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部大正藏第33册P0572 法華經義記 (8卷) 〖梁 法雲撰〗.txt
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No. 1715 [cf. No. 262]
法華經義疏序
欽惟我朝肇自八聰王子,而聖君賢臣靡不世遵,崇於西方慈仁之教。梵容紺字眩耀于方輿,圜顱畦服棲止于林藪,貝葉琅函綫華琪軸,藏諸名山,充溢于輪棟,三寶備著既舊矣。予忝預僧數,自少遍歷禪叢、染指教海,都以南京以北,久遊諸家之講壇。每覽朽簡逸編於蠧魚之遺,雖暑之流金、寒之折膠,孳孳焉謄摹之,遂致蔚然填篋稇載而旋,蓋傚慧布得之勤耳。飯塢靈講主,學富才邁、倫輩罕及,頃闡暢《法華文句》于台麓,仍日抉剔開顯權實立陰觀妄,蛣蜣性惡即具三千之妙髓,俾聽者想味於甘露醍醐。講演之暇,適顧余曰:「昔者姚秦什公親翻妙經於震旦,上足僧融創開九轍,叡生等林立諸曹相繼而有著作。在齊之時,劉虬居士共十名僧務,捃輿師之異言,撰為《注法華》。逮乎梁初光宅法師,師受中興,獨為雄匠,嘗講《法華》,屢感天雨華之徵,又謂燈明佛之所曾誦茲典。方策所詳,不亦誣矣。第恨其所注疏記厄之當時,漫弗復存。唐宋而降,豐聞碩學皆不及睹,而幸獨此方存焉。敢請以其所褚刊行于世,克壽其傳,庶幾使後乎千百世之人,賴之遡乎千百世之上,若同堂接膝而相摩軋。此豈細故也哉!」予欣然歎曰:「韙哉主言!夫天台之道,迨至荊溪克任荷負,尤加光顯。竊閱其箋釋於玄文,台家宗體一翕一張,靡不昂然精覈震發。然至析丹丘㪺酌於光宅,鋤剗乎玄論之意,令人嘅焉不能無議。蓋不窺二書故也。其嘉祥《玄論》已行于世,此疏尚未及翻刻,予亦甚歉于衷。以誼不忍辭丞欲鏤梓以公同好。」或謂:「古之消釋此經,南二而北七,各以長相當,莫之適從矣。惟我天台,奏師子絃、投師子乳,其說超絕,宜廢古今。猶若龍燭之於螢爝,照曜雖多隱而弗見。嘗謂的傾光宅餘則自潰。以此觀之,區區亡編之傳,足以彌縫,何闕耶?」予曰:「子之言也噫。知天台之非不高,而不知光宅之非不深,莫認荊山之璞,奚覩赤水之珠,雖諭斤運之巧妙,而不喻堊質之尤難也。況聖慈純化,或貶或褒、或搥或砧,總在成於器不在乎迹。不師其迹善,學下慧者也。若徒有優於迹而弱於實,錮諸古而牖於今,猶迂轍以即塗、膠舟而求濟。此非特疏乎光宅,寔亦不肖于天台者也。且又近代叨襲翏翏苟簡之弊,援以屑屑臆鑿之見,而日趨非、日趨虛,言如近而彌遠,理似邃而愈淺。嗚呼!際之末運,盡力其間而不相逮者,其能莫愧于斯哉。此予所以僣升篇首,數思砭今而復古也。」不以人廢言,則予可無慮矣。夫予可無慮矣夫
旹
元祿歲在丙子孟春日浪華後學?鳳潭槃談謹敘
法華義記卷第一
光宅寺沙門 雲法師撰
釋迦如來初應此土,乃欲覺悟長迷遠同極聖,但以眾生宿殖善微、過去因弱,致使五濁障於大機,六蔽掩其慧眼;又嶮難長遠生死無際,是故不可頓明一乘因果大理。事不得已,故初詣鹿苑,開三乘異因,指別為趣果。如是荏苒,至於《大品》明教度人,《菴羅》說法弘道,經年歷歲,猶明異因別果長養物機。於是八部四眾積年覩聖,曩日修福遂令五濁障輕大乘機動,至今王城始稱如來出世之大意,破三乘定執之心,闡揚莫二之教、同歸之理。于時且廢權於往日,談實於當今,明因則收羅萬善以為一因,語果則復倍上數以為極果。
今言妙法者,妙名是絕麁之奇,語法則因果雙談。何者?昔日佛偏行六度為因,感有為無為二種之果。若論無為果,只斷分段結使,三界報亡為之果。初言八十、後言七百阿僧祇住世,以己所得傳化未聞,小小益物作有為果用。然此因、此果未盡為極之美,稱之曰麁。今日明因,總括萬善為同歸之路,將三乘行人度五百嶮難,遂到寶所,亦有二種果。斷絕三界內外兩因,滅除此彼二報,無為果極。有為果用者,種智一朗佛果齊明,理而推之,于時則應入無餘涅槃至寂然之地。但大悲之意不限,度人之心無窮,近藉神通之力,遠由大眾萬行之感,遂能延金剛心留住於世,壽命無窮益物無崖,故能常應在三界之中,殊形入六道之內,使見色聞聲之徒生莫二之大福,是則因絕眾麁之名,果極唯精之極,是故因果兩法俱稱為妙法。
蓮華者,外譬一物必花實俱有,若談蓮家之花則如果家之因,若語花家之蓮則如因家之果,是故此經家要雙明一乘因果似若此花,故借譬受名,故云蓮花。
經者,蓋是佛教之通名,聖語之別號,然經之為義,本訓常訓法,常是不壞之稱,法是可軌為目,欲明詮之教不可移易,先聖後聖不能改其長度,天魔外道不可爼壞此法,令其不害理,故稱為常。從之者則離惡行善、出凡登聖,故稱為法也。然經中正明因辨果,但因果兩法喻若蓮花,今舉所明理以目此教,故言妙法蓮花經也。
次辨廣釋。前敘大意竟,次更細解。何者?今言妙法者,是因果相待之名,對昔為論,昔日因果俱麁,今日因果俱妙也。先明兩因,後辨二果。相待之名但今日稱妙備有三義,昔日稱麁亦備三義。言今日備三義者,一明今日因體長故稱妙,即對昔日因體短故稱麁。二者明今日因義廣故稱妙,即對昔日因義狹故稱麁。三者明今日因用勝故稱妙,即對昔日因用劣故稱麁。所言今日體長昔日因體短者,昔日止修三界治道為因,不及三界外治道。且自當昔日之時,不道更有三界外之治道也。今日長者縱論,自發心以上迄金剛以還,三界內外治道,一切萬善以為因體,此則今長故妙、昔短故麁。復言廣狹相對者,昔止言偏行六度不及其餘諸行,此則是狹義也。今日明因橫論,是善遍行逢福盡修,此是廣義。今廣稱妙,昔狹稱麁。第三言用有勝劣相對義者,但煩惱有二種:一是四住地煩惱,二是無明住地煩惱。但昔日因力止斷四住煩惱,不及無明住地煩惱,此是用劣之義也。今日非唯止斷四住煩惱,亦斷無明住地煩惱,此是用勝之義也。是故今昔兩因麁妙如此也。
今果對昔果亦各有三義。今果有三義者:一明今日果體長,即對昔日果體短,第二義言今日果義廣,即對昔日果義狹,第三義言今日果用勝,即對昔日果用劣也。所以言今日果體長者,但昔言果止言壽命八十七百阿僧祇,今日明果壽命長遠復倍為數,是故下經文言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取五百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國土墨點取為喻,言壽命復過於此,但昔日無有如此之壽。然羅漢.辟支不無邊際智所延之壽,然終自無有長遠之期,是故以今日長遠之果對昔日短促之壽,昔麁今妙其義如此。第二言廣狹相對,但昔無為果不足,只有斷分段生死無為而已,今日斷兩種生死故,無為為具足也。昔日有為果體有功德智慧,然功德未圓、智慧未備,唯照有量聖諦不照無量聖諦,亦可唯照三因三果不照一因一果也。唯有盡無生智為體義狹。功德未圓者,但慈悲三界內眾生不及三界外眾生,故稱未圓也。今日明有為果智照八諦,復照一因一果功德,為論慈悲於內外眾生,故功德智慧圓而且備。然今廣故妙、昔狹故麁。第三明果用勝劣相對者,然此果更無別用,祇是殊形萬象神通益物,下文言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非唯止在靈鷲益物,亦復分身十方度人,見形者三毒滅,聞聲者四倒除。但昔日之果不無小小說法,然不足是語,是故以今日神通無方益物之用勝,對昔日之用劣,昔劣今勝,劣者為麁、勝者稱妙,二名相待其意如此。
又復作一種解,因果各判為三。言因三者:一者體廣、二者位長、三者用高。體廣者,收羅五乘諸善為因,體得言廣也。位長者,今日明因位從發心以上極至金剛,治五百由旬嶮惡道,故言位長也。用高者,今日所感明因所感之果,果出於五百由旬上,能感之因用何容不高也。因正以感果為用,所感已高,能招事成不下今日。果備三義者:一者體廣、二者用長、三者位高。所以言體廣者,此有二義:一者功德圓,昔日不導一切眾生成佛,則慈悲功德不滿,今日明悉趣佛果故,所以稱廣也。五乘諸善相與成佛,果上更有五乘習果之義,故稱廣也。智慧亦廣,今日更有照一乘因果之智,故稱廣也。二用長者,果以何為用?正以化物為其用,所以住世至無量劫者,據欲神通益物,所以用長也。位高者,今此佛果位在五百由旬之上,故稱位高也。迴換之意,諦思可得。
就此經所明長壽之義,但昔七百阿僧祇為短,今復倍,稱位長。然今者更無別長,只續昔七百阿僧祇為長。如柱長五丈,埋藏二丈,唯出三丈,覩三丈為短,又出二丈則有長義,但無別有長,正以今二丈續昔三丈有五丈之用也。壽命亦爾,昔七百為短,今復倍為長,但無別長續短成長,無異三丈是短是麁,今日復倍是長是妙也。此是無別長義家義。今明因三義,竝是顯一句中,不在開三句中;明果三義,竝是顯遠句中,不在開近句中也。法者非是軌則故名法,法名自體,明所妙之法各有體。然法語通漫無的因果,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知此法妙因妙果法也。此位既以因果為體,故借蓮花為喻。
經者,訓法訓常為義也。若具存胡本,應言薩達摩分陀利修多羅,外國云薩,此方言妙,天竺云達摩,此翻為法,胡云分陀利,此方云蓮花,外國云修多羅,此方對經;今具存此土之音,故言妙法蓮花經也。所以知妙名翻薩者只是善,然惡既是麁鄙之法,善即是精妙可珍,如讚詠唱薩,則是唱善,善即是妙。復言法翻達摩者,此則與三寶義中法寶相會,外國云達摩,此方言法寶也。《大智論》云:外國云分陀利,此間言蓮花也。修多羅既是外國語,然經出之時,翻譯之始,仍用經字代修多羅。然經既訓法訓常,是故《大智論》解修多羅備有五義:一出生、二微妙發、三涌泉、四繩墨、五花鬘也。五義之中有涌泉、繩墨,今取二義與法常相符。何者?涌泉無窮,此與常義相會,繩墨之用,本除斜取正,正而不斜,可軌可則,此與法義相符。曲解經字,如《大涅槃義記》所述也。
若汎論眾經標題差別不同,略述所見可有五種。何者?一者單法標經、二者單人標經、三者人法兩標、四者但譬標經、五者法譬雙舉。單法者,則是大般涅槃者圓極佛果之法,故知單以果法標經名也。人標經者,則是《四天王經》、《樹提伽經》也。人法兩存者,即是《維摩》、《勝鬘經》也。但譬標經者,即是《成實》所云《斧柯喻經》也。法譬雙舉者,即是此《法華經》,上出妙法,下出蓮花為譬,緣此得雙顯因果之義。夫水陸所生類雜無限,今的取水生蓮花以譬因果者,此花不有則已,有則花實必俱,用此俱義譬此經因果雙說也。
尋諸經宗旨要略有三:一者以因為宗,二者以果為宗,三者以因果為宗也。以何故者?如《勝鬘》、《圓經》單以因為宗,語萬善之因,明同歸之路,括五乘皆無異路。又有單果為宗者,即是大小兩本,是故首稱涅槃。涅槃之號是極果總名,非是因地通目。今此《法花》則以因果為宗,自安樂之前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自踊出之後開近顯遠以明果義。夫欲識經旨歸,唯應諦思經題,是故《勝鬘經》昔呼目一乘極教,經初標宗矣。今此經首題稱言妙法,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用蓮花為譬,雙顯因果二理也。然《勝鬘》雖明一體三寶,此則為因,故明果下唯結言說入一乘,不結一體三寶,此則單以因為宗。然《涅槃經》亦言護法得金剛之身,不殺感長靈之報,雙明緣正兩因,具述佛果之業,此亦為果故明因,終不以因為宗,是故開宗之始、辨義之初,仍言禮今施汝常命色力。今此經明因之處亦有果義,即言開佛知見,辨果之中亦有因義,即言久修業所得,前則為因故明果,後即為果故明因,故知因果雙說是經正宗。此意是光宅法師今述而不作也。
尋諸經品目,皆非佛語。何以故?然但佛說法時直爾散明因辨果,正是八音妙響說法度人,乃至無有文字紙墨,況復諸品,但隨根性有五時差別,于時時眾如說修行,但阿難比丘曩劫懷願親承金口,佛滅度後仍採拾三藏具述五時,致有書寫紙墨卷盈世界,欲令後代時人雖復不覩真容、親聽金口,覽卷尋文徹見始終說法大意,故作諸經品目。故知皆是出經者制,亦可密承聖旨述而不作。照然品義,只以類例不同所明各異之義也。
今一家所習,言經無大小例為三段,三段者:第一詺為序也,第二稱為正說,第三呼曰流通。然今三重開科段,第一開作三段自有三階,初釋名義序,以緣由為義,為正說作詮序也。正說者,正明一經大意蘊在其中,顯同歸之因、明長壽之報也。流是行為義,借譬為名,通是無壅塞為義也。三段名義如此。三段文句起盡處者,初序品一品則是序段,第二從方便品以下訖分別功德品中,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十四品半經,是經之正說,因果兩法顯此文中也。第三流通者,分別功德品中從彌勒說偈後長行初,言佛告彌勒菩薩,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當知以為深信解相以下盡經,凡有十一品半經,皆是流通付囑。
次明相生,夫聖人施教度人、明理化物,有此三種說者:第一,凡夫昏迷情重染著意深,三毒自纏五塵為累,是故將明妙理之前,先現殊常之相。時眾既眼見異相、耳聞異聲,開動物情生未曾有意,是故文殊言: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乃至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緣是義故,時眾相與,欣心澍仰,冀聞妙說。是故第二,如來從三昧中起,仍告八部大眾,明同歸妙因、辨長壽極果,說法度人隨根授道,會前三乘歸同一路,隨器大小皆得利益。第三,流通說者,于時乃應息八音之教、罷化人之方,但自如來大悲之意不限、度人心無窮,欲使此一乘因果妙法遠播未聞,千載不絕,且又欲示聖人善始全終,是故有此第三流通說也。然則三段名義如前,起盡如次,相生意致如後也。
次第二重,又就此三段之中各開為二。序中二者,第一,從如是我聞訖退坐一面以來,詺為通序,正明眾經通有,稱通序也。第二,從爾時世尊四眾圍繞盡品,詺為別序,正言眾經各異、部部不同也。故如欲說涅槃,大音宣告、放光動地以為別序;欲說勝鬘,父母送書以為別序;欲說維摩,長者獻蓋為別序。此經天雨四華、地六種動為別序也。然通序亦名證信序,明佛法理同;別序亦名開發序,明此經意異也。正宗中有兩段者,但此經只以因果為宗,是故第一方便品以下,盡安樂行品有十二品經,正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譬蓮家之花也。第二從踊出品以下,竟分別功德品中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兩品半經,詺為開近顯遠以明果義,喻若花家之蓮。前辨因義,後明果宗,然則因果雙說,經之正體也。第三流通中有兩段者,第一從彌勒說偈後長行,言佛告彌勒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以下,竟妙莊嚴王品,有十二品半經,詺為化他流通。明此一段高行菩薩非唯自能受持讀誦,復能傳授未聞,是故維摩經言: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第二普賢勸發品一品,詺為自行流通。所以爾者,前藥王妙音等諸大菩薩苦行通經,皆亡身濟物沒命度人,但始行菩薩未全能爾,便於通經之道生退沒之心,是故如來勸人言,若使不能喪身護法弘經化他者,亦可自能受持讀誦,自受持讀誦即是自行流通。何故然者?若使此人不自受持讀誦者,經於此人則不流通。此人既能受持讀誦,經於此人得流,即是通也。
次第三重開科段者,減一明義。通別兩序各開為五,明因辨果。二正說中各開為四,化他自行二流通中各開為三也。
通序五者:第一如是,第二我聞,第三一時,第四出說經住處,第五從與大比丘眾訖退坐一面,列同聞眾也。別序五者:第一眾集序,第二瑞相序,第三疑念序,第四發問序,第五答問序也。從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訖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第一,詺為眾集序也。從為諸菩薩說大乘經訖以佛舍利起七寶塔,是第二,詺為瑞相序也。從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下訖今當問誰,是第三,詺為疑念序也。從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竟四言偈,是第四,詺為發問序也。從是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盡品,是第五,詺為答問序也。
今第三重料簡,若直對正說明此五序相生者,只由爾許徒眾天龍八部聚集,然後得說此經,即是待伴漏盡,是故眾名為序也。由先現瑞相然後得說此經,瑞相即成序也。由時眾懷疑抱念然後得說此經,疑念即成序也。由有發問故然後得說此經,發問稱序也。由有答問故然後得說此經,答問即成序也。又此五序有次第相生。所以現有端相,正由大眾聚集故,第一生第二,所以懷疑抱念由見瑞相故,第二生第三,所以有發問由有疑念故,第三生第四,所以有答問者由發問故,第四生第五也。又有倒相生義。何者?如來所以從三昧起說此經者,由文殊師利答彌勒問,仰測如來心應說法華,故正說之由藉文殊答而生。文殊所以答問者,由彌勒發問故,彌勒所以發問者,由大眾有疑念故。又大眾所以有疑念者,由覩瑞相故,又如來所以現此瑞相者,由大眾聚集故也。
正說第一段明因中有四段者,第一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懷疑致請,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第四別流通開三顯一之義也。從方便品初,訖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以來,是第一,詺為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所以爾者,但三乘行人執昔日三乘方便教,鏗然言爾謂三家所行其道必別,忽聞如來道,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又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今言是方便,昔日言理極於此,今日更有真實可說,是故執三情動、疑一意生也。從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眾以下,訖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以來,是第二,詺為大眾懷疑致請。是則執情既動有可除之義,疑心既生堪為入道,是故論云疑者解之津也。《大涅槃經》云:寧墮疑中莫入見叢也。然則執動生疑請情又至,是故從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以下,訖授學無學人記品,有七品半經,是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然則時眾相與解無三之理、信同歸之義,於明因段中粗已周足,是故從法師品、見寶塔品、持品、安樂行品,有四品經,是第四,詺為別流通開三顯一,是別流通開三顯一因義也。
辨果之中有四段者,第一別序開近顯遠動執生疑,第二略說開近顯遠動執生疑,第三懷疑致請,第四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也。從踊出品初,訖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四行偈以來,是第一,詺為別序開近顯遠,即是別敘壽量之義也。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下,竟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以來,是第二,詺為略說開近顯遠動執生疑。所以爾者,如來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如來自言壽命八十,或言七百阿僧祇,而今踊出菩薩皆久殖德本積行深遠,非始發心人,而佛自言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若實壽八十、七百者,云何言久遠教化是等人?是明執八十、七百之情動,疑長遠壽之意生也。從爾時彌勒菩薩等心懷疑惑怪未曾有盡踊出品,是第三,詺為懷疑致請也。從壽量品初下入分別功德品中盡是彌勒說偈訖佛長行以來,一品半經,是第四,明如來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也。
今因中四段、果中四段,有三同一異,何者?果中第二略說開近顯遠動執生疑,因中第一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此一同也。果中第三時眾懷疑致請,因中第二舍利弗等懷疑致請,此二同也。果中第四廣說開近顯遠斷疑生信,因中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此三同也。蓋是三段名同、三段意異也。一異者,果中有別序、因中無別序,果中無別流通、因中有別流通,是一異也。
今明因中無別序、果中無別流通者,此同是近故。何以故然?今明因中無別序者,此去通序近,不假立別序也。果中無別流通,此去總流通近,不假立別流通也。復言因有別流通、果中有別序者,此同是遠也。今明因中有別流通,此去總流通遠,是故立別流通。明果中有別序者,此去通序遠,是故立別序也。
二流通各有三段者,化他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分別功德品中,從彌勒偈後長行初佛告彌勒菩薩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以下半品經,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品,凡有三品半經,先明弘經益物者勳重報深,命覓弘經之人。第二從神力品初五行一文,明下方踊出菩薩堪弘經者,受命流通也。第三從神力品中,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大眾前現大神力以下半品,囑累品、藥王菩薩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品,凡六品半經,正明如來以經付囑也。
自行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經家先明普賢菩薩為勸發,故從東方來此土也。第二,從白言以下,正明普賢菩薩與佛問答,緣是得勸發時眾四種聞經因緣,生受持之意也。第三,從說是普賢菩薩勸發品時盡經,廣明時眾聞法得益多少,結成自行之義也。
問者言:第一通序亦是別序,何以知然?故如王城之處得說此經、不得說《涅槃經》,?尸城處得說《涅槃》、不聞說《法華》,如此流例,處所各別事義不同,豈非別序?解釋者言:不無此義。今所論者,諸經明住處,相與為證我聞不謬,故成通敘。言不無此義者,故如諸經同聞人,使有兩義,有通序義,是故通序中有。又有別序義,下別序中言爾時世尊四眾圍繞,四眾即是前同聞人,又如《涅槃經》中通序中與八十億比丘俱,下別序又言時八十億比丘俱,彼此兩經前出為證一時,後出為正說作序也。難者言通中有五序,證信義同,故稱通序。別中有五序,望正說義等,亦是通序。二義既齊,亦可前稱別序,後稱通序。解者言前證五義同更無別,後望正說更有別意。何者?此經五別為因果作序,大經五別為常住為序,意致不同義則顯然。
今言如是者,此是通序之第一也。有人解言:文則稱如,理則稱是。又有人言:如明無異,是辨無非也。今一家所習,言如是兩字更無別意,正為總舉一部經為我聞作詮敘,言如是一部經我佛邊聞也。
我聞者,此是通序中第二,表明阿難述而不作,正言如是一部《法華經》我從佛邊聞,非我自造。所以爾者,但佛在世時開教度人明理化物,尚有性執取斜見不信受者,況如來我滅後人情澆偽率易可化?然阿難實處亦可已成種覺,借其學位無謝法王,今據迹談事,是三乘之中,小乘學人等是小乘,小乘之中自有四果,阿難是初果須陀洹位,忽登法座有所宣說,撫臆論心未易可信,但不達之徒多以小廢道,如來既懸見末代有必然之事,是故誡勅阿難出經之時先白四眾言如是,一部經我從佛邊聞非自造,于時四眾既意重如來心尊至極,聞傳佛語信受無疑,是故《維摩經》言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謂也。師習不同意致如此也。
一時者,此是通序中第三,明阿難佛語可傳之意不虛。此經既是如來應機適會之教,云何祕而不傳?夫涉言化物凡有兩種:一、不見根性盲心說法,二、審見根性明理化物。然不見根性而說法者,凡有三種:一者、闇會前人根性,此則益而不損;二者、不稱所宜,此則損而不益;三者、承平不益不損也。見根性中乃有差降,今論極照,莫過如來說法唯益不損,是故可傳。今言一時,正明此教與機同會無差,故如此人且時堪聞三段,如來即於且為說三段。四諦亦然,但不見機者有逗機之過,有後機之失,如來無有逗機之過、後機之失,故稱一時也。
佛住王舍城,此下是第四,出說經之處,此住處即證成我聞,汝言如是一部經我從佛邊聞,若使審憶聞經之處,我聞之言可得信受,若不憶聞經之處,我聞之言云何可信?是故出聞經之處,證我聞不謬也。今就此出說經之處自有二階:一廣、二狹。王舍城是廣也。然外國之法,國若大者,別有國名,國若小者,從城立號,但王城因緣從來舊聞不假記也。耆闍崛山中,此是第二階的出住處。然王城處凡有五山,未知如來的在何山?今的明佛在耆闍崛山中說《法華經》,外國言耆闍崛山,此方言靈鷲,言此山中往古諸人服藥學道成仙,又山頂有似鷲鳥,故言靈鷲山也。
與大比丘眾此下訖退坐一面,是第五,出同聞眾證成一時。前言應機之教不可不傳,今未知與誰根性相應?今出此徒眾,明與此萬二千人根性相應,乃至天龍八部相應也。難者言:何故不證成如是耶?解言:如是兩字止為總舉一部經,更無餘意,不假證也。
今就此同聞眾中自有三段:第一人先列聲聞眾;第二從菩薩摩訶薩以下,即列菩薩眾也;第三從爾時釋提桓因下訖退坐一面,列凡夫眾也。但眾來之始未必如此,黑白前後無的次第,蓋是出經者比次前後令條然可視。又欲分別高下目銘凡聖,致使有此次第也。
又意致尋求則有事有理。所言事者,聲聞常在佛左右,旦夕承奉不辨於遊方益物,唯護戒清淨形跡交密,是故在前而列,尚其親密之懷。菩薩既以慈悲為先,荷護度人為誓,無方利物化他為務,不得常在佛側旦夕侍覲,形跡交疎,於中而列也。凡夫進則不及菩薩,退則有謝聲聞,唯以五塵自?受愛染為累,是故經家貶其凡猥,在後而列也。理者,聲聞背生死苦樂涅槃樂,凡夫樂生死苦背涅槃樂,是故聲聞在前凡夫在後。何以知然?聲聞之人為三毒所惱八苦所煎,是故棄背生死之苦、樂求涅槃之樂;凡夫愛著有為憎壞無為;菩薩則兩捨居空,雖樂涅槃,不同聲聞畏生死苦自求涅槃,雖樂生死,不等凡夫有愛著之心,但為求化他常求利物。是故《維摩經》言:不捨有為,不住無為,此之謂也。二意如此,三眾可見。
今且就列聲聞眾中自有兩段:第一、意學無學二千人,以來先列聲聞比丘眾僧也。第二、從摩訶波闍波提下竟耶輸陀羅,此則列聲聞比丘尼眾也。所以有此兩段者,為欲取男女尊卑兩別也。又就僧尼兩眾之中,各有二段。僧眾二者,第一、與大比丘眾下竟大阿羅漢,詺為有名聞眾。何以知然?此一萬二千比丘常隨如來處處說法,天上人間殊方異國遠近知聞,詺為有名聞眾也。第二、從復有學無學二千人以下,詺為小名聞眾,未必常隨如來、不盡為遠近知識也。尼眾亦然,至時當道。
今且就初眾中自有六段,第一先談人類、第二稱眾數、第三明階位位登無學、第四歎德、第五列名、第六如是下即釋疑結句也。今言與大比丘眾者,此是第一,明其是出家丈夫之類也。問者言:何故不得羅漢是類、比丘是位耶?解釋者言:所言位者,本據得果報處,今云羅漢,此則位居極果,何異初地二地之位?但菩薩心行長廣唯製因位,聲聞情意狹劣唯製果位,此處為異也。難者又云:今言比丘即是出家之位,非在家之位。解云:不無此義,但此處義隱。今就出家眾中明其有類有位,何異俗間仕官之人亦有類有位耶?比丘是天竺語,此間無的名翻譯,古舊相傳,皆以三德釋之。若使備此三德乃稱比丘,何者?一曰怖魔、二言破惡、三者乞士也。魔羅是外國語,此方言殺者,若通途為論,一切惡知識盡皆是魔,今的明者據第六天魔。然第六天魔未必常爾,但偶於釋迦一化不信正道,今一人出家魔宮振動,所以爾者,此人發意踰越生死永棄五塵出魔境界,非止滅魔一人,然此人復有一燈之化,是故魔宮振動六師慴怖也。第二破惡者,即是修戒定慧,防身口七支諸惡及意地三毒四倒九十八使,此使諸惡法是累中之甚、妨道之巨患也。第三乞士者,夫出家之人不可終日自營,非唯增長貪愛故,亦妨亂行道。雖然本出家之意以身許道,但有累之身未能亡喰,復應將護身命行道進德,不可空棄一身徒勞剪落,應須携盋到家資身行道,是故淨乞自活表示清素。又此三德次第相成。問:此人何故猶能怖魔,餘人不能?只由此人能破煩惱惡故。復問:此人何故能破煩惱惡?只由淨乞自活也。
萬二千人俱,此是第二,稱其數也。
皆是阿羅漢,此是第三,明此一萬二千人階位,位登無學也。羅漢亦是天竺正音,於此亦無的翻譯,相傳舊解亦以三德釋之,備此三德乃稱羅漢。何者?第一不生、第二殺賊、第三言應供也。若使此人後猶生三界流轉六道者,非謂羅漢。今明羅漢之人,一殂之後不復受生,既斷絕生因、生果亦亡,故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之謂也。第二言殺賊者,賊之為用,能奪人財寶、傷人身命,今明九十八使煩惱諸賊,無過瞋恚斷人慧命,是故《遺教經》言:劫功德賊無過瞋恚。明諸羅漢,結賊已亡,功德不失,慧命長存,是故《維摩經》云:行羅漢慈破結賊故。第三應供者,此人智斷既圓堪生物福,亦取譬良田有秋收之實,是故下經文言:我等今者真阿羅漢,一切皆受人天供養。又此三德亦得相成。只問此人死後何故不生?正由殺煩惱賊。又問此人何故能殺煩惱賊?由有應供之德故。亦有倒相生義,那得有此應供之德,只由殺煩惱賊故。云何得知殺煩惱賊?此人死後不復受生也。
今將比丘三德來成羅漢三德,用羅漢三義呼比丘三義。何者?比丘怖魔之德以成羅漢不生之德,比丘破惡之德以成羅漢殺賊之德,比丘乞士之德以成羅漢應供之德。出家之始詺為怖魔者,為令終成不生之德,若唯存怖魔名不成不生之德者,雖有怖魔之名,無有怖魔之實,若使在始有怖魔之名,終成不生之德者,真是怖魔也。破惡之德又成殺賊者,故如臨陣執刃能令前陣星散者,此則破而非殺。若使執刃能入陣,能令當却無遺亡頭失首者,乃稱殺賊。然九十八使有根本枝條,若使出家之名有始折伏枝條,終則永斷根本,可謂真殺賊也。乞士之名成應供者,在始雖復到家至戶淨乞活命,然未盡活命之方,終則端坐侍至事同化他,是故如來立比丘三義,令終成羅漢三德。名不徒設,意致如此也。
諸漏已盡,此下是第四歎德,凡有五句,詺為依位歎德。初言諸漏已盡無復煩惱,此兩句歎羅漢不生之德,根本無明本是漏也。今所明者是業及潤生,明諸阿羅漢業及煩惱生因既盡,故言不生也。逮得己利,此一句即歎羅漢應供之德,明諸羅漢智斷既圓堪受物供應養,即是己利也。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此兩句即歎羅漢殺賊之德。盡諸有結,此句正歎殺賊。心得自在,此句結成。欲明諸結盡時心得自在,心得自在時諸結盡,其無前後而義有始終,只得言諸結盡故心自在,不得言心自在故諸結盡也。
其名曰,此下是第五列名。雖有一萬二千羅漢,今略列二十二。又阿若憍陳如者,阿之言無,若之言智,詺為無智。憍陳如是外國姓,此方無翻。所以爾者,佛未出時此人是外道,唯計有為病,如來出世知其根熟,為說無生空理,後得羅漢。明此人從無生空理生智,故言無智憍陳如也。摩訶迦葉者,摩訶言大,迦葉是姓,此翻為龜也。所以呼為大者,異不三小迦葉,故呼此人為大也。優樓頻螺迦葉,此下三人皆是兄弟,領五百徒眾各在一處,迦葉猶是姓也。優樓頻螺者,是外國音,此間翻為木蓏林。明此人昔領徒眾住在木蓏林中,今因本住處為名也。伽耶迦葉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領五百徒眾住在伽耶城中,如來往化即捨邪徒正得羅漢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那提迦葉,迦葉猶是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是外道,其人事外神,領五百徒眾住在那提河邊,值佛受道得羅漢道,猶以昔河為名也。舍利弗者亦是外國音,舍利言身,弗之言子,其母名身,故言身子。後得羅漢,其人聰明第一也。大目揵連者,亦是外國姓,此方無翻,字?律陀,是樹神名也。其母無兒,恒祠樹神乞子,後得子時,其不達業行謂言樹神所惠,因此立名但謂?律陀也。既值如來得阿羅漢果,其人神通第一。又與舍利弗至心周旋,要先得道者誓相報語也。摩訶迦旃延者,摩訶大也,旃延是姓,既得羅漢,其人論義第一也。阿㝹樓馱者,亦是外國音,此間翻者,阿之言無,[菟-?+?]樓馱言貧,謂無貧比丘。此羅漢乃非多積財寶,但凡所至處衣服飲食觸事勝人。此人昔日五百世中,廣行布施給救貧窮,今餘報未盡稱無貧。劫賓那者,亦是外國語,此間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來知其根熟,仍化作老比丘與同共宿,即於爾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賓國人,從國受名。前解必然,後未必爾也。憍梵波提者,外國名,此間言牛呞比丘。此人雖得羅漢,猶有二事似牛,一者口中空喘、二者其脚跡似牛蹄,常被諸比丘諸譏咲,如來神力接置梵宮,然諸天不咲,故接置天宮,仍說往緣,謂此人昔日五百世常作牛王,是故《無量壽經》言:尊者牛王,即其人也。離波多者,此間言星宿比丘,其母無兒,恒拜求星神,後得有子,既不達業行謂為星惠,故言星宿,亦言假合身也。畢陵伽波蹉者,亦是外國語,此間言餘習比丘,罵恒水神事也。諸比丘問佛,佛說因緣,謂昔五百世中,常作獄卒,既得羅漢猶有餘習也。薄?羅者,此間翻言善容比丘,能舉動容儀可觀也;又持一不殺戒得五不死報也。摩訶?絺羅者,此間翻言摩訶謂大也,絺?羅言膝,謂大膝比丘,即是長爪梵志,是人舍利弗舅也。難陀者,譯為歡喜,明其人過去世中常行忍辱,今身見者皆生歡喜,又即是佛弟也。孫陀羅難陀,是佛小弟,其人在俗有婦名孫陀利,今舉其婦標之,令知是小弟也。其人雖得羅漢但餘習未盡,於祇陀林中常行不等之心,現在作羯磨師,過去有分魚等事也。富樓那者,姓彌多羅尼子者,此翻為滿願子也。是故《無量壽》言:尊者滿願子,即其人也。須菩提者,譯為善吉,明其人有德,常以吉事利人。所以爾者,此人昔於福田所生嫌嫉之心,仍流轉地獄無窮受苦,今者立誓,誓不惱他,是故《涅槃經》云:若有眾生嫌我坐者,我當終身立不移處,行臥亦爾,誓有所為作於物為吉也。阿難者,譯為無染,其人形容可愛,常隨如來人中天上,瞻五塵之色、見可愛之境,常求利物,無有愛染之心,又得須陀洹果,總持第一也。羅睺羅者,譯為障,由塞鼠穴因緣,六年處胎,因此名為覆障比丘,亦得須陀洹果也。
如是眾所知識,此下第六段,釋疑總結。時眾疑言:萬二千人中,唯有一萬一千九百九十八人是阿羅漢,阿難與羅睺羅此二人,自是須陀洹學人之類,今何故與無學人同耶?解言:此二人雖是學人,然為大眾亦知識,是故類入有名聞中與大大阿羅漢等。問者又言:頗有小阿羅漢,故今言大阿羅漢耶?解言:羅漢位齊,實無大小,今形七種學人詺為大也。問者又言:七種學人不名羅漢,何所形耶?解言:聖人立名有通有別,別則不爾,通則皆然,何異須陀洹人亦名為學。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僧眾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呼為少名聞眾,未必常隨如來也。就此眾中,准前亦應有六義,但前眾既已備明六段,今此眾中唯有兩段,第一、言學無學,即是談其階位,但出二種,初言學即是七種學人也,次言無學即羅漢無學也。第二、言二千人,即是談其數也。
摩訶波闍,出家聲聞眾中有二,此下是第二列尼眾,亦證同聞也。又言尼眾亦有二種:初有名聞,後是有小名聞。第一言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詺為有名聞眾。何以知之?備二義故。一、在家為論,即是佛姨母,為如來所尊。二、就法義,蓋是女人中出家先首,為大眾知識,故在先而列。第二言耶輸陀羅比丘尼,此詺為小名聞眾。何以知之?亦有二意:一者、在俗時不為如來所尊,二者、法中往取,此人出家復晚,不盡遠近知聞,形前尼眾呼為小名聞也。各有三義,今就有名聞眾中有三義者,第一、言摩訶波闍波提,此是出其名也。摩訶言大也。波闍波提言愛道,謂大愛道也。第二、言比丘尼,此即談其人類,明其出家女人類也。與眷屬六千人俱,此是第三,敘其眷屬少多也。
羅睺羅母,此下是第二少名聞尼眾。亦有三義,初言耶輸陀羅,此則出其名也。第二言比丘尼,即是人類也。第三言與眷屬俱,此即明眷屬多少也。
菩薩摩訶薩,此下是第二列菩薩眾。所以中者,意亦如前也。今就此眾中亦有六段,第一談其人類也,第二敘其數,第三明其階位,第四歎德,第五列名,第六舉類舉數總結也。今言菩薩摩訶薩者,先談其人類是大乘人類也。若具存外國名,應云摩訶菩提薩埵。譯摩訶言大,菩提稱道,薩埵云心,言大道心人也。夫稱大道心人,必有二義:一長二廣。遠求佛果不中途取證,此心曰長;發意兼濟,此心稱廣。然二乘不逮,貶其狹短有謝菩薩也。
八萬人,此是第二敘其數也。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此是第三談其階位。但此中所談,據八地已上,明此諸菩薩居在不退位中。夫退有三種:一者位退、二者行退、三念退。自六心以還輕毛位,信首五根未成,遇惡友時能斷善根退入惡流,故稱位退也。第二、從七心以上訖六地以還,詺為行退,正明入忍之行有退失也。第三、七地一地呼為念退,正明二諦之念不恒,故言念退。然退之中亦有不退之義。何以知之?夫一善染神歷劫不杇,是習因之義不亡,招樂之義不失,應非是退;但六心以還,唯有一善染神不退。復有三種退義,即是位退、行退、念退,是故不得受不退之名也。又七心以上六地以還,亦有不退之義,位登信首五根不復流轉,乃至初地以上六地以還,心會無相之境,意入二諦之中,是故《維摩經》言:受不退,常寂然。所以不受不退名者,但位雖不退猶有兩退之義:一明入忍之行相似無漏無得而失,二明二諦之念不恒現在前,是故受行退之名也。七地菩薩位登初忍實無退失,入忍諸行興心即得,但雜相煩惱未盡,猶有出入觀異,致令二諦明解不恒現在前,故受念退之名也。今明八地以上菩薩永絕下地三種退義,位登法流長不出觀,念念皆明豈有念退?所以爾者,有其二義:一明位登此地不復進退學,二明枝惡未盡唯斷根本也。所以言於三菩提不退者,三菩提者正遍知道也,道者即是因也,正明此諸菩薩於無上正遍知因中不復退轉也。
皆得陀羅尼,此下是第四歎德段也。凡有十二句合作四重,又合四重以為兩雙。何者?初有三句歎德;第二從供養無量下有三句,詺為歎行;第三從以慈修身下有四句,名為歎體;第四從名稱普聞以下有兩句,詺為歎名也。所以為兩雙者,前二是德行,後二是體名。所以先歎德行後歎體名者,夫言體名則善惡通有、凡聖皆然,如來有體闡提不無,若言佛最善人便有體者,則闡提極惡應無有體,而今佛與闡提皆有體者,故知好惡不在體也。名亦如此,如來妙響流播共聞,闡提惡名天下皆知,故名體通漫凡聖皆有也。欲驗真偽未若有德有行,是故先歎德行後及體名。問者言:等是先歎,何故先歎其德後歎行耶?解言:為二義,一言德據其果、行據因,二者言德據現在為用、行據往日修習。果與現在二義相會,因與往日二義相符,是故先歎其德後歎行也。問者言:體名云何?解言:亦有內外。何以知然?要先有好體,然後有勝名外聞,是故先歎其體後歎名也。
又就此四段歎中各開為二。歎德中有二者:第一言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此兩句先歎內德,後一句名為外化。陀羅尼是外國語,此間譯為總持,十方諸佛所說妙法皆能總持也。樂說辯才者,有人解言是外化德,正言樂為人說也。今一家所習猶是內德。何以知然?有二義故,一理二教,理者本言四辯是智門非是功德,智慧門中本無外化,今言樂說辯才,即是四辯中之一,云何是化耶?教者即《大品經》云:解法智慧名為法辯,解義智慧名為義辯,解辭智慧名為辭辯,緣樂說智慧名樂說辯,緣樂說者只是前人機也。如聲聞之機樂聞四諦,緣覺之人樂聞因緣,只知前人所樂之法,法是前境,今舉境目智,故言樂說辯也。轉不退法輪者,第三句是歎德中第二意,名為外化,正明八地以上境智。輪者借譬為名也。世間者明輪有摧伏之義,今明輪體,取八地以上境智無三退,名為不退法輪,而俱滿眾生之性,喻若輪體之圓也。能令凡得聖,如輪轉義也;能折伏眾生之煩惱,如輪有摧伏義也。說此八地以上境智以與前人,故言轉不退法輪也。
歎行中有二者,初兩句正歎行,後一句證成。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此句先歎菩薩殖行之始也。於諸佛所殖種德本,此句歎行終也。此二句正歎行,但八地以上是眾德,七地以還是眾德之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此一句是第二證成歎行,不同二乘之行或歎或毀,初云隨順我法我即歡喜,復毀言燋穀種也。
歎體中有二者,一句歎身,三句歎心。初言以慈修身,此句歎身。問者言:八地以上唯有智慧,云何有身?解者言:本談應身,豈有實報?所以爾者,由曠劫行慈,慈本利物,應身得有由慈悲力,是故與樂拔苦,不關餘德也。善入佛慧,此下三句是第二,詺為歎心。又此三句即作三慧。初善入佛慧,此句明照空之慧,但初地以上七地以還亦入佛慧,未得稱善,唯有八地一入法流常照無生,故言善也。第二言通達大智,此句明照有之智也。第三到於彼岸,此句即總結空有,所以善入、所以通達者,良由到彼岸故也。夫理有淺深智成大小,七地以還未入法流,名為此岸;八地以上常照二諦長不出觀,名為彼岸也。名稱普聞,此下兩句是第四歎名。亦有二者:初句正歎其名,明此諸大士德行高遠名播之道,有識含情無不共知也。第二言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此即釋成此名,由此菩薩分身救物是故天下共知,故知釋成也。其名曰,此下是第五略列十八菩薩名也。如是等菩薩竟八萬人,是第六舉類舉數總結也。
爾時釋提桓因,列同聞人,有三段,此下竟退坐一面是第三列凡夫眾,所以有後者,意如前述。今就此中有六種眾即成六段:第一先列天眾、第二列龍眾、第三鬼神眾、第四阿修羅眾、第五列金翅鳥眾、第六人眾。今兩種料簡,初明不次第意,次明無六道意及無無色意。所以別尊卑不次第者,但如來在人中說法,阿闍世王即是王舍城主,主人有讓客之義,是故先列前五眾、後又列人眾。又客眾之中不次第者,但五客眾中天報最勝,是故先列天眾後及餘道。若客眾次第列者,天後列修羅,但龍有兩義故勝,一者是天眷屬、二者於人有恩。龍能昇雲降雨似天義,是以世人常言天雨。有此兩德,是故在前。所以列鬼神眾在次列者,然此眾悉諸天樂神,隨諸天後行,是故在之後列也。又此六段中無有六道。何以故?地獄眾生罪障報深重不能得來,唯有五道也。所以有六段者,但龍與金翅鳥同是畜生,今離為兩眾,故有六段也。又列天眾之中有所不盡,唯列欲.色界天不及無色。所以爾者,其二意:一據小乘經故,彼處無有色,既無有色不去不來。二明三界果報彼處最勝,由著情深妨受正道,即是長壽天難也。今且就列天之中自有兩段:第一先列欲界諸天,第二列色界諸天也。列欲界天中又不盡,唯列初二天、後二天,合有四天,略無中間二天也。又不次第。釋提桓因者,此是欲界第二天,是佛天上檀越,故在前列。外國名謂釋提桓因,譯言能為天主也。下名月、普香、寶光等,皆是帝釋輔臣,故次第下列之也。四天王天,此則倒列欲界第一天,即是須彌四埵頭首,亦各有眷屬也。自在天子者,是欲界第五化樂天,諸有所須能自化作也。大自在天子者,即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明諸所須皆是他人化作也。略不列第三炎魔天、第四兜率他天,既列前後四天,中間二天可知也。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此下是列天中第二列色界諸天。今言梵天王者,即是初禪梵王也。尸棄大梵者,即是二禪梵王也。光明大梵者,是三禪梵王也。等,即等第四禪天也。
有八龍王,此下是第二列龍眾也。此下龍神等四眾例皆有三:一者總唱數、二者列名、三者總結也。難陀者,譯言歡喜。跋難陀者,譯為善歡喜也。變為人形佛邊聽法,於人有染潤之恩,見人皆歡喜也。龍唯五時中不得變身,一眠、二睡、三嗔、四婬、五死時也。娑加羅者,因國得名也。和修吉者,譯為多頭,即九頭龍王也。德叉迦者,譯為多舌也。阿那婆達多者,譯言無熱也,諸龍相與連甲中有小虫唼食,故於熱沙中曝,復有熱沙之苦,唯此龍無小虫,故無熱沙之苦也。摩那斯者,譯為大身,則是繞須彌七匝也。漚盋羅者,池名也,此龍住在塸盋羅花池之中,因池立名也。
有四緊那羅王,此下是第三列鬼神眾,皆是帝釋作樂神。初有四神名為法樂,後有四神名為俗樂也。緊那羅者,翻為疑神也。初言法緊那羅者,此神絲竹之中顯出四諦之法。妙法緊那羅者,此神絲竹之內奏十二因緣法也。大法緊那羅者,此神絲竹之內顯出六度之法也。持法緊那羅者,應言總持法,經文略,此神絲竹之中并說三乘法輪也。有四乾闥婆王,此下四神是帝釋俗樂神。初言樂乾闥婆王者,直樂神無音聲者也。樂音者,有音聲者也。美乾闥婆者,無音聲中勝者也。美音者,音聲之中勝者也。
有四阿修羅,此下是第四列阿修羅眾。阿之言無,修羅言酒,詺為無酒神,為下善所得,實非是鬼,其多諂曲貶為神,神之果報率多嗜酒,此諸修羅神力因緣皆不飲酒也。婆稚者,譯為被縛。毘摩質多羅有女名舍脂,形容可愛為帝釋所重,即納還天上以為妃主,既主之後不與婦公交通,毘摩質多羅王即遣波稚領兵征伐帝釋。帝釋既奉事如來,常誦波若神呪,呪力因緣即令波稚被縛也。佉羅騫䭾者,譯言廣肩胛也。毘摩質多羅者,即是帝釋婦公,相傳無翻也。羅睺阿修羅者,譯為覆障。其人手脚甚長,有時以手障掩日月,故言覆障。
有四迦樓羅,此下第五列金翅鳥眾。有大威德,故言大威德也。身量實大,故言大身。欲食諸龍常得滿足,故言大滿。欲食諸龍自在隨意,故言如意也。
韋提希子,此下是第六列人眾。自有三:第一列名阿闍世王母韋提希,今舉母名子,故言韋提希子也。外國言阿闍世,此間譯言未怨也。第二與眷屬若千人者,總列眾類。第三致敬。以此類上五眾,例應各禮佛足退坐一面,經文略,故無也。辨通序竟。
從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以下竟品,是第二,詺為別序。正明眾經各異,部部不同之意,具如前述。又別序有五亦如前釋,一者眾集、二瑞相、三疑念、四發問、五答問序也。今就五別序中各開為二。眾集序中二者,第一正明眾集,第二從供養恭敬以下,即敘眾集體宜也。今言四眾圍繞者,此是第一正明眾集也。雖有天龍八部,莫過四類,即出家四眾也。供養恭敬,此下是第二敘眾集之體宜,就中自有總有別。初言供養即是總,下別出三業供養,恭敬即身業,尊重即意業,讚歎即口業,在口則譽揚聖德,意地則尊重如來,涉身則恭敬於佛,然此諸句皆是經家語也。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此下竟以佛舍利起七寶塔,是第二瑞相序,亦有兩段。第一先明現相於此土,第二於此世界盡見彼土以下,明現瑞相於他地。此兩段中各有六段,今初段中六種瑞相者,一說《無量義經》,二入無量義定,三者天雨四花,四者地六種動,五者大眾歡喜,六者佛放勝光明。又此六種瑞相合成三雙,初一雙者,動則說法度人,靜則入定觀理,此則動靜相對。第二雙者,上則明天雨四花,下則明地六種動,此則上下相對。第三雙者,時眾則內心歡喜,如來則外放光明,此則內外相對也。呼為瑞相者,相據於外,瑞據於內,然相即是瑞,瑞亦即相,但密報稱瑞、表異稱相。何以知然?然將欲顯說一因一果之理,明三乘行人同歸成佛,以此六種相報,眾生呼之為瑞,即此六種表必說法華名為相也。
所以《無量義經》為《法華》作遊序者,凡有兩家解。一家解言:此經明無量萬善同歸,皆成佛道之義,故名無量義經也。但《法華》所明正言無二無三,會三歸一,然《無量義經》直明萬善成佛,不言無二無三破三歸一,與《法華》有異,是故得有《法華》作遊序。第二家言:《無量義經》明無生空理不可邊量往求,故名無量,即此空是萬有之義也。是則《大品》、《維摩》亦明無相空義,何故不為此經作序?伊家通言居然如此,前明三乘後明一乘,此是真序,更欲何覓?解釋者言:五時次第不無此義,但執義之家好序太過。今明為《法華》之序,正明一時一坐,一部經教各自有序,何異五時之教皆有序、正、流通?今明《無量義經》猶是堪聞《法華》徒眾聞此經,但未說《法華》之前仍說《無量義經》,《大品》、《維摩》雖明無相空義,猶言三家行因為量,三乘得果不同,然《無量義經》言:夫行善者皆得佛果,是故有異《大品》、《維摩》。又直言萬善成佛,不明會三歸一,是故復異《法華》。既居兩過之間,是故得為《法華》作序也。此經是大乘教,故言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是佛所重,故言佛所護念也。即用此經表必說《法華》,即是相義。又有密報之能,即是瑞義也。
佛說此經已下,此是第二瑞相,只說《無量義經》竟仍入定之意,為欲譬坐令彌勒問於文殊,若不入定,彌勒便應問佛,是故入定興問有由也。問者言:只應入法華三昧,何故入無量定耶?解釋者言:若入法華三昧,云何得有為《法華》序耶?無量義處者,《無量義經》明萬善成佛,佛果是無量義所歸之處。又明如來將欲說法華義故,是故先入無量義定,表必說《法華》,即是相義;密報時眾,即是瑞也。
是時天雨,此下是第三明天雨四花以為瑞相。曼陀羅花者,譯為小白團花。摩訶曼陀羅花者,譯為大白團花。曼殊沙花者,譯為小赤團花。摩訶曼殊沙花者,譯為大赤團花也。雖有四花,今合為兩雙,前二白團花譬在家二眾,後二赤團花譬出家二眾。雖兩雙有共一意。何者?欲明四眾昔來所行,皆是花而未果也。又散佛及大眾者,明眾生萬善花必得佛果,是故花散佛及大眾也。表必說《法華》,即是相也;有密報之功,即是瑞也。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此是第四瑞相。普是有緣感佛世界以來皆悉振動,大地常安而今忽動,此即奇事明義,但三乘行人人有六種執,執三因三果言決定、言決定不同,此即驚動執固之心。又一解,爾時六種者,動眾,六道眾生皆成佛也。
爾時會中,此下是第五瑞相。大眾歡喜,好事應來預通靈瑞,表必說《法華》,即是相也;有密報之能,即是瑞也。
爾時佛放,此下是第六放光瑞相。光本除闇而能顯色令現,欲明此光密表一因一果之解,如顯色,而能遣執三之迷,如除闇也。前明能照,後明所照。在上放者,譬如人身,頭最為上,密表一乘因果超坐三乘之上也。在眉間者,亦密表一乘因果是中道之理。從照東方以下,明所照,然光應照十方,今的明東方者,借此一方表一因一果也。且又東方是諸方之上也。萬八千世界者,一萬是極數,此密表時眾必得果因滿也。八千者,不足之數,明三乘人昔來所行是因而未足也。靡不周遍者,即是橫論,東方萬八千土光盡照乃至八方也。下照無間上至色究竟者,竪論,上下光皆至,欲表天下萬善皆歸極果也。今就教為義,未明無色有色,是故略不道也。有一種解:從下至阿鼻地獄以下,是第二現瑞相於他土。若因此解,於下偈極便。今且依前判。
從於此世界盡見彼土,此下是第二明現瑞相於他土。中亦有六種瑞相,第一因光見六道眾生;第二又見彼土現在諸佛者,明因光見東方諸佛;第三及聞諸佛所說經法者,明因光聞他土佛說法;第四并見彼諸比丘以下,明因光見二乘人修行;第五復見諸菩薩以下,明因光見大乘人修行;第六復見諸佛般涅槃以下,明因光見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養也。舊解言:定有六見一聞事。不見此義,一家所習不爾也。
又此六種亦成三雙,初一雙者,始見六道眾生,終見諸佛,此即凡聖相對,始離成凡夫,終會成聖人也。第二雙者,初聞佛說法,次見二乘人修行,此即說法受行相對,始則如來說法,後則弟子受行也。第三雙者,見菩薩修行,見佛涅槃,此即因果相對,始即行大乘因,終則得大乘果也。第五瑞相中言種種因緣者,明菩薩備行四等.六度,淨佛國土諸因緣也。種種信解者,信.解.行.向等,乃至淨佛國土也。種種相貌者,捨物相貌、持戒相貌、忍辱相貌,故言種種相貌也。即是他土六種瑞相,表必說《法華》,即是相也;皆有密報之能,即是瑞也。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自此下是第三,詺為疑念序。亦有兩段:第一、先明彌勒有疑念;第二、從爾時比丘以下竟今當問誰,即敘大眾有疑念也。就彌勒疑念中凡有三念,始具兩疑,終事決成,一疑,大眾有兩念,即是兩疑也。彌勒三念者,從爾時彌勒作是念下,竟以何因緣而有此瑞,此是第一念即第一疑,此正疑上二六種瑞相何故現耶?自有二句,初爾時彌勒作是念下,明疑前之念,次以何因緣而有此瑞,正明疑也。但瑞相之名皆得換易,亦可言今佛世尊現神變瑞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相?亦可雙舉言今佛世尊現神變相瑞,以何因緣而有此相瑞?神是內力,變據外用。何者?若據內談如來種智則物莫能測,即是轉海水為蘇酪、長短改度、小大相容等也。第二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訖當以問誰誰能答者,此即是第二念,既有此瑞相疑不知問誰,即是第二疑也。亦有二:初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下,明疑前之念;當以問誰以下,正明疑也。佛若不入定我當問佛,佛今入定我當問誰?從復作是念是文殊師利訖我今當問,此是第三念,即知文殊是可問之人,此是第三念,即決上第二疑,上第二疑不知問誰,今既知文殊是可問之人,故知即知決上第二疑也,唯有第一正疑瑞相在也。是故彌勒凡有三念始具兩疑,終成三念一疑也。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此下訖今當問誰?第二,敘大眾有疑念。今就大眾有兩念,即是兩疑。初念,正念上二六種瑞相,又即是第一疑,疑言此瑞相何所為也?光明於六中最顯,是故舉顯者為首也。第二念,言今當問誰,此即是第二疑,疑言不知問誰也。上彌勒第一疑中有二:初明疑前之念,次正明疑;今者大眾第一疑中唯有疑前之念,略無第二正明疑也。上彌勒第二疑中亦有二,今者大眾唯有第二正明疑不知問誰,略無疑前之念,文句略互遣明義也。但彌勒三念大眾二念,當乎爾時皆非發言,直是經家述取其意也。大眾所以無第三念者,若論實處無謝彌勒,而念彌勒應有第三念,知有可問之人而大眾無者,為欲高推彌勒是補處大士能知有可問之人,大眾既非補處之位,不辨能有第三念也。且自今日所宜,只彌勒騰大眾疑以問文殊,不言諸大菩薩不能騰疑,但高推補處,是故無第三念也。問者言:若果正在定,云何問佛?且取自待佛出定然後問佛,佛使即說此經即是正說,云何稱序?祇應問文殊引古證今,知出定必說《法華》,是故敘秪為序。難者又言:只問彌勒為自有三念為物者耶?解釋者言:居本為物,何容自為問答?為物者,何為許人耶?解釋人言:定只為始行菩薩及凡夫也。問者又言:即此時眾有得他心智者,即見彌勒有如此疑,如此為義,豈成為物耶?解釋者又言:只如此智即成為物,今得他心智人,于時只宜知彌勒心中實自為物有此疑念,應問文殊;文殊名答非他心智,人既有此智密資進行,類知如來應說《法華》,如此為義於物有益,是故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謂也。
法華義記卷第一
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二
光宅沙門法雲撰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此下盡偈,是第四發問序。亦有兩段:第一,經家敘彌勒自欲問之意;第二,從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下竟偈,是正問也。又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經家敘欲問中有二者,第一,言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經家敘彌勒自欲問意也。第二,又觀四眾竟眾會之心,此明經家敘彌勒有兼他之意,兼他之意者,欲騰大眾疑念以問文殊也。
而問文殊師利言此下盡偈,是第二正問段也。就此亦有二者:第一,從而問以下盡五十四行偈以來,詺為正問也,第二,從佛放一光下有八行偈,詺為請答也。又此二段各開為二。正問二者:第一是長行,略問;第二五十四行偈重頌,廣問也。第二八行請答二者:第一,佛放一光下有三行偈,先舉所見之事正請答也。第二,從四眾欣仰有五行偈,即釋伏難結請也。所以長行稱略說、偈中言廣問者,若據理為義,則長行是廣、偈中是略。何以知然?長行之中各總問彼此二六種瑞相盡故,及至偈中各別頌不盡故。今就文為義,則偈中是廣、長行為略。何以故?偈中文多,長行文少故也。今且就略廣二說之中又各開二。長行二者:第一而問以下竟神通之相,總問此間六種瑞相也。第二放大光明以下竟國界莊嚴,總問何故使我見他土六種瑞相也。就問他土瑞相中有二:初放大光明以下,明瑞相之由;第二悉見彼佛國土以下,是正問也。今廣問之中雖有五十四行偈,又分有二:第一有四行偈,廣頌上問見此間瑞相也;第二從眉間光明以下有五十行偈,廣頌上問見他土瑞相也。今者四偈唯頌四種瑞相,不頌第一第二瑞相也。初一偈頌第六放光,次一偈半頌第三天雨四華,次半偈頌第四地動,次一偈頌第五四眾歡喜也。今者初偈問放光,詺佛為導師也。但初何故句,是通冠諸瑞相也。雨鬘陀羅此一行半,今頌上雨華,上有四華,今者唯頌二華,唯小白華、小赤華,但半行頌也。栴檀香風一行義出故攝屬雨華也。而此世界半偈頌上地動也。時四部眾一偈,今頌上四眾歡喜也。上總問中含有六種,今者偈中的頌四種也。然略不頌說《無量義經》,亦略不頌入定也。所以略者有二意也:一者文略也,二者事中不便。何以知然?如來在世未曾不說法度人,今日云何忽爾更問言,何故說《無量義經》耶?諸佛世尊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土,不以二相,忽爾重問何故入定?此即事中不便,是故略不頌也。
