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部大正藏第43册P0659 成唯識論了義燈 (13卷) 〖唐 惠沼述〗.txt
大正藏第 43 冊 No. 1832 成唯識論了義燈
No. 1832 [cf. Nos. 1585, 1830]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一(本)
淄洲大雲寺苾芻惠沼述
將釋此論四門分別。一論起所因。二明同異。三明歸在。四釋本文就初起因復分為四。一明部分之處。二明部分之年。三明部分所由。四明造論因.主 如來說教體一真如。平等利生實無差異。然隨根性悟解不同。漸.頓有殊說教為異。故法華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生長各異。寶性論中猶如一河三獸渡水得淺深異。攝大乘論如一寶珠隨求雨異。無量義經常說一相。悟解不同得諸果異。故如來教隨機說別。初對外道等。說我為無談法為有。次對小乘。破執法有說法亦無。後令趣實方為顯說非空非有。故瑜伽釋云。諸有情類無始時來。於法實相無知僻執。起惑發業輪迴五趣。如來出世隨宜為說處中妙理。令諸有情了達諸法非空非有。遠離疑執起處中行。隨應滅障各自修滿。得三菩提證寂滅樂等 佛涅槃後大迦葉波。及婆師波。雖分二處結集三藏。然一百年中佛法一味。時有舶主之子名摩訶提婆 真諦三藏部執疏云阿踰闍國。慈恩法師宗輪疏云中天竺國 出家學道遍通三藏 然准部執.宗輪疏等。說其五事與慈恩法師瑜伽抄中說少有別。應大小乘說之各異。此具如彼三處所說 於百年外在波吒[利/里]子城鷄園寺內 說此城由具如大唐西域傳及真諦部執疏說 十五日夜次。大天說戒經。說戒經了遂說五事頌云。餘所誘無知。猶預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耆年聖者咸不許之。即翻彼說第四句。云汝言非佛教因此小乘部分為二。諸聖者眾。遂以根本結集之時大迦葉波。以為其師云上坐部。大天徒侶以婆師波。為其所師。云大眾部。後二百年內。於大眾部復分成九。三百年內。於上坐部分成十一。如宗輪論并文殊所問般若具說。若部分緣由真諦三藏部執疏中一一廣說 昔者阿難將入涅槃念曰。佛記罽賓新云迦葉彌羅。當有比丘名末田提。於彼國土。流布法眼。即便法付末田尊者。欲此國中立寺弘法。此國有山四面高峻中間極廣.唯有一門。龍王所居中滿其水。尊者運通從空而下。向龍王言。意乞一坐具許地。龍王許之。便以通力令坐具寬侵水將盡。龍王從乞願留周迴十五里水為龍所居。因即立寺僧從既多淨人復眾。後僧漸少奴漸群強。自立為王。因號奴國。後此國王號迦葉利師。極甚敬信。每請眾徒入宮說法。中間諸部而共雜居。前後說法各各有異。王問所以。具說其由。王曰今者取誰部定。時迦延子依薩婆多造發智論以示於王。王可弘之(此上傳說未見正文)。依天親傳。佛滅度後三百年中。有阿羅漢名迦旃延子。母性迦旃延。從母為名。先於薩婆多部出家。本是中天竺人。後往罽賓國。罽賓國在西天竺。與五百阿羅漢.五百菩薩。共撰集薩婆多部阿毘達磨祕不流出。經於多時五天不覩。後東天竺阿踰闍國有一法師。名婆須跋陀羅。聰明大智。往彼習學誦得流外。廣如彼說。後鳩摩邏多.室利邏多皆廣造論。弘初有教眾生著有。大乘法教多皆隱沒 二百年外有南天竺龍猛菩薩.提婆菩薩俱出於世。龍猛菩薩造大智度論釋大品般若。造無畏論。滿十萬頌。中論出於無畏部中有五百偈。十二門論等。龍猛弟子提婆菩薩造百論等。廣如付法藏傳及龍樹等傳說。為破小乘及諸外道執我執法說之為空。時多著空 後九百年北天竺境富婁沙富羅。此云丈夫國。有國師婆羅門。姓憍尸迦。有三子同名婆藪盤豆。此云天親。今云筏蘇畔度。此云世親。雖同一名復立別號。第三天親於薩婆多部出家得羅漢果。別名比隣持跋婆。比隣持是其母名。跋婆譯為子亦云兒。長兄是菩薩根性。亦亦於薩婆多部出家。後得離欲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欲自殺身。有賓頭盧阿羅漢。在東毘提訶觀見此事。從彼方來為說小乘空觀意猶未安謂理不應爾。因此乘通往覩史天諮問。彌勒菩薩。為說大乘空觀。還下思惟即便得悟。因名阿僧伽。此云無著。爾後數往兜率陀天。諮問彌勒大乘經義。為餘人說聞多不信。即自發願。請彌勒菩薩下說大乘。令眾生見皆得信受。即如其願於夜下時。放大光明集有緣眾。於踰闍國說十七地論。隨所誦出隨解其義。經四月夜十七論竟。雖同一堂唯有無著得近彌勒菩薩。餘人但得遙聞。或有見異。時無著師更為餘說。因此餘人方始信受大乘法義。第二子亦於薩婆多部出家。博學多聞遍通墳藉。神才隽朗無可為儔。戒行清高難以為匹。兄弟既有別名。故法師但稱婆藪盤豆。所餘因緣廣如本傳所說。依瑜伽論廣造諸論。解釋大乘弘非空有。及造此論。十師之釋合糅翻譯皆如樞要。然護法菩薩千一百年後方始出世。造此論釋及廣百論釋。清辨菩薩亦同時出造掌珍論。此時大乘方諍空.有。上來總辨四門之義。智者知之。此即論之起因。
二明同異者。復分為四。一教益有殊。二時.利差別。三詮宗各異。四體性不同。具如法苑總聊簡說。問前說輪益.義益二理何殊 答義約所詮之理為稱。輪據斷道為言。二義各約一途。故云輪.義二益 問以教對機教有三時之別。未審輪體為別為同 答根性既差輪體有別。約初有教說體如常。空教之中體少有別。以八空聖道為體。證空理智為體。以說空教為因。以證空加行智為因。所緣空為境。餘覺支等空為助伴。以道.定戒空為眷屬。以菩提.涅槃空為果。若第三時法輪體者。雙合前二亦得非正。正者如瑜伽論.及法華疏第四卷明 問說此密語有何益 答准攝論第八有十果。謂令說法者易可安立總括義故。乃至於智者前論義決擇入聰慜數。為斯十利說祕密言 問義益之中有了.不了。輪中亦輪.非輪不 答大.小相形隱.顯相對二並得有 又解不例。詮理有顯.密。義中了.不了。對機皆滅障。皆輪無不輪 又問要集敘解深密。云了義者清辨等云。說了義者結集家語非正佛說者不爾。彼非善通。應云清辨等言。此對俗諦說最為勝名為了義不望勝義。若以有違云非佛語。便令聖教皆不可信 了.不了義法苑分四。今要集云。更加一門。執著名字名為不了。不著名了。故自在王菩薩經上云。了義經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以依義故。一切諸法不可說故。菩薩如是名為了義。若人於一切經。不能如是依義是名不了義。何故名不了。是人不了義故。准此經文云。是人不了義故名不了義。不判經為不了義。又經云。自在王菩薩依如是義趣法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不如是依者。一切經皆是不了義。准此意。能不執著一切經皆是所了義。若執著者一切經皆是所不了義。不得約人自不能了。便判聖教亦為不了。要集解云。能令生過或生功德。說了.不了。此通一切大小乘經 此判不爾。若由不了即生過失名為不了。亦應名不善。亦應名有漏。便非稱實。有多過故。今者正解應云。依法分四。如法苑明。又加依人。對解了不執名為了義。對執著者名不了義。如似二諦 辨時利中 問何故如來初說有教。中談空教。後演不空不有教耶 答據不定姓。未發趣時。且令慚悟所執我無。唯有蘊.處.界等諸法。名為有教。為已發趣得小果者。令趣於大次悟法空觀彼所執界處等無。名為空教。後為發趣一切乘者。顯所執無。非執是有。非一向空。亦非皆有。為不空不有教。為對慚悟說教三時。若對頓悟無三時別。又所說教非定如是前後次第判為三時。並約所說義類相從。望不定姓當第三時。不爾華嚴第二七日世尊即說。可對慚悟在般若等後。方始演說判屬第三此有二義。一約前後。二約義類。約前後亦有二義。初說生空。次說法空。二者初說生空密詮法有。次說法空密詮法無。後方顯明生.法二執所取不有。若離二執真俗不無。故經說云。有為無為名為有。我及我所說為空 問若據漸入此等諸教是第三時。第三時教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今此一論正被何乘。若為三乘如何破彼。若唯被大非第三時 答破我之文通入三乘。破二乘處令唯入大。又破彼執不破彼乘。故通為三 若爾法華既亦云破乘應第二時 答對不定姓約理說一。破執理別令其趣大。若其定姓觀行不同說如藥草。乘即有別故得通被。然多為不定故說此經。唯說一乘為諸聲聞所作事故等 若爾既第三時普為一切。何故解深密云我於凡愚不開演。阿毘達磨云勝者我開示 答大分三時云為一切。不言一一文各各為三乘故。今此論.解深密等上下文中可通被三。故不相違 問既對漸悟說教三時。即第三時亦為漸悟趣大者說。只是為大何得說言普為一切 答為根熟惠悟既通故。為顯說三乘所觀空.有諸法云為一切。般若經中雖有三乘各各得益。未分明說法非空.有。故屬第二。若約頓悟可立一時 問若立一時與古何別法苑不許 答古立一時。約佛一時能頓說。故名為一時。據能雖示對機不然。以眾生機熟有前後。寧得一時說法名為一時。今立一時約理是一。對究竟果名為一時。又約被於頓悟之人。隨說何教而能頓悟一會所說二空之理。雙除二執故名一時。所以鹿苑初說四諦法輪。無量菩薩入於初地等。若聞四諦不悟法空。云何得入初極喜等。不定一會名為一時。約頓悟者隨所聞教。常悟空.有及以二空始終一化名為一時 辨時之中劉虬立五時教。設云據漸悟理亦不然。為提謂等說五戒本行經時。通得諸乘聖道。不得云初唯人天教。正為價人不得云兼。又設對漸不得約定年月前後以立五時。又無教文故為過也。又漸頓教。若以一會所說二諦理盡名之為頓。即不應說華嚴.勝鬘等為頓。法華.般若等為漸。俱一會中明理盡故。若云對大不由小起即說為頓。亦不應定說華嚴等為其頓教。判法華等為其漸教。俱有漸頓機在會故。不障立漸.頓。不許定判教。法苑本意應如是知。
又辨時意以解深密說三時教。今此論等何時教收 然要集等云。約此等以辨教時名為教依 今謂不爾。不約說於半滿二教。有作無作.生法二空.人天言教。此等法時以為所依。若依此等各自是時。說唯識教說唯識時。何須更辨是何時教。若約半滿.有作無作.生法空等法門別辨。法門無量何只爾許。又隨別法而以辨者。即亦如名說唯識法教。何須對辨。若云諸教所說不同。諸師立時明教各別。此何所攝者。亦不應爾。說一.二.四.五時教等無聖教文。並不可依何云教依。既不准定空設劬勞。然瑜伽論說時為依。依三世辨不約教時。取此誤也 又因論生論。聖教之中一音說法有二不同。一詞。二法。如無垢稱經。皆謂世尊同其語詞。或生厭離。或歡喜等法。如涅槃經二十四云演說一法若界若入。一切眾生各隨本解而得聞之。是法.詞合說。一名.句中現多名句。一音聲中現多音聲。故各隨本解攝假從聲。以諸名.句隨生有別。然不離聲故總名聞。又梵網上云。一音中說無量法品。又云苦.空.無常.無我一諦之音。並法.詞合 或但舉法。如華嚴云。若多貪恚等八萬四千垢各聞對治法 又云。一音說法。或有眾生學聲聞乘。聞佛說法即知聲聞藏。此等即但明法無礙。亦得通詞。聞即聞聲 又無量義經云。能以一音普應眾聲。即但是詞 又如婆沙七十三云。一音者梵音 若支那人來在會坐。謂佛為說支那音義。此通法.詞 又云。貪行者來在會坐。聞佛為說不淨觀等。此即唯法。雖各有義且辨一音不說所餘 問隨能聞現聲各有殊。若據所詮法各差別。何名一音 答或一剎那。或一無漏。或且隨一所詮之法。或隨於一所化之生。或從於如。總得名一 問若爾何故毘婆沙云一音者。梵音。若支那人來在會坐。謂佛為說支那音義 答不以小乘而為定量。既如如意隨求雨寶。故隨生感各各現聲。或聲清淨名為梵音。非必唯同一梵音聲 問佛說一音具諸法門為不具耶 答有四解(要集所敘)。一云如來無相圓音。以無相故佛說一音。以圓滿故普應眾生。此答不了說不具故 一云如來但出一音。未知何以為名。而眾生心中聞無量法門(此答不正。不答問故。亦同外道老莊說故) 一云如來隨所化者。一時具有無邊法門。隨正所為故云一音。此意一音具諸法門。隨正所為一別有情名為一音。然答不明。應云隨所化生方類不同。於一時中現一切音。一一音中具諸法門。且隨一生或正所為故名一音。非一音言唯詮一法。雖然答問亦不分明 一云如來所出一音聲體自在難思。與彼無邊名等相應為眾生說故。經云。如來所出一語中。演說無邊契經海。此釋雖勝亦未盡理。言一音者。為一梵音。為一剎那。為名等各別。為一名中此現多名等。今謂一一聲.一剎那聲.一一名等.各能現多。或一聲現多名。或多聲現一名。或一名現多名。或多名現一名。句.義准知。隨義皆得名為一音 要集云。菩提流支云一音教。法苑廣破然恐不當 此亦不了破意。彼云一音頓說名為頓教者。非一音中即頓說教盡。根性前後不一時故。何得一音頓說教盡。又復設爾不應別判華嚴等為頓。又以一音名為一時無教定判 又云半.滿而為二時。法苑所破亦恐不當。經云為聲聞說半字者。豈不約逗機。故恐不爾。亦不解彼法苑說意。彼意不障逗機而說名為半.滿。但不許判為漸頓機。說於半.滿名漸.頓教。為定姓人亦說半滿故 詮宗各異者。敘外道如下破明及法師瑜伽論抄明。敘小乘計如法師異部疏具解。煩不具引。明自宗者。別宗即唯識章是。然疏略解名成唯識故。此即以唯識為宗。識有非空境無非有。以為宗也。雖具明諸法皆不離識也 西明云。總相分別唯識為宗。別即境.行.果三 此釋不異法苑。然樞要中釋名科文廣明宗意 體性不同者。於中分三。一辨本釋如法苑。於中復三。一總出體。二別出教體。三明聚集 二敘異釋。敘異釋中。初敘異。次詮簡。三敘自釋。自釋者至下當辨 先敘異釋者。有釋五門。一攝妄歸真。二攝相歸識。三以假從實。四三法定體。五法數出體 又云三藏開為八門。於前三門各開二門。謂一攝妄歸真。二真妄差別門。餘二准此 有解六門。一五法自性體(心心所等五法)。二三相差別(三科法門)。三攝義歸名(名言所熏攝一切法)。四攝假歸實。五攝劣歸勝(心識)。六攝相歸性 舊攝論師四門。一隨名義別體。二攝義歸名體。三攝塵歸識體。四攝事歸理體 要集為三。一離能所詮教。入楞伽第二云。法佛說法者離心相應體。故內證聖行境界故。四卷亦同。謂佛法身真如理。生正智解名說法 二通能所詮教。瑜伽八十一云。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 三唯局能詮教。十地云。說者聽者二事究竟 依三藏八門作四漸略。一攝妄歸真門。二真妄差別門。真妄差別門中。一攝相歸識門。二識相差別門。此識相差別教中有本無本。佛地兩說。由斯四句。如有釋說 差別相中。一攝假從實門。二假實差別門。假實差別門中。一三法定體門。二法數出體門。法數出體門中。初法數出體。後聚集顯現。法數中有三漸略。謂內外相對。內中大小相對。大中中邊相對 次詮簡者。有釋五門名中有濫。緣生名妄。此則可爾。若約五法相.名.分別.正智.如如。攝彼前四總歸如如。正智非妄。總云攝妄故即有過。又辨中邊頌云。虛妄分別有。乃至是則契中道。故不可說無漏名妄 二攝相歸識。此亦有過。若識性名識不異前門。若即歸八識識亦是相。亦不可說心王所變相分名相。以不離識所有五法皆名識故。若以五法總名為識。如非相故。離五無法可攝歸故。若云約教體說所變相分。同時心所亦變名等為相緣故 攝假從實。即本第三。三法法數合是第四性用門攝 又攝不盡。既約三法。何不約於五法三性。若云從略應依四門。何假分五。分為八門得失准前。有解六門後之三門。即本前三。前之三門即本第四性用別門。雖更開三猶廣略失。准同有釋 然彼意辨先寬得後狹。又攝義歸名亦少有失。非一切義皆是名攝。因名言故名名言熏習。非即是名 舊攝論師後二門體。亦本初初二二合是性用別論。闕本第三攝假從實。亦廣略失 要集三門離能所詮。即攝相歸性。推功歸本復是無分別智所緣之境。因境起智。言法佛說法。寄詮談之。云離心相應故。內證聖行境界故。是名法佛說法之相。非是真智正證如時。能證所證有此行解名為說法。後之二門亦即性用別論門攝 要集云。依三藏八門作四漸略。一攝妄歸真。二真妄差別門。真妄差別門中。一攝相歸識門等 此意從寬漸向於狹名之為略。然攝妄歸真即以一法。乃至法數出體。以聲.名.句.文。即有多法何得名略。不解所以 今為漸略即有二意。一從通向別略。即從初向後是。二從多向少以末就本略。且就教體辨漸略者。以性用別論中能所詮異。由能詮文義得顯現。略所詮義但取能詮。故十地論說者聽者俱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聲。二者善字。能詮之中有聲.名.句文。即假實別。攝假從實以聲為體。故集論等云成所引聲而為教體。於能詮聲能所變別。攝從能變以識為體。就識之中性相有別。攝相歸性。引文可知。聚集顯現中云。五心中前三唯無記。後二通善.染者。此義有餘。與唯識第五解五心違。彼許定中有初二心故。約識分別文多不敘。要集云。有說得新境故名為率爾。有釋不作意緣名為率爾。以何為正。解云論唯任運。若言新境不見其文。然准道理合有二義。今謂不爾。瑜伽第三云。又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時。無欲等生名率爾。既云緣不串習即是新境。若唯任運散亂緣境不與欲俱即名率爾。除第六外餘一切時。但名率爾應無餘心。未轉依位皆唯任運散亂緣故。更有同異繁不具述 言聚集顯現者。如說諸行無常。有釋云。西方三解。一云說諸字時率爾現量。尋求前境不緣名等但得聲相。至決定心具現三相。謂聲.名.字。說行現六。說無現九。說常字時現十二相。并句.所詮合十四法。經十六心乃具聚集。謂四字中各有四心。謂耳.意各四率爾。并意尋求.決定各四。一云尋求是非量故。亦緣名等故。於尋求亦得聚集。四尋求心如其次第。得三.六.九及以十四。准前應知經十二心具足聚集。一云耳識同緣意識亦緣名等。此有二說。一云四率爾心各唯得三。不緣過去現量得故不說聚集。至尋求心方名教體。一云耳識同時意識。容非現故得緣過去。即八心中具足聚集。今謂有餘。且初釋中所經心多聚集法少。何者意識上聚集何故經耳識四率爾心耶。豈許意識不取本質但緣耳識所變聲耶。既許意識.耳識同時自緣本質。但經意識十二心現。不應十六。若取耳率爾。應取耳緣聲。應成十八法。若以聲相似但說十四法。亦應心相似但說十二心 如實說者除耳四率爾。但經意識十二心現。所集之法 四剎那聲.四个字.四个名.名所詮四。即四自性。又有一句并句所詮一差別義。合十八法聚集顯現。此據一相。若於一字等現無量字等。法則不定。說五心中諸識.三性至下第五明其是非 又本所說於行.常二方有決定決定知諸詮遷流行無於彼常。有釋四字皆有決定 要集云。若無此釋於理有闕。雖有諸釋仍未盡理。謂立論者欲成無常。對敵論等即立量云諸行無常。其敵論等雖聞前三。而於所立未生定解。說常字時方生定解。故前三字未有決定。乃至云。若依此釋。立因.喻後方生決定。亦准此理此意立宗。若未解時未有決定。因.喻.已後方生決定 此義應思。且西明釋於四字上皆決定者。且聞諸字知目於何。既未知諸諸於何法。豈生決定。若言決定知是諸聲有決定心。說行字時應有三決定。決定知行復決定知諸言目行。若不定知諸言目行不生解故。餘二准此。即合念六決定。不應但有四故亦增減.失 要集所說亦不盡理。對敵立量可如所說或但說法不立比量可無決定。故法苑意通約說法。決定知彼諸言所目生決定心。說有七心或十二等。故即無過。不唯據悟所說義旨以判多少。餘既重說何不盡言 要集云。法苑云諸惡者莫作依婆沙作法。字.字身.多字身.名.名身.多名身等。聞一句時即有五十一法。令謂聞經一句義中。生解之心必無如是多法現前者 此不善得法苑之意。且據一句作法如是。如說五字。或有一字名即名.名身有十五等。言五十一聚集顯現不決定言。聞一句時有許聚集。如第五卷五別境中作法之類 要集云。由此理故有字非名攝。一字字不成句。字為二依故於此中有十八法。謂字有十五。字有五。字身四。多字身六。准作法知 此亦不爾。應言字及字身等有十五。下准知之。一句一名一所詮義。此亦不爾。依字成名依名成句諸處通說。豈可莫作不是名耶。不爾苦.空等亦應非名攝。又下自判諸行無常二名為正。何故此處即但一名。又不應言一所詮義。如瑜伽論等云。所立有二。一自性。二差別。又名詮自性。句詮差別。自性差別豈不二義。說一義耶。又云。若不依識相准義作法。非唯五十合七十一法。字有十五。名有三十五。句有二十。及所詮義故。此意或有二名成句。三名成句。四名成句。五名成句故。三十五名有二十句。此意一字成名有五个名。二名成句有四。二二合。三名成句有三。三三合。四名成句有二。四四合。五名成句有一。五合說。即有十个句 二字成名作句中名既有四。二名成句有三。三名成句有二。四名成句有一。復有六句 三字成名作句中。二名成句有二。三名成句有一 四字成名作句中。有一句。總二十句 五字成名名既唯一。一名無句。并一詮義。合七十一 此亦不爾。何者若論字有五。名有十五。一字所成名有五。二字所成名四。三字所成名三。四字所成名二。五字所成名一。若字身.名身即重合彼。非更有別名之與字。并句二十合三十五所詮之義。足字.字身十五。名.名身三十五句有二十。合一百五。若更句.句身并所依聲即更有多故。今但言為七十一有增減過。法苑本意且約能詮粗作法爾。復既細論不盡故過 問准何得知以字成名以名成句 答解深密經第五云。即於一切名聚集中 又百論第八云。然諸世間隨自心變。謂有眾字和合為名。復謂眾名和合為句。故知如是 後敘自釋者。本末合有十二門。於本四門又復加二。即後四門取無相.因緣。并前成六。七三性出體。即依遍計.依他.此及圓成實八依顯揚等四真實。并依辨中邊四真實。九依五相。即瑜伽等能詮相所詮相等。十依五法。即相.名等復四不同。一瑜伽。二辨中邊。三楞伽經。四攝大乘論。並如唯識第八明其所以。十一約瑜伽八十一云。經體有二。一能詮文。二所詮義。文義二中各有多法并為經體。十二約百法。若三科五法通三乘故。雜小不說。唯取大乘。又略即二。一總出體有四。真如.唯識.無相.因緣。別即有八。通體性故。別別法故。略舉大意。繁不細述。
三歸在者。復分為四。一歸藏。二歸分。三歸乘。並如法苑藏.分.乘章。四歸名者。初辨。後歸。辨有三。一辨六釋。亦如法苑總聊簡章得名懸隔辨然有解六釋中依士依主作四句辨云。有依士非依主。如取之蘊。以取是所非心王故。有依主非依士。如蘊之取。此不應爾。若依士依主二不相攝應有七釋。有解六釋勒為三例。一同體非別。持業.帶數。二別體非同相違.隣近。三亦同亦別。依主.有財。思之理有相濫。若所釋法通即不障。據六釋體即不必然。且如四斷斷者是勤心所。四者是數。即不相應。云何同體。又如相違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以二法別合一處說據體各異。如五識身相應地自是地。不是用彼意相應之五識為地。亦非以五即意地等。既言五識身相應地。此豈別體 要集云。三藏相傳約分為四。一用自非他。二用他非自。三自他俱用。四自他俱不用。持業唯初句。依主唯第三。有財唯第二。相違唯第四。隣近通二.三。帶數初及三。乃至帶數三句如四正斷即初句。四即正斷故。如四神足即第三句。四屬欲等非神足故。如說三藏法師亦是第三句。若但言三藏是第二句。三即是藏俱非人故。彼釋極廣。恐煩不具。然准此釋有相雜亂。六釋簡濫應可思之。二辨四名。謂教.理.行.果。然真帝三藏有五種名。一義。二相。三方便。四果。五極清淨。極清淨者是阿含淨故即是教。然義.相二大意不別。以所詮正有實道理名義清淨。遠離增減名相清淨。故今合之為所詮理總立四名 於中分二。初立名不同。後立名意 立名不同者。一依教有三名。一無義言。如四吠陀論。婆羅門誦之音聲有上中下甚自可愛。但尋聲求理都無義趣。故名無義言。如吠陀論云。我已飲甘露。成就不復死我已入火光。願諸天知識。謂鑽乳海以為甘露。飲之則得不死。誦此等言甚好音聲。而都無義故云無義。二邪妄言。如九十六種外道。亦說因果但明乖僻故名邪妄三如義言如佛法說因果道理。苦.集為世間因果。滅.道為出世因果。如名真實故名如義言 依理亦有三名者。一增益義。如外道說有漏之法為常樂我淨。故名增益義。二損減義。如斷見說斷邪見謗無善.惡因果等。名損減義。三順體義。如佛所說有說為有無說為無稱法體故名順體義 依行亦三名。一順世因。如依俗典事君盡忠文朋存信等。二邪僻因。謂諸外道妄計諸邪戒等。三處中因者。謂依佛教行處中行離苦.樂邊等 依果三名者。一諂誑果。如臣從君命以取叨榮等。二虛妄果者。謂諸外道妄計無想及有頂等。以為涅槃等。三出世果者。如佛所說三乘所得菩提涅槃 立名意者。為得四清淨故立此四名。為得教清淨故立如義言。言教無雜一切莫過如義而立不可破壞可得悟理。教詮不正易可破壞。不得悟理故立如義言為得理清淨故立順體義名。理有增減正智觀之理則不可入。順體而說正智觀之理則易入。故立順體義名為得行清淨故立處中因名。以處中行對彼順世及邪僻因彼俱可轉。此處中行則不可轉。以處中行內觀界.處等。望僻因行僻因可轉。觀蘊.界等則不可轉。以四諦因果所有觀行對觀蘊等。蘊等可轉。以二空行望四諦行。四諦可轉。二空之行則不可轉。以二空智既不可轉。證真之智亦不可轉。以不可轉。即此真智及後得智為正行體。能令所得果不可轉。即名方便清淨正行。正行有二能。一出惡入善。二出有為入無為。故此正行即處中因。為得果清淨故立出世果名。果清淨者是無餘涅槃。一切患累皆已盡故名果清淨。有漏有四失。即無常.苦.空.無我。無為有四德。即常.樂.我.淨。既離過失故名出世果。此意由依正教觀正理。起正行得聖果。若教有邪不顯正理。故依起行即皆顛倒。行既顛倒便獲惡果。故為得此四種清淨立此四名。又為依正教生聞惠。依正理起思惠。依正行得修惠。三惠既圓當得聖果。故攝論云。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故立四名 三依人法二。立其名目。於中有二。一立意。二差別。初立意者凡有兩義。一依善意二依惡意。若依善意即立恭敬名。若依惡意即立毀訾名。如呼為法師法主等是恭敬人名。呼為過人賤人此毀訾人名。若呼為正法勝法是恭敬法名。呼為邪法惡法是毀訾法名。如弊魔經等是毀人名。須達拏大子經等是恭敬人名。十八泥梨經等是毀訾法名。大般若經等是恭敬法名。於中復雙單名別。如佛藏經菩薩藏經等雙恭敬二。有雙毀訾人法如魔逆經等。有於人處亦毀亦敬。如未生怨王經。有於法處亦敬亦毀如辨中邊論。中是所敬。邊是所毀。有於人.法俱敬俱毀。如舊云部執異論。部執是恭敬名。異是毀訾名。部是眾義。名聖弟子為部。執是取義。皆取佛說三藏之中所說法義。然執名乃通能所。正以所執之法為執。能執之人是聖弟子。所執之法皆是佛法。今以部名目聖弟子眾。以執名目佛所說法。故部執是恭敬名。所恭敬者不過人之與法。部是人名。執是法名。分破是異義。人.法皆分破故名為異。聖弟子眾各相朋黨即是人異。取執之義又各不同。即是法異人相儻故。人起諍執法不同故。法相非斥故立異名。故異是毀訾名 然今此論是恭敬名。成立世尊聖教所說唯識教理故 或毀訾名。令依於智不依識故 或此識言雖是所厭。恭敬世尊。所起教理故名成唯識論 問何故於此人法二處立此等名 答依佛滅諍法故。滅諍有二。一滅外諍。二滅內諍。外諍即滅人諍。內諍即滅法諍。毀人滅人諍。毀法滅法諍。滅人諍令修六和敬。此彼同持戒。同見諦。同用財。戒.見.財三彼我不隔故和合無諍。身.語.意三各修慈悲。拔苦與樂以攝前人故和合不諍。二滅內諍者。所說法有二。黑說.大說。如次內.外對。大.小對。了.不了對。說惡.說善對。傳聞前人說黑說法及大說法。不得便信依。約三藏相應則應信受。若不與相應則應棄捨。若依此而執義。法則和無諍 問何故須滅二諍 答修悲智習成佛德。由佛有般若及以慈悲。以般若故攝正法令和。以慈悲故攝生令和。諸造論釋亦依學佛般若.慈悲。攝法攝生故。又有多解如部執疏廣解 二辨差別者。諸經論中亦有依法依喻為名。或單或雙。諸經之中有依處時事法立名並在法攝。依法喻者。為利鈍根故。為顯法明淨故。亦為讚毀故。依三寶立亦人.法收。上無不盡廣說此人.法差別攝彼諸名。并舉教顯並如法華義決。上辨名訖 第二歸名者。復分為四。一總解釋成唯識論。二別辨能所成號。三明立名之意。四通釋情疑 初總解釋如樞要辨釋能所成樞要十解。今又加之。言唯識者。從麁至細總有五重。如唯識章辨。即以所詮既有五重。能詮之教亦有五別。或以世親五理成佛五教。或以五教成彼五理。或以五教成五教。或以五理成五理。或以五理成佛五理教。或以五教成佛五教理。或以五教理成佛五教。或以五理教成佛五理。或以五教理成佛五教理。且以世親望佛所說。為四十五釋。又護法等釋雙望彼二亦成四十五。合九十釋。復以天親.護法等教成境.行.果三。以理成三復有六釋。足前樞要。有一百六釋。復以教.理等綺互單雙乃更有多。思准可悉 明立意者。樞要廣說 四通釋情疑者。樞要云。問准下正宗或分為二。一因二果。已下文是。雖次下云上立成唯識名之意。即問此立意故為釋疑 又問何故經說唯心。論言唯識 答一云心.意.識了體一名殊。各舉一名亦無妨也。二云心積集法勝。識即了別境強。如瑜伽論五十一云。據勝道理建立心.意.識差別。即心謂第八識。雜染.還滅之根本故。經據初名論依後義。三云心.意通果。識。但在因。經依通稱論約局名。四者論從所厭為名。經依體義為目。
四科釋本文者。有三。一辨年.主如疏所明。二明支分者。謂諸菩薩所造論意。非但為弘佛經。亦為廣顯瑜伽中義。詮教不同略有十支。支謂支分。並是瑜伽所有支分。言十支者。一百法論(名略陳名數論)。二五蘊論(名粗釋體義論又名依名釋義論)。此上二論天親菩薩之所作也。三顯楊論名總苞眾義論。此論無著菩薩造。四攝大乘(名廣苞大義論)。此論本無著菩薩造。釋論天親及無性等造。五雜集論(名分別名數論。亦名廣陳體義論)。此論本是無著等造。今盛行者唯覺師子釋。安惠菩薩糅。六辨中邊論(名離僻彰中論)。此論本頌是慈氏菩薩造。釋論天親菩薩造。七二十唯識論(名摧破邪山論)。八三十唯識論(名高建法幢論)。此之二論本頌並天親造。三十唯識釋是護法菩薩等造。二十唯識天親菩薩釋。九大莊嚴論(名莊嚴體義論)。此論本頌慈氏菩薩造。釋天親菩薩造。十分別瑜伽論(名攝散歸觀論)。此是慈氏菩薩之所造也。今又助解。或十支中除攝大乘。彼論別釋阿毘達摩經。非瑜伽論支分之義。應加正理門論。以論緣起中云案達羅國王請陳那菩薩證無學果。菩薩撫之欲遂王請文殊師利於虛空中彈指警曰。何捨大心而期小果。可制因明以弘慈氏所造瑜伽論。菩薩敬受指誨奉以周旋。遂造正理門論。故應取此以為一支。集量.因明皆此支攝。正理門論。名建正摧邪論。或可。舊釋為正。雖釋阿毘達摩。瑜伽亦是廣釋諸經。唯識即是華嚴等說既是彼支。故取攝論亦復無妨。若爾因明何支所攝。答義門少故略不名支。故此唯識即十支中之一支也 三正科解如疏具辨 西明云。然諸釋中所宗各異。護法.難陀等多述宗旨會釋違文。火辨.親勝正釋本頌以標論意。安惠菩薩建立比量斥他宗失。由斯諸本別行攝義皆不周悉者 今意未詳。撿論上下未見安惠偏多破斥。准本疏釋廣頌上兩句破我法已下云多護法文。親承三藏執筆綴文糅唯識人。傳定不謬。餘非執筆。縱時諮問多意定之。所有判文論大綱紀非可為定。合譯意者如樞要說。
初頌稽首二字。辨能歸敬相。廣如法苑。且釋名者。有解云。稽者古文為?今別為稽。白虎通曰。?者至也。首者頭也。言下拜上頭至地也。又鄭玄云。稽者稽也。以頭至地稽少時也。
出體之中。法苑敬禮即以三業為體 西明以慚.愧為體 要集云。今取前解三業為正 有云。依教十法為體。一思。二慚。三敬。四愛。五信。六無慢。七捨。八色蘊。九識蘊。十智今謂不爾。若言十法敬.愛.不慢百法是何。所餘非理如要集辨煩不具錄。要集云。言稽首者顯勝身業。然由於德.有德等境發勝解俱決定思已即起淨信。思此起慚崇重賢善。因斯能發清淨身.語。是故此中意通三業慚為敬體。信等諸法是敬之因。身.語二業是敬之果。意通因果。法苑所說三業及愧以為敬體理亦難成。三業體思。思即造作。敬相微隱。故大婆沙三十四云。敬慚為體。崇重賢善是敬相故者 今詳。此釋理未必然。且自不定。先敘法苑思為體性。有釋以慚。自斷取前三業為正。今復取慚為能敬體從何為正 復不可說前後義別。同解稽首敬禮義故 又若以慚為自正義者。理必不然。何者若發勝解俱決定思已即起淨信。理且不然。思非信因。第六卷云忍謂信因樂欲為果 不言信俱思為因起信。若遍行故。應說作意。不應說思 又云由此起慚崇重賢善。因斯能發清淨身.語。是故此中意通三業慚為敬體者 此亦不爾。為取三業為歸敬體。為但取慚 若但取慚。何須說云意通三業慚為敬體。慚性非是三業體故 若通三業即不唯慚。何故復云信等諸法是敬之因。身.語敬果。意通因果。即三業但是敬之因果。非自體故 若唯說慚為敬體者。理亦不然。此唯明敬可但是慚。既云敬禮。明是三業。三業致禮由敬慚因。無處說慚亦為業體。又不說慚是發業故。又攝大乘論云。故我至誠身.語.思頻修無倒歸命禮。又瞿波論師云。三業禮者欲顯大師有天眼故以身業禮等。律中云在明處近已身業禮等。故但是思不可說慚。為因可爾。如以貪等而為加行方起三業。雖復論云斷命名嗔等。終不說貪等以為業體。雖說於慚敬德.有德。論歸敬體即是三業。此理決定勿更別解。又法苑中但說三業。無文說愧以為敬體。波錯看文應更審讀 前約剋性出稽首體但說是思。若義說者。凡論歸敬有其二種。謂顯相及不顯相。若就顯相所謂身.語二業。由身敬禮定發殷重令他見故。俱舍據此偏言身業。雖身不禮但發語宣揚。由名.句等表詮內心令他聽故。無垢稱頌中說是偏取語業 若依不顯相唯取意業。內發殷誠雖極是重他人不了。諸論不說。此論具以三業歸敬。通顯.不顯二種盡故 若就別者三業有異。若其身業實即慚等相應動發勝思。通假即兼表色。語業亦用慚等相應動發勝思。假亦通聲 若薩婆多有實善.惡色。即依報色有業色生。即長.短色以此為體。復眾賢師別有長等極微。正量部師別有動色。譬喻論師別有動色非顯非形。竝如下說 今大乘中若在佛果身.語色聲可許是善非歸依體。若就因中即是無記。約表心邊假通善.惡。故身.語業假.實為體 於意業中有二。一就業。二約勤治。就業有二。謂自性.助伴。言自性者。唯取遍行數中緣三寶為境慚等相應思為體。思有三種。謂審慮.決定.動發。論文雖說前二思唯在意地。後一思是身.語二業。今據道理意亦得有動發勝思。云作動意故發無貪等故。若約助伴即此思俱四遍行。五別境。散地善十。定加輕安。心王.尋.伺二十三法 次約對治復有二種。謂自性.相應。自性唯取緣於三寶能治輕慢慚.愧為體。此有二義。一體勝。二義順 言體勝者。顯揚論云。慚者謂依自增上法增上羞恥過惡為體。愧者顯揚云。謂依世間增上羞恥過惡為體。唯識.對法文引可知 第二義順者。俱舍云無慚.無愧差別云何。答無慚.無愧乃至云。於諸功德及有德者。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准能治此故正是慚。由斯理順故約對治說歸敬體即慚.愧也。剋實即非。若直取慚慚五識俱。豈五相應亦是歸敬。說慚行相崇重賢善。五識不能別緣三寶。若云不取行相何別。故正三業為歸敬體。不得約思雖遍五識。業非五思何妨慚通敬唯在意。何者論辨業體自簡擇訖。無處辨歸敬說慚為體者。助伴准前。
第二五法出體者。於中有二。依瑜伽論云。五法者謂相.名.分別.正智.如如。若有漏敬者以名.相.分別三法為體。身.語二業假即相收。名依聲立。雖非名等。雖復非是語業。以假從實聲由名表故得通名。若取無表即思種上假無表是。若就實業體即分別。若無漏者正智為體。若色若心俱名智故 第二五法即心.心所.色.不相應.無為。准法可知。蘊.處.及界.三性.百法皆可准知 問答分別。問出體中長等依於色是假。假身業名等依聲假。名等為語業 答長等表於心。故得名身業。名等詮所轉。不得名語業 二問五逆業中破和合僧。即是妄語重。三罰業中意業重。五僻見中邪見重。曾無處說身業為重。何故此說偏舉身業 答邪見斷善勝。破僧損處大。意殺嫌恨深。所以各偏舉。此中身業且據世間從事制戒。細犯多發身業為重。所以偏舉 又解身業是總。餘二是別。舉總攝別。並在其中 三問二乘歸依得通無漏以不 答一解許得。以自在者在定之中得起五識。何故無漏不得歸依。一云不得。三乘真智總不歸依。二乘後智多緣帝理。無別功能不能起發身.語等業。無勝用故。此解為正 四問意通三界理顯不疑。身.語歸依通何界地 答身.語二業通欲.色界。若准九地語業唯初禪。身業通五地。二定已上雖起語業及以身業。若起語業借下尋.伺。故隨尋.伺是初定繫。又是無記。上地不造下地業故。設無漏者亦屬下故。或不繫故。身業通四定。以出入息非是遍行上得起身 又解。通上。若上不得作下地善業。四靜慮王俱受別脫。豈許無記心得戒耶。既許善心方始得戒。故於上地得有語業。多由尋.伺未必一切皆尋.伺起。又復尋.伺非語遍行。如出入息四定。雖無得有身業。以有思故。語業應同此。引證如下第七論記 要集云。俱舍.正理皆說。愛敬以法為緣雖通三界。此中唯緣補特伽羅故唯欲.色。若依大乘。中陰經說佛入中陰。無色有情欝頭藍等亦入中陰禮拜聽法。故知雖緣有情亦通無色。問已入中陰非無色攝。如何說云彼有敬耶。解云經意難尋。今且一解。無生中間所有諸蘊名為中陰。此意不說中有名中陰。以在生死中間名為中陰。如說世間以在世間故。此釋不爾。若以生死中間名為中陰。何須云欝頭藍子入先在彼故。又云。依定果色變現似身。依下地定發天眼.耳。借下地識見佛聞法者 此亦不爾。若依有部。眼不下於身。如何色界。眼依無色界身。無色界身非實身根。既無身根眼等何依。若依大乘此亦不許。雜集第二十八界四句中云。有眼非眼界。謂最後蘊。有眼界非眼。謂在卵.胎.無色異生。有亦眼亦眼界。謂欲.色界現得眼等。有非眼非眼界。謂無色聖及無餘依。欝頭若凡成界非眼。如何現起。現起即眼。非唯是界。若是聖者眼及眼界二俱不成。復如何起。若云是化。如彼定果所變似身。所起眼.耳亦似眼.耳。何須起下 故正解者。佛既不滅現彼中陰。欝頭不死亦入中陰。故是化現非實中陰。
疏解六十二有情。在家等四。一謂在家。二出家。三苦行。四非苦行 習斷等十九者。一習斷者。二習誦者。三淨施人。四宿年。五中年。六少年。七軌範師。八親教師。九共住.及近住弟子。十賓客。十一營僧事者。十二貪利養供敬者。十三厭捨者。十四多聞者。十五大福智者。十六法隨法行者。十七持經者。十八持律者。十九持論者 異生等者。謂異生.見諦.有學.無學。餘者可知。故頌云。五.四.三.三.四。三.二.及三.七十九.四.四.一。故有情名諸。
造論緣起者。真諦三藏解云。凡有六義。一為令法義增長。二為有有情於所造論應得解脫。三為所迷失義令更明了。四為攝分散法義集在一處。五為分別甚深之義令淺易解。六為莊嚴言辭令義可愛。即疏所述作論六因 令增長者。眾生根欲性各不同。或樂多說。或樂少說。樂處中說。故造論者。適眾生意集諸法義。或多。或少。或復處中。適生所欲正法則得久住。此處雖滅彼處猶有。故使法義增長。即疏云欲令法義當廣流布 二為眾生於所造論而得悟者。或有眾生厭舊樂新。或樂此說不樂彼說。只是一理有悟.不悟。猶如一金作種種物賣令生樂。前是為法。此是為人。即疏云。為令有情隨入正法 三為所迷失義令更明了者。若說未了。令學者迷須更明說。或說有脫誤令學者不解。又須明說 又眾生有三種煩惱。一無明。二疑。三顛倒。由疑及倒故迷。由無明故不解。為除眾生此煩惱等令迷失義得明了故。故須造論。即疏云。令失沒義重得開顯 四為攝分散義集在一處者。佛法諸義不出三解脫門。攝分散義集在三解脫門中。以除眾生三種煩惱。一貪欲。二諸見。三無明。貪是修斷。見是見斷。無明通二。又是習氣 以無願門除貪。以空門除見。以無相門除無明。聲聞所以不得一切智。為不能斷無明習故。為斷無明轉鈍成利故。說無相解脫門除故。攝分散義所以造論。即疏云。為欲略攝廣散義故 五為分別深義令淺易解者。甚深有三。一所通達是境界。即如如理。以世智觀之不能通達故名甚深。分別令易解。二修行甚深。二邊之解易得。中道之行難生。偏見之心不能生得中道之解。故為辨說中道之解。為修行深所以造論 三微妙甚深。即無餘涅槃果。生死有可度義故非甚深。極果一得永不可度。於不得者則為甚深。分別開示令易得之故須造論。即疏云。為欲顯發甚深義故 六為莊嚴言詞令義可愛者。義由言顯。若不莊嚴言詞則義不可愛。義不可愛則眾生不能信受。猶如真金若不為鐶釧等則不足可愛。故須造論。即疏云。為欲巧妙文詞莊嚴法義令起愛樂生淨信故 又造論意。義雖有六不出兩種。一為攝持正法。二為成就眾生 為持攝正法者。六種緣起從後向前次第相生。名.句.文是法。所詮是義。以義顯行。以行顯果。法是言辭。若言辭有詮次。句.味.名合理。則義趣可觀。故造論意為嚴言辭令義可愛。言辭既合於理。義趣遂令可愛。則使深義易解。即從第六義生第五義。深義既顯現易解。則義有途徹。分散者便得集在一處。即從第五生第四義。義既不散所迷失者則更分明。即從第四生第三義。所迷失者既更明了。依於了義得入正位。入正位故解脫繫縛。即從第三生第二義。既解脫惑障。則能受能說。既能聽受。又能解說。義則弘多。即從第二生第一義 又為令眾生成就增上般若故須造論。成般若體有前三義。成般若事有後三義。故造論緣合有六義 成般若體有三義者。有三種煩惱障於般若。一無明。二疑。三慢 為令眾生生解脫除無明障。須令法義增長。故第一義成般若初分 雖已解法及義。但於四諦猶有疑惑。以疑惑故障四諦解不得成聖。須釋四諦令得正解除斷疑惑。疑惑既除成聖之時即得解脫。故第二義成般若中分 雖已成聖斷除疑惑。猶起我慢於六塵境而生愛著。起我所心於無我理猶有迷失義。須更分明說所迷失義。令進入修道除我慢等。故第三義成般若後分 般若事。事者業用有三種。一通真實義。二為他說。三安立真實義。此三即是八支聖道中正見.正思惟.正精進也 自能通達真實義即正見 又能為他解說之時必動尋.伺。故第二事即正思惟 他既得解欲令不退。故須安立真實之義。安立之時須作功力。故第三事即正精進 若義無途轍散而不集不可通達。故須攝分散義集在一處則能通達。故第四義成第一事 若為他說須分別深義令其易解。故第五義成第二事 若欲令他所解不退。須嚴言詞令義可愛便解心堅明。故第六義成第三事 又為成就眾生毘鉢舍那.奢摩他故須造論。前三義成毘鉢舍那。後三義成奢摩他 生死根本有二煩惱。一無明。二貪愛。如次障二。即見.修惑。入見破無明。在修破貪愛 毘鉢有三德。一速疾智。二決定智。三微細智 於一時中能達多法義為速疾智。猶如帝釋名為千眼非有千眼。以能一時見於千法故名千眼。疾智亦爾。故第一義為成疾智 於境不決定解則不生。須生決定解除疑惑心。故第二義成決定智 智雖決定若是麁解唯解麁境。不能通達甚深之義。又須生微細智達甚深境。若有迷失則智不微細。若所迷失明了則得微細智。故第三善為成第三智 若遂三惠分之。如次即聞.思.修惠。或唯就修.惠義分前.中.後 奢摩他亦有三位。一在定中。二出世。三不退。在定中離散亂。有漏定猶非勝。又令得無漏定出世間故。雖得出世定有退失者猶非勝。又令得無退定 若法義分散難得在定。故第四義攝分散法義集在一處成第一德 若深義隱昧則無漏定不生。深義顯了勝定得起。故第五義成第二德 言說是修定本。若言說合理信受師教憶持不忘。則所修定無退。故第六義成定第三德也 又為破為立故造論也。為破者破四種煩惱。一為破迷真.俗無明。亦名迷生滅處無明。二破九十六種外見。三破障解脫見。四破迷因果無明 為破迷真俗無明者。苦.集是俗。於此不了名迷俗無明。滅.道是真。於此不了名迷真無明。苦.集是生處。滅.道是滅處。故為令通達四諦理故破此無明。所以造論 二破九十六見者。是九十六種外道各有所報。為令眾生識於正理破此諸見 三為破障解脫見。即六十二見。由斷.常見生六十二見。此見正與解脫相違。為令眾生離斷.常見執。及破此諸見。
四為破迷因果無明者。十二緣生是因果。欲示生死依因得立無因不立。令離他作等見達生死因果。二為立者為立如方便不動。此有三義。一立如。二立方便。三令不動 如者真實理也。方便者達如智也。不動者若得此方便正見不可動也。
如首羅長者性甚慳貪。有人就其求乞無有得者。佛知根熟得道時至故往化之。佛為說布施法。聞大驚怖問世尊言。唯有此法更無餘法。佛答彼云。我唯以布施為法。如不殺生是施。即是他不怖。及令不盜即施他財。次第為其說十善法。其聞不損己財而成布施。生大歡喜讚歎如來。令人取兩麁衣施佛。佛福德感好不感麁。令人取麁只得好者。其意惜好自起取之出麁還復得好。擇之不得。乃以好者持用施佛。佛受之竟為說四諦。長者及眷屬皆得初果。取諸財寶悉以施佛。佛去後魔王欲壞其正見。作佛形像至長者所。長者見喜。魔為長者倒說四諦。又說苦為樂。長者思惟正見不轉。知非是佛語魔王言。汝定非佛。猶如鷄鳴作拘翅羅聲 此即是如.方便.不動。為安立如.方便令其不動故造論也。為破破繫縛方便。為立顯解脫方便。為令離縛得解脫故 又為令得十種智能故造論也 一斷背正法意智能。有向邪法斷。令不背正法向邪法也 二入正法智能。有捨心者雖不背正向邪。而處中住令入正法 三令成熟智能。已入正法令其善根成熟 四令得解脫智能。善根既熟又化之令得解脫也 五令得五明智能。所以令得五明智能。為破邪論制伏他故 六觀罪過智能。自觀三業有過無過。用法律約之為令得現樂。若無過失則現世得恭敬供養等 七正願智能。願勝好事為令未來一切所求皆具足故 八通達聲聞乘。九通達獨覺乘。十通達佛乘。此三智能。為稱眾生根性說法。眾生根性不同。隨其所宜以三乘法化之 復有論師說造論意凡為四事。一為斷眾生於四諦疑惑。二為令出惡道。三為向正法。四為斷下願。下願即是二乘願。此四次第相生之意思之可悉 又明得造論及不得造論人。凡有四種四人。第一四人者。一無智。二疑惑。三顛倒。四已度。
無智。即鈍根凡夫。於法及義悉皆不解故名無智 二疑惑者。是聰明凡夫。雖解法義。而於四諦理猶有疑惑未得入聖 三顛倒者。有初果人已通四諦但有顛倒。顛倒有三種。一時節。二相。三處所。時節者無常是時節。於無常時計有常故。二相者於無我中計有我故。三處者於不淨處及於苦處計為淨樂。初果雖除常.我二例。修惑未除。緣外塵境猶起後二故行非梵行。即猶計不淨為淨。無樂謂樂 四已度者即已度前三煩惱。是無學人。前三人初人是不肯知。第二人是迷路。第三人是僻路。此四人中唯第四人得造於論。若就事為語。凡夫菩薩亦是第四人。故得造論 又四種。一依言殊勝。但能誦文而不解義。譬如鸚鵡唯能誦語而不解意。不能得道最為下劣 二依他勝。附依善人則能行善。依惡人即唯行惡。譬如畫人隨畫師意。若畫為坐終日坐。若畫為立即恒常立。雖爾可化。以值善友可化入道猶勝初人 三依分別勝。有聞他說一往不解。得解方悟須為分別。如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是生必滅。寂滅為樂。如雖聞諸行無常未解所以。是生滅故釋彼無常。未來是生。過去是滅。現在是生滅。諸行既有三世故是無常。是生必滅者。更釋未來是無常之意。若未來唯生不滅則應是常 又釋云。待過去滅故名未來為生。是生必有滅故未來是無常。前三句是生死。第四句是涅槃。作此分別第三人方解 四開智勝者。智惠自能開通見理不待分別。如舍利弗聞阿悅耆說半偈義。於半偈中解千種義即得聖道。此等即是開智勝也。譬如毒蛇傷身如髮以毒勢力須臾遍身。此人又勝。此第四人正得造論。餘三人不應。舍利.目連.迦葉等類皆獨覺性。由見佛故方作聲聞。故在第四 第三有四種人者。一自惱。二惱他。三自他俱惱。四自他俱不惱。如常見外道為未來報。自苦其身坐臥荊棘等是自惱。如斷見外道不見未來果於現世中為自身安樂或奪他財食等。皆是惱他。常見外道行自苦行為自惱。殺牛.羊等縛不與食用祭天等是惱他。俱不惱者得理之人知慚愧故。知惱他得罪。自惱無福。為欲離罪生福俱不為惱。不惱他故。離斷見。不自惱故離常見。唯第四人可得造論 第四四種人者。一向下道人。即一闡提必入惡道。二向生死道。即出家外道起見戒取等故迴轉六道。三向自利者即是二乘。二乘之人乃識出離。但自怖苦疲極化他。速求解脫故言向自利。四向利他者即是菩薩。菩薩以兼濟為懷。恒欲利物故言向利他。唯第四人可得造論 四種第四人即是四德。若其一人具此四德方堪造論。一已度德。離一闡提。闡提貪生死。若已度三則識正道故離闡提。二自他俱不惱德。離外道執斷.常二見。以得理故。離斷常見故。不惱自他離外道見。三開智勝德。離聲聞乘。聲聞乘人依他得悟不能自達。大利根人於一切法中能通達無量義故離聲聞。四向利他德。離獨覺獨覺根雖利。而無濟物之懷大行之人常欲利物故離獨覺 又云。攝決定論又明無四失人則堪造論。一不顯自德。二無我慢。三於同行中有利他心。四於眾生有慈悲心 若無顯自德心則離闡提失。離闡提失得已度德。無我慢心則離外道失。離外道失得自他俱不惱德。若見同行無利他方便。為其說他利方便者。離聲聞行失。離聲聞行失得向開智德。若於眾生有拔苦與樂心。則離獨覺行失。離獨覺行失得利他德。既離四失。具足四德。即是菩薩志求佛果。佛果有四德。為求四德故行四德因。離一闡提行淨德因。離外道即行我德因。離聲聞即行樂德因。離獨覺即行常德因。既行四德因欲自利利他。心不為煩惱所染。常能亡懷益物。若是此人方堪造論 世親菩薩雖住地前。具前四德亦堪造論。又復世尊說唯識教名為作者。教之主故。世親等師釋佛所說唯識之理名為述者。依教起故。此經.論相對 若世親等造三十頌名為作者。護法等釋名為述者。此論.釋相對。今者此中但經.論相對。以護法等釋彼頌故恭敬二師。故說諸論諸義之前。須說兩師名也。恭敬作者即恭敬法。恭敬述者即恭敬義。法是句.味.名。義是句.味.名所顯之理。作者先說句.味.名言教在世。作者若已入涅槃。後人於此言教不能得解。述者更造論解之義意方顯。故恭敬作者應敬法。恭敬述者應敬義 又眾生根有利有鈍。鈍者有信根。利者有智根。有信根者識人不識法。有智根者識法不識人。信根麁而多。智根細而少。故信前智後。五根之內定.念.精進成就三惠。隨前信根隨後智根 言成三惠者。若心散亂則聽聞不入。必須歛心方生聞惠。即以定根成就聞惠。思惠思擇善之與惡簡惡取善。若不繫念則思惠不生。即以念根成就思惠。修惠正滅惡生善。若不勤加功力則惡法不滅。善法不生。即以進根成就修惠。言隨前後者。隨有信根此三成之。隨有智根三亦成之。信根識人不識法。其根既鈍不能思擇理之是非。若聞聖人及聰明人說。為信能說人故。即信此人所說之法。既依人取信故。名識人不識法。鈍根者既依人信法故。說論之前須先說作者及述者名。令恭敬兩師。恭敬兩師即恭敬法.義。智根識法不識人。其根既利尋文求理。自知理之是非。不依人取信故。名識法不識人。利根者既識法。則應謂此正法是聖人及聰明人說。故須為此人說作者及述者名。令恭敬兩師。既恭敬能說人。於所說法義彌生殷重。◎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一(本終)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一(末)
淄洲大雲寺苾芻惠沼述
◎論今造此論下有三段文。西明云。如次安惠.難陀.護法。本疏有等。要集云。二不同者所承有異。然彼有說皆有等言。意或不違 今謂。西明若云唯安惠等如次配者定是不當。十師俱釋本頌。豈餘七師不明本師造論意耶。本疏主是糅論文人。故定說是。既不言唯不違本疏。等言定是。何須言或。
言有迷謬者。疏有二解。初約人。後約法。人即據能迷說。起癡.邪見攝屬於人。約法者據無明不解名迷。邪見不正解名謬。據惑分二。然總是法。俱約能迷說。
西明云。問二空即是我法二無。如何說無為迷悟依。解云誰言說無為迷悟境。此說二空所顯理性是迷悟境 此未必爾。何者於空執有何非迷境。達此空無可非悟境。若非為境。違下第八云愚夫執有聖者達無。亦得說為凡聖智境。又下第十云。餘雖亦得作迷悟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說。非謂全非。今解。此據根本迷悟之境故說真如。由要證真方了俗故。加行緣空不斷惑故。故說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據實二空及二空性俱迷悟境。
問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本疏中解通約餘師。此初段文不唯安惠。故總相說。若據安惠樞要中有三解。第三云所知障中種.習為重。現行名輕。由二障種.習餘現行得生。若斷種.習現行永滅 要集云。執.障有現.種。如何習.種說名為執。現名餘障。稍乖此文 此意執.障俱有種.現。不應執種.習獨得執名。現行不名執但名餘障 今謂無過。不說現行不名為執。但是種.習重執之餘名為餘障。以其現行輕而易伏有不行時。若論種子不妨現在。若斷種子現行必無。故現行輕名為餘障。故由有種二障具生文極相符。何處乖反。
西明釋云。安惠煩惱執狹障寬。所知障體即與法執體無寬狹。今約別煩惱說故不相違 要集云。順文義者有釋為正。此意以煩惱障別頭貪等我執斷時彼亦隨斷故。云彼障隨斷故順文義 今謂不爾。前云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若但煩惱。何須云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即應云若證生空彼障隨斷。又所知障障.執相似。何須言二重。一障有重故 今又助釋。安惠有障非執者。如佛地論障所得果亦名為障。即所知障所起三業。并所得果。及見.相分。雖此所執亦名隨斷。如於遍計說斷之義。
又二障體。佛地論云。煩惱障體。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二所發業。三所得果 若此論下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以為體性 西明云。如此二論障體不同者。護法就正障說根本.等流以為障體。親光通據障及眷屬故障.業.果為障體性 若准此釋亦未盡理。護法初出障體且據勝說。非不取業及果。以不說唯故。又下明十障中說斷惡趣雜染愚。云應知愚品總說為愚。明知障品亦說為障。又此據自性斷故。但說根本及隨煩惱。佛地論等據三斷故。若所發業并所得果。故不相違。若根本.隨惑名自性斷。若所發業名相應斷。據不善業作如是說。若其善業亦緣縛斷。若所得果名離縛斷。由自性.相應斷顯有餘涅槃。由緣縛斷.及不生故顯無餘涅槃。
問言彼障隨斷者。要待執除。彼非執障隨彼說斷可不如是。若不如是便違論文。若說言爾即有二難。一問如二乘漸斷修道九品惑時。前八品道斷迷事惑。第九品道斷迷理惑。准此即是非執先除。是執後遣。如何可言由我法生彼障隨斷等。我執斷時惑方遣。可說末障依執生。執未斷時惑已除。此應不由於執起 第二問大乘菩薩第四地中方斷身.邊。至第五地方斷害伴。若害伴四地斷。諸障隨執生。害伴五地除。如何隨執斷 答云。若證二空彼障隨斷者。據依見道及究竟說。彼非見道等故不相違。
證真解脫者。聲聞.菩薩各別簡之。且簡聲聞者。具足三事乃名大般。今二乘人不能證彼真如理體。但能悟此真理體上離煩惱障染覆義邊名證解脫。以二乘人不能證悟法空真理。但能悟得生空一分。雖得生空又不知親證。但名解脫非真解脫。
簡菩薩者。十地菩薩雖能具證二空真理。變易生死猶未離故是真非解脫 又二乘得無餘之時身智永無故是解脫而非真。
菩薩證二理煩惱未盡是真非解脫 如來雙異故真解脫。
得大菩提者。二乘生空智是菩提非大。凡夫有漏智等雖通緣一切法。行相雖寬大非菩提。非正覺故。佛具二故名大菩提。
問有餘涅槃.無餘涅槃.體俱是擇滅。起金剛心斷煩惱時即證二理。何故乃言身智無時方顯無餘涅槃耶 又問無餘涅槃是所證理。今言二乘證得涅槃必須能證。身智既亡說誰證得 答初問云。據實此二涅槃。金剛心後解脫道時即已證得。然無餘顯要身智無。非是已前曾未證得 答第二問。談實得滅身知不無。可言二乘得無餘滅。由身.智在無餘不顯不言彼得。身.智無時無餘方顯。雖無身.智今於果談因。從因談說故不相違 問菩薩得無住處涅槃已不 答得。何以得知。攝論智殊勝中云。菩薩遠離如是處所。般若.大悲皆具足故。能正安住無住涅槃 又辨菩薩.聲聞智差別中云。謂無住涅槃為所住故 若爾亦云菩薩四畢竟差別者。謂住無餘依涅槃界無斷滅故 答此非成難。下論釋中又若諸菩薩得成佛時所證法身。窮生死際無斷盡故。無住處中真云菩薩住。不言成佛故。又雜集論.及大莊嚴第九解大悲云。是故得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
西明云。本業經說。金剛三昧名為等覺。此意既云等覺與如來等。如何得云佛果智勝解深密經第五說。由解脫身故。彼二乘與諸如來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說有差別 准此等文二皆非勝。如何總言二勝果耶。解云解脫實無差別。同斷煩惱所證得。而說勝者從能證智故不相違 此解不然。若從能證智者應名菩提。菩提斷俱名菩提。又此意說真解脫者。簡二乘人所得擇滅。不得障盡所顯真如真實涅槃。故涅槃經云。聲聞之人有苦有諦而無真實。勝鬘經云。言得涅槃者去涅槃界近 明知不得真實涅槃。今者說此真實涅槃名為解脫。故名勝果。又復解脫二乘。得或障解脫未斷習氣。故非勝果。大乘斷習并所知障。故名勝果。故入大乘論云。如來解脫勝於二乘。斷習氣故 法華經云。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解深密云解脫等者。據斷煩惱假解脫說。故不相違。然次論文別斷障得者。據勝顯說。前且總說。亦約離所知障故解脫勝 西明云。三藏解。等覺者。無間.解脫同斷一障。故言等覺。非謂解齊名之為等 今又助解。約所證理後更無障障所證理。故見分明。不同此前猶有微障見不了了不云等覺。此云等覺但約根本。非據後得。今此菩提意說。後得一切種智不同前故。名為勝果。
西明云。至千二百年清辨菩薩。依諸般若及龍樹宗。造般若燈論.掌珍論等。破無著等有相大乘。當時護法依深密等成立有宗破彼空義 今謂不爾。清辨三性總說為無。可得云空。護法三性非皆說有。何名有教。又若名有與初何殊。由此應說護法依彼瑜伽等論成非空有。依圓有故非空。遍計無故非有。如中邊頌等 西明仁王般若經疏中云。破瑜伽師全立有故。護法釋廣百論中明不空有。廣如彼辨 亦不應爾。豈可護法解過彌勒破瑜伽師。但彼論中云破瑜伽師者。破餘後人學瑜伽者。一向執有乖瑜伽故。名破瑜伽師。非破彌勒菩薩所說瑜伽。如理門論云破古因明師者破古餘師。非破彌勒.無著等師 又假敘清辨立識空量云。內識非有。宗。能所取中隨一攝故。因。猶如外境 又量云。真性有為空等如掌珍論。此如後辨 今謂。前量若以緣生內識為有法。因即有他隨一不成過。護法不許內緣生識能取外境故。若立實能取識。即有相符極成之過。故第二云若執唯識是實有者。亦是法執。既云執實有亦是法執。明無實能取識。今以能.所取因。立同外境無故是相符。既有此過。不得與論主作比量相違過。
論。或執諸識用別體。同西明云。有說八識為一。有說但執六識為一不說七.八。雖有二解取此為正。所以者何。世親釋云。唯除別有第八。故彼論云。非離意識別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故知別有第八自體。雖無正文。准理第七離意別有 要集三解。第三同此。亦判為正 今謂不爾。若無唯言可如所會。既說唯除別有第八。更許離六別有第七。乖論唯言 要集又會。如深密經文唯顯說第八與六。意中合說第六.七故。彼意唯信有第八識。本未信有第七末那。故世親述彼唯除第八不除第七 若爾那知世親不依楞伽所說第八與七如水起浪。執七為一。唯除第八。又復無性但言此中無別餘識。那知不依一類諸師。依楞伽經如水起浪。八識體一 此論但云諸識體同。諸言無簡 又無著攝論云。有一類師說一意識。彼彼依轉得彼彼名。如意思業名身.語業 依彼論文即云說一意識。明不許多 又云如意思業。只說意思分為三業。非別二思。若許餘識。喻不相似。不名一意。是故無性但總說言無別餘識。世親攝論唯除第八。更別師義。如古因明師立能所成。多少各別非皆相似故。古一意師亦應如是。非可違論說六為一將作正敘。
或執離心無別心所。本疏云。經部師云。唯三心所。又云。受.想.行信.思等心所 要集云。如何得知立三.四等 見不引文即云如何得知。如彼西明所引。何知本疏不見彼文。恐煩不引。徒設徵責。
疏言依大般若八囀聲中釋世間云是世間出故名世間者。以五蘊體即是世間。非是五蘊別從世間而出。以五蘊體是世間故。五蘊自現之時名世間出。如世說言聖人出故。准八囀聲即體聲也 造世間故者。以從蘊上起諸煩惱。煩惱生業造作當果名造世間。即業聲也。由世間者。以煩惱等是五蘊具。能造五蘊蘊從彼具故名由世間。即具聲也 為世間者。以為蘊體墮在世間故名世間。即為聲也 因世間故者。過去惑業體是世間。從彼招感因於彼故名因世間。即從聲也 屬世間故者。繫屬世間故。即屬聲也 依世間者。以剎那生滅後依於前而得起故名依世間。一切諸法皆七轉聲之所目故。第八呼聲以召彼故。更無別義故略不說。
又難有五。一為不了義得顯了故。如言此文有何義耶。二語相違故。如言何故世尊先說與今說異。三由道理相違故。如有顯示四種道理相違之義。四不決定故。於一種義於彼彼處種種異門說故。五者究竟非現見故。如言內我有何體性。而言常恒無有變易如是正住等。今此設難即第二三。
由假說我法。此之頌文科判。如疏及樞要說。釋此頌文雖有十師大類分三。謂安惠菩薩就依他中唯立一分。難陀.親勝等立於二分。陳那等師立於三分。護法准下雖立四分。然隨於古釋依三分 且安惠云。相.見無體。能所取故。故經云。有為無為名為有。我及我所說為無。此說有為及以無為二種為有更無餘法。佛能證知離虛妄故。以自證分緣真如時。更無見.相分。無能.所取故。緣自證時為後得智。無二取故亦無見.相。猶此相.見既是虛妄。即遍計收。依他之中唯自證分。既有二分皆是妄心。故三性心皆許有執。除佛已外並皆有執。何以得知。准多經論。第五地中斷於下乘般涅槃障。求涅槃者既是善心。若其無執何須說斷。八地已上除加行心。加行心善。既說言除。故知有執 又復世親造緣起論許三性心並無明俱。故並有執 問既除佛外皆悉有執。十地無漏心有執不 答有二解。一云有執。二十唯識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既云不知如佛境。明無漏心亦是有執 問既許無漏復名為善。何有無明 答簡餘重故。如有漏樂受亦名為苦。行苦攝故。如有漏善亦名不善。勝義不善故。故名為善及無漏者。亦簡重故 二云雖通三性無漏心無。故下第八云八識心.心所有漏所攝皆有執故。既簡無漏心故不說有 問豈無二分耶 答准下第九解真見道。敘異說中不立二分即安惠等。故無漏心不許有執。然二十唯識云不知如佛境者據有漏說。或非明了不得如佛。相傳二解 准此唯佛不有二分。故知我法不依佛說。無二分故。證不可言故。執習斷盡故。施設我法唯在於餘 除佛已外於計所執總無之上。別執為我及以實法。世尊除此虛妄執故。於總無上假施設為聖教我法。故經頌云如愚所分別。頌證餘妄執。為對遺愚夫所執實我法。頌證佛說意。世尊離執故。無相.見分故。故不依佛施設我法 若爾何故名如來等 答為對遣餘執實如來故施假號。如對法論說我之義 問佛無相.見誰能說耶 答准此應同無性等釋聞者識上聚集顯現佛實不說 然安惠釋。假我假法。世間愚夫。於自證分上妄生相.見。相.見本無。不了此空執有我法。我法別無 或執相.見別二。以為若我若法。故名別無 相.見總無為別我法作所依止。以此我法依相.見故。名別無依總無。而假立為世間我法。以無依無假立聖教所說我法。雖迷.悟異俱依於無 又此安惠以外似內以無似有。相.見體無似內心執有故。法准同。聖教我法以有似無 若護法釋具如疏辨。然疏判云。此上二解。第一解云。我.法二假乃屬於說。唯假言說以為我法。彼體都非者 此意釋云。世間我法說所執相以為我法。我法本無唯只言說聖教雖說所緣見.相蘊等諸法以為我法。蘊等實非若我若法。但唯有言故云乃屬於說 第二解云。以所說為若我若法者。此意解云。所執外我法無。世說我法者。隨自情執我法之解說為我法。無彼所執我法可說。以我法無依內情故。以無依有假。故但說情。聖教所設依識等上有我法義。義依於體。即義是別。識體是總。以別依總。故說別義以為我法名義依體。此既說義以為我法。故不在言。有彼體義為所說故 又護法釋。以內似外以有似無。向外似故。相.見是有似外我法我法是無。此意聖教所說相.見而體雖有。愚夫所執實相.見無。以執實有能緣所緣為見.相故。今護法意相.見緣生假名相.見分。從彼愚夫所執二分故。云以有似無。
論。及了別境識。要集敘。有說下一識字通三能變。有云。前云彼依識所變。三變通名。此云識者。唯屬第三了別能變。以心.意.識名體別故(要集但敘而不決斷)。今謂。釋非。所以者何前標我法依識所變。次辨能變識體一多本欲釋前。不擬別解心.意.識號。故下釋云此三皆名能變識故。又心.意.識了名之通故。隨增立名。餘處說別。此處據通識之名體不得云別。
法謂軌持。本疏釋云。軌為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捨自相。此意能有屈曲軌範表彰差別生物解者隨增名軌。不為屈曲表彰但直生解即名為持。持自性故。緣無為等生解之時通得名法。不是定說無及真如不能生解故名為持。今於總一法名分為軌持。不爾軌持二言何別。又以軌持疏有四對。不是如次配前軌持。但隨所應為其四對。准義配取。并樞要中聖教世間對 樞要解云。此中皆依增上義說。前四解通世間聖教。第五別配 若解此釋。西明引立無亦名軌。如因明論立我為無。亦得名軌。徒設劬勞 有解不得本疏主意救此義。云以我體無為疎所緣緣以無體故不能生解。親緣有體生解名軌。亦是徒施 有云。復引瑜伽論軌通有法.無法.有為.無為.若有.若無俱名論軌。亦應自息 要集復云。有說四對辨持.軌異。無為.無法唯持非軌。義即難尋。復引楞伽真智緣如。乃至云後得智緣遠從本質生解名論軌亦無有失者 此不異前何煩廣說 又引瑜伽五十二云。由二種緣諸識得生。乃至意.法。答由能軌持諸五識身所不行義故。佛世尊假說名法。五識不行通為.無為既欲證無及如名軌復引通語如無軌言。不解本釋徒為證據。應尋前解。經論無違。
釋我謂有情命者等具如樞要。十種生中。一生云何。謂胎.卵二生初託生時(謂初入胎)。等生云何(謂住胎卵內)趣生。謂從彼出(謂出胎卵)。
樞要我差別有十七。今又加之。大莊嚴論第十一云。見者.聞者.覺者.識者.食者.知者.說者.作者。此雖說八。見者.知者.作者與前說同。聞.覺.識.食.說者五別。前十七上更加此五有二十二。雖未見文准大般若等。既有使作.使受者等。加使聞者等成二十七。理亦不違。
聖教中我有凡聖別。且聖教中施設凡我。即三界.四生.四姓.四有等是 施設聖者我差別者。且辨聲聞廣有二十七賢聖。集總頌曰。信.見.身.惠.俱。向.果各有四。七返.家.并種。中.生.有.無上。退.思.護.住法。堪達.并不動 二十七賢聖(若方便有二。謂隨信行.隨法行。若果差別有二十七)。一信解(此是隨信行人脩行至果位。即鈍根之人)。二見至(此是隨法行人至果住亦是利根之人)。三身證(此是不還得滅定者)。四惠解脫(羅漢未得滅定者。唯斷煩惱障未離定障故。通利.鈍二人)。五俱解脫(得滅定羅漢定惠二障俱解脫故。亦通利.鈍二人)。四向四果者(此八俱通利.鈍二人)。此八前五為十三 十四七返有。謂初果極多七生人.天。然後得無學果。或亦不定 十五家家者。即預流果進斷修道三四品惑入一來向而經生者。或天上家至人中家。或於人家至天上家。於欲界中天.人二趣。決定往來極二.三返。得無學果故名家家。若不經生俱名一來向不名家家 十六一種子者。唯有一生之業名一種子。亦名一間。即一來果進斷欲界修所斷惑。至七.八品入不還向而經生者。或人或天唯受一生即般涅槃故。唯有一隙容此一生名為一間。若不經生但名不還向不名一種子 十七中般者。於欲界身得那含果。命終後生色界中有得般涅槃故名中般。以生結已盡起結未亡。以生結盡故不受生有。以起結未亡故但受中有 生結者。能潤生有之惑。此已盡故名生結已盡 起結者。能潤中有之惑 云何名起以於現身起此煩惱潤中有身故名起結 或令此中有起名為起結。此未盡故名起結未亡 此有三種。一上界中有纔起即得聖果而般涅槃。二中有起已為往生有纔起思惟聖果現起即般涅槃。三思已欲往生有。即得極果而般涅槃 十八生般者。生色界已便般涅槃故名生般 十九有行般者。生色界已數數起行。斷惑得般名有行般 二十無行般者。生色界已不數起行。由串習力能斷隨眼得般涅槃名無行般 二十一上流般者。從初禪生乃至非想名上流般。於中有二。若樂惠上流極至色究竟。由五品熏禪生五淨居得無學果而般涅槃。不生無色。若樂定上流即極至非想非非想不生五淨居。上至無色得無學果而般涅槃。此二俱定性二乘 二十二退法者。鈍根之中極下者遇緣即退名為退法。謂鈍根性。若遊散若不遊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必退失現法樂住。即是世間靜慮樂。非退聖法 二十三思法者。恐退失現法樂住。常思惟聖道故。若不思惟即失。思即不失 二十四護法者。作意護持。恐失現法樂住。若遊散.放逸不護即失。若不遊散不放逸護即不失。
二十五住不動者。若遊散若不遊散。若持刀若不持刀。皆不退失現法樂住。亦不能轉鈍根成利名住不動 言持刀者。謂有聖者厭患身故。自手持刀欲自害身故。不持刀者不為此事故 二十六必勝進者。若散不散皆不退失現法樂住。必能轉根至不動故名必勝進。亦名堪達。謂堪能轉根至不動故 二十七不動者。既成利根若散.不散終不退失現法樂住。畢竟不為煩惱所動故名不動 問云何名身證 答言身證者。薩婆多云。以得此定六識不行。唯有色根及命。於此身邊有得得此滅定故云身證 問何不依命根 答以非色非心不可還依非色非心。若大乘師不言身邊有別得得。但顯得滅定者得理更親。如身根取境。從喻為名名為身證 問如有部欲.色有身根。依此得滅名身證 答無色雖實無身根不入滅定無身證。大乘既別。無色亦得證有身證。
增生損生者。欲界修道煩惱分為九品。將此九品以潤七生。初上品惑以增盛故獨潤二生。斷此品時二生便減。上中.上下此之兩品共潤二生。斷此惑時二生永絕。通前二生減四生也。中上一品能潤一生。若減損此一品五生已退。下五品在名為家家。中中.中下共招一有。若斷此二下三品在名為一往來不名家家。下上一品唯感半生。斷此一品即名一間。以有下中.下下惑在故。下中.下下亦增半生故名一間。初果極有無越七生。餘不定者七中不說 已上據大生說。人天兩報合名一生。若論中有人.天別說乃有十四。一一生中皆有中有人天各七。若兼本有二八生。此上略舉未細尋文。如有誤處當可正之。上依隨轉。大乘無文。據大乘宗未必如彼分品潤生。何以故。瑜伽云全界一切煩惱皆能潤生 若如彼說上上品惑能受二生。預流果人餘惑誰遮不令共潤。但上品潤故應總潤。猶斷一品餘惑但能潤於五生。力勢漸微。餘者准此(當更撿文)。若大乘中或說五補特伽羅.七地.十三住.或四十二賢聖等。
法種種相謂蘊處界等。此說善巧諸論不問。依瑜伽論二七說有五善巧。加處非處.及緣起善巧。如般若心經或說為六。於此論中加緣起.諦.及無智.亦無得。即四善根中能.所取觀善巧。此約三乘 或無智得但約大乘作唯識觀 若瑜伽五十七說六。於前五上加根善巧 顯揚十四說七善巧。於此六上加諦善巧。故彼頌云。於諸蘊.界.處。及眾緣起法。處非處.根.諦。善巧事應知。若辨中邊有十善巧。頌云。蘊.處.界.緣起。處.非處.根.世。諦.乘.為.無為。是名十善巧。
論。此中識言亦攝心所。本疏意云。外問我法所依內能變相豈無心所。此意難言。心能變見相。依此上立我法。心所變相.見。何不依彼立我法。今答此難。此中識言亦攝心所。何以故。定相應故。心起之時非定有所。如貪.信等心起之時隨與一俱。非一切時恒貪.信並。故舉心王攝於心所。不舉心所攝於心王。西明云答外難。難色等依心變。攝本名唯識。心所非心變。心所非唯識。故今釋言。此中識言亦攝心所 此未必然。何者乘前為難。前云如是諸相若由假說依何得成。答云彼相皆依識所轉變。乘此即難。識轉變見.相。依之立我法。心所變見.相。何不依彼立。此下即答。此中識言亦攝心所。文勢相連 如西明釋終有此難應更須通。又未釋變義及以唯識。何有斯難 或可。外難。相.見識所變。依之立我法。心所非識變。應非立我法。故答。此中識言亦攝心所。定相應故 此亦不然。若前言依識立我法者。可言識攝所。言所變非變為難不齊。故本疏解正 要集云。二疏意同 讀不審細 要集又云。言定相應故下釋所以。謂彼心所雖非識變。而定相應亦得識名。又問云。色等心所變攝相明唯識。心所定相應。攝所辨唯識 解云非倒。色等唯一分。隨彼能變說唯識。心所具三分。不隨彼識名唯識。謂彼心所見等三分具足成故。受等各各自成唯識 此釋不然。以具三分故名為識。心所具足三得識名者。何故但云識有八種。又違下第七不離識故釋於唯識。
論。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問相.見二分為同種生。為別種起 答有三師不同。一師云。見相同種生起名唯識。若別種起既與識殊何名唯識。此有二類。一三法同種生。謂本質.影像.及見分三。二兩法同種生。謂相.見分 三法同種者。且眼識起時緣於色境熏成種子。種子有三功能。一能生本質。二生自相分。三生自見分。兩法同種者。但自相.見。不生本質(謂緣過未.龜毛.旡等)。或雖有質。質本有生。不能熏故 問前三法同種生者。有二過失。一第八相例失。眼識親緣色相.見同種生。本識親緣色亦應同種起 答眼識自能熏相.見同種起。第八不能熏見.相各別起 問若爾眼不緣八見。八見.相別起。六既通能同。八見.相同種 答第八見.相亦同一種 若爾二諸法雜亂失。如第六識一剎那中緣十八界。質與見.相既同種生。故十八種成雜亂失 亦有三界雜亂過失 若依第二不生本質本質唯舊。亦有二失。一違教失。若前轉識不熏成彼第八本識種。違阿毘達磨經云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因性。亦常為果性 二者界雜亂失。又若見分與相同種。如在下地起上天眼。既許本識緣彼二根以為相分。即欲界本識與彼二根同一種生。上界眼根與下界識同一種過 若言第八不能熏故相見別種。一前言不簡。二違理失。八俱有相何有不同 第二師云。見.相別種 若爾亦有三過。一假法種生失。如緣極微極微無體。但假想惠折為極微。唯識下云非謂極微有實自體。又瑜伽五十四云。建立極微非由有體。是故極微無生無滅。若此相分別熏成種後生現行。極微有體亦有生滅。緣不相應過亦同此二違聖教失。顯揚十八云。謂諸極微但假想立。自體實無 瑜伽五十四非由有體。若別種生即成有體。故違聖教 三假法能熏失。既假想惠安立極微。相分是假許能熏種。即違第二假法如無非因緣故 第三師云。見.相二分隨其所應種或同.異。如緣龜毛.菟角等。相與見同種。以無自體相分復假。不別熏種。但隨見力帶同熏種。如緣五根有為實體。相與見分即別種生。以十八界定異因故不相雜亂 然相與質。一云同種。一云別種。雖有二義相.質種別理亦應好。以親.疎緣種各別故 如緣第八相.質同種。即許一種生慮.非慮 亦有二身根等俱失。以相與質既同種生。何不二身根等 若六緣時相分是假。即有一種生假實失 此言假者非如瓶等。以能熏故。但無根用不發識故名之為假。由此相.質或說同.別。然於此義應設劬勞 又解若相與質同種生者。如眼等根第八所變是因緣故實有根用。若起相分因第六生。雖與本質同一種生。以第六見為緣起故。分別變攝故無實用。非無體假故無假實同一種失。
然同別種 復有種別性與見同 或復性同而繫.種別 或復相分性隨見質判性不定 或雖有質。相.見同生不生本質。由此不定故。三藏法師以為一頌顯此差別云。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釋此頌文如樞要說。以義稍難故更廣之 先定性境後顯不隨 何名性境。從實種生。有實體用。能緣之心得彼自相名為性境 如身在欲界第八所變五塵之境。以實種生復因緣變。名為性境。眼等五識及俱第六。現量緣時得境自相。即此相分亦是性境。相從質故。餘法准知 如此相分有四不隨。一不隨能緣同善.染性。二不從能緣同一界繫。三不隨能緣同一種生。四不隨能緣是異熟等 於中雖有與能緣心同界.同姓是境自性。不由能緣心力是此性.界地等。名性境不隨心。且如五識通三性。相.質俱無記。不從於五亦通三性。餘准知之。雖五識身無記性者。緣五塵境其性雖同。而相.見分各守自性。不是隨彼能緣心故方成無記性。餘皆准知 若獨散意識緣自界五塵等。但是彼境自住自性非得自性。然性.種等亦同五緣。
