者。謂眼識熏習在於欲中無有成義。何以故。以欲依止眼識故。又不堅住故。亦不在餘識中者。謂耳識等由依止別異故。正以依止別異故。則不得有同生滅眼識自依眼。耳識自依耳。如是乃至意識自依止意。以各各別處。別識熏習別識不成。亦不在自體中者。謂眼識不得即熏彼眼識。無二眼識俱生故。既無二識同生。則無同生同滅。以如是道理故。眼識中欲等煩惱隨煩惱熏習不成。乃至眼識熏習眼識亦不得成。
論曰。復次從無想天以上。彼地退此間生。煩惱隨煩惱所染。初識生時此無種子而生。以熏習及依止並已過去無有故。
釋曰。初者謂最先起識。無種子而生者。謂無因生故。熏習及依止者。謂心及煩惱習氣。
論曰。復次對治煩惱識生時。一切世間識皆滅。若無阿梨耶識。煩惱隨煩惱種子。在對治識中不成自體。解脫不得與煩惱同生同滅。若於後時世間識生。離欲心。不有彼依止及習氣久已謝滅。若離阿梨耶識應無種子而生。是故離阿梨耶識。煩惱隨煩惱皆不成故。
釋曰。對治煩惱識生時。一切世間識皆滅者。謂六識皆滅故。煩惱隨煩惱種子在對治識中不成者。謂以對治識為因。生世間識不成故。彼於後時者。謂於出世心後。依止及熏習者。謂依止即是識熏習。即是煩惱隨煩惱所熏習等。無種子者。謂離阿梨耶無因而生。於中煩惱即是染污。以是義故。煩惱染不得成。
業染章第十二
論曰。云何業染不成。行緣識不成。此不有故。取緣有亦不成。
釋曰。今復顯業染不成相。云何不成。行緣識不成。故福非福不動行生已謝滅。離阿梨耶識何處安置熏習。六識身不能攝持熏習。此義煩惱染污中已說。此不有故者。謂行緣識不成故。取緣有亦不成。何以故。有因緣故。諸行熏識由取力故。熏習成滿變為有故。於中業即染名為業染。又由業故有染名業染。是故業染不成。
生染章第十三
論曰。云何生染不成。結生不成故。若於不靜地。墮住中有。意以染污意識結生。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識於母胎中與迦羅邏和合。若唯是意識和合受生。和合生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意識轉生。即是於母胎中二意識同處並生。彼和合受生意識。不可成立。為意識一切時依止染污故。如意識所緣境此不可得故。設令此意識與赤白和合。為即此和合意識是一切種子。為依止此識生餘識。為一切種子。若即彼和合識是一切種子者。即是阿梨耶識。汝自安置別名以為意識。若以依止生識為一切種子者。不以彼所依因體為一切種子者。無有道理以是義故得成就此和合識非意識。但是果報識。是一切種子故。
釋曰。離阿梨耶識。生染污不成。今當顯示此義。結生不成者。謂得自身不成故。不靜地者謂欲界。墮者謂命終。染污意識者。意識與煩惱俱故。受生者攝取自身故。彼染污意識攀緣生有故。中有即滅。和合者一相同成壞故。謂意識與赤白和合故。依止和合意識生餘意識。二識俱有者。謂一時即有和合意識。及依此所生別意識。二識一時俱有故。又彼和合意識不可成立為意識。何以故。一切時染污為依止故。彼和合意識。以欲等煩惱染污意為依止。攀緣生有。是染污故。依止於此故名染污。為依止此已住胎識。不以染污為依止。以報體無記故。如意識所攀緣。此不可得故者。意識攀緣則可得所謂諸法。此和合識無有攀緣。是故不可成就。此為意識。
論曰。復次結生已攝持色根。若異果報識無可得義。其餘諸識各別依止。又不堅住故。然諸色根無識不成。
釋曰。結生已者。謂已得身故。若異者。謂捨阿梨耶識已。餘六識各別處故。動轉故如眼識唯定依止眼。如是耳等餘識各自依止。耳等色根亦爾。若無阿梨耶識。此諸識各各攝持自依止根者。此等諸識動轉故有時不在無攝持。眼等諸根即應爛壞。
論曰。識與名色更互相依。如蘆束相依住。此義不成故。
釋曰。今欲顯示此不成義。如世尊說。識為名色緣。名色為識緣。於中識為名緣者。名謂六識身。即說名非色四聚。色者即是迦羅邏。名色所緣之識。若無阿梨耶識。何者是耶。由依止名色故。得剎那傳傳相續。轉生不斷。
論曰。若離果報識所有眾生識食不成。離此果報識六識中隨一識。於三界所有眾生中。食事不成故。
釋曰。此言顯示識食不成義。世尊說四種食。一摶二觸三意思四識。摶者變成為相。既變已能作攝持身利益事。觸者境界相。如色等境界唯以見等。即能為身利益事。意思者憶念為相。但以憶念為身利益事。如渴者見水得不死故。識者攝持為相。由此攝持故身得住。若無此識即同死屍臭爛。是故應知識亦名食。由能作身利益事故。於中觸食者六識身。意思者憶念心。既說識食故知更有別識。又如重睡無心及悶絕滅定等。六識身滅爾。更有何者持身得不爛壞。阿梨耶識若捨離時。身則爛壞故。
論曰。若從此退已於上靜地生。以染污不靜意識結彼生。此不靜染污心。於彼地中。若離阿梨耶識。種子不可得。
釋曰。前已說不靜地結生不成。靜地不成。今當顯示此處。以染污識結彼生。若於靜地亦以染污不靜結彼生。染污者以彼地煩惱所染故。彼地煩惱者。謂著定味等。此染污即在不靜地。此人於不靜地死。既死已彼上地心云何現前。既不現前云何得結彼生。是故決定應有阿梨耶識。由有無始時彼地熏習心在。由此熏習彼心現前得結彼生故。
論曰。設令生無色界。所有染污及善心。若離一切種子果報識。此染污及善心。應無種子及住處故。
釋曰。生無色界者。謂解脫色界。染污及善心者。謂樂三摩提味。無種子及無住處者。謂無因及無依止。更有別義。若無種子何因而生。若無住處云何得依止住。彼心為阿梨耶識攝持故。從自種子生。即依止此識。由有依止故得相續住。
論曰。若即於彼界中出世心現前。所餘世間心滅盡。便應滅離彼趣。
釋曰。即於彼中若出世心現前。唯除此出世心。其餘皆是世間心。彼諸世間心皆不有故。便斷彼趣。即是不由功用得無餘涅槃。既無此理故。離阿梨耶識不成。
論曰。若生非想非非想中。依無所有處。出世間心現前。即應捨離二趣。此出世識不依止非想非非想趣。亦不依止無所有處趣。依止涅槃處亦不成。
釋曰。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生。有時依無所有處。出世心現前。以彼處心明利故。非想非非想處心鈍故。於明利心處。修出世心現前。彼出世心依止。第一第二趣並不成。以此二地皆世間故。又別地生別地心現前依止二趣亦不成。由身有餘故。若此心以涅槃為依止亦不成。以如是等三種依止既不成。若離阿梨耶識。此出世心住於何處。
論曰。若人造善造惡於捨命時。若離阿梨耶識。或上或下次第身冷不得成。是故若離一切種子果報識。生染污亦不成。
釋曰。於中造善造惡。則有從上從下。身冷不同。以造善者上昇。為惡者下墜。是故若不許有阿梨耶識為攝持者。云何得如此身即隨冷。由阿梨耶識為攝持者故。或上或下次第放捨。隨所捨處則為死屍故。得身冷。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二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三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應知依止勝相勝語第一之三
世間淨章第十四
論曰。云何世間淨不成。如未離欲界欲。未得色界心。即以欲界善心修行。除欲界欲。此欲界修行心與色界心。不得俱生俱滅故無熏習。種子不成。無有色界心為過去。無量。生中餘心隔故。彼靜心種子不得成就。已無有故是故成就彼色界靜心。由一切種子果報識。次第傳來得為因緣。修行善心為增上緣。如是一切離欲地。如其相應知。如是世間淨離一切種子果報識亦不成。
釋曰。如世間淨不成。今當顯示。如為離婬欲起修行時。修行欲界善心。於色界心無有熏習。以不同生同滅故。彼色界心即是無種子而生。以彼過去色界心無量生中餘識所隔。已過去無有不成故。彼靜心種子為因緣者。從阿梨耶識中自種子生故。彼方便善心非無功力。得為增上緣則為功力。但非因緣。由彼增上故。色界心得生。如是破色欲時亦爾故。
出世間淨章第十五
論曰。云何出世淨不成。如世尊說。從他聞音及自正思惟。由此二因正見得生。此他音聲及正思惟。為熏耳識為熏意識。為熏耳意二識。於彼法中起正思時耳識不生。意識亦為餘識別攀緣所間。若於正思惟相應心生時。彼意識久滅過去。聞所熏及熏習皆不得有。何處得種子。於後時生正思惟相應心。與正思惟相應者是世間心。與正見相應者是出世間心。無有共生共滅義故不。為彼所熏。既不被熏則為種子不成。是故出世間淨。離一切種子果報識亦不成。彼中攝持聞熏習種不成故。
釋曰。如出世淨不成今當顯示。於他音聲及正思惟者。謂正與聲相應思惟。此意識為餘識別攀緣所間者。謂與正見相應出世心隔絕故。若正思惟相應心生者。謂於後時正思惟。彼久滅過去者。謂前意識已謝滅經無量時聞所熏及熏習皆不得有。云何得以此為因生後正思惟相應意識彼中者。謂世間意識中。聞熏習者由聞他音聲熏習意識中。若作是念彼攝持種子不成故。謂攝持出世淨種子不成故。若有種子生義可成。
論曰。復次此一切種子果報識既為染法因。云何復成彼對治出世心種子。又此出世心昔未曾有故無熏習。既無熏習從何種子而生。汝今應答。善清淨法界所流津液聞熏習。為種子得生。
釋曰。此果報識既為障礙因體。即不成彼對治因體。又此出世心初未曾有者。謂昔來未生故。無熏習者由昔來未生彼出世心熏習。決定未有故。善清淨法界所流津液聞熏習為種子得生者。為別異聲聞故言善清淨法界所流津液聞熏習。由善清淨法界滅智障煩惱障故。名善清淨法界。所流津液者即是所說法。謂修多羅等。於此法界所流津液修多羅。聽聞故名法界所流津液聞。即此聞熏習故名法界所流津液聞熏習。又復聞即是熏習故。名聞熏習。彼聞熏習住阿梨耶識中為因。生起出世心。
論曰。此聞熏習為是阿梨耶識自性。為非若是阿梨耶識自性。云何得成對治種子。若非彼識自性。此聞熏習種子依止云何可見。乃至佛菩提位所有聞熏隨在何身中。與果報識同相而生。猶如水乳然非阿梨耶識。以成彼對治種子故。
釋曰。所有聞熏習。為是阿梨耶識自性為非。設爾何失。若是阿梨耶識自性。云何阿梨耶識還自成對治種子。若非彼識自性此聞熏習應別有依止。乃至佛菩提位。所有聞熏習者。即是善清淨法界所流津液熏習力故。隨在何身中者。隨於何身中同體而生。然非彼自性。猶如水乳雖復一體而生。然此聞熏習非阿梨耶識。以對治阿梨耶識故。
論曰。於中依下熏習成中熏習。依中熏習成上熏習。由聞思修數習故。
釋曰。於中下中上者。應知聞慧思慧修慧。一一各有三等。復有別義聞慧為下思慧為中修慧為上。聞思修數習者。於聞等中增上修行。以下品為因得中品。中品為因得上品故。
論曰。彼聞熏習種子。隨下中上應知皆是法身種子。是阿梨耶識對治故。非阿梨耶識所攝故。出世善清淨法界所流津液故。雖是世間為出世心種子。體出世心未生時。為現起煩惱對治故。惡趣對治故。一切惡業朽壞對治故。能隨順得親近諸佛菩薩故。雖是世間初修行菩薩所得。應知皆法身攝。聲聞緣覺所得解脫身攝。
釋曰。現起煩惱對治者。謂欲等出生為除滅因故。由除滅煩惱故。對治惡趣應受後報惡道業。為彼朽壞因。舉要言之。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惡業對治故。於未來世自身得親近善友因故。初修行者。謂凡夫法身攝者為法身種子體故。解脫身攝者。謂為諸聲聞解脫因體故。何以故。由聲聞唯得解脫身。不得法身故。
論曰。此非阿梨耶識。法身解脫身所攝。隨下中上次第增。如是果報識漸減依止。即轉依止。一切轉已此一切種子果報識悉無。種子即一切皆滅。復次非阿梨耶識與阿梨耶識同處而生。猶如水乳。云何一切皆滅。如鵝飲水中乳。又如世間離欲不靜地熏習滅。靜地熏習增依止即轉。
釋曰。如阿梨耶識。與非阿梨耶識同處而生。然阿梨耶識盡。非阿梨耶識。在如鵞飲水中乳。乳盡水在。以此顯示。應知。又如世間離欲。於一阿梨耶識中。不靜地煩惱熏習滅。靜地善法熏習充滿依止得轉。出世熏習亦爾故應知。
順道理章第十六
論曰。如入滅盡定說識不離身。此成立果報識不離身。以滅盡定不為對治此識故生。亦非出定時此識復生。此果報識斷已非結餘生不得更生。
釋曰。滅盡定說識不離身者。此為成就有阿梨耶識。由世尊說識不離身者。若離果報識餘識不成。何以故。以滅盡定對治生起識故生。見此定寂靜故。若復執言出定時識更生。由此意故名為識。不離身者。此義不成。何以故。以出定時識不更生。此果報識相續斷已。若離託生時不得更生。
論曰。若人執以意識故。說滅盡定有心者。彼人所執心不成。定義不成故。攀緣相不可得故。善根相應過故。不善無記不相應故。想受共行過故。則有觸故。三摩提中此有力故。唯滅想是過故。思惟即與信等善根俱起過故。能依離所依不可得故。有譬喻故非一切行者亦不有故。
釋曰。若人執以意識故說滅盡定中有心。彼人所執不成心。以定義不成故。若欲令離如先所說自相阿梨耶識。於生起識中隨一識滅盡定中有此心者。此義不成。何以故。定義不成故。未曾見心離於心法。如餘心法未曾離心。若想受不滅不得滅名。則此定不復成定。若存有阿梨耶識則無此過。為寂靜住故。對治彼怨。其餘心及心法故滅定生。阿梨耶識不分明故。不對治此識故生。是故此定不得有餘心。何以故。攀緣相不可得故。心及心法若相續不斷。必有所緣相。滅定若有心亦應不離所緣相。此二俱不可得故。此定無有餘心。若立有阿梨耶識則無此過。此識以攝持身得名故。復次若滅定中有餘識生者。餘識必有善等分。謂善不善無記。此心不得為善。若善應與善根相應此即相違故。亦非識自性是善以離善根相應。無得善義。故若定心是善。則不許義至與無貪等善根相應。此不可許即與一切處餘善心不異故。亦不得為不善及無記。與不善無記不相應故。離欲界欲時。一切不善根已滅不成不善。亦非無記以此定是善故。又不可以此心為善。與想受共行過故。若離善根不得為善。但善必與善根相應。如與善根相應。必與想受相應無有別因故。所治現行復有能治此義不成。如欲等現行不得有不淨觀。復次定中若離阿梨耶識有餘心者。則有觸生過。今當以住餘定為例。但有其餘善根。相應定心生時必與觸俱。謂因定生猗為相。若樂受觸若不苦不樂受觸。以此觸為緣故。則有樂受及不苦不樂受生。何以故。此觸於定中有力故以見此觸於餘定中生二受有力故於滅定中亦應爾。無別障礙因故。若爾觸緣受則至此義不成。何以故。唯滅想是過患故。若言有觸緣受。修行此定唯為滅想此不可許。以說受想俱滅故。又復不應有觸。於餘識中若有觸。則有相應共有思惟。信等善根共生過故。經說若有識與觸相應生。則有思惟俱生是故於定中思惟現行義得成。若有思惟現行則是起作善心。此必應與信等善根俱生。此義不可許。若欲離如前所說過失。及離阿含相違過失。故言拔去心法。無有心法。唯有心在為是。此亦不成。何以故。從所依中拔除能依不可得故。心是所依心法是能依。此能依所依心及心法。無始生死已來更互相依未曾相離。由此相引故。必應與無貪等善根相應。若汝言定及定方便。並與彼相違故。無貪等不生唯善生者。餘處未曾見此道理。何以故。若法相應生。必有津液果相應生。是故彼義不成。復次更有不成。如世尊說。身行滅乃至言意行滅。於中身行者。謂出入息。語言行者謂覺觀。意行者謂思惟及想等。如覺觀滅則語不得生。如是意行滅則意不得生。若汝言如身行滅住於定中。身得不滅。如是意行雖滅。意猶得在。此義不然。何以故。有因緣故。更有別身行。為身得住因。如世尊說。由飲食命根及識等故。雖無出入息身亦得住。意則不爾。更無餘意行所持故。於彼定中不得以意識為心住。如世尊說。識不離身此說果報識。何以故。由有種子故。後出定時生起識從此而生。此能依所依一切時如是而生。雖加功用不能令其相離。何以故。有譬喻故。此於世間中從生至終。更互不相離。一切時共生。無有能拔其能依。令離所依。譬如四大及四大所造。心法亦爾。無有道理令其相離留心獨在。若言從所依。拔除能依不可得。但以想受是過患故。唯此二法不現行非餘。此亦不成。何以故。非一切處行者。此中不有故。經說滅盡定中識不離身者。即是成就阿梨耶識是有。以世尊說識不離身故。若離果報識餘識不成何以故。由滅盡定對治生起識生以是寂靜故。若有執從定起已。識還從身生故。言不離者此亦不成。以出定時識無更生義。以彼報識若相續斷已。離結後生無更生義。若復執離阿梨耶識以意識故。言滅盡定中有心者。彼心不得為善不善無記。並不成故。由此定善故不可為不善。亦不得為威儀工巧變化等無記。若言是果報無記即是阿梨耶識。以無第五無記故。若言此心是善。即應與無貪等善根相應。又此心在時染污意已滅。但住善中。此善心即有所依止。及有所緣三事和合。云何不生觸。既生觸云何不生受等。若爾則滅盡定義不成。於中心及心法不滅故。若汝執言善心勢力引此定生。由方便善心勢力故。此定雖善然不與無貪等善根相應。若和合有能得名和合。是故此定雖善於三和合無有能故。此不爾如津液果生故。以彼方便心是善。是故此定即與善根相應故。
論曰。若復執色心次第生。為諸法種子。此破如前復有不成。於無色界及無想天退墮。從滅盡定起此義不成。阿羅漢最後心亦不得成。唯除次第緣義得成。如是若離一切種子果報識。染污清淨皆不得成。是故如前所說相阿梨耶識成就是有。
釋曰。若執色心相續生諸法。前剎那色為後剎那色因得為種子。初剎那識生後剎那識亦爾。若從無色界退彼色久已斷絕。云何得種子復生於色。若從無想天退。及從滅定起。此心久滅云何得為後心生因。若如是阿羅漢無有得無餘涅槃。以色心因不盡故。此前剎那色於後剎那色。前剎那識於後剎那識。應知但得為次第緣。不得為因緣。是故成就阿梨耶識為有。若住生起識中轉依義不得成。此義今以三偈顯之。
論曰。此中有偈。
菩薩善心中 則離於五識
無復有餘識 轉依何心作
對治為轉依 未滅故不成
果因無差別 於滅則有過
無種子無體 許此為轉依
彼無二無故 轉依則不成
釋曰。菩薩善心中者謂善意識中。即是出世對治相應故。則離於五識者。謂離眼識等五識。無餘識者。謂離染污意識及有流善識。為離有流善識故。說善心已復說無餘識。轉依何心作者。謂於阿梨耶識中一切染污種子無復種子。如此作故。若言對治生為轉依者對治為轉依。非滅不成故。煩惱滅故名為轉依。非對治即是滅。何以故。對治但是滅因故。若爾則是果因無差別。彼滅即有過故。果者謂滅名為涅槃。因者謂對治名為道。彼對治與滅則成一體。又對治生時即是涅槃故。若汝以無種子無體許此為轉依者。於生起識無種子及無體。如此為轉依。彼無二無故。轉依則不成故。於住出世定時。諸生起識並不有故。爾時無種子無及無體無。是故轉依義不成。若有阿梨耶識諸生起識雖不在。彼種子在阿梨耶識中住則能作無種子及無體。由轉依不成故。應知有阿梨耶識。
差別章第十七
論曰。復次此阿梨耶識差別云何。略說或三種或四種。應知於中三種者。由三種熏習差別故。一名言熏習差別。二我見熏習差別。三有分熏習差別。四種者一引生差別。二果報差別。三緣相差別。四相貌差別。於中引生差別者。謂新生熏習。若無此行緣識。取緣有不得成。果報差別者。以行有為緣於諸趣成熟。若無此則無種子。後有諸法生不得成。緣相差別者。此即是意所取我相。若無此則我取意念。所緣不得成。
釋曰。如此成就阿梨耶識已。今當顯示此識品類差別。於此三種熏習差別中。名言熏習分者。所謂如眼名熏習在果報識中。為彼眼生因。後果報眼根生時。由此眼名言。說為因故生。耳等諸根一切名言差別亦如是。我見熏習差別者。由染污意中身見力故。取阿梨耶識為我。熏習生已則有此我彼他差別。有分熏習差別者。由善不善不動行力故。於諸趣中受生如此差別。此義如後應知相初廣說。引生差別者。謂攝聚種類差別所有。新生熏習者。謂初起熏習時。若無此阿梨耶識引生差別則諸行生滅所熏習識。由取所攝持故生有現起。此有不成。能有後生故名此為有。此有即是善不善取之數習。果報有差別者由攝聚行有為緣。於諸趣中成熟。若無此阿梨耶引攝分。則無有因。於後有中諸法眼等色根生起不成。此即是報果故。緣相差別者即此阿梨耶識分與彼依止染污意我見為我取緣相。若無此緣相阿梨耶識與染污意意俱身見為因此我執所緣境不成。此即是津液果。
論曰。於中相貌差別者。此識有共相有不共相。無受生種子相。有受生種子相。共相者是器世界種子故。不共相者是各別內入種子故。此共相是無受生種子。若對治起時不共相障礙滅故。共相者他分別所持。觀行者於中見清淨。如於一切物中種種樂欲種種見成故。此中有偈。
難滅及難知 所謂共相結
觀行者心異 於外大相中
清淨者不滅 於中見清淨
諸佛見清淨 成嚴淨佛剎
復有別偈。
隨種種欲樂 種種見得成
觀人於一物 隨種種欲樂
種種見得成 所取唯有識
此不共相。是有受生種子。此等若不有器世界及眾生世界轉生。差別不成。
釋曰。相貌差別者有多種。於中謂共相不共相。有受生種子相無受生種子相。此阿梨耶識為一切眾生所共器世界因體。即是無受生種子。不共相阿梨耶識者。即是各各自身色等諸入因體。即是有受生種子。若離如是相類阿梨耶識。則一切眾生所共受用因。器世界則不成。如是若離第二阿梨耶識眾生世界不成。即如枯木無所覺知。
論曰。復有麁惡相輕安相。麁惡相者是煩惱小煩惱種子。輕安相者是有流善法種子故。若無此於果報身中。有堪能無堪能差別不成故。
