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3部大正藏第40册P0602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6卷) 〖唐 法藏撰〗.txt
大正藏第 40 冊 No. 1813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No. 1813 [cf. No. 1484]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一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原夫法身虛應。浹有岸以㼼形。妙智潛通。極無邊而照象。至真明理。即事而能理。旋超視聽之外。冥權會事。即理而能事。逈架筌蹄之表。故得蓮華藏界懸日月以臨照。菩提樹王開甘露而濟之。千華千百億盧舍那為本身。十重四十八輕釋迦文為末化。不可說法啟心地於毛端。不思議光舉身化於色頂。於是四十二位大士之所同修。八萬威儀聖賢以之齊致。況乃恒沙戒品圓三聚而緣收。塵數嚴科具六位而緣攝。既如因陀羅網。同而不同。似薩婆若海。異而非異。等摩尼之雨寶濟洽梨元。譬瓔珞以嚴身功成妙覺。是故五位菩薩莫不賴此因圓。三世如來無不由此果滿。既為道場之直路。亦是種覺之良規。大哉難得而言者也。然則梵約當體。離染為名。網就喻彰。功能立號。經則貫穿縫綴。體用同詮。盧舍那則遍照果圓。說則枳機宣唱。菩薩標因異果。顯能持之人。十重等簡法異人。顯所持之法。重開二五輕分六八。具防止故稱為戒。無二軸故云一卷。故言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一卷。
將釋此經略作十門。一教起所因。二諸藏所攝。三攝教分齊。四顯所為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釋經題目。八教起本末。九部類傳譯。十隨文解釋。
初教起所因者。何故辨此菩薩戒耶。略由十因。謂法應爾故。示本行故。攝大機故。授法命故。勝法被故。令成行故。得諸位故。滅重障故。顯真性故。得勝果故。初法應爾故者。謂此菩薩三聚淨戒既為道場直路種覺圓因。是故一切諸佛出興于世利樂眾生皆依古法。法爾初時結於菩薩波羅提木叉為宗本之要。如大王路法爾常規故須說也。是故下云。各坐菩提樹誦我本師戒。又云。是盧舍那誦。我亦如是誦。解云。既佛本師戒。復但云誦不言說者。明則本法非新制也。又云。三世諸佛已說今說當說。故知同說也。二示本行者。三世諸佛皆悉往昔同行此戒成最正覺。是故成道先示此要。令諸菩薩之所修學。下文云。一切諸佛之本源行菩薩者之根本。又云。一切菩薩已學今學當學。解云。若無此戒法無一菩薩得成佛道。三攝大心者。謂如來出世。若不顯此菩薩毘尼。諸有情初發大菩提心者而未能知。何等應作。何等不應作。而進行無依。是故要當制立菩薩學處令知進修。智論十五云。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求渡。是不可得。若無戒欲求好果亦復如是。若人棄捨此戒。雖居山苦行食菓服藥。與禽獸無異。四授法命者。謂諸眾生若無此戒。法命不立。與非情及畜生等無有異。瓔珞經下卷云。佛子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不受菩薩戒者。不名有情識者。畜生無異。不名為人。當離三寶海非菩薩。非男非女等。五殊勝益者。謂以最上菩薩戒霑及眾生。必當令彼成正覺。瓔珞經云。又復法師能於一切國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況復二人三人乃至百千福果不可稱量。六成諸行者。謂一切菩薩無邊大行。莫不皆以淨戒為本。智論十五云。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又華嚴經云。譬如造宮室起基令堅固。施戒亦如是。菩薩眾行本。此經下云。一切菩薩已學今學當學。七成諸位者。謂由具足菩薩戒故信行得成。方乃得入十住等位。瓔珞經云。初發心出家欲紹菩薩位者。當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行功德藏根本。正向佛果道。問位以智成。因何說戒。答戒具三聚。攝善戒中既具大智。理亦無違。下文中十發趣十長養等皆因此成。又問以何得知此菩薩戒多是住前菩薩所行戒耶。答瓔珞經下卷云。我今在此樹下。為十四億人說住前信想菩薩初受戒法。佛子是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此之謂也。八滅重障者。重障有二。謂惑與業。今既具防三業。律儀戒中惡無不止。惑業種子是所除滅。故瓔珞下卷云。受十無盡戒已。其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九顯真性者。謂由具此菩薩淨戒。遂令障滅行成性離究竟。下云。佛性常住戒法流通也。十得勝果者。謂此淨戒因位究竟必獲如來圓明勝果故。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此經下云。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此之謂也。
第二諸藏所攝者。此有四重。初約二藏有二。謂大小二乘各有菩薩藏聲聞藏。於此四中唯大乘內菩薩藏攝。或通大乘聲聞藏攝。以大中聲聞悉許成佛。於此戒法亦受持故。亦通收小中菩薩。以彼三十四心成佛等事離此實戒更無餘故。或亦通彼聲聞藏。以七眾所持別解脫戒皆是菩薩律儀攝故。是故彼法亦在此中。二約三藏亦二。一唯是大乘毘奈耶藏。以具詮顯調伏行故。二或通餘二。以戒具三聚該於三學。成因五位。必具餘故。三約十藏亦二。唯戒藏。二或通餘。以三聚中攝諸行故。四約十二分教亦有二。一是緣起經攝。二亦通餘。如理應知。
第三攝教分齊者。聖教塵沙。緣略為二。一是化教。二是制教。釋此二別略作四門。一約法異。且化教者。謂如來出世。普為一切說諸因果理事等法。制教者。謂舉過顯非。立正法制非理。違法犯結示罪名。辨其持犯輕重篇聚。二約機異。謂化教普為通內外眾。莫問佛法內人及佛教外人。通對而說。制教唯對佛自內眾私祕制說。三約益異。謂化教但令離諸性惡起信等行。制教令其雙離遮性。以護譏嫌威儀可軌。以生物信光顯正法自行化人故。四約主異。謂化教通於五種人說。如智論云。一佛。二菩薩。三弟子。四神仙。五變化。制教唯佛自說。以制戒輕重餘無能故。由此四異。是故二教成差別也。於此二中制教所攝。然制通大小。仍是大收。
第四顯所被機有四種。一約種姓。二約遮難。三約發心。四約現在位。初中有二。先約權教。五種姓中定姓二乘及無種姓非此所為。以彼於此非其器故。菩薩種姓正是所為。其不定性亦兼攝。如瑜伽等說。二約實教。五種種姓俱此所為。以許佛性皆悉有。以於此身定入寂故名定性二乘。非謂寂後而不趣向於大菩提。如法華楞伽寶性論等說。又為謗大乘人是一闡提因依無量時故說無性。非謂究竟無清淨性如寶性及佛性論說。又依佛性論自斷說無佛性為不了教餘如前說。是故一切眾生皆是所為耳。二約遮難者亦二。一雖欲發心若具七遮現身非器。二要須深心懺悔除滅遮難好相相應發心純直方堪為器。三約發心者亦二。一雖內有種姓若未能發大菩提心現在前時亦未堪為菩薩戒器。二要須發心直趣正行不有邪求名利等過方堪為器是此所為。四約現在位者亦二。一終二始。終者。如三賢已上法雲已還終位菩薩。雖亦受持菩薩淨戒。然經生所受不名新得。具性戒故。非此正為。始者。從初發意十信已還。於此戒品有受有隨有持有犯。故是正為。以本業經中十信初心受此十戒。其入位已去但增修為異故也。
第五能詮教體者略作十門。一能詮門。謂唯以名句文為體。以能詮表所詮故。二歸實門。謂唯以音聲為體。以名等依聲假立無別體故。經云以音聲為佛事故。三具二門。謂聲及名等要具此二方成詮表不相離故。十地論云。說者以此二事說。聽者以此二事聞。四俱非門。謂聲名即空俱泯。言即無言無言之言無寄無住。經云。如來常住不說一字。上四門中前三通小乘。具四唯大乘。是故四句合為一事。有無俱離可知。五遍通門。謂香光等一切諸法悉為教體。無不皆有詮理益物故。經中香光飯等而作佛事。六詮旨門。謂能詮所合為其性。以不相離故。論云。契經體性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七唯心門。謂名等聲等能詮所詮無不皆是說聽心識。更互為緣之所顯現。離此心識無別性故。經云。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八歸真門。謂名等識等莫不悉皆唯是真如。以諸虛相本自盡故。真如實體性自顯故。經云。一切法即如等也。九無礙門。謂即真之相相不礙存。即無言言言同法界。即相之真真無不顯。即言之無言言未嘗說。既言無言而無二。則說無說而俱存無礙鎔融以為教體。十雙泯門。謂理事無礙性相俱融。則形奪兩亡語默雙泯。非言非不言。非教非不教。非真非不真。一切皆離不能辨之也。是謂大乘無礙教體也。
第六所詮宗趣者有二。先釋宗後顯趣。問宗之與趣何別。答語之所表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又釋宗是言下所尊。趣即標其意致。宗中亦二。先總後別。總者。以菩薩三聚淨戒為宗。以是文中正所詮顯。所尊所崇唯此行故。別中有五。一約受隨。二約止作。三約理事。四約造修。五約緣收。初者創起大誓要期三聚。建志成就。納法在心故名為受。受興於前持心後起順本所受令戒光潔故名為隨。又受是總發萬行後生。隨是別修順成本誓。要具此二資成正行故以為宗。二止作者。謂止離諸惡微過不沾。作修萬善眾德圓修。要具此二皎潔行成故為宗也。三理事者。謂事防三業使惡止善行。以理御心令惑滅令智立。智論云。菩薩亦持理性戒故。又前離業障令福圓。後除滅惑障成慧滿。此則離二障成二嚴方為究竟故以為宗。四造修者有四。一法二受三相四行。謂初是所受戒法。二正受相應。三辨其戒相。四對緣持犯。所詮雖眾然四門綩攝故為宗也。五緣收者。謂諸菩薩波羅密行莫不具足三聚。所謂發三聚心修三種行成三迴向。菩薩萬行莫過於此故以為宗。第二趣者意也致也。謂持此三戒增長三學。成就三賢十聖等位。究竟令得三德三身無礙佛果。是意趣也。謂一律儀離過顯斷德法身。二攝善修萬行善以成智德報身。三以攝眾生戒成恩德化身故也。宗趣竟也。
第七釋題目者有二。先辨一部都名。後釋當品別目。初中亦二。先梵網者所詮義也。經者能詮教也。義中梵者。西國正音云梵覽摩。傳譯存略故但云梵。此翻為極淨。以淨中之極故。准此經上下文。梵網之義略有四種。一約行體用。謂梵者當體為目離染為義。網者就喻為名勝能為義。此中梵有一義。謂明五位行體平等圓淨光潔。網有二義。一差別義。二澇漉義。初喻信等五位相別。後喻五位澇漉眾生從因至果究竟解脫。此二及梵總有三義。謂體相用。網中差別是相。此即依體起用。以梵成網故云梵網。則持業釋也。又亦法喻雙舉為名也。二約義者。此舉梵上之網喻所詮之義。俱從喻稱故云梵網。何者。上卷經云。時佛觀諸大梵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解云。以諸梵王持此幢網供佛聽法。佛因見彼網孔差別交絡無邊參而不雜。遂以喻彼諸眾生類迷悟己性造善惡業苦樂昇沈依正交雜而其分齊別別不同。故云世界猶如網孔。此即梵之網。依主釋。亦是有財釋。以俱是喻故。問此中梵網與華嚴中因陀羅網何別。答彼是帝釋網。此是梵王網。彼網在殿。此網在幢。喻意亦別。彼取寶珠成網互相影現。辨重重無盡。此取網孔差別不同義故為異也。三約教者。梵辨教是淨。網顯教有能。故華嚴之張大教網亘生死海。渡天人龍置涅槃岸。此之謂也。又上云。猶如網孔等佛教門亦如是等也。四約戒者。梵有二種。一約位。在家所持不名梵行。出家五眾方名梵行。二約實。聲聞小戒不防意惡不破諸見。不名真梵。諸菩薩等所持三聚具防三業破見入理。方名實梵。此如華嚴梵行品說。網有三義。一喻菩薩戒相塵沙微細差別。交雜出沒屈曲難知如網孔也。二喻此律儀戒功能。遮防有情令不作惡如網籠羅也。三喻此戒。攝善救生二種功能澇漉自他俱出離故。是故此中亦梵亦網持業釋也。問何故不唯存此釋而通上三耶。答此是一部通名。非唯說戒故須通辨也。經者。謂以聖言貫穿攝持所應說義及所化眾生故云經也。二別名中有三義。一舍那佛者舉教主也。說心地法門品者是一品通名也。菩薩戒本者品內別目也。梵本經中皆名毘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然有二義。一內以智光照真法界。此約自受用義。二外以身光照應大機。此約他受用義。何故經首別標此名。為簡餘經是釋迦化身所說。又梵網字下標此名者別餘品也。梵網一部大本之中唯此品等是舍那說。餘品應是釋迦說故。說者。圓音應機演茲妙理故云說也。菩薩者備如常解。心者。則是菩薩所起信等五十心也。地者。即是信等諸位通名地也。十地論中地前總名信行地。故以俱有生成荷戴通名地也。無非妙軌云法。通智遊履為門。類別不同稱品。今於品內別釋如此菩薩戒本故別標舉。謂防非止惡為戒。標略異廣為本也。
第八明教本末者有二。先明此戒後顯餘類。初此戒來處者。此三世諸佛本戒法界法爾。非新所制。舍那菩薩修行此戒位滿成佛。於蓮華臺藏世界之中。為欲利樂諸眾生故。還自誦出傳授化身。令各就機於閻浮提為諸眾生方便誦顯。是故得有如斯戒本。若論具本。什公相傳云。西域有十萬頌六十一品。具翻應成三百卷。未至此土故不具也。二餘類戒者。如梁朝攝論戒學中引毘奈耶瞿沙毘佛略經說。菩薩戒有十萬種差別。如茲大本未沾此域。又上代諸德相傳云。真諦三藏將菩薩律藏擬來此土。於南海上船船便欲沒。省去餘物仍猶不起。唯去律本船方得進。真諦歎曰。菩薩戒律漢土無緣。深可悲矣。又曇無讖三藏於西涼洲有沙門法進等求讖受菩薩戒。并請翻戒本。讖曰。此國人等性多狡猾又無剛節。豈有堪為菩薩道器。遂不與授。進等苦請不獲。遂於佛像前立誓。邀期苦節求戒。七日纔滿夢見彌勒。親與授戒并授戒本。並皆誦得後覺已見讖。讖覩其相異乃昌然歎曰。漢土亦有人矣。即與譯出戒本一卷。與進夢誦文義扶同。今別行地持戒本首安歸命偈者是也。又聞西國諸小乘寺以賓頭盧為上座。諸大乘寺以文殊師利為上座。令眾同持菩薩戒。羯磨說戒皆作菩薩法事。律藏常誦不絕。然聲聞五律四部。東傳此土。流行其來久矣。其於菩薩律藏逈不東流。曇無讖言於斯已驗。致使古來諸德或有發心受戒。於持犯闇爾無所聞。悲歎良深。不能已已。藏雖有微心冀茲勝行。每慨其斥闕。志願西求。既不果遂。情莫能已。後備尋藏經捃摭遺躅。集菩薩毘尼藏二十卷。遂見有菩薩戒本。自古諸賢未廣解釋。今敢竭愚誠聊為述讚。庶同業者粗識持犯耳。
第九明傳譯緣起者。此經於大秦姚興弘始三年有西域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此云童壽。以持菩薩戒故。偏誦此一心地法門品。以此品略明菩薩戒相。是故印土持菩薩戒者無不皆誦。于時沙門慧融道祥等八百餘人請羅什受菩薩戒。遂於逍遙園或云於長安草堂寺中。共學士翻譯經論五十餘部。唯此梵網經最後什自誦出。而共譯之。慧融等從筆受亦同誦持。仍別錄此下卷之中偈頌已後所說戒相獨為一卷。名作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卷。卷首別標當時受戒羯磨等事。仍云。此羯磨出梵網經律藏品內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及王千子受菩薩戒法。其八百餘人誦此戒本也。
第十隨文解釋者於此文中分為三分。初十一行半偈是標源歎戒分。二從爾時下對緣正說分。三從我今在此樹下結說勸持分。又釋。初是戒起所從分。二對緣正說分。三結說勸學分。初中分二。初有五偈明標源顯戒。後六偈半歎戒勸持。又釋前五戒所從勝。後是所流戒勝。又前是傳戒人勝。後是所傳戒勝。前中有四。初一頌明舍那真身起千化佛。二次一頌一句明千化佛復各化為百億釋迦。三一頌二句明化身就舍那聽受戒法。四一頌一句明化身就機傳通本戒。初一頌之中。上二句明本源實身。下二句明所現千佛。此中盧舍那等三類佛有人釋云。千華臺上盧舍那佛是自受用身。千花上佛是他受用身。百億釋迦為變化身。此釋恐不應理。以華臺上佛亦是隨他受用身故。今釋。此佛內自實成。及應機化境。諸聖教中總有五說。一約諸部小乘。於此大千百億閻浮中。唯此閻浮釋迦是實報成佛。餘州皆是化往。本不論舍那佛。二若依入大乘論等說。摩醯首羅天上有一實報成佛。以一大千世界為所緣境。化作百億釋迦一時成佛。三若依此經。蓮華臺藏世界之中坐華臺上實身成佛名盧舍那。其千華上千釋迦則是千摩醯首羅天上各有一釋迦。此千釋迦一一各化作百億釋迦故。有千百億釋迦於千百億國中菩提樹下一時成佛。准此言之。則一實身成佛時。以千三千世界為主化境。合有千箇百億其千釋迦是實報。千百億釋迦是化身。四依攝論等。受用身有二種。一自受用。是實身成佛稱法界成。身土相稱依正無礙。唯佛獨住。更無菩薩。二隨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於淨土中現身說法。為地前機現化身佛。所主化境又廣於前。智論云。數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恒沙為一世界種。數此世界種恒沙復至為一世界海。數此海復至十方恒沙為一佛世界。是釋迦佛所化境界。五依華嚴經。無成無不成。故盧舍那一切處皆實身成佛。又以盧舍那則是釋迦。不分報化二位之別。但說十身以顯無盡。是故所主化境無邊無盡。且如一類須彌樓山世界之數。則盡十方滿虛空遍法界。又一類樹形世界亦同前遍法界。其側住世界府仰世界倒世界眾生形等無量形類。一一形類各各本類普遍法界。然互不相礙。又此雜類並皆攝在蓮華藏世界海中。是故華藏亦說無盡。又以華藏界一一塵中現一切世界。如因陀羅網。如是重重無盡無盡出過思議之表。此等並是盧舍那常轉法輪處也。今此文中還依如上第三義說。初句顯其本身。後句明其源土。初中以是舍那自說故云我今。然通辨我義略有六種。一執我。謂分別俱生在於凡位。二慢我。謂但俱生在有學位。三習氣我。謂二我餘習在無學位。四隨世流布我。謂諸佛等隨世假稱。五自在我。謂八自在等如來後得智為性。六真我。謂真如常樂我淨等以真如為性。此中稱我通後三種。隨義應知。盧舍那義如前已釋。次句言方坐蓮華臺者。方有二義。一將欲義。謂方將等。二正住義。謂方住等。今依後義。正在華上故云方坐也。蓮華臺者。是十八圓滿中依止圓滿。諸論二釋通有三義。一謂約事。二就理。三據無礙。初約事者。謂如來所感大寶蓮華王為所依止。然通辨蓮華總有四類。智論云。一人中蓮華十葉已上。二天上蓮華百葉已上。三菩薩蓮華千葉已上。四義准佛蓮花無限量。故華嚴中大蓮華座不言葉數。但云一一華葉皆遍法界。二就理者。如來智身依於真理義。等蓮華故以表示。亦有四義。梁攝論中。一如世蓮華在泥不污。譬法界真如在世不為世法所污。二如蓮華性自開發。譬真如自性開悟眾生若證則自性開發。三如蓮華為群蜂所採。譬真如為眾聖所用。四如蓮華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燸四可愛。譬真如四德。謂常樂我淨。三理事無礙者。謂佛果圓融理事混通。依正無礙相即自在。思之可見。下二句中。初句明佛所住處。謂於千華之上或云千蓮也。下句所現佛。此千還是受用身攝。有人釋云。若約相顯為論。盧舍那身為十地後等覺位菩薩現。此千釋迦為初地已上菩薩現。此亦無違。第二一頌一句明此千佛復現百億釋迦。於中先四句釋一華所現。後一句類結餘華。前中初句舉一華主百億國。國者。是四天下中南州國也。是故即一三千大千世界有百億四天下等故云百億國。於一一南洲菩提樹下各有一釋迦。同時成佛故云各坐等也。類結者。如一華既有百億國。餘九百九十九華亦各主百億。故類結云如是。總為千箇百億也。第三一頌二句明化佛就報領受戒法。於中初句標舍那本身。是化佛所出之處故須標也。次句舉化身數。次句明掌持大眾具眷屬相。次句顯主伴俱來至我舍那所。次句正明領受戒法。次句明說戒利益。謂此妙戒諸說中最同於甘露。味之中上。於此創演故曰門開。又釋。甘露有三義。一當食宛飢。同攝善內備。二當飲除渴。同攝生濟之。三當藥病療。同律儀斷惡。故以為喻。又釋。甘露是仙藥。服者長生。得此戒命盡未來際故也。第四一頌一句明化身就機傳通本戒。於中初三句各還本位。後二句誦傳本戒。謂此戒法諸佛所師故云本師戒也。十重等出戒相輕重數也。上來標源顯戒亦是戒所從來竟(文)。
自下第二歎戒勸持中有二。初有三行一句歎益勸受。後三行一句舉法勸信。初中有六。初二句。辨戒德圓滿。於中初能破無明大闇出生死長夜。顯無住涅槃故云如日月也。二能莊嚴行者。令諸佛護念人天樂觀故如瓔珞珠也。又釋。初是慧嚴。後是福嚴。又釋。律儀戒以能破諸黑惡故如日也。攝眾生戒以大悲清涼為相故如月也。攝善法戒以能攝修具諸勝善法而自珮故如瓔珞珠也。二次二句明戒用深廣。謂微塵菩薩是多人同行故勝也。由此成正覺能成大果故勝也。亦則前句是廣後句深也。三次二句明大人誦持故勝。謂初句報佛後句化佛。四次二句舉益勸學成自利行。五次二句教令轉授成利他行。六次三句誡聽所誦。以此戒中含攝蘊積備具眾德故云藏也。又為簡定道二戒故言波羅提木叉戒。梵云波羅提。此言別。若具應云毘木叉。此云解脫。謂持此戒行於諸犯境皆別別解脫故名也。又可當於生死而得解脫故也。
第二舉法勸信中分三。初五句明信法成益。於中初一句總勸生信。二次二句出所信境。又是教生信方便。謂信己身有佛性法故。即是定當來成佛之義。三次二句辨信益。謂由信自有自性住佛性。信佛是至得果性。謂起此信即是發入理菩提心。此故此心即是得戒。故無垢稱經云。發菩提心即是出家。是即具足成比丘性。此之謂也。二有六句勸眾普受。於中二。初二句總勸普受。即是下文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故云一切有心等。又可凡諸有心皆有佛性。有佛性故堪為道器。故云攝佛戒也。又前是當成之佛據佛性體也。此明有心之者皆攝佛戒。是佛性用也。二次四句釋攝戒利益。謂入菩薩三聚戒中。即是佛本因之位。故名佛子。下諸戒首皆云若佛子者是也。三後二句以有此益故勸眾聽誦。上來總是第一標源歎戒分訖也。
自下第二大段正說中分三。初明結集者序當時事。二告諸菩薩下明對機正誦。三從我已說下結勸受持。初中四。一序成佛時處。二序所結戒相。三序口光表說。四序眾集聽受。初中爾時者。是此化身從報佛所受旨迴還至此之時。故云爾時也。釋迦此云能。是姓也。牟尼此云寂。是名也。菩提樹者在摩伽陀國。於此樹下有金剛座。賢劫千佛皆於此座成等正覺。此樹下得菩提故名菩提樹。創坐得佛故云初坐等也。二序所結戒中有二。初辨相。二會名。前中以是本戒非是待犯然後方制故。最初成佛即結此戒。不同聲聞戒。故云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也。孝者。謂於上位起厚至心。念恩崇敬樂慕供養。順者。捨離己見順尊教命。於誰孝順。略出三境。一父母生育恩。二師僧訓導恩。三三寶救護恩。然父母有二位。一現生父母。二過去父母。謂一切眾生悉皆曾為所生父母。今由持戒於父母渴誠敬養。令修善根發菩提心。今世後世離苦得樂。又由發菩提心持菩薩戒。救一切眾生悉令成佛。是故二位父母皆為孝順。又由具持菩薩淨戒。當得道力救護一切諸眾生。故於過現父母亦為孝順。又供養孝順師僧三寶。下文具顯。又以如說修行為報其恩故為孝順是。至道法者。謂至極之道莫先此法。又以此道能至於果故云至道。此即道能至也。謂作了因至涅槃果。又作生因至菩提果。二會名者。謂行此孝行。即是順教無違名為持戒。故云孝名戒。戒謂制御三業止滅諸惡。故云戒亦名制止也。三序佛口光者。如來將說戒法。先於金口放大光明驚覺令知。當從此口吐戒法光照入其心。故現此相令眾集也。四序眾集聽。於中先集眾。二辨敬聽。前中有四眾。一菩薩。二色天。三欲天。四人王。初一是同生眾。後三是異生眾。二辨敬聽者。合掌身儀不慢。至心住念不散也。
第二對機正誦中二。先歎戒要勝。後正誦戒相。前中二。初明戒法深勝。二從佛子諦聽下辨戒機緣廣。前中二。初舉法辨勝。後是故諸佛子應受下正勸修學。前中二。初約人顯勝。二是故戒下約法辨勝。前中二。初約佛自誦。顯勝人誦故明戒勝也。二約五位菩薩眾誦。明多人誦故明戒勝也。以信行不成位故但云發心也。以十住是三賢之初入位之始故云發趣也。十行增修善根故云長養。十回向是世間修終堅固不壞故云金剛。十地可知。是故戒光從口出者。是前從初發心至十地滿。三無數劫常誦持故。致後誦時口中每出說戒之光。如智論中。有三藏比丘以多生說法口出香。類同此也。又釋。以此戒法破無明闇。從用名光。又釋。從佛口光中出戒光故。從緣為名故云光。有緣非無因者。今此誦戒口出戒光非無因緣。以多劫積集因緣深固致令如此。又釋。此屬第二約法辨勝。於中有三。初明戒無自性起藉因緣。謂此戒法既從因緣必無自性。無自性戒名為戒光。以佛說為緣。機感為因。或師授為緣。菩提心為因。無自性戒方得發起。故云有緣非無因也。二明戒體甚深。言故光光等者。光猶戒。謂是因緣所發戒體無量數多故曰光光也。故者所由也。謂此戒光因緣生故。是故無性。離相故云非青等也。於中三句。初離色心者。謂此真戒性非質礙又非緣慮。故云非色心。又釋。戒於思種而建立。故用思種為體。故云非青等色也。於思種上假立為色故云非心也。二離有無者。謂緣起之戒便無自相。即緣非戒離緣無戒。除即除離不得中間。如是求戒永不是有無。然此不無此不有之戒。以不同菟角無因緣故。是故此戒俱絕有無。又可非所執故不有。從緣起故非無。又從緣起故不有。非所執故不無。故云非有非無也。三離因果者。以稱性之戒離能所生故非因果也。又釋。以戒能成彼大菩提果故非果法也。又藉菩提心為因起故非因法也。以是果非果即因故。是因非因即果故。是故剋性非因果也。三世諸佛之本下明戒用廣。於中三。初明戒雖非果而能作果。故云諸佛之本原。二明戒雖非因而能作因。故云菩薩之根本。以菩薩是因位故。三雖俱非因果。然能通為大眾之本。二是故下結勸修學中。應受應持應誦文應學義 第二明戒機緣廣中。初標受佛戒。二辨戒機差別。有二十眾。於中變化人者。如龍變為人。小乘入難。此中通也。後但解法師語下通結多門。餘義可知 第二正誦戒相中二。先總釋隨戒之相。略作六門。一釋名。二分輕重。三明具闕方便。四持犯麁細。五諸部種類。六對小辨異。並如別說。二別釋戒相中亦二。先十重後輕垢。前中三。先舉數勸持。二立名辨相。三總結勸持。又亦可。初總誦。二別誦。三結勸。總中四。一舉數。二若受下勸誦其文。於中先明不誦有損。非菩薩者。失現行菩提心也。非種子者。乖菩提心種子也。又前失位後失行也。後舉佛自誦彰誦有益。三勸學其義。謂舉三世齊學勸令受學。四已略說下結說勸持。並可知。
第二立名辨相中。先以義料簡。後釋本文。初中十重略作十門。一釋名。二明犯因。三明犯具。四顯犯境。五造境自他。六自作教他。七犯相始終。八明犯輕重。九明諸部相攝。十明攝三聚。
初釋名者。先釋總名。謂一周圓數二五稱十。波羅夷者。此云他勝處。略有三釋。一約法。謂是佛弟子以所持佛戒為自。非毀佛戒為他。若專精不犯則自勝於他。若破其根本即他勝於自。以戒為學處。持犯所依故云處也。二約業。謂魔業為他。三約報。謂墮不如意處為他。並可知。此從數義以彰名。即帶數釋。二別名如下釋。
二明犯因者。謂犯此十重皆因三毒。於中二。初約麁相。二就細辨。初中此十戒內殺毀及嗔此三因嗔犯。是故制此為防嗔。此中約動三業以分三。謂身語意如次應知。又內外分二。謂初二約外。後一約內。外中色聲分異。又盜婬慳此三因貪犯。但初二麁現後一細故。又約財色分二。謂盜慳俱望財但自他分異。謂盜望他財慳望自物。又盜望未得慳望已得。何以約財分二。約色不分耶。以財許如法畜。望已得未得分為二。色無通畜義故唯一禁斷。又有財盜及施故得分為二。色無施與義故更不開二。又妄酒及謗此三因癡犯。於中酒但為癡因。妄謗為癡果。果中妄由邪見望己身不聖而言聖。謗由邪見望他三寶實聖云非聖。故分二也。癡果已顯彰。約境可分二。癡因用猶隱。約事唯立一。又說。過通三毒。可知此則為調伏三毒立茲十戒。二約細辨者。此十戒中一一皆通有三毒犯。第九瞋中有時由彼貪癡引故亦得有三。是故各調三毒通名毘尼。此云調伏。
第三明犯具者。所謂三業。此十戒中初三及酒皆依身犯。故智論十三云。酒及前三俱是身戒。今此中有四義釋。一約自他。初三成自害。後一成他害。以得酒已方作大罪。二約依正有三句。一盜即依報。二殺婬望正報。三酒通依正。以為飲酤不為貯畜亦得正報收。三約違順亦三句。一殺盜望違情。婬犯順迷情。酤酒通違順。以恣迷情故順。取其直故違。四約因果。初二損財斷命。苦果中極故俱成重。後婬酒順迷。種苦因極故亦成重。是故古德云。婬為生死本。酒為過患源。律中此二不立境想義存此也。又妄說毀謗此四是語業犯。即是語四失也。一妄語。二離間語。以說過令離故。三綺語。以讚毀無義故。四惡口。以惡言謗黷故。又釋。初一違境失。次二違教失。謂一餘處傳非。二現前毀讚。後一違理失。並可知。又慳嗔二戒是意業犯。此中何故瞋依本名貪就慳性說。謂瞋障慈悲乖礙行重。貪或容有順悲愍故。是故約慳違慈濟說。若細論十戒。一一皆有三業成犯。以互相導故。如下釋文處說。亦伏三業名為調伏也。