釋第二句。謂能緣心但獨變相。無別本質第二。雖有本質。然彼相分不生本質。以彼本質是不生法等。此等相分。及第六識緣第八識相應五數所現相分。但與能緣同一種生故。名獨影唯從見。如獨意識緣彼空花.及無為等。皆與見分同一種起 或無為緣是第三句 或是第四 緣第八識相應五數。或第四句 緣空華等此等影像有四從見。一從見分同是善.染。二同一界。三同一種。四同異熟及非異熟。以不生本質但意識所變。此之相分由能緣心。故是此界性等。攝相從見故。名獨影唯從見 問如空花相分為色為心。若是色者何得同性。若是心者本意緣色。云何變心相分緣耶 答虛妄計者。是遍計色。汎爾緣者。雖非遍計是彼類故。亦彼所收。以彼同種故同識性 又遍計名是分別義。非唯執心。不爾攝法有不盡失 如似熱病壞眼等故非黃見黃。非黃見黃是第六識。非是眼識得自相故。此雖非是法執之心。亦得名為遍計起色。然所熏種隨本質收 問如後得智緣諸無為自共二相。及緣凡夫所緣空華菟角等相。是何法收 答緣無為等所有相分.法同分收。以體是假。法同分寬故。不同有漏非妄緣故 或緣空花等亦是遍計所起色攝。遍計之言是分別故。二解任取 問如身在上界以上天眼緣欲界色。此色相分為何類收 答一云。雖非獨影相亦從見。以彼定色不生於下。地繫別故。此從於見同一界繫非同一種 若爾云何緣自相境耶 答親杖本質名得自性 若爾後得緣無為等相.見應別 答雖得自性。元不生故 二云。性境不隨心。以杖自八所變之色為本質故。別成種故。性自無記不由心故。又既通果實是上界似下界故。以天眼通作用勝故。上得似下。不同緣上要引通果及定果相同彼方緣 又解所起相分而是業果。雖天眼通眼識所起非通果色。以緣欲界業果色故。但由通果心所變起是彼識緣。如業果眼所起眼識帶定通果色之相分。何妨通果心帶於業果色 前二解勝義難更思 問如有無漏更互相緣。及不相應相分何攝 答亦二解。一云法同分。二云遍計色。前釋為正 問既色中立遍計。心等中何無 答色聚非緣慮。遍計同彼立遍計。心法唯能緣。遍計非緣故不立。不相應法可許立之。言二十四且隨勝立。如諸心所隨勝立故。又隨其所應。亦屬彼能緣心 問上地散眼耳緣下地不。若不緣下。云何上得見下。若緣於下相分何收。答散不緣下。以極遠故。言上見下據通果故 又解散眼.耳識亦可緣下。如見下三災生異想等 杖自他質二解不定。繫從見分上地所收。有漏異界不隨增故 有說下繫。託下地相熏成下故。非漏自性故不隨增。然難思之。
解第三句。謂能緣心緣所緣境。有所杖質而不得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從能緣心。或從所緣境。種亦不定。或質同種。或見同種。或復別種。名帶質通情本。如第七緣第八。是攝相從見有覆性。從質無覆性 問影依於質起。從本名無覆。影依於質生。從質名異熟。答無覆是性類。影.本俱無覆。異熟據酬業。影像非異熟 問異熟據業引。影像非異熟。無覆是報體。影像非無覆 答性類是寬。本影像俱無覆。異熟性局。唯本不通影 問五識緣五境。相即不兩判。七杖第八生。相不兩性判 答五緣之境但境性。唯是性境不隨心。七緣之境。境通慮.非慮。具二義故隨兩判 問因五但緣色。唯是性境。境非兩判。互用通緣於六境。相分應通情.本判 答互用緣雖稱境相。既通多法即隨應。未互用但緣於自塵。故說五緣於性境。若獨頭意識緣境寬通亦第四句 有云。帶質通情本中。如現相分離質離見即法同分攝 問若爾同分應通實有 答計亦無過。如名色支唯種無記。不妨第七亦在名收 又解不爾。第七在名色據現假非支。同分不相應。唯假不通實。若以現相不能緣。非心非色法同分。一切相分不能緣。種子等應法同分。彼既不爾此云何然。故不可說離見.質判。定隨一故。非法同分。此釋為正。故判第七相離見.質法同分收。此非正說 今又助釋。言帶質通情本者。如有無漏互相緣相。如第七緣八。無漏相分從見是善無漏從質即是無記。餘准此知。故云帶質通情本。又設有質。相與見分或隨不定。為無為.漏無漏。准義思之。若依本釋。漏無漏等互相緣時。即第四句。
性種等隨應者。通釋前三句。謂前三句中。隨其所應判性.種等不可一例。有性.界隨心種不隨。有性.種隨心界不隨。有界.種隨心性不隨。有三俱隨。有俱不隨。且如第八緣天眼.耳。性隨種.界俱不隨 問五.六無記緣五塵境得自相時。性不隨心。云何第八性隨心耶 答八本餘末。又五.六識體通三性。八識因位唯無記故。如因七緣八。性同不同。通情.本故。界同種不同。如斯等類思之可悉 又七緣八以相從質是無覆。不得從八是異熟。故云隨應 又作四句分別。有性境不隨心亦獨影唯從見者。謂第六散意與五同緣。即於此時緣菟角等。及第八識心王。性境不隨心。心所獨影唯從見。相分是假無別種故 問如第六緣第八心所相不緣彼見。此所帶相為同別耶 答從能緣心同一種起 問緣彼見相。即許與六見分別種。此緣彼相云何同種 答以相分假從能緣起。與見同種 有性境不隨心亦帶質通情本。謂散意識與五同緣。即於此時并緣第八等 有性境不隨心亦獨影唯從見及通情本。謂散意識頓緣十八界。望與五識同緣五塵。名性境不隨心。緣七心界即通情本。望不相應等即唯從見 問後得緣如相是何攝 答或通情本。從質名無為。從見名有為。以許無為依識假立。或復約性隨境隨心。有漏緣如亦可准此。若約種辨。即唯從見 或第四句 無分別智緣真如時性境不隨。質善無為。智善有為。見獨成種。無相可熏。得性境故名不隨心 問初禪眼等識依彼上根緣彼地色相分是何 答有兩解。如前上地識緣下。一云上地繫。緣彼色故 應有隨增 不是隨增非漏性故 起染如何 若生上者已離下染故。若在下地緣上色等。眼.耳通果亦伏染故 俱生可伏見惑如何 設縱不伏起退定故 一云隨心下地繫故。以能熏心是下地故 如何緣上變下相分。又應不得彼自性故 由定通引任運緣上故得自性 二俱難。解 問既在下識云何上緣 答惑由他定通力引故 問梵天來下其事云何 解云。以下界色麁不為上依。自變為上地自身依之。即上地器依下地器為增上緣 問既來下界豈不緣下。如馬勝往上。許緣上故 答亦緣下 問既爾相分是何所收 答上界所攝。以欲界無通果色故。准薩婆多即欲界攝。有通果故 問下界緣彼上界身器。是何句收 答性境不隨心。由彼所引起定通果色為相分。屬彼本質性界及種皆不隨心 問第八可爾。既許眼等亦得緣上。相屬上地豈非有漏異界隨增 答色相不是漏自性故。或約業力異界不增。定通等引互增不障 又解但由上引第八通果。眼等杖之所起相分自是業果。屬於下界無隨增失。如通力變為魚米等。引第六識通果之色為第八質。或雖即杖他八為質。即業果色是欲界繫。第四卷云香.味.觸三而為段食。唯欲界繫故。二解任情。道理亦難。應可思擇 問下界第八緣定通色。同時心所相分是何 答隨能緣心所業果。同種同下界繫。不別體故 問獨頭散意緣過去境及於五根相分是何 答是隨其所應。准前義釋。
釋獨影唯從見中。西明云。緣極微空花等所有相分皆熏成種。問既從種起。云何極微等說之為假。解云。以不生質故說為假。據有種生相分成實 今難。若云不生本質即為假者。異熟心.心法等應假非實。以各不能熏成種故。若云彼猶緣慮等故是實非假。即不由成種生質不生名為假實。又五識異熟心緣五境相。一非緣慮。二不能熏應假非實。此既非假彼云何然。若以獨相分無質礙用名為假者。即法處中自在生色。論說無礙應假非實。若許爾者。八地已上自在所變金銀乳等應非實有。又復且如色等之中。若質若相有假有實而色聚攝。如無為緣相分何攝。若無為攝現有生滅。若言色法現緣無為云何名色。若云心法為難亦爾。若云同分。豈有同分從種生耶。又若極微別熏種起復有五失。三失如前一向別種說。第四不如理思失。五十四云。由五相知。名不如理思惟極微。謂於色聚中有諸極微自性而住。應知名初一不如理思。既從種生即自性而住。五違正理失。論云以假想慧於麁色相。漸次除折至不可折。假說極微。本無微質。但以假想立為極微。即熏成種有極微色。應實無我妄計遍空。相熏成種生遍空相名遍滿我。許即違教。有遍滿我。不許違理。俱心假想。何不成種 要集又云。雜集所說十八界種各各不同。必無意識不從二緣。緣無為影似無為故。於百法中無為所攝。他界緣.無漏緣。雖異地無繫而不離色等。緣一切無法。定必有所無不離色等。故與見相必不同體。強分別心得緣無等。所現相分具四緣義故是能熏。既得自熏何用見種。故依西明不依樞要。此等過失准前應知。恐煩不述 又云。然所變相能熏不熏總有三解。初二解非。要集自斷。第一解云。緣菟角等獨影從見。然異熟無記劣不能熏。勝者能熏。例圓鏡.成事。以觀察.平等杖因八.五緣他身土及佛說緣亦得成種。第二說緣無。一向影從見。如樞要解 第三解云。有質.無質.他界.有漏.無漏.無為.無法。所現相分除劣無記。餘一切法具四義者。皆是能熏。云此說勝。不違教故。理遍通故。前之二說有力不熏成過失故 今謂此判不應正理。若已相分除劣無記皆別熏種。如緣假法不相應等。既有相分能熏成種。種何法收。若不相應攝。即各有體非三分位。從種生故。若非此攝復在何收。成種義齊。非是彼法不應道理。又他界緣散非他引。相別成種是何界攝。若他界攝不應異地心熏成他界種。不應正理。若自界攝緣他根心成種何攝。若根心攝不應正理。何以故。生心應慮根起發識。若不能爾何名根心。若在餘攝亦多過故。又過如前恐煩且止。
西明云。此三分二分以釋變言。自有三說。一云初三分安惠等八師釋。除親勝.火辨。世親同時唯立二分。二云三分除安惠釋。變似二言是依他故。餘如上說。三云二分諸師共釋。唯除安惠。三分更除火辨.親勝。三藏意存後釋。此釋不爾。若以後釋為正。三分非安惠文。二分亦無安惠。豈許安惠不釋此頌。又准本疏。二分正是難陀等文。今云二分諸師同釋。唯除安惠。三分復除火辨.親勝者。豈可難陀亦立三分。根本疏主親承三藏翻糅論人。豈可不知妄為此斷。故取本疏科判為正。餘定妄傳。非三藏釋也。
論。如患夢等。西明釋云。對經部.薩婆多。薩婆多夢境雖實。而非父母執為父母。故得成喻。要集救斷此亦為正 今謂不爾。既云正理五十云。夢緣過去曾所緣法。而有夢中見菟角者。曾於異處見菟見角。今於夢中由心惛倒。謂於一處和合追憶。或大海中有此形獸。曾見聞故今夢追憶。婆沙三十七大同正理。既有父母夢見父母。何不許夢緣實父母。不得引智度論外云實有人頭餘實有角救。彼自破云雖實有人實有角。但人頭生角者妄。又外救云世界廣大。或有國人有角等。亦破云若餘國人有角可爾。但夢見此國所識人有角。則不可得破 何以故。大乘許夢緣虛妄故。作此破他。非他外人許緣妄法。今薩婆多自許緣實。何得以大乘義顯成彼宗亦許緣妄。破彼可爾。立彼不成。故如本疏除其有部但對經部。
論云。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至變似我法者。問六.七有分別。後識生時有我法。五.八無分別。後識生時無我法 答今約分別解。我法五.八可得無。由他染熏成。識生似我法 問執心有分別。由彼故有似我法。無執無分別。非一切時似我法 答地上菩薩獨作生觀。七法執行。故心起時恒有我法 問有漏位有執。漏位似我法。無漏位無執。起無似我法 答前依執說。分別熏習。後似二生。執為我法不依無漏。無漏之心雖有二現。不執我法。但隨假說 問執位分別有似二生。無漏不執應無相.見 答心二緣起。故有相.見。不由於執方見.相生。
論。境依內識唯世俗識是假境依亦勝義者。有四解。一云。有無對。遍計虛妄。唯世俗有。依他是緣生。境依亦勝義。二相見對。相分是假依見起。假境依識唯俗有。見分是實能起相。是假境依勝義有。第三勝劣對。世間世俗唯世俗有。後三形前亦勝義有。第四凡聖對。凡境唯世俗。聖境亦勝義。雖有四解。此中文意但依初對 問依凡聖緣。遍計亦應名勝義諦 答許亦無過。下第八云。亦可說為凡聖智境。既為聖緣亦名勝義。但不名有今。依有無諦攝故爾。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一(終末)
大正藏第 43 冊 No. 1832 成唯識論了義燈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二(本)
淄洲大雲寺沙門惠沼撰
敘數論等我中云汝所執我等。敘宗立量及出彼過如疏.樞要。然樞要中與第一量作有法差別相違因過。失解亦有有法自相相違因過。執我有法正所諍故。虛空非我故 量云。汝所執我。應非是我。許無初後故。如空 又解。雖對敵立諍我有無。猶無同喻。故方便顯我常.遍等。若許常.遍即離識有。准此即有有法自相相違之過。餘皆准思 第三量中樞要云。隨身之因隨一不成。於同喻空上不有即不共不定。常.遍之宗空為同喻。瓶為異喻。隨身造業等因。於同異喻二俱非有 要集云。此不共不定其相難解。共許虛空體遍.常故。不可難令以為異喻 彼由不識草瓶字。謂是草難字。即謂樞要難彼虛空還為異喻。即難樞要云不可將空為同喻。復難為異喻 又二喻不並。如何說言二俱無。故應云此是喻中能立不成。以此為定 此不曾思。不知字錯故枉劬勞 又云。或可。虛空同喻。餘色等法以為異喻。隨身作受因。異品有非有。故成相違 今謂不爾。若望數論。應云隨處受苦樂。不得言作業。他宗不許故。除我已外餘非受苦樂。若勝論師唯我造業及受苦樂。色等亦非。如何說是異有非有 又云。前樞要說有法差別。雖是一師。若依別師所說稍異。謂若法.有法言顯宗者。俱名自相。意許宗中相通餘法名法差別。唯在一法不通餘法者。名有法差別。且如護法對難陀等。意許欲成第八用第七識為俱有依。而不言顯第七為依。方便立云。阿賴耶識必有俱生別依。是識性故。猶如六識。此因是有法差別。差別量云。阿賴耶識應不受熏持種。以識性故。猶如第六。受熏持種唯在第八。故是有法差別 今謂不爾。且作有緣性量。是有法差別。為唯取作有有緣性為差別。為亦取非有有緣性為差別。若亦取非有有緣性為差別。非有有緣性不唯有法上。若唯取作有有緣性為差別。差別於誰。誰為相違 又作非有有緣性。亦非言顯。何非差別。若云取所差別唯在一法。如真他用。亦唯一法。應非法差別 又如數論立思是我。我是言顯。名為自相。受果我.不受果我。意中所許。此名有法差別。為法差別耶。若云法差別。相不通餘。若云有法差別。即現在法上。復不得云數論唯得立我為思。不得立思為我。無別所以。又理門云。觀彼所立立法.有法非德.有德 此意即許諸法自性及與差別。隨所立者名法.有法。非定自性恒名有法。諸法差別恒名為法。又六識喻亦違自相。非賴耶故。應是違二。不唯差別 又云。如大乘師對小乘師。意許欲立第七識故。而不言顯有第七識。方便立云。極成意識。必有俱生增上別依。極成六識隨一攝故。猶如五識。此因是法差別相違。相違量云。極成意識。不用第七為俱有別依。極成六識隨一攝故。如五識。不以第七為別依。通第八故。是法差別 若准因明為他用難。此亦不成。應云以非第七識為俱有別依。眼等五根非第七識故。若云不用第七識為俱有別依。但遮非表。無有別法與七相違。與誰為因。熟思方解。
破我中。云執我常.遍。量同虛空。應不隨身受苦樂等。此若共量。宗.因俱有隨一不成佛法不許有我常.遍。若佛法自比量。宗有自違。因有自隨一不成。亦有自所依不成。虛空無體。無俱不成。取虛空無為依如可爾。今是他量。就破他故。簡過如疏。
西明云。破勝論我中。云應無動轉自問云。彼宗許我亦無動轉。今成無轉豈不相符。解云。有二說。一云體用俱無動轉。二云用有動轉。是故前量有二義。一若依初說。論主將破先定他比量。謂汝宗我體及用應無動轉。體常.遍故。如虛空 今謂不然。彼計體用俱無動轉。何須量立。此乃徒施。以彼自許。只可但定於宗。無勞立量 二若依用動轉者。是釋論主述彼宗量顯彼自違。量云。汝執我用應無動轉。體常.遍故。如空 此亦不爾。以常.遍為因。應有兩俱不成。彼既許用動體不動。即許體常.遍用非常遍。准下論云用不離體用應常有。故知彼許用有動轉非常非遍。故常遍因於用非有。如何以體常.遍為因違彼計耶。若應如論立。應云汝之我用亦應常遍。不離體故。猶如於體。何得用彼常.遍為因。故應依本疏主所明。正此論云汝所執我應不隨身能造諸業。汝許無動轉故。如太虛空 以此文中有三比量。因有三故。一常.二遍.三無動轉。文言如何意是不義。上說應字。合在如何二字之上。文言便故在因上安。所以不次。不得本意餘浪釋之 亦如因明論文。云此中宗者。謂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性故。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後文軌法師輒改論文云差別為性。為之言作。言以差別為宗體性。若爾前標此中宗者。釋云差別為性即顯宗訖。何須更說是名為宗。文言煩重。元本論云差別性故有其二義。何以故。以差別故宗體。隨自下簡過。今言故者。意簡古師以有法及法俱名為宗。今簡古師義。以差別性故。互相乖反是其宗體。若言為性無簡古失 二云古師宗過有五。今陳那菩薩更加後四。以極成有法.及法俱極成。可為宗依。以差別性是宗體故。依彼有法及法上立是名為宗。方始結之。
又所執我為一為異。若言異者其體應相雜。要集敘量云。天授真我。與祠授我體應相雜。更相遍故。如祠授我 今謂。此說理亦稍難。彼許祠授我體相雜。天授應然。有相符過。不許相雜。喻闕所立。何成比量 西明云。因云更相遍故。無有過失。天授.祠授二人我。皆有與他更遍義故。如所作性因 集云。有說常遍為因。必望二法方名更遍者 此亦非理。違論文故 有解一我相似義說更遍 此亦非理。一體不可說更遍故。違道理故 集云。有釋為正。以天授等我即有與他我更相遍義。如所作因必望能作。雖不顯唯舌等緣。而所作因成 今謂不爾。何者若云天授等我。即有與他更相遍義。即有與他相雜。以不。若云相雜相符之過。若不相雜喻闕所立。喻即不成。本疏意云。祠授我常.遍。而體是一。故立量云。天授我與祠授我。是有法。應體成一。是法。以常.遍故。因如祠授我。祠授我一。復是常遍。喻具二立得成比量。此得論意。智者當信。餘皆不審 又如前量云。且如餘祠授等。於天授作諸業時亦應作業。我是一故。如天授等。餘人不解此之比量。謂將餘祠授等於天授作業時總為有法。便即難云。如何復取有法為喻。由不解意。意云。如餘祠授。是有法。於他天授作業之時亦作業。是法。標舉天授作業之時。祠授亦應作業。以我體一。若不言於天授作業時亦應作業。天授未作破僧等業。可令祠授等亦作破僧業。即同喻無所立。為簡此過。云於天授作業之時亦應作業。喻具二立。
問外人依同處不相離色作不定失。立量云。我所執我體定非是一。許更相遍故。如汝大乘同處不相離色。此有何過。答此量有二過。一有有法自相相違因過。我亦所諍。同處不相離色體非我故。此更相遍因。以同處色為同法故。即是唯於我異喻轉。更無遍是我同喻故。二有有法差別相違因過。有法之我。正是言顯。假我實我。即是意許。有法差別。以大乘宗同處不相離色。即是假我。復更相遍。喻具二立。更無實我。更遍同喻。故立量云。汝所執我。應是假我非實我。許更遍故。如同處不相離色 要集云。三藏有三說。一云同處不相離。瑜伽論隨經部轉門。非大乘正義。二云亦大乘正義。然識所變是假非實。皆不離心故得涉入。不同彼宗眼等實有不相涉入。三云七物別類同處不雜。我類無別同處應雜。三藏意存第二。集云。今尋初釋有他不定。依第二釋。雖識變假。七非成一故亦不定。依第三釋。外器類同一處不雜成一故亦不定。故今因云同類無增減更相遍故。無不定失。同類簡七物。無增減簡外器。外器有增減。我即不爾 或可。因云天授.祠授二我隨一攝更相遍故。亦無不定 今謂此釋不稱正理。添足論文。本疏云應言常遍。即難云有違論失。今加五字豈不為過 又云。或可。云二我隨一攝更相遍故 亦加論文。又二解中同喻皆闕所立法故。過如前顯。又有比量相違決定因過。應依本疏 問敘後三類所計我中。瑜伽六十四等總有四類。然但前二不攝第三 若爾何故彼論說云依我分別計為有者。皆攝在此四種計中。除此更無。如何不收 答彼據我執自性不越彼四。今據情解妄謂為我故敘破之。實是法執 問若爾如何下生空斷 答彼文總說非別別屬。文總意別。斯文大例。又樞要中更有一解。如彼不錄。
西明云。第一即蘊者。是殊徵伽外道。彼計諸蘊皆有蘊性。如內宗說一切諸法以如為性。彼計蘊性以為實我。即當大婆沙所說二十句薩迦耶見 今謂此解理稍難詳。二十句身見等執。即色等五蘊為我。彼執色性。云何言即二十句耶。今且解者。雖俱即蘊而執有別。一執色等即為其我。一執色性以為其我。性雖非即色然是蘊收。以蘊性故。或執蘊性非即蘊攝。如大乘如雖諸蘊性非是蘊攝。應是第二異蘊而住蘊中句收 或執蘊性。性者體。執此蘊體即是其我。以他不立有五蘊故。言五蘊者佛法談故。更撿婆沙。
西明又云。後三之中何故唯三而無亦即亦離。解云非即非離即是亦即非離。故不別說。其義如何。若表即離成第三句。若遮即離成第四句。謂即故非離。離故非即。故顯揚.婆沙等皆作是說。第三.四句由義有異而體無別。然此第三與第四句。或有同體。或有異體。隨所應知 今謂未必皆為四句。如說邊見但有斷常不立四句。思非思量等句皆然。何故此我獨嘖四句。又復計我據有體說。第三.四句既無別體。故無此計。
西明又云。三與四句展轉相攝。此論第三即彼前二。所以者何。以非即故當彼離蘊。以非離故當彼即蘊。故此論云許依蘊立。若不爾者。便違瑜伽一切計我不過四種 今謂不爾。若准此釋。但只第三一類計我。即攝瑜伽四種之計。何得說言或三.或四。又即前二。論何別說以為第三。設此煩辨有何所益。故應依取本疏.樞要說之為正。
要集云。有解瑜伽四計唯分別。此中第三俱生收。任運我執不計即.離。故下具說二見依蘊。不緣我生。若敘計破不通二執。不應通示二執緣蘊。集云。今謂瑜伽唯說分別。此論通二。此義可爾。此論第三如何得知唯是俱生而無分別。唯內非外。三藏傳說。犢子計我似犢子外道計。既爾如何不破外道分別唯彼小乘俱生。又彼犢子却談未得聖時計者。如何不計異生身中起分別見。由此第三通敘通破分別.俱生。於理為勝 今謂不爾。若唯分別可順論文。彼立五藏我在第五不可說藏。豈俱生見作是計耶。又不得言犢子部計却談昔計非據現計理亦不爾。宗輪論中現敘彼等同計我故。正量部等本非外道亦計我故。又俱舍二十九引經為難犢子部云。經說起我見墮惡見趣同諸外道。乃至廣說。彼部通云。此經非量。於我部中曾不誦故 若爾無學如何更起我執見耶 答如前解。或可。得言唯有學.凡作如是計。文無簡故。
破俱非我量中。疏云若破俱句他宗亦說我非俱句。犯相符過。又無同喻。此意他立非即離我。亦不得說為我非我俱句。以不可說故。如大乘說真如之體非亦有亦無俱句所攝等。今若破他云應不可說為我非我。故犯相符。又無同喻。如龜毛等雖不得說為我。得說為非我故非同喻。有為無為為喻亦爾。又若雙取我非我為法。有無為中隨舉一法亦得為喻。何須雙舉為無為耶 今助解云。彼意雖不得說為我非我。然許我在不可說藏。不可說藏中我不得說為我非我 今難。欲令既不可說為我非我。亦應不得說有不可為我非我聚我在聚義中。何以故。如有為無為。汝我不得說作有為無為。即不說有不可說有為無為。為不可說藏。汝我既不得說作我非我。如何即立有不可說我非我聚為不可說藏。故舉有無為以為同喻。又亦應雖不可說為我非我然許執為我。亦應不可說作為無為執作為無為。然疏意云。彼宗計我雖不說作我非我.常無常.為無為。然執為我。故云且以我非我為例。不說所餘。量云汝所執我應不可說是我者據本執說。雖不得說為我非我。然執作我。故今偏破。又量云汝所執我於我非我聚義亦應不可說等者。應立量云。汝我於我非我聚應不得說在彼中。以不可說故。因。如有為無為。此意云。不可說者。不是離言故不可說。但取於我上不可說作為無為.我非我之不可說以為因。如有為無為是喻。此意取我上不可說作為無為之義為喻。不取別為無為體以為同喻。此意總說。不得說在我非我聚義中。如不得說在為無為中。以不可說故。不取其體。不爾我是有法。更有何法名為我非我聚。故此量正。
西明.要集俱取樞要所非量為正。所非量者量云。汝所執我。不應說是我我非他我。許不可說故。如有為無為。以之為正 且西明云。汝所說我。應不可說是自我非他我。不可說有為無為故。猶如空華。如樞要非不取為正。又彼本計雖執有我。不得說為我非我。攝在不可說藏。若言說為自我非他。何名不可說。若云不可說作有為無為故在不可說。彼有為法亦不可說作無為及我。應在不可說藏 要集云。云自我非他我。但破一師一我非謂一切 若爾何者外道計我是他我者。數論受果我是自非他。勝論計作受我皆爾。說三藏量云自我非他我者是餘人立。三藏敘他非自正釋。論文既云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亦應不可說是我非我。此是舉喻。不取為因。若取為因。云何言亦應不可說為是我非我。言亦亦誰。故本疏正。
問大般若中亦說五藏。謂三世為三。有為為一名有為藏。無為為一亦名不可說藏。與此何別 答論有別准可知。
論云。又諸我見不緣實我等。要集云。廣百論立量云。我見決定不緣實我。男女等相所雜糅故。如緣身等起男等相所雜糅心。又我見不緣實我。有所緣故。如餘心等。又我見境非是實我。男等相心之所緣故。猶如身等。由此故知。一切我見皆無實我以為境界。唯緣虛妄身等為境。隨自妄想覺惠生故。如緣闇繩顛倒蛇解 承本釋云。又諸我見不緣實我者。此非作我解之我見。若約我見不緣。即相扶之失。今云不緣者。約緣我之見是其染惠。約此為見難令不緣故無相扶。
疏云其實亦有非無本質是俱生故。故此所言五取蘊等。皆起影像。言亦者。以相分亦本質。無有無相計為我者。故言起自心相。亦有非無本質者。故言緣五取蘊。
後修道中數數修習方能斷者。若約伏現於大乘中又悲.智兩增。又怖不怖煩惱有別。又第六識俱生我執。見非見斷總有五釋。如樞要辨。又約總別緣蘊生者。次第得果斷之差別亦作五釋 一若總若別皆非想第九品斷。若爾即有却斷下失 二云總者非想第九品斷別者地地九品斷。此過有二。若總却斷下失。若別後得不斷惑失 三者翻前第二釋亦同前過俱有二失 四云總別地地各各九品別斷。若爾即有後得不斷惑失 五云總別各於自地第九品斷。此釋為正。無前二失。修斷數不數准知說之 問次第聲聞其義何耶 答小乘諸部互說不同。且依大乘談小果者。謂有聲聞性通利.鈍。於見道前不伏修惑。唯伏見惑入見道時。頓斷三界見道煩惱得預流果。於見道中斷即離蘊所有我見。三心見道斷之。前後如樞要說。從此見道十六心。後在修道中。次第斷其三界九地八十一品修所斷惑。如其所應。得後三果名次第得。斷迷理事五釋如前。數斷數修亦准五說。
言細故難斷者。細有四義。一品類對。九品之中第九品攝。望餘迷事此同第九。若自類言亦有九品。二分別俱生對。此任運起故。三見修對。此唯修斷故。四上下道對。唯上道斷故名為細。數修斷中聲聞.緣覺二乘有殊 聲聞之中次第.超越復有二別。前約次第得果人說 若超越人復有三類。一唯超初果。二超初二果。三超中二果 且超初果者。謂有聲聞性是利根。先凡夫時欣求上生以苦.麁等六行世道。伏於欲界六識俱生迷事麁惑前之六品。乃於後時逢緣迴趣求聲聞果。修七方便以為加行入見道時。一剎那中見.修合斷得第二果。以彼六品先已伏故見道能斷。迷理之惑雖先不伏。伏彼伴類入見道時亦一時斷。道.斷數數准之可解 二超初二果得第三者。謂有聲聞性是利根。先凡夫時曾以六行。伏欲修惑九品迷事。乃至無所有所九品事惑。後入見道先已伏者。及以不伏。亦與見惑。合一時斷。修.斷數數准可知之 問前二類人何故不伏迷理之惑 答以彼不解修理觀故。迷理之惑不違事觀故不能伏 問何不能伏有頂地惑 答以彼細故無上可欣不為六行故不能伏。又彼惑細不障有學。故唯斷爾超初二果。前依正義傍說不正煩不能敘 有言相見道斷者不應正理。瑜伽但說世出世道斷迷事惑不除迷理。復不可說迷理真見除。迷事惑相見斷。亦不得說相見道後別起道斷。對法論說超前二果及次第人。皆第十六心建立聖果不別起道。又瑜伽五十七云。問未知欲知根誰所依處。答證得初.第二.第三沙門果之所依處。問已知根誰所依處。答乃至金剛喻定無學沙門果證之所依處 故第十六心得初三果 又五十七云。問幾根得預流果。答或一或八。幾得第二。或二或九得一來果。問幾根得不還果。答或十一或二。初果或一。謂未知當知根。或八加信等五.及意.捨根。此依決定次第人說。一來或二或九。依超越者如初果說。次第者即已知根。二隨一得。不定二得。故云或二九。信等七定。未知等二隨一不定。容九根得。非定九俱。猶不定故置此或言。已依初近分故但捨根 問幾根得不還果 答或十一或二。超越人如初果說。次第人依已知根。二隨一得故云或二。或十一者。於前九上。加其喜樂。隨應所依靜慮入見。初禪近分及第四定即是依捨。初二根本喜。第三即樂。三受隨一故云或十一。非三受俱 或可。三受隨一。加命根一。女.男隨一。故成十一。若加喜樂三受不俱何成十一。前解為正 有解八者除未知根加命。九者更加喜。十一加樂.憂 此釋不正。五十七初果文內云。憂根雖道所依非道攝故此中不取。不還果中又云憂根道理如前應知。故不取憂。依初根本次第亦入。依上三禪唯超果入 問幾根得阿羅漢果 答或一或十者。一謂已知根。十謂十一中除未知當知根。此說能得。非說已得。故除具知。餘廣破斥徒設煩辭 超中二果得第四者。謂有聲聞性是利根。先於凡時不伏修惑。於七方便但伏見惑入見道時。斷其三界見道惑盡得初果已更未斷修。由意樂力有堪能故。依初近分已未得根本。故總相三界六識修惑九地之中束為九品。如欲初品乃至有頂初品之惑合為一品。餘八准此。若第六識迷理細惑。地地之中雖各九品。今并第七識俱煩惱總為一品。與第九品迷事之惑同時頓斷成阿羅漢。道斷數數准亦可知 問既為九品斷欲六品修惑之時。何不得第二果。斷欲九品何不得第三 答欲六斷時并上二界各斷六品故。復不息求未出觀故不得第二。斷欲九品時。并有頂惑亦皆斷盡。即得第四故不取中二 問為唯初果人未進斷惑得超中二。為斷餘品亦能超耶 答准對法論引指端經。唯未斷餘能辨聖旨不說餘能。由得果已有勝堪能。若少進斷即非此類。無勝能故。
獨覺之人有二類別。一麟角喻。一三千界唯獨一出故。此是利根。先凡位時六行伏彼無所有已下惑。百劫練根入見道時。八地已下伏彼類故。與見惑同時斷。出見道已別起九無間.九解脫。斷非想地九品煩惱。成此麟角喻人。不滿百劫練。及從聲聞決釋位中未定生時。此等已去作辟支者皆為眾出。雖不待師而自悟道名獨覺人。許有多出故名部行。更有一解如第十記。通定.不定姓。若百劫練根得辟支者即唯定性。餘義准前。
問何以得知。身見有二見道斷一 答准四卷楞伽經第二云。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妄想。乃至云。及先二身見妄想斷故疑法不生。准此經文。既云及先二身見妄想斷故疑法不生。即分明說身見有二。初果唯斷妄想身見不斷俱生。不煩廣釋。
問頗有斷非想前六品惑已。然後方斷欲界後三耶 答有如超中二果人取第四果者。即其事也 又如斯陀含人住自果者。已斷欲界六品惑已方迴心取緣覺果者。不可漸斷所餘未斷取緣覺果。以緣覺果三十四心成菩提故。又與次第四果無別。設今得二果已。不更兼前合為三十四心。三十四心但據從凡即作者說。此第二果但於此後。起九無間.九解脫道斷所餘惑。即欲界中後三品惑。及無所有處已下煩惱以世道伏 起六無間.解脫。斷非想非非想等前六品已。方斷下欲先所伏者。不同見道。一品道故 或前諸地所伏之者。與非想地上上品惑一時頓斷。先已伏故。但前說超第四果人。是斷無色前六品已。方斷下地後諸品者。未見正文二說任取 問准小乘說。三十四心得成菩提。大乘云何 答准大乘說有五十四心。兩種十六心并九無間.九解脫道。成五十心。三心見道中唯有二心。但分惑障為上下斷。不斷智障故并真見二。無間一解脫一 或五十二。除三心見道中上下二心。以二乘人不作非安立觀故 問趣聲聞果見諦第十六心即建立果。何故趣緣覺而不立耶 答以不住道故。期心別故 問准大談小不見真見。以麁故但知相見。何故修道之中即見真無間.解脫 答彼自將作真無間.解脫。大乘談彼但見前加行 問大談小乘有真.相見道。何不說小有真.相修道 答見道之前加行廣故。長時學觀故。初入難故。以初得故。所以重觀有相見道。修道之中不作長時廣多行相。以其九地品別斷故。又曾得故。故不重觀。所以不說有相修道 問大乘如何 答既有後得無漏之智重觀前如。有亦無失。位不決定須更重觀故不別立 問初果即於相第十六方始建立果。後三云何於解脫立 答初得入見須重觀諦。第十六心事方究竟始得立果。修道後得不須重觀。於解脫道事得究竟故得立果 問如聲聞人得無學已迴趣緣覺。後練根時入何觀道斷何等障 答如極果人趣緣覺時。但起九無間.九解脫擬儀無間.解脫。非真無間等。但緣事觀。不入生空觀。以更無惑可斷可證。但行解心作無間.解脫道。數數思惟令彼極果信等五根漸漸明利。更不斷惑而即得果 二云。設入生空除其根障為無間等道。理亦無妨。令智明利無惑可斷故 問無學迴趣斷根障時。別得無為不 答得與不得俱有何失 二俱有過。若言得者云何言三乘同坐解脫床耶 答此義不同。同得解脫者同得惑不生解脫。不說無為亦同 若言不得者。云何雜集論云斷下劣受得二無為 答彼約永斷。唯在大乘非二乘者。以不斷故。但伏得定故。約煩惱滅已解脫不別。如第十卷疏解十障中明 問聲聞取自果轉成利根。為事.理觀耶 答但作事觀不作理觀。以其練根無惑可斷故。更不得果故。但為事觀不別得無為。若大乘菩薩練根。入法空觀斷所知障故。即與彼別 問法觀是細生觀麁。法觀必帶於生觀。生執是麁法執細。斷法之時生必斷 答設爾何失 若爾何故論第九。三心見道之中。第二內遣諸法假智。唯斷法執不斷生耶。耶 答據實斷法必能斷生。以彼加行期心別故。亦不違理 問以見望於修。即許見道之中法觀斷法不斷人。亦以修望於見。修道之中斷人不斷法 答思可知 難二障障見道。入見之時前後斷。二障障無學。金剛之位二心斷 答見道初智劣。二障前後斷。金剛道力強。二障俱時斷 問定障是所知障收。許二乘人生空觀斷。可不如是 答爾 問所知障細生空麁。即許生空斷細障。亦應生空是麁法空細。生空起時帶法空 有解不例。且生執望法執。法執是細。若以生執望所知障。所知障即麁。何以故。以迷理是細迷事是麁故。證生理斷我執時。兼能斷彼迷事定障。然法觀細。必帶生觀。生觀是麁。不帶法觀 此答意取迷理俱者。此釋不正。定障既與迷理煩惱俱起。亦隨煩惱俱迷於理耶。准第六云。貪嗔見.疑俱起之者。亦迷於理同一緣故。准知定障亦應同彼。俱起同迷是煩惱障攝。斷得擇滅。別起定障是下劣受。二乘伏而不斷。所知障攝故。故二乘人伏此定障。得二定時得非擇滅不得擇滅。故不可難生空是麁能斷細障。令生觀起帶於法空。
問分別我執麁故易斷。初見道時即能除滅。大乘既有三心見道。二乘有幾 答以義准之。大乘為斷二障各分二品。別總斷之即立三心。以第二心但斷下品分別法執。若二乘人但有二心。唯斷我執分二品故 問二障分上下。下品二心除。兩障分細麁。斷細亦分二 答初道力猶劣。下品二心除。後道有勝能。故合一心斷。
問前俱生執因七緣八不言取簡。間斷我見即言取蘊 答七唯緣第八。狹不須簡。第六通緣餘。故取言簡 問總緣蘊計。蘊通無漏。云何但云緣五取蘊 答約相分說云緣取蘊。
取者。准集論等。即四種取皆唯說貪。云取有四種。謂欲取.見取.或取我語取。執取諍根執取後有是取義故。乃至云。由貪著欲繫縛沈染為因。諸在家者以為諍根。由貪著諸見繫縛耽染為因。諸出家者以為諍根。故取緣此四貪名取。同唯識論愛增名取 唯識又云。雖取支中攝諸煩惱。而愛潤勝說是愛增。准此諸惑皆名為取。若准瑜伽八十九說。即通一切有漏之法皆名為取。故彼云。當知此中若所取.若能取.若所為取如是一切總說名取。問何所取。答欲.見.戒禁.我語是所取。何能取。四種欲貪是能取。何所為取。為得諸欲及為受用故等。准此諸文。若取唯愛據增上說。若據能取有及有具通餘煩惱。若相從者所取.能取.及所為取取境.取體.取因皆取。各據一義並不相違。諸說不同准此應會。今言取蘊。隨其所應取所生.生於取所取.能取.及所為取皆得名取蘊。
問何故法執通緣處.界。我但緣蘊 答法執通無為得緣界.處。我緣有為不得通界.處。又我執多一常。不緣於界.處。法執非一常。故通界處 又解依影略說。此解為正 辨中邊論說蘊.處.界。皆為破我。故知我執通緣三科。此緣蘊等據佛法談。外道不立蘊.處.界等。
初見道時即能除滅。有四解。一見修對。見在初。二真相對。真在初。三四道對。非勝進。四無間解脫對。在無間故言初見道。
言世間沙門.婆羅門等者。等取剎帝利等四姓。又等幢摩(此云不共死)補羯婆(典獄)旃荼羅(云嚴熾亦屠)篾戾車(云樂垢穢)達滑(婬女家沽酒家)羯恥羅(云斷獄官)。
論若無實我云何得有憶識等事。西明廣引大婆沙第十一有八論者釋憶所作 今謂不然。即前所敘兩三類計外道等問。何要別敘顯有差別可作是說。
敘自義中由熏習力後方憶者。異熟無記自不能熏後應不憶。答不要自熏後方能憶。何以故。以善惡心雖能熏種。不廢有不能憶。又佛圓鏡智豈由因中曾見能熏後智起憶。若要由熏佛不能憶。以在因中諸劣無漏一切有漏皆悉已捨不熏成種。於此已後用何能憶。故知不由自類熏已後方能憶。但說由熏。令彼增明後起現行即便能憶。此異熟心由善惡心熏令彼憶 問三性相間由善惡熏異熟能憶。多念異熟後如何憶 答設不能憶亦復何過。非一切心皆能憶故 或從本有種生能憶。又如樞要 西明法師如彼疏明 要集云。汎論憶事即有二種。一者能憶心。二所憶境。若能憶心唯第六識。與念相應故能憶之。故唯識二十論云。與念相應意識能憶。過去諸識所受之境雖滅無體。前念諸識領彼境界熏成種子不失等也。於所憶境即有二義。謂憶曾受境。或憶曾能受心。此心即由自證分力故今能憶等 今謂此釋未能盡理。何者有異熟心不能熏種。由誰為因後時能憶。又宿住智所緣之境非皆曾受。佛果八識皆能憶前。不唯第六故義不盡。
今釋。能憶有其二位。一佛。二餘。餘有自在未自在位。未自在位有二。一現。二種。現中有四。一自體分。二想勢力。三與念相應第六意識。四總聚心心所。據自後念能憶前心偏說自證。據其分限所憶差別偏說想力。約未自在但追過去。偏說念俱分別意識。盡理言之。第六相應諸心.心所此總能憶。 若種子者即上能熏。唯除異熟所熏成種為後憶因。或第六識與念想俱相應心所所熏成種。生現能憶 若得自在復有二位。謂定及散。定據有漏.無漏生空。唯第六識 若依法空通第七識。七隨六引與彼同緣憶亦無失 若在散位諸根既許皆得互用。故應五識亦緣過去。或雖互用但緣現在 若在佛果八識俱能。但由因熏。果無新種。故論但云由熏習力得有憶識。不說各各自熏能憶。
釋作業受果。大乘八識以辨有無。前六具二。第七俱無。無記故不作業。染污故非受果。第八受果是異熟異熟故。不能作業。無記性故。犢子.正量.本經.賢胄.密林山等五部。同說五識不能作業受果。第六並能。大眾部等。同說六識並能作業受果。薩婆多等五識受果而不作業。第六俱能(此釋傳聞未見正教)。
敘數論計中。問以觸為風大。風大成皮根。皮根得觸而不得風。若爾觸體是何 答以堅濕癢飢等而造風大。與風體別。如勝論等 問皮不得風。風何根得 答心平等根。不必皮得。
准上所說言數論者。本即應是劫比羅仙造。後諸門徒分成十八部。雨外道者即一部主。金七十論或雨眾中別人所造。何以故。准天親菩薩傳說云。佛滅後一千一百餘年有外道。頻闍訶婆娑。頻闍訶是山名。婆娑名住。以此外道住此山中因即為名。有一龍王名毘梨沙伽那。住此山下大池之中善僧佉論。此外道知欲就龍學。龍變其身作仙人狀住葉窟中。外道就學。成已求論欲決是非。到踰闍國聲王論鼓求覓論議。因金造論。欲至已期往住山所。以誦呪力召夜叉女。名曰稠林。從其乞願。令我死後變身為石永不毀壞。神女許之。在石窟中捨命之後身變為石。因何此願。其先龍王欲破滅此數論師義。從龍王乞持我身壞方使法滅。龍王心謂。身詎能久。因即許之。故今變身為石令久。是以數論法流至今。後陳那菩薩破斥其義作於比量書斯石上。流汗出聲不能救得。因此陳那所造因明。盛行四主聲振五天。蓋為於此。
有云劫此羅仙作金七十論。留身為石住餘甘林似其誤也。然傳云千一百年後此外道出造七十論。天親出時外道已滅。即說天親亦千年後出。此傳似誤。何以故。真諦三藏中邊疏序九百年出。外道亦九百年前。不爾如何得釋彼論 有云涅槃經云。上古有仙名闍提首那。彼仙造論名三彌叉。此云觀察。廣明二十五諦。准此觀察即是智惠。與數論名同。數是智惠故。即是本論。言闍提首那仙者。音訛異耳。即迦毘羅仙。
論。又三是別大等是總。下合破二十四諦有五段。如疏所科。一體相相例破。二變時如本破。三體隨相失破。四總別相例應非一三破。五各具三體破 第五段中初牒計。後破。破復有五。一總相應三破。二三事不殊破。三一德能成破。四體應非一破。五多種相違破。如次配疏次第科文。
論云既有三相寧見為一者。大乘自宗能所造色皆同一處。應體相別。云何見一。又如一境多生同變。亦應見異。云何見一 答不同彼。以非實故。自體虛疎。同業招故。故似於一。
問論云即應一根得一切境以三德成故者。佛法五根俱四大造淨色為體。何不一根得一切境 答各自種生四大疎造。不同於彼皆三德成。
敘勝論計中疏云以德顯地者。但為色.香.味.觸所依。以彼能依之德顯此地體。若闕少德即不名地。餘水.火等准此應知。
以其神我能為覺.樂.苦等九法和合因緣。既和合已能起智相名我。亦以彼和合等相顯此神我。意實義同 問覺等九德不和合因緣名意者。豈彼意實。不是彼意根。若是意根。心起依之。何得說言不和合因緣耶 解云意望九德疎故。非能為彼和合因緣故名不和合因緣。不是合彼九德不和。
眼所取一依名色者。一極微之色依地大等。即為眼取故名為色。所餘准此。以彼五根即是五大。極微之色依根類大。為眼取。之名一依名色。
一微量唯二微果上者。以彼父母二微合生子微之上有此微量。以為根取最細之色。不與父母合者。以非根境故。
合之與離。但取初合名合。初離名離。已後即非。
遠覺所待為彼性者。以能取心勢遠取之名彼。
和合句者。令彼地等與德和合。與彼我別。我但令彼覺.樂.苦等九德和合。
取。謂先合後離據上下論。行即約在地等。
問何不立眼等識耶。答即覺等是。餘外道計亦多准此。
諸門分別中。一多分別者。四多五一。以我及意依一人說名之為一。若約多人即多數故。空.時.方三一切共有。更無多體名之為一。
言香唯地有准因門說故唯無常者。是彼本論因果門中辨故。
重性通常無常。若爾如何唯現量耶。唯父母微是常非現故。答論無文解。義准云通現.比無妨 又香唯無常。如何通非現。答香雖無常不廢但在子上。故通非現。
敘計中言多實有者。今更助解。實句之中軍林等假如論說。破彼實有為同喻故。此等少假。餘多實故。
科文如疏 今助一科總分為二。初破實有。照彼實等非緣離識下。破現量得。依敘計中故作二科。
論。又彼所執地水火風應非有礙實句義攝身根所觸故等者。要集云。有說地水火風父母極微非現量得。子微已上是現量得。下破順世及勝論中云。極微聚集足成根境何用果為。故知爾也。有釋實等五句是現量境。和合非現。故下破云。彼許實等現量所得以理推徵尚非實有。況彼自許和合句義非現量得。而可實有。由此證知。父母極微亦現量得 有解云。今謂二微所生子微亦非現量得。十句論說。三微所生子方麁得合。下說麁色量德合。為故乃色根得 集曰。今謂有釋為正。謂彼宗中不云色根所取方是現量境。有現量境未必色根得。乃至云。有說引破順世中。多因極微合應非細足成根境。何用果為。由此證知。子微已上是色根境。父母非者此破色根境。未說現量。引非色根境證非現量得。於理太疎。
今詳此意。云有說疎未悟至理。何者彼十句論云。謂至實色等根等合時有了相生名為現量。既云根等合時有了相生名為現量。明知子微已上方與根合。故子微已上名為現量是彼宗計。引下破順世等救。云由果多分合故成麁。多因極微合應非細足成根境。意取多果合故成麁為色根境。故取此證子微已上是現量境。於何理疎。妄說為過。若以有釋為正。五句現得彼此極成。說父母微是我現境准何文說。十句論中但說覺德為現比故。又云根等合時有了相生名為現量。不說神我為現量體。復無文說父母極微我現量得。若據總相有釋不違。若委細論有說為好。
論。彼所執有至如實德等。疏及樞要俱云法自相相違因過。以彼本量云我宗有性。定離實句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等。此量不定。實為異喻許非無因於實轉故。更有餘過。思准可知。今且與作法自相相違云。汝有性。離實句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猶如實句 此量之中雖有他不定。德.業句等他許非無。因於彼轉非自.共許。故非不定 又就破他於他不定亦可為過。故樞要判但是比量相違過攝。若准疏判云。應離實等八句之外無別自性。即無不定 要集云准相違量云有性。離實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猶如實句者。當比量相違。此意樞要自已判訖。要集出過云既別用喻如何相違同前不定 此說亦非。何者設別用喻亦是相違。如因明論法自相相違因外。立聲常。所作性故。猶如虛空。作相違云。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此因用舊同喻改之。今者此量因亦用舊但改同喻。與因明同。云既別用喻如何相違者。是妄出過。不善因明也。
論云。若離實等至如畢竟無等。樞要云。是有法自相相違過 又云。今舉無法為喻亦成決定相違。即如論說。
言若離有法至有別無性。樞要云。第三第四俱比量相違。如疏文述。要集云。有說量云。汝第十句無法之外。應別立性。因云除大有等六句之外有無二法互相違故。如實.德.業。欲簡不定因云除大有等六句 有釋量云。五種無句應別有性宗。有無二中隨一攝故。如實.德等 又量汝說實等。應無別性。有無二中隨一攝故。如畢竟無。要集但舉二家不知得失 准有釋前量有不定過。五種無句為如實等三句外應別有性。為如大有等三外不別有性 要集又云。有說並云無性體非有。無上不立無性。有法體非無。何須別立有性。彼若救言。有法雖非無不自有故須有有。亦應無法不自無無法之外別立無(此即相望)。集今解云。有法體非無。有故有有性。無法體非有。無故無無性。或可。反對云。有.無以相反。無法無無性。有.無以相對。有法有有性。此答恒別。如何破他。故今論中但立量破。非要須並 今謂設並亦能破他。且如集解不能離過。何者若云無法體非有。無故無無性。亦應有法體自有。有故無有性。有法體自有。有故立有性。無法體是無。無故立無性。反對之中有。無以相對。有法立有性。無有以相違。無法立無性。恒不離過。
論云。勿此亦非實德業性者。作有法自相相違因破。云非實.德.業性者。意云。非實.德等同異生。以異實等故。如德.業。德.業異實不是同異性故。
論云。又緣實智下。破能緣智。疏有二解假合生故。初解緣多法。後解智起假藉多緣。不障能緣緣彼一多。若依初解。但破總緣不破別緣。後解通破。所緣之境雖有一多。能緣之智要藉多緣云假合生 要集云。今謂初師後解亦有不定。緣實現智為如有.和合智假合生故是緣實智。為如緣德.業.同異智。假合生故非緣實智 今詳此說妄出彼過。何者若約總緣。緣有.和合即亦緣實。即在法中正是所破無不定過。若破別緣緣有.和合。雖假合生即不緣實亦無不定。作兩解者前約境多智方得起名假合生。後約因多智方得生名假合生。非避不定。
疏云。其眼識等。雖緣色等亦假合生。非緣實等無不定過 有云。亦有自違。緣色等智應非色智。假合生。故如聲等智 集云。此亦非過。謂內破外實.德等攝四大色等。故非自違蘊等所攝色等之法。若外人作此比量破者。彼即有違世間.現量.自教等過。故不得立也 今謂不爾。設執緣於離識蘊等亦同此破。今此論意但破離識實有諸法。若外難云緣離識色等智應非現量。即犯相符。若但云緣色等智應。非緣色等現量智攝。亦有一分相符及自違失。若別作量即非前量過。
論云。若法能生必非常故者。問若許餘法為能生因。違彼宗計。執一因故。無餘能生即闕同喻 其如何等能生無常 答天是親能生因。餘是助緣故得為喻 若爾云何得為因耶。因生緣生二種別故 答准因明法。因不應分別。如所作性。此因及緣俱能生故。西明釋云。唯一常因能生諸法。更無餘常能為因生。云一因論。不障無常能生諸法。如勝論師許六句實。不妨於中軍林等假 二解俱有違文之失。執一因故。下轉計中云待欲或緣。難云待欲或緣方能生者違一因論若他許有餘緣能生及無常因。如何可得作斯難耶。此中但是以彼世間共許能生之法以為同喻 又解本執自在體是一.常能生諸法。不假餘法助方能生名為一因。不障餘法亦能為因。今論主難云。體既常.遍應一切處時能生諸法。遂轉計云。自在待餘或欲及緣方能生果。論主云。若爾即違本一.常因猶能生果。待欲.緣故違一因論。
破順世中云。若有方分應假非實。若無方分如心.心所。准彼本計。唯有四大而亦造心。云如心.心所闕無同喻。外云清妙四大造心無礙。麁大造色故礙。二云雖唯造色。准理亦合有心.心所。如數論師。三約勝論有心.心所說為同喻。
疏云。此但應言如二極微量以三微果等因非極微故。此意以第三子微果量等於因。然是麁色不是極微。
破小乘中初破色聚。色聚中復三。一障礙有對。二境界有對。三所緣有對 言障礙有對者。謂五根.五塵而相對礙 言境界有對者。謂十二界及法界少分。十二界者謂七心界及五根界。法界少分皆有能取境功能故。而為境相所拘令根及心不餘轉故名境界有對 言所緣有對者。謂七心界及法界少分。所緣者。謂此心法能有所緣故名所緣。有對以境拘心令不餘轉名所緣有對 問所緣.境界二對何別 答所緣約心等體能緣慮深了於境。能於境中分明了別。即疏云。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故名所緣。境界有對并根。根但能照而不能緣行相便淺。以根取境與識俱起。不取深了但取照境功能。以同根照故即疏言。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故二對別。然俱舍論具解。當更檢文勘此定之 問境界.障礙同時何別 答相.對礙邊名障礙有對。根取境時礙不餘轉。非此礙彼令不得生名境界有對 問薩婆多法處色中有障礙有對不 答無。所以者何。以無表色非極微成。但以四大懸能造之。且如現在作法受戒之時。雖無無表。已有四大懸造彼未來無表之色。非即四大及極微故非有對色。
問新古二薩婆多極微成麁有何差別 答且古薩婆多以七極微成其麁色。由彼相近似成一相。據實七微各各自成麁色不說相資。若新薩婆多師其七極微同聚。相近相資與力各各成其大相。不以相似合相方始成麁。又如長.短等色。有長極微相。有短極微相 然此宗中長色中得有短色。不如輕重法。重必無輕。輕必無重。不作相形以成輕重。但言不可稱之謂輕。可稱之物即名為重。故今者此中且破經部師.薩婆多有對色。先破能成次破所成 且有宗云以七極微成一拏色。照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俱實。即從拏色始五識得。若一一微唯意識得。非五識境。經部所緣五識境同有部說。照能成七微是實。所成拏色是假 問此二部七微何處攝耶。答若言意境合法處攝。今者有宗攝細從麁同色處收。若經部師攝實從假攝體從相亦色處攝 問既許四大造極微。一微中已有四微。若准七微各有其四合二十八。何故但言七成拏。并四大合有百四十 答據實而論理有二十八。但為意境非五識得。今者唯取五識緣境。故各七微不說能造理亦無失。若說假部極微能成.所成俱通實.假 又極微假實作四句分別。一麁假細實。經部師。二麁實細假。大乘極微。法處所攝。是假想立故。三麁細俱實。薩婆多。四麁細俱假。一說.說假等 又有四句。一麁細二俱假。一說部。俱實有部。俱句說假.及出世。俱非即清辨勝義諦 又論微聚准俱舍頌云。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餘根。此意若有身根必即九事。餘四隨一即成十事。俱舍云。若依體說八.九.十等便為太少。若依處說八.九.十等便為太多 答云無過。所言事者一分依體說。謂所依大種。一分依處說。謂能依造色 又難云若爾大種事應成多。造色各別依一四大種故 答云應知此中依體類說。諸四大種類無別故。
作用薩婆多者。婆沙中問過去法多耶。未來法多耶。一師云過去法多。已無初際故。流入過去故。二云未來法多。以未來無盡故。三云相似。佛云法無去來故。云何三世。以其一法。若正作用名現在。已作用名過去。未作用名未來 俱舍師破云。應有三世雜過。汝云作用名現在故。以生用及光明苦法忍皆未來有用。又等無間緣落在過去方始有用。皆應是現在。以有作用故 正理救云。我現在者是作用。過未是功能。安惠菩薩造俱舍釋復破云。汝作用之與功能有何別也。
論必有上下四方差別。計彼本宗理無方分。今以量逼令有方分。上下六方各相擬儀。若無方分應相涉入。故婆沙中尊者大德說。極微無方分而不相至。流至現在相近名至。謂此極微在未來世二各相離。流至現世方始相近。而隔隣虛中無間故名至。非合名至。世友菩薩非彼說云。若如爾者應前極微住至後念。彼宗自計一剎那住便入過去。若至現在方始相近名為至者。即二剎那。應此落謝之微流至現世。以住現世方相近故。世友解云。謂諸極微同在現在者。各去隣虛中無間隙名之為至。俱舍論中天親破云。何緣能礙令中間隙。然此方分四句分別。一經部實極微有方分。二薩婆多實極微無方分。三大乘假極微亦有方分亦無方分。所以照者。大假色中無極微故云無方分。然約假拆麁至極微可說有方分。方分有二。一方之分。是彼大色之分。不是更拆此微為分。二方即分。瑜伽論言有方無分更無細分故者。以相擬宜名有方。而更不可拆故云無分。若更拆之即意作空解故變似空相。闕第四句。
論五識豈無所依緣者。問二十五種色中五識緣假為緣實色 答有二解。一云五識緣實不緣於假。假並意識得 難曰實色五識緣。此中色處收。假色唯意取。對根法處攝 解云據論意緣假此可法處收。以攝假隨真從明色處攝 又問五識不緣假。長.短等色非眼得。澁.滑等觸既是假。亦應不為身識得 答長.短之色相待疎。是以不為眼識得。澁等諸觸分位假親故所以身根得 或同假色唯意所得。二解通緣假.實。五識緣實之時假必依實。所以緣實之時亦緣假 若爾與經部何殊。而破彼計 答一解五識取長.短之時。不離青等實色。以假.實合。彼唯假色故非五境 又解經部所執心外之塵。故唯是假。不為緣故。大乘既不離識。兩宗自殊。大乘望自實色長等非真。形彼外色而還是實。故五識取理亦不遮 若爾云何名五識得自相境耶 答自相有三。一處自相。謂十二處各各不同。二事自相。於一處中眾色各別故。三自相自相。謂於青色拆至極一微。今據處自相為言故不相違 若爾如何五識得自性境唯言性境不隨心耶 亦緣自性境思之 問五識若緣假者。何故耳識不緣教耶。若許緣者。應以根對境。名.句不應在法處攝。若不緣者。眼識亦應不緣長等。俱是假故。又長.短等若非眼識境。應在法處收 答長.短等色雖意識緣。以假從實不在法處 又解名等依聲假非即離聲耳不緣。長等依色即是色。雖是假色眼識取 問名等依聲假與聲非即.離。長等依色假何故非即.離 答長等相形待依色即不離。名等不相形重假故即離。以依屈曲假聲之上假立名等。是重假故不同長等。此解違下第二中說。彼處說語即是能詮。此亦不爾。彼文遮異。言語即能詮據自宗說。法.詞處別。
又色根見非見四句分別。一識見根非見。大眾.一說.說出世.鷄胤等部說。五色根不能見色。薩婆多師等。根見識不見。大乘師等。根.識二俱見。四根.識俱不見。謂在胎藏等位。
五根義以五門分別。一辨諸宗。二出體性。三釋名字。四類異有殊。五問答差別 一辨諸宗者。如法苑及疏明。然敘小乘少說別者。大眾等部以所造四塵為五根體。雖無別淨色然通漏.無漏。佛果及因二位別故。宗輪論說如來之身一切無漏故。若薩婆多四大造四塵。有別清淨色塵為體。是實非假。唯漏.無記。若經部師以四大造淨色為體。是假非實。若成實師四塵造四大。四大成五根。既說大成非色塵也。但是四大以經所說各別堅等為五根故。成實論者師子胄造。此師子胄本是數論部中出家。今雖歸佛猶敘本義。故非正說。經部如章。說出世部能造所造俱通假實。世間者假。以虛妄故。出世者實。非妄生故。准此即通漏與無漏。說假如章。一說部師一切諸法但有其名都無其體。不說假實.漏與無漏。前辨諸宗 大乘出體。三類不同。一難陀等唯說種子名為五根。此有四解如章及疏。二安惠師即以遍計所起相分為五根體。以能所取虛妄起故。然十八界種子各別。如論第四。三護法等師是依他起。種子各別。然有二說。一云唯現。二通種.現。如法苑說 釋名類異及問答中立通差別。並如法苑中說 疏云眼等根非他心智及凡夫六識現量所得意。不障二乘.凡夫定心緣之是現量得 問五根及能依識身各得何境 答且眼識依根緣境之中假實不同如次前辨。餘之四識唯眼識知。然五境中辨其假.實。如五境義林辨 問眼.鼻.耳根何故各二。舌.身二根何各但一。問舌.身根一可各一處。三根各二何故各名一界處。問何故先說眼.耳等耶。問取境離合與識同.別等。此餘問答並如界處義林中辨。
明大造義。大造之中有親.疎造。親造者謂同界地.同有漏等名為親造。若異界地.有漏無漏即名疎造。如身在上界變起金.銀等。思惟欲色而起定果色等。此即欲界大疎造也。然有漏得造無漏。無漏不造有漏。何以故。若第八緣自具大.造。第六獨緣唯從見也。此之相分非實色故。不得名無漏造有漏 問又今助釋。無漏亦得疎造有漏。如緣佛身親相分等。若親造中薩婆多師大種能造唯無記唯有漏。唯以觸處四大能造。法處之中更不別立有餘色故。唯有無表不是極微。所造通三性。謂色.聲二塵。若大乘假名善.惡。無記大種為說名造。據體大.造親者。無記造無記。善造善。無漏亦爾。以其大及色俱通無漏。觸處.法處俱有能造。以定通果色親所依起四大亦定通起故。然通假實。能造思之。若出體者。能造唯有四大。所造謂五塵色.法處色中自在所生及遍計所起.受所引色。若取無表即非大造。依思種.現故非大所造。若據疎緣亦可大造。又約依他.圓成而辨體性。不言遍計者非妄所起。從種生故。諸師明異且取正義 若常無常唯依他。大造有為無常法故。此約常無常門。又若有漏依他起。若無漏通圓成。無漏離倒用周遍故。此約漏無漏門 五法分別者。大造通相.名。通分別.正智。以通漏.無漏故。不通如如。以相性故。若攝相歸性亦通如如 三性分別者。在凡夫唯無記。若佛果唯性。二乘及菩薩通無記及善性。不律儀惡身.語業等隨轉門通不善。據實義者大種.造唯無記。律儀善身.語業等。若有漏位假通善性。據體無記。實善性者約思而立。若初地已上通漏.無漏及善.無記。若薩婆多大種唯無記。造色通三性 大種造色有多解不同。一者唯從自種造名大造。故二十唯識云。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功能謂種子也。五根者所造色也。二者唯取四大種名大造色。所依名造非辨體也。謂色種子要依大種。大種起時方能得起。由他挾帶故名大造色。增上與力名為造也。三者二種俱取 今者雖三師不同。唯第二師勝。何以故。依瑜伽論第三云大種於色種有五種功能故。所以知勝 其五者何。一為生起因。謂由大種恒將帶生故。二依因。謂此造色依大種故。三安立因。謂此色種及大種同安危故。大種壞故造色亦壞。四持因。謂此色於大種中各相遍故。故瑜伽論云。一和雜不相離。二同處不相離。五長養因。謂色根等依大種事得增長故 問色種依大起。即說大種為生因。五識由根發。亦說根體為起因。二問色種由大生。即說大種為起因。無表由表起。應說表色為生因 解初難。色種從大起親故名生因。五識雖根發。疎故不名因 又解能生.所生俱具質礙。即說大種為生因。所生心法非是礙。不說根法為生因。又生義寬通。心.色並名生。大造是狹。生心非造因 解第二難。大種令色起實故名生因。無表假表起。從假說假因 如佛身無表色亦非造因。日輪光等亦爾 解云要由彼得起故日光亦名造。佛身無表色遠妨惡故亦名造因 難第二。色種從大起大起說依因。孤行之香由質起離質。由何得說依因。二欲.色兩界從大起可使有依因。無色妙定非大起。如何說彼有五因 解云。據彼依質說五事。是故四大具五因。不言諸色皆具五。孤行.妙色無依因 又難色界定.道依大起。說此大種為生因。無色定.道無大種。應說彼處無生因 解色界定.道非實色。假說為色假造因。無色定.道假色名。從假說有假造因 難第三。帶質之色同安危。可得說為安立因。無色.孤行無本質。如何說有安立因 解云大造造彼具五義。不言所造要五因。故亦無妨。 難第四同 難第五。四大能資色即說四大長養因。飲食亦資根亦得名為長養因 解大種資義寬。是故四大名長因。飲食內資其義狹。是故不名長養因 又問若爾何故眠.夢.梵行.等持說四為養。不說大種為長養耶 解云眠等長養通內外。故只說四長養因。大造養色不自養。但是別養非長因。然有三義。一異熟。二長養。三等流。等流中有四。一異熟。二長養。三變壞。四自性等流。將前所造於此三門。幾具三乃至一.二等。諸法皆然。一切法有二。謂有為.無為。無為常住非依大造。有為法中有三。謂心.色.不相應。不相應者即前二位假所建立。更不別明。前二之中初明心法。於三門中而聊簡之。心法具異熟。異熟有二。一總。二別。若第八心.心所有總。若後起者即是別。前六識中異熟但有別。若據初起名總。並得具二。長養之中但相增盛而無處寬遍。等流之中無變異等流。心法分別義准細明思之 二明色法。色法分四。五根色.法處色.內五塵色.外五塵色。若五根色具異熟.長養。等流之中但有初二。內扶塵中得有第四等流。而無第三。雖有衰變而亦異熟。非名變異。外塵之中但有變異及自性等流。而無長養.異熟。疎增上故非異熟。非內色故非長養。法處色中若定果。有相增盛.處寬遍。准瑜伽文非是異熟。等流之中除初及第三。無表色得有相增長養。而無處寬遍也。非業果故非異熟。等流之中無異熟等流及變異等流。極略.極逈大乘觀心中起。但有長養相增盛。非異熟.等流。如無表色說。若小乘.外道異熟心起。非業親感。非異熟故。執積微成地。即具後三等流後應更詳 塵大互造四句。一唯能造非所造。一切有部四大唯能造。二唯所造非能造。謂眼等色根。諸部皆同唯所造。三亦能造亦所造。即師子宗四大。及數論五大。闕第四句。
釋法處色。西明問云。大乘法處實色是有礙不。解云諸法處色皆是無對。如無色界諸宮殿等皆是無對以法處故。問變大地為金。水為蘇.酪等。如何無對耶。解云定所變色有其二種。一者有對。二者無對。若法處色即是無對。變為色等即是有對者 未詳此釋。且定通起色等五塵。對五識別即此色等名為有對者。何故諸論不說色等中有定等起色耶。又設五取名為色等。根.境相例應俱無礙。何者大論中說。等心諸天變身萬億。共立毛端空量地等。既云共立毛端空量地等。即同一處互不相礙。豈名有礙。不同同處不相離色由相隨順。一因所引同是一根等故。大小同許如五根境。若自若他大小同許體為有對。今既共立毛端。并有自他根境。如何不礙。又亦不同外器世界許共業感同處不礙。根非共感如何不礙。由此准知。定等起色是無質礙。論自說故 若爾定等准論所說是法處攝。豈許五識緣法處耶 答許亦何過 違諸論說根.境相對五識所緣是五塵故。此論復云勿麁相識緣細相境故 答亦無違。前據自力故作此說。若他力引則不決定。故第二云。定通等力則不決定 又問法處有實色不 答許有實。即唯定等所起之色。非餘四種。餘皆假故 既定等生許有實色何無質礙 答亦無違。以定等因自在起故。不同業色。說質礙故名為色者。據業所生五根境說。非據定等所生色說 又釋實色亦是有礙。說法處色為無礙者據假色說。此義亦難。幾識緣礙非礙當更尋文。
論云眼等識外所緣緣理非有故。疏云總非十八者。何也。若云除根本部。即應十七。以一說部無實境故。應除一說及出世部。出世部說世間皆妄故。此雖可爾出世如何。故本意說隨古人說云總非十八。據實二十 若爾一說云何破耶 執有虛妄外所緣緣故今破之。不爾一說豈知唯識。
論云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識故。准瞿波師二十唯識釋。一云唯意識得。此中為五識喻。非緣義等故無有過。以五識是有法收。同喻無有無所立過。此意若以和合為有法。於五識設所緣非緣為法。即喻中有所立不成過。以經部師亦不許五緣第二月故。今既和合於五識名有法。設所緣非緣為法。五識既在有法。第二月是第六所緣。以無體故不是緣義。故得為喻。無所立不成過。具解如疏 有釋云。瞿波二解一許五識緣第二月。護法不許。評二說中瞿波順文違理。以緣月故順文。而現量識緣非量境故違於義 今謂理難。若現量識緣非量境。即違理者。遍計所執聖者達無。得說遍計為凡聖境。五緣非量境違何正理。設許非理亦非順文。觀所緣云。設所緣非緣。明非實許。故護法勝。
破經部宗中所緣緣義者。有云。如聚實微以成假色。即以實微為緣。假相為所緣。別起行相攝屬見分。即當大乘相分所攝。他攝此相為行相故說為見分。十九部同。今者經部取彼假相故離識取。若爾假相非五識緣。實微是緣。云何破彼云和合相應非五緣。彼已自許假相非緣。今者破他相符之失 今解云。汎說所緣緣即如彼解。據實和合能生識故即為緣也。所以破之 問如經部說積微為麁攬多法故是假非實。依大乘宗且如眼識及同時心所所帶相分。皆各熏成本質之種後生現行。為從一起。為多共成。若從一起熏習同時勢力復等。有生不生不應道理。若許皆生即各各別。心王心所不同一所緣。若多共生如何非假 答不同彼許不以種體和合成一。以別別種共生一現。以本同緣於一質故。種在一識所生之色一體密合。故不是假。又復彼許離實無別和合相故。故相是假。大乘種.現不定一故。所以是實。又設許假非無體假故五識緣。彼無體假故非五緣。
破古薩婆多云。非諸極微共和合位可與五識各作所緣此識上無極彼相故者要集云。本末二計婆沙俱舍及正理論自有識證。第二麁相曾未見教。有說一一各發麁相不異和集。此難准知 今謂不爾。何者准此論文。新薩婆多既云展轉相資有麁相生。故知古師七極微聚雖不相資有麁相起。然由七聚有似麁相。不爾寧許為五識緣。等極微故。又新翻古。既說相資有麁相起。明知古師雖有麁相不由相資。故本末異 彼云。第二麁相曾未見教。即此論說可非教耶。故慈恩.西明所說不謬。又云有說一一各發麁相不異和集。此亦難知 今謂極顯。前文古師共和合位。可與五識各作所緣。即有麁相但不相資。新薩婆多後更正解展轉相資。有麁相生為五識境。在文極顯何謂難知。
問破薩婆多云。瓶甌等物極微等者。緣彼相識應無差別者。為五識緣為不緣耶。若非五識緣。云何破五根境中說。若五識緣。彼宗不許五識緣假。若瓶等非假。云何前破能成極微。取以為喻破非實有耶 西明云瓶等是假。是意識緣。若爾彼救。瓶.甌極微體雖無異。而妄意識生覺解故。如大乘師意亂生解 此亦不爾。大乘亂意所緣境無。如空花等。彼有體故 又問若見意境何故五境中破。意境應是法處收故 答如大乘宗長短等色亦色處故 今又助解。瓶.甌等假五雖不緣。彼計長等依瓶等有。體實有故是五識境。故觀所緣云。非形別故別。故知正難長等形色。舉長等色所依瓶.甌。以因瓶.甌顯長.短等。非正為喻。如舉空.瓶為常.無常二喻依等。然不障依亂不亂識緣境虛實故。有引瞿波論師云。五識及根亂不亂故引三種意生。既言識.根俱亂不亂。明五亦緣第二月也 有人改三為二。意緣於假及實二境故 西明云。三種意識緣三境別。故云三意。謂一緣假。二緣實。三緣二。故云三意 此非薩婆多義。不可為證 今更解云。彼許五識緣瓶等假。以有體故。不爾何故在五境破。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二(本)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二(末)
言非麁相識緣細相境。集云。有說汝緣瓶麁相之識。即是緣微細相之識。若許爾者。量云。汝緣色之識。亦應緣聲。計相違法得俱緣故。如麁細境者。此量喻中所立不成過。緣麁細心非緣聲等故不成喻。彼麁細境非聲等故者 此破不爾。敘量不依本疏所說。本疏量云。汝餘聲等境。其緣餘色境之識應亦得緣。許相違法得俱緣故。此量以餘聲等境是有法。其緣餘色境之心為法。色境非法.有法。標境取心緣色之心。是違緣聲之心。此相違心應亦得緣。正是其法。許相違法得俱緣故因。如麁細喻。有二立故得成比量。
勿餘境識緣餘境故。西明云。勿之言莫。莫即緣麁亦緣細境。有雜亂過故。若不許緣圓細相境。本圓細相應非五境。若許違宗。一識應緣一切境者。若緣麁識亦得緣細相者。緣青等心應緣聲等。即眼等識通緣十八界 集云。有說後量。有解二量。皆有過失。由此有釋但以理破。非立量破 此亦不爾。立量破彼何過不得。且立量云。汝聲境。應為餘相違識緣。許相違法得俱緣故。如麁細境。此聲亦有麁細。相違識得緣故。因有三相。
釋所緣緣。瑜伽七十二復有餘二相。一本性相。二影像相。云何本性相。謂先分別所生。及相所生。共所成相。云何影像相。謂遍計所起.勝解所現。非住本性 集云。共所成者。增上緣用。謂能熏見分力故。相分能熏賴耶見.相種子。非如異熟心心等。不能熏故。相亦不熏。故言先分別等 今釋。彼七十二所言相者。非唯色相。若名所詮總名為相。如前七識亦名本性相。俱為第六緣為質故。先分別所生即本有種。及相所生新熏之種。共生本質故。云共所成相。不爾本質據現行說。後種生現見分久滅。何得云共所成相。亦不可云據增上說。論云先分別所生及相所生。若據增上。應云先分別及相所生。及是合義。既各言生。明各別種。
有說瑜伽之師即依士釋。師有瑜伽師即有財釋 此亦依主。而非有財如前分別。後思 集云。心.境相應義且難了。若云心起必託境。心趣此境。境順彼心。故名相應者。境應皆通三性.定散心中。若言隨心所樂其境必現。於彼自在故名相應者。以假想惠分析聚色。雖作微解而不現微。如何得名瑜伽師也。若言心即不違境界諸法自性故名相應者。於本聚色先無極微。作極微解。如何相應。壞法相故。集自解云。觀心所緣境界不障觀心。令彼觀心種種行解。或青黃等極微等相得自在轉。是故說名心境相應。非謂境相隨心現故名為相應者 此亦不爾。空花雖無。亦不障心作空花解。如病損眼非黃見黃遍計我等境。皆不障心邪妄解生。豈得說名心境相應。故知言相應者。心稱境知名為相應。相符順義。聚雖無微。以託聖教假想觀之順入無我。無我理境及名教境。與心相應。此為善釋。當撿瑜伽釋.及顯揚二十明瑜伽抄。
問於麁色相漸次除析變極微時。何不別熏成種。答以無本質故 若爾名言熏習。及緣過境熏成種時。豈有質耶 答如名言熏及緣過境。以現曾有彼境可生。即熏成種。空花非有雖緣不能別熏成種。極微亦爾。元無彼質故不別熏 問空花無質可不熏種。極微託色何不種生 答雖於色相。如執我等故不成種 不爾彼執。觀微非執。何以為例 答雖非執心。無質義等故不為例。若准西明法師即許成種。如前辨非。
論破正量部云。有為法滅不待因故 問何以得知大乘滅相不待因耶 答大莊嚴論云。又如煎水至極少位後水不生。亦非火合水方無體故。量云。許是滅故。如無為滅。准此似將有法為因。有法為因即無有法。應所依不成過。解云滅有多滅。取有為動滅為宗。以餘滅為因。隨取少分。故亦無過 問無為滅可同有為耶 答但總云許是滅故。不須分別體滅相滅。無為既不待因。有為亦應不待。故因不得分別。又如聲無常。無常即滅。然言無常。不唯詮滅相。顯揚十四云。無常性者。謂三有為相共相應故。一生相。二滅相。三住異相。三相總名無常。說生復為因性。此滅亦爾 要集云。有抄量。有為法滅應不待因。以名滅故。猶如擇滅。有說量云。汝滅應不待因。許是滅故。如無為滅。集云。此二師量喻有所立不成之失。即三無為雖無生義。待因顯故俱名待因。宗中應云不待滅因滅之 此亦不爾。無為體滅。不待因顯方名為滅。性是滅故名之為滅。故云應不待因故喻得成。非無所立。
論非顯香味。量云。汝顯色及香.味。應非是表。唯無記故。如地.水.火。雖自宗有香.味通表。而是假表。不通善.惡。意為破他實表業色復是善.惡。彼自許香.味.觸三唯無記故。又准論疏應云汝此表色。亦非是顯及與香.味。無表示故如觸 是彼許故。
論一剎那聲無詮表故者。薩婆多計。此表是實。今且問。汝聲生名等。為初一剎那聲生名等為實詮表。為後一剎那聲生名等方實詮表。若初能。後無用。若後能。即量云。汝後一剎那聲。除佛心外應不能詮表。以是聲故。如初一剎那聲。若云相續。即如後破。由彼本計除佛餘人一剎那聲。不是能詮。故婆沙第十五云。聲聞多剎那聲能說一字。佛一剎那聲能說一字。一字聲中仍未有名.句聚集。故不能詮 問何故色中別立表色。聲中何故不立表聲 答色法顯現故別立表。聲相難知故不別立。方.圓.長.短類亦可知 又解色中形色有非表。於色之中別立表。聲中情名必是表。無非表故不別立 問身表色依身。從彼所依名身表。語表亦依身。從依名身表 答形色不離身。隨彼所依名身表。聲性發離質疎。故非身表 又解身表在初。從依名身表。語表後說。恐濫非身表。
論然依思願善惡分限。下申正義。分之為三。初道.定俱律.不律儀.處中之總句。佛身無表之別句 次謂此或依下。是餘別解.處中之別句 或依定中下。定.道之別句。以佛無增長故。除佛餘別解等增長故。定.道依現故。
問無表之色依表種立。表有多念依何念立 答於初剎那正發身.語之思。或俱時發。或前後發。俱時同一種。前後各別種。皆於初上立。第二剎那已去。非因等起。但名剎那等起。非根本故 問定中許起身.語二業。表依何立。若動發思即現在定。是定俱無表 答既是假立通二何妨。然薩婆多隨心轉者道.定二戒。有心即有。無心即無。捨此定取餘定。即捨此無表得彼無表。道亦同然。皆別有實色名為無表。不取定.道二相應思。又定唯有漏。無漏即名道。若大乘師隨轉義同。然立有別。依定.道俱現行思立。定通無漏。雖是一思望義有別。薩婆多八戒要從他具支。唯一日夜。大乘皆通。從不從師。支具不具。一日多日。俱亦不違。以依思願分限立故。佛隨轉門且言一日夜。令易學故。大乘五戒.十善。亦許少時闕支而受。唯出家眾依師具支盡壽方得。然闕支者皆據未說三歸已前。有祈願別故得闕也 若三聚十無盡等。及依文殊所問波若經。受十戒者。即同沙彌十戒。然亦盡未來受。又此得戒有四分別 一有心得。謂發祈願增上善心者 二有心不得。謂不發起祈願。設起祈願受出家眾別脫戒者。但少時分限缺支意願皆不得戒 三無心得。謂那含沙彌起心求戒作白已後便入無心定。此無心時作羯摩竟。祈願滿故亦得具戒 四無心不得。謂無祈心餘無心位 問別脫無表依於動發思種上立。如入見道得別脫戒。既不起身.語依何思立 答入見道前有祈願心動發身謂。後入見道依此種立。不爾即無 問定.道無表依審.決思。起身.語時依何思上立身.語業 答若在餘定起身.語者即是通果。亦定前加行有祈願心欲起身.語。依定引通雖不在散不正在定。亦動發思起於身.語 問起加行時只審.決思未起發動。如何依立 答據實定中起動發思。如八地已上常在定心。即義說之不同散位。
意業之中十善.十惡發無表不 章中二解。然要集云。有釋三藏解云。五十三文唯約現行說意表業。准此無表依種子立。今尋三藏意。身.語表示他。故名為表業。思種不表示。是故說無表。意業唯自表。故得說為表。種子不表自。故亦名無表。云法苑二云。一云發無表。一云不發。云後說為正。三藏意存前解 此說不然。法苑二說云任意為用。不斷後說義為決定。今者意准定發無表。既菩薩戒具防三業。勝於二乘盡未來際。云何不發殊勝無表。前二說者據處中說。非約律儀 又集云。又能起律儀體非律儀以生律儀。從果為名說名律儀。故無無表何所相違。故今取不發無表 今者不然。既取不發。何故云能起律儀體非律儀。若設云能起身.語律儀非意律儀者。望二乘意無律儀。約大乘說。十善戒等亦是律儀。如何得云體非律儀。從果為名故無無表。故為不可 要集問。定.道意無表依何法立。解云表依現思。無表依種。故具二種。不同定道身.語無表。問若爾出定心後。既有種子應立無表。解云不例。是隨心戒出定用微。故不立無表。或於一現思有表無表。於理無違 今謂。定.道意俱無表。決定取現。不得云惑。即定道戒是隨心故。種有心無非隨心故。
然依思願善惡分限等者。西明云。願雖有多。然於此中說思為願。定.道二戒是思非願。別解脫戒亦思亦願。為攝定.散二位無表故說思願。此亦不定。何以得知此願唯思非依欲.勝解等。由有希欲方起祈心。說願唯思即為太局。集云。散心無表有要期故。說依思願。定.道無表無期願故但思非願。然有說云。願者顯成無表之相。此言少局不通定.道 今謂無過。是總說故。意顯別脫與定.道殊。隨願分限。不爾依種種子現有。何緣戒捨。又諸說願皆不通定.道。今說此願顯成散無表。何獨言局 西明解無表云。於七種上假立七支。以彼止用有七種故。問若爾眼識緣青等時應成多種。許亦無失。如正體.後得體是一惠熏成二故 今者未詳。既一現行云何種二。若功能別。後得見分功能無量。自證.第四皆應種別。功能別故種應更多。何但二種。又設熏多。後生一現為生於多。若生多現即多心並起。若前後生不應理故。若共生一既能熏體一所生亦一。何故隨見熏成多種。隨體成一理應為長。