釋曰。麁惡相者謂身無堪能故。輕安相者謂身有堪能故。
論曰。復有受用相不受用相。受用相者。謂果報已熟善不善種子故。不受用相者。謂言說熏習種子。無始時戲論生起種子故。若無此數數所作善惡業。得果受用此義不成。此新言說熏習出生亦不成。
釋曰。受用相者若離此阿梨耶識。數數所作善惡業得果而盡不得成。無受用相。謂言說熏習種子者。如言說熏習差別中說。無始時戲論生起。種子故者。謂無始已來俗數流布因故。若無此不受用相。阿梨耶識則無本新言說熏習。生起不成。何以故。於世間中。無有現在言說離本得成。若本不有今亦不有故。
論曰。復有相似相。謂似幻焰夢翳等故。若無此相似相阿梨耶識。由虛妄分別種子故成顛倒相。此義不成。
釋曰。相似相者如幻事為因故。即得妄見象等相。如是如是由阿梨耶識相似相。虛妄分別種子故。有顛倒相。若無此彼顛倒相不成。
論曰。復有具相不具相。具縛者是具相世間。離欲者損減相。有學聲聞及諸菩薩一分拔離相。阿羅漢辟支佛如來煩惱障具拔離相。煩惱障智障具拔相者。如其所應。若無此次第滅煩惱義不成。何因緣故善惡法果報唯是無障無記。此果報是無障無記故。與善惡不相違。善惡更互相違。若果報是善惡。無有道理得滅煩惱。是故果報識唯是無障無記。
釋曰。無障無記者。於中無障者謂無染。由無染無記故名為無障無記。非如色界生以煩惱不善為無記。此果報若是善不善。則煩惱滅不得成。何以故。若是善更生善。若是不善更生不善。則生死無有盡義。生死者即是煩惱及有流善等。釋應知依止竟。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三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四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應知勝相勝語第二之一
相章第一
論曰。已說應知依止。應知相云何可見。此略說有三種。謂依他相分別相成就相。此中何者是依他相。阿梨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何者是諸識謂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惡兩道生死識。此中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等從言說熏習種子生。自他差別識從我見熏習種子生。善惡兩道生死識從有分熏習種子生。此等諸識攝一切界趣。及煩惱等依他相虛妄分別故。得顯現。此等諸識虛妄分別所攝。唯是識量。無所有不實義顯現依止。此是依他相。
釋曰。今釋應知相中。依他相略說者。謂總要而說故。虛妄分別所攝者虛妄分別體性故。此中身識者謂眼等五界。身者識者謂染污意。受者識者謂意界。應受識者謂色等六外界。正受識者謂六識界。世識者謂生死相續不斷。數識者謂算計。處識者謂器世界言說。識者謂見聞覺知四種言說。此等九識皆是應知依止。見聞等名言熏習差別為因。自他差別識者謂依止身差別。以我見熏習為因。善惡兩道生死識者謂生死趣無量種。從有分熏習種子生。此等諸識者次前所說諸識。攝一切界趣煩惱者謂三界五趣及煩惱等。攝者彼識體性故。依他相者依他為體故。此中虛妄分別所攝者。是彼體性故。無所有不實義。顯現依止者。是無所有不實義顯現因故。此中無所有者無實體故。如我塵無有實義。於無所有中執取譬如我。即是無所有而有我相顯現。此所依止名顯現依止。依止者因義故即是依他相。
論曰。此中何者是分別相。於唯是識量無有義中。有義顯現故。
釋曰。分別相中言無有義者。譬如實無有我。此唯有識量者。於無有義中而顯現故。譬如我唯相似顯現故。為義顯現者為所取相顯現。譬如無我而我相顯現故。
論曰。此中何者是成就相。即此依他相中。彼義相畢竟無所有故。
釋曰。成就相者此無所有不實義。顯現因中彼不實義顯現無所有故。如我相似相實無所有。然無我是有。
論曰。此中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知是眼等六內界。應受識者應知是色等六外界。正受識者應知是眼等六識界。其餘識即是此等諸識差別。應知如是等識唯是識量以無義故。此中以何為譬。以夢等譬喻顯示應知。譬如夢中離義獨唯有識。種種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等義相似相顯現。此中實無有義。以如此譬應知一切處唯有識。以此為首。復有幻鹿渴翳等譬喻。應知猶如夢等覺時一切處唯有識。如夢唯是識者覺時何故不如是轉。實智覺者亦如是轉。如正夢時此覺不生。若夢覺已此智即生。如是未得真實智覺此智不生。若得真實智覺此智即生。若未有真實智覺云何於唯識得起比知。由阿含及道理。阿含者如十地經中世尊說。三界唯心故。又解節經中世尊說。時彌勒菩薩問世尊言。所有三昧境像云何與定心為可說異為不可說異。世尊言彌勒不異。何以故。定心所緣唯識所顯。我說為識。世尊。若三昧境像不異定心。云何彼心還取彼心。彌勒。無有一法能取餘法。然彼心即如是生亦如是顯現。譬如因面見影言我見影。謂所見影異於自面。彼心亦爾如是生起。即於彼心。謂有別物可見。由此阿含及道理故得顯現。
釋曰。此唯有識者。如十地經及解節經所說故。此攀緣唯識所顯故。我說唯識者此所攀緣唯識所顯。此有何義為顯唯識離義故。由是識所攝故。佛言我說為識顯彼三昧境界是識故。然如是生起者為彼相類而生故。於中取為別義者。於中謂於三昧境界中。取為別義者於彼識影謂有別物。為所取體故。
論曰。如是於靜心中。若見青等爾焰影像。即見自心無別青等義。由此道理菩薩於一切識中。應須比知唯是識量。又此青等非憶持識。以所見境界現前住故。於聞思中所有憶持識。攀緣過去但是彼影故成唯識。以此比量雖未得真如智覺於唯識中則得比知。
釋曰。此三昧境界。青等影像亦非憶持識何以故。以非如昔所見。即於彼方處如是念知故。以現前故。彼所有憶持識暗昧。此現前住者所見明淨。若言於聞思中數習故。彼雖過去後思念時如昔而生。此亦如是者。彼聞思已過去。今則無有。於無有中若更生。此即是識似彼而生。非過去已滅聞思。是故此義於成唯識塵無所有即得成就。
論曰。如前所說種種識。譬如夢等者此中眼識等識體唯識得成。眼根等識體是色。唯識道理復云何可見此等由阿含及道理已如前說。此等若是識體何故似色顯現。一類堅住相續轉也。顛倒等煩惱住持故。若異此於無義中義顛倒則不成。若無此煩惱障智障等染則不成。此若無此清淨亦不成。是故眼等如是生起得成。此中有偈。
亂因及亂體 所謂色識體
及非色識體 前無後亦無
釋曰。眼識等識體非色故唯識得成。眼根等識體是色云何成唯識也。此等如前阿含及道理中已具顯示。一類堅住相續轉者。一類者相似故。堅住者多時住故。由煩惱障智障顛倒煩惱為因故。住持者即是因也。若離如是等生起。則無非義為義顛倒心。若無此煩惱障染智障染則不有。此義以偈顯示。亂因及亂體者。謂色識體及非色識體。如其次第此中色識體為亂因。非色識為亂體。此因體色識若不有。彼果體非色識亦無。
差別章第二
論曰。何故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於一切有身分共有和合生。顯生分受用滿足故。何故世識等諸識。如前所說種種識生。無始時生死流轉不斷故。無量眾生界故。無量世界故。無量所作事更互言說故。無量攝取受用差別故。無量愛非愛業受用果報差別故。受無量生老死差別故。云何成立此等諸識令成唯識。略說有三相。唯量義無所有故。唯二謂有相及見識故。唯種種謂種種相生起故。此等諸識無有義故故名唯量。有相及見眼等諸識。以色等為相。以彼等識為見。乃至身識為見故。意識者以眼等一切識體乃至法識為相。以意識識為見。意識能分別故。又似一切識生起故。此中有偈。
唯量二種種 觀行人能入
得入唯心時 此心亦滅離
釋曰。云何名具足身分受用。此身識身者識受者識等五識。應知一切有身者。一時有故。共有者一時生故。所顯者因體故成立三種唯識義。如前長行及此偈顯示。於長行中言唯量者。唯是識量故。一切所有諸識皆唯識量。何以故。由所識義無所有故。唯二者成立有相及見故。即此一識一分成相。第二分成見。此是眼等識二分故。成立種種者還即此一識。隨所起一分種種相生。第二分為能取故。若意識所取。彼一切眼等識乃至法識為相。即此意識為見故。種種者唯意識為彼事。以不定故。其餘諸識有定境界。又不分別故。是故若能分別則名為見。以如是道理得成唯識。偈言。入唯量者無有義故。入唯二者有相及見識故。入種種者由識種種相貌生故。觀行人能入者。謂修行人相應故。何故得入唯心時。此心亦滅離也。由正入唯心時則義無所有。識亦不有。若無所取義。云何得有能取心也。唯二及種種者。但是說入唯量因緣。餘義如前所說。
論曰。一種諸師說。即此意識彼彼依止生。得彼彼名。如意思得身口業名。此意識於一切依止處。生種種相貌。似二而生唯似義故。似分別故。一切處亦似觸而生。色界中意識依止身故。如餘色根依止身故。
釋曰。有諸菩薩。欲令唯有一意識次第生起。今當顯示。譬如意思得身口業名者。如意思於身門中生名身業。於口門中生名口業。意業亦爾。如是一意識若依止眼生則得眼識名。如是乃至依止身生得身識名。此中離意識外更無餘識。唯除阿梨耶識。若汝言眼等根無分別。若意識依止彼生亦應無分別。如染污意依止染污故。生起亦染污。此亦應爾者。如論說於一切依止處。生種種相貌似二而生。唯似義故似分別故。是故無妨。於中一切依止處者。謂依止眼等處故。種種相貌似二而生者唯似義故似分別故。由此二句故可得了知。此二句所說即是一識一分似唯義而生。第二分於彼似義中。似分別而生。是故前說無過。又一切處亦似觸而生。謂於有色處心在定中。五識不行於色身中有內受生。如餘色根依止於身者。如眼等根依止於身。此諸根由依止身故即於自身能作損益。意識亦爾。依止身故令身損益。應知復有別義如身根依止於身。若有外緣來觸。即於身根中似觸而生。此似觸生時即於自依止身中。為損為益。意識亦爾。依止身故似觸生時。亦即於身為損為益。
論曰。此中有偈。
遠去及獨行 無身住空窟
能伏難伏心 我說為梵行
釋曰。彼諸菩薩成就所說。故引諸阿含偈。言遠去者攀緣一切境界故。獨行者更無第二故。無身者離色身故。住空窟者隱在色身空窟中故。能伏者自在作用故。難調伏者鄙惡故。
論曰。又如經說。此五根等所行境界。皆意能受用。彼等亦依止於意。
釋曰。復有阿含說。此等五根所行境界意能受用者。若根所行處名為境界。此意能分別一切法故。一一境界各各受用故名能受用。彼等亦依止於意者。為彼等諸根生時此為因體故。何以故。若意有別緣則眼等不生。
論曰。又如經說十二入中。說六識身為意入。
釋曰。復有阿含說六識身說名為意。無別餘識名故。佛說六識身名為意入。是故得知唯獨有意。
論曰。若有安立阿梨耶識識體為義。識體處彼中。成立所餘一切識體為相。識體意識識體及所依止成立為見。應知彼等為相貌識體為彼見生因。似義顯現。為彼見生依止事。
釋曰。亦成立阿梨耶識。為相見二識。意識及依止是阿梨耶識見分。眼等識體及一切法是相分。此等即是阿梨耶識體故。彼等為相貌識體者。謂眼等為識生因體。成彼所攀緣故。為彼見生因者於彼中起見名彼見。為彼所見義顯現故。能為意識見相續住不斷因故。名為能作見生依止事。
論曰。如是等識體已成立為唯識。諸義既現前可見。云何得知非有。如世尊說菩薩具足四法。得隨順入一切識體無義。一知相違識相。如餓鬼畜生人天同於一切。識體見有差別。二知無境界。識生如攀緣過去未來及夢影等。三知離功用。應得無顛倒。如於實有義中攀緣義。識則應不成顛倒。由不藉功用。得真實智。四知隨順三慧故。如諸菩薩及得定者。得心自在故隨其樂欲。彼義顯現。如有得奢摩他觀行者。修法觀時唯以意念義即顯現。又得無分別智者。住無分別時。一切義不顯現。諸義由隨順三慧。及前因緣故。義無所有即得成就。此義中應說六偈。後於增上慧學勝相中說。謂餓鬼畜生人等。
釋曰。一知相違識相者。諸相違者識所緣義名為相於中知故。知無境界識生者。謂見無所攀緣而識得生。如過去等。知離功用應得無倒者。若如所顯現義。即如是有者。則不須起對治無倒得成。如此解知故。隨順三智者。此智知諸義。皆隨順三智故。及得定者。謂聲聞辟支佛等。得心自在者。謂已得隨心所作故。隨心樂欲彼義顯現者。若欲令地界成水如念即成。火等亦如是故。得奢摩他者。謂已得三摩提故。修行法觀者。於諸修多羅等中。觀察修行故。唯以意念義則顯現者。於一義中隨種種作意則種種相顯現故。已得無分別智者。若如所顯現義是有則不得有無分別智。此智實有故。應知彼義決定非有。
分別章第三之初
論曰。若唯有識義顯現。所依止名依他性者。云何依他何因緣說名依他。從自熏習種子生。是故依他依他為緣生已無功能。過一剎那自住故說名依他。
釋曰。若唯有識義顯現所依止者。謂離義唯有識體為義。顯現因即此識體是依他。若自所攝云何依他何因緣名依他。為自因所生生已無力住故。即此自攝說名為他故名依他。
論曰。若分別性依止於他。實無所有而義顯現者。云何成分別。何故說分別。無量相貌意識分別顛倒生因故成分別。無有自相唯見分別故名分別。
釋曰。依止於他者。謂依止依他性唯識故。無所有者無自體故。為義顯現者有義可見故。何因緣說名分別者。如後次第說。於中無量相者。謂一切境界相故。意識分別者即意識是分別故。顛倒生因者意識妄倒生時攀緣因故。無有自相者無體故。唯見分別者唯見亂識故。
論曰。若成就性分別性。畢竟無所有為相。云何成成就。何因緣說名成就。體無變異故得成就。清淨境界故。一切善法中最勝等故。由是最勝義故說名成就。
釋曰。彼畢竟無所有為相者。以分別性無所有為性故。云何及何因緣等者。如前依他性說。體不變異者不虛誑故。如誠實臣。由是清淨境界故一切善法中最勝。即此清淨境界體最勝故名成就。如已成就衣。
論曰。復次有能分別。有所分別。有分別性。於中何者能分別。何者所分別。何者分別性。意識為能分別。以是分別者。故此意識自名言熏習種子故。一切識體名言熏習種子故。是故有無量種分別生。一切處分別故。以是能分別故說名能分別。復次依他性是所分別。復次由此因緣故令依他性成所分別。此是分別性由此因緣故。令依他性似義顯現者如義故。復次云何分別能分別。何所攀緣取何相貌。云何執著云何起言。云何流布云何增益。攀緣於名故取依他性為相故。執著於見故。因覺觀起言故。見等四種流布為流布故。實無義中有義增益。如此分別。
釋曰。云何分別作分別者。意識名分別。依他性是所分別。由此因緣令成分別。為顯示此故。論云攀緣於名如是等取。依他性為相者。即是取依他性中眼等名字為相故。何以故。取彼相已。而起分別故。見為執著者。謂於彼所取相。決定如是故。覺觀起言者。如所執著以覺觀為因出言語故。見等四種言說所言說者如所言說。見聞覺知等四種流布。共相流布實無有義。以為有義是增益者。如所流布實無有義。取為有義故。
論曰。復次云何此等三性。為有異體為不異。應言非異非不異。此依他性別道理故成依他。別道理故。即此成分別。別道理故即此成成就。何等別道理。此成依他。依他熏習種子生故成依他。何別道理即此成分別。與分別為因緣相故。即此是分別故。何別道理即此成成就。如所分別畢竟不如是有故。何別道理於一識體為一切種種識體相貌也。阿梨耶識識體為彼餘生起識。種種相貌。應知為彼緣相生起故。
釋曰。與分別為因緣相者。意識名能分別。為此能分別所取境界體而生故。即此是分別故者。即此意識分別彼相取為所分別境界體。以此義故依他性成分別性。如分別意識正分別。所分別時此分別畢竟無所有。由此義故依他性成成就性。
論曰。依他性幾種。略說有二種依他熏習種子故。依他染淨性不成就故。由此二種依他故。名依他分別性亦二種。自性分別故。差別分別故。是名分別。成就性亦二種。本性成就故清淨成就故。是名成就性。
釋曰。染淨體不成就故名依他者。由此依他性為分別分成染。為無分別分成淨。於此二分中一分不成就故。自性分別者如眼等有眼自性作此分別故。差別分別者如彼眼等自性有無常等差別。作此分別故。自性成就者。謂有垢真如。清淨成就者。謂無垢真如。
論曰。復有四種分別。謂自性分別差別分別。有覺分別。無覺分別。有覺者。謂善知言說眾生。無覺者。謂不善知言說眾生。
釋曰。善知言說者。謂有言說智。不善知言說者。如牛羊等雖有分別。然於名字無能故。
論曰。復更有五種分別。一依名分別義自性。如此名有此義。二依義分別名自性。如此義有此名。三依名分別名自性。如不識義之名於中分別故。四依義分別義自性。如不識名之義於中分別故。五依名義分別名義。如此義如是體如是名。復次總攝一切分別有十種。一根本分別。所謂阿梨耶識。二所緣相分別。如色等識體。三似相分別。所謂共依止眼識等識體。四相變異分別。謂老等樂受等貪等。抂橫及時節變異等。地獄趣等欲界等此諸變異。五似相變異分別。謂即前所說變異此中變異。六他授分別。謂聞非正法因緣。聞正法因緣分別。七不正分別。謂佛法外人聞非正法因緣。八正分別。謂佛法內人。聞正法因緣。九執著分別。謂不正思惟因緣身見為根本。與六十二見處相應分別。十散亂分別。謂諸菩薩十種分別。
釋曰。總攝一切分別有十種分別。為說此故於中根本分別者。為諸分別根本自體。亦分別即是阿梨耶識故。相分別者以相貌為相。分別即是色等識體故。似相分別者。於彼相種類中。若分別生於所分別中能分別故得此名。即是眼識等識體。及依止故。相變異分別者。謂彼緣相若變異。即此相變異體名為分別。老等者謂身衰朽四大變異。於中分別故名相變異分別。等者攝病及死等。樂受等。謂身有變異為相亦爾。等者攝苦及不苦不樂等。貪等亦如是。等者攝瞋癡等。枉橫及時節變異等者。謂於如是身變異相中。若攀緣生分別故。抂橫者。謂殺縛等。時變者。謂寒熱等時節改變為相故。地獄等者等言謂攝畜生餓鬼等故。欲界等者等言即是攝色無色界等故。似相變異分別者似彼緣相眼識等所有變異。於此似相變異體起分別。即是如前所說老等中變異。何以故。以住彼老等時。眼識等亦變異生故。他授分別者。於他所說有二種。謂聞非正法因緣。聞正法因緣。此二種分別諸法由聞法生善不善。亦如是解釋。不正分別者即是聞非正法為因。此法外者。謂諸出家外道。正分別者即是聞正法為因。此法內者。謂佛法內人。執著分別者不正思惟為因故。我見為依止六十二見等如修多羅說。與此見處相應分別故。散動分別者。謂諸菩薩十種分別。
論曰。一無有相散動二有相散動三增益散動四損減散動五一執散動六異執散動七自性散動八差別散動九如名取義散動十如義取名散動。為對治此十種散動一切般若波羅蜜中說無分別智。此等障礙及對治。般若波羅蜜義中具足應知。經云菩薩云何行般若波羅蜜。舍利弗。此菩薩即於菩薩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名。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見修行不見色不見受想行識。何以故。色自性空非空故空。若色空即非色亦非異空故有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舍利弗。唯有名所謂色自性。不生不滅無染無淨假立客名分別諸法。以此客名更相流布隨所流布隨起執著。菩薩於此名字一切不見。以不見故則無執著。如色乃至識亦爾。應知以此般若波羅蜜文句故。得通達此等十種分別義。
釋曰。於中無有相散動者。即緣此無有為相名為散動。為對治此散動故般若波羅蜜經中。說實有菩薩。言實有者顯示菩薩實有空體。即空是體故名空體。有相散動者緣有為相名為散動。為對治此散動故彼經中說不見有菩薩。謂不見以分別依他為體由此意故。增益散動者為對治此故。彼經中說色自性空。為顯分別性色空故。損減散動者為對治此故彼經中說不空。謂色法如不空故。一執散動者為對治此故經言此色空非色。何以故。若依他性與成就性是一者依他性亦應如成就性。為清淨境界。異執散動者為對治此故。經言非色異空。何以故。若此二有異即法與法性亦應有異。此異不成如無常法與無常不可有異。約分別性故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分別性色無所有即是空。此空即是色無所有。非如依他與成就性。自性散動者為對治此故。經言舍利弗。惟有名所謂色。以色自性即是無所有故。差別散動者為對治此故。經言自性不生不滅無染無淨。於中若生即有染。若滅即有淨。由不生不滅故即無染無淨。此等諸句其義如是。如名取義散動者。謂隨名取義。即是散動為對治此故。經言假立種種名字。分別諸法種種者。謂隨義取名即是散動。為對治此故。經言假立客名更相流布。謂非義自性有如是名。為對治此十種散動故。說般若波羅蜜經。由此說為因故無分別智生。