第四明犯境差別有四。一約情非情境者。謂前九全及第十少分是約情境犯。以佛僧二寶亦是情攝故。婬瞋各有一義。及第十少分約非情犯。以謗法寶婬屍瞋塊俱同犯故。二約勝劣境者。謂說謗二戒局勝境犯。以要說彼菩薩等過及謗三寶方成犯故。酤酒一戒唯劣境犯。以聖等勝位無飲酒故。餘七通二位。以俱有犯義故。三約因果境者。謂謗戒少分唯果境犯。以除僧寶故。所餘因境犯也。四約凡聖境犯者。第十中佛寶局聖。第五全局凡。以聖無飲酒。不可對辨酤也。所餘通凡聖。凡中通四趣。除地獄。以彼苦報不可對故。或亦通五。以鬼等持戒亦對彼趣故。聖中二乘果向十聖大乘六位因果。通論悉成犯境。問對聖他心豈成誑耶。答但對境言彰則為成犯。不問前人信與不信。又於聖誑語理重誑凡。豈得無犯。又釋境中略有十境。謂五趣生為五。并依報非情為六。又二乘菩薩佛法為四故有十。於十戒中唯瞋通十境。以於非情机等亦有瞋故。盜具九。除非情。以無主物不犯故。法物盜成故成盜法。婬通八。除佛法。以非情死屍亦成犯故不除也。慳亦通八。際法及非情。以無求索故餘皆成犯境。殺妄說毀此四通七。除佛法非情。所由可知。酤酒通五趣。除所餘。謗唯三寶。亦除餘。所由並可知。
第五造境自他中有四例。一自造他境。二他造自境。三自造自境。四他造他境。以十戒應配之。且初例具十犯。可知。二例唯一犯。謂婬戒有犯。所餘不犯。可知。三例十中通四犯。謂殺婬慳瞋。以菩薩理宜不捨生死為物受身。而返厭身自殺故亦得罪。又以婬意自愛其身。及如律中弱春自婬等。善生經云。自施不成施。自慳成慳。又如有一不稱意事搥胸自瞋等。是故此四通自為境。第四例於十戒之中一切通犯。謂教他趣餘境自犯故也。
第六自作教他者有四句。一自作不教他。二教他不自作。三亦自亦教他。四非自非教他。初二可知。三中有二。一如犯婬教他就己。一犯得二罪。若約睡及怨逼。則無教他義。二餘教他及自作。別犯兩罪故也。第四句者。謂見作隨喜及讚歎作等。雖非自作亦不教他。然亦是犯。是故此四遍犯十戒俱結重也。
第七犯相始終。於中三例。一始二終三據中。此中婬犯據始。侵如毛頭即結犯。不待精樂。殺犯據終。要命斷方結。所餘據中。如盜離本處雖已成犯猶未得用等。餘准可知。有義慳瞋亦約初犯。以起念便犯故。
第八輕重門者有二。先總辨後別論。總辨十戒輕重者。此十戒中幾是業道重。有五。謂初四及第十。幾是障道重。有三。謂毀慳瞋。幾是重亦小輕。有二。謂酤說。又分三。一前四中殺人盜五乃至大妄同小乘最重。二後四全次重。三五六全及初四少分。謂約非人非五非道小妄。此等應小輕。又前五招譏多。後五應少。又酤唯約遮。餘通遮性。有義十戒俱通二罪。二若別論者。一一之中各有輕重。至下文處辨。
第九攝諸門者有四。一約十惡者。於顯十戒中。謗意是邪見。謗詞惡口。酒是癡因。謗是癡果。所餘如次餘九應知。二依菩薩善戒經。出家菩薩有八重。即此中初四及後四是也。以出家菩薩先受聲聞戒具前四重後受菩薩戒更加後四故。三依善生經。在家菩薩有六重。即此中初六是。四依瑜伽地持有四重。即此後四是。又小乘四重即前四是也。是故此戒通攝道俗備緣大小故具十耳。
第十攝三聚戒者有二義。一若從勝為論。此十戒總是律儀攝。以俱止惡故。二若通辨。皆具三聚。謂於此十中一一不犯律儀戒攝。修彼對治十罪之行攝善法攝謂。一慈悲行。二少欲行。三淨梵行。四諦語行。五施明慧行。六護法行。七息惡推善行。八財法俱施行。九忍辱行。十讚三寶行。以此二戒教他眾生令如自所作即為攝眾生戒。是故十戒一一皆具三聚。餘義可知 第二釋文者。別釋十重即為十段。何等為十。如半頌曰 殺盜婬妄酒。說毀慳瞋謗。
初篇
殺戒第一
將釋此戒略作十門。一制意。二次第。三釋名。四具緣。五闕緣。六輕重。七得報。八通塞。九對治。十釋文。
初制意者。略由十意。一由斷生命業道重故。負此重業不堪入道。是故大小二乘道俗諸戒皆悉同制。二由違害大悲心故。瑜伽云。若有問言。菩薩以何為體。應正答言。大悲為體。尚須為物捨身。況害彼命。三背恩養故。下文云。六道眾生皆我父母。生生無不從是而生。豈得害也。四乖勝緣故。智論云。或可蟻子在前成佛蒙其濟度。此事難知。若害彼命。與彼無緣不蒙救也。五並有佛性悉為當來法器。如不輕菩薩深敬眾生。尚無不敬。豈容有害。六違失菩薩無畏施故。經云。所以持不殺戒。為施眾生無畏故也。又涅槃中如來壽命無有限量皆因不殺。七乖四攝行故。論云。菩薩二利之中利他為最。若起害心眾生捨離。設欲法施無所化故。八損過實故。智論云。假使滿閻浮無價珍寶無有能直於身命者。是故奪彼命根亦得盜寶之罪。涅槃經又云。一切畏刀杖莫不愛壽命。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等禁。九為報恩故。謂菩薩大行依眾生得。尚念報恩。寧容加害。十法爾故。三世諸佛家業法爾不念加害利益眾生故也。
第二次第者。戒相塵沙無邊浩污。何故最初辨茲殺戒。一謂菩薩萬行無不以大悲為本。為存行本故先制也。二有情所重莫不以形命為先。為救物命故先辨也。若爾何故聲聞戒初不同此耶。謂此以救生行為先。彼以自行為首。又釋。彼要待犯已方制。婬戒初犯故殺不先。僧祇律云。成道五年制婬。第六年制盜及殺。菩薩不爾。約十業道此為初故。三世本戒非新制故。
第三釋名者。息風名生。依身心轉。隔斷不續名為殺生。戒者是能治之行。從所治為名故云殺戒。涅槃經云。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若有殺生即墮惡道。息有三種。過去現在則不可殺。遮未來故名殺。夫眾生者名出入息。斷出入息故名為殺。我等諸佛亦隨俗說名為殺。問息斷名殺。入滅盡定豈是死耶。答以後起時息還生故。是故不名斷。問此報息滅後報息生。應非無耶。答以命根斷故報隔異故。不例滅定。問殺既爾。從緣必無自性。無自性故。應無有罪。答有無自性得罪。還無自性得報。一切法皆爾。問既自心變眾生。還自殺者無實眾生死。何因有罪。答還自心變罪。如眾生來報。受罪當知亦爾。問知殺性空。殺應無罪。答空是罪治。知空必不殺殺。必不了空。故亦有罪。若謂無罪而作殺者。以邪見故罪重眾生於餘。何得言無罪也。
第四具緣者有二。一通二別。通緣有三。一是受菩薩戒人。以不受戒無犯故。經云。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二是住自性。謂非顛狂等。以彼無犯故。三無開緣。謂即救生無間苦等。此三通諸戒。三別緣者。依地論五緣。一是他身。簡自故。二是眾生。簡机等故。三有眾生想。簡迷心故。四起害心。簡無殺意故。五正加害。簡未害故。依對法論亦五緣。一事。謂有情數。二意樂。謂起此想及必害意。三方便。謂為害故加刀杖等。四煩惱。謂貪嗔癡。五究竟。謂彼有情由方便故或無間死或後時死。合此二論通具七緣。一他身。二眾生。三起眾生想。四殺心。五加刀杖等。六有三毒。七斷正命。并上通緣總有十種。可知。
第五闕緣者。闕通緣可知。別中若闕初緣有三義。一應得重輕垢。謂以惡心自殺己身故。二應得輕輕垢。謂以善心厭身自殺。違菩薩行故。經云。說身無常。而不讚說厭離於身。此中有癡。前有瞋。故餘六緣皆具也。三得福成持。謂為法滅身。為生捨命。如薩埵王子等。若不捨反得罪。此中非直無三毒。亦與智和合故成持也。亦即闕初及第六二緣。次闕第二緣有二差別。一若諸趣相差俱得重。以七緣不闕故。二若非情來替有二罪。一畢竟不知是非情。約心應得重方便。如唯識論云。夜踏瓜皮謂殺蝦蟇死入惡道。此但為闕境得重方便。二若次後知是非情。違前暢思得中方便。故闕彼緣得此三罪。若於上三位兼起疑心亦得三非。謂若於初位欲殺畜。人來替。於上生疑。為畜為人。而斷命者。此雖境改心移。以命同害亦俱重也。若於次位欲殺生。机來替。後生疑。為生為机。害已終身不決。以少闕心得中方便。若於後位欲殺生。机替後生疑。害後知机得輕方便。問此中闕心與後位。及闕境與前位。各何別耶。答此於異境起疑故不同初。以彼起本想故。疑當異境故不同後。以彼於本境起疑故。問何故雙闕唯疑非想。答以想無雙闕。如欲殺生机來替。此是闕境。於上起机想。此闕心。若害無罪。是故想無雙闕。疑中乖本期故闕境。懷猶預故闕心。是故單雙二闕各三合為六也。次闕第三緣有想疑二別。想中有四。一若本迷生為机。害已無罪。以三心俱闕故。二若本欲殺生。臨至境轉作机想。害已不知得方便罪。以不暢本思故。闕中後故。約前方便結一輕罪。三若害已了知起壽心結重方便。以闕中間具前後故。四若於人起畜等想。本迷轉想俱重也。疑中二。一於本境疑起有三。一疑生為机。終身不決輕方便。二後決暢壽重方便。三疑為人為畜。後決不決俱重。二於異境起疑亦三。一為机為生。終身不決重方便。二後決輕方便。三疑為畜為人俱重也。次闕第四緣有二。一全不犯。二雖無殺心而有打等故得輕垢也。次闕第五緣得重方便罪。以雖不興方便而有殺心故。次闕第六緣有二。一以無記心殺還得重。二不貪皮肉故殺亦不瞋酬怨故殺。不癡祠祀故殺。但以大悲救彼極苦不避自苦故亦無犯。此依瑜伽辨。次闕第七緣有二。一畢竟不知不犯。約心得重方便。二知不犯。得中方便。
第六輕重者有二。一麁二細。麁中有三。一約所殺生。二約能殺心。三所用殺法。初中生類所殺雖無崖畔。總括此界不過有七。謂六道及聖人。然約此七位輕重有四。一約生。斷命一切皆夷。問何得有殺地獄生。答菩薩亦有遊彼趣中救眾生故。是故對彼亦有不殺。況有菩薩於地獄中創起慈悲成初心故也。二約報。謂人重畜等輕。以人於彼大小二乘通道器故。三約德。謂害發菩提心者業道加重。不問人畜等。故經云。殺發菩提心畜生。罪重於殺邪見人。四約逆。謂下文七逆中除於破僧。以無命可損唯逆無餘故。出佛身血是逆及重方便。以不可殺故無夷。餘五依位各得二罪。謂逆及夷。於中父母及二師或有各得三罪。一夷二逆。謂此四人有得羅漢者。一殺父母等。二殺羅漢。三斷生命故得三罪。涅槃經云。一殺父王。二殺須陀洹故也。若依俱舍。唯得一無間。以依一故。第二約心明輕重者。然殺念慮雖多不過三性。善惡無記。即為三品。惡重善中無記下。或無報。於中二。先別辨。後交雜。前內惡中三毒相導成業七。亦有三品。謂三單輕三雙次一合重。單中亦三。貪下瞋次癡重。何以然者。良以飢荒外至貪火內煎。雖了業道然不能自制。貪彼皮肉以自濟軀。遂斷彼命故非極重。二雖亦了知因果。而瞋怒難制。遂瞋斷命道過前。故為次也。三不信因果。將謂無罪有德。恣心殺生復勸他殺。婆沙云。虎豹豺。蜈虹蛇等傷害於人。殺之無罪。父母衰老及遭病疾。若能殺者得福無量。又殺生祠天以為福德。又確執殺生有福無罪。如婆藪仙人多劫受苦。是故癡因最為重也。善生經云。貪心殺生輕瞋心次癡心重故此云也。三雙者亦三品也。謂貪瞋下貪癡次瞋癡重。一合者等分最為上上。此約業道分輕重。若約違教俱犯重。二善心者。善心殺生如見長病極苦眾生不忍其苦。遂以慈心斷彼命根。又如律中比丘又犯死比丘語膾子乞一刀等。此皆業道輕。俱犯重戒。三無記心者。或不成犯。以無記不成業故。或亦有業。以還得報故。如山居比丘推石殺蟻。蟻受猪身亦還推石害彼比丘。各無記心冥然受報。此即於戒雖為不犯。然殺業如茲不亡故不可輕也。世有愚人飲用虫水曰。云我但用水本不害虫。虫若自亡固非我咎。此不識業道不見聖教。深可悲。一愚矣 第二交雜辨者亦七。約三時心。謂欲作正作已作此三時中三性心間起故業有輕重。謂三中一惡二無記輕。一惡二善次。一善二惡重。又一善二無記輕。一無記二善次。一無記二惡重。又三俱惡重。俱善次。俱無記輕。如上別辨。二約殺心三時具闕者。闕二心輕。闕一心次。具三重。此三通上性別門。心內各有此三。隨輕重應知 第三所用殺法輕重者有二。一約三業。二約苦惱。初中三業單雙等亦有七。三單者。一身業殺。中謂加刀杖等。或身現相令怖墮壑。或示相教人令成殺等。或作書令殺。或作坑穿羂網。射發毒藥。授殺具等。水陸空飛有因致死。犯輕重可知。二語殺。或以善言勸厭身死。或教人令殺。或呪殺。或如壯夫吐唱使死。此語殺中初一輕次一中後二重 三意殺者。如二十唯識論中仙人嘖殺三國眾生一時而死。乃至草木亦死不生。是故得知。意最重故也。此中語意同作身業。二雙者具身語殺。謂身加說呪此輕。或具身意殺為次。或語意殺為重。一合最重。二約苦惱者。謂分分割身令多日命盡。此苦惱多死心既深故重也。反此應輕。又約有恩無恩有過無過皆有輕重應知。二細辨者。然此輕重業道微細。約境開心。應善思淮耳。
第七得報者有二類。一約犯違教遮罪。下文云。墮三惡道二劫三劫等。二約業道性罪。依十地論對法論等得三種果。一異熟果。謂墮三惡道。二等流果。謂若生人中多病短命。三增上果。謂所感外物皆少光澤不久住故。又依優婆塞戒經第四云。因殺生故現在獲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賢聖訶嘖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罹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當墮地獄多受苦惱。飢渴長命惡色惡力惡名等事。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復受惡色短命。此一惡人因緣力故。令外一切五穀菓蓏皆悉減少。此人殃流及一天下。又智度論十五云。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殺生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墮泥梨中。十者若出為人常當短命。
第八通局者。於中有二。先通後局。通者。或有殺生而不犯戒生多功德。如瑜伽戒品云。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起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如其不斷彼命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於那落迦。終不令其人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故也。又涅槃第十二亦同此說可知。二局者有二義。一違犯。謂見厄不救。見他殺己怨。不以悲救微起順情。此等皆犯。二順持。謂不常起大悲恩重。身心擬以身命代死代苦等。恒思不忘。不爾便犯。如是等應知。
第九對治行者有二。先明起心。後明行相。前中如十地經第二云。是菩薩復於一切眾生中。生安限心樂心慈心悲心憐愍心利益心守護心我心師心生尊心。論曰。集者。依增上悲。復為念眾生故生十種心。復次此心為八種眾生故生。一者於惡行眾生欲令住善行故。如經安穩心故。二者於苦眾生欲令樂具不盡故。如經樂心故。三者於怨憎眾生不念加報如經慈心故。四者於貧窮眾生欲令遠離彼苦。如經悲心故。五者於樂眾生欲令不放逸。如經憐愍心故。六者於外道眾生欲令現信佛法。如經利益心故。七者於同行眾生欲令不退轉。如經守護心故。八者於一切攝菩提願眾生取如己身。是諸眾生即是我身。如經我心故。生餘二心者。觀彼眾生乘大乘道進趣積集具足功德。如經師心故。生尊心故。二明行相者。明往昔菩薩緣眾生行。略舉三五。如昔二比丘過夏參佛。一亡一達。佛問達者。汝伴何在。答云。為不飲虫水在路自亡其恐不得見佛。遂犯虫水存命至此。佛即出金色臂看云。汝不持戒。見我何益。其在路亡者先已至此聞法得果。又如鵞珠比丘。護眾生命不惜身命。又如菩薩鹿王代鹿母命等。又如鹿王。以身為橋救濟群獸全彼自殞等。又如月上女菩薩。撿世見女人新產飢急。恐殺其子菩薩割自乳房以救彼命等。又如薩埵王子救餓虎捨身命等。如尸毘王救鴿捨身。又如海中船破眾人將沒。菩薩商主告彼眾人令投我髮等。我今閉氣取死。海必漂岸以濟眾命等。如是類往昔規摸。令今倣習。應善思之。
第十釋文者。就此戒中文別有三。一制令斷惡。即律儀戒也。二制修善行。即攝善戒也。此二所對為攝生戒。三違制結犯示以罪名。初中言佛子者。釋有總有別。總中有二義。一從佛法生。謂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得佛法分名為佛子。如人從父母生得彼體分一名為人子。此則佛是能生。子是所生。二子是因義。謂以修佛行能生佛果名為佛子。如種子生果等。此即子是能生。佛是所生。從果為名。此二皆佛之子故依主釋。何故爾者。若不從佛生無以成佛故。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別中有五義。如攝論云。一方便為父。二般若為母。三禪定為胎。四慈悲為養育。五信樂大乘為種子。又有四義。如佛性論。一淨信為種子。二般若為母。三禪定為胎。四慈悲為養育。如次即是地前四位。應知。問未知菩薩至何位得佛子名。答諸聖教說有多種。一約絕功用不行。同佛作用名為佛子。如楞伽經八地菩薩名最勝子。二約證得佛法分名為佛子。如佛性論初。地名佛子。三約不退佛法名為佛子。如瓔珞等經說十地住即名佛子。四約入大乘。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即名佛子。如此經說。五約入佛法。縱入小乘名佛子。如四分律序中說。今此通前四。以諸位同持此戒故。通五。以攝小令迴故。文中有二。初舉過二制斷。初中四。一明能殺位。二殺相差別。三所作殺事。四辨所殺生。初中四種殺。一自殺可知。二教他有二義。一教他令自死。二教他令殺生。問自殺或教他所殺未亡。自身先死後所殺亡。未知得重以不。答若依小乘。不犯夷。以彼未命終未成罪故。命終已後戒已失故。菩薩戒既經生不失故還得夷。問若教他殺生。他領受已後不殺者。彼能教人得何罪耶。答約心得重。後若知不殺生喜心得輕方便。生瞋得重方便。三方便讚嘆殺者。此亦有二。一嘆能殺之人有勝德。二嘆所用殺法有功能。此二各有二。一望未殺歎德令殺。二望已殺嘆德令喜。皆悉善巧引譬曉喻讚美殺事故云方便讚殺也。又釋。如律中讚死勸死亦是也。四見作隨喜殺者亦二。一見聞此殺俱生喜故。二見聞彼死亦皆生喜。問此上三位何別。答有二別。一約三時。謂初約未殺教遣殺。次約正殺讚有德。後約已殺生隨喜。二約三類。初約下位人便令殺。次約中位人雖不可使殺方便讚美令得成殺。後約上位不可對讚但見彼殺已還生隨喜俱得重罪。可知。二乃至呪殺者明殺相差別。謂於上四位所作。或刀斫杖打乃至呪殺。以相眾多呪殺最希故云乃至也。如呪龍令入鑊等。三殺因下明所作殺事。然此四殺略作四釋。一約所作。謂自殺為因。教他為緣。讚嘆彼法隨喜其業。二約所殺。一命為活因斷故名殺因。二衣食等為活緣奪故令死名殺緣。三以法成治。如酷法官等。以法成殺故名殺法。四如屠獵等家。恒為殺業。三約具緣。一殺心為因。刀杖等為緣。造趣方便為法。正斷命根為業。於上七緣相攝。應知。四約行。謂十地論中攝為三離。一有二。謂內離貪等。外離刀杖。是此中離因離緣也。二慈悲等為對治離。是此中離殺法也。三尚不惱眾生。何況故殺。為果行離。是此中離殺業也。四辨所殺生中乃至有命者。此有二義。一廣。謂總攝一切七種眾生故云乃至也。二狹。謂簡去草木故云有命。瑜伽云。謂壽燸和合現存活故名為命者。謂假有即有命之者有財釋也。第二正制者。不得故殺者。謂無害義故云不得殺也。然錯誤無犯。故復云故。第三是菩薩下明制修善行。於中有二。先制起勝心。二制作救事。前中言是菩薩者。標持戒人也。應起者。制令之詞也。常住有二義。一起此慈等。恒在心中無暫時忘故云常住。二制令起此順真理之慈故云常住。前自相續後順凝然。又前是無間後是甚深。以此深厚慈悲通緣一切下位眾生。作拔苦與樂意。復以深厚孝心別緣上位父母師長等。作報恩供養意。又釋。緣三位眾生起此三心。一於怨所起慈。二於苦者起悲。三於勝位起孝。又釋。總通於一一眾生各有三心。以一切眾生悉曾為父母等故。若依華嚴。通起十心。如前治行中說。二方便救護者。依心起行作所益事。方便有二義。一巧欲令所作益事成辦。二巧欲作所益不帶過失。救護有五義。一於下位眾生作救拔事順前慈悲。於上位眾生作護持事順前孝心。二於已在苦者救令得脫。未入苦者護令不入。三在苦者救之。得樂者護之。四以救故令離苦得樂。以護故令捨惡住善。五救護是一事。謂拔濟眾生也。第三而下自明違制結犯。於中先明違制有四義。一於眾生不起慈行已為大過失。況作殺事。殺已為重。況更盜心。盜心最重。況復快意。是故此殺最為極重。又盜心者。殺心無限漫緣諸境心無厭足。快意者。殺心猛盛勇快稱情三時無間。下是菩薩波羅夷者結示罪名。如前已釋。上來明殺戒竟。
菩薩戒本疏卷第一(終)
大正藏第 40 冊 No. 1813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二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初篇盜戒第二
將釋此戒十門同前。
初制意者。略辨十種。一業道重故。謂非理偷劫障道尤深。負此重愆豈堪入道。二壞禁法故。古來諸國無不同制盜為重罪。佛教道俗大小乘戒悉制為重。三生惱深故。謂財即是眾生極貪愛處。非理侵奪惱他之甚。故非所宜。四損財及命故。謂財是眾生形命之濟。若盜彼財即是奪命故。智論第十三偈云。一切諸眾生。衣食以自活。若劫若奪取。即為劫奪命。五失所化故。謂偷盜之人一切眾生眼不喜見。況受其化。六壞信心故。謂作此極惡。令諸眾生應信不信已信者皆壞。七污釋門故。謂惡名流布舉世皆嫌。穢累釋宗豈過於此。八違正行故。謂違害菩薩大慈大悲濟眾生行。九失六度故。謂擅攝六度。盜壞於檀六度俱壞。十乖四攝故。謂應以財攝後方授法。今反竊盜四攝同亡矣。制意多端略辨此十。宜可准知。
二釋名者。名有多種。一名劫取。謂強力欺奪。二名赫取。謂舉事令怖求遂與物。三名偷取。謂避主私竊。四名不與取。謂物主不與而方便取故。然以四句定之。一與取非盜可知。二上與取是盜。如錯數剩與知而默受。三不與取是盜可知。四不與取非盜。如親友想及暫用等。五名盜取。謂非理損財名之為盜。前四名局此一名通。以燒埋等亦在中。是故廢前四名唯標此一名。盜是所防戒是能防。能防盜故名為盜戒。從所為名。
第三次第者。於十業道先殺次盜。此順彼也。又先害正報次損依報。亦成次第。
第四具緣者。通緣三種如前已辨。別緣淮彼十地對法二論參糅。七緣同前。一非己物。謂盜己物不成重故。謂無主物雖非己有不成重故。次第二須明有主。雖實有主若迷謂無主亦不成重故。次第三有主想。何不云知而言想耶。以知唯了境想通迷悟。闕緣順此故有想也。雖有主想若不作盜意亦不成重故。次第四明有盜心。心雖念盜若不舉方便侵損不犯成亦非成重故。次第五舉方便。方便雖起若為大悲救苦或不成犯。次第六有三毒心。或雖現行若物不離處屬己不犯成故。次第七舉離本處也。
第五闕緣者。通緣可知。別中且闕初緣有二罪。一盜己物已畢竟不知是自物。約心結重方便。二後知是己物得輕方便。次闕第二緣有六罪。以雙闕在此門故。且約境三者。一欲盜人物。畜等物來替。盜畜等物作人物想。盜已於後若知不知一切俱重。以皆是犯境故。二無主物替。盜已畢竟不知是無主。約心結重方便。三盜已知是無主得輕方便。二雙闕三者。一欲盜人物。畜等物替。是闕境。於上復疑為人物為畜等物。是闕心。盜已於後若決不決一切皆重。二無主物替。復生疑為有主為無主。盜已不知得重方便。以少闕心故。三疑心盜已後知無主得輕方便。以知境全闕心關一分。故輕也。上二位各三中。二夷二重方便二輕方便可知。次闕第三緣有想疑二別。想中有五句。一約本迷。本迷有主作無主想取已不犯。以三心俱闕故。二後知有主不還結重。三約轉想。謂欲盜有主物。臨至境所轉作無主想。取已不知有主得方便罪。以不暢本思故。闕中後故。約前方便結一輕罪。四後知有主不還亦重。五若於人物起畜等物想。本迷轉想俱重。二疑中亦五句。初約本境有主物上。生疑為有主為無主。取已畢竟不決得重方便。二取已後決不還得重。若還輕罪。同次前句。三於異境無主物上。疑為無主為有主。取已不知得重方便。四取已後決得輕方便。五人畜互疑俱皆重也。問云何名為無主物耶。答善見論云。子作惡事父母逐去。後時父母死者。是物名無主用即無罪。薩婆多論云。二國中間二邊村其相間空地有物。是名無主。若國破王走後王未綩。此中有物亦名無主。有心取用並皆不犯。次闕第四緣。本無盜心總無罪也。次關第五緣有二罪。一雖有盜心未起方便。彼有別緣還送此物來。生心受得方便罪。二不還心決得重罪。次闕第六緣有二。一無記心取亦重。二以大悲善心為救重苦即不犯。如下開緣中辨。次闕第七緣有二罪。一行至物所作己有想竟得重罪。二至物所生疑得方便罪也。
第六種類輕重者有四。初明物主。二明物體。三明盜心。四明盜法。初中物主種類有二。一三寶物。二別類物。初三寶物中作六門分別。一釋相。二明互用。三出貸。四待賓。五執人。六輕重。初中。先明佛物。有說。盜佛物不得重罪。以佛物無我所心故。無惱害故。如涅槃中得偷蘭者是。若善生經說。望護主結重。有說。一切俱重。以侵損劣位尚結重。況尊位財物天人供養。非理損盜豈得輕罪。塔有神守。非無護主。今依此經。菩薩戒宗一切皆重。涅槃經約小乘說故。若盜佛像及舍利等不作意偷者無犯。依薩婆多論說。為淨心供養自念云。彼即亦弟子我亦弟子。如是者無犯。又作偷心取犯重。故摩得勒伽論云。盜佛像舍利滿五犯重。又此菩薩戒不待滿五也。二法物者一切皆重。若盜經論。佛言。以無價計紙墨皆重。五百問云。不得口吹經上塵土。像塵准同。若燒故經得重罪。如燒父母。若不知有罪者犯輕。准借他經論疏抄等不還皆重。若有壞損私卷還他不令主知亦重。正法念處經云。盜他祕方犯重。准此是私讀記取。或私抄寫。雖不損本以方法直物故皆結重。問淨心取像既不犯重。淨心取經應亦無犯。答不例。以像可遙敬。法要親讀。讀誦現違故結重也。若本造經通為一切。以淨心取計亦無犯。又若造像情局不通。取已生惱計亦應犯。三僧物有二種。一廣大二限局。初中二。一十方常住僧物。謂眾僧寺家常住?麥菓子等體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云常住。但盜一毫已上俱重。大集經中。盜眾僧田宅園林奴婢畜等物是名破戒相。失比丘法是波羅夷。非沙門。不得與如法眾僧同共止住。應當擯出。又善見論云。不打鐘食僧食者犯盜。又設打鐘閉門計亦應犯。二十方現前僧物。謂如僧得施及亡比丘物。未作法前通十方僧有取分義故云十方現前。取一毫已上十方一一僧邊各為一波羅夷。二限局者亦二。一眾僧物。謂即此亡比丘物等已作法竟為屬現前僧等。及有施主持物施與現在僧。或一七二七等並未分之。二別人物。謂一比丘物及如上物已分者等俱重。善生經云。盜亡比丘物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現前僧得罪。若臨終時隨亡屬授物盜者。隨約所與人結罪也。第二明互用者有二種。一三寶互。二當分互。初中如僧祇中。摩摩帝互用佛法僧物。佛言。波羅夷。今有檢校塔像經等者。取僧食糧乘僧畜生使僧淨人。一毫俱重。又於僧房院地內造佛堂塔。及於塔院地中取井水等俱重。又准寶梁經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由無能與佛法物作主。復無處可諮白。不同僧物常住招提互有所須。營事比丘和僧索欲行籌和合者得用。若用僧物修治佛塔。依法取。僧和合得用。不和合者勸俗人修治。若佛塔有物乃至一錢。以施主重心故捨。諸天及人於此物中應生佛想塔想。乃至風吹爛壞不得貨寶供養。以如來塔物無人作價。若准此文。僧物得和作佛法用。佛法物無有僧用義。又佛堂內設僧席。僧坊內置經像。妨僧受用共成互用。由三寶位別故。若暫安或不礙用理亦無犯。又五百問事云。本非佛堂設像在此中。比丘如法共宿作隔障者不犯。由佛在時亦與弟子同房宿故。又薩婆多論云。四方僧地不和合者。不得作佛塔及為佛種花菓。若僧中分得者得聽。隨意供養。花多無限者。隨用供養。若經荒餓三寶園田無有分別無可問處者。若僧和合隨意處分。若屬塔水用塔功力者僧用得重。若功力由僧。當籌量多少莫令過限。過即結重。若施主通施三寶者。皆全用得無犯。二明當分互者。先辨佛物有六重。一是佛寶物。應懸塔中供養。故多論云。佛在世時。若施主佛供養即色身受用。若言供養佛寶。即色身為不得受用。應著狐髮塔中施心供養法身。法身長在故。二佛受用物。謂佛堂帳座等及佛衣鉢等但曾經佛及像受用。皆不得易。以一切天人敬如塔故。如前寶梁經說。又五百問云。不得賣佛身上繒與佛作衣。又佛堂柱壞。施主換訖故柱施僧。僧不得用。准此文。佛堂基土及泥木金石曾作佛像及受用者。竝合供養。不得轉用也。三屬佛物。謂入施佛許令出息等。十誦律云。以佛塔物出息。佛言。聽之。五百問云。佛物得賣供養具供養。又准後分涅槃經上卷云。佛告阿難。若佛現在所施物。僧眾應知。若佛滅後一切信心處施佛物。應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寶幡蓋。買諸香油寶華以供養佛。除供養佛餘不得用。用者即犯盜佛罪。又五百問云。佛物不得移至他寺。犯棄。若眾僧盡去白僧。僧聽將去無罪。比丘容作佛像書經。得物不得取。若得佛家人畜不得使。使得大罪。四供養佛物。加僧祇律云。供養佛華多聽轉賣香燈油。猶故多者轉賣著佛無盡財中。又云。有舍利者名塔。無舍利名支提。支提得安佛華蓋供養具。若有云。佛貪欲瞋癡已斷。用是精舍供養。為得越毘尼罪。業報重。又言。若佛生等大會日得持供養佛塔中。上者供養佛塔。下者供養支提。又五百問云。佛幡多欲作餘佛事者得問施主不許不得。又智論云如畫作佛像。一以不好故壞得福。一以惡心故壞便得罪。五獻佛物。四分律云。供養佛塔食治塔人得食。善見論云。佛前獻飯侍佛比丘得食。若無比丘白衣侍佛亦得食。准此文。齊上佛盤應與掃治塔人食。六局佛物。如本造釋迦像後改作彌陀等。善見論云。欲供養此像乃供養彼像得小罪。准此。望境理實義通。俱違施心得互用罪。若作僧像及菩薩天神。理宜結重。若施心通。擬侍佛供養故理亦無犯。五百問云。