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6部大正藏第48册P0415 宗鏡錄 (100卷) 〖 宋 延壽集〗.txt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No. 2016
宗鑑錄序
左朝請郎尚書禮部員外郎護軍楊傑撰
諸佛真語。以心為宗。眾生信道。以宗為鑑。眾生界即諸佛界。因迷而為眾生。諸佛心是眾生心。因悟而成諸佛。心如明鑑。萬象歷然。佛與眾生。其猶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強名。鑒體寂而常照。鑒光照而常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國初吳越永明智覺壽禪師。證最上乘。了第一義。洞究教典。深達禪宗。稟奉律儀。廣行利益。因讀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乃製宗鑑錄。於無疑中起疑。非問處設問。為不請友。真大導師。擲龍宮之寶。均施群生。徹祖門之關。普容來者。舉目而視。有欲皆充。信手而拈。有疾皆愈。蕩滌邪見。指歸妙源。所謂舉一心為宗。照萬法為鑑矣。若人以佛為鑑。則知戒定慧為諸善之宗。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如來。由此而出。一切善類莫不信受。若以眾生為鑑。則知貪瞋癡為諸惡之宗。脩羅旁生地獄鬼趣。由此而出。一切惡類莫不畏憚。善惡雖異。其宗則同。返鑑其心。則知靈明湛寂。廣大融通。無為無住。無修無證。無塵可染。無垢可磨。為一切諸法之宗矣。初吳越忠懿王。序之。祕于教藏。至元豐中。
皇弟魏端獻王。鏤板分施名藍。四方學者。罕遇其本。元祐六年夏。游東都法雲道場。始見錢唐新本。尤為精詳。乃吳人徐思恭。請法涌禪師。同永樂法真二三耆宿。遍取諸錄。用三乘典籍。聖賢教語。校讀成就。以廣流布。其益甚博。法涌知予喜閱是錄。因請為序云。
宗鏡錄序
天下大元帥吳越國王俶製
詳夫。域中之教者三。正君臣。親父子。厚人倫。儒。吾之師也。寂兮寥兮。視聽無得。自微妙。升虛無。以止乎乘風馭景。君得之則善建不拔。人得之則延貺無窮。道。儒之師也。四諦十二因緣。三明八解脫。時習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達真常。釋道之宗也。惟此三教。並自心修。心鏡錄者。智覺禪師所撰也。總乎百卷。包盡微言。
我佛金口所宣。盈于海藏。蓋亦提誘後學。師之智慧辯才。演暢萬法。明了一心。禪際河遊。慧間雲布。數而稱之。莫能盡紀。聊為小序。以頌宣行云爾。
宗鏡錄序
大宋吳越國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伏以。真源湛寂。覺海澄清。絕名相之端。無能所之迹。最初不覺。忽起動心。成業識之由。為覺明之咎。因明起照。見分俄興。隨照立塵。相分安布。如鏡現像。頓起根身。次則隨想。而世界成差。後即因智。而憎愛不等。從此遺真失性。執相徇名。積滯著之情塵。結相續之識浪。鎖真覺於夢夜。沈迷三界之中。瞽智眼於昏衢。匍匐九居之內。遂乃縻業繫之苦。喪解脫之門。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皆從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別。向不遷境上。虛受輪迴。於無脫法中。自生繫縛。如春蠶作繭。似秋蛾赴燈。以二見妄想之絲。纏苦聚之業質。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用谷響言音。論四生妍醜。以妄想心鏡。現三有形儀。然後。違順想風。動搖覺海。貪癡愛水。資潤苦芽。一向徇塵。罔知反本。發狂亂之知見。翳於自心。立幻化之色聲。認為他法。從此。一微涉境。漸成戞漢之高峯。滴水興波。終起吞舟之巨浪。邇後將欲反初復本。約根利鈍不同。於一真如界中。開三乘五性。或見空而證果。或了緣而入真。或三祇熏鍊。漸具行門。或一念圓修。頓成佛道。斯則剋證有異。一性非殊。因成凡聖之名。似分真俗之相。若欲窮微洞本。究旨通宗。則根本性離。畢竟寂滅。絕昇沈之異。無縛脫之殊。既無在世之人。亦無滅度之者。二際平等。一道清虛。識智俱空。名體咸寂。逈無所有。唯一真心。達之名見道之人。昧之號生死之始。復有邪根外種。小智權機。不了生死之病原。罔知人我之見本。唯欲厭喧斥動。破相析塵。雖云味靜冥空。不知埋真拒覺。如不辯眼中之赤眚。但滅燈上之重光。罔窮識內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虛影。斯則勞形役思。喪力捐功。不異足水助氷。投薪益火。豈知重光在眚。虛影隨身。除病眼而重光自消。息幻質而虛影當滅。若能迴光就已。反境觀心。佛眼明而業影空。法身現而塵跡絕。以自覺之智刃。剖開纏內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鋒。斬斷塵中之見網。此窮心之旨。達識之詮。言約義豐。文質理詣。揭疑關於正智之戶。薙妄草於真覺之原。愈入髓之沈痾。截盤根之固執。則物我遇智火之焰。融唯心之爐。名相臨慧日之光。釋一真之海。斯乃內證之法。豈在文詮。知解莫窮。見聞不及。今為未見者。演無見之妙見。未聞者。入不聞之圓聞。未知者。說無知之真知。未解者。成無解之大解。所冀因指見月。得兔忘罤。抱一冥宗。捨詮檢理。了萬物由我。明妙覺在身。可謂搜抉玄根。磨礱理窟。剔禪宗之骨髓。標教網之紀綱。餘惑微瑕。應手圓淨。玄宗妙旨。舉意全彰。能摧七慢之山。永塞六衰之路。塵勞外道。盡赴指呼。生死魔軍。全消影響。現自在力。闡大威光。示真寶珠。利用無盡。傾祕密藏。周濟何窮。可謂。香中爇其牛頭。寶中探其驪頷。華中採其靈瑞。照中耀其神光。食中啜其乳糜。水中飲其甘露。藥中服其九轉。主中遇其聖王。故得法性山高。頓落群峯之峻。醍醐海闊。橫吞眾派之波。似夕魄之騰輝。奪小乘之星宿。如朝陽之孕彩。破外道之昏蒙。猶貧法財之人。值大寶聚。若渴甘露之者。遇清涼池。為眾生所敬之天。作菩薩真慈之父。抱膏肓之疾。逢善見之藥王。迷險難之途。偶明達之良導。久居闇室。忽臨寶炬之光明。常處裸形。頓受天衣之妙服。不求而自得。無功而頓成。故知。無量國中。難聞名字。塵沙劫內。罕遇傳持。以如上之因緣。目為心鏡。現一道而清虛可鑒。辟群邪而毫髮不容。妙體無私。圓光匪外。無邊義海。咸歸顧眄之中。萬像形容。盡入照臨之內。斯乃曹谿一味之旨。諸祖同傳。鵠林不二之宗。群經共述。可謂萬善之淵府。眾哲之玄源。一字之寶王。群靈之元祖。遂使離心之境。文理俱虛。即識之塵。詮量有據。一心之海印。揩定圓宗。八識之智燈。照開邪闇。實謂。含生靈府。萬法義宗。轉變無方。卷舒自在。應緣現迹。任物成名。諸佛體之號三菩提。菩薩修之稱六度行。海慧變之為水。龍女獻之為珠。天女散之為無著華。善友求之為如意寶。緣覺悟之為十二緣起。聲聞證之為四諦人空。外道取之為邪見河。異生執之作生死海。論體則妙符至理。約事則深契正緣。然雖標法界之總門。須辯一乘之別旨。種種性相之義。在大覺以圓通。重重即入之門。唯種智而妙達。但以根羸靡鑒。學寡難周。不知性相二門。是自心之體用。若具用而失恒常之體。如無水有波。若得體而闕妙用之門。似無波有水。且未有無波之水。曾無不濕之波。以波徹水源。水窮波末。如性窮相表。相達性原。須知體用相成。性相互顯。今則細明總別。廣辯異同。研一法之根元。搜諸緣之本末。則可稱宗鏡。以鑒幽微。無一法以逃形。則千差而普會。遂則編羅廣義。撮略要文。鋪舒於百卷之中。卷攝在一心之內。能使難思教海。指掌而念念圓明。無盡真宗。目覩而心心契合。若神珠在手。永息馳求。猶覺樹垂陰。全消影跡。獲真寶於春池之內。拾礫渾非。得本頭於古鏡之前。狂心頓歇。可以深挑見刺。永截疑根。不運一毫之功。全開寶藏。匪用剎那之力。頓獲玄珠。名為一乘大寂滅場。真阿蘭若正修行處。此是如來自到境界。諸佛本住法門。是以普勸後賢。細垂玄覽。遂得智窮性海。學洞真源。此識此心。唯尊唯勝。此識者。十方諸佛之所證。此心者。一代時教之所詮。唯尊者。教理行果之所歸。唯勝者。信解證入之所趣。諸賢依之而解釋。論起千章。眾聖體之以弘宣。談成四辯。所以掇奇提異。研精洞微。獨舉宏綱。大張正網。撈摝五乘機地。昇騰第一義天。廣證此宗。利益無盡。遂得正法久住。摧外道之邪林。能令廣濟含生。塞小乘之亂轍。則無邪不正。有偽皆空。由自利故。發智德之原。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成智德故。則慈起無緣之化。成恩德故。則悲含同體之心。以同體故。則心起無心。以無緣故。則化成大化。心起無心故。則何樂而不與。化成大化故。則何苦而不收。何樂而不與。則利鈍齊觀。何苦而不收。則怨親普救。遂使三草二木。咸歸一地之榮。邪種焦芽。同霑一雨之潤。斯乃盡善盡美。無比無儔。可謂括盡因門。搜窮果海。故得創發菩提之士。初求般若之人。了知成佛之端由。頓圓無滯。明識歸家之道路。直進何疑。或離此別修。隨他妄解。如搆角取乳。緣木求魚。徒歷三祇。終無一得。若依此旨。信受弘持。如快舸隨流。無諸阻滯。又遇便風之勢。更加櫓棹之功。則疾屆寶城。忽登覺岸。可謂資糧易辦。道果先成。被迦葉上行之衣。坐釋迦法空之座。登彌勒毘盧之閣。入普賢法界之身。能令客作賤人。全領長者之家業。忽使沈空小果。頓受如來之記名。未有一門匪通斯道。必無一法不契此宗。過去覺王。因茲成佛。未來大士。仗此證真。則何一法門而不開。何一義理而不現。無一色非三摩鉢地。無一聲非陀羅尼門。甞一味而盡變醍醐。聞一香而皆入法界。風柯月渚。並可傳心。烟島雲林。咸提妙旨。步步蹈金色之界。念念嗅薝蔔之香。掬滄海而已得百川。到須彌而皆同一色。煥兮開觀象之目。盡復自宗。寂爾導求珠之心。俱還本法。遂使邪山落仞。苦海收波。智檝以之安流。妙峯以之高出。今詳祖佛大意。經論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假申問答。廣引證明。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編聯古製之深義。撮略寶藏之圓詮。同此顯揚。稱之曰錄。分為百卷。大約三章。先立正宗。以為歸趣。次申問答。用去疑情。後引真詮。成其圓信。以茲妙善。普施含靈。同報
佛恩共傳斯旨耳。
宗鏡錄卷第一
標宗章第一
詳夫。祖標禪理。傳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門。立詮下之大旨。則前賢所稟。後學有歸。是以先列標宗章。為有疑故問。以決疑故答。因問而疑情得啟。因答而妙解潛生。謂此圓宗難信難解。是第一之說。備最上之機。若不假立言詮。無以蕩其情執。因指得月。不無方便之門。獲兔忘罤。自合天真之道。次立問答章。但以時當末代。罕遇大機。觀淺心浮根微智劣。雖知宗旨的有所歸。問答決疑漸消惑障。欲堅信力。須假證明。廣引祖佛之誠言。密契圓常之大道。遍採經論之要旨。圓成決定之真心。後陳引證章。以此三章。通為一觀。搜羅該括。備盡於茲矣。
問。先德云。若教我立宗定旨。如龜上覓毛。兔邊求角。楞伽經偈云。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何故標此章名。
答。斯言遣滯。若無宗之宗。則宗說兼暢。古佛皆垂方便門。禪宗亦開一線道。切不可執方便而迷大旨。又不可廢方便而絕後陳。然機前無教。教後無實。設有一解一悟。皆是落後之事。屬第二頭。所以大智度論云。以佛眼觀一切十方國土中一切物。尚不見無。何況有法。畢竟空法。能破顛倒。令菩薩成佛。是事尚不可得。何況凡夫顛倒有法。今依祖佛言教之中。約今學人。隨見心性發明之處。立心為宗。是故西天釋迦文佛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此土初祖達磨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則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傳。傳此心。已上約祖佛所立宗旨。又諸賢聖所立宗體者。杜順和尚依華嚴經。立自性清淨圓明體。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性體遍照。無幽不矚。故曰圓明。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斯即一切眾生自心之體。靈知不昧。寂照無遺。非但華嚴之宗。亦是一切教體。佛地論。立一清淨法界體。論云。清淨法界者。一切如來真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淨。具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德。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淨聖智所證。二空無我所顯。真如為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圓證。此清淨法界。即真如妙心。為諸佛果海之源。作群生實際之地。此皆是立宗之異名。非別有體。或言宗者。尊也。以心為宗。故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或言體者。性也。以心為體。故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或言智者。以心為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所以云。自覺聖智。普光明智等。若約義用而分。則體宗用別。若會歸平等。則一道無差。所以華嚴記問云。等妙二位。全同如來普光明智者。結成入普。所以。此會說等妙二覺。二覺全同普光明智。即是會歸之義。
問。等覺同妙覺。於理可然。妙覺之外。何有如來普光明智。為所同耶。
答。說等覺。說妙覺。即是約位。普光明智。不屬因果。該通因果。其由自覺聖智超絕因果。故楞伽經。妙覺位外。更立自覺聖智之位。亦猶佛性有因。有果。有因因。有果果。以因取之。是因佛性。以果取之。是果佛性。然則佛性非因非果。普光明智。亦復如是。體絕因果。為因果依。果方究竟。故云。如來。普光明智。或稱為本者。以心為本。故涅槃疏云。涅槃宗本者。諸行皆以大涅槃心為本。本立道生。如無綱目不立。無皮毛靡附。心為本故。其宗得立。
問。若欲明宗。只合純提祖意。何用兼引諸佛菩薩言教。以為指南。故宗門中云。借蝦為眼。無自己分。只成文字聖人。不入祖位。
答。從上非是一向不許看教。恐慮不詳佛語。隨文生解。失於佛意。以負初心。或若因詮得旨。不作心境對治。直了佛心。又有何過。只如藥山和尚。一生看大涅槃經。手不釋卷。時有學人問。和尚尋常不許學人看經。和尚為什麼自看。師云。只為遮眼。問。學人還看得不。師云。汝若看。牛皮也須穿。且如西天第一祖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首傳摩訶迦葉為初祖。次第相傳。迄至此土六祖。皆是佛弟子。今引本師之語。訓示弟子。令因言薦道。見法知宗。不外馳求。親明佛意。得旨即入祖位。誰論頓漸之門。見性現證圓通。豈標前後之位。若如是者。何有相違。且如西天上代二十八祖。此土六祖。乃至洪州馬祖大師。及南陽忠國師。鵝湖大義禪師。思空山本淨禪師等。並博通經論。圓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是以綿歷歲華。真風不墜。以聖言為定量。邪偽難移。用至教為指南。依憑有據。故圭峯和尚云。謂諸宗始祖。即是釋迦。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必不相違。諸祖相承。根本。是佛親付。菩薩造論。始末。唯弘佛經。況迦葉乃至毱多弘傳皆兼三藏。及馬鳴龍樹。悉是祖師。造論釋經。數十萬偈。觀風化物。無定事儀。所以凡稱知識。法爾須明佛語。印可自心。若不與了義一乘圓教相應。設證聖果。亦非究竟。今且錄一二以證斯文。洪州馬祖大師云。達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唯傳大乘一心之法。以楞伽經印眾生心。恐不信此一心之法。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何故佛語心為宗。佛語心者。即心即佛。今語即是心語。故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者。達本性空。更無一法。性自是門。性無有相。亦無有門。故云。無門為法門。亦名空門。亦名色門。何以故。空是法性空。色是法性色。無形相故。謂之空。知見無盡故。謂之色。故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隨生諸法處。復有無量三昧門。遠離內外知見情執。亦名總持門。亦名施門。謂不念內外善惡諸法。乃至皆是諸波羅蜜門。色身佛。是實相佛家用。經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從心想生。亦名法性家焰。亦法性功勳。菩薩行般若時。火燒三界內外諸物盡。於中不損一草葉。為諸法如相故。故經云。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今知自性是佛。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更無一法可得。乃至真如不屬一切名。亦無無名。故經云。智不得有無。內外無求。任其本性。亦無任性之心。經云。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即無心之心。無量之量。無名為真名。無求是真求。經云。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不取善。不作惡。淨穢兩邊俱不依。法。無自性。三界唯心。經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故經云。見色即是見心。南陽忠國師云。禪宗法者。應依佛語一乘了義。契取本原心地。轉相傳授。與佛道同。不得依於妄情。及不了義教。橫作見解。疑誤後學。俱無利益。縱依師匠領受宗旨。若與了義教相應。即可依行。若不了義教。互不相許。譬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身中肉。非天魔外道。而能破滅佛法矣。時有禪客問曰。阿那箇是佛心。師曰。牆壁瓦礫無情之物。並是佛心。禪客曰。與經大相違也。經云。離牆壁瓦礫無情之物。名為佛性。今云。一切無情之物皆是佛心。未審心之與性。為別不別。師曰。迷人即別。悟人不別。禪客曰。與經又相違也。經云。善男子。心非佛性。佛性是常。心是無常。今云不別。未審此意如何。師曰。汝自依語不依義。譬如寒月結水為氷。及至暖時釋氷成水。眾生迷時結性成心。悟時釋心成性。汝定執無情之物非心者。經不應言三界唯心。故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今且問汝。無情之物。為在三界內。為在三界外。為復是心不是心。若非心者。經不應言三界唯心。若是心者。又不應言無性。汝自違經。我不違也。鵝湖大義禪師。因詔入內。遂問京城諸大師。大德。汝等以何為道。或有對云。知見為道。師云。維摩經云。法離見聞覺知。云何以知見為道。又有對云。無分別為道。師云。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云何以無分別為道。又皇帝問。如何是佛性。答不離陛下所問。是以或直指明心。或破執入道。以無方之辯。祛必定之執。運無得之智。屈有量之心。思空山本淨禪師。語京城諸大德云。汝莫執心。此心皆因前塵而有。如鏡中像。無體可得。若執實有者。則失本原。常無自性。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楞伽經云。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則不生。維摩經云。法非見聞覺知。且引三經。證斯真實。五祖下莊嚴大師。一生示徒。唯舉維摩經寶積長者讚佛頌末四句云。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學人問云。此是佛語。欲得和尚自語。師云。佛語即我語。我語即佛語。是故初祖西來。創行禪道。欲傳心印。須假佛經。以楞伽為證明。知教門之所自。遂得外人息謗。內學稟承。祖胤大興玄風廣被。是以初心始學之者。未自省發已前。若非聖教正宗。憑何修行進道。設不自生妄見。亦乃盡值邪師。故云。我眼本正。因師故邪。西天九十六種執見之徒。皆是斯類。故知木匪繩而靡直。理非教而不圓。如上略引二三。皆是大善知識。物外宗師。禪苑麟龍。祖門龜鏡。示一教而風行電卷。垂一語而山崩海枯。帝王親師。朝野歸命。叢林取則。後學稟承。終不率自胸襟。違於佛語。凡有釋疑去偽。顯性明宗。無不一一廣引經文。備彰佛意。所以永傳後嗣。不墜家風。若不然者。又焉得至今紹繼昌盛。法力如是。證驗非虛。又若欲研究佛乘。披尋寶藏。一一須消歸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執義上之文。隨語生見。直須探詮下之旨。契會本宗。則無師之智現前。天真之道不昧。如華嚴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知教有助道之力。初心安可暫忘。細詳法利無邊。是乃搜揚纂集。且凡論宗旨。唯逗頓機。如日出照高山駃馬見鞭影。所以丹霞和尚云。相逢不擎出。舉意便知有。如今宗鏡。尚不待舉意。便自知有。故首楞嚴經云。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揚眉動目。早是周遮。如先德頌云。便是猶倍句。動目即差違。若問曹谿旨。不更待揚眉。今為樂佛乘人。實未薦者。假以宗鏡。助顯真心。雖挂文言。妙旨斯在。俯收中下。盡被群機。但任當人。各資己利。百川雖潤。何妨大海廣含。五嶽自高。不礙太陽普照。根機莫等。樂欲匪同。於四門入處雖殊。在一真見時無別。如獲鳥者羅之一目。不可以一目為羅。理國者功在一人。不可以一人為國。如內德論云。夫一水無以和羹。一木無以構室。一衣不稱眾體。一藥不療殊疾。一彩無以為文繡。一聲無以諧琴瑟。一言無以勸眾善。一戒無以防多失。何得怪漸頓之異。令法門之專一。故云。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為眾多。一人亦然。豈同劣解凡情。而生局見。我此無礙廣大法門。如虛空非相。不拒諸相發揮。似法性無身。匪礙諸身頓現。須以六相義該攝。斷常之見方消。用十玄門融通。去取之情始絕。又若實得一聞千悟。獲大總持。即胡假言詮。無勞解釋。船筏為渡迷津之者。導師因引失路之人。凡關一切言詮。於圓宗所示。皆為未了。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迷一切諸法真實之性。向心外取法。而起文字見者。今還將文字對治。示其真實。若悟諸法本源。即不見有文字。及絲毫發現。方知一切諸法。即心自性。則境智融通。色空俱泯。當此親證圓明之際。入斯一法平等之時。又有何法是教而可離。何法是祖而可重。何法是頓而可取。何法是漸而可非。則知皆是識心。橫生分別。所以祖佛善巧。密布權門。廣備教乘。方便逗會。纔得見性。當下無心。乃藥病俱消。教觀咸息。如楞伽經偈云。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乃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故先德云。一瞖在目。千華亂空。一妄在心。恒沙生滅。瞖除華盡。妄滅證真。病差藥除。氷融水在。神丹九轉。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凡成聖。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鏡淨心明。本來是佛。
問。如上所標。已知大意。何用向下更廣開釋。
答。上根利智。宿習生知。纔看題目宗之一字。已全入佛智海中。永斷纖疑。頓明大旨。則一言無不略盡。攝之無有遺餘。若直覽至一百卷終。乃至恒沙義趣。龍宮寶藏。鷲嶺金文。則殊說更無異途。舒之遍周法界。以前略後廣。唯是一心。本卷末舒。皆同一際。終無異旨有隔前宗。都謂迷情妄興取捨。唯見紙墨文字。嫌卷軸多。但執寂默無言。欣為省要。皆是迷心徇境。背覺合塵。不窮動靜之本原。靡達一多之起處。偏生局見。唯懼多聞。如小乘之怖法空。似波旬之難眾善。以不達諸法真實性故。隨諸相轉。墮落有無。如大涅槃經云。若人聞說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聞相。不作佛相。不作說相。如是義者。名無相相。釋曰。若云即文字無相。是常見。若云離文字無相。是斷見。又若執有相相。亦是常見。若執無相相。亦是斷見。但亡即離斷常。四句百非。一切諸見。其旨自現。當親現入宗鏡之時。何文言識智之能詮述乎。所以先德云。若覓經。了性真如無可聽。若覓法鷄足山間問迦葉。大士持衣在此山。無情不用求專甲。斯則豈可運見聞覺知之心。作文字句義之解。若明宗達性之者。雖廣披尋。尚不見一字之相。終不作言詮之解。以迷心作物者。生斯紙墨之見耳。故信心銘云。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如斯達者。則六塵皆是真宗。萬法無非妙理。何局於管見。而迷於大旨耶。豈知諸佛廣大境界。菩薩作用之門。所以大海龍王。置十千之問。釋迦文佛。開八萬勞生之門。普慧菩薩。申二百之疑。普賢大士答二千樂說之辯。如華嚴經普眼法門。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寫於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又如大涅槃經中。佛言。我所覺了一切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為諸眾生所宣說者。如手中葉。只如已所說法。教溢龍宮。龍樹菩薩。暫看有一百洛叉。出在人間。於西天尚百分未及一。翻來東土。故不足言。豈況未所說法耶。斯乃無盡妙旨。非淺智所知。性起法門。何劣解能覽。燕雀焉測鴻鵠之志。井蛙寧識滄海之淵。如師子大哮吼。狸不能為。如香象所負擔。驢不能勝。如毘沙門寶。貧不能等。如金翅鳥飛。烏不能及。唯依情而起見。但逐物而意移。或說有而不涉空。或言空而不該有。或談略為多外之一。或立廣為一外之多。或離默而執言。或離言而求默。或據事外之理。或著理外之事。殊不能悟此自在圓宗。演廣非多。此是一中之多。標略非一。此是多中之一。談空不斷。斯乃即有之空。論有不常。斯乃即空之有。或有說亦得。此即默中說。或無說亦得。此即說中默。或理事相即亦得。此理是成事之理。此事是顯理之事。或理理相即亦得。以一如無二如。真性常融會。或事事相即亦得。此全理之事。一一無礙。或理事不即亦得。以全事之理非事。所依非能依。不隱真諦故。以全理之事非理。能依非所依。不壞俗諦故。斯則存泯一際。隱顯同時。如闡普眼之法門。皆是理中之義。似舒大千之經卷。非標心外之文。故經云。一法能生無量義。非聲聞緣覺之所知。不同但空孤調之詮。偏枯決定之見。今此無盡妙旨。標一法而眷屬隨生。圓滿性宗。舉一門。而諸門普會。非純非雜。不一不多。如五味和其羹。雜綵成其繡。眾寶成其藏。百藥成其丸。邊表融通。義味周足。搜微抉妙。盡宗鏡中。依正混融。因果無礙。人法無二初後同時。凡舉一門。皆能圓攝無盡法界。非內非外。不一不多。舒之則涉入重重。卷之則真門寂寂。如華嚴經中。師子座中。莊嚴具內。各出一佛世界塵數菩薩身雲。此是依正人法無礙。又如佛眉間出勝音等佛世界塵數菩薩。此是因果初後無礙。乃至剎土微塵。各各具無邊智德。毛孔身分。一一攝廣大法門。何故如是奇異難思。乃一心融即故爾。以要言之。但一切無邊差別佛事。皆不離無相真心而有。如華嚴經頌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而於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所作利益眾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與無相無差別。入於究竟皆無相。又攝大乘論頌云。即諸三摩地。大師說為心。由心彩畫故。如所作事業。故知。凡聖所作。真俗緣生。此一念之心。剎那起時。即具三性三無性六義。謂一念之心。是緣起法。是依他起。情計有實。即是遍計所執。體。本空寂。即是圓成。即依三性說三無性。故六義具矣。若一念心起。具斯六義。即具一切法矣。以一切真俗萬法。不出三性三無性故。法性論云。凡在起滅。皆非性也。起無起性故。雖起而不常。滅無滅性。雖滅而不斷。如其有性。則陷於四見之網。又云。尋相以推性。見諸法之無性。尋性以求相。見諸法之無相。是以性相互推。悉皆無性。是以若執有性。墮四見之邪林。若了性空。歸一心之正道。故華嚴經云。自深入無自性真實法。亦令他入無自性真實法。心得安隱。以茲妙達。方入此宗。則物物冥真。言言契旨。若未親省。不發圓機。言之則乖宗。默之又致失。豈可以四句而取六情所知歟。但祖教並施。定慧雙照。自利利他。則無過矣。設有堅執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絕他學路。今有十問以定紀綱。還得了了見性。如晝觀色。似文殊等不。還逢緣對境。見色聞聲。舉足下足。開眼合眼。悉得明宗。與道相應不。還覽一代時教。及從上祖師言句。聞深不怖。皆得諦了無疑不。還因差別問難。種種徵詰。能具四辯。盡決他疑不。還於一切時一切處。智照無滯。念念圓通。不見一法能為障礙。未曾一剎那中暫令間斷不。還於一切逆順好惡境界現前之時。不為間隔。盡識得破不。還於百法明門心境之內。一一得見微細體性根原起處。不為生死根塵之所惑亂不。還向四威儀中行住坐臥。欽承祗對。著衣喫飯。執作施為之時。一一辯得真實不。還聞說有佛無佛。有眾生無眾生。或讚或毀。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動不還聞差別之智。皆能明達。性相俱通。理事無滯。無有一法不鑒其原。乃至千聖出世。得不疑不。若實未得如是功。不可起過頭欺誑之心。生自許知足之意。直須廣披至教。博問先知。徹祖佛自性之原。到絕學無疑之地。此時方可歇學灰息遊心。或自辦則禪觀相應。或為他則方便開示。設不能遍參法界。廣究群經。但細看宗鏡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諸法之要。趣道之門。如守母以識子。得本而知末。提綱而孔孔皆正。牽衣而縷縷俱來。又如以師子筋為琴絃。音聲一奏。一切餘絃悉皆斷壞。此宗鏡力。亦復如是。舉之而萬類沈光。顯之而諸門泯跡。以此一則。則破千途。何須苦涉關津。別生岐路。所以志公歌云。六賊和光同塵。無力大難推托。內發解空無相。大乘力能翻却。唯在玄覽得旨之時。可驗斯文究竟真實。
宗鏡錄卷第一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諸佛境寂。眾生界空。有何因緣而興教迹。
答。一實諦中。雖無起盡。方便門內。有大因緣。故法華經偈云。諸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以萬法常無性。無不性空時。法爾能隨緣。隨緣不失性。且夫起教所由。因緣無量。古德略標。有其十種。一由法爾故。二願力故。三機感故。四為本故。五顯德故。六現位故。七開發故。八見聞故。九成行故。十得果故。今諸大菩薩所集唯識論等。大意有其二種。一為達萬法之正宗。破二空之邪執。二為斷煩惱所知之障。證解脫菩提之門。斯則自證法原本覺真地。不在文字句義敷揚。今為後學慕道之人。方便纂集。又自有二意。用表本懷。一為好略之人撮其樞要。精通的旨免覽繁文。二為執總之人不明別理。微細開演。性相圓通。截二種生死之根。躡一味菩提之道。仰群經之大旨。直了自心。遵諸聖之微言。頓開覺藏。去彼依通之見。破其邪執之情。深信正宗。令知月不在指。迴光返照。使見性不徇文。唯證相應。斯為本意。不可橫生知解。沒溺見河。於無得觀中。懷趣向之意。就真空理上。興取捨之心。率自胸襟。疑誤後學。須親見性。方曉斯宗。
問。既慮執指徇文。又何煩集教。
答。為背己合塵。齊文作解者。恐封教滯情。故有此說。若隨詮了旨。即教明心者。則有何取捨。所以藏法師云。自有眾生。尋教得真。會理教無礙。常觀理而不礙持教。恒誦習而不礙觀空。則理教俱融。合成一觀。方為究竟傳通耳。斯乃教觀一如。詮旨同原矣。
問。諸大經論。自成片段。科節倫序。句義分明。何假撮錄廣文。成其要略。
答。但以教海弘深。窮之罔知其際。義天高廣。仰之不得其邊。今則以管窺天。將螺酌海。如掬滄溟之涓滴。似撮太華之一塵。本為義廣難周。情存厭怠。亦為不依一乘教之正理。唯徇不了義之因緣。罕窮橫竪之門。莫知起盡之處。所以刪繁簡異。採妙探玄。雖文不足而大義全。緣不備而正理顯。搜盡一乘之旨。抉開萬法之原。為般若之玄樞。作菩提之要路。則資糧易辦。速至大乘。證入無疑免迂小徑。所以馬鳴菩薩造起信論云。或有自無智力。因他廣論而得解義。亦有自無智力。怖於廣說。樂聞略論攝廣大義而正修行。我今為彼最後人故。略攝如來最勝甚深無邊之義而造此論。瑜伽論云。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如來無上法教久住世故。二為平等利益安樂諸有情故。又為如來甘露聖教已隱沒者。憶念採集重開顯故。未隱沒者。問答決擇倍興盛故。又為攝益樂略言論勤修行者。採集眾經廣要法義。略分別故。今斯錄者。雖無廣大製造之功。微有一期述成之事。亦知鈔錄前後。文勢不全。所冀直取要詮。且明宗旨。如從石辯玉。似披沙揀金。於群藥中。但取阿陀之妙。向眾寶內。唯探如意之珠。舉一蔽諸。以本攝末。則一言無不略盡。殊說更無異途。亦望後賢。未垂嗤誚。所希斷疑生信。但以見道為懷。非徇虛名以邀世譽。願盡未來之際。遍窮法界之中。歷劫逾生。常弘斯道。凡有心者。皆入此宗。去執除疑。見聞獲益。承三寶力加被護持。誓報佛恩。廣濟含識。虛空可盡茲願匪移。法界可窮。斯文不墜。
問。了義大乘。廣略周備。解一義具圓通之見。聞一偈有成佛之功。何假述成。仍煩解釋。
答。上上根人。一聞千悟。性相雙辯。理事俱圓。若中下之徒。須假開演。莊嚴之道。讚飾之門。格量其功。不可為喻。所以法華經偈云。譬如優曇華。一切皆愛樂。天人所希有。時時乃一出。聞法歡喜讚。乃至發一言。則為已供養。一切三世佛。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般若頌云。般若無壞相。過一切言語。適無所依止。誰能讚其德。般若雖叵讚。我今能得讚。雖未脫死地。則為已得出。又古聖云。若菩薩造論者。名莊嚴經。如蓮華未開。見雖生喜。不如已剖香氣芬馥。如金未用。見雖生喜。不如用之為莊嚴具。故知弘教一念之善。能報十方諸佛之恩。論希有。則如華擅優曇之名。說光揚。則似金作莊嚴之具。是以菩薩釋大乘密旨。聞於未聞。能斷深疑。成於圓信。法利何盡。功德無邊。如大般若經云。復次憍尸迦。置贍部洲諸有情類。若四大洲諸有情類。若小千界諸有情類。若中千界諸有情類。若大千界諸有情類。若復十方各如殑伽沙等世界諸有情類。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同作是言。我今欣樂。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濟拔有情生死眾苦。令得殊勝畢竟安樂。有善男子善女人等。為成彼事。書深般若波羅蜜多。眾寶莊嚴。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普施與彼。受持讀誦。令善通利。如理思惟。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爾時佛告天帝釋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深般若波羅蜜多。眾寶莊嚴。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於彼眾中。隨施與一。受持讀誦。令善通利。如理思惟。以無量門巧妙文義。廣為解釋。分別義趣。令其解了。教授教誡。令勤修學。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除一闡提。其餘眾生。聞是經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緣。法聲光明入毛孔者。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有人能供養恭敬無量諸佛。方乃得聞大涅槃經。薄福之人。則不得聞。故知得聞宗鏡所錄一心實相常住法門。皆是曩結深因。曾親佛會。甚為大事。非屬小緣。若未聞熏。曷由值遇。又大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諸善男子善女人。常當繫心修此二字。佛是常住。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此二字。當知是人。隨我所行。至我至處。是以信此法人。即凡即聖。修持契會。住佛所住之中。進止威儀。行佛所行之跡。釋摩訶衍論云。第一顯離疑信入功德門者。謂有眾生。聞此摩訶衍之甚深極妙廣大法門已。即其心中。亦不疑畏。亦不怯弱。亦不輕賤。亦不誹謗。發決定心。發堅固心。發尊重心。發愛信心。當知是人。真實佛子。不斷法種。不斷僧種。不斷佛種。常恒相續。轉轉增長。盡於未來。亦為諸佛親所授記。亦為一切無量菩薩之所護念。故如論云。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是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第二比類對治示勝門者。謂若有人。能善攝化三千大千世界中遍滿眾生。皆悉無餘。令行十善。或有眾生於一食頃。於此甚深法觀察思量。若校量此二人功德。彼第一人。所得功德甚極微少。譬如芥子碎作百分之量。此第二人。所得功德甚極廣大。譬如碎十方世界微塵數量。故如論云。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第三舉受持功讚揚門者。謂若有人。受持此論。觀察義理。若一日。若一夜。中間。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可言說。不可思量。若假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菩薩。以十方世界微塵數舌。各各皆悉於十方世界微塵數之量。不可說劫。讚揚其人所有功德。亦不能盡。所以者何。法身真如之功德。等虛空界。無邊際故。何況凡夫二乘之人。能稱歎之。一日一夜不多。中間受持人。尚所得功德不可思議。何況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乃至百日中。受持讀誦。思惟觀察。不可思議。不可說中不可說。故如論云。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故知信此心宗。成摩訶衍。同三世諸佛之所證。義理何窮。等十方菩薩之所乘。功德無盡。偶斯玄化。慶幸逾深。順佛旨而報佛恩。無先弘法。闡佛日而開佛眼。只在明心。此宗鏡中。若得一句入神。歷劫為種。況正言深奧。總一群經。此一乃無量中一。若染此法。即是圓頓之種。可謂甘露入頂。醍醐灌心。耀不二之慧燈。破情根之闇惑。注一味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塵。能令厚障深遮。若暴風之卷危葉。繁疑積滯。猶赫日之爍輕氷。猶如於諸王中。為金輪之王。於諸照中。為晨旭之照。於諸寶中。為摩尼之寶。於諸華中。為青蓮之華。於諸諦中為真空之門。於諸法中。為涅槃之宅。故金剛三昧經偈云。一味之法印。一乘之所成。能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師。為明為導。如勝天王般若經云。一切法中。心為上首。大智度論云。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祖師云。一切明中。心明為上。法華經偈云。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又若未入宗鏡。非唯不得見道。實乃理絕修行。即本立而道生。歸根方究竟。如觀本質。知畫像而非真。若了藏性。見塵境而為妄。故經偈云。非不證真如。而能了諸行。猶如幻事等。似有而非真。是以若得本。即得末。故華嚴經中海會菩薩。用法界微塵以為三昧。又出現品云。此法門。名為如來祕密之處。乃至名演說如來根本實性。不思議究竟法。故先德云。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盡眾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未悟宗鏡。焉信斯文。若暫信之。功力悉等。不易所習。盡具法門。即塞即通。即邪即正。所以昔人云。遇斯教者。應須自慶。其猶溺巨海而遇芳舟。墜長空而乘靈鶴矣。
問。凡申弘教。開示化人。應須自行功圓。歷位親證。方酬本願。開方便門。則所利非虛。不違正教。今之所錄。有何證明。
答。此但唯集祖佛菩薩言教。故稱曰錄。設有問答解釋。皆依古德大意。傍讚勸修。述成至教。豈敢輒稱開示。妄有指陳。且夫祖佛正宗。則真唯識性。纔有信處。皆可為人。若論修證之門。諸方皆云。功未齊於諸聖。且教中所許。初心菩薩皆可比知。亦許約教而會。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若入信門。便登祖位。今集此宗鏡。證驗無邊。應念皆通。寓目咸是。今且現約世間之事。於眾生界中。第一比知。第二現知。第三約教而知。第一比知者。且如即今有漏之身。夜皆有夢。夢中所見好惡境界。憂喜宛然。覺來床上安眠。何曾是實。並是夢中意識思想所為。則可比知。覺時所見之事。皆如夢中無實。夫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境界。元是第八阿賴耶識親相分。唯本識所變。若現在之境。是明了意識分別。若過去未來之境。是獨散暗意識思惟。夢覺之境雖殊。俱不出於意識。則唯心之旨。比況昭然。第二現知者。即是對事分明。不待立。況且如現見青白物時。物本自虛。不言我青我白。皆是眼識見分自性任運分別。與同時明了意識。計度分別為青為白。以意辯為色。以言說為青。皆是意言自妄安置。且如六塵鈍故。體不自立。名不自呼。一色既然。萬法咸爾。皆無自性。悉是意言。故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是以若有心起時。萬境皆有。若空心起處。萬境皆空。則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不自有。因心故有。既非空非有。則唯識唯心。若無於心。萬法安寄。又如過去之境。何曾是有。隨念起處。忽然現前。若想不生。境終不現。此皆是眾生日用。可以現知。不待功成。豈假修得。凡有心者。並可證知。故先德云。如大根人。知唯識者。恒觀自心。意言為境。此初觀時。雖未成聖。分知意言。則是菩薩。第三約教而知者。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是所證本理。能詮正宗。廣在下文。誠證非一。如成實論云。佛說內外中間之言。遂即入定。時有五百羅漢。各釋此言。佛出定後。同問世尊。誰當佛意。佛言。並非我意。又白佛言。既不當佛意。將無得罪。佛言。雖非我意。各順正理。堪為聖教。有福無罪。且如說小乘自證法門。尚順正理。何況純引一乘。唯談佛旨乎。六行法云。諸大智人。欲學道者。莫問大小。皆依理教。若見權教。雖是佛說。知非實語。即不依從。若見凡人說有理者。雖非佛語。亦即依行。以有智人學佛法者。善解如來。教有權實。依佛實教。宣說道理。則過凡愚謬執權者。是以智人若有所說。人雖是凡。法則同佛。如瓶傳水。寫置餘瓶。瓶雖有異。所寫水一。是故凡夫結雖未盡。不妨有解。能說實義。但使解理心數。思量。此初觀理。則異餘凡。謂思人空。則是二乘。若觀法空。則是菩薩。故攝論云。初修觀則是凡夫菩薩。以此文證。初學觀者。雖未斷結。即是菩薩。以能解理同大聖故。說則合理。一一可依。寶篋經云。猶如迦陵頻伽鳥王卵中鳥子。其嘴未現。便出迦陵頻伽妙聲。佛法卵中諸菩薩等。未壞我見。未出三界。然能演出佛法妙音。謂空無相無作行音。迦陵頻伽。至孔雀群。終不鳴呼。還至迦陵頻伽鳥中。乃須鳴呼。菩薩若至一切聲聞緣覺眾中。終不演說不可思議諸佛之法。至菩薩眾。爾乃演說。以此文證。凡夫地中。過雖未盡。不妨深解。說有理者。皆可信受。但諸凡夫說有理者。皆是宿習。非今始學。若非宿習。今學至老。唯謂他語。自仍迷理。以迷理故。雖得多言。未解權實。說則乖理。若解理者。不揀尊幼。但求道不求事。依法不依人。如阿濕婆恃。因舍利弗見之求法。即偈答言。我年既幼稚。學日又初淺。豈能宣至真。廣說如來義。舍利弗言。可略說其要。便說偈言。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舍利弗一聞即獲初果。轉教目連。再說得道。以此證知。智人求法。唯重他德。不恥下就。不同凡愚我慢自高。雖知他勝。恥不肯學。凡夫無始不能入道。多皆由此不能求法。故諸愚人。迷實教者。未能自悟。唯應訪德。以迷理者。雖有世智。若無勝友。常迷道故。如勝天王般若經云。如生盲人不能見色。如是煩惱盲諸眾生。不能見法。如人有眼。無外光明。不能見色。行人如是。雖有智慧。無善知識。不能見法。以此證知。人雖有智。未能自悟。要須良友。故付法藏經云。善知識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緣。佛自勸人。逐善知識。不合守愚。一生虛過。是故諸佛有遺旨。但令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菩薩尚變身作畜生。為人說法。顯此奇異。令聞者信受。皆令悟道。入平等法。豈令心生高下耶。故華嚴演義。難云。此旨微密。極位方知。何以凡情。輒窺大教。釋云。依憑教理。聖教許故。涅槃經云。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毘盧遮那品頌云。如因日光照。還見於日輪。以佛智慧光。見佛所行道。即因佛教能了教也。今宗鏡中。始終引佛智慧之教光。顯佛所行之道跡。若深信者。則是以眾生之心光。見眾生之行跡。若難云。凡夫不合知者。斯乃邪見不信人耳。故大集經云。若有人言。我異佛異。當知是人。即魔弟子。又云。了了見者。知一切法無二相也。又云。觀諸法等。名之為佛。所以學人問忠國師云。如來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既盡是非。云何是般若。答。能見非名者是般若。問。佛亦如是說。答。古今不異。得則千佛等心。萬聖同轍。
問。諸佛方便教門。皆依眾生根起。根性不等。法乃塵沙。三十七品助道之門。五十二位修行之路。云何唯立一心以為宗鏡。
答。此一心法。理事圓備。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寶藏。萬行原。以一切法界。十方諸佛。諸大菩薩。緣覺聲聞。一切眾生皆同此心。諸佛已覺。眾生不知。今為未知者。方便直指。以本具故不虛。以應得故非謬。故華嚴經頌云。譬如世間人。聞有寶藏處。以其可得故。心生大歡喜。寶藏處者。即眾生心。纔入信門。自然顯現。方悟從來具足。豈假功成。始知本性無差。非因行得。可謂最靈之物。至道之原。絕妙之門。精實之義。為凡聖根本。作迷悟元由。如萬物得地而發生。萬行證理而成就。諸門競入。眾德攸歸。作千聖趣道之基。為諸佛出世之眼。是以若了自心。頓成佛慧。可謂會百川為一濕。摶眾塵為一丸。融鐶釧為一金。變酥酪為一味。如華嚴經頌云。不能了自心。焉能知佛慧。阿差末經云。但正自心。不尚餘學。禪要經云。內照開解。即大乘門。見自心性。謂之曰照。眾聖所遊。謂之曰門。入楞伽經偈云。心具於法藏。離無我見垢。世尊說諸行。內心所知法。月燈三昧經偈云。若有受持是一法。能順菩薩正修行。因此一法功德故。速得成於無上道。勝鬘經云。世尊。我見攝受正法。有斯大力。如來以此為眼。為法根本。為引導法。為通達法。釋曰。所言正法者。即第一義心也。心外妄計。理外別求皆墮邊邪。迷於正見。所以得為如來正眼。攝盡十方之際。照窮法界之邊。總歸一心。是名攝受正法。起信論云。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恒究竟。從無始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謂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如實了知義。本性清淨心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如是等過恒沙數。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絕。依此義故。名如來藏。亦名法身。
問。上說真如離一切相。云何今說具足一切功德相。
答。雖實具有一切功德。然無差別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離分別相。無二性故。以依業識等生滅相。而立彼一切差別之相。此云何立。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分別。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名為無明。心性本淨。無明不起。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若心生見境。則有不見之相。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非本性清淨。非常樂我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由是具起過於恒沙虛妄雜染。以心性無動故。即立真實了知義。乃至過於恒沙清淨功德相義。若心有起。見有餘境可分別求。則於內法有所不足。以無邊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見有餘法而可更求。是故滿足過於恒沙非一非異不可思議諸佛之法。無有斷絕。故說真如名如來藏。亦復名為如來法身。然此一心。非同凡夫。妄認緣慮能推之心。決定執在色身之內。今遍十方世界。皆是妙明真心。如入法界品云。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大地虛空。草木叢林。塵毛等處。無不咸稱真法界。具無邊德。故先德云。元亨利貞。乾之德也。始於一氣。常樂我淨。佛之德也。本乎一心。專一氣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沖虛粹妙。炳煥靈明。無去無來。冥通三際。非中非外。朗徹十方。不滅不生。豈四山之可害。離性離相。奚五色之能盲。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於碧天。大矣哉。萬法資始也。萬法虛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圓覺。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德用無邊。皆同一性。性起為相。境智歷然。相得性融。身心廓爾。方之海印。越彼太虛。恢恢焉。晃晃焉。逈出思議之表也。又先德云。如來藏者。即一心之異名。何謂一心。謂真妄染淨一切諸法無二之性。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是以若於外別求。從他妄學者。猶如鑽氷覓火。壓沙出油。以氷砂非油火之正因。欲求濟用。徒勞功力。又若但修漸行。空住權乘。則似畫無膠。如坏未鍛。以坏畫非堅牢之器。欲求究竟。無有是處。若能諦了自心。不妄外求者。如從木出火。從麻出油。不壞正因。速得成辦。又如畫得膠。如坏經火。堪成器用。事不唐捐。凡有施為。悉皆究竟。若未信入。取捨萬端。隨境生迷。為法所害。不觀空以遣累。但取空而廢善。不達有以興慈。但著有而起罪。皆為不了空有一心。致茲得失。若入宗鏡。纔發心時。非唯行成。理即頓具。便同古佛。一際無差。如大涅槃經云。拘尸那城。有旃陀羅。名曰歡喜。佛記是人。由一發心。當於此界千佛數中。速成無上正真之道。法華玄義云。心法者。前所明法。豈得異心。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學為難。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別者。但自觀己心則為易。涅槃經云。一切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謂佛性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能兼下。即攝得眾生法也。華嚴經云。遊心法界如虛空。則知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虛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種即佛境界也。是為觀心。仍具佛法。又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於一念中。悉皆備足。此心幻師。於一日夜。常造種種眾生。種種五陰。種種國土。所謂地獄界。假實國土。乃至佛界。假實國土。行人當自選擇。何道可從。又如虛空者。觀心自生心。不須藉緣。有心。心無生力。心無生力。緣亦無生。心緣名無。合云何有。合尚叵得。離則不生。尚無一生。況有百界千法耶。以心空故。從心所生。一切皆空。此空亦空。若空。非空。點空。設假。假亦非假。無假無空。畢竟清淨。豈止三觀。萬行。乃至十方虛空。尚從心變。豈況空中所生物像。如首楞嚴經頌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所以華嚴疏云。空有二法。俱稱真之理。則有與空皆性空也。鈔釋云。空有稱真之理者。此空是外空。若以理空對外空。外空離法。是斷滅空。理空即名為真空。若以外空亦心現。亦由對色。滅色方顯。則此斷空。從緣無性。即性空也。故十八空中明大者。謂十方空。即十方虛空。亦是性空矣。所以千聖付囑。難遇機緣。若對上根。豁然可驗。如寒山子詩云。自古多少聖。語路苦叮嚀。人根性不等。高下有利鈍。真佛不肯信。置功抂受困。不如心淨明。便是心王印。先德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入道要門。此心門者。三世之佛祖。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一乘法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諸法。無有缺少。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更無別心。心無形色。無根無住。無生無滅。亦無覺觀可行。若有可觀行者。即是受想行識。非是本心。皆是有為功用。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如華嚴經中。文殊童子。化五百童子。發菩提心。唯一人。善財童子。達本心原。遊一百一十城。問菩提萬行。所學三昧門。皆如幻化而無實體。故知從心所生。皆同幻化。但直了真心。自然真實。如唯識樞要云。依境教理行果。五唯識中。此論有義。但明境唯識。捨離心外取境。一切境不離心故。有義。但說教唯識。成論本教。釋彼說故。有義。但取理唯識。成立本教所說之理。分別唯識性相故。有義。但取行唯識。明五位修唯識行故。有義。但取果唯識。求大果故。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故。乃至今釋彼說。唯取教理。說。依教理。成彼性相。性相即攝一切盡故。一切皆取。於理為勝。是知唯識之理。成佛正宗。但以理該羅。無法不是。故云萬法唯識。述宗鏡之正意。窮祖佛之本懷。唯以一法逗一機。更無別旨。故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大涅槃經云。師子吼者。是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云。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者。此該萬法。應別立真如為宗。
答。真如是識性。識既該萬法。即是有為無為諸法平等之性。故經云。未曾有一法。而出於法性。司馬彪云。性者。人之本也。蔡邕云。性者。心之本也。故古師云。唯識論。是十支中高建法幢支。何法而不收。何宗而不立。唯以簡為義。識以了為義。離識之外。無別唯體。即識。有遮心外之用。故名為唯。唯之名獨。性相俱收。真如是識性。依他相分色等是識相。心所。以識為主。皆不離識故。總名唯識。
又問。三界是有漏法。由屬三界愛結所繫。故名三界。其無為無漏法。不為三界愛結所繫。即不名三界法。經何故但言三界唯心。即不攝無為無漏等法。此豈非唯識。而但言三界耶。
答。三界所治。迷亂之法。尚名唯識。無為無漏法。性是能治。體非迷亂。不說自成。故但言三界唯心也。又諸部總句。有為無為。染淨諸法。皆心為本。薩婆多等云。無為由心故顯。有為由心故起。由心起染淨法。勢用緣強故。說心為本。
問。立心為宗。具幾功德之門。能起見聞之信。
答。真心自體。非言所詮。湛如無際之虛空。瑩若圓明之淨鏡。毀讚不及。義理難通。以功德過患二門。絕對待故。今依先德。約相分別心。略有五義。一遠離所取差別之相。二解脫能取分別之執。三遍三際無所不等。四等虛空界無所不遍。五不墮有無一異等邊。超心行處。過言語道。又此無住之心。雙泯二諦。故無出俗入真之異。既無出入。不在空有。故經言。心處無在。無在之處。唯是一心。一心之體。本來寂滅。不可以有無處所窮其幽迹。不可以識智詮量談其妙體。唯有入者。只在心知。如擣萬種而為香丸。爇一塵而具足眾氣。似入大海水中浴。掬微滴而已用百川。執礫而盡成真金。攬草而無非妙藥。空器悉盈甘露之味。滿室唯聞薝蔔之香。眾義同歸。若太虛包含於萬像。千途競入。猶多影靡礙於澄潭。若論一心性起功德。無盡無邊。豈以有量之心。讚無為之德。任盡神力。未述一毫。以信入之人。悉皆現證。即凡即聖。感應非虛。堅信不移。法空之虛聲自息。明誠可驗。靈潤之野焰俄停。豈假神通。心魔頓絕。匪憑他術。識火自消。除不肖人。焉明斯旨。如昔人云。依智不依識者。謂識現行。隨塵分別。眼色耳聲。耽迷不覺。大聖示教。境是自心。下愚氷執。塵為識外。今人口誦其空。心未亡有。騰空不起。入火逾難。俱是心相封迷故爾。後得通達。隨心轉用。豈不同鳥之遊空。自常如是。布之火浣。不足怪也。但群生識性不同。致令大聖隨情別說。然據至道。但是自心。故經云。三界上下。法義唯心。此就世界依報以明心。又云。如如與真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此據出世法體以明心。終窮至實。畢到斯原。隨流感果。還宗了義。
問。一心為宗。可稱綱要者。教中何故。廣談諸道。各立經宗。
答。種種諸法雖多。但是一心所作。於一聖道。立無量名。如一火因然。得草火木火種種之號。猶一水就用。得或羹或酒多多之名。此一心門。亦復如是。對小機而稱小法。逗大量而號大乘。大小雖分。真性無隔。若決定執佛說有多法。即謗法輪。成兩舌之過。故經云。心不離道。道不離心。如大涅槃經云。爾時世尊。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知菩薩大乘微妙經典所有祕密。故作是問。善男子。如是諸經。悉入道諦。善男子。如我先說。若有信道。如是信道。是信根本。是能佐助菩提之道。是故我說。無有錯謬。善男子。如來善知無量方便。欲化眾生。故作如是種種說法。善男子。譬如良醫。識諸眾生種種病原。隨其所患。而為合藥。并藥所禁。唯水一種。不在禁例。或服薑水。或甘草水。或細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羅水。或鉢晝羅水。或服冷水。或服熱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如是良醫。善知眾生所患種種。藥雖多禁。水不在例。如來亦爾。善知方便。於一法相。隨諸眾生。分別廣說種種名相。彼諸眾生。隨所說受。受已修習。除斷煩惱。如彼病人。隨良醫教。所患得除。復次善男子。如有一人。善解眾語。在大眾中。是諸大眾。熱渴所逼。咸發聲言。我欲飲水。我欲飲水。是人即時以清冷水。隨其種類。說言是水。或言波尼。或言欝持。或言娑利藍。或言婆利。或言波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無量水名。為大眾說。善男子。如來亦爾。以一聖道。為諸聲聞種種演說。從信根等。至八聖道。復次善男子。譬如金師。以一種金。隨意造作種種瓔珞。所謂鉗鎖鐶釧。釵鐺天冠臂印。雖有如是差別不同。然不離金。善男子。如來亦爾。以一佛道。隨諸眾生。種種分別。而為說之。或說一種。所謂諸佛一道無二。復說二種。所謂定慧。復說三種。謂見慧智。復說四種。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佛道。乃至復說二十道。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念佛三昧。三正念處。善男子。是道一體。如來昔日為眾生故。種種分別。復次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所然故。得種種名。所謂木火草火。糠火䴰火。牛馬糞火。善男子。佛道亦爾。一而無二。為眾生故。種種分別。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識。分別說六。若至於眼。則名眼識。乃至意識。亦復如是。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化諸眾生故。種種分別。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色。眼所見者。則名為色。耳所聞者。則名為聲。鼻所嗅者。則名為香。舌所甞者。則名為味。身所覺者。則名為觸。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欲化眾生故。種種分別。善男子。以是義故。以八聖道分。名道聖諦。善男子。是四聖諦。諸佛世尊次第說之。以是因緣。無量眾生得度生死。又云。若言十善十惡。可作不可作。善道惡道。白法黑法。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陀羅尼經。云無有一切諸法。是名一字法門。又經云。佛言。三世諸佛所說之法。吾今四十九年不加一字。故知此一心門。能成至道。若上根直入者。終不立餘門。為中下未入者。則權分諸道。是以祖佛同指。賢聖冥歸。雖名異而體同。乃緣分而性合。般若唯言無二。法華但說一乘。淨名無非道場。涅槃咸歸祕藏。天台專勤三觀。江西舉體全真。馬祖即佛是心。荷澤直指知見。又教有二種說。一顯了說。二祕密說。顯了說者。如楞伽密嚴等經。起信唯識等論。祕密說者。各據經宗。立其異號。如維摩經以不思議為宗。金剛經以無住為宗。華嚴經以法界為宗。涅槃經以佛性為宗。任立千途。皆是一心之別義。何者。以真心妙體。不在有無。智不能知。言不可及。非情識思量之境界。故號不思議。體虛相寂。絕待靈通。現法界而無生。超三世而絕跡。故號之無住。竪徹三際。橫亘十方。無有界量。邊表不可得。故稱法界。為萬物之根。由作群生之元始。在凡不減。處聖非增。靈覺昭然。常如其體。故曰佛性。乃至或名靈臺妙性。寶藏神珠。悉是一心。隨緣別稱。經云。三阿僧祇百千名號。皆是如來之異名。只為不知諸佛方便。迷名著相。隨解成差。但了斯宗豁然空寂。有何名相。可得披陳。如龍王一味之雨。隨人天善惡之業。所雨不同。各見差別。華嚴經云。譬如娑竭羅龍王。欲現龍王。大自在力。饒益眾生。咸令歡喜。從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處。及於地上。於一切處。所雨不同。所謂於大海中雨清冷水。名為無斷絕。於他化自在天雨簫笛等種。種樂音。名為美妙。於化樂天雨大摩尼寶。名為放大光明。於兜率天雨大莊嚴具。名為垂髻。於夜摩天雨大妙華。名為種種莊嚴具。於三十三天雨眾妙香。名為悅意。於四天王天雨天寶衣。名為覆蓋。於龍王宮雨赤真珠。名為踊出光明。於阿脩羅宮雨諸兵仗。名為降伏怨敵。於北欝單越雨種種華。名曰開敷。餘三天下。悉亦如是。然各隨其處。所雨不同。雖彼龍王。其心平等。無有彼此。但以眾生善根異故。雨有差別。是以龍王一味之雨。隨諸天感處不同。猶如諸佛一心法門。逐眾生見時有別。
宗鏡錄卷第二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教明一切萬法。至理虛玄。非有無之詮絕自他之性。若無一法自體。云何立宗。
答。若不立宗。學何歸趣。若論自他有無。皆是眾生識心分別。是對治門。從相待有。法身自體。中實理心。豈同幻有。不隨幻無。楞伽經云。佛言。大慧。譬如非牛馬性。牛馬性。其實非有非無。彼非無自相。古釋云。馬體上不得說牛性是有是無。然非無馬自體。以譬法身上不得說陰界入性是有是無。然非無法身自相。此法空之理。超過有無。即法身之性。然有趣有向。智背天真。無得無歸情生斷滅。但有之不用求真規宛爾。無之自然足。妙旨煥然。則寂爾有歸。恬然無間。頓超能所。不在有無。可謂真歸。能通至道矣。
問。以心為宗。如何是宗通之相。
答。內證自心第一義理。住自覺地。入聖智門。以此相應。名宗通相。此是行時。非是解時。因解成行。行成解絕。則言說道斷。心行處滅。如楞伽經云。佛告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遠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眾魔。緣自覺趣光明輝發。是名宗通相。所以悟心成祖。先聖相傳。故達磨大師云。明佛心宗。寸無差悟。行解相應。名之曰祖。又偈云。亦不覩惡而生慊。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捨愚而近賢。亦不拋迷而就悟。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問。悟道明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云何說其行相。
答。前已云。諸佛方便。不斷今時。密布深慈。不令孤棄。已明達者。終不發言。只為因疑故。問因問故答。此是本師。於楞伽會上。為十方諸大菩薩。來求法者。親說此二通。一宗通。二說通。宗通為菩薩。說通為童蒙。祖佛俯為初機童蒙。少垂開示。此約說通。只為從他覓法。隨語生解。恐執方便為真實。迷於宗通。是以分開二通之義。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乃至緣自覺趣光明輝發。若親到自覺地。光明發時。得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群盲眼開。分明照境。驗象真體。終不摸其尾牙。見乳正色。豈在談其鵠雪。當此具眼人前。若更說示。則不得稱知時名為大法師。實見月人。終不觀指。親到家者。自息問程。唯證相應。不俟言說。終不執指為月。亦不離指見月。如大涅槃經云。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大臣。受王勅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其觸尾者。言象如繩。善男子。如彼眾盲。不說象體。亦非不說。若是眾相。悉非象者。離是之外。更無別象。善男子。王喻如來應正遍知。臣喻方等大涅槃經。象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是諸眾生聞佛說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何以故。是色雖滅。次第相續。是故獲得無上如來三十二相如來常色。如來色者。常不斷故。是說色名為佛性。譬如真金。質雖遷變。色常不異。或時作釧作盤。然其黃色初無改易。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質雖無常。而色是常。以是故。說色為佛性。乃至說受想行識等為佛性。又有說言。離陰有我。我是佛性。如彼盲人。各各說象。雖不得實。非不說象。說佛性者。亦復如是。非即六法。不離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說眾生佛性。非色不離色。乃至非我不離我。善男子。有諸外道。雖說有我。而實無我。眾生我者。即是五陰。離陰之外。更無別我。善男子。譬如莖葉鬚臺。合為蓮華。離是之外。更無別華。又佛言。善男子。是諸外道。癡如小兒。無慧方便。不能了達。常與無常。苦與樂。淨不淨。我無我。壽命非壽命。眾生非眾生。實非實。有非有。於佛法中。取少許分。虛妄計有。常樂我淨。而實不知常樂我淨。如生盲人。不識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盲人復問。是乳色者。如貝䩕耶。答言不也。復問。貝色為何似耶。答言。猶稻米粖。盲人復問。乳色柔軟。如稻米粖耶。稻米粖者。復何所似。答言。猶如雨雪。盲人復言。彼稻米粖冷如雪耶。雪復何似。答言。猶如白鵠。是生盲人。雖聞如是四種譬喻。終不能得識乳真色。是諸外道。亦復如是。終不能識常樂我淨。善男子。以是義故。我佛法中。有真實諦。非於外道。夫真實諦者。宗鏡所歸。未聞悟時。不信解者。所有說法。及自修行。皆成生滅折伏之門。不入無生究竟之道。如菴提遮女經云。爾時文殊師利。又問曰。頗有明知生而不生相。為生所留者不。答曰有。雖自明見。其力未充。而為生所留者是也。又問曰。頗有無知不識生性。而畢竟不為生所留者不。答曰無。所以者何。若不見生性。雖因調伏。少得安處。其不安之相。常為對治。若能見生性者。雖在不安之處。而安相常現前。若不如是知者。雖有種種勝辯談說。甚深典籍。而即是生滅心。說彼實相密要之言。如盲辯色。因他語故。說得青黃赤白黑。而不能自見色之正相。今不能見諸法者。亦復如是。但今為生所生。為死所死者。而有所說者。乃於其人。即無生死之義耶。若為常無常所繫者。亦復如是。當知大得空者亦不自得空。故說有空義耶。故知能了萬法無生之性。是為得道。大般若經云。佛言。善現。以一切法空無所有。皆不自在。虛誑不堅。故一切法。無生無起。無知無見。復次善現。一切法性。無所依止。無所繫屬。由此因緣。無生無起。無知無見。華嚴經云。如實法印。印諸業門。得法無生。住佛所住。觀無生性。印諸境界。諸佛護念。發心迴向。與諸法性。相應迴向。入無作法。成就所作方便。是以不了唯心之旨。未入宗鏡之人。向無生中。起貪癡之垢。於真空內。著境界之緣。以為對治。成其輪轉。若能返照。心境俱寂。如諸法無行經云。若菩薩見貪欲際。即是真際。見瞋恚際。即是真際。見愚癡際。即是真際。則能畢滅業障之罪。乃至凡夫愚人。不知諸法畢竟滅相故。自見其身。亦見他人。以是見故。便起身口意業。乃至不見佛。不見法。不見僧。是則不見一切法。若不見一切法。於諸法中。則不生疑。不生疑故。則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則自寂滅。不思議佛境界經云。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能了知如來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起貪瞋癡。是故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豈是有法。而言於中。有貪瞋癡。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貪瞋癡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貪瞋癡。復云何有。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以言說故有。貪瞋癡。亦以言說故有。如佛說。比丘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此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則於生起作為諸行之法。應無出離。以有。故言出離耳。此亦如是。若無有空。則於貪瞋癡。無有出離。以有。故說離貪等諸煩惱耳。中觀論偈云。從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從非法不生。法。及於非法。直釋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是無。如兔角等。若從法生法。如母生子。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兒。從非法生法。如兔角生人。從非法生非法者。如龜毛生兔角。故般若假名論云。復有念言。若如來但證無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無邊。是故經言。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謂何。即無所得。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無非佛法。云何一切。皆無所得。經云。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無生性故。若無生即無性。云何名一切法。於無性中。假言說故。一切法無有性者。即是眾生如來藏性。龐居士偈云。劫火燃天天不熱。嵐風吹動不聞聲。百川競注海不溢。五嶽名山不見形。澄清靜慮無蹤跡。千途盡總入無生。故知諸法從意成形。千途因心有像。一念澄寂。萬境曠然。元同不二之門。盡入無生之旨。所以傅大士行路難云。君不見。諸法但假空施設。寂靜無門為法門。一切法中心為主。余今不復得心原。究撿心原既不得。當知諸法併無根。又無生有二。如通心論云。一法性無生。妙理言法。至虛言性。本來自爾。名曰無生。二緣起無生。夫境由心現。故不從他生。心籍境起。故不自生。心境各異。故不共生。相因而有。故不無因生。亦云。一理無生。圓成實性。本不生故。二事無生。緣生之相。即無生故。止觀云。若釋金剛經。即轉無生意。度入不住門中。種種不住。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等布施。雖諸法不住。以無住法住般若中。即是入空。以無住法住世諦。即是入假。以無住法住實相。即是入中。此無住慧。即是金剛。三昧。能破盤石沙礫。徹至本際。又如釋迦牟尼入大寂定金剛三昧。天親無著論。開善廣解。詎出無生無住之意。若得此意。千經萬論。豁矣無疑。此是學觀之初章。思議之根本。釋異之妙慧。入道之指歸。綱骨曠大。事理具足。一解千從。法門自在。故知一切諸法。皆從無生性空而有。有而非有。不離俗而常真。非有而有。不離真而恒俗。則幻有立而無生顯。空有歷然。兩相泯而雙事存。真俗宛爾。斯則無生而無不生。不住二邊矣。如古德頌云。無生終不住。萬像徒流布。若作無生解。還被無生固。
問。以心為宗。理須究竟。約有情界。真妄似分。不可雷同。有濫圓覺。如金鍮共爇。真偽俄分。砂米同炊。生熟有異。未審以何心為宗。
答。誠如所問。須細識心。此妙難知。唯佛能辯。只為三乘慕道。見有差殊。錯指妄心。以為真實。認妄賊而為真子。劫盡家珍。收魚目以作驪珠。空迷智眼。遂使愚癡之子。陷有獄之重關。邪倒之人。溺見河之駭浪。戲熾焰於朽宅。忘苦忘疲。臥大夢於長宵。迷心迷性。皆為執斯緣慮。作自己身。遺此真心。認他聲色。斯則出俗外道。在家凡夫之所失也。乃至三乘慕道。法學。禪宗。亦迷此心。執佛方便。致使教開八網。乘對四機。越一念而遠驟三祇。功虛大劫。離寶所而久淹化壘。跡困長衢。斯即權機小果。乃至禪宗不得意者之所失也。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砂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釋曰。此二種根本。即真妄二心。一者無始生死根本者。即根本無明。此是妄心。最初迷一法界。不覺忽起而有其念。忽起即是無始。如睛勞華現。睡熟夢生。本無元起之由。非有定。生之處。皆自妄念。非他外緣。從此成微細業識。則起轉識。轉作能心。後起現識。現外境界。一切眾生。同用此業轉現等三識。起內外攀緣。為心自性。因此生死相續。以為根本。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者。此即真心。亦云自性清淨心。亦云清淨本覺。以無起無生。自體不動。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淨。目為清淨。此清淨體。是八識之精元。本自圓明。以隨染不覺不守性故。如虛谷任響。隨緣發聲。此亦如然。能生諸法。則立見相二分。心境互生。但隨染淨之緣。遺此圓常之性。如水隨風。作諸波浪。由此眾生。失本逐末。一向沈淪。都不覺知。枉受妄苦。雖受妄苦。真樂恒存。任涉昇沈本覺不動。如水作波。不失濕性。唯知變心作境。以悟為迷。從迷積迷。空歷塵沙之劫。因夢生夢。永昏長夜之中。故經云。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以不了不動真心。而隨輪迴妄識。此識無體。不離真心。元於無相真原。轉作有情妄想。如風起澄潭之浪。浪雖動而常居不動之源。似瞖生空界之華。華雖現而匪離虛空之性。瞖消空淨。浪息潭清。唯一真心。周遍法界。又此心不從前際生。不居中際住。不向後際滅。昇降不動。性相一如。則從上稟受。以此真心為宗。離此修行。盡縈魔羂。別有所得。悉陷邪林。是以能動深慈。倍生憐愍。故二祖求此妄心不得。初祖於是傳衣。阿難執此妄心。如來所以呵斥。如經云。佛告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想相。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唯垂大悲。開示未悟。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古釋云。能推者。即是妄心。皆有緣慮之用。亦得名心。然不是真心。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故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若執此影像為真。影像滅時。此心即斷。故云若執緣塵。即同斷滅。以妄心攬塵成體。如鏡中之像。水上之泡。迷水執波。波寧心滅。迷鏡執像。像滅心亡。心若滅時。即成斷見。若知濕性不壞。鏡體常明。則波浪本空。影像元寂。故知諸佛境智。遍界遍空。凡夫身心。如影如像。若執末為本。以妄為真。生死現時。方驗不實。故古聖云。見鑛不識金。入爐始知錯。
問。真妄二心。各以何義名心。以何為體。以何為相。
答。真心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攀緣思慮為相。此緣慮覺了能知之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隨境有無。境來即生。境去即滅。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各無自性。唯是因緣。故法句經云。焰光無水。但陽氣耳。陰中無色。但緣氣耳。以熱時炎氣。因日光爍。遠看似水。但從想生。唯陽氣耳。此虛妄色心。亦復如是。以自業為因。父母外塵為緣。和合似現色心。唯緣氣耳。故圓覺經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性。故知此能推之心。若無因緣。即不生起。但從緣生。緣生之法。皆是無常。如鏡裏之形。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實。而虛現空輪。認此為真。愚之甚矣。所以慶喜執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了而不生。一言契道。則二祖求此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真心遍一切處。悟此為宗。遂乃最初紹於祖位。阿難因如來推破妄心。乃至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一一微細窮詰。徹底。唯空。皆無自性。既非因緣自他和合而有。又非自然無因而生。悉是意言識想分別。因茲豁悟妙明真心。廣大含容遍一切處。即與大眾俱達此心。同聲讚佛。故經云。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裏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問。真心行相。有何證文。
答。持世經云。菩薩觀心。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心不知心。亦不見心。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無所有。是心無有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無法。若合若散。是心前後際不可得。是心無形。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自性。乃至是人。爾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無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何以故。心無決定性。亦無決定相。乃至不得心垢相。不得心淨相。但知是心。常清淨相。大般若經云。於一切法。雖無所取。而能成辦一切事業。釋曰。若了自心。無事不辦。或妄取前境界。却成內自不足。所以金剛三昧經云。菩薩觀本性相。謂自滿足。千思萬慮不益道理。徒為動亂。失本心王。論釋云。無量功德。即是一心。一心為主。故名心王。生滅動亂。違此心王。不得還歸。故言失也。又心者。統攝諸法。一切最勝。無一法而不攝。王者。統御四海。八表朝宗。無一民而不臣。故如幻三昧經云。不求諸法。是名己身。進趣大乘方便經云。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問。心能作佛。心作眾生。以了真心。故成佛。以執妄心。故成眾生。若成佛。皆具圓通五眼。無漏五陰。故經云。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又云。妙色湛然常安住。又云。善能分別諸法相。云何說真心。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答。若是妄心見聞。須假因緣能所生起。如云。眼具九緣生等。若無色空和合之緣。見性無由得發。五根亦然。皆仗緣起。斯則緣會而生。緣散而滅。無自主宰。畢竟性空。如楞伽經偈云。心為工技兒。意如和技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技眾。如歌舞立技之人。隨他拍轉。拍緩則步緩。拍急則步急。五根亦如是。但隨意轉。如云。身非念輪。隨念而轉。何者。意地若生。身輪動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真心則不爾。常照常現。鐵圍不能匿其輝。遍界遍空。穹蒼不能覆其體。非純非雜。萬法不能隱其真。無住無依。塵勞不能易其性。豈假前塵發耀。對境生知。自然寂照靈知。湛然無際。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甞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暗明。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鉢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氷。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黤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辯。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消。云何覺明。不成圓妙。釋曰。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者。此先明世見。非眼莫觀。若令急合。則無所見。與耳等。五根相似。彼人以手。循體外繞。雖不假眼。而亦自知。此況真見。不藉外境。緣見因明暗成無見者。此牒世間眼見。須仗明暗因緣。根塵和合。方成於見。無見。不明自發者。此正明真見之時。見性非眼。既不屬眼。又何假明暗根塵所發。則不明之明。無見之見。自然寂照靈知。何曾間斷。且世間明暗虛幻出沒之相。又焉能覆蓋乎。是以明不能明。暗不能暗也。故云。則諸暗相。永不能昏。真性天然。豈非圓妙。所以學人問先德云。如何是大悲千手眼。答云。如人夜裏摸得枕子。
問。妄心行相。有何證文。
答。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云。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念心作是思惟。此心無常。而謂常住。於苦謂樂。無我謂我。不淨謂淨。數動不住。速疾轉易。結使根本。諸惡趣門。煩惱因緣。壞滅善道。是不可信。貪瞋癡主。一切法中。心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眾法。種種世間皆由心造。心不自見。若善若惡。悉由心起。心性迴轉。如旋火輪。易轉如馬。能燒如火。暴起如水。作如是觀。於念不動。不隨心行。令心隨已。若能伏心。則伏眾法。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心若常者。亦復不能分別諸色。所謂青黃赤白紫色。善男子。心若常者。諸憶念法。不應忘失。善男子。心若常者。凡所讀誦。不應增長。復次善男子。心若常者。不應說言。已作今作當作。若有已作今作當作。當知是心必定無常。善男子。心若常者。則無怨親。非怨非親。心若常者。則不應言。我物他物。若死若生。心若常者。雖有所作。不應增長。善男子。以是義故。當知心性。各各別異故。當知無常。又云。云何現喻。如經中說。眾生心性。猶如獼猴。獼猴之性。捨一取一。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取著色聲香味觸法。無暫住時。是名現喻。可驗。即今眾生之心。如猿猴之處高樹。上下不停。猶彌泥之泛迅流。出入無礙。似幻士之遊眾會。名相皆虛。若技兒之出戲場。本末非實。所以正法念處經云。又彼比丘。次復觀察心之猿猴。如見猿猴。如彼猿猴躁擾不停。種種樹枝。華果林等。山谷巖窟。迴曲之處。行不障礙。心之猿猴。亦復如是。五道差別。如種種林。地獄。畜生。餓鬼。諸道。猶如彼樹。眾生無量。如種種枝。愛如華葉。分別愛聲諸香味等。以為眾果。行三界山。身則如窟。行不障礙。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獄餓鬼。畜生。生死之地。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之技兒。如見技兒。如彼技兒。取諸樂器。於戲場地。作種種戲。心之技兒。亦復如是。種種業化。以為衣服。戲場地者。謂五道地。種種裝飾。種種因緣。種種樂器。謂自境界。技兒戲者。生死戲也。心為技兒種種戲者。無始無終長生死也。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彌泥魚。如見彌泥。如彌泥魚。在於河中。若諸河水。急速亂波。深而流疾。難可得行。能漂無量。種種樹木。勢力暴疾。不可遮障。山㵎河水。峻速急惡。彼彌泥魚。能入能出。能行能住。心之彌泥。亦復如是。於欲界河急疾波亂。能出能入。能行能住。大智度論云。如佛說。凡夫人。或時知身無常。而不能知心無常。若凡夫人。言身有常猶差。以心為常。是大惑。何以故。身住或十歲。二十歲。是心日日過去。生滅各異。念念不停。欲生異生。欲滅異滅。如幻事。實相不可得。如是無量因緣。故知心無常。是名心念處。行者思惟。是心屬誰。誰使是心。觀已。不見有主。一切法因緣和合。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我。若無我。誰當使是心。止觀云。起一念慮知之心。隨善惡而生十道。一若其心念念專貪瞋癡。攝之不還。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惡如五扇提羅者。此發地獄之心。行火塗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屬。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惡。如調達誘眾者。此發畜生心。行血塗道。三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欽詠。內無實德。虛比賢聖。起下品十惡。如摩犍提者。此發鬼心。行刀塗道。四若其心念念常欲勝彼。不耐下人。輕他珍已。如鵄高飛下視。而外揚仁義禮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脩羅道。五若其心念念。欣世間樂。安其嗅身。悅其癡心。此起中品善心。行於人道。六若其心念念知三惡苦多。人間苦樂相間天上純樂。為天上樂。折伏麁惡。此上品善心。行於天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勢。身口意纔有所作。一切弭從。此發欲界主心。行魔羅道。八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辯聰。高才勇哲。鑒達六合。十方顒顒。此發世智心。行尼乾道。九若其心念念五塵六欲。外樂蓋微。三禪之樂。猶如石泉。其樂內重。此發梵心。行色無色道。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惡輪環。凡夫耽湎。賢聖所訶。破惡由淨慧。淨慧由淨禪。淨禪由淨戒。尚此三法。如飢如渴。此發無漏心。行二乘道。此上十心。或先起非心。或先起是心。或是非並起。譬象魚風。並濁池水。象譬諸非。自外而起。魚譬內觀羸弱。為二邊所動。風譬內外合雜。穢濁混和。前九種心是生死。如蠶自縛。後一種心是涅槃。如麞獨跳。雖得自脫。未具佛法。俱非。故雙簡。明知三界無別理。但是妄心生。為八倒之根株。作四流之源穴。疾如掣電。猛若狂風。?起塵勞。速甚瀑川之水。歘生五欲。急過旋火之輪。是以結構四魔。驅馳十使。沈二死之河底。投八苦之焰中。醉迷衣裏之珠。徒經艱險。鬪沒額中之寶。空自悲嗟。皆因妄心。迷此真覺。終無別失。有出斯文。如上依教所說。真妄二心。約義似分。歸宗匪別。何者。真心約理體。妄心據相用。今以理恒是心。不得心相。心恒是理。不動心相。如水即波。不得波相。波即是水。不壞波相。是以動靜無際。性相一原。當凡心而是佛心。觀世諦而成真諦。所以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皆以心為自性。如是而住。若攝境為心。是世俗勝義。心之自性。即是真如。是勝義勝義。如是而住。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雙照真俗。無住住故。
宗鏡錄卷第三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所言心法者。云何是心。云何是心法。
答。了塵通相。說名心王。由其本一心。是諸法之總原也。取塵別相。名為數法。良因其根本無明。迷平等性故也。辯中邊論云。若了塵通相。名心。取塵別相。名為心法。
問。此一心法。幾義而成。
答心法總有四義。一是事。隨境分別。見聞覺知。二是法。論體唯是生滅法數。此二義。論俗故有。約真故無。三是理。窮之空寂。四是實。論其本性。唯是真實如來藏法。
問。心四義之中。前二義是緣慮妄心。後二義是常住真心。約真心。則本性幽玄窮理空寂。既無數量。不更指陳。只如妄心既涉見聞。又言。生滅。此緣慮心。有其幾種行相。
答。有五種心。一率爾心。謂聞法創初。遇境便起。二尋求心。於境未達。方有尋求。三決定心。審知法體。而起決定。四染淨心。法詮欣厭。而起染淨。五等流心。念念緣境。前後等故。法苑義林云。辯五心相者。且如眼識。初墮。於境。名率爾墮心。同時意識。先未緣此。今初同起。亦名率爾。故瑜伽論云。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時。無欲等生。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有欲生時。尋求等攝故。又解深密經。及決擇論說。五識同時。必定有一分別。意識。俱時而轉。故眼俱意。名率爾心。初卒墮境故。此既初緣。未知何境為善為惡。為了知故。次起尋求。與欲俱轉。希望境故。既尋求已。識知先境。次起決定即解境故。決定已。識界差別。取正因等相。於怨住惡。於親住善。於中住捨。染淨心生。由此染淨意識為先。引生眼識。同性善染。順前而起。名等流心。如眼識生。耳等識亦爾。
先德問。五心於八識中。各有幾心。
答。前五識有四心。除尋求心。無分別故。第六具五心。第七無率爾尋求二心。有決定染淨等流三心。謂第七常緣現在境故。無率爾也。
問。第七現有計度分別。何無尋求心。
答。夫尋求心皆依率爾。後尋求方生。第七既無率爾。尋求亦無。
問。前五既有率爾。何無尋求。
答。尋求有二緣方有。一即率爾心引。二即計度分別心。前五種雖有率爾。而無計度分別。第八有三心。率爾決定等流。無染淨尋求。
問。第八同第七。常緣現在境。何得有率爾。
答。第七緣境。即無間斷。第八緣境。境有間斷。第八初受生時。創緣三界。三種境故。
問。初受生時。第七亦創緣三界。第八識。何無率爾心。
答。第七隨所繫。常緣當界第八識也。今助一解。第七常內緣一境。即無率爾。第八外緣多境。而有率爾。無分別故。即無尋求。
問。五心之中。何心熏種。何心不熏種。
答。率爾心有二說。一云。不熏種。任運緣境。不強盛故。二云。若緣生境。即不熏種。若緣曾聞熟境。即熏種。由串習力故。餘心總熏種。今解。且如率爾聞聲境時。不簡生熟聲境。皆熏實聲種子。更有九心成輪。廣略不同。真理是一。其心如輪。隨境而轉。故經云。身非念輪。隨念而轉。其義如何。上座部師。立九心輪者。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尋求。五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體。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任運。緣於境轉。名有分。若有境至。心欲緣時。便生警覺。名能引發。其心既於此境上轉。見照矚彼。既見彼已。便成尋求。察其善惡。既察彼已。遂貫徹識其善惡。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動作既興。欲休廢道。故返緣前所作事。既返緣已。還歸有分。任運緣境。名為九心。可成輪義。其中見心通於六識。餘唯意識。有分心通生死。返緣心唯得死。若離欲者。死唯有分心。既無我愛。無所返緣。不生顧戀。未離欲者以返緣心而死。有戀愛故。若有境至。即心可生。若無異境。恒住有分。任運相續。然見與尋求前後不定。
問。若隨分別。立真妄心。約此二心。總有幾種。
答。大智度論云。有二種道。一畢竟空道。二分別好惡道。若畢竟空道。尚不得一。何況說多。若分別好惡道。理從義別。事乃恒沙。且約一心。古釋有四。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廷經所明。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色是眼識境。根身。種子器世界。是阿賴耶識之境。各緣一分。故云自分。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故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即如來藏。如來藏。亦是在纏法身。經云。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但從迷悟分多。經偈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佛說如來藏者。即法身在纏之名。以為阿賴耶。即是藏識。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有執真如與賴耶體別者。是惡慧也。然雖四心同體。真妄義別。本末亦殊。前三是相。後一是性。性相無礙。都是一心。即第四真心以為宗旨。又古德廣釋一心者。望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凡夫彌勒。同一際也。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謂隨熏轉動。成於染淨。染淨雖成。性恒不動。只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楞伽經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若此一心。推末歸本者。謂證第一義。則得解脫。第一義。是緣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縛。華嚴經云。皆一心作。論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諸教同引。證成唯心。云何一心而作三界。有三。一二乘。謂有前境。不了唯心。縱聞一心。但謂真諦之一。或謂由心轉變。非皆是心。二異熟賴耶。名為一心。簡無外境。故說一心。三如來藏性。清淨一心。理無二體。故說一心。是知凡聖二法。染淨二門。無非一心矣。又此一心。約性相體用本末即入等義。更有十門。一假說一心。則二乘人。謂實有外法。但由心變動。故說一心。下之九門。實唯一心。二相見俱存。故說一心。此通八識。及諸心所并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熏習力故。變現三界依正等報。三攝相歸見。故說一心。亦通王數。但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四攝數歸王。故說一心。唯通八識。以彼心所。依王無體。亦心變故。釋云。攝相歸見者。唯識偈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瞖。見毛月等事。凡作論有三義。一者立義。即初句。二者引證。即第二句。三者譬喻。即下二句。所緣緣論云。內識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意云。內識似外境現。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從彼生識故。結云。諸識唯內境。相為所緣緣。理極成也。則非全無相。相全屬識。故云歸見。攝數歸王者。如莊嚴論偈云。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釋曰。自界。謂自阿賴耶識種子。二光。謂能取光。所取光。此等分別。由共無明。及諸餘惑。故得生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二實。謂所取實。及能取實。如是二實染污應求遠離。所以論偈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五以末歸本。說一心。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經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六攝相歸性。說一心。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一切眾生。即涅槃相。經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七性相俱融。說一心。謂如來藏。舉體隨緣。成辦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即此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諦。皆無障礙。八融事相入。說一心。謂由心性。圓融無礙。以性成事。事亦鎔融不相障礙。一入一切。一一塵內各見法界。天人脩羅不離一塵。九全事相即。說一心。謂依性之事。事無別事。心性既無彼此之異。事亦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一等。十。帝網無礙。說一心。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復有一切。重重無盡。皆以心識如來藏性。圓融無盡。以真如性。畢竟無盡故。觀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時處。皆帝網故。如漩洑頌云。若人欲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不離幻色即見空。此即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於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於一境內一切智。於一智中諸境界。只用一念觀諸境。一切諸境同時會。時處帝網現重重。一切智通無罣礙。漩洑者。水之。漩流洄洑之處。一甚深故。二迴轉故。三難渡故。法海漩洑亦然。一唯佛能究故。二真妄相循。難窮初後。三聞空謂空。聞有謂有。則沈於漩洑。若不了斯宗。難超有海。隨善惡之浪。漂苦樂之洲。不遇慈航。焉登覺岸。如偈云。真如淨法界。一泯未嘗存。隨於染淨緣。遂成十法界。隨染緣成六凡法界。隨淨緣成四聖法界。六凡法界者。一天法界。二人法界。三脩羅法界。四地獄法界。五餓鬼法界。六畜生法界。四聖法界者。一聲聞法界。二緣覺法界。三菩薩法界。四佛法界。眾生於真性上。以情想自異。則六趣昇沈。諸聖於無為法中。以智行為差。則四聖高下。然凡聖迹雖昇降。縛脫似殊。於一真法界之中。初無移動。又依華嚴宗。一心隨理事。立四種法界。一理法界者。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二事法界者。界是分義。一一義別有分劑故。三理事無礙法界者。具性分義。圓融無礙。四事事無礙法界者。一切分劑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以此十法界。因理事四法界。性相。即入。真俗融通遰出無窮。成重重無盡法界。然是全一心之法界。全法界之一心。隨有力無力。而立一立多。因相資相攝。而或隱或顯。如一空。遍森羅之物像。似一水。收萬疊之波瀾。入宗鏡中。坦然顯現。又有所入能入。二種法界。如清涼疏云。先明所入。總唯一真無礙法界。語其性相。不出事理。隨其義別。略有五門。一有為法界。二無為法界。三俱是。四俱非。五無障礙。然五各二門。初有為二者。一本識能持諸法種子。名為法界。如論云。無始時來界等。此約因義。而其界體。不約法身。二三世之法差別邊際。名為法界。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悉無有餘等。此即分劑之義。二。無為法界二者。一性淨門。在凡位中。性恒淨故。真空一味。法無差別故。二離垢門。謂由對治。方顯淨故。隨行淺深。分十種故。三亦有為亦無為法界二者。一隨相門。謂受想行蘊及五種色并八無為。此十六法。唯意所知。十八界中。名為法界。二無礙門。謂一心法界。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雖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然其二位。恒不相雜。其猶攝水之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故迴向品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此明事理無礙。四非有為非無為法界二門者。一形奪門。謂緣無不理之緣。故非有為。理無不緣之理。故非無為。法體平等。形奪雙泯。大品經云。須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為是有為。為是無為。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性。無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此之謂也。二無寄門。謂此法界。離相離性。故非此二。又非二諦故。又非二名言所能至故。是故俱離。解深密經云。一切法者。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非無為非有為等。五無障礙法界二門者。一普攝門。謂於上四門。隨一即攝餘一切故。是故善財。或覩山海。或見堂宇。皆名入法界。二圓融門。謂以理融事故。令事無分劑。微塵非小。能容十剎。剎海非大。潛入一塵也。以事顯理故。令理非無分。謂一多無礙。或云一法界。或云諸法界。然由一非一故即諸。諸非諸。故即一。乃至重重無盡。是以善財。暫時執手。遂經多劫。纔入樓閣。普見無邊。皆此類也。上來五門十義。總明所入法界。應以六相融之。二明能入。亦有五門。一淨信。二正解。三修行。四證得。五圓滿。此五於前所入法界。有其二門。一隨一能入。通五所入。隨一所入。遍五能入。二此五能入。如其次第各入一門。此上心境。二義十門。六相圓融。總為一聚。無障礙法界。百門義海云。入法界者。即塵緣起是法。法隨智顯。用有差別是界。此法以無性故。則無分劑。融無二相。同於真際。與虛空等。遍通一切。隨處顯現。無不明了。然此一塵與一切法。各不相見。亦不相知。何以故。由各各全是圓滿法界。普攝一切。更無別法可知見也。經云。即法界無法界。法界不知法界。若如是。更無別法可知見者。云何言入。以悟了之處。名為入故。又雖入而無所入。若有所入。則失諸法性空義。以無性理同故。則處處入法界。前約情智凡小所見。隨染淨緣成十法界者。即成其過。今依華嚴性起法門。悉為真法界。若成若壞。若垢若淨。全成法界。如經云。分別諸色無量壞相。是名上智者。古釋云。六道之色。壞善壞定。二乘之色。壞因壞果。菩薩之色。壞有壞無。佛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法界。
問。心分四名。義開十種。識之名義。約有幾何。
答。若約同門自相。不可分別。若約異門共相。隨義似分。名約性相有九義。包內外具五。名有九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九淨識。義具五者。一識自相。謂識自證分。二識所變故。一切境界。從心現起。三識相應故。同時受想等心法。四識分位故。識上四相等。五識實相故。謂二空真如。是識實性。自上諸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故知若相若性。若境若心。乃至差別分位。皆是唯識。卷舒匪離。總別同時。猶雲霧之依空。若波瀾之涌海。又古德廣釋唯識。義有十門。明此唯識二字。先離解。次合解。先且離解。初唯後識。初唯字者。有三義。一者揀持之義。揀之。謂揀去我法所執。持謂持取。持取依圓二性。唯識論云。唯言為遣離識我法。非無不離識心所無為等。二者決定義。決無離心之境。定有內識之心。謂小乘離心有境。清辯破無內心。三者顯勝義。謂心王勝。心所等劣。今但顯勝。不彰於劣。瞿波論師二十唯識云。此說唯識。但舉王勝。理兼心所。如言王來。非無臣佐。次解識字者。即了別義。謂八種心王。是識自性等。五位百法。理之與事。皆不離識。不爾。真如應非唯識。攝餘歸識。總立識名。經云。三界唯心。次合釋唯識者。唯謂揀去。遮無外境。境無非有。識能了別。詮有內心。心有非無。合名唯識。唯謂遮無是用。識表詮有是體。攝用歸體。唯即識。持業釋。夫六釋之文。簡法為妙。今欲性相俱辯。且略引持業依主二釋。可稱今文。第一持業釋者。有二。一持業。二同依。且持業者。持謂任持。業謂業用。若法體能持用。用能顯體。名為持業。如言藏識。識是體。藏是用。識體能持藏用。即名持業。又如妙法即蓮華等。二同依釋者。即多用同依一體。如言分段生死即身。變易生死即身等是。所以一切萬法。以心為體。萬法是用。法不離心。用不離體。心體能持萬法。法即是心。用即是體。名持業釋。若一切法。不得自心之任持。無一法可立。又若無法。則無業用。無用不能顯體。故知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體用相成。非一非二。第二依主釋者。有二。一依主釋。二依士釋。依主者。有法以勝釋劣。將劣就勝以彰名。如言眼識。眼是所依即勝。識是能依即劣。以勝眼釋劣識故。將劣就勝。以彰其名。眼之識故。依主釋也。或以別簡通。依主。即別名勝。通名劣。二依士釋者。謂劣法是勝法之士用故。今將劣法解於勝法。勝法從劣法以彰名。如言擇滅無為。擇滅是有為即劣。無為即勝。將勝就劣以彰名。依士釋。是知心王為勝。一切法盡是心法。又心是所依即勝。法是能依即劣。以劣顯勝。心之法故。即依主釋。無有一法不屬心者。若以一切法顯心。以劣彰勝。法之心故。即依士釋。所以宗鏡內。於持業。有財依主。依士。隣近。帶數。六釋之中。不出持業依主等二釋。下文不更一一廣明。以一例諸。自然無惑。