慈恩法師立散無表。且如苾芻律儀於何時得。依何種五 於第三羯摩竟。隨能受者有心.無心.或三性心。皆許得成別脫無表。以依發於身.語二業期心受思所熏成種為戒所依。正發身.語動發之思。非於第三羯摩時起。此時但在師前默故。以彼期心今時得暢故。於種上功能倍增名得無表。雖有多解疏自判取用增非體 然白馬法師為作五過。一例現不成過。二無熏種增過。三佛果增減過。四違害自教過。五朋助異宗過。廣如疏述 法師乃橫智舟於苦海。開惠日於昏城。指妙寶之前途。暢明珠之後說。五愆星舉。七辯霞張。引學者之珠知。啟後進之法目。遂緣茲義覺解便生。兼曾濫廁學流頗承餘論。法歸分別寶貴斵磨。故依五過略為十失。雖知爝火無旋於曦耀。懸露詎擬於清飈。然妙高始起於一微。大海剏興於數渧。故勿輕於末學。為獎後生之勝識。聊因希法之研潭。粗述此科之云爾。餘多得失且置不言。其十者何。一不知邪正失。二現用不增失。三妄謂種增失。四佛應無戒失。五妄為違教失。六假實不分失。七違於當教失。八妄謂朋異失。九應同異宗失。十種子防非失 一不知邪正者。言種體增假為此解。疏自斷云定.道無表既不體增。別脫無表例亦應爾。故斷取彼功能倍增以為正義。今復重破。破已破失。若將為正不了本解。謂不正為正。即不知邪正 二現用不增失者。云一例現不成過。定.道俱思亦名無表。但有念念能防無別倍體用。然得成無表律儀者。體無倍增自他共許。不許定.道念念用增。則後定.道不能斷於後後品惑。以此定.道功用不增同前定.道故。不能斷後後品惑。若許能斷違比量失。後後定.道應不伏斷後後品惑。以無勝能故。以功能等故。如前定.道。具有文證繁不能引。下皆准知。三妄謂種增失者。云無熏種增過。於此大乘一切種子不問新舊皆因熏發。乃至不由熏發。種子體用倍倍增廣。若無熏倍增即違此理者。正解用增不取體增。妄同前失。若論功能。無表之體增不由熏。但由作法。作法事了。暢本邀期。發身.語思所熏之種故成無表。功能倍增。故彌勒所問經論第三云。如施主施物。依受用功德力故。雖施主異心。而依本心念修相續體細細轉勝。以轉勝故於未來世。而得成就多福德果。乃至云。我依於心身業.口業。有善惡功德。依本心作不失本心。有相續體。顛狂.睡等常得增長。既云顛狂睡等常得增長。豈有能熏方增長耶 四佛應無戒失者。云佛果增減過。以若七支念念倍增。即久成佛戒則增多。後成佛者戒則減少。何名等覺。若許因增佛果無增。則小果第四亦應無增。自位究竟故。此義不然。佛果可無增。小果有勝劣。若執小第四位滿德無增。則不應分惠俱脫等。又以因例果增。果例因不增者。滿與不滿殊。何得互相例。若見因位增方名別脫戒。難果位無增佛應無戒者。則應由現熏增方得根本。佛位無熏復無加行。則應方便根本俱無。故解倍增據因位說。得戒多種。廣如餘辨 五妄為違教失者。云違自教者大乘教門要由現行熏發。新熏種子勢力強盛。決定感果名增長故。乃至云今立種子不由熏發念念位增。豈不乖於大乘諸教者。此不應理。不言種子體念念增將為正義。此假敘釋。如前已明。若戒功能皆由熏增決定感果。即捨戒已應不感果。捨功能故。若功能不捨。則命終等猶成律儀不名捨戒。有功能故。故由動發期願。現思熏成種已作白等訖。種子之上由期願力。遮防諸惡無表功能。倍倍增長。由此令思有感果用。功能決定。非即無表假能感果。故下論云。假法如無非因緣故。若捨戒已。因循住舊勢力萎歇。期願盡故。而五十四云。由不律儀思數數現行。是故非福運運增者。是說業道。以初要期但得不律無表。未成業道故。又別脫無表由受發故。住法竟得。不律非受。要作方得。故說不律儀思數數現行非福增長。律.不律別。又有別釋。如大師表無表章辨。成業論中云。由思差別所熏成種。謂從此後不作因生。不作因生即是功能。設餘說種以假從實。故不相違 六假實不分失者。以引雜集第七云。後二故思若作若增必受異熟者。是說業道種實感異熟能。非無表色。若業道功能與無表不別者。無表如業應行蘊攝。攝處既別。明假實殊。今引實能難假功能者。即假實不分失 七違於當教失者。云受戒者於大眾前發身口心乞戒已訖。乃至第三羯摩未終。念念起心。常得熏成方便戒種。至第三羯摩終時。能緣心識若起現前。便即熏成根本戒種者。論不應言或依發勝身.語思種增長位立。以禮師乞受。有動勝思要期分限所熏成種。作法竟已無表遂生。言初但方便。第三羯摩竟所熏種上。立根本律儀無表者。爾時但起緣心不發身語。依此種立與論相違。故為不可。然約業道。方便根本及以後起。從第三白至羯摩竟。成根本業道及無作戒。已後即名三業眷屬。非別解戒。雖別脫戒第三羯摩竟時初得。後亦名戒。非於後時不名為戒。但名後起。猶如業道 八妄謂朋異失者。之於異宗等。初念唯有一具七支。至第二念更生七支。乃至云若體若用亦令念念七支倍增。便是乖自熏習附邪宗者。此亦不爾。元不熏種猶有功能。尚假實殊。無朋彼失。況先熏種至羯摩了。因緣法備功能方起。依思種立豈同彼耶。不障後熏增。但不許依羯摩了時意業思種。立根本無表。
九應同異宗失者。以立種子緣備之時功能倍增。即云朋邪宗過。小乘立無表。大乘令亦立。小乘立蘊等。今大乘亦立。皆應同彼過。若謂由熏假實有異無同彼失。今依種上功能倍增無過亦爾 十種子防非失者。云若從自宗即道.定.俱思。若現行者。或名為表。以有現表顯故。或名無表。以無如色表顯故。其所成種子。仍有遮防勢力。唯名無表者。是何無表。若隨心轉無表。現定道心無。若別脫無表。豈起定道時。即得別解脫耶。又若汎無所表顯。名為無表。即於一切種。皆應立無表。若云定.道無表戒種得名無表。應無現道定種子勢防非。若爾即應前三小果人惑永不行。以種能防同現行故。若非無表戒。立無表何為。
表無表小大二宗所立不同。且薩婆多定.道二戒。於根本.前.隨唯防根本。不防前方便及後所起。通防過.未。若爾何故不防前.隨。已未有心時定.道不起。若舉心已。即能遮惡不假加行。若出定已。不能遮惡。所以不防前.隨。若別解脫不防過.未唯現在時。根本.前.隨並皆防護。若明戒得。道.定得俱通三世。若其無表同。別解脫但有俱.後無法前得。以色性鈍故。若捨戒時。後戒落謝更無得得。謂無法後得。然屬行者身。且如捨戒。雖無得得。由自屬身。然能後時招異熟果。若大乘師道.定.別解。並防三世及防三時。若捨之時。有先熏種能招後果。不別說有法前.後得。若約種子義說前後。雖亦可得。然無文說。若身.語表業惡色方成。雖不能言等。然運動等令他得解故。表無表色十門分別如章廣辨。
就第五得捨門中。初明得。後明捨。明得中分二。先表後無表。表戒不從他受。然須對他。以起身.語即名為表故。然薩婆多要從他受。以第三羯磨時。與無表戒一時得故 無表通二。又且佛及獨覺。不從他受。一向自然受 問獨覺有二。初眾出亦見於佛故。經云釋迦成道五百辟支來至佛所。如何不從他處受耶 答眾出雖至佛所不樂為資。不如聲聞樂事於佛。所以一向自受非他 問如須陀洹人入見諦時。得別解脫戒。為從他受。為是自受 答此從遠說亦是從他 問若從他受別解脫已。得聖迴心後經多時以受變易。乃至成佛方捨本身戒。豈不從他所受耶。又只如十地已前得戒亦爾 答且小乘薩婆多云。三十三心前佛身所有別解脫猶名未曾得。第三十四心後前之所有皆捨。以得勝捨劣故。別有一新無作別解脫生。然亦是色。大乘二解。一轉滅捨。謂無漏種子有三品心。謂見道初得下品。修道中得中品。佛時得上品。捨前劣品唯有上品。此之上品豈從他受。二有轉齊捨。如入修道轉下品得中。若得上品轉中得上。此之上品豈亦從他。故佛.辟支皆不從他。又別解脫明得.不得分二。謂大小乘。具如章辨 然二十部中。西山住.北山住.制多山三部同云。和上不清淨亦得戒。故律云但牒僧眾乞戒不云和上。因何此之三部作此計耶。以三先是外道之侶。見無利養皆來共僧同住。後時俗人由欲簡擇。在後皆剃頭。又被國王皆欲簡擇不受戒者。皆不許住。此諸人皆云我受戒。眾僧同責。於何人邊受。自指同類以為和上。眾人即云。汝和上不清淨。云何得戒耶。遂起此計。餘十七部皆不許之。要須清淨 明捨中。然毘尼母律中云。犯重失戒。涅槃等云。若言失戒不解我意。若不失戒亦不解我意。
其義云何。答有二解。一犯重不失戒。如十輪經等 若爾何故律云如斷人頭折石等 答然准瑜伽解。菩薩戒增上品纏犯方始捨戒。中.下不捨。大論前據上品。十輪據中.下。故涅槃經云。我諸弟子言犯重捨戒不解我意。又諸弟子言犯重不失戒亦不解我意。必若實捨言捨解佛意。若實不捨言不捨解佛意。既言並不解我意。故知言捨約上品心。不捨約下中犯。故一向言捨不捨者不解佛意 第二解云。犯重捨戒。何以故。瑜伽但云。菩薩戒約上中下不言別解脫。故知捨戒。何故十輪經言不捨戒。約化相言。若云犯者。便無植善因。不敬出家眾故云不犯。涅槃約化相故。言捨不解我意。約實言不捨不解我意 第一師難云。若爾何故大方廣陀羅尼云。若有犯重。猶在伽藍者名賊住。及受他施一菓子。必墮地獄。文殊問言。云何得生無罪耶。佛為說呪。誦此呪者戒還清淨。若總捨者何言還清淨。故知犯重有輕重。不可全判皆為捨.不捨。所以戒經言。如前後亦如是。應具檢上引所有經文。
無漏律儀。小乘若見斷對治。唯色界六地。若次第人。唯初近分。若超越人。於六地中俱得入見。修道無漏。雖通九地。然於無色不立無漏及定律儀。以隔界故。無防欲非故不立也。
若大乘中見道無漏。色界通五地入。大乘見道依第四靜慮。獨覺亦爾。此俱無表亦亦隨所應。若修道治道無漏。通無色下三地。若非想地雖有無漏而非斷道。若言無漏法亦防七支非。非想亦有無漏律儀。定亦許爾。
論不撥為無但言非色。云何非色。涅槃第十八六念中解。念戒者云。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而可修習。第三十六諍論中云無作戒者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是名無作戒。言非異色因者。非諸大造為因親造。不作異色因果者。非是大造因許果。故知無作但依思立。應撿彼文。
又業及業道應作四句分別。假實二業及通生遊履思准可知。然薩婆多唯以遊履名為業道。即意思是業。而不是道。大乘但業即皆是道。
言得非得等下破不相應行。除經量部及一說部但破所餘。何以故。經部得等皆是假有。如俱舍論破有部。明一說部者。既說諸法但有能詮無實所詮一切法體。故亦不立不相應行。故此說除 然要集云。此中大乘.經部共破薩婆多師者。理必不爾。豈可小乘共護法等造唯識耶。雖可與彼俱舍論中破義相似。此非共造。今此下破但依比量破。彼所立無有現量及至教量破。彼實有故。正理十三云。又此諸相豈如瓶等有現比量。或至教量證體假有。既遮實有故彼定應許生等相體是假有。第三法有理必無故。此意不許生等實有。即應定說生等假有以必不許有第三法。亦實亦假故廣如彼說。由此二家現量.至教都無誠證。但可比量各為立破。故彼小乘雖引聖教。今此論主云經不說異色.心等有實體用為證不成。但比量破。於中本說此文有三。初難實有別舉體相及作用因。二此定非異下合難體用。三或心心所下別難實有 西明釋云。此定非異下。初量釋上體用非實。次後二量重釋前失。初破實有。後立假有者 此不應爾。文自立量直是破他。何須釋上及重釋失。既言重釋。何故復言初破實有後立假有。又後二量准文破實。未是立假。但且破他。以他立云不相應行異色.心等有實體用。故今對破遮他為論。未即反成不相應假。下述正中方立假故 集云此定非異色.心.心所有實體用。許蘊攝故。如色.心等者 此與外宗作比量相違。然此比量即有過失。若別立二量各有不定。謂不相應行異色無實體用。許蘊攝故。如色異心無體量可准知。此即不定。若合立者。即法自相相違失。及法差別相違因失。自相相違云。不相應行異色.心等有實體用。許蘊攝故。如色.心等。此喻有二義。一色外無別色體。心外無別心體。二色外有別心體。心外有別色體。如色心等。言含二義。故論主取前義。外人取後義 又法差別相違量云。不相應行。定是實有。詳蘊攝故。如色.心等。直言定實有體。不言異色心等。故非言顯差別中收。且前云有法自相相違過者不爾。既合立量雙為因.喻若外人云異色.心等有實體用。即色.心等是異法喻。許蘊攝因既於異轉。是彼自成法自相相違過。何得云論主相違。論主既云定不異色.心有體。即心.色等為同法喻。因於彼轉。色.心等不異色.心等有實體用。乃正同喻。是故無過。又法差別過亦不成。既云定實有許蘊攝故。心.色為喻。大乘心.色通有假實。有他不定。瓶盆等假亦蘊所攝。有共不定。不可說瓶等非蘊所攝故。以非無為復非全無。定蘊所攝。又如眼等必為他用。意含真假。成真他用名法差別。今云不相應行必定異色心等有實體用。即言中顯立彼意許不相應行異色.心等有實體用。與誰為差別。又復必定不異色.心.心等有實體用。合名為法。今但別取定實有體為法差別。豈得成過。又因不定。故此分別徒設劬勞。餘准可知。
言十無學法。名如疏列體。八聖支道。正見謂後得智。有宗見道超。大乘修道超。故是後智。中邊論云分別支故 若爾既法輪體亦見道中何但後得 答為二解。一云諸無漏法皆名法輪。不唯八道故。於見道雖無八道亦名法輪。二云中邊據顯勝說在於修道。瑜伽論說在見道故。若依前解。瑜伽隨轉說在見道。二說任情 正思惟者。以思為體。准十地論云淨覺人即謂覺者是尋。撿梵本不以尋.伺為體。如第七卷論疏辨 無嗔癡所發身.語名正語.正業。無貪所發名為正命 解脫者勝解數。智者緣無為智。餘體如名 雜集第十云。十無學法依無學戒蘊。乃至智見蘊。無學正語.業.命是戒蘊。正念.正定是定蘊。正見.正思惟.精進是惠蘊。此二依自性及眷屬說。正解脫是解脫蘊。正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
論亦說輪王成就七寶豈即成就他身非情。西明云。有部許爾即違自宗。外難云。大乘假得如何一立一不立。例同所破。解云非例。實得有用應通內外皆有實得。我立假得。故王成寶假亦不成非自身故 今謂此釋不爾。大乘得等既是假立。通情非情自他何過。以經說有成就言故。不爾同他不能離難 問若爾殊輪可說成就。自識變故。餘有情等依何假立說成就耶。答亦許變他扶塵受用故亦自識。又由業感依業假立亦復不違。
言未得已失應永不生者。未得可知。已失之法。未來應生闕緣不起。亦名已失。此定不生。得非擇滅故。如易界地等已捨之法。名為已失。即許可生。此無前得。今約此類既無前得應永不起。
言若待餘因得便無用者。有解心待四緣。色待二緣足得生法。何繁得起。故得無用。此破不爾。可非增上法得生起。然要集云。得非四因及生等五其理易知者。當撿俱舍引文具注 又具善惡無記得者。此中總難。過去已捨雖無後得。有法俱得。未來已失及無前得。並有俱得。難令得生亦得。然准本意。唯難不失現成前得。三性之法應頓現前。所以下云。若待餘因得便無用。若難已捨及未來世緣闕不生。雖有俱得。他許無用不能生故。便成相符故難不失現成得者。此雖二說。准俱舍云。誰言此得作法生因。正理論中。唯有不失無能生因。故彼論云。由所許得是已得法不失因故。婆沙二說。正義亦唯為不失因。
論。故得於法俱為無用。二云識所變不離有情。即非情法亦不離有情。無法名離有情法。初說有得。後即無得。問既說無法即是無體。復說何法得名為離 答以彼無法假名為離。非有無體名離有情。談無本性不約識變為無名離。
釋三種成就。且法有二。一者有體。二者無體但於有法立於成就不於無法。無法無體無可成故 有法之中復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 且有為中復有二種。一者自識變。二者他識變 自識變中復有二種。一者種子。二者現行。種子隱而難知。所以分之為二。一種子成就。二自在成就。現行顯而易了。所以總合為一。名現行成就 種子之中復有三種。一者善。二不善。三無記 善中有二。一無漏。二有漏。有漏善中復有二種。一方便。二生得。前無漏善及方便並名自在。以成就此者必於生死當得自在。又當引生必加功用方始起故即通本.始。餘義准思。生得善者生便即得。因循而生。無勝功能所有種子但名生得。不善之法亦但名為種子成就。以有此法沈於生死。於解脫分無勝堪能故。雖解深密經云十地菩薩所起煩惱。勝二乘人所起無漏。彼由菩薩無漏悲智。非彼煩惱自堪能。故不名為自在成就 無記法中復有二種。一者有覆。二者無覆。有覆性者同煩惱說。無覆無記復有四種。一異熟。二威儀。三工巧。四變化。異熟無記唯種子成就。威儀.工巧各具二種。如象行鹿驟。營田織薄等。名種子成就。若象王行。鵝王步。雕文廁畫等。名自在成就。加功始得非因循起故。變化無記唯自在成。必功用起故。又成此者得自在故。故瑜伽論云。若加行所生善。及一分無記增盛種子。名自在成。對法亦云。加行善法。謂世出世一切功能。一分無記。謂工巧處變化心等 故上說自識變亦通非情。有說成七寶故。若他識變准第二中。變他根塵。論自二說。第七卷中解所緣緣。亦許緣他所變之種。復說輪王成就七寶。雖他所變不得名成。自識杖變。亦可假說三種成就 然西明云。准揚論云。一諸行種子所攝相續差別性。二自在生起相續差別性。三自相生起相續差別性云。與瑜伽別。種但立一。現即分二。加行善等。名自在生起相。非加行生起。但名自相生起 今又解云。與瑜伽同。云二自在生起相續差別性者。以加行等善法種子。有勝功能起現行已而得自在名自在生起。若二現行名自相生起。以起現行名自相起。無為之法立成就者。如本疏說。又助解云。准第二云。無為有二。一依識變。二依如立。並立得不。亦有三不。答既假立得二種俱有。亦有種子自在等別。且依識變無為立得。各依彼見種子上立。種為能起無為相故。或依現見以心起時變彼相故。三差別者。方便善心變熏成種名自在成。現行心變即現成就。所餘心變種子成就。不名自在。若依如立據能證說。依種即自在。現證即現行。若後得緣。即同前依識所變者說。然非擇滅雖非智證。若暫伏惑得非擇滅。同後得智說。若非伏惑但緣闕顯。依不起種義說得彼。自在種等准性可知。
又辨於得所依之中。大小不同。如本疏述。然言二屬所依。謂第八識。如畢竟得非擇滅法。及佛身中邪理不生等 問既云畢竟邪理不生。應名擇滅。何名非擇 答若由智斷畢竟不生。即名擇滅。佛身邪理不由智斷。但由斷彼無明等故。邪理不生。如入見道。北洲等身。得非擇故 又解此等現行雖復畢竟不生。種子猶在。亦障所攝。鏡智生時方始種子滅。即得擇滅。得屬鏡智。若爾鏡智應能離染。如實義者鏡智起時非彼所依。有漏皆捨。非作意斷。不名擇滅。亦不可說觀察智斷。非無間故。名妙覺故。若猶斷染。應同無間名為等覺。既不如是。故鏡智生彼等自滅得非擇滅。得屬鏡智。然疏言屬第八識。據所依王。通因果說。若在佛果即依鏡智。此釋親聞故抄記也。
又辨大小得所屬別。且薩婆多得有二種。一有為法得。二無為法得。若有為法得。定屬所得。若所得是三性。能得亦三性。三界.九地.色.心.不相應。亦隨所得判屬界地等 無為得者。無為有三。如本疏判 然通漏無漏。若六行道得唯有漏。見道得唯無漏。修道通二。許於修道亦有漏斷故。無學無漏。斷非想惑唯無漏道。得果捨向故。捨前漏起無漏得。所得無為一向無漏。非擇滅得唯是異熟無記性攝。以為.無為二有體法。若起得得屬行者。以有體故。隨其所應。得屬所得及能得道。今此非擇闕緣不生。法既不生。故不可屬所不生法。非有情故。但屬所依眾同分也。若其非得。唯屬所依眾同分立。定唯異熟無記性也。然若得擇滅法。猶可重生也。如退果者。若得非擇。畢竟不生。以闕緣故 若依大乘。有為法得。亦同薩婆多定屬所得。諸性界地。若色若心。及漏無漏種子現行。隨其所應。皆隨所得判屬彼法。以依此等諸法之上假建立故。若擇滅得。同彼有部屬能得道。然唯無漏。不許六行是斷道故。唯依聖道永害種子。得擇滅故。又六行道唯依未至。非根本地。伏惑非斷。種子在故。得非擇滅 又約道起得擇滅時分。大小不同。如薩婆多。苦法智忍為無間道。雖斷煩惱與惑得俱。未斷得繩未名得擇滅。苦法智起。為解脫道方斷得繩雖未緣證擇滅無為。依斯解脫立擇滅得。懸起於得得彼擇滅。故擇滅得屬能得道。以苦忍智但緣苦諦而未緣滅。以此擇滅是滅諦故。證此無為唯滅下智。雖滅下智。滅法智忍正無間道。亦未起得得彼無為。滅法智時斷彼迷滅煩惱惑得。始得無為時方起得得。以解脫道重即證故。餘皆准知 若大乘宗。苦法智忍無間道中未立擇得。雖正斷惑證未曾得。本斷惑種。於解脫道方起得得。依斯假立擇滅得故。故下云。斷惑證滅期心別故。或依無間亦假立得。以證滅故。下約期心今據實得。然大乘宗苦等四諦。四諦皆有事理實三。實雖無多。依詮施設故言四也。初苦法智忍。即於苦諦事理別證。然所證如四諦無別。何不即名證於滅諦。以於滅諦事理兩證未別證故。法智解脫證彼二障不生解脫。非是此位方始證真。自後諸心類此准知。此上相見擬真見道義談四別。據實真見四諦俱時證無前後。
翻此假立不成就者。於染法中略為六對。依雜集論。若伏功能亦名不成。種子體在。亦即名成。一見修對。二世間出世對。三現行種子對。四六識七識對。五煩惱所知對。六種子習氣對。初見修對者。三乘見道三界分別所有二障。隨其所應。若種若現名不成就。三界修斷隨其所應名成不成。二乘見道隨先所伏。修道煩惱斷名不成。未伏不斷即亦名成。非對治故。不障見故。修道准知。
二世間出世對者。世道但伏俱生迷事別頭所起貪.嗔.癡.慢令不現起。名為不成。迷理及細並非所伏。即名成就。出世如前。
現行種子對者。一切現行若未生起皆名不成。若生起時即名成就。二障種子若未損伏即名為成。若已斷除即名不成。若在凡位體在名成。或有伏者損伏用故亦名不成。若在二乘所知種成。菩薩隨應有成不成 六七識對者。且煩惱障如二乘人在於見道。六相應惑分別不成。俱生通二。第七名成。設起果者不斷七惑。修道之中八十一品隨其所應有成不成。若第七惑成。斷八十一方名不成。斷前八十猶名為成。據有種說。若約功能世道名成。出世不成。若約菩薩六識分別見道不成。俱生名成。無超果故。在修道中第六識身見等四地永伏名為不成。已前名成。據功能說。若約種子體在名成第七我見。金剛無間名為不成。已前名成。據種子體不約用說。約用說者有成不成且略說爾 煩惱所知對者。所知之障。二乘名成。菩薩成不成。以彼二乘雖斷定障。現行不起種子在故。地上菩薩二障分別。見道不成。修道俱生煩惱障種。金剛無間已前名成。不斷種故。若所知障所攝。種現俱成不成。金剛無間二障種現俱名不成 種習對者。二乘習氣二障俱成。不斷習故。菩薩之人煩惱種子俱生名成。二障習氣及所知種。名成不成。以十地中隨分斷故。解脫道位二障種習俱名不成。略說如是。細辨恐煩。
無記法中。且異熟無記約界分別。隨所生處種現俱成就。餘不生處種成現不成 無有起於異地異熟。又若斷者若是人天異熟無記。至金剛無間或解脫道方名不成。餘位名成。據成佛說。若二乘人無餘不成。若約緣縛。隨其所應。金剛無間斷盡惑故名為不成。若是三途.黃門.女人.及長壽天.無想天等。入見道已畢竟不生。名為不成。已前名成。前據現行及功能說。若論種體。三途異熟入見不成體亦無故。女人等種體有名成。威儀無記心通欲.色界隨生二界。種子.現行俱得名成。生無色界種成現不成。佛果不成。緣縛隨應。若汎起威儀.他受.變化所起威儀亦得名成。緣縛不成。假心說有。無實能發。若實威儀八地已上現亦不成。恒無漏善非無記故 工巧無記唯在欲界種.現名成。若生上二。種成現不成。彼雖有語據身巧說。二乘俱成。佛俱不成。八地已上種成現不成。若約緣心威儀.工巧。隨應准知 通果無記。欲.色界成。地法色界。下持彼種及現行故。隨其所應名成不成。若至佛果種方不成。若據緣縛。二乘無學亦名不成。八地種成。
有漏善中生得分別。方便善中三惠分別。約其界地。現行種子成不成等。皆應思准。無漏善者。凡夫之中無性不成。有性種成。三乘聖者。種.現俱成。二乘無餘種.現不成。餘人善根涅槃時盡故。
問前明得依。非得依何。答有為非得現行不成。即依種立 又解依第八識翻彼成就立不成就。現行成就不依種子。非得翻彼。何故依種 又解依種。若以翻彼現成不依種。即不成亦不依。如種成依種立。不成復依何。據體不成。即無體故。二解任情 若自在及種子。體在無能名為非得。亦依種立。若爾與現非得何別。此據無能。彼約未起。故有差別。若據體無名為非得同擇.非擇二種得說 就依種中。如聖性非得有二義。一相違非得。即異生性。依二障種。二者相順。依功能說。邪見斷善。或未入見。設有種子。未起功能亦名不成。即依無漏種子假立。現行不成亦依種立。無為非得。擇滅無為。無種姓人。及未入見道。皆依二障種子而立。入見已去。隨所未斷二障俱生。立擇非得。以非得彼所證擇滅故。非擇非得隨應。依彼諸有為法種現而立。以成彼法。不得非擇故。
論假立非得名異生性者。此異生性三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明差別。言釋名者。先離後合。異者有二。一別異名異。謂聖唯生人天二趣。此通五趣。不同於聖。此約趣異。亦攝四生。四生不同。二變異名異。此轉變為邪見等故。聖者皆同有正見故。此約見異。此亦攝境緣境有別。生謂生起生類。即趣見類別異生起。性者體性。由此性故令趣.見異。上離釋也。異聖之生類名為異生。生者是總。性者是別。異生之性名異生性。並依主釋.又新婆沙四十五大同此說。故彼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令有情起異類見。異類煩惱。造異類業。受異類果。異類生故。名為異生 二出體者。初敘異說。後敘大乘。敘異說者。犢子部說。欲界見道所斷十煩惱以為體性。一切有部別有體性唯是無記。通三界繫。不相應。經部不立有別體性。但於曾未生聖法相續分位差別。假立名異生性。大乘雖亦在不相應。非異色.心有別體性。但於是斷二障種上未永斷位。假立異生性。不是唯約能障自乘所有聖法不生現位立異生性。無種姓人無別障故。但約未斷見惑種立。由不成就於聖法故。若用若體。俱得云不成。有種姓人不成功用。無種姓者亦不成體。故瑜伽五十二說。三界見所斷種子。唯未永害量名異生性 即通二障種上假立。此論亦云。而於三界見所斷種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異生性。亦不言各障自聖種現。但云於諸聖法未成就故 差別者。一五乘差別有二。初立差別。後問答辨。且決定大乘。具依二障未永斷位分別種。立大乘異生性。若所知障畢竟不可害非煩惱者。依此煩惱。一分立為聲聞定性異生性。一分立為獨覺定性異生性。以樂觀諦.十二因緣。悟證.依待二性別故。若俱不可斷。依斯立為無性乘異生性 不定者。若有具待觀諦.緣起得出世者。依此所有分別煩惱立為不定二乘異生性。若有觀待四諦.六度得出世者。依此立為不定聲聞異生性。若有觀待緣起.六度得出世者。依此立為不定緣覺異生性。若具觀待有下中上無漏根性者。立為不定聲聞.緣覺異生性 以楞伽說五種乘姓入法。瑜伽復云立為不般涅槃性.聲聞性等。故相翻立有此差別 准此義為四句分別。有唯有異生性不成聖性。謂無性人。有唯成聖性非異生性者。大乘見道已去。有亦成聖性亦成異生性者。據種三乘見道前。有無漏種亦成聖性。已未起現名為不成。不據種說。或唯依彼能生現用立為聖性。以相翻故。不爾唯種異生成聖。若唯現說。聖者無漏不起現時。應非異生亦非聖者。若依此說。三乘定性見道已前。亦是唯成異生性句。二乘得聖及迴趣大乘未入初地。名亦成異生亦成聖性。二乘無餘是俱非句 問答辨者 問定性大乘及不定性能趣大者。依二障種立異生性。定性二乘為依二不 答有二解。一云但依煩惱種立。以彼不斷及不障故 問若不障斷即不依立。無性之人二障不斷不障彼乘應不依立 答極重障故 若爾二乘定性之人不得趣大。彼所知障亦名極重不。若名極重亦應依立。若不名重以不障彼自乘果故。無姓亦爾。答定姓可得聖。雖有所知不名重。無姓不得聖故二障名重 問煩惱可斷得自乘。煩惱不名重。所知非斷不得大。所知之障亦名重。若以所知不障小。二障不障凡 答但有聖法名聖性。定性所知不障輕。無姓畢竟無聖法故。彼二障名為重 問若望一切聖法名聖性。以不障故得名輕。亦應一切障法名異生。隨獲聖性應皆捨 答二智俱能證於理。但有聖法名聖性。所知定姓無斷時。不障聖法非異生。若依彼立得聖許斷。即違諸論說所知障唯大獨斷。若不能斷既許障在寧得聖性。由此故知。但依一立。如所知障在二乘身不名為障。不礙彼果名無覆故 若爾無性所有二障。亦不障彼應不名染 答人天同異生。不障可不染。對聖名異生。不得故名染 又解雖不障人夫。感生故名染。所知不障小。不招生不染 又解定姓二乘亦依二障立異生性。文無簡故。能障於大必不得故。如無姓障必不得聖依二立故 若爾二乘斷此所知異生性不 答有二解。一云亦斷 若爾即應斷所知障 答許亦無過。如斷定障 此亦不爾。定障除現不斷於種。此依種故 答雖依種立。不即取種。依種假立。言不斷所知者據種體說。言斷異生姓者據假功能。假實既殊故不相反。若依此解不定二乘但亦名聖。以異生性得聖捨故 一云不斷。望自乘說名得聖性。所知未斷彼姓猶存 若爾應名亦凡亦聖 許亦何過 有雜亂過 答若以聖性為異生性可有雜亂。二性各別何成雜亂 二性雖不雜。凡聖是相雜 答望義有別。亦不為過。如不定性二乘聖者。未至初地亦名異小。故後釋為正 問何不通依俱生障立 答約全能障見.修無漏。俱生立全障二無漏故不依立故。瑜伽論五十六云。依未生起一切出世聖法分位。建立異生性。此論亦言見所斷種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異生性 問依見斷種立異生性為。總依三界見斷種立為。不爾耶 答有二解。一云唯取第八現行。同地見斷種立。不依一切分別種立。不爾一界成三界。應名三界異生。若取生現行種。即已得上定起上地惑。亦名三界異生。一云通依三界見所斷種。文無簡故。同是異生。故無雜亂。不同界.趣.生等體性。界.趣.生等顯界.趣別。此異於聖故不雜亂。前釋為正。瑜伽五十六云三界異生性故。性屬生故。生既界別。故生亦別 問以聖望於凡。無漏皆聖性。以凡望於聖。有漏皆凡性 答有漏聖猶起。但漏非異生。無漏准凡皆無。故總名聖性 二對小乘辨差別。且對有部六門差別 一依處差別。有部唯依於眾同分及與命根。大乘即依二障種立 二假實差別可知 三捨位差別。有部三說。一云世第一法捨。一云苦法智忍生相時捨。即彼滅時斷煩惱故。一云二種共捨。如斷煩惱無間。解脫二道斷惑。若大乘師真見無間起時正滅。即苦法智忍有相見道假說為捨。實真見道。依障種立故 四能得差別。有部別立得得非得。以異生性是非得故。別有得得。大乘即此異生之性望於聖性名為非得。據異生性即名為得。如三成就不異於三別立成就 五性差別。有部唯是無覆無記。大乘通三。不善有覆及以無覆。以定性二乘所知望彼是無覆故。通三界故。依二障故 六非得差別。有部非得望一切聖法。俱舍第四云。不獲何聖法名異生性。謂不獲一切。不別說故。此不獲言表離於獲若異此者諸佛世尊亦不成就聲聞.獨覺種姓聖法應名異生 若爾彼論應說純言 不要須說。此一句中含純義故。如說此類食水食風。又得聖已更不迴心作餘乘故。故望一切。大乘不爾。望不能得二空智說。以聲聞等雖名聖者。望迴向大未入見道亦名異生。以未得法空所知在故。至於初地又云得聖性故。又彼有部三乘唯斷煩惱障故。若所知障小不斷故。既依障立。入初地時斷二分別。雖不得成二乘聖性。而不名異生。已斷二障故。獲二空智故。且略辨此。
破同分中。敘外救云。外法非趣生故不立同分者。應難云。趣是趣向義。外法可非趣不以趣向解同分。何得以趣例同分。趣是趣向義。外法無同分。同分相似義。外法相似立同分。又難汝本云。內法是趣生。有情立同分。外法非情趣。外法無同分。汝本以有同智故。內法有同分。外法有同智。何得無同分。何得救言外法非趣生故不立同分。此上難古。下難正理師。餘轉難救皆如疏述 述正中。問大乘同分依外非情立不 答據相似義假立同分故通內外。十門分別如樞要說 問若通一切立同分者。何故所引經云此天同分此人同分。不云餘耶 答經據顯勝且說有情。既約相似假施。通外立有何失。准此既破於他。翻彼故外假立。
論。又若命根異識實有應如受等非實命根。比量如文 問既以異識為因。難非實命根。他以不離識因。難非假命根者。何理能遣 答大乘命根非如名定。縱將生等難非假命亦是相符。以大乘立但假名字有此功能故 又有釋云。與他為違教失。說住滅定等壽不離識者 亦不成難。他亦許壽不離識故。由此論文但云異識實有應非命根 西明云。他若難大乘云。論主所說受等應非實受等。離識實有故。如相等。解云外違教失。彼許受等是實有故者 不爾。以離識實有故因兩俱不成過。小大同許受等不離識故。喻無能立過。上雖云應比離識無別命根者。是設遮破。非他所許命離色.心有實自體。他只言異色.心有體。不言離故 西明又云。薩婆多量云。命根實有。能持身故。如業者 不爾。此因有他隨一不成過。以大乘師不許命根能持身故。若許持身。下破經部識類受熏。假不能持。有不定過 要集云。應云汝命離識不能持身。即無違宗。大乘命根許持身故。共許同分不持身故者 亦不爾。同前過故。諸論但說能令相續住時決定。於此分位假立命根。不說能持故。設有處言能持識者。由業引種能生現識相續不斷功能差別能建持義假名命持。非是攝受執持之持。亦不即取正能生用。下破假持據攝受執持。今他云命能持身者。即攝持義。故住前破。
論。如四正斷義別說三者。如四正斷約義說四體是精進命等雖三約義差別體是一識者 外難云。壽等約義說。一體分三蘊。正斷據義分。一進通多蘊 答命根約義別有別勝故三處分。正斷約義分無別勝故一處攝。又雖不全相似取少分喻。
論云彼滅轉識非阿賴耶者。外難云。厭心入無心。別有於細心。厭色入無色。別有於細色 答細心非所厭。滅定心不無。定色非所厭。無色界中有 難。厭色入無色別有於細色。厭依入無依別有於細依 答有捨無常色獲得常色 難二乘俱厭麁心.色入無心色同大有。二乘厭依入無依。應同於佛非不有 答菩薩厭麁不厭細。有悲智故有細身。二乘麁細俱所厭。無悲入寂身非有。更有兩番。如樞要說。
命根述正。大乘諸教有六不同 一唯說第八識種。如此論是 二通說現。瑜伽決擇云。八根種.現定成。命根在中 三唯內六處。顯揚第一云。命根者謂先業所引異熟六處住時決定性 四通五蘊。集論第一云。何等命根。謂於眾同分業引決定。雜集論釋云。同分者於一生中諸蘊相續等 五者依總相說。瑜伽五十二說。云何命根。根於彼彼處所生自體所有住時限量勢分說名為壽 六依異熟說。五十六云。於業所引異熟住時決定位建立命根 會顯揚文如疏中解。決擇八根如樞要會。自餘諸文不違前三 然顯揚文更有解云。雖相.見別不離識故。此識相分總名此識 又云彼意根能持。五根所持。能所別說云六處。此論能.所合說名此識種亦不相違 雖有諸釋。疏斷唯取識見分種名為命根。不取相分。此釋為正。
釋應無色時至此云何然。疏自往覆乃至云。我義心法通能厭。即說心法名無色。色法唯所厭。故說心種名無心。此所加答應云。心法通能厭故。說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即說心法名無色。即是心法通能厭。唯有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此更次述重顯前文 更助解。厭色入無色。心為能厭名無色。厭心入無心。能厭心種名無心。汝既厭心入無心。不於能厭名無心。別立非色非心名無心。厭色入無色。不於能厭立無色。別有非色非心名無色。厭色入無色。即於能厭之心名無色。厭心入無心。即於能厭心種。名無心。
論。微微心時熏異熟識成厭心種。何不即於此位立無心定。待後剎那方名無心定。前後等故 西明云。真諦三藏但云依種立。不離前難。今說二定依種假立。故雖成種緣未具故。不立二定。要待心滅方立二定。如律儀無表初成種時。緣未具故不成無表 今謂真諦解亦無難。無心依種。初有能熏未是無心故云依種。本為厭心。有心未立。後位方立。
論。無想定前求無想果故所熏成種招彼異熟識。本疏二解。自斷前正。雖無想異熟假非實感。然為求彼果修無想定。若有心時是能感彼無想果者。修有心定何假無心。以無心定前微微心所熏成種。防心不起方名無心定。即說假法能防實心。後得果時彼雖是假。然由厭心功能力故。想等不起假說為感。於理何違。若俱實種為能感者。應同第八不名無心。又復此論但云故所熏成種招彼異熟識。依之麁動想等不行假立無想。不言成種招彼無想。又復是假。如何種感 問得果之時微微心種即久已滅。但有相續無心種子。無二種種。如何可說有心感有心 答雖無別種。即最後心與種俱時修。有能感彼總異熟力。以未熟故果不得起。後熟生果時將現就種。望得果時說有心感。故亦不違 西明云。准知此因加行時種微及微微。皆感總果有心異熟。正無心位根本實種招無心別果。無心定力遮心不生其理決然。無勞致惑 此雖異釋據時能感不越本解。然復有過。何者自許彼天非所生果假無別體。故不應說為實種感。若許實感。何故復言無心定力遮心不生。其理決然。徒設劬勞 要集云。有說二解後說違五十六者 本疏自判後釋非正。何煩重述 然云彼天總報第八。及彼生得心等。必為微微有心種感。若無現思。種不能獨取果。彼假異熟無想別報。即隨所依一時說感。不可分拆有心無心二位種子別感二果者 既一時感如何一有心一無心。又俱時感即應無心與總異熟俱時而得。何故前後 若云誰說前後。即違論說心.心所滅。既言心.心所滅。明知初起現行。亦不可云。伽五十六既云起者謂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異熟果。明是一時。不更別分總別二果 此亦不爾。若直執論說。亦應但現思不得通種子。彼云謂能引發無想定思。能引即現思。復不說種子。若云以義通種子者。亦以義取說感總報。依此總報六識不行假立無想。故此論云。故所熏成種招彼異熟識。依之麁動想等不行假立無想。
論云無想定前至招彼異熟識。明所依。依之麁動至假立無想。明能依 問無想異熟滅幾識立 答滅一識立。以鼻.舌二識但在欲界。眼.耳.身三識但在初定。在第四定麁但第六。不可起於下地異熟眼等三識。故唯第六 問出彼異熟心緣何地 答隨所生地以為所緣。以潤生愛必與所生同一地故。不說異地愛潤異地生故 問無想異熟即依所厭以立。二定何故依能厭立 答異熟是所求故。於所求立異熟。一定亦所求。即於二定之上立二定。故無過難。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二(末)
大正藏第 43 冊 No. 1832 成唯識論了義燈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三(論第二)
淄洲大雲寺苾芻惠沼述
論。有三有為之有為相。具如疏解。然准婆沙三十八云。如譬喻者諸有為相。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少同大乘。即經部本師。然通離識.不離識別在下例破。分別論者說此能相皆是無為。法密部說三相有為滅相無為。立無為者非此所破。下無為中方始例破。此等雖立作有為相非不相應。以論文中標.結但破不相應故 有言已他破竟故此不破 今謂不爾。非他已破今此不破。諸不相應經部已破。今復破故。或雖無為然為能相。今破能相義。下破無為義。二段俱破理亦不違 相似相續沙門所說色法生住老無常體還是色。乃至識法生老住無常體還是識。此下例破不別破之。不爾色.心之體即色心故有相符失。經部師立准婆沙說。同大乘立一期四相。薩婆多師云。唯是眾同分相。非有為相。此意說云。一期四相但與同分而為能相。非諸有為相。以諸有為剎那剎那皆具四相故。即薩婆多不許依經立一期四相。依世俗諦理即不遮。婆沙三十八多復次解故。諸餘門義如諸論辨。
言非第六聲便表異體等者。外立量云。有為相言。定別有體。有第六囀言故。如天授之衣等 准此量中有其三過。一宗中比量相違過。過云有為相言。非定別有體。以有第六囀言故。如地之堅等。宗不言定無別體。但違於彼定別有故。無不定過。二者彼量有不定過。如文可解。三者亦有有法自相相違過。此量不但立別有體。即顯離所相。而是有為能相耶若之衣等。非有為能相。故成相違。離此四相之外。更無同喻。餘皆非有為相。即成異法。第六囀言。因於異轉故。如入正理論立有非實.德.業等量。
論若有為相異所體等者。量云。汝無為相。應離體別有。說之相言故。如有為相。然有解云。此量有他不定失云。堅等異品。說之相言。是不定過。此亦無過。在宗中故。以許有之言。總難令別有此。又云汝無自違過 西明量云。無為相體。應異所相。為無為中隨一攝故。如有為相 有解云。此量有兩俱不成。以為無為中隨一攝因。於所相有於能相無 此亦不爾。有為能相是有為。無為能相亦是無為。豈無為能相在有為中云於能相。無要集隨此。云有解勝。又破他言。汝有為相體。不異所相。或應無別實相為相。為無為相中隨一攝故。如無為相 要集云。有說有釋但為此量。此量因中有法差別相違過。量云。有為相體。應非假不相應。為無為中隨一攝故。如無為相。由此但以道理例破。不應立量者 此說非理。所以者何。以立宗言汝有為相體。即就他宗破他比量。不立自故。如何得與論主。作法差別相違。又假不異所相。實不異所相。別實有。不別實有。是差別故。然准作違。即是有法差別。即應脫一有字。若作有法差別。是差別故。又設若爾彼立違量亦有此過。以實有不相應。非實有不相應。是差別意。立量實有不相應。今與作有法差別違量云。汝實有為相。應非實有不相應。為無為中隨一攝故。如無為相。故不得成有法及法差別違。即顯彼立異有為外別立能相。如耶若之衣等。量有法自相相違決定。及法差別相違決定。又過如前。由此有說.有釋無愆。
論。又生等相若體俱有等者。本云。初破古師相用前後。又住異滅下。破新薩婆多三相用俱 西明科云。並通新舊。有解取前為正 要集云。取西明為正。以婆沙文義有兩釋。初云作用時異。即三相前後 又云。婆沙云滅時老.滅方有作用。故即同時 今謂不爾。前引婆沙三十九云。顯一剎那具有三相。問若爾應一法亦生.老.滅。作用時異故不相違。謂法生時生有作用。滅時老.滅方有作用。體雖同時用有先後。此意即答三相作用皆有前後。不別云滅與老同時。
論云為止他宗顯正義故。如譬喻師一剎那中有三相者。即應一法一時亦生.亦老.亦滅。然無此理。互相違故。應說諸行初起名生。後盡名滅。中衰名老。為遮彼執顯一剎那具有三相。問若如是者。則應一法一時亦生.老.滅。答作用時異故不相違。乃至云。體雖同時用有先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故無有失。或生.滅位非一剎那。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相同一剎那(已上論文)。云滅時老.滅方有作用者。以老衰法滅時方顯。云滅時老.滅方有作用。故下總結。體雖同時用有先後。又不說住與滅同時。故知古師相用前後。不應分為二說。文無別故 又俱舍第五破薩婆多云。又住等三用俱現在。應一法體一剎那中。即有安住.衰異.壞滅。若時住相能住此法。為名安住。為名衰異。為名滅壞。諸說住等用不同時。彼說便違剎那滅義。他既自說相用前後。約俱時難古薩婆多。即有相符難新薩婆多相用前後。亦是相符。故依本正。
論。所待因緣應非本有者。疏答外難云。虛疎之法雖現有種。便無外緣即不能起。以劣弱故。汝之實法何得相例 要集云。此釋未能盡理 今謂種體雖恒。所待因緣本無今有。展轉無窮。非恒具足。故非常生。故瑜伽五十一云。諸行雖有各別生因。然必待緣方得生長。乃至故此論云。不同外道緣恒非無故不頓生者。今將此釋無異於本更待外緣。外緣即是親種之外。外緣未合即不能生。即緣非恒有故即前因。何勞別說 今更設難。如我識外有外緣。不具不頓生。大乘唯自心。不假識外法頓起 答所緣親境唯自識。不能緣外說唯心。不無增上他有情。此外不具非頓起。外又救云。汝種雖現有。虛疎待假緣。我法體實有。還待實外緣。若爾即執二生便為無用。
論。所相恒有而生等合者。問此破與前理有何別 答前以彼宗不離無為別立能相。例破有為不令別立。今以有為體恒有。說生等合。例彼無為體亦恒有。應生等合。故二文別。
云俱舍云。即前異不成。異前非一法。若所異之法。即前住所住者。異義不成。非前所住是別法者。即非一法。
論。表此後無為相何失。本疏云。即現在法於後無時。名之為滅。假言過去。過去體無實非彼世 西明釋云。滅相是假。行蘊所攝。假依現實。實在過去。若說現在應依異世。此意滅相。論說後一是無故是過去。若說依現。異世相依。自釋難云。若依過去便無所依。答云如比量中立法無者。彼因依無亦得成立。非如有量因必有依。滅相是無。依無何失。有解取前本疏為正。後說雖無異世相依。而有異世相表。又已滅無。如龜毛等非有為故 要集意取後說為正 五十二云。依生已壞滅分位。建立無常。又四十六云。依於有分建立一種有為之相。依於無分建立一種有為之相。又此論云。無時名滅。此中所說時分位者。不可無時說有分位。亦非有時說無分位。由此准知。已滅分位建立過去。更多云云 今謂。本疏所說為正。何者且論立世。世依法立。雖云過.未。過.未無體。還依現法。觀待曾.當立過.未世。滅相在過去。過去既依現法假立。滅相理實依於現在。故佛地論第一說。有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此所說時通於三世。但於現在假立三故。
雜集第二云。時者謂於因果相續流轉假立為時 又第三云。依止現在假立去.來。故約當得假立未來。約曾得假立過去 又此論云。表此後無 又云滅表有法後是無。若不依現法觀曾有義。唯取法無已。立過去世及滅相者。既論云無時名滅。過去實無。滅相及世即俱是實。何得名假。又何得云表此後無。應云表前法已無故。復違雜集第三依止現在假立三世。彼約諸法因果曾當。通一切故 又顯揚第一云。心不相應不可施設與心等法若一若異。滅相既依過去無立。與現在法時體俱乖。云何不可施設為異。又若唯無。何故五十二云。問如世尊言有過去行。乃至云。此何密意。答過去諸行與果故有。未來諸行攝因故有。不爾過.未體既是無。如何可說與果攝因。故依現法與果攝因。假名過.未。又如何言於諸蘊中隨觀生滅。滅依過去。過去是無。無非蘊法。
問既依現法假立過去。云何得言無時名滅 又四十六云。過去行已生已滅。由彼諸行無因可得。亦無自性。又云。即此已生諸行剎那。自性滅壞正觀為滅。答即觀現法有酬前相。假說曾因名為過去。名為已生自性滅壞。非無現法獨說過去。故五十二云。若已與果種子相續名過去界 既稱種子相續名過去界。明種子體非是已滅 問現法未滅如何立滅。又諸現行可無滅相 答且據種子顯過去界。影彰於現。如未與果。種子相續名現在界。不唯種子獨名現在。如十八界通三世故。或但說種。以恒相續因名界增。或復現行亦得名種。能生果故。如第八會十因二因種子之言。故實種現皆有滅相。由觀現法有酬前用。假說曾滅故。說滅相在過去世。以法謝已。滅相方顯。據實於現由有當滅。亦名為滅。即如論文表此後無假立滅相猶如壞苦樂滅方有。然說樂受亦名壞苦。謂壞時苦故。現法亦爾。當必滅故說過去者。此時顯故。異他宗故約世分故。故五十二云。何故世尊但說三種。一生。二滅。三住異。答由一切行三世所顯故。從未來世本無而生。是故世尊由未來世。於有為法說生有為相。乃至由過去世。於有為法說滅有為相。現在世法二相所顯。謂住及異。既於現立住.異二相。明生未來。滅在過去。約世義分。據實假義得通三世。不爾四相不遍有為。現.未無滅應非無常。五十二云。復次無常差別亦有多種。謂壞滅無常.生起無常.變易無常.散壞無常.當有無常.現墮無常。若一切行生已尋滅名壞滅無常。本無今有名生起無常。異相行起名變易無常。離散退失名散壞無常。即四無常在未來時名當有無常。正現前時。名現墮無常 准此故知得通三世。以重釋前四相差別故 又釋唯現以無別過.未。依現立三故。雖實依現。義通三世。無不遍失。
然有為法因緣力故下。申正。准文五門分別。一說相意。二相相狀即亦辨名。三約世分。四釋妨難。五顯差別。科段如疏。今加出體。出體有二。初辨異宗者。婆沙三十八云。如譬喻者說。有為相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不相應行蘊無有實體。故有為相非實有體。然末經部不別說在不相應中。分別論者說。有為相皆是無為。若是有為性羸.劣故。則不應能生法住法異法滅法。以有為相體是無為性強盛故。便能生法乃至滅法。
法密部說。三相有為。滅相無為。若無常相體是有為。性羸劣故不能滅法。以是無為性強盛故。便能滅法 相似相續沙門所說。色法生住老無常體還是色。乃至識法亦爾。此意四相不異色等。隨五蘊體相即彼攝。非不相應 經部師說。五蘊出胎時名生。相續時名住。衰變時名異。命終時名滅。然婆沙說。顯彼唯是眾同分相非有為相此意即說唯依有情眾同分上立此四相。不遍有為。以經部師一剎那法不許立住。時中之極名剎那。由諸法剎那故。准俱舍論第五。經部亦立剎那四相。彼論說云。又一剎那諸有為法。離執實有物四相亦成。謂一一念本無今有名生。有已還無名滅。後後剎那嗣前前起名為住。即彼前後有差別故名住異。此意本無今有體起名生。有已還無無時名滅。能引後後剎那嗣前前起名住。即彼住相。或與前念。或與後念。有差別故名住異。約住辨異故云住異。雖是假立不離所相。俱舍第五云。此中何用生等別物。又如大士相不異大士。又如堅等地等界相非異地等。故雖假立不離所相。薩婆多說。異所相法別實有體。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已辨小乘。大乘所說四相假有。與所相法不一不異。是不相應行蘊所攝。理皆極成故不引證。
二說意者。先辨小乘。婆沙三十九云。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復次標別有為名有為相。雖釋經中說三所以。亦說相意。相實有四。經中說三。釋此經意有多復次。亦說相意如疏略辨 次顯大乘者。准顯揚十八。為起屬主相應言論故說相等。故彼論云。屬主言論者。謂諸言論配屬於主。方解其相非不屬主。如說生相此誰之生。觀所屬主起此言論。所謂色之生。受.想.行.識之生。非說色時此誰之色。觀所屬主起此言論。如生如是住異無常等心不相應行。類如其所應盡當知。是名屬主相應言論。瑜伽四十六有多復次。一令觀無常。二觀行是苦。三知法無我。四令證涅槃。廣如彼釋 雜集說觀生老住意亦同此。若此論文表異無為。假立四相者。意.亦同彼觀無常證涅槃等 相狀如文 約世分者。小乘如常。大乘多說。一說三相現在。一相過去。如此論文後一是無故在過去。此約二世。同瑜伽論五十二說。或約一世。論云生表有法先非有。滅表有法後是無。既表後無故在現在。不爾應云滅表有法生已無。若隨初解。應云表生已後即體還無。非現立滅表已後無。二解任取。義意如前 又五十二約三世顯。論云由一切行三世所顯故。從未來世本無而生。是故世尊由未來世。於有為法說生有為相。彼既生已落謝過去。是故世尊由過去世。於有為法說滅有為相。現在世法二相所顯。謂住及異。所以者何。唯現在時有住可得。前後變異亦唯現在 准此論意。既於現在唯有住.異明生未來。滅居過去。此亦義說。道理無違。或復四相俱通三世。雖無全文說通三世。以約前後互相准例義則可通。約三世分。生在未來。剎那分別。生即在現。差別分別。亦通未來。五十二云。若依墮世界生說。始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生。名有上生。此意雖說現生之法。更有勝上。如有為法名為有上。義意亦顯未來更有上法當生名有上生 無常之中。五十二云。壞滅無常.生起無常.變易無常.散壞無常.當有無常.現墮無常。若一切行生已尋滅。名壞滅無常。若一切行本無今有。名生起無常。當有無常者。即四無常在未來世時。名當有無常。此文如次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三無常。住.異文中。以影略故論文不說。此論總明生等四相。通情.非情.剎那.相續。假立四相 釋難如論 外難過去體是無。於過去世立滅相。未來體亦無。於未來世亦立相。答過去體曾有。曾有立滅相。未來體本無。未來不立相 又難過去曾有。曾有立相。未來當有。當有立相。答滅相體是無。依已滅無立無相。生等體是有。未來體無不立相 又難表法後是無。依無立滅相表法後當有。未來立生相。答表法後是無。可得依無立無相表法後是有。不得依無立有相。更多妨難略不能舉 顯差別者。經部立二種。謂剎那.一期。有部亦爾。上座.化地部.正量部。如樞要明 就大乘辨。有多差別。一常無常差別。剋性無常。相從是常。攝相歸性常。相用別論無常。故涅槃二十二云。善男子有為之法。生亦是常。以住無常生亦無常。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無常。異亦是常。以住無常異亦無常。壞亦是常。以本無今有故壞亦無常 二遍計依他差別。若遍計性體若空花。不可說作有為之相。常無常亦爾。若依他性依緣有故。是無常相。故中論第一三相品云。如是三相為是有為能作有為相。為是無為能作有為相。二俱不然。何以故。若生是有為。即應有三相。若生是無為。何名有為相等 三體類差別。如五十二云。復次生差別。謂剎那生.相續生.增長生.心差別生.不可愛生.可愛生.下劣生.處中生.勝妙生.有上生.無上生。老差別者。謂身老.心老.壽老.變壞老.自體轉變老。住差別者。謂剎那住.相續住.緣相續住.不散亂住.建立軌範住。無常差別如次前列。又有剎那.一期.經劫.窮生死。如顯差別中釋。披文可知。此即時節差別 四五名同體差別。如緣生中生老死支。觸中生老死觸等 何以差別。答緣生支生。據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五蘊實體名為生支。老據髮白或復衰朽未死已前。死據臨終將死正死。俱通五蘊實法為體。以彼相名顯緣生支。假實.分位差別不同。一期四相位雖可同。假實有別。又一期滅據已滅名死。緣生支死將死正死。已滅非支故 觸中老死。五十四云。由時分變異不平等立老。由命根變異不平等故立死。此意老死是果。由依觸分位有彼老死故。因立果名。如飢渴觸體即四大分位假立。唯在色蘊。四相老死通依五蘊。取上別義。四嗢拕南中。通說五蘊體及四相。俱名無常。無彼常故。四十六云。如是諸行常不可得。故名無常。與雜集同。經中亦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故。因明論中所立無常。即唯取滅。然通體相。數論相滅。對聲論等即立體滅。若通生滅名無常者。即宗.因無別過類所攝 六體同名差別。或名生住異滅。或名生老住無常。或名生住住異無常。或名起盡等 七遍不遍差別。一期四相約有情辨。剎那四相遍有為法。八十八云。如是三相依二種行流轉安立。一依生身。二依剎那。依初流轉者。謂於彼彼有情眾同分中。初生名生。終歿名滅等。
破名句文中云。若名句文異聲實有。此破外計 要集假敘外人反難云。假不相應名等。應非能詮。以是假故 或云許異聲處不相應假法處攝故。如餘假法 西明釋云。汝名句等實體不成。義如前破。若不許聲是能詮者。便有量中闕至教量失。此不成釋。前未破故。又復大乘諸師計別。陳那不立至教量故。他許實故。要集云。外人作比量相違。然彼量有宗相符失故 今謂不爾。量中云非實能詮可相符失。但云非能詮何名相符 今云彼量是因中相違決定失。以假實因及異聲處法處所攝各自許故。大乘無過。外人若云假名句文非假能詮。為相違者。此亦非過。何以故。大乘量破彼云。汝名.句.文定不能詮。以異聲故。如色等。今與大乘作量。云假名.句.文非假能詮。於因明相違中是何相違。望大乘量總非是過。又大乘名等不異聲故。以假從實即聲能詮。外難不詮。違世間故。故下文云語不異能詮人天共了。
論。謂聲能生等者。破他可知 問大乘自許假名等詮。言何用名等豈不自違。答外許名等定異於聲。由聲生顯。此聲必有音韻屈曲不爾不生。大乘能詮雖在名等依屈曲聲。非定一異。對破定異。攝假從實云聲能詮。何用名等。故無有過。
論。若謂聲上等者。牒破可知。然本疏量云。聲之屈曲應非離所依別有實體法處所收。色蘊上屈曲故。或色.聲二色之上隨一屈曲故。如色處長等 要集云此量有法差別。法差別量云。聲之屈曲應非離聲處假法處攝。因.喻同前 此亦不爾。誰許聲體在法處收。以許名等在法處故。名等依聲不即聲故。今對破他計屈曲聲即是名等。異聲別有法處所攝。故舉長等以為量破。然西明云。汝色上長.短應異色處別有法處自性。有屈曲故。如聲上屈曲 此量亦過。應云汝色上長短等。應異色處法處所攝。色上屈曲故。如聲上屈曲 今言長短應異色處。別有法處自性。即長.短上生等諸法。法處所攝。即是長等異於色處。有此生等法處自性此言過失也 又量云。聲上屈曲。應無別體法處自性。以即屈曲故。如色上屈曲 此量言過同前應知。若即准言復有法自相相違過也 問若云聲上屈曲能顯義故。有教性。故。意識所得故。法處收假立名等。他云我宗亦爾。大乘通云。不唯依聲假立名等。通依多法故法處攝。長等不然者。問此據緣假為緣實者。若據五識唯緣實宗。長等意得。應法處收。若云雖唯意得。依眼明取故非法處。屈曲之聲明取亦爾。應在聲處。若據緣假。屈曲之聲亦耳識得。應聲處攝。又應耳識亦緣名等。即屈曲故 今正解者云。大乘師聲上屈曲。雖體非實。仍法處收說為名等者。據攝假從實。非即正取屈曲聲體以為名等。取屈曲上有能詮用說為名等。如無心定等。但取種上能防心用非即種體。相等亦爾。故法處攝。長.短之色無能詮用如屈曲聲。自體性邊俱自處攝。非大許彼屈曲聲體在不相應。彼非色.心。此是色故。設五緣假。耳識但取屈曲聲體不取詮用。故攝處別。疏中但以屈曲之聲。長.短等相例者。且隨他宗為不正釋。及攝假從實云聲能詮。非是剋體性用別門。取聲體為名.句.文等。故下正解。然依語聲分位差別。而假建立名.句.文身。更多有問答及以異釋。恐煩不述。
論。若謂聲上等者。外救量云。聲上音韻屈曲。不能詮。聲屈曲故。如弦管聲 聲上音韻屈曲是有法。不能詮是法 樞要云。論主為作有法差別相違。內聲屈曲能生名等。不生名等。是差別故。故論云。此應如彼聲不別生名等。先舉同喻後舉宗法。故作量云。汝內聲屈曲。不能生名等。聲屈曲故。如弦管聲 此就他宗。彼弦管聲不生名等故。以內聲如彼弦管聲 有解作法差別相違因。破云。內聲屈曲不能別生實名等。即聲屈曲故。如弦管聲 此說不爾。准外量文。屈曲是有法非法。何名法差別 要集云。此破末計屈曲有二。法差別相違因者。別生名等非詮。不別生名等非詮。故法差別 此亦不爾。他宗說聲不是能詮。名等能詮。別生名等不生名等。在聲不在非詮。何得言別生名等非詮。不別生名等非詮故。若以非詮為法差別。論應云此如彼能詮。不別生名等。何故云如彼聲 西明云。雜心許有因俱聲如弦管等。俱舍論破。正理論救云。誰言一極微二大所造。但約助緣說因俱聲。此中正破雜心所說 不詳此說。雜心因俱即弦管等。似有能詮非實能詮。正理亦同。何故但言偏破雜心。不云兼破正理何也。疏云我亦不說弦上屈曲非不能詮。但如汝化人身.語二業非善惡性。今我因俱故者。此意前隨汝宗。屈曲之聲云如弦管不生名等非善.惡性。亦如汝說化人身.語二業非善.惡性。我弦管聲是因俱故。假通善.惡。亦許能詮。如林聲說法。離質化等。皆通善等。
論。名詮自性句詮差別者。辨自性差別如因明斷。
本疏成立他方有佛云。除此三千界外他方。亦應時有佛出教化眾生有人天眾生故。猶如此土。不言定有恒有。以有劫中無佛出故。復除成.壞非時有故。簡不定過。有解改因云。彼有所化人天故。意避成.壞。雖有人天而非所化。根性未成故 要集云。前量有不定過。為如成.壞劫有人天故無佛出世 今謂不爾。於無過中妄生過想。前量不言恒定有故。自許不定故。今為不定云。有人天眾生故佛定不出。如成壞等劫。此意餘方定無佛出。以有人天眾生故。如此成.壞劫。此量不定破前定量亦令不定。即似理門似共不定。故理門云。由用不定同法等因。成立自宗。方便說他亦有此法。由是便成似共不定。今所立量雖非即彼。然似於彼。又無共同喻。以成壞劫大乘亦許有佛出故。前云時有不簡報化。如法華經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等。
又彼自立量云。他方世界人天有根性成器者。以住劫減時人天有情故。如此土住劫減時 令謂此量是真不定。為如此有佛住劫減時人天有根性成器。為如此無佛住劫減時人天無根性成器。故成不定 要集又於本第二量。作決定相違量云。光明等上。定無名等。以非聲故。如虛空等。此亦不爾。無共同喻。大乘亦許名等依空。雖不依如。依識變故。無文障故。
問言便繕那此云扇.相好.根形.味。此即是鹽。能顯物中味故。味即是文 准此解意。文即能顯。云何前言而體不能顯耶 答顯有二義。一顯名.句。二能顯義。文能顯名.句。名句由文有故。名.句能顯義。文從名.句能顯體。非顯義故。前後義亦不相違 問字體非能顯。從彼名.句說為顯。聲性非能詮。從名說能顯 答名.句依文近。字從名說顯。句等望聲疎。聲不從名顯 問文體非能詮。為因從果顯。字體非能表。為果從因表 答名.句必帶文。文從名等顯。聲不必有字。字不從聲表 問名.句為攬字成。為別有體。若別有體豈可離聲。一剎那聲必有字故。若即攬成。名.句與文體性何別 答有二解。一云各別。一剎那聲多屈曲故。二云攬成。總別有異故。三體別。後釋為正。如前第一卷已辨。
論。有執隨眠等者。薩婆多師隨眠是纏。即現行法。成實論師無表雖依思立。然是不相應攝。
論。如是二法等者。緣瓶等心。等取衣食車等心。是何量攝 答本云非量收。不親緣得法自體故。非比度故。非量所收。非量不要唯竪執故。西明意同。有解似現。即比量攝。故理門云。彼聲.喻等攝在此中故唯二量 有云。若開現.比.及非量三法不同。能緣之心可通三量 然要集斷云。假立瓶等義同名等。雖非法數。然定散意皆得緣瓶。故前三師皆不應理。取第四正 今謂。初二義即如實。後二非理。所以者何。且第三師云。緣瓶之心是似現量。即比量攝理且不然。現.比二量是正智攝。似現.比量迷亂所收。何名比量。若以緣共相故比量收。諸迷亂心及以妄執似比量心。應比量攝。若許爾者真似何別。似比量等非真比量收。似現亦應爾。又理門解比量智云。從現量生。或比量生。緣瓶心是似現所攝。何得說是比量收耶。然理門論云。彼聲喻等攝在此中 故唯二量者。據得法體無謬者說。非似現.比亦許二攝。何能自悟。若二皆攝何能自悟。若第四師緣瓶之心.若二皆攝。何能自悟 若第四師緣瓶之心通三量者。違理門說。彼云。如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輿等皆似現量。於實有中作餘行相。假合餘義分別轉故 八正理論亦云。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量。非比如前。所說非理 問若爾定心諸佛菩薩。豈不緣瓶 答不障緣瓶。但心不作實有瓶解。得瓶所依四塵自相。於實有中不作餘行相。假合餘義分別轉故。以能了知世間緣彼作實瓶解故現量境。如遍計性聖者達無亦為聖境。非同凡執說為聖境。本疏云緣瓶之心是非量者。據作實瓶解說。非約了瓶假。亦是非量收。設復緣瓶作比量解。亦似比量。非真比量。無實瓶體故亦非量。非似現比是非量攝。不稱境故邪謬智故。
論。無為非世等。本云汝宗無為應非無為是無常法。許有用故。如眼.耳等 要集云。有違自宗 今謂非過。宗言汝故 又云若取他宗因有不定。為如識變無為有作用故是無為耶 此亦不爾。識變無為假名無為。非實無為。前言汝宗無為。即實無為。故無不定。量既無過。何故不得立量以破。云但理破耶。
論。又諸無為許無因果故等者。舊俱舍云。無為非因果者。錯翻無字以為非字。若言非者。即不是六因五果。他宗自許六因之內為能作因。五果之中是離繫等。今言無因果者。雖為能作因。無取與果用故。無有力能令果生故云無果。雖擇滅無為是離繫等果。不從因生故云無因。不礙他生為能作因。由離縛得。擇滅是離繫。餘二增上。俱通士用。大乘所說如樞要辨。
疏云有漏一識因。無漏二識果。無漏三智。或說八識者。七地已前有漏變熏唯第六識。故一識因。在無漏位第七創緣虛空.非擇滅未有漏熏。但由第六。故二識果。無漏三智。或除成事。不說緣理。或通八識。智遍緣故。
然識變者。獨影唯從見。無別種生 西明即許識變無為別熏成種 今謂不爾。若許成種。且有漏心緣虛空等。許別成種。即他界緣.無漏緣。應皆成種。若許成種。後應生現。亦可為質。何得說云但緣名境。若云雖生他界及無漏質。非真實故說緣名境。若爾應假。假法如無非因緣故。若許彼緣不別生種。變無為等例亦應然。
六八等無為假實分別。識變皆假。依如立者。本及西明說。六中五假。真如是實。八中三實。即三種如。餘皆是假 今為二解。一云皆假。故此論云。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設名。又前標中云。二依法性假設。又下結諸言無簡。云故諸無為非定實有。
二云真如無為。一三是實。論但說云真如。亦假施設名。非體假設。云非定實有者。總結非他。離色.心外非定實有。不言不離色.心者非定實有。未見文斷任意取捨。
增減不同者。依大般若立一。真如無為。約廢詮談旨故 依瑜伽五十三立二。謂虛空及非擇。約世共知故。又世於空但識其義而不識體。但言空常住。不知是無為。於非擇滅。識體而不識義。謂知此法緣闕不生。法體滅無。而不知是無為云不識義 若准此論亦得云二。一依識變。二非識變。假實異故。依識變者。似非真故。
或有立三。謂隨小乘。又為世出世故。虛空.非擇世間。未離縛故。擇滅出世 或有立四。掌珍.五蘊論。為對他宗及於自義辨假實故。虛空.擇.非擇是共他立。真如無為是自義。前三是假。後一實故 此論立六。依於擇滅分出二種。由依智.定二障別故。不動滅.想受滅。斷定障故。於定難知。又分二種。或由定.不定。不動.想受。永斷擇滅。暫伏非擇。能所依異故立真如。或假實別。
對法立八。於真如中約詮分三。謂善.不善.及無記法。此論約旨故但立一。若據約詮。乃至眾多假立無失。
種類不同有三種無為。一依如立。實是無為。二依識立。相似無為。少分似彼體實有為。三別義立。謂諸無漏。非煩惱作故名無為。從因緣起故有為攝。初非染淨因緣為。次或二為。或非染為。以三性心俱得變故。後非染為。然若剋體。即是有為。從因生故 略問答者。何故斷煩惱障所顯真如。名為擇滅。斷所知障。不名擇滅但名為滅 答由不定故。下第十云。不動等二暫伏滅者。非擇滅攝。究竟滅者。擇滅所攝。與顯揚同 問煩惱亦爾。何名擇.非擇 答煩惱易而共許與擇等名。所知難而非共故但名滅。或互影顯。或隨應立名。不可齊責 問擇.非擇滅。隨擇.非擇不生處得。不動.想受何故不然 答據究竟斷故作是說。不障分無亦立彼二。據顯如齊解。或約二定所顯真如。餘地未得彼二定故。約得智.定不齊解。隨斷何煩惱必得智故。若苦樂受及想受未滅。未得彼定故 問煩惱不障定。唯約所知分。煩惱亦障定。應通二障說 答實俱障定。但據勝論。以異熟受領下劣定。障於勝定勝餘染法故。偏據所知。不約煩惱說 問識變無為。及緣無為所起相分。何法攝耶 答攝相從見。即四蘊收。見.相別說。法同分攝。或准論文無為有二。一依識變。雖實有為亦無為攝。以相從質以假隨實故。更多問答如餘廣辨。
此二法執細故難斷。要集三解。一云六.七法執從無始來。與彼我見唯同種起。離我見外無別法執。彼說此正。云由此法執唯有一百二十八種。與煩惱同 今謂不爾。從無始來執法為有。即執為我。可如所說。涅槃見等雖執法有。不執作我。豈非法執。此等既法執。豈恒我執俱。又小無學我執已斷。豈不起法執。法執若起。許熏種不。若不熏種。何闕不能。若許熏種。可不生現。此既生現。豈與我執恒同種耶。雖說頭數百二十八。不說各各與惑同種 問斷第六識俱生法執。有於漸頓次及超不 答唯漸斷次第不超。無頓得果及超地故 若爾何故二乘斷惑障。先伏後成超。菩薩斷所知。後超先亦伏 答二乘得果易。先伏後成超。大乘證地難。無超可得伏 問大乘難得果。唯次不言超。飼虎及掩泥。如何說超劫 答大乘無超地。據此不言超。由精進促生。何妨得超劫。
論。緣用必依實有體故者。問若無體法雖無緣義。得有所緣者。何故前第一。云非諸極微共和合位。可與五識各作所緣 答五識不能緣細境故說非所緣。不障第六緣無變相成所緣義 若爾何故觀所緣。云極微於五識設緣非所緣 答意破所緣。設縱緣義。無實體法望於六識皆不成緣 問假法及無皆不成緣。大乘第六緣兔角等。此相分假。得成緣不。若許成緣。何故破他。若不成緣。豈無親所緣緣耶 答小乘等執識外之法。假實皆無。非所緣緣。故前破之。大乘所緣是不離識。簡遍計故。皆得名實。成所緣緣。
論。如非所緣他聚攝故者。此或無同喻。五七等緣有不遍故。云如非所緣。第六遍緣十八界故。何非所緣 答據別緣說。他共許故 問佛智遍緣自他同許。何非所緣 答約因說故。又他許佛心能非一切時恒遍緣故。
論。現在彼聚等者。量破於他准文可知。然二十唯識論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此文有徵有解有遂有答。初二句外徵。以前答他除佛已外。雖知他心。然不如實。以他為質。相分少似。不能稱實。與本質異。故不如實故今外徵。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 如知自心智。論主為解。不取見分緣自見分。已除佛外皆不能緣。據一剎那非前後量故。如實知故亦非自證。取前後緣。及緣別識。亦變相故不如實知 他復遂云。云何知自他。俱不能如實 頌第四句不知二字。是論主答。若他心智除佛已外。由法執蔽。若現行若種子。有此無知覆心及境故不能知。即由此覆。不知如佛淨智所行離言說境。一不知言通答前遂。并顯不知如佛所由。准此論意。頌不知言。無知不知合名不知通遂及答。
疏云。然上座等計。同聚心相應之法亦互能緣。婆沙第九云。如法密部彼作是說。惠等能了相應受等。此意不說各能自緣。俱互相緣 婆沙復云。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說。惠有二種俱時而生。一相應。二不相應。相應惠知不相應者。不相應惠知相應者 俱舍法師釋云。言相應者。與同時起心聚相應。不相應者。即前後念。不與同時心聚相應。此之二惠更互相知。今猶未了緣俱有法言。及西方師義待後檢文。今又釋云。言相應者即四蘊。不相應者即是色蘊。及前後四蘊。與四蘊俱。不緣自相應。能緣俱起不相應蘊。名了俱有。智相應蘊前後智知。前後起智。即是不與此智相應。能知此智相應四蘊。即前後相應智更互相知 大眾部說。智等能了為自性故。能了自他。如燈能照為自性故。能照自他。
論。如有真火等者。本云。依他之中有似法無似我。法謂軌持。依他中有。我謂主宰。依他中無。法別種起。我無別種。不障名似。但有無別。餘多不了。異釋云云。要集中說人類猛等及緣自共相等皆不得意。設難失宗。煩不能敘。
問疏中立量。如第六識緣張人時。張人身中餘一切法皆應緣著。雖就他宗為此比量。大乘自宗定心緣時。得張人身一切法不。若不得者應非現量。不得自相故。若許得者。人是假法。共相無體。現量證智如何得緣 答現量心緣。得自相者。各附己體而分明得知和合法假說為人。非作一解名得自相。
釋燒心口。外人返難。如汝定心及五.八識得法自相。緣火之時何不燒心 答宗計有別。汝執言說得自相者。如似身根得火自相。即覺燒熱。火以燒熱為自相故。心等亦然。既得自相何不燒熱。此就外道難。非大乘宗。大乘宗者根非所燒。而言得自相者。各附己體分明而得。非分別貫通餘法名得自相。不同外道。若外道餘乘。各執言說得法自相亦同身根。故作此難。大乘不爾故自無過。
言今緣青作青解者。此比量知不稱前法。如眼識緣色。稱自相故不作色解。後起意識緣色共相作青等解 問前言緣瓶雖不堅執是非量收。非青青解何名比量 答瓶依多法作一解。不稱法體非量收。青不依多順法體。由有分別比量攝 若爾定心作青等解不。若不作解 云何遍處勝處作青等觀。若作青等解。定心應比量 答雖作青解各附自體不貫通餘。得是現量。不淨觀等准此可知。
問言假智詮依共相轉。為緣故名轉。為行解名轉。若緣故名轉。共相體無。智緣何起 答共相雖依本質自相增益似有。假智緣時還依本質以變相分。質.相俱無彼共相體。智但緣相。不能緣著彼之共相。義說共相以為所緣。顯詮緣不著。名依共轉。或於行解亦得名轉。但生行解。無彼共相 若爾何故名依共相轉 答依共相解轉 若爾行解.緣用有何差別 答如我執心所緣無我。而自執情妄作我解。即緣妄解能執心生。故論云。起自心相分別許度執為實我起自心相。疏有兩解。此依後解。法執亦然。此假智.詮雖非堅執。行相似彼 若爾行解所取及以共相。俱無體性。何得成緣 答假智緣時。隨其所應必定質.相心方得生。故成緣義。非無相.質而心獨起 問既論色體實非青.黃。然假智詮詮緣青時。為遮為表。若但是遮。應無所詮緣。如何實色等說有青.黃等。若亦有表。即詮緣青等。如何說言不得自相 答如似色言依法假立。非體如言即實是色。青等亦爾。但遮於餘。意欲表此。說通遮.表。非以有表即得自相。五.八緣時。不作色非色青非青等解。但證相緣故得自相。
問無色界無聲。假智依何起。答有三解。一依多分說。二亦有聲。依定果說。三曾下二界數聞於彼。以串習故假智亦起。
問論云能詮所詮俱非自相。若能所詮俱非自相。可依共轉。能緣所緣不言非自相。應不依共轉 答能緣假智亦非自相。有分別故言假智 何故不說 答影略故舉境顯心。
論。似謂增益。本云。自相之上增益共相 西明云。且如眼識得青自相。名實有相。後尋求心重緣青等。非自相青將為自相。故云似謂增益非實有相 集云。有釋尋求心等。於非自相將為自相故名增益。此非共相。尋求非量故 今謂不爾。若尋求心所緣非共。離自共相應有第三相。第三相無非共何攝。又尋求心是假智不。若是假智者。前言假智及詮。唯依諸法共相而轉。若非共相違彼唯言。又復定中亦許尋求。豈是非量 問假智及詮俱非自相。依似事轉。似事非實。即假法如無。如何得有表義名言之所熏種 答若彼本質是可生法。相分似彼。由此名言意解之力。令此相分熏成彼種。相分非假故亦無過。
論。能變有二謂因及果。有多解釋。且准論文及本疏意。因變但種子。果變唯現行。設現熏種不名因變。何以故。論但云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既言第八識中二因習氣。七現能熏非在八中。亦非習氣。不同三相。三相諸文互說不定。二變更無異文說故 若爾現熏種是何變收 答是果變。或非二變。何以故。若言因非習氣。若言果五七不能現彼種相故 問若爾二變攝義不盡 答不盡何過。二變據勝故。然樞要中作句數者以義說之。或現熏種亦因能變。若說為果。五七所熏豈是現相。此中意說自證所現名種種相故 若爾云何不說能熏亦為因變 答准下第八現亦名種。然說習氣勝顯相續。現因間絕隱略不說。
論。此中且說我愛執藏等 西明約引.滿異熟果簡。不異本釋 有解別簡。我愛執藏目阿賴耶。持雜染種即目陀那。最初能變異熟果識名為異熟 今謂不爾。陀那通佛。非持雜染故 要集云。謂我法所依能變。於二位中別簡六識至第七地顯我執位真執藏處。八地已上除金剛位。持雜染種顯法執位俱唯第八。故頌偏說第八異熟。今謂不爾。若兼法執依。即初能變非最先捨。違下文故。今本釋意有二種簡。一簡他。謂餘六識非真異熟。二簡自。八地已去雖真異熟。非是我執恒愛著處。已捨我執故。故下釋云。初能變識大小乘教名阿賴耶 又云。此識自相分位雖多。藏初過重。是故偏說。若以異熟取法執依。攝此果相而為自相。何得藏初過重。又下辨捨。先阿賴耶非異熟識。故今此文顯簡自他。但取我執所依。持雜染種異熟果識。名為能變。非皆攝盡故云且說。頌分或為十一門。以不可知唯此識有。餘識所無故別為門。別離受俱故有十一。或受攝入心所門中即為十門。若不可知即二行相不別為門。即離說受故但十門。
論。能藏所藏等。西明三釋。第一八現望餘現。第二以雜染種為能藏。種能持果故。第三現.種俱能藏。意取第二 要集亦取第二為正云。雜染品種望本識體但是所依。無因緣義。現行七識望第八現亦無因緣故。第二釋是彼宗也。然三相中因相。與此義意稍異 今謂諸論說能所藏不唯說種。且無性云。證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既云證阿賴耶識名阿賴耶。復云攝藏諸法謂是所熏。明說第八。非諸法種。若雜染種名為能藏。便證種子名阿賴耶。經部種子亦應如是。何關第八 彼論又云。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 若即說種名種子識。豈可種子復與種子俱生俱滅。名為展轉攝藏 又若以世親以第二句釋第一句。即證種子名為能藏。何故無著論云。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謂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又即此識於彼攝藏。既言此識於彼攝藏。即應種子在現法藏。若如是者。何故復云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豈可執雜染種現以為我。故種子識言不目種子。由現第八能攝種子。名種子識。故諸名中云或名種子識。能遍住持諸種子故。是故世親以第二句釋第一句。又無性云。於此攝藏者。顯能持習氣。由非唯習氣名阿賴耶識。要能持習氣。如彼說意識。此意即顯現第八識。能持習氣得賴耶名。以能持習氣。如經部師第六意識。若取諸種即唯習氣名阿賴耶識。舉意識喻亦不相似。此種彼現。有差別故 又此論第三正釋彼頌云。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此建立阿賴耶名。准此豈可但證種子攝藏果法名為本識阿賴耶名 又云亦為有情執藏為我。若說種子。豈可執種以為我耶。若執現識不應言亦。既說亦言。明說現八為能攝藏。復執為我。故說於亦。此論又言。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自相。攝持因果為自相故 又解因相云。此識因相雖有多種。持種不共故偏說之 若爾現八但為種依不生雜染。何名彼因 答種是識用。不一異故。攝用歸體說為法因。無漏法種能所治別。故不說之。若直取種。無漏應取 又識顯現。種子沈隱。以識能持彼種子故。說識為因。義顯種子。如說聞熏為出世種。義顯本有無漏為因。說雜染法與阿賴耶為因緣者。應知亦爾 又親因緣及增上緣。皆名因名緣。經頌俱名因。論釋俱名緣。設就增上名互為因。亦復無妨。持彼熏彼之種子故 又云。三相中因相。與此稍異者 此亦不爾。准此論文。與法為因即是因相。如文具顯。煩不能引。釋賴耶名三藏之義。至下當辨。