論曰。若由別道理。依他性得成三性。此三性云何得不成一也。由別道理故成依他性。不由此成分別及成就。由別道理故成分別。不由此成依他及成就。由別道理故成成就。不由此成依他及分別。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四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五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應知勝相勝語第二之二
分別章第三之餘
論曰。復次云何得知依他性為分別性。相顯現而住。然非分別性體也。於名前無智即體相違故。多名有多體此相違故。名不定雜體相違故。此中有偈。
於名前無智 多名及不定
同及多雜體 成就此相違
法無而可見 無染而有淨
應知如幻事 亦復似虛空
釋曰。如依他性中雖分別一分可見。然不成彼性顯示此故於名前無智。同體相違故者。若分別與依他是一體。則離名於義中智生。如瓶離瓶名。於瓶義中瓶智不生。若瓶名與瓶義是一相者。則應智自生。以不一相故。若言名義同體。即是相違。此中成立名是依他。義是分別。何以故。此依他由名力故成所分別又一義有多名。若名義是一相如名有眾多。義亦應眾多。若爾此義則應有多體。此一義有多體。即是相違。是故兩性一體即是第二相違。又名不定如瞿名能目九義。若執名義是一。即諸義同體。此執是第三相違。以無量別相義皆成牛等一體故。偈中亦說此義。於偈中言成就者。明依他與分別不同體義。成就法無而可見等。此一偈為教諸弟子。幻等譬喻故。弟子有二種相違疑。難法無而可見。無染而有淨。於此有疑於中如幻事者。如幻象實不有而可見。義亦如是。雖不有而亦可見。又如虛空雲等。不能染污本性清淨。然雲等除時名為清淨。諸法亦爾無有染污本性清淨。然除客塵障垢時。名為清淨應知。
論曰。復次如所顯現既不有。此依他性一切種悉無。何故不成。若無依他成就性亦無。一切無所有此義不成。若依他性及成就性俱無則無染污及清淨過。現見染污及清淨。是故非一切無。此中有偈。
若無依他性 成就性亦無
則亦恒不有 染污及清淨
釋曰。依他性如所顯現不如是有。今為顯一切種悉無不成故。說此依他若不有成就亦不有。何以故。由有染故則有淨。是故若二種俱無即一切悉無。此義不成今當顯示謗無染淨。此是過失。何以故。現見有染有淨故。此依他成就二法現見是有。若執言無則是實有染淨而謗言無。
論曰。於佛世尊大乘方廣經中。彼經中說云何應知分別性。若說無所有門應知。云何應知依他性。若說幻焰夢像影響水月化等譬喻應知。云何應知成就性。若說四種清淨法應知。四種清淨法者。一本性清淨。所謂真如空實際無相第一義法界等。二離垢清淨。謂即是離一切障垢。三至得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等。四道生境界清淨。謂所說大乘正法此是清淨因故。非分別性。最清淨法界所流津液故非依他性。此等四法中攝得一切淨法。此中有偈。
幻等說於生 說無顯分別
四種清淨法 此說成就性
清淨有本性 無垢道攀緣
一切清淨法 此四種所攝
釋曰。本性清淨者是自體清淨。此自體即是真如。一切眾生皆有。以平等相故。由有此故說一切法為如來藏。離垢清淨者。即此真如離煩惱障智障垢已。由此真如清淨故得名為佛。至得道清淨者。得彼之道亦是清淨。即是菩提分。念處等波羅蜜故。道生境界清淨者。是諸菩提分法勝得生緣。此生緣亦是清淨故說道生境界清淨。即是修多羅等十二部言教。此言教若是分別即成染污因。若是依他即成虛妄。最清淨法界所流津液故非虛妄。由離此二性故得為成就。又此四種相於大乘中隨說一種應知。即是說成就性。於中初二不變異成就故名成就。後二以不顛倒故名成就。於後偈中具明此義。幻等說於生者依他性說名為生。隨於何處說一切法如幻。乃至如化等應知。此說依他性。說無顯分別者若說無有色無所有乃至一切法無所有。應知此說分別性。
論曰。復次何因緣故。如經所說。依他性譬幻事等。為除他人於依他性中虛妄疑故。又云何他人於依他性虛妄中生疑。他人作如是念。云何實無有義而成境界。為除此疑故說幻事譬。若實無有義。心及心法云何得生。為除此疑故說焰譬。若實無有義。云何愛非愛受用得成。為除此疑故說夢譬。若實無有義善不善業愛非愛果云何得生。為除此疑故說鏡像譬。若實無有義種種識云何得生。為除此疑故說光影譬。若實無有義種種流布言說。云何得生。為除此疑故說嚮譬。若實無有義。取實三摩提中境界云何得成。為除此疑故說水月譬。若實無有義得自在菩薩以不顛倒心。為作眾生利益事故生云何得成為除此疑故說變化譬。
釋曰。為顯示依他性故。說幻等譬。於中虛妄疑者。於虛妄體中生疑故。於依他性中以幻等譬喻。顯示如幻像實無有義而成境界。諸法亦爾。為除彼疑故作幻譬。若無義則無所攀緣。心及心法云何得生。為對治他人此疑故說焰譬。於中焰譬心及心法。水喻於義如焰動故。水義識生實無有水。如是心及心法亦爾。由動故實無有義而生於識。諸小凡夫又復有疑。若無有義。云何愛非愛受用得成。為除此疑故以夢譬。依他性如夢中。實無有義而愛非愛受用得成。此中亦爾受用得成。又復有疑若善不善業無義。云何愛不愛果義得成。為除此疑故以鏡像譬喻。依他性如鏡像。實無有義即於自面有像智生。實無有像義可得。此亦如是愛非愛果義實無所有。然亦可見應知。又復有疑若無有義。云何得有種種識生。為對治此故以光影譬。依他性如人弄影。隨種種相貌則有多種影現。然無實影義可得。識亦如是實無種種義然有種種義可見。又復有疑若無有義云何無量種流布言說得生。為除此疑故以嚮譬。依他性如嚮實無有義而亦可聞。如是流布言說實無有義而亦可得。又復有疑若無有義云何得定者。心及心法得見於義。由經說得定心者如實知。如實見故。為對治此故說水月喻。如水月實無有義而亦可見。以水潤滑澄清故。定心亦爾實無境界義而亦得見。三摩提如水體潤滑故。又復有疑若無實眾生。云何得如實智諸菩薩等。先以智慧觀察為彼等眾生。於諸趣受身。為對治此疑故。以變化譬喻依他性。如變化實無有義。隨化者心一切事成。非無化事可見。如是雖無受身實義。然為一切眾生故受身。此義可見應知。復次為何意故世尊說幻等八喻。今當顯示於中說幻喻者。為對治眼等六內入。由眼等猶如幻像實無所有而亦可見應知。以此顯示。焰譬喻者喻器世間以體寬大。是故如焰由動搖故。實無有水而見有水。為對治受用色等故說夢喻。如夢中色等實無所有。然以此為因愛憎等受用得成。以此顯示。為對治身業故說鏡像喻。由善不善身業為因緣故。有餘色像生。為對治口業故說嚮譬。由口業為因故得口業果。猶如嚮以此顯示。意業有三種。一欲界二靜地三聞等。生於中為對治欲界意業故說光影譬。由意業果報猶如光影故。以此顯示。為對治靜地意業故。說水月譬。由靜地意業果如水中月。實無所有然於靜心中有種種果顯現。為對治聞等意業故說變化譬。於中聞等者謂聞思熏習。顯示此聞等意生如化。
論曰。世尊依何義故於梵天問經中。說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性中約分別性成就性故。生死涅槃體無差別義。彼中即此依他性。分別分成生死。成就分成涅槃。
釋曰。此等三性法相如修多羅所說隨順相應。今當顯示。依何義故梵天問經中說。如來不見生死及涅槃。依生死涅槃無差別義故。依他性非是生死由成就分即是涅槃故。亦非涅槃由即彼分別分成生死故。是故不可偏說一分。世尊見依他中無偏一性。由此意故於彼經中。說不見生死不見涅槃。
論曰。如世尊於阿毘達磨經中。說三種法。染污分清淨分彼二分。依何義故作如此說。依他性中。分別性是染污分。成就性是清淨分。即此依他性是彼二分。由此義故作如此說。此義以何譬顯示。以金土藏為譬。如金土藏有三種可見。謂一地界二土三金於地界中。土非有而可見。金實有而不可見。若以火燒土則不現。金則顯現。復次於地界中土相現時。是虛妄體現。金體現時是真實體現。是故地界有二分。如是如是此識性未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識性中虛妄分別性顯現。成就性不顯現。此識性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於識性中實有成就性顯現。虛妄分別性不顯現。是故此虛妄分別識體。依他性有二分。如金藏土中所有地界。
釋曰。如是阿毘達磨修多羅中說。分別者染污性。成就者清淨性。依他者彼二分體。由此義故說三種法謂染污分。清淨分。彼二分以此金藏土譬喻顯示。於中金藏者是金種子。地界者是堅性。土者是所造色。於土顏色中則有三種可得。彼地界中所有金。但土相顯現。彼金體以後時可得故知。何以故。若以火燒金則得現。是故知金本來是有。
論曰。世尊有處說一切法常或說無常。或說非常非無常。為何義故說常。於依他性中約成就性分故說常。約分別性分故說無常。約彼二分故說非常非無常。為此義故說如常無常不二。苦樂亦不二善不善亦不二。空非空不二我無我不二。寂靜非寂靜不二有自性無自性不二。生無生不二滅無滅不二。本寂非本寂不二。本性涅槃非本性涅槃不二。生死涅槃無二。如是等差別諸佛世尊一切密語。皆隨順三性如常無常門說。此中有偈。
如法無所有 而現無量種
非法非非法 故說無二義
依一分顯示 或有或非有
依二分說言 非有非非有
如顯現非有 是故說為無
由如是顯現 是故說為有
自顯無所有 自體不住故
如取既不有 故成無自性
由無性故成 前為後依止
無生滅寂靜 及本性涅槃
釋曰。如法無所有而現無量種者。此上半偈如其次第即是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無所有故名非法。以非無顯現法故名非非法。以非法非非法故。說即是無二義。一分者一邊故。或有或非有者。或於有邊或非有邊。顯示者說故。依二分說言非有非非有者由依他性具二體。取此義故說為非有非非有。如顯現非有者如所見法彼是非有。以如是故說名為無。是故說為有者即以此義故說名為有。今當顯示說無自性意。自不有者由一切法無有離因緣能自有者。此是一種無自性意。體不有者又是一種無自性意。若法滅已。彼體不復更生。是故無自性。自體不住故者。諸法即於生時無力能過一剎那住。此亦是無自性。此等無自性法與聲聞共有。如取既不有者。此不與聲聞共。如凡夫所取分別性不如是有故。此意名為大乘中無自性法。又即以此無自性故。無生等一切皆得成就。何以故。由無自性故無生。由無生故無滅。由無生無滅故本來寂靜。由本來寂靜故自性涅槃。前為後依止者即是前為後因故。
四意四合義章第四
論曰。復有四種意。四種合義。一切佛語應隨順入。一平等意。如言我於昔時名毘婆尸正遍知。二別時意。如言誦持多寶如來名。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如經說唯發願得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如經說親近恒伽河沙等諸佛。得解大乘法義。四隨人心意。所謂或為此人讚歎布施。後復為此人毀訾布施。如布施戒及餘修亦如是。是名四種意。
釋曰。如有人取同法故。言彼即是我。世尊亦爾。心在平等法身故。說我於彼時名毘婆尸等。非毘婆尸即是釋迦牟尼佛。此中以平等為意故。別時意者。此意非唯稱佛名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言以一金錢得千金錢。豈一日得耶。此意在別時得故。以彼一金錢得千金錢因故。如是如是。唯發願得生極樂世界意亦如是。應知別義意中得解大乘法者。謂於三性道理自覺其相。若世尊意但以如文詞為解義者。凡夫亦應正解。彼解義者。必由親近無量諸佛方乃得故。此是佛意。隨人心意者。或於此人讚歎布施。又於此人毀呰布施。如是意者隨彼得成。若人慳悋於彼讚施。若此人於施已得勝欲。即於彼所毀呰布施。若無此意。於一施中或讚或毀。即是相違。由有此意故。若讚若毀皆悉相應。戒等亦爾。應知一分修者。謂世間修故。意與義異相者。若世尊心有所在而說者為意。由所說決定令入佛教中者名義。
論曰。四種合義者。一令入義。所謂如於聲聞乘中。若大乘中。依世諦道理。說人法二種自性及差別。二相義謂隨所說法相中。皆以三性顯示。三對治義。所謂說八萬四千諸對治行門故。
釋曰。於中令入義者於人法二種。約世諦道理。或說自性或說差別。為令眾生入佛法故。是名令入義。相義者。於中應以相義說其相。由說三性故。對治義者。謂說眾生行對治。即是說諸眾生煩惱對治。為安立眾生對治煩惱處故。
論曰。四翻義如別義語字。顯示別義故。此中有偈。
阿娑犁娑 羅末多耶 毘鉢唎耶 斯柘素悉?(他棄)多者吉犁絁捺柘 素僧吉 利瑟吒 羅槃低菩提沒答摩
釋曰。於中阿娑犁者。顯了義名不實。隱密義名不動。即是定以不動故名阿娑犁。娑羅末多耶者。翻名於定起尊重意。毘鉢唎耶斯柘者。若顯了義名顛倒。隱密義名翻倒。素悉?多者。謂善住於翻倒中。善住故無常謂常。此為顛倒。翻彼無常謂常倒中善住故。吉犁絁捺柘者。若顯了義名煩惱。隱密義名勤苦。素僧吉利瑟吒者。謂善染。是故經說於生死中久染勤苦。羅槃低菩提沒答摩者。翻云當得勝菩提。此句可解。
論曰。若欲解釋大乘法。略說應以三種相解釋。一解說緣生。二解說因緣所生法。三解說言教中義。於中解說緣生者如偈說。
言熏所生法 此於彼亦爾
此顯果報識及生起識更互為緣生故。彼因緣所生法者。生起識為相有相及見識體性。彼以住持相分別相法爾相。即此得顯三性相。如偈說。
有相及有見 是應知三相
復次云何解釋彼相。謂分別相於依他相中無體。成就相於依他中是有。由此二故不有及有不可得。可得不見真實見真實此二同時。又於依他性中分別無所有。成就是有故。得彼不得此。不得彼得此。如偈說。
依他無分別 唯成就是有
不得及可得 於中二平等
釋曰。言熏所生法者。謂外分別熏習阿梨耶識。即於識中住。以此熏習為因生一切法。即是生起識自性。此於彼亦爾者。此分別熏習即以彼諸法為因。此顯示阿梨耶識與生起識更互為因。又彼生起識性所有諸法。有相有見識體為性者。謂若識體有相及有見即是彼體。此諸法有三相所謂住持相者。即是依他相。由此等所說故。三性所有相即得顯現。如是等義以偈義顯現有相有見。是應知三相者此等三相如論本解釋中顯示。不有及有不可得可得不見真實見真實此二同時等者。以顯示之。此中二者。謂分別及成就。於此二分一不有一是有故。說名有不有。若得分別則不得成就。由不見真實故。即於彼時不得分別而得成就。由見真實故。如是等義又以偈顯示。偈中言平等者。謂一剎那故。於中者謂依他性中故。二者謂見真實不見真實故。故者有因緣故。由依他性中分別是無。成就是有故。彼諸凡夫顛倒取故見。諸聖人正見故見。
論曰。解釋言教中義者。如說初句為本以餘句顯示其分。或功德依止或義依止。功德依止者。如說佛功德。最清淨覺無二法。行無相法為勝道。住於佛住得一切佛平等。至無障礙處不退轉法。無礙境界不可思議成立。入三世平等。遍行一切世界身。一切法無礙智。一切行具足知。於法智無疑。無分別身一切菩薩所受智。到無二佛住。第一波羅蜜至究竟。無差別如來解脫智。入無邊無中佛地平等法界。第一盡虛空界等。最清淨覺為本。其餘諸句是此句差別。應知如是等名為善解釋。諸法體最清淨覺者。此佛世尊最清淨覺。應知攝餘二十一佛功德。謂於應知中一向無障礙轉功德。令入有無無二相。真如最清淨功德。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佛住功德。法身為依止。心業無差別功德。修對治一切障功德。降伏一切外道功德。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成立法功德。授記功德。一切世界中示現受用身化身功德。斷疑功德。令入種種行功德。未來法生智功德。如所樂欲為顯示功德。無量身為教化眾生事功德。平等法身波羅蜜成就功德。佛剎無差別隨所信樂顯示功德。三種佛身無方所限分功德。窮生死際恒為利樂一切眾生功德。無盡功德。
釋曰。顯示其分者。如所應解釋。今顯示此義。或功德所攝或義所攝。於功德所攝中。最清淨覺者此為初句。所餘諸句顯示其義。於中無二行者。二行不可得是名無二行。非如聲聞辟支佛智。亦有障礙亦無障礙。有無無二相。第一清淨者。謂清淨真如。即是無相法。此真如非有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亦非無相。由有自體相故。此真如於無相法中為第一清淨。入處故言令入功德。最勝故名為道。道者入處義。故名為道。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佛住功德者。謂於所有佛事常行不住故。修對治一切障功德者。以一切時恒修覺故。能對治一切障礙。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者。凡生在世間必行世境界。然雖生世間不為世間利等八法所染。成立法功德者。修多羅等諸法無量不可思議。以凡夫不能入故名最清淨覺。即此最清淨覺句一一句中皆相應。未來法生智功德者。謂於未來世法如是生。皆能知故。無量身為教化眾生相應功德者。謂無量諸菩薩身。若作教化眾生事。諸佛得自他平等智故。彼智即為佛智所攝故。即是佛教化事。平等法身波羅蜜成就功德者。謂法身無二故名平等。以此無二法身故名得最清淨波羅蜜。至究竟無差別解脫智者。謂於如來無差別智中。解脫究竟故。此中解脫者。即是增上解故。三種佛身無方所限分功德者謂法身於若干方處。不能分限。如是受用身化身於諸世界亦爾。法界第一者。最清淨法界第一故。名法界第一。盡虛空界者。佛智如虛空無盡故。是故名為最清淨覺。
論曰。復次義依止者如經說。菩薩具足三十二法者說名菩薩。於一切眾生起利樂意故。令入一切智智故。知我何價故。捨憍慢故。牢固意故。非有所為作憐愍故。於親非親平等心故。究竟親友乃至涅槃際故。應量而語故。微笑先言故。無限大悲故。荷負重擔無退屈故。無疲惓意故。聞義無厭故。自所作罪能見其過故。於他罪失不嫌而誨故。一切威儀中修菩提心故。不求果報而行施故。不依止一切有趣生。而持戒故。於一切眾生無礙行忍故。攝取一切善法而行精進故。捨離無色界而修禪故。方便相應智慧故。以四攝事為攝方便故。持戒破戒慈愛無二故。恭敬聽聞正法故。恭敬住阿蘭若處故。於世間雜事不樂著故。於下乘中無悕欲故。於大乘中見功德故。遠離惡友故。親近善友故。淨修四梵行故。遊戲五通故。隨智行故。於住正行不住正行諸眾生不棄捨故。一向語故重真實故。菩提心為首故。如是諸句皆初句差別應知。於一切眾生中利樂意者。此利樂意句。有十六業差別應知。於中十六業者。謂展轉起行業。不顛倒業。他不請作亦自行業。不動壞業。無所求業。此有三句不求返報故。於違順眾生無憎愛故。生生隨逐故。即此類中身口業有二句。於苦於樂及非二中平等業。不卑劣業。不退轉業。攝取方便業。厭惡障礙業。此有二句。無間思惟業。進勝業。此有七句正修行六波羅蜜。及修行四攝事修行成就方便業。此有六句親近善丈夫故。聽聞正法故。住阿蘭若處故。遠離惡覺故。正思惟功德有二種。共事功德有二種。成就業有三種。無量清淨故。得大威德故。得勝功德故。安立彼業。此有四句。攝眾功德故。決定教授故。法財二攝為一故。無染污心故。如是句皆句差別。應知如經偈說。
初句所攝故 由功德句別
初句所攝故 由義別句別
釋曰。義依止者。謂一切眾生中利樂意。此句義有十六業。及餘句顯示。此中利樂意。作何等業。令入一切智智者。若令諸眾生入一切智智。此是展轉行。譬如一燈傳然千燈。即是顯示利樂意。如是等諸句皆與利樂意相應。自知我為何價者。自有利樂意。仍是顛倒。如有人意欲利樂而以飲酒與之。若如實自知稱己分量教示眾生。不以憍慢故自無所知。起心利益反成無利。捨憍慢者以捨憍慢心故。不待勸請自為說法。牢固意者。不以眾生顛倒行故。牢固利樂心動壞。非有所為作憐愍意者。以不為利養作利益眾生故。此利樂愍意云何可知。以順行身口業故。於中應量而語及先言等是口業。微笑及無限大悲等是身業。此中應量語者謂唯作法語故。無限悲者愍三苦故。苦者苦苦故。樂者壞苦故。不苦不樂者行苦故。非二者不苦不樂故。不卑劣業者不自卑劣。云我不能成佛。如此等類。無厭惓意者。若不疲惓則能修佛道。聞義無厭者。若不多聞則無教化眾生方便智。一切威儀中者。此句義如淨行修多羅中說。進勝業者是利樂意。趣向增長因體故。修成就方便業有六句者。若人親近此行即得成就。恭敬住阿蘭若處者。由住彼處故能離惡。覺世間雜事者歌舞雜戲等。成就業者謂表彼成就相故。威德者謂六神通。隨智慧行者。謂隨智不隨識自智慧生故。由此智慧正證相應。住諸法中安立彼業者。由有利樂意故。能以利樂安立眾生。於中攝眾者。於破戒者不捨安立亦不驅儐。令離不善令與善合。決定教授者。由一向與立教誡。不自說已後復言我前所說不善故。聞者授教。財法攝者由誠實告彼等言。以法及衣服等財利攝故。如言具攝。無染污心者由攝行菩提心作眾生利益事。非為自求供養。但念云何以此善令眾生正覺無上菩提。如此攝受故。偈中義亦爾釋應知相竟。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五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六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入應知勝相勝語第三
