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9部大正藏第32册P0472 三彌底部論 (3卷) 〖 失譯〗.txt
大正藏第 32 冊 No. 1649 三彌底部論
No. 1649
三彌底部論卷上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歸命一切智。我從此語。如是是人臨欲死時。成無記心。其以何業往生。答曰。有業記心惑業往惡道。無惑記心白業往善道。體性記心以是故隨行。以無記心起無記業。為業制故往生如是。是故行無隔。若眠若悶若無心死。行制故往業道。此二段語顯相應。第三段語顯不失。彼業自作自業。
自作者何義。答受義故。自業者何義。答分義。何以故。不往他故。是生何以故。方便故。是行處。何以故。由彼故。是不滅。何以故。受故。此顯現故。此世作業不滅故。由報業受生四處。此欲界死。欲界生有處。往中間有處受中間有。如是。若欲界處若色界處。第一處第三處。異生可說。如是從欲界中間有。受欲界中間有。從欲界中間有。受色界中間有。如是此欲界死受生中間有。如是。如是第三處。從色界中。間有受色界中間有如此。我等死受中間有如是。云何世尊聲聞。從中間有受中間有。非凡夫。云何爾。須陀洹。從此七生七死受天中間有。住彼作斯陀含果證。是其從天中間有。受人中間有。住此作厭欲界證。是其從人中間有。受色界中間有。是其住彼中間般涅槃地作向一。從彼入別中間有。於此處而般涅槃。如是聲聞過四中間有。有諸部說家已斯陀含。斯陀含人中間有處。至一間地處。度人中間有如是如是。從欲天受欲天。如是可知。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處。如是一切。我從此語今當說。云何有我我捨。此有受彼有若為。問曰。何所疑。答曰。見先師意互相違故生疑。有諸部說實無我。唯陰處是我。何以故。苦起而已。故世尊語迦栴延。唯苦生生。唯苦滅滅。彼但見苦起而已。故知諸部見無有我。如是。
復次何義說言無我。答無說故。世尊又語先尼梵志。如師所見法諦實說無我。
世尊言。如是見者是名為師。是名為多他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是我所說彼諸部。見無說故。是故無我如是。
復次何義說無我。答自見其身故。世尊說言。無聞無知凡夫見色是我。我亦是色。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如是四種四陰亦如是。若有我者不應自捨。其身見五陰是其體。譬如有人。自捨其身取提婆達多身見為其身見。其身是提婆達多。其身中有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中有其身。如捨其眼根。取提婆達多眼見。象牙見為其知見。而非其見。是故無我。如是。
復次何義說言無我。答我我所不可得故。
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我者即有我所。若有我所即有我。我及我所諦實不可得。是故無我。彼諸部見我我所不可得故。是故無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說無我。答不實言有故。如富樓那語諸比丘長老。佛所說法甚為難測。於無物中有我。
佛自言。我亦有如是長老我。但知此語不測深旨如是。不實言有故。知諸部見不實義故。是故無我。如是。
又諸部說。不可言有我。不可言無我。何以故。答我相不可言故。答有我者可說。如行行相可說。如無為無為相可說。如是我我相可說。
彼諸部見我相不可說故。是故有我無我不可說。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無我不可說。
答直置問記故。何以故。問記有四種。一者一問直記。二者先詰然後記。三者反問而記。四者直置不記。今者問我直置不記。是故不可言有我。不可言無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無我不可說。答定異合故。若有我便應可說。為是行為異行。為是無為異無為。此二種說既不定。是故不可言有我。不可言無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無我不可說。
答常無常合故。若有我可說。為是常為無常。此二種說應必有定而不定。是故不可說言有我。不可說言無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無我不可說。
答有無中依止故。
佛告迦栴延。世間依二種。亦依有亦依無。以是故執有執無。是故有我無我不可說。如是又諸部說實有我何以故。語縛故。
佛言。是色痛想行識繫縛。從此世渡彼。
彼諸部見繫說縛故。是故有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答正見故。
佛言。有人見化生故。正見。
彼諸部見。正見故。是故有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答佛說四念故。
佛言。觀見身受心法。若無我無可見四法。彼諸部見。佛說四念故。是故有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答佛說聲聞故。
佛言。有人事火自炙其身。勸人自炙。以是故佛說有人。如是。若無人自無炙。亦無他可炙。