問賴耶三相為是體相為是義相 答本疏釋云。自相是體。餘二是義相 西明二解。一云自相是體相。餘二是相狀相。二云三俱體相。故下結云體相 又無性云。略有三者。分折此識自相應相 今詳此釋。雖無文判。然本疏為正。何者若說識中諸法種子以為因相。體相有二。果離自相更無別體。但望酬因義分果相。況此論文說能持種以為因相。故下論云。持種不共故偏說之。離自相體豈有別體為能持種。說為三相不同二障。二障用殊。障性伏斷各各差別。經論誠說二障體別。無文說此三相別體。設有文說。猶有前過。若云相狀體相合說有三。自相有體此即極成。因果狀相為有別體為無別體。若有別體。過即同前。若無別體。即是義相名為相狀。此即前因。何勞別說 又自答云。於一體上義說三體。故於自相義說極成。
論。此識因相雖有多種。十因幾因。如樞要辨非聲性故非隨說因。是現行故非牽引.生起。若種因相八。除隨說及相違因。種非聲故。是無記故 六因之中能作幾因 雖顯揚論破破薩婆多。離第八識餘現等法非因緣故。雜集論中。依第八識持諸法種。說有六因皆因緣性。且現行識望彼諸法為能作因。能作因寬 又對法云。依因自性建立能作因故。當知一切因皆能作因所攝。雖現行識非諸法種。據能持種說為因相。攝大乘云。因相者。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此雖說現識。亦得攝用歸體名因。望七轉識既同生滅即俱有因。望自心所即相應因。故攝論云。俱有因者。即阿賴耶與諸轉識。若離如是俱有因攝內外種子阿賴耶識。所餘因緣定不可得 問俱有.相應二因何別 答俱有通七識。相應自心所。若自心所俱時而生為俱有因 所緣.體等即相應因。望自後念即同類因。通生諸法即遍行因。故無性云。因相即是增盛作用。熏習功能能為因性。現前能生雜染法故 若薩婆多但說苦下五見.疑.癡。集諦下四二見.疑.癡。除三見故。此能遍生五門雜染。名為遍因。
雜集通說四諦諸惑能為遍因。故雜集云。此遍行因非唯令相似煩惱增長。所以者何。若有隨習貪等煩惱。皆令嗔等一切煩惱相續.增長.堅固等 無性攝論即通說一切。故彼論云。即異門說阿賴耶識同類.遍行.異熟三因。若離任持熏習因性不相應故。既說賴耶由能任持熏習因性為三因性即任持習氣。不別說染故通諸法。或雖總言意但取染。亦得望後自異熟識為異熟因。即此前引。攝論為證 若據剋性體用別論。現識望餘但能作因。是增上故。若種因相為六因性。能作因通 俱有因者種生於現。既與果俱名俱有因。下云如俱有因者自俱有因。如薩婆多通持業.依主 相應因者。但依主釋 種子前後自類相生即同類因。下云如同類者義同前會。諸名言種生於現行亦同類因。種子.現行性皆同故。故下論云。因果俱是善等性故亦名善等。雜集論云。謂由彼長養諸種子故。於未來世即彼種類增勝而生。乃至云立同類因 遍行因者。自種望餘非因緣性。俱為增上由隨轉故假說因緣。異熟因性亦復如是。或可能與遍行為因。以現貪等緣餘嗔等熏種生彼名遍行因種是此因亦名遍行因 如似生因因故亦名生因。異熟因亦爾。現行善等為方便因。能感異熟名異熟因。種子能與此異熟因為因亦名異熟因。或能有異熟立異熟名。與此為因名異熟因。現行善等是能有異熟。然雜集論舉果顯彼能有異熟云。能攝受自體故。即是異熟因。名與小同。義意有別 又此三相文義意殊。准樞要中一云此論三相唯現。然曾聞釋三相俱通種.現二法。且對他宗舉顯勝者。又據前總標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果識。名為異熟以辨三相。故但說現。理實俱通以為了義 因果分別云。在因具三相。佛果唯二無其果相。非異熟故者 若爾自相亦應非有。以攝因果而為自相。既無果相。攝何為自 答從舊因生為果。攝諸法種為因。包此二種名攝二相 若爾自相中果相。應與果相別 答果相據勝顯。簡他但異熟。自相談其體。果非唯異熟。但云與雜染法互為緣故。由他能熏第八識起亦即果故 或但攝因以體能持諸法種子。即體攝用而為自相。若親因生即是自相。若離因生無自相故。望他業感方名為果。故佛位無。故攝論云。果相者謂即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此論復說異熟為果 若爾因相佛位亦無。攝論說云因相者。乃至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復云聞熏非賴耶攝 答攝論據染。此論即通。但此能持諸法種子。不但雜染。下文又云一切種相應更分別。通一切故。攝論但以種為因相者。性.用別論。親生諸法。現行不爾。餘准可知。
論。又諸有情等。本疏云。唯引無漏。初引三文。後結。一引楞伽五姓。皆是有性故。第二瑜伽三無漏根。第三地持等性種姓文。皆唯無漏。然疏中并明無上依等者。通舉諸教意取法爾無漏種子故。疏云。故應定有法爾無漏種子不由熏生。言通證者。是得錯本。又見通舉。謂證二種者不得疏意。
本姓住姓。有人解釋。或取真如。或云住自乘性名本性住姓。又說五姓皆新熏生。又釋真如所緣緣種生 并會五姓文失。並如能顯中邊惠日論。并成立五種姓皆是本有。有漏不能生無漏種。真如不能親生諸法。亦如彼辨。
攝大乘說阿賴耶識等者。彼論第二引瑜伽論第五十一云。何建立互為緣性轉相。謂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作二緣性。一為彼種子故。二為彼依故。為種子者。謂所有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一切皆用阿賴耶識為種子故因緣也。為所依者。由執色根五識依轉等增上緣也 諸轉識與阿賴耶識作二緣性。一於現法中能長養彼種子故。二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故。長養種子者。謂如如依止阿賴耶識。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同生同滅熏習阿賴耶識。後後轉識轉更增長。轉更熾盛。轉明了轉。此因緣也。准此但似與後後轉識為因緣。不言與賴耶而作因緣 今解此意言長養彼種子故。謂同生滅熏習阿賴耶識。即熏八識義。且此意望種子賴耶為因緣性。言與賴耶為因緣性。影顯生現持諸熏習令轉識生 不爾與前轉識轉時。一切皆用阿賴耶識為種何別 又是轉識與轉識為因。非賴耶因也 又前賴耶且望與現轉識為因。影顯亦與彼種為因。此中轉識且望賴耶種子為因。影顯亦與現行為因。何故如是。生轉識種現能熏勝。隱八不言。生現第八種子因勝。隱現不言。故但說言於現法中。能長養彼種子故。即現熏種。現是種因 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者。謂彼熏習種類。能引攝當來異熟無記阿賴耶識者。此約業種引當異熟為增上緣 言謂彼熏習種類者。業種是彼名言種類。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即顯由業彼方得生。不爾異熟不能生故。
論。如炷與焰展轉生燒等者。初喻三法。後喻因果。俱喻因緣 西明釋云。三法喻能生因。後喻依持因 要集云。無性釋意。燈喻互為因緣生緣。束蘆喻更互依持令住不倒。亦順瑜伽五十一文。彼彼明建立緣性及俱轉相故 今謂無性蘆喻依持。此喻俱有因。故頌前問。若唯本有。轉識不應與阿賴耶為因緣性。釋頌復云。於一切時展轉相生互為因果。結云唯依此二建立因緣。又下云。三法展轉因果俱時。如炷生焰焰生焳炷。亦如束蘆更互相依。因果俱時理不傾動 又云能熏生種種起現行如俱有因。故雖云相依。意取俱時喻於因果。簡他前後為因緣性。不以相依之言證依持因。又解無性亦證因緣同時不倒。簡餘持種以為因緣。別時因緣皆悉顛倒。故彼論云。又如束蘆互相依持同時不倒。應觀此中更互為因道理亦爾。不言依持。瑜伽論中識俱轉相。別復次明。非互為緣同處而辨。
論。非熏令長可名因緣等者。本疏云。現業增果種 西明云。善.惡業與異熟果應成因緣。能增長異熟果故 要集云。現業熏有支種。此種能增長現異熟果故。應是因緣 今謂不爾。阿賴耶識隨先業轉。種生現已。更若為增。若至現增。應至後念非剎那滅。又生已方增。不見此理。若未生增。現無果故。故但增種令有力生現異熟果以為正義 然現善惡即增果種。非種增種。現以增故。若現不增。應非行支。唯種是支。既爾何故說行支體通現.種耶。又不應言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業種現在與現果力。何名後法 若言初未與力後方與力名為後法。行應不與識等為緣。以未與力故。若許與力何不生現者。理亦不然。愛未潤故。業未熟故。緣未具故。
言分別論者。或大乘異師。有種子故。或小乘諸部皆名分別。不定一部。故攝論中分別論者傳釋是化地部 婆沙中分別傳說是正量部。此論下文分別論者云是說假部故。今此文略有三釋。一云即大眾等四部 若爾何故下云何故汝論說有異生唯得成就無漏種子 答下因便破大乘異師 二云始終俱是破大乘師 三云始終俱是破小乘師。大眾部等以本淨心能為因生名為種子。非許有種 或復彼師許有種子。破不相應中云有執隨眠。即大眾等故。樞要三解。
論。若唯始起無因緣故應不得生。西明云。三乘初生見道無漏。應不得生。以無現行無漏熏故 今謂此解不依論文。又復因有自不定過。為如汝初生見道無漏。無現行而得生耶 亦有兩俱不成。三乘見道初無漏心。皆不許有現無漏心為能熏生 又亦自違。自初生見道無漏。亦不由現無漏熏方始生故。
論。不善應為善法等種。云小乘可爾者。假設許之。非小乘許。又六因中小乘許為同類因故。
論。若有漏心性是無漏等。量云。汝無漏心。應有餘相違性。以漏無漏心隨一攝故。如有漏心性。若言無漏心性。是有漏。漏無漏中隨一攝故。猶如有漏心者。此同喻中無所立過。以有漏心性非有漏故。若云取染心性以為同喻。即因有不定。為如染心性是有漏。為如淨心性是無漏。
資糧等位有漏熏習感總別報。如法華義決略明 然要集斷。若感總報。然無性釋即為無用。又緣起經我不說彼無明行起。故依無性教理相應 今謂不爾。無性論中據無分別。故前問云。未得佛果已來無分別智。當於何處感異熟果。釋云。非異熟因能對治彼故。即增上果假立彼名者 此無分別種.現通說。見道前種。見道後現。故說對治有漏果法。若是有漏豈為對治。言由此資熏餘有漏業令感異熟者。是無漏餘。此同雜集資糧.加行是道諦攝 然緣起經云。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者據勝者說彼是正法如理作意。非無相應.纏.及隨眠為緣起行。若不如是。即應說言內法異生不放逸者不造新業。何故但云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此論復言有漏性者是修所斷感勝異熟 又解攝論據無分別不感異熟。不障有分別者感異熟果。緣起經中增上品如理作意所起聞熏。云而非無明起增上緣。不妨亦有中下品等因我執心所起聞熏。為順解脫能感異熟。不得說言因我心起非解脫分對法等云。學人身中有為善法皆是學法。既名學法即解脫分等 此釋應好。至第八卷更當廣解。
論。然諸種子略有六種者。准瑜伽第五種子七義。何故二論多少不同 答開合有異。如樞要辨。今更助釋第三.第五 第三云。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念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即此第二果俱有義。此言俱有為因為果俱是現有。瑜伽簡他未生已滅為因之者故開為二。此論據因同時為一。故云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 第五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亦此第五。彼約得緣熟未熟別。未熟非種是種類故開之為二。此待緣同故合為一。故此云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殊勝即變異 西明釋云。彼第三相成前俱有隨轉。第五變異成待眾緣 今疑所以。餘何不成獨成二耶。又若成前更無別義。何故瑜伽云又建立因有七種相。故應思擇。
一無常法是因。本疏云。亦簡真如受熏為種 要集云。如雖受熏不為法因。但所持種為法因故 此不識意。攝論云。此中攝持種子相應。謂有生法俱生俱滅故成熏習。如是熏習攝持種子應正道理 真如常法不是持種故非法因。又下受熏遮無為故。
論。二果俱有至俱現和合。本疏三義名現 西明云。種與現行果俱在現在故名為現。有解二義。現在.現有。破初顯現。破次非有次非有者。西明說中不簡假法。假法非有。云現有破 未詳決云唯簡第七狹而無文。亦破初說 有云二義。一種.果俱現在。二俱在現在一身和合 要集云。有釋.有云於理為勝 今謂有釋不簡假法如有解破。若云護法宗假法如無非因緣故。不相應行假實門簡故此不遮。亦應常法及諸轉識不須遮簡 出體門中簡轉識訖。四分門中顯是相分。常法轉識非第八相。此何須簡。云親生自果即引自果。既云及所生果不一不異。即與果俱後何須簡。故諸門中具義多少。亦須簡假 又云。簡無性第七。諸七轉識有力能熏。皆成種果。亦不顯現應此中簡。其義等故如何留在第三方簡。故於此中但簡前後若種若現。及他相離無和合者 此亦不得疏之本意。以無性人第七恒轉亦具七義。但種果沈隱以此簡之。餘非恒轉故後門簡。
論。三恒隨轉。西明云。世親且約染說治道。無性通約三性名言。隨所生果恒相續轉。不說治道。今此論中或隨同一。或雙同二故。言至究竟位不說治道生者。名言無記非有治道故。若說隨果轉者。非正生時應非種子。故今但言至究竟位 今疑此釋。若言非果生時亦名種子者。即非六義方為種子。不假果俱故。若云名言無治道者。自性治道善等可無。緣縛治道善等亦有。不爾不應說通修斷等。故本疏正。
問能引自果方名種者。極微既是見分種生。何名引自。以從心種生於色故。若自有種。微何名假。若許微實違諸論說 答無別微種。但由想惠作極微解。假無實體假名為色。行相當心假說種生。不望極微名引自果。對實名皆引自心果 問四無記心。為是一種逢緣起別。為各有種。若是一種逢緣起別。何名引自果。若各別種。何故瑜伽五十五。於異熟蘊及加行別。皆世俗有 答有二解。一云有同別種。若是異熟無記心種逢緣引別分成三心。除變化心即是同種。由逢緣。別分成三心故名世俗。以變化心不通異熟故。若自力能熏。即各別種。便非世俗。即自在成就攝者。但言是世俗。不說唯世俗故。據性各別心色不同名引自果 二云三各定別。設自不熏由他緣熏。所緣境別故各成種。言世俗者有緣.發別。發威儀等名威儀等。即是實有。緣威儀等名威儀等。即是世俗。以是異熟由緣此等名威儀等故 問異熟.威儀等各定何性 答若云四無記如名取義。若但云異熟威儀等。初三通三性。變化唯二性 准何得知 答五十五云。又異熟.生一向無記。二三可得。一有二種。若依伎樂以染污心發起威儀是染污性。若依寂靜即是善性。若依染著發起工巧是染污性。若善加行所起工巧即是善性。為引導他。或為利益而起變化當知是善。此無染.污。染污言通不善.有覆。今取不善故云二三可得。
論。此種勢力等。此解生.引通於內外。准二攝論皆亦同此。然世親論果有正.殘。因分生.引。無性論文但云若外種子親望於芽為能生因。傳望莖等為能引因。識望名色為能生因。傳望六處乃至老死為能引因。因雖分生.引。果中不名殘.正遠.近。二論名即可同但果取有寬狹。二論內外各別作法。此論總明。雜集但望十二緣生不說於外。與瑜伽第九.第十同。第五但說雜染十因。菩薩地文即說三性十因。俱分生.引。果中不云殘.正遠.近。廣略不同義皆無違。又伽論.雜集。但於因中去果遠近分於生.引。果中不說。此即影顯。又緣生支有總通現。瑜伽第十云。要先愚於所應知事即起邪行。起邪行令心顛倒。心顛倒結生相續。結生相續諸根圓滿等 此即假說。非正緣起。故不於此別分生.引 然有解云。本疏無性唯說正.殘。違無性者是不尋疏 要集云。有說世親說近.遠。無性云正.殘 亦途聽耳 問此生.引因且緣生中為行支。是為亦通餘 答既云能所引俱名為引因。復許通內外故不唯行 問屍骸既許前生力引應通四生。化生何故不有屍骸 答三生漸死。前生有力引遠殘果。化生頓滅。無力引果。問若取老死而為引因。由頓滅故無力引果。此由生支而為引因。何關頓滅不引殘果 答屍骸望生即為殘果。望於老死即為正果。故生望為引。老死望為生。三生有生.引。死後有屍骸。化生闕能生。死後無屍骸 問化生無老死。闕能生故無屍骸。雖化亦具支何得生因闕 答老死位漸死。可能作生因。化生死頓無。不能作生因 問攝論但云。若二種子唯作生因非引因者。收置倉等麥等種子不應久續。死後屍等分位隨轉亦不應有。此即一因義分生.引。何故今說有引無生 答攝論因望近遠果。一法分二因。瑜伽果望近遠因。兩因位有別。此亦互顯。今者此釋且據瑜伽 問准依此論及瑜伽等。但說能所引以為引因。能生為生因。何處說生等。以為生.引因 答論中作法且舉一偶。義准展轉作亦無失。若定如論不應說別。又據增上支支皆緣。不爾如何生緣老死。既說生與老死為緣。為生為引。若非二攝。豈可二因攝因不盡。由此故知。漸次第作於理無爽。是故此論但總說云。此種勢力生近正果名生因等。不爾設據能所引因為引因。如何三生漸成。有力而為引因 問何故瑜伽等約因位別分生.引。攝大乘等據果位殊分生.引 答因有熟.未熟。未熟遠引近即生。果中有正.殘。近.正稱生。殘.遠名引。各據一義互相影顯。
所熏四義。第一義簡西明二解。一同本疏。一云不簡七轉心所。第三門簡 要集斷云。此釋為勝 今謂不爾。心王自在尚非所熏。心所依王何獨所熏。故第三門但簡第八相應心所。具前二義故第三簡 要集云。第七未轉此中不簡簡已轉依。若非一類即簡七識。第八亦轉應不受熏。故初但簡前六轉識。非相續故。第二義中方簡第七未轉依位 此亦不爾。但言相續不簡第七。既言一類即簡第七。以漏無漏性非一類。不同第八未無漏位一類受熏。若無漏位即不受熏。故不相例。第七已轉既在初簡。未轉何故即第二簡。若非無記。已轉第七豈無記耶。
問第八具義說為所熏。三相熏何 答或云熏果報識。即當果相。或云熏自相。是自體故。二解後正。義依體立。無別性故。但以自相酬因邊名果相。持種邊名因相。故唯自相是正所熏。
能熏義中二有勝用。西明云。業感異熟心心所等。護法無異分別。門人分成兩釋。一云業感定不能熏。唯法爾起必用業助。若依此說。異熟心心所等。取六識滿業所感心心所等。一云業感有二。強者能熏。劣即不熏。若依此說等取劣者。三藏意取後解為勝 又云初釋不許影像熏本質種 今謂。此說俱不應理。何者初釋本質非影熏成。轉識不應與阿賴耶為因緣性。違護法釋。第二解若是業招名為異熟。雖復引.漏二果有別。為業引同俱名異熟。並不能熏。俱異熟故。論不簡故。無文證故。俱是滿果。何獨等劣。應勝劣俱等。若非業引但分別生。即是能熏。性非異熟。是異熟生。異熟生寬。業非業感。俱異熟生。此簡異熟是業感者。性微劣故不是能熏。不假業力強分別起者。此異熟生及威儀工巧非業引者。亦能熏攝。
論。云此遮異熟心心所等者。舉異熟無記。等取威儀.工巧業所感者心心所法。及此等心心所心所帶相分。俱不能熏。為非業感心心所法。緣變影熏一切不遮。故言第二解勝異熟能熏但等取劣道理無據。
論。俱生俱滅熏習義成者。無性論亦識中種名為熏習。無著本論云。復次何等名為熏習。熏習能詮。何為所詮。謂依彼法俱生俱滅。釋熏習體。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謂所詮。釋熏習義。既云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謂所詮。明是種子名為熏習。舉喻復云。如苣勝中有花熏習。乃至云。是諸苣勝帶能生彼香因而生。無性釋依字云。如言依雲而有雨等。舉其因性為顯此中有能隨順生果因體。此意依雲有雨。喻因有果。雲喻因雨喻果。即本識中種子如雲。亦同無著般若論中釋其雲喻。故知熏習不目能熏。據實能所俱名熏習。
論。設名因緣應知假說。本疏但會。雜集第四說十二緣皆名因緣應知假說。有非因故 西明釋云。會彼六因 要集云。勝 今謂不爾。顯揚論中具破五因存異熟因。無性許五依異門說。以影互明故此不會。但會緣起 又且會緣起略不舉六因。若言六中有非因緣不會故劣。亦十二支有非因緣。不會亦劣。六因餘有會。緣起未有會。本疏會未會。故本疏為勝。此難他語。據實疏意舉此例餘。餘但會六因不例餘者失。
三法展轉。難云。新現從種起。現行即能熏。種新由現生。新種即起現 答現行逢勝緣。新現即能熏。新種闕勝緣。未即能生現 又解新現勢用增。纔起即熏種。新種無勝用。故不即生現 又解種子不相違。起現即熏種。現果體相返。種未即生現 難受與受等違種不即生現。色多得並起。應新種即生 答新現由緣具。種子得從生。新種未具緣。現色未即起。
問論本頌中具有不可知.執受處.了。何但問處.了。不問不可知。釋中即具明不可知.處.了 答有二解。一云影略說。二云總依於別故但問別。釋中具辨故通總.別 又問但據體 答并顯用。故不相違。
論。識以了別為行相故 本釋云。識自體分以了別為行相。故行相見分也。類體亦然。此意見分名行相者。行應平聲讀。以見分能行於境相。故此見分得行相名。評取初解云。然本但是行於相義 類體亦然者。以行相不可知。類體亦然 然西明疏并顯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總為三釋評取第三。第三釋行相言者。即了別領納等各不同故。名不同一行相。此意行者即去聲讀。正是能緣之行解也 又解云。行於相故帶相行故名行相。此即平聲。相通影.質。即同本釋。然要集評取第三釋同。世親.無性俱行解相貌以為行相。此論亦云了別領納等作用各異故。若取行於相故名行相者。恐非論意。又不應言行相不同。違教及理。以心.心所行於境相無差別故。何得言不同 今謂錯評。何者汎言行相有三。一境名行相。即十六行諦。二能緣行相。即十二行法輪。三行於相名行相。即無分別智等。前二是局。後一即通。今此了言雖能緣行。釋從通解。第三能變即依局辨。云了境相麁故。般若經云。彼識不能了故。不通無分別智。第二能變亦從通解。恒審思量無我相故。或相影顯。隨其所應在因在果。故攝論本頌云。諸菩薩行相。復於所緣中。是無分別智。彼所知無相。無性釋云。於所緣中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此釋初句行相。既言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明作平聲。不作去聲而讀行相 然次論云。所知無相者。謂說此智於真如境所作行相。此意說言。無分別智緣真如境。離一切相作意行相以為行相者。是釋第四句。重顯無分別智行相。行於境相中時。不作行解相狀。不是正釋行相之言 問相者是境。行者是心。如何說了名為行相 答能行於相名為行相。有財釋。或相之行。依主釋。不得難云若取行於境相名行相即違教理。及心.心所行於境相無差別故者 此意難云。論說識.受.想等作用各別故違教。心及心所作用各別。若取行於境相王.所同緣。如何各別 此難不然。論云了別領納等作用各異者。據能行說不約所行。識即能了行於境相。受即領納行於境相。云作用各異。約取境用異。不取緣境之時取諸境相行解用異。以無分別智不作諸境別行相故。雖後得智及分別心。緣境之時作諸行解。不取此釋識之行相。以不遍故。今本論意但取心起行於境相名為行相。即通一切。不取行解名為行相。不通一切故。又此正釋本識了言。若以行解相貌以為行相。深乖論旨。本識任運無行解故。若局後得及分別心釋行相者。得約行解名為行相。
論。所緣相似行相各別。本疏引瑜伽第一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有三解 西明三釋。第三釋云。同一有二。一一故名同一。此即本疏約質故。二相似名同一。即本疏約影。樞要五釋。後人多釋不出於此。諸家不解執取一釋。於中出過 要集復斷有解破本疏。若就本質名同一。無質意識應非相應。云此破有理。此論唯影不通無漏故。以論云然有漏識自體生時。似能所相現故。瑜伽第一通漏.無漏者 此亦不然。雖言有漏生似二現。下即通餘。故引經頌云。一切唯有覺。成三分中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時。各有三分故不唯有漏。若以前支但云有漏識生。即證唯依有漏識。亦應瑜伽論中。言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但眼.意識不通餘識。正釋眼識及俱意識故。彼既許通此論何局。故知本疏深得論旨。
論。不應見分是第三果。本疏云難古師 要集云。陳那但立三分不遮第四。故護法師不違陳那。但是遮破 今謂不爾。雖言破古非陳那等。如理門論破古因明師。豈即破彌勒等師。但破古來不正諸師。今言破古亦復如是。破唯三分以見分為第三果者。不破許有第四分者。
就此能量所量量果別中。相傳解云有六師別。一云覺天說。根為現量。惠為能量。境為所量。根是量果。二云妙音師。根.境同前。能量取識。三云法救師。能量惠及識。餘如前說。此皆顯故名現。四云經部。根.境.識和合生法名之為現。根.識為能量。境為所量境。還以根.識為量果。五云犢子部。以神我現量。諸心.心所為能量。神我為量果。六云成實師。以心所中受.想之用為能量。境為所量。識為量果。更當撿文方可為定 本疏問如諸佛及因五.八唯現量應但三分。見分即得為第三果故。答云此不然。內外定故。見分緣外用亦外也。不得為緣內果 要集云。若內外定。已轉依位見分。不應緣第三分。內外定故 今謂不爾。不障緣第三。但不親取。要變於相。相是外攝故。言緣外故。論自云前二是外。
論。所取能取纏。本疏云。此唯眾生四分。故言纏縛。相及麁重二縛具故。無漏心四而非纏縛 西明釋云。能取所取四分相屬故名為纏。亦通無漏。非謂煩惱之纏縛也 今謂此非。違論釋故。論云皆有所取能取纏縛。頌言眾生。釋言纏縛。明但眾生有此相縛。不通無漏。安惠可爾。此文且說有漏四分。如三界唯心言。且說有漏唯識。豈以無漏亦唯識。即三界言許通無漏耶。
問既立第三能證第二及第四分。第四復能證第三分。即心能自緣。云何不與世法相違。刀不自割。指端不能觸自指端 答佛地論第三云。答云不見燈等能自照耶。何知自照現見無闇分明顯現。若不自照。應有闇障。應不現見 問燈等非闇。何須照耶 答如瓶.衣等體雖非闇。無燈等照邊。有闇障不得現見。照令闇除衣等現見名為燈照。燈等亦爾。自體生時邊闇障除令現得見。故名自照 問燈能照自令現得見。證心能自緣。衣不自照由他照見。證心不自緣 答心性是照本極成。若例同衣不能照。彼有違自.世間等過。
問量云。心能自照。性能照故。如燈等。此量豈非法自相相違。因.喻所立不成過 答取能照義。以燈為喻故無有過 問豈本不欲證心自緣 答雖言緣自意取顯證。今緣.照雖殊。俱自顯證義 或但相例。不是立量取彼為喻。故無有過。
論。如眾燈明各遍似一。疏及樞要已具解訖 要集彈云。若由炷.盞發影。可言隨彼有多影。但由一光發。如何有多影。彼自解云。謂多燈各發一別光。多光相資假立一明光。一光不明多光方明故 今謂不然。取意有別。若二炷相近同生一焰。光即是一但發一影。若炷相離。或多盞相離。即別生焰。焰別光殊便發多影。然光雖別各遍似一。如共業果。炷.盞相近共生一焰。如二眼根共發一識。不爾假光實非是一。何得喻識而是一耶。又假一明光即應唯發一影。如何有多 又且發影為離炎光為即炎光。若離炎光。光既遍室。影亦應遍。既猶炎東影於西發。即不離炎光。不離炎光不得言一。光不離炎炎應成一故。今共果取離炎光喻。二根發識取不離喻。故疏.樞要得二論意 又西明云。質異同見等四句。有過不成。思之可悉。
論。又諸聖者厭離有色等。本疏據顯言。色界類示 西明云。此說那含等厭色生無色必不下生。不說色界者。彼有色身往欲界故 今謂不爾。違下文故。下云是故現居及當生者變為此界。不言當往者變。若許往者變。無色亦來佛傍側立。亦應許變。況下又難。設有色身麁細懸隔。此變為彼亦何所用。故本解正。
論。故器世界將壞初成而亦現變。問將成可用餘界生。變壞時何用而餘生變。既餘生變。生變因在。何有盡時 答由彼餘生感界業成熟故變。不爾住時既同此變。此界生無何故即壞。由此故知他壞業變。如在此生他變扶塵沒生他地。或般涅槃他變扶塵。而有膖脹漸爛壞者。壞業力盡三災亦滅。亦由此生本所變界而為引因。下三靜慮涅槃經。說由內過患據引因說。由彼俱業感彼界成故。生餘時災由彼引。不爾餘由引此言何用。故據實義非隨轉門。引因勢盡此等都滅 問維摩經云。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生有常想。照令知速滅。即佛菩薩神力變起。何但眾生 答變化不遮但非實壞。實壞由業非神通力。若定由神力。壞時節不定。故前難云。應實變為此雜穢土。若許實變災壞世界。有相符失。今此文中。說實成壞。不據變化 問劫壞之時彼空界色為有為無。有何不壞。無即違經。經云空劫唯有孔穴色現。即空界色 答雖有非壞。非成壞業之所起故。若許可用故他常變。三災可用。他亦常變。若成壞收應有成壞。以此故知。雖他識變非成壞收 問設生他方自地許變。如在此界大海水等。欲界有情為同變不。若許同變。欲界諸天應見下水寧作瑠璃。既見瑠璃明不同變。設不同變天有水不 答論說共用即可同變。海不共用。彼不變水。天上可有 若爾八熱大地獄等聖者不用。應不變彼 答現同地故 若爾水等應然。天現同地 答大海同變。見瑠璃者說別水故 若爾魚等居水即見屋宅。大海之中眾生。亦應見屋宅。若許不見海。即非同地變。若許見海水等。應不作舍宅 答許別舍宅居於海水。如地穴居。由業力別。若餘別水一處四境。理即不遮。由別業故。如孤獨獄等。
言定通等力。西明云。等取神通。傳三藏亦等願力 有云等取有十能變。定.通.願同四。佛加被力等 今謂不爾。若佛加被即神通力攝。持經.神呪是法力攝。諸受變改力.煩惱力.改寶珠梵行等力。即前業力攝 要集云。第八三力變。佛等加被與願無異者 此亦不爾。加被是通。非願力也。
論。及隨法處所攝實色。西明解云。第八緣實不緣假故。然前解處中。即許第八亦緣假色。判為護法正義云。生相等隱第八不緣。長.短等顯故第八緣。又引鏡智緣十八圓滿證八緣假 若如是者今法處中亦應緣假。何但取實。故本疏判。唯緣實者護法正義。若取鏡智緣方.圓等證八緣假。亦應緣過.未及生.住等假相。鏡智緣故。故因果殊不可相例 又云。異生定所生色亦有實用。云威德者是根本定。非勝者起名威德定 今謂不爾。若許異生定變實色。何故瑜伽第十三云。謂超第二阿僧企耶。變有實用。若云彼說通變。此說定變者。此亦不爾。通力是勝尚超第二劫變方有用。定力是劣。云何凡變即許實用。故威德定是勝人起。三十三云非聖神通不堪受用故 問既許變化。於上下界各變幾塵。西明釋云。由化心託欲.色異熟本質化。欲界具五。上界除香.味 今謂。上亦變香。法華經云乃至於有頂。聞香知所在。若云彼說法處今說五境者。何故定通變五境耶。應皆法處。若雖定等變非法處收。若爾何等是法處攝。若云雖定等力擊第八變。是業果色故是五塵。若定果等即法處色者。應佛唯有法界。無色等五界。既許定生具十八界。故知上界亦變香境 西明問五根五境隨其所應同在一處。為各別四大造。為一四大造。若一四大造。云何瑜伽云羯剌藍時。能造身根及眼等。大俱時而有次第造耶。若別大造。何故五十四但說七物與眼同處。彼問云色蘊中眼幾物所攝。答若據相離攝。唯有一物。謂眼識所依清淨色。若據不相離攝。即有七物。謂眼.及身.地.色.香.味.觸。三藏解云。同一處者唯一大造。以理推微五根根依同一處者。一地大造。而說造眼四大者。隨所造法。名造眼大。乃至名能造觸大。據實一大。此釋七物有。并會俱時而有。以初即有此能造眼等之功故說俱有 問云何無火等。壽.煖.識三恒不相離除無色處 解云據實有火等。而五十四但說七物者。據相顯說。以地堅性眼等所依。是故偏說。
論。因緣分別二變西明二解。第二唯第八心王為因緣變。云何名有實用。實用有二。如色一質礙用。二本質用。若爾五識所變為第六質。何非因緣。若云無質礙用不具二義者。第八所變長等亦唯為本質應非因緣。法師自云。若爾初解為勝 問第八在意界。所緣應當唯法界。云何通十八界耶 答依彼六二緣。意處所緣法界攝。不依六二緣。隨彼所緣十八攝。又以闇從明十八界攝 既爾何不別立界處 答處.界.出生.及因義。意處所緣法處收。第八無別出生.因故。亦隨六意處攝 問若五識變相分無礙。與對法第三相違。彼論有對無對分別中云。諸有見者皆是有對。豈眼識相分非有見耶。彼論云。謂眼所行境是有見義。故眼識相應名有見。若云有對者。是境界有對。非障礙有對者。理亦不然。彼云三因故名有對。謂種類故。積集故。不修治故。種類者互為能所礙。積集者極微已上。以一極微無對礙故。不修治者非定起色 今為二解。一云五識所變並是有礙。且說有見舉此例餘。即對法云。諸有見色名有對故 一云無對。非有見故。眼所行境名為有見。眼根但照彼本質故 若爾何故名同境根 答同取本質。如說王所同一所緣 或有對三義。本質具三。相但後二。總名有對。非礙名對。今據所變有質礙對。名為實用。五識相無。若准此釋。七識應是分別變收。但為境故 此亦不然。自在定生既有實用。何非因緣 答定.散別故。自在所生為食等用。不得相例 若爾五識亦因緣變。有段食用故 據此可爾 又解亦非。為他食用是因緣。五變自用故非因緣。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三(終)
大正藏第 43 冊 No. 1832 成唯識論了義燈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四(本)
淄洲大雲寺苾芻惠沼撰
論。觸謂三和分別變異等。辨其體業 問何故心王但辨自性.行相不說作業。心所即辨作業.自性不說行相耶 答互相影顯。或已略明故今不說。前第二云。識.受.想等了別領納等行相各異故。受等所依說是觸業。亦影顯識為餘所依即識作業 問心.心所法微隱難知。或以作用或以行相而顯自體。作用與行相復有何別 答行相顯自取境功能。作用顯他依止功能。然心王多己行相顯自體。心所不定。作意警心。思令造作非緣境用。受領順違。想取境像。此即緣用故。解識行相即是了別。了別即是見分所攝。第一卷云。識謂了別。即以行相顯於自體。第三卷引無始時來界等。即顯與他為因緣用。即是作用顯於自體。論云故以作用而顯示之 問若以了別即是顯自。何故觸等亦稱為了。下第五云。作意了此所未了相等 答同一了言各各顯自此有何妨 不爾違前第二所說。彼云了別領納等行相各異故 答了有二義。一緣境名了。通心及所。二行相了別。非所但王。而作意等亦言了者。說緣境了非行相了 或有單.複。單言了者即通王.所。言了別者非所唯王。前識但云了者。以頌文窄略去別字。後釋方言了謂了別 或汎明緣王.所俱了。辨別行相了非心所 問何故王.所或取了境。或餘作用而顯自性 答造論者意隨舉一種。或就顯明了。不可一准 問同舉作用以顯性.業二用何別 答有云。親用顯性。疎用顯業。近遠.內外.自他亦爾 要集云。作用有二。一唯自用。二通他用。唯自顯性。通他顯業 今謂不定。如觸順生心所功能以顯自識。亦能似根境順生。即是通他。雖總是觸自性。且舉和合令同觸境為觸自性。非謂三和分別變異非觸自性。正以此等明自性故 作意引心令趣於境。此即唯自舉一例餘。若云據心所說如何不簡。又通他顯業過亦未離。從多可爾 西明云。了者通行相。王.所俱有。如第五說 今謂不爾。若同了別何故次下難第三師。云勿觸等五亦能了別。故知了別非通行相。應如前解 問觸似三順生似彼是觸性。亦應似因之果皆觸自性。若不爾如何難他。似因之果應皆受性 答不唯領似名觸自性。更有餘用。彼唯似因名受自性故作是難 問觸謂三和即從因果為名。分別變異即能領似之稱。此即辨名。觸境為性應始顯體。今為但顯體。為雙辨名.體 答雖似釋名正只顯性 或兼辨名。尋名取體。所以雙辨。然依論意正為辨體。以理俱取義亦不違 問六.八境.根別。可說三和生。第七根.境同。應從二和起 一云可爾 二云根.境義殊亦三和起 又據極成說三和起。依大不共亦二和生。
問觸依三和起。從彼名三和。識.受二.四生。應名二四和 答二解。一云觸亦和彼。餘不和彼故不得名 二云亦得 問識二和起得名二和。識作意生應名警覺 答識從彼起體亦和。故得從彼名二和。從作意生非警覺。不從於彼名警覺 問作意警心種位能警。三和起觸種位三和 答根.識種位劣無用未三和。作意性能警故種位起用。
論。作意謂能警心為性者。為種位警。為現行位 答准諸師說通二位警。本疏種位非在現行西明.要集俱非本釋云。論二說通於種.現。如五蘊論云謂能令心發悟為性。顯揚第一云。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動心為體。引心為業。若依有部自有兩說。雜心依現故彼論云.憶者於緣發悟。一在生相。正理十一云。作意正現前者。謂正起近現前自境。即正生時將入現在取自境義。大乘亦二說。一依顯揚。現在作意警同時相應之心。文如前引。二依此論。擊發現起心種。引現起心趣所緣境。然釋此論自有兩解。一謂此未來作意種子。警覺未來應起心種。由此令心趣自現在境。一云現在作意。警覺現在應起心種。引彼現心令趣自境。此釋為勝 今謂不爾。若依有部正理為正。即雜心論於將所緣發悟為性。同於正理。若即如彼即不正義。若依大乘。亦唯一說。五蘊論云謂能令心者。心種亦得名心。不言能令現心發悟性故。若依顯揚云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動心為體者。初二句簡他宗義。依心所起顯心所義。與心俱轉簡前後生。相應者簡同時色根。因解心所相應義。動心為體方顯自體。動應起心為體即是種心。若正現在。即正已起。何名應起。既已現起。更何須警。若警令解此是惠能。警令趣境不異於業。若警令起起竟何須警。若云既許現因能生現果。何妨現在警覺於心者不爾。以種現在生現心時。雖俱在現要能生未生。若有種時已有彼現。何須種起。若現根等不是令生但為依住。若是能生應有根時常有識起。猶如作意有現能警必有心故 若云種位能警即是未來。未來無體如何能警者不爾。大乘因果深妙離言。觀當生現假說未來。雖在種位與所生現亦正現在。此護法宗。無勞異覺。麁觀即似現警。細尋警理難見 然瑜伽說。作意云何謂迴轉性者。即顯揚同。迴轉與動義意相似。故如前會不應於此有別師計。是論所破。故迴趣者但破小乘。
論。破執中持心令住者。諸說但破大乘異計。西明初解亦破小乘。要集亦非本疏所說。集論但云持心為業。雜集釋云數數引心。是引名持。非住名持。既云數數引心。與此論同。故不應破 今謂不爾。雜集云。即於此境數數引心。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本疏意者。但以論言即於此境數數引心。既云此境即是一境。數數引心故於一境數數引心。明即是住。不爾何故復云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故雜集意明此作意持心令住方始得定。集論據增。雜集謂為盡理。故今論破。若但破小乘。何部所計判定為勝。
問想既施設名言為業。何非語因 答准雜集論說。為隨說因非語加行。由想境像方立名言。此勢用疎。尋.伺用親正起語故說為語行。
論。覆謂染法障礙聖道者。問染法障聖道說名為有覆。不善亦障聖同名為有覆 答據能障聖道。不善應名覆。招果勢用強故不名有覆 問不善招報強從勝不名覆。無想不感果障聖名有覆 答自性染法覆蔽勝障聖名有覆。無想報等翳理微故不名有覆。
所例王門四師不同。第三難陀。若唯安惠者不爾。通則可然。救破隨舉言似根等。諸師各解得通種.現。文言通故。
問且六能熏。為共成一本質之種。為各別熏 答有二解。一云共成一本質種。而相.見種各別。一云質亦各別。後說為正 問俱是多因共生一果。何故後正 答種同一處可共生果。能熏相異各別熏質 問受熏雖不在所。緣境俱同王.所。所變根.境之時俱有用不 答西明云。三藏二解。一云觸等所變俱無實用。境可增上緣。而非是所緣。一云非例。根是增上義。故唯心變。境是疎緣義。亦通心所。後釋為正 今謂未然。心所所變為六所緣理即不障。為五識境違於正義。護法五識不許緣假故。若云對第六說者亦不然。根.境相望根既望五論。境是五境。如何對六說。雖傳三藏不見同聞。況復教依法不依人故。
論。體既本有等。本疏設難。要集云。有救。婆沙救云。見色等用不通過去故三世別。正理師救。約同類因取果作用以辨三世。餘皆功能。此設彼救。在疏不引云破不成據何所以 今謂若婆沙救見色等用。不通過去故三世別者。則色等五境雖在現在。亦無見等用應名過去。正理唯約因類之因取與果用名為作用。以同類勝者。則苦法忍應不得生。闕同類因無作用故 又復五因俱因緣性。俱能取果何非作用。若非作用應非因緣。又婆沙第十二云。等無間緣除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法餘過.現心.心所法。有餘師說。亦為等無間緣。但後果不生。評不應爾。所以者何。等無間緣依作用立。若法與彼法作等無間緣。無法無有情能為障礙令彼不生。世第一法非最後心。後非同類可非無間。以此故知。無學後心無有作用。既無作用何非過去。故助難成。然准婆沙。等無間緣過去亦有取與果用。彼第十云。何者等無間緣。云與次第義。與作用義。此是與果。復云能生心義。能引發義。此取果義。又云能引等無間法名等無間緣。故知等無間有取.與義。
論。前因滅位等。有三解。一約等無間。前因果滅。後念識因果生。二約種子。前種因滅位。後種果正生。三約前念。現種因果滅位。後念現種因果生。以諸種子與第八識俱生滅故。如秤兩頭。以影略說。前但云因滅。後但舉果生。此解為正。
論。觀現在法等。西明云。觀現在種法有引後用。於因上假立當果。對說現因 今謂不爾。何者云於現在種因之上假立當果。為觀現因名作當果。為觀現因能有所引名為當果。若觀現因名為當果。果因無別 又論云假謂現識似彼相現。若觀引後用說彼所引名為當果。即不依於現因之上假立當果。所引非因但是依識變作未來假名當果。依現立當故是假立 又解云。現識者即種子識。有似酬前引後相故說之為似。即託此相而假說曾.當。非觀心上變 此亦不爾。何者前觀現在法等。後言假謂現識似彼相現。若非依此觀心現識之上有似曾.當相現。種子之上何能似有。然當兩重因果。文顯可知 問疏云依識變曾.當假立三世。為道理三世。為唯識三世。若道理三世。與唯識三世有何差別 答不尋因果相酬引邊。但說過去事。及記未來諸可怖事。而心變作過.未之相。對彼二相說名現在。即是唯識。故與此別。復更有解 然立三世諸宗不同。如一說部三世但言都無實體。若出世部依法立世。世間是假世亦假。出世實世亦實。大眾.經部等。過.未是假。現在是實 若薩婆多三世俱實。俱舍二十引教及理立三世實。然就彼宗有四師別。故彼頌云。此中有四種。類.相.位.待異。第三約作用立世最為善。一法救說。由三類不同三世有異。非體不同。如破金器作餘物時。形色雖有殊。而顯色無異。行於三世唯捨類得類。非捨體得體。二妙音說。由相不同三世有異。相不同者。一云不相應中別有一類世相不同三世有異隨一世相合。餘二世相隱。非謂體無。二云世相有用時名合。相雖無用而隨於法其體非無。三世友說。由位不同三世有異。非體有異。如運一籌置在一位名一。在千位名千。位雖別體不別。四覺天說。由觀待有別故三世異。觀待後故名過去。觀待前故名未來。俱觀待名現在。俱舍論破法救所說。執法轉變置數論朋中。妙音所立世相雜亂。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覺天所說前後相待。一世法中應有三世。謂過去世前後剎那應名去.來。中名為現。唯許第三依作用立。世無雜亂。婆沙同俱舍。正理許類異。俱破妙音及覺天說 大乘所立或二或三如本疏辨。所指之文恐煩略引 瑜伽第三云何建立。謂諸種子不離法故如法建立。若諸果法若已滅相是過去。有因未生相是未來。已生未滅相是現在 瑜伽五十一云。過去行云何。謂相已滅沒自性已捨。現在行云何。謂相未滅沒自性未捨。未來行云何。謂因現在有自相未生未得自性 瑜伽五十二云。過去諸行與果故有。未來諸行攝因故有。所以者何現在諸行三相所顯。一是過去果性故。二是未來因性故。三自相相續不斷故 又云。已與果種子相續名過去界。若未與果當來種子相續名未來界。若未與果現在種子相續名現在界 辨中邊第二云。因果已.未用是世義應知 釋云。謂於因果俱已受用是過去義。俱未受用是未來義。若已受用因未已受用果是現在義。此等但約因果種子顯世差別。皆是道理三世所攝 諸說神通.三明等者。皆神通三世。今此論文。即唯識三世。
論云假謂現識似彼相現。又宗明唯識。然准西明似約道理釋此因果。要集亦同。智者簡擇。
問法有三性假立三世依何性耶 答據實道理唯依依他。若據隨緣假施設者通依三性。要集說云。圓成常住。遍計性無。俱不依立三世差別 今謂剋性雖爾。然諸經論亦依假立。且圓成實依詮以顯得說三世。何者如十二行眼智明覺。各於四諦觀去.來.今。於圓成實若不依詮假立三世。不成四行。故依圓成亦得假立。即通唯識.道理二種。依遍計性亦得假立。何者如般若經云。無我人等 天親論釋。約妄執我三世總別立此四種。即依遍計立三世也。此但唯識三世非餘。依依他起所立三世。如前所引。所引之文但全依觀緣起正理。圓成非緣起。遍計無自性。故略不說。
論。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者。退起煩惱分位前後。諸宗說異。若大眾部等。見道煩惱有退之者。以單道故。修必不退。以雙道故。若薩婆多。見道煩惱必定不退。以速疾道。修道有退。以容豫故。然修道惑。先六行斷後八聖者必定不退。一為利根。二以世出世二道斷故。又若經生即亦不退。若大乘宗二俱不退。以永斷種。過.未無故。然大乘言退退失世間現法樂住。小乘退者。退失聖果。然必此生還得彼果必不經生。然論退性通三界聖。若現退者。但在人間有退緣故。退緣有五。一謂僧事。二和諍。三謂遠行。四多病。五樂誦經。
論。剎那剎那轉增進故。西明云。已上三地依生空觀入滅定時。為進不進。解云不進。以不斷法執故。准此義故有超劫事 今謂不爾。雖依生空入於滅定。而亦增進。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能以剎那剎那行利樂故。非彼增進唯約法空斷法執說。不爾違此剎那進言。唯除大悲盡生界願。十地滿已可無增進。不爾修行無量阿僧祇而不滿足。非三大劫修能滿足以外皆增。又入定時定必自利功德亦進。而超劫事不妨亦成。若入法空正斷法執。有心利物更增進故。雖俱增進何廢勝劣。況復智增超悲增者 又解八地已去實無超者。地地力齊一種增進。無勝劣故。言超劫者。約為化生化身而說。非實報身。報身難思。十地菩薩尚不能見。況地前生。又不由報身方現八相。准華嚴經。十信菩薩亦現八相。豈十地聖不能現相。要須成佛耶。本疏云。八地已上初一剎那倍前二劫。第二剎那更倍前念 要集云。十地經云。於一念中所起智業。比自從初發心以來竟第七地。百分乃至非算數譬喻之所能及。准此經文非唯一倍 今謂此文或據別意。非必一切。如般若經以持經福比前捨身供養佛等。百分不及一。乃至所不能及。准無著論判在地前。豈在此位即一切行便能多倍已前行耶。
第八識名總有十八 頌曰。
無沒.本.宅.藏 種.無垢.持.緣
顯.現.轉.心.依 異.識.根.生.有
釋曰。初無沒識者。無相論云。一切諸種無所隱沒故無沒也 二名本識者。謂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第三宅者。亦無相論云。是種子之宅舍故 四藏識者。謂執藏識。即阿賴耶 五名種者。謂種子識 六無垢識者。如下引經 七名執持識。謂阿陀那識 八名緣者。辨中邊論云。能緣事識故 九名顯者。無相論云。為顯五根.四大等皆於此顯也 十名現識者。楞伽經云。諸法皆於本識上現故 十一轉者。無相論云。與諸法為依而起故 十二名心者。謂集起義故 十三名依者。謂所知依故 十四名異者。謂異熟識也 十五名識。無相論云。分別事識也 十六名根識者。大眾部立為根本識 十七名生者。謂化地部立名窮生死蘊 十八名有者。謂上坐部.分別說部立為有分識。所引經論當更撿文 問增一經中立四賴耶。何故不說 解云。彼四種名不唯目識故此不說。或為十九亦復不遮。准舊人釋名有十七。一阿梨耶此翻元沒。二阿陀那。三窮生陰識。四名了別識。五名質多此云心識。六意識。體是意根故名識故。七第一識。從本向末數為第一。八第八識。從末向本數為第八。九種子識。十名緣識。十一根本識。十二有分識。十三果報識。十四智相識。以有解性聞熏習故。楞伽云。一轉相識。二業相識。三智相識。十五真相識。四卷楞伽云。真相識即前智相。不同染法虛妄名真。十六藏識。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十七現識。常現不斷。楞伽云。略說有三。謂真識.現識.分別識。
論。或名阿賴耶等。本云。但有能藏雜染及我見執。不說為染熏習所藏。不通果位。無熏習故。能緣執藏雖無我執。平等智緣亦通果位。所以但簡我執執藏。故論云。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執者緣執.妄執俱名為執。如言執受。執言通故。不唯妄執。故但簡染。不爾但應云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執藏義。何須說云有雜染法執藏義故。故但說二。如下釋頌。初約一義名阿賴耶。後更義釋具足三義。不云唯以二義解藏。不違諸論。若如諸釋不假別文。即此論文可具三藏。即我見.愛等緣執我邊。是我愛執藏義。即能熏彼是所藏義。不可取藏雜染品法即是染法能藏之義。以攝大乘釋雜染者是諸轉識非阿賴耶。然此捨名。唯約緣縛斷伏盡位名之為捨。非捨能藏.所藏之義。以雜染言有漏三性皆名雜染通於二障。無文唯說是所知障。八地已去五.七有漏猶得現行能熏第八相.見二分具能所藏。但無我執即名為捨。故前文云。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不言能藏.所藏並無方名為捨 問何故不同阿陀那名失一之時而名不捨 答此約緣縛義。彼約自性義。若無我執離能緣縛捨賴耶名。雖無結生猶執根.種。陀那不失。
論。異熟將得菩提時捨。准有二師。且言得者。准薩婆多自有二說。一云體別。以初得名得。後名成就。若爾何不立成就耶 答以得類故不立成就為不相應。二云得與成就體是其一。初得名得。得已相續名為成就。或未來名得。現.過名成。若大乘師雖無別文。准瑜伽論得.獲.成就體一名別。
釋此將得有二師。一云因果別時。即下論引無種已生之師計也。以果與無間道俱生因在滅相。釋將得言如疏。二云因果同時。俱與無間同時生滅。准此二師各分為二。一無間道捨。一解脫道捨。合成四釋。
論。無散動故。明佛果無尋伺 西明云。問八地已上無分別智豈不發業耶。解云無分別智有其二種。一獨行。二與後得俱。前不發業唯緣真故。後即發業與尋.伺俱。又解後得有二種。一與根本俱。一別頭起。初不發業。無分別故。後可發業。雖有二解前解為勝 今謂不爾。尋.伺既與根本智俱。云何根本不名分別。又若尋.伺與無分別同親緣如。不得名思惟真如。若不與同緣。豈王與所不全同緣耶。所餘心所亦應不與同緣真如。餘若不然。尋.伺何爾。故後說正。與根本俱必無尋伺 西明云。若其不許根本智俱後得正智與尋.伺並。如金剛定必二智俱。豈於此時不起言說。言說必假尋.伺為因。若不起說即此菩薩不及於前。云何剎那轉增勝耶 今謂雖許金剛定位起說增進。不必要與尋.伺相應。何者金剛喻定依第四定。尋.伺初靜豈下地心所與上心王相應耶。若爾便與雜集第五相應品違。又同分界地相應。非異分界地。如欲界.色.無色界不相應。初靜慮.第二靜慮不相應。今為二解。一云於藥.病未知據已前說。此位云等覺故不假尋.伺。一云金剛定前起於尋.伺。觀藥.病等擊發語言即入此定。故雖在定而能說法。方便雖屬於前。正說法時在金剛定能令增進何所相違。此解為正。
論。亦捨受俱。本疏三釋。初釋為勝。餘地雖不起。如見道等亦得令增 西明.要集取第三說不同見道。見道後起故可得增。佛果不增 今謂不爾。本疏不云佛果更增故諸地有。如見無漏雖遍五地。大乘唯依第四定起。後亦不重起餘無漏。鏡智亦爾。在無間道但令彼增。佛位不起故第一勝 西明又云。唯依第四。自問云應闕喜無量。答設無何失。無眼.耳通及滅盡定不成失故。問既爾如何有喜無量。解云依第六識。豈第六識依下二地。解云通依九地。若爾有時無喜無量。諸地易故 今解許眼.耳通通八識有。佛智遍緣故有何過。設六識等依第四定。亦有喜無量。說彼無者約餘人說。如說上地無鼻.舌識。豈不許佛上地有耶。若不許者違論所說十八界通漏與無漏。然無漏五識不通無色。以色界中餘地少有故。彼界全無故。如鼻.舌識許通欲.色。不可無漏許色界有。亦令無色有。此喜無量亦復如是。通四禪有不通無色。
問初能變中約染.不染二位對辨。上十義中何故但約四義聊簡耶 解云有三義。一有無對。二同異對。三信疑對。前十義中異熟.賴耶已明。捨位二唯因有果位即無。次前已明不須對辨。有無全別故。此有無對。其行相.一切種。捨受俱.如暴流。此之四義因果共同故亦不辨。其無記性.心所相應.緣三種境。與果有異故今對辨。餘並信故。唯捨受疑。故今更辨 問因位緣三。果一切寬狹不同即聊簡。果位行相與因殊。遍與不遍應分別 答有二解。一云實應分別。以行相者即約緣境功能而說。果位既言遍緣。即是簡別行相。二云影略 問因位通持漏無漏種。果唯無漏何不對簡 解云因果持種雖純雜不同。持種義同故不對辨 問因果兩位別持種名同故不簡。果因二位殊相應義同不對辨 答持種名雖通果位。不增故不簡。相應義雖等。果位增故相對辨。上同異對 問持種果不增義齊故不簡。捨受果不別義同何故辨 答果位唯善性。恐疑餘受俱。今辨性雖殊果因俱捨受。此即信疑對。
論。末那意識轉識攝故等。此量以先成第六有別俱有依者。應有不定過 解云不然。以自許七有別依根。無不定過。為除他疑故。成第七有別俱有依。作量可知 此量應有有法不極成 答前成第六有別依根。即是意根意根即第七故無此過 要集云。成第六對小乘說。成第七對大乘說故有法成 今謂不爾。若不對小成七有依。他作不定過。如何遣故亦對小 有云。量有法差別相違云。第七不用第八為俱有別依。轉識攝故。如眼等識 此亦不爾。他許五識所依各別不唯是一。若不如是。如極成五識隨舉一量時。應有法差別相違過。以餘所依非此依故 有作比量相違云。不用第八為別依。自非異熟故 若爾五識亦同此過非唯異熟故 要集為作相違決定云。第七必用第八為俱有別依。恒行心品攝非識故。如第八五數 此亦不爾。夫言決定因.喻兩許可成決定。若對小乘第八他無。何成決定。又亦名意識持業釋名。又心.意.識亦八通名。今言非識即不成因。應如前辨。
第八理應下。餘辨量過云。有有法自相相違。應非第八識。是識性故。亦有有法差別相違。應不受熏持種。亦有法差別相違因。應不用第七為俱有依 要集云。前二對大有違宗過。第三量中同喻一分所立不成 今謂有餘。若對小乘前二何過。不違自故。又前已成第七識有別所依根。即是第八故不諍有法。諍有法者。亦有宗中所別不極成。故知不諍有法。又亦未諍受熏持種。理門論云。隨所成立說名為宗。彼非所成故無差別。既立第八不依第七。依第七者即是異喻。識性故因於異喻轉有不定過。由前已成第六依七故有不定。餘煩不指 又成第八云。應有俱有相續識為增上不共俱有所依根。若言識性故因有不定過。五是識性不以相續識為不共俱有所依根。今云自體恒續識性故如第七識 問此頌本明第八與餘為依。何故此中明第八識依第七耶 答因言長理故便成立。為除他疑等。
陀那不為二乘說。西明疏問言。若不為定性二乘說者。解深密經復云何通。彼云今第三時普為發趣一切乘耶。解云彼文非但為直往亦為不定性故通一切乘 今謂自違。前云為說令起滅定。今言不為故自相違 又經云普為一切乘。不為定性乘。還非普為 今謂。初教說有唯為小乘。次教說空唯為大乘。後通空有云為一切。非必句句皆通一切。如瑜伽論通說三乘法云為一切乘。非唯說大云為諸乘。
西明云。勝軍論師立比量云。諸大乘經等。云有不定過。以發智論亦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自救云無不定過。彼有許發智是佛說故 今謂不爾。對彼小乘。自不許發智論是佛說者。豈無不定耶。又問此因豈不有隨一不成失。小乘不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唯大乘許不得云兩俱。若他許非外道語。云非佛語所不攝。則有不定。發智論等亦非外道語攝。若許是佛說故。云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即有相符失。如本疏立比量無過。
判比量云。論第五因有相違決定云。諸大乘經。非至教量。樂小乘者不許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如外道論等 今謂不爾。彼因一分違宗。即一分不成之因。何名決定 問何名一分不成因耶 答彼許三法印教順於正理。今大乘教亦順三法印。何故不顯無顛倒理。若云不順三法印者。此亦不爾。何者俱顯無我諸行無常。何非順法印。若云非全者。豈增一等句句皆明無我等耶。若云雖非句句皆明。然順無我等。大教亦爾。故不成因。設縱云非全。亦彼因過。不云一分不能顯故。又因明法立自宗義。自許言簡共許得成。相違決定所立因.喻必須兩許。今因非共故。不得成決定相違。
又判量云。勝軍量中三藏所加。亦有相違決定。云大乘教非至教量。自許非佛語攝故。亦不為過。理如前辨 又云有不定。為如增一等自許非佛語所不攝故至教量攝。為如色等自許非佛語所不攝故非至教量 此亦不爾。色等共許是非佛語攝。因於彼無不成不定。
疏云又非唯體至離此說大乘無故者。彼莊嚴論以智為大乘體。此以教.理.行.果皆是故。不言體但總言大乘。若不爾大乘教理是何所攝。大乘以何為體。若唯取智有局義故 問此論七因與顯揚論十因有何差別 答多小開合有差別故。八因同莊嚴論 一先不記別故 二今不可知故。即是同行。與小同時行。寧知大乘獨非佛說 三多有所作故。即莊嚴論能行此法智。依信修行得三惠等 四極重障故。即莊嚴論生怖畏等。由畏大乘不順怖謗成重障故。此意於小教順修得益。怖謗獲罪。既是佛說大乘亦爾故是佛說。或俱第七收。莊嚴約能所斷合。顯揚別開。就能斷中加行後得開之為二。廣略別故 五非尋伺境。即莊嚴第三不行 六證大覺故。即莊嚴論四者成就。此意汝許先佛得菩提者說。今佛亦證大覺亦說大教。然顯揚云。若未成佛能說佛教不應道理者。反顯證大覺定說大教即應道理 七無第三乘過失故者。即莊嚴論第五體者。此意既許餘佛有大乘體。今佛亦有。大乘無異體是一故。此佛無者。即是此佛無第三乘體。故成過失 八者此若無有應無一切智者成過故者。即莊嚴第六非體。此言非者無也。既無大乘體。應無一切智。誰出於世說聲聞乘 九緣此為境如理思惟對治一切諸煩惱故。即莊嚴第七 十不應如言取彼意故。即莊嚴第八。故十與八但開合別。事意不差。以莊嚴論頌及顯揚論俱無著造故。
論。上坐部經分別論者。上坐部者以有引經。亦名經量部。非二十部中經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羅漢迦多衍那弗呾羅。善閑論藏。難此上坐莫能對之。遂湊雪山。因名雪轉部 分別論者。即說假部。舊名分別說部。無性論中順古名分別說部。宗輪論中無分別部有說假部。俱說有分心。
上坐九心。五門分別。一列名釋。二諸識分別。三三性分別。四生死分別。五前後分別。如樞要說。
論。已引聖教等。瑜伽八證。雜集引同。頌云執受.初.明了。種子.業.身受。無心定.命終。無皆不應理。初生.明了.業用三義此論中無。趣生.壽識.互緣.依食.及心染淨。此之五種彼論非有。餘五共同。然互廣略 瑜伽等中第一執受。二最初生起。謂有部等既諸識不俱。如六境齊至。應無初生識。根.境.作意緣皆等故。大乘許俱。故難於他無初生識。他即設難。若無初生許俱起者。應一有情二識俱起。以大乘許賴耶定有故。今外人且就此難。不爾應難三四等俱。故下却難。猶如有一俱時欲見乃至欲識。隨有一識最初生起不應道理 問設許俱生如何能證有第八識 答此非正證。因釋外難故為一因 或應展轉立俱有根證有第八 又解傳釋。外難若有第八一切時行。最初生起識不得。我無第八初生可得 今牒外難云。云何不可得耶。有外難云。若許恒有第八識者。應有二識俱起之失。故初起識不可得義。應知容俱故有可得 問若爾第七亦復恒行何有初起 答以他未許有第七識。且八.六對許八初生證有賴耶。若他難七恒與八俱無初生亦成我義 問他救言。初生之位五根未成。意識初生此有何失。即應難言。有所依意與六俱生。故說初起義亦不立。前釋為勝 明了.作業亦是展轉。顯成俱起證第八義。然四業者初了器。第二了根.依處.種子。了我第七。了境第六。顯四業俱。故證第八道理稍隱 攝大乘論以染淨心總別合說。雜染之中定.散別故初說欲界 欲界之中初辨惑.業.生雜染三。生中復分色根執受。名色互依。及依食住。次辨色.無色界惑.業.生三。生中復分滅.離二趣。又約二界明生死位冷觸不成。次明清淨中分世.出世。出世之中明滅定證。次重顯前三雜染中為種不成破上坐部。准彼但有此論八義。初持種義即彼雜染清淨中攝。執受.名色.四食.趣生.生死.滅定七義名同。但開合廣略。異熟.壽識彼無此二。又復此論心染淨證。最在後明顯別依總故。彼即初明總離別故。
言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者。經部雖以色心互熏俱得持種。識持法種通於三界勝故。但說種集名心 若薩婆多云。以心能分別色。非色分別心。故說心為種。即以現在心法為種 大眾部師亦心用強立種子稱 上坐部師雖前色心俱為後種。亦心強故獨心名種。
論。別類必同別事性故者。西明云。一云不立法同。一云亦立。前說為勝 今謂不爾。俱舍論中經部破他大同唯識。此論既難令相似法立於同分故立法同。此義為勝 問彼宗識類為是何性 答本計無記故受熏持種 問許間斷不 答彼許相續 問若爾如何言又無心位此類定無 答此以理逼。既稱識類。識既間斷類亦應然。類依識立如得等故。
論。又阿羅漢或異生心等者。問彼計識類亙通三世而性不易。即難令凡聖染淨應互相熏。第八一類三世不易應同彼過 答不例。彼立識類依識而成。即彼識攝。無別法收。故有此過。大乘八識體性各別。非一識類。故不成過。
論。許類是假應不持種子者。問種子體是實。識類假不持。心.心法是真。假法非能礙 答持種具四義。假法闕不持。遮法據功能。假法何妨礙 今助解云。遮用勢疎遠。假法亦能防。持種據親含。要實方能受 又難云。二定依種立。雖假還防種。識類依識立。識類持識種 答解如前。
論。依似比量撥無此識者。本疏及樞要皆辨過失。如彼諸說。宗中無有法不極成過。以其真性不是有法。舉此真性意。取有為以為有法故 今謂是過。彼舉真性。真性皆空無有為法。本意不取真性為有法。於真性中復不可言說。說何以為有為有法。故有法過。若取護法勝義有為。有為非空不空。彼一分違自宗過。取薩婆多勝義有為。俱違宗過 復有說彼因亦無過。緣生法空符宗無故 此亦不爾。若緣生法空。是護法許宗有相符。緣生不空。清辨言空隨一不成過。又勝義空。何有緣生。亦彼自隨一不成過。又依世俗緣生許有幻事為喻。世俗有體因於彼轉。是法自相相違因。若以實幻為喻。彼非緣生闕因後二相。以似幻喻有為異法喻緣生因轉。亦是法自相相違因。喻過准知 西明云。依清辨造中觀心論入真甘露品中說。阿賴耶識無別有性。眼等六識所不攝故。猶若空華。護法今破。然彼比量有三過失。故言似比。宗依勝義勝義說無第八。有相符過。亦有立已成過。若約世俗有違教過。因有共不定。為如空華六識不攝故非有。為如色等是有。若宗言無別識性。即有他不定。為如第七六識所不攝故第八是有 今謂不爾。要集雖云三藏所說。然恐傳錯。何者諸大乘經清辨同信。勝義諸法空。世俗諸法有。何獨偏破中宗第八。設依勝義。即無違教失。教依俗說。何得相違云違前經。又護法勝義非空不空。彼說皆空何得相符。又四勝義及四世俗。皆瑜伽.顯揚等立。未必清辨亦許各四。何須云勝義勝義撥無一切量 西明即取掌珍比量然出過云。若依勝義宗相符。若依世俗違聖教 今謂不爾。非相符過。義如前說。不違聖教比量標依真性說故。故本疏述正契深旨。
論。彼特違害者。據勝義諦非空不空。今謂皆空故特違前集起心經。又仁王般若云。有無本自二。即辨世諦何得依勝義立一切皆空。雖亦違前楞伽.深密。在此證明即違此經。破無為量准前辨。
釋身受中。問無心定中引輕安大種不 答引不引俱無妨難 二俱有過。何者若言不引。何故第七云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若云引者定既無心以何法引。若言加行心引。即非無心定 答不引輕安大種。但無苦迫說為安和。或微調適如欲等持 問有心定中所引輕安大種定心緣不 答緣亦無失。然不緣時以別思慮故。
論趣生體要具四義。如本疏明。然總聊簡。一切法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無為非生故不須簡 有為之中略有三類。一色。二不相應。三心.心所 且色法中異熟五根。有實及恒起無雜亂。然體不遍。長養.等流則有雜亂。在下起上天眼耳故。是長養故。便闕三義但有一實。若五境色。一非一向實。二非是恒。三非遍。業果無色無。定果欲界無。四非不雜。以下上五識緣上下境故。法處色中初四闕四義。唯假不恒不遍起雜。定自在色體通假實。亦闕四義 第二不相應行總闕實義。命根.眾同分闕一具三。恒遍無雜故。異生性一闕三有一。遍三界故 或可具二。雖總言依見所斷立。若在欲界即依欲界分別惑立。故亦無雜。餘准可知 第三心.心所法中。初辨心所。後辨心王。心所之中六位差別總而言之。遍行.別境唯有實.遍闕恒.無雜。所餘四位總聚而言四義俱闕。約三性別辨具闕者。且於善中分為二種。一生得。二方便。其生得善四義具幾。答決定有二。謂實及遍。定闕恒一。無雜二說。一云約界不雜。據趣雜亂。如人中得起天.鬼趣等生得善業。由生得善感彼趣報故。然論云。諸生得善及意識中業所感者。雖遍趣生起無雜亂者。異熟是護法文。生得善者是難陀師義。與護法文合說無雜。據護法正義許生得善雜。二云不雜由在人中造作善業。擊彼舊業感餘善報。非在人中起彼天中生得善業。二說前正。以同欲界無定所屬。如煩惱等 又解五趣亦別。以定異因遍諸法故。雖然起雜 問惑.業.生三雖同一界五趣應別。不爾豈可是人趣中不善業於他趣受。若云非定屬。亦應報無屬。若許報無屬。應無五趣別。如業煩惱故。若言報有屬。惑.業亦應然。道理稍難智者思擇。以惑.業二隨報定勝。順定異因故。問方便善中得具幾義 答約總而言。有實及遍。闕恒.無雜。若別別說。但有實義。闕餘三種。亦不遍故。思惠但在欲聞惠通下二。修惠在上二。總聚亦假。義如前說 不善准知 無記有四。且異熟無記中若非業感所知障攝。總而言之亦闕四義。若業感異熟。得有實.無雜。餘二准知 次明心王。分為四類。謂五.六.七.八。五識唯實闕餘三義。若約三性善性如前。異熟無記或容有雜。如地獄等受等流樂。如在人中受別報苦。據界無雜。趣即有雜。第六有二。實.遍三界。闕恒.無雜。約三性言異熟無雜。以地獄中無異熟樂。於人趣中無異熟苦故 第七有云四義皆有。然非趣生 何故如是 答有四解。一云不共。今據共許簡趣生體。二云間斷。聖道.滅定中不起故。三云非業所感。謂是異熟具四義者方是趣生故。論云非異熟法趣生雜亂 今者又解。第七闕一。有性之人起有雜故。據界而言亦闕恒義。如生欲界起平等智。無性之人是此類故。又約識明不據人故。唯第八識具四義故 問若許第六異熟無雜。如殃掘摩.阿闍世轉異熟於餘受。何得不雜 答據五識說非第六識 又已解脫聖人身中無苦異熟。經說有者現業果化。設非無學見道惑亡因無果喪。設有苦者等流.增上非是異熟。如地獄樂。
論。唯異熟心及彼心所實恒遍無雜是正實趣生 問立趣生體。為但依王。亦兼心所。為實.為假 答有三釋。一云但依心王立趣生體。具四義故。若依王.所即六趣生有違前失。此卷初云應一有情有六種體。第一云此識足為界趣生體。無勞別執有實命根。亦不得云此中識言亦攝心所。彼辨唯識義。此出趣生體 又若此識言亦攝心所。命根亦應通依王.所種。故但依王立趣生體。第七亦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數惑異熟識。故知不多 何故論云唯異熟識及彼心所是正實趣生 答此相從說。正取心王。不爾同前六種體失何得難他 問八俱五數四闕何義而非有情 答八俱雖具。種類言之有雜有間。據百法簡不約相應。不爾命根及眾同分。遍.恒.無雜足為趣生。何要須實。一云通依王所立為趣生。此正辨云唯異熟識心及心所實.恒.遍.無雜是正實趣生。又結云正實趣生既唯異熟心及心所。彼心.心所離第八識理不得成。又復王.所同引業招。而前說云此識足為界趣生體。據勝偏說。難他有情應有六體者。據六受熏後生現時應六第八。經說無處無容二識並生故彼成過。不障王.所六各一體說為有情 問若爾何故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數惑異熟識 答同一聚故名之為一。或從王勝說趣生一。一云通依王.所總立為一。何以得知。准前不許多體。准後依命根數立。此文復舉王.所順前後故 若爾趣生體應是假。何故論云是正實趣生 答正簡方便惑.業中有。實簡遍計妄立趣生。今此趣生體雖是假。依實法立故言實.恒.遍.無雜 問何理得知趣生體假。答准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數惑異熟識故。不障能依趣生體假 問趣生體百法何攝 答依初二釋即心.心法攝。若依後體即有二解。一云假有三種。一相待假。如長等色。二分位假。如生等相。三聚集假。即隨實攝(是更一法師解)今云不相應攝。大乘許多不唯二十四。如隨煩惱且據勝說二十四種。或同分攝如法同分。但云眾同分者。且對他宗不立法同分者說。若據寬論。應但云同分。或有眾同分。眾同分中有總有別。此別同分。雖無教文理亦無失。
問解執受中。准瑜伽論等。皆有五因。何故但舉三因。不說非善.染及業所引 答有二解 一云先業所引是相續上義。非善.染者一類上義。所以不說。一云亦簡佛果。雖有執受而非業引。雖是一類許是善故。故不言二。西明云。初二即一類攝。
二云欲顯執受非要五義。佛有執受故。此解為正。若如前解但云眼等無如是義。何須重說一類等三。
論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 問若爾何故摩訶俱瑟恥羅經。羅漢入滅定方化火燒身。入無餘涅槃耶 答有二解。一云以期願故。入滅定前起加行意。願化火燒身。方入滅定折伏心力令其衰損方入無餘。言住散.心非定心非無心者。據不期願說。惑約有學及異生說。不遮無學 一云入滅定已損伏心力出滅定後方入無餘。言入滅定即入無餘者。據前方便說 此雖二解約小乘說。若大乘師。雖入滅定。有第八識。是散非定。有心非無。故此論云。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 問若有第八許在滅定得入無餘。何故在有心定而無死者 答約無期願有學等說。何故如是。若無期願。定力所持不得死故 又准大乘。正死時心。中有初心。本有初心。皆是無記。然有一師云。中有初心及與末心。是起愛心。本有初心亦爾。何以得知。以瑜伽論六位無心。不說生.死位是無心故。准知有第六 一師云是無記心。六無心位不言生死時者。即悶絕攝故不別說。後師為正。
論。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問此中所說識與名色為據種說。為據現行 答二俱何失 二俱有過。何者若據種說不應難他云羯剌藍時無五識故。種子恒有何得云無。若約現行即非正支。又初生位一剎那時。大乘自許亦無第六。何得說言猶如束蘆俱時而轉。若取第七非名色支 答名色有二。一十二支中所說名色。二汎爾名色。若十二支所說名色。據體是種。依當分位亦說現行。故十地論說。十二支皆有子時果時。又種子中復有總別。如下第八說。若汎名色。但云名色未必名支。設名為支即通假實。今此中說汎名色支。名中識支即第七識。一切恒有如二束蘆故自無過 然釋此經文總有七釋。一薩婆多師。如本疏辨。二本經部師。同有部釋。三末經部師。許有細意識。羯剌藍時麁識為名中識。細識為識故如束蘆。四本上坐。亦計二識許俱時轉。釋同末經部。五末上坐。麁細二識必不俱時。釋意大同一切有部。六大眾部師。六識俱轉言如束蘆。據七日已後。七日已前未有五識約長時說。七大乘師。復有三釋。一依此論十二有支當起位說。二依瑜伽第九所說。復有二解。如本疏明。三依汎明名色支說。今此論意約汎名色。不依瑜伽第九二說。及下緣起。皆喻不成 然有解云。依瑜伽後說名中非必具四蘊故。亦取束蘆而為喻故 此亦不爾同上坐等過。本疏雖云瑜伽第九第二解意同於此論。意亦取七為名中識。彼論第九但云所餘曰名不遮第七。故束蘆喻善得成立。
觀於緣起染淨順逆。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廣如餘辨。今且略 問如有處言觀緣起支齊識退還者何 答依染逆中初修習位。作安立諦近方便觀作如是說。何者如觀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乃至隨應歷觀諸諦。由老死支苦諦所攝。於緣起中先逆觀察。以三種相觀老死支。一細因緣。二麁因緣。三非不定。感生因緣。細謂愛.取.有。生自體名麁。由此二生而有老死。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法老死麁生為因。除二生體餘定無能與老死果名非不定。雖觀老死苦諦至愛。於後際苦并彼集諦未為喜足。遂復觀察後集因緣現在眾苦。謂遍逆觀受.觸.六處.名色.與識。觀未來苦是當苦諦。觀彼集因是當集諦。觀未來世苦之集諦由誰而有。知由從前集所生起識為邊際現法苦有。既知從先集所生起。不應復觀此云何有。由識.名色譬如束蘆展轉相緣無作者等。是故觀察齊識退還。故不至於行.無明支。如是觀察苦.集十支次觀滅諦。始從老死乃至無明。云何當滅。由不造彼無明為緣新行支。故彼苦方滅。次更尋求證此滅道。憶昔師授於緣起法。世間正見令起現前。如是數觀令見增長。是染逆觀 此觀老死滅及趣滅行即至無明。此中且約未來現在老死支因。略不言過去老死及因。由作四諦故合觀察。若作七十七智。即三世別觀。或約現老死。觀近遠因。因皆過去。即至愛支。若觀未來老死。從有至愛。若受已前是未來苦。約當起次第。不爾種子非展轉緣 問或有處說從觀無明至生即止者何。答約機欲待尋因果說。老死無果但至生支 問或有逆觀至名色支。有何所以 答據業種名識支。識在名色攝故 論中名色名體多釋。或四蘊為名。如此中說。或三蘊為名。即薩婆多等。或無間滅意因名。瑜伽第九。或通染污。即此文是。或淨無記。即下十二支。剋性名支。唯業所感故。◎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四(本終)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四(末)(論第四)