眉間光明,此下有五十行偈,是第二廣頌上長行中略問見他土瑞相也。判此五十偈凡有二種,今且依長行初判為兩段也。第一眉間光明一偈半,頌上第一見瑞相所由,此光明乃非他土瑞相,但由此光明見他土瑞相也。第二餘四十八行半,頌第二正問見他土瑞相也。唯頌五種瑞相,略不頌第四瑞相也。
今就四十八行半中大分為三段:第一從諸世界中下八行半,先略頌見他方三種瑞相也。仍道第三我見彼土恒沙菩薩下三十八行半廣頌問二瑞相,即是他方大士修行及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養也。退道第二從文殊師利我住於此下有一行半偈,詺為結前略、開後廣也。初八行半略頌三瑞相者,初有一行半,頌第一見六道眾生;第二半行,頌第二見東方諸佛也;第三有六行半,頌第三聞他方佛說法也。又就初一行半自有二階:初一行一句,正頌所見也;第二言於此悉見一句,則明能見也。就所見中凡有四意:初諸世界中下半偈,正明六道;生死所趣一句,明詺是生死;善惡業緣一句,明因;受報好醜一句,明果報也。善惡業緣者,此即是六道之因也。善惡兩字是別,善即三善道因也,惡即是三惡道因也。業緣兩字即通於善惡也。受報好醜者,受報兩字即總舉六道果,三善道亦是受報,三惡道亦是受報也。好醜兩字別名得六道果報。何以知然?好即是三善道果報也,醜即是三惡道果報也。又覩諸佛聖主師子此半行,是第二,即頌見東方諸佛也。演說經典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即頌聞他方佛說法也。就六行半中自有五階:第一言演說經典微妙第一,半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出勝天魔外道表耶?第二其聲清淨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出群聖之外耶?第三梵音深妙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稱悅時眾之心耶?第四種種因緣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能上弘佛道下濟眾生耶?初三句,明上弘佛道;開悟眾生一句,明下濟蒼生。第五若人遭苦下三行,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稱可三乘人根性耶?三行即道三乘,初偈為聲聞,若人有福一偈為緣覺,若有佛子一偈為菩薩也。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詺為結前略復開後廣也。就中自有二意:初三句,先結前略也。第二及千億事下復有三句,復開後廣也。
我見彼土恒沙菩薩,此下有三十八行半偈,是第三,偏廣頌第五問見他方菩薩大士修行,及第六他方佛般涅槃及起塔供養也。略不頌第四三乘人修行,文句雖略義中得兼。何以知然?只頌聞佛說法,既有說法必有受行之者,故義兼第四三乘人受行也。就三十八行半又分為二:第一三十一行半,頌第五問他方大士修行;第二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下七行,頌第六他方佛般涅槃後事也。就三十一行半中自有三段:初一偈,先總舉菩薩行大乘行作問也;第二或有行施下有十三行偈,舉菩薩要行作問,要行者即是六度也;第三從又見佛子定慧具足下有十七行半,廣舉見菩薩遍行雜行作問也。今就第二十三行明要行中,明六波羅蜜即為六段,或有行施下六行明檀,兩行明戒,一行明忍,一行明精進,兩行明禪,一行明波若也。或有行施以下有六行,先明見菩薩行檀波羅蜜也。次文殊師利我見諸王以下兩行明戒波羅蜜,初一行明得戒方便,後一行正明得戒,或見菩薩而作比丘一偈明忍波羅蜜也。他人不能獨處而伊能獨處,豈非忍也?夫忍有兩種:一者打罵不瞋、加惡不報;二者棄親愛眷屬住空閑之處,亦是難忍能忍,忍今據此為義也。次又見菩薩勇猛精進一行,即明精進波羅蜜也。次又見離欲兩偈,明禪波羅蜜,初偈明定與定果,五通即是禪定果,後偈明禪定用也。復見菩薩智深志固一偈,明波若波羅蜜也。
又見佛子定慧具足,此下有十七行半偈,是第三,舉見菩薩行雜行作問。就問雜行中凡有五種雜行:第一又見佛子一行半,明見菩薩說法作佛事也。第二破魔兵眾而擊法鼓半行,明見菩薩降魔作佛事也。第三又見菩薩寂然宴默一行偈,明見菩薩寂寞作佛事。第四又見菩薩處林放光下一偈,明見菩薩光明作佛事也。上來四種作佛事皆不開也。第五從又見佛子未嘗睡眠下有十三行半偈,明見菩薩亂行六度作佛事。此中初一偈明精進也,次一偈明戒,一偈半明忍,兩偈明定,五偈明檀,三偈明波若也。何者?又見菩薩未嘗睡眠一偈,明精進也。又見具戒下一偈,明戒也。次又見佛子住忍辱力一行半,明忍也。若被惡罵始似譽揚,若加刀杖則如華雨,真可謂忍也。次又見菩薩離諸戲笑下有兩行,明定也。或見菩薩餚饍飲食下五行,明檀也。或有菩薩說寂滅法下有三行,明波若;就中自有三意:初偈明智慧說法之相,明化他人之能也。次一偈明照空也。次一行明照有也。然空有皆是自行要用,空解在前,有解在後也。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自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頌第六問他方佛般涅槃後起塔供養。就此七行中自有三段:初一偈未暇得起塔,且明尊重供養舍利也;第二從又見佛子造諸塔廟下有四行偈,正明起塔供養也;第三從文殊師利諸佛子等下兩偈,釋疑結供養之義。只就第二四偈起塔供養中即成四階:初一偈正明造諸塔廟,第二偈敘塔之度量,第三偈敘嚴飾之具,第四偈敘時眾設事供養塔也。何者?初又見佛子造諸塔廟下一偈,正明為舍利故起塔也。寶塔高妙一偈,是第二,敘塔之度量廣狹長短之相。高五千由旬者,一由旬四十里,四五二十便有二十萬里也。復言此塔縱廣二千由旬,四二而八便是八萬里。從一一塔廟各千幢幡此下一行,是第三,敘嚴飾之具也。諸天龍神一偈,是第四,明時眾設事供養塔也。文殊師利諸佛子等此下兩行,是第三,釋疑結供養之意。時眾疑言,汝上言造諸塔廟嚴飾國界,若如此者只為嚴飾國界,此則無有供養之意。今兩偈釋疑言:國界自然殊特妙好非我本心,本不為嚴飾國界,但造塔廟之後蔭映國土,自然而好。一偈半法說,下半偈即作譬說,言如天樹王其華開敷,故如波利質多羅樹,但種此樹本為得果資身,不為覓花嚴樹,但華敷之時樹自然好,無異國界中有塔,此國界自然好也。
佛放一光就彌勒,第二正發問中本有二:一者正問中本有二,一者正問即是長行,而偈此下有八行偈,是第二請文殊答。又就此請答中本有二:第一,有三行偈,先舉所見之事正請答;第二,從四眾欣仰下有五行偈,釋文殊伏難以結請。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正請答中有二者:第一,佛放一光有兩行偈,先舉所見彼此兩種瑞相以為請端,第三偈正請答。就請答端中,初偈總舉見此間瑞相;諸佛神力下一偈,舉見他土瑞相也。初偈所以舉光明者,此意猶如前釋,瑞相之中光明最顯,是故舉光明餘者可知。諸佛神力下一偈,舉見他土瑞相。此是釋迦力,何故言諸佛神力耶?解釋者言:釋迦是諸佛之數,此則明諸佛道同之義,放一淨光照無量國,此是他方瑞相。何故舉光明?此義亦如前釋,言此光明乃非他方瑞相,但見他方瑞相要由光明,是故舉其所由也。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願決眾疑,前兩行偈既舉所見事竟,此一偈是第二正請答也。
四眾欣仰,此下有五行,是第二釋伏難結請。亦有二者:第一,有四行,先釋四種伏難,若不釋伏難,結請之義終不成也。第二,餘一行,正結請也。四種伏難者,彌勒上言佛子文殊願決眾疑,文殊仍作第一伏難言,汝自道四眾有疑,四眾何曾有疑?若有疑者自當發問,何勞汝說耶?是故彌勒即用初偈釋此伏難言,四眾欣仰瞻仁及我,故知四眾實有疑,瞻仁欲令仁者答,及我欲令我問,那得言四眾無疑耶?文殊仍復起第二伏難言,汝今若言四眾果有疑者,但神通瑞相,此事微細,我今云何專爾相答,汝但待佛出定自應問佛也。是故彌勒即用第二偈釋此伏難言,佛既入定何時當出?但大眾即今懷疑抱惑,心意不安;仁者既是智士,曾見久遠,應即時見答,令疑惑得除,云何方復令我待佛出定?我知如來何時當出定耶?是故言佛子時答決疑令喜,有何所以放光動地耶?文殊仍復起第三伏難言,汝若欲令我答者,夫瑞相所為實難定判,汝既是補處菩薩,微微下意共釋眾疑,那得專令我答?此則於理不可。是故彌勒仍用第三偈復釋此伏難言,仁者欲令我下意者,亦可微微厝心下意,正言我今不知如來現此瑞相,為當欲為大眾說此釋迦所得妙法?為當欲為大眾受記將來妙果?微心下意正自如此。文殊仍復起第四伏難言,若如此者自可得決,大眾心疑何用我答耶?是故彌勒仍用第四偈復釋此伏難言,祇我此意非是決斷之意,但瑞相所表難可定判,云何用我猶預之心答大眾?是故言示諸佛土眾寶嚴淨,此間瑞相及見諸佛,明他方瑞相此非小緣,若是小緣可令我決,既非小緣仁者應答也。(然此伏難是光宅法師傳謝寺次法師,次法師又傳江北招法師。解既名匠所傳,後生學士實宜遵奉也)
文殊當知下一偈,是第二正結請也。問者言:前言四眾龍神瞻仁及我,今言瞻察仁者,何故不言及我?解釋者言:前欲使我問所以及我,今我問已竟,所以唯瞻仁者也。欲說何等者有兩解,一解言:正聽仁答,如來出定定說何等。第二解言:四眾瞻察仁者定說何等。用後解。
是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言,此下竟品是第五答問序。亦有兩段者:第一,竟四十三行偈以來,正答也。第二,從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下有兩行偈,詺為開㢡物心結答。又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正答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開㢡結答中有二者,初偈明好事應來,即是顯一與顯遠;第二偈明惡事當去,即是開三與開近也。不可不專心澍仰,冀聞妙說也。今且就長行中大判為四段:第一竟演大法義,一往髣髴思惟忖度以答彌勒也。第二從諸善男子我於過去曾見此瑞竟故現斯瑞,略引古證今,小復分明略答也。第三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以下,廣出曾見之事,引古證今,事同廣答彌勒也。第四從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訖長行,分明結答也。所以有此四重說法者,若實論文殊則是往古諸佛龍種如來,今既迹居釋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別決判,應須次第階漸,先一往思惟忖度。雖復一往思惟忖度,但此思惟忖度非是空然,是故第二言我於過去曾見此事。此事未足可以相訓,是故第三廣出曾見之事。但昔日有瑞相與今日瑞相事同,只昔日佛現瑞相竟仍出禪定後便說《法華》,以此事同,驗知今日如來必應說《法華》,廣引既竟,時眾可以寄意,是故有第四分明結答也。又解為三段,第一思惟忖度,第二廣略兩重引證,第三總結上兩段也。今且依前解。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二也。第一思惟忖度中有二者:第一言是時文殊師利竟如我惟忖此正是時,能思惟忖度也。第二從今佛世尊欲說大法下有五句,即出所忖之事,非是空然思惟,然此思惟必有其事故也。曾見中有二者:第一從諸善男子竟今佛現光亦復如是,正明曾見也。第二從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以下,明文殊深得曾見之意也。第三廣引事同中有二者:第一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以下訖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明已見事與曾見事同。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以下,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第四分明結答中有二者:第一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此結已見事同。第二從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此下結當見事應同也。今者第一明思惟忖度自有二:第一是時文殊師利以下,正明能思惟忖度,從欲說大法以下,第二出所忖之法。雖有五句,且作三段。第一句法說,中間三句譬說,後一句亦法說,便成三段也。三句譬說者,則為前欲說大法一句作譬,亦為後演大法義一句作譬也。今第一句所以言欲說大法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一因一果大法也。今此一欲字通冠下四句也。所以言欲說者,文殊言我思惟忖度之時,如來出定之後,必當略說一因一果大法,是故如來下明因之中,先略說開三顯一,即與此欲說大法句相應。下明果之中,先略說開近顯遠之義,亦與此欲說大法句相應。故言欲說大法也,仍道第三段顯大法義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如來出定之後,非唯略說因果大法而已,亦當廣說一因一果大法之義,是故如來下明因中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之義,則與此演大法義句相應。下明果中復有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亦與此顯大法義句相應,故言顯大法義。思惟之義,意在乎此也。雨大法雨者,此下中間三句為前後兩句作譬,自分為兩意:第一句通為開三顯一、開近顯遠作譬;第二兩句各別作譬,吹螺一句為開三與開近作譬,擊鼓為顯一與顯遠作譬也。所以名作雨大法雨者,但昔三乘人執三因決定別異,無有得佛之義,且又昔日二乘小心狹劣,不能廣化眾生沾被萬物。又執三果,究竟無有進求之心,此是枯旱之義,如我今日思惟忖度,如來出定之後必說大乘因,明三乘人皆成菩提受記得佛,明佛果更有,復倍為期,此則是雨大法雨,沾潤之義也。吹大法螺者,外國言吹螺改號,但昔日三乘人執昔日三因三果,自言決定不可移改,明今日如來出定之後,必說無有三乘之別、三果之殊,此則改昔日三乘號令,立今日一因一果之號,是故下經文言開方便門,即是改三乘之號。何以知之?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如來下既言開方便門,此則改昔日號令也。擊大法鼓者,前吹螺改號,今嚴鼓誡兵。夫誡兵之法,便萬心同契齊卛物情,將欲有所為作,表明今日如來應說一因一果,是故下言示真實相,時眾不可不欣心澍渴仰欣,形異心同齊竪意志欣聞異唱也。又言前吹螺一句,正明改昔三因三果號令,作今一因一果之號令。嚴鼓誡兵者,將欲前進破陣,內合昔日止言斷四住地煩惱,今日猶有無明住地煩惱,時應斷此無明住地煩惱,故言嚴鼓誡兵也。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曾見此瑞,此下第二自言曾見瑞相之事,然此意小復分明略答。就此曾見中亦有二者:第一正敘曾見,第二從欲令眾生咸得聞知竟故現斯瑞以來,此明文殊非唯直曾見而已,亦復深得曾見之意,欲明如來必應說同歸之理、莫二之教,然則深得佛心妙知聖意也。又釋前明引古,後明證今也。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自此下是第三出曾見之事廣引事同。此中亦有兩段者,第一諸善男子竟欲知此光所為因緣,廣明曾見事,顯已見事同於此曾見事。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以下,亦廣明曾見事,顯當見事應同此曾見事也。故第一段名為已見事與曾見事同,第二段名為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前明已見事同中自有七種,後明當見事應同中自有四也。已見事與曾見事同雖有七種,而分文不成七段,宜分為三,或分為四者,今不用之後者,第一先明過遠最初一佛有二事同;第二將欲取最後一佛更有五事同,故先明比次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同有二事;第三其最後佛以下,取最後佛明更有五事同。然好解之事前列諸佛悉具五同,其最後佛亦有七善及三乘教同,但文句平等出耳!然分文雖三,終成七同三,言最初佛二事同、最後佛有五事同,合七事同。七事同者,第一演說正法以下明七善義同,第二明三乘教同,第三明今佛與昔佛在俗有王子義同,第四明王子出家義同,第五明現瑞相於此土義同也,第六明現瑞於他土同,第七明疑眾同也。今先明第一段初佛中有三,初明劫數時節,第二明通別二號,演說正法以下,第三正明二事同。初明七善中有二,演說正法一句是總明七善,第二別明七善中,初善、中善、後善,此三種合為一善,名為時節善。初善者,序說即是初善也;正說即是中善也;流通說即是後善也。教能生人善故言善,此是緣中說果也。其義深遠,此是第二善,此是理善也。望之杳然,目之為深,行因久到詺之為遠,此則是言下之理妙也。其語巧妙,此第三善,此即是理上言巧。純一無雜是第四善,下四善通於理教也。文理真正,故言無雜也。具足者,是第五善,文理無不圓,即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故言具足。清白者,此是第六善,文理映徹,目之為清,此理無染,目之為白也。梵行之相者,此是第七善,梵名涅槃行者,是涅槃家因也。此即是道諦也。相即是標相也。猶如見烟知火,見鶴知池,執攬此經知有梵行之因果,此經則為因果作相,故言梵行之相也。為求聲聞者,此下是第二明說三乘教同。昔日月燈明佛說三乘教,今日釋迦亦說三乘教也。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此下第二比次取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有二事同。
其最後佛,此下是第三明最後佛五事同,一者有子同、二者王子出家同、三者現瑞相於此土中同、四者現瑞相於他土同、五者疑眾同。何者?初昔日佛在俗有王子,今釋迦如來復有羅睺羅,但子數雖不等,然則有子義同。是諸王子聞父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出家義同。昔日王子出家,今日羅睺羅亦出家也。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此下是第三明現瑞相於此土義同,上有六種瑞相說無量義同,入無量義定同也。天雨四花同也。地六種動同也。四眾歡喜義同也。佛放光義同也。如今所見是諸佛土,此一句是第四明現瑞相於他土同,文句雖略,義亦總含有六種瑞相也。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下竟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是第五明疑眾亦同,日月燈明佛亦有疑眾,今日大眾亦有疑也。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自此是廣引事同之中,第二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就此中自有四種義同,即成四段:初明所因人同,二說經名同,三說經經劫數同,四因人流通同也。昔日月燈明佛因妙光說《法華》,今釋迦亦應有因人說《法華》,是故下明因中對舍利弗說,辨果中對彌勒說也。第二說經名同者,昔日月燈明佛從定出,所說經名妙法華,今釋迦出定後亦應必說《法華經》也。第三明說經經劫數同者,昔日日月燈明佛說經經六十劫,今釋迦說法亦應同劫數,故下經文言如是之間經五十小劫也。第四明因人流通同者,妙光昔日於八十小劫流通《法華》,今釋迦弟子亦應有流通經人,下果有藥王等流通此經也。問者言:日月燈明佛本因妙光說經,是大乘人因其正說經,今藥王等乃因其流通經,何關因其說經事?今釋迦出定,乃因舍利弗及與彌勒,此豈成同耶?解釋者言:當深得其意,此因非對說之因,此乃是憑附之因,因附此人得明此理,故言同也。問者又言:何以得知非是對說之因,而是憑附因耶?解者又言:若如來雖說此經,無有藥王等大士傳說此自行化人之時,如來則不得說此經,故知是憑附之因也。問者又言:若爾應過去諸佛亦不對妙光以說經。解者又言:此事故宜不對妙光。問者又言:何以得知耶?解者又言:以現檢往,其理明矣。
又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三。第一段中有三者:第一言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此先出所因人名字也。第二有八百弟子歎妙光之德,既有眷屬,顯其是可因之人也。第三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此正明因人也。
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此下是第二明說經名字應同。就此自有三階者:第一言說大乘經一句,出經下理;第二名妙法蓮華,此一句正明經名字同,昔日如來出定即說《法華》,今日如來出定亦應說《法華》也;第三言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此出所為之意,意為大乘人,即說第一句也。
六十小劫,此下是第三明于時經劫數同。就中有三階者:第一言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此兩句正明經劫數同,于時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也;第二從時會聽者,此下明昔日劫數實久、時眾謂近也;第三是時眾中以下,明時眾不生懈倦也。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此經已,自此下是第四明因人流通經同。就中有三者:第一先明日月燈明佛滅度也;第二從佛滅度後妙光菩薩以下,正明因妙光持經流通也;第三從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此下名為讚歎妙光之德,顯其能流通之意。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復有三也。明佛滅度中有三者:第一從日月燈明佛說此經已竟當入無餘涅槃,此先唱欲入涅槃也;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德藏以下,為補處大士授記;第三從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正明佛滅度。第二正明因人通經中有三重者:第一從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詺為自行也;第二言滿八十小劫,此一句妙光流通經時經劫數也;第三言為人顯說,此一句名為化他行也。第三讚歎妙光德中有三者:第一從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此下正歎妙光道高,以八子已成佛,故言道高,數少故不言廣也;第二八百弟子中下歎妙光德廣,寄數多故言德廣,不道已成佛故不言高也;第三從彌勒當知妙光菩薩豈異人乎以下,會通古今也。
所以言舉八子八百弟子讚歎妙光道高德廣者,自有義。前舉八子正歎妙光道高者,明文殊應答,昔日妙光即今是文殊故也。後舉八百弟子中最劣人歎妙光德廣者,明彌勒應問,昔日最劣弟子即今是彌勒故。何以知然?大眾疑言彌勒已補處大士正應答,文殊非補處大士故正應問;而今云何彌勒反問文殊?文殊雖然以答彌勒,時眾既有如此疑,故今者釋言:昔日日月燈明佛在俗有八子,此八子昔日是文殊弟子,文殊教化八子皆成佛道,八子之中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燃燈佛即是定光,定光佛即是釋迦之師,釋迦復是彌勒之師,然則文殊即是釋迦祖師,若據彌勒曾祖師也。是故文殊應答彌勒應問也。
所以復據八百弟子中最下者歎妙光德廣,明彌勒應問文殊者,但此八百人皆是文殊往日弟子,但彌勒親自是八百之中最下劣者,今作補處菩薩,彌勒往日復是文殊弟子,弟子問師,正得其宜也。問者言:何意不得先舉八子讚歎妙光德廣明彌勒應問,後舉八百弟子讚歎妙光道高明文殊應答耶?解釋者言:不得如此,所以出八百弟子。此八百弟子只是文殊昔日時弟子,但此昔日八百弟子中最懈怠下劣者只是今日彌勒,是故言彌勒應問文殊也。所以舉八子不得明彌勒應問者,此八王子自是日月燈明佛在俗之時王子,日月燈明佛既滅度之後,此八子皆諮稟妙光,是故文殊應答彌勒也。問者又言:汝云昔日月燈明佛未說法華時先現瑞相,于時時眾既見瑞相亦復懷疑,于時應有騰疑作問者,亦應有引古證今答者;汝今既云昔日妙光是弘經之人,何不出昔日有問答者耶?解者言:昔日實自應有發問之人、答問之人,今日所以不出此人者,意即是如來教化道中所宜。若有出古事於今日有益者即便出之,若於今日無益者便不出之,不得一類;且自若使昔日答問人是妙光,妙光只是文殊,亦應言今日彌勒只是昔日德藏。何以故?今日既言補處大士彌勒作問,昔日亦應是補處大士德藏作問,而今日彌勒非是昔德藏,故知不出昔日發問人。若爾,文殊何必是昔日答問者也?
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自此下竟長行,是第四分明結答。有二者:第一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此結已見事同也。上曾見事中有七事同,今唯結第五第六彼此二六十二瑞,餘者悉不結也。第二從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此結上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也。上當見事中有四事同,今唯結第二說經名應同,餘者悉不結也。若依後三段,此是第三總結上二段,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者,先結第二引古證今也。是故惟忖下,追結第一髣髴思惟忖度也。
從爾時文殊師利而說偈言,就第一正答中有二,第一長行,第二偈頌,自此下正是第二偈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四段,今略不頌,第一思惟忖度亦略不頌,第二略引曾見小復分明略答,唯頌第三廣引古證今,亦頌第四分明結答。自此下有四十三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四十一行偈,正頌上第三廣引事同;第二從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下,有兩行偈,頌上長行中第四分明結答。但上廣引事同中復有二:一者明已見事與曾見事同,二者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今此四十一偈亦分為二:初有十八行半偈,頌已見事同;第二從天人所奉尊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頌上當見事應同。但上已見事同中凡有七事同,而分文成三段,今頌之為略,猶唯頌第一與第三,不頌第二。今十八行半偈且分為二:初有二行,頌第一段;佛未出家時下,有十六行半,頌上第三段也。上第一段中本有三,今兩行偈具足頌,上半行頌第一時節劫數,下半行頌第二通別二號中,唯頌別號、略不頌通號也。後一行頌第三二事同,初一句頌七善同,次三句頌第二三乘教同。上明七善同中,有總有別,今世尊演說法一句,頌上總句演說正法,略不頌別明也。度無量眾生下三句偈,略頌上第二三乘教同,度無量眾生此一句,得合頌上聲聞辟支佛乘也。無數億菩薩下兩句,頌上菩薩乘也。
佛未出家時此下十六行半,頌上長行中第三段有五事同。就中有五:初半偈頌上第一有子同,次半偈頌第二王子出家同,次四行偈頌第三現此間瑞相同,次十行偈頌第四現他方瑞相同,次一行半頌第五疑眾同也。今云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此半偈頌上第一有子同,上言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也。見大聖出家,此半偈頌上第二王子出家同,上言悉捨王位亦隨出家也。時佛說大乘,此下有四行偈,頌上第三現此間瑞相同。本有六段今皆頌之,此四行之中,初一行頌說《無量義經》同也。次一行頌入定同也。次半行頌雨華同也。有人解言:下諸天龍鬼神猶屬雨華。今一家所習不爾,此花本非諸天所雨,直是如來神力雨花,亦是如來神力動地,然地動既非地神所作,所雨之花寧關諸天所降耶?今言諸天龍鬼神供養人中尊,此半偈超頌第五四眾歡喜同也。次半偈追頌第四地動同也。佛放眉間光,此半偈頌第六放光同也。此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此下十行偈頌上第四現瑞相於他土同。上言如今所見是諸佛土,唯有兩句,文句雖少義含六種。今此十行偈宜分為二,第一半行先頌瑞相所由,所由是光明;第二九行半正頌瑞相,不頌第六,唯頌前五種瑞相也。第一半行頌見六道眾生也。次有三行頌見諸佛,次有一行頌聞諸佛說法,次有一行頌見二乘人修行也,次有四行頌見菩薩大乘人修行也。今言示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此半行頌見他方六道眾生也。又見諸佛土,此下三行偈頌見他土諸佛。就此三行偈中則有四義:初一行先敘見他土嚴具之相,長行所無,此中義出也。第二言及見諸天人,此下一行明見他方四眾供養他方佛,此亦是長行所無,偈中義出也。第三從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有半行偈,正頌上見他方諸佛。第四身色如金山下半行譽佛譬,此亦上長行所無也。如淨瑠璃中下一偈,頌上見他方諸佛說法,自有二,上半行開譬,下半合譬也。一一諸佛土,此下一行偈,頌見他方二乘人修行也。或有諸比丘,此下有四偈,頌見他方大乘菩薩修行,比丘是出家菩薩,菩薩要行不過六度,此中即明六度。初一偈先明精進與戒二波羅密,次有一行即明檀忍二種也,行施即是檀波羅密,忍辱此則是忍波羅密,次一偈即是禪波羅密,次一偈即是波若波羅密也。
爾時四部眾見日月燈佛,此下一行半偈頌上第五疑眾同。上疑眾者,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也。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此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頌上第二明曾見事,顯當見事應同。上當見事同中本有四:一者明因人說經同,二者言說經名同,三者言經劫數同,四者明因人流通經同。今此二十二行半偈亦備頌四種:初兩行半,頌上第一明因人說經應同;次有一句,頌上經名應同;次有一行一句,頌上經劫數應同;次有十八行半,頌上因人流通經應同也。今先有兩行半頌上因人說經同,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重,今者唯頌第三重正明所因人,上言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不頌出名字與八百弟子也。說是《法華經》,此一句頌上第二說經名同,上本有三,今唯頌第二正出經名,名妙法蓮華,略不頌第一說大乘經、第三教菩薩法也。滿六十小劫,此下一行一句偈頌上第三經劫數同,上本有三,今但二句正頌第一正明經劫數同,餘三句偈義出略不頌第二時眾實久謂近,亦不頌第三時眾無懈倦。佛說是法華令眾歡喜已,此下十八行半偈頌上第四因人流通經同。上長行中本有三段:一者先明佛滅度、二者正明因人流通經同、三者如來歎妙光德。今此十八行半偈,委悉頌此三段:初有八行半偈,正頌上第一佛滅度;次有一行,頌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經同;次有九行,頌上第三讚妙光德也。上佛滅度中本有三段:一者明佛唱滅度、二者為德藏受記、三者正入滅度。今具足頌,初從佛說是法華下有五行偈,正頌佛唱滅度;上言日月燈佛說此經已當入無餘涅槃,次一行半頌第二為德藏受記;次兩行頌第三正明滅度。但就前五行中凡五重義,第一從佛說是法華竟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下一行半,此明欲入涅槃之意,只由實相義已彰,所以唱欲入涅槃也。第二我今於中夜下半行,正頌唱欲入涅槃。第三言汝一心精進下一偈,誡勅時眾。第四言世尊諸子等聞佛入涅槃下一偈,明時眾被誡勅故悲哀戀慕也。第五言聖主法之王安慰無量眾下一偈,向者時眾既悲哀戀慕妨亂行道,是以如來止割悲戀也。是德藏菩薩,此下有一行半,偈頌上第二為德藏授記。上言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正頌此也。佛此夜滅度下兩行,頌上第三正明滅度。上言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但此兩行偈即有二意,前半偈正頌佛滅度,下餘有一行半明起塔供養,是長行所無也。是妙光法師,此下一偈,頌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經同。上言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法華經》,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階,今具頌之。今言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此半偈明自行,正頌上第一言妙光法師先受持《法華》,即是自行也。八十小劫中,此一句正頌上第二劫數。上言滿八十小劫也。廣宣《法華經》,此一句頌上第三正流通經化他之行,上言為人演說也。
是諸八王子,自此下有九偈,頌上第三讚歎妙光德。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階,今亦具頌。三行頌第一,五行頌第二,一行頌第三也。今第一是諸八王子下三偈,頌上第一舉八子讚歎妙光道高。上言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也。是妙光法師時有一弟子,此下有五行偈,頌上第二舉八百弟子以讚妙光德廣。上言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語道八百,此中略不道八百者,但八百皆是妙光弟子,此中唯出一懈怠者,正明其是彌勒也。彼佛滅度後,此一行偈頌上第三會通古今。上長行中先會妙光、後會彌勒,今此偈中先會彌勒、後會妙光也。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此下兩行偈,偈中之第二,頌長行中第四分明結答。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結已見事同、二者結當見事應同。此兩行偈亦頌上二段,但此兩偈齊取上半頌結已見事同,上長行中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取兩偈各下半頌上第二當見事應同。就上兩半中則有二意,初偈上半偈言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此詺為以古同今。後偈上半行言今相如本瑞,此則以今同古義也。是諸佛方便者,所以放光現十二相者,諸佛為正說作前方便也。以是知今佛下兩偈各下半行,頌上結第二當見事應同。上長行言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就此兩半行中亦成二意,第一言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此詺理上名應同。應同昔日《法華》,如來後出定說經果名法華。第二言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此詺為名下理應同。所以言助發實相義者,如來現此相,正欲助眾生發大乘機,眾生大乘機已發,如來出定,仍言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真實者即是理也。諸人今當知,此下兩行偈答。問序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詺為開㢡物心結答。就此中亦有二者,初偈明好事當來,即是顯一與顯遠也。後一偈是第二意明惡事當去。疑之與悔,第二卷初當解。
方便品第二
自此以下即是經之正宗。上來序說既竟,次辨正宗。凡制品目,是出經者意,亦可是傳佛聖旨述而不作也。若從理立名者,應言實相品,不應言方便品,只今日此經正顯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方便但三乘教,當乎昔日之時,本是實教不名方便,既說今日一乘實相之理,此則形顯昔三乘是方便。是故下經文言: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則說今日因果真實之相,則顯昔日因果非是真實。今此品從所顯受名名為方便,方便義者是善巧之能,此如來方便智,所說教詺教為門。實相者則是如來實智所說之理,因理為實相,為未說今日真實之理,方便門則有閉義,既說今日實相之理,則有開昔日方便門義,此品則有兩義,一則明今真實、二則顯昔是方便。問者言:今日應是閉方便門時。何以知之?今日會三歸一皆是真實,云何言有方便門可閉耶?解釋者言:此則不然,不然之意就外譬顯義故,如有此板門,于時板門閉而不開,人但知有此板門,竟自不知此門內有好金像。若使此人用手開此門,門既開時,人皆見真金之像,是則開門之手則有兩能,一能開門、二能示人真像。今此法華經教如手有二能:一則說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故下經文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如手能開門;二則說今日長遠之理,故下經文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明同歸之理壽命長遠,此則如手指示金像。門者是通人出入為能,昔日三乘教遠通行人,得今日一乘之解則是從門入義,只由有昔日教是方便,得顯出今日是真實,此則是從門出義,故知此品從所顯得名,故名方便品也。
然此品初正明因歎二智髣髴開宗,故今且略述二智,凡有五重解釋名義:第一覆明體相;第二明名有通別;第三明用有興廢;第四釋會五時經,故辨二智不同;第五釋名義。第一二智名義者,實智方便智也。然實智有二名:一言實智、二言智慧。方便智亦有二名:一言方便智、二言權智。方便者有人解言:方者言是方所之稱,便者言巧。即時所習不然,正言此兩字只是一句語也,方便者是善巧之能也。此明聖人智有善巧之用,故言方便也。又云方者言正,便者言巧也。權者是權假暫時之謂,非是久長之義。但此方便智及權智受名不同,今言方便智者此是當體受名,則明聖人智有善巧之能也。權智者此從境得名。何以知之?正明前境權,借昔三乘等境,須臾轉成一乘,是故權假不實,然智照此權假之境,今舉境目智,故名為權也。又此方便智及權智,義勢之中互得相成,若舉權境即得顯聖有善巧之能,若舉善巧之智即顯成權假之境也。然只是一智,但經論所出遂有兩名也。智慧者心用鑒照之稱,實智者是無有虛假之名也。又智慧與實智亦受名不同,智慧者此即當體受名也。實智者此則從境得名。所言智慧當體得名者,則原此心用根本性是鑒照,且又因果通有。何以知之?故如金剛心時此智慧照境已周,若使金剛轉成佛果智慧,然化智慧亦是鑒照之義,故知智慧之名根本當體得名也。又言實智從境受名者,前境是實。何以知之?今一乘因果之理是天下真實定境,六心以還雖復退為二乘,非為永退,會三歸一乘故云實也。如來智慧照此實境,今舉境目智仍呼為實智,故知實智從境受名也。又此智慧及實智二名亦得相成。何以知之?若舉實智即得顯智慧之名,正由境是真實,即得顯智慧是鑒照之名也。若舉智慧之名又得顯實智之名,只由我能鑑照故得顯真實之境,故知此二名互得相成也。又此四名皆前後相對。何者?前言方便智當體受名,今者智慧亦當體受名也;前言權智從境受名,今此實智亦從境受名;前方便智權智二義相成,今此智慧與實智二名亦復相成。雖復四名相對,則雙顯二智也。
覆明二智體相第二,若論二智體者,果報神慮上有照境之用為體,若欲知體相,但用境檢取二智體。方便智所照之境凡有三三之境:一者三教、二者是三機、三者三人。照此三三之境,當知此智是權智體,昔日有三人,人有三人,人有三機,三機感三,是故如來之權智既照此三三之境,即說三教。應三機化三人,是故將此三三之境檢取此智。當知照此三三之境,是方便智體也。又實智體亦用前境檢也。實智所照之境凡有四種:一者是教一,二者是理一,三者是機一,四者是人一。明如來之智照此四一之境,此即是實智。所言教一理一者,今日唱明因無異趣、果無別從,然真實之義其理莫二,然所詮之理既一,能詮之教何容是二也?復言機一者,法華座席時眾者有感一果之機一也。人一者明昔日聲聞緣覺等人,今日皆改心成菩薩,下經文言但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亦言一人有一機感一教一理,如來用一教說一理,應一機化一人也。是故如來智慧照此四一之境,即是實智體也。問者言:「實智所照之境乃有四一,則長有理一,說權智所照之境,便應有四三。今者何故無有三理,只有三三也?」解釋者言:「昔日若有三理者,便應是實有三,何謂於一佛乘方便說三?故知昔日教下無有三理。下經文言,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若言三教下實有三理者,便應言以實名字引導眾生,何謂言但以假名字乎?」問者又言:「三教本詮於理,若三教下無有三理者,此教竟何所詮?若無所詮三理,亦應無有能詮三教。」解云:「應眾生實有三機,故昔日實有三教、實無三理,但昔三教為詮一理,昔日既未得說一實之理,是故假三乘言教遠詮今日一實之理,但昔說一因作三因其實是一因。下經文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知無有三理,但有三種言教,前明權智即是開方便門,後明實智即是示真實相也。」
次明二智名義有通有別。第三方便智即有智慧義,此方便智即實智義,實智即有方便智義。何以知之?智慧本以鑒照為義,然方便智若不洞鑒三乘人根性者,云何得說法化物?故知方便智舉體是鑒照,即是智慧之義。此方便智亦即是實智義者,實智本以無虛審諦之義,我此方便智亦即是實有,既是實有,方便智即是實義。復言實智即是方便智者,然方便者以善巧為義,此實智說一因一果之理,言天下深妙幽微難知之理。下經文歎實智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此一因一果是實智所照之境,此境縱望無底,即是甚深;橫論無際,即是無量。然深廣難知之理,而實智能照,此即是善巧之義,即方便。問:「若爾者,雖有二智即今使渾然無分耶?」解釋者言:「今逐強立名取別於通且明方便與智慧別者,夫正理易知曲義難照,故如巧匠之師運斤斧於一木,若使此木圓直易作,運斤斧繩墨得成一器,未覺此人巧術之能;若使一木卷曲難作,而此人遂能成妙器,于時方覺此人有巧術之能。今方便智亦如是。前境權曲非天下真正道理,而此方便智能曲照物機巧說三教應彼曲情,始見此智善巧之能,此善巧義彰智慧義隱也。又實智義強權智義弱者,今一教一理一機一人,此四一之境既真實之理,如來智稱此實理而照無有曲從之義,此則實智義顯善巧義隱。又且實智所照理實、教亦是實,然權智所照只有三乘教、無有三乘理,是則權智所照唯有一實,實智義不彰也。然實智所照有教實、又有理實,是故實智義顯。此皆互沒一所短、互出一所長也。」
次明二智用有興廢,第四權智昔興今廢,實智今興昔廢,何以知之?昔日鹿苑說三乘別教,于時唯是權智用事實智則廢,今日王城之說明一因一果實相之理,此則實智興於今日權智廢今日,然則互有廢興,此是涉用化物有此興廢也。問者言:如來種覺萬德常湛,今言二智有興有廢者,非唯種覺不明,亦闕常湛之照。解釋者言:萬德常湛有如來談,而今言有興廢者,此據涉用化物為論,眾生昔日小心狹劣不堪聞實相之唱,于時權智說彼三教應彼三機,實智當乎爾時無有施化之功,即義稱為廢,今日時眾即堪聞實相之理,實智說此一理稱彼一機,然權智於今日無施化之功,義稱為廢也。若就如來三達之智,即天眼照未來有大乘機,此即是實智之用。又宿命智照過去世有三乘之機,此即是權智之用,若爾有何興廢也?又就如來分身十方說法度人,若使王城實智說法化物,亦可十方權智度人,亦可此間權智度人,十方實智說法,是縱論三達橫語十方,權實二智即無興廢,今據一應始終為義有興廢也。
次明眾經所明二智不同,第五眾經不同凡有五種,一者十二年前有相教所明二智,若照生老病死分段無常境者名為權智,若照剎那無常名為實智也。二者大品經所明二智,若照因緣假有,即是權智也。照此假有即空是實智也。三者即是維摩經所明二智者,若知病識藥靜照物機此則是實智,若使能應病與藥令得服行此則是方便智。四者是涅槃經所明二智者,若照金剛已還生死無常苦空之法,此則是方便智也。若照涅槃常樂我淨真實之法,此即是實智也。五者就此法華所明二智,若照三三之境即方便,若照四一之境即實智也。是則十二年前有相二智據親疏為論,大品經所明二智橫照二諦以為二智,涅槃中二智此據縱為論也。維摩明智此據本末為二智,知病識藥是本,應病與藥是末,今法華經所明二智此據始終為義,始則權智說三,終則實智說一也。
經有三段第一明通別兩序已竟。從此以下竟分別功德品中,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十四品半,是第二正說段,但正說中本有二段,一者明因、二者辯果。從此下竟安樂行品有十二品經,是第一詺為開三顯一正明因義,第二從踊出品竟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有兩品半經,名開近顯遠以明果義。前已解言因果兩段各有四種,且置果中四種,今更明因中四種者,第一從此品初說一長行與偈來詺為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下去詺為時眾懷疑致請,然則疑心既生,請情又至,是故第三如來從汝已慇懃三請下訖授學無學人記品有七品半經,正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然則大眾疑心已遣於三一悟解已生,便應以此一乘之義流傳未聞,是故第四從法師品、見寶塔品、持品、安樂行品,此四品經明別流通因義。今又就此四段之中第一第二各有二重,第三第四各有三別,第一就動執生疑中有二者,第一結經家敘起定說法之相,第二正歎權實二智開三顯一,後三段至時當道也。諸佛如來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今所以言從三昧安祥而起者,為物軌則,但凡夫無智吐一言陳一聲之時,率爾輕心散亂而說,今者如來將欲說法先示入定觀理者,為令凡夫有所言說先靜心慮,然後興意曲辯為此義,故言從定而起也。
就第二正歎權實二智中自有二,第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以下訖十七行半偈以來,詺為因歎二智髣髴開宗。第二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以下有三行半偈,詺為分別略說開三顯一之義。所以言因歎二智髣髴開宗者,今日之說反常之教,昔言三乘別行各有所趣,言聲聞乘異、緣覺乘異、菩薩乘異,言三家不得互通,而今明三乘之行同是一因等,是菩薩皆同得佛果。若使頓明無三之教一實之理,執三之徒容生誹謗,是故不得頓明,須漸漸稍說生動執之端,是故有髣髴開宗直漫言如來有方便智難解之說,復有真實智甚深之說,時眾既聞有實智甚深方便智難,解相與生疑言,佛昔日說道三乘之教,皆是真實,而今言猶有實有方便,時眾于時執心漸動是故第二三行半偈分明略說,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復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既分明略說三一之義,時眾疑真實之意生執三之情動為此義故,故言髣髴開宗。又就兩段之中各開為二,髣髴開宗中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頌為二也。最後三行半偈分明略說中有二者,第一一行半寄諸佛以顯一,第二兩行偈就釋迦以開三,且置偈只就長行中自有二段,第一從品初竟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以來,詺為寄言以歎二智,第二從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下竟長行,詺為寄絕言歎二智,非是絕四句,故名為絕言。下不及上,故名絕言。又名止言歎。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二,寄言歎二智有二者,第一將欲歎釋迦二智,先寄言歎諸佛二智,第二正寄言歎釋迦二智,所以爾者,為欲況釋故,諸佛亦有實智方便智先三後一,何況釋迦亦有實智方便智先三後一,談方便智即說三乘教,語實智即是說一乘教,此兩段中各有三文,今就歎諸佛二智有三重,一者正雙歎二智、二者總釋二智、三者雙結也。所以明因之中對聲聞,辯果之內對大士,不告聲聞也。所以偏對二人者,皆逐緣作論,聲聞之中,舍利弗聰明第一,菩薩之中,彌勒是補處大士,故偏對二人顯諸下流也。
就正雙歎二智中,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也。只就歎實智中自有二句,諸佛智慧一句將欲歎,故先舉實智。甚深無量此一句是第二正歎實智,所以言甚深無量者,縱則論甚深,橫則言無量,三世諸佛皆有此實智,故言甚深。橫論十方諸佛實智,故言無量。望之杳然,故言甚深。際不可知,故言無量。此是正歎實智也。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是歎方便智,就中有三,其智慧門一句先舉權智體,難解難入一句第二正歎也。一切聲聞以下第三出不知人也。方便智是實智家門,由方便智說三乘教,故實智得通。何以知之?先說三教然後一教得宜故,如即時立門通佛出入仍呼為佛門,無異由方便智故實智得通,是故詺方便智持作實智家門也。今言其者,只其實智則言其家門,誰是則言只方便智是,而復言難解難入者第二正歎方便智,言難解難入二乘人不能測此方便智,故言難解難入。所以不詺作不可解不可入者,若言不可解不可入者,然佛即是能解能入非是不可解,然此理深妙難可得解,唯佛能解入,阿誰不能解不能入者,故第三則出其人,一切聲聞辟支佛只此二乘人等是不能解不能入者也。
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總釋諸佛二智,此詺舉昔諸佛行釋二智所以,諸佛實智甚深無量者何?復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何?以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盡行昔日諸佛之行故,得此二智深妙也。只就此釋中自有三:第一佛曾親近以下明行本,第二盡行諸佛以下正明行行,第三名稱普聞一句結顯。第三雙結諸佛二智中有二:第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此則結上實智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也。第二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此結上方便智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也。所以言隨宜者,此方便智能隨物所宜隨,聲聞人所宜說苦集滅道,亦隨緣覺人所宜說十二因緣,亦隨菩薩人所宜說六波羅密,故言隨宜也。
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此下是寄言歎二智之中第二詺為寄言歎釋迦權實二智,就中亦有三重:一者單歎釋迦方便智,二者單歎實智,三者單結實智也。就第一有二,初正歎方便智、第二所以者何以下釋也。就正歎中有三:第一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明權智時節,第二種種因緣以下正歎權智,第三引導眾生以下結顯。今者第二正歎權智者,即是權智所作。種種因緣者,此名釋迦權智所說之法。聲聞觀四諦為因緣,緣覺觀十二因緣為因緣,菩薩之人觀六度為因緣,故言種種因緣。復言種種譬喻者,譬三乘行因時,聲聞如兔、緣覺如馬、菩薩如象,譬三乘得果時,聲聞以譬羊車、緣覺以譬鹿車、菩薩以譬牛車,故言種種譬喻也。廣演言教無數方便者,不但說法而已,待處待時種種不同,故言廣演言教無數方便也。
所以者何以下是第二單歎釋迦方便智,言所以釋迦有此方便智,能作是種種因緣譬喻說法者何?正由如來方便知見波羅密皆已具足故,外國言波羅密此言到彼岸,義如來智慧洞鑒物機到彼岸,故有此巧便之智也。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此是第二單歎釋迦實智自有二:第一廣大深遠作二章門廣大一也深遠二也。無所不包目之為廣,超出小聖目之為大,底不可盡目之為深,行因久到目之為遠。第二言無量無礙此下,即釋上二章門,先釋廣大章門有六句,後釋深遠章門有一句也。今者第一無量無礙,昔日言如來只有四無礙,今者無量無礙,昔日言如來只有十力,今者有無量力,昔日言如來只有四無畏,今者有無量無畏,昔日言如來只有八禪定,今者有無量禪定,昔日言如來只有八解脫,今者言如來有無量解脫,昔日言如來只有三三昧,今者言如來有無量三昧,前一無量目總冠六種法上,若准前之時亦應有所以者何言,所以如來有實智廣大深遠者,何有無量無礙乃至三三昧等,但此六種法釋上實智中廣大句也。深入無際此一句釋上實智中深遠句也。