用佛彩色作鳥獸形得罪。除在佛前為供養故若檢校佛物。於上六位應善分別勿令有互用。第二法物者亦六重。一法寶物。應著塔中供養多論云。若施法寶者應懸塔中。不得作經及與說戒人等。二法受用物。如軸帙箱巾函帊等類。准前不得餘用。三施法物。多論云。若直言施法分作二分。一分與經。一分與讀誦經人。准前亦得出息等。四供養法物。五獻法物。並准佛應知。六局法物中。若本作大品經改作涅槃。理應非重。若改寫論及人集偽經。決判得重。若本施通寫理亦無犯。第三僧物者有五種。一僧寶物。多論云。若施僧寶凡夫僧聖人僧不得取分。以施僧寶故。此物應還付施主。若無施主應著塔中供養第一義諦僧。若言施眾僧者。聖僧凡僧俱得取分。以言無當故。准此文。受施者甚須善知。二常住僧物。摩得勒伽論云。持此四方僧物盜心度與餘寺得小罪。以還為僧用故不犯重。准此。若將僧食不與餘寺出界而食不還犯重。雖打鐘亦不免盜。以處攝定故。又五百問云。若為僧乞白僧聽將僧食在道若僧不許或不白行。還須償。不者犯重。准此文。若為僧使路無乞食處。聽和僧得食。未必鳴鐘。若僧家莊磑鳴鐘得食。不須和僧。若將餘寺淨人畜等食此寺物。准前伽論得少罪。若為此寺作使。理亦無犯。若私用一毫已上俱重。又破戒及時全戒非時食俱成犯。若有請食至房非時安然而食。正當斯犯也。三十方現前僧物。將入常住亦重。比見知事。存好心人方便迴施現前僧物。供常住用將為益僧。背正犯重。或為僧侵俗或為俗侵僧。或非法羯磨分衣物等。竝盜十方現前僧物。又斷輕重割違文皆重。幸善思之。四眾僧物。如亡比丘物作如法羯磨竟屬現前一眾。或非分賊賣。或分可不均。或不和僧別賞餘人等俱重。五已界局僧物。如本施此寺現前僧迴將餘寺等。或維那執疏越次差僧。或別人得疏私自獨受。皆以施主情䛷僧次故違獲重。若先受別請即後犯戒。第三出貸者。僧祇中塔僧二物出息互貸。分明疏記某時貸某時還。若知事交代。當於僧中讀疏。分明唱說付囑後人。違者結罪。十誦中塔物出息取利。還著塔無盡財中。善見得貸借僧物作私房。善生經病人貸三寶物十倍還之。餘不病僧似不開。此上竝非佛等寶物。亦非佛法所受用物。以彼皆無迴轉義故。五百問云。佛物人貸互出息自用。同壞法身。若有施佛中牛奴不得受用及賣易之。若施軍器亦不得受。第四瞻待法者。准下文。有大乘法師來。迎接禮敬黃金百味等供給。十誦云。以此人替補我處故須供給。不言用何物供。准應是現前僧物。可和用故。五分律云。若白衣入寺僧不與食。便起嫌心。佛言。應好持與。又惡器盛食與之又生嫌心。佛言。好器與之。准此應是惡人覓僧過者不識業道之類也。若在家二眾及識達正士了僧物難消。即不應與。故大集經云。但是眾僧所食之物不得輒與一切俗人。亦不得云此是我物別眾與食。然於眾僧有損益者聽與。故僧祇云。損者益者應與。損者賊來詣寺索種種飲食。若不與者或能燒劫寺內。雖不應與畏作損事故隨多少與。益者若治僧房巧匠及撩理眾僧物事者。應與前食後食及塗身油非時漿等。若王及諸大勢力者應與飲食。是名益者。十誦云。供給國王大臣薪火燭。得用十九錢。不須白僧。若更須用應白僧竟與。又有惡賤從知食比丘索食。比丘言。為僧故辨是食。不為汝等。便捉一比丘手脚截腰斷。諸比丘白佛。佛言。若有如是怖畏處。若乞少少與。若半乞半與。若全乞都與。莫以是因緣故得大衰惱。又十誦云。客作人雇得全日。卒遇難緣不得如契者。佛令量功與之。善見云。瞻待淨人法若分番上下者。當上與衣食。下者不得。長使者供給衣食。准上諸文。餘不論者可以例之。問凡此所引多是小乘。云何得通菩薩性戒用。答菩薩性戒共學。攝論明文故得用也。問菩薩既守僧物不給貧弱。豈不違害本大悲耶。答此即為悲。何以故。若以僧物與人。二俱獲罪長劫受苦。何名大悲。故不與也。第五執三寶物人者。大集經三十二云。佛言。有二種人堪作僧事。何等為二。一者具八解脫阿羅漢人者。二者須陀洹等三果學人。堪知僧事供養眾僧。諸餘比丘戒不具足心不平等。不令是人為知僧事。寶梁經上卷佛告迦葉。我聽二種比丘得營眾事。何等為二。一者能持戒。二者畏於後世喻若金剛。復有二種。一者識知業報。二者有諸慚愧及以悔心。復有二種。一者阿羅漢。二者能修八背捨者。迦葉如是二種比丘我聽營事。自無瘡疣。聖教既然。即為永誡。懼來報者幸自斟量。第六輕重者。此門約境三位俱重。以遮性具故。於中分別三種寶物及佛法受用并常住僧物理應最重。大集經三十二云。若四方常住僧物。現前僧物。篤信檀越重心施物。或華菓等諸物。一切所須私自費用。或持出外乞。與知識親里白衣。此罪重於阿鼻地獄所受果報。又方等經華聚菩薩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大集經云。盜僧物者罪同五逆。觀佛三昧經云。用僧祇物者過殺八萬四千父母等罪。又如靈巖寺記云。時有客比丘。率死至地獄中見觀世音。為舉石函出罪記錄。並為取僧樹薪私用染作。皆受重罪。又不以取少而得不償。故迦葉佛時有比丘田中行。見穀甚好。取七粒穀安著口中。生墮牛中以身償之。智論中以盜五六粒栗故後受牛形。五百身已修道得羅漢。猶自牛呞。牛呞比丘是也。此為深誡。幸善思之。第二明別類物中二。先明主差別。二辨輕業重。前中有十。一為守護主。如善見云。比丘為三寶別人守護財。若謹慎掌護堅鎖藏戶。而賊從孔中竊取或逼迫強取。非是護主能禁之限者。不令徵守物人。若徵犯重。若掌懈慢不勤為賊所偷者。守物比丘必須償之。不償結犯。十誦云。若受寄物好看失不應償。若不好看失應償。又若好心誤破不須償。惡心故破須償。今有好為他洗鉢誤破。索倍隨得皆重。二賊施物不應受之。賊為施故盜。即是盜緣也。若從他乞即是教他盜也。故俱不得受。故瑜伽戒云。若知物是盜得不取無犯。義准若彼改過而施。計亦應受也。以悲心愍彼亦應受。但不從彼乞。恐更盜將施故。若小乘戒但有主施皆受。故十誦云。賊偷物來。或好心施。或因他逐恐怖故施。得取此物。莫從賊乞。自與者取。得取已染壞色而著。有識者若索還他。三奪賊物者有二。一為自二為他。初中四句。一自未作捨心。賊得想未成。奪取不犯重。故五分云。有比丘為賊所剝。爭得衣物。生疑問佛。佛言。不犯。若大乘戒應犯輕垢。以順慳貪違悲慧。故二自心未捨。賊已作得想。奪亦成重。以賊作得想物已屬賊賊業成竟。奪則自成賊。故律云。賊奪賊物。故多論云。先失物作心未捨還取此物。計錢成重。三自心已捨。賊未得想。取亦成重。以違本想故。謂已作捨心。物非己有。豈容得取。故多論云。先心已捨。正使己物不得取。取計成重。准此。若未覺失物賊已偷盜於外著用。後見本物奪取犯重。四己已捨賊已得。成重無疑。准此。若失物已後知埋藏處等。亦不得留意輒取及告人等。賊自致死便犯二夷。又毘奈耶云。若失物官人奪得還比丘者。得取無犯。二為他者有二。一若於賊起瞋。於物起貪。為自親知。奪賊同前。四句准之。二若起慈心護三寶等物奪取無犯。同下開緣。如後說。四盜他物者。如已捨物施人後還取者犯重。故論云。施已還取亦成犯盜。五盜官物者。律云。比丘無輸稅法。不同白衣官稅。俗人物比丘為他隱認者得重。准此。今有屬致官人令應稅不稅。理應犯重。僧祇云。官稅比丘物方便自勉者不犯重。一我不共要。二非理稅我。薩遮尼乾子經云。不輪王課非盜。義准應是私度修道福資國主故非盜也。問山中柴木既屬國王。何因取時而不犯盜。答王意本捨擬給百姓。故隨取貼即為主也。若山中伏藏諸寶物王不捨故取便犯也。六盜狂人物者。伽論第七云。狂人邊得取衣不。或得或不得。云何得。不知父母等所在。自持施物比丘得取。云何不可取。父母等可知。不自手與不可取。七盜畜物者。多論云。一切鳥獸食殘取者得吉羅罪。准此戒得重。如田中掘鼠藏等亦重。八盜神物者。僧祇云。盜外道塔物神祠物得重。此菩薩戒文云。乃至鬼神物等義准若欲從鬼神乞知與不與者。應擲卜辨捨悋等。九盜鬼物。十盜天物。並准可知。二明業輕重者有六。一約報強弱。人物皆重。為攝護心強故。與聲聞小戒共故。餘趣返上或亦應輕。二約惱苦多少。不問諸趣。但令憂苦深重亦即應重。返此為輕。三約失濟。不問生惱多少。但使本自貧窮資緣先乏遇茲盜劫性命難全。理宜尤重。四約德。不問貧富。但使盜發菩提心諸有德者物。理亦重。五約恩。謂盜三寶物最重。六總辨者。有三事故重輕可知。一令生重苦惱。二彼先乏少令命難全。三三寶是有德或深或淺。父母師僧及餘修行等。或成一盜於境具三。此應最重。闕一為次。闕二為下。俱闕下下。竝准可知。三寶物重。僧最極重。此等約重業道中更明輕重。犯戒義齊故俱重也。第二約所盜物體者。通情非情。非情中有三。初約財等。二約六塵。三約六界。初中亦三。一有我所心有守護物。如匱中綿絹等。二有我所心無守護物。如田中五穀等。三無我所心無守護物。如地中伏藏等。此三隨盜皆重。若准律文。佛地僧地若有伏藏。隨出屬佛僧二位。亦無還主及遂與王。二盜六塵者。明了論中盜色極多。且約六根起非法行者。如諸仙人。是凶行師。有人蛇螫。作仙人書見者皆愈。然須價直比丘被害偷看得損。不問損不。看時即犯。准此。祕方要術不許人見愈亦重。盜聲者。如誦呪治病。欲學須直。密聽犯重。又盜聽耆婆藥鼓得病差等。香味偷嗅甞觸准例可知。盜法者。若祕方要術病者心緣即差。得直方示得直聽寫。比丘受法就師心緣得差。不與價直故犯重。三約六界者。如十誦云。若為田故相言得勝者重。不如者輕。若作異相過分者重。既不言理之曲直。義准若彼人已盜僧地屬己相成。依理得重。若彼未定應輕。若非分取地。理宜是重。盜水者。准僧祇。比丘為佛僧或自為盜。壞陂渠得越。入田蘭滿即夷。伽論云。計陂塘功過分而用水滿者結重。又僧祇云。若器先塞盜拔塞時越注入器中蘭注滿者重。若依此菩薩戒。入器即重。盜火者。如取僧厨火令釜冷等。可知盜風者。如了論中。有呪扇藥塗。比丘偷搖不與價直重。盜空者。若於界牆起閣。臨他空界妨他起造故是盜空。盜識者。是智慧也。了論中人有技倆不空度人。比丘就學不與價直故是盜識。如是一切應細准之。二盜有情者。僧祇盜四足者驅向所期。舉足邊遍犯重。不隨向者輕。本期不定舉足遍即重。本主來逐心未得失者輕。善見云。盜空中鳥左翅至右翅尾至頭上下亦爾。俱得重罪。准此戒縱無主鳥身自為主。盜皆重也。准此。若獵殺生得殺盜二罪。若盜乘馬等亦重。謂盜功用也。二盜無足者。僧祇云。籠蛇等盜取犯重。若瞋罵言。何以籠繫。即開放者越。五分若壞殺具無犯。不應示。十誦伽論慈心壞網吉羅。依此菩薩戒。若以盜心以取犯。以慈心解放應無犯。如下開緣中。三盜二足者。若盜良人男女作賤。隨移二脚便重。故菩薩內戒經云。菩薩不得良民作奴婢。義准若引令出家於父母無惱應不犯。若父母交不濟者私引逃背。理亦應犯。必堪入道教令者孝養。即為菩薩正行也。問私引入道現闕王課。望損國王豈非犯重。答若是實行修道之人福資國王。過所稅財。故亦無犯。若苟避王役偷身入道亦應不勉。又若為無人驅使方便引作弟子。但圖其力使不教訓者。即盜其力用也。必有師資以法理教訓。豈少驅使而得報恩。何容彼有犯也。十誦中賊促弟子將去。師還奪取犯重。賊未決想無犯。弟子自偷身來者不犯。依菩薩戒。應贖弟子。或以身替。若弟子於後日受大苦。贖替不得奪應不犯。同開緣故。善見云。盜奴婢犯重。十誦見他奴婢語言。辛苦何不走去。如語去舉一足蘭。二足舉重。若奴婢已叛催令馳去。隨語得重。或言此儉彼豐。奴即叛去不教故不犯。或聞豐樂逐比丘去即驅使者逢難喚走皆不犯也。問既驅使豈不盜功力耶。答若奴未巡。力用屬曾主故。教私使使犯。奴既走後功力屬奴。奴自施力故無犯也。據此。但背尊私使畢皆犯也。次輕重者。唯是俱犯重。然草葉等小物小損業道應輕。反此為重。第三盜心者有二。一通二別。通中有三位。一約三性。謂善惡無記。二約三毒。謂貪嗔癡。三約三時心。謂初中後。此三位中各有七句。謂三單三雙一合。即三七二十一句。輕重等相並准前戒應具廣論。二別者。十誦云。盜心有六種。謂苦切取。輕慢取。以他名字取觸愛取。受寄取。出息取。此中出息取輕。餘五重。摩得伽云。劫奪心有三種。謂強奪取。要語取。施已還取。四分中十種。一黑闇心者。謂癡心愚教生可學迷。隨作結重。如摩摩帝互用佛法僧物等。二邪心者。謂貪心規利詐現實德。邪命說法曲順前人而得利則名盜。三曲愛心者。謂與少慊恨現瞋多索。或示威怒得即成盜。四恐怖心者。謂迫喝取。或說地獄惡報。或以王官勢力取。皆犯重也。五常有盜心者。謂恒規懷奪以得物為任。六決定取者。謂內心籌慮方便已成。因必剋果動物成犯。七恐怯取者。謂示身口相令畏敬而與物也。八寄物取者。或全拒捉。或以少還。或寄新還故。九見便時取者。謂伺求他慢見穩便時而取也。十倚託取者。或假名聞威德。或示親友勝人。或假託官人。或傳他名字。或持己言辨等。如是諸文雖在律論。然竝意地細犯極順菩薩內心淨戒。故錄附之。冀修行者誠而護焉。第四盜法者約有十。一約書竟犯。謂斷亡僧物輕重互斷。下筆書成便犯。又綱維判僧物非理而用等也。又物上書字攝作己有。又非理斷與。非理斷與二俱結重。又善見云。書地作字。書一頭時輕。書兩頭時重。二約言了犯。謂於言中非理割斷。善見。云盜心唱言定是我地。地主生疑偷蘭。決定失心者重。若來問僧。答同皆重。又如偷夏受施等。又以言辨誑惑不還等皆重。三約移掠犯。善見云。掠一舉時蘭。舉二掠重。乃至得一秡一麥皆重。地深無價繩彈亦爾。此約量地辨。四約主異色犯。謂如多論。氈耨氍?上有樹枝葉花。令從樹葉上盜。牽至樹華上犯重。以異本色處故。五約壞色犯。謂如借衣等非理用損。望所損滅結重。故律文云。若壞色故。六約燒埋犯。謂如放火燒他林等。約損他財邊犯盜。約不應放火邊犯下輕垢。七約隨籌犯。如四分云。盜隱記數籌。分物籌致令欠少也。又為眾主分物不平等。八約轉齒犯。如十誦。樗蒲轉齒移碁子等皆重。九約呪犯。謂呪損他財。如文呪盜等。十約通犯。謂如空中吹物等打破他財等。又於此中所未辨者類既多種。並可准知。此等亦通論離處義也。然盜微細難持易犯。幸懷道者附事思之。故善見論云。戒律宜從慮護。此第二重戒事相難解。不得不曲碎解釋其義理分別。必當善思論文。如彼小乘防身口尚爾。況菩薩戒三業齊護意地偏深可以情得。上第六門竟。
第七盜業者。一者依十地論及對法等。果有三種。一異熟果。謂墮三惡趣中受劇苦。二等流果。謂人中乏少財。及與財不得自在。三增上果。謂於外苗稼遭霜雹等。二依優婆塞戒經第四卷云。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他人失物於己生疑。雖親附人人不見信。常為賢聖之處呵責。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入於地獄。得受惡色惡力惡名飢渴苦惱受命長遠。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貧於財寶。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受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敢不得色力。是人惡果殃流萬姓。三依智度論第十三云。如佛說不與取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物主常瞋。二者人疑。三非時行籌量。四朋儻惡人遠離賢善。五破善根。六得罪於官。七者財物沒入。八者種貧窮業因緣。九者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為人懃苦求財五家所共。若賊若水若火若王若不愛子用。乃至藏埋失。
第八通局者。先通後局通有三類。一約想。二約事。三約密意。初想者。四分云。與想取己有想糞掃想暫取想親厚想皆無犯也。律中具七法名親厚。一難作能作。二難與能與。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捨。七貧賤不輕。如是七法人能行者是善親友。准此量之。二約事者。如瑜伽戒本云。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物。若僧伽物率堵婆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隨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率堵婆物還率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又見眾主或薗林主取僧伽物率堵婆物。言是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當受長夜無利。隨力所能廢其所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三約密意。如梁攝論云。云何行奪非他與。謂菩薩教化眾生。不從王主及父母等之所得故。二局者。乃至一念起取心即便成犯。文殊問經云。若起盜想犯菩薩波羅夷罪。
第九對治行者。略辨思惟十種行事。一菩薩持律儀戒時乃至夢中尚無草葉不與取想。何況其事。二持善法戒時乃至身命念念捨與一切眾生。何況有盜。三持攝眾生戒時慈悲方便常念饒益。何容得有損盜之事。四習少欲行。謂見他財物無量百千無所欲心。況有盜事。五知足行。謂身雖貧乏心恒自足終不餘求。經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六無貪行。謂縱自有百千財物。並為眾生無有一念向己之心。七頓捨行。謂於一眾生一念頓捨恒河沙世界財寶身命。如是念念盡未來劫意猶不足。如一眾生一切亦爾。八歡喜行。謂若見眾生永離貧苦財富百千。歡喜無盡勝得天樂。九深悲行。謂見貧苦眾生悲徹心府流淚不止。十殊勝行。謂設以人天富樂及二乘涅槃授與眾生。非以為足。要令當得無上菩提方為究竟。將欲修行如是等行。何容得有偷劫等事。
第十釋文者。三義同前。一制斷惡業。二制修善行。三違制結犯。初中二。先舉過。後正制。前中四。初辨能盜。二盜方法。三顯所盜相。四所盜物。初中自盜教人皆成究竟。此中有二問答。皆同前戒可知。問前殺心中有四。謂自他讚喜。何故此中無後二耶。答文中存略。攝在方便中。謂讚歎隨喜俱非正盜故在方便中釋。此中嘆其盜法。見盜隨喜通不犯夷故存略也。前釋為勝。言方便盜者。或因市易。或餘種種但使方便侵損財物。又類非一故通名方便。盜因下明盜方法。於中因等四種亦四釋同前。謂一自作為因教他為緣。方便為法事畢為業。二約所盜者。謂一他人用功為得財之因。枉奪其功故名盜因。又如密作隱其少功枉取多直。皆盜彼財因故也。二他人應得賊破壞令其不得。盜彼賊緣故也。三受學法術不與其直。四侵損產業故云盜業。三約能盜者謂。一自為賊。二助賊為伴。三設諸方便法。四家為賊業。四約具緣者。一內有盜心。二外乏資具。三施功造趣。四舉離本處。十地論中初二是因離。次一是對治離。謂尚應施與。後一是果行離。謂何況盜取。並可知。三所盜相者。盜取其物方便多種。下至呪盜故偏舉之。准前戒有乃至字故得知也。以盜心呪物令屬己等。又託彼呪緣枉取他物。俱名呪盜。四乃至下顯所盜物於中二。先約主。謂通五趣唯除地獄。始從人天至非人故云乃至鬼神也。但是有主必犯故云有主。又為己奪他劫賊之物。又可劫他賊物故云劫賊物。二約物體。謂一針一草者明極少尚犯不待滿五也。二言不得故盜者立制禁斷。謂誤取無犯故云不得故也。第二而菩薩下明制修善行。亦是攝善戒行也。亦是治彼惡之行。於中有二。一起心二作益。前中應起四心。然有四釋。一起四種心。一起佛性心。二孝順心。三慈心。四悲心。以上生字貫下。以下心字通上。故初二緣上位。尚須供養。何得有盜。後二緣下位。尚須救濟。何容有盜。為對治盜故起此心也。二依佛性起二心。謂生佛性之孝順佛性之慈悲。以此二心雖緣上下二類眾生。而常隨順本性平等故云佛性。即同前戒中常住字也。三以此佛性有二義故生二心也。一常住義。經云。其藥本味停住山中。約此本性清淨義故生孝順心而尊敬。如常不輕菩薩敬四眾等。二約隨緣義。經云。隨其流處成種種味。約此成染義故生慈悲心而救度。如常啼菩薩愍四眾等。又以常住即隨緣隨緣即常住不二故。是菩薩緣眾生常具二心也。又義准眾生皆有二義。一是所依佛性具有二義。如上辨。二是能依雜染亦二義。一緣成似有義。二無性即空義。由此染法有即空義故。所依佛性常淨不反也。由此染法有似有義故。所依佛性隨緣成染也。今此文中不約染法。但就佛性二義說二心也。四約自性住佛性在纏。可愍生慈悲心也。約引出及至得果出障。可尊生孝順心也。二常助一切下明依心作益。於中言常助者明長時無間也。一切人者。明廣攝無餘。生福者令種樂因也。生樂者令得樂果也。此二通世出世大小二乘可知。准瑜伽。但生現樂無福利。或俱無菩薩皆不作。或但生福利。或俱生菩薩皆作。是故此中具生福樂二種益事。第三而反下違制結犯有三義。一違前斷惡。又違後修善制。謂盜他物令他生苦生罪。乖福樂故。二應益生而不益生犯攝生戒。應施不施犯攝善戒。不應盜而盜犯律儀戒。故此一盜具違三戒。結為重罪。三應助生福樂。而反盜生罪苦。違反之甚故結重罪。下示罪名可知。盜戒竟。
菩薩戒本疏卷第二(終)
大正藏第 40 冊 No. 1813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三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初篇婬戒第三
將釋此戒十門同前。
初制意者略有十義。一業道重故。謂若是邪十惡業攝。負此重愆不堪入道故須制也。二繫縛深故。謂生死獄中愛為枷鎖。智論云。婬欲心雖不惱眾生。心繫縛故為大罪也。三生死本故。由貪染婬蕩生死輪迴。欲海愛河漂溺無岸。四壞功德故。僧祇律云。可畏之甚無過女人。敗正毀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毘尼。小乘尚爾。況菩薩等。地持云。菩薩怖生死過等聲聞百千萬倍。五壞世間故。正法念處經云。世間男得苦皆由於女婦。非少非中年莫不由此因。女人壞世間令善悉滅盡。天中大繫縛莫過於女色。女人縛諸天將至三惡道。六亂靜心故。謂欲火喧心令失禪失念。欲海波浪破定水故。七入魔網故。斤舐刀刃之密貪毒花之色。損害眾生是魔意願。經云。此五欲者是眾魔境界。八失神通故。如仙人見女生染失通墮落。又如獨角仙人騰空巖岫。後為婬女騎頸將至人間。九障涅槃故。律中婬欲為初戒。比丘犯此今世不得涅槃。十障菩提故。經云。五欲者是障道法。能障生天。況無上道。如是等無量過失故須制也。
第二釋名者。染情逸蕩耽滯專固故謂之婬。約俗書此字有二。水邊淫者是為過咎也。女邊淫者是為邪私也。故滯雨多者名淫雨。滯書多者名淫書。故皇甫士安讀書三年經時不識春秋。乘馬不知牝牡。今情滯色欲名婬欲亦名婬色亦名為婬荒。故書云。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約內典名不淨行。謂愛染污心名為不淨。行非法境污淨戒品故云行。行即業也。亦名非梵行。戒者。聖對斯過立制遮防故云戒也。從所制為名矣。又此經中莫問在家出家菩薩俱絕婬欲。是故文中不簡邪正一切皆斷。問若爾何故在家菩薩有妻子耶。答在家有二類。若約初心人。則未受戒前先有妻子。若約得位已去。為化眾生現有妻子。是方便力。故華嚴中十行菩薩持淨戒時。有無量魔女惱亂菩薩。不生一念欲。心淨如佛。除其方便教化眾生。寧捨身命不加惡於人。如是准之。故知并是方便。實無欲想。又如瑜伽戒本。許在家菩薩為化眾生方便從欲者。謂心淨如佛而行。方便猶尚不開出家菩薩。何況心淨不能同佛。
三次第者。若依十善戒經。婬但防邪。殺盜不爾。故居後。此順彼位而總斷為異。又釋。身業犯中殺望前境違惱最極。是故在初。盜違其次。婬違最劣。或順貪心故在第三。問若爾何故聲聞戒中此戒最初。答婬欲為生死本。聲聞正為厭捨生死速趣涅槃故先制此。菩薩不爾故在第三。又釋。彼戒是待犯方制之戒。婬最初犯。制匪後立。此戒既不待犯方制。故依古戒順十善業不同彼也。
四具緣成犯者。通緣如前應知。別緣准論亦有七。一是有情類。以木等無犯重故。死屍未壞等是情類攝故。問此中何故不同前二戒有簡異自身立他緣耶。答以自盜不成盜自婬即成婬。如律中弱脊自婬成重等。是故不同也。二是正境。謂女三男二等。以餘處不犯重故。三起彼想。謂以迷生為木及迷道為非道皆不犯重故。四有婬心。以睡眠等不犯故。五有三毒。以在家菩薩正慧御心方便化生開不犯故。若約出家不開則無此緣。六造趣。以不動身儀不成重故。七與境合。謂入如毛頭等。若為怨逼開與境合禁其受樂。
五闕緣義者。闕通可知。別中若闕初緣有二罪。闕第二有六罪。同前。謂異道想若決不決俱重。若非道同差畢竟不決。約心重方便。後若知非道得輕方便。又若二道互差。於彼起疑亦不決俱重。若非道差起彼疑不決中方便。若決輕方便。次闕第三緣亦想疑二別。想有四句。一本迷。謂無心犯重元趣非道。錯侵正道。後不知錯應結方便。二後知入道結重方便。不同小乘。以對法五緣中有起彼想故也。又以大乘業思在意。多約心結故不同也。三本心趣重。臨至正道忽轉想迷謂為非道。犯已知道暢遂本心。雖闕中心理亦應重。以心多境全故。小乘應據此義而說。四畢竟不知闕中後二心得重方便。二疑中二句。一疑道為非道。後心知道亦應結重。二後畢竟不知應得重方便。餘異道想疑等俱重。以皆是犯境故。次闕第四緣者有三句。一怨持菩薩陰置女根中。由嚙指等禁心不受樂即總不犯。反此成犯。二菩薩睡眠為他所婬。畢竟不覺理亦無犯。三覺已不受樂無犯。受樂已成犯。次闕第五緣者有二句。一約位。在家菩薩闕此無犯。出家成犯。二約三時心中。二心明慧一心闇惑應重方便。二惑一慧理應成重。次闕第六緣者有二句。一若不動身無犯。以是身業犯故。二若但起身即得方便罪。以未至身故非重。次闕第七緣有二句。一縱動身儀至境未對便止得方便。二至境將處毛分未侵便止得重方便。
第六輕重者。略就六位顯之。一約境。二約心。三合辨。四約數。五約造趣。六約損。七種類。初犯境有十。一死屍未壞。二與鬼交通。三畜生。四人。五諸親。六女妹等。七在家二眾持五八戒等。八出家二眾具大戒等。九父母。十聖人。如犯羅漢尼等。皆前輕後重可知。二約心者亦有十種。一有增上貪心。謂貪心猛盛於父母等前無羞恥等。二中品貪雖具羞恥而戀著極深。三下品貪謂具羞恥戀著非深。重輕可知。四約嗔心。謂嗔彼人故作婬事。五約癡。以謂如說欲不障道。而故作之。六具貪嗔。謂嗔為方便貪心究竟。七具貪癡。謂以癡為方便貪心究竟。八嗔癡方便貪心究竟。上五位皆前輕後重可知。九無記方便癡貪究竟。十善心方便慈貪究竟。亦前重後輕可知。三合辨者有十種。一重心對前重境。二中心對前重境。三輕心對重境。四重心對中境。五中心對中境。六輕心對中境。七重心輕境。八中心輕境。九輕心輕境。十善心中下境。並有輕重。准事可知。四約數者有五種。一暫犯生怖即悔永斷。二數犯自後懺之斷。三數犯懺連綿不斷。四犯已相續終身不改。五見犯為益。無持戒心無懺悔意。執犯為是。以畢竟終身。皆前輕後重可知。五約造趣者有三種。一極私竊。二少避人。三公然行。皆前輕後重。六約損者有五種。一如欲火燒天祠等。二壞自他梵行等。三惡事顯彰多人生謗。四惡名流布壞他信心。五不壞他信。前重後輕可知。七約種類者。謂摩觸漏失麁語媒嫁等類皆不應犯耳。涅槃經第三十一云。若有菩薩自言戒淨。雖不與女人和合。見女人時生嘲調言語戲笑。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
第七得果者。依十地論及對法等亦有三種。一異熟果。墮三惡趣中受劇苦等。二等流果。謂於人中受二妻相競及婦不貞良。三增上果。謂人中所感外物多有怨競。又依優婆塞戒經第四云。若復有人樂為邪婬。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喪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婬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身飢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力。人不憙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又大菩薩藏經第十云。舍利子我說。一切習近欲時。無有小惡而不造者。彼若報熟。無有小苦而不攝受。是故我說。一切三千世界中眾生大怨無過妻妾女色諸欲。又云。若有眾生味著男女妻妾諸女色欲。當知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熱鐵丸。即是味著坐熱鐵床。即味著熱鐵梯橙。又云。當知婦人滅聖慧眼。乃至廣說。又正法念經云。妙色毒花如觸猛火炎。欲樂亦如是。後受大苦惱。如火益眾薪其火不可滅。自他俱能燒。欲樂亦如是。飛蛾投火不見燒害苦。欲樂亦如是。癡人不覺知。又云。如是女欲網繫縛甚堅牢。能令諸眾生輪轉於有獄。身縛尚可解。心縛不可脫。心既欲為縛常受諸苦惱。又真偽沙門經云。比丘有二事墮鑊湯中。一者常念愛欲心。二者喜愛結知友。聖言如此。意念尚墮鑊湯。況身語過患甚重。智論十二云。又有十罪。如彼應知。又律云。寧以男根置毒蛇口中終不近女人。以毒蛇唯損一生女害多生故。蛇害不入地獄。女害入地獄故。蛇害完身。女害法身故。幸諸智者用深自誡。