論曰。如此已說應知相。入應知相云何可見。多聞所熏習依止。非阿梨耶所攝。如阿梨耶成種子。正思惟所攝似法似義所生。似所取物有見意言。
釋曰。如此等應知相如應得入。顯示此故入應知相。多聞熏習為依止者。謂大乘法所熏身故。非阿梨耶所攝者。謂對治阿梨耶識故。如阿梨耶識成種子者。如阿梨耶識為染法因。此為淨法因亦爾。故正思惟所攝者。謂正思惟自性故。似法似義所生者。謂為法義相而生故。似所取物者。謂如色等體故。有見者亦似見體故。即是成立相及見二識。
論曰。於中何人能入應知相。大乘多聞熏習相續已故。得親近無量出世諸佛故。一向信解善集善根故。善滿足福智資糧諸菩薩。
釋曰。何人能入應知相者。如此相類中。若入所有方便。今當顯示。大乘多聞所熏者。為離聲聞乘等多聞故。得親近無量出世諸佛者。過數量諸佛出世皆得現前親近故。一向信解者。於大乘中決定信解。不為惡知識之所動壞故。即此次前所說三因緣中。善集善根故。名為善集福智資糧菩薩。復次福智資糧云何得次第滿足。由因力善友力思惟力依持力故。於中前二句為二力。如其數應知彼正思惟力即是一向信解。此以大乘熏習為因。此一向信解即是修行正行。由修行正行故則得聚集善根。由此正思惟力故得善具足福智資糧。有此次第由此善具足福智資糧故。得入菩薩初地。此是依持力。
論曰。於何處入即於彼有見似法及義意言。大乘法相所生中故。
釋曰。入如是相此入行相。今當顯示。意地分別名意言。此意言種類以大乘法為因生故。大乘法相所生者。攀緣所說法故。
論曰。信解行地中。見道中。修道中。究竟道中。一切法唯識隨聞信解故。如理通達故。對治一切障故。無障礙故。
釋曰。何處得入於信解地中得入。由但聞一切法唯有識。即起增上信解名為得入故。於見道中得入。今當顯示。如理通達者於意言分別中。如理通達故。云何如理通達。非法非義無能取無所取。若如此名通達意言分別故。於修道中得入。今當顯示。對治一切障故者。觀此意言非法非義無能取無所取時。能對治一切障。此名修道中得入。究竟道中得入。今當顯示。無障礙故者。住最清淨智處故。最微細障滅故。名究竟道中得入故。
論曰。何緣得入善根力持故。三種練治心故。滅除四處故。法義為所緣故。奢摩他毘鉢舍那常修正修無放逸等故。無量世界中無量人道眾生。剎那剎那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一練治心。
釋曰。何緣得入。如所說善根力持等有八處相應。於中若常修者一切時作故。善修者恭敬作故。若作如此相類即是不放逸。於中對治三種退屈心故。有三種練治心。菩薩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一甚深寬大難可證得心則退屈。為對治此故。有第一練治心云云。又云云故有第二練治心。
論曰。由專心故能行施等諸波羅蜜。我已得此專心。由此故我修諸波羅蜜當得圓滿。不足為難。是為第二練治心。
釋曰。由此意故施等波羅蜜即得現行者。於中意者謂信及欲。菩薩於波羅蜜中。信知實有故功德故。可得故。此是菩薩信。由信故喜樂修行名欲。菩薩得此信欲意故。修行六波羅蜜。進趣圓滿不以為難。
論曰。雖彼有礙善者善法具足已。即於死時隨所念欲一切具足身。彼時得生。況我此最勝善無礙善。於彼時一切具足何為不得。是名第三練治心。此中有偈。
在於人道中 無量諸眾生
念念得菩提 故除退屈心
善心人專意 能行布施等
勝人得此意 亦能行施等
善人於死時 隨心得果報
既有滅位善 果報云何無
釋曰。復次菩薩於諸佛甚深寬大言教中。起推尋時作思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難可證得。一剎那心斷已乃得即生退屈。為對治此故修第三練治心。況我此最勝善者。況我於一切十地中。善具足福智資糧故。無障礙善者。謂心煩惱微細難破。如金剛三摩提能破此障。此三摩提後出離一切障礙。依止轉已。於此云何不得。此顯出離障礙。與死無異故。一切具足者。謂得一切種智故。善根力持故。三種練治心者。善根不薄少故。菩薩由有此力。則能三種練治心令不退屈。於中第二練治心如所練治今當顯示。由此念故離諸障礙。慳等波羅蜜障無故。滿足波羅蜜不以為難。由此滿足故得成菩提。第三練治心。今當顯示。於中有礙善者謂世間善故。名為有礙善。我此無礙善。此善不得成佛無有是處。此義以偈顯示。偈言故除退屈心者。謂不令下劣心得住。云我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心者。謂非惡無記心故。由有無記施故。如有人散漫心行施。外道等以不善心行施。又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此善最勝勝人得此意。亦能行施等者。於中得專心時。有如是相。能修施等六波羅蜜。謂得滅慳等障礙心。勝人者最上故。謂諸菩薩。施等者。謂攝取戒及智波羅蜜等。隨心得果報者。乃至得非想非非想處果報故。滅善者滅障礙故。果報云何無者。謂得佛身故。
論曰。遠離聲聞辟支佛思惟故。思惟則滅。於大乘中一切疑無疑故。邪意及疑則滅。於聞思法中離我我所執故。法執則滅。現前住安立一切相。思惟不分別故。則滅分別。此中有偈。
安立及自住 所有現前相
一切不分別 智人得勝覺
釋曰。此中論本為顯四處滅故。於中滅思惟者謂滅聲聞等思惟故。邪意及疑滅者。謂於大乘甚深寬大法中。邪意及疑應滅除故。邪意者誹嫌意及心動搖。惑者疑心故。一切疑無疑故者。於此大乘中為安立法相故。說有三性。所謂一切法無性無生無滅。本來靜寂自性涅槃。如是等一切法無所有門。此就分別性故。若說幻焰夢光影像響水月變化。此就依他性故。若說真如實際無相第一義法界空等門。此依成就性故。於此諸法中一切邪意及惑不生故。於聞思法離我我所執故者。此中為顯除滅法執故。滅除法執者。謂於法中若聞若思。乃至不令我我所得入故。現前住安立一切相思惟不分別故者。謂行者修無分別智時。在正思惟位。滅此等一切寂靜心分別也。於現前住色等及靜心所有安立骨鎖等。於此一切所緣相中。不念不分別時。名入無分別方便。若分別則不得入。此現前安立偈者。為顯最後滅義故。
論曰。因何入云何入。聞熏習所生正思惟所攝故。似法及義。顯現有見意言。
釋曰。此中顯示以此入如此入故。於中聞熏習所生者。聞熏習為因故。即此入道理。如前所說即是大乘聞熏習所生。應知成就性所攝故。
論曰。有四種求謂名義自性差別。假說相求。
釋曰。此中為顯示如此入故。四種求者如論本說。謂名義自性差別等所說。
論曰。復有四種如實知。謂名事自性差別。假相說中如實知。彼自性差別不可得故。菩薩如是如實為入意言唯識故修行。於彼似字義意言中。知彼名字。唯是意言。知彼名所依義。亦唯意言。即知彼名自性及差別唯是假相說。是時證得唯有意言。則於名及義自性差別假相說中。不見有性差別義相。故由四種求及四種如實知。於彼似名及義意言中。得入唯識。
釋曰。四如實知者。如論說名事自性差別假說中。如實知。其自性及差別故者。謂各有自性差別。作如是假說故。名自性差別假說者。義不可得故。即是知彼名自性及差別唯是假說者。以彼名字無有自性及差別故。即能於彼名字自性及差別唯是假說中。忍受故。若如是知是謂求。若知不可得名為如實知。
論曰。此唯識觀入何法。似何法入謂入唯量故。相及見為二故。種種相故。名義自性差別但假立。自性差別六種事無事故。為能取及所取體而住故。一時似種種相事生故。如闇中繩似蛇。譬如繩中蛇。是妄以不有故。若見實義則無有妄。蛇智則滅唯繩智在。若細分析繩亦不實。以色香味觸相故。於中依止色等智故。繩智亦得。除滅如是如是。彼似字及義六種相意言。如蛇智以知彼六種相無實義。此唯識智亦須除滅。由成就性智故。
釋曰。此中問所入法及入譬。唯量者唯識量故。有相及見為二者。此顯相及見二識故。此似相顯現為因為住處為相為影顯現故。唯是一識種種相生。非速疾故。次第而生。如此三種得入唯識。一時似種種相義生故者。謂似名句味身種種相義生故。彼亦似依名所目義種種相生故。於中入三性觀以繩譬顯示。六種義中自在者。謂於名等六種義中自在言。自在者謂除滅故。
論曰。此菩薩如是入似義相意言故。得入分別性。入唯識故得入依他性。云何入成就性若滅離唯識想。彼聞法熏習所生意言。是時菩薩滅離義想。似一切義無有生處故。是故似唯識顯現亦不得生。即住不分別一切義名中。正證法界相應而住。是時菩薩於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無分別智生。即是菩薩入成就性。
釋曰。入似義相意言故者。謂所有義唯是分別故。如是即入分別性。入唯識故者。此之意言唯識所攝。得入依他性。似一切義無有生處者。謂無有似義生種類故。唯識種類亦不得生。何以故。若起唯識分別時則成義故。次後得證真如。此如不可言說。唯內自知故。是時菩薩能取所取平等。平等無分別智生者。謂能緣智所緣真如二法其體平等。猶如虛空。謂無有能取所取體而住。以不分別能取所取故。名無分別即是得入成就性。所言住無分別一切義名中者。謂有何名有幾種。此名差別以偈中顯示。
論曰。此中有偈。
法人及法義 若廣若略性
不淨淨究竟 是名境差別
釋曰。於中法名者。謂色受及眼如是等。人名者謂佛法愛。及信行法行如是等。復有法名者謂修多羅等。義名者謂依法所顯義。總名者如言眾生。別名者即彼眾生各各有名。性名者謂字本。不淨名者謂凡夫等。淨名者謂學人。至究竟名者謂所緣通相法。又略說十種名字。是菩薩攀緣。所謂法名者眼等。人名者我等。復法名者十二部言教。義名者即彼十二部言教義。總名者一切法有為無為等。別名者色受等及虛空等。性名者阿字為初訶為最後。不淨名者凡夫等。淨名者見諦等。至究竟名者通相法為境。二智所緣。謂出世智及彼後得智緣一切法。真如故一切法種種相故。如於十地中一切義通相緣智所緣故。如是等諸名。是諸菩薩境界故。
論曰。此菩薩如是入唯識故。得入應知相。由入應知相故。即得入歡喜地。善通達法界得生如來家。得一切眾生平等心。得一切菩薩平等心。得一切佛平等心。此即是菩薩得見道。
釋曰。得生如來家者。由佛種不斷故。得一切眾生平等心者。如自身欲入涅槃。於一切眾生亦爾。由此心故名一切眾生平等心。得一切菩薩平等心者。由同得深淨心故。得一切佛平等心者。由住此位時得諸佛法身。得法身故即得一切佛平等心。復次一切眾生平等心者。得自他平等故。如自身欲盡諸苦。於彼亦爾。一切菩薩平等心者。謂同諸菩薩得深淨心作利益眾生事。得一切佛平等心者。見諸佛法界與己無差別故。
論曰。復次何故入唯識觀。為緣通相法故。出世奢摩他毘鉢舍那智故。彼後得種種相識智故。滅有因相阿梨耶識一切因相種子故。增長得觸法。身種子故。轉依止故。出生一切佛法故。為得一切智智故。入唯識觀。
釋曰。奢摩他毘鉢舍那智者。即奢摩他毘鉢舍那名為智故。於中有因相。阿梨耶識一切因相種子滅者於中有相者。即是因緣。謂阿梨耶識中所有一切染法種子。復言相者為顯示即此種子。為所緣相故。如是說已。即得顯示此諸種子因果俱滅。
論曰。復次彼後得智。於阿梨耶識所生一切識性相中。由見如幻等故。自然不復顛倒。是故猶如幻師於幻事中。菩薩於諸相中設說因果。一切時亦得無倒。
釋曰。若無分別智滅障礙出生佛法者。此後得智復何所用。無分別智不能說彼因果法。何以故。無分別故。是故須後得智。說彼因果法。一切時不顛倒。如幻師於所幻事。阿梨耶識一切所生者。此等皆以阿梨耶識為因。一切識性相中者。謂以識性為因故。如所幻事。後得智於中不顛倒說亦不倒。
論曰。於此入唯識觀中。有四種三摩提。為四種通達分依止。云何可見。由四種求義故。下品無塵忍得明三摩提。為暖行通達分所依止。若增上忍增明三摩提。為頂行通達分所依止。由四種如實知故。得入唯識決定塵無所有。此入真實義一分三摩提。是順諦忍所依止。此三摩提最後唯識想除。是無間三摩提世第一法所依止。應如是見此諸三摩提。是正位邊應知。
釋曰。一切處入真實時得通達分。今此中亦顯示通達分善根依止者。是通達分因故言依止。下品無塵忍得明三摩提者。謂於無塵中薄少樂欲。顯示無塵智名明。得明三摩提者。顯示無塵智所依止三摩提故。增上無塵忍者。此中忍還是彼欲故。明增三摩提者。顯示增上無塵智名明。言三摩提者。顯示是無塵智所依止故。順諦忍所依止者。法無我名諦。於彼無我隨順忍故。此順諦忍云何成。以決定無別外物故。能取亦不有。應知住疾利隨順忍時。得此樂欲正位邊者謂正位時。
論曰。如是入地菩薩。入唯識故得見道。云何發起修道。隨所成立說十地。一切修多羅攝取現住事通相法為緣。出世間及後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智。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劫數習故。為轉依止得三種佛身故修行。
釋曰。隨所成立說者。謂若為成立故說。十地經中諸地故。通相法為緣者。謂一相緣非句別緣故。出世者無分別智故。彼後得者謂成立智。此亦不可說為世間。何以故。非世間積習故。亦非一向出世間。以隨順世間行故。是不可定說一相故。為轉依止者。由此通相攀緣智故。得轉依故。為得三種佛身者。謂令我當得三種佛身故修行。
論曰。聲聞入正位。菩薩入正位。此二有何差別。聲聞正位有十種差別。與菩薩正位異應知。一所緣差別。大乘法為緣故。二住持差別。大福智資糧住持故。三通達差別。通達人法無我故。四涅槃差別。攝取無住著涅槃故。五地差別。依十地出離故。六清淨差別。煩惱斷及佛淨剎故。七得一切眾生與自身平等心差別。起成熟眾生行不休息故。八生差別。生如來家故。九化現差別。佛集輪中一切時化現所攝故。十果差別。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等無量功德果成就故。
釋曰。涅槃差別者。由菩薩攝取無住著涅槃故。聲聞不爾。清淨差別者。由菩薩滅煩惱及習。并淨佛土故。聲聞不爾。
論曰。此中有偈。
推尋名及義 各各互為客
推尋二唯量 二施設亦然
從此生實知 三分別無義
若見彼非有 即入三無性
釋曰。如真實入。此中說偈。推尋名及義各各互為客者。名於義為客義於名亦為客各別相故。推尋者。謂應於靜心中見故。推尋二唯量二施設亦然者。義無有自性及差別故。即應知自性唯是施設。差別唯是施設故。從此生實知者。謂於此中如實知故。由四種尋思為因故。得四種如實知。三分別無義中見者。於三種分別無有義中見故。謂名分別。自性分別。差別分別故。彼非有即入三無性者。義無所有故分別亦無。何以故。若所分別義是有。分別可得緣彼而生。由彼義不有故。分別亦不得有。應知此義故。入三者謂入三性。於中由見名義互為客故。得入名義各異分別性。若見名自性施設差別施設唯見分別。即得入依他性。即此能分別識亦不見。即得入成就性。此名三種入。
論曰。復有教授偈。如觀行差別論說。
菩薩靜心中 得見其心影
滅除於義想 但觀於自想
如是心住內 知所取非有
即無能取者 故證無所有
釋曰。為令得入觀故。復說此教授偈。菩薩見心影者。見彼似法義影唯是自心。何人見謂菩薩。何處見謂靜心中。滅除於義想。但觀於自想者。謂於靜心中義想不起。知唯是自心為法義相顯現。如是心住內者。若心如是得住於義無所有中。即是心住於心中。知所取非有者。謂解知所取義無所有故。即無能取者。由所取義不有故。則能取心為能取者。亦不可得故。證無所得者。既無能取所取。已即說名為證真如。以真如不可得故。
論曰。復有入正位別偈。如大乘經莊嚴論中所說。
菩薩具滿無邊際 福德智惠之資糧
法中思量善決已 則了義類意言生
彼知諸義唯意言 即住似義唯心中
如是正證法界已 是故遠離二種相
以知心外無有他 故得知心亦非有
智者了知二俱無 即住無二法界中
智者無分別智力 平等順行常普遍
所依稠密罪惡聚 如大伽陀拔眾毒
牟尼善說諸正法 安心有根法界中
已知念行唯分別 智者疾至德海岸
釋曰。復有入正位偈。如線莊嚴論中說。若有最極難知者。彼中顯示於中無邊際者。謂極難度彼岸故。如言無邊。言說非無有邊。但以多故得名無邊。此亦如是。何者為資糧。謂福德智慧。於中施等三波羅蜜是福德資糧。般若波羅蜜名智慧資糧。精進波羅蜜若為智慧精進是智慧資糧。若為福精進是福資糧。如是禪波羅蜜亦二種。於中若緣四無量禪名福資糧。餘名智資糧。誰有此資糧。謂菩薩法中思量善決故者。由依三摩提後力故。思量諸法得善決定非餘。則了義類意言生者。謂了知諸義皆以意言為因故。即住似義唯心中者。由知彼諸義唯意言故。即此自心似義而現故。如是正證法界已。是故遠離二種相者。知自心似義而現已。即於離能取所取真如中得證。又復如所入證。今當顯示以知心外無有他故。得知心亦非有者。謂離心外無有所攀緣義。彼不有故。能緣之心則亦不有。菩薩知彼二不有故。即住無二法界。謂離心及義故。無分別智力者。離分別智力故。平等順行者。於平等中順行故。見修多羅等一切諸法平等。猶如虛空故。普遍者。於若內若外諸法中。如是見故。常者一切時故。所依稠密罪惡聚者。此諸染法因名稠密。以難可觀解故。罪惡聚者。即是染法熏習自性為體故。牟尼善說諸正法安心有根法界中者。謂以意安住有根心中。若攀緣彼心真如。此是有根心。謂緣如來正說。具足無闕總為一相應知此即是無分別智。已知念行唯分別者。住此有根心已。為欲正說故。於彼後得智中所憶念義。亦知此憶念行唯是分別故。由此無分別智及後得二種智故。諸菩薩疾至佛果彼岸。此等諸偈總集義者。初偈明資糧道。第二偈義明方便道。第三偈義明後見道。第四偈義明修道。第五偈義明究竟道。此釋入應知相竟。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六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七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入因果勝相勝語第四
因果位章第一
論曰。如是已說入應知相。說彼因果云何可見。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波羅蜜。云何由六波羅蜜得入唯識。復云何六波羅蜜得成彼入果。此菩薩不著福報。不破禁戒。於苦不動。修道無懈。此等諸障礙因不行故。心得專一。即能如理簡擇諸法故。得入唯識。菩薩依六波羅蜜入唯識已。次第清淨深心所攝六波羅蜜。是故於中雖離六波羅蜜現起方便。由信解正說故。起愛味隨喜慶悅意。一切時無間相應熏修。六波羅蜜便得圓滿。
釋曰。若入唯識已。於清淨深心六波羅蜜。即得現行相應。與此現行相應故名現行相應。信解正說者。謂與六波羅蜜相應言說。於此甚深正說中起信解故。起愛味意者。於諸波羅蜜中見其功德愛味故。起願得意者。由佛得到此淨心第一彼岸故。我及一切眾生亦應當得故生願得心。此攝諸波羅蜜。清淨深心有何相故。次以偈文。顯示此相。
論曰。此中有偈。
圓滿白淨法 及得利疾忍
菩薩由自乘 深大正說中
覺知唯分別 得無分別智
樂欲信解淨 名為清淨意
前及此法流 皆得見諸佛
已知菩提近 得之不為難
釋曰。於中始從信行地。善集資糧故。圓滿白淨法。及得利疾忍者。忍有三品謂軟中上。此中住最上忍故名疾利。此心由所緣故得清淨。今當顯示。所謂大乘由說甚深寬大故。即是菩薩自乘。於中甚深者謂法無我。寬大者。謂虛空器等三摩提。如所思惟淨。今當顯示。由知一切法唯是分別故。淨心體相今當顯示。欲及解此二淨故名淨心。於中欲者。已得勝悕望故。解者信故。淨心相今當顯示。前者在淨心前故。及此者。即此淨心中故。得見諸佛此是其相。法流者。謂住定心時今當顯示。此定心利益於住定時見菩提在近。以得此能得方便故。得之不足為難。
論曰。此等諸偈。總顯示淨心有七種相。一資糧二忍三所緣四思惟五自體六勝相七利益。如偈中次第句句說應知。
釋曰。此等偈中顯淨心。有如是資糧如是忍如是攀緣如是思惟。如是體性如是表相如是利益。如偈顯示。即是成立淨心體。
成立六數章第二
論曰。何故唯有六波羅蜜。成立對治障礙故。一切佛法生起住處故。隨順成熟一切眾生故。對治不發行因緣故。立施戒二波羅蜜。不發行因緣有二。謂著福報。及著室家。對治發行退轉因緣故。立忍進二波羅蜜。退轉因緣有二。謂於生死眾生違背中生苦故。於長時修善分中疲倦故。對治發行不退中壞失因緣故。立定智二波羅蜜。壞失因緣有二。謂散亂及惡智故。對治此諸障礙故立六數。
釋曰。於壞失因緣中。惡智者顛倒取故。如諸外道以惡智故有所壞失。餘成立散亂等障礙。對治義皆可知。
論曰。前四波羅蜜為不散亂因緣故。一波羅蜜不散亂成就。由依止不散亂故。得如理正覺諸法實義故。一切佛法則得生起。如是一切佛法生起處故。成立六數。
