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部大正藏第34册P0854 法華玄讚義決 (1卷) 〖唐 慧沼撰〗.txt
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24 法華玄贊義決
No. 1724 [cf. Nos. 262, 1723]
法華玄贊義決
淄州大雲寺苾芻慧沼撰
問。菩薩有二。謂頓漸悟。疏有二釋。何者為長。
答。據其證理名頓悟。得聖迴心名漸悟勝。未得聖者理未悟故。若以信悟而名漸悟。有定姓大乘人。曾未聞大。創即聞小。雖不趣求聞而信解。豈名漸悟耶。若此信解不名漸悟故未得聖。即迴心者亦非漸悟。若爾彼類定生時等生數無多。何非漸悟。此亦不然。若趣小果已定生等。若迴趣大生數不定。
問。既定生時即無多生又不造業。如何不定誰言不造業。論說有支非攝二位。以憎背有故。若許造業何非有支。
答。有二解。一釋據無漏者非有支攝。所以雜集云。道諦攝非有漏者不爾如何感十王果。諸論皆說六波羅蜜。咸感彼故。設無相行亦感彼果故。無著般若論云。一遍故若不感有漏如何言遍。又正二。不能正感。於此位造感有業故。緣起經云內法異生。若放逸者三種無明為緣。若不放逸不說無明為緣。又說。諸聖有學不造感後有業。不言非聖亦不造業。又云若無苦無苦下。無明諸行不生二位。既容現行何不造業。加行頓伏據滿位說。以此故知迴心行經多生故成頓悟。又雜集論第十三云。於此生中決定堪能通達諦理。是名通達順決擇分。即此位中不定種姓者。為欲迴向最勝菩提及諸獨覺為求無師自證菩提轉趣餘生。是名餘生順決擇分。既云轉趣餘生明生不定。又復法師本意不說若定生等。雖後迴心必取聖果。下引善勇猛。般若云未入正性離生者據不受變易者。既不受變易明即趣大非小聖果。言定生時等假敘他。爾今又助釋設是凡夫未求於小即求大乘。但不定姓亦名漸悟。以必不能一往趣故。必中退故。若云不聞說一乘即可有退。聞說一乘即必不退。舍利弗等曾亦聞說妙法一乘。如何有退。以此故知但有小姓必退取小。得聖方迴始成不退故名漸悟。設有種種界。雖有小姓容有不退。終是彼類以有一分小乘種子成漸悟法亦名漸悟。是不定姓故。
問。既為斷疑說斯妙法。何故聞已復更疑生。
答。疑有新舊。舊疑不得作佛故未迴心。說昔非真皆當作佛。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乃至我聞疑網斷故為斷疑。言謂已定生即此生時及一生順決擇分等者。雜集十三云。未具資糧補特伽羅已具。未具資糧補特伽羅。已具資糧補特伽羅。乃至云如是三種補特伽羅由成就順解脫分順決擇分各三品故。約能引生順決擇分及諦現觀。如其次第未定已定即此生時。於諦增上法淨信勝解相是順解脫分。即於此法諦密法忍相是順決擇分。如其次第信增上故慧增上故。此中三品順決擇分者除世第一法。由世第一法性唯一剎那必不相續。即此生時定入現觀。非前位故。前文意顯資糧加行二位之中各有三品。如其次第未定已定即此生時。然加行位分為三品。未定已定即此生時在煗頂忍。除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唯一剎那必不相續不可分之。然云即此生時定入現觀者。此據剎那生說。前解脫分言即此生時約一期生說。又解俱約一期生說。以世第一法云即此生時。既除世第一法明約一期雖增上忍亦一剎那猶隔世第一法。非即此剎那生。無間入見故。又復通分煗頂忍三。為三時故就順決擇分復有六種。一隨順順決擇分。二勝進。三通達。四餘轉。五一生。六一坐。最初所起緣諦境行下品善根。名隨順順決擇分。即此善根轉成中品。名勝進順決擇分。望前下品為增勝故。即此善根增至上品。於此生中決定堪能通達諦理。名通達順決擇分。此前三種在煖頂忍位。若約小乘。可得如次配未定已定即此生時。若大乘者。中忍滿位方名即此生時。若在下忍及中忍位未滿之時猶多生故。若二乘位。雖即此生可有迴趣。名餘轉順決擇分。若餘轉者生生即不定。以求獨覺無上菩提更於多生修勝行故。若在大乘順決擇分者。必不迴心趣餘下乘。況一生等以第七住昇名不退。此決擇分在迴向修。以此准之。若順解脫過第七住未定已定皆不餘轉。餘轉及前言故從下中順解脫分順決擇分有可退義者。據二乘位說。若於此生定能通達。是名一生順決擇分。前言通達。約二乘位功能而說。然不定性即不決定。餘轉決擇唯不定姓。一生順決擇分據決定姓。各趣自乘。或亦通有不定姓者。據不迴心即一生入非不定姓皆見道前即能迴心。一坐之中亦通不定姓。在中上忍。前文已除世第一法。唯一剎那故。三種練磨心斷四處障者。無性攝論第六云。已說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應見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此意密說本無漏種而為所依云非阿賴耶攝。
次問。誰能悟入問能入人。謂大乘多聞熏習相續已。得奉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善積集諸善根故。善備福智資糧。菩薩此答能入人據起現行多聞熏習二資糧備。何處能入。此問所入法及能入位。謂即於彼有見似法似義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勝解行地等似法義等即所入法所生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中。
答。能入位。於此四位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如次四道能入差別。論云。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謂三種相練磨心故。即四處故。解法義境。止觀恒常殷重加行無放逸故者。釋云。由何能入者。此問入因。謂由何因即由善根力所任持故。雖有善根力而心或退屈故。說三種相練磨心故。三練磨者。無量諸世界無量人一生有情剎那剎那證覺無上正等菩提。是為第一。由此意樂能行施等。我已獲得如是意樂。我由此小用功力修習施等當得圓滿。是為第二。若有成就諸有障善。於命終時即便可愛一切自體圓滿而生。我有妙善無障礙善。云何爾時不當獲得一切圓滿。是為第三。釋云。無量諸世界等者顯示初練引他例己。令心增盛無有退屈。由此意樂者顯示第二。若成就等者顯示第三。廣如彼釋。論云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斷作意故。由於大乘諸疑離以能永斷異慧疑故。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釋云。斷作意故者。斷除二乘分別作意此意釋云所以離聲聞等作意。以能斷故。不起趣執二乘心故。釋云。以能永斷異慧疑故者。謂於大乘甚深廣大不起異慧顛倒及疑。此意釋云。由於大乘諸疑離者。以斷疑故。言諸疑者。即於佛說顯密三藏種種不同而起疑惑名為諸疑。言離疑者。以能永斷故。斷法執者。謂於所聞所思法中。能永斷除我我所執。謂我能聞我能思。覺所聽文所思義。如是執著一切皆無。於其勝義證現觀故。此意釋云何無此執。以於勝義證得現觀斷除法執。據不執所聞思云斷法執。法執既無。我執亦斷。不起我能聞思等覺。第四亦是離諸法執。言七地四菩薩行者。七地。一種性地。即種姓住未發心位。二勝解行地。即勝解行住發心已去在於地前。三增上意樂地即極喜住在初地。四正行地。即增上戒住。增上心住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諦分相應增上慧住。緣起相應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總此六住名正行地。如次離垢乃至遠行。五決定地。即無加行無功用住。在第八地。有三種決定。一種性決定。二發心決定。三不虛行決定。此第八地墮在第三決定故云決定行地。即無礙解住。在第九地。七例究竟地。即最上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在第十地及於佛地。第十地因究竟佛地。果究竟故。四行者。一菩提分法行。二神通行。三波羅蜜多行。四成就有情行。因起有二。一通二別。通者貫餘教故。別屬一經故。通有多義。有為一因起說諸法。即無量義經云。法無量者。以諸眾生性欲無量故。其所說法亦復無量。此但說生為起說因。又一因者。法華經云。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此即說佛由大悲故起說於經有為二因。即總前二故。二十唯識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又有二因。法華經頌云。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開悟眾生。