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此是第三單結釋迦實智,正結上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句也。料簡諸佛與釋迦二智交互凡有四種不同,何者上諸佛中雙歎二智釋迦中隻歎二智一不同,上諸佛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釋迦中先歎方便後歎實智二不同也,上諸佛舉往因釋二智,釋迦中舉果地諸功德以釋二智三不同,上諸佛雙結二智,釋迦中單結實智四不同。解釋者言:非是都無所以。所以諸佛雙歎二智,釋迦不雙歎者,欲顯體一故,雙歎諸佛二智,將明體雖是一功用異,故隻歎釋迦二智,此是互舉一邊也。復言諸佛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釋迦中先歎方便後歎實智者,諸佛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者,此明本末次第何以故,只以有本故有末。釋迦先歎方便後歎實智者,此明教化次第所以有本末互有前後者,此則彼此各舉一邊雙明一理。又言諸佛舉往因釋二智,釋迦舉果頭諸功德者,諸佛舉往因釋二智者,此明勝因必感圓果。釋迦舉果頭諸功德釋二智者,此明圓果必酬勝因,此亦互舉一邊也。復言諸佛雙結二智,釋迦單結實智者,欲明興廢義故談諸佛二智興時,故雙結二智。今日釋迦正廢權顯實之時,即為廢權義故,故不結權智為顯實義故,故單結實智也。又解上諸佛雙結二智,為欲明此二智只是一體照三三之境。今言釋迦單結實智者,此逐功用有勝負且欲明聖人懷抱之內,二智之解竟有何勝負?但是逐事故爾。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此下是第二寄絕言歎二智。問言:雖復寄言歎二智,明此二智非是近情所測、拙言可及,且止此唱故下文言唯有諸佛乃能知之,非小聖所及。寄絕言中亦得生大眾疑動執之端,時眾言如來何故從定出自歎二智甚深?仍罷有何所以?是故言歎方便智為動執之端,歎實智為生疑之端。問者言:汝既言絕言何故由道歎耶?解釋者言:若默住不道絕言時,時眾那得知此二智應絕言耶?就此絕言歎中有三種,第一先出所絕之法,即是二智,第二正明絕言歎,第三從所以者何釋所以絕言之意,今者第一先出權智後出實智,從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下四句,於三三境中偏就故明權智所作,明如來能說聲聞教因緣、緣覺教因緣、菩薩教因緣,故言種種分別也。巧說諸法者,此明如來方便智巧說一乘法持作三乘諸法,故下經文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言巧說也。只說此三乘教稱昔日物機,故言辭柔軟悅可眾心也。
舍利弗取要言之此下竟佛悉成就,此於四一境中偏就理一境出實智。若取要言者而論之,實智於今日是要,何以知之?今日是顯實廢權之時也。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此一句是第二正明絕言歎也。所以者何?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三釋所以絕言之意,只由說二智人高境深故絕言也。故此第三釋絕言中自有二,一者舉人高即是得智之人,二者所緣境深。今言所以者何竟乃能究盡,詺為舉人高釋絕言所以。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權實二智者,何唯有諸佛能知權實二智那得不止也。就舉人高中此有二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先據二智,唯佛與佛以下正明人高。諸法實相此下是釋絕言,中第二舉境深所以絕言,非唯人高故二智微妙不可說,亦二智所照境深故絕言。
又就此二智所照境中有三,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釋兩章門、第三者雙結兩章門。雙開兩章門者,諸法此兩字,即是方便智所照境章門也。實相此兩字,即是實智所照章門。但權智所照境凡有三三之境,今唯取照三教也。實智所照境有四一之境,今唯取照一理。解釋者言:權智所照三三境中要者是三教進行之徒,要須藉言教方得入道,故言諸法。三乘教不一,故言諸法也。實相者四一之中是理一,等是四一理一最要是故的照也。但的照三教即是開方便門義也。的照理一即示真實相義也。何以知之?下釋中舉因果釋之,當知因果只是理一也。
所謂諸法,此下是第二雙釋上兩章門凡有九句,初有五句釋上諸法章門,次如是因如是緣下有四句釋上實相章門。如是相者表異為義,覽觀三乘教皆有異相,聲聞乘教異、緣覺乘教異、菩薩乘教異,故言如是相也。如是性,性是不改為義也。但昔日聲聞教不可改作緣覺教、緣覺教不可改作菩薩教,故言如是性。如是體,體體別為義,聲聞行自以四諦聲教為體,即是遭苦生厭老病死義,緣覺之人即是十二因緣教為體,菩薩即以六度經教為體,故言如是體。如是力,聲聞教作緣斷正使力,緣覺教作緣侵斷習氣之力,菩薩教作緣斷習氣盡成佛之力,故言如是力也。如是作者,論主言起作是行相,故知作只是行義也。明此三乘教有行義,聲聞之行有所為作,乃至菩薩行行有所為作,此五句都是釋上諸法章門,詺為權智境也。如是因此下有四句釋上實相章門,詺為實智所照之境。所以知是實智所照之境者,下偈頌言如是大果報故也。如是因者,以感果為義。如是緣,緣者由義萬善能感果即因義,此果由萬善得即是緣義。如是果,果以對因為義,報以酬答為義,只是一果宜對因,詺為果。此果有酬因力義,即成報義,此四句正是釋上實相章門也。
如是本末此下是第三雙結兩章門,今言如是本末此結權智境章門,本則舉最初如是相,末則舉最後如是作也。究竟等者一因一果,究竟等者此結實智境章門,且更解因緣之義者,有人解言:因親緣疎。所以言因親者,此果是本無而今有是親義,何以故能令本無今有故?復詺作疎者只同此果二頭三手者,不可生,道理中有可生義,汝若言道理中不可生而因力能令生者,二頭三手不可生,因力何故不令其生?若因力不能令不可生而得生者,乃可詺因為親。果既有可生義因於果成疎義,此果本無今有此因於果是親義,果有可生之理,此因於果則成緣義。今光宅法師解不作親疎之義,正言言因者對果為義,緣者只是由藉為義,若據萬行望果有對果之義,詺之為因。若據果望萬行,此果則由萬行而得於果,即是緣義。
法華義疏卷第二
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法華義記卷第三
光宅寺釋法雲撰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因歎二智髣髴開宗中有二,長行與偈頌,此下是第二正明偈頌,但且長行中本二,一者寄言以歎二智、二者明寄絕言歎二智。今者十七行半偈亦分為二,第一有四行偈正頌上寄言歎二智,第二從如是大果報下有十三行半偈頌寄絕言歎二智,但上長行寄言歎二智中本有二,一者將欲歎釋迦二智,故先歎諸佛二智,二者正歎釋迦二智。此兩雙中各有三重,第一正歎二智、第二釋、第三結也。今者四行偈頌之為體亦分為二,初兩行偈併疊頌諸佛釋迦正歎二智,後兩行復併疊頌諸佛釋迦釋二智,結二智兩重也。又就兩偈疊頌諸佛釋迦正歎二智中,前偈頌諸佛二智,後偈頌釋迦二智也。但上歎諸佛二智中,先歎實智後歎權智,然先嘆實智中有二句,初舉智體言諸佛智慧,第二句正歎言甚深無量,後歎權智有三。先舉智體言其智慧門,第二正歎言難解難入,第三出不知眾言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今者世雄不可量一句,即得併頌實智權智,各二句,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等也。諸佛應同十方此則世義,降四魔伏外道是雄義,權實二智非下人所測故言不可量也。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下三句頌上權智,下第三句出不知眾,上言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且今用此一偈頌前長行凡有四種不同,上長行中別歎實智與方便智,今此偈中合頌權實二智一不同,上當體歎權實二智,今此偈中舉人歎二智二不同,上明不知人唯繫在權智下,今此偈中頌出不知人雙繫二智下三不同,上長行中出不知人唯出聲聞緣覺二人,今此偈中廣出人天聲聞緣覺遠及菩薩併出五乘人,都是不知眾,四不同。何如此不同耶?解釋者言:此義亦微有所以有,上長行中所以二智別歎者,則明義用異,但此二智只是聖人神解涉用為義,從機曲說未若權智,但此權智應有所出,是故先別歎實智是權家之本,後歎權智是智,是本家之末,是故權實互歎,此明用有勝負。偈中合頌者,此明二智雖有權實二名,照然則體一更無異也。是故維摩經言:十方世界有若干也。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復言上當體歎二智者,明此經本意故,故當體歎偈中明二智所成人,故舉人總歎二智也。復言上出不知人唯繫權智下,今此偈中雙繫二智下者,上宜鄙斥二人智慧狹劣,雖稟昔日權智之教不能究了,為是義故上出不知人偏繫權智下。而今偈中雙繫二智下者,明此二乘非直不解權智之用,實智冥然莫測,是故雙繫二智下,復言上長行唯出二乘至偈頌中言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廣出五乘人者,此為釋物疑情,但今日之教本為斥二乘封執之情,是故長行偏對二乘,但于時時眾謂言二智止,是二乘不解,自二乘之外應有解者,是故偈中言非唯二乘,不解此權實之理,人天及菩薩亦復不解,如此頌類舉可知也。
佛力無所畏,此一偈正頌正歎釋迦二智,上正歎釋迦二智中,先歎權智後歎實智,今此一行偈上半行先頌歎釋迦實智,下半行追頌權智,但上歎釋迦實智中,先正歎實智,後即舉力無畏等,今此半偈正得略頌上諸功德句不頌正歎句也。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此半行倒頌上歎釋迦權智句,上歎釋迦權智中正歎有三重,初吾從成佛以來明權智時節,以種種因緣下正歎,引導眾生下顯也。今此半偈只頌第二正歎句不頌第一第二句也。今者所以言及佛諸餘法者,權智在後故言餘也。此權智為三根人說之不一故稱諸也。又用此一偈復頌長行有三不同,何者?長行中先歎釋迦權智後歎實智,今此偈中先頌實智後頌權智一不同。上長行中言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正歎實智,後舉諸功德同釋歎也。今偈中唯頌舉諸功德釋歎實智句,略不頌正歎實智句二不同。上長行中歎釋迦二智不出不知眾,今偈中言無能測量者三不同。解釋者言:上長行所以先歎權智後歎實智者,此明釋迦出世之意先權後實,偈中所以先頌實智後頌權智者,此明今日實用時,此皆前後互舉,迭相映發其義自彰。復言長行中有正歎實智有釋,偈中唯頌釋句者,此明有體一用異之義,上長行語其用異之義,何以知之?智慧鑒照為義,欲明實智所照之境有四一之義,有教一、理一、機一、人一,如來智照此四境,故稱實智。力無畏等諸功德不詺鑒照,故知長行據其用偈中唯頌諸功德者,此明功德與智慧只是一體,離此力無畏解脫三昧等更無別有智慧,亦離此智慧無別有功德,故知體一據用則有功德智慧之異。置用談體,智慧功德只是一體,此皆前後互舉兩義雙明。復言長行歎釋迦二智不出不知人,今偈中言無能測量者此出不知人,亦前後互舉。若偈中出不知人長行亦應出,長行既不出偈中亦應無,而一有一無此互相映明義也。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此下兩行偈疊頌諸佛與釋迦釋之與結兩重,初偈頌諸佛釋結二智,後偈頌釋迦釋結二智,就初偈中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此半偈頌諸佛第二釋二智言,所以者何?佛曾親覲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也。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此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三結諸佛二智,此半偈即成兩意。甚深微妙法此一句頌上結實智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也。難見難可了此一句頌上結權智言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也。於無量億劫此一偈疊頌釋迦釋之與結兩重,此一行則成二意,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此半行頌釋迦釋二智,但長行略不出往因,偈中既有映前即成頌釋義也。道場得成果,此下半偈正頌上釋迦單結實智,上結言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上但道實智此中出得實智之會,只是如來坐道樹下成佛,世尊大覺朗然之時得此實智,故言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也。
第二如是大果報,此下十三行半偈頌上第二寄絕言歎二智,但上絕言歎中有三,一者先出所以絕言之法、二者正明絕言歎、三者釋絕言之意。今此十三行半亦有三意,從下倒頌,初如是大果報下一偈先倒頌上長行中第三釋絕言之意,第二有十二行即頌上第二正絕言歎,第三有一行半倒頌上第一出所以絕言之法也。但上第三釋絕言中有二,一者先歎二智之人高不可說,二者出權實二智境深故不可說。今者亦倒頌,如是大果報半行偈先頌境深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半行追頌人高也。但上境深中本有三,一者雙開兩章門、二者雙釋、三者雙結也。今者不頌第一第三唯頌中間第二雙釋兩章門,上雙釋中初有五句,釋權智境章門,後四句釋實智境章門,今者亦倒頌。如是大果報一句先頌釋實智境,只得頌果與報,略不頌因與緣,今者舉果驗知有因緣所以言大,此亦釋物疑情,三乘因亦是因、三乘果亦是果,為此義故因大字標異,明此是大乘因果非是小乘因果也。種種性相義此一句追頌權智境,權智境中本有五句,今唯頌性相餘三句略而不頌,此句亦倒頌。上言如是相、如是性,今者先頌性後頌相也。所以言種種者復釋物疑情,大乘亦是性、亦是相,為此義故用種種之名標言,此非大乘性相三乘性相不一故言種種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此半行追頌釋絕言中第一明人高,上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也。
是法不可示此下有十一行追頌上第二正絕言,上言止舍利弗不須復說,今就此十一行中但半行正頌上絕言歎,第二餘十行半義出顯所以絕言之意,正明聲聞不知菩薩不知故也。今此半行有二意是法不可示者,正頌上止舍利弗也。言辭相寂滅者,頌上不須復說句也。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以下有十行半是第二義出,今就此十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今此半行總明不知眾也。第二半行除有知之人,第三九行半別出不知眾也。第二除有知人者,正言除諸菩薩眾中有信力堅固者,自能得知,然非見知猶是信知,此則引聲聞等作大乘,令改狹劣心立菩薩大志也。諸佛弟子眾,此下有九行半是第三別出不知之人,凡有三種類人不知此二智,初有四行先明聲聞不知也。第二有兩偈明緣覺人不知,從辟支佛利智下是也。第三有三行半明菩薩不知,從新發意菩薩下是也。就第一明聲聞不知中復有三文,初一行半正明聲聞不知,次一行假設明不知,次一行半釋疑,疑言縱令皆如舍利弗是一種神解無益於事,今解言假令如餘弟子各有所解亦不能知也。就第三明菩薩不知中有二,初兩行半明凡夫菩薩不知,次一行明初地以上至六地菩薩不知,此是教中為論故也。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此中有一行半即追頌絕言中第一出所以絕言之法,上言如來能種種分別,先出權智今此中略不頌也。唯頌上出實智言,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句也。但此一行半中初一行正頌下半行引諸佛證成也。此是於善捨寺解,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分明略說開三顯一,成物動執生疑之情,就此三行半中亦有二段,第一有一行半偈就諸佛以顯一,第二餘有兩行偈據釋迦以開三也。此二階各自有三重,就諸佛顯一中有三重者,第一言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此半偈先會諸佛道同,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此半行是第二勸㢡誡勅令信也。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此半行是第三正就諸佛顯一,一理是真實也。就釋迦開三中有三重者,第一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此一偈出釋迦開三之所為為二乘之人,二乘之人見執重者,先斥對此二乘人也。第二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半行正就釋迦開三也。第三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此半偈釋釋迦施三之意,只由眾生逢境執著處處生染,是故如來設權而誘化也。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竟也。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眾,自此下竟慇懃三請以來明因中有四段,此下是第二眾情懷疑致請段,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從爾時大眾中下竟而今不知是義所趣,以還先明經家序大眾有疑也,第二從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盡三請以還,詺為舍利弗正騰疑致請,佛既道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而今忽唱三乘是方便,此則與昔日相違,是故舍利弗騰疑致請取決於大聖。又就經家序大眾有疑中自有二段,第一從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眾竟優婆塞優婆夷以還,詺為經家序引疑眾生也。第二從各作是念下竟而今不知是義所趣正出所疑,所疑者是二智。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開為二,經家序引疑眾中有二者,第一言千二百人此無學人有疑也。第二言及發聲聞辟支佛心竟優婆夷此出學人有疑也。第二出所疑中有二者,第一從各作是念以下竟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以來,先出疑,佛上何故稱歎二智,此疑從第一歎二智髣髴開宗中生。第二從佛說一解脫義下竟而今不知是義所趣,明大眾自疑所得解脫為是究竟?為未究竟?此疑從第二分明開三顯一段中生也。
又就第一疑佛歎二智中有二,第一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慇懃稱歎方便?此疑上釋迦歎權智。上釋迦歎權智,上言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亦應疑釋迦上歎實智,但文略不出。第二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微妙以下疑上歎諸佛二智,此句疑歎諸佛實智,上言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也。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下,此疑上歎諸佛方便智,上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所不能知也。今以此句相應也。
佛說一解脫義,此下是第二正自疑所得為是究竟?為非究竟?此疑者,只由上第二分明開三顯一中生。上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就中有二,第一佛說一解脫義下竟到於涅槃先出所疑,第二而今不知是義所趣正明起疑也。今先解三乘人兩種果,一者有為果、二者無為果,有為果者即是盡智無生智照三界因,盡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二是無為果,三乘人三界因盡是有餘涅槃,三界果盡是無餘涅槃,但二種無為只是一時,因盡即是果盡時、果盡時為因盡時,雖然逐義有便所可作前後,得言因盡故果盡,不得言果盡故因盡。問者言:若言因盡時而果盡者,羅漢何治道斷三界因盡之時報身即應亡?解釋者言:此報身是因餘勢任運而盡,故如用杖轉輪。假說此杖即滅而輪猶轉,羅漢三界因盡於是時報身餘勢如輪也。問者言:三家解脫一,等不應有三車受別也。解釋者言:三家解脫所以一等者,同取三界因果盡無為,無為既不殊,是故皆詺作一解脫,所以有三車之喻。運因勝負者,此據力用有短有長,聲聞斷三界正使盡取譬羊車,緣覺侵少許習氣取譬鹿車,菩薩斷習都盡取譬牛車。問者又言:斷惑既有優劣無為亦應不等也?解釋者又言:引昔作義不言習氣受生,雖斷習氣不就習盡處制果,然三家同取三界因果盡處制盡無生智,若語其解脫三家一等,論其功用有廣狹之殊、長短之別,取譬三車故言佛說一解脫義,解脫是有餘無餘涅槃即是滅諦也。義者即是道諦舉果明因,我昔依佛教修行道諦證得滅諦果,故言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義到於涅槃,從而今不知是義所趣者第二正明起疑,而今不知我昔日所行道諦為當只趣此解脫果為更有所趣?上來皆是經家述其疑意。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自此以下訖三請已還是第二明舍利弗騰疑致請,就此請中自有二段,第一從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此明經家序舍利弗騰疑欲請之意,第二從而白佛言下竟三請以還,詺為正請。又就經家序中有二,第一言舍利弗知四眾心疑,此是經家序舍利弗欲令騰大眾疑意也。第二言自亦未了此明經家敘舍利弗自有疑心也。第二正請中有五重,舍利弗有三請如來有二止,賓主相間即是五重。舍利弗三請者:第一舉有疑請,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請,第三有解故請也。就第一疑請中有二:一者長行、二者偈頌。又就長行中自有三重:第一疑上歎諸佛二智,第二疊疑眾請說,第三疑上歎釋迦二智也。今者第一疑諸佛二智即而白佛言,何因何緣稱歎諸佛第一方便?此則疑上歎諸佛權智。從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此疑上歎諸佛實智甚深也。從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咸皆有疑,唯願世尊敷演斯事,此即是第二疊疑眾請說也。從世尊何故慇懃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第三疑釋迦上所歎實智,亦應有疑方便智,但經文略不出,下偈中有故知長行應有,但上經家敘中疑方便智不道實智,互舉明義也。
爾時舍利弗而說偈言第一舉設請段中本有二,長行與偈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十一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六行半偈正頌上長行,第二從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有四行半偈,更直說自疑所得,不頌上長行。有人解言:用此四行半偈頌上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文句乃相類意謂不爾,何以知之?上長行中即是經家敘,于時時眾有此疑,云何舍利弗頌經家意耶?故知但是直說偈,但六行半頌長行中本有三,一者疑諸佛二智、二者疊疑眾請說、三者疑釋迦實智。今者六行半中兩行半先頌第三段,次一行追頌第一,次三行頌第二段也。初有兩行半偈先頌第三段釋迦二智,今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此下一行半偈正頌疑釋迦實智也。從道場所得法此一偈義頌疑上權智,疑言何故稱歎此智而不說也。無問而自說,此一偈是第二倒頌上第一言,何故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但長行不出諸佛往因,今此一偈上半長出往因,下半偈正頌也。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此下三行偈是第三追頌上第二疊疑眾請說,上言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法,今者四眾咸皆有疑,故知此三行正頌上,有二初偈舉聲聞請說,第二其求緣覺者下兩偈舉緣覺人請說也。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此下四行半偈是偈中之第二,詺為直說偈自疑所得。此四行半自有二,第一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此下一行半偈正明舍利弗自疑所得,為定是因為定是果也。第二從佛口所生子下三行偈正結請說也。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此下是第二段,第一止止意言若便廣說此二智者,時眾相與生驚疑之心,為是義故不須復說也。
舍利弗重白佛言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此下是第三段,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請說,此下以三段例皆有二長行與偈為二也。今請意言此會中皆是利根堪聞佛說,云何言驚疑耶?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此下是第四段,第二止止意言我若說權實二智者,時眾非直生驚疑之心,亦更生誹謗隨墜惡道,云何應說耶?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此下是第五段第三請有解故請。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自此下竟授學無學人記品有七品半經,明因中本經四段,此下是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上請中有二種疑,一疑如來所以歎二智,二自疑所得之法,今者如來只答第二疑,第二疑自去不須別答也。又此第三即廣上品初第一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段。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開為二,第三第四各開為三,今此歎第三疑中有三重者,即化三根人為三段,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以下入第二卷中,言我所有福業,今世若過世,及見佛功德盡迴向佛道以還,此詺為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舍利弗等也。第二從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受三菩提記盡受記品以還四品經,詺為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迦葉須菩提等四大弟子也。第三從化城品竟授學無學人記品以還三品經,詺為宿世因緣說開三顯一同歸之理,化下根人富樓那等也。是則上根人聞法說三一之義同歸之理,便解中根人再聞三一之義,可悟同歸之理,下根人三過聞說方解同歸無三差別,但法說中亦有譬說義,譬如優曇華也。亦有宿世因緣說義,即言我昔曾於二百億佛所常教化汝也。雖有譬說根本大意為歎法希有故來不可示詺,雖有宿世因緣說此乃是述成上根人得悟,說此往古因緣根本大意非正是因緣也。第二譬說中亦有法說義亦有宿世因緣義,故下言是諸所說教化菩薩,故此則是法說義。但文句少不足可以發悟中根之之人,從結父子因緣之中昔日波若座席已言示其金銀等,此則是宿世因緣說義但此意非,是正譬中有時眾已於正譬得悟,如窮子領解中方有此語,非是正宿世因緣說中,宿世因緣說中亦有法說義,即化城品初明先佛之時神通感動之相,十方諸梵請轉法輪,此則是法說也。又言譬如五百由旬此是譬說,雖有此唱原其根本只為明宿世因緣之義,何以得知?又四大弟子授記品末言: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即復為下根人說往古之時已曾大乘化汝。下又言:我在十六數曾互為汝說,以此本因緣今說法華經,大意聞此宿世因緣說方得解故宿世因緣說也。所以有三根人差別解有前後者,置教論理者,何容羅漢斷三界正使盡得三明六通之人,一向不知同歸之理無三之別,且自涅槃經言:若人不知一體常住三歸者尚不得聲聞緣覺菩薩,何況當得無上菩提?若不知佛是常住,則四信不成五根不立,且自勝鬘經言:三乘初業不愚於法。又言聲聞緣覺自知住有餘地,必當得無上菩提,就理為論何容三乘聖人執三乘決定言別異不解同歸耶?若爾所以有聲聞緣覺者,此人自有知有佛果可求,只自心志弱未能捨頭目髓腦發曠濟之心,且作聲聞緣覺自調自度,如此類例皆是實有。而會中舍利弗是上根,富樓那等是下根者,若談其實行皆行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所以有此三種信解悟者,皆應同狀外凡淺識之徒,執昔日三乘別教或同歸之義,是故如來作此三種,初始明法說竟外凡夫中有利根得解,舍利弗示同領解,譬說既竟外凡夫中有中根者,得解須菩提等仍示同領解,宿世因緣竟外凡夫中有下根者,得悟富樓那等示同領解,若置理而論教者具得羅漢亦有此執。又理教合論作三根差別者,但外凡中有兩種人,自有一種人易可迴轉如大品所明輕毛之位,自有一種人實欲進行者,今只就此實欲進行者根性利鈍遂有三種,既有三種皆因宿習濃淡,以理惑教有時以教惑理,故言踟蹰理教之間,故受悟有前後。利根者執理情多疑教情少,鈍根者執教情多疑理情少,中根者迷教惑理正等也。執理情多疑教少者,言無生之理是一等觀無生智應同,此人執理既是一,如來何故說有三乘別趣,言有三果之別,此是疑教也。鈍根者執教情多疑理少者,言佛教既說有三因三果之異,三乘所觀無生之理何必是同,此是執教多疑理少。中根者有時執理惑教,言理一教那得言異?有時執教疑理,言佛教既有三理何必同?此則教理等執而疑也。夫得道成聖必由見理,是故利根之執理多者,則與理相符,是故一聞法說便悟一理無三之別,執教情多疑理少者,則與理不相扶,是故三過聞說方悟一乘之理無三之別。理教等執者,據在中間再聞得解,但於此理教上生疑者,有學人與無學人通有。又有執教疑果者,亦有三種,利根者執果情多疑教情少,鈍根執教情多疑果心少,中根之人果教等執也。果者只是斷滅涅槃,利根者執果心多疑教少者,自觀理智慧分明見習氣猶在,知斷惑未盡作觀未來身盡滅耶?此是執果情多疑教心少。鈍根執教多疑果少者,言既說言神明可滅佛語不虛,何敢不信受?此是執教多未知神明之道實滅不耶?此是疑果少,中根人或執果疑教或復執教疑果,但此果上生疑者,唯無學人也。雖有此三種疑執開三顯一一同,說法既竟同得悟解,但有先後文異也。
就第一法說化上根人中自有四段,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盡此卷末以來,詺為正法說化上根人,第二從第二卷初長行及偈,明上根人舍利弗等示同領解也。第三從爾時佛告舍利弗以下,明如來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也。第四從汝於未來劫以下,為上根人授記也。又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二段,今第一正法說化上根人中有二者,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以下竟一百十四行偈以來,詺為正法說化上根人。上根人既解同歸之理無三差別疑心既除,是故第二汝等舍利弗聲聞若菩薩下七行偈,略勸㢡上根人受行同歸之理。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種,正法說中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第二七行偈勸㢡之中有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勸上根人行因,第二餘有一行半偈勸令慕果,言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等。又就長行中自復有二,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竟願樂欲聞,詺為法說緣起,第二從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竟長行以來,詺為正法說。又就兩段之中各有二,緣起中有二者,第一佛許為說同歸之理無三之義,第二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此詺舍利弗奉受旨。今就第一佛許中自有四重,第一正許,第二誡勅令諦聽,第三簡眾,第四歎應聞眾總結誡許也。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此是第一詺為正許也。汝今諦聽以下第二詺為誡勅令諦聽,此則令生三慧誡諦聽聞說,令生聞慧誡善思,令生思慧誡念之,令生修慧解也。說此語時會中有五千等禮佛而退,此是第三詺為簡眾,以佛神力堪聞者住不堪聞去自有四:第一正明五千人禮佛而退,第二所以者何不釋下堪聞,未得謂得者是有為果盡無生智也。未證謂證者謂無為果盡處也。第三有如此失下結不堪也。第四世尊默然下證不堪也。告舍利弗我今此眾是佛許中第四歎眾總結誡許也。只就此中自有三:第一告舍利弗下歎住者有機,第二如是增上慢下明去者無機,第三汝今善聽下正總結。問者言:如來有身口二密終日在坐不覩真容,雖復在中自不聞說法,何假從座而起拂席而去?解釋者言:此品中是時眾所應亦可是實持是佛神力,將欲褒貶時眾為令住者生欽重之心起願樂之意,貶去者無聞法之緣,是故拂席而去也。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緣起中本有二,第一佛許已竟此是第二明舍利弗奉受佛許也。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緣起、二者正法說。自此下是第二正法說,就正法說中自有二者,第一廣諸佛門、第二廣釋迦門也。今從如是妙法以下第一就諸佛廣明開三顯一,此則廣上品初歎諸佛權實二智。所以言廣者,但上第一髣髴開宗中直總歎諸佛二智,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第二分明略說中但明顯一,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也。既但總歎諸佛二智而已不別明諸佛復,但明顯一故稱為略。今則廣明佛又廣明義,故稱廣故。廣佛者此中廣總出諸佛,及別三世諸佛是則廣佛之義深。復言廣義者,上直歎諸佛二智與顯一,此中長有四義合有六義,一者歎法希有、二者明不虛妄止物誹謗、三者明開三、四者明顯一、五者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六者簡真偽敦信,既備此六義,故稱廣義也。
第二廣釋迦門者,廣上品初髣髴開宗歎釋迦二智,及第二分明略說中開三義也。釋迦門中唯有廣義無有廣佛也。今明廣諸佛門中自成四別,第一總明諸佛開三顯一,第二就總諸佛門離出過去諸佛,亦明開三顯一,第三就總諸佛門離出未來諸佛,亦明開三顯一義,第四就總諸佛門離出現在諸佛明開三顯一。今先明總諸佛門此中應有六義,一者歎法希有,二明不虛妄,三明開三,四明顯一義。但文句略唯有四義,略無出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至偈中方有同復無簡真偽敦信。又略,下釋迦門中可知備有六義,但文句略不出耳。今言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此是第一歎法希有。優曇華是外國語,此間言靈瑞華,唯有轉輪聖王出世有此華,故知此華希有,此經如是也。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無虛妄,此是第二明不虛止物誹謗,從舍利弗諸佛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是第三明開三,就此開三之中自有三重文句,第一正明諸佛開三,第二從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此下是舉釋迦釋諸佛開三,何以故?一釋迦是諸佛數故,二本明諸佛開三為成釋迦開三故也。第三言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此還舉諸佛結成諸佛開三之意也。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此下是第四顯一,此所以者,何義得釋上開三之意,文則屬下顯一廣明四一,先明果一、二明人一、三明因一、四明教一也。明果一者即會昔日三果終成今日一果,明人一者即會昔日三人成今日一菩薩人,明教一者即會昔日三乘別教成今日一教,明因一者即會昔日三乘人所行之行只是一因以對一佛果,是故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此中四一二智中實智照境,四一有同有異義,實智所照境有機一,此中無機一,所以有四者,就理一中開為二種,因一果一也。然因果皆是理,所以彼處明機一,今此中不明機一者,前明機一此明二智所照境故明也。此中明會三歸一若遠相緣由亦應會三機為一機,但此三機實是眾生自有法故不可會三歸一,自餘三一是諸佛昔日應三機,但以假名字分一為三,今日一乘機熟,故可得合三還歸於一也。此中教一與實智所照境教一亦不同,何以知之?實智所照教一者,直是照法華經教一,今此中言教一者,昔日應三機故有三教,三教非是一,三教遠詮今日一理,故會昔三教終成今一教,此中明人一與實智所照境人不同,何以知之?實智所照境人無別體,今日眾生一乘善機發一機所成人以為人一,故總諸菩薩以為一境。此中人一者,昔日三乘機一所成邊非是一,為三機善所成邊是一善理一,故會昔三人終成今日一菩薩人,但今日教一人一名字與實智所照教一人一名字同明義意異也。此中明因一果一與實智所照理一義同而名字異也。今先明果一中自有四重,一者開果一章門,二者更牒果一章門,三者作四句解釋果一,四者結果一也。今言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是第一先開果一章門也。舍利弗云何名諸佛此下是第二顯解釋更牒果一章門也。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此下是第三正作四句解果一,開示悟入四句人解此四句互有不同,一家解言初三乘別教為開也。波若教時言示也。說無量義經名悟也。說法華經詺為入也。知見是佛果之名,同取萬行作知見家道,此解亦好,今光宅法師解言:知見只是一眾生當來佛果,眾生從本有此當果,但從昔日以來五濁既強障礙又重不堪聞大乘,不為其說有當果,此當果則有閉義。今日大乘機發五濁不能為障,得聞今日經教說言眾生皆當得佛,此則是開義。說言昔日三乘所行之行,皆是得一佛果之行,眾生聞此語則生聞慧,此則是示義。且又三乘人相與思惟籌量,昔來是方便,今一因一果是真實,我等未來皆應得佛深解此理。于時則生思慧詺為悟,相與自知居未極地,更習諸行修無漏治道斷無明住地煩惱,于時即生修慧仍詺為入佛知見道也。光宅法師又於善捨寺中解此四句,即會因果之義以明四句,然此四句有漸漸除義。初言開者此最淺故如前略說開三顯一漸表壽命長遠一果之義,此則是開義也。又如廣說開三顯一令知壽命長遠一果之義,此則是示義也。又如後略明開近顯遠令知如來壽命長遠,此則是悟義也。又如後廣說壽命長遠分身十方隱顯度人復倍為期,時眾相與同歸之因求一佛之果,此諸行修學即是入義也。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是第四結果一也。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此是第二明人一也。諸有所作常為一事是第三明因一,明修此因為佛知見,故言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此下是第四明教一。就此教一中自有二階,第一正明教一,第二從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者,引諸佛道同結成也。
舍利弗過去諸佛,此下是第二明過去諸佛開三顯一,此下三佛於六義中唯有二義,只開三顯一闕無四義,今先明開三也。第二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下明顯一,此下三佛於顯一中例皆唯有三一,略無因一也。初言是法皆為一佛乘故即是教一也。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種智此是果一也。略無因一也。
舍利弗未來諸佛此下是第三明未來諸佛先三後一,此中亦唯有開三顯一二義,今先開三也。第二從是法皆為一佛乘是顯一,此中亦唯有三一,今言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教一也。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種智是果一也。亦無因一也。
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諸佛,此下是第四廣明現在諸佛亦先三後一義,唯有二義,開三與顯一為二,此現在佛門證釋迦先三後一義顯,何以故?今同是現在十方佛尚有先三後一,何況釋迦出五濁惡世而當不先三後一耶?就此現在佛門中自有三段,第一從舍利弗竟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此先明現在佛先三後一之意,第二從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下正明開三顯一,第三舉人一果一結成也。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諸佛下先明開三也。次第二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下是顯一,此中亦唯有三一,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此是教一也。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種智即是果一也。亦無因一也。從弗舍利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此是第三更舉人一果一,結成現在佛所義也。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然長行第二正明法說中本有二,上來廣明諸佛門開三顯一者,即是廣上品初長行歎諸佛二智,及前偈中就諸佛顯一義竟,此下是第二廣明釋迦如來開三顯一,此則廣上品初長行中歎釋迦二智偈中,據釋迦開三之義,就此釋迦門中唯有五義,第一明開三、第二明顯一、第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第四簡真偽敦信、第五明不虛妄,略無歎法希有,下偈頌中方有也。以此而準得知,一佛門中應備有六義文句互相映發,我今亦復如是,此下第一先明開三也。有種種欲者如來開教之始三乘各有所樂也。深心所著者此時遂能行行也。隨其本性者明過去宿習不同也。
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此下是第二顯一,就中唯有三一,略無人一。今言如此皆為得一佛乘,此是教一也。一切種智故此一句是果一也。舍利弗十方佛世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此明因一,言尚無二乘者言,尚無偏行六度菩薩乘辟支佛乘何況有聲聞乘?故知唯是一佛乘即是明因一義也。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此下是第三出五濁,釋釋迦先三後一之意,只為此五濁惡世故不能發初明一,就此明五濁中自有四段,第一總唱五濁,二者列五濁之名,三者明濁義,四者正釋結也。今言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此是第一總唱有五濁也。所謂劫濁煩惱濁此下是第二次第列五濁之名也。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下第三明濁義,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下是第四正釋先三後一之意也。釋五濁義,五濁者: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濁者濁亂為義,此五濁大判只應有煩惱濁、見濁,十使之中五鈍使是煩惱濁,五利使是見濁,此二是濁之正體,餘者相從為論也。見濁煩惱濁此是因濁,命濁是果報濁,眾生濁是行因,得果人濁劫得名為時節濁,此劫更無別體,只以時節中有此四種仍詺劫濁,如此年無食名為飢年年非是飢,劫濁亦爾。言五鈍使為煩惱濁,此五鈍使縱橫競起惛迷行人謂之為濁。眾生由煩惱為因於中亂受生不定,輪迴三界往還六道交亂受生,但眾生是濁主也。五見為見濁,五見以身為本,若身見一生,諸見競起,迷真亂正詺之為濁。命濁復是果報濁。成實論言:六人六識得相續生名之為命,由有煩惱為因生在三界,牽命感長感短雜亂無窮名為命濁,此五濁既障一乘機大判凡有三種五濁,若上品五濁即是見諦五濁,中品即是思惟五濁,下品即是習氣五濁也。此三種五濁皆障一乘機,問者言:此三種五濁皆障一乘機,外凡夫具有三種五濁,則應不聞說法華,亦應無大乘機也。思惟五濁亦障一乘機者,七種學人應無一乘機不堪聞說法華,習氣五濁復障一乘機者,羅漢有習氣亦應無一乘機不堪聞說法華。解釋者言:如此頌類皆有其宿習大乘,大乘因緣強者,雖有三種五濁不能為障,各宿習大乘,緣弱者雖有習氣五濁猶能為障,今者明義正就宿習為論,諸凡夫等雖具有三種五濁,過去大乘善根強者,此五濁則不能為障,便有一乘機發堪聞法華,學人無學人亦如是。宿習大乘因緣弱,雖復偏行所行斷除正使,習氣既在由能為障無一乘機發也。問者言:若使皆由宿習大乘緣者,何關五濁障耶?解釋者言:今借一譬以顯障機之義,何者?如人恒有僻病,若使年常飲食豐足溫煖適意㲲裘隨時,然此僻病恒成就在則不為患,若使此人年常飲食不充,衣被乏少致令寒暑得便,昔日僻病於時便顯動發,內合亦如是。若善根食強煩惱僻病雖有不發,善根既弱五濁僻病則障一乘機。但障有三種:一是對障、二者既伏障、三者隨時障。今言五濁障一乘者,詺為隨時障,只是隨時得便而能為障也。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此下是第四簡真偽敦物信心,所敦之者已是外凡夫也。就此簡真偽敦信中自有兩段,第一正簡真偽,第二從除佛滅後以下,正明敦物信心,此兩段中各自有三重,第一正簡真偽有三重者,第一明非真,第二明是偽,第三出真羅漢形釋也。今者第一若我弟子自謂得阿羅漢辟支佛者,初此明非真也。又舍利弗以下第二正明此人是偽,何者?言非真今者正明是偽,羅漢是增上果,而伊實自未得羅漢果自謂言得,此則於增上法中生慢,故言增上慢。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三出真羅漢例釋上偽,若有實得羅漢不信此開三顯一同歸之法無有是處,當知實得羅漢者在五便中時早已解方便善是同歸,而汝上言得羅漢不解同歸者,當知此人非真羅漢,除佛滅度後此下是第二正敦物生信,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敦物生信,第二釋敦信之意,第三釋物疑心也。第一言除佛滅度後佛既滅度前佛已過後佛未出,於此中間若有人只於無佛前世中修行得羅漢,百千時都無有佛為此羅漢說法華道萬善同歸者,此人容可不解正是敦物令信,言佛若在世可得為汝說同歸之理,佛若滅度誰當為汝說此法華同歸之法,汝今可及佛在世生信樂之心受持同歸之法,此是就教為說,若就理而談,不問有佛無佛皆自然解也。于時物情於中由自不肯信,自言佛雖滅度佛弟子自解法華,於佛滅度後自當為我說此同歸之法,是故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佛即釋此執言,所以勸汝及佛在世信受者何正言佛滅度後惡世多難如是法華有能受持讀誦者,是人難得為此義,故令汝今日信受也。但物情於中猶未肯信佛,若言滅度後受持此經為我說法甚難得者,我當自入無餘涅槃,是故第三若遇餘佛以下佛即釋此疑言,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此意正言若人得羅漢果竟要聞如來說此法華知萬善同歸然後得入涅槃,若不聞說法華同歸,終不得入涅槃,若阿羅漢不值今日釋迦說法華者,於未來世中要值遇餘佛,於此法華教中,得聞萬善同歸方得入涅槃。無有中間入涅槃者,物情只聞佛此語仍信受,若如此我等即時信受,何假待餘佛方信受,使羅漢當自外凡中有不肯信者相與信受也。
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此下是第五明不虛妄止物誹謗之心也。就中有三,第一明勸信,第二諸佛如來下正明不虛,第三無有餘乘以下舉所信之法結勸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下,正法說中本有二,長行與偈頌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一百十四行偈,正頌上,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緣起、二者正法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今者一百一十四行偈亦開為二段,初有四行一句偈頌上長行中第一緣起,第二餘一百九行三句偈頌上長行中第二正法說也。但上緣起中本有二,一者是佛許為說同歸之義,二者舍利弗受佛明旨,今者四行一句唯頌佛許不頌舍利弗受旨也。然上佛許中本有四重,一者正許說,二者誡勅,三者簡眾。今皆不頌,唯頌第四歎眾總結誡許也。
今者四行一句分為二,初有三行半偈不頌長行將顯歎住者是,故先明去者之非,若無非無以顯是,是故先明去者之非。次三句正頌何以得知不頌長行,上簡眾者佛入涅槃後出經者列于時事耳。云何今佛頌經家語耶?若爾何故相似耶?兩處俱出于時事那得不相似耶?於戒有缺漏者,若犯一戒名之為缺,具足犯即是漏,漏入生死。瑕疵者,瑕據其外,疵據其內,內實犯戒,外慎威儀,故言護惜也。此眾無枝葉,至舍利弗善聽三句是第二正頌第四歎眾總結誡許也。上本有三,一者歎住者有機,二者明去無機,三者正總結誡許。今者兩句頌第一,舍利弗善聽一句頌第三,略不頌第二段也。
諸佛所得法自此下有一百九行三句偈,是偈中第二頌上長行中第二正法說,但上正法說中本有二,一者就諸佛門廣明開三顯一,二者就釋迦門中廣明開三顯一。今此一百九行三句偈亦分為二,初有七十三行一句頌上諸佛門開三顯一,從今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六行半,頌釋迦門開三顯一也。但上諸佛中本有四佛,一者總諸佛門開三顯一,二者明過去諸佛開三顯一,三未來諸佛開三顯一,四現在諸佛開三顯一。今者七十三行一句亦分為四,初有三十四行三句頌上總諸佛門,第二過去無數劫以下有二十七行半偈,頌上第二過去諸佛門,第三從未來諸世尊下有六行半偈,頌上未來諸佛門,第四從天人所供養以下有四行半偈,頌上第四現在佛門也。上總諸佛門中本有四義,一歎法希有、二明不虛妄、三明開三、四明顯一也。今者不頌第一歎法希有,今此偈中長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故。
就三十四行三句亦分為四,初有十二行一句頌上第三諸佛開三,第二從聲聞若菩薩下有十一行偈頌上第四諸佛顯一也。第三從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下有九行半偈義頌諸佛,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義是上長行所無,第四從我有方便力下兩偈頌上第二諸佛不虛妄。今兩句料簡,上長行中不虛妄是第二,今此中是第四,文句倒少,欲顯六義本無次第意。上長行中有歎法希有,今偈中略不頌,上長行中無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義,今此偈中有文句既互有出沒,驗知一佛門中應備有六義也。上總諸佛開三中本有三段,初正就諸佛開三,第二舉釋迦未釋諸佛開三,第三還結屬諸佛。今者唯顯第一,諸佛開三略不頌後二段也。上長行中唯開三乘是方便,今此偈廣明五乘是方便。今就十二行一句偈中宜分為二,第一有八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是方便,第二從有佛子心淨下有三行半偈別出菩薩大乘教是方便,逐文句起盡,是故宜開為二也。又就八行三句偈出四乘方便中自復有二,初有五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第二從我說是方便有三行偈正開是方便,明昔日所以有四乘之教皆是方便。又此兩段中各有二,初有四行一句出人天二乘教,次一行半出聲聞辟支佛二乘教也。就初四行一句中有四意,第一諸佛所得法下三句明於大乘中離出人天二乘,第二眾生心所念下一行明眾生根性不同,第三佛悉知是已下一行明隨宜說法非一,第四或說修多羅下一行半廣出非一之教,即是九部經也。從鈍根樂小法有一行半是第二出聲聞辟支佛二乘教,二乘人未必是鈍,但貶其狹短故言鈍也。問曰:上言若人遭苦厭老病死,今者何故言貪著於生死,此則前後自相違,或解釋言,有三種解,一解言生死有二種,一者三界分段生死,二者是三界外無明住地變易生死,分段之苦交切厭心則顯,變易之苦比於分段此苦則微。且自昔日三乘教不說有無明住地之苦,就昔教既不說有此生死之苦,則於是苦無有厭心,故言貪著。第二解言故始須陀洹等,若論求道之邊此則遭苦厭老病死猶有妻子之愛,此則是貪著於生死,此兩解隨意用之,後又言機中有厭情則有貪也。我說是方便,自此下三行是第二正開言是方便之教,就中且有二者,第一言我說是方便有兩偈,先開上聲聞緣覺三乘教是方便,言昔日是真實今日是方便,第二言我此九部法一偈倒開上人天二乘教亦是方便,故說是人天等經,根本本為大故言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有佛子心淨,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別出三乘中大乘之人,教中亦有二,初有一行半偈先出三乘中大乘人教,說是大乘教者是昔日三乘中之大乘非今日大乘,第二二行偈正開是方便自有二,初我記如是人下一行半略記成佛,第二佛知彼心行下半行正開是方便,佛知彼心行為說三乘中之大乘也。
聲聞若菩薩此下十一行偈頌總諸佛門中第四顯一,上有四,初是果一,二是人一,三是因一,四是教一。今者略不頌第三因一,唯頌三一亦不次第,今聲聞若菩薩下一偈頌第二人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下一行半偈頌第四教一,說佛智慧故此下八行半偈頌第一果一,就此八行半中自開三段,第一從說佛智慧故下有一行三句偈,先明佛未應世時欲為眾生說一大乘果,不欲與小乘果,第二從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下有四行三句偈,正明出世以來欲與一乘果,第三從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有兩行,明如來本行菩薩道時欲與大乘果。又此三段前一後一不開,只就第二佛出世以來欲與大乘果有四重,第一從如其所得法三句,正明佛將欲以大果與眾生,第二從自證無上道下一行半偈,釋佛出世之本意欲與大果,我若惜此大果,我是慳貪之人,無奈眾生無大果之機,是故先為說三。但時眾於中生疑,佛為自言欲與眾生大果,誰當信佛此語,故第三從若人信歸佛下有一行一偈引勝人證,汝言無有信者,自有人信三寶者言佛不欺誑者,此等人信佛恒欲與眾生大果,時眾有生疑言,若使都無有信三寶者,誰當復信佛耶?第四我以相嚴身一偈用佛,自身功德相好,證佛與大果不虛,若是無威德人容可不實佛,既如此形相,云何當出言不實?