釋曰。一切佛法住處者。一切佛法以此為因故成立。第二六數因緣波羅蜜唯六不增。由依止不散亂故。得如理正覺。諸法實義故者。由依止禪波羅蜜故。般若波羅蜜得如實覺了。諸義餘諸句義可知。
論曰。由施波羅蜜故攝受眾生。由戒波羅蜜故不損害眾生。由忍波羅蜜故能安受他損害。由精進波羅蜜故能作彼所應作事。由此等攝受因緣故。令所成熟眾生得受調伏。彼等未得寂靜心者。令得三摩提故。已得寂靜心者。令得解脫故。於教化時即得成熟如是成熟眾生住處故。成立六數。應如是知。
釋曰。第三成立六數因緣中。一切眾生教化隨順者。一切眾生中作教化成熟事。隨順相應。由此得成故。唯有六為成立。令出離故。於心未寂靜者。以禪波羅蜜令得寂靜心。已寂靜者。以般若波羅蜜令得解脫故得成熟。於教化時者。謂教誡教授時。
相章第三
論曰。此六波羅蜜相云何可見。有六種最勝故。一依止最勝。菩提心為依止故。二事最勝。具足修行故。三所為最勝。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故。四方便善巧最勝。無分別智所攝故。五迴向最勝。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六清淨最勝。煩惱障智障等滅平等出生故。
釋曰。此布施等以何相故。得波羅蜜名。由世間及聲聞等亦有布施等。是故須說其相。波羅蜜相有六種依止最勝者。由一切處一切時依止菩提心故。事最勝者。無有一人於若內若外物具足現行。唯菩薩能具足現行者。謂行布施故。所為最勝者。凡所布施唯為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故。方便善巧最勝者。謂三輪清淨名善巧方便。由無施物及施者受者等分別故。如是無分別智所攝故。得布施等名。迴向最勝者。由此布施等迴向無上菩提故。清淨最勝者。若至佛果施等此時得清淨。彼時離煩惱障智障得具足出生故。
論曰。云何是施即波羅蜜。波羅蜜即是施耶。自有施非波羅蜜。應作四句。如施餘波羅蜜作四句亦爾。如所應知。
釋曰。云何是施即是波羅蜜。波羅蜜即是施耶者。此是問分也。答中有布施非波羅蜜。謂遠離六種最勝故。有波羅蜜非布施者。謂戒等波羅蜜。為六種最勝所攝故。有施即波羅蜜者。謂施是六種最勝所攝故。有非施非波羅蜜者。謂離六種最勝行。持戒等如是。一切波羅蜜中四句皆爾應知。
次第章第四
論曰。此諸波羅蜜何故如此次第說。前波羅蜜生後波羅蜜。隨順故。
立名章第五
論曰。復次此諸波羅蜜得名云何可見。為出過一切世間聲聞及辟支佛施等。善趣彼岸故名波羅蜜。能破散慳悋貧窮故名陀。得大果報及福德資糧故名那。是故名陀那。能滅破戒及惡趣故名尸。得善趣及定故名羅。是故名尸羅。能盡瞋忿及怨讐故名羼。得住自及他安隱故名提。是故名羼提。能捨離懈怠及諸惡不善法故名毘。得出生無量善法令增長故名唎耶。是故名毘唎耶。能捨散亂故名地耶。得引心住內故名那。是故名地耶那。能除遣一切見處惡智故名鉢邏。得知真如法及種類法故名腎穰。是名鉢邏腎穰。
釋曰。今顯示其名。諸波羅蜜通名皆以到彼岸故。名波羅蜜度一切世間及聲聞辟支佛等。施等彼岸故稱波羅蜜。各各名者。因時破慳。何以故。由破慳故。則能無礙布施。果時除貧窮故名陀。於果時得大果報及福德資糧故名那。是為陀那。因時息惡戒果時滅惡趣故名尸。果時得善趣及得現前三摩提故名羅。是為尸羅。如是諸波羅蜜釋名如其相應。得住自他安隱者。由自身不為瞋恚過失所惱故。又不生他苦故他亦安隱。
修習章第六
論曰。修諸波羅蜜云何應見。略說有五種修應知。一方便起行修。二信解修。三思惟修。四巧便修。五作所應作修。於中四修如前說。復次作所應作修者。諸佛至諸波羅蜜圓滿位已。然以無功用心。不捨佛事修諸波羅蜜。
釋曰。於五種修中。方便起行修者。謂於方便中發起正行故。作所應作修者。諸佛住於法身無復功用。然不捨諸佛事。已離現行諸波羅蜜。但為攝化眾生故。由此修故。得作所應作事。
論曰。復次思惟修者。愛味隨喜願得思惟故。有六種深心所攝修。一寬深心。二牢固深心。三歡喜深心。四荷恩深心。五大志深心。六勝益深心。若菩薩齊爾所阿僧祇劫得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爾所時念念中捨一切身。及以滿恒伽河沙等世界七寶。奉諸如來乃至坐道場已來。菩薩施心無有厭足。亦於爾所時念念中。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熾火。於中行四威儀無有一切資生之具。一心現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坐道場。此菩薩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心無有厭足。此是菩薩寬深心。復次若此菩薩乃至坐道場不捨此無厭足心。此名牢固深心。若此菩薩以六波羅蜜攝化眾生時。生勝歡喜過於所攝化眾生。是名菩薩歡喜深心。若此菩薩以六波羅蜜攝化時。見眾生於我有勝恩。非我於眾生有恩。是名菩薩荷恩深心。若此菩薩六波羅蜜聚集善根。迴與眾生令得可愛果報。是名菩薩大志深心。若此菩薩以如是六波羅蜜聚集善根。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勝益深心。此等六種深心所攝名為愛味思惟。復次若此菩薩於餘無量六種深心。修習相應菩薩所有善根而生隨喜。此名菩薩六種深心所攝隨喜思惟修。復次若此菩薩願令一切眾生皆得六種深心所攝六波羅蜜。亦願自身乃至坐道場。常不離六種深心所攝修六波羅蜜。是名菩薩六種深心所攝願得思惟修。若但聞此菩薩六種深心所攝思惟修。生一念淨信即得出生無量福德。朽壞一切極惡業障。何況菩薩。
釋曰。於爾所時念念中者。假令三阿僧祇時量為一念。以如是念。亦經爾所時得菩提。於爾所時念念中捨自身等。其義論本中次第可解。亦如此次第乃至爾所時得菩提。於爾所時。或隨行尸羅等亦爾。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熾火無有一切資生具者。此言顯示住處艱難及無供身之具。朽壞一切極惡業障者。此中朽壞者。由善樂欲故無力能與果報故。又對治趣惡道故是名朽壞。寬大心者。即是此中無厭足心。即此等心長時不捨即是牢固心。此中牢固者。謂長時故。餘心義可解。
差別章第七
論曰。此諸波羅蜜差別云何可見。各有三種應知。謂法施。財施。無畏施。守護戒。攝善法戒。作利眾生戒。受惡事忍。安苦忍。法思惟忍。被鎧精進。發行精進。不怯弱不退轉無厭足精進。安樂住定。出生定。作所應作定。無分別方便智。無分別智。無分別後得智。
釋曰。說諸波羅蜜差別者。顯示其體故。於中何故有法施等三種。由法施故增益他人善根。由財施故增益他身。由無畏施故增益他心。以此因緣故。顯示三種施。戒三種中守護戒者。是依止戒。餘二戒依止此住故。由住守護戒故。攝善法戒得出生佛法及菩提故名依止。利眾生戒依止住故。得成熟眾生故名依止。忍三種中受惡事忍者。若他作惡事能忍受之。菩薩作眾生利益事時。由此忍力故。於生死苦不能退轉。安苦忍者。由有忍力故。於生死中病等。諸苦不能退轉。法思惟忍者。由此忍故。思惟法時能忍受故。此忍即是前二忍依止處。於精進中有三種體。如世尊修多羅說。是勢力。是精進。是堪能是牢固超越。是不捨重軛。此等五句即是解釋精進三種體。於中被鎧精進故得勢力。以此為初。由發行精進故。得正精進於發行時不怯弱不動轉。無厭足精進等。如其次第即是堪能牢固超越不捨重軛等。以此三句釋之。由有人初求無上菩提有勢力。於發行時有精進。但心下劣。為對治此故。須堪能若有堪能則心不退屈。下劣。即是退屈。若人雖心不下劣。然於生死苦中心則擾動則於佛果生退屈。為對治此故。須不動精進及牢固超越。是故說此牢固超越。由牢固超越故於苦不退。有人雖於苦不退。然於少生足。不能得無上菩提。是故說無厭足精進。於少不生足故。及即顯示不捨重軛精進。由此義故說三種精進。於定中亦三。樂住者。由現見法安樂而住故。名樂住。出生者。由出生六神通故。作所應作者。由依止禪那故。作眾生利益事故。名作所應作。由此等義故定立三種。般若中成立三體。其義可解。
攝章第八
論曰。此諸波羅蜜攝義云何可見。此等攝一切善法故。彼體相故。彼隨順故。彼津液故。
釋曰。此等攝義云何可見者問。此等波羅蜜攝諸善法云何可見。由應知所修善法為波羅蜜所攝。彼所修善法攝波羅蜜亦爾。此等攝一切善法者。此中一切善法即是菩提分法。彼體相故者。是般若體相。彼津液故者。彼六神通十力等諸餘功德皆是此津液。彼隨順故者。謂信猗等與此相隨順故。應如此知。
對治章第九
論曰。此諸波羅蜜障礙云何可見。攝一切煩惱應知。彼體相故。彼因緣故。彼果故。
釋曰。如所顯示諸波羅蜜攝一切善法。如彼所治攝一切染法。今當顯示。於中彼體相故者。是彼欲等體相。彼因緣故者。謂慳等因緣。如不信邪見等故生慳。彼果故者如慳悋破戒瞋恚故為果。
功德章第十
論曰。此諸波羅蜜功德云何可見。菩薩於生死流轉中攝取自在故。攝取大生故。攝取大伴助大眷屬故。攝取大事業方便成就故。攝取無惱害少塵垢身故。攝取善知一切工巧等明處論故。此等果報無可譏嫌。乃至坐道場。作一切眾生一切利益事現前功德。
釋曰。諸波羅蜜功德菩薩果報無可譏嫌。非如外果報有可譏嫌。以染污故。以無常故。波羅蜜果報則非無常。何以故。由說乃至坐道場故。又彼唯是自為不為於他故。說發起利益一切眾生事。波羅蜜果即是一切波羅蜜果功德。並無譏嫌。
互顯章第十一
論曰。此諸波羅蜜更互相顯云何可見。世尊有處一切六波羅蜜。或以施名說。或以戒名說。或以忍名說。或以精進名說。或以定名說。或以智名說。此中有何意諸波羅蜜中。修一波羅蜜時。諸餘波羅蜜皆來助成。依此意故。此中有攝持偈。
數相及次第 名字修功德
差別攝所治 功德更互顯
釋曰。於三百偈。般若波羅蜜中說一波羅蜜。即說一切波羅蜜。此有何意。行一波羅蜜一切波羅蜜皆來助成。以此意故。於布施時得守攝身口。即是戒波羅蜜事。乃至知因果智是般若波羅蜜事。餘波羅蜜助成義如其相應。釋入因果竟。
攝大乘論釋論修差別勝相勝語第五
對治章第一
論曰。如是說應知相入因果已彼修差別云何可見。此修有菩薩十地。何者為十。謂歡喜地。離垢地。照明地。焰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此等諸地成立為十。云何可見。對治十種障礙無明故。此等十種應知。法界亦有十種無明為障住。云何應知。十種法界。初地遍行義故。二地最勝義故。三地最上津液所流義故。四地無攝義故。五地體無差別義故。六地無染淨義故。七地種種法無差別義故。八地不增減義故。九地相自在依止義故。及剎自在依止義故。智自在依止義故。十地業自在依止義故。陀羅尼門三摩提門自在依止義故。此中說偈。
遍行最勝義 最上津液流
如是無攝義 及體無差別
無染無淨義 無種種差別
不增不減義 四自在依止
法界中無明 十障非染污
於十地為障 對治說諸地
復次此無明於聲聞非染污。於菩薩是染污應知。
釋曰。今顯修差別。云何十種應知。法界謂遍滿義乃至三摩提陀羅尼自在義。此十種應知。法界於地地中各一種應知。然無明力故不能知。為對治彼無明十障故有十地。何者為十。一凡夫性。二邪行於眾生身等。三闇鈍故於聞思修忘失。四微細煩惱現行與身見等共生下品故。意念所緣故。遠去現行微細故。應知此為微細。五下乘般涅槃。六麁相行。七微細相行。八於無相作功用。九不作眾生利益事。十於諸法不得自在。今當釋遍行偈義。法界一切處遍行。何以故。一切法無有一法非無我者故。最勝義者。知此義於一切法中最勝。即是二地所流津液。最勝者。若知所有大乘正說。是最勝所流津液即得三地。於中無有我所取。如欝單越人無有我所。證法界時。即得如是無有我所。由此智故。即得四地。此即是體無差別。非如眼色等隨諸眾生體異各各差別。由此智得入五地。亦無染本性不染故。無染即是淨。由此智故。得入六地。修多羅等種種義。雖復差別成立然無有異。由此智得入七地。煩惱滅時不減。淨法長時不增。相自在依止。剎自在依止故。由此智得入八地。於相中得自在由隨其所欲相即現前故。於剎自在如欲令剎變為金。即得成故名自在。於中智自在者。依止辯才智自在故。得入九地身等業自在依止故。陀羅尼三摩提門自在依止義故。得入十地。復次此無明於聲聞非染污由不入是諸地故。若入初地時即通達一切地者。何故復次第安立諸地。為釋此難故。隨所行行彼行。所入成立為地。雖於初地一切通達。然得成立諸地故。
立名章第二
論曰。復次何故初地名歡喜。由最初得自他利成就功能故。何故第二地名離垢。由遠離破戒垢故。何故第三地名照明。由不退三摩地三摩鉢底。所依止。大法光明所依止故。何故第四地名為焰。以菩提分法焚一切障故。何故五地名為難勝。真俗二智更互相違極難而相應故。何故六地名為現前。緣生智為依止。令般若波羅蜜行現前故。何故七地名為遠行。至功用行後邊故。何故八地名為不動。一切相行不動故。何故九地名為善慧。辯才智最勝故。何故十地名為法雲。由總相緣一切法智。為一切陀羅尼三摩地門藏故如雲。又麁重障如虛空雲能覆障故。又法身圓滿故。
釋曰。何故初地名歡喜者。由於此時最初得自他利成就功能。聲聞證真實時唯得自利成就功能。非作利他。是故不得如是歡喜同諸菩薩。何故二地名離垢者。由於此地性戒成就。非如初地作意持戒。由遠離破戒垢性戒成就故。何故三地名照明。由於此中與三摩地三摩鉢底常不相離。以不退故即於大乘法中得大光明。何故四地名焰者。由於此地得菩提分法行。由此行故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皆為灰燼。何故五地名難勝者。由於此地出世真智是無分別。世智工巧論等是分別。應須具修此二相違極難然能具此二故名難勝。何故六地名現前者。於此地中得緣生行。由此智力故無分別行般若波羅蜜得現前故。諸法無染無淨。當得七地中有功用行。八地中無功用行。何故七地名遠行者。於此地中由方便行究竟故。由於一切相中得決了。有功用行故。何故八地名不動者。於一切相及一切法功用。此中皆得不動無分別心自然常流故。何故九地名善慧者。此慧善故名善慧。辯才智說名為慧。由此智故說名善慧。何故十地名法雲者。一切法總相緣智如雲。陀羅尼三摩提等門如水。即以此智為藏。如雲藏水。又如雲障覆虛空。此一切法總相緣智。覆諸麁重障亦爾。及圓滿法身故者。如雲普遍虛空。菩薩身中法身圓滿亦爾。圓滿者即是普遍義。
得相章第三
論曰。得此等諸地云何可見。有四種相。一信解得。謂信解諸地故。二行得。謂得與地相應十種法行故。三通達得。謂於初地中通達法界時。通達一切地故。四成就得。謂修此諸地得究竟故。
釋曰。於中成就得者。若修此諸地至究竟故。是為成就應知。
修相章第四
論曰。修此等諸地云何可見。此諸菩薩於諸地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時。有五種修。所謂總集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然修。無厭足修。出生菩薩五種果。所謂一念念中消滅一切染濁依止故。二得出離種種想遊於法樂故。三了知一切處無量無分限相法光明故。四所有清淨分因緣。不分別相而現行故。法身圓滿成就。五由展轉上上因所攝故。
釋曰。隨於一地中即有五種修。今當顯示。修奢摩他毘鉢舍那。由五種修故並得成就。念念中消滅一切染濁依止者。何者名染濁。謂煩惱障智障。無始熏習種子彼障礙聚。由總相緣奢摩他毘鉢舍那智故。得念念損減。此聚破散故名消滅。又復損減即是消滅。離種種相得法樂之樂者。於種種體相成立修多羅等。謂法中離種種想。於法樂中得樂。非謂餘樂。此中樂者謂內樂故。復有別釋奢摩他毘鉢舍那。於法中若受若覺若觀。非顯著麁淺領納順行。然唯以憶念光明細領納細順行。一切處無量無分限相者。無十方分限了知。一切光明者如善誦經書。心即明了故。於清淨分中無分別相現前者。謂與所應成就相應此清淨分中無分別相而現前故。佛果即是所應成就。及法身圓滿成就。最上上因所攝故者。於中圓滿者。謂第十地。成就者。第十一佛地。此中所有法身最上上因所攝者。由此一切因出生佛地。是故得為最勝。
論曰。於十地中修十波羅蜜各有增上。六地中六波羅蜜如前說。後四地中有四波羅蜜。方便善巧波羅蜜。六波羅蜜所聚集善根。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願波羅蜜者發起未來世種種願。諸波羅蜜因緣此能引攝故。力波羅蜜者由思量修習等力六波羅蜜得相續現行故。智波羅蜜者此成立六波羅蜜智。得自受用法樂。及成就眾生故。復次此四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中無分別智後所得智攝。應知。復次諸十地中一切波羅蜜非不修行。此諸地法門為諸波羅蜜藏所攝。
釋曰。於十地中修十波羅蜜各有增上者。於十地經中說初地檀波羅蜜增勝。乃至十地智波羅蜜增勝。是故以增勝故十地中說十波羅蜜。於一切地中一切波羅蜜亦皆修習。六地中六波羅蜜者。如次第顯示。初檀波羅蜜乃至第六般若波羅蜜。如是等義如十地經中說。此中不具足如前說。後四地中有四波羅蜜者。由隨於何處說六波羅蜜。即彼處方便善巧等四波羅蜜皆在其中。若說十波羅蜜。彼中唯以無分別智為般若波羅蜜。後得智攝餘方便善巧等四波羅蜜。是故於後四地中修四波羅蜜得成。論說善巧方便波羅蜜中。與一切眾生共者。於中所有善得與眾生共。今當顯示諸願求無上菩提者。皆欲作一切眾生利益事。要正覺菩提方得此欲。是故諸有思量所有善根皆迴向。為作一切眾生利益事。此名與一切眾生共。又善巧方便者。即顯悲智。六波羅蜜所聚集善根。由悲故與一切眾生共。由智故不迴向釋梵等果報。是故由此智故不起煩惱。及不捨生死。於中不染。得成方便善巧故名方便善巧波羅蜜。由起種種願力故得種種波羅蜜因緣。是名願波羅蜜。未來中者未來世因相故名未來中。住此因中為彼未來故作種種願。有修多羅中說二種力。謂思量力及修習力。雖無修習力。以思量力故與諸波羅蜜相應。故得諸波羅蜜相續現行。此是力波羅蜜業事。如所顯示諸波羅蜜皆是智所建立。此是智波羅蜜即是無分別般若波羅蜜自性。若為自受用法樂。及為成就同法眾生故。名成立諸波羅蜜。此法門為諸波羅蜜藏所攝者。此中波羅蜜藏者。謂一切大乘法此十地法門是波羅蜜藏所攝。非聲聞藏所攝故。一切波羅蜜於諸地修習得成。此諸地法門最高大故。一切諸佛遍一切佛剎中演說。又此法門勝故。於最初時及於最勝處說。最牢固住處說。以其勝故。故言勝。
修時章第五
論曰。復次於幾時修此諸地得圓滿。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中。謂信行地人初阿僧祇劫淨心行有相行無相行六種地及七地。第二阿僧祇劫。即此無相中無功用行已上。乃至十地第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此中有偈。
淨妙勝上力 牢固心轉勝
菩薩三僧祇 說名正修行
釋曰。五種人三阿僧祇者。於中信行者。謂於彼義中依信而行故。此地初阿僧祇滿。此阿僧祇滿已得淨心地。通達真如故。即此淨心行。於十地中六地已還有相行。第七地無相有功用行。即得第二阿僧祇滿。若入八地得無功用行。然未成就彼無功用行。九地十地得滿此無功用行。此人是第三阿僧祇劫。即此一人成立五種。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等。隨位處差別故。如所說三阿僧祇滿得菩提。於無始生死中修行施等。及逢值諸佛齊何已來。說為三阿僧祇劫。此義偈中顯示。淨妙勝上力者。謂得善根力及願力。於中善根力者。散亂等不能破壞應知。願力者。恒與善友同聚應知。牢固心轉勝者。謂發起牢固心。及修行轉勝。於中牢固心者。善友力故。不捨菩提心應知。行轉勝者。謂現在及後生生中。善根增長無有退減應知。餘句可解釋。因果修差別勝相竟。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七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八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增上戒學勝相勝語第六
論曰。如是說因果修差別已。此中增上戒勝相云何可見。如經說。菩薩地中諸菩薩所受禁戒。若略說有四種勝相故名勝相應知。謂差別勝相。共不共學處勝相。曠大勝相。甚深勝相。此中差別勝相者。謂守護戒。攝善法戒。利益眾生戒故。於中守護戒是餘二戒住處應知。攝善法戒是出生佛法住處。利益眾生戒是成熟眾生住處應知。共學者。聲聞及菩薩等。性罪不行故。不共學者。謂遮罪不行故。此學處或於聲聞是犯。菩薩非犯。或有於菩薩是犯聲聞非犯。菩薩學處。謂身口意。聲聞學處。謂唯身口。是故菩薩心亦是犯非餘聲聞等。略說但是攝受一切眾生無罪過身口意業菩薩一切所應行者。於彼皆應學之。即是共不共學處應知。