第八通塞者。先通中謂得位菩薩有在家者為化眾生有開不犯。如瑜伽戒本云。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女色現無繫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戒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又清淨毘尼經云。問曰。頗有犯戒成尸波羅密不。文殊師利答言。有。謂菩薩教化眾生不自觀戒。二塞者。如涅槃三十一云。復有菩薩自言戒淨。雖不與彼女人身合。嘲調談笑。於壁障外遙聞女人瓔珞鐶釧種種諸聲心生愛著。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復有菩薩自言戒淨。雖不與女人和合言語嘲調聽其音聲。然見男子隨逐女時。或見女人隨逐男時。便生貪著。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復有菩薩自言戒淨。雖復不與女人和合言語嘲調聽其音聲見男女相隨。然為生天受五欲樂。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善男子若有菩薩清淨持戒。而不為戒不為尸波羅密。不為果報不為利益。不為菩提不為涅槃不為聲聞辟支佛。唯為最上第一義故護持淨戒。善男子是名菩薩淨戒具足。釋相可知。
第九對治行者。約三聚辨。先就攝律儀有二。先約境。謂此實是屎尿不淨等。不淨觀此中具說。又智論五種不淨等具錄。二約心。謂此欲念皆從邪思惟起。若止此思欲不生。故如說頌曰 欲欲知汝本。但從思想生。我今不思汝。還不得生。又此色境並是自心虛誑顯現。如攝論云。於一端嚴婬女身出家耽欲。及飢狗臭屍。昌艶美飲食。三種分別悉不同。故知貪取唯取自心。如狗嚙枯骨自食津液等。又知能取所取皆此虛妄空無所有故無不離。二約攝善法。菩薩正應修習正智正觀諸波羅密無邊善根。安有習行如此非穢。三約饒益有情。菩薩理宜以世出世無量善法利益眾生。眾生若起如此煩惱。正應救彼。何容自以非穢及之。是故經云。寧捨身命不加惡於人。若加惡於人無有是處故也。正法念經云。乃至畫婦女眼尚不欲觀。破欲堅明慧故名得解脫。
第十釋文者三義同前。就初舉過制斷中有二。先標過總制。二顯示過相。初中先標過。謂自作教他等。二不得故婬者總制也。謂婬穢染欲非梵行所宜。故云一切女人不得婬。然以故簡誤故云不得故也。准於此文及集論等故知有境想。二示過相中。先釋顯前自他作位有四作。謂因緣法業亦同前四釋。一約能釋。謂因者內起染心邪思惟等。緣者外畜脂粉等莊身令染。法者作姿態等。又說艶言詞等。又施設婬事方法。業者以婬為家業。二約所釋中。因者正道處。緣者摩觸等。法者詩對法等。業者令他動作以成業等。三約通釋中。因者內起貪心。緣者外境現前。法者造趣方便。業者正犯結業。四約自他作釋中。因者自作也。緣者助他成。法者說法教他。業者自他業成。此等釋上自作教人竟。次釋前一切女。謂越人至畜故云乃至畜生。通下論有十種。一畜。二天。三鬼。四神。五人。六六親。七姊妹。八己女。九母。十非道。謂下部及口俱是所犯也。第二而菩薩下制修善行中有二。先起心後成益。前中敬同上位起孝順心。愍其下位起慈悲心。此心綺互文寄在後。此中具有。二成益者。救令離苦度令入法也。淨法與人者。授與淨戒令修梵行。此是菩薩所應行。第三而反下違制結犯。於中有四重。一不作前益已乖正行。二況更起惡法加人。三況貪欲熾盛不擇禽獸。四況於母等。此等四雖輕重不同。俱違正行同結重愆故云波羅夷也。
初篇妄語戒第四
將釋此戒十門同前。
初制意者亦十義同前。一業道重故。謂十不善業惡趣因果。負此重業豈堪入道。二非所應故。謂誑惑於人尚非世間好人所作。況入道之人以誠實為最。三閉善路故。智論十五云。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槃之門。觀知此罪。是故不作。四實語益故。彼論云。復次觀知實語其利甚廣。實語之利自從己出。甚為易得。是為一切出家人力。如是功德居家出家人共有此利。善人之相。五易解脫故。彼論云。復次實語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稠林曳木直者易出也。六法不入心故。彼論云。復次佛子羅雲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人來問之。世尊在不。詭言不在。若不在時人問羅雲。世尊在不。詭言佛在。有人語佛。佛語羅雲。澡盤取水與吾洗足。洗足已語羅雲。覆此澡盤。如勅即覆。佛言。以水注。注已住。問言。水入中不。答言。不入。佛告羅雲。無慚愧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如是。七壞法行故。彼論云。呵多比丘雖行法施。以妄語故死入地獄。八幽靈棄故。經云。妄語之人諸天鬼神皆悉見之捨不護故。九開過門故。謂殺盜等過皆有妄語而助成故。十具遮性故。是故寧捨身命終不起犯。菩提資糧論偈云。雖由實語死。退失轉輪王。及以諸天王。唯應作實語。解云。以性重故為己損益殞命不開。
第二釋名者。言非稱實為妄。令他領解為語。戒防此失。此從所治為名。智論十五云。妄語者不淨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解云。此中亦攝惡口兩舌綺語等三。從首為名。以過患相起故。智論云。四種口業中妄語最重故。復次但說妄語已攝三事。復次諸法中實為最大。若實語四種正語皆已攝得。
第三次第者。先身業次語業為次第。問何故身三別制。語四同遮。答彼無相攝。此可通收故。又釋。下文說毀及謗攝餘三故。
第四具緣成犯者。別緣亦七。一對眾生。二起彼想。三起誑心。四覆實事。五具三毒。六言明了。七令他解。
第五闕緣者。闕初緣有三義。一中邊及異趣相差。若領解俱重。若彼不領不知重方便。若知輕方便。二非情差知與不知亦輕重二方便。三若帶疑雙闕亦有三罪。輕重准之。次闕第二緣亦三罪。謂起中邊異趣想領解重。不知其不領重方便。知則輕方便。本迷轉想同前戒准之。次闕第三緣。或總不犯。以無誑心故。或犯輕。以不審故。誤他故。次闕第四緣有二義。一於有謂無誑言有。於事雖無覆以覆想為重。二本迷轉想及疑皆犯方便可知。次闕第五緣有二。謂或無犯。以善心故。或生福。以利益故。如瑜伽。入開緣故。次闕第六緣得重方便。以雖疾疾語然他領意故。又如瘂人指揮誑人。令他領解同於言了俱是重也。次闕第七緣有三。知他不領輕方便。亦不知重方便。令他疑亦重方便。
第六輕重者。此過難護人皆易犯。於中有二。先通後別。通論有五。一大妄語。二小妄語。三起妄語想。皆前重後輕。四闕緣無犯。五方便得福。二別辨亦五。一約境。二約事。三約所為。四約心。五約言。初中有三。一誑恩境尊人等。二多人大眾等。三於他極惱等。理應更重。二約事者亦三。一約出世法。言得聖等。多論云。自言是佛不成重。以他不信故。二約淨法。言得禪等。三約世事。不見言見等。皆前重後輕。三約所為有四。一由妄語得聖名利。及見為功德常行不息。二得世名利廣多無量。三率爾誑他於己無益。四視避免苦誑他等。皆前重後輕。四約心者。謂三性心。單雙一合輕重准前。就惡心中亦三。單三雙一合輕重准之。五約言者。十誦云。或云。我今日不入世定。前人問云。昨日云何。答言。亦不入。犯蘭。皆謂言近相故。或云。我是學人。前人急問。云何名學人。便答言。我是多聞利根禪誦慧者。犯蘭。若言無漏學者重。或言。我是無學。乃至答言。懈怠不學。蘭。說聖無學重。解云。依此宗准輕重可知。又釋。依十住論第八卷調伏心品。以五種分別妄語輕重。彼論云。以眾生分別故。事分別故。時分別故。五眾分別故。住處分別故。則有輕重。雖輕妄語習久則重。重能失菩提心。一眾生分別者。斷善根邪見者及餘深煩惱者是則為重。二事分別者。若說過人法及破僧是。三時分別者。出家人妄語則重。四五眾分別者。如波羅夷僧伽婆尸沙罪則重。五住處分別者。僧中妄語若證則重。解云。此亦文顯可知。餘戒亦准此五種應知。
第七得果者。遮罪報如下文顯。其性罪得三種果。十地經云。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多被誹謗。二恒多人所誑。對法論中更加增上果。謂種不結實。又智論十五如佛所說。妄語有十罪。一口氣嗅。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人所不敬。雖有教勅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業因緣。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生為人常被誹謗。
第八通局者。先局後通。局者。謂為自起念便犯。文殊問經但起一念妄語想犯波羅夷。二通者。為他或有不犯。如瑜伽戒云。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刪手足難劓鼻刵耳割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語。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異說語。是語說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第九對治行者。理實此中通離四過。但妄語為初故偏舉耳。十地經中二地菩薩具離四失故。彼經云。離於妄語常作實語諦語時語。是菩薩乃至夢中不起覆見忍見。無心欲作誑他語。何況故妄語。又離於兩舌。無破壞心。不恐怖心。不惱亂心。此聞不向彼說。此壞故彼聞不向此說。彼壞故不破同意者。己破者不令增長。不憙離別心。不樂離別心。不樂說離別語。不作離別語。若實若不實又離於惡口所有語言。侵惱語。麁橫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不斷語。鄙惡語。不喜聞語。不悅語.嗔惱語.心火能燒語.心熱惱語.不愛語.不樂語。不善自壞身亦壞他人語。如是等語皆悉捨離。所有語言美妙悅耳。所謂潤益語。軟語。妙語。憙聞語。樂聞語。入心語。順理語。多人愛念語。多人憙樂語。和悅語。心遍憙語。能生自心他心歡喜敬信語。常說如是種種美妙語。又離於綺語。常善思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毘尼語。隨時籌量語。善知心所樂語。是菩薩乃至戲笑尚不綺語。何況故作綺語。解云。具釋此文如十地論第四卷中應知。又言覆見忍見者。俱約心約境。語有八種犯不犯。言四犯者。一實有報言無。二實無報言有。此二心境俱違。三實有謂無報言有。四實無謂有報言無。此二違心不違境。俱約違自見心故云覆見等也。反此四種則為非非犯。非犯四中。前二如想亦如事。後二如想不如事。竝可知。又金剛般若功德論四語中云云檢耳。
第十釋文者。三分同前。初舉過正制中有三。一能作犯。謂自作教人俱重。言方便者。謂假託異事令他別解。謂如上云。我今日不入世定等。二妄語因下明所用妄法。自作為因教他為緣。方便名法事成為業。又釋。一內起誑心。二外為所規。三巧說妄法。四常作為業。此四各別。犯釋此四合成一犯。可知。三乃至下所成妄語。於中有三業。初語業中但六識於六境各有成妄語。今但論眼見。略餘云乃至。身妄語者。如律中。有問。誰得羅漢果者起著脫僧伽梨。有非羅漢應言著脫。雖不發言身成妄語。又如善生經。身作口業者是也。心妄語者。謂虛誑心亦如上覆見等。二而菩薩下辨所行。菩薩理應自作十種正語。謂如事如想故云正語正見。無損有益故復云正也。及勸他人亦為此業。三而反下違制結犯謂理宜正語。反起邪見語業言違害至深故結重罪。又亦教他妄語。他謂為是。是故云邪見。恒作此顛倒行故云邪見業。上來四戒大小乘同犯名為共戒。自下六種小乘非重名不共戒。
初篇酤酒戒第五
將釋此戒十門同前。
初制意者又略辨十種。一成他惡業故。謂昏醉無惡不造。乃至能作五逆等罪。智論十五酒三十六失中云。一行不善法也。二失他善行故。謂由酒醉放逸應生善不生。已生善皆滅。智論云。朋黨惡人疎遠賢善。無慚無愧不守六情。縱色放逸棄捨善法也。三損害他故。謂令他現在損依正報。智論云。現世財物空竭。何以故。人飲酒醉心無節限費用無度。無度故眾病之門鬪諍之本。裸露無恥醜名惡聲人所不敬。伏慝之事盡向人說。身力轉少身色亦壞也。四失禮儀故。智論云。不敬佛法僧。不敬父母及諸尊長。何以故。醉悶恍惚無所別故。五破淨戒故。謂由睧醉一切戒品皆悉不護。智論云。能作破戒人故。六失定慧故。謂酒醉亂心昏正明慧。智論云。覆沒智慧故。七開過患門故。謂由昏醉引一切諸煩惱業。智論云。不應嗔而嗔故。八種癡狂因故。謂現在酒癡令多生狂愚。智論云。種狂癡因緣也。九障聖道故。謂於諸道行皆不能修故。智論云。遠離涅槃故。又如伏龍比丘醉伏吐地。蝦蟇口邊食吐。佛言。此人能伏毒龍。今乃不能伏蝦蟇也。十墮惡道故。智論云。身壞命終墮惡道泥梨中。若得為人常當狂族。如是等種種過失故不應酤亦不自飲。又智論引頌云。酒失智覺相。身色渴而惡。智心動而亂。慚愧已被劫。失念增嗔心。失歡毀宗族 如是雖名飲實為飲死毒。不應嗔而嗔。不應笑而笑。不應哭而哭。不應打而打。不應語而語。與狂人無異。奪諸善功德。知愧者不飲。
第二釋名者。令人昏醉名酒。貨授與人曰酤。防止此患為戒。亦從所治為名。智論云。酒者能令人心動放逸。是名為酒。一切不應飲。是名不飲酒。解云。彼論就五戒故但防飲。
第三次第者。前四同聲聞四重。此戒非彼故在第五。又五戒中此當第五不飲酒戒。但以飲唯損己一身。過未深故屬下輕垢。酤損多人故今制重。又為菩薩二利之中利他為最。但乖益生已為非理。況乃成損故非所宜。是故未論自飲先制授他。
第四具緣成犯者。別緣有六緣。一是酒。二酒想。三酤意。四受得直。五授與酒。六前人領入手便犯。
第五闕緣者。闕初緣畢竟不知得重方便罪。以酢等於他非昏亂故。若後知生喜輕。生悔重。又若兼疑重方便。闕第二緣有三。一本迷總不犯。後知生喜重方便。生悔亦不犯。二轉想輕方便。以有前心故。後知生悔輕。三疑亦重方便。後知生喜亦重方便。以闕少許心以成重故不喜生悔宜小輕。闕第三緣得一輕垢罪。如下文過與他五百生無等。闕第四緣有二義。一得重方便。以不得直不成酤故。二正犯大重。以施人酒罪過取直故。闕第五緣得重方便。以他強奪不成酤故。闕第六緣亦重方便。以前人不飲不成酤故。
第六輕重者。略就五位以明輕重。一約事。二約境。三約損。四約心。五約合辨。初中有四。一酒有醲醨。二酤有多少也。三時有長短。四期限有無。皆有輕重准可知。二約境者有七種。一酤與非人。二畜生。三無戒人。四五八戒人。五出家未受具戒人。六具戒人。七具菩薩戒人。皆前輕後重。又此中復有具前四位。輕重可知。三約損者有二。先約乖善有四種。一令他飲酒防修仁禮。二廢修世善。三失二乘善。四乖修菩薩道。皆前輕後重可知。次明起惡亦有四種。一令他飲酒起諸煩惱。二造十惡業。三犯四重等。四作五逆等。皆前輕後重可知。四約心者有三種。一約三性心。二約三時心。三約三毒心。初善心犯者。謂為和諍等又愍其疲乏及寒等苦授酒應輕。二無記心犯者。謂心弱境強應次。三惡心犯者。謂作損害意為重。二約三時者。謂前三性心於初中後三時等有輕重可知。三約三毒者。有三單三雙一合。謂貪輕嗔次癡重。初貪有二。一若貪不自濟。恐命不存。暫作應輕。二資緣不闕貪利無厭故宜亦重。二嗔亦二。一以有嫌恨授與令昏癡稱順本心。二起上品嗔令造惡妨善以快本心。應前輕後重。三癡亦二。一自謂非重念言。此既水米所作。但令情不昏醉。理應無罪。是以常作不休。二見有勝德。謂將為得色得力能益眾生。縱令飲有得無失。執此惡見自作教人。理應最重。二三雙者。貪瞋輕貪癡次嗔癡重。一合最重。此上總有三三輕重可知。此上有共戒不共戒。准相可知。
第七犯得報者。謂如經中有三。初酒河地獄是釀酒家罪。二酒池地獄是酤酒家罪。三灌口地獄是飲酒人罪。又十輪經第四校量此罪頌曰。十壓油輪罪。等彼一婬坊。置彼十婬坊。等一酒坊罪。置十酒坊罪。等彼一屠坊。置彼十屠坊。罪等王等一。
第八對治行者。菩薩思惟。我應以明慧正行授與眾生。何容反與昏狂之飲令作大罪。甚為不可。略明十事應與眾生。一我應授與世智令識尊卑禮或修孝義等行。二應令深信三寶修敬養等行。三應令明識善惡業果避罪修福。四應令知出世善業修出離行。五應令知二乘所有行果。六應令知大乘行果殊勝之相。七應令知菩薩地位分齊。謂十發趣等。八令知菩薩所應行行。謂應作不應作等。九令知佛果神力解脫不思議處。令知生欣欲等。十令知法界法門真俗平等無礙法。
第九通局者。初通。謂救眾生命難等時。為藥應開故。如殺盜等。又如末利夫人所作等。二局者。乃至一毛渧等起一念等皆有犯義故皆閉也。
第十釋文中三分同前。初中先舉過。二正制。三釋意。初中二。先舉犯位。謂自作教他俱成犯故。二辨犯法亦四種亦四釋。一約位。謂自作為因。教他為緣。巧說其法同作為業。二約能。謂置麴米等為因。畜槽具等為緣。合和為法。常酤為業。三約所為。謂賣前因緣與他為因。自須往酤與他為緣。示他方法為法。令他作成為業。四約具。謂規利及酒為因。他求為緣。價直及斟量為法。授受成業。二一切酒下正制。依智論十五酒有三種。一穀酒。二菓酒。三藥草木等酒。若乾若濕若清若濁不得酤。乃至一毛頭等故云一切酒不得酤。三是酒下明釋意。謂以酒是諸過患本能作一切重惡。能犯一切禁戒。無不由酒起。故云起罪緣。謂三十六失如智論十三說。二而菩薩下明所應行中。應生眾生明達慧者。謂諸菩薩法爾皆應令諸眾生明知俗諦因果差別。則通達真諦平等。一味勝慧成行斷惑得果。何容反授昏狂之藥令重顛倒。違理之甚故結重。文可知。
初篇說過戒第六
初制意者略有三意。一為壞信心故。菩薩理宜弘護三寶過惡揚善以生物信。何容說過。廢黷信心乖利他行。故須深制也。二招重釁故。故謂初心菩薩豈免微失。理應讚其實德成自正行。而反以惡心苟求其短言陳彼過。自負重愆。故須制也。三背恩德故。謂由三寶恩及戒法防身。加成勝德當獲大果。理宜粉骨碎身護持遺寄。而今反以惡言說其罪。背恩之甚。故須制也。
第二釋名者。說在家出家菩薩僧尼罪過戒。然位居不足。誰免其失。故云罪過。非理唱陳故云說。防此業非故云戒。此則語。從所說為名。戒約所防受稱。皆依主釋。又說三寶長短。如經云云。
第三次第者。於此十戒中。初四同聲聞四重。後四同瑜伽菩薩四重。中間更加酤酒說過。酤酒麁顯故先辨。說過細隱故後論。
第四具緣成犯者有七緣。一是正境。如文四位。問此中何故制說小乘僧尼過耶。答俱是佛法相住持故。是自內眾故。問何故不制說佛及法過。答以彼無過故。若無失而說則是謗。故屬第十戒。修行之者劣位有失。易嫌說故制也。二作彼想。三作說過意。四對外人。五作外人想。六言彰了。七前人領解。故成犯也。
第五闕緣者。若闕初緣有五。一自四境相差皆重。二非境差說已畢竟不知是非境。約心重方便。三後知非境不喜。應得中方便。喜自不犯應輕。四帶疑不知重方便。五後知輕方便。闕第二緣者。亦想疑二別。初中本迷後不知。及後知生怖。俱不犯輕方便。以說他眾生過生自快心。非無失故。二後知生快得重方便。三轉想後不知。及知已怖。俱重方便。四後知已快重方便。二疑中不知。及知已怖。俱重方便。知已快得重。雖闕小心而過重故。闕第三緣。不作說過意言錯無犯。或正說法言次而論。或教誡門人。皆不犯。闕第四緣。自眾來差畢竟不知。約心應重。後知喜不喜准得輕重二方便。疑亦同前可知。闕第五緣。想疑等准前可知。闕第六緣。疾疾語等言不彰了得重方便。闕第七緣。無人領解亦重方便可知。
第六輕重者略約六位。一約所說境。二約所對人。三約言辭。四約心念。五合辨。六約自他。初中有六。一見地上菩薩為物逆行。謂非而說。二見三賢菩薩及四果聖人微失而說。三說自和上闍梨之過。四說傳法住持人過。五說同類淨戒過。六說破戒人無戒人過。此六皆初重次輕應知。二約所對人者有五。一對國王大臣說其過。令彼捨信破壞三寶。二對外道惡人伺求過者說其罪過。增彼邪見誹謗佛法。三信心白衣說過壞其信心。上三位初重次中後下。四雖對自眾而快意說得方便罪。五為眾中舉罪呵責及說向彼師令彼教誨等此不犯也。三約言辭者有二。一以極鄙惡言磣切而說。二以汎言而說。重輕可知。若作書與人等亦同犯。四約心者有三。初約惡心者有三。初約單。一以癡心謂說為德。不懼破戒等。二瞋心酬彼怨說已暢情等。三為貪利養為名聞故說他罪過令名利向己等。二約三雙三單一合。竝准前。此上輕重可知。二約無記心。率爾輕心忘念而說亦犯非染污。三善心為調伏故等要具五德(云云)。撿取此則不犯。五約合辨者起上初心以上初言對上初人說上初境為最重。餘次相合及非合皆有輕重應知。六約自他者。自己一說過患猶輕。教他勸人處處傳說亦為重也。
第七犯得報者。說菩薩及僧尼罪過業道極重。如經中。入拔舌地獄耕其舌等云云。又如不思議光菩薩經中。饒財菩薩說賢天菩薩過故。九十一劫常墮淫女腹中。生生已棄之。為狐狼所食。一言之失苦惱如是。足為龜鏡。
第八修治行者。諸菩薩常應讚歎一切眾生所有功德。況於菩薩及內諸僧尼。是故常應歡喜讚嘆三寶功德。已見眾生少善即便讚說。諸法無行經云。若見破戒人不說其過惡。應當念彼人不久亦得道。涅槃經云。為彼眾生全無善可讚。當念佛性之善而讚嘆之。勿說其過以自污心(云云)。
第九通局者。若慈心舉罪呵擯等。若因說彼惡行調伏等。若便王等力而方調伏等應不犯。反此乃起一念嫌心欲說等悉皆成犯。
第十釋文者。三分同前。初舉過正制中二。先自他二位說四位持戒人。謂初二持菩薩戒。後二持聲聞戒。以俱是自佛法內眾為人天福田故不合說過。經云。占匐華雖萎猶勝諸餘花。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又經云。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是故彼犯猶不可輕。如牛雖死牛黃益人。破戒比丘猶能生於人天十種功德。如十輪經說。又大悲經中。諸出家人左手携男右手携女。從一酒家至一酒家。不出賢劫當般涅槃等。是故見有少許佛法所被之處皆應讚嘆。二罪用說法四門釋同前。一約能說者。一三毒染心為說過因。二罪為所求等為說過緣。三方便施設便他識過為說過法。四常以說過為業。二約所說者。一不正說其過。俱說彼罪過因。令此前人知彼有過。為罪過因也。二亦不正說過。而說彼造過之所為。亦令前怨領知過狀故。為說過罪緣。三說其違犯淨戒之法。不說其彼過。彼已知故。四說其處犯罪過之業。三合釋者。一謂內有說心。二外遇惡緣境。三曾見過法。四陳說成業。四自他分可知。二辨應行中先簡非。謂外道惡人通說佛法內人非住正法非修律儀行。又二乘人不信大乘故。亦說行大乘人言非法律。又此約菩薩。前約僧尼。如有威儀比丘等云云 二教正。謂菩薩聞此則應起悲心。不得起嗔嫌等心。俱應方便教化令止說過而生淨信。此為作業故云常生等也。三違理結犯中。聞他說過忍不教勸。已為非理。況復聞已自更助說佛法中過。違害至深。是故結示重罪。
初篇自讚毀他戒第七
初制意者略由四意。一乖正行故。菩薩理宜密行內蘊讚揚他德攬曲向已推直與人。何容反揚自德非理毀他。失行之甚故須制也。二成大損故。謂自讚乃耗減善根。毀他便招罪業。三自讚壞他信心。毀他便不受化。四誤累眾生故。謂他人倣習失善成惡。損物之甚故宜制也。
第二釋名者。謂無德自揚為讚。越過辱他為毀。又顯揚己德為自讚。恥辱有德名毀他。防治此失故稱為戒。
第三次第者。前戒依過而說。所患猶輕。今乃越過加毀。為失尤重。是故次後說也。亦是菩薩四波羅夷之中此居初故先辨也。
第四具緣成犯者具六緣。一正境謂自他。二起彼想。三作讚毀意。四為名利等。五正加毀讚。六前人領讚受毀便犯。
第五闕緣義者。闕初緣有五。一單自讚亦重。如善戒經說。彼云。菩薩若為貪利養故自讚身得犯菩薩戒住地。是名菩薩第五重法。樓戒經亦同此說。二單毀他亦重。如此文云。他受毀者犯重故。三毀張人王人及餘趣來替等皆重。以俱正境故。四非情替後不知重方便。後知中方便。五自讚戒德錯讚定等亦重。以俱是正境故。闕第二緣有二。一起餘趣想及疑毀俱重。二起非情想輕方便。疑中方便。又本迷轉想可知。於戒作定想讚等俱重。闕第三緣有二。一雖不作毀他意。然不護他過令他生惱重方便。二舉罪呵嘖等以慈心故不作毀意故不犯。或呵嘖門徒等亦為生他信心故自讚若他生譏得方便。若生信則不犯。闕第四緣有三。一單名單利俱重等恭敬門徒等。理亦應重。二依慢心以無為得重方便。三為益眾生理應不犯。仍須思量善巧。不得云我但作益生意無罪救。自謂不犯。然名聞微細難識。自賊壞行莫先於此。幸深自誡以存內德。闕第五緣言不明了等重方便。闕第六緣有二。一前人志強拒逆不受其毀。二雖自讚德無人信受故皆得重方便。
第六輕重者。於中有六。一約境。二約言。三約對。四約損。五約心。六約行。初中有二。先明所毀之境通有四。一人。二人。三人。四大眾。別有七。一聖人。二賢人。三已師。四傳法住持人。五凡諸有德人。六無德人。七非人畜生等。如次重輕可知。二自讚境有三。一實自破戒無德無慚無愧。二雖不破戒然無餘道行。三有戒有行。此三如次前重後輕。二約言中亦二。先毀他中五。一毀德言過。二有德言無。三多德言少。四無罪言有。五少罪言多巧令他信。輕重可知。以上通別二境入此五中。次與非次輕重可知。二自讚中三。一自言得聖。二言具三學。三言具戒等一學。重輕可知。此三歷於前三境若言得聖。三俱是大賊出佛藏經。若言具三學二位是賊。以第三非虛故。若言具戒等一位是賊。以後二非妄故。但初破戒者而自言戒淨者。此望前二猶非極重。然聖教中名為大賊。況前二位甚為可畏故。善見論中有五種大賊。一者犯七聚自言清淨。乃至五者從他聞法言自解也。然此自讚與毀他各有單輕雙重。就雙中有俱重非俱輕。次與非次輕重可知。三約所對人。一對一人。二對眾人。三對大眾。於此三處皆有現前毀不現前毀各有輕重。四不對餘人。於此四處各有自讚毀他之輕重。復攝取分前二門通辨之復有輕重可知。四約損者有四。一由毀傳法人令一方佛法不行。此罪最重。十輪經中廣說可知。二毀一眾令他壞信以增異見。三毀一德非傳法人。但令他生苦惱。皆前重後輕可知。四自讚令他倣習。亦人有多少。為損有輕重。又有消自善根以成重罪可知。五約心者有四。一若為令他起信心故讚自毀他。是福非犯。二若由放逸無記心犯是犯非染污。三若於他人有愛恚犯。是染污非重。四為貪名聞利養恭敬。是重非輕。此第四中有三品。一若由煩惱現行非極猛利或發慚愧。是為下品。二雖或猛利亦無慚愧。未見為德。猶有中品。三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為功德。是名上品最重也。又此門中貪癡心犯為重。餘心或輕及無犯等。餘義准前應知。六約行者。佛法內人多約四位起行。謂三學及雜行。初約戒學者有二類。一矯異。謂雖不破戒性非質直。依邪思計現異威儀。眩耀世間以求名利。本無淨心以求出離。然普抑餘人無異威儀者悉為無德。此是沙門賊亦是威儀賊也。如迦葉經寶積經等說。二約淺識者。謂性非深智。恃己戒行將為出離。陵他乘急戒緩之眾。聞諸法空便生恐怖。此是佛法怨賊也。出佛藏經。二約定學者亦二類。一約貪誑者。謂性樂名利久在山中。心少澄靜現得定相。眩耀世人招大名聞。普抑餘人無此相者悉以為非。此是阿蘭若賊也。出花手經。又經云。納衣在空閑自稱阿蘭若等。二約邪慢者。謂性非多聞依山習定。鬼神加令心念定。有見他不善覺知。即待此起慢。當招大名聞。陵蔑餘人悉以為非傷害佛法。此是魔儻大賊也。起信論及花手經說。三約慧學者亦有二類。一約淺者。謂性少聰明誦學無次第。為名利衝心急預講說。己見臆斷非毀古今。唯求名利元無出意。恃自無行亦輕侮戒定。此是賣佛法賊。當招大苦。出花嚴經中魔業中也。二約深者。謂性少明辨。雖於二乘三藏文義少通。然猶未得佛意。既當傳法唯讚名利以勸後學。非毀古今願自獨絕。恃此為德起慢陵人。但誦持法藥而不滅病已負染愆。況更法中起病甚不可救奇哉。水中出火以何滅之。此是害佛法之賊。出佛藏十輪經。四約雜行者亦有二類。一約福行者。謂性非質直苟姦計共崇奇福。眩耀世人招引重嚫。意在以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其所求即恃此起慢。陵蔑餘人無利養者。悉以苟非。利養既爾。名聞亦然。此是賣佛法賊。出迦葉經。二約餘行者。謂性非慧悟。隨學一法即便封著眩此所學以招名利。撥餘所修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賊也。此上略舉四位。理實通一切行皆有誑偽。竝應准簡。勸諸後學勿令自心墜中。即其寶積寶梁迦葉佛藏等經請讀在心府。養菩提心方可為要耳。
第七得報者有三。初通論者。護國菩薩經云。菩薩有四種墜落之法。一者不恭敬他。二者背恩諂曲。三者多求利養名聞。四者詐善揚德。是為四種墜落之法。二別約毀他者。如謗佛經中。有十人毀謗一辯積法師。遂令當處佛法少分陵遲。此十人後墮地獄經無量劫受拔舌等苦。後多生無目。末後逢釋迦佛。出家多時苦行竟無所得後便還落。乃至廣說。三別約自讚。如扇提羅等五人。四人在林間坐。一人於聚落唱云。林中有羅漢還大得供養。後墮地獄備受眾苦。出已為人。與本施主作擔輿持穢器人等。乃至廣如律文。
第八修治行者此有三義。一菩薩常自顯己過令他聞知。不作一念覆藏之心。恐增長故慮難滅故。於己功德常不顯說。不起一念耀己之心。恐耗損故慮不增故。二菩薩常應於他有情不見其惡唯見其善。是故忍惡於己。推善與人心恒清淨。此為常行。問若自無惡而認若他無善而推。豈非諂曲而妄語耶。答自居不足。安得無失。謂無失者唯佛一人。以累盡故。又他無餘善猶有佛性。即是真善。若意至此而認推者。非直無諂亦無妄語。而乃具發無量善根。令戒清淨故為持也。三菩薩常應於名聞起處多利養處則不居之。以傷害故。論云。利養如霜雹。損功德苗故。又如毛繩。為損甚故。如法得之尚須遠避。經云。利養交至遠避三由旬外。況由讚毀非理得耶。是故菩薩理不應為。護國菩薩經云。有四種法應當奇捨。一者菩薩奇捨居家。二者既出家已不貪利養。三者離諸檀越。四者不惜身命。是為四法。應當奇捨。如是准也。
