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部大正藏第45册P0122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3卷) 〖 東晉慧遠問.羅什答〗.txt
大正藏第 45 冊 No. 1856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No. 1856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上
宋國廬山慧遠法師。公少瞻儒道。擅堅白之名。及脫俗高尚。亦江左須彌。凡所述作。莫非皆是實歸之路。默問常安草堂摩訶乘法師鳩摩羅什。苻書云。什是天竺大婆羅門鳩摩羅炎之子也。其母須陀洹人。什初誕生。圓光一丈。暨長超絕。獨步閻浮。至乎歸伏異學。歷國風靡。法集之盛。雲萃草堂。其甘雨所洽者。融倫影肇淵生成叡八子也。照明之祥。信有徵也。大乘經中深義十有八途。什法師一一開答。今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下卷有五事。
初問答真法身 次重問答法身 次問答法身像類 次問答法身壽量 次問答三十二相 次問答受決。
初問答真法身
遠問曰。佛於法身中為菩薩說經。法身菩薩乃能見之。如此則有四大五根。若然者。與色身復何差別。而云法身耶。經云法身無去無來。無有起滅。泥洹同像。云何可見。而復講說乎。
什答曰。佛法身者。同於變化。化無四大五根。所以者何。造色之法。不離四大。而今有香之物。必有四法。色香味觸。有味之物。必有三法。色味觸。有色之物。必有二法。有色有觸。有觸之物。必有一法。即觸法也。餘者或有或無。如地必有色香味觸。水有色味觸。若水有香。即是地香。何以知之。真金之器用承天雨。則無香也。火必有觸。若有香者。即是木香。何以知之。火從白石出者。則無香也。風但有觸。而無色也。若非色之物。則異今事。如鏡中像。水中月。見如有色。而無觸等。則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又經言法身者。或說佛所化身。或說妙行法身。性生身。妙行法性生身者。真為法身也。如無生菩薩。捨此肉身。得清淨行身。又如法華經說。羅漢受起為佛。經復云。羅漢末後之身。是二經者皆出佛口。可不信乎。但以羅漢。更不受結業形故。說言後邊耳。譬如法身菩薩。淨行生故。說言作佛。如是佛事。雖皆是實。而有參差。有真有偽。真法身者。遍滿十方虛空法界。光明悉照無量國土。說法音聲。常周十方無數之國。具足十住菩薩之眾。乃得聞法。從是佛身方便現化。常有無量無邊化佛。遍於十方。隨眾生類若干差品。而為現形。光明色像。精麁不同。如來真身。九住菩薩尚不能見。何況惟越致及餘眾生。所以者何。佛法身者。出於三界。不依身口心行。無量無漏諸淨功德本行所成。而能久住。似若泥洹。真法身者。猶如日現。所化之身同若日光。如首楞嚴經。燈明王佛壽七百阿僧祇劫。與此釋迦同。是彼一身無有異也。若一佛者。此應從彼而有。法性生佛所化之佛。亦復如是。若言法身無來無去者。即是法身實相。同於泥洹。無為無作。又云。法身雖復久住。有為之法。終歸於無。其性空寂。若然者。亦法身實相無來無去。如是雖云法身說經。其相不生不滅。則無過也。
遠領解曰。尋來答要。其義有三。一謂法身實相無來無去。與泥洹同像。二謂法身同化。無四大五根。如水月鏡像之類。三謂法性生身。是真法身。能久住於世。猶如日現。此三各異。統以一名。故總謂法身。而傳者未詳辨。徒存名而濫實故。致前問耳。君位序有判為善。
次重問法身并答
遠問曰。法身實相無去無來。般若經中法上菩薩。答常悲已有成觀。又法身同化。如鏡像之類。方等諸經引喻言。日月宮殿不移。而光影現於江河。此二條是所不疑。今所問者。謂法性生身妙行所成。毘摩羅詰經善權品云。如來身者。法化所成。來答之要。似同此說。此一章所說列法。為是法性生身所因。非若是前因者。必由之以致果聞。致果之法。為與實相合。不若所因。與實相合。不離餘垢。則不應受生。請推受生之本。以求其例。從凡夫人。至聲聞得無著果。最後邊身。皆從煩惱生。結業所化也。從得法忍菩薩。受清淨身。上至補處大士。坐樹王下取正覺者。皆從煩惱殘氣生。本習餘垢之所化也。自斯以後生理都絕。夫生者。宜相與癡言。若大義所明。為同此不。若同此。請問所疑。得忍菩薩。捨結業受法性生身時。以何理而得生耶。若由愛習之殘氣。得忍菩薩煩惱既除。著行亦斷。尚無法中之愛。豈有本習之餘愛。設有此餘。云何得起。而云受身。為實生為生耶。不生為生乎。若以不生為生。則名實生。便當生理無窮。若以生為生。則受生之類。皆類有道。假令法身菩薩。以實相為已住。妙法為善因。至於受生之際。必資餘垢以成化。但當換之。以論所有理耳。今所未了者。謂止處已斷。所宅之形。非復本器。昔習之餘。無由得起。何以知其然。煩惱殘氣。要從結業後邊身生。諸以効明之。向使問舍利弗。常禪定三昧。聲色交陳於前。耳目無用。則受淡泊而過。及其在用暫過。鼻眼之凡夫。便損[虛*予]大乘。失賢支想。所以爾者。由止處未斷。耳目有所對故也。至於忘對。由尚無用。而況絕五根者乎。此既煩惱殘氣。要由結業五根之効也。假使慈悲之性。化於受習之氣。發自神本。不待諸根。四大既絕。將何所攝。而有斯形。陰陽之表。豈可感而成化乎。如其不可。則道窮數盡。理無所出。水鏡之喻。有因而像。真法性生。復何由哉。
什答曰。後後五百歲來。隨諸論師。遂各附所安。大小判別。小乘部者。以諸賢聖所得無漏功德。謂三十七品。及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以為法身。又以三藏經。顯示此理。亦名法身。是故天竺諸國皆云。雖無佛生身。法身猶存。大乘部者。謂一切法無生無滅。語言道斷。心行處滅。無漏無為。無量無邊。如涅槃相。是名法身。及諸無漏功德。并諸經法。亦名法身。所以者何。以此因緣。得實相故。又大乘法中。無決定分別是生身是法身。所以者何。法相畢竟清淨故。而隨俗分別。菩薩得無生法忍。捨肉身次受後身。名為法身。所以者何。體無生忍力。無諸煩惱。亦不取二乘證。又未成佛。於其中間所受之身。名為法性生身。然諸論師。於此法身。而生異論。或言無諸煩惱者。已得涅槃。不應復生。如如自在王經說。佛告自在王菩薩。我於燃灯佛時。通達四自在。即於爾時已得佛道。入於涅槃。是吾末身也。自在菩薩言。若爾時得涅槃者。從是以來復何所作。佛言。自利已辦。但為教化眾生。淨佛國土。具足諸神通力威德故。以此因緣。可知身分雖盡。常以化身。度脫眾生。或言。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爾時得涅槃實道者。身分都盡。又無心意。云何能現化五道。度脫眾生淨佛土耶。譬如實有幻師。然後能幻事。若無幻師。則無幻事。是故菩薩。得無生法忍。雖無煩惱。應有餘習。如阿羅漢成道時。諸漏雖盡。而有殘氣。但諸羅漢。於諸眾生中。無大悲心。諸有餘習更不受生。而菩薩於一切眾生。深入大悲。徹於骨髓。及本願力。並證實際。隨應度眾生。於中受身。存亡自在。不隨煩惱。至坐道場。餘氣及盡。若不爾者。佛與菩薩。不應有別。或言。得無生法忍菩薩有二。一者得五神通。二者六神通。得五神通者。煩惱成就。但不現前。如人捕得怨賊。繫之在獄。不能為患。如是諸菩薩。無生忍力故。制諸煩惱。永不復生。但以清淨心。修六波羅蜜功德。如凡夫人。成就三界煩惱。上二界煩惱。不現在前。雖有煩惱。無所能為。住五神通。種種現化。度脫眾生。故留餘結。續復受生。若無殘結。則無復生。猶如責米。故留穀種漸漸具足六波羅蜜。教化眾生。淨佛國土。乃坐道場。捨煩惱結。然後成佛。具六神通者。所作已辦。自利足。如阿羅漢辟支佛。無復異也。此身盡已。更不受生。但以本願大悲力故。應化之身相續不絕。度眾生已。自然成佛。所度既畢。自然而滅。先是實滅。以汲引眾生故。變化其身。令復示其都滅。又三藏論師。菩薩雖得六神通。不盡諸漏。行四無量心。生色界中。乃至末後身。生羅睺羅。於尼連禪河浴。為大水所漂。力不能制。嫌憒五人捨我而去。坐道場時。以十六心。得阿那含。以十八心。斷無色界結。以三十四心。破一切煩惱。得一切智。成佛已具受人法。飢渴寒熱老病死等。雖心得解脫。身猶有礙。但以一切智慧大悲心為勝耳。如是等諸論義師。皆因佛語。說菩薩相。於是各生異端。得中者少。意謂菩薩得無生法忍。捨生死身。即墮無量無邊法中。如阿羅漢。既入無餘涅槃。墮在無量無邊法中。不得說言若天若人若在若滅。何以故。因緣故名為人。因緣散自然而息。無有一定實滅者。但名有變異身。得如是法門。便欲滅度時。十方佛告言。善男子。汝未得如是無量無邊見頓佛身。又未得無量禪定智慧等諸佛功德。汝但得一法門。勿以一法門故。自以為足。當念本願。憐愍眾生。令不知如是寂滅相故。墮三惡道。受諸苦惱。汝所得者。雖是究竟真實之法。但未是證時。爾時菩薩。受佛教已。自念本願。還以大悲。入於生死。是菩薩。名之不在涅槃不在世間。無有定相。以種種方便。度脫眾生。設有問言。菩薩答爾。無復實生受懃苦。無諸惱患。功勳甚少。應答是事不然。著於凡夫時。以顛倒著心。要期果報。雖修苦行。皆非實行。今得諸法實相。具涅槃樂。而入生死。化度眾生。是為希有設復問言。若此人戲想都滅。又無我心。何復以功德希有耶。應答。菩薩之心無有斯事。但為分別者。言有大有。如師子有大力。不以為大。但餘狩以為大耳。又如神藥。為益眾生故。出於世間。而無分別。但餘人知有大力。如之人言身畢竟寂滅相。如幻如夢。如鏡中像。不可以生相不生相為難。何以故。此人墮在無數量。不應以戲論求之。但以人妄謂。菩薩有至道場。盡諸結使。斷彼意故。說言菩薩唯有結使殘氣耳。如大乘論中說。結有二種。一者凡夫結使。三界所繫。二者諸菩薩得法實相。滅三界結使。唯有甚深佛法中。愛慢無明等細微之結。受于法身。愛者。深著佛身及諸佛法。乃至不惜身命。無明者。於深法中。不能通達。慢者。得是深法。若心不在無生忍定。或起高心。我於凡夫。得如是寂滅殊異之法。此言殘氣者。是法身菩薩結使也。以人不識故。說名為氣。是殘氣不能使人生於三界。唯能令諸菩薩。受於法身。教化眾生。具足佛法。譬如凡夫結使或有障天人道者。所謂邪見瞋恚慳嫉等。以甚惱害眾生故。或有不障者。所謂身見戒取愛慢無明等。以其不惱眾生故。結使或生三界。亦如是。是故菩薩亦名得解。亦名未脫。於凡夫結使為脫。於佛功德結使未脫。或言。得六神通。為盡三界結使故。或言。得五神通。為未破菩薩結使故。又言。尚無法中之愛者。謂無凡夫二乘法中之愛。所以者何。菩薩出過二地故。如須陀洹。知一切法無常苦患。即不生愛。若心不在道。即有所愛。又如羅漢。於一切中無所愛。於佛法中。而有所愛。如舍利弗摩訶迦葉。聞佛甚深智慧無量神力。便與以言。若我本知佛功德如是者。在於地獄中。寧一脇著地。乃至逕劫。於佛道中。心不應有悔。又諸聲聞皆大號泣。聲振三千大千世界。云何乃失如是大利。是故二乘成道。雖斷三界愛結。於佛功德法中。愛心未斷。諸菩薩忽如是無生忍力故。總言一切無所愛。而念佛恩重。深愛佛法。但不起戲論耳。若於一切法中。已斷愛者。即不復能具足上地。