若我遇眾生此下九行半是第三義頌總諸佛門五濁,上長行所無者,就此五濁中自有三段,第一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一偈,正明佛為五濁眾生故出世不得即說大意,第二六行偈出五濁體,第三從是故舍利弗有兩行半,結佛為五濁眾生出世說小之意,此三段之中前一後一不開,第二出五濁便成五重,我知此眾生兩行偈出眾生濁。受胎之微形一偈明命濁,入邪見稠林下一偈出見濁,六十二見者我見作本,外道計我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住色中,色住我中,乃至行陰上亦如是。五陰上各有四五,便成二十見,現在有二十見,此可見由因生故,故過去五陰上亦有二十見,復感未來種數,故未來世五陰復計二十見,合三世各二十見便成六十見,見雖有六十不出斷常二見,何故如此?若使計色即是我者,後時便成斷見,即是無見也。自餘三見皆離色計我便成常見,即是有見也。是知總而論之,是有無二見,別而談之有六十見,若總若別故有六十二見也。深著虛妄法出煩惱濁,於千萬億劫一偈出劫濁,是故舍利弗此下兩行半,是第三結諸佛為化五濁眾生故施三乘方便之意也。
我有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下兩偈頌上第二不虛妄,就中自有二,初一行偈先舉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不虛妄,第二今此諸大眾下一行勸信結不虛妄也。
過去無數劫自此下有二十七行半偈,上四佛門中之第二過去佛門,上過去佛門中本有二,一者開三、二者顯一,今者先有兩行偈頌開三也。第二從是諸世尊等有二十五行半,頌過去佛顯一,就此第二二十五行半偈中自有二種,第一有二行半頌教一,第二從若有眾生類二十三行偈作三重併頌三一,人一因一果一也。三重者初兩行明過去佛在世時修行得佛,第二有二十行偈就過去佛滅度後修行得佛,第三一行偈合明佛在世及滅度後供養成佛也。就第一兩行過去佛在世時中修行得佛亦有三,若有眾生類即是人一,行六度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也。諸佛滅度後已下二十行偈,是第二就佛滅度後修行成佛中凡有四種供養,一一偈明軟善供養,第二四行半偈明起塔供養,第三六行半明造像供養,第四八行直明三業供養也。第一若人善軟心此一偈未暇作餘供養,且先明軟善心供養不開,諸佛滅度已有四行半偈。第二起塔供養亦有三一,人即是人一,供養心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從若人為佛故有六行半偈是第三明造像供養,亦有三一之義,從若人於塔廟下有八行偈,第四直明三業等供養,亦得有三一之義也。於諸過去佛現在或滅度下一行偈,是第三合明佛在世及滅度修行,亦得有三一之義。
未來諸世尊自此下有六行半頌上第三未來佛門,就中自有二,初有兩行半偈頌上開三,第二從諸佛本誓願下四行偈頌上顯一,就中有三,初一行頌果一,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下此一偈頌教一也。諸佛兩足尊此下有兩行頌因一,知法常無性者知萬善法無有三乘性,佛種從緣起者,若據佛果望萬善,此佛果由萬善而得,仍詺因為緣,故言佛種從緣起也。是法住法位者,是萬善法住一乘法位,故法住法位位。世間相常住者,只是世間取相,諸善亦住一乘佛位。又一種解,修此萬善在於世間相,常住者常住大乘中,導師方便說者,根本只是一因,昔日方便說言有三,故知只是一因。有人曰:用此兩偈頌教一意謂不爾,何故知是因一?言佛種從緣起,因只是緣也。
天人所供養此下四行半偈頌上第四現在佛門。上長行中有三,第一明開三顯一義之意,第二正明開三顯一,第三結成。今此偈中只頌前二不頌第三結。第一言天人所供養一偈半先頌第一現在諸佛,為三一之義,故應出在世也。後三行偈頌第二正明開三顯一之義,上長行中先明開三後明顯一。今此三行偈中亦分為二,言知第一寂滅一偈先頌顯一唯頌教一也。第二知眾生諸行有兩行倒頌上開三,此兩行偈自有二,初一行一句先明現在十方佛洞見三乘人機,第二言以種種因緣下三句正頌開三也。
今我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六行半偈頌上釋迦門。上長行中本有五義,一者開三,二者顯一,三者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第四簡真偽敦信,五者明不虛妄。今者不頌第四簡真偽敦信,長有歎法希有故。今此三十六行半偈亦分為五別,初一行偈超頌上顯一,次有一偈追頌上開三,第三從舍利弗當知下二十七行半偈頌上第三五濁,第四從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下五行半義頌歎法希有,長行所無也。第五從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下一行半頌上第五不虛妄。今三重料簡,但上長行中顯一本第二段,今此中先頌顯一後頌開三,明互有前後之義,具如上釋。上第四是簡真偽,敦信此中略不頌,上長行本無有歎法希有,今偈中長出歎法希有,則義頌之也。所以長補所闕還成五重,然此釋迦門中長行與偈,既互有出沒,故知一佛之中應備有六義。今且取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唯除第四歎法希有,用此四段偈,若合若離不合不離作十種法說,此即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所以不取前四佛門作本者,上明四佛者為成今釋迦義,未來非是正主故不取。等是釋迦門中復不取歎法希有作本,此中明法說與譬說作本,其自有優曇華譬云何以譬為譬作本,是故不取也。取第一第二此兩段宜合為一段,上則帖同諸佛先三後一之意,名為化主同下,則為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作本,亦名為總譬作本。又離第三頌五濁,作八段為下火宅中八譬作本。又取第五不虛妄段不合不離,為第十譬作本也。離第三頌五濁,作八種譬本者,第一從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有四行偈,此間詺為佛在法身地,見所化眾生為五濁所惛,即為火宅中第二長者見火譬作本,火宅中言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下是也。第二從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有六行半偈,此間詺為佛應世以大乘化眾生不得,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作本,火宅中言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裓下是也。第三從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下十一行偈,此間詺為佛因三乘化得眾生,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作本,下言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火焚,我今當設方便下是也。第四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一偈,此間詺為佛見三乘人大乘機發之義,此則為火宅中第五長者見子免難譬作本,下言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也。第五從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有一偈,此間詺為三乘人索果,所索者只是三界盡無生智,此理中為論,此則為火宅中超為第七諸子索車譬作本,下言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也。第六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有兩行一句偈,此間詺為佛見眾生大乘機發故歡喜,此則追為火宅中第六長者見子免難故歡喜譬作本,下言其心泰然歡喜踊躍也。第七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三句,此間詺為佛為眾生說大乘,即是說法華經,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八等與大車譬作本,下言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下是也。第八言菩薩聞是法疑網悉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此一偈此間詺為三乘人受行大乘之義,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作本,下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也。離頌五濁為火宅八譬作本竟,用此八譬足前化主譬為九譬,第十超取第五不虛妄段,言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有一行半偈,此間詺為不虛妄,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十不虛妄譬作本,下言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是長者各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下是也。是故言若合若離不合不離作此十段,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遠為化城譬作本,亦遠論窮子譬作本也。
言今我亦如是此一行超頌上顯一唯頌教一,我以智慧力下此一偈追頌上開三,此兩偈合為一段,上則帖同諸佛先三後一詺為化主同,下則為火宅中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詺為宅主譬作本,亦名為總譬作本也。
第二舍利弗當知此下有二十七行半頌上第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義,既分作八段,故舍利弗當知以下四偈是十法說之第二,此間詺為佛見所化眾生為五濁所惛,則為下火宅中第二長者見火譬作本。下言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下是今就此十四行偈中自有三段,第一半行明能見,第二三行出所見,第三半行明起悲愍之心。今言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此半偈是第一明能見,佛在法身地見所化眾生為五濁所惛也。見六道眾生下有三行偈,第二出所見,即是五濁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此半偈出眾生濁也。入生死嶮道下半偈明命濁也。深著於五欲下一行半偏舉貪使明煩惱濁也。深入諸邪見下半偈明見濁也。略不出劫濁,劫濁更無別體四濁為時節節是劫濁也。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此半偈是第三明能見見所見,起悲愍明如來欲化眾生也。
第三我始坐道場此下六行半偈,此間詺為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即為下火宅中第三長者救諸子不得譬作本,下言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下是也。今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三,第一半行明化眾生不得之處,第二半行明化眾生不得時節,第三五行半正明化眾生不得也。我始坐道場下半行是第一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之處,觀樹者一解言樹立天下眾生,經行者必為此事,亦言念報樹四枝覆蔭之恩為眾生作軌,樹木無心猶尚報恩,豈況於人乎!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此半偈是第二明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之時節也。從我所得智慧下有五行半是第三正明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自有三重,第一從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下半行明佛用大乘擬宜也,第二從眾生諸根鈍下有三行偈,此明佛見眾生無大乘機,第二兩偈明息化。就第二無機中自有三,眾生諸根鈍半行明有人天小機,如斯之等類下半行正明無大機,爾時諸梵王下兩行證成無機也。
只由梵王請故住世,驗知無大機也。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以下兩行偈是第三明佛息大乘化,自有二,第一一偈半明增畏其患,若無大乘機但為說大乘者容生誹謗之心入三途,故言沒在苦也。第二我寧不說法下半行正明息化。
尋念過去佛此下有十一偈是第四,此間詺為佛用三乘化得眾生,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作本。下言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是舍已為大火所燒下是也。就此文中自有二,第一十一偈正明用三乘化眾生得也。第二從久遠劫來一偈釋物疑也。就前十行中自有四段,第一六行半明佛用三乘擬宜,第二一行見三乘人機,第三一行半即為說三乘教,第四一行三乘人受行也。今言尋念過去佛此下六行半偈是第一開三乘擬宜自有三重,第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一行明覓教擬宜,上半是覓教下半正明擬宜,第二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下四行半明諸佛讚歎,第三舍利弗當知下一行明釋迦歸命諸佛也。復作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一偈是第二,見有三乘機堪受三乘化也。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㮈下一行半是第三,明佛即為說三乘教正造鹿苑之時,諸法寂滅相者,此明萬善諸法寂滅無有三乘之相可說,但以方便故說有三乘也。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下一行是第四,三乘人受行但以方便故說有三乘,只得言有涅槃之音無有實涅槃之體也。五人得道八萬諸天得聖,是故維摩經言三寶於是現世間也。從久遠劫來此下一偈是第二釋疑,疑言:釋迦如來三達洞照自應解三乘之教,那得方復學諸佛三乘法耶?釋言: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明又已解三乘教法,但欲為同諸佛故也。又釋:時眾相與生疑言,若道理中無此三乘佛,何故具欲為人說是三乘耶?是故第二有一偈釋疑。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言常欲示一乘因果法,無大乘眾生不堪受也。相傳言:此則密明壽量之義,此是前釋也。
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此一偈是第五,此間詺為佛見三乘人有大乘機發,機發是理故言志求,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五長者見子免難譬作本,下言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下是也。
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此偈是第六,此間詺為三乘人索果,此則超為火宅中第七諸子索車譬作本,下言是時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珍玩之物下是也。
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此下兩行一句第七,此中詺為佛見三乘人大乘機發故歡喜,追為火宅中第六長者見子免難故歡喜譬作本也。下言其心泰然歡喜踊躍下是也。今兩行一句偈自為二,初兩偈出歡喜之由,第二餘一句正明歡喜。初兩行出歡喜所由之中自有二,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是前偈明好事遂故喜也。鈍根少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是後偈明惡事除故喜,何以知之?此人本時是鈍根,今者成利根,何以知然?昔日縱使利根廢己作鈍根,今發廣大心故,稱之為利根人也。此人本時是小乘小智,今者成大乘大智,此人本時是著相憍慢者,今日非著相憍慢,本時不能信大乘法,今日能信大乘法,是故生喜也。今我喜無畏此一句是第二正明歡喜。
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三句是第八,此間詺為佛為眾生說大乘,即是說法華經,捨者除昔日方便教去,但說無上道者,取今日大乘之教也。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八長者等與大車譬作本也。下言是時長者名賜諸子等一大車也。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此一偈五濁中之第八,十種法說之是第九,此間詺為三乘人相與捨三乘教得大乘解,為下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作本。下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歡喜踊躍也。頌五濁竟。
如三世諸佛此下五行半是頌釋迦中第四義頌歎法希有,長行所無者也。不為下譬作本也。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有一偈先出所歎之法也。即是一乘教。第二從諸佛興出世有兩偈,據諸難顯歎法希有之相。第三有二行半還據優曇華譬結歎也。又解云:就中有二,初一偈出所歎之法,後四行半正歎法,就歎法中有三,初二偈法說,次一偈譬說,後一偈半合譬也。
汝等勿有疑此下一行半偈,偈中之第五頌上釋迦門第五不虛妄,十種法說中復是第十段,此為下火宅中第十不虛妄譬作本也。下言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是長者各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下是也。
汝等舍利弗聲聞若菩薩下,但法說化上根人中本有二,上從汝已慇懃三請以來訖於上一百一十四行偈正法說化上根人,上根人相與得解開三顯一同歸之理無三之別,是故自此下有七行偈,是第二略獎勸上根人。修行取果上正法說中本言有二,長行與偈,今此七行偈獎勸之中亦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偈勸獎上根人行因,第二汝等既已知下一行半獎勸上根人慕果,前勸行因即是化他,後勸慕果即是自行,菩薩之謂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三重,獎勸行因中有三重者,初有兩行偈,先出所弘之法即是此經。夫行因之體只是弘經益物自行兼餘,是故先出所弘之經。第二復有兩行偈正勸獎弘經,即是行因。第三從舍利弗當知下一行半即雙結上兩段。又就此三段中各有二重,第一出所弘之經中有二者,初一行偈是第一正歎出所弘之經,第二偈釋上結成也。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者,此經能令人出生死得涅槃,此即是要義,從本以來未得說此妙法即是祕義也。以五濁惡世一偈即是第二釋上祕要之意,只由五濁眾生樂著五塵六欲,此輩眾生無有求佛道之心,不能得說此法華,即是祕要義。第二正勸獎行因中有二者,第一言當來世惡人下一偈誡令行因之時惡人莫為說,第二言有慚愧清淨下一偈勸令好人遍為說。第三雙結中有二者,第一言舍利弗當知下一偈此則結上第一出所弘之經,第二言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此半行即結上第二正明其弘經之方,其不習學者莫為說,此半正結初偈,結後偈時翻取可解,當知學能解了者應為說也。汝等既已知,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獎勸上根人慕果,就中亦有三者,第一有三句偈明上根人得解三一之義,第二言無復諸疑惑一句明上根人等惑除,第三心生大歡喜下半偈正獎勸慕果也。
法華義記第三終
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四
光宅沙門法雲述
譬喻品第三
此品名目未應在此,何以知之?譬喻之意本為中根人譬說開三顯一,但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猶自未竟,云何已是譬喻說耶?所以題品在中者,蓋是出經者分卷令調故,割法說之餘安置此中,不欲令卷有大小,是故移譬喻品名置第二卷初。若實論品處正從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以下,此處方是譬喻品也。若用此法說四段准下譬說化中根人四段者,亦應具四品,第一正法說之處即應言法說品,無異下化中根人中譬喻品也。若是領解段即應言領解品,無異下化中根人信解品也。
若是述誠段即應言述誠品,無異下化中根人有藥草品也。若是受記段即應言受記品,無異下化中根人有四大弟子受記品也。今法說四段所以無有如此品者有三義因緣,其第一意正以下類上,下譬說中既有四品,今以下類上其義可求,若以上類下下亦應無四品,是故互相映發有無意趣自顯。第二義言但法說文句少故不復立四品,第三義亦可是出經者深取佛意止作二十七品。于時時眾感悟所宜如脫更立於時眾無益,然他方異土亦何啻二十七品也。但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中本有四段,從此以下盡偈是第二段明上根舍利弗等領解也。前判法說四段之中,例開為二,今此領解段中有二者,第一是經家敘舍利弗得解之相,第二正是舍利弗領解之辭。又就此兩段中各開為二,初經家敘中有二者,第一先明經家敘內心歡喜,第二經家敘外形恭敬,從即起合掌下是也。
而白佛言以下是第二正領解之辭,亦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今且就長行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舍利弗自陳得解故歡喜,第二從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下竟思惟取證,詺為悔過自責也。第三我從昔來下訖長行結領解也。又就此三段中各開為二,又就各開為二中初重例皆不開,第二重中例復各開為二也。今初段中二者,第一正領解,第二從所以者何下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昔日既有悔有疑故恒憂,今日疑悔除故所以喜也。就此第二釋中例皆開二者,第一舉昔日悔,第二舉昔日疑,所以者何下竟失於如來無量知見,是第一詺為舉昔日之悔形釋今日之喜,是則顯今日得解之相。何以知然?昔日大品座時親見菩薩受學大乘受記成佛,而我不豫斯例悔不取大可感可傷。無量知見者即是佛果,然此佛果是昔日所不取是所悔之事也。從世尊我常獨處下竟而見濟度是第二舉昔日疑形釋今日喜,既實有大乘之法我等同入無生之理,云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此則以理惑教生此疑心也。
第二悔過自責中二者,第一然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正總悔過自責也。第二所以者何以下舉別釋總悔過之意。昔日恒言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常怨世尊無平等心,今日方知我自昔無堪受大乘心,致使如來方便說小也。然此釋中例有二者,第一先明悔昔不取大,第二明悔取小也。今者第一悔昔日不取大從所以者何下竟必得大乘而得度脫者也。所因者今據無上佛果望萬行,萬行是佛果家所因也。復據萬行望大乘教,大乘教即是萬行所因,何以知然?秖由大乘教故生萬行,由萬行故感佛果,今此中言所因者秖詺大乘教作因也。然三乘別教亦次第說,鹿苑說四諦,王舍城中說十二因緣,後說優婆塞戒經。身子自言我昔日何不待如來說大乘教,於中修行可不得大乘解,而怱怱受三乘小教,此則悔昔日不取大也。然我等不解方便此下是第二悔昔日取小也。我若解如來昔日教是方便者,豈復取小?秖由未解如來昔日方便權教,故仍於中信受,此則悔昔日取小也。
第三結領解二者,第一我從昔來下竟每自悔責先結昔日之憂,第二而今從佛下結今日得解故喜例有二者,第一從而今從佛聞所未聞竟快得安隱,此詺為惡事去故喜也。第二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下,詺為好事來故喜。昔日謂二乘必不成佛不能紹繼佛種故非佛子,今既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必紹繼佛種,故言真佛子也。
而說偈言向言正領解中有二,第一是長行此下是第二偈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三段,一正自陳得解,二悔過自責,三結領解也。今就此二十五行半偈中分為四段,初有十一行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一正自陳得解也。第二從我本著邪見下有五行偈,頌上第二悔過自責也。第三從初聞佛所說下有六行半偈,頌義出不頌上長行。上長行中直明昔日疑悔形今日喜也。不言今日有新,疑除今此六行半偈,正明今日疑除,故知不頌上長行。第四聞佛柔軟音下兩行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三結領解也。又上長行第一正自陳得解中本有二,初正自陳得解,第二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今就十一行半偈中亦分為二,初有兩行半頌上第一正領解也。第二從我處於山谷下有九行偈,頌第二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也。今就第一兩行半偈中自有三階初有三句正頌上領解,上言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得未曾有也。第二疑網皆已除下又有三句明惑滅生解,然惑滅生解必由佛,是故第三佛音甚希有一偈稱歎如來以結得解也。
我處於山谷此下九行偈頌第二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但上長行釋中本有二,第一舉昔之悔,第二舉昔疑也。今此九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六行偈頌上昔之悔,第二有三行頌上昔日之疑也。今就初六行頌悔中自有三階,初一行半偈先出生悔之處正頌悔,第二有三行出昔日所悔之法,第三有一行半結生悔心也。今者第一上直言悔未知在何處時生此疑悔,今偈中既廣是故出生疑悔之處,秖在山谷林中宴坐行道于時起疑悔之心生怨歎之意,何以知然?如來昔日唯為諸菩薩受記得佛,不言聲聞得佛,由是義故生疑悔之心,然在大眾中亦有疑有悔,山谷中亦有疑有悔,悔我不求大乘生疑,謂言既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法性既同不應有小大異,此則是以理惑教。又如來親說有三乘教差別,法性之理何必是同?此則是以教惑理也。今從多論聞在大眾中,眼見耳聞菩薩勝事舉揚大士德高行遠,我既不豫在斯例中,于時唯得起悔恨無暇得起疑惑之意,若在山林靜處于時多生疑惑之心也。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下有三行偈,是第二出昔日所悔之法也。自有三意,初偈明生說法利,次一偈明生三十二相等內外功德,後偈明生八十種好等內外功德。我獨經行時下有一偈半,是第三舉山谷靜處及在大眾之中結生悔心,此則表靜處亦得起悔也。我常於日夜此下三行偈,頌上舉昔疑形釋今日喜,就此三行偈既廣自分為三階,初一偈正頌上昔日有疑也。第二一偈出昔日所疑之事,第三偈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也。今者第一以教惑理,故言為失也。有時復以理惑教,故言為不失也。是故言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踟蹰理教之間,故言為失為不失,此之謂也。我常見世尊稱歎諸菩薩一偈是第二即出所疑之事,秖由見如來大品教時獨稱歎菩薩德高行美皆得成佛,為是事故所以有疑也。今聞佛音聲一偈是第三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即有二意,上半偈明解開三,下半偈明解顯一,此意即顯昔日以理惑教之是,以教惑理之非,今無漏難思議之力眾生至道場,此語果與昔日以理惑教相應也。
我本著邪見此下有五行偈是第二頌上第二悔過自責疑,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總悔過今者不頌唯頌第二舉別釋總也。但上釋中自有二,第一悔昔不取大今不頌也。第二悔昔取小今者頌之也。上言而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今就此五行偈中自分為三,初有兩行偈正頌上悔昔取小,第二從而今乃自覺下有二行偈明今日得解,第三佛於大眾中下一行明惡滅也。就第二今日得解中有二,初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此半行明解權,第二若得作佛時下一行半明解顯一也。
初聞佛所說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義出不頌上長行,何以得知?長行中明昔日有疑不明今日新疑除,上方便品明權智難測實智甚深。
又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藉此生疑惑之心,但聞上廣說開三顯一此疑得除,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兩段,今初聞佛所說心中不驚疑下一偈先出疑惑之心,第二從佛以種種緣下五行半廣明疑除。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階,初一行偈正總明疑除也。第二佛說過去世無量滅度佛下三行引三世佛皆先三後一,別出除疑之教,第三世尊說實道下一行半偈總結疑除也。
聞佛柔軟音此下兩行半偈是第四頌上長行中第三結領解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結昔之憂今者略不頌也。唯頌第二結今日之喜,但上結今日喜中本有二階,一者明惡事去故喜,二者明好事來故喜。今此兩行半偈亦分為二,今初聞佛柔軟音下一行半,頌上第一惡事去故喜,上言而今從佛聞如是法斷諸疑悔也。後偈頌第二言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也。
爾時舍利弗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中本有四段,此下是第三段明如來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本言四段之中例開為二,此中有二者,第一佛告舍利弗先述古,第二述今,從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下是也。
舍利弗汝於未來世此下是第四段,即為上根人授記,就中亦有二者,第一盡偈以來正為舍利弗受記,第二從大眾見舍利弗得記,仍起隨喜供養比知歡喜,然舍利弗記有長行與偈頌也。只就長行中有八重,第一記行因,第二當得作佛下記得通別二號也。第三國名離垢下記國土,第四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教化眾生下釋物疑也。第五其劫名大寶莊嚴下記人物,第六舍利弗華光佛壽下記壽命長短,第七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下記其後佛,第八華光佛滅度之後下記像正二法也。上第四釋物疑,疑言華光佛國土純淨所化之人皆是菩薩大士,則菩薩大士初不聞三乘之名,今何故言以三乘法教化眾生耶?解釋者言:華光佛所化實是菩薩大士,所以說三乘者,此則遂大士位懷之意,何者?菩薩位心應為說四諦者為說四諦,應說十二因緣者為說因緣,堪聞六度者為說六度,今華光佛為說三乘法用,故言以本願故說三乘法也。
爾時四部眾此下是第二明諸天見舍利弗得記故歡喜,所以歡喜者正言心平等,今身子既得記,冀我亦在斯例,是故歡喜也。就中自有長行與偈也。亦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明大眾見舍利弗得受記,第二正明歡喜,就中有三,心大歡喜一句明意業歡喜,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下明身業供養,而作是言下明口業讚歎也。偈中有三三偈半明聞法歡喜,次兩行偈明見受記故喜,次一偈明迴向也。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我今無復疑悔譬喻品應在此初,所以在卷首者意如前述也。但明因中有四段,第一略明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懷疑致請,第三廣明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第四別流通因也。今者故是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段本有三,即化三根人為三段,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已訖,自此下竟四大弟子受記品是第二段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就此譬說化中根人自有四段,即是四品為四段。第一此譬喻品一品正明如來為中根人譬說開三顯一同歸之理,正化中根人也。第二信解品明中根人領解也。第三藥草喻品明如來述成中根人得解之相,第四受記品明如來為中根人受記也。又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二,今且就第一正譬說開三顯一中有二者,第一先明舍利弗為中根人更請佛譬說也。第二明如來答請即為譬說開三顯一之義也。舍利弗所以為中下根人請者凡有二意,一言此中下根人雖復識有利鈍然頒類是同,今上既在先得解,云何直置其頒類不解同歸之義?為此意故請佛為說也。二者如來上既記上根得佛,然昔是聲聞今成菩薩,菩薩之德必有兩心,自行則遠求佛果,化他則廣濟眾生,備此二意,是故為中下根人重請佛說也。
今就兩段之中各開為三,請中有三者,將欲為中根人請佛重說開三顯一之義,是故第一先自陳己解,正由己解同歸之理,是故得菩提之記也。第二即牒出未解之徒,從是諸千二百下是第三結請也。第二明此學人皆未解人亦何啻千二百人,今止舉此以為請端也。離我見即是身見也。及有無見者即斷常二見也。等者即是見取戒取也。此諸人等聞佛開三顯一相與皆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自疑所得為是為非,故言皆墮疑惑也。從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是第三結請。
爾時佛告舍利弗自此下是第三答,亦有三段者,第一是譬說緣起,第二從若國邑聚落以下盡一百行偈以來,正是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但中根之徒既解同歸之理,自知必得佛,是故第三從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以下盡品有六十五行偈,即獎勸中根人受行也。又就此三段之中各開為二,緣起中二者,第一竟皆為化菩薩故對舍利弗呵中根凡夫,第二許為譬說同歸之理,所以第一先呵者此則發起中根之徒忿擊之心,令其因忿致啟。夫有心識者同歸作佛,然理唯一致無三差別。
上已具明何事不解,就此第一自有三意,以種種因緣下明教一,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者明果一,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者明人一也。若便呵之太過容生羞恥之心,或起退墮之意,由我是佛弟子,是故致此呵嘖,是故第二從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斯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此則明佛許為譬說同歸之理。雖然人根有利鈍之殊,解悟有前後之別,汝今尚未解,我當更譬說,就此第二自有二,然舍利弗下正許譬說,次諸有智者下歎中根人也。聖人洞見物情,是故與奪得時,前呵後許意致如此。第二正譬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百偈重頌也。第三六十五行偈㢡勸中根人,有二者,然㢡勸之意秖明弘經益物自行化他,種同歸之因,感圓極妙果,是故第一言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經即是是法華,第二從在所遊方勿妄宣傳盡品有六十四行偈,正㢡勸受行弘經益物,但前化上根人中,勸令行因復勸慕果,今此卷末唯勸行因不勸慕果,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難立,何以知然?如世間人無不貪樂高官重位自在富樂,然此等皆是報果不空來必由因感,及至苦行修道蓋不足言,是故唯勸行因意況如此也。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自此下盡一百行偈,是第二正為中根人譬說開三顯一,亦有兩段,如向所明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就長行之中自有兩段,第一是開譬,第二是合譬。今就開譬之中凡開十譬,即譬上方便品中十種法說也。十譬者第一從若國邑聚落竟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名為宅主,亦詺為總譬,總譬諸佛縱論三世,橫辨十方,故言總也。自餘九譬唯明釋迦,若如此者唯有二譬,今總別合數,故有十譬也。今者第一舊言宅體,今意不然也。此即譬上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下有兩行偈,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明化主義也。第二從長者見是大火竟無求出意呼曰長者見火譬,此則譬上方便品中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有四偈,明佛在法身地,見眾生為五濁所昏,第三從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竟視父而已,詺為長者救子不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六行半偈,明佛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意也。第四從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竟諍出火宅,詺為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有十一行偈,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第五從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竟無復障礙,詺為長者見子免難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行偈明如來見眾生五濁障除大乘機發,第六從言其心泰然歡喜踊躍二句,詺為長者見子出難故歡喜,此即超為方便品中第七作譬。上言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下有兩行一句偈,明如來見五濁眾生大乘機發故歡喜也。第七從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詺為諸子索車譬,追為上方便品中第六作譬。上言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一偈,明三乘人索果迴換之意,至下當釋。第八從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以下,詺為長者賜大車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有三句偈,佛為三乘人說法華記其得佛。第九從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詺為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之義。第十從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下明長者先許小車今與大車,名不虛妄譬,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一行半偈,明如來教法不虛妄,初始許小終即與大,乘有虛妄不虛妄意,至下當釋。
今就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五濁眾生,以類相從凡有六義即為六階,第一正明宅主同,第二明化處同,第三明化門同,第四明所化人同,第五明所救事同,第六明受化者同也,何者?初明釋迦同,諸佛為化主,即是長者義。第二明化處同者,此化主同應在三界,然此三界繫屬如來,即是長者有一大宅義。第三明化門同者,然五濁眾生,反流盡源之時,要藉如來言教,此言教之用能通眾生出苦海之宅到妙樂之所,即是長者之宅唯有一門。第四明所化人同者,所教化者是五道眾生,即是長者宅中有五百人義,第五出所救事同者,三界眾生備為五濁八苦所煎迫即是長者宅中有火。第六明受化者同者,五道眾生所可正受化者有三乘根性,三乘根性即是三十子義,無異人雖五百然與長者非盡天性,至於天性相關者有三十人也。今者六義之中唯宅主同,是上法說中有,餘五義今譬說方有也。
先明宅主總明十方諸佛皆化五濁眾生同,是一長者義。今就第一宅主義中自有三,一者明長者名位處,二者正出宅主,三者歎其德。又此三段中前一後一各有三意,中間唯一,初段中三者,一者先明長者於一國有名,二者明於一邑中有名,三者明長者於一聚落中有名。問者言:何不從狹至廣,今乃從廣至狹?解釋者言:為欲從疎至密,是故從廣至狹。如人於一國得名,然外傳易為音響,未若於一門一郡知其虛實,雖復令名播於州郡,未若一隣一里知其有德,內合為義者,橫語十方世界六道四生,縱談無間以上金剛以還,如來德被有識,恩潤蒼生,如長者於國中有德。若但取十方諸佛一應化道所及處如釋迦王三千大千等,猶如長者於邑中有德。又的論娑婆南閻浮提如來於中利益,如聚落有德也。有大長者此是第二正出宅主也。未必年杇稱為長者,唯取有德有行之義也。其年衰邁此下是第三歎長者有德自有三重,第一歎長者內德,第二歎長者外德,第三歎長者眷屬也。今者第一其年衰邁,此歎長者內德。夫老人必多識悉,此明如來三達洞照是事皆知,唯取多識悉往古故以衰邁為譬主。次言財富無量亦有田宅,是第二歎長者外德,正明七珍豐盈蔭蓋孤貧,此明如來外化之德無盡,是故有四攝度人慈悲救物也。夫養命稱田,安身為宅,明如來能生眾生功德智慧如田,示物修行之方如宅,是故大涅槃經云:立一切眾生於五戒十善業,此之謂也。及諸僮僕此是第三歎長者眷屬,聲聞辟支佛狹心短志,猶若僮僕也。其家廣大此是第二義明長者之宅,宅以安身為義,如來應在三界,三界繫屬如來仍以所化為宅,是故維摩經言:眾生是菩薩淨土。明菩薩所化眾生仍以眾生為土,今明如來化三界以三界為宅,然則三界彌博,故言廣大也。唯有一門此是第三義,宅雖廣大秖有一門通人出入,今呼佛教為門,但三界眾生反流之始會藉如來言教,然後出離生死必到菩提,然則五時言教為門,莫二故言一也。多諸人眾此下是第四義明長者宅中有五百餘人,內合三界之中以類相從,凡有五道眾生也。堂閣朽故此是第五義明出所救事,明長者宅中有火內合為義者,明三界之中備有五濁八苦,煎逼眾生就中有二,將明火起,先敘所燒之物,正明因薪火傳,第二周匝俱時歘然火起句正明火起,今者第一明欲界如堂,色無色界如閣也。然三界眾生皆為生老病死無常所逼遷,故言朽故也。三界眾生四大為牆壁,但此四大之身皆念念生滅,故言頹落也。命如柱根,但此命為善根所招,是故念念無常,故言腐敗也。
識如梁棟,有心識者呼為眾生,是故眾生以心識為主,然此心識取緣,亦剎那生滅,故言傾危也。周匝俱時以下此第二正明火起,周匝俱時者,四生之中皆有五濁八苦也。歘然火起者,正明火起,外譬為義者,正由長者不在致令宅中火起。下偈中言其人近出未久之間,內合如來已曾化此眾生令折伏煩惱,于時已作得度因緣,但感緣既盡如來餘方教化,然眾生更起三毒煩惱,非本意所期,故言歘然火起也。長者諸子此下第六義明五百人中有與長者天性相關者,有三十子內合明如來所化有三乘根性入三界中也。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此下竟無求出意是第二長者見火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下有四行偈,明如來在法身地見眾生為五濁八苦所昏,但上方便品中有三段,第一明能見,第二明所見,第三起悲愍之心。今此譬中亦作三段譬上三段,第一言長者見明能見,即譬上方便品中舍利當知我以佛眼觀是也。是大火從四面起此是第二明所見,即譬上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備明佛見五濁,今明四生眾生備有五濁,皆起煩惱,故言從四面起也。即大驚怖此下是第三階,明長者既見宅中火起燒逼諸子便起驚怖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譬本之中第三階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明如來既見眾生為五濁所昏,起悲愍之心,就中有三,第一即大驚怖一句正為大悲作譬,第二而作是念下竟安隱得出明不自為,第三而諸子等下竟怖出所為人,今言即大驚怖者,悲意忽至因之為驚內合,如來昔日已於二萬億佛所曾教化眾生,于時已作得度因,自爾已後更復貪著五塵廣起煩惱失昔日之解悲意之事,故言驚也。非唯直失解而已,亦恐眾生廣起煩惱斷絕善根成一闡提墮三途彌劫受苦,故言怖也。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者,是第二明怖不自為,上言詺佛教為門,今者何故此門被燒耶?解言:乃是詺佛教為門,不言此教被燒,但教所化眾生自是被燒,故如彼一門立大學門,云何不言兩板雙扇讀書解義耶?故知一門中人解義讀書也。安隱得出者,明如來昔日親藉大乘之教,離三界八苦成就種覺,故言安隱得出也。而諸子等以下是第三出怖所為人,眾生貪染五塵,故言樂著終日運役三業無一可記,故言戲也。不覺五濁八苦為逼,若使覺九十八使是失,便怖畏三途之苦,祇由不覺故不知不驚怖也。
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此下竟視父而已,是第三明長者救子不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場下六行半偈,明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但上譬本之中有三段,第一言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半行偈,明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處,今者不為作譬也。第二言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此事半行,明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時節,今者亦不為作譬也。唯為第三正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作譬,然此意本非涉言教正明如來之意作大乘化道方法,上第三正化不得中本有三段,第一用大乘擬宜,第二無大乘機,第三息大乘化。今者亦具足為此二段作譬,但譬意既委悉宜開為兩段,第一作勸教,第二從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下,作誡教也。如來在世雖復言滿三千形遍六道,大而為論不出誡勸兩途,是故出世之始,仍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眾善奉行即是大慈勸善,諸惡莫作即是大悲誡惡,是故慈欲與樂勸令行善,悲能拔苦誡令斷惡,故如昔說苦集兩諦,即是大悲誡惡。次明滅道二理,即是大慈勸善。今此譬意亦復如是。就此勸誡之中各有三段皆擬上譬本中三段者,第一先以勸教擬宜,第二即明諸子無有堪受勸之機,第三息勸教也。今明勸教擬宜即譬上方便品中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以大乘擬宜,上唯明智慧,今此譬中廣明智之與境,故就此擬宜譬中自有二,第一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者,先明長者以身手救濟,內合明如來思惟法身有應之功,智慧有濟拔之力,第二言當以衣裓,若以机案從舍出之,此正明慈念彌至,欲以衣裓裹子,欲以机案擎之,內合如來正用大乘勸教擬宜,衣裓譬大乘因,机案譬大乘果,欲明如來既有智慧身手以大乘因與眾生,欲以大乘果與眾生令出也。復更思惟此是第二明諸子無有堪受勸之機,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階,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此中有二,第一明大教於其人無用,第二正明無大機,今者第一此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者,明大乘教之門,于時不化得眾生出離三界,此教門於其無用,不能容受義稱狹小也。問者言:門自狹小不能通諸子得出,何關諸子不肯出耶?解釋者言:經文自言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不肯從門出,若有識有知,豈應在門內為火所燒?但于時大乘教於眾生無用義成狹小也。諸子幼稚下第二正明無機就中有二,第一諸子幼稚者,明眾生有天人五戒十善小機也。未有所識者,此是第二意正明眾生無大乘機,故言未有所識。若不舉其有小,無以顯其無大也。上擬宜中第三爾時諸梵王下引證證無大機,今者不為作譬也。戀著戲處此下是第三明長者息勸教,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階,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或當墮落為火所燒者,明眾生既無有求大之心,若強以大乘化已或能轉生誹謗,墮落三途,故言為火所燒也。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為火之所燒害,自此下是第二作大乘誡教,然誡之為義,即說苦言迫之。此中有三段,亦譬上法說中三段,第一先用誡教擬宜,第二明諸子無有堪受誡之機,第三明長者息誡勅之教。今言擬宜者,還譬上方便品中第一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明如來用大乘擬宜眾生,此中自有兩階,一者先明長者思惟作誡勅之教,明如來思惟欲為眾生說三界之中,有五濁八苦生老病死逼之令厭也。第二正明擬宜,問者言:如來種智洞見物情,承機赴感義在一時,方言思惟將不乖種智之明,貶三達之照耶?解釋者言:若論實處本絕言像,今據迹涉形不無此義。若使怪言如來方復思惟作誡勸之教者,亦應怪言有丈六之體,亦應疑上於三七日中思惟,丈六三七曾不厝疑,何意忽怪作誡教耶?此意明如來大悲之意不已,攝救之心彌至,善始令終常為大乘也。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此下,正明長者用誡教擬宜,內合正明如來用大乘誡教擬宜眾生也。父雖憐愍此下,是第二明眾生無有堪受誡教之機,自有二,第一父雖憐愍善言誘喻標牒上句,第二而諸子等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以下正明無大機,即譬上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諸等類,云何而可度?無有大乘機也。亦不為引證作譬也。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此是第三即息誡勅之教。南北是縱,東西為橫,若使眾生心用與大下道理相附,則如南北之縱,祇由眾生不會真理於生死之中,橫理用心譬如東西也。馳騁五塵之中呼之為走,雖復運動三業無善可冀,稱之為戲。唯有感見丈六之機,故言視父。無有感說大乘之機,故言而已。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以下竟諍出火宅,是第四明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十一行,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但上譬本中本有兩段,初有十行偈正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第二從久遠劫來下一偈釋疑。今不為釋作譬唯為正用三乘化得眾生作譬,但上正用三乘化中本有四段,第一用三乘擬宜,第二見三乘人機,第三為說三乘教,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一行,明三乘人受行,今此譬中亦具足為上四段,於譬上擬宜中本有三,第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此一行名見教擬宜,第二作是思惟時下四行半明諸佛讚歎,第三舍利弗當知下一行明釋迦歸命諸佛也。今者唯為第一作譬,略不為下二作譬也。今言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下竟得勉斯害,先明長者用三車擬宜,但指用三乘擬宜猶未為說也。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者凡有兩解,傳印法師云:我化道所及之人,故言我及諸子。今雲法師云:如來化道有被物之功,呼之為父,眾生稟教生善,即是子義,眾生若使遂留住三界斷絕善根,無紹繼之能,即是子死之義,如來化功於此眾生斷,即是父死之義,我及之言其意如此也。就此擬宜中有二,一者從初說我今當說設方便先明不見教,即為方便品中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作譬也。二者令諸子等得免斯害者,正明擬宜即為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應說三乘作譬也。父知諸子先心各有下訖情必樂著,是第二明長者知諸子等宿好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復作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明如來見三乘人機,然此是小乘機,那得言先有此機耶?若言二萬億佛所于時已曾受大乘化,呼此為先心者,于時眾生有大乘之善,若爾者是即先心有大乘之志,那得言先心有小乘善機?解釋者言:此則與所習感應相應,何者?今日感佛之善,從原身以來、有善以來,皆盡感聖,然原身以來諸善皆有習因之力感未來習果,然過去習因之善亦有值小乘教于時生狹心之善,亦曾值大乘教生廣心之福,自有值小生廣,自有值大生狹。然此諸善因皆作習因感未來習果,然未來諸善若有漏善、若無漏善、若狹心善、若廣心福,皆是習果。又過去若狹心善舉體為未來廣心善作習因,亦舉體為未來狹心善作習因,亦舉體為未來無漏善作習因,亦舉體為未來有漏善作習因,昔日有廣心善亦如此。夫習因習果本是同性相招,雖復廣狹之殊漏無漏別,至於為善之義其理莫異,是故習因習果互得相關。若據今日大乘善習果望昔日者,是習因此則大乘宗有先心所好。若據今日狹心善望昔日者,昔日一切諸善皆是習因,此則今日小乘善宗有先心所好。今言先心正在於此,然因果多途非可一類,若以同性相招即習因習果能致樂受,即是報因報果感見聖人,即是感應因果。有人言未來善感正言曾有之善已生何假聖應?今所習不然。夫感應理微非麁心所見,一念生善能感習果,時非緣不發,是故曾有之善正招習果。又傍感聖人為生果之緣,若言未來習果能感聖者,亦應未來樂受能招於大,善感樂果果在未來,亦應善感習果果在未來,未來習果既感聖,亦應未來樂受能感於大。若果報無有感大之力,亦應習果無有感聖之功,至於此難實覺難通,而苟執未來其理不可,故知報因之力正感樂受,傍招於大為樂受之緣,亦何異習因之力正感習果,傍感聖之功為其生果之緣耶?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此下竟皆當與。汝是第三明長者為說三車,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捺,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明造鹿苑說三乘,今就此第三段中自有四階,第一讚歎三車,第二示車處,第三勸取三車,第四許與三車。不虛而告之言,竟後必憂悔此是第一明長者讚歎三車,內合如來讚歎三乘,下合譬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如此種種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此是第二明長者示諸子三車處,內合如來示三乘人果處,三車既在門外然三乘人盡無生智在三界外,若同斷三界正使煩惱盡出三界外證盡無生智,故言示三車處也。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此是第三長者勸諸子往取三車,內合明如來勸三乘人修行取盡無生智,下合譬言汝但當懃修精進也。隨汝所欲皆當與汝,此是第四明長者許與三車不虛,內合明如來語三乘人言,汝等但修無漏治道斷三界煩惱盡出三界外,保得盡無生智,下合譬言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此下是第四段明諸子受行,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明三乘人受行遂得聖道。今就此第四中自有四階,第一竟心各勇銳,此明眾生聞說三乘教,即生外凡夫善根。第二互相推排一句,譬眾生聞說三乘教,修行登內凡夫位,雖復推排猶自未得出門,何以內凡夫猶是具縛?修行伏煩惱即是動義,不能斷結出生死,即是未動亦有動不動義。第三言競共馳走一句,即譬眾生聞說三乘教修行得無漏入無相行,成七種學人,各修無漏斷煩惱,即是競也。同觀無相之理,即是共也。興心求進,即是馳走也。第四言爭出火宅一句,即譬七種學人修行遂證羅漢果,出三界外得盡無生智,彼此各異證譬如爭也。前三句長出上法說所無,後一句只為法說作譬。
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此下竟無復障礙,是第五明長者見子出火難譬,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明如來見諸眾生大乘機發,此中亦應具通學人無學人大乘機發,今此文中略明無學人,所以爾者,為欲喻揚無學學人正使未盡,是故貶之為劣。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斷正使已盡,是故褒之為勝。問者言:若爾者無學人必應在前大乘機發,七種學人必應在後大乘機發,解亦應爾。解釋者言:本不定判無學人必應在前大乘機發,學人必應在後。問者所論據人有勝劣,學人為劣,無學人為勝也。今就此譬中自有兩階,初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先明斷惑出三界外登無學果也。第二言皆於四衢道下正明大乘機發,四衢道者東西盡徹南北交通,此明四邊無障,露地者此明上又無礙,五處無障此表明大乘機發五濁不能為障。下即釋言無障,此釋四邊無障,又言無礙此釋上又無礙也。
其心泰然歡喜踊躍,此是第六明長者見子出難故歡喜,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七我即作是念下竟今我喜無畏二行一句,明如來見三乘人大乘機本發故歡喜。但上譬本中有二,初兩行明致喜所由,今不為作譬,第二言我今喜無畏一句正明歡喜,今正為此作譬。然大乘機發稱如來本意,是故其心泰然歡喜踊躍。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珍玩之具羊鹿牛車願時賜與,此是第七諸子索車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六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一偈,詺為三乘人索果。所索果者是昔日小乘果上機發是第五,索果是第六,佛喜是第七,此明一時之義,祇是大乘機發時索昔日所許之果,亦是索果之時,即是大乘機發時,時雖無前後,義有始終,祇得言大乘機發故索果,不得言索果故大乘機發也。此譬中先明佛後明索果者,此逐親疎作義,大乘機發是今日之要,索果本非要也。何以知然?正明大乘機發稱如來本心,是故佛喜繫機發之後,索果之心索昔日所許小乘之果,此乃是惑倒之心不解方便之意,云何是要?是故索果義繫佛喜之後也。今略述索車義凡有四重,述人解不同,第一明三車體相,第二覆明索車義,第三明有索無索,第四述人解。第一(兩問答)夫師習不同意致各異,古來舊義體用通漫。有人解言:索珍寶大車經文自言是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若不索大,云何與大?即時所習意謂不爾,前文自言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三種寶車願將賜與,若言索大,何故求三?故知昔日所許三種小車,既言父先所許,云何索大?諸子即是三乘人,三乘不一故言諸也。三種寶車即是羊鹿牛車,即譬昔日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學人究竟果,珍寶大車平等種無三種差別,即譬今日法華經中為眾生受記同得佛果,且自長者昔在門內許時門外,三車賜諸子,今避門內之苦出門外,得車故樂,既出門外不見有車,是故就父求索,何關索大車?問者言:既不索大,何故與大?解釋者言:以大化小,是故與大。問者言:若使索小與大,亦可索大與小。解釋者言:法相不然,云何苟在無別?三小唯是一大,今者與大,由大乘機發,是故會昔三小成今一大,是故今日與大道理可然。又有人解,是言教中索。又有人解,是機中有索。即時所習就情明索意在後途,明三車體相。第二(有九問答)大判三家果地功德凡有二種,一者是有為果,二者無為果。無為果中自有二種:一因盡無為即是三界因斷也。二者果盡無為即是三界果亡也。此二種無為本非車體何以知之?此經雖不類,然明常欲遣昔日結斷無處,以之為果故。二乘車以運載為用,今二種無為本無運義,故知非是車體,是則二種無為置而不論。今就有為果中有二種,一者功德,二者智慧,但功德智慧此二難明,分別之相現顯涅槃義記。今略述其相以立義宗,正取寄境修行即是功德,故如藉緣布施寄境修定,禪定判時卒不辨,前境有好有惡,是寄一青境得修四禪,智慧之用則不如是。今者用心照境,識苦集之智非滅道智,是則功德之用寄境修心,智慧之用,用心照境。且又智慧背我而照境,功德向我而修心,今明車體又不取功德,何以故?功德之用無運載故,唯取智慧以為車體,智慧眾多復非一條。今據境撿求不出十智,十智者:一苦智、二集智、三滅智、四道智、五名字智、六法智、七比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雖有十智今覈論車體,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其餘八智非正車體。雖非正體得為校具,所以言四諦智非正車體者,本言車在門外,若言四諦智是車體者,七種學人已具四諦智,故不當車體也。復言名字智非正車體者,知法名字是名字智,非唯七學人已有名字智,凡夫有名字智,故知名字智非車體也。法智者知現在法名為法智,凡夫及七種學人皆知現在法,故知法智復非車體也。本言比知過去未來法名為比智,凡夫及七種學人皆能比知過去未來法,故知比智復非車體也。所以言他心智非車體者,外道五通亦得他心智,故知他心智復非車體也。唯有盡智無生智正是車體。問者言:若盡智無生智車體者,是則三無學人唯有盡無生智無有八智,七種學人唯有八智無有盡智無生智。解釋者言:無學人羅漢自具十智,但於十種智中,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其餘八智非正車體。若論七種學人,亦有盡無生智,但有法不同故,如須陀洹照三途因盡,即是盡智,照三途果亡,即是無生智。今七種學人猶有三界生,云何有此盡智無生智?且自三車本在門外,若便呼七種學人盡智無生智為車體者,則是三車便在門內也。問者又言:若爾七種學人唯有八智不具十智耶?解者言:七種學人緣他因果盡智即是盡智無生智。問者言:若爾七種有盡無生智即是車體。解者言:本言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今緣他生智我不得無生,何異貧窮人晝夜數他財寶?問者復言:無學果地具有十智,今以何義故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也?解釋者言:盡智無生智具二義故得為車體,一者果時有,二者緣果起。言果時有者,羅漢金剛心時斷正使,已盡于時未有極果,祇是成無學,時方有此盡智無生智,故果時有也。緣果起者,既已成無學,于時因盡是有餘涅槃,果盡是無餘涅槃,于時緣我三界果亡是無生智,此即緣果起也。是故有緣得而證即是果時有,緣證即是緣果起也。時有何故不為車體?解言:本體緣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滅智不然,故不為體。問者復言:若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者,亦所並言緣我,滅智是我有也。解釋者言:此滅諦智有二義,故不為車體,一者緣他滅即是緣天下滅諦,二者功用智即是見滅諦時能斷結使,未必皆是緣果起。今盡智對成二義,唯緣在於我,不緣於他,無學時有非功能用智也。問者言:若盡無生為車體者,今得羅漢時義主常言于時已證得無生智,然羅漢報身是三界內法,若爾即是三界證此二智,是則二智即是三界內法,云何言三車在門外耶?解釋者言:證二智時實如來旨不得稱此二智是三界內法,何以知然?此二智起時必緣境而生,緣三界因盡,即是出三界外心照三界果亡,亦是出三界外意,是故緣境界義別,故知非是三界內法也。問言:界內界外相貌云何?而當高下為異隔礙作談論。解釋者言:夫內外分流未必縱談勝負橫語優劣,直是果報隔絕稱之內外也。問者又言:若使得羅漢之日于時已證二無為者,是則盡無生智即非車體,何以知然?車本運載行人到於涅槃,于時既已證得二涅槃,故知二智無車之功也。解釋又言:但得羅漢時已得二種涅槃,但入無餘時此義旨顯,何以知之?祇入無餘涅槃之時,于時因盡義顯,果盡義彰,是故二智之功運入義顯。若不爾者,云何得有果乘之義耶?覈明索車義第三有七問答,索以求取為義,車以運載為能,今言所索是車,故言索車。昔日斷正結盡時出三界外得無為涅槃,既隨佛教修行斷結正結既盡成無學果,然羅漢辟支有三明之智,用天眼之智誡觀未來猶有生死,自覺死後不得便入涅槃,佛昔勸導但修行斷三界煩惱,盡時得無生智得入無餘涅槃,正言照生因盡是盡智具足,照我生果亡是無生智具足。而今日覺生因未盡盡智未具尚有生果,無生智未具如來言斷正使得盡智無生智具足,是何處耶?此即是索義于時即有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若以理惑教則有索義,若以教惑理則無索義。今現見生死未盡云何得入涅槃?生死既未盡,佛教何故言斷正使盡得入涅槃?今二智究竟是何處耶?此即以理惑教有索義也。然佛是至人誠言無二,既說斷正結盡得入涅槃,佛語不虛,云何不信?如今所見生死何必是生死耶?便言我生已盡所作已辨,自言二智究竟得入無餘,此則以教惑理無索義也。今明索義正取以理惑教,不取以教惑理,是故三無學人並以理惑教皆有索義。昔見道諦思惟是生死因義,兩宗餘習非生死因,義同無記,此就教為論,非是理談。問:三無學人以理惑教,有索義者所索之車並應一種,解言:實如來旨。正言佛說一解脫義,解脫齊故三車亦等。問者復言:若說解脫義齊,三車等者不應有羊鹿牛車三種優劣。解者言:因斷三界正使盡同得盡智,亦同照三界果亡得無生智,是故三無學人二智一種,亦斷三界子果兩縛,故解脫義齊也。所以有此羊鹿牛車三種優劣者,聲聞止斷正使別相枝條,能荷負最劣取譬羊車,緣覺侵斷小習,知見少廣取譬鹿車,菩薩斷習淨盡,知見圓明運用最勝取譬牛車,負重致遠橫語知見,有勝負之殊,是故有三優劣。問者言:若習非正結何故斷使亡耶?解釋者言:為妨習知見是故斷之也。問者復言:若爾便應習氣盡處製盡無生智。解釋者言:本斷三界因果盡處製此二智,今習氣非三界之因,云何習氣盡處制二智耶?問言:若不習氣盡處制二智者,何故斷此習耶?解言:猶如前釋為欲廣集知見,何開為二智耶?問者又言:知見即是盡智無生智,然盡智無生智祇是知見,何故避盡無生名道知見耶?解釋復言:夫知見名同知見意異,盡智無生智成無學時具此二智,其有二義具如前說。問者所論是成無學後,為欲廣習知見得此知見必須斷習得,是故智成功用。云何與盡智無生智同?問者言:若阿羅漢猶有生死不得入涅槃者,是則無學行人皆不得入無餘涅槃,不應言羅漢心得自在。解釋言:從來判此有理有教,若覈實理何曾入無餘神明不可斷滅,就教為論得入涅槃。昔教不言三界外更有生死,是故以教惑理得入涅槃,即是羅漢心得自在義也。明有索無索第四(有一問答),七種學人皆無索車之義,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無學皆有索義也。長者本道三車在門外,但出門外三車相與,今七種學人猶在門內,云何就門內索車?若使出門外覓車不得,可就父求索,斷三界因果未盡,云何已索盡無生智,但三無學人以出三界外,于時以理惑教,故有索義也。問者言:若無車故索,亦應無城可入,既有城可入,亦應有車可乘也。解釋者言:若以理惑教無車故索,若執教惑理則有城可入,是則城據逈處可以化作,車在門外可以闇說也。
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此下是第八長者賜大車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明如來為三乘人說法華。今就此譬中自有兩段,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從其車高廣下即廣釋上兩章門,兩章門者初言各賜諸子等,此一句先開長者心平等章門,內合明如來今日平等為三乘人說大乘經,令同得圓極妙果也。次言一大車此三字即是第二所賜物,章門同用圓極妙果與爾時眾也。其車高廣此下是第二即廣釋上兩章門,今先廣釋後所賜物章門,第二從而作是念下即追廣釋前心平等章門。又此廣釋兩章門中各有二階,今且明廣大車門中有二者,第一先廣敘大車之相,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釋長者得有此大車之意也。今言其車高廣者,此即對於昔日止斷三界正使,盡處得盡無生智為果,然此果狹而復短。今日明三乘行人皆成菩薩受記得佛,然此佛果超出五百由旬之外,即是高義。又傍攝其諸功德智慧,即是廣也。是德悉圓,故言眾寶莊校也。周遍總持,即譬周匝欄楯也。如來四辯之中的明辭辯,留梵妙響化給四生,故言四面懸鈴也。軒蓋最高而能覆下,譬佛果眾德之中大慈大悲,此二德高勝而能覆育眾生與樂之恩拔苦之術也。又有種種功德莊嚴此慈悲,故云珍奇雜寶而嚴飾之也。四弘誓如寶繩交珞,若不交珞者容有退壞,內合明聖人雖復有大慈大悲,若無四弘誓任持此慈悲,可有退失之義也。未解者令解,未度者令度,此兩誓則持大悲拔苦也。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此兩誓則持大慈與樂也。垂諸華瓔者為招集觀者無異四攝,攝化眾生也。重敷婉筵者即氈蓐之流也。然是車中之物即譬佛果備諸禪定也。丹枕者此是色中之發者也。譬蘇定發生無相功德也。標心極果修習,故言駕。真無漏如白牛能斷無明黑闇,故言白也。會二諦之理是真實之法,故言膚充也。即體明說淨無諸塵染,故言色潔也。又能斷除無明巨患,故言有大筋力也。心會二諦之理路,故言行步平正也。斷除生死之苦,速到涅槃之樂,故言其疾如風也。又言信首以上諸受學弟子,故言又多僕從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即釋長者得有此大車之意,正言財寶無窮七珍皆具,明知如來蘊內德在懷如充,又有化他之德盈外如溢也。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以下是第二,即追廣釋前心平等章門。今此廣中亦有兩階者,第一正廣心平等,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釋心平等之意也。問者言:此佛果自是一切眾生當來妙果,云何言如來用此佛果與眾生耶?解言:此實是眾生佛果,然要須外緣,若無如來為說行因到果方法者,是則眾生不能離此生死遠至涅槃。若不爾者,云何經中有授記之義耶?