問。此言唯遮外境不有。為遮離心之境。為遮不離心之境。
答。設爾何失難。二俱有過。若遮離心之境是無餘。有不離心相分在。何以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若遮不離心境是無。應但有能變三分。闕所變相分過。如何通釋。答。所言唯識者。遮心外境無。不遮內境不離識相分是無。
問。內境與識。既並非無。如何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耶。
答。以護法菩薩云。境名通於內外。謂有離心境。不離心境。恐濫外境。但言唯識。所以唯識論云。謂諸愚夫。迷執外境。起煩惱業。生死輪迴。不解觀心。非謂內境相分。如外都無。
問。唯識性與唯識。有何同異。
答。各有二義。且唯識性二義者。一者。虛妄唯識性。即遍計性。所遣清淨。二者。真實唯識性。即圓成實性。所證清淨。若言唯識者。有二義。一者。世俗唯識。即依他起所斷清淨。二者。勝義唯識。即圓成實。所得清淨。又言唯識性相不同。相是依他。唯是有為。通漏無漏。性即圓成。唯是真如。無為無漏。又云。唯言識者。是了別義。意云。五位一百法理之與事。不離識。今攝歸識。總言識名。以萬法由心起故。然即非唯一人之識。亦非唯一識。更無餘識等。出唯識體者。一所觀出體者。即取五位一百法為體。以通觀有為無為法故。即以識相識性。合為唯識體。皆不離識故。二能觀出體者。即唯取心心所為體。心所與識。常相應故。即唯能非所。若約唯識觀。即取於境中慧為體。於所觀境。觀察勝故。又明唯識差別。總攝諸緣及理。有其十種。一遣虛存實義者。遣為除遣。虛為虛妄。觀遍計所執。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除遣。為情有理無故。存者留義。實謂實有。即觀依圓法。體是實有。是本後二智境。應正存留。為理有情無故。良由一切異生小乘。無始時來。妄執我法為有。清辯菩薩等。妄撥理事為空。今於唯識觀中。遣虛者。空觀。對遣有執。存實者。有觀。對遣空執。非有非空。法無分別。離言詮故。二者。捨濫留純義。捨為捨離。濫即相濫。留謂存留。純為無雜。雖觀事理。有境有心。為心不孤起。仗境方生。境不自生。識變方起。由境有濫。捨之不稱。唯。心體既純。留說唯識。故唯識論云。我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外境。但言唯識。非為內境。如外都無。華嚴經云。三界唯心故。三攝末歸本義。攝謂綰攝。末即見相二分。歸即向。本。謂識自證分。是所依體故。今攝末見相分。歸本自證分體。故言唯識。故解深密經云。諸識所緣。唯識所現。四隱劣顯勝義。謂王所俱能示現。心所即劣。依他起故。隱劣不取。心王即勝。所依體故。故言唯識。即名顯勝故。莊嚴論云。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五遣相證性義。識言所表。具有事理。事謂相用。遣而不取。理為體性。應求作證。故攝論偈云。依繩起蛇解。見繩知是無。證見彼分明。方知明性亂。六境義。境謂所觀境。識即能觀心。此所觀境。由識變現。境不離識。立境唯識義。阿毘達磨經云。鬼人天等。所見各異。七教義。即能詮教。說有唯識義故。楞伽經偈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八理義。道理唯識。唯識頌云。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九行義。行謂觀行。即菩薩在定位。作四尋伺觀等。即觀行及定。俱不離識故。瑜伽論偈云。菩薩於定位。觀境唯是心等。十果義。謂佛果四智。菩薩所有功德。皆不離識。故莊嚴論云。真如無境識。是淨無漏界等。如上十義。性相境智教理行果等。皆唯是識。無有一法而非所標。故稱群經了義中王。諸聖所依之父。若有遇者。頓息希望。無一法而可求。無一事而不足。全獲如來無上之珍寶。寧同荊岫璞中。已探教海祕密之靈珠。豈比驪龍頷下。遂得盡眾生之苦際。斷煩惱之病原。一念功全。千途自正。是以法華經云。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闇。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故知唯此真實。萬法皆空。以此標宗。更無等等。如觀法經云。彼有菩薩。名曰上首。作一乞士。入城乞食。時有比丘。名曰恒伽。謂乞士言。汝從何來。答。我從真實中來。又問。何謂真實。答曰。寂滅故名為真實。又問。寂滅相中。有所求無所求耶。答曰。無所求。又問。無所求者。何用求耶。答言。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又問。無所求中。何用求耶。答。有所求者。一切皆空。得者亦空。著者亦空。實者亦空。來者亦空。語者亦空。問者亦空。寂滅涅槃。一切虛空分界。亦復皆空。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故知若能於法法上求空。則於門門中解脫。若人法問答言語往來。如宗鏡中像。若般若智照。寂滅涅槃。如宗鏡中明。所以若像若明。一切皆空。唯有鏡體。恒常披露。遍一切處。未甞出沒。故云。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即知一切法。皆真實故。無所求中。吾故求之矣。亦是夫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故融大師云。若有一法可得。即是非時求也。所以淨名經云。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古釋云。空智因於見生。則空智無性。無性故智空。故名空智。邪見因諸佛解脫而有。邪因正生。邪見亦空矣。諸佛解脫。因悟眾生。心行。則解脫空矣。即約其空體無二。所以互求理無不遍。釋曰。邪正既體本同。空理。又未曾暫隱。若於此平等性中。即不須求。為未知者說求耳。如無生義云。如經云。願求諸佛慧。亦不著願求。求佛慧尚不令貪著。何況其餘善法。又菩薩以離願求。但眾生不知求佛道。菩薩故發願。只云我願求佛道。眾生因此。方知發心而求佛道。得意自知無所求也。如上所解。則念念與實相相應。更無餘念也。所以楞伽經云。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是知若於諸相。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朗然明徹。而無念著。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佛之所許。自覺之境矣。故論偈云。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
問。此唯識大約有幾種。
答。略有二種。一具分。二不具分。且具分唯識者。以無性理故。成真如隨緣義。則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即是具分。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滅。便非具分。有云。影外有質。為半頭唯識。質影俱影。為具分者。此乃唯識宗中之具分耳。又若決定信入。此唯識正理。速至菩提。如登車而立至遐方。猶乘舟而坐昇彼岸。如成唯識寶生論云。謂依大乘。成立三界。但唯是識。釋云。如經所說。言大乘者。謂是菩提薩埵所行之路。及佛勝果。為得此故。修唯識觀。是無過失方便正路。為此類故。顯彼方便。於諸經中。種種行相。而廣宣說。如地水火風。并所持物。品類難悉。方處無邊。由此審知。自心相現。遂於諸處。捨其外相。遠離欣戚。復觀有海。喧靜無差。棄彼小途。絕大乘望。及於諸有耽著之類。觀若險崖。深生怖畏。正趣中道。若知但是自心所作。無邊資糧。易為積集。不待多時。如少用功。能成太事。善遊行處。猶若掌中。由斯理故。所有願求當能圓滿隨意而轉。
宗鏡錄卷第四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心靡易。妙性無生。凡聖同倫。云何說妄。
答。本心湛寂。絕相離言。性雖自爾。以不守性故。隨緣染淨。且如一水。若珠入則清。塵雜則濁。又如一空。若雲遮則昏。月現則淨。故大智度論云。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渾濁。若清水珠入。水即清淨。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心亦如是。煩惱入故。能令心濁。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淨。然垢淨不定。真妄從緣。若昧之則念念輪迴。遺失真性。若照之則心心寂滅。圓證涅槃。故知真妄無因。空有言說。約真無說。約說無真。皆是狂迷。情想建立。千途競起。空迷演若之頭。一法纔生。唯現闥婆之影。以含生不窮實際。但徇狂情。則諸聖俯順機宜。悉同其事。以楔出楔。說妄而從妄旋真。將麁接麁。舉相而因相通性。若不執妄。尚不說真。幻影纔消。智光息焰。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生死。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肇法師窮起妄之由。立本際品云。夫本際者。即一切眾生。無礙涅槃之性。何為忽有如是妄心。及種種顛倒者。但為一念迷心。此一念者。從一而起。又此一者。從不思議起。不思議者。即無所起。故經云。道始生一。一者。謂無為。一生二。二謂妄心。乃至三生萬法也。既緣無為而有心。復緣有心而有色。故經云。種種心色。是以心生萬慮。色起萬端。和合業緣。遂成三界種子。所以有三界者。為執本迷真一故。即有濁辱生其妄氣者。澄清微為無色界。所謂心也。澄濁辱為色界。所謂身也。散滓穢為欲界。所謂塵境也。故經云。三界虛妄。唯一妄心變化。夫內有一生。即外有無為。內有二生。即外有有為。內有三生。即外有三界。既內外相應。遂生種種諸法。及恒沙煩惱也。故知三界內。無有一法不從自心生。因心想念。分別造作。如幻術力。變化萬物。於外似有發現。現無現性。唯自心生。迷倒之人。執為外境。隨境了別。妍醜自分。纔生忻厭之情。便起塵勞之迹。故遠法師云。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微涉動境。成此頹山勢。但內一不生。則無諸有。欲塞煩惱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內觀一念無生。則空華三界。如風卷烟。幻影六塵。猶湯沃雪。廓然無際。唯一真心矣。進趣大乘方便經云。佛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已來。不生不滅。乃至一切眾生心。一切二乘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真如相故。乃至盡於十方虛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恒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了不知。內自無故。謂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好謂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乃至生於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前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又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而有。如上廣引佛言。委曲周細。只為成後學之信。明我自心。寶藏論云。古鏡照精。其精自形。古教照心。其心自明。當知一心遍一切心。無塵可異。一切性含一性。有法皆同。無形而廓徹虛空。誰分彼此。搜迹而任窮法界。莫得纖毫。何故眾生界中。即今顯現。斯則皆因妄念積集熏成。如鏡上之塵。似遮光影。若空中之霧。暫混清虛。但有一法現前。皆是自心分別。設當一念纔起。盡因幻境牽生。起滅同時。更無前後。若知能所無體。頓悟人空法空。忽了物我無依。始信境寂心寂。又乃心生非是因彼。境未曾生。心滅亦不因他。境未曾滅。當知境因心起。還逐心亡。但心生非境生。心滅非境滅。似魚母念魚子。如蜂王攝眾蜂。若魚母不念。則魚子亡。蜂王不攝。而眾蜂散。是以有心緣想。萬境縱然。無念憶持。纖塵不現。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是以楞伽經云。不覺自心所現分劑。不覺內識轉變外現為色。但是自心所現。不通達如此分劑。名惡見論。以不知心現。起差別見故云分劑。是知若不於宗鏡正義之中。所有知解。皆是邪道宗黨。設形言說。悉墮惡見論議。此宗鏡法義。可以憑准。正理無差。可以依行。現前得力。萬邪莫迴。其致。千聖不改其儀。遂能洗惑塵。消滯慮。湛幽抱。豁神襟。獨妙絕倫。故無等等。
問。若言有真有妄。是法相宗。若言無真無妄。是破相宗。今論法性宗。云何立真立妄。又說非真非妄。
答。今宗鏡所論。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歸空。但約性宗圓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變。不礙隨緣。是其圓義。若法相宗。一向說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說非真非妄。此二門各著一邊。俱可思議。今此圓宗。前空有二門俱存。又不違礙。此乃不可思議。若定說有無二門。皆可思議。今以不染而染。則不變隨緣。染而不染。則隨緣不變。實不可以有無思。亦不可為真妄惑。斯乃不思議之宗趣。非情識之所知。今假設文義對治。只為破其邪執。若情虛則智絕。病差則藥消。能窮始末之由。方洞圓常之旨。故復禮法師問天下學士真妄偈云。真法性本淨。妄念何由起。從真有妄生。此妄安可止。無初即無末。有終應有始。無始而無終。長懷懵茲理。願為開玄妙。析之出生死。澄觀和尚答云。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則止。能迷非所迷。安得全相似。從來未曾悟。故說妄無始。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常理。分別心未亡。何由出生死。宗密禪師釋云。大乘經教。統唯三宗。一法相宗。二破相宗。三法性宗。今此問。是法性宗中。齧鏃關節。不問二宗。若法相宗。所說一切。有漏妄法。無漏淨法。無始時來。各有種子。在阿賴耶識中。遇緣熏習。即各從自性起。都不關真如。誰言從真生妄也。彼說真如。一向無為寂滅。無起無止。不可難他。從真有妄生也。若破相宗一向說凡聖。染淨。一切皆空。本無所有。設見一法過涅槃者。亦如幻夢。彼且本不立真。何況於妄。故不難云從。真有妄也。唯疑法性宗。以此宗經論。言依真起妄者。如云法身流轉五道。如來藏受苦樂等。言悟妄即真者。如云初發心時。即成阿耨菩提。知妄本自真。見佛即清淨等。又言凡聖混融者。如云一切眾生。本來成正覺。般涅槃。毘盧遮那身中。具足六道眾生等。真妄相即。雖說煩惱菩提。無有始終。又說煩惱終盡。方名妙覺。華嚴起信等經論。首末之文。義宗有礙。自語相違。擬欲揀之。不可取一捨一。欲合之。又難會。俱用之。又相違。試問天下學士。有達者即知真入道。若諸師所答悉迷問意。皆約泯相歸理而說。都不識他所問。從真起妄之由。修妄證真之理。然迷真起妄。蓋有因由。息妄歸真。非無所以。復禮法師。豈不知真妄俱寂。理事皆如。如寂之中。何有問答。然有二門。義理易辯。即無違妨。一者。一向說有妄可斷。有真可證。二者。一向說非真非妄。無凡無聖。此二門。皆可思議。故勝鬘經云。眾生自性清淨心。無煩惱所染。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皆云難可了知。復禮正問此義。諸師所答但說無垢染耳。唯觀和尚所答。約真如不變。不礙隨緣。方為契當。今宗密試答曰。本淨本不覺。由斯妄念起。知真妄即空。知空妄即止。止處名有終。迷時號無始。因緣如幻夢。何終復何始。此是眾生原。窮之出生死。又人多謂真能生妄。故疑妄不窮盡。為決此理。重答前偈。不是真生妄。妄迷真而起。知妄本自真。知真妄即止。妄止似終末。悟來似初始。迷悟性皆空。性空無終始。生死由此迷。達此出生死。又約始終。有四句分別。一。有始無終。即是始覺。二有終無始。即是無明。三無終無始。謂實際。四有始有終。是一期生死。又釋云。無始而有終。長懷懵斯理者。即法相事。而例難之。今云。有妄即真。則同無終始。若分別說。應有四句。真理則無終無始。妄念則無始有終。真智則無終有始。?起妄念。有終有始。若約圓融。同無終始。既無終始。亦復無有無終無始。唯亡言絕想。可會斯玄。詳上答意。深合圓宗。於隨緣門。初即迷真起妄。後乃悟妄即真。於迷悟中。似分終始。約不變門。妄自本空。誰論前後。真俗無性。凡聖但名。譬如迷繩作蛇。疑杌為鬼。真諦非有。世諦非無。二諦相成。不墮邪見。是以俗諦不得不有。有常自空。真諦不得不空。空恒徹有。今時學者。多迷空有二門。盡成偏見。唯尚一切不立。拂迹歸空。於相違差別義中。全無智眼。既不辯惑。何以釋疑。故云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若能空有門中。雙遮雙照。真俗諦內。不即不離。方可弘法為人。紹隆覺位。
問。法相法性二宗。如何辯別。
答。法相多說事相。法性唯談理性。如法相宗。離第八識。無眼等諸識。若法性宗。離如來藏。無有八識。若真如不守自性。變識之時。此八識。即是真性上隨緣之義。或分宗辯相。事則兩分。若性相相成。理歸一義。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故。如全波之水。全水之波。動靜似分濕性無異。清涼記引密嚴經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即賴耶體。是如來藏。與妄染合。名阿賴耶。更無別體。又金色如指鐶金體即金。然此上異。總有四句。一以本成末。本隱末存。此即存隱不異。故云以妄無體。攬真而起。則真無不隱。唯妄現也。二攝末歸本。末盡本顯。此即顯滅明不異故。故云以真體實。妄無不盡。唯真現也。三攝本從末末存。攝末歸本本顯。此則兩法俱存。但真妄有異。即有真有妄。明不異故。故云是即無體之妄。不異體實之真。故云無有異也。四攝本從末本隱。是不無義。攝末歸本末盡。是不有義。此則不有不無明不異。亦是末後二句。又非異故非邊。不一故非中。非中非邊。是無寄法界。妙智所證。湛然常住。無所寄也。又非一即非異故。恒居邊而即中等。又非一即生死。非異即涅槃。非一即非異故。恒住生死。即處涅槃等。亦可眾生迷故。成阿賴耶。如來悟故。成如來藏。如金隨工匠緣成時。展作指鐶。如指鐶隨爐火緣壞時。却復為金。成壞展轉。但是一金。更無差別。如來藏心。亦復如是。但隨染緣之時。迷作阿賴耶。隨淨緣之時。悟成如來藏。本末展轉。唯是一心。畢竟無別。如無生義云。眾生身中有涅槃。即是末中含有本。眾生是涅槃家用。即是本中含有末。貪欲即是道。即是末中含有本。貪欲即是道家用。即是本中含有末。故經言。一切凡夫。常在於定。
問言。常在何定。
答言。以不壞法性三昧故。此是末中含有本。法性中含有眾生。即是本中含有末。大品經言。不可離有為說無為。不離無為說有為。又末即是本。本即是末。義。如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如經言。生死是涅槃。無滅無生故。又楞伽經云。真識現識。如泥團微塵等。乃至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如是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耳。此中真相。是如來藏。轉識。是七轉識。藏識。是賴耶。又云。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此三種相。通於八識。謂起心名轉。八俱起故。皆有生滅。故名轉相。動則是業。如三細中。初業相故。八識皆動。盡名業相。八之真性。盡名真相。故經云。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種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約不與妄合。如來藏心。以為真識。現即第八。經云。譬如明鏡。持眾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餘七皆名分別事識。經云。若異者。藏識非因者。謂三。若異藏識。則應不用真相及轉識為因。既以轉識熏故。真識隨緣而成藏識。則知不異。非以藏識為二識因。故經云。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斯則三事備矣。經喻中有三。一塵。二水。三泥。以水和塵。泥團方成。以業熏真相。業識便生。經云。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者。反顯藏識。以真妄和合而成。但其妄滅。而真體不無。又自真相者。曉法師釋云。本覺之心。不藉妄緣。性自神解。名自真相。約不一義說。又隨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亦名自真相。是依不異義說。又經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又云。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一切趣生。譬如技兒。變現諸趣。是以諸教。皆如來藏為識體。故知心性即如來藏。此外無法。唯識論偈云。又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變。則過歸後人。以要言之。總上諸義。皆是真妄和合。非一非異。能成一心二諦之門。不墮斷常處中妙旨。事理交徹。性相融通。無法不收。盡歸宗鏡。
問。真妄二心。行相各異。如何融會得人法性之圓宗。
答。但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心不動。此不動之外。更無毫氂法可得。如經云。預流.一來果.不還.阿羅漢。如是諸聖人。皆依心妄有。大般若經云。復次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分析諸法。過極微量。竟不見有少實可得。故名般若波羅蜜多。又真妄無體。俱有名字。名字無體。皆依言說。言說性空。俱無起處。則一切言語。悉皆平等。一切諸法。悉皆真實。所以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云。梵天謂文殊言。仁者所說。皆是真實。文殊曰。善男子。一切言說。皆是真實。問曰。虛妄言說。亦真實耶。答曰。如是。何以故。善男子。是諸言說。皆為虛妄。無處無方。若法虛妄。無處無方。即是真實。以是義故。一切言說。皆是真實。善男子。提婆達多所有言說。與如來語無異無別。何以故。諸有言說。皆是如來言說。不出如故。諸有言語所說之事。一切皆以無所說故。得有所說。又輔行記。釋一念心以成觀境。此有二義。一者。以禪為境。不同世心。二者。即此境心。復須離著。向辯禪心。既言一念。一多相即。為是何等一心能具。故簡示云。不得同於妄計一念。能了妄念無一異相。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能照於一多相即。此據初心習觀之人。恐濫於妄情境觀。是故應須簡示入門。若據理論。無非法界。亦何隔於取著妄情。以念本自空。妄不可得故。為執有者。令觀空耳。又先德云。未念之時。念則未生。未生則是不有。不有之法。亦無自相。現在之念。從緣而生。念若自有。不應待緣。待緣生故。即無自體。故知心無自性。緣起即空。如欲斷其流。但塞其源。欲免其生。但斷其根。不用多功。最為省要。故通心論云。夫縛從心縛。解從心解。縛解從心。不關餘處。出要之術。唯有觀心。觀心得悟一切俱了。是故智者。先當觀心。觀心得淨。返觀自心。欺誑不實。如幻如化。躁擾不住。又如猿猴。騰躍奔擲猶如野馬。無始無明。歷劫流浪。不知何由得出。若能如是觀心過患。又推諸境。境無自性。由見而有。不見即無。又推見處。見無自性。由心有動。不動即無。又推動心。動無自性。獨由不覺。覺則不動。又推不覺。無有根本。直是無始虛習。念念自迷。無念真心。一無所有。論云。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動。心實不動。若能觀心。知心無起。即得隨順。入真如門。當知所有。皆是虛妄心念而生。心有即有。心無即無。有無從心。彌須自覺。勿不自覺。為心自欺。既知心誑。更勿留心。好惡是非一時都放。則心無住處。心無住處。則無有心。既無有心。亦無無心。有無總無。身心俱盡。身心盡故。泯齊萬境。萬境無相。合本一冥。冥然玄照。照無不寂。以寂為體。體無不虛。虛寂無窮。通同法界。法界緣起。無不自然。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又法無定相。真妄由心。起盡同原。更無別旨。所以古師廣釋真妄交徹之義云。夫真妄者。若約三性。圓成是真。遍計為妄。依他起性。通真通妄。淨分同真。染分為妄。約遍計為妄者。情有即是理無。妄徹真也。理無即是情有。真徹妄也。若染分依他為妄者。緣生無性。妄徹真也。無性緣成。真徹妄也。若約隨俗說真妄者。真妄本虛。則居然交徹。真妄皆真。則本來一味。故知真妄常交徹。亦不壞真妄之相。則該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徹真之妄。妄非妄而雲興。如水該波而非水濕性。凝停。波徹水而非波。洪濤洶涌。則不存不泯。性相歷然。一一融通。重重交徹。無障無礙體相用收。入宗鏡中。自然法爾。故先德云。然其真妄所以交徹者。不離一心。故禪原集云。謂一切凡聖根本。悉是一法界心。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眾生。秖以此心靈妙自在。不守自性。隨迷悟之緣。成凡聖之事。又雖隨緣。而不失自性。常非虛妄。常無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遂名真如。故此一心。常具二門。未曾暫闕。秖隨緣門中。凡聖無定。謂本來未。曾覺悟。故說煩惱無始。若修證即煩惱斷盡。故說有終。然實無別始覺。亦無不覺。畢竟平等。故此一心。常具真如生滅二門。又真妄各有二義。一真有不變隨緣二義。二妄有體空成事二義。謂由真不變。故妄體空。為真如門。由真隨緣。故妄識成事。為生滅門。以生滅即真如故。諸經說。無佛無眾生。本來涅槃。常寂滅相。又以真如即生滅故。經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既知迷悟凡聖。在生滅門。今於此門。具彰凡聖二相。即真妄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在凡。本來常有覺與不覺二義。覺是三乘賢聖之本。不覺是六道凡夫之本。今推此不覺之心。無體。則真覺之性現前。寶積經云。佛言。菩薩如是求心。何者是心。若貪欲耶。若瞋恚耶。若愚癡耶。若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心過去。即是滅盡。若心未來。未來未至。若心現在。則無有住。是心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是心無色。無形無對。無識無知。無住無處。如是心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已見。不今見。不當見。若一切佛。過去來今而所不見。云何當有。但以顛倒想故。心生諸法種種差別。是心如幻。以憶想分別故。起種種業。受種種身。乃至如是迦葉。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過去未來現在。則出三世。若出三世。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即是不起。若不起者。即是無性。若無性者。即是無生。若無生者。即是無滅。若無滅者。則無所離。若無所離者。則無來無去。無退無生。若無來無去。無退無生。則無行業。若無行業。則是無為。若無為者。則是一切諸聖根本。持世經云。菩薩爾時作是念。世間甚為狂癡。所謂從憶想分別識。起於世間。與心意識合。三界唯皆是識。是心意識。亦無形無方。不在法內。不在法外。凡夫為虛妄相應所縛故。於識陰中貪著於我。若我所。金剛三昧經云。知諸名色。唯是癡心分別。癡心分別諸法。更無異事出於名色。知法如是。不隨文語。心心於義。不分別我。論釋云。此明方便觀。於中有二。一明唯識尋思。更無異事出於名色者。名謂四蘊。色是色蘊。諸不相應。皆假建立。離此名色。更無別體。故諸有為之事。皆為名色所攝。如是諸法。唯心所作。離心無境。離境無心。如是名為唯識尋思。二顯如實智。知法如是。不隨文語者。是名尋思所引。如實智故。心心於義。不分別我者。是義尋思所引。如實智故。人法二我。皆無有義。所以於中。不分別故。此真妄二心。情分二種。智了唯一。一二俱亡。方入宗鏡。所以維摩經云。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故知既以無心現心。則無法現法。何者。以一切境界。隨念而生。念既本空。法復何有。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言。憍尸迦。若人來問。今此大眾。食調眾具。須功幾何。彼問如是。汝云何答。天帝釋言。世尊。我無所報。何以故。世尊。今我此處。三十三天。凡是所須衣食眾具。隨念現前。非造作故。佛言。憍尸迦。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皆住心中。隨所念時。即得成就。憍尸迦。猶如卵生諸眾生等。但以心念。即便受生。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皆由心念。法即現前。憍尸迦。又如一切濕生之類。所謂魚鼈黿虬坻彌宜羅。此等皆是卵生所攝。此等或唯行一由旬。或二由旬。或至三四。或復過七。達彼地已。安處己卵。不令疲乏。故能成熟。憍尸迦。此三藏教。亦復如是。隨憶念時。彼業現前。次第不亂。相續不斷。與彼句義。和合相應。又佛地論云。三十三天。有一雜林。諸天和合福力所感。令諸天眾。不在此林。宮殿等事。共樂等受。勝劣有異。有我我所。差別受用。若在此林。若事若受。都無勝劣。皆同上妙。無我我所。和合受用。能令平等和合受用。故名雜林。此由諸天。各修平等和合福業。增上力故。令彼諸天阿賴耶識變現此林。同處同時。同一相狀。由此雜林。增上力故。令彼轉識亦同變現。雖各受用。而謂無別。是以若達諸法。皆心想生。即從世俗門。人聖行處。如無盡意菩薩經云。爾時舍利弗。問無盡意。唯善男子。從何處來。佛號何等。世界何名。去此近遠。無盡意言。唯舍利弗。有來想耶。舍利弗言。唯善男子。我知想已。無盡意言。若知想者。應無二相。何緣問言。從何處來。唯舍利弗。有來去者。為和合義。如和合相。是無合不合。無合不合。即不去來。不去來者。是聖行處。佛藏經云。佛言。舍利弗。隨所念起一切諸想。皆是邪見。舍利弗。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通達是者。名為念佛。海龍王經云。佛言。大王。一切諸法。皆從念興。隨其所作。各各悉成。諸法無住。亦無有處。大智度論云。菩薩云何觀心念處。菩薩觀內外心。是內心有三相。生住滅。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但從內外因緣和合生。是心無有定實相。亦無實生住滅。亦不過去未來現在世中。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亦無性無相。亦無生者。無使生者。外有種種種雜六塵因緣。內有顛倒心想生滅相續。故強名為心。如是心中。實心相不可得。是心性不生不滅。常是淨相。客煩惱相著故。名為不淨心。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是心本末無有實法。是心與諸法無合無散。亦無前際後際中際。無色無形無對。但顛倒虛誑生。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實。是名隨順心觀知心相無生。入無生法中。何以故。是心無生無性無相。智者能知。智者雖觀是心生滅相。亦不得實生滅法。不分別垢淨。而得心清淨。以是心清淨故。不為客塵煩惱所染。如是等。觀內心。觀外心。觀內外心亦如是。故知法本不有。因心故生。離憶想而無法可成。除分別而無塵可現。又反觀憶想分別。畢竟無生。從三際求。求之不見。向十方覓。覓之無蹤。既無能起之心。亦無所滅之跡。起滅俱離。所離亦空。心境豁然。名為見道。於見道中。相待之真妄自融。對治之能所皆絕。能所盡處。自然成佛。如華嚴論云。此經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不同權教菩薩。同有為故。立能證所證也。一念之間無有能所。能所盡處。名為正覺。亦不同小乘。滅能所也。了能所本無動故。此乃任法性故。動寂皆平。為本智非動寂故。妄謂為動。愚夫不了。棄動而求寂。為大苦也。故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為苦義。為小乘有忻厭故。即苦生。
問。此說真妄二心。為是法相宗。為是法性宗。
答。准華嚴演義云。論云。三界虛妄。但是一心者。若取三界虛妄。即是所作。便屬世諦。今取能作。為第一義。論釋唯是能作。今經云。三界唯心轉者。則通能所。然能所有二。若法性宗中。以第一義隨緣成有。即為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故。若法相宗。第一義心。但是所迷。非是能作。有三能變。謂第八等。唯識論云。又復有義。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依相應心說。非不相應心說。心有二種。一相應心。所謂一切煩惱結使。受想行等。皆心相應。以是故言。心意與識及了別。義一名異故。二不相應心。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故言三界虛妄。但一心作。是相應心。今依法性。故云第一義心。以為能作。言轉者。起作義。亦轉變義。
問。如上所說。真妄二心。但是文理會歸。何方便門得親見性。
答。妄息心空。真知自現。若作計校。轉益妄心。但妙悟之時。諸緣自絕。如古佛悟道頌云。因星見悟。悟罷非星。不逐於物。不是無情。又寶藏論云。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士。應化萬端。而不為主。道性如是。豈可度量。見性之時。自然披露。所以古偈云。妄息寂則生。寂生知則現。知生寂已捨。了了唯真見。又信心銘云。前際如空。知處悉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一心有滯。萬法不通。去來自爾。不用推窮。
如學人問黃蘗和尚。秖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
答。甚麼心向境上見。設爾得見。元來秖是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縱得眉目分明。元來秖是影像。何關汝事。
問。若不因照。如何得見。
答。若涉因。常須假物。有甚麼了時。汝不見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
問。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
答。若是無物。更何處得照。汝莫開眼寱語。師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道人。
宗鏡錄卷第五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宗鏡本懷。但論其道。設備陳文義。為廣。被群機。同此指南。終無別旨。竊不可依文失其宗趣。若悟其道。則可以承紹。可以傳衣。如有人問南泉和尚云。黃梅門下有五百人。為甚麼。盧行者獨得衣鉢。師云。只為四百九十九人。皆解佛法。只有盧行者一人。不解佛法。只會其道。所以得衣鉢。
問。只如道如何會。
答。如本師云。如來道場所得法者。是法非法。亦非非法。我於此法。智不能行。目不能見。無有行處。慧所不通。明不能了。問無有答。又古人云。此事似空不空。似有不有。隱隱常見。只是求其處所不可得。是以若定空則歸斷見。若實有則落常情。若有處所則成其境。故知此事非心所測。非智所知。如香嚴和尚頌云。擬議前後。安置中邊。不得一法。沒溺深泉。都不如是。我我現前。十方學者。如何參禪。若道如是。豈可會耶。所以古人云。直須妙會始得。斯乃不會之會。妙契其中矣。故先聖悟道頌云。有無去來心永息。內外中間都總無。欲見如來真佛處。但看石羊生得駒。如此妙達之後。道尚不存。豈可更論知解。會不會之妄想乎。如古德偈云。勸君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先洞山和尚偈云。者箇猶不是。況復張三李。真空與非空。將來不相似。了了如目前。不容毫髮擬。只如云者箇。猶不是。豈況諸餘狂機謬解。所以經云。心不繫道。亦不結業。道尚不繫。降茲可知。入宗鏡中。自然冥合。
問。覺體不遷。假名有異。凡聖既等。眾生何不覺知。若言不迷。教中云何說有迷悟。
答。只為因本覺真心。而起不覺。因不覺。故成始覺。如因地而倒。因方故迷。又因地而起。因方故悟。則覺時雖悟。悟處常空。不覺似迷。迷時本寂。是以迷悟一際。情想自分。為有虛妄之心。還施虛妄之藥。經云。佛言。我說三乘十二分教。如。空拳誑小兒。是事不知。號曰無明。祖師偈云。如來一切法。除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故知己眼若開。真明自發。所治之迷悟見病既亡。能治之權實法藥自廢。夫悟此法者。非假他智與異術也。或直見者。如開藏取寶。剖蚌得珠。光發襟懷。影含法界。如經頌云。如人獲寶藏。永離貧窮苦。菩薩得佛法。離垢心清淨。或不悟者。自生障礙。故通心論云。真常不易封生滅者。自移。至理圓通。執方規而致隔。此悉迷自性。但逐依通。應須己眼圓明。不隨他轉。如融大師頌云。瞎狗吠茅叢。盲人唱賊虎。循聲故致迷。良由目無覩。若得心開照理之時。諸見皆絕。不見佛法是。不見世法非。以自性中。言思道斷故。如云無所是是菩提。不應安佛菩提於有所是邊。如今但不用安置。體自虛玄。如瑠璃寶器。隨所在處不失其性。若識得此事。亦復如是。任是一切凡聖勝劣之色。影現其中。其性不動。不知此事之人。即隨前色變。分別好醜。而生忻慼。所以祖師云。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起信論云。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復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以待始覺立為本覺。然始覺時即是本覺。無別覺起。立始覺者。謂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究竟覺。乃至為有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無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疏釋云。若隨染隨流成於不覺。則攝世間法。若不變之本覺。及返流之始覺。則攝出世間法。鈔解云。於本始二覺中論攝法者。若本覺所攝。即是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等。若始覺所攝。即是三明八解脫。五眼六神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然此據實即同。義言且異。故疏云。於生滅門中。隨流不覺。返流始覺。於義用。則攝法不同。若真如門中。則鎔融含攝。染淨不殊。謂以一真如理融之。使染即非染。淨即非淨。即染即淨。深為一味。故不殊也。如論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是知隨覺不覺之緣。似生染淨。緣生無性。染淨俱虛。又云。離言說相。豈可以言談。離心緣相。豈可以心度。實謂心言路絕。唯證相應耳。且夫凡言說者。從覺觀生。是共相和合而起。分別者。因意識生。是計度比量而起。以要言之。皆因不覺。教觀隨生。若無不覺之心。一切諸法。悉無自相可說。除方便門而為開示。究竟指歸無言之道。故論云。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以覺對不覺說。共相而轉。若無不覺。覺無自相。如獨掌不鳴。思之可見。乃至染淨諸法。悉亦如是。皆相待有。畢無自體可說。如離長何有短。離高何有低。若入宗鏡中。自然絕待。
又鈔中問。生滅真如。各攝諸法。未審攝義。為異為同。
答曰。異也。何者。生滅門中。名為該攝。真如門中。名為融攝。該攝故。染淨俱有。融攝故。染淨俱亡。俱亡故。一味不分。俱有故。歷然差別。摩訶衍論云。此二覺有二門。一者略說本覺安立門。二者略說始覺安立門。本覺門中。則有二門。一者清淨本覺門。二者染淨本覺門。始覺門中。又有二門。一者清淨始覺門。二者染淨始覺門。云何名為清淨本覺。本有法身。從無始來。具足圓滿過恒沙德。常明淨故。云何名染淨本覺。自性清淨心。受無明熏。流轉生死無斷絕故。云何名為清淨始覺。無漏性智。出離一切無量無明。不受一切無明熏故。云何名為染淨始覺。般若受無明熏。不能離故。如是諸覺。皆智眷屬。當證何理以為體分。謂性真如。及虛空理。如是二理。各有二種。云何名為二種真如。一者清淨真如。二者染淨真如。虛空之理。亦復如是。云何名為清淨真如。二種淨覺所證真如。離熏習故。云何名為染淨真如。二染淨覺所證真如。不離熏故。虛空之理。亦復如是。以何義故強名本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本覺各有十。體雖同字事。各各差別故。謂根明等義。論曰。本覺各有十。云何為十本。一者根字事本。本有法身。能善住持一切功德。譬如樹根。能善住持一切枝葉。及華果等。不壞不失故。二者本字事本。本有法身。從無始來。自然性有。不從始起故。三者遠字事本。本有法身。其有德時。重重久遠無分界故。四者自字事本。本有法身。我自成我。非他成我故。五者體字事本。本有法身。為諸枝德作依止故。六者性字事本。本有法身。不轉之義常建立故。七者住字事本。本有法身。住於無住無去來故。八者常字事本。本有法身。決定實際無流轉故。九者堅字事本。本有法身。遠離風相。堅固不動若金剛故。十者總字事本。本有法身。廣大圓滿無所不遍。為通體故。是名為十。云何十覺。一者鏡字事覺。薩般若慧。清淨明白無塵累故。二者開字事覺。薩般若慧。通達現了無障礙故。三者一字事覺。薩般若慧。獨尊獨一無比量故。四者離字事覺。薩般若慧。自性解脫。出離一切種種縛故。五者滿字事覺。薩般若慧。自具足無量種種功德。無所少故。六者照字事覺。薩般若慧。放大光明。遍照一切無量境故。七者察字事覺。薩般若慧。常恒分明無迷亂故。八者顯字事覺。薩般若慧。清淨體中。淨品眷屬悉現前故。九者知字事覺。薩般若慧。於一切法無不窮故。十者覺字事覺。薩般若慧。所有功德。唯有覺照。無一一法而非覺故。是名為十。如是十種本覺字義。唯依一種本性法身。隨義釋異。據其自體。無別而已。此中所說。二本覺中。當何本覺。謂清淨本覺。非染淨本覺。染淨本覺字義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染淨本覺中。或各有十義。前說十事中。各有離性故。論曰。此本覺中。或各有十。所以者何。前十義中。各有不守自性義故。字事配屬。依向應知。如是二覺。同耶異耶。非同同故。非異異故。以此義故。或同或異。或非是同。或非是異。是故皆是皆非而已。以何義故。強名始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從無始已來。無有惑亂時。今日始初覺。故名為始覺。論曰。從無始來。始覺般若。無惑亂時。而無惑時。今日始初覺。故名始覺。如是始覺前惑後覺。則非始覺。而無惑時。理常現。今常初。故為始覺。如是始覺。二始覺中當何始覺耶。謂清淨覺。非染淨覺。染淨始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清淨始覺智。不守自性故。而能受染熏。故名染淨覺。雖無惑時而不守自性故。能受染熏。隨緣流轉。以此義故。是故名為染淨始覺。以何義故強名真如。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性真如理體。平等平等一。無有多相故。故名為真如。論曰。性真如理。平等平等。雖同一相。亦無一相。亦無多相。無一相故。遠離同緣。無多相故。遠離異緣。以此義故。名為真如。如是真如。二種淨智親所內證。復次真如各有十義。一者根字事真。乃至第十總字事真。如是十真十種本義。相應俱有。不相捨離。是故同名表示而已。云何十如。一者鏡字事如。乃至第十覺字事如。如是十覺義。相應俱有。不相捨離故。是故同名表示而已。所以者何。十種真理本有法身。有德方便。十真如理薩般若慧。有覺方便。以此義故。更重言詞。作如是示。此中所說。二真如中。當何真如。謂清淨真如。非染淨真如。染淨真如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清淨真如理。不守自性故。而能受染熏。名染淨真如。論曰。清淨真如。從無始來。平等平等。自性清淨。不生不滅。亦無去來。亦無住所。而真如理性。不守自性故。隨緣動轉。是故名為染淨真如。如是真如。二染淨智親所內證。相應俱有。不相捨離。如是等義。觀前所說。比類應知。以何義故強名虛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虛空有十義。其體雖同。義事各各差別故。謂無礙等事。論曰。性虛空理。有十種義。一者無障礙義。諸色法中無障礙故。二者周遍義。無所不至故。三者平等義。無揀擇故。四者廣大義。無分際故。五者無相義。絕色相故。六者清淨義。無塵累故。七者不動義。無成壞故。八者有空義。滅有量故。九者空空義。離空著故。十者無得義。不能執故。是名為十。如是十事。義用差別。若據其體。無別而已。此虛空理。二種淨智親所內證。相應俱有。不相捨離。二虛空中當何虛空。謂清淨虛空。非染淨虛空。染淨虛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清淨虛空理。不守自性故。而能受熏習。名染淨虛空。論曰。清淨虛空。具足十德。亦無染相。亦無淨相。而虛空性不守自性故。能受染淨熏。隨緣流轉。是故名為染淨虛空。又起信論疏云。本覺者。以對始故。說之為本。言離念者。離於妄念。顯無不覺也。等虛空等者。非唯無不覺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義等故也。虛空有二義。以況於本覺。一周遍義。謂橫遍三際。竪通凡聖。故云無所不遍也。二無差別義。謂在纏出障。性恒無二。故法界一相也。欲明覺義出纏相顯。故云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既法身之覺。理非新成。故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無性攝論云。無垢無罣礙智。名為法身。金光明經。名大圓鏡智。為法身等。皆此義也。何以故者。責其立名。有二責意。一云。上開章中直云覺義。何故今結乃名本覺。二云。此中既稱本覺。何故論中直云覺耶。進退責也。釋云。以對始故。說之為本。答初意也。以始即同本。以至心原時。始覺即同本覺。無二相故。是故論中但云其覺。答後意也。良以本覺隨染。生於始覺。還待此始覺。方名本覺。故云本覺者。對始覺說也。然此始覺。是本覺所成。還契心原。融同一體。方名始覺。故云以始覺即同本也。
問。若始覺異本。即不成始也。若始同本。即無始覺之異。如何說言對始名本。
答。今在生滅門中。約隨染義。形本不覺。說於始覺。而實始覺至心原時。染緣既盡。始本不殊。平等絕言。即真如門攝也。是故本覺之名。在生滅門中。非真如門也。第二始覺者。牒名。依本覺有不覺者。明起始覺之所由。謂即此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而以本覺內熏習力故。漸有微覺厭求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云依本覺。是以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有始覺也。論云。本覺隨染。生智淨相者。即此始覺也。此中大意。明本覺成不覺。不覺成始覺。始覺同本覺。同本覺故。即無不覺。無不覺故。即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離言絕慮。是故佛果圓融。蕭然無寄。尚無始本之殊。何有三身之異。但隨物心現。故說報化之用耳。又今約真如。則是本覺。無明則是不覺。真如有二義。一不變。二隨緣。無明亦二。一無體即空。二有用成事。此隨緣真如。及成事無明。各有二義。一違自順他。二違他順自。無明中。初違自順他。有二。一能返對詮示性功德。二能知名義而成淨用。違他順自亦二。一覆真理。二成妄心。真如中。違他順自有二。一翻對妄染顯自。德二內熏無明起淨用。違自順他亦二。一隱自真體。二顯現妄法。由無明中返對詮示義。及真如中翻妄顯德義。從此二義。得有本覺。又由無明中能知名義。及真如中內熏義。從此二義。得有始覺。又由無明中覆真義。真如中隱體義。得有根本不覺。又由無明中成妄義。及真如中現妄義。得有枝末不覺。覺與不覺。若鎔融總攝。唯在生滅一門也。真如門約體絕相說。本覺門約性德說。大智慧光明義等名覺。本者。性義。覺者。是智慧心。鈔釋云。真中不變。妄中體空。成真如門。真中隨緣。妄中成事。成生滅門。乃至一切淨緣分劑法相。屬於二覺。一切染緣分劑法相。屬二不覺。又於中淨法之體。屬於本覺。淨法之用。屬於始覺。又染法之體。屬根本不覺。染法之相。屬枝末不覺。又始覺是末。不離本覺之本。論云。始覺者。即同本覺。又云。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乃至平等同一覺故。枝末不覺。不離根本不覺。論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然斯二覺。但是體用之異。本末二不覺。但是麁細之異。豈可離體有用。離細有麁者哉。又眾生根本迷有二。一迷法。謂無明住地。迷覆法體。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名為蔽意。故此無明迷真之初。妄惑之本。二迷義。通四住惑。由前癡故。迷覆因緣無我之義。妄立諸法。所迷諸法。有內有外。謂憍慢邪見。此依迷內。妄立我法。自高陵物。愛念邪見。此依迷外。妄謂我所及外境界。而生貪愛。如渴鹿馳焰癡猿捉月。無而橫計。枉入苦輪。總自迷心。更非他咎。杜正倫云。心是如來之言。高推聖地。身即菩提之說。自隔凡倫。不悟夫功德無量。唯在方寸之中。相好宛然。不出陰界之外。又碑詞云。法性平等。實慧虛通。我同於異。人異於同。不壞於有。無取於空。道非心外。佛即心中。
問。不覺妄心。元無自體。今已覺悟。妄心起時。無有初相。則全成真覺。此真覺相。為復隨妄俱遣。為當始終建立。
答。因妄說真。真無自相。從真起妄。妄體本虛。妄既歸空。真亦不立。起信論云。不覺義者。謂從無始來。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自無實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迷無自相。不離於方。眾生亦爾。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復待不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此則明真覺之名。待於妄想。若離不覺。即無真覺自相可說。是明所說真覺。必待不覺。若不相待。即無自他。待他而有。亦無自相。自相既無。何有他相。是顯諸法無所得義。論云。當知一切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大智度論云。若世諦如毫氂許有實者。第一義諦亦應有實。此之謂也。又偈云。佛坐道場時。不得一法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又凡立真妄。皆是隨他意。語化門中收。若頓見性人。誰論斯事。如今不直悟一心者。皆為邪曲。設外求佛果者。皆不為正。如寒山子詩云。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莾鹵。徑挺鐵石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用行。行之轉辛苦。不用求佛果。識取心王主。是知若見有法可求有道可行。皆失心王自宗之義。若直入宗鏡。萬事休息。凡聖情盡。安樂妙常。離此起心。皆成疲苦。所以傅大士頌云。東山水上浮。西山行不住。北斗下閻浮。是真解脫處。行路易。路易人不識。半夜日頭明。不悟真疲極。又洞山和尚悟道偈云。向前物物上求通。只為從前不識宗。如今見了渾無事。方知萬法本來空。
問。真諦不謬。本覺非虛。云何同妄。一時俱遣。
答。因迷立覺。說妄標真。皆徇機宜。各無自體。約世俗有。依實諦無。但除相待之名。非滅一靈之性。性唯絕待。事有對治。遣蕩為破執情。建立為除斷見。苦行伏諸外道。神通化彼愚癡。三昧降眾天魔。空觀祛其相縛。見苦斷集。為對增上慢人。證滅修真。皆成戲論之者。盡是權智。引入斯宗。則無一法可興。無一法可遣。四魔不能減。大覺不能增。旋心而義理全消。會旨而名言自絕。
問。既云真心絕迹。理出有無。云何教中。廣說無生無相之旨。
答。一心之門。微妙難究。功德周備。理事圓通。知解罕窮。分別不及。目為無相。實無有法可稱無相之名。詺作無生。亦無有法以顯無生之理。發菩提心論云。菩薩觀一切善不善。我無我。實不實。空不空。世諦真諦。正定邪定。有為無為。有漏無漏。黑法白法。生死涅槃。如法界性。一相無相。此中無法可名無相。亦無有法以為無相。是則名為一切法印。不可壞印。於是印中。亦無印相。是名真實智慧。釋曰。一切法印者。以此心印。印一切法。楷定真實。不可壞印者。一切有無內外等法。不能破壞故。於此印中。亦無印相者。萬法皆空。亦無所印。所印之法既無。能印之智非有。如是通達。名為真實智慧。古德云。顧此法。眾生之本原。諸佛之所證。超一切理。離一切相。不可以言語智識。有無隱顯。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問。立心為宗。以何為趣。
答。以信行得果為趣。是以先立大宗。後為歸趣。故云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遂得斷深疑。起圓信。生正解。成真修。圓滿菩提。究竟常果。又唯識性。具攝教理行果四法。心能詮者。教也。心所詮者。理也。心能成者。行也。心所成者。果也。法藏法師依華嚴經。立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釋云。法界因果。雙融俱離。性相渾然。無礙自在。有十義門。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即因果非因果也。此即相為宗。離相為趣。或離相為宗。亡因果為趣。下九准思。二由離性故。法界不異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三由離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時。法界宛然。則以非法界為法界也。四由離相不壞相故。因果即法界時。因果歷然。則以非因果為因果也。五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法界。雙泯俱融逈超言慮。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現前煥然可見。七由五六存泯復不異故。超視聽之妙法。無不恒通見聞。絕思議之深義。未甞礙於言念。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之因果。各同時全攝法界。無不皆盡。九因果各全攝法界時因果隨法界各互於因果中現。是故佛中有菩薩。普賢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隨差別之法。無不該攝法界。故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皆各總攝無盡無盡。帝網重重諸法門海。是謂華嚴無盡宗趣。以華嚴之實教。總攝群經。標無盡之圓宗。能該萬法。可謂周遍無礙。自在融通。方顯我心。能成宗鏡。
問。以心為宗。禪門正脈。且心是名。以何為體。
答。近代已來。今時學者。多執文背旨。昧體認名。認名忘體之人。豈窮實地。徇文迷旨之者。何契道原。則心是名。以知為體。此是靈知。性自神解。不同妄識。仗緣託境。作意而知。又不同太虛空廓。斷滅無知。故。肇論云。般若無知者。無有取相之知也。常人皆謂般若是智。智則有知也。若有知。則有取著。若有取著。則不契無生。今明般若真智。無相無緣。雖鑒真諦。而不取相。故云無知也。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矣。又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者哉。只此知性。自無知矣。不待忘也。以此真知。不落有無之境。是以諸佛有祕密。祕密之教。祖師有默傳。密付之宗。唯親省而相應。非言詮之表示。若明宗之者。了然不昧。寂爾常知。昭昭而溢目騰輝。何假神通之顯現。晃晃而無塵不透。豈勞妙辯之敷揚。為不達者。垂方便門。令依此知。無幽不盡。
問。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者。為復從心而變。為復即心自性。
答。是心本性。非但心變。華嚴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華經偈云。三千世界中。一切諸群萌。天人阿脩羅。地獄鬼畜生。如是諸色像。皆於身中現。即知心性遍一切處。所以四生九類。皆於自性身中現。以自真心。為一切萬有之性故。隨為色空。周遍法界。循業發現。果報不同。處異生。則業海浮沈生死相續。在諸聖。則法身圓滿。妙用無窮。隱顯雖殊。一性不動。
問。若一切法。即心自性。云何又說性亦非性。
答。即心自性。此是表詮。由一切法無性故。即我心之實性。性亦非性者。此是遮詮。若能超遮表之文詮。泯即離之情執。方為見性己眼圓明。如今若要頓悟自心。開佛知見。但了自性遍一切處。凡有見聞。皆從心現。心外無有一毫氂法而有體性。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到。何者。以是一法故。無法可相知相到。若有二法。即相往來。以知若凡若聖。若境若智。皆同一性。所謂無性。此無性之旨。是得道之宗。作平等之端由。為說空之所以。了便成佛。不落功夫。如華嚴經頌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不直下信此。起念馳求。如癡人避空。似失頭狂走。融大師云。分別凡聖。煩惱轉盛。計校乖常求真背正。寶藏論云。察察精勤。徒興夢慮。惶惶外覓。轉失玄路。是以十方諸佛。正念於此。入實性原。故能開平等大慧之門。作眾生不請之友。所以問明品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時覺首菩薩以偈答曰。仁今問是義。為曉悟群蒙。我如其性。答。唯仁應諦聽。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亦如大火聚。猛焰同時發。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又如長風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又如眾地界。展轉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疏釋云。問。意謂明心性是一。云何見有報類種種。若性隨事異。則失真諦。若事隨性一則壞俗諦。設彼救言。報類差別。自由業等。熏識變現。不關心性故。無相違者。為遮此救。故重難云業不知心等。謂心業互依。各無自性。自性尚無。何能相知而生諸法。既離真性。各無自立。明此皆依心性而起。心性既一事應不多。事法既多。性應非一。此是本末相違難。准此問意。離如來藏。不許八識能所熏等。別有自體能生諸法。唯如來藏。是所依生。文殊欲顯實教之理。故以心性而為難本。欲令覺首。以法性示生。決定而答。海會同證。心性是一者。謂心之性故。是如來藏也。又心即性故。是自性清淨心也。又妄心之性。無性之性。空如來藏也。真心之性。實性之性故。不空如來藏也。皆平等無二。故云一也。又妄心之性。成心之性。妄心是相。以性相不同故。真心之性。真心即性故。又云。前二心之性。別明二藏。前之二性。皆具二藏。但為妄覆。名如來藏。直語藏體。即自性心。故此自性清淨真心。不與妄合。為名空藏。具恒沙德名不空藏。前明即離。此明空有。故重出也。言皆平等無二者。上二即離不同。由心之性。故不即。由心即性。故不離。不即不離。為心之性。後二即空之實。為不空。即實之空。為空藏。空有不二為心之性。然空有無二之性。即是不即不離之性。故但云一也。又非但本性是一。我細推現事。各不相知。既有種種。何緣不相知。既不相知。誰教種種。一一觀察。未知種種之所由也。既不相知。為是一性。為是種種。又難有二意。一約本識。謂業是能依。心是所依。離所無能。故業不知心。離能無所。故心不知業。以各無體用。不能相成。既各不相知。誰生種種。二約第六識。業是所造。心是能造。並皆速滅。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何能有體。而得相生成種種耶。又約境智相對相見虛無難。謂境是心變。境不知心。心託境生。心不知境。以無境外心。能取心外境。是故心境虛妄。不相知也。業不知心。心不知業者。有二。一約本識者。業是心所。故依於心。心是第八為根本依。即離所無能。何者。無所依心王。無能依業。今依心有業。業從緣生。故無自性。不能知心。若離能無所者。離能依業。則心非所依。今由業成所。所依無性。故不能知業。謂各從緣成。性空無體。相依無力。故云無用。所以經云。無體用故。故不相知。二約第六識。業是所造。心是能造者。即以第六識名心。從於積集通相說故。謂第六識人執無明。迷真實義異熟理故。以善不善相應。思造罪等。以罪福不動等三行。熏阿賴耶識。能感五趣愛非愛等。種種報相。互不相知義。通相而言。皆約無體用故。別相而言。用門不同。此用略有二門。一無常門。經云。並皆速滅。淨名弟子品云。一切法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諸法皆妄見故。則心業皆空。華嚴經頌云。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故由無常。不能相知。二無我門。即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約法無我。明不相知。受不知報。報不知受者。受是能受之因。報是所受之報。即名言種。如唯識論云。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名言習氣者。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釋曰。言各別親種者。三性種異故。能詮義聲者。簡無詮聲。彼非名故。名是聲上屈曲。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起種。立名言種。顯境名言。即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相分心者。不能顯境故。此見分等。實非名言。如言說名。顯所詮義。此心心所。能顯所了境。如似彼名。能詮義故。隨二名言。皆熏成種。論云。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故論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滅。更生餘異熟。此能引業。即諸業習氣。此名言種。即二取習氣。言為業所引者。即彼俱義。親辦果體。即由名言。若無業種。不招苦樂。如種無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由業引起。方受當來異熟之果。苦樂之報。故華嚴經云。業為田。識為種也。已上種種問難。不相知義竟。今答以緣起相由門。釋者。初句因緣相假。互皆無力。次句果法含虛。故無體性。是以虛妄緣起。略有三義。一由互相依各無體用。故不相知。二由依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三由此妄法。各無所有故。令無性真理。恒常顯現。又果從因生。果無體性。因由果立。因無體性。因無體性。何有感果之用。果無體性。豈有酬因之能。又互相待。故無力也。以他為自。故無體也。是故體用俱無。所以一切法。各各不相知也。今初以四大為喻。一依水有流注。二依火焰起滅。三依風有動作。四依地有任持。法中四者。一依真妄相續。二依真妄起滅。三妄用依真起。四妄為真所持。然此法喻。一一各有三義。一唯就能依。二依所依。三唯所依。今初喻中。唯就能依者。流也。然此流注。有十義。不相知而成流注。一前流不自流。由後流排故流。則前流無自性。故不知後。二後流雖排前流。而不到於前流。亦不相知。三後流不自流。由前流引故流。則後流無自性。故不能知。前四前流雖引後而不至後。故亦不相知。五能排與所引無二故不相知。六能引與所排無二故不相知。七能排與所排亦無二故不相知。八能引與所引亦無二故不相知。九能排與能引不得俱。故不相知。十所排與所引亦不得俱。故不相知。是則前後互不相至各無自性。只由如此無知無性。方有流注。則不流而流也。肇公云。江河競注而不流。即其義也。二依所依者。謂前流後流。各皆依水。悉無自體。不能相知。然不壞流相。故說水流。三唯所依者。流既總無。但唯是水。前水後水。無二性故。無可相知。是則本無有流。而說流也。二法中三義者。一流喻能依妄法。二妄依真立。三妄盡唯真。初中妄緣起法。似互相籍。各不能相到。悉無自性。故無性無知。是則有而非有也。二依所依者。謂此妄法。各各自虛。含真方立。何有體用能相知相成。即由此無知無成。含真故有。是則非有而為有也。三唯所依者。謂能依妄法逈無體用。唯有真心。挺然顯現。既無彼此。何有相知。正由此義。妄法有。即非有為有。復說真性隱。以非隱為隱。又前後有二。一生滅前後。二此彼前後。生滅前後者。謂前滅後生。互相引排。此即竪說。如壯與老。謂此流水。剎那生滅。前剎那滅。後剎那生。此彼前後者。此即橫說。猶如二人。同行狹徑。後人排前。前人引後。分分之水。皆有前後。乃至毫滴。有前毫滴。後毫滴。故聚多成流。注。則無性矣。小乘亦說當處生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而不知無性緣起之義耳。
宗鏡錄卷第六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水喻真心者。以水有十義。同真性故。一水體澄清。喻自性清淨心。二得泥成濁。喻淨心不染而染。三雖濁不失淨性。喻淨心染而不染。四若泥澄淨現。喻真心惑盡性現。五遇冷成氷。而有硬用。喻如來藏與無明合。成本識用。六雖成硬用。而不失濡性。喻即事恒真。七煖融成濡。喻本識還淨。八隨風波動。不改靜性。喻如來藏隨無明風。波浪起滅而不變自不生滅性。九隨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動自性。喻真心隨緣流注。而性常湛然。十隨器方圓。而不失自性。喻真性普遍諸有為法。而不失自性。又書云。上德若水。方圓任器。曲直隨形故。如小乘俱舍論。亦說諸有為法。有剎那盡。何以知有。後有盡故。既後有盡。知前有滅。故論云。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若此生此滅。不至餘方。同不遷義。而有法體是生是滅。故非大乘。大乘之法。緣生無性。生即不生。滅即不滅。故遷即不遷。則其理懸隔。又中論疏云。常無常門者。常即人天位定。故無往來。無常即六趣各盡一形。亦無往來。又常即凝然不動。無常念念變異。令誰往來。則常無常法。俱不相到。皆無往來。肇論云。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甞異。所見未甞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往物之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可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甞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甞有。於今未甞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甞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返之微朕。又何物而可動乎。釋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者。孔子謂顏回曰。吾與汝。終身交一臂已謝。豈待白首然後變乎。意明物物常自新。念念不相到。交臂之頃。尚不相待。已失前人。豈容至老而後變耶。又前念已故。後念恒新。終日相見。恒是新人。故云見新。如此新人。見之只如交臂之頃。早是後念新人。非前念時也。故云非故耳。若前念已古。後念已新。新不至古。古不待新。前後不相至。故不遷也。又雖兩人初相見。只如舉手交臂之頃。早已往矣。此取速疾也。故云。昔物自在昔。今物自在今。如紅顏自在童子之身。白首自處老年之體。所以云。人則謂少壯同體。百齡一質。徒知年往。不覺形隨。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隣人皆愕然非其言。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吾猶昔人者。猶者。似也。吾雖此身似於昔人。然童顏自在於昔。今衰老之相。自在於今。則非昔人也。故云。徒知年往。不覺形隨。世人雖知歲月在於往古。豈覺當時之貌。亦隨年在於昔時。則童子不至老年。老年不至童子。剎那不相知。念念不相待。豈得少壯同體。百齡一質耶。又年往形亦往。此是遷義。即此遷中有不遷也。往年在往時。往形在往日。是謂不遷。而人乃謂往日之人。遷至今日。是謂惑矣。又昔自在昔。何須遷至今。今自在今。何須遷至昔。故論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經中言遷。未必即遷。以古在古。以今在今故也。所以言無常者。防人之常執。言常住者。防人之斷執。言雖乖而理不異。語雖反而真不遷。不可隨方便有無之言。迷一心不遷之性。又解云。如梵志白首而歸。隣人謂少壯同體。故云昔人尚存乎。所謂有力者。則三藏等事。無常冥運。力負夜趨。交臂恒新。念念捨故。而常見昧之。謂是固矣。隣人不覺。此之謂歟。又有力者。即無常之大力也。世間未有一法。不被無常吞。故云。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莊子本意。說不住之法。念念恒新。物物各住。各住相因而不相到。即不遷也。於惑者。則為無常不住。新新生滅。而謂之遷。若智者。則了性空無知。念念無生。謂之不遷。莊子有三藏。謂藏山於澤。藏舟於壑。藏天下於天下。謂之固者。不然也。然無常夜半負之而趨。昧者不覺也。三藏者。藏人於屋。藏物於器。此小藏也。藏舟於壑。藏山於澤。此大藏也。藏天下於天下。此無所藏。然大小雖異。藏皆得宜。猶念念遷流。新新移改。是知變化之道。無處可逃也。夫藏天下於天下者。豈藏之哉。蓋無所藏也。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逝者往也。浩浩迅流。未曾暫住。晝夜常然。亦歎世人之不覺。故云。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此莊孔俱歎逝往難留。皆說無常去也。豈可推今日物到昔日乎。若今日不到昔。即今日自在今。昔日自在昔。則今昔顯然。俱不遷也。故云。何者。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而可去來。大涅槃經云。人命不停。過於山水。夫無常有二。一者敗壞無常。二者念念無常。人只知壞滅無常。而不覺念念無常。論云。若動而靜。似去而留。經說無常速疾。猶似流動。據理雖則無常。前後不相往來。故如靜也。雖則念念謝往。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故如留也。又。雖說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而宛然念念不住。前後相續也。則非常非斷。非動非靜。見物性之原也。
古德問云。各性而住。似如小乘。執諸法各有自性。又何異納衣梵志言。一切眾生其性各異。
答。為破去來。明無去來。所以據體言之。故云各性而住。非決定義。則以無性而為性。不同外道二乘。執有決定自性。從此向彼。若不執有定性去來。亦不說各性而住。故論云。言往不必往。閑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住耳。又劉湛注云。莊子藏山。仲尼臨川者。莊子意明前山非後山。夫子意明前水非後水。半夜有力負之而趨者。即生住異滅四時。念念遷流不停也。是以若心外取法。妄夢所見。情謂去來。則念念輪迴。心隨境轉。尚不覺無常麁相。焉能悟不遷之密旨乎。若能見法是心。隨緣了性。無一法從外而入。無一法從內而生。無一法和合而有。無一法自然而成。如是。則尚不見一微毫住相。寧觀萬法去來。斯乃徹底明宗。透峯見性。心心常合道。念念不違宗。去住同時。古今一貫。故法華經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維摩經云。法無去來。常不住故。若了此無所住之真心。不變異之妙性。方究竟明不遷矣。已上論中。所引內外之經典。借世相之古今。寄明不遷。同入真實。是以時因法立。法自本無。所依之法體猶空。能依之古今奚有。若假方隅而辯法。因指見月而無妨。或徇方便而迷真。執解違宗而反誤。故信心銘云。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第二。依火焰起滅喻中之義。同前。初唯焰者。謂焰起滅。有其二義。一前焰謝滅。引起後焰。後焰無體而能知前。前焰已滅。復無所知。是故各各皆不相知。二前焰若未滅。亦依前引。無體。故無能知。後焰未至。故無所知。是故彼亦各不相知。妄法亦爾。剎那生滅。不能自立。謂已滅未生。無物可知。生已則滅。無體可知。是故皆無所有也。斯則流金礫石而不熱也。二依所依者。謂彼火焰。即由於此無體無用不相知故。而有起滅虛妄之相。是則攬非有而為有也。妄法亦爾。依此無所依之真理。方是妄法。是亦非有為有也。三唯所依者。推起滅之焰。體用俱無。無焰之理。挺然顯現。是則無妄法之有。有妄法之無。湛然顯現。遂令緣起之相。相無不盡。無性之理。理無不現。又火依薪有。薪是可燃。火即是燃。以燃因可燃。則燃無體。可燃因燃。則可燃無體。又前焰已滅。後焰未生。中間無住。如一念之上。即有三時。已滅為已生。未生為未生。生已即減是生時。故淨名經云。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經云。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三時無體。無可相知也。第三依風有動作。喻妄用依真起。三義同前。一唯動者。離所動之物。風之動相了不可得。無可相知。妄法亦爾。離所依真體不可得故。無可相知。斯則旋嵐偃嶽而常靜也。二依所依者。謂風不能自動。要依物現動。動無自體可以知物。物不自動。隨風無體。不能知。風法中能依妄法。要依真立。無體知真。真隨妄隱。無相知妄。三唯所依者。謂風鼓於物。動唯物動。風相皆盡。無可相知。妄法作用。自本性空。唯所依真。挺然顯現。是故妄法全盡而不滅。真性全隱而恒露。能所熏等。法本自爾。思之可見。第四依地有任持者。喻妄為真所持。三義同前。初地界因依。有二種義。一約自類。二約異類。前中。從金剛際。上至地面。皆上依下。下持上。展轉因依而得安住。然上能依。皆離所無體而能知下。然下能持。皆亦離所無體可令知上。又上上能依。徹至於下。無下可相知。下下能持。徹至於上。無上可相知。是故若依若持。相無不盡。所現妄法。當知亦爾。必麁依細。謂苦報依於業。業依無明造。無明依所造。展轉無體。無物可相知。斯則厚載萬物而不仁也。肇公亦曰。乾坤倒覆。無謂不靜也。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云。譬如大地。荷四重任。而無疲厭也。不仁者。不恃仁德也。猶如草狗。豈有吠守之能。故云唯道無心。萬物圓備矣。二約異類者。如經云。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准此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如來藏。如來藏。無所依。是故若離如來藏。餘諸妄法。各互相依。無體能相知。是則妄法無不皆盡。二依所依者。地界正由各無自性。而得存立。向若有體。則不相依。不相依故。不得有法。是故攬此無性。以成彼法。法合可知。三唯所依者。謂攬無性成彼法者。是則彼法無不皆盡。而未曾不滅。唯無性理而獨現前。又既不相知。何緣種種。答。此有四因。一由妄分別。二諸識熏習。三由無性不相知。四真如隨緣。然此四因。但是一致。謂由妄分別為緣。令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有。諸識熏習。展轉無窮。若達妄原。成淨緣起。前所疑云。為是種種。為是一性。今答云。常種種。常一性。又難云。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壞俗諦。今答云。此二互相成立。豈當相乖。性非事外。曾何乖於種種。種種性空。曾何乖於一性。由無性故有。一性能成種種。緣生故空。種種能成一性。是以緣起之法。總有四義。一緣生故有。即妄心分別有。及諸識熏習是也。二緣生故空。即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也。三無性故有。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四無性故空。即一切空無性也。復次性有二義。一有。二空。又二義。一不變。二隨緣。以有義。故說二空所顯。即法性本無生也。以空義。故說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即各不相知。以有義。故說不變。以空義。故說隨緣。此二不二。隨緣即是不變。不變故能隨緣。若唯不變性。何預於法。若但隨緣。豈稱真性。又若性離於法。則成斷滅。法離於性。則本無今有。又法若即性。性常應常。性若即法。法滅應滅。此二相成。非常非斷。此二相奪。非有非空。為中道義。經頌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以眼等八識。為能所熏。展轉為因而常流轉。無別我人。故云而無能轉者。是以舉體性空。方成流轉。即此八識各無體性。故無實我法而為其主。向若有性。不可熏變。安得流轉。故知趣生同異。受報妍媸。皆由識種。悉依於心。如流依水。似火依薪。續續無知。新新不住。善趣惡趣。即是總報。由業熏心。受所受報。如水漂流不斷。雖然流轉。而無轉者。故云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釋論云。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漂溺有情。令不出離。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楞伽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唯識論云。恒轉如瀑流。起信論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等。又以虛妄中有其二義。一虛轉。二無轉。故常種種。常一性也。虛轉故。俗不異真而俗相立。無轉故。真不異俗而真體存。故互不相違也。法性本無生者。法性者。法謂差別依正等法。性謂彼法所依體性。即法之性。故名為法性。又性以不變為義。即此可軌。亦名為法。此則性即法。故名為法性。此二義。並約不變釋也。又即一切法各無性。故名為法性。即隨緣之性。法即性也。本無生者。本有二義。一約不變。本謂原本。本來不生。隨緣故生。二約隨緣。有此法來。本自不生。非待滅無。即示現生時本不生。故云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則妄心分別。情計謂有。然有即不有。故云一切空無性。常有常空。是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又約相待相奪。釋不相知。言相待者。業無識種。不親辦體。識無業種。不招苦樂。既互相待。則各無自性。言相奪者。以業奪因。唯由業招。故因如虛空。以因奪緣。則唯心為體。故業如虛空。互奪獨立。亦不能相知。互奪兩亡。無可相知。又以無生。故不相知。以緣奪因。故不自生。以因奪緣。故不他生。因緣合辯。相待無性。故不共生。互奪雙亡。無因豈生。以此不生。類於不知。居然易了。即以因為。自以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互有尚不相知。互無豈能相知耳。故知諸法相待。皆無自性。如中論相待門說。不空既破。空法亦亡。偈云。若有不真法。即應有真法。實無不真法。何得有真法。亦如因垢說淨。垢性本無。淨相何有。此相待一門。盡破諸法。以諸法皆是相待而有。未曾有一法。而能獨立者。故因緣無性論云。阿難調達。並為世尊之弟。羅睺善星。同是如來之胤。而阿難常親給侍。調達每興害逆。羅睺則護珠莫犯。善星則破器難收。以此而觀。諒可知矣。若云各有自性。不可遷貿者。此殊不然。至如鷹化為鳩。本心頓盡。橘變成枳。前味永消。故知有情無情。各無定性。但隨心變。唯逐業生。遂有從凡入聖之門。轉惡為善之事。大般若經云。謂證諸法無性為性。究竟圓滿。方名為佛。故知建立三寶。成佛事門。皆從無性因緣。而得興顯。所以首楞嚴三昧經云。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謂文殊師利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大滅度。佛言。如是如是。乃至迦葉。汝今且觀首楞嚴三昧勢力。諸大菩薩以是力故。示現入胎。初生出家。詣菩提樹。坐於道場。轉妙法輪。入般涅槃。分布舍利。而亦不捨菩薩之法。於般涅槃不畢竟滅。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語文殊師利言。仁者。乃能施作如此希有難事。示現眾生。文殊師利言。迦葉。於意云何。是耆闍崛山。誰之所造。是世界者。亦從何出。迦葉答言。文殊師利。一切世界。水沫所成。亦從眾生不可思議業因緣出。文殊師利言。一切諸法。亦從不可思議業因緣有。我於是事。無有功力。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屬因緣。無有主故。隨意所成。若能解此。所為不難。釋曰。若了一切法。悉屬因緣。皆無自性。但是心生。則凡有施為。何假功力。以無性之理。法爾之門。隨緣卷舒。自在無礙。華嚴經頌云。如其心性而觀察。畢竟推求不可得。一切諸法無有餘。悉入於如無體性。又頌云。譬如真如本自性。其中未曾有一法。不得自性是真性。以如是業而迴向。華嚴論云。一切眾生迷根本智。而有世間苦樂法者。為智無性故。隨緣不覺。苦樂業生。為智無性故。為苦所纏。方能自覺根本無性。眾緣無性。萬法自寂。若不覺苦時。以無性故。總不自知有性無性。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切眾生。因自心根本智而倒。亦因而起。又為智體無性。但隨緣現。如空中響。應物成音。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又中觀論。破應無如來偈云。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如來滅度後。分別於有無。次總拂偈云。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論釋云。戲論名憶念。分別此彼等。此如來品。初中後思惟如來定性不可得。乃至五求四句皆非是。故偈云。如來無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以如來一性空義。知一切世間法。悉皆無性。同如來義。華嚴演義中。引法華經偈云。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今但引兩句。顯諸法無性。成一性義耳。然上三偈。諸釋不同。今直解經文。初一偈。明當佛開權。終歸一實。故云其實為一乘。次偈釋說一乘所以。以唯一性故。謂若有二性。容有兩乘。既唯一性。故說一乘耳。知法常無性者。知即證知。法謂所證知法。即色心等一切法也。常無性者。所證理也。即如無性理。覺諸法故。云何無性。謂色心等從本已來。性相空寂。非自非他。非共非離。湛然常寂。故曰無性。而言常者。謂本來即無。非推之使無。故曰常無性耳。佛種從緣起者。然有二義。一約因種。因種即正因佛性。故涅槃經云。佛性者。即是無上菩提中道種子。此種即前常無性理。故涅槃經云。佛性者。即是第一義空。無性。即空義也。緣即六度萬行。是緣因佛性。起彼正因。令得成佛。是故說一乘者。唯以佛性起於佛性。更無餘性。故說一乘。稱理說也。體同曰性。相似名種。故關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餘穀。此屬性也。萌[卄/稈]華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也。二果種性。關中云。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緣真理生。故云從緣。故釋此偈云。佛緣理生。理既無二。是故說一乘耳。意云。證理成佛。稱理說一。此中知法常無性偈。全同華嚴出現品經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乃至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謂知無性。佛性同故。准經文云。以知無性。尚得一成一切皆成。況不說一乘而度脫之。後偈云。是法住法位等者。重釋前偈。言是法者。即前所知之法。所以常無性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緣無性。緣起即真。由即真。故云無性。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論。說。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異名。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謂因乖常理。成三界無常。若解無常之實。即無常而成常矣。則常與無常。二理不偏。故涅槃經況之二鳥。飛止同居。今於道場。證知一切世間無常。即真常理。猶懸鏡高堂。萬像斯鑒。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說。一乘尚是假說。況有二三。則一乘之理。至理無過。無性之宗。諸宗莫及。可謂宗鏡之綱骨。祖教之指南也。所以深密經云。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商主天子所問經云。若法是無。即不自在。若不自在。是則無欲。若無欲者。則是真性。若是真性。即名無性。
宗鏡錄卷第七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無性理同。是何宗攝。
答。法性宗攝。如古師云。法性有體。是法相宗義。事上無體。是法性宗義。
問。若一切法實無性者。不得教意之人。恐成斷見。
答。若有性故。一法不成。以無性故。諸緣並立。於無性中。有無俱不可得。豈成斷常之見耶。如大般若經云。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察二空。雖知諸法。一切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如化。皆非實有。無性為性。自相皆空。而能安立善非善等。諸法差別。皆無雜亂。又云。善現白佛言。世尊。佛說一切法。皆以無性為其自性。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者。誰染誰淨。誰縛誰解。彼於染淨。及於縛解。不了知故。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當墮地獄。傍生。鬼趣。受諸劇苦。乃至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於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於自性中。有性無性俱不可得。不應於此執有無性。故知既不可執有。亦不可執無。以自性中。無有無故。所說有無之法。皆是破執入法之方便。故先德云。用無所得為方便者。有二。一以無所得。導前隨相。則涉有不迷於空。為入有方便。二假無得以入有。不存無得。即無得亦是方便。此為入空之方便。是以無得相空。無作人空。無際性空。此三相盡。法界理現。故菩薩不壞空而常有。染淨之法宛然。不礙有而常空。一真之道恒現。如是雙照。方入甚深。如般若燈論云。我說遮入有者。遮有自體。不說無體。如楞伽經中偈曰。有無俱是邊。乃至心所行。彼心行滅已。名為正心滅。釋曰。如是不著有體。不著無體。若法無體。則無一可作故。又如偈曰。遮有言非有。不取非有故。如遮青非青。不欲說為白。釋曰。此二種見。名為不善。是故有智慧者。欲息戲論得無餘樂者。應須遮此二種惡見。此復云何。若三界所攝。若出世間。若善不善。及無記等。如世諦種。諸所營作。彼於第一義中。若有自體者。起勤方便。作善不善。此諸作業。應空無果。何以故。以先有故。譬如先有若瓶衣等。如是樂者常樂。苦者常苦。如壁上彩畫。形量威儀。相貌不變。一切眾生。亦應如是。復次若無自體者。彼三界所攝。若出世間。善不善法。起勤方便。則空無果。以無有故。如是世間。則墮斷滅。譬如磨瑩兔角。令其銛利。終不可得。是故偈曰。少慧見諸法。若有若無等。彼人則不見。滅見第一義。復次如寶聚經中。佛告迦葉。有者是一邊。無者是一邊。如是等彼內地界。及外地界。皆無二義。諸佛如來。實慧證知。得成正覺。無二一相。所謂無相。是以先德云。謂諸宗計。多說但空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遍計。非無依他。誤學中論等不得意者。亦云法無自性。故說為空。則今相不空矣。今既無性。緣生故有。有體即空。緣生無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真空妙有。故其言大同。而旨有異。又約緣起法。有二。一無相如空。則蕩盡無有。是相空。二無自性如幻。則業果恒不失。即性空。以相空。故萬法體虛。了無所得。以性空。故不壞業道。因果歷然。以此性相二空。方立真空之理。是則非初中後際。終始宛然。無能造作人。報應非失。故知無性理成。法眼圓照。更無一法。有實根由。今更引證廣明。成就宗鏡。夫真俗二諦。一切諸法。不出空有。空有之法。皆從緣生。緣生之法。本無自體。依心所現。悉皆無性。以緣生。故無性。以無性。故緣生。以此緣性二門。萬法一際平等。是以華嚴記廣釋云。謂緣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空。是空義。二義是空有所以。謂無性故有。是有所以。緣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是因緣。謂何以無性。得成空義。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是故緣生。是無性空之所以也。何以緣生。得為有義。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幻有。是故無性。是有所以。故中論偈云。若人不知空。不知空因緣。不知於空義。是故自生惱。如不善呪術。不善捉毒蛇。若將四句總望空有。則皆名所以。故云緣生故名有。緣生故名空。無性故名有。無性故名空。良以諸法。起必從緣。從緣有故。必無自性。由無性故。所以從緣。緣有性無。更無二法。而約幻有萬類差殊。故名俗諦。無性一味。故名真諦。又所以四句。唯第三句引證成者。無性故有。理難顯故。若具證者。一緣生故有者。法華經云。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淨名經云。以因緣故諸法生。中論偈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等。皆因緣故有義也。二緣生故空者。經云。因緣所生無有生。論偈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又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者。由前論中。諸品以空遣有。小乘便為菩薩立過云。若一切法。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菩薩反答云。若一切不空。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謂小乘以空。故無四諦。菩薩以不空故。則失四諦。若有空義。四諦方成。故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般若經云。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即無性故有也。淨名經云。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答曰。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法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叡公釋云。無住。即實相異名。實相。即性空異名。故從無性。有一切法。又淨名經云。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是即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無性緣生故空者。雙牒前四句中。兩種空也。此二種空。並離斷見。謂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今緣生故空。非是定無。無性故空。亦非定無。定無者。一向無物。如龜毛兔角。今但從緣生無性。故非定無。無性緣生故有者。亦雙牒前四句中二有。並非常見。常見之有有。是定性有。今從緣有。非定性有。況由無性有。豈定有耶。從緣無性。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非真故。亦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為有。故名妙有。又幻有即是不有有。大品經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為中道。是幻有義。真空是不空空者。謂不空與空。無障礙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為中道。是真空義。經云。空不空不可說。名為真空。中論偈云。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菴提遮女經偈云。嗚呼真大德。不知實空義。色無有自性。豈非如空也。空若自有空。則不容眾色。空不自空故。眾色從是生。又一。空有相害義。今初一真空必盡幻有。即真理奪事門。以事攬理成。遂令事相無不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真理外。無有少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般若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等。二。空有相作義。真空必成幻有者。即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攬水而成立故。亦是依如來藏。得有諸法。法句經云。菩薩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三。空有相違義。幻有必覆真空。即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能成事法。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顯理不現也。以離事外。無有理故。如波奪水。水無不隱。是則色中無空相也。四空有不相礙義。幻有必不礙真空。即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之理。挺然露現。如由波相虛。令水露現。中論偈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然此四義。即是前緣生故空等四義也。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無性故空義。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無性故有義。三。幻有必覆真空。是緣生故有義。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緣生故空義。前四總明空有所以。今四正說空有之相。然此空有。二而不二。須知四義。兩處名異。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真空上空義。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真空上不空義。三。幻有必覆真空。是幻有上有義。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幻有上非有義。又須知有非有。空非空。各有二義。一。有上二義者。一是不壞有相義。二是遮斷滅義。則詺有為非不有。二。非有上二義者。一離有相義。二即是空義。三。空上二義者。不一壞性義。二遮定有義。故詺空為非不空。四。非空上二義者。一離空相義。二即有義。已知名義。今融合乃有五重。為五種中道。一。謂有非有無。二。為一幻有者。此是有上二義自合。然取有上不壞相義。非有上離有相義。故合為一幻有。是俗諦中道。二。空非空無二。為一真空者。即空上二義自合。然取空上不壞性義。非空上離空相義。故合為一真空。為真諦中道。前一。為即相無相之中道。此一。為即性無性之中道。亦是存泯無二義。三。非空與有無二。為一幻有者。上一對。空有自合。此下一對。空有四義交絡而合。今此第三。而取真空上非空義。幻有上有義。二義相順。明不二。然是非空上。取即是有義。有上。取遮斷滅義。故得共成幻有。為非空非不有。存泯無礙之中道。四。空與非有無二。為一真空者。即第四取真空上空義。幻有上非有義。二義相順。明其不二。然是空上遮定有義。非有上即是空義。故二義相順。得成真空。為非有非不空。存泯無礙之中道。第三是存俗泯真。此是存真泯俗。又三是空徹於有。今是有徹於空。皆二諦交徹。五。幻有與真空無二。為一味法界者。即第五總合前四。令其不二。然上各合交徹。並不出於真空幻有。故今合之為一味法界。為二諦俱融之中道。然三四雖融二諦。而空有別融。今此空有無礙。即是非空非有無礙。舉一全收。若以真同俗。唯一幻有。若融俗同真。唯一真空。空有無二。為雙照之中道。非空非有無二。為雙遮之中道。遮照一時。存泯無礙。故云離相離性。無障無礙。無分別法門。以幻有為相。真空為性。又空有皆相。非空非有為性。又別顯為相。總融為性。今互奪雙融。並皆離也。無分別法。但約智說。唯無分別智。方究其原。其無障礙。通於境智。謂上之五重。多約境說。心智契合。即為五觀。五境既融。五觀亦融。以俱融之智。契無礙之境。則心境無礙。心中有無盡之境。境上有無礙之心。故要忘言。方合斯理。總為緣起甚深之相。故知若了空有無礙。真俗融通。無性之宗。緣生之理。如同神變。莫定方隅。雖處狹而常寬。縱居深而逾淺。或在下而恒上。任遊中而即邊。眾生常處佛身。涅槃唯依生死。可謂難思妙旨。非情所知。故云性海無涯。眾德以之繁廣。緣生不測。多門由是圓通。莫不迴轉萬差。卷舒之形隨智。鎔融一際。開合之勢從心。照不失機。縱差別而恒順。用非乖體。雖一味而常通。又云。謂塵不壞小量。而遍十方。普攝一切。於中顯現。斯由量則非量。非量即量。又居見聞之地。即見聞之不及。處思議之際。即思議之不測。皆由不思議體。自不可得故。即思不可思。經云。所思不可思。是名為難思。法界觀真空門云。一。色即是空者。以色。舉體全是真空。不即斷空。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識。能變起根身器界。即是此中所明色等諸法。故今推之。都無其體。故舉體歸於真心之空。不合歸於斷滅之空。以本非斷空之所變故。斷空。則是虛豁斷滅。無知無用。不能現於萬法。如鏡外之空。非同鏡內之空。色相宛然。求不可得。謂之空。又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是故色即是空。既非滅色取空。離色求空。又不即形顯色相之空。又不離形顯無體之空。即是真空。若不即色相。即無遍計所執。不離無體。即是依他緣起。緣起無性之真理。即是圓成。二。明空即色者。真空必不異色。故云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是色。若離事求空理。即成斷滅。今即事。明無我無性真空之理。離事何有理乎。以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諸事法。則舉空全色。舉理全事。又真如正隨緣時。不失自性。則舉色全空。舉事全理。三。空色無礙者。謂色。舉體全是盡色之空。故色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全盡空之色。即空即色而空不隱。是故看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也。如舉眾波全是一水。舉一水全是眾波。波水不礙同時。而水體挺然全露。如即空即色而空不隱。寶藏論云。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無形。真空無名。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為萬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肇論云。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何則。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未生無有。緣離則滅。如其真有。有則無滅。以此而推。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實相。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言不有不無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有既不有。則無無也。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乃至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諸法實相也。見法實相。故為正觀。若其異者。便為邪觀。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耳。又不真空論云。夫至虛無生者。蓋是般若玄鑒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也。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哉。是以聖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聖人乘真心以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如此則萬像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像非真像。像非真像。則雖像而非像。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故知若乘真心而體物。則何物而不歸。齊一氣以觀時。則何時而不會。何時而不會。則知觸境之無生。何物而不歸。則見物性之自虛矣。若任情所照。曷能盡其幽旨乎。若不悟宗。難逃見跡。如龐居士偈云。昔日在有時。常被有人欺。種種生分別。見聞多是非。後向無中坐。又被無人欺。一向看心坐。冥冥無所知。有無俱是執。何處是無為。有無同一體。諸相盡皆離。心同虛空故。虛空無所依。若論無相理。唯有父王知。故知有無諸法。欲求究竟。唯心方證。若未歸心。盡成障礙。為常為斷。成是成非。纔入此宗。自然融即。謂先明其起處。知自心生。既從心生。則萬法從緣。皆無體性。必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悉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但論空有。則廣明諸法。何者。以空有管一切法故。此空有二門。亦是理事二門。亦是性相二門。亦是體用二門。亦是真俗二門。乃至總別同異。成壞理量。權實卷舒。正助修性遮照等。或相資相攝。相是相非。相遍相成。相害相奪。相即相在。相覆相違。一一如是。各各融通。今以一心無性之門。一時收盡。名義雙絕。境觀俱融。契旨忘言。咸歸宗鏡。是以須明行相名義差別。方能以體性融通。若不先橫竪鋪舒。後。何以一門卷攝。故還原觀云。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現。自有一際之形。如上微細剖析。廣照空有二門。可謂得萬法之根由。窮諸緣之起盡。此有無二法。迷倒所由。九十六種之邪師。因茲而起。六十二見之利使。從此而生。菩薩尚未盡其原。凡夫安能究其旨。所以寶性論云。空亂意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為有。故華嚴經中。善財歷事諸佛。已證法門。尚猶於諸法中。無而計有。若究竟遠離。唯大菩薩之人。大智度論偈云。有無二見。滅無餘。諸法實相佛所說。淨名經云。有無二見。無復餘習。又偈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何者。若時機因緣執有。則說空門。若時機因緣著空。遂談有教。為破有。故不存空。因治空。故不立有。故說有而不有。言空而不空。或雙亡而雙流。或雙照而雙寂。破立一際。遮照同時。如肇論鈔云。今就論文。總有四意。以顯周圓之旨。一者破實顯空。二者破空顯假。三者破唯空唯假。顯亦空亦假。四者破亦空亦假。顯非空非假。則是中道。方謂周圓也。然四論皆有周圓。今既一一辯之。且約四義。一約境。二約智。三約果。四約境智果。初約境者。不真空論云。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此破實顯空。遣凡夫執。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此破空顯假。遣聲聞執。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此則破有破無。顯亦空亦假。辯菩薩境。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此破亦空亦假。遣菩薩執。顯中道第一空佛之境。此則境周圓也。二約智者。則般若論也。若以般若智。一一歷然。空假等境則成心量。但是有智。不得無智意。今則約前智知。凡是一境。即須周圓也。論云。言知非為知。欲以通其鑒。此破凡夫執相知。辯無知也。不知非不知。欲以辯其相。此破聲聞無知。辯無種不知也。辯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此破亦知亦不知。顯非知非不知也。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此破非知非不知。辯亦知亦無知。前來四義。說雖前後。並在一心。不即不離。可謂佛智周圓矣。三約果辯者。即涅槃論文云。存不為有。破有餘涅槃。遣聲聞常執。亡不為無。破無餘涅槃。遣聲聞斷執。亡不為無。雖無而有。存不為有。雖有而無。此雙破有無。顯。亦有亦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此破亦有亦無。顯非有非無。以顯中道佛之境。無住涅槃。果周圓矣。四約境智果三合辯者。則是總收前諸論文也。前二論。則真諦無相之境。為真空。般若能觀真智。即萬行之本。為妙有。猶境發智。由智顯境。境智互顯。為亦空亦有。即涅槃論中三德相冥。境智不二。不斷不常。為非空非有。可謂涅槃極果也。即如來一化之意。並周圓故。則罄盡佛法之淵海也。故知真空難解。應須妙得指歸。若隨空有之文。皆墮邪見。如鴦崛魔羅經偈云。譬如有愚夫。見雹生妄想。謂是瑠璃珠。取已執持歸。置之瓶器中。守護如真寶。不久悉融消。空想默然住。於餘真瑠璃。亦復作空想。文殊亦如是。修習極空寂。常作空思惟。破壞一切法。解脫實不空。而作極空想。猶如見雹消。濫壞餘真實。汝今亦如是。濫起極空想。見於空法已。不空亦謂空。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一切諸煩惱。譬如彼雨雹。一切不善壞。猶如雹融消。如真瑠璃寶。謂如來常住。如真瑠璃寶。謂是佛解脫。虛空色是佛。非色是二乘。解脫色是佛。非色是二乘。云何極空相。而言真解脫。文殊宜諦思。莫不分別想。譬如空聚落。川竭瓶無水。非無彼諸器。中虛故名空。如來真解脫。不空亦如是。出離一切過。故說解脫空。如來實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說名空。嗚呼蚊蚋行。不知真空義。外道亦修空。尼乾宜默然。所以外道執斷空。二乘證但空。俱不達一心真空之理。故無生義云。經云。持心猶如虛空者。非是斷空。爾時猶有妙神。即有妙識思慮。