而此人未滿應滿。未得應得。又言正處已斷。所宅之形非復本器。昔習之餘。無由得起者。三界外形現妙。愛習之餘亦微。是故設復異形。理相因發。即無過也。又此涅槃而為障。如大乘經。一切法從本以來。常寂滅相。一切眾生。所作已辦。但無明等諸結使障故。不能自知我等即是寂滅相。菩薩如是滅除障礙。爾乃自知我今作佛。若無菩薩結使障者。先已是佛有三種障。一者三界諸煩惱。障涅槃道。二乘菩薩結使。障於佛道。此最難斷。以其微隱故。譬如怨賊界避。內賊難識難知。得無生法忍時。世間實相。雖破凡夫結使。未除佛道結使。於佛道中。猶有錯謬。若無錯謬。得無生法忍時。即應是佛。若欲教化眾生淨佛國土。便可一時頓具。何以故。得先礙實智故。所以不得爾者。以有微障故。又無生忍力。但能破邪戲論等。示諸法實相。後得佛時。乃於一切法中。通達無近無遠無深無淺。問有菩薩阿毘曇。當廣分別結使相。如聲聞阿毘曇廣分別根本十結。又言四大既絕。將何所搆。而有斯形者。既云生塗不絕。法身之應無所疑也。但阿毘曇法摩訶衍法。所明各異。如迦旃延阿毘曇說。幻化夢響鏡像水月。是可見法。亦可識知三界所繫陰界入所攝。大乘法中幻化水月。但誑心眼。無有定法。又小乘經說。化人為何界所攝。答無處所。今以大乘法。論說法身。無有四大五根幻化之事。肉眼所見。尚無所攝。何況法身微妙耶。是故但無三界麁四大五根耳。為度眾生因緣故現。緣盡則滅。譬如日現清水。濁則不見。如是諸菩薩。常在法性中。若眾生利根福德清淨者。即隨其所見。應度之身。復次若欲求其實事者。唯有聖人。初得道時。所觀之法。滅一切戲論。畢竟寂滅相。此中涅槃相。生死相。尚不可得。何況四大五根。如是不應以四大五根為實。謂無此者。即不得有法身也。如一有為法。皆虛妄不實。有為法者。即是五陰。五陰中最麁者。所謂色陰。若然者。虛妄之甚。不過四大。所以者何。思惟分裂。乃至微麁亦復不有。論中廣說。但於凡夫數法和合。得名色陰。色陰無有決定。何況四大五根。是故不得以凡夫虛妄所見色陰。以為實證。而難無量功德所成之身。若欲取信者。應信法身。如經中說。所有色。皆從四大有為三界繫使因緣故。說菩薩法身四大五根。同如變化。不得以之為一也。又欲界色界眾生。以四大五根桎梏。不得自在。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心雖得離三界之累形。猶未勉寒熱飢渴等患。法身菩薩即不然。無有生死。存亡自在。隨所變現。無所罣礙。
次問真法身像類并答
遠問曰。眾經說佛形。皆云身相具足。光明徹照。端正無比。披服德式。即是沙門法像。真法身者。可類此乎。若類於此。即有所疑。何者。佛變化之形。託生於人。於人中之上。不過於轉輪聖王。是故世尊。表出家之形殊妙之體。以引凡俗。此像類大同。宜以精麁為階差耳。且如來真法身者。唯十住之所見。與群麁隔絕。十住無師。又非所須。縱使有待於來。足不俟之以進業。將何所引。而有斯形。若以功報。自然不期而後應。即菩薩不應標?有位。以立德本。
什答曰。佛法身菩薩法身。名同而實異。菩薩法身雖以微結如先說。佛法身即不然。但以本願業行因緣。自然施作佛事。如密迹經說。佛身者無方之應。一會之眾生。有見佛身金色。或見銀色車渠馬瑙等種種之色。或有眾生見佛身與人無異。或有見丈六之身。或見三丈。或見千萬丈形。或見如須彌山等。或見無量無邊身。如以一音。而眾生隨意所聞。或有聞佛音聲。崇濡微妙。如迦陵頻伽鳥。白鵠之聲。如獅子吼聲。如野牛王聲。如打大鼓之聲。如大雷聲。如梵王聲等。種種不同。有於音聲中。或聞說布施。或聞說持戒禪定智慧解脫大乘等。各各自謂為我說法。是法身神力無所不能。若不爾者。何得一時演布種種音聲種種法門耶。當知可皆是法身分也。白淨王宮佛身。即是法身分。不得容有像類。何以故。釋迦牟尼佛身。能一時於千萬國土。皆作佛事。種種名號。種種之身。教化眾生。言十住無師者。為下凡夫二乘九住已還。可非於諸佛。言無師也。乃至坐道場菩薩。尚亦有師。何況十住。如十住經中說。菩薩坐道場欲作佛。爾時十方佛口中放光明。來入其頂。是菩薩即時深入無量三昧諸佛三昧陀羅尼解脫等。通達過去未來劫數。無量劫為一劫。一劫為無量劫。一微塵為無量色。無量色為一微塵。分別無量十方三世國土名號。及眾生名字行業因緣本末種種解脫道門次第。以一心相應慧。通達一切法。得無礙解脫。名之為佛。無礙解脫是佛法之根本。如經說。十住菩薩當知如佛。是佛讚歎十地功德。如讚誦法華者。即為是佛。又言。我以兩肩荷負此人。又如放鉢經中。文殊師利語彌勒大士。汝可取鉢彌勒不能取之。文殊師利。即申其臂。下方取鉢。爾時彌勒。語文殊師利。汝今雖有如是之力。我作佛時。如汝之比。無量無數。不能知我舉足下足之事。而此大菩薩。皆是十住。施佛法不可思議。皆不能及。又文殊彌勒等。於佛法中。處處多有所問。或為利益眾生故。或復自為利益。使得甚深佛法故。若然者。云何言十住無師耶。又諸大菩薩。不分別是麁是細。能觀一切法皆細。能觀一切法皆麁。如般若波羅蜜經中說。須菩提言。世尊般若波羅蜜甚深。佛言。菩薩觀般若波羅蜜。觀淺亦失。是故不得說。如眼所見為麁。心所見為細。大菩薩聞已。離於眼等諸根。但以法界。從佛聞法。如不可思議解脫經中說。文殊師利。與十方菩薩。在佛會中。共坐聽法。而能有身南國遊行。又大菩薩。常在定中。而能見佛聽法。聲所不能及。如思益中說。普華菩薩。問舍利弗。汝入滅盡定。能聽法不。答言不能。菩薩即能。如是法身菩薩所能行。無量不可思議。若有果報生身三根者。可有此難。精麁不同。然體平等者。身心無復差別之相。復有人言。法身菩薩。利益眾生故。以眼等見佛聞法施立供養。而有所聞。所以者何。欲為開引新發意菩薩故。
次問真法身壽量并答
遠問曰。凡夫壽。皆行業之所成。成之有本。是故雖精麁異。體必因果。乘來答云。法身菩薩非身口意業所造。若非意業。即是無因而受果。其可然乎。如其不然。妙體之來。由何而得。又問從法忍菩薩。始還法身。暨于十住。精麁優劣。不可勝言。其中所受。皆有命根長短。亦應隨精麁而為壽量。自十住已還。不復精論。今所聞者。旨在十住。十住經說。十住菩薩。極多有千生補處。極少至一生補處者。此即是法身生。非若是者。必為功報轉積。漸造於極。以至一生也。為餘垢轉消生理轉盡。以至一生乎。若餘垢轉消。即同須陀洹七生之義。以聖道力故。不至於八。今十住不過千生者。為是何力耶。若是遍學時。道力所制者。即生理有限。不得至千。以是而推。即不同生七可知。若功報轉積理極故唯一生者。一生即是後邊身。身盡於後邊。即不得不取正覺。若不得不成。何故菩薩有自誓不取正覺者。自誓之言。為是變化形。為真法身乎。若變化形者便是推假之說。若是真法身者。數有定極。即不得有自誓無窮之言也。
什答曰。今重略敘法身有二種。一者法性常住如虛空。無有為無為等戲論。二者菩薩得六神通。又未作佛。中間所有之形。名為後法身。法性者。有佛無佛。常住不壞。如虛空無作無盡。以是法八聖道分六波羅蜜等。得名為法。乃至經文章句。亦名為法。如須陀洹。得是法分。名為初得法身。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名後得法身。所以者何。羅漢辟支佛。得法身已。即不復生二界。是佛分別三乘義。故不說有法所去處。准法華經。有此說耳。若處處說者。法華經不名為祕要之藏。又亦不能令人多修習涅槃道。盡諸漏結。是故天竺但言歌耶。秦言或名為身。或名為眾。或名為部。或名法之體相。或以心心數法名為身。如經說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六相身。六思身等。始八聖道等眾事和合。不相離故。得名為身。得無生法忍菩薩。雖是變化虛空之形。而與肉身相似故。得名為身。而此中真法身者。實法體相也。言無身口意業者。是真法身中說。或有人言。得無生法忍菩薩。解能業相。壞三界業故。但以大悲心。起菩薩事。以壞業故。名為無業。謂無如凡夫分別之業耳。如佛言。我從得佛已來。不復起業。滅業相故。名為非業。又諸菩薩。有所起業。皆與無生忍合故。名為無業。是故菩薩施業中。不分別取相。名為無業。經言千生者。所未聞故。不得委要相答耳。如普賢觀世音文殊師利等。是十住菩薩。具足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以本願廣度眾生。故不作佛。如文殊師利受記經中說。若干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而釋迦文佛等。皆以文殊師利。為發意因緣。爾時勢力已成。如是推求本末。即不限千生也。若經言有千生者。即是本無別願久住世間。或是鈍根未具足。諸佛法故。即有多生。若功德具足者。即是一生。又功德積滿。唯有一生。不得不成正覺菩薩有二種。一者功德具足自然成佛。如一切菩薩。初發心時皆立過度言。我當度一切眾生。而後漸漸心智轉明。思惟籌量。無有一佛能度一切眾生。以是故諸佛得一切智。度可度已而取滅度。我亦如是。二者或有菩薩。猶在肉身。思惟分別。理實如此。必不得已。我當別自立願。久住世間。廣與眾生為緣。不得成佛。譬如有人。知一切世間皆歸無常。不可常住。而有修習長壽業行。往非有相非無相處。乃至八萬劫者。又阿彌陀等。清淨佛國。壽命無量。
次問修三十二相并答
遠問曰。三十二相。於何而修。為修之於結業形。為修之於法身乎。若修之結業形。即三十二相。非下位之所能。若修之於法身。法身無身口業。復云何而修。若思有二種。其一不造身口業。而能修三十二相。問所緣之佛。為是真法身佛。為變化身乎。若緣真法身佛。即非九住所見。若緣變化。深詣之功復何由而盡耶。若真形與變化無異。應感之功必同。如此復何為獨稱真法身佛妙色九住哉。