彼諸部見。佛說有人。是故見有我。如是。
復次諸部何故說有我。答一人出世多人得安樂生故。
佛語諸比丘。一切功德人生在世間。多人得安樂故。若無人誰生功德。
是諸部見一人生故。是故有我。如是。
又諸部說五陰是人是我。
問曰。何以故。答說界門故。
佛語比丘。六界門六觸是人。
彼諸部見。佛說六界門六觸是人。是故是人。如是。
復次何以故是人無異人。答佛說。外國有最上女人修多羅等故。
佛言。我所說是最上女人。若白若黑若青若細滑。若方若長若短若細腰若肥。即是人更無異人。如是。
又佛語比丘。有人見一比丘可憎。若短若瘻若躍。如是。
復次佛說。我天眼見眾生可愛可憎等。如是。
復次說彼地獄人如燒積薪。燒地獄人亦復如是。
前所說最上女人等及見比丘可憎。佛見眾生可愛可憎。乃至燒地獄人如燒積薪等。但是五陰是人。更無異人。是諸部見。佛說陰是人。是故是人。如是。
又諸部說人異五陰。何以故。
答如擔重擔人故。
佛言。重擔是五陰。擔者是人。如是。
以是故人與陰各。是故人與陰異。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異陰。
佛言人取。愛為。其第二久遠輪轉是故人與。愛異以是故人。與陰各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與陰各。答受業果故。佛說偈言。
生世樂歡喜 異世樂欣然
作福二處歡 自見其業淨
此世業報竟 來世復應受
陰壞隨業往 更受異陰身
彼諸部見受業報故。是故人與陰各。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與陰各。答是我說故。
佛言。我前世時作轉輪聖王。名曰善見。亦名大天。以是故今受新陰前我不異。是故人與陰各。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與陰各。答無記處說故。
佛言。陰無常不說人無常。有時說。陰是無常相。有時說。陰是常相。以是故常相異無常相異。是故人與陰各如是。
又諸部說人是常。何以故。答無本故。人不應生死中行。
如佛所說。生死無本眾生輪轉。生死源本不可知。如是。是故人無本。
若人無本亦無其末。是故人常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常。答憶過去世故。
佛言。憶一生乃至憶過去無數劫生。陰壞雖流轉生死而人不壞。
彼諸部見。憶一生乃至憶過去無數劫生故。是故人常。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常。答說處故。
佛言。渡彼岸住彼地名婆羅門。如是。佛復言。既已渡彼岸更不復還。如是。佛復說。渡彼岸者住彼處不墮落。既至彼岸無復憂惱。如是。
若人見渡彼岸者。住彼處不墮落。無憂惱故。是故人常。
彼諸部見。佛說處故。是故人常。
復次何以故人常。答至不動樂故。
佛說偈言。
如是正解脫 渡欲淤泥流
智者莫能測 得至無動樂
彼諸部見。佛說至無動樂故。是故人常。以是人至不動樂無陰故。是人不可知處。是故人常。如是。
又諸部說人無常。問何以故。
答有本故。
佛語比丘。有一人生為一切人安樂如是。
若有生有其本。若有本有其末。是故人無常。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無常。答佛說語新故。
佛言。新生天好顏色端正威德。新者無常法名新。是故人無常。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無常。答倒法故。
佛言。波斯匿王雖為人王。異世時倒如是。若有倒法成無常。是故人無常。
復次何以故人無常。答落生故。
涅槃常不落不生。
依佛說言。我見眾生落生。以是故依佛說落生。是故人無常。
復次何以故人無常。答生老病死法故。
佛言。我是無數四部眾善知識。以生死故來至我所得脫生死。生老病死是無常法。是故人無常。如是。
是故從此修多羅以為本。有說。無實我如是。有言。不可說有我如是。
有說。有我如是。
是故我等生疑。雖然為當實有我。為假設而已。以是故。有說五陰是我。有說我異五陰。有說常。有說無常。如是。是故我等生疑。
問曰。云何人捨此有更受異有。
答如修多羅意。教化力可知五盛陰。成人以為實人以五盛陰。成人以為實人故不可言。人常無常。如是。
難曰。前章所說無我為首。各有所執。云何解釋。令得開解。答如前所說。苦起而已。無我如是。我等今說。
苦者苦生滅是苦性。
佛欲顯示苦性。語迦旃延言。苦生生苦滅滅我相生滅不可言。是故佛說如是。
復次如前所說。無說故無我。如是。我等今說。我等相。從信受。
如佛為外道說。雖有我是假名我不實說我依有漏陰。
佛見去來法說是我非實我。
如佛說依行行故受名。是故佛說。
說名我如是。
復次如前所說。自見其身故無我。如是。我等今說。答曰。無明所覆。五陰無我謂為我。
如新生無知小兒。見餘母人謂為其母五。陰無我謂為我亦復。如是是佛所說如是。
復次如前所說。無我。我我所不可得故。如是。我等今說。答曰。佛說依不自在我我所實性不可得。如是。
為他所制者不名自制。若自制者不名他制。是故斷自他制不斷我。如是。
復次如前所說。不實言有故無我。如是。
我等今說。答不實有故。
不實與無法共合無。而言有此言難信。是故斷無言有不斷我。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相不可說故。
不可說有我無我。如是。我等今說。曰我常無常相等不可說。有我等可說。
如佛說。有人自炙身等一切。