問曰。經言。持心如虛空。那更有妙神在。
答曰。經道持心如虛空者。只是持心令不生故。言如虛空。非即是空。經言。如虛空也。經言。若識在二法。則有喜悅。若識在無二實際法中。則無喜悅。實際即是法性。空識即是妙神。故知實際中。含有妙神也。華嚴經性起品。作十種譬喻。明法身佛有心。大師言。雖有妙神。神性不生。與如一體。譬如凌還是水。與水一體。水亦有凌性。若無凌性者。寒結凌則不現。如中亦有妙神。性同。如清淨則現。不淨不復可見。乃至如師主姓傅傅姓。身內覓不得。身外覓不得。中間覓不得。當知傅姓是空。而非是斷空之空。以傅姓中。含有諸男女。故言性空異於虛空。佛性是空。諸佛法身不空。大師引經曰。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釋言。女身色相即如。故言無在。如性真常。體含眾相。故言無不在。含者。含有男女色聲等相。涅槃經明菩薩念法。善男子。唯此正法。無有時節。法眼所見。非肉眼見。不生不出。不住不滅。不始不終。無明無數。此正明如體也。非結非業。斷結斷業。而亦是業。非男斷男。而亦是男。非有斷有。而亦是有。非入斷入。而亦是入。乃至諸佛所遊居處。常不變易。是名菩薩念法。如上空有二門。約廣其義用。遂說存泯開合。若破其情執。乃說。即離有無。設當見性證會之時。智解俱絕。如泯絕無寄觀云。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逈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謂行境。何以故。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乃至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捨。無以入茲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古釋云。空若即色者。聖應同凡見妄色。凡應同聖見真空。又應無二諦。空若不即色者。見色外空。無由成於聖智。又應凡聖永別。聖不從凡得故。又色若即空者。凡迷見色。應同聖智見空。又亦失於二諦。色不即空者。凡夫見色應不迷。又所見色。長隔真空。應永不成聖。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者。真空理性。本自如然。但以迷之。動念執相故。雖推破。簡情顯解。今情忘智泯。但是本真。何存新生之解數。若有解數。即為動念。動念生心。故失正念。正念者。無念而知。若總無知。何成正念。又解為遣情。說因破執。若情消執喪。說解何存。真性了然。寂無存泯。所以若言。即與不即。皆落是非。瞥挂有無。即非正念。故云。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問。凡涉有無。皆成邪念。若關能所。悉墮有知。如何是無念而知。
答。瑞草生嘉運。林華結早春。
宗鏡錄卷第八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修行契悟。法乃塵沙。云何獨立一心為宗。而稱絕妙。
答。若不了心宗。皆成迷倒。觸途成壅。證入無門。如俗諦中。亦有祕密之法。若不得要訣。學亦無成。或得其門。所作皆辦。今教乘稱祕密之法。禪宗標不傳之文。則向何路而進修。從何門而趣入。若不得唯心之訣。正信無由得成。纔得斯宗。千門自闢。道不待求而頓現。行弗假修而自圓。如地遇陽春。萌芽沸發。故云。若無觀慧。事亦不成。又此心能成一切。能壞一切。成則頓成天真之佛。所以真覺大師歌云。是以禪門了却心。頓入無生慈忍力。以此無生一門。一成一切成。乃至三身四智。八解六通。無漏無為。普賢萬行。悉於無生。一時圓滿。故云。初聞阿字門。即解一切義。所謂一切法不生。壞則漸壞有為無為功德之門。所以歌云。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乎心意識。故知。此心。無幽。不燭。有法皆知。察密防微。窮今洞古。故謂之靈臺。故司馬彪云。心為神靈之臺。莊子云。萬惡不可內於靈臺。
淨名疏問云。玄義處處多明觀心。已恐不可。入文復爾。將不壞亂經教耶。
答。說經本為入道。若懷道。之賢。觸處觀行。豈有尋求涅槃聖典。而不觀行者乎。但巧說得宜。非止不損文義。兼得觀慧分明。分別法門。非觀何逮。豈有壞亂之咎乎。夫有所說。意在言前。祖佛本意。皆為明心達道。假以文義。直指心原。豈可執詮迷旨。背心求道耶。所以正法念處經偈云。天龍阿脩羅。地獄鬼羅剎。心常為導主。如王行三界。心將詣天上。復行於人中。心將至惡道。心輪轉世間。寶雨經云。云何菩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善巧。謂此菩薩心善巧。已。觀察諸法如幻如夢。思惟諸法。此是善法。此非善法。此出離法。此不出離法。謂諸菩薩觀一切法。皆依於心。心為自性。心為上首。能攝受心。善調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攝此一切諸法。既善調伏。又善了知。由此因緣。便能修習奢摩他法。如是繫心。如是止心。及安住心。勤修如是奢摩他故。便能安住心一境性。弘道廣顯定意經云。彼德本者。了識心本。以此心行。慈及眾生。識了知彼。空無我人。其心德本。助勸於道。故知心為德本。即是總相。心佛眾生。三之別相。心是總相者。法界染淨。萬類萬法。不出一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名總相。餘染淨二緣。各屬二類。然總相說。十法界中。六道為染。四聖為淨。則十法界中染淨二緣。凡聖兩道。俱不出一心矣。故經云。心能導世間。即自在義。心能遍攝受。即隨行義。如是一心法。皆自在隨行。金剛三昧論云。出世之因者。入實相觀。出世之果者。一味解脫。故知初則信心而入道。後則證心而得果。始終不出宗鏡矣。又楞伽經偈云。唯心無所有。諸行及佛地。去來現在佛。三世說如是。賢劫定意經云。等視一切諸法。根原。皆如是。諦本無所有。是曰一心。華嚴經夜摩天宮偈讚品云。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色。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彼心恒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疏釋云。此頌顯於具分唯識。此不相知義。謂非唯所畫之法。自不相知。喻所變之境。無有體性。能畫之心。念念生滅。自不相知。故亦不能知於所畫。雙喻心境皆無自性。各不相知。故言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又雖不知畫心。而由心能畫。喻眾生雖迷心現量。而心變於境。又由不能知所畫。但畫於自心。故能成所畫。喻眾生由迷境唯心。方能現妄境。又喻正由無性。方成萬境。故云諸法性如是。應觀法界性者。即真如理觀。一切唯心造者。即唯識事觀。以理觀唯識之性。諸佛證此為成佛之體。以事觀唯識之相。眾生達此為出離之門。如華嚴演義云。良以一文之妙。攝義無遺。一偈之功。能破地獄。故普賢菩薩告善財言。我此法海中。無有一文。無有一句。非是捨施轉輪王位而求得者。非是捨施一切所有而求得者。釋曰。以一是一切之一故。稱性之一故。纂靈記云。有京兆人。性王。失其名。本無戒行。曾不修善。因患致死。被二人引至地獄。地獄門前見一僧。云是地藏菩薩。乃教誦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菩薩授經已。謂之曰。誦得此偈。能破地獄苦。其人誦已。遂入見王。王問。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說。王遂放免。當誦此偈時。聲所至處。受苦之人。皆得解脫。後三日方穌。憶持此偈。向諸道俗說之。參驗偈文。方知是華嚴經夜摩天宮。無量菩薩雲集所說。即覺林菩薩偈。意明地獄心造。了心造佛地獄自空耳。故知若觀此心。言下離苦。不唯破地獄界。乃至十法界一時。破。以入真空一際法故。則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此非妙術神通。假於他勢。以法如是故。可驗自心。不可思議神妙之力。高而無上。淵而不深。延而不長。促而非短。廣而無相。顯而無蹤。有而不常。無而不滅。照體獨立。稱性普周。妙萬物。故稱之為神。孕一切。故名之為母。統御該攝。通變無窮。任照忘疲。若明鏡之寫像。應緣無作。猶虛谷之傳聲。居方而方相分明。處圓而圓文顯現。在悟而悟成諸佛。墮迷而迷作眾生。跡任千途。本地不動。台教云。心如幻化。但有名字。名之為心。適言其有。不見色質。適言其無。復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名心為妙。非是待麁成妙。以絕待為妙。故傅大士稱為妙神。亦云妙識。妙神即是法身。佛。若無妙神。誰受寂滅樂。寶藏論云。其為也形。其寂也冥。本淨非瑩。法爾天成。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轉變天地。自在縱橫。恒沙而用。混沌而成。誰聞不喜。誰聞不驚。如何以無價之寶。隱於陰入之坑。是以體之即妙即神。顯無價之寶。迷之成麁成昧。墮陰入之坑。遍覽圓詮。釋之莫盡。仰唯諸聖。讚之靡窮。可謂入道玄關。成佛妙訣。乃至凡聖因果。行位進修。不離此心而得成辦。契同心性。何德不收。以一切法。隨所依住。皆於一心。頓圓滿故。如斯之事。豈非絕待之妙耶。如法華玄義云。絕待明妙者。為四。一隨情三段法起。若入真諦。待對即絕。故身子云。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此三藏經中。絕待意也。二若隨理三假。一切世間皆如幻化。即事而真。無有一事而非真者。更待何物為不真耶。望彼三藏。絕還不絕。即事而真。乃是絕待。此通教絕待也。三別教。若起。望即真之絕。還是世諦。何者。非大涅槃。猶是生死世諦。絕還有待。若入別教中道。待則絕矣。四圓教。若起。說無分別法。即邊而中。無非佛法。亡泯清淨。豈更佛法待於佛法。如來法界。故出法界外。無復有法可相形比。待誰為麁。形誰得妙。無所可待。亦無所絕。不知何名。強言為絕。大涅槃經云。大名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為大。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妙亦如是。妙名不可思議。不因於麁而名為妙。若謂定有法界。廣大獨絕者。此則大有所有。何謂為絕。今法界清淨。非見聞覺知。不可說示。經云。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止止不須說。即是絕言。我法妙難思。即是絕思。又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亦是絕歎之文。不可以待示。不可以絕示。滅待滅絕。故言寂滅。又云。一切諸法。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此空亦空。則無復待絕。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華首經云。既得無生忍。此不生無生。生即無生。是名絕待。降此已外。若更作者。絕何物。顯何理。流浪無窮。則墮戲論。乃是迷情分別。絕待不絕。非絕非待。待於亦待亦絕。言語相逐。永無絕矣。何者。言語從覺觀生。心慮不息。語何由絕。如癡犬逐塊。徒自疲勞。塊終不絕。若能妙悟寰中。息覺觀風。心水澄清。言思皆絕。如黠師子放塊逐人。塊本既除。塊則絕矣。妙悟之時。洞知法界外無法而論絕者。約有門明絕也。是絕亦絕。約空門明絕也。如駃馬見鞭影。無不得入。是名絕待妙也。用是兩妙。妙上三法。眾生之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
問。何意以絕釋妙。
答。只喚妙為絕。絕是妙之異名。如世人稱絕能耳。又妙是能絕。麁是所絕。此妙有絕麁之功。故舉絕以名妙。此絕非是斷絕。以無盡為絕。如還原觀云。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之內。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彼即此。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即三身即十身。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之境界也。如上事相之中。一一互相容相攝。各具重重無盡之境界也。經頌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次第展轉成。此無礙人方得悟。
問。據其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事無不融。文無不釋。義無不通。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達於塵處。頓決群疑。且於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淨。何者名真。若為稱俗。何者名生死。何者是涅槃。云何名煩惱。云何是菩提。何者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請垂開決。聞所未聞。
答。大智圓明。覩纖毫而觀性海。真原朗現。一塵之處以眺全身。萬法顯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何以故。由此一塵虛相。能翳於真。即是染也。由塵相空無所有。即淨也。由於塵性本體同如。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即俗也。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也。由觀塵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涅槃也。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即煩惱也。由塵體本空。緣慮自盡。即菩提也。由塵相體無遍計。即小乘法也。由塵性無生無滅。依他似有。即大乘法也。如是略說。若具言之。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一時同問如來。如來唯以一箇塵字而為解釋。宜深思之。經頌云。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依此義理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也。所言即者。現今平等。故此一心法門。如鏡頓現。不待次第。如印頓成。更無前後。一見一切見。一聞一切聞。不俟推尋。若待了達而成。皆為權漸。若能觀於心性之一。則是一道甚深。即正道之一。是唯一之一。千佛同轍。今古不易之一道也。亦云一路涅槃門。亦云一道出生死。又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猶如百華共成一蜜。故知萬法同會斯宗。若諦了之。一切在我。昇沈去住。任意隨緣。示聖現凡。出生入死。變化難測。運無作之神通。隱顯同時。闡如幻之三昧。是非冥合。逆順同歸。語默卷舒。常順一真之道。治生產業。不違實相之門。運用施為。念念而未離法界。行住坐臥。步步而常在其中。若不信之人。對面千里。如寒山子詩云。可貴天然物。獨一無伴侶。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汝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如明達之者。寓目關懷。悉能先覺。若未遇之子。可以事知。舉動施為。未甞間斷。如蔡順。字君仲。以孝聞。順少孤。養母。常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嚙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來。吾嚙指以悟汝耳。又唐裴敬彝。父為陳王典所殺。敬彝時在城。忽自覺。流涕不食。謂人曰。我大人凡有痛處。吾即不安。今日心痛。手足皆廢。事在不測。遂歸覲。父果已死。又唐張志安。居鄉閭稱孝。差為里尹。在縣忽稱母疾急。縣令問。志安曰。母有疾志安亦病。志安適患心痛。是以知母有疾。令拘之。差人覆之。果如所說。尋奏高表門閭。拜為散騎常侍。
問。此宗所悟。還有師不。
答。此是自覺聖智。無師智。自然智。之所證處。不從他悟。自證之時。法從心現。不從外來。故無師。契而能自得阿耨菩提。楞伽經云。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我及餘菩薩。若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通達佛法。又經云。舍利弗復問。何故諸賢。復發此言。從今日始。不以佛為聖師。諸比丘報曰。從今日始。自在其地。不在他鄉。自歸於己。不歸他人。以為師主。不用他師。是以故往。不以佛為聖師。乃至於是世尊。讚諸比丘。善哉善哉。其於諸法。無所得者。乃為真得。此乃但可自知。方見真實。所以千聖拱手。作計校不成。如經頌云。言語說諸法。不能顯真實。平等乃能見。如法佛亦爾。所以永嘉歌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又先德偈云。不煩問師匠。心王應自知。斯乃真照無照。真知無知。何者。若有照。則有對處。故云。隨照失宗。若有知。則被知礙。故云。法離見聞覺知。如信心銘云。縱橫無照。最為微妙。知法無知。無知知要。達此要者。即無一法可同。無一法可異。無一法可是。無一法可非。則何用外求知解。古德歌云。古人重義不重金。曲高和寡無知音。今時學士還如此。語默動用跡難尋。所嗟世上岐途者。終日崎嶇枉用心。平坦栴檀不肯取。要須登陟訪椿林。窮子捨父遠逃逝。却於本舍絕知音。貧女宅中無價寶。却將小秤買他金。故大涅槃經云。如平坦路。一切眾生。悉於中行。無障礙者。中路有樹。其陰清涼。行人在下。憩駕止息。然其樹陰。常住不異。亦不消壞。無持去者。路喻聖道。陰喻佛性。是以若達此宗。歸於自地。室中寶藏。豈是外來。衣內明珠。非從他獲。若能開發祕藏。得現前受用之榮。貨易神珠。息積劫貧窮之苦。非數他寶。豈徇彼求。則潤己之智藏何窮。利他之法財無盡。
問。若言無師自證者。即墮自然之計。執從他解者。仍涉因緣之門。且大道之性。非是自然。亦非因緣。云何開示而乖道體。
答。為破他求故說須自證。為執自解。故從他印可。若當親省之時。迷悟悉空。自他俱絕。非限量之所及。豈言論之能詮。所以牛頭初祖云。夫道者。若一人得之。道即不遍。若眾人得之。道即有窮。若各各有之。道即有數。若總共有之。方便即空。若修行得之。造作非真。若本自有之。萬行虛設。何以故。離一切限量分別故。明知說自說他。言得言失者。若約聖教。則是隨世語言。破執方便。若依意解。盡是限量分別。不出情塵。但不執教以徇情。則方見性而達道。
問。初心學人。悟入此宗。信解圓通。有何勝力。
答。若正解圓明。決定信入。有超劫之功。獲頓成之力。雖在生死。常入涅槃。恒處塵勞。長居淨剎。現具肉眼。而開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見。如太子具王儀之相。迦陵超眾鳥之音。將師子筋為琴絃。餘音斷絕。以善見藥而治病。眾患潛消。若那羅箭之功。勢穿鐵鼓。似金剛鎚之力。擬碎金山。則煩惱塵勞。不待斷而自滅。菩提妙果。弗假修而自圓。乃至等冤親。和諍論。齊凡聖。泯自他。一去來。印同異。融延促。混中邊。世出世間不可稱。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之力。莫能過者。亦名佛力。亦名般若力。亦名大乘力。亦名法力。亦名無住力。所以先德釋云。無住力持者。則大劫不離一念。又云。色平等是佛力。色既平等。則唯心義成。故知觀心之門。理無過者。最尊最貴。絕妙絕倫。有剎那成佛之功。頓截苦輪之力。大涅槃經云。譬如藥樹。名曰樹王。於諸藥中。最為殊勝。能滅諸病。樹不作念。若取枝葉及皮身等。雖不作念。能愈諸病。涅槃亦爾。是以若於宗鏡。有圓信圓修。乃至見聞隨喜。一念發心者。無不除八萬塵勞。三障二死之病。大品經云。如摩尼珠。所在住處。一切非人。不得其便。以珠著身。闇中得明。熱時得涼。寒時得溫。若在水中。隨物現色。即況識此自心如意靈珠。圓信堅固。一切時處。不為無明塵勞非人之所侵害。則處繁不亂。履險恒安。高而不危。滿而不溢。台教引佛藏經云。無名相中。假名相說。皆是如來不思議力。譬如有人。嚼須彌山。飛行虛空。石筏渡海。負四天下及須彌山。蚊脚為梯。登至梵宮。劫盡燒時。一唾劫火即滅。一吹世界即成。以藕絲懸須彌山。手接四天下。雨。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相無為。無生無滅。令人信解。甚為難有。甚為希有。若少有所得。與佛法僧諍。入於邪道。不聽出家受戒。飲一盃水。當知經明無生外用。以顯妙理因果無生。是則不了一體三寶常住。不聽出家。言不聽者。若不解此。戒不具足。若約觀心者。一剎那起。名一眾生。即起即滅。名為一期。念念之中。恒起三毒。即當劫盡三災。三毒貪為首。三災火為端。以不思議止觀。觀此三毒。一念貪心。無有起處。即是一唾劫火而滅。了念成智。即是一吹世界而成。乃至一切不思議希有之事。但達一念無明心。成諸佛智。無有不洞曉之者。若不解此。非唯不聽出家。一切萬善。皆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大智度論云。復次有人。謂地為堅牢。心無形質。皆是虛妄。以是故。佛說心力為大。行般若波羅蜜故。散此大地以為微塵。以地有色香味觸重故。自無所作。水少香故。動作勝地。火少香味。勢勝於水。風少色香味。故動作勝火。心無四事。故所為力大。又以心多煩惱結使繫縛。故令心力微少。有漏善心。雖無煩惱。以心取諸法相故。其力亦少。二乘無漏心。雖不取相。以智慧有量。及出無漏道時。六情隨俗分別。取諸法相故。不盡心力。諸佛及大菩薩。智慧無量無邊。常處禪定。於世間涅槃。無所分別。諸法實相。其實不異。但智有優劣。行般若波羅蜜者。畢竟清淨。無所罣礙。一念中。能散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國土。大地諸山微塵。故知真心。有此大力。眾生妄隔而不覺知。金光明經疏云。如日光能照天下。不能照道理。心智之光明。能發智照理。故心是光。若心癡闇。體則憔悴。心有智光。膚色充澤。故云。般若大故色大。般若淨故色淨。即是明也。天下萬物。唯人為貴。七尺形骸。不如靈智為貴。所以觀之心貴。心即是金。又知依知正名光。知一切法無一切法為明。是以若於宗鏡纔有信入。便生圓解。能發真正菩提心。更無過上。是無等等心。是最勝心。是最實心。止觀云。發此心者。能翻一一塵勞門。即是八萬四千諸三昧門。無明轉。即變為明。如融氷成水。更非遠物。不餘處來。但一念心。普皆具足。如如意珠。非有寶。非無寶。若謂無者。即妄語。若謂有者。即邪見。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言辯。眾生於此不思議不縛法中。而思想作縛。於無脫法中。而求於脫。是故起大慈悲。興四弘誓。拔兩苦。與兩樂。故名非縛非脫。真正菩提心。此發一菩提心。即一切菩提心。譬如良醫。有一祕方。總攝諸方。阿伽陀藥。功兼諸藥。如食乳糜。更無所須。一切具足。如如意珠。乃至此一心。是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實中實。真中真。了義中了義。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若能如此。簡非顯是。體權識實。而發心者。是一切諸佛種。譬如金剛。從金性生。佛菩提心。從大悲起。是諸行先。如服阿娑羅藥。先用清水。諸行中最。如諸根中。命根為最。佛正法正行中。此心為最。如太子生。具王儀相。大臣恭敬。有大聲名。如迦陵頻伽鳥㲉中鳴聲。已勝諸鳥。此菩提心。有大勢力。如師子筋絃。如師子乳。如金剛鎚。如那羅延箭。具足眾寶。能除貧苦。如如意珠。雖小懈怠。小失威儀。猶勝二乘功德。舉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能成三世無上正覺。若解此心。任運達於止觀。無發無礙即是觀。其性寂滅即是止。止觀即菩提。菩提即止觀。如上廣讚。發此圓信菩提心人。實為難有。若凡夫外道。迷於此心。而為分段生死。藏通二乘。背於此心。而作有餘涅槃。乃至通教菩薩。始發大乘之人。體於此心。只成自性之空。別教菩薩。至大乘之終。悟於此心。雖見不空為十法界之所依。然即今未具。猶假別修次第生起。俱不能識知。自心。一念頓圓平等正性。凡聖共有。一際。無差。以不識故。皆不能發此無上無等。最勝廣大不可思議菩提之心。所有悲願智行。俱不具足。若一發此心。功德無際。念念圓滿十波羅蜜。故淨名經云。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今宗鏡。正為開示此心。一一搜窮。重重引證。普為一切法界含生。凡有心者。願皆信受。纔得信入。法爾自然發此無上菩提之心。便坐道場。行同體大悲。起無緣慈化。是以十方諸佛。讚了此心。能發菩提者。功德無盡。如華嚴經云。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猶如淨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猶如大風。普於世間無所礙故。菩提心者。猶如盛火。能燒一切諸見薪故。菩提心者。猶如淨日。普照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猶如盛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菩提心者。猶如明燈。能放種種法光明故。菩提心者。猶如淨目。普見一切安危處故。菩提心者。猶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菩提心者。猶如正濟。令其得離諸邪法故。菩提心者。猶如大車。普能運載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門戶。開示一切菩薩行故。菩提心者。猶如宮殿。安住修習三昧法故。菩提心者。猶如園苑。於中遊戲受法樂故。菩提心者。猶如舍宅。安隱一切諸眾生故。菩提心者。則為所歸。利益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所依。諸菩薩行所依處故。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慈母。生長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乳母。養育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善友。成益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君主。勝出一切二乘人故。菩提心者。猶如帝王。一切願中得自在故。菩提心者。猶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菩提心者。如須彌山。於諸眾生心平等故。菩提心者。如鐵圍山。攝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猶如雪山。長養一切智慧藥故。菩提心者。猶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菩提心者。猶如虛空。諸妙功德廣無邊故。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世間法故。菩提心者。猶如調慧象。其心善順。不獷戾故。菩提心者。猶如良善馬。遠離一切諸惡性故。菩提心者。如調御師。守護大乘一切法故。菩提心者。猶如良藥。能治一切煩惱病故。菩提心者。猶如坑阱。陷沒一切諸惡法故。菩提心者。猶如金剛。悉能穿徹一切法故。菩提心者。猶如香篋。能貯一切功德香故。菩提心者。猶如妙華。一切世間所樂見故。菩提心者。如白栴檀。除眾生欲熱使清涼故。菩提心者。如黑沈香。能熏法界悉周遍故。菩提心者。如善見藥王。能破一切煩惱病故。菩提心者。如毘笈摩藥。能拔一切諸惑箭故。菩提心者。猶如帝釋。一切主中最為尊故。菩提心者。如毘沙門。能斷一切貧窮苦故。菩提心者。如功德天。一切功德所莊嚴故。菩提心者。如莊嚴具。莊嚴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者。如劫燒火。能燒一切諸有為故。菩提心者。如無生根藥。長養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猶如龍珠。能消一切煩惱毒故。菩提心者。如水精珠。能清一切煩惱濁故。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給一切諸貧乏故。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滿足一切眾生心故。菩提心者。如如意樹。能雨一切莊嚴具故。菩提心者。如鵝羽衣。不受一切生死垢故。菩提心者。如白㲲線。從本已來性清淨故。菩提心者。如快利犁。能治一切眾生田故。菩提心者。如那羅延。能摧一切我見敵故。菩提心者。猶如快箭。能破一切諸苦的故。菩提心者。猶如利矛。能穿一切煩惱甲故。菩提心者。猶如堅甲。能護一切如理心故。菩提心者。猶如利刀。能斬一切煩惱首故。菩提心者。猶如利劍。能斷一切憍慢鎧故。菩提心者。如勇將幢。能伏一切諸魔軍故。菩提心者。猶如利鋸。能截一切無明樹故。菩提心者。猶如利斧。能伐一切諸苦樹故。菩提心者。猶如兵仗。能防一切諸苦難故。菩提心者。猶如善手。防護一切諸度身故。菩提心者。猶如好足。安立一切諸功德故。菩提心者。猶如眼藥。滅除一切無明瞖故。菩提心者。猶如鉗鑷。能拔一切身見刺故。菩提心者。猶如臥具。息除生死諸勞苦故。菩提心者。如善知識。能解一切生死縛故。菩提心者。如好珍財。能除一切貧窮事故。菩提心者。如大導師。善知菩薩出要道故。菩提心者。猶如伏藏。出功德財無匱乏故。菩提心者。猶如涌泉。生智慧水無窮盡故。菩提心者。猶如明鏡。普現一切法門像故。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諸罪垢故。菩提心者。猶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攝法故。菩提心者。如大龍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菩提心者。猶如命根。任持菩薩大悲身故。菩提心者。猶如甘露。能令安住不死界故。菩提心者。猶如大網。普攝一切諸眾生故。菩提心者。猶如罥索。攝取一切所應化故。菩提心者。猶如鉤餌。出有淵中所居者故。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藥。能令無病永安隱故。菩提心者。如除毒藥。悉能消歇含愛毒故。菩提心者。如善持呪。能除一切顛倒毒故。菩提心者。猶如疾風。能卷一切諸障霧故。菩提心者。如大寶洲。出生一切覺分寶故。菩提心者。如好種性。出生一切白淨法故。菩提心者。猶如住宅。諸功德法所依處故。菩提心者。猶如市肆。菩薩商人貿易處故。菩提心者。如鍊金藥。能治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猶如好蜜。圓滿一切功德味故。菩提心者。猶如正道。令諸菩薩入智城故。菩提心者。猶如好器。能持一切白淨物故。菩提心者。猶如時雨。能滅一切煩惱塵故。菩提心者。則為住處。一切菩薩所住處故。菩提心者。則為授行。不取聲聞解脫果故。菩提心者。如淨瑠璃。自性明潔無諸垢故。菩提心者。如帝青寶。出過世間三乘智故。菩提心者。如更漏鼓。覺諸眾生。煩惱睡故。菩提心者。如清淨水。性本澄潔無垢濁故。菩提心者。如閻浮金。映奪一切有為善故。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所歸。不拒一切諸來者故。菩提心者。則為義利。能除一切衰惱事故。菩提心者。則為妙寶。能令一切心歡喜故。菩提心者。如大施會。充滿一切眾生心故。菩提心者。則為尊勝。諸眾生心無與等故。菩提心者。猶如伏藏。能攝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網。能伏煩惱阿脩羅故。菩提心者。如婆樓那風。能動一切所應化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火。能燒一切諸惑習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間應供養故。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乃至善男子。如有寶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處。一切財寶衣服等物。所有價直悉不能及。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自在王寶。亦復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處。三世所有天人二乘。漏無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善男子。海中有寶。名曰海藏。普現海中莊嚴事。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普能顯現一切智海諸莊嚴事。善男子。譬如天上閻浮檀金。唯除心王大摩尼寶。餘無及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閻浮檀金。亦復如是。除一切智心王大寶。餘無及者。乃至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無邊。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殊勝功德。若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獲如是勝功德法。如上略錄。華嚴大教一百二十門。讚發此心功德。廣大無邊。然經中。雖引諸希奇珍寶譬況。皆是世間有限之物。以麁比妙。將淺況深。寧齊出世無盡之珍。豈等佛法難思之旨。故知世出世間。天下之貴。無過心寶。如師子奮迅。威猛最雄。象王蹴蹋。勢力無等。所以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云。爾時大樹緊那羅王白言。世尊。我聞菩薩所有三昧。名曰寶住。若有菩薩得是三昧。一切法寶。諸功德法。自然而得。佛告緊那羅王言。若有菩薩。欲令佛寶種性不斷。法寶種性僧寶種性不絕者。修集生起八十種寶。所謂不忘一切智寶之心。乃至觀空無相無願解脫門寶心。入甘露門故。觀一切法無生。寶心。得無生法忍故。見一切法如幻如夢如焰如影如響如水月。寶心。不住諸見故。觀因緣法。寶心離斷常見故。離諸邊見垢穢。寶心。離於二故。入無二法門。寶心。覺一道故。離一切行。寶心。至正位故。正觀法位。寶心。一切法平等故。集助一切菩提法。寶心。覺了一切佛法故。乃至喻如大海。為眾法主。集一切寶。一切眾寶。皆悉來歸。於是海中出生諸寶。如是緊那羅王。菩薩。得是寶住三昧。為諸一切眾生之主。集一切寶。一切法寶。皆悉歸趣。是以祖師云。一切寶中。心寶為上。故知一切法寶。皆歸宗鏡中。無有法財珍寶。而不積聚。如入法界體性經云。文殊師利。復白佛言。以何因緣。名以三昧為寶積耶。佛告文殊師利。譬如大摩尼寶。善磨瑩已。安置淨處。隨彼地方。出諸珍寶不可窮盡。如是文殊師利。我住此三昧。觀於東方。見無量阿僧祇世界。現在諸佛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如是。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我皆現見是諸如來。住此三昧。為眾說法。文殊師利。我住此三昧。不見一法。然非法界。釋曰。寶積三昧者。即一切眾生心。是。無量功德聚。猶如世間寶積。若能住此一心寶積三昧。有何功德寶而不知。故能見十方佛寶。普照無餘。所以云不見一法。然非法界。是以萬類之中。唯心為貴。如金翅鳥。命終之後。骨肉散盡。唯有心在。難陀龍王。取此鳥心。以為明珠。轉輪王得。以為如意珠。然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幻身雖滅。真心不壞。如經云。如劫燒火。不燒虛空。又祖師云。百骸雖潰散。一物鎮長靈。若能了此常住真心。即同獲於如意珠寶。若得之者。廣濟於法界。用之者。普潤於十方。以此諸大乘經中。十方諸佛。同共讚揚此菩提心。況如無際虛空。未言少分。若下位淺智。焉敢言之。故先德釋涅槃教義云。種種名目。只是一心法。此法即是佛師。諸菩薩母。諸佛菩薩。辯不能宣。凡夫千舌。豈解揄揚。二乘百盲。焉能舞手者哉。此論開發信入。功德無邊。若但見聞。設不信樂。尚種善根。無空過者。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於外。何以故。金剛不與肉身雜穢而同止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要穿一切有為諸行煩惱身。過到於無為究竟智處。何以故。此少善根。不與有為諸行煩惱而共住故。佛子。假使乾草。積同須彌。投火於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究竟得於無餘涅槃。何以故。此少善根。性究竟故。佛子。譬如雪山有藥王樹。名曰善見。若有見者。眼得清淨。若有聞者。耳得清淨。若有嗅者。鼻得清淨。若有甞者。舌得清淨。若有觸者。身得清淨。若有眾生。取彼地土。亦能為作除病利益。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藥王。亦復如是。能作一切。饒益眾生。若有得見如來色身。眼得清淨。若有得聞如來名號。耳得清淨。若有得嗅如來戒香。鼻得清淨。若有得甞如來法味。舌得清淨。具廣長舌。解語言法。若有得觸如來光者。身得清淨。究竟獲得無上法身。若於如來生憶念者。則得念佛三昧清淨。若有眾生。供養如來所經土地。及塔廟者。亦具善根。滅除一切諸煩惱患。得賢聖樂。佛子。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見聞於佛。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於如來所。見聞親近。所種善根。悉離一切諸不善法。具足善法。故知若見若聞。若信不信。皆得究竟無上善根。以見圓覺之佛。普門之法故。以覺圓故。無有缺減。以法普故。自然具足。豈非究竟耶。所以華嚴初發心功德品頌云。菩薩發心功德量。億劫稱揚不可盡。以出一切諸如來。獨覺聲聞安樂故。十方國土諸眾生。皆悉施安無量劫。勸持五戒及十善。四禪四等諸定處。復於多劫施安樂。令斷諸惑成羅漢。彼諸福聚雖無量。不與發心功德比。又教億眾成緣覺。獲無諍行微妙道。以彼而校菩提心。算數譬喻無能及。一念能過塵數剎。如是經於無量劫。此諸剎數尚可量。發心功德不可知。又頌云。所說種種眾譬喻。無有能及菩提心。以諸三世人中尊。皆從發心而得生。華嚴指歸云。明經有十種益。一見聞益。謂此見聞如來。及此遺法。所種善根。成金剛種不可破壞。要心成佛。如性起品云。佛子。乃至不信邪見眾生。見聞佛者。彼諸眾生。於見聞中得種善根。果報不虛。乃至究竟涅槃等。二發心益。謂信位既滿。稱彼佛懷發此大心。此心即是普賢法攝。是故融通。即遍無盡時處等法界。既入彼攝彼。即全諸位。悉皆成滿。故經云。初發心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三起行益。謂若起一普賢行時。即遍一切行。一切位。一切德。一切法。一切處。一切時。一切因。一切果。窮盡法界。具足一切。如帝網等。故經云。菩薩摩訶薩得聞此法。以少方便。疾得菩提。四攝位益。謂信等五位。一一位中攝一切位。然有二門。一全位相是門。即一切位是一位故。十信滿處。即便成佛。二諸位相資門。則一位中具一切位。如十信中有十住。乃至十地。故經云。住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如十玄門。五速證益。依此普門。一證一切證。如經明地獄眾生。蒙光滅苦。纔從地獄門出。昇兜率天。聞此普法。即得十地者。明是此法之深益。六滅障益。依此普法。亦一斷一切斷。如前兜率天子。非直自身頓得十地。亦乃毛孔香熏。全示眾生。頓滅無量煩惱。並是普法之勝力。七轉利益。普行亦成。即能頓益無邊眾生。悉亦同得此十地法。如前兜率天子。得十地已。毛孔中出蓋雲供養佛。經云。若有眾生見此蓋雲者。彼諸眾生。種一恒河沙轉輪王所植善根等。八造修益。如善財依此普法。一得一切得。以前生曾見聞普法。成金剛種。遂令今生頓成解行。九頓得益。如經明六千比丘。頓見如來。得十眼境界。祇洹林中。不可說塵數菩薩。頓得無盡自在法海等。十稱性益。謂依此普法。一切眾生。無不皆悉稱其本性。在佛果海中。即是舊來益。如經明於佛身中。見一切眾生已成佛竟。已涅槃竟。是以此宗鏡錄中。並是稱性而談。約本而說。因果皆實。理事俱真。以是圓滿之宗。普門之法。見普法故。名為普眼。普法者。一具一切。一一稱性。同時具足。眼外無法。乃稱普眼。亦名普眼經。遂令見聞之人。皆同性得。以此性無盡。則所益何窮。故能總括無邊。該通一切。攝前則攝後。如舉初步。即到千里之程途。得一則得餘。猶觀天月。即了一切之水月。故知有教的有其位。有法必有其人。如地獄眾生。見聞為種。處八難內超十地階。善財童子。行解在躬。於一生中。圓多劫果。文理有據。果報非虛。可示後賢。同繼斯種。所以如來藏經中。校量功德。受持此經。供養過去恒河沙現在諸佛。造恒河沙七寶臺。高十由旬。日日如是。乃至五十恒河沙七寶臺。供養恒河沙如來。不如有人喜樂菩提。受持此經。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釋曰。七寶是限量之財。供養乃有為之福。若持此經者。則一乘常住之寶。真如無盡之福。如法界比微塵。豈可校量乎。
問。此發菩提心。當有幾種。依何等菩提發心。便獲如是功德。
答。若約橫論。隨根所證。有四種菩提。若約竪論。依初中後。有三種菩提。又發有二種。一是起發。二是開發。起發即一乘十信之首。開發即一乘十住之初。今所讚者。是四種之中。依上上根。佛之菩提。若宗鏡所讚。多取圓信起發之發。若引華嚴。或是初住開發之發。又今論發者。不依人依法。頓悟自心。萬行圓足。故稱曰發。如華嚴論云。發心有二。一有久從生死苦。厭苦發心。有得三乘。一乘之果。名自覺聖智。亦名佛智。自然智。無師智。二依先覺者。勸令知苦本。方能發心。夫發心者。又有此二種。若言要依先佛發心者。即有常過。即同外道常見。即先覺者。以誰為師。轉轉相承。不離常見。若有古時常佛為展轉之師。即古佛自體自真。不隨妄者。即不可踐其古跡。為真自常真。不可以真隨生死故。即生死是常生死。佛自是常佛故。若也眾生定有生死者。生死自常生死。不可得成真故。此是斷見。此二種俱非。不離斷常也。為一切眾生生死無性。本無生死。橫計生死。本非生死。一切諸佛本無自性故。實無菩提。亦無涅槃。而眾生妄謂諸佛。有菩提涅槃。若有眾生能如是知者。名為發心。名為諸佛。名為見道。而能開悟一切眾生。是達無明者。無明本無。諸佛亦無。名為覺者。但以無依無住。無體無性妙智。能隨響應。對現色身。能以此理教化眾生。名為大悲。故不可有得有證。有忻有厭。有取有捨。有古有今。有真有假。發菩提心也。如是發菩提心。不為長夜無明之所覆故。又云。善財白德雲比丘言。我已發無上菩提心者。已於文殊師利所。發菩提心。為知菩提無證修。無所求故。但求菩薩。方便三昧加行。其菩提心。自然明白無垢。猶如空中有雲。雲亡其虛空自空。不復云求虛空也。以明但修菩薩三昧觀照。以治執障。然菩提心。無有修作留除之體。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是故今以妙峯山。像以止觀二門。七菩提之助顯。方便。菩提。心自明白。及至菩提明白。即菩薩行諸三昧。自是菩提。不復別有菩提。而自明白。以明菩薩處於世間修諸萬行。世間萬行。乃至菩提。涅槃。性自離故。以將此法。教化迷流。不了此者。而令悟達性空無垢之智。以淨諸業。令苦不生。名為大悲。猶如化人教化幻士。以智觀業。隨時隨根。十方等利。無心意識。智幻利生。以此義故。但求菩薩一切諸行。以明即行是菩提。一切無生滅。故云我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以明信心菩提。雖未有三昧加行顯發。已知無所修無所求故。今求菩薩行者。以明方便三昧相印。方明。行及菩提。如實無二。於此之中。不可說言。諸行無常。是生是滅。如此經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當現前。是知菩提之心。不生不滅。無得無依。所云求菩薩行者。是方便顯發。當顯發之時。則理行無二。所以般若會中。舍利弗念。須菩提。依何法門。善說般若。須菩提云。我以無依故。辯說如是。諸佛弟子。若於一切無依。皆法爾如是。非我能為。亦如妙善堂中天鼓說法。稱為無依印法門。故古偈云。識心達本如如佛。畢竟無依自在人。
宗鏡錄卷第九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凡聖一心境界。如何是自在出生無礙之力。
答。一是法爾。二由諸佛菩薩行願。三即眾生信解。自業感現。又總具十力。一法如是力。二空無性力。三諸佛神力。四菩薩善根力。五普賢行願力。六眾生淨業力。七深信勝解力。八如幻法生力。九如夢法生力。十無作真心所現力。又華嚴疏釋云。一多相持。互為本末。一心所現。總有十義。一孤標獨立。以是唯一。故獨立為主。二雙現同時。各相資無礙故。三。兩相俱亡。互奪齊泯故。四自在無礙。隱顯同時。一際現故。五去來不動。各住本法。不壞自位故。六無力相持。以有力。持無力故。七彼此無知。以各無自性。法法不相知。不相到故。八。力用交徹。以異體相入。有力相持故。九自性非有。以無體性。方能即入無礙故。十究竟離言。冥性德。沒果海故。釋云。孤標獨立者。即經頌云。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法互無故。得獨立。亦一。即多而唯多。多即一而唯一。廢己同他。故云獨立。二雙現同時者。即經頌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無一即無多。無多即無一。故二雙現。更無前後。如牛二角。三兩相俱亡者。即前二俱捨也。四自在無礙者。欲一即一。不壞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既如此。多亦准之。常一常多。常即不即故。故云自在。五去來不動者。一入多而一在。多入一而多存。若兩鏡相入。而不動本相。相即亦然。六無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無力而持一。因多有一。一無力而持多。七彼此無知者。二互相依。皆無體用。故不相知。如經頌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八力用交徹者。即經頌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義。九自性非有者。互為因起。舉體性空。十究竟離言者。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一。不可言亦一亦非一。不可言非一非非一。不可言相即。以相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即故。不可言即入。不壞相故。不可言不即入。互交徹故。口欲辯而詞喪。心將緣而慮息。唯證智知。同果海故。一多既爾。染淨等法無不皆然。又約一心圓別之理。無礙之力者。圓別遍理。微細難分。別。則要有差別方能遍。若不差別不能遍。圓。則不要差別而能遍。能遍之法。一一圓雖。故無差別。而言圓融者。一會即是彼一切會。亦非此會處處到也。即此即彼。即一即多。故云圓融。又約所遍處。以論總別。東名非西名。所遍別也。此會即彼會。所遍處總也。又約能遍論圓別。要將差別之法。方能普遍。是名別也。今是圓融無差之法。即能遍故。名為圓也。前之別。如列宿遍九天。此之別。如一月落百川。前之總。如一雲之滿宇宙。此之圓。如和香之遍一室。故云總圓有異也。華嚴論云。此華藏界。隱顯自在。為利眾生顯勝福德故。即具相萬差。光明顯照。若令眾生情無取著。如幻雲散。一物便無有所得。存其計故。以如此大願智力。法性自體空無性力。隱顯自在。若隨法性。萬相都無。隨智力。眾相隨現。隱顯隨緣。都無作者。凡夫執著。用作無明。執障既無。智用自在。不離一真之境。化儀百變。是以箭穿石虎。非功力之所能。醉告三軍。豈麴糵之所造。筍抽寒谷。非陽和之所生。魚躍氷河。豈網羅之所致。悉為心感。顯此靈通。故知萬法施為。皆自心之力耳。若或信受。具此力能。則廣闢障門。盡枯業海。所以仁王經云。能起一念清淨信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無邊恒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趣。不久當得無上菩提。是以了心無作。即悟業空。觀業空時。名為得道。其道若現。何智不明。心智明時。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法爾能現自利利他之力。如華嚴經云。善見比丘。在林中經行。告善財言。善男子。我經行時。一念中。一切十方皆悉現前。智慧清淨故。一念中。一切世界皆悉現前。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佛剎皆悉嚴淨。成就大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眾差別行皆悉現前。滿足十力智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佛清淨身皆悉現前。成就普賢行願力故。一念中。恭敬供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如來。成就柔軟心。供養如來願力故。一念中。領受不可說不可說如來法。得證阿僧祇差別法。住持法輪陀羅尼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行海皆悉現前。得能淨一切行。如因陀羅網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三昧海皆悉現前。得於一三昧門。入一切三昧門。皆令清淨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根海皆悉現前。得了知諸根際。於一根中。見一切根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時皆悉現前。得於一切時轉法輪。眾生界盡。法輪無盡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一切三世海皆悉現前。得了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三世分位。智光明願力故。經行既爾。坐立亦然。故法華經偈云。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問。此宗鏡錄中。德用所因。有何因緣。令此諸法混融無礙。
答。約華嚴宗有其十義。一唯心現者。一切諸法。真心所現。如大海水。舉體成波。以一切法無非一心故。大小等相隨心迴轉。即入無礙。二無定性者。既唯心現。從緣而生。無有定性。性相俱離。小非定小。故能容太虛而有餘。以同大之無外故。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塵而無間。以同小之無內故。是則等太虛之微塵。含如塵之廣剎。有何難哉。是以一非定一。故能是一切。多非定多。故能是一。邊非定邊。故能即中。中非定中。故能即邊。延促靜亂等。一一皆然。三緣起相由者。謂大法界中緣起法海。義門無量。略有十門。具在下帙法性因緣中說。四法性融通門者。謂若唯約事。則互相礙。不可即入。若唯約理。則唯一味。無可即入。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中攝理不盡。則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盡。多事不隨現。則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盡。多事豈不依中現。華藏品頌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法界即事法界矣。斯即總意。別亦具十玄門。一既真理與一切法而共相應。攝理無遺。即是諸門諸法。同時具足門。二事既如理能包。亦如理廣遍。不壞狹相。故有廣狹純雜無礙門。又性常平等故純。普攝諸法故雜。三理既遍在一切多事。故令一事隨理遍一切中。遍理全在一事。則一切隨理在一事中。故有一多相容門。又如塵自相是一。由自一不動。方能遍應成多。若動自一即失遍應。多。亦不成。一。二三皆如是。又一多相由成立。如一全是多。方名為一。又多全是一方名為多。多外無別一。明知是多中一。一外無別多。明知是一中多。良以非多。然能為一多。非一然能為多一。以不失無性。方有一多之智。經頌云。譬如算數法。增一至無量。皆悉是本數。智慧故差別。四真理既不離諸法。則一事即是真理。真理即是一切事故。是故此一即彼一切事。一切即一反上可知。故有相即自在門。五由真理在事。各全非分故。正在此時。彼即為隱。故有隱顯門。六真理既普攝諸法。帶彼能依之事。頓在一中。故有微細門。七此全攝理。故能現一切。彼全攝理。同此頓現。此現彼時。彼能現所現俱現此中。彼現此時。此能現所現亦現彼中。如是重重無盡。故有帝網門。所以真如畢竟無盡故。八即事同理故。隨舉一事。即真法門。故有託事門。九以真如遍在。晝夜日月年劫皆全在故。在日之時。不異在劫。故有十世異成門。況時因法有。法融時不融耶。十此事即理時。不礙。與餘一切恒相應。故有主伴門。又謂塵是法界。體無分劑。普通一切。是為主也。即彼一切各各別。故是伴也。伴不異主。必全主而成伴。主不異伴。亦全伴以成主。主之與伴。互相資攝。若相攝。彼此互無。不可別說一切。若相資。則彼此互有。不可同說一切。皆由即主即伴。是故亦同亦異。當知主中亦主亦伴。伴中亦伴亦主也。故一理融通。十門具矣。故知此理。塵塵具足。念念圓融。無有一法而非所被。如華嚴經云。時彼普救眾生妙德夜神為善財童子。示現菩薩調伏眾生解脫神力。以諸相好莊嚴其身。於兩眉間放大光明。名智燈普照清淨幢。無量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普照一切世間。照世間已。入善財頂。充滿其身。善財爾時。即得究竟清淨輪三昧。得此三昧已。悉見二神兩處中間所有一切地塵水塵。及以火塵。金剛摩尼眾寶微塵。華香纓絡諸莊嚴具。如是一切。所有微塵。一一塵中。各見佛剎微塵數世界成壞。及見一切地水火風。諸大積聚。亦見一切世界接連。皆以地輪。任持而住。種種山海。種種河池。種種樹林。種種宮殿。所謂天宮殿.龍宮殿.夜叉宮殿。乃至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宮殿屋宅。地獄.畜生.閻羅王界。一切住處。諸趣輪轉。生死往來。隨業受報。各各差別。靡不悉見。又見一切世界差別。所謂或有世界雜穢。或有世界清淨。或有世界趣雜穢。或有世界趣清淨。或有世界雜穢清淨。或有世界清淨雜穢。或有世界一向清淨。或有世界其形平正。或有覆住。或有側住。如是等一切世界。一切趣中。悉見此普救眾生夜神。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諸眾生形貌言詞。行解差別。以方便力。普現其前。隨宜化度。五如幻夢者。猶如幻師。能幻一物以為種種。幻。種種物以為一物等。經云。或現須臾作百年等。一切諸法。業幻所作。故一異無礙。言如夢者。如夢中所見廣大。未移枕上。歷時久遠。未經斯須。六如影像者。經云。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遠近等。七因無限者。謂諸佛菩薩。昔在因中。常修緣起無性等觀。大願迴向等。稱法界。修及餘無量殊勝因。故今如所起果。具斯無礙。八佛證窮故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故經云。無比功德故能爾。九深定用故者。謂海印定等。諸三昧力。故賢首品頌云。入微塵數諸三昧。一一出生塵等定。而彼微塵亦不增等。十神通解脫故者。謂由十通。及不思議等解脫故。不思議法品。十種解脫中云。於一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法等。
問。目心為鏡。有何證文。
答。大乘起信論云。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一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二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三。法出離鏡。謂不空。出煩惱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四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釋摩訶衍論云。性淨本覺。中論云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者。此四種大義中。各有二義。與彼大義不相捨離。一者等空義。二者同鏡義。如論云。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故云何名為如實空鏡。及有二義。其相云何。頌曰。性淨本覺中。遠離慮知知。如遠離妄境。實示遠離義。鏡摩奢趺娑。舉一示一。故論曰。性淨本覺之體性中。遠離一切攀緣慮知。諸戲論識。成就一味平等之義。故名為如。遠離一切。虛妄境界。種種相分。成就決定真實之相。故名為實。為欲現示遠離之義。故名為空。鏡謂喻。明然此中鏡。則喻摩奢趺娑珠鏡。非餘種種油摩等鏡。以為譬喻。何以故。取此摩奢趺娑珠鏡。安置一處。珠鏡前中。或蘊種種石。或蘊種種飲食。或蘊種種莊嚴具。或蘊同類珠鏡。彼珠鏡中。餘像不現。唯同類珠。分明顯了故。如實空鏡。亦復如是。於此鏡中。唯同類清淨功德。安立集成。種種異類諸過患法。皆遠離故。如論云。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故。各有二種義。而唯示同鏡義。等空之義。不現示耶。以舉一義。兼示一義故。若如是者。云何名為等空義耶。謂如虛空清淨無染。四障所不能覆。廣大無邊。三世所不能攝。如實空鏡。亦復如是。故非覺照義故者。即是現示遠離因緣。為如彼摩奢趺娑珠鏡中石等諸像不現前者。石等諸法。皆鄙穢故。此本覺珠鏡中。種種妄法不現前者。一切染法。皆悉是無明不覺之相。無照達義故。云何名為因熏習鏡。及有二義。其相云何。頌曰。性淨本覺智。三種世間法。皆悉不捨離。為一覺熏習。莊嚴法身果。故名因熏習。鏡輪多梨華。空容受遍一。論曰。性淨本覺。三世間皆悉不離。熏習。彼三而為一覺熏習。莊嚴一大法身之果。是故名為因熏習鏡。云何名為三種世間。一者眾生世間。二者器世間。三者智正覺世間。眾生世間者。謂異生性界。器世間者。謂所依止土。智正覺世間者。謂佛菩薩。是名為三。此中鏡者。謂輪多梨華鏡。如取輪多梨華。安置一處。周集諸物。由此華熏。一切諸物皆悉明淨。又明淨物。華中現前。皆悉無餘。一切諸物中。彼華現前。亦復無餘。因熏習鏡。亦復如是。熏一切法。為清淨覺。熏令平等。復次虛空義。則有二種。一者容受義。二者遍一義。容受義者。容受諸色無障礙故。遍一義者。種種諸色。唯同一種大虛空故。如論云。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故。如是本覺。從無始來。遠離四種過。自性清淨。常住一心。一者。遠離不遍之過。三種世間不出本覺清淨鏡故。如論云。不出故。二者。遠離雜亂之過。一切諸法。不入本覺清淨鏡故。如論云。不入故。三者。遠離過患之過。本覺鏡中。現前諸法。無不本覺淨功德故。如論云。不失故。四者。遠離無常之過。本覺鏡中。現前諸法。無不常住無為智故。如論云。不壞故。遠離邊過。圓滿中實。是故說言。常住一心。自此已下。顯示因緣。何因緣故。本覺智中種種諸法。如彼本覺離諸過耶。種種諸法。皆悉無不真實體故。如論云。以一切法則真實性故。故自此已下。作緣決疑。謂有眾生。作如是疑。三世間中。眾生世間無明染法。具足圓滿。流轉遷動。無休息時。如是世間現本覺者。不可得言。本覺清淨。遠離諸過。以此義故。今通而言。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般若實智。其體不動。自性清淨。具足無漏。常恒熏習眾生世間令清淨故。如論云。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云何名為法出離鏡。及有二義。其相云何。頌曰。如實不空法。出離三過失。圓滿三種德。故名法出離。鏡銷鍊玻瓈。空出離色義。論曰。無漏性德。出離三過。圓滿三德。名法出離。云何名為三種過失。一者。無明染品。名煩惱礙。二者。根本無明。名為智礙。三者。俱合轉相。名戲論識。是名為三。如是三過。究竟離故。名為出離。如論云。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故。云何名為三種功德。一者淳成就功德。二者。淨成就功德。三者。明成就功德。是名為三。如論云。淳淨明故。故出離何過。圓滿何德。謂出離煩惱礙。圓滿淨成就功德。出離智礙。圓滿明成就功德。出離和合轉相。圓滿淳成就功德。何以故。相對法爾故。此中鏡者。謂玻瓈珠。譬如玻瓈珠淪深泥中。則便涌出。離彼泥騰一丈量。若置濁水中。驅混成塵累。唯上清淨水。安住其中。若置福多伽林中。出現香氣。礙彼穢香。遠去而住。法出離鏡。亦復爾故。此中喻者。喻自體淨義。等空義者。出離色義。謂如虛空遠離大種。一向清淨。法出離鏡。亦復爾故。云何名為緣熏習鏡。及有二義。其相云何。頌曰。於無量無邊。諸眾生緣中。出無量無邊。殊勝應化身。熏習眾生心。出生諸善根。增長兩輪華。莊嚴法身果。故名緣熏習。鏡中玻瓈空。隨順成就義。如法應觀察。論曰。譬如取玻瓈珠。安置一處。周匝積集種種色珠。彼玻瓈珠。隨向珠色現前轉變。緣熏習鏡。亦復爾。又譬如虛空有自在力故。於一切所作之事中。隨順成立。緣熏習境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修行之事中。隨應建立故。如論云。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故如是四種本覺大義。遍一切眾生界。一切二乘界。一切菩薩界。一切如來界中。無不住處。無不照處。無不通處。無不至處。具足圓滿。具足圓滿。起信疏釋云。性淨本覺者。以空及鏡喻。別解四義。論云。一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者。初內。真如中妄法本無。非先有後無。故云如實空。下釋空義。倒心妄境。本不相應。故云遠離。非謂有而不現。但以妄法理無故。無可現境。非不能現。但以兔角無故。無可現也。非覺照者。有二義。一以妄念望於真智。無覺照之功。以情執違理故。如鏡非即外物。以彼外物無照用義故。即顯鏡中無外物體。二以本覺望於妄法。亦無覺照功能。以妄本無故。如淨眼望空華。無照矚之功。亦如鏡望兔角。
問。若然者。何故下因熏習鏡中。即現一切世間法耶。
答。約依他似法。此是真心隨熏所作。無自體故。不異真如。故論云。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今此約遍計所執實性。故無可現也。
問。所現似法。豈不由彼執實有耶。
答。雖由執實有。然似恒非實。如影由質。影恒非質。鏡中現影不現質。不現質故。故云空鏡。能現影故。是因熏也。論云。二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者。釋內有二因義。初能作現法之因。二作內熏之因。亦可初是因義。後是熏習義。故云因熏習也。言如實不空者。此總出因熏體。謂有自體。及功能故。二因初中。一切世間境界悉現。明一切法離此心外。無別體性。猶如鏡中能現影也。不出者。明心待熏故。及現諸法。非不熏而自出也。不入者。離心以無能熏。故不從外入也。不失者。雖復不從內出外入。然緣起之時。顯現不無。故云不失也。不壞者。諸法緣集。起無所從。不異真如。故不可壞。如鏡中影。以因鏡故不可壞也。常住一心者。會相同體。染法不能染者。以性淨故。智體不動者。以本無染。今無始淨。是故本覺之智。未曾移動。又雖現染法。不為所染。故云不動。如鏡中像。隨質轉變。然其鏡體未曾動也。又一空鏡。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謂體不無。能現萬像。三淨鏡。謂已磨治。離塵垢故。四受用鏡。謂置之高堂。須者受用。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又前二約空不空。後二約體用。如佛地經云。復次妙生。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唯以圓鏡為譬喻者。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等。是故智鏡。名圓鏡智。如來大圓鏡。有福樂人。懸高勝處。無所動搖。諸有去來。無量眾生。於此觀察。自身得失。為欲存得捨諸失故。如是如來懸圓鏡智。處淨法界。無間斷故。無所動搖。欲令無量無數眾生。觀於染淨。為欲取淨捨諸染故。又如圓鏡。極善磨瑩。鑒淨無垢。光明遍照。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佛智上。一切煩惱所知障。垢。永出離故。極善磨瑩。為依止定所攝持故。鑒淨無垢。作諸眾生利樂事故。光明遍照。又如圓鏡。依緣本質。種種影像相貌生起。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一切時依諸緣故。種種智影相貌生起。如圓鏡上。非一眾多諸影像起。而圓鏡上無諸影像。而此圓鏡無動無作。如是如來圓鏡智上。非一眾多諸智影起。圓鏡智上無諸智影。而此智鏡無動無作。又如圓鏡。與眾影像非合非離。不聚集故。現彼緣故。如是如來大圓鏡智。與眾智影非合非離。不聚集故。不散失故。大涅槃經云。若能聽受是大涅槃經。悉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經典。甚深義味。譬如男女。於明淨鏡。見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槃鏡。亦復如是。菩薩執之。悉得明見大乘經典甚深之義。又云。何等名為伊帝目多伽經。乃至拘那牟尼佛時。名曰法鏡。是知古佛。皆目此為鏡。以教法萬義。真俗萬緣。無不於中顯現故。天台頂尊者。涅槃疏云。般若者。即是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名大涅槃明淨之鏡。此鏡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鏡。照真故是淨。照俗故是明。明故像亮假現。淨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淨鏡。攝一切法。故稱調御。佛智藏。故名般若德。是知諸聖皆目心為鏡。妙盡其中矣。大乘千鉢經云。諦觀心境照見心性。唯照唯清。唯照唯淨。遍觀十方。廓周法界。朗然寂靜。無有障礙。所以先德云。此真如性。猶如明鏡。萬像悉於中現。又一切萬法有二。一。皆如明鏡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別所現。如影像故。由初義。故為能現。由後義。故為所現。故一切法互為鏡像。如鏡互照而不壞本相。經云。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遠近。且如河泉之中見日月者。是為能現。若河泉以為所現者。長河飛泉。入於鏡中。出是所現之相。登樓持鏡。則黃河一帶盡入鏡中。瀑布千丈。見於逕尺。王右丞詩云。隔窓雲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明是所現矣。如高懸心鏡。無法不含。似廓徹性空。何門不入。故唐朝太宗皇帝云。朕聞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今以心為鏡。可以照法界。又明鏡只照其形。不照其心。只照生滅。不照無生。但照世間不照出世。有形方照。無形不照。且如心鏡。洞該性地。鑒徹心原。遍了無生。廣明真俗。有無俱察。隱顯咸通。優劣懸殊。略齊少喻。如華嚴普賢行願品云。時婆羅門為善財童子讚甘露大王。頌云。我主勝端嚴。懲忿誡諸欲。心如淨明鏡。鑒物未嘗私。明鏡唯照形。不鑒於心想。我王心鏡淨。洞見於心原。先德云。如大摩尼寶鏡。懸耀太虛。十方色相。悉皆頓現。而此鏡性淨光。無有影像。諸佛法身。亦復如是。澄徹清淨。而無影像。以昔大悲不倦。隨眾生業緣。感應差別。普現一切色身三昧。眾生聞見。無不蒙益。諸佛。與無漏金剛心為身。普現一切眾生界。但為煩惱習氣所覆。無體不現。如瓶內淨。燈光不滅。名如來藏。亦名功德藏。亦名無盡藏。諸祖共傳。諸佛清淨自覺聖智。真如妙心。不同世間文字所得。何以故。無礙解脫。是一真法性。不與世間出世間所共故。經云。無比是菩提。不可喻故。若有悟斯真實法性。此人則能了知三世諸佛。及一切眾生同一法界。本來平等。常恒不變。諸佛一切時中。離觀相故。經偈云。心淨已度諸禪定。是以心淨故。則孤光一照。萬慮全消。如闇室懸燈。重雲見日。如古德偈云。安知一念蒙光處。億劫昏迷滅此時。故云。法有應照之能。故況之以鏡。教有可傳之義。故喻之於燈。可謂慧月入懷。靈珠在握。法界洞徹。無不鑒矣。才命論云。心徹寶鏡。注云。夫心以鑒物。庶品不遺。洞徹幽明。同乎寶鏡。又莊子云。志人之心若鏡也。又如世間之鏡。尚照人肝膽。何況靈臺心鏡。而不洞鑒耶。昔秦宮以玉為鏡。照諸群僚。肝膽腑臟。皆悉顯現。所以昔人云。不遊大海。未覩沃日之奇。不仰太山。靡覿干霄之狀。如未臨宗鏡。焉識自心。恢廓而體納太虛。澄湛而影含萬像。不信入者。莫測高深。故真覺大師歌云。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像森羅影現中。一性圓光非內外。是故依此起信論。四種空鏡義。遂乃廣錄祖教。顯現一心。證成宗鏡。所以論云。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者。有法者。謂一心法。若人能解此法。必起廣大信根故。信根既立。即入佛道。以成佛道故。離二現行。云何現行。一者凡夫現行。生死。成雜染事。二者二乘現行。涅槃。失利樂事。縛脫雖殊。俱迷宗鏡。今成佛道。無二現行。圓證一心。具摩訶行。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作一種之光明。為萬途之津濟。
問。宗鏡廣照。萬法同歸。是此鏡義不。
答。若凡若聖。說異說同。皆是鏡中之影像。此唯一鏡。圓極十方。鏡外無法。彼我俱絕。古德云。若言眾生心性。同諸佛心性者。別教也。圓教心性。是一寂光。無彼無此。極十方三世佛。及眾生邊際。成一大圓鏡。但是一鏡。無有同異也。佛及眾生。一鏡上像耳。
問。今宗鏡錄。以鏡為義者。是約法相宗立。約法性宗立。
答。若約因緣對待門。以法相宗。即本識為鏡。如楞伽經云。譬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現識。即第八識。以法性宗。即如來藏為鏡。如起。信論云。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又占察善惡經。立二種觀門。為鈍根人。立唯心識觀。為利根人。立真如實觀。又起信論云。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住正念。其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故。若唯心識觀。及正念。唯心。當法相宗。若真如實觀。與其心念念不可得。即法性宗。若約法性融通門。皆歸一旨。無復分別。今論正宗。取勝而言。約法性宗說。若總包含。如海納川。以本攝末。豈唯性相。無有一法而遺所照。
問。此宗鏡中。如何信入。
答。但不動一心。不住諸法。無能所之證。亡智解之心。則是無信之信。不入之入。人法二空。心境雙寂。如大般若經。文殊師利云。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不動法界。知真法界。不應動搖。謂若言我入法界。已動法界。能所兩亡。入相斯寂。故不動法界。是入法界。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云何方便。而得證入無性觀者。菩薩先須當心觀照。本性靜寂。悟入滅盡定。得心識性。證見清淨。唯清唯淨。證見聖性。自性如如。一道寂靜。悟達本原。返照見淨。唯照唯瑩。唯瑩唯淨。唯寂唯聖。則是名為菩薩得入無動涅槃無性觀。故知若有能證。則為有人。若有所證。則為有法。以唯一真法界故。則心外無法。不可以法界更證法界。如無生義云。如經言。舍利弗讚比丘言。汝等今者。住於福田。諸比丘言。大師。世尊猶尚不能消供養。何況我等。大師解言。此是佛不住。佛則無有佛。亦無福田。能消供養者。此正是真福田人。佛若住佛。即是有佛。亦是有福田。能消供養者。此即非是真福田也。類此住神通智慧。則有智慧。此則非真智慧。若無所住。乃是真有智慧。又思益經論釋云。離於法界。更無有人受供養者故。以彼法界。本來清淨故。是以此錄。削去浮華。唯談真實。不依名字。直顯心宗。如普賢觀經云。昔在靈山。演於一實之道。又究竟一乘寶性論偈云。雖無善巧言。但有真實義。彼法應受持。如取金捨石。妙義如真金。巧語如瓦石。依名不依義。彼人無明盲。若親見性。入宗鏡中。乃是自信法門。決定無惑。則日可使冷。月可使熱。縱千途異說。終不能易。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言。憍尸迦。如來弟子。見諸世間。猶如幻化。無有疑網。所以者何。彼信如來。即自見法。是故自信。不唯信他。何以故。若世間人。既自見已。彼人終不更取他言。憍尸迦。如人裸露。在道而行。設有一人。語眾人言。此人希有。錦衣覆身。憍尸迦。於意云何。彼雖有言。自餘眾人。信此言不。不也世尊。何以故。眼親見故。佛言。如是如是。憍尸迦。諸佛如來諸有弟子。自見法故。不取他言。其義亦爾。釋曰。若見自法。何法非自。或凡或聖。若是若非。凡有指陳。皆不出自心之際。如是信者。方到法原。如入法界體性經云。佛復告文殊師利。汝知實際乎。文殊師利言。如是。世尊。我知實際。佛言。文殊師利。何謂實際。文殊師利言。世尊。有我所際。彼即實際。所有凡夫際。彼即實際。若業若果報。一切諸法。悉是實際。世尊。若如是信者。即是實信。世尊。若顛倒信者。即是正信。若行非行。彼即正行。所以者何。正不正者。但有言說不可得也。是知若信唯心實義者。則不為言語所轉。聞深而不怖。聞淺而不疑。聞非深非淺而不癡。如清涼演義云。聞深不怖者。即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聞說於空。謂同斷滅。故令人怖。故大品云。既非先有。後亦非無。自性常空。勿生驚怖。聞淺不疑者。淺謂涉事。方便多門。則令疑惑。今知隨宜。何所疑耶。聞非深非淺。謂無所據。使身心湛然。知非深為妙有。非淺為真空。離身心相。方為勇猛。可造斯境。又此三句。亦即三觀。初空。次假。後中道。三句齊聞。一念皆會。則三觀一心。何疑不遣。
宗鏡錄卷第十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所度之機無量。能度之法無邊。立五行門。廣闢賢愚之路。張八教網。遍摝人天之魚。何乃以心標宗。能治一切。
答。方便有多門。則遐張八教之網。歸源性無二。乃高峙一心之宗。是以病行。憩聲聞於化城。兒行。誘凡夫於天界。兼但對帶。俯為差別之機。開示悟入。唯證一乘之道。如千方共治一病。萬義俱顯一心。令不執見徇文。失真法之味。所冀研心究理。得正覺之原。如法華玄義云。一心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即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即俗諦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又圓三三昧。圓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十五惡業見思等。即假故。破二十五無知。即中故破二十五無明。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來行。又如來室。冥熏法界。慈善根力。不動真際。和光塵垢。以病行慈悲應之。示。種種身。如聾如啞。說種種法。如狂如癡。有生善機。以嬰兒行慈悲應之。婆婆啝啝木牛楊葉。有入空機。以聖行慈悲應之。執持糞器。狀有所畏。有入假機。以梵行慈悲。應之。慈善根力。見如是事。踞師子床。寶机承足。商估賈人。乃遍他國。出入息利。無處不有。有入中機。以天行慈悲應之。如駃馬見鞭影。行大直道。無留難。故無前無後。不並不別。說無分別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圓應眾機。如阿脩羅琴。若漸引入圓。如前所說。若頓引入圓。如今所說。入圓等證。更無差別。為顯別圓初入之門。慈善根力。令漸頓人。見如此。說此一心法門。橫通竪徹。攝盡恒沙之義。故號總持。能為萬法之宗。遂稱無上。若但論事行。失佛本宗。如金光明經疏云。如王子飼虎。尸毘貸鴿。皆捨父母遺體。非捨己身。己身者。法性實相是也。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為他說戒。能遮罪修福。無相最上。非持非犯尸波羅蜜者。是施己皮也。說諸禪定。神通變化。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者。是施己血也。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是施己骨也。檀忍等。應是肉也。說甚深法相。諸佛行處。不一不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微妙中道者。是施己髓也。將此充足飢餓眾生。況餘飲食。餘飲食者。即是人天二乘。戒皮。定血。慧骨。真諦之髓耳。法華經云。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即其義也。是以能說此法門者。是徹佛真心施於己髓矣。又此一心宗。若全揀門。則心非一切。神性獨立。若全收門。一切即心。妙體周遍。若非收非揀則遮照兩亡。境智俱空。名義雙絕。可謂難思妙術。點瓦礫以成金。無作神通。攪江河而為酪。轉變自在。隱顯隨時。或卷或舒。能同能別。實乃能治之妙。何病而不痊。巧度之門。何機而不湊。洗除心垢。拔出疑根。言言盡契本心。一一皆含真性。法法是金剛之句。塵塵具祕密之門。如入法界體性經云。文殊言。諸法性不壞。是故名金剛句。華嚴經頌云。若於佛及法。其心了平等。二念不現前。當踐難思位。勝天王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一切境界。無有一法不通達者。修行如是智波羅蜜。二乘外道不能掩蔽。以智觀察。從初發心。至入涅槃。皆悉明了。能以一法知一切境界。一切境界即是一法。何以故。如如一故。不見我能修及所修法。無二無別。自性離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通達智般若波羅蜜。思益經云。網明謂梵天言。是五百比丘從座起者。汝當為作方便。引導其心。入此法門。令得信解。離諸邪見。梵天言。善男子。縱使令去至恒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門。譬如癡人。畏於虛空。捨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雖復遠去。不出空相。不出無相相。不出無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涅槃者。但有名字。猶如虛空。但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復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是知一切不信眾生。邪見外道。徒生厭離。枉自妄求究竟。一心位中。未曾暫出。故密嚴經偈云。如飯一粒熟。餘粒即可知。諸法亦如是。知一即知彼。譬如鑽酪者。嘗之以指端。如是諸法性。可以一觀察。楞伽經偈云。譬如鏡中像。雖見而非有。於妄想鏡中。愚夫見有二。法集經云。爾時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欲願見涅槃。應觀虛妄分別寂滅之心。如是之處得於涅槃。是名勝妙法集。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告妙德等五百長者。我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門。我今為是啟問如來。云何為心。云何為地。乃至薄伽梵。告諸佛母無垢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祕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此法能引詣菩提樹。後身菩薩。真實導師。此法能雨世出世財。如摩尼寶。滿眾生願。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本原。此法能消一切眾生。諸惡業果。此法能與一切眾生。所求願印。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此法能息一切眾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惱眾生。而作急難。此法能竭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諸佛因緣種子。此法能與生死長夜。為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眾。而作甲冑。此法即是正勇猛軍。戰勝旍旗。此法即是一切諸佛。無上法輪。此法即是最勝法幢。此法即是擊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師子王。此法即是大師子吼。此法猶如國大聖王。善能正法。若順王化。獲大安樂。若違王化。尋被誅滅。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利教他。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心法本元。不染塵穢。云何心法。染貪瞋癡。於三世法。誰說為心。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不住。諸法之內性不可得。諸法之外相不可得。諸法中間都不可得。心法本來無有形相。心法本來無有住處。一切如來尚不見心。何況餘人得見心法。一切諸法。從妄想生。以是因緣。今者世尊。為大眾說。三界唯心。願佛哀愍。如實解說。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問。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說眾喻。以明其義。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計生。種種心想。受苦樂故。心如水流。念念生滅。於前後世。不暫住故。心如大風。一剎那間遍歷方所故。心如燈焰。眾和合而得生故。心如電光。須臾之頃。不久住故。心如虛空。客塵煩惱。所覆障故。心如猿猴。遊五欲樹。不暫住故。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獨行。無第二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乃至善男子。如是所說。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去來現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無。心懷染著。從妄緣現。緣無自性。心性本空。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無生處。亦無滅處。亦非遠離。非不遠離。如是心等。不異無為。無為之體。不異心等。心法之體。本不可說。非心法者。亦不可說。何以故。若無為是心。即名斷見。若離心法。即名常見。永離二相。不著二邊。如是悟者。名見真諦。悟真諦者。名為賢聖。一切聖賢。性本空寂。無為法中。戒無持犯。亦無小大。無有心王。及心所法。無苦無樂。如是法界。自性無垢。無上中下差別之相。何以故。是無為法。性平等故。如眾河水。流入海中。盡同一味。無別相故。此無垢性。是無等等。遠離於我。及離我所。此無垢性。非實非虛。此無垢性。是第一義。無盡滅相。體本不生。此無垢性。常住不變。最勝涅槃。我樂淨故。此無垢性。遠離一切。平等體無異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
大智度論。問云。般若波羅蜜。是菩薩第一道。一相。所謂無相。何以故。說是種種道。
答曰。是道皆入一道中。所謂諸法實相。初學有種種別。後皆同一無有差別。譬如劫盡燒時。一切所有。皆同虛空。故知越此弘修。絕進步之地。離斯方便。無成佛之期。乃至從初得道。畢至涅槃。於中能化所化。師弟始終。本末同時。機應一際。俱不出自心矣。如台教云。心王即如來。心數即弟子。但眾生剎那相續。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心王十數邪。一切法邪。魔眷屬也。心王十數正。則一切法正。今時學道行人。須善得此意。若修智慧。但當內起慧數思惟分別。因此發半滿智慧。自行化他。即同舍利弗。莊嚴雙樹也。如是一一約心數行成。化十弟子。一一之行。顯由心也。若能諦觀心性。即是見佛性。住大涅槃。即同如來。具足莊嚴娑羅雙樹也。若觀行心明者。見心王。即是法王。心數即大弟子。莊嚴雙樹之義。猶如眼見。問。台宗觀心語密。疏豈盡心。還原集云。法華經云。受持行誰經。稱揚何佛道。華嚴經云。色經論。受想行識經論。若隨自意語。亦得云。眼經論。耳鼻舌身意。貪嗔癡經論。所以然者。經云。知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六根同此經。經只是法。知眼空法。即眼經論。耳。空法。即是耳。經論。諸界亦爾。道理必須實照。不可虛談為自欺也。行住坐臥。受持陰界入。為行誰經。於色上發智。即是受行色經。乃至隨一切處。悟即是受持一切處經。是乘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中住。以不動故。即是其義。若堅信深思。則如法住。經云。如法住者。如彼六根性空法。而假言住也。稱揚何佛道者。瓔珞經云。實智性為法身。若見實性。即是稱揚法身佛。聞身有實性。即於陰界入。得空三昧。六度七覺。三賢十地妙覺等。以報前功。即是稱揚報身佛。得前諸法。應眾生身。即是稱揚應身佛。此則於身內。一念見三佛。眾生不觀察。雖近而不見。大集經云。無出之出。是名佛出。無禪之禪。是名正禪。無脫之脫。是名正脫。魔逆經云。魔請文殊解縛。文殊云。無人縛汝。汝自想為縛也。魔即語云。我畢竟永不解脫。經云。本自無縛。其誰求解。若使法界有繫縛者。我即解脫。此真實不生不滅也。當於心行中求。無智人中。莫說此經。恐生邪見。藥反成病。知離名為法。覺法名為佛。知離者。色性離。受想行識亦自離。從一性空法。而假出三寶之名。黃蘗和尚云。爾若擬著一法。印早成也。印著有。四生文出來。印著空即空界無想文現。如今但知決定不印一切物。此印與虛空不一不異。虛空不空。本印不有。見十方虛空世界諸佛出世。如電一種。觀一切蠢動。如響一種。千經萬論。只說汝之一心。一切法不生不滅。即是大涅槃果。所以道。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故知菩提果滿。結自心華。世界緣興。始於識浪。如昔有東國元曉法師。義相法師。二人同來唐國尋師。遇夜宿荒。止於塚內。其元曉法師。因渴思漿。遂於坐側。見一泓水。掬飲甚美。及至來日觀見。元是死屍之汁。當時心惡。吐之。豁然大悟。乃曰。我聞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知美惡在我。實非水乎。遂却返故園廣弘至教。故知無有不達此者。頓息遊心。任負笈携囊。廣歷三乘之學肆。縱尋師訪友。遍參法界之禪扃。若欲絕學栖神。究竟應須歸於宗鏡。如大涅槃經云。佛言。云何菩薩信順一實。菩薩了知一切眾生。皆歸一道。一道者。謂大乘也。釋曰。大乘者。所言大者。即眾生心性。能包能遍。至小無內。無一塵而能入。至大無外。無一法而不含。所言乘者。以運載為義。能運行人。直至薩婆若海。是知此海不遙。心寶常現。則趙璧非貴。隋珠未珍。善友徒泛滄波。卞和虛傳荊岫。若入宗鏡。不動神情。剎那之間。其寶自現。何須遍參法界。廣歷叢林。當親悟時。實非他得。如寒山子詩云。昔年曾入大海中。為探摩尼誓懇求。直到龍宮深密藏。金關鎖斷鬼神愁。龍王守護安身裏。寶劍星寒勿處搜。賈客却歸門內去。明珠元在我心頭。杜順和尚偈云。遊子謾波波。巡山禮土坡。文殊只者是。何處覓彌陀。石鞏和尚弄珠吟云。如意珠。大圓鏡。亦有中人喚作性。分身百億我珠分。無始本淨如今淨。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勞逐物浪波波。隱顯即今無二相。對面看珠識得麼。
問。一切萬法皆唯識性者。云何有虛有實。立色立空。真俗二諦之門。性相雙通之道。
答。森羅影現。皆唯心之本宗。差別跡分。盡唯識之妙性。唯識之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即遍計所執。二者真實。即圓成實。於前唯識性。所遣清淨。於後唯識性。所證清淨。又有二種。一者世俗。即依他起。二者勝義。即圓成實。於前所斷清淨。於後所得清淨。又相即依他起。該有為之門。性即圓成實。通無漏之道。又色。即依他起之相。空。即圓成實之性。斯則虛實真俗。性相有空。徹本窮原。皆唯識性矣。慈恩云。識性識相。皆不離心。心所心王。以識為主。歸心泯相。總言唯識。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是以佛心如海。無一流而不入。佛心如鏡。無一像而不生。佛心如珠。無一寶而不雨。佛心如地。無一種而不成。萬像現於法身。諸義生於般若。則一文一字。一念一塵。皆入不二之法門。盡住不思議解脫矣。如金剛三昧經云。若住大海。則括眾流。住於一味。則攝諸味。無行經偈云。菩提非菩提。佛陀非佛陀。若知是一相。是為世間導。故知能了此一際無相之宗。可為明為導。為師為匠。普救群迷。不憩化城。直至寶所。故經云。常樂觀寂滅。一相無有二。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又華嚴經出現品云。佛子。譬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乃至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智慧明達。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以精進力。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得饒益一切眾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塵。出此大經。令諸眾生。普得饒益。如於一塵。一切微塵應知悉然。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切眾生。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釋曰。大千經卷者。即如來智慧。在一微塵中。即是全在一眾生心中。一切微塵。皆亦如是。即一切法界眾生皆含佛智。以情塵自隔。不能內照。空埋金藏抂蔽靈臺。如鬪沒額珠。醉迷衣寶。不因指示。何以發明。故先德云。破塵出卷者。恒沙佛法。一心中曉。是知水未入海則不醎。薪未入火則不燒。境未歸心則不等。但以宗鏡收之。萬法皆同一照。是非俱泯。逆順同歸。無一心而非佛心。無一事而非佛事。未見剎那頃。不是如來得菩提時。無有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故先德云。心非境外故無得。境非心外故無相。即心是境故甚深。即境是心故難入。如肇法師云。即事無不異。即空無不一。極上窮下。齊以一觀。乃應平等也。台教云。如地無差別。草木若干。若干無若干。無若干若干。又如約心論法。約法論心。心有諸數。法無諸數。心不離法。法不離心。無數而數。數而無數耳。所以起信論云。復次真如。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以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真如者。古釋云。遣妄曰真。顯理曰如。觀和尚拂此義云。無法非真。何有妄可遣耶。則真非真矣。無法不如。何稱理可顯耶。故如非如矣。斯則無遣無立。為非安立之真如矣。此釋甚妙。故信心銘云。良由取捨。所以不如。立即是取。遣即是捨。今無遣無立。道自玄會矣。豈有真妄當情乎。如百論序云。儻然靡據。而事不失真。蕭焉無寄。而理自玄會。反本之道。著于茲矣。可謂無心合道。理事俱通。又真如自相。唯離念境界。則不可以有無思。故云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何者。若有二。可得名俱。今有即無故。則有外無無可與有俱。今無即有故。則無無外有可與無俱故。亦有亦無。相違不立。言不俱不立者。若定有有無。遮彼有無。有俱非句。今有即無。何有非無。今無即有。何有非有。故雙非亦寂。故知言亡四句。無句可亡。了此無句。即真亡矣。
問。一心平等。理絕偏圓。云何教中。又說諸法異。
答。隨情說異。雖異而同。對執說同。雖同而異。將同破異。將異破同。雖同雖異。非異非同。如云捉子之矛。刺子之楯。亦如騎賊馬逐賊。以聲止聲。所以云。朝四暮三。令眾狙而喜悅。苦塗水洗。養嬰兒以適時。皆是俯順機宜。善權方便。如莊子云。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曰是也。注云。夫四之與三。眾狙妄生喜怒。非之與是。世人競起愛憎。聖人還以是非。止世人之是非。狙公又將四三以息眾狙之三四。達人於一。豈一勞神明於其間哉。大涅槃經云。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嬰孩得病。是女愁惱求覓良醫。良醫既至。合三種藥。酥乳石蜜。與之令服。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須藥消已。方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味。用塗其乳。語其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其兒渴乏。欲得乳母。聞毒氣便捨遠去。其藥消已。母乃洗乳。喚子與之。是時小兒。雖復渴乏。先聞毒氣。是故不來。母復告言。為汝服藥。故以毒塗。汝藥既消。我已洗竟。汝便可來。飲乳無苦。其兒聞已。漸漸還飲。經合。譬意。譬無我等。猶如毒塗。說如來藏。如喚子飲。或時說我。或說無我。皆為適機。如彼塗洗。如義海云。謂塵事相是異。剋體唯法是無異。只由法體不異。即異義方成。以不失體故。只由塵事差別。即。不異義方成。以不壞緣。方言理也。故經云。奇哉世尊。於無異法中。能說諸法異。如森羅雖異。不能自異。虛妄雖同。不能自同。以無體故。法法常生。以無用故。塵塵恒寂。皆是世間分別。眾生妄情。於平等法中。自生差別。向無二相處強立多端。猶若畫師邈成高下之相狀。或如金匠。鍛出大小之器形。萬法體常虛。但唯自心變。大莊嚴論偈云。譬如工畫師。畫平起凹凸。如是虛分別。於無見能所。譬如善巧畫師。能畫平壁起凹凸相。實無高下。而見高下。不真分別。亦復如是。於平等法界。無二相處。而常見有能所二相。是故不應怖畏。云何不須怖畏。以自心變故。如畫凹凸。由自手畫故。
宗鏡錄卷第十一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唯一心法。云何教中廣立名字。
答。如來名號。十方不同。般若一法。說種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故大般若經云。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一切法中無名。名中無一切法。非合非散。但假施設。所以者何。以一切法與名。俱自性空。大方等大集經云。爾時佛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善男子。第一義者。謂無有諸法。若無諸法。云何說空。無名字法。說為名字。如是名字。亦無住處。名下之法。亦復如是。是以法從心生。名因法立。所生之心無處。能生之法亦然。則心境皆空。俱無處所。論云。心能為一切法作名。若無心。則無一切名字。當知世出世名字。皆從心起。以心隨緣。應物立號。略有五義。而立假名。一從義故。二隨緣故。三依俗故。四因時故。五約用故。云何從義。無量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故知因義立名。因名顯義。云何隨緣。涅槃經云。其味真正。停留雪山。隨其流處。得種種名。隨其流處者。即是隨染淨之緣。得凡聖之號。云何依俗。經云。一法有多名。實法中即無。不失法性故。流布於世間。云何因時。涅槃經云。佛性因時節有異。說淨不淨。何者。在垢染時稱眾生。處清淨時名諸佛。云何約用。如因心立法。隨法得名。處聖稱真。居凡號俗。似金作器。隨器得名。在指曰鐶。飾臂名釧。則一心不動。執別號而萬法成差。真金匪移。認異名而千器不等。若知法法全心作。器器盡金成。名相不能干。是非焉能惑。又如圓器與方器。名字不同。若生金與熟金。言說有異。推原究體。萬法皆空。但有意言。名義差別。動即八識。凝為一心。得旨忘緣。觸途無寄。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如來所有一切善行。悉為調伏諸眾生故。譬如醫王。所有醫方。悉為療治一切病苦。善男子。如來世尊。為國土故。為時節故。為他語故。為人故。為眾根故。於一法中。作二種說。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於無量義。說無量名。云何一名說無量名。猶如涅槃。亦名涅槃。亦名無生。亦名無出。亦名無作。亦名無為。亦名歸依。亦名窟宅。亦名解脫。亦名光明。亦名燈明。亦名彼岸。亦名無畏。亦名無退。亦名安處。亦名寂靜。亦名無相。亦名無二。亦名一行。亦名清涼。亦名無暗。亦名無礙。亦名無諍。亦名無濁。亦名廣大。亦名甘露。亦名吉祥。是名一名作無量名。云何一義說無量名。猶如帝釋。亦名帝釋。亦名憍尸迦。亦名婆蹉婆。亦名富蘭陀。亦名摩佉婆。亦名因陀羅。亦名千眼。亦名舍脂夫。亦名金剛。亦名寶頂。亦名寶幢。是名一義說無量名。云何於無量義說無量名。如佛名為如來。義異名異。亦名阿羅訶。義異名異。亦名三藐三佛陀。義異名異。亦名船師。亦名導師。亦名正覺。亦名明行足。亦名大師子王。亦名沙門。亦名婆羅門。亦名寂靜。亦名施主。亦名到彼岸。亦名大醫王。亦名大象。亦名大龍王。亦名施眼。亦名大力士。亦名大無畏。亦名寶聚。亦名商主。亦名得脫。亦名大丈夫。亦名天人師。亦名大分陀利。亦名獨無等侶。亦名大福田。亦名大智慧海。亦名無相。亦名具足八智。如是一切義異名異。善男子。是名無量義。中說無量名。復有一義說無量名。所謂如陰。亦名為陰。亦名顛倒。亦名為諦。亦名四念處。亦名四食。亦名四識住處。亦名為有。亦名為道。亦名為時。亦名眾生。亦名為世。亦名第一義。亦名三修。謂身戒心。亦名因果。亦名煩惱。亦名解脫。亦名十二因緣。亦名聲聞辟支佛。亦名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亦名過去現在未來。是名一義說無量名。善男子。如來世尊。為眾生故。廣中說略。略中說廣。第一義諦。說為世諦。說世諦法。為第一義諦。云何名為廣中說略。如告比丘。我今宣說十二因緣。云何名為十二因緣。所謂因果。云何名為略中說廣。如告比丘。我今宣說苦集滅道。苦者。所謂無量諸苦。集者。所謂無量煩惱。滅者。所謂無量解脫。道者。所謂無量方便。云何名為第一義諦。說為世諦。如告比丘。吾今此身。有老病死。云何名為說世諦。為第一義諦。如告憍陳如。汝得法故。名阿若憍陳如。是故隨人隨意隨時。故名如來知諸根力。善男子。我若當於如是等義。作定說者。則不得稱我為如來具知根力。善男子。有智之人。當知香象所負。非驢所勝。一切眾生。所行無量。是故如來。種種為說。無量之法。何以故。眾生多有諸煩惱故。若使如來說於一行。不名如來具足成就。知諸根力。故知。法本無名。因心建立。是以大聖隨順世諦。曲徇機宜。廣略不同。一多無定。將有說攝歸無說。用有名引入無名。究竟咸令到於本心寂滅之地。故經云。佛告舍利弗。汝慎勿為利根之人。廣說法語。鈍根之人。略說法也。又名因體立。體逐名生。體空而名無所施。名虛而體無所起。名體互寂。萬法無生。唯一真心。更無所有。永嘉集云。是以體非名而不辯。名非體而不施。言體必假其名。語名必藉其體。今之體外施名者。此但名。其無體耳。豈有體當其名耶。譬夫兔無角而施名。此則名其無角耳。豈有角當其名耶。無體而施名。則名無實名也。名無實名。則所名無所名。所名既無。則能名不有也。何者。設名本以名其體。無體何以當其名。言體本以當其名。無名何以當其體。當無當而非體。名無名而非名。此則何獨體而元虛。亦乃名而本寂也。然而無體當名。由來若此。名之有當。何所云為。夫體不自名。假他名而名我體。名非自設。假他體以施我名。若體之未形。則名何所名。若名之未設。則體何所明。然而明體。雖假其名。不為不名而無體耳。設名要因其體。無體則名之本無。如是則體不名生。名生於體耳。今之體在名前。名從體後。辯者。此則設名以名其體。故知體。是名原矣。則名之所由緣起於體。體之元緒。何所因依。夫體不我形。假緣會而成體。緣非我會。因會體而成緣。若體之未形。則緣何所會。若緣之未會。則體何所形。體形則緣會而形。緣會則體形而會。體形而會。則明形無別會。形無別會。則會本無也。緣會而形。則明會無別形。會無別形。即形本無也。是以萬法從緣。無自體耳。體而無自。故名性空。性之既空。雖緣會而非有。緣之既會。雖性空而不無。是以緣會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無。無而不無。何者。會則性空。故言非有。空則緣會。故曰非無。今言不有不無者。非是離有別有一無也。亦非離無別有一有也。如是則明法非有無故。以非有非無名耳。不是非有非無。既非有無。又非非有非非無也。如是則何獨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也。如是則名體既空。言思自絕。可謂萬機泯跡。獨朗真心矣。
問。唯心妙旨。一切無名者。若眾生之號。乃假施為。諸佛之名。豈虛建立。
答。因凡立聖。聖本無名。從俗顯真。真元不立。並依世俗文字。對待而生。文字又空。空亦無寄。若是上機大士。胡假名相發揚。對境而念念知宗。遇緣而心心契道。如大智度論云。如經說。師子雷音佛國。寶樹莊嚴。其樹常出無量法音。所謂一切法畢竟空。無生無滅等。其土人民。生便聞此法音。故不起惡心。得無生法忍。當此之時。何處有三寶名字。但了無生之旨。自然一體。三寶。常現世間。若取差別之名。即失真常之理。但了一切法。無自性。則一切處佛出世。無一法而非宗。如先德云。佛出世者。今如來出現。全以塵無性。法界緣起。菩提涅槃。以為如來身也。此身通三世間。是故於一切國土。一切眾生。一切事物。一切緣起。一切業報。一切塵毛等。各各顯現菩提涅槃等。為佛出世也。若一處不了。即不成佛。亦不出現。何以故。由不了處。仍是無明。是故不成佛。不出現也。是以諸佛出世。知機知時。俯為下根。示生減劫。空拳誘引。黃葉提撕。若上上機人。則諸佛不出不沒。故經云。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華嚴經頌云。如心諸佛爾。如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只是一法。名別理同。何者。覺此無依無住絕待不思議心不動時。入十信之初。號不動智佛。不覺此絕待真心。不守自性隨緣差別時。名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但有迷悟之名。不離一心之體。更有何法而作凡聖名字為差別乎。如文殊般若經云。佛言。佛法無上耶。文殊答。無有一法如微塵許名為無上。又經云。如世尊說此法時。無有菩薩得是三昧諸陀羅尼門。亦復無彼諸佛所說語言句義。乃至不說一文字句。無人聽聞。無人得解。無人成佛。如此等法。是實言者。於後末世。五百歲時。此經法門弘閻浮提。遍行流布。熾然不滅。是真實語。