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此是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義也。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此下是第十不虛妄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下半行偈,明不虛妄也。今就此譬中自有三段,第一如來先作不虛譬問舍利弗,第二明舍利弗仰答如來明不虛妄,第三如來述舍利弗結成不虛妄也。今明長者昔日本許諸子三種小車令出門外,今平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就情論事為有虛妄為無虛妄耶?內合昔日令眾生修行斷三界煩惱,許與眾生三界外盡智無生智,今日遂為眾生平等受記同得佛果,如此化方為是虛妄為非虛妄?舍利弗言:此下是第二舍利弗仰答佛明不虛妄,今就此答中自有兩段,第一言不也世尊,此先總明長者不虛妄也。第二明不虛妄。就此第二中自有三,第一明以重奪輕不虛,第二別明稱本心不虛,第三明過本所望不虛妄也。就第一中自有三,初若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全其軀命非為虛妄一句,正明以重奪輕不虛。第二何以故若全身命下釋,夫人所重莫過身命,餘外財寶事成賖遠,而此長者慈悲令諸子免焚灼之苦,全身與命即已是不虛之重,況復財寶輕物而當相准,內合為義者,化佛若不方便接化眾生,或能廣起煩惱斷滅大乘善根,只由如來方便誘化令大乘智願善根不斷不絕,所重慧命得全,況復輕微小果也。第三況復方便於彼火宅中而拔濟之者總結不虛。欲明如來設小乘教,作根本為欲與我等大乘因果,今日既同得大乘之解,此則稱如來出世大意,云何虛也?世尊若是長者此下是第二明稱本心故不虛,亦有三階,初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下一句,正明稱本心故不虛,第二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下,釋明方便度眾生,本不欲與小故。第三以是因緣下總結也。從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是第三明過本所望不虛,所言過本望者,故如昔日許施甲人木案,此人後來遂惠玉案,然昔許惠木今忽得玉,今昔相違實是虛妄,無奈今日重寶奪昔輕貨,貪寶情重不許相違,昔日本許惠三界外盡無生智,今既出三界仍為受記得佛一切種智,豈非過本所望也。佛告舍利弗此下是第三明如來述舍利弗結成不虛也。
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正譬說,長行中本有兩段,第一開譬竟,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二,是合譬段也。但上開譬之中本有十譬,今此合譬中唯合七譬,略不合第六長者歡喜,略不合第七諸子索車,略不合第九諸子得車故歡喜譬也。所以爾者,子既出難父烏得不喜?是故合第五義兼第六。又合第八義兼第九,長者既賜大車諸子烏得不喜?故知合第八義兼第九也。所以不合第七譬者,此義於今日不要,何以知然?第七是諸子索車,所索之果是昔方便之教,乃更成迷惑之失,云何為要?是故略不合也。今合此七譬而文成六段,何以故然?正由第五第八兩譬併作一段合之,是故成六段也。今先合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者,但上譬中本有六義,今此中唯正合第一正明宅主,義兼合餘五義也。但上正明宅主義中有三段,一者明長者名位處,二者正長者,三者歎長者之德。今言如來亦復如是,此先合第二出長者言有大長者句也。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此一句,即追合第一明長者名位處,上言國邑聚落三種今此一句得總合也。含靈有識亦是世間,十方世界亦是世間,的論娑婆一化之處,亦是世間也。於諸怖畏此下即合第三歎長者之德,上開譬中本有三,一者明有內德,二者明有外德,三者明有眷屬。今者但合第一第二,略不合第三有眷屬也。於諸怖畏以下是第一合如來內德,第二從大慈大悲下竟三菩提二合如來外化之德。又此二中各有二階,內德中有二階者,初歎如來斷功德備,怖畏等是果,無明闇蔽等為因,子果既除是故斷功德備也。第二從而悉成就下竟智慧波羅蜜,此明歎智慧德圓也。大慈大悲此下第二合如來外化之德,此中有二者,第一明本,第二明迹也。今言大慈此正明外化本就中有二,大慈大悲是章門,後兩句即釋之也。常無懈倦即釋大悲也。恒求利益一切眾生,此即釋大慈。是則悲欲拔苦言常無懈倦,慈欲與樂則言恒求利益也。而生三界此下是第二正明垂迹,初眾生三界下訖三毒之火,先談大悲之迹拔苦,次教化令得菩提,此即語大慈之迹與樂也。義兼餘五義者,言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此即是第三火宅義也。又言為度眾生此即兼合得第四五百人及第六三十子也。又言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火,此即兼合第五宅中之火也。又言教化令得三菩提,此即是第三一門也。故言雖正合長者,復得義兼餘五,是故亦義皆盡。
法華經疏卷第四
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五
光宅沙門法雲撰
譬喻品之餘
見諸眾生此下是第二,即合上第二長者見火譬,明如來見眾生為五濁所惛也。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是能見,第二是所見,第三起悲愍之心。今合此三段,見諸眾生此一句,即合上第一能見。上言長者見,為生老病死此下即合第二所見。上言是大火從四面起,但方便品法說中備明五濁,上開譬中止言大火從四面起,此語是總,今此合譬中備明八苦,然五濁八苦等皆是煩累之法。今合譬中備明八苦者,生老病死即是四苦,五欲財利即是愛別離苦,何以知之?正由五欲財貨離必生苦也。貪著追求即是求不得苦,凡有二種,一者物昔屬我,今日忽失為追求,亦是求不得苦,二者昔來未有,今求不得亦是求不得苦也。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此是怨憎會苦。若生天上此下更舉前苦明五盛陰苦也。眾生沒在其中下,是第三即合上起悲愍之心,上言即大驚怖乃至無求出意,今此中言雖遭大苦不以為患,若以苦為患便求出苦,既不以苦為患,故知無求出意,此中言東西者非上東西,但南北為縱,東西為橫,一切眾生皆橫理用心喻若東西也。終日自勞然失避苦之方故言馳走也。
舍利弗佛見此已,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明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也。上法說中有三,第一擬宜,第二無機,第三息化也。但上開譬中有兩段,第一據勸教作三重,第二據誡教作三重,今此中合譬還作三段但方法不同,第一併疊合誡勸兩家擬宜,第二疊合誡勸兩家無機,第三併合誡勸兩家息化也。今言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者,牒合擬宜有二,此是第一。然拔苦是大悲之力,此即先合第二誡教擬宜,上言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乃至具告諸子也。第二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此是追合勸教擬宜。上言身手有力此明不見勸教,今不合也。當以衣裓若以机案從舍出之,此明正擬宜今正合也。但上言衣裓明大乘因机案譬大乘果,今此合中正合机案也合衣裓也。亦遠擬方便品中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明如來總用大乘因果擬宜眾生也。
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此下是第二,即合上誡勸兩家無機,亦有二,第一合言若我但以神力先合誡家無機,上言父雖憐愍善言誘喻也。第二及智慧力捨於方便以下追合勸家無機,就中自有二,此句正合無機,第二所以者何下釋無機之意,上言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也。又見一家解有二重,第一若我但以神力以下竟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正併合誡勸兩家無機,第二所以者何下併釋兩家無機之意也。何由能解佛之智慧,但此一句即是第三併合誡勸中兩家息化,上勸息化言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上誡息化言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下是第四段即合上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明用三乘化得眾生也。今就此合譬中大分為三段,第一先牒三種外譬來,第二帖合第三譬,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者第一牒三種譬者,初言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即牒上第三外譬,次但以慇懃方便下,正牒上第四外譬。次然後各與珍寶大車此下牒上第八外譬,言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此即第二帖合上第三外譬也。但以智慧方便下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四重料簡將欲合第四,所以牒第三譬來者,為欲示聖人出世之意,意在大乘,所以復牒第四譬來者,為示如來施權道意。但眾生無有堪受大乘之機,然事不獲已用三乘化,是故牒第四譬意在於此。所以復牒第八外譬來者,為示善始令終之意,雖復中間施小意存於大,是故牒第八來顯與大之意。所以帖合第三者,上已合竟既被牒持,是故帖合第三令屬上也。所以不帖合第八者,下文自合何須帖合也?今第三段正合第四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種,一者用三車擬宜,二者見子有宿好之心,三者為說三車,四者諸子受行。此中亦具合四段,今言但以智慧方便一句,此即合第一長者用三車擬宜。上言是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火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也。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此一句是第二合上第二見子有宿好之心。上言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異之物情必樂著為說三乘,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為說三車。但上說三車中有四階,一者讚歎三車,二者示三車處,三者勸取三車,四者保與不虛。今者亦具足此合四階,但不次第,先合第二示三車處,第二仍超合第四保與不虛,還合第三勸取三車,第四追合第一讚歎三車也。今言為說三乘此下四行半,先合上第二示三車處,即是示三乘人盡智無生智在三界外,上言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也。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一句,此即超合上第四保與三車不虛,即保與三乘人盡智無生智,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也。從汝等但當懃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此二句,退還合第三勸取三車。上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即是勸三乘人修行取三乘果也。
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此下三行半,即追合上第一讚歎三車,即是讚歎三乘。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羅漢斷三界結盡,不復為惑所制,故言自在也。若有煩惱可繫三界,煩惱既亡,故言無繫也。昔日未得無學之時有依有求,既證無學德之極果,故言無所依求也。乘是三乘者羅漢于時盡智無生智此二智為果,所以言乘者,然入無餘涅槃之時因盡無生智自運入無餘涅槃,是故有果乘之義,便得無量安穩快樂者,即無餘涅槃樂也。
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此下即合上第四段諸子受行。上言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具適其願故,但上諸子受行中本有四階,今具足合上四階但法用不同,上譬中直總就三乘人作四階,今此中歷別就三乘人各作四階正合,後舉外譬帖合,即作三重四階,正合後帖合也。今先就聲聞乘作四階正合者,初言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此則合上第一心各勇銳生外凡夫善根也。慇懃精進此一句,即合上第二互相推排生內凡夫善根也。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第三階,即合上第三競共馳走聲聞乘人,聞佛說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也。是名聲聞乘,是第四階即合上第四階諍出火宅得羅漢果也。如彼諸子下即舉外譬帖合也。
若有眾生此下是第二就辟支佛乘又作四階正合之。初言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此即合第一心各勇銳,緣覺乘人聞佛說法生外凡夫善根也。慇懃精進此即合第二互相推排生內凡夫善根也。求自然慧此下即合上第三競共馳走,明中乘人聞佛說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也。所以言自然者,二諦境是自然,今慧從境受名,呼慧為自然也。是名辟支佛乘,此即合第四諍出火宅證無學果也。如彼諸子下即舉外譬帖合之也。
若有眾生此下是第三菩薩乘人又作四階正合之。初言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此即合第一階心各勇銳生外凡夫善根也。慇勤精進此是第二,即合互相推排明菩薩聞佛說法,生內凡夫善根也。求一切智此下第三,即合上競共馳走菩薩聞佛說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斷結也。佛智者即是三乘中佛果也。自然智猶如前釋也。無師智者正明斷習氣盡成無學果,呼無學智為無師智也。是名大乘此是第四,即合上諍出火宅證無學果,如彼諸子下即舉外譬帖合也。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此下是第五段,即併疊第五第八兩譬。所以併合兩譬者,既不合第六第七,故兩譬相並。正由見大乘機發,即為說大乘也。今就此中自分為兩段,第一先牒兩家外譬來,第二正合兩譬也。初先牒第五外譬,次從自惟財富下即牒第八外譬也。如來亦復如是下第二正合兩譬,今先合第五見子出難譬,明大乘機發也。上開譬中本有二,第一先明斷惑出三界外登無學果,二者正明大乘機發。今具合兩重,如來亦復如是竟出三界苦怖畏嶮道,即合上第一見諸子等安穩得出句也。得涅槃樂此即合第二正明大乘機發。上言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今言得涅槃樂,此涅槃樂是大乘善機家果,今舉果目因,亦可因中說果也。若使理中為論,既度二種生死,應是常住涅槃,而今此教未明此理,故名復倍上數以為涅槃。
如來爾時此下是正合第八長者賜子大車譬,明為說法華經。但上開譬中本有兩段,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釋兩章門。但上開譬中逐文句起盡宜合為兩段,今此合譬之中,有合不合有不次第,宜追開為六段,何者?心平等章門一也。一大車章門二也。廣一大車三也。釋廣大車四也。廣心平等五也。釋廣心平等六也。今此中唯不合第六釋廣心平等。上言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猶尚不匱,何況諸子?今不合此也。雖合餘五階又不次第,第一先合第四仍勢合第五,然後追還合第一第二第三也。今言如來爾時便作是念竟諸佛法藏,即合第四釋廣一大車。上言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諸藏悉皆充溢也。此義具如上釋也。是諸眾生皆是我子此下竟而滅度之,即是合上第五廣心平等,上言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也。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此,即追還合第一心平等章門。上言各賜諸子等,今言悉與,悉與只是平等之義也。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此即合第二所賜物章門,上言一大車也。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此即合第三廣一大車,上言其車高廣等句也。
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此下是第六段,即合上第十不虛妄譬。但上開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明如來作不虛譬問舍利弗,今不合也。第三明如來述成舍利弗,今亦不合也。唯名第二舍利弗答佛正明不虛,今合此譬中宜分為四,第一先更牒上三種譬來,第二正合,第三釋合,第四結合也。第一先牒上三種譬者,舍利弗如彼長者牒第一譬,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牒第四譬,然後但與大車以下牒第八譬也。如來亦復如是此下是第二正合,上身子仰答佛明不虛,但上答中本有二,初總答明不虛,第二別答明不虛。今言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此即合上不也。世尊總明不虛也。初說三乘此下即合上別明不虛,就中本有三種,今次第合之。初說三乘此即合上第一以與重奪輕不虛也。次言引導眾生即合第二稱本心不虛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此即合第三與過望不虛也。何以故此下是第三釋合也。舍利弗以是因緣此下是第四結合也。
而說偈言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本有四段,但第一正譬說中有兩段,第一先明舍利弗請,第二是如來答前言。此兩段各有三,佛答中有三,具如前述。第一是緣起,第二從若國邑聚落竟百行偈是正譬說,第三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下六十五行偈獎勸受行也。前又解云:此三段中各開為二,緣起有二者,一呵、二許也。正譬說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二者偈頌,自此以下有百行偈是第二重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開譬,第二是合譬也。今就百行偈中亦分為二,第一有六十五行半偈頌上開譬,第二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四行半偈,頌合譬也。上開譬中本有十譬,今唯頌九譬,略不頌第十不虛妄譬。何以故然?舊解言:所以不頌第十者,上不虛妄譬本是舍利弗作此不虛妄譬,今者是佛說偈,云何用佛說偈頌舍利弗語耶?今一家所習不用此解,凡如此處亦復何限,故如壽量品中佛作醫師不虛譬。問彌勒彌勒答佛明不虛,及至下佛還舍彌勒不虛譬。又如分別功德品中佛說長行彌勒偈頌如此,比例實為不少。今所以不頌者,明不虛之意本令物得實解,時眾既得信心不虛妄義,其意自顯,是故略不頌第十不虛譬也。今六十五行半正頌九譬亦開為九段,第一有三十三行偈,頌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者。第二從是時宅主在門外立下有兩行偈,頌第二長者見火譬。第三長者聞已驚入火宅有六行偈,頌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第四爾時長者而作是念諸子如此益我愁惱下有七行半,頌第四長者救子得譬。第五長者見子得出火宅下有三句偈,頌第五見子出難譬。第六坐師子座而自慶言下有四行一句,頌第六長者歡喜譬。第七爾時諸子知父安坐下有三行偈,頌第七諸子索車譬。第八長者大富庫藏眾多下有七行半偈,頌第八賜大車譬。第九諸子是時歡喜踊躍下有一行半偈,頌第九諸子得車故歡喜譬也。三十三行偈頌第一,兩行偈頌第二,六行偈頌第三,七行半偈頌第四,三句偈頌第五,四行一句頌第六,三行偈頌第七,七行半頌第八,一行半頌第九。上宅主總譬中本有六義,今者唯頌四義,略不頌第三一門第六三十子也。
今三十三行分為四段,初一句頌第一長者,第二有三行一句頌第二一大宅,第三有半行頌第四五百人,第四餘有二十九行偈頌第五宅中火起也。上明長者中有三,初若國邑聚落者名位之處,第二有大長者正明長者,第三其年衰邁下歎德也。今言譬如長者此一句唯頌有大長者也。名位處及歎德略不頌也。有一大宅此下三行一句頌大宅,人多用此偈頌國邑聚落,此則不然也。正頌其家廣大,但譬中直言其家廣大,今此第二廣敘大宅之相,然文句與上第五敘火相相類,雖類而非,下自別有文句頌火起也。既以三界為宅,故大也。三界念念無常故頓弊,色無色界如堂,欲界如舍,然三界無安,故言高危也。命如柱根亦念念無常,故言摧朽。心識如梁棟亦念念生滅,故言傾斜也。業為基陛既是無明相惑虛搆橫造,故言頹毀也。四大如牆壁皆為無常所壞,故言圮坼也。色香味觸皆念念無常,故言泥塗褫落也。四威儀不周正,故言覆苫亂墜也。又言頭髮牙抓莊嚴身者也。五識取緣不復相應,亦即體念念生滅,故見椽梠差脫也。又言五根也。聖人捷疾智觀,觀此無常之境,故言周障屈曲。屈曲者,委悉也。有五百人止住其中,此半行是第三頌上五百人也。鵄梟雕鷲此下有二十九行,是第四頌第五火起也。上言堂閣朽故牆壁頹落,乃至周匝俱時欻然火起也。但上長行不的道三界,今偈中委悉,是故別明三界火起。今二十九行偈分為四,初有二十二行偈,明宅中火起,即是欲界火起。第二從惡獸毒蟲下有三行半偈,明窟穴中火起,即是色界火起。第三從蜈蚣蚰蜒下有兩行半偈,明虛空中火起,即是無色界火起。第四其宅如是甚可怖畏下一行總結火起也。就前三段中各有四階明義,第四止一不開也。今且就前二十二行明欲界火起中有四階者,第一有十七行半偈,先敘列所燒眾生,第二是朽故宅屬于一人下一偈,明欲界火起所由,第三於後宅舍忽然火起有兩行偈,正明火起,第四諸鬼神等揚聲大叫有一行半偈,總結被燒之相也。又就前十七行半偈中自有三段,初有六行偈先別出五鈍使眾生,第二從處處皆有下十行偈又別出五利使眾生也。第三從夜叉餓鬼下一行半偈,總結被燒眾生也。就前二階中各有二,第三不開也。就六行中自有二者,初有五行半偈別出五鈍使眾生,第二有半行總結五鈍使眾生也。今五行半明五鈍使眾生即成五階,初半行明慢使,二一行半明瞋使,三一行明癡使,四兩行明貪使,五二句明疑使也。初鵄梟雕鷲下半行,先明慢使眾生也。次蚖蛇蝮蝎下有一行半,明瞋使眾生也。次屎尿臰處下一行,明癡使眾生,屎尿等以譬五塵,然眾生貪著五塵,如蜣蜋等貪屎尿也。狐狼野干此下兩行,明貪使眾生,然死尸等且譬五塵,眾生競取五塵色聲香味觸,故言咀齚也。更相劫奪橫取無道,故言踐蹋也。鬪爭齟?啀喍吠嘷此二句明疑使眾生,思因果之理為有為無,未判見心如兩狗未決也。其舍恐怖變狀如是此下半行是第二總結五鈍使眾生也。處處皆有魑魅魍魎此下十行第二別出五利使眾生,亦有二者,初此半行偈先總明五利使眾生,第二有九行半別出五利使眾生。然前明鈍使眾生初別後總明,五利使眾生初總後別也。夜叉惡鬼此下九行半是第二別出五利使眾生,既明五利使即成五階,初三行明邪見,次兩行半明戒取,次一行半明我見,次半行明見取,次兩行明斷常二見,是邊見也。夜叉惡鬼下三行先明邪見眾生者,謗無因果,然因果即是四諦謗無滅道因果如食噉人肉也。毒蟲之屬以下明無苦集,就中先一行列出苦集,次一行半正明謗也。孚乳為因即是集諦,產生為果即是苦諦,皆有苦集各不相關,故言各自藏護也。夜叉競來此下一行半是第二正明邪見眾生謗無苦集因果也。邪見縛成上品,故言惡心轉熾也。緣邪論僻義,故言鬪諍之聲也。此必招三塗之苦,故言甚可怖畏也也。鳩槃荼鬼此下兩行半偈是第二階明戒取眾生,即是持鷄狗鹿戒也。平地小高稱為土埵,欲明戒取眾生伏三塗因,生人天之中如土埵也。有時厭欲界之苦伏欲界結暫生色界如離地一尺也。有時厭色界之苦即伏色界結暫生無色界如離地二尺也。伏結生色無色界如往然,暫時折伏,非是永伏還復退三途,故言反也。此戒取眾生非是如理用心,故言縱逸。勞而無功,故言嬉戲也。捉狗兩足撲令失聲者,有人解言:色界眾生謗無色無因無果如捉狗兩足。又謗欲界無因無果如以脚加頸一,往乃類覈實不然。今明欲界有十使眾生下自別有文明色界,那得言是色界耶?今捉狗兩足撲令失聲者,謗無苦集,令因果理絕而不通,故言失聲也。以脚加頸怖狗自樂者,謗無滅道二諦也。又解謗無業煩惱為集,故言捉狗兩足等也。復謗無苦為果,故言以脚加頸等也。
有諸鬼其身長大此下一行半明我見眾生我大色小,故言長大也。既無慚愧,故言裸形也。復有諸鬼其咽如針,此半行明見取眾生不能自計證成他見是事實餘妄語也。復有諸鬼首如牛頭此下兩行明斷常二見眾生,牛首有兩角譬斷常二見必相隨也。從夜叉餓鬼諸惡鳥獸下一行半是第三總結被燒眾生不開也。色無色界如窓牖窺看上界之明也。是朽故宅屬于一人,此一行是第二明欲界火起所由,祇由長者暫行不在,致令宅中火起,內合明如來昔日已曾化此眾生,于時暫得折伏煩惱不起,無異長者在時有火未起,感緣既盡如來更歷他方。然此眾生遂復更廣起煩惱欝然火盛,故云火起所由也。於後舍宅欻然火起此下兩行是第三正明欲界火起,即是正頌欻然火起句也。諸鬼神等揚聲大叫此下一行半偈,是第四總結欲界眾生被燒之相也。惡獸毒蟲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明色界火起。就中亦有四階者,初一行先明欲界眾生為煩惱八苦所惱,故仍伏欲界結,生色界為藏竄孔穴也。第二言薄福德故一句明火起所由也。第三言為火所燒一句正明色界火起也。第四餘有兩行明色界眾生被燒之相也。蜈蚣蚰蜒此下兩行偈,第三明無色界火起,亦有四階者,初一行先明色界眾生伏色界結,生無色界也。第二言鳩槃荼鬼隨取而食,此半行明火起所由,由彼處邪見人教化而取,故言隨取而食也。第三言又諸餓鬼頭上火燃此半行正明無色界火起也。第四飢渴熱惱周障悶走此半行明被燒之相也。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此下一行是大段第四總結三界火起不開也。
是時宅主在門外立此下兩行偈,頌上第二長者見火譬,譬中本有三段,一者能見,二者所見,三者起悲哀之心。今此中不頌起悲愍之心,雖不頌悲愍之心,猶成三段,上直言長者見火然不出見處,今此中長出見處以長補所闕終成三段也。三段者,第一半行先出見火之處,第二一句頌能見,第三一行一句頌所見也。今者第一言是時宅主在門外立,先出見火之處。然立是欲行之相,如來在法身地將欲應來三界接化眾生,猶如長者欲入門也。聞有人言,此一句是第二即頌上能見,上言長者見,今此中言聞,此則以聞代見。上譬道見,此明如來有照機之智,此中道聞即談感聖人之機,然感佛出世之機來關聖智,如聞有人言也。汝諸子等此下一句是第三即頌上第二所見,上言是大火從四面起,向言聞有人言聞何所道,正言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有人解言:從三界外流來入三界中,故言入此宅。今所習不然,昔二萬億佛所已曾受大乘化,即是父子義,故言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者,故如遺教所明。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昔有大乘解之時于時位心皆作出生死意,後起煩惱失大乘解,即便成入生死義。來入之義其意如此。稚小者于時大乘解弱,故言稚小,只由解弱故失解起煩惱,故言無知也。
長者聞已此下有六行偈,頌第三救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誡勸兩段,兩段之中各有三階,即是擬宜、無機、息化。今此中亦備頌上兩段,各三階者但方法不同,法不同者就此六行中分為三段,初言長者聞已已下五行頌兩家擬宜,次有二句頌兩家無機,次有二句頌兩家息化也。長者聞已下此三段各有二,第一一偈先頌勸家擬宜,即是身手有力下是也。二告喻諸子下有四行偈即頌誡家擬宜,即是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下是也。諸子無知下二句是第二,即併頌兩家無機。有二者,初言諸子無知一句即勸家無機,上無機中本有二,今不頌第一大乘教於其無用,即是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唯頌有小無大,今此諸子無知一句總頌上有小無大,即是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也。二雖聞父誨一句即頌誡家無機,即是父雖憐愍善言誘喻也。第三兩句頌兩家息化自有二者,初句即頌勸家息化,即是戀著戲處也。二嬉戲不已一句即頌誡家息化,上言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也。又解言:不頌勸家三段唯頌誡家二段,前五行頌擬宜,後一行頌無機不頌息化,上擬宜中有二,第一思惟救子方法,第二正擬宜,此中亦分為二,初一行頌思惟方法,第二告喻諸子下四行正頌擬宜。
是時長者而作是念此下有七行半偈,頌上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以三車擬宜,二者見子有宿好之心,三者為說三車,四者諸子受行。今此中略不頌第二見子宿好。上言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異之物情必樂著也。今七行半中分為三段,頌上三段初三行先頌第一三車擬宜,次三行超頌第三為說三車,次一行半頌第四諸子受行也。今爾時長者而作是念下三行頌第一三車擬宜,即是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下是也。告諸子等此下三行即是超頌第三為說三車,上說三車中本有四階,今三行具足頌之。一行頌第一,三句頌第二,又三句頌第三,半行頌第四也。今告諸子等一行即頌第一讚歎三車,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也。次羊車鹿車此下三句即頌第二階示三車處,上言如此種種羊鹿牛車今在門外也。汝等出來又有三句,即頌上第三勸取三車,上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也。次隨意所樂可以遊戲,此半行即頌上第四保與不虛,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也。諸子聞說如此諸車此下一行半,頌第四諸子受行,上受行中本有四階,今唯頌三階,略不頌第二互相推排也。初諸子聞說如此諸車此半行,先頌心各勇銳外凡夫行也。即時奔競馳走此六字,即頌競共馳走見諦思惟修道行也。而出下半行二字,即頌諍出火宅得無學果也。又解云:略不頌前二,唯頌後二也。
長者見子得出火宅此下有三句,即頌第五見子出難譬也。上譬中有二,一者先明斷惑出三界得無學果,二者正明大乘機發,初二句先頌無學果也。住於四衢一句正頌大乘機發也。
坐師子座此下有四行一句頌上第六長者歡喜,今就此四行一句中自有三段,初三句正頌歡喜踊躍也。此諸子等此下三行釋致喜所由,由脫難故所以歡喜也。是故諸人我今快樂此半行是第三結歡喜也。
爾時諸子知父安坐此下有三行偈,頌第七諸子索車明三乘人索果也。就此三行中自有四階,半行明索車時,一行正頌索車,一行明頌如來于時許車之辭,半行即結頌索車也。今者爾時諸子知父安坐下此半行,是第一先明索車時祇是知父安坐之時,內合明如來見眾生大乘機發稱如來本意,故言安坐也。皆詣父所此下一行是第二正頌上索車也。如前所許一行是第三即頌如來于時許車之辭也。今正是時下半行是第四即結頌索車也。
長者大富此下有七行半,頌第八賜大車譬,即是說法華。上譬中本有兩段,第一先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釋兩章門。今七行半亦分為二,初有七行先頌上第二廣章門,第二餘半行追頌開兩章門。又此頌廣之中,唯頌廣一大車不頌廣心平等,但廣大車本有二,一者正廣,二者釋廣。今初有一行半頌先頌釋廣大車即是。所以者何是長者財富無量也。莊校嚴飾此下五行半即追頌上正廣大車,上言其車高廣眾寶莊校也。以是妙車此下半行是第二即追頌上開兩章門,此一句先頌一大車章門也。次等賜諸子一句即追頌心平等章門也。
諸子是時歡喜踊躍此下有一行半偈,即頌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上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也。略不頌第十不虛也。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四行半偈,是第二即頌長行中第二合譬段也。又上合譬中唯合七譬不合第六第七第九也。雖合七譬併合第五與第八譬,故文句成六段。今此中亦頌合七譬文便成七段,但七名雖同意致有異。上長行不合第六第七,今亦不頌,上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譬,今亦頌之。上併合第五第八譬,今偏頌第八譬,上合第五不合第九,今此中義頌合第九略不頌第五也。今就三十四行半中,亦分為七段,第一有四行頌合第一宅主總譬,第二如來已離三界火宅下有兩行頌合第二見火譬,第三而今此處多諸患難下亦有兩行頌合第三救子不得譬,第四是以方便為說三乘下有四行頌合第四救子得譬,第五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下亦有四行頌合第八賜大車譬,第六得如是乘令諸子等下有三行義頌合第九諸子得車歡喜譬,第七告舍利弗汝諸人等下有十五行半頌合第十不虛妄譬也。四行偈頌合第一,兩行偈頌合第二,兩行偈頌合第三,四行偈頌合第四,四行偈頌合第八,三行偈義頌合第九,十五行半偈頌合第十。上合第一宅主總譬中唯正合一長者義,義中復得兼合餘五義,今此四行偈得頌兼合五義唯略不頌合一門也。今言我亦如是一行先頌合長者,上言如來亦復如是也。世間之父一句即頌合則為一切世間之父也。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此一切即得頌合兩義,初言一切眾生即得頌合五百人也。皆是吾子下三句即得頌合三十子也。三界無安下一句偈即得頌合有一大宅義也。常有生老下此一行即是頌合宅中有火義也。
如來已離此下兩行即頌合第二見火譬,上言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但上合譬中且合三種,一者合能見,二者合所見,三者合起悲愍之心。今此兩行唯得頌合能見所見,不頌合悲愍之心也。雖然猶成三段,何以知然?正猶長出如來見眾生之處故也。今言如來已離三界火宅下一行,先出見眾生之處,次半行頌合第一能見,次半行頌合第二所見也。今第一一行明見眾生之處,如來久絕三界之累,故言已離也。怕然在法身之地言寂然間居也。林者,無漏法林也。栖神在法身之地,縱任居累礙之表,故言安處林野也。然法華經所明法身者不同常住也。解有二種,一云延金剛心久住世者以為法身,又云正明總十方諸佛更互相望,故知無量壽即時在西方教化未來此間,此間望彼,彼即是法身。然應身本有形有像,法身本無形像,佛既未來此間,於此間即無形無像,即是法身。若來應此間,即於應此間是應身,他方望此間,即持此間作法身也。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半行是此中第二,即頌合上第一能見也。其中眾生悉是吾子此半行是此中第三,即頌合上第二所見也。
而今此處此下有兩行,即頌合上第三救子不得譬,但上開譬中本有誡勸兩段亦各有三,及至合譬之中分為三段,即疊合誡勸擬宜,疊合兩家無機,又疊合兩家息化。今此兩偈唯頌合誡邊,但誡中本有三,今此中略不頌合誡息化,唯頌合誡擬宜與無機。今言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此一行正頌合誡擬宜。上言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也。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此一行即頌合上誡無機,上言若我但以神力下是,今言雖復教詔而不信受顯無機,若以神力通之無有信受,下即釋言於諸欲染貪著深故也。
是以方便此下有四行,即頌合第四救子得譬。上合第四譬中本有三段,第一先牒舉三種外譬,今者不頌也。第二言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即帖合第三外譬,今者亦不頌也。唯頌第三段正合第四譬,但上合第四譬中本有四段。今此中略不頌合第二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見機之義,今此四行中有二重,第一三行正頌上合三段,第二一行合三以為一結成上義,此是義出不頌上也。今就三行中初一句頌合第一以三乘擬宜,次一行一句頌合第三為說三乘,次一行半頌合第四諸子受行也。今言以是方便一句是頌合第一用三乘擬宜,上言但以智慧方便也。為說三乘此下一行一句是偈中之第二,即頌合上第三為說三乘。上說三乘中本有四階,今此一行一句唯得頌合一階,即是示三果處。上言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示三乘人果處也。自餘三階略不頌合也。是諸子等若心決定此下一行半是偈中之第三,即頌合上第四諸子受行,但上合譬中歷別,就三乘人各作四階,今者亦就三乘頌合,但不盡合四階,唯各得頌合三人第四階。今一行半自有二,初總後別,今言是諸子等若心決定,此半行總明三乘人皆得無學果,並是決定之義也。下一行別明三乘人得無學果,初言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此半行即是聲聞決定果正頌合上是名聲聞乘,即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有得緣覺一句即是頌合上是名辟支佛乘,緣覺無學果即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不退菩薩一句即是頌合上是名菩薩乘,即是得無學果,亦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汝舍利弗我為眾生下一行,第二合三以為一結成上義也。此一行是義出不頌上今猶屬上也。
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成得佛道,此下有四行即頌合第八賜大車譬,但上正合第八譬中追開作六階,唯合五階不合第六階也。今此四行分作兩段,第一此一行偈中得頌合兩階,即是上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即是心平等及所賜物等之義也。是乘微妙清淨第一下三行,頌合上廣大車,上言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也。故此四行唯得頌三階也。
得如是乘令諸佛子下三行,即義頌合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上長行中本不合此第九,今者義頌合也。然此三行中初二行正義頌上明行一因得一果,故定喜也。第二以是因緣下一行明無異因也。今第一乘是寶乘直至道場者,明如來既為三乘人受記未來得佛,于時時眾相與標心買當來佛果之上修習進行,即是乘是寶乘是境界乘也。直至道場者萬行皆是至道場,但其金剛心時剩得佛最近修行至金剛,此是直至道場之義也。
告舍利弗汝諸人等此下有十五行半偈,併頌合第十不虛妄譬。上合譬中本有四段,第一先牒上三種外譬來,第二正合,第三釋合,第四結合也。今唯頌第二正合,餘者悉不頌也。上第二正合不虛妄中自有二,初言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此則總明不虛,今者亦不頌合也。今唯頌合三種別明不虛以重奪輕,不虛稱本心,不虛與過望不虛。今就此十五行半偈中大分為三段,初有一行偈是第一先明父子相關以開不虛之端,內合明如來昔日已曾二萬億佛所化此眾生,于時眾生生大乘解即是子義。然解不孤生,生由於佛,如來有生物解之能,即是父義也。第二有十三行半正頌合上三種不虛也。第三餘一行即舉法王,結明不虛之意也。又此三段前一後一並皆不開,中間一段自有三段別也。初有兩行半先略頌合三種不虛,第二有二行將欲廣頌合先引證勸信也。第三有九行正廣頌上第一略頌合不虛也。今言兩行半略頌合者,初一行頌第一,次一行頌第二,次半行頌第三也。今者第一汝等累劫一行即頌合以重奪輕不虛,上合譬言初說三乘只一句也。我雖先說此一行,即頌合稱本心不虛,上合譬言引導眾生亦只一句也。但盡生死者,但生死有二種,然分段中苦惱深重,是故三乘方便引汝令離炎灼之苦,唯盡分段生死,未盡變易生死,故言但也。復應進斷變易成無上道,豈應止此灰身滅智,故言而實不滅也。今所應作唯佛智慧此半行,即頌合與過望不虛。上合譬言然後但以大乘而脫度之也。若有菩薩此下兩行是第二引勝人,證如來不虛勸信,此兩行即成二意,初偈正引證,後即出證人之語也。若人小智此下有九行偈是第三,即廣上第一略頌合三種不虛也。今此九行自分為三段,初有六行即廣上,汝等累劫下一行略明以重奪輕不虛,就此六行中初二行明苦諦,二行明集諦,一行明滅諦,一行明道諦也。第二從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下有一行半即廣上,我雖先說一偈稱本心不虛也。第三從佛說是人未實滅度下有一行半即廣上,今所應作唯佛智慧半行明與過所望不虛也。我意不欲令至滅度者此則取上語,其義可求,斯人若未得無上道之時,我意終不祇令至昔日滅度也。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向言十五行半大分為三段,此下一行是第三舉法王結明不虛,然不自在人出言多虛,佛是法中之王實不虛也。
從汝舍利弗我此法印又前判云正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兩段,第一是舍利弗請其中自有三段已訖也。第二是如來答亦有三段,第一是譬說緣起其中有二:初呵後許也。第二正譬說開三顯一其中有二:即是長行與偈亦已訖也。中根之人既解同歸之理先三後一之意,故自此下盡品有六十五行偈是第三即㢡勸中根人受行。然獎勸之意祗明弘經益物自行化他,種同歸之因,感圓極妙果也。菩薩萬行乃備眾德皆修,若的明要者不出自行化他,自行則如說修行,化他則弘經益物,兼除老病菩薩之謂也。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難立,是故此中單勸慕果,既願行因貧福自顯,此意已具如前述,不復細解。又解所以不勸慕果者與授記品相近,故不勸慕果也。此中祗以弘經益人以為行因亦有兩段,兩段之者,第一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經,第二從在所遊方下有六十四行偈,正示其弘經益物之方也。今第一言我法印者,即是所弘之經,印者故如此人名字印此函書送與所與之人,莫與所不與之人。然法華經猶如函書,但經中所明因果,猶如書中所表之事也。如來言教題此經名字猶如印也。弘經菩薩如送書人也。法印深意其義如此。
從在所遊方勿妄宣傳此下六十四行是第二正示其弘經益物之方獎勸行因之意,此中自有三段,初有半行據總略勸弘經益物,第二若有聞者下有十行偈,據別略勸弘經之方,第三若有不信毀謗此經下有五十三行半偈,廣示弘經方法表行行因之相。
今言在所遊方勿妄宣傳者是第一,然勿妄之言其意難了,今且作四句明之。一言惡人莫為說此亦是勿妄,二者惡人亦為說善人,亦為說此,亦是勿妄,三者惡人應為說善人莫為說,四者善人應為說惡者莫為說。今不同前三句,何故前三句太甚通漫,故的取第四句正惡人莫為說,善人應為說?問者言:如來慈父等視如子且又放光普照有識皆蒙,今復言善人應為說,惡人莫為說,非唯生分別之心,亦違慈父之意。解者言:放光普照表慈悲平等,今明善人應為說,惡人莫為說,此則示身子弘經益物之方。善人應為說即是勸善,惡人莫為說即是誡惡,且又強為惡人說者,非唯直生不信之心,亦復增長誹謗之罪,是故涅槃言:諸佛聖人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又欲斥彼惡人令改惡行善也。
若有聞者此下十行偈是第二據別略勸弘經之方,此第二段望上總則成別,望下廣故稱略也。今就此十行偈中自有兩段,第一有四行先勸善人應為說,第二斯法華經下有六行偈誡令莫為惡人說也。此兩段中各有三,今且就前四行善人應為說中,自有三種善人,初一行先明不退轉人應為說。阿者言無,鞞跋致言退,無退之人應為說也。第二若有信受下一行半明過去久種善根之人,應為此人說也。第三若人有能下有一行半偈,則明未來世中常值善知識人,應為此人說也。此三種人即成三世初明不退之人,即是現在。次明久種善根人,即是過去。後明常值善知識人,即明過去久種善根人即此人,未來世中當得相值,但互舉一邊為義也。斯法華經此下有六行是第二誡令莫為惡人說,此六行中亦有三種者,初一行先明淺識之人莫為說,第二一切聲聞下三行舉有信之人,況出不信之人,及取即得不信之人也。第三又舍利弗下兩行更出惡人總結莫為說,初偈明我見之人不應說,後偈多愛染之人勿為說。問者言:上言宿習強者雖有三種五濁不能為障,今何故言莫為此人說耶?解釋者言:此有二意,一者正為勸獎中根人弘經方法,二者亦為斥即時眾中有懈怠之者也。
若人不信毀謗此下五十三行半偈,是第三廣示弘經益物行因之方。今就此五十三行半偈中大分為兩段,第一有三十四行半廣示惡人莫為說,此即廣上第二六行略明惡人莫為說,第二從若有利根以下盡品有十九行偈,廣明善人應為說,此則廣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應為說,為廣之意其意如此。今且前明惡人中自有三,第一有四行半偈據行惡因明惡人,第二從其人命終下有二十八行偈,據得惡果明惡人,第三佛告舍利弗謗斯經者下二行,第三總結惡人之相也。今且就前四行半明行惡因中自有三種惡因,初一行偈先明謗法之人莫為說,第二一行有疑惑人莫為說,第三兩行半謗弘經人莫為說也。今第一一行偈明謗法人,既謗毀此經云何可說?即斷一切世間佛種者,今此經說眾生有佛種,然諸聽法之人既毀謗此經不得宣說,故言斷佛種也。或復頻蹙一行是第二明疑惑之人莫為說也。若佛在世下有兩行半第三明謗弘經之人者亦不應為說也。其人命終此下二十八行是第二據得惡果明惡人,即是向者三種行惡因之人得此惡果,就中有二重,初二十二行偈正明惡果報,第二常處地獄下六行偈總結惡果之相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別,今且就正明惡果中有二者,初有十二行據正報明惡果,第二若得為人下十行偈據餘殘報明惡果也。死被瓦石者此是世流布語,正言祗此人死後斬截之相,亦可是此人死後得宿命智見,人取其死尸屠割,于時緣此即生苦受即自知由謗經之罪也。
又釋此人死時終不好死,死必為刀杖所加也。若得為人此下有十行是第二據餘殘報明得惡果,即是向者是正報者今得殘報也。常處地獄此下六行是第二總結惡果之相,亦有二者即結上兩段,初有兩行總結上第一據正報明得惡果也。第二從若得為人下有四行總結上第二據餘報名得惡果也。告舍利弗謗斯經者向言三十四行半廣示惡人莫為說中本有三,初有四行偈據行惡因明惡人,第二二十八行據得惡果明惡人也,已竟此下兩行是第三總結惡人之相也。
若有利根此下有十九行是第二廣明善人應為說廣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應為說也。就中有二,第一有十七行偈正明善人應為說,第二又舍利弗我說是相下有兩行總結勸善人應為說也。就前十七行偈中凡有十種乃可為說,今以義相對以為五雙,第一雙明現在明聰明利智,過去則深種功德,此是功德智慧相對也。第二雙言俯則慈愍下流,仰則恭敬尊長,此是俯仰相對也。第三雙言外則捨遠惡緣,內則奉戒清淨,此是內外相對也。第四雙言自行則質直柔和,化他則清淨說法,此是自行化他相對也。第五雙言始得專念求經,終則純心頂戴,此是始終相對也。告舍利弗我說是相此下兩行是第二總結勸善人應為說。
信解品第四
但解有兩種,一者自以智慧明見法相,此則法行人,呼為見解,二者不自見理憑師謂爾,此則是信行人,名為信解也。今此品中明四大聲聞領開三顯一之義,信同歸莫二之理,從信得解仍詺為信解品。問:只有此四人領,更有餘人?解釋者言:但使是中根之徒得解者亦無量,但略舉四人為端首耳。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本有四品即為四段,此一品是第二明中根人領解。又言四段之中各開為二,今此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是經家序中根人得解之相,第二從而白佛言以下竟品,正是中根人領解之辭。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經家序中有二者,第一從爾時慧命須菩提下訖歡喜踊躍是經家序中根人內心歡喜,第二列外形恭敬也。就第一明內心歡喜中有三,初列出歡喜人名須菩提等四人,二者明歡喜所由,由聞未曾有法故,三者正明歡喜也。
第一所以言慧命須菩提者凡有二種解,一者言昔日未解開三顯一同歸之理,愚癡之人心相續為命,今日既得解權實之宗,慧心相續為命,若爾亦應言慧命迦旃延乃至慧命目犍連,所以單道須菩提者,此則互舉為論。二者須菩提解空第一,空慧為命,大品座席之時已為諸菩薩轉說般若,以此呼為慧命須菩提,此即從本受名。問者言:從解空得名,亦應言論義迦旃延乃至言神通目連耶?解釋者言:此亦互舉。若必也相兼時,亦應言摩訶須菩提,何以故下三人皆有摩訶之名,而須菩提獨無?故知此互舉兩義雙明。就第二明歡喜所由中有二,初明聞未曾有法者,正由聞譬說開三顯一解一義故,二者明得解之資,由為上根人法說開三顯一,與舍利弗授記故也。
從發希有心下第三正明歡喜也。即從座起訖瞻仰尊顏是第二經家列外形恭敬,第二正領之辭中有二,第一從而白佛言以下盡七十三行半偈,正領解上火宅乃至方便品中開三顯一之義。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偈,明此解由佛來,是故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且置歎佛恩深難報至彼更分。
今就第一正領解中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就長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略領解,第二將欲廣領解,先諮審如來,第三從譬若有人訖長行廣領解。又就第一第三各開為二,中間諮審止一不開。
略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說領解,第二言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明譬說。廣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是開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領解兩段中各有二,第是開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領解兩段中各有二,第一法說中二者:第一先明昔日不求,第二從我等今於佛前下明今日自得,譬說亦爾。何者?昔日大品座席之時,我親為諸菩薩轉教說般若,明大乘因如彼說大乘果,如此而我于時於此大乘因亦不求,於大乘果亦不求,而我于時自知大乘因果是好法,只是不求,何以故口言?若佛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菩提心,而今日值法華座席即會三成一,明聲聞小行皆成佛果,此則是自得之義,只就第一明昔日不求中自有二,第一列三種不求章門,第二從無所堪任以下釋上三章門。三章門者一言居僧之首故不求,二者言年朽邁故不求,三者言自謂已得涅槃故不求,此皆道昔日大品座席時事。所言居僧之首不求者,須菩提等昔日既是上座,作小乘學執教定宗位階次第,何故爾?若學菩薩不問道俗先受戒者便為大故,我等于時有弟子皆隨於我學小乘之法,我忽移心改造非謂眾首之人,為此義故於大乘因果不生求心。第二上云年朽邁故不求者,菩薩之懷不惜身命無方益物,我等年時已謝何能為之?前言居僧首者明法臘已大,後復言年已朽邁者明俗年復高,但俗年雖高法臘未必大,今者法臘既大俗年又高。第三自謂已得涅槃不求者,佛昔語道有聲聞緣覺菩薩,我于時既得聲聞緣覺涅槃以為究竟。又聞佛言: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菩提心,即是高原陸地不生蓮華之義,有此三義,是故不求也。無所堪任此下是第二釋上三種不求章門,先釋第三自謂已得涅槃章門也。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此下釋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也。說法既久者不言佛坐已久,只立指波若坐席故言久。於大乘因果中不作心,故言疲懈。於小乘三三時中,故是精進也。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此下釋上第二年並朽邁故不求章門也。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菩提記此下是第二明今日自得義也。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下是第二譬說,就此譬說中亦有二,即為上兩段作譬。今言無量珍寶不求,此六字即為上第一昔日三種不求作譬也。次自得此兩字,即為上第三明今日自得作譬也。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者,長行正領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領解竟,此是第二將欲廣領解,故先諮審如來也。
譬若有人自此下訖長行是第三廣領解,就此廣領解之中亦有二,第一開譬,第二合譬。就開譬之中凡作九譬,領上火宅十譬,亦遠領方便品中十譬之本,不盡領十譬。上火宅中本有十譬,此中唯領七譬不領三譬,不領第六父歡喜,亦不領第七諸子索車,亦不領第十不虛也。所以不領第六者,只解第五免難譬,第六父歡喜之義自彰。所以不領第七者,上諸子索車此即是迷惑之心,是故隱而不領。所以不領第十者,上第十是不虛妄,今日既得解,何假領上不虛妄?若使領者如似言不解之時,昔日有虛妄,今日既無虛妄,是故不領也。上既有十譬,今唯領七譬只應有七,所以有九譬者,此中第四第五兩譬共領上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此中第六付財物譬,不領上開三顯一之意,此乃遠領大品座席時意。但窮子今日深取佛意,則言昔日大品時佛已令我為菩薩轉教說般若,但佛于時眾中,令我說此大乘因果,則始終會令汝得此因果,須菩提今日既得解,是故深取此意也。九譬者,第一明父子相失譬,第二明父子相見譬,第三明呼子不得譬,第四明呼子得譬,第五明教作人譬,第六明付財物譬,第七明見子長大譬,第八明付家業譬,第九明得家業故歡喜譬也。今者第一譬若有人下訖無復憂慮,詺為父子相失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亦遠領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五濁眾生之主。第二從傭賃展轉下訖我雖年朽猶故貪惜,是名父子相見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三長者見火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下,明佛見眾生為五濁所惛也。第三從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以下訖往至貧里以求衣食,詺為呼子不得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下,明佛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也。第四從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下訖愍而怪之,名呼子得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譬本有四階,今此第四譬先領前兩階,三車擬宜見子宿好,亦遠領方便品中第四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下,明佛用三乘化得眾生亦有四階,今亦先領前兩階以三乘擬宜及見三乘人機也。第五從又以他日於窓牖中以下訖然其所止猶在本處,詺為教作人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四救子得譬中後兩階為說三車及諸子受行,亦遠領方便品中化得眾生中後兩階為說三乘三乘人受行,是故言第四、第五共領上一譬。所以爾者,法說之中偏就應身上明故合而不離。今明四大聲聞領解深取佛意,就真應二身上明之,故宜分為二也。第六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竟下劣之心亦未能捨,名為付財物譬,是則不領上開三顯一之意,此遠領昔日大品座席之時,佛命須菩提為諸菩薩轉教說波若之意也。第七從復經少時父知子心漸已通泰以下,名為見子長大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五見諸子等安穩得出下明見子出難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偈,明如來見三乘人有大乘機發。第八從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以下,名付家業譬,則領上火宅中第八長者賜大車譬,亦遠領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下,明佛為時眾說法華授記得佛。第九從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名為子得家業故歡喜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歡喜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九言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于時時眾聞說法華皆授記作佛,故得歡喜三乘人受行也。
就第一父子相失譬領上宅主譬,亦名總譬。譬中本有六義,今唯領二義,領第一有大長者化主之義,復領第六三十子義,此二義是要者,亦是方便品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眾生之主。今就父子相失譬,領上二義不得作二段父子相簡為四重,第一明子背父而去,第二明父覓子不得,第三明子還近父,第四明父失子憂念轉深。內合四重者,第一先明眾生昔日二萬億佛時曾稟大乘,自爾之後失解捨如來流轉六道。第二明如來從眾生失大乘解之後,恒覓可化之機不得。第三內合眾生從失大乘以來,在五戒十善教中,學則有機感佛出世,此則是漸近父義。第四眾生既為五濁所惛如來慈惻彌深,是父憂念轉深義也。又就此四重之中各有兩階,子離父中有二者,一者明子背父而去,二者明子向國而還。今言譬若有人者,只明四大弟子自譬,故言若有人。年既幼稚者,內合明眾生昔日二萬億佛所于時已曾稟受如來大乘化,但于時稟大乘化不久,故言幼稚。不道大乘解小。若言解小是幼稚者,下言年既長大便應是解大,故知不名解小是幼稚。後解言只是解小故幼稚,何以知之?只是幼稚故捨父,若不幼稚云何捨父?內明為論眾生於二萬佛所稟如來大乘化,于時只得外凡夫解,而此解怯弱,故言幼稚。捨父逃逝者,隱密而去非公灼,故言逃也。逝者言去,內合眾生即失大乘解理中密有背佛之義也。問者言:佛明知眾生必失此大乘解,于時何故用此大乘化之?解釋者言:佛于時實知眾生得解之後必失,但于時大乘機感佛,佛仍為說大乘,若有感不應,則有差機之失,既得此解,如來更化他方眾生,遂起煩惱失此大乘解也。問者言:若佛更復教化他方眾生,於後復起煩惱失解者,此則是父自離子,何關子捨父也?若是眾生遠佛,然後起煩惱者,乃可是子離父,父自往他方眾生自失解,故是父離子義也。解釋者言:取事即然,理則不然,何以知之?若是眾生有機感佛,佛則住世可化之機亦盡,故佛捨此化彼,正由眾生感機盡故佛去,不得言佛去故感機盡,既是眾生感機先盡,此即是子離父義也。問者又言:如來既知必失解者,昔日不應用大乘化之?解釋者言:實知必失解猶用大乘化者,此則為後化之資,後亦有大乘機發之時,佛言我昔日已曾為汝說此大乘,汝等于時不能堅固受持,廣起煩惱遂失此解。今復為汝說而尚不堅固受持,時眾既聞曾得遂失仍發決定之心,故言前失得為後資,既有資力是故如來為說。問者又言:若言失者今云何還生耶?解釋者言:此失非是永斷善根成一闡提,只言煩惱五濁既多,于時解心不現前,名之為失。夫善生必以信心為本,于時雖失大解由有信心,於五戒十善教中修行,能令大乘智願善根不斷,是故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若言永斷者,云何言憶也?問者又言:若言信心猶存者,不應名作失。解釋者言:乃無大乘之解,何妨有小乘之信也?久住他國者,大乘教己國,五戒十善經教為他國,失解之後久在五戒十善教中修行,故久住他國也。失解之後備在五道,故言至五十歲也。此則釋成上久住他國之義,所以言若十二十者,此意明未必盡備經五道,亦可失大乘解之後經人道,仍更值如來得大乘解者,故言若十。亦可失大乘之後,經畜生道或經人道,仍更值佛得大乘解者,故言二十。亦可備經五道,然後得大乘解者,故言至五十歲也。年既長大者,不道解心大,只道失解來久,故言長大也。加復窮困者,殆盡曰窮,復為寒苦所逼,故言困。外譬為論此人年既長大復窮亦困故如即時人,昔日幼小之時率爾一丈一尺以為衣裳,一斗一升可為飲食,今日人身既長大,正須多衣足多食之時,云何猶用昔日幼小之時衣食,充今日長大之軀,理自不足,內合為義眾生既離經五道,應須多功德智願善根自資,猶用昔日微解自資者,又蓋無所利益,故言窮困。備經卵胎濕化受生,故言四方。雖然恒位心不無覓理,故言求衣食也。又解五戒十善教宣辨人天因果以為四方,漸漸遊行此下是第二階明子向國而還,漸漸遊行遇向本國者,此人于時不作心言是向本國之行,理數爾然故云遇。但背諸國未必遠,向國未必近故,如始出南剎北道一步此亦是背國,若使涉北萬里亦是背國,而歸未必近者,故如涉北萬里,始迴南向作意還向,始舉一步此亦是向國而歸,故知背國未必遠,向國未必近。但背國雖近有日遠義,向國雖遠有日近義,內合為義假設過去佛為眾生說法,過去佛既滅後中間且作經一劫,釋迦方出教化眾生,于時背過去佛已經半劫,此是背國日遠。若使後半劫去釋迦出轉近,此則是向國而還義,故言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下是第二明父覓子不得,亦有二階,第一正明覓子不得,第二明雖失一子之苦,不廢家業大事,今言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是第一階,正明覓子不得,內合明佛從二萬億佛所大乘化眾失解之後,恒覓眾生大乘根機都不得矣。中止一城此下是第二階,明父雖失一子之苦不廢家業大事,內合如來於此一方眾生無機感可為說法,餘方教化終自不廢中止一城。城者,防非拒難為義,如來教法為城,若言教一坐能使正理恒存,外道即隱,故詺教法。為城,教明佛果備有眾德,故言財寶無量等。其諸倉庫,倉者養命,庫者養身,明如來法身慧命養育眾生之義也。多有僮僕者,內外凡夫受學弟子如僮僕,八地以上菩薩如臣,七地以下初地以上菩薩如佐,緣覺如吏,聲聞如民,大乘如象,自餘三乘等如馬牛羊。出入息利者教,從佛宣名出化功歸己如入息利也。商估賈客者,商估之徒本買賤求貴,此明諸菩薩從佛受教廣利益眾生。
時貧窮子此下是第三明子漸還近父,亦有二階者,第一明近父緣由,第二正明近父也。時貧窮子下乃至經歷國邑以來第一明子得近父之緣由,由遊行不已遂得近父,內合為義由眾生在五戒十善經教國邑中修行不已,有感佛出世之機也。遂到其父所止之城,此是第二階正明子近父,內合眾生正有感佛說法之機也。
父每念子此下第四明父既失子來久憂念轉深,但眾生失解廣起煩惱,如來慈悲愍傷其義彌至,就中亦有二階者,第一明念子之苦,第二明假設作念得子之樂也。從父每念子下竟是以慇懃每憶其子此是第一,明父念失子之苦,失解之子違離如來備經六道,故言別離。五十餘年,所以言餘年者,解有二種,一解云:實只自有五道無別有阿修羅道,阿修羅道只攝入鬼神道,鬼神道中最勝者離出,詺作阿修羅道,既被出,故言餘也。一家所習不然,善有三品下品感阿修羅,其多諂曲求道甚難,故貶之在鬼神道也。此一段眾生既失大乘解,唯如來自知一應以來不向聲聞辟支佛等說,故言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也。心懷悔恨者,悔在於我,恨在於子,何以知之?只悔我不堅償此兒遂令失去也。恨在於子者,汝不孤然而要有父母云何都不尋求?天性存父子之義內合為論,悔我昔日二萬億佛所時用大乘化,不能得令登內凡夫信首得立使不退墮,恨者汝眾生神解本異乎木石,云何不堪憶我昔大乘之化而流浪生死耶?故言悔恨也。自念老朽者,廢大乘來久,故言老朽也。財物如前解,無有子息者,無有委付以弘法紹繼之人,故言無有子息也。一旦終沒財物散失者,此明眾生既無機緣,如來便捨化他方,故言終沒。大乘經教於眾生無用,故義言散失無所委付也。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下是第二階,假設作念得子之樂,內合明得眾生有大機發有可化之緣,便稱如來大慈悲之意,故言無復憂慮也。
爾時窮子傭賃展轉此下是第二父子相見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二長者見火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等也。但上譬中唯明長者見子義不道子見父義,內合上單明佛見五濁眾生有人天等小機,今此譬中委悉,先明人天小機感佛即是子見父義,後明佛見此機,即是父見子義。然感應之義,只感時應應時是感,然逐義為便有感故有應,不得先應後感,是故此譬中有兩段,第一子見父,第二於師子座見子便識以下明父見子。就此兩段中各有四階,子見父中有四者,第一明見父緣由,第二明見父之處,第三正明見父,第四明子見父生懷畏避之心。言傭賃展轉此是見父之緣由,若不傭賃何容得與長者相見?內合眾生修五戒十善相資,遠得助一乘機發之義也。遇到父舍住立門側此是第二明見父之處,內合眾生五戒十善小機感佛不正如立門側也。遙見其父踞師子床此下是第三正明見父尊嚴,五戒十善機來闚佛,故言見父也。遙者此機遠闚法身地,故言遙也。如來處在無畏之座如師子床也。寶机承足者,有二種解,一解戒定為脚足,二諦境為寶机,一家言權實二智為脚足,二諦境為寶机,如來二智常照二諦境,如寶机承足也。外國言婆羅門者,高良大姓八地以上如婆羅門,七地以還如剎利也。大乘內凡夫如居士也。問者言:既言佛在法身地,云何言有內凡夫等圍繞?解釋者言:此經明法身不同常住經所明法身,今此經言法身者,指他方應身為法身,故如佛在無量壽國此間眾生機感無量壽來應,仍詺無量壽佛為法身也。真珠瓔珞者,解有二種,一云明諸菩薩備有功德智慧,一云佛果具有功德智慧如真珠瓔珞,在辟支如吏,聲聞如民,外凡夫如僮僕。手執白拂者,三乘人用智慧手執無生之理拂煩惱塵,此乃是三乘人自拂,何故言侍佛左右即成佛?解釋者言:此乃是自拂則由佛教,故義言拂佛也。且淨名云:眾生病故我病,眾生病愈我病亦愈,故義言拂佛。覆以寶帳者,明如來大慈大悲最高而能覆下如寶帳也。垂諸華幡者,華幡本招致看者,此譬如來有四攝之德攝化眾生也。香水灑地者,雲法師言:以禪定水灑淨戒地,淹煩惱塵正以禪定資戒令止惡義強也。然佛地乃無惡可止但有定故,恒無惡可生,故義言淹之也。散眾名華者,七淨為華也。羅列寶物者,如來說一乘因果萬善同歸,明諸功德故言羅列寶物也。教從佛出故言出,化功歸佛故言內,前人受教為取,拂授記為與也。窮子見父有大力勢此下是子見父中第四階,明窮子既見長者尊貴,生畏避之心,內合眾生唯有五戒十善之機感佛,此小機擬一乘圓教永無堪受之理則有怖畏之心,五戒十善小機不應一乘大教從擬無益,故言悔來也。竊作是念此是理中為論非公灼發言,故言竊也。若是王王等者,說一乘教佛是王,說三乘教佛為王等也。若是一乘教佛者,亦非是五戒十善機相應,只縱復說三乘教佛,亦非是五戒十善機所宜,故言非我傭夫作力得物之處也。不如徃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者,人天教為貧里,於此人天教中修行,即肆力者賣也。五戒十善為因感人天果報如衣食易得也。若久住此或見逼迫者,內合人天小機扣佛大教,佛或能用大乘教逼小令行,故言逼迫也。非我所為欲令為,故言強也。欲背大向小,故言疾走。欲去猶未去也。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此下是第二父見子,此中亦有四階,第一明見子之處,第二正明見子,第三明見子故歡喜,第四明長者生開暢之心念也。今於獅子座者是第一明見子之處,內合如來在法身無畏之座也。見子便識此是第二階正明見子,內合明如來見眾生便識,是我昔日以大乘所化之人,即是領上火宅中云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也。亦是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也。心大歡喜者此是第三階,明長者既知是兒故歡喜,內合明佛既見此眾生小機發,用此善根資益得昔大乘之解,稱大慈之意,故言歡喜也。即作是念下是第四階,明長者生開暢之念,內合明如來見眾生善根機發,必可以委付法化,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者,從二億佛所眾生失大乘解,恒覓眾生善機不得,故云無由見之。今者始見無機發,故言適我願也。我雖年朽者,癈大乘化來久,故言年朽也。猶故貪惜者,雖癈化久猶欲用大乘與眾生,故言貪惜。此四法中第二第四正領上能見,第一第三非正領上也。
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以下是第三呼子不得譬,即領火宅中言我身手有力,明長者救子不得譬,遠領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下,明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也。上火宅譬中本有勸誡兩段各分為三別,今此中即併領之,既併領時開為三段。第一訖何為見捉名一喚不來,即領上勸擬宜與無機。第二從使者執之逾急下訖悶絕躄地,此名為再喚不來,即領上誡擬宜與無機。第三從父遙見之下名為父置兒譬,即併領誡勸兩家息化也。是則領開譬中不相應,領合譬中言相應也。又就此三段中各開為二,初段中二者,第一領上勸教擬宜,第二窮子驚愕以下明無機,就兩段中各自有二重,領勸教擬宜有二者,第一言即遣傍人急追將還,此領上思惟作勸教,即是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所以言傍人者,此就經教為義也。理是正大乘言教是傍,教乃詮於理,然教非即是理,故言傍人也。
法華經疏卷第五
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六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信解品之餘
第二爾時使者疾走往捉,此是領用大乘教擬宜,此則領上火宅中當以衣裓机案從舍出之句也。第二領勸無機有二者,窮子驚愕此是第一明有小乘人天等機,上火宅譬明無機中本有二,第一言此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明大教於其無用。今不領此唯領正明無機本有二,初明有小,次明無大。今此一句領有小機,即是諸子幼稚句大乘教擬,非意所期,故言驚愕也。稱怨大喚以下第二領無大機,即是上未有所識句,我若有大乘機往犯汝大乘教,可得大乘教來見捉,我既無大,何為見捉?是故稱怨大喚也。
使者執之此下是第二名為再呼不來段,上領誡宜與無機,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領誡教擬宜,第二于時窮子以下領無機。又就此二段中各有二重,誡教擬宜中有二者,即是領譬說兩段,使者執之逾急此是第一,領上思惟作誡教,則是火宅中我當為說怖畏之事,大乘誡教疾,故言急也。第二強牽將還正領誡教擬宜,即火宅中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明于時小機與大教不相從,故言強牽也。第二于時窮子自念無罪下是領誡無機,就中亦有二,即是領譬說兩段,第一言于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此先領無大機,即是火宅中第二正明無大機,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意下是也。我既無有大機汝強用誡教逼我,或起誹謗斷善根慧命也。轉更惶怖悶絕躄地此是第二追領有小機,即是火宅中第一有人天小機,父雖憐愍善言誘喻,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也。小機不堪受大教如躄地也。