復次如佛說。無聞無知凡夫以惡業為相。聰明之人以善業為相。是故諸部語不可依。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無我直置問不記故。如是。我等今說。問不相應故。是故直置。相應故不直置。
如佛記。無知凡夫人不善。聰明人善。是故諸部語不可依。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無我不可說定異故。如是。我等今說。若我驗者應是行為異行。如是。正說為是行為異行應說。是故應遣諸部語不可依。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無我不可說常無常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我有無中可說成斷見常見。
若依此二見佛所不許。
若言無人者成過不記之類。此言不可。何以故。若言無人者是名邪見。
若言有人者是名正見。是故有人可說。
如修多羅中說。若言無人名為邪見。若言有人名為我見。若言有者是其常無常故。若如此者行成常無常故。若同有有者。行無常無為常人不如是。同有不同常無常應可知。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無我不可說。有無中依止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都無我。佛不應說有依止。是佛說有依止故。是故有我可說。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語縛故。如是。
我等今說。
無人可縛而有縛。如王獄縛。雖無人而有縛有結。如有繩有結。無繩無結。如是。無我而有語縛。如是。如諸部前所說。有我正見故。如是。我等今說。
依有漏陰。佛說有人以人見有人故。名為正見。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佛說四念故。如是。我等今說。
佛語迦旃延。唯心而已。欲顯身受心法故。說唯心而已成諸法。更無異。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佛說聲聞故。如是。我等今說。
聲聞說處。依止法聲聞說而已更無異。如諸部前所說。有我。有說故如是。我等今說。
佛說有人假名。是故是其朋。無我。若實無我不成殺生殺者。亦無所殺亦無偷盜邪婬妄語飲酒亦如是。
如是無我若無我者。五逆亦無縱任。諸根無起善惡者無縛。無解縛者亦無所縛。亦無作者亦無業。亦無報。若業無者果報亦無。業果報無者亦無生死。而眾生以業果報輪轉生死。若無生死者。生死因亦無。若無因者因滅亦無。若因滅無者趣道亦無。如是四諦亦無。若無四諦。亦無佛說四諦。若無佛者亦無有僧。如是無人者。三寶四諦亦無。如是諸說並所不應。以是故無人者成上諸過。後過亦生。若有人有我者。上所說無過。如佛說修多羅。真應當知。是故實有我。如諸部前所說。五陰是人是我界門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人命我異。是修多羅不顯。有我為陰是我我是陰。若陰是我。陰可說我不可說。若我是陰。我可說陰不可說。亦可兩可說非五陰。是我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異五陰。如擔重擔人故。如是。我等今說。
依擔故說有擔。若我異陰。壞時起時我亦起亦滅。如斫身一分。我亦應一分。如是一分成多分。一分多分還成一。隨身存時命亦隨存。命存時身亦存。是故陰即是我。是語可遣。如是。如諸部前所說。人異陰取愛為其二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人正見無疑。如人有愛繫縛。輪轉生死。
佛欲顯示。佛言人取愛。為其第二。長處生死愛斷時。無復輪轉。是故我不異陰。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與陰各。受業果故。如是。我等今說。
依有漏生死。此生來生受其果報。是故人與陰不各。
復次如諸部前所說。人與陰各。是我說故。如是。我等今說。依度說。
佛言。我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時。曾為頂生王。是故人與陰不各。如是。
復次如諸部前所說。人與陰各。不記處說故。如是。我等今說。
陰我異不異不可說。是故法相以常無常為首不可說。我亦不可說。
若我異陰者。佛言。我異身異佛所不記。修多羅所不明。若我異陰者。亦可在陰中。亦可遍一切處。若在陰中。斫身時。破身時。我應可見。如蚊在優曇婆羅果中。破優曇婆羅果時蚊可見。我在陰中亦復如是。若我異身冷熱觸身。我不應覺知。復次若挑眼時。倍應見物。如是。諸根壞時。聲香味觸等。亦應覺知。如是。
復次若我異身。從此身入彼身還來入身。如人從此屋入彼屋還入此屋。我異者應如是。
復次我異陰者。我不應處處受生。若處處受生。應一念遍處受生。是故不應常在身中故。解脫難得。若處處行不應作業。若無業果亦無功業。亦無縛解亦無行禪。便應解脫。如是等不應。是故人異身語可遣。如是。
三彌底部論卷上