什答曰。法身可以假名說。不可以取相求。所以者何。聲聞三藏法中。唯說佛十力等諸無漏法為法身。佛滅度後。以經法為法身。更無餘法身名也。摩訶衍中說。菩薩無生法忍。斷諸煩惱。為度眾生故。而為受身。諸論議師。名此為法身。何以故。是中無有結使。及有漏罪業。但是無為清淨六波羅蜜果報。此身常有自在無礙。乃至成佛也。轉輪聖王。人中第一。唯有三十二相。是故菩薩應世之身。有三十二相。於生死中。種其因緣。於菩薩法身。令增益明淨。所以者何。三十二相。凡夫亦有。非為難事。如佛弟難陀。前身以雌黃盡辟支佛塔。而作是願。願我當得金色相好之身。如是福德因緣。壽終之後。為波羅捺國造利奢王子。復見迦葉塔。心懷歡喜。即中作蓋。以是因緣故。天人中受無量福樂。末後生為迦毘羅婆國白淨王子。具三十二相。出家學道得阿羅漢。於諸端正比丘中。最為第一。阿泥律陀。供養波利陀辟支佛。七世生忉利天上。七世生人中。作轉輪聖王。七寶具足。得三十二相。又如佛言。汝等比丘。見有受最上樂者。當知我亦曾受如是樂。所以者何。從無始世界以來。所生之處。無不逕歷。而今雖復惡世。猶有得一相二相五三相者。以是故知。生死身中。修諸相好。但相好所得。莊嚴清淨。光明照耀。威德具足名為佛。所問三十二思者。迦旃延弟子。自以意說耳。非佛所說。又所謂三十二思者。非一念中具也。一念時促不住。事不成辨。一切有為法。要須和合能有所成。如人見三十二人過惡。若欲害者。非但一念。然當斷命時。乃名殺心。雖前後多有殺心。但是得名稱三十二相。有人言。菩薩若見佛身。若見佛有三十二相。以所修福德迴向。願我得如是果報。或時佛為人。說修三十二相法。人眼見佛三十二相。便發願言。我當於未來世。得如是相。然後以淨功德。令其成就。如先下種後加溉灌。如施草蓯林等。得立安相。施燃灯明等。得大光明相。慈悲等觀眾生。得紺清眼。常以頭面。敬師長賢聖。及施蓋帽等因緣故。得肉髻相。或有人不從佛聞。亦不從佛。但聞他說有三十二相。或自讀經書。便發願言。我得三十二相。漸漸滿足。如上所說。或有人。若見佛若不見佛。其心無在。但聞大乘義。於眾生起慈悲心。欲以諸法實相。利益眾生。願我當得第一心身。汲引眾生。令信我說。如印經中佛為彌勒說。有七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者佛令發心。二者見正法壞時。護持法故發心。三者見眾生可愍故發心。四者菩薩令發心。五者見人發心亦發心。六者大布施故發心。七者聞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發心。佛告彌勒。前三發心必得成佛。不復退轉。後四發心。不能當定多有退轉。是故當知。種三十二相。其事不同。又法身菩薩者。經亦不了了說有法身國土處所也。但以理推之。應有法身。若諸菩薩。滅諸煩惱。出於三界。既無生身。亦不入涅槃。於是中間。若無法身。其事云何。是故諸論師言。於此中間。從無漏法性生身。名為法身。又此非從一身而已。隨本功力多少。而有其身。或有二身三身十身百千萬無量阿僧祇身。乃至無量十方世界。皆現其身。為具足餘佛法。兼度眾生故。迦旃延阿毘曇中。無漏法元有果報。何以故。聲聞法中但說三界事。及小涅槃門。大乘中過凡夫法。及小涅槃門。更說清淨大乘事。如不可思議經等。如凡夫雖起善業。煩惱未斷故。侵奪福德。以性相違故。不令善業增益。諸阿羅漢。雖無煩惱。毀損善法。證涅槃故。其心不發。不能增長佛道善根。是菩薩滅煩惱。無有[虛*予]損善法故。復不證涅槃故。心即不復功德增長。爾時起一切德。勝本從無始世界來。所為福德。如思益經說。我以五華施佛。勝本一切所施頭目髓腦等。何以故。本布施皆是虛妄。雜諸結使。顛倒非實。此施雖少清淨真。如人夢中得無量珠寶。不如覺時少有所得。以菩薩三界障礙都滅。唯有佛道微障未盡耳。如以一灯破暗。不能破第二燈分。若能破者。第二燈即無所增益。而第二燈所破闇與初灯合。但無初灯所破之闇。菩薩得無生法忍亦如是。捨生死身受法身。破三界凡夫障礙。不能破諸菩薩障礙。若破者即是十住便應作佛。是人爾時起業。無有三界結縛。唯有菩薩結縛微礙。有所超業。皆悉真實清淨無量。何以故。不為生死所拘。不與煩惱共合故。心志廣大。從法身以後。所受之身。如幻如鏡中像。業亦如是。心所起業隨。所得果報隨。不可以三界麁身。難菩薩微妙。出過三界之形也。問所緣佛為真法身。為變化身者。是事先已答如上說。或有見者。或有聞者。或自為眾生故。莊嚴其身。或有人不見佛不聞法。尚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況見佛聞法者。此人以心眼。緣三世佛相。過去佛身相。我當知是念。現在未來世佛身相。我身亦當如是。或有人隨所好樂。自生憶想。我所作功德。迴向佛道。後作佛時。壽命國土功德相好。當如是此緣。釋迦文佛本初發心經說。於無佛無佛法國中。為大王名光明。時有小王。以好白象子。奉光明王。王見已歡喜。令象師如法調伏。象師如法善治。令王乘之。遊戲林野。是象於林中。聞牝象香氣。婬欲心發。馳走趣向。王語象師制之令住。象師即以鉤制。不能令止。時王眼視外物。物皆運轉。深入榛藪。壞衣傷體。即仰攀樹枝。得免濟。象後念人間飲食。還來至宮。王問大臣。若人為王作此因緣者。應何治之。大臣言。罪應極法。時象師言。莫誑殺我已善治。王言。象惡如此。如何善治。象師即於王前。燒大鐵丸。語象言。取赤鐵丸吞之。若不吞者。還以本法治汝。象自籌量。寧須臾而死。不能久受苦痛。便取鐵凡吞之。燒身徹過。大吼而死。王見此已。知其調伏。即問象師。調伏如此。近以何因緣。有此惡事。象師言。心有婬欲重病。勢用發故。無所領計。王聞已驚怖。婬欲大病。此從何來。象師言。我亦不知所從來及其增減時。王言如是之病。無人能治耶。象師言。欲治之者。眾皆不得其法。還自墜浴。有人為破婬欲賊故。離五欲受苦行。或有人其受五欲。情即厭離。以是因緣。得脫此病。或有出家。種種因緣。欲免斯患。皆不拔此婬毒樹之根。王聞已憂怖。說象師言。如此之病。難可得治。於天人之中。有能破此病者耶。象師言。我傳聞有大人出世。身體金色。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常光遠照。愍哀眾生。號之為佛。是人了知婬欲生滅之道。愍眾生故為說之。王聞是已。即便下床右膝著地合掌而言。我以如法治國。及布施等功德。以此福德因緣。當得成佛。治一切眾生婬欲重病。從是發心已後初值佛。號名釋迦文。於壽百歲眾生中作佛。今釋迦佛事皆同彼佛。時光明王。作陶師字廣炤。彼釋迦文佛。度眾生已。與五百阿羅漢。度廣炤。極行圓出至其家。廣炤即以煖湯塗油燃灯石蜜漿等。供養於佛。陶師從聞佛法。而發其心。我當來世作佛。亦當如是。是人於無佛法世。尚能發心。何況見佛聞法。種三十二相者。若初發心了了不錯者。復何貴成佛耶。唯佛一人。得無錯耳。是故當知。如光明王。遇得因緣。便自發心。以是因緣。復得人身。值釋迦文佛。從佛聞法然後願。昔於暗中發願。但為破婬欲病者。後得值佛。了了分別名號而發其願。漸漸心轉微妙。能自以身施轉。後於諸法中。無所取相。安住畢竟空。具足六波羅蜜。發清淨願。本願與吾我貪著心雜。今之所願。清淨無垢。又不可無因。唯願而得淨願。是事為難。如蓮華雖淨。必因泥生。不可生於金山上。如維摩詰經中說。又佛法離一異相故。無決定真身。離異相故。無決定麁身。但以人顛倒罪因緣故。不能見佛。顛倒漸薄。淨眼轉開乃能見也。佛身微妙。無有麁穢。為眾生故。現有不同。又眾生先世種見佛因緣。厚薄名異。薄者如今見形像舍利等。厚者得見相好生身。施作佛事。見生佛亦有二種。或有見佛如須彌山等。或有見佛無量無邊之身。如轉法輪時。持力菩薩。欲量佛身。是見上身也。如上諸身。能度眾生。破除塵勞者。雖精妙不同。皆為是實。於妙中。又有妙焉。乃至真法身。十住菩薩。亦不能具見。唯諸佛佛眼。乃能具見。又諸佛所見之佛。亦從眾緣和合而生。虛妄非實。畢竟性空。同如法性。若此身實。彼應虛妄。以不實故。彼不獨虛妄。虛妄不異故麁妙同。宜以麁身。能為眾生作微妙因緣。令出三界。安住佛道。亦不名為麁也。
次問受決法并答
遠問曰。受決菩薩。為受真法身決。為變化之決。若受變化之決。則釋迦受決於定光。彌勒受莂於釋迦是也。斯類甚廣。皆非真言。若受真法身決。後成佛時。則與群麁永唯。絕當十住菩薩。共為國土。此復何功何德也。若功德有實。應無師自貴。復何人哉。如其無實。則是權假之一數。經云。或有菩薩。後成佛時。其國皆一處補處。此則十住共為國土明矣。若果有十住之國。則是諸菩薩終期之所同。不應云說或有或有而非真。則是變化之流。如此真法身佛。正當獨處於玄廓之境。
什答曰。說菩薩受記者。各各不同。或有人言。為利眾生故。與其受記。或以肉身菩薩。於無量劫久行菩薩道。為彼受記。示其果報。安慰其心耳。或云變化麁中有受記義。義於法身。則無此事。或有人言。受記是實事。唯應與法身受記。不應為變化身也。復此何功德者。如來智德無量無邊。利益十住。其功最勝。以彼利根所受彌廣故也。如般若中說。供養無量阿惟越致。不如一人疾作佛者。言無師自覺者。但不目外道為師耳。此義上以明。若如實諸者。諸佛威儀麁事。尚不可知。何況受記深奧義乎。有眾生未發心。而佛與受記。有人現前發心。不與受記。有人發心時。便與受記。於生死身得無生法。而為受記。有捨生死身受法身。而得受記。如文殊師利等是也。有菩薩。從無量諸佛受記。如釋迦牟尼。從燃灯佛。蓮華上佛。華上名佛。乃至迦葉佛。皆從受記。有天王佛。與釋迦牟尼真身受記。或於大法身菩薩眾中。是菩薩雖於大眾中。佛先受記。不以為說。何以故。自知處處身受記故。不以一身受記為喜。亦不可見喜事故。譬如阿那婆達多龍王受記時。阿闍世王言。汝得大利。於大眾中受記為佛。龍王言。誰受記者。若身也。身如瓦石。若心也。心如幻化。離此二法。無受記者。當知有何利。而生歡喜也。若我受記。一切眾生。亦當受記。其相同故。如是無量不可思議。不應以事迹為難。又諸佛菩薩身量。音聲說法。無量神通方便。為利益菩薩。兼利眾生故。而與受決。難言。眾生不應說云或有者。佛法無量。不可頓盡。隨時應物。漸為開示。十住之國。是諸菩薩終期。所同理故然矣。佛種種廣分別諸菩薩相。故住生品中說言。或有獨處玄廓之境者。若以獨處玄廓為本。來化眾生。此復何咎。諸佛從無量無邊智慧方便生。其身微妙不可窮盡。眾生功德。未具足故。不能具見佛身。唯佛與佛乃能盡耳。功德智慧等。皆亦如是。如四大河從阿那婆多池出。皆歸大海。人但見四河。而不見其源。唯有神通者。乃能見之。人雖不見。推其所由。必知有本。又彼池中清淨之水。少福眾生。不能得用。從彼池出。流諸方域。爾乃得用。其佛法身。亦復如是。當其獨絕於玄廓之中。人不蒙益。若從其身。化無量身。一切眾生爾乃蒙益。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上
大正藏第 45 冊 No. 1856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中
宋國廬山慧遠法師。默問常安草堂摩訶乘法師鳩摩羅什。大乘經中深義。十有八途。什法師一一開答。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下卷有五事)。
次問答法身感應 次問答法身盡本 次問答造色法 次問答羅漢受決 次問答觀佛三昧 次問答四相 次問答如法性真際。
問法身感應并答
遠問曰。天形開莫善於諸根。致用莫妙於神通。故曰菩薩無神通。猶鳥之無翼。不能高翔遠遊。無由廣化眾生淨佛國土。推此而言。尋源求本。要由四大。四大既形。開以五根。五根在用。廣以神通。神通既廣。隨感而應。法身菩薩。無四大五根。四大五根則神通之妙。無所因假。若法身獨運。不疾而速至於會。應群麁必先假器。假器之大。莫大於神通。故經稱如來有諸通慧。通慧則是一切智海。此乃萬流之宗會。法身祥雲之所出。運化之功。功由於茲。不其然乎。不其然乎。若神通乘眾器以致用。用盡故無器不乘。斯由吹萬不同。統以一氣。自本而觀。異其安在哉。則十住之所見。絕於九住者。直是節目之高下。管窺之階差耳。