此即為法為人二種因也。又有三因。即般若經云何住云何修云何降伏其心。雖唯約發趣大乘為向據實。三乘俱然。簡餘二乘云趣大乘。即是三因。一令發心。二令修行。三令斷障。即是如次令撿道故。成就道故。不失道故。此約修行次第而說。又有四因。即法華第三云。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即為令眾生未離苦者使令離苦。未得樂者便令得樂。未能發心斷惡修善令使發心斷惡修善。未得果者令便得果。此依弘願化生次第又有五因。即思益經第二云。若人能於如來所說文字言說章句通達隨順。乃至云能知如來以何言說法以隨宜說。以何方便說以何法門說。以何大悲說。梵天。若菩薩能知如來以是五力說是菩薩能作佛事。以何說法即說三世世出世間生死涅槃蘊處界等。即談法體。以何隨宜說即隨機宜。或淨說不淨。我說無我等。或顯了說。或隱密說。以何方便者。或為令離苦。或為令得樂。示教利喜等於無言說法而方便說。以何法門者。謂於一法諸門說故。以何大悲者。起彼四因。初二四所說。第三通能所說。第五能起因即為三例。初二四而為所說。第三由有方便故能起說。第五由有大悲故能為物起於方便說彼彼法。大悲者有三十二。如言諸法無我。而諸眾生不信不解。如來於此而起大悲等。即隨彼生於境不解。迷沒生死不能出離故起大悲。隨彼不悟悲心起說。即眾生為能感。如來大悲即所感。略即二緣。開即有五。廣即無量。亦同瑜伽攝釋分說。次至當辨。又有六因。准無著菩薩般若論釋。須菩提問意有六。佛為答彼亦即六意。論云。何故上座須菩提問也。答有六因緣。為斷疑故。為起信故為入深法故。為不退轉故為生喜故。為正法久住故。即若有疑者得斷疑故。若已斷疑故。有樂福德而心未成就諸菩薩等聞多福德於般若經起信解故。已成就心者入甚深義故。已得不輕淺者由貪受持修行有多功德不復退轉故。已得順攝及淨心者於法自入及見生歡喜故。能令未來大乘教久住者故准配法華上下思之。又有八因准法華第一文殊師利答成就文八大義。因是准義配文。若准瑜伽八十一攝釋分。釋經軌則。先解經體釋文義法等起釋難次第釋義中有多。第四依處及總標中等起並是發起所因。彼論云如上所說若事若時若補特伽羅故。諸佛世尊流布聖教。是故說彼名為依處事依處有三。一根本事依處有六。一善趣二惡趣三退隨四昇進五生死六涅槃生死。即前四涅槃即餘無餘等。於中三對二。得方便事依處有十二即十二行。一欲行二離欲行三善行四不善行五苦行六非苦行七順退分行八順進分行九雜染污行十清淨行十一自利義行十二利他義行。於中六對三。依悲愍他事有五。一令離欲即是為說生死過患。二示現即為顯示四種道理。謂法爾因緣證成作用四道理也。三教道即未發心者教授令使發心修諸正行。四讚勵者見退屈者讚勸令進。五慶喜者見能進修而不退屈隨生慶喜。時依處即三世補特伽羅依處。即二十七種補特伽羅亦攝思益經如來五力事依處中根本依處及時依處。是彼以何說法攝得方便依處。即彼以何隨宜說法以何方便以何法門攝。或大悲及以何方便攝。悲愍依處即離欲等。約方便能起此五。即大悲補特伽羅依處亦大悲攝。瑜伽約能悲所悲別開。思益據起悲之因亦大悲攝。故彼經云如言諸法無我而諸眾生不信不解。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此顯諸佛申慈悲故。為諸有情依善惡趣。乃至自他利行隨其所應令知過失功德厭欣修斷及以獲證故令離欲示教讚喜等。於經文中隨義思配。恐煩不述。別者准智度論隨經中說。皆為起意意因請等。比類皆然故。今更辨經起意中總有十門。別有五十二。一為顯於一而說此經有四種。一一為顯一乘故說此經。故第二云今此經中唯說一乘等。二為顯世尊平等大慧故。多寶讚云能以平等大慧等。三為顯真如體唯一相故說此經。故第三云如來知是一相一味等。前三令悟。四為一切色身三昧故。喜見菩薩等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更有多一。略舉此四。此一略明因令修二。為顯二有七。一為顯教理二勝故說此經。故下文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論釋云謂證甚深及教甚深又蓮華二義亦此門攝令欲聞故。二為顯因果兩門故。本論云自此以下明因果相令欣修故。第三為顯權實兩乘下文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等令取捨故。第四顯真化兩身。壽量品云。眾皆謂我出釋氏宮。我實成佛已來無量阿僧祇等。令知真化。第五顯損益兩行。故不輕品云。其供養之者如向所說。其誹謗者如前所說等。令妨修故。第六顯勸捨穢生淨。如藥王菩薩本事品等。令遠惡近善故。第七令厭下欣上。如第八云。當生忉利天等。令離怖畏當親近故。三為顯三有七。一顯三寶故。下文云。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并見彼諸比丘等。又第二云。若有能信汝所說。即見於我及比丘僧并諸菩薩等。論云。佛及弟子差別示現三寶故。令起信樂故。第二顯三乘差別。謂比丘等四眾及見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等故。論云復乘差別令知勝劣。第三顯世尊三輪化故。入定者顯記心輪。放光等題神境輪。說法者顯教誡輪。令知勝人起尊重故。第四顯悟知三性。下文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等。令悟三性達所知故。第五顯三勝行。下文云。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等。為顯勝行令修學故。第六顯三種平等。一授聲聞當得作佛記。二多寶佛涅槃涅槃起。三現一佛攝一切佛。故論云為除三種染無煩惱三昧見等染慢說三平等。三種染慢者。一信種種乘異。二信世間涅槃異。三信彼此身異。令證真理攝自他故。第七顯佛三菩提。下經皆謂如來出釋氏宮顯化身。我實成佛已來久遠顯報身。如來如實知見三界等顯法身故論。云八者示現成大菩提無上者示現三種佛菩提等。令識真化而求證故。四為顯四有七。一顯如來有四種說因論亦云四種成就。一往成就即種種方便。二教化成就即種種知見。三功德畢竟成就。即種種念觀。四說成就即種種言辭。令知二勝起渴仰故。二顯開示悟入四種之事。令欣果行因故。三顯四菩提行。下云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令修勝行故。四顯四安樂行。即安樂行品。一正身行。二正語行。三意離諸惡自利行。四心修諸善利他行全弘法利生學是除非故。五顯如來四種勝力。涌出品云。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之力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令知所說勝故。六顯如來四種一切。神力品云。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之力。如來一切祕密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四一切者令知能詮教勝故。七顯成就四法末代得聞此經。普賢品云。一為諸佛護念。二殖眾德本。三入正定聚。四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令知勝法難聞必修勝行方得聞故五為明五有七。一顯智慧甚深故。論釋云。智慧有五甚深。一義。二體。三內證。四依止。五無上甚深。令生忻證。二顯教門有五種難故。論牒經云。其智慧門難見難覺難知難解難入。令生推求願欲聞故。三為顯五濁。下云所謂劫濁等。令生厭離顯佛大悲故。四顯五劣不為說一。方便品云。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於諸無量佛不行深妙道。眾共所惱亂。為是說涅槃。令捨劣人故。五顯五德為說一乘。下云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令學勝人故。六明五乘令知根性。一雨所潤而各生長。論云為一向求大乘者增上慢云無別乘。令知種種乘異故。說雨喻令識根機隨宜化故。七顯五緣方說一實。化城品云。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令知法難聞要根熟故。六為顯六有六。一示現六動。令眾警悟故。二現六趣。令眾厭怖故。下文云。盡見彼土六趣眾生。三現行六度。勸令修學。如下頌說。四明與六記。論云一未聞令聞。二說。三依何義。四令住。五依法。六遮。配文可知。顯正逗機令取捨故。五顯莊嚴六根。勸令持讀。如法師功德品廣說。應知令持經故。六明六種授記。令知當果地起決定學心故。謂別記。同記。後記。