釋曰。云何得知菩薩學處與聲聞差別。言品類差別者。由聲聞等唯有一守護戒。無攝善法戒及利益眾生戒。共不共學處戒者。於中性罪。謂殺生等是為共。掘地斷草等制罪。是不共。此後學處於聲聞有罪菩薩無罪。如聲聞於夏中行是犯。菩薩見有眾生利益事不去是犯。攝受一切眾生無罪過者。攝一切眾生而無罪過。非如以女色等與之。雖是攝受。然非無罪過業。為離此過故應說以無罪過攝故。心亦是犯者。如害覺等。但起覺時即是菩薩罪。非聲聞故。此增上戒等三學。即是波羅蜜體性。何故復更建立三學。此與波羅蜜差別義。今當顯示。由展轉相因故別立諸學處。依戒故生定。依定故生慧。
論曰。曠大差別者。復有四種曠大故。一種種無量學曠大。二攝無量福德曠大。三攝一切眾生利樂心曠大。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處曠大。
釋曰。種種無量學處曠大者。諸菩薩學處亦種種。亦無量。以於眾生行教化及作攝事故。攝無量福德者。由攝諸菩薩福德資糧不可測量。聲聞不爾。攝一切眾生利樂意者。於中勸令修善。是利益意。此人以此善故。若於果時當得福報。此名安樂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處曠大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此戒而得。聲聞戒不爾。
論曰。甚深差別者。若菩薩以如是等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惡業。然不得罪。生無量福。疾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變化身口業。應知是菩薩甚深戒。或為國王顯示種種逼惱眾生事。以此成立眾生於律行中。又種種本生中示現故。顯示逼惱餘眾生攝受餘眾生故。先令他心生淨信。然後教化成熟。此名菩薩戒甚深勝相。此四種勝相。略說菩薩守護戒勝相應知。如是等菩薩學處差別。復有無量種差別。如毘那耶瞿沙方廣經中說。
釋曰。甚深差別中。若菩薩以如是等善巧方便者。此中如是菩薩得如是善巧方便勢力。今當顯示。若如是知。此人以此不善。與無間地獄相應。菩薩以知他心智知。更無餘別方便。能轉其惡業。令不決定墮惡道。知決定作此業已必墮地獄。如是知已即起此心。設令我作業已墮於地獄去。亦何苦殺之。雖現世少受苦惱。未來當受安樂。是故猶如醫師。菩薩以利益心殺之無罪。得大勝福。由此福德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等行最為甚深。又復菩薩有變化身口業。應知是甚深戒由此故。或為國王示現種種逼惱眾生事。安立眾生於律行中。於中所化體相為變化。如阿那羅王為善財童子示所現事。種種本生中示現者。如毘輸安恒囉王子(隋云多能即是須達拏也)。本生經中說。菩薩以兒施婆羅門。此兒是變化。何以故。論云顯示不逼惱此眾生。攝受餘眾生故。以菩薩終不以逼惱此眾生。作攝受餘眾生事。此亦是甚深。此等四種差別。即於毘那耶瞿沙十萬偈經中廣說。釋增上戒學竟。
攝大乘論釋論增上心學勝相勝語第七
論曰。如是已說增上戒學勝相。增上心學勝相云何可見。略說有六種差別應知。一所緣差別。二種種差別。三對治差別。四功能差別。五出生差別。六作業差別。大乘法為所緣故。大乘光明一切福德聚三昧王。賢護首楞伽摩等三摩提種種無量故。一切法總相緣智如以楔出楔方便。推出阿梨耶識中染濁障故。遊禪定樂隨所欲受生故。於一切世界中出生無障礙神通故。謂振動故。熾然故。普遍故。顯現故。轉變故。往來故。延促故。聚散故。一切色像入身中故。所往同類故。隱顯故。所為自在故。伏他神通故。與辯故。與念故。與樂故。放光故。出生如是等大神通故。
釋曰。今顯增上心學勝相。於中大乘法為所緣者。由諸菩薩以大乘法為所緣。非諸聲聞等。大乘光明福聚三摩提王等者。顯三摩提名。以諸聲聞於此種種三摩提中無有一種故。對治差別者。由能對治一切障礙故。如以細物推出麁物。如是煩惱種子於阿梨耶識中住。名為熏習。此說為麁對治。道說為細。推出彼麁故。功能差別者。由有此功能故。遊禪定樂然有利益一切眾生處。於彼受生亦不失禪定。聲聞不爾。出生差別者。於一切世界中得無障礙神通。由禪定生故。作業差別者於中振動者振動一切世界故。燒然者。即是燒然一切世界。普遍者。應知光明遍滿故。顯現者。若眾生隨所應見。以菩薩神通力故。得見無量世界。及見彼世界中諸佛菩薩等故。轉變者。如轉地等為水等應知。往來者。一剎那間往無量世界。於此剎那間即還來故。聚者。以無量世界入一微塵中。然不增長故。散者。以此一微塵普遍無量世界故一切色像入身中者。如於一身中。一切無量種種色像顯現故。所往同類者。如往三十三天。色像音聲皆與彼同。為教化彼者。如是往一切處皆爾。隱顯者。即於一切處或現或不現故。所為自在者。如變魔王令作佛身等故。伏他神通者。於一切神通中得最勝故。與辯者。令能答問故。與念及與樂者。由聽菩薩說法故。得三摩提故。得念得樂放光者。放光令他世界住菩薩皆悉來集故。出生如是等大神通者。此前所說神通大故。此等神通聲聞所無故。
論曰。攝一切難行。由出生十種難行故。十種難行者。所謂自受難行。自受菩提願故。不退難行。於生死苦中不退轉故。不背難行。於一切顛倒行眾生。不棄背故。現前難行。若諸眾生觸惱菩薩。亦現前作一切利益事故。不污難行。生在世間而不為世法所污故。信樂難行。於大乘中雖復未解。然於一切甚深廣大生信樂故。通達難行。通達人法二無我故。隨覺難行。於如來所說甚深祕密語中隨順覺知故。不離不染難行。不捨生死而不染故。起作難行。諸佛於一切障礙解脫中住。以無功用盡生死際。起作一切眾生一切利益事故。
釋曰。如經說菩薩有難行。於中何者是難行。彼一切難行以此十種難行顯示。於中不離不染難行者。不離者不捨義。若於生死不捨亦不染。此為甚難。餘九種難行。論本可解。
論曰。於隨覺難行中諸佛何等密語中。菩薩隨順覺知。如說云何菩薩得成布施。若不施一物。然於十方世界中。成就無量布施事。云何得成布施樂欲。若於一切布施無所樂欲。云何得成施信。若於諸如來不行信向。云何得成布施策發。若自身於布施無所策發。云何得成布施遊戲。若無有一時布施一物。云何得成布施廣大。若於布施生不牢想。云何得成布施清淨。若生慳心云何得成布施究竟。若不住於究竟中。云何得成施自在。若於施不得自在。云何得成布施無盡。若不住無盡中。如施如是持戒乃至智慧皆爾。隨其相應應知。
釋曰。此中顯示密語意。於中云何得成布施者。菩薩取一切眾生為己體。是故一切眾生行施。即是菩薩行施。此是密意。云何得成布施樂欲者。謂不樂欲有所得施。但樂欲菩薩淨施。雜相及著相。是名有所得。是故經說。有雜相著相布施。云何得成施信者。由自得施心故不藉他為緣。云何得成施策發者。此亦顯自性能施。若自身無所策發。由慳除故雖不策發自能行施。云何得成布施遊戲者。非一時施常施故。不施一物一切施故。云何得成布施寬大者。於中不牢者。若取祕密義名為不亂。此為顯定心施及破貪欲施。云何得成布施清淨者。於中生起者。若取祕密義名為拔根。謂拔出慳根。由迴慳首在下拔根在上故名生起。云何得成布施究竟者。究竟者名涅槃。於中不住故。非如聲聞住究竟涅槃。云何得成施自在者。若於施障中令不得自在。故名於施得自在。以但於施障不得自在故。云何得成施無盡者。無盡即是涅槃。為顯不同聲聞住涅槃故。
論曰。云何得成殺生。若斷眾生生死。云何得成不與取者。若一切眾生無有與者而自取之。云何得成欲邪行。若於欲邪中行故。云何得成妄語。若於虛妄中說為虛妄。云何得成破壞語。若於第一空中行常行故。云何得成麁惡語。謂住應知彼岸故。云何得成雜亂語。若於差別種類法中如其相說故。云何得成非分貪。若於無上禪定數習令自得故。云何得成瞋害心。若於一切煩惱心已得殺害故。云何得成邪見。於一切處遍行邪體如其體見故。
釋曰。如經中說。佛言比丘我為殺生者。今當顯示此說意。云何欲邪行者。若念知此欲是邪如是行故住應知。彼岸者。謂於應知彼岸中住故。云何邪見者。於色等遍行邪體。如其相見故。即是見依他性中分別性是邪相。餘十不善業道義如論可解。
論曰。甚深佛法者。何者為甚深佛法今當解說。常住法是佛法。法身常住故。斷滅法是佛法。一切障皆斷滅故。生起法是佛法。化身生起故。證見法是佛法眾生八萬四千行并對治皆證見故。欲俱法是佛法。欲俱眾生攝同自體故。如是瞋俱法是佛法。癡俱法是佛法。凡夫法是佛法應知。無染法是佛法。成就真如一切不污故。不污法是佛法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污故。是故名為甚深佛法。為修波羅蜜。為成熟眾生為清淨佛剎。為出生一切佛法等故。是菩薩三摩提業差別應知。
釋曰。復有餘經中說常住法是佛法。乃至無染法是佛法等者。此中說意今當顯示。常住者。謂法身以此法故說為常住法。斷滅法證見法不污法者。此等為顯出離一切障染真如。以此法故說不污法。前不說作業差別是故今顯示。菩薩三摩提業此中菩薩依止三摩提故得修諸波羅蜜。亦以依止三摩提故成熟眾生。由神通故攝引令入。亦依止三摩提力清淨佛剎亦爾。若心得自在即隨所欲令世界成金等。如是等由三摩提力故。出生佛法是名為業。釋增上心學竟。
攝大乘論釋論增上慧學勝相勝語第八之一
論曰。如是已說增上心學勝相。增上慧學勝相云何可見。謂無分別智。若自性。若依止。若因緣。若所緣。若相貌若建立。若釋難若住持。若伴類若果報。若津液若出離。若至究竟若方便。無分別後得等功德。若差別若無分別智譬喻。若無功用作所應作若甚深等。此是無分別智。增上慧差別應知。
釋曰。今當說增上慧學勝相。此中顯無分別智是增上慧。此智復有三種。一方便無分別即是尋思。二無分別。三後得。於中求欲智是初增上慧。自內智是第二增上慧。攝持智是第三增上慧。於中唯成就無分別智為正體。由於尋思因智即是彼果故。由於後得果智即是彼因故。若此智成就前後二智即得成就。今應先釋無分別智自性。自性即是體相。諸菩薩無分別智自性。應須離五種相今當說。
論曰。此無分別智自性離五種相。離非思惟故。離過覺觀地故。離滅受想定故。離色自性故。離計度真實義種種相故。離此等五種相。是無分別智應知。
釋曰。五種相中。若不作意是無分別者。則重睡耽淫極醉等應是無分別智。復次若過覺觀地是無分別者。則二禪已上皆應是無分別知。若爾世間人亦應得無分別智。復次若心及心法不行故。是無分別智者。住滅受想定等應是無分別智。此智不成。何以故。以住滅定等時無有心故。復次若智體性如色者。如色頑鈍無知。智亦如是頑鈍無知。復次若於真實義中。取種種相是無分別者。此取即是分別。以分別言此是真實故。若智離此五種相緣真實義。於真實義中。若不起種種相言。此是真實此是無分別智相故。緣真實義時。如眼識緣色無種種相此是其義。
論曰。此中為成立。如所說無分別智故說偈。
諸菩薩自性 出離五種相
是無分別智 於真不計度
諸菩薩依止 非思亦是思
是無分別智 非思義種類
諸菩薩因緣 有意言聞熏
是無分別智 正思惟相應
諸菩薩所緣 不可言說法
是無分別智 無我及真如
諸菩薩相貌 於彼所緣中
是無分別智 爾炎無有相
相應自性義 所分別非餘
字字相應故 是為義相應
若離於言說 於義智不生
言說不同故 一切不可言
諸菩薩住持 即無分別智
後得智中行 得增長進趣
諸菩薩助伴 說為二種道
是無分別智 五度之種類
諸菩薩果報 諸佛二輪中
是無分別智 方便及正得
諸菩薩津液 於後生生中
是無分別智 自體轉勝故
諸菩薩出離 得成就相應
是無分別智 應知十地中
諸菩薩究竟 由得三身淨
是無分別智 得最上自在
如虛空不染 此無分別智
種種極惡業 唯信決定故
如虛空不染 此無分別智
解脫一切障 得成就相應
如虛空不染 此無分別智
常行於世間 世間法不染
如瘂求受塵 如瘂正受塵
如非瘂受塵 三智如是說
如愚求受塵 如愚正受塵
如非愚受塵 三智如是說
如五求受塵 如五正受塵
如意識受塵 三智如是說
如未解求解 如知法及義
三智次第爾 當知方便等
如人正閉目 是無分別智
即彼開目時 是為後得智
此無分別智 應知如虛空
如空中色像 後得智亦爾
如摩尼天樂 作業離分別
諸佛種種業 亦常離分別
非此亦非餘 非智亦是智
與爾炎無別 是無分別智
由說一切法 自性離分別
所分別非有 無無分別智
釋曰。此初偈中即顯此義。即此所說自性由依止故得生。今當說。由說此智為無分別故。此智必應依止心生。若依止心生。由能思念故名為心。若依止思念生。則無分別義不成。又若依止非心生。則不成智。為離此二過故。偈說諸菩薩依止等。於中此智所依止非思。何以故。以不思量義故。又此所依止亦非非思。何以故。以思所引生故。此所依止生時。是思種類故得說名思。又此智由因所生起故。次以偈顯示其因。諸菩薩因緣。有意言聞熏者。由於他音聲正聞熏習。以此熏習為因。生思惟意言。名正思惟。此智以何為所緣。復以偈顯示。諸菩薩所緣等者。於中不可言法性。謂於分別性一切法不可言。復次何法不可說。謂無我真如人法體分別性無我。此無體之體名為真如。莫作斷取。又此所緣有何相貌。次以偈顯示。諸菩薩相貌等者。於中無相者。此智與真如平等而生。無有別相為相。此是相貌如眼取色。於中見青等相貌與色無異。此亦如是。智與真如無異相貌。若所有一切法皆不可說。何者為所分別。相應自性義所分別非餘故。與彼不別故名非餘。復次此云何成。為成就此故偈言字字自相應。是為義相應者。若此字與彼字相應。說此中義名和合義。如斫芻二字不斷說故。即有眼義和合生(斫芻隋云眼)。是所分別。以何道理成就一切法不可說。若離於言說於義智不生故。如有人未識能說名。於所說義智則不生。若汝言但得能說名則知所說義者。此義不成。如偈言言說不同故。以能說名與所說義不同。名與義各別體故。偈言一切不可說。由此義故能說與所說俱不可說。復次此無分別智何所住持。偈言諸菩薩住持。即無分別智後得智中。行者由無分別後所得智故。菩薩得修諸行即依此智得增長進趣。菩薩所有諸行此增長義。依無分別智住持故。復次此智以何為伴。偈言諸菩薩伴助。說為二種道故。此無分別智以五波羅蜜為助伴。於中道有二種。謂資糧道。及依止道。資糧道者。謂施戒忍精進等諸波羅蜜。依止道者。謂禪波羅蜜。由如前說。諸波羅蜜所生善根。及依止禪定故。無分別智得生。此智即是般若波羅蜜。復次乃至未得佛果已來所有無分別智。能成熟果報。偈言諸菩薩果報諸佛二輪中。是無分別智者。何者諸佛二輪。謂受用身輪。及化身輪。若修方便無分別。能成熟化身果。若正得無分別。能成熟受用身果。為顯示此義故。偈言方便及正得。復次何者是無分別智津液。諸菩薩津液於後生生中者。即於彼二輪中。於後後生處。此無分別智體轉得勝進。即此無分別智轉勝進時。此是津液果應知。復次云何出離。諸菩薩出離者。究竟出離。即是涅槃得成就相應。此無分別智者。此智初得得相應。從此經無量百千劫得成就相應。應知十地中者。從初地乃至第十地如是次第。初地中唯有得相應。爾後無量時得成就相應。是故諸菩薩於三阿僧祇劫得涅槃。由經爾所時乃得究竟故。何者無分別究竟。即次前所說得者。是偈言諸菩薩究竟。由得三身淨。是無分別智。此中三身清淨者。由此三身初地中唯有得。於十地中得善清淨故。得最上自在者。此無分別智。非唯清淨三身得究竟。復有十種自在。如後說彼亦是得應知。復次無分別智有何功德。於中有三種無分別。一方便無分別。二根本無分別。三後得無分別。此中方便無分別者。由此人初於他所。聞菩薩無分別已。自未見其方便。然生信樂。依止此信樂。修無分別觀。此時名方便無分別。由此觀行故無分別得生。故得無分別名。此方便無分別無染功德。譬如何等。偈言如虛空不染。此無分別智故。為顯示何法。無染故說種種極惡業。為顯示不染因故。說唯信決定故。由於此無分別唯信決定故。能對治惡趣。此即顯示諸惡不染根本。無分別功德復何所以。偈言如虛空無染。此無分別智故。何法不染。謂一切障礙。何故不染。得成就相應故。顯示於諸地中由得相應及成就相應為因故。此即顯示對治一切障。無分別後得智功德。復何所以。偈言如虛空不染。此無分別智。常行於世間。世法不能染故。由此智力故。見有利益眾生處。隨念往生雖生世間。然不為世法所染。世法有八種。謂得利不得利好名惡名毀讚苦樂等。此即是無分別。從無分別智生故。今當顯示此三智差別。其相應知。如瘂求受塵。無有言說。方便無分別亦爾。如瘂正受塵無有言說。根本無分別亦爾。如非瘂受塵。如所受塵。即有言說。無分別後得亦爾。名字等名為言說。如愚求受塵者。未曾識知名愚。此愚等譬三智。如瘂中說。如五求受塵者。無分別五種。應知是眼等五數。此等求覓及正受。此譬三智。一切如瘂中說。如意識受塵者。如意識於塵能分別。亦受用。後得亦爾。於塵亦分別亦受用。如未解論求解。方便無分別亦爾。如誦習論時。但受用於法。根本無分別亦爾。法者謂文字如解。論者於法於義皆受用。後得亦爾應知。復次為攝此法及義故顯示二智。如人正閉目者。此偈顯示無分別及後得二種差別相。如虛空者。如虛空無染無有分別。亦不為他所分別。無分別智亦爾。遍在一切法一味。空中一切法不能污故名無染。自體無分別故名無分別。亦不為他分別成相貌故非所分別。此智如是應知。如空中色像後得智亦爾者。如色顯現亦是能分別。亦是所分別。復次若以無分別智名為佛者。既離分別眾生云何得成利益眾生事。雖離分別如理得成故。以摩尼天樂譬喻顯示。如摩尼天樂者。如如意珠離分別業。隨眾生所欲作利益事。又如天樂無有作者。隨彼天所欲。出種種聲。諸佛亦爾。離於分別而種種事成應知。此無分別甚深說中。云何為智緣依他性所分別物。為有別緣。若爾何過。若分別所攀緣則不得名無分別。若言有別攀緣。此別攀緣亦非有。非此亦非餘者。於中非此者。以非分別所能緣。以無分別故亦非餘者。以即於依他性法中作法。如攀緣故。此法及法如二種。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故。此亦爾不可說為分別所緣。又不可說為異緣故。復云何此為是智為非智。若爾何過。若是智既名為智。云何不分別。若非智自性云何說為無分別智。故以非智亦是智偈顯示。此不可為智。何以故。由方便有分別智自性中不生故。亦非非智以方便有分別智為因生故。復有別義非即亦非異非智亦是智者。由非即緣分別中生故名非智亦非異。由即緣法如中生故非非智。即以前句釋後句。與爾炎無別。是無分別智者。非如方便智有能取所取生故名無分別。若於所取爾炎中。無別異平等平等生。是無分別。此智不住能取所取中。世尊於修多羅中。說一切法無分別。此中欲顯示此無分別故。更說偈。由說一切法自性離分別者謂一切法即自性無分別。何故如此偈言。所分別非有。以此顯示由所分別物非有故。若所分別非有故。即一切法自性無分別者。何故一切眾生不即得解脫。無無分別智者。即以此句顯示不得解脫。雖一切法自性無分別。由一切法自性無分別故。無有所分別。若於此中通達智生證見此無分別故得解脫。若通達智不生。即不得解脫。所說無分別智即此智有三分。今當顯示。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八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九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增上慧學勝相勝語第八之二
論曰。於方便無分別智中有三種。謂因緣引攝數習等。出生差別故。無分別智亦有三種。謂知足不顛倒無戲論等無分別故。無分別後得智有五種。謂通達憶念成立和合如意等。顯示差別。
釋曰。因緣引攝數習等出生差別故者。此是方便無分別三種。由或以種性力。或以現前數習力故得生。於中種性力者。即是從因得生。數習力者即是現在身丈夫力作。非從因生。知足無顛倒不戲論無分別故者。於中知足無分別者。應知是聞思體究竟。由滿足故不復分別故。名知足無分別。於聞思位究竟時自知得到究竟處。此菩薩住在凡夫地。生滿足心。作是念。聞思事只齊於此。以是義故說為知足無分別。復次應知。有世間知足無分別。若得於有頂處見為涅槃。生知足心。謂更無餘處故名知足無分別。不顛倒無分別者應知是聲聞等。由諸聲聞通達真實故得無常等四無倒智。於常等四倒相中不復顛倒分別。無戲論無分別者應知。是諸菩薩由諸菩薩知一切法乃至菩提。無戲論無分別故不復分別。無戲論者。謂出語言道過世間智由此智非言語所說。亦非世智所知故。復次無分別後得智。有五種差別應知。謂通達憶念成立和合如意等。顯示差別故者。於中通達顯示。憶念顯示。成立顯示。和合顯示。如意顯示等五種差別。此中通達顯示者。若通達已即於彼時顯示云。我已通達作如是顯示。顯示者。謂決定知故憶念顯示者若出定已憶念言。我已通達無分別也。成立顯示者如所通達為他解說。和合顯示者以一切法為一摶相。總相攀緣智。由此觀智即得轉依。如意顯示者由此轉依故即得如意顯示。由隨心所念一切自在。由此自在若以地等為金等即得成就。由顯示故為此如意故。顯示故名如意顯示。何以故。由經說。以顯示及如意故。已成立無分別智。未說成就因緣故。復以偈顯示。