什答曰。法身義以明法相義者。無有無等戲論。寂滅相故。得是法者。其身名為法身。如法相不可戲論。所得身亦不可戲論若有若無也。先言無四大五根。謂三界凡夫麁法身。如法相寂滅清淨者。身亦微細。微細故。說言無如欲界天身。若不令人見則不見也。色界諸天。於欲界天亦爾。又如欲界人得色界禪定。有大神通。而餘人不見。以微細故。又如禪定無數色。雖常隨人。而不可見。雖有而微。微故不現。菩薩四大五根。復微於此。凡夫二乘。所不能見。唯同地以上諸菩薩。及可度者。乃能見耳。又如變化法中。說欲界變化色。依止欲界四大。色界變化色。依止色界四大。菩薩法身如是。似如變化。然別自有微細四大五根神通。非可以三界繫心。及聲聞心。所能見也。若得菩薩清淨無障礙眼。乃能見之。如不可思議解脫經說。十方大法身菩薩。佛前會坐聽法。爾時千二百五十大阿羅漢。佛左右坐。而不能見。以先世不種見大法身菩薩會坐因緣故。如人夢中見天上之園觀。及至覺時。設近不見。又如人入水火三昧。若不聞者。雖共一處。都無所見。或人言法身菩薩神通。不須因假四大五根乃有施用。世間神通。要因四大五根耳。如地上火因木而出。天上電火從水而出。及變化火亦不因木有。當知不得以四大五根。定為神通之本。如佛變化種種之身。於十方國。施作佛事。從佛心出。菩薩法身亦如是。任其力勢。隨可度眾生。而為現身。如是之身。不可分別戲論。如鏡中像。唯表知面相好醜而已。更不須戲論有無之實也。若神通乘眾器以致用。用盡故無器不乘者。聖人所可引導群生器用。無非神通。皆是初通中說神通之事。或有功行所成。或有果報所得。若以果報得者。不須功業。隨意應物。非果報得者。假於定力。乃有所用。若九住十住所見。麁細不同者。是則為異。十住所見之身雖妙。亦非決定。何故。唯諸佛所見者。乃是法身決定。若十住所見是實者。九住所見應是虛妄。但此事不然。故有所見精麁淺深為異也。乃至須陀洹。但見實相身。十住大菩薩。亦同所見。如蚊子得大海之底。乃至羅睺阿修羅王。亦得其底。雖得之是同。而深淺有異。則因佛法身相精麁。了聲聞人。及初習行菩薩。因丈六身。而得實相。或有菩薩。功德純厚。信力彌固。所見之身。過於丈六。隨愛色而得實相。如密迹經說。得無生忍阿惟越致菩薩。所見佛身。無量無邊。世間端正第一無比。而不取相。不生貪著。因此身已。得甚深三昧陀羅尼等。如是轉勝。如聲聞法中。所有不同須陀洹。欲得斯陀含道。捨本所得大道。雖非顛倒。以斯陀含道微妙大利故。如人為大利故。捨於小利。菩薩從一地至一地亦如是。雖得無生法忍。實事為定。而得一地捨一地。以本地鈍不明了。不微妙故。此二俱趣佛道。不名為異同也。不出於實相故。實相則是無復別異。大小菩薩分別佛身者。所見為異。
次問法身佛盡本習并答
遠問曰。大智論曰。阿羅漢辟支佛盡漏。譬燒草木。烟炭有餘。力劣故也。佛如劫燒之火。一切都盡無殘無氣。論又云。菩薩違法忍得清淨身時。煩惱已盡。乃至成佛。乃盡餘氣。如此則再治而後畢劫不重燒。云何為除耶。若如法華經說。羅漢究竟。與菩薩同。其中可以為階差。煩惱不在殘氣。又三獸度河。三士射的。今同大除。此皆都聞經。非大類立言之本意。故以為疑。又問真法身佛。盡本習殘氣時。為以幾心。為三十四心耶。為九無礙九解脫耶。為一無礙一解脫耶。若以三十四心。煩惱先已盡。今唯盡殘氣。不應復同聲聞經說。答以九無礙九解脫。煩惱有九品。雙道所斷故。無有此用。可煩惱殘氣。非三界漏結之所攝。餘垢輕微。尚無一品。況有九乎。若以一無礙一解脫。計三界九地中。皆應有殘氣。不得遍治上地。若從不用以上。先以世俗道斷。今雖上地而有疑。何者。無漏法與世俗道。俱斷九品結。功同而治異。故有斯義。推本習殘氣。尚非無漏火所及。況世俗道乎。夫功玄則治深。數窮則照微。理固宜然。想法身經。當有成說殘氣中。或有差品之異。是所願聞。
什答曰。聲聞人謂佛與阿羅漢辟支佛俱共得。若斷諸煩惱。無復有異。是故世間大劫盡大為喻。又以菩薩至坐道場。乃斷煩惱。是故分別習。有餘無餘為異耳。如摩訶衍經說。得無生忍菩薩。斷諸煩惱。具六神通。而諸論師所明不同。或言若菩薩斷煩惱。得漏盡通者。則同漏盡阿羅漢。漏盡阿羅漢。永不復生。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以菩薩未斷習氣。而證於涅槃。無大悲心故。不能復生。菩薩無此二故。明生生不絕。或有人言。菩薩得無生法忍時。三界繫煩惱。及習氣俱盡。而法身菩薩。別有結使未滅。雖然亦不妨習行佛道。如賊繫縛在獄。雖為未死。無所能作。是菩薩結使。並地地中斷。至坐道場。實欲成佛。爾乃滅盡。此義如上灯喻中說。如是義者。則無所妨礙。以其不滅故。而今菩薩具足十地。言法身菩薩斷煩惱者。此說亦實。為斷三界凡夫煩惱故。法身菩薩。不斷煩惱者。此說亦實。有菩薩細微煩惱故。如燃灯時有闇有明者。得有所見。有闇者。燃第二燈時。其明增益。當知先有微闇故。若光無闇。燃第二燈時。不應有異。又三十四心。九無礙道。九解脫道。皆非佛說。何以故。四阿含毘尼。及摩訶衍中。無此說故。但阿毘曇者。作如是分別。若佛有此說者。當求本末而來難。以之為遇。不受所論。又三十四心九無礙九解脫道。以人通議故。是以於大智論中。說為分別。佛與二乘為異耳。諸摩訶衍經說。佛以一念慧。斷一切煩惱習。所有應知應見。無不通達此一念慧。於無量劫來。修習明利。最為第一。不復須假餘心力也。若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所有智慧。不能如是者。乃用九無礙道九解脫。以其鈍故。如人刀鈍手力劣弱。多斫乃斷。若大力利刀一斫則斷。如是佛坐道場。末後之慧。最第一利。無能勝者。一時斷諸煩惱。永盡無餘。以人不議故。名為殘氣耳。而有為議法。皆羸劣故。眾緣和合。乃有所作。最後金剛之慧。則不然也。以有大力故。唯用相應共生心心數法處。不須餘心力。如是說者。於理為便。如凡夫結使習氣不能大悲事。而令身口業相小有異相。起彼不淨之心。菩薩結使亦如是。勢力衰薄。雖不能起罪業。但稽留菩薩。不令疾至佛道。是故說法身菩薩成佛時。斷煩惱習。昔聞有菩薩阿毘曇。地地中分別諸菩薩結使及其功德。如大品十地說。捨若干法。得若干法。先來之日。不謂此世無須菩薩阿毘曇事。而來問精究。苦求殘氣之差品。今未有此經。不可以意分別。是故不得委由相答也。
次問答造色法
遠問曰。經稱四大不能自造。而能造色。又問造色能造色不。若能造色。則失其類。如其不能。則水月鏡像復何因而有。若有之者。自非造色。如何又問水月鏡像色陰之所攝不。若是色陰。直是無根之色。非為非色。何以知其然。色必有象。象必有色。若像而非色。則是經表之奇言。如此則阿毘曇覆而無用矣。
什答曰。經言一切所有色。則是四大及四大所生。此義深遠難明。今略敘其意。地水火風。名為四大。是四法或內或外。外者何也。則山河風熱等是。內者則骨面溫氣等是。四大如是。無所不在。而眾生各各稱以為身。於中次生眼等五根。五根雖非五識所知。亦不得謂之無也。所以者何。譬如髮爪。雖是身分。無所分別。以離根故。又如癩病之人。身根壞敗。雖有皮肉。而無所覺。是故當知。皮肉之內。別有覺用。又能生身識。以是故。名為身根。假令身肉但有身根者。以指觸食。唯知冷熱。不知香味。是故當知。別有鼻舌根等。若然者。四大之身。必生五根。分別五塵故。五根之色。其為微細。非五識所知。難了難明。是故佛名四大所生色。若問五根難明。佛名為四大生色者。五塵何以復名四大所生色耶。答曰。五塵亦復微細。如水月鏡像等。雖復眼見。無有餘塵若離餘塵。則非是色。若聲從觸有。謂為可聞。無有住處。時過則滅。因緣雖存。無聲可聞。若香離色味觸。則不可得。味觸亦然。是故五塵。亦名四大所生色。以其小故。或言身根遍於一體。其餘四根少分處生。如瞳子內鍼頭之處。眼根見色。餘處因此。總名為眼。其餘根皆亦如是。身根所觸。審有所覺。凡夫之人身所覺事。以之為實。如人得罹於官。苦以刀杖治之。終不以餘塵為用也。樂亦如是。眾生多五欲。於細滑中。婬欲偏重。乃有隨而死者。是故佛經或以之為初。又如人盡見於色。闇中雖無所見。以身觸故。便得其事。當知身根常有實用餘根無有此力。又身根遍生身識。是故身所覺法。名為四大。若問身根所覺有十一事。何故但說四法為大也。答其餘七法。皆四大所攝。四大為根本。是其氣分耳。輕重是覺分。堅是相密。若分散則為輕物。若集之則為重物。澁亦然。地有二種。一微塵。次密相近。名為滑物。若微塵疎遠。名為澁物。寒是風水之分。水常冷相。若與火合則熱。離火還歸本相。風亦冷相。若火力偏多。名為熱風。離火還為冷風。如熱時搖扇。即得冷風。又身內風發。便令體冷。若服熱藥。冷風則止。水有二相。一為流相。二為冷相。經中多說流相。以相常有不可壞故。一切法皆有二相。客相舊相。佛通達一切法本末故。說其舊相。如水或與火相。可使為熱。流是舊相。雖與熱合。猶不捨流相。是故寒是火所攝。飢渴者。以人腹內風火力故消食。消食已則從剋人身。是故飢雖食難消之物。而無所患。以能消故。若如是分別。四大氣分。乃應無量。如長短此彼麁細方圓燥濕合散等。皆可以身根覺知。何止七事耶。佛是一切智人。是故但說四大色。及四大所生色。或言眼見草木。從種出生。如是細為麁因。如種中無樹。推樹為從何來。有人言無因無緣。自然而生。或有人言萬物皆從大生。有人言從微塵生。有人言從常性生。唯佛言從四大生。所謂種中地水火風也。此中雖有餘物。佛但說四大。以四大能利成果故。堅相能持。水相能爛。火相能成熟。風相能增長。如是樹得成茂。色等無有此用。是故不說。又內四大。人初入胎時。地能持之。水能和合。火能成熟。風能開諸竅。令得增長。爾時小兒未有眼等根故。不能分別。以初得身根故。而分別四大所能。是故說一切色。皆四大為根本。如經說六種十二觸八十八意行四善處。名之為人。是中分別義者。如小兒初入胎時。未有眼等故。但有六種。四大虛空及識。雖有色香味等。以其不覺。不為利益。故不說也。六入既成。於外麁受樂。名為觸生受。而復意識。常多發用。眼識所見色。分別好醜中間。乃至意所知法。分別好醜中間。是名十八意行。又終能住於四善之處。所謂樂分別諸法。是智慧處。樂實不虛。是誠諦處。樂捨則捨惡。是捨處。樂離憒鬧。是寂滅處。或言次第而生。如大劫盡時無所復有。唯有虛空。爾時虛空中。有諸方風來。互相對持。後有天雨。風持此水。水上有風。擾動而生水沫。水沫積厚于乃成地。從生草木等。以觀一切水色。初始皆從風出。以能持故。是以說所有盡皆以四大為根本。今色味等。亦為四大因緣。四大亦為色等之因緣。但以初得名故。如穀子中。大有色有味等。牙時色味等。亦有四大。但分別先後因果。得其名耳。如內四大。初入胎時。繫在赤白不淨之中。雖有色香味。以無眼等故。不覺不知。唯有身根。覺知四大有用。佛因此心故。說四大為生色之本。是故十二因緣中。第三因緣時。雖有四大所生色。以微細未能遮識。識增發故。說識因緣名色。歌羅羅時四大成就。反名為色。歌羅羅時中識成就。反名為名。所謂成就者。了了相現也。是故說內四大。為生色之本。佛言所有色四大。四大生有。是總相說耳。或有三大二大一大。四大者如身也。三大者。如死人身中無有火大。二大者如熱水熱風熱合名等。一大者如風。風中無有地水也。四大生色中亦如是。或四或一。如飲食有味香觸。如淨潔玉器承天雨。但有色味觸。無有香氣。地氣合故乃可有香。如火從珠日出者。無香無味。但有色觸。燒為觸。照為色。如鏡像水月。唯有一色。四大不能自造。而能造者。經無此說。亦無造名。但傳譯失旨耳。佛唯說所有色。若四大四大所生。因四大復生四大。如種中四大。復生芽中四大。芽中四大所生色。復生四大所生色。亦互相生如前說。又外道說。四大是常。無時不有。若佛說所有色。皆是四大。則外道增其邪見。是故佛言。色非唯四大而已。因四大故。更有色生。是名四大所生色。是色有三種。善不善無記。以善身口業色。能生天人報四大。不善身口業色。能生三惡處報四大。無記色自然因共生因。阿毘曇中亦如是說。若然者。云何言四大不自生也。如人還生人。或生畜生。而生中不正說。從四大生者。皆是四大所生色。如阿毘曇。分別四大。一陰一入界所攝。但四大。則無別陰界入。以四大少故。四大所生色陰。十一入。十一界所攝。若但四大所生色。則無別陰也。十入十界所攝。如是四大四大所生色。雖沒自生。生彼無咎。所以者何。生生之大。以有空名。如前說水月鏡像。阿毘曇人。有法相者。謂是陰界入故攝。如經說三種色。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又如不見不聞不嚊不味不觸。尚名為色。何況眼鏡像。如非色耶。是故水月幻化等。是可見色。而佛法為度眾生故。說水月鏡像影響炎化喻等。默人終不貪著。謂之為有。是故以為空喻。如幻化色。雖是不實事。而能誑惑人目。世間色像亦復如是。是以過五百年後。而諸學人多著於法。墮於顛倒。佛以幻化為喻。令斷愛法。得於解脫。是故或時說有。或時說無。凡夫人無有慧眼。深著好醜麁細等。起種種罪業。如是何得言無耶。佛說一切色。皆虛妄顛倒不可得。觸捨離性。畢竟空寂相。諸阿羅漢以慧眼。諸菩薩以法眼。本末了達。觀知色相。何得言定有色相耶。諸佛所說好醜此彼。皆隨眾生心力所解。而有利益之法。無定相。不可戲論。然求其定相。來難之旨。似同戲論也。