◎段食之體。於變壞已有資長攝持方名為食。雜集第五云。有變壞故有變壞者。變壞故即香.味.觸體變壞時。變壞者即資持之用 問為正變壞時名食。為長養資持之時方名為食 答資持用時方名為食。故瑜伽六十六云。若諸段物於吞咽時。令心歡喜諸根悅豫。當於爾時不名段食但名觸食。若受用已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未資長時但是觸食者。望生喜樂及順益捨可為觸食。不爾亦非。故本疏云。名為觸食。望一食者非望餘生。若望一切有非是食。此意即於所食香.味.觸。有不生喜樂等。即非觸食 問諸觸塵皆段食耶 答不爾。以觸通上界故 問若以觸對香.味有觸非食。以香.味對觸。香.味有非食 答香.味唯欲有。但香.味皆食 問香.味上亦有。有香味非食 答據業果說。上界香.味是定果故。或是法處故不為例 問業果上地無。段食唯欲繫。定香.味上有。段通色界繫 答設菩薩等變假無食用。設有實用。據為增上。引生欲界有情所變香.味.觸三。而以為食。亦不取本質故不通上 問何故欲界變段食即許通質.相。定等變段食唯相不通質 答欲界有漏性是食。同界通質.相。定起無漏性非食。異界不通質 問定果唯第六變可成無漏。通亦擊第八變故應有漏 答第六變者可是無漏。彼自第八緣彼起相即是有漏。然為下食是第六變者非第八變。而第八云前七非八所杖質者。據見分說。設通相分。據業力說。定通不遮 又解設第八變為下食者。為緣起食。而體非食 又解言唯欲繫據業果說。若通.定起亦許上繫。然法師意取初解正 問如他通等引。即許下識相分上界收今變段食何不爾耶 答雖名通.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無漏不相順故。設緣彼第八所變之相。亦不隨彼。隔無漏故。勢分遠故。非正能引故。雖然稍難。智者思擇 問觸食能生喜樂。思食必欲俱。喜樂攝益欲自希望。應受及欲說之為食 答由觸起受。由思起欲。舉果顯因。正由觸.思說此為食。故瑜伽九十四云。能順樂受諸有漏觸。能與喜樂為食。由喜樂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乃至云。由能執受諸根大種。并壽及煖與識不離為因而住。是故說識。為彼住因。由彼住故。氣力.喜樂.專住.希望依彼而轉 此意由識持根大等。喜等依轉故識為食 六十六云。若諸段物於吞咽時。令心歡喜諸根悅豫。類觸及思能生於彼方有資益故非受欲。亦如淨土法生喜樂法體是食非喜樂受。然觸能和根.識取境資益唯在觸數。思慮益根非希望故 又解不同法食。法食即取喜樂為食。受從因名名法喜樂。前解為正 佛地論云。此淨土中諸佛菩薩後得無漏。能說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樂。既云法味。明法是食。此意由法能生喜樂方名為食。不生喜樂不能為食 問識食以攝持為用。第八能攝持其理極成。眼等說攝持何者是也 答眼等非執持者。以不恒故。非有識時亦不執持。由識取境亦資持根 問觸.思生憂.苦此俱不是食。識有憂.苦俱。亦應不是食 答體能攝持長養未來。以招後報故亦為食。故五十七云。能與後後為增盛因令彼得生。九十四文意亦同此 問惡趣非招報。憂苦俱非食 答以識現起依持亦食 問觸.思通八俱。六俱勝名食。識體雖八種。第六偏名食 答二解。一不齊解。順生喜.樂起希望。六識俱勝偏名食 攝持是識食。八俱攝持不唯六。二義齊解。識體有八種。勝食唯第八。觸思雖遍俱。六並名勝食 問根由他資發識明盛。根不名食。識由他資方能攝持。何故名食 答根必由段資方能發識不是食。識體設不資。七.八攝持故名食 瑜伽六十六問有七因緣任持諸行。一生。二命。三食。四心自在通。五因緣和合。六三性業。七無障礙。由是七因諸行得住。何故世尊但說有情由食而住。答由五因緣說由食住。一是諸行住多分因。二易取易入。三能令羸損根大增益。又令病愈。四令不中夭。五易入道。由此五因說由食住。五十七同 問由識資根故得名食者。意根過去後識方生。識生之時意根落謝。云何後有法。為前無法食 答不約無間滅。據俱有意資彼名食。故五十七云。云何識與意根為食。答由三資持所任持故。能與後後為增盛因令彼得生 問眠.梵行等皆為長養。餘何非食 答五十七云。長養有二。攝受別義及不損害。段食具二勝故名食。餘但不損害。劣故不名食 若爾四食應總具二。何故不說在長養中 答雖未見文且為一釋。四食且舉初說。例餘亦為長養。不爾九十四四皆有能長養根大何理不得在長養中 問為與已生法為食。為未生法為食。若已生生已不住。若未生未生無體 答九十四云。然唯約與未生諸法說為食義 問前難善通。後難未遣 答能令後生有增盛用相續而起即是食義。非是無法故。九十四云。然唯約與未生諸法作生緣理。唯法引法說為食義。
論。此四能持有情身命說之為食。餘解唯能持名食 今謂不爾。亦必長養。且舉攝持 問如在滅定經於多日 以何為食 答識.觸.思三 何無段食 答傳釋段食持身正經七日。住定時多故無段食 亦有許此定多時有段食。由定力持得多時住。出定死者自業盡故 要集難云。既許有段食。何故破外不依食住。故相傳云。過七日後段食即盡。唯由三食定勢力故持身久住。出定無力又無段食故即命終 今謂此說道理有餘。定力持身既得久住。何故不能持彼段食令得久住。如外衣髮定持不壞。又住定多時出定之後。或有即死有非死者。何者。現見世間病力持身。雖不飲食多日不死藥力亦然。何獨在定食力即盡出定即終 問既許有段食經何不說 答壽.煖.識三不相離故經即說有。段食非不離故不說有。又如食已即入滅定。豈纔入定段食即無。經不說有且作斯理。段食有.不有。出定終.不終。未見大乘文。後當撿決。
論。然行於法有遍非遍者。身.語.心行各有三種。身行三者。出入二息此非遍行。動發思者是遍行。語行三者。尋.伺二種非遍行。亦思為遍行。如來無尋.伺。有八聖道支正義許說法故。意行三者。謂受.想二及審決思。三俱遍行。心起必有故 問尋.伺既非遍行。何故難他尋.伺於語是遍行攝 答就他宗說。實非遍行。能遍起語即是思數 若爾何故第二定已上自地有思得起語言。何假尋伺 答麁思能發語。上細不能發。在佛即得任運語故。然薩婆多及本經部二息非遍。尋.伺是遍而不說思。大乘如前說。末經部師許受.想二亦非遍行。以滅定中有心無所故。尋.伺是遍。三宗差別 問識依根.境起。說識三和生。亦由心行起。應說為四和 答根.境正牽體。說識三和生。想等助功能。非說四和起 問意由受.想起。受.想名心行。根.境正牽生。亦說名心行 答受.想是心所。即得說心行。根.境非心所。不得名心行 問何故滅定偏厭受.想 答論云資助心強是故偏厭。又由受為禪增上障。想於定為增上障。由受領下劣定。由想想像故障勝定。又受於苦果增。想於苦因增。由想像故起作諸業。由受領苦果故。聖者雙厭。外道偏厭。又初靜慮望欲以靜除散。二禪望初以細除麁。三禪望二以靜除動。四禪望三以密除疎。薩婆多等。由得彼定引得堅密四大閉身隙故。所以無二息。大乘不爾。但以定能除其隙故無出入息。設兼引大亦復無違。但非唯大能閉身隙。
論。心清淨故有清淨等。諸部不同。薩婆多云。六界為有情。謂四大.識.空。然心勝故。說心染淨。經部由種色.心俱持。色持不遍。心持種遍。故說由心有情染淨。上坐部等。心能分別色。色不能分別心故作是說。
以心為本有漏法。因心而生無漏法。依心住故結無漏心受彼熏下結有漏 又初總句。因心生是有漏。依心住是無漏。後兩句釋成 又以心為本。謂無為法因心顯故。因心而生有漏法。依心而住無漏法。以心為本即無為之別句。亦有為之總句。
論。若無此識至皆應無因者。准攝論破雜染中有三。煩惱.業.生。今此顯破生及煩惱。行緣識下兼破業染。此初段中分云。若無此識持煩惱種。界地往還諸煩惱起皆應無因。此約三性心後煩惱起無因。疏引所染初識者。彼計受生必起煩惱。初受生識是染污故。此之識支應無種生。故以煩惱及隨煩惱。皆應無因。
謂從無想等諸地歿者。等取上下諸地。以無想天長時無六識故就顯說。
論。若無此識持業果下。應分其文云。若無此識持業種。一界地往還。後業起應無因。二異類法後。業起應無因。三性心易不受彼熏。故業起無因 破業果亦分二。一界地往還。果起無因。二異類法後。果起無因。攝論中亦云。若異熟斷已而更別生。應成別受生失。無漏心後果起無因。又滅二趣如本疏辨。
問本疏難經部。云行在現在果在未來。或一劫等如何能感者。大乘亦爾何偏難他 答大乘本識持彼種故多劫猶在。彼識間斷故不為例。
又難有部云。識位中色無異熟識可名果識支。如何俱色說行能感。今疑此難。如大乘唯識。豈一切法與識同性。外云分位亦爾。未必與識同性故為業感 答云我言唯識皆不離識。如行緣識皆行所感。汝言行緣識。有識非行緣。故不為例。
難經部。云未來無故不得云感。但可云熏者何也 解此談本計。一以懸遠故。二識是無故不感。但由行熏。隣次之識相續。得至受生位識。名行緣識。若大乘說。非望現識名為識支。即種子是。故行能感。非懸遠故。
論。又行緣識應不得成者。今更助解。初正破經部熏故名緣。無性攝論第.二云。謂行為緣貪等俱生眼等轉識許為識支此不應理 此意六識不是受熏。有間斷故。貪俱染識非無記故。不是受熏故。行不熏眼等轉識 攝論復云。識緣名色有聖言故。所以者何。眼等諸識剎那速壞久已謝滅。為名色緣不應道理 此意轉破識緣名色亦復不成。經部轉救。貪等俱識與行相應。熏結生位識名行緣識。亦不得成。結生識起。能熏行等久已滅故。非無體法而為能熏故。亦不成故 無性論云。若畏此失許結生識為識支者。此亦不然。於結生時。福等諸行久已滅故。非從久滅此復應生 若云非熏但說能感。即感故名緣。與有部同。次下雙破結生染識非行感故。彼此宗計唯無記法為業所感。彼兩宗計結生之識與愛恚俱。染非業感故 無性云。又結生心非無記故。愛恚俱故。既非無記。以行為緣不應道理 薩婆多救如本疏辨。本經部救同薩婆多。以生位色為業熏感。同有部破。
亦時分懸隔無緣義故。若末經部救云。我有麁細二識。麁者染俱結生。細者無記為業熏感 若上坐部亦二意識雖不說熏亦說為感。二俱許細是異熟性。故無性論云。於母胎中有異熟識。與赤.白和合。乃至謂依異熟識有意識轉 若爾即應二識俱轉 設俱何過 違聖教故 上坐救云我部不誦無違教過者。即難。應有二眼等識生。六識攝故不許違理。許即自違。不許五識有麁細故 末經部救。熏於識類。類性無記。說為識支。感亦不違者 此如前破。又違經名。經云緣識不云緣識類。所餘救.破准例可知。雖無文證理亦不違。
論去來得等非實有故。兼破正量部不失增長性。故云得等。
略解依中。疏云如何說依不與七同緣下。此前師難後師。若爾如何下。後師難前師。答兩人依別下。前師釋。問曰下。後師難前師。彼質答曰。前師文。答而復質。後師文。
然彼所依總有三種者。問心.心所法起藉四緣。何故但說三種依耶 解云所緣通內外。餘三唯在內故但說三 問餘識緣內外。不得說四依。第七唯內緣。何不說四依 答三緣生識勝故但說三依。緣依亦外緣。力微不說四 問境界生心劣。故不說四依。所緣引識微。應非二和起 答二和通遠近。根.境並為緣。依義據親近。境疏不說依 又云。不例。三緣依聲中說。所緣緣者是於聲說 此明所依故彼非例。
難陀勝子等。立種生現前後異時。引雜集等云。有眼非眼界等。又瑜伽云。無常法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以非即此剎那。長貫前他性因中故。因果不俱。攝論俱生俱滅者。如疏中會。
釋俱有依中。本判為四。第二即是安惠師等 西明判云。第二火辨 要集疑云。若第二師是安惠者。破前師云十八界種應成雜亂。安惠既許自證分種傍生十八界。種亦成雜亂。若一自證分義說根.境亦成雜亂。安惠自許第七入見即有間斷。何故下文云雖不間斷而有轉易 今為釋之。安惠自種子是假。然功能別成十八界。如不相應依實假立不相雜亂。依自證分義分亦得 又就他宗而為此難亦復無過。許阿賴耶變似色根等 或餘師義。設自所許約計情別。亦不雜亂 言第七雖無間斷者。是餘師義。以與安惠合為文故。故疏言等不唯安惠。本乃十釋西方別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達。餘不勞疑。
就難陀釋俱有依中。解二十唯識頌有三解。初依見.相別種義解。言識從自種生者。即識見分。似境相轉者。既起現行。帶境相起似彼所執外境相現。無別五根。即見分種名為五根。所帶似境即是五境 二云識者五識相分。不離識故名之為識。從種起現為五識境。實在內識似外而現。為成內外處分種為十 三云依見.相分同種義解。五識見.相合名為識。自種生者。見分從種起現行也。雖無別種亦帶相起名似境相轉 觀所緣緣論三釋大同。但互為緣。少有差別。
論。又彼應非唯有執受等。本疏意云。三業能感。身業是色即有執受。約扶塵說。聲離質已即非執受。意業現行及三實業。亦非執受。前云約執令生覺受而說。前第二說種名執受。約同安危說故。今據諸論明十八界中。幾有執受。但云五色根。故言應非唯執受等 西明云。此說實能感五識業。說五識依故。唯思種實業。色.聲假說。非正感故。由此思種唯非執受。唯非色蘊。唯非內處。違聖教說此三皆唯 集云。感相分種非五識依。能感思業。即非色.聲。約生覺受故思非執。無表是假無感果用。故取有釋 今謂不爾。有說所釋具言假身語業并實思業。論云非唯故通有執等。不云唯非有執受等。顛倒論文故非為正。前第二說。執受有二。謂諸種子及有根身。若謂今據生覺受說者。且五色根為唯取現。為亦兼種。唯現可爾。通種即非唯有執受。若云據現者。何故前難云又諸聖教說眼等根皆通現.種。執唯是種與教相違耶。故知五根通於種.現。據生覺受自亦不唯。何但難他。故本釋正。
阿賴耶識於有色界遍依諸根與楞伽同者(後更撿文)。
論。既許現識以種為依等。本疏說云此令種子有俱有依。論言現識依種者。以所依根通種.現故。故疏言種。若謂論文應言現行以種子為因緣者。即此中種依現行識。無同喻過。第八望種非因緣故是俱有依 然西明云。此中正明俱有依。如何義准因緣為例。解云理實不應為例。而淨月意。前二師皆不許種亦有所依故。今義准令種識亦有所依。量云種識亦有所依。現種識中隨一攝故。猶如現識。雖彼所依因緣.俱有二依不同。而依義齊且引為例。所以者何。能熏有因緣義。異熟望種非因緣故。此意且引為例者。雖成因緣為所依。且取依義。因緣.俱有同是依義。若云因緣依。第八現行望種即非。為避此過云且引義例 今謂不然。若但成依。有為諸法皆杖託依。應成相符。若成因緣。第八望種非是因緣。成作因緣。便有一分違宗之失。故知前師不立種子有俱有依。今立此義違他順己。不乖聖教故本疏正。
疏言故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住依。以種子因緣依與現行俱有依為例者。意以異熟識中種。即以第八現行為住依。能熏轉識望於種子雖是因緣。亦與種俱有。故與諸現行識。俱有依為例。新舊合者釋生長義。
論。俱有所依。護法義簡取決定有境為主為所依。簡餘非所依。
令心心所取自所緣。此即舉果顯因所依。若法雖杖託因緣起。而不能取自所緣者。果名有依。不名有所依。因緣望彼但得為依。而非所依。何故如是。以瑜伽論唯心.心所名有所依。餘不名有所依。若不作斯義門簡者法有相濫 然疏云而以義准由少義理。謂自身識為依。非後為前前為後依及他為自依 要集云。此無相濫。此中既辨俱有依根。非前後故。自識不依他根而起已極成故。故唯四義簡法已盡 今謂不爾。雖知四義簡法已周。論文不顯。但且對前諸師異說。辨彼非所依。不顯簡他及於前後。明是自身。若以言俱有。即不須簡非前後者。亦應云等無間。明前望後為等無間。何須復云前聚於後。下解開導云於後生心.心所法。又本辨心.心法。何須說云謂有緣法。言心.心所豈非能緣。又如熏習。熏自極成。可須復簡他身前後。故今疏意。心.心所法杖因託緣皆得名依。既論說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亦是自識因他識生。何故不簡。前後雖別亦得名有。如前因果別時家。解攝論熏習俱生俱滅。以前後法同有生滅。云俱生俱滅。今前後心異遍計故俱得名有。何故不簡不以同是有。要非前後是俱有依。
又云。樞要云前三各具四義。若爾決定簡法已盡。謂同境即顯有境。根本即為主故。由此證知餘三無用 今謂此情不悟大意。何者本疏以論說俱有依。前明具義。後復云同境.不共.分別.染淨.根本所依不同。此之五種於前義中為具不具。若其不具得為所依。何須前義。要具為依。即是前三各具四義。四義隨有。即具前義方是所依。由是身根望眼等四識。非彼五種。故非所依 要集云。今解身根為主義簡者 今謂不爾。論文本意。為主一義。以王簡臣不簡身根。若云雖有身根。四根若?四識不生。故知不依者不然。亦雖有第六。若無身根身識不起。豈許身識不依第六。故不以主簡別身根 又樞要言順取所緣者。解同境根。若同境根亦具前義。不解有境義。不得妄難。故七依八即不同境。故知不約順取境義。說有境義。若順不順皆有境故。智者當察 問今解俱有依根。既以有境簡去種子。豈可種子非俱有依。若非是依。種應非根。便違聖說眼等五根皆通種.現 答論根通種.現。今護法辨依.所依別。現根用勝名為所依。種根非勝不說所依。若取種根為俱有所依者。自種應是。今辨俱有所依。不依解根義。故不取種。
問言同境根。即眼等五根。是未知眼等識。緣境變相為親所緣。眼等五根為照相分為照本質。若照本質即不同境。質.相異故。若照相分。本質何遮而不能照 答今二解。一云雙照。俱色境故。無法遮故。一云照相分。云同分根能照境故。隔自識相故不照質 問如隔瑠璃等尚能見外。自識相分有說非礙。何故能遮 答勢分力隔不以相礙前解為勝 問五識變相。為依託質。為不離見。若依託質。應離識取。若不離見。何成離合知。識皆與根不即離故 答雖依託質不離見分。俱悉無過。以能緣見不可說云在此非彼處。以無形礙故 若爾如何名離合取 答以五色根望本質說。不約相分。故成離合。不離識緣。
問五識何為以第六識為分別根 答瑜伽五十五云。由三緣故。謂極明了故。於彼作意故。依資養故 言明了取者。意雖由五而得明了。五亦由六能明了取。若無意識五不起故 於彼作意者。由欲得緣彼境界故。即同緣義 依資養者。謂由意識資養。眼等識方得起故。即引發義。
但說五識依五根者由二義故。言相順者。一近相順。即近所依。二相資相順。五根有漏五識亦有漏。五根無漏五識亦無漏故。
後開導依。本疏三師。第一難陀等。瑜伽第三云。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亦無展轉無間更互而生 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或五識身中隨一識生 此師准文不許五識俱生。亦無二剎那續。亦非更互生。若前若後必意識起。是故五識必用第六為開導依 第二安惠等。第三護法等 西明云。第二淨月。安惠師許三位無末那故 要集亦云。定非安惠。論云平等性智相應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識為開導依。彼許三位無末那故。則不得言相應末那 今謂不爾。准何得知是淨月義。既自不識梵本。又非翻譯之人 若是安惠前難如何 答准本疏釋云即顯末那名通無漏。雖即六識轉末那得名為第七。實非第七。不通淨故。不爾違經。初地初心第七識俱平等性智等。如疏具釋 又下第五卷中亦有此解 疏外又解。前難陀師云。第六意識自相續故亦總用。前六轉識內。隨何為開導依。第七.八識雖自相續。見道初轉由第六引。應用第六為開導依。就彼宗難正彼義故。不依自宗。疏主既親承梵本翻此論文。豈肯鄭重為斯錯判 今又助解。言安惠等許淨第七即是餘師。餘文即通安惠及餘。述正文中云。第七末那用前自類或第六識為開導依 染相續位自類為依。無漏間斷既有第六即為開導。滅定位出。應云用第八為開導依。略而不言。
第二師文中有二。初縱。後奪。初中有三。一云未自在位可如所說。二遇境位。謂卒爾遇境位可如所說。三遇非勝境位可如所說。上一位字貫於下二。次一遇字通第二三 若自在位下。奪翻前三位。言自在位者奪初位。此師意云。謂互用位多恒緣境。此意破前六塵境至識不並生。以即剎那而便落謝。互用之位如眼識起。雖有餘境亦能緣之。何假餘識而眼識間斷耶。
問護法等師何性界心得出滅定 答廣惠聲聞.自在菩薩。隨何界地方便善心。若依自地亦通生得。未遍超者。隨其所應。或依他地方便善心。若全未超。但依自地方便心出。依方便入故。
論。又異熟心依染污意等者。何故無性兩釋。一云即第六識為染污依。第二同世親。所謂末那。何故二別 答兩論不違。此有二義。一恒相續。二緣內外起增上愛故。無性即據通緣內外起染污故。不言第七。世親即據恒相續識常起染污。非無第六。以非恒故隱而不說。無性菩薩據續生時。非無第七。以不外緣故亦不說 然今此師所說染意。或同世親。或同無性 或可染意依第七說。相應悲願即第六識。以此為證。證誠第八用第六.七為開導依。以因大悲依第六故。染復第六不證第七 或此師意且據凡夫一分而說。初受生識。以染污意方得受生。即中蘊末心。除轉輪王必起貪.嗔方得受生。相應悲願即是二智。
論。若增盛境等。西明云。此有一句。境勝心非勝。謂率爾心。此中應有等流心.境俱勝。已攝在前等流心中 今謂不然。證五相續。云遇勝境理必相續。定非率爾。率爾之心非多剎那故。若許率爾自類相續。應引瑜伽論云由率爾心。乃至相續而轉。何故云決定心後等。前文已證等流翻前率爾 遇勝境下。翻前非勝境。不說唯率爾。前文且約汎爾等流心。即心勝境非勝。此約心境俱勝破 或可。前約心相續趣境破。此約境相續勝逼心俱令心相續。故二文別今准此文當後二心。故俱勝句攝。
問戲忘憤恚定是何天 答本疏釋云。欲四空天。非下二天。西明云。通六天 要集斷云。此說近理。以婆沙說在下二天。大小雖殊俱得為證 今謂不爾。四句自體。若不約定人.處而說。但據逢緣可通六欲。若約定人.處。即本疏為正。然准道理據定人處。不爾但應人為他害即非自害。若有自害即非他害。何要戲忘.意.憤恚天及羯剌藍位。又戲.憤天既屬帝釋。豈與非天共戰之時不為彼害。若為彼害此即不定。即應佛使等有自他害。俱不定故即有雜亂。據無雜亂大乘約定。即本疏正。無相亂失及不定過。又出曜論云四空天。
論。然攝大乘說色亦容有等無間緣者是縱奪言者。釋彼論第三云。謂經部師作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心前後次第相續而生。是諸法種子者。是諸有為能生因性。謂彼執言。從前剎那色後剎那色無間而生。從前剎那心後剎那心及相應法無間而生(已上論文)。破已下結云。但應容有等無間緣及增上緣。無有因緣。今指此文。是縱經師有等無間。奪彼前後為因緣義。若爾何故攝論第一云又經部師不說唯色名為心法等無間緣。此所無故。心及心法四緣定故。釋文如疏。
論。故展轉作等無間緣者。問心.心所法多少起。而得說為緣。何妨諸識多少生。亦復得為緣。質云諸識前後多少起。相望得成緣。色法多少生前後。亦成無間緣。彼復質云。諸識多少起。例同色不成緣。汝諸心所多少生。亦應同色不成緣 解云心.心所法和合似一。共辨一事得互為緣。諸識不然。何得互為緣。
然諸心所非開導依。問心所望王不開導。心所非所依。心王心所既導生。何妨心所亦成依。解云等無間緣義相引。心所可成緣。開導據勝能。非主不成開導依。
疏云如攝論第一云。一法未達未遍知者。此引攝論云佛不為小乘說阿賴耶識。外人即引經文為難。若爾何故經中世尊云。我不說一法未達未遍知。而能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我唯說言一切法已達已遍知。方能斷惑成阿羅漢。言達無間道。遍知解脫道。此難意云。若不為說阿賴耶識。豈得云於一切法已達遍知。無性為釋。此佛密意說不斷煩惱。以別相聲說總相處。非諸煩惱有各別斷。或取共相無常等行故。不為說阿賴耶識 此意以別相名。意詮生空總相義處方能斷惑。惑共相無常行。非緣別別色等之智。而能斷惑。故言一法未達遍知者。別相之聲。說總相智而能斷惑。非一一法皆達知盡方能斷惑。故不為說阿賴耶識 今瑜伽文亦復如是。意說前各自別識。為後各自別識等無間緣故。於總處說。若彼六識為此六識等。此是別意言聲。於總處轉故 又此言總意別有三。一會前第三云。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者。若此識及諸識皆是總語。意說各別八識。舉此總聲。非謂諸識許互為緣。一云解第三意。別說後識定生。簡無學最後心。然舉於總諸識生聲。一云會前又此六識為彼六識。意欲別說各自六識。舉彼總聲意目別六。非此六言總含八識云言總意別。何者五十二初舉諸心.心所無間後諸心.心所生。通詮八識。重復言此六彼六。據三乘通說。故不通八。
論。為顯此識依緣同故。有二解。一云依是不共依。緣是因緣依。以總聚言。不須分別種之與現。種不離識自體分故。云依.緣同 又解以總聚言緣第八識。因緣.增上。種.現雖殊總不離第八。但不說等無間非所緣故。此據染說。若無漏位亦緣無間識 二云依所依。緣即所緣。以因緣.增上俱名為依。緣即所緣。即下許第八自體及種子。如次計為我及我所師義。又前二依有勝用故。所以偏說。非謂為顯依.緣同故。以且解依彼轉未解緣彼轉故。然要集云。或可初釋唯俱有依。後釋通二 今謂不爾。若初但一。何故論云俱顯前二。故說有餘。
論釋緣彼。問難陀師計七依本識。亦緣彼相應。何名依彼緣彼。答據執為我名依緣彼。火辨.安惠並准此釋。
問火辨何故不執自體以為我見 答見分作用故執我。自證沈隱故不執之。
安惠破火辨中。有三番問答。初約定。次變不變時。後約凡夫厭色生上不變色難。不同聖者生上變色。
問護法正義七緣八為我。自證緣見作何行相 答不同見分。自證思量見分之時。不作內外我非我解。但冥證見體。亦如邪見緣外之時。見之自證緣見之時。但證見體不同邪見。
問論無一心中有斷.常見故。我.我所執不俱起者。何故分別行緣蘊。不分別所起處等起我我所見耶 答二十句等。雖同依色蘊等不是同時。前後別起故即無妨 問斷.常依惠立。二見不並生。二執一惠生。兩執不並起 答斷.常境別。二執境同。
思量為性相。問既恒思量所執我相。與我見何別。俱作我解故。復何不名我見 答我見推求並作我解。此作我解而不推求。故不名我見 問何以得知心作我解 答准心所知。既云我愛.我慢等。當爾彼愛等。若不作我解。貪愛於何。又亦不應名我愛等。由此准知。心王亦作我解 若爾心王應取別相 答不爾。即此我境是總相故。領納屬於順益己相。而貪愛等方為別相。論說唯言故 問我無我等是其差別。何名總相 答准諸法自性差別。名非總相可爾。今心王所取總相。心所所取別相。與彼有別。於彼自性差別之上。各有總相.別相故。不爾王.所境應差別。故知我者即是境之總相。於我之上可意.不可意等方是別相 又有解云。心王亦取別相。辨中邊論云。心王亦能取總.別相。今撿彼論第一云。唯能了境總相名心。亦了差別名為受等。准此心王不取別相。此論第五亦識能了別事之總相不言了別事之別相 問心王既作我解即是我執。云何第八卷護法正義。云執我法者必是惠故。不說所餘 答心雖作我相而不執之。執者是惠故 又釋云。彼據勝說。及根本說。此據相從。必由於惠方能起執。非於此聚而無有惠可起執者故。言必是惠故。不障相應亦有二執 問貪等皆有執者。疑有執不 答執必見俱。疑非見並。又執必決。疑不決故。疑不是執 問如思相應業之眷屬。亦立業名。與見相應見之眷屬。何不名見 答業是造作義 俱能造作未來果。及所造事業。故俱名業。見者推求。相應非推求故不名見 又釋剋性即非。相從亦見。如似智惠相從俱名智惠故 問執我是惠能。同聚俱執我。推求是惠用。相應亦推求 答推求是見。餘法不推求。執者堅取義。同聚俱執我。
問既恒審思量與思何別 答通.別有異。此但思我。彼思一切 問未轉可爾。已轉如何。已轉通緣一切法故 答亦總.別緣。勝劣有異。王取總相勝。所取別相勝。不爾果位王.所二種俱能遍緣。如何取別。然第五云。心王取總相。心所通總.別。且據因說。若在果位。王.所俱能緣一切法取總.別相。但勝劣異。
西明云。何故釋名門但解末那。三性門中即解心所。解云理實於諸門中皆有二義。影略互顯 今謂有餘。若言諸門皆有二義。釋王有覆性。所亦性同。於餘門中若皆如是者。心王四惑俱。豈我見等亦四惑俱耶。故思為性相者。但解於王。心所不爾。設心所思 箇思量。所餘心所非恒思量。又思雖有思量之義。不以思量釋思性相。然辨三性門中解心所者。以彼心所有貪.慢等。不知不善為有覆性。王由相應得成三性。所由所依是有覆故雙問答。至下更釋。此問本意自釋第二變。不解心所。不可門門皆相影顯。
問言四惑俱我癡.我見。如論自辨。愛有四種。慢七.九種。是何愛.慢 答是總愛。以緣我故非餘行相。七慢之中是我慢攝。我慢恒起。非九慢類。
論。及餘觸等俱。有二師釋。初師二解。一四惑餘。一無覆性餘 若爾後言有覆性攝。豈不重耶 答此師解餘有其二義。一遮。二表。今取遮義。五遍行法前與八俱。亦與七俱。恐同於前是無覆性。故餘言遮。後言有覆攝者是其表義故無有過。
簡別境五中。問此師第七何無欲耶 答緣未遂境可有欲生。此識緣我恒遂無欲 難七緣境恒遂。不希未遂無欲俱。佛果所緣恒現前。無彼未合欲不起 答佛果悲願度眾生。境界雖現欲無減。因中我法恒現取無願不希非欲並 又釋如疏。餘四准此。
問此師何故七非隨俱 答此師意說。二十隨惑。雜集論說皆假有故。依根本惑分位立之。此識俱惑恒無間斷無分位故不得並。又五十八云。諸隨煩惱皆是煩惱品類 若爾何故決擇五十五云。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是實物有。放逸是假有。餘者論說是世俗有耶 答此師意說。假者有二。一相待假。二分位假。前無實體。分位假者而是有體。云實有者據分位說。云世俗者通於假實。以相待.分位俱名為假。
問實有假有理可易知。世俗有言應須分別。唯識論等說沈.掉等是別有體。如何大論云世俗有 答言世俗有者非謂假有。不同放逸定是假故。不同無慚等四依勝道理別有體用不名實有。此沈.掉等皆他等流。別有體性義非勝顯不名勝義有。非體假無名世俗有。
問論會違云。依二十二隨煩惱說者。准百法論二十隨惑成於百法。瑜伽論中惑說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六。應不唯百法。
答大論中據取別境及四不定是染性者。煩惱等流品類不同說多少別。離彼二位更無別法。百法論等據其體性有差別者但說百法。亦不相違。
論。言要緣曾受境類者。有二說。一云境類者。緣滅.道時但緣其名名亦為境。此境是滅.道類。二云境體之類。如緣苦.集親符其體。亦已曾受後復緣時。言緣境類。即前體類。餘准此釋 又云名是名類。謂先聞緣今復聞緣。二名是體之類。謂先見體今復緣名。三體是體之類。四體是名之類。准前可解。
問護法正義云。非諸染心皆緣曾受境。及邪簡擇故忘念.不正知依念.惠者不遍染心。依無明立即遍染心者。如緣現在復非簡擇。起此忘念.不正知時。與無明俱不。若許俱者。忿等應嗔俱。若不俱者。應非遍染 答義別說之。猶如見.惠。雖不相應可得俱起。以他性相應非自性故。
問如緣曾境及邪簡擇起忘念等。依二法立。為一忘念等。為有二耶 答疏有二解。後說為正 然要集云。有說兩說皆違第六。故第六云。染念.染惠雖非念.惠俱。而癡分者亦得相應。既廣破已彼自釋云。若無念.惠。唯癡上立。若念.惠起。即與無明各二法立。即自問云。既二並起為一為異。答謂攬二分假立一法。具含二義。故癡分義念.惠相應。念惠分義非念.惠俱。與癡相應故無有過 今謂此說即是前明。何勞別說 本疏云。惑總依惠.無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有二。今云攬二分假立一法。豈非前明。本疏引例。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約貪等別。說二相應故。此意放逸雖依貪立。二得相應據餘分說。說遍染故。例不正知等相應亦爾。何勞更言故癡分義念.惠相應。念惠分義非念.惠俱。與癡相應故無有失耶 又復彼說自有過失。何者彼云。或可念.惠.無明各別立一。雖有多種相用無別故說為一。二十隨惑等但說一故。據實有多。隨用立多而體非多。故說事等約體說等。用望於體不說相應。非他性故。若爾不害.無嗔二數應不相應。第六云信等皆遍善心故。解云但云遍善不言相應。亦不言俱故無有過 今難彼云。既云各別立一。即有多放逸等。若用若體俱多法故。何得云等。非受.想等有多並故 又云。不害.無嗔彼但云遍不言相應。亦不言俱者。豈許不害.無嗔前後別起言不俱起。故依雖別。取各功能假立為一。名為體等。不害.無嗔雖不相應而許俱起 問且如不翻別境入隨惑中。別境染念.染惠。亦名忘念及不正知不。若不爾者應非是染。以正念.正知故。若許亦名忘念及不正知者。與隨惑中二法何別 答別境中忘念者。謂於過去曾受境界忘追憶故。隨中忘念只忘失正念。不要忘念過去之境 問若爾前善心中。不能記憶曾所受境應非忘念。以非染故 答起善心時。雖有不能憶過去境。而於現境能正念故 問緣現可爾。緣過如何(思之)。若別境中惡惠必邪簡擇。隨中惡惠能惡於惠。即令知不正。非要邪簡擇。又假.實殊。有無體別。隨惑但作用。而無別自體。別境有別體。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四(終)
大正藏第 43 冊 No. 1832 成唯識論了義燈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五(本)(論第五)
淄洲大雲寺苾芻惠沼撰
第二師釋。末那通四受俱 問云何欲界不與苦俱。乃至二靜慮云何不與樂受並 答疏已簡訖 云何與憂.喜俱 答且與喜俱有其三釋 一云喜與第六俱。第七與六俱故。云與喜相應。不爾。何以故。云緣有喜地善業所引果故。不緣第六故此解非 二云果從因故。或從喜受相應思之所感此第八識。第七緣此引業果故。名緣有喜等與喜受俱 三云相順故俱。如說五識緣前相分。此相從前五識熏成。後五識緣云緣前相。此義亦爾。此果從喜及相應思之所招感。雖緣此果順彼因故云與喜俱。餘受相應三釋。准此 問疏云。若四受俱則金剛心非頓斷過者。說與捨受俱。豈不漸斷。以易地捨故 答云若喜等俱。必隨地別染法俱斷。如六識故。若捨受俱即可頓斷。如第八識捨俱頓斷。其理極成。故無有失。
問論云緣內執我。此之我見。為唯見分名我見。自證分亦我見收 答設俱何過 答俱有失。若不名我見。貪.嗔亦然。彼自證分應非貪等。若名我見。應許緣外。何名緣內。亦應非量攝 答但見分名我見。非自證分。我見自證但名染惠。何故不同貪等。 答貪等稱境亦得生貪。如五識俱等。我見不稱境故。自證非我見 問何故不稱。即非我見但名染惠 答如緣無為緣他界等。見分緣時不稱無為.他界。但見分名無為緣.他界緣。自證不得名無為緣等。我見亦爾。又若見之自體名我見即得。若緣我故名我見者。自證即非。貪等亦爾。若緣色起貪名為貪等。自證即非。不緣色故。貪自證故名為貪等。自體亦是。
論故此相應唯是捨受者。問第七緣於八。隨緣唯捨受。第六緣七.八。隨彼唯捨受 答第七恒內緣。隨境唯捨受。第六緣內外。不得唯捨受 問六是能引七所引。隨彼能引成無漏。七是所引六能引。應隨能引通三受 答無漏起時難。隨他起無漏。緣境恒任運。故不通三受 問第七無漏他引生。不隨能引通三受。第七無漏由他引。不隨能引同一地 答淨法起時難。隨他能引同一地。捨受任運起。不隨能引通三受 問第七任運起。不隨能引通三受。五識任運生。不隨能引通三受 答五識易脫起。隨他通三受。第七緣一類。不隨他三受 問五識任運他引生。即隨能引通三受。第七一類他引起。應隨能引通三受 質答云五識雖他引。不隨能引尋伺俱。平等雖他引。不隨能引通三受。
論若與藏識有異等者。要集云。有說.有解三位無故無恒轉義。亦不應理。未斷滅來恒續起故。同第八識未入四位恒名賴耶。故依有釋無故不說。或相同不說 今謂不爾。賴耶設入四位。未成無漏故說恒轉。不約名說恒轉如流。末那三位轉成無漏。轉易非恒故不如流。
論。此意心所何性攝耶。疏有二解。初云雙問雙答。王由心所成三性故。初舉所顯王。故論云。此意相應四煩惱是染法故。次顯由王所成有覆。論云此俱染法所依細故。故雙問答。
問七緣八為我隨境一界繫。第六緣三界為我三界繫 答自地互相增。隨自自地繫。他地不相增。不隨他地繫。
論。此位染意。疏云。通二執說 要集等說。唯說人執。不說法執。何以故。若說法執。何故論言三乘聖道有伏.滅義。二乘無學不應永捨。又護法釋。三位無者依染意說。故知法執不名染意 令謂。但說於論不違。是本意故。雖定性二乘不能伏斷。望彼非染不名染意。對不定性及定大乘。法執名染。然不定性生空聖道亦不能伏。故論云三乘聖道有伏.滅義。若唯人執。應言三乘聖道俱能伏滅。何須得言有。三位無染亦復無過。法執望二乘定性不名染。三位中不無。若望菩薩三位中無。文含義隱。餘者不悉。
論。又如未證補特伽羅。西明量云。未起法空。應有法執恒行。以未起對治故。猶如我執位 此量喻中所立不成。樞要云。法執未證法空位(有法)。應恒行(法)。二執隨一攝故。猶如生執 有妄出過云因有法自相相違。錯引樞要。解論文中所立宗.因便俱有過失故。
問住滅定者。世尊入滅定不。答有三解。
一云不入。若爾云何具諸功德。答成就滅定而不現起 二云入。若爾何故訶菩薩入。答呵耽樂者。諸經亦有勸菩薩入 問既入滅定六識不行。何能利生 答由加行意願力故。不起滅定現威儀化生。佛即任運不假加行 三云雖似入而實不入 傳云。思益經說入理滅定識即不行。入事滅定識即猶起。言似入者即事滅定 然傳撿文三釋之中第二釋勝。故此論難。若平等智依第六者應有間斷。許佛恒行如鏡智故。若不入滅設入不滅。即六恒行如何成難。
言所立宗因便俱有失。疏云有自法自相相違決定者。改彼因云。除聖道等意識。無俱有依。是意識故。如三位意識。因改於前。前因亦應除三位六識攝故。無不定過。
樞要云。又因有自法自相相違。以無學不定意為同法故。此量意云。以無學人恒無第七。言不定者。除在滅定無第六識。取不入滅時第六意識為同法故。然以理論。此中宗有二。一總立第六意識。二簡去三位取餘第六。因亦有二。一總因六識攝故。二別因亦簡三位非三位。餘六識攝。隨其所應以二因各成二宗。過思可知。
論。初通一切異生相續。西明兩釋。一明執相續。二云相續者身。意取此解 要集亦云。此依五蘊身名相續。非執非心 今謂不爾。此文意顯三位差別有續有間。初總明之。後重料簡起.不起時。故前相續。明此俱意有間有續。不明其身。若以五蘊身為所依名為相續。且如我執亦依聖身。何故不云相續。平等性智亦依菩薩。亦何不云相續。
論。我法二見用雖有別同依一惠。要集等云。必無別種所知障定。前已略明。今更重顯。若無別種諸羅漢等起法執時能熏種不。若言不熏。能熏四義少何不熏。若言許熏者。豈非別種。能熏唯是所知障故 又復自言。一惠用分熏成二種。即是別種。何云必同說為煩惱者。是據根本及多分故。
論。法執俱意於二乘等。等取凡夫。即二乘凡夫 西明等云。等取菩薩生空智。以不障彼智亦名不染 要集云。後說為勝。若等凡夫菩薩亦有。何故不等 今謂前勝。論云於諸菩薩即通凡.聖。若望菩薩生空不染。起生空時可非菩薩。又亦應言於諸菩薩除生空智亦名為染。前句總說。文復不除。故知總望不等菩薩起生空時。然於菩薩不言等。諸言攝故。前影後故。俱無有過。
論是異熟生攝者。且如異熟生心乃至變化。大小乘別。小乘四心定唯無記。然變化心通欲.色界。威儀心寬。餘三不攝。並入威儀唯單非雙 問受戒等發起威儀。豈非是善 答彼宗意云。欲得受戒此心是善。起禮拜等即是無記。然立戒體不依發起身.語業思。依色.聲立。大乘變化唯四靜慮。通善.無記及漏.無漏。餘三通 性.漏.無漏。如前已明。然得合起。如行道路歌舞拍鼓。或前後心發俱時亦得。或業果心不能俱發若非業果及善惡能四心義說。非多心並。大論云此世俗有故。云無記者據別說故。
論說心意識。薩婆多云。五門義別。一名門。但與施名。二義門集起名心。了別名識。思量名意。三業用門。遠知名心。開導名意。受生名識。四世門。過去名意。現在名心。未來名識五施設門。在蘊名識。在處名意。在界名心。皆通六識。非離六外別有心意。後撿文注。大乘即別。
解脫經者。有云。因道斷障得解脫故名解脫經。要集云。如天請問等不名解脫經故 今謂不爾何經不令修道斷障。不爾何得云引對治故明是佛說。故前說是。然天請問是別名。言解脫者。是諸不入阿含者之總名。
染污意恒時等者。諸部釋異。且有部云。染污意者。謂第六識。恒時者。非不斷故名為恒時。如常施食常受樂等。俱生滅者。非謂同時名俱。生滅俱有故名俱。即是諸或皆有生滅。若解脫者。對治道起。非曾非當有者。但捨其得離緣縛故。非無體性 上坐部云。染意恒時。謂細意識。無間斷故。諸或俱生云俱生滅。過.未無故非曾.當有 問若細意識。如受生等恒時相續與四或俱。云何攝論第二云。依染污故時無斷故。以此為難又九心輪以有分心是受生心。唯是無記。又下會瑜伽云。地獄無間有異熟生。是上坐義。准此非細染意受生。應非彼釋 答上坐部中有本末計。無覆受生是本計。細染意生是末計。經部師中亦本末計。釋經准之。
明不共無明。攝論第五云。此於五識無容說有。是處無有能對治故。若處有能治。此處有所治。非五識中有彼能治。於此見道不生起故 此意五識在見道位未成無漏。若有不共無明。即在聖位亦名為醉。與教相違。說異生故。不云聖者亦恒常起 又約菩薩起見道說。爾時第七亦無漏故。非謂二乘所起見道。亦非第六立第七故 問無性之人既無對治。應總不有 答是異生故。又此難意且據有姓起見道說。不爾許五有成事智。應有不共 問攝論復云。亦非染污意識中有。與餘煩惱共相應時。不共無明名不成故 既爾如何與四或俱。應初師勝 答彼論敘難云。不共無明亦不成就。與身見等恒相應故。自釋云。汝難不平。非我說彼與餘煩惱不相應故名為不共。然說彼或餘處所無故名不共。譬如十八不共佛法。前說與餘煩惱相應名不成者。觀他所立顯彼過故 此意就他薩婆多等云與餘俱不名不共。顯彼自違故為此難。非我說與餘或俱時不名不共。
論。此識若無彼依寧有者。大乘顯小若無第七經義不成。故難外云。眼等此中攝有俱起根名二緣。意亦六中收。應依現意名二緣 外難大乘云。意識二緣生。緣無意得起。何妨二緣生根無意亦起。經部共大同許過.未無。緣無亦許起故為此難 答持自有無俱是法。緣無現相二緣生。過去滅意現非有。意識根無不應起 若薩婆多就大乘宗。為前難亦得。經部滅無假立意名。就大難云。五識六二緣緣實根亦實。意識六二緣緣假根亦假。然下別破經部。此先假敘。有部為難。亦就大乘 答云根法是所依。意俱非得假 又釋親相相是緣生。質無亦是實。同五六二緣。所依根不假 外又難云。經說六二緣。根假識不生。識託六二緣。境假應不起 答所緣勢疎遠。設假識得生。所依勝增上。勢近假不起。然以親相分例同根現實應好。
不可說色為被所依。破上坐部云。五識依色根。五識無分別。意識依色根。意識無分別。被質難大乘云。第八依意根。第八無分別。何妨第六依色根。意識有分別 答色法性是鈍。五依不分別。意法是勝依。要思方分別 外難六依意根六有分別。八依意根八有分別 答第八自性無明了。雖依意根不分別。第六自性有多能。更得意依故分別。
問現在名為意。已滅依此立意名。現在亦名識。已滅依現應名識 答意名通二義。已滅依止得意名。識者唯了別。已滅無能不名識。
論。由我執故令六識中等者。疏有二解。取後解正。西明取前。要集亦同。今謂後釋為勝。由我執故不能亡相云我能行施。豈第七我緣施等生言我能施。故本疏意。此第六我。由第七我為所依止行相增明。非云我施是第七我。若執三輪相是第七我。七地已前有時未伏。何況地前既不能伏。施等三輪何能亡相故。
言相縛。有其兩種。一通一切相。由第七我。二執三輪相。雖亦由第七正說第六。然攝大乘據所依止故。云自謂我能修行施等。非離無明我執隨遂。非離依止而有無明等。若即說是第七我執不能亡相。應云非離無明我執自性而能執相等。何須云非離無明我執隨逐。非離依止故說所由非說即是。然此論引瑜伽為證者。是通證故。非唯證彼三輪之相。若云由無漏無分別方能伏此相。即見道前應非波羅故。地前修有漏加行無分別智能伏第六故成密多 問言相縛者。為煩惱障。為所知障 答設爾何失 二俱有過。若由煩惱障。二乘無學有漏心位應無相縛。我執斷故。若由所知障。生空後智應有相縛 二解 一云由所知障 若爾生空後得應縛 答不相順故。依安惠釋此即為正 二云以煩惱障為相縛體 若爾二乘無學有漏善無記心應無相縛 答由此相分體是有漏。是彼所引熏成種故。今雖斷彼我執體盡由有相縛。然法執體非正相縛。執有相故為依助彼我執起故。是助相縛。無學散善及無記心。亦有此助未離相縛。生空後得雖有其助。無昔有漏所熏之相正相縛者。故得云無。此釋為正 然執三輪相唯第六識。五.八任運。第七內緣故。若有漏相名為相縛。即通八識 問諸論但云令六識中不能亡相。如何今說通於八識 答彼據三輪。令第六識由執我故。令前六識皆為相拘不了幻故。第七緣八亦為相拘。相縛本故。皆是相縛。若七執我不名相縛。六識如何得名相縛 又此論云。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以此故知通於八識 問若爾二乘無學五.八應有相縛。不了幻故。答有二解。一云染意滅故五.八無縛。二云既緣有漏所生相分。是分別相猶是相縛。如似有漏昔由第七漏俱成漏。染七無時五.八二識仍有漏攝。相縛應然 問相縛於見說相名縛。見縛自證名見縛等 答如樞要解亦許名縛 有云。同種非縛。別種為縛 要集云。今謂見有三輪非如幻等故說相縛。餘分不爾故不說縛。有說違文。但於施等不亡相故。有云違理。同種生果分能所緣。如何不許說能所縛 今謂要集前後自違。何者難有說即云違文。文但說施等不亡相故。即是不許餘分名縛。難有云即能所緣故。若許能所緣為縛。前難三輪非。若唯三輪名縛。即能所俱縛非。若云難有說據相縛說。難有云據能所緣縛說。若爾能所緣縛可非縛耶。既自許縛。如何難有說。有說會論說三輪文據易了說故 又論縛者有其多種。或說二縛。一相應縛。二所緣縛。又說二縛。一能緣縛。二所緣縛。又說二縛。一相縛。二麁重縛 能緣王.所與或俱時不得自在。為相應法之所縛故。相應即縛持業為名 能緣王.所為境所拘名所緣縛。通法執心 能緣縛者。即所縛境為能緣心縛。如阿賴耶名 相縛者。心為相所拘名為相縛 相縛有三。一云一切相分皆名為縛。即安惠師。據法執說。能所取故。雖知如幻不能無自性故。或同護法但據我執不了如幻。非據法執。又云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三位既無末那即無相縛故 二云但有漏相即名相縛。唯除無漏通於八識。一云據法執不了幻故執之為有。一云據我執但不了幻即為相縛。故通法執。若幻不了如幻。縛在生死名為相縛。唯在我執 三云據行六度三輪之相。但在第六我執相應識所緣相。由此不能成到彼岸 若爾善心皆無我執。行度是善。應無相縛 答據間雜說不能亡相 問若無我雜即名無相。巧便最勝與清淨最勝二二何有別 答巧便據無執。清淨據無悔。諸說相縛不過於此 麁重縛者。總攝諸文麁重有四。一現行有漏諸心心所。即雜集說二十四麁重。二現行二障。三二障種子。四二障習氣。或可。現行通說有漏三性心法。種子應然。以善無記種子。麁重義稍隱故。諸略不說 今說相縛據我執引及六度說。依共不共。對小乘故依我執說。據自義故約六度說。言麁重者此論不明。引經頌有。隨其所應皆修止.觀方能除之。通說無爽。
以有漏言表漏俱故。有漏有三。一體是漏為有所有名為有漏。即三漏中言有漏。是有者三有。此說上界內身為有。以上二界緣身起愛離外境貪故。有之漏名有漏。即二界煩惱名為有漏。漏是所有。二有他漏故名為有漏。即說能有。三者漏性合故名為有漏。亦煩惱自體。由此漏在生死中故即體有用名為有漏 今者此間表漏俱者。取能有體名為有漏不取煩惱。故前偏難云。又善.無覆無記心時。若無我執應非有漏。瑜伽但說有他漏故。雜集通說 問若與漏俱方成有漏。即與雜集第三.瑜伽六十五皆悉相違。彼二論文不唯漏俱名有漏故 二論云何 且對法云。漏自性故。漏相屬故。漏所縛故。漏所隨故。漏隨順故。漏種類故 初漏自性故即煩惱體。漏性合故名為有漏。由此自體漏在生死名漏性合。餘之五種由此自性名為有漏 漏相屬者。與漏相應及漏所依。即染污心.心所名相應。遍行.別境及前七識與或俱者眼等五根名漏所依 所縛者。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後有故。此中亦攝六外境.無記心。且據善說 若准瑜伽。過未有漏法善.無記心皆非所縛。及現外境非現量緣亦非所縛者。彼據質說。過.未無故。善.無記心非漏相應。漏心緣時在過.未故。現色若非現量心緣。不親杖質說非所緣 對法論據親相分及疎所緣說亦成所緣。同六十六。斷緣縛說。各據一義故不相違 漏所隨者。謂餘地法。不互相增故。漏隨順者。順決擇分。異地不增。同地得增。容漏俱故。若無漏者非隨順故。有漏之者雖增背有。然與漏俱。不爾漏俱非漏目故。或雖漏俱而不增益。稱損力益能轉故。然成有漏言增益者據餘漏說。漏種類者。無學諸蘊。前生煩惱之所起故。瑜伽六十五說有漏差別。由五相故。謂事故.隨眠故.相應故.所緣故.生起故。事謂清淨諸色三性心.心所。此是能有諸漏體事。隨其所應由餘四相說名有漏。謂隨眠故.相應故.所緣故.生起故。即前諸法煩惱未斷所有種子說名隨眠。彼由此種說名有漏。諸染心.心所由相應故說名有漏。若諸有事現量所行。若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如是一切漏所緣故名為有漏。現在名有事。若依清淨色識所行名現量所行 此據貪等能現量緣彼色等境名漏所緣。餘非所緣。論云但由自分別所起相起諸煩惱。非彼諸法為此分明所行境故。故如前會 由生起故成有漏者。隨眠未斷順煩惱境現在前故。此據惑引 又云。從一切不善煩惱。諸異熟果。及異熟果增上所引外事生起。亦生起故說名有漏。此有漏果為依所生亦名有漏 五聚之法於有漏位三性之中。依雜集六.瑜伽五義各具幾義名為有漏。如樞要下卷解十二支三斷中辨。准此二文。不唯漏俱名為有漏 答此據正因。被據別義。故不相違。
言互相增益者。問第七與六為雜染依增益於六。六識如何增益第七 答有二義。一者增長。二者不損 若第六識發業感八為彼依緣。得相續住故名增益 起有漏時。設雖不能增長第七。而不損害亦名增益。非如無漏起必損彼不名增長。亦如眠睡。雖於眼根不能增長。而不損害亦名長養。此亦應爾。
釋意識得名。問五.八皆依七。何故六稱不共依。獨得名意識非五.八耶。答若染淨依及俱有依。七望五.八俱是所依。然近順生不共依者。即唯第六。今言不共意。顯近而順生。何者以六種子必隨七種。七種生現意識隨生。如眼識種依眼根種。此亦如是。五.八不說依第七種。故此得名無相濫失 若爾七依八生何不名心。八依七生何不名意 答論云辨識得名心.意非例。又七.八自相續。當體得名。六識間斷。從依.緣目。或准界.處俱名心意。第七名心意。第八名意心。理亦無失。然無誠文。
論。若得自在諸根互用。樞要二說。於第一師自有二解。一云五識各各能緣一切諸境皆得自相。無壞根.境過。言離合者。據因位說。不障果位。得自在故 又如第八識雖緣諸境皆得自相。不有壞過。以於果位體有多能。非體轉變為餘法體故。不得難云見色名為眼。亦許聞聲等。能造名為大。色等亦能造。彼體轉異。此是功能。若以色能見。可例色能造。見色眼功能。非是體轉變。然法師意存第二解。若第二師各還自根緣於自相不名互用 要集云。舊相傳有三師。一云一識通依六根。各取根所得自境。二云一識通緣六境。各依自根。境是共故。劣得通餘。一云一識通依六根通緣六境。未詳決云。根.識不共。境即是共。不欲壞自根.識所行。若一識通依諸根。即壞根.識。故用他境不用他根。今存未詳 今謂有餘。何者境是共取。本自共成 若不欲壞自根.識所行。通依諸根即壞根.識。故用他境不用他根者 今依自根取於餘境。不分離合得假實境。豈不猶有壞根.境失。以餘識.根取餘境故。既不釋通。應依樞要。
問佛五識緣五塵之境為定生不。若定所生應法處攝。五根亦爾 答有二解。准下第十。一云法處。唯有三界成無漏故。一云夫定所變。未必定在法處所收。若無色界定力所起即法處收。以無所依根.境別故。若在色界定通力生。通自處攝。如天眼.耳非在法處 或託質變五境所收。若獨影起即法處攝。或在佛位法爾無漏五塵境收。新所熏者即法處攝。以其法爾不由定通。若新熏者由定通起故。
問五識三性許得容俱者。且善眼識至等流已。不善耳識所緣。緣至起率爾心。爾時意識亦同聞聲。為是率爾。為等流心。若等流心當與眼識同是善性。率爾無記。未轉依位前三無記。不可二性一心並起。若是無記。眼識爾時如何成善。無善意識為能引故 答且通初難。五心義說。善等流意與耳同緣。雖是善性。亦名率爾。以其聲境創墮心故。不可說是等流之心。前未聞聲故。不得唯率爾。亦與眼識仍同緣故。故因通二。然是善性。言前三心未轉依位唯無記者。或據全未轉依。不得自在別別五心。多分而說。若已分得轉依之者。得自在者。五心俱者。可通三性。不爾如何論云非取聲時即便出定。領受聲已若有希望後時方出。此言希望即尋求心。不得說言欲希望時即便出定。論云若有希望後方出定故。亦不得言定前加行立期願云。若聞異聲即便出定尋求境事故言希望。非於定中作尋求。何者希望聲時。為在定內。為已出定。若在定內。希望之心即是尋求。尋求之心與欲俱故。若此希望非尋求者。是何心攝。若云希望即已出定。與論文違。論云若有希望後時方出故 西明釋云。若依正本。非即彼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由此釋家二釋不同 今謂不爾。違論文故。所引釋家非經論故不可為證。
釋後難者。論言五識由意識引成善染者。據初起說。非約相續善染之時恒由意引。故下論云。諸處但言五俱意識亦緣五境。不說同性 西明云。唯率爾.染淨.等流三心與五識俱。尋求.決定唯緣過去比量之心。不與五俱。問如前第四云遇非勝境。可許率爾心後五識間斷。遇勝境位率爾心後五不間斷。豈不中間起尋求已。方起決定.染淨.等流。若有尋決。云何不與五識俱耶。解云遇勝境位雖多剎那。率爾不斷。而無餘心。若爾率爾唯是無記。如忿恚天既是勝境。可唯無記。不見憤恚成無記故。解云許此初起率爾無記。從此心後起於染淨.等流二心。以不善故。若爾五識成善.染者必意引生。若不尋求云何起憤恚。若起尋求云何非五俱。解云三藏一解云。許五俱意通有比量。而集量說五俱現量。不說唯言。如緣教等有比量故。又解不許。若爾前難猶未能通。解云五俱率爾。雖同無記不起尋求。由前勢分力。意成善.染引五成善.染 此亦不然。若由前力。何不初遇由前力故。即成善.染。解云可爾。此亦不然。許率爾心唯無記故云何善.染。若云除初念比量相違。又若前心已逢不善。可由前力。前惑無記。強力忽至起於憤恚。豈前有恚耶 今者解云。率爾.尋求亦許五俱。言緣過去約間斷說。今言俱者據相續說。故無緣過去。現.比同時失 問定中無五識。遇聲耳識生。睡時五識無。喚時睡內起 答有二解。一云不例。有心定有意為依耳識生。眠時意或無。無依耳不起 一云眠中縱有意。昧略耳不生。定中意明了。聞聲耳識起 西明云。睡起耳識如定聞聲。亦無文障問定中身識亦得起不 答有二解。一云不得。准前第三云。謂若在定等。理有眾多身受生起等。故無身識 若爾前云諸定皆無五識身故。何故定中說有耳識 答前據他宗 若爾猶有比量相違 一云許起無失。若諸菩薩五識皆起。二乘不定。問在無所有處定意緣聲時。與耳同熏欲界之聲。為無所有處 答定心所變屬能緣心。不同耳識。
論。故六轉識三性容俱。本疏不說欲界之中有通果無記 要集云。俱舍第七從通果心無間生二。謂自界一即通果心。及色界一即加行善。此云欲界通果心者。唯是變化。依六十九云。又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乃至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要集意云。初言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同俱舍論。如色界果下兩說。一同本疏。一云亦同俱舍 今謂不爾。初文即與後二文非別。云又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者。據似欲界名為欲界。非自性故。復即此心從於色界善心得生故。論總釋云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前文復云諸神境智。或加行得。或生得。云生得者。謂生色等乃至云。又有欲界諸天及人一分福果所致。不說有加行得。若許欲界有從定引變化心者。即加行得。何故不說有加行得。五十四云。欲界無覆無記有變化心云。此唯是生得。謂天龍等。又云然無修果心。然顯揚論但說欲界有變化。或是業果。或是上界。似欲界故名為欲界。非許欲界有定所引變化無記。
受分二中。苦通無漏。憂根不通 西明解云。五識相應苦受。從後得智大悲力。親所引生故通無漏。要集斷云。有釋為勝 今謂此釋與本疏中第二解同。約何為勝。
明三斷中。有解云。苦受中求不斷故亦非斷。離欲捨故已斷說非所斷。要集斷云。有解為勝 今為此釋求不斷故。亦非斷者。即本疏解隨順趣向不斷法故。假名不斷。如何云勝。餘如此類。披者當知。不能具指。
又身心受。何故五俱名為身受。第六識俱名為心受。
答有二解。一云身者積聚義。五種色根皆積聚。依彼五根皆名身 二云身者唯屬身根。餘四依身相從名身。故能依受得名身受 難五識別依根。相應之受得身名。第六別依意。相應之受標意稱 答五根皆積聚受。從所依得名身。對色辨於心。第六相應非意受 問色心以相對六不同。五名身受。身.眼兩相望。眼不齊身立身受 答身.眼俱色並得名身。對色.心殊六名心受 又受依於身即名身受。受依於意應名意受 且質答云。六受依於意。依意名意受。五受依眼等。應名眼等受。據門明別。身.心相對名身心受。不可齊責。
三學分別。集論第二.雜集第四俱說。從求解脫者等。身中所有有為善法。名學無學。即簡不為求解脫者。雖有善法不名學無學法。瑜伽六十六云。謂預流等補特伽羅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為學。瑜伽第十說預流等皆有一分十二有支。是非學非無學者。據未趣求解脫之時所造善業。非學無學。若資糧.加行為有支者。可是學法。故說一分。不爾應言所有有支皆非學法。何云一分。言資糧等非有支者。據無漏者說 又解或雖有漏。厭背有故。非有支攝。言一分者。據預流七返有及一來等有。名為一分。非學無學。餘如理思。
論。五識俱起任運貪癡等。西明一釋不發業言不簡五識。但有隨轉。不為轉因能發業故。此意隨轉不為轉因。明非不善故。不發業故。第二又解云。亦通不善。由意所引理應能發。無文遮故。然意取前釋 要集亦斷。西明前勝 今謂不爾。若以五識但隨轉因非轉因故非不善者。嗔通五識。亦應有覆非不善耶。又論本頌云善不善俱非。若非不善違本論說。故雖隨轉起惡業者亦是不善。又瑜伽八十九云。當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貪名貪不善根。嗔.癡亦爾。三不善根既通五識。明知隨轉。起不善法亦名不善。又此論第六云。貪.嗔.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明知此三分別起者通五識有。若唯意俱。但四受俱。無苦受並。純受苦處意方有苦。以三惡道無分別故。既論許五有分別惑。下三性門云。欲界繫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五識既非轉因發業。如何得云唯不善攝。發惡行故。故知五俱任運貪.癡不作隨轉發業之者。即是有覆。若隨轉發即不善收。又第二云。異熟習氣謂六識中有漏善等。又等流習氣言七識中即皆許有。既云六識中。明六轉識俱有異熟.習氣。雖不能作引業習氣。而作滿業。不應隨轉能為滿業唯有覆性。故不發業言。亦簡五識中。本說為勝。然云六十七.八說。不發業癡等是無記者。或傳寫誤。應云五十七.八。以彼文說俱生身見唯是無記。義准邊見及癡.慢.愛修道一分與身見俱亦是無記。不能發業。
言初二近分名喜悅心者。准瑜伽五十七有十一根。此論下文初二近分定無樂根。故但十一。如疏所說。然疏義准既引經文離生喜樂。以經說喜即證有喜。經既說樂何不有樂。准此道理合有樂根。但未明滿說十一根。非於此中許有二解。下文定判無樂根故。
問苦.樂貫身.心。二受即分兩。捨受身心遍。何故不分多 答苦.樂通尤.微。是以各分兩。捨受唯一類。所以不分多 又解捨受相無別。身.心並名捨。逼.悅相有殊。苦.樂各分二 問何故不言憂.喜.捨三以攝苦.樂 答憂.喜有異熟。體非是異熟。苦.樂有異熟。又體是異熟。又苦.樂通三性。憂非染.無記。又憂離欲捨。餘非離欲捨。苦.樂體寬。舉攝憂.喜 問初二根本悅未極。悅於身.心分喜.樂。極苦中有迫未極。迫於身.心分憂.苦 答二禪無五識。意喜悅根分喜.樂。中有六識俱。不於意憂分憂.苦 若爾初禪既有三識。應不於意分喜.樂 答亦不遍。二根無識 又解定喜適悅勝。遍於身.心分喜.樂。中有未極迫非勝。不於憂受分憂苦。又具五識各迫於根。不假意憂分苦 問初二意唯喜。從喜分於樂。雜受意唯憂。從憂離出苦 答喜.樂相順得同種。故可從喜分於樂。憂.苦相違種不同。不得於憂分出苦。又二解同前 問意俱之喜分之為二種或同。別生現是一。不得二受各別而生。無一心中有二受故。既於一受分為喜.樂。應當是假 答適悅身心義有別故。不以悅心邊即名為樂。適身邊即名為喜。故是實有。猶如二智 問二執約義分說。為世俗有。二受據義說。何得體成實 答執依別境惠。說為世俗有。喜樂不依他。同智為實有 問同從種生。何故悅根名樂非喜 答意有分別故。根無分別故 樞要兩釋憂根。一云不通無記。一云雖無文說。理通無記。悔必憂俱。彼既無記。憂何妨爾。瑜伽論說非無記者。隨轉理門 然要集云。樞要云。悔必憂俱。今有兩釋。應云許必憂俱。何以故。即瑜伽云。若通一切識身者。遍與一切根相應。若不通一切識身者。意地一切根相應。說一切言無簡別故。即許俱生身邊見等亦與憂俱。彼既無記。憂亦定爾。以悔許字少相近故。寫者有誤。又解應云悔必憂俱。准第七論。二師俱云。悔憂受俱。不說身見等與憂受俱。瑜伽自簡云。皆於三受現行可得。不說五受。後即釋前。故但三受。然要集云。下論二師。俱不許悔得與憂俱。斷此說非 此亦不爾。下第七卷二師俱許悔與憂並。初師云有義惡作憂.捨相應不說苦受。後師加苦故。第二師云有義此四亦苦受俱。何得說云二俱不說悔與憂俱。然准下釋。悔通淨無記。不通染無記。身.邊見等既染無記。故不得並。但可苦俱。故知證憂是無記者取前許俱。不爾相違。然瑜伽論。云若任運生皆於三受現行可得。亦攝憂.喜。是總說故。於分別惑有俱.不俱。方別說之。故彼論云。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我今當說。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或於一時憂.苦相應。若於此中。唯說三受。何故不任運。即通說憂.喜。故以此義准通無記。然不定判此解為正 問何故憂受非染無記 答有云以非報故不通無記 若爾威儀.工巧亦非是報何通無記 今解明.昧二相別。故不通無記 問若爾喜亦明利。何得無記 答上地有喜以定力故。或雖明顯然皆無記。故得染俱。欲無定伏。或明利者即非無記。下云恃苦劣蘊憂相應者。是分別惑。必不善故。於無記事而起憂者。是淨無記。若不活畏等。雖緣資具無記事生。由分別我起故不善 問地獄惡業招。定成眼等令受苦。何不定成二形令受苦 答形根受欲具。無暇受欲可無形。五根五識依。無根無識要成就。
論。餘雜受處無異熟樂。西明三釋云。三義。第三有。雜受處等流.異熟二樂俱有。如二十唯識云。諸有傍生生天上者。必有能感彼器樂業。生彼定受器所生樂。又攝論云。諸惡趣中一向苦處。既說中言容有樂受。瑜伽等說各據一義故不相違 今謂不爾。違二論文。大論說為定不成就。此論又言餘雜受處無異熟樂名純苦故。只許雜受有等流樂。非是異熟。言惡趣中。簡欲人等。若依前會是隨轉理。簡餘雜受。非是中言許異熟樂 若爾二十唯識復如何通 答彼云業感器所生樂。不云業感所生受樂。若許有業感異熟樂者。應云彼必定有業感之樂。何須云器。如緣外境通三性心非唯異熟。此亦應爾器雖業感。何廢得生等流之樂。
言未至定有十一根者。謂信等五.三無漏根.喜.捨.意根。以不生彼無色根.命。云何有意。意即第七。隨生繫故 答略為二解。一約三乘通意根說。即次第滅。二據大乘有第七識起無漏說。
問有漏五識第四定無。無漏言有。有漏喜.樂第四定無。無漏喜樂第四定有 答有二解。一云以義齊之亦許得有。如彼五識。若不許五通四禪者。復無此難。又如大乘見道。必第四定。初地既言極喜故有喜受。樂准此誠。二云不齊解。佛成事智不與喜俱。相麁動故第四定無。起依色根。第四定中有五色根故有五識。然要集不許無漏五識通四禪者不爾。無文遮故 問何故明遍行中。但舉觸等不言作意 答有二解。一云以順前故。前但言受.想.思等所依為業。不言作意。二云順經部師立餘心所。以作意等思之分位。舉思攝末故不盡陳。
言所緣事不同者。略有二解。一云非體及相。緣無法時彼無體故。無分別智無相狀故。但緣於境差別義故。此解不當。豈緣境時不得自相 二云體事 若爾無法何有體事 答緣無心不起。無法不稱事。緣無心既生。有無皆體事。俱得名法。各持自性。何非是事。
論思令心取正因等相。西明云。此令心取正因等相。豈不心王亦取別相。解云不爾。思有二用。謂能取自正因等相。亦令心王取正因等。心唯取自。不能令他取正因等。故不得言心取別相。又解設許取別。義亦無失。而言心王唯取總者。約正用說。故不相違。取前說勝 今謂前說亦少難解。且正因等相。為是總相。為別相耶。若是別相心不應取。違諸論故。若是總相違前說故。前解心所皆云了。此論自釋言。此表心所亦緣總相。此言單以目總。正因等相明即是別。不爾應無所了別相。
論求不合離時可忻自體非所厭者。非是唯忻自身。但彼所厭無處之位名為自體。
問小乘云根及作意能勝發起由彼勝解。難云應無窮失。彼或難。汝宗作意應亦待餘亦有無窮失 答以彼救言根及作意為勝發起。復由勝解。既有兩重。故應更有。故無窮失。大乘作意。能驚所餘更無能驚。故不可難應有無窮。若強為難。返例作意令心趣異境。作意亦應更待餘方能趣異境。
釋能憶因。廣如前辨。
要集云。正法念經第十七具列十大地。及涅槃經第二十七云。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數定也 會云正法念正量部義。涅槃隨彼轉。非真實理。故非所依。
論遮等引故者。定有七名。一名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三摩云等。呬多云引。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云三摩鉢底。此云等至。四云馱那演那。此云靜慮。五云質多翳迦阿羯羅多。此云心一境性。質多云心。翳迦云一。阿羯羅云境。多云性。六奢摩他。此云心也。七云現法樂住。等引通有無心。唯定非散 瑜伽十一云。非於欲界心一境性。
等持。有心通定及散。然經論中就勝。且說空無相願名三摩地 等至。通目有無心定。然經論中就勝唯說。五現見等相應諸定名為等至 靜慮。通攝有無心定.漏及無漏.染與不染。依色四地非餘處有。諸處據勝多說色地有心清淨功德名為靜慮。
心一境性。即等持也。以心一境性釋等持故 奢摩他者。唯有心淨定。不通散位。
現法樂住。唯在靜慮。根本非餘。淨不通散。然等引寬通攝一切有無心位諸功德。故瑜伽論中偏立地名。等至不爾。◎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五(本終)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五(末)
◎論第六
論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信。雜集論中略標同此。境.業少異彼云。顯揚說境相似。俱云於有體.有德.有能。且就有體不說唯言。不爾信緣過.未等法豈有體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論。彼云忍可.清淨.希望為體。顯揚略果。五蘊同此。但因果具說。彼云極正符順心淨為性。符順之言通忍.欲二。故此論云。若印順者即勝解故。若樂順者即是欲故 問此因果為前後俱 答或俱時。或因前果後。亦無定說。境亦同此。彼云謂於業果諸諦.寶中。業果即諦。總是此論實事.理也。業中雜集但云樂欲所依為業。不說治業。顯揚五業初一治業。餘四即此樂善為業。廣中五蘊.顯揚並無。雜集廣體。此論具廣。隨作者意皆不相違。
疏言非慚慚故信是無慚非信信故慚是不信者。顯體各異。非以信令心淨。慚是不信。非以慚令心善。信是無慚。諸餘廣略性.業同別准此釋知 然西明解慚中。言自.法.力。同雜心說。一自境上。謂上品人慚於自身不作諸惡。二法增上。是中品人為護聖教不造諸惡。三世間增上。謂下品人護世名利不造諸惡者 今謂不爾。顯揚.五蘊及此論中。但云依自.法二。無世間言。若云下品屬愧不在於慚。此亦不爾。豈上.中品起慚之人不有愧耶。故不得同雜心所說。
十一善法所有別相論各自說。如信以淨為相。慚等雖善非淨為相。慚以崇重。愧以輕拒等 然要集云。實.德.能三是信別相。或可。是境。以決定相是信別相 今謂不爾。實.德.能三定是信境。不勞說或。論云於實.得.能心淨為體。若實.德.能是信別相。豈於別相自生信耶。若以決定為信別相。勝解何殊。若云此說所取境相非。說能取自相者。如何說云或可。此三是信境體。非信別相 又云可慚可愧為二所緣。准下應云。信應可信。受應可受。慚即可崇。愧以可拒。此為別相。餘皆准知者 此亦難知。實.德.能三即信所緣。順.違.俱非是受所領。慚.愧等法下文既言隨緣何境。豈於苦.集可崇。滅.道可拒耶。若云論說皆有崇重及輕拒義。如何前云可慚.可愧是二所緣。豈即不緣滅等體耶。今解之者。自性各殊境或通局。如慚.愧二及無貪嗔。皆云隨緣何境。餘或有別。即所樂決定等。然心所中。諸論上下有說所緣境別相者。即可定知。有不說者既未見文。不可臆定。
問以羞.恥二為慚.愧體。一體義分則成假。二執本後俱同惠。一體用分應不實。初二靜慮意名喜.樂為問亦爾 答同依一惠不別立。約義用別故是實。慚.愧同體既別立。如忘念等故應假。
問若許慚.愧定俱起者。何故五十三云若有慚正現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慚。是故慚法最為強勝耶 答彼據別義。受戒者隨護他心。望他起愧。望自起慚。以於自處羞慚之時。必亦顧他而生於愧。以顧自增必羞他故。若於他處。羞愧之時未必生慚。以顧自劣故 或隨增說。諸違准此。
問信云令他淨。捨亦令他靜。此慚等能令他崇。令他拒等不 答論既無文。設復不能亦有何過。以諸心所功用別故。且如作意能警於他。非令所警亦能警故。設復令他亦崇拒等亦有何過。以心.心所用有通局。法性爾故。然非必皆例。
問根本六或及二十隨。但翻十一為善十一。餘之十五何故不翻 答西明釋云。所以不翻者。一為不定屬一善故。二為或屬純淨善。或入雜類善 今謂不爾。且忿.恨等定屬無嗔。入純淨善非在雜類。但應如論。一相用有別。二遍六識。三障勝因。以彼忿等無別相用。不遍六識非障勝因故。不別翻立為善教。如不放逸對治放逸。由不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善。防惡修善以此勝故。差別立之。餘不立者應准此知。
論非見所斷者。疏言彼不言善法斷緣縛者名為見斷 雖無相定所招異熟入聖名斷。定非見斷。不爾修道煩惱發業。亦招惡趣別報苦果。果雖見斷。修道煩惱豈見斷耶。既能縛在但約見斷。不生名斷。非約斷縛。不障見故。以此證知善非見斷。
問此引五十七二十二根三斷之文。若非緣縛名為見斷。七色命根何名見斷。斷有幾種 答斷有四種。一自性斷。二相應斷。三緣縛斷。四不生斷 言自性斷者。謂本隨惑。性是染故。及不善業。業雖是思如似五見非相應斷。相應斷 相應斷者。有漏八識.五遍行全別境不定二各少分。自性非染由與惑俱。斷相應時心等解脫。故五十四云。又復諸識自性非染。涅槃經亦云。斷相應貪等名心解脫。又五十九云。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然所緣斷或不生斷攝。以無境故。或即不生。又由相應煩惱斷故。不為境縛名所緣斷。故彼云相應斷已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
緣縛斷者。一切有漏不染污法 不生斷者。惡趣異熟無想定等。第八卷中更當分別 問此前說斷依何斷說 答依不生及緣縛斷。十四一分見所斷。據不生說。或通相應斷。與見或俱故說見斷。然不盡理。有非斷故。一分修斷據緣縛說。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切約緣縛斷。八十七文又說四斷少同於此。故說一分修斷。以信等五.未知當知通漏無漏。無漏之者即非所斷。憂.苦二受性非無漏。以引無漏及無漏引說為非斷。實非無漏 問若爾意.喜.樂.捨亦通無漏。何唯說斷 無想定等准第八說亦通見斷。此何不說 答此後問疏中解訖。釋前難者。意.喜.樂.捨無漏之者實通非斷。以意及捨八識通說。非皆無漏。且據全說 問在二乘身無漏非全。若在佛身七色根除女。五受除憂.苦。三無漏除二。皆通無漏。何故非全不說非斷 答據三乘通。若約大乘得通非斷 問諸有漏法非性染者。在二乘身無能緣惑說為修斷。然法猶在。若佛身中總滅。不有是何斷攝 答不生斷攝 問何以得知 答集論中說無學後蘊無種已生。准此因無果不生故 問如八難身等所起信等。入見道已彼身不受。信等起不。若不起者是何斷收。若許起者無所依身。如何得起 答二解。一云不起。不生斷攝。所依無故。一云得起。依現身故。然應分別。生得者不生無雜亂故。方便者起許雜亂故。界繫定故。身不定故 或容生得。界雖無雜趣許雜故。如人中造生天業等。通生得故。前第三云不雜亂者據界地說。
問何故列煩惱中。瑜伽第八.五十八皆五見在前。次列貪.瞋.慢.無明.疑 答利鈍前後。此論.顯揚及雜集等。以正翻善先明貪等 問何故此論疑後明慢。餘慢後癡 答此約三不善根。餘約別通迷諦行故 問何故此論疑在見前。五蘊等疑獨在見後 答俱生分別利鈍前後。五蘊等據俱生分別。疑在見後。此論等據利鈍殊故。疑在見前。
論。於有有具。本云。大乘許貪緣於滅.道。五十八等不說之者。下文自會隨麁相說。此許得緣。云貪與見.慢容俱起故。此意見.慢既執佛性。以之為我。皆容貪俱 要集斷云。邪見撥無不與貪俱。若撥好事邪見.嗔俱。此意撥滅.道者是好事故。非道計道.不死憍亂皆緣餘法。非滅.道諦。若定.法愛非邪見俱。身見俱貪唯緣苦諦。何見俱貪得緣滅.道。故非有具 此釋不爾。准上應知。又全界煩惱皆能結生。既許煩惱有親緣者何非有具。
慢類有九。疏云過慢慢卑慢如次起初三者。謂於等計己勝起我勝慢類。於勝計己等。雖亦是過慢。令言我勝故除於彼。
於等計等起我等類。不言於劣計勝。言我等故。依其卑慢起我劣慢類 卑慢慢過慢如次起中三者。此依卑慢起有勝我慢類。於等計等起有等我類。於等計勝起有劣我類 慢過慢卑慢如次起後三者。於等計等起無勝類。於等計勝起無等類。依卑慢起無劣慢類。如俱舍第十九.婆沙一百九十九說 問且我勝慢類。何故但依於等計勝。不言於勝計等 答今既言我勝。明非於勝計己等者。餘准此知 問何故不於慢過慢起 答據多分說。不多於勝計己為勝。此依發智論說。依品類足論亦於彼起。故婆沙一百九十九云。此依本論所釋如是。依品類足論。我勝慢類中攝三種。若劣謂己勝即是慢。於等謂己勝即過慢。於勝謂己勝是慢過慢。餘八慢類如理應說 准此發智依多分說。品類足論據盡理言。然此九類三於過慢起。謂我勝.有劣.無等三於慢生。謂我等.有等.無勝俱於中品處生。餘三依下品處起。以於他勝計己劣故。問慢類與慢有何差別 答有二義。一要依我見後生及俱二多不全。依品類足即復有過。如似過慢於勝謂已等等計己勝。我勝但於等計己勝故不全分。依品類足我勝依三生。謂於劣.等.勝皆計己勝。故即是過 問.我.劣類三依卑慢起。既全非分與七何殊 答有初一義 問何故我見俱後起者為慢類。豈不許七慢依我見俱後生 答不障七慢.我見俱後生。但行相別直。計我後起者為慢。計我勝等後起慢者。即是慢類。或不依我慢亦得生。類必依我。又由分及過。是彼七類。亦應說云我見後起為慢。我所後起為類。計我有劣勝。劣勝屬我等。雖非即我所。行相似彼 西明云。九類三依三品生。三依上品生。三依中上生。我勝類中攝三種慢。謂於劣計勝。於等謂己勝。於勝謂己勝。如次慢.過慢.慢過慢。餘八慢類應如理思。我等慢類依中上生攝二慢。我劣但依上品生攝一慢。有勝慢類同此我劣。無劣亦同。有等類同我等。有劣.無勝.無等類此三亦同我勝 今謂似誤。標云三依三品生。復云有劣.無勝.無等亦同我勝。即四依三品生。何得言三。准應無勝同彼我等中上品生 又復我劣等三慢類依下品生。何得依上。計己劣故。故俱舍十九云。於多分勝謂己小劣。卑慢可成。有高處故。無劣我慢高處是何(此問)。謂於如是自所愛樂勝有情聚。及顧己身雖知極劣而自尊重(此答)。既云雖知極劣而自尊重。明非上品。