第九通局中有二。先通後局。言通者有三。先明自讚亦三。一讚自所行之法令他修學。二為令眾生未信者生信。三已信者增長。若實有此益不雜貪慢自讚無犯。不讚有罪乖利益故。二明毀他亦三。一毀邪道令歸正見。二毀執見令離著。三毀惡行令捨離。若不雜瞋慢應時有益毀他不犯。不毀有罪。三求名利有二。一為益眾生。二求出世間真實名利故。此求不犯。不求有罪。如是准之。二局者。於上三位或總或別以纏相應心起念欲犯。雖未至重是則為犯。以是所害法故深須防護也。餘義可知。
第十釋文者。就第一舉過正制中二。先舉過亦二。初犯位。謂自作教他准前亦應有四。同前略故也。二犯相。四犯同前。亦同三釋。略無自讚。理應具有四。一約能者。貪慢等為因。二名利等為緣。三巧設軌摸成自揚陵彼之則為法。四常作此事為業。二約所者。一不正讚毀但說彼因遂令自德顯揚。他人被毀故云因也。二毀他種族等故云緣。自讚亦爾。三毀他所依法等故云法。四毀他所依業等故云業。自讚亦爾。三合辨者。一內因。二外境。三加毀。四成業。自讚亦爾。上來舉過竟。准上此中合有第二正制文。應云一切不應自讚毀他。又略不具也。第三而菩薩下明所應行。亦是釋上立制所由。謂佛故制不自讚毀他。以諸菩薩法合代他受於加毀。若不代受已乖菩薩行。況更自加毀。違害定誠深故結重科。文意如此。於中非理陵欺名加毀。令其恥報為辱。又菩薩為眾生發菩提心。決令眾生捨惡使盡。是故眾生惡事是菩薩所有。以攝是已任故。已為眾生修善根故。是故己善根並他有故。須與他也。第四若自揚下非理違犯並可知。
梵網經疏第三(終)
大正藏第 40 冊 No. 1813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四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初篇故慳戒第八
初制意者。初檀為萬行首故。攝六度故。是捨慳成施。略由十意。如華嚴經十行品中初歡喜行云。此菩薩為大施主。悉能捨離一切所有。等心惠施一切眾生。施已無悔。不望果報。不求名譽。不求生勝處。不求利養。言十者。一但欲救護一切眾生。二欲攝取一切眾生。三欲饒益一切眾生。四欲學一切諸佛本行。五欲正心憶念諸佛本行。六欲清淨諸佛本行。七欲受持諸佛本行。八欲顯現諸佛本行。九欲廣說諸佛本行。十欲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涅槃樂。是為十。由此當知菩薩理無不施之行。
二釋名者。悋惜財法不濟所求稱曰故慳。戒防此失。依主立名。
三次第者。前讚毀自他以求名利。望未得之財追求時過。今約已得屬己慳悋不捨財。貯畜時過。前麁此細。義次第故來也。
四具緣成犯者。然此戒中犯有四處。一自慳。二教他。三隨喜。四讚慳。今且約自辨具緣。餘三准之。自具六緣成。一自有財法。二乞者現前。三具前二想。四起慳惡心。五對緣正違。六前人空迴故。
五闕緣義者。且闕初緣有三義。一若彼全無一針一草可施與者。應以善言深心垂淚慰謝乞者。仍作是念。我今薄福不能果遂眾生所願。是我罪咎。我當精懃修行令願成滿即如言懃勇。是謂不犯。二若恃自無物慢心不謝而無愧悔。應得小罪。三若為乞人不信其無頻頻抑索。遂起嫌心即犯中罪。若便起嗔即犯後瞋戒。法施亦同。次闕第二緣有四義。一無乞不犯。二自有財等。見貪苦人彼不能乞或羞不乞。而不施與亦犯。三自有財。見同修行者乏少衣食廢修正行。彼人儉己而不求索不與犯。四先貯多財。雖無乞者而不捨施福田故。此後三位皆得方便罪。非正犯重故。闕第三緣有二。先謂上二位各有想疑二別。想不犯。疑犯方便。並可准之。闕第四緣有二。若以悲心調伏彼故不與無犯。若無記心犯方便可知。次闕第五緣有四。初許與不與犯重。二許多與小。三許勝與劣。四違時後與。後三俱方便。次闕第六緣有二。一若不空迴無犯。二若雖空不迴意猶未絕犯方便。
第六輕重者有五。一約物。二約田。三約損。四約心。五合釋。初中財法無畏。財施有三。謂外內俱。就外財中通說有十。一食等。二藥等。三衣等。四財等。五畜生等。六奴婢。七名聞。八王位。九妻妾。十男女。皆前前不與應重。後後不與應輕。二內身中有五。一暫請驅使。二取髮抓等。三將作奴婢。四取支節血完。五全取身命。前前不與皆重。後後不與皆輕。二法施中三。一世法。二二乘法。三菩薩道法。三無畏施亦三。一捨惡。二捨苦。三救命。上二位皆亦前前不與而輕。後後不與為重可知。二約田有四。一恩田謂父母師主等。二德田謂三寶等。三悲田謂飢窮眾生等。四苦田謂困厄眾生等。皆前前不與為重。後後不與應輕。三約損者。於上四境各有二種。一由不給濟令彼命盡。二命雖不盡令大苦惱等。皆有前重後輕可知。四約心者亦有三毒單雙一合等。准上知之。又慳有三品。如盧至長者等最重。其中下可知。五約合辨者。或於劣物起上慳對勝境為最重。或於勝物對劣境起下慳應輕。餘句並准之。
第七得報者略辨十種。一生餓鬼中。如目連母等。二或餘趣受苦。如疥癩野干。乃至無一毛可以覆身等。三於人中受貧窮苦困。四耗減損減宿世善根。五失於菩薩檀波羅密。六由慳法世世常受愚癡。善生經云。若有於財法食生慳。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得癡貧報。七由匿法眼恒無眼目。八由不施無畏生生常懷恐怖無暫安穩。九恒為怨家而得其便。十令三檀六度俱不成。餘如別說。
第八治行者略顯十種。一思惟己身及以財物皆是無常磨滅之法。一旦廢壞非惜能留。是故慳惜都無所益。二況此並是王賊水火惡子等分。彼既未侵速應捨施置堅牢藏令永屬己。三若慳不施則種世世貧窮之業以隨自身。四又由我先世不串習施故今有財慳而不能施。若我今者不勵力施。此習不破更增長能障大施故。我今應勵意違慳而行惠施。五又若自貧乏恐不存濟。而慳不施則當思惟。貧是施障。為破此障。應當忍苦勵力行施。我因宿業曾受種種飢渴等苦。不能饒益於一眾生。今我行施得饒益他。設受眾苦乃至殞命而終不令乞者空迴。況當猶有餘菜葉等可以活命。是故應當忍此貧苦而行布施。六若於身命及所重財而不能捨即當思惟。我於三界大師前發大菩提心時。一切內外皆已捨訖。如何今乃違本誓孤負眾生。七又使令我犯菩薩波羅夷罪。則為欺誑十方諸佛。甚為不可。八我今捨此不堅固物臭穢之身。今我當得清淨法身堅固之法。此既益我。若不行施則失大利。九此身及財是虛妄物。尚不捨滿眾生願。何能當以無上菩提饒益眾生。十我當觀察一切法空無我我所。而今於此虛妄身財慳悋不捨。何能證入平等法性。思惟如是十種對治。於諸慳悋無不能捨。具如華嚴智論瑜伽等說。
第九通局者。依瑜伽第三十九。略有三十種不施無犯。一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或非安樂非利益。皆不施與。二若有來求為伴侶。欲作非理逼迫損害誑惑於他。便不以身而施於彼。三若諸菩薩於行施意樂清淨。見有無量利眾生事正現在前。設有來求自身支節。不應施與。四若魔眾而懷惱亂心。現前來乞身分支節。不應施與。以心念彼當獲上品過罪反損害故。五或有眾生癡狂心亂。來求菩薩身分支節。不應施與。六若有眾生或為自害或為害他。來求毒藥火刀酒等物。不應施與。七不以他物如同意物而行惠施。八不行媒婚以他妻妾而行布施。九不以有虫飲食等物而行布施。十若有眾生來求種種能引戲樂能引無義之物。不應施與。以令彼多行憍逸惡行。身壞之後墮諸惡趣。十一終不施人捕獵等物。十二或有眾生將欲殺害。終不施與。十三若有來求罩羅且弶。為害眾生及為習學。皆不施與。十四若有怨家來求讎隙。為欲呵罵縛錄殺害奪財治罰。終不施與。以要言之。一切逼迫損害眾生戲樂等具皆不施與。十五若有病者來求非量非宜飲食。亦不施與。十六若有眾生食飽滿已性多饞嗜。數復來求珍妙飲食。亦不施與。十七若有來求父母師長。定不施與。十八又諸菩薩於自妻子奴婢僕使親戚眷屬。若不先以正言曉喻令其歡喜。終不強逼令其憂惱施來求者。十九雖復先以正言曉喻令其歡喜生樂欲心。而不施怨家惡友藥刃羅剎等。二十若有上品逼惱眾生樂行種種暴惡業者。來求王位終不施與。若彼惡人先居王位。菩薩有力尚應廢黜。況當施與。二十一又諸菩薩終不侵奪父母妻子奴婢僕從使親戚眷屬所有財物持用布施。二十二亦不逼惱父母妻子奴婢僕使親戚眷屬以所施物施來求。二十三不以非法不以率暴。亦不逼迫損害於他而行惠施。二十四又諸菩薩若在諸佛聖教出家。終不違越所有學處而行惠施。二十五又諸菩薩於來求者終不施與不合儀物。謂施出家者殘宿飲食等。或諸便穢洟唾吐膿血不淨所雜所染。又不告白不令覺知如棄捨法施麋食等。謂不食葱者施以葱雜葱染飲食。不食肉者施以肉雜肉染飲食。不飲酒者施以酒雜酒染飲食。如是等皆不施與。二十六又諸菩薩終不口授求過外道所有正法。二十七亦不施彼所寫經典。二十八知性多貪求欲衒賣經卷等者。亦不施與。二十九知欲祕藏亦不施與。三十不求勝智亦不施與。又云如上所說諸不施者。菩薩不忍直言我不施汝。要當方便曉喻發遣。諸菩薩所畜一切資財具等物。為作淨施故先以捨與十方諸佛菩薩。如苾芻作淨施法。若觀來求者施時。稱理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於諸眾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物施之。若觀施時不稱正理。即應念先作淨施法。告言。此物是他所有。不獲施汝。耎言曉喻方便發遣。又十住論。雖若新學菩薩有人來求頭目等。而未能施者。應說偈頌云。我初發道心。善根未成熟。願我速成就。後必當相與(更勘論文)。二局者。但自審觀有少惱心即當施與。不爾便犯。若約祕密。菩薩應極慳。謂乞戒浮囊纖塵不與。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等。
第十釋文者亦有四。一明犯位。謂自作教他如前釋。二舉過正制中二。先舉過。謂慳因緣法業亦四釋。同前可知。二而菩薩見已下明正制。謂制施貧乞。但世人貧有二種。一財貧。二法貧。故云一切貧也。菩薩施此二事故云一切給與。三而菩薩以惡下違制成犯。謂惡心者。慳結不破。亦是違戾不施。通餘煩惱。瞋心者。忿怒乞人而不施與也。此是不施之心下明所不施物。先財後法。乃至不施等者。舉小呪多。一葉草尚不與。況多。又就下最極為言故云乃至一草等也。法中一塵者。意明極少。非謂法門中而有微塵。此順西方語法。如能斷金剛般若經中。無少法者。梵本名無微塵法也。而反罵辱者明極重之相。惜草葉而起重瞋。發惡言而興罵辱故宜重也。此具三業可知。四結示罪名可知。
初篇故瞋戒第九
初制意者略由十意。一惑中最重莫先此故。二亦成業道惡趣因故。三燒滅宿世諸善根故。四能結大怨累劫難解故。五由此能害諸眾生故。六乃至能作無間罪故。七能障菩薩忍波羅密故。八害諸菩薩大悲心故。九令所化眾生皆捨離故。十具足成就百千障故。華嚴經廣引。又云。我不見有一惡法出過菩薩一瞋心者。而損既甚故須制也。
第二釋名者。謂於違境起損害心。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第三次第者。前慳貪次瞋恚故來也。
第四具緣者。一有對違境。二起彼想。三不禁心。四起嗔便犯。此約心。若通身口更加打罵。五緣便犯。若取至極更加前人來謝瞋猶不解。六緣方犯。
第五闕緣者。闕初緣者有三。謂有情相差。若非情相差。若情非情相差。若望心或俱重。直對身口有輕。次闕第二緣亦有三。謂本迷轉想及疑。約心俱重。身口有輕可知。闕第三緣有二。一謂常勤修治失念應輕方便。二不勤修治應重方便。次闕第四緣有三。謂下中上若起下嗔心即便生悔輕方便。二起下瞋不生悔重方便。三起中瞋即生悔重方便。餘並入重可知。若望身語。闕打罵重方便。反此便重。若望極說。更他懺悔自生悔重方便。反此成重。
第六輕重者。略約五位辨。一約境。二約因事。三約惑相。四約成損。五合辨。初中瞋境略十種。一賢聖二。二師。三父母。四傳法人。五眾僧。六俗人。七己弟子男女。八奴婢。九畜生。十非情。望戒俱重。望業道皆前重後輕。二約因事者。略因十事起瞋。一違己見解。二違己情欲。三侵己名利。四損己眷屬。五無辜致罵。六枉被打縛。七刀解支節。八將斷其命。九害其父母。十毀滅三寶。因此十事起瞋。皆前重後輕。三約惑相亦辨十種。一念動起瞋顏無異色。二顏色反異。三舉身戰動。四兼或打罵。五於上所起暫起即悔。六經宿方悔。七多時不捨。八前人暫謝悔即解。九前人多時求悔方解。十多時求悔亦不解。皆前輕後重可知。四約損者亦略顯十種。一因瞋他令他捨佛法。二更發惡罵。三打棒繫縛。四損他財物。五解他支節。六斷他命根。七害己親屬。八永捨三寶。九燒寺害僧。十作諸逆罪。皆前輕後重。五合辨者亦顯十位。謂於前四內於尊境因小事起重瞋作大損為最重。餘如次相合。及非次等各有輕重。准思可知見。
第七得報者略顯十種。一瞋恚得十罪。如智論。二由瞋故入八大地獄。如善戒經第一卷說。三亦墮餓鬼畜生。華嚴經云。瞋恚罪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下者餓鬼。此上是報果。四等流果者。經云。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為人他求其長短。二者常為他所惱害。五增上果者約依報。對法論第七由瞋故令果味辛苦。六身常醜陋人不喜見。七失上界禪樂。八乖二乘解脫。九害菩薩二利行。十失菩薩五位處。可知。
第八修治行者。略辨思惟十種對治令瞋不起。一思惟。一切眾生從無始已來。未曾不為我父母親眷及和上尊長等。是故但應生慈心孝心。何得有嗔而加打罵。二思惟無常。瑜伽云。彼諸有情若生若長一一皆是無常死法。極報怨者謂斷彼命。是諸眾生命念念斷。智者何緣復欲更斷。如是生死無常法諸有情上其有。智者上不應起有染濁心。況當以手塊杖加害。何況一切永斷其命。是故於諸怨害悉能忍受。三思惟苦。瑜伽云。又自他身一切皆用性苦為體。彼無知故於我身中性苦體上重增其苦。我既有知。何我於彼性苦體上重加其苦。又諸有情大興盛者尚為三苦常所隨逐。況衰損者。我今於此應勤方便令離眾苦。不應於彼重加其苦。四思業緣。謂我今無過橫加打罵。必由宿緣業。若不爾者。豈有苦報無因而生。既定是自業。不應瞋他。資糧論偈云。打罵恐殺縛。終不怨責他。皆是我自罪。業報故來現。五思苦增多。謂由我往昔苦惱害他故招此苦惱。今我不忍則更種當來大苦因緣。若我不捨此苦因者。則為於己自作非愛。則為己自生結縛。自興怨害。非是於他。六思愍愚。智論中。若被酒醉人及鬼著打罵。即不嗔之。眾生亦爾。無明酒醉煩惱鬼著為之驅使不得自在。故不應嗔。但作是念。此煩惱過非眾生咎。我當勤求菩提為諸眾生治煩惱病要令永差。七復自思惟。我不生淨土無惱之處。既在此穢土。法應受惱。但應調伏自心以求出離。不應嗔彼。如入棘林。法應被刺但求免出不應嗔刺。八復由思惟。我自發菩提心為一切眾生荷負重擔。設地獄苦尚為他受。況此小苦遂違本誓而不能忍。若我不忍則自不調伏。何能令他捨諸煩惱。故不應嗔。九復更思惟。我今修學諸菩薩行。菩薩行中忍行為最。持戒苦行不能及。此行要由惱害方成。若無彼惱我行不成。彼人施我大行。應復愧謝。若不慚謝亦負深愆。何乃背恩反嗔惱。甚為不可。經云。提婆達多為大善知識。斯之謂也。十復更思惟因無性。經云。由手刀杖及以我身故得成打。我今不應橫瞋於他。解云。由彼成打則瞋彼者。亦由我有打。何不自嗔。又打從緣起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則畢竟空。能打所打既無所有。忍尚不立。何得瞋。法句經云。知瞋等陽炎。忍亦無所忍。思益經偈云。身怨及刀杖。皆從四大起。於地水火風。未曾有傷損。設節節解身。其心常不動。知心不在內。亦復不生外。諸法念念滅。其性常不立。於中無罵辱。亦無有恭敬。
第九通局者。餘戒皆有開通。此戒獨無者。以瞋障道過深故。若常修對治。但違境過失念。准瑜伽。不犯。更無開處。若據祕密。梁論中菩薩亦起嗔。以呵諸煩惱故。
第十釋文者。四義同前。一舉過。二正制。三違犯。四結罪。初中自他別舉。復通四位。因緣法業四釋同前。二而菩薩下明正制中。先明利他行。謂令生無瞋善根故云無諍事。又令善根中無瞋恚鬪諍之事故。常生悲心者。因益生之心。謂以大悲愍念如己。何容起瞋。三而反下明違犯中三。一明瞋境。謂情與非情二境也。二明嗔業用。謂罵發口業。打發身業。不息發意業。三前人下明嗔深重。謂結恨難捨故云不解也。四結罪可知。
初篇謗三寶戒第十
初制意者略由十意。一業道尤重無過此故。二燒滅善根悉無餘故。三背恩德惡中極故。四破壞信心滅法眼故。五於善行中若小若大悉不成故。六入於外道邪見網故。七為大邪見斷善根故。八作諸眾生惡知識故。九斷三寶種由此見故。十令自他成阿鼻業故。是故制也。
第二釋名者。勝德可珍故稱三寶。非理塵黷故名為謗。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第三次第者。前嗔次邪見故來也。
第四具緣有五。一對人眾。二三寶境。三起彼三想。四作邪見。五發謗言便犯。
第五闕緣者。闕初緣非情差重方便。闕第二緣以非三寶境得重方便。闕第三緣本迷無犯。轉想及疑皆得方便。闕第四緣不破見故得重方便。闕第五緣者言未發或異言故皆重方便。
第六輕重者有六。一約所對。二約所謗。三約能謗。四約所損。五合辨。六自他。初中對一人二人多人大眾。前輕後重。二約所謗中。三寶有三。謂住持并別相及同體。或一二三各如次前輕後重。三約能謗。謂心有三品。下中上。言有麁細及中。輕重可知。四約所損有五。一由此謗故令多發菩提心人於不定者生退失。二令已信者生退。三未信者不信。四未邪見者生邪見。五已邪見者生堅執。皆前重後輕。五合辨者。對大眾謗勝境上邪見發麁言成大損為最重。餘如次及交絡皆有輕重。可准知。六自他者。一自二他三俱。皆前輕後重可知。
第七得報者。誹謗三寶罪同五逆墮阿鼻地獄。如大品經泥梨品說。又如威儀法師謗大乘墮地獄經多劫後。生人中常盲無目。如諸法無行經等說。又如欝頭藍弗當在地獄等。又智論邪見得十罪(撿錄)。
第八治行者。信慧相導於三寶境深忍。淨信堅固不壞。寧捨身命經百千劫終不生於一念疑等。以智分別天上人中世出世間唯此為最。是故信心一向決定。
第九通局者。無謗心疾疾語。為眾生令調伏。應無犯。餘總無開可知。若約祕密破相言非。須出所由。勿使他疑。可知也。
第十釋文者。四義同前。一舉過。二正制。三違犯。四結罪。初中先能謗人謂自他也。因緣法業是所用。謗法四釋同前。類彼釋此可知。二而菩薩下明正制。於中先法後喻。前中具二種人。一外道謂邪見故。二惡人謂內外俱無信故。一言謗者明所聞少也。三百鉾刺心者明痛切多也。問華嚴經云。菩薩聞讚佛毀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動。云何此中乃云如鉾刺心。答四類眾生。一聞毀佛生喜。以邪見故。二無喜無憂。以佛法外人故。三聞已生痛。以是初心弟子故。四聞已無憂無喜。以是不退菩薩故。知佛功德不可毀故。毀所不到故。彼經據不退位。此文約初心。故不同也。若是初心強同後位而不復痛者。是愚惡人順本惡見忍受此事故不可也。問諸法皆空。何須強痛。答真空不壞緣起業果。是故尊卑宛然。若壞此為空。是惡取空外道見也。如涅槃經五百婆羅門謗云。一切皆空。何處更有佛菩提等。由此謗故王殺彼類得福無罪。汝今豈欲同彼類耶。三況口自下明違犯。於中舉輕況重。謂聞一言尚生此痛舉輕也。況自謗為況重也。不信不孝是謗因也。四而反更下正成違犯。謂助前二種人以成謗事。下結示罪名。上來十重竟。
自下第三結勸修學。於中四。一結勸防深。二明犯損勸持。三持同三世。四結略指廣。初中善學諸人者。此有二義。一謂此諸人是善學戒者。二是學善之者。告此諸人謂大眾也。又是當來學菩薩道者也。是菩薩下結數及名。應當下誠言誡勗。於中有二重意。一謂一戒中尚不應犯微塵計。況全犯一戒。塵者明少分也。如俗云。臣於國無塵露之功等。又釋。如護浮囊微塵不犯等。二於十戒不應犯一。況具犯十。二若犯者下明犯有失。於中有二。先明失十大利。後明得三塗大損。前中一失大心。謂犯此十重現此身上不任發菩提心。以違本誓願非法器故。二失王位。謂得小王位由菩薩戒為因。因亡故失果也。三轉輪王位亦爾。四失比丘者。謂犯此戒應入地獄。定不得為人作比丘。又由犯重現在不成比丘用故云失也。五比丘尼亦爾。上來四位失通凡小位。自下五種失大乘位。於中四位是因位。謂三賢十聖一位是果位。於中有二。一法身果。謂果位之性名為佛性。二報身果。妙行所成名為妙果。常住之言通此二處。犯此十重如此等位皆不復成。故云一切皆失。二墮三惡下明由犯此戒或入地獄餓鬼畜生也。二劫三劫者。由犯時有輕重。如前說。是人於彼三種趣中。隨其所應劫數此彼二三不定。不聞父母等名者。明二親是慈育之深。三寶是救護之極。在彼受苦不聞此名明無救也。又釋。雖出惡趣然生邊地下賤。二三劫中不聞二親三寶名等。文通二釋可知。以是不應一一犯者。總結勸持。三汝等下誡同三世學。謂有二意。一三世菩薩同學此戒。二一一菩薩於中此三位應學此戒。四是十戒下結略指廣。此經廣本中有八萬威儀品。於中廣說此十戒相。上來總釋初篇十重竟。
輕垢罪篇第二
將釋此篇略作八門。一制意。二辨名。三數類。四具輕重。五含多。六遮性。七麁細。八釋文。
初制意者。諸佛何故制此輕戒。謂一為護世間起譏嫌故。二光顯菩薩出世道故。三微細情塵悉制斷故。四調伏三業制三毒故。五方便遠護十重戒故。六增長菩薩三聚戒故。餘如下釋文處說。
二辨名者。輕垢者簡前重戒。是以名輕。簡異無犯故亦名垢。又釋。黷污清淨行名垢。體非重過稱輕。善戒地持輕戒總名突吉羅。瑜伽翻為惡作。謂作非順理故名惡作。又作具過惡故名作。亦有惡說。即語過也。善生經名失意罪。謂忘念所作乖於本志故名失意也。
三數類者通論此篇。此篇類有十。一若依瑜伽。有四十四種輕戒。二若依地持善戒經。雖有少增減大同瑜伽。已上多分是出家戒相。三依菩薩內戒經。四十二種。四依善生經。除六重外別有二十八。五依方等經。除二十四種戒外別更有五五二十五種。制不應作。已上多分是在家戒。六依此經。大數有四十八種。七若尋此文細內。或有一戒中有多種戒。總論向將百種。已上通道俗戒。八或八萬種如下文列。八萬威儀品中說九或十萬種。如梁論引毘奈耶瞿沙羅經說。菩薩戒有十萬種差別。十戒塵沙如智論中。略有八萬廣有塵沙等數。如是等皆此類也。
四輕重者。此四十八種中幾唯是輕幾帶於重。謂六戒帶重。所餘反此。謂一國使殺生戒。於中為使故入此篇。殺生故帶重罪。二放火焚燒戒中。焚燒故入此篇。隨所損物故為重。三依官強乞戒中。恃官勢入此篇。強取物犯盜戒。四為主戒中。為主失儀入此篇。損三寶物故宜犯重。五違禁行非戒中。以詐現親附等故入此篇。自身謗三寶故入重收。又殺盜故犯重。六齋三長月作非故入此篇收。殺生故重。六畜作非法戒中。輕稱小斗等入此篇收。取人財物等是犯重。
五多小者。幾唯一戒幾具多戒。謂有十戒一具多戒。一於販賣戒中有三戒。一賣良人。二賣奴畜。三賣棺木等。二不能救生戒中有二戒。一救生勉殺。二已日講法以救亡苦。三於輕新求學戒中亦二戒。一受戒儀式。二法師倚恃不為答問戒。四於惡伎損生戒中有六戒。一賣男女色。二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三占相解夢。四呪術工巧。五調鷹法。六合毒藥。五於違禁行非戒中有四戒。一密謗三寶。二為媒婚。三齋月殺生。四心及偷盜。六於畜作非法戒中有六戒。一畜刀箭等。二輕稱小斗。三因勢取物。四害心繫縛。五破壞成功。六養猫狸。七於觀聽作惡戒中有五戒。一不得看鬪。二不得聽樂等聲。三不得博戲。四不得作卜。五不得作賊使八故入難處戒中有三戒。一頭陀。二布薩。三坐。夏冬令如法不入難處等。九於應講大乘戒中有二戒。一教他建立塔寺處。二教災厄時講大乘。十於受戒乖儀戒中有二戒。一受戒儀二不禮俗。上來十內散說三十五種。又前門中六戒內各有所含重戒。亦各具二戒也。所餘三十二戒各唯一種。是故總有七十九戒應知。
第六遮性者。於此四十八中幾是遮戒幾是性戒。
第七麁細者。於此戒中幾麁妨身語。幾細防意業。又幾是麁防惡業。幾細防惑障。此上二門並隨文應知。
第八釋文者。於此篇內文別有三。初結前生後。二正顯戒相。三結勸修學。初中先結前。已說十重之戒。後生後。當說三十八種輕。就第二正顯戒相中。四十八戒或攝為五段。謂四十二九各指本品故。或散為四十八章。如文當知。釋文分為五段。初三十各一後二九各一故有五也。
輕慢師長戒第一
將釋此戒略作八門。一制意。二次第。三釋名。四具緣。五闕緣。六輕重。七通塞。八釋文。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謙卑敬養一切眾生。況於師長輒有輕慢。違行之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既創得戒。理須從師受教。若懷輕慢教授無由。故須先制。以隨戒廣行。賴此而易立故。
三釋名者。於師及長心輕身慢。戒防此失。從所離為名。
四具緣者具四緣。一是師是長是德人。二知是師等。三故起輕慢。四身不敬養。故結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並有小罪。以於一切含靈皆須敬故。闕第三緣得中罪。以於師長身心不敬故。闕第四緣得上罪。以於師長起輕慢心故。
第六輕重有四種。一約境有三品。一於二師最重。二於長支次。三於同類。於此三境犯上中下三罪可知。二約心亦三品。謂一以嫌恨心恚惱心犯上品。二無嫌恨等但由驕慢癡心是中品。三懈怠忘念是下品。三約對以此三心對前三境如次。綺互輕重可知。四約事亦三品。一不能賣身等。二不如法敬養。三不迎送禮拜。下中上三罪可知之。
第七通塞者。謂一闇夜不識。二若睡眠他作覺相。三若重病。四若病新差無力。五若在坐說法。六若正聽法護說法者心。皆不犯如瑜伽戒說。
第八釋文者有三句。初明受得戒。二既得下示行勸持。亦是前為受戒。此為隨行。三若不爾下故違結犯。初中二。先明應受戒位。略舉三位。一國王是粟散等。二論王金銀銅鐵。三百官通諸文武等。此三貴位。於諸眾生皆能損益。若不受戒幽靈不護。何以統御群生。故言應先受菩薩戒。二一切下明受戒利益。上順聖意。諸佛歡喜。下協群靈得鬼守護令其身無災厄。職位為長存。第二示行令持中亦二。初順顯應行。二而菩薩下違失。顯非前中三。初起重心。二見尊人。三設敬儀。初中有二心。謂報恩敬養仰從尊命為孝順。恭敬有三。一給侍。二迎送。三禮拜。然此二心亦是菩薩常所行行也。二尊人略是六種人。一上座是眾中上首。二和上亦鄔波陀耶。此云親教師也。然有三種。一十戒和上。二具戒和上。三菩薩戒和上。即諸佛是也。今此約前二。說三阿闍梨者。此云軌範之師。謂教授法則故名也。然有六種。一十戒阿闍梨。二大戒羯磨。三威儀教授。四受業五依止。六授菩薩戒。四大同學者。謂同於一師學菩薩藏年夏先己之類也。五同見。六同行。謂同見大乘菩薩藏法。同行菩薩所行行等。初即同解。後即同行。此二通同師不同師。但同此業俱是所重。又釋亦通小乘解行之人。悉是所重。以亦同是佛法內故。三設敬儀中有三。若病應起。若無力應承迎。若健時應禮拜。又釋初起次迎後禮。二而菩薩下違失。顯非中二。初舉失。謂憍慢翻前恭敬心也。癡翻孝順心。於師不孝。於長不敬。或前二通。又於上不敬曰憍。於等自大名慢。具作前二名癡。此是違行之心。不起來迎等者。是違行之相。一一有二種。一於前六位一一人所各不如法供等。二於彼人所設一一供事各不如法等。俱供養有三種。一恭敬供養。謂迎禮等。二事供養。謂香華等。三行供養。謂如說修行等。於此三種並皆須具。下顯敬儀中。若設貧窮無財供者終無開許故。今戒自賣身。此通在家及出家位。賣國城約王位。所統名國。所據曰城。賣男女者是本誓願之男女故。賣時無失。又是菩薩重人重行。情至深故破此恩愛終非同願男女亦破情向法也。此二位約在家人。七寶約輪王位。有二義。一是金輪等七。一輪。二玉女。三馬寶。四馬寶。五珠寶。六主兵臣寶。七主藏臣寶菩薩皆悉布施。非是所賣。二約餘七寶。一金二銀三瑠璃四頗梨五赤珠六車渠七馬瑙。百物是通一切諸所有等。此中七寶。百物有二義。一是所賣同上男女。二是供具。謂以此等供彼所須。故云而供給之。第三若不爾下故違結犯。謂違前敬儀。是故結犯可知之。
飲酒戒第二
初制意者酒為惛狂之藥。重過由此而生。智論有三十六失。多論能造四逆。唯除破僧。為過之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即顯外儀不敬。今則內無惛亂故次明也。
三釋名者亦從所妨立名。
四具緣者。一是酒。二起彼想。三無重病。四飲便犯。問小乘律飲酒不通想疑。此中何故有彼想耶。答以酒為過源故。彼不通錯等。今據緣成故具想也。是故文云若佛子故飲酒。既云故飲明知。不故即非正犯。
五闕緣者。闕初緣得小罪。以起想等故。闕第二緣中罪。以境是實故。若闕三四無罪可知。
第六輕重者有三。若約境。醨等應輕醲酒應重。二約心。若輕病無貪亦犯應輕。反此應重。三約事。即引生小益即便同飲是犯應輕。反此亦重。
七通塞者。若為救生命難等即酒飲無犯。如末利夫人等。又救彼無間業同飲勸彼息麁重業。理亦無犯。反此所作一切皆犯。
八釋文者亦四。初標酒重過。二若自下釋成重。三不得教人下正制所重。四若故下故違結犯。初中言酒過無量者。智論三十六種是略顯應具列之。四分律第十五佛語阿難。凡飲酒有十過失。何等十。一者顏色惡。二者劣力。三者眼視不明。四者現瞋恚想。五者壞田業資生法。六者增致疾病。七者益鬪訟。八者無好名稱惡名流布。九者智慧減少。十者身壞命終墮惡道。又如娑伽陀比丘先時能伏毒龍。後由飲酒不能伏蝦蟇等。又大愛道比丘尼經云。不得飲酒。不得嘗酒。不得嗅酒。不得鬻酒。不得以酒飲人。不得言有疾欺飲藥酒。不得至酒家。不得與酒客共語。夫酒為毒藥。酒為毒水。酒為毒氣。眾失之源眾惡本。殘賢毀聖敗亂道德。輕毀致災立禍根本。四大枯朽去福就罪靡不由之。寧飲洋銅不飲酒味。所以者何酒令人失志迷亂顛狂。令人不覺入泥梨中。是故防酒耳。餘失如智論說。二釋成中二。先舉輕。五百世無手。杜順禪師釋云。以俱是脚故云無手。即畜生是。二況自飲者況重也。三正制中亦先舉他後況自。前中一切眾生者。通畜生等亦不令飲。以失利他故四。故違結犯可知。