次問羅漢受決并答
來答稱法華經說。羅漢受記為佛。譬如法身菩薩淨行受生故。記菩薩作佛居此。為法身之明證。
遠問曰。經說羅漢受決為佛。又云。臨滅度時。佛立其前。講以要法。若此之流。乃出自聖典。安得不信。但未了處多。欲令居決其所滯耳。所疑者眾。略序其三。一謂聲聞無大慈悲。二謂無漚和般若。三謂臨泥洹時。得空空三昧時。愛著之情都斷。本習之餘不起。類同得忍菩薩。其心泊然。譬如泥洹後時。必如此愛習殘氣。復何由而生耶。斯問以備於前章。又大慈大悲積劫之所習純誠。著於在昔。真心徹於神骨。求之羅漢。五緣已斷。焦種不生。根敗之餘。無復五樂。慈悲之性。於何而起耶。又漚和般若。是菩薩之兩翼。故能凌虛遠近。不墜不落。聲聞本無此翼。臨泥洹時。縱有大心。譬若無翅之鳥。失據墮空。正使佛立其前。羽翮復何由頓生。若可頓生。則諸菩薩。無復積劫之功。此三最是可疑。雖云有信。悟必由理。理尚未通。其如信何。
什答曰。一切阿羅漢。雖得有餘涅槃。心意清淨。身口所作。不能無失念。不知之人。起不淨想。其實無復別有垢法。如人鎖脚。久久乃離。脚雖不便。更無別法。阿羅漢亦如是。從無始生死來。為結所縛。得阿羅漢道。雖破結縛。以久習因緣故。若心不在道。處於憒鬧。因妄念。令身口業而有失相。是人入無餘涅槃時。以空空三昧。捨無漏道。從是以後。永無復有身口業失。時聞促故。不應難言更當起也。又謂以空空三昧。能斷餘習者。是事不然。何以故。用此三昧。捨無漏者。則非無漏定。若然者。何得謂煩惱習氣都盡耶。又阿羅漢還生者。唯法華經說。無量千萬經。皆言阿羅漢。於後邊身滅度。而法華經。是諸佛秘藏。不可以此義。難於餘經。若專執法華經。以為決定者。聲聞三藏。及餘摩訶衍經。寢而不用。又有經言。菩薩畏阿羅漢辟支佛道。過於地獄。何以故。墮於地獄。還可作佛。若爾者。唯有法華一經可信。餘經皆為虛妄。是故不應執著一經。不信一切經法。當應思惟因緣。所以取涅槃。所以應作佛。然五不可思議中。諸佛法是第一不可思議。佛法者。謂阿羅漢涅槃當作佛。唯佛知之。又聲聞人。以愛為集諦。阿羅漢愛盡故。則無復生理。摩訶衍人言。有二種愛。一者三界愛。二者出三界愛。所謂涅槃佛法中愛。阿羅漢雖斷三界愛。不斷涅槃佛中愛。如舍利弗心悔言。我若知佛有如是功德智慧者。我寧一劫於阿鼻地獄。一脅著地。不應退阿耨三菩提。又毘摩羅詰經。摩訶迦葉。與目連悔責。一切聲聞。皆應號泣。此是愛習之氣。又首楞嚴三昧中說。如盲人夢中得眼。覺則還失。我等聲聞智慧。於佛智慧。更無所見。此似若無明。如是愛無明等。往來世間。具菩薩道。乃當作佛。佛設入菩薩道。尚不得同直修菩薩道者。何況同無生法忍菩薩也。何以故。是人於眾生中。不生大悲心。直趣佛道。但求自利。於無量甚深法性中。得少便證。以是因緣故。教化眾生。淨佛國土。皆為遲久。不如直趣佛道者疾。成於佛。又阿羅漢慈悲。雖不及菩薩慈悲。與無漏心合故。非不妙也。如經中說。比丘慈心和合。修七覺意。設斷五道因緣者。慈悲猶在。發佛道心時。還得增長。名為大慈大悲。如法華經中說。於他方現在佛聞斯事。然後發心。又涅槃法。無有決定不相應焦羅漢耳。何以故。涅槃常寂滅相。無戲論諸法。若常寂滅無戲論則無所妨。又諸佛大菩薩。深入法性。不見法性不三品之異。但為度眾生故。說有三分耳。漚和般若是菩薩兩翅者。而法華經義。不以此說也。是般若波羅蜜經經中。讚嘆般若波羅蜜故。有菩薩離般若波羅蜜。但以餘功德。求佛道者。作此喻耳。是故佛言。雖有無量功德。無般若漚和。如鳥無兩翅。不能遠至。如是成阿羅漢。到於涅槃。大願以滿。不能復遠求佛道。若法華經說。實有餘道。又諸佛贊助成立。何有難事哉。佛有不可思議神力教化。能令草木說法往來。何況於人。如焦穀不能生。此是常理。若以神力呪術藥草力。諸天福德願力。尚能移山住流。何況焦種耶。如以無漏火。燒阿羅漢心。不應復生。但以佛無量神力接佐。何得不發心作佛也。假使佛語阿難。作眾惡事。以恭敬深愛佛故。尚亦當作。何況佛記言作佛。為開其因緣。而不成佛乎。如大醫王。無有不治之病。如是佛力所加。無有不可度者。又阿羅漢。於涅槃不滅。而作佛者。即是大方便也。又菩薩先願欲以佛道入涅槃。無般若方便故。墮聲聞辟支佛地。如無翅之鳥。今阿羅漢。欲以聲聞法入涅槃。或於中道。以有漏禪。生增上慢。如無翅鳥。不得隨願。便當墮落。若能隨佛所說。與禪定智慧和合行者。得入涅槃。是名阿羅漢中有二事。以禪定為方便。無漏慧為智慧。又佛說般若波羅蜜時。未說法華經。是諸佛欲入涅槃時。最後於清淨眾中。演說祕藏。若有先聞者。心無疑難。而諸阿羅漢。謂所願以畢。佛亦說言。阿羅漢末後身滅度。菩薩聞已。於阿羅漢道則有畏。今略說二因緣故。佛有此說。一者祕法華義故。多令眾生樂小乘法。得於解脫。二者欲使菩薩直趣佛道。不令迂迴。所以者何。阿羅漢雖疾證無為法。盡一切漏。得到苦邊。後入菩薩道時。不根明利。習大道為難。以所資福德微薄故。若無此二因緣者。阿羅漢終歸作佛。不應為作留難也。
次問念佛三昧并答
遠問曰。念佛三昧。般舟經念佛章中說。多引夢為喻。夢是凡夫之境。惑之與解皆自厓已還理了。而經說念佛三昧見佛。則問云。則答云。則決其疑網。若佛同夢中之所見。則是我相之所矚想相。專則成定。定則見佛。所見之佛。不自外來。我亦不往。直是想專理會大聞。於夢了疑大我。或或不出。境佛不來。而云何有解。解其安從乎。若真茲外應。則不得以夢為喻。神通之會。自非實相。則有往來。往則是經表之談。非三昧意。後何以為通。又般若經云。有三事得定。一謂持戒無犯。二謂大功德。三謂佛威神。為是定中之佛。外來之佛。若是定中之佛。則是我想之所立。還出於我了。若是定外之佛。則是夢表之聖人。然則成會之表。不專在內。不得令聞於夢明矣。念佛三昧法法為爾不。二三之說。竟何所從也。
什答。見佛三昧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是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其實不同。者得神通見十方佛。餘者最下。統名念佛三昧。復次若人常觀世間厭離相者。於眾生中。行慈為難。是以為未離欲諸菩薩故。種種稱讚般舟三昧。而是定力。雖未離。亦能攝心一處能見諸佛。則是求佛道之根本也。又學般舟三昧者。離言憶想分別。而非虛妄。所以者何。釋迦文佛所說眾經。明阿彌陀佛身相具足。是如來之至言。又般舟經種種設教。當念分別阿彌陀佛。在於西方。過十萬佛土。彼佛以無量光明。常照十方世界。若行如經所說。能見佛者。則有本末。非徒虛妄憶分別而已。以人不信。不知行禪定法。作是念。未得神通。何能遠見諸佛也。是故佛以夢為喻耳。如人以夢力故。雖有遠事。能到能見。行般舟三昧菩薩。亦復如是。以此定力故。遠見諸佛。不以山林等為礙也。以人信夢故。以之為喻。又夢是不然之法。無所施作。尚能如是。何況施其功用。而不見也。又諸佛身有決定相者。憶想分別。當是虛妄。而經說諸佛身皆從眾緣生。無有自性。畢竟空寂。如夢如化。若然者。如說行見諸佛身。不應獨以虛妄也。若虛妄者。悉應虛妄。若不虛妄。皆不虛妄。所以者何。普令眾生。各得其利。種諸善根故。如般舟經中見佛者。能生善根。成阿羅漠。阿惟越致。是故當知。如來之身。無非是實。又憶想分別。亦有時有。若當隨經所說。常應憶想分別者。便能通達實事。譬如常習灯燭日月之明。念復障物。便得天眼。通達實事。又下者持戒清淨。信敬深重。兼彼佛神力。及三昧力。眾緣和合。即得見佛。如人對見鏡像。又一凡夫。無始以來曾見。皆應離欲得天眼天耳。還復輪轉五道。而般舟三昧。無始生死以來。二乘之人。尚不能得。況於凡夫。是故不應以此三昧所見。謂為虛妄。又諸菩薩得此三昧見佛。則問解釋疑網。從三昧起。住麁心中。深樂斯定。生貪著意。是故佛教行者。應作是念。我不到彼。彼佛不來。而得見佛聞法者。但心憶分別。了三界之物。皆從憶想分別而有。或是先世憶想果報。或是今世憶想所成。聞是教已。心厭三界。倍增信敬。佛善說如是微妙理也。行者即時得離三界欲。深入於定。成般舟三昧。
次問四相并答
遠問曰。經云前四相。各行人法。後四相行一相。二相更相為故。不受無窮之難。而大智論云。若生能生生。則生復有生。若復有生則有生。夫生生者如此。便為無窮。若果無窮。則因無崖分。若其有窮。則因緣無由而生。據今有生則不應受無窮之難。若不受無窮之難。若不受無窮之難。則四相更相為沒。令前能生法。復生生。則反覆有能生之力。若前生能反覆。則不應限後生之不能。如此還入於無窮矣。又問四相與心法為同。若有因為有前後之差。為一時並用也。若一時並用。則生滅性相違。滅時不應生。生時不應滅。若有前後之差。則生中無滅。滅中無生。若生中無滅。則生墮有見。若滅中無生。則滅墮無見。有無既分。則斷常兩行矣。若生中有少滅。滅中有少生。則前生與後生相陵。前滅與後滅相踐。如此則不應云新新生滅相離無故也。必其無故。則因緣之與不陵踐明矣。若生為住因。住為滅因。則生中無住。住中無滅。假令如新衣之喻。則生中已有住。住中已有滅。則是因中有果。果不異因。因果並陳。厚然無差別。若然者。進退落於疑地。反覆入於負門也。