無怨惡記。通行記。具因記。廣如論辨。七為顯七有四。一顯世尊具七成就。有種種言辭。令生問求。一種種成就。二語言成就。三相。四堪。五無量種。六覺體。七隨順眾生修行說成就。配經可知。令知勝人具德辨故。二顯七種眾生起七種慢。令知過失故。三為治此說七譬喻令斷障染。如論具辨。四題持經具七德。令行法故。法師品則為如來衣之所覆。又為他方現在諸佛言所護念。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與如來共宿。如來手摩。令知持經成勝人行顯經妙故。八為顯八有四。一為願教具八甚深。論云一讀誦。二修行。三果行。四增長功德心。五快妙事。六無上甚深。七入甚深。八不共聲聞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配文可知。令知差別勝小教故。二為令離八邪然。下文云薄德少福人等。又云不求大勢佛等。又云我本著邪見等。令知邪正故。三令修八正。下文云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令知勝用得出世樂故。四令離八難。提婆品云不生地獄等。令知勝利得世善果故。九顯九部經為趣大說。令捨權故。故下文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令知方便半滿教故。十為顯十有五。一顯文殊得宿命智成就十事如現在前。如論具辨。并配文顯。顯師資勝故。二顯教法有十勝妙。下文云演說正法初善中善等。令生忻習。三顯大乘有十無上。令知經勝等。如文具辨并及配文。四顯十義故說一乘。知攝大乘論及莊嚴論。令知大乘有四祕密故。五顯此經有十殊勝。一舉事明難勝。略舉六行顯此為難。如見寶塔品說。二喻類難思勝。略舉十喻明於此經如藥王菩薩品云。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等。三證聽二眾勝。明證則多寶塔誦欲開化佛皆來。此為證明勝。龍宮地下上諸支提。普賢妙音傍歸寶塔。又聲聞菩薩具德者雲趨四眾龍天居尊者霧集。為聽眾勝。四能除八難勝。成實論說四輪能摧八難。於此經中小聞生信即能總除。如提婆達多品說。五生天值佛勝。如普賢品說。六得住淨土勝。暫聞一品即往淨方。如藥王品說。七不退菩提勝。一聞生信不退菩提。如分別功德品說。八為世福田勝。持經四句堪受人天勝妙供養。一劫讚佛福雖無邊一讚持經福更過彼。如法師品說。九獲福難思勝。持讀此經功德無限。如藥王品及分別功德品說。十速得成佛勝。如提婆及不輕品說。具如行儀所說。略舉大綱。明此十門。恐繁故止。前來五十二緣。此經因起。頌曰。初四三各七五七六有六七八四九一十有五應知。吉藏法師略陳十義。一說菩薩道。二受梵王請。三顯三世佛權實二智四說三淨。五說三攝法門。六說三種法門。七為斷疑。八說中道。九增念佛三昧十為三世眾生如實分別罪福二門。今略敘彼一為說菩薩道故說此經。
問。始自華嚴之會終竟法華前。集諸大乘經已。說菩薩行。今何因緣故復更說即。
答。有二菩薩。一直往。二迂迴。今為迴小入大菩薩故說是經。
問。何以得知。華嚴等為直往。今為迴小入大者說。
答。涌出品云。是諸眾生始見我身。即寂滅道場見盧舍那聞我所說。謂華嚴教。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則知前未為如是人等。我亦令得聞是經入佛慧。故知今為迴小之人。
問。何故先為直往。後為迴小。
答。修行久近別故。二為受梵王等請故說此經。
問。昔般若等教已明受請。與今何異。
答。請有二時酬亦兩種。初請一說根本法輪故。今受請與昔為異。如方便品及智度論初卷說之。三者欲明三世諸佛權實二智相資成故說於此經。非實無以顯權非權無以顯實。實有起權之功。權有資實之用故。下文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即從實起權。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則以權通實。稟教之徒或執權亡實。昔執三乘人不能悟入一乘之道。或執實亡權者聞法華一乘謂無三乘。說破可知。四欲說三淨法門故。眾生本性未曾垢淨。於眾生顛倒故成垢淨垢重不可頓拔故。佛菩薩漸漸出之以開三淨。一以五戒十善淨三途。二說二乘以淨三界。後明一乘以淨三乘。以三途為重苦。三界為中苦。變易生死為下苦。故說三淨。五為說三攝法門總談聖教。有此三門。一攝邪歸正門。二攝異歸同門。三攝因歸果門。攝邪歸正門者。釋迦未出凡有二邪一在家外道起愛眾生。二出家外道起見眾生。並乖正道故稱為邪。方便品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即起愛之流入邪見稠林諸見外道。如來出世攝彼二邪歸五乘之正。此二之中有無聞非法。以人天成就。三乘性者三法攝故。攝彼二邪歸乎五正。二攝異歸同者。若懸悟一道者不須更說為鈍根流。雖捨二邪更五乘異。攝前五異同歸一乘。三攝因歸異者。離攝五歸一但是因行。欲令修因證極果故。說稱如來真應兩身為攝因歸果門。六欲說三種法門。一根本法輪。二枝末法輪。三攝末歸本法輪。佛初成道為諸菩薩說華嚴等根本法輪。薄福鈍根不堪聞故說二乘教為枝末法輪。四十餘年說三陶練。今此法華方會歸一。即攝末歸本。
問。何處有文。
答。信解品云。遙見長者踞師子床羅列寶物。即指華嚴為根本教。喚子不得遣二人脫寶服執糞器著弊衣宿草庵假稱子。為枝末教。為會親族集付家財。攝末歸本。七為除聲聞菩薩疑故說於此經。如新疏辨。雖少有別略不明也。八為欲說中道法故。故說此經。
問。何以得知。
答。二周說法。初皆放眉間白毫。上不以頂。下不以足放眉間者表二周說皆中道也。初周明一道清淨即一乘也。第二周明一法身清淨真實身也。
問。何故明中道。
答。昔說五乘。為顯教五。稟教之徒聞昔五乘作五異解墮在諸邊。稟人天教者在生死邊。求二乘者墮涅槃邊。學大乘者著大乘邊。今破此諸邊令心無著。九為增念佛三昧故說此經。自昔未明真實身方便身故。凡夫二乘始行。菩薩未識佛故不解禮念。但有所得心禮念。即禮念有所得心。何曾禮念於佛。故佛非彼師彼非佛子。今開身方便身真實。方解禮念。
問。昔云何不解禮念。
答。昔執雖多不出三種。一者不識本一迹多。二不識本無生滅應有生死。三不識釋迦久證法身非迦耶始得。為此三病故示三種教門。一明釋迦淨土諸佛應身不二。故知應身不二迹身不一。二者開塔同坐。顯多寶滅而不滅。則知釋迦雖生不生。不生不滅名為法身。方便唱滅。稱為迹用故。王宮生而不起。雙林滅而不失。迹雖生滅宛然而法身未曾起謝。三者過去久成未來不滅稱為法身。然灯授記。伽耶成道因為方便。
問。釋迦識法身法身有久近不。
答。法身無久近。以法身無久近則悟亦無久近。所以然者。悟本於法身。法身既無久近則知悟之亦無久近。既知久遠悟而無久。當知今近悟亦無近。何故但明此三。答初則法身不二迹身不一。未知不二之身為生滅。為無生滅故。次明法身無生滅應身有生滅。雖知生滅法應有異。未知釋迦為姓證法身為久證故。次明其久近。一切諸佛皆具前二。釋迦具三。
問。既明念佛如何為念。
答。大品經云。以無憶故此顯除分別不見。佛為所念生為能念。如真理體而為禮念。如安樂品及壽量品明。十欲為未來十方眾生如實分別損益。罪福二種業報者如行儀說。十義親疎邪正思之。經得名門疏中云依順體義處中因出世報者。依宗輪疏云各有四種謂教理行果略有三。且教有三者。一無義言。如四吠陀論。婆羅門誦之。音聲清雅甚自可重。但尋其義都無理趣。如彼論云。我已飲甘露成就不復死等。二邪妄言。如九十五種外道。亦說因果但明邪僻故名邪妄。三如法言者。如佛所說因果道理說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為出世因果。道理相稱不乖僻故名如法言。理有三者。一增益義。如諸外道。於無我法橫計我法等。二損減義。如諸邪見及斷見等。三順體義。如佛教法有則說有。無則說無離斷常見故名順體。行有三者。一順世因。如在於俗事君忠事父孝等二邪僻因者。謂妄計諸邪戒禁等。三處中因者。如佛法門離苦樂邊離邪求等。果有三者。一諂詐果。如曲從命以取榮祿等。二虛妄果者。如諸外道妄計無想以為涅槃等。三世出果者。如佛教法能令眾生出於生死證得涅槃等。由依教理行果有邪正故立如是名。令捨邪歸正。又為得四清淨故明四總名。一教清淨。二義清淨。三方便清淨。四所得清淨。如次立彼。教即初中後善等。理即離彼增益損減等。行離苦樂等。果非世間眾苦所依識惑所染。故名清淨。又為依詮悟理依理起行由行得果。若無能詮無由悟理。若不悟理有邪分別故造諸惡行。有邪分別故造諸惡行故感諸苦果。今依教正能顯正理。既證正理能起正行。由正行故能得勝果。故依於四以立其名。又由教故生於聞慧。依理生思。依行生修。因此得果故。攝大乘云。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又有二類。一依人法。二依法喻。或單或雙。綺互不定。