問。既萬機泯跡。獨朗真心者。云何教中說。此是凡夫法。此是聖人法。
答。以一切法。緣生無性故。不得凡夫法。不得聖人法。以無性緣生故。若真若俗。不相混濫。如云。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雖即歷然。不失無性之理。雖即無性。不壞緣生之道。然又雖但了一心。而於諸法。一一了知。分明無惑。如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種種性。無無量性。無可算數性。無可稱量性。無色無相。若一若多。皆不可得。而決定了知。此是諸佛法。此是若薩法。此是獨覺法。此是聲聞法。此是凡夫法。此是善法。此是不善法。此是世間法。此是出世間法。此是過失法。此是無過失法。此是有漏法。此是無漏法。乃至此是有為法。此是無為法。是為第七如實住。
問。一心之法。云何盡能周遍含容。出生圓具一切法耶。
答。夫心者。神妙無方。至理玄邈。三際求而罔得。二諦推而莫知。無像無名。不可以測其深廣。無依無住。不可以察其指蹤。細入無間之中。不可以言其小。大包乾象之外。不可以語其深。至道虛玄。孰能令有。幽靈不墜。孰能令無。迹分法界而非多。性合真空而非。體凝一道而非靜。用周萬物而匪勞。如如意珠天上勝寶。狀如芥粟。有大功能。淨妙五欲。七寶琳瑯。非內畜。非外入。不謀前後。不擇多少。不作麁妙。稱意豐儉。降雨瀼瀼不添不盡。利濟無窮。蓋是色法。尚能如是。豈況心神靈妙。寧不具一切法耶。故經云。佛言。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乃至譬如虛空。遍一切處。皆同一味。不障一切所作事業。如是世尊。依此諸法。皆無自性。皆同一味。不障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大士。所修事業。寒山子詩云。余家住此號寒山。山巖栖息離煩喧。泯時萬像無痕跡。舒即周流遍大千。光影騰輝照心地。無有一法當現前。方知摩尼一顆寶。妙用無窮處處圓。還原觀云。定光顯現無念觀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此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雖現奇功。心無念慮。若人入此大妙止觀門中。無思念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清涼疏云。猶一日宮。千光並照。隨舉一法。有無量門。然有二義。一約相類。如一無常門。有生老病死。聚散合離。得失成壞。三災四相。外器內身。剎那一期。生滅轉變。染淨隱顯。皆無常門。餘亦如是。二就性融。不可盡也。謂法性寂寥。雖無諸相。無相之相。不礙繁興。是以依體普現。若月入百川。尋影之月。月體不分。即體之用。用彌法界。體用交徹。故不思議。
輔行記。問云。一心既具十法界因果。但觀於心。何須觀具。
答。一家觀門。永異諸說。該攝一切十方三世若凡若聖一切因果者。良由觀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性雖具。若不觀之。但言觀心。則不稱理。小乘奚嘗不觀心耶。但迷一心具諸法耳。
問。若不觀具。為屬何教。
答。別教教道。從初心來。但云次第生於十界。斷亦次第。故不觀具。或稟通教。即空但理。或稟三藏。寂滅真空。如此等人。何須觀具。何者。藏通但云心生六界。觀有巧拙。即離不同。是故此兩教不須觀具。尚不識具。況識空中。若不爾者。何名發心畢竟二不別。成正覺已。何能現於十界身土。又復學者。縱知內心具三千法。不知我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爾。苟順凡情。生內外見。應照理體。本無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能知此者。依俙識心。華嚴論云。以一心大智之印。印無始三世。總在一時。無邊諸法。智印咸遍。以智等諸佛故。以智等眾生心故。以智等諸法故。以智無中邊表裏。三世長短近遠故。為智。過虛空量故。如世虛空。無所了知。如無分別智虛空。一念而能分別過虛空等法門。是故經頌言。一切虛空猶可量。諸佛說法不可說。又頌云。普光明智等虛空。虛空但空。智自在。所以無量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即知一法能生無量義。所謂一心。一一法皆生無量義者。以心遍一切法。一一法無非心故。以略代總。故知略心能含萬法。歷一切教。若境若智。若人若法。隨諸事釋。一一向心為觀。觀慧彌成。如海吞流。似薪益火。以不能深達故。為遍為小。以不能諦觀故。住有住空。是以聲聞。覩斯大事。自鄙無堪。或號泣而聲振大千。或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若菩薩聞茲妙旨。懺悔前非。或云從無量劫來。為無我之所漂流。或言我等歸前。盡是邪見人也。如上所失。皆是不達自心。廣大圓融。能包能遍故。何以能包能遍。以無相故。如太虛無相。不拒諸相發揮。能含十方淨穢國土。所以昔人云。夫萬化非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虛相非無契。而契之者無心。內外並冥。緣智俱寂。是故若能如是體道。千萬相應。可謂正法中人。真佛弟子。若違斯旨。妄起有心。悉墮邪修。不入宗鏡。如古德歌云。只為無心學無學。亦復正修於不修。若人不知如此處。不得稱名為比丘。洞山和尚云。吾家本住在何方。鳥道無人到處鄉。君若出家為釋子。能行此路萬相當。所以初祖大師云。若一切作處。即無作處。無作法。即見佛。若見相時。則一切處見鬼。何者。若作時無作者。無作法。即人法俱空。覺此成佛。若迷無作法。則幻相現前。故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熱病所見。豈非鬼耶。所以古德云。萬法浩然。宗一無相。又云。念滿一萬八千遍。遍遍入於無相定。亦云。無相道場。無相法門等。是以若於宗鏡發真最省心力。華嚴經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古德云。學雖不多。可齊上賢。即斯意矣。又此一心。皆因理事無礙。得有如是周遍含容。如理事無礙觀云。但理事鎔融。存亡逆順。通有十門。一理遍於事門。謂能遍之理。性無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別。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二。事遍於理門。謂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無分限。此有分限之事。於無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無體。還如理故。是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然。思之。又一理性不唯無分故。在一切處。而全體在於一內。二不唯分故。常在一中。全在一切處。一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恒在他方。二不唯無分故。遍一切處。而不移本位。又一。由理性不唯無分故。不在一事外。二不唯分故。不在一事內。一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處而無在。二不唯無分故。常在他處而無在。是故無在無不在。而在此在彼。無障礙也。此全遍門。超情離見。非世喻能況。如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於大海。而波非大。同時全遍於諸波。而海非異。俱時各匝於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時。不妨舉體全遍諸波。一波全匝大海時。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礙。思之。釋曰。以海為真理。以波為事。況理事相遍。而非一異。則海處波而不小。同濕性而廣狹無差。波匝海而非大。不壞相而一多全匝。
問。理既全遍一塵。何故非小。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說為全體遍一塵。一塵全匝於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廣大。何得全遍於理性。既成矛盾。義甚相違。
答。理事相望。各非一異。故全收而不壞本。先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與事非異故。真理全體在事中。二真理與事非一故。真理體性恒無邊際。三以非一即非異故。無邊理性。全在一塵。四以非異即非一故。一塵理性。無有分限。次事望理。亦有四句。一事法與理非異故。全匝於理性。二事法與理非一故。不壞於一塵。三。以非一即非異故。一小塵匝於無邊理性。四。以非異即非一故。一塵匝無邊理性。而塵不大。思之。
問。無邊理性。全遍一塵時。外諸事處。為有理性。為無理性。若塵外有理。則非全體遍一塵。若塵外無理。則非全遍一切事。義甚相違。
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無礙故。得全在內而全在外。無障無礙。各有四句。先就理四句。一以理性全體在一切事中時。不礙全體在一塵處。是故在外則在內。二全體在一塵中時。不礙全體在餘事處。是故在內則在外。三以無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時。是故亦在內亦在外。四以無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內非外。前三句。明與一切法非異。此之一句。明與一切法非一。良為非一非異故。內外無礙。次就事四句。一一塵全匝於理時。不礙一切事法亦全匝。是故在內即在外。二一切法各匝理性時。不礙一塵亦全匝。是故在外則在內。三。以諸法同時各匝故。是故全內亦全外。無有障礙。四以諸事法各不壞故。彼此相望。非內非外。思之。釋曰。以理在一為內。在多為外。事亦以一為內。以多為外。何故如是。一多內外。相遍相在而無障礙。唯是一心圓融故。寄理事以彰之。以體寂邊。目之為理。以用動邊。目之為事。以理是心之性。以事是心之相。性相俱心。所以一切無礙。如上無邊分限差別之事。唯以一理性鎔融。自然大小相含。一多即入。如金鑄十法界像。若消鎔則無異相。如和融但是一金。以理性為洪爐。鎔萬事為大冶。則銷和萬法。同會一真。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要因於水。能成立故。依如來藏。得有諸法。當知亦爾。思之。四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猶如波相虛。令水體露現。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之。五以理奪事門。謂事既攬理成。遂令事相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此則水存於已。壞波令盡。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成諸事法。然此事法既匝於理。遂令事顯理不現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故令眾生現時。法身不現也。七真理即事門。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理故。事必依理。以理虛無體故。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如水即波。動而非濕。八。事法即理門。謂緣起事法。必無自性。舉體即真故。說眾生即如。不待滅也。如波動相。舉體即水無異也。九真理非事門。謂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非虛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動濕異故。十事法非理門。謂全理之事。事恒非理。性相異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恒非水。以動義非濕故。華嚴經云。如色與非色。此二不為一。又云。生死及涅槃。分別各不同。釋曰。理事逆順自在者。事理相望。各有四義。四義中。皆二義逆。二義順。謂依理成事。真理即事。順也。以理奪事。真理非事。逆也。事能顯理。事法即理。順也。事能隱理。事法非理。逆也。欲成即成。欲壞即壞。故云自在。成不礙壞。壞不礙成。顯不礙隱。隱不礙顯。故云無礙。正成時即壞等。故云同時。五對皆無前却。故云頓起。又上四對。何以約理望事。但云成等。不云顯等。約事望理。但云顯等。不云成等。深有所以。何者。事從理生。可許云成。理非新有。但可言顯。事成必滅。故得云壞。真理常住。故但云隱。其即之與一離之與異。大旨則同。細明亦異。理無形相。但可即事。而事有萬差。故言。與理冥一理絕諸相。故云離事。事有差異。故云異理。上約義別。有此不同。若統收者。應成五對無礙之義。一相遍對。二相成對。三相害對。四即相對。五不即對。五中前四。明事理不離。後一明事理不即。又五對之中。共有三義。成顯一對。是事理相作義。奪隱及不即二對。是事理。相違義。相遍及相即二對。是事理不相礙義。又由第二相作。故有第四相即。由相即。故相遍。由有第三相違。故有第五不即。又若無不即。無可相遍。故說真空妙有。各有四義。約理望事。即真空四義。一廢己成他義。即依理成事門。二泯他顯己義。即真理奪事門。三自他俱存義。即真理非事門。四。自他俱泯義。即真理即事門。由其即故。而互泯也。又初及三即理遍事門。以自存故。舉體成他故遍他也。後約事望理。即妙有四義。一顯他自盡。即事能顯理門。二自顯隱他義。即事能隱理門。三自他俱存義。即事法非理門。四自他俱泯義。即事法即理門。又初及三即事遍於理門。以自存故。而能顯他。故遍他也。故說約空有存亡無礙。真空隱顯自在。理事。鎔融者。鎔。冶也。謂初銷義。融。和也。謂終成義。以理鎔事。事與理融。觀之於心。即名此觀。觀事當俗。觀理當真。今觀理事無礙。中道第一義觀。自然悲智相導。成無住行。又理事十門。總分五對。一理事相遍。二理事相成。三理事相害。四理事相即。五理事相非。理即性空真理。一相無相。事即染淨心境。互為緣起。起滅時分。此彼相貌。不可具陳。相遍二門。是全遍全同。理不可分故。華嚴經。頌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三句即全遍。末句即不可分。相成二門。依理。成事。則如因水成波。似依空立色。真如不守自性。能隨萬緣。事能顯理。則如影像表鏡明。識智表本性。華嚴經頌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諸法。即見盧舍那。相害二門。以理奪事。如水奪波。事能隱理。似煙欝火。相即二門。真理即事。如水不離氷。若但是空。出於事外。則不即事。今即法為無我理。離事何有理耶。事法即理。則緣起無性。一切眾生亦如也。相非二門。能所有異。真妄不同。則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相即則非二。相非則非一。非一故不壞俗諦。非二故不隱真諦。此真諦性空之理。空而不空。斯俗諦幻有之事有而不有。不有之有。有不礙空。不空之空。空不絕有。彼此無寄。遞互相成。若心內定一法是有。即墮常。若心外執法是無。即沈斷。俱成見網。不入圓宗。如上圓融。約理事無礙訖。
宗鏡錄卷第十二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前已明一心理事無礙。今約周遍含容觀中事事無礙者。如法界觀序云。使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可融。然後一多無礙。大小相含。則能施為隱顯。神用不測矣。乃至欲使學人。冥此境於自心。心慧既明。自見無盡之義。此周遍含容觀。亦具十門。一理如事門。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理性真實。體無不現。此則事無別事。即全理為事。是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釋云。由此真理全為事故。如事顯現。如事差別。大小一多。變易無量。又此真理。即與一切千差萬別之事。俱時歷然顯現。如耳目所對之境。亦如芥瓶。亦如真金。為佛菩薩比丘。及六道眾生形像之時。與諸像一時顯現。無分毫之隱。亦無分毫不像。今理性亦爾。無分毫隱。亦無分毫不事。不同真空。但觀理奪事門中。唯是空理現也。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者。以事虛無體。而不壞相。所以觀眾生。見諸佛。觀生死。見涅槃。以全理之事恒常顯現。是以事既全理。故不即理。若也即理。是不全矣。如金鑄十法界像。一一像。全體是金。不可更言即金也。二事如理門。謂諸事法與理非異故。事隨理而圓遍。遂令一塵普遍法界。法界全體遍諸法時。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塵。一切事法亦爾。釋云。一一事。皆如理普遍廣大。如理徹於三世。如理常住本然。例一切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六道眾生。一一皆爾。乃至一塵一念。性相作用。行位因果。無不圓足。三事含理事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為廣容。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故。俱在一塵中現。如一塵。一切法亦爾。此理事融通。非一非異故。總有四句。一。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釋云。一中一者。上一是能含。下一是所含。下一是能遍。上一是所遍。餘三句。一一例知。四通局無礙門。謂事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遍十方一切塵內。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動一位。即遠即近。即遍即住。無障無礙。五廣狹無礙門。謂事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狹。即大即小。無障無礙。六遍容無礙門。謂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普遍即是廣容故。遍在一切中。時即復還攝一切諸法。全住自中。又由廣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塵。還則遍在自內一切差別法中。是故此塵。自遍他時。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時遍攝無礙。思之。七攝入無礙門。謂彼一切望於一法。以入他即是攝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彼全一還復在自一切之內。同時無礙。思之。又由攝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時。還令一切恒在一內。同時無礙。思之。釋云。此上無礙。猶如鏡燈。即十鏡互入。如九鏡入彼一鏡中時。即攝彼一鏡還入九鏡之內。同時交互。故云無礙。八交涉無礙門。謂一望於一切。有攝有入。通有四句。謂一攝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一攝一。一入一。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礙。釋云。一攝一。一入一者。如東鏡攝彼西鏡。入我東鏡中時。即我東鏡。入彼西鏡中去。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者。圓滿常如。此句。但以言不頓彰故。假前三句句皆圓滿。九相在無礙門。謂一切望一亦有攝有入。亦有四句。謂攝一入一。攝一切入一。攝一入一切。攝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礙。釋云。此與前四句不同。前但此彼同時攝入。今則欲入彼時。必別攝餘法。帶之將入彼中。發起重重無盡之勢。攝一入一者。如東鏡能攝南鏡。帶之將入西鏡之中。即東鏡為能攝能入。南鏡為所攝。西鏡為所入也。此則釋迦世尊。攝文殊菩薩。入普賢中也。攝一切入一者。如東鏡攝餘八鏡。帶之將入南鏡之中時。東鏡為能攝能入。八鏡為所攝。南鏡為所入。則一佛攝一切眾生帶之同入一眾生中也。攝一入一切者。如東鏡能攝南鏡。帶之將入餘八鏡中。攝一切入一切者。如東鏡攝九鏡。帶之將入九鏡之中時。東一鏡為能攝能入。九鏡為所攝。亦即便為所入也。此句正明諸法。互相涉入。一時圓滿。重重無盡也。今現見鏡燈。但入一燈當中之時。則鏡鏡中各有多多之燈。無前後也。則知諸佛菩薩。六道眾生。不有則已。有。即一剎那中。便徹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凡聖中也。十普融無礙門。謂一切及一普皆同時。更互相望。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普融無礙。准前思之。令圓明顯現。稱行境界。無障無礙。深思之令現在前。是以前九門。文不頓顯故。此攝令同一剎那。既總別同時。則重重無盡也。又華嚴演義云。夫能所相入。心境包含。總具四義。能成無礙。一稱性義。二不壞相義。三不即義。四不離義。由稱性故不離。由不壞相故不即。又如諸剎入毛孔。皆有稱性。及不壞相義。今毛上取稱性義。故知法性之無外。剎上取不壞相義故。不遍稱性之毛。以一毛稱性故。能含廣剎。以廣剎不壞相故。能入一毛。又內外緣起。非即非離。亦有二義。一約內外共為緣起。由不即故。有能所入。由不離故。故得相入。二約內外緣起。與真法性。不即不離。此復二義。一由內外不即法性。有能所入。不離法性故。毛能廣包。剎能遍入。二者。毛約不離法性。如理而包。剎約不即法性。不遍毛孔。思之。此事事無礙觀。如群臣對王。各各全得王力。猶諸子對父。一一全得為父。又如百僧同住一寺。各各全得受用。而寺不分。若空中大小之華。一一遍納無際虛空。而華不壞。則十方一切眾生。全是佛體而無分劑。以不知故。甘稱眇劣。稟如來之智德。反墮愚盲。具廣大之威神。而跧小器。所以志公云。法性量同太虛。眾生發心自小。如上無礙。但是一心。如海涌千波。鏡含萬像。非一非異。周遍圓融。互奪互成。不存不泯。遂得塵含法界。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廷促同時等事現前。此乃華嚴一部法界緣起自在法門。如在掌中。爛然可見。又非獨華嚴之典。乃至一代時教。難思之妙旨。十方諸佛無作之神通。觀音祕密之悲門。文殊法界之智海。一時顯現。洞鑒無疑矣。若非智照深達自心。又焉能悟此希奇之事。如先德云。證佛地者。為塵空無我無性是也。乃至稱理而言。非智所知。如空中鳥飛之時跡。不可求依止跡處也。然空中之跡。既無體相可得。然跡非無。此跡尋之逾廣。要依鳥飛。方詮跡之深廣。當知佛地。要因心相。而得證佛地之深廣。然證入此地。不可住於寂滅。一切諸佛。法不應爾。當示教利喜。學佛方便。學佛智慧。夫佛智慧者。即一切種智。所以般若經中。以種智為佛。則無種不知。無種不見。斯乃以無知知一切知。以無見見一切見。如華嚴離世間品。十種無下劣心中云。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切諸佛。一切佛法。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世間一切三世。一切虛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語言施設界。一切寂滅涅槃界。如是一切種種諸法。我當以一念相應慧。悉知悉覺。悉見悉證。悉修悉斷。然於其中。無分別。離分別。無種種。無差別。無功德。無境界。非有非無。非一非二。以不二智。知一切二。以無相智。知一切相。以無分別智。知一切分別。以無異智知一切異。以無差別智。知一切差別。以無世間智。知一切世間。以無世智。知一切世。以無眾生智。知一切眾生。以無執著智。知一切執著。以無住處智。知一切住處。以無雜染智。知一切雜染。以無盡智。知一切盡。以究竟法界智。於一切世界示現身。以離言音智。示不可說言音。以一自性智。入於無自性。以一境界智。現種種境界。知一切法不可說。而現大自在言說。證一切智地。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於一切世間示現大神通變化。是為第十無下劣心。如上微細剖析理事根源。方見全佛之眾生。惺惺不昧。全眾生之佛。歷歷無疑。悟本而似達家鄉。得用而如親手足。云何迷真抱幻。捨實憑虛。辜負己靈沈埋家寶。高推上聖。自鄙下凡。都為但誦空文。未窮實義。唯記即心是佛之語。親省何年。只學萬法唯識之言。誰當現證。既乖教觀。又闕明師。雖稱紹隆。但成自誑。宗鏡委細。正為斯人。使了其義而識其心。披其文而見其法。感諸聖苦口。愧先賢用心。覽卷方知。終不虛謬。如高拂雲霧。豁覩青天。似深入龍宮。親逢至寶。始悟從來未諦。學處麁浮。可驗時中。全無力量。未到實地。莫言其深。未至劬勞。莫言其苦。唯當見性。可以息言。且諸聖所以垂言教者。普為生盲凡夫。令不著生死。眇目二乘。令不住涅槃。夜視小菩薩。令捨於權乘。羅縠。別菩薩。令不執教道。此為未知有自心。即具如是廣大神德。無邊妙用者。分明開示。令各各自知。十方諸佛。莫不承我威光。一切異生。莫不賴我恩力。勸生忻慕。進道弘修。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然後以定慧力。內外莊嚴。發起本妙覺心。真如相用。似磨古鏡。如瑩神珠。光徹十方。影透法界。無令一小含識。不承此光。猶如善財。一生可辦。又如龍女。親獻靈山。如來印可。故云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是知纔悟此法。因果同時。成道度生。不出一剎那之際。如法華經信解品云。疾走往捉。又譬喻品云。其疾如風。豈滯多生抂修功行。有如是速疾念念相應之力。而不肯承當。故諸聖驚嗟。廣為開演。布八教網。備三乘車。大小俱收。權實並載。提携誘引。密赴機宜。或見或聞。而前而後。悉令入此一乘金剛寶藏。以為究竟。如方便品中。引。十方三世諸佛。皆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則不可迷諸佛方便門。執其知解。領成現之語。起法我之心。如般若經中。佛言。我於一切法無所執故。得常光一尋。身真金色。是以但於人法二執俱亡。一道常光自現。還同釋迦。親證金色之身。所以諸佛教門。皆為顯宗破執。依前住著。反益迷心。如熱金丸。執則燒手。令甘露聖教。出苦良緣。若遇斯人。有損無益。如方便品偈云。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以萬億方便。隨宜而說法。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惑。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故知若不習定學慧。且不知隨宜之說。妄認為真。不可徇文。以為悟道。直如善財登閣。龍女獻珠。當此之時。自然親見。應須剋己辦事。曉夜忘疲。若問程而不行。家鄉轉遠。似見寶而不取。還受貧窮。所以古德頌云。學道先須細識心。細中之細細難尋。可中。尋到無尋處。方信凡心是佛心。故知即於一念生死心中。能信有諸佛不思議事。甚為難得。如大涅槃經云。佛言。若有人。能以藕根絲。懸須彌山。可思議不。不也世尊。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一念頃。悉能得量一切生死。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問。理唯一道。事乃萬差。云何但了一心。無邊佛事悉皆圓滿。
答。出世之道。理由心成。處世之門。事由心造。若以唯心之事。一法即一切法。舒之無邊。以唯心之理。一切法即一法。卷之無跡。因卷而說一。此法未曾一。因舒而說多。此法未曾多。非一非多。有而不有。而多而一。無而不無。一多相依。互為本末。通有四義。一相成義。則一多俱立。以互相持。有力俱存也。二相害義。形奪兩亡。以相依故。各無性也。三互存義。以此持彼。不壞彼而在此。彼持此亦爾。經頌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四互泯義。以此持彼。彼相盡而唯此。以彼持此。此相盡而唯彼。經云。知一即多多即一。又由彼此相成。資攝無礙。是故得有大小即入。一多相容。遠近互持。主伴融攝。致使塵塵現而無盡。等帝網以參差。故得事事顯而無窮。若定光而隱映。又一多無礙之義。古德以喻顯示。如數十錢法。此有二體。一異體。二同體。就異體中有二。一相即。二相入。又以諸緣。起法有二義。一空有義。此即自體。二有力無力義。此望力用。由初義故約相即。由後義故得相入。初空有義中。由自若有時他必無。故他即自。何以故。由他無性。以自作故。二由自若空時他必有。故自即他故。何以故。由自無性。用他作故。以空有無二體故。所以常相即。若不爾者。緣起不成。有自性等過。二力用中。自有全力。所以能攝他。他全。無力故。所以能入自。不據自體。故非相即。力用交徹故。成相入。十數為譬者。復有二門。一異體門。二同體門。就異體門中復有二。一者一中多。多中一。如經頌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此約相說。二者一即多。多即一。如經頌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義味。寂滅悉平等。遠離一異顛倒相。是名菩薩不退住。此約理說。
問。既其各各無性。那得成其一多耶。
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次明一即多。多即一者。如似一即十緣成故。若十非一。一不成故。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如柱若非舍。爾時則無舍。若有舍亦有柱。即以柱即是舍。故有舍復有柱。一即十十即一故。成一復成十也。
問。若一即十。此乃無有一。若十即一。此乃無有十。那言一之與十。復言以即故得成耶。
答。一即非一者。是情謂一。今所謂緣成一。緣成一者。非是情謂一故。經頌云。一亦不為一。為破諸數故。淺智著諸法。見一以為一。
問。前明一中多。多中一者。即一中有十。十中有一。此明一即十有何別耶。
答。前明一中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非是一。若此明一即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即是一。緣成故也。二同體門者。還如前門。相似。還明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今就此門中說者。前異體門言一中十者。以望後九故名一中十。此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
問。若一中即有九者。此與前異體門中一即十有何別耶。
答。此中言有九者。有於自體九而一不是。九若前異體說者。一即是彼異體十。而十不離一。
問。一中既自有九者。應非緣成義。
答。若非緣成。豈得有九耶。
問。一體云何得有九。
答。若無九即無一。次明同體門中一即十者。還言一者。緣成。故一即十。何以故。若十非一。一不成故。一即十既爾。一即二三亦然。
問。此中言自體一即十者。與前同體一中十有何別耶。
答。前明自體中有十。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此為異。
問。此明一體即十。為攝法盡不。
答。隨智差別故。亦盡亦不盡。何者。如一若攝十。即不為盡。若具說。即無盡也。
問。為攝自門無盡。為攝餘門亦無盡耶。
答。一無盡。餘亦無盡。若餘不盡。一亦不盡。若一成。一切即成。若一不成。一切即不成。是故此攝法。即無盡復無盡。成一之義也。於三四義。猶若虛空。即是盡。更不攝餘。故名無盡。故知亦攝盡不盡也。
問。既言一即能攝者。為只攝一中十。亦得攝他處十。
答。攝他十亦有盡不盡義。何以故。離他無自故。一攝他處。即無盡。而成一之義。他處十義如虛空。故有盡。經云。菩薩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此宗鏡錄。是一乘別教。不思議門。圓融無盡之宗。不同三乘教中所說。如上一多無礙之義。不可以意解情思。作限量之見。唯淨智眼。以六相十玄該之。方盡其旨耳。則知融攝無邊。包含匪外。如法華神力品云。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于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又經云。慈悲為佛眼。正念為佛頭。妙音為佛耳。香林為佛鼻。甘露為佛口。四辯為佛舌。六度為佛身。四攝為佛手。平等為佛指。戒定為佛足。種智為佛心。金光明經疏云。法性身佛者。非是凡夫二乘。下地之所能見。唯應度者。示令得見。此即無身之身。無相之相。一切智為頭。第一義諦髻。八萬四千法門髮。大悲眼。中道白毫。無漏鼻。十八空舌。四十不共齒。弘誓肩。三三昧腰。如來藏腹。權實智手。定慧足。如此等相。莊嚴法性身佛也。牛頭初祖云。諸佛於此得菩提者。此是心處得菩提。色處轉法輪。眼處入涅槃。若爾者。身中究竟解脫。法身。常在。淨土具足。更少何物。復更何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宗鏡中。所有智行主伴。皆同一際。纔有信者。悉同法流。但如一圓鏡之中。無別分析。如華嚴論云。此經法門。總是十方諸佛。同行共行。更無新故。如大王路。發跡登之者即是。無奈不行之何。一念隨善根。少分見性。智慧現前。總是不離佛正覺根本智故。不離普賢行故。如普賢一念中少分善心。總是向法流者。故經云。聞如來名號。及所說法門。聞而不信。猶能畢竟至於金剛智地。何況信修者也。又云。此華嚴經中。解行法門。修學悟入。必能成就十住法門。住佛種性。生一來家。為佛真子。不同權教初地菩薩。以誓願成佛。此華嚴經。直論實證位。不論誓願。為此教門。總一時一際。一法界。無異念。前後情絕。凡聖一性。不論情繫。應以無念無作法界照之可見。若立情見。不可信也。設生信者。玄信佛語。故非是自見。若自見者。情絕想亡。心與理合。智與境冥。方知萬境。性相通收。若不如斯。心常彼此。是非競作。垢淨何休。若也稱性情亡。法界重玄之門自達。一多純雜。自在含容。總別之門。圓融自在。於利生之法。善達諸根。隨所堪能。悉皆成益。敬承親近者。皆能拔之。所以稱性。故凡行一事。悉遍法界。若隨事作。則有分限。如摩訶般若經云。欲以一食。供養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諸佛及僧。當學般若波羅蜜。欲以一衣。華香瓔珞。粖香塗香燒香。燈燭幢幡華蓋等。供養諸佛及僧。當學般若波羅蜜論。
問曰。菩薩若以一食供養一佛及僧。尚是難事。何況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及僧。
答曰。供養功德。在心不在事也。若菩薩以一食大心。悉供養十方諸佛及僧。亦不以遠近為礙。是故諸佛。皆見皆受。是知但運一心。廣大無際。功德智慧。二種莊嚴。六度萬行。無不圓滿。則知一毫空性。法界無差。一微塵中。具十方分。是以法華會上。十方佛國。通為一土。分身共座。同證一乘。亦如華嚴教明。此土說法。十剎咸然。仰先聖之同歸。令後學之堅信。偶斯教者。莫大良緣。如秉大炬以燭幽關。炳然見性。似駕迅航而渡深濟。倏爾登真。故云一句染神。必當成佛二字經耳。七世不沈。所利唯人。所約唯己。百福殊相。同入無生。萬善異流。俱會平等。今宗鏡中。亦復如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一切諸法中。唯以等觀入。若執方便。廣辯諸乘。則失佛本懷。違於大旨。如法王經云。若定根機。為小乘人。說小乘法。為闡提人。說闡提法。是斷佛性。是滅佛身。是說法人。當歷百千萬劫。墮諸地獄。何以故。眾生之性。即是法性。從本已來無有增減。云何於中。分別藥病。如是解者。即一切法。無非佛法矣。
問。如何是一切法皆是佛法。
答。一切法唯心。心即是佛。心即是法。
如學人問忠國師。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殺害還是佛法不。
答。一切施為。皆是佛智之用。如人用火。香臭不嫌。亦如其水。淨穢非污。以表佛智也。是知火無分別。蘭艾俱焚。水同上德。方圓任器。所以文殊執劍於瞿曇。鴦掘持刀於釋氏。豈非佛事乎。若心外見法。而生分別。直饒廣作勝妙之事。亦非究竟。
問。心性本淨。寂照無遺。何假智光而為鑒達。
答。心是正因。雖然了照。以客塵煩惱所遮。若無智慧了因。而不能顯。古德云。智照心原。即是了因。如空與日。略有十義。以辯難思。一謂日與空。非即非離。二非住非不住。三如日善作破暗良緣。顯空之要。四雖復滅暗顯空。空無損益。五理實無損。事以推之暗蔽永除。性乃無增。空界所含。萬像皆現。六而此虛空。性雖清淨。若無日光。則有暗起。七非以虛空。空故。自能除暗。暗若除者。必假日光。八日若無空。無光無照。空若無日暗不自除。九然此暗性。無來無去。日之體相。亦不生不滅。十但有日照空。則乾坤洞曉。以智慧日。照心性空。亦復如是。釋曰。一智與心。非即非離。云何非即。以智是能照。心。是所照。能所異故。云何非離。智是心之用。用不離體故。二非住非不住。云何非住。智性離故。云何非不住。與心相應故。三智能破客塵。顯了心性。四智雖去塵現性。而心本無隱顯。五心雖本空。要盡客塵。方能普現法界。六心雖清淨。若無智光。則為客塵所蔽。七非心自空。不染客塵。塵若除者。要因智光。八智無心不照。心無智不明。九客塵。雖盡。本無來去。智雖起照。亦無生滅。十但得智光。則心性湛然寂照。法界洞朗。究竟清淨。故知萬法無修。策修而至無修。本性雖空。亦由修空而顯空。今宗鏡所錄。深有所以。只為眾生無智不修。而墮愚闇。不照心性。枉陷輪迴。若不得宗鏡之智光。何由顯於心寶。且眾生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以客塵所蔽。似鏡昏塵。但能知鏡本明。塵即慚盡。客塵盡處。真性朗然。如大涅槃經云。如大村外。有娑羅林。中有一樹。先林而生。足一百年。是時林主。灌之以水。隨時修治。其樹陳朽。皮膚枝葉。悉皆脫落。唯貞實在。如來亦爾。所有陳故。悉已除盡。唯有一切真實法在。所以一鉢和尚歌云。萬代金輪聖王子。只者真如靈覺是。菩提樹下度眾生。度盡眾生出生死。不生死。真丈夫。無形無相大毘盧。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
宗鏡錄卷第十三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釋迦文佛。開眾生心。成佛知見。達磨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體此一心。云何是成佛之理。
答。一心不動。諸法無性。以無性故。悉皆成佛。華嚴經云。佛子。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何等性。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我性。無非我性。無眾生性。無非眾生性。無菩提性。無法界性。無虛空性。亦復無有成正覺性。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佛子。譬如虛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虛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一一心復化作恒河沙等佛。皆無色無形無相。如是盡恒河沙等劫。無有休息。佛子。於汝意云何。彼人化心。化作如來。凡有幾何。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言。如我解於仁所說義。化與不化。等無有別。云何問言。凡有幾何。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說。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等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若無有相。則無增減。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成等正覺。同於菩提。一相無相。疏釋云。所以知佛智遍者。無一眾生不有本覺。與佛體無殊故。經云。佛智潛流。即似佛智遍他眾生。今顯眾生自有佛智。故云遍耳。此有三意。一明無一眾生不有。則知無性者。非眾生數。謂草木等。已過五性之見。二者。眾生在纏之因。已具出纏之果法。故云有如來智慧。非但有性後方當成。亦非理先智後。是知涅槃。對昔方便。且說有性。後學尚謂談有藏無。況聞等有果智。誰當信者。三彼因中之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圓教宗。自他因果。無二體故。不爾此說眾生有果。何名說佛智耶。斯則玄又玄矣。非華嚴宗。無有斯理。疑云。涅槃云。佛性者。名為智慧。有智慧時。則無煩惱。今有佛智。那作眾生。釋云。謂顛倒故不證。豈得言無。如壯士迷於額珠。豈是膚中無寶。謂若先無。離倒寧有。既離則現。明本不無。如貧得珠。非今授與。是以涅槃。恐不修行。故云。言定有者。即為執著。恐不信有。故云。若言定無。則為妄語。乍可執著。不可妄語。又如來藏等經。說。有九種喻。喻如來藏。謂如青蓮華。在泥水中。未出泥。人無貴者。又如貧女而懷聖胎。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摩尼珠。落在深廁。如真金像弊衣所覆。如菴羅樹。華實未開。亦如稻米在穅?中。如金在鑛。如像在模。皆是塵中有佛身義。與此大同也。又此無性理。能成一切。能壞一切。則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一成一切成者。即因果交徹。於中有二。一明生佛不二華嚴經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等。淨名經云。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即菩提相。于何不成。二明能所不二。即華嚴經云。皆同一性。所謂無性。淨名經云。不行是菩提。離意法故。法即是所。意即是能。良以心境。同一性故。生佛亦然。是以真心。不守自性故。舉體隨緣。成諸萬法。性即體也。以諸法唯心所現。各無自體。虛假相依。無決定性。以無性故。能隨異緣成立一切。若有定性。猶如金石。各有堅性。不可令易。今此無性。猶如於水。遇冷成氷。逢火便煖。故中論偈云。集若有定性。先來所不斷。於今云何斷。道若有定性。先來所不修。於今云何修。故知若有定性。一切諸法皆悉不成。若無定性。一切皆成。又若眾生各各有性。自體不移。則永作眾生。無因成佛。所以無性理同。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若此一微塵法成。則盡十方虛空界一切異法一時成。若有一微塵異法不成者。此間一毫之法亦不成。失圓頓義。以一心一切心故。若悟宗鏡成佛。即一切處成佛。所以金剛經云。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有一微塵處不成佛。則不入宗鏡中。故經云。唯我一人者。三界六道凡聖無非我。是一是人故。唯我一人耳。故知若離此而修。皆成權漸。如待空華而結果朝焰水以成氷。任滿三祇。不入真實。但自觀心見佛。了諸法空。則不動念而親覩毫光。靡運身而遍參法界。如佛在忉利。一夏安居。佛以神力制諸人天。不知處所。夏受歲已。佛攝神足。欲還閻浮。爾時須菩提。於石室中住。自思惟言。佛忉利下。當至佛所禮佛耶。為不至耶。復自思惟。佛常說法。若人以智慧力。觀佛法身。是名見佛中最。佛時已從忉利下閻浮提。四眾皆集。人天相見。座中有佛。及轉輪王。諸天大集。眾會莊嚴。先未曾有。須菩提念。今此大眾。雖復殊特。勢不久停。磨滅之法。皆歸無常。因此無常。觀之初門。悉知諸法。空無有實。作是觀時。即得道證。時一切眾。欲先見如來。禮拜供養。有蓮華色比丘尼。常為他人。呼為婬女。欲除惡名。便化為輪王。七寶千子。眾人見之。皆悉避座。化王見佛。還復本身。為比丘尼。最先禮佛。佛告尼言。非汝先禮我。唯須菩提。最初禮我。所以者何。須菩提觀諸法空。為見法身。得真供養。供養中最。非供養生身。名供養也。是知若不自信心佛求他勝緣。功業雖勤。終非究竟。如華嚴如來出現品云。佛子。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又以從緣故。緣亦無自性。則一切不成。念念散壞。如隨差別雜染之緣。因名言建立。故號眾生。於諸緣中求眾生性了不可得。則眾生體空。即是壞義。以有諸法故。則空義得顯。若此一眾生義不成。則盡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悉皆不成。故名一壞一切壞。所以諸佛。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成就一切智。起同體悲。相續不斷。盡未來際。廣度有情。以一心無性成佛之理。願一切眾生與我無異。知眾生本來一心不動。常合天真。以無性故。不覺隨緣六趣昇降。抂受妄苦。虛墮輪迴。所以能起大悲。相續度脫。若無此無性之理。則大化不成。善惡凡聖。不可移易。若能如是解悟。則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佛藏經云。諸法若有決定體性。如析毛髮百分之一者。是則諸佛不出於世。亦終不說諸法空。並證頓義。華嚴經頌云。能於一念悉了知。一切眾生無有餘。了彼眾生心自性。達無性者所行道。不退轉法輪經云。爾時三菩薩。住世尊前。以曼陀蓮華。散於佛上。散已。作如是言。我於此法。深生信解。無有疑惑。其第一者。白佛言。世尊。若有人說如來。我即如來。於此法中。都無疑惑。第二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稱說世尊。我即世尊。亦於此法悉無疑惑。第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稱說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我即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亦於此法悉無疑惑。乃至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作如是說。佛言。此三菩薩。善解假名故。作是說故。知但是凡聖諸法。皆是假名。從心建立。若能了達一切平等。即知凡聖諸法。不出假名。假名不出真如之性。如大般若經云。爾時善現。告欲色界諸天眾言。汝諸天眾。說我善現。佛真弟子。隨如來生。云何善現隨如來生。謂隨如來真如生故。所以者何。如來真如。無來無去。善現真如。亦無來無去。故說善現隨如來生。如來真如。即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即如來真如。如是真如。無真如性。亦無不真如性。善現真如。亦復如是。故說善現隨如來生。釋曰。若如來真如。即一切法真如者。非獨善現隨如來生。乃至一切法界眾生。悉隨如來生。何者。以如來真如。即自真如故。如是真如無真如性者。以此真如。是言說中極。亦不可立。故云。喚作如如。早是變也。既無真如之性。亦無非真如之性。如是了達。方為究竟真如矣。雁腋經云。爾時舍利弗。問諸比丘言。大德。何緣說如是語。我今始於六師出家。諸比丘言。大德舍利弗。從今已往。六師諸佛。等同一相。無增無減。大德舍利弗。我等今知。諸師不異。於出家中。無所分別。故言出家。舍利弗言。大德。何緣說言。從今佛非我尊。諸比丘言。大德舍利弗。我從今往。自然明了。熾然明了。不假餘明。我自歸依。非餘歸依。自歸自尊。是故說言。佛非我尊。何以故。我不離佛。佛不離我。乃至舍利弗言。大德何故。說。從今往。說無有業。諸比丘言。大德舍利弗。我從今往。知一切說。究竟涅槃。是中無有調伏。無非調伏。以是故言。我說無業。如來藏經云。世尊。告金剛慧言。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楞伽經云。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華嚴入法界品中。鞞瑟胝羅居士。得菩薩解脫不般涅槃際法門。常供養栴檀座佛塔。告善財言。我開栴檀座如來塔門時。得三昧。名佛種無盡。善男子。我念念中入此三昧。念念得知一切無量殊勝之事。乃至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薩所得不般涅槃際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以一念智。普知三世。一念遍入。一切三昧。如來智日恒照其心。於一切法。無有分別。了一切佛。悉皆平等。如來及我。一切眾生。等無有二。知一切法。自性清淨。無有思慮。無有動轉。而能普入一切世間離諸分別。住佛法印。悉能開悟法界眾生。又頌云。如心境界無有量。諸佛境界亦復然。如心境界從意生。佛境如是應觀察。法華經云。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眾有疑云。成道既久。常此教化。中間所有。然燈毘婆沙尸棄等佛。成道入滅。說法度眾生。復是誰耶。古釋云。於是中間說然燈佛等。成道入滅。如是皆以智慧方便。善巧分別。說於他佛。非離我身。別有彼佛。金剛經論云。眾生身內有佛亦非密。身外有亦非密。乃至非身內。非身外有。非非內。非非外有。並非密也。眾生即是。故名為密。寶藏論云。不遣一法。不得一法。不修一法。不證一法。性淨天真可謂大道乎。真一是以遍觀天下。莫非真人。孰得此理。同其一倫。台教云。只觀十法界眾生。即是佛。十法界。眾生陰佛陰。無毫芥之殊。三世佛事。眾生四儀。無不圓足。華嚴論云。若少見性者。亦得佛乘。如大海中一毫之渧。乃至多渧。一一渧中。皆得大海。如是菩薩五位之中。十位十地一一位內。皆有佛果。如彼海水一毫之渧。不離佛性。得諸行故。以彼佛性。而有進修。如華嚴經。直以全佛果不動智等。十智如來。示凡信修。如有凡夫。頓昇寶位。身持王位。遍知臣下。一切群品。無不該含。華嚴經中法門。菩薩行相。亦復如是。從初發心十住之始。頓見如是如來法身佛性。無作智果。遍行普賢一切萬行。隨緣不滯。悉皆無作。涅槃經云。佛性非是作法。但為客塵煩惱所覆故。是故今從十住初位。以無作三昧自體應真。煩惱客塵。全無體性。唯真體用。無貪瞋癡。任運即佛。故一念相應。一念成佛。一日相應。一日成佛。何須數劫。漸漸而修。多劫積修。三祇至果。心緣劫量。見障何休。諸佛法門。本非時攝。計時立劫。非是佛乘。又經云。一切世界海微塵數劫。所有諸佛出興于世。親近供養者。明無功之智遍周。無法不佛。佛即法也。十方虛空。無有間缺。針鋒毛端。無不是一切法一切佛故。但有微塵許是非染淨心。皆不是見佛也。以智眼印之。又云。都舉佛剎微塵數佛者。智滿行遍。無非佛故。皆悉承事者。即聖凡同體。無一不佛。法。空無間也。以普眼觀之。徹其心境無不佛也。智隨諸行。一切皆佛故。如是見者。以事而論。亦實如是。表法而論。一切總實。是佛故。若一法一物不是佛見者。當知是人。即是邪見。非正見也。即有能所是非。諸見競生。不得入此普賢文殊智眼境界。是以若有異想雜念。續續而起。故號眾生。則能所互興。是非交諍。即是邪見。若了妄念無相。外境自虛。則一切剎塵。無非正覺。所以釋摩訶衍論云。一念初起無有初相者。謂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即謂無念者。則是除疑。令生勝解。謂有眾生作如是疑。極解脫道。會本覺時。微細初生。知得有耶。知得無耶。若知有者。極解脫道。當非無念。所以者何。知有初念。有初念故。若知無者。極解脫道。當不能有。所以者何。既無初念。待何念無。立解脫有。如是疑故。今自通言。所知之相。從本已來。自性空無。能知之智。從本已來。無有起時。既無所覺之相。亦無能覺之智。豈可得言有細初相。智慧可知。而言說知初相者。即是現示無念道理。所以者何。法性之理。雖無所知之初起相。亦無能知之始覺智。而能通達無所知相。無能知智。無所有覺。都非空無。是故今且依此道理。作如是說。知初相耳。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者。即是成立上無念義。謂金剛已還。一切眾生。獨力業相大無明念。未出離故。則是現示一切眾生皆是有念。名為眾生。一切諸佛皆得無念。名為佛故。自此已下。現示始覺境界。周遍圓滿。謂大覺者。已到彼岸。遍知一切無量眾生。一心流轉。作生住異滅四相。故如論云。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故。以何義故。如是知耶。得自無念時。一切眾生平等得。故如論云。以無念等故。以何義故。唯一行者。得無念時。一切眾生悉得無念。一一眾生。皆悉各各有本覺故。此義云何。謂一行者。始覺圓滿。同本覺時。遍同一切無量眾生。本覺心中。非自本覺。所以者何。自性本覺。遍眾生界。無不至故。清淨覺者。得無念時。一切眾生皆得無念者。清淨覺者。斷無明時。一切眾生亦可斷耶。若爾何過。若始覺者。斷無明時。一切眾生皆得斷者。何故上言。金剛已還。一切眾生。獨力業相大無明念未出離故。不名為覺。若諸眾生。無始無明未得出離。而與諸佛同得無念者。無念等義。唯有言說。無有實義。豈可得言一切眾生皆有本覺。亦有始覺。決斷此難。則有二門。一者自宗決斷。二者望別決斷。自宗決斷者。此論正宗。為欲現示一切眾生。同一相續。無差別故。可得一修行者。無始無明究竟斷時。一切眾生亦同斷盡。一修行者滿始覺時。一切眾生亦同得滿。是故三身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世尊。告文殊言。文殊師利。我由二等而成正覺。一者斷等。二者得等。言斷等者。我極解脫道初發起時。一切眾生所有無始無明。一時究竟頓決斷故。言得等者。我初成道滿始覺時。一切眾生皆滿足故。是名二等故。望別決斷者。舉圓滿者望眾生界。無一一法。而非清淨。舉諸眾生望無上尊。入無明藏。無所覺知。皆悉清淨。無所障礙。無念等義。而得成立。入無明藏。無所覺知。上上所說文。無相違過。舉此一隅。應廣觀察。自此已下。融諸始覺。令同本覺。謂五十一分。滿始覺時。實無轉勝漸次之果。亦無究竟圓滿之極。所以者何。一切始覺四相。俱時。而得住止。皆無自立。從本已來。一味平等。自性圓滿。契同無二一相覺。故如論云。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起信疏云。豁然大悟。覺了自心。本無所轉。今無所諍。本來平等。種種夢念。動其心原。覺心初起者。是明所覺相。心。初起者。依無明有生相之心體令動念。今乃證知。離本覺無不覺。即動念是靜心。故言覺心初起。如迷東為西。悟時乃知西即是東。心無初相者。本由不覺有心生起。今既覺故。心無所起。故言無初相。今究竟位。動念都盡。唯一心在。故言無初相。無明永盡。歸一心原。更無起動。故言得見心性。心即常住。更無所進。名究竟覺。未至心原。夢念未盡。欲滅此動。望到彼岸。而今既見心性。夢相都盡。覺知自心。本無流轉。今無明靜息。常自一心。是以證知佛地無念。此是舉因而證果也。馬祖大師云。汝若欲識心。秖今語言。即是汝心。喚此心作佛。亦是實相法身佛。亦名為道。經云。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隨世應處立名。如隨色摩尼珠。觸青即青。觸黃即黃。體非一切色。如指不自觸。如刀不自割。如鏡不自照。隨緣所見之處。各得其名。此心與虛空齊壽。乃至輪迴六道。受種種形。即此心未曾有生。未曾有滅。為眾生不識自心。迷情妄起諸業受報。迷其本性。妄執世間風息四大之身。見有生滅。而靈覺之性。實無生滅。汝今悟此性。名為長壽。亦名如來壽量。喚作本空不動性。前後諸聖秖會此性為道。今見聞覺知。元是汝本性。亦名本心。更不離此心別有佛。此心本有。今有。不假造作。本淨今淨。不待瑩拭。自性涅槃。自性清淨。自性解脫。自性離故。是汝心性。本自是佛。不用別求佛。汝自是金剛定。不用更作意凝心取定。縱使凝心斂念作得。亦非究竟。志公和尚生佛不二科云。眾生與佛不殊。大智不異於愚。何用外求珍寶。身內自有明珠。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聖同途。迷悟本無差別。涅槃生死一如。究竟攀緣空寂。推求憶想清虛。無有一法可得。蕭然直入無餘。傅大士頌云。還原去。何須次第求。法性無前後。一念一時修。又頌云。凡地修聖道。果地習凡因。恒行無所踐。常度無度人。真覺大師歌云。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却阿鼻業。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百門義海云。發菩提者。今了達一切眾生。及塵毛等無性之理。以成佛菩提智故。所以於佛菩提身中。見一切眾生成等正覺。又眾生及塵毛等。全以佛菩提之理成眾生故。所以於眾生菩提中。見佛修菩提行。是故佛是眾生之佛。眾生即佛之眾生。縱有開合。終無差別。如是見者。名菩提心。起同體大悲。教化眾生也。
又策林問云。眾生為迷。諸佛為悟。體雖是一約用有差。若以眾生通佛。佛亦合迷。若以佛通眾生。眾生合悟。
答。恒以非眾生為眾生。亦以非佛為佛。不礙存而恒奪。不妨壞而常成。隨緣且立眾生之名。豈有眾生可得。約體。權施法身之號。寧有諸佛可求。莫不妄徹真原。居一相而恒有。真該妄末。入五道而常空。情談則二界難通。智說乃一如易就。然後雙非雙。是即互壞互成。見諸佛於眾生身。觀眾生於佛體。仰山和尚問溈山和尚云。真佛住何處。溈山云。以思無思之妙。反靈焰之無窮。思盡還原。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斯則無住無離。能見真佛。履平等道矣。故云六道之道。離善之惡。離惡之善。二乘之道。離漏之無漏。菩薩之道。離邊之中。諸佛之道。無離無至。何以故。一切諸法即是佛道故。所以先德云。夫大道唯心。即心是佛。只依一心而修。即是根本之智。亦是無分別智。即能分別。無窮。自具一切智故。不同起心遍計。故知凡有心者。悉皆成佛。如今行是佛行。坐是佛坐。語是佛語。默是佛默。所以云阿鼻依正。常處極聖之自心。諸佛法身。不離下凡之一念。此非分得。可謂全收。以不信故。決定為凡。以明了故。舊來成佛。然成佛之義。約性虛玄。隨相對機。即有多種。如華嚴演義云。隨門不同。種種有異。門唯有多。且略分四。一約性。即一真法界。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性相交徹。顯此二門。不即不離。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初約體門者。
問。體是佛不。
答。應成四句。一是佛。法性身無所不至故。經云。性空即是佛故。二非佛。絕能所覺為其性故。平等真法界。非佛非眾生故。三亦佛非佛。以法性身無自性故。四雙非。性與無性。雙泯絕故。經頌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世一切空。是則諸佛見。二就相門有二。一情。二非情。真心隨緣。變能所故。然此二門。各分染淨。謂無明熏真如成染緣起。真如熏無明成淨緣起。染成萬類。淨至成佛。以修淨緣。斷彼染緣。方得成佛。依此二義。則生佛不同。於淨緣中。復有因果。因有純雜。果有依正。若約純門。隨一菩薩。盡未來際。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約雜門。萬行齊修。盡未來際。若約因門。盡未來際。常是菩薩。若約果門。盡未來際。常是如來。經云。為眾生故。念念新新。成等正覺。若雙辯門。盡未來際。修因得果。若約雙非。盡未來際。非因非果。便同真性。前之三門。雙具悲智。雙融心境。第三性相交徹門。曲有四門。一以性隨相。同第二門。二寄相歸性。同第一門。三雙存無礙。具上二門。依此則悲智雙運。性相齊驅。寂照雙流。成大自在。四互奪雙亡。則性相俱絕。沒同果海。無成不成。第四以性融相門。相雖萬差。無不即性。性德無盡。全在相中。以性融相。相如於性。令上諸門。皆無障礙。因果交徹。純雜相融。事事相參。重重無盡。今就性門四句之內。是即佛門。不取餘三。就相門中。約有情門。是淨非染。是果非因。是一分義。非此所用。就交徹門。佛則性相雙融。生則會相歸性。今經正約第四。以性融相。一成一切皆成。謂以佛之淨性。融生之染。以佛一性。融生之多。令多染生。隨一真性。皆如於佛。已成佛竟。非唯有情。會。萬類相。融為佛體。無不皆成。故肇公云。會萬物而成已者。其唯聖人乎。又云。故聖人空同其體。萬物無非我。以佛之性融於物性。同佛皆成。以物之性融佛之相故。令三業等於萬類。即今經意。而非餘門。故云隨門不同。今是成佛門也。頓教多同約性四門。終教即同性相交徹。始教有二門。幻有即空。同會相歸性。但唯心現。多同第二。小乘人天。皆同相門。由此有云。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說無情。有成佛義。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之相。亦得說言。諸佛眾生不成佛也。以成與不成。情與無情。無二性故。法界無限故。佛體普周故。色空無二故。法無定性故。十身圓融故。緣起相由故。生界無盡故。為因周遍故。遠離斷常故。萬法虛融故。故說一成一切成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若許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便同邪見。是以性非巧拙。解有精麁。智妙而見在須臾。機鈍而悟經塵劫。所以古德云。夫佛體幽玄非即色蘊。亦不離色蘊。一異性空。真性自現。如密嚴經偈云。碎抹於金鑛。鑛中不見金。智者巧融鍊。真金方乃顯。分剖於諸色。乃至為極微。及析求諸蘊。若一若異性。佛體不可見。亦非無有佛。且如悟入宗鏡中。成佛不離一念。若前念是凡。後念是聖。此猶別教所收。今不動無明。全成正覺。故華嚴論云。如將寶位。直授凡庸。如夜夢千秋。覺已隨滅。傅大士白梁武帝云。今欲將如意寶珠。清淨解脫。照徹十方。光色微妙。難可思議。意欲施於人主。若受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若一念決定信受者。不間剎那。便登覺位。如維摩經云。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又法華經云。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故知一切含生。心珠朗耀。理無前後。明昧隨機。或因鬪而隱膚中。對明鏡而顯現。或因遊而沈水底。在安徐而得之。或處輪王髻中。建大功而受賜。或繫貧人衣裏。惺智願而猶存。宗鏡明文。同證於此。如是信者。究竟無餘。即是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據此諸聖開示。心佛了然。設有抱疑退屈之者。雖未信受。若成佛之理。未曾暫虧。如人不識真金。認為銅鐵。銅鐵但有虛名。金性未曾暫變。如今執者。不知本是。却謂今非。亦匪昔迷。而方始悟。如上廣引。委曲證明。只為即生死中。有不思議性。於塵勞內。具大菩提身。以障重之人。聞皆不信。甘稱絕分。唯言我是凡夫。既不能承紹佛乘弘持法器。遂乃一向順眾生之業。背覺合塵。生死之海彌深。煩惱之籠轉密。所以遍集祖佛言教。頓釋群疑。令於言下發明。直見無生自性。方知與佛無異。萬法本同。始信真詮。有茲深益。
問。六祖云。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洞山和尚云。學得佛邊事。猶是錯用心。今何廣論成佛之旨。
答。今宗鏡錄。正論斯義。以心冥性佛。理合真空。豈於心外妄求隨他勝境。如華嚴記云。若達真空。尚不造善。豈況惡乎。若邪說空。謂豁達無物。或言無礙。不妨造惡。若真知空。善順於理。恐生動亂。尚不起心慕善。惡背於理。以順妄情。豈當可造。若云無礙不礙造惡。何不無礙不礙修善而斷惡耶。厭修善法。尚恐有著心。恣情造惡。何不懼著。明知邪見惡眾生也。乃至入理觀佛。猶恐起心。更造業思。特違至理。故楞伽經云。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又云。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所覺是相。能覺是見。遠離覺所覺。名自覺聖智。以亡能所處成佛故。夫限量所知。從他外學。欲窮般若海。莫得其源。如於恒河中投一升鹽。水無鹽味。飲者不覺。若內照發明。徹法原底。無理不照。無事不該。如經云。佛言。我住於無念法中。得如是黃金色身。三十二相。放大光明。照無餘世界。
宗鏡錄卷第十四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問。既博地凡夫。位齊諸佛者。云何不具諸佛神通作用。
答。非是不具。但眾生不知。故華嚴宗云。諸佛證眾生之體。用眾生之用。所以志公和尚歌云。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義。他家文字有親疎。莫起功夫求的意。任蹤橫絕忌諱。長在人間不居世。運用元來聲色中。凡夫不了爭為計。如有學人問大安和尚。如何是諸佛神通。師云。汝從何處來。對云。江西來。師云。莫不謾語不。對云。終不謬言。學人再問。如何是神通。師云。果然妄語。斯皆可驗。並是現前日用不知故。諸佛將眾生心中真如體相用三大之因。為法報化三身之果。豈可更論具不具耶。如今若實未薦者。但非生因之所生。唯在了因之所了。大涅槃經云。生因者。如泥作瓶。了因者。如燈照物。若智燈纔照。凡聖一如。若意解觀之。真俗似別。然世間多執事相。迷於真理。故法華經云。取相凡夫。隨宜為說。金剛經云。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所以一切經論。皆破眾生身心事相等執。如寶藏論離微品云。夫經論者。莫不就彼凡情。破彼根量。種種方便。皆不住於形事。若不住形事者。則不須一切言說。及以離微也。故經云。隨宜說法。意趣難解。雖說種種之乘。皆是權接方便助道法也。然非究竟解脫涅槃。如有人於虛空中畫作種種色相。及種種音聲。然彼虛空。實無異相。受入變動。故知諸佛化身。及以說法。亦復如是。於實際中。都無一異。是以天地合離。虛空合微。萬物動作。變化無為。夫神中有智。智中有通。通有五種。智有三種。何為五種通。一曰道通。二曰神通。三曰依通。四曰報通。五曰妖通。妖通者。狐狸老變。木石精化。附傍人神。聰慧奇異。此謂妖通。何謂報通。鬼神逆知。諸天變化。中陰了生。神龍隱變。此謂報通。何謂依通。約法而知。緣身而用。乘符往來。藥餌靈變。此謂依通。何謂神通。靜心照物。宿命記持。種種分別。皆隨定力。此謂神通。何謂道通。無心應物。緣化萬有。水月空華。影像無主。此謂道通。何謂三智。一曰真智。二曰內智。三曰外智。何謂外智。謂分別根門。識了塵境。博覽古今。皆通俗事。此名外智。何謂內智。自覺無明。割斷煩惱。心意寂靜。滅無有餘。此名內智。何謂真智。體解無物。本來寂靜。通達無涯。淨穢不二。故名真智。真智道通不可名目。餘所有者。皆是邪偽。偽則不真。邪則不正。惑亂心生。迷於本性。是以深解離微。達彼諸有。自性本真。出於群品。夫智有邪正。通有真偽。若非法眼精明。難可辯了。是以俗間多信邪偽。少信正真。大教偃行。小乘現用。故知妙理難顯也。百丈廣語云。應物隨形。變現諸趣。離我我所。猶屬小用。是佛事門收。大用者。大身隱於無形。大音匿於希聲。龐居士偈云。世人多重金。我愛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心通法亦通。十八斷行蹤。但自心無礙。何愁神不通。如是解者。方入宗鏡之中。所有施為。皆入律行。自然成辦一切佛事。如淨名私記云。得入律行者。如優波離章。是名奉律。是名善解。端坐不用。經營辦供養具。而常作佛事。心行中求。已上並約性用心通。不約事解。或諸家兼事說者。或云眾生理具。諸佛事圓。或云眾生在因。諸佛證果。或云眾生客塵所遮。諸佛種現俱盡。或云眾生妄見所隔。諸佛五眼。圓通。又台教。多約本迹。明凡聖不二。辯生佛之因果。故肇法師云。本迹雖殊。不思議一。所以湛然尊者。約三觀四教十如十乘。一念三千等。於此迹門。論其十妙。若知迹門尚妙。本門可知。遂撮略色心不二等十門。明權實之宗。辯能所之化。故云。為實施權。則不二而二。開權顯實。則二而不二。斯則始終明不二。十門者。一色心不二門者。且十如鏡乃至無諦。一一皆有總別二意。總在一念。分別色心。何者。初十如中。相唯在色。性唯在心。體力作緣。義兼色心。因果唯心。報唯約色。十二因緣。苦業兩兼。惑唯在心。四諦。則三兼色心。滅唯在心。二諦三諦。皆俗具色心。真中唯心。一實諦及無諦。准此可見。既知別已。攝別入總。一切諸法。無非心性。一性無性。三千宛然。當知心之色心。即心名變。變名為造。造謂體用。是則非色非心。而色而心。唯色唯心。良由於此。故知但識一念。遍見己他生佛。他生他佛。尚與心同。況己心生佛。寧乖一念。故彼彼境法。差而不差。二內外不二門者。凡所觀境。不出內外。外謂託彼依正色心。即空假中。即空假中妙故。色心體絕。唯一實性。無空假中。色心宛然。豁同真淨。無復眾生七方便異。不見國土淨穢差品。而帝網依正。終自炳然。所言內者。先了外色心一念無念。唯內體三千即空假中。是則外法全為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十方諸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咸遍。誰云內外色心己他。此即用向色心不二門成。三修性不二門者。性德只是界如一念。此內界如。三法具足。性雖本爾籍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發修。在性則全修成性。起修則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修又二種。順修逆修。順謂了性為行。逆謂背性成迷。迷了二心。心雖不二。逆順二性。性事恆殊。可由事不移心。則令迷修成了。故須一期迷了。照性成修。見性修心。二心俱泯。又了順修對性。有離有合。離謂修性各三。合謂修二性一。修二各三共發性三。是則修雖具九。九只是三。為對性明修。故合修為二。二與一性。如水為波。二亦無二亦無波水。應知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從性成。成三法爾。達無修性。唯一妙乘。無所分別。法界洞朗。此由內外不二門成。四因果不二門者。眾生心因。既具三軌。此因成果。名三涅槃。因果無殊。始終理一。若爾因德已具。何不住因。但由迷因。各自謂實。若了迷性。實唯住因故。久研此因。因顯名果。只緣因果理一。用此一理為因。理顯無復果名。豈可仍存因號。因果既泯。理性自忘。只由忘智親疎。致使迷成厚薄。迷厚薄故強分三惑。義開六即。名智淺深。故如夢勤加。空冥惑絕。幻因既滿。鏡像果圓。空像雖即義同。而空虛像實。像實。故稱理本有。空虛故迷轉成性。是則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體一。若謂因異果。因亦非因。曉果從因。因方剋果。所以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三千無改。無明即明。三千並常。俱體俱用。此以修性不二門成。五。染淨不二門者。若識無始即法性為無明。故可了。今無明為法性。法性之與無明。遍造諸法。名之為染。無明之與法性。遍應眾緣。號之為淨。濁水清水。波濕無殊。清濁雖即。由緣而濁成本有。濁雖本有。而全體是清。以二波理通。舉體是用故。三千因果。俱名緣起。迷悟緣起。不離剎那。剎那性常。緣起理一一理之內。而分淨穢。別則六穢四淨。通則十通淨穢。故知剎那。染體悉淨。三千未顯。驗體仍迷。故相似位。成六根遍照。照分十界各具灼然。豈六根淨人。謂十定十。分真垂跡。十界亦然。乃至果成。等彼百界。故須初心。而遮而照。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終日雙亡。終日雙照。不動此念。遍應無方。隨感而施。淨穢斯泯。亡淨穢故。以空以中。仍由空中。轉染為淨。由了染淨。空中自亡。此以因果不二門成。六依正不二門者。已證遮那。一體不二。良由無始。一念三千。以三千中。生陰二千為正。國土一千屬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是則理性名字觀行。已有不二依正之相。故使自他。因果相攝。但眾生在理。果雖未辦。一切莫非遮那妙境。然應復了。諸佛法體。非遍而遍。眾生理性。非局而局。始。終不改。大小無妨。因果理同。依正何別。故淨穢之土。勝劣之身。塵身與法身量同。塵國與寂光無異。是則一一塵剎一切剎。一一塵身一切身。廣狹勝劣難思議。淨穢方所無窮盡。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茲自在用。如是方知生佛等。彼此事理互相收。此以染淨不二門成。七自他不二門者。隨機利他。事乃憑本。本為一性。具足自他。方至果位。自即益他。如理性三德三諦。三千。自行。唯在空中。利他三千赴物。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十界轉現。不出一念。土土互生。不出寂光。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諸佛由三千理滿故能應。應遍機遍。欣赴不差。不然。豈能如鏡現像。鏡有現像之理。形有生像之性。若一形對不能現像。則理鏡有窮。形事未通。若與鏡像隔。則容有是理。無有形對而不像者。若鏡未現像。由塵所遮。去塵由人磨。現像非關磨者。以喻觀法。大旨可知。應知理雖自他具足。必籍緣了為利他功。復由緣了與性一合。方能稱性施設萬端。則不起自性。化無方所。此由依正不二門成。八三業不二門者。於化他門。事分三密。隨順物理得名。不同。心輪鑒機。二輪設化。現身說法。未曾毫差。在身分於真應。在法分於權實。二身若異。何故乃云即是法身。二說若乖。何故乃云皆成佛道。若唯法身。應無垂世。若唯佛道。誰施三乘。身尚無身。說必非說。身口平等。等彼意輪。心色一如。不謀而化。常冥至極。稱物施為。豈非百界一心。界界無非三業。界尚一念。三業豈殊。果用無虧。因必稱果。若信因果。方知三密有本。百界三業。俱空假中。故使稱宜遍赴為果。一一應色。一一言音。無不百界。三業具足。化復作化。斯之謂歟。故一念凡心。已有理性三密相海。一塵報色。同在本理毘盧遮那。方乃名為三無差別。此以自他不二門成。九明權實不二門者。平等大慧。常鑑法界。亦由理性。九權一實。實復九界。權亦復然。權實相冥。百界一念。亦不可分別。任運常然。至果。乃由契本一理。非權非實。而權而實。此即如前。心輪自在。致令身口。赴權實機。三業一念。無乖權實。不動而施。豈應隔異。對說。即以權實立稱。在身。則以真應為名。三業理同。權實冥合。此以三業不二門成。十受潤不二門者。物理本來。性具權實。無始熏習。或權或實。權實由熏。理恒平等。遇時成習。願行所資。若無本因。熏亦徒設。遇熏自異。非由性殊。性雖無殊。必藉幻發。幻機幻感。幻應幻赴。能化所化。並非權實。然由生具非權非實。成權實機。佛亦果具非權非實。為權實應。物機應契。身土無偏。同常寂光。無非法界。故知三千同在心地。與佛心地三千不殊。四微體同。權實益等。此以權實不二門成。已上並是約理事權實因果能所等解釋。大凡理事二門。非一非異。如大智度論云。有二種門。一畢竟空門。二分別好惡門。今依分別門中。則理是所依為本。事是能依為末。又理妙難知為勝。事麁易見為劣。如今秖可從勝。不可徇劣。但得理本。本立而道生。事則自然成矣。又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事因理立。無失理之事。如今不入圓信之者。皆自鄙下凡。遠推極聖。斯乃不唯失事。理亦全無。但悟一心無礙自在之宗。自然理事融通。真俗交徹。若執事而迷理。永劫沈淪。或悟理而遺事。此非圓證。何者。理事不出自心。性相寧乖一旨。若入宗鏡。頓悟真心。尚無非理非事之文。豈有若理若事之執。但得本之後。亦不廢圓修。如有學人問本淨和尚云。師還修行也無。對云。我修行與汝別。汝先修而後悟。我先悟而後修。是以若先修而後悟。斯則有功之功。功歸生滅。若先悟而後修。此乃無功之功。功不虛棄。所以融大師信心銘云。欲得心淨。無心用功。又若具智眼之人。豈得妄生叨濫。況似明目之者。終不墮於溝坑。若盲禪闇證之徒。焉知六即。狂慧徇文之等。奚識一心。如今但先令圓信無疑。自居觀行之位。古人云。一生可辦。豈虛言哉。切不可迷性徇修執權害實。棄本逐末。認妄遺真。據世諦之名言。執無始之熏習。將言定旨。立解明宗。一向合塵。背於本覺。如昔人云。妄情牽引何年了。辜負靈臺一點光。又真覺大師歌云。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瑠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歇且如世間有福之人。於伏藏內。得摩尼珠。法爾以種種磨治。然後自然雨寶。況悟心得道之者。亦復如是。既入佛位。法爾萬行莊嚴。悲智相續。如華嚴經中。第十法雲地菩薩。況如大摩尼珠。有十種性。十地品云。佛子。譬如大摩尼珠。有十種性。出過眾寶。何等為十。一者。從大海出。二者。巧匠治理。三者。圓滿無缺。四者。清淨離垢。五者。內外明徹。六者。善巧鑽穿。七者。貫以寶縷。八者。置在瑠璃高幢之上。九者。普放一切種種光明。十者。能隨王意。雨眾寶物。如眾生心。充滿其願。佛子。當知。菩薩。亦復如是。有十種事。出過眾聖。何等為十。一者。發一切智心。二者。持戒頭陀。正行明淨。三者。諸禪三昧。圓滿無缺。四者。道行清白。離諸垢穢。五者。方便神通。內外明徹。六者。緣起智慧善能鑽穿。七者。貫以種種方便智縷。八者。置於自在高幢之上。九者。觀眾生行。放聞持光。十者。受佛智職墮在佛數。能為眾生。廣作佛事。故知悟道如得珠。豈無磨治莊嚴等事。
問。若不具神變。將何攝化。
答。若純取事相神通。有違真趣。如輔行記云。修三昧者。忽發神通。須急棄之。有漏之法。虛妄故也。故止觀云。能障般若。何者。種智般若。自具諸法。能泯諸相。未具已來。但安於理。何須事通。若專於通。是則障理。又不唯障理。反受其殃。如欝頭勝意之徒。即斯類矣。夫言真實神變者。無非演一乘門。談無生理。一言契道。當生死而證涅槃。目擊明宗。即塵勞而成正覺。剎那而革凡為聖。須臾而變有歸空。如此作用。豈非神變耶。所以寶積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夫說法者。為大神變。若是下劣根機。之者。諸佛大慈不令孤棄。一期方便。黃葉止啼。如維摩經云。以神通惠化愚癡眾生。若上上根人。只令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如昔有彭城王問諸大德等。貴若證果。即得成聖者。與我左腋出水。右腋出火。飛騰虛空。放光動地。我即禮拜汝為師。
牛頭融大師答云。善哉善哉。不可思議。今若責我如此證果者。恐與道乖。審如是成佛者。幻師亦得作佛。且與諸大德及諸人士證者。昔釋迦在於。僧中演無上道。與僧不異。維摩在俗說解脫果。與俗不殊。勝鬘女人說大乘法。女相不改。善星比丘行闡提行。僧相不移。此乃正據其內心解與不解。以為差隔。何關色身。男女相貌。衣服好醜。若言形隨證改。貌逐悟遷是聖者。則瞿曇形改。方成釋迦。維摩相遷。乃成金粟。即知證是心證。非是形遷。悟是智變。非關相異。譬如世間任官之人。為遷改官。官高豈即貌別。又古人云。不改舊時人。只改舊時行履處。設或改形換質。千變萬化。皆是一心所為。乃至神通作用。出沒自在。易小令大。展促為長。豈離一心之內。故知萬事無有不由心者。但證自心。言下成聖。若不識道。具相奚為。故金剛經云。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又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古人云。若不達此理。縱然步步脚踏蓮華。亦同魔作。龐居士偈云。色聲求佛道。結果反成魔。若決定取神通勝相作佛者。不唯幻士成聖。乃至天魔外道。妖狐精魅。鬼神龍蜃等。皆悉成佛。彼咸具業報五通。盡能變化故。若不一一以實相勘之。何辯真偽。但先悟宗鏡。法眼圓明。則何理而不通。何事而不徹。一切佛事攝化之門。自然成就。如華嚴論云。經云。入深禪定。得佛神通者。以心稱理原。無出入體。無靜亂體。無造作性。任理自真。不生不滅。理真智應。性自遍周。三世十方。一時普應。對現色身。隨智應而化群品。而無來往。亦不變化。名佛神通。智無依止。無形無色。體無來去。性自遍周。非三世攝。而能普應三世之法。名曰神通。是故經云。智入三世。而無來往。為三世是眾生情所妄立。非實有故。為智體無形無色。不造不作。而應群品。名之為神。圓滿十方。無法不知。無根不識。名之為通。又云。法華經云。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聲聞及緣覺。不退諸菩薩。皆悉不能知。此等即是門前三乘也。為未明。世間相常住。是法住法位。為三乘同厭苦集。樂修滅道之心。未明苦集。本唯智起。不了滅道。本自無修無造無作。化諸群品。如幻住世。性絕無明。即是佛故。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何須苦死要三僧祇。但自了三界業。能空業處。任運接生。即是佛也。何須變易。方言成佛。龍天變易。豈為佛耶。三乘之人亦變易。何故待三僧祗佛方成故。十地之上。方能見性。是故經云。若以色性大神力。而欲望見調御士。彼。即瞖目顛倒見。彼。為不識最勝法。佛者。覺也。覺業性真。業無生滅。無得無證。不出不沒。性無變化。本來如。即是佛故。隨緣六道。行菩薩行。變化神通。接引迷流。佛非變化。淨名經云。雖成正覺。轉于法輪。不捨菩薩之道。是菩薩行故。以此善財。十住初心。於妙峯山上德雲比丘所。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即便成正覺。然後始詣諸友求菩薩道。行菩薩行。當知正覺體用之時。即心無作處。即是佛故。不須修行。設當行滿。亦不移今。故如化佛示成化相之時。苦行麻麥。剃髮持衣。捨諸飾好。藉草等事。為化外道。經中佛自和會。非佛自須如是等行。無增上慢者。豈須如是。一念任無作性。佛智慧現前。無得無證。即是佛也。還如善財證覺之後。方求菩提道。菩薩行。所以然者。為覺道之後。方堪入纏處俗無縛。始能為眾生說法解縛。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說時前後。法是一時故。當知若欲行菩薩行。須先成正覺。又經頌云。文殊法常爾者。為文殊是諸佛之慧。不動智是體。文殊是用。以將此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根本智之體用門。與一切信心者作因果體用故。使依本故。迄至究竟果滿。與因不異。無二性故。方名初發心畢竟心。二種不別。明此十信心難發難信難入。聞之者。皆云。我是凡夫。何猶可得是佛。故設少分信者。即責神通道力。是故當知。且須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見法力加行。如法進修。分分無明薄。解脫智慧明。依自得法淺深。漸當神通德用。隨自己得。信猶未得。何索神通。說言漸漸者。不移一時。一法性一智慧。無依住無所得中漸漸故。以十玄六相義圓之。法性理中。無有漸頓。但為無始無明慣習熟。卒令契理。純熟難故。而有漸漸。
問。佛稱覺義。覺何等法。
答。無法之法。是名真法。無覺之覺。是名真覺。則妙性無寄。天真朗然。華嚴經頌云。佛法不可覺。了此名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無字寶篋經云。爾時勝思惟菩薩白佛言。何等一法。是如來所證覺知。善男子。無有一法如來所覺。善男子。於法無覺。是如來覺。善男子。一切法不生。而如來證覺。一切法不滅。而如來證覺。是以若有覺乃眾生。無覺同木石。俱非真性。不契無緣。無覺之覺。方齊大旨。無覺故不同眾生。覺故不如木石。則一覺一切覺。無覺無不覺。無覺故慧解寂然。無不覺故虛懷朗鑒。又見心常住。稱之曰覺。一成一切成。一覺一切覺。言窮慮絕。不壞假名。故云始成正覺。
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云何復說後心菩提。
答。非初非後。不離初後。如大智度論云。不但以初心得。亦不離初心得。所以者何。若但以初心得。不以後心者。菩薩初發心便應是佛。若無初心。云何有第二第三心。第二第三心。以初心為根本因緣。亦不但後心。亦不離後心者。是後心亦不離初心。若無初心。則無後心。初心集種種無量功德。後心則具足。具足故。能斷煩惱習。得無上道。須菩提。此中自說難因緣。初後心心數法不俱。不俱者。則過去已滅。不得和合。若無和合。則善根不集。善根不集。云何成無上道。佛以現事譬喻答。如燈炷非獨初焰燋。亦不離初焰。非獨後焰燋。亦不離後焰。而燈炷燋。佛語須菩提。汝自見炷燋。非初非後而炷燋。我亦以佛眼見菩薩得無上道。不以初心得。亦不離初心。亦不以後心得。亦不離後心。而得無上道。燈譬菩薩道。炷喻無明等煩惱。焰如初地相應智慧。乃至金剛三昧相應智慧。燋無明等煩惱炷。亦非初心智焰。亦非後心智焰。而無明等煩惱炷燋盡。得成無上道。又如燈雖念念滅。而能相續破闇。心亦如是。雖念念不住。前後不俱。而能相續。成其覺慧。成無上道。清涼疏云。華嚴經云。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者。夫初心為始。正覺為終。何以初心便成正覺。故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覺法自性。即名為佛。故經頌云。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斯良證也。斯則發者。是開發之發。非發起之發也。何謂現前之相。夫佛智非深。情迷謂遠。情亡智現。則一體非遙。既言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則知此心。即一切法性。今理現自心。即心之性。已備無邊之德矣。成就慧身者。上觀法盡也。正法當興。今諸見亡也。佛智爰起。覺心則理現。理現則智圓。若鏡淨明生。非前非後。非新非故。寂照湛然。不由他悟者。成上慧身。即無師自然智也。又不由他悟。是自覺也。知一切法。是覺他也。成就慧身。為覺滿也。成就慧身。必資理發。見夫心性。豈更有他。若見有他。安稱為悟。既曰心性。自亦不存。寂而能知。名為正覺。故法華經云。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夫一者。即古今不易之一道。大者。是凡聖之心體故。十方諸佛。為此一大事出現於世。皆令眾生。於自心中。開此知見。若立種種差別。是眾生知見。若融歸一道。是二乘知見。若一亦非一是菩薩知見。若佛知見者。當一念心開之時。如千日並照。不俟更言。即是祖師西來。即是諸佛普現。故云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何處於自心外。別求祖佛。則知眾生佛智。本自具足。若欲起心別求。即成遍計之性。故六祖云。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觀照。不假文字。若如是者。何用更立文字。今為未知者。假以文字指歸。令見自性。若發明時。即是豁然還得本心。於本心中。無法不了。故云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是知若入無念法門。成佛不出剎那之際。若起心求道。徒勞神於塵劫之中。如釋迦文佛。從過去無量劫來。承事供養無數恒河沙等諸佛。皆不得記。何以故。以依止所行有所得故。至燃燈佛時。因獻五莖蓮華。乃得授記釋迦之號。方達五陰性空。心無所著。始見天真之佛。頓入無得之門。故將蓮華獻佛。用表證明。所以華嚴經頌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尚不用瞥起思量。豈況勞功永劫。
宗鏡錄卷第十五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即心成佛者。為即真心。為即妄心。
答。唯即真心。悟心真故。成大覺義。故稱為佛。
問。若即真心。有何勝義。若即妄心。成何過咎。
答。畢竟空門。理無眹迹。分別之道。事有開遮。妄心者。從能所生。因分別起。發浮根之暫用。成對境之妄知。若離前塵。此心無體。因境起照。境滅照亡。隨念生塵。念空塵謝。若將此影事而為佛身。既為虛妄之因。只成斷滅之果。真心者。湛然寂照。非從境生。含虛任緣。未嘗作意。明明不昧。了了常知。舒之無蹤。卷之無迹。如澄潭瑩野。明鏡懸空。萬像森羅。豁然虛鑒。不出不入。非有非無。斯則千聖冥歸。萬靈交會。信之者。徹大道之原底。體之者。成常住之法身。祖佛同指此心而成於佛。亦名天真佛。法身佛。性佛。如如佛。亦非離妄。妄無體故。亦非即真。真非即故。真妄名盡。即離情消。妙圓覺心。方能顯現。又以本具故。方能開示。故云如來正覺心。與眾生分別心。契同無二。為開示悟入之方便。是以若眾生心與諸佛心各異。如何說開。只為契同。方垂方便。如藏中無寶。徒勞掘鑿。只為有寶。不廢人功。但發信心。終當見性。故云我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所以云。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如是的指。何用別求耶。故心丹訣云。茫茫天下虛尋覓。未肯迴頭自相識。信師行到無為鄉。始覺從來枉施力。所以華嚴論云。以無明住地煩惱。便為一切諸佛不動智。一切眾生。皆自有之。只為智體。無性無依。不能自了。會緣方了。故知一切眾生。皆是佛智。不得了緣。無由覺悟。了即成佛。如大品經云。有菩薩初發心。即坐道場為如佛。所以龐居士偈云。心若如。神自虛。不服藥。病自除。白蓮華。如意珠。無勞覓。莫驅驅。智者觀財色。了了如幻虛。衣食支身命。相勸學如如。時至移庵去。無物可盈餘。又古人云。一丸療萬病。不假藥方多。
問。若即真心成佛。妄覺墮凡。則妄念違宗。真心順覺。斯乃真妄有二體用分離。如何會通圓融一旨。
答。真妄無性。常契一原。豈有二心而互相即。以性淨無染。妄不可得。如幻刀不能斫石。苦霧不能染空。為不了一心之人。所以說即。
如台教問云。無明即法性。無復無明。與誰相即。
答。如為不識氷人。指水是氷指氷是水。但有名字。寧復有二物相即耶。是知時節有異。融結隨緣。濕性常在。未曾變動。乃至即凡即聖。亦復如是。凡聖但名。一體無異。故先德釋華嚴經云。一世界。盡法界亦如是者。知一眼如。一切眼如皆然。舉譬。如一人身有手足。一切人皆有手足。是以不了此一心。皆成二見。若凡夫執著此心。造輪迴業。二乘厭棄此心求灰斷果。又凡夫無眼。將菩提智照。成煩惱火燒。如大富盲兒。坐寶藏中。舉動罣礙。為寶所傷。二乘將如來四德祕藏。為無常五陰。謂是賊虎龍蛇。怕怖馳走。縛脫雖殊。取捨俱失。若諦了通達之者。不起不滅。無得無生。了此妄心念念無體。從何起執。念念自離。不須斷滅。尚不得一。何況二乎。故知諸法順如。證圓成。而情無理有。群情違旨。執遍計。而情有理無。順常在違。一道而何曾失體。情不乖理。千途而未暫分岐。洞之而情理絕名。了之而順違無地。是以法法盡合無言之道。念念皆歸無得之宗。天真自然。非于造作。如無言菩薩經云。爾時舍利弗。謂無言菩薩曰。汝族姓子。不能語言。云何欲問如來義乎。無言曰。一切諸法。悉無文字。亦無言詞。所以者何。一切眾生。皆悉自然。無諸言教。及眾想念。所以若約事備陳。則凡聖無差而差。若就理融即。則生佛差而不差。是以差與不差。俱不離真如之體。如華嚴演義云。無差之差者。是圓融上之行布也。差之無差者。是行布上之圓融也。如攬別成總。非離別外而有此總。如是融攝。無法不歸。則三乘非三。五性非五。如是妙解。方被宗鏡之光。離此見生。悉乖不二之旨。
問。若一切眾生。即心是佛者。則諸佛何假三祇百劫。積功累德方成。
答。為復學一乘實法。為復趣五性權機。此論自證法門。非述化儀方便。且楞伽經說有四佛。一化佛。二報生佛。三如如佛。四智慧佛。隨機赴感。名之為化。酬其往因。名之為報。本覺顯照。名為智慧。理體無二。故曰如如。華嚴經明十種佛。所謂於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著見。願佛。出生見。業報佛。深信見。住持佛。隨順見。涅槃佛。深入見。法界佛。普至見。心佛。安住見。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本性佛。明了見。隨樂佛。普授見。又佛總具十身。一眾生身。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緣覺身。六菩薩身。七如來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虛空身。若別依五教。隨教不定。一小乘教。有二身佛。一生身。二法身。二大乘初教。有三身佛。一法身。二應身。三化身。三終教。有四身佛。一理性身。二法身。三報身。四應化身。四頓教。唯一佛身。一實性佛。五一乘圓教。有十身佛。又約性成佛。五教差別不同。小乘唯悉達一人為佛性。初教半成半不成。以有性無性分故為佛。終教凡有心者。當得作佛。除草木等。頓教無佛無性。離言說相為佛。圓教無所不有佛性。以三種世間皆是為佛。若三種世間。皆是為佛者。則內外心境。無非佛矣。又約心成佛。小乘以善心修所得為佛。初教心性為佛。終教以心相性泯為佛。頓教心本不生為佛。圓教以心無礙無盡為佛。又天台明四教佛。一藏教佛。二通教佛。三別教佛。四圓教佛。若以如如佛。心佛。本性佛。誰人不具。若以國土身。法身。虛空身。何法不圓。則處處而皆是寶坊。丘陵誰立。念念而咸成正覺。妄想何分。如盲者不覩光明。非朝陽夕魄之過咎。似小果不聞圓頓。豈佛心妙旨之親疎。但以法弱由於根微。道廣在乎量大。淺機自感。妙有證作無常。薄福所宜。珍寶化為瓦礫。空迷己眼。錯認他身。分實際以千差。致化儀之百變。如大方等無想經云。爾時佛告大雲密藏菩薩言。善男子。汝今當燃大智慧燈。破諸眾生。狂愚黑闇。若言如來。真實出生輸頭檀舍。出家學道。修習苦行。壞魔兵眾。坐於道場。成菩提道。當知是人。即是謗佛。寧當斷首。拔出其舌。終不出此虛妄之言。何以故。非是善解如來祕密語故。又大涅槃經云。若言釋迦如來。從兜率天。降神母胎。乃至八相成道。此是聲聞曲見。故云為劣解眾生。母胎出現。是以入此宗鏡。出語無過。舉念皆真。若未到斯門。說是成非。攝心猶錯。如圓覺經云。動念之與息念。皆歸迷悶。信心銘云。不識玄旨。徒勞念淨融大師云。悟此宗人。道佛不是亦得。若未信者。設念佛亦成妄語。故知不達宗鏡。凡有見解。盡成謗佛謗法謗僧。任萬慮千思。未有相應之日。纔了此旨。自然一念無差。所以華嚴論云。從初發心十住之首。以三昧力。頓印三界。三世一際。諸法一味。解脫涅槃。常寂滅味。更無始終。因果一際。諸性一性。諸智一智。諸相一相。諸行一行。三世一念。一念三世。乃至十世。如是等法。自在無礙。此經法門。無始無終。名為常轉法輪。是故此經教門。依本安立。以備大根。依本一際。不立始終。為非虛妄見故。入一總得餘。為法界一際故。不同權學。見未盡故。入餘總得一。為法界體無礙故。如圓珠無方。如明鏡頓照。如虛空無隔。如響無依。如影不礙。如化人所生。此法門者。是該括始終一際。圓滿無礙。無成無壞。無出無沒。常轉法輪。若人了得此法門者。佛智。自然智。無師智。之所現前。為此法無出沒故。還以自然無出沒智。而自能得之。非情繫思量之所能。得也。一切權教法門。總在其中。一時而說。為諸權教。不出法界。無三世故。各依自見。無量差殊。此一乘教。是始成正覺時說。若依情。是最初成佛時說。若依智。無始終說。故知成佛說法。不離一念。如華嚴經中。毘目仙人。執善財手。即時善財。自見其身。往十方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到十佛剎微塵數諸佛所。見彼佛剎。及其眾會。諸佛相好。種種莊嚴。乃至或經。百千億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乃至時彼仙人。放善財手。善財童子。即自見身。還在本處。是知不動本位之地。而身遍十方。未離一念之中。而時經億劫。本位不動。遠近之剎歷然。一念靡移。延促之時宛爾。不依宗鏡。何以消文。萬法冥歸。終無別旨。
問。無性理同。一時成佛者。云何三乘等人。見佛有其差別。
答。隨心感現。影像不同。自業差殊。非佛有異。觀一水而俄分四等。皆自見殊。共寶器而飯色不同。非他業變。則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即真如心。是法身佛。且法身無相。真性無形。形相尚無。云何差別。皆是自識。照影不同。如五百婆羅門。見灰身而起信。劬師羅長者。覩三尺而發心。無邊身菩薩。窮上界而有餘。住小聖之凡夫。觀丈六而無盡。如觀佛三昧經云。佛白父王。及勅阿難。吾今為汝。悉現具足身相。說是語已。佛從座起。令眾俱起。令觀如來。從頂順觀。至足輪相。復從足相。逆觀至頂。一一身分。分明了了。如人執鏡。自見面像。若生垢惡不善心者。若有能毀佛禁戒者。見像純黑。猶如灰人。五百釋子。但見灰人。有千比丘。見赤土色。優婆塞十六人。見黑象脚色。優婆夷二十四人。見如聚墨。比丘尼。見如白銀。優婆塞。優婆夷。有見如藍染青色。四眾悲淚。釋子拔髮碎身。自述所見。乃至佛各為說。過去宿因。致茲異色。故識論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又密跡經云。一切天人見佛色量。或如黃金白銀。諸雜寶等。乃至或見丈六。或見一里。或見十里。乃至百億。無量無邊。遍虛空中。是則名為如來身密。故知隨見不同。跡分多種。不唯見佛。觀法亦然。隨智淺深。法成高下。如大涅槃經云。十二因緣。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乃至八相成道。不出剎那際三昧門。隨眾生見聞。自分時分。故先德云。是故如來。於一念中。八相成道。不出剎那際者。以降生時。即是成道時。即是度人時。即是入滅時。何以故。以一切法。同時俱成故。一成一切成。華嚴經云。不離覺樹。而昇。釋天者。疏釋云。佛得菩提。智無不周。體無不在。無依無住。無去無來。然以自在即體之應。應隨體遍。緣感前後。有住有昇。閻浮有感。見在道樹。天宮有感。見昇天上。非移覺樹之佛。而昇天宮。故云不離覺樹。而昇釋殿。法慧偈云。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此不離也。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此而昇也。又古師。釋有十義。一約處相入門。以一處中。有一切處故。是此天宮等。本在樹下。故不須起。然是彼用。故說昇也。二亦約相入門。以一處。入一切處故。樹遍天中。亦不須起。欲用天宮。表法昇進。故云昇也。三由一切即一故。天在樹下。四由一即一切故。樹在天上。不起等准前。五。約佛身。謂此樹下身。即滿法界。遍一切處。則本來在彼。不待起也。機熟令見。故云昇也。是故如來。以法界身。常在此。即是在彼。六約佛自在不思議解脫。謂坐即是行住等。在此即在彼。皆非下位測量故也。七約緣起相由門。八約法性融通門。九約表示顯法門。十約成法界大會門。不思議經云。以一切佛。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皆同一理。如陽焰等。一切眾生。及諸如來一切佛土。皆不離想。乃至若我分別。佛即現前。若無分別。都無所見。想能作佛。離想無有。如是三界。一切諸法。皆不離心。普賢觀經云。爾時行者。聞普賢說。深解義趣。憶持不忘。日日如是。其心漸利。普賢菩薩。教其憶念十方諸佛。隨普賢教。正心正意。漸以心眼。見東方佛。身黃金色。端嚴微妙。見一佛已。復見一佛。如是漸漸遍見東方一切諸佛。心想利故。遍見十方一切諸佛。無量壽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此無量壽經。為中下之機。作十六觀想。令韋提夫人等。暫現佛身。恐生外解。故有此說。是心是佛之文。令生實見。華嚴出現品云。佛子。譬如大海。其水潛流四天下地。及八十億諸小洲中。有穿鑿者。無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別。我出於水。佛智海水。亦復如是。流入一切眾生心中。若諸眾生觀察境界。修習法門。則得智慧清淨明了。而如來智。平等無二無有分別。但隨眾生心行異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佛子。是為如來心相。又問明品頌云。譬如水一味。因器有差別。佛福田亦然。眾生心故異。又頌云。譬如淨明鏡。隨色而現像。佛福田如是。隨心獲眾報。起信論云。復次真如用者。謂一切諸佛。在因地時。發大慈悲。修行諸度四攝等行。觀物同己普皆救脫。盡未來際。不限劫數。如實了知自他平等。而亦不取眾生之相。以如是大方便智。滅無始無明。證本法身。任運起於不思議業。種種自在。差別作用。周遍法界真如等。而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一切如來。唯是法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作用。但隨眾生見聞等故。而有種種作用不同。此用有二。一依分別事識。謂凡夫二乘心所見者。是名化身。此人不知轉識影現。見從外來。取色分限。然佛化身。無有限量。二依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受用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其無量功德莊嚴。隨所應見。無量無邊。無際無斷。非於心外。如是而見。此諸功德。皆因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無邊喜樂功德相故。亦名報身。又凡夫等所見。是其麁用。隨六趣異。種種差別。無有無邊功德樂相。名為化身。初行菩薩。見中品用。以深信真如故。得少分見。知如來身。無去無來。無有斷絕。唯心影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未能離微細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淨心菩薩。見微細用。如是轉勝。乃至菩薩究竟地中。見之方盡。此微細用。是受用身。以有業識。見受用身。若離業識。則無可見。一切如來。皆是法身。無有彼此差別色相。互相見。故古釋云。依分別事識。謂凡夫二乘心所見者。是名化身者。凡夫二乘。未知唯識。計有外塵。即是分別事識義。今見佛身。亦謂心外。順彼事識分別計度。迷於唯心。故言從外來。不達即色是心。無有分劑。故云取色分劑不能盡知。
問。佛身何故唯眾生真心。與諸佛體平等無二。
答。但眾生迷於自理。起諸妄念。是時真如。但顯染相。以本覺內熏妄心。故有厭求。有厭求故。真用即顯。厭求劣故。相用即麁。厭求漸增。用亦微細。如是漸漸。乃至心原。無明既盡。厭求都息。始覺同本。用還歸體。平等平等。無二無別。未至心原已還。用於識中。隨根顯現。故云識中現也。
問。若據此義。用從真起。何說言轉識現耶。
答。轉識即是賴耶中轉相。依此轉相。方起現識。現諸境界。此識即是真妄和合。
問。若據此義。乃是眾生自心中真如之用。云何說云佛報化也。
答。眾生真心。則諸佛體無差別。若隨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雖有功。離真不立。若返流出纏。真有功能。真雖有功。離妄不顯。就緣起和合中說其用耳。既從法身。起報化用。何得不是眾生真心耶。以真心是法家之身。凡聖同共一法身故。經云。心造諸如來。所以即心是佛故。
問。若真心即佛者。何故云從波羅蜜等因緣生。
答。此約本覺隨染義說。然其始覺。覺至心原。平等一際。有何差別。又即以諸佛悲智為增上。緣眾生機感。種子為因。託佛本質上。自心變影像。故云在自識中現。法界品。彌伽長者。徹見十方佛海。顯此定者。唯心之觀。知眾生界。無量無邊。皆心現故。明隨心念佛。諸佛現前。以唯心觀。遍該萬法。今約上中下根。隨自心觀。見佛不同。有其四等。一凡夫。由帶過去六道惡業習氣不盡。或見佛是樹神。天神。黑脚象。三尺等身。二小乘。由帶業生滅之見。見佛是金槍馬麥。打身出血。俱非樂相。三大乘。初終頓等。三教菩薩。由是唯識觀。佛乃是賴耶識中。轉識所現之相。故。見此佛身。唯是心現。不離真如。無有分劑。遍一切處。隨眾生根。自然顯現。此是樂相。四。一乘圓教菩薩。以法界圓明之智。依正該攝理事人法。以此之智。感見十身理事無礙。又三世融通一切。是故佛身不離十方道樹。常詣六天。智乃遍觀一切。恒無作念。十四科法身義云。經明法身者。跡指丈六同人身是聚義。而無非法。故有法身之稱。尋經之旨。以如來照體虛存為身。累盡為法。乃是所以真法身也。然即以善感應。應即隨類成異。但於見者是有。佛常無身故。經云。如來之身。是幻化身。
問。佛必無身者。云何以解感丈六耶。
答。眾生以未足之善。仰感如來至足之地。道足即能應化無方。未足故唯見其所見法。不達即身是虛幻也。
問。夫感應之道。皆由情徹冥契。故致事効於當時。內外理應是同。如婦人詣情幽冥。城為之崩。孝至而石開。此即事隨心變。云何以善感丈六。而云是虛幻身耶。
答。城崩石開。此由情感於物。物實故崩開。非虛。解感法身。法身非有。但信解為惑所壅隔。故見丈六為實。豈非人自見所感耶。
問。丈六若是虛幻。何由傳於實理耶。
答。理妙非麁不傳。猶影之傳於形也。
問。法身無形者。為即法身是丈六。為法身外別有丈六耶。
答。感法身為丈六。何有別也。如聲感谷而出響。豈容谷外別有響哉。
問。眾生為緣法身生見。為緣丈六生見耶。
答。感見法身所應。何緣見法身。如見影知有樹。不見樹也。
問。法身是常。丈六亦是常不。