大正藏第 32 冊 No. 1649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卷中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諸部前所說。人是常。無本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無本成常。生死無本亦應是常。此言不應。人無本不可說。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是常。憶過去世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我定異陰者。陰壞時人不滅。應憶過去世時事。只應此人不應有異人。而輪轉生死無斷絕時。此語不應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是常說處故如是。我等今說。
斷苦流滅故。至有餘涅槃故。身猶存住名之度彼岸住。婆羅門至無餘涅槃。既至得無餘涅槃故。是佛所說。是故不說人常。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常到不動樂故。如是我等今說。
得無餘涅槃時。便至不動樂。若人常者。不生不死如涅槃。不生不死身亦不異。其智慧在所處處亦不異。食不食苦樂無異常故。過去時事不忘。常故無變異。亦無縛無解。是故人常此語應遣。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無常。有本故。如是我等今說。
有漏起故。是名說人。以是故。不可言陰與人異。是故人起不可說。以是假說即答解前次。佛說新等故。
若人無常者。眾生輪轉所作善惡業壞。不作善惡業自來無先因故。一切眾生悉應一種不造業應。解脫者不由業自成。既不由業自成功德。無所為先世時生亦無可憶。是故人無常此語應遣。
以是假說即答解前次。倒法故落生故。生老病死法。人無常故。如是。
問曰。云何說有人。
答曰。佛說有三種人。
問曰。云何三種人。
答依說人度說人滅說人(說者亦名安亦名制亦名假名)。
問曰。云何依說。
答如佛所說。語跋婆耶言。是是行所依說。是是其名安。
是名依說如火譬。如佛語舍利弗。有人名象白淨可愛。四大所成是名我。如是一切亦如乳譬。如是依修多羅等所說。是名依說。
如色得色人得色人不可說。異色色不可說。異得色人依色得名依色人。若人說是色是我。是其色成名我見。若人說色是我者以是過五陰人。前所說成是其過。復言。若人說得色人異色者。名異我見。若人說異我以是過人異五陰。成是其過。
得色人相從而已。非是真說。若人說色得色人相從而已。成其邪見。若邪見者。言無我。以是過前所說。成是其過。以是故。此是三過。
是故實異邪見。不隨實異不隨邪見。依色得色人可說。以是故。得色人共色實可說。是故是時色起是時得色人亦起是時色滅。是時得色人亦滅。不是不可說。如是五陰十二門。五道阿修羅道中陰為七道人。生有處迦羅羅阿浮陀那肉團支。新生童子年少中年老善惡記心。戒犯戒如是上一切合不合。依上諸法。是名依說人可知。
問曰。云何度說人。
答曰。以是時度異有是時。佛說度眾生。云何度說眾生。過去說未來說現在說。云何過去說。
如天使修多羅所說上啟閻羅。此人先不知父母兄弟等。不知功德。不知善惡等。願教其。如是。
如佛所說。我過去世時。曾作頂生王。是名過去說。
云何未來說。
如佛所說。轉輪聖王在中有時。初入母腹。如入堂殿。如是。如佛語彌勒。阿逸多。汝後成佛時。名曰慈氏。是名未來說。如是。
云何現在說。
答曰。如佛說安伽人。有耳璫種種寶飾臂手。如是。
如佛所說。大富長者多有財寶大如意。如是。是名現在說。佛依三世行制三說。如是應知。
以是行度說是名度說。
云何滅說。答逐依說人度說人。
佛說滅說人。如過去身壞時。是名滅說。如是。
如佛所說。漏盡比丘五陰無常滅。是名滅說。如佛說偈言。
智者莫能測 得至無動樂
是名滅說。如是。見依說。
度說。是故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
見滅說。佛說無復有受陰處。如是。
問曰。為捨五陰滅盡猶有所餘。
答曰。何所疑。曰。見先師意互相違故生疑。有諸部見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如是何以故。識上生故。
佛言。是人識戒熏定熏是其識上生勝處。佛復說偈言。
善惡二種業 是業人世造
是業是其物 自捉自隨去
麁陰是惡業 細陰是善行
善惡二俱造 隨捉逐業往
是人往生其受根義。是以故。其度。天眼人見其度。
如佛語比丘。我見眾生落生如是一切是故。諸部見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如是。
又諸部說人。如是。從此有往彼有。非是陰。何以故。佛說偈故。
佛說偈言。
生世樂歡喜 異世樂欣然
作福二處歡 自見其淨業
護根往善道 不護墮惡道
佛復說言。此死落生如是。是故。如諸部見人如是。從此有往彼有非陰。如是。
又諸部說無人。從此有度彼有。何以故。如佛言新天人。人見如是。
佛復說言。是是行行所依。是是受其名。如火依薪受其名。如是。
佛復說一切德人。生世間多人受安樂。如是前世已生不復更生。是故無人。捨此度彼有。是故生疑。
曰。前所問為捨五陰滅盡。猶有所餘。今若捨五陰。五陰無遺餘。從此有度彼有。如佛說偈言。
棄捨此人形 受天身具足
如佛說人無。財寶一切捨。隨所往。如是。如佛說臨死時。捨其身獨自去。在世之時言。皆是我有。臨死之時。一切捨。獨自去。戒定熏心藉此善業上生。是故佛說善心而已。上生勝處。是故捨五陰滅盡往彼勝處。依業不滅。佛說偈言。
是業是其物 自捉自隨去
中陰根故。往生彼處。受根義行中陰處天眼見中陰色。