何故如此。依人名者。令知修六和敬故。依法名者。令知了義不了義墨法文法等故。依法喻者。為鈍根故。廣略明故從處從事。皆法中收法名寬故。准於上義。法教立名雖有眾多不出於此。且如攝論談其名者總有十種。頌云法.補特伽羅.法.義.略廣.性。不淨.淨究竟名所行差別。初法名者謂色受等。補特伽羅者謂天授等世間名隨信行等聖教名。後法名者謂契經等。義名者謂此所詮殺害於父母等。略名者謂一切法無我等。廣名者謂色無我等。性名者謂阿等諸字是詞句因故。不淨名者謂諸異生為諸煩惱垢所染故。淨名者謂諸賢聖垢永斷故。究竟名者謂總所緣即般若波羅蜜多及十地等以總略義為所緣故。此有五對。一法人對。二教義對。三略廣對。此三如次。四染淨對第八九名。五分別非分別對。亦得名因果對。第七第十字為餘因故分別名第十為顯究竟理故名無分別。於中第二八九從人名。所餘從法名。然今辨教即是第三契經等名。瑜伽八十一名有十二。頌曰假.實.同.異.類.隨德.及假說.同.非同所了顯.不顯.廣.略一。假立名者。於內假立我有情等。於外假立瓶盆等名。實事名者。謂於眼等色等諸根義中立眼等名。同類相應名者。謂有情色受大種等名。異類相應名。謂佛授德友等名。隨德名者。謂質礙名色領納名受等。假說名者。謂呼貧名富等。同所了名者。謂共所解與此相違是非同了顯名者。謂義易了。不顯名者。謂義難了。如達難弭荼呪等。略名者謂一字名。廣名者謂多字名。此中六對。一隨詮假實對。二同類異類對。三稱體虛設對。四共非共了對。五詮義難易對。亦云詮事題密對。六能詮略廣對。雖十二名不出人法。文顯可知。若辨教名。隨其所應義准可通。通論諸教立名不同。總開六例一依六釋通別。二教理行果通別。三人法通別。四法喻通別。五三寶通別。六讚毀通別。或合為二。所謂人法。於前六中據其通別復有多類。如依六釋。或唯有一。或通二三四五六等。或無唯一必滯二釋。如涅槃經體既通能詮所詮。即有持業及依主釋。或通三釋。如成唯識論.大乘阿毘達摩雜集論等。有通依主.持業.有財。如正法念經等即通持業.依主.隣近。餘可准知。或可無有具六釋者。若依教理行果四名通別。通即有十五。別即有四。二二各有六三三合有四四四合有一。遺教無量義大忍辱涅槃經。如次教理行果四單名也。二二合者。如解深密經等教理合。大方廣菩薩十地經教行合。稱讚佛功德經等教果合如信力入印經理行合。如來入一切佛境界經理果合。如來求佛本業經行果合。餘可准知。法人單合。皆易可知。人喻名如菩薩瓔珞本業。人法喻合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三寶單合者。阿閦佛經四分戒經說無垢稱經三寶如次。如來功德莊嚴經佛法合名。佛大僧大經佛僧合名。菩薩戒經法僧合名。阿難問佛吉凶經三寶合名已上總是立名不同。廣如唯識論鈔敘。恐繁且略。
然學之者應先敘通名後敘此經。此經名中分之為二。初依疏辨。後述異名。述異名中初解妙法。後辨喻。初解妙法者。南岳思禪師云有十妙。一境妙。二智三行。四住。五三法。六感應七神通八說法。九眷屬。十功德利益妙。境即十如。智即能緣本後二智。智所導為行。行所歷名位。位所依為三法。依法以應物機為感應。隨能感而為現通名神通。應感者而演教為說法。因隨佛化聞法能悟為眷屬。以法授生為利機隨入為益名功德利益妙。何以得知有斯十妙准下文知。方便品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等即境妙。我所得智慧等即智妙。具足行諸道等即行妙。乘是寶乘因位直至道場果位即位妙。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等即三法妙。我以佛眼觀皆是五子驚入火宅見父居床等為應感妙。今佛世尊入于三昧雨華動地放光遠耀等為神通妙。所可說法初中後善言辭柔軟。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但說無上道等為說法妙。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為眷屬妙。聲聞聞法得記佛前末世隨聞所得福利皆為利益妙。生起次第。准義說之。上解妙法。次解喻者華有眾多。何故獨舉蓮華為喻。答吉藏法師云。略有三義。一者離喻二合喻。三者通喻。言離喻者。一明此華不有而已。有則華實俱合。此經不說而已。說則因果雙舉故。以蓮華喻於因果故。論云示現因果相等。二者由華開而實現。由言發而理顯故。以蓮華喻於教理故。下云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等。三者華未開而實未現。華開則實方現。未開方便門則真實相未顯。開方便門則真實相方顯。華開喻方便門開實現譬真實相顯也。故下云開方便門顯真實相。二合喻者。略有十義。一華從種生。喻一乘必有種起。故下云佛種從緣起等。二者此華從微至著。喻佛乘漸漸增長。故云漸漸積功德等。三者此華增長滿足出濁泥水。喻佛位國出離生死。故下云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寂然閑居安處林野等。四者此華雖出泥水而不捨泥水。喻佛雖出四流之外而不捨三界之中。故下云在門外立聞有人言驚入火宅方宜救濟。五者此華妙潔第一。喻於佛乘五乘第一。故下云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等。六者此華凡聖歎愛。佛乘亦爾。世出世間稱歎愛敬。故下云佛所悅可一切眾生所應稱讚供養禮拜。七者此華臺葉具足。喻於佛乘萬德皆圓故下云無量億千諸力解脫禪定智慧及佛餘法。八者此華佛菩薩坐。此經亦爾為佛菩薩而住其中。故下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九者此華開合有時。喻此一乘隱顯有時。昔隱今顯。故下云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十者此華劫初成時梵王坐上為眾生父。是經亦爾故下云如大梵王一切世間之父。此經亦爾。為一切世間之父。為一切賢聖等父餘處復說智度菩薩母以方便為父等。三通喻者。大集經云。慈悲為根莖。智慧為華葉。三昧為鬚臺解脫為敷實。菩薩為蜂王。涅槃為甘露。是故我頂禮妙法蓮華經。復有釋云。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議也。法者十如權實之稱。蓮華者喻權實法也。良以妙法難解。從近喻遠也。
次意乃多略擬前後合成六喻。一為蓮故華。喻為實故權。故下云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等。二華敷喻開權。蓮現喻顯實。下文開方便門顯真實相等。三華落喻癈權。蓮成喻立實。下文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四又蓮喻本。華喻於迹。從本垂迹。迹依於本。下文云劫濁亂時乃至云是故諸佛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等。五者華敷喻開迹。蓮現喻顯本。下云汝等諦聽如來說祕密神通之力。乃至我成佛來復過是數等。六華落喻癈迹。蓮成喻立本。下文云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等。是以先標妙法。次喻蓮華蕩化城之執教。癈草庵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會萬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與授記。又發眾聖之權行。顯本地之幽微。故增道損四生作隣.大覺一期化道事理現俱圓。蓮華之喻意在斯也。品有無中云五失三不易者。彌天釋道安云。譯胡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也。一者梵言盡倒(有云書倒更勘)而使從秦。一失本也。二者梵經尚質。秦人好文。傳可眾心非文不合。二失本也。三者梵文委悉。至於歎詠丁寧反覆或四不嫌其煩。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梵有義說只似亂辭。尋說向語亦無以異。或一千或五百刊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合成。將更傍及反勝前辭。已乃後說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智逕三達之心覆面所演聖必因時時俗有異而刪雅古以適於今一不易也。愚智天隔。聖人叵階。乃欲以千代之上微言傳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難出經去佛未遠。