論。猶預為性者。本云即緣理事俱是疑也 西明云。依諦門釋名他世等。而無事疑說為染污。如疑杌為人皆事中疑。不隱沒無記異熟生攝 要集斷云。有釋為勝。此論下云。三見及疑。獨頭無明親迷諦故。五十八同。若有事疑。同見取等緣他見等。而論不說 今謂不爾。五十八云。謂於他世作用因果等。又前等四云。且疑他世為有為無。於彼有何欲.勝解相。依疑他世等。是事非理。云迷理事。本疏不說疑杌為人亦煩惱疑。若以諦攝何法非諦。嗔餘愛等迷別事生。亦應是理。瞋.愛所緣亦諦攝故。
疑惠為體。西明釋云。三因成之 要集云。准後師破有釋順文 今謂不爾。訓釋證中云。末底.般若義無異故者。轉釋末底。不爾有疑毘助末底何得是惠。故轉解云。末底.般若義無別故。若將般若為第三因有何所以。
薩迦耶見諸釋云云 要集云。大乘移轉。意同世親。非謂有無不定或異二宗名為移轉。理已定故名不順故 今謂不爾。不得本意。疏云。今大乘意心上所現似我之相體非實有。是假法故。又體非全無。依他起性成所緣緣故。說非實有亦非虛偽。唯是依他移轉之法我之所依(此同攝論等)。又云。又依所執可言虛偽。依所變相可言為有。非如餘宗定實定偽。故名為移轉 此意不云異二宗故名為移轉。但云是眾緣生移轉之法。不同有部實。非如經部假和合相。不以有無二宗不定名為移轉。
論。此見差別二十句等。西明云。分別行緣蘊。亦分別所起處者云。三藏二解。一云我所為所起處。計色為我等。皆依我所而得計我故。一云以我為所起處。以依我體有諸我所故。疏自斷云。今取初解。此明我我所見行相。不欲辨我我所 今謂難知。但我所見依我見生。我見不依我所見起。又執色等為我之時不計為所。何得說云皆依我所。而得計我故。
問此二十句為一人起。為多人起 答據一切說。若計色我則非餘故。餘但我所 問何因一一計為三所 答雜集第一云。相應我所故。隨轉我所故。不離我所故。相應所者。謂我有色。乃至有識。由我與彼相應說有彼故。此由我俱說為相應。隨轉所者。若彼由此自在力轉。或捨或役。此由屬於我隨我轉故。不離所者。謂我在中遍體隨行。此由我在中不離彼故。餘皆准知。
六十二見。瑜伽第六.顯揚論第九破常論中。明四遍常四分初二。有想無想但非中我有色想等有苦受等有邊二解。瑜伽第七.顯揚第十明五現涅槃.邊無邊憍亂.二無因七斷。瑜伽第五有憤恚忘念不說分常。五十八中有遍常等名而無別解。然有諸惑迷諦親疎。八十七具有名。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初明五現涅槃。次四遍分常二無因有邊等無死四。第二百有想等十六。無想俱非。各八并七斷滅。婆娑 問六十二見由何因起 答如本章說。有二因起。一佛說所因。二見起所因。又瑜伽八十七云。諸惡見趣由六因緣而得建立。一由因緣故。二由依教故。三依靜慮故。四依世故。五依諸見故。六由生處故。因緣即是薩迦耶見。教即外道師弟相授靜慮即是宿住.天眼。世即依過.及現.未來計前後際。見即我見。生即生處。一親依薩迦耶見起邊見。以執我為斷常者是邊見故。疎依起邪見。以其邪見不要執我方起邪見。然初因力依教緣力是通因。依靜慮下是別起因。依靜慮起四遍常見。四分常見。四有邊等二無因見。四不死論。論皆說依靜慮起故。依世因者。更非別起。約前後際分。依見生二十四。謂我有色等四有邊等四生有想無想俱非。依生起八。謂我有一相等四。我有樂等四。文中不說七斷五現。義准七斷依世及見。五現初一依邪見起。餘之四現依靜慮生。得現法樂後方起此見故。然無因中但說依定。不說依於尋思起者。義准亦依世及邪見 問此諸見起。為皆具六因緣方起。為有不具 答通明見起不過六因。非一一見皆具此六。如依尋思不死憍亂。未必依定後方起故 問六十二見攝見盡不。答不盡。如十四不可記。亦有斷常及俱生等。皆不攝故 問若爾何故但六十二 答隨增說故。如不相應及隨或等。實非攝盡 問准婆沙一百九十九。四有邊等計我世間俱是有邊。何非邊見 答不計斷常故非邊見 問何非我見 答依彼宗計。有邊常見。無邊斷見。若俱句者一分斷常。非有無邊者唯薩迦邪見。依大乘說。依我見後計有邊等故。有邊等見不是我見 或可。大乘與彼有別。瑜伽.顯揚皆不說我但執世界故邪見收。婆沙三說第一說中。初二天眼通。第三兼神境。第四遮前。第二說中據彼自世界傍布上下。更無別三千界。但依天眼。彼云見竪有邊。見傍無邊。第三說中。但據我體有邊無邊。由有執我卷舒不定。故知宗別。不須和會。
問四遍常見何地界繫。何地界起 答有二解。一云色界。通四靜慮。瑜伽第六說依下中上靜慮。起宿住隨念。或依天眼計現在世。准此雖不在定。得定後起故在上地。一云雖定後起。是分別見世道不伏。起下無失。然非未得定。然起之者通欲.色界 又解唯欲。論云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沙門婆羅門唯在欲人。又瑜伽第七明四有邊中明。沙門婆羅門依止靜慮起如是見。乃至云當知此中以說因緣及能計者故。不得通上 然前說勝。言彼起者據多分說。
四分常中初二繫地及能起者。如遍常說。忿恚.妄念所起之見。可通上下。能起唯欲。以生人中起宿住後起此見故。又遍分常一唯起一。依上中下宿住別故。因天眼後故。
有想十六中。有想及受或一人起。何以得知。准論破云。所執之我由想所作及受所作。為有變易。為無變易。乃至云。若言無者。有一想已後種種想小無量想。不應道理。又純有樂已後純有苦等。不應道理 准此所破。若一唯起一。破成相符。不許更有餘想.受故。邊見之中有邊四句。一唯起一。何以得知。論云為對治此故。即由異句異文而起執者。彼許我非色非非色。第二釋中亦云。對治此故但由文異不由義異。而起執者彼計非有邊非無邊 繫地及起隨所計法有無處說。或能起者唯在於欲。
問邪見之中有邊等四繫何界能起何 答如四遍常說。
不死憍亂通色.欲繫。通二地起。梵於釋子行諂亂故。或繫能起皆唯欲界。梵於釋子但是行諂不是邪見。
二無因論通計色.欲二界能起。何以故。依止靜慮及依尋思皆得起故。然依尋思起唯在於欲界。
問七斷滅何界繫何地起 答隨計七斷即彼地繫起。下不見上故 問若爾何故破諸外道。復云由教理起如是見耶 答據能計者破諸外道。若所起之見及能起見即隨彼地 又解見及起者唯在欲界。由諸外道依教及理起如是見。據此破故。此答章中第一問也 又解六十二見俱欲界起。繫隨所應大小諸論皆說在此 若爾邊見上二界中皆不起耶 答汎計斷常上二界起。非六十二。
問何故遍常憶二十.四十.八十劫不增減耶 答依世靜慮三品差別法爾力故 何無計生。
答壞即攝滅。成即攝生。然外道計但是隱顯 何無捷智 答宗說別故 問一分常中何無計色二定已上沒生此耶 答上無尋詞故。無王臣故。無諂誑故。由誑故言我是常能生汝等。由諂故計王為文常能生故 問欲界何故不計地居及於仙趣一分常耶 答地居二天境非勝故。仙無別趣境亦非勝 准何得知。憤恚妄念在空居天 答本疏已引文。又出曜論念品中說。昔佛在時有空界天。名歡樂過。猶極歡樂從彼沒故來生此間。從喜噬天。文亦同此。既言空界天。明非地居 問何故遍分兼常見立以常見名。有想等論亦是常見。不標常見名。立有想等稱 答遍分常中生處無別。又彼在初故標常名。有想等見生處有殊。復在後故立有想等名。又若名常相濫不便。
問何不計餘地惡道為斷滅耶 答在惡趣中無分別見。現生人趣不可計彼死後斷滅。除惡趣外餘皆有計。
問何以無因唯在無想 答在無想天久無心故。餘天有心知前生因。雖生下已亦不能憶前生彼因。由勢分力不計無因。無色歿來無宿住通。不知從彼歿。不於無色後計為無因。汎無因計亦通餘答。如尋思起者。
問何故無色根本近分及靜慮近分。不計為現涅槃耶 等近分欣求未安住故。第四靜慮離諸過患身心俱安。執為涅槃。無色心安。無身安故。不執為現涅槃。無色根本計後生彼亦為涅槃。不執為現。
問何故人六欲天為一涅槃。斷滅開耶 答同住欲塵樂故為一涅槃。麁細趣別七斷別開。
問何故色合為一。無色為四斷滅 答色相易知故合為一。無色難了故開為四 問此等諸見幾於即蘊我見後起。幾於離蘊我後起 答准論云。命者即身。計我有邊。命者異身。計我無邊等。准此有想八論。八無想俱非。言有色有邊是即蘊。言無色無邊是離蘊。俱句是即離。有想餘八皆是即蘊 又解無色亦即蘊我。但執非色即受.想等故亦即蘊。有邊等四是離蘊。以大論第六云執我隨身其量不定。俱通即.離。言少色等者。且據即蘊說。理實通二。准有我有色即執色為我。既言我一想等。應即執彼為我。四遍常中舉伊師迦。即僧佉類。應離蘊我。七斷滅者應即蘊我。勝.數離蘊皆計常故。分常不定 問何故不說見.戒及我所見并餘邪見。為六十二中見數耶 答我不多爭。計常斷等有多爭故。過增多起。邪見之中。亦據過增多起者說。見.戒二取。依於彼執非根本故 問何故但立前後二際。不立現在為中際見耶 答如現涅槃是計現在。未來前故。過去後故。故不別立。以前釋難。或有論文。或無文者。粗說如此。後更尋文。
論。如是總別十煩惱中。本說若總若別但有十種。如貪.嗔等。各有總別差別行相。若是迷諦及自行相。不過總別。又要集斷未詳為勝。然猶未盡。慢及三見名總。餘六名別。此亦不爾。此十煩惱俱通總別故但總云。
論云學現觀者等。本釋如疏 西明云。八十八云。然於修習諦現觀時。由意樂故。恐於涅槃我當無有等。准此未入見道者 要集斷云。有釋為勝 今意疑云。准八十八是未入見。彼文說云。由此隨眠薩迦耶見增上力故。於諸行中起邪分別謂我當斷。便於涅槃發生斷見。由此因緣於般涅槃其心退還不樂趣入。既與此論引文不同。疑此論引。更是別文。疏忌不引 然疏中指八十八者。疑是所等。又但證是斷見。即得。不證俱生。文云起邪分別謂我當斷。不分明說是俱生故。或此文通非定凡聖。不爾何故文不相似。然准論引。本疏釋正。何以故。意證俱生通於斷見。引見道後起可證誠。若見道前何得知是俱生斷見。
論。謂禽獸等可造業不。如樞要說 要集云。純苦趣中。及禽獸等愚鈍之類。不起分別。論有誠文。於雜受處如龍鬼等點利之者亦得聽法。種種計盡應有分別。如經中說。鬼拍舍利頭。陷身入地獄。證知鬼中造往惡趣業。人愚鈍者行殺生等。必能造往惡趣業。義同禽獸 今謂不爾。三惡趣中造感別報善惡業者。此即可爾。總報不造。無分別故。禽獸苦微不簡愚點皆不能起。若以鬼打舍利子頭。即證造總感惡趣業。經中亦說龍鬼聞經見諦得果。豈許實耶。許即違論。不許違經。故知經中據化相說入見諦等。感善惡趣據助感說。
論。與身邪見一分亦爾。西明釋云。執極苦蘊為我。即無慢俱。非極苦蘊亦得慢俱。故下文云。特苦劣蘊憂相應故 今謂本解為正。許慢與彼執苦蘊身見得並。此言一分據多分說。故下初師亦許緣苦俱蘊起慢憂俱。第二師亦云亦苦俱起。西明若云執極苦蘊為我無慢。慢何苦俱。不可與餘俱。不許身見並。無別因故 問據多分說。實理何俱 答據分別慢不與執苦蘊一分我見俱。下約俱生故得俱起 又慢有七。卑慢得俱。故瑜伽五十九云。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若分別者略有二慢。一高舉慢。二卑下慢。高舉有三。一稱量。二解了。三利養。此高舉慢喜根相應。若卑下慢憂根相應。
問論云貪瞋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者意地分別純苦趣無。雜受人中五雖有苦。復無分別。如何得言一切容與五受相應 答准五十九許五識有分別煩惱。雖非自力由意引生。何以得知。彼云不任運生一切煩惱諸根相應。我今當說。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我於一時憂.苦相應。恚中亦云。恚於一時憂.苦相應。或於一時喜.樂相應。問如何等。答謂如有一自然為苦逼切身心。遂於內苦作意思惟發恚恨心等。喜樂相應意亦同此 准此文意。於極苦處意雖有苦。而無分別。分別起慢不說苦俱。人中.雜處五既有苦故得與俱 論復說云。遂於內苦作意思惟發恚恨心。由是故恚憂.苦相應 故由意引五起分別。由此二論俱作定說。不爾相違。
論云見非惠俱不異惠故者。問五見不異惠。不得與惠俱者。何故前第四卷說第七惠俱。我見恒行不異惠故 答有二解。一云一俱有名俱。二相應名俱。前據俱有。此約相應。他性相應非自性故。如覆.誑等是貪癡分。貪分雖貪俱。說與癡相應。若不爾者。豈於貪分立覆等時不有癡耶 又解不然。諸說俱者解相應門。前據義說。所以云見雖即惠。如心所中義別故開。今據別體見非惠俱。不障義分說與惠並。若爾如何他性相應。若許義別名他相應。貪分覆.誑應貪相應。論既不許。前說為勝。於相應門義說俱起。此亦何失。
論。當知俱生身邊二見唯無記攝不發惡業。問若爾何故全界煩惱皆能發潤 答有二解。一云約總說。二云此據親發。無記不能。若通助正。全界能發。此說為正。
論。若得彼地根本定已。問依近分定伏下九品。未入根本未起彼惑。命終之者何惑潤生 答二解。一解如疏。一云亦許上地種潤 若爾何故不用下潤 答已折伏現種子無能 若爾何故五十九云。一纏及隨眠結生相續。謂諸異生。二唯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諦迹 答此據多分。如說見諦.隨眠.潤生。不妨初二果亦起現纏。雖說異生現.種共潤。何妨唯種 問何以得知初二果起現纏潤生 答瑜伽第一云。又諸異生將命終時。我愛現行由此力故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若預流.一來爾時我愛亦復現行。雖言制伏不言非潤。雜集第五云。由此勢力諸異生輩今以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愛現行。然下雖說對治攝伏。不言非潤。離欲聖者文自說言。對治力強愛不現行。由隨眠力令生相續 又解聖唯種潤。凡唯種現 若爾二論文如何通 答皆言制伏不言能潤。設潤是助。五十九文據正潤說。亦不相違 如實義者。凡夫二果俱種.現潤。文如前說 若爾無心.睡.悶被殺。既無現愛。用何正潤 答臨終有心必定起愛。非一剎那即能殺故 問於潤生位中有.生殊。又起愛緣自身.境別。為於二位俱起二愛。為不爾耶 答潤中有起自體愛。潤生有起境界愛。以於死有不見中有。謂我無有起自體愛。於中有位見生處故起境界愛。故瑜伽第一云。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體。由此建立生報自體。乃至云。自於彼業所得生處。還見如是種類有情。喜樂馳趣即於生處境色所礙。中有遂滅生有續起 問中有末心名為死不 西明云。不名為死。言中有歿者約六識說。第八相續 今謂不爾。對法.瑜伽俱云。中有極住七日。或有中夭。乃至極經七返更不得過。若准此文許中有死。若云只是六識不行。云何七日方一不行。六日等時何緣不滅。若云亦許即是逢緣礙六不起。何定七日及極七七。又復中有改生別趣。豈第八不捨即往彼耶。若爾應成趣生亂過。又何得云或有中夭。是故應許中有有死。雜集.瑜伽文皆具顯 若爾何非名為死有。下第八說總名生支 答趣生方便雖有生死。非別死支 若爾何故名為生死 答依四有說非。十二支據不改趣 若中有歿別趣生者。即名死支。何要須立此四有耶 答差別義故准名可知。
問既依六行能伏下惑方得上定。六行伏惑其義云何 答略四義明。一辨六行相。二約七作意明。三約四道。四約四對治。言六行者。觀下為麁.苦.障。觀上為靜.妙.離。能觀唯惠。麁.靜六相即所觀境。行謂行解行相。通能所觀。如十六行。然能觀勝獨得行名。觀於下地作麁相時。尋思六事故。瑜伽三十三云。云何覺了欲界麁相。謂正尋思欲界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義謂煩惱.疫癘.災害等。事謂於境起內外貪。相謂於境是順生受想心見倒本隨或等所依之處。品謂諸欲所生過患眾多品類。時謂三世常生過患。理謂尋思依於三量觀彼諸欲生過失理。所修靜相翻上應知。且就欲界名觀諸欲。然斷惑時觀下三相隨一現前。上三亦爾。非各具三。亦不隨觀下上唯一。要上下各一。以厭下欣上故。故雜集第九云。見欲界中過患等故了達麁相。初靜慮中此相無故名為靜相。是名了相作意。勝解作意中亦云。如是尋思麁.靜相性。是名勝解作意。餘五准應各觀二相。由有餘能。諸論之中皆略不說。不爾餘或是何行斷。非出世道故。然無間.解脫各一行相。各一剎那。以時促故。然無間道觀麁。解脫道觀靜。餘皆准知。未見大乘經論文說。准俱舍論第二十四云。諸無間道緣自次下地諸有漏法。作苦.麁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諸解脫道緣次上地諸有法。作靜.妙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又麁.苦.障三種境相為靜.妙.離。如次翻之。又麁.靜相二各是總。餘之二二各各是別。故雜集第九云。如是麁相略有二種。一住於重苦不寂靜住故。二命行漸少壽命短促故。即所觀障。靜相者謂於一切上地。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與麁相相違故。瑜伽三十三文大同此 二約七作意明者。欲九品惑斷初三品。各用了相.勝解二種作意而為加行。創難斷故。或初三品同一加行.勝進故。唯識第十云。二乘根鈍漸斷障時。無間.解脫必各別起。加行.勝進或總或別。中下亦爾。而為加行。遠離作意為無間道。攝樂作意為解脫道及勝進故。三十三云。從是已後愛樂於斷。愛樂遠離。於諸斷中見勝功德。觸證小分遠離喜樂。於時時間欣樂作意而深慶悅。於時時間厭離作意而深厭患 准此觸證少分即解脫道。欣樂作意即勝進道。而深厭患即加行道。中三品惑還用攝樂。而為四道中品易除。非餘作意而為加行。下三品惑觀察作意為加行道。將欲出界細難斷故。一為加行復不同初。創極難斷故。加行究竟作意為無間道。加行究竟果作意為解脫道。故瑜伽三十三云。了相作意於所應斷。能正了知。心生希願。勝解作意為斷為得正發加行。遠離作意能捨所有上品煩惱。攝樂作意能捨所有中品煩惱。觀察作意能於所得離增上慢安住其心。加行究竟作意能捨所有下品煩惱。究竟果作意能正領受彼諸作意善修習果。既言能正領受。即是證義。故是解脫 又解別起解脫。非第七作意。瑜伽十一云。由證方便究竟作意果煩惱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加行究竟果作意。三十三說是根本定俱行作意。十一復云。由證果煩惱斷已方得根本。故知別起。二說俱得。次下更解 問既有九品。何但說三 答從總品類說故但分三品 問准斷九品惑。有九無間九解脫道。何故但三名為斷耶 答有二解。一云此三作意各各斷三。行相品類皆相似故。論不別說。一云惑雖九品但三品斷。以其世道有三品故。諸論皆唯說三品斷。非九品故 問依前說中斷下品惑。復分三品斷第三品可名究竟。斷初中二何名究竟 答非望自類三品而說。望總三品合斷。下三總是下品故名究竟。不爾何故瑜伽.雜集俱但說究竟斷下品惑耶。依第二解即無此妨 問斷下品中前二品惑。用何作意為解脫道 答一云用攝樂作意為二品解脫。六十二說通四道故。瑜伽三十三.雜集第九。俱說第七作意是根本定俱作意故。又斷此下品無間道時。未入根本故。一云即第七作意。言根本定俱作意者。據斷下下解脫道說。一云即加行究竟作意。為三無間二解脫道。以名體同論不別說。此應好。如攝樂作意斷中三品可為四道 問若以攝樂為斷中品之四道者。論何不說 答以影顯故。上下二品俱說加行及解脫道。故於中品略而不說。又斷中品同一作意。雖有四道更不別說 問何以得知攝樂通四 答六十二云。攝樂作意四種道攝 問且斷欲界第九品惑起解脫道。即是根本為近分耶 答有二解 一云即入。三十三及雜集第九俱云。是名加行究竟作意。從此無間由是因緣。證入根本初靜慮定。即此初靜慮定俱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第七作意是彼解脫故。即入根本 一云或有不入。故瑜伽第十一云。於有漏方便中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由證方便究竟作意果煩惱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既言由證果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解脫道非即根本。准此二文約利鈍別。二解俱正。各不相違 問若攝樂作意斷中品惑。何故三十三云。為除惛沈等 答約修加行觀淨.妙相策持其心。非無間道 問若觀察作意為斷下品加行道者。何故但云離增上慢 答為斷少得謂為多得增上慢故。進修加行斷所未斷惑。有說言斷三三品後品無間。即前無間之解脫道。此義雖得然違成唯識。彼第十云。二乘根鈍漸斷障時。無間.解脫必各別起 或可。不違。彼約實斷。此據伏說 約四道者。此之六行加行.勝進各得具作。以時長故。無間.解脫各一行相故。六十二云。諸近分定.若方便道.若無間道.若解脫道。或為斷滅。或為證得。而修習者或觀下過失觀上寂靜。若勝進道當知彼是遍滿所緣。又三十三等。於了相.勝解二種作意。俱云觀麁.靜故。俱舍亦同。如次前引約對治者。有四對治。一厭患對治.二斷對治.三持對治.四遠分對治。前約作意以辨六行。今約作意配四對治。即可准知。瑜伽六十六云。當知此中從了相作意。乃至勝解作意。名厭患對治修。從遠離作意。乃至方便究竟作意。名斷對治修。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對治修。從此已上七種作意。隨於勝地上地所攝。當知一切名遠分對治修。此約一相。據實攝樂通四對治。觀察亦通厭患對治。義如前說 問准三十三.雜集第九。俱不說觀察作意為能斷惑。何故此文說斷對治修 答一云。初二作意全未有斷。第七作意據於下地更無可斷。中間觀察前後有斷。故相從說名斷對治。
問下起上中。身.邊二見為定為生 答有二解。一云定煩惱得宿住通或復天眼。見彼梵王執我計常即是定類。二云生惑。此於地身起此二見。是彼生類故名生惑。然定惑唯分別起。生惑通二種。然正潤生不取二見。於此位起亦復無失。然是總緣。非是別緣。以未來無別緣我見無所杖質故。
論。生上起下且如謗滅。要集斷云。有釋為勝。中有.本有。若色.無色。皆得起謗及起諸惑。俱生身.邊二見。雖不與潤生愛俱。而前後起於理無妨。然理難見 今謂若中有.本有。若色.無色皆得起謗者。據何等說。若增上慢得初三定。未將極沒生於上。未無生故。在中.本有俱不應謗。若得第四定謂第四果。即生第四中有起謗。論有誠文。不說生本有。亦不應生無色起謗。何以故。得第四定。執為第四果。必不更修無色界定。何以故。既取第四有漏定為果體。更修無色定將作何法。若作勝功德。即不應執第四定為極。若諸外道生色謗者。是色邪見。不說外道起下謗滅墮地獄故。若生無色界厭背下故。彼不緣下。如何可說謗釋涅槃。若謗彼執所得涅槃非實涅槃。乃是正見非邪見故。又復本計彼天為果。得何故謗。若言上地邪見謗下者。此亦不然。本解生上起下。不論生上起上。又設生上起上謗下亦非無色。論但說言舍那菩薩.廣惠聲聞。以無色心了一切法。不說餘故。諸起多少。無文定判。隨諸取捨 問上緣於下見.戒二取。如何得緣下望於上不得名勝 答憶昔下界所起見.戒執為勝淨。望下界說為勝為淨不形於上 西明釋上緣貪會違云或依別緣言總別者。且說五種有其三句。一唯總非別。謂薩迦耶見及邊邪見俱生.分別。二唯別非總。謂嗔雖無正文。分別.俱生義亦無妨。三通別總。謂貪.慢 今謂。嗔惑亦得總緣與見.慢俱。邪見總撥。慢亦總㥄。嗔既許俱。何不總緣。身.邊亦別。如四分常論緣彼梵王及大種等。若非計我說為斷常。非邊見故。然雖得上定方計梵王等。所起之見未必上故。
論然迷諦相有總有別。雜心論云。下苦具一切。二行離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 今大乘頌。欲迷四各十。隨行三八種。修六通行迷。上見.修除恚。
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有四句。一數總行別。二行總數別。三數總行總。四數別行別。
數總行別。諦各有十。各迷自諦名為行別 行總數別者。即前頌中。然依一諦緣迷多諦名為行總 若數總行總者。諦各有十名數總。行總者迷二三諦等皆名為總。二二迷有六。即有六十。上二界諦各除其嗔。六九五十四。合一百八。三界總有一百六十八。若三三合有四句。欲有四十。上二界諦各三十六。合一百一十二。若四諦合三界四諦有二十八。若數別行別。即前頌中各迷自諦 問此中依別緣別從何說迷 答從所緣迷。依非緣故 若爾應是所緣諦惑。何故說依 答因彼生故。依彼起故 問一百二十八依何者立 答依數總行別。并修道惑。若依餘句即有增減。思可知之。
問依.緣何別 答有二。一云緣謂緣藉。即所依名緣。二云依即依詫。緣所緣境。如起無明迷於苦.集。因此起疑。疑已即生邪見。總撥無其四諦。即所疑撥為所緣。無明即因依 問各從何斷為從所依。為從所緣而說斷耶 答從依.緣斷皆悉無過。以大乘中見惑頓斷。不同有部前後別斷。又有四句。有迷而不緣。謂二取。有緣而不迷。謂無漏智。有俱緣.迷。疑邪見等。有非緣.迷。緣龜毛等。非諦攝故。
問此十煩惱迷諦親疎。瞋.慢.邪見。疑.及無明親迷易知。身.邊二見總不緣理。如何親迷 答雖不緣理。正迷於彼空無我理。行相深迷名為親迷。若迷餘諦約通空非我翻彼行相。及執餘諦下惑以為我故亦名迷。二取行相雖深亦緣餘諦下惑。但非正翻空無我理。不名親迷。
問嗔.慢憎㥄滅.道可得親迷。貪不親貪滅.道何得親迷 答論云。貪.嗔.慢三見.疑俱生隨應如彼。貪二見俱故得親迷 忿依對現前不繞益境。西明問云。忿既緣滅。如何此說依現前境。解云從多為論。此論.顯揚俱說緣現。實亦緣滅 今謂。此釋有違下文。初師小十總不緣上。後師嫉等亦不說忿尚不緣上如何緣滅。下許嫉等親迷滅道。不說此忿緣於滅道。若爾准下說忿亦緣剎那過去。非唯現境。今何說現。若見怨家說滅.道等。豈不於彼亦起忿耶。慈恩解云。許亦無失。此就麁相云不親緣。或即是嗔雖然未見正文。任情取捨。然西明云。忿要託本質。准既得緣剎那過去。亦不唯託於質。
問諂誑唯初定。初定意受而說是喜。悅根名樂。云何諂誑得與樂俱 答雖悅根名正樂。是意相應喜故得與並 問地獄之中業相皆現。云何有誑說與苦俱 答雖業相現而亦起誑。更撿十地論。地獄有誑語業道不。
問忿等依嗔分。嗔得身邊俱。忿等何不爾 答麁細異故 問忿等麁猛各起名主。與慢等俱豈存主稱 答以自類非俱說為主故。
問五識得法自相。云何得與分別惑俱 答自無分別。由他引生。證境分明故得自相。
問散亂云何得與定並 答味定之中正慘懮故得與相應。又貪.嗔等專注緣境。亦有染定故散亂並。
論。隨所依緣總別惑力者。一云隨彼所緣依於四諦總別惑起。如彼煩惱皆通四諦。二云迷諦煩惱或依或緣。分成四句。有依一諦緣多。有依多緣一。有依一緣一。有依多緣多。行相思准。隨惑隨彼 問從何說斷 隨所依緣皆得無妨。
論第七卷
論。一門轉故。西明云。一意根門轉故 今謂不然。既有色根何不依轉。即應解云猶無五識。不作是釋更無別因。若云猶昧略故。定既明廣。何不依彼五色根門。又復下文明五俱意。非專為了五識所緣。又於彼所緣能明了取。故知一門轉。明唯一意識。若一根門。應言依一門轉。
論。如餘蓋纏。要集云。有說不立量也。西明二量。一云睡眠非無體用。是蓋纏故。如餘蓋纏。今謂此量亦一分違宗之失。何以故。睡眠假實通名。今若成立假睡有體。即違宗失。猶言不簡。立量應言。實睡眠非無心位。因.喻可知。言實睡眠簡無心位假名睡眠。不顯有別實體。以經部師觸.受.想外。並思分位皆是假故。取蓋纏喻。即有一分所立不成。意簡經部師於無心位實立睡眠故。又量云。實睡眠是心相應.因。喻可知。論中第二宗法因.喻下安。文中故字應蓋纏下著。是因所須故。性相為文。非依次第。前云有無心位者。立量應云非無心位。文中略無宗中有法。前文彰訖故略不言。本疏云非即無心必是心所。是二宗法。如餘蓋故。即是指喻 又云非無體法。第三宗法。比量准知。故略不具。然論文中初二句會諸違。後兩句破異執。
論非思惠想纏彼性故。本疏如初量云。染思.惠一分為悔。染思.想一分為眠。應非為纏性。是思惠想故。第二量為惡作等。一分非染思惠想。是有法。非彼惡作等二法性(是法)。是思惠想故 要集云。有說初釋稍不順文。文云非思惠想是宗法。非是有法。亦非因故 今謂初釋亦無有過。以性相為文。且除非字加一染字。言染思惠想一分。為悔眠為有法。取初非字及纏性字。即為宗法。取前思惠想及後性故字為因。文言彼者即是淨無記思惠想為喻。應加如如彼彼餘餘者。即淨無記思惠想餘。即悔眠餘。彼即淨無記思惠想。以宗有法取依染思惠想悔眠。同喻取非悔眠外餘思惠想。因言思惠性故。取總思惠想貫通宗.喻故皆具足。
論。不深推度及深推度。本疏初云。不深即不推度。以對法言不推度故。二云雖不如惠有深推度。亦淺推度。會對法云不推度者。不深推度。要集斷云。雖有二說合為初釋。違大論文 今謂此斷何太猛乎。以會對法同瑜伽說。從何說違 西明一云。尋伺不推度時唯思為性。以無惠故。深推度時以惠為性。此釋正違瑜伽所說不深推度言 二云尋.伺必用二法假合為性。謂一剎那二用各別。不深推度是思用。深推度是惠用。此義不了。尋.伺不俱。如何二用一剎那分。若謂尋時有思伺時有惠。違論所說。若言或起尋時。或起伺時。俱依思.惠二法用分。尋.伺何別。故知尋淺度伺深度。故此論言麁轉細轉。又云二類各別。又前第四淺深推度麁細發言。雖俱依二。尋時思增名不深度。伺時惠增名深度。故五蘊論云。尋求意言思.惠差別。令心麁為性。伺察意言思.惠差別。令心細為性。此論復云思.惠合成。而顯揚論云。尋或由思於法造作。或時由惠於法推求者。據增相說。思造作勝。惠推度勝。瑜伽第五謂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據尋說。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據伺論。皆約增語。實尋.伺二皆依思.惠 若爾何故雜集第二。尋.伺俱言推度不推度 答准此論意釋彼論云。尋言推度淺推。不推者不深。伺言推度者深。不推者淺。若爾伺淺度時與尋何別。復如何此論云不深及深推度類別 答伺言不推。望尋猶深。但望自伺惠增深度。思增不深推。故亦無失。故雜集論尋.伺俱云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不得別以淺度配尋。深推配伺 問若爾何故雜集復云尋.伺二種行相相類。故以麁.細建立差別 答亦不違。尋.伺俱於意言推度之行相相類。非於淺深麁細相類。彼論且約他用麁細建立。此論約自行相。此論亦言。尋令心麁轉。伺令心細轉。各據一義。盡理應言。尋.伺於境淺深推度。令心於境麁細而轉。如次差別。
論。尋伺與識俱不俱門。本疏云。自性有二。一尋.伺為體。即雜集論第二所說自性分別。即七分別中有相分別。二非尋.伺為體。即此論第五。及攝論第一。許五識有自性分別。但不許有隨念.計度二分別故 問論不說言五識中有自性分別。但破於他意識應無隨念.計度二種 答論雖不明言五識有。但破不許有隨念.計度。意即許有自性分別。不爾何故二論俱破二種分別不難自性。又有二義。一依遍義。即瑜伽云。有分別非尋伺。及唯識.攝論。許五識有自性分別。二不遍義。即瑜伽云。謂諸尋.伺必是分別。對法據此三種分別。云唯一意識由三分別故有分別。又瑜伽論第五說云。或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別而非尋伺。既名分別復非尋.伺。若非自性名為分別。豈由他耶。不得定執二論自性即是尋.伺。許彼五有。但是隨轉縱破小乘。無論說故 問既約自性。八識皆有任運分別。七.八何無 答約三乘通不說七.八。
問七分別其義云何 答略三門辨。一列名。二出體。三諸門。列名瑜伽第一云。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雜集第二亦有七分別。名同瑜伽。但任運一在第一列。餘依次第 二出體者。瑜伽論七並以尋.伺為體。故瑜伽第五云。尋.伺差別者。有七種差別。即七分別 又云諸尋.伺皆分別。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若對法七除任運一。餘亦尋.伺為體。故對法第二以三攝七除任運一。皆三所攝。三唯第六。即瑜伽第一。意不共業尋.伺為體。任運一種。此論會云即是五識。對法復云。謂五識身。故即五識為任運體 三分別體。隨念.計度亦尋.伺為體。自性一種有其二說。准雜集論唯在意識。即尋.伺為體。准攝論.唯識許五識有。若隨轉門亦尋.伺為體。若真實義即五識為性。上總相出。若別出體。廣如慈恩對法疏辨 諸門分別者。一約三.七相攝。二約識.地有無。三漏.無漏。四依問答分別 相攝有二。一以三攝七。二以七攝七。以三攝七有二。一攝雜集七。二攝瑜伽七 攝雜集七者。先顯三分別行相。後方辨攝。雜集論云。自性分別者。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隨念分別者。謂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分別者。謂於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搆行分別。初依現境自相而緣。次緣過去。後通三世。於所緣境異相分別 次辨攝者。依不遍行相。雜集三分別不攝任運。彼釋任運。謂五識身。明三分別唯意識故 彼云於六識中幾有分別。答唯一意。由三分別故有分別。為此不攝七中初一。有相一種即自性.隨念二分別攝。以自性緣現在。隨念緣過去。有相一種通緣過.現故此二攝。故彼論云。有相分別。謂自性.隨念。取過.現境種種相故。此意由有相取過.現境種種相故。彼二種攝 無相分別但緣未來。計度分別通緣三世。文雖不言與三相攝。實計度攝。以緣未來非初二攝。計度小分故計度攝。後四皆是計度所攝。彼論釋云。所餘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時尋求。或時伺察。或時染污。或不染污。三中據總合之為一。七中約別故離為四。以此准知。後四皆通緣於三世唯是尋.伺。彼云以思度故前三不定。寬狹而言七寬三狹。據遍行相。唯識等說。任運即是自性所攝。有漏心.心所。因循取境異無漏故名。為分別。是心.心所本自性故名為自性。自性即分別。又自性言亦通境說。雜集論云。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即自性之分別。名自性分別。故知任運亦自性攝 次三攝彼瑜伽七者。依不遍行相。唯是意識不共業故。即全相攝。以其三.七俱用尋.伺二法為體。即尋.伺皆分別句。有相即隨念攝。瑜伽解有相云。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於先即緣過去境故隨念攝。無相即自性及隨念攝。緣過.現故。故彼。論云。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任運分別亦自性攝。緣現在故。故彼論云。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故自性攝。餘四同前計度所攝。通緣境故 依遍行相。自性少分攝於任運。即瑜伽論第五所說。或有分別非尋伺句 次以七攝七者。以雜集七。攝瑜伽七。雜集任運不攝瑜伽。非尋伺故。有相少分攝伽有相。彼緣過.現。瑜伽有相唯緣過去。論云謂先所受義。既說先受。故唯過去 或通現.過。論云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先受之類亦云先受。即全相攝 無相攝彼無相少分。瑜伽通緣世。雜集唯未來 或瑜伽無相亦雜集論有相所攝。彼論釋云。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者所有分別。但約善不善言分有無相。緣境無異故。有相攝。前解為勝 任運據通攝彼少分。以依尋.伺及自性別 據不遍說。雜集任運不攝瑜伽任運分別。體性別故。餘各如名自類相攝。說無別故 約識.地分別者。初約識。後約地。約識明者。且三分別約遍行相。自性分別通八識有。計度分別通六.七識。尋.伺為體第七識無。恒審思量虛妄計度第七識有。不爾執我是何分別。體非尋.伺而依思惠立此分別。不遍行相唯在第六。如雜集說唯第六識。更不通餘 雜集七中任運分別即通五.八。餘唯第六。上據非遍。遍行相者。非諸分別皆尋.伺為體。瑜伽第五云。有分別非尋.伺故。有相亦緣現在。復攝自性可通六識。任運既緣現境同於自性。可通七識。唯除第七。以恒計度故。五在第六除無相一。餘四通第七。計度攝故。准瑜伽釋。行境不違第七識故。瑜伽七中不遍行相。唯第六識。說是第六不共業故。若遍行相有相無相是率爾境引至等流。名先所受.隨先所引。即有相.無相.任運.染污.及不染污通前六識。若過去境名先所受.隨先所引。即除初二。不通五識。三通五識。染污通緣三世境故。於現在境執著。俱行所起分別。或隨與一本隨煩惱相應所起法執。既通五識中。有執著俱行所起分別。故通五有。與信等俱名不染污。故亦通五 依地分別。准局行相尋.伺為體。則繫欲界及初靜慮。若約依起得通九地。上得起下尋.伺法故。九潤生心容俱起故。若通行相准所依識隨地有無。漏無漏分別者。准瑜伽第五。諸分別皆有漏。論云。謂望出世智所依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別故。又釋。或通無漏。言望出世智者。據無分別智名為出世。後智即名世出世智。以緣俗故亦名世間。即如經論說起世間心是。即名分別故。正思推在因即用尋.伺為體。辨中邊論名分別支。大論復云諸尋.伺皆分別。故通無漏 依問答分別者。一問准瑜伽第一。尋.伺是意不共業攝。七種分別尋.伺為體。如何得通餘識餘地 答准瑜伽第五云。若尋.伺皆分別。有分別非尋伺。准此二句。只言尋.伺必是七分別。不言七分別皆定是尋.伺。不爾者為如是句答。由有分別非皆尋.伺。攝論.唯識。許自性一通六識有。雜集論許任運分別即五識身。不爾相違 問設若分別皆是尋.伺何過不許 答一違論說有分別非尋伺。復有三失。一地不遍。二識不遍。三行不遍。不遍九地故。二於地中不遍識故。三於識中不遍行故。無尋.伺時非分別故 問三七分別。與五法中分別何別 答據別行相。五中分別寬。通諸有漏。三七分別唯第六俱尋.伺二法。及眼等五識。若通行相。三.七.五法寬狹相似。或三.七寬。通無漏故。又五法分別總義。三.七分別別義。
論云而似憂故總說為憂者。問第五論云。有分別故憂。無分別故苦。如何得言而似憂故 解云前分別非分別。且約六識五無六有。相顯故說。於意識中分別意識。得與苦憂俱。俱分別故相從名憂。
論。以名身等義為境故者。等取句.文。義通二種。一境義。二道理義。即取名等及所詮義俱為意境。非五識緣。據未自在。然文即字。非正能詮為二所依。相從而說有能詮義。諸論但說名詮自性。句詮差別。不別說字為能詮故。
論。四無記中悔唯中二者。問異熟.通果。俱容得起威儀.工巧。悔既容與中二性俱。應通四種 答雖色界天起通果心來至佛所。起身威儀及語工巧。又諸聖者起通果心。屈申言語不為利樂。皆是無記。此皆上界及異熟心起。非單四無記故皆不俱。今據單起威儀.工巧。容與悔俱。
問悔非染.無記俱者。如所知障望菩薩人。即是染污。豈非彼俱 答據煩惱障非染無記。依所知障通染無記。故不相違定論尋伺十一俱。增輕安故。
疏云言人云。三藏言西方有二說。一云未至定有尋.伺非根本地者。不然。尋.伺支非未至故。論有誠文。初靜慮也。此意不是不許尋.伺通近分地。但說立禪支不依近分故。破他妄傳三藏云西方有二釋。一云尋.伺在未至定非根本地故。諸德不悉皆妄彈斥。應尋此說了本為真 問何以得知。靜慮支立唯依根本 答顯揚第二云。離欲惡不善法故。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 釋云。具足者謂修習圓滿。住者謂於入住出隨意自在。若此諸支在近分立。何名圓滿出入自在。若分有故亦得立支。無色應立。何故對法第九不依無色故唯根本。
論。又說彼是言說因者。本說如疏 西明釋云。正引十地三請之中第一請文。長行釋云唯歎淨覺。淨覺是說因故。覺名覺觀。即口言行。三藏解云。應言尋.伺。言覺觀者譯家謬也。今護法師引為誠證者 今恐傳謬。何以故。本疏主說親承三藏云。撿梵本言僧羯臘波但是思惟。亦無正字。何況是尋。言覺者覺觀。此說覺為觀。譯家增故 今西明云三藏解云應言尋.伺。言覺觀者譯家謬也。經但說云淨覺。覺即是尋。如何得言應云尋.伺。故知傳謬 問設唯是觀。觀即是尋。尋是語因。後師何故不引為證 答正思惟支體有二種。一通諸部二乘因果。及大乘因後得位。體即唯是尋。一唯大乘。因果通本後。體即思及惠。瑜伽二十九云。若心趣入諸所尋思。彼唯尋思如是相狀所有尋思。乃至云。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正語是果。思惟語因。及顯揚第二云。尋求極尋求。現前尋求覺了。計算觀察。思惟思惟性 又瑜伽二十九云。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證而覺。總立此二合名正見。准知此俱正思惟支皆是初體 對法第十說惠蘊攝正見.正思惟.正勤 九十八云。若出世間以正智為自性。除諸戒支。安立非安立真如為所緣 瑜伽二十九云。由八支攝行迹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真覺。此根本位。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證而覺 此後得位云如證而覺故。此等皆是後八支體。不說尋故。後師依大乘通因果本後正思惟支。非是尋故所以不引。
問身.語.心行有遍非遍。第四定地雖無出入息。有思遍行身業得轉。在佛果位既無尋.伺語之遍行。語應不轉 答如疏及樞要說 問既說語業為語遍行。第二定上地法有語。同身行故 答約佛可爾。語不假尋。除佛已外語必尋引故已上無 問說法逗機語假尋.伺。汎爾言說何假尋.伺。猶如五識多由彼起。亦有五識非尋.伺生。如無色定起耳聞聲等 答二定已上起語時難。猶如五識必假尋.伺 問身在欲界及初靜慮起語時易。應同五識 答語皆推度起必尋.伺。五識不爾故不得例 又設一解。欲界汎語.二定已上或有語言非尋.伺發。但用思生。諸論但言尋.伺起者隨麁相說。如思惟支。
問正思惟支以尋為體。佛身闕過。諸靜慮支既說尋.伺。佛無應過。齊功德故 答道支唯無漏。佛無可成過。禪支漏無漏。縱闕亦非過。不爾功德即令具者。諸佛應成有漏禪支。是功德故。又如疏解依於思惠 若爾無麁細。何成對治支 答亦依思惠分為麁細及對治支。如正思惟。亦無過失。
說心心所俱不俱等諸門分別。廣如百法玄贊所明。
論。為離心體有別自性等。本釋如疏 要集云。妙音不立。勘文不獲。楞伽.中百論師等者。護法造論不闕此地諸師所難。智度論等廣辨心所復何人也。或可。護法假敘賓主 今謂。本意云楞伽.中百論等諸師。非說此地但說西國。如理門論云破古因明師。古因明師不善之者。非無著等。楞伽等師者。道理亦爾。雖智度論廣明心所。何妨有說即心分位。如智度論廣辨諸法。何妨清辨云勝義空俗妄為有。不妨護法依彼等計假立賓主起此問端。
心遠獨行者。攝論既云無第二故名為獨行。似依一意識義釋。准引此難。不唯依經部。
論士夫六界。釋如疏引 問四大及心體性可知。空體是何 答准雜集第二廢立二十五種色云。謂作所依故。作相故。即立逈色及表色所以。表即屈申。正是動作。故瑜伽第一云。表色者謂業用為作。動轉差別。此作所依即彼逈色。逈色者雜集云。謂離餘礙觸方所可得 問何非餘空說是逈色。既云逈色復何名空 答士夫界故非虛空。空離礙觸方所故復名空 問若取逈色。逈色即離四大有。何故餘部說唯四大不立所造 答彼不了故。宗計異故。不可為責。經部有師不立心所。大乘異說亦復同彼。共引此經不唯經部。瑜伽但云有一沙門若婆羅門。欲令名中唯心實有非諸心所。或亦假敘。非必彼難。
論。此依世俗若依勝義等者。本釋如疏。要集云。此定不依第一俗.第三真.第四真.俗。識心心所辨差別故。下文諸識真俗相對望第四。真俗等漸次門故。離重言故 今謂不爾。今此且以心與心所約二諦辨。亦例於識。下八識中心所同王。異聚相望攝其見.相皆悉歸識。唯識宗故。故下云。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緣.相應異故。既約緣.依.相應辨異。故知不異亦說行相.依.緣.相應。不爾應非如幻事等。有定性故。前別後總相望對辨。俱四真俗亦無重言失。
論。彼中有必起等。樞要云。勘有中有無中有。答云本計無末計有 又曾聞釋。約本而言云無中有。今據末計故有中有 又云本計有二。一理為量。二教為量。因分兩諍。理為量者即立中有。今論約此故說云有。若引經為量者不立中有 然要集云。勘宗輪論。上坐復名雪山。立八義別。餘同一切有。即云立中有。大眾等四部都無中有 今謂不定。一切有部本宗同中論文。不說定有中有。云末宗異義其類無邊。雪山同彼豈有中有。其大眾等論文不說定無中有。而云菩薩入胎作白象形。准此即似立於中有。故要集說無其准定。
論。彼天唯在第四靜慮者。廣如本疏。又云無色非天眼境。若無心時既無色身。誰為能證涅槃之者。又復地法無無相定。故此異熟不在餘處。
論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要集云。有說.有釋各有三解。彼第三為此初說。彼第一為此第三說。彼此第二義即不同。今取有釋第三為正 既有說第一即有釋第三。何故獨取有釋第三而為正釋。有說疏文不斷第三為正說故。然以理准非。極厭心招彼總報。極厭心種招彼別報。何所相違。又微微心種是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果順五十六。不爾一因如何能感有無心別相違二果 又西明云。微微心及微心相應思引總報。以有心故。即彼二種至無心位引別報。以無心故 今謂不爾。豈於微心種亦立無心定耶。
論。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西明云。雖非心所專注一境。令身安和故亦名定 要集云。有釋初釋為勝 今謂不爾。無心睡眠亦非心所專注一境何無安和。亦名為定。故如由前加行定力令身安和。以無心時安和。亦彼有心時安和。同得定名。故本解正。
論又唯是善等。本說彼所引故。釋唯是善。下上地無。明屬地因 西明云。彼所引故通二義 今謂不爾。加行善定引故善。不以善定引是屬第四定。在文自解。下上地無由前說故。指同於前說無想報。
論。四業通三除順現受者。略論其業總有兩種。一定感果。二不定感果。故瑜伽第九云。順定受業者。謂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順不定受業者。謂故思已作而不增長業。此意即說。由審.決思為方便名故思。故九十云。故思故造業者。謂先思量。已隨尋思。已隨伺察。已起身.語。名作業。令種增長名增長業雜集第七云作者謂起造諸業令其現行。增長者謂令習氣增益 除此已外設有故思。不起身.語等。及雖起身.語。而不令種增上。不令種增長業者。即有十種。瑜伽第九云。增長業者謂除十種。一夢所作。二無知所作。三無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數所作。五狂亂所作。六失念所作。七非樂欲所作。八自性無記。九悔所損。十對治所損。除此十種名增長業。不增長業謂此十種。然增長者異熟定及時報。不增長者俱不定攝。雜集第八據定受業說有三種。即現.生.後。於慈定等造善惡業是現受攝。五無間等名生受業。若此生造度生方受名為後受。設有一業或現或生受報不盡更多生受。從初現.生但名現.生。不名後受。故第八云於此業中從初熟位建立順現法受等名。不唯受此一位異熟 雜集第七定與不定分之為三。彼云。如經言決定業。謂作業決定受異熟定分位定 作業通定不定。定受是不定。理如後解。分位是定。時.報俱定故。瑜伽六十據定不定總說四業。彼云復有四業。一異熟定。二時分定。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第三是定。餘三不定。第一約報受雖是定。然時不定。第二時定而報不定故並不定 雜集第七約定不定說有五業。彼云。故思造業略有五種。謂他所教勅他所勸請。無所了別根本執著.顛倒分別 五句如次。初三不增長。輕故不必受異熟。即時定報不定。及俱不定。後二增長。重故必定受異熟。即報定時不定。及時報俱決定。故下文言。受異熟決定者。如先所說故思造業。若此定受時報俱定者。即無分位決定何得別說。故下分位定。云如由此業於現法中必定受異熟生.後准此。又此無想定正是顛倒分別。妄報涅槃。既通四業。明知後二非唯時.報二俱決定 顯揚十九約定不定分之為五。彼云如是業有五種決定。一現受決定。二生受決定。三後差別受決定。四受報決定。五作業決定。初三時定。或時.報俱定。第四報定時不定。第五通報定及時.報定。以於第五決定受報。并決定作業與前有別。故雜集第七云。作業決定者。由宿業力感得決定異熟相續(相續即身)。於此生中決定造此業 既云感得決定異熟不言時定。故知是通。不爾於彼報定非時。異熟身上豈不造惡業耶 又受報定而時不定。及彼報定。非唯別報。既通總報。豈得令於現法受耶 雖有總報若於現受容受別報。當彼總報故。此等諸文開合有殊。不過此論所說四業 本疏云。顯揚論中於不定中報.時定不定別出故 要集云。顯揚皆云決定不說不定。由此後二不名不定。業.報相對以辨決定。據實前四即瑜伽六十時.報俱定收 今謂不爾。前四受報決定。唯果非業。即不得云業有五種。若云亦業.報決定是俱句者。即是前三。何須別說。又報定受時不定者。是何句收。名當不收。乖者相攝。不見此理。故依本釋理教無違。
問准修無想即雜集第七五業之中顛倒分別。彼說定受。此云通三并不定受。豈不相違 答彼據造不善言為正法等。故是定受。此約修善。故通不定 問修此定者既許生色亦得後起。生彼所修定俱之思可不受報。若許受報即唯生受。不可生.後二業同招。若唯昔修能感彼果。後起之者何為不感 答生彼起者非猛利故劣故不受。不爾重修亦能別感。應重生彼。以昔人中後報受故 問若昔人中得已退失。但不退下三靜慮定。命終生彼得重起不 答即論二師說各不同。若初師解退與不退。生下三天不得重起。生無想者下初修退。後生重起亦名後報 若第二師。欲界雖退。生下靜慮亦得重起。五十六云。先於此起後於色界第四靜慮當受彼果。如疏文解 若云在欲設不退失。亦有生下三靜慮中而得重起者。不爾。異生潤生要現行故。若不退無想。下三靜慮得離染故如何得生。若許得生。即無六行伏惑上生 問昔定已失生上重修。如何已失定後還能感果 答由後定力資彼故。能同地法故。
言滅盡定者等。本釋西明各如疏辨 要集云。有說意云。此中唯約二乘學無學說。若諸菩薩下文方說。有釋意云。此通三乘有學無學。明得滅定人。要斷三界惑下。明初起.後起。於中初說二乘。後明菩薩。若不爾者。得滅定人不說如來理有不盡 今謂此斷全不相應。本釋意解簡不得人。除此所簡顯皆是得。何攝不盡。妄為思度。諸如是文。下但略指。不能一一具顯其非。尋者細思。
然西明釋能得人中。菩薩二種。漸悟如聲聞數。四萬.二萬.十千劫中亦入滅定。從信位乃至等覺。有五十一賢聖 今謂不爾。諸經但說有四十二賢聖。除等.妙覺猶有四十。若四.二.十千合之為一。還四十一。若開為三。即四十三。如何得有五十一耶。仁王般若雖說十信。頌中但云聖胎三十不云四十。故今正釋。二乘如彼。菩薩有二。頓悟菩薩或十或四。初地.七地二說別故。漸悟菩薩或七十四。四萬中有七十二。二萬.十千各為一人。成四十七。四萬劫中分四十五。二萬.十千或四十七。以此論中有二說故。將此歷彼四十賢聖。或七十四个四十賢聖。或四十七个四十賢聖。漸悟之中伏離惑品根位別故。隨麁如是。細更有餘。如初二果迴心已後亦容得起。下唯遮凡。未斷見惑 又說要斷欲修惑等據二乘說。不障迴心。雖不斷欲所有煩惱。然伏惑得第四靜慮。依邊際定受變易身。既有此能。何妨不得九次第定。又不得九定。具不能證得邊際定。故雜集第九云。靜慮.無色邊際定者。為欲引發勝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故。下論說云。或有七地滿心等起。據決定說。如變易生。不爾何故或有初地。由是此論但云或有學聖。但簡凡夫決定不得。有學有得不唯身證。迴心者得。餘不說者據非迴心。若作此說應符妙理。
論此定初起唯在人中。本釋欲天亦得初起。有身證故。有釋唯人非在欲天。此論說唯。集論第五云。要於人趣方能引發。雜集第九釋云。言引發者是初起義 今者助明。欲天許有身證何失。若不許有身證即唯惠解脫。此等迴趣入初地後可非初起。准此色界聖者迴心。非必皆身證及俱解脫。由此雜集第九復云。諸聖弟子為欲安住寂靜住故。於人趣等引此滅定令現在前。既有等言。明餘初起。此唯言者據各自乘從多分說。或隨麁相。不障迴心於餘初起。如似見道。顯揚論說唯欲人天。雖說唯言。亦許色界二乘聖者迴心後入大乘見道。滅定唯人初起准彼。
論前云雖屬有頂者。起等至中本疏二解。今又助解。且依初師依加行心亦得云超。約定次第餘非想非非想定後為加行入。今隨何心或以欲界心或初靜慮心為加行入。非要餘定後故得名超。屬有頂者據初起說 依第二師。隨何地心後即能入。此不須加行。如似如來任運能入非起加行 問若心先起伏已入滅。彼無不起。何得說言微微心後厭心功能不起位立 答彼依初修作如是說。非自在者 若爾彼心於餘定時元來不起。應恒名入滅 答有餘定心非名入滅。餘定心無此定方顯。二說後勝。
論。鄔陀夷經是此誠證無色亦名意成天故。要集斷本釋云。舍利子意在色後起未說無色。出現意成天謂非想者。不了舍利子意所以見訶。依何文義證無色界亦入滅定。云此誠證故非善釋 今謂要集不了本解謂非善釋。即是後世鄔陀夷也。言意成天超過段食。舍利子說有退定者。色界後起。出現不了謂是非想。故知上二俱名意成。俱舍引經復云。隨受一處意成天身。能入出此定。故通無色。經不遮彼言隨一故。又瑜伽五十六。復於色界重現在前。託色所依方現前故。若已建立於一切處皆得現前。說一切處不簡下三。此論後師要斷下三方起此者。未必為正。故但河沙彌不了說意。何非善釋為誠證耶 西明云。然大乘宗分成兩說。難陀等說。上界八地起滅盡定。故名意成天。覺師子釋。第四靜慮已上五地方起滅定名意成天。護法同第二釋者 准何得知難陀通說。覺師子說唯上五地名意成天。若准雜集第九。覺師子釋四句之中。許第四靜慮重起。不言下三非意成天。豈善釋耶。若將護法同第二說。如何釋彼五十六文於一切處皆得現起。若云少分一切。雜集不說唯言。
論於藏識教等。本云建立者是信有義。非成立義。定性之中有愚法者不信不入。不愚法者雖信大乘不將究竟。由信有故生彼入定 要集云。既信大乘何非究竟者。
此不解意。本釋意云。雖信大乘不將究竟唯有一乘。信有三故。如求聲聞信有獨覺。不將究竟唯一獨覺無聲聞乘 又雖信大性。自無力能證得大故。法花論為信種種乘異。但說一乘故 西明云。經不為說不求一切智故。今者為說令入滅定故 今者問彼。何大教中令入。為說阿毘達摩解深密等。皆不為說。至涅槃經但說六故。阿含等經已密說故。故知建立者是信有義。故此論云於藏識教未信受者。無色不起已信。生彼亦得現前。不言成立藏識已後信者方起故。
論。不還潤生唯種非現。要集云。五十九云唯隨眠潤。見諦迹者。五十二云見聖迹者於後有愛得非擇滅。二文相影。故知初二聖亦唯種潤。對法第五.瑜伽第一言離欲者或少或倍或全離欲皆名離欲 今謂不爾。言見諦迹四果俱是。言離欲者非少分離得離欲名。大小乘教說離欲聖非初二故。對法第五云。此自體愛唯是俱生。乃至云。由此勢力諸異生輩。令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愛現行。瑜伽雖云制而不著。不云不起。對法云然能攝伏非不生起。今云不起豈不乖返。應依本解及西明釋 又問雜集第五云。中有沒心常是染污。猶如死有。准文通說不還果人 答此亦不定。云如死有。豈不還果死有之心常染污耶。故但通說應可簡擇。
問入滅定時有二加行。一緣滅受想。二緣無相界。於出定時緣於何境。觸於何觸 答瑜伽第十二云。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此三境於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如樞要說 又說依初學者。緣滅受想入。緣初二境出。同有為故 依久學者。緣無相入。緣第三境出。同無為故。
若自在者。前隨何境入。後隨何境出。又未自在。出必定心。在前方便依空等持入。今依空等持出。緣於有境。觸不動觸。依觀五蘊內身無我以為空入。令無我見計內為我名為不動。不為我見之所動故。依無願等持入緣境境。出觸無所有觸。是五根境之境名為境境。於六塵境無有貪.嗔.癡故。名無所有觸 依無相等持。入緣滅境。出觸無相觸。以是滅性名為滅境。無其十相名為無相。初二緣事。後一緣理 然三等持通定及散。未自在者唯依定出。若自在者通依定散。或依空入依無相出 此言觸者非觸塵也。觸謂觸對。即觸心所能令根.境順生心所。以觸境時不起我見不起貪等不作相狀。如次即是三觸得名。
論。或此俱是觸處少分。問無色界中既云無色。死.生如何是悶絕攝 答即依前解四蘊分位假立悶絕亦無有失。此皆共成。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五(末終)
大正藏第 43 冊 No. 1832 成唯識論了義燈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六(本)(論第七未盡)
淄洲大雲寺苾芻惠沼撰
言餘識識故。本釋如疏。西明云。第六意識。及大眾部等所立細意識。自宗七.八皆是有法餘識識故。然七.八識前依理.教已成立。故有法得成 今謂不爾。若前成立有法得成。非取外法前已立訖。應立已成。若云前立為有。今立不離故非已成。前亦數成不離識訖。又大眾部立麁.細二第六意識。今亦立彼豈不違宗。若云彼細即我第八。何成立彼大眾所立細意識耶。立自八故。又若不置極成之言。後身菩薩不善意識。他方諸佛第六意識。亦有法中應有一分所別不成。若置極成即七.八識非他遍許 要集云。若餘識中兼七.八者。有法雖言餘識。仍有不定。由此有釋於理為勝 今謂不爾。餘識有法既兼七.八。更有何識而為不定。以避此過。但云餘識不言第六故。又設非兼七.八。親所緣境不離能緣心。亦無不定。
論。謂識等生時無實作用等者。大乘鏡中實無色起。薩婆多許有別色生故。此論云。但如鏡等似外境現。本釋如汝即是如彼薩婆多等。若經部師宗雖無別色亦有似現。非大乘宗許有別色故。維摩經等云。如燋穀芽。如谷響。如鏡像等。並喻無故 若爾何故攝大乘等以鏡像等喻依他起。不可就他他是實故。自無別色。何喻依他 答有二義。一取不離義二取似義。且如鏡像。薩婆多許。一不離鏡。二似面等像而非實面。不取像色實與非實。對薩婆多取其二義。對經部師取似有義。實不離心 問大乘鏡中既實無像。云何解深密心意識品云。如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等。佛地經云。如依圓鏡眾像影現 答就他宗及世間許取以為喻。亦復無違。經部雖無實影。取似亦復無失。攝論云。由迷亂故謂見影像等。據自實義以破他宗。故解深密云。如鏡為緣還見自質。非鏡有影。大智度論三十六云。如油中見像等者。亦是就他非龍猛等執彼為實 問難他心智應緣外境。今云緣自心非親緣他心。亦應如鏡為緣還見自質者。為鏡喻心。為當取質 答設爾何失 二俱有過。以鏡喻心。應云以鏡為緣還見自鏡故。心為緣還見自心。如何得云還見自質。以質喻心為難准此 答二解。一云且約散位應云如質以鏡為緣還見自質。今他心智以他心緣還見自心。二云約定如定為緣。自心變作種種影像不離自心。如似散心以鏡為緣還見本質。非離於質鏡中別生 問自心他為緣還能見自心。自質鏡為緣質不能見。質如何為喻 答喻取少分。如似眼質以鏡為緣還見眼質。故云還見自質。雖所見非眼。眼依處故。隨世俗故 問所見之中據大乘宗質.相有別。云何得云還見自質 答攝相從質以似於質。據實所見親見自相。取少分喻喻他心智等所取之境。皆悉無過。故無性論第五云。非等引地善惡思業本質為緣。影像果生亦復如是 問諸迷亂見所見影像。以何為體。何處所攝 答獨頭散意分別。妄執謂鏡有影等是迷亂等所見影像 何處攝者。要集云。有說還是色處似前相故者 本疏無文。本釋法苑法處章中云。影像色是色處者。據獨意識散。緣五塵名分別意。以相從質在色處攝。不解鏡中執有實色為影像者。法師本釋不託於質妄執鏡像為實有者。是法處中遍計所起 問顯揚論中五塵色境亦有影像色。法處色中定所行境。亦有影像色。遍計色中亦有影像色。有何差別 答色處影像有其二解。一云分別意識緣五塵相。以境對根應法處攝。今者從質及所生果故色處收。二云五識所變名影像色。本識所變為所餘色。以根對境第八所變應法處收。以闇從明故色處攝。二解俱得。然第二勝 遍計影像前已略辨。定所行者。所變金等無實用等名定影像 問以鏡為緣。何故不言還見自影。緣影像故 答緣影不極成。攝相云見質。
釋他心智名唯識中。西明云。安惠三釋。護法二釋。安惠無違。護法釋中第二云。一切所緣不離能緣故名唯識。通一切位者。言中有監。云一切所緣不分親.疎。疎所緣緣監親所緣。總云不離能緣故。若疎所緣緣亦不離能緣心。何須云緣他心智。不親緣他心故非離識取。設親緣他心。亦不離自心故。又前如何言應不親緣離自之色等。以彼所緣無離自故。正解應云一切親所緣不離能緣故名唯識。
論。一切種子識。西明云。能引自類及引同時自類現行。是因緣性。即自問云。若爾如何牽引種子為因緣性。解云實非因緣。然菩薩地假名因緣。因緣類故 今謂不爾。遠望當現名為牽引。未潤等種自類相生亦是此因。故名因緣。
論。極微圓故。西明三釋。第三云。前文通釋因果第八。即無所熏故。後文通釋因果第八因微果圓 要集云。於諸釋中有釋第三於理相順 今謂不爾。謂七轉識。別釋前七。第八心品下。別釋第八。極微圓故。通釋八識在因異熟。果位無漏不熏所以。以業異熟極微劣故不熏。果位無漏極圓滿故不熏。不爾前言除佛果善極劣無記不能熏者。有何所以。由此本說於理為勝。以疏解云又解因中第八。及六識中異熟之心。並不熏者以極微故。果上第八以極圓故。偏簡第八果方無漏。五識異解有許通因。佛身善法無增減故。實果八識俱應簡之。通釋八識。由此前論但說有七能熏本識生自類種。
論。異生求趣色界心後引生無漏等。本釋頓悟至第八地生第四禪。初得勝身方受變易 西明云。異生求佛是頓悟人。未斷煩惱隨眠力故。色界心後引生無漏 今謂若已隨眠未斷即生彼天。初二果人隨眠。及未斷色第三果人迴心求佛。亦應定生第四靜慮。有隨眠故由此故知。頓悟勝能不厭生死。取最勝身方受變易故必生彼。二乘不然故不定生 要集云。八地已上亦不斷隨眠受生有用。故第十地方生自在。餘地菩薩未極熏修故不得生。由此瑜伽第四云。由極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顯揚第二云。若善修習不思議三摩地所引第十地中第四靜慮處者。受出過淨居大自在天生果。經論文顯。二乘迴心。若無學者。一切後生皆得非擇滅。欲界經生初之二果。上二界生亦非擇滅。即於欲界受變易生。不還果人欲界迴心。即於欲界受變易報。色界迴心即色界受。此學無學受變易已必無死生。但往自在不名為生。頓悟菩薩唯除三惡。餘一切生未得非擇。煩惱未斷雖受變易亦有生死 今謂不爾。諸受變易必無捨壽別受生死。若別受報。為廣果天業。為大自在天業。若廣果業不異前受。何須更受。若自在天業彼何時造。若是新造非名後報。若是舊造應五那含人舊造淨居業。彼既不爾此如何然 又復二乘有學迴心至第十地應別生死。文說第十地菩薩生。不云直往非漸悟故。又此論第八云。謂不定性獨覺.聲聞.及得自在大願菩薩。已永斷伏煩惱障故。無容復受當分段身。恐廢長時修菩薩行。遂以無漏勝定願力。如延壽法資現身因。令彼長時與果不絕。數數如是定願資助。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若第十地有生死者。應更容受當分段身。亦非永伏煩惱障。又不得云資現身因與果不絕 問二乘見道前迴心趣大。為漸。為頓 答如本法花疏。及法花義決廣.辨。恐煩不敘。
論。大自在宮者。對法第六.解深密經.瑜伽七十八九皆總相說。如瑜伽七十九所說。淨土或三地菩薩等往生。十地亦在其中。對法但明佛之淨土。云唯佛所覺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總相說土不簡何佛。亦通菩薩而得往生。文中亦含大自在宮菩薩生處。不爾十地菩薩不生。由文隱故。要集家說餘本不獲 然自在宮受佛位處。居他用土處所不定。何以得知。准十地經云。是時菩薩三昧現前時。有大寶蓮花王。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諸佛世界。是時菩薩其身殊妙稱可花坐。世界既有十方。非同有部傍布。故自在宮處所不定。然十地經論。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者。據第十地初往而說。第十地滿欲受佛位所居之土。非必住在自在宮處 問如初地菩薩見他受用土。如百三千。已上漸倍。計第十地所覩淨土。無量無邊。如何猶生淨居之上大自在耶。又初地已去無惡道畏。以常生佛土。非彼佛土唯淨居上故 答佛土雖大小有殊。菩薩有漏諸現起識。猶是有漏屬界地故。非離三界有別眾生。隨生何土約第八識皆屬界故。約此而言十地菩薩由極熏修。超五淨居生自在宮故亦無失 然自在宮非淨居攝。瑜伽第四云。色界之中十八住處。無想天者廣果天攝。非別處所。既云十八住處。復言無想廣果天攝。故自在宮非五淨居。若淨居攝處應十七非十八故。
論第六轉識三界九地更相引故者。問總有幾心從欲何心生欲何心。生上二界心及不繫心為問亦爾 答准顯揚十八云。欲繫有八心。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三不善。四有覆無記。及無覆無記分為四種。謂異熟.威儀.工巧.變化心。色繫有六心。除不善.工巧。無色繫有四。除不善.威儀.工巧.變化心。不繫心有二。謂有學.無學 總二十心。然總相說。欲起三界。色起二界。無色起無色。并各起不繫。又自欲界無變化心。從相似說實是上界。故六十九云。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即從色界善心無間此欲界無記心。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非自性故准此據實欲界七心。除變化心。非欲繫故。言互相生為無間者。且約欲界略為頌曰。
欲生得起七 得定或九.十
自從於十生 方便亦定七
初得定生九 自在起十三
從他生亦然 不善自地七
餘界有二說 自.上各七生
有覆同十二 從他十六生
生死等分別 異熟唯生九
自七二有覆 亦從自七生
威儀.巧定九 或十五不定
二從他自七 上二界不定
言欲生得起七。得定或九十者。且欲生得非得定者無間生七。謂欲界七。若初得定無間生九。加色.無色有覆無記。即潤生位。若久習者無間生十。加色威儀。故瑜伽六十九云。若已起靜慮.無色不退失者。彼從欲界善心無間。隨其所樂上地諸心及學.無學心欲起現前。先已善取彼行相故。於彼諸心如意能起。准此文意總說二善。今取生得。故起威儀 自從於十生者。亦從欲七并上三起。色界二心威儀有覆無色有覆。 據在欲說 或可。十二亦從上二方便善生 前說為好。隣彼勝心非起生得 方便亦定七。初得定生九。自在起十三者。若方便善生欲七心。若初得定即能起九。加色定善。故六十九云。若先未起靜慮.無色。初欲生時要從欲界善心無間。初靜慮地善心得生。受生位中起上有覆。若久習者無間生十三。欲界六心。除其不善。色界三心方便有覆并及威儀。起無色二方便善心及以有覆。并學無學心。總望善說 從他生亦然者。亦從前十三此方便善生。
不善自地七餘界有二說。定得無間生自地七。上地二說。一云若諸異生離欲界欲。雖不能伏欲見道惑。而定慚等力所制伏不起不善。即欲不善非為無間生上地心。以其迷理惑總不伏故彼得起。緣事無漸類等已伏。雖起迷理故非不善 二云既不能伏見所起惑分別見等。故容不善無間生色異熟生心威儀有覆。生無色二異熟有覆。總十二心 自上各七生者。從自地七亦上七生。從色有覆生得威儀并異熟生。據定姓人所知障說下不善起。非方便善勢強勝故。非業異熟。起非雜故。無色界三生得有覆異熟生心從十四生。若准初解但欲七起 有覆同十二者如第二師不善心說 從他十六生者。從自地七色界五心二善異熟有覆威儀無色四心。除色威儀故 生死等分別者。六十九云。退先所得二界定時。由染污心現前故退。此下染心從上善染無間而生。此說退定起下心者。又從上歿從上地善.染.無記無間。唯生下地染污。此說潤生從彼類起。又見道惑亦容上界三性間生。但除方便。義如前說 異熟唯生九自七二有覆者。生自地七上二有覆。即潤生位 亦從自七生者。六十九云。從欲界繫若善若染污若無覆無記。無間遍生欲繫一切。故知異熟亦自七起 威儀巧定九或十五不定者。生自地七上二有覆。亦潤生位。或十五不定者。得定自在從此二心亦可起二。若無工巧但起威儀。及二方便學無學心。或總不得。勢力劣故。約似欲心變化無記。生色善心。六十九說文如前引 二從他自七上二界不定者。威儀.工巧從欲七生。上界不定。上下間生從二有覆色界威儀生得異熟。或總不得。勢隔遠故。且約欲界心生他自。餘者准知。恐繁故止。俱舍第七說與此別。披對可知。雜集第五但約生因。有其十種心生次第。略示大綱。亦不具述。
五識等無間有二師 問第二說因位何故不生無漏 答以因位五根第八相分。不可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有漏發無漏識。明昧異故 問且如五根亦有有漏無漏種子。然異熟識許緣有漏不緣無漏但持不失。何妨五根亦起無漏持而不緣發無漏識。無漏相好亦復如是 答無漏種隱第八不緣。無漏根顯如何不緣。無漏相好不變非執故亦不緣不同五根。又云五根必覺受。未有五根八不緣。種子非覺受。自有種子八不緣 問初二果人得初近分無漏聖道。迴心之後受變易生起何無漏 答第四定地。何以故。由此迴心勝修習故得第四定。故瑜伽論第八十云。若有善修四神足者。或住一劫。或一劫餘。彼文乘前雖約無學據決定說。今前三果若不善修應不住壽。既許得通方能住壽。故極熏修靜慮無色。瑜伽六十九云。云何願智。俱分解脫利根羅漢。熏修邊際第四靜慮為依止故 雖說無學准知迴心有學亦然。若無願智云何能知壽將欲盡受變易耶 問既依第四無漏勝定方受變易。如何不斷下地惑耶。若許斷者應得不還方受變易。如何涅槃經云須陀洹人經八萬劫。斯陀含人經六萬劫 答雖起無漏依勝進道非無間道故不得果。故雜集第九。解入無色寂靜解脫未離色界欲云。謂諸聖者已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捨斷結道依勝進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此言未離色欲約不斷種。寂靜解脫定即滅盡定。小果尚爾。況迴心已而不能耶 問准彼無學趣大時疾。有學迴心何不取果 答雖知趣疾以厭小果所以不取。
所緣緣中第二師說。第八相分皆杖質生。第三師云非諸有情種皆等故。西河隽法師云。因位第八不緣無漏。雖五性別非可為難。又如長養色一切有情勝劣不定上得為緣。雖五性殊何妨得慮。且為一解。長養色等雖或勝劣有情皆有。故得為緣。無漏種子有無無體不得所慮。又種多少不唯無漏。於諸有情且約有漏斷未斷別故得為難。正解如本 西明解云。第三師難第二師言。應無凡聖等異 此難非理。因八不緣無漏種故。又復前師但云自第八影必須枝質。非自無種必須變化。若以他有即例為質。應眼等起所有色等恒具彼影必枝質故。既眼等起或唯緣青等。故約自相必須杖他。非他所有皆須為質故。今此難約自所變有多種子。所對有情非必相似 今准難意通因果位。若果位八緣無漏種。或有有情無無漏種。若望此說自相無質若云依有為質無者不杖。何故不許於已有用杖彼質變。於自無用但自親緣即不杖質 然西明云。護法依自八變有用以難於他者。亦不應理彼師亦許有用變故。前第二卷變自他根。俱許有用非無用變。又難變器亦取有用。非是許有無用亦變。
論。除後剎那等。本釋義准。菩薩三心相見道中。前二初根。第三心去屬第二根。論文不簡除何見道最後剎那。總相說故。或依雜集總十六心隨他相說。雜集第九云。未知攝見。已知攝修。具攝無學。以薩婆多第十六心判屬修道故是隨他 或一剎那少故。隱之從多說修 又由小乘說。十六心緣於四諦。至第十六無所未知故已知攝 若大乘說總十六心通緣理智。道類智忍緣智已周。與有部別。故第十六已知根攝者。或依二乘。或依他轉。今據瑜伽唯識第九。菩薩相見復有三心。以法前真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初二別觀。第三合法。即是重觀。二十六心皆云法真見道無間.解脫。故亦重觀。非未當知可當知故。又雜集第十云。如是十根先未知真。為欲得知修習轉故。名未知當知根。二心正知。故第三心即屬第二。雖是見道屬第二根。然要集云。菩薩不觀二十六。可如所言至第三心名已知根。然無文簡二十六心。又若唯觀真智十六可如所說。上下四諦十六如何。又瑜伽等云。初無相從世第一無間而生。三心.十六但云從此。不可即說真.相同時。由此道理真後三心 及二十六皆名相見 准此意說。不許本釋三心第三屬第二根 復云無相從世第一法無間而生者。謂本師許真.相同時義說前後 今謂不然。三心見道瑜伽五十五亦云從決擇分邊際善根無間而生 此論亦會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非唯無相 又二十六皆是重緣。何者二十六心俱法真見。即三心後重觀法彼。何非已知。若約觀俗。上下十六第十六心。未有智知應名當知。若云論說除後剎那者。論亦說云無所未知。即屬第二。故知雜集說前十五為未知者隨他相說。如說已知即攝修道。據自大乘第十六心雖已知根是見道故。故知諸說義意各別。然本疏中自分大小立三根別。