如諸部說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是故捨此語。如是。
前所說。如是人從此有往彼有。唯人而已。若爾者。應至道實異無往。若實異若常若不常。成邪見。如前所說實。異常不常。成邪見遮。以是故。人共陰實異不可說。是故是人而已往生處不可說。如是。
問曰。云何人身滅時。五中有起。
答曰。人欲滅時中有起時。依五中有。是名五中有人可說。逐過去說依度說人可說。以是故不依人。是故不依義。不是人可說。如是見法念滅。念滅不滅行念念是名佛說。應當知。以是故。捨五陰身都盡人從此有度彼有。是故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
問曰。為前受五中陰處。後捨人五陰。答曰。不如。若如所問。生成有間。若生成有間者。聖人滅應更受有。不成滅四取。若陰與人別是所不應。如是。
問曰。為先捨人五陰。受五中陰身。答曰。不如。若如所問。一人一念中。便應成兩種有是所不應。如是。
問曰。今者云何捨人身。受五中陰身。為一時而受。為不一時。
答曰。是一時。問曰。云何。
答曰。人臨死時。最後一念心現起時。中陰心未起。最後一念心滅時。中陰心方起。中陰心起時成五中有人。是故說捨人陰受中有。何以故中陰心起時成。從人中落中間有處成時。心住是處時是名落生。是故相應時應當知。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一切。曰當說。我今。
問曰。陰有源本不。而從陰次第生至今。為有本為無本。如是。曰何所疑。
答曰。佛語比丘。生死無本。眾生輪轉生死源本不可知。如是。為無實故不可知。為有實故不可知。如十二門說。有十三門實無故不可知。為無智不可知。何以故無色界人。餘二界人無智故。不知。如世界成不成。直置不可答。有展轉源本是初有可說。是故我等生疑。
問曰。人前生源本不可知。為實有。為實無。若有知見可說。
答曰。實有不可知。何以故。譬如實有物覆故不可知。亦如一毫微塵細故不可知。又如地曠故不可知。亦如眼皮極近眼故不可知。又如海岸極遠故不可知。復如眼根弱故不可知。如髮毫端。亦如芥子聚。以一芥子投聚中。色相似故不可知。又如恒河流水。以一把鹽投河中淡。水力多故鹽不可得。亦如寶物在壁內隔障故不可見。亦如鬼神隱形故不可見。如無知人不知命所餘故不可知。如寶物在壁障隔等實有不可知。如是人源本實有不可知。如是。
難曰。從此源本。若塵及毫端等。實有不可知者。餘人見。如天眼見毫端。
又如地曠邊際。唯天眼者見。復如眼皮自不見近其者見。如海岸不可知渡。到者見。如髮毫端明眼者見。以一芥子投芥聚中。明眼者見。恒河水以一把鹽投之。唯魚近其邊知。覆障財寶。天眼者見。隱形鬼神。唯同類見。有方術人見餘命不可知。他心智人見如是。上所說一切有言不可見不可知。然一切可知可見。源本無人知是故。如覆障寶物等實有。不可知非因。復說實有不可知。何以故。無能測量故。如雪山實有不可稱量。何以故。無能測量故。
難曰。若為知雪山稱量實有不可知。答曰。見雪山石有量數挍略。雪山稱量實有可知。是故無能測量不可知。難曰。若挍略可知此非知。但挍略知非稱量實知。便成無明。
又問曰。不實故。稱量不可知。
答曰。不實不可知。何以故。如修多羅中所說故。佛言。物不實處無知聲。
如佛語比丘。如酥油燈滅其灰其墨不可知。如是須彌大海大地劫盡火劫起時。一切燒蕩盡其塵。其墨不可知。如是。
佛言。源本不可知。亦復如是。如酥油燈滅其墨塵不實有不可知。如是源本不可知。亦復如是。
問曰。如實物。有處佛說不可知聲。
答如律中所說。若人酒著手若器。此人以手捧器奉上比丘。盛食比丘不知得食無罪如是。是故此非因。
又說不實不可知。若源本實有者。佛實智應從彼起。不應說言不可知。以佛說不可知故。是源本不實有。
答曰。此義處不爾。佛實智不從彼起。如世間問常無常等處。佛不答。是故無因。復說不爾故源本不可知。佛說不可知。若佛直說無源本。成斷見。若佛說有源本。復成常見。此二種。語不應。是不應故。佛說不可知。如是。
問曰。若生死有本者。成常見。若無本者。成斷見。聖人生死本已盡別本更起。應知而不爾。別本更起者。便成斷見。生死源本不實有不可知。何以故。生死輪轉無窮故。佛語諸比丘。有依愛本不可知。從此起愛謝在過去。從此起愛未來當起。如是一切。以是故。無有愛本。是故生死無實。本不可知。
復次生死常起故。若無生死亦無涅槃。如佛語阿難。有漏五陰滅盡時。是名滅。是名涅槃。
佛又語阿難。涅槃雖滅盡不無本。以是故生死滅有本。是故生死本不實有本不可知。如是。
復次因展轉合故。一切人不以我為因本。若以我為因本。生死不盡。是故無本。如是。
復次憶知過去無數世界。如佛所說過去時若欲知法識隨起知。以是故。識無數故。境界亦無數。應知亦無數。是故生死無本。如是。
復次生死無本故。若生死有本者。過去生本亦應有。是故不實有過去。生本不可知。如是。
復次有愛展轉故。佛說過去生本不可知。若生死本無者亦無其名。若無法不應有名如是。
答曰。無法無名。無名名不實。雖無名以無名便是其名。是故有名故是其不實。如所說。過去源本名實故。源本應實。此語不是。曰不爾。如所說。無法有名故。有實者。有法有名。亦應無名不實。何以故。無名故。若爾無法不實。其名亦不實。實有法其名亦實有。是故無法之名亦不實。以是故。源生不實有驗矣。
難曰。若爾實不實便是不定。不實成實實成不實。是所不應。
復次有法遮言。無有法無法始顯勝降實不實可見以是處無遮言。有是名實。如打物發此聲。此聲無本故如是。源生可說如兔角。是故生死是源本。難曰。若生死無本者。亦無其末。如是無本無末與涅槃無異。是所不應。如是。答曰。是實無本。五陰展轉相生故。