尊者大迦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書。今離千年而近意量截。彼阿羅漢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是。豈將不知法者之猛乎。斯三不易也。涉茲五失逕三不易。譯梵為秦。詎可不慎乎明經品得名中有二。初釋品名不同。後明得名。名不同者。正法華經云光瑞品.方便品.應時品.信樂品.藥草品.授聲聞決品.往古品.授五百弟子決品.授阿難羅云決品.藥王如來品.七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入寶塔品內)勸悅品.安行品.他地涌出品.如來現壽品.行福事品.勸明品.歎法師品.常被輕慢品.如來神足行品.藥王菩薩品.妙吼菩薩品.光世音普門品.總持品.淨復淨王品.樂普賢品(末云佛說此品時如恒河沙億百千菩薩眾皆悉總持即盡之也).屬累品。釋品癈立中。屬累若在藥王品前。乃有八違有為十證屬累令在藥王品前。令還妙故證。但云化佛使還本土。多寶佛塔未遣還故。二不言佛讚證。藥王品中但云塔讚。三妙音開敬證。涌出遍禮分身。妙音但禮二佛四穢土非淨證。化佛未去。此猶令淨。妙音來日何為被呵。五問佛來不證。云多寶如來來聽法不。既不見多寶。明塔已閉。六欲見多寶證。若未閉塔。二佛同坐。自應觀見。何須請見。七請見唯聞證。既唯聞聲。不言見佛。明知已閉。八敬塔非佛證。二佛同坐。應禮二尊。何故但言禮多寶塔。九二分不齊證。化佛若是未還。何以不齊奉施。十無別分身證。若藥王品下猶有化佛。何無文證。以此十證屬累不令在後。應廣如彼說敬尋斯說理奧文通。然義有千途。今者翻歸舊轍上德。既以十證屬累令有於先。若爾有十不可。是故屬累還令經末。一令還如故證不可。非言如故但令塔閉不遣還國。正法華云。多寶世尊七寶講堂佛之塔廟還復故處迹不可言。經本有別唯一佛說又不同。小見聞異故。二不言佛讚證不可。藥王菩薩本事品云。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讚言善哉善哉雖開寶塔佛無在中。今言多寶在寶塔中。讚言善哉。不言塔讚。云非佛讚證不可言。三妙音關敬證不可。以下方涌出遍禮分身妙音不禮即證已去。亦應文殊不禮分身已去提婆達多品亦云。至二世尊所修敬已畢往智積所。不言遍禮。豈化佛去故為不可。四穢土非淨證不可。若以妙音被誡土還穢者。亦應化佛使往靈山出應非淨。若云雖云諸山據本相說談土實淨。妙音見穢類亦如是。若云雖變淨土靈山尚存故不為例者。靈山非穢變淨猶存。既土石山如何得在。故言在者據初時說。如文殊從海涌出。猶言詣耆闍崛山。時會並以昇空詣山欲何所為。故雖詣空寶塔據本尚言詣山處地遣使持華詣山。故知據本非淨土內可有耆山。下文云。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亦據本處說。若云經云唯留此會眾亦留人山者不爾。眾令聞法本為可留山不聞經留之何益。故云穢土非淨證不可。五問佛來不證不可。何者文殊請見妙音。釋迦如來云多寶如來可為汝等而現其事。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欲得相見來承佛召。如何假問。問者為傳佛言故經云淨華智佛問訊世尊。又問多寶如來來聽法不。非妙音自問故為不可。六欲見多寶證不可。若云二佛同坐即令俱見。何須請佛。我今欲見多寶佛者。菩薩下人如來上果加被令見。可得覩尊。若未加被即不得見。希望佛加故請欲見。且妙音將至。文殊尚請佛加。妙音既現處因得見。要須佛力故雖同坐請已方見。非是請見即證塔閉故為不可。七請見唯聞證不可。若以請見經但稱云讚不說見身。即明不見多寶。亦文殊請見妙音。經不讚妙音來至。文殊得見。文殊亦應真不覩妙音。若已請見來即得見何須說者。妙音請見當即見。何要文中說得見故為不可。八敬塔非佛證不可。何者若以妙音敬塔不云敬佛。即證塔閉。亦應普賢來日不言敬塔。塔亦應無。不得言塔比時已去。文無遣塔之處。雖不敬塔不妨塔有。不言敬佛何妨見佛。又如塔開之後一切總在虛空。文殊海會云詣靈山。豈可不知佛在寶塔。以本山故言詣山。以本在塔故云敬塔非不詣空及親禮佛。又如俗云謹書足下。未必安於脚膝下。但是敬辭。此亦應爾。又准正法華。觀音奉瓔。一分奉釋迦牟尼。一分奉多寶如來。不言奉塔。明塔未閉妙音得見。今言唯閉故為不可。九二分不齊證不可。若以多寶但為二分。不奉化佛。明無化佛。亦應龍女但奉釋迦多寶亦應以去。又文殊不禮多寶多寶不無。觀音不奉分身。何得即云以去。禮敬齊故。故為不可。十無別分身證不可。設下經文不說化佛。何癈措在。如藥王品下不言聲聞。聲聞豈即非有。若以普賢品中說有。即證現有聲聞。唯正法華等屬累既在經末。明知化佛亦有。文義須說可即說之。文義不須。何為強說。故不可。分判本文中。一說方便品下八品為正宗。一說乃至不輕菩薩品為正宗。雖有二釋意取初釋。何以故。下文言。今此經中唯說一乘。又云開方便門。即是顯昔權。顯真實相。即是今說實。又方便品既是根本正明權實。所說之乘譬喻化城。重說前義。三根獲說。已下即讚歎勸行。說法既周。即智積請去。為明流通顯經力勢。化廣速成。非是會權顯於一實。又論釋告鶖子所由為諸聲聞所作事故。欲令聲聞迴趣大故。又攝大乘說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說二乘無令捨不趣。豈說報法不令起化成應佛已不起化故。應不令修佛恩德故。故知不為捨於化身唯說法報故。又復三佛俱是菩提無上故故第一說善餘明方便品下乃至不輕品為經正宗。云方便品下十九品明經體後八品明流通序明興教之由體明即坐之益者。若以得記為益。即說方便已下八品為正宗。若以得證皆名為益。應遵法師善乃至普賢。何故但至不輕。准此即有太寬狹失。餘准前判。得失可知。有釋七成就中。序成就有二。一顯法門中勝。二自在功德成就。云以法門中最勝故配序成就文。自在功德故配餘六種。此釋正違論。論文自分七成就已云。又序成就者。即各別牒解釋。以其二義別屬城山。何得自在屬下六成不得云。論言顯此法勝舉屬經文。功德成就既不結配明屬餘六。以法勝言雙顯前二。以能詮教及所詮功德俱名法故。法名寬故。解如是我聞。皆云阿難親從佛聞者。
問。如佛成道二十年後阿難方始出家。云何諸經皆言我聞。
答。佛重為說。何以得知。菩薩處胎經具廣分別。佛歷問所說不聞之者阿難言不聞佛勅聽為說。阿難得佛覺三昧。悉能受持故也。
問。若爾何故智度論云。阿難將昇高座說經之時。向佛涅槃方而說偈言。佛初轉法輪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昔於波羅奈為五比丘眾轉四諦法輪。
答。智度論文隨他餘部故作是說。又釋佛初在彼為五人說。後更重為阿難再說。云展轉聞。
問。若爾入大乘論云。阿難持法不盡明。二十年前皆悉不持又引中阿含說。釋提桓因語欝多羅言。尊者我得他心觀閻浮提一切眾生。無有盡能受持佛法。唯除尊者。餘不能了。以是因緣當知阿難非悉能持。又首楞嚴經中佛為淨日藏天子說。阿難所持小不足言。不受持者乃有無量。乃至廣云復滿十方微塵世界皆如阿難不能盡持。亦復如是。
答。據佛未加未重為說故作說又解。首楞嚴經據佛所悟未說之法云不能總持。如言未說如林中葉等。又若此處所說之法阿難能持。於餘十方諸淨土說阿難不持。
問。若阿難陀非大菩薩餘不能持說。既是菩薩化作聲聞何不能持。
答在因位故。據顯相身在此界故。於餘處說云不能持。在此界中若寶無能云何。阿含云唯除尊者餘不能了。欝多羅者亦聲聞故。又違處胎云悉能持不爾相違故作此通。諸文無過。言諸漏已盡釋名者。俱舍云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轉於生死中。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窮故名為漏。世親菩薩述經部云。若善釋者於諸境界流注相續泄過不絕故名為漏。若准大乘雜集第六云。令心連注流散不絕故名為漏。此復云何依外門流注故立欲漏。依內門流注故立有漏。依彼二所依門流注故無明漏。令心連注流散不絕是漏義。解云。於境泄過立以漏名。但得小乘之糟粕。失大乘之淳粹。出漏體中。有云瑜伽六十四無明漏唯取惡見所依無明為無明漏。故彼論云。略由五相立助解脫欲無明漏。一有想論門生起無明。二無想論門生起無明。三非有想非無想論門生起無明。四由斷見論門生起無明。五由現法涅槃論門生起無明。以此文證。唯取分別。又但取見所依無明者不爾。此且依欲界三求門說。不有唯言不爾。上略無明非漏故。如疏釋。大乘盡理故。瑜伽八十九云。諸欲界繫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名欲漏。諸色無色二界所繫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名有漏。於彼三界所有無智總攝為一立無明漏。若一切有俱舍頌云。