答。丈六理是常。但於人是無常。故經云。如暗中樹影。非肉眼所見也。古釋云。佛常無身者。明。感應非真。法身是實。感是能感。屬眾生。應謂所應。屬佛。以眾生有感佛之善。自見不同。有見釋迦丈六彌勒千尺。或覩無邊之相。或見三尺之形。與眾生根善有淺深。遂令應身精麁隨異。故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又佛常無身者。無分段變易之身。以法身至妙。不可以形質求。故云無身。據乎實理。非無妙色妙心。妙色。故能分形適變。妙心。故能虛能鑒故。天親頌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金光明經云。應化二身是假名有。法身是真實有。道足即能應化無方者。以法身道足故。能應化無方。即是無所不應。無其定一之身。眾生位居信解。以未足之善。唯隨其所見丈六等身。不足之善者。法雲已還。信解善也。至足之地者。佛果極照。道滿菩提。名至足之地。以善未足故。不能了達丈六三尺等身。即是虛幻。唯法身及自受用身。可名真實。如婦人詣情幽冥。城為之崩者。列女傳云。杞梁妻。就其夫屍。於城下哭之。十日而城為之崩。孝至而石開者。漠書云。李廣無父。問其母曰。我父何耶。母曰。虎殺之。遂行。射虎於草中。夜見石似虎。射之沒羽。後射之終不入矣。以城石之事。隨心感變。所以崩開。理妙非麁不傳。由影之傳於形者。明丈六雖麁而能傳妙理。託事表理。寄言顯道。猶影傳於形。亦如指指月。清涼疏云。舊佛新成。曾無二體。新成舊佛。法報似分。無不應時。故即真而應。應隨性起。故即應而真。三佛圓融。十身無礙。故辯應現即顯真成。又佛身無依。應機普現。謂色無定色。若金剛之合朱紫。形無定形。猶光影之任修短。相無定相。似明鏡之對妍媸。故隨樂皆見。乃至一身多身。但由眾生分別心起。故無積無從。其猶並安千器。數步而千月不同。一道澄江。萬里而一月孤映。又如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移。是為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共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各隨其去。是以情隔即法身成異。心通而玄旨必均。紜紜自他。於佛何預。是以真身寥廓。與法界合其體。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窮原莫二執迹多端。一身多身。經論異說。今說此經佛。為真為應。為一為多。若言真者。何名釋迦。居娑婆界。人天同見。若云應者。那言遮那。處蓮華藏。大菩薩見。見佛法身。若云一者。何以多處別現。若云異者。何復言而不分身。故說此經佛。並非前說。即是法界無盡身雲。真應相融。一多無礙。即毘盧遮那。是釋迦故。常在此處。即他處故。遠在他方。恒住此故。身不分異。亦非一故。同時異處。一身圓滿。皆全現故。一切菩薩。不能思故。今先明十身。後彰無礙。言十身者。如前所述。今就佛上。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言無礙者。指歸中有十義。一用周無礙。謂於念劫剎塵等處。遮那佛現法界身雲。業用無邊。悉周遍故。經頌云。如於此處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等。二相遍無礙。於一一差別用中。各攝一切業用。如在胎中。即有出家成道等類。如是一切自在無礙。三寂用無礙。雖現如是無邊自在。然不作意。不起念。常在三昧。不礙起用。不思議品云。於一念中。皆能示現一切三世佛。教化一切眾生。而不捨離諸佛寂滅無二三昧。是為諸佛。不可譬喻。不可思議境界。譬如摩尼雨寶。天鼓出聲。皆無功用。任運成就。四依起無礙。如此所現。雖無功用。皆依海印三昧之力。而得顯現。經頌云。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威神力。五真應無礙。即此應現無盡身雲。即無生滅。即是法身平等一味。不礙業用。無有限量。六分圓無礙。即此遍法界盧舍那身。一一身。一一支分。一一毛孔。皆亦有自舍那全身。是故分處即圓滿。經頌云。如來無量功德海。一一毛孔皆悉見。七因果無礙。謂於身分毛孔處。現自舍那往昔本生。行菩薩行所受之身。及佛眉間出勝音等塵數菩薩。八依正無礙。謂此身雲。即作一切器世間。經頌云。或作日月遊虛空。或作河池井泉等。又亦潛身入彼諸剎。一一微細塵毛等處。皆有佛身圓滿普遍。九潛入無礙。謂入眾生界。如如來藏。雖作眾生。不失自性。故出現品云。佛智潛入眾生。又云。眾生心中。有佛成正覺等。又亦攝一切眾生。在一毛孔。善化天王頌云。汝應觀佛一毛孔。一切眾生悉在中等。十圓通無礙。謂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人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廣。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同一無礙。如是無礙。但是一心。若有外塵。絲毫成滯。如華嚴經頌云。佛身非過去。亦復非未來。一念現出生。成道及涅槃。華嚴演義。釋見佛差別。今寄清涼。五臺求見文殊。以況法界見佛差別。總有十義。一或多機異處各感見。二。或同處各見。三或異時別見。四或同時異見。五或同時異處見。六或同處異時見。七或異時異處見。八或同時同處見。九或一人於同異交互時處。見多人所見。十或一人於同異俱時處。見一切人所見。謂同時同處。異時異處。名同異俱時處。既是一人時該多時。處遍諸處。見通諸境。故是普眼機也。故知文殊真體。尚非是一。見者自有差殊。可驗唯心。彌加深觀。又如云。一文殊從一處東來。即一切處文殊者。一約義。復語其實德。如前谿之月。即是後谿及萬江百川之月。全入前谿。所以爾者。一切處月。不離本月故。本月落谿。則千處俱落。二約表者。文殊主般若門。若約觀照般若。智了萬境。無非般若。若白日麗天。無物不明矣。若實相般若。無法非實相故。無非般若。猶水遍波。無波非水。即大般若經云。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色清淨。色清淨故。一切智智清淨。何以故。若般若波羅蜜多清淨。若色清淨。若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通於觀照。及實相也。
又問。佛前唯一普賢。何以一一佛前。各有多耶。
答含有二義。一緣起相由。正約主伴。兼明即入。謂為主須一為伴必多。此一者。是即多之一。一切一也。多是全一之多。一一切也。二力用交徹。一有一切。普賢之身。不可思議。略有三類。一隨類身。隨人天等。見不同故。二漸勝身。乘六牙象等。相莊嚴故。三窮盡法界身。帝網重重。無有盡故。此第三身。含前二身。及無盡身。
又問。如上所說。則無一處無有普賢。今何不見。
釋有三意。一約機不見。是盲者過。二不見是見。見虛空身。以虛空不可見。若不見者。真見虛空。三亦遍不見處故者。明見則不遍。何者。以可見不可見。皆是普賢身。要令可見為身。則普賢身不周萬有。如智不可見。豈非智身耶。明知由有不見之處。方知遍耳。此第三身。何人能見。慧眼方見。非肉眼所見。如是慧眼。無見無不見矣。
宗鏡錄卷第十六
丁未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成佛之理。或云一念。或云三祇。未審定取何文。以印後學。
答。成佛之旨且非時劫。遲速之教。屬在權宜。故起信論明。為勇猛眾生。成佛在於一念。為懈怠者。得果須滿三祇。但形教跡之言。盡成方便。楞嚴經鈔云。劫者。是時分義。而有成住壞空。皆由眾生。妄見所感。且妄見動。外感風輪。由愛發故。外感水輪。由堅執心。外感地輪。由研求懆故。外感火輪。由四大故。起六根。起六根故。見六塵。見六塵故。有時分。若了無明根本一念妄心。則知從心所生三界。畢竟無有。且時因境立。境尚本空。時自無體。何須更論劫數多少。但一念斷無明。何假更歷僧祇。是以首楞嚴經云。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又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故知長短之劫。由一念來。三乘趣果。並是夢中。說悟時事。皆無多劫耳。所以法華經。演半日為五十小劫。維摩經。演七日為一劫。又如涅槃經云。屠兒廣額。日殺千羊。後發心已。佛言。於賢劫中成佛。諸大菩薩。及阿羅漢疑云。我等成佛即遠劫。廣額何故成佛在先。佛言。欲得早成者。即與早。欲得遠成者。即與遠。若頓見真性。即一念成佛。故知利鈍不同。遲速在我。可驗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矣。以三界無別法。但是一心作。一切境界。皆因動念。念若不生。境本無體。返窮動念。念亦空寂。即知迷時無失。悟時無得。以無住真心。不增減故。如首楞嚴經云。佛言。富樓那。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來。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古釋云。頭無得失者。頭喻真性。無明迷時。性亦不失。無明歇時。亦不別得。歇即菩提者。但悟本體。五現量識。一切萬行。皆悉具足。即是菩提。如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無漏智性。本自具足。又頓從漸得名。俱稱方便。古釋云。若據說頓。亦是方便。若云漸頓俱是。亦謗於佛。俱不是。亦謗於佛。是以本覺體上。離頓漸。離言說。何處有頓漸名字。第六識動。有分別。不動。即等周法界。五現量識等。一一根皆遍法界。眼見色時。色不可得。元來等法界。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即知世間一切諸相。本來常任。何行位能知。唯佛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為眾生迷不知。故說。若知。不俟更說。方知有說皆屬方便。
問。即自心成佛者。還立他佛不。若決定不立。則無諸佛之所威神建立。加被護念等。便成斷見。
答以自心性。遍一切處故。所以若見他佛。即是自佛。不壞自他之境。唯是一心。眾生如像上之模。若除模。既見自佛。亦見他佛。何者。雖見他佛。即是自佛。以自鑄出故。亦不壞他佛。以於彼本質上。雖變起他佛之形。即是自相分故。變與不變。皆是一心。所以因眾生迷悟二心。有見不見自他之理。若約真性。迷悟何從。自他俱泯。以法身無形。無自他相見之相。古德云。迷有二種。一心外取境。生想違理。故不能見無相之佛。二取內蘊相。不了性故。不見心佛。悟有二種。一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情破理現。則見舍那身。稱於法性。無內外也。二了蘊性相。則見自心之佛。與舍那非一非異。如天帝釋不修天業。宮殿何以隨身。轉輪王不作王因。七寶無由聚集。唯憑自善。外感勝緣。是以華嚴經云。佛子。一切如來。同一體性。大智輪中。出生種種智慧光明。佛子。汝等應知。如來於一解脫味。出生無量不可思議種種功德。眾生念言。此是如來神力所造。佛子。此非如來神力所造。佛子。乃至一菩薩。不於佛所曾種善根。能得如來少分智慧。無有是處。但以諸佛威德力故。令諸眾生見佛功德。而佛如來。無有分別。無成無壞。無有作者。亦無作法。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之相。寶藏論云。夫所以真一無一而現不同。或有人念佛佛現。念僧僧現。但彼佛非佛非非佛。而現於佛。乃至非僧非非僧。而現於僧。何以故。彼妄心。悕望現故。不覺自心所現。聖事緣起。一向為外境界。而有差別。實非佛法僧。而有異也。乃至譬如有人。於大冶邊。自作模樣。方圓自稱。願彼融金。流入我模。以成形像。然則融金。雖成形像。其實融金。非像非非像。而現於像。彼人念佛。亦復如是。大冶金。即喻如來法身。模樣者。即喻眾生希望。念融得佛故。以念佛和合緣。生起種種身相。然彼法身。非相非非相。何謂非相。本無定相。何謂非非相。緣起諸相。然則法身。非現非非現。離性無性。非有非無。非心非意。不可以一切量度也。但彼凡夫隨心而有。即生現佛想。一向謂彼心外有佛。不知自心和合而有。或一向言心外無佛。即為謗正法也。釋曰。何謂非相。本無定相者。以因心所現。外相無體。從心感生。緣盡即滅。何相之有。故云本無定相。何謂非非相。緣起諸相者。既稱無定。但隨緣現。因緣和合。幻相不無。故云緣起諸相。若能不生分別。不執自他。內不執有而取諸蘊。外不執無而謗正法。則開眼合眼。舉足下足。非見非非見。為真見佛矣。寶性論云。依佛義故。經云。佛告阿難。言。如來者。非可見法。是故眼識。不能得見故。依法義故。經云。所言法者。非可說事。以是故。非耳識所聞故。依僧義故。經云。所言僧者。名無為。是故不可身心供養。禮拜讚歎。故知三寶。如虛空相。非見聞之所及。則眾生之心佛。度佛心之眾生。若有一法對治。盡成邪見。故六祖云。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即是真度。
問。既心外無佛。見佛是心。云何教中。有說化佛來迎。生諸淨剎。
答。法身如來。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應一際。即不來不去。隨應物心。又化體即真。說無來去。從真流化。現有往還。即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也。不來而來。似水月之頓呈。不見而見。猶行雲之忽現。
問。如上所說。真體則湛然不動。化則不來而來。正是心外有他佛來迎。云何證自心是佛。
答。一是如來慈悲本願功德種子增上緣力。令曾與佛有緣眾生。念佛修觀。集諸福智。種種萬善。功德力以為因緣。則自心感現佛身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但是功德種子本願之力。以所化眾生。時機正合。令自心見佛來迎。則佛身湛然常寂。無有去來。眾生識心。託佛本願功德勝力。自心變化。有來有去。如面鏡像。似夢施為。鏡中之形。非內非外。夢裏之質。不有不無。但是自心。非關佛化。則不來不去。約諸佛功德所云。有往有還。就眾生心相所說。是知淨業純熟。目覩佛身。惡果將成。心現地獄。如福德之者。執礫成金。業貧之人。變金成礫。礫非金而金現。金非礫而礫生。金生但是心生。礫現唯從心現。轉變是我。金礫何從。抱疑之徒。可曉斯旨。
問。如前剖析。理事分明。佛外無心。心外無佛。云何教中更立念佛法門。
答。只為不信自心是佛。向外馳求。若中下根。權令觀佛色身。繫緣麁念。以外顯內。漸悟自心。若是上機。只令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如佛藏經云。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乃至又念佛者。離諸想。諸想不生。心無分別。無名字。無障礙。無欲無得。不起覺觀。何以故。舍利弗。隨所念起。一切諸想。皆是邪見。舍利弗。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通達是者。名為念佛。如是念中。無貪無著。無逆無順。無名無想。舍利弗。無想無語。乃名念佛。是中乃至無微細小念。何況麁身口意業。無身口意業處。無取無攝。無諍無訟。無念。無分別。空寂無性。滅諸覺觀。是名念佛。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轉四天下地。隨意能轉。亦能降伏百千億魔。況弊無明。從虛誑緣起。無決定相。是法如是。無想無戲論。無生無滅。不可說。不可分別。無暗無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測。但以世俗言說。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華嚴經頌云。譬如日月住虛空。一切水中皆現影。住於法界無所動。隨心現影亦復然。又頌云。譬如帝青寶。照物皆同色。眾生見佛時。同佛菩提色。釋云。諸佛菩提之色。即眾生心性之光。以心無相故。菩提亦復然。所以文殊頌云。無色無形相。無根無住處。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又頌云。虛空無中邊。諸佛心亦然。心同虛空故。敬禮無所觀。華嚴入法界品中。德雲比丘。入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乃至住一切世念佛門。隨於自心之所欲樂。普見三世諸如來故。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品頌云。心能普集無邊業。莊嚴一切諸世間。了一切法皆是心。現身等彼眾生數。入楞伽經偈云。佛及聲聞身。辟支佛身等。復種種色身。但說是內心。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云。如來密藏法。謂一切智心。乃至是心為柱。不怯不弱。不羸不壞。無有懶墮。不背不捨。順向是心。而覺了之。華手經云。一切諸法。如日明淨。隨所正觀。皆入無際。釋曰。一切諸法。皆是心光。無有瑕翳。故云如日明淨。隨所有法。能作斯觀。無不入自心無際之際。又止觀明。念佛三昧門者。當云何念。為復念我。當從心得佛。從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盡。乃至識已盡。佛所說盡者。是癡人不知。智者曉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無所見。一切法本無所有。壞本絕本。又如夢見七寶。親屬歡樂。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如是念佛。又如佛在時。三人為伯仲。聞毘耶離國婬女人。名菴羅婆利。舍衛國有婬女人。名須曼那。王舍城婬女人。名憂鉢羅槃那。有三人。各各聞人讚三女人。端正無比。晝夜專念。心著不捨。便於夢中。夢與從事。覺已心念。彼女不來。我亦不往。而婬事得辦。因是而悟。一切諸法。皆如是耶。於是往到跋陀婆羅菩薩所。問是事。跋陀婆羅答言。諸法實爾。皆從念生。如是種種為此三人。方便巧說諸法空。是時三人。即得阿鞞跋致。是知人不來往。而樂事宛然。當如是念佛。又如人行大澤。飢渴夢得美食。覺已腹空。自念一切所有法。皆如夢。當如是念佛。數數念莫得休息。用是念。當生阿彌陀國。是名如相念。大方等大集經云。佛告賢護。我念往昔。有佛世尊。號須波日。時有一人。行值曠野。飢渴困苦。遂即睡眠。夢中具得諸種上妙美食。食之既飽。無復飢虛。從是寤已。還復飢渴。是人因此。即自思惟。如是諸法。皆空無實。猶夢所見。本自非真。如是觀時。悟無生忍。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如人以寶倚瑠璃上。影現其中。亦如比丘觀骨。起種種光。此無持來者。無有是骨。是意作耳。如大方等大集經云。復次賢護。譬如比丘。修不淨觀。見新死屍。形色始變。或青或黃。或黑或赤。乃至觀骨離散。而彼骨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唯心所作。還見自心。又如鏡中像。不外來。不中生。以鏡淨故。自見其形。行人色清淨。所見者清淨。欲見佛。即見佛。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見佛。心。是佛。心是我。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泥洹。是法無可示者。皆念所為。設有其念。亦了無所有。空耳。是名佛印。無所貪。無所著。無所求。無所想。所有盡。所欲盡。無所從生。無所可滅。無所敗壞。道要道本。是印。二乘不能壞。何況魔耶。婆沙論。明。新發意菩薩。先念佛色相。相體。相業。相果。相用。得下勢力。次念佛四十不共法。心得中勢力。次念實相佛。得上勢力。而不著色法二身。偈云。不貪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虛空。勸修者。若人欲得智慧。如大海。令無能為我作師者。於此坐不運神通。悉見諸佛。悉聞所說。悉能受持者。常行三昧。於諸功德。最為第一。此三昧。是諸佛母。佛眼。佛父。無生大悲母。一切諸如來。從此二法生。碎大千地。及草木為塵。一塵為一佛剎。滿爾世界中寶。用布施。其福甚多。不如聞此三昧不驚不畏。況信受持讀誦為人說。況定心修習。如搆牛乳頃。況能成是三昧。故無量無邊。又婆沙論云。劫火官賊怨。毒龍獸眾病。侵是人者。無有是處。此人常為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讚。皆共欲見。共來其所。若聞此三昧。如上四番功德皆隨喜。三世諸佛菩薩皆隨喜。復勝上四番功德。若不修如是法。失無量重寶。人天為之憂悲。如齆人。把栴檀而不嗅。如田家子。以摩尼珠博一頭牛。故知不識自心是佛。反求他法者。背道修道。其過如是。即凡夫不達心寶。飲毒食於人天。二乘遠離家珍。求除糞之傭直。故法華經云。有智若聞。則能信解。無智疑悔。則為永失。
問。夫成佛門。若論修善。則有前後。若是性善。本一心平等。諸佛既有性惡。闡提亦有性善。既同一性。俱合成佛。云何闡提不成佛耶。
答。若言性佛。何人不等。若約修成。闡提未具。台教。
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
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
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
答。闡提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得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耶。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復名為一闡提也。若依他人明闡提斷善盡。為阿賴耶識所熏。更能起善。阿賴耶。即是無記無明。善惡依持。為一切種子。闡提不斷無記無明。故還生善。佛斷無記無明盡。無所可熏。故惡不復還生。若欲以惡化物。但作神通變現。度眾生耳。
問。若佛地斷惡盡。作神通以惡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惡。如人畫諸色像。非是任運。如明鏡不動。色像自形。可是不思議理能應惡。若作意者。與外道何異。
答。今明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佛亦不斷性惡。機緣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惡事化眾生。以有性惡。故名不斷。無復修惡。名不常。若修性俱盡。則是斷。不得為不斷不常。闡提亦爾。性善不斷。還生善根。如來性惡不斷。還能起惡。而是解心無染。通達惡際即是實際。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縛不脫。行非道而通佛道。闡提染而不達。與此為異也。何謂不達。以不了無性故。是以善惡諸法。皆以無性為性。此性。即是佛性。即無住本。即法性故。此善惡性。不可斷也。即今推自心性不可得。即無住處。能遍一切處。即善惡性也。性無善惡。能生善惡。善惡可斷。性不可斷。善惡同以心性為性。若斷性惡。則斷心性。性不可斷。所以闡提不斷性善。縱墮三塗。性善不減。性惡不增。直至成佛。性善不增。性惡不減。此性即法身也。猶如明鏡。本無好醜眾像。能現一切好醜眾像。像有增減。明淨光體。不增不減也。鏡本無像。故能現像。佛性無善惡。能現善惡。眾生不得性。但得善惡。為善惡所拘。不得自在也。性善不壞。故地獄發佛界善。性惡不壞。故佛能現六趣惡。又性者。即是善惡等諸法之性。遍十方三世眾生國土等。一切處。無有變異。不增不減。能現善惡凡聖垢淨因果等。從性而起。故云性善性惡。若善惡等。即無定相。隨緣搆習。如鏡中像。無體可得。若遇淨緣即善。若因染緣即惡。從修而得。故名修善修惡。若論性善。不唯闡提。若論性惡。不唯諸佛。以是善惡諸法之性故。即一切眾生。皆悉具有。一際平等。若覺了此性。即便成佛。故能示聖現凡。自在無礙。若論修善修惡。於上中下根。即不可定。隨修成之厚薄。任力量之淺深。得世間報而六趣昇沈。成出世果而四聖高下。以不了善惡之性故。為善惡業之所拘。而不自在。若見性達道。何道不成。則法法標宗。塵塵契旨。豈唯善惡二法。而得自在耶。
問。三寶如虛空相。非見聞之所及者。教中云何說見道。又稱見佛。
答。約本智發明。假稱名見。非眼所覩。唯證乃知。離見非見。方名真見。涅槃經云。菩薩實無所見。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則一切法。是以法性無所有。菩薩則無所見。與法理會。假稱為見。實非見也。真性湛然。非是見法。經云。不行見法。諸佛速與受記。則是離斷常二邊。即見自身清淨。見身清淨。即是見佛清淨。乃至見一切法。悉皆清淨。無非是佛。無非是法。以自心性無生。順物遍一切處故。若一微塵不是佛者。則成翳障。不入普眼之門。唯墮能所之見。大集經云。梵天問海慧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了了見佛法不。梵天言。佛法非色。不可覩見。汝云何言了了見佛法耶。一切諸法。悉不可見。夫了了者。即是佛法。無有二相。是以來同水月。散若幻雲。見猶夢形。聞如谷響。覺處即現。不從方來。迷處自無。不從此去。如圓覺經云。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般若假名論偈云。如來法為身。但應觀法性。法性非所見。然亦不能知。法性者。所謂空性。無生性。此即諸佛第一義身。若見於此。名為見佛。經云。以見空性。名見如來。又法性之處。無有一物可名所知。由是彼智。亦不能知。又經言。大王。一切法性。猶如虛空。等與眾物。為所依止。而其體性。非是有物。亦非無物。能知此中。寂然無知。名為了知。名為知者。隨俗言說。信解無生之福。多於寶施。如有頌言。若人持正法。及發菩提心。不如解於空。十六分之一。是以解第一義空。方成般若。見無生自性。始了圓宗。以真空不壞業果。尊卑宛然。不同但空不該諸有。如大涅槃經云。有業有報。不見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義空。所以見性之時。性本離念。非有念而可除。觀物之際。物本無形。非有物而可遣。故云離念之智。等虛空界。如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是時普明菩薩。則證入毘盧遮那如來金剛法藏三昧三摩地。令一切菩薩。及一切有情眾生。同願修持。入此性淨真如法藏三昧真際觀。云何應得修入此觀。菩薩則當觀照心地。覺用心智。唯照心性。細細觀覺。覺照心體。見性無動。證覺不動。即能恒用。用觀體智。見性清淨。性自離念。離念無物。心等虛空。即證聖智。如如聖性。二俱澄寂。空同無體。性體虛靜。則是名為菩薩證入。真如法界性印。法藏真際觀門。故知法界性。即眾生心性。眾生心性。即虛空性。故大智度論云。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性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釋云。內空者。即內法。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等。外空者。即外法。所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色空無我。無我所等。內外空者。即內外十二入。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等。空空者。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大空者。即十方空。東方無邊。故名為大。亦一切處有。故名為大。第一義空者。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故。是諸法實相亦空。何以故。無受無著故。若諸法實相有者。應受應著。以無實故。不受不著。若受若著。即是虛誑。有為空。無為空者。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無為法。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
問曰。有為法。因緣和合生。無自性故空。此則可爾。無為法。非因緣生法。無破無壞。常若虛空。云何空。
答曰。若除有為。則無無為。有為實相。即是無為。如有為空。無為亦空。以二事不異故。畢竟空者。一切法皆畢竟空。是畢竟空亦空。空無有法故。亦無虛實相待。復次畢竟空者。破一切法。令無遺餘故。名畢竟空。若有少遺餘。不名畢竟空。無始空者。如經中說。佛語諸比丘。眾生無有始。無明覆愛所繫。往來生死。始不可得。破是無始法故。名為無始空。散空者。散名別離相。如諸法和合故。有如車以輻輞轅轂。眾合為車。若離散各在一處。則失車名。五陰和合因緣。故名為人。若離五陰。人不可得。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來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久。水則還冷。如經說。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耳。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總相。別相。是。二相空。故名為相空。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為堅相。火為熱相。一切諸法空者。一切法有好有醜。有內有外。一切法有心生。故名為有。無自體。故空。無所得空者。一切法。乃至無餘涅槃不可得。故名無所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者。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有法空者。諸法因緣和合生。故有法。實性無故。名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者。取無法有法相不可得。是為無法有法空。乃至云。離我我所故空。因緣和合生故空。無常苦空無我。故名為空。始終不可得故空。唯心。故名為空。故知一切萬法。皆從心現。悉無自體。盡稱為空。所以云。若住此十八空門。當學般若。則未甞有一法。能出我之靈臺智性矣。此十八空。下至有為世間五陰。上至無為第一義諦。收一切法。無不皆空。若不學般若。別尚餘宗。體有而未達有原。窮空而不盡空理。須歸宗鏡。內照發明。則外無一法。更有遺餘矣。又此是如空。非體是空。以真心無礙。映現萬法。如虛空不拒諸相發揮故。於真心中。能現一切。其所現一切。雖依心無體。照見五蘊皆空。然亦不著於空。能興佛事。如華嚴經頌云。十方所有諸如來。了達諸法無有餘。雖知一切皆空寂。而不於空起心念。以一莊嚴嚴一切。亦不於法生分別。如是開悟諸群生。一切無性無所觀。
問。法身之理。為復有法成。為復無法成。為復一法成。為復異法成。
答。本覺心宗。法身性地。口欲言而詞喪。心欲緣而慮亡。所以然者。說有則妙體虛玄。談無則道無不在。言生則三界無物。云滅則一體常靈。言一則各任其形。說異則同歸實相。是知不可以稱量。不可以希冀。若開方便。欲曉疑情。則不有不無。非一非異。能超四句。方會一乘。
古德問云。若眾生與諸佛同一心佛性。等有法身。則有二過。一眾生悉當成佛。則眾生界盡。二諸菩薩闕利他行。以無所化機故。
答。此所問難。並由妄見眾生界故。妄起此難。不增不減經云。大邪見者。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以不如實知一法界故。於眾生界。起增減見。經意則一切眾生。一時成佛。佛界不增。眾生界不減。故經云。眾生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眾生法身。義一名異。解云。況眾生界。如虛空界。設如一鳥。飛於虛空。從西向東。經百千年。終不得說東近西遠。何以故。虛空無分劑故。亦不得云總不飛行。以功不虛故。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有滅度。令有終盡。非無終盡。有不滅度。故眾生界。甚深廣大。唯是如來智所知境。不可輒以狂心限量斟酌。起增減見。且如虛空界。雖無分劑。不礙鳥飛。類眾生界。雖不可盡。不妨滅度。但不起增減之見。去取之情。則智翼高翔。真空無滯。如華嚴疏釋。經云。佛智廣大同虛空者。量智包含而普遍。理智無分別而證入。是以太虛含眾像。眾像不能含太虛。太虛不分別眾像。眾像乃差別太虛。以況我法不能容佛智。佛智乃能容我法。有我法者。分別如來。是如來者。不分別我法。二普遍喻中。妙觀察智。無不遍知。即普遍義。成所作智。曲成無遺。即隨入義。經頌云。佛智廣大同虛空。普遍一切眾生心。此即體遍。悉了世間諸妄想。此約知遍。又云。得一切法量等心。此約證遍。智性全同於色性故。此約理遍。云何遍入。不壞能所。有證知故。經頌云。世間諸國土。一切皆隨入。智身無有色。非彼所能見。由隨於如。即入無所入。故云平等。是以虛空遍入國土。國土不遍入虛空。有國土處。必有虛空。有虛空處。或無國土。虛空之於國土。平等隨入。國土之於虛空。自有彼此。虛空可喻佛智。國土可喻三世。三世有處。佛智必在其中。佛智知處。三世或無其體。佛智之於三世。平等隨入。三世之於佛智。自有始終。此猶約不二而二說耳。若二而不二。國土虛空。三世佛智。同一性故。皆互相入。舉一全收。普遍亦然。三世間圓融。則言思道斷。故名佛智為不思議也。大集經云。文殊言。世尊。如來若坐菩提樹下。如來世尊則有二相。一者如來。二菩提樹。如來世尊已離二相。佛言。善男子。菩提眾生。一切法性。等無差別。一味一性。如來坐於菩提樹下。見如是法。是故名為逮得菩提。我都不見離菩提外。別有一法。見一切法。皆悉平等。而是平等。不入於數。是故平等。名為無礙。又此法門。舉一則法界全收。如舉眼為門。諸根相好。及佛剎土。莫不皆是一眼中現。乃至六根。一塵一毛中現。亦如是。如云毘盧遮那身中。具足三道六趣眾生等。此則一身含一切身。又一身遍一切身。即入重重。包遍無礙。如華嚴經頌云。有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無生亦無相。普現於諸國。
宗鏡錄卷第十七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諸佛法身。普遍眾生心。既同一心。云何有現不現。
答。常現無不現時。或於一塵頓現。無不具足。或於諸塵普現。無不周遍。一處頓現者。如來眼睫。文殊寶冠。彌勒閣中。普賢毛孔。淨名室裏。摩耶腹中。芥子針鋒。近塵遠剎。各各頓現。如文殊般泥洹經云。文殊身如紫金山等。其文殊冠毘楞伽寶之所嚴飾。有五百種色。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諸天龍宮。世間眾生所希見事。皆於中現。維摩經云。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包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無所妨礙。於毘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窄。悉現如故。華嚴經入法界品。摩耶夫人。告善財言。善男子。爾時菩薩。從兜率天。將降神時。有十佛剎極微塵數諸菩薩眾。乃至與眷屬俱。從天宮下。來入我身。彼諸菩薩。於我腹中。現大神通。遊行自在。或以三千大千世界而為一步。乃至或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世界而為一步。又念念中。十方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世界。諸如來所。菩薩眾會。及四天王.三十三天.須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乃至色界諸梵天王。俱來欲見菩薩處胎。廣大神變。恭敬供養。聽受正法。皆入我身。雖我腹中。悉能容受如是眾會。而身不廣大。亦不迫窄。其諸菩薩。各見自處眾會道場。清淨嚴飾。善男子。如此四天下閻浮提中。菩薩受生。我為其母。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四天下閻浮提中。悉亦如是。然我此身。本來無二亦復非一。非一處住。非多處住。何以故。以修菩薩大願智幻莊嚴解脫門故。如先德云。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是處胎義。若如是者。則一切眾生。皆處摩耶胎。非獨釋迦矣。何以故。眾生心。即法界故。又若了心空。即無胎分。如菩薩處胎經云。佛告彌勒。行空菩薩。云何遊至十方剎土。教化眾生。彌勒白佛言。行空菩薩。不見剎土。亦無有佛。佛自無佛。云何有佛。地水火風識界。我人壽命。皆悉空寂。以是之故。無有胎分。諸塵普現者。則橫該一切處。竪徹一切時。涉入重重。普融圓遍。古德云。一切不思議事。於一切處。悉能普現。其唯一毘盧清淨法身之應用耳。此法身者。即是心也。所以言。若能諦觀心不二。方見毘盧清淨身。一念起惡法身亦隨現。一念善心生。法身亦隨現。名為處處互現。乃至色處現。空處現。自在無礙。更莫遠推諸佛。唯自一念空心是。又如海印。普印一切。華嚴經出現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成正覺。於一切義。無所觀察。於法平等。無所疑惑。無二無相。無行無止。無量無際。遠離二邊。住於中道。出過一切文字言說。知一切眾生心念所行。根性欲樂。煩惱染習。舉要言之。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諸法。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現四天下中。一切眾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說以為大海。故經中有海印三昧。疏釋云。海印三昧有十義。根器是所現。菩薩定心是能現。無不空心。故名三昧。一無心能現。經云。無有功用無分別。二現無所現。經云。如光影故。三能現與所現非一。四非異。經云。大海能現。能所異。故非一。水外求像不可得。故非異。顯此定心。與所現法。即性之相故。能所宛然。即相之性故。物我無二。五無去來。現萬法於自心。彼亦不來。羅身雲於法界。未曾暫去。六廣大。經云。普悉包容無所拒。明三昧心。周于法界。則眾生色心。皆定心中物。用周法界。亦不離此心。七普現。經云。一切皆能現。又云。菩薩普印諸心行。此與廣大異者。此約所現不簡巨細。彼約能現。其量普周。八頓現。經云。一念現故。謂無前。後。如印頓成。九常現。非如明鏡。有現不現時。十非現現。如明鏡對至。方現四天之像。不對而現。故云非現現。以不待對。是故常現該三際也。此上海印現義。隨理事能所而分十門。但是一真心寂照普現之義。若有不現者。即是客塵自遮。見網自隔。非法身咎。摩訶衍論云。諸佛如來。法身平等。自然遍一切處。無有作意。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其猶日月麗天。盲者不覩。雷霆震地。聾者不聞。道契則隣。不在身近故。福人出世。則琳瑯現矣。薄福者出。則荊棘生焉。皆由自心。有現不現。若直了心性之人。悉皆平等顯現。如洛浦和尚神劍歌云。君子得之忘彼此。小人得之自輕生。他家不用我家劍。世上高低早晚平。所以眾生。不得了然明現。皆滯有迷真。滯真迷中。滯中迷性。成三種緣集。所以成障。如天台淨名疏云。眾生氣類。無量無邊。元其正要。不出三種緣集氣類。一有為緣集之類者。即是界內染淨國土。悉迷真滯有而起結業。稟分段生死。皆是有為緣集眾生之類。二無為緣集之類者。即是界外有餘國土。及果報土。乃至下品。中品。常寂光土。此三土眾生。迷中道佛性。滯真空無為。緣無為。起諸結業。受變易生死。是無為緣集眾生之類。三。自體法界緣集者。即菩薩迷自體起。如宗門中云。已見不忘。今室外折伏界內有為緣集眾生。次弟子一品。折伏無為緣集眾生。後菩薩一品。即是折伏自體法界緣集眾生。
問。無為緣集。與自體緣集。為同為異。
答。名雖有別。惑體不殊。二乘迷自體。起無為。生計著。著無為。故正受無為緣集名。菩薩亦迷自體。起無為緣集。而菩薩觀。破無為著。無為緣集未盡。此惑附體。別受自體緣集之名。如凡夫迷真。起有為緣集。學人見真。斷見思。思惟不盡。猶於真理有貪恚色。染無色之名。
問。學人有為緣集不盡。見真。猶有惑。不約真。名自體緣集。菩薩無為緣集不盡。見真。何得別受自體緣集之名。
答。二乘見真。但是空理。空理非法身。不得立自體之名。菩薩見真。實是法身。法身常在。故得別立自體緣集名也。菩薩或未知。未知故須折伏也。是故三種緣集不亡。所以法身不現。又遠大師云。緣集義者。統唯一種。或分為二。約真妄開。一妄緣集。三界虛妄。唯一心作。如夢所見。但是妄心解。二真緣集。一切諸法。皆真心起。如夢所見。皆報心作。或約心識說三。一就事緣集。從其事識。起一切法。二妄緣集。從其妄緣。起一切法。三真緣集。真識體中。具過一切恒沙性德。互相集成。故言緣集。又從真識。起一切法。故經說言。若無如來藏識。七識不住。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由如來藏。故起諸法。又就有為無為說三。即一有為緣集。二無為緣集。三具二緣集。
問。直了此心是佛。更用八相成道不。
答。若了此心。即是天真佛。不說成與不成。若說成佛。是助語。亦是增語。圓覺經云。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等。釋曰。本無菩提。及與涅槃者。此是二轉依號。亦是住觀語。轉煩惱。故立菩提之號。轉生死。故得涅槃之名。若了煩惱性空。生死本寂。既無所轉之相。亦無能轉之名。無不成佛者。無妄輪迴。亦無成佛者。無非輪迴。唯妙圓覺心。更無所有。如今只恐。不得宗鏡之光。若得其光。則自然入圓覺門。普照法界。所以先德云。飛錫若登故國路。莫愁天下不聞聲。龐居士頌云。十方來一會。各自學無為。此是選佛處。心通及第歸。如是則自然應念登科。隨處及第。何須受記。而待揚名者乎。如昔人歌云。不坐禪。不持律。妙覺心珠白如日。當體虛玄一物無。阿誰承受燃燈佛。
問。眾生業果。種子現行。積劫所熏。猶如膠漆。云何但了一心。頓斷成佛。
答。若執心境是實。人法不空。徒經萬劫修行。終不證於道果。若頓了無我。深達物虛。則能所俱消。有何不證。猶微塵揚於猛吹。輕舸隨於迅流。只恐不信一心。自生艱阻。若入宗鏡。何往不從。且如勇施菩薩。因犯婬欲。尚悟無生。性比丘尼。無心修行。亦證道果。何況信解一乘之法。諦了自心。而無剋證乎。或有疑云。豈不斷煩惱耶。解云。但諦觀殺盜婬妄。從一心上起。當處便寂。何須更斷。是以但了一心。自然萬境如幻。何者。以一切諸法。皆從心幻生。心既無形。法何有相。所以高城和尚歌云。說教本窮無相理。廣讀元來不識心。識取心。了取境。識心了境禪河靜。若能了境便識心。萬法都如闥婆影。性比丘尼。即摩登伽。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摩登伽。彼尚婬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于順風。有何艱險。淨業障經云。爾時有一比丘。名無垢光。入毘舍離城。次第乞食。以不知故。入婬女家。時無垢光。入其家已。是時婬女。起染污心。作是思惟。我今必死。當與此比丘共行欲法。若不從我。我將殞命。作是念已。即便閉門。語比丘言。願與尊者。共行欲事。若不從我。我當必死。時無垢光。語婬女言。且止。大姊。我今不應犯如此事。所以者何。佛所制戒。我應奉行。寧捨身命。不毀此戒。爾時婬女。復更思惟。我今當以呪術藥草。令此比丘共為欲事。語比丘言。我今不能令汝退轉。毀犯禁戒。但當受我所施之食。即入舍內。便呪其食。投比丘鉢。呪術力故。令此比丘便失正念。起於欲心。展轉增盛。爾時婬女。見此比丘。顏色變異。即前牽手。共為欲事。是時比丘。與彼婬女共相愛樂。行婬欲已。持所乞食。還詣精舍。到精舍已。生大憂悔。舉體煩熱。咄哉。何為破大戒身。我今不應受他信施。我今則是破戒之人。當墮地獄。時無垢光。向諸比丘同梵行者。說如是言。我今破戒。非是沙門。必趣地獄。時諸比丘。問無垢光。有何因緣而破此戒。時無垢光。具說上事。時諸同學。語無垢光。仁者。當知。此有菩薩摩訶薩。名文殊師利。得無生法忍。善能除滅破戒之罪。亦令眾生離諸蓋纏。我今與汝。共詣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所。除汝憂悔。時無垢光。猶故未食。與諸比丘。詣文殊師利法王子所。到已問訊。供養恭敬。即以上事。具白文殊師利。文殊師利語無垢光。汝今且食。食已。當共詣如來所。問如來此事。如佛所說。當共受持。比丘食已。與文殊師利。共詣佛所。到已。頂禮佛足。却坐一面。爾時無垢光比丘。心懷恐懼。不敢問佛。於是文殊師利。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即以上事。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無垢光。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告比丘。汝本有心。欲犯婬不。答言。不也。佛告比丘。汝本無心。云何而犯。比丘答言。我於後時。乃生欲心。如是比丘。心犯欲耶。答言。如是。佛告比丘。我常不言。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耶。答言。如是。佛告比丘。於意云何。汝曾夢中受欲之時。心覺知不。答言。覺知。佛告比丘。汝向犯欲。豈非由心而覺知耶。答言。如是。若如是者。比丘悟夢犯欲。有何差別。比丘答言。悟夢犯欲。無差別也。佛言。於意云何。我先不言。一切諸法皆如夢耶。答言。如是。佛言。於意云何。如夢諸法。是真實耶。答言。不也。佛告比丘。於意云何。悟夢二心。俱是真實耶。不也。世尊。佛告比丘。若非真實。是有法也。不也。世尊。佛告比丘。於意云何。無所有法。為有生不。不也世尊。佛告比丘。若法無生。有滅。有縛。有解脫耶。不也。世尊。佛告比丘。於意云何。無生之法。尚無所有。而當有墮三惡道耶。佛告比丘。一切諸法。本性清淨。然諸凡夫。愚小無智。於無有法。不知如故。妄生分別。以分別故。墮三惡道。復告比丘。諸法無實。而現種種所應作事。為著貪欲嗔恚愚癡凡夫等故。分別諸法。不知如故。非是真實。復告比丘。諸法虛誑。如野馬故。諸法如夢。本性自在。逮清淨故。諸法究竟。如水中月。泡沫等故。諸法寂靜。無老病死諸過患故。諸法無取。非是色法。不可見故。諸法無聚。如虛空故。諸法無性。過諸性故。諸法甚深。過虛妄故。諸法廣大。無處所故。法無所作。究竟寂故。法無所依。境界空故。法無根本。畢竟空故。法離蓋纏。煩惱結使不可得故。法離熾然。性不生故。乃至爾時無垢光。聞說是法。心懷歡喜。悲喜交集。雨淚。叉手合掌。一心觀佛。即說偈言。快哉世尊大功德。諸天世人所歸仰。善覺一切勝妙法。稽首能斷諸苦行。又佛告文殊。過去有佛。號無垢光。時有比丘。名曰勇施。入難勝城。次行乞食。到長者舍。其家有女。容貌端正。見勇施已。生愛染心。乃至因託病。延請勇施說法。其後勇施。數到其家。轉相親厚。數相見故。便失正念而生欲心。即與彼女。共行婬法。心遂耽著。往來頻數。時彼女夫。見此比丘往來頻數。心生疑恚。即設方便。欲斷其命。勇施比丘。聞是事已。即以毒藥。持與彼女。而語之言。若必念我。可持此藥以殺汝夫。時長者女。即以毒藥和著食中。勅其婢使。持此飯食以飯我夫。夫食飯已。即便命終。爾時勇施。聞彼命終。心生大悔。作是思惟。今我所作。是大重惡。何名比丘。受行婬法。又斷人命。我今如是。當何所歸。生大憂惱。我若命終。當墮惡道。誰能免我如是之苦。以是事故。從一精舍。至一精舍。惶怖馳走。衣服落地。作如是言。咄哉怪哉。我今即是地獄眾生。時有精舍。名曰醯無。中有菩薩。名曰鼻掬多羅。勇施比丘。即入其房。舉身投地。時彼菩薩。問勇施言。何為以身。自投於地。答言。大德。我今即是地獄眾生。又復問言。誰乃令汝為地獄人。勇施答言。我作大罪犯於婬戒。又斷人命。時彼菩薩。語勇施言。比丘莫怖。我今力能施汝無畏。爾時勇施。聞彼菩薩施無畏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爾時鼻掬多羅菩薩。即時從地接起勇施。牽其右手。將至異處。坐林樹中。時鼻掬多羅菩薩。即時入於諸佛境界。大乘妙門。如來寶印三昧。入三昧已。即於身上出無量佛。身。皆金色。三十二相。遍林樹間。爾時諸佛。即時同聲。說是偈言。諸法同鏡像。亦如水中月。凡夫愚惑心。分別癡恚愛。乃至諸法常無相。寂靜無根本。無邊不可取。欲性亦如是。爾時林中。二萬天子。詣鼻掬多羅菩薩。來聽法者。聞說是偈。即得無生法忍。
問。妙圓覺心。既無所有。云何教中。說諸佛成等正覺。出現世間等事。
答。一是機熟眾生。自心感現。二是菩薩因地本願。然諸佛境界。廣大無邊。非情識所知。唯見性能了。故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境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知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知一切三世境界。一切剎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真如無差別境界。法界無障礙境界。實際無邊際境界。虛空無分量境界。無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佛子。如一切世間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如一切三世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乃至如無境界。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如無境界境界。一切處無有。如來境界亦如是。一切處無有。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心境界。是如來境界。如心境界。無量無邊。無縛無脫。如來境界。亦無量無邊。無縛無脫。何以故。以如是如是。思惟分別。如是如是。無量顯現。故知凡聖無際。心境一原。真無性而即相發明。相無體而因真建立。故云智身寥廓。總萬像以成體。萬像無形。以智身而齊體。又若論化現門中。此是諸佛因地悲願之力。令機熟眾生自心感現。眾生心中諸佛。應現無窮。諸佛心內眾生。機緣不盡。所以法身無像。遇感成形。妙應無方。應念垂跡。由了平等。赴眾望。而猶若摩尼。為達無私。任群機。而如同天鼓。古頌云。佛是眾生心裏佛。隨自根堪無異物。欲知一切諸佛原。悟自無明本是佛。如佛地經云。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法性。圓滿成故。論釋云。隨諸有情樂見如來色身差別。如來示現如是色身。如來雖居無戲論位。由平等智增上力故。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現瑠璃等微妙色身。令諸有情善根成熟。自心變似如是身相。謂自心外。見如來身。如契經言。由諸如來慈善根力。有所示現。令天人等自心變異。見如來身如金色等。又如經言。若所應化無量有情。宜見瑠璃末尼寶色。如來即能無礙示現種種瑠璃末尼寶色。令彼自心亦如是變。乃至廣說。如是示現。一切如來。形相平等。如是平等。即是法性。是故說名平等法性。謂諸如來。隨同所化有情樂見色身形相。即各示現同處同時。異類形相。令彼自心如是變現。作利樂事。如諸有情。阿賴耶識共相種熟。各各變現世界等相。同處相似。不相妨礙。此亦如是。如色身相。餘事亦爾。由此示現。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云。文殊師利問。無生無滅。其相云何。佛答。不生不滅。即是如來。文殊師利。譬如大地。瑠璃所成。帝釋毘闍延宮殿供具等。影現其中。閻浮提人。見瑠璃地諸宮殿影。合掌供養。燒香散華。願我得生如是宮殿。我當遊戲如帝釋等。彼諸眾生。不知此地是宮殿影。乃布施持戒。修諸功德。為得如是宮殿果報。文殊師利。如此宮殿。實無生滅。以地淨故。影現其中。彼宮殿影。亦有亦無。不生不滅。文殊師利。眾生見佛。亦復如是。以其心淨。故見佛身。佛身無為。不生不滅。不起不盡。非色非非色。不可見。非不可見。非世間非非世間。非心非非心。以眾生心淨。見如來身。散華燒香。種種供養。願我當得如是色身。布施持戒。作諸功德。為得如來微妙身故。如是文殊師利。如來神力。出現世間。令諸眾生。得大利益。如影如像。隨眾生見。又說如日光無心普照喻。摩尼無心雨寶喻。谷響無實喻等。其瑠璃地等喻眾生心。影喻佛身。又華嚴有摩尼隨映喻。摩尼現色。喻自受用身。有其本色。但無青黃等異。青黃等異。隨機映生。又若以虛空喻佛身。即法性身。以虛空無相故。不隨方隅而有增減。以法身無形故。非依報化而現精麁。如華嚴十定品云。佛子。譬如虛空。於蟲所食芥子孔中。亦不減小。於無數世界中。亦不增廣。其諸佛身。亦復如是。見大之時。亦無所增。見小之時。亦無所減。如上諸況皆喻見佛。然於鏡像喻最親。如質來對鏡。鏡中見像。像是質像。機感對剎。剎中見佛。佛是心佛。故華嚴經云。化佛從敬心起。又諸喻大意。皆以體無生滅。不礙生滅。如非色約體。非不色約用。則法報一際。體用無差。俱會無生。同歸宗鏡。又若以色聲取。是行邪道。若離色聲取。未免斷無。古釋云。如華嚴偈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若依權教。本影四句。體用皆分。若依此宗。四句皆用。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本質影像。亦是自心。橫竪等一切諸法。不出心性故。如般若中。了色是般若。具歷諸法。且初歷五蘊云。了色是般若。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非趣。如是具歷諸法皆然。般若意。似當諸法之性。不異色性。故皆趣色。色不可得。當法性空。既無所趣。安有能趣。若智者意。一切法趣色。假觀。色尚不可得。空觀。云何當有趣非趣。即中道觀。今但要初句。以取色性為諸法依。以性普收。故皆趣色。則一色中。具一切法。是無礙之意故。隨一法。皆收法界故。若能如是解者。則凡有見聞一切境界。無非是佛出世。如大集經云。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慧聚。白佛言。世尊。生老病死出於世者。即是佛出。無明愛出。即是佛出。貪恚癡出。即是佛出。一切疑網煩惱出者。即是佛出。何以故。若如是等法不出世者。佛以何緣出現於世。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實如所言。爾時海慧菩薩言。世尊。若有不見如是等法。是時如來。為出於世。不出於世。善男子。菩薩初發菩提心時。真實不知如是等法。是故我為而宣說之。善男子。菩薩有四種。一者初發菩提之心。二者修行菩提之道。三者堅固不退菩提。四者一生當補佛處。發心菩薩。見佛色相。見已。即發菩提之心。修行菩薩。見佛具足一切善法。見已。即發菩提之心。不退菩薩。見如來身。及一切法。皆悉平等。一生菩薩。不見如來所有功德。及一切法。何以故。所得慧眼。了了淨故。斷二見故。淨智慧故。若不見淨。不見不淨。不見非淨非不淨。是人即能明見如來。又古德釋台教止觀云。只達一念自心是法界。十方諸佛。與一切眾生。同一無住。本一法界。為身為土。無彼無此。無根無住處。無修不修。無證不證。無凡無聖。但眾生自謂妄想纏縛為凡。為不修。為不證。謂佛為聖。為修。為證。修證凡聖。在眾生自強立之。佛位中都無此名也。諸佛所見。一切眾生凡聖身。是佛法身。一切國土。是佛國土。一切法。是佛法。一切心。是一心。極十方三際推求無纖毫許。若色若心。不是佛理。智境。朗然。周遍法界。嘗無一事。澹然身心。無所施為。佛心既然。我學佛智。如佛用心。即止觀明靜也。佛現。即我心現。現與不現。只是自心鏡上影像耳。
問。豈都無外佛可見耶。
答。自他不二。但如來有同體大悲。眾生有熏習之力。扣擊同體智鏡。隨此心上。感見相好。鏡中之像。然不離鏡。而非即鏡。隨照好醜。感者千差。相亦萬品。或機地深厚。或佛身長千萬由旬。壽命無量阿僧祇劫。以恒河沙世界微塵佛剎為淨妙國土。說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法門。或人天報殊。示現八相。一期利益。不過數百年間。如空雲水月。恍惚而生。斯皆由感者一念之心。謂佛色身來應。佛實無來去之勞。無有形之患。無可說之法。無所度之機。但眾生善緣心想。謂佛來應為我說法。實是眾生。於自心上現此相耳。
問。眾生善根。擊佛大圓智鏡。現此影像。像則屬佛。
答。明鏡屬佛。像不屬佛。像若屬佛。佛則生滅流動。像若屬眾生。眾生業結所縛。何能具此相好。但感應道交。方見此耳。
問。既是佛智鏡上像。何言眾生心上現。
答。同體圓鏡。不偏屬佛。及眾生。同一體故。但眾生磨瑩己鏡。未得全明故。能暫現此相。表進修之力。
問。若爾。眾生自感心鏡上現像。不言佛像現。佛即於眾生無力。虛致敬慕。有何益也。
答。由敬慕之心。感像現也。此真佛力。豈眾生能置哉。
問。此亦眾生自家佛力。非他佛力也。
答。佛地無自他。汝強謂自佛他佛者。眾生心不盡耳。
問。若爾。只共作一佛。不能各各自成也。
答。不共作一佛。不各各自成。此義難了。試舉喻看。如國清寺。法界也。住寺僧。古佛也。遠人暫遊。暫感佛也。他日愛慕剃髮。配寺。國清即我寺也。五峯松徑。臺殿房廊。悉我有也。頓得受用。不減他物。成我家也。不人人別造一寺也。不若他分一寺也。分即隨人去。常住法界不可分也。此義出涅槃經中。譬如路有一大樹。樹陰清涼。來者即納。無人遮護。無持去者。既印金口。可以奉持。又機應相關。感應緣會。能見一切無邊佛事。以佛是增上緣。廣大悲願。慈善根力。以眾生是等流果。志誠所感。根熟而見。然總不出自心。如師子現指。醉象禮足。慈母遇子。盲賊得明。城變瑠璃。石舉空界。釋女瘡合。調達病痊。皆是本師。積劫熏修慈善根力。令一切眾生。自心所見。如上等事。可證今文。故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如提婆達多。教阿闍世王。欲害如來。是時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闍世王。即放護財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諸弟子。乃至我於爾時。為欲降伏護財象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其心怖畏。尋即失糞。舉身投地。敬禮我足。善男子。我於爾時。手五指頭。實無師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彼調伏。復次善男子。我欲涅槃。始初發足。向拘尸那城。有五百力士。於其中路。平治掃灑。中有一石。眾欲舉棄。盡力不能。我時憐愍。即起慈心。彼諸力士。尋即見我。以足拇指。舉此大石擲置虛空。還以手接。安置右掌。吹令碎粖。復還聚合。令彼力士。貢高心息。即為略說種種法要。令其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如來爾時。實不以指。舉此大石。在虛空中。還置右掌。吹令碎粖復合如本。善男子。當知即是慈善根力。令諸力士見如是事。復次善男子。此南天竺。有一大城。名首波羅。於是城中。有一長者。名曰盧至。為眾導主。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植諸善本。善男子。彼大城中。一切人民。信伏邪道。奉事尼乾。我時欲度彼長者故。從王舍城。至彼城邑。其路中間相去六十五由旬。步涉而往。為欲化度彼諸人故。彼眾尼乾。聞我欲至首波羅城。即作是念。沙門瞿曇。若至此者。此諸人民。便當捨我。更不供給。我等窮悴。奈何自活。諸尼乾輩。各各分散。告彼城人。沙門瞿曇今欲來此。然彼沙門。委棄父母。東西馳騁。所至之處。能令土地穀米不登。人民饑饉。死亡者眾。病瘦相尋。無可救解。瞿曇無賴。純將諸惡羅剎鬼神。以為侍從。無父無母。孤窮之人。而來諮啟為作門徒。所可教詔。純說虛空。隨其至處。初無安樂。彼人聞已。即懷怖畏。頭面敬禮尼乾子足。白言。大師。我等今者。當設何計。尼乾答言。沙門瞿曇。性好叢林。流泉清水。外設有者。宜應破壞。汝等便可相與出城。諸有之處。斬伐令盡。莫使有遺。流泉井池。悉置糞穢。堅閉城門。各嚴器仗。當壁防護。勤自固守。彼設來者。莫令得前。若不前者。汝當安隱。我等亦當作種種術。令彼瞿曇。復道還去。彼諸人民。聞是語已。敬諾施行。斬伐樹木。污辱諸水。莊嚴器仗。牢自防護。善男子。我於爾時。至彼城已。不見一切樹木叢林。唯見諸人莊嚴器仗。當壁自守。見是事已。尋生憐愍。慈心向之。所有樹木還生如本。復更生長。其餘諸樹。不可稱計。河池泉井。其水清淨。盈滿其中。如青瑠璃。生眾雜華。彌覆其上。變其城壁。為紺瑠璃。城內人民。悉得徹見我及大眾。門自開闢。無能制者。所嚴器仗。變成雜華。盧至長者而為上首。與其人民俱共相隨。往至佛所。我即為說種種法要。令彼諸人。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化作種種樹木。清淨流水。盈滿河池。變其本城。為紺瑠璃。令彼人民徹見於我。開其城門。器仗為華。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能令彼人見如是事。復次善男子。舍衛城中。有婆羅門女。姓婆私吒。唯有一子。愛之甚重。遇病命終。爾時女人。愁毒入心。狂亂失性。裸形無恥。遊行四衢。啼哭失聲。唱言。子子汝何處去。周遍城邑。無有疲已。而是女人。已於先佛植眾德本。善男子。我於是女。起慈愍心。是時女人。即得見我。便生子想。還得本心。前抱我身嗚?我口。我時即告。侍者阿難。汝可持衣。與是女人。既與衣已。便為種種說諸法要。是女聞法。歡喜踊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非彼子。彼非我母。亦無抱持。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是事。復次善男子。波羅柰城。有優婆夷。字曰摩訶斯那達多。已於過去無量光佛。種諸善根。是優婆夷。夏九十日。請命眾僧。奉施醫藥。是時眾中有一比丘。身嬰重病。良醫診之。當須肉藥。若得肉者。病則可除。若不得肉。命將不全。時優婆夷。聞醫此言。尋持黃金。遍至市?。唱如是言。誰有肉賣。吾以金買。若有肉者。當等與金。周遍城市求不能得。是優婆夷。尋自取刀割其髀肉。切以為臛。下種種香。送病比丘。比丘服已。病即得差。是優婆夷。患瘡苦惱。不能堪忍。即發聲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於爾時。在舍衛城。聞其音聲。於是女人。起大慈心。是女尋見我持良藥。塗其瘡上。還合如本。我即為其種種說法。聞法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往至波羅奈城。持藥塗是優婆夷瘡。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是事。復次善男子。調達惡人。貪不知足。多服酥故。頭痛腹滿。受大苦惱。不能堪忍。發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時住在優禪尼城。聞其音聲。即生慈心。爾時調達。尋便見我往至其所。手摩頭腹。授與鹽湯。而令服之。服已平復。善男子。我實不往調達所。摩其頭腹。授湯令服。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調達見如是事。復次善男子。憍薩羅國。有諸群賊。其數五百。群黨抄劫。為害滋甚。波斯匿王。患其縱暴。遣兵伺捕。得已挑目。逐著黑闇叢林之下。是諸群賊。已於先佛植眾德本。既失目已。受大苦惱。各作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等今者。無有救護。啼哭號咷。我時住在祇桓精舍。聞其音聲。即生慈心。時有涼風。吹香山中。種種香藥滿其眼眶。尋還得眼。如本不異。諸賊開眼。即見如來住立其前。而為說法。賊聞法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作風。吹香山中種種香藥。住其人前而為說法。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群賊見如是事。復次善男子。瑠璃太子。以愚癡故。廢其父王。自立為主。復念宿嫌。多害釋種。取萬二千釋種諸女。刖劓耳鼻。斷截手足。推之坑塹。時諸女人。身受苦惱。作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等今者。無有救護。復大號咷。是諸女人。已於先佛種諸善根。我於爾時。在竹林中。聞其音聲。即起慈心。諸女爾時見我來至迦毘羅城。以水洗瘡。以藥傅之。苦痛尋除。耳鼻手足。還復如本。我時即為略說法要。悉令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於大愛道比丘尼所。出家受具足戒。善男子。如來爾時。實不往至迦毘羅城。以水洗瘡傅藥止苦。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是事。悲喜之心。亦復如是。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慈思惟。即是真實。非虛妄也。善男子。夫無量者。不可思議。菩薩所行。不可思議。諸佛所行。亦不可思議。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以此明文。可為誠證。則知三界九有。一切染淨等法。皆不出法界眾生之心。猶如畫師。畫出一切境界。心之畫師。亦復如是。所以正法念處經云。又彼比丘。如是觀察。云何眾生有種種色。種種形相。有種種道。種種依止。又彼觀察。有種種心。種種依止。種種信解。有種種業。此如是等種種諸色。種種形相。種種諸道。種種依止。譬如黠慧善巧畫師。若其弟子。觀察善平堅滑好地。得此地已。種種彩色。種種雜色。若好若醜。隨心所作。如彼形相。心業畫師。若其弟子。亦復如是。善平堅滑業果報地。生死地界。隨其所解。作種種形相。種種諸道。種種依止。心業畫師。業作眾生。又諸彩色。取白作白。取赤作赤。取黃作黃。若取鴿色。則為鴿色。取黑作黑。心業畫師。亦復如是。緣白取白。於天人中。則成白色。何義名白。欲等漏垢所不染污。故名白色。又復如是。心業畫師。取赤彩色。於天人中。能作赤色。何義名赤。所謂愛聲味觸香色。畫觀察衣。又復如是。心業畫師。取黃彩色。於畜生道。能作黃色。何義名黃。彼此遞互飲血噉肉。貪欲嗔癡。更相殺害。故名黃色。又復如是。心業畫師。取鴿彩色。攀緣觀察。於餓鬼道。作垢鴿色。何義名鴿。彼身猶如火燒林樹。飢渴所惱。種種苦逼。心業畫師嫉心所秉。癡闇所覆。又復如是。心業畫師。取黑彩色。於地獄中。畫作黑色。何義名黑。以黑業故。生地獄中。有黑鐵壁。被然被縛。得黑色身。作種種病。飢渴苦身。無量苦逼。皆是自業。非他所作。又彼比丘。觀察如是三界五道。五種彩色。生死畫衣。於三地住。謂欲界地。色無色地。心業畫師。習近婬欲。攀緣欲界種種色畫。緣色依止。有二十種。離欲四禪。以為畫筆。依十六地。是所畫處。作色界。離緣色界三摩跋提。緣無色界。畫為四處。心業畫師。廣畫如是三界大衣。又彼比丘觀察如是心業畫師。身如彩器。貪欲瞋癡。以為堅牢。攀緣之心。猶如梯隥。根如畫筆。外諸境界。聲觸味色。及諸香等。如種種彩。生死如地。智如光明。勤發精進。如手相似。眾生如畫。神通如彼無量形服。有無量種業果報生。如畫成就。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業畫師。有異種法。如彼畫師。不生疲倦。善治彩色。各各明淨。善識好筆。畫作好色。心業畫師。亦復如是。不生疲倦。若修禪定。善治禪彩。攀緣明淨。如彩光明。修道之師。如善好筆。知禪上下。如善識知。有取有捨。如不疲倦。如是禪定心業畫師。畫彼禪地。如彼好色。又彼如是。心業畫師。若有疲倦。則畫不善。地獄餓鬼畜生道處。同業因緣。鐵杵為筆。不善彩色。畫非器人。所謂地獄餓鬼畜生。如是等色。非好色畫。廣說如前。釋曰。是以畫師運巧拙之意。執五彩之筆。於平正之地。邈出一切精麁之像。如眾生稟愚智之心。興三業之筆。於善惡之地。畫出一切。苦樂之事。又如世畫師。只畫得色陰。若心畫師。能畫五陰。又世畫不堅牢。色退像即滅。心畫經長劫。身謝業不亡。又世畫甚易知。妍醜皆可見。心畫極難審。果報莫可知。如正法念處經頌云。諸業之所作。過於巧畫師。業畫師天中。作種種樂報。種種眾彩色。現觀則可數。心業布眾彩。其數不可知。毀壁畫則亡。二俱同時滅。若身喪滅時。業畫不可失。譬如一畫師。造作眾文飾。一心亦如是。造作種種業。五彩光色現。見之生愛樂。五根畫亦爾。如業有生死。如世巧畫師。現前則可見。心畫師微細。一切不可見。圖畫好醜形。令壁眾像現。心業亦如是。能作善惡報。是心於晝夜。思念恒不住。如是業隨心。展轉常不離。風塵煙雲熱。畫色則毀滅。捨善不善持。諸業爾乃失。又依般舟經。見佛略有四喻。一夢喻。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二水影喻。水喻心性。則佛之月影。皆是眾生真心中物。心佛交徹。唯真心也。三幻喻。自心猶如幻術。一切佛如幻所作。謂有能幻法。方成幻事。無能念心。無所見佛。四響喻。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上之四喻。一正喻唯心。二唯心故空。三唯心故假。四唯心故中。又夢喻不來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無。響喻非合非散。如經頌云。心者不知心。心者不見心。心有想則癡。無想則泥洹。是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釋云。若心自見心。先心為能見。佛為所見。刀不自割。指不自觸。云何自心還見自心。能所不分。見相斯絕。故經云。心有想則癡。若無想則心冥性佛。永絕思求矣。如上是眾生自心感現。次諸佛菩薩因地願力。示現化門。無有斷絕。所以維摩經云。雖示成正覺。不捨菩薩道。雖悟即心是佛。頓成菩提。然為眾生未達。廣修福業。以導未聞。皆令開解。同歸此地。如華嚴經云。雖能一念。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為眾生故。於無量劫行菩薩行。無有休息。是為如山增上心。又云。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心為本。心若清淨。則能圓滿一切善根。於佛菩提。必得自在。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意即成。若欲除斷一切取緣。住一向道。我亦能得。而我不斷。為欲究竟佛菩提故。亦不即證無上菩提。何以故。為滿本願。盡一切世界。行菩薩行。化眾生故。是為第九如金剛大乘誓願心。如上況喻。證信無疑。則佛道立成。匪由他教。終不起於餘念。唯自淨於一心。可謂順佛本懷。得教正意矣。
問。佛度眾生。眾生還度佛不。
答。若約內觀。因了妄念雜識。眾生無體。發其覺慧。成自心之佛。此豈不是因眾生得度。若論外化。皆因眾生感出。若無機緣。既無所化。亦不成佛。如淨名經云。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淨度三昧經云。眾生亦度佛。若無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出世菩提。皆由眾生機故。
宗鏡錄卷第十八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慧禪師延壽集
夫如上所說。祖教同詮。凡曰有心。皆得成佛。如今現見眾生。何不成佛。
答。若以眾生眼觀。只見眾生界有餘。若以佛眼觀。乃知諸佛界無外。故知無明妄風。鼓心海而易動。本覺真性。睡長夢而難惺。是以首楞嚴經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未曾暫昧。而迷者。目擊而不知。如美玉沈泥。自埋高價。猶貞金混礫。空匿光輝。如法華經云。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故知本覺常成。衣珠不失。若非圓頓之教。何以直了自心。故圓覺經云。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未學。何以故。一切覺故。是知一切眾生。皆本覺成就。以不覺故。認隨染之覺。見勝劣之境。起忻厭之心。但逐妄輪迴。頓迷真覺。然因覺。有不覺。若無真。妄無所依。故如煙無火不起。又覺因不覺。若隨器之金。還待器顯。事能顯理故。所以唯真不立。單妄不成。唯真不立者。佛果無生故。單妄不成者。無所依故。如先德頌云。一切眾生金色界。白淨無垢智無壞。寶珠自在內衣中。只欲長貧在門外。清淨寶乘住四衢。文殊引導普賢扶。肥壯白牛甚多力。一念遍遊無卷舒。如是寶乘不肯入。但樂勤苦門前立。不覺自身常在中。遣上恒言我不及。華嚴經頌云。欲求一切智。速成無上覺。應以淨妙心。修習菩提行。又頌云。譬如良沃田。所種必滋長。如是淨心地。出生諸佛法。是知十方諸佛中。無有一佛不信此心成佛。二十八祖內。無有一祖不見此性成祖。如今聞而不成祖佛者。皆為信不及見不諦故。但學其語。不照其心。但執其解。不深其法。何者。信。即是道故。經云。信是道原功德母。見即無疑。故經云。見苦諦。習亦除。何況現行。心外境界。但入宗鏡。方悟前非。心光透時。餘瑕自盡。華嚴出現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古釋云。不離此心成佛者。有二。一眾生身心。即佛所證故。佛證眾生之體。用眾生之用。二全即佛菩提性故。一性無異。此即他果在我之因。以我因成他果故。名入不思議方便法門。是以不得意者。作眾生思故。是亦不可。設作佛思。是亦不可。即亦不可。非即亦不可。當淨智眼。無取諸情。經云。佛子。令依此知。無幽不盡。涅槃經云。二十五有有我者。自實名我。所謂一切諸法體實。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能為佛因。名有佛性。如一切色中。皆有空性。然非獨有情。具如來之正性。一切諸法中。皆有安樂性。所以云。若以肉眼觀。無真不俗。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又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但法身即是真如。流轉五道。即是隨緣。名曰眾生。是差別義。又由隨緣即不變故。奪差別令體空。則末寂也。由體空差別故。奪不變令隨緣。故本寂也。以全本為末故。本便隱。全末為本故。末便亡也。是則真如隨緣成眾生。未曾失於真體。故令眾生非眾生也。眾生體空即法身時。未曾無眾生故。非法身也。故二雙絕。二既互絕。則真妄平等。無可異也。故云。隨緣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成立。寂滅非無之眾生。常不異真而顯現。故知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所以勝天王般若經云。佛告勝天王言。譬如無價如意寶珠。粧飾瑩治。皎潔可愛。體圓極淨。無有垢濁。墮在淤泥。已經多時。有人拾得。取而守護。不令墮落。法性亦爾。雖在煩惱。不為所染。後復顯現。天王。諸佛如來。悉知眾生自性清淨。客塵煩惱之所覆蔽。不入自性。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應作是念。我當勇猛。勤修精進。為諸眾生。說是甚深般若波羅蜜。除其煩惱。一切眾生。皆有性淨。是故於彼。勿生下劣。應當尊重。彼即我師。如法恭敬。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心。即生般若。闍那大悲處胎經云。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現身得成佛故。偈云。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華手經云。佛言。堅意。無礙際者。即無邊際。無邊際者。即是一切眾生性也。是名際門。入是際門。則能開演千億法藏。此法藏者。即非藏也。堅意。如來眾法藏中。有所說法。皆說是際。復有色藏。受想行識藏。是藏非藏。不在自藏。是名諸藏。以阿字門入。釋曰。阿字者。即無生義。若了心無生。則無法可得。悟此唯識。乃入道之初門。所以大品經云。無有一法可得。名曰眾生。夫言眾生者。即法身義。如不增不減經言。舍利弗。即此法身。過於恒沙。無量煩惱所纏。從無始來。隨順世間。生死濤波。去來生滅。名為眾生。是知。若云眾生即法身者。甚為難解。故先德引大涅槃經云。若有人能藕中絲。懸須彌山。可思議不。不也世尊。佛言。菩薩能以一念。稱量生死。不可思議。今明圓理難曉。但仰信而已。如聞生死有不可思議理。而但仰信。不能一心即如來藏。故非圓意。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若人問汝。有幾眾生界。汝云何答。文殊言。眾生界數。如如來界。問。眾生界廣狹。答。如佛界廣狹。問。一切眾生。繫在何界。答。如如來繫。眾生亦爾。問。眾生界住何處。答。住涅槃界。又云。文殊言。如虛空無數。眾生亦無數。虛空不可得。眾生亦不可得。是以於不可得中。隨世語言。有所建立。凡聖境界。方便說者。是不可思議。廣大神變。如大寶積經云。文殊師利菩薩云。復次法無出相。說出離法。是名神變。法無差別。文字分別。是名神變。法無所行。說有修行。是名神變。法無來去。說有來去。是名神變。於一道證。建立諸果。是名神變。於一味法。分別三乘。是名神變。一切諸佛。唯是一佛。說無量佛。是名神變。一切佛土。唯一佛土。說無量土。是名神變。無量眾生。即一眾生。說無量眾生。是名神變。一切佛法。唯一佛法。說無量法。是名神變。法不可示。顯示諸法。是名神變。法無所得。修習作證。是名神變。乃至爾時長老舍利弗。語商主天子言。汝聞此神變。不驚怖耶。天子答言。我即神變。云何驚怖。舍利弗言。天子。以何密意。而作是言。天曰。一切諸法。若善不善。無動而動。名大神變。是故舍利弗。作善業者。生於天上。有大威德。如是善業。不可思議。一切眾生。往來生死。亦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名大神變。如佛所說。四種境界。不可思議。一者。業境界不可思議。二者。龍境界不可思議。三者。禪境界不可思議。四者。佛境界不可思議。以是義故。說一切法。名大神變。不應驚怖。復次舍利弗。若如來說此神變。虛空界寧有怖耶。答言。不也。天曰。若虛空不怖。云何問言汝不驚怖。舍利弗言。汝豈同虛空耶。天曰。如佛所說。若內空。外空。是虛空不。答言。如是。天曰。是故一切眾生。是虛空性。是知若一切有情無情。皆同虛空性者。何處有凡聖之異。內外之殊。且虛空性。無有起盡。何故更問成佛不成佛乎。入法界體性經云。佛問文殊。汝知法界耶。如是。世尊。我知法界。即是我界。又問。汝豈不樂法界耶。文殊曰。世尊。我不見一法非法界者。更何所樂。持世經云。若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異者。諸佛不出於世也。何者。以覺一切法平等。故名為佛。大集經云。諸眾生界及法界。若能平等觀無異。不生分別一二數。是名菩薩不退印。又云。若有菩薩。不離凡夫。能知聖法。以凡夫心。觀察聖法。密嚴經云。如來法身。住於一切眾生身中。光影外現。猶如淨綵裹摩尼珠。無所障蔽。亦復如是。是故當知。如來法身。遍在一切諸眾生中。如佛所說。乃至枯樹蕉木。亦悉皆入。不應生害。況復餘類。是故不應稱量眾生。除諸如來。無能知者。是以諸佛法身。遍一切處。夫法身者。即自心也。是法家之身。群有之性。該今徹古。遍界盈空。十方太虛。於自心內。尚如一點之雲生。百千大海。向本覺中。猶若一滴之漚起。豈況假名凡聖。而非我心乎。台教云。佛者覺義。如寶篋經云。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此是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雖五無間皆生解脫想。雖惛盲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得之不為高。失之不為下。故言眾生即佛。此理佛也。華嚴論云。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今之信者。當信自心無依住性妙慧解脫。是自文殊。於心無依住中。無性妙理。有自在分別。無性可動。名不動智佛。理智無二妙用自在。是故號曰妙德菩薩。是故一切諸佛。從此信生。故號文殊。為十方諸佛之母。亦號文殊。為童子菩薩。為皆以信為初生故。信心成就。即以定慧觀智力印之。契一念相應。名十住初心。便成正覺。取能行行處。號曰普賢。取妙慧無依處。號曰妙德。取善能分別知根之智。號之為不動智佛。自契相應。名為正覺。且能信處。號之曰信。自契相應。名為住心。為住佛所住妙慧解脫相。盡無生法故。若心外有佛。不名信心。名為邪見人也。一切諸佛。皆同自心。一切眾生。皆同自性。性無依故。體無差別。智慧一性。應如是知。以此同體妙慧。知諸佛心。及眾生心。應如是信解。不自欺誑。是故此經宗趣。為大心眾生設如斯法。諸佛自所乘門。一乘妙典。法界道理。令大心眾生。入佛根本。大智佛果故。一念契真。理智同現。即便佛故。為法界道理。見則無初中後故。是以世人。唯信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不知眾生境界。亦不可思議。以眾生界即佛界故。如論云。一切處不動智佛者。夫一切之言。無處不遍。豈獨眾生界耶。所以華嚴私記云。今多許人學。皆得與釋尊等。亦與文殊等。一念即等。若不信。始作少時努力。靜思惟看。故知一念平等。理事無差。但靜思凝神。迴光內照。有何異法能為隔越。唯自心想起。妄分高下耳。清涼疏云。佛及眾生。若以性淨而說。現今平等。而不妨迷悟之殊。是故三乘亦有差別。亦無差別。是則染淨三世一切諸法。無不平等。況稱性互收。如是解者。名為善住一切智地。如地能生。終歸於地。萬法依於佛智。究竟。還至一切智。寶性論偈云。譬如貧人舍。地有珍寶藏。彼人不能知。寶又不能言。眾生亦如是。於自心舍中。有不可思議。無盡法寶藏。雖有此寶藏。不能自覺知。以不覺知故。受生死貧苦。譬如珍寶藏。在彼貧人宅。人不言我貧。寶不言在此。如是法寶藏。在眾生心中。眾生如貧人。佛性如寶藏。為欲令眾生。得此珍寶故。彼諸佛如來。出現於世間。無生義云。大師恒引如來藏經言。眾生身中有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坐寶蓮華。與佛無異。但為煩惱所覆故。未能得用。此是具有佛知見根性。未有知見用。即時猶故愚。乃至譬如小兒。具有大人六根。與大人不異。在其身中。而未能有大人用。至漸長大。復須學問。乃有大人知見力用也。若根性是有。作用。豈無。如種子本甘。結果非苦。只恐不知有。自認作凡夫。真性常了然。未曾暫隱覆。如佛言。如來實無祕藏。何以故。如秋滿月。處空顯露。清淨。無翳。人皆覩見。又祖師云。五陰本來空。師子何曾在窟。故知但是眾生不了。自稱為祕。然雖無祕藏。而有密語。密語難解。唯智能知。如百丈和尚云。只如今語言。鑒照分明。覓其形相不可得。是密語。所以宗鏡之光。無時不照。常關日用。昧者不知。所以無所希望。經偈云。眾生界悉等。平若虛空界。其能了此等。成佛道不難。又偈云。其無所相者。一切無所念。無心無所生。佛道不難得。月藏經云。佛言。是故於法平等。思惟觀察。不離眾生有法。不離法有眾生。如眾生體性。即是我體性。如我體性。即是一切法體性。如一切法體性。即是佛法體性。如是觀諸法平等時。眾生即陰不可得。離陰不可得。和合不可得。離和合亦不可得。非法非非法。是人如是得住無相。是名法平等。是知一切法常成正覺。無有不成正覺時。如經云。凡真實法。不捨自相。取於餘相。若捨非正覺。成等正覺。則非真實。正覺者。曾無有時不成正覺。故知一切眾生。皆住覺地。非是捨不覺。而取正覺。則一覺一切覺。常成正覺。無有不覺時。如虛空湛然。無有成壞。若執有成不成。斯屬情見。若以智照。何往不真。念念而常見法身。塵塵而盡成佛國。但以自眼有瞖。妙見不通。違背己靈沈溺家寶。雖同一性。要以智明。如樂蘊奇音。指妙則宮商應節。人懷覺性。智巧則動用冥真。得失在人。精麁任己。所以善逝按指。發海印之光。含識舉心。現塵勞之相。如古釋眾生佛性。譬若箜篌。具有五義。一有箜篌身。二有中間聲。三有絃縚。四有彈箜篌人。五有所彈得曲。此五是喻。我等五陰。似箜篌。身中真如佛性似聲。六度萬行。似絃縚。巧便智慧。似彈箜篌人。我等以巧便智修行六度。當來成佛。一塵一毛。皆遍法界。似彈奏之曲也。故沈休文。佛知不異眾生知義云。故知凡夫之知。與佛之知不異。由於所知之事異。知不異也。沈約六道相續作佛義云。相續不滅。所以能受知。若今生陶練之功漸積。則來果所識之理轉精。轉精之知來應。以至於佛。而不斷不鍊也。若今生無明。則來果所識轉闇。轉闇之知亦來應。以至於六趣也。故知眾生之識。相續不斷。但由精麁分其昇降耳。又古師計云。一切如來因地發願。度盡眾生。生界不盡。不取正覺。現見眾生沈淪九有。故知諸佛未合有成。成則違誓。彼答不正。華嚴記中。約如實義釋。諸佛皆有悲智二門。以大悲故。窮未來際無成佛時。故菩薩闡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盡諸眾生界。自須速成。方能廣化。不懼違昔。盡竟誠言。又了眾生之本如。故化而無化。是則常成亦常不成。亦常化而常無化。悲智自在。何局執耶。如上釋者。此猶是約理事雙通。若直就宗明。如華嚴經云。如來初成正覺時。於自身中。見一切眾生。已成佛竟。已涅槃境。又經云。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為菩薩宣說般若。一切有情住持遍滿甚深理趣勝藏法門。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一切眾生。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故。一切眾生。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語轉故。一切眾生。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法華經云。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斯則成佛度生。大願大化悉圓滿矣。如有不信此說。自尚未成。焉能度彼。
問。眾生即佛。佛即眾生。入一心門。因果交徹。故經云。若彌勒得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此俱成佛得菩提義。為是理成。為是事成。
答。三乘多約理成。或云。法身即等。報化未圓。亦云。一念成佛。皆從理說。今一乘宗。理事齊等。古德云。此出自華嚴大意。難以取解。然諸眾生。若於人天位中觀之。具足人法二我。小乘唯是五蘊實法。大乘或說但心所現。或說幻有即空。人法俱遣。或說唯如來藏。具恒沙性德故。眾生即在纏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猶據理說。更有說言。相本自盡。性本自現。不可說言。即佛不即佛等。若依華嚴宗。舊來成竟。亦涅槃竟。非約同體。此成即是彼成。若爾。何以現有眾生。非即佛耶。若就眾生見解位看者。尚不見唯心即空。安見圓教中事。如迷東為西。正執西故。若諸情頓破。則法界圓現。無不已成。猶彼悟人。西處全東。是以善財龍女。皆是凡夫一生親證。三乘權教信不及人。稱為示現。如玄義格云。人謂善財龍女。是法身菩薩。化為幻技。一時悅凡人。令自強不息耳。議曰。若爾。聖有誑凡之愆。凡無即聖之分。教門徒設。用學何為。故不然也。
問。若是實從凡頓成佛者。何故經中唯此二人。別更無耶。
答。日月在天。盲者不見。經說一生成佛者。數如微塵。五千卷經。卷卷有即生得道。只如達磨禪師。傳佛心印。言下見性。便為得道。取相之徒。指為外道。論云。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俱是自心法性。非外來物。又云。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為華嚴。覺了自心。大方廣。是佛。先自見性。為佛身心。齊修五位。為莊飾也。亦同天台。初發心時。即觀涅槃行道。比喻蓮華。華果同時義。同印即心成佛。鴦崛魔羅經云。鴦崛魔羅與文殊師利。普詣十方。各十世界諸如來所。問如是義。云何釋迦牟尼佛。住娑婆世界。不般涅槃解脫之際。彼諸如來。悉答我言。釋迦牟尼佛。即我等身。彼佛自當決汝所疑。故知遍剎之身。只是一身。分亦不多。聚亦非一。如首楞嚴三昧經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聞首楞嚴三昧義趣。信解不疑。當知是人。必於佛道不復退轉。何況信已。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如說修行。時諸釋梵。護世天王。皆作是念。我等今者。當為如來敷師子座。正法座大人座。大莊嚴座。大轉法輪座。當令如來。於我此座。說首楞嚴三昧。是中人人。各各自謂。唯我為佛敷師子座。餘人不能。乃至須臾之間。於如來前。有八萬四千億那由他寶師子座。悉於眾會無所妨礙。一一天子。不見餘座。各作是念。我獨為佛。敷師子座。佛當於我所敷座上。說首楞嚴三昧。時釋梵護世天王。敷座已竟。各白佛言。唯願如來。坐我座上。說首楞嚴三昧。即時世尊。現大神力。遍坐八萬四千億那由他師子座上。諸天各各見佛。坐其所敷座上。不見餘座。有一帝釋。語餘釋言。汝觀如來。坐我座上。是釋梵護世天王。各相謂言。汝觀如來。坐我座上。有一釋言。如來今者。但在我座。不在汝座。乃至時梵眾中。有一梵王。名曰等行。白佛言。世尊。何等如來。為是真實。我座上是。餘座上是。佛告等行。一切諸法。皆空如幻。從和合有。無有作者。皆從憶想分別而起。無有主故。隨意而出。是諸如來。皆是真實。云何為實。是諸如來。本自不生。是故為實。是諸如來。今後亦無。是故為實。是諸如來。非四天攝。是故為實。諸陰界入。皆所不攝。是故為實。是諸如來。如先中後。等無差別。是故為實。梵王。是諸如來。等無差別。所以者何。是諸如來。以色如故等。以受想行識如故等。以是故等。是諸如來。以過去世如故等。以未來世如故等。以現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無所有法故等。以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等。是故如來。名為平等。如一切法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釋曰。首楞嚴三昧者。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何者。以能見心性。名為上定。信入此者。亦名王三昧。以此三昧。歷一切事。豈非究竟堅固耶。如釋梵護世諸天。各見佛坐自座。此乃實證自心。所以經云。皆從憶想分別而起。無有主故隨意而出。是諸如來皆是真實。云何為實。是諸如來本自不生。是故為實者。以諸如來。本自不生。即是自心生。然其自心。又如幻夢。皆不出平等真如之性。所以經云。譬如真金。雖復鍛磨。不失其性。是諸大士。亦復如是。隨所試處。皆能示現不思議法性。寶性論偈云。如彼毘瑠璃。清淨大地中。天主帝釋身。於中鏡像現。如是眾生心。清淨大地中。諸佛如來身。於中鏡像現。故知即心而見佛者。可謂現身成道矣。如禪要經云。佛言。善男子。若外相求雖經劫數。終不能得。於內覺觀。如一念頃。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以行位齊成。速登妙果。以凡聖同體。迷悟似分。若信入之時。不從外得。所以云。生死與道合。如明與暗合。故云水中鹹味。色裏膠青。李長者論云。此華嚴經。十住為見道。十行十向十地十一地為加行。修行令慣熟故。佛果於初。先現以普賢悲願。令智悲大用。慣熟自在故。以自如來根本普光明智先現故。始終本末。總無延促時日分劑故。以法身根本智。如實而言。不同三乘權教。情所解故。皆須約本而觀之。畢竟佛果慣習已成。普賢行已滿。一往但以教化一切眾生為常恒。從初至末。無始無終。無成無壞。但以普遍十方一切六道。以智對現利生。為永業也。從初發心。起信修行時。發如是信樂。發如是志願。起如是志求見如是道。從初發心住。以定觀力。契會法身。顯根本普光明智。照知一切自他生死海。性自解脫。但為教化眾生。令其破執。離妄想苦故。亦不見自身成佛不成佛故。若也起心圖成佛念。當知此人去佛道遠。若也但以法身無性之力。自他性離。無成壞心。起方便力。興大願力。起大悲門。無作而作。發無限志。願。教化一切法界中。無性眾生。使令迷解。還令省得自心無性之理。妄想繫著自無。不言成佛。不言不成佛。不可作如是圖念之情。如此華嚴經。安立五位教門。但為引接未得謂得。未至謂至。未滿云滿。滯染淨障。於菩提道。及菩薩行。有止足心。有休息想。安立五十重因果。一百一十重法門。使不滯住。止息休廢之心。滿普賢願行。至無盡極。又云。此華嚴經。直示本身本法。出超情見。無始無終。三世相絕。一圓真報。不生不滅。不常不斷。性相無礙。自在果海法門。直授上上根人。教門行相。勢分如是。不同權學。依次第漸漸而成。只如登峯九仞。不可以絕其蹤。履十層之級者。不可亡其跡。常見官階一品。但以為臣。聞古士夫。忽有身登九五。明珠頓照。普見無方。澤霖大海。渧渧皆滿。一塵空性。法界無差。品類有情強生留繫。根器不等。權實不同。以此教門。千差萬別。須知權實。識假修真。不可久滯權宗。迷其實教者也。
故智儼法師問。一地即攝一切諸地功德者。一法即具。何用餘門耶。
答曰。若無餘門。一門。即不成故。如一升攝一斗。若無升時。此斗即不成。
問。若無升。即無斗者。今舉一升。即得一斗。以不得一升。不得斗者。一行不具一切也。
答。十升合成一斗。既無其升時。將何作斗。故知無升即無斗。有升即有斗。今舉升即斗。斗升之外。無別升斗也。如龜毛兔角。不可得也。初心即成佛。成外無別修。其相如虛空故。是故初心成佛者。非謂不具諸功德。如經說。普莊嚴童子。一生得聞善熏習。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緣起。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猶如遠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謂無於後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
問。既久修始得。云何言一念得耶。
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攝。從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修具足。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譬眾川入海。纔入一滴。即稱周大海。無始無終。若餘百川水之極深。不及入大海之一滴。即用三乘中修多劫。不及一乘之一念。又此時劫不定。或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一生即無量生。無量生即一生。如十玄門。時處無礙。又大乘明一念成佛義有二。一者。會緣以入實。性無多少故。明一念成佛。二者。行行纔滿。取最後念。名為一念成佛。如人遠行。以後步為到。若一乘明一念成佛者。如大乘取後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後即初。初念即是成。何以故。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故。欲論其成者。成復成。成復成也。眾生欲在後成者。在後復在後。在後復在後也。今舉一念成者。即與佛同位。未具究竟故。復有淺深之殊矣。如人始出門。及以久遊行他土。雖同在空中。而遠近有別。是故十信十住等五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復辯其淺深。此中須善思之。心要牋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道成。無一塵而非佛國。是故真妄物我。舉一全收。心佛眾生。渾然齊致。是知迷則人隨於法。法萬差而人不同。悟則法隨於人。人一致而融萬境。止觀云。觀眾生相。如諸佛相。眾生界量。如諸佛界量。眾生界住。如虛空住。以不住法。以無相法。住般若中。不見凡法。云何捨。不見聖法。云何取。但住實際。如此觀眾生真佛法界。身子云。諦了此義。是名菩薩摩訶薩。彌勒云。是人近佛座。佛覺此法故。文殊云。聞此法不驚。即是見佛。佛云。即住不退地。具六波羅蜜。具一切佛法矣。如上所說。教理無虧。只是正解難生。信力不具。若信而不解。則日夜長無明。若解而不信。則日夜長邪見。信而且解。方契此宗。契此宗人。甚為希有。不唯十方諸佛與我相應。大地山河一時同證。如真覺大師歌云。法中王。最高勝。恒沙諸佛同共證。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百丈和尚云。但是一切照用。任聽縱橫。啼笑語言。皆成佛慧。如是解者。無一時不成佛。無一人不得道。天真自然。何關造作。故法華經云。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法界印云。初發心時便正覺。苦樂平等一味佛。又云。寂法分別名眾生。舊來不動名為佛。融大師頌云。法忍先將三毒共。佛性常與六情俱。但信研心出妙寶。何煩衣外覓明珠。傅大士頌云。佛亦不離心。心亦不離佛。心寂即涅槃。心能則有物。物則變成魔。無物即見佛。若能如是用。十八從何出。龐居士偈云。不用苦多聞。看他彼上人。百億及日月。纂在一毛鱗。心但寂無相。即出無明津。若能如是學。幾許省精神。寒山子詩云。寄語諸仁者。復以何為懷。達道自見性。見性即如來。天真元具足。修證轉差迴。棄本却逐末。只守一場獃。志公和尚歌云。佛體本是心作。那得文字中覓。將佛求佛辛苦。坐地自致徭役。一鉢和尚歌云。莫更將身造水泡。百毛流血是誰教。不如靜坐真如地。頂上從他鵲作巢。萬代金輪聖王子。只者真如靈覺是。菩提樹下度眾生。度盡眾生出生死。不生死。真丈夫。無形無相大毘盧。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布袋和尚歌云。只箇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騰騰自在無所為。閑閑究竟出家兒。若覩目前真太道。不見纖毫也大奇。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心王本自絕多知。智者只明無學地。
問。凡聖皆同一心真性。成佛。云何見有前後。
答。見雖前後。性且不虧。迹任昇沈理亦無爽。如昏睡心中有覺悟之性。以眠熟未惺故。寤來即現。似嬰孩身內具大人之相。以力用未充故。長成即備。一切眾生。以無明夢未惺。覺道力未具。則佛性未現。法身未圓。豈是一切含生。而不具如來藏性。
古德問云。佛性共有。諸佛。成佛時。眾生盡合成佛。若言各別有。應是無常。
答。佛性與一切眾生共有。所證是一。能證有前後。是故諸佛成道。我等輪迴。前後約時。性無本末。如昔人云。法身一相。瞻仰異容。正教無偏。說聽殊旨。故攝論偈云。眾生罪不現。如月於破器。遍滿諸世間。由法光如日。釋云。如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月則不現。如是有情身中。無有奢摩他水。佛月不現。佛雖不現。然遍一切施作佛事。譬如日光。遍滿世間作諸佛事。成熟有情。又如今己眼不明者。皆為執著凡聖。有所繫故。如萬迴和尚歌云。黑白兩亡開佛眼。不繫一法出蓮叢。真空不壞靈智性。妙用恒常無作功。聖智本來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圓通。
宗鏡錄卷第十九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正因佛性。眾生共有。經云。不由觀智所顯。則道常披露。云何異生。迷而不悟。
答。智論云。眾生心性。猶如利刀。唯用割泥。泥無所成。刀日就損。理體常妙。眾生自麁。能善用之。即合本妙。又譬如一器中水淡味恒然。若著甘草則甜。下黃連則苦。眾生心水。亦復如是。起妄染則凡。冥真空則聖。其心之性。未嘗變異。如華嚴經偈云。譬如淨日月。皎鏡在虛空。影現於眾水。不為水所雜。菩薩淨法輪。當知亦如是。現世間心水。不為世所雜。如華嚴疏云。一切法有二。一是所迷。謂緣起不實。故如幻。緣成。故無性。二是能迷。遍計無物。故如空。妄計。故無相。又以不覺。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承當。但起無明。空成倒想。如夜繩不動。疑之為蛇。闇室本空。怖之有鬼。故知本無迷悟。妄有昇沈。昔迷悟而似迷。今悟迷而非悟。但以內見自隔。客塵所遮。於體上分遠近之情。向性中立凡聖之量。如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云。梵天問文殊師利。比丘云何親近於佛。答言。梵天。若比丘於諸法中。不見有法。若近若遠。是則名為親近於佛。大集經云。不覺一法。微相者。乃能了知如來出世。無出之出。即是佛出。是以若不見一法。常見諸佛。則千里同風。若見一法。不見諸佛。則對面胡越。故知背心合境。頓起塵勞。背境合心。圓照法界。何者。心是所依。法是能依。能依從所依起。如水是所依。波是能依。離水無波。離心無法。又心是能生。法是所生。如木能生火。木是能生。火是所生。離木無火。離心無法。故知不即心為道者。如千人排門。無一得入。若了心頓入者。猶一人拔關。能通萬彙。得宗鏡之要者。其斯謂乎。是以妙性無虧。迷悟自得。一法不動。向背俄分。如首楞嚴經云。佛言。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虛空。及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曜。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曰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我以妙明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故知妙覺明心。湛然不動。因業發現。隨為色空。周遍法界。眾生背其本覺。妄執情塵。翻於平等一真覺中。認所現差別之境界。隨發明處強說是非。如於虛空體中。定其差別。實謂虛妄顛倒。無理可憑。凡挂聖智真詮。悉為破其顛倒。若知顛倒不實。自然無法可論。如華嚴經云。以智入於一切佛法。為眾生說。令除顛倒。然知不離眾生有顛倒。不離顛倒有眾生。不於顛倒內有眾生。不於眾生內有顛倒。亦非顛倒是眾生。亦非眾生是顛倒。顛倒非內法。顛倒非外法。眾生非內法。眾生非外法。一切諸法。虛妄不實。速起速滅。無有堅固。如夢如影。如幻如化。誑惑愚夫。如疏釋云。經文有四對。前三對二互相望。後一對當體以辯。前三對中。前二不離。後一不即。即顯生之與倒。非即離也。眾生即能起顛倒之人。乃染分依他。顛倒即所起之妄。是遍計所執。初對明不離者。謂依似執實。故。離生無倒。依執似起。離倒無生。第二對明不相在。重釋前義。言不離者。明因果相待緣成。非先有體。二物相在。因中無果。故倒內無生。若必有者。則應遍計是依他起。果中無因。故生內無到若要令有者。則應無有不倒眾生。第三對明不即。不壞因果。能所遍計之二相故。由前三對。則知生倒非一非異。非即非離。第四對當體以辯。倒心託境方生。故非內法。若是內者。無境應有境。由情計。故非外法。若是外者。智者於境。不應不染。既非內外。寧在中間。則當體自虛。將何對他。以明即離。眾生亦爾。即蘊求無。故非內法。離蘊亦無。故非外法。既非內外。亦絕中間。本性自空。何能起倒。將何對他。明非即離。既如是知。則自無倒。為物說此倒惑自除。因謂由不達緣成不堅。妄生遍計。故云誑惑愚夫。實則愚夫自誑。若獼猴執月。非月執獼猴。又中觀論偈云。有倒不生倒。無倒不生倒。倒者不生倒。不倒亦不倒。若於顛倒時。亦不生顛倒。汝可自觀察。誰生於顛倒。已顛倒者。則更不生顛倒。已顛倒故。不顛倒者。亦不顛倒。無有顛倒。故顛倒時。亦無顛倒。有二過故。汝今除憍慢心。善自觀察。誰為顛倒者。復次諸顛倒不生。云何有此義。無有顛倒故。何有顛倒者。顛倒種種因緣破故。墮在不生。彼貪著不生。謂不生是顛倒實相。是故偈說。云。何名不生為顛倒。乃至無漏法。尚不名為不生相。何況顛倒是不生相。無顛倒何有顛倒者。因倒者有倒故。
問。云何一切顛倒。不成妄耶。
答。只為因情所執。遂成虛妄。以執本空。妄即非妄。如起信鈔云。所執本空。與真心不動。迭相成立。只為所執本空。所以真心不動。只由真心不動。故得所執本空。何異萬像本空。明鏡不動。何謂真妄迭相成立。以迷真起妄。妄因真立。悟妄即真。真從妄顯。
問。如何得離倒不自誑無過耶。
答如大集經云。如第五大。如第七情。如十九界。無出無入。無生無滅。無有造作。無心意識。乃名無過。
問。若心性本淨。云何說客塵染。
答心本清淨。迹亦清淨。體亦清淨。用亦清淨。以不離一心。別有清淨。以妄塵不能染。真法不能淨。何者。離心無異法。豈有染能染耶。亦離心無真法。豈有淨能淨耶。則刀不能自割。指不能自觸。大莊嚴論偈云。已說心性淨。而為客塵染。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淨。不離心之真如。別有異心。謂依他相。說。為自性清淨。此中應知。說心真如。名之為心。即說此心。為自性清淨。此心即是阿摩羅識。又一切眾生。未見性者。雖客塵所隱。五陰所埋。任經生死往來。其性不昧。或遇善友開發。終自顯明。以是出世間常住心寶。豈世間無常敗壞生滅之法。而能墮壞。如貧女室中金藏。雖未掘而匪移。若力士額上寶珠。任鬪沒而常在。猶雪山筩中藥味。暫流出而恒存。如大地底下金剛。縱穿斵而不壞。是以大涅槃經云。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從今日。始得正見。世尊。自是之前。我等悉名邪見之人。世尊。二十五有。有我。不也。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善男子。如貧女人。舍內多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語貧女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耘除草穢。女即答言。我不能也。汝若能示我子金藏。然後乃當速為汝作。是人復言。我知方便。能示汝子。女人答言。我家大小。尚自不知。況汝能知。是人復言。我今審能。女人答言。我亦欲見并可示我。是人即於其家。掘出真金之藏。女人見已。心生歡喜。生奇特想。宗仰是人。善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能得見。如彼寶藏。貧人不知。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眾生。所有佛性。為諸煩惱之所覆蔽。如彼貧人。有真金藏。不能得見。如來今日。普示眾生諸覺寶藏。所謂佛性。而諸眾生。見是事已。心生歡喜。歸仰如來。善方便者。即是如來。貧女人者。即是一切無量眾生。真金藏者。即佛性也。乃至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角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觝觸。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時有明醫。善知方藥。即如是瘡。因珠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時良醫。尋問力士。卿額上珠。為何所在。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額上珠。乃無去耶。是珠今者。為何所在。將非幻化。憂愁啼哭。是時良醫。慰喻力士。汝今不應生大愁苦。汝因鬪時。寶珠入體。今在皮裏。影現於外。汝曹鬪時。瞋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若在皮裏。膿血不淨。何緣不出。若在筋裏。不應可見。汝今云何欺誑於我。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了顯現。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想。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能親近善知識故。雖有佛性。皆不能見。而為貪婬。瞋恚愚癡。之所覆蔽。故墮地獄。畜生。餓鬼。阿脩羅旃陀羅。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生如是等種種家中。因心所起種種業緣。雖受人身。聾盲瘖瘂。拘躄癃跛。於二十五有。受諸果報。貪婬瞋恚愚癡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寶珠在體。謂呼失去。眾生亦爾。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不識如來微密寶藏。修學無我。喻如非聖。雖說有我。亦復不知我之真性。我諸弟子。亦復如是。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修學無我。亦復不知無我之處。尚自不知無我真性。況復能知有我真性。善男子。如來如是。說諸眾生。皆有佛性。喻如良醫示彼力士。金剛寶珠。是諸眾生。為諸無量億煩惱等之所覆蔽。不識佛性。若盡煩惱。爾時乃得證知了了。如彼力士。於明鏡中。見其寶珠。善男子。如來祕藏。如是無量不可思議。復次善男子。譬如雪山。有一味藥。名曰樂味。其味極甜。在深叢下。人無能見。有人聞香。即知其地。當有是藥。過去往世。有轉輪王。於此雪山。為此藥故。在在處處。造作木筩。以接是藥。是藥熟時。從地流出。集木筩中。其味真正。王既沒已。其後是藥。或醋或鹹。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異。是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凡人薄福。雖以钁斸。加功困苦。而不能得。復有聖王。出現於世。以福因緣。即得是藥真正之味。善男子。如來祕藏。其味亦爾。為諸煩惱叢林所覆。無明眾生不能得見。一味藥者。喻如佛性。以煩惱故。出種種味。所謂地獄。畜生。餓鬼。天人男女。非男非女。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佛性雄猛。難可沮壞。是故無有能殺害者。若有殺者。則斷佛性。如是佛性。終不可斷。性若可斷。無有是處。如我性者。即是如來祕密之藏。如是祕藏。一切無能同沮壞燒滅。雖不可壞。然不可見。若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乃證知。以是因緣。無能殺者。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無殺者。應當無有不善之業。佛告迦葉。實殺生。何以故。善男子。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若有殺生。即墮惡趣。以業因緣。而有剎利。婆羅門等毘舍首陀。及旃陀羅。若男若女。非男非女。二十五有差別之相。流轉生死。非聖之人。橫計於我。大小諸相。猶若稗子。或言如豆。乃至拇指。如是種種妄生憶想。妄想之相。無有真實。出世我相。名為佛性。如是計我。是名最善。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斸地直下。磐石沙礫。直過無難。唯至金剛。不能穿徹。夫金剛者。所有刀斧不能沮壞。善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一切論者。天魔波旬。及諸人天。所不能壞。五陰之相。即是起作。起作之相。喻若石沙。可穿可壞。佛性者。喻如金剛。不可沮壞。以是義故。壞五陰者。名為殺生。善男子。必定當知佛法。如是不可思議。是知雖有佛性。久翳塵勞。須以止觀熏修。乃得明淨。如貧女得藏中之寶。猶力士見鏡裏之珠。方親悟自心妙覺圓滿。又如何行於止觀。得契真修。但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境。各各性離。即妄心自息。此名為止。常作此觀。不失其照。故名為觀。斯則即止即觀。即觀即止。無能所觀。是名止觀。如先德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非能所觀。有其二事。所以華嚴經頌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疏釋云。一離妄取。如彼淨空無雲翳故。斯即真止。二觸境無滯。如彼淨空無障礙故。斯即真觀。此觀。不作意以照境。則所照無涯。此止。體性離而息妄故。諸趣皆寂。若斯則不拂不瑩。而自淨矣。無淨之淨。乃冥契法原。不修之修。則闇蹈佛境矣。故知唯一心真智。是我本身。湛然常存。現前明淨。自然以智慧嘴。啄破無明㲉。飛出三界。自在無礙。此時方得見性了然。更有何法而堪比對。如丹霞孤寂吟云。不迷須有不迷心。看時淺淺用時深。此箇真珠若採事。豈同樵客負黃金。黃金烹鍊轉為新。此珠含光未示人。了則毛端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塵。