什答曰。言有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非佛所說。眾經大要有二。所謂有為法。無為法。有為法有生有滅有住有異。無為無生無滅無住無異。而佛處處說。但有名字耳。尚不決定言有生相。何況生生也。此是他人意。非信所受。何得相答。如他人有過。則非所知。然佛說一切法。若常若無常多。無常名先無今有。已有便無。常名則離如是之相。無常是有為法。常即是無為法。佛為眾生說諸因緣出世法。名為生。如母子。如芽從種生。此是現所見事。名之為生。滅名眾緣壞敗。若眾生而言名為死。若萬物而言為壞。從生至滅。於其中間異相名住異。若眾生而言。名老死病癈。若非眾生而言。名委異變故。如是內外之物。名為生滅住異。直信之士。聞此事已。即生厭離。得道解脫。佛大意所明。其旨如此。而比丘深心愛法。戲論有為之相。分別有八。法俱生理尚失中。則是眾難之府。若一時則無因緣。若次第生則是無窮。又不應離法有生。所以者何。生是有為相。若離生有法者。則非有為法。若生能合法為生者。法何故不能合生為非生。亦如來難之咎。如是多過。是故佛小乘經中。說生滅住異。但有名字。無有定相也。大乘經中說。生是畢竟空如夢幻。但或凡夫心耳。大乘之法。是所信伏故。以之為論。諸法無生。求生定相不可得故。若因中有法者。則不應名生。如囊中物。非囊所生。若因中先無者。法何故不從非因中生。如乳中無酪水。亦因無。若有生者。為說瓶初時有也。為泥後非起瓶時有也。此二時俱不然。所以者何。已生未生故。生時過亦如是。若即瓶成為生。此亦不無生分。無瓶亦不應以妄生。何以故。三事相離即無也。若一時即無因緣。無因緣者。應各自生。如是等無量之過。是故諸佛如來。知生法無有定相。經誑凡夫之目。如夢中事。無有本末。以此因緣。說一切法。無生無滅。斷言語道。滅諸心行。同泥洹相。得此妙理。即成無生法忍。
次問如法性真際并答
遠問曰。經說法性。則云有佛無佛性住如故。說如。則明受決為如來。說真際。則言真際不受證。三說各異。義可聞乎。又問法性常住。為無耶為有耶。若無如虛空。則與有絕。不應言性住。若有而常住。則墮常見。若無而常住。則墮斷見。若不有不無。則必有異乎。有無者辨而結之。則覺愈深愈隱。想有無之際。可因緣而得也。
什答曰。此三義。上無生忍中已明。又大智度論廣說五事。所謂斷一切語言道。滅一切心行。名為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假為如法性真際。此中非有非無。尚不可得。何況有無耶。以憶想分別者。各有有無之難耳。若隨佛法寂滅相者。則無戲論。若有無戲論。則離佛法。大智論中。種種因緣。破有破無。不應持所破之法為難也。若更答者。亦不異先義。若以異義相答。則非佛意。便與外道相似。今復略說。諸法相隨時為名。若如實得諸法性相者。一切義論所不能破。名為如。如其法相非心力所作也諸菩薩利根者。推求諸法如相。何故如是寂滅之相。不可取不可捨。即知諸法如相性自爾故。如地堅性水濕性火熱性風動性。火炎上為事。水流下為事。風傍行為事。如是諸法性性自爾。是名法性也。更不求勝事。爾時心定。盡其邊極。是名真際。是故其本是一義。名為三如。道法是一。分別上中下。故名為三乘。初為如。中為法性。後為真際。真際為上。法性為中。如為下。隨觀力故。而有差別。又天竺語音相近者以為名。是故說知諸法如。名為如來。如正遍知一切法故名為佛。又小乘經中亦說。如法性。如離阿含中。一比丘問佛世尊。是十二因緣法。為佛所作。為餘人所作。佛言。比丘。是十二因緣。非我所作。亦非彼所作。若有佛若無佛。諸法如法性。法性常住世間。所謂是法有故是法有。是法生故生。無明因緣識。乃至生因緣老死因緣諸苦惱。若無明滅故行滅。乃至老死滅故。諸苦惱滅。但佛為人演說顯示。如日顯照萬物長短好醜。非日所作也。如是聲聞經說。世間常有生死法。無時不有。是名有佛無佛相常住。真際義者。唯大乘法中說。以法性無量。如大海水。諸聖賢隨其智力所得。二乘人智力劣故。不能深入法性。便取其證。證知如實之法微妙理極。深厭有為。決定以此為真。無復勝也。而諸菩薩。有大智力。深入法性。不隨至為證。雖放深入。亦更無異事。如飲大海者。多少有異。更無別事。又諸菩薩。其乘順忍中。未得無生法忍。觀諸法實相。爾時名為如。若得無生法忍已。深觀如故。是時變名法性。若坐道場。證於法性。法性變名真際。若未證真際。雖入法性。故名為菩薩。未有聖果。乃至道場。諸佛以一切智無量法性故。爾爾乃出菩薩道。以論佛道也。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中
大正藏第 45 冊 No. 1856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下
宋國廬山慧遠法師。默問常安草堂摩訶乘法師鳩摩羅什。大乘經中深義。十有八途。什法師一一開答。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下卷有五事。
次問答實法有 次問答分破空 次問答後識追憶前識 次問答遍學 次問答經壽。
問實法有并答
遠問曰。大智論以色香味觸。為實法有。乳酪為因緣有。請推源求例。以定其名。夫因緣之生。生於實法。又問實法為從何生。經謂色香味觸為造之色。色則以四大為本。本由四大。非因緣如何。若是因緣。復如何為實法。尋實法以求四大。亦同此疑。何者。論云一切法各無定相。是故得神通者。令水作地。地作水。是四大之相。隨力而變。由以慈觀。故知四大與造色。皆是因緣之所化明矣。若四大及造色非因緣。則無三相。無三相。世尊不應說以非常為觀。非常則有新新生滅。故曰不見有法無因緣而生。不見有常常生而不滅。如此則生者皆有因緣。因緣與實法。復何以為差。尋論所明。謂從因緣而有異。於即實法為有二者。雖同於因緣。所以為有則不同。若然者。因緣之所化。應無定相。非因緣之所化。宜有定相。即此論神通章中說四大無定相。定相無故隨滅而變。變則捨其本。色香味觸出於四大。則理同因緣之所化。化則變而為異物。以此推。實法與因緣未為殊異。論意似旨有所明。非是窮崖本極之談。故取於君。
什答曰。有二種論。一者大乘論。說二種空。眾生空法空。空者。小乘論說眾生空。所以者何。以陰入界和合假為眾生。無有別實。如是論者。說乳等為因緣有。色等為實法。又以於諸法。生二種著。一者著眾生。二者著法。以著眾生故。說無我法。准名色為根本。而惑者於名色取相分別。是眾生是人是天。是生是舍是山林是河等。如是見者。皆不出於名色。譬如泥是一物。作種種器。或名瓫或名瓶。瓫破為瓶。瓶破為瓮。然後還復為泥。於瓫無所失。於瓶無所得。但名字有異。於名色生異相者亦如是。若求其實當。但有名色。聞是說已。便見一切諸法。無我無我所。即時捨離。無復戲論。修行道法。有人於名色不。或眾生相。或於法相。貪著法故。戲論名色。為是人故。說名色虛誑。色如幻如化。畢竟空寂。同如眾生因緣而有。無有定相。是故當知。言色等為實有。乳等為因緣有。小乘論意。非甚深論法。何以故。以眾生因此義故。得於解脫。若言都空。心無所寄。則生迷悶。為是人故。今觀名色二相無常苦空。若心厭離。不待餘觀。如草藥除患。不須大藥也。又令眾生離色等錯謬。若二相若異相。若常相若斷相。以是故說色等為實有。乳等為假名有。如是觀者。即知眾生緣法。非有自性。畢竟空寂。若然者。言說有異。理皆一致。又佛得一切智慧。其智不可思議。若除諸佛。無復有人。如其實理。盡能受持。是故佛佛隨眾生所解。於一義中三品說道。為鈍根眾生故。說無常苦空。是眾生聞一切法無常苦已。即深厭離。即得斷愛得解脫。為中根眾生故。說一切無我安穩寂滅泥洹。是眾生聞一切法無我。准泥洹安穩寂滅。即斷愛得解脫。為利根者。說一切法從本已來。不生不滅畢竟空。如泥洹相。是故於一義中。隨眾生結使心錯便有深淺之異。如治小病。名為小藥。治大病名為大藥。隨病故便有大小。眾生心有三毒之病。輕重亦復如是。憂恚力等。愚癡則漏。所以者何。愛小罪而難離。恚大罪而易離。癡大罪而難離。以愛難離故是惡相。以小罪故非惡。以恚大罪故是惡相。易離故非惡相。是二力等故。遣之則易。所謂不淨慈悲無常苦觀。癡心若發。即生身見等十二見。於諸法中。深墮錯謬。為此病故。演說無我。眾緣生法。則無自性。畢竟常空。從本以來。無生相。是故佛或說眾生空。或說法空。言色等為實法。乳等為因緣有。無咎。
次問分破空并答
遠問曰。大智論。推疊求本。以至毛分。唯毛分以求原是極微。極微即色香味觸是也。此四味觸有之。色香味觸則不得。謂之寄名。然則極微之說。將何所據。為有也為無也。若有實法。則分破之義。正可空疊。猶未空其本。本不可空。則是天捶之。墮于常見。若無實法。則是龜毛之喻。入孚斷見。二者非中道。並不得謂之寄名。設令十方同分。以分破為空。分焉詘有。猶未出於色。色不可出故。世尊謂之細色非微塵。若分破之義。推空因緣有不及實法故。推疊至于毛分盡。而復智空可也。如此後不應以極微為奇名。極微為奇名則空觀。不止於因緣有可知矣。然則有無之際。其安在乎。不有不無。義可明矣。
什答曰。佛法中都無微塵之名。但言色若麁若細。皆悉無常。乃至不說有極微極細者。若以極細為微塵。是相不可得。而論者於此多生過咎。是故不說。又極細色中。不令眾生起於愛縛。若有縛處。佛則為縛說解之法。又大乘經中。隨凡夫說微塵名字。不說有其定相。如極麁色不可得。極細色亦不可得。如優樓迦弟子。說微塵品。謂微塵定相有四。色香味觸。水微塵有色味觸。火微塵有色觸。風微塵但有其觸。是人離四法別有。以地大故。四法屈地。極小地名為微塵。一切天地諸色之根本。是不可壞相。佛弟子中亦有說微塵處。因佛說有細微色。而細中求細極細者。想以為微塵捊。為破外道邪見及佛弟子邪論故。說微塵無決定相。但有假名。何以故。如五指和合。假名為拳。色等和合。假名微塵。以佛法中常用二門。一無我門。二空法門。無我門者。五陰。十二入。十八性。十二因緣。決定有法。但無有我。空法門者。五陰。十二入。十八性。十二因緣。從本以來無所有畢竟空。若以無我門。破微塵者。說色香味觸為實法。微塵是四法和合所成。名之假名。所以者何。是中但說我空。不說法空故。若以法空者。微塵色等。皆無所有。不復分別是實是假。又不可謂色等為常相。所以者何。以從眾因緣生。念念滅故。為陰界入攝故。亦不得言無。凡和合之法。則有假名。但無實事耳。如色入觸入。二事和合。假名為火。若以二法和合。有第三火法者。應別有所作。然實無所作。當知一火能燒。造色能照。無別法也。但有名字。是故或說假名。或說實法無咎。又佛法聖觀有四種。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佛或以無我觀度眾生。或以空觀度眾生。若說無我。則有餘法。若說空則無所有。若以空法破微塵者。則人不信受。何以故。汝乃言無麁色。何獨說無微塵也。若以無我法無微塵者。人則易信。若無實法。則龜毛之喻。入于斷見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或有言我同於身。若身滅者。我即同滅。亦復無有至後身者。若無微塵。不在此例也。又不以我為斷常見。所以者何。我我所見。名為身見。五見各別故。或言五陰。因變為果。名之為常。或以五陰是有為法。因滅更有果生。名之為斷。而智者分別。尋求微塵理極。本自無法。則無所滅。如我本來自無。雖復說無。不墮斷滅之見。如是以無我門。說破微塵。不墮滅中。又摩訶衍法。雖說色等。至微塵中空。心心數法。至心中空。亦不墮滅中。所以者何。但為破顛倒邪見故說。不是諸法實相也。若說無常。破常顛倒故。若說心心數法念念滅。破眾緣和合一相故。常不實。不常亦不實。若合相不實。離相亦不實。若有相不實。無相亦不實。一切諸觀滅。云何言斷見。斷見名先有今無。若小乘法。初不得極麁色乃至極細色。若大乘法畢竟空。現眼所見。如幻如夢。決定相尚不可得。況極細微塵也。極麁極細。皆是外道邪見戲論耳。如外道微塵品中師云。微塵是常相。何以故。是法不從因生故。問曰。其云何可知。答曰微塵和合麁色可見。當知麁色是微塵果。果麁故可見。因細故不可見。是故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又無常遮常故。當知空有常法。所以者何。與無常相違故。以無明故。定有常法。令無常明故。當知無明中有常法。麁物多和合故。色在其中。而可明見。微塵中雖有色。以無餘故。而不可見。設多風和合。色不在中。則不可見。如一二寸數法量法。一異合離。此彼動作等。因色如故則可見。若數量等。於無色中者。則不可見。如是等外道戲論微塵。是故說微塵。如水中月。大人見之。不求實事。如是若麁色若細色。若遠若近。若好若醜。若過去若未來。悉是虛妄。皆如水中月。不可說相。但欲令人心生厭離。而得涅槃。受想行識亦如是。又眾生無始世界以來。深著戲論故。少於有無中。見有過患。直至涅槃者。是故佛意欲令出有無故。說非有非無。更無有法。不知佛意者。便著非有非無。是故佛復破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能破有無見。更不貪非有非無者。不須破非有非無也。若非有非無。雖破有無。還戲論非有非無者。爾時佛言。捨非有非無。亦如捨有無。一切法不受不貪。是我佛法。如人藥以治病。藥若為患。復以藥治。藥若無患則止。佛法中智慧藥亦如是。以此藥故。破所貪著。若於智慧中。復生貪著者。當行治法。若智慧中無所貪著者。不須重治也。