欲煩惱并纏除癡名欲漏。有漏上二界唯煩惱除癡無記同內門定地故合一。無明諸有本故別為一漏。然纏中除惛沈掉舉。婆沙云。彼界纏小不自在故准品類足論及經部宗。即加此二。然准二宗。三界煩惱三漏攝盡。經中復云無復煩惱者。二釋如疏。非前三漏攝。或不盡更言無復餘。有釋言。前之三漏攝取不盡故。更言無復煩惱。深為大妄。盡諸有結者。有言。非是九結。相應宗云。九唯欲界現纏故應取五上下分結。今謂不爾。准八十九云。依九種事能和合故建立九結。一依在家品可愛有情非有情數一切境界貪愛纏事。二即依可惡一切境界瞋恚纏事。三依自有情數憍慢纏事。若四五六依惡說法諸出家品三種邪僻勝解纏事。謂依聽聞不正法故。依不如理邪思惟故。依非方便所攝修故。如是差別即為三三種。七依於善說法律無勝解纏事。八依出家品智貧窮事。九依在家品財貧窮事。如次起九。後二據因。以出家品慳悋法故。當知貧窮智。在家品慳財故當貧窮財。此據多分欲界所生。不說唯言准雜集第六云愛結者謂三界貪愛結所繫故慢結者即七慢。無明結者三界無智等。大同有部。中邊論第一文亦通說不言唯欲故。又八十四云。於五種事能和合故說為結。第五趣向事能生五趣。於諸趣中能和合故名趣向事。既言諸趣不簡上二界。明許通三界三見二取。各合為結者。且俱舍云。物取等故。即彼三見有十八物。二取亦然故名物等。三等所取一等能取等故名取等。所取能取有差別故。何緣纏中取愱慳二。答不善性自在起故。八纏可爾。十纏中忿覆亦具二義。應言數現行故。又二能為貧賤因故遍顯勸懺隨煩惱故惱亂出家在家部故。故准疏解。文為盡理。若取五上下分結者。准八十四云。望色無色欲界名為下分。望其修道見道為下分。由約此二下分差別。准此即應五下分結准分別或。無俱生愛不成有結。闕潤生故。違餘文故。此既約多分。九結亦應爾。略舉二三。餘文異解多有乖失。准此可知。列阿修羅眾中。有人引阿含經云。光音天入海精流海內遂成一卵。逕八千歲生女修羅。身如須彌。千頭小一水觸女身生毘摩質多。其形四倍大母。九頭八脚千手小一。納香山乾闥婆女生舍脂者。此是經中談外道義。不爾。欲天尚無精穢。豈光音天而有精流。有釋。說法時至成就中。言大乘經通名。無量義已下別名。然其別名不唯解無量義。亦通一切諸大乘經者。其義未可。且解總別。理即可然。以大乘經一切大乘經通名。此即極成。無量已下別名。然亦通一切大乘。此即未可。論解時成舉說無量義。若通一切何名時成。或說餘經未說此法華故。以此故知。十七名者但解一無量義。又復論云。此修多羅有十七名。若通一切何須說此。又自解云。此時所說一部教義但得三名。如華嚴等但名方廣。又云。餘十四名所詮之義。無量義經中不具故。無量義不得餘名。但得三名。爾何得云十七名通一切大乘經。又復論云。此大乘修多羅有十七名。若無量義名不具足。何得云此有十七名。見六趣中。有說。閻羅王。准華嚴經則別立趣。華嚴經云。令諸眾生離閻羅王趣枷栙等苦。又言令諸眾生離地獄畜生餓鬼及閻羅王四惡趣苦。以此文證故別立趣。若准伽論第二。劫初成滿已。有一有情起增上雜染業生那落迦中作靜息王。既言生彼。故知彼攝。今謂不爾。若許彼趣攝。應受彼趣苦。若受彼趣苦。何能治罰彼趣有情。故二十唯識云。何緣不許獄率等類是實有情。不應理故。且彼不應那落迦攝。不受如彼所受苦故。乃至應自不能忍受鐵地炎熱猛焰恒燒燃苦。云何於彼能逼害他等。以此故知非彼趣攝。然華嚴云及閻羅王四惡趣苦者。以王臣別開為一趣。據實鬼趣如修羅趣於天別開。瑜伽論云。生那落迦中作靜息王者。判彼趣故。又應云生那落迦作靜息王所判有情不爾。便違二十唯識及餘經論是鬼趣故。
問。大義內成就中。論釋有八。如文具列。然未知開權顯實。對中論云示二種密境界為頓悟人為漸悟者。
答。准義雖通然意約漸悟。何以故。本為聲聞所作事故。欲令聞知難信法故。若據頓悟示密境界。即是令取清淨義竟。何須復說。故對聲聞令捨昔權。示聲聞密境界令取今寶。示菩薩密境界。上雖總示令欣。未別令修理智令修證二果故。有得智觀理對文。
問。有云為說二種密境界者。謂吹大法螺擊大法鼓。其義如何。
答。彼說非理。非理者何。論云大法鼓二句示現。若取法螺即大法鼓一句示現。何得云二。若云取大法鼓并彼法螺云二句示現者。不斷大法鼓。復明何義。若云彼論所牒經與此別。若爾論文自釋別經。何須引釋此法華經。況復大乘無別部釋。一佛說無有二經只應從論八。云何得自意量度。有釋。阿含八種甚深亦通釋智慧。義雖可爾然釋論文八種甚深通釋二者。違於論說。如文可知。
問。論云已生驚怖者令斷驚怖。為利益二種人故。下文復云四悔驚怖者。謂大德舍利弗等我不應證如是小乘法自止。即此悔心名為驚怖。應即先驚怖。云何釋云不說無驚說即有驚。
答。以有論云謂若為說謂大德舍利弗等我不應證等故云說即有驚。又如疑心既有新舊。此悔亦爾。為欲斷改悔因更悔起。又先悔修小。今者為說方悔不早修大故釋無妨。今更一釋或可疏本有誤應云二。一說即有驚。二不說即無驚。以舍利弗云聞說未聞斷疑悔故。此釋有過。不順經論故。
又問。驚怖有五如怪驚怖。恐更有謗密令退席。損及顛倒何不退席。
答。聞之不謗故可在座。增上起謗故令退席。
問。損驚怖者。聞而不謗故不令退。何故論云謂有聞聲取以為實謗無大乘。
答。謂聞聲執實謗無大乘者。據昔凡夫創聞小教執為究竟。謂無大乘。未曾聞說大乘。起謗此損減謗。遂依修小將為究竟。我究竟取如是涅槃。今聞大乘既信不謗。但揣無分不能進修。既聞唯一。便謂無有聲聞得滅返道。疑生故名為損。故下文云。若我弟子實得阿羅漢辟支佛不信是經無有是處。
問。既不為說定性二乘為在座不。
答。辟支佛果此會定無。經但說有求緣覺故。定性聲聞雖不生為有亦無妨。令成不愚法故。又設聞雖信既不迴心。又損驚怖無亦何爽。
問。難云二子趣於牛羊鹿稱出宅。太子趣於牛應當亦出宅。
答。二乘或苦盡羊鹿稱出宅。初劫或猶行不得稱出宅。
問。地前菩薩或苦在不得稱出宅。初地已上或苦在亦應非出宅。
答。分別二障。初地斷得離分段稱出宅。
問。若爾初地受變易得離分段名出宅。變易八地受前七未離非出宅。
答。前七有能離分段。雖非變易稱出宅。
若爾三果有能離分段。初三果人稱出宅。
答。初地菩薩力有能悲心不受稱出宅。前三果人離不定非是故留非出宅。
若爾前三未能迴向大不受變易非出宅。出宅迴心受變易能離分段稱出宅。
答。據迴心者。既受變易得名出宅。
若爾初三果人豈得名為出三界苦具足三明及六神通等。下第二云。若心決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緣覺不退菩薩。長行又云。見諸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
答。此等諸文據決定說。有學迴心及受變易俱不定故不障名出。若不如是應不索車。若未索車如何與記。若云在宅亦得索車行記得車即應有學乘車出宅。若爾即便有學勝無學。宅內得車故。若云有學未名得車說無學故者。云何無學得記即名索車與車。有學得記不名索車與車。若云或苦在故不得名索車與車。七地已前亦爾思之。
問。釋遮中。准論云。無二乘者無二乘涅槃。為但無涅槃。為行果等亦復非有。
答。有云。能詮之智證所證理。既無二涅槃。明亦無二智。二智既無故亦無二行。行因教起。亦無別教故說一雨等。如實義者則不如是。但無二理。一真如故。唯大涅槃故。上下諸文但云法身無差別故。又云何體法若唯一乘體故。一乘體者。謂諸佛如來平等法身。聲聞辟支佛非彼平等法身之體。以因果行觀不同故。既云以因果行觀不同。明智行等別。又前云彼三乘法但有名字章句說非有實義。以彼實義不可說故。又理無為體一無別智行等為差別實一方便別故。
問。既云實得阿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何得有損驚怖。
答。今言實得據迴心者。故第二云。我等今者真是佛子。又云真阿羅漢。明苦未迴非真佛子非真羅漢。不定既爾。定性亦然。故名自謂非真二聖。若爾得名增上慢。得世間定謂得無漏名增上慢。但得小解脫未得全解脫。又未得法身而自謂言與如來等同坐解脫床等。雖無煩惱是所知障。雖不障彼而得名慢。若不如是。初時未信後方能信。各無有是處。增上慢亦爾。除佛滅度後在畢化得故。雖作是釋不如前解。前損驚怖。設不迴心。聞亦不謗。順此文故。
問。何經云我知此眾生未曾修善本。此經本對退菩提人。前云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已曾從佛受化。第二卷云。我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等故。
答。為二解。一云且據非退。創據小者云未修善。一云設曾修大。非增上品未成定位云未修善根。非全不修。
問。為據今生通說多世。
答。通說多世說世所化。豈得云我遇說。設餘佛化亦云為我。不唯今生。聞即得聖證於小果。極疾三生。如鶖子等經六十劫。豈唯今生創教於小。
若爾何故第二卷云初聞佛法遇便信受。
答。言初聞亦通語耳。未必定今。
若爾何故云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