問。諸佛心。遍一切眾生心。能現凡心。眾生身。遍一切諸佛身。能作聖體。為復轉動互遍而成。為當一體。
答。若言轉動。即成造作。若言互遍。則有二心。是以常住一心。猶若虛空之體。凡聖二號。還同空裏之華。青黃起滅雖殊。匪越太虛之性。迷悟昇沈有異。未離真覺之原。又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一鏡萬像。影影交羅。非異非同。不來不去。達斯旨者。唯佛洞知。是以萬有。即真。無轉變相。華嚴經云。知心如幻。出生一切諸法境界。周遍無盡。不匱不息。大集經云。住一心中。能知一切眾生諸心。觀眾生心。悉皆平等。如幻化相。本性清淨。觀諸眾生身業平等。皆如水月。見諸眾生悉在己身。己身亦在眾生身中。猶如影現。能令眾生悉作佛身。亦令己身作眾生身。一切無有能轉動者。又經頌云。諸佛一似大圓鏡。我身猶若摩尼珠。諸佛法身入我體。我身常入諸佛軀。雖然互入。而無所入。若有所入。即成二法。
問。若實心外無法。獨標宗者。無諸佛則無能化之人。無眾生則無所化之眾。全歸無寄。何以紹隆。
答。只謂了唯心故。成平等之佛。達唯識故。行同體之悲。若不直下頓悟斯宗。則自他二利俱失。何者。不入一心平等。違成佛之正宗。不了同體大悲。墮愛見之妄想。如維摩經觀眾生品云。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焰。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無色界色。如焦穀芽。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出入息。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滅度者受身。如無煙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淨名私記釋云。今明觀眾生品大精。只依其中一句行則足。得一句攝心。常照行之。一切萬行足。只今汝自觀。觀汝身心。如此畢竟空。即是菩薩觀眾生。菩薩名道。道能通。通汝色心本性。令離虛妄。即是菩薩。菩薩只在汝身中。觀汝身心。如第三手。為畢竟無身心。此中示人坐禪用心法大好。只觀身心。如此。無可作。定亂。是非。一異。一切平等。即坐禪法。不同今時。計有心可得。言我心亂。欲除亂取定。大成顛倒。須覺知魔事。又今時欲度眾生。應須曉夜。觀汝心中所起煩惱性。即是度眾生。只詺此觀煩惱智。名佛耳。釋迦已觀煩惱。已得作佛竟。說教留與。今凡夫依教修行。若言別有佛。別有許多世界眾生。佛次第度竟。然後成佛。若爾。釋迦已成佛竟。今那得猶見有眾生滿世間。當知不爾。夫言竟者盡也。已上觀眾生竟。次觀如來者。如阿閦佛品云。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三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而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失。無觸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著。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天台淨名疏。釋。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者。不觀色者。心如幻師。幻作種種色。若知幻師是誑。則不得所幻之色。今色從心幻師幻出。尚不得此心。何處見有此色。故不應觀色。不觀如者。若見色與如異。是則泯色入如。今不見色如之別。故不觀如。不觀性者。即不觀佛性。不觀色。是空俗。不觀如。是空真。不觀佛性。是空中道。以其計中道有佛性。而起順道愛生。是為頂墮。故經云。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今不觀性。是無順道愛故。夫受世間差別果報。皆為一念心異。分別情生。取眾生相。為凡。執諸佛境為聖。如經所說。觀眾生如幻師見幻。觀如來則三際體空。二見於是雙消。情量為之俱泯。則可以成諸佛之喜。除菩薩之憂。信此一心。能入宗鏡。是以法華神力品偈云。能持是經者。令我及分身。滅度多寶佛。一切皆歡喜。古聖云。道俗之不夷。二際之不泯。菩薩之憂也。大方等大集經云。佛法者。名一切法。一切法者。名為佛法。佛法性。即一切法性。如一切法性。即佛法性。佛法性。一切法性。無有差別。故知性無有異。隨見成差。其體常融。假名有別。所以經云。一切諸法。及諸佛法。但假名字。亦非是法。亦非非法。不退轉法輪經云。佛及菩提。有聲無實。亦無方所。諸法亦然。華嚴經頌云。知諸世間悉平等。莫非心語一切業。眾生幻化無有實。所有果報從茲起。又頌云。諸法寂滅非寂滅。遠離此二分別心。知諸分別是世見。入於正位分別盡。法華經安樂行品云。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又如來壽量品云。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詞。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故知若以正宗門。尚無在世之人。亦無滅度之者。何況有能化所化之異乎。若以佛事門。則教海宏深。智燈廣照。隨機善巧。寧容暫廢耶。
所以大智度論。問云。若五陰空無佛。即是邪見。云何菩薩發心求作佛。
答曰。此中言無佛。破著佛想。不言取無佛相。若有佛尚不令取。何況取無佛邪見。又佛常寂滅。無戲論相。若人分別戲論。常寂滅事。是人亦墮邪見。離是有無二邊。處中道。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佛。何以故。得是諸法實相。名為得佛。大般若經云。諸菩薩眾。尚不得法。何況非法。尚不得道。何況非道。又云。於生死法。不起不墮。於諸聖道。不離不修。釋云。於生死法不起者。自性常空故。不落離邊。不墮者。不隨流轉故。不落即邊。於諸聖道不離者。性常相應故。不落斷邊。不修者。天真具足故。不落常邊。如清涼疏云。不著一多。能立一切者。不著於有。能安立故。即真俗鎔融。謂世俗幻有之相。相本自空。勝義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有是空有非常有。斯有未曾不空。空是有空。非斷空。此空何嘗不有。有空空有。體一名殊。名殊故真俗互乖。迢然不雜。體一故空有相順。冥然不二。一與不一不即不離。鎔融無礙。菩薩智契其原。所以逈絕無寄而善修安立。又云。良以事虛攬理。無不理之事。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所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終日知見而無知見也。乃至菩薩悲智相成。出沒無礙。悲故常行世間。智故不染世法。融通有三。一悲無不智故。則世無不離。是以常在世間未曾不出。二智無不悲故。離無不世。是以恒超世表。無不遊世。三雙融故。動靜無二唯是一念。所謂無念。無念等故。世與出世。無有障礙。如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知善巧說法。示現涅槃。為度眾生。所有方便。一切皆是心想建立。非是顛倒。亦非虛誑。何以故。菩薩了知一切諸法。三世平等。如如不動。實際無住。不見有一眾生。已受化。今受化。當受化。亦自了知無所修行。無有少法。若生若滅而可得者。而依於一切法。令所願不空。是為第九如實住。又頌云。菩薩能於一念頃。觀等眾生無數佛。又復於一毛端中。盡攝諸法皆明見。以此真見故。成無緣慈。普令法界眾生。見聞獲益。所以經云。譬如日月。不作往來照明之心。以諸眾生福德力故。自行往反。壞諸暗冥。若入此宗鏡中。則無一法可取。皆同性故。無一法可捨。絕異相故。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夫云善者。莫非知宗。方為究竟之上善。若救人成同體之悲。若救物歸無相之理。則善外無法。何棄之乎。
宗鏡錄卷第二十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一切真俗等法。各有理事。通別行相。果報歷然。云何一向就己消融。未入斯宗。恐成空見。
答。得本方了末。執末則違宗。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若但修有為事行。不達自心無為。則迷事失宗。果歸生滅。若體理行事。雙照無違。只恐一向偏修。理事俱失。如大寶積經云。假使造寶塔。其數如恒沙。不如剎那頃。思惟於此經。又只為一心是萬行之原。因。茲能起同體之悲。無緣之化。如起信鈔云。若信一味空理。則欣厭都絕。若信一向法相。則聖凡懸隔。斯皆不能起行修進。今令信一心是凡聖之原。但由迷悟使之有異。是則必能起行修進。望佛果故。是知真心不守自性。隨緣昇降。果報歷然。又隨緣不失自性。緣假無實。境智冥寂。所以起信論云。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云果報不失。即須具修萬行。若云性不可得。當知唯是一心。且萬行之初無先五戒。若依事相。報在人天。藏教但證無常。通教空無自性。別教歷別。因果不融。唯圓教觀心。即具法界。所以大涅槃經云。雖信別相。不信一體無差別相。名信不具。信不具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故所有多聞。亦不具足。何謂信不具。未了一法即一切法。信豈圓耶。何謂戒不具。未知戒性如虛空。戒豈具耶。何謂聞不具。未聞如來常不說法。是為具足多聞。聞豈具耶。若入宗鏡。寧唯戒善。乃至諸佛果德。菩薩萬行。靡有一法。而非所被。則念念了知。法法圓滿。且如五戒者。戒從心生。心因戒立。若心不起。為四德萬行之基。若心妄生。作六趣三塗之本。則無善而不攝。無惡而不收。故台教云。此五戒。亦是大乘法門。束此五戒。為三乘。即對三無失。三不護。三輪不思議化。三密。三軌。三身。三佛性。三般若。三涅槃。三智。三德等。無量三法門。橫竪無邊際。與虛空法界等。亦是無盡藏法門。亦是無量義三昧。舉要言之。即是一切佛法也。天台金光明經疏云。五戒者。天地之大忌。上對五星。下配五嶽。中成五藏。犯之者。陵天觸地。自伐其身也。一不殺者。害命名事殺。不害命名事不殺。法門解者。析法名理殺。體法名理不殺。若作意防護。如馬著勒。如牧牛執杖者。報在人道。百二十年。唯得肉眼。若任運性成。如河注海者。報在六天。極長者。九百二十六億七千萬歲。唯得天眼。若加修定戒無常。苦空無我等慧者。報在變易。壽七百阿僧祇。唯得慧眼。若加修常無常等慧。報在蓮華藏海。受法性身。分得五眼。分得常壽。比佛猶是諸根不具。壽命損減。若圓教人。持事不殺戒。又持理不殺戒。不壞身因。常隨一相。不斷癡愛。起於明脫。體陰界入無所傷毀。若子若果。不生不滅。成就智慧。居寂光土。常壽湛然。五眼具足。得根自在。得命自在。脩短自任。是則名為究竟持戒。諸根具足。命不損減。圓人何但持是之戒。唯殺唯慈。亦作事殺。亦作理殺。如仙預大王。殺五百婆羅門。與其見佛之眼。與其十劫之壽。又作法門殺者。析蕩塵累。淨諸煩惱。如樹神折枝。不受怨鳥。如劫火燒木灰炭雙亡。故楞伽經云。殺無明父。害貪愛母。斷隨眠怨。壞陰和合。斷七識身。若有作者。現證法身。此逆即順。鴦崛云。我誓斷陰界入不能持不殺戒。一切塵勞。是如來種。斷此種盡。乃名為佛。成就金剛微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垂形九道。隨其所宜。示長短命。任其所見。用缺具根。而化度之。二不盜者。不與取名事盜。與取名事不盜。法門者。如佛言。他物莫取。名法門不盜。菩提無與者。而取菩提。是名法門盜。若持戒作業求可意果者。無常速朽。悉是他物。臭如糞果。害如毒食。有智之人。所不應求。云何殷勤。飲苦食毒。而自傷毀。洄洑困苦。豈過有流。三障障佛。第一義天之所捨離。是盜。非不盜也。又二乘以四諦智。觀身受心法。厭惡生死。欣求涅槃。涅槃心起。即取他物。即非時取證。即不待所說因。燋種不生。見苦斷集。修道造盡。非求法也。謂有涅槃。成涅槃見。若有著空。諸佛不度。身長三百由旬。而無兩翅。墮三無為坑。飢餓羸瘦。體生瘡癬。豈非貧窮困苦耶。又不見佛。不聞法。不入眾數。豈非第一義天。遠離耶。此猶名盜。非不盜也。若別人從淺至深。捨一取一。來已更復來。去已更復去。悉是辱於去來相。亦是不與而取。取已而捨。亦是貧窮。捨已更取。數數去取。即是困苦。不與第一義天相應。即是遠離。此猶名盜。非不盜也。圓人觀法實相。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亦受亦不受亦不受。非受非不受亦不受。不取是菩提。障諸取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高故不取。不下故不捨。如是觀者。觀如來藏。具足無缺。是如意珠。隨意出寶。即脩羅琴。任意出聲。即是大富。大富故無取。即第一義天。故不遠離。是名究竟。持不盜戒。圓人亦有盜。法門者。菩提無與者。而取菩提。如海吞流。不隔萬派。如地荷負檐四重檐。眾生悉度。煩惱悉斷。法門悉知。佛道悉成。三不婬者。男女身會名事婬。法門解者。若心染法是婬。若關禁七支。如猿著鎖。擎一油鉢過諸大眾。割捨樂觸樂求於未來。淨潔五欲。如市易法。如銅錢博金錢。此乃增長欲事。非不欲也。若斷欲界麁弊之欲。染著色無色界禪定之樂。如氷魚蟄蟲。墮長壽天。是為一難。貪著禪味。名大縛。是染欲法。非不欲也。若憎生死。愛涅槃。棄之直去。涉路不迴。諸有色聲。不能染屈。如八風不動須彌。若聞菩薩勝妙功德。甄迦羅琴聲。迦葉起舞。不能自持。毘嵐風至。破如腐草。是染欲。非不染欲也。若菩薩惡生死如糞穢。惡涅槃如怨鳥。捨於二邊。志存中道。起順道法愛生。名頂墮。是菩薩旃陀羅。既無方便。此慧被縛。不能勝怨。己所修治。為無慧利。是染欲法。非不欲也。圓人觀一心三諦。即空何所染。即假何所淨。即中何所邊。即空即假何所中。即空故。無我人。十六知見。依正等愛。即假故。無空無相無願等愛。即中故。無佛菩提轉法輪度眾生等愛。三諦清淨。名畢竟淨。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圓人又有染愛法門。如和須蜜多女。人見人女。天見天女。見者即得見佛三昧。執手者得到佛三昧。嗚者得極愛三昧。抱者得冥如三昧。亦如魔界行不污菩薩。變為無量身。共無量天女從事。皆令發菩提心。又先以欲拘牽。後令入佛智。斯乃非欲之欲。以欲止欲。如以楔出楔。將聲止聲。四不妄語者。法門者。未得謂得。凡夫癡人。於下苦中。橫生樂想。竪我慢幢。打自大鼓。執有與無諍。執無與有諍。起六十二見。破慧眼。不見於真實。備口四過。三十三天。黃葉生死。謂是真金。非想自地。謬計涅槃。此非妄語。誰是妄語耶。二乘競執瓦礫。歡喜持出。生滅度想。生實未盡。寧得滅度。生安樂想。所作未辦。寧得安隱。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未得謂得。豈非妄語耶。佛為別教人。四門說實相。執於一有。隔礙三門。乃至執非有非無。不融有無。夫實相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云何以字。字於無字。云何以數。數於無數。豈非妄語耶。圓人如實而觀。如實而說。如實觀者。非內觀。乃至非離內外觀。亦不以無觀。得是智慧。如實說者。一切實。乃至非實非不實等。如是皆名諸法實。經云。諸佛皆實語。即是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圓人亦有妄語法門。無車說車。誘戲童子。無樂說樂。止彼啼兒。若有眾生。因虛妄說得利益者。佛亦妄說。又言。我是貪欲尸利等。我是天是人。實非天人。將虛以出虛。令得不虛耳。五不飲酒。法門解者。迷惑倒見名酒。夫酒為不善。諸惡根本。飲酒招狂。外道等是。即世間醉也。大經云。從昔已來。常為聲色所醉。流轉生死。三界人天。通有此醉。二乘無明酒未吐。如半瘧人。大經引醉歸之。世間無常樂。而言我淨。如來實我淨。而言無常樂。如彼醉人。見日月轉。此二乘醉也。菩薩無明未盡。不了了見。夜覩畫像。譬如醉人。朦朧見道。迦葉云。自此已前。我等悉名邪見人也。此是菩薩醉。圓人行如來行。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雖有肉眼。名為佛眼。所可見者。更不復見。是則五住正習。一時無有餘。酒法既除。何所可醉。圓人亦有飲酒法門。鴦崛云。持真空瓶。盛實相酒。變化五道。宣揚哮吼。波斯匿醉。轉更多恩。末利后飲。佛言持戒。入于酒肆。自立其志。亦立他志。夫得其門者。逆順俱當。失其柄者。操刀傷手。是知能以塵勞煩惱為佛事者。斯乃見一切法皆實相矣。於一心實相中。不見有世間過。患障礙之法。則何所捨。亦不見有出世殊勝尊妙之法。則何所取。但為未入實相門中。見有凡聖種種差別。而生忻厭者。遂乃徇彼機宜。隨其所作。善巧方便。而化導之。皆令入此一際平等無諍無失自證法門。究竟常樂。如是開示。不負前機。若解肘後之方。似探囊中之寶。實為第一之說。括盡初終。開大施之門。復誰前後。得自己法身之髓。到一心智海之源。初阿已攝無邊。過茶無字可說。
問。夫戒是軌持。全依事相。大綱所立。出自四分等律文。今宗鏡中。云何於萬行之門。皆稱第一。
答。夫萬行之由。皆為契真顯本。若違真逐末。不識教宗。凡一切眾生。皆本具自性之律。若鈍根者。則漸以相示。若上器者。直從性明。如傅大士云。持律本為制生心。我今無心過戒律。首楞嚴云。持犯但束身。非身何所束。如是之機。如是之教。豈須戒耶。已自知各具佛性戒故。然於初心凡夫。及出假菩薩。亦不壞於事相。遮性二戒。悉皆等持。以初心自行根劣故。須理事相資。以久行化他圓滿故。須權實雙備。且如凡夫二乘。菩薩諸佛。凡持戒者。莫不皆由一心所起。以凡夫全不自知垢淨之戒因。從自心生。罪福之戒果。當自心受。二乘雖知由心轉變。執有前塵。權小菩薩。雖不執前境實有。住無自性空。都不了外本無空。皆自心變。諸大菩薩。正了唯心。空有雙泯。無明未盡。功德未圓。理行猶虧。尚居因位。諸佛則圓證真唯識性。離念清淨。故經云。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盡名破戒者。如六行法云。次就戒明人心別。有六不同。先明麁凡。依戒起罪。謂有愚人。身雖持戒。不知看心。復不護口。自謂己能。毀他破戒。由此惡說。壞人敬信。便成罪業。當生惡道。次明凡夫。身口持戒。未學觀慧。唯成福行。次明二乘。出世道戒。謂二乘人。觀生空時。離凡我倒。則成道戒。次明大乘小菩薩。觀相空慧。心淨明時。離取相罪。即名為戒。次明大乘。大菩薩戒。謂觀唯心。本無外色。無色可破。相空亦無。離取相過。故名為戒。此則不同小菩薩戒。雖離著有。仍著空相。此大菩薩。知空亦空。無空可著。則證大空。故智論云。破諸法皆空。唯有空在。而取相著之。大空者。破一切法空。空亦復空。以此文證。著空是過。大根離之。故名為戒。次明佛戒。謂證唯心。離念常淨。無明垢盡。即成佛戒。但佛心中。具諸功德。離過義邊。則名為戒。諸大菩薩。雖具功德。無明未盡。則不同佛。故佛淨戒。與因有異。如上所說。六種持戒。雖即優劣不同。皆是一心所作。以凡小不了唯心。證空取相。取相者。成罪福之垢。證空者。背圓常之門。若入宗鏡之中。自成戒德。則不為空有諸緣所動。豈非第一耶。戒法既爾。萬行例然。所以華嚴論云。夫小乘戒為情有宗。為如來創為凡夫造業處。言是應作。是不應作。說善不善。如此立教。未為實有。如此有教。且約凡情虛妄之處。橫繫諸惡。以教制之。令生人天。是故戒序云。若欲生天上。及生人中者。常當護戒足。勿令有毀損。眾生有為作業。虛妄非實德。故生人天。無常。虛妄非實。未得法身智身。非為實有宗。且為情有宗。於小乘中。為軌持教也。如華嚴經持戒即不然。經云。身是梵行耶。身業四威儀。乃至佛法僧。十眾七遮。和尚羯磨壇頭等。是梵行耶。如是諦觀求梵行者。了不可得。是故名為清淨梵行。如梵行品說。如是清淨行者。名持佛性戒。得佛法身故。乃至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以持佛性戒故。與佛體齊。理事平等。混真法界。如是持戒。不見自身能持戒者。不見他身有破戒者。非凡夫行。非賢聖行。不見自身發菩提心。不見諸佛成等正覺。若好若惡。若有。少法可得。不名淨行。當如是觀。如是性戒。即法身也。法身者。即如來智慧也。如來智慧者。即正覺也。是故不同小乘有取捨故。然雖無取捨。於理行二門。亦不廢具修。如寒山子詩云。五嶽俱成粉。須彌一寸山。大海一滴水。吸在我心田。生長菩提子。遍蓋天中天。為報慕道者。慎勿遶十纏。夫九結十纏。性雖空寂。初心學者。且須離之。是以諸佛所說深經。先誡不可於新發意菩薩前說。慮種子習重。發起現行。又觀淺根浮信解不及。如。淨名經云。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又云。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故云得之者。隱傍之者現。若於婬怒癡。情生味著。得其事者。則道隱。若傍善觀之。了其性者。則道現。雖了而不著。故云亦不與俱。若非久行根熟菩薩。方能理事無礙。如先德偈云。久種善根深。逢塵塵不侵。不是塵不侵。自是我無心。
問。法身無像。真土如空。皆是一心。無別依正。云何教中。廣談身土。
答。只於自心性相。分身土之名。以自心相義名身。自心性義名土。清涼疏。
問。法性身土。為別不別。別則不名法性。性無二故。不別則無能依所依。
答。經論異說。統收法身。略有十種。一依佛地論。唯以清淨法界。而為法身。亦以法性而為其土。性雖一味。隨身土相。而分二別。智論云。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假說能所。而實無差。唯識論云。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性相異故。謂法性屬佛。為法性身。法性屬法。為法性土。性隨相異。故云爾也。今言如虛空者。唯識論云。此之身土。俱非色攝。雖不可說形量大小。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虛空。遍一切處。故如虛空言。通喻身土。二或唯大智而為法身。所證真如為法性土。故無性攝論云。無垢無罣礙。智為法身故。若爾。云何言身相如虛空。智體無礙。同虛空故。三亦智亦如而為法身。梁攝論中。及金光明經。皆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法身故。此則身含如智。土則唯如。四境智雙泯而為法身。經云。如來法身。非心非境。土亦隨爾。依於此義。諸契經中。皆說如來身土無二。此則依真之言。顯無能所。方曰依真。成如空義。五。此上四句。合為一無礙法身。隨說皆得。土亦如之。六此上總別五句。相融形奪。泯茲五說逈然無寄。以為法身。土亦如也。此上單就境智以辯。七通攝五分及悲願等。所行恒沙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證理故。融攝無礙。即此所證真如體大。為法性土。依於此義。身土逈異。今言身相。即諸功德。言如虛空。即身之性。華嚴經云。解如來身。非如虛空。一切功德無量妙法所圓滿故。八通收報化。色相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故。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攝。又法華經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然有三義。一相即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並是功德法故。名為法身。其所依土。則通性相。淨穢無礙。我此土淨。而汝不見。眾生見燒。淨土不毀。色即是如。相即非相。身土事理。交互依持。通有四句。一謂色身。依色相土。二色身。依法性土。三法身。依法性土。四法身。依色相土。此上猶通諸大乘教。九通攝三種世間。皆為一大法身。具十佛故。其三身等。並此中智正覺攝故。土亦如之。即如空身而示普身。于何不具。此唯華嚴。十上分權實。唯以第九屬於此經。若據融攝及攝同教。總前九義為一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身土。又諸土無礙。通有十種。諸教說土。或謂但是無常。或云心變。理事懸隔。一多不融。故今要辯無礙。一理事無礙。謂全同真性。而剎相宛然。經頌云。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莊嚴悉清淨故。二成壞無礙故。謂成即壞。壞即成等。三廣狹無礙。不壞相而普周故。經頌云。體相如本無差別。無量國土悉周遍等。四相入無礙。經頌云。以一剎種入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亦是一多無礙。五相即無礙。經云。無量世界即一界故。六微細無礙。經頌云。清淨珠王布若雲。炳然顯現諸佛影等。七隱顯無礙。謂染淨異類。隱顯等殊。見不同故。八重現無礙。謂於塵中。見一切剎。剎內塵中見剎亦然。重重無盡。如帝網故。九主伴無礙。凡一世界。必有一切。以為眷屬。經頌云。毘盧遮那昔所行。種種剎海皆清淨。種種剎。即眷屬也。十三世無礙。一念融故。如上無礙。皆是一心。若有異法相參。則不能融攝。如大集經云。佛言。善男子。云何菩薩自淨其國。如諸佛土。若菩薩知一切法。無國無非國。至一切處。無至無不至。若菩薩見法對六情。皆知是佛法。亦不見凡夫法佛法有異。作是念。此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至一切處故。一切諸法及佛法。但假名字。亦非是法。亦非非法。是故我等。不應取著。以自土淨故。知諸佛國淨。此與法平等。等。眼界是佛界。耳鼻舌身意法界是佛界。我不應分別。有尊有卑。菩薩如是。至一切法平等處。是為菩薩自淨其國。如諸佛土。則知主伴依正。不離五蘊。五蘊性空。即是平等。又見法從緣。則知國由心現。國由心現。故有而即空。空為法性。萬法由生。見法性原。是真智慧。所以諸佛他受用土。隨根不同。見有差別故。法華經云。我淨土不毀。眾生見燒盡。昔人云。如人於餓鬼火處見水。餓鬼於人水處見火。亦如羅剎宮殿與人宮殿。同在一處。互不相見。他受用土。亦復如是。若自受用土。故是遍周。不即三界。不離三界故。若法性土。即起滅常如。故知佛土難思。不可作存滅染淨之見矣。又古德釋有三義。一自性身土既同所證。明是體同。如一室之空。二自受用。如千燈光。同遍室內。三他受用。及變化二土。正證於前。亦相似名同。而隨機見異。如首楞嚴經云。循業發現者。隨眾生業果。皆能顯現。如釋迦出世。國土狹小。海水增盈。彌勒下生。世界寬弘四大海減。菩薩在會。無諸丘坑。聲聞處中。穢惡充滿。故知隨諸一切有情。而出應現。寬狹淨穢。總是眾生心量所成。佛果無作。裕公云。心則諸佛證之以為法身。境則諸佛證之以為淨土。則二皆所證。智為能證。慈恩疏云。
問。淨土以何為體。
答。准攝論云。以唯識智為體。為佛及菩薩。唯識智為體。即金剛般若論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若佛地論。以佛自在無漏心為體。非離佛淨心外。別有實等淨心色也。又云。色等即是佛淨心所感。離佛自心之外。別無能感。如是假實之色。皆不離佛淨心。即此淨心。能顯假實之色故。經云。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等是也。天台無量壽疏云。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胎獄之望華池。棘林之比瓊樹。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昇沈。行開善惡。覩二方之麁妙。喻於形端則影直。源濁則流昏。乃至可謂微行妙觀。至道要術者哉。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記云。妙觀至道者。業行雖多。以心觀為要術。一念心起。淨土宛然。無作體如。故言微行。一心三觀。皆空假中。能所雖分。互照不思議。境要在心原。即觀功也。橫周豎窮。平等無二。三觀因圓。三德果滿。皆由心要義成。故言至道要術。肇法師云。萬事萬形。皆由心成。心有高下。故丘陵是生。又云。佛土常淨。豈待變而後飾。蓋是變眾人之所見耳。是以眾生見為土石山河。皆是自業之影起。菩薩純為妙慧。即是真智之所為。離凡聖心。無真俗境。如華嚴論云。此華嚴經。明。緣起法界門。理事無二。無緣不寂。無事不真。十方世界。一真性海。大智圓周。為國土境界。總為性海。為一真法界。非有情無情。隨業說故。為華嚴中純真境界。總為智故。十住菩薩以慧為國。十行菩薩以智為國。十迴向十地以妙為國。不說情與無情二見差別。以華嚴經為彰本法。異三乘權學教故。是無情是有情。有生有滅故。
問。一切身土。八微所成。云何唯心而無質礙。
答。執色極微有質礙性。是小乘宗。非通大旨。人水鬼火。豈在異方。毛海芥山。誰論巨細。一塵一識。萬境萬心矣。若迷心而觀色。則通塞宛然。若了色而明心。乃是非絕矣。所以古德云。若知色即空。觀色非耶。若迷色不空。觀色是耶。若知空即色。觀空非耶。若觀空異色。觀空是耶。此乃解惑異途。自分妍醜。何關色空二境。以辯邪正耶。若曉此宗途。常色觀而恒正。若迷斯旨趣。雖空觀以恒邪。且夫眾生不了二空。皆為執心色實有。觀心不妙。照境無功。既不解即色明空。又不能微細剖析。罔知麁細色聚。焉窮真妄心原。今對深淺之機。略標性相之義。令圓頓之根不濫。使中下之智無遺。如先德云。如來出世。本為度生。有情迷執根深。妄計實有我法。佛即巧設方便。令除顛倒之心。於色聚中。遣其分析。顯彼二執我法皆空。觀心析時。有如刀用。顯所析者。色雖無量。不越兩般。一者俱礙。二者所礙。俱礙色者。謂五根五境。能造四大。此乃總體。於中別者。即青黃赤白。此四是實。長短方圓麁細高下。若正若不正。此十是假。依實有故。名為形色。能礙於他。亦被他礙。故名俱礙。依此分析。成極略色。極略色。即法處收。復有光影明暗。煙雲塵霧逈色表色。空一顯色等。皆是假有。由被他礙。不能礙他。名所礙色。依此假想分析之時。名極逈色。極逈色。即法處攝。三顯示行相及所依定者。謂瑜伽師作觀行時。依四靜慮根本定心。與慧俱時。託彼根境。及與外色為質。於自識上變影而緣。於一色聚之中。初析為二。觀此二分。色上。我法都無。了了分明。不沈不掉。復恐二分色裏。我法猶存。更以慧心。析為四別。如是乃至隣虛一相。更不可析。名色後邊。若更析之。便為非色。依斯假立。極略極逈二種極微。推覓我法。實體都無。達遍計空。悟依他假。便能引起。二空無漏根本智生。即證二空。所顯真理。又佛國者。如今一國之內。皆天子所握領。無不屬於國者。今亦爾。隨心一想一緣。有情無情。若色若心。皆是實。智所照之境。無不了其性相。故名佛國。天台淨名疏云。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者。觀心性本淨。猶如虛空。即是性淨之境。境。即國也。觀智覺悟。此心。名之為佛。初觀名因。觀成名果。若論自行。即是心王無染。若論化他。即是心數解脫。智慧數為大臣。能排諸數上惑。以還心原清淨土也。故云。心淨即佛土淨也。又隨四教所明四心。此四種心淨。即四種佛國悉淨。此四種心。只是一自性清淨心。此心若淨。一切佛土皆悉淨也。如鏡明則照遠。鈴響則聲高。心淨則智行俱清。意虛則境界咸寂。凡曰垢淨。無有不由心者。乃一淨一切淨矣。或見成住壞空。皆是眾生善惡業現。如首楞嚴經云。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古釋云。思者意也。國土不壞。由心分別。見國土壞。由意思影像。法塵生滅。報處還然。能受生滅之遷變。又生人見國土。死人則見壞。皆由意生法生。心滅境滅。十四科淨土義云。經有恒沙佛國者。皆是聖人接物之近迹。佛實無土。何以明之。夫未免形累者。故須託土以自居。八住已上。永脫色累。照體獨立。神無方所。用土何為。而言有者。以眾生解微惑重。未堪真化故。以人天福樂。引之。令行戒善。或以三乘四果。誘之。勸修道品。然涉善之功。自然冥歸菩提。因起貪報之惑。故流轉生死。實即土屬眾生。故無國而不穢。淨屬於佛。故無國而不淨。故經云。我淨土不毀。此之謂矣。
問。所明淨土。敬如高旨。但尋玄宗。不以事為淨。淨取無穢。此即行業不同。報至不雜。是以石沙之人。不得同天踐七珍之土。今疑畜生業與人異。而同履石沙之地。以乖所立義耶。
答。畜生所以得與人同踐石沙者。良由一毫微善同人。俱免燒煮之痛。以善微故。不及人為苦。然鑪鑊與石沙。為善。輕重雖異。而事實相隣。所以猶與人同踐石沙之地。善勝事精。而域絕故。石沙之人。絕階於七珍之土也。
問。淨穢似無定質。如釋摩男。捉瓦成金。餓鬼見水成火。云何淨穢域絕耶。
答。因緣之法。誠有此理。但經云。如釋摩男。此莫不是示旨。欲明法無定相以祛眾生封滯之甚耳。餓鬼惑故。見水為火。不遂是火也。所以域絕者。石沙之人。不得同生安養故也。釋云。淨取無穢者。不以形為淨。取無形為淨。又云。七珍無石沙之穢為淨。不取七珍為淨。若畜生與人善業相隣。所以同履石沙。善勝事精者。人天業殊故。人絕階七珍之土。畜生不及。人為苦者。緣遭鞭楚烹宰。及自互相食噉等苦。人無此事故。云不及人為苦。鑪鑊者。輕趣與人同處故。經云。諸小地獄。在鐵圍山間。或海邊曠野等是也。若阿鼻獄等。即與人別居。天善為勝。七珍事精。所以與人限域隔絕。
問中難釋摩男。明人中即受天報。何故云人絕階於七珍之土。又舉餓鬼。欲明人不絕鬼限域。可即人報成鬼報耶。
答云示旨者。示現意也。意除封迷。常之極。所云不遂是火者。餓鬼雖自業惑所迷。見水為火。然水不從惑成火。遂者從也。因緣之法。誠有此理者。謂如來說法。有二種門。一謂因緣門。二謂因果門。因緣門者。即無定質。因果門者。即有定義。又經明一切世間淨穢國土。皆是菩薩行所成。眾生業共感。若娑婆緣熟。即華藏是娑婆。若華藏緣熟。即娑婆是華藏。若無行無感。世界不成。則離心之外。更無一法。如華藏世界海者。略有二因。一約眾生如來藏識。即是香海。亦法性海。依無住本。是謂風輪。亦妄想風。於此海中。有因果相。恒沙性德。即是正因之華。世出世間。未來果法。皆悉含攝。故名為藏。若以法性為海。心即是華。含藏亦爾。然此藏識相分之中。半為外器。不執受故。半為內身。執為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緣如此。法如是故。行業引故。二約諸佛。謂以大願風。持大悲海。生無邊行華。含藏二利。染淨果法。重疊無礙。故所感剎。相狀如之。所以重重無盡。皆是凡聖之心。真如性故。上之大海。既是藏識。今明心華之內。攝諸種子。一一種子。不離藏識海。故有多香海。然一一具於性德故。皆有莊嚴故。又夫一切諸法。隨緣幻生。體用俱無。隱顯互起。或多中現一。一中現多。若不知起盡之根由。則任運但隨境轉。或隨好境而忻集。或逐惡緣而怖生。若能明了一切凡聖等法。悉是自心境界。以此一印。眾怖潛消。所以持地經云。佛告阿逸多菩薩。於一切法。於一切菩薩法。莫生恐怖。於一切辟支佛法。亦莫恐怖。於一切聲聞法。亦莫恐怖。於一切凡夫法。亦莫恐怖。乃至於靜於亂。亦莫恐怖。於假於實。亦莫恐怖。於信不信。亦莫恐怖。於善念不善念。亦莫恐怖。於住不住。亦莫恐怖。如是菩薩。於一切法。莫生恐怖。阿逸多。我於往昔修如是等無異法故。得成正覺。悉能了知一切眾生心之境界。而於所知不起知相。以我所證隨機演說。能令聞法諸菩薩等。獲得光明陀羅尼印。得法印故。永不退轉。釋曰。了一無畏法。能除五怖畏。入此一心門。當生歡喜地。又云。心淨得佛土功德淨。故云。欲得淨土果者。當淨其心。舉果勸因。謂由心也。云何稱淨。若行者不得心。處則心無起滅。無起滅故。是曰淨心。又大品經云。空故。離故。不生故。寂滅故。名之為淨。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者。明因則是心。此明心外無境界。隨心而生。心既清淨。外報相亦淨。淨穢從心。自無體質。豈有相礙而異處。是故行業不同。各各異見。行業同故。所以見不異。如聲和響順。形直影端。淨穢之異。皆由心作。若無心分別。垢淨何生。見垢實性。即無淨相。豈有二法相待而論差別乎。故華嚴經頌云。佛剎無分別。無憎無有愛。但隨眾生心。如是見有殊。所以對機立教。於分別門中。論眾生淨心。非唯一種。不可雷同。古釋有四。一真實淨。謂無漏善心。二相似淨。謂有漏善心。三究竟淨。謂佛世尊。四不究竟淨。謂十地已下。乃至凡夫。又四句料簡體相淨穢。一體淨相穢。謂佛現穢土相。佛心清淨無漏故。經云。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二體穢相淨。如十地已還。本識。及有漏六七識。并地前凡夫一切有漏心。所現淨土。是有漏。故名體穢。以依如來清淨佛土。自識變似淨土相現。名相淨。三體相俱淨。如佛及十地已還。無漏心中。所現淨土。四體相俱穢。如有漏心所現穢土。若分別淨土淨心。更有多種。復有究竟淨心。未究竟淨心。有有漏淨心。無漏淨心。有有相淨心。無相淨心。有伏現行淨心。斷種子淨心。有自力淨心。他力淨心。諸佛隨機。說無定法。若論大旨。尚不得一淨。何況多門。此乃一心真如。不守自性。隨緣對處。有淺有深。或垢或淨。不可滯理。妨事。守一疑諸。迷卷舒之門。起通局之見。雖同一旨。約相差別不無。雖云有異。順體一如不動。何者。若言其一。則安養寶方。娑婆丘隴。若言其異。十方佛國。一道清虛。若言其有。無邊淨剎。猶若虛空。若言其無。妙土交羅。如天帝網。所以精超四句。妙出百非。道不可以一言詮。理不可以一義宣。故如上所說。身土唯心。但將世間所見所聞之法驗之。自然可解。且如河嶽不靈。為人所感。何者。土木瓦石。豈有所知。皆精志在人。從識所變。或非人所附。俱不出心。如皇唐國史。德宗皇帝。貞元七年。驃國有使。重譯來朝。上乃親聘。使者云。自秦漢已來。未曾通於中國。上又問。何以知朕臨朝。對曰。我國三年。牛馬頭向東而臥。水無巨浪。海不揚波。所以知中夏有華風。乃陛下之聖德。乃至珠還合浦。劍去吳都。虎負子而過江。鳳呈祥而入境。牛虎無計度分別。珠劍本屬於無情。豈能感德知恩。抱強負弱。全是人心之所變。真唯識義之所成。如篤善則天堂現前。習惡則火車盈側。命富則珠珍溢藏。業貧則茆土攢身。但以宗鏡照之。萬事難逃影響矣。
宗鏡錄卷第二十一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心無形。妙體絕相。云何有報化莊嚴等事。
答諸佛法身如真金。相好似金莊嚴具。以金作具。體用全同。從心現色。性相無二。
如起信論問云。若佛法身。無有種種差別色相。云何能現種種諸色。
答。以法身是色實體故。能現種種色。謂從本已來。色心無二。以色本性。即心自性。說名智身。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說名法身。依於法身。一切如來所現色身。遍一切處。無有間斷。十方菩薩。隨所堪任。隨所願樂。見無量受用身。無量莊嚴土。各各差別。不相障礙。無有斷絕。此所現色身。一切眾生心意識。不能思量。以是真如自在甚深用故。故知所現一切依正二報。供具莊嚴等無邊佛事。皆從一心而起。如華嚴經云。以從波羅蜜所生一切寶蓋。於一切佛境界清淨解所生一切華帳。無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剛法無礙心所生一切鈴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堅固香。周遍一切佛境界如來座。心所生一切佛眾寶妙座。供養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寶幢。解諸法如夢歡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寶宮殿。無著善根無生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一切堅固香雲。一切無邊色華雲。一切種種色妙衣雲。一切無邊清淨栴檀香雲。一切妙莊嚴寶蓋雲。一切燒香雲。一切妙鬘雲。一切清淨莊嚴具雲。皆遍法界。出過諸天。供養之具。供養於佛。其諸菩薩一一身。各出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菩薩。皆充滿法界虛空界。其心等於三世諸佛。以從無顛倒法所起。解深密經云。爾時曼殊室利白佛言。世尊。如來成等正覺。轉正法輪。入大涅槃。如是三種。當知何相。佛告曼殊室利。善男子。當知此三皆無二相。謂非成等正覺。非不成等正覺。非轉正法輪。非不轉正法輪。非入大涅槃。非不入大涅槃。何以故。如來法身究竟淨故。如來化身常示現故。釋曰。非成等正覺者。以法身究竟淨故。離常見故。入第一義諦故。非眾生見聞故。非不成等正覺者。以化身常示現故。離斷見故。約世俗諦故。隨機熟有情心現故。然法報雖分。真化一際。又法身普遍有二。一隨相各別遍。以法身遍在一切大小相中不壞相故。二圓融總攝遍。以法身無相。能融一切有相總攝歸一體故。色身即體之用遍。智身修成。如體之遍。遂則十身布影。散分十剎之中。一體分光。不動一塵之內。色身如日之影。隨現世間。智身似日之光。照臨法界。又佛身諸根。一一相好。皆遍法界。以諸根體同故。若眼為門。諸根相好。及佛剎土。莫不皆是一眼中現。如經云。眾生身中有如來眼。如來耳等。以佛法身共眾生性。無別體故。皆從無性而起。起不違真。因法界而生。生不礙事。所以一切諸佛。於一切世界。皆是得菩提處。若以真身。則稱性遍周。若以應身。則隨機普現。所以天親云。廣略相入者。諸佛有二種身。一法性法身。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故。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故。顯出法性法身。此二種身。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廣略相入。法身無相故。則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是法身也。法身無知故。則能無不知。是故一切種智。即是真實智慧。故華嚴論云。法身相好。一際無差。曉公起信論疏序云。原夫大乘之為本也。蕭焉寂滅。湛爾沖玄。玄之又玄。豈出萬像之表。寂之又寂。猶在百家之談。非象表也。五目不能覩其容。在言裏也。四辯莫能談其狀。此明真體。與一切法非一非異。華嚴經疏序云。冥真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記釋云。此明無礙。則與諸法非一異矣。如肇公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亦體即萬化矣。故云冥真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者。明相不礙體也。重玄即是理體。明德相只在體上。若離體有相。相非玄妙。勝德之相。名為德相。言重玄者。借老子之言。老子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彼以有名無名。同謂之玄。河上公云。玄者。天也。天中復有天。莊子云。天即自然。則自然亦自然也。依此而生萬物。故云眾妙之門。今宗鏡中。亦復如是。無法不收。無德不備。可謂心之至妙幽玄矣。清涼記引華嚴經頌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
問云。佛身既知虛空。何緣現於金色等。云何令人悟於虛空。
答。有三意。一體雖無相。為物現相。物宜見故。隨他意耳。二若不現相。云何令人悟於無相。如不因言。豈顯無言之理。三如虛空。言。取其清淨無相。非離相求。相即無相。不乖空故。經頌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而於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此一偈。總收前三意。肇論云。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更無無用之寂主於用也。寂用元是一體。同從理出而有異名也。非謂離用之外。別有一寂。為用之主也。故云。般若之體。非有非無。虛不失照。照不失虛。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如鏡鑒像。虛不失照。似日遊空。照不失虛。又不動等覺建立諸法。則寂而常用。不壞緣生而觀實相。則用而常寂。斯乃千差萬用。別相異名。俱同出一真心體矣。所以又云。經稱聖人。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為故。雖動而寂。無所不為故。雖寂而動。雖寂而動故。物莫能一。雖動而寂。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動。法性如是。動寂難量。焉能一其寂而二其動哉。故名不能名。相不能相矣。又云。所以聖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既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同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所以聖人玄機。預察於未來鋒芒。未兆之事。冥運過去已。變化之緣。則心鏡能照萬事。十方三世。無有遺餘。今古去來。始終本末。莫不同一心無二之體。是以入佛境界經云。如來如實知本際中際後際。如彼法本際不生。未來際不去。現在際不住。如實知彼法足跡。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是。文殊師利。而一多不可得。故知生佛同一莊嚴。同一慈心。同一悲體。如諸法無行經云。文殊師利言。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無起無作相。皆入如來平等法中。不出大悲之性。以惱悲無分別故。是故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動相。故知萬法不動。悲惱何分。一真匪移。垢淨誰別。然雖現莊嚴。皆如海印。如古德云。謂香海澄停。湛然不動。四天下中色身形像。皆於其中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猶澄波萬頃。晴天無雲。列宿星月炳然齊現。無來無去。非有非無。不一不異。如來智海。識浪不生。澄停清淨。至明至靜。無心頓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欲。心念根欲。並在智中。如海含像。故經頌云。如海普現眾生身。以此說名為大海。菩提普印諸心行。是故正覺名無量。非唯智現物。心。亦依此智。頓現萬形。普應諸類。賢首品頌云。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與阿脩羅。乃至摩睺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以此海印三昧之力。頓現一切。為眾生不知故。佛方便力。垂諸教迹。是以昔人云。佛興由生迷實。說法示於真實。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則性不可壞。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則相不可壞。斯則天魔外道等。皆法印。故無能壞。且五逆四魔尚法界印。況無漏淨智一真相好。而能障實相之妙旨耶。故華嚴經頌云。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一一諸相莫不然。是故見者無厭足。法華經偈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則法身為一切法之印。無有一法出此印文。台教云。如無行經云。五逆即菩提。菩提即五逆。逆與菩提。不出心性。故無二相體。既不二故不可壞。以逆本來無自性故。苦即實相。陰死二魔即法界印。煩惱即實相。煩惱魔即法界印。業即實相。天魔即法界印。魔既即印。印豈壞印。大論云。有菩薩教人修空。斷一切念。後時纔起一念有心。便為魔動。即便憶念本所修空。魔為之滅。修空尚爾。況復觀之即法界印。是知心有即縛。心無即解。若了於心。何縛何解。
問。心無自性。生滅無恒。體用俱空。如何起行。
答。雖自體常空。不壞緣生之因果。而無有作者。寧亡善惡之業門。故心王論云。觀心空王。玄妙難測。無形無相。有大神力。能滅千災。成就萬德。本性雖空。能施法則。觀之無形。呼之有聲。為大法將。持戒傳經。水中鹹味。色裏膠青。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清涼疏釋經云。法界如幻者。即體從緣。一切法如實際。即事而寂。世人皆謂實際不變。而謂諸法無常。理實圓融。世間之相。即是常住。然古德以七喻展轉釋疑。一疑云。世間幻火。不成燒用。佛現益物。豈同幻耶。釋云。如影。亦有應質陰覆等義。豈是實耶。然諸法喻。各有三義。一緣成義。二無實義。三有用義。意取無實。故不著也。二疑云。若佛如影。菩薩何以起行往求。因既不虛。果寧非實。釋云如夢。夢亦三義。無體現實。與覺為緣。謂有夢走而驚覺故。菩薩行亦爾。證理故空。無明未盡故似實。能與佛果為緣。勤勇不已豁然覺悟。如夢渡河。三疑云。若菩薩行如夢。何以經說此是菩薩行。此是二乘行。釋云如響。緣成無本。稱聲大小。聖教亦爾。機感無本。隨機異聞。四疑云。果行可然。世間未悟。此應是實。釋云。如化。心業神力所持。無實有用。五疑云。若皆如化。何有差別之身。釋云。如幻。六疑云。身若如幻。何有報類不同。釋云。如心。以心無形如幻故。雖如幻不定。無有自性。然隨緣現。能成眾善。如大寶積經云。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緣起法。因果不壞。雖復是心法性。無有自性。無有作用。無有主宰。然此諸法。依止因緣而得生起。我當隨其所欲積集善根。既積集已修相應行。終不捨離是心法性。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云何此中積集之相。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積集之相。是心本性。猶如幻化。無有一法而可施者。是心法性。而能布施一切眾生。迴向積集。莊嚴佛土。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是心本性。如夢所見。其相寂靜。是心法性。而能積集守護尸羅。皆為迴向神通作用。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是心本性。猶如陽焰。究竟滅盡。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可樂忍辱之力。迴向積習莊嚴菩提。是則名為善根積習。又舍利子。心本性者。如水中月。究竟遠離積習之相。是心法性。而能發起一切正勤。迴向成熟無量佛法。是則名為善根積習。又舍利子。心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覩見。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迴向諸佛勝三摩地。是則名為善根積習。又舍利子。觀此心性。本非色相。無見無對。不可了知。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慧句差別說智。迴向圓滿諸佛智慧。是則名為善根積習。又舍利子。心無所緣。無生無起。是心法性。而能建立無量善法。攝受色相。如是名為善根積習。又舍利子。心無所因。亦無所生。是心法性。而能攝受覺分法因。是則名為善根積習。又舍利子。心性遠離。六種境界。亦不生起。是心法性。而能引發菩提境界。因所生心。是則名為善根積習。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復次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又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住隨心觀。為求證得勝神通故。繫縛其心。修學通智。得神通已但以一心。而能善知一切心相。既了知已依心自體。宣說諸法。又云。化樂天王白佛言。世尊。彼實際者。遍一切處。無有一法而非實際。世尊。謂菩提者。亦是實際。世尊。何者是菩提。一切法是菩提。離自性故。乃至五無間業亦是菩提。何以故。菩提無自性。五無間業亦無自性。是故無間業亦是菩提。是以了心本性。自體無生。從無生中建立諸法。觀無性之心。說無性之教。隨淨緣而無性成佛。隨染緣而無性為凡。不見纖塵。暫出性空之理。未有一念。能違平等之門。所以大般若經偈云。有法不成有法。無法不成無法。有法不成無法。無法不成有法。釋曰。有不成有無不成無者。以一體故。無能成所成。有不成無無不成有者。自既不成。焉能成他。故知各無自體。互不成就。大集經云。一切諸法。究竟無生。一切諸法。無性無生。無起無出。是以緣不生因。因不生緣。自性不生自性。他性不生他性。自性不生他性。他性不生自性。是故說一切諸法。自性無生。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云。爾時普華菩薩語舍利弗。汝入滅盡定能聽法耶。答言。善男子。入滅盡定。無有二行而能聽法也。大德舍利弗。汝信諸法。皆是自性滅盡不。答言。如是。諸法皆是自性滅盡之相。我信是說。普華曰。若如是者。則舍利弗。常一切時不能聽法。何以故。以一切諸法。常是自性滅盡相。是以諸法本空。但是緣起。緣會則似有。緣散則似無。有無唯是因緣。萬法本無生滅。如真金隨工匠而器成。即金體不變。似虛谷任因緣而響發。與法性無違。如有頌云。如人掘路土。私人造為像。愚人謂像生。智者言路土。後時官欲行。還將像填路。像本無生滅。路亦非新故。是知但是一土。生滅唯是因緣。例如一心萬法。更無前後。何者。掘路成像時。土亦不減。壞像填路時。土亦不增。以不失本土故。如成佛時心亦不增。為凡時心亦不減。以心隨緣時。不失自性故。又像生但是緣生。像滅唯從緣滅。像無自體故。如成佛但是淨緣生。為凡亦是染緣起。凡聖本無生故。是知萬法從緣。皆無自性。本未曾生。今亦無滅。如文殊師利觀幻頌云。此會眾善事。從本未曾為。一切法亦然。悉等於前際。所以正作時。無作。以無作者故。當為時不為。以無自性故。任從萬法縱橫。常等未生之際。假使群生出沒。不離無性之宗。又昔有龐居士。命女靈照曰。吾當先逝。汝可後來。專候日中。可蛻斯㲉。靈照曰。午即午矣。有蝕陽精。居士怪之。自臨窓下。其靈照。忽爾迴登父座。俄爾坐亡。居士笑云。甚為鋒捷。空華落影。陽焰翻波。吾道於先。吾行於後。遂往于相公為喪主。告于公曰。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言訖而逝。斯亦不墮有無之見。妙得無生之旨矣。
問。菩提即自身心者。云何教中說。菩提者不可以身心得。
答。夫言菩提之道即心者。乃是自性清淨心。湛然不動。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其道虛玄。妙絕常境。聰者無以容其聽。智者無以運其知。辯者無以措其言。像者無以狀其儀。以迷人不了。執色陰為自身。認能知為自心。故經云。身如草木。無所覺知。心如幻化。虛妄不實。所以除其執取之心。故云菩提者不可身心得也。菩提非是觸塵。不可以身得。菩提非是法塵。不可以心得。若就了人。即達陰身本空。妄心無相。以本空故。法身常現。以無相故。真心不虧。如此發明。五陰即菩提。離是無菩提。不可以菩提而求菩提。不可以菩提而得菩提。文殊云。我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即我。我即菩提故。維摩經云。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菩提非所觀之境。則無能緣之心。所觀境空。即實相菩提。能緣心寂。即自性菩提。大般若經云。龍吉祥言。頗有能證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證。龍吉祥言。誰為證者。妙吉祥曰。若無名姓施設語言。彼為能證。龍吉祥言。彼既如是。云何能證。妙吉祥曰。彼心無生。不念菩提及菩提座。亦不愍念一切有情。以無表心無見心等。能證無上正等菩提。龍吉祥言。若爾。尊者。以何心等當得菩提。妙吉祥曰。我無所趣。亦非能趣。都無所學。非我當來詣菩提樹。坐金剛座。證大菩提。轉妙法輪。拔濟生死。所以者何。諸法無動。不可破壞。不可攝受。畢竟空寂。我以如是非趣心等。當得菩提。龍吉祥言。尊者所說。皆依勝義。令諸有情。信解是法。解脫煩惱。若諸有情煩惱解脫。便能畢竟破魔羂網。妙吉祥曰。魔之羂網。不可破壞。所以者何。魔者不異菩提增語。何以故。魔及魔軍。性俱非有。都不可得。是故我說魔者不異菩提增語。龍吉祥言。菩提何謂。妙吉祥曰。言菩提者。遍諸時處一切法中。譬如虛空。都無障礙。於時處法。無所不在。菩提亦爾。無障礙故。遍在一切時處法中。如是菩提。最為無上。仁今欲證何等菩提。龍吉祥言。欲證無上。妙吉祥曰。汝今應正無上菩提。非可證法。汝欲證者。便行戲論。何以故。無上菩提。離相寂滅。仁今欲取。成戲論故。譬如有人。作如是說。我令幻士。坐菩提座。證幻無上正等菩提。如是所言。極成戲論。以諸幻士尚不可得。豈令能證幻大菩提。幻於幻法。非合非散。無取無捨。自性俱空。諸佛世尊。說一切法。不可分別。皆如幻事。汝今欲證無上菩提。豈不便成分別幻法。然一切法。皆不可取。亦不可捨。無成無壞。非法於法。能有造作。及有滅壞。無法於法。能有和合。及有別離。所以者何。以一切法。非合非散。自性皆空。離我我所。等虛空界。無說無示。無讚無毀。無高無下。無損無益。不可想像。不可戲論。本性虛寂。皆畢竟空。如幻如夢。無對無比。寧可於彼起分別心。龍吉祥言。善哉尊者。我今由此。定得菩提。何以故。由尊者為我說深法故。妙吉祥曰。吾於今者。未曾為汝有所宣說。若顯若密。若深若淺。云何令汝能得菩提。所以者何。諸法自性。皆不可說。汝謂我說甚深法者。為行戲論。然我實非能說者。諸法自性。亦不可說。如有人言。我能辯說幻士識相。謂諸幻士。識有如是如是差別。彼由此說。害自實言。所以者何。夫幻士者。尚非所識。況有識相。汝今謂我說甚深法。令汝證得無上菩提。亦復如是。以一切法。皆如幻事。畢竟性空。尚不可知。況有宣說。是以一切眾生之性。即是無相平等菩提。於自性中。云何有能證所證之差別乎。如般若經云。覺法自性。離諸分別。為菩提故。又經云。諸所有行。皆有所是。無所是。是菩提。何者。若有所是。即立所證之境。便有能證之心。能所盡處。名為大覺。大覺之義。唯悟自心。如大毘盧遮那成佛經云。爾時金剛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誰尋求一切智。誰為菩提成正覺者。誰發起一切智智。佛言。祕密主。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本性清淨故。心不在內。不在外。及兩中間。心不可得故。乃至欲識知菩提。當如是識知自心。莊嚴菩提心經云。佛言。菩提心者。非有非造。離於文字。菩提即是心。心即是眾生。若能如是解。是名菩薩修菩提心。是則心外無菩提。何所求耶。菩提外無心。何所得耶。如華嚴經云。知一切法。無相是相。相是無相。無分別是分別。分別是無分別。非有是有。有是非有。無作是作。作是無作。非說是說。說是非說。不可思議。知心與菩提等。知菩提與心等。心及菩提與眾生等。又頌云。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剎。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故知心法妙故。當體即是。若向外遠求則失真道。故云善財遍巡諸友。不出娑羅之林。慈氏受一生成佛之功。不離一念無生性海。所以淨名經云。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故知已成不更成。已滅不更滅。為未知者。方便說成。方便說滅。若執方便。則失本宗。如大莊嚴法門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語金色女言。如是五陰體性。即是菩提體性。菩提體性。即是一切諸佛體性。如汝身中五陰體性。即是一切諸佛體性。諸佛體性。即是一切眾生五陰體性。是故我說。汝身即是菩提。復次覺五陰者。名覺菩提。何以故。非離五陰佛得菩提。非離菩提佛覺五陰。此方便知一切眾生悉同菩提。菩提亦同一切眾生。是故我說。汝身即是菩提。大寶積經云。菩提者。名心平等。無所起故。菩提者。名眾生平等。本無生故。乃至菩提者。性相如是。若於此法。有所願求。徒自疲勞。何以故。如菩提性。菩薩應行。能如是行。名為正行。思益經偈云。菩薩不壞色。發行菩提心。知色即菩提。是名行菩提。如色菩提然。等入於如相。不壞諸法性。是名行菩提。不壞諸法性。則為菩提義。是菩提義中。亦無有菩提。正行第一義。是名行菩提。瓔珞經云。發心住者。是人始從具縛。未識三寶。乃至值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便信發菩提心。既云始從凡夫最初發心。明知此中發心。該於初後。
問。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後諸行位。及普賢德耶。
古德釋此。略有二門。一行布次第門。謂從微至著。從淺至深。次第相承。以階彼岸。二圓融通攝門。謂一位即具一切位等。如華嚴經所說。亦如大品等中。一行具一切行。此中有二門。一緣起相由門。二法界融攝門。前中普攬一切始終諸位。無邊行海。同一緣起。為普賢行德。良以諸緣相望。略有二義。一約用。由相待故。有有力無力義。是故得相收及相入也。二約體。由相作故。有有體無體義。是故得相即及相是也。又有二菩提。一性淨。二圓淨。從緣起者。即是圓淨。圓淨復二。一明緣起。萬行為緣故。二明性起。全是真如性淨功德之所顯。又緣起無性。即性淨故。如法華經偈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義耳。又有二義。一約行布展轉義。二約圓融展促無礙義。如善財見仙人執手。一一佛所經無量劫。故知脩短難思。特由於此。如賢首菩薩云。信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以初心即具一切德。故難信也。又設於夢中。驚懼。怖令發菩提心。尚得稱為大菩薩摩訶薩。何況正信之發。開發之發。如大涅槃經。如來性品云。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未發菩提心者。得菩提因。佛告迦葉。若有聞是大涅槃經。言我不用發菩提心。誹謗正法。是人即於夢中見羅剎像。心中怖懼。羅剎語言。咄。善男子。汝今若不發菩提心。當斷汝命。是人惶怖。寤已即發菩提之心。是人命終。若在三惡趣。及在人天。續復憶念菩提之心。當知是人。是大菩薩摩訶薩也。
問。經云。佛言學我法者。唯證乃知。今言菩提者。不可以身心得。無修無證。則初發菩提心人。如何趣向。
答。若能信悟菩提。無相不可取。無性不可修。如是明達。即是真證。如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云。菩薩已復應更作如是思惟。是中何者是我。誰為我所法。誰能得成諸佛菩提。為身得耶。為心得耶。乃至如是觀時。分明了了見是身相。不得菩提。亦知是心。不得菩提。何以故。諸法無有以色證色。以心證心故。然彼於言說中。知一切法。雖無色無形。無相無漏。無可覩見。無有證知。亦非無證。何以故。以一切諸如來身無有漏故。又諸如來身無漏故。心亦無漏。又諸如來心無漏故。色亦無漏。若能如是知無所發。能發此心。若入宗鏡中。是名真發。既能發心。便又為他開示。則諸聖同讚。功德無涯。如經偈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雖自未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
宗鏡錄卷第二十二
丁未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菩提之道。不可圖度。約一期方便寧無指示。如何是菩提之相。
答。若約究竟菩提。體常冥寂。如。淨名經云。寂滅是菩提。離諸相故。若以無相之相。於方便門中。不無顯示。令初發菩提心人。分明無惑故。如先德云。謂寂照無二。為菩提相。猶如明鏡。無心為體。鑒照為用。合為其相。亦即禪宗即體之用。自知。即用之體恒寂。知寂不二為心之相。又云。理智相攝。以離理無智。離智無理。如珠之明故。以珠是體。明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明不離珠。珠不離明故。
問。有念即眾生。無念即佛。云何言凡聖一等。
答。眾生雖起念。不覺念本無念。與佛無念等。妄墮有念中。佛得無念。知念本無。眾生雖現在念中。佛知念即無念。斯則佛無念。與眾生無念義同。又以眾生不知念空。於念成事似有差別。若實了念空。則於苦樂境。不生執受。何者。以境從念生。心空則境何有。既無有境。相縛自除。能所俱空。誰生取著。既不取著。生死自無。如圓覺經云。知是空華。即無流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問。即心成佛之宗。曹谿正意。見性達道之旨。靈鷲本懷。如今信不及人。謂不現證。古今悟者。請垂指南。
答。若親見。無一人而非佛。若不信。無一佛而非人。迷則常作佛之眾生。悟則現證眾生之佛。人佛不異。妄見成差。迷悟雖殊。本性恒一。如過去有佛。號住無住。發願使己國眾生。同日同時成佛。即日同滅度。又賢劫前有佛。號平等。亦願己國。及十方眾生。亦同日成佛。即日滅度。如寶積經云。是時妙慧童女。重白目連。以我如是真實言故。於未來世。當得成佛。亦如今日釋迦如來。乃至若我此言非虛妄者。令斯大眾身皆金色。說是語已眾皆金色。又思益經云。思益菩薩。放右掌寶光。一切四眾。皆如佛相。下方四菩薩踊出。欲禮世尊。乃發願言。今此眾會。其色無異。當知一切法。亦復如是。此語不虛。願釋迦如來現異相。令我禮敬。即時釋迦如來。踊起七多羅樹。坐師子座。又最勝王經云。佛言。修菩提行者。於諸聖境。體非一異。不捨於俗。不離於真。依於法界。行菩提行。時善女天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菩提正行。我今當學。時梵天王問曰。此菩提行。難可修行。汝今云何於菩提行而得自在。善天女曰。我今依於此法。得安樂住。是實語者。願令一切五濁惡世。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華。受無量樂。乃至說是語已。一切五濁惡世所有眾生。皆悉金色。具大人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華。受無量樂。猶如他化自在天宮。釋曰。於諸聖境體非一異者。即是不捨於俗。是不一。不離於真。是不異。若一即壞真俗。若異。即成斷常。不斷不常。即是依於法界。非真非俗。乃曰修習菩提。故云我依此法。得安樂住。所以善天女悟。五濁質成真金之色。閻浮提迷。大人相成惡業之身。是知若智照之。即世法而成佛法。若以情執之。即佛法而成世法。一心實不動。二見自成差。同共一法中。別成凡聖解。若了非男非女之體。現具三十二相。坐寶蓮華。若執是男是女之形。常繫二十五有沈無明海。故知信力所及。發真實言。可驗。現證法門。頓明心佛矣。
問。此猶敘古引文。如何是即今之佛。
答。如今一念纔起。了不可得。無有處所。是過去佛。過去不有。未來亦空。是未來佛。即今念念不住。是現在佛。但一念起時。莫執莫斷。不取不捨。則三際無蹤。一念圓具十法界。非因非果而因而果之法。若能如是一念而達者。則念念相應。念念成佛。凡聖悉等。今古皆齊。故云了了識心。惺惺見佛。是佛是心。是心是佛。念念佛心。心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淨戒律。心淨心即佛。除此心。王更無別佛。欲求萬法。莫染一物。心性雖空含真體實。入此法門。端坐成佛。如是則十方諸佛。同一法身。若欲念外施功。心外求佛。便落他境。無有得時。遂即前後情生。凡聖緣起。徒經時劫。枉用功夫。所以華嚴論云。不如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
問。一念成佛已入信門。如何得目前了了分明而見。
答。目前無物。是真見佛。如文殊師利巡行經。以經中說文殊。遍巡五百比丘房。皆見寂定。因以為名。最後難舍利弗。以顯甚深般若。問舍利弗言。我時見汝。獨處一房。結加趺坐。折伏其身。汝為當坐禪耶不耶。答云坐。難云。為當欲令未斷者斷故。坐禪耶等。因此廣顯性空無得之理意。五百比丘從座而起。於世尊前。高聲唱言。從今已去。更不復見文殊身。不復聞其名字。如是方處。速應捨離。所有文殊一切住處。亦莫趣向。所以者何。文殊煩惱解脫一相說故等。舍利弗。令文殊為決了。文殊言。實無文殊而可得故。若實無文殊可得者。彼亦不可見等。廣為說法。四百比丘漏盡得果。一百比丘更謗。陷入地獄。後還得道。廣如彼說。所以無見是真見。無聞是真聞。不見不聞文殊。是真見真聞文殊矣。若不信此說。雖起謗而陷獄。以曾聞故。終熏種而得道。何況聞而信耶。則成道不隔於一念。故知宗鏡。見聞無不獲益矣。所以寶積經云。無畏女言。大迦葉。諸法永無。不可示現。是故大迦葉。一切法皆無。若法本無。云何可見彼清淨法界。大迦葉。若欲見清淨如來。彼善男子善女人。應善淨自心。時大迦葉語無畏言。云何善淨自心。女言。大迦葉。如自身真如。及一切法真如。若信彼者。不作不失。如是見自心清淨故。迦葉問言。自心以何為體。女言。空為體。若證彼空。信自身故。即信真如空。以一切法性寂靜故。又云。如來者。即虛空界。是故虛空即是如來。此中無一物可分別者。華手經云。一切法如即是如來。如來即是一切法如。是故世尊。無所住處。是如來義。又報化如影。空無去來。心淨佛現。則云佛來。佛亦不來。心垢不現。即云佛去。佛亦不去。斯即來而非來。去而非去。佛既無來去。心亦不生滅。如是解者。可見真佛矣。故金剛經云。若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則知若人若法。俱不出一如之道。如是通達。六根所對。無非見自性如如佛矣。此以不見為真見。見實為真佛。肇法師云。佛者何也。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生法師云。以見實為佛。如是則亦名真見道。亦名真供養。
問。如何是真供養。
答。契如理之心。無見佛之想。了自法身。是真供養。寶積經云。真供養者。無佛想。無能見佛。何況供養。若供養佛。當供養自身。
問。自身如何供養。
答。若捨己徇塵。是名違背。能迴光反照。隨順真如。境智冥合。是真供養。故維摩經云。無前無後。一時供養。此是運無捨無得之意。起一際平等之心。則遍十方供養一切如來。盡法界含靈。一時受潤。如是之供。施莫大焉。所以寶雨經云。如理思惟。即是供養一切如來。
問。云何如理思惟。
答。但一切不思惟。是真思惟。以頓悟一心。無法可思量故。是以十方諸佛。證心成道。故稱如理。若了自心。能順佛旨。即是供養一切如來。若不依此如理悟心。則隨事施為。心外見佛。設經多劫。皆不成真實供養。為背諸佛指授故。如華嚴經頌云。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云何真實法。所謂了心真如無生之旨故。是以思益經問云。誰能供養佛。佛言。能通達無生際者。文殊般若經云。佛問文殊。汝云何供養佛。答言。世尊。若幻人心數滅。我則供養佛。台教云。供養佛者。只是隨順佛語。今順佛教。修三觀心。即是供養佛。為破五住得解脫故。即供養法。三諦理和。即供養僧。又眾行心資觀智心。即供養佛。觀智心開發境界。即供養法。境智心和。即供養僧。此是真實供養。亦名法供養。如義海云。謂以無生心中。施一切珍寶。乃至微塵。皆能攝於法界。即以此法界塵而作供養。此供養。乃至遍通三世一切諸如來前。無不顯現。彼諸如來無不攝受。何以故。由塵即法界。是理與佛法界相應。是故遍至一切。名廣大供養。無空過者。何謂無空過。以心通即法通。法遍即心遍。一切處無非見理故。悉皆通達。則是一一承事無空過者。亦不礙香華等種種供養。以內外唯心故。破執顯宗。故有是說。又若於正觀心中。不唯供養。乃至行道禮拜。一切施為。皆須就已。方得其力。如三藏勒那云。正觀修誠禮者。此明自禮自身佛。不緣他境他身佛。何以故。一切眾生。自有佛性平等本覺。隨順法界。緣起熾然。但為迷故。唯敬他身。己身佛性。妄認為惡。若能反照本覺。則解脫有期。經云。不觀佛。不觀法。不觀僧。以見自身他身平等正法性故。如涉遠道。要藉自身。欲見佛性。要觀己佛。體同無二。是名正觀禮。
問。若心外無相。相外無心。如是圓通。名真供養者。云何教中說供養諸佛。得福無量。
答。如前已說。諦了一心。理事無礙。云何堅執疑境疑心。故維摩經云。各見世尊在其前。法華經偈云。乾闥緊那羅。各供養其佛。牛頭初祖釋云。如觀貪即見貪性。貪即是眾生。悟貪性智即是佛。貪眾生自見佛在其前。一切例爾。又各供養其佛者。即是於一一法門。各自發明。如理思惟。即是各供養佛。設爾。事法香華供養者。經云。十方諸佛。機宜感出。既隨感現。何離自心。如靈山四眾八部。各隨根力心念。見佛不同。如龍見是大龍王。鬼見是大鬼王等。則心外無法之詮。有文有理。空外執色之見。無理無文。設有惡慧邪見之人。抱疑不信之者。擬陳狂解強欲破之。似將一蚊嘴擬吸大海之水。如以十指爪。欲壞妙高之山。我此圓頓之詮。真如之理。如刀斷水。似風吹光。徒自勞神。反招深咎。
問。如上剖析。義理雖明。猶是因他方便強說。云何得如今親自現證。得見自心之佛。
答。當自審問。
問。如何審問。
答。還就人覓。豈有歇時。欲絕纖疑。應須親到。
問。豈無他助之力。發自智照之心。
答。無正無助。非自非他。若以智求智則成解。解背圓宗。若起照心。照則立境。隨照失旨。皆是彰事。不契斯宗。若了真心。自然無心合道。合道則言語道斷。無心則境智俱閑。如龐居士偈云。須彌頹。五嶽崩。大海竭。十方空。乾坤尚納毛頭裏。日月猶潛毫相中。此是西國那提子。示疾不起現神通。妙德啟口問不二。忘言入理顯真宗。
問。如上所說。即心成佛之旨。事已皎然。只如禪宗從上先德云。如今須知十方諸佛出身處。空知有佛。不得成佛。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答。石牛生象子。木女孕嬰兒。諸佛從中出。最初成道時。
問。既眾生已成。理事圓備。則諸佛何以出世。更化眾生。
答。眾生不如是知。所以須化。故經云。俱同一性。所謂無性。大悲相續。救度眾生。隨門不同。種種有異。約成佛門。一切成也。同一無性。故得現成。妄性本虛。生元是佛。真性叵得。非今始成。故皆成也。物物無性。故成種智。證斯同體。而起大悲。一得永常。故云相續。只由不知無性故。教化不絕。雖現報化。法體不遷。如隨色之摩尼。眾相現而本體不動。似應聲之虛谷。群響發而起處無心。不著自他。豈見眾生之相。本非出沒。常冥大覺之原。華嚴經云。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又頌云。無體無住處。亦無生可得。無相亦無形。所現皆如影。思益經云。大迦葉言。善男子。幻所化人。離於自相。無異無別。無所志願。汝亦如是耶。若如是者。汝云何能利益無量眾生。網明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性。即是一切眾生性。一切眾生性。即是幻性。幻性即是一切法性。於是法中。我不見有利。不見無利。又云。網明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希望功德利。而發菩提心者。不名發大乘也。所以者何。一切法無功德利。以無有對處故。若有眾生可度。而求功德之利。斯則心外見法。全不識心。何名發大乘心也。以絕待心。無對處故。如楞伽經云。佛語外道言。若能了達有無等法。一切皆是自心所見。不生分別。不取外境。於自處住。自處住者。是不起義。不起於何。不起分別。此是我法。非汝有也。我法者。即眾生心也。以不知不信故。自成疎外。有亦同無。所以祖師西來。只為直示眾生。令自知有。頓入凡聖平等真原。如勝天王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得心微細。作是思惟。世間熾然大火之聚。所謂貪欲火。瞋恚烟。愚癡闇。云何當令一切眾生皆得出離。若能通達諸法平等。名為出離。如實知法。猶如幻相。善觀因緣。而不分別。是以若欲捨劣就勝。厭異忻同。欲令凡聖一倫。垢淨平等者。無有是處。但明宗鏡。萬法自齊。即究竟出離三界火宅義。亦是與諸子同住祕密藏義。如云。若夫以齊而齊不齊者。未齊矣。以齊而齊於齊者。未齊焉。余聞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嶽實淵。然後方平。續鳧截鶴。於焉始等。故知但了法法皆如。自然平等。則青松綠蕙不見短長。鵬翥蜎飛。自忘大小。如肇論云。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誠以不異於異故。雖異而不異耳。乃至經云。般若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莊子南華經云。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以明境智雖異而同。不待同而後同也。若能如上了達同異二門。或諸佛出世不出世。眾生可度不可度。乃至有無高下。皆絕疑矣。若執同則滯寂。若執異則兩分。迷此同異二門。皆智不自在。金剛辯宗云。以有鏡故。男女之像於中現。以有法身故。而能處處應現往。只緣鏡中本無像。所以能現男女像。佛身本無身。所以能現一切身。眾生機感。無緣之慈任運能應。若定有身。即為所礙。肇論云。佛非天非人。而能天能人耳。故一切菩薩。皆以無所得為方便。能入無量無邊塵勞幻網。以心外無法故。方成無所得慧。若心外有一毫所得。云何成無緣之慈。同體之化。以宗鏡明。故能廣照世間。觀生也。如石女之懷兒。觀住也。若陽焰之翻浪。觀異也。同浮雲之萬變。觀死也。猶狂華之謝空。是以深達無生。知皆無我。空生空滅。幻墜幻昇。愍彼愚迷。盲無慧目。遂乃發無能作之智照。開無所捨之檀門。秉自性空之戒心。具無所起之精進。圓無所傷之法忍。修無所住之禪門。了無身而相好莊嚴。達無說而縱橫辯說。遊戲性空之世界。建立水月之道場。陳列如幻之供門。供養影響之善逝。遍習空華之萬行。施為谷響之度門。降伏鏡像之魔軍。大作夢中之佛事。廣度如化之含識。同證寂滅之菩提。
問。絕待真心。本無名相。云何成佛。又作異生。若云隨順世法立此假名。又因何法而得成立。
答。實際理中。本無凡聖可得。以一切眾生。迷無性理。以無性故。不覺起妄。於真空中。妄立名相。故名為凡。了名相空。復稱為聖。凡聖之號。因五法成。猶如幻化。名相非真。且如幻以術成。形因業有。術業俱假。形幻同空。俱有迷悟之名。本無凡聖之體。五法者。瑜伽論云。一名。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真如。古釋云。名相妄想三法成。凡正智真如成聖。名相妄想者。是凡夫法。名相二法。是凡夫境。妄想一法。是凡夫六識。迷事緣境而起。故名妄想。經偈云。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正智真如者。是聖人法。正智。是聖人對治金剛。緣修無漏斷惑智。亦名能覺智。真如。是聖人心中所證之理。真如是體。正智是用。異者未曾異。同者未曾同。同者是真如。異者是正智。正智常用。故障生滅。真如常體。故無生滅。體用無礙。法界不思議真實義也。又凡夫心惑。不達名相空故。妄計為有。迷有不空。名之為妄。從妄起心。名之為想。正智者。覺知名相本來空寂。以知空故。妄想自息。息妄歸真。顯理分明。正智現前。不立名相。故名正智。經偈云。了心及境界。妄想不復生。真如者。即此正智心性真故。即名真如。故知但是一法。無中。執有成凡。達有本空成聖。不唯五法。乃至恒沙。義出無邊。理恒一道。此唯心之道。即是如來行處。步步履法空故。亦是摩訶衍處。念念無所得故。如持世經云。佛言。諸善男子。是故我說。一切法是如來行處。如來行處。是無行處。何以故。一切法行處。是中無法可行。是故說無行處。文殊悔過經云。文殊師利言。吾往古時。希望諸法。求空處所。遊於閑居。限節知足。少欲為得。不能識知。一切法空。心無所著。爾乃可謂。靜處宴坐。住於法界。釋曰。若了人法二空。見真唯識性。即常在三昧。住真法界矣。
問。云何說入此宗鏡。一念相應。見道速疾。超過劫量。
答。實有斯理。世況可知。若不直下頓悟自心。功德圓滿。即於心外妄求。徒經劫數。若能內照。如船遇便風。一念圓成所作無滯。如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乘船欲渡。若得順風。須臾之間。則能得過無量由旬。若不得者。雖復久住。經無量歲不離本處。有時船壞。沒水而死。眾生如是。在於愚癡生死大海。乘諸行船。若得值遇大般涅槃猛利之風。則能疾到無上道岸。若不值遇當久流轉無量生死。或時破壞。墮於地獄畜生餓鬼。故知不遇宗鏡之風。有為行船。終不能速度生死之波。直至涅槃之岸。有茲大利。廣集無勞。唯囑後賢。轉相傳授。如法句經云。善知識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於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五欲五蓋眾塵勞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得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堅牢船。渡於大海。不動身心。而到彼岸。故知入宗鏡中。即凡即聖。可謂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不斷五欲而淨諸根矣。所以華嚴論云。十住初位。以無作三昧。自體應真。煩惱客塵。本無體性。唯真體用。無貪瞋癡。任運即佛。故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此宗鏡錄中。前後皆悉微細委曲。一一直指示了。見即便見。不在意思。纔信入時。理行俱備。終不更興惡行。似有纖疑。若不如然爭稱圓頓。以了心外無境故。則念念歸宗。何有虛幻能惑。所以寶藏論云。一切如幻。其幻不實。知幻是幻。守真抱一。又如學人問大梅和尚。師常言神性獨立。學人不識。乞師指示。答。阿誰教汝問。問。莫不問者便是不。答。若不是。是阿誰能如是問。問。神性非是聲色。師所示。問者是神性。學人只識得聲色。不識真性。乞師指示。如何得識。答。譬如大寶藏。眾寶皆具足。上福德人見。直捉得明月寶珠。薄福德者。只見銅鐵之類。非是藏中無寶。亦非主藏者不與。我如今向汝道。性不是聲色。汝只見聲色。我亦無過。汝知麼。此神性。火不能燒。水不能溺。須臾能到千里萬里。山河石壁不能礙。汝如今揚眉動目彈指謦咳。口喃喃問答。總是此性。喚作大道。常在目前。雖在目前難覩。汝若疑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若是上根者。聞言下便會。更不作諸惡。喚作一受不退常寂然。中根者。親近善知識。近於智者。數數聞說。不久還會。若是下根。千遍萬遍與說。元來不會。雖然記得少許。如破布裹明珠。出門還漏却。汝知麼。佛道不遠。迴心即是。若悟則剎那。不悟恒沙劫。
問。此一心宗。成佛之道。還假歷地位修證不。
答。此無住真心。實不可修。不可證。不可得。何以故。非取果。故不可證。非著法。故不可得。非作法。故不可修。以本淨非瑩。法爾天成。若論地位。即在世諦行門。亦不失理。以無位中。論其地位。不可起決定有無之執。經明十地差別。如空中鳥跡。若圓融門。寂滅真如。有何次第。若行布門。對治習氣。昇進非無。又染淨階位。皆依世俗名字分別。則似分階降。不壞一心。譬如眾生位如土器。菩薩位如銀器。諸佛位如金器。土銀金等三種器量雖殊。然一一器中虛空。遍滿平等。無有差別。虛空。即喻一心法身平等之理。諸器。即況根器地位階降不同。道本無差。隨行有異。夫論行解。頓漸不同。現行煩惱有淺深。熏染習氣有厚薄。不可一向。各在當人。業輕則易圓。障深則難斷。只如登八地菩薩。親證無生法忍。觀一切法。如虛空性。此猶是漸證無心。至十地中。尚有二愚。入等覺位。一分無明未盡。猶如微煙尚須懺悔。又若未自住三摩地中。不信心外無法。如患眼瞖者。不信空中無花。以分別智。解心不亡。但緣他境。未住自地。如首楞嚴經云。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所云大菩薩者。即八地已上。若八地菩薩。尚心外見淨土。以智緣理。不名自住。若十地菩薩。雖心外不見境。猶有色心二習。是以有頌云。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並名破戒者。故知若入宗鏡究竟一乘門中。方云持戒。方云見道。且知見有四。一知而不見。初地至九地。二見而不知。即十地。三。亦見亦知。唯佛。四不見不知。地前異生等。若得直下無心。量出虛空之外。又何用更歷階梯。如未頓合無心。一念有異者。直須以佛知見治之。然後五忍明其正修。六即揀其叨濫。則免墮增上慢。究竟圓滿佛乘。若入宗鏡中。則為普機。菩薩乘不思議乘。依普門法。一位一切位。如善財一生具五位等。皆是普法相收。此普賢機。乃見一切所見。聞一切所聞。即普眼境也。普法相收者。以心外無法。故名為普。一切行位。皆在心中。豈不相收耶。於行布門。似分深淺。又玄義格云。圓教四十二位。同一真理。就智論之。遂分明晦。太虛一也。日行空中。具有中旦。圓教登住。如船入海。似日遊空。智皆無作。行亦無為。運運道風。自然增進。如止觀云。入佛正宗免墮邪倒。創發圓信之人。須明十種觀法。十種觀法者。一觀不思議境。二發真正菩提心。三巧安止觀。四破諸法遍。五善識通塞。六三十七品調適。七對治助開。八善知位次。九安忍強軟兩賊。十順道法愛不生。如是不濫。方入圓乘。且最初一念信解之心。能成五品。台教云。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聞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心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已昏沈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得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又識己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舉要言之。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是名圓教初隨喜品。從此具修十法。得入圓教初發心住。分真即中。初阿後茶。發心畢竟二不別。以行位念三不退故。台教接人上住於此。邇後直至十行十迴向十地等妙二覺位。所有智斷昇進。任運無功。念念圓滿無上菩提。又廣釋不可思議境者。如華嚴經頌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種種五陰者。十法界五陰也。法界者。有三義。十數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稱。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濫。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十法界通稱陰入界。其實不同。三塗是有漏惡陰界入。三善是有漏善陰界入。二乘是無漏有漏陰界入。菩薩是亦有漏亦無漏陰界入。佛是非有漏非無漏陰界入。釋論云。法無上者。涅槃是。即非有漏非無漏法也。無量義經云。佛無諸大陰界入者。無前九陰界入也。今言有者。有涅槃常住陰界入也。大經云。因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常樂重沓。即積聚義。慈悲覆蓋。即陰義。以十種陰界不同故。名五陰世間也。攬五陰通稱眾生。眾生不同。攬三塗陰。罪苦眾生。攬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攬常住陰。尊極眾生。大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豈與凡下同。大經云。歌邏羅時名字異。乃至老時名字異。芽時名字異。乃至果時名字亦異。且約一期。十時差別。況十異眾生。寧得不異。故名眾生世間也。十種所居。通稱國土世間者。地獄依赤鐵住。畜生依地水空住。脩羅依海畔海底住。人依地住。天依宮殿住。六度菩薩。同人依地住。通教菩薩惑未盡。同依人天住。斷惑盡者。依方便土住。別圓菩薩。惑未盡者。同人天方便等住。斷惑盡者。依實報土住。如來依常寂光土住。仁王經偈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淨土不同故。名國土世間也。此三十種世間悉從心造。又十種五陰。一一各具十法。謂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此是十如。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即是三種世間。此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百法界。一法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例如八相遷物。物在相前。物不被遷。相在物前。亦不被遷。前亦不可。後亦不可。只物論相遷。只相遷論物。今心亦如是。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此。既自了達一心不思議境。遂起同體大悲。發真正菩提心等。已下九種觀門成熟。華嚴論云。如三乘中。亦說根本智後得智。今欲令三乘人迴心。指此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令使直認是自心能分別智。本無所動。文殊師利。即是自心善揀擇無相妙慧。覺首目首等菩薩。即是自心隨信解中所見之理智。如是三乘之人未迴心者。定當不信。何以故。為立三阿僧祇劫後當得佛故。為直自認身及心總是凡夫。但信佛有不動智等。不自信自心是根本不動智佛。與佛無異。以是義故。不成此教法界乘中以根本智為信心。此經信心。應當如是直信。自心分別之性。是法界性中根本不動智佛。金色世界。是自心無染之理。文殊師利。是自心善揀擇妙慧。覺首目首等菩薩。是隨信心中理智現前。以信因中契諸佛果法分毫不謬。方成信心。從此信已。以定慧進修。經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日月歲劫時復無遷。法界如本。不動智佛如舊。而成一切種智海。教化眾生。因果不遷。時劫不改。方成信也。若立僧祇定實身。是凡夫。凡聖二途時劫移改。心外有佛。不成信心。又如圓覺經云。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乃至佛言。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還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善男子。譬如幻瞖妄見空華。幻瞖若除。不可說言。此瞖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瞖。何以故。瞖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瞖。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無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鑛。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故知圓覺妙心。如虛空之性。生死涅槃。即空華之相。瞖眼不無起滅。真性。何曾有無。如鑛藏金。金非鑛有。又非銷得。要以銷成。迷時如未淨之金。悟了若已成之寶。真金不動。垢淨俄分。妙性無虧。迷悟自得。所以不思議佛境界經云。爾時須菩提。又問言。大士。汝決定住於何地。為住聲聞地。為住辟支佛地。為住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汝應知我決定住於一切諸地。須菩提言。大士。汝可亦決定住凡夫地耶。答曰。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及以眾生。其性即是決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決定住於凡夫地也。須菩提。又問言。若一切法及以眾生。即是決定正位者。云何建立諸地差別。而言此是凡夫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譬如世間以言說故。於虛空中。建立十方。所謂此是東方。此是南方。乃至此是上方。此是下方。雖虛空無差別。而諸方有如是如是種種差別。此亦如是。如來於一切法決定正位中。以善方便立於諸地。所謂此是凡夫地。此是聲聞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菩薩地。此是佛地。雖正位無差別。而諸地有別耳。所以天台云。四教如空中四點。四點雖歷然。不壞虛空性。然此地位。至究竟位中。若理若行。方可窮盡。如菩薩瓔珞本業經云。佛子。第四十二地。名寂滅心妙覺地。常住一相。第一無極。湛若虛空。一切種智。照達無生。有諦始終。唯佛窮盡。眾生根本。有始有終。佛亦照盡。乃至一切煩惱。一切眾生果報。佛一念心。稱量盡原。一切佛國。一切佛因。一切菩薩神變。亦一念一時知。住不可思議二諦之外。獨在無二。是知先得宗本。然後鍊磨。於鍊磨時。不失道本。如巧鍊金。不失銖兩。於圓漸內。階降寧無。從有為而至無為。因生忍而成法忍。圓融不壞行布。壞則失全理之事。行布不礙圓融。礙則失全事之理。然雖理事一際。因果同時。生熟之機似分。初後之心不混。直至妙覺。如月圓時。始盡因門。方冥果海。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問。入實觀者。一尚不存。云何廣明十法。
答。夫入實觀者。是觀諸法之實。一法既實。萬法皆然。則一實一切實。如知蜜性甜。則一切蜜皆甜。則不假諸多觀門。但了不思議一法。自然橫周法界。皆同此旨。大根一覽。蕩爾無遺。如上醫治患。見草童舞而眾疾咸消。又直聞其言。病自除愈。則何須軫候。更待施方。又如上醫以非藥為藥。中醫以藥為藥。下醫藥成非藥。非藥為藥者。如云無有一物不是藥者。攬草皆成。豈云是藥非藥。如行非道而通佛道。即煩惱而成菩提。一切世法純是佛法。以藥為藥者。即應病與藥。隨手痊愈。附子治風。橘皮消氣等。如觀根授法。不失其時。思覺多者。修數息觀。婬欲多者。修不淨觀等。藥為非藥者。即不識病原。反增其疾。如說法者。不逗其機。淺根起於謗心。下士聞而大笑。醍醐上味。為世珍奇。遇斯等人。翻成毒藥。如上上根人。纔悟其宗。不俟言說。所以古聖云。上士見我詩。把著滿面笑。楊脩見幼婦。一覽便知妙。或遮障深厚。根思遲迴。須備歷觀門。對治種現。如加減修合。服食後差。台教約中下之根。備歷十乘觀法。然雖具十不離一門。如法華玄義云。明入實觀者。即十乘觀法。一不思議境。即是一實四諦。謂生死苦諦不可思議。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方便淨。即假。故圓淨。即中。故性淨。三淨一心中得。名大涅槃。淨名經云。一切眾生。即大涅槃。故名不可思議四諦也。不可復滅。此即生死之苦諦。是無作之滅諦。亦是集道也。煩惱集諦不可思議。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名一切智。即假。故名道種智。即中。故名一切種智。三智一心中得。名大般若。淨名經云。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即煩惱之集。而是無作道諦。亦是苦滅。故名不思議一實四諦也。亦是真善妙色。何者。生死即空。故名真。生死即假。故名善。生死即中。故名妙。此名有門不可思議境也。二發真正心者。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云何顛倒以樂為苦。即起大悲。興兩誓願。令未度者度。令未斷者斷。一切煩惱。即是菩提。云何愚闇以道為非。即起大慈。興兩誓願。令未知者知。令未得者得。無緣慈悲。清淨誓願。慈善根力。任運吸取一切眾生也。三安心者。既體解成就。發心具足。豈可臨池觀魚。不肯結網裹糧束脚。安坐不行。修行之要。不出定慧。譬如陰陽調適。萬物秀實。雨旱不節燋爛豈生。若兩輪均平。是乘能運。二翼具足。堪任飛昇。體生死即涅槃名為定。達煩惱即菩提名為慧。於一心中。巧修定慧。具足一切行也。四破法遍者。以此妙慧。如金剛斧。所擬皆碎。如無翳目所臨皆朗。若生死即涅槃者。分段變易。苦諦皆破。若煩惱即菩提者。四住五住。集諦皆破。雖復能破。亦不有所破。何者。生死即涅槃。故無所破也。五識通塞者。如主兵寶。取捨得宜。強者綏之。弱者撫之。知生死過患名為塞。即是涅槃名為通。知煩惱雜亂名為塞。即是菩提名為通。始從外道四見。乃至圓教四門。皆識通塞。節節執著即是塞。節節亡泯名為通。若不識諸法夷險。非但行法不前。亦亡去重寶也。六善識道品者。觀生死即涅槃。十界生死色陰。皆非淨非不淨。乃至識陰。非常非不常。能破八顛倒。即法性四念處。念處中。具道品三解脫。及一切法。又知涅槃即生死。顯四枯樹。知生死即涅槃。顯四榮樹。知生死涅槃不二即一實諦。非枯非榮。住大涅槃也。七善修對治者。若正道多障。應須助道。觀生死即涅槃。治報障。觀煩惱即菩提。治業障煩惱障也。八善知次位者。生死之法。本即涅槃。理涅槃也。解知生死即涅槃。名字涅槃也。勤觀生死即涅槃。觀行涅槃也。善根功德生。即相似涅槃也。真實慧起。即分真涅槃也。盡生死底。即究竟涅槃也。觀煩惱即菩提亦如是。九善安忍者。能安內外強軟遮障。不壞觀心。若觀生死即涅槃。不為陰入境。病患業魔禪。二乘菩薩等境所動壞也。若觀煩惱即菩提。不為諸見增上慢境所動也。十無法愛者。既過障難。道根成立。諸功德生。觀生死即涅槃故。諸禪三昧功德生。觀煩惱即菩提故。諸陀羅尼無畏不共諸般若生。觀生死涅槃不二故。法身實相生。相似功德。順理而生。喜起順道法愛生。名法愛。不上不退。名為頂墮。此愛若起。即當疾滅。已愛若滅已破無明。開佛知見。證實相體。觀生死即涅槃故。證得解脫。煩惱即菩提故。證得般若。此二不二。證得法身。一身無量身。無上寶聚。如意圓珠。眾法具足。是名有門入實。證得經體。三門亦如是。乃至歷一切法門亦如是。
問。若即心是佛者。則一切含生。皆有此心。盡得成佛。教中云何不見授劫國名號之記。
答。劫國名號。乃是出世化門之中現前別記。欲知真記者。淨名經云。一切眾生亦如也。一切法亦如也。華嚴經頌云。顯佛自在力。如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又頌云。一一心念中。普觀一切法。安住真如地。了達諸法海。又頌云。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如是無所礙。周行十方國。斯則人法心境。悉記成佛。以一念具足。一塵不虧。念念證真。塵塵合體。同居常寂光土。俱號毘盧遮那。終無異土別身。聖強凡劣。與三世佛一時成道。前後情消。共十類生同日涅槃始終見絕。免起有情無情之妄解。不生心內心外之邪思。可謂上無所求。下無可化。冥真履實。得本歸宗。俱登一際解脫之門。盡受平等菩提之記。
又古德問云。既色心不二修性一切。何不見木石受菩提記耶。
答。一一諸色。但唯心故。心外無法。豈唯心滅而色猶存。佛但記有情。攝無情也。譬如幻事。要藉幻心。心在幻中。能持幻事。若其心滅。幻事同無。故但滅心。不復滅事。眾生色心。亦復如是。皆如幻相。一切外境。從幻心生。豈猶滅心而存幻色。此即有情得記。無情亦然。是故無情。不須別記。玄義格云。真佛者。從初發心。即體一真法界。全同古佛。相極三際。全現一塵。性海無邊。表裏不可得。信此法故。名為發心。心無異念。故名為證。證成名佛。的無方處。又圓教入初住人。心同法界。神無方所。何用天衣天座。四眾圍繞。夫立劫國名號授記作佛者。為引未發心者令嚮慕耳。若愛著身土。情未盡耳。所以華嚴論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於一剎那際。皆得此之法。不許於剎那際外有別時。當知即非本法故。若有人於佛法中見佛成道。作劫量延促處所而生見者。信亦未成。未論修道。若解者。本來全得。處迷者。自沒輪迴。又云。但有所見境界。及如來名號。總是自心佛果所會之法。若自心不會。對面無覩見之期。
宗鏡錄卷第二十三
丁未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成佛本理。但是一心者。云何更立文殊普賢行位之因。釋迦彌勒名號之果。乃至十方諸佛國土。神通變現。種種法門。
答。此是無名位之名位。無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標名。是心立位。普賢觀經云。大乘因者。即是實相。大乘果者。亦是實相。釋論云。初觀實相。名因。觀竟名果。故知初後皆心。因果同證。只為根機莫等。所見不同。若以一法逗機。終不齊成解脫。須各各示現。引物歸心。雖開種種之名。皆是一心之義。若違自心。取外佛相勝妙之境。則是顛倒。所以華嚴經頌云。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為病眼顛倒見。復不能知最勝法。又頌云。假使百千劫。常見於如來。不依真實義。而觀救世者。是人取諸相。增長癡惑網。繫縛生死獄。盲冥不見佛。云何不見佛。一為不識自心。二為不明隱顯。何者。眾生之因。隱於本覺。諸佛之果。顯於法身。因隱之本覺。是果顯之法身。果能成因。則佛之眾生。果顯之法身。是因隱之本覺。因能辦果。則眾生之佛。故云凡聖交徹。理事相含矣。所云釋迦牟尼者。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體本寂。動靜不干。故號釋迦牟尼。覺此名佛。彌勒者。此云慈氏。即是一心真實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應現無方。成無緣化。故稱慈氏。阿彌陀者。此云無量壽。即如理為命。以一心真如性無盡故。乃曰無量壽。阿閦者。此云不動。即一心妙性湛然不動。妙覺位不能增。無明地不能減。故稱不動。如三藏勒那云。遍入法界禮者。良由行者。想觀自己身心等法。從本已來。不離法界諸佛身外。亦不在諸佛身內。亦不在我外。亦不在我內。自性平等。本無增減。今禮一佛。遍通諸佛。所有三乘位地無漏。我身既遍。隨佛亦遍。乃至法界。空有二境。依正兩報。莊嚴供具。隨緣遍滿。不離法界。隨心無礙。並薦供養。隨喜頂禮。如一室中。懸百千鏡。有人觀鏡。鏡皆像現。佛身清淨。明逾彼鏡。遞相涉入。鏡無不照。影無不現。此則攝他為總。入他為別。一身既爾。乃至一切法界。凡聖之身。供養之具。皆助隨喜。悉同供養。既知我身在佛身內。如何顛倒妄造邪業。不生愧恥。又諸佛德用既齊。名號亦等。隨稱何名。名無不盡。如稱一阿彌陀佛名。禮召。一切諸佛。無不周備。西天云阿彌陀佛。此云無量壽。豈有一佛非長壽也。設一切佛不化眾生。但一佛化生。即功歸法界。法界德用遍周。是名遍入法界禮也。楞伽經云。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來應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爾時作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佛。云何四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云何等義。所謂同一名字。同一梵聲。同一乘門。同一真體。乃至同一心。同一智。同一覺。同一道。如鴦崛摩羅。與文殊師利。共遊十方。所見十方諸佛。彼佛皆稱釋迦佛者。即我身是。又法華經明。十方諸佛。皆是釋迦分身。則阿閦彌陀。悉本師矣。本師即我心矣。釋云。非獨彌陀阿閦。十方諸佛。皆我本師。海印頓現。且法華分身。有多淨土。如來何不指己淨土。而令別往彌陀妙喜。思之。故知賢首彌陀等。皆本師矣。復何怪哉。言賢首者。即壽量品中。過百萬阿僧祇剎。最後勝蓮華世界之如來也。經中偈云。或見蓮華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其中。若此不是歎本師者。說他如來在他國土。為何用耶。且如總持教中。亦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毘盧遮那如來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四智流言四如來。謂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淨智。即自當毘盧遮那如來。言三十七者。五方如來。各有四大菩薩在於左右。復成二十。謂中方毘盧遮那如來。四大菩薩者。一金剛波羅蜜菩薩。二。寶波羅蜜菩薩。三法波羅蜜菩薩。四羯磨波羅蜜菩薩。東方阿閦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薩埵菩薩。二金剛王菩薩。三金剛愛菩薩。四。金剛善哉菩薩。南方寶生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寶。二金剛威光。三金剛幢。四金剛笑。西方無量壽如來。亦名觀自在王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法。二金剛劍。三金剛因。四金剛利。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業。二金剛法。三金剛藥叉。四金剛拳。已有二十五及四攝八供養。故三十七。言四攝者。即鉤索鎖鈴。八供養者。即燒散燈塗華鬘歌舞。皆上有金剛。下有菩薩。然此三十七尊。各有種子。皆是本師智用流出。與今華嚴經中海印頓現。大意同也。
問。若依此義。豈不違於平等意趣。平等意趣云。言即我者。依於平等意趣而說。非即我身。如何皆說為本師耶。
答。中平等之言。乃是一義。唯識尚說一切眾生中有屬多佛。多佛共化以為一佛。若屬一佛。佛能示現以為多身。十方如來。一一皆爾。今正一佛能為多身。依此而讚本師爾。
如弟子問傅大士。從來啟佛文疏。那只啟釋迦。而不稱彌勒耶。