是故無常。因展轉果亦展轉。
問曰。若生死無本者。中末亦無。中末無者生死亦無。如林無本無末。亦無中。便無此林。如是無生死。如是。
答曰。不爾。何以故。如團圓物。無本中末不。無圓物生死亦爾。
難曰。若團圓物無本中末。而有者無。第二未可壞。生死亦爾。
答曰。恐如是生死不滅。如所執本無故。一切法無。此是下執以前生因展轉故。是故無本。因壞故生死盡。生死壞因亦盡。如是前憶過去無數世界故。是故佛說無源本。若生死源本。陰展轉無本故。成常見。依陰依度佛說有眾生。如是。
說曰。陰展轉無本者。眾生展轉亦無本。眾生不應展轉。何以故。佛已說生死無本故。
問曰。若生死無本。佛何故說不可知。何不直言無。
答曰。若佛直說無者。不應起三種邪見。三種邪見者。第一我前身曾生不。第二我後更生不。第三我今若為生不。應生疑。以是故佛說不可知。是故佛說應當知。如是。佛說法有二種。何者二種。一為法。二為眾生。
云何為法。如佛所說。源生不可知。有愛本不可知。為法故。說無生死源本可說。云何為眾生無明覆眾生。輪轉生死。為眾生故說法。眾生輪轉生死。是故佛為說。說曰。如是時法至其心依度。是時佛說是眾生。
問曰。何故佛說有法源生不可知。
答曰。佛不應為眾生說無源本。
難曰。如是時法依度。是時佛說是眾生。爾時法無常可說。不應說眾生常無常。如是源生可說不可說。可知生死無本驗矣。
三彌底部論卷中
大正藏第 32 冊 No. 1649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卷下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是所說。有人生陰處。捨五陰受中陰五陰。問曰。云何知有中陰。
曰。何所疑。答曰。有諸部說無中陰。何以故。道處不說故。
佛語舍利弗。地獄我知人往地獄。我亦知可往地獄道。我亦知乃至眾生往到涅槃。我亦知佛不說。我知中間有不說。我知眾生往中間有。不說道可往中間有。如是。
彼諸部見。佛此修多羅中不說。是故見無中陰。
復次生處。佛不記故。生五處佛悉記。如佛記調達應入地獄。記都提婆羅門生畜生處。記姑羅柯生餓鬼處。記給孤獨氏生天。記儴佉王生人處。如是等記。不記一人生中間有。
彼諸部見。佛不記五生處。是故諸部見無中間有。
復次佛說業故。此業應受地獄。此業應受畜生餓鬼人天五道。如是等五道生處。佛說業中間有。佛不說業。是故彼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佛說此定。是實有五道故。此是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不說此定是中間有。彼諸部見。佛不說定中間有。是故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生無間故。
佛言。人造五逆罪。身壞直入無間地獄。若有中間有者。佛不應說直入無間地獄。
彼諸部見。佛說直入無間地獄故。是故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無定故。
若死生有處。是其中間名為中間有者。中間有於生有處。其間復應有中間有。是故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復次無用故。言有中陰者。此言無用。何以故。中間有處無長短壽。病不病亦無。受苦不受苦業亦無。愛不愛色聲香味觸亦無。服飾莊嚴亦無。是故若言有中間有者。此言無用。
復次同法生不同法生故。若中間有共生一法者。是其生有。非是中間有。若不同法生成別道名。如八正道。如是同法不同法成過。是故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不說相故。佛說有五道相。中間有相。佛不說。
彼諸部見不說相故。是故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自身生故。佛說有眾生。從其身落無間。一念中受生。
佛說一念受生。不說中間有處可生。
彼諸部見。一念從其身落受生。是故無中間有。如是。從因等故。
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此說受五陰中間有處。是諸部執滅中間有。
問曰。若為遣所執。若為因成有中間有。曰聽今所說。如諸部所執滅中間。有欲令是因還有中間有。
難曰。如諸部所說。五道處不說故無中間有。答曰。不說五道處乘故。是故佛不說中間有。非是無中間有故。如從此城往彼城。不說乘應至彼處不可。以不說乘。應至彼處言無乘。中間有亦如是。
復次如諸部所說。生處。佛不說故。無中間有。
不住處故。佛不記中間有。是處眾生命根苦樂法非法交關勝處。是佛所記。是故佛不記中間有。
復次如諸部所說。佛說業故無中間有。是人積聚造業應受六道生。色界無色界。是其所向道。以此業成中間有。乘至受生。是故佛不說中間有業。佛不說中間有業故。是故無中間有。不應爾。
復次如諸部所說。佛說此定是實有五道故。無中間有應說不說故。如佛語葉波國人。應多有所告而我不說。不可以佛不定說故。言無法可說。是故佛不定說中間有故。是故不可說無中間有。可知。
復次如諸部所說。生無間故無中間有。斷異道故。佛說無間。是故不可說無中間有。
復次如諸部所說。無定故無中間有。如佛所說有中間禪非是不定。如第一第二禪是其中處。佛說有中間禪。中間禪中佛不說更有中間禪。如是應知。中間有非不定。