食肉戒第三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捨自身肉。以濟物命。何容反食眾生之肉。違害之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離惛亂之飲。今離損命之食。次第故也。
三釋名者。非理食噉眾生身分名為食肉。戒防此失從用立名。
四具四緣。一是肉以非肉無犯故。二是他肉以食自肉無正犯故。三起肉想。以錯誤無犯故。四入口便犯。以不食無失故。
五闕緣可知。
六輕重者有四。一約境。二約情。三合辨。四約惑。初境中有四。一畜產胎衣是無命肉。二自死肉。三三淨肉。四知斷命等。約戒皆犯。業道如次。各前輕後重 二約情亦三。一重病充藥。二飢荒濟命。三放逸常食。亦俱犯戒。業道准知 三合辨者。以後配前如次。及交絡輕重准知 四約惑者三毒准知。
七通塞者。約自。一向塞而無通。約化眾生心。有令發菩提心緣。雖未見文准亦應通。
八釋文者三句。初舉犯。二正制。三結罪。正制中二。先標制。一切肉者通四生之身分。二斷大慈下釋成制意以有三失故。初斷悲乖化失。涅槃云。夫食肉者斷大慈大悲之種。此則食肉違害大悲性種失自利也。眾生見捨失利他。又初乖化因後失化果。又云。畜生見食肉人頭上有血光。念云。我身有肉。彼人食肉。彼若得我要當食我。我遂怕怖而走。撿入楞伽涅槃央屈經等云云。又如一切智光明仙人不食肉因緣經中廣顯食肉之失。彼仙人即是彌勒菩薩。當來成佛。制食肉犯重。具如彼說。二一切菩薩下違行非人失。謂凡發菩提心行菩薩行。理應捨自身命以救眾生。何有反食眾生之肉。故不應也。三食肉得無量下罪業非輕失。謂依智論。食肉得殺生罪。以見殺生忍可故。又如說。肉非自然生。皆由斷命得。若人不斷肉。是即劫命賊。第三結罪可知。
食五辛戒第四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香潔自居。反食薰穢。臭氣熢㶿令賢聖天神捨而不近。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食有命之身分。今則犯無命之薰悖故次第也。
三釋名者。臭穢薰則為辛。數類差別而為五。非理喰噉為食。防止此弊為戒。亦功能立名。
四具四緣。一是五辛。二起彼想。三無開緣。謂重病及度生等。四食已便犯。
五闕緣可准。
六輕重者。約境氣有濃淡。約心情有貪厭。約事緣有損益。並有輕重可知。
七通塞者。謂自重病及救多生有利益安樂等緣。理應是通。餘皆塞也。
八釋文中有三。初總制。二大蒜下別制。此中五辛與餘處別。餘處有韮蘭葱蒜及興渠為五。此文五中大蒜可知。有人說。慈葱是胡葱。蘭葱是家葱。上三是人間常食。革葱是山葱。北地有江南無。其興渠。有說芸臺是也。然未見誠文。有說。江南有葉似野蒜草。根莖似韮。亦名?咾子。無子北地所無也。又釋其阿魏藥梵語名興渠。將謂是此辛臭物之苗葉。三若故下違制結犯。
不舉教懺戒品第五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舉過示人令其懺洗務令清淨。開光遺寄使其正法千載不墮。下救黎元不捨群品。上護聖教以報佛恩。為益重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自潔己身。今則不與穢行同居故也。
三釋名者。作違教理。聖結有愆。曲順彼情覆不勸悔。戒防此失。亦功能立名。
四具緣者。五緣成犯。一是犯戒有情。二知彼有罪。三無別違緣。四故作覆藏。五共同法事。
五闕緣中。闕初二無罪。闕第三亦無犯。謂若舉彼即起煩惱。鬪爭而生。是故如草布地。餘二闕可知。
六輕重者。犯小戒不教應輕。重則應重。又五八應小。十七應重。又舉而不從為輕。從而不舉為重。又福弱不能舉為輕。瞋嫌不舉為重。並可知。
七通塞者。自無五德他不從者。理通無犯。餘位皆塞。
八釋文中二。初對緣正制。二而菩薩下違制犯。前中亦二。初舉制戒緣有七種。一犯八戒有二。一小乘八戒如成實論。二菩薩八戒如文殊問經。二犯五戒亦二。一小乘五戒如小論。二菩薩五戒如善生經。三犯。十戒亦二。一沙彌十戒如律。二菩薩十戒復二。一如此經十無盡戒。二文殊問經亦以沙彌十戒為菩薩戒。四毀禁亦二。一大比丘戒。二菩薩戒。五七逆如下辨。六八難者一義十三難中除五逆。以彼入七逆中故餘八是。此猶恐未然。以非人等不障得戒故。又有人釋是三塗等八難。此應非。以彼是報非舉懺故今正解。取彼八難之因即罪業也。以懺除故。七一切通結。二應教下。正制戒行。謂以慈心教其懺洗。二而菩薩下違制結犯中亦二。先違制後結犯。前中有三。一不教悔而共住者處同也。二利同亦是食同。三法同布薩者梵語正音名補殺多。此云淨住。謂三業光潔名淨。即戒無毀缺也。與眾和合名住。即法理無二也。後而不舉下結犯可知。依瑜伽戒本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呵嘖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污心而不呵嘖。或雖呵嘖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污犯。若由懶墮懈怠放逸而不呵嘖乃至驅擯非染違犯。無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喜出麁言。多生嫌恨故應奇捨。若觀待時。若觀因此闕訟諍競。若觀因此令僧諠雜令僧破壞。知彼有情不懷諂曲成就增上猛利慚愧疾疾還淨。不呵嘖乃至驅擯皆無違犯。解云。輕過但呵。中過須罰。重過須擯。皆以慈心不以瞋恚。利益不以損害。知時不以非時等也。
梵網經疏卷四(終)
大正藏第 40 冊 No. 1813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五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不敬請法戒第六
初制意者。諸佛所師謂是法。菩薩理應敬人重法滅身求請。而反露踞傲輕慢人法。失道之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於失者不教誨。今則於得者不敬請也。
三釋名者。輕人慢法名不敬請。戒防此失。亦功能立名。
四具緣者。四緣成犯。一實有大乘解行之人。二無別開緣。三故起慢心。四不供養不請法。
五闕緣可知。
六輕重者。約人者有三。一解行過己。是軌範師。傲而不敬請理應是重。二解行同己不請少輕。三劣己不請無犯。二約法亦三。准人可知。
七通塞者。重樓戒經云。若菩薩憍慢心故不諮問師不受師教得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癡。若大聰明多聞有智為調眾生。若入定時也。
八釋文者。文中三。初見勝人遠來明制戒緣。二即起等明正為制戒。三若不爾等明故違結犯。初中大乘法師者。總舉簡異小乘故也。下別辨。同於大法。同見解勝。同行是行勝。入僧坊約出家菩薩。舍宅約在家。城邑約王等。二正制中二。初制約敬養人。二制啟請法。前中迎送各禮約初後威儀也。日日三時約時分也。謂辰旦供養小食。齋時供養正食。餘時供非時湯藥等。故為三時也。三雨金等下約所用資具也。謂重法情深。於人極敬。良由末代說法之師替如來處故。令尊重極至供養。故攝論云。若人戒足雖羸劣。而能說法利多人。如佛世尊應供養受彼所說故相似。又謗佛經中。有人謗辨積法師即為謗佛。供養法師即為供養佛等。又如大法炬經法師品中廣顯。大乘法師令其敬養等。二常請下於法制請中。三時者。謂於一日初中後三時請法。隨彼請時皆具威儀。褊袒禮等是身業也。請法之辭語業也。不生瞋心等意業也。今辨難辦之供。情無患惱。身受難忍之苦。不生瞋心故也。如賢愚經第一卷。釋迦過去作毘楞竭王。為求一偈身受千釘。又如雪山童子。為求半偈高巖捨命。如是等故云為法滅身等。三若不爾等違犯結罪可知。
不聽經律戒第七
初制意者。但新學菩薩觸事無知理。應執持經律四方求學以成道行。而反有誦不聽。抱自無知不識持犯。故令戒行並皆虧失。退入邪小。為過既重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通請大法。今則別聽毘尼。故須制也。
三釋名者。化制二教別名經律。不能就師屬耳飡受。戒防此失立斯名。
四具緣者亦具四緣。一是新學。二有講法處。三無別開緣。四不往聽受。故便犯。
五闕緣可知。
六輕重者。約人約法各三類輕重。准前可見。
七通塞者。亦准前戒可知。
八釋文中三。初舉勝緣。二是新學下對緣正制。三若不至下故違結犯。初中一切處者。通舉一切俱是講說經律之處。有講毘尼經律者。舉所講法也。毘尼此云滅。謂身語意惡猛氣炎熾。戒能防止故稱名滅。謂此經律宣說毘尼故云毘尼經律。大宅舍者別顯處也。講法者重顯法也。謂開釋本文名之為講。正制中二。先約法制。聽謂應持經律往彼聽受。二若山林下約處制。往令其受法。三若不至下故違結犯可知。
背正向邪戒第八
初制意者。菩薩理棄捨二乘受持大乘真實之法方名菩薩。而今乃棄大歸小失其正行。乖理之極故須制也。故涅槃經云。菩薩怖二乘道。如惜命者怖畏捨身。大般若戒品云。若菩薩設殑伽沙劫受妙五欲。於菩薩戒猶不名犯。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為犯。如是等文廣如彼說。
二次第者。前雖離慢懃學。而或心墮二乘故。次制令專習大乘也。
三釋名者。心捨大乘故名背正。遵崇邪小故曰向邪。戒禁防此失故名為戒。
四具緣者。一是大乘法。二起彼想。三心背語非。四捨此受彼。故結犯。
五闕緣者。准前釋可知。
六輕重者。約境大乘有權教實教。約心背捨有疑心決心。約事懶墮愚癡故各有輕重。並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此戒一向不開。以諸菩薩無有暫時捨大乘故。若癡狂若數數習對治。煩惱力強暫起還憶一切不犯。
八釋文者。於中三。先背正。二受邪。三結犯。初中情隔正理故云心背大乘。謂所說法真理名為常住。能說之教故稱經律。又釋。此大乘經律三世諸佛同說同行。更無改易故云常住經律也。語越真詮故云言非佛說。二而受持下受邪法中。先約人有二。或墮二乘地。或墮外道中。惡見下約邪法有二。或總撥一切佛所說法。此是外道惡見。或唯撥大乘不非小教。是二乘惡見也。一切禁戒亦二。或是外道烏鷄鹿狗戒等。或小乘乖大之戒。邪見亦二。或是外道不信因果。或是小乘不信法空等。上是所詮經律。是能詮邪教。三結犯可知。
不瞻病苦戒第九
初制意者。菩薩以大悲為體。拔苦為用。何容見病而不瞻救。故須制也。又若能禁心看病令其得差。即是絕命。故須制也。又如來大聖尚躬瞻病苦。況其餘類而不瞻救。
二次第者。前背上勝法。今則捨下病苦。故次制也。又前則於法有背。今則於生不濟。故次制。
三釋名者。病之與苦隣死之厄。捨而不救實違慈行。立禁防止。亦功能受稱。
四具緣者。一是病苦。二起彼想。三自無病等。四嫌心捨去。故結成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並無犯。闕第三緣中。若自少患即便捨去。應得小罪。若重無犯。闕第四緣中。有起嫌心不捨去起悲心而捨去。皆得小罪。如四分律云云。
六輕重者。約境病苦有輕重。約心悲念有厚薄。約事在緣有急緩。皆犯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自病。若新差。若遣人者看。若與食與藥。若彼自有人。若彼病已差。如是一切無犯。反上一切皆犯。更有餘緣。准思可知。
八釋文者有二。先舉緣制行。二而菩薩下故違結犯。亦是先令作持後顯止犯。前中亦二。初總舉令行。二若父母下別辨戒行。前中亦二。初總顯同佛。二挍量顯勝。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曠路美井。二水路橋梁。三平治嶮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七救濟危厄。八設無遮大會。未見出何聖教。有云。供養三寶為三。四父母。五師僧。六貧窮。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見教。賢愚經云。施五人得福無量。一知法人。二遠行來人。三遠去人。四飢餓人。五病人。足以三寶亦為八種。既言如佛無異。復言八中第一。明知非是後二種八。此應是初八之內方為第一也。二別顯中。父母等別舉親位顯其重相。理實通一切眾生也。言諸根不具等。顯其病相。如病既爾。苦惱亦然。皆令差脫。乃至身命亦不悋惜。如月上女割乳房以濟產婦。如毘舍母割肱肉以供病比丘等。皆務令得濟。不顧己命。是菩薩也。二而菩薩下故違結犯中。惡心害悲故云嗔恨。不至僧房者。約師僧弟子病處。城邑者。約父母等病處。曠野等者。通一切病苦處。見病不救者。正顯違行。犯輕垢者。結示罪名之。
畜諸殺具戒第十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廣聚法財利樂眾生。反畜殺具乖於悲濟。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防自身。不能濟病。今就依報不畜非器。故次制也。
三釋名者。殺具損命違害悲濟。戒防此失立斯名。
四具緣者。一是殺具。二有彼想。三無別開緣。四故畜成犯。
五闕緣可知。
六輕重者。約境所畜有多少勝劣。約心情有剋漫。約事擬用不用單合皆輕重之義。准思可知也。
七通塞者。義准為護佛法及調伏眾生畜應不犯。及從惡人乞得擬壞亦未壞無犯。反上一切隨畜皆犯。是故菩薩見他畜勸令毀破。若勸不得。應乞應贖。猶亦不得。應以威逼等(檢使)。要當令止。
八釋文者有三。初制畜非器。二止內怨。三故違結犯。初中但多殺具類。略列十種。一刀是割截義。二杖是捶打義。三弓是送箭義。四箭是中害義。五鉾是傷判義。六斧是斫伐義。七鬪戰具。謂甲弩等一切俱是鬪戰之具。此上通害人及以畜生。八惡網是捕魚捕鳥。九殺生之器通舉坑型等。十總結。但是害具總不得畜故云一切不得畜也。二而菩薩下止內怨示行令修。於中但是發心行菩薩道者有殺父母怨。理無加報。故云菩薩等也。經云。以怨報怨。怨終叵盡。准有無怨怨乃息耳。是故不報。況復菩薩觀一切眾生。總無怨者。悉是悲境。俱是慈救。於曾有怨處。備起重心視如赤子。問若爾菩薩於自父母何成孝耶。答怨若未害。縱碎自身猶如微塵經無量劫。要當孝行以存護養。如其父母已被害訖。即是宿業。酬彼無益。更招大損怨怨不絕。如瑠璃玉害釋種時。如來神力無如之何。此謂也。況余眾生者。舉重況輕也。約境舉。父母重。餘眾生輕。約心。為父母酬罪得輕。為餘人酬得罪重。三若故畜下違犯結罪可知。如是十戒結上十種。勸學令持。下六品等指廣本。以彼六品之中有開有釋。如彼應知。
通國入軍戒第十一
自下第二十或之中。先明持犯。後結勸指廣。前中十戒即為十段。
就初戒中。制意者。菩薩理應和諸違諍令息相害。而反通國使令相侵害為失之甚。故須制也。別說有三。一生譏嫌故。二乖和行故。三成相殺故。為過既重。理宜須制。
二次第者。前即防畜戰殺之具。今則止彼身為戰使。次辨也。
三釋名者。為國使傳言入軍令鬪。戒防此失。故立其名。
四具緣者。一二國二軍。二為利養及惡心。三傳此言至彼所四彼聞已來害此。若據損命犯二罪。一望斷命邊犯殺戒。二身為軍國使邊犯此戒。
五闕緣者。若闕初緣。二國非怨計得方便罪不望殺邊。二若不為利但有惡心。若無惡心但為利為名。皆犯。若總闕此緣得重方便。三若不傳等總無犯。四彼若不相害亦犯重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約境。所傳之言有極惡劣惡。約心。為名利及惡心。有單有雙。約事。令他有想害不想害。皆有輕重。思之可知。
七通塞者。若以善心為調伏彼令其和穆。入軍入國一切無犯。除上皆犯。更准思之。
八釋文者亦三。初舉過緣。二正制斷。三違結犯。初中為得財利或得官位。或但有惡心酬昔怨故。通國使命者。身為國使。通致兩頭論鬪戰事。或但在一處亦其圖策令得相害。亦犯此。或示得行兵等法。或入軍傳言立期交陣令多人命斷。故云殺無量眾生也。二而菩薩下正制斷中先舉輕。暫入軍中猶不開許。況作國賊令茲鬪戰。三若故下違結犯。可知也。
傷慈販賣戒第十二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慈濟群品。乃而反販賣人畜四具自資。內違慈行外招譏謗。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雖止為國賊。猶恐劫掠良賤。故須制也。
三釋名者。賣盛死具所以傷慈。販人及畜復違濟救。戒防此失。故立此名。
四具緣者。一是正境。自有四種。一良人。二奴婢。三六畜。四盛死具。二隨起彼想。三正買賣。四事成便犯。
五闕緣者。初二隨闕各無犯。後二隨闕各得方便罪。可知。
六輕重者。約境。賣良人最重。販奴婢應次。六畜應輕。死具最輕。約心。有耎中上分輕重。約事。為求多利賣。與惡人令極苦等。理應最重。反此是輕。可知也。
七通塞者。若為三寶要藉。若為利生若為調伏直買賣。一切無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又三。初舉過。二正制。三結犯。初中四句。一販賣良人類。二販奴婢。三六畜者。周禮云。牛馬犬羊豕鷄為六也。理實通一切畜生。皆不得販賣。今但言盛死之具。即棺槨轜車之類。一切皆犯。以是旃多羅業故。二尚不下正制。自他俱不應作。但菩薩二利中利他為最故舉自況他也。三若故作下違結犯。
無根謗人戒第十三
初制意者。一為欲護前說謗毀等三重戒故。二為離惱亂諸好人故。三為護佛法離醜惡故。實尚不說。況起謗耶。四為離自招重業過故。
二次第者。前於下位不輕。今於上人不謗故也。
三釋名者。無根謗人是違理之極。戒防此失。故立此名。
四具緣者。一實是好人。二知是無事。三故起惡心。四發言謗黷。明了便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犯說過戒。闕後二緣各得方便罪。可知。
六輕重者亦三。初約境有三品。一和尚諸師。二有德尊者。三同位善人。二約心亦有三品。耎中上不同。三約法。雖俱成乖然各有輕重。准可知耳。
七通塞者。除癡犯亂及地上菩薩逆行。餘一切皆犯也。
八釋文者又三。一舉所制之過。二明須制所由。三違制結犯。初中以惡心者。明起之因。謂三毒盛興違理損物。故云惡心。言無事謗他者。明違境成謗。謂無三根惡事。言良人等者。明所謗之人。良善是同位人。法師及師僧是己所尊位。國王及貴人是世所尊。共是所應讚歎之位。豈容有謗。言犯七逆十重者。明所謗之罪。理實輕垢亦應有犯。文中就重故也。二父母下明須制所由。中父母等亦是所謗數。孝心者。於師父等尊從人處。應生孝順心。於等及下生慈悲。設不生此心。猶有罪失。況起惡等。三而反更下故違結犯。可知。
放火損燒戒第十四
初制意者。誡燒山野為護殺罪。制焚屋宅為防盜戒。放火損燒譏謗極弊。理非菩薩利生所宜。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即不謗於人。今則不損依報。故次明也。
三釋名者。執火焚燒非理損物。戒防此失。故立斯名。
四具緣者。一對山等境。二起彼想。三以惡心。四以火燒之。故便結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各皆無犯。闕後二緣各得方便。
六輕重者亦三。約罪有三。若燒損生命及損他物皆實犯重。就故以火燒山屋等物。非菩薩所應。故結輕垢。約損命損財各有多少。放火招譏隨其淺深皆有輕重。約心有耎中上差別。約事招譏亦三品不同。各有輕重。可知。
七通塞者。文中約山野。從四月至九月燒犯。餘時不犯。同律中露地燃火戒云云 約燒屋等一切皆犯。五分律燒野不犯重。此似同彼撿。
八釋文亦三。初舉所離之過。二正制不聽。三故違結犯。初中一以惡心者。簡却慈心救物。二故放火者。簡於錯誤也。三燒山林等者。正明處燒成損。於中二。先燒山等是損無主物。四月等約時辨定。約損生命。二若燒他人等是有主物。一燒他室宅。二城邑。三僧坊。四田木。五鬼神物。六官物。第二一切有主物下正制不聽。若故下故違結犯。共可知也。
法化違宗戒第十五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以菩薩乘授與眾生令得究竟饒益。反以二乘小法用以化人。違理違願。故須結戒經云。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此之謂也。
二次第者。前則遮其外損。今則護其內益。故次明也。
三釋名者。以法化生理宜以大。違本所宗授以小乘。戒防此失。故立斯號。
四具緣者。一對前人。二以惡心。三教異論。四彼領受即便結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各總無犯。闕後二緣各得方便罪。
六輕重者。約境前人有利鈍不同。謂利根授邪法令失大益。或能謗毀大乘。鈍根反上。故有輕重。若約心。有瞋心姤心等。諸惡亦有耎中上差別。若約事。損益有多少。皆有輕重。單雙一合可准知耳。
七通塞者。若以好心教令廣知不令味著。理應不犯。又若欲為破邪小執令解知彼宗意。亦不犯。又若彼根是小乘法器。先授小法擬後漸引令入大乘。此亦無犯。又若誤等一切無犯。如瑜伽戒品。反上一切皆犯。
八釋文中二。先明順理應行。二明違教結犯。前中先舉所教之人。雖通一切略論四種。一內眾。謂佛弟子。二外眾。謂諸外道。三俗眷。謂六親。四法侶。謂善知識。下明所教之法有三種。一教教法。謂大乘經律。二教理法。謂教解義理。三教行法。謂使發菩提心等。即授教令解。依解起行。是其意也。於中發心者。是位前信行法也。發十心者。是前十發趣當十住位也。長養心者。是前十長養當十行位。金剛心者。是前十金剛當十迴向。略不論十地。此釋同前文。又釋。發菩提心發十心是地前位。長養心是地上行。金剛心是十地滿等覺位中金剛心也。一一解其法用者。令解地位順行所依漸次分齊不令雜亂。擬後修行知其趣向。不爾云何得到佛果。菩薩之理應以此成佛之法授與眾生。是其常業。二而菩薩下違教結犯。中惡心嗔心者。是犯戒心。教他等者。明犯戒事。大集經云。勸學小乘是魔業也。況外道邪論耳。結犯可知。
惜法規利戒第十六
初制意者。新學求法。理宜為說。如乖此躅。為失至重。故須制也。略由三意。一為護前慳法重罪。二為欲攝護新學法器令正行有依。三為護正法傳燈不絕。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於諸人不教為失。今於求者不施為失。故次明也。
三釋名者。匿正法求財利。戒防此失。故以立此名。
四真緣者有六緣。一有來求人。二自解法。三無開緣。四規別利。五倒說。六前人領受即便結犯。
五闕緣者。闕初緣犯前戒。次闕第二得重方便。以自不應無所知故。次闕第三緣不犯。次闕第四亦重方便。以雖不求利倒說為重。次闕第五得輕方便。以雖別求利然說不顛倒。次闕第六緣亦重方便。以前人雖不領言已彰顯。
第六輕重者。約求法之人情有厚薄。就所規利養復有深淺。據所說法倒錯多少。望於前人為損輕重。如是此等並有輕重。准釋可知。
第七通塞者。地持戒云。若菩薩眾生求法往至其所欲得聞法。若菩薩嗔恨慳嫉不為說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外道求短。若重病若狂。若知不說令所彼調伏。若所修法未善通利。若知前人不能敬順威儀不整。若彼鈍根聞深妙法生怖畏心。若知聞已增長邪見。若聞已毀呰退沒。若彼聞已向惡人說。
八釋文者。此戒有三。初先制自學。二見後新學下令教後進。三而菩薩下正違結。初中言應好心先學等者。菩薩最初先學大乘中威儀法式擬自修行。及教後來新學菩薩。名為好心。簡異小乘聲聞威儀故云大乘威儀。謂行住坐臥若食若飲若語若默若出若入應作不應作皆有威儀法式。理應善解此等經律。不爾如何持菩薩戒。故制令先學。二令教後進中有二。先明新學來求。二應如法為說下明正教為說。於中亦二。先說苦行令堅其志。後說正法令增慧悟。前中亦二。初為說一切苦行者總標也。下別辨中。謂上供諸佛下濟眾生。於此二處不惜軀命。又以上為求法荷重恩故。下愍眾生滿悲願故。又以出家重法不貴香華。要以身命而成供養。如喜見菩薩燒臂供養等。為眾生中濟餓虎等。如薩埵王子等及餘無量諸菩薩等。並應當知。二後一一下為說正法中。謂無說苦行堅其志。已然後方乃為說真空內心觀法次第令修。勿使非分作罪所作。謂善知此是初心所行。次入信位及三賢等諸位所行一一次第勿令倒錯。聞慧開其心。思修令意解故。三而菩薩下違教結犯中。言為利者。明情別所求。應答不答者。問異答異。倒說經律者。不先為說苦行持戒。即說蕩空毀其戒軀。令失正行。故云倒說。文字無前後者迴前作後。迴後作前。中置前後。前後置中。令乖義理故為失也。謗三寶說者。云此倒說是佛所說則為謗佛也。法實不爾。言法如是即為謗法。復云僧同此說亦是謗僧。結罪可知。
依官強乞戒第十七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謙卑益物殞命無違。而反曲恃官威非分侵害。乖理之甚。故以制之。別辨三意。一為護盜戒故。二恐乖自利違嫌卑行故。三恐乖利他失所化故。此三如次為三聚戒。
二次第者。前則順理求法倒說成謗。今則非分恃威苟求名利。故次明也。
三釋名假威求利。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亦六緣成犯。一為自名利。二故近官等。三倚恃威勢。四通惱他人。五求彼處求。六得彼處得。
五闕緣者。闕初緣有三義。一得重方便。以設不自為亦不得為眾生非理求物故。二得輕方便。以設為飢餓眾生亦不得逼他令其瞋心賑給。三有福無罪。以法假彼威治諸惡人為護正法。次闕第二緣有一罪。謂重方便。以雖親近非故。然用彼威以成其失。次闕第三緣亦重方便。以雖不恃威。然惱他得利。次闕第四亦重方便。以雖不惱他。然以威得物。次闕第五緣得輕方便。以雖無求心。然以威得物。次闕第六緣得重方便。以雖不得物。然有求心等故。
第六輕重者。約得物邊犯初篇重戒。就恃威惱他邊犯此輕垢。於此罪中輕重有十。一約所窺名利有深有淺。二約所附之官有尊有卑。三約所用威勢有厚有薄。四約所惱之苦有輕有重。五約能惱之情有剋有慢。六所得名利有多有少。七合說上六有俱輕俱重。八或重多輕少。九或輕多重少。十或輕重齊等並有輕重。准釋可知。
第七通塞者。若以善心恃威奪賊物。以還本主三寶眾生。又若為救菩提心人命梵行等難。又若因此令人發菩提心住菩薩戒。又若一作令無量眾生捨惡住善。准應無犯。反上犯之。
第八釋文者。此中有四。一自行非。二教他作。三無對治。四結罪名。初中有五。一明所為。謂自為者簡他也。以為眾生非正犯。飲食資身等。錢為受用等。財為貯畜等。此為利養總結多類。美名善譽。謂利養內資美名外振。凡愚所貪殞命難捨。害善本猶色繩等。二明所親近。謂有四位。一國王。二王子。三大臣。謂知軍國等。四有官。謂餘官位。皆有威勢故也。若親附彼威失自正行。是故大小乘經並皆慇懃不許行人而親近之。三明所恃威。謂恃託彼威高舉其心陵蔑他等。故云恃作形勢也。四正成逼惱亦有四種。一逼惱乞索。二打拍令苦。三非分牽挽。四橫取錢物。皆是侵惱眾生令其厭背。自負深愆失他善品。五廣求所求。此有三種。一是利皆求名一切求。二惱他取物名為惡求。三求無厭足名曰多求。二教他求者非直自行乖失。亦乃教他同犯。二利俱乖。為失至甚也。三無對治者。謂慈心益物孝心益生。俱翻前失。然無此治故云都無慈心等也。四犯輕罪者。結示罪名也。
無知為師戒第十八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內自成德以示眾生。乖失茲躅故須制也。別說亦有三種。一覆自無知作為師範。欺誑失故。二不閑文義。失善品故。三詐為他師無實引導。不利益故。此三如次亦為三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強威逼奪。今則詐為授法。故次明也。
三釋名者。隱自無知詐為師範。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具四緣成犯。一性非闇鈍。二惰不習學。三隱愚詐智。四為師授戒。故以為犯。
五闕緣者。於此四緣次第各闕。並得輕方便罪。准釋可知。
六輕重者。謂實無知詐言能解。此犯初篇妄語罪也。今取乖失引導令法犯不傳。故結此罪。於中有六。一根有利鈍。二學有懃情。三覆有深淺。四師有大小。五四俱有輕重。六相合互多小並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性闇鈍懃學未成。若不隱無知。若便無人為師。如此所作一切准應無犯。反上皆犯。