次問後識追憶前識并答
遠問曰。前識雖冥傳相寫。推之以理。常斷二非故。除之而無間。求相通利則有隔。何者。前心非後心故。心心不相知。前念非後念。雖同而兩行。而經有憶宿命之言。後識知前識之說義可明矣。大智論云。前眼識滅生後眼識。後眼識利轉有力。色雖暫有不住。以念力利故能知。推此而言。則後念可得追憶前識。若果可追憶。則有所疑。請問前識後念為相待而生。為前識滅而後念生。為一時俱耶。若相待而生。則前際其塞路。若前滅而後生。則後念不及前識。若生滅一時。則不應有利鈍之異。何以知其然。前識利於速滅。後念利於速生。利既同速。鈍亦宜然。若其間別有影迹相乘則令玄於文表。固非言緣所得。凡此諸問。皆委之於君。想理統有本者。必有釋之。
什答曰。有人言。一切有為法。離無常想。念念生滅有念力。名為心法。此念生時。自然能緣身所經來。相自爾故。如牛羊生時自趣乳。譬之如鐵自趣磁石。如是念有大力。所經雖滅。而能智之。譬如聖智者。能知未來事。雖未生來。有聖智力故而能知之。念過去事。亦復如是。又念與心義同。不相離故。是故說念則說心。後有人言。諸法實相若常。虛妄顛倒。無常亦如是。如般若波羅蜜中。佛告須菩提。菩薩若常。不行般若波羅蜜。若無常。亦不行般若波羅蜜。是故不應難無常是實法滅。云何後心。能知前心也。是故如品中。佛說現在如即是過去如。過去如即是未來如。未來如即是過去現在如。過去現在如即是未來如。如是等際三世相。際三世相故。云何言後心為實有。以過去心為實無耶。後有人言。心有二種。一者破裂分散。至念念滅。似如破色至於微塵。二者相續生故。而不斷滅。若念念滅。生滅中不應以後心知前心事。若相續不斷中。則有斯義。如佛告諸比丘。心住者當觀無常相。以心相續不斷故。名為心住。相續中念念生滅故。當觀無常相。如燈炎。雖有生滅。相續不斷故。名有燈炷。而有其用。若炎中生滅故。則無燈用。心亦如是。有二種義故無咎。雖念念滅。以不斷故。而有其用。能以過去未來之事。設心異緣。但以後心。緣於前心者。不須緣彼所緣。若以前心。則能通其所緣。
次問遍學并答
遍學菩薩。雖入二道。悉行悉知。而不決定取泥洹證。所以者何。本有不證之心。不捨一切故。理窮則返。如入滅盡定。先期心生。設復暫滅。時至則發。
遠問曰。如菩薩觀諸法空。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二乘道者。觀法生滅。何得智及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什答曰。二乘雖觀生滅。不別於不生不滅。所以者何。以純歸不異故。如觀苦生滅。觀盡不生不滅。但為盡諦。而觀三諦。是以經言。苦諦知已應見。如惡如賊。皆為虛妄。集諦知已應斷。道諦知已應修。滅諦知已應證。又聲聞言。入泥洹時。以空空三昧等。捨於八聖道分。以是故言盡諦。為真無上之法。若三諦是實。不應有捨。捨故則非實也。經言實者。欲為顛倒故。於實法相。則非諦也。若不受不著。而不取相。則為真諦。不生不滅。其相亦然。二皆同歸無相解脫門。又聲聞經言。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若無我則無我所。無我所者。則為是空。不可受著。若不受著。則是不生不滅。
問曰諸佛雖非我所。云何則不生不滅耶。
答曰不然。若實生滅。應可受著。又不應用空空三昧。如佛常云一切不受心得解脫。得泥洹。是豈虛言。若生滅可取著者。則是分別。非為實相。若非實相。不得以不生不滅為虛。生滅為實。但為生死麁觀念心厭故。說言生滅。如人遠見青氣。近無所覩。如是一切賢聖。皆應一道。無有異耶。而大小之稱。致有利鈍。觀有深淺。悟有難易。始終為異。非實有別。如人食麵。精麁著品。而實不異。前答云遍學者。菩薩雖入二道。悉行悉知。而不決定取泥洹證。所以者何。本有不證之心。心不捨一切故。理窮則返。如入滅定。先期心生。設復暫滅。時至則發。
問曰。無漏聖法。本無當於三乘。二乘無當。則優劣不同。階差有分。分若有當。則大乘自有其道。道而處中。其唯菩薩乘平直往。則易簡而通。復何為要逕九折之路。犯三難以自試耶。又三乘之學。猶三獸之度岸耳。涉深者。不待於假後。假後既無功於濟深。而徒勞於往返。若二乘必是遍學之所逕。此又似香像。先學兔馬之涉水。然能蹈涉於理深乎。如其不爾。遍學之義。未可見也。
答曰。菩薩欲成一切智智故。於不善無記法中。尚應學知。何況善法耶。外道神通諸善之法。亦當學知。況賢聖道法乎。如人目見一切好醜之事。須用則用。若不用者。見之而已。菩薩如是。以慧眼見知一切法。直入大乘。行者而行之。餘二乘法。唯知而已。或有人言。佛說遍學。為以導二乘人故。如佛本為菩薩時。雖知六年苦行非道。但為度邪見眾生故。現行其法。既成佛已。毀訾苦行。說言非道。聞者即皆信受。以佛曾行此法。實非道也。若菩薩但學大乘法者。二乘之人謂。菩薩雖總相知諸法。而不能善解二乘法也。又二乘法。是菩薩道。所以者何。用此二道。度脫貪著小乘眾生。取之則易。又如人密知是道非道。便離非道行正道。菩薩亦如是。明知二乘行法。不能至佛。即離其法。行於大道。道然者雖學二乘之法。而不失其功。以成佛乘故。而小乘人。鈍根不能通達大乘法故。迂迴為難。大乘之人。利根智力強故。不以為離也。如能浮人。雖入深水。不以為難。九折三難者。此皆畢竟空。智慧之分。不得以之為難。雖不能度。不期成佛為異耳。以諸菩薩從發意以來所行之道。與畢竟空智和合。如般若波羅蜜初品中說。施者受者物不可得。是故非為難也。言三獸者。如兔不能及象馬之道。馬不能及象所蹈。如馬要先逕兔道。然後自行其道。香象要先逕兔馬之道。後乃自倒其地。菩薩亦如是。先洗二乘之地。然後自到其道也。
又問聲聞緣覺。凡有八輩。大歸同趣。向泥洹門。又其中或有次第得證。或有超次受果。利鈍不同。則所入各異。菩薩云何而學般若耶。心利者。不可挫之為鈍。鈍者不可銳之令利。菩薩利根。其本超此。而甫就下位之優劣。不亦難乎。若云能者為易。於理復何為然。其求之於心。未見其可。而經云。遍學必有深趣。
答曰。學者善分別。諦知其法。如有大德之人。往觀殺生法。其弟子問之何故。答言。我未得道。靡所不更。或至此處。知彼要脈。不令眾生受諸苦。若以三解脫門。觀涅槃法。知斷如是結使。得如是涅槃。三結盡得涅槃分。謂無為須陀洹果。乃至羅漢。得漏盡涅槃果。又如人眼見坑塹。終不墮落。假令入其法者。於法不證。不受信行法行之名。以諸菩薩利根故。超出二乘。於大菩薩。有所不及。了如師子。雖處於百獸為勝也。如國王行百里。應中道宿。見有大臣住處。王雖在中入出。觀者而無宿意。作是念言。此雖為妙。自知別有勝處。菩薩亦如是。若入道慧時。分別觀知外道禪定五神通法。及二十七種賢聖法。所謂十八種學法九種無學法。及辟支佛。分別觀已。續行菩薩道。得二種利益。一者自了了知其法用。度眾生時。無所疑難。二者所度眾生。知彼體行此法。則便信受。若不爾者。同在生死。彼我無異。便不信受。
又問。若菩薩遍學。為從方便。始為頓入無漏一道也。若從方便。始以何自驗其心。知必不證。而入無漏也。若不先學方便以自驗。則是失翼而墮空。無相酬可自反。若先學漚和般若心平。若稱一舉。便可頓登龍門。復何為遍學乎。
答曰。是事佛於般若已說。菩薩入三解脫門。要先立願。學觀如己心則厭離。雖不取其證。我學觀時非是證時。以如是之心。入無漏者。終不證也。又人言。菩薩先以二因緣故。不取其證也。一者深心貪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於眾生中。大悲徹於骨髓。不欲獨取涅槃。雖知一切法中涅槃無為。但以時未至故。是名菩薩。於眾生中。大悲之至。所謂得涅槃味。而不取證也。復有人言。菩薩無量劫來。修習福德利根故。入三解脫門時。即深入無漏法。以此勢力。不能自反。譬如大魚隨順恒河。入於大海。不能得反。以水力牽故。爾時十方諸佛。現其身相語言。善男子。當念本願。度一切眾生。莫獨入涅槃。汝但得一法門。我等如是無量阿僧祇法門。憐愍眾生故。猶住世間。何況於汝。時菩薩信受佛語故。不取果證。菩薩遍學義如前說。是故不得以乘平直住為難。
又問。經云四道與辟支佛智及滅智。皆是菩薩之忍辱。意似是學彼滅智。以成此忍。彼學本自不同。法忍云何而成。若必待此而不證。即諸佛世尊。大會說法。其中應不俄爾之頃。頓至法忍者。推此而言。反覆有疑。
答曰。經云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者。智名學人四智。無學人六智。斷名學人有餘斷。無學人無餘斷。是皆以諸法實相為已用。但二乘鈍故。須以六智。菩薩利故。唯用一智。所謂如實智。如鈍斧伐樹數下乃斷若以利斧一斫便斷。是一樹一斷。但功用有異耳。諸賢聖如是斷諸結樹。以小乘智慧鈍故。分為分智。凡夫所想顛倒。往來生死。受諸苦惱。說名為苦。以無漏智慧。深厭此苦。厭已即捨。苦無自性故。所以者何。是畢竟不生性。如是知已。結使自然不生。是名集滅道智。修此行已。增其盡智無生智。菩薩利根故。知苦諦一相。所謂無相。但以凡夫顛倒之心。分別有苦有樂。又此苦因於愛等。亦是一相。因同果故。此中無所斷。亦無所證。於其觀中。善能通達。是故當知。聲聞智慧鈍故。先習此道。後乃得力。以菩薩深入故。觀四諦為一諦。如思益經中。說四諦為一諦。又般若波羅蜜中。說聲聞所有智所有斷。皆在菩薩無生法忍中。聲聞人以四諦。入諸法實相。菩薩以一諦。入諸法實相。聲聞智慧鈍故。多以厭怖為心。菩薩智慧利故。多以慈悲為心。同得諸法實相故。名為所有智所有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如以蘇作種種食。名雖有異。而蘇是一也。或有人言。眾生或愛多。或見多。愛多者。以無作解脫。能入涅槃。無作解脫者。所謂諸法無常。若見多者。以空解脫門。能入涅槃。空解脫門者。所謂空無我。若觀無常苦者。化之則易。若觀空無我者。所行之道。轉深轉微。所謂諸菩薩。深愛樂佛法。亦未斷結使。生諸戲論分別常無常。苦非苦。空非空。我非我。有無非有非無。生不生。非生非不生等。滅此戲論故。佛為說無生法忍。如人服散除病。散復為患。覆以下散藥為希有也。無生法忍亦如是。觀諸法性故。得名為深。以除細微之病故。藥名為妙。復有人言。有人謂。菩薩不得聲聞辟支佛道功德之利。是故說菩薩無生法忍中。悉得其利。又此章中不言學彼以成此用。先云遍觀十地者。名之為學耳。又答云。如入滅定。先期心生。設復暫滅。時至自發。