復次如諸部所說。無用故無中間有。應到彼故。有用用中間有故往彼受生。是故中間有非無用。
復次如諸部所說。同法生不同法生故。無中間有。
二處生故生中間有處往受生處此二處同法不同法。云何同法。同界故。云何不同法。乘與生處異故。是故不可言無中間有。
復次如諸部所說。不說相故。無中間有。多論處不應說此語。若佛說有中間有生多論處。不應間有中間有無中間有。是故不可說無中間有。
復次如諸部所說。自身生故。無中間有。未生彼故。是其身應生彼。而未至生中間有。成生從種類中落受空處中間有。自見其身細微細滑。如在地無異彼。隨愛制故。依願樂其身。是故以此語不斷中間有。
有中間有。何以故。斷間故。
如佛語摩樓柯子。是時汝見聞覺知而已。汝爾時不在彼世界不在此世界。不在中間處。是名苦盡。我等見佛遣中間處。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有中間有。如佛說跋蹉耶那修多羅。爾時佛語跋蹉耶那。捨此身未生彼處。是時意生身愛取合故。我說名為眾生。我等見佛說跋蹉耶那修多羅。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有中間有。中間入涅槃故。
佛語諸比丘。五種人名龍駒馬。何等五種人。中間入涅槃是名第一人。生入涅槃是名第二人。行入涅槃是名第三人。不行入涅槃是名第四人。上行入涅槃是名第五人。
我等見佛說中間入涅槃故。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身不至故。識無身不至彼。
我等見身不至彼。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天眼力故。佛言。我天眼見眾生落生。如是一切。若無中間有者。佛不說我天眼見眾生落生。我等見佛說。天眼見眾生落生。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如佛說揵闥婆處。故。佛言。三處合時。然後度入胎。何等三處合。
父母和合揵闥婆來至前立。三事合時。然後度入胎。是名三處合。若無中間有。佛不說揵闥婆處。
我等見佛說揵闥婆處。是故有中間有。復次得相關故。柯羅羅作本。乃至老無中間色得相關。我等見得相關故。應有道度處從死有受中間有。應有相關可成。
復次稻苗譬故。從稻生苗從苗生稻。是色定法何等為稻。前生有為稻。何等為苗。中間有為苗。
又生有為稻。
我等見稻苗譬故。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光明世間故。如阿難所說。我聞世尊為菩薩時。從兜率天上。憶念智明下降母胎。是時一切世界光明普照。菩薩是時在中間有處光曜遍照。然後入胎。我等見光明世間故。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人欲受生轉變故。是人是其可往道近其邊。其人欲受生心轉變。不轉變不受生。如人從般稠摩偷羅國落。還從中生。何以故。不見異生道故。無轉變。若無中間有不成轉變。不應見其所往道。是其所依處是處見其所往道。如天眼見遊空如神通。我等見人欲受生轉變故。是故有中間有。
說曰。如前所說。斷間故有中間有。
斷三縛故是。是時三處中是處斷三縛無此。無此有何義。曰不著內門無彼。無彼有何義。曰不著外門。不著中間。不著中間有何義。
曰不著六識。是佛所說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跋蹉耶那修多羅故。
說三界故。佛已說三界。捨此身有何義。
曰捨欲界。未生彼有何義。曰未生色界。是時有何義。曰生色界。意生身。愛取合有何義。曰著禪味愛相合。是佛所說。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中間入涅槃故。
行過去。若說中間入涅槃者。成生中間有。恐如是行入涅槃者。成生共勇猛。是語不應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身不至故。曰影現摸像如人映井面像影現。如死受生處。如是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天眼力故。曰細道故。有道細微餘人不能見。天眼力樂見是故說天眼力。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如揵闥婆處故。曰向道故。是人先造善惡道臨死時。隨善惡業道向其人。曰。是故佛說揵闥婆處。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得相關故。曰何故如汝言。從此死有生中間有。相關如我從死有受生。有相關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稻苗譬故。曰道不勝故。何以故。稻苗為譬。道成不勝。何以故。稻性生苗。既生苗已。復能生稻。從人落起中間有。不能生人而已。是故此譬殊險。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光明世間故。曰間過故。此語阿難已說言。我聞世尊。為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光明照曜一切世間。恐如是。如此曜照。在菩薩成佛中間光明。非成佛時。光明此語不應。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人欲受生轉變故。曰夢見故。如人夢在般稠摩偷羅國。倚見摩偷羅。北界所領國。如是無中間有。