父遙見之此下是第三放捨兒譬,則併領兩家息化,此則領火宅中勸息化,言或當墮落為火所燒誡息化,言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也。亦遠領方便品中我即自思惟下,乃至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句,就此息化中亦有二,第一思惟欲放捨兒內合欲息化,第二從使者語之以下正明放兒內合正明息化。又就此兩段中各有二,思惟息化中有二者,第一思惟欲息化,第二從所以者何下釋欲息化意。此兩段各有二意,一者思惟欲息化,二者先明有小,後明無大也。今先明有小父遙者,小機望大教相去殊遠,故言遙也。將教作使于時欲息化,如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人天機如面,人天等教如冷水,人天等教稱會根性,故言灑面令醒悟也。莫復與語者,此明無大機,由無大機,故勿復與語無大機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釋上兩種欲息化之意,只由有小無大,故息化便成兩段。志意下劣者,此即是有小,此即釋上冷水灑面句,自知豪貴為子所難,此下釋明無大,此即釋上莫復與語句也。亦言釋上勿強將來句也。審知是昔日二萬億佛大乘所化之子,只自不語諸菩薩道,是失大乘解之子,故言不語他人也。使者語之下領息化中本有二段,此下是第二正明息化,就中亦有二,第一言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趣,此是正息化,佛復不用大乘教擬宜,故言放也。即是火宅中勸教息化言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等,誡教息化言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即是方便品中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義也。第二言窮子歡喜,此明息化得宜,含有二義故喜。一者少機既不為大教所逼,故言歡喜。二從地而起者向被大乘教擬宜之時如躄地,今既不復被大乘教所擬宜,故如從地而起。人天教如貧里,其中人天果報如衣食,則是人天小教稱會人天小機,故喜也。
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自此下是第四喚子得譬,此則是第四譬及第五譬共領上第四譬也。今此第四譬領上第四譬中,前兩段擬宜與見三乘機,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明父喚子,第二從既已得之以下明見子受喚也。內合為論,先領佛用三乘教擬宜,後見三乘人能受,就此兩段中各有四階,第一父喚子中有四階者,且就外譬為語。第一先覓可使之人,第二即得可使之人,第三與使之人語,第四使人受命喚之也。今言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者,此是第一覓可使之人,內合明如來覓三乘教,此則領火宅中我今當設方便也。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此是第二得可使之人,內合明如來得二乘教在法身之地,于時未說二乘教只是法身地擬宜,故言密遣。形色憔悴者,以理來名教,若用大乘教詮大乘理,名形色暉華,今二乘教不能詮大乘因果之理,故言憔悴也。無威德者,二乘教不說聲聞辟支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四無畏等德,故言無威德也。向者言三乘方便,今何故言二乘也?解釋者言:今止道聲聞辟支二人領解,故仍道二乘也。汝可詣彼此下是第三與使人語,內合明佛作二乘教方法也。四諦如此十二因緣如彼也。二乘教非正直化物入大乘解義奢,故言徐語也。倍與汝直者,二乘教擬宜為說二乘家盡無生智勝天等果,故倍直也。將來使作者,二乘人若受教應令修行,故言將來使作也。雇汝除糞者,二乘人若受教之後望見修治道斷九十八使煩惱,如雇汝除糞也。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者,言此二乘教有為眾生詮理,作修道外緣即是共作義也。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此是父喚子中第四階,正明使人奉命喚子,內合如來正用二乘教擬宜也。此則領火宅中令諸子等得免斯害,亦則領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應說三乘也。
從既已得之此下是第二明見子受喚也。內合眾生有二乘機可受二乘之教,此則領火宅中第二父知其子先心各有所好也。亦即是方便品中,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見三乘人機也。就此見子受喚中亦有四階者,今言既已得之,此是第一明眾生有堪聞之機,後亦為說必生外凡夫善根,即是心各勇銳義也。具陳上事者,此是第二階,明眾生有能堪受之機,後亦為說必生內凡善根,互相推排也。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此是第三階,見眾生有能行之機,後亦為說必生無相行已上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之能,即是競共馳走義也。所以言先取其價者,即是三界外盡無生智,二乘人要先標心三界外有盡無生智,然後只修行斷煩惱,即此是取其價義也。其父見子愍而怪之者,此是第四階,明長者起愍傷之念,內合如來見眾生只有修行得羅漢果之機,起慈愍之心,念其取小不取大意,此是即諍出火宅義,亦猶在法身地也。
又以他日此下是第五教作人譬,此則領火宅第四譬中後兩階,初如此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句。又領諸子聞所說心各勇銳等句,亦遠領方便品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捺說三乘教,乃至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今就此譬中大分為三段,第一從又以他日下訖狀有所畏,名教作緣由也。第二從語諸作人以下正教作也。第三從汝常作時以下竟猶在本處,名為作人。就作稱可長者意,內合為義則如來將欲說三乘教,先捨法身受應身,此則是教作緣由義也。既受應身然後造鹿苑轉三乘教化?隣等,即是正教作義也。既說三乘教三人受行,即是稱可長者意也。後兩階正是領上譬,前一階但四大聲聞今深取佛意,探明未說教之前捨本現迹,是故名長者教作緣由也。只就第一教作緣由中自有三段,第一從又以他日訖污穢不淨明長者見窮子,內合明如來以道眼見眾生為五濁所壅,二從即脫瓔珞以下,即明長者捨貴人服飾,內合明如來捨法身智慧功德相好也。第三從更著麁弊以下訖狀有所畏,即明長者受賤人之服,內合明如來示受應身同凡夫之體,作太子之形。又就此三段中各有三階,第一有三者,一者明見子時,二者明見子之處,三者正明見子之相。又以他日此是第一明長者見子之時,內合佛臨說三乘教照機之時,所以言他日者,上已明見者,則是領用三乘擬宜之時見機也。此中言見者即是說教時見,欲別此見異於前見,故言他日。然兩見只是一時義得作前後也。於窓牖中此是第二見子之處,所以不道於戶中而道窓牖者,表明如來方便智中見眾生,此機非是實智如牖也。遙見子身此是第三正明見子之相,內合明如來正照小乘機,自有二,第一明有善,第二明有惡,表明純善不感聖也。今者第一小乘機無善自資如羸瘦也。無威德故言憔悴也。第二明有惡者,備有九十八使,故言糞土。塵坌污穢不淨也。即脫瓔珞下是第二明捨貴人服飾,內合捨法身,就中亦有三,此一句是第一先明如來捨種智也。細軟上服此一句是第二明如來又除功德也。嚴身之具此一句是第三明如來又捨相好也。此中明法身即是他方淨土分身諸佛以為法身也。更著麁弊此下是第三明如來受應身,亦有三階,更著麁弊垢膩之衣,此一句對第三嚴身之具示無有相好,悉達太子凡夫之體,塵土坌身是第二對第二除細軟上服,右手執持以下是第三明如來示無智慧,此即對第一即脫瓔珞句,此明如來示修智慧,用智慧之手執二諦境,斷除煩惱示同厭生死,故言狀有所畏也。
語諸作人此下是第二正教作,就此正教作中有四階,一者勸令懃作,二者明加汝價,三者讚歎作具,四者安慰作人也。此則領上為說三乘之四階也。語諸作人汝等勤作者是第一但語不次第,先領第三語作人,汝等勤作者是第一領火宅中第三勸諸子,往取三車汝等宜速出來合譬。又言汝等但當勤修精進句也。後復告言此下是第二非唯直勸作而已,亦復加與汝價此則領上第二示三車處,上言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今此中加汝價者,昔但人天果報,今加價只是盡無生智也。諸有所須乃至老弊使人須者相給是第三階讚歎作具,此則領譬中第一讚歎三車。上言如此種種希有難得,合譬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也。戒能盛物如瓮器,米如智慧,麵如禪定。鹽酢者,以苦酢味無常鹹味作無常苦空無我行觀智,故言鹽酢之屬也。老弊使人者,本以代手足運動,明羅漢備有六通隱顯遊方,此六通不及如來神通,故言老弊也。此自是羅漢神通何故言佛給?解釋者言:則是佛為眾生說得羅漢果必得此六通,既由佛說故言相與也。好自安意此下竟言而汝少壯是第四階,安慰作人,此則領上譬中第四必與不虛。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合譬言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化彼眾生來久,故言我年老大。眾生善根劣弱,故言而汝少壯也。
汝常作時此下教作人譬中是第三,明作人就作稱長者之意,內合明三乘人受行稱佛施三之意,此即領上譬中諸子受行義。上諸子受行有四階,窮子今者亦具領四,汝常作時下竟如餘作人是第一,此則領上心各勇銳句,外凡善也。無有欺、怠、瞋、恨、怨,言五種之過,如餘作人者不如諸新學輕毛位人也。自今以後竟言名之為兒,是第二。此則領譬中第二階互相推排句,外譬明長者忽爾轉客作之人,名之為兒,內合此人既修行出彼外凡登此信首,佛呼相似聖人紹係佛種,即是子義也。爾時窮子雖欣此遇此下第三,領上譬中第三競共馳走句,明入無相行于時修見諦思惟兩種治道斷煩惱,故言二十年也。過是已後此下是第四階,此則領上受行譬中第四諍出火宅句,只過見諦思惟二種治道斷正使盡成無學果,故言過是已後也。心相體信者是無異之言,若約教為論羅漢無為與佛無為無異也。猶在本處者,但有為果功德智慧此處為隔,佛自是大乘家有為果一切種智,彼是小乘位那得與佛共齊,故言猶在本處也。
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此下是第六付財物譬。此譬不領上譬,領昔日大品座席佛命須菩提為菩薩轉教說般若,于時命須菩提轉教之意,已自為法華作由漸,何以知之?大品之教三乘通教,言欲學聲聞辟支者當學波若,此波若本是菩薩法,忽令聲聞小道登座宣波若,表欲令聲聞作菩薩。今者四大聲聞既解同歸之義皆是佛道,此即會昔日轉教之意,深取佛意探領昔日事也。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是父付,第二爾時窮子即受教勅下是子受。就此父付子受之中各有三階,初段中三階者,一者明付財物時,二者正付財物,三者誡勅也。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是第一階,明付財物之時,由有疾故付,若無有疾云何付也?內合如來大品座席只用三乘通教,化功為命,于時將廢此化功,故言有疾。若使化功已廢如長者死,于時未廢,故言有疾也。語窮子言此下是第二正付財物,內合正是佛告須菩提,汝為諸菩薩說波若,若多若少,廣說為多,略說為少,前人來受為取說授前人為與也。我心如是當體此意,宜加用心,勿令漏失,是第三誡勅,即大品時勅須菩提為菩薩說波若之方法也。
爾時窮子即受教勅此是第二子受,內合于時須菩提受佛勅為菩薩轉教說波若,就此子受中亦有三階者,第一一往受命,第二正明子受財物,第三明子雖受付而無取意也。即受教勅是第一,一往受命內合須菩提于時受佛教也。領知眾物此下第二正明子受財物,內合須菩提正登座為諸菩薩轉教說波若也。次而無希取一飡之意,此下是第三階,明子雖受付而無取意,明須菩提于時為諸菩薩說般若明因辨果,而須菩提終日為他說大乘因果,於因果中無有求意,唯為他說大而已,不捨聲聞位也。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此是第七見子志大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五見子出難譬,上言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方便品中第五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見大乘機發義也。就此譬中有三階,第一先明時節,復經少時者轉教之後去法華座不遠,故言少時。只逕說維摩教,故言經時也。第二父知子意漸已通泰下正明志大譬,漸已通泰明無五濁,成就大志正明大乘機發。第三自鄙先心者,鄙昔日是小機而無希取意,今日之大形昔日之小足可鄙也。
臨欲終時而命其子此下是第八付家業譬,此則領火宅中第八長者賜諸子珍寶大車,言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譬。方便品中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即是,說法華明萬善同歸,明三乘人皆轉作菩薩,皆成佛道。就此譬中自有四階,一者付家業之時,二者集於證明之眾,三者會父子天性,四者正付家業。臨欲終時此一句是第一付家業之時,只稱臨終故付,內合如來品初說法華時三乘化功勢未息,此即如方便品略說開三顯一,于時未的道無三,三乘化功有漸廢之義。若使說法華究竟明無三之義,三乘化功已廢如死,說法華既未周竟,波若勢由未盡故名臨終也。而命其子并會親族此下是第二集證明之眾,內合明如來放光動地,招集有緣,即是爾時世尊四眾圍遶義,分身諸佛為親族,多寶佛塔如國王,十地菩薩如大臣,九地菩薩如剎利,八地已還菩薩如居士。即自宣言此下是第三敘父子天性,內合會通今昔之意,即是今於法華座席唱言,昔日已佛用大乘化汝,今復大乘化也。此實我子者,此實是昔日所化大乘之子也。於某城中者,即二萬億佛教為某城也。捨吾逃走者,昔日佛用大乘化,後眾生失大乘解,既失解密有遠佛之義,故言捨吾逃走也。既失大解廣起煩惱,備經六道,故言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者,於二萬億佛以來恒覓眾生一乘機,故言推覓。今始大機發稱本來之意,故言得之也。此實我子者,實是菩薩子,逕受大乘化,我實其父也。我實逕大乘化也。吾今所有一切財物此下是第四正付家業,內合正說法華經為諸菩薩受記得佛,今吾所有皆是子有者,付顯一之義,語三乘人言,汝未來得佛果如我無異,故言是子有也。先所出內者,付開三之義,語言我昔來所說三乘等教,悉令眾生知是方便,故言是子所知。
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此下是第九子歡喜,即領上火宅第九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明得車歡喜,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九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三乘人聞說法華得受記作佛故歡喜。我本無心者此四大聲聞自道,昔日大品座席時見大因大果,于時都無悕求之心,此舉昔不求形,釋今日自得也。
世尊大富長者即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自此下是第二合譬,上有九譬今亦具合九譬,但闕略耳。今言大富長者即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此二句合第一父子相失譬,上譬中本有四段,一者子離父而去,二者父覓子不得,三者子還近父,四者父既失子憂念轉深。又此四段中各有兩階,今此兩句都得合盡,今言大富長者即是如來,此上句即得合第二第四段也。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第三段也。上句合兩段者,上第二父覓子不得中兩階,一者正明覓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小事廢於家業大功。第四父憂念轉深中兩階,一者言失子之苦,二者言設念得子之樂也。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段第三段者,第一段子離父中兩階,一者背父而去,二者向國而還。第三子近父中兩階,一者近父緣由,二者正明近父也。如來常說我等為子一句,即合上第二父子相見譬。上譬中自有二,一者言子見父,二者父見子。子見父中有四階,今盡不合,一者見父緣由,二者見父處,三者言遙見其父踞師子床正明見父,四者生畏避之心,此四階盡不合也。唯合第二父見子,但上見子中亦有四階,今者不合第一第三兩階,總合第二第四兩階。第二言見子便識正見子之義。又合第四階言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明長者既見子生開暢之念,今者總合兩階,故言如來常說我等為子。略不合第一言時富長者於師子座明見子之處,又不合第三言心大歡喜也。
世尊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此三句合上第三喚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第一領勸擬宜與無機,第二領誡擬宜與無機,第三併領誡勸兩家息化。今者唯合前兩段不合第三領息化,但上領勸誡擬宜與無機中各有二也。領勸中有二者,一領勸教擬宜,其中有二合,皆不合也。二明無機其中亦有二,今者合之。領誡中有二,一者領誡擬宜,其中有二階,今不合也。二者領誡無機,其中有二,今亦合之。是故今者不合兩家擬宜,唯合兩家無機。領勸無機中有二者,一明有小,二明無大。領誡無機中有二者,一明無大,二明有小。今者併合兩家無大機,亦併合兩家有小機,而此合中有所長則為兩種,今言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此是第一,先釋所以無大之意,正由五濁障,故無大機。三苦者是三界中苦,不道苦苦、壞苦、行苦也。第二正合迷惑無知,此則合領誡勸兩家無大,上領勸無大機言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領誡無大機言于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今言迷惑無知只是無大乘機也。樂著小法此一句合兩家有小機,勸中有小言窮子驚愕,誡中小言轉更惶怖悶絕躄地,此皆明有小機。今言樂著小法,只是有小機,故樂著小法也。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觸除諸法戲論之糞下訖勤精進故所得弘多合第四喚子得譬,上喚子得譬中有二,一者長者遣人喚子,二者從既已得之以下明見子受喚。今合此兩階,上長者喚子中本有四階,今唯合第四階。上第一者言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先覓可使之人,明如來覓方便教,今者不合。二者言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得可使之人,即是明得方便教,今者亦不合。三者言汝可詣彼以下與使人之語明佛作方便教方法,今者亦不被合。四者言時二使人即求窮子一句,正明使人奉命喚子,內合正明如來用三乘教擬宜眾生,唯合此第四階,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觸除諸法戲論之糞此正合時二使人,即求窮子也。見子受喚中亦有四階,今唯合第三階,一者言既以得之有外凡夫堪聞之機,今者不合,具陳上事,有內外凡夫堪受之機,今者亦不合。第四階言其父見子愍而怪之,長者見子唯有樂小之志得無學果之機,故起愍傷之心,今者亦不合。唯合第三階,言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有見諦思惟堪行之機,今言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乃至言勤精進故所得弘多,正合上第三階堪行之機也。
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此下訖於此大乘無有志求以來作三句,合上第五教作人譬。上譬中本有三階,第一教作緣由,第二正教作,第三明作人就作稱可長者意。今者合此三段皆盡但闕略而已。先合第一教作緣由本有三段,第一先明長者見子,第二言捨貴人服飾,第三言受賤人服飾,即是捨法身受應身。今者唯合第一階不合後二階也。但第一階長者見子中本有三,一言又以他日明見子之時,今不合。第二言於窓牖中明見子之處,今者亦不合。唯合第三正見子上明見子言遙見子身羸瘦憔悴污穢不淨,于時唯有小機不堪為說大,故言先知我等深著蔽欲下訖不為分別寶藏之分也。
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此則是合上第二正教作,但上教作有四段,即領上譬中為說三車四階,今者不合第一第四唯合第二第三也。上第一言語諸作人汝等懃作勿得懈息,即是領火宅中勸取三車今不合也。第二言後復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當加汝價,此即是領上示三車處,今者合此第二又得合第三言諸有所須瓮器米麵鹽酢之屬,明長者歎作具領上歎三車也。上第四言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慮,即領上保與不虛,今不合也。是故言正教作中有四不合第一與第四,唯合第二與第三。所以言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者,只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家之因持作我等三乘人異果也。我等從佛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即是合教作人譬中第三段作人。就作稱可長者意,上稱可中本有四階,即是領上諸子受行中四階,今唯合第四階。一者言汝常作時下,即領心各勇銳義,今者不合。第二言自今以後如所生子下,領上內凡夫中修行互相推排,今者亦不合。第三爾時窮子雖欣此遇下,領上競共馳走見諦思惟治道修行,今者亦不合。第四言過是以後心相體信出入無難,即領上諍出火宅得羅漢果。今者唯合此第四階,從佛得涅槃只是昔日羅漢果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故如荒年賃作百日只得一千,今日一日作得一千,是為今日歒。昔日百日作得千止與今一日作相歒,當於昔日以自言大有所得,無異昔日得羅漢果有諸功德智慧,由自不敵今日佛果一切功德智慧,故言一日之價也。
我等又因如來智慧此下三句合第六付財物譬,上譬中本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父付中有三階,今者不合也。子受中又有三階,今具足合之。今言我等又因如來智慧,此即合上第一爾時窮子即受教勅也。為諸菩薩開示顯說此下,即合上第二階領知眾物及諸庫藏也。而自於此無有志願下訖隨我等說,即合上第三階而無悕取一飡之意也。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此一句,即合上第七見子志大譬。上言復經少時父知子心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有三,今唯合第二,所以言我等不知真是佛子者,我等于時有大乘機發,唯如來知。然我等逕竟自不知,舉我不知形出如來知,故言不知真是佛子也。
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悋惜此下二句合上第八付家業譬。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付家業時,今者不合,第二集證明之眾,今者亦不合,第三明會父子天性,今亦不合,唯合第四正付家業。上正付言今吾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但此中有正合有釋合也。
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竟長行,合上第九諸子得家業故歡喜。上言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等也。
重宣其意而說偈言第二正領解之辭中本有二段,第一從而白佛言下訖七十三行半偈,是正領解開三顯一同歸之義,此解不空來,來必有所由。是故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行。前又解言:兩段之中各開為二,正領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自此下有七十三行半偈,是第二偈頌,但長行正領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領解,第二將欲廣領解,先諮審如來,第三正廣領。今者唯頌第一略領解,復頌第三廣領解,不頌第二諮審如來。今就此七十三行半偈,自分為二,初有兩行偈頌上第一略領解,第二餘有七十一行半偈,頌上第三廣領解也。又上略領解中本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今兩行亦分為二,初一行半頌法說,餘半行頌譬說,但上法說中本有二段,一者明昔日不求,二者明今日自得。此一行半偈不頌不求唯頌自得,上自得言聞未曾有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也。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半偈,頌上第二譬說,頌上譬說中本有二段,一者言無上寶聚不求為昔日不求作譬,二者言自得為今日自得作譬,今此半行具頌此兩階,初言無量珍寶不求此頌上不求譬,自得兩字即頌上今日自得作譬,但言語還與上相似,故知頌也。
譬如童子此下有七十一行半是第二頌上第三廣領解,但上廣領解中本有二段,第一開譬,第二合譬。今者七十一行半偈,亦分為二,初有四十一行偈頌開譬,第二佛亦如是下有三十行半偈頌合譬也。上開譬中本有九譬,今就四十一行偈亦分為九段,初有十三行偈,頌第一父子相失譬,第二傭賃展轉下有七行半偈,頌第二父子相見譬,第三即勅使者下有三行偈,頌第三喚子不得譬,第四即以方便下有三行偈,頌第四喚子得譬,第五長者於牖下五行半偈,頌第五教作兒譬,第六示其金銀下有兩行偈,即頌第六付財物譬,第七父知子心漸已廣大下半行偈,頌第七見子志大譬,第八欲與財物下有四行半偈,頌第八付家業譬,第九子念昔貧志意下劣兩行偈,頌第九子歡喜也。今更道十三行頌第一,七行半頌第二,三行頌第三。復有三行頌第四,五行偈半頌第五,兩行頌第六,半行頌第七,四行半頌第八,兩行頌第九也。上第一父子相失譬中本有四,一者子離父,二者父覓子,三者子還近父,四者父憂念轉深。今者十三行亦具足頌此四段,但不次第復有闕略。今者一行半頌第一,次有六行半頌第二,次有兩行半超頌第四,次有兩行半追頌第三也。譬如童子幼稚無識一行半,先頌第一子離父,但上子離父中本有二段,一者言背父而去,二者言向國而歸。今此一行半唯頌背父而去,不頌向國而歸也。其父憂念此下六行半頌上第二父覓子,上父覓子中本有二階,一者覓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之苦癈於家業大事,今者具足頌,言其父憂念四方推求此半行頌覓子不得,上言其父先來求之不得也。求之既疲以下有六行正頌上第二段不失家業大事也。豪貴如是有大力勢此下有兩行半偈,超頌第四父憂念轉深,上本有二階,一者失子之苦,二者假使作念得子之樂,今不頌假使作念得子之樂,唯頌念失子之苦。上言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也。爾時窮子求索衣食此下兩行半偈,追頌上第三子近父,上子近父亦有二段,一者近父之緣由,二者正明近父。今者亦具足頌,初兩行頌近父之由,次半行頌正明近父也。上近父緣由,言時貧窮子遊諸聚落逕歷國邑等,從五戒至五戒,故言從邑至邑。從十善至十善,故言從國至國也。或有所得或無所得者,今身修五戒十善遷此身得報,名有所得。感生後報者,名無所得也。又一解云:成就業感一期,名有所得,不成就者感於寄受,名無所得也。善法資身恒不足,故言羸瘦。非唯無善法亦備有九十八使,故言體生瘡癬也。漸次經歷到父住城,此半行頌上正明近父。上言遇到其父所止之城也。傭賃展轉遂至父舍此下七行半偈,頌第二父子相見譬。上譬中本有二段,第一明子見父,第二明父見子。今初有六行半頌第一子見父。長者是時下一行,頌父見子也。上子見父中本有四階,一者見父緣由,二者見父處,三者正明見父,四者生畏避之心。今者亦具足頌,初一句頌第一,次一句頌第二,次兩行半頌第三,次三行半頌第四也。傭賃展轉此一句,頌第一見父之緣由也。遂至父舍此一句,頌第二見父之處。上言遂至父舍住立門側,今者唯道父舍不道門側義自顯也。爾時長者於其門內此下兩行半,頌第三正見父,上言遙見其父踞師子床等,或有計算金銀寶物者,有廣說有略說,故言計算。說與前人,故言出。化功歸己,故言內。注記券疏者,明因辨果,受記之事故,故言注記券疏也。窮子見父豪貴尊嚴以下三行半,頌上第四階生畏避之心,上言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也。長者是時此一偈,頌上父見子中有四段,今唯頌第一第二。上半行頌第一階見子處,上言時富長者於師子座也。遙見其子默而識之,此半行頌第二正明見子,上言見子便識,略不頌第三心大歡喜,亦略不頌第四開暢之念也。
即勅使者此下三行偈,頌第三喚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領勸擬宜與無機,第二領誡擬宜與無機,第三兩息化。今此三行亦頌三段,初三句頌第一,次一行一句頌第二,次一行頌第三也。今三句頌第一勸擬宜無機者,半行頌勸擬宜,次一句領無機。上擬宜中有二段,一者領作勸教,二者正領擬宜,今此半行唯頌領作勸教,上言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也。不頌正領擬宜。上言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喚此一句,頌第二領勸無機。上無機中有二者,一有小,二無大,今言窮子驚三字,此即頌上有小機,上言窮子驚愕也。喚此一字頌無大機,上言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明無大機也。迷悶躄地此下一行一句,頌上第二領誡擬宜與無機,上誡擬宜與無機中有二,一者正明擬宜,二者無機,今不頌領擬宜,唯頌領誡之無機。上無機中有二段,一者無大,二者有小,今者先頌有小,後頌無大,迷悶躄地此一句頌有小機,上言轉更惶怖悶絕躄地也。是人執我必當見殺此一行正頌上無大機,上言于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長者知子愚癡狹劣此一行頌第三併領息化。上息化中本有二,一者欲息化,二者正息化,今不頌第二正息化,唯頌第一欲息化。上欲息化中亦有二階,一者明欲息化,二者釋欲息化,上言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下思惟欲息化,今不頌也。唯頌第二釋欲息化之意,上言所以者何?父知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也。
即以方便此下三行偈,頌第四喚子得譬。上譬中有二,第一父喚子,第二子受喚。初兩行頌第一父喚子,後一行頌子受喚,但上父喚中本有四段,今者盡頌一句頌第一,三句頌第二,次三句頌第三,次一句頌第四也。即以方便此一句,頌覓可使之人,即是覓方便教。上言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也。更遣餘人此下三句頌第二得可使之人,即是得方便教,上言密遣二人也。眇目者不正之相,欲明二乘教非是真正之教,故名眇目。二乘教不備說威德相好,故言無威德也。汝可語之此下三句即頌第三,與使人之語即是作方便教方法。上言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也。倍與汝價此一句即頌第四使人正奉命喚子,正明如來用方便擬宜眾生,上言時二使人即求窮子也。窮子聞之此一行頌第二子受喚,上受喚中亦有四階,今不頌三階,唯頌第三階,上第一既已得之有堪聞之機,第二具陳上事能受之機,第四其父見子愍而怪之不頌也。上第三階言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淨諸房舍,今唯頌此,言淨諸房舍者六塵如房,於此六塵中無染,故云淨諸房舍也。
長者於牖此下有五行半偈,頌上第五教作人譬。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教作緣由,第二正教作,第三作人。就作稱可長者之意,初兩行頌教作緣由,次兩行半頌正教作,後餘一行頌作人稱可長者意也。上教作緣由中本有三段,一者明長者見子,二者捨貴人服飾,三者著賤人衣服。今此兩行只頌第一第三,不頌第二捨貴人服飾捨法身之義,初偈頌第一見子,後偈頌第三著賤人衣服,但上父見子中本復有三段,今者不頌第一唯頌二階。上第一句又以他日明見子之時,今不頌也。二者言於窓牖中明見子之處,今者初句正頌此第二階,下有三句頌第三階正見子也。於是長者著弊垢衣此一偈頌上第三受賤人之服,上受賤人服中自有三階,今不頌第二,唯頌兩階。上半偈頌上第一明無有相好,下半行頌上第三無智也。方便附近以下有兩行半頌上第二正教作,上正教作中本有四段,今具足頌。半行頌第一,一句頌第二,一行一句頌第三,半行頌第四。方便附近語令懃作,今此初半行即頌第一階領第三勸取三車,則是勸精進也。上言語諸作人汝等懃作也。既益汝價此一句即是頌第二領第二示三車處,上言後復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也。併塗足油此一行一句,頌上第三歎作具領第一讚歎三車,上言汝等所須瓮器米麵,今以塗足油以代上老弊使人,老弊使人者只是神通,今塗足油代者,外國用塗足油能履水如地,飲以代上麵,食以代上米,是故論文言揣食有二者,一麁二細,飯等名麁,飲等名細,薦席以代上瓮器盛物明或如薦席。又以軟語若如我子此半行,頌上第四領上第四必與不虛,上言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即是保與不虛之義。長者有智漸令入出此一行是第三,即是頌上第三作人稱可長者之意,上稱可中本有四段,即領上三乘受行中四段,今唯頌第三段,餘者皆不頌也。一者汝常作時無有五種之惡,即譬領心各勇銳義,今者不頌也。二者自今已後如所生子領內凡相似聖人,今者亦不頌,唯頌第三。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見諦思惟治道修行故言二十年。不頌第四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得阿羅漢果也。
示其金銀此下兩行頌上第六付財物譬,上譬中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三階,今者悉不頌也。唯頌子受,子受中又有三,唯頌第二第三,不頌第一,一往奉命也。示其金銀此一行即頌第二正受,上言領知眾物也。猶處門外一行即頌第三而無悕取一飡之意下劣之心亦未能捨也。
父知子心漸已廣大此半行是第七,即頌上第七見子志大譬也。
欲與財物此下四行半偈是第八,即頌第八付家業譬。上譬中本有四段,唯不頌第一臨欲終時付家業之時,自餘三段皆頌,欲與財物一行頌第二集證明之眾,於此大眾說是我子此兩行半,頌第三會父子天性,二十年者人天受道器也。凡我所有一行頌上第四正付家業也。
子念昔貧志意下劣此下兩行,頌上第九諸子歡喜譬也。
佛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行半偈是第二,頌上合九譬而成八段,佛亦如是一句頌合第一父子相失譬,次知我樂小法有一句,頌合第二父子相見譬。次未曾說言汝等作佛下半行,頌合第三呼子不得譬。次而說我等得諸無漏下半行,頌合第四喚子得譬。次成就小乘聲聞弟子下半行,頌合第五教作人譬。次佛勅我等下有十八行半,頌合第六付財物譬。次如富長者下有三行併頌合第七第八兩譬,次我等今日得未曾有下有七行,頌合第九子歡喜譬也。更道八階,一句頌第一,一句頌第二,半行頌第三,半行頌第四,半行頌第五,十八行半頌第六,三行併頌第七第八,次七行頌第九子歡喜譬也。今言佛亦如是此一句,頌合第一父子相失譬。就中本有二句,今只得頌大富長者即是如來,略不頌我等皆似佛子也。知我樂小此一句,頌合第二父子相見,上合譬言如來常說我等為子是始終為語,今言知我樂小者當照機時為論也。未曾說言汝等作佛此半行,即頌合第三呼子不得譬。上合譬中本有二,無有大機有小機,今者唯頌無大機也。上言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既無大機,故言未曾說言汝等作佛,略不頌樂於小法小機之義也。而說我等得諸無漏此半行,即是頌合第四喚子得譬。上得譬中本有二段,一者父喚,二者子受喚。就父喚子中,自有四段,上合譬中唯合第四階時二使人即求窮子句,上合譬言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今者不頌也。子受喚中本有四段,唯合第三段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上合譬文言:我等於中懃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今者只頌此句,故言而說我等得諸無漏也。成就小乘聲聞弟子半行,即是頌合第五教作人譬。前開譬中本有三,第一教作緣由,第二正教作,第三明作人稱可長者意。三段上合譬中皆合闕略而已,今者唯頌第三段中第四階,餘者不頌。何者?上教作緣由中有三,上合譬唯合第三不合餘二,上合第三階,言先知我等深著蔽欲下訖不為分別寶藏之分,今者都不頌也。第二正教作譬中有四段,合中唯合第二第三階,上合文言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即是合當加汝價,亦得合諸有所須,今者亦都不頌也。第三作人稱可長者之意中有四段,上唯合第四階,言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出入無難羅漢果,上合譬文言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今言成就小乘聲聞弟子正頌合此也。佛勅我等自此下十八行半,頌合第六付財物譬。上開譬中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三段,上不合今亦不頌。合子受中亦有三段上備合三段,故今此頌合中亦備頌合子受三段,今十八行半偈中一行頌合第一,次五行頌合第二,次十二行半頌合第三也。初一行言佛勅我等此頌子受,開譬中第一言爾時窮子,即受教勅合譬言我等,又因如來智慧也。我承佛教為大菩薩下五行,頌合第二正轉教領知眾物金銀珍寶也。即是上合譬中言為大菩薩開示宣說也。從如彼窮子下有十二行半偈,頌合第三而自於此無有志願明不求之義,但上有正合有釋合,今此十二行半分為二,初十一行半頌正合不求,二言導師見捨一偈頌上釋句。就十一行半偈中自有三段,第一言如彼窮子一偈先牒不求外譬,第二言我等雖說佛法寶藏一偈,內合不求之義,第三從我等內滅下有九行半偈正頌不求,即廣上品初三不求即自成三段,初我等內滅有四行廣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第二我等長夜有四行偈廣上第二自謂已得涅槃故不求,第三言我等雖為諸佛子等一偈半廣上第三年朽邁故不求。導師見捨此一行是第二頌上釋不求之句,言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小法下是也。如富長者此下三行是第七併頌合第七見子志大譬,亦併頌合第八付家業譬,就中自分為二,第一一行半牒四種外譬,第二一行半帖合譬也。如富長者知子志劣此牒第四喚子得譬,以方便力此牒第五教作人譬,柔伏其心此牒第七志大譬,然後乃付一切財寶此牒第八付家業譬。來佛亦如是,此一行半是第二帖合四種外譬,初二句帖合第四,知樂小者下二句帖合第五,調伏其心即帖合第七,乃教大智即帖合第八也。我等今日得未曾有此下七行偈是第八頌合第九子歡喜,就中有三,第一一得正明歡喜,第二半行舉外譬帖合,第三五行半廣明歡喜相也。
世尊大恩此下十三行偈,是正領解中第二解,從佛來故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前,正領解中有三,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有六行半偈正歎佛恩深難報,第二諸佛希有有六行半敘出佛恩之相。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初段中二者,初有一行先明佛恩即是開三顯一也。從無量億劫下五行半明無能報者,就此第二自有三,初半行總明無能報者,第二手足供給下四行,別明世間供養無能報,第三如斯等事下一行,總結無能報也。諸佛希有此下有六行半明敘佛恩之相,亦有二者,第一有兩行明身業利益,第二有四行半明口業利益,即是權實二智開三顯一義也。
藥草喻品第五
此品中借三草兩木為喻,但從多受名,故言藥草喻品。第二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段,第一譬喻一品正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第二信解品是中根人領解,今此藥草喻品是第三明如來述成中根人得解之義,第四授記也。但四段之中例開為二,正譬說中有二者,第一是舍利弗請,第二如來答。領解有二者,第一經家敘四大聲聞得解之相,第二正是四大聲聞領解之辭。今此品述成中根人得領解之義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但上四大聲聞正領解之辭中本有三段,一者略領解,二者將欲廣領解先諮審如來,三者廣領解。今如來唯述成廣領解,略不述前二段也。然第三廣領解中本有二,第一從譬若有人下入偈盡七十三行半偈作九譬,領如來明開三顯一同歸之義。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今就此長行亦分為兩段,即述成向者兩段,第一從品初訖若有所說皆不虛也以來,先超述成第二佛恩深難報,第二從於一切法,以智方便竟長行,追述成第一正作九譬領如來七意開三顯一之義。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三段,述成歎佛恩深難報中有三者,第一正述成,第二明說所未盡,第三舉法王明如來所言不虛也。何者?從品初訖誠如所言此是第一正述成已上歎佛恩深難報,汝上言手足供給頭頂禮敬於恒沙劫猶自難報,此實自如汝所歎也。但物情起疑見如來述成四大聲聞歎佛恩深難報,謂言如來德行深恩體盡如四大聲聞淺智所歎,是故第二從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下訖說不能盡,詺為出說所未盡。但汝上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正歎小分一方所說直言如來有權實之智,益物之恩,自汝所不歎者,復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數深恩重德無方益物,此即釋疑情也。但物情於此第二重中仍復起疑,疑言如來體盡只自有權智無方益物,實智說理度人,佛雖備有眾德,若以權實往收則不出此兩途,云何復言更有無量阿僧祇功德?此則前後自相鉾鍎難可取信,既有此疑是故第三從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下竟皆不虛也。舉法王明如來所言不虛,不自在人有所畏懼吐言陳教率多不實,王之為體居宗體極住自在之地,何容有虛唱之勅?欲明如來是法中之王吐言陳教無有虛唱之說,是故有此第三段。但第一正是述成已歎佛恩深難報,後兩段釋疑也。就此三段之中各有二階,第一正述歎佛恩深難報有二者,第一從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以下竟真實功德,此述讚四大聲聞,理上之言巧善哉之,言甚善甚善。及諸大弟子者即是須菩提、大目犍連、迦栴延等,第二誠如所言,此則述已言下之理實,前明理上之言巧,後明言下理實,此一雙合是第一正述四大聲聞以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也。第二明說所未盡中有二者,第一言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此正出說所未盡之法,只言自汝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之外,更有無量功德不可說不可數,第二言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此明說不盡,此一雙合是第二明已說所未盡,亦是釋物疑情,疑如前釋也。第三明不虛中有二者,第一從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王,此先舉法王以為不虛之端,第二言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此正明不虛此一雙合,是第三明不虛亦釋疑情疑如前述。
從於一切法以智方便以下是第二追述成第一正領解如來開三顯一之義,就此第二段中有三者,第一從一切法以智方便竟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將欲述成,先出已上所領之法,即是權實二智開三顯一之義也。第二從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下訖是故不即為說一切智慧以來,將明今日得解,先噵四大聲聞昔日不解三一之義,執三乘定別迷同歸之理,如草木稟乎天澤增長,各不自知得潤增長差別之相,此即明昔日不解成今日得解之相。第三從汝等迦葉甚為希有下竟長行,正述成已今日得解開三顯一義也。就此三段之中各有二,第一出所領之法中有二者,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兩章門。兩章門者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此是權智章門。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此是實智章門也。今釋權智章門義,於一切法者是佛果佛智,知一切法即是一切種智,萬善是一切智家因,以智方便而演說之者,此明如來於一切智家因法上以善巧智持作三乘之法,故言以智方便而演說之也。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此是釋實智章門,其所說者其權智,昔所說萬善之法也,此萬善理中能感得一切智,故言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也。
如來觀知此下是第二廣上兩章門,先廣權智章門自有二,一者識藥,二者知病。今言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此是第一明如來識法藥之義,即是權智所照之境,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是知病之義,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者,明如來知三乘人根性所宜,故如聲聞根性宜行四諦,緣覺根性宜行十二因緣,菩薩根性宜行六度也。通達者,通是無壅義,達是到義,明三乘人根性所宜,行必斷煩惱無壅,是通義也。明三乘人根性所宜,行必到三界外盡無生智,是達義也。無礙者,明如來知三乘人根性盡,是無礙也。今者舉所宜行通達表明如來知三乘根性盡,故云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也。
又於諸法究盡明了下是第二廣上實智章門,就中亦有二,一者識藥,二者知病。今言又於諸法,諸法究盡明了此是第一識法藥之義,此明識實智所照之境,如來實智於一因一果中悉知,故言究盡明了也。示諸眾生一切智慧此是第二知病,知病之義只知眾生有大乘機,即為受記未來皆得佛,故言示諸眾生一切智慧也。是則識藥如前,知病如後,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此下訖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是第二將欲述已今日得解。先噵已昔日不解三一之義,如草木無情稟天澤,增長而不自知增長差別。此中亦有兩段者,第一是開譬,第二是合譬,此兩段各有二,開譬中有二者,第一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下訖華菓敷實以來,詺為稟澤增長譬。第二從雖一地眾生下訖各有差別,詺為不自知譬。明三草兩木終日稟乎天澤,增長各不自知增長差別之相,內合明四大聲聞昔日親稟受三乘之教,修行而不自知所行,只是一乘始終同歸得一佛果。又就第一稟澤增長譬中自開為三譬,第一從譬如三千大千以下訖名色各異以來先出能稟,能稟即是草木。第二從密雲彌布以下訖其澤普洽以來又出所稟,所稟者是密雲。第三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以下訖華果數實,正明稟澤增長也。前明能稟是草木,次明所稟是雲雨,後正明稟澤增長也。內合能稟受教者是四大聲聞,所稟之者是如來形聲利益也。正明稟澤增長者,正明四大聲聞稟教修行也。就此三譬之中各有二階,能稟譬中有二者,即是有本有末,但正明草木是其末,此草木應有本,本是土地也。從譬如三千訖山川谿谷土地以來,此五種是第一能稟家之本也。第二從所生卉木叢林訖名色各異正出能稟,即是三草二木也。內合為論,能稟家本即是眾生過去習因善根,能稟之草木即是今日善習果所成眾生,今者欲取草木不取其本,是故下合譬中唯合草木不合其本也。問者言:眾生有多種自有惡習因所成眾生,自有惡報因所成眾生,自有善習因所成眾生,自有善報因所成眾生,今者為取何因所成眾生?解釋者言:不取兩惡因所成眾生以為能稟,但兩種善因所成眾生中,唯善習因所成眾生為能稟,不取善報因所成眾生為能稟也。何以故爾?善報因無有增長之義,故不取也,善習因所成眾生有增長義,是故取為能稟也。問者又言:今取善習因所成眾生以為能稟,為當止取善習因有增長義耶?所成眾生亦有增長義。解釋又言:眾生是假名,假名無別體,以法為體,今習因善是實法,此法成眾生,但習因善有增長,眾生是假名不當增長,不增長但有名用而已也。問者又言:眾生無別體只用習因善為體,習因既增長,眾生那得不增長?若言眾生不增長,則不應言以習因為體。解釋又言言:我本言假名法無體,以習因善為體,若責今眾生別增長者,便應假名法別有體,云何言以他為體?此中大意片對四大聲聞,今涅槃及五乘故借三草二木以譬能稟,草有三種上中下也。木有二種有大木有小木,下經又言:大樹小樹,但草木自有眾多,今唯取堪為藥者,內合眾生雖復凡聖眾多,止取五乘之人堪修行者為藥之用,人乘天乘此二人以譬小藥草,聲聞緣覺此二人以譬中藥草,三乘中菩薩以譬上藥草。今大乘中明內凡夫菩薩以譬小樹,初地以上菩薩以譬大樹,所以人天二乘合譬小草,聲聞緣覺復合譬中草者,今欲偏片對此人,道其昔日雖稟如來經教,不知權實之用同歸之理,是故合人天二乘取譬小草,如勝鬘所明名為無聞非法眾生,此則鄙其昔日不知之義也。復合聲聞緣覺者,義亦如是也。問者言:菩薩等自知如來權實之教同歸之義,何故言鄙之?釋者言:已如前釋,但止片對四大聲聞緣覺等涅槃及菩薩,若同取聞佛說法增長善根之義,大乘人與小乘人皆有增長,取喻三草二木皆稟天澤增長,若取知與不知之義,大意止片四大聲聞,故涅槃及餘人也。問者又言:汝若使菩薩有增長之義以譬二木者,我聲聞亦有增長之義以譬藥草,不言不知之義以譬藥草也。解者復言:此品本為述成四大聲聞,今日得解先噵其昔日不解,故以草為譬。噵其稟澤不知故,聲聞等存不知之邊,菩薩存增長之邊。第二所稟譬之中有二,一者是所稟家之本,二者正出所稟也。
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此是第一所稟家之本,本是雲也。內合用如來身形及聲教譬雲,一時等澍其澤普洽,此是第二正出所稟,所稟者是雨以譬如來聲教所宣之法,即是雨等被眾生如天等雨草木,但明此草木同稟天雨生長有昇降,如眾生同聽佛說法增長善根有昇降之殊也。
卉木叢林此下是第三正明稟澤增長譬,亦有二者,第一從卉木叢林下訖各有所受以來,名為受潤譬。第二從一雲所雨下訖華果敷實,名為增長譬。前明受潤,後明增長,內合明眾生初始聞佛說法,皆歡喜領受,如草木稟天雨一往受潤。後明增長者,明眾生昔日聞佛說法後相與增長善根,下合譬雖道後生善處以道受樂,此明報因得報果,非不有報因,但今日辨增長之義止取習因習果,明其增長之義。此兩譬中各有二階,受潤譬中有二者,第一從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下訖隨上中下以下此牒受潤之法,即是三草二木根莖枝葉者喻前所述五種人信戒定慧也。第二言各有所受此一句正明受潤之義,內合明眾生昔日聞佛說教各各受持,故言各有所受也。第二增長譬中有二階者,第一言一雲所雨先牒增長所由,所由者是雲雨,內合眾生所以得習善增長者,由有如來形聲。第二言稱其種姓下三句正明增長,此三句亦次第相生。初言稱其種性,此先舉增長之類,喻五乘人根性各有種類而得生長,此正明增長。華果敷實此釋成增長之相,若不增長云何言有華果之實也?
雖一地所生此下是第二明不自知譬,三草二木終日稟乎天澤不知增長差別之相,明四大聲聞昔日親自稟受如來三乘教執三乘定別,迷同歸之理而不自知三乘所行始終,只是一乘同趣一果。又就不自知譬中亦有二階者,第一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者,先舉不自知所由,第二言而諸草木各有差別此正明不自知,雖復有差別之相而不自知,所以有此差別內合四大聲聞,昔日稟如來三乘別教各得別果,于時三乘自言彼此各異而自不知始終同歸俱至極果也。
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自此下是第二合譬。但上開譬中本有二,一者是稟澤增長譬,二者不自知譬。今此合譬中,亦有二段者,第一從如來亦復如是下竟具足蒙潤各得生長合稟澤增長譬,第二從如來說法一相一味以下合不自知譬也。就第一段中有二,第一歷別正合,第二舉外譬帖合也。歷別合者,但上稟澤譬本有三,三中各有二,今者合之為體,宜開為五,所以不六者,上開能稟譬中有二,一者本,二者末。今但合末不合其本,所以成五段。又不次第,今先合雲,二合草木,三合雨,四合受潤,五合增長。但上草木本是第一,今者在第二,上作次第者,先有草木然後興雲注雨則受潤增長。今此中則先興雲蔭草木,然後注雨令草木受潤增長也。就合雲譬中有二重,一者舉佛形合雲,二者舉如來聲教合雲。佛形聲普周,皆譬於雲,但第一舉如來形合雲中,自有二階,第一正舉如來形合,第二言如大雲起舉外譬帖合也。以大音聲此下是第二舉如來聲教合雲,亦有二重,第一舉總合雲,第二舉別合雲。此兩段各有二,舉總合雲二者,第一言以大音聲普遍天人阿修羅,此正舉總聲教合雲。第二言如彼大雲下竟大千國土此舉外譬帖合,從於大眾中而唱是言以下,第二舉別聲教合雲。就此第二亦有二,亦有二者,第一正舉別聲教合,第二獎勸時眾來聽法也。就第一舉別聲教合中自有六種別聲教,第一從於大眾中而唱是言以下,先明如來有十號之德。第二從未度者令度下,明四弘誓之德。第三從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此明三達之德,今世即是現在世,後世即是過去世,亦是未來世。若據現在追望過去,此即後世。若背未來向過去,此未來即是後世之義也。第四言我是一切知者,此明種智,知一切法,故言一切智,此即舉境目智也。第五言一切見者,此則明五眼之德也。第六言知道者下明有導師之德,開導者開三乘是方便說,三乘法只是一乘法,故言有導師德也。汝等天人阿修羅此下是第二獎勸來聽法也。爾時無數千萬億種下竟來聽法此是第二合上草木,上言所生卉木,來至佛所而聽法,上開譬所無,今日義出也。如來于時觀是眾生,此下是第三合上雨,上言一時等注也。種種無量此下是第四合上受潤,此合中自有二,即合上二,上言隨上中下,今言種種無量,正合隨上中下也。皆令歡喜快得善利,即合上各有所受也。是諸眾生聞是法已此下是第五即合上增長,上言一雲所雨稱其種性,今就此合譬中自有二,一者明報果即是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穩後生善處也。亦得聞法此下是第二明得習果也。
如彼大雲以下是舉外譬帖合,但合稟澤譬有二,一者歷別正合,此下是第二舉五種外譬,帖合如彼大雲,即帖第一合雲譬也。雨於一切此即帖合上雨譬也。卉木叢林即帖合上第二合草木也。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帖合受潤也。各得生長此即帖合第五增長譬也。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此下是第二合不自知譬。就此合中自有五重,一者先出所不知法,二者正合不知,三者形釋不知,舉如來知諸法形釋二乘不知,四者舉不知外譬帖合,五者還用如來知結合也。今言如來說法一相一味下先出所不知之法自有二,此句作兩章門,一相者無為果章門,一味者有為章門。明如來昔日所說三乘之法始終同得一無為一有為之果,故言一相一味也。第二釋先釋無為章門有三句,所謂解脫相此句正明因果盡處兩種無為,下二句別明,離相明因盡,滅相明果亡也。究竟至於一切種智者,釋有為果章門也。其有眾生聞如來法此下是第二正合二乘人不自知也。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此下是第三舉如來知,形釋二乘不知作三階,第一唯有如來知此眾生下,正明如來知眾生根性,即是知病義。第二念何事下明如來知應根性所須之法,即是識藥。何者故如四諦十二因緣等,乃至待處待伴種種入道不同也。第三眾生住於種種之地下還舉眾生根性不同,總結如來知病識藥也。今者第一知眾生種相體性者,明如來知三乘種別不同,表相亦異利鈍體殊習性非一也。第二明知眾生根性所須法者,大論眾生心用不出三慧,故舉三慧以明所須之法不同。就中自有四階,初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此三句,正明所須境界不同入道各異也。第二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此三句,由眾生現在修行方法不同也。第三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此三句,明現在行家過去因不同也。第四以何法得何法此二句,明現在行家未來果亦不定。若好作文時以何法念得何法?以何法思得何法?以何法修得何法?但文句雖略,以義可推也。眾生住於種種之地下是第三總結如來知病識藥明了無礙也。如彼卉木叢林以下合不自知譬中第四舉不知外譬帖合也。如來知是一相此下第五舉如來知結合也。
汝等迦葉甚為希有此下是第三正述成已,今日得解已具足解開三顯一,但此文略只道解開權。就此第三段中亦有二者,第一正述其解權,第二從所以者何下釋也。
而說偈言此品有兩段即長行與偈為二,自此下有五十四行半偈是第二重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從品初訖若有所說皆不虛也。先明述成四大聲聞歎佛恩深難報,今者不頌,所以不頌者,述歎佛恩深難報,此意大悲是正述領解傍及此義,是故略不頌也。唯頌上第二述成正領解而已,但上第二正述成領解之中本有三段,第一從於一切法以智方便竟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將欲述成領解,先出其所領之法。第二從譬如三千大千以下竟是故不即為說以來,名為明昔日不解形今日得解。第三汝等迦葉甚為希有以下正是述成今日領解。就此五十四行半亦為三段,初有四行偈頌上第一出所領之法,第二從迦葉當知譬如大雲以下有四十七行偈頌上第二昔不解,第三迦葉當知以諸因緣以下有三行半頌第三正述成領解也。上第一出所領之法本有二,第一有兩句開兩章門,第二解釋章門,今此四行偈亦為二,初兩行頌開章門,第二有兩行頌第二釋章門。就前兩偈中,初偈頌權智章門,後偈頌實智章門也。今言頗有法王此一偈,頌上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即是開方便門。今言破有法王者,破二十五有之法王,隨眾生欲者,隨三乘根性之欲也。如來尊重此一偈,頌上實智章門,上言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今言如來尊重智慧深遠久默同歸之要不務速說也。有智若聞此下兩偈頌上第二釋兩章門。初偈頌釋權智,後偈頌釋實智章門,上釋權智中本有兩句,初言如來觀智一切諸法之所歸趣,此是識法知三乘諸法歸趣一乘,今者不頌。又言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此是妙識三乘人根性,今者一行唯頌此也。是故迦葉隨力為說此偈,頌上釋實智,上釋實智中本有兩句,初又於諸法究盡明了此是識法藥義,今者不頌。後言示諸眾生一切智慧今者一偈唯頌此句也。
迦葉當知此下有四十七行是第二即頌上第二昔日不解,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開譬,二者合譬。今就此四十七行中,亦分為二,初有十行半頌開譬,第二佛亦如是有三十六行半頌合譬。上開譬本有二,第一稟澤增長譬,第二明不自知譬。今就十行半亦分為二,前有九行半頌稟澤增長,後有一行頌不自知,但上稟澤增長譬中本有三,一者能稟,二者所稟,三者正明稟澤增長。今就九行半亦分為三,但不次第耳。第一先有四行超頌,第二所稟也。第三有兩行半還來頌上第一能稟也。第三有三行頌上第三正明稟澤增長也。但上所稟譬中本有雲雨為本末,今先有三行頌雲也。次其雨普等有一行頌雨也。上雨雲譬,譬於形聲兩事,今三行亦分為二,初一行頌,頌形雲譬,慧雲含潤下兩行頌聲雲譬。就兩行中初行正頌雲譬,日光掩蔽此一行是第二義,明含雨雲之相自有三意,初言日光掩蔽此一句,欲明如來未出之時外道有邪教化人如旱天日光也。今明密雲一出日光即隱,內合明如來出世之時雖復未說言教,然外道邪教於茲殄滅也。次言地上清涼此是第二意,密雲既普上地清涼此明眾生覩如來莫不歡喜也。靉靆垂布下兩句是第三意,一覩此雲似山似石,然終不可以手取攬,內合明如來此形有同凡夫之體,以智諦求佛身者即法身也。形即不形,聲即不聲也。其雨普等此一行頌雨上言一時等澍其澤普洽也。山川嶮谷此下有兩行半還頌上第一能稟,上能稟中本有二,一者能稟之本即是土地,今先有半行頌之也。二者正出能稟即是三草二木,今所餘兩行通頌之也。其雲所出此下有三行即頌上正稟澤增長,上正稟澤中本有二,一者受潤,二者增長。今此三行初一行頌受潤,後兩行頌增長也。上受潤中本有二,一者受潤所由,二者正明受潤義。今一行中其雲所出半行先頌受潤所由也。次有半行正頌上受潤也。上增長中本有二,一者正明增長,二者明增長相,今者兩行中初一切諸樹上中下等有一行,正頌上增長也。根莖枝葉一行,即頌上增長之相也。如其體相此下有一行,第二頌上不自知譬,上譬中本有二,一者不自知所由,二者正明不自知,今此一行通頌之也。
佛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六行半頌上合譬,今就此三十六行半中亦為兩段,初有三十五行頌合稟澤增長譬,一行半頌合不自知譬也。上合譬中分為兩段,第一歷別合,第二舉外譬帖合。今不頌帖合,唯頌上歷別合。上歷別合中仍開為五,先合雲、次合草木、次合雨、次合受潤、次合增長也,今者還依開譬中作三段,復依合譬作次第,今就三十五行初有十三行半頌合所稟,第二有兩行頌合能稟,第三有十九行半頌合正稟澤增長。今就十三行半自分為二,第一七行半頌合雲譬,第二有六行頌合雨譬,今先頌合雲譬。上合中本有二,一者舉形合雲,二者舉聲合雲也。今七行半中初一行頌舉形合,次六行半頌舉聲合也。上舉形合中有二,初正舉形合,次舉外譬帖合也。今佛亦如是下半行頌正合,次半行頌舉外譬帖合也。既出于世此下有六行半頌舉聲合雲,上舉聲合中有二,第一舉總聲教合,第二舉別聲教合也。今六行半初一行頌合第一,五行半頌合第二也。上舉總聲教合中有二,初正舉總聲合,第二舉外譬帖合。今既出于世此一行,唯頌正合略不頌帖合也。上舉別聲教合中有二,初正舉別聲合,第二勸時眾來聽。今此五行半中亦有二,初有三行半正頌舉別聲合,次有兩行頌合勸聽也。但舉別聲中佛本有六種德合聲,今此三行半中初大聖世尊下有兩行頌合十號之德也。次充潤一切下有一行半頌合四弘誓之德也。略不頌所餘四德也。諸天人眾此下兩行,頌合別聲中第二勸來聽法也。為大眾說此下六行,頌合上雨譬,分為四段,初兩行正頌合雨譬,我觀一切下二行半明心平等,常演說法下一行明無疲厭,充足世間下下半行舉外譬帖也。從貴賤上下兩行是第二頌合能稟譬也。一切眾生聞我法者下十九行半是第三頌合上受潤增長,就十九行半中分為二,初十一行頌合受潤,後八行半頌合增長。就十一行中自開為五段,初一切眾生下半行,頌合種種無量句,即是頌合受潤眾生也。次隨力所堪下半行,正頌合受潤也。次或處人天下七行,廣舉三草二木明受潤不同眾生,次佛平等說法下一行半,明佛心平等而眾生受潤自異也。次佛以此喻下一行半,明是少分喻也。今還就七行廣舉三草二木,中前四行明三草,後三行明二木也。四行明三草者,或處人天轉輪聖王下一行,明人天二乘為小草,知無漏法下兩行,明聲聞緣覺二乘為中草,求世尊處下一行,明外凡夫偏行六度菩薩為上草也。三行明二木者,有諸佛子下一行半,明內凡菩薩為小樹,安住神通下一行半,明常住以上聖位菩薩為大樹也。我雨法雨此下八行半,頌合增長分為四段,初一行略頌合,第二有一行舉外譬帖合也。第三有一行半廣頌合譬也。第四有五行據五品人頌合也。初一行中自有二,初我雨法雨下三句,頌合增長所由,次一句正頌增長也。如彼藂林此下一行是第二舉外譬帖合,亦有二,初如彼藂林下三句,舉增長法體即是稱其種姓句也。次一句亦頌增長也。諸佛之法此下有一行半是第三廣頌合,初三句正頌合一相一味句,次一句頌合快得善利句,次有二句頌合後生善處句也。聲聞緣覺此下有五行,廣舉五品人明增長,但不具足。初聲聞緣覺下一行半,先出二乘人即中藥草也。次若諸菩薩有一行半出小樹,即是信首以上菩薩也。次復有住禪得神通下有兩行出大樹,即是初地以上菩薩也。如是迦葉此下一行半是第二頌合不自知譬也。
迦葉當知此下三行半,頌長行末第三述成今日之解,上述已解開權,略不述解顯一,既述開權顯實自彰也。今此偈長出顯實之義,初有兩行半正頌上述開權,次一行長出顯實也。但上述開權中本有二,初正述解開權二釋,今此兩行半唯頌正述句,不頌釋句也。
法華義記卷第六
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法華義疏卷第七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授記品第六
此品中為四人授當果之記,仍為品目也。若談受記則義在菩薩,若語授記則義關如來,是則受是取義,授是與義也。但記有二種,一者能記,二者所記。能記即是如來言教正是記體,所記即是菩薩未來佛果及國土名號,亦名為記。此是從他得名也。但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品,即為四段,今此下一品是第四段為中根人授記。前又解言:四段中例開為兩,今就此授記中有二者,第一正為此四大弟子授記,第二品末一偈即復許為下根之徒說同歸之義也。
正授記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的為大迦葉授記,第二即更為三聲聞授記,第三通為五百弟子授記也。
爾時大目徤連此下第二更為三聲聞授記正由已請,是故別為一段。就中自二,第一目連等三聲聞請記,第二如來為三人各授記,即作三階也。
我諸弟子威德具足此下有一行半第三通為五百弟子授記。
我及汝等此一行是品中第二段,即許為下根人說也。
化城喻品第七
明因中第三廣說開三顯一中自有三段,即化三根人為三段。自此下竟學無學人記品有三品經,是第三明宿世因緣說開三顯一之理化下根人,但上根人中根人中各自有四段,今此化下根人。若准上例應有四段,以義相從只有三義。正有宿世因緣說有授記有領解無有述成,雖有三義只有二段,何以知之?領解入授記中文句既渾直分為二段,第一此化城品正明宿世因緣說化下根人,第二餘二品為下根人授記。大意正言,我昔日已曾於大通智勝佛所于時在十六王子數已為汝覆講說法華,今者復為汝說,云何三聞不解?是故下經文言: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但下根執之徒聞此往因緣相與解悟。就此品中大判為兩段,第一從長行初盡偈先明佛智能見往古久遠之事,第二從佛告諸比丘下長行初盡偈正明宿世因緣說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重,皆有長行與偈為二重,今就前長行明佛智能見古往久遠之事中自有三階,第一先敘出往之事,即是大通智勝佛。第二從諸比丘彼佛滅度以來以下,用三千大千世界作墨為往古久遠作譬也。第三言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正明如來能見久遠之事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上長行中有三,今此七行偈亦分為三,初一偈頌第一也。第二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以下有四行,頌上第二久遠之譬也。第三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以下有兩行偈,頌上第三正明如來智能見往事。
佛告諸比丘自此下訖品是第二正明宿世因緣說,亦有兩重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就長行之中自有二階,第一從此下竟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先明昔日結緣之因由也。第二從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以下竟長行,正明結緣。又就此兩階之中各自有二,結緣之因由中有二者,第一從此以下竟十方諸梵請轉法輪以來,先明昔日結緣之遠由,第二從大通佛受諸梵王請竟入禪定以來,明昔日結緣之近由。又就結緣之因由,兩階之中各有四階,今就第一結緣遠由有四階者,第一先明大通智勝佛行道得佛,第二明十六王子請轉法輪,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得佛之後神通感動之相,第四明十方諸梵請轉法輪。又就此四別之中各自有三異,第一明大通智勝佛行道得佛中有三異者,第一先明大通智勝佛行道佛道難得之相,第二從爾時忉利諸天以下,此明大通智勝佛未得佛中間諸天常設供養,第三從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以下,此正明大通智勝佛得佛道,此三異合是遠緣。四階之中第一明大通智勝佛行道得佛也。
其佛未出家時此下是第二十六王子請轉法輪,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王子為請故來至佛所,第二到已頭面禮足以下,明既至佛所設三業供養,第三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勸請世尊轉於法輪以下,正明王子請佛說法,此三重合是遠因,由中第二階明王子請佛說法也。
佛告諸比丘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得佛之後神通感動之相,就中亦有三重,第一明佛神通動地,第二從其國中間幽冥之處下,明光明普照之相,第三又其國界下,明佛光動二相至處遠至天宮也。
爾時東方此下是第四明十方諸梵請佛轉法輪,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先明東方東南方二方諸梵請轉小乘法輪,第二從南方乃至下方有七方諸梵請佛轉大乘法輪,第三明上方一方諸梵併請轉大小二乘法輪。就第一明東方東南方諸梵請中有二,第一先明東方諸梵請,第二東南方諸梵請也。但就一方諸梵中凡有七義,第一先明彼佛光明照相與驚怪,第二明共議此光明所以,第三明諸梵眾中有聰明者,仍大判光明之意,第四明諸梵等尋光至佛所,第五明諸梵既至佛所,故三業致敬,第六正明請佛轉法輪,第七明大通智勝佛默然為許之,東南方諸梵七義亦爾。又諸比丘南方此下是第二明七方諸梵請轉大乘法輪,亦有二,第一先具明南方諸梵七義,第二西南方以下總據六方帖同南方也。爾時上方此下是第三明上方諸梵併請轉大小二乘法輪,唯有六義闕無第七如來默然許之。何以故?爾時已亦請竟佛仍受請說法,是故無有默然許之。但第六請說法中兩偈,前偈請小乘,後偈請大乘法輪也。此四階之中各有三重合是結緣之遠由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此下是第二明昔日結緣之近由。就中亦有四階,第一先明大通智勝佛受諸梵請二乘轉法輪,第二明十六王子,于時請佛說法華,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受王子請說法華,第四明大通智勝佛說法華之後,仍入禪定避坐作覆講之由,若不入禪定那得覆講。又就此四階之中各有三重,第一受十方諸梵請說二乘法輪中有三重者,第一一往受請,第二即時三轉下列出二乘法輪之相,第三從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此下時眾有感悟之相也。就第二列出二乘法輪中,初出四諦,後出十二因緣,此二法輪各有二列四諦,二者初總明三轉十二行,所謂示勸證也。第二所謂是苦以下別出四諦也。第二列十二因緣二者,初及廣說十二因緣下明順說,第二無明滅,故下明逆說也。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于時請佛說法華,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十六王子為請故出家,第二從俱白佛言下正請佛說法華,第三言爾時轉輪聖王下,明王眷屬亦出家也。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受王子請說法華,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明大通智勝佛受王子請說法華,第二從說此經已下,明時眾有感悟不同,第三重言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明于時說法說法經劫數也。