問曰。若菩薩不證。必同此喻。以此則凡造遍學。不應有退轉。豈非失位於龍門乎。若未經遍學。便云退轉。此猶未涉險而頓駕。而本自不行。復何所論。
答曰。菩薩有二種。有退有不退退亦有二種。一者直行五波羅蜜。如舍利弗等。持頭目施。而生厭退。二者無方便。行般若波羅蜜。入三解脫門。觀涅槃時。以深妙藥故。即便取涅槃證。取涅槃證有二種。一行菩薩道。以無方便。入三解脫門。證於涅槃。二者菩薩聞佛說。菩薩應學聲聞辟支佛道。度脫眾生。雖是菩薩。而用聲聞辟支佛法。入三解脫門。是人無方便。慈悲心薄。深怖畏老病死苦。取涅槃證。如人若能乘馬不隨馬也。不善乘者。便隨馬力。諸菩薩亦如是。起無漏心。入解脫門。隨順無漏。不能自拔。如是退轉菩薩優劣不同。若久行菩薩道者。成就方便力。雖起無漏心。而不隨之。以慈悲方便力故。不令墮落。如是者。則同滅定為喻也。又退轉者。雖有本願。以福德智慧力用薄故。不能自出。如入賊陳。皆願欲出。其身力方便者。乃能得出。無力者。雖有其意。不能得出。又如說法華經畢竟空。設有退轉。究竟皆當作佛。佛說退者。意欲令菩薩當得直道。始終無退。如般若波羅蜜不退品中說。又須菩提言。世尊。菩薩退為以何法退。色陰退也。受想行識退也。佛言不也。離五陰有退也。佛言不也。須菩提言。若不爾者。云何有退。佛為須菩提。漸以明法華經義。
問曰。聲聞辟支佛智及滅。則是菩薩忍。菩薩於智滅中不證時。為是無生滅觀力也。為是度人心力也。若是無生滅觀力。則遍學時不得並慮。若不並慮。則無生滅之觀。玄而不微。以其無微。菩薩便應隨至取證。若是度人心力。時至則反。凡為菩薩。以僧那自誓。此心豈不必欲度人。而中退轉者何也。又云。大智論云。得忍菩薩。解諸法實相。廓然都無時。猶如夢中乘筏渡河。既覺無復度意。若爾者。先期其有。何功用有。得忍大士。已起陰路。猶尚若茲。況未至者乎。君來喻雖美。吾喻是其捨也。
答曰。無生觀力劣。而去有同。何以故無生。各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以不滅法故。滅故滅諸觀行。菩薩如是。智力雖二道。不應為證。何以故。證名第一直實。更無勝法。而菩薩以利智慧。深得法性。不應以法為證也。然雖心不並慮。因見小乘法卑陋故。深發本識。知非所樂。但為度小乘人故。觀其法耳。譬如大鳥常有甚深清淨之池。以小緣故。暫住濁水。事訖便去。不樂久也。此亦如是。隨大力所牽。不為小力所制。度人心力者。諸菩薩雖入無漏禪定。而能不捨慈悲之心。小乘則不然。以其力劣故。心在無漏。則不應復有心所念。又菩薩以小乘法。觀泥洹時。有樂小乘道者。因用其法。而度脫之。此則是度人心也。凡言善學小乘法者。皆是得忍無生忍菩薩。所以者何。以彼謗言。尚不則此法。何能以是度人也。是故學者。以有殊妙之事故。如富樓那。過去無量佛所。於弟子眾中。第一法師。今佛弟子中。亦為第一。是故當知。是大菩薩。現行小法。又小菩薩等。得甚深大乘之法。行五波羅蜜。若入小乘空法者。不知般若波羅蜜。無方便力。慈心弱。不能自拔。爾時隨至而證。佛若教如是等菩薩遍學者。則生厭心。失菩薩道。如人有呪火之力。能入大火。若無呪力。則不堪任。又人言。菩薩利根故。知涅槃寂滅相真實之法。雖有慈悲之力。不能自制。但以十方諸佛。現其妙身。而教化之。譬如身大者。墮在深坑。一切繩用不能令出。唯有大士。以金剛瑣。爾乃出之。菩薩亦如是。深見生死過患。涅槃寂滅安穩之處。唯有諸佛。乃能令出。更無餘人也。
又問。遍學以何為始終。從發意生得忍。其中住住皆是遍學。不若初住遍學。於二乘智滅中。已得無生法忍。則不應復住住遍學。若果不住住遍學。則其中無復諸住階差之名。若初住不得忍。即住住皆應遍學。若住住遍學。則始學時漏結不盡。如其不盡。則雖學無功。想諸菩薩。必不徒勞而已。又問十住除垢經說。菩薩切住中遍學。雖入聖諦。不令經滅。亦不令起。此語似與大智論異。亦是成答所不同。是乃方等之契經。於理者所共信。若不會通其趣則遍之說。非常智所了之者。則有其人。
答曰。此義前章已明。要大菩薩。現作聲聞。為度小乘人故。學大乘法。如富樓那等。或有人言。有三種慧。聞慧思慧。未得無生法忍菩薩。以聞思慧。學二乘法。何以故。是人福德智慧。未深厚故。若用修慧。則便作證。是故唯無生法忍菩薩。三慧遍學諸道。又新發意菩薩慧。誦讀思惟大乘經法。雖學亦不為成無生法忍也。而得忍菩薩。同體實相之利。但深淺有異。是故觀智而已。此因緣先已說。又十住斷結說。未見此經。不得玄以相答。
又問證與取證。云何為證。菩薩為證而不取。為不證不取也。若證而不取。則證與取證宜異。若以盡為證。盡不先期而設至。云何為不取。若謂既證而不取。則須菩提。不應云是處不然。若以盡為證。三結盡時。則是須陀洹。下分盡時則那含。二分盡時則是阿羅漢。若三處皆盡。而非三道。則有同而異者矣。其異安在乎。若先同而後異。直是先小而後大耳。若先異而後同。直是先大而後小耳。若都不同不異。則與來答趣。而永後會此所望也。
答。經直云證。欲令易解故。說言永證。證與所證。無有異義。般若波羅蜜中。佛為須菩提解之。菩薩欲入三解脫門。先發願不住證。即今是學行時。非是證時。以本願大悲。發願生故。雖入三解脫門。而不作證。如王子雖未有職。見小職位。觀知而已。終不貪樂。當知別有大職故。菩薩亦如是。雖入小乘法。未具足六波羅蜜十地菩薩事故。而不作證。證名已具足。放捨止息。所觀第一。更無有勝。不復畏受三界苦惱。是名為證。譬如人有事相言。未得可信重人為證者。則生憂怖。種種方便。求自勉濟。若得證已。心則安穩。不復多言也。諸賢聖如是。知世間可厭離。無所貪著。即見無生無滅無作無相常法。此法無為不生不滅故。不可在心。不可在心故。不名為修。以無漏故。不名為斷。但以為證耳。此理真實。第一可信。若於是法。貪欲修行。即是戲論。生法煩惱。是故應證。而不應修。如熱金丸雖好。正可眼見。不可手捉。如是證涅槃已。不復須厭斷修道。凡證說有四種。一者有人欲得諸法實相。修行其道。見涅槃相。即以為殊妙。發大歡喜。而生相著。因涅槃故。有所戲論。此人之心。自謂得微妙法。名為智慧中戲論煩惱也。二者見涅槃法。厭離心薄通鈍故。不能信一切煩惱。或為須陀洹。或為斯陀含。或為阿那含。名為學涅槃者。不名得證也。三者厭情休息智慧心。則見涅槃已。不生愛著。不生戲論。捨諸煩惱。名阿羅漢辟支佛。四者發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度眾生故。欲與眾生第一之利。所謂涅槃利。生死中厭離心厚。世世修習種種法門。無量福德。利根第一。雖見涅槃。不生愛著。不生戲論。捨一切凡夫結使。知一切法同涅槃。無生無滅。但未具足菩薩之道。本願未滿。唯斷凡夫結使。未斷菩薩細微結使故。不名為證。證名所作已辦。不復更有所作得證者。唯有三人。阿羅漢辟支佛佛。三學人。雖斷結使。不患盡故。但假名為證。非實證也。如因得道人故。餘學道者。通名道人。此中得無生菩薩。知諸法實相涅槃。自利已足。三界苦斷。為教化成就眾生故。出於涅槃無為之法。還修有為福德。淨佛國土。引導眾生。是故不名為證也。
次問住壽義并答
遠問曰。經云知四神足。多修習行。可得住壽一劫有餘。又須菩提請世為住壽恒沙劫。既有此法。即宜行之。有人請問。諸佛菩薩。竟有住壽者。不若果有者。為是法身。為是變化身乎。若是法身。法身則有無窮之算。非凡壽所及。不須住壽。若是變化身。化身則滅時而應時。長則不宜短時。短則不宜長。以此住壽。將何為哉。又問壽有自然之定限。壽之者與化而住。目應無陳。時不可留。云何為住。若三相可得。中停則有為之相。暫與涅槃同像。不知胡音中竟住壽不。若以益算為住壽。則傳譯失旨。又得滅盡三昧者。入斯定時。經劫不變。大火不能焚。大海不能溺。此即是三昧力。自在壽住。今所疑者。不知命根。為何所壽。為寄之於心。為寄之於形。為心形兩寄也。若寄之於心。則心相已滅。滅無所寄。若寄之於形。即形隨化住。時不可留。何以時之。力士移山經云。非常之變。非十力所制。制非十力。則神足可知也。此問已備之於前章。若一理推釋。二亦俱解。
什答。若言住壽一劫有餘者。無有此說。傳之者生。如長阿含大泥洹經。阿難白佛乘現證。從世尊聞。若善修習四如意是人。若欲壽一劫。若減一劫則成耶。摩訶衍經曰。若欲壽恒河沙劫者。此是假言。竟不說人名。用此法者。如賓頭盧頗羅墮阿羅漢。善修習如意故。壽命至今不盡。因現神足力。取栴檀鉢故。佛以此治之。唯聞此一人。行其法用。餘者未聞。又諸阿羅漢。觀身如病如癕。如惡怨賊。如退法阿羅漢。今有自害。況當故欲久壽也。以體無我心故。深拔貪著根本故。以涅槃寂滅安穩之利。以不樂久住。雖住先世因緣身盡則止。又法身變化身。經無定辨其異相處。此義先已說。聲聞人中。說變化之無心意識寒熱等慧。性是無記。正可眼見為事故。現事證則滅。如是之身。無有根本。則無久壽之為義。法身二種。一者三十七品等諸賢聖故。二者三藏經等。此皆非身非命。亦不得有久壽之為義。當是先世行業。所得之身。為大因緣故。欲久住者。便得隨意。摩訶衍中法身想。先已具說其因緣。今者略說菩薩法身。有二種。一者十住菩薩。得首楞嚴三昧。令菩薩結使微薄。是人神力自在。與佛相似。名為法身。於十方現化度人之身。名為變化身。隨見變化身者。推求根本者。以為法身。是故凡小者。名為變化身。如此之人。神力無礙。何須善修四如意足也。二者得無生忍已。捨結果身。得菩薩清淨業行之身。而此身自於分憶。能為自在。於其分外。不能自在無礙。是菩薩若欲善修習如意。亦可有恒沙劫壽耳。如人有力。不假大用。若無力者。乃有所假。初入法身菩薩亦如是。神通之力。未成就故。若修如意者。便得隨意所作。又修如意章中言。若人欲劫壽者。便得如意。不言住壽也。如阿毘曇中說。有阿羅漢。以施得大福德願力。轉求增壽。便得如願。所以者何。是人於諸禪定。得自在力。願智無諍三昧頂禪等。皆悉通達。以先世因緣壽將盡。為利益眾生故。餘福因緣。轉求長壽。便得如願。如檀越欲施比丘多種食之物。而是比丘有遊行因緣。不須此物。善喻檀越言。汝以好心見施。可貪此食。為衣物而得如願。又善修如意者。亦如是。雖不先世福德求壽。以得無漏法故。專修有漏甚深善根。修有漏甚深善根力故。便得增壽果報。無漏雖無果報。能令有漏清淨。小而獲大果。又滅盡三昧力因緣故。令餘行增壽。若入滅盡三昧時。過於生理。身則毀壞無復身因。起是即無。若入餘定。則無此事。如一比丘欲入滅盡三昧。作起心因緣。願力打撻推得。當從定起。有賊來破壞僧坊。十二年中。無楗槌音。此比丘猶在定中。後檀越還修立僧坊打楗槌。比丘便覺時即死也。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