論。前三無色等者。本疏解云。彼無加行。又曾未起現行無漏故。取異生先修得者名現觀邊。雖不現行亦此根攝。修道得起。今者又准六十九文。資糧.加行.見道亦增。修道中起。彼解世俗智初中後際生起次第云。五見.貪等是染污等。諸世俗智應斷。應知為欲生起彼對治故起無倒見。是善有漏世俗智攝。乃至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攝俗智。為依止故能入見道。昇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名為修。此則名為諦現觀邊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 此文通說三乘俱起故。次下文云。又能了知我已證得預流果等。故知大乘於見道前解脫分位。起無色善亦生無色。故知資糧通修無色。入見傍修論中不言。傍修之者唯根本位。唯是無漏。准論後解。無色亦有三無漏根。五十七云下三無色有十一根故。通漏.無漏。准此大乘不同有部入見道已更不現起 問若於修道四善根等皆得重起。何不雜亂 答亦不然。以位別故。若修道位非名善根。如見道種後亦生修不爾修道從何種起。雖見種生不名為見。後修道位雖彼種生。不名善根。又本無漏種在資糧.加行亦名彼道。雜集說為道諦攝故。皆許不雜故彼亦然。問在根本位傍修世俗。亦得名根本不 答名根本何失 非無漏故失 答言無漏者據現行說。據未知當知根說。非約種子 要集云。世俗非無漏。不得名根本者亦應無色無見道。不得名根本。雖無見道說為根本。雖有漏攝。相從名本故亦無失 問論云迴趣大者。為證法空所起生空。順益法空可此根攝。有漏不順何亦此攝 答二乘生空有不順者。但舉迴趣大乘。所修有漏皆順見道。傍修為根何失。故要集云傍修之者唯取無漏。世俗智等不資見道。可詳得失 要集等云。菩薩地前未起無漏。二乘生空無漏智者是彼種姓。非是菩薩。以量成立。生空無漏地前不起 今謂不爾。此論明說。或二乘位迴趣大者。為證法空地前所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彼皆菩薩此根所攝。今者不許豈不乖耶。二乘聖者迴心向大。豈可不起無漏智耶。迴心已前既名菩薩。所起無漏何非此根。法花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據不定者皆是此根。
問學無學法通漏無漏。云何後二皆唯無漏不通漏耶 答據增上義以立於根。有漏於諸諦現觀中非增勝故。若准雜集第十。後二亦通有漏.無漏。已知通憂。具知除憂。故此說無漏據增勝故 若爾初根應不通漏 答於異生中。此增勝故 問瑜伽五十七問云。幾根入初靜慮。答八。後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 初言八者即總相說。謂信等五.樂.喜.捨根。後三一分能入。利根超果及入大乘。一分不能鈍根慧脫阿羅漢等 言第三亦八 然非即喜。此約為依能入彼說。故通喜根 非即彼者 非入彼地 第四靜慮及無色定七根能入 據樂為依入第四定。非無色定亦樂為依 或據隣超。舉一顯餘 後三云一能入有一不能。次第.惠脫三不能入超取第三。獨覺.菩薩此等能入 或通種.現非唯約現 問非樂.喜.捨三受俱生。如何皆說九根為體 答三無漏根通彼九根。非說剎那一一皆具。如依近分但有喜根。下三靜慮即有樂根。依第四定即有捨根。故但通說 問准大乘宗。非非想處亦有無漏。何故不言四無色定皆有此根。而五十七云非想地但只有八。准此即有信等五根及意.捨.命。無三無漏。何故爾耶 答准大乘宗雖有無漏。隨他相說故無無漏 或彼無漏以昧劣故非三根體 若爾何故此論復云從見道後所有信等無漏九根。一切皆是後二根體准此所難前釋為勝。◎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六解論第七未盡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六(末)(論第八)
◎論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立為十因者。問依處有十五。何故因但十而不增減 答略頌辨釋。頌曰。
果於因違順 顯與及形持
親疎并遠近 順別立十因
釋有六對。一違順對。分為二因。相違因.不相違因。違者相違。因能違諸法不生等故。相違有六。瑜伽三十八云。一言說相違。謂諸言論前後相違。即自語相違等。二道理相違。即四相違等。三生起相違。能生緣闕障波生會。四同處相違。謂明闇等不可同處。五怨敵相違。如毒蛇鼠狼等。互為怨害故。六障治相違。謂不淨觀能違貪等。今取生起相違立相違因。順者謂餘九因皆順生果。名不相違因 二就順中分顯與對。顯者謂隨說因。由言說故能顯諸法。非為因生。與者謂同事因。謂從觀待乃至定異。皆同能生助與果故。就同事因分形持對離出二因。形謂形待。立觀待因待因果起故。持謂扶義。立攝受因。又於同事。分遠近對。離出牽引.生起二因。二因中有等流.異熟二因別故。名為親疎。由因去果有遠近故於近之中分順別對離為二因謂引發.定異。故此十因更不增減 問何故依處分為十五。依之立因即但有十 答如論辨 問因何開十。果唯立五 答因義隱而難知所以開之為十。果相顯而易了。是以立之為五。又為果中為無為別。無為立一。有為立四。生自他殊分之為二。謂等流.異熟。人法有別。復分士用.增上。或親疎有異。分士用.增上。由此得彼立為士用。不障他生亦成增上 問何故無為果唯立一 答無為理同故果立一。有為事異疎成四種 又解因雖有十不出生.了。所得之果不越為與無為。為無為中分共不共。不共者有為之中異熟.等流。無為之中即一離繫。共謂士用及與增上。不生士用即無為是。增上用寬故得通二。故果但五。
論一語依處等。西明二釋。初取本解彼論似義。第二取本正解彼文 據實本解此論正釋瑜伽等文。取所起語為語依處。即此依處為隨說因。故瑜伽第五明因依處云。謂依語依處施設隨說因。乃至云想為先故語轉。由語故隨見.聞.覺.知起諸言說。既云由語故起諸言說。不云由名.想.見故起諸言說。明知不取名.相.見三。為語依處及隨說因。顯揚十八亦同瑜伽第五。雖瑜伽.顯揚解語因。云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是謂彼諸法隨說因似取名.想.語三為隨說因。准解因依處。既但云由語故起諸言說。不云由名.想.語起諸言說。亦不云由語等故起諸言說。諸家何煩分為兩釋。故唯雜集准論有殊。
言隨見聞覺知者。法師雜集疏云。略以二門分別。一出體。二廢立。初出體者。雜集第二.瑜伽五十六皆作是說。約勝義諦。見等非根。亦非識等。眾緣生故。剎那滅故。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名見等。依世俗諦。見等是根。非彼識等。具五義故 彼論說六。今言五者但取根義不取教量。言五義者。一由生因。眼生識故。二由依處。識依眼故。三由無動。相續一類故。四由自在。不待外緣念念生故。五端嚴轉。嚴依身故。六由說故。聖教說眼能見色故 瑜伽第二說。見謂眼根現見外色。聞謂從他。覺謂不見及不曾聞。但自思惟稱量觀察。知謂於內所受所證。九十三說。見.知二種現量所攝。覺謂比量。聞聖言量。准此即說眼根名見。意因耳生緣教名聞。通緣一切名.句.文三屈曲生。故陳那說。彼聖言量者此量所攝。故聞是意。因耳聞聲故耳稱聞。耳實不能緣名等故。非比量故。緣非聖言亦此聞攝。論多依彼聞聖言故。覺者即是不依見等。獨生意識及第七識。瑜伽但說為比量者。依意識說。末那亦能起搆畫故。亦不曾嗅。不曾甞觸。不曾知證。但意思惟籌量觀察。亦是覺收。論中但舉不曾見.聞。舉勝說故。隨五識後所起意識比量者。亦此覺收。但舉獨頭。彰勝用故。不爾便闕此之意識 知者即是耳.鼻.舌.身.五俱意識.第八心品.及諸定心。瑜伽別說自內所受所證等故。又說此知現量攝故。即顯見.知唯現量攝。聞.覺二種通比.非量。及顯見.知通漏.無漏。聞.覺唯有漏。諸無漏心緣教生者。知所攝故。非比量故 或說此四攝識不盡。緣非教聲有非.比量。聞不攝故。末那搆畫非量所攝。覺不攝故。或四但據六識作論。七識不能分明了境起言說故。又顯揚十八說。在欲界中具四言說。色界無覺無推度故。無色全無。故知此四攝法不盡 此義不然。聖非聖言通依四故。依七起言無處攝故。色界意識染心等後所起言說。無處攝故。然彼地心多無搆畫而起言說。非彼全無覺言說也。說無色界無四言說。豈彼界中知亦非有。外道邪見覺亦無邪。由此色界具四。無色有覺.知而無言說。故知如前所說為善 二廢立者。以理而論且應立二。一知。二覺。一切現量皆知所攝。一切比量.非量皆覺所攝。或應立三。現量.比量.非量別故 今為西者眼用遠明。知中離出獨立為見意識用廣。聞.覺.知攝。分位開三。外緣師教。及自推尋。內證境故。末那唯有染.淨二類。搆畫證解二類境故。餘之五識用非別勝。內慮義等總立名知。又初相遇眼先能見。聞彼言說心搆畫之。然後諸根領餘境界。次第既爾。用有勝劣或合或開。故非增減。餘諸義門如別章說。
論。習氣依處等者。西明自問。准菩薩地。依牽引因引二涅槃。如何此論下得果中不得離繫。此論種子對有為果故。五果中除牽引.生起。不能親證離繫果故。此解不爾 今謂若約能引即取種子。菩薩地是若據能證即除種子。此論文是非此論中唯望有為。但種.現殊。引證有別。各據一義故不相違 又問云。瑜伽第五說業種子為牽引因。名言種子為生起因。如何此中約潤.未潤開為二因。解云又此二因通諸種子。如此論說。然尋伺地就相顯說。以業對疎故名牽引。名言生果親名生起。此牽引.生起多義不同。或有處說近遠相對二因門。如雜集第四。無明望老死為引。無明望行為生故。或有處說名言.業種為二因門。如尋伺地。彼論云。依習氣依處。由淨不淨業等牽引自體。乃至廣說。有潤種子依處。三界繫法各從種生。名生起因。顯揚同此 今謂此文亦兼未潤已潤名為引.生於生說潤顯引未潤。不唯業種與名言對。故二論云。愛為能潤。種為所潤。故引經云。業為感生因。愛為生起因 或有處說種子能生異類.自類二因門。如菩薩地雜染中說。於現法中無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長種子。今此種子望於餘生生老死等為牽引因。無明等法各別種子名生起因 今謂此中亦約遠近已生已長故近。望於餘生生老死等即是望遠。故無記因中云。由各別自種子。種種稼穡差別而生為牽引因。即彼種子望所生芽名生起因。又云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望初自果名生起因。非必異類 或有處說種對涅槃.菩提分法二因門。如菩薩地清淨因中說云 今謂此中亦兼未熟及已熟位名為引.生。說攝受因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諸根成熟。名攝受因。次說生起故由成熟。
論。攝受五等。問何故諸論釋此十因次第有別。此論牽.生後說攝受。菩薩地文攝受因後方釋能生 答菩薩地文據生現次第。由有習氣諸緣攝受方始能生。餘文即據體類次第。引.生同種未潤.潤別。故不相違。本釋云。助成因緣。名為攝受。故除因緣親能生。故雜集論云。雖自種生能增彼力名攝受因。西明釋云。能增彼力故者。是釋彼因義。非釋其名 今謂不爾。設解因義取以釋名斯有何過。如彼論解隨說因云隨起說故。觀待因云欲生因故。牽引因云招當有故。生起因云生當有故。攝受因云能增彼力故。若不以此釋因之義解其因名。更何義釋。又復自云。攝受因者諸論解名不同。瑜伽等論因能攝果名攝受因。雜集餘因釋名皆同諸論。何獨攝受但解因義。又瑜伽三十八云。因彼一切心及心所。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故。攝受者即是增力。不爾如何方生.方轉。
論。引發因。本疏解云。必是同性。望後勝品。性論則狹。界論則寬 西明云。但顯隨同類。未必同性 要集釋云。有釋意者三性種子隨所依識成無記性。雖性不同然相順故能生善等。問此言隨所依識成無記性。雖性不同然相順故能生善等者。為善種依識名無記故。生現善法名相順。為生異性名相順。若生異性違諸論說。若還生善此即性同。如何得言未必性同。故前第二云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 要集又云。如三性第六緣第八見。所現影像隨自見分即通三性。而能熏成無記種子。此亦異性相順能生者 誰言此相定隨見性。若定隨見生無記果。非性決定各引自果。若云六義彼說種子者。豈相熏彼見種非親因緣耶。
論。菩薩地說等。本釋云。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合六因中諸因緣種。未潤已前亦未成熟。皆名牽引種。即牽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被潤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牽引因。是此生起因 西明云。於六因諸因緣未潤未成名牽引種。已潤已熟名生起種 要集云。有說順前違後。有釋順後違前。然云有釋於理為勝 今謂不爾。准西明釋。六因俱通牽引.生起者。即牽引.生起二種何殊。若云望果位分二因緣種。正生現果已潤熟故名生起種。即此因種望後自果。未潤熟故名牽引種。由此俱通者。此說亦非。准此即應生起在初牽引居後。又不可有潤望果遠近亦分成二。前文自云。未成熟位。謂能牽引遠自果故。已成熟位。謂能生起近自果故。故知牽引即牽引種。生起即生起種。違彼等文不可更分。彼後文云。彼六因中諸因緣種。皆攝在此二位中故者。意說。已潤之種却說未潤之時名牽引種。未潤之種影論。若潤已去名生起種。云彼六因皆攝在此二位中故。據談其體。只是未潤全名牽引種。已潤全名生起種。故不違後。然下論釋尋伺地文言生起因。與釋菩薩地文有別。彼文不約潤未潤分。但據親能生自果者即是生起。不為一例。
論若增上果十因四緣一切容得者。問相違因以何為增上果 要集云。有說章云如霜等與青葉等為相違因。黃葉為相違果。西明釋云。即由霜故令青等不生即相違果。要集云。今有釋勝。若由霜等黃葉生者。是不相違非相違因。又云由霜等損青葉故。令青葉等失緣不生得非擇滅。霜為違因。非擇滅為相違果 今謂二釋俱難。何者若青等不生即相違果者。不生者是何法。若彼青等不生即無體法。如何無法與有為果。又不相違因云。此相違因若闕若離。是不相違因。不可無法與有為因 若云青等失緣不生得非擇滅。霜為違因非擇為果者。亦不爾。若望非擇還是順因。不可與青等為相違因。別取非擇為果。又論釋。因順益義。緣是建立。故知不與不生住等為因。若云望不生住等是順益者。復不得云相違因。又無體故誰為果耶 問若爾相違誰之因果 答今謂本釋取黃等為果即黃等因 若爾相順何名相違 答此言無過。如四相違因與相違法為因故。菩薩地云。若雜染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清淨法因。若清淨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雜染法因。是故此論總說十因得增上果。望義別故 要集問云。十因.四緣但約有法有為而說。亦通無法及無為耶。答云有說章云。但依有為為論。無法無體。無為無作用。故非因果。要集自云。今謂觀待應有無法無為為因。境界依處亦通無為。如何得說非立因果 今謂要集大有朋附之心。本疏正釋此文十因四緣得增上果 問云然不相違中攝無為。如何得增上 答十因皆得無不得者。不同小乘無為非六因.五果之因果。不言有取與為因。然與所不障礙為因。所不疑即是此無為之果也。無與取義不同小乘也 又撿本章得果門中云。問既由假者所證。何故真如不名士用果。答若五蘊假者為士夫。真如非士用果。若約懃劬之所得別別法所顯。何妨士用果。以正智證故。不說無為非是因果。重總略問 問依雜集論名.想.見三是語因。即得名為隨說因不 答准前釋語為隨說因非名想見 問既是語因。何不名為隨說因耶 答此不說為隨說因者。意以一切法為所說。語隨彼說名隨說因。此即隨所說之因。即能說為體。不欲明彼語因為隨說因。若說此為因。即言隨所說家能說之因。望所說法以疎遠故 問論言謂除前四所餘得果是增上果者。為據法士用.假者士用。若法士用攝法盡故。更有何法得增上果 答俱無失。然法士用中不攝無為。無為不障餘法得生。皆增上果 問相違因即染善。云何不說得異熟果耶。無聞滅依及根依處俱通三性。何故攝受不得異熟果耶 答無間滅依及根依處并相違因俱是現行。異熟果者約望種得 問若爾如何名有異熟 答據實能有名有異熟。去果稍遙不說得之。
論。傍論已了等。本有二解。意云四緣依十五依處下是傍論。前解四緣並是正論。何以故。以結止傍應辨正論已。下即辨本識中種容作三緣生現分別等。西明二釋即取四緣已下皆為傍論。頌意為顯緣生分別。意非欲辨緣差別故。要集云。若扶頌意為正論。不扶頌意為傍論即有釋後解為勝 今謂不然。本釋外難若無外境分別不生難。論主頌答由種子識展轉力故彼分別生。即顯由緣分別方起。故辨四緣緣生分別。俱為正論。如下生死果因皆正論。若說四緣非為正論。云何論結止傍論已。猶約四緣辨生分別。如何後結依斯內識互為緣起。分別因果理教皆成。捨正執邪何固執也。
論。前七於八所緣容有者。西明云。第六所緣變虛空心心所等以為相分。亦熏生彼空等相種。非是能熏生第八現行見.相種。第八不緣空等種故 今謂不然。若緣虛空等別熏成種。虛空.極微等皆應非假。從種生故。多過如前第一卷辨。又許成種。雖見種別。非必無漏。八何不緣。若云假故八不緣者。即應如無不能成種。既許成種即體實有。八定能緣。八既不緣。明虛空.極微不別成種。雖本釋云第六熏成空等種子。不生第八現行相分。以八不緣虛空等故。不言離見別熏成種。不言此種非八所緣故言無過。
論。唯除見分非相所緣等者。本釋如疏 西明四釋。於四釋中初釋分二。第二釋中分三。第三釋中分四。第四釋中分六。成十五釋。總第四釋與本釋同。別分成六。即不同本 要集斷云。四釋之中第四為正。無漏心等用周遍故。於變不變十五釋中。第十三為勝 正智證如及餘心等證自證者。皆不變相。此餘一切見等。緣相必變而緣 今謂。西明十五釋中皆無一正。所以者何。且就第四分六釋中。一云見緣相變。餘皆不變者不爾。既就體四分以辨相緣。見緣自相即是親緣。如何名變。若帶起名變。是自證分。故前第一卷云。變謂識體轉似二分。亦不關見。更變相緣無文說故。餘二緣相如何不變。二云見緣三變。餘皆不變 此亦不爾。見緣相變有過同前。餘二緣三皆不變者。二緣相分如何不變。第四緣見不變相者。自證何殊 要集救云兼正有別者。既兼正殊。何不變相。不變相齊如何兼正。三云見緣四變。餘皆不變。過准前知。四云三緣相變。緣餘不變。要集斷此解中為正 今謂。同前皆亦不正。何者見緣後二變相可爾。如何緣相更說變相。豈不親緣同體相分。又第四分緣相是兼。許變相緣。緣於見分亦兼非正。何不變相。說果緣他過亦准知 要集言。有說云。見緣自證變影而緣。證自證分緣相.見分。見緣三.四以隔越故。變影而緣皆不應理。同體義分何言隔越。見望自證如何名隔。見緣自證既自內證。如何變緣。若變相緣。何名緣自。由此內證不變而緣。三緣相分變影而緣。不由隔越及由實性者 今依疏文但云新得即變影緣。無隔越語。以後二分望相名隔。見望第四義越名隔。理亦無違。若云既變相緣何名緣自者。此難亦非。如以鏡為緣還見自質。以心為緣還見自心等言豈不變相耶。見緣自證。變自證相故名為緣自。於理何違。
論。諸業謂福非福不動等者。准雜集第七云。不動業者謂色.無色繫善 問何故色.無色繫業名不動耶 答如欲界中餘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轉得餘趣異熟。非色.無色繫業有如是事。所受異熟界地決定故。是故約與異熟不可移轉名為不動。本疏云。如資下業生五淨居非不移轉。故此解非。論第二釋云。又定地攝故說為不動。本疏云。以定能住於一境故。此釋為勝 西明釋云。雜集初釋就任性業說。若約勝緣非無移轉。後說上地散善從定假名不動 今謂不然。豈欲界業不遇別緣雖任性業。亦別趣處受耶。若爾總不定。何得有定受。又復五趣應無定異因。若爾如何瑜伽.雜集等。俱說定異即各別感五趣因果。若許遇緣方別趣受。無緣不別。與上何殊不名不動。有解釋云。熏禪同地。但非異界地故名不動 要集云。有解為勝 今謂不爾。豈欲繫業於異界地受耶。亦同地趣不定應同不動。若許異界受。即異地漏隨增。亦別界別受。違諸聖教。故為不可 又云。雜集後解但云。定地攝故名不動業。若定若散皆定地攝。不可難言散善非定應非不動 今謂不爾。若許散善非別處受。自性不動。何須定攝。若許別處受。何得名不動。若云以定不動從定名不動。亦應定俱名為修惠。聞惠從定亦名修惠。此既不爾彼云何然。又許散善定地攝故名為不動。即有覆無記業。亦應名不動。同定地攝故 問許業異熟移轉異受。如何十因立定異因 答非說諸業皆名定異皆可移轉。但據總報定業界地起異立為定異。不定別報許移轉於異趣受故。同地總報不妨異受。如生淨居。故雜集云。如欲界中餘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轉得餘趣異熟。不說引業。又圓滿業所得異熟有共不共。如鹿王膊.師子臆等。為共通善.惡趣故。頂肉髻.雙佉大通人.天趣立定異因。轉餘受業。各據別義皆不相違。
論。三熏習義。疏有五門。然西明釋云。眼等五識見.相能熏亦名表義。表義第六之所引故。又眼識等相分。所熏為三因緣。第八.第六.及自相分 今謂不爾。為二識因自及第八。如何與六作因緣耶。第六相分自能熏故。眼等不緣第六相故 又云第七相但顯境。從顯境生。第七見分體即顯境。亦前念生而名顯境。而無表義。亦非意識緣名引故 今謂此釋義猶有餘。依有漏說義則可爾。表義名言得通無漏。平等六引豈不緣名。許隨六引隨緣何境通亦為勝 西明云。二執現惠不俱故無兩惠。斷有前後。以能斷道有差別故。一現熏成兩種 今謂不爾。若以斷有前後。一現熏成兩種。種子.現行性相同故。何不生於兩現。又後現.種俱說斷故 又前自斷熏習雖三。隨義分三。而能熏一。故成一種 二執現一。何故熏二 又前自云。眼識所熏相分既生三現。為成一種。為三種耶。答有二解。一云生三。一云生一。引三藏判一種為勝 三識既不恒俱。界地有無復別。許熏成一。二執斷雖前後。依識界地無差。如何即令別種。由此應知。所有我執及煩惱障。必與法執及所知障同種而生。然有法執及所知障。不與我執及煩惱障同種。如二乘無學所起執障現熏成種。餘有同異准此類知。
論。云此頌所言等。問相見等取由業所招。云與取俱。今三熏習。我執習氣非業所招。如何得云由業.習氣二取習俱 答前云由業與習氣俱能生現果是親疎緣。今此亦望業.習二俱能生現果親疎差別。不云業招我執習氣。
論。此中無明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 問何故此論無明.行為能引。識等五名所引。瑜伽即說無明至受皆名引因 答此論據行能引五趣業果種子。未潤之位分為生引。業引果種故二能引。五種所引。能所引殊。瑜伽望果未潤之位。去果猶違。初之七支總名為引。已潤七支果近名生。即牽引.生起二因所攝。已起名果。果即是彼遠近因果。故說於現法後法中。識乃至受。於生.老死位所攝諸支。言現法即前七。後法即後三 或現法即前十。後法生老死 或現法是今果。後法是後果。總顯二世。生.老死支皆引.生果。此二是彼引.生因之果。望義有別。故不相違 問正發行支唯見無明。發三種業各何性耶 答外法異生於欲界中發三種業。皆是不善。此論第六及雜集論。皆云欲界分別煩惱是不善故。又緣起經下卷云。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即起欲界不共.相應.纏.及隨眠故是不善。發初靜慮行支無明亦是不善。是欲界故。已上諸地發行無明即是有覆。定地攝故 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發行無明可通二性。不放逸者發行無明即唯有覆 問准何得知 答准緣起經云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既由非理作意引生四種無明。明知不善。又由外道迷生死果執為涅槃。起不動行。所起無明與邪行。為依方起彼行故是不善 內法異生發非福行亦唯不善。非有覆惑能發非福不善之業。
若不放逸起非福業雖無明發。不能為緣招三惡趣。故非無明支 內法異生若諸放逸及不放逸起福.不動所有無明。一云有覆。信為依故。故緣起經上卷云。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生於死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於設為有覆無記。故內法異生求善趣生。雖不能了彼生死苦。是於生死起定信故 又復求生知足淨土。亦是生死由定信故。攝彼無明是有覆性 一云若放逸者起於福行。通有覆.不善無明所發。以放逸者當感惡趣。經唯說彼不放逸之者造非福行不感惡趣故。如何不起不善無明發於福行。即諸但求人.天福樂放逸之者起不善發。若求知足希見佛等即有覆發。此釋為勝。
若不放逸發福.不動又有二說。一云隨眠。非現行發故。雜集論第七云。未見諦者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隨逐故亦名愚癡。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便發福.不動業。緣起經下卷云。又不放逸內法果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既云相應善心之所引發。明無現行。然說雖於善趣感殊勝生故由種發。不爾應非行支所攝 問若許異生種子發業。何故用下無明發上地行 答樞要釋.云。有下現行無明為因起。自迷真實義愚現見有故。此意由愚求上地生故下愚發一云唯除不共餘無明發。諸不放逸及聖有學。當起三種無明發非福行。雖不招果非無無明。故知起福及不動行。有餘現發。故緣起上云。復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乃至云。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緣非愛及取。此求無有云依無有愛。通外道說。求當涅槃名依無有愛。即內法異生。故起現愚發福不動 既有二釋何者為勝 答准雜集論說有隨眠。又緣起經以外道作從不如理作意生由無明發。內法不放逸發福.不動行。如理作意生。如理作意非彼無明生起之因。即前解勝 若准緣起經。由三無明起非福行。何故不得現行發行。若不起無明發行感果。亦應不起現愛.取潤。又緣起經唯說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不言異生有學。餘三無明皆悉不起不造新業。所有故業由隨眠力未永斷滅。暫觸還吐。准此後勝。既無評家任意取捨 問內法異生何名放逸位。何處非放逸位 答無文判定。或有說。在十信已去。或十住第四住位。或說四善根位 今為二解。一云但約策勵不策分二類別。經不定處故。一云四善根位。多住內門修不放逸故 問若內法異生不放逸者。亦造感總福.不動業。何故緣起經上。云由此道理應知內法諸有學者。不緣無明更造諸行 答據不以不共無明為緣發行。云不緣無明更造諸行。異彼外法所有異生。故彼文云。是故唯依外法異生。我說順次雜染緣起最極圓滿。非住內法。若即依文。應知內法諸有學者皆不造行。與前相違。前云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餘無明為緣生行。又緣起經.雜集論.及此論。皆聖者不造新業。不言諸有學皆不造新業 然要集云。無性攝論第八。云由加行證得者。謂能感異熟果義。非異熟因。能對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異熟。由此故知。內法異生不造總業者不然。彼攝論文約見道前後修無分別智。不言餘所修善皆即增上假名異熟。故不為證 問四無明何者是耶 答彼經意以現種相對立纏隨眠。纏中俱不俱行對立為相應.不共。故緣起經云。纏無明尚細。況有隨眠。相應無明尚細。況不共無明。故依二對立四無明。即諸種子名隨眠。現行分二。與根本惑俱名相應。不與本俱名為不共。然多說是是主獨行。迷因果理行相細故。不同非主獨行無明 問所發行支即三種業。業有三思。身.語唯動發。意可通三。作動意故。亦有動發。然福.不動必非癡俱。以是善故。准此唯有遠緣引起。不了當苦而忻求等。唯見道惑。即但正發無助發者 答與見惑前後而生有助不妨 問外法異生發福.不動。無明俱思有是不善。何非行支 答彼無加行。非故思業。故非行支。後正起者即由故思思已起業。故為行支 問福.不動行既非癡俱。云何論會雜集論說無明與行為因緣者。依無明俱業習氣說。無明俱故假說無明。實是行種 答此亦無違。說無明俱名業習者。因中說果。當起現思為行支故。又據不善。非福.不動 問非福不善正見惑發。正起行時與何惑俱。若與見惑俱。還應重發。若與修惑俱。任運非猛利 答二俱無失。設與見惑俱。亦非重發。正造行故。餘後起故。若與修惑俱。由見惑引。與無慚等俱。故成不善 問名色支體以攝六識。六處體中以何為意 答本疏中釋云若有異熟居過去世說為意也。此約一意。二世分別即義說別 若爾應假如見惠等 解云許假何失 有違下過。下假實門言名色.六處皆是實故 解云據多分說。如行支中亦假說色。假實門中亦說實故 今助一解。如名色支色除五根。於名之中除識何咎。但有想.行亦得為名。非假非雜。
論。由斯識等亦說現行。西明初云。相從假說。十二有支皆通種.現。云有支通現行者。却談業行假說有支。由彼熏成有種子故 今謂不然。識等俱有支現。不約過說。據當生說。故知有支約當起說。以五果種潤為有支同行支故。何不據當却談過去。若云望生.老死但識等五不通行故者。却談業行亦唯行支無五果現。又此論云。故望當生現起假說於理為勝。故十地經論云。十二支皆有子時.果時。子謂種位。果即現行。緣起經及此論皆悉同故。
論。復由此說生引同時等者。有其四釋。一云生引等支。未潤之時不與生支俱。若潤已後但名有支。故名不俱。此解但潤.未潤不俱。不解得生.引同時 第二云。雖云潤.未潤時不俱。正潤之時生.引得俱。此解雖似順文未契復由此說。復由此說者。即指前詞。依當現起。亦違十地經說子.果俱時 第三云。於現生.老二支位中。有當來識等五果種。為當來所引支。與現生.老同時而有。此生.老支是過去愛.取之所生。故名生.引同時。此上諸解皆為不正 第四云。潤.未潤時必是不俱。被潤已去正生現時果因同時。即此生.老望愛.取.有是所生。即此生.老位識等種子。望前無明.行支是彼所引。未潤之時必不得俱。愛潤已去即得為俱。名生.引同時。此同本疏。西明釋同第三。不順經論。此論云。依當現起說有前後。由斯識等亦說現行。因時定無現行義。故復由此說生.引同時。既云復由此說。即由前說現起次第。據此一重亦未能解兩重緣起。又緣起經云。若引若生。為一時起。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時而起次第宣說若一時起。何因緣故。先說其引。後說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後有方生。非無引故 若據現生.老。即由生已方造來業引識等五 即是由有生已方始有引。何得云要有引後有方生非無引故。
論。復依迷外增上果愚等。問准此論文。由遇迷境起受生愛。准瑜伽第九云。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愚緣受生。如何會釋 答有二解。一云由無明為先不了外境增上果故發起於受。受為緣生愛。非緣受起愚。而言境界所生受果愚者。由愚是彼境界果受之因故。論言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不言境界愚愛故前第四云。唯無明受為緣生愛。此非受支。一云由此第二境界所生受之迷增上果愚。意云此境界所生受。是迷外增上果愚之所生。即說此受由境及愚二力所生故。即由第二境界所生受因境所生。又取受字云受果愚。即因愚起舉果顯因。云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正說應云迷外增上果境界愚為緣起受。受彼外果方起愛.取故。前云受二種先業果。謂受內異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此意云。境界所生受。受外增上果。不得說境是受之果。論云受二種先業果故。又九十三云。復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緣境界受發生貪愛。此即直明 西明二解。一云迷受生愚。此受是外境界增上果故。此論即云外增上果愚。故不相違。一云迷境界生愚故。此論云迷外增上果愚。然境界是受增上果。故瑜伽即云境界所生受果愚 要集云。後解為勝 今謂俱非。何者初釋云受是外境界增上果。若爾何故云受二種先業果。後釋云境界是受增上果故。亦違前文二先業果。又境界是受所緣緣。即應受為果。如何說所緣還以為果 問此云迷內異熟。通含世俗.勝義。未知迷何世俗勝義 一云迷第二俗 若爾緣事應非見惑 答見戒取等雖緣事生。何妨見惑 二云迷惡道苦為俗愚。迷人天苦為勝義。此釋為正。然俱諦攝。而雜集第七云。愚內異熟真實義。真實義即四聖諦者。然迷世俗得其總名。云內異熟。迷真實義者微細。故云真義。即四聖諦。據四聖諦亦攝內異熟。內異熟亦攝真實義。互舉總義。
論。如從中有至本有等。問從中有位即名生支。於中有中亦有許死。何非老死 西明云。是生方便。六識悶絕有第八識。故非老死 今釋有死非名老死支者。以是趣生方便攝故未名老死。
論。然如彼取定有種故者。問前愛增名取。愛.取俱種如何說增 答據昔現行熏種時說。
論。生惡趣者於現我境亦有愛故者。西明舊疏云。緣起約已生惡起說不起愛。觀佛三昧據將生說 准此會釋不合經文。文云依無希求。即約未生說無。不約已生。今准要集云。有兩釋。初釋同本疏 後釋云。此約欲界終生惡趣者說。若上界命終生惡趣者。若起欲界愛有上緣失。若上界愛非自地緣故。二云生惡趣已於自真我實有愛生。即以此理證愛遍有。非此潤生。雖有二釋後釋為正 今謂前釋許愛上緣。亦無有失。如前第六云。求上地生味上定故。許愛上緣。設云潤生不得上緣者。約不別緣。總緣何失。若云生已方始起愛。違前第三。於五取蘊非愛著處。謂生惡處念我何時當捨此命此苦身心。如何起愛。據實生已亦許起愛。非必愛彼故。前五.六俱引大論云不遍一切識身者。意地一切根相應。然爭潤生彼非所爭 西明又問。若爾論中二說皆無惡趣潤愛。應唯種潤。解云由業力故於寒熱等處可愛相生。如觀佛三昧經說 今問此說於欲可爾。上界生下起愛。如何非於上界有寒熱等相。故由此既顯潤生起愛引生惡趣。於現我境。明是欲生。非生彼已方始起愛。故前釋勝。
論如下無明發上地行者。問緣起經云。何不說愛.取與行為緣。世尊告曰。愛.取二種自界所行。乃至愛.取與彼色.無色界諸不動行。為等起緣不應道理。非境界故 准此愛取唯自界緣。上非境界。如何第六云求上地生味上定故愛亦緣上 答經據多分未得定者。論約得定少分上緣。故不相違 又復經意雖愛.取緣。要因無明不了彼苦方起愛.取。故無明發非愛.取發。雖作意時如理相應不起無明。由有彼種隨眠力故。令此不了上界為苦造不動等。故無明發。如二乘者有漏善心不了於境。說由無明習氣力故。此亦如是 問既有上地無明等種不許發行。明內法異生不放逸者。造福.不動用隨眠發亦非行支。同彼種故 答不例。如近分定初剎那思。是上地行。初起之時不由上心不了方起。故由下地無明所發。若在欲界為求善果起造福業。即由不了為苦方求。既與如理作意相應。明非現愚能發行支。若近分定相應之思。不感根本總報果者。可近分心為求上生。修根本定由彼種發。既下論云。即苦.麁等六種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故近分定說為行支。明由下發 問行支是思。如何下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苦.麁等六種行相。六種行相是惠行故 答惠俱之思亦名行相。為行何失。
論。此十二支十因二果等。准瑜伽第九分為三際。謂初中後。由待前七有愛.取.有。由待此三有現生.老死。此雖二世。據後報業造.潤.得果三世時別分初中後。剋實還過去十支因。有現二支果。謂生.老死。以今生老。望後更起無明.行等。即名中際。以待生等起無明等故名後際。即是兩重。非同有部。
論。九實三假等。據何名假 答本釋云。顯生.異.滅三相位別名生.老.死。體即識等。故有.生.老死三是假也。此自無體。攬他為故。不約多法名之無假。名色.六處亦多法故。亦不剋性辨其假實。行支非一。通假身語名為行故。不可云思有三非一非約色聲。亦應無明.觸.受及愛俱非一事。各有多故。雖六觸.受及四愛等。不名多事。故色.聲.思多事是行。故知有支無其自體。即已潤六支。生.老死支即前識等三相位。別更無異體。故名為假 西明三釋。一云識等多法立三依來生等。一云識等五法隨名出體。在不相應。一云合前二說。故名為假 今謂不爾。若多法立說有名假。名色等同。若依來生。論不應言三相位別。生.異.滅相非未來故。生.老支非不相應故 又言或可。體不異故說為假。此同本釋。故可為正 要集雖更多云。自為問答愛.取相例。還云愛.取體用俱別。行等用別體同。准此既云用別體同名之為有故是假者。此即前因。何勞別說。
論。雜修靜慮資下故業等者。准俱舍論。初後各一剎那無漏。中間剎那起有漏定。第四靜慮三心成滿。次漸修下三禪各三。大乘少別。且談雜修總有五種。一純有漏定熏修。謂生四靜慮。除五淨居。二純無漏定熏修。八地已去受變易生。有漏定盡故。三漏無漏雜修。即為定得自在故。及受等至自在果故。即現法樂住。并生淨居等。四有漏定散雜熏修。謂阿羅漢捨福.命行資命.福果。五無漏定散雜熏修。謂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薩變易生死。此資故業生淨居者。第三所攝。然此雜修有漏為兩邊。無漏一剎那居中名修成漏。如五淨居業異生身造種在身中。任運但能感下天處。由起希願熏修成滿。無漏定力改轉資昔感生業種。令勢殊勝生五淨居。故非有漏為中間也。其力劣故。又初剎那有漏為加行。伏除定障。次念無漏為無間道正除定障。後一念有漏為解脫道。故熏修滿。若以有漏為中。無漏為初後者。豈以無漏為加行。有漏為無間道耶。末後解脫為能資故。所資相順方能生果故。又此雜修初起。唯在人趣三洲。以修滅定初唯人故。或通六天。皆入見故。然不經生方雜修生。通利鈍根。鈍根有退生下靜慮重起方生。
論。又說全界一切煩惱等。問正無明支唯見道斷。助者通修。善惡趣同。何故說云往惡趣行唯分別起。豈善趣總業任運能發耶 答往惡趣總報業。正.助唯分別發。人天總報任運亦助。由此能發惡報行者說唯分別。故五十九。云若諸煩惱猛利現行。方能發起往惡趣業。非諸失念而現行者。又分別起能發此業。非任運起。若許修惑助發總報。此何所簡 若爾如何說全煩惱皆能發業 答約人天說。若惡趣行但分別發。故說唯言。又正感惡趣別報業者。亦分別發。任運但能助發別業。故說唯言 若爾生惡趣已。豈不能造別報業耶。若不造者何故第三。云阿賴耶識隨先業轉。眼等六識隨現緣發。若云先造業感待現緣發。若爾即無順現受業。皆先造故。若云現受業唯人天造。惡趣不能斯有何失。若爾龍鬼不得供養初出慈定.見道等耶。若許得者。准此亦能正造感彼惡趣別報 此亦不然。此供養業所感善報。是人天果。非惡趣報 若爾於獄卒等起惡被損豈非別報 准此應知既有此理。取捨任情。
論。愛取二支正潤生者等。問雖知俱生而為正潤。四種愛.取正.助何是 答且四種愛並通二斷。如五十五。為約集諦說四行相治四種愛。即是見斷。出依常樂淨我而生故。又五十五云。愛云何。謂於自體親眤藏護後有愛云何。謂求當來自體差別。喜貪俱愛。謂於現前。或於已得可愛色等。起貪著愛。彼彼希樂。謂於所餘可樂色等起希求愛。六十七釋意亦大同。准此通修。四取之中。於欲境取及我語取俱通修斷。於見.戒取唯見道斷。然餘處說四取見斷者。依一相說。據實亦通。故此論中二師俱許通修道斷。助正潤生准即可知 問取體是何 答八十七四取唯貪。彼云復有四取。謂於欲.見.戒禁.我語所有貪欲。瑜伽第十四取亦同。然九十三云。又取欲取。或取見.戒禁.我語取。取諸取已愛.取和合。潤前引因轉名為有。皆言取彼四所取。意取能取故皆即貪依八十九。通能所取皆是取支。故彼論云。若所取。若能取。若所為取。總說為取 問何所取 答欲.見.戒禁.我語是所取。
何為能取 四種貪欲 何所為取 答為得諸欲及為受用故起初取。為貪利養等增上力故起第二取。奢摩他為依為往離欲起第三取。為欲隨說分別所計作業受果士夫之相起我語取 此意由為欲得受用六塵境故。所以起貪乃至。為欲了知所計作業受果起我語取 問若所取境即所取收。若能緣愛即能取攝。何是所為 答前二別明。後一合說。或前所取且對於心。後所為取據由於彼有可樂相方起貪欲名為所為。此多分別。故彼論云。如是四取依二品取。謂在家品起初一。出家品起後三。故是分別。若是俱生何分二品 又此四取初唯在欲。餘通三界。故瑜伽第十云。初唯能生欲界苦果。餘三通生三界苦果。即由此說證受外增上果為緣起愛能潤生者據欲界說。上二界中離境貪故 又解四愛舉境明者。亦且據欲界 若爾何愛潤上地生 答雖未見文。准計常我可通見.修。即後有愛及以獨愛潤三界生。或貪喜俱。彼彼希樂。雖舉六境。實通內身。依內身起。四皆通潤 問內法異生不希後有。於命終時所起煩惱是取支非 答亦是取支 若爾何故八十九云。我為諸取遍知永斷正論大師。故於此法誓修行者。雖帶煩惱身壞命終。而不於彼建立諸取。所以者何。彼於諸欲無所顧戀而出家故 答據分別起不障俱生。如內異生無不共故。雖起於行云不說無明為緣。非無餘愚。此不名取應知亦爾。不還唯種子潤。應不名愛.取。
論。十樂捨俱受不與受共相應故等者。問若約種位。現受與種。何非受俱。若約當起。識及名色。六識未起何有樂.捨 答疏云此生支位寬。故與樂.捨俱。謂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故。約此生支位中識.名色等。非據剎那名識支位得與受俱。依十地論子.果時義。以其生支是前種果。以種從現說得相應。故無違也。
二種生死略以八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辨相狀。四位次。五約處所。六與四種生死相攝。七會三生死不同。八問答辨 言出體者。二種生死正取異熟第八識為體。兼通餘識異熟五蘊。且分段生取名言熏習識等五種而為親因。福.及非福.不動三業。為勝增上能招感緣。一切煩惱總能為發業潤生之緣。由依他緣而得生故。勝鬘經.無上依經.寶性論等。皆隱識等名言親種。但顯增上業名為因。發業潤生惑名之為緣。故勝鬘經云。如取為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 變易生死即前識等五果種子皆為親因。欲界福業并色不動。除無想天及五淨居。為近勝緣。依四靜慮緣事無漏後得非智相應定願。而為遠勝緣。故此論云。由悲願力改轉身命 又云無漏定願正所資感 又云無漏有分別業。有分別業即後得緣事智俱之思。思亦即願。故不別說。由所知障執彼菩提有情為有起此悲願。亦為斷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為其緣。雖實變易用名言種而為親因。福.不動業為增上緣。若無無漏無勝堪能感變易生。由所知障方發悲願。故起無漏資身故業。故此論云。無漏定願資有漏業。今隱所資但舉能資及以能發勝劣兩緣。故勝鬘等云無漏業因。所知障緣。有意生身。既以識等名言種子為親因生。明變易生體是有漏。說是無漏界外生死者依勝緣說。或無漏人所受生死。或無煩惱漏所受生死。故名為無漏。非體無漏界外別生。非離三界有別有情。仁王般若云。三界外有別眾生是外道義。非諸佛教。此略出體 二釋名者。一分段。二變易。言分段者。分謂齊限。即謂命根。段謂差別。即五蘊體。捨此受餘有差別故。此差別身命有齊限。即段之分名分段。命屬身故即依士釋 或此分段俱通身命。皆隨因緣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亦分亦段名為分段。即持業釋 變易生死者。且依此論略列三名 一不思議變易生死。釋名如論。亦通依士.持業二釋。以由無漏所資感故。所受變易妙用難測。非下劣境。變易即不思議。持業釋也。或無漏定願妙用難測。名不思議。不思議之變易生死。即依士釋 二名意成身。身即屬果。意願是因。成通能所。即隨意所成之身。身屬因故依士釋也 三名變化。變謂改舊。化謂新起。變化即身。持業釋也。更有多名。如能顯中邊惠日論辨 三相狀等。並如樞要說。然分段死言屬三界。變易不言。以分段死隨業繫地。即言三界。變易之業說是無漏。故不言地 要集說云。隨在二界者 不善論意 變易生死隱不說彼有漏業故。處所差別。略准可知 六與四種生死相攝者。無上依經云。有四種生死。一方便。二因緣。三有有。四無有生死。如分段生死有四種難。一煩惱難。二業難。三報難。四過失難。煩惱難謂無明.愛.取。業難行全及有少分。報難即識等五果.并生.老死。過失難謂生.異.滅.憂.悲.苦惱。以變易四如次譬彼。即所知障為方便。有分別業為因緣。不取無漏有分別業非過失故非失集故或印不同也。所得變易為有有。以其五蘊有生.異.滅等。為無有生死。既喻彼過失。即變易上生.異.滅等行苦攝故。更無餘果云無有生死。准此而言念念有四。不同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緣生死四.五.六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無有生死在第十地。隋.唐攝論並悉無文。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 西明釋云。無明支名方便。所發行支名為因緣。識等八支名為有有。生.老支名為無有 今謂少乖文。既無明喻分段死煩惱難者。即愛.取支亦煩惱攝。既以因緣喻於業難。即有支少分亦因緣攝。餘略不論。准論.本疏及前第七等無間緣皆已廣辨。
論。謂無始來等。釋淨相續。以依本識第八無漏法爾種子以為其因。由其轉識數數熏發以為其緣。有淨第八現行相續。即乃至究竟已下釋成相續 問第七亦續。何不說耶 答非持種識故不說之。然此鏡智唯本有種為因。能生所生現識名為始起。能持種故亦名為種。故此論云轉得始起清淨種識。非謂種子。不可說言以新熏勝。由六.七熏成鏡智種。說此作佛云得始起清淨種識。以佛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知之。菩薩不知。緣何熏成。亦不可說名言熏習。非彼境故。如欲界心雖變上界不熏彼種。是緣名境非緣事故。果得亦爾。故唯本有種子所生。如初無漏。由餘熏發因滿方生。成事亦爾。
論。若無緣用等者。難安惠師。佛菩薩智亦非智品。無見分能緣用故。如虛空等。護法可爾。難陀如何。唯一見分更無別用故。安惠却誥。若要有用方是能緣。應有無窮過。見分不起能緣之用。應不能緣。解云准此非難陀難。但護法等 若爾亦有無窮之過。若見能緣不更有用。應有不定 答無無窮過。以見分用從體。亦能非須作用。
論。由斯理趣等者。結上。疏云五.八名識入意識攝未見文故者 若爾第七名意合名意識。准何得知 答第七別名意。通名為識。通別合目。故第四云。彼依主釋。此持業釋。故知餘處俱名意識。
論。攝大乘說等者。攝論第四說依他起為所遍計。相.質俱是。故此論云遍計心等所緣緣故。簡圓成實。以相與質不相似故。所以本解親相分者必依他起。本質不定。即除無為。故此論言常遠離前性。
問安惠能執遍在何心 答准前能計遍在八識 若爾安惠自許第八非癡.惠俱。何得有執 答准彼本計亦應許有。但相微細不說二俱。今護法責。出何經論。第八得與癡.惠二俱。若許得俱。恒行不共應亦在第八 若云雖執非無明俱故。即難云。我執必由無明方始得起。既無無明如何起執。故若有執必有無明。准此難。前文言二執必與無明俱故。彼師絕救 又云不說無明有善性故下。別難善心起亦有執。即癡與無癡二法應俱。若許爾者違瓔珞本業經。明.闇一相。善.惡一心。是洴沙國外道師偈。何故不俱正相違故 問安惠能計在無漏心不 答准此論文。但云有漏八識。若准疏引。如佛地論第七。許在二乘無漏心有。若准安惠二十唯識論釋。十地菩薩無漏亦有。由是此論但云如來後得應有執故。前言八識有漏心者據顯處說 問安惠見.相皆是所執。世尊即無。云何今難經說佛智現身土等 答彼師釋云。據增上緣說佛所現。據實有情能感者變。如說法事 由此次難若無緣用應非智等。既成緣用却成現相。亦復無過。
論。雖各體一而似二生者。本釋如疏 要集云。諸釋言同而意少別 有釋安惠相.見二分從緣生者。是護法師據自抑他。非謂安惠許從種起。如云習氣是相分攝。此意安惠種非相分說相分者。護法依自而難於他 今謂安惠本計種子依自證分功能義用。非相分攝。前第二云。假法如無非因緣故。若是相分何得言如無。體既無故。復許自證分緣生非無故有種子。種子既非是自證分。能所生別。因果性別。復自證緣。護法菩薩以此理遂非相是何。故作此難。若云見.相從種子生亦非彼計。據何道理約自難他。故知云若緣所生內相.見分非依他起。例彼自證亦應是無。無異因故。是共許義。又前第四云。十八界種應成雜亂等。故許相.見亦從種生。不爾此言空無所益 問安惠相.見既遍計所執。云何攝論云唯量唯二皆名依他。西明三釋。一云識自體分與相.見種為依。假說自體名見.相分。非取見.相名依他起。一云自證分上依見.相現。由斯道理說見.相分名依他起。一云據實見.相意取所依。非即二分為依他起。此之三釋。初由自證與見.相種為依。即假說自證為見.相。第二由見.相分依依他現。說此見.相假名依他。第三舉見.相二顯其所依名為唯二。
論。後得智品二分應名遍計所執者。問安惠見.相是計所執。佛果應無。云何今云無漏二分應名遍計 答本計是無。乘前難彼若無見分無能緣用。以量立有。復教證成成佛得有。故為此難 問安惠本計佛無見.相。何智緣真。何智緣俗 答緣自證分名俗。緣如名真 問因位無漏亦許有執。何名現量.比.非量等。又親得緣如不 答准緣他心。云不知如佛智。亦不親緣如。因位名無漏。名緣如。名緣二空等者。據無明漸微。名為無漏緣如緣空。分為凡聖。故諸自證因位不能分明親得。現.比.非量准思可知。
問彼許因位見.相體無。復不親得自證及如。將何以為親所緣緣。第七卷云親所緣緣能緣皆有故 答彼計親所緣緣非必有體 若爾如何此下難云又若二分是計所執應如兔角非所緣緣耶 答略有三解。一云彼許兔角非因生故非所緣緣。二分因生成所緣緣。今此據無同彼兔角故得為難 一云本計雖無親所緣緣心亦得生。以立唯識故。然陳那所說無非所緣緣者。是破他計就他為語。今者護法約自破彼故為此量 一云護法據攝大乘。有能遍計所遍計俱依他起。此所遍計即疎所緣緣安惠共許。例親所緣緣亦應有體。說所緣緣故。准無著.陳那俱有親.疎二所緣緣。故今此破依共許教立量破彼。非是護法據自破他。此釋為勝 今此論文舉反破量不舉順成。舉順成者。應云佛親所緣緣相.見分有。例餘相.見亦應是有。是所緣緣故。如佛相.見。然始反成。若二分無應非所緣緣。體非有故。如兔角等。安惠設許亦所緣緣。能所遍計是何所攝。若所遍計是依他有。若能遍計非是內心。若計所執非所緣緣。不說無法為所遍計故。安惠自許因位諸心皆能計故。既說能計即託依他為所遍計。故相.見無非所緣緣。故今難云見.相體無非所緣緣 問若計所執非所緣緣。如何下說為凡聖境 答境寬緣狹。設非所緣約智疎緣亦得名境。親緣相分是所緣緣。能緣皆有。唯識理故。非要質有方能起心。
論。又諸習氣等。本釋如疏 西明云。又諸種子是第八相。若是所執應非因緣。以無體故。如空花等 今謂不爾。若許種子是相分收。彼計相無。何故護法第二卷難云假法如無體即無故。又不應言既非一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瓶依四塵。非全無故。不同空花等。
論。二空所顯等。本釋如疏 有云。真如為二空顯者。由實無二我及空無二我。離此增減方是圓成 要集云。空雖非表詮。與表詮為因故名空顯。智緣二空未顯真故 今謂不爾。智緣空時雖未即證。因此能顯。若即由空方顯真者。智正觀空真如未顯。智正證真復不作空。不可非智觀空空自顯真。離觀空智空自顯真何時能顯。佛地論中但云就加行觀名為共相。不說由性空顯名為共相。
論。猶如幻事等。如樞要及辨中邊疏述 問如依鏡緣還見自質者。如月中像誰之質耶 解云以月為緣還見本質。彼是大海大山魚質 若爾豈見障外色耶 解云許亦無失。如隔琉璃見外色故。又非障外。因彼月輪不受眼光下見山海。如因鏡面自見背故。
論。三唯識真如者。本疏云見識真如便能知此。意說所觀如 要集云。有釋云。三藏解云。或用觀智名為真如。不爾便與後文相違。染淨唯識應通三性。此意若說所觀如。遍三性故應通三性 今謂本釋為正。何以故。若取能觀名唯識如。何故七十七云。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又如何言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以能觀智雖是行收非一切行。又能觀智二乘等無。如何平等 若云就所觀說即非能觀。若爾既取所觀唯識。何故不通初二性攝 答就所觀性即唯成實。約詮顯者可通三性。論云隨相不障通餘。
論。空有三者等。本疏不分假實但總相釋 要集云。或空無我。初中性.諦俱實。後即性實諦假。云有說空無我皆性.諦實者。非也。二空所顯及所執性。非苦諦故 今謂不爾。一疏文不判。尋聽此解理然。若云二空所顯及所執性非苦諦者。何故自斷云空無我初中性.諦俱實。豈計所執苦諦攝耶。今云空及無我性.諦俱實者。以空無我二種行相與彼相似。亦此行相所行境故。遍計性無名空無我。圓成實性空無我性亦空無我。苦諦本性非我所故空。非一常故無我。能觀所觀行相俱通。故說俱實。據實二性非苦諦攝。初後二行性實諦假。應知苦下四行各三如次依遍計.依他.圓成各分三行。初後皆性實。辨中邊說即彼性故。從諦皆假。中即依他。性.諦俱實。然依他中無漏依他是道諦攝。有漏依他是苦諦攝。攝依他少分。准法師辨中邊疏解無常行相。云今無常通緣三性故。說能緣行相有計所執等。實非此行通初後性。又以理准。無常緣三諦。初性非諦收。言緣彼者。通一切心緣無常語。假說為無常行。實非此行收。又以彼性假名無常。下諸行相准此應悉 今准此釋。無常苦等是苦諦行相。非初後性行相。說初後性者皆是假說。准空無我攝初後性亦是假說。彼非諦攝故非此行相 今又助釋。前解據三乘苦.集等諦不攝真如。依大乘宗四諦亦攝圓成實性。故涅槃經云。聲聞之人有苦有諦而無其實。菩薩之人亦有其實。實即真如。菩薩亦能依四諦詮觀圓成實。故苦.集諦亦攝彼二。雖非苦.集而是彼性。若依此釋。四三各後性.諦俱實。又邪行如等即諦真性。約詮顯體。如通四諦。故四三後性.諦俱實。
未離繫集。假實准知。但為二釋。由是集性未離繫。離繫非集。即擇滅故。約未離繫集之真性名為集者。性.諦俱實 以業煩惱名為集者。此即諦假。
滅諦初滅。要集三解。初解諦實性假。自性不生。是擇滅故(即與第二不別) 後釋性.諦俱實 無故不生。性實可爾。常故不生。與本性滅何別。故唯第二依本疏正。
中滅。依法師辨中邊疏。護法.安惠二師釋別。依護法云。斷此二取所得不生。不生是擇滅。由依依他起而得於滅。假說為依他起。此意即性假諦實。安惠釋云。二取即遍計所報。二取所依識自體分是依他起。二取所依自體分斷得不生。不生是滅。假名依他。今言二取意取所依識之自體。
三本性滅者。辨中邊云。謂垢寂二即擇滅及真如。法師中邊疏云。安惠云。垢寂二種。一染垢寂。即煩惱障斷。謂擇滅。二不染垢寂。即所知障斷。謂真如或。總解云。由垢寂故總得二。謂擇滅及真如。或垢寂故得擇滅。或性寂故即真如。總含二種故言垢寂二 然成唯識說二取滅即是擇滅。辨中邊說擇滅即本性收。二論說別者。中邊約所依.所得二各別故。所依依他假名為二取滅。或所得屬本性。唯識不約所依。但辨所得假名依他。故分擇滅。此意以中邊論云二二取滅。即能取二取二取不生。三本性滅。謂垢.寂二即擇滅及真如。以辨中邊說所依即能所取為二取滅。說所得即斷二取已所得擇滅。故分為二。唯識不說所依二取。但辨所得斷二取已所得擇滅假名依他。實是擇滅。故於本性滅中分出擇滅名二取滅。即諦實也。辨中邊論說所依二取無名二取滅。即彼所滅名之為滅。實依他起。性實諦假。若依識變名為擇滅。亦同此釋。本性滅者。依中邊論擇滅為本性。性.諦俱實 真如二說。若唯據詮性實諦假。詮.旨合說性.諦俱實。准涅槃經。諦攝法盡。真如非滅。即攝法不盡故。或滅之實性真如名本性滅。亦性.諦俱實。
道諦三者。要集云。三皆性假諦實。知所執無。斷染依他證真如理。淨分依他非所斷故。非所證故 今謂不爾。三作證道能證圓成實故。常無常門非圓實攝漏無漏門亦圓成收。真如所證成實。四智能證成實。故性.諦俱實。
論三解脫門等。若薩婆多准俱舍論二十八云。空三摩地。謂空.非我二種行相相應等持。無相三摩地。謂緣滅諦四種行相相應等持。涅槃離十相故名無相。緣彼三摩地得無相名。十相者何。謂五境為五。男女二種。三有為相。無願三摩地。謂緣餘諦十種行相相應等持 有何所以 答彼論云非常若因可厭患故。道如船筏必應捨故。能緣彼定得無願名。皆為超過現所對故 此意為欲趣涅槃故名超所對 若爾空.非我相是苦諦行。何非無願 答彼論云。非所厭捨。以與涅槃相相似故。此三各二。世.出世間等持別故。中無漏者名解脫門。能與涅槃為入門故。復有重者唯有漏定厭聖道故。無漏不然。即無學人不時解脫 初空空。緣前無學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順厭勝非我故。無願無願。緣前無學無願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等。非無漏故(不取苦及集因集生緣所以)。不取道等為厭捨故(以無漏法不順厭故)。無相無相。謂緣無學無相三摩地非擇為境。以無漏法無擇滅故(此釋不緣擇滅所以)。但取靜相非滅.妙.離。濫非常故(釋不取滅相所以)。是無記性故(釋不取妙離所以)。唯三洲人依十一地除七近分。
依大乘說諸文不同。初辨攝行。後明行境。瑜伽五十五云。幾是空行。謂二行。即苦諦後二行。幾是無願行。謂六。即苦諦前二及集諦一切。幾是無相行。謂滅諦一切。幾是清淨因所顯行。謂道諦一切。此意空.無我行順空行故。六是有漏。不可願故。四是滅諦。無十相故。道下四行有二解。一云通三脫門。論云是清淨因所顯行故。三解脫門俱清淨因。能得涅槃故。以空.無我通諸諦故。以是有為不可願故。無男女等相故。一云非三攝。但說清淨因行所顯。不言三脫。道下四行。非空無我不是空行。非有漏故不是無願。是有為故非無十相。故非三收。前釋為勝。此一復次 准六十八云。空行無我行見名空行。餘行見名無願行。一行見名無相行。謂於滅諦離繫行見 此意即說。空無我行是空行。無常.苦.集.道八是無願行。滅諦下四是無相行。此意道諦是有為故屬無願行。餘義准前。此第二復次 准瑜伽十二。云何空三摩地。空有四種。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及我所等。此有二解。一云苦下四行俱是空行。無彼常.樂.我及我所皆名為空。一云但言無常無樂。不言是苦。但空.無我是空等持。
云何無願心三摩地。謂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 准亦有二解。一云既言於五取蘊觀無常.苦。通苦.集下六種行相。但言無常.苦者。舉果行相攝集因四。准此道理空中二解。前解亦得。一云准文但無常.苦名無願行。即不攝集。以於果上多計常.樂而起願求。今偏治此故。但苦下無常.苦二為無願行 云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 准此無相攝滅四行。性無相故。道四行相非三等持。義准前解。此第三復次 十二次下云。又復滅.道俱應曉了。意說無相行所曉了。即滅.道八俱無相門。滅諦是果。道是功德。俱為所了。即無相門攝滅.道八。據能無相及性無相。第四復次 又云。十二次下云。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准此所說十六行相各三所攝。依無性義。第五復次 瑜伽八十六云。由三解脫門增上力故立四嗢拕南。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者。依無願立。一切法無我者。依空建立。涅槃寂靜者。依無相立。准此所明。無願攝十二。無常通三諦故。空攝十六。皆無我故。無相攝四。滅是涅槃故。依通行相。先無所願。次方觀空。因空證滅。第六復次 依七十二。三解脫與五事相攝中。若是相邊十六行相各通三攝。彼云如是五事幾是空是空境。無願無相為問亦同 答相通三種。亦三種境 此意三脫以相為體。即少分是能觀。全分是所觀。各通三攝。諦行是相故各通三分。若據名說名通三諦。實唯苦.道。是無記故非集諦攝。隨聲假說亦是集諦。得通無漏亦道諦收。依名行相通空.無願。故三諦下四行少分空.無願攝。故彼論云。名非三種是二種境。意除無相。若依分別苦.集諦八各可三攝。能觀通三諦故。若據所觀空.無願攝。彼云分別通三是二種境 滅下四行空.無相攝。彼云。真如非三種。是空無相境。道四行相。若依能觀通三門攝。若約所觀空行所攝。彼云。正智通三種。是空所行境。准上所明。依相十六各三所攝據餘四言。空攝十六。無願攝苦.集八。無相攝滅下四。又云若無差別總說為空.無願.無相。此與相同。准此中明。依相乃無差別。同第十二第三復次 今者此中依所觀境取依餘四攝。行有別為第七復次 准七十四及顯揚第六。依三自性如次建立三解脫門。各緣一境。若據此說。空解脫門不攝諦行。遍計所執非是諦故。無願解脫攝苦.集.道十二相行。是依他故。無相解脫攝滅諦四。第八復次 依顯揚第二云。空無相無願各有所知及能知智。攝行有二。初以四諦為所觀境。斷妄證真於生死中不起希願。彼云空行者。謂於諸行我不可得。及諸相中世俗分別法不可得。此意觀人我.法我二俱為空。亦攝苦諦下空行相。以我及所俱是空故攝二行相。無相行者。謂即於諸行中。眾生無我性可得。及法無我性可得。及於滅中滅.靜.妙.離行 此意觀如及擇滅為無相。二無我性即真如故。約廢詮談旨離滅.靜等別說二如。若詮.旨合明。即靜.妙等攝。准此無相攝滅四行。無願行者。謂無常.苦乃至云因.集.生.緣行。准此即攝無常及苦.集四行相。准上所明。道四行相非三所攝。非妄故非空。非真故有相。菩提故可願。若據能觀行相。道能作三亦即攝三。故彼前言空有二種。一所知。二智。餘二亦爾。又云緣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此意智緣空境智亦名空。道諦所攝名智空道。餘皆准此。緣智無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相。緣智無願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願。雖能所殊同五十五三門俱攝。五十五文有二解。依前解與彼同。據後解此即別。第九復次 雜集第十一三解脫門攝十六行。與瑜伽論第十二同無相攝八謂滅.道諦。意少有別。彼云由彼不能作諸相故。此由滅性無相故。能觀智作無相行。能遣諸相故。諸文不同各據一義。略如前說。廣煩且止。前猶廣明 今更略者。一說。准五十一。空攝二行。謂苦諦下空.無我行。無願攝六。謂苦諦下無常及苦并集下四。由觀苦果因於三界中不願求故。無相攝四。即滅四行。道或通三。或非三攝 第二准六十八。空攝同前。無願攝十。苦諦前二。集.道各四。無相攝四。滅下四行。第三准瑜伽第十二。空攝苦四。或但攝二。謂空.非我。無願攝二。謂苦.無常。或可攝六。并集下四。無相攝四同前所說 第四又十二說。若約應知。無相攝八。滅.道各四。餘同第三 第五亦十二說。三脫各攝十六行相 第六說准八十六。無願攝十二。但除滅四。空攝十六。無相攝四 第七說准七十二。約相.名等五法明者。一云約相十六各通三解脫攝。無非相故。據名攝者。空及無願。攝初三諦十二少分。有非名故。據分別說。苦.集八行各通三攝。據正智說。空攝道四。據如如說。空及無相攝滅下四。依相同前。依名等四攝即有別。合之第七。開之成十。名等攝諦各有寬狹。攝行不同故 十一說。准七十四。空解脫門不攝十六。依遍計性立空解脫故。無願解脫攝苦.集.道三四十二。無相攝四。即滅行相 第十二說。依顯揚論第二說者。與五十五同有十一解。與五十五別。成十二釋。披前可智。略不更舉。准顯揚等。解脫即門。以能觀智無漏離縛名為解脫。故彼論云。若解脫言之唯是無漏修惠非餘。即持業釋 或可。正能為解脫門。有漏是遠方便非正。不得名解脫門。據遠方便有漏亦是。依此解者解脫即是涅槃。因此觀智為門。得入解脫之門。依主釋也。據前持業。解脫門有三。據後依主。解脫體一。不可言三。由此三空能為彼門。應云三是解脫之門。或解脫之三門。准顯揚第二。空無相願俱通境智。即境為門。若無彼境。智如何起。若境非彼。智不稱境。不名正智。智稱境生方名正智。故能觀智用境為門。如教與智及義為門。智因言教方能悟理。理亦因教而方得顯與二為門。三解脫門應知亦爾。然所觀境名為門者。即所變相未真證故。無為解脫因門方顯。解脫之智因門能證。故佛地論大空無相為所入門。明有能入。能入即智。或能觀智名之為門。理由智顯。言所入門者。因智為門果智方入。如四神足。足雖即定。從四因生定。亦定生故。應智由智入。准此而明理通二釋。言二空門義亦准此。
論。世俗有三。皆持業釋。由此二空能顯了真。非即真如故名世俗 或取所顯帶相觀真。未是親證。望廢詮證故名顯了。亦持業釋。
論。勝義有三一義勝義。本疏依士。今助一釋。亦得持業義謂道理。勝者無過。如似涅槃名為無上。此勝亦爾。更無過故亦即名勝。此理即勝名義勝義。初義是理。後即勝道理。義中最勝。或境義中勝名義勝義。論依對智依士為名。今談法體勝劣相形。持業為目 行勝義。亦通持業。如世第一法。據行法中無漏最勝。無漏行即勝義。論據緣境。今談智體勝劣相形。行即勝義。俱名道理。俱是諦故。以別簡總。行中之勝。依士為目。
論。聚集分位等者。分位假者。依法分位作用不同。立別法名名分位假。即忿.覆等。論云煩惱分位等流性故。分位即忿等。等流無慚等。如名.句等但分位假。論云三分位。故佛一剎那聲亦能詮。無文說此不相應法是相續假 又放逸等既分位假。不放逸等返此可知。若云既與四俱不同忿等何名分位者。亦不然。生等法俱何名分位。若云前後位殊名為分位。亦防修.不防修位殊名為分位 或通分位及聚集假 擇.非擇滅亦分位假。無為雖非起盡。分位亦得。名為染淨分位。故法華經名為法位。然今論云圓成實性唯是實有。不由他緣而施設者。據真如說。非謂擇滅之待他緣 又釋唯實雖由智顯。本性自有。不由緣生而施設故。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六(末)
大正藏第 43 冊 No. 1832 成唯識論了義燈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七(本)(論第九)
淄洲大雲寺苾芻惠沼撰
論云。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等者。解此前後。略為三釋。一云無性先陳。三性後說。今釋外難即指論。云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經中後時解說三種無性。雖前總說諸法無性。不為顯說三種無性。後方分別所說無者即依三性。云立彼後說。非三性後方說無性。如第一卷釋外難云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論主為答所說我法皆依識變。不是先說唯識後說我法。此解亦順深密三時 問既三性後陳無性先說。何故此論及深密等先明三性 答欲顯無性必依三性是故先舉。何以故。為能遍計必依所計方起妄執。所以先舉 問若爾何故深密經中先說三性 答彼為德本菩薩先問於何齊何立善巧菩薩。世尊為答於此三性齊此三性施設善巧。非始問答所說三性。如百法論問答一切法及以無我非先不說。又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不牒前說三性為問。但舉世尊先說諸蘊.諦等善巧。何故復立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明不是前先說三性。今外舉經難此前說。故論主答不違彼教後說無性 一云前.後經說三性.無性。故今論云即依此前。此前兼二。依此論前。及依經前說三自性。觀生意樂密意趣故後立無性。今此為會顯不相違 問何故先說三種自性。後說無性 答順機欲故。欲顯無性依三性故。故顯揚十六云。當知無性不離自性。是故先說三自性義 問若爾何故說三性教為第三時。應第二時。在空前故。又准深密。同坐一經非前.後故 答經辨三時非約前後。但以類相從有為第一。空為第二。俱為第三。以三自性遍計是空。餘二是有故當第三 又據漸悟一類菩薩說此三時。非望頓悟 若爾何故先說了義。後陳不了 答華嚴等云。譬如日出先耀高山。於大乘教頓悟先熟故先三性。漸悟後成後說無性 若爾復違法華等教。以為漸悟第二說空第三空有。如何得言為漸悟故後時說空 答約頓.漸二性無性在後。偏據漸悟初.中.後殊空為第二。今此論中通對頓.漸兩教前後。故云即依此前頓悟菩薩所聞三性。後時為彼漸悟菩薩密立無性。故不相違。本疏所明意含二解。此順經文有前空後 又釋二教非定前後。深密且對一類宜聞有.空前.後。論云即依此前等。此順華嚴如來以一語言中。演出無邊契經海文。各有一理任情取捨。然第二勝。依文對機有差別故。
論。雖依他起非勝義故等者。云非者無也。無無分別智所緣之義故。故名勝義無性。故顯揚十六云。由無勝義性故。此意依他名勝義無自性性者有二義。一由依他體非勝義性故。名勝義無性性。無者非也。一由依他無自然生性。亦名無自性性 若爾應云勝義生無自性性。何故但云勝義無自性性 答言勝義無無彼勝義。若言生無恐緣生亦無。又不無生無故。但言勝義無。又濫二性。亦是勝義亦是生無前已說生無。今但說勝義無故不雙無。又復依他不但自然生無。所執相亦無故不言生無。又復無彼勝義無。不無相生無。據無分別智境義。依他不是故云非勝義 問何故不名非勝義無性。而云勝義無性 答顯密義故云勝義無性。勝義是相生無之所顯性。又顯依他上勝義性無。即勝義無之性。亦名勝義無性。略去之言。總云勝義無性性 何以得知有其之言 答深密第二云。無自性性之所顯故 若四俗真相對而辨。依他亦是後得勝智家之境義。若約親緣。後得相分亦得是清淨所緣名為勝義。深密等但說根本清淨所緣。云依他起非是清淨所緣 又勝義有三義。一勝之義。二勝為義。三勝即義。通本後說。四種勝義皆具此三。唯初世俗不具此三不名勝義 若爾何故唯說真如 答欲顯諸法真實性故。故深密經云。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 故今此論名識實性。要集不悟云本所說違經謬說 問依他非勝義。亦說依他為勝義無自性性。圓成非緣生。亦得說圓實為生無自性性 答不例。若約遮詮非是生無自性性故。云生無自性性。即謂圓成非是生無自性性之性。若約表詮是生無自性性故。言生無自性性。即以顯是前二性之性故不相例 而要集云相例皆得。准此知非。又復本疏云依他起亦後得勝之義名勝義。即斷違經。說依他等為相無自性性等。出何聖教。即非為謬。
論。而濫第二故此不說者。西明云。恐此依他勝義。濫第二生無自性性故此不說 要集云勝 今謂不然。彼經論中說二勝義。依他在初。圓成第二。恐依他勝義濫第二圓成勝義。就解勝義相對簡濫。何關生無自性。畏濫簡彼何故須簡。此中意說。諸法勝義唯識真性。彼非實性恐濫故簡。若以依他恐濫生無自性性。不說為勝義無自性性。亦應依他名圓成實。恐濫第二依他起。不說為圓成實。既約別義名為勝義。與生無自性。義不相濫故不須簡。同名勝義濫故須簡 問何故三種皆云無性性 答且相無自性性。初言相無自性是法本性。相自體無。重言性者教立為性。意顯於相無自性說為相無性。非說有性名為無性。餘二准知 問何故顯揚十六。但云相無性等。不言相無自性性 答彼略本性但舉施設。故彼論云。當知由三無自性說三無性。一相無性。謂遍計所執自性。由此自性體相無故。此意說。相無性者。即說遍計所執自性由彼體無故說為相無性。餘准此知 問三性俱無。云何深密但說遍計及圓成實。為無生無滅等。不說生無自性。為無生無滅等 答非由別觀三自性故起遍計所執。但總於二性增益遍計所執自性。說遍計性無生滅等。即通依.圓二上遍計。不欲說彼依.圓二無故。不得說生無自性性無生無滅等。以有生滅。圓成體常故無生滅。性非雜染故本寂靜。如解深密第二.瑜伽七十六皆悉具釋。
論。謂具大乘二種種性等者。性種性明本有性。明性有無.正助.隱顯。廣如能顯中邊惠日論辨。然瑜伽三十五云。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名本性住種性 西明四解。第二為正。正取無漏法爾種子簡異無性。故云殊勝。不可舉果位等名為六處。善戒經云。謂陰界六處。故知六處是內六處。內六處中意根處攝無漏種子。是六處故。非遍六處皆能持種。亦不得云具顯果位內外六處。外六處中不持種故。說因性故 然有難言。若在內六處名為殊勝者。二乘法爾.及聞熏習.無性人種亦在六處。豈名殊勝。故取六位資糧.加行.見.修.等覺及妙覺位名為六處 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雖解聲聞與此意同。云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豈許小乘亦有六位。若云據不定說。定姓如何。又如何言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豈六位種法爾差別 若爾菩薩與二乘同。何名殊勝 答且望無姓總名殊勝。非唯簡小得殊勝名。若不許小亦名殊勝。違二十一。彼云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 又由此文云六處者。唯目六內處。非果位等 習種姓者。本疏云。聞正法已令無漏增名習種性 顯成佛因及悟入唯識。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習性。兼者亦是。唯識第二云。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感勝異熟。非生見道等。雖本有種。因聞熏故亦名聞熏。如攝大乘及瑜伽論皆云。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性所攝習氣。若取有漏賴耶所攝何云非攝。又無性攝論云。為長能觸法身種子者。為欲增長一切大乘多聞熏習。由此為先得法身故 問從何位去名為習性 答從勝解地已去。皆名習種姓菩薩。性種姓者。據未發心本無漏種。習種姓者。據發心已所熏成種。地持論云。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姓。瑜伽三十五云。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者。就顯相說。簡未熏習。非謂初修不名習姓。故雜集論第十三說。有四順解脫。一依憑順解脫。謂從善法欲乃至為求解脫。皆名順解脫分。既名順解脫分。故是習種姓 西明釋云。十信已前名性種姓。十行已上名習種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十迴向如其次第習.性.及道菩薩本業經亦同。不說十信為習種姓。而仁王言伏忍聖胎三十人者。且舉方便說十信。非即十信為習種姓。又信有二種。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業經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住名字菩薩常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即十住.十行.十迴如次配屬習.性.道種三位菩薩。說位地信非名種習 今謂不然。初判十行已上方名習性。十住菩薩豈非習收 又云。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習.性等。本業經同。不說十信者 不然。仁王第一無別十住.行.迴向名。即信.止.堅如次配習.性.及道種。不可違文判十信等是三方便非住等收。本業經等不說十信名者。依總位說不論別行。據十信是十住所收。有別說者。以初住難離出十信。如四善根內門難故。第十迴向位中別開善根。既迴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攝。仁王.華嚴.優婆塞戒經等。皆說四十二賢聖不說五十 又云。十信等是十住等方便即住等收。如初近分屬初定攝。又若十信位地在前。仁王經中復有十善菩薩。豈可地前開為五十。又位地十信在十住前。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無聖教說。若云本業經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薩。常行信等十心。即證位地十信在十住前。於此位中經幾時修。又仁王經十千劫中行菩薩道始入十信。豈位地信前更十千劫為十善位。此既不立。位地十信亦不應開。又設縱別開。何廢得是習種性位。仁王經等於習種位分諸王位。言銅輪王是習種姓。不云前非齊此已前方是習種。但前習未勝未得銅輪。據勝習時得銅輪位。言習種性作銅輪王 若爾性種姓等應亦通前 答不例。於習種位前後勝劣分出餘故。又菩薩地明性種已次明發心。發心即是習種姓位。不可說彼據不退位已後方名發心。下文復云退與不退俱名發心。法華經中舍利弗等曾發大退。佛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又云令發一切智心猶在不失。故知總名發菩提心。不唯不退 又四十七明十三住云。勝解行住。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名勝解行住 又四十九說有七地。勝解行地即第二住 又云始從勝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若其十信非在習種。即勝解行等攝行不盡。非未發心非性種姓。不在十住非勝解行。若云雖非十住勝解行攝者。既許行攝何非習種。又善法欲已去得名為學。有為善法名為學法。何非習種性。據起現行發菩提心行熏成種已即名習種。不爾二乘迴心向大。經八萬劫乃至十千是何菩薩。不可得云是性種姓。何以故。所修諸善非不思擇。於大菩提非不趣求。雖未得入資糧勝位可名習種 或創發心及二乘迴向八萬劫等非勝解行。行未勝故。未在僧祇故。雖然不得在僧祇數及資糧等可名習種。無文定判十住已前不得名為習種菩薩 問十住中已能八相成道與佛何殊。何等是佛所現八相。何等是餘所現八相 答未見文辨。且為一解。佛現八相具足長時。始終不異。菩薩化生隨宜暫現。或不具足。前後或異。或復本形。故與佛別 問十住.十行等十皆名住等。何故十信但一得名。餘不名信 答立名不定。如三空門初一名空餘二非空。又十住等各別位故皆名住等。信非別位非皆名信 問退.不退諸說不定取何為正 答不退有四。謂信.位.證.行。位如常顯。於十住後說言退者據證法說。言不退者據位乘說。餘皆准此。或說發心皆不退者據上品說。或為因能令後不退。非發心已即能不退。少可會多。不能煩舉。