人欲受生轉變亦如是。不明中間有。
難曰。若無中間有者。佛不應說。告諸比丘。如二屋多有門戶。唯一大本門有一人立。守此門見人出入。如是我以天眼見眾生落生。
若無中間有。與修多羅所說相違。若以天眼見眾生往還。應無眾生可見。
復次若無中間有者。不應從人落生餘道。何以故。此生滅時。是其生異處如是。
若無中間有。天眼不應知。此人造善惡業生善惡道。不應知。佛前已說。我以天眼見眾生落生。如是一切。
是。故我見從人落有處可依受生。是故我見定有中間有。中間有既定。我今更有所說。
問曰。如上所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處彼人若為。
答曰。人初凡夫未厭欲界五陰具足五界受柯羅羅處。彼柯羅羅處無空界。彼處有二門。身門意門。化生處在六界六門。彼化生處不聾不盲如是應可知。有九善根不善根。於三界七見諦煩惱七思惟煩惱。如是十四九十八使煩惱。在三界五種如是。第二凡夫離欲界生無想天。處受二陰五界五門。彼處無合陰。依意界門下彼處有如厭離。欲界應知。
第三凡夫。厭離色界。從色界下生欲界。
問曰。如從無色界落。昔所造業與禪定合色界處生有想天處。何以故。不如是。前所造業。共無想三摩提合。從無色界落生無想天處。如是。
答曰。以是故無處可說從無色界落生無想天處。是故應思惟。在此欲界毀想。生色界無想天。如是別有處毀欲毀覺毀喜毀樂。從無色界落生色界有想天處。如是別有處毀想。從無色界落生色界無想天處。
如所說言。餘人生勝處可說應當知。如是從無色界落生色界無想天。無處說應可知。難曰。有想三摩提處業相異。無想三摩提處業相異。是故覓說處可知。第四阿羅漢。問曰如是人欲受生轉變故。復無道故。無人不受生。何以故。作此說斷九十八使。無人受使生處。如是。
答曰。三有。生有業有死有是名三有。此中生有所說。
第五。二人一人七死七生。須陀洹一人斯陀含。
第六一人中間入般涅槃。
第七二人一人生已入般涅槃一人行入般涅槃。
如是第八不行入般涅槃。
無色界。此示面而已。不具足說。如是人處所說。一切凡夫不執。
十三種人可作。云何十三人。
第一凡夫未厭欲界。第二凡夫厭欲界。第三凡夫厭色界。第四七死七生。第五斯陀含。第六家家斯陀含。第七一間斯陀含。第八厭欲界阿那含上生。第九三人生已入涅槃行入涅槃不行入涅槃。第十中間入涅槃。第十一厭色界上生。第十二生行入涅槃。第十三阿羅漢。如是。彼第一凡夫二種生善處惡處。第二凡夫二種生欲界色界。
第三凡夫。三種生欲界色界無色界。
世尊聲聞未厭欲界有二種。生人天二處。厭欲界有二種。生欲界色界。
厭色界三種。生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是阿羅漢三種。生欲界色界無色界。彼凡夫未厭欲界五陰處。一切具有五陰界處八種。曰云何爾。答欲界一切中間有處。五陰六界六門。是故作中有驗竟。生有。我等今說。有人捨六界生有處。受六界生有處。復捨六界受六界生有處如是。
第二捨五界生有處。六六界生有處如是。
第三捨六界生有處受五六界如是。
第四捨六受六五如是。
第五捨五受五六如是。
第六捨五受六五如是。
第七捨六受五五如是。
第八捨五受五五如是。
彼第一云何。從具足根體有落。
從化生有度化生有。
第二從柯羅羅阿浮陀伽那肉團落。從化生有度化生有。
第三從具足根體有落。從柯羅羅等度化生有。
第四從具足根體有落。從化生有度柯羅羅。第五從柯羅羅等落。從柯羅羅等度化生有。
第六從柯羅羅等落。從化生有度柯羅羅。第七從具足根體有落。從柯羅羅等度柯羅羅。
第八從柯羅羅等落。從柯羅羅等柯羅羅。如是門處八種。
善根處。第一一切處九。
第二無人捨善根生有處。受九九生有處如是。復從地獄從斷善根有落。從共善根有落。從共善根有度共善根有。
如是應作第五五種。無第七第八。
有諸師說。唯斷善根人。從地獄復生地獄。是故八種可作如是不善根處。使處一種。
厭欲界五陰處。第一一切五。
第二捨二陰生有處。受五生有處。
如此復有人從無想天。有落從有想天有度有想天。有如是五種應作。
有諸師說。如如是逐先所作業。積聚與禪定。合復復無間生。有想天處。
如是逐先所作業。積聚無想定。合復復無間生無想天處。是故八種可作如是。
如是界門處共二門四種。云何四種。捨六入生有處受。六二如是。
第二種捨六受五二。
第三捨五受六二。第四捨五受五二。從前說應可知。以是故凡夫胎處不至厭。是故四種可作。如是。共善根共不善根共。使。第五可作五種。無第七第八。
厭色界陰處五種。如是。共六界五種云何二種共五若為。答有人捨一界生有處。受一五生有處。捨六受一五如是。共入七種。共二入二種。
如是。善根處不善根處。使處十一種。七死七生五陰處。一切五。界處門處。五種善根等處。一種。
如是。斯陀含不善根處。一切七。
使處。一切十長家家。
陰處。一種。界門處。八種。善根等處。如斯陀含。一間。陰處。一種。界門處。四種。善根處。一種。不善根處。使處斯陀含二種。厭欲界陰處。一種。界門處。二種。上生善根等處。一種。行成等二種如是。厭色界。
阿羅漢五陰處。二種。界門處。三種善根處。三種。不善根處。使處四種。如是中間有處。應當知。
如是。初有處。第二有處。未離欲。
第三處。離欲。初有處。離欲。
第二第三處。離欲。如是。應當知。
如是共十八界。十二門有漏陰如是。應當知如是陰展轉共因緣起。是故若欲除陰滅陰。因當勤正精進如法修行。
依說論竟。
三彌底部論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