說此經已此下是近因由中第四階,明如來于時既說法華竟仍入定,只緣佛入定王子覆講,亦有三重者。第一言說此經已即入靜室,此先明入定之相,第二言住於禪定,此正明在定,第三言八萬四千劫,此明佛在定時經劫數。從品初來至此是長行中第一先明昔日結緣之因由竟。
是時十六菩薩知佛入室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二正明結緣,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是法說,第二是譬說。就第一法說中自有三階,第一正明昔日結緣,仍道第三今日相值說法華,第二明結緣之後,今日相值之前,結括釋迦如來始終教化大意。又就此三階之中各自有四重,第一正明昔日結緣中有四者,第一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先明王子得覆講之意,只由大通智勝佛入室經八萬四千劫,于時法座不可令空故,故第二從各昇法座以下正明覆講,第三一一皆度以下明昔日覆講時聽眾受悟多少,第四明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從禪定出讚歎王子也。
佛告諸比丘下第二結括始終教化大意,亦有四者,第一從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華經以下,正明昔日結緣之後今日相值前中間常相值遇,第二諸比丘我今語汝以下,明昔日覆講十六王子已現成種覺,第三從爾時所化下會通古今,第四從我滅度後以下,此明今日相值而不解者,未來世中會得相值,此則明一日結緣歷劫不朽之義。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此下是第三階明今日相值,就此中亦應有四重,文只有三,略無第三重,亦可是傳者誤,雖無今日義出,何以知之?下譬中有故在今。玄出四重者,第一從諸比丘竟深入禪定,先明眾生大乘機發,第二為說法華,第三明以大乘擬宜不得,此即是今義出者,第四為說小乘。今先明大乘機發言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者,如來說法華時去涅槃經教不賒,大乘機發仍說法華,故言涅槃時到。又解言:正大乘機發時如來三乘化功將斷,故言涅槃時到,眾又清淨者,正明大乘機發。若使昔日五濁障大乘機者,則不清淨,大乘機發五濁不復為障是名清淨。信解堅固者,昔亦有信不成,使今日大乘機發有大乘之信。今日大乘機發則有大乘之解,解則慧有信有慧有定相資之力,是故大乘機發。了達空法者,明昔日無相之法,故言了達空法也。便集諸菩薩此下是第二正說大乘,即是說法華。便集諸菩薩者即是,爾時世尊四眾團繞之義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者,即是開方便門,唯一佛乘得滅者,即是示真實相也。此下應有第三用大乘擬宜化眾生不得,今者玄出應下譬有,下即作懈退譬作本也。比丘當知如來方便之力,此下是第四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就此第四用小乘化得眾生中自有四文。第一言如來方便之力深入眾生之性,先明三乘擬宜。第二言知其志樂小法深著五欲,此明如來見小乘機,為是等故說於涅槃此是第三正為眾生說三乘教,第四言是人若聞則便信受,此明三乘人受行。問者言:火宅中明大乘化不得,然後三乘化得,爾後大乘機發,機發之時為說大乘,今者何故無大乘機為說大經,然後大乘化不得小乘化得耶?解釋者言:此意為古今因緣相對,故爾我昔日是十六王子時已知汝有大乘機,即為覆講說大乘,汝于時已得大乘解為因緣。今日大乘機發,時我即為說大乘經,汝不可不信也。火宅中作次第者如來出世之始,本欲為說大乘經,但于時無有大乘機,我用大乘擬宜化既不得,不可令此眾生永淪長苦,是故如來用三乘教化取眾生,後大乘機發時方說大乘經也。
下譬說中還依本次第,大乘化不得,三乘化得,然後大乘機發為說大乘。今者就上法說三段各有四階,若取若捨若合若離,持作五種法說,上則擬窮子火宅方便品,下則為五種譬作本。五種譬者,一將導譬、二懈退譬、三設化城譬、四知止息譬、五將至寶所譬也。法說三段中第二結括釋迦如來始終教化大意有四階,今皆捨而不取,第三今日相值中有四階,今者皆取。第一正明昔日結因緣中有四階,有取有捨,不取第一階明得覆講之意,亦不取第四階大通智勝佛從禪定起讚歎王子也。唯取第二言各昇法座正覆講。又取第三階言一一皆度。于時聽覆講得利益深廣者,何以知然?覆講之主即是道師義,于時得利益,深廣即是所將人眾義,故合此二階以為一段。上即擬窮子領解中第一父子相失段,遠擬火宅中第一宅主總譬,亦遠擬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明釋迦帖同諸佛作化主同化五濁眾生,下為第一將導譬作本也。第三明今日相值中有四階皆取者,第一言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下明大乘機,上則擬窮子領解九譬中第七父見子志大譬,亦遠擬火宅中第五長者見子免難譬,亦遠擬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明時眾大乘機發。下則為第四知止息譬作本,第二便集諸菩薩為說,是經上則擬窮子領解中第八付家業譬,亦遠擬火宅中第八長者賜大車譬,亦遠擬方便品中第八言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即是說法華,下則第五為滅化城將至寶所譬作本。第三言用大乘化不得互出者,上則擬窮子領解中第三喚子不得譬,亦遠擬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擬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場佛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義,下則為第三懈退譬作本。第四言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明以三乘化得眾生,上則擬窮子領解中第四喚子得譬及第五教作人譬,亦遠擬火宅中第四長者用三車救子得義,亦遠擬方便品中第四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佛用三乘化眾生之義,下則為第三設化城譬作本也。是則擬上法說與譬說十段中,唯擬第一第三第四及第五第八五段義,不擬餘五段義也。
譬如五百由旬自此下是第二譬說,此譬說中亦有三段,第一開譬,第二合譬,第三舉外譬帖結也。就開譬中自有五譬,即譬上五種法說本,第一明將導譬,第二懈退譬,第三設化城譬,第四知止息譬,第五將至寶所譬也。
第一將導譬者,此為上正明昔日結緣中兩階作譬,與火宅第一宅主總譬相應。上火宅中本有六義,今此譬中以義相從可有四義,略無一門及五百人也。譬如五百由旬者是則依俙似火宅義,欲界如一百、色界如二百、無色界如三百,七地所斷三界餘習如四百,八地以上至金剛心所斷無明住地煩惱如五百也。嶮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是則宅中有火義,是皆生死之地,故言嶮難惡道。現見生死之中眾生餘蘊不可秖無,今何故言無人?解釋者言:所以言無人者,但生死之中逆流去者蓋不足言,非不有一兩人能逆流者,此不可言以字詺,故言無人也。若有多眾以下此即是三十子義,即譬上第三階,言一一皆度下,明聽眾得利益者,有一導師此是長者義,即譬上第二覆講之主,知眾生聞法得解折伏煩惱即是知通義,既失正解更起煩惱即是塞義,于時令眾勿沒生死遠求佛果,即是將導眾人欲過此難也。
所將人眾此下是第二懈退譬,即譬上今日相值中第三互出者大乘擬宜無大乘機。若言中路者五百之中正應斷非想一半煩惱,然理實無此。夫論退有兩種,一者已涉半路方復退還,二者結契已定方生悔心。今者據後談義正明于時時眾發意欲超越五百由旬,渡兩種生死之意,仍失正解無求佛之心,即是退義也。此下皆是理中作語也。就中有二,初一句正明退,第二而白導師言以下釋三種因緣故退。一疲極,二怖畏,三路遠。導師多諸方便此下是第三設化城譬,即譬上比丘當知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因三乘化得眾生,上譬本中有四,今亦譬上四也。第一先明導師用化城擬宜,第二明導師見時人有樂化城之志,第三為設化城,第四明疲極之眾即入化城也。今言導師多諸方便,此即是上第一用三乘擬宜之義也。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下是第二見有樂化城之意,則是上見小乘機之義也。云何捨大珍寶此是無大機而欲退,即是有小乘機之意也。
作是念已此下是第三正為設化城,此中自有兩段,第一先思惟作化城此是譬本所無說,盡智無生智此二智本出三界外,即是過三百由旬之義也。告眾人言此下是第二正為設化城,此中有四句,出上譬本,是廣則與火宅中相類也。初言汝等勿怖隨汝所欲皆當與汝,此即是保與不虛,下合譬言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句也。莫得退還此是第二,即是勤精進句,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也。今此大城此下是第三,即是示三乘處,上言如此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句也。若人是城中此下是第四,即是上讚歎三乘,上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也。合譬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句也。是時疲極之眾此下是第四疲極之眾入化城即是上諸人受行,此中自有四義,於上譬本則廣只與窮子及火宅中相應。初則是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銳義,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是也。次則明內凡夫修行即是互相推排句,從我等今者下是也。次則明入見諦思惟治道即是競共馳走義,從於是眾人前此五字是也。次明得無學果即是諍出之義,從入化城下是也。自然因盡即是生已度想也。自然果亡即是生安穩想也。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此下是第四知止息譬,譬上大乘機發,言諸比丘如來自知涅槃時到下是亦遠是方便品中我見佛子等,大乘機發之義也。
即滅化城此下是第五明將至寶所譬,上便集諸菩薩為說大乘法華,此中言寶處在近即是顯實之義,即是上唯一佛乘得滅度耳。亦遠是方便品中但說無上道義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者,即是上法說中世間無有二乘句明開權之義,亦遠是方便品中正直捨方便句也。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段,此中亦具合上五譬,但隱沒兼復闕略也。上第一譬中有四義,今此中正合導師一義,復得兼合三義。導師者即是合上導師也。生死煩惱即合上怖畏之處也。險難長遠即合上五百由旬火宅也。又言應去應度即是合上若有多眾三十子義也。
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此下合上第二懈退譬也。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此下合第三設化城譬,先合第二無大有小,次合第一擬宜,次合第三設化城,此中唯合若入是城句也。若眾生住於二地,此一句上則合第四受行中生已渡想等二句為二地,下則合第四知止息譬,正由得盡無生二智,故則大乘機發也。如來爾時此下即合上第五滅化城將至寶所譬,具合開權顯實句先合顯實,但是如來方便下合開權也。
如彼導師此下是大段第三舉外譬帖合,唯帖四譬略不帖第二,今言如彼導師即帖合第一,為止息故下即帖合第三也。既知止息已,此即帖合第四也。而告之言此下即帖合第五也。
而說偈言此有四十九行半偈,是第二重頌也。上長行本有二,一者結緣之因由,二者正結緣也。今四十九行半亦分為二,初有二十二行半頌上因也。第二是諸沙彌等知佛禪未出下有二十七行頌上正結緣也。
但上結緣之因由中本有近遠兩由,今二十二行半亦分為二種,十二行頌遠由,第二無量慧世尊以下有十行半頌近由也。前遠由中本有四段,第一明行道得佛,第二明王子請說法,第三明得佛後感動之相,第四明諸梵請說法。今十二行亦頌此,四行頌第一,次第有彼佛十六王子有兩行半頌第二,次為覺悟群生有半行頌第三,次有東方諸世界有五行頌第四也。但上第一中本有三,今四行中初一行即頌第一佛道難得也。次諸天神龍王下兩行即頌第二諸天供養也。次過十小劫已下一行頌第三正得佛道也。彼佛十六子此下有兩行半頌第二王子請說法,上本有三,初有一行頌上第一為請故來至佛所也。次頭面禮佛足一句頌上第二致敬也。次而請轉法輪下有一行一句即頌上第三正請也。為覺悟群生此下半行頌上第三明感動之相,上本有三,今此半行唯頌第一地動,不頌第二放光及第三二相至處也。東方諸世界此下五行頌上第四,十方諸梵請轉法輪,上本有三段,第一東方東南方二諸梵請轉小乘法輪,第二南方乃至下方七方諸梵請轉大乘法輪,第三上方一方諸梵請轉大小二乘法輪,今此五行通頌上三段,文句渾雜不可分也。
無量慧世尊此下十行半頌上第二近因由,上亦有四段,第一受請說二乘法,第二王子請說大乘法,第三為說法華,第四入定。今此十六行半中,初五行頌第一,次有兩行頌第二,次有兩行半頌第三,次有一行頌第四。但上四段各有三,今五行頌第一,上第一中有三段,今初半行頌第一受請也。為宣種種法下一行半頌第二轉法輪之相也。次宣暢是法時下三行頌第三感悟也。時十六王子此下兩行頌第二王子請,上有三,今初半行頌第一為請故出家也。後一行半頌第二正請,略不頌第三眷屬出家也。佛知童子心此下兩行半頌第三受請說法華,上有三段今唯頌第一,而有兩行半者,先有四行明如來先說三乘法。上言大通智勝受請之後,過二萬乃說法華,是則未說法華之前,應先說三乘次說是法華經如恒河沙偈此半行正頌上第一受請說法華也。彼佛說經已此下一行頌第四入定本有三,今彼佛說經已靜室此七字頌第一,入禪定一心一處坐此七字頌第二,八萬四千劫五字頌第三也。
是諸沙彌等此下有二十七行頌上第二正結緣,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今二十七行中初有八行頌第一法說,次譬如險惡道下有十九行頌第二譬說也。上法說中本有三,第一明昔日結緣,第二明結括釋迦始終教化大意,第三明今日相值。今八行中初三行頌第一昔日結緣,次有四行頌第二結括大意,次一行頌第三今日相值也。但上第一昔日結緣中本有四,今前三行之中初半行頌第一階得覆述之意,次為無量億眾下一行半頌第二正結緣,次一一沙彌等下有一行頌第三感悟不同,不頌第四大通智勝佛歎王子所說也。彼佛滅度後此下四行頌第二結括大意,上有四段,初一行頌第一常相值也。次是十六沙彌一行頌第二十六王子已成佛也。次爾時聞法者一行超頌第四未來復得相值也。次我在十六數下一行追頌第三會通古今也。次以是本因緣此一行頌第三今日相值,上本有四段,第一明大乘機發,第二明說法華,第三義出以大乘擬宜不得,第四明以小乘化得也。今唯頌第二便集諸菩薩明說法華也。
譬如險惡道此下十九行頌譬說也。上本有三段,今此亦有三,初有十一行半頌開譬,次我亦復如是下有六行半頌合譬,次諸佛之導師下一行頌外譬帖合結也。上開譬中有五,今十一行半亦分為五,第一三行頌第一,眾人皆疲倦一行頌第二,次導師作是念下五行頌第三。次導師知息已一句頌第四,次集眾而告言下兩行一句頌第五,第一譬有四義,今雖具足頌四義不次第,第一行頌第二怖畏處,次半頌第三若有多眾也。次半行追頌第一五百由旬也。次一行即頌第四導師也。眾人皆疲倦此一行頌懈退譬也。本有二,初正明退,第二釋退意。今者亦有二,初一句頌第一,次三句頌第二也。導師作是念此下五行頌設化城譬,上有四,今不頌第一也。初一行仍頌第二也。次三行頌第三也。次一行頌第四也。上第三段中本有二,第一思惟作化城,第二正設化城。今三行中兩行頌第一,次一行頌第二也。導師知息已此一句頌第四譬,集眾而告言此下兩行一句頌第五譬也。我亦復如是此下六行半頌合譬,初半行頌合第一也。次一行頌合第二也。次一行頌合第三也。次半行頌合第四也。次三行半頌合第五譬也。諸佛之導師此下一行是第三頌帖合結,此中舉內合帖結,初一句即帖合第一導師,次一句即帖合化城,次一句即帖合止息也。次一句即帖合至寶所也。唯不合懈退也。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宿世因緣說開三顯一化下根人有三品經,即分為兩段,第一上段化城一品正明宿世因緣化下根人,自此下有兩品,是第二為下根人授記。此下根人所以不先領解者,解在人後不敢自定,是故如來知其得解仍為授記,但自授記中自含有領解之義,此品亦有富樓那授記,有千二百人授記,亦有五百人授記,亦有總為諸聲聞授記。何故記上題五百弟子?解釋者言:五百人得授記名號眷屬多少,悉皆是同復能領解,餘者不爾,是故言五百弟子授記品也。此下兩品即為二段,前品明無學人授記,第二品明學無學人授記。
就此品中自有二,第一先明富樓那蒙授記之事,第二明諸聲聞人蒙授記之事。就富樓那事中自有二,第一先明經家敘富樓那得解之相,第二從佛告諸比丘以下正明如來述記富樓那。又就經家敘富樓那得解中有二,第一敘其得解所由,第二正敘其得解之相。
第一經家敘富樓那得解所由中有四階,一者敘解上法說開三顯一,第二言又聞授諸大弟子記,此明解上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第三言復聞宿世因緣之事親自解上化城中宿世因緣之說,第四言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此敘其聞上化城品初明如來有神通道眼能見久遠之事也。
得未曾有此下是第二正敘其得解之相,亦有四階。第一先敘得解故內心歡喜,第二從即從座起以下,經家敘得解故外形恭敬,第三從而作是念以下,經家敘富樓那得解故念佛功德,第四言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此明經家敘富樓那得解故默感如來,深心本願者是十六王子時一切智願也。
爾時佛告諸比丘,此下是第二正明如來述記富樓那,自有二段,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記富樓那行因之相,第二過無量阿僧祇劫下記其得果也。第一記其行因相者,明富樓那於五佛所護持法藏即成五段,一者先明於釋迦所護持法藏,富樓那于時現在眾中何故言汝見不?佛意只言汝等但見其形不見其行,故言見不也。第二言汝等勿謂以下明富樓那於過去九十億佛所能護持法藏,此中意皆發跡也。第三言於諸七佛所護持法藏,第四言於賢劫中諸佛所護持法藏,第五言於未來無量諸佛所護持法藏,如此流例皆是行因之義也。
過無量阿僧祇劫此下是第二記其得果也。
而說偈言下第二正明佛記富樓那中自有二,長行與偈。今是第二偈頌凡有二十一行半偈,解有二種,一解云分為二,初有十四行頌第一記其行因,後有七行半頌第二記得果也。復有一解分為三段,第一先有七行偈不頌上長行,義出汎明諸菩薩示現作聲聞影響如來,第二有七行頌上長行中第一行因,第三有七行半頌長行中第二記其得果。
今此富樓那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頌上第一述其行因,但上因之中本有於五佛所護持法藏,今此七行唯得頌二佛所護持法藏。初有五行頌上第二於過去九十億佛所護持法藏,未來亦供養此下兩行頌上第五未來諸佛所護持法藏也。
供養諸如來此下有七行半,是偈中之第三,頌上長行中第二正記富樓那得果。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此下品中第二明諸聲聞授記事,就此中自有二段,第一為諸聲聞授記,第二爾時五百羅漢於佛前以下明得記人領解也。就正授記中自有二,第一別為授記,第二一行半偈總為諸聲聞授記。就第一別授記中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兩。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先為千二百人授記,第二其五百阿羅漢以下為五百人授記也。就初段中有二,一者是千二百人請記,二者言佛知此等下正記千二百人。就請記中有二,一者經家敘,第二正明請記。但千二百人中正舉憍陳如為端也。其五百羅漢是第二為五百羅漢授記。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九行半偈,初有六行偈頌千二百人得記。
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下有三行半偈頌五百人得記。
迦葉汝已知此一行半偈,是第二總為諸聲聞授記,雖是偈由是長行類也。
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授記者,明諸聲聞授記事中有二,一者正為諸聲聞授記,此下是第二明聲聞得授記者有五百人領解。就此領解中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略領解,第二廣領解。又就此廣略兩段之中各自有二,略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說,第二今乃知之如無智者以下譬說也。第二廣領解亦有二者,即是開譬、合譬為兩段。就開譬中文取只有五譬義,取應有六闕無第六。今者玄出,何以知之?下合譬中有偈頌中亦有故也。第一詺為繫寶珠譬,第二不自覺知譬,第三行他國譬,第四相值譬,第五示寶珠譬,第六得珠歡喜譬,是則文中所無者。第一繫寶珠譬者,此即領上化城中將導譬,亦遠領窮子中父子相失譬,亦領火宅中第一宅主總譬,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釋迦同諸佛化眾生也。第二詺為不自覺知譬者,此即領上化城中懈退譬,亦領窮子中喚子不得譬,亦遠領火宅中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領方便品中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義也。第三名為行他國譬者,此則領上化城中為設化城譬,亦領窮子中喚子得譬亦教作人譬,亦遠領火宅中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亦遠領方便品尋念過去佛下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也。第四詺為相值譬者,此則領化城中知止息譬,遠領窮子中見子志大譬,火宅中見子免難譬,亦遠領方便品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下明見眾生有大乘機。第五詺為示寶珠譬者,此領上化城中滅化城將至寶所譬,遠領窮子中付家業譬,亦遠領火宅中長者賜諸子大車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說法華經,此中應有第六歡喜譬者,不領化城中則超領窮子火宅及方便品歡喜義也。但化城品中將導譬有四義,今此第一繫寶珠亦有四義譬。若有人者則是下根人自譬,則是上譬說中若有多眾下明三十子義,至親友家即是上五百由旬及一宅也。醉酒而臥即是上怖畏之義,是時親友以下即是領導師義也。內合十六王子,昔日覆講則是親友,于時聽眾即是有入於生死,覆講之處即家也。醉酒而臥者煩惱自惛醉而臥。有人解言:即來親友家言親友與其酒,親友是十六王子,云何言子與眾生煩惱?諸佛聖人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故知入餘處飲酒來至親友家。下言其家甚大富具設諸餚饍,自有人一日恒設䴵菓,只自無有酒也。官事當行者非是初行內合于時十六王子覆講緣既盡更為餘方便法,故言官事行也。寶珠繫其衣裏十六王子于時覆講為眾生說大乘,今于時眾生相與得解大乘,大乘之理最貴,故言無價。此大乘解可珍可重如寶,其理必圓如珠為因之義,不亡名為繫,既是外凡不亡壞,故言衣裏也。其人醉臥都不覺知,此是第二不自覺知譬。此則領懈退譬,內合昔日十六王子既為說大乘得行大乘解王子便往餘方,眾生遂失大乘解自從失解來都不覺言我有大乘解不知此則無大乘機也。起已遊行此下是第三行他國譬,內合眾生既無大乘根機唯有小機,從小乘教修行求因覓果。此則領上設化城譬,上譬中本有四重,一者用化城擬宜,二者有堪聞化城之機,三者正為設化城,此三階今者都不領,唯領第四諸人受行。上受行中自有四階,今者亦具領四階,一者言起已遊行此則領上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明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銳聞法信受。二者言到於他國此則領上言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即是內凡夫修行,信道五根立故言他國。三者為衣食故懃力,此則領上於是眾人前見諦思惟治道即是競共馳走。四者言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此則領上入化城生已度想,明無學果即諍出火宅義也。於後親友會遇見之此是第四相值譬,此則領上知止息譬,言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下明大乘機發也。而作是言咄哉丈夫,此下是第五示寶珠譬,此則領化城中即滅化城將至寶所譬,亦遠領火宅方便品今行大乘因取大乘果,故名貿易所須也。此下應有第六歡喜,文中闕者今且懸出對下合譬也。
佛亦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也。從此下竟令發一切智心以來合上第一繫珠譬,為菩薩時即合親友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即合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也。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此則合上第二不自覺知也。既得阿羅漢道此下合第三行他國譬,但上譬中本有四階,今唯合第四階言若少所得便以為足句也。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此合上第四相值譬,上言會遇見之也。今者世尊覺悟我等此下,合第五示寶珠譬。我今乃知實是菩薩以下懸合第六歡喜上所無者。
而說偈言此下十二行半是第二頌上長行,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略領解,二者廣領解。今十二行半偈亦分為二,初兩行半頌略領解,後十行頌廣領解也。上略領解中自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初兩行頌法說,半行頌譬說,譬如貧窮人此下十行偈,頌上第二廣領解。上廣領解中有開譬合譬為兩段,今六行頌開譬,四行頌合譬。上開譬中有五,今六行中具頌六義,初一行三句頌第一譬,時臥不覺知此一句即頌第二譬,是人既已起此下兩偈頌第三行他國譬,與珠之親友半行頌第四相值譬,苦切責之已半偈,頌第五示寶珠譬,貧人見此珠一行義,頌第六歡喜譬,上長行所無也。
我等亦如是此下四行頌合譬,略不頌合第四譬。初一偈頌合第一繫寶珠譬,我等無智故半行,頌合第二譬,得少涅槃分半行,頌合第三譬,今佛覺悟我一偈,頌合第五譬,我今從佛聞一偈,頌合第六歡喜譬。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此品受記之中第二為學無學人授記仍為品目也,就此品中自有二段,第一請記,第二佛授記。就請記中自有二,第一阿難、羅睺羅二人請記,第二明二千人請授記。
佛告阿難汝於來世自此下第二正授記,就授記中亦有二,第一先為阿難羅睺羅受記,第二為二千人受記。就第一中自有二,初為阿難受記,第二為羅睺羅受記。就阿難受記中自有五階,第一正為受記,第二從爾時會中有新發意者見阿難得記心生疑念,第三從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下,明往因緣釋大眾疑念,第四阿難面於佛前此下明阿難因聞往昔因緣仍得宿命智,第五說偈讚嘆如來也。
佛告羅睺羅此下次為羅睺羅受記,自有長行與偈為二也。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人其意柔軟,此是第二為二千學無學人受記,就此受記中自有二,第一正為受記,第二學無學人得受記已歡喜歎佛。
法師品第十
此品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五種法師之德,故言法師品也。十二品經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自有四段。第一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懷疑故致請,第三廣明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三段已竟自此以下有四品經,是第四名別流通因義。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開為二,第三第四各開為三,就此第四段中三段者,第一法師品見寶塔品此二品經明受持此經者勳深流通者報重,則明勳深報重,命覓通經之人。第二持品時眾既聞勳深報重,則能通經者受命通也。第三安樂行品攝退墮之人,何者?但時眾有小行菩薩亦欲信習流通,見持品末明諸大菩薩於此惡世通經,有擯黜之過、身命之危,則言我等既未及大士,何能於此惡世流通此經相與退沒?為此義故有第三安樂行品,明四種安樂之行攝退墮之人。若欲於惡世中流通經者,當修四安樂行,則免危得安、離苦得樂。又就此三段中第三各開為二,中間第二受命中文有五別,第一命覓通經人中有二者,即兩品為二,第一法師品明釋迦自覓通經之人,第二見寶塔品明多寶如來助釋迦命覓通經人。又就釋迦自命覓通經人中有二,第一從初竟我今獲大利偈已來據勳深報重正命覓通經人,第二從藥王今告汝下訖品,舉通經軌則命覓通經人也。
又就第一據勳深報重命覓通經人中有二階,第一據通經弟子以明勳報,第二若復有人受持讀誦以下據師以明勳報也。所以知前者為弟子,後者為師者,此經詺受持讀誦等以為五種法師,故前者未能讀誦等,只聞經隨喜而已,故為弟子。後者自能受持等,故作師名也。此二階中各有二,就弟子明勳報有二者,第一就現在世明弟子,第二據佛滅後明弟子,此二階中例皆有二,就現在世明弟子中自有二者,第一從品初竟一念隨喜者,先明現世弟子勳相,第二言我皆與受菩提記,此明共得報重也。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後此下是第二明佛滅後弟子。就中例有二者,第一先出佛滅後弟子勳相,第二言我亦與受菩提記正明報重也。
若有人受持讀誦此下是第二據師明勳報,就此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且就長行中自有二段,第一據別門明師,第二藥王若有惡人下據總門明師。所以言別者,一段文中具三義,故一者佛在世師佛滅度後師異,二者上下品師,三者兩師各辨勳報也。所以言總者亦具三義反取即得。又就別明師中有二,第一明佛現在世五種法師,第二據佛滅後明法師,就現在世明師中有二,第一明佛現在下品法師,第二明現在世上品。所以名作上下品法師者,讀誦少者為下品,讀誦多者為上品也。就現在明下品法師中有二階,第一正出下品法師勳相,第二從若有人問何等眾生下明下品法師得報重也。
何況盡能讀誦者此下是現在世法師中之第二明上品法師亦有二階,第一總況出上品法師勳深報重,上云只能受一句一偈者,是下品法師也。今盡能受持讀誦者,即是上品法師。第二言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此則別明上品法師勳深也。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此下是第二明佛滅度後法師,就中亦有二,第一佛滅度後下品法師,第二亦況出上品。就下品法師中自有二階,第一正出下品法師相,第二言當知是人則如來使下明勳深也。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此是第二言明佛滅後上品法師,此中應有勳報而無至偈頌中方有也。
藥王若有惡人下長行中明法師自有二,此下是第二據總門明法師,就中自有二,第一明逆之者得罪,第二明從之者得福也。就第一階中復有二,初正明逆之者得罪,第二其有讀誦以下明法師勳相也。今者第一見受持讀誦者不可輕毀,所以謗罪重於佛者正由謗此人,故今法華不通遂斷三寶之種,故所以罪重也。雖謗如來不能令三寶永斷,故言罪輕。只取一邊不論福田厚薄也。其有讀誦下是第二法師勳相,為如來肩所荷擔者此人為如來所重,故言荷擔,不言如來身荷擔也。
其所至方此下是第二明從之者得福,亦有二,有正有釋即是報深也。
而說偈言據師勳報中自有二,第一是長行,此下是第二偈頌。有十五行偈自分為二段,第一有兩行偈義出不頌長行直漫獎勸時眾受持此經,第二若有能受持此下有十三行偈正頌上長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據別門明師,二者據總門明師。今就此十三偈亦分為二,初有七行頌上第一據別門明師,第二餘有六行偈頌上據總門明師。上別門明師中復有二,一者明現在師,二者佛滅後之師。就七行中亦分為二,前有四行頌現在師,後三行頌滅度後師。就現在世師中本有二種,一者下品,二者上品。今就四偈中初一偈頌下品法師,後三行頌上品法師。但上明下品法師中自有二階,一者正出下品法師勳相,二者報重。今一偈中上半頌正出下品法師勳相,下半頌報重也。諸有能受持此下三行頌上現在中上品法師,上本有二階,一者總況出上品法師勳深,二者別明上品法師勳深。今就此三行中亦復有二,初半偈正頌法師勳深,上言何況盡能受持者也。下餘兩半頌上別明勳深。吾滅後惡世此下三行頌上第二明佛滅後法師,此中有二種,一者是下品,二者是上品。今就三行亦分為二小不次第,初有兩行先頌況出上品,上言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上又闕無勳報今偈中有。此兩偈亦有二階,初半偈頌正況出上品法師,第二從當合掌禮敬下有一行半義頌報深。長行所無者,若能於後世此下一偈倒頌下品法師,上本又有二階,一者下品師相,二者明勳相。此一行亦有二,初半偈頌第一,下半頌第二。
若於一劫中此下六行偈是第二頌上第二據總門明師,中本有二,一者言逆之者則得罪,二者言從之者則獲福。今此六行亦分為二,初有兩行頌第一逆之者得罪,第二從有人求佛道有四行頌上第二從之者得福也。
藥王今告汝自此下品中第二段,上來舉勳報,命覓通經之人,此下是第二段舉通經軌則,命取通經之人。就此中亦有兩段,即長行與偈為二也。就長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從藥王今告汝以下竟當知是為增上慢者,先讚歎此經,第二從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眾說云何應說以下,正明通經軌則,第三從藥王我餘國遣化人下竟長行獎勸通經之人。
就第一歎經中有五重,第一先明格量,第二就人歎,第三就處歎,第四據因為歎,第五據果為歎也。以眾經格量乎此經,此經為第一者,若明稱會物機為第一者,則五時經教皆是稱會物機。今不論此處,只言會前開後詺為第一,會前者談三乘無異路,語萬善明同歸,開後者明萬善皆成佛壽命長遠,此則開涅槃前路作常住之由漸。然則前後兩望二義雙明,下即出言已說今說當說,已說者昔來三乘等教,當說者即指涅槃為當說,今說者即是法華有如此義,故稱第一也。藥王當知如來滅後此下是第二據人為歎,明此經在人則人尊,慈悲覆護如衣覆也。如來位心同歸之理此人意無,二無之中,故云共宿也。藥王在在處處此下是第三據處為歎,明此經在處則處重,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此下是第四就因為歎,其有眾生求佛道者此下是第五就果為歎。只就此第五自有五重,第一法說歎,第二譬如有人下譬說歎,第三菩薩亦復如是之下合譬歎,第四所以者何下釋歎,第五若有菩薩下誡勸時眾歎也。二乘教如燥土,說無量義經于時直明萬善成佛如濕土,若說法華教決定無有三一時得佛果譬泥也。藥王此經開方便門者開三乘是方便,示真實相者示同歸之理,是法華經藏者此經明因談妙果,在此中故言藏也。深者金剛方窮其底,故言深也。不可破壞,故言固。其理杳然,故言幽。行因久到,故言遠也。得之者少,故言無人能到也。
若有善男子女人此下是第二正明通經之軌則,就中有三段者,第一先假說問通經之軌,第二入如來室下次第列出通經之軌三種章門,第三別釋也。今明第二,此中則以法為通經之軌,下總通經中以藥王等諸菩薩則以人為通經之軌,下單舉人不無有法,此中單舉法不無其人,人法互舉,欲令兩義雙顯。如來室者此下第三次第解釋通經之軌三種章門也。
藥王我於餘國此下是第三獎勸通經之人,就中有五段,第一明如來遣化人為通經之人集聽法眾,第二方亦遣四部眾聽其說法通經,第三明若於山林曠野無人民處,我亦遣天龍八部聽其所說,第四言此人若在殊方異立令通經之人時復得見我身,第五言此人若通經之時,有忘失章句者我以神通道力令其不忘。
而說偈言舉通經軌,命覓通經人中,本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十八行半偈自分為二,第一有一偈先總勸此則不頌上長行,如人渴須水此下十七行半是第二正頌上長行。但上長行本有三,一者歎經,二者正出通經之軌,三者獎勸使通經。今此十七行半偈亦為三段,初四行頌第一,次四行半頌第二,下餘有九行頌第三。上第一歎經中有五種歎,今此四行唯頌第五據果為歎,上自有五重。今此四行中初一行半頌第二譬說,後二行半頌第五誡勸時眾,餘三重略不頌也。若人說此經此下四行半是第二,即頌第二正出通經軌則。上長行中本有三段,今者不頌第一假問出通經之經法,唯頌後兩段。初一行半頌通經之法三種章門,次餘有三行頌第三解釋。若我滅度後此下九偈頌上第三段,上本有五階,今亦頌盡但小不次第,初一行半偈頌第二,第二從引導諸眾生下有一行半追頌第一第三,從若說法之人下有一行半超頌第四,第四從若忘失章句又有一行半仍頌第五,第五從若人在空閑有三行追頌上第三。
見寶塔品第十一
命覓通經中有兩段,第一是法師品明釋迦自命通經之人,此品是第二明多寶助命覓通經之人。由多寶如來讚歎釋迦言誰能於此廣此經,因此得助釋迦。此兩段各開為二,前釋迦自命中有二者,一者舉勳報命通經人,第二舉通經軌則已命覓通經之人,此二已竟。今此品助命覓通經人,中有二段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長行中自有二十段,第一經家敘寶塔之相,第二塔中出聲讚歎釋迦,第三大眾起疑,第四大樂說諮問佛,第五佛答寶塔來竟,第六大樂說願見多寶如來,第七佛答應先集分身諸佛,第八大樂說復欲見分身諸佛,第九釋迦放光照諸佛,第十分身諸佛共議欲來,第十一釋迦三過變土,第十二分身諸佛來相問於釋迦,第十三釋迦在空開塔,第十四明大眾見多寶佛之相,第十五明大眾散華供養,第十六多寶分座與釋迦,第十七釋迦就座,第十八大眾願在虛空,第十九佛神力接大眾在空,第二十正唱慕覓通經人也。初品以來是第一經家敘寶塔之相。從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下是第二讚歎釋迦。從爾時四眾下是第三明時眾既見寶塔相與生疑。爾時有菩薩名大樂說下是第四明大樂說既知時眾有疑,即諮問如來。從爾時佛告大樂說以下是第五明如來答大樂說述寶塔來意,下偈正頌此也。從是時大樂說下第六明大樂說仍發願欲見多寶如來。從佛告大樂說下第七答大樂說,言汝若欲見多寶如來者,應先集十方分身諸佛,下偈中亦頌,此中從大樂說白佛言下第八明大樂說既開佛道欲集分身諸佛,仍發願欲見分身諸佛。從爾時放白毫一光此下是第九明釋迦如來放光照十方分身諸佛如來,于時直放光無有言語,但是經家語而已。所以放光集諸分身佛者,此品為欲顯發願通經,告言十方諸佛尚為法來尊重此法,汝等云何不流通此法?且自十方佛在一處欲表明同歸之義。又解釋第四疑,疑久滅度佛云何得來?今云應不實應,顯滅不實滅也。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下,第十明十方諸佛既被光明所照與諸菩薩共議欲來。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此下是第十一明釋迦如來三過變土欲容諸分身佛,于時只是如來神力變土是故經家述之。所以三變者,表明破三乘執心也。則其土轉廣二乘之狹意也。下偈中亦頌此也。是時諸佛皆遣待者此下是第十二明諸佛既集遣使相問於釋迦,爾時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此下是第十三明釋迦如來既得相問欲開寶塔即起在空開塔。即時一切眾會此下是第十四經家敘大眾既見多寶如來之相。爾時四眾等見過去此下是第十五明大眾既見多寶如來散華供養說如是言。有人解言:于時時眾有語但經文略不載,多意謂不爾,此只取上多寶如來讚歎釋迦之言也。爾時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分半座此下是第十六明多寶分座釋迦坐。即時是釋迦牟尼佛此下是第十七明釋迦就坐,所以言多寶佛與釋迦共者,滅度佛既坐此意表釋迦不生而現生,釋迦與多寶竝坐者,此明雙樹滅非實滅。爾時大眾見二如來此下是第十八明大眾既見二如來在空,仍復願在於空。即時釋迦以神力此下是第十九明如來即以神力接大眾在空。以大音聲下竟長行是第二十段正唱慕覓通經之人,下偈亦頌此也。
而說偈言一品中有二段,即是長行與偈為兩,自此下有四十八行偈是第二偈頌。長行本有二十段,今唯頌四段,三行半頌第五,三行頌第七,五行半頌第十一,三十六行頌第二十段也。今初有三行半頌上第五,上第五言佛答大樂說明多寶來意,又我分身此下有三行頌長行中第七,第七明佛答大樂說言汝若欲見多寶如來,今應集諸分身諸佛也。為坐諸佛此下有五行半偈,頌長行中第十一,上第十一言時娑婆即變清淨,明釋迦欲容諸分身佛,故三過變相。但上是經家述如來神力,今此五行半還是經家說偈也。告諸大眾我滅度後此下餘有三十六行偈,頌長行中第二十,上言以大音聲普告大眾正命通經之人,就三十六行中自有六段。第一言告諸大眾有一行半正頌上長行,第二從其多寶佛有三行略勸時眾發願通經,第三從其有能護此經法者有四行偈,則言若能弘通此經者則是供養如來,第四從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有十八行廣寄諸難獎勸弘經,第五從我為佛道下有三行半釋迦自舉昔日弘經以勸時眾,第六從此經難持若暫持者盡品有六行,舉果報勸時眾弘經也。
持品第十二
此品明五種人受持弘經,故言持品也。四品明別流通有三段,上來兩品是第一命覓通經人,此品第二明通經者受命通經。有五種人發誓通經以為五段,第一先明藥王菩薩及大樂說,頒類有二,一者諸大菩薩自誓通經,第二明眾中聲聞得記者,有五百人自誓通經,第三明學無學人得受記者,自誓通經,無學人已斷三界果,云何得在淨土通經?解言:無學淨穢兩土實無有生,但為弘經故迴相似,無漏業寄在三界內生,若論此報實非三界果報。第四段從爾時佛姨母以下明尼眾自誓通經,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此下竟品是第五明八十萬億諸大菩薩發誓願弘通經也。雖有五種以類相推應有三段,第一明大行菩薩穢土流通,第二中間三人明聲聞人於淨土流通,第三最後一人淨穢二土悉皆流通此經也。
安樂品第十三
此品中明弘經菩薩具四種行,則能離危得安,遠苦得樂,是故出經者仍為品目也。前解言:第四段別流通開三顯一之義,有四品經而判為三段,第一法師品及見寶塔兩品經,先明通經者勳深受持者報命覓通經之人,第二持品一品則明會福樂善之徒,相與佛前發誓受命通經,皆言不愛身命惜無上道。但上持品未通經之時,有毀謗之咎,身命之憂,是則下品菩薩本欲發誓通經,既見惡世多難,便起退轉之心罷通經之意。是故此品是第三如來則用安樂行故接下品退墮之人,則言若能具此四行者天魔不能忤,則於惡世中亡身濟物沒命度人,是則下品之人因此起弘經之心,更起渡人之意也。前又解言:此三段前一後一各有二,中間自有五別。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文殊問,第二如來答也。今且就問中自有二階,第一先讚上能通經者,第二從世尊以下正作問也。
佛告以下是品之第二明如來答,就中自有四段,第一唱四行之數,第二此一者安住下出四行體,第三我滅度後下一行半總勸修此四行,第四臨品末二十一行半通明四行得果安樂相也。
釋四安樂義凡有四階,第一正出體,第二明智慧功德為行,第三明自行外化為行,第四明其四行之位。第一正出體,四安樂者第一以智慧為體,第二以說法為體,第三以離過為體,第四以慈悲心為行體。第二明智慧功德往判者,第二同是智慧欲智在說,故第二亦是智慧。第三第四同是功德,故智慧門中離出說法,功德門中離出慈悲,故有四行也。第三自行外化判者,第一第三是自行,第四同是外化凡通經之法,不過自行外化。所以有此四行者,自行外化各分為二,自行分為二者有兩義,故一者第一是照假實二空之解,此是智門,第三明離過此是斷門,所以自行須明二也。第二義者智慧語其照境,自是行善取其離過邊,即是止善,既有止行之別,故分為二。外化所以分為二者,若語慈悲則談其本,若語其說法則論其末,若使但有知說法無有慈悲者,是則如無記語,若使但有慈悲無有說法者,是則與樂拔苦之行終不能成,故以外化須明此二也。第四明判此四行位,始則四念之初未至世第一法也。何意判位?但在此處者。解釋者言:此之四行本為接外凡夫菩薩不得過深也。今當安住四法此是第一總唱數也。
一者安住此下是第二出四安樂行體相即成四段。又就此四行之中文句不同,但解前兩行之中各有三段解,後兩行之中各有二文也。今且明初行中有三者,第一從此下竟二十三偈以來正解初行體相,第二若有比丘有四行半偈明得果安樂之相也。第三文殊師利是菩薩有一行一句結此初行也。今且就第一正解初體相中行自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今且就長行中自有兩段,第一有一行許文,先據行作兩章門,次明後惡世中能流通此經義。文殊師利云何菩薩下第二正釋兩章門,不釋能流通義也。兩章門者,行體章門、方便章門也。安住菩薩行處是行體章門,此行然解假名實法空為體,今假實二空為解,心所緣之境,故言行處也。親近處是第二章門即是而二空解方便道,次能為眾生說是經者,正明始行菩薩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流通此經,時要須解心安住假實二空及方便道,怨親平等善惡齊勸者,則能天魔外道不能傷害,離危得安,離苦得樂也。
文殊師利云何菩薩以下是第二正釋兩章門,先解二空解行處章門,後解兩家親近處章門也。今且就解行處之中自有三段,第一總章門,第二別釋兩行,第三總結也。今言云何菩薩行處,此是第一總章門也。若菩薩此下是第二別解,今就此中自有二,一者先解假名空行處,第二解法空行處也。今解假名空行處有二種,一解云:菩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此一句明得假名空,故口無四過也。而不卒暴第二句得假名空,故身無三不善業也。心亦不驚,第三句明得假名空,故意無三不善業也。此三句皆就用以明假名空相,若以此文檢假空實自難見,故以下法空行處得知,前是假空也。下明法空行處言又復於法,故知前是假名空也。下偈頌中廣頌法空,後復言亦復不見是男是女,故知是假名空也。又解三句解假名空行處,此則就人表假名空相,初句據外惡來時我不起惡也。後句據善境來時我心不驚也。何以知之?聞聖人說無我空之時我心不驚,中間而無卒暴句正據我內心也。若不得假空者,則不如此也。又復於法無所行此下三句明法空行處,此句明解法有智,不作實心行境也。而觀諸法如實相第二句,明解法空智也。亦不行亦不分別是第三句,則明得法空之時無有分別彼此之義,昔日未得法空之時,作意言我只能行彼不能行,此有彼此分別之意,今日既得法空,唯一相無相,無彼此之殊也。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是第三總結二行處也。
從云何名親近處此下是第二則解兩家親近處,此中有二,第一云何名親近處提章門,第二正釋。中自有二,第一先解釋假名空親近處,第二解釋法空親近處,此則是兩家方便道也。今日就解假名空親近處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所不親近處,第二明所親近處,第三總結也。若論方便體者,以實法過假名未得真觀以來正是方便體,今者且就外緣作方便,故如此說也。就解所不親近處中自有八種,第一先明離力勢緣也。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下是第二明離邪見緣,從不親近諸外道下是也。第三明離惡業緣,從亦不親近下是也。第四明離小乘緣,從又不親近求聲聞下是也。第五明離愛染之緣,文殊下是也。第六明離無志之緣,五種不男是也。第七明離譏呵之緣,從不獨入下是也。第八明離散亂之緣,從樂畜年少下是也。常好坐禪此下是第二正明所親近處也。文殊下是第三總結也。
復次此下是第二明法空親近處亦有三,第一先明所親近處,第二正明能親近體,第三總結也。所親近處者,即是二諦境也。能親近者,是能觀之智也。明所親近中有二,第一明真諦,第二但以因緣故有下,明俗諦也。就此明真諦之中自有三,第一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一句,正明真諦理,第二從不顛倒以下六句,明心行處滅,第三一切言語道斷下十一句,明言語道斷也。但以因緣故有下二句是第二明俗諦也。從常樂觀如是法相者,是法空中第二明能觀智也。是名近處是第三結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先據行作兩章門,次明於後惡世中能流通此經。第二正釋兩章門,不釋能流通義也。今此二十三行偈亦分為二,初有一行半偈頌第一舉行作兩章門,常離國王以下二十一行半,頌第二正解釋也。第一段有二,先作兩章門,次明能流通此經。今倒頌一行先頌第二明能流通,次半行追頌第一兩章門也。上第二釋中先明行處,後明親近處為二。今此偈中不得依上直判為三段,第一有十三行半先頌假名空親近處,次有兩行半追頌兩行處,第三有五行半頌法空親近處也。上釋二親近處有二,初提章門今不頌之,唯頌第二正釋。但假名空親近處中本有三,第一先明所不親近處,第二正明所親近處,第三總結。今不頌第二所親近處,十三行半偈中,初十二行半頌第一所不親近,一行頌第三總結也。但上所不親近處有八種,今此十二行半唯得通頌之不可分也。是則名為此一行頌總結也。但本論近處,此中何故舉行處結耶?解釋言:此舉行處近處,故前行也。此二處者,此近處是第二,前行處是第一,故道二也。
又復不行此下兩行半是第二段則頌上兩行處,上本有三,一者提章門,二者正釋,第三總結。今不頌第一唯頌後兩段,初兩行頌正解,次半行頌結也。但上先解假名空行處,次法空行處也。此二行則倒頌,初一行先頌法空行處也。次一行追頌假名空行處也。是則名為此半行頌上第三結也。
一切諸法下此五行半第三頌上法空親近處,上本有三,第一明所親近處,第二明能親近,第三結也。今此五行半直分六段,第一有一行半,先略頌上第一所親近處也。第二顛倒分別諸法有無下有一行,則舉非形是,上長行所無,則明此人不能作法空親近觀也。第三在於閑處下有半行,正頌上第二能親近處,即是上常樂觀如是法相也。第四安住不動下半行,則廣頌所親近處也。第五者觀一切法皆無所有下有一行三句,倒頌上法空行處也。第六有一句則上第三法空親近處結句也。
若有比丘但解初行中有三段,此下有四行半,是第二明得果安樂之相。就中自有二,第一一行半明離危苦,第二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下三行明得安樂也。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下一行一句是第三結初行也。
第二安樂行正以說法為體,然說法本是口業,今者正取動口善心為此行體也。前解言:初兩行中各有二段,今此第二行中有三者,第一先總勸人修此安樂行,第二若口宣說下十一行半偈正明行體相,第三最後我滅度後下五行偈,則明得果安樂相也。
從又文殊師利如來滅下是第一總勸人,末世通經應住安樂行也。
若口宣說以下竟十一行半偈是第二段正解釋此行體。今就此第二中自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且就長行之中自有二,將欲明此行體,是故第一先明離惡。第二諸有聽者以下正明此行體相,但下第三行亦明離惡,今此中復明離惡與下何殊耶?解釋者言:凡有三意,初意言,此中所以明離惡者,夫說法必清淨化物沒命度人,是故將明清淨說法,先明離諸過惡也。第二意此中先明離惡後正明說法,下第三行發初正明離惡也。第三意言下偈頌之中,則先頌說法後頌離惡,是故驗知正以說法為體也。今且明離惡之中有三段,若口宣說下兩句明說法時節,第二不樂說人以下正明離惡,第三善修如是安樂心故一句結句也。就第二離惡中凡離六種,一者言不樂說人此明不說出經人過也。二者言及經典過者,此明不諦經文辭句也。三者離,言彼通經是此通經之非,從亦不輕慢下是也。四者從不說他人好惡長短可言不說他人之短,何故言不說他人之長耶?解釋者本言:此中道長者本欲為顯其短也。五者從於聲聞人下,則明不說小乘之過,此中但明不稱小乘之名也。若有樂小乘者,亦可慢稱有名也。六者言亦不生怨嫌之心也。
諸有聽者下此是第二正明此行體相,此中自有二,一者明默來聽者,不逆其意也。二者從有所難問下,明有諮問不逆其意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凡有十一行半偈,今判為兩段,初有六行半,先頌上長行中第二正明行體,次有五行倒頌上第一離惡也。但上長行第二之中本有二,初明默聽,後明問難。今此六行半宜分為三段,第一有兩行半先明說法之方,此是上長行所無也。第二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下有兩行,則頌上第一默來者聽也。第三若有難問下有兩行,即頌上第二難問者,除懶墮意此下有五行則頌上第一離惡,然上本有三,有今此五行之中,不頌第一與第三,唯頌第二。上第二中本有六,今正宜分為二,初有兩行半,先明離懈怠之惡也。次衣服臥具下有兩行半,則明離貪欲希望之惡也。我滅度後此下有五行是第三段,則明得果安樂之相自有二,初三行明離危苦義也。第二智者如是下有兩行,正明所得安樂相也。
法華義記卷第七
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八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安樂行品之餘
次明第三行,此行以離惡為體,有兩段者,即是長行與偈為兩段也。今且就長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離惡,第二當於一切眾生以下則明修善,若不修善無容離惡也。第三文殊師利以下明得果安樂之相也。今明離惡之中,凡離六種惡,一嫉妬也。二諂也。此人實能修善只自所悅人情也。三誑也。此人內心無有實行也。四亦勿輕罵學佛道者也。五若比丘、比丘尼下五行是不輕小乘學也。六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也。
當於一切眾生下是第二明修善,自有四種善,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也。二於諸如來下也。三於諸菩薩下也。四於一切眾生下也。
文殊此下是長行中第三,則明得果安樂之想也。
而說偈言此下六行是第二偈頌也。然上長行之中本有三段,今此六行偈頌亦分為三段,第一有兩行即得通頌上第一正明離六種惡也。第二是佛子說法下有三行,則通頌上第二修四種善也。第三第三法如是下有一行偈,則得頌上第三安樂相也。
次解第四安樂行,此行明以慈悲為體,就中亦有兩段,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今且就長行中自有二段,第一明行體,第二文殊師利以下,即明得果安樂相。又此兩段之中各有二,初段中二者,第一略明大慈也。第二從於非菩薩下廣明大悲,不聞即是昔日聞慧不成就,不知即是昔日思慧不成就也。不覺即是昔日修慧不成就,何以知之?下三句即釋也。不聞即釋上不聞句,昔日若能聞此三乘者,則聞義成就,正由昔日不聞,是聞義不成也。不信即釋上不知句,正由昔不信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是故不知同歸之理也。不解即釋上不覺句,若昔解同歸之義者,即便覺知無三之義也。
文殊此下是第二正明安樂之相,亦有二者。第一正明安樂之相,第二即釋。但初正明安樂相中自有二,第一先明人愛,第二從諸天下明天護也。是則如來經法在此人懷抱之內,是故人天常為法故則愛護人也。所以者此下是第二即釋安樂相,亦有二者,第一法說,第二譬說。又就此二段中各有二,法說中二者,第一先明此經是諸佛所護之祕藏,故第二文殊師利以下據難聞得者,明此經應可尊重也。文殊譬如強力轉輪聖王以下第二譬說。
釋安樂相亦有二者,即是兩譬,即為是兩段,即為上兩種法說作譬也。但初譬自有開合也。文殊如轉輪王見諸比丘眾下第二譬亦有二者,即開合為兩段也。但就合譬之中自三,第一正合,第二文殊師利下,即舉外譬帖,第三亦從文殊下結合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重頌,上長行之中本有二,第一正明行體,第二明安樂相。今此十四行半偈分為二,第一有四行正頌上明行體,第二十行半頌第二安樂相也。上行體中本有二,一者略明大慈,二者廣明大悲,今此四行只得通頌不可分也。
譬如強力此下十行半是第二,即頌第二安樂相,上有二,一者正明安樂,其中本有二,一者人愛,二者天護,今者都不頌也。第二即釋明安樂之義亦有二,第一是法說,其中有二,一者諸佛密藏,二者據得法之人,今者亦不頌也。唯頌第二譬說,但上兩譬各有開有合,今此十行半只宜分為二,第一有四行先牒頌兩家外譬,第二如來亦爾下有六行半,即牒頌兩家內合,初四行之中三行頌第一外譬,如有勇徤下一行即頌第二外譬也。後六行半中初如來亦爾下三行頌第一譬內合,次既知眾生得其力已,即有三行,即頌第二譬內合也。我滅度後但佛答中有四段,此下一行半是第三總結,勸修此四安樂行也。
讀是經者此下有二十一行半,是佛答中第四段,則通明得果安樂之相。然此中正明得三報安樂相,就二十一行半中自有四段,第一有一行先明現報得安樂也。第二不生貧窮下有三行半,則明生報得安樂,第三若於夢中以下十六行,明得後報安樂,第四一行總結三釋也。就第三今據夢裏,後報之相中有五種,第一一行半先明聽佛說法,第二明自見自身為人說法亦有一行半,第三又見諸佛此下六行半,則明得佛受記說法,第四又見自身此下一行半,則明行佛果之因,第五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五言偈五行,明得佛果也。然就此第五得佛果中,則有二意,初一行先牒舉前四夢,第二後有四行正明得佛果。第一先牒舉四夢者,初兩句至聞法來,則舉上第一夢也。為人說此三字即為舉上第二夢也。常有是好夢此句,則總舉第三第四夢也。又夢作國王下四行,是第二正明得佛果,若後惡世中此下一行,是第四總結三報也。
從地涌出品第十四
此品名未應在此,只應在一問答後,文句少,故寄在品初。從後得名,故言涌出品也。凡有十四品半經是第二正說,自分為兩段,前有十二品經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自此下入分別功德品中半品以來有兩品半經,是正說中第二段開近顯遠以辨果義。明因辨果一段之中各開為四,今此中有四者,第一從此品初竟當精進一心偈以來壽量家別序,第二從爾時世尊說此偈以下竟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略說開近顯遠動執生疑,第三爾時彌勒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下盡品,明大眾懷疑致請,第四從壽量品初入分別功德品一品半以來廣明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今就此四段之中前一後一各開為三,中間兩段別開為二。今者第一別序中有三者,第一又減兩紙許詺為開發序,第二彌勒菩薩以下有一紙餘名疑問序,第三佛告彌勒以下名為述勸序。今先就開發序中有二,第一是開發所由,第二佛說是時下正明開發。所以言開發緣由者,由他方分身佛侍者菩薩請求流通,佛只言:我娑婆自有菩薩能流通,不須汝等,因此發踊出所由。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二階,就開發緣由有二者,第一先明他方菩薩請求流通,第二佛答也。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此下是第二正明開發,就中亦有二者,第一經家序菩薩踊出之相,第二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下,明踊出菩薩與佛往復問答。今就經家序踊出之相中自有八階,第一敘列踊出之相,第二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以下,敘菩薩形相也。第三先盡在此下敘菩薩從來之處也。第四是菩薩聞釋迦所說音聲從下發來下經家敘踊來所由,由釋迦語他方菩薩道不須汝等,我娑婆自有菩薩能流通此經,既聞此語所以踊出來,第五一一菩薩下是經家敘踊出菩薩眷屬,第六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中下,明踊出菩薩既出之後三業供養也。第七是諸菩薩從初踊出下經家敘踊出之時經劫數,第八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下經家敘四眾遍見諸菩薩也。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下,正開發敘中本有二,從此下是第二明踊出菩薩與佛問答有四,即成四段可解也。
爾時彌勒菩薩,此下是第二疑問序,就此疑問序中亦有二,第一明彌勒菩薩自問釋迦,第二問他方分身佛下明菩薩自問分身佛。就彌勒問中自有二,第一經家敘彌勒欲問之意,第二正明說偈問。就此十九行半偈正問中自有三段,初一行偈未正問先逆請佛答,第二是從何所來下有十三偈正問,第三餘有五行半結請也。第二十三偈正問中有二,第一兩偈問踊出菩薩人身,第二十一偈問踊出菩薩師也。就兩偈問人身中有二意四文,第一是從何所來一句問其從來處,第二以何因緣集一句問何所以聚在一處同時而出,第三巨身大神通下一行一句讚歎此菩薩結第二問也。第四為從何所來一句結第一問也。一一諸菩薩下十一行第二問此菩薩師為是誰?就中有二者,先有九偈牒菩薩眷屬多少,從六萬恒河沙至但已無眷屬,第二是諸大威德下有兩行正問覓踊出菩薩之師也。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此下有五行半偈,是正問中第三結請也。
爾時釋迦佛分身諸佛以下疑問序,中有二,此下是第二問,分身佛下菩薩自問分身,此中即答問為兩階也。
第三述勸序中有二,第一釋迦告彌勒善哉以下正述彌勒能問,第二勸信。勸信中長行偈為二,就長行中自有二,初汝等當共一心下,正勸信只言不受外邪名被精進鎧,自守善道名發堅固意也。第二出所信之理自有二,初有兩句欲明開近顯遠之義,次有三句欲顯三世神通益物也。如來今欲顯發者,此明開近,明八十年佛非是實佛,宣示諸佛智慧者,明顯遠義,即是復倍上數也。後三句者諸佛自在神通之力,此明如來過去神力益物,諸佛師子奮迅之力,此明如來現在益物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此明如來未來益物之力。此中密明此三種義端至壽量中方顯此義。
爾時世尊以下勸信中第二偈頌有四行便為四意,初偈勸精進,第二偈勸信,第三偈誡莫生疑,第四偈誡一心聽也。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此偈第二略說壽命長遠動執生疑,就此段中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就長行中自有二段,上彌勒問有三階,初一偈逆請說,第二十三行正問,第三五行半結請也。今唯答第二階正問,就正問中本有二,第一兩行偈問踊出菩薩人身,第二十一行問其師為是誰。今先答第二問,問中本有二,初問眷屬多少,第二正問師。今不答第一,唯答第二師為是誰?佛今答言:只我是其師也。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以下追答第一問,問其人身上本有二意四文,今不答下二階,娑婆世界之下答第一問,上問言:是從何所來也?阿逸多此下,即答上第二問,上問言:此諸菩薩以何因緣集在一處同時踊出?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段,今此八行半頌上二段而文成三段,一行三句頌第一我是其師,次二行三句頌第二答人身,次志念力堅固下四行通頌前兩段也。就第二二行三句中有四,與彌勒相應也。依止是世界一句答第一是從何所來也。常行頭陀事下一行答第二以何因緣集也。如是諸子等下一行答第三讚歎諸菩薩。在娑婆世界下半行頌答第四為從何所來句也。
爾時彌勒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下是第三明大眾懷疑致請。就此段中有二者,第一經家敘大眾有疑,即白佛言,此下是第二正請,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就長行之中自有二,第一明疑,第二正請。又就此兩段中各開為二,明疑中有二者,第一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下先法說明疑,第二作父少子老譬譬說明疑也。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此下是第二正請,亦有二者,第一彌勒自述已解,第二然諸新發意此下正明為未解者請。
而說偈言此下十四行偈,頌上正懷疑請來,上本有二,一者明疑,二者正請。今就此十四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十一行偈頌上疑,第二我等從佛聞此下三行,頌上正請。但上疑中有二,一者法說明疑,二者譬說明疑。今十一行偈中亦分為二,初有五行頌法說,後餘有六行頌譬說,我等從佛聞此下三行是偈中第二,即頌上長行中第二正請,但上正請中本有二,一者明彌勒自述已解,第二正為未解者請。今此三行亦分為二,初有半行偈,頌第一明彌勒述已解,第二餘有兩行半頌上第二正為未解者請。
如來壽量品第十五
此品明如來壽命以塵沙為量,故言壽量品也。自此下竟入分別功德品半品以來是第四段,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就此第四段中,亦有三段者,第一即此一品正廣明壽命長遠,第二分別功德品初一段長行總為時眾授記,第三彌勒說偈頌佛長行示同領解。又就此三段之中增一明義,第一段中有二,第二段中有三,第三段中有四,今且就第一正廣說中有二者,第一明緣起,第二是正廣說。今就緣起中自有三階,一者汝等當信如來誠諦之語下明如來先作三過誡勅,第二爾時菩薩大眾下明彌勒等四過奉受如來之命唯願說之,第三爾時世尊下明如來又重誡勅也。
一切世間此下竟品是第二正廣說壽命長遠,就中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段。今且就長行之中自有二,第一是法說明長遠相益物,第二譬如良醫以下訖長行是譬說,今且就法說之中應有四段,但文略唯有三段。今玄出第三段,故為四段。何以知此?下譬中及偈中盡有,是故得知,長行中應有第三段也。四段名字者,第一明釋迦如來過去世中神通益物,此即是上述勸序中言諸佛自在神通之力,第二從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以下,明如來現在中神通益物,此則是上諸佛師子奮迅之力,第三應明如來未來世中神通益物,此則是上諸佛威猛大勢之力,此是法說中所無者,今者玄出應下譬中及偈中有。第四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下通三世隱顯,明益物不虛妄止物誹謗之心,就此四段中各有三文。今且就明過去世神通益物中有三者,第一明應身成佛壽長久但惑者謂言近,即是開近義也。第二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下,明應家之本身壽命長遠之相,即是顯遠義。第三自從是來下正明過去世中神通益物。就此三段中增一明義,第一有一,第二有二,第三有三也。今者言一切世間皆謂今釋迦出釋氏宮此下是第一明成佛實久但惑者謂近,此第一段唯一不開也。
然善男子此下是第二明應家之本,已自成佛以來久遠之相,就此第二自有二,第一先法說明壽命長遠,第二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以下,明為壽命長遠作譬。就此譬中有三,一者先開長遠之譬問彌勒,第二彌勒即答佛是長遠,第三佛結合長遠之譬也。自從是來我常在此此下是第三正明過去世中神通益物,就此第三段自有三重,第一明過去益物之處,第二於是中間以下明過去益物之名不同,第三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以下正明益物。又就此三重各有三階,第一明益之處中有二者,第一言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此別的出益物之處,第二言亦於餘處百千萬億下訖導利眾生,此下總出餘處益物。第二過去益物之名不同中有二階,一者言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正出過去益物之名不同,則言然燈定光只是釋迦,第二言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此則釋所以名字不同意,正以方便利益眾生,是故有名字不同耳。從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以下第三正明益物,就中有二者,四意合為兩雙即作二,初明感應相關,後正明形教益物也。今初雙中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此明即是感應之機,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者,此明即是照機之智也。第二雙者,初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下先明形益物,此明現生益物,亦復現言當入涅槃,此明現滅利益也。從又以種種方便說下明教益物,初正明說法不同,次能令眾生發歡喜心者明得益也。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以下是第二段明如來現在世神通益物,就此中亦有三階,第一減四行,先明王宮不生而現生,仍道第二如是我成佛來甚大久遠以下明雙樹不滅而現滅,中間第三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以下,明現生之後應滅之前神通益物。又就此三階之中各有四重,第一明不生現生中有四者,第一明見眾生有感生之機,第二明如來現生,第三明而實不生,第四釋所以不生而現生意也。
今者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此是第一明見眾生有感生之機,只由機樂小法德薄垢重,眾生感佛出世。從為是人說我小出家得三菩提此第二明如來現生。從然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此是第三明而實不生義。從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下此是第四,釋所以不生而現生者只為教化眾生故也。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此下是第二明釋迦如來現生之後應滅之前中間神通益物,就此中亦有四者,初一行半明教益物,第二或示己身以下明形益物,第三諸所言說下一句結教益物不虛,第四所以者何下通釋形教兩益物。又就此四階之中第一第二第四各自有兩階,第三不開也。第一教益有兩階者,第一言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此總門明教益物,吐言陳教皆是利益於物,第二言或說己身此下二句據別門明教益物,或說己身者說己身為他身,或說他身者即說他身為己身,何者?今言或說己身即說己為他,故知我此丈六之體是燃燈如來家之分身,故此身非是我有。或說他身者,即說他身為己身,故知寶塔品所明十方分身諸佛,皆是我有也。第二形益中有兩階者,第一或示己身等兩句明事家之身,即是正報,第二或示己事等兩句明身家之事,即是依報也。今者第一或示己身者,或示自己身為他身,故如此國土人物八部大眾然皆釋迦所化眾生,法主應是釋迦,而法座上者遂是無量壽佛,此即示己身為他身,或示他身者,即是示他身為己,故如西方國土人物四眾皆是無量壽佛所化之眾,但法座上應是無量壽佛,而法座上者遂是釋迦形容,此則是示他身為己身,皆明變他為己、變己為他也。或示己事此下兩句是形益中第二明身家之事,或示己事者,此則示己事為他事形,故如西方無量壽佛自應有西方天龍八部聽法,而彼佛眷屬皆是釋迦眷屬弟子。或示他事者,釋迦自應有眷屬,而眷屬皆是無量壽佛眷屬,此則是示他事為己事也。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此是第三別結明教益不虛,唯此第三不開。
所以者何?自此下是第四通釋形教兩益,就此釋中自有二,一者先釋形益,二者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下釋教益。就釋形益中自有三階,一者明如來見眾生有感形機,二者明所以見機之意,第三正釋形益不虛也。言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此先明如來見三界眾生有感形之機相,從無有生死此下有二句是第二階,明如來所以能見機之意,以無人法過患故分為二,前有一句明人家生滅法不可得,後有一句明生滅法家人亦不可得也。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是第一如來久已斷於生因,云何有生?若必有生可應有死,生既無有,云何有死?此就一世為論。若退若出者,死即是退,生即是出,既無有死,云何更生?此兩句就隔世為談也。前一無有句皆冠在四字上也。亦無在世及滅度者,此一句明生滅法家人亦不可得,者者只是行人也。非實非虛非如非異此四句是第三階,正釋形益不虛,非實者既應有生滅,云何是實?非虛者為物生滅實有利益云何是虛?非如者如是實際既應有生滅云何是如?非異者生滅得益云何是異也?