第八釋文者亦四。一舉正應修。二無知詐解。三無解為師。四結示罪名。初中二。先應誦文。後令解義前中且舉大綱。令六時誦持。理實一切時皆須誦。然於六時不得有闕。次解義者。謂善解持犯等義及真理等義。故云義理。復解成佛之因。故云佛性。略有三種。一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具釋如佛性論等。皆應具解。二而菩薩下明無知詐解。辨無知言不解一句等者。依梵本。八字成四句。四句為一頌。制戒所由為因緣。又持犯所由亦名因緣。又受戒有因有緣。隨戒亦有因有緣。皆須善解。方堪為師。次詐言解者。隱自無知詐言能解。虛誑他人盜善聲譽。下顯其失。謂失自實利則為自欺。他無稟益復是欺他。兩利俱失。情恒安忍為患至重。三一一下明無解為師。謂於一切行法一一不解。則實無所解輒為師範。非直師資兩位欺誑自他。亦令如來法花遏絕流通。此滅法之愆。為失尤重故。下第四結示罪名可知。
鬪謗欺賢戒第十九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稱揚讚美菩薩行人。令善譽遠彰黎元倣習。而反惡心謗黷諍毀善增惡。為失既重。故制茲戒。別說亦三。謂惡不止。善不增。乖所犯。並准可知。
二次第者。前自無知。今欺有德故也。
三釋名者。遘謗令鬪欺蔑賢良。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具五緣。一內有惡心。二見戒行人。三謗以惡言。四傳遘兩頭。五造惡令鬪。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闕初緣得輕方便。以無惡心故。餘闕皆得重方便。准釋可知。
六輕重者亦有十義。一心通三性。二境有持犯。三謗有深淺。四傳有達不達。五鬪有多少。六俱厚俱薄也。七厚多薄少。八薄多厚少。九厚薄等。十不等皆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錯誤狂著鬼。若治罪人准應無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有三。初惡見淨境。二闕成愆。三故為犯。初中以破壞心誹謗心妬勝心故云惡心也。見持戒比丘是不犯輕重戒也。手執香等是行道威儀。二而鬪遘下鬪謗成愆。謂鬪諍結遘令兩頭違諍。惡心陵彼為欺。妄言說過為謗。謗此於彼。亦謗彼於此。兩謗互傳令鬪諍。因茲起惡。故云無惡不造也。三若故作下故為結罪可知。
不能救生戒第二十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殞命救生。而反見眾生苦而無慈救。違行之甚。故須制也。別說亦三。謂增惡損善失救生也。
二次第者。前於賢欺謗。今則見苦不救也。
三釋名者。內無慈心見苦不救。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具四緣。一內無慈心。二見人殺生。三捨而不救。四令彼命斷。故以成犯。
五闕緣者。闕初緣得重方便。以雖有慈心而不救故。闕第二緣有二義。一總無罪。以不見人殺無可救故。二得重方便。以見苦眾生而不救故。闕第三緣亦有二義。一輕方便。以雖無慈心而不捨救故。二王力自在救不得故無罪也。闕第四緣得重方便。以命不斷非由救故。餘義准之。
六輕重者有六義。一約無慈心有厚薄。二約所救眾生有尊卑。三約所作救行有力逮不逮。四約所救之苦有多少。五合說有純輕純重。六輕多重少。七重多輕少。並准可知。
七通塞者。若自重病若無勢力。徒自殞命終無有益。准應無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於中三。先順理應行放生。二救他殺害。三講救先亡。初中三。謂標釋結。一以慈心行放生業者是標也。二一切男子下釋也。謂何以救生。而不殺者釋有二義。一普親觀二平等觀。前中先明一切男女皆我父母。辨定理實也。而殺食即殺我父母者。明違理不可也。問若爾殺生應得逆罪。答以隔生故非逆也。二亦殺我故身下明平等觀。謂眾生之身皆稟四大。然我故身亦曾攬此。是故彼我同一四大。故說害彼即害我故身。三故常行下總結常行也。二若見世人下救他殺害中。亦由上二種觀理應救拔。況自慈心法應救生也。三常教化下明講救先於中二。先總通標。謂講說戒法令人識罪斷惡修善以成救度。二別就先亡辨。講福資熏令亡見佛。明所成益也。上來明違行結犯。上來略顯十戒之相。結勸修學如滅罪品。下指彼品中一一廣明。具如彼說。
無慈忍酬怨戒第二十一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忍行內宛慈悲外溢。而反瞋罵及打。為失至甚。故以制之。別顯亦三。瞋怨不止。忍善不增。眾生皆捨。既乖三聚。制此嚴科。
二次第者。前見苦不救。今則於怨起酬。並違正行故也。
三釋名者。內無慈行外起酬怨。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具四緣。一對怨境。二起瞋心。三動身口。四酬究竟。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闕初緣犯初篇重戒。以於非怨境起瞋等故。闕第二緣得輕方便罪。以無瞋心餘非重故。次闕第三緣得重方便。雖不起身口瞋等重故。次闕第四緣亦重方便。以事非究竟故。
六輕重者。怨境有深淺。起瞋有麁細。加行有增微。前人苦有多少。俱輕俱重綺互多少皆有輕重。並准應知。
七通塞者。若為治罰令悔。若為調伏令住善行。若自雖數對治而煩惱厚重不覺而起。准應不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有五。一舉過正制。二犯便違行。三舉輕況重。四簡道異俗。五故犯成愆。初中先於自怨亦二。謂瞋約意業。打據身業。語隨二起。略而不舉。若具應言以罵報罵。又以自身被殺自無現酬故。不言以殺報殺也。若殺父母下犯君親怨亦二。謂親約孝境。君約忠境。據孝據忠理應酬報。但為怨怨相酬。怨終不盡。唯有無怨。怨乃息耳。是故如來慈救制此嚴科。故云不得加報也。二殺生報生下明違理乖行。謂生猶命也。謂殺命還以命酬。故云殺生。報生非是以生報殺此違理也。不順孝道者明乖行也。問俗禮之中君父之怨不報非孝。何故此中若報非孝耶。答道與俗反。俗據現在不說當來因果業報。今若重酬苦業滋多。令其君父沈淪永劫。何成孝道。況此怨等何必前生非己父母。今若殺彼豈成孝行。故云不順孝道也。三尚不畜下明舉輕況重。以畜奴婢身打口罵隨起瞋惱。三業罪咎口業偏多。故云口罪無量。此舉輕猶無量罪。下況重故云況作。七逆之罪理宜罪重無量難晚。四而出家簡道異俗。於中雖在家出家二位同犯。然出家作此過失尤深。故別重舉以捨俗親緣修慈普濟。而反為親酬報。乖行至甚故五故作下明故違結犯可知。
慢人輕法戒第二十二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為四句而身受千釘。求半偈而高巖捨命。王身為羅剎之床。天衣作野干之坐。輕天王之勝位敬鬼畜為尊高者。莫不皆是重法為先也。華嚴云。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為法難得故。能施法者作如是言。若能投身七仞火坑。當與汝法。菩薩聞此歡喜無量作是思惟。我為法故尚於阿毘地獄諸惡趣中受無量苦。況入人間微少火坑而得聞法。奇哉正法甚為易得。免於地獄無量楚毒。入小火坑而得聞法。汝但說法。我入火坑。如求善法王菩薩金剛思惟菩薩等。又云。若人為我說一句法。令我菩薩行得清淨者。捉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我從梵天 捉身此火。不以為難。如是等。況乃故作輕人失法。為損至重。故須制也。別顯亦三。一起慢增惑。二失法乖善。三教他陷誤。壞三聚行故須制也。
二來意者。前則於怨起酬。今則於德不敬。又前於怨境增自惑業。今於有德慢失法益故也。
三釋名者。於人起慢捨求正法。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亦四緣犯。一他卑有德。二自持起慢。三見彼生輕。四捨不求法。
五闕緣者。闕初緣輕方便。餘三皆重方便。准釋可知。
六輕重者。前德有大小。自慢有厚薄。輕心有多少。捨法有深淺。如次及綺互皆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自病若無力。若彼實無德似有德。若為調伏彼。若為調伏餘眾生。若慢惑猛利對治力弱。亦應不犯。若怠惰犯輕。反上皆重。
八釋文者亦有五。一自實無知。二恃妄起慢。三輕捨有德。四立禁正制結犯。初中始出家者。創入道淺也。未有所解者。於大小乘並未習學。於菩薩學處觸事無知。且舉出家。理實在家亦同斯制也。二妄恃起慢中。妄恃十事而起十慢。一聰明慢。謂恃自聰明散動高舉。二世智慢。謂恃有世智輕於深法。三高貴慢。謂恃曾任官。四耆年慢。謂恃己年長不知虛老。五大性慢。謂恃己剎利諸大姓等。六高門慢。謂恃己上代簪貴非卑。七解慢。謂恃解。世法或小乘外典。八福慢。謂恃己曾作諸大福利。九富慢。謂恃己富有諸財物等。十寶慢。謂恃己家有金等七寶以生於慢。於此十中攝為六慢三對。初二及七八是福慧一對。四及九十是身財一對。餘三是家位一對。於此十中隨持一種以成犯緣。未必一犯要具此十。故云或也。三而不諮下明輕捨有德。於中二。先總明輕捨。二其法師下別釋法師。前中既新出家恃上諸慢。不諮問先學法師經律中義。致令修行觸事無知。過五歲後更結無知罪。俗中學問尚至官僚。況出俗行人本以學業為務。三祇累劫無棄寸陰。今乃起慢捨求。何行成之有也。二別釋法師中亦二。先顯位卑。後辨德高。前中略舉五事。一小姓。二年幼。三卑門。四貧窮。此並翻上十中四位應知。五諸根不具形殘醜陋。二而實下辨德高中。實有德者明行德高勝。言一切經等者明智解深遠也。四而新學下明立禁正制。謂觀其所說不得觀種姓者。於上五中略舉一位。理實五事俱不得觀。況菩薩受法於羅剎。諸天頂禮於野干。此豈可觀種族耶。五而不來下明違制結犯。謂略舉第一義。理實通問二諦。又釋佛法望世法俱為第一義。又釋世諦易知。真諦難了。故令問也。餘文可知。
經新求學戒第二十三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入諸苦趣開導眾生令發大心受菩薩戒。瓔珞經云。若化一人令發心受菩薩戒者。勝造大千世界滿中佛塔也。又華嚴云。為一眾生故阿毘地獄中無量劫燒煮。心淨如最勝。解云。菩薩尚應入苦獄而化眾生。何容新學來求不好為答。亦增惡乖善。失於處犯。既違三聚。成過非小。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慢不求法。今則慢不說法。經云。菩薩求法不懈。說法無惜。此云也。又前明輕於先學。今則悔於後進。經云。不輕未學敬已學如佛。此謂也。
三釋名者。於諸新學而不導引不善傳授令法速滅。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五緣犯。一自解大乘。二新學來求。三倚恃勢。四起輕等心。五不如法答。故犯也。
五闕緣者。初二隨闕皆輕方便。後三隨闕皆重方便。准釋可知。
六輕重者。自解有深淺。求者有慇慢。恃勢有多少。起心有輕重。答問有是非。俱輕俱重或交絡多少並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病若無力。若不解。若彼慢法。若為調彼等。如前說皆不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文中有二。先明受戒儀式。後若法師下明違行結犯。前中有受菩薩戒章。如別說。此文中有三。一自誓受。二從師受。三釋自誓意。前中亦三。一初受戒時。謂佛在世時無自誓受故云滅後也。欲以者欲願至誠求戒心也。好心者順理淨信菩提之心。此二為戒器故舉之也。二於佛菩薩下明受戒事。言於佛菩薩像前者。謂表如在之想也。志發於裏誠言立誓。弘願自要口陳羯磨。應教相現名為得戒。羯磨文如別說。應教之相有三種。一心以表相。謂若我心虛妄實不能行諸菩薩所行者。願佛菩薩莫與我戒。若實當與。以自知心實故則知得戒。二諸方有涼風起故知得戒也。三當七日下釋得戒緣。先作七日法。謂入淨道場懺悔障戒罪。好相者佛來摩頂等。具如經文。其障重之者乃至一年雖過一年不得好相終不得戒。此等懺悔儀亦如別說。若先受戒下明從師受。於中先標不須好相。二向以故徵嘖。云所受之戒既不二。何因好相有須不須。下釋云。以是法師從上代來師師相授。今此戒法展轉傳來故不須好相。自誓不爾。自誦羯磨自既無戒。從誰而得。要從佛菩薩。佛菩薩處難了知故。要以好相表方乃得戒故須相也。三是以下結。謂但於師生重心受。既便得戒故不須相也。三若千里下釋自誓意。若千里內有戒師。而輕彼不從受。雖自誓亦不得戒。釋受戒竟。第二若法師下明違行結犯。於中五句。一倚自所解。二恃外高勢。三新學來求。四內起三心。五不如法答。故結犯也。三心者。一輕忽前人。二嫉妬起嫌故云惡心。三憍慢陵物。於此三中隨一成犯故也。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五(終)
大正藏第 40 冊 No. 1813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六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背正向邪戒第二十四
初制意者。本為受行大乘名為菩薩。今若捨此。何大士之有。別說亦三。一乖大行。二習異熏心。三障得菩提。為失既深。故須制也。
次第者。前恃慢陵人。今背真向偽。又前即輕人。今則捨法故也。
三釋名者。任己無知隨諸惡友捨大乘之珍寶。習邪小之瓦礫。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三緣。一發背心。二捨大法。三習邪小。故犯也。
五闕緣者。於三中隨闕一種悉重方便。又雙闕後二或雙闕初後皆輕方便。或雙闕初二或甚輕或無罪。並可知。
六輕重者。三中各有暫有永。俱暫俱永。或綺互多少悉有輕重。並準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為眾生暫學。若為成自廣智。若同事調彼皆不捨自行。悉應不犯。反上為犯。
釋文者。文中有五。一學真正。二明背捨。三習邪小。四辨過失。五結成犯。初中言佛經等。有總舉應學之法。次別顯四種。一正法者是大乘教法。二正見者行法。三正性者理法。四正法身者果法。謂依教起行。行能證理。理圓果滿。又信果受教修行入理。又釋。初二是修生法。謂依止聞熏習法生無分別智正見。後二是本有法。謂正纏名正性。出纏名法身。此等並是菩薩所應修學也。二而不能下明背捨。以大乘法可珍從喻名寶。如捨七寶反取瓦礫也。三反學下明習邪小。中言反學者是倒學也。此倒學有八種。一邪見者。見是總句。謂惡見乖理故云邪也。二二乘者。十地論七種邪見中名異乘邪見。楞伽二十種外道中名小乘外道。此等並就執著乖大故立斯名。又十地論名正梵行求眾生。又法華云。汝等處行是菩薩道。此等就順趣大乘故非邪等。今據前義故呵不令學。三僧伽等論異說乖真故云外道。四世俗詩書習彼妨道。五阿毘曇此云對法。即小乘諸部諍論相違損害大乘。六小乘外道及以世典雜糅成論故云雜論。又如世中四違陀等論皆名雜論。七書者。謂耽學書點以失光儀。八記者。謂學算數記?聚之多少等。此上類中若精神有餘隨分薄知。故理應無失。若性非聰悟而捨真習偽。理宜正犯。維摩云新學菩薩別。四是斷下顯三失。一斷佛性者此有二義。一由習邪法。令身中佛性闕緣故不得生於智等萬行。此則遮其功能故云斷也。二習此邪法。令於世間大乘不行。名斷佛種姓。經云。此大乘法流行名佛種不斷。二障道因緣者亦有二義。一於菩提道作障礙因緣。二障菩提道因。亦障彼緣令因緣俱闕。道無由生。三非行菩薩道者亦二義。一乖於菩薩所行之道。二結止所作。非是菩薩故云者也。五故作等結犯可知。
為主失儀戒第二十五
初制意者。菩薩眾主理宜慈心攝撫眾善守德財。而為主乖儀。業道斯起。故須制也。別示違壞三聚。準釋可知。
二次第者。前背正法。今損德財故也。
三釋名者。從所防為因可知。
四具緣者三緣。一身為眾生。二無慈護心。三令眾起諍及損三寶物。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闕初緣重方便。闕後二皆輕方便。此中據為主不護邊得輕垢罪。約處損財物皆犯夷罪。是故綱維知事非分費用三寶財物犯二戒也。
六輕重者。主勢有強弱。慈護有堅軟。眾諍費財有多少。俱及綺互悉有輕重。準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王等取。若強賊。若自重病。若眾極惡未能和得。並應不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文中有三。一明為主。制其所作。三違制結犯。初中佛滅後者。以遺法住持要藉眾主故簡定時也。主義雖多略舉五種。一說法主者。謂慈悲撫眾。傳授無遺令法久住。二僧房主者。謂身住綱維。為眾當苦堅守護財物。三教化主者。謂導引檀越修治塔寺。善守彼財復不惱眾。四坐禪主者。謂善授止觀令伏煩惱。五行來主者。領眾遊方。令善攝諸根不毀禁戒。二應生下明制其所作。於中先制令和眾。謂制上五主。眾有違諍。應以慈心要令和穆。後制上五主守三寶物過於眼目。寧捨身命終不非理。謂將三寶物不依聖教任自意用。故云如自己有。又惡人為主。慳悋自財不惜此物不如己有。深除可悲矣。三而反下違制結犯。謂靜眾令亂和眾令諍。不思業道。恣情損費。故結斯愆。餘義如前盜戒中說。
待賓乖式戒第二十六
初制意者。菩薩見客比丘。尚應賣身供養。況故違聖教輕蔑良賓。為失既深。故須制也。別辨有三。一違法律。二乖自利。三令客行人無依失業。亦有乖三聚。準釋可知。
二次第者。前則為主失儀。今則待賓乖禮故也。
三釋名者。故違其法不待良賓。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四緣成犯。一先住僧坊等處。二後有客菩薩僧來。三不供資具。四不同利養故犯也。
五闕緣者。闕初緣有二義。一雖非舊住見此非法而不制之犯重方便。二制御不從宜速捨去。而經宿不去應輕方便。次闕第二緣亦二義。一聲聞僧來重方便。二在家菩薩來輕方便。次闕後二緣各得重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住處有貧富。客僧有多少。求資有艱易。利養有厚薄。有俱及互輕重準前。
七通塞者。若重病不自由。若王力自在。若初發心未能賣身。理應不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文中有六。一先住見客。二制令供得。三令辨難辨。四利養齊均。五違教得罪。六呵嘖結犯。初中略舉五處。一僧房者。是伽藍中出家菩薩所住處也。二舍宅者。是在家菩薩所住處。亦是檀越家安置僧處。三國王宅舍者。是王宮內等其城邑字通前二位所在之處。四乃至夏坐安居處者。更有多處。不能具說故云乃至也。謂下至暫於一夏權暫住之處。五大會中者。謂在檀越設會眾中見後來者。皆須讓坐以表相敬。此復二處舉劣況勝也。二先住僧下制令供待。於中略制六事。一自須迎送。二供給飲食。三房舍止處。四房內臥具床氈褥等。五或常坐不臥之者須給繩床。六或燈火水等別說難盡。故總結云事事給與。令無乏短。三若無有下明令辨難辨。若無物可供則賣己衣資。若迫無衣物下至賣身給無空過。如來制意重至於此。然賣身通二位。男女唯在家。此中賣身及男女有異釋。如別說。四有檀越下明利養齊均。謂信施既說於十方。眾僧亦水乳一味。是故佛令僧次受。如法得而無罪。施僧次如法施而福廣。故云有利養分等。並可知。五而先住僧下明違教得罪。謂違如來僧次之教。盜十方現前僧利。利縱微小望僧利無邊。故云得無量罪。六畜生下呵嘖結犯。先以三事呵。一愚癡甚故同畜生。二無聖果故非沙門。三無彼因故非釋種。後若故作下結犯可知。
受別請戒第二十七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捨所重財物助成施會。何容曲受別請取彼普施之物。別說有三。一壞如來僧次之法。二損施主無限之福。三累自身取此不應受物。比丘應供法行經云。若我弟子有受別請者。是人定失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不名比丘。是人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有五百大鬼常遮其前。是比丘七劫不見佛。佛不授手。不得受檀越物。五千大鬼常隨其後後言佛法中大賊。諸比丘不應作。次第僧中佛化僧四道果僧菩薩僧七賢僧凡夫僧。欲使四方檀越得如是僧。故莫受別請。又居士請僧福田經意亦同此。故深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為主乖儀。今則受請失則故也。
三釋名者。乖次受請。為害至深。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四緣成犯。一身在眾中。二私獨受於別請。三進趣方便。四取物便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各總無犯。闕後二緣各重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得物有多少。受心愧無愧等。亦有俱互輕重準之。
七通塞者。具論有四句。一僧次請僧次受。二別請僧次受。此二不犯。三僧次請私別受。此最重。四別請別受。此亦有二種。一如施主設七僧供。僧次請六人。別請此一人帖僧次數。此犯輕於前。二僧次請七人。數外別請此有緣僧。或最輕或亦不犯。又若重病。若至彼不受物。若將護施主令彼發菩提心。若令多人發菩提心。並應不犯。
八釋文者有四。一總制。二定物。三顯失。四結犯。初中總制。不得受一切別請利養入己。二而此下辨定其物。謂何以不得別受此利。以此利屬十方現前僧。若非僧次定不合受。問如亡比丘輕物亦屬十方現前僧。豈得僧次受耶。答雖同屬十方。然制法有異。彼以羯磨為約。此以僧次為限。各依本法受已無互。三而別受下顯失中略顯七種過失。一取十方現前僧物。以是彼所應得故。二八福田物。三佛物。四聖人物。五師僧物。六父母物。七病人物。以此物通彼所得故也。四故結犯可知。
故別請僧戒第二十八
初制意者。菩薩理宜殞命護法。何容故違聖教別請所親。乃是俗中曲席。豈成福會。別顯亦三。一害佛僧次之教。二失自無限善根。三誤常受學眾生。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為福田不受別請。今為施主不請別僧故也。
三釋名者。隨情別曲喚。違平等施。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亦四緣成犯。一設施會。二有僧眾。三故別請。四施已便犯。
五闕緣。闕初二緣不犯。闕後二緣結方便。
六輕重者。於上四緣各有多少。俱多俱少及互有等輕重準之。
七通塞者。若僧次已具。不為別施尊重高德。別有生善滅惡。理應無犯。及僧次外王力通請亦應無犯。餘有句數。同前翻取。準之。
八釋文者。文中有五。一明設供時。二制僧次請。三挍量顯勝。四違制辨失。五結示罪名。初中在家出家正是所制。及一切檀越者。兼教世人令得無限之福。謂將請僧田欲設施會求所欲時故云也。二應入下明制僧次請。謂教此施主往於僧中問知事人僧次分齊也。言今欲次第請者。陳己請意簡非別請故云也。言得十方賢聖僧者。顯其勝德。謂十方僧通凡及聖和同一味。若無所簡別依教僧次請得一人。以是十方中一故連於十方。故得十方僧福也。如於大海飲一掬水。即為已飲閻浮提中一切河水。若別飲一大江盡。猶未得名飲於河。況飲小水。僧次別請當知亦爾。三而世人下挍量顯勝。謂別請五百羅漢僧或五百菩薩僧等者。如別飲江水等也。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者。如飲大海一掬之水。問彼所別請僧豈非十方僧中之人。何得非十方攝。答別請注心在所欲之人。非是普統十方僧也。僧次不爾。請無別注心統一切。是故廣也。四若別請下明違制辨失。略顯三失。一是僧法外故名外道法。二七代佛戒總無此法。是則正內所無也。三違逆佛心故云不順孝道。五若故下結示罪名可知。
惡伎損生戒第二十九
初制意者。菩薩應大慈救物不惜身命。何容為利以惡法損人。別害三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背勝田。今習劣伎。又前為失善。今此增惡。故次制也。
三釋名者。習惡伎術。違理損害。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亦四緣成犯。一起惡心。二為利養。三習惡術。四現行用故犯也。
五闕緣者。次第闕四緣皆得重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於此四中既各有多少俱等。輕重準前知之。又此所制十三失中自手作食自磨自舂此二稍輕。餘皆重也。
七通塞者。謂從自手作食至工巧等七種有時或通。餘六必無開法。除聖位菩薩權形同事。是則難知也。
八釋文者。文中有二。初舉世惡事。二作便結犯。前中惡心者是造惡因也。為利者造惡緣也。販賣等明所作惡事也。惡事雖眾略舉十三。一賣色者。謂居婬肆賣女色與男。或賣男色與女。據教他婬邊理實犯重。今約衒賣邊更結輕垢。是故得二罪也。二自手作食者。是惡觸非法也。三自磨舂者。是壞生及惡觸。此二亦是世所譏嫌也。四占相男女者。占男女婚嫁相宜。又相其身中黑子文等。又解其夢有善凶等。五是男是女者。占胎辨於男女等也。六呪者。為呪咀等。又以惡呪呪龍等。七術者。[病-丙+猒]禱等符書等。又幻術眩惑等。八工巧者。為匠傭作以求利等。九調鷹法者。縫眼等既調熟已令殺眾生。十和百種毒藥者。以百種毒合成此藥。千毒亦爾。既數有多少。理應功能急緩。十一蛇毒者。以五月五日蛇合和毒藥。又以毒藥飼蛇等。十二金銀者。合假金銀以誑惑人。十三蠱毒者。亦蛇及猫鬼等損害眾生。言都無慈心者。結彼惡作。為無慈心故也。二若故作成犯可知。
違禁行非戒第三十
初制意者。菩薩理宜心如金剛護持禁戒。令眾中油鉢一渧無遺。海內浮囊纖塵不毀。何容惡心婬盜殺謗。為護本戒制茲末禁。通結二罪。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作惡損生。今公行毀禁戒故也。
三釋名者。惡心熾盛不避嚴科。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亦四緣成犯。一起惡心。二對惡境。三造方便。四作便犯。
五闕緣者。隨闕一緣皆重方便。亦本末二方便罪也。並準思可見。
六輕重者。於上四緣皆各有多少俱不俱等。輕重準前思之。又於所作中謗三寶為最重。殺盜應次。餘戒少輕可知。
七通塞者。除癡狂等聖示同事等。餘皆悉犯。更有開閉。如前十重處說應知。
八釋文中三。初以惡心者明造惡因。謂不信有業果等而造諸罪。二明所作罪業略舉三種。一如怨詐親。謂詐現親附依三寶蔭以自活命。而實誹謗三寶未嘗信受。此亦犯第十重也。口便說空等者。釋顯詐親實謗之相。謂口詐說空似順佛語。行中執有謗佛所說。二為白衣下明媒嫁婬穢。謂或為私通。或為成妻為其通傳巧令和合傳著堅密。送諸眾生致此罪處。亦犯初篇第三重戒。以犯教人婬故。今就媒邊犯此篇也。具如前說。三齋日毀禁。謂年三月六皆外道作罪祠祀求恩福時。今惡見不捨同彼而作故成深。三長月六等。撿智論云云。此明作罪時。所作罪中略辨四種。初二是犯重戒。以於此時作故。亦兼犯此篇。後二是輕。謂非時飲散及毀威儀等戒三結示罪名可知。上來別釋十戒訖。自下結勸指廣。謂此十戒彼大本經制戒品一一廣解。今但略舉名相耳。
見厄不救戒第三十一
初制意者。菩薩見眾生在厄。理應殞命救濟。何容見自所尊三寶二親惡人所賣而不救贖。故須制也。別辨亦有違三聚。義可知。
二次第者。前故犯重禁。今不濟尊厄故也。
三釋名者。從所防為目可知。
四具緣者。亦四緣成犯。一是所尊。二實在厄。三親見知。四捨不救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闕初緣得方便罪。闕後三緣俱無罪。可知。
六輕重者。尊境有多少。苦厄有輕重。親見遠聞。救拔有難易。或俱或互輕重同前準思可知。
七通塞者。若癡狂。若彼索多物此迫無求處。設自賣身亦不宛數。若彼為菩薩行故捨身命與之志不願贖。並應無罪。反上應結。
八釋文者。文中有四。一舉厄事。二明所尊在中。三制令救贖。四故違結犯。初中佛言者。以是別品之首故標斯語。於中先明厄時。謂以佛在世時無此事故云佛滅後也。雖佛滅後。然信心性厚之世無此事。故云惡世中。次明作禮人有三。一外道以邪信故。二惡人以不信故。三劫賊以求物故。二賣佛下明尊在厄。略舉三位。一佛等形像。謂或但將賣或欲融毀。皆須救贖。言父母像者。己父母形像為他所賣。又釋謂。佛菩薩尊重如父母。非謂二親形像。二賣經律。三賣僧等。有四人。一僧。二尼。三在家菩薩。四出家菩薩。故云道人也。言或官等。明所賣二處。謂或入官。或一切人作奴婢也。三而菩薩下明制令救贖。謂見已生慈為救因。方便等救緣。若彼須物。應處處乞索教以贖之。四若不贖下明故違結犯可知。
畜作非法戒第三十二