論曰。更有別偈成就無分別智。
鬼畜人天等 各隨其所應
一切意有異 故知義不成
過去等及夢 并餘二影像
無有為攀緣 然彼攀緣成
若義成為境 無無分別智
此智若不有 佛果無可得
得自在菩薩 樂欲自在故
如念地等成 得定者亦爾
成就觀行人 智人得寂靜
思惟一切法 如其義顯現
智行無分別 一切義不現
即知無有義 識亦不得有
釋曰。此中鬼畜人天等各隨其所應者。畜生以為水。餓鬼為高原。如人見糞為穢。猪等畜生見為淨妙。如人見飲食為淨。於諸天見為不淨。以此道理顯示。於一物中各隨其意見有差別。是故應知義無所有故。彼等所取既不成就。若爾義無所有故識應不緣境而生。答亦有識不緣境而生。如夢及過去未來等。無實攀緣即自體攀緣。如鏡像及定境亦爾次以偈顯示。過去等及夢此偈者。於中後半偈釋前半偈。如其次第應知。由無實攀緣故無攀緣。非無攀緣即自攀緣故。謂自心為境而攀緣故。即是過去未來及夢并二影像等次第相應。若義成為境無無分別智者。若義有自性則無無分別智。若汝言無無分別智有何失者。此智若不有佛果無可得。若無分別智不有則不能得佛果。是故決定應有應知。得自在菩薩者。謂已得自在力故勝解自在故者。得樂欲自在故如念地等成者。謂欲以地等諸物成金等相。即能成故。得定者亦爾者。謂得定人及餘聲聞等故。成就觀行人者。謂成就毘鉢舍那故。智人者即是諸菩薩。得寂靜者。謂得三摩提故。思惟一切法如其義顯現者。由諸菩薩於如是如是修多羅等法。義思念時如念顯現。若念佛時隨所思念。於彼彼法中佛義顯現。如是色受等義顯現亦爾故。智行無分別一切義不現者。智正行無分別時。由一切義不現故。即知義無有。由義無所有故識亦成無所有。此識無所有今當顯示。識亦不得有者。所識既不有能識則不成。是故應知無所有。此義應知。相中已具解釋。
論曰。般若波羅蜜與無分別智無有差別。如經說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已。與不住相應故。修餘波羅蜜得滿足。云何不住相應而得滿足。謂遠離五種住處故。一遠離外道我執處故。二遠離不見真實菩薩分別處故。三遠離生死涅槃二邊處故。四遠離唯斷煩惱障生知足處故。五遠離捨眾生利益事。住無餘涅槃界處故。
釋曰。此無分別智。即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由經說住般若波羅蜜中。已與不住相應。如是等為欲令知此義故。以經文顯示。如是住不住相應中滿足餘波羅蜜。遠離外道我執處者。如外道住般若中有我執。念云。我住般若中。此是般若。菩薩遠離如是外道住相故。得住無住相應般若中。遠離不見真實菩薩分別處者。如不見真實。菩薩於無分別般若波羅蜜中。分別言。此是般若波羅蜜。無如是分別故。名不住相應。遠離生死涅槃二邊處者。如世間住生死邊。聲聞等住涅槃邊。菩薩不如是。不住此二即是不住相應應知。遠離唯斷煩惱障生知足者。如聲聞唯斷煩惱障生知足。菩薩不如是由此意故言諸菩薩不住相應行應知。遠離捨眾生利益事住無餘涅槃界處者。如聲聞捨利益眾生事。於無餘涅槃而取涅槃。菩薩不爾。如是不住聲聞所住。是名不住相應。聲聞智與菩薩智有五種差別相。今當顯示。
論曰。聲聞智與此菩薩智有何差別。有五種差別應知。一無分別差別。謂陰等法無分別故。二無分限差別。謂通達真如入一切種應知。為一切眾生無有分限故。三無住差別。謂入無住涅槃故。四畢竟差別。謂趣無餘涅槃界不盡故。五無上差別。謂最為勝上無有餘乘勝過故。
五種差別智 大悲以為體
世出世果報 當知不為遠
釋曰。於中無分別差別者。由諸聲聞攀緣陰等。生分別智。諸菩薩智。於陰等不生分別故。無分限差別者通達人法二無我故應知。無有分限。由諸菩薩於一切應知中智生故。聲聞唯知苦等諦為眾生亦無分限。菩薩為一切眾生故求菩提。聲聞唯為自利故。無住差別者。諸菩薩得無住處涅槃非諸聲聞此差別。畢竟差別者。於中言差別者。於無餘涅槃界中。聲聞涅槃則有盡滅。菩薩涅槃則不爾。無上差別者聲聞乘有上。菩薩大乘則無有上。是故此為差別。此義偈中顯示五種差別智等中。世出世果報者。謂色無色界是世間果報聲聞等是出世果報。
論曰。若菩薩如是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等功德果報具足。已於一切義利中得自在者。何故現見有諸眾生。受諸貧苦。由見是諸眾生於彼義利業障故。由見若與其樂果報。於諸善法中礙其起善故。由見其無有義利。則厭惡現前故。由見其若得果報。為聚集不善法因故。由見其若得果報。與餘無量眾生作逼惱因故。以是義故現見眾生受諸苦惱。此中有偈。
見業礙現前 集惡逼惱他
當知是眾生 不得菩薩施
釋曰。得自在菩薩。以此因緣雖有大悲而不與眾生富樂。今顯示此意。於中見諸眾生業障故者。是諸眾生於菩薩威力中有業障礙故。由彼等於菩薩智有障礙所礙。菩薩雖有堪能。見此事故於其貧苦即生捨心。此中顯餓鬼見河水為譬。如河有水若欲飲時無人障礙。然餓鬼由自罪業故。不能得飲。此亦如是河喻菩薩。財物喻水。餓鬼喻眾生。猶如彼水。是諸眾生。於彼財物不能得受用。其義亦爾。由見與樂礙其起善者。復有餘人雖無業障。然此人得見菩薩時。於相續中生起善法。若與此人果報以受富樂故。於起善則斷絕。菩薩作是思量。寧令貧苦隨順起善。以此道理不與富樂。由見其厭惡現前故者。或復有人厭惡現前。菩薩見其貧苦。而於善不善中勝上厭惡現前思量。是已於彼眾生不與富樂。由見其苦受果報。增長不善因者。又復有人於貧窮時。不得聚集不善法。菩薩見已作是思量。寧令貧窮。莫令造作不善。故於彼等不與富樂。由見其若得果報。與餘無量眾生作逼惱因故者。又復有人得大果報。則苦惱無量眾生。是故寧令一身獨受貧苦。於理為勝。莫令苦惱無量眾生。是故不與富樂。如是等義偈中顯示。此中業障礙故。生起善根故。善現前故。聚集不善故。逼惱餘眾生故。菩薩見其如此不與富樂。即是偈中業及礙現前。集惡逼惱他。以此顯示餘義可解。釋增上慧學竟。
攝大乘論釋論寂滅勝相勝語第九
論曰。如是已說增上慧學勝相。寂滅勝相云何可見。諸菩薩寂滅即是無住處涅槃。以捨離煩惱不捨生死。共依止轉依為相。此中生死者是依他性染污分。涅槃者即是依他性清淨分。依止者即是依他性具二分。轉依者即是依他性對治起時染污分滅。清淨分顯。
釋曰。無住處涅槃相者。即是捨離煩惱不捨生死。共依止轉依為相者。住此轉時不令煩惱得住。然不捨生死。染分故名依他。即此淨分故名涅槃。二分故即是彼依止。轉依亦即此中得成。由此中對治起時。染分不行淨分行故。
論曰。復次此轉略說有六種。一益力損能轉。由信解力住聞熏習故。有慚微煩惱行不行故。二通達轉。謂已入地諸菩薩。真實不真實顯現在前故乃至六地。三修習轉。有障礙一切相不顯現。真如顯現故乃至十地。四果圓滿轉。無障礙一切相不顯現。最清淨真如顯現。得一切相自在故。五下劣轉諸聲聞等通達人無我故。一向背生死一向捨離生死。六曠大轉。諸菩薩通達法無我故。見生死即是寂靜。滅煩惱而不捨離故。諸菩薩於下劣轉中有何過失。不念利益眾生事故。菩薩法應超過下乘。同其解脫此是過失。諸菩薩於曠大轉中有何功德。於生死法中以自依止轉為依止故。得身自在於一切趣顯示一切身故。以種種調伏方便。調伏安立於世間果報及三乘中。此為功德。
釋曰。此轉復有六種。益力損能轉者。阿梨耶識中染污熏習。損其能益對治力。是故得轉住。解行地者。住聞熏習力已得轉依故。若煩惱現行彼有慚愧故。現行煩惱熏習薄少。通達轉中真實不真實顯現者。由正入地時為真實顯現因故。即於彼。時得轉依。或時出觀此即為不真實顯現因乃至六地。修習轉者。於應知障中有礙。此菩薩已一切相不復顯現故。得轉依。此轉乃至十地。果圓滿轉中一切障不復障礙者。此菩薩已一切相不顯現。無有一切障礙。見最清淨真如故。得此於一切相中得自在故得依止。由得此相自在故。能作隨意利益眾生事。曠大轉者。由於生死見其寂靜。煩惱即滅非有所捨。但煩惱不染由處染不染故。不捨生死此有何功德此曠大轉。諸菩薩以自依止轉依故。於一切法得自在。於一切趣中顯示同一切身?悷不調眾生。以種種調伏方便智調伏。安立於富樂及三乘中。此為功德。是中富樂者是世間果報故。
論曰。為轉依此中有偈。
凡夫覆真實 一切虛妄現
諸菩薩離妄 一切真實現
應知現不現 真實不真實
此依止轉已 名解脫如意
生死及涅槃 若平等智生
生死即涅槃 彼人得如是
即得於生死 非捨非非捨
亦即於涅槃 非得非非得
釋曰。為顯轉依故說偈。如諸凡夫由無明故。覆障真實。虛妄顯現。即是眾生等相。如是諸聖人真實顯現故。捨離眾生等相。由斷虛妄無明故。得如是。應知現不現真實不真實者。虛妄分別不顯現。真實成就性顯現。是名轉依。於轉依中虛妄不現行真實現行。此即是解脫相應名解脫如意者。如意欲行皆得解脫。非如聲聞畢竟涅槃猶如斬首。得如是解脫。生死及涅槃若平等智生者。於生死涅槃二種。平等智生。此二無有差別故者。若即於彼時故復次生死涅槃云何得平等。由煩惱為生死。煩惱法無我。菩薩通達此法。無我智生見彼諸法皆無所有。諸有生死即是涅槃。見生死法即是涅槃寂靜。若如是有何所得。即得於生死非捨非非捨故。非捨者由諸有生死即是涅槃故。非非捨者捨故。由於此中不染故。見無所有故若得如是。亦即於涅槃非得非非得。由彼法不異涅槃是故非得。由於彼法見其寂靜。與涅槃無有差別。是故非非得。釋學果寂滅竟。
攝大乘論釋論智勝相勝語第十之一
論曰。如是已說寂滅勝相。智勝相云何可見。三種佛身故。應知是智勝相。謂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此中自性身者。即是如來法身。一切法中自在依止故。受用身者此顯諸佛種種大集輪。法身為依止。清淨佛剎中。受用大乘法果報故。變化身者。亦以法身為依止。處兜率陀宮故。及降生受欲樂。出家往外道中。修行苦行正覺菩提轉法輪入大涅槃。所顯示故。
釋曰。智勝相此中解說。即以三身顯智勝相。自性身為一切法自在依止。受用身者即以前所說。自性身為所依。種種諸佛大集輪故。得顯於清淨佛剎中。大乘修多羅等法為因故。得受用法樂此為依止。復有別義為受用清淨佛剎故。及受用法樂故以此為依止。變化身中始從兜率陀宮。乃至入涅槃等者。為顯示同天人法。以此為依止。
論曰。此中有欝陀那(隋云攝持)。
相得及自在 依止與攝持
差別德甚深 念業等佛身
何者為相。諸佛法身略說有五種相。應知一轉依相。謂一切障染污分依他性滅處。為解脫一切障。於一切法得自在現前。清淨分依他性顯故。二白法自體相。六波羅蜜滿足得十自在。謂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此陀那波羅蜜滿足故。業自在生自在。尸羅波羅蜜滿足故。勝解自在。羼提波羅蜜滿足故。願自在。毘離耶波羅蜜滿足故。神力自在。五通所攝禪波羅蜜滿足故。智自在法自在。般若波羅蜜滿足故。三無二相。謂有無無二相故。一切法無所有。此空相不無故。有為無為無二為相。非業煩惱所為。然似有所為自在顯示故。一異無二相。於中一切諸佛依止無差別。然無量身相續證正覺故。此中有偈。
我取無有故 依止無差別
前後次第證 假名說差別
性行別非虛 具無初無別
非一亦非多 無垢依止故
四常相謂真如清淨為相。本願所引佛事不休息故。五不思議相。此真如清淨唯自證知。世間譬喻不可得。非分別所行故。
釋曰。此欝陀那偈中。謂相得等。此中相者。即法身相有五種。應知轉依相。謂一切障染污分。依他性滅。由染污分依他性滅故。於一切障得解脫。一切法中自在現前。清淨分依他性顯者。由於一切法得自在故。依他性一分清淨性。即得顯現。白法體相者。謂六波羅蜜圓滿故。得法身十種自在。此是白法體。於中命自在者。欲得自身齊幾許時住。即能顯示。應知心自在者。於爾許時住。不為生死所染污故。眾具自在者謂食等十種眾具。諸佛如念即得。應知此三由陀那波羅蜜圓滿為因。應知如偈說。
諸菩薩思惟 若淨若不淨
一切皆成善 是為意自在
業自在生自在。由尸羅波羅蜜滿故者。攝因及所生果故。又以此故身口業自在轉應知。由隨欲所生即彼業現前生自在者。謂生處自在轉應知。由於善惡等趣。隨意欲生即能生故。尸羅因名為業。尸羅果名為生。由此道理即得顯其自在故。信解自在由忍波羅蜜圓滿故者。諸法皆隨心轉故。得隨所樂欲。如所樂欲一切事悉成就故。願自在是毘離耶波羅蜜圓滿果者。由精進一切發行皆究竟。一切思量事悉成就故。五通所攝神力自在。是禪波羅蜜圓滿果者。由心有堪能出生神通故。智自在法自在。是般若波羅蜜圓滿果者。般若力故安立陰等。及得此後一切種智。無二相中非有相者。一切法無有相故。非無相者有空自性故。有為無為無二相者。謂非有為自性。非無為自性故。於中非業煩惱所生故非有為相。亦是有為相者。於有為中已得自在。處處顯示。由此義故名有為相。一異無二為相者。於法身中由依止無別。是故無異相。由無量身得至故不得為一相。於此二中不可偏說故。名無二相。此義以偈顯示。我取無有故依止無差別者。於世中我取力故有身差別。於法身中無有我取故無差別。若身無差別云何有多佛前後次第。證假名說差別者。由此無量身得故。亦有差別。如此等義。更以偈說。性別者諸菩薩有眾多。由此差別故發行亦異。由發行差別故有眾多人。菩提資糧得圓滿。是故若唯一佛。餘人資糧則應虛。作具足者。諸佛具作一切眾生利益事。謂安立於三乘中。若諸佛唯以佛乘安立眾生。則所作佛事不具足。是故應有多佛。如生死無初佛亦如是。若唯一佛即是有初。是故非一。又彼依止無差別故。亦不得為多。即是此無垢法界依止無差別。此不一異相。由此道理即得顯示常相者。三因緣故。此體常住為相。真如清淨以為佛體。此即常住。由此道理得顯如來常住。應知本願所引者。由昔發願作一切眾生利益事。由此願所引故。佛體顯現。是故彼願不虛。此即常住應知。若謂如來作眾生利益事已竟者。此義不然。以所作未究竟故。即於今時有無邊事。謂一切眾生未般涅槃故。以此因緣故常住為相應知。雖如是等說已。彼亦不可思議應知。此不可思議因緣。今當顯示。唯自證知者。諸佛自證彼體故。由彼體唯自證故。非彼覺觀所能思量。於世間中亦無此比類。以譬喻知故。
論曰。復次云何得最初證此法身。總相大乘法為所緣故。無分別智及彼後得智故。五相善修於一切地中。善集資糧故。破微細難破障故。金剛譬三摩提。次此三摩提。後離一切障即得轉依。
釋曰。此中說得最初得者。由此體無生以無為故。若生即是無常。金剛譬三摩提者。此三摩提猶如金剛能破微細難破障故。即得轉依者。謂由此金剛譬三摩提。能轉依得法身。
論曰。復次法身有幾種自在而得至自在。略說有五種自在。一國土自身相好無邊聲。無見頂自在。由轉色聚依故。二無譏嫌無量高大安樂行自在。由轉受聚依故。三說一切名身句身味身自在。由轉想聚依故。四變化變易引大眾。引白法自在。由轉行聚依故。五鏡平等觀作所應作智自在。由轉識聚依故。
釋曰。此中顯示自在。由轉色等五聚依故得自在。於中由轉色聚依故。得佛剎自在。謂顯示金銀等。隨意顯示身自在。謂於大眾輪隨諸眾生樂欲。顯示身應知。相好等自在謂隨所樂欲為彼顯示故。即是無邊聲。無見頂等自在。由轉受聚依故。得無譏嫌無量高大安樂行自在者。謂於無譏嫌無量高大等安樂行中得自在行故。於中無量者。應知是種種故。高大者謂此樂超過三界樂故。應知由轉想聚依故。於說名身等中得自在故。由取相想故。緣於名言等而取其相。轉滅此想故。由轉行聚依故。於變化變易引大眾引白法等故得自在。於中變化自在者。謂隨意變化應知。變易者謂變易地等。令成金等故。引大眾者應知隨其意引諸大眾。謂引天夜叉等眾故。引白法者謂如意所欲則白法現前應知。由轉識聚依故。得鏡智平等智正觀智作所應作智。於中鏡智者。所應知法雖不現前。無忘失如世間善習經書故。平等智者於通達時。於一切眾生。得平等心。此即是淨心。應知正觀智者。如典庫者。於陀羅尼三摩提門。隨於何時何法作意思惟。於彼中智行無礙故。作所應作智者謂顯示如從兜率陀乃至涅槃。於中顯現佛事。
論曰。應知法身為幾法所依止。略說有三種。一種種佛住依止。此中有二偈。
得受五種自體喜 諸佛由證自界故
遠離五喜由不證 是故為喜應須證
堪能事成無有量 法味義利功德具
諸佛恒常見無盡 故得歡喜最無嫌
二種種受用身依止成熟諸菩薩故。三種種化身依止多為成熟諸聲聞等故。
釋曰。應知有幾法依止。法身於中種種佛住依止者。種種謂聖住天住梵住等諸住所依止故。或有人作是念。諸佛何須現化身。以諸聲聞不證此故。離於五喜。謂諸聲聞等不能證此法身。則遠離五種歡喜。是故為喜。應須證者。謂若欲求此歡喜取於證者。當勤修方便也。此五種歡喜以第二偈顯示。堪能事成無有量。法味義利功德具者。於中法身有堪能無量故。無量人得正覺者。皆悉堪能平等應知。由得見此堪能無量故生於歡喜。及事成亦無量者。若一佛作眾生利益事。即是一切佛事。由諸佛多故事亦無量。由見此故生於歡喜。法味者由見了修多羅祇夜等十二部經法故。生勝歡喜。義利功德具者。謂財利具成及功德具成。於中財利具成者。謂隨所思念即得具足應知。功德具成者。謂十力十八不共法等具成應知也。故得歡喜最無失者。最者過三界歡喜故。無失者及習氣煩惱滅故。應知諸佛恒常見無盡者。見此次前所說四種歡喜。乃至窮生死後際無有滅盡。雖入無餘涅槃亦無盡。是故諸佛別得最勝歡喜。非餘聲聞。法身亦為受用身所依止。何因緣得成受用身依止。若離此入地已上諸菩薩不得成熟。亦為化身所依止。何因緣得成化身依止。多為成熟諸聲聞故由下願樂諸聲聞等。若離此不得成熟故。言多為者亦攝信行地諸菩薩應知。
論曰。應知有幾佛法攝法身。略說有六種。一清淨攝阿梨耶識轉已。得此法身故。二果報攝。色根轉已得果報智故。三樂攝轉欲行等樂已得無量智樂故。四自在攝。種種業所攝自在轉已得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智自在故。五世流布攝。一切見聞覺。知世流布言說轉已得令一切眾生心喜正說智自在。故六拔濟攝。拔濟一切災橫過失轉已得拔濟一切眾生災橫過失智故。此等六種佛法。攝取諸佛法身。
釋曰。若有法能攝法身。今當顯示。轉何法故得此法身。阿梨耶識轉已得法身故者。謂得法身及清淨故。此法身清淨。名清淨攝。果報攝者即是果報所攝佛法。色根轉者。謂眼等色根轉故。得果報智者。謂轉彼色根得果報智故。樂攝中欲行等樂轉者。謂世間欲行轉已得佛法樂故。得無量智故者。即是遊於種種樂故。自在攝中種種攝業轉者。如世間種種業。謂田作興生等。轉此已得於一切世界中無障礙神通智故。世流布攝者。謂世間見聞覺知等流布轉已。於見聞等中得自在。由得歡悅一切眾生智故。拔濟攝者。如世間王法苦惱事起。或以親友力財物力而得拔濟。轉此已得拔濟一切眾生一切苦惱智。此拔濟智離一切過失故。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九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十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
智勝相勝語第十之二
論曰。此諸佛法身。為說差別。為說無差別。依止意用及業無異故。不可說差別。無量正覺故有差別。如法身受用身亦爾。意用及業不異故無差別。依止有差別。無量依止轉故。變化身亦如受用身應知。
釋曰。無量依止轉故者。諸菩薩有無量依止。由此受用身顯現故。是故意用及業無差別。然身事有差別於中意用無差別者。謂安樂一切眾生意應知。業無差別者。謂顯示證正覺般涅槃等業。此業無別應知。
論曰。應知法身與幾功德相應。與最清淨四無量解脫勝處一切處無諍願智四辯六通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畏。三不護三念處無忘失法。拔除習氣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種勝智等相應。此中有偈。
憐愍諸眾生 捨離結縛意
不捨安樂心 歸命利益意
解脫一切障 牟尼勝世間
智遍滿爾炎 歸命解脫心
能滅諸眾生 一切惑無餘
惑者共歸苦 歸命離惑人
無功用無著 無障礙寂靜
常解一切難 歸命釋難者
所依及能依 說言及說智
意常無障礙 歸命善說者
隨彼等語言 行往還出離
知彼諸眾生 歸命善教者
諸眾生見佛 緣彼大人相
但見得生信 歸命生信者
執持住處捨 變化及變易
三昧智自在 歸命到彼岸
方便歸依淨 及大乘出離
障隔諸眾生 歸命摧魔者
能說智及斷 出離障礙事
外道不能壞 歸命自他利
說法制大眾 遠離二煩惱
無護無忘失 歸命攝眾者
利益諸眾生 所作不過時
所作常不虛 歸命無忘失
行住一切處 無非圓智業
一切時遍知 歸命實義者
於晝夜六時 觀察諸世間
與大悲相應 歸命利益意