答曰。十方諸佛。共一法身。何必須二。又三身十身。隨用而說。約其本性。唯一身而已。如冥室希光。隨孔而照。光雖萬殊。而本之者一所謂真法身也。亦是隨機所現。形相不同。如出現品頌云。譬如梵王住自宮。普現三千諸梵處。一切人天咸得見。實不分身向於彼。諸佛現身亦如是。一切十方無不遍。其身無數不可稱。亦不分身不分別。方知不是他佛智遍自。則乃自佛智遍他。亦非自因趣他果。本是他果承我因。則因果同時。凡聖一際。是以了無二相。能過魔界。不得一法。安住佛乘。若取相則沈六入之海。起念則投五陰之城。皆是眾生隨差別情。起自他見。則影分多月。迹任殊形。不離一真。各現心水。故融大師云。不離五陰有佛。經言。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又云。離心求菩提。譬如天與地。那有丈六身。身無丈六也。大品云。不以身為佛。用種智為佛。若相好是佛。輪王是也。今多許人身中佛。那不見。為煩惱故。經云。具煩惱眾生。雖近而不見。只在身內。甚近而不見。又我等無智故。不覺內衣裏。有無價寶珠。乃至心者。信也。謂有前識。法隨相行。則煩惱名識。不名心也。意者。憶也。憶想前境起於妄。並是妄識。不干心事。心非有無。有無不染。心非垢淨。垢淨不污。乃至迷悟凡聖行來去住。並是妄識非心。心本不生。今亦無滅。若知自心如此。佛亦然。故云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經云。世間如是身。諸佛身亦然。了知其自性。是則說名佛。是以一身無量身。皆同佛體。以無性理同故。所以志公云。食時辰。無明本是釋迦身。坐臥不知元是道。作麼忙忙受苦辛。華嚴私記云。從如是我聞已來。乃至一切經中。菩薩眾。聲聞眾。莊嚴具。華幡幢蓋。七珍寶等事。並是如來淨業所起。或作法名雲名。並是淨心中事。文殊則是眾生現行分別心。普賢則是眾生塵勞業行心。觀音即是眾生大悲心。勢至即眾生志智心。如華嚴經云。一切處文殊者。文殊雖東來。而即一切處。以是法界之身。不動之智。觸境斯了。六根三業。盡是文殊。實相體周。萬像森羅。無非般若。何有一處非文殊哉。淨名疏云。定自在王菩薩者。用一心三觀。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得此上定。於一切真俗禪定。即得自在如國王也。寶積菩薩者。一心三觀。正觀心性雖空。具足萬行之法寶聚。故名寶積也。妙生菩薩者。觀心不生。則一切法不生。般若妙生也。故經云。色不生。般若生。觀世音菩薩者。請觀音經云。觀於心脈。使想一處。即見觀世音也。如是等菩薩。隨舉一觀門。別以標菩薩名。引物歸心。若一人各具一切觀門。即名字互通。即是字等。語等。身等。法等。以一切法。本自無名。無名而有名者。皆從心起故。心即名也。其能如是解者。即於正觀心中。見一切菩薩諸佛也。乃至聲聞十大弟子。皆是自心十善法數。又云。十心數者。三藏教毘曇偈云。想欲更樂慧。念思及解脫。作意於境界。三摩提以痛。此心通大地。數法。扶心王。起一切諸心。數如國。有十臣。共輔佐一主。若君臣共行非道。國內人民。悉皆作惡。君臣相輔共行正治。國內人民。悉皆有道。今眾生有心王。通十心數。若念不善。即有無量。不善煩惱數法起。若心王十數相扶念善。即有無量諸善功德智慧心數而起也。復次。心王即是師。十數即是十弟子。如師資共作惡。即化一切人皆惡。如師資共作善。則化一切人修善。心王及十心數法亦如是。故此經云。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也。今一切眾生。皆有心王十通心數法。若遇天魔外道。愛論見論。即起諸煩惱。流轉生死。如為惡君惡臣。惡師惡弟子之所化也。今佛為法王。十弟子為法臣。即是正法之師。正法弟子。用慧行行行正法。共化眾生。心王十通心數法。若眾生信受。修行慧行。即見論諸煩惱滅。成一切見道無量諸善心數法也。若眾生信受。修習行行。即破一切天魔生死不善諸心數法。成修道無量善心數法也。故經云。心王若正。則六臣不邪。復次此十數。即是十法門。悉能通入涅槃也。初以十數為種子。從此修習。遂致成道。如合抱之樹。起於毫末也。今法王欲以半滿之教。化諸眾生。先當隨其樂欲。故此經云。先以欲句牽。後令入佛智也。今十弟子各弘一法者。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隨其樂欲。各用一行法門。攝為眷屬也。雖各掌一法門。何曾不具十德。如十心數。隨有一起。十數即隨起。雖用一數當名。而實有十數也。別對十弟子者。初想數。即對富樓那。想數偏強從想入道。是故聲聞弟子中。說法第一也。成論云。識得實法。想得假名。富樓那用想數分明。故能分別名相。無礙。辯才無滯。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欲數。對大迦葉。用善欲數入道故。諸弟子中。頭陀第一也。一切善法。欲為其本。迦葉絕世榮華。志存出要。樂在山林。是則善欲心發。捨世惡欲也。更樂。對迦栴延。即起此數。研覈義理入道故。聲聞中。論義第一也。問答往復。更相涉入。論義不窮。無滯無闕。以其偏修更樂數故。能如是也。慧數。對身子。用慧數入道故。於諸聲聞中。智慧第一。法輪之將也。念數。對優波離。用念持律入道。於諸聲聞中。持律第一也。憶持不忘。名之為念。波離身口對緣。詮量輕重而無忘失。持律之上也。思數。對羅云。因祕行入道。諸聲聞中密行第一也。行陰。即是思數。思數若利。修諸戒行。覆藏功德。密行之上也。解脫。對善吉。用此數法。修空解脫入道故。諸聲聞中。解空第一。無諍三昧。蕭然獨脫。不與物競也。作意境界。憶數。對阿那律。因其失眼。佛令起此。數修天眼入道故。聲聞中。天眼第一。夫修天眼。必須住心緣境。取日月星光相而修。發天眼通也。三摩提數。對目連。是定數偏利。修此定進道故。諸聲聞中。禪定第一。痛數。對阿難。當受數強利。聽受聞持以入道故。諸聲聞中。多聞總持第一。痛。通。言受。以領納為義故。此數分明領持佛法。如完器盛水也。是十數弟子共輔如來。莊嚴半滿四枯四榮之教。引眾生入中道。見佛性。住大涅槃。即是住不思議解脫也。是知自利實行。利他權門。若師若弟。若教若觀。終不出眾生心數法門。一一同歸宗鏡。乃至一切言說義理。行位進修。悉皆是心。無不收盡。以一切語言。由覺觀心。一切諸行。由於思心。一切義理。由於慧心故。又心王即佛寶。心數。即僧寶。所緣實際。無王無數。即法寶。善入實際。王數之功力用足矣。心心數法不行。故名行般若波羅蜜。普賢觀云。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我心自空。罪福無主。即是無心無數。名為正觀。是心數塵勞若不盡者。觀則不訖。故經言。眾生不度。我不成正覺。即此意也。若能如是解者。無一佛菩薩名。及一法門。不於正觀心中現。故法華經云。若有人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并諸菩薩。何者。聞經心信無疑。覺此信心明淨。即是見佛。慧數分明。是見身子。諸數分明。是見眾比丘。慈悲心淨。是見菩薩。黃蘗和尚云。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覺心即是。唯此一心即是佛。見此心即是見佛。佛即是心。心即是眾生。眾生即是佛。佛即是心。為眾生時。此心亦不減。為佛時。此心亦不添。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文殊當真空無礙之理。普賢當離相無盡之行。諸大菩薩所表。人皆有之。不離一心。悟之即是。但能無心。便是究竟。學道人。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不如言下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絕諸思量。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心是本原清淨佛。蠢動畜生。與佛菩薩一體。只為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但於見聞覺知認取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解。亦不離見聞覺知覓心。不即不離。不住不著。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乃至出家。皆不出一念心地。故香嚴和尚偈云。從來求出家。未詳出家稱。起坐只尋常。更無少殊勝。以心外更無別出家法。有何勝境可求所以淨名經云。無利無功德。是名出家。則阿難未悟斯宗。但觀如來勝相求身出家。遂懺悔云。我身雖出家。心不入道。台教云。觀一念心。淨若虛空。不為二邊桎梏所礙。平等大慧。無住無著。即名出家。以中觀自資活法身慧命。名為乞士。觀五住煩惱。即是菩提。是名破惡。一切諸邊顛倒。無非中道。即是怖魔。天台拾得頌云。無瞋是持戒。心淨是出家。我性與汝合。一切法無差。夫出塵之人。心不依物故。經云。出家放曠。猶若虛空。志公歌云。言下不求無處所。暫時喚作出家人。所以先德云。汝若悟此事了。但隨時著衣喫飯。任運騰騰。故知此事。唯自己知。別無方便。故云一飲一啄。各自有分。豈非悟心出家。非從事得。又云。觀一一心中。皆具王數。為成觀故。王數相扶而取開悟。或於想數入道。或於欲數入道。隨所宜者。心王心數而共攻之。化取塵勞諸心。而作佛事。作此觀未悟。觀行。如乳。若發無漏觀行。如酪。若破塵沙。如生熟酥。若破無明觀。如醍醐。至醍醐時。王數功畢。大寶積經偈云。如來觀眾生。於法建立者。以心能知心。彼則真佛子。故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以知心故。一切法門如在掌中。為未知者方便解釋。皆令信入。此宗鏡內。則無有一法而非佛事。飲食為佛事者。淨名疏云。於法等者於食亦等。如大品經云。一切法趣味。是趣不過。味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非趣。今言。一切法趣味。味即是食。當知食即是不思議法界。以食中含受一切法。一切法不出食法界也。食若是有。一切法是有。食若是無。一切法皆無。今食不可思議故。尚不見是有。云何當有趣。尚不見是無。云何當有非趣。若觀食不見趣非趣。即是中道三昧。名真法喜禪悅之食。而能通達趣非趣法。即雙照二諦。得二諦三昧法喜禪悅之食。是名食等。諸法亦等者。一切諸法趣陰入界。乃至一切種智。陰入界。一切種智不可得故。云何當有趣非趣。而宛然具足趣非趣者。則一切諸法皆有三諦之理。如智度論明。一剎那中。有生住滅三相之喻也。又如香積佛國之香飯。經云。無盡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以一心真如無盡之理。五分法身資熏之功。自體性空無作妙用。豈有盡乎。又云。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如諸大菩薩。雖復捨生受生。後身之中。識中有種子。種子遇緣。還生。香飯。相續不斷。流至初地。發無漏心。斷惑證真。名之為消。非是食滅名為消也。故知食此飯者。何法不消。又云。彼國菩薩。聞香入律。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此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是以若從香入法界。自身即是眾香世界。自心即是香積如來。無量功德。一心圓滿。悟入此者。何假外求。香界既然。十八界亦爾。盡是栖神之地。皆為得道之場。如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阿離。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又如華嚴經中。具足優婆夷。得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門。能於如是一小器中。隨諸眾生種種欲樂。出生種種美味飲食。悉令充滿。乃至東方一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一生所繫菩薩。食我食已。皆菩提樹下。坐於道場。降伏魔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又如明智居士。得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爾時居士。知眾普集。須臾繫念。仰視虛空。如其所須。悉從空下。一切眾會。普皆滿足。然後復為說種種法。所謂得美食而充足者。與說種種集福德行。離貧窮行。知諸法行。成就法喜禪悅食行。修習具足諸相好行。增長成就難屈伏行。善能了達無上食行。成就無盡大威德力降魔怨行。得好飲而充足者。與其說法。令於生死。捨離愛著。入佛法味等。且如優婆夷器內。明智居士空中。隨意而出無限珍羞。繫念而雨眾多美食。凡來求者。皆赴所須。得之者。盡證法門。食之者。咸成妙道。可謂無一塵而不具足佛事。無一法而不圓滿正宗。但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所見不同。外道見為自然。凡夫見為生死。聲聞見為四諦。緣覺見為因緣。小菩薩見為但空。大菩薩見為中道。諸佛見為實相。若入宗鏡。諸見並融。色塵為佛事者。如頻婆娑羅王。因佛口放五色光照頂。後證阿那含果。又如寶積等五百長者。見佛淨土。證無生法忍。此是覩色也。香塵為佛事者。即香飯普熏三千大千。及欲色界。諸天聞香入室。又燒香者。謂以智火發輝。萬行普周遍故。塗香者。以性淨水和之飾法身故。粖香者。以金剛智破令無實故。又如慈悲不淨觀等斷諸惡者。如安息香能辟惡邪。正見智慧無惡不斷。又十善行等生歡喜香。如沈檀等。即攝根器。行施悅自他等。味塵為佛事者。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樂莊嚴國。觸塵為佛事者。以手捫摸我。一何快乃爾。光明為佛事者。涅槃經云。遇斯光者。一切煩惱皆悉消除。夫放光者。即是一心智慧之光。以能照萬法之性故。即不隨塵墮其愚闇。如義海云。顯光明者。謂見塵法界真如事理之時。顯了分明。此是智慧光明照也。若無智光。則理事不顯。但見法時。即是光明。由積智功圓。是故放一光明。則法界無不顯示。常觀察一切法界。是為放光明照一切。此宗鏡光。即是諸佛毫光。普照法界。如華嚴經云。如來眉間有大人相。名遍法界光明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具眾寶色。猶如日月。洞徹清淨。其光普照十方國土。於中顯現。一切佛身。復出妙音。宣暢諸法。法華經云。放一毫光照萬八千佛土。光中悉見菩薩六度莊嚴。眾生受報好醜等事。又云。放一淨光。照無量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覩如來放金色光明。四向觀視。海會大眾。發大音聲。而作是言。乃至以是因緣。如來不久從三昧起。當為演說心地觀門大乘妙法。告諸大眾。無量一切人天福樂。速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今日世尊。從胸臆中。放金色光。所照之處。皆如金色。佛所顯示。意趣甚深。一切世間聲聞緣覺。盡思度量所不能知。汝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諸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於彼岸。三世如來。法皆如是。放此光明。非無因緣。釋曰。夫金色光者。表所說宗。如文殊住方。須彌南面。皆同一色。無復異文。如寶篋經云。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須彌山王光。所照處。悉同一色。所謂金色。如是須菩提。般若光照一切結使。悉同一色。謂佛法色。此之心色。可謂明逾日月。量逸太虛。照燭包含。無幽不盡。所以大般若經云。若幽冥世界。及於一一世界中間日月等光所不照處。為作光明。應學般若波羅蜜多。寶積經云。我有光明。名無生。持其名者。獲無所得。華嚴論云。光明覺品者。為令信心自以自心光明。覺照一切世間無盡大千世界。總佛境界。自亦同等。以心隨光。一一照之。心境合一內外見亡。初三千大千世界已次還以東方為首。光至東方十三千世界。照百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十重。倍倍。周迴。十方圓照。身心。一性。無礙遍周。同佛境界。一一作意。如是觀察。然後以無作方便定印之。入十住初心。生如來智慧家。為如來智慧法王之真子。一如光明所照。如經具明。不可作佛光明自無其分。須當自以心光如佛光。開覺其心。圓照法界。華嚴疏云。因中分別法相。決了真理。無虧理事。不減佛法。故得一念悉解多門。所以放一光。總圓福智。涅槃疏云。放光照文殊者。見色知心。文殊覩光。遂解佛意。淨名私記云。或有光明而作佛事。何故如此。體遍虛空。同於法界。畜生蟻子。有情無情。皆是佛子。此即是解脫法。即是須彌入芥子。如上解釋。方了佛所說經。即同淨名之見。不同二乘唯見空解脫故。法華經云。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若得一切解脫者。豈有一法非佛事乎。菩提樹為佛事者。此樹色香微妙。復出法音。見聞嗅觸。皆悟聖道。衣服臥具為佛事者。昔閻浮提王。得佛袈裟。懸置高幢。以示國人。有病之者。覩見歸命。病皆除愈。發菩提心。因此悟道。大集經云。爾時五百大聲聞。各以己身所著欝多羅僧。奉虛空藏。奉上衣已一時同聲。說如是言。其有眾生。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快得善利。於如是大智法藏中。不墮其外。所上之衣。即便不現。時諸聲聞。問虛空藏言。衣。何所至耶。虛空藏答言。入我藏中。華手經云。佛言。我今當現神通之力。令諸菩薩自知所願。發心行道。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及成佛時。世界嚴淨。聲聞菩薩。眾數。如是。演說正法。度人。如是。壽命長短。佛法。如是。形色相好。正行。如是。滅度之後。法住久近。令諸菩薩各於衣中。見如是事。得斷所疑。乃至偈云。佛入三昧故。令我得是眼。及諸總持門。遍入一切法。故知成佛度生。不離自身心內。乃至所受用法中。如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曼殊室利菩薩。手中吠瑠璃鉢內。傍看有何等相。大迦葉。則從座而起。便於世尊前。頭面作禮而去。大迦葉則於曼殊室利前。頭面禮敬訖。便於鉢內觀看。乃見鉢中。有百億三千大千世界。百億無色界。百億色界。百億六欲界。有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娑訶世界。百億釋迦如來。百億千臂千鉢曼殊室利菩薩。百億迦葉。在曼殊鉢內。有百億世界。世界中有百億大迦葉。各各向曼殊前。請問大乘法義。虛空為佛事者。如文殊滅色像現虛空相。以化闍王。因得悟道。又如大集會中。虛空藏來時。純現虛空相。經云。虛空藏菩薩謂阿難言。大德。我以自身證知。是故如所證知。能如是說。何以故。我身即是虛空。以虛空證知一切法。為虛空印所印。又如虛空藏菩薩。以虛空為庫藏。雨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所雨寶物飲食衣服。故偈云。虛空無高故。下亦不可得。諸法亦如是。其性無高下。又偈云。虛空藏菩薩。得虛空庫藏。充足諸有情。此藏無窮盡。諸煩惱門為佛事者。如經云。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仁王經云。眾生未成佛。菩提為煩惱。眾生若成佛。煩惱為菩提。猶如下醫以藥成非藥。上品良醫用非藥為藥。眾生將諸佛心為塵勞門。諸佛用眾生心成菩提道。亦如福德者。執石成金。業貧者。變金為石。法無定相。迴轉由心。道絕名言。理無變異。如眼色等。一一皆具十法界。不瞬世界。瞪視得無生法忍。即眼為法界。見華謝而悟無常。證辟支佛果。即色為法界故。經云。菩薩有一照法性冠。著此冠時。一切諸法悉現在心。諸事亦爾。又如輪王有一床寶。聖王居上。即能離欲。逮得四禪。玉女雖見。如覩佛像。不生欲心。是以色為所造。心為能造。未有一法非是我心。若迷所造。則成世塵。若悟能造。則為妙旨。又打髑髏作聲。知過去善惡生死之處。即聲為法界。是知直觀本理。理具諸法。若無妙觀。日用不知。若能了知。則見一切萬法。皆具一心。不思議圓頓之理。故肇法師云。聖遠乎哉。體之即神。道遠乎哉。觸事而真。可謂心境俱宗矣。若得宗鏡之明。任運能照。若色若心。無不通達。是以華嚴經云。此諸供具。皆是無上心所成。無作法所印。如華藏世界。山河草木皆成佛事。善財童子。見聞覺知悉入法界。即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並為宗鏡之光。靡現一塵之迹。釋論云。不以敗壞色。得趣平等道。觀色不異。乃能等於大乘。如明與暗共合。而汝不見。謂明暗異。欲知其義。如彼日光。又日出時。暗不向十方。暗常在無所歸趣。明亦如是。與暗共合。生死與道合。道即是生死。是以生死如暗。大道如明。不去暗而即明。不動生死而是道故。化人為佛事者。如須扇多佛。留化佛度眾生。大集經云。時化比丘語舍利弗言。大德。汝意將無謂我今者異於汝耶。舍利弗言。不也。比丘。何以故。如來常說一切諸法。皆悉如化。如如來說。我亦如化。大德。若有人能供養如來。即是供養化無異也。時舍利弗。語不可說菩薩言。善男子。誰入是化。今作是說。大德。如鏡中像。其誰在中。而有像現。善男子。無在中者。直以清淨四大因緣。故有像現。大德。化亦如是。法性淨故。能作此說。善男子。若爾者。一切眾生何故不能如是宣說。大德。鏡之背後。俱不離鏡。像何不現。善男子。鏡背四大不清淨故。大德。眾生亦爾。不能清淨法界性故。不能宣說。寂寞無言為佛事者。即示心輪。雖無言說。不妨有寂寞之樂。若非樂者。何得言作佛事耶。若佛不示心。十地不知。若示心者。蜫蟲能知。當知是示心義。此間亦用無說無示為佛事。如淨名杜口。文殊稱述。又如大集經云。清淨。寂靜。光明。無諍。如是四法。等入一界一法一句。如是四法。即是涅槃。遠煩惱故。名之為清淨。畢竟淨故。名曰寂靜。無暗冥故。名曰光明。不可說故。名為無諍。以是故言。釋迦如來。默無所說。是以語默動靜。無非佛事。故先德云。雲臺寶網。盡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香積世界。餐香飯而三昧顯。極樂佛國。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如琴中傳意於秦王。脫荊軻之手。相如調文君之女。終獲隨車。帝釋有法樂之臣。馬鳴有和羅之技。皆絲竹傳心也。目擊存道者。莊子云。夫子欲見溫伯雪子。久而不見。及見。寂無一言。及出。子路怪而問曰。夫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何以寂無一言。子曰。若斯人者。目擊而道存。亦不可以容聲者矣。雲臺說法者。華嚴經云。於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時光臺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說頌言。佛無等等如虛空。十力無量勝功德。人間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加於彼。寶網說法者。華嚴經云。其師子座。摩尼為臺。蓮華為網。乃至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毛孔說法者。入法界品云。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於一切毛孔中出。說一切眾生語言海音聲雲。光明說法者。現相品云。爾時諸菩薩光明中。同時發聲。說此頌言。諸光明中出妙音。普遍十方一切國。演說佛子諸功德。能入菩提之妙道。乃至逆順善惡。無非佛事。如從二乘止佛。是順行。從地獄止魔王。是逆行。又如釋迦純行善。調達純行惡。身子志誠信。善星堅不信等。妍醜同歸。無非佛事。故經云。平等真法界。諸佛不能行不能到。又云。實際理地。大魔王不能行不能到。以佛魔俱不出法界之門。實際之地。以是一法故。若有行有到。則有人有法。在法界之外。成二見故。所以首楞嚴三昧經云。佛授魔女佛記。後魔聞諸女得記作佛。來白佛言。我今於自眷屬。不得自在。是時天女示怯弱相。而宣妙理。復語魔言。汝莫愁惱。我等今者。不出汝界。所以者何。魔界如。佛界如。不二不異。我等不離如是魔界。魔界即佛界故。魔界無有定法可示。佛界亦無定法可示。一切諸法。皆無定性。無定性故。無有眷屬及非眷屬。若能了此一際法門。可謂當魔跡而履佛跡。居俗流而泛法流。但了自心。則眾妙普會。故云妙法。亦喻蓮華。華開之時。即鬚蘂臺子。種種皆現。喻眾生心開。悲智行願。亦開。此妙法常住。即一心為佛果種子。所以如來得此一法。即具足一切法。是故於一微塵。一毛孔中。與無量微塵毛孔悉等。如來於中演說一切法。法理重重。不可盡也。以重重妙故。愍眾生不知心妙。但逐麁浮。若開悟時。不隔剎那。便成佛果。所以首楞嚴經云。彈指超無學。如闇室中寶。蘭燭纔然。一時頓現。故云心開意解。得法眼淨。亦云心目開明。以見法界體。心內心外無一毫塵相故。得法眼明淨。若見有無。皆成障瞖。是知非獨心為佛事門。乃至恒沙萬行萬德之根本。如瑜伽論云。若有人問言。菩薩以何為本。應決定答言。以大悲為本。大涅槃經云。若有人問。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以是義故。實非虛妄。善男子。能為善者。名實思惟。實思惟即名為慈。慈即如來。慈。即大乘。夫。言實思惟者。無非真實心是。若入宗鏡中。似處栴檀室。純一無雜。湛爾混融。念念盡證法門。步步皆參知識。如華嚴經中。或以音聲。或現妙色。或以奇香。或以上味。或以妙觸。或以法鏡。或內六根。或四威儀。或弟子人物。或一切所作。或順行正法。或逆施邪道。凡有見聞。皆堪攝物。所以入法界品云。於一毛孔。出一切佛妙法音。又頌云。諸寶羅網相扣磨。演佛音聲常不絕。又普賢行品頌云。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乃至密嚴經中。金剛藏菩薩。遍身毛孔出聲說法。是以橫該十方一切處。竪徹三際一切時。常轉法輪。無斷無盡。所以何僧祇品偈云。彼諸一一如來等。出不可說梵音聲。於彼一一梵音中。轉不可說淨法輪。於彼一一法輪中。雨不可說修多羅。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又說諸法不可說等。故知若順旨冥宗。雖不說法。觸境。而常聆妙音。或緣背障深。設居佛會。當說而不聞一字。如演祕密教。同席異聞。似談華嚴宗。二乘不見。可謂幽玄莫測。唯除種如來相善根之人。至妙難思。不入一切餘眾生之手。又雜華嚴飾論云。眾生流轉生死。所以不得真道。誠由不識心源。若識心源者。能捨邪執歸於正道。乃至云。一切眾生心識。一剎那中遍至十方。速疾無癡直過石壁。至處無畏。如師子故。如經云。於師子胸臆中住。則知一心法界。法界一心。函蓋十方。不露絲髮。豈唯心具。身亦遍含。且如十身中。有國土身虛空身。云何不具耶。如禪波羅蜜云。眾生身內世間。與外國土。義相關。行者三昧智慧願智之力。諦觀身時。即知此身。具倣天地一切法俗之事。所以者何。如此身相。頭圓象天。足方法地。內有空種。即是虛空。腹溫煖。法春夏。背剛強法秋冬。四季體四時。大節十二法十二月。小節三百六十法三百六十日。鼻口出氣息。法山澤谿谷之風氣。眼目。法日月。眼開閉。法晝夜。髮法星辰。眉為北斗。脈為江河。骨為玉石。皮肉為地土。毛法叢林。五藏在內。在天法五星。在地法五嶽。在陰陽法五行。在世法五常。內為五神。修為五德。使者為八卦。治罪為五刑。主領為五官。昇為五雲。化為五龍。心為朱雀。腎為玄武。肝為青龍。肺為白虎。脾為句陳。此五種眾生。則攝一切世間禽獸。悉在其內。亦為五姓。謂宮商角徵羽。一切萬姓。並在其內。對書典。則為五經。一切書史從此出。若對工巧。即是五明。六藝。一切技術悉出其間。當知人身雖小。義與天地相關。如此說身。非但直是五陰世間。亦是國土世間。又身內王法治正義。行者於三昧內願智之力。即復覺知身內。心為大王。上義下仁。故居在百重之內。出則有前後左右官屬侍衛。肺為司馬。肝為司徒。脾為司空。腎為大海。中有神龜呼吸元氣。行風致雨。通氣四支。四支為民子。左為司命。右為司錄。主錄人命。齊中太一君。亦人之主。柱天大將軍。特進君王。主身內萬二千大神。太一有八使者。八卦是也。合為九卿。三焦開元。為左社右稷。主姧賊。上焦通氣入頭。中為宗廟。王者於間治化。若心行正法。群下皆隨。則治正清夷。故五藏調和。六腑通適。四大安樂。無諸疾惱。終保年壽。若心行非法。則群僚作亂。互相殘害。故四大不調。諸根闇塞。因此抱患致終。皆由行心惡法故。經言。失魂即亂。失魄則狂。失意則惑。失志則忘。失神則死。當知外立王道治化。皆身內之法。如是等義。具如提謂經說。又明內世間義相關者。上來所說。並與外義。相關。所以者何。佛未出時。諸神仙世智等。亦達此法名義相對故。說前為外世間義也。是諸神仙。雖復世智辯聰。能通達世間。若住此分別。終是心行理外。未見真實。於佛法不名聖人。猶是凡夫。輪迴三界二十五有。未出生死。若化眾生。名為舊醫。亦名世醫。故涅槃經云。世醫所療。治差已。還復發。若是如來療治者。差已不復發。此如下說。今言內義世間者。即是如來出世。廣說一切教門名義之相。以化眾生。行者於定心內。意欲得知佛法教門主對之相。三昧智慧善根力故。即便覺知。云何知。如佛說。五戒義。為對五藏。若四大。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悉人身內也。即知四大。此義。為對五藏。風對肝。火對心。水對腎。地對肺脾。言聞五陰之名。尋即覺知對身五藏。色對肝。識對脾。想對心。受對腎。行對肺。名雖不次。而義相關。若聞十二入十八界。亦復即知對內五陰。一入三界。義自可見。二入三界。今當分別。五識悉為意入界。外五塵。內法塵。以為法入界。此即二入三界相關。意識界者。初生五識為根。對外法塵。即生意識。名意識界。若聞五根。亦知對內五藏。憂根對肝。苦根對心。喜根對胏。樂根對腎。捨根對脾。五根因緣。則具有三界。所以者何。憂根對欲界。苦根對初禪。喜根對二禪。樂根對三禪。捨根對四禪。乃至四空定。皆名捨俱禪。當知三界。亦與五藏。其義相關。聞說四生。亦覺知此義關五藏。所以者何。欲界具五根。五根關五藏。五藏關四大。對四生。一切卵生。多是風大性。身能輕舉故。一切濕生。多是水大性。因濕而生故。一切胎生。多屬地大性。其身重鈍故。一切化生。多屬火大性。火體無而欻有故。亦有光明故。如來為化三界四生故。說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當知此三法藥神丹。悉是對治眾生。五藏五根五陰故說。所以者何。如佛說一心四諦義。當知集諦對肝。因。屬初生故。苦諦對心。果。是成就故。道諦對肺。金。能斷截故。滅諦對腎。冬藏之法。已有還無故。一心已對脾。開通四諦故。乃至十二因緣六波羅蜜。類此可知也。此種法藏。則廣攝如來一切教門。是故行者。若心明利。諦觀身相。即便覺了一切佛法名義。故華嚴經言。明了此身者。即是達一切。是則說內義世間義相關之相。意在幽微。非悟勿述。如上廣引諸聖微言。則知我之身心。世出世間。一切淨穢國土。真俗法門。配當無差。靡不具足。故云。一塵含法界。九世剎那分。又云。解則十方一心中。迷則方寸千里外。若能如是正解圓通。則十方世界擎在掌中。四海波瀾吸歸毛孔。有何難哉。可謂密室靜坐。成佛不久矣。
宗鏡錄卷第二十四
丁未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一代時教。了義諸經。雖題目不同。能詮有別。皆目一心之旨。終無識外之文。凡挂一言。盡歸宗鏡。橫周法界。皆同此釋。如稱妙法蓮華經者。妙法即是絕待真心。稱之曰妙。蓮華以出水無著為義。即喻心性。隨流墮凡而不染垢。返流出塵而不著淨。乃至下之七喻。比況皆同。火宅。即是第八識體。起四倒八苦之火。燒三界五陰之身。鬼神。配利使諸見之邊邪。禽蟲。喻鈍使根隨之煩惱。乃至一切經教。無量法門。或譬喻說。或因緣說。或廣略說。或橫竪說。所有名相句義。皆是心王心所之法。若迷一念心。執著外境。隨處生著。即入火宅義。若悟一念心。通達一切。無非實相。即出火宅義。但是生煩惱時有業留處。即是繫縛。即是生死。若了煩惱性空無有業處。即是解脫。即是得道。如思益經云。佛言。我坐道場時。唯得顛倒所起煩惱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如云不得一法。即與授記。是斯旨也。若信解品內。法喻之文。長者。即是心王。窮子。即是妄念。一念纔起。五陰俱生。背覺合塵。名為捨父。伶俜五趣。號五十年。歸家。是返本還原。付財。是悟心得記。三草二木。同會一心。化壘草庵。即示真實。繫珠。指懷中之佛性。鑿井出心地之智泉。乃至觀音品中云。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者。即眾生十使利鈍煩惱。遍一切處惱亂行人。稱為怨賊。若遇順境而起軟賊。即是華箭射體。若遇逆緣而起強賊。即是毒箭入心。利使見賊煩惱遍一切處者。如經云。處處皆有。魑魅魍魎。以依言執法。隨處起見解故。若鈍使怨怨煩惱遍一切處者。如經云。諸惡蟲輩。交橫馳走。以觸目覩境。逆順交馳。念念憎愛。隨處動結故。有一商主者。即是心王。將諸商人者。即是眼等六識。商人。貨易珍寶義。若眼商人。被色塵所易。貨眼自性之珍寶。若耳商人。被聲塵所易。貨耳自性之珍寶等。齎持重寶者。即是俱懷佛性。經過險路者。即是三界之險有。六趣之迷津。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者。即是意根能起隨念計度之分別。常引導五根入於善惡。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即得解脫者。若了一心。則無外境。眼不為色所劫。乃至意不為法所劫。即當處解脫。所以華嚴經頌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即是於一心中。能了萬法。互生互滅。無有自性。萬境皆空。不為所怖。即是以無畏施於眾生。於此根塵怨賊。即時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者。六根都會一心。即是俱發聲言。纔了唯心。諸境自滅。即是稱其名故即得解脫。以無法對治。不生欣慼故。所以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如法華名相云。經云。色涅槃。受想行識涅槃。此中亦爾。色法華。受想行識法華。經云。色非染非淨。色生般若生。色性虛微名妙色。體。自離假名為法。色無塵垢。借喻蓮華。文字性空。目之為經。經者。以身心為義。如來在乎陰界。陰界即如。何異之有。略統始終以為心要。啟發心路。名之為序。悟心將發。達本來空。即是悟佛知見。一色寂滅。一切色亦然。一切聲亦然。即是十方佛同說法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此是何物法。並是眼法。乃至意法。身心皆寂滅。佛子。行此寂滅道。即是佛也。所以古師云。妙法者。是如來靈智體也。或名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大方廣者。是一心所證之法。佛華嚴者。即一心能證之人。攝所歸能。人法冥合。皆是一心。大者。即是凡聖一心真如體大。以真如性遍一切處故。方者。即是真如相大。能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廣者。即是真如用大。能生世出世間諸善根故。佛者。是一心無作之果海。華者。是一心萬行之因門。嚴者。是一心妙用之莊嚴。經者。是一心真如無盡之妙理。如破塵所出之卷。仰空所寫之文。乃至八十卷中。所有長行短頌。一文一字。如善財所見五十三位善知識。若人若神。或男或女等。一一皆是自心逐位所證法門。如三乘說解而非行。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人。若此宗鏡一乘之理。說者。即行即解。如看其面。不說其名而自識也。或託事說。或立況說。若大乘中所明。託事以顯法。即以異事而顯異法。多是一事表一法。如室表慈悲。衣表忍辱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無盡德。隨一事即攝無盡。以稱性為事。事何有盡。從真起相。相復何窮。又三乘所說教門。但以別教而詮別義。所以得理而忘教。若入此圓宗者。而教即是義。以一法纔興。即一切無邊萬法。皆悉同時具足相應故。此一法外。更無餘法。所以經云。知從一法出一切法。而能各各分別演說。以一切法種種義。究竟皆是一義故。以一心能生一切萬法。演出無邊義趣。展即遍滿法界。還攝種種法義。歸於一心。不動一心。而演諸義。不壞諸義。而顯一心。即卷常舒。如來於一言語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即舒常卷。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草木四微。從地而生。還歸地滅。猶波浪鼓動。依水而起。還復水源。故經頌云。佛智通達淨無礙。一念普知三世法。皆從心識因緣起。生滅無常無自性。故清涼疏云。華嚴經者。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也。或名維摩經者。此云淨名。即是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此心弗澄而自清。弗磨而自瑩。處凡而不垢。在聖而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所言名者。以心無形。但有名故。文中所說。以四海之渺瀰。攝歸毛孔。用須彌之高廣。內入芥中。飛佛土於十方。未移本處。擲大千於界外。含識莫知。日月懸於毫端。供具現於體內。腹納劫燒之焰。火事如然。口吸十方之風。身無損減。斯皆自心轉變。不動而遠近俄分。一念包容。無礙而大小相入。天台疏云。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鼈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脩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此是明不思議之大用也。正以實慧與真性合。故得有斯莫測之用。此如大智論偈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若須彌高廣。內於芥子而無增減。亦不迫迮。不覺不知者。具不思議解脫者。迹居依報之境。得自在也。此義難解。有師言。神力能爾。今謂不思議性。非天人脩羅佛之所作。神力何能爾。有師言。小無小相。大無大相。故得入也。今謂小是小。大是大。是自性小大。不得相入者。小大大小。既是他性之小大。何得入也。今解。華嚴經。明一微塵有大千經卷。觀眾生一念無明心。即是如來心。若見此心。則能以須彌入芥子。無相妨也。下諸不思議事。窮劫說不能盡。皆是此意耳。所以然者。此經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觀眾生心行。得諸佛解脫。住此解脫。則能現如是種種不思議事也。所以然者。諸方便教。明二乘得偏真之理解脫。是思議解脫。如得玻璃珠。不能雨寶。大乘圓教。明菩薩中道圓真真性解脫。即是不思議解脫。如得如意珠。能雨大千寶也。見眾生心行真性。得芥子須彌真性。一如無二如。若得芥子真性之小。能容須彌之大。得須彌真性。則須彌之大。不礙芥子之小。舉此一意。可以例下諸事也。而言其中眾生不覺。唯應度者乃能見之者。眾生既不見小大真性之理。豈覺知也。其有得度之機。即見此事也。又若能觀此真性。入觀行即。相似即。因此必得如來滅度。故言乃能見之。故法華經明六根清淨云。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也。經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者。正報得自在也。若會海水不思議真性。即是一毛不思議真性者。能以海水入一毛孔。於正報之身。無所妨損也。輔行記釋云。且約一念剎那心所起。故言小也。即此一念。具足法身一切佛法。即是能容須彌之大。大小常遍。理事無礙。事理本來相即故。所以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只指凡夫一念剎那心。具足難思法身之體。本來相在故。是故方便教中之人。迷於相在不思議理。縱聞常住。解惑分岐。故別教道中。仍存異解。唯於圓教。始末一如。故五分法身。不逾凡質。所以云。欲見如來心。但觀眾生心。則諸佛眾生。是名。心常契旨。有識無情。是號。法本同原。認名號而世諦成差。觀體性而真門一等。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云。菩薩於淨身。悉見世所有。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古釋云。何意不見。有我相故耳。無我即見性。了人法二空。真心自現。即是淨身。於真心中。世間所有一切境界悉於中現。故首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性空無伴名獨。若取陰界入。即名餘人。為陰所覆。不見自性。龐居士偈云。居士元無病。方丈現有疾。唯憂二乘者。緣事不得出。所以訶穢食。純說波羅蜜。上方一盂飯。氣滿於七日。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室。文殊問不二。忘言功自畢。過去既如然。現在還同一。若能達此理。無求總成佛。牛頭淨名私記云。經明於一毛孔中見摩耶身。摩耶胎中行無量步。如不可說微塵世界闊。一日行無量步。是何物法門。亦作室中容三萬二千師子座說。又作須彌入芥子說。涅槃經中。作藕絲懸須彌山說。大品中作針鋒上無邊身菩薩名說。只是一意。一解千從。當於觀智心行中求。若事相上看終不得。經云。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明一切法。當體自解脫。色大故般若大。色如虛空。萬法例爾。故知諸佛凡有所說。雖約事言。皆是即相明宗。終無別意。故法華經云。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宗一法矣。
靈辯和尚華嚴論問云。大小淨穢。相各差別。云何而得大小相即。
答。性非性故。如像入鏡中。像如本而鏡中現。鏡如本而容眾像。俱無增減。以無性故。一念入一切世界不思議住故。是故心藏功德無邊。或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即是本心不動。喻。若金剛。般若真智。乃靈臺妙性。達此而即到涅槃彼岸。昧此而住生死迷津。文中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者。起念即是住著。心若不起。萬法無生。即心遍一切處。一切處遍心。如是了達。頓入自宗。故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以心遍即法遍。以法即佛故。以智通即境通。以境即心故。如華嚴經云。如來成正覺身。究竟無生滅故。如一毛孔遍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當知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何以故。如來成正覺時。無處不至故。是以若不悟自心遍一切處。則心外見法。顛倒輪迴。豈得稱正遍知成善逝之者。如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以瞥有一毫起處。悉落見聞。從分別生。俱非真實。若不達無相即相。則是取相凡夫。若了相即無相。則成唯心大覺。既不可取相求悟。亦不可離相思真。不即不離。覺性自現。又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以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悟心成佛。乃至三寶四諦。並從心出。覺此名佛。軌此名法。和此名僧。金剛辯宗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一切如來悟心之門也。了無明之妄心。即妙慧之真心。故曰悟心。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悟三世之妄心不可得而有真心。故曰悟心。般若不壞假名論云。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者。如人有目者。得無生忍也。日光明照者。決定了知諸法無性。見種種色者。悟一切法。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無所得等。菩薩如是行不住施。速成正覺。得大涅槃。釋曰。云何行不住施速證菩提。以了一切法即心自性。不住於法。寂照無涯。成觸目之菩提。得現前之三昧。若住一法。為境所留。失心智之光。入愚癡之闇。金剛經義云。常見自性。念念不離。故云佛在。正見性時。恒沙數劫只如今時。故名爾時。知心是佛。即是佛付囑。了。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只是一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更住何法。故言不住。若離心別有法可得。即生執心。住於法相。即是無目之人。故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修此法者。現世成佛。十方合為一相。見一切佛及諸眾生。本無差別。見三世之事。狀如彈指。此豈不是希有之法。又如諸了義經中云。聽法之眾。從十方世界外來者。即是悟心為來。若迷此宗。乃遠在他方之外。如華嚴論云。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外來者。明從迷入信。故號為來。言彼世界。中有佛。號不動智者。為明不動智佛。是十方凡聖共有根本之智。明於此。智能起信心。故號之為來。此不動智佛。一切眾生。常自有之。若取相隨迷。即塵障無盡。若一念覺迷達相。即淨若虛空。但為隨迷稱外。悟處言來。而實佛剎本無遠近內外等障。亦無去來。無邊佛剎。不出毛孔微塵之表。今致遠近。意令初信心者。心廣大故。言其從彼世界中來。又明從迷悟入。故言為來。是以入宗鏡中。理當絕學。百氏之說。一教能明。萬化之端。一言可蔽。或云。香積云此有四十二恒河世界者。即是經歷四十二位心地法門。成云。散華瓔珞。空中成四柱之寶臺者。即是常樂我淨一心四德之涅槃。所以華嚴經云。此華蓋等。皆是無生法忍之所生起。或佛言彼時鹿王者。即我身是。即結會古今。明自心一際之法。或教中凡有空中發聲告示。言下息疑者。並是頓悟自心。非他境界。或法華移天人於他土。即是三變心田。或維摩取妙喜來此方。斯乃即穢明淨。或丈室容於高座。寶蓋現於大千。未離兜率已般涅槃。不起樹王。而昇忉利。執手經無量之劫。登閣見三世之因。釋迦眉間出菩薩身雲之眾。普賢毛孔。示諸佛境界之門。小器出無限之嘉羞。仰空雨難窮之珍寶。不動此處。遍坐道場。十剎寶坊。合為一土。聞經於五十小劫。猶若剎那之時。現通七日之中。舒之為一大劫。乃至恒沙法聚。無量義門。舉一例諸。俱不出自心之法。故知菩薩隨世所作。皆表一心。故淨名經云。不捨道法。現凡夫事。如華嚴經云。一念於一切處。為一切眾生示成正覺。是菩薩園林。法身。周遍盡虛空一切世界故。又云。一切菩薩行。遊戲神通。皆得自在。是菩薩宮殿。善遊戲諸禪解脫三昧智慧故。是以正報依報。皆成佛法。所以淨名私記云。取妙喜來此土者。辯於淨穢無二也。彼界雖來入此土。亦不增減。本性如故。雖來畢竟不動。何意如此。好自思之。故知萬法施為。隱顯往復。若事若理。皆不出一真心矣。
如是解者。稱可佛心。發智明而若千日照空。攝眾義而如百川歸海。畢竟更無一法現於心外。及在心中。乃至下及眾生無明。上該諸佛種智。皆是無生性空妙旨。如摩訶般若經云。爾時釋提桓因。及三千大千世界中。諸天。化作華。散佛菩薩摩訶薩比丘僧及須菩提上。亦供養般若波羅蜜。是時三千大千世界華。悉周遍於虛空中。化成華臺。端嚴殊妙。須菩提心念。是天子所散華。天上未曾見如是華。此華是化華。非樹生華。是諸天子所散華。從心樹生。非樹生華。釋提桓因知須菩提心所念。語須菩提言。大德。是華非生華。亦非意樹生。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憍尸迦。汝言是華非生華。亦非意樹生。憍尸迦。若是非生法。不名為華。釋提桓因語須菩提言。大德。非但是華不生。色亦不生。受想行識亦不生。須菩提言。憍尸迦。非但是華不生。色亦不生。若不生。是不名為色。受想行識亦不生。若不生。是不名為識。六入六識六觸。六觸因緣生諸受。亦如是。檀波羅蜜不生。若不生。是不名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不生。若不生。是不名般若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不生。若不生。是不名一切種智。故知萬法都會無生。千途盡歸宗鏡。如先德云。今佛之三身十波羅蜜。乃至菩薩利他等行。並依自法融轉而行。即眾生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修行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修行引出報身。由心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由心中有真如法性自無慳貪。今日修學。順法性無慳。引出檀波羅蜜等。所以華嚴經頌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又頌云。金剛鐵圍數無量。悉能置在一毫端。若明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此初發心。以大小無性。廣狹隨緣。若能明見至大無外之相。即至小無內之相。皆是一毫端心地法門。名為見道。故云菩薩以此初發心。如是解者。不易凡身。生如來家。成真佛子。義海云。生佛家者。真如法界無生。菩提涅槃為家。如見塵無生無性時。即此智從無生法顯。即為生佛家也。經頌云。於法不分別。是則從如生。又云。普於三世佛。法中而化生。但契義理。即名生佛家也。是佛之子。亦名為佛出現也。故知凡挂文言。盡為心跡。乃至稱為真如。亦名為跡。若能尋跡得本。自然絕跡歸宗。或迷跡徇塵。則為失本。所以了之者。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昧之者。本跡俱迷。隨情自異。故大寶積經云。我證菩提無差別跡。何名為跡。真如法性二俱名迹。諸法實際亦名為迹。無生無滅亦名為迹。今時多執方便言教之跡。失於一心正義之本。是以宗鏡所示。皆令尋跡得本。雖遍引言詮。殷勤委細。同指於此。故天王般若經云。利根性人。說文知義。若能說文知義。見法識心。方入宗鏡中。頓消疑慮。則不用天眼觀。徹見十方界。不用天耳聽。遍聞法界聲。不假神足通。疾至十方際。端坐寂不動。諸佛常現前。如般舟三昧經云。何因致現在諸佛悉在前立三昧如是。跋陀和。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戒完具。獨一處心。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是間千億萬佛剎。其國名須摩提。在眾菩薩中央說經。一切常念阿彌陀佛。佛告跋陀和。譬如人臥。在於夢中。見所有金銀珍寶。父母兄弟妻子親屬知識。相與娛樂。喜樂無比。及其覺已為人說之。自念夢中所見。如是。跋陀和。菩薩。若沙門。白衣。所聞西方阿彌陀佛。當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日晝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阿彌陀佛。於覺不見。於夢中見之。譬如夢中所見。不知晝夜。亦不知內。亦不見外。亦不用在冥中故不見。不用有所蔽礙故不見。如是跋陀和。菩薩。心當如是念時。諸佛國界。名大阿彌山。其有幽冥之處。悉為開闢。目亦不蔽。心亦不礙。是菩薩摩訶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是間終。不生彼間佛剎。爾乃見。便於此間坐見阿彌陀佛。聞所說法。悉受持得。從三昧起。悉能具足。為人說之。如上所說。皆是頓入之門。以備上根。非為權漸。今則傍明佛旨。略讚經文。大意並依先德解釋。即何理而不盡。何事而不窮。然更在後賢智眼明斷。以佛意深奧。一句能生無量義故。
問。如上所說。芥納須彌。毛吞巨海。既唯一心。須彌為復入芥子。不入芥子。若言入。經何故云。須彌本相如故。若言不入。又云。唯應度者見之。
答。若有所入處。即失諸法自性。若言不入。又成二見。又或云。小是大家之小。大是小家之大。或云。芥子須彌各無自性。此皆是以空納空。有何奇特。故知未入宗鏡。情見難忘。局大小於方隅。立見聞於妙道。致使一真潛隱。萬法不融。今明正義者。所謂入而不入。即識須彌之本相。不入而入。解了諸法之自宗。還原觀云。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同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經偈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華嚴經云。悉入法界而無所入。若別有一入處。則入時失本相。不得說種種諸法。以當體自虛。名入法界。無別可入。則不壞種種。又經云。雖諸法無一無異。而說一異。故知要由事相歷然不入。方得相資相遍耳。若入則失緣。則無諸緣各異義。不入則壞性用。不得力用交徹。則無互遍相資義。若具入不入。則成俱存無礙義。具此三緣。方成緣起。了此緣性。則能變通。遂乃方而能圓。小而能大。狹而能廣。短而能長。無非我心神德自在。則觸目皆是須彌入芥。舉足住不思議解脫矣。故古人云。納須彌於芥中。擲大千於方外。皆吾心常分也。豈假於他術乎。則是眾生全力。非待證聖方具。所以諸佛於不二法中。現妙神通。菩薩向無性理內。成大佛事。故信心銘云。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極小同大。忘絕境界。傅大士頌云。須彌芥子父。芥子須彌爺。山海坦然平。敲氷來煮茶。是以一法為宗。千途競入。五嶽崢嶸而不峻。四溟浩渺而不深。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聖。
問。如何是坦然平處。
答。千尋滄海底。萬仞碧峯頭。日出當中夜。華開值九秋。
問。如上所說。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佛同詮。理事分明。如同眼見。云何又說非心非佛。
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詮。直表示其事。令親證自心。了了見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詮。即護過遮非。去疑破執。奪下情見依通。意解妄認之者。以心佛俱不可得故。是以云非心非佛。此乃拂下能心。權立頓教泯絕無寄之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亦是一機入路。若圓教。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有遮有表。非即非離。體用相收。理事無礙。今時學者。既無智眼。又闕多聞。偏重遮非之詞。不見圓常之理。奴郎莫辯。真偽何分。如棄海存漚。遺金拾礫。掬泡作寶。執石為珠。所以經云。譬如癡賊。棄捨金寶。擔負瓦礫。此之謂也。今當纂集。正為於茲。且心之與佛。皆世間之名。是之與非。乃分別之見。空論妄想。曷得真歸。所以祖師云。若言是心是佛。如牛有角。若言非心非佛。如兔無角。並是對待強名邊事。若因名召體。豁悟本心。證自真知。分明無惑者。終不認名滯體。起有得心。去取全亡。是非頓息。亦不一向離之。妄起絕言之見。亦不一向即之而墮執指之譏。如華嚴論云。滯名即名立。廢說即言生。並是背覺合塵。捨己徇物。若實親省。現證自宗。尚無能證之智心。及所證之妙理。豈況更存能知能解有得有趣之妄想乎。近代或有濫參禪門。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言。判為是教乘所說。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門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說。並是指鹿作馬。期悟遭迷。執影是真。以病為法。只要門風緊峻。問答尖新。發狂慧而守癡禪。迷方便而違宗旨。立格量而據道理。猶入假之金。存規矩而定邊隅。如添水之乳。一向於言語上取辦。意根下依通。都為能所未亡。名相不破。若實見性。心境自虛。匿跡韜光。潛行密用。是以全不悟道。唯逐妄輪迴。起法我見。而輕忽上流。恃錯知解。而摧殘未學。毀金口所說之正典。撥圓因助道之修行。斥二乘之菩提。滅人天之善種。但欲作探玄上士。傚無礙無修。不知返墮無知。成空見外道。唯觀影。跡莫究圓常。積見不休。徒自疲極。如孔子迷津問漁父。漁父曰。人有畏影惡跡。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靜處以息跡。愚亦甚矣。何不一心為道。息諍除非。自然過量超情。還淳返朴。若以道自養則不失。以道濟他則不誑。以道治國則國泰。以道修家則家安。故不可頃剋忘道矣。所以道德經云。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者。忠信之薄日以衰薄。而亂之首。莊子云。五色不亂。孰為文彩。五聲不亂。孰為律呂。白玉無瑕。孰為珪璋。殘朴以為器者。工匠之罪。毀道德而為仁義者。聖人之罪。君能焚符破璽。賊盜自止。割斗折衡而民不諍。聖人生而賊盜起。聖人死而賊盜止。故知仁義禮智信。而利天下者少。害天下者多矣。曷如開示如是不思議大威德廣大法門。普廕十方。群生等潤。可謂深達妙旨。冥合真歸。如香象渡河。步步到底。似養由駕箭。一一穿楊。盡為破的之文。皆是窮源之說。此是圓頓義。非權宜門。如水月頓呈。更無來去。猶明鏡頓照。豈有初終。如首楞嚴疏鈔云。若聞此經。即悟得。微塵毛孔一切眾生。皆在我本覺中。推一切物皆無自性。則除無明。無明若除。一時頓證。則是頓得。不從修得。如觀音入流亡所。阿難自慶不歷僧祇獲法身等。並是頓也。
宗鏡錄卷第二十五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如上所說。妙旨難聞。云何頓斷疑心。生於圓信。
答。所以云難信者。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人無信者。實相之理。止在心中。無勞遠覓。近而不識。說之不信。故云難信。是以須具大信。方斷纖疑。此是難解難入之門。難省難知之法。如針鋒上。立無邊身菩薩。將藕孔中絲。懸須彌之山。不思議中不思議。絕玄妙中絕玄妙。所以法華會上。身子三請。四眾驚疑。只如五千退席之人。皆有得聖果之者。聞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開權顯實。直指自心。尚乃懷疑拂席而起。何況末法機劣之人。遮障既深。見惑尤重。情塵尚壅。欲火猶燒。而能荷檐斯大事者歟。是以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於多生。唯在信心。別無方便。以是入道之原。功德之母故。所以古聖云。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此宗鏡錄。不揀內道外道。利根鈍根。但見聞信入者。皆頓了一心。理事圓足。如圓覺經云。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脩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如華嚴經頌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者。古釋云。與理相應。方曰深心。若昔染今淨。淨則有始。始即必終。非常淨也。信煩惱即菩提。方為常淨。由稱本性而發心故。本來是佛。更無所進。如在虛空。退至何所。慨眾生迷此。起同體大悲。悼昔不知。誓期當證。有悲。故不為無邊所寂。有智。故不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謂真正發菩提心。又云。信佛身名等於眾生。則知我名。如佛名也。信佛法門隨宜而立。知我妄念苦集。亦全法門。信佛意業光明遍照。則知自心無不知覺。則一切因果理事。皆眾生性有。如性非金玉。雖琢不成寶器。良以眾生。包性。德而為體。約智海以為源。故須開示。所以般若文殊分云。若知我性。即知無法。若知無法。即無境界。若無境界。即無所依。若無所依。即無所住。如是開示。如是信入。則是真實句。亦是金剛句。以無虛假及可破壞。故云爾。如大集經云。真實句者。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是。又云。一眾生心。一切眾生心悉皆平等。名金剛句。是知無有一法可得。名深信。堅固。如金剛不可沮壞。無信心中能見佛。若有一法可信。即是邪見。一切不信。方成其信。如般若經云。若念一切法。不念般若波羅蜜。不念一切法。則念般若波羅蜜。如是解者。可謂深達實相。善說法要矣。所以云。無一法。可得。名深達實相。如法華經偈云。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恒沙。出現於世間。安隱眾生故。亦說如是法。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釋曰。本師以出至梵天之舌相。演真實言。放一萬八千之毫光。現希奇瑞。乃至地搖六動。天雨四華。謦欬彈指之聲。周聞十剎。百千諸佛世界。一道融通。引三世之覺王。同詮此旨。付十方之大士。共顯斯宗。故十方諦求更無餘法。論位是最實之位。言詮乃第一之詮。可謂究竟指歸。真實行處。若但志心讀誦。靈感難思。毛孔孕紫檀之香。舌表變紅蓮之色。何況信解悟入。如說修行。供養則福過正遍知。行處則可起如來塔。有斯大事。孰不歸依。除不肖人。實難信受。又如神力品偈云。以佛滅度後。能持是經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囑累是經故。讚美受持者。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如十方虛空。不可得邊際。能持是經者。則為已見我。亦見多寶佛。及諸分身者。故知證此一毫之靈智。量逾無盡之太虛。如觀牖隙之中。遠見十方之際。現神力以囑累。恐墜斯文。發歡喜以讚揚。唯精斯旨。今者與諸有緣信士。遇茲正教之人。自緬曩生。障深垢重。諸佛出世。不覩毫光。得廁嘉筵。親聞正法。復思夙願。微有良因。於末法中。偶斯遺教。既欣遭遇。傍愍未聞。遂乃略出要詮。遍示後學。可謂醍醐之正味。不覺不知。甘露之妙門。不問不信。如斯大失。實可驚心。是以安樂行品云。佛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釋曰。於在家出家四眾之中。生大慈心者。即是示如來一心方便門。慈能與樂。俱令信入。同證大般涅槃四德之樂。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者。即是外道邪見。不生正信之人。悲能拔苦。即是示如來一心解脫門。皆令悟解。永拔分段變易二死之苦。此宗鏡錄。於後若遇有緣信心。或曉夜忘疲。精勤披覽。以悟為限。莫告劬勞。是以諸大菩薩。皆思過去波流苦海。作不利益之事。喪無數身。都無利益。又今猶處生死惡業之中。皆是過去世中。妙行不勤故。今者偶斯正典。可謂坐參。但仗三寶威神。諸佛加備。無諸難事。早得心開。普及一切法界含生。皆同此悟。即斯願矣。須知圓宗罕遇。若芥子投於針鋒。正法難聞。猶盲龜值於木孔。若非夙熏乘種。久積善根。焉偶斯文。親得傳受。應須慶幸。荷佛慈恩。所以古人或重。教輕財。則輸金若市。或忘身為法。則立雪幽庭。且金是身外之浮財。豈齊至教。命是一期之業報。曷等真詮。是故因聞般若深經以為乘種。遂得乘急。常聆妙音。可以身座肉燈。歸命供養。皮紙骨筆。繕寫受持。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菩薩摩訶薩。於此大乘。心不懈慢。是名本戒。為護正法。以大乘水而自澡浴。是故菩薩雖現破戒。不名為緩。止觀云。戒急乘緩者。事戒嚴急。纖毫不犯。三種觀心。了不開解。以戒急故。人天受生。或隨禪梵世。耽湎定樂。世雖有佛說法度人。而於其等全無利益。設得值遇。不能開解。震旦一國。不覺不知。舍衛三億。不聞不見。著樂諸天。及生難處。不來聽受。是此意也。譬如繫人。或以財物求諸大力。申延日月。冀逢恩赦。在人天中。亦復如是。冀善知識化導修乘。即能得脫。若於人天不修乘者。果報若盡。還墮三途。百千佛出。終不得道。若理事俱緩者。永墜泥犁。失人天果報。神明惛塞。無得道期。迴轉沈淪。不可度脫。故知處世俗家。拘三界獄。不求一念出離。猶如散禁之人。應須生如來家。遇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事戒理乘。雙行雙照。身律心慧。俱習俱持。以戒急故。受人天之身。以乘急故。紹祖佛之位。如是則方諧本願。不負初心。可以上合慈風。下同悲仰。難逢良便。恐慮緣差。深勸諸賢。莫成後悔。又我此宗鏡所錄之文。但為最上根人。不入餘眾生手。唯令佛種不斷。聞於未聞。誓報慈恩。不孤本願。若涉名利。非被此機。如古德釋華嚴教所被機。五簡非器。一違真非器。謂不發菩提心。不求出離。依傍此經求名求利。莊飾我人。經非彼緣。故非其器。經云。為名利說法。是為魔業。又云。不淨說法墮惡道等。二背正非器。謂詐現大心。偽飾邪善。近滅人天。遠違成佛。墮阿鼻獄。多劫受苦。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三乖實非器。謂雖不邪偽。然隨自執見。以取經文。遂令超情至教。逈不入心。故成非器。地論云。聞作聞解。不得不聞。又如隨聲取義五過失等。此上三位。俱是凡愚眾生境界。經云。此經不入一切餘眾生之手。唯除菩薩。良以此經。非是眾生流轉之緣。故不入手。四狹劣非器。謂一切二乘無廣大心。亦非此器。經云。一切聲聞緣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自宗中修行。未滿初阿僧祇。此亦非器。經云。菩薩摩訶薩。雖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若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為假名菩薩。
問。瓔珞經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滿。何故此中無量億等時。不信此經。
答。以彼但於行布位中。修行信等。於此圓融普賢十信。一攝一切。猶未聞信。故知不偶斯文。虛功累劫。纔聞此旨。便入圓通。但不涉前五非器之中。則永固一乘之佛種。可以手得。可以心傳。深囑後賢。無失法利。又若過去。曾聞此法。未得信入。以法力所熏。方起疑心。若未曾聞。疑終不起。如入大乘論云。薄福之人。不生於疑。能生疑者。必破諸有。是以著有眾生。皆因染習。如輕毛之不定。垢淨隨緣。猶素絲之攬色。青黃任受。悉是聞熏之力。各入三乘之門。況聞宗鏡之中。速發一乘之種。但有心者。熏皆得成。華嚴論云。如世間一切井泉。以海為體。若人飲者。皆得海味。一體無異。但隨業力而得鹹味。此經亦爾。若有大心眾生。聞持信入。便得如來法身佛性。大悲智味。闡提之人。無所堪任。然如來智性。常作生因。故知具大信根者。聞之成佛。如不信者。即是闡提。然雖不信。亦熏其種。故云如來智性。常作生因。所以法華經偈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昔泥蛤聞法而生天。厩象聽經而悛惡。比丘戲笑而獲果。女人思惟而悟空。何況聞宗鏡中純圓頓教。如善見律論云。昔佛在世時。到瞻婆羅國迦羅池邊。為眾說法。時彼池中。有其一蛤。聞佛池邊說法之聲。即從池出。入草根下。聽佛說法。時有一人。持杖放牛。見佛在坐。為眾說法。即往佛所。欲聞法故。以杖刺地。誤著蛤頭。即便命終。生忉利天。以福報故。宮殿縱廣十二由旬。與諸天女。娛樂受樂。即乘宮殿。往至佛所。頭頂禮足。佛知故問。汝是何人。忽禮我足。神通光明。相好無比。照徹此間。蛤天即以偈而答曰。往昔為蛤身。於水中覓食。聞佛說法聲。出至草根下。有一牧牛人。持杖來聽法。杖劖刺我頭。命終生天上。佛以蛤人所說偈。為四眾說法。是時眾中八萬四千人。皆得道跡。蛤天人得須陀洹果。含笑而去。大智度論云。昔王不立厩於寺者。謂此王有象。可以敵國。每有怨敵。莊嚴器仗。無不剋勝。後敵國皆懼。久而無敵。遂於寺中。立厩養之。久聞僧眾禮念。熏心。馴善成性。後有隣國兵眾相侵。嚴象敵之。都不肯戰。其王憂愁。慮國衰敗。智臣白王。此象久久處之精舍。見聞善事。與之化矣。可處屠坊。令常見殺。後未經久。惡心還起。畜生尚爾。況復於人。近善不善。近惡不惡。故儒典中。亦令君子慎所習也。今若聞宗鏡。熏起一乘。廣大難量。善利無盡。雜寶藏經云。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福不唐捐。如往昔時。有老比丘。年已朽邁。神情昏塞。見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聞說四果。心生羨尚。語少比丘言。汝等聰慧。願以四果以用與我。諸少比丘。嗤而語言。我有四果。須得好食。然後相與。時老比丘。聞其此語。歡喜。即設種種餚饍。請少比丘食。共食已。更相指揮。弄老比丘。語言。大德。汝在此舍一角頭坐。當與汝果。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如語而坐。諸少比丘。即以皮毱打其頭上。而語之言。此是須陀洹果。老比丘聞已。繫念不散。即獲初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雖與汝須陀洹果。然其故有七生七死。更移一角。次當與汝斯陀含果。時老比丘。獲初果故。心轉增進。即復移坐。諸少比丘。復以毱打頭。而語之言。與汝二果。時老比丘。益加專念。即證二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斯陀含果。猶有往來生死之難。汝更移坐。我當與汝阿那含果。時老比丘。如言移坐。諸少比丘。復以毱打。而語之言。我今與汝第三之果。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倍加至心。即時復證阿那含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不還之果。然故於色無色界。受有漏身。無常遷壞。念念是苦。汝更移坐。次當與汝阿羅漢果。時老比丘。如語移坐。諸少比丘。復以皮毱撩打其頭。而語之言。我今與汝彼第四果。時老比丘。一心思惟。即證阿羅漢果。得四果已。甚大歡喜。設諸餚饍種種香華。獻諸比丘。報其恩德。與少比丘。共論道品無漏功德。諸少比丘。發言滯塞。時老比丘。方語之言。我已證得阿羅漢果已。諸少比丘。聞其此音。咸皆謝悔先戲弄罪。是故行人。宜應念善。乃至戲弄猶獲實報。況至心也。又雜寶藏經云。昔有一女。聰明智慧。深信三寶。常於僧次。請一比丘就舍供養。後時便有一老比丘。次到其舍。年老根鈍。素無知曉。齋食訖已。女人至心求請說法。敷坐頭前。閉目靜坐。比丘自知不解說法。趣其泯眼。棄走還寺。然此女人。至心思惟有為之法。無常苦空。不得自在。深心觀察。即時獲得須陀洹果。既得果已。向寺求覓。欲報其恩。然此比丘。自審知棄他逃走。倍生慚恥。轉復藏避。而此女人。苦求不已。方自出現。女人見已。具說蒙得道果因緣。齎供報恩。老比丘聞。甚大慚愧。深自剋責。亦復獲得須陀洹果。是故行者。應當至心精誠求法。若至心者。所求必證。如上所獲聖果。豈有前人為說深妙法耶。皆是自悟。從心所證。可驗宗鏡。達者無疑。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佛言。我今演說心地妙法。引導眾生。令入佛智。如是妙法。諸佛如來過無量劫。時乃說之。乃至以是因緣。難見難聞。菩提正道。心地法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妙法。一經於耳。須臾之頃。攝念觀心。熏成無上大菩提種。不久當坐菩提樹王。金剛寶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嚴十地品云。金剛藏菩薩云。佛子。此集一切種一切智功德。菩薩行法門典。若諸眾生不種善根。不可得聞。解脫月菩薩言。聞此法門。得幾所福。金剛藏菩薩言。如一切智所集福德。聞此法門。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聞此功德法門。而能信解受持讀誦。何況精進如說修行。是故當知。要得聞此習一切智功德法門。乃能信解受持修習。然後至於一切智地。故知若不聞此不思議廣大威德圓頓法門。何由修行。速證究竟一乘。常樂我淨大涅槃果。以眾生處不定聚中。聞小修小。遇權習權。不偶斯文。俱成大失。今所集者。所益弘多。設聞而不修。亦成其種。何況聞思修者。如先德云。如今若要直會。但不取一切相即得。更無別語。佛是自心義。亦名為道。亦云覺義。覺是靈覺之性。只今自鑒照語言。應機接物。揚眉動目。運手動足。皆是自靈覺之性。亦是心。心即道。道即佛。佛即是禪。禪之一字。非凡所測。若知諸法從心生。即不應執。執即不知。若不見本性。十二分教則為虛設。故知因教明心。何執文義。又教從心生。心由教立。離心無教。離教無心。豈心外別有教而可執乎。所以唯識疏云。若頓教門。大不由小起。即無三時前後次第。即華嚴經中。說唯一心。是初成道竟最初一說。又云。諸愚夫類從無始來。虛妄分別因緣力故。執離心外。定有真實能取所取。如來大悲。以甘露法。授彼令服。斷妄狂心。棄執空有。證真了義。華嚴等中。說一切法皆唯有識。所以佛證唯識。說一心經。令依修學。釋云。天親造頌。成立佛經。令諸學者。了知萬法皆不離心。即大乘中道義理顯矣。是知圓中之信。此信難成。
如起信鈔。問云。此信若言本有。眾生何故沈迷。如其本無。憑何發起。
答。此信本來非有非無。以非有故。眾生沈迷。以非無故。遇緣即起。若言定無。發起何物。若言定有。何假因緣。然上所述。是約迷悟因緣說。若論此信。須不信一切法。乃能成信。亦不是非有非無。何者。以眾生不覺。似迷非迷。真性不沈故。即不是非有。以一念復本。似悟非悟。不從新得故。不是非無。故云自心起信。還信自心。又何故此心難信。以如來本覺體。即眾生心。諸佛菩薩不能見。如來本覺體。離見相故。當知眾生心綿密。亦不可見。大品經云。佛觀眾生心。五眼不能見。無自他能所相故。昔人詩云。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又云。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是以宗鏡深旨。一心妙門。非大智而不能觀。匪大根而不能信。觀之即齊佛智。信之即入圓通。但懇志無疑。決取成辦。如管子云。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源之下。無所不入。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不遠。利在前也。漁人入海。海水百仞。衝波迸流。宿夜不出。利在水也。此乃世間勤苦求利之志耳。如或堅求至道。曉夕忘疲。不向外求虛襟澄慮。密室靜坐。端拱寧神。利在心也。如利之所在求無不獲。況道之在心。信無不得矣。故知訓格之言。不得暫捨。可以鏤於骨。書於紳。染于神。熏于識。所以楚莊。輕千乘之國。而重申叔一言。范獻賤萬畝之田。以貴舟人片說。此乃成家立國。尚輕珍重言。況宗鏡中。言下契無生。聞之成大道。寧容輕慢乎。
問。一心具實性。凡聖是虛名者。云何作凡之時。熾然繫縛諸有。證聖之日。豁爾解脫真空。乃知不唯但名。的有其事。
答。雖有其事。如同夢中之事。設有其名。皆非得物之名。故知夢覺俱虛。名體雙寂。如淨名私記云。法相如是。豈可說乎。若說。則言有一法可得。存法作解。還是生死業。今時只欲令眾生除一切見。此中見無別義。亦無巧釋。如人夜夢。種種所見。比至覺時。總無一物。今亦爾。虛妄夢中。言有萬法。若悟其性。畢竟無一物可得。此中亦無能說能示。亦無能聞能得。是以異生非墮凡夫地。迷處全空。諸佛不證真如門。悟時無得。則不見有一法可斷。無生死所出之門。不見有一法可成。無菩提能入之路。思益經云。諸佛出世。不為令眾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為度生死涅槃之二見耳。現寶藏經云。文殊師利言。大德迦葉。如人熱病。是人種種妄有所說。是中寧有天鬼持耶。有大明醫。飲彼人酥。熱病即愈。止不妄說。是中頗有天鬼去不。答言。不也。乃至世間如是顛倒熱病。無我我想。住我想已。流轉生死。是故如來出現於世。隨彼形色應解法門。知解我想。斷於顛倒。為彼眾生而演說法。既聞法已。除一切想。無所執著。知解想已。越度諸流。到於彼岸。名為涅槃。是中頗有我及眾生。壽命養育。人及丈夫。可涅槃者不。答言。無也。文殊言。為是利故。如來出世。但為顯示平等相故。不為生。不為滅。但為解知煩惱不實。釋曰。如來出世。但為顯示平等相者。夫執妄苦而求離。望聖量而欲修。皆是妄我施為。情識分別。是以大雄垂跡。但示正宗。破妄我。而顯真我之門。斥情識。而歸淨識之道。真我淨識。即平等相。以淨識絕分別。真我無執情。絕分別故。差別自亡。無執情故。平等自現。首楞嚴經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大般若經云。佛言。善現。一切法皆以無起無作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無起無作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大集經云。佛言。若有菩薩。成就自然慧。方便。而求菩提。於此五陰中。為如實覺。故求於菩提。是菩薩知色無常。而行布施。乃至受想行識亦如是。知識無常。應行布施。知識苦。知識無我。知識鈍。知識無智。知識如幻。知識如野馬。知識如水中月。知識如夢。知識如影。知識如響。知識如旋火輪。知識無我。知識無眾生。知識無命。知識無人。知識無主。知識無養。知識如空。知識無相。知識無願。知識無作。知識無生。知識無起。知識無出。知識無形。知識寂靜。知識離。知識無終。知識無成。知識與虛空等。乃至知識如涅槃性。而行布施。菩薩如是行施時。以施離故知識亦離。以識離故。知施亦離。以識施離故。知願亦離。以願離故。知識施願亦離。以識施願離故。知菩提亦離。以菩提離故。知識施願離。而知一切法同菩提性。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檀波羅蜜。是知識空故。一切凡聖萬法皆空。以了此空故。方能行無上菩提。具足十波羅蜜。則悲智圓滿。二利無虧。具此悲智。何所為耶。佛種不斷故。佛種不斷。有何相耶。謂成三德。救護眾生。成就恩德。永斷煩惱。成於斷德。了知諸行。成於智德。是以入此宗鏡。動止唯心。更無一法而能破壞。如大虛空藏所問經云。譬如有情。於空中行。而彼虛空無有破壞。如是一切有情。於真如中行。而彼真如無有斷壞。菩薩如是。由以智故。於色於法。以真如印之。不於真如間斷破壞。是為菩薩以如來印。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故。
問。歸命三寶。是仗他勝緣。四諦法門。依真俗二境。乃至三乘三藏。六度六通。三十七品助道之門。十八不共果位之法。云何總歸一心正義。而悉圓通。
答。諸聖以無為而得名。圓修以無作而成行。不分別諸境。是真調伏心。了一切法空。則常在三昧。超日三昧經云。知色心空。得佛何難。斯之謂矣。故知一切諸法頗有不由心者。心攝一切。如如意珠。無不具足。且論三寶。義廣恒沙。今依古德。約五教門。略論同別二種三寶。一約觀別論三寶者。一小乘。以妄心即空為佛寶。寂滅為法寶。無諍為僧寶。二大乘初教。妄心不可得為佛寶。離思惟為法寶。無我為僧寶。三終教。妄心無自性。無礙自在為佛寶。以是寥廓名法寶。以無所求為僧寶。四頓教。以妄心本無生為佛寶。絕念為法寶。無分別為僧寶。五一乘圓教。以妄心起無初相不動為佛寶。以無非是為法寶。以無非是為僧寶。二同體三寶者。一小乘。約立事就義門。以末歸本故。佛體上覺照義邊為佛寶。軌則義邊為法寶。違諍過盡為僧寶。二初教。約會事從理門。以能見三寶差別相即平等故。以真空為佛寶。此空離自他為法寶。此離無二為僧寶。三終教。約理事融顯門。以即事中有理。理中有事故。以本覺為佛寶。恒沙性德為法寶。性德不二為僧寶。四頓教。約絕相理實門。以三寶無為相與虛空等故為佛。佛即是法。法即是僧。五圓教。約融通無礙門。以法界諸法。無不是寶故。以覺故。約義而論皆佛寶。軌則而言。無非是法。和合而言。無不是僧。是以不動真心。成一體三寶。雖約機開五教。隨智各不同。然不離一心門。而分同別理。所以教中。但云自歸依佛等。終不云歸依於他。故云自性不歸。無所歸處。夫歸者。是還原義。眾生六根。從一心起。既背自原。馳散六塵。今舉命根總攝六情。還歸其本一心之原。故曰歸命一心。即具三寶。夫一體三寶者。只是一心。心性自能覺照。即佛寶。心體本自性離名法寶。心體無二即僧寶。思益經云。知法名為佛。知離名為法。知無為名僧。是菩薩遍行。知法名為佛者。即是真佛法身如來。佛即是法故。法即是佛。亦猶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次應問言。法即是佛。於義已解。何者是法故。次句云。離即是法。以一切法本性離故。心體離念。即是覺故。次應問言。法本自離。則無所修。何得有僧。次解云。知無為名僧。無為即法。法本自離。由知無為。故得成僧。故大品經云。由知諸法空。分別須菩提等。故大般若經云。般若甚深。知一切法本性離故。又文殊云。如佛世尊。堪受供養。以於一切法覺實性故。是故經云。如實覺一切法。名為大捨。釋曰。於一切法見心自性。即是如實究竟之覺。即是頓成佛義。三寶常現世間義。真實慈義。同體悲義。大喜捨義。具足檀波羅蜜義。一切願行成就義。
又璨大師問可大師曰。但見和尚。即知是僧。未審何者是佛。云何為法。
答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汝知之乎。若有不信如上所引祖佛誠言。一體三寶歸依自心之旨。不唯後果永墮泥犁。亦乃現受人間華報。如大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汝今不應如諸聲聞凡夫人分別三寶。於此大乘。無有三歸分別之相。所以者何。於佛性中。即有法僧。為欲化度聲聞凡夫故。分別說三歸異相。又云。若有不識三寶常存。以是因緣脣口乾燋。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醋鹹淡六味差別。一切眾生。愚癡無智。不識三寶是長存法。是故名為脣口乾燋。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知如來是常住者。當知是人則為生盲。若知如來是常住者。如是之人。雖有肉眼。我說是等名為天眼。又若決定直心信伏。入宗鏡中。於剎那間念念見一心三寶。常現世間。或障重遮深。任經塵劫。終不省信。尚不聞三寶之名。豈遇一真之道。如法華經偈云。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乃至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故知親見佛親聞法人難得。阿難二十年為佛侍者。尚不見佛面。唯觀救世者。輪迴六趣中。又但與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大寶積經云。實行沙門。以正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以空遠離。尚不見法。何況貪著音聲言語。以無為法。尚不見僧。何況當見有和合眾。又舍利弗。問諸比丘。汝等從何聞法。答。無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從是聞法。又問。汝等為誰弟子。答。無得無知者是彼弟子。是以悟者方知。非言所示。又心為苦實際。名苦諦。心性無和合。名集諦。心本寂滅。名滅諦。心本圓通。名道諦。觀心空。出聲聞乘。觀心假。出菩薩乘。觀心中。出諸佛乘。觀實相心。非色非心。不同頑礙。故非色。不同受等妄情分別。故非心。非色非心。以為戒體。出律藏。廣博嚴淨經云。若能持此經。具足一切戒。金剛三昧經。明悟本覺者。佛言。如是之人。不存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雖無法服。雖不具戒。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大寶積經云。文殊師利言。一切諸法。畢竟寂滅。心寂滅故。名究竟毘尼。又云。若不得心。則不念戒。若不念戒。則不思慧。若不思慧。則無復起一切疑惑。既無疑惑。則不持戒。若不持戒。是則名為真持戒也。文殊師利所問經云。若以心。分別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薩犯波羅夷。菩薩瓔珞本業經云。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一者如來一切心法。金剛自性。本來清淨。畢竟寂滅。菩薩若於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覺心真淨。了見心性無染無著。是故菩薩能持十重戒者。是則名為不壞毘尼。又一切善惡等法。可軌可持。出經藏。觀心能研妙義。出論藏。是以檀因心捨。圓清淨之施門。戒因心持。成自性之淨律。辱因心受。具無生之大忍。進因心作。備牢強之進門。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則禪因心發。般若靈鑒。窮幽洞微。則智從心起。即六度門。故經云。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經云。無可與者。名為布施。豈心外有法。可住相耶。經偈云。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寧執事法分持犯耶。經云。忍者。於一剎那盡一切相。及諸所緣。又云。何謂菩薩能行忍辱。佛言。見心相念念滅。豈可伏捺自心。對治前境。而為忍受耶。經偈云。若能心不起。精進無有涯。又云。何謂菩薩能行精進。佛言。求心不可得。寧著有為。妄興勞慮耶。經云。不見心相。名為正定。豈避喧雜。而守靜塵耶。經云。不求諸法性相因緣。是名正慧。寧外徇文言強生知解耶。是知心外見法。盡名外道。故經云。外道樂諸見。若直了自心。則不為諸見所動。如經云。菩薩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則一切法。夫言無所見者。非是離一切法。云無所見。即見一切法。而無所見。以無所有。即一切法。一切法。即無所有故。首楞嚴經云。法法何狀。所以經頌云。若能除眼翳。捨離於色想。不見於諸法。則得見如來。大足法師。臨終題壁偈云。實相言思取。真如絕見聞。此是安安處。異學但云云。
宗鏡錄卷第二十六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身受心法。俱無自性。了不可得。即四念處。觀善不善法從心化生。即四正勤。心性靈通。隱顯自在。即四神足。信心堅固。湛若虛空。即五根五力。覺心不起。即七覺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眼如乃至意如。心境虛融。即六神通。所以舍利弗不達常寂三昧。目連通不現前。說法不當。以未得法空神通故。台教云。觀於一心欻有一切心。觀一切心倏無諸心。心無有無。通至實相。即神通也。義海云。謂此塵無體。不動塵處。恒遍十方剎海。無來去之相。是神足通。不起于本座。遍遊於十方。又見塵法界無際。而有理事教義。一切菩薩皆同證入。皆同修習此法。更無別路。是他心通。見塵法界。解行現前之時。即知過去曾於佛所。親聞此法。以觀心不斷。是故今日得了。是宿命通。又見塵性空寂。無相可得。即不二見。若見相即為二也。由無相即無有二。名天眼通。經云。不以二相見。名真天眼。又了塵無生。無性空寂。即執心不起。是漏盡通。經云。斷結空心我。是則無有生。又聞說塵法界差別之聲。即知一切聲全是耳。不復更聞也。然此聞無緣。無得。於聲。悟一切法。是常聞一切佛法。為天耳通。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華嚴經頌云。佛子住於此。念念入三昧。一一三昧門。闡明諸佛境。禪經序云。質微則勢重。質重則勢微。如地質重故。勢不如水。水性重故。力不如火。火不如風。風不如心。心無形故。力最無上。神通變化。八不思議。心之力也。又能所融通。自他一體。即四攝法。不得身口意。常隨智慧行。即十八不共法等。畢至得果受記。皆不離一心。如海龍王經云。心淨無垢。則為受訣。乃至佛語龍王。其心意識無所住立。則為受決。諸法如是。以無因緣。諸法本諦。覺了諸法平等無異。則成無上正真之道。究竟求本。無有受決。及成佛道。若授決者。若受決已。所以者何。諸法無形。本末悉斷。皆無有主。一切諸法。從因緣轉。乃至諸法無二。用本一故。諸法本一。離若干故。乃至無量無邊教海行門。皆是自心發現。自心引出。終無一法一行。從外而成。若起念外求。隨他勝境。悉是魔事。故經云。作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故知心正事正。心邪事邪。若未達一心。觸途皆偽。正行亦成邪行。佛門變作魔門。若入宗鏡之中。無往不利。苦行亦成妙行。邪宗即是正宗。只如五熱炙身。外道一法。若了之。則勝熱為無分別智焰之門。若昧之。則尼乾作大我見嚴熾之解。是以法無邪正。道在變通。如西天尼乾子。五熱炙身。生大邪見。佛弟子謂之言曰。善男子。如世人駕牛車於路。欲速有所至。打牛即是。打車。即是。尼乾聞之。勃然作色。佛弟子曰。善男子。牛喻於心。車喻於身。何得苦身而不修心。不用炙身。應當炙心。華嚴經云。復有十千緊那羅王。於虛空中。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我等所住宮殿。諸多羅樹。諸寶鈴網。諸寶繒帶。諸音樂樹。諸妙寶樹。及諸樂器。自然而出佛聲法聲。及不退轉菩薩僧聲。願求無上菩提之聲。云某方某國。有某菩薩發菩提心。某方某國。有某菩薩修行苦行。難捨能捨。乃至清淨一切智行。某方某國。有某菩薩往詣道場。乃至某方某國。有某如來。作佛事已。而般涅槃。善男子。假使有人。以閻浮提一切草木。粖為微塵。此微塵數。可知邊際。我宮殿中寶多羅樹。乃至樂器。所說菩薩名如來名。所發大願。所修行等。無有能知其邊際。善男子。我等以聞佛聲法聲菩薩僧聲。生大歡喜。來詣其所。時婆羅門。即為我等如應說法。令我及餘無量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是以於一心正觀之中。最為樞要。少用心力。成大菩提。故華嚴私記云。此經中總是法身作多種名字。如人天十善五戒為身。聲聞四諦。緣覺十二因緣。菩薩六度。佛種智為身。身是聚義。於法身中。隨行位。功德聚處名身。若有情身相。皆是法身所起。若無情國土。盡從佛智所現。終無纖毫於宗鏡外。別有異體。而能建立。故經云。若一法是有非無。摩訶衍不能勝出。若更有一法。則不得稱獨尊獨勝。為萬有之所依矣。所以隨根不同。見有多種。遂於十波羅蜜。五教不同。一小乘教。不成波羅蜜。二始教。要是菩薩種性人方有故。又各有體性。或說俱空。三終教。一一皆從真如性功德起。四頓教。一一皆不可說。謂不施不慳。乃至不智不愚等。一切皆絕。若十若六皆悉亡言。五圓教。一一圓融。具德無盡。又此十波羅蜜。可以意得。一念相應心捨。則具十度。捨而不取為施。不為諸非所污。即戒。忍可非有為忍。離身心相為進。寂然不動為定。決了無生為般若。雖空不礙知相為方便。希齊佛果是願。思擇不動為力。決斷分明為智。一念方寸。十度頓圓。故華嚴經中。七地菩薩。念念具足十波羅蜜。是以十度若圓。八萬四千法門。一時齊應。凡曰祖教。或淺或深。但即之於心。理無不盡。若心外行事。則取相輪迴。任歷三祇。終成妄想。是以儒童曰。昔我於無數劫。國財身命施人無數。以妄想心施。非為施也。今日以無生心五華施佛。始名施耳。故華嚴經頌云。設於無數劫。財寶施於佛。不知佛實相。此亦不名施。又云。於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乃至於一切行。生自行想。夫一切差別事相。縱橫境界。若於相上觀察。則行布難明。若於體內消融。悉皆平等。故先德云。萬事驅歸體處平。是非自向心中混。所以傅大士頌云。還原去。心性不沈浮。安住王三昧。萬行悉圓收。
問。萬行唯心。則因心起行。夫道場法。則全在事相而修。云何總攝千途。咸歸一道。
答。我此宗門一乘之妙。唯以一念心。照真達俗。成無上覺。名為道場。何者。照真則理無不統。達俗則事無不圓。所以維摩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什法師釋云。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一念則礭然大悟。具一切智也。肇法師解云。一切智者。智之極也。明若晨曦。眾冥俱照。澄若靜淵。群像並鑒。無知而無所不知者。其唯一切智乎。何則。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有疆。封疆既形。則其智有涯。其智有涯。則所照不普。至人無心。無心則無封。無封則無疆。封疆既無。則其智無涯。其智無涯。則所照無際。故以一念一時。必知一切法也。又道場者。實相理遍為場。萬行通證為道。則道無不至。場無不在。若能懷道場於胸中。遺萬累於身外者。雖復形處憒鬧。跡與事隣。乘動所遊。無非道場也。所以禪要經云。棄諸蓋菩薩白佛言。世尊。曾聞如來而坐道場。道在何處。為近為遠。而可見不。佛言。善男子。法身遍滿。無非佛土。十方世界。五陰精舍。性空自離。即是道場。云何問言為近遠耶。善男子。若能悟解。道在身心。如是之人。則名為見。諸法無行經云。文殊師利言。世尊。一切眾生皆是道場。是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道場者。有何義。文殊師利。一切法寂滅相。無相。無生相。無所有相。不可取相。是名道場義。世尊。一切眾生。不入此道場耶。佛言。如是如是。是故世尊。一切眾生皆是道場。名不動相。華嚴經頌云。如是一切人中主。隨其所有諸境界。於一念中皆了悟。而亦不捨菩提行。又經云。一剎那心。覺一切法。究竟無餘。是妙菩提。今亦不礙事相道場。以即法恒真。相在無相。理外無事。無相在相。又無相在相。則隱顯同時。相在無相。則空有一際。悲華經云。雖修淨土。其心平等。猶如虛空。雖行道場。解了三界。無有異相。斯則行事而不失理。照理而不廢事。事理無礙。其道在中。是以觀和尚。於一心門立十淨土。成十種如來。坐十種道場。說十種法門。一金剛如來。在於金剛道場。能說金剛法門。以自心智。見我心性。此心從本來。永無諸相。猶如虛空。湛然不動。明見之心。名金剛如來。所說金剛法門者。如經偈云。菩薩智慧心。清淨如虛空。無性無依處。一切不可得。所云十淨土者。如經云。十方國土。皆如虛空。二解脫如來。在於無著道場。能說無著法門。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相。皆從心出。無不心也。能出自心。尚無體相。云何依心所出諸法。有實體也。即體與相。一味無別。有何所著。是名解脫如來。所說無著法門。如論云。以一切法。皆從心起。一切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三般若如來。在於無住道場。能說無住法門。經云。入三世間中。自身所住處。隨求之處。永無自性。故不得住相。是故當知。一切諸相。一無住之法。隨緣之時。相即相融。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能解無住之心。名般若如來。恒說無住法門。四摩訶衍如來。於無礙道場。說無礙法門。譬如虛空不動。出生諸色。雖出諸色。不虛空外。唯空所作色。色空無礙。融無二相。修心亦然。理事無礙。理者心也。事者身也。從本已來。色心無二。如是身心無礙。名為摩訶衍如來。說無礙法門。五菩提如來。在於無相道場。能說無相法門。經云。四大無主。身亦無我。此離能所之相。名為佛身。如是觀心不絕者。觀心行處。圓備實相。名菩提如來。一切眾生。即菩提相故。六實際如來。在於無際道場。能說實際法門。所謂以自眼見小物時。其物相入於眼內。其物至微。以無內故。則含無外法界大相。以此知一剎那心。見物相時。即後念心中。無有物相。前心後念皆自心故。明知不動塵量。遍至法界。則自心實際。遍一切處。經云。有所興業而有所作。即為魔事。六根無所進。不行諸法。名平等精進。七真如如來。在於常住道場。能說常住法門。觀心周遊於塵剎中。湛然凝寂。此凝寂心。稱至於緣。不失本體。以是故盡未來際。值緣恒不動。故名常住法也。如經云。有為無為一切諸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無有變異。八法界如來。在於法界道場。能說法界法門。法者。實相心。界者。依此心所出諸剎。譬如大海所生諸物。皆無不海。一切諸法。皆從實相心所生。皆無不心。是故當知。眼中所見色。耳中所聞聲。皆真法也。以一切法唯一法故。如經云。一切法唯一相故。九法性如來。在於法性道場。說法性法門。不分凡聖善惡之法。名為性。是不分法法界同中。重重無盡。一中解無量。法性無盡故。所以得知皆無盡者。法界中入一一緣覓時。盡未來際無所得故。十。涅槃如來。在於寂滅道場。能說寂滅法門。一切法皆是涅槃。能得此意人者。於動作處。見寂滅法。不離生死。常得涅槃。不捨無常之身。恒得常身。經云。眾生如。一切法如。如無有生。如無有滅。以此義故。舉足下足不離道場。於念念中常作佛事。故知通達一念。法法周圓。諦了一心。門門具足。則無邊佛事。不出一塵矣。又智身。遍坐法性道場。法身。非坐而坐道場。法門身。安坐萬行道場。幻化身。安坐水月道場。智身者。即法。性是所證。以能證智安處理故。證理之處。是得道之場。法身者。法身既無能所。故曰非坐。非坐之坐。湛然安住。名坐道場。法門身者。如云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等。以萬行為得道之處。即是道場。幻化身者。涅槃經云。吾今此身。是幻化身。則所得道處。如水中月。故昔人云。修習空華萬行。安坐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證成夢中佛果。意云若因若果。皆從緣生。如夢幻故。是以若實若幻。皆是一心。以實是心之性。幻是心之相。以因了相虛。見自心性時。是得道之處。故云道場。如是解者。舉下之間無非道場矣。則念念皆成無盡法門。念念悉證法華三昧。如台教所明。法華三昧者。即是四一。理一教一。行一人一。觀一心三諦。理一。一心三觀。行一。作觀者。人一。能詮觀境。教一。又法身。理一。般若。教一。解脫。行一。和合三法成假名。人一。即觀行如來。約六即。位位四一。於一念中。念念四一。一色一香。無非四一。作如此觀行。何法不是法華三昧也。何者。以教理是心之所詮。人行是心之所作。以俱不出一心故。云塵塵念念。皆是法華三昧。
問。既稱一心一身。云何立種種身相。種種法門。
答。斯乃萬化之原。一真之本。隨緣應用。猶如意珠。對物現形。若大圓鏡。是以能包萬像。是大法藏。出生無盡。是無盡藏。妙慧無窮。是大智藏。法法恒如。是如來藏。本性無形。是淨法身。體合真空。是虛空身。相好虛玄。是妙色身。妙辯無窮。是智慧身。隱顯無礙。是應化身。萬行莊嚴。是功德身。念念無滯。是入解脫法門。心心寥廓。是入空寂法門。六根自在。是入無礙法門。一念不生。是入無相法門。又此中旨趣。若相資。則唯廣唯大。演之無際。若相攝則唯微唯細。究之無蹤。斯乃離有無而不壞有無。標一異而非一異。則四邊之火莫能燒。百非之垢焉能染。但隨緣顯現。如空谷響。故大涅槃經云。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時。則名走者。若收?者復名?者。若作飲食。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則名工匠。鍛金銀時。言金銀師。如是一人。有多名字。法亦如是。其實是一。而有多名。故知約用分多。體恒冥一。廬山遠大師云。唯一知性。隨用分多。非全心外。別有諸數。譬如一金作種種器。非是金外別有器體。隨用別分受想行等。各守自相。得言有數。如金與器。非無差別。金器雖別。時無前後。心法如是。若言定一。金時。應當無其諸器。若言定別。器應非一金。心法一異。准此可知矣。是以若但指金則失器。壞於世諦。若但指器則失金。隱於真諦。所以性淨隨染。舉體成俗。即生滅門。染性常淨。本來真淨。即真如門。斯則即淨之染。不礙真而恒俗。即染之淨。不破俗而恒真。是故不礙一心。雙存二諦。乃至無量身雲。無量法門。隨義雖分。一心不動。是以眾聖所歸。無非法也。法即心也。是以法能成佛。大報恩經云。佛以法為師。般若經云。我初成道。觀誰可敬。可讚。無過於法。法能成立一切凡聖故。台教云。若觀如來藏心地法門。即是觀如來。眼耳鼻舌身意。豁然真發。得見佛性。三智現前。三身具足。故知舒為萬法。卷即一心。一中無量。無量中一。如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如來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剎。化無量眾。演無量音。示無量身。知無量心。現無量神通。普能震動無量世界。示現無量殊勝莊嚴。顯示無邊種種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別相皆不可得。時德首菩薩。以頌答曰。佛子所問義。甚深難可了。智者能知此。常樂佛功德。譬如地性一。眾生各別住。地無一異念。諸佛法如是。亦如火性一。能燒一切物。火焰無分別。諸佛法如是。亦如大海一。波濤千萬異。水無種種殊。諸佛法如是。亦如風性一。能吹一切物。風無一異念。諸佛法如是。亦如大雲雷。普雨一切地。雨滴無差別。諸佛法如是。亦如地界一。能生種種芽。非地有殊異。諸佛法如是。亦如無雲曀。普照於十方。光明無異性。諸佛法如是。亦如空中月。世間靡不見。非月往其處。諸佛法如是。譬如大梵王。應現滿三千。其身無別異。諸佛法如是。故知此宗鏡一心之旨。名具足道。是圓頓門。就緣起則無邊。約真性則無二。一多交徹。存泯同時。如法藏法師云。明不二者。若執塵與心為一。遮言不一。以心所現。非無緣故。若執塵為二。遮言不二。以離心外。無別塵故。一二無礙現前。方入不二。經頌云。無二智慧中。出人中師子。不著一二法。知無一二故。又云。若以塵唯心現。則外塵都絕。若以心全現塵。則內心都泯。泯者。泯其禮外之見。存者。存其全理之事。即泯恒存。即存恒泯。所以一心總含萬有。萬有不異一心。如起信論疏云。所謂法者。即眾生心者。出其法體。謂如來藏心。含和合二門。以其在眾生位故。若在佛地。即無和合義。以始覺同本。唯是真如。即當所顯義也。今就隨染眾生位中故。得具其二種門也。次攝一切世出世法者。辯法功能。以其此心。體相無礙。染淨同依。隨流返流。唯轉此心。是故若隨染成於不覺。即攝世間法。不變之本覺。及返染始覺。攝出世間法。猶此約生滅門辯。若約真如門者。即鎔融含攝。染淨不殊。故通攝也。下文具顯三。依於此心。顯示大乘義者。釋其法名。謂依此一心宗本法上。顯示大乘三大之義。故名此心。以為法也。別中二。先責總立難。後開別釋成。前中責有二意。一云心通染淨。大乘唯淨。如何此心能顯之義。又云。心法是一。大乘義廣。如何此心能示三義。釋意云。大乘雖淨。相用必對染成。故今生滅門中。既具含染淨。故能顯也。以廢染之時。即無淨用故。此釋初意也。又心法雖一而有二門。真如門中。示大乘體。生滅門中。具示三大。大乘之義。莫過是三。是故依此一心。得顯三大之義也。又何故。真如門中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者。以真如是不起門。與彼所顯體大。無有異相。詮旨不別。故云即示也。以是不起故。唯示於體也。生滅是起動門。染淨既異。詮旨又分。能所不同。故不云即也。自體相用者。體謂生滅門中本覺之義。是生滅之自體。生滅之因故。在生滅門中。亦辯體也。翻染之淨相。及隨染之業用。並在此門中。故具論耳。是故下文釋生滅門內。是所顯示三大之義。意在於此。何故真如門中。直云體。生滅門中。乃云自體等者。以所示三大義。還在能示生滅門中。顯非別外。故云自也。
問。真如是不起門。但示於體者。生滅是起動門。應唯示相用。
答。真如是不起門。不起不必由起。由無有起故。所以唯示體。生滅是起動門。起必賴不起。起含不起。故起中具三大。
又問。真如生滅二。門既齊相攝者。何故真如門中。唯示大乘體。不顯於相用。生滅門中。具顯三耶。
答。真如是泯相顯實相。不壞相而即泯故。得攝於生滅。已泯相而不存。故。但示於體也。生滅是攬理成事門。不壞理而成事故。得攝於真如。以成事而理不失故。具示於三大。體大者。真性深廣。凡聖染淨。皆以為依。故受大名。隨流加染而不增。返流除染而不減。又返流加淨而不增。隨流闕淨而不減。良以染淨之所不虧。始終之所不易。故云平等不增減也。相大者。二種如來藏不空之義。謂不異體之相。故云性德。如水八德。不異於水。用大者。謂隨染等幻。自然大用。報化二身。麁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善故也。下文顯之。何故唯言善。不云不善者。以不善法違真故。是所治故。非其用也。若爾。諸不善法。應離於真。釋云。亦不離真。以違真故。非其用也。鈔喻顯云。一心如水。真如如濕。生滅如波。是水濕相。即示水體。是真如門。是水波相。能示水之自體相用。濕為自體。八功德相為相。鑒像潤物為用。是生滅門。真如門是體。不說相用。生滅門是相用。故具說三大自體相用。又是知生滅是真如家相。真如是生滅家體。體相雖異。而不相離也。其猶波水離異。豈得水在波外耶。豈得水不與波為自體耶。所以疏云。起含不起者。且真如不起之門。舉體成於起動生滅之相。今起中含不起。猶水起成波。波含於水。於生滅門。由有起故。示相用二大。由含不起故。示於體大也。故能具示之。又云。真如門唯示體者。無相用可示故。生滅門具示三者。事理具足故。又云。如金莊嚴具者。真如隨緣成生滅。生滅無體即真如。猶真金隨工匠之緣。成諸器物。器物無體。即是真金。應立量云。真如生滅二門。是有法。互相攝故是宗。因云不相離故。同喻如金莊嚴具。又云。真不待立。俗不待遣者。一約真故無所遣。以俗即真故。二約真故不待立。即俗之真本現故。三約俗無所乖。真即俗故。四約俗不待立。即真之差別故。由是義故。不壞生滅門。說真如門。不壞真如門。說生滅門。良以二門唯一心故。是以真俗雙融。無障礙也。釋摩訶衍論云。依本論略具三門。一者。本法所依決定門。二者。根本攝末分際門。三者。建立二種摩訶衍門。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者。即本法所依決定門。論云。是心即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者。即是根本攝末分際門。論云。一法界心。總攝一切生滅門法。是故名為攝世間。總攝一切真如門法。是故名攝出世間。論云。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者。即是建立二種摩訶衍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一者一體摩訶衍。二者自體自相自用摩訶衍。作一法界。心真如門。即顯示一體摩訶衍法。作一法界。心生滅門。能示自體自相自用摩訶衍法。乃至依真如門。所趣入之摩訶衍法。唯立體名。依生滅門。所趣入之摩訶衍法。立自名。以真如門中無他相故。生滅門中有他相故。他謂一切不善品法。自謂一切清淨品法。若所對治他無。能對治自無故。唯言體。不說自焉。若所對治他有。能對治自有故。名言自不說體焉。又二種本法。各有十名。名通義別。一者名為廣大神王。此中有二。一者鳩那耶神王。二者遮毘佉羅神王。第一神王。住金剛山。一向出生吉祥神眾。第二神王。住大海中。遍通出生一切種種吉祥神眾。過患神眾。二種本法廣大神王亦復如是。一體本法。一向出生真如淨法。三自本法。自體自相自用。遍通。出生一切種種清白品法。染污品法。故自體契經中作如是說。文殊師利前白佛言。世尊。甚深極妙二種大乘。不覺同異。極疑眾心。如宜世尊。為眾更說。佛造作相。而告文殊言。善男子。如是二法。譬如金剛神王。及主海神王。其相各差別。謂如金剛神王。住金剛山。見諸境界。唯現金光。不現餘光。真如一心金剛神王。亦復如是。唯有淨法。無有餘法故。又如金剛王。唯出清淨眷屬。當不出生雜亂眷屬。真如一心。亦復如是。唯出生無垢清淨法故。復次譬如主海神王。住大海中。出生種種麁惡眷屬。種種善妙眷屬。生滅一心主海神王。亦復如是。出生一切染淨法故。二者名為大虛空王。此中有二。一者空自在空王。二者色自在空王。第一空王。以空容受而為自在。第二空王。以色容受而為自在。二種本法。亦復如是。一體空王。以無住處而為自在。三自空王。以有住處而為自在。故金剛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心如法理。自體空無。如彼空王。本無住處。一地契經中作如是說。一心法體。於諸障礙。無有障礙。令住諸法。譬如空王。於一切色得自在故。容受大種故。三者名出生龍王。此中有二。一者出生光明龍王。二者出生風水龍王。第一龍王。以淨光明而為依止。第二龍王。以風水德而為依止。二種本法出生龍王。亦復如是。一體本法。以純淨法而為其體。三自本法。以染淨法而為其德。故順理契經作如是說。一心本法。純一無雜。譬如光明龍王。以淨光明而為宮殿。以淨光明而為身相。以淨光明而為徒眾。無始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大海中。有大龍王。名曰出生風水。從其頭頂。出生澄水。從其尾末。出生㵱嵐。由是龍故。大海水常恒相續無有斷絕。一心龍王。亦復如是。能生一切差別平等種種諸法。常恒相續無有斷絕。四者名為如意珠藏。此中有二。一者金王如意。二者滿主如意。第一如意。唯出金剛。第二如意。具足出生善不善物。二種本法。亦復如是。一。體如意。唯生淨法。三自如意。通生染淨故。如如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金剛藏言。佛子。譬如金翅鳥王命終。然後其心入海。為如意珠。能生金沙。利益龍王。一心本法。亦復如是。能生真理。利益圓滿者。本性智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遮多梨鬼為報恩故。於萬劫為如意珠。利益海生。一心如意。亦復如是。能生長生死及涅槃法故。五者名為方等。此中有二。一者白毫方等。二者亂色方等。第一方等中。唯現前天像。第二方等中。通現五趣。如是二毫。眾生身分顯了分明。譬如明鏡。二種本法。亦復如是。故攝無量契經中作如是說。清淨法界。如白必薩伊尼羅。無盡法界。如亂必薩伊尼羅故。六者名為如來藏。此中有二。一者遠轉遠縛如來藏。二者與行與相如來藏。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如來藏者。唯有覺者。唯有如如。離流轉因。離慮知縛。一一白白。是故名為如來之藏。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者。為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技兒故。七者名為一法界。此中有二。一者純白一法界。二者無盡一法界。第一法界。如空劫時。第二法界。如住劫時。真如法界契經中作如是說。空種無礙。如空長時。遍種無礙。如有長時故。八者名為摩訶衍義。一者一體摩訶衍。二者自體自相自用摩訶衍。廣如前說。九者名為中實。此中有二。一者等住中實。二者別住中實。第一中實。如獨明珠。第二中實。如順明珠。中實契經中作如是說。離邊真心。若真如依。如異同珠。若生滅依。如同異珠故。十者名為一心。此中有二。一者是一。是一一心。二者是一切。是一一心。第一一心。隨所作立名。第二一心。隨能作立名。一心法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本地修多羅作如是唱。其心體性。非大非小。非法非非法。非同非異。非一非一切。何因緣故。今日自言。真如一心。因一故一。生滅一心。因多故一。將非世尊無有前後相違過耶。佛言。善男子。莫作是說。所以者何。心法非一。因所作一故。假名為一。心法非一切。因所作一切。故假名一切。而言一心。不說一切心者。隨能作心立其名故。乃至廣說。是名為十。如是十名。總諸佛一切法藏根本名字訖。故知總立一心。別含多義。真如門內。無自無他。生滅門中。有善有惡。隨緣開合雖異。約性一理無差。如上十門。義味方足。又開則無量無邊之義為宗。合即二門一心之法為要。二門之內。容萬義而不亂。無邊之義。同一心而混融。是以開合自在。立破無礙。開而不繁。合而不狹。立而無得。破而無失。是為馬鳴之妙術。起信之宗體也。所謂開合立破。而不繁不狹。無得無失者。良由即是心故。設離斯旨。無法施為。若論正宗。非多非一。如天台涅槃疏云。如是正業。不可言三。不可言一。言一則失用。言三則傷體。即體而用。即用而體。