初制意者。善薩理應慈救益生。何容畜殺害具損財命。亦違三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尊厄不救。今損害眾生故也。
三釋名者。故畜害具侵他財命。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五緣。一非法物。二以惡心。三故畜積。四恃官勢。五損眾生。
五闕緣者。隨所闕一皆得重方便。準釋可知。
六輕重者。各有多少俱等。準前可知。
七通塞者。若癡狂。若為護法。若以調眾生令離惡住善。理應不犯。反上皆結。並準可知。
八釋文中二。先舉過正制。二故違結犯。前中有六。一不得畜刀等四物。此是大刀。其月刃小刀非所犯故。杖是以器杖非局一色。二販賣等既是在家許販賣。但不得以輕秤等侵他計其所得。既是犯重。約用小升等以犯此戒。三因官等在俗任官以勢取物。或別恃餘官以取物等。四恃官勢以害心繫縛打罵眾生。五恃官勢破壞他成功奪他所有。六長養猫兒等諸惡律儀略顯四種。猪是所殺。餘三是能殺。二若故下明故違結犯可知。
觀聽作惡戒第三十三
初制意者。菩薩理宜處靜思道。何容隨流蕩志失於道意。別顯有八。一失禪定。二增放逸。三壞善品。四滅法行。五招大譏。六誤所化。七毀禁戒。八成苦因。壞道之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貯畜非宜。今觀聽作惡也。
三釋名者。觀聽非宜。作不應作。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此中有五種戒。一觀鬪戒。二聽樂戒。三博戲戒。四妓術戒。五賊使戒。然此五戒各具四緣犯。一有所對用。二有心趣向。三造趣方便。四事成結犯。皆準可知。
五闕緣。初二戒中闕初二緣各不犯。闕後二緣得方便罪。於後三戒中。四緣內隨闕一緣皆得方便罪。準釋可知。
六輕重者。於前四緣各有多少俱不俱等。準前應知。又此五中前二稍輕。後三應重。三中如次下中上差別可知。
七通塞者。於前二戒中。若病若解鬪。若以音樂供養三寶。理宜不犯。於後三中。除癡狂餘一切皆犯。
八釋文者。文中三。初別制五非。二初結同制。三故違結犯。前中五非即為五段。初觀鬪戒中準後應有不得二字。為後有總結。是故五中有有者無者。以惡心故者明犯因。此有三類。一觀相鬪用此快彼無揮解意。二將此為戲悅己狂心。三暢發害心。次明所觀鬪亦有三類。一男等相鬪。謂相罵打等。二軍兵列陣。三劫相鬪更或可軍兵與賊相鬪。更無第三也。等者等餘一切所不說者。二亦不得下明聽音樂戒。於中略明十種。前九別辨九種音樂聲。後一通結伎樂。並可知。三不得下博戲戒。於中有九種戲。第三波羅塞戲者。是西國兵戲法。謂二人各執二十餘小玉。乘象或馬。於局道所爭得要路以為勝也。四彈碁者。謂以指彈碁子。得遠為勝。五言六博者有二種釋。一云即雙六是也。一云別數六種博戲。前釋為定。六七可知。八捉壺者。謂捉杖於壺中如嵇康等。九八道行城可知。四狐鏡下明妖術戒於中略辨五種一狐鏡者。承聞西國術師以藥塗狐甲。呪之即於中見吉凶等事。故名狐鏡。二用芝草作術。三呪楊枝。四呪鉢。五以人髑髏並用作筮占知吉凶。皆是凡愚所作。豈修行所宜。故嚴制一切斷。五不得下明賊使戒。謂與賊為使助成盜業。若據成他盜邊。犯前初篇。約作不應作。犯此罪耳。二一一下總制。三若故下結犯。可知。
堅持守心戒第三十四
初制意者。謂大菩提心是眾行之本成佛之因。若忘此心則匿其萬德。既壞三聚失於五位。何菩薩之有。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制令斷惡。今策令修善故。又前斷身語麁惡。今斷意中細念。
三釋名者。謂一念異心尚立嚴制。況餘麁失。故從所防立名。又制令堅持戒。勸令守心。從所制為名。
四具緣者。有三緣犯。一厭自大行。二緣彼果宗。三捨此求彼。一念便犯。
五闕緣者。各闕皆重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厭有深淺。緣有多少。求有暫永。故有輕重。準前知。
七通塞者。若宿習力暫起現行。若新發心暫失念。若示同彼。若調眾生。皆應無犯。餘皆犯也。
八釋文者。文中有四。一制堅持戒。二制守大信。三制護大心。四故違結犯。初中二。先法說。謂制於四威儀六時誦持戒品。自撿三業無毀纖塵。二舉喻中。一如金剛者。明持心堅固無有能壞。二持浮囊者。明用堅心正持戒品。若輕若重無犯纖毫。如浮囊塵許漏則溺。撿涅槃經(云云)。三如草繫比丘者。依莊嚴論。有諸比丘為賊所剝。裸形伏地。以草連根縛之。經宿不轉。國王因獵見草中裸形。謂是外道。傍人答云。是佛弟子。何以得知。以其右膊全黑是褊袒之相。王即以偈問云。看時似無病。肥壯有多力。如何為草繫。日夜不轉側。比丘偈答。此草甚危脆。斷時豈有難。但為佛世尊金剛戒所制。王發信心解放與衣。將至宮中為造新衣。種種供養。是故知為持小戒不惜身命。小乘尚爾。況大乘乎。二常生下明制守大信。謂信知自是未成之佛者。信佛性定有故。行必可成故。此信因決定也。佛是已成者。信佛亦曾如我今修成。此信果也。由此信故行無退轉。三發菩提心下明制護大心。謂由前信故令菩提心念念相續無暫離心故云也。四若起下明故違結犯。大般若淨戒品中。菩薩設起無量世間心不名犯戒。起一念二乘心則名毀犯菩薩淨戒。廣有狹量。具如彼說。可知。
不發大願戒第三十五
初制意者。大願熏修令萬行增長。不立弘誓行起無由。故須制也。華嚴云。不發大願為魔業。
二次第者。前防心不向二乘。今誓願趣求大行故也。
三釋名者。從所防所制以立其名。
四具緣者亦三緣。一無心起願。二不願所願。三設願速忘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皆得方便罪可知。
六輕重者。由不發願廢所修行有多有少。故有輕有重。又忘本誓有多時少時。故有重輕。可知。
七通塞者。初心菩薩要藉大願資成大行。不發便犯。若得位已去宿願久成。設不新發理亦無犯。
八釋文者。文中有二。初制發大願。二違制結犯。前中有五。一制願孝行。二願勝師友。三願聞大法。四願如說修行。五願行堅持。初中應常發孝順於三處孝順。一父母是生育恩。二師僧訓導恩。三三寶是福田恩。皆是重恩故成孝順之境也。二常願下明制願好師友。於中亦有三類。一好師者。教以菩薩所修正行。二好同學者。同師同行。三善友知識者。未必同師。但同行相資。此並是成行勝緣。故願得之。三常教下願聞大法。謂所以願上勝人。希望教我大乘經律。此總句。十發趣等是別句。謂是菩薩趣佛果之路。即三賢十聖之位。是所行之要。故願聞解。四使我下願依解起行。謂即得解已願一一如說修行。華嚴中菩薩求法已即作是念。如說行者乃得聖法。不可但以口言而得清淨。涅槃經四親近中亦如說行為終也。五堅持下明願行堅持。謂堅持戒願念念相續故也。二若一切下不願結犯可知。
不起十願戒第三十六
初制意者。謂不立大誓自要戒行或虧損。故制立誓願防心策志。令戒行先潔。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對順起願。今則對非立誓故也。
三釋名者。同前可知。
四具緣者三緣同前。
五闕緣。
六輕重並同前可知。
七通塞者若狂若病若暫忘若得位。理應不犯。反上犯之。
八釋文者。文中亦二。先制立十誓。後故違結犯。前中亦二。先總標顯意。謂先發十願已方能解堅持佛戒。二作是願下別。於中有十三種。前十二大誓自護戒。後一大願他成佛。前中於婬戒立十二大誓。餘戒皆準之。於中初一對所犯戒立火坑刀山誓言。寧以此身等者。挍量表志立誓言。謂火坑刀山但害一身。女色不爾害多少身。又人中刀火苦害非重。惡道火等苦實難量。又此苦一時。彼苦多劫。又世火燒後或生天上。破戒火燒命終入惡道。以此挍量。是故寧入火等而不犯戒下十一望破前婬戒受信施等立大誓願。謂初六信施四事等。後五上妙五塵等。二對信施衣立熱鐵纏身誓。為三義故立此諸誓。一如此信施是淨戒人受。今若犯戒則為盜受。二諸施主等信佛語故捨妻子糧為福施之。今毀禁受之則欺誑。既誤施主蕩累如來。三如來大慈分毫相功德與遺法弟子得四事。何容飡佛福而毀佛戒。經云。破戒之人無一渧水分。鬼罵言大賊。是故寧受熱鐵等不破戒受施也。三對信施食立鐵丸猛火誓。四對信施床立臥熱鐵地誓。五對信施藥立三百鉾刺誓。六對信施房舍立投熱鐵地誓。七對信施恭敬立鐵鎚碎身誓。八對視好色立熱鐵挑目誓。九對聽好聲立千錐劖耳誓。謂劖於遍身鋒皆至耳故云遍身刺耳也。十對嗅諸香立千刃割鼻誓。十一對食味立千刃斷舌誓。十二對好軍立利斧斬身誓。此上五塵皆非犯戒應。故對立誓。十三常願眾生在己先成佛。二若不發下明故違結犯可知。
故入難處戒第三十七
初制意者。菩薩修行要資緣具。難處闕緣違教妨道。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明護戒心堅不避炎灰。今則存身長道微難皆離。
三釋名者。亦所防所制以立其名。
四具緣者。此中制五種行。一頭陀。二遊方。三坐禪。四安居。五布薩。皆具四緣。一為修行。二知是難。三不遠避。四故入中便犯也。
五闕緣者。皆得方便。並準知之。
六輕重者。難處有深淺。廢行有多少。譏過有厚薄。致有輕重。並準思可知。
七通塞者。若自調心。若調眾生。若更無處暫時在中。若更無好路。理應不犯。反上犯之。
八釋文者。文中有四。一制所修行。二舉諸難處。三制不令入。四違制結犯。初中於五行內。一總舉三門。二別釋四事。前中二。先標所作。二時頭陀者。謂春秋二時。頭陀者此翻名枓櫢謂枓櫢煩惱也。二冬夏坐禪者。此二時極寒極熱既不出遊。是以攝跡修禪也。三結夏安居者。謂依教坐夏修行長道。準釋中應有四遊方五布薩。文略故也。常用下明所用道具。於中三衣為三。佛菩薩像為一故有十八也。並是隨身所須資道有要。故制令畜也。二而菩薩下別釋中。一先頭陀及遊方時制畜十八事物。二別顯頭陀時節。謂此二時非寒非熱得入山林增修道業。三若布薩下別釋布薩。布薩者。此翻名淨住。以半月半月誦戒文。檢三業若有犯則令悔。無犯默然使戒淨。同住故名也。於中新學者制誦戒人。言半月等布薩時也。誦十重等制所誦戒也。於諸佛等明誦處也。一人等明布薩儀也。各各等制著持受三衣也。四結夏等別釋夏安居。並令一一如法應於聖教。冬夏坐禪略不釋也。三若頭陀時下舉諸難處。略舉十二難處。一國難惡王者。彼國王不信三寶。頭陀不得入彼界中。二地有高下。三草深林密。四黑師子噉人。五虎。六狠。七水。八火。九風。十賊。十一毒蛇所行之路。十二總結一切難處。三不得下制不應往。四若故下違結犯可知。
眾坐乖儀戒第三十八
初制意者。以背俗故不以老少為尊卑。以順道故但以戒德為長幼。顯出世之勝範。摧我慢於世間。順成三聚之行。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令外避厄難。今使內順眾儀故也。
三釋名者。亦所防所制以立其名。
四具緣者。四緣成犯。一在眾中。二知歲數。三造趣方便。四坐已便犯也。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不犯。闕後二緣得方便。或但行立皆亦同犯。
六輕重者。眾有大小。坐有上下。時有多少俱等。輕重準前知之。
七通塞者癡狂身當說法。若疑他大已便居下坐。若大眾坐定自後到來校三五歲十四坐。並應無犯反上皆結。
八釋文者。文中有四。一舉法總制。二就人辨定。三呵違讚順。四故違結犯。前中用受戒前後以明長幼故如坐。餘一切皆爾。律云。見上座應起不應安坐。見下座不應起等。二不問下約人辨定中。有人釋云。令四眾等雜合通坐以明長幼。今解不爾。比丘眾中自辨尊卑。餘眾皆爾。是則大小宛然。男女道俗不相和雜。三莫如下簡非顯是。謂莫如等簡非令離。我佛法等顯是令修。四而菩薩下而違制結犯可知。
應講不講戒第三十九
初制意者。制諸菩提以法救生。令免現未所有災苦故。別辨四。一令明增福故。二授法行故。三除災難故。四救先亡故。是故制也。
二次第者。前制坐儀。今制引導故也。
三釋名者。從所制為名可知。
四具緣者亦四。一見眾生。二知厄難。三無慈心。四不引導故成犯。
五闕緣者。闕初後無犯。中二犯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見厄有多少。引導有難易。自身有愚慧。皆俱不俱等輕重可知。
七通塞者。若自愚不解。若彼不受化。若無講人可請。應一切無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文中四。一化令修福。二制為講法。三救其所厄。四為制結犯。初中教化眾生令作六事。一建立僧房。二於山林中作禪屋等。三為三寶立田園等。四令作佛塔等。五令作冬夏坐禪之處等。六俱一切行導處所皆勸營立。令諸行人得依此修道。二而菩薩下制為講法。受與大乘令修大行。三若疾病下救其所厄。於中有五。一救苦難中有四。一若病時。二若國有厄難時。三若諸方賊起時。四先亡追福時。皆應說此經等設齋求福。二行來下救災厄中有五種。一治生不利時。二火災。三水災。四風災。五海羅剎。謂怖彼諸災皆應講此大乘。三乃至下救罪報中。一切罪報唯大乘能救。三報者。一現報。二生報。三後報。滅此三報之罪也。七逆八難可知。四杻械下救牢獄難可知。五多婬等救三毒等難。皆應說等通結上厄。皆同以說大乘而作救拔。四而新學下違制結犯。上來別釋九戒下明結勸指廣可知。梵壇者此翻為默擯。良以非理違犯不受調伏。故以此治之。彼之中明此義。故以為名可知。
受戒非儀戒第四十
初制意者。眾生設不發心。菩薩理應化令受戒。何容千里來求而以惡心不與授戒。別乖攝生通違三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講法引生。今受戒攝物故也。
三釋名者。就所制為名可知。
四具緣者五緣。一自解經律。二彼無遮難。三彼來求戒。四此以惡心。五不受便犯也。
五闕緣者。次第闕得方便罪可知。
六輕重者。謂解明昧。求有勤惰。惡心有多少。不受有暫永。俱不俱等輕重準之。
七通塞者。病若新差無力。若自闇鈍。若彼非實求。若外道詐來。若具遮難。一切不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文中有五。一總攝戒器。二教其衣色。三問遮簡器。四制不拜俗。五違求結犯。初中有十八眾。廣如前十重初釋可知。二應教其衣色。於中有三。初制袈裟色。袈裟此云不正色。謂青等五色互相和染成不正色名為壞色。二一切染衣下制餘衣色。三若一切國下明制與俗異。並可知。三若欲下制問遮簡器。於中亦三。一問數簡器。言現身者有二義。一簡於過未故云現也。二此七逆罪未輕懺悔。罪猶現在。故云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若依教相應懺悔應得。二七逆者下列名簡器。此七逆義具如別章。三餘一切下無逆皆得可知。四出家人下制身不拜俗。謂心敬理無所犯。五但解下明違求犯。謂既非七逆但解師語之類。有從百里等來求。而瞋不與戒。理宜結犯。言惡心者。為名利等嫉妬等瞋嫌等計怨等。言一切眾生戒者有二義。一不與彼一切求戒眾生之戒也。二此是戒名。謂名菩薩戒為一切眾生戒。以此是一切眾生所應得戒故云也。餘並可知。
無德詐師戒第四十一
初制意者。若不解大乘經律持犯輕重而為人作師者有四。一令真法滅。以闕傳故。二令非法行。以錯傳故。三誤所化。令他不至解脫處故。四增自惡業。以貪名利故。是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實有解來求不與。今實無德強為他作師。皆所不應故也。
三釋名者。防彼詐失制令實學。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具四緣成。一實自無知。二對彼所化。三貪名利等。四授戒便犯。
五闕緣者。隨闕皆有方便罪。可知。
六輕重者。無知有多少。所化有利鈍。貪心有輕重。授戒有具闕。亦俱不俱等輕重可知。
七通塞者。若學猶未成。他來逼請。不為利等授。應不犯反上皆結。
八釋文者。文中五。一辨在師德位。二制教弟子。三實無所知。四為利詐解。五授戒結犯。初中既教他起信便與授戒。故云作教戒法師者也。二見欲受下明制教弟子。於中有四。一教請二師。此有二義。一謂於人中請此二師受菩薩戒。如受沙彌十戒法。二遙請本師釋迦佛等為和上。親請傳戒師為闍梨善戒經云。師有二種。一是不可見。謂佛菩薩僧是。二可見。謂戒師是。從是二師得菩薩戒。又普賢觀經請五師者。於不可見師中請也。瑜伽等中請一師者。唯望可見師說也。二二師應問下明應問七遮。七遮即是七逆。以障受戒故名遮也。此經約遮故別問七。若據大小二義。善戒經約德通問十種事。具者方得受戒。一具三戒不。謂五戒十戒及具戒。彼經約出家菩薩。要具此三戒方得受菩薩戒。二發菩提心不。三是真實菩薩不。四能捨一切內外所有物不。五能不惜身命不。六能於貪處不貪不。七能於嗔處不瞋不。八能於癡處不癡不。九於畏處不畏不。十能隨我所受一切菩薩戒不。皆應答能爾。若具足言。應先問七遮。後問上十德方可得受。若在家菩薩十中除初餘皆同問。善生經中更有餘問。如彼辨也三若有下教懺犯十重罪。謂若有犯十重者教懺悔方法。言三世千佛者。謂過去莊嚴劫中華光如來為首。下至毘舍浮如來。如是等一千諸佛。今賢劫中俱留孫如來為首。下至樓至如來一千佛。未來星宿劫中日光如來為首。下至須彌相如來為一千。又見好相中。既不言夢見。覺見甚難。若得此相。舊戒還全。更不須受。若不得此相。舊戒已失。故云現身不得戒。此是上品纏犯故失戒也。而得更受故云而得增長戒。增受是重受也。四懺輕垢罪。謂教對首懺。如比丘懺提罪通。法論犯此二篇懺有四種。一上纏犯十重對十方佛方等懺。二中下犯十重對四菩薩僧懺。三犯十重下重方便對首懺。四輕方便責心懺。二輕垢中。本罪對首。方便責心。並如別集中說。五而教戒師下明於上所說制令委解。故云一一好解也。三若不解下明實無所知。於中有五。一不解戒法。謂若輕若重是犯非犯是持非持。二不解理法。謂真諦平等不違俗等。三不解位法。謂習種是十住。長養是十行。不壞是十迴向金剛幢位。道種是十地。謂聖道治惑故云也。正性是佛位。正果顯故。四不解行法。謂於上諸位多少觀行及入定出定等分齊。言十禪支者。謂初定五支。二定一支。三定四支。四定一支。此經非本未故須入行。五一一不得意者。總結無知也。四而菩薩下明為利詐解。於中初為四事詐現解法。謂一利。二名。三門徒。四供養。後自欺欺他是出過呵嘖。五與人下明作已結犯可知。
非處說戒戒第四十二
初制意者。戒律制於內眾。為祕密之教法。外道惡人理非所聞。故須制也。別顯有三。一輕自戒品。二增彼惡見。三令他毀謗。是故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為利詐解。今則為利妄傳故也。
三釋名者。不應說而說。戒防此失。故為名。
四具緣者亦四緣。一為利。二對外人。三心不迷。四說戒了便犯。
五闕緣者。隨闕皆得方便罪可知。
六輕重者。為利有多少。外人有善惡。心中有想疑。說戒有具闕。皆有俱不俱等。輕重可知。
七通塞者。若對國王。若純信行人。若將為進戒先說示問能不。皆不犯。反上失。
八釋文者。文中有四。一總制。二通塞。三擇惡人。四違制結犯。初中言未受菩薩戒者。此有三種。一純不信菩薩道故不受。二雖不謗亦不能受。三信擬受未受。二結犯。二外道者執著異道求佛法過。聞佛所說雜碎戒相戒當輕毀。三惡人聞說戒律輕毀法眾故不應說。言千佛者多也。謂一切諸佛皆同說此戒故云千佛大戒。非但賢劫千佛也。二邪見下明通塞中。以此戒制自內眾。理非彼聞。如人寶藏不示賊處。言除國王者。佛法付屬二人。一佛弟子為內護。二國王為外護。是佛付囑之人故對說無犯。又以國王有力。當依戒律策勵行人。故須知也。餘非此用一切皆斷。三是惡人下釋惡人。惡人有二種。一頑愚。謂此身無戒雖人名畜。以無人因故。後身永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豈有能見。二惡見。謂邪見乖理如木非情。四而菩薩下違制結犯可知。
故毀禁戒戒第四十三
初制意者。菩薩理宜不惜身命護持淨戒。何容壞自本誓而無懼毀禁戒。故須嚴制。又為護一切戒品令堅固故制此戒也。
二次第者。前不應說而說。今則不應犯而犯故也。
三釋名者。從所防為目。
四具緣者亦四緣。一身有戒。二對犯境。三故起心。四作便犯。
五闕緣者。謂一三無犯。二四得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謂境有強弱。心有剋謾犯有輕重。亦有俱等。准前。
七通塞者。此戒無別制但起心犯餘戒即亦犯此戒。是故通塞皆如諸戒處說應知。
八釋文者。文中有三。初汎舉毀禁。二顯過呵嘖。三制毀結犯。前中言信心出家等者舉其本誓也。故起心等者明違誓結犯。二不得下明顯過呵嘖。於中有八。一供施無一毫分。二大地無一足分。三飲水無一渧分。問供施破戒無分可爾。王之水土眾生同感。何故亦無分。答白衣無戒食王水土皆有輸稅。出家不稅。良為戒行。今既二種俱無。豈有其分。無分而用。豈非是賊。四鬼遮罵賊是此義也。謂戒行若金剛有戒神讚護。今既戒破神去。則有五千大鬼遮其前而罵賊。掃其後而滅路。五世人亦罵之。謂於佛法中作偷形相賊偷利養等賊故也。六一切眾生不欲見者。以如怨詐親故。七犯戒同畜生者。以是罪身同故。八同木頭者。無所知故。三故毀下制毀結犯可知。
不敬經律戒第四十四
初制意者。以戒是成佛膳因。彼教理宜尊重。況是諸佛之母如來所師崇重之極。豈先於此。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令不毀禁戒今制令敬法故也。
三釋名者。防彼不敬制令重法。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亦四緣。一對勝法。二無敬心。三不求供。四不作便犯。
五闕緣者。各闕皆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輕有多少。心有輕重。身有富貧。作有好惡。俱等准之。
七通塞者。若病若貧無得處。若常入深定。若貪救眾生。若恒說法。理應無犯。反上皆結。
八釋文者。文中有五。一制受持。二制讀誦。三制書寫。於中先舉難。謂剝皮等。後況易。謂木皮等。謂貝多葉皮為木皮也。餘可知。四常以下制令供養書寫等。十種法行此中具說。五若不下違制結犯可知。
不化眾生戒第四十五
初制意者。為菩提心是成佛因故。制諸菩薩故化眾生。皆應令彼發此大心。經云。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於法不敬。今則於生不化。是故俱制也。
三釋名者。捨化眾生違害大悲。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亦四緣。一對眾生。二不起悲。三不起方便。四捨不勸導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各闕皆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眾生有難易。悲心有厚薄。方便有多少。不勸有暫永。亦有俱等准前。
七通塞者。若病若無力。若未解若彼難化。並理應無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有四。一制化人類。於中大悲是能化之心也。城邑等是化處。一切眾生是所化。唱言等是化方便。受三歸等化所得益。此有二義。一受戒先受三歸後說十戒相。二有二種受戒。一受菩薩三歸戒。二受十戒。二若見下明化畜生類。謂彼無領解故以此言警覺成自熏修。則與彼遠作勝因。如昔有牛塔前食草舉頭見塔後便得度等。三而菩薩下立制定位。謂要化眾生令發大心方是菩薩故云也。四若不下違制結犯可知。
說法乖儀戒第四十六
初制意者。令彼重法增善根故。自亦重法順教命故。為成二利順彼三聚故制斯戒。
二次第者。前教人發心。今則教令敬法故也。
三釋名者。所防所制以立斯名。
四具緣者四緣。一對他人。二住非儀。三不起悲。四發言說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各闕皆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可語不可語。住非儀有深淺。無悲有暫永。發言有具闕。俱等准前可知。
七通塞者。若他病重。若王力自在。並無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文中有三。一制非儀。二教正則。三違結犯。前中悲心是化眾生因故教常起也。貴人多慢故偏舉之。三非儀有三。坐己立。二人高己下。三人在座己在非。座。此中高座具後二也。並可知。二若說法下明教正則。於中五事。一置法師於高座。二供之以香花。三聽者居下坐。尊敬如父母。五領受其教如事火梵志。攝論云。若人戒足雖羸劣。而能說法利多入。如佛世尊應供養受彼所說。故相似。又經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皆應供養如事火婆羅門。三其說法者下明違制結犯。不如有三種。一身儀謂立等。二念謂求名利等。三語業謂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及世俗言詞等。又智論中唯說諸行法及實相法方為法施。餘皆非也。
非法立制戒第四十七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不惜身命護三寶。而反恃威損壞正法。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說法非儀。今持威滅法。為失既重。故次制之。
三釋名者。從所防為目。
四具緣者亦四緣。一信心受戒。二恃自高威。三非法立制。四損壞佛法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闕初緣結重罪非犯戒。闕次緣結重方便。闕後二緣皆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恃威立制壞法各有多少俱等准之。
七通塞者。若制惡人不令出家不聽造像將賣。理應不犯。餘皆犯。
八釋文者。文中有三。一總明滅法。二別顯滅相。三故作成犯。前中亦三。一本以信心受戒。二恃自高威。三破滅佛法。二明作下別顯中。一障其出家修道。二障造形像造經。此破住持三寶。遺法眾生賴藉此住持。今既損減。其罪重故。總結云破三寶罪也。三而故作下違教結犯可知。
自壞內法戒第四十八
一制意者。菩薩理應護持正法先揚顯發令法久住報佛恩。何容為利自毀內眾損己正法。為失既大。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恃自威。今恃他勢。各皆損法。故同制也。
三釋名者。所防為目。
四具緣者亦四緣。一為名利。二王前說戒。三橫作留難。四繫縛內眾。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四緣各闕皆四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四緣各有多少並有俱不俱等准之。
七通塞者。若制惡比丘等不損法。理應不犯。餘皆犯耳。
八釋文者中有五。一舉過令離。二舉德制修。三聞非勸傷。四況自親作。五故作結犯。前中先舉本好心出家。次為名利於王等前說戒繫縛。自食下喻顯。蓮華面經云。佛告阿難。譬如師子命終若空地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噉食彼師子身肉。唯師子身自生諸虫自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破我三大阿僧祇劫積行勤苦所集佛法。解云。佛法外人所不能壞故云非外道等。二若受佛戒下舉德制修中。制令護戒至誠。如慈母念於一子。如孝子事於父母。皆無時暫忘也。三而聞下明聞非勸傷。於中先傷同現在苦。後寧自下通入惡趣。並可知。四況自親作中。正作及與破滅作因緣。無孝順心者是破法因也。五若故下明故作結犯可知。上來別辨九戒竟。二是九戒下總結勸學可知。上來別顯輕戒竟。二諸佛子下總結。此是三世同誦。上來別明輕重二篇戒竟。
三諸佛子諦聽下總結勸學。於中有四。一舉佛同誦。謂三世佛菩薩及我釋迦在因在果皆同誦。故知是要勝。二汝等下勸眾令持。謂舉彼諸眾略勸作五事。一受持。謂領納名受不忘名持。二讀。三誦。四解釋。五書寫。三佛性下明流通不絕。謂佛性常住明理法湛然也。戒卷流等明教法傳通。又釋。佛性為成佛本有之因。戒卷為外緣。傳受。謂從過去傳至現在。現在向未來。展轉相受故云不絕也。四得見下明傳授利益。謂於中有三。一見佛益。謂得見此賢劫中千佛相授。二永離惡處益。三得生善處益。謂生人中等為道器身。攝眾生處也。上來總是正宗竟。
第三我今下結勸流通分。於中四一。結已略說。二汝等下勸學令修。三如無相下指彼廣文。四三千下明眾聞奉持。謂彼品中一一廣說。令彼三千徒眾聞生歡喜。又釋。彼三千眾聞佛誦此略本。生喜受持。釋文既了。述懷頌曰。廣本毘尼藏。薄祐莫能見。戀彼菩薩戒。竭愚而解釋。願此摩尼燈。恒耀十方界。示導諸群生。至大菩提所。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第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