答。且據今生不唯今聞即得悟小。又釋此據化者實即不爾。我以佛眼觀。佛有五眼云佛眼觀。此之五眼略以五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得人。四廢立。五相攝。第一出體者。且肉天眼諸宗說異廣如餘辨。繁不具述。但依大乘自宗所說。有以眼識種子名眼。故二十唯識云。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為成內外處。佛說彼為十。有以色種名為眼根。觀所緣緣論云。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功能與境色無始互為緣。有說能感眼根業種名為眼根。成唯識云。有避如前所說過難明附彼執復轉。救言。識中業種名五色根。上之三說皆不正義。對法五蘊瑜伽等說。肉眼體性以四大種所造淨色而為眼根。於中三說。一云種子。一云現行。一云通二。此說為正。故五蘊論云。眼根云何。謂四大所造眼識所依。以色為境故通種現。天眼根體以定所起四大所造淨色為性。是通果故。故無著菩薩般若論云。謂色攝故。色攝復二。謂法果修果。法果即肉。修果即天。法是總名。即能感業肉是此果。雖知總稱肉獨得名。如說色處。修謂是定因修所起名為修果。愚法二眼俱慧為性。緣真緣俗二境別故。故無著菩薩般若論云。第一義諦攝世諦攝。又第一義智力故。世智不顛倒轉故。是一慧約取境用分。佛眼即前四眼為性。智度論云。譬如四河流至於海總名天地故。前四眼在佛身中即名佛眼。若准無著菩薩般若論說。然佛後智名為佛眼。論云一切種一切應智攝。又云一切應智中一切種無功用智說名佛眼智度說中據總出體。般若論中各別出體。又般若論中。前四據因佛眼約果不爾。佛果豈有業感異熟眼根。又佛後智豈由本智方不倒轉。任運起故。或同智論。總名佛眼。以智強故總名為智。若爾何故云一切種應智中一切種無功用智。准此即是偏取後智名為佛眼。故前解勝。
二釋名者。一總二別。總名眼者。梵語云般遮斫芻。般遮此云五。斫芻者此言行盡。謂如戒行種種諸物悉能見盡故云行盡。傍從於此翻名為眼。非是正翻。梵語名眼。眼照矚義。五者是數帶數釋也。釋別名者。肉謂業異熟色。肉即是眼。持業為名。自在光潔神用名天。天名雖通欲色無色意說色天。天之眼故依士為目。或即定果光潔名天。天即眼持業釋也。此釋有濫。又與智度論說有相違。彼云天有天眼故非即眼。照了名慧。慧即是眼。亦持業釋。法即是境。緣法之眼名為法眼。雖慧等緣通名為法。餘各各別緣。此能通緣。又緣教法此獨名法眼。佛名如常。佛之眼名佛眼。依主釋也。
三得人者。欲色二界有情之內。若其天眼。欲界六天及以三洲除北拘盧得四靜慮根本定者能起天眼。以許得通故。二乘有慧眼。照生空理故。雖亦得法眼以小劣故不說彼成。菩薩有法眼。以有種智故。能緣一切故。佛有佛眼。相顯可知。又成後後必得前前。勝得兼劣。劣不成後故。成前前不必定能成於後後故。智度論云。天有天眼。二乘有慧眼。菩薩有法眼。
問。若佛有法眼即得名佛眼。菩薩有法眼應名菩薩眼。
答。佛眼唯佛有。從佛以立名。法不唯菩薩。從境名法眼。餘者准知。
問。法不唯菩薩不名菩薩眼。天眼不唯天何得名天眼。又天眼不唯天而得名天眼。肉眼不唯人應得名人眼。
答。肉通餘趣報。不名唯人眼。天唯屬彼法。是故名天眼。
問。法通於佛有不名菩薩眼。天通諸眾成何獨唯天眼。
答。佛等亦天號通故名天眼。人雖起彼天屬天名天眼。又名字假立何假苦求。設作多通終還有難。且各據義以立其名。
四廢立者。何故唯立五眼不增減耶。
答。一切諸法略有二種。一色法。二非色法。色法之中有其二種。一顯現近色。二隱覆遠色。知顯近色故立肉眼。知隱遠色故立天眼。或色根中定散果別。散業果眼立為內眼。定所起眼立為天眼。勝劣不同故分二種。故無著論云。謂法果修果此為五眼。麁境界故是初色攝。非色法中有理事境。為了理境立其慧眼。為了事境立其法眼。又雖一智本後智殊故立為二。故無著論第一義諦攝世諦攝。又以果對因總立佛眼。故智論之前之四眼若至佛果總名佛眼。或據得人分五種。思准可悉。
廢立雖爾云何次第。
答。以其劣勝引生次第。於色之中肉眼最劣。唯見顯露。天眼次勝。通見隱顯故次肉說。於非色中由了真諦俗智不例。又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故慧先法後。前因後果故次佛眼。故無著論云。此為五眼。麁境界故是初色。據第一義智力故世智不顛倒轉。是故第一義攝在先。
五相攝者。准瑜伽論說。眼有三。華嚴經中眼有十。列名相攝。皆如疏辨。若瑜伽第三立一至十一與此相攝。恐繁不述欲廣之者可尋彼文。
問。經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者。菩薩二疑中今除何者。
答。二俱除。他知自得作佛。亦不疑他不得作佛。何以得知。答唯論釋喻。第三為破一向求大乘執無二乘故說兩喻。
問。菩薩除知得作佛何無授記。
答。聲聞久來學小。雖信自得作佛恐未決定。令得決定之心故與記別。菩薩先不學小。但恐彼退聞說一乘知無別小。即住大決定故不假記。又亦與記別。
前云無一不成佛。即總與記何不別記。
答。以略故宜聞異故。
問。既云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為自知當作佛為不知耶。若自知者千二百人應同鶖子一時與記。何故說化城已方生解心始與授記。
答。有二解。一云知得但未趣向。以樂少故。聞說化城方解捨小。始與授記。二云未知但是佛說彼當作佛。聞第三周方始領悟。
問。何故菩薩聞即疑除知得作佛。千二百人自未能知。但是佛說。
答。利鈍異故。鶖子利根一聞尚解。菩薩更勝故即疑除。千二百鈍根故未能解。
問。准分別功德品云。若聞壽量一品功德於無一菩提退者。無有是處。舍利弗等過去曾聞妙法華經。如大通會等。何故並退。
答。二解。一云究竟退者終無是處。設退還發故。二云據利勝者。或據領悟者。說九淨者。顯揚第三云。一尸羅淨。善住尸羅。乃至於小羅中見大怖畏受學學處。二心淨。依戒淨故住四靜慮。三見淨。依心淨故得漏盡智。現觀諸諦。四度疑淨。依見淨故於佛法僧無惑無疑。五道非道智見淨。依度疑淨故得妙智見。知佛所說道能出離外道所說不能盡苦。六行智見淨。依道非道智見淨亦得淨妙智見智。出離道有上中下。謂苦遲通行所攝等。七行斷智見淨者。依行智見淨得妙智。謂我應斷下中之行及為發起上妙聖行。八無餘寂滅淨。依行斷智見淨證得無餘。諸漏永盡。九國土淨。謂諸佛共有無上功德器。示現能不可思議國土莊嚴。極淨佛思。極淨菩薩思。及思眷屬。
問。火宅譬喻舍利弗請為千二百人即皆無學。何故論釋云為有學具足煩惱性眾生。
答。有二解。一云談本說權本為凡夫。今以喻顯故言為具足煩惱性。即談昔意故不相違。二云准聲聞請。正為無學傍備有學。據傍云凡夫。無學文顯。論略不釋。不爾。此經宗明一乘。如何藥草品云令知乘異。說種種乘故。約內有學聲聞令趣於大。文顯可知。故具不引。
問。羊鹿車體正取何法。
答。准疏家釋。取二乘無學解脫道後世間定心虛指。此為種智之車。引子令出此世間心。實不能了一切法故出門不得。可須臾修義言索車。故論云第一人者與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令其遊戲。後令入大涅槃故。
若爾云何下合喻云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等而自娛樂。
答。彼是此乘莊嚴具故。又無漏身中所有諸法亦名無漏。
若爾牛車亦應如是。
答。彼究竟故。是實德故。此虛指故。非究竟故。
若爾有漏豈名出宅。
答。出分段故名為出宅。又釋即指無學果位所得無漏生智為羊鹿車。下言自在無繫無所依求無漏根等故。
若爾如何出門索車以得知故。
答。以指此智假為種智。此不能了一切法故。當更修故。義云索車。
若爾如何名為世間。
答。緣俗俗事故。以劣智故名為世間。若爾對車說城應取真理。云何論云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涅槃既取禪三昧城。菩提何故取後世間智。又復二乘無漏後得不能起通了知諸法。何名令戲故前說善。
問。門外索車為三乘人。並悉索車為唯二乘。
答。有二解。一云通三乘索。文無簡故。舊德說故說諸子故。二云唯二乘索非菩薩。何以故。宅喻分段。得出分段名為出宅。二乘出宅得無學果。菩薩出宅在於初地。二乘無學未得種智當能修學名為索車。初地已上得種智車故不須索。若以修學即名索車。十地皆修故。恒常索。若爾即應菩薩無不上車何得說言者乘車遊戲。又論云為令入不退地示與無量智業。初地已上即得智業。雖知修學經不云索說遊戲故。二乘出宅未得種智。未至初地可能修學義名索車。又論云其第一人與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令其遊戲。後令入大涅槃城。以與人天世善。未得其真可須言索。菩薩不指羊鹿。初地已上得真。所以菩薩不索。或有說云。初機虛指故車須索。或云宅內聞三。門外見一。不知誰知一。是故須索等皆非實說。