不如三界此下是第二釋教益不虛,亦有三階。第一有二句明如來能見應有感教之機,第二出眾生機相不同,第三明說教利益亦異也。第一二句者,初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此則將明如來見機無異,以三界不見機人形如來,次言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此句正明如來能見機。以諸眾生有種種性以下第二出眾生機有性有欲有行有憶想,皆是感教機不同。從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以下,是第三正明說教利益亦異也。如是我成佛以來甚大久遠,就現在世明如來神通益物本有三,此下第三明不滅而現滅,亦有四重,第一言如是我成佛以來竟常住不滅,此明王宮生非實生,久以成佛以來云何是實生?第二從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就壽命今猶未盡此下明不滅,第三言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下竟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正明現滅,第四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以下此釋所以不滅而現滅之意,只為利益眾生。就此釋中自有四階,一者正釋所以現滅之意,由眾生見如來久住於世不種善根,貪著五塵六欲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為此義故所以現滅。第二階從是故如來以方便說下訖如來難可得見歎佛世難值之意,第三斯眾生等聞如是語此下是明現滅得利益之相,第四從是故如來雖不實滅下總結現滅之意也。就此四中第一有二重,第二有三重,第三第四階不開也。第一有二重者,初所以者何下二行明若佛久住,明不生善生惡,第二若見如來常住不滅下明生慢不生敬也。就第二歎佛世難值中三者,初是故如來以方便說下一行,正明佛世難值,第二所以者何下一行半,舉惡人不值佛來釋難值義,第三以此事故下結難值也。下二階不開可解也。明眾生見如來久住於世不種善根,此下應有未來神通益物,文句略無,今且玄推,作第三未來一段為下譬作本。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下法說中本有四,此下是第四明如來通三世隱顯益物不虛妄,亦有三段者,第一諸佛如來法皆如是者,先會諸佛道同,第二為度眾生此一句明諸佛施教意,正明諸佛三世言教皆為度脫眾生故,第三言皆實不虛此一句正明不虛也。
譬如良醫此下是第二譬說也。就中自有二,第一開譬,第二合譬也。今先明開譬之中有四,即為上法說四段作譬,但文句闕略而已。第一二行半為過去神通益物作譬,第二諸子於後以下二十一行為第二現在神通益物作譬,第三其父聞子以下一行為第三未來神通益物作譬,第四善男子於意云何下一行半為第四通三世益物不虛妄作譬也。
就上過去神通益物中本有三,今不為前二階作譬,唯為第三階作譬,上第三階中自有三重,今亦不為前二重作譬,唯為第三重作譬也。何者第一明應成佛實久而惑者謂近,今者不為此作譬也。第二即明真實成佛來久相,其中自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明成佛來久自有三階,一者作譬問彌勒,二者彌勒答,三者如來結答。亦不為作譬,故前兩階不為作譬,唯為第三階明過去世神通益物作譬,上自有三段,第一自從是來先明過去益物之處,其中自有二階,一別、二總,今者亦不為此作譬也。第二出過去時益物之名不同,其中自有二階者,正明益物之名,二者釋所以名字不同利眾生故,此二階今者亦不為作譬,故前重皆兩不為作譬也。第三從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下正明利益,今者有兩行許正為此作譬。又上文中本有四意合作二雙,今者作四段作譬,譬如良醫智慧聰達者,為第二照機智作譬,上云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也。明練方藥善治眾病者,超為第四教利益作譬,上云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令其發歡喜心。今言明練方藥者,明如來妙達十二部經文,即是明練方義也。又洞識十二部經下之理,即練藥也。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者,追為第一感機作譬,上言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也。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者為第三形利益作譬,上有二句先云隨其所應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此明現生利益,今不為此作譬也。二言亦復現言當入涅槃,此明現滅利益,今言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者,正為此作譬也。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此下為上第二段現在神通益物作譬,上本有三段,初先明不生而現生,次中間明神通益物,此明不滅而現滅。今為三階作譬,第一一行半為第一作譬,第二諸子飲毒以下為第二作譬,第三餘失心者以下為第三作譬也。上不生現生中本有四義,第一明見眾生有感生之機,第二明如來現生,第三明而實不生,第四釋不生而現生意也。今唯為前二階作譬,今言諸子於後飲他毒藥下為第一見感生機作譬,上言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今言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者,明眾生昔日已逕受如來正化,棄背之後遇惡知識受邪見教,各飲他毒藥廣起煩惱業如藥發也。後輪轉三途如宛轉于地也。是時其父還來歸家,即此為上第二階現生作譬,上言為是人說言我少出家得三菩提也。不為第三第四作譬也。
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此下為現在中第二明現生之後應滅之前中間神通益物作譬,上本有四段,一者明教益,二者明形益,三者結明教益不虛,四者釋形教兩益,今唯為前三段作譬,不為第四釋形教兩益作釋,今者不次第也。初二行半為第二形益作譬,從父見子等苦惱如是已下追為第一教利益作譬,從其諸子中不失心者下為第三結教利益不虛作譬也。今先為第二形利益作譬,但上本有二階,第一明或示己身等兩句明事家之身,次或示己事等兩句明身家之事,此中自有三文,第一諸子飲毒或失本心下明意業歡喜,第二拜跪問訊下明身業致敬,第三我等愚癡下明口業請也。今通為上二階作譬也。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以下,倒為第二教利益作譬,但上本有二,初言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此總用教益,今先為此作譬竟皆悉具足也。然法相有名,譬如色也。有體相,即如香也。此有義理,則如美味也。故如苦集滅道等名為名,三苦為苦業,煩惱為集,三心滅處名為滅,戒定慧等名道,如是等名為體,逼惱故名苦,招集故名集,本有法還無名滅,通物故名道。如是等名為義也。擣篩和合此下即為上教益中第二階作譬,上言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是苦是集等即搗也。苦應知等如蓰也。苦我已知等如和合也。其諸子中不失心者,此下為上第三結教益不虛作譬,上言諸所言說皆實不虛也。
餘失心者此下為上現在益物中第三不滅現滅作譬,上本有四階,第一明王宮生不生,第二明滅不滅,第三明而現滅,第四釋所以不滅而現滅之意。今不為前三階作譬,唯為第四階作譬也。上釋中本自有四,第一見佛在世時不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第二歎佛世難值,第三明現滅有利益仍生恭敬然種善根,第四總結現滅之意。今唯為前三階作譬,不為第四總結作譬也。今第一減三行為第一作譬,從父作是念以下五行餘為第二歎佛世難值作譬,第三是時諸子聞父背喪以下四行為第三仍生恭敬生善作譬也。今者增一明義,第一有二,第二譬有三,第三有四也。第一譬有二者初餘失心者見其父來下一行半,正為見佛在世不生恭敬不生善作譬。第二所以者何下一行餘,釋不生善意也。就第二譬中有三,第一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以下二行餘,正為佛世難值作譬,第二即作是言下二行,為方便唱滅作譬,第三言作是教已復至他國下一行,正明雙林入於涅槃作譬。而諸弟子由未決定生涅槃之想者無異諸子見父至他國猶生未死之想,亦至聞使來方生死想,無異諸弟子見焚身之後分身舍利決定生於涅槃之想,遣使還者相傳解言,只用如來滅後八斛四斗舍利為使也。就第三仍生恭敬生善譬中有四者,第一是時諸子聞父背喪下一句總明苦惱,第二而作是念若父在者下一行明憶父在時利益,內合可解,第三今者捨我遠喪他國以下一行,別明失父故憂惱,第四心遂醒悟下一行餘,正為生善作譬也。
其父聞子悉已得差此下即是第三義為未來世中神通益物作譬,上所無玄出者也。此中亦有三段,第一先明如來見未來世中眾生有感佛出世之機也。第二即明如來應生,則言尋便來歸是也。第三咸使見之,此正明未來世中利益之相作譬也。
諸善男子於汝意云何以下是第四段,即為上第四明如來三世隱顯益物不虛作譬也。
佛言我亦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此中略不合第三譬,唯合餘三也。今先合第一譬上開譬本有四,我亦如是一句合第一譬如良醫智慧聰達也。從成佛以來無量無邊以下合第四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譬,不合第二第三譬也。上第二言明練方藥善治眾病,第三言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也。為眾生故以下合第二現在神通益物譬,譬本有三,今不合第一第二譬,唯合第三譬不滅而現滅也。就此第三譬中自有三,第一明見佛時不生恭敬,第二明佛世難值,第三明現滅仍生恭敬,今唯合第二佛世難值譬。就中自有三階,第一父作是念以下明佛世難值,第二即作是言下明唱滅,第三作是教已下正明入涅槃也。今唯合第二唱入涅槃階,不合第一第三階也。亦無有能此下,即合上第四益物不虛妄譬也。
而說偈言此下有二十五行半,第二偈頌亦分為二,初有二十行半頌上法說,次如醫善方便下有五行頌上譬說也。但上法說之中文有二段義作四段,今二十行半亦分為四段,初有兩行頌上過去世中益物,次有三行頌上現在世中益物,次有十四行半義頌上未來益物,次一行頌上通三世益物不虛妄也。但上過去中本有三,今不頌第一惑者謂近也,今初一行即頌第二正明成佛來久相,次一行頌第三正明神通益物也。但上第二長遠相中有法說譬說,今此一行唯頌法說,次一行頌上第三正明神通益物,上有三,一者明化物處不頌也。二名字不同亦不頌也。唯頌第三正明利益,上本有二,一者感應相關今不頌,唯頌第二正明利益。正明利益中本亦有二,一者形益今不頌也。唯頌教益。但上教益之中本自有二,一者正明教益言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今上半行頌此也。二明教稱眾生言能令眾生發歡喜心,今下半行頌也。為度眾生故此下三行頌上現在益物,上有三段今不頌第一不生而現生四階,不頌第二正明神通益物之相四階,今唯頌第三不滅現滅段也。但上本有四階,第一明王宮生非實生,第二明滅非實滅,第三明而現唱滅,第四釋所以不滅而現滅意。今不頌第一第二唯頌後二階,為度眾生故下兩行頌第三現唱滅度,從眾見我滅度下一行頌第四釋,上本有四,今唯頌第三眾生見滅度乃至恭敬之心也。眾生既信伏此下有十四行半,即義頌未來也。今判有四段,初有五行半,先明如來未來三過出世,第二一行出未來益人之處,第三七行釋疑,第四一行舉如來壽命長遠結也。第一三過出世者,初行兩行半,一過出世,餘國有眾生下一行半又明一過出世,從我見諸眾生此下一行半復明一過出世也。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下一行第二即出未來益人之處也。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下七行是第三釋疑,疑無淨土就中自有四,第一兩行正明劫盡而淨土不滅,第二諸天擊天鼓下一行明三寶常在,第三我淨土不毀下二行明罪人不見,第四諸有修功德下二行,明有福人常見也。我智力如是下一行第四舉如來壽命長遠結也。汝等有智者此下一行,頌上第四不虛也。
如醫善方便此下五行頌譬說,就中自分為二,初一行頌開譬,次四行頌合也。但上有四譬,今略不頌第三也。今一行之中,初一句頌上第一譬也。為治狂子故下兩句,即頌上第二譬也。無能說虛妄一句,即頌上第四譬不虛也。我亦為世父此下四行頌合譬,亦略不頌合第三也。初半行頌上合第一譬也。為凡夫顛倒下有兩行半,頌合第二也。每自作是念下一行,頌合第四不虛也。
分別功德品第十六
此品中分別聞法華經所得功德多少,故為品目。自明果中第四段廣明壽命長遠,斷疑生信自有三段,第一正明長遠,第二總受記,第三彌勒說偈以下明示同領解。今此下是第二受記就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經家敘時眾聞說壽量得解之相,第二正受記,第三正經家述諸天供養之相也。
於時世尊此下是第二正受記,就正受記中自有三種受記,第一舉增道授因地記,第二舉損生授果地記,第三授外凡夫發心記也。但授因地記中,凡有六種記,即是授六地記也。第一得無生法忍,此明住前菩薩聞說法華經佛命長遠之相,進得登初地,始出凡界冥會無生,以初得故受無生之名,是故十地經歎初地菩薩言生在佛家,種性無可機嫌,即結言以不動法故。二得聞持陀羅尼門者,此明初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二地,陀羅尼者,外國之音,此間言總持。三得樂說無礙辨才者,此明二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三地。四無量旋陀羅尼,此明三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四地,旋陀羅尼者,是周遍總持。五能轉不退法輪者,此明四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五地。五明不退,六能轉清淨法輪者,此明五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六地,六地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光明現在前,如此法門頒類不同者,此為復依估,各舉一種法門配六地也。
復小千國土下此是第二寄損生授果地記,所言果地記者,此中皆舉果以明損生,此是但人解此損生不同,今且就一家所習,從七地至金剛心,凡有九品作損生之義,但煩惱是生因,七地以上果報無有期限難可得判,只就斷煩惱品數百千萬種,今就一種作義。從七地以上至金剛心斷煩惱凡作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也。中上、中中、中下也。下上、下中、下下也。何者?七地所斷者作二品上品上中品,八地所斷者作二品上下品中上品,九地所斷者作二品中中品中下品,十地所斷作二品下上品下中品,金剛心所斷者作一品下下品,此九品煩惱皆得生,故言九生也。若依十地解忍者,地地之中各有三忍,今欲消此經文,故七地以上各有三忍,六地菩薩聞壽量之說得登七地下忍,即斷一品煩惱,所餘八品為八生作因,故言八生當得菩提。七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得登七地上忍,于時即斷一品煩惱即損二品生,即七生當得菩提。七地上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八地下忍,于時即斷一品煩惱已損三品生,餘有六品煩惱,即是六生當得菩提。八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八地上忍,于時即斷一品已損四品生,餘有五品即是五生當得菩提。八地上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九地下忍,于時即斷一品煩惱已損五品生,餘有四品即是四生當得菩提。九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九地上忍,于時即斷一品已損六品生,餘有三品煩惱即是三生當得菩提。九地上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十地下忍,于時即斷一品已損七品生,餘有二品煩惱,即是二生當得菩提。十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十地上忍,于時即斷一品煩惱已損八品生,餘有金剛心所斷一品煩惱,即是一生當得菩提。但文句略,故從八生仍超至四生也。
復有八世界此下是正授記中,第三授外凡夫等記攝退墮人也。
佛說是等菩薩得大法利時自此下竟長行是授記段中第三段,此明經家述于時天眾設種種供養之相也。
爾時彌勒即說偈言此下有十九行偈,是第三彌勒說偈頌佛長行,即是領解之義。就此領解中自有四段文句,初有兩行是第一先稱讚時眾得解壽量故歡喜,第二或住不退地有九行頌佛長行正是領解之義,第三雨曼陀羅有七行,明彌勒自述于時事,不頌上長行。有人言:頌上長行上是出經者述取于時供養之相,佛爾時無言無說,不容用彌勒偈頌經家語,佛名聞十方一行,是第四歎佛結領解也。或住不退地此下有九行是第二正頌佛長行,正是領解之意。上佛正授記中本有三,一者授因地記,二者授果地記,三者授外凡等記。今就此九行自分為四段,第一或住不退地下有三行,即頌上第一授因地記,第二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下有四行,即頌上第二授果地記,第三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下有一行,頌上第三授外凡中發心記,第四言世尊說無量下一行,總結授記此不頌上也。雨曼陀羅此下有七行是第三彌勒自述于時事也。佛名聞十方此一行是第四歎佛結領解也。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自此下十一品半,是第三大段流通說。前言流通中有二,從此下竟妙莊嚴王品十品半,是此第一化他流通,第二餘有普賢勸發品,是自行流通。前又解言:兩流通中各開有三,今且就化他流通有三者,第一從此下竟常不輕品三品半經,歎能流通者勳深報重,以命覓通經之人,此即命下方菩薩,但下方諸人未被前命故。第二即是神力品中初五行一文即是下方之徒堪通經者受命。第三從神力品中,佛於文殊師利大眾前出廣長舌下盡妙莊嚴王品凡有六品半經,正付屬文。就此三段中第一第三各開為三,中間不開,且明第一段中有三者,第一此半品就因門命覓通經人,第二隨喜品舉因果命覓通經人,第三法師功德及常不輕此二品單舉果命覓通經人,何以得知?此品中明聞經功德,聞經功德即是因,後二品明得六根清淨,即是果也。隨喜功德品中,明格量聞經功德,亦明得人相具足,故得知因果雙明。就此三世段中各有二,且明第一段中有二者,第一就佛在世明四品人聞經功德,第二就佛滅度後明五品人聞經功德。今者就第一先明佛在世四品人者,即作四段,第一品人中自有長行有偈頌,下三人皆無偈頌。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此是第二品人也。何況廣聞是經,此是佛在世第三品人聞經功德也。阿逸多若男子女人聞我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是佛在世第四品人聞經功德也。
又復如來滅後自此竟品,是第二就佛滅後明五品人聞經功德,自有長行與偈為二,就長行五品人中,唯初第一品人明聞經直起隨喜心不生誹謗而已,此人功德最劣又不格量直有長行又無偈頌,留此第一品人將入隨喜功德品中,格量國城布施乃至教化一切眾生皆令得四果,由自不如此第一品人聞法華經起隨喜心,此義至隨喜功德中當更明也。第二何況受持讀誦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此是第二品人聞經功德,此不道用頭實戴如來行,只言尊重如來無異頭頂戴也。第三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此下是第三品人聞經功德,第四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下,是第四品人聞經功德,第五若人讀誦受持是經下,是第五品人聞經功德。
第二偈頌頌長,行不頌第一品人,此下十九行半偈分為四段,第一五行半偈頌上第二品人,若能持此經者,此下三行頌上第三品人,若有信解心此下又有三行超頌上第五品人,況復持此經兼持戒,此下有八行追頌上第四品人也。
隨喜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中格量聞法華經生隨喜心,所得功德多少仍為品目也。第一命通經人中,本有三段,上半品以就因門命覓通經之人已竟,此品是第二雙就因果門命覓通經人,下餘有法師功德及常不輕二品,是第三單就果門明通經得六根清淨之報,以命覓通經。本言三段中例開為二,此品中有二者,第一是彌勒問,第二是如來答。今彌勒所問者,即是上分別功德品中明佛滅度後五品人中第一最下品一人。上言又如來滅後有人聞此經而不毀起隨喜心,此人既未被格量,今開彌勒問端,是故將此人來此品中格量其功德,彌勒今者正問出此人。又就此兩段各有二問,中二者長行與偈為二可解,佛答二者亦以長行與偈為二,但佛答長行中格量五品人功德即成五段,從初下有三十二行半,從初人明五十人展轉相教,最後第五十人聞法華功德無量,何況最初人功德,第二品人故來詣僧坊功德無量,第三人明於講處勸人坐聽得果報之相,第四品人又在於會外勸他人往聽,第五品人能專心聽法,復能為他人說法。
就初品人中自有六階,第一先比次取第五十人,第二誡令諦聽,第三舉五十人問彌勒,第四彌勒答,第五佛會通,第六結答。況此人功德,但止五十人為數,五十人相教不同有三種,一者轉勝,二者平等,三者轉不如。今就此三中有難有易,轉勝者難得,平等者希有,唯有轉不如者多。今從多論聞五十人中最後者不如,此人功德已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數,何況最初聞經者起隨喜之心?此意正答彌勒問。從阿逸多其第五十此下是第二階將欲取第五十人格量,況出最初人?誡彌勒令諦聽。從若四百萬億此下是第三階,作財法二施所得功德問彌勒,明施主用珍寶布施四生眾生,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珍寶。又教化若干眾生皆令得四果,此施主由自不如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難者言:四生眾生蛇蚖等,云何有髮白面皺之相?復云何今已乘車乘著瓔珞?舊解言:假設此等眾生一時變成人,然後用珍寶布施,既施之後,次復能教化令得四果,所以言如此然由不如聞法華經起一念隨喜心。解釋言:此人雖頓捨國城,復令得四果,此即是世間果報不免生死。今此人既聞法華經所說五百由旬應度佛果妙極應往,此人于時起一念決定一心離此生死求彼佛果,如此功德實廣。然菩薩本以自行為端,化他為首,發心度五百由旬遠求佛果。然化他之心令六道眾生離五百險難同得圓極妙果,是故此心深廣實,非施國城四果格量也。又聞此法華經植福無此,具六根清淨勝妙果報非算可數。問者言:昔日三乘中菩薩以自發廣化之心起遠求之意,若爾今昔何殊耶?解釋者言:昔日菩薩止言斷除正使及習氣仍得究竟,今日方便更明險難遠長應去應度,是則昔日自行化他兩行不成,今日自行化他兩行成就,不可用昔之短狹,類今日之廣長也。從彌勒白佛言下是第四也。如來即會此人功德,從佛告彌勒我今分別語汝下是第五也。從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下,是第六佛結答,況此人功德也?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此下是第二人功德,前一人正是格量也。此下四人皆是廣出也。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此下是第三人也。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此下是第四人明在會外聞說法華仍勸往聽也。阿逸多汝且觀是,此下是第五人也。
而說偈言此下十八行偈是答中第二,頌上長行中五人,初有九行頌第一人,次有五行超頌第四人也。次有兩行追頌第二人也。次有一行頌第三人,次有一行頌上第五人也。但上第一人中本六階,今九行中不頌第四,今初一行半頌第一先比次取第五十人也。最後人獲福此半行,頌第二誡令諦聽。如是大施主下有五行,即頌上第三舉財法二施問彌勒也。既不頌第四彌勒答佛,故從最後第五十此一行,即頌第五如來結會也。如是展轉聞此一行,即頌上第六結答也。若有勸一人此下五行,仍超頌上第四人也。若故詣僧坊此下兩行,追頌上第二人也。若於講法處此一行,頌上第三人也。何況一心此一行,即頌上第五人也。
法師功德品第十八
此品中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五種法師功德,是故經家仍為品目也。此下兩品是第三段,單據果門中命覓通經人,就中亦有兩段,第一此品正明據果命覓通經之人,第二常不輕品,即證此果報不虛也。今且就此品中自有二段,第一先總明聞經得六根清淨果報,第二廣別出六根清淨之相。從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下是眼得八百鼻得八百身得八百,三八二十四合,即是二千四百功德也。次耳得千二百舌得千二百意得千二百合,即是三千六百。就前合成六千功德,此六千功德皆是舉因目果,眾生起善不出三業十善。十善有二,一者止善,二者行善。今且就止善作論,此十善修習之法皆互相顯助,何者故?如持不殺戒為首,次修餘九善助成,乃至持正見作頭,餘九助成,如是更互相助,仍成百善。然此百善便立菩薩之意有四百,何者?自作百善一百也。教人行百善二百也。隨喜人行百善三百也。又讚歎人行百善四百善也。然此四百就五種法師上作,但就受持法師亦有四百善,何者?自受持、教人受持、隨喜人受持、讚歎人受持各一百,此即是四百善。讀經之時亦有四百善也。誦經之時亦有四百善也。解說亦四百,書寫亦四百,是則四五二十,即是二千功德也。然菩薩位心欲令萬行皆進,有下品二千,次修中品二千也。次修上品二千也。便成六千功德,此六千功德共得感一根如似五戒共得人身,但欲示自行化他功用顯昧配於六根,三根自行化他功用不如,三根自行化他功用勝,是故三根各得八百,三根各千二百也。論云:金銀無香金剛無味,今云何言金銀諸珍聞香悉能知?解釋云:但聞藏香,即知有金銀也。今此持經果報不可思議,如似一切知人六根竝用眾塵俱知。
常不輕品第十九
此品中明如來昔日為菩薩時,為四眾說同歸之義,記四眾得佛常說不輕之言,四眾仍號此菩薩為常不輕,是故仍為品目也。單舉果命通經人,中有兩段,此品是第二,舉不輕現得果報證不虛也。今就此品中大判有二段,一者長行,二者偈也。今就長行中有五段,第一舉是非相形命覓通經人,第二先談事本也。第三正明本事也。第四歎經,第五因此仍勸人受持也。今言舉是非者,若有謗此經之人得惡報,如上火宅偈末所述也。若能通經者得六根果報,如上法師功德品所明也。得大勢乃往古昔此下是品中第二段先明事本,二萬億威音王佛爾時有一菩薩此下是第三段正明本事也。今就此中自有二,第一先明行善惡二因,第二是比丘臨終以下明得善惡二果。今明行因之中善惡相間自有六階,第一先明常不輕禮拜記人當果行善因也。第二明惡人行因,從四眾之中是也。第三明此菩薩行善因,從如是經歷多年下是也。第四又明惡人行惡因,從說是語時下是也。第五又明此菩薩行善因,從避走遠住下是也。第六又明惡人行惡因,從以其常作此語故下是也。是比丘臨欲終時以下是第二明得善惡二果,此中自有二,第一先明善人得善果,即是常不輕也。第二明惡人得惡果。就此二重中各有二,就第一明得善果中有二者,第一先明得果,第二仍會通古今也。且就明得果之中自有六階,一者先明具聞威音王所說二十千萬億偈故,即得六根報也。第二得是六根清淨已下,明得更增壽教化眾生果報,第三命終之後下明又值日月燈明佛,第四以是因緣下明值雲自在王佛,第五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下明又值千萬億佛說法華,第六從功德成就當得作佛下明得作佛也。得大勢於汝意云何,此下是善果中第二會通也。得大勢彼時四眾,此是第二明惡人得惡果,就中亦有二,初作三重明得惡果,第二仍會通也。三重明得惡果者,第一先明不值三寶也。第二從千劫下正明得惡果也。第三從畢是罪已下仍得妙果,是則顯菩薩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正由常不輕菩薩為化外緣故也。得大勢於汝意云何此下是第二會古今也。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此下是長行中第四歎經也。是故諸菩薩此下是第五仍勸人受持也。
而說偈言此下有十九行半是品中第二段,重頌長行,上長行中有五階,今不頌第一舉是非也。今初一行半先頌第二事本,從是佛滅後此下十四行,頌上第三本事也。次有兩行頌上第四歎經,次兩行頌上第五獎勸也。上第三中本有二,先明行善惡二因,次明得善惡二果。今十四行中四行頌行因,十行頌得果,就上明行因中有六階,今者唯得頌三種,初三行先頌行善因也。次言諸人聞已半行,頌行惡因也。不輕菩薩下半行,頌善因也。其罪畢已此下十行,頌得果,亦分為二,初有五行頌善果,次有五行頌惡果。上善果中本有二,一者正明善果,二會通。今四行半頌果,半行頌會通。上正明果中本有六,今者唯得頌三,第一第二第三時四部眾下明惡人得果,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正明得果,第二會通。今者一行半頌得果,三行半頌會通,上得果中本有三,今者唯頌第四,億億萬劫下兩行頌長行中第四歎經也。是故行者下兩行頌長行中第五獎勸受持也。
神力品第二十
此品明如來有八種神力,仍為品目也。就化他流通中,本有三段,此品中初有五行一字,是第二段堪通經者,受命流通不開也。爾時世尊此下有六品半經是第三正明如來以經正付囑也。前又解言:此三段之中,前一後一各有三段,中間不開也。今此中有三者,第一此半品先明付囑緣起也。第二囑累一品正明付囑也。第三有五品經明示物通經軌則也。今且明緣起之中自有兩段,第一長行,第二偈頌也。就長行之中自有兩段,第一先明神力,第二因此歎經勸行也。今且明神力之中有二,第一先列所為時眾,第二正明神力凡有八種神力,而文成六段,第一先明長舌與放光合為一段也。一時下是第二段又明兩種神力,即是謦咳與彈指二神力也。地動下是第三段明第五神力也。欲使六道眾生盡發動通經意,其中眾生下是第四段,此明第六神力,正明如來神力令大眾徹見十方也。即時諸天下是第五段,明第七神力也。明諸天唱告使眾生供養,所散諸物下是第六段,明第八神力表所修諸善感當來佛果也。爾時佛告上行等此下是長行中第二段,因此仍歎經勸行也。
而說偈言此下十七行偈,是第二段頌上也,亦分為二,第一四行頌上第一先明八種神力也。第二囑累是經。故下有十三行頌上第二歎經勸行也。
囑累品第二十一
此品第二正明如來以經付囑時眾,因名品目也。此品中大分為三段,第一正明如來以經付囑,第二明時眾即受付囑,第三明如來示付囑事畢相也。又此三段中各有三,正付中有三者,第一正明以經付也。第二釋付囑之意,從所以者何是也。第三結付囑,從汝等亦應下是也。時諸菩薩此下是第二受付囑,亦有三者,第一先明內心歡喜,第二從益加恭敬下明外形致敬,第三俱發聲言下正明受付囑也。爾時釋迦此下是第三段示付囑事畢之相,亦有三者,第一先唱分身諸佛各隨所安也。第二還閉多寶佛塔,從多寶下是也。第三明大眾歡喜,從說是語時下是也。
藥王本事品第二十二
此品明藥王昔日苦行通經,仍為品目名也。此下有五品,是第三段示物通經之軌則,但上明因之中已明軌則,此中復明軌者,但前入如來室等明法等,明法為通經之軌,此中正以藥王等以人為軌也。此五品示物通經之軌,今判為三段,第一有藥王妙音觀音三品正示物通經之軌,第二陀羅尼品即獎勸時眾有退沒者,以說神呪護此通經人,是故不可不弘經也。第三妙莊嚴王本事品,即顯通經有利益轉父邪見以歸正解也。今且就第一段中自有兩段,第一此藥王品先明苦行通經為物作軌也。第二妙音觀音兩品明普現色身弘經益物,若明藥王苦行者下二人亦然,若明後二人普現色身弘經益物藥王亦應爾,是故彼此互舉影嚮相顯。但此藥王是舊邦菩薩,妙音觀音等是他土大士,但妙音是東方菩薩,觀音是西土大士,雖復東西兩殊同集一處,為欲表同歸之理,證莫二之說也。
今且就此品中大判為四段,第一是宿王華作問也。第二如來答也。第三經家序說此品中得利益,第四明多寶讚歎時眾中宿王華能問也。中有三,第一正問藥王難行苦行事,第二善哉世尊願少解說一句請說,第三諸天龍神下出所為徒眾也。
爾時佛告此下是品中第二段如來答也。今就此答中自有六段,第一先明事本,第二爾時彼佛下明過去佛為此菩薩說法華經,第三一切眾生憙見下正明本事苦行流通此經,第四佛告宿王華下即會古今,第五宿王華若有發心下勸通經,第六宿王華譬如下廣歎經正明流通也。從爾時佛告宿王華下十一行餘是第一明事本,爾時彼佛此下是佛答中第二,明昔日佛為此菩薩說法華經也。是一切眾生此下是佛答中第三段正明本事也。今就此中自有四段,第一是一切眾生憙見菩薩下明聞經修行,第二從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以下,明得現果,第三即作是念以下,明知恩念報恩,第四即時入是三昧以下,正明報恩供養也。就此第四自有二,第一先明現身供養,第二後身供養,且就現身供養中自分為二,第一即時入是三昧下,先明財物供養,第二從三昧起而自念言下,正明燒身供養。今且就明燒身供養中自有五階,第一先明念欲燒身也。第二即服諸香下明服香,第三從滿千二百歲下正明燒身,第四其中諸佛以下諸佛歎,第五其身火燃以下明所經時節。從一切眾生憙見此下是第二明後身供養,就中自有二,第一先明供養緣起,第二從爾時一切眾生憙見下正苦行通經。今且就緣起之中自有九階,第一先明現生王家也。第二即為父王下為王說本因緣,第三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下,明已語王道欲供養淨明德佛,第四白已下明昇空而往,第五往至佛所下,明至佛所致敬,第六爾時一切下明白佛道。佛那得猶在?今不用此解,只是自慶言我猶故及世尊在世也。第七明日月淨明德佛答言涅槃時至也。第八明從又勅下,即明淨明德佛以法付此菩薩也。第九如是日月淨明下,明淨明德佛下入涅槃也。明緣起竟。爾時一切此下是第二正明後身苦行通經。今就此中自有四段,第一先明見佛滅度生戀慕之心,第二即以海此岸栴檀明焚身供養,第三火滅之後明供養舍利,第四爾時一切下明仍捨臂供養。就此第四段中自有七重,第一從此下告大眾欲燒臂,第二作是語已下正明燒臂,第三令無數求聲聞眾下明時眾得益,第四爾時諸菩薩下時眾憂惱,第五于時一切眾生憙見下明發誓,第六作是誓已下明臂復本,第七當爾之時明感動之相也。佛告宿王華於意云何下,佛答有六段,此是第四段會通古今也。宿王若有發心此下是第五仍勸人苦行通經也。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下,是第六廣歎經正明流通。就中自有兩段,第一歎經,第二是故宿王華以下正明流通也。就此兩段各有二階,歎經二者,初總歎此經一部,次宿王華若有人聞下別歎。此二階各有三重,總歎中有三者,第一譬如一切川流下十譬格量歎,第二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下名當體歎,第三若人得聞此法華經下舉功用歎也。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以下是第二別歎,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從此以下舉現在世為歎,第二若如來滅後下舉未來世為歎,第三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下總結歎也。第二正明流通中有二者,第一是故宿王華下以此一品付囑流通,第二宿王汝當以神通下,以此一部付囑正明流通。就中有正有釋也。
說是藥王品時此下是品之第三段,即是經家敘說品得利益也。
多寶如來此下是第四段,明多寶如來仍讚歎宿王華能問也。
妙音品第二十三
此品中述此菩薩普現色身神力之事,仍以此菩薩為品名也。此下兩品是示物通經軌則中第二明此二大士普現色身弘經益物,此意已如前述也。今就此品中大分為六段,第一先明如來放光召妙音令來,第二即白淨華智佛下,明彼菩薩被命發東方來此土,第三爾時華德菩薩白佛下,正明妙音普現色身通經之軌,第四說是妙音品時下,明東西二處人天有利益,第五爾時妙音菩薩供養釋迦下,明此菩薩見普現色身既竟仍辭此間佛還東方,第六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下,明經家述時眾說品有利益也。
今第一如來放光召中,自有三階,第一先明此光傍照餘國也。第二過是數已下,明此光的照此菩薩國也。第三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下,明如來光的照此妙音身也。
即白淨華下是品中第二段,明此妙音受命而來,此中自有五段,第一先明妙音辭佛而來,第二明彼佛仍誡勅此妙音,第三妙音奉受誡勅之旨,第四明此妙音示從彼來相,第五正明妙音發彼而來也。今先有四行許是第一明妙音辭彼佛而來也。爾時淨華智佛此下是第二明彼佛誡勅之也。妙音白佛言此下是第三奉如來誡勅之旨也。於是妙音此下是第四段示從彼來相,只就此第四段中自復六階,第一明現寶蓮華於此間也。第二從爾時文殊下,文殊問佛此瑞相之意也。第三爾時釋迦下,明如來答文殊,第四文殊白佛下,明文殊仍願見此妙音,第五爾時釋迦下,明釋迦答道多寶如來自當為汝喚,第六時多寶佛下,明多寶佛即為文殊喚此妙音。
從于時妙音以下是第五段正明妙音發來至此,就此第五段自有九階,第一先明妙音與眷屬而來,第二所逕諸國以下,妙音於路現神力之相,第三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下,明經家敘此人形,第四入七寶臺下,明妙音乘寶座而來至,第五到已以下,明既至此間設供養,第六而白佛言下,明妙音傳彼佛相問訊,第七世尊我今欲見下,明妙音白佛道願欲見多寶佛,第八爾時釋迦下,明釋迦即為白多寶佛,第九爾時多寶佛下,明多寶佛於寶塔中遙命妙音也。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此下是品中第三段,正明妙音普現色身弘經,此中自有兩番問答為二段也。今明初番問答中問唯一也。佛答中自有四階,第一正答妙音往昔行妙因今日得果,第二華德於汝意云何下仍會通古今,第三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下,廣明此妙音普現色身弘經,第四華德妙音成就下結答也。爾時華德菩薩白佛此下是第二番問答,明三昧名也。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此下是品中第四段明東西二國得益,即得此三昧也。
爾時妙音菩薩供養釋迦此下是品中第五段明妙音既說普現色身竟仍辭還國,此中自有三階,第一先明辭如來也。第二從所逕諸國下,明妙音去時於路現神力也。第三既到本國下,明至彼恭敬彼佛也。
從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下品去第六段,明經家敘時眾得利益也。
觀世音品第二十四
觀世音者可有四名,一名觀世音,正言觀世間音聲而度脫之也。二名觀世音身,即是觀眾生身業而度脫之。三言觀世意,即是觀眾生意業而度脫之也。四者名觀世業,此則通前三種。問曰:若爾何故只詺為觀世音耶?解釋者言:但行口業則易身意兩業行善則難也。且娑婆世界多以音聲為佛事,是故從觀世音受名也。今就此品中亦有六段,第一先稱歎此菩薩也。第二從云何遊於娑婆世界此下則正明普現通經也。第三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以下,仍勸人供養此菩薩也。第四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以下,結歎此菩薩也。第五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下,明持地菩薩寄也。第寄此品末仍歎觀世音之德也。第六臨品末佛說普門品時以下,明說此品時得利益也。
今且明第一歎中有二,即問答為二也。今明佛答中自有兩段,第一先依名歎,第二從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下,名為格量歎也。依名歎中有四,第一先歎觀世音,第二若有眾生多於婬欲下歎觀世意,第三若有女人設欲求男下歎觀世身,第四是故眾生皆應受持下結勸受持也。就第一觀世音中自有三,第一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下,總明觀世苦聲,第二若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者下,別明觀世音救七種難,第三無盡意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下,總結歎也。第二救七種難者:第一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下一行半救火難,第二若為大水所漂下咸一行救水難,第三若有百千萬億眾生下五行半明救風難,此中雖通羅剎未明羅剎也。風本無色正明此風吹起黑色故言黑也。第四若復有人臨當被害下咸兩行救刀杖難,第五若三千大千下兩行半救羅剎難,第六說復有人若有罪下兩行救枷鎖難,第七若三千大千國土下六行餘救盜賊難也。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竟巍巍如是,是第三總結歎觀世音也。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此下是第二歎觀世意,就中自有二,第一正歎也。第二從無盡意下竟是故眾生常應心念結勸也。若有女人此下是第三歎觀世身,就中亦有二,第一正身業禮拜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亦第二從無盡意下竟福不唐捐結勸也。是故眾生此下是第一依名歎中第四總結歎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此下是第二格量歎,此中亦有四階,第一佛先作格量功德問無盡意也。第二答佛甚多世尊也。第三佛言若復有人下明如來結會,第四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下總結歎也。
無盡意白佛言此下是品中第二段,正明普現色身弘經,自有二,第一問,第二佛答也。今且明問中自有二意三文,一問言云何遊於娑婆,此問形也。第二問言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此問教也。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此是第三總結前問,形教兩法都是方便之力也。佛答中有二,第一正答,第二結答也。就正答中凡有十九應以,一一中皆答上兩問,現形即答前問形,而為說法即答後問教,今初句若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明眾生根性,後句例皆如是,經文略無眾生也。無盡意是觀世音下是第二結答也。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此下是品中第三段勸人供養觀世音自有七階,第一明如來正勸供養,第二明無盡意即受佛教捨瓔珞供養也。第三時觀世音菩薩下明觀音不受,第四明無盡意請受也。第五爾時佛告下明如來自命觀世音令受,第六時觀世音下明觀世即受,第七分作二分下,明此菩薩既受之後仍行迴施也。
無盡意以下是品之第四總結歎觀世音也。
爾時持地菩薩此下是品中第五段,明持地總歎此觀世音之德也。
佛說是普門品時此下是品中第六段,明經家敘說品得利益也。
陀羅尼品第二十五
此品中明陀羅尼神呪,仍為品目也。明示物軌則中本有三,前三品正明以人為通經軌則也。今此一品是第二意,則明如來說大神呪獎勸弘經擁護通法大士,今就此品中大判為三段,第一有一番問答先格量通經人功德,第二爾時藥王下又有一番問答,正明五人說神呪擁護弘經人也。第三說是陀羅尼品下一行,明時眾得利益也。五人者第一藥王、第二勇施、第三毘沙門天王、第四持國天王、第五羅剎女。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六
若依藥王菩薩本事品者,應言淨藏淨眼品。但此正是往古國王邪見熾盛不信三寶,然淨眼二子是大菩薩而應生此家,轉王邪見之心得正見之解,從所化受品名,故為品目也。今就此品中大判有六段,第一先明事本,第二仍稱歎二子有深德美行,第三明雲雷音王佛為說法華,第四正明二子化父本事,此是品之來意。第五段仍會通古今,第六段明經家敘說此品,時眾得利益也。
今先明事本國劫名字如來之號也。
從有二子此下是第二先稱歎二子有深德美行也。
爾時復彼佛,此下是第三段彼佛為二子說法華經也。
時淨藏淨眼二子此下是第四段,正明二子化父之本事,就此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化父緣起,第二於是二子下正明化父,第三時父見子神力如是下,明父王朋二子白母往佛所也。第二母告子言下,明其母告子導父王邪見,第三淨藏二子下,明二子生怨歎之念,第四從母告子言下,明勸子化父也。於是以下第二正明二子作十八變化父王也。時父見子此下是第三明父王受化,就此中凡有十四階,第一先明父王與子問答也。第二於是二子下,二子與母問答也。第三於是二子下,明二子勸父母往佛所也。第四彼時妙莊嚴王下,明王眷屬堪受法正化也。第五二子如是下,歎二子化父王之德,第六於是妙莊嚴王下,明王及眷屬往佛所也。第七爾時彼佛為王說法下,此二句明如來為王說法也。第八王大歡悅下,明王聞法得利益仍供養,第九時雲雷音下,明佛為授記也。第十其王即時下,明王出家修道也。第十一即昇虛空下,明王既得解之後述報子恩也。第十二爾時下,明如來述此二王子實是善知識也。第十三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明王稱歎佛德也。第十四說是語已,禮佛而退,此兩句明辭佛還國也。
佛告大眾此下是品中第五會通古今也。
佛說下是品之第六段,明經家敘說品時得利益也。
普賢勸發品第二十七
此品中明普賢從東方來勸人自發聞經之因,故為品名也。但經有三段,第三段流通中本有二,第一有十品半是化他流通,今此一品是第二自行流通。若不受持者,此經於此人則不流通,若自受持者,此經於此人則有流通之義也。本言兩段之中各有三,今此中有三者,第一先明此菩薩從東方來,是勸發之由也。第二白佛下,正明勸發聞經,第三臨品末,是經家敘說品得利益。
今且明初段中自有四階,第一正明普賢從東方來,第二所逕諸國土下,明神通之相,第三又與下明普賢眷屬之相也。第四到娑婆下明至佛所致敬也。
白佛言此下是品之第二段,正明勸發之義,就中賓主相簡有四階,第一普賢先問如來勸發之行,第二佛告普賢下,明如來即答勸發之行,第三爾時普賢白佛下,正明普賢菩薩獎勸也。第四爾時釋迦讚言下,明如來述成獎勸。又此四段之中各有三別,初有三者,第一先道為此經故來也。第二唯願下明請答也。第三從若善男子下正問也。佛告此下是第二佛答明勸發之行也。此中亦有三者,第一總唱有四法之數也。第二一者下別出四法之名也。第三善男子下結答也。爾時普賢此下是第三段普賢正勸人行此四行,就中亦有三者,第一總勸也。第二別勸,第三結勸也。是人若行若立下是第二別勸,就中自有四種勸,第一先明靈瑞勸,正言若能受持者,我當乘白象護之也。第二從亦復與其下明神呪護,第三若有受持下明佛神力護,若能受持此經者諸佛神力護之。第四若但書寫下舉果報勸,若能通此經者,得好果報也。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此下第三結勸明普賢自誓發弘經之志引物之情,即結也。爾時釋迦此下是第四如來述其獎勸,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先述其靈瑞及神呪兩護勸也。第二當以神力下,即述成上佛護勸,第三從普賢若如來下,即述成舉上果報勸,番取即得也。
佛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此下是品第三段,明經家敘說此品時得利益也。
法華義記卷第八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