修行及證得 智慧與作業
勝一切二乘 歸命最勝者
三身大菩提 具得一切種
歸命斷眾生 一切處疑惑
無畏無過失 無濁無住處
於諸法無動 歸命無戲論
諸佛法身與如是等功德相應。復有自性因果業相應行事等功德。是故諸佛法身是無上功德應知。此中有偈。
成就最勝義 出過一切地
至諸眾生上 解脫諸眾生
無盡無等德 相應世間見
眾輪亦不見 一切天人等
釋曰。法身與如是等功德相應。復有自性因果業相應行事等功德者。於中法身自性者。以成就最勝義顯示。成就最勝義者。謂清淨真如。此是佛自性故。因者顯示出過一切地。謂以修一切地得彼佛體故。至諸眾生上者。此顯示果。顯此果在一切眾生上故。解脫諸眾生者。此顯示業。佛是救脫一切眾生故。相應者。無盡無等功德相應以此顯示。於中世間見者。謂見化身故。諸大眾輪見者。謂見受用身故。此等諸天人亦不見者。謂此諸大眾輪不見自性身。此等顯示佛身行事差別。
論曰。然此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云何可見此中有偈。
諸佛不生生 無住處為處
諸事無功用 受用第四食
無差別無量 無數量一業
不動及動業 諸佛三身具
無有證正覺 非不一切覺
念念不可量 有非有所顯
無欲無離欲 而亦與欲俱
既知欲非欲 得入欲法如
諸佛過諸陰 而亦住陰中
與彼不一異 不捨而寂滅
諸佛同事業 猶如大海水
我已現當作 他利無是思
諸罪者不見 如破器中月
普遍一切世 法光猶如日
或顯示正覺 或涅槃如火
不生亦不有 如來常住身
佛於非正法 人及惡趣中
於非梵行法 自住最勝者
行於一切處 而亦無所行
一切眾生見 然非六根境
伏斷諸煩惱 如呪制諸毒
以惑至惑盡 佛具一切智
煩惱即菩提 生死寂滅體
有大方便故 如來不思議
此即是十二種甚深。應知所謂生成業住甚深。安立數業甚深。正遍覺甚深。離欲甚深。滅陰甚深。成熟甚深。顯現甚深。顯示正遍覺般涅槃甚深。住甚深。顯示自體甚深。滅煩惱甚深。不思議甚深。
釋曰。今當顯示大乘甚深。即是顯示十二種甚深。於中生成業住等甚深。以一偈顯示。諸佛不生生者。此顯生甚深。諸佛以不生為生故。無住處為處者。此顯成長甚深。諸佛不住生死涅槃處故。所作無功用者。此顯業甚深。諸佛以平等為業。由無功用故所作之業一切處平等受用。第四食者。此顯住甚深。由四種食是不淨身依止住處。諸佛非不淨身依止住處。由段等四食。是欲界眾生不清淨身依止而住故。淨不淨身依止住處者。謂色無色界眾生。此等於下地煩惱則淨。於上地煩惱則不淨。此諸淨不淨身。唯有觸意思識等三食。離於段食。彼身得住。彼身唯以三食得住故。淨身住持者。即是段等四食。於聲聞緣覺等此等淨身。若住於世由此住持故。示現住持者。即彼段等四食示現。即以此住持故。諸佛食之。此為第四。由示現以此為住持故。諸佛世尊得受眾生所施令生歡喜。積聚福德故。無有食事。復有說言。諸佛食時諸天接取施餘眾生。以此因緣令彼眾生當得菩提故。此等一偈同一甚深。又諸佛生相有十因緣應知。一愚癡別異故。二種種別異故。三攝持自在故。四住自在故。五捨自在故。六無二相故。七唯影像故。八如幻故。九無住為住故。十雲義成就故。有十因緣故如來不住生死涅槃應知。一非知故。二非滅故。三非有故。四非有自性智故。五無得無分別故。六離心故。七得心故。八平等心故。九不得於物故。十非不得故。有十因緣故諸佛無功用而佛事成就。一滅離故。二無依止故。三應作無功用故。四作者無功用故。五作業無功用故。六無所有無功用故。七本昔無差別故。八所作究竟故。九作事未究竟故。十由熟修一切法中自在故。有十因緣諸佛受用於食。一示現以食住持身故。二令諸眾生聚集福德故。三為示現同眾生作故。四為令順學正食故。五為令順學知足故。六為令他發起精進故。七為成熟善根故。八為顯示自身無染著故。九為住持尊重業故。十為圓滿本願故。
次顯示安立數業甚深偈。無差別無量者。此是安立甚深。於中無差別者。法身無別異故。無量者。無量身證菩提故。無數量一業者。此是數甚深。乘雖無量諸佛一業故。不動及動業諸佛二身具者。諸佛雖三身相應。然受用身業則牢住。化身業則不牢住。此即是甚深故。
次顯示證正覺甚深偈。無有證正覺者。人及法無所有故。非不一切覺者。由假名說一切覺故。此正覺云何。偈言念念中無量。以此顯示。由於念念中無量人得正覺故。有非有所顯者。此顯真如於諸有非有為義故。
次顯離欲甚深偈。無欲無離欲者。欲無所有故無所染。既無染故亦無離。何以故。欲若是有可有離欲故。而亦與欲俱者。由唯斷上心欲留隨眠欲故。若不留隨眠欲。即同聲聞入涅槃故。既知欲非欲得入欲法如者。謂欲分別中。了知非欲。即入欲法真如故。
次顯示滅陰甚深偈。諸佛過諸陰而亦住陰中者。謂已過色等五取聚。但住於無所得法如聚中故。與彼不一異者。佛已捨彼分別聚。然與彼非異。以即住彼法如中故。又非不異由雖是化身分別即成清淨境界故。不捨而寂滅者。謂不捨真實性聚即是涅槃故。
次顯成熟甚深偈。諸佛同事業者。諸佛作業平等。皆為成熟眾生故。此何所似猶如大海水。如水入海為魚鼈等受用。如是既入法界同為成熟眾生故。我已現當作他利。無是思者。無有一念思惟。我於三時利益眾生。然似摩尼天樂無有功用。而作眾生利益事成。
次顯示顯現甚深偈。若世間不見諸佛。又說諸佛是常住身。既有常住身。何故不見偈言諸罪者。不見如破器中月故。如器破水則不住。以水不住故月則不現。如是諸眾生等無有奢摩他滋潤故。佛月不現。水譬三摩提。體滋潤故。普遍一切世法光猶如日者。雖不見佛亦為作佛事。由說修多羅等法猶如日光。以此為佛事。亦於世間得成熟眾生。
次顯顯示正遍覺般涅槃甚深偈。或顯示正覺或涅槃如火者。或示正遍覺。或示般涅槃。其事如火。譬如火或時然或時滅。諸佛亦爾。或有眾生應以涅槃成熟。即示涅槃。應以正覺成熟。即示正覺。為解脫故如火性不異。唯一法身亦爾。應如是知。餘半偈義可解。
次顯住甚深偈。佛於非正法人及惡趣中於非梵行法自住最勝者者。自體最勝住亦最勝。住於聖住故。此中聖住者。謂住於空故。天住者。謂住禪那故。梵住者。謂住慈等四無量故。非正法者。謂諸不善法。諸佛於諸不善法中住於空住。是故佛住聖住。於人道及惡趣眾生攀緣而住。入於禪那。是為天住。於非梵行法中自體最勝住。如是等空住者即是自體。
次顯顯現自體甚深偈。行於一切處而亦無所行者。後得智於善不善等中差別智生。若無分別智即無所行。化身於一切處行非餘身也。第二義中一切眾生見者。謂即此化身一切處得見故。然非六根境者。即此化身若為地獄眾生所見時。為教化彼故生於彼處。非化身自性。彼地獄眾生見時。謂即是地獄身。是故非彼地獄等眾生六根境界。
次顯滅煩惱甚深偈。伏斷諸煩惱如呪制諸毒者。謂現行煩惱。在菩薩位時不斷煩惱。由有隨眠惑在。如呪制諸毒者。譬如被毒呪力制之則不為害。煩惱亦爾。以智知故則不為惱。以惑至惑盡者。謂以留隨眠惑故不同聲聞入般涅槃。佛具一切智者。謂諸佛煩惱盡時。即得一切智具故。
次顯不思議甚深偈。此等煩惱即是彼菩提分是集諦故。生死等苦諦即是涅槃故。如來一切所說皆不可思議。如前所說三種因緣。謂唯自證知等非思量境界。
論曰。諸菩薩念佛法身。以幾種念而念。略說諸菩薩修習念佛有七種。一諸佛於一切法得自在應如是修習念佛。於一切世界得無障礙神通智故。此中有偈。
障礙及闕因 眾生界普遍
二種決定故 諸佛無自在
二如來身常住。真如無間離垢故。三如來最無譏嫌。離一切煩惱障智障故。四如來無功用。無有功用而不捨一切佛事故。五如來大受用。清淨佛土為大受用故。六如來無染污。生在世間不為一切世法所染故。七如來大義利顯示證正覺入涅槃等。未成熟眾生而成熟之。已成熟者而解脫之。此中有偈。
隨逐於自心 常具淨相應
無復諸功用 施與大法樂
無依止遍行 平等於多人
一切一切佛 智人如是念
釋曰。諸菩薩若念諸佛法身。如七相修念。今當顯示此修義。於中於一切法得自在者。以神通故於一切法得自在。由諸佛於一切世界中得無障礙神通。非如聲聞等有障礙故。若諸佛於一切法得自在者。何故一切眾生不得涅槃。此義以偈顯示。有因緣故。不能令得涅槃故。說障礙及闕因等偈。此中障礙者。由業障等所礙故。雖無量諸佛。不能令其得涅槃。是故諸佛於彼眾生無有如上自在。闕因者。謂無涅槃法性。此為闕因。由無彼性故。二種決定故者。決定有二種。一作業決定。二受報決定。然於此二種決定。諸佛無有自在。於中報障者。謂癡鈍等應知。受報決定者。謂決定趣地獄等。報及受報有此差別。常住身者。即是真如無間離垢。此如常住以此為身。故名如來常住身也。如來大受用者。諸如來等即以清淨佛剎為大受用應知。大義利者。諸佛大義利體。謂成熟解脫。未成熟眾生以菩提涅槃而成熟之故應知。餘四相念佛義可解。此七種念佛更以二偈顯示。隨逐於自心等偈中說七相成就。諸菩薩最初念諸佛果報。皆隨逐自心。此亦即是常淨相應者。謂善。是故最無譏嫌無功用者。以無功用作諸佛事故。施與大法樂者。即是清淨佛土應知。無依止遍行者。若有依止作行則苦。是故諸佛無所依止而行教化。以如是故利益多人。由多人所共故諸菩薩應念此果報。
論曰。復次云何應知。諸佛剎土清淨相。如百千偈修多羅菩薩藏緣起中說。婆伽婆住於最勝光明。七寶莊嚴故。放大光明普照無量世界故。住於無量妙莊飾處故。周圓無限故。超過三界行處故。出世上上善根所生故。最清淨自在識相故。如來住持故。諸大菩薩所住故。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所行故。大法味悅樂所持故。安住一切眾生一切利益事故。離一切煩惱逼迫故。離一切魔故。勝過一切莊嚴如來莊嚴住持故。大念慧行出生故。大奢摩他毘鉢舍那為乘故。大空無相無願入處故。無量功德眾莊嚴大寶蓮華王所建立故。遊於大宮殿中故。如是等句顯清淨佛剎。所謂色類具足。相貌具足。量具足。方所具足。因具足。果具足。主具足。助伴具足。眷屬具足。住持具足。業具足。順攝具足。無畏具足。住止具足。道路具足。乘具足。門具足。依持具足。故如是等皆得顯現。又彼清淨佛剎中所有果報一向淨妙一向樂一向無嫌一向自在。
釋曰。如百千偈修多羅緣起中說。佛剎清淨。彼清淨佛剎。以何等勝功德顯示。前二句顯色具足。謂七寶等。七寶中金銀琉璃珊瑚馬瑙並是石所攝。末邏羯多(玉之類緣色)亦是石所攝。應知赤寶者謂赤真珠。從赤虫所出。由於中出珠故。此珠寶於一切寶中最勝故。光明照無量世界者。即前所說七寶出生光明故。此是色具足第二句。次一句顯莊嚴具足。次一句顯量具足。次一句顯方所具足。此等以何為因。出世無分別及彼出世無分別後得二種善根所生諸善為因。此即是因具足。此亦有一句。次一句顯果具足。彼佛剎中以最清淨識自在轉為相故。次一句顯主具足。次一句顯伴具足。次一句顯眷屬具足。於此眷屬具足中。所言摩睺羅伽亦攝在龍中。於淨土中若能住持身此是住持具足。亦以一句顯示。以此為食已復作何業。但成就一切眾生一切利益事。亦以一句顯示順攝具足。由淨土中無煩惱無苦故。亦以一句顯示彼中無有怨對之怖。由無魔故。於彼佛土中無陰魔煩惱魔死魔天子魔。是故無有怖畏。此一句即是無畏具足。次一句顯住處具足。復以何道得入彼清淨佛剎。於大乘中聞思修智為體。即是大念慧行如其次第。此一句顯示道具足。以何為乘。於奢摩他毘鉢舍那而趣於彼。此一句顯乘具足。以何門得入彼土。謂於大乘中空無相無願為門故。此一句顯門具足次一句顯依持具足。猶如大地以風輪為依持。彼清淨佛土以何為依持。以無量功德大寶蓮華為依持。此句顯依持具足。彼淨土中果報一向淨妙者。由彼中無有糞穢等不淨物故。一向樂者。彼中唯有樂受。無有苦及無記等受。一向無嫌者。於彼中無有不善及無記故。一向自在者。以自心力不待因緣故。
論曰。復次此諸佛法界一切時有五業應知。一救護一切眾生逼惱中業。謂聾盲狂等逼惱。唯見即得救護故。二救護惡道業。從不善處拔出安置善處故。三救護非方便業。外道等以非方便求於解脫。開悟安置於佛正教中故。四救護我見業。為令超過三界教示以道故。五救護乘業。謂發行餘乘諸菩薩。及不定性聲聞等。安立令修行大乘故。此五種業是一切諸佛平等業應知。此中說偈。
因依事念行 別故業有異
世間有此異 導師無彼別
釋曰。諸佛法界者。即是法身。彼有五業應知。救護一切眾生逼惱業者。由見佛故盲等即得眼等故。救護惡道業者。此業為救護惡道故。謂於不善處移諸眾生置於善處故。救護我見業者。說超過三界道名為救護。世間名為三界。即說此為我見。餘二句義可解。此等五業是一切諸佛平等業應知。此等義以偈顯示。若諸佛平等業。世間眾生不平等業。此等因緣。以因依事念行等一偈顯示於世間中因異。由地獄因別。人天因別。乃至餓鬼因別。是故業有異。依異者。由依止身別異故。作業有異。事異者。或有興生或種田。此等業由此等事異故世間業體異。念異者。念名意欲。由此意欲異故。世間業亦有異。行異者。即是有為行。由所作有為行業異故名為異。誰有此異。偈言世間有此異故。導師無彼別者。謂佛一切作事無復功用。則無因等五異。是故諸佛作業無有差別故。
論曰。如是諸佛法身功德具足相應。不與聲聞辟支佛共。若爾者以何意故說一乘。此中有偈。
為引攝一分 及安住餘者
於此不定性 說正覺一乘
法無我解脫 等故性不同
得二意涅槃 究竟唯一乘
釋曰。此二偈顯說一乘意。為引攝一分者。謂不定性聲聞。為引入大乘故。云何令彼不定性人於大乘中而般涅槃故。及安住餘者。不定性菩薩。為令彼安住大乘。云何令彼不退捨大乘。於聲聞乘而般涅槃。為此義故佛說一乘不定性。二句義可解。法無我解脫一偈。此中顯別意說一乘。何者別意。法平等故。無我平等故。解脫平等故。於中法平等者。法即是真如。此如平等。一切聲聞等同趣彼如。故名為乘。以平等故名一乘。無我平等者。無有人我。既無人我。仍言此是聲聞此是菩薩者不應道理。由依此無我意故說為一乘。解脫平等者。聲聞等亦同解脫煩惱。依此意故說為一乘。何以故。由世尊說解脫與解脫等無有各各相故。性別者。由根性有差別故。於乘不決定性聲聞亦得成佛。由此意故說為一乘。二意得者。得二種意故。平等意者。由一切眾生一體攝故。我即是彼。彼即是我。如是攝已此得正覺。即是彼得正覺。依此意故說為一乘。第二意者。如法華經中為聲聞授記。得此意故。謂但得諸佛法。如平等意不得法身。由得此平等意故。作如是念。諸佛法如。即是我等法如也。復有別義。於彼大眾中有諸菩薩。與諸聲聞同名授記得涅槃。如佛說我念過去無量百千數。於聲聞乘般涅槃。由此意故說一乘。以見諸眾生。應以聲聞乘而調伏者。現於彼般涅槃故。究竟者。此即是一乘。以究竟無有別趣故。然有差別。以聲聞乘等異於佛乘。由此意故世尊說為一乘。
論曰。如是一切諸佛同一法身而有多佛。此以何因緣可見。此中有偈。
一界無有二 一時多成就
次第非道理 故成有多佛
釋曰。由此因緣一切諸佛平等法身。或一或多應須了知。次當顯示。於中應知一者。法界平等故。諸佛以此為體。由法界平等故諸佛是一應知。復次應知一者。於一時一世界中無有二佛並出故。是故唯一應知。復次若多若一如偈中顯示。所謂一界等。一界無有二者。此一句顯示一義。謂於一世界中無有二佛並出世故。餘句顯示眾多佛一時多成就者。於一時中有無量諸菩薩。同修資糧成滿此等。若已福智資糧成滿。而不得佛果。此等資糧則為虛棄。由有眾多菩薩同修資糧成滿故。有多佛應知。次第非道理者。無有次第得正覺義。若修菩提資糧時待次第成滿。可得證正覺時亦有次第。然由眾多菩薩修資糧無有次第故。證正覺時亦無次第。是故有眾多佛。
論曰。於法身中諸佛非畢竟涅槃。非非畢竟涅槃云何可見。此中有偈。
解脫一切障 所作未究竟
佛畢竟涅槃 亦不般涅槃
釋曰。復有別部師說。諸佛無有畢竟涅槃。有別部聲聞乘人則言。有畢竟涅槃。有如是等二意。以偈顯示。解脫一切障等者。於中若解脫煩惱障智障。由此意故。言諸佛畢竟涅槃由所作事未畢竟。未成熟者成熟之。已成熟者解脫之。應作此等事。由此意故不畢竟涅槃。若異於此則同聲聞涅槃。由畢竟涅槃故。所作誓願便則無果。
論曰。何故受用身不即如是成自性身。有六因緣故。一色身顯示故。二無量大眾輪中差別顯示故。三隨彼欲樂應現自體不定顯示故。四隨異異顯現自體變動顯示故。五菩薩聲聞天等種種大眾和雜處和雜顯示故。六阿梨耶識及生起識等轉依不相應顯示故。是故受用身非自性身義成。
釋曰。今次顯示由此道理故自性身不成受用身。一色身顯示者。謂佛色身非即法身。由所見色非即法身故。是故受用身不是法身。又此受用身有差別。諸佛大眾輪差別故。法身則無如是差別。由此道理不相應故。受用身不成自性身。又隨其所欲現受用身故。如修多羅說。有人見佛黃色。有人見佛青色。如是等具說。受用身則有如是等體相不定。若言自性身體性有不定。則不應道理。自性身由有如此不相應故。非受用身。即自性身。又復受用身有一眾生。初見餘色。後即於彼身復見餘色。若法身自性動異。則不相應。是故受用身不成自性身。又復受用身常與天等諸眾和雜。自性身如是和雜。則不相應。是故受用身不即自性身。又復由阿梨耶識轉依已。即得自性身。若即此自性身是受用身者。生起識轉依已。復得何身。是故受用身不即自性身。由此六種不相應故。不得成一。
論曰。何因緣故化身亦非自性身。有八因緣故。一諸菩薩從久遠已來得不退三摩提於兜率天及人中生不成故。二於宿命書算數印工巧雜論等及受用欲行中無智不成故。三已知邪說正說法教而往詣外道所不成故。四善知三乘道而行苦行不成故。五捨萬億閻浮洲於一處證正覺轉法輪不成故。六若離如是顯示證正覺等方便其餘皆以化身作佛事者。則應於兜率天中證正覺。七何不於一切閻浮洲中平等佛出。既不如是。以無阿含及道理可證。八與一世界中無二如來出世不相違。以有眾多化佛故。言一世界者。是一四洲世界。如無二轉輪王並出。此中有偈。
諸佛微細化 平等入多胎
一切種正覺 為顯現受生
釋曰。今次顯自性身即是變化身不相應義。有八種不相應。於中初不相應者。諸菩薩從久遠無量劫來得不退三摩提。尚不生於兜率陀等諸天中。況復人間。是故世間所見是所化身。非自性身。復次諸菩薩已得宿命智而不知書算等事者。無有道理。是故化身為教化眾生故應作此事。復次菩薩於三阿僧祇劫修行時。不知正說邪說。云何於最後證正覺時。乃能知也。是故化身非自性身。復次捨萬億閻浮洲唯於一處證正覺轉法輪不應道理。若化身得成。由於一切處同時現化。是故化身非自性身。若言但一處證正覺餘處顯示化身攝眷屬者。何故不即於兜率陀天中住證正覺。於一切四洲中示現化身也。若言一切四洲中不證正覺者。此義不成。以無有阿含及道理證說。於一佛剎中隨於一四洲中不證正覺。若汝言若爾者與修多羅相違。何以故。以經說無二佛並出者應知。彼經中所說以轉輪王為喻。如無二轉輪王並出者。此說於一四洲中無並出。非一佛剎也。二佛不並出亦爾。所言世界者。謂一四洲也。此中有偈顯示正覺。諸佛微細化等即是其義。佛於住兜率陀天宮時。若下入胎即於彼時。若與上座舍利弗等眷屬俱者應知。彼等皆是化所施設。如是施設已。即得顯示於一切相中證正覺。
論曰。為一切眾生故。發願及修行成大菩提。畢竟涅槃不應道理。發願及修行無果報。是過失故。
釋曰。此中顯示畢竟涅槃不成義。諸佛為一切眾生故發大誓願及修行。既作如是利眾生意已。隨諸眾生利益事作之。若於畢竟涅槃中而般涅槃。彼願及行便為無果。若汝言如來法身常住者。受用身及化身無常。云何名常身。今成就此義故。
論曰。受用身化身二身無常。云何言如來身常住。依止常住法身故。受用身變化身。此二身受報不捨故。數數化現故。如常受樂。如常施食。佛身常住應如是知。
釋曰。二身是常。由依止常住法身故。此二身是常。復次受用身者。不捨受用故是常。化身者。常顯示證正覺般涅槃等。相續不斷故是常。於此二身以譬喻顯示其常。如世間言常受樂。非即得無間樂而得名為常受樂。又如言此人常施食。非即是常施。有時不施故。然得名為常施食者。二身常義亦爾。
論曰。有六因緣故。諸佛世尊化身不畢竟住。一所作究竟。謂已成熟解脫眾生故。二為轉樂欲涅槃。意令求常住佛身故。三為轉於佛所起修修。意令於甚深法正說中生覺了故。四為生渴仰。意若數見生無厭足故。五為生自精進。由知說者不可得故。六為令得極速成熟。自起精進不捨重軛故。此中有偈。
所作事究竟 轉彼寂滅欲
為轉輕佛意 令生渴仰心
為發自精進 令其速成熟
是故佛化身 非畢竟住者
諸佛法身。雖無始時無量。為得彼故不應不策勤也。此中有偈。
佛得無異無量因 眾生於此捨精進
此得一切非因果 如是因斷無道理
阿毘達磨大乘修多羅中。攝大乘品解釋竟。阿闍梨阿僧伽造。
釋曰。此中有難。若法身無始時無差別無限量。以是故堪能利益眾生者。何須為此故勤精進也。為遮彼難故。以偈顯示。彼諸佛所得無異無量。以此為因應起正勤。是故言諸佛無始時者。一切有過。何以故。此得於一切時不成因過失故。如此斷因無有道理。諸菩薩大悲在心。憐愍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於利益眾生事中。餘人自作非我所為。此不應道理。餘人作與不作我皆為之。應當如是。攝大乘釋論。於大乘部中制述無量。勝論者阿闍梨婆藪槃豆造竟。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