問。既菩薩不索車得名出宅坐不。
答。稱出宅坐。但約二乘學究竟故。離障盡故。心止息故。建立果故。菩薩之人學未究竟故。未離障盡故。不建立果故。心不息故。不得說云露地而坐。若雖分別名露地坐。前三果人亦應如是。若謂有學亦名出坐。云何下合喻中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嶮道得涅槃樂。又釋菩薩亦得稱坐。雖不止息及以不制果。然以智安處亦得名坐。能伏惑故出分段故名出三界。露地無妨。若爾三果亦應如是許亦無失。取捨任意。
問。三車門外出此車體有多不同。古解即是涅槃。今說即取後得正智。取涅槃而為車體。經論明文。經合云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論云後入涅槃故取後智而為三車。復何文據。
答。亦經論明文。羊鹿說為後智。論云第一人者以此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戲。後令入涅槃故。既云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明非涅槃。合牛車云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愍念安樂等。明非涅槃。
問。俱有城文如何取正。
答。取智為正。
若爾前文如何會釋。
答。涅槃相故名為涅槃。又求羊鹿為涅槃故。不以涅槃合於羊鹿。
若爾他亦釋云。知見性故三昧性故名知見等。理實涅槃。此復何爽。
答曰。違多文故。合鹿車云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合牛車云愍念安樂度脫天人。又云。我以無漏根力等而自娛樂。又云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若是涅槃豈云無數各與之。若云真如雖一然說七種。或十如等。據能證說云有無量及各各等。此即何過者不然。說智為車。理為寶所此有何違。總說為理。若唯取理即闕菩提。今者取智。智斷具足說復前第一云究竟令得一切種智。又論令入不退地亦與無量智業故。又經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又云。佛種從緣起。又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又云。乘是寶車遊於四方。又說根力等諸功德法故。又云。我今為汝造作此車。故理喻寶所。先有非作有為修生說造作等。不可說言化城。雖理亦說造作。彼但造名無實體故。牛車同彼子應捨之。若取實理不說造作廣有多證。繁不具引故以寶取喻理。車喻智勝。
問。窮子譬喻對治一向增上慢。我乘與如來乘等無差別。若言我乘與如來乘無差別。即是與如來相好。乃是攝論說。聲聞作佛令得同佛。自體意樂之義何須對治。
答。有二解。一云許自小乘與如來等說。如窮子以對治之。我與佛等。亦應當得此之意樂。即非對治。一云定性之人修不作佛故。但令得同體意樂。不定之人當應作佛許與佛等障不迴心故。說對治所望有別故不相違。
問。四大聲聞說喻領解。即為無學。論何故云為有學說。
答。喻昔在因迷執為等。今悟喻昔云為有學。又自既解說喻曉餘云為有學。斯亦何失。不爾。四人豈自對治。
問。授記聲聞為總不定亦有餘耶。
答。准論中解通為不定及變化者。故論云二種聲聞如來與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者。
問。誰為不定誰變化。
答。論不定判。准經文中。滿慈一人說為變化。餘多不定。皆說曾發大菩提心故。
問。若許實聲聞有迴心作佛。云何維摩經云我等聲聞猶如敗種無所復用。入大乘論及菩提資糧論並不許此法華經中有實聲聞。悉變化故。猶如種未必不生故。此意無惑。更不受生云何修行得三祇劫。
答。彼皆據讚大乘勝。可彼小乘不令求趣。不定之人終歸大故。令有大性速趣大故。不爾經論豈可相違。准此諸文。法華會時。四種聲聞初俱在會。三止之後。增上退席。不說真聖亦退席故。聞經令成不愚法故。論釋記中不為授記不障在座。或可無定性。論云有損驚怖故。不為記故。根未熟故。故不在座。取捨任意。
問。化城以何為體。
答。如疏釋。又助釋云。無學後心世間三昧說為化城。如二車體。以根本智不作解。故後得智作涅槃想解將為究竟。經化作故。論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故。
若爾云何能息諸苦。
答。離障礙故。出三界故。如二車故。彼既得云出宅。此何不能息苦。
若爾二車如何不得所說化城即言得入。
答。不能了知一切法故。非種智故。故不得車。何以故。以未離智障故。如何得化城。以三界苦息故。得於解脫故。惑障已離故。
若爾如何名為涅槃。
答。假名涅槃故。第二云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又云。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涅槃。如增上慢自謂得果。其實不得。此亦如是。
若爾無學豈不得有餘耶。
答。如彼無漏智隱而不彰。但說世間智。名之為車。此亦如是。雖有有餘非究竟故。隱而不彰。令取大故。所以論云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故。若即指有餘云何名諸禪三昧城。故又勝鬘經云。得四智及涅槃者去涅槃界近。明非實涅槃。云去近故。若是涅槃即云已得。云何名近。成唯識論第十卷云。不說無學有涅槃者。彼有兩釋。一云或約不定姓。得無學已即迴向大。不說彼得。正與此同。若定性人羊鹿二車即彼生智。所說化城即二涅槃。彼究竟故。非暫息故。不趣大故。不同不定。
問。如求三車將為勢力說火宅喻令其生厭不令更求別說三車而為對治。既有定人。實無涅槃而有增上慢。以有世間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對治此說化城譬喻。應知既有學執世間三昧以為涅槃。實非涅槃。名增上慢。今即為說世間三昧名為化城。應如火宅令厭不取。如何得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若是取世間三昧名為涅槃。豈不增彼執耶。又不知化求入彼城。既說為化。如何勤求後方向大。
答。正為無學談其昔事。權令得息求欲暫息為趣空所令趣向大。今更餘義對治有學。不定之人堪能向大。有定之者執彼無學所得涅槃。將為究竟。作意欣趣。今佛為說彼非實滅猶如化城。所以昔日說為涅槃者。是我方便令退且入假涅槃城使得息疲。過此城後。令入大涅槃城珍寶處故。令有學知捨此求大故。為對治說作化城。而為對治非。是即今第四人者說作化城更便求入應如文釋。與理不違。愚見若斯。更悕妙釋。
問。十無上正為何說。
答。正為聲聞不定性者故。論云示現種子無上故說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行善根不滅同彼後得果故。意說二乘身中有菩薩種子。但能還修皆得作佛已發心者令堅固故。未發心者令聞無上亦發心故。既云退已還發心前所修行善根不滅同後得果故。明為不定。
若爾何故十種無上不皆在正宗。
答。非獨為顯一乘之理。并讚勸持。故通二分略敘大綱。餘不繁述。
問。此十無上有何次第。
答。以義准之。令勸發心須馮因力說其曾種大因。令順修行。當得佛果。故說種子無上。即為明說汝等所行是善菩薩道。明昔發心善根不滅。今聞佛法。還同為因。後得果故。既有勝因。須長時修無上之因。方能得果故。說大通智勝如來垂得菩提猶經十劫。顯果勝上修無上因。次說修行無上。修行無上者要行大行。云何中間授之於小。但為昔日曾發大心。中間是大不能頓發。權施方便令息苦已。後進於大故說增長功德力無上。何知昔日曾發大心。說繫珠譬令其領解。故次說令解無上。既知昔日久修大因。但為怖大。所以中退。今能憶念解悟修行。如諸菩薩當得淨土。故次說清淨國土。無上解悟既增上堪聞解脫教。故次說說無上聞無上教積劫行因皆成勝人。故次說教化眾生。無上勝因既積。當得勝果。不同二乘。故次說成大菩提無上得果。雖復證滅而能現身利生。法報身雖常存。化身應物不定。雖滅不滅。雖生不生。故次說涅槃無上。所說既勝獲益無邊。起信供養聞法持讚。得無邊福。現於神力。舉他勝行及人法為證。復由久行因能化能受。聖者遠至格白聞經。如來摩頂。慇勤三歎。明斯勝事。欲使通流。故次流故次說勝妙力無上。諸宗解釋。異說無窮。經論出沒多門。於中知見無量。略因講次。聊述少分。多未欲呈於廣聞。但為備時須爾。
法華玄贊義決(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