論。於二取隨眠等。問華嚴第十解十住菩薩中云除滅諸煩惱永盡無有餘等。云何此言未伏二取 答因邪教邪師所起不共無明伴煩惱類盡。非盡一切自分別生。及俱生煩惱 又解說佛法功力能滅煩惱非皆已伏 又解自分別伏。邪師等起不能伏滅。緣起經文二互隨會。然疏下結。故此位中自分別煩惱未盡。故前解正 准發菩提心。緣力發者名不堅固。因力發者名為堅固。起惑亦爾。邪教起者易除。自力起者難伏 又解經據少分有能伏義。論依全分云不能伏。初後解正。疏文似脫。更勘正本。
論。多住外門等。疏會華嚴云不共無明此已伏故 問不共無明迷諦理起不信因果。十信第六信心不退。於因果理已生信解。即不共無明十信已除。云何說言第四住伏 答十信第六深生信心不謗因果。不廢猶於諦理不了。故第四住方伏不共。雖未證解而能信解 問准前釋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由三無明為緣不說有不共。云何今云不共無明第四住伏 答據不信因果不共者說。第六信前雖起暫伏。不由彼故發惡趣行。或因邪教所起不共放逸不起。若於諦理迷名不共。第四住伏。
論。法空智品與俱起故。此破安惠。然疏云第七有法執。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執有。法空智起此應滅者。是破餘師。非安惠師。或寫者誤 若破安惠。應云第七有我執。生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執有。法空智起此應滅。
論。七轉識內或多或少如煩惱說者。據煩惱俱數多少等。云如煩惱說。非是定判一切所知定與煩惱同種而生。又所知障執必是惠。與無明俱。異熟心疑此等名數。諸識所起數如煩惱。然疏云無離煩惱別起執故。故數多少與煩惱同者。據俱時起不斷煩惱身中所起所知障說。若許定同。如二乘無學已斷煩惱。猶起法執後熏成種。寧有煩惱與同種生 又異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豈與煩惱同種生耶 問執杌迷人既是所知。為是法執為非執耶 答是法執類。非正法執。執必癡俱。彼非癡俱。是異熟故 又釋是執。若業感異熟不與癡俱。異熟生寬故與癡並 或迷杌心與其無明通俱.不俱。俱者是執。不俱非執但是等流。
論。此於無覆無記性中等者。問所知障中有法恚愛。法恚即嗔。云何無記 答有二解。一云望煩惱說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無記 二云法恚亦是不善 若爾應縛能感異熟 答雖是不善望義有別。不名為縛。亦不感果。二解前正。論說無記不通不善。
論。此位二障雖未伏除等。問三種練磨等何別何位 答三別者。一怯時長難到。二怯行廣難修。三怯果妙難證 或可。初總云廣大深妙。通因及果。以俱廣大皆深妙故。或因廣大果深妙故。由此長時修方圓滿。深妙難成長時方到。故此論云。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後二是別。又三練磨各通三處。於彼長時引他已到省己有能。麁善尚能感於上界遠妙之果。我有妙善。何不能得深遠大果。乃至圓滿轉依彼既已得。我亦應爾。省己有能既有妙善何不能證。故疏云。初且舉菩提。後且舉轉依。論實皆得 問此練磨在何位者 答准此論文云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練磨其心。在資糧位通三十心不可別配。不爾十住應不能修十波羅蜜行。未能起堪能練故 又解亦通加行及七地前。唯除見道。以唯在定。又復時促。四善根位雖伏二障分別起者。俱生未伏。以文不言分別未伏故通俱生 又七地前雖伏煩惱。所知未全。要須加行故。又樂於下乘般涅槃障五地方斷。雖未斷時不退趣彼。或可起心。不爾如何五地方斷。設不起現種至此除。故未斷前猶須練磨。論且舉初影顯於後。如斷四處不唯地前。諸疑離疑執著.分別七地猶有 又解三練斷四處障但在地前。論文不說通地上故。地上二障煩惱障品皆能伏故。所除四處據分別說。然無文斷。任意取捨。
問准雜集十一。復修瑜伽有其五種。謂持.任.鏡.明.依。依謂轉依。即是見道。持.任.鏡.明此四為因得轉依果 持.任等四依何位起。復是何法 答准彼論云。依煖等位。即通四善根皆有此四。持即聞惠。任思惠。鏡即修惠。明謂所觀。無能所取 或鏡即定。明者是惠。煖.頂.忍三各因此四方得修滿入世第一。或無持.任。以上品忍唯一剎那即入世第一法。唯定時促故無持.任。但依此位有持.任.等。非必四位各有四種 又解四位各有此四。持.任二行非是聞.思。以在定中依憑聖教故以為持。論云如所多聞安立止.觀所緣境故。與定相應如理作意以為任。無倒思惟任持心故。即所依定名為鏡。云此三摩地猶帶相故。能觀之智名為明。云謂能所取無所得智 又釋持.任等唯除真見及佛果位。佛果位中更無果故。真見位中無影相等故。通所餘位。故顯揚二十云。有五種法能攝一切瑜伽行者諸瑜伽地。八地以上義說聞.思亦緣教等。故通為正。又四善根亦親蒙佛而為教授。故莊嚴論第七頌云。自後蒙諸佛法流而教授。釋云從此已後蒙諸佛如來以修多羅等法而為說之 准此文意。或蒙教授已修持.任.鏡.明。持謂於教起六種心。任即次起十一作意。鏡即修九種住心。明又依智作諸神通。或不配此 然四善根及持.任等。皆初祇滿心方始修之。莊嚴論第七云。行盡一僧祇長信令增上等。已後方說起四善根。諸教皆同。自古諸師意解不同。取文各別不得教意。教意菩薩修四善根。有正修滿位。有仰修習位。仰習作觀通三十心。如唯識觀等成就在見。學即通前。此亦應爾。學雖通前。正修成滿即在於後。資糧等位可得仰習。觀所取無伏我法執。觀能取無能伏於法執。不爾如何能伏二執。雜集.莊嚴.此唯識論等。據正修位不通資糧。瓔珞本業經云住於十住修學四善根者。是仰學修習。然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有四方便。謂四十心者 或如小乘五停心觀.總相念處.別相念處合四善根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 或言總意別。意取四十心滿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 或翻譯謬。魏.梁.隋.唐同本異譯。餘本總無。故筆授謬。大品經云墮頂菩薩墮聲聞.辟支佛地者。或學觀所取似頂名墮頂。或本二乘在於頂位迴心向大亦名菩薩。故云墮頂菩薩。說此等退墮二乘地。於理無違。然本業.大品更撿彼文 問四善根既屬初劫。云何言福智滿已。大莊嚴論云何言行盡僧祇。雜集如何言過第一無數劫 答約多分說。又據初劫定散雜修。已滿已過已盡純定所修此位方作。
論依明得定者。明者無滿惠。今言明者無漏惠明之前相。立以明名。求此前相今者現起。故名為得。即所得名得。明即所得。持業釋也。故無性攝論云。明謂能照無有義。智所求果遂故名為得。此論復言。初獲惠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無漏惠日正名為明。此明前相亦名為明。無性論云明謂能照無有義智者。此未正能照。照之前相立能照名。此依證達惠為明解。故經頌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如名道火意喻事火正熱燒照前之煖相。似彼燒熱立以煖名。非體不煖。但非正火。非正名煖。若觀無義智體即明。何名前相立明得名。下亦不應云明相轉盛。又此明得即是尋思。無性論云。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又無漏智可不名明耶 問依定所發是下尋思。何不名下尋思定名明得定耶 答望義有別。照所取無名之為明。推求所取假有實無名為尋思。故無性論云。於加行時推求行見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下文明謂能照無有義智。言定舉照義。明觀舉推求。互舉無妨 問明增亦所求果遂。何不名明增得定 答煖相在初偏立名得。故無性論云。此定創得無義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餘既非創。不與得名 問若爾應云得之明名明得依主釋。何名持業 答舉能并所可依主名。今此所得立以得名。故非依主 或可。得是推求體也。明者是照用也。體能有用。得之明名明得。明得之定。並依主釋。或隣近釋。定非明得。明得俱定名明得定。
依無間定等。此後無間即入見道立無間名。若以智名無間。即無間之定。依主為名。此定無間即入見道名無間定。即持業釋。不同明得。定非明故。無間非智。但無別隔即名無間。智定俱通 西明解。第一法觀名為無間。此所依定名無間定。即依主釋。闕持業釋 無間名寬。非唯智故。通二釋勝。不同前三。以名狹故 問准論云。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離合為四。與瑜伽同。何故無性攝論第六云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立自性差別義。如是六種義皆無故 答彼論談法有其六種。若尋思觀即名.義別開。二自性二差別合觀故成四種。瑜伽三十六.顯揚第六.無性第六.大莊嚴論十二。皆說四尋思.四如實智。無說六尋思處 西明云離即為六合觀為四者 准此知非。廣釋名.義.自性.差別。如攝論第六.瑜伽三十六明。
論。如是煗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乃至世第一法二空雙印者。此牒前釋悟入三性結前所明。以煗.頂位未觀能取無。云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以彼所取名.義二種依能取識而假立故。此觀名.義初.後二位。無心外境但依內心。一重唯識。亦分悟依他。中忍起位觀能取空唯識如幻等。第二重唯識。初悟入遍計少分未悟能取亦遍計故。第二全悟遍計所執。亦知能取性非有故。亦悟依他。上忍.第一單雙印彼能所取空。并悟圓實。此言悟者據似悟說。非是實悟。故下結云。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 問若上忍.第一悟圓成者。何故云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唯識性。准此應通四位 答既言於四位中。明簡上忍及第一位。不爾但應云於此四位。何須說中 又解於煗.頂位觀名.義二離識是無互不相屬名悟遍計。觀名.義等唯有識量及假名義名悟依他。忍.第一位悟圓成實。此依攝論名.義為客處解 問中忍起位觀能取空。上忍起時方始能印。應於忍位方悟依他。如何初二說悟依他 答攝論據少分名悟依他。下中二忍從上忍說名悟圓成。或下忍位印所取空。心所變空是依他起。據真如理空即圓成實。故攝論中引莊嚴論云。住此二無真實理 問准無性攝論。初悟遍計。次悟依他。後悟圓實。准此論第八引經頌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等。即先悟圓實。次悟依他。又復無性攝論初文。地前悟初二性。第二文地前通悟三性。何故不同 答依學觀察趣入方便相似悟說。先悟遍計。次依他。後圓實。即觀名.義更互為客知彼非真。次觀唯量及唯假等。若依真證要達圓成方知識幻。故彼此說各不相違 若爾何故攝論復云於繩謂蛇智。見繩了義無等。准此即先悟依他次悟遍計 答此約悟入除執而說。初雖觀彼名.義等無未能決定。要知依識已彼執方除。如見杌時方除人解。攝論亦云。如是依止唯識顯現依他起覺。捨於六義遍計執覺。不要先觀依他起已方觀遍計。故不相違 又釋於繩起蛇智等據久學說。名.義互為客等依初學明。准此等文悟.入有三。一初悟遍計次悟依他後圓實。即名.義互為客是。二先悟依他次遍計後圓實。即見繩了義無等是。三初悟圓成次依他後遍計。即非不見真如等是。入位亦三。准初總在見道前。准後總入見道後。三初二性在見道前悟。圓成實性入見已悟。即見繩了義等。故彼論云。如是依止圓成實覺。遣依他起迷亂之覺。及彼次下故似唯識亦不得生。由是因緣住一切義無分別名。於法界中便得現見相應而住。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 問於此四位但遣遍計不遣依.圓。即觀假有及唯識性。云何言世第一法雙印二空 答偏說印空。非不印有。由久妄執名.義等有不了依.圓。觀彼空時能悟後二。故說印空理亦印有。故下云。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 問安立少物謂唯識性即是有觀。印彼二空即是空觀。空.有既乖。如斷.常見。因何得並 答執.不執殊故得俱起。又觀無二即顯空性。是圓成實。據相似說。印此空性名印二空 若爾何故前云忍境.識空故亦名忍。准此正意印二取空 答准此前後雙印空.有。前說為好 問既言雙印。印二取空及依他有即是觀俗。印二空性謂真勝義即是觀真。真俗雙觀五地方得。云何地前已能合觀 答五地合觀據二智並起或真證說。此據相似非是正證。俱帶相故亦不相違。
此空有二相。西明云。三藏二解。一云於四位中初二觀所取空。後二觀能取空。如是觀時名等四種或六或四假有實無。假有是依他性。即是有相。實無即遍計。此即空相。二相皆滅安立真性。二云前四位中有能所取空相。與相分空相不一不異。無別體故不異。有無別故非一。然彼空相唯是所緣非緣。以無體故。當情現者從緣生故是所緣緣。故說觀心帶有無相 今謂二釋俱傳為謬。何者且初解云。初二觀所取空。後二觀能取空。不應道理。世第一法雙印二空。即雙觀二空。豈印二空而不觀耶。第二釋中緣二取空。所變空相名為有者。豈可唯欲除此相分之有相。不除識性之相分耶。不爾如何言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復如何言後觸無所得。故知觀二取為空。觀識及性為有。猶帶此二故不證真。不可唯說緣空相分說之為有 問言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現前安立少物者為在何位 答准文正在四善根位。既明前位云。皆帶相故未能證實 又云帶相觀心有所得故。又教授頌云。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等。故在定位。然不堅執是定現量 要集云。據出觀位說。觀中現量不作此解 今謂不爾。若許觀中不帶空.有二種相者。應觸無所得。即住真見何名加行。又亦應伏相.麁重縛。復違前諸文。
論。此加行位未遣相縛者。本釋如疏。今又助釋。此相縛體由第七識二執為本。令諸識中不能亡相。為相所拘。然前第五云。由我執故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據執我能行布施等及有受者。若執所施不亡相者。豈我執耶。由執法有故不亡相。設云見所施屬我之物。是我所見亦我執起者。於餘度中不亡相者。豈皆執為我所耶。故瑜伽論但云染污末那為依止故。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不言由我。望菩薩說名為染污。二乘不行無相施等。又前釋言。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又若我執為相縛者。二乘無學斷此我執應無相縛。此等迴心加行等位應無二縛。又觀安立應能斷縛。何故瑜伽六十四云若離非安立諦二種解脫不應道理。二乘但能觀安立諦。故知二縛未得解脫 問若爾二乘無漏後得既行於相。應有相縛 答以漏無漏性相違故暫能伏除。雖行於相不為相縛。即據此理四分相望為所緣者亦得名相。雖非相分而是境相。前第五云。由斯見分彼相所拘者約顯相明。非唯相分名為相縛。故瑜伽七十五云。相.麁重縛有十四種。五於所知境無智縛。六於能知智無智縛。既能知所知俱名相.麁重縛。明見分等亦得名縛。本疏復云。如前第二卷引。眾生心二性。內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纏等。證四皆縛。西明.要集俱悉不許見.自證等亦名為縛 要集難云。若由說纏即說縛者。如何論師引彼經頌。證成有漏.無漏四分。無漏無縛非證無漏 今者為通。且據有漏證有四分。顯知無漏亦有四分。若說言縛不得證無漏。亦應說眾生言不得證佛有 又云正智證如即無相分必有見等。故知不由有見分等。自證分等有了.不了 此難非理。據有漏說不約無漏。如何得舉無漏為難。
言麁重者。諸文不同。具如疏引。言如別抄說。麁重不同略有五種 一二障種子名麁重。即此論頌捨二麁重故便證得轉依 二二障所引生所餘習氣無堪任性名為麁重。即下斷障中云。二障所生無堪任性。如於二定說斷苦根 三二障現行名為麁重。即說惛沈正障輕安。違細輕故名為麁重。如第六明。又對法第十云。領受麁重。即異熟受能障定故 四諸有漏種總名麁重。顯揚十六說依他自性由相生麁重。麁重為緣又生於相 五一切有漏種及現行名為麁重。瑜伽五十八云。麁重縛即一切有漏法。應知此中或漏所隨故。漏所生故名麁重。或漏自性故。或相應故。名為麁重。何以故。瑜伽六十四云。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麁重相。此有五種。一現重相。二剛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由此有漏隨其所有。總說有漏名為麁重。望無漏說。不善.無記名為麁重。即二障種.現及無記受望善心說。善有堪能故。或唯說散名為麁重望定而說。定有輕安故。前五相中具.不具等隨其所應。且有漏善或名麁重。漏所隨故。或非麁重非漏性故。非種子故。非習氣故。所餘或名麁重。或不名麁重。或唯說煩惱名為麁重。漏自性故。或通二障名為麁重。執自性故。漏性漏俱故。或唯障種說為麁重。以漏執性性沈隱故。生現障故偏得其名。或唯習氣名為麁重。以微隱故。性難斷故。諸說不同准此會釋。
論。菩薩起此煗等善根等。若二乘人增上忍.世第一通依五地。中.下忍及煗.頂可通中間。非是見道近所依故 又解方便可通。若成滿者非在中間。若大乘者。上忍.第一唯第四定。餘可通依近分.中間 又解中.下品忍及煗.頂二方便通依。成滿唯在第四靜慮故。今此文云。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准此成滿當不通下。故知中間定不得有三乘成滿。方便皆通。以入見道七十一及六十九唯說五依非中間地。西明.要集俱許得依者。乖文自說。西明引瑜伽第一百云。復有九依能盡諸漏。謂未至.中間.四靜慮.三無色。能起斷惑能起善根。理必應爾 今謂不爾。彼說盡漏約修道斷。非謂見道。七十一云三五依生。及六十九現觀依未至.及四靜慮。不說無色.及以中間。若以九依能斷為證。亦應無色能入見道能起善根。若許起者違涅槃經煗等善根是色界繫。及七十一.六十九文 又此論中.及六十九.顯揚論等云依欲界起四善根及入見道者。就斷煩惱并大乘中頓悟者說。若漸悟者斷所知障色界亦許。二乘迴趣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入於見道 問既許毘鉢菩薩生色.無色。雖是頓悟。亦依彼身起四善根。應通無色亦有善根 答煗.頂.下忍容許上生。非隣近者可許上生。雖許上生所起煗等是色界故。定.惠均勝非彼地法以惠劣故。言生上地不起下者。據諸凡夫及二乘說 或四善根菩薩生彼不能現起此四善根 或不上生。資糧位中許有生上未起煗等。作此說者順諸經論。
論。實證二空實斷二障等。傳三藏解頓漸二師合二十五釋。且漸斷師有十四釋。且煩惱.所知各分三品總有五解。一云即各三品先斷煩惱三品之中。各有無間.解脫成其六心。次斷所知既起異類斷道即起勝進復有一心。總有七心。次斷所知三品亦有六心。欲入相見起一勝進。亦總七心。合十四心真見究竟。何故入相起勝進道。以相見道未曾得故 問准第十云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具四道。即不別起。何故今說有十四心 答彼別師義 又釋彼據修道。非創初說 問瑜伽五十五但說二障各分上下。別總三心真見究竟。如何今說有十四心 答如此論會依真假說。實相見道重法於前。以曾得故。各下品別法。中.上合法。故說三心。非實如是 二云所斷之障雖成六品。斷煩惱已欲斷所知。一類緣真更不別起勝進方入斷所知道。故十三心真見究竟 三云從真入相以曾修故。勝入劣故亦不起勝進。但十二心 問從真入相不起勝進。從相入修真無漏道起勝進不 答相入真修難故起勝進道 或已曾得入修。不更起勝進道。雖有二解起將為勝。非相見後即入修道真斷惑道。中間起散別時方入修真斷道故有勝進 四云准第十云二乘根鈍漸斷障時。必各別起無間.解脫。菩薩不爾。即後無間是前解脫。斷煩惱時有三剎那無間斷道。起勝進道欲斷所知。即為煩惱第三無間之解脫。即有四心。斷所知中三品亦爾。欲入相見起勝進道。即為第三無間解脫。故但八心真見究竟 五云斷煩惱障三無間已即斷所知不起勝進。即以所知初無間道。為彼煩惱第三無間之解脫道。故但七心真見究竟。准此應為六釋。以入相見亦除勝進。准前一解 又解二障各分上下。麁細難易斷差別故。如佛十力根上下力中根隨應屬上下故。斷障亦爾。中品隨應由觀行者意樂力故。隨上下斷故各分二 若爾云何名為漸斷 答由上下別得名為漸 又解本意二障各二不分中品。以各麁細易難斷故。二障合有四品斷別。亦有五釋義准前明。准其義加亦應六釋。義亦如前。又解二障。各分上下。二障下品必各別斷。以創斷故。二障上品即合共斷。以能重起斷障道故。以前斷彼二下品故。即以煩惱下品為下。所知下品為中。望初難故。二各上品為上。以難斷故。既三品斷。於中四釋。一云七心。三無間道三解脫道起一勝進入相見道。二云六心。從真入相不起勝進。三云五心。後無間道是前解脫斷。第三品別起解脫。從真入相起一勝進。四云四心除勝進道頓斷師義有十一釋。且斷二障各三品中。各下中上共合為三有其四說。一云七心。三無間三解脫起一勝進入相見道。二云六心。除勝進道。三云五心。即後無間為前解脫。第三無間後起解脫及一勝進。四云四心。除勝進 問既有七.四剎那差別如何名頓 答二障同斷名之為頓 若爾云何五十八等說三心耶 答同前漸斷釋彼三心 就斷二障各分二品亦有四釋。義同於前 就斷二障各一品中有其三說。一云三心。一云二心。一云一心。義說為二。無間.解脫。能斷障故名無間道。證無為故名解脫道。此論雖多剎那者。是餘師義。上漸斷十四。頓斷十一。總二十五釋。又傳二十六釋。漸有十六。頓斷有十。
且漸斷中十六釋者。如斷二障各三品中分為四釋。於前釋中但除斷煩惱已起勝進道方斷所知。餘釋同前故但四解。斷二品中同前除勝進亦只四釋 又二下品別斷。上品合斷中。亦同前四解 各一品中亦有四解。一云五心。一云四心除勝進。一云四心。即後無間為前解脫。別起勝進入相見道。一云三心。亦除勝進。總十六釋 頓斷十釋者。各分三品合頓斷中。同前漸斷除一勝進亦為四解。各分二品亦同前漸分為四解。各一品中但為二解。無唯一心義說為二之中解也 如漸.頓斷各分為三。俱非正釋。各分二中第二二中後二釋正。順教文故。頓中各一初二解正第三及餘皆不正釋 西明云。雖二十五釋理猶未盡。各一品中合有漸.頓二師說別。合二十八釋 今謂此說亦未盡理。一西明但聞三藏前二十五釋。不聞二十六釋。各一品中就西明釋但為三解。合有四釋如前已明。亦少一釋。又前三品二品之中斷煩惱已。欲斷所知應加勝進。前三類中各少一釋。不可說言一真見道不可別起勝進。以所釋障品類別故。又多不正故作此解 要集云。有解云。二十八釋亦未盡理。各一品中漸斷障家合有五釋。一个三心。二个四心。一个五心。一个六心。加西明二。又三心見道但為四解。亦不盡理。加前三解。一云初二心是二品無間。第三是前二解脫道。又從第一入第二。從第二入第三。既是異類應有勝進。即合七釋。合三十三方得盡理 今謂不爾。三心見道初二無間第三解脫。與前各一三心何別。應除此解三十二釋 要集云。此皆未盡。於一品頓斷之中合有四。即一無間斷惑證滅義說為二。只是一心。入相見時起一勝進。故為四解。又三二一各別斷中。從斷煩惱欲斷所知各起勝進。即加三勝進。於有解三十三釋中。除三心見道二釋但存五釋。於無間後不許起勝進。但取二心無間一心解脫合三十一。加勝進四。一品頓斷中加一。漸斷之中一二三品各加於一。合三十六釋。於中一二三品各十有釋。三心見道有其六釋 今謂不爾。四勝進道應頓斷中加。漸斷之中准有釋有。又可許各一品中。頓斷只得有四。漸斷有五。三心見道二無間一解脫過亦同前。應三十四釋。今者義准合三十九。各二三品中漸頓各六釋成二十四。各一品中共有九釋。如前准知。三心見道合有六釋。後無間道為前解脫釋中。於斷下品煩惱障已亦起勝進。或除相望無間解脫。但於別起無間解脫。斷下煩惱欲斷所知。起一勝進為一解。又斷中品起一勝進。趣總斷道亦為一解。
論。二相見道等。若依漸斷是真見道。解釋如前。故五十五云。云何名為第四現觀。乃至云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耎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等。故知真見漸斷非頓。皆如疏引 若第二師亦如疏引。說三品心如次下會。又雜集第九云。又如上說見道差別皆假建立。非真實爾。何以故。出世位中各別內證絕戲論故。亦不可云此依十六。論云皆假。若說十六。但應云是假建立。何須說皆。故知總.別二種見道皆是假立。若爾頓斷家引。又所緣.能緣平等平等智為其相。亦應是假 答不爾非差別說故是真見。已下方云。又遣各別有情假法假等。三心見道是差別說。故假建立。
論。前二各法各別緣故等。疏有三例。此即別緣名法。總緣名類 西明云。但有二例。一約三心。二約十六心。雜集第九緣如名法。法之智故。瑜伽等前二名法。第三名類。護法釋云。各別緣如是法之智。後總緣者前二智類。類即智故。故下云言後聖法皆是此類 要集云。有釋為勝。如體非異不可說類。能緣之智前後雖異是前智類 今謂不爾。瑜伽五十五但云又前二心法智相應。第三心類智相應。亦無文釋。五十八云是如智相應類者。釋一心言。意謂三心別斷。何名一心。以同緣如智無別故名為一心。不釋法.類。若以彼證。總名為類無有法智。然此論云言後聖智皆此類者解十六心。非是三心。三心之中自云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又十六心由第三心緣第一二。謂後緣如智皆是此類。由第三心作種類印解名為類智。今此第三亦自緣如。何得同彼。又此論自釋。何故不依。若言此文不釋法類智名所以者。何須說云各別緣故總合緣故。故者所以。即辨法.類得名所由。故本釋勝 問大乘真見斷二障。據彼總別立三心。二乘真見斷一障。應亦別總立二心 答說六現觀既通三乘。現觀智諦現觀之中辨此三心。故許小有亦復無妨 又解不許。二乘唯觀安立諦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許作者。何故諸部小乘之中。皆不說有二心見道 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豈可不作。若亦不作。違雜集第九。彼云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諦。謂於諸諦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爾何故諸部不說總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 答約不愚法依大乘教中聲聞乘法作安立觀。諸部小乘多約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 問若爾三心亦應如是 答雜集論中但說安立。不說聲聞作非安立。勝鬘經亦云聲聞知有作。二解任情 問聲聞.菩薩有真.相見。獨覺亦入相見道不 答有二解。一云亦入 若爾聲聞至第十六建立初果。緣覺既入。何不立果 答加行期心有差別故。聲聞期出心暫息故。緣覺不出即入修道。不暫息故。又如菩薩雖至十六亦不制果 二云不入 若爾何故說三十四心成緣覺果 答彼小乘說。非大乘義。二說前勝 問何故真後作相見耶 答為成就佛法三乘通明。大乘亦為降伏二乘欲引攝故。
論。二緣安立諦等。問未知二乘具作二種。為隨作一 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者作後十六 或廣惠者作二十六。非廣惠者但作上下。所以瑜伽五十五。但說上下一十六心。據三乘通及非廣惠。雜集論中說總十六。今此論中具說二種 問二十六心何先後作 答准五十五上下在先。何以故。彼云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又云又由此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 若爾何故雜集說總十六從世第一法無間而生 答此論中會依真假說。不言三心無間後生。故在後作。又顯揚十七云。不由行差別。即是言教隨真見道擬宜而說。教授於他。非內證智 又解總作在先。上下在後。雜集.此論俱先說故。顯揚十七云上下觀十六種智修道作故 若爾瑜伽如何通釋 答彼據從真見道入相見道。至第三心無間即出方現在前 又說現觀邊智諦現觀。二十六心俱此觀攝。隨且舉一。不言無間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等生。言第二現觀清淨無礙苦等智生者。依五十八現觀有二。依廣布教相見第一。內證相見是第二故。非說下上為第二現觀 又釋不定。隨觀行者真見道前先意願力。至相見道即先作之。未見教斷。隨情取捨 問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見道。何故顯揚十七云。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 答二解。一云瑜伽等據重法前真見道智。無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創得。故有相智名相見道。又據不出觀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見道。顯揚約其真.相別起。相見在後更重修故名為修道。若據重緣真見所緣亦屬見道 又解瑜伽據不出觀初作之者。判在見道。顯揚據出觀後重作之者。名為修道。非於修道不作諦觀。故顯揚云。如是現觀智。若聲聞等所得。為對治欲.色.無色三界雜染。若菩薩所得。為對治十種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現觀。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二釋任取 問顯揚云。如是三智能斷一百一十二煩惱。瑜伽論等說與此同。何故如是 答此論等說總約二障各分一品或上下品斷證差別。不說斷數。又據非立諦。顯揚約斷雖一二品。據安立諦分成一百一十二煩惱。實不相違。
論。一苦法智忍等。此中二意。一法真緣如。二別緣前加行位中能所二觀。此中且據法真見道。言觀三界苦諦真如。若准雜集二種具論。故云言苦者。謂苦諦。苦法者。謂苦諦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謂於加行道中觀察諦增上法智。智忍者。謂先觀察增上力故。於各別苦諦中起現證無漏惠。由此惠故永捨見苦所斷一切煩惱。又復云。忍即是印前苦。其不緣如何忍可 又解但緣真見所緣。言苦法智者舉此忍因。故下釋乃至云。如理作意所攝智增上力故。於自相續苦諦中。現證彼真如出世間惠。正見體生。即從因為名。若依俱舍第二十三。從果為名。故彼論云。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華果樹。此從因名 或就果稱。西明義意 今謂俱舍釋後十六。可從果名。今此總緣。與上下別。又俱舍釋亦不盡理。苦法智是果。忍者是因。今既雙舉故因果合因。苦法智是因。忍者是果。因果雙言故合為因。若唯從因。應如似悔從因立名名為惡作。不云惡作悔。今既因果合舉。明不唯因。即依主釋。通依及於。於即境聲。義如前顯 又二相見所有諸智有二所緣。一放法所緣。二自性所緣。放法所緣。緣見所證及能證智。如初三心及後十六即緣所證。第一十六緣能所證。二自性所緣。即兼緣前資糧.加行能所觀法。准此論說。上下現觀法真見道無間.解脫。瑜伽五十五云。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上下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 又解但緣真見道法。五十五云。緣先世智曾所觀察等者。緣謂緣藉因緣。非所慮緣。二解前勝。若不緣前。如何言苦法智忍。如三無生忍。非不緣印立彼三忍。故此名忍定亦緣前 問初十六心苦法智忍及苦法智俱緣於如。何分忍.智 答據印決定。俱應名忍亦同名智。據差別義初忍後智。以昔見前。雖依聖教觀苦等諦而有智生。未能證知。今初無漏創證彼境故得忍名。後雖亦印不得忍號。又忍.智俱決應俱名忍。恐後濫前不俱名忍 問前言苦法智忍。後但云苦法忍。即不相濫 答准此道理言忍亦得。顯因果別。不俱名忍。但隨舉一名忍不違。亦不可言後但云智不得名忍。俱同印故 問何故前言苦法法即教法後苦法智法即真如 答雖俱緣如。初創緣如未印非忍。但印前教不得云如。第二重證。故法即如。教前印故理此印故。
論。諸相見道依真假說等。問三心見道二乘聖者迴心向大已斷煩惱。入相見時亦三心不 答亦有。令彼障遠及除習氣。法彼真見無間解脫所有功能故亦定作。二十六心應知亦作。雖所知障不約迷諦。隨煩惱說。亦復無違 問三心十六在見道前何位。先修令相見起 答准顯揚十六。修起次第在資糧位修十六心。次說善根。准此論明加行位中。云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二論別者略為二解 一云顯揚據上下十六在資糧修。修道方起。此論據總十六。加行位作。相見中起上下觀者。文雖不說。准彼亦在資糧位修。相見道中最在後起 又解顯揚說初修在資糧位。此論約後習故在加行。各據一義皆不相違。
論。一思現觀等。此思等六出體有四。一剋性。二據勝。三相應。四眷屬。如思現觀等說是惠者。即剋性體。及俱行菩提法即後二體。五十五云。決定思惟者。思惟即思。據勝出體。釋名者。如思現觀是隣近釋。如四念住體實是惠。由與念俱名為念住。思現觀亦爾。此論.顯揚.瑜伽七十一並云。思所成惠而為自性。西明云。思現觀或持業。或依主。信隣近。戒如信 且思現觀諸論說是思所成惠。如何持業。亦非依主。如戒非觀名為現觀說為隣近。思亦非觀。名為現觀。何非隣近。若云現觀非思。因思所起故依主者。何不得云現觀非思。云思現觀是隣近耶。信現觀體於三寶淨信為性此剋性體。瑜伽五十五云。及聞所成決定智惠。據勝出體。顯揚十七云。或此俱行菩提分法。通相應眷屬。餘皆准此。信.戒釋名者或亦有財。雖體非觀。能助現觀故。或依主釋。助現觀之信。令觀明之戒。名信.戒現觀。或如念住亦是隣近。
論。初獲聖性等。西明云。能生初地無漏法爾種子。及新熏種為其自性 今謂。雖有新種非勝不立。由正能生有所生現。證理斷障故能生勝。不取新熏。未能生故 西明云。地前雖有無漏種子。而二性同時互相違故非聖性攝。如滅盡定依種假立。微微心時雖有其種。而非滅定。有心.無心義相違故 今謂。若爾初入見時二性不俱。應無漏種皆名聖性。又如滅定唯防心能名為滅定非諸種子。故此聖性非正能生。即不應取 西明又問聖性望同凡性。亦不相應耶。答此中亦立。即是得收。若望二障即非得攝。宗許非得亦通無漏 又解無漏力勝不假別立 要集亦云。不立為勝 今謂不爾。若無漏勝不立不相應。滅定無漏。應不立為不相應法 又前第一云。然依有情可成諸法分位。假立三種成就。翻此假立不成就名。故知聖性翻異生性。應名為得。不名非得。不爾翻何立異生性名為非得。或望不成異生性邊假名非得。
論。極難勝地等 西明云。仁王般若云。初地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如何此論五地方能引。三藏解云。據實初地二智雙行。而約任運故說五地 有解已破 要集救云。十地功德多依妙觀。然五地以上任運雙行。八地以上方得任運。未見別教 今謂不爾。八地以上名無功用諸論共同。五地任運出何聖教。又行相互違。初即能合。何成極難。若云八地據任運長時。此地據任運能合者。此亦不爾。既任運能合何不長時。若云或有相間故不長時者。既為有相間無相觀。有時不合何成任運 若爾如何會此相違 答仁王經中據相見道變相雙緣。此論等說約真俗智並。未曾有處說於見道有二智並。五地創並故說極難。
論。此十修者。攝論第七說有五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云四如前釋。一現起加行修。即是發起勉勵加行。二勝解修。與雜集論勝解作意同。三作意修。即雜集論後三作意。四方便善巧修。攝論無別解。即七最勝中方便善巧最勝。五成所作事修。即雜集論依止自在修。攝論云。謂諸如來任運佛事無有休息。於其圓滿波羅蜜多。復更修習六到彼岸。雜集論云。依止自在。即如次三身。身.行.說三皆得自在。雖得自在猶修不息故。二論開合互有不同。各據一義。雜集無攝論現起加行。攝論無雜集依止任持。攝論開雜集論四作意中初勝解作意。略無任持。以為所憑所修二差別。教是所憑。餘三正修。所以別開。雜集以作意故合彼勝解。別明任持必由因力方能修行。故別明之。或彼加行此任持中後二所攝。即舉後二影顯前二。雜集別明意樂。攝論即作意所攝。攝論顯諸勝行皆具六種意樂故不別明。雜集約總別不同別明意樂。並不相違。又六意樂二論少別。攝論云。一廣大。二長時。三歡喜。四荷恩。五大志樂。六純善。雜集云。一無厭足。二廣大。第三名同。四名恩德。五名無染。六善好 名不同者。釋論以殑伽沙等珍物施一有情。殑伽沙等身命。皆能惠捨名為廣大。此即就境及所行事名為廣大。即此長時捨於珍.命亦不為足名無厭足。以長時能捨亦名廣大。二論互舉。攝論以經多劫捨身.命.財。一一如來一一有情悉皆供養。而無厭足名為長時。雜集據雖多時設得成滿。猶行不息名為廣大。廣大.長時義一名異。如七大性長時.廣大俱名為大。雜集據不自求來世滿果。化他令得非為愛見。但無癡等起名為無染。攝論約令他相續捨三惡道得勝異熟。不為自身名大志樂 純善.善好名義相似。西明云。攝論五修如次。即此論五修者。准前所列。名義同異不得如次。彼判有謬。
論。二攝善法戒等。本釋云。以有為無為無漏善法為體 西明云。修有為善。證即能證無為功德。而非無為為戒體性。又言十勝行。明非無為 要集云。此三淨戒皆用思願現.種 今謂。本釋意少有別。若據剋性即正三業。若據相從所修所證。通為.無為。如似相應.眷屬出體。又諸論等據所修戒。此兼所證故。然所修證。或通因果。因名所修。果名所證。即七大中證得大攝。攝論亦云。攝善法戒能令證得力.無畏等。此意因果皆欲修證名為攝善。雖然所證亦通無為。
論。此與二乘有共不共等。西明云。舊云性罪。謂殺生等。拔生草等是遮罪。今依攝論云。殺.盜.婬等貪等所生名為性罪。斷生草等非貪等生說名遮罪。此意染心斷生草等即名性罪 今謂不爾。彼攝論意。若故殺生等。必貪等起故是性罪。故斷生草。非必貪等起故是遮罪。又斷生草等。十業道中是何業道。染心起時得名性罪。若云由貪等是意業者。自由起貪等。何關斷草。又為貪等起殺等時。應犯身.意二處業道。又解深密云。十地中所起煩惱不染污相。由知而起。但為利生不為過失。此起貪等應成性罪。何名不染污。若雖起貪等非染污相不犯性罪。故不得言但貪等生即為性罪。
論。定學有四等。西明云。舊法師判。初之四地.五六七地.八九十地.金剛喻定.及佛四定。如次雖引古釋更無別判 今謂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別配地。戒.惠亦多。何不配地。故知隨分地地皆修。
論。一異生性障等。本釋異生性障。即隨依與現本識同地能生二障分別種上假立。斷能依故。說所依亦斷 要集云。無間道但斷二障。所依斷故。能依異生性亦隨斷 今謂異生性體非障所收。可言所依斷故能依亦斷。既異生性體亦是障。何不說斷。由此正與聖性相違故入初地。初正說斷故。此斷時種等亦斷。據增說故。又本疏云。十地論第一云凡夫我相障。此亦不然。障體通我法。非唯我故 西明.要集俱云。我相通攝二執。餘處亦言法我等故 今謂。本釋以彼名濫故云不然。非不知我通攝二執。此意若以我言通二執故。但言我相障。應但云我相空。亦即攝二空。諸處何須別言我法。西明說異生性通依現種者不爾。此論第一及今此文。皆云依彼分別種立。雖下執著我法愚言即此障。不定現行。下二說故。無文明說通依現故 若爾何故言即此障 答異生性狹。言障即寬。雖舉異生性。意亦兼所依。且如愚品尚總名愚。況二執體俱是障故。故以初愚言即此障 又解執著我法愚。即是異生性。依彼我法種立而得彼名。非即說是現.種二執。故云應知愚品總說為愚。若云執著我法愚即是無明。與第二釋無別。下云利鈍障品俱起二愚。即唯說愚。若云即亦說執。執體是惠不是愚故。若云愚類亦說為愚。如何不許異生性體是愚等品亦名愚等。
又異生性。西明不定性人得聖已去。亦聖亦凡。又解唯聖 要集斷云。後解為勝 今謂前勝。同本疏故。於初地中獲聖性故。
諸經論中所說十障及二十二愚。名字少異義意多同。然要集云。十障與愚互相攝者應作四句。有障非愚。第四微細煩惱現行障。定法二愚不攝彼障 今謂不爾。下論解言。身見等言亦攝無始所知障攝定愛.法愛。准知此愚亦即是障。以等言攝。論明說故。
法觀已永斷伏我見及俱貪.嗔.癡等。唯有獨起貪.嗔.癡等。此前俱生諸伴已害名害伴隨眠 要集云。尋此中意。意識身見與所知障同體起故名為俱生。餘貪等惑非同體故名不俱生。由俱生伴斷故。不俱生餘等隨無。然四地斷同體身見。三地斷同體貪等 今謂不爾。有煩惱障不與所知障同生可如所說。無有煩惱離所知生。諸煩惱障必與所知同種而起。何獨身見與所知同有餘不同。此三隨眠初二第六俱。七地已前斷故。微細隨眠即通第七。八地已上猶現行故。不說斷故。然說第六我見所引近遠分二者。說第六俱。非第七俱。七俱不由第六引故 問菩薩故意未斷煩惱但斷所知。斷所知時煩惱應壞。何以故。勝鬘經云。若無明大地壞。彼一切隨眠壞故 答據見.修惑各究竟說。於十地中修未究竟。雖分斷所知。有餘依故。
論令彼聞思修法忘失等聞.思在散思惠唯欲。云何欲貪得定已後發勝三惠 答由得此定令欲界中所有聞思得增明故。此定不起三惠非勝 問於初地中得證不退。云何於所聞思修法忘失 答有二解。一云以地前有二。謂得及證。聞思為得。修惠為證。地前二種俱退。地上無漏定為證。有漏者為得。今言忘失者。據有漏得退。無漏證者不退。一云地前於自他分法得已俱退。初地已上於自地法不退。於他地法修得有退。云初地已上證不退者據自地說 問貪等煩惱七地已前猶故意起。云何此地斷欲貪等 答故意起者約別相 有愚非障。惡趣雜染.定法二愛。亦謂不爾。定.法二愛如前所明亦是障故。
論。由斯初地說斷二愚等。問何故障中但言異生性。不攝第二愚。第二地中斷邪行障。即并攝第二 答彼邪行障以竪論故。通果即寬橫。論即狹。不遍煩惱。異生性障橫論故寬。遍二障故。竪言即狹。不攝第二愚。據橫.竪別故不相違 又解邪行障寬故攝二愚。異生性狹不攝第二。何緣如是。障聖性增唯異生性。障勝戒故起業亦是。又依第二解利鈍品愚異生性障亦攝二愚。
又論云雖見道生等。本疏云。能起煩惱亦攝所知 要集云。煩惱言不攝所知。望業果勢疎遠故 今謂不爾。通二障故。准下所知亦煩惱言攝故。
論。如入二定說斷苦根。問初定無苦習氣應除。何故二定方始說斷 答以初靜慮猶有三識。是苦所依。第二定無。是故說斷 問憂.喜.樂受依於意根。云何初定憂言出離 答五識自無治道。識無麁重方除。意地自有斷道。憂在初定即滅。離喜.樂等准此應知。
論。此麁彼細斷有前後者。本疏云。如何害伴。如斷障章已廣解訖。彼處言。害伴隨眠在五地斷。解深密經及瑜伽論七十八云。一者害伴。謂前五地。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不復有。此言俱生者。非對分別任運起名為俱生。意言第六識中與身見俱起貪.嗔.癡名為俱生。獨起貪等不與我見俱故名不俱生。此不俱生由我見俱等勢力所引。是彼前伴。彼亦此伴。由四地中作菩提分說障勝者。於此中斷所依所知能依不起 問此欲貪等既障勝定。為總斷伏為不爾耶 答不爾。以緣境生。偏障能發勝三惠定者。此中斷之。非餘皆斷 問前障三惠同說闇鈍。云何斷障修與餘別 答據實同障。約勝劣殊各據勝說 又解雖名同闇鈍。一障勝定及勝修惠。二障總持及聞思惠。斷雖同時據行相別故別說斷 問修惠是勝聞思劣。云何先勝後陳劣 答障修惠者與定同故。由得定已發勝總持及俱聞思。雖俱時斷約因果分。
論。第六識俱身見等攝等。問何故此障菩提分法。何不前除四地方斷 答菩提分法修念住等。由執我故障彼念住觀法無我等。故說為障。
初二三地相同世間修施.戒.修。四五六地相同二乘故四地作 問既非大乘正修學。何故須作 答三乘通修。非不為正 問修有何別 答若二乘修斷煩惱障。大乘所修即斷二障。又如二乘觀不淨等不為壞緣。大乘壞緣如觀身不淨.非不淨。非一向不淨。即觀不淨除煩惱。觀非不淨除所知。又聲聞等觀安立諦菩薩觀非安立 問說所餘障與愚名同。此障何故非愚名同 答障據根本。愚約能發定.法二愛。又障據總愚約別障 問所知障中豈可無愛。言所知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永不行 答斷所知中實亦有愛。無明增故但說為愚。煩惱障中亦伏無明。由愛增故偏言煩惱二愛不行 問諸經論說二障三住斷。如何四地伏我見等 答彼約皮.肉.實等三說。非望別別所障地者 問何故此地除定.法愛 觀受是苦除定愛。觀法無我故除法愛 問何故不於初.二.三地斷害伴乃至微細等 答若不斷身見害伴不斷。及不斷羸劣微細不斷。故於五.七.八等斷別 問何故要斷我見等已。害伴等方斷 答准常可知。
問四無礙解。何故前三同為一障。第四獨為一障 答前三無礙雖體有三。緣境各一無多行解。第四體一解行分多。謂即七辨 又云。前三是因。第四是果。故三一障而有差別。
問前言十障。今何十一 答前約障因十地故十。此兼障果故有十一 問此佛地障用何智斷 西明云。平等.妙觀依金剛定共斷此障。所證同故。此通根本及後得智。而差別者根本雙斷迷理迷事。後得斷事 今謂不爾。若許平等亦正能斷。應自能生。既觀察引。正唯觀察。不爾十障皆二智除。何但佛地。又斷前後後得斷事。一剎那除根本足能。如何後得別斷迷事。談能可爾。正斷即非 問金剛喻定何地所攝 要集云。有云兩解。一云第十滿心。若爾前前地地皆對治後後地障。答教說出十地即成佛故。故前位斷不同因位。一云出第十地滿心已後方是等覺。仁王.本業皆過十地說等覺故。後經時劫方入妙覺。要集云。後釋為勝 今謂不爾。如四善根諸處皆言初無數積智.福滿已方起善根。豈非初劫滿心所攝。此雖離第十地別云等覺。亦第三攝。即屬滿心非滿心外。若許出十地外更經多時後方入佛。應出初地等亦經多時方入後地 問若第十外不經多時。何故本業經說金剛喻定許經多時。又彼經云。佛子摩尼寶瓔珞菩薩字者。等覺中一人。其名金剛惠菩薩。乃至住壽百劫修千三昧等 答今者通云。仁王般若初地已上名聖種性。第十地出最後滿心名為等覺。以入.住.出各經多劫故。瓔珞本業據出心滿斷自地障盡。修其加行斷第十一佛地障故。多時修習及正斷時。皆名等覺。所修之定皆名金剛。以能斷其在實麁重最後障故。非出十地滿心已後。別有等覺經多劫住。故瑜伽四十八云。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此中既說法雲菩薩為成滿住。皆悉永斷入如來住。明非在外更別多時。若許多時應別立住。既不別立。明在第十滿心所攝 又此論第十云。此十一障二障所攝。乃至云。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修所斷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既言於十地中。明非出十地滿心已後 若爾何故別說等覺多時修等 答以於此地斷第十地自障盡已。方欲斷彼第十一障。故須加行種種修學。得經多時故別立名 問諸十地障各入初斷。何故佛地障在第十地斷 答十地各分入.住.出位勝劣不同。故入地斷。佛位不然。故十地斷。若許佛地同十地者。即佛有勝劣。既無勝劣稱正等覺。故皆斷已方入佛地。作斯通會不違經論。◎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七(本終)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七(末)(論第十)
◎論。此十一障等。本疏言體性寬狹更無別異者。非唯十一障。以十種障各舉初斷。影顯住.出所斷障故。疏云十地所斷雖但所知。俱品不行即通二障。非唯十一初所斷者。論意如是。本明斷障得果。唯斷十一非但斷不成。亦不能得果。故下論文總分別斷。非為不知十一不攝住.出斷者。
論。煩斷障中等。本釋言極喜住。簡彼二乘。初見初斷。簡相見道。就真見道但取無間故說初斷。西明并取無間.解脫二心同斷。簡後三心.十六心等 要集云。有釋為勝 今謂不爾。前第九云無間.解脫斷惑證滅期心別故。不說同斷。若定同斷。如何得言期心別故。又要二道方能斷惑即違下文。菩薩利根剎那剎那能斷證故。以二共斷非剎那故。又雜集第九云。斷對治者。謂加行及無間道。持對治者。謂解脫道。不說為斷但云持得 問煩惱障品於十地中故意方起。云何二地猶有誤犯三業愚耶 答故起煩惱。誤者所知。亦不相違 問故起煩惱必依所知。無有煩惱離所知起 答彼誤犯愚但約別起所知障說。非煩惱俱。
論。彼障現起地前已伏者。本解如疏 西明云。問十地修所斷種與俱生我見同體起。乃至嗔等同體起者何地斷盡。答俱說初地至金剛位位皆斷。而十障四地斷身見者。違道品故。依麁相顯說四地斷。據實我見及嗔等。各應多種地地別斷。不爾如何先斷誤犯細障。後斷欲界嗔等麁惑。仁王經云。初地斷貪。二地斷嗔等。三地斷癡。四地斷五見。五地斷疑等 今謂不爾。菩薩斷障非如二乘斷煩惱障。三界九地品品次第各各同斷。隨何等障障此地者菩薩即斷。不妨先斷色界之者。後斷欲界。亦無餘地斷於第六相應身見。仁王.此論俱說四地障道品等所知此斷。煩惱隨伏。若許餘地猶有我見。何得說有害伴等名。又准仁王。誤犯與嗔俱二地斷。亦無前後。
論。由斯故說二障麁重三住斷義。如本疏中解其所以 要集云。三麁重者。一云從初至七地斷皮麁重者。諸論無文。三種麁重。瑜伽四十八.七十三.解深密經第四。皆說三住斷故。然四十八別說二障各三住斷。斷煩能障初後麁重。通其現.種并及麁重。中間麁重但斷現行及其習氣。若斷所知俱通現.種并及習氣。然四十八斷煩惱中據正斷說。斷所知中據已斷說。二障互顯理實相似。又所知障為異二乘故約顯說。又四十八於所知障立皮膚肉三麁重名。於煩惱障但標總名。理實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故瑜伽七十三總別互顯。第一麁重總含二障。不別說是煩惱.所知。第二屬煩惱。第三屬所知。故彼論云。一惡趣不樂品在皮麁重。二煩惱障品在肉麁重。三所知障品在心麁重。解深密經三俱總說。故彼經云。此諸隨眠幾種麁重斷所顯示。但由二種。謂由在皮麁重斷故顯彼初二。復由在膚麁重斷故顯彼第三。若在於骨麁重斷故。我說永斷一切隨眠。害伴.羸劣雖前第九正斷所知名二隨眠。煩惱隨伏亦得二名。要集引云有說四十八說二障二住斷者。煩惱無三住者。撿本疏文。無有煩惱無三住文。此論.瑜伽皆說二障有三住斷。本疏不違。
論。斷二障種漸頓云何者。本疏有二意。一前說菩薩未辨二乘。今對二乘辨斷差別。二前明斷不分漸.頓。今明漸.頓小.大斷別。
論。修所斷者隨其所應等。准聲聞乘得果有四。一次第得四。即此論文初一類是。二超初一取第二。三超初二取第三。雜集論云。謂倍離欲及全離欲。入於見道如次超初一及第二果。四超中二取初.後果。此論第二類。及雜集論第十三說。然今此論但舉二類略無中二。何以故。辨漸.頓斷。以超前二見必頓斷。餘未伏修必漸斷故。與次第同所以不說。超中二果是頓斷修。與彼餘別是故別說。准此道理若已曾伏三品入見道者。亦是次第非能頓超。雜集論說設少離欲亦漸次攝故 問倍離.全離二種性人。為先種殖順決擇分。為未起耶。為即此生入於見道。為更生耶 答雖未見文今以義准。此等曾種順決擇善分。逢外道緣。或先習力能倍全離。迴心趣小即於此生入於見諦。何以故。若許經生方入見諦。若全離欲不退上定。命終生色不得入見。若倍離欲經生。即退已伏煩惱重引現前。入見道時何能隨斷。如餘不伏入見諦故。若未曾起順決擇分。不可迴心現即入見。無有一生修即入聖。要三生等方入聖故。然經論中不說先起決擇分等是隱略故 問此論何故不說超初及第二果 答略顯漸頓斷煩惱別。不具分別得果差別 問超初二果先所伏惑。何時能斷。何位得果 答准雜集說。於見道中第十六心隨得二果。准此論第九。十六心等是相見道。非實斷惑。依真假說放法真見。故在真見與見斷惑一時同斷。不勞異說 問獨覺之中有部行.麟角。准瑜伽三十四。與雜集論第十三同。然瑜伽云。云何獨覺道。謂由三相。一類安住獨覺種姓。經於百劫值佛出世。親近。承事。乃至如是名為初獨覺道。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聞法作意。於先未起順決擇分引發令起。謂煥.頂.忍。而無力能即於此生證法現觀。乃至云。於當來世能證法現觀得沙門果。是名第二獨覺道。此當雜集或先已起順決擇分。此通本來是獨覺種定姓之人。及不定姓聲聞種姓。起順決擇未至上忍但至中.下。若至上忍。唯一剎那入第一法。即能證得法現觀故。是聲聞攝。非獨覺乘。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聞法作意證法現觀得沙門果。而無力能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復修蘊善巧等。乃至云。依出世道於當來世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是名第三獨覺道。此是雜集先已得果。准此文意。言值佛者。有佛教法從他聽聞亦名值佛。雖有佛教無人傳說名無佛世。不爾但取佛自在世名為值佛。若佛滅已正.像等法亦名無佛。便無佛滅得聲聞果 總成勝出。何以故。瑜伽.雜集俱云後二名獨勝部行 問何以得知。雖有佛教無人傳說亦名無佛 答龍宮.天藏像末之後佛法豈無。以此准知。雖有佛教但天上人間無弘傳已方名無佛 問修習聲聞順決擇已迴作獨覺。為更修習獨覺乘中順解脫。為即至彼順決擇 答有二釋。一云隨在聲聞惑煖.頂.忍。何位迴趣即是獨覺煖.頂.忍位。以所斷證皆悉同故。不爾得果方作獨覺。豈更修彼資糧.加行。一云更修獨覺資糧.加行。證斷雖同修行有別。三.四生修有遠近故。不爾二生修彼聲聞順決擇已。即於後生成獨覺耶。不同得果始迴作者。已斷惑故。得現觀故。未見文斷取捨任情 問先修聲聞順決擇已迴作獨覺。更得百劫修行練根為麟角不 答有二釋。一云不得。此迴趣者必不定姓。是鈍根故。又復瑜伽.雜集俱云此類是部行故 若爾何故雜集論云。餘生順決擇分。為趣大乘及獨覺乘許更生故 答以若此生得即聲聞果。猶更餘生方成獨覺。非謂得許經多劫修。
若爾迴心趣大乘者豈不多劫 答迴趣獨覺是鈍根性。趣大乘者望彼為利。根性別故得多劫 一云准彼論文云。或未起順決擇分。或未得果。得成麟角。准此若在聲聞順決擇分迴趣獨覺。是未得果。亦得百劫修行練根說餘生故。如趣無上大菩提者得多劫修。然但說成部行類者。據從此已迴作獨覺不練根者 若爾何須云在決擇趣獨覺者方成部行。同順解脫俱得百劫。二位齊故 答在資糧位有未定生百劫練根。理即無難。在順決擇已定生時。去諦觀近。據難偏說 問從凡趣入獨覺見道及起修道斷惑如何 答隨彼練根及不練根。俱先世道伏無所有。入見頓斷。唯非想地九品別斷得成獨覺。大乘未見正文。准有部說。必無出見八十一品斷修惑者。以利根故。不制果故 有義修惑見道滿已。八十一品各各別斷。然不出觀不止息故。故不立果。二說前勝。以性利根非漸次斷 問如得初果出無佛世作獨覺者。斷修如何 答隨前三果准瑜伽說。必更修習諸善巧觀。隨所未斷。或復頓斷如頓出離。或不出觀次第漸斷。以更不取聲聞果故。若阿羅漢出無佛世。但修善巧斷餘習氣練根成勝。無惑可斷。然瑜伽三十四云。又彼一切應知本來一向趣寂者。據不逢佛一類者說。除麟角喻餘若逢佛成不定姓。
論。加行等四剎那剎那等者。具釋如疏。今者略以九門料簡。一出體。二釋名。三作用。四依界地。五漏無漏。六攝對治。七約修辨。八四差別。九因果殊。言出體者。一剋性體。通世出世間智為四道體。故瑜伽六十九云。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加行等。二引發體通戒.定.惠。三相應體通諸無漏加行.根本.後所得智及有漏中諸方便善心.心所法以此四道通漏.無漏故。諸餘出體略而不辨 二釋名者。於諸所斷加功用力順趣能斷名為加行。或順趣斷性亦名加行。非此加行不求證理。且據趣求能斷道說。故瑜伽六十九云。於一切地修道所斷耎中.上等九品煩惱。隨其品數各各差別。能隨順斷是名初道。雜集第九云。謂由此道能捨煩惱。意云。由此加行能令現行煩惱不起名為捨離。或據修道修加行時。亦能少分伏除麁重名為捨離。非是正斷所斷煩惱得捨離名。此據別起四道而說。若約相望。雖復加行亦能正斷。不以加義名為無聞。望義別故。道者通履義。加行即道。持業釋也。言無間道者。二義無間。一觀理無間。不同加行猶帶相故。二斷惑無間。不同加行猶未正斷有此後間。瑜伽.雜集皆且據後一義而釋。故六十九云能無間斷是第二道。雜集第九云。謂由此道無間永斷令無所餘。無間即道。若有漏道能無間伏。皆持業釋。
解脫道者。解脫有二。一能解脫體得自在。即離繫縛。如八解脫。今此解脫亦復如是。能除麁重得解脫名。二所顯理名為解脫。自性離縛名為解脫。昔來惑障智不能證。今除惑已智方能證。解脫是理。道者是智。故雜集第九云。謂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脫。若依前解亦是持業。論多依後。即是依主。解脫之道。何故如是。為簡無漏勝進道故。依主為名 若爾有漏何名解脫 答亦通能得擇.非擇滅。以所伏惑有永.暫故 言勝進道者。勝謂殊勝。進謂昇進。故雜集第九云。或復進入餘勝品定。諸如是等名勝進道。亦持業也 或望前為勝。趣後為進。勝進即道。雜集第九。為斷此品後餘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望此品是勝進故。名勝進道 三作用者。謂諸世間及出世間諸有所修。或為斷染。或為證理及勝功德。皆因四道能得成滿。若據前後相望四道。四道俱能斷惑證理起勝功德。若據別起四道有殊。且約斷惑加行有伏煩惱之能。無間有正斷惑之用。解脫能證所得滅。勝進能有進斷餘功。證理起德准義可知 四依界地。五漏無漏。並如疏辨。疏云有頂有解脫道類名解脫亦有。非次無間後之解脫者。解云道類名解脫者。非無間後解脫。是此類故。如容豫時重緣先時所得解脫。非次無間後之解脫者。若是證真無間後之解脫。亦親證理。此有頂解脫次此無間後即起之者。如無學身中餘時所起之者。非次第也 今又助解。如六行伏依近分定皆具四道。根本地中修八解脫亦通有漏。依有頂地無漏四道斷惑者無。修八解脫第七第八皆依彼地許有四道。此亦何失。諸處但說為斷惑故修四道者。且約一義。非謂修餘不有四道。六十九云。第一有中所有諸智。皆俗智攝者。據初學者。設久學者約不親證真如理說。何以得知。彼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諸定所攝受故。既云出世作意。明通無漏。又復遊觀無漏極成。又彼地心亦緣真如。准前第十二。入滅盡定有二方便。一緣非想非非想入。一緣無相界相入。故知論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者不盡理說 六攝對治者。准雜集第九云。由具四種對治故名對治修。謂厭患對治.斷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見有漏過患如病癕等名厭患。欣斷正斷諸煩惱故名斷對治。即加行.無間二道所攝。據實厭患亦是加行。以遠近別。近無間道之加行者得加行名。攝斷對治任持斷得名持對治。雖大乘宗不別立得。即於現行能證彼斷。以體持用。用即是得。明.闇相違亦名對治。或持所得。即是真對治性。即解脫道攝。由解脫道證對治性名持對治。令先所斷煩惱轉遠離故名遠分對治。勝進道攝 七約修辨者。雜集第九有四種修。謂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彼論自為二復次釋。文雖但配一對治修。以理而說具攝四修。加行.勝進二。各攝得及除去修。令無間道種子增故。修加行時能伏現故。故彼論釋得修云。為得故修。釋除去修云。由此修力除去現行位諸不善法。無間.解脫攝習.對治。彼論釋云。由此修力數習已得諸善法故。對治未來諸不善法。令成不生法故。或一一道各具攝四。亦復不違 八四道差別者。若望前後相望剎那具四。據義有別。體即不殊。若據別起四別行相。如出體辨。然唯無漏可約剎那各具四道。剎那剎那可斷惑故。非有漏道 九因果有殊者。在二乘位因果皆四。然除麟角及俱解脫定姓之者。不趣大故。自乘滿故。但起解脫。部行.惠勝定.不定姓俱各起四。決定種姓自乘勝德未成滿故。或但起二。解脫.勝進。不定種姓迴趣大故。大乘因位八地已前具二四道。八地已上起無漏四。若在佛位有後二道。證先所得故。望因勝進。非自果位 問五地之中作四諦觀。云何證得無差別如 答雖作四諦觀而不言唯。通八諦觀而復壞緣。不以真如別屬諦故。知理通故。不如小乘定執觀故。證無別如。
釋所棄捨。於中二釋。一約轉齊。本有無漏種子三品。如加行位下品種增生初見道無分別智。即此現行無漏有力資中品種令能生現。亦令自種轉成中品名為轉齊 又解由中品種生現行已。資下品種轉成中品。與本有種中品之者。及新熏生亦為中品。與能生自本有之種。三合生一後念現行。或各別生。俱許無妨。中上品生轉齊亦爾 言轉滅者。即本有種唯有一个。加行位中名為下品。入見已去能生現行。現行熏種即成中品。并有力能令本種子生後中品。下品即滅名為轉滅。不同轉齊令生自種亦成中品。故名轉滅 或雖本有三品種子。中品生已下品不生。亦不能生後念中品。新生中品但由現能 若爾即違雜集論說行習修文。彼許初習自.下地中種子增故。不可唯說但中上增不通下品。無別目故。違比量故。准此即應三品各一。但令本種生後中品。即下品種生現行者自體不增 若爾既許下品種在。何名轉滅。若以不生即名為滅。豈諸種子皆定生現。准此道理轉齊應勝 若爾即應轉二乘種成大乘性。以轉齊故。若云類別不轉下.中二乘種姓為菩薩性。亦應菩薩三品種殊。不轉下中成中上品 答乘性別故。不轉二乘成菩種姓。下中上三同菩薩姓。故可轉令成中上品。
論。菩薩應無生死法故者。此意應無變易生死。非此無生死即難令無生滅之法。生者皆死一向記故。古德有云。解脫道後即無生滅。得別真常諸相好身永不遷謝。又云空如來藏即是真如。具足熏已生常身者。如惠日論破。
論。二所棄捨等者。本釋如疏 西明二解。一云但捨二乘無漏。對菩薩故名劣無漏。二云二乘無漏及菩薩因位未圓無漏亦名為劣。三藏意取初說為正。餘及要集皆同有釋 今謂。不唯二乘名劣。菩薩因位亦劣所收。若不名劣因果何別。何故論云金剛喻定引極圓明純淨本識。又第二師云。住無間道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故知。因位無漏亦名為劣。不爾論文應有簡別。漸悟菩薩捨劣無漏。頓悟菩薩無劣無漏故。又因不捨豈得成佛。不捨金剛喻定無間道耶 又雜集第十四云。於諸現觀位證得後後勝品道時。捨前所得下劣品道。故知得佛捨劣因位。言捨之者非是全捨。但是轉齊。又二乘者即是轉滅。二俱名捨。
論。釋涅槃。本疏解自性涅槃體相真如理。即七如中實相真如 有釋即云。是一切法通相真如 今謂不爾。真如無二。豈有一切法別相真如。又七如中說有實相。不說通相。據何得知通相為體 又解涅槃經第二說三事涅槃有二解。一約理。二約三體。西明一向解彼經意。唯取於理舉能成智。取所顯理為其自性 今謂通二攝義圓備。何以故。如餘處言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故知涅槃亦通相.性。不爾何故言摩訶般若.解脫.法身名大涅槃。若取所顯應但言如來法身名大涅槃。眾功所顯故。又若唯取所顯理為體。何得說言三事不一異名大般涅槃。既不唯說法身為涅槃故。相.性合方名為大故。法華經論云。唯有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惠名大涅槃。又顯異二乘得無餘依無諸德故。
論。明四涅槃得人之中。本解如疏 然要集等不許菩薩有無住處。若許有者。論應言二乘無學容有四種。何故但言容有前三 今謂非難。二乘無學容有前三。據定性說。若不定性。迴心已去即名菩薩。非二乘故。不說二乘容有四種。若入初地得無住處。分非圓得。具悲.智故。證得生死.涅槃無差別如故。廣如前辨 如來具四明有有餘。論中二釋。本解如疏 有解云。依金光明第一。依應化身說有餘故 有云。同有解 要集云。有解為勝 今謂此同本疏。金光經云依應化身。即此論初解有似苦依王宮生身。智者應知。若云引證故說為勝者。此義極成。何煩引證。處處皆說化非真故。
出涅槃體。諸部差別。大乘具四。餘部但二。然餘.無餘薩婆多師體雖無別俱擇滅為體。然體有多。隨有漏法各一擇滅故。大乘依一真如假立。經部無體。但苦因滅處名有餘依。苦果滅處名為無餘。皆是假立。不說有體。無為亦爾。然有餘.無餘俱擇滅攝。本疏釋云。中二擇滅攝。斷縛得故。所依縛盡初得果時名為擇滅。所依後無方顯涅槃。後依無時由前擇力 要集云。大乘聖道斷煩惱故。所證擇滅名有餘依。煩惱因滅苦果任運滅位別得擇滅。遠由擇力而滅依故。故次下云。中二擇滅攝。然入無餘無別無間.解脫道也 今謂不爾。既云煩惱因滅苦果任運滅位。云何別得擇滅。自不許有無間.解脫。又佛地論云。菩薩初證如來地時。頓證二種大涅槃界。准此二乘初得無學。亦應頓證二種涅槃。由此應依本疏為勝。若云雖不別起無間.解脫。由前智故此後斷滅名為擇滅。何不許前正斷障時已得二種。無餘後顯故是擇滅。若云菩薩證如來地時。捨有漏故得二涅槃。二乘苦在不得無餘。故後時得者。後既任運諸苦不生。應非擇滅。同黃門等見惑因盡。彼任運滅得非擇故。
論。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本釋如疏 西明云。從喻為名。然云鏡智即用相應智品為體 要集等云。或淨第八亦名為智。從喻相應名圓鏡智。是有財釋。又云。或智用增。即別境惠名圓鏡智。或依主。或持業。餘心.心所或是有財。或依主釋。所變種現唯有財釋 今謂本釋但是總釋圓鏡智名。圓鏡雖喻。六釋之中無從喻釋。然智及識諸相應品亦總名智。智相應故。圓鏡即智。並持業釋。除種及相定道戒等。不能現生身等影故。現雖種生。現望於種。現非種影。但由現智變帶生故名之為智。如說識言識自相故等。然別解五法得智名者。心.心所法相應法故。隣近得名。不相應等依相應釋。即非名隣近者。亦通隣近。故下云如是四智相應心品。雖言各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種.現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顯。故餘名智皆隣近釋 然無為名智。或隣近名。或有財釋。寶性論中。云由此有趣及涅槃故。得名有財。然正解者是依主釋。智之性故。不可相應名為鏡智。從有財釋智非能有。鏡非所有故。若云識及餘所有惠俱故名有財者。亦不應理。不為餘所有此智故。現相應故。是隣近釋。如四念住。若淨第八名為智者。亦同念住正是隣近。不通依主。依.所依定故。此下文云。識為主故。雖果智強不名為主。設依主言不同能.所依。以識依智應名智識。如眼識等。既不如是。明非依主 若別境惠名圓智者。亦非依主。主非智故。此別境惠是智自相故。但持業名 然諸經論說不同者。各據一義。如佛地論云諸如來第八淨識。能現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圓鏡者。據親能生實身.土影。相應智等杖彼變故。非持種故。但說淨識不說心所。若據質.相.假.實合說。通諸心所亦能現生諸相分影。佛地第四云淨識者據前義。今此論中假.實合論。總出體故。是總說故。論下結云。此四智品攝功德盡。唯除無為。說生得故。性.相別故。
論。平等性智。本釋真如名平等性。智緣於此云平等性智 西明云。謂有情平等。莊嚴論名眾生平等智 今謂本釋是盡理。言餘眾生平等者。由何能緣眾生平等。意由智證真如平等。是一切法平等性故。故能緣生而為平等。又復說言平等性智故。不但言平等智故。眾生不是平等之性。又經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故。佛地論云。先通達真法界時。得諸有情平等心等。不障平等性智通緣性相。但正釋名不唯約有情。
釋轉識得智中。大莊嚴論轉第六識得成事智。轉五識得妙觀察智。此論相違。如何會釋 答本有二解 一云莊嚴不依次說。非言轉六得成事智。故不相違 二疏外別解云。莊嚴論中據第六識能作神通等諸成業云得事智。五識因位麁不觀察。果位方能云得觀察。故亦不違。無性兩釋。各隨一義不違二論。然佛地論破轉五識得觀察智。云說法斷疑非五識能者。是破別師。非破莊嚴。如理門論破古因明言。諸師異釋。繁不具敘。
論。金剛喻定無所熏識等者。要集云。由現行多聞能熏力故。法爾種子增長勝用。故下文云此四種姓雖皆本有。而要熏發方得現行。因位漸增果位圓滿等。今謂。此判見道可爾。以見道前無現無漏熏起新種。至修道已有現能熏熏得新種。若言及其成佛法爾種生 又云由此道理現熏等種。種生勝現。由現力故劣種成勝。謂金剛位種體雖具。其用未成勝。至佛果位前念類種生勝解脫現行果道。由此道力彼能生種亦成最勝。故言轉齊者 理即不爾。護法宗意新熏.本種俱許生現。如何生果新獨不生唯本有起。鏡智.成事因無現智而為能熏。由他現資唯本有起。理即實爾。平等.妙觀唯本種起。理即不可。若云金剛無間現行既劣。如何熏種即得成勝。故本有生者 此亦不爾。本種既劣。如何能生勝現解脫。既許劣種能生勝現。如何不許劣現能熏生勝種子。又現能熏不生勝種。種非能熏。生勝現行道理不可。又能熏義至果不增。現勝解脫增其本種。即果猶增故不應理由此應信。金剛無間現行雖劣能熏勝種。并令本種功能亦增。圓鏡.成事唯本種生。妙觀.平等本.新合起可應正理。轉齊.轉滅義如前釋。
論。成事智而多間斷者。西明云。作意起故即有間斷 有解等云。緣多不具。又分別根作意方起故非恒續 要集云。必由作意。然是本願作意。非說佛果。謂由本願有情根熟即應現化。有情根熟非恒現。故作意事即斷 又云。由意識力五識得起。意識作意能起成事。任運應機無別作意。五識必依方得起故。謂所化根熟。任運作意能引五識。根熟不恒引彼五識有起無起。必依根.境故。云雖二種理甚難定 今謂。若以依根.境等方始得起。智既遍緣。緣何不具。但為佛果事智緣境不為希望五塵境起。但願度有情欲無滅故。以機不恒會互有所屬故多間斷。化地上菩薩平等.觀察二智能故不假事智。
常無分別。要集云。相傳二釋。一云自性法身體凝然常。受用.變化皆是無常。一云三身皆凝然常。說無常者據化相故。二家皆廣道理成立。後斷云。上來二釋皆為應理 今謂必無二俱應理。互相違故。本說雖略以明理盡。應依攝論.金光明經.無上依經.楞伽經等。說報.化無常。以為盡理。經言常者經及論文皆自會訖。
論。同能變識俱善無漏等者。且第八識漏無漏分別。無漏能所緣俱無漏。純種生故。二三性分別。能所緣俱善。純種生故。約親相說 三界地繫不繫對。能所緣同不繫。亦約親相。如是諸識據因果位。諸門辨釋親疎能所緣准理可悉。
唯識深法義 非凡智所思
佛菩薩能知 今形量為失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七(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