問。既不可言三。云何說三。亦不可言一。云何說一。
答。宗非數量。非一非三。說遍恒沙。而三而一。疏云。昔為破邪。說一為三。三不乖一。今為破別。說三為一。一不乖三。如此三一乃是諸佛境界。故云即體而用。一不違三。即用而體。三不違一。體用自在。破立無礙矣。
宗鏡錄卷第二十七
丁未歲高麗國分司南海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宗鏡緣起自在法門。皆談如理實德。法如是故。非約變化對治權巧。所說。一一法皆得全力。非是分力。盡為法界體。各住真如位。如大寶積經云。若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眾生心界皆悉同等。當學般若波羅蜜。故知不歸宗鏡。何以照明。斯即無礙法門。無有一毫所隔。約華嚴宗。有十種無礙。一性相無礙。二廣狹無礙。三一多無礙。四相入無礙。五相是無礙。六隱顯無礙。七微細無礙。八帝網無礙。九十世無礙。十主伴無礙。今於事法上。辯此十無礙。例餘法准知。一性相無礙者。如經云。此蓮華葉。即具此十義。謂此華葉。即同真性。不礙事相宛然。二廣狹無礙。即此華葉。其必普周無有邊際。而恒不捨本位分劑。此則分即無分。無分即分。經云。此諸華葉。普覆法界。三一多無礙。即此華葉。具無邊德。不可言一。融無二相。不可言多。四相入無礙。此一華葉。舒已。遍入一切差別法中。復能攝取彼一切法令入己內。是故即舒恒攝。同時無礙。五相即無礙。此一華葉。必廢己同他。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攝他同己。令彼一切即是己體。是故己即是他己不立。他即是己他不存。他己存亡。同時顯現。六隱顯無礙。此華葉既遍一切。彼一切法亦皆普遍。此能遍彼。則此顯彼隱。彼能遍此。則彼顯此隱。如是此彼各有隱顯無礙。七微細無礙。又此華葉中。悉能顯現微細剎土。炳然齊現。無不具足。經云。一塵中微細國土。曠然安住。八帝網無礙。又此華葉。一一塵中。各有無邊諸世界海。世界海中復有微塵。此微塵內復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九十世無礙。此一華葉。橫遍十方。竪該九世。以時無別體。依華以立。華既無礙。時亦如之。十主伴無礙。又此華葉。理無孤起。必攝無量眷屬圍繞。經云。此蓮華。有世界海微塵數蓮華。以為眷屬。此經所有眷屬。互為主伴。具德圓滿。是故見此華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經云。此華葉等。皆從無生法忍所起。此一華葉。既具十種無礙。餘一切事皆亦如是。斯十玄門。不出事理。若從事理無礙交參。則有因陀羅網門。微細相容門。純雜具德門等。若依事理逆順相融。則有具足相應門。隱顯俱成門。相即自在門等。是以一多相入而非一。以相資不壞自相各各現。故非一。以一多相即而非異。以一多相攝互泯絕。故非異。則宗鏡之內。凡有一法一塵。悉各具此十無礙門。如一蓮華葉。法爾如是。若不見者。圓信不成。皆局方隅。盡為權漸。終不能一多即入心境融通耳。記釋蓮華十玄門。一同時具足相應門者。夫十玄十對。凡舉一事。必具十玄。凡一玄門。必收十對。泛明一法。一一圓收。十對者。一教義。二事理。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感應。如一蓮華具茲十對。萬法例爾。一教義。謂見此蓮華。能生解故。二事理。華即是事。舉體同真故。三境智。華是所觀。同智性故。四行位。是萬行華。隨位別故。五因果。因事之華攬成果故。六依正。全是所依。亦能依故。七體用。體同真性。用應機故。八人法。恒攬為人。攝為法故。九逆順。逆同五熱。順十度故。十感應。遍應一切。亦能感故。如一華既爾。餘一切事。准以知之。如事法既爾。餘教義等一切皆然。准思可見。妙嚴品喻佛身云。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此舉佛身具足諸法也。又晉經性起品頌云。三世一切劫。佛剎及諸法。諸根心心所。一切虛妄法。於一佛身中。此法皆悉現。是故說菩提。無量無有邊。亦約佛身心具也。又普賢三昧品云。能令一切國土所有微塵。悉能容受無邊法界。據能具之言。但以業用。總由德相。本自具足。即是德相。令總見之。即為業用。下業用准之。十行品云。此菩薩。於其身中。現一切剎。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入法界品云。善財見普賢一一身分。一一毛孔。皆有十方一切世界。三千界中地水等輪。諸山河海。人天宮殿。種種時劫。諸佛菩薩。如見現在世界。如是。前際後際一切世界中悉爾明見。乃至十方剎塵中。現三世一切境界。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佛出興。一切菩薩。及聞佛菩薩眾會言音。斯並是同時具足相應門也。二廣狹自在門者。先明廣狹。後會通純雜。先明廣狹者。如善財歎樓閣云。不動本處。而能普詣一切佛剎者之所住處。入法界品摩耶夫人云。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身時。我身形量雖不踰本。然其實已超過世間。所以者何。我身爾時量同虛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薩。受生莊嚴諸宮殿故。如是等文。皆廣狹自在也。次會通純雜者。如云萬行紛披。比華開錦上。此是諸藏純雜具德門。然有二意。一者。若以契理為純。萬行為雜。則是事理無礙。非事事無礙。設如菩薩大悲為純。盡未來際唯見行悲。餘行如虛空。若約雜門即萬行俱修者。此二門異。亦不成事事無礙。二者。如一施門。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行。故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障礙。故名具德者。則事事無礙義成。而復一中具諸度。諸度存。即相入門。若一即諸度。復似相即門。故不存之。賢首。改為廣狹自在門。若華開錦上者。意取五綵相宣。華色雖異。一一之線皆悉通過。通喻於純。異喻於雜。故常通常異。名為無礙。不同繡畫但異不通。釋曰。若異而不通。失一性圓融之道。若通而不異。無萬行莊嚴之門。今常異常通。無間無斷。則真體冥寂。不礙隨緣。大用現前。無妨正性。可謂比華開錦上。猶雲起長空矣。又賢首意云。萬行純雜。有通事理無礙。及單約事說。故廢之耳。謂同一法界故純。不壞事相故雜。此即事理無礙也。一行長行故純。不妨餘行故雜。此但約事也。故昔廢之而立廣狹。今欲會取。即事同理而遍。故純。不壞一多。故雜。則亦有事事無礙義耳。如以入門取之。則一切皆入。入中有多法門。故名為雜。如妙嚴品。說諸眾海各各唯一解脫門。純也。普賢菩薩得不思議解脫。雜也。入法界品中慈行童女云。我於三十六恒河沙佛所。修得此法。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我入是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即純雜無礙也。又善財童子所求。諸善知識。各言唯知此法門。又云。多劫唯修此門者。即純門也。諸善知識皆推進云。如諸菩薩種種知見。種種修行。種種證得者。此雜門也。自言知一。推他有多。自他雖異。然屬一身。此亦純雜無礙門也。三一多相容不同門者。一多無礙。等虛室之千光。由一與多。互為緣起。力用交徹。故相涉入。是曰相容。不壞其相。故云不同。如一室內千燈並照。燈隨盞異。一一不同。燈逐光通。光光涉入。常別常入。恒異恒融。故經頌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又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舒攝同時。若具作者。一或唯入。以一入一切故。二或唯攝。以一攝一切故。三即入即攝。同時無礙故。四非入非攝。以入即攝。故非入。攝即入。故非攝。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六或絕前五。以是行境故。行起解絕。故華嚴經云。此菩薩於一毛孔中。普能容納一切國土。又云。一切身中。悉能包納盡法界不可說不可說身。而眾生界無增無減。如一身。乃至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故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云。於其一切有情身中。普能示現一有情身。又能於一有情身中。普現一切有情之身。有情身中。能現法身。又能於法身中。現有情身。乃至能以一心。隨念悟入一切眾生無際劫數。普現所作業果異熟。隨其所應。開悟有情。悉令現見。皆得善巧。四相即門者。廢己同他者。是相即義。以上相入。則此彼互存。如兩鏡相照。但約力用交徹明耳。今此約有體無體。故言廢己。廢己即己無體也。同他。即他有體也。如經頌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如是一切展轉成。此不退人應為說。既言展轉成。即異體類相望也。不思議法品云。諸佛知一切佛語。即一佛語。此同類相即也。初發心品云。心以發故。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乃至云真實智慧等者。此顯位上下相即也。入法界品云。彌勒告大眾言。餘諸菩薩。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行願。乃能親近諸佛菩提。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等。五隱顯門者。如八日月者。即取明處為顯。暗處為隱。而必同時。故云俱成。不同十五日唯顯。月晦日唯隱。又暗處非無明。明處非無暗。但明顯處暗隱。暗處明隱。亦得云隱顯俱成。故云隱顯俱成。似秋空之片月。如八日月。半顯半隱。正顯即隱。不同晦日隱時無顯。不同望日顯時無隱。則明下有晦。晦下有明。如東方入處。即於東起。如明下有闇。西方起處。即於西入。如暗下有明。故稱祕密俱成。亦如夜摩天偈云。十方一切處。皆謂佛在此。或見在人間。或見在天宮。則見處為顯。不見處為隱。非佛不遍。十定品云。或見佛身。其量七肘。或見佛身。其量八肘。或見佛身。其量九肘。乃至或見佛身。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量。則見七肘時。七肘顯。餘量皆隱也。餘顯例然。故彼喻云。譬如月輪。閻浮提人。見其形小。而亦不減。月中住者。見其形大而亦不增。釋云。見其大。則大顯小隱。見小。則小顯大隱。而不增減。則是祕密俱成。餘一切法。類可知也。如經云。摩耶夫人。於此一處為菩薩母。三千世界為母亦然。然我此身非一處住。非多處住。亦隱顯義。此處為母。此顯彼隱等。非一處住。即是一隱。例有多顯。非多處住。即是多隱。例有一顯。亦是雙奪俱泯之句。非隱非顯祕密之義。然若約智幻。即業用門。約極位成。即德相門。六微細相容門者。經頌云。一一毛孔內。各現無數剎。即業用門。又德雲比丘云。住微細念佛門。於一毛端處。有不可說如來出現。悉至其所而承事故。此通於德相業用。刊定記云。此微細德。不同相在德。彼約別體別德。相望相在。此但當法即具一切炳然齊著。七因陀羅網門者。此帝網觀。如一華一塵。以稱性故。能攝一切。餘塵餘法。亦皆稱性。何有一法而不攝耶。應以塵對餘剎以辯重重。欲令易見。且以一塵望餘塵。謂一塵之內所含。諸剎。彼所含。剎亦攬塵成。此能成塵。亦須稱性。塵既稱性。亦須含剎。第二重內所含諸剎。亦攬塵成。塵復稱性。亦須含剎。第三重塵含第四重剎。第四重塵含第五重剎。重重塵成。重重稱性。無窮無盡。猶如鏡燈。以喻帝網。若言帝網。從喻受名。若就法立。應名重現無盡門。如一珠之內頓現萬像。如一塵內頓現諸法。但是一重。一珠現於諸珠。方成重重之義。珠皆明淨。如塵稱性。一珠現於多珠。猶如一塵現於多剎塵。所現珠影。復能現影。如塵內剎塵。復能現剎。重重影明。重重互現。故言至無盡。釋曰。重重無盡者。即是一一法。皆含真如心。性無盡之理。所以互遍重重。如無盡意菩薩經云。無盡意言。以一念慧。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當如是覺了分別。舍利弗。是名菩薩一道無盡。又菩薩瓔珞本業經云。佛子。法門者。所謂十信心是。一切行本。是故十信心中。一信心。有十品信心。為百法明門。復從是有法明心中。一心。有百心故。為千法明門。復從千法明心中。一心有千心。為萬法明門。如是增進至無量明。轉勝進上上法。故為明明法門。百萬阿僧秖功德。一切行。盡入此明門。釋曰。何以入此明門。以自心明故。能通萬法故。名之為門。況帝珠瑩淨。影現重重。比塵剎性明。能含萬法。如觀佛三昧海經云。佛告阿難。善法者。所謂一切無量禪定。諸念佛法。從諸心想生。是名功德藏。雜華嚴經。一乘修行者。祕密義記云。緣起陀羅尼者。一起而一切起。見一而見一切。故一切諸法不可說不可說。一法中有十。重重現顯。此一法中所顯。一切法中亦復如是。十重重顯現。無盡無盡。如摩尼雨寶。經十不可說十無盡故。以此陀羅尼無盡寶。雨一切諸十不可說十無盡寶。此所雨寶中。又雨十無盡寶。乃至無盡無盡。故名因陀羅尼。此中所明陀羅尼。不有餘處。不出大日毘盧遮那法界身。此身即是一切眾生身。總持十不可說十無盡法。故名陀羅尼。此身中有八種五摩尼。若約圓融。不問佛眾生。皆俱圓融顯現。不可具說。凡夫不解故。不得根五用。聖者解故。得根五用。得五根用者。通名二種陀羅尼。即根本因陀羅尼。緣起陀羅尼。八種五摩尼者。一者。上方體著有五摩尼。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口.二者。左方有五摩尼。一大指.二頭指.三中指.四無名指.五小指。三者。右方五種摩尼。即右手五指。四者。下方足亦五摩尼。一大指.二頭指.三中指.四無名指.五小指.五者。下右方五摩尼義。即右足五指。六者。就全身又五摩尼。一頭.二左手.三右手.四左足.五右足。七者。就五大五摩尼。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八者。就五內又五摩尼。一心.二肺.三腎.四脾.五肝。辯業用者。一眼。此雨能遍照分別十方所有善惡法。十無盡佛國土微塵數。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十不可說體相心行。又照見世間種種所有十不可說眾生。十無盡苦樂等事。此光明寶摩尼王。若不善用。一剎那中沈苦輪迴。無有窮已。若善用。一剎那中究竟無上菩提。如一剎那。一切剎那亦爾。二耳。此雨能分別世間種種苦樂等音聲。又無漏聖者音聲。此光明寶摩尼王。若善用。即一剎那中究竟無上菩提。若不善用。一剎那中招無出期苦。三鼻。此雨能分別一切世間種種名香。凡聖正報身分。依報宮殿等香。又人間中種種作善作惡。念善念惡。乃至念無上菩提等香。此光明寶摩尼王。若善用。一剎那中究竟無上菩提。若不善。用一剎那中招十無盡苦。四舌。此雨能分別演說十無盡佛剎塵數。一切諸佛菩薩等十不可說無漏妙法。乃至一切世間善不善身口意業行等。此光明寶摩尼王。若善用。一剎那中究竟無上菩提。若不善用。一剎那中招無出期苦。五口。此雨能分別演說十佛剎塵數。佛菩薩十不可說三業行。十無盡諸眾生所有邪正等法。此光明寶摩尼王。若善用。一剎那中究竟無上菩提。若不善用。一剎那中招無出期苦。二者。上左方摩尼。一一摩尼。周遍十不可說法界。能雨十不可說天衣天饌華香等。種種莊嚴雲。此光明寶摩尼王。若善用。一剎那中究竟無上菩提。若不善用。一剎那中招無出期苦。三者。上右方五摩尼。如左方亦爾。四者。下方左五摩尼。雨能令飛行十方不可說十無盡法界虛空界佛國土海。歷事諸佛。承給供養。以此無礙神足。一剎那中。遍至十不可說一切眾生界。示教利喜。迴向佛道。無疲無厭。此光明寶摩尼王。若善用。一剎那中究竟無上菩提。若不善用。一剎那中招無出期苦。五者。下方右五摩尼。雨無盡寶。如左亦爾。如上所說。一一身分中法界。法爾十重重。十無盡。不可窮極。如不思議品云。一切法界虛空等世界。悉以毛端周遍度量。一一毛端處。於一一念中。化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身。乃至一一法中。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名句文身。充滿法界。一切眾生。無不聞者。盡一切未來際劫。常轉法輪等。此則處以毛端。該於法界。時以剎那。盡於劫海。謂於此處頓起業用。謂於此時常起業用。此亦不待因緣。諸佛法爾。六者。全身五摩尼者。若善用。名金剛輪。若不善用。名地獄猛火輪。上方摩尼者。名日月星宿摩尼。若善用。不起風雷雲霧。若不善用。現種種不吉祥事。其餘四摩尼。總名拒敵劍輪。七者。五大五摩尼。總名莊嚴佛國土。成就眾生。八者。五內摩尼。此有十義。一名因陀羅網。體備五珠者。重重無盡義。二名錠光頗梨。如頗梨鏡。頓現萬像故。三名圓鏡。普現諸法。無分別義。此二鏡。二名一義。四名滿月。清涼解脫義。息煩惱焰故。五名烈火。令無遺餘義。如劫火故。六名金剛杵。拒敵義。破煩惱軍故。七名閻浮金。無鑛無價義。八名無價摩尼。雨寶無量。亦無類義。九名無畏印。如持世間大王印。隨所至處得無畏故。十名大日如來。奪千電烈宿。百千億十不可說日月光明義。又因陀羅網者。約喻說。網主。即天主。由宿世十不可說劫。歷事供養諸釋梵王。是故得此果報。以此寶網。莊嚴天宮殿。以化諸天眾。悉令知一切善惡業報。諸天眾見此事已。皆悉不放逸。令勤行精進。乃以此網。令類知十無盡重重法界法門。故顯其體德。備五珠者。如是無盡五珠。五五為部。其數無量。何故得如是依報莊嚴者。由一念中。如是以十無盡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等。乃至演說十不可說十無盡法門海。熏修自身心故。得如是十無盡依報。所有世界海中十不可說諸天眾。皆悉流入大日毘盧遮那果海中。如一念。一切中亦如是。不可窮盡。此皆去情思之。是名體德備五珠也。五珠者。白珠.赤珠.青珠.黃珠.黑珠。一為本法。攝餘四珠。如舉一為本法。餘四隨舉為本法亦如是。又白珠中餘四現。及本白影。影。又影現。如白珠現。影中。又影現。一切珠亦如是。如是十重重。十無盡。不可具說。又諸眾生所造作業影現。善惡無記現。又無漏聖人所證因果。上中下位分。於中皆具現。如天珠中現。一切宮殿樓閣。柱楹梠桷現如是。是時諸天。見此事已。深起慈悲心。救護心。三業中不作惡心。勤行精進。不敢放逸。又此五色珠中。隨眾生業影現。白中。天清淨業現。赤中。無記業現。青中。餓鬼畜生業現。黃中。人間種種輪轉不相捨離世善業現。黑中。地獄種種苦業現。乃至十方諸佛八相成道。靡不於中重重影現。心等五色珠因陀羅網亦如是。於中有業識細相。轉識中相。現。識麁相。目見可貪色時。眼脈走黃。黃熏隨五摩尼黃色現。是名貪業現五道業作。目見可瞋色時。目脈走青。青熏隨色摩尼青色現。是名瞋業現五道業作。目見可善可惡不識不知色時。目脈走黑。黑熏隨色摩尼黑色現。是名癡業現五道業作。純白色時。此諸天業現。表而可知。約實而言。一一業中皆具一切。如是重重無盡。即德用自在門。是根本因陀羅尼。並是實義。非變化成。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界也。皆是法性實德。法爾如是。十重重藏。十無盡藏。此約圓教法以十數顯重重。亦以十數顯無盡。又此天網能現一切影。即是意業。能雨一切寶。即是身業。能出一切音聲。即是口業。然一切諸法。皆從果海中出。然還無不歸於果海中。約實而言。至意。此中在者。正此果海之文處。此中有三。一德用自在。如珠喻。二知根海。三如根五用。如前已辯。此知根海一種。能知者。有三種人。一佛。二菩薩。聲聞。緣覺。三凡夫。云何根海。謂大日毘盧遮那智藏海。此海中有三種波。此上三種人。次第能知。此海本來寂。云何生波浪。由忽爾念無明風。起於波浪。云何波相。此無明風動智藏海。中生波浪。譬如以鐺盛清水。初置火邊。初時細動。有如粒子。漸大動。有如細流。漸大動。有如涌騰。然此自然隨風之色。或得破種種穀。破諸草木。或滋萌五穀。成熟一切果實。若欲起此風時。最初雲霞於外顯現。然後起大風。若此拔草木根栽。及諸五穀。海上起黑雲。若此破五穀一切果實。不拔草木根栽。海上起青雲。若此成熟五穀。滋萌一切華草。海上起白黃雲。若此非善非惡。海上起慶色赤雲。由此三種能。知若此極細。一船師所知。若此中。二船師所知。若此極麁相。於上現。凡夫所知。如是毘盧遮那智藏海中。有三風三波。祕密難知。良以一切眾生自心處內有八辦(普?反即一切眾生心腹內有八辦為革五藏。其八辦相狀。一似牛黃也)和合成蓮華。此蓮華中有正遍知海。是名毘盧遮那智藏。亦名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此海有三種波者。一業相。二轉相。三現相。然此蓮華藏海。有二種門。一大藏金剛門。二差別金剛門。然凡夫華未開發。聖者華已開發。此未開發華蕚上有九孔。名差別金剛門。此華莖上有一大孔。是名大藏金剛門。凡眾生業將起。從大藏門風起。飄動心海。乃至涌出差別門中已。後。眼等五根面上。乃至諸根中周流。不知手舞足踏。手擎足擾動。初發微細。是名業相。諸佛境界。次漸麁涌出差別門。未現面貌。是名轉相。諸菩薩聲聞緣覺境界。後於諸根貌面中。顯現善惡相極麁。是名現相。諸凡夫境界。若諸佛現在一剎那中。了知十世九世無礙。如一剎那。一切剎那亦爾。是名知根海。又若網所張處。謂諸宮殿。若配法者。宮殿即是支末因陀羅。無盡。五體德備五珠。即是根本因陀羅。若祕密釋者。此天主因陀羅。乃是一切眾生身中實性。往昔由與毘盧遮那如來。俱同一因。及諸釋師子。俱同一善根故。又此十不可說一切諸天眾。此皆謂諸十不可說同類。十無量異類。清淨緣慮心是也。其餘一切不可說所現雜染業影。一切皆欲界。一切雜染心是也。又云。圓融國土。差別世界海等種種境界。不在心外。此有師子臆中。五華藏互交踄入。十重重十無盡。由逆順成十華藏。猶如因陀羅網互現影故。又云。五華藏者。過多不六。減少不四。一切五部。准此可知。類八五相。亦復如是。五華藏者。即五色蓮。一白蓮.二赤蓮.三青蓮.四黃蓮.五黑蓮.是五蓮華。皆悉由無生法忍所起。從大悲胎藏所生。此華相色。即師子臆中五種色大蓮華。此即經中所說師子勝相國是也。一約世間之五行方處釋色相者。一者肺華。三葉。白色。似半月。二者心華。赤色。有三角。三者肝華。八葉。青色具五色。四者脾華。一葉。黃色。有四隅。五者腎華。八葉。黑色。二約五大者。一風。黑色。似半月。二火。赤色。三角。三空。青色具五。四地。黃色。四方。五水。白色圓。
問。何故所配初後相違耶。
答。肺名金。金者西方白。良由肺內有息風。故名風。腎名水。水者北方黑。良由有腎為水。能形物體。性不相違也。此五華藏。若異體。謂諸華各各差別。若同體。謂住一遍應故。諸華中。各皆由一華遍應多華故。各多華全為其一華。是故能有多箇一華。然彼多一華。由本一華應多華故。雖有多一華。然彼多一華。與本一華。體無差別故。是故名同體。以諸緣起門內有三義故。一不相由義。謂具自德故。二相由義。謂差別故。三無礙義。不可說故。乃至由此緣起是法界家實德故。普賢境界具德自在無障礙故。即是圓滿教主大日毘盧遮那如來。以如是圓滿鎔融廣大身。於如圓滿鎔融廣大蓮華藏莊嚴世界海中。攝其餘樹形等圓滿鎔融廣大世界海。以如是圓滿鎔融廣大十不可說法界海為境界。坐如是圓滿鎔融廣大蓮華藏半月形。摩尼師子座。示如是圓滿鎔融廣大無盡攝生威儀身雲。差別業用無邊無邊。如是重重無盡無盡。而如來無來往。無功用。此皆海印三昧中炳然顯現故。亦法界法爾。故能如是。如摩尼雨寶。天鼓出音。雖無功用。所作得成就。如是所現雖廣大。而論時不過一剎那。論處不出一塵。如是一切。皆一剎那所現。如一剎那。一切剎那中亦如是。如一塵。一切塵中亦如是也。故知是心大海中。有大菩提心。龍無邊無盡。是心所有一切法無邊無盡。故名閻浮提中人之力所不能受持。如海雲比丘所持性起一品。雖須彌山聚筆。四天下塵數四海墨。不能書者。良由是心性無盡故。智者不須遠求矣。
問。何故蓮唯八葉。
答謂三乘果德。體周照。而用未周。故云八葉耳。若化。周塵道中。德滿十方。乃名十葉。今約少分。四攝四無量。故名取八也。一葉表一實。五葉表五乘。又心內辦正八。和合為蓮華體。故名八葉。又一切凡夫心處。雖未能自了。其內心亦自然而有八辦。合成蓮華形。今但視照此心。令其開敷。即是三昧實故。若視此心八葉之華。即得與理相應。此八葉者。四方即是表四攝。四隅即表如來四智。此華本來無生。即是菩提心。當知一切法門。皆是從心而所有也。若解是者。心華自然開。能見佛。如云心開意解。即此義也。開心者。即入無生門也。又心內有四種摩尼。一者月藏。即是聲聞人。月者清涼義。由有息煩惱焰暑氣。故名戒月藏。二者日藏。即緣覺。日即慧義。以大利慧。能乾十二因緣大河。故名慧日藏。三者萎華寶。即菩薩。三藏總持。辯才無邊。可得佛果寶故。菩薩如愚如朴。凡夫不知為知。如新淨華。菩薩知為不知。如萎華。故名萎華寶。四者寶淨。即諸佛是也。摩尼寶清淨光明成就。故名寶淨。此中諸寶。凡夫愚癡。不實。實不能知。須試。而後能知實實也。譬如有伽陀羅等。四種炭火。投於其中可試。以月藏投火中。雖不出。出俱變色。以此當知非真寶。又以日藏投火中。火中則變。出則歸本色。以此當知非寶。又以萎華寶投火中。雖不出。出俱不變。假使不變。猶雨寶有失。以此當知非勝寶。又以寶淨摩尼寶投火中。雖不出。出俱不變。又雨寶無盡。初二寶為下寶。中一寶為中寶。後一寶為勝寶。如是心內四種真摩尼。試實不實。何以得知。有無量四魔。以聲聞投小叫喚地獄中已。雖不出。出俱生疲厭心。以此當知下劣性。又以緣覺投大叫喚地獄中已。於其中則生疲厭心。出則得本心。又以菩薩投火燒熱地獄中。雖不出。出俱不變。而恭敬善知識處漸有闕。由是當知。雖不變少有失乎。又以佛投阿鼻大地獄中。雖不出。出俱不變。亦無怖畏心。亦復供養善知識。度諸眾生。示現八相而不休息。常於諸道中。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無疲厭心。譬如輪王寶馬。一剎那周行四天下。而復於一切時中。一切剎那中。周行塵方不生疲厭。又云。一切諸眾生從本以來。同一實性相。覺時不增。迷時不減。不問凡聖。唯此一大日毘盧遮那之善巧性相。及妄念時不改。凡夫時善惡無記。種種一切煩惱妄想。所見種種一切諸法。國土山河。沙石瓦礫。樹木叢林。群獸雌雄。卵㲉強弱。互相食噉。牝牡婬欲。窟穴相奪。人間男女。偷盜劫掠。貪財貪色。貪名貪利。互相殺奪。乃至已生當生現生。一切惡法性相。乃至一切諸善法。已作當作現作。乃至璧玉金銀。赤白銅鐵珠珍珂貝。一切華香幡蓋。宮殿樓閣。凡一切諸所用物像。皆此大日毘盧遮那度生德用。全此法界身雲。何以故。若離此相已外。諸佛以何方便。化度一切眾生類。是故法界一法。皆諸佛法。然一切凡夫違諸差別相。起種種異見。由不知忽爾無明。計種種異見。如經中所說。依正論釋。但是一善巧方便。盤迴屈曲。成所依華藏。於一一華葉中顯十佛。令知。相雖萬差。皆是毘盧遮那十身所作。十身差別。機感多端耳。又緣起陀羅尼有二。一淨緣起。如清渚起波。二染緣起。猶濁河鼓浪。清濁雖異。濕性無差。如淨緣返流聖地之中。染緣隨流凡境之內。凡聖雖別。一心湛然。此猶約迷悟似分。若直了一心。全成性起。無復凡聖之號。曷有清濁之文。
問。所云五根作用。皆稱光明寶摩尼王。悉能雨寶。凡夫根器。亦如是耶。
答。經云。六自在王常清淨。所以稱王。王是自在義。是以眼根任運觀色。自在無礙。經云。譬如眼光。照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增愛。又常在現量。本性不遷。豈非如王常得自在。所稱摩尼者。是雨寶義。如云。應眼時。若千日。萬像不能逃影質。豈非雨寶義。又云。眼門放光。照破山河大地。豈非放光義。則玄鑒無遺。幽微洞察。五根隨用。亦復如是。乃至意根一念千里。無有障礙。如云。應意時。絕分別。照燭森羅終不歇。透過山河石壁間。要且照時常寂滅。故知六根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可謂身之寶藏。心之明珠。不說不知。空沈苦海。先聖悲愍。意在於斯矣。又所陳法喻。為未信之人。此是世間摩尼。況我心之雨寶。如將大海。比我心之宏深。且摩尼是質礙之色法。豈同丹臺無盡之法財。大海是有限之波瀾。寧等靈源不窮之性水。乃略況於少分。可謂天地懸殊。尋萬丈而未得毫釐。指百分而纔言一二。切忌自屈。不肯承當耳。八託事顯法生解門者。華嚴經云。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先住兜率宮諸菩薩眾。以從超過三界法所生。離諸煩惱行所生。周遍無礙心所生。甚深方便法所生。無量廣大智所生。堅固清淨信所增長。不思議善根所起。阿僧祇善巧變化所成就。供養佛心之所現。無作法門之所印。釋曰。此上併出因也。又云。出過諸天諸供養具。供養於佛者。即說多果也。次一因成一果。經云。以從波羅蜜。所生一切寶蓋。於一切佛境界清淨。所生一切華帳。無生法忍。所生一切衣。乃至解諸法如夢歡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寶宮殿。既以無生。忍唯生於衣等。故云。一因一果。後一因成多果。謂但舉無生為因。總生諸果故。經云。無著善根。無生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一切堅固香雲。一切無邊色華雲等。隨一事即是無盡況一事皆是稱性故。皆即是無盡法界。但隨一義。以名目之。如顯可重圓明。即名為寶。若云自在。即稱為王。若為潤益。即名雲等。故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彌勒樓閣。即是法門。勝熱婆羅門火聚刀山。即是般若。無分別智等。皆其事也。故一一事。即具無盡之法。故立具足無盡之德。不出於此。九。十世隔法異成門者。以時無別體。依華以立。一念該攝。十世融通。所以如見華開。知是芳春。茂盛結果。知是朱夏。彫落為秋。收藏為冬。皆因於物。知四時也。又一念九世成十世者。九約於義。一約實體。體用相融故。常九常一無有障礙。體用相奪。離九一相。故同果海。令時融通。無礙自在。略有四重。一相泯俱盡。二相與兩存。三相隨互攝。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從末。唯事而無理。以末歸本。唯理而無事。二中全事之理。非事。故一相無時。全理之事。非理。故九世不亂。三中由隨事之理故。令一時能容一切時。由隨理之事。故。令一切時隨理入一時中。多一反上。互入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令一時即一切時。由即事之理故。令一切時即一時故。唯理。無物可相即入。唯事。相礙不可即入。要以事理相從無礙。方有即入。思之可見。又如善財一生能辦多劫之行者。如毘目仙人執手。既善友力。瞬息之間。或有佛所。見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修行不倦。何得一生不經多劫。仙人之力。長短自在故。如世王質。遇仙人碁。令斧柯爛。三歲尚謂食頃。既能以長為短。亦能以短為長。如周穆隨於幻人。雖經多年。實唯瞬息。故知世法佛法。俱不可思議。世法尚不可量。何況佛法。不應以長短之時。廣狹之處。定其旨也。十主伴圓明具德者。華嚴現相品云。眉間出勝音菩薩。與無量諸眷屬俱出。即人眷屬。佛放眉間。光明。無量百千億光明以為眷屬。即光明眷屬。又法界修多羅。以佛剎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即法眷屬。故隨一一皆有眷屬。若以餘經望。但為眷屬。不為主伴。今言眷屬者。約當經中事。以為眷屬。眷屬即伴。故證主伴。此華事十玄。例於餘事。舉華既爾。一塵等事亦然。華上十門。唯約事說。謂華事上一切事。同時具足事。廣狹無礙事。一多事。乃至主伴事。此事華既帶同時十義。又具餘教義等十門。謂事上有教義。同時具足教義。廣狹教義。一多乃至主伴教義。又教義至感應。各有同時等。為百門。以事所依。例餘所依。謂事法既有百門。二教義為百門。乃至感應具百門。故有千門。如教義等有此千門。以所依例能依門。亦成千門。謂前以所依體事為首。今以能依玄門為首。謂同時門中。具同時教義。同時事理。同時境智。乃至同時感應。故有十門。同時門中。具廣狹等。其廣狹等。有廣狹教義等。故成百門。二廣狹具百。例同時門。三相入門具百。四相即門具百。乃至第十主伴門具百。故成千門。然其後千不異前千。但互舉為首。而成異耳。若重重取之。至於無盡者。結成無盡。言重重取者。謂如初一門中具十。十中取一。此一亦須具十具百。具千。以不相離故。如一既爾。千門各十亦然。則具十千。十千之中隨取其一亦具十千。如一千錢共為緣起。一錢為首。則具一千錢。餘亦如是。則有千千。千千之中隨取其一。亦具千千。故至無盡。又重重者。一事之中亦有多境。一智之中復有多智等。更相涉入。亦無盡也。以是具德無盡法門。唯普眼境界。上智能入。故當勤修。必成大益。
問。如何是十玄門安立所以。
答。本是一心真如妙性。無盡之理。因體用卷舒。性相即入。理事包遍。緣性依持。義分多種。略即六相。廣乃十玄。乃是諸佛菩薩德相業用。一行一法。皆具十玄。悉入宗鏡之中。一心無盡之旨。如華嚴演義云。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以是總故。貫於九門之初。二廣狹門。別中先辯此者。是別門之由。由上事理無礙中事理相遍。故生下諸門。且約事如理遍故廣。不壞事相故狹。故為事事無礙之始。三由廣狹無礙。所遍有多。以己望多。故有一多相容。相容則二體俱存。但力用交徹耳。四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等。故有相即門。五由互相攝。則互有隱顯。謂攝他他所見。故。有相入門。攝他他無體故。有相即門。攝他他雖存而不可見故。有隱顯門。以為門別故。故此三門。皆由相攝而有。相入則如二鏡互照。相即則如波水相收。隱顯則如片月相映。六由此攝他。一切齊攝。彼攝亦然故。有微細相容。七由互攝重重故。有帝網無盡。八由既如帝網。隨一即是一切無盡故。有託事顯法。九由上八皆是所依。所依之法既融。次辯能依。能依之時亦爾。十由法法皆然故。隨舉其一。則便為主。連帶緣起。便有伴生門。又刊定記。分德相業用。各有十玄。德相十玄者。一同時具足相應德。二相即德。三相在德。四隱顯德。五主伴德。六同體成即德。七具足無盡德。八純雜德。九微細德。十因陀羅網德。二業用十玄者。一同時具足相應用。二相即用。三相在用。四相入用。五相作用。六純雜用。七隱顯用。八主伴用。九微細用。十因陀羅網用。故知無有一法。不具無邊性德真如妙用矣。是以此重玄門。名言路絕。隨智所演。以廣見聞。唯證方知。非情所解。若親證時。悉是現量之境。處處入法界。念念見遮那。若但隨文義所解。只是陰識依通。當逆順境時。還成滯礙。遇差別問處。皆墮疑情。如鹽官和尚。勘講華嚴大師云。華嚴經有幾種法界。對云。略而言之。有十種法界。廣而言之。重重無盡。師竪起拂子云。是第幾種法界。當時低頭擬祇對。次師訶云。思而知。慮而解。是鬼家活計。日下孤燈。果然失照。出去。
問。諸總持陀羅尼門。差別句義。數若恒沙。云何但於一心。悉皆開演。
答離心無說。離說無心。舒則恒沙法門。卷則一心妙旨。微塵經卷。盡大千而未展全文。普眼法門。竭大海。而不書一偈。如忉利天鼓。演莫測之真詮。雷音寶林。說無生之妙偈。安養國內。水鳥皆談苦空。華藏海中。雲臺盡敷圓旨。所以華嚴經云。譬如諸天有大法鼓。名為覺悟。若諸天子行放逸時。於虛空中。出聲告言。汝等當知。一切欲樂。皆悉無常。虛妄顛倒。須臾變壞。但誑愚夫。令其戀著。汝莫放逸。若放逸者。墮諸惡趣。後悔無及。放逸諸天。聞此音已。生大憂怖。捨自宮中所有欲樂。詣天王所求法行道。佛子。彼天鼓音無主無作。無起無滅。而能利益無量眾生。阿彌陀經云。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如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斯則皆是頓悟。自心。更無餘法。此一心法界。是諸經通體故。如來所說十二分教。親從大悲。心中之所流出。大悲心從後得智。後得智從根本智。根本智從清淨法界流出。即是本原。更無所從。無有法。離於法界而有。此一心門。是一字中王。亦名一語。亦名一句。思益經云。如佛所說。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聖默然。何謂說法。何謂默然。答言。若說法。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是名說法。若知法即是佛。離相即是法。無為即是僧。是名聖默然。又善男子。因四念處而有所說。名聖說法。於一切法無所憶念。名聖默然。斯正說時心契法理。即不說耳。明非緘口名不說也。如入佛境界經云。佛言。文殊師利。諸佛如來。無有。人見。無有人聞。無有人現在供養。無有人未來供養。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說諸法一。不說諸法多。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證菩提。諸佛如來。不依一法得名。亦非多法得名。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見諸法。不聞諸法。不念諸法。不知諸法。不覺諸法。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說一法。不示諸法。瓔珞經云。以一句偈。訓誨八萬四千國邑。大集經偈云。無量智者佛真子。數如十方微塵等。於無量劫諮問佛。不盡如來一字義。又云。能以一字入一切法。為眾生說。是名般若波羅蜜無涯際。總持經云。是般若波羅蜜一語。能答萬億之心。首楞嚴三昧經云。文殊言。若人得聞一句之法。即解其中千萬句義。百千萬劫敷演解說。智慧辯才不可窮盡。是名多聞。大涅槃經云。若見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又云。寧願少聞多解義理。不願多聞於義不了。即是入此宗鏡。一解千從。雖廣引文。只證此義。上根一覽已斷纖疑。中下再披方能具信。對根故爾。非法合然。所以勝天王般若經云。佛復告善思惟菩薩言。賢德天子。已於過去無量百千億劫修習陀羅尼門。窮劫說法。亦無終盡。善思惟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陀羅尼。佛言。善男子。名眾法不入陀羅尼。善男子。此陀羅尼過諸文字。言不能入。心不能量。內外眾法皆不可得。善男子。無有少法能入此者。故名眾法不入陀羅尼。何以故。此法平等。無有高下。亦無出入。無一文字從外來入。亦無一字從此法出。又無一字住此法中。亦無文字共相見者。亦不分別法與非法。是諸文字。說亦不減。不說無增。從本以來。無起造者。無壞滅者。善男子。如文字。心亦如是。如心。一切法亦如是。何以故。法離言語。亦離思量。本無生滅。故無出入。是名眾法不入陀羅尼。若能通達此法門者。辯才無盡。何以故。通達不斷無盡法故。善男子。能入虛空者。則能入此陀羅尼門。華嚴出現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音聲遍至。普遍無量諸音聲故。應知如來音聲。隨其心樂。皆令歡喜。說法明了故。應知如來音聲。隨其信解。皆令歡喜。心得清涼故。應知如來音聲。化不失時。所應聞者無不聞故。應知如來音聲無生滅。如呼響故。應知如來音聲無主。修習一切業所起故。應知如來音聲甚深。難可度量故。應知如來音聲無邪曲。法界所生故。應知如來音聲無斷絕。普入法界故。應知如來音聲無變易。至於究竟故。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音聲。非量非無量。非主非無主。非示非無示。疏釋云。收上十聲。要不出三。約相則廣無量。約體則無主宰。約用則有顯示。今並雙非。以顯中道。謂莫窮其邊。故非量。隨機隨時。有聞不聞。故非無量。多緣集。故非有主。純一法界生故。非無主。當體無生。故無能示。巧顯義理。故非無示。更以四句。明體用無礙。謂一以用從體。由體無不在故。能令上十類聲。皆遍一切。非唯遍聲。亦遍一切時處眾生如來。法界等。雖復於色等皆遍。恒不雜亂。若不等遍。則音非圓。若由等遍失其音曲。則圓非音。今不壞曲而等遍。不動遍而差韻。方成圓音。二以體從用。其一一音皆具含真性。三用即體故。上十類聲皆不可得。唯第一義永離所執故。法螺恒震。妙音常寂。名寂靜音。如空谷響。有而即虛。若不即虛。非但失於一音。亦不得圓融自在。四體即用故。寂而恒宣。若天鼓無心而應一切。長風隨竅。萬吹不同。若不遍同。非。但失於能圓。亦非真一。故經云。一切眾生種種語言。皆悉不離如來法輪。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輪故。是以眾生言音。皆不出虛空性。以性無不在。則法輪遍一切處。無有間斷。止觀云。觀心攝一切教者。毘婆沙論云。心能為一切法作名。若無心。則無一切名字。當知世出世名字。悉從心起。若觀心僻越。順無明流。則有一切諸惡教起。所謂僧佉衛世。九十五種邪見教生。亦有諸善教起。五行六甲。陰陽八卦。五經子史。世智無道名教。皆從心起。云何出世名教。皆從心起。寶性論云。有一大經卷。如三千大千世界大。記大千界事。如中。如小。四天下三界等大者。皆記其事。在一微塵中。一塵既然。一切塵亦爾。一人出世。以淨天眼。見此大經卷。而作是念。云何大經在微塵內。而不饒益一切眾生。即以方便。破出此經。以益於他。如來無礙智慧經卷。具在眾生身中。顛倒覆之。不信不見。佛教眾生修八聖道。破一切虛妄。見已智慧與如來等。此約微塵附有為喻。又約空為喻者。發菩提心論云。譬如有人。見佛法滅。以如來十二部經。仰書虛空。宛然具足。一切眾生。無有知者。久久之後。更有一人。遊行於空。見經咄嗟。云何眾生不知不見。即便寫取。示導眾生。云何寫經。謂令眾生修八正道。破虛空等。修有多種。若觀心因緣生滅無常。修八正道者。即寫三藏之經。若觀心因緣即空。修八聖道。即寫通教之經。若觀心分別校計有無量種。凡夫二乘所不能測。法眼菩薩乃能見之。是修無量八正道。即寫別教之經。若觀心即是佛性。圓修八正道。即寫中道之經。明一切法悉出心中。心即大乘。心即佛性。自見已智慧與如來等。又觀心即假即中者。即攝華嚴之經。若觀心因緣生法生滅者。即攝三藏四阿含教如乳之經。若觀心即空者。即攝共般若如酪之經。若其觀心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者。即攝方等生酥之經。若但用即空即假即中者。即攝大品熟酥之經。若用即中觀心者。即攝法華開佛知見大事正直醍醐之經。若用四句相即觀心。即有涅槃同見佛性醍醐之經。又若觀因緣。又觀因緣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來。是名乳中殺人。若觀析空。又觀析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來。是名酪中殺人。若觀即空。又觀即空即是佛性。是名生酥殺人。若觀假名。又觀假名即是佛性。是為熟酥殺人。若觀即中。又觀即中即是佛性。是名醍醐殺人。今通言殺人者。取二死已斷。三道清淨。名為殺人。是名止觀攝不定教。又心攝諸教有二。一者。一切眾生心中。具足一切法門。如來明審照其心法。按彼心說。無量教法從心而出。二者。如來往昔曾作觀心。偏圓具足。依此心觀為眾生說。教化弟子。令學如來破塵出卷。仰寫空經。故有一切經教。一心止觀攝盡。華嚴經頌云。若欲三千大千界。教化一切諸群生。如雲廣布無不及。隨其根欲悉令喜。毛端佛眾無有數。眾生心樂亦無極。悉應其心與法門。一切法界皆如是。華嚴演義云。至聖垂誥。鏡一心之玄極。大士弘闡。燭微言之幽致。雖忘懷於詮旨之域。而浩汗於文義之海。蓋欲寄象繫之迹。窮無盡之趣矣。故知非言無以立其文。非文無以廣其義。非義無以窮其玄。夫得其玄者。則宗鏡無盡之旨矣。旨既無盡。不說不知。今為未知者言。不為已知者說。脫或諸宗異執。見解差殊。或空有相非。大小各諍。斯乃不窮理本。強說異同。入宗鏡中。勝負但息。如析金枝段段俱金。猶截瓊枝。寸寸是寶。
問。信入此法。還有退者不。
答。信有二種。一。若正信堅固。諦了無疑。理觀分明。乘戒兼急。如此則一生可辦。誰論退耶。二若依通之信。觀力麁浮。習重境強遇緣即退。如華嚴論云。如涅槃經。聞常住二字。尚七世不墮地獄。如華嚴經云。設聞如來名。及所說法。不生信解。亦能成種。必得解脫。至成佛故。何故經言第六住心。及從凡夫信位。猶言有退。此意若為和會。解云。十信之中勝解未成。未得謂得。便生憍慢。不近善友。不敬賢良。為慢怠故。久處人天。惡業便起。能成就大地獄業。若一信不慢。常求勝友。即無此失。若權教中第六住心。可有退位。實教中為稽滯者。責令進修。如舍利弗。是示現聲聞。非實聲聞。所作方便。皆度眾生使令進策。如權教中第六住心。可說實退。何以故。為權教中地前三賢。總未見道。所修作業。皆是有為。所有無明。皆是折伏。功不強者。便生退還。若折伏有力。亦不退失。如蛇有毒。為呪力故。毒不能起。但於佛法中種於信心。謙下無慢。敬順賢良。於諸惡人。心常慈忍。於諸勝己者。諮受未聞。所聞勝法。奉行無妄。所有虛妄。依教蠲除。於三菩提道。常勤不息。夫為人生之法。法合如然。但不長惡而生。何須慮退。華嚴疏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者。信煩惱即菩提。方為常淨。由稱本性而發菩提心。本來是佛。更無所進。如在虛空。退至何所。
宗鏡錄卷第二十八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二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既法輪遍一切處。無有間斷。常恒說者。云何更逐會結集。說處不同。如華嚴九會之文。法華三周之說。
答。廣略不等。皆為對機。以一顯多。令入無盡。如華嚴指歸云。謂於一剎那中。則遍無盡之處。頓說如此無邊法海。
問云。准此所說。說華嚴會總無了時。何容有此一部經教。
答。為下劣眾生。於無盡說中。略取此等結集流通。故有此部。令其見聞。方便引入無際限中。如觀牖隙。見無際虛空。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視此一部。見無邊法海。故知若提綱撮要。一塵尚含法界。一字即演無邊。豈況九會三周之說乎。如是解者。則一時一切時。一說一切說。
又問。若此多劫常恒說者。何故如來有涅槃耶。
答。說此經佛本不涅槃。法界品中開栴檀塔。見三世佛無涅槃者。又以攝化儀之中。涅槃亦是說法攝生。與成道說法無差別故。復次。舍那佛常在華藏。恒時說法。元無涅槃。常住故。乃知出世涅槃。皆是眾生自見。諸佛本不出世。亦不涅槃故。入宗鏡中。自然二見俱絕。
問。法唯心說者。云何教立五時。聽分四眾。
答。諸佛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凡有見聞。皆是眾生自心影像。則說唯心說。聽唯心聽。離心之外。何處有法。如思益經云。梵天言。何故說不聽法者。乃為聽經。文殊言。眼耳鼻舌身意不漏。是聽法也。所以者何。於內六入。不漏色聲香味觸法。乃為聽經。乃至梵天問。得忍菩薩。汝等豈不聽是經耶。答。如我等聽。以不聽為聽。古德云。如來演出八辯洪音。聞者託起自心所現。如依狀貌。變起毫端。本質已無。影像如在。群賢結集。自隨見聞。依所聞見。結集自語。良以。離自心原。無有外境。離境亦無內心可得。諸傳法者。非授與他。但為勝緣。令自得法。自解未起。無以悟他。自解不從他來。他解寧非自起。是故結集及傳授者。皆得影像。不得本質。無有自心得他境故。是知結集。乃是自心所變之經。至傳授者。傳授自心所變之法。得影非質。思而可知。若能常善分別自心所現。能知一切外性非性。此人知見。可與佛同。所說之法。與佛無異。悟入自覺聖智樂故。寶性論偈云。天妙法鼓聲。依自業而有。諸佛說法者。眾生自業聞。如妙聲遠離。功用處身心。令一切眾生。離怖得寂靜。佛聲亦如是。離功用身心。令一切眾生。得證寂滅道。又偈云。譬如虛空中。雨八功德水。到鹹等住處。生種種異味。如來慈悲雲。雨八聖道水。到眾生心處。生種種解味。釋曰。如天鼓聲。應諸天所知之量。猶龍王雨。隨世間能感之緣。證自法而不同。成異味而有別。法亦如是。隨見差殊。於一乘而開出諸乘。從一法而分成多法。華嚴探玄記云。緣起唯心門者。此上一切差別教法。無不皆是唯心所顯。是故俱以唯識為體。然有二義。一本影相對。二說聽全收。初中通辯諸教。總有四句。一唯本無影。如小乘教。以無唯識義故。達摩多羅等諸論師。多立此義。二亦本亦影。如大乘始教。眾生心外佛有微妙色聲等法。由聞者善根增上緣力。擊佛利他種子為因。於佛智上。文義相生。為本性相教。由佛此教增上緣力。擊聞法者有流善根種子。聞者識上文義相生。為影像相教。三十唯識論頌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護法論師等。悉立此義。三唯影無本。如大乘終教。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身音聲。事相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大悲大願。為增上緣。彼所化根熟眾生。心中顯佛色聲說法。是故聖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故經偈云。一切諸如來。無有說佛法。隨其所應化。而為演說法。又偈云。如來法身不思議。無色無相無倫匹。示現色像為眾生。十方受化靡不見。如是非一。龍軍。堅慧。諸論師等。並立此義。四非本非影。如頓教中。非直心外無佛色等。眾生心內所顯之佛。亦當相空。以唯是識。無別影故。色等性離。無所有故。一切無言。無言亦無故。是故聖教。即是無教之教。如經頌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又密嚴經。明佛常在法界。無出世等。龍樹等宗。多立此義。此有四說。總為一教。圓融無礙。皆不相妨。以各聖教從淺至深。攝眾生故。思之可見。第二說聽全收者。亦四句。一離佛心外無所化眾生。況所說教。是故唯是佛心所顯。此義云何。謂諸眾生無別自體。攬如來藏以成眾生。然此如來藏。即是智證為自體。是故眾生舉體。總在佛智心中。經頌云。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又云。如來菩提身中。悉見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成等正覺。乃至見一切眾生皆已寂滅。亦復如是。皆悉一性。以無性故。又頌云。三世一切劫。佛剎及諸法。諸根心心法。一切虛妄法。於一佛身中。此法皆悉顯。是故離佛心智。無一法可得。二總在眾生心中。以離眾生。無別佛德故。此義云何。謂佛證於眾生心中真如成佛。亦以始覺同本覺故。是故總在眾生心中。從體起用。應化身時。即是眾生心中真如用大。更無別佛。三隨一聖教全唯二心。以前二說不相離故。謂眾生心內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如是全收。說聽無礙。是謂甚深唯識道理。四或彼聖教俱非二心。以兩俱形奪不並顯故。雙融二位無不泯故。謂佛心中眾生無聽者故。眾生心中佛無說者故。兩俱雙辯二相盡故。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又經頌云。眾生所生不是生。亦無流轉生死中。又經頌云。如來不說法。亦不度眾生等。是故此四於一聖教圓融無礙。方為究竟。華嚴演義問云。生佛約體雖同。相用自別。豈得全同。釋云。從體起用。用不異體。體既眾生之體。用豈離於眾生。故依體起用。即是眾生心中真如用大。更無別佛。若爾。起信論中已有此義。何以獨明華嚴為別教耶。釋云。起信雖明始覺本覺不二體相用三大攸同。而是自心各各修證。不言生佛二互全收。是則用起信之文。成華嚴之義。又說聽全收。生佛相在者。略舉二喻。一者。如一明鏡。師弟同對說聽。以師取之。即是師鏡。弟子取之。是弟子鏡。鏡喻一心。師弟喻生佛。是謂弟子鏡中和尚。為和尚鏡中弟子說法。和尚鏡中弟子。聽弟子鏡中和尚說法。諸有知識。請詳斯喻。此喻猶恐未曉。又如水乳和同一處。而互為能和所和。且順說聽。以能和為說。所和為聽。且將水喻於佛。乳喻眾生。應言乳中之水。和水中之乳。水中之乳。受乳中之水。雖同一味。能所宛然。雖能所宛然。而互相在。相遍相攝。思以准之。又眾生心中佛者。此明眾生稱性普周。而佛不壞相在眾生心內。言為佛心中眾生說法者。此明佛心稱性普周。而眾生不壞相在佛心內也。更無別理。但說聽之異耳。是知一切眾生語言。皆法輪正體。若離眾生言說。即佛無所說。先德云。若離方言。佛則無說。聖人無心。以萬物心為心。聖人無身。亦以萬物身為身。即知聖人無言。亦以萬物言為言矣。華嚴論云。一切凡聖境界莊嚴果報。以為教體。此乃見境發心。不待說故。見惡厭之。見善樂之。總能起善故。又一切法無非佛事故。又以一切法自性清淨以為教體。以觀察力心契自相應故。不待說故。又以行住坐臥四威儀以為教體。見敬發心。不待語故。肇論云。為莫之大。故乃反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歸於無名。何謂小成。通百千恒沙之法門。在毛頭之心地。何謂無名。形教遍於三千。無名相之可得。故須宗說雙通。方成師匠。所以經偈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真覺大師云。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宗通是定。說通是慧。則宗說兼暢定慧雙明。二義相成。闕一不可。如法華經云。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又昔人頌云。說通宗不通。如日被雲朦。宗通說亦通。如日處虛空。故知。若先了宗。說則無過。故法華序品偈云。又見諸菩薩。知法寂滅相。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又凡有詮表形於言教者。皆是明心。不詮餘法。或言廣大自在。此約德相以明心。或言寂滅無為。此約離過以明心。乃至或說事。是心之事。或說理。是心之理。故云千經萬論。皆是言心。豈止宗鏡耶。如法華經云。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凡言大者。莫越於心。於五大之中虛空最大。尚為心之所含。故首楞嚴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又云。寂照含虛空。此大非對數量稱大。又非形待稱大。故云一大事。又此一非一。如法句經頌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是知諸佛出世。祖師西來。皆明斯旨。非為別事矣。起信鈔云。一心該於萬有。萬有不出一心者。此但意在出體。不在收於萬法。恐存物外之見。故總該之。然諸教中。皆說萬法一心。而淺深有異。今約五教。略而辯之。一愚人法聲聞教。假說一心。謂世出世間染淨等法。皆由心造業之所感故。若推徵。則一心之義不成。以立前境。故云假說。二大乘權教。明異熟賴耶以為一心。三界萬法唯識變故。三終教。說如來藏以為一心。識境諸法皆如夢故。四頓教。泯絕染淨以說一心。為破諸數假名故。五圓教。總該萬有以為一心。事理本末無別異故。如上所說。前淺後深。淺不至深。深必該淺。所以宗鏡雖備引五教一心證明。唯指歸圓教一心。總攝前故。又如鈔云。一心為如來所說法之根本者。蓋緣如來依此一心而成就故。是則信解行證。皆依此心。從微至著。未甞離此。若離於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離此有說者。皆外道教也。所以起信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疏釋云。辯法功能。以其此心體相無礙。染淨同依。隨流返流。唯轉此心。是故惹隨染成於不覺。則攝世間法。若不變之本覺。及返流之始覺。則攝出世間法。此猶約生滅門中辯。若約真如門者。則鎔融含攝。染淨不殊。如上所指。盡理無過。然一切染淨之法。法無自立。唯心所轉。是知因心成法。法豈非心。所依既全是心。能依何得有異。以能依從所依起故。如波從水起。器自金成。本末皆同。體用無際。法苑義林云。遍詳諸教。所說一切唯識。不過五種。一境唯識。阿毘達磨經頌云。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如是等文。但說唯識所觀境者。皆境唯識。二教唯識。由自心執著等頌。皆教唯識。三理唯識。三十頌云。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如是成立唯識道理。皆理唯識。四行唯識。菩薩於定位等頌。四種尋思如實等。皆行唯識。五果唯識。佛地經言。大圓鏡智。諸處境識皆於中現。又如來功德莊嚴經頌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如是諸說。唯識得果。皆果唯識。此中所說境教理行果等。五種唯識。總攝一切唯識皆盡。然諸教中就義隨機。於境唯識種種異說。或依所執以辯唯識。楞伽經頌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現。以彼境非有。是故說唯心。但依執心虛妄現故。或依有漏以明唯識。華嚴經云。三界唯心。就於世間說唯識故。或依所執及隨有為。以辯唯識。三十頌云。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依識自體起。或依有情以辯唯識。無垢稱經云。心清淨故。有情清淨。心雜染故。有情雜染。或依一切無有諸法。以辯唯識。解深密經云。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或隨指事以辯唯識。阿毘達磨論。引契經頌云。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隨指一事辯唯識故。如是等說無量教門。類攝諸教理義盡者。唯第五教。總說一切為唯識故。乃至辯名離合會釋者。離者別也。合者同也。諸經論各各別說諸觀等名。今合解云。但是唯識之差別義。非體異也。一名有三十二類。華嚴等經中遮境唯識。名為唯心。辯中邊論。遮邊執路。名為中道。般若經中明簡擇性。名為般若。法華經中明究竟運載。名曰一乘。此之四名。通能所觀。若約真俗境觀者。正智唯真。加行後得。並通真俗。若言證者。後得唯俗。勝鬘經中。遮餘虛妄。名一實諦。顯法根本。亦名一依。由空而證。又是空性。亦名為空。彰異出纏。顯攝佛德。佛從中出。名如來藏。明體不染貞實法性。名自性清淨心。功德自體。亦名法身。能出四乘。能入二乘。亦名一乘。與法華一乘別。無垢稱經。遮理有差別。名不二法門。大慧經中。表無起盡。亦名不生不滅。涅槃經中。彰法身因。多名佛性。離縛解脫。亦名涅槃。楞伽經中。表離言說。名不思議。瑜伽等中。顯不可施設。名非安立。攝大乘等。顯此遍常等。名圓成實。對法論等。明非妄倒。名曰真如。此之十五類名。唯所觀理。唯真智境。恐文繁廣。略舉爾所。非更無也。謂諸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法位。真際。虛空界。無我。勝義不思議界等。乃至瑜伽論中。施設非施設淺深異故。名為安立非安立諦。即勝鬘經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涅槃經中。亦名勝義世俗二諦。乃至解深密等。顯一切法有無事理種類差別。名為三性。顯三俱無遍計所執。亦名三無性。又瑜伽等中。明離繫之方便。亦名三解脫門。表印深理。名三無生忍。大智度論。顯示差別。名四悉檀。諸論以後觀細。亦名四如實智。仁王經中位別印可。亦名五忍。如是一切。雖異名說。皆是此中唯識境智差別名也。又或說因果體。俱一識作用。成多。一類菩薩義。或因果俱說二。決擇分中有心地說。謂本識及轉識。或唯因說三。辯中邊論頌云。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或因果俱說三。三十唯識論云。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多異熟性。故偏說之。阿陀那名。理通果。或唯果說。四佛地經等。說四智品。或因果俱說(此處闕第五義。諸本皆無)六隨順小乘經中說六識。或因果俱說七。諸教說七心界。或因果俱說八。謂八識。或因果合說九。楞伽經第九頌云。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此依無相論同性經中。彼取真如為第九識。真一俗八二合說故。今取淨位第八本識。以為第九。染淨本識各別論故。所依本故。第九復名阿末羅識故。第八染淨別說。以為九也。如是所說。諸識差別。一往而論。依成唯識論云。八識自性。不可言定異。因果性故。無定性故。如水波故。亦非定一。行相所依緣。相應異故。起滅異故。熏習異故。楞伽經頌云。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如是一切識類差別。名為唯識。此幻性識。若加行觀。唯共非自。若後得觀。自相觀。一一依他。各各證故。如上所引。是知諸佛所證。菩薩所修。若教若理。若因若果。若行若位。乃至世間出世間。一切萬法。無有纖毫一法不是心者。宗鏡大旨。見聞信向之者。如寶印所印。明鏡所照。可永絕纖疑矣。但一切毛道異生。或居不定聚者。習性易染。猶如白絲。如孟子云。人性猶湍水。決東則東。決西則西。猶如尺蠖。食黃而身黃。食蒼而身蒼。且八識藏中。十法界種子具有。隨所聞法。即發起現行。若聞宗鏡之文。即熏起佛乘種子。然須染神入心。窮源見性。不俟耳入口出。但記浮言。如荀卿子云。君子之學。入乎神。著乎心。布乎四支。動靜皆可為法。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何足美七尺之軀者也。
問。十方諸佛無盡教海。廣大無邊。云何於十帙之中。而言搜盡。
答。若歷事廣分。言過無窮之教海。若撮其妙旨。理盡百卷之要文。一言已達其原。況乎十帙。以無量經教。皆是一心。所以法華經云。種種言詞。演說一法。如傅大士行路難云。君不見。心相微細最奇精。非作非緣非色名。雖復恬然非有相。若凡若聖己之靈。此靈無形而常應。雖復常應實無形。心性無來亦無去。緣慮流轉實無停。正覺覺此真常覺。方便鹿苑制尊經。又云。能知此心無隔礙。生死虛妄不能羈。而此一心皆悉具。八萬四千諸律儀。思益經云。譬如大火。一切諸焰皆是燒相。如是諸善男子。所說法。皆入法性。故知一切凡聖所有言說。皆入宗鏡之中。終無異法。所以經偈云。麁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乃至前後橫竪之說。廣略之文。一一皆為引入第一義中。若實入其中。則佛法皆平現。不用記一字。念盡一切經。不用解一法。會盡無邊義。不用說一句。常轉正法輪。不用舉一步。遍參法界友。何者。若記得。是想邊際。若解得。落意根中。若說得。是辯才門。若參得。墮外學地。並不于自己事。宗鏡中不收。如手撮虛空。徒勞心力。所以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存之一一皆空。亡之處處咸有。故志公和尚云。佛祖言。外邊事。取著元來還不是。作意搜求實勿蹤。生死魔來任相試。先德云。第一不得於一機一教邊。守文作解。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我宗門中不論此事。但知自心即休。不更用思前慮後。又偈云。千般比不得。萬種況不成。智者不能知。上賢亦不識。
問。既談無言之道。絕相之真。云何遍引言詮。廣明行相。
答。非言何以知乎無言。非相何能顯乎無相。華嚴經偈云。了法不在言。善入無言際。而能示言說。如響遍世間。淨名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不言不說。故云當如法說。又云。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法華經偈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又偈云。又見菩薩。安禪合掌。以千萬偈。讚諸法王。斯皆以無言顯言。言顯無言也。又華嚴經頌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所現眾色像。令入此法中。又偈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斯皆以相顯無相也。則無言不礙言。無相不礙相。故知無言即言。曾無別體。相即無相。豈有異形。故經偈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界一切空。是則諸佛見。且諸佛見中。寧立有無同異見耶。故先德云。是以佛證離言。流八音於聽表。演大藏於龍宮。故知至趣非遠。功行得之則甚深。言象非近。虛懷體之而目擊。言絕之理而非絕。繁興玄籍而非興。故即言亡言也。所以無言之言。橫分教海。非有之有。高立義天。如唯識疏序鈔釋云。疏云。無言之言風警。非有之有。波騰。此四句疏文。前二句顯佛本質教。後二句顯聞者影像教。何者。謂佛說之教。離心無體。名為無言。從心現故。名之為言。此為能擊發。如似風警。即佛於利他後得智上。有三乘十二分教。蔟然顯現。即與眾生為增上緣。欲令聞者識上有文義相生。故云無言之言。風警也。非有之有。波騰者。即聞者識上文義相生。因質起教故。有似波騰。離心無體。名為非有。從心現故。名之為有。又云。悟之者。得理亡言。迷之者。執文遺旨。證之者。言理一心。是知若入宗鏡。無旨外之文可執。無文外之旨可尊。理事雙消。悟迷俱絕。
問。從禪定而發慧。因靜慮以證真。何不令息念澄神。冥宗照體。故云禪能洗根情之欲垢。摧結使之高山。滅覺觀之猛風。遮煩惱之毒箭。曷乃廣論總別。說。佛說心。惑亂初機。有違正典。
答。夫禪有四種。一作異計。忻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二信正因果。亦以忻厭而修者。是凡夫禪。三了生空理。證偏真之道而修者。是小乘禪。四達人法二空而修者。是大乘禪。若背教而唯成闇證。只為己眼不明。守默而但坐癡禪。所以慧心弗朗。徒興邪行。空濫真修。入道之初。教觀須具。執觀門而棄教旨。終成上慢之愚。徇他說而背自心。實招數寶之誚。所以華嚴明成就無生之慧。先賴多聞。佛藏說速入涅槃之門。皆因聽法。如佛藏經頌云。百千啞羊僧。無慧修靜慮。設經百千劫。無一得涅槃。聰敏智慧人。能聽法說法。歛念須臾頃。必速至涅槃。此頌是自利入道也。又經頌云。假使頂戴塵沙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決定無能真報者。斯頌乃利他報恩也。華嚴明菩薩證無生慧光。皆因善巧多聞。又聞有助觀起信之功。能圓自行。說有斷疑成佛之力。可以化他。故華嚴經頌云。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是以說圓頓教。印眾生心。開大施之門。成無邊之益。若不以此示人。雖有利他而不盡善。所益既尠。用力尤多。若直指自心。全提家寶。如傾囊倒藏。大施無遮。徹果該因。究竟常樂。所以輔行記云。若以權法化人。法門雖開。不名傾藏。今於一心開利物門。傾祕密藏。示真實珠。心既不窮。藏亦無量。藏既無量。珠則無邊。含一切法。故名為藏。理體無缺。譬之以珠。是則開示眾生本有覺藏。非餘外來。維摩經云。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什法師云。若一起慈心。則十方同緣。施中之最。莫先於此。故曰無前後也。肇法師云。夫以方會人。不可一息期。以財濟物。不可一時周。是以會通無隅者。彌綸而不漏。法澤冥被者。不易時而同覆。故能即無疆為一會。而道無不潤。虛心懷德。而物自賓。曷為存濡沫之小慧。捨江海之大益。置一時之法養。而設前後之俗施乎。夫財養養身。法養養神。養神之道。存乎冥益。何則。群生流轉。以無窮。為塵路。冥冥。相承莫能自返。故大士建德。不自為身。一念之善。皆為群生。以為群生。故行願俱果。行果。則已功立。願果。則群生益。已功立。則有濟物之能。群生益。則有返流之分。然則菩薩始建德於內。群生以蒙益於外矣。何必待哺養啟導。然後為益乎。菩提者。弘濟之道也。是以為菩提而起慈者。一念一時。所益無際矣。則是承宗鏡之光。遍法界之照。寧有遺餘乎。如首楞嚴疏鈔云。心靈萬變者。坐禪在定時。魔境千差俱不識。昔有禪師在山坐。見一孝子。擎一死屍來。向禪師前著。便哭云。何故。殺我阿母。禪師知是魔。思云。此是魔境。我將斧斫却可不得解脫。便於柱上取斧。遂斫一斧。孝子走去。後覺股上濕。便看。乃見血。不期自斫。斯乃正坐禪時。心中起見。遂感外魔。來入。行人心。不知皆由自心。或自歌舞等。元是自心影像。故知若了唯心。諸境自滅。何處心外別有境魔耶。又昔有禪師坐。時見一猪來在前。禪師將是魔。則緩擎把猪鼻拽。唱叫。把火來。乃見和尚自把鼻唱叫。明知由心變。但修正定。何有魔事。如經云。汝心不明。認賊為子。五十重魔境。皆由妄心為賊子。盜汝法界中法財智寶。處三界往來。貧窮孤露之苦。
問。世間染法。有貪瞋癡為所治。出世淨法。有戒定慧為能治。則真俗互顯。能所對治。行相分明。理事具足。云何但說一心之旨。能祛萬法乎。
答。古德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則萬法出生。皆依無住一心為體。離心之外。無別有法。如群波依水。離水無波。萬像依空。離空無像。大莊嚴論偈云。遠離於法界。無別有貪法。是故諸佛說。貪出貪餘爾。如佛先說。我不說有異貪之法。能出於貪。瞋癡亦爾。由離法界。別法無體故。是故貪等法性。得貪等名。此說貪等法性。能出貪等。此義是經旨?。又頌云。於貪起正思。於貪得解脫。故說貪出貪。瞋癡出亦爾。釋曰。離貪之外。無別有法。以貪法界故。則一切法趣貪。是趣不過。何者。若於貪趣正思。了貪無自性。則於貪得解脫。若於貪起邪想。迷貪生執著。則於貪被繫縛。繫縛解脫。遂成真俗二門。於真俗二門。則收盡染淨諸法。貪一法既爾。餘瞋癡等八萬四千煩惱塵勞門亦然。一一遍含法界故。斯乃是諸經旨趣之門。亦可全證宗鏡大意矣。若迷方便。貪諸義門。則疑焰水以漂人。望乾城而投足。憑虛自失。得實何憂。此一心之旨。萬德攸歸。若善若惡。皆能迴轉。若逆若順。悉使善成。所以十玄門中。有唯心迴轉善成門。古釋云。所言唯心迴轉者。前諸義門等。並是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惡。隨心所轉。故云迴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言唯心也。若順轉。即名涅槃。經云。心造諸如來。若逆轉。即是生死。經云。三界虛妄。皆一心作。生死涅槃。皆不出心。是故不得定說。性是淨。及與不淨也。故涅槃經云。佛性非淨亦非不淨。淨與不淨皆唯心故。離心更無別法也。楞伽經偈云。唯心無境界。無塵虛妄見。故知逆順唯由人轉。苦樂自逐緣分。一念無住真心。塵劫未曾改變。但隨智分別。所見不同。涅槃疏云。若言心性本淨。為惑所覆。猶屬教道。且順權說。若云本心清淨。眾生聞者。起於邪見。謂心即是。不肯修道。為令眾生斷除貪等。方見佛性故。云終不定說等。若依實理。心性本來未淨。猶如無始唯氷無水。雖全是氷。則不得云氷不是水。眾生心性。亦復如是。雖本是無明。則不得云非是三德祕藏。是故圓人。唯觀無始三道即三德。故不同權人。却覆方見。金剛三昧經云。梵行長者言。諸法一味。云何三乘其智有異。佛言。長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異故。深淺殊故。名文別故。水在江中。名為江水。在淮中。名為淮水。在河中。名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是以縱橫幻境。在一性而融真。寂滅靈空。寄森羅而顯相。如華嚴經頌云。譬如一心力。能生種種心。如是一佛身。普現一切佛。華手經偈云。若欲以一念。遍知一切心。是心無形色。如幻不堅固。賢劫定意經云。見於證明。三界如幻。一切本元。無所違失。是曰一心。又云。以是名號。為無所有。有所覩見。見一切本。是曰一心。如經偈云。廣博諸世界。無量無有邊。知種種是一。知一是種種。何者。一是萬法之一。以心為自性故。所以古頌云。萬法由心生。心清萬法清。五通無障礙。心王如眼睛。月燈三昧經云。爾時世尊。知月光童子心所默念。而作偈問。告月光童子言。若菩薩與一法相應。皆悉能獲最勝功德。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謂一法。童子。若菩薩於一切法體性。如實了知。乃至偈言。諸法但說一。所謂法無相。是智者所說。如實而了知。若說如是法。菩薩了知者。彼得無礙辯。說億脩多羅。導師所加護。顯示於實際。不分別假名。曾無有所說。以一知一切。以一切知一。雖有種種說。而不起於慢。其心能了知。一切法無名。隨順學諸名。而演說真實。釋曰。若如實了知一切法體性。即自心體性。觀一切法。悉皆無名無相。以假名相。說演其真實。令歸無相之真原。無名之實際。則入脩多羅教海。辯說無窮。又如經云。童子。其心無性。又無形色。不可覩見。童子。如是心體性。即是佛功德體性。如是佛功德體性。即是一切諸法體性。以是義故。童子。若菩薩說一切法體性一義。如實知者。名為菩薩。寂滅於心。善解三界出離善根。如實了知。如實知見。能如實說。無有異說。乃至善解離文字法。善解分別字智。善解離語言法等。又楞伽經偈云。不生現於生。不退常現退。同時如水月。萬億國土現。一身及無量。燃火及霔雨。心心體不異。故說但是心。心中但是心。心無心而生。種種色形相。所見唯是心。又偈云。心中無斷常。身資生住處。唯心愚無智。無物而見有。又偈云。佛子見世間。唯心無諸法。種類非身作。得力自在成。何以故。若得心王。一切自在。要成即成。非他所礙。如持地菩薩云。我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乃至遇毘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何以故。由心不平。其地即不平。如舍利弗。心有高下。見丘陵坑坎。是知提綱撮要。莫越觀心。見道不隔剎那。取證猶如反掌。陳文帝法華懺文云。理無二極。趣必同歸。但因業因心。稟萬類之識。隨見隨著。異群生之相。梁武帝金剛懺云。得之於心。然後為法。是以無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說菩薩。深見無說之深。所云理無二極。趣必同歸者。則一法標宗。異途泯跡。不言之妙。無說之深者。若不親證自心。曷乃洞其深妙。則言思道斷。冥合斯宗矣。唐德宗皇帝云。夫萬有之法。本緣於心。心生法生。心滅法滅。故以心觀心。心外無法。心性常住。道其遠乎。如先德云。夫修道之體。自識常身。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淨之心。此是本師。故知自真心自然而有。不從外來。於三界中所有至親。莫過於心。
問。生佛同體。何故苦樂有殊。
答。諸佛悟達。法性。皆自然。了心原。妄想不生。不失正念。我所心滅。故不受生死。即究竟常寂滅。以寂滅故。萬樂自歸。一切眾生。迷於真性。不達本心。種種妄想。不得正念。故即憎愛。以憎愛故。心器破壞。即受生死。故諸苦自現。欲知法要。守心第一。若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故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一切萬法。不出自心。八萬法門。三乘位體。一切賢聖。論其宗教。莫非自心是本。文句疏云。若尋教迹。迹廣。徒自疲勞。若尋理本。本高。高不可極。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但觀己心之高廣。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己利。故用觀心釋。當知種種聲教。若微若著。若權若實。皆為佛道而作筌罤。大經偈云。麁言及軟語。皆歸第一義。此之謂也。法華方便品偈云。我本立誓願。普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如我等無異。又偈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正不指世間為正。不指螢光析智為正。不指燈炬體法智為正。不指星月道種智為正。乃指日光一切種智為正。此流通。非為楊葉木牛木馬而作流通。非流通半字。非流通共字。非流通別字。純是流通圓滿脩多羅滿字法也。如宗鏡一光。更無餘照。不唯位高行滿。亦乃因深果圓。巧拙頓殊。遲速莫等。如大智度論云。譬如治病。苦藥鍼灸痛而得差。如有妙藥。名蘇陀扇陀。病人眼見。眾疾皆愈。除病雖同。優劣法異。聲聞菩薩教化度人。亦復如是。苦行頭陀。初中後夜。勤心禪觀。苦而得道。聲聞教也。觀諸法相。無縛無解。心得清淨。菩薩教也。是以了心實相。悟在剎那。積行而成。因賒果遠。但有一毫之善。悉隨喜迴向實相之心。乃至四威儀中。觸途成觀。念念契旨。步步入玄。不令一塵而失真智。如箭射地。無不中者。故論云。復次。正迴向。菩薩。應作是念。如十方三世諸佛所知。用無上智慧。知諸善根相。一切智人中。佛第一勝。佛所知諸善根。必是實相。如佛所知。我亦用如是善根相迴向。譬如射地。無不著時。若射餘物。或著或不著。如諸佛所知隨喜。如射地無不著。若用餘道隨喜。如射餘物。或著或不著。如是迴向。是為不謗諸佛。故知信解實相心。入宗鏡內。舉念皆是。無往不真。方順佛所知。不謗三寶。若得實相智慧所廕。一切萬行悉皆成就。如大鵬影覆其子。令子增長。如今學人。但自直下內了自心。莫疑外境。心若得了。外境皆虛。一法纔通。萬像盡歸心地。一輪有阻。千車悉滯脩途。明明而只在自知。念念而無非真實。外麁叵鑒。不慮他疑。內密難窮。唯應親證。如龐居士偈云。中人樂寂靜。下士好威儀。菩薩心無礙。同凡凡不知。佛是無相體。何須有相持。但令心了事。遮莫外人疑。如人渴飲水。冷暖自心知。又如外書中云。有威名於世者。若呼其名。則可以止兒啼。魏略云。張遼為孫權所圍。遼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止。其父母以遼名恐之便止。又燉煌實錄云。宋質直。破虜有威名。兒啼。恐之即止。且孩兒未識其人。聞名即能止啼者。全證唯心矣。乃至如念觀音名號。火不能燒等。此託觀音為增上緣。並是自心所感。致茲靈驗。災祥成敗。榮辱昇沈。無不由心者矣。所以融大師頌云。亦不從天生。亦不從地出。但是空心性。照世間如日。若如日照世間。何光明而不透。則觸目寓情。無非我心矣。皆成法寶。盡作家珍。自利利他。用而無盡。傅大士三諫歌云。捨世榮。捨世榮華。道理長怒力。殷勤學三諫。諫我身心還本鄉。諫意意根莫令起。諫口口根莫說彰。諫手手根莫鞭杖。三諫三王王自香。虛空自得到仙堂。仙堂不近亦不遠。徘徊只是眾中央。若欲行住仙堂裏。不用匍匐在他鄉。若欲求念彌陀佛。東西南北是西方。西方彌陀觸處是。面前背後七重行。或黃或赤或紅白。或大或小或短長。天蓋正是彌陀屋。木孔木穿彌陀房。天上空。中彌陀路。草木正是彌陀鄉。日夜前後嘈嘈鬧。正是彌陀口放光。若欲禮拜彌陀佛。不用思想強干忙。若不誑人是禮拜。若不求人是道場。努力自使三功作。殷勤肆力種衣糧。山河是家無盡藏。草木是人常滿倉。泥水是人常滿庫。藤蘿是人無底囊。多作功夫自成就。自行手脚熟嚴[卄/裝]。若欲往生安樂國。只是箇物是西方。又歌云。諸佛村鄉在世界。四海三田遍滿生。佛共眾生同一體。眾生是佛之假名。若欲見佛看三郡。田宅園林處處停。或飛虛空中擾擾。或擲山水口轟轟。或結群朋往來去。或復孤單而獨行。或使白日東西走。或使暗夜巡五更。或烏或赤而復白。或紫或黑而黃青。或大或小而新養。或老或少舊時生。或身腰上有燈火。或羽翼上有琴箏。或遊虛空亂上下。或在草木亂縱橫。或無言行自出宅。或入土坑暫寄生。或攢木孔為鄉貫。或遍草木作窠城。或轉羅網為村巷。或臥土石作階廳。諸佛菩薩家如是。只箇名為舍衛城。
宗鏡錄卷第二十九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菩薩欲報佛恩。皆須不惜身命。護持如來正法。云何唯述一心。能報慈化。
答。覺王。最後慈勅。唯令於念處修真。首祖當初所傳。只但指人心是佛。若能信受。是真報恩。示他則不負前機。自究則剋成大事。如智者觀心論偈云。大師將涅槃。慈父有遺囑。四念處修道。當依木叉住。我等非佛子。不念此遺囑。乘緩內無道。戒緩墮三塗。由不問觀心。令他信漸薄。烏鵶不施食。豈報白鵶恩。非但田不良。無平等種子。法雨若不降。法種必燋枯。各無來世糧。失三利致苦。大法將欲頹。哀哉見此事。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平等真法界。無行亦無到。若能問觀心。能行亦能到。即是四念處。能依木叉住。乘急內有道。戒急生人天。此是真佛子。不乖慈父囑。天龍皆慶喜。一切豈不忻。能報白鵶恩。普施烏鵶食。既有好良田。有平等種子。法雨應時降。法種皆生長。各有未來資。俱獲三利樂。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諸來求法者。欲聞無上道。不知問觀心。聞慧終不發。諸來求法者。欲思無上道。不知問觀心。思慧終不生。諸來求法者。欲修無上道。不知問觀心。修慧終不成。諸來求法者。勤修四三昧。不知問觀心。困苦無所獲。諸來求法者。多聽得言語。不知問觀心。未得真實樂。諸來求法者。修三昧得定。不知問觀心。盲禪無所見。諸來求法者。欲懺悔眾罪。不知問觀心。罪終難得脫。諸來求法者。意欲離煩惱。不知問觀心。煩惱終不滅。諸來求法者。本欲利益他。不知問觀心。退轉令他謗。諸來求法者。欲興顯佛法。不知問觀心。退還大污損。如此眾得失。非偈可具傳。有此諸得失。無人覺悟者。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末世修觀心。得邪定發見。辯才無窮盡。自謂人間寶。無智者鼻嗅。野狐氣衝眼。舉尾共却行。次第墮坑殞。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守鼻隅安般。及修不淨觀。安般得四禪。不免泥犁苦。不淨謂無學。覆鉢受女飯。設得隨禪生。墮長壽天難。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依事法用心。無慧發鬼定。顯異動物心。事發壞佛法。命終生鬼趣。九十六眷屬。像法決定明。三師破佛法。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內心不為道。邪諂念名利。詐現坐禪相。得名利眷屬。事發壞他信。毀損佛正道。此是扇提羅。死墮無間獄。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說法得解脫。聽法眾亦然。不知問觀心。如貧數他寶。說者問觀心。無說亦無示。聽者問觀心。無聞亦無得。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戒為制心馬。雖持五部律。不知問觀心。心馬終不調。律住持佛法。解外不解內。淨名訶上首。乃名真奉律。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誦經得解脫。非為世財利。若能問觀心。破一微塵中。出大千經卷。受持讀誦者。聞持無遺忘。心開得解脫。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勸化修供養。興顯安行人。密心為自利。倚託以資身。壤他喜捨善。駝驢以償人。若能問觀心。即如駝驃也。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諸道各有法。了不自尋研。忽窺窬釋教。動經十數年。非但彼法拙。亦有謀壞心。此是迦毘梨。仙聖豈聽說。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富貴而無道。多增長憍逸。若能問觀心。得真法富貴。雖高而不危。雖滿而不溢。不著世富貴。心常在道法。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貧賤多姧諂。窺窬造眾惡。現被王法治。死墮三惡道。若能問觀心。即安貧養道。有道即真實。無為即富樂。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四眾皆佛子。無非是法親。因執善法諍。遂結未來怨。若能問觀心。和合如水乳。皆師子之子。悉是栴檀林。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年衰身帶疾。眼闇耳漸聾。心惛多忘漏。年不如一年。死王金翅鳥。不久吞命根。一旦業繩斷。氣絕豈能言。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稽首十方佛。深慈觀心者。勸善諦觀察。發正覺妙樂。稽首十方法。深悲觀心者。善勸諦觀察。得真免諸苦。稽首十方僧。大眾和合海。若能善觀察。歡喜心無量。稽首龍樹師。令速得開曉。亦加捨三心。今承三寶力。起三十六問。其間諸細問。對事難可數。若觀一念心。能答此問者。當知心眼開。得入清涼池。不能答此問。奈何盲暝也。少義尚不見。那能行大道。哀哉末法中。無復行道人。設令有三數。寧別此問也。故生悲愍心。歸命禮三寶。作此問心論。令勸者開朗。願諸見聞者。莫生疑謗心。信受勤修習。必獲大法利。乃至偈問云。問觀自生心。云何四不說。離戲論執諍。心淨如虛空。問觀自生心。云何是魔行。業煩惱所繫。三界火宅燒。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外道。諸見煩惱業。流轉於六道。問觀自生心。云何是三業。拙度斷見思。出三界火宅。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巧度。三乘不斷結。得入二涅槃。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別教。求大乘常果。菩薩斷別惑。問觀自生心。云何圓教乘。不破壞法界。住三德涅槃。問觀自生心。云何為涅槃。修四種三昧。得真無生忍。問觀自生心。云何巧成就。二十五方便。調心入正道。問觀自生心。云何知自心。起十種境界。成一心三智。問觀自生心。云何知十境。各成十法乘。遊四方快樂。問觀自生心。云何不住法。入初發心住。及四十二位。問觀自生心。云何六度成。能得諸三昧。及諸陀羅尼。問觀自生心。云何得六通。用四攝行化。四辯無罣礙。問觀自生心。云何得相好。成真應二身。對緣如鏡像。問觀自生心。云何具十力。及四無所畏。內外照用圓。問觀自生心。云何於觀心。能得十八種。不共世間法。問觀自生心。云何得大慈。大悲三念處。愍眾無異想。問觀自生心。云何巧方便。成就諸眾生。嚴淨一切剎。問觀自生心。云何於此心。莊嚴菩提樹。建清淨道場。問觀自生心。云何降魔怨。能制諸外道。令眾悉歸敬。問觀自生心。云何坐道場。現四種成佛。赴機無差殊。問觀自生心。云何轉四教。清淨妙法輪。一切得甘露。問觀自生心。云何現四佛。四種涅槃相。究竟滅無餘。問觀自生心。云何知依正。四土天器同。而飯色有異。問觀自生心。云何於此心。是一切根緣。通達無罣礙。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悉檀。無形無所說。現形廣說法。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漸頓。祕密不定教。一音說此四。問觀自生心。云何知四教。各開出四門。及一切法門。問觀自生心。云何於四教。四門十六門。作論通眾經。問觀自生心。云何住滅定。普入十法界。廣利諸眾生。問觀自生心。云何知四土。用教有增減。普利一切眾。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此心。具一切佛法。無一法出心。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此心。即平等法界。佛不度眾生。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此心。法界如虛空。畢竟無所念。問觀自生心。云何無文字。一切言語斷。寂然無言說。今約觀一念自生心。略起三十六問。外觀心人。及久相逐。眷屬。行四種三昧者。彼觀心者。若能一一通達。當生心如佛想。親近受行。如四依也。門徒眷屬。若於此無滯。是真同行。是真法王子孫。紹三寶種。使不斷絕。若不能觀於一念自生心。一一答此問者。即是天魔外道眷屬。為彼之所驅馳。方處三界牢獄。未有出離之期。若心不愜。欲求挽出者。必墮二乘三惡道坑。自斷法身慧命。誅滅菩提眷屬。是破佛法國土大乘家。哀哉哀哉。知奈何也。若觀自生心。得失如此。觀他生。共生。無因生。心亦然也。釋曰。此觀心三十六問。上等十方諸佛之慈心。無恩不報。下及法界群生之悲仰。有感皆從。乃至修行妙門。度生儀軌。教觀融攝。理事圓通。徹果該因。自他兼利。十身遍應。四土包含。但觀自一心。無不悉備。如論偈云。烏鵶不施食。豈報白鵶恩。非但田不良。無平等種子。法雨若不降。法種必燋枯。各無來世糧。失。三利致苦者。釋云。此偈明。不修念處之觀。即是無平等種子。不依木叉而住。即非良田。何者。夫觀大乘念處者。觀生死五陰之身。非枯非榮。即大寂定。涅槃經云。色解脫涅槃。乃至識解脫涅槃。若修此念處觀。即是觀一切六道眾生。即是常樂我淨大涅槃。具足佛之知見。如常不輕圓信成就。經云。施城中最下乞人。與難勝如來等。是則豈可分別是田非田。可施不可施耶。故念處觀。即平等種子。若不修。則見生死涅槃有異。凡聖有殊。聖是敬田。則崇仰而施。凡是悲田。則厭賤而不捨。故言無平等種子。今取王為喻者。喻無平等種子也。昔有王。但借白鵶以喻聖人。烏鵶以喻凡人。王喻眾生不修念處。不修念處平等種子之人也。故簡悲敬兩田。然內無平等種子圓觀之道。外則不能弘宣化大乘。豈能報佛恩。又破如來禁戒。則無良田。是故偈云。法雨若不降。法種則燋枯。此兩句。明四眾無戒慧之機。聖則不應。何者。涅槃經云。純陀自云。我今身有良田。無諸荒穢。唯希如來甘露法雨。雨我身田。令生法芽。而今四眾不依念處修道。則無慧種。不依木叉而住。則無良田。既無種。則眾生無感聖之機。豈能招聖法雨之應。眾生佛性之芽。何得不枯也。乃至內無善機。外無聖應。法種之芽又枯。是則失現在未來涅槃。三利之樂。乃更招三塗之苦。又偈云。能報白鵶恩。普施烏鵶食者。釋云。此偈明有平等種子。復有良田。能施烏鵶食。能報白鵶恩。何者。然佛聖人能覺悟眾生。不令為三毒諸煩惱蛇毒所傷。即是聖人於眾生有恩。如白鵶覺悟於王。不為毒蛇所害。經云。依教修行。名報佛恩。而今行者。依念處觀慧。依木叉而住。即是依教修行。名報佛恩。復能以己之行。化導一切眾生。即是普施一切烏鵶食。能報白鵶之恩。又偈云。守鼻隅安般。及修不淨觀。安般得四禪。不免泥犁苦。不淨謂無學。覆鉢受女飯。設得隨禪生。墮長壽天難。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者。釋云。此明事相修禪之倒也。鼻隅安般一句。標修有漏四禪章門。及修不淨觀一句。標修無漏事禪章門。守鼻隅者。安心在鼻也。安般者。數息也。以數息故。能得四禪八定。昔有比丘。得四禪。謂阿羅漢。臨命謗佛。墮於地獄也。昔有比丘。學不淨觀。少時伏心。欲想不起。自謂聖人。後出聚落乞食。見女送飯。欲心即發。情迷心醉。覆鉢受於女飯。然數息得禪。設不起謗。及不墮地獄。而隨禪受生。墮長壽天難。故知若於一心四念處修道。不忘慈父囑。真孝順之子孫。但入宗鏡中。無恩而不報。是以心若正。萬法皆正。心若邪。萬法亦邪。若離自心外。欲破他邪。則立自立他。見邪見正。如卸甲入陣。棄火焚畬。欲破敵下種。無有是處。但能守護自心。即是護持正法。亦是普念十方一切如來。自心護法既爾。轉化他心亦然。則正外無邪。云何說破。邪外無正。云何說持。如是通明。真護正法。乃至圓滿具足一切法門。所以首楞嚴經偈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大集經云。眼識於色。是名非法。若能遠離。是名護法。故知善攝諸根。不為六塵所侵者。可謂真護法矣。法集經云。菩薩不須守護諸法。世尊。若菩薩但能善護自心。是菩薩善護自心故。則能成就諸佛妙法。乃至見自心如幻。如是見諸法如幻。而心非內非外。二中間可得。如是見一切法。見即如心。無於色相。不可得示。不可得見。無於形礙。不可執捉。不照不住。見一切諸法。其相如是。若能如是見者。是菩薩則能得於平等之心。以得平等心故。如是菩薩不復更得於法。以平等外無差別法。了差別法即平等故。若入此平等法門。則知一切法皆悉性空。不生愛著。即是無非捨身命處耳。亦是成道處。亦是轉法輪處。亦是度生處。亦是入滅處。亦是究竟報恩處。亦是成滿大願處。亦是萬行具足處。何者。如云萬物得地而生。萬行得理而成者。理即心也。或行孝思。或輸忠烈。靡不由心者哉。如則天朝。孟景休。丁母憂。哀毀迨至滅性。有弟景褘在襁褓。景休自乳之。乳謂之溢。又畢搆。為吏部尚書。初丁繼母蕭氏憂。盧氏二妹。俱在襁褓。搆親乳之。乃至成長。斯則孝行之所感。乳出於心。非定男女之體也。
問。八萬四千法門。門門解脫。云何偏取一心門。以為真趣。
答。此一心門。是真性解脫。古佛慈勅諸佛解脫。只令於眾生心行中求不於餘處求。何以故。只謂眾生心。是諸佛心。諸佛解脫。是眾生解脫。隨緣轉變。自號眾生。緣性常空。真佛不動。如氷元是水結。若欲求水。應當就氷。氷水雖殊。濕性不壞。時節有異。體性無虧。如是信入。名真解脫。其餘法門。非無進趣。若比斯宗。頓漸天隔。但明佛慧。唯接上機。所以法華會上。世尊親囑累諸大菩薩。若說此經。直入佛慧。能廣開示。真報佛恩。其有不信受者。當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即是演餘解脫法門。今宗鏡中。唯論不思議解脫。
如台教問。何意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方是不思議解脫。
答。須彌入芥。小不障大。大不即小。故云不思議耳。今有煩惱惑。不障智慧涅槃。智慧涅槃。不礙煩惱結惑。乃名不思議。又約有體無體無色無心。以明解脫無體也。若不思議觀。色心即是法性之色心。具色心不生不滅而得解脫。故知真善妙色。妙心之體也。又妙色湛然常安住。又色解脫涅槃。若無色者如死人。那得解脫也。乃至黃蜂作蜜。蜘蛛作網。皆不可思議。皆有心數法之解脫也。是知直了此心。無行不足。以一心具足萬行。無一行而非心故。且如云布施者。大菩薩行施等時。能觀唯議知境是心。即心外無法。三輪體空。是稱真施。持戒者。謂證唯心。離念常淨。無明垢盡。即成佛戒。但佛心中。具諸功德。離過義邊。則名為戒。忍辱者。觀眾生唯識妄見。知本心外無法可瞋。精進者。如來精進。若據自行。常觀唯識。故攝論云。如來常不出觀故。寂靜。禪定者。大菩薩定。謂觀唯識不見境時。心無緣念。則是真定。智慧者。大菩薩皆觀自心。意言分別。以為境界。從初發心乃至成佛。皆作此觀。豈止四等六度。成佛化生。乃至欲託質蓮臺。永拋胎藏。生極樂等諸佛國土。遊戲神通者。皆能了達自心。無不化往。又復豈止一行一願。凡有一切希求無不從意。故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金剛般若論偈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起信論云。初信大乘心人。諸佛皆攝生淨土。諸法無行經云。若能教化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菩薩如一食頃一心靜處。入一相法門。大般若經云。佛告善現。當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諸善法所趣向門。譬如大海。是一切水趣向門。楞伽經偈云。一切諸度中。佛心為第一。所以一切諸乘中。斯乘為究竟。台教云。諸佛解脫。於眾生心行中求者。若觀眾生心行。入本性清淨智。窮眾生心原者。即顯諸佛解脫之果。若見眾生心空。即見佛國空。即是心行中求得三種解脫。眾生心性。即真性解脫。癡愛。即實慧解脫。諸不善行。即是方便解脫。是知此一心真性解脫。能空煩惱繫縛九結十使等。如一栴檀樹。改四十由旬伊蘭林悉香。能令煩惱即菩提故。又若斷惑懺罪。比餘漸教。如㲲華千斤。不如真金一兩。故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則直了無生之心。當處解脫。金光明經疏云。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若行若住。若明若暗。皆得不離見佛世尊。六根所對。無非佛法。耆婆攬草。無非藥者。普能愈病。釋摩男所執一切砂礫。皆變為寶。阿那律空器。悉滿甘露。若能如是者。所觀之罪。非復是罪。罪即實相。所觀之福。福即非福。福即實相。純是實相。是名大懺悔也。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云。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如此想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是法相。不生不沒。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諸法。皆亦如是。無住無壞。如是懺悔。又夫有罪可露。非真懺悔。有善可見。非真隨喜。有法可趣。非真迴向。有事可求非真發願。若入宗鏡。諦了自心。則無處無方。一切清淨。如甚深大迴向經云。佛言。有三種迴向。何等為三。謂過去空。當來空。現在空。無有迴向者。亦無迴向法。亦無迴向處。菩薩摩訶薩。當作是迴向。作是迴向時。三處皆清淨。以此清淨功德。與一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迴向者。無有凡夫。及凡夫法。乃至亦無有佛。及向佛者。何以故。法性無緣。不生不滅。無所住故。法集經云。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不求究竟處。何以故。是菩薩於一切法。無非究竟故。是菩薩不求解脫。一切諸法。本性寂滅。無非解脫。是菩薩不樂一法。亦不厭一法。是菩薩於諸佛法。非是自法。亦非他法。不取一法。不捨一法。法華經云。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故知三世覺王。十方大士。一切所有諸佛之法。一切神通攝化之門。一切宗旨祕要之藏。一切甚深因果之事。皆於此心無不圓足。故云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囑累此法。讚歎此心無作之功。無比之德。猶不能盡。豈可率爾頃剋而措言乎。此宗鏡錄。是大智所行。上根能受。絕投巖癡狂之見。捨草庵下劣之心。非限量之懷。輒可希冀。持螺何以酌海。折草焉能量天。若遇大機。又不可行於小徑。須依宗鏡。直示本心。如經云。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無以大海內於牛跡。是知於此生信者。甚為希有。何者。信果佛則易。如十方諸佛。信因佛則難。如現今眾生。故起信鈔云。信過去釋迦。當來彌勒等是佛。則為易。有今信眾生心中真如。是凡聖通依。迷之則六趣無窮。悟之則三寶不斷。此為希有。如信皇后王胎則易。信貧女聖孕則難。是以染法淨法。俱是心苗。本地發生。更無餘孕。如無著菩薩。大乘莊嚴經論偈云。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釋曰。自界。謂自阿賴分種子。二光。謂能取光。所取光。此等分別。由共無明。及諸餘惑。故得生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二實。謂所取實。及能取實。如是二實染淨。應求遠離。釋曰。此亦攝末歸本義。論云。求唯識人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如是貪等煩惱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無染淨二法。何以故。不離心光。別有貪等信等染淨法故。二光亦無相。偈曰。種種心光起。如是種種相。光體非體故。不得彼法實。釋曰。種種心光。即是種種事相。或異時起者謂貪。光瞋光等或同時起者。謂信光進。光等光體等者。如是也。染位心數。淨位心數。唯有光相而無光體。是故世尊。不說彼為真實之法。是知萬法之體。不出遮那心源。萬善之門。靡越普賢行海。云何不出遮那心源。如華嚴經頌云。佛剎微塵數。如是諸剎土。能於一念中。一一塵中現。云何靡越普賢行海。如阿僧祇品頌云。於一微細毛端處。有不可說諸普賢。如一毛端一切爾。如是乃至遍法界。此遮那心。即菩提心。此普賢行。即菩提行。如華嚴經頌云。欲見十方一切佛。欲施無盡功德藏。欲滅眾生諸苦惱。宜應速發菩提心。昔人云。菩提心。即萬行之本。即此發心。便名為行。
問。若獨取一心解脫。其餘非者。則一不收一切。法界義不圓。乖此廣乘。失其遍理。
答。若圓修頓悟之機。則舉一蔽諸。無復方便。只為不入者。方便開三。乃至八萬。雖即開三本明一道。所以金剛三昧經云。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過三苦海。又楞伽經偈云。有無是二邊。以為心境界。離諸境界法。平等心寂靜。賢劫定意經云。若復棄捐一切所有。在於所有而無所有。是曰一心。法句經云。人壽百歲。情欣放逸。不如一日歸心空寂。傅大士頌云。諸佛不許外求名。達本真心即為正。故知萬法歸心。則道全矣。如庚桑子道全篇云。魯公卑辭以問之。庚桑子曰。吾能聽視不用耳目。非易耳目之所苦者過也。公曰。孰如是。寡人增異矣。其道若何。寡人早願聞之。庚桑子曰。我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無。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雖遠際八荒之表。邇在眉睫之內。來于我者。吾必盡知之。迺不知為是我七竅手足之覺。五藏六腑心慮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何璨注云。心形泯合。神氣冥符。洞然至忘與無同體。然後心彌靜而智彌遠。神愈默而照愈彰。理極而自通。不思而玄覽。非夫至神至聖。其孰能與於此哉。斯乃靈真之要樞。重玄之妙道者也。是以內外指歸。須冥符心體。則洞照無遺矣。遂能和光萬有。體納十方。夫言和者。非有能所二法相順名和。如古德云。凡聖各別。不得名和。心體離念。不得眾生相。法界即我。我即法界名和。首楞嚴經云。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斯乃能所跡消。真俗冥合。非從事行。因異而同。但了心無自他。萬法自然一體。外書亦云。心和。即言和。言和。即言滿天下無口過。以身心和故。行滿天下無怨惡。既與萬法體和。則不共物諍。如華手經云。佛告舍利弗。是故菩薩發菩提心。應當觀察是心空相。舍利弗。何等是心。云何空相。舍利弗。心名意識。即是識陰。意入。意界。心空相者。心無心相。亦無作者。何以故。若有作者。則有彼作而此人受。若心自作。則自作自受。舍利弗。是心相空。無有作者。無使作者。若無作者。則無作相。若人戲論。是心相者。則與無礙空無相諍。若與無礙空無相諍。是人則與如來共諍。若與如來共諍。當知是人則墜深坑。是知若入宗鏡海中。已攝餘一切法門。如登法性山。悉見諸無邊境界。如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其餘一切三昧。又云。譬如高山。有人登之。遠望諸方。皆悉明了。金剛定山。亦復如是。菩薩登之。遠望諸法。無不明了。故知自心。無能過者。所以教中。亦名甚深法。亦名最上乘。是以一法指南。萬途歸順。但有名字差別。終無異體別陳。如有頌云。諸色心現時。如金銀隱起。金處異名生。與金無前後。且如金銀隱起。功德之形。但有異名。金體不動。例似一心。現出凡聖之道。雖立別號。心性無生。達此名空。見法如鏡。自然息意。冥合真宗矣。
宗鏡錄卷第三十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諸佛境界。唯趣不思議一心解脫之門。何謂不思議解脫。以一切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非定量之所知故。稱不思議。既以非有而有。即不住於無。有而非有。即不住於有。有無不住。即於諸法悉皆解脫。以一切法不出有無故。是知一心解脫之中。無有文字。則無生死。無煩惱。無陰界。無眾生。無憂喜。無苦樂。無繫縛。無往來。無是無非。無得無失。乃至無菩提。無涅槃。無真如。無解脫。以要言之。一切世出世間諸法。悉皆無有。如首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如上所說。世間生死。出世涅槃等。無量差別之名。皆從知見文字所立。若無知見文字。名體本空。於妙明心中。更有何物。如六祖偈云。菩提亦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用拂塵埃。融大師云。至理無詮。非解非纏。靈通應物。常存目前。目前無物。無物宛然。不用人致。體自虛玄。又云。無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寒山子詩云。寒山居一窟。窟中無一物。淨潔空堂堂。皎皎明如日。糲食資微軀。布裘遮幻質。任汝千聖現。我有天真佛。所以大涅槃經中。佛說一百句解脫況百斤金。即諸佛無上之珍。涅槃祕密之寶。是以句句皆云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夫如來者。即一心真如自性中來。故云如來。又如者。不變不異。不失自性。故名為如。來者。即真如不守自性。隨緣顯現。故名為來。斯乃是不來之來。以真如性遍一切處。實無去來。從心所感。無出沒故。又經云。如來者。即是法也。故起信論云。所言法者。即眾生心。所以古德云。心本清淨。亦無淨相。方見我心。故知一百句解脫中。句句明心。心心解脫。未有一文一字不是宗鏡之指南。如經云。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哀愍。重垂廣說。大涅槃行。解脫之義。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脫者。名曰遠離一切繫縛。若真解脫離諸繫縛。則無有生。亦無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名曰不生。迦葉。譬如醍醐。其性清淨。如來亦爾。非因父母和合而生。其性清淨。所以示現有父母者。為欲化度諸眾生故。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解脫。無二無別。譬如春月下諸豆子。得煖氣已。尋便出生。真解脫者。則不如是。又解脫者。名曰虛無。虛無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無。非作所作。凡是作者。猶如城郭樓觀却敵。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即無為法。譬如陶師。作已還破。解脫不爾。真。解脫者。不生不滅。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亦爾。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非有為法。以是義故。名曰如來。入大涅槃。不老不死。有何等義。老者。為遷變。髮白面皺。死者。身壞命終。如是等法。解脫中無。以無是事。故名解脫。如來亦無髮白面皺有為之法。是故如來無有老也。無有老故。則無有死。又解脫者。名曰無病。所謂病者。四百四病。及餘外來侵損身者。是處無故。故名解脫。無疾病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無病。是故法身亦無有病。如是無病。即是如來。死者。名曰身壞命終。是處無死。即是甘露。是甘露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成就如是功德。云何當言如來無常。若言無常。無有是處。是金剛身。云何無常。是故如來不名命終。如來清淨。無有垢穢。如來之身。非胎所污。如分陀利。本性清淨。如來解脫。亦復如是。如是解脫。即是如來。是故如來清淨無垢。又解脫者。諸漏瘡疣永無遺餘。如來亦爾。無有一切諸漏瘡疣。又解脫者。無有鬪諍。譬如飢人見他飲食。生貪奪想。解脫不爾。又解脫者。名曰安靜。凡夫人言。夫安靜者。謂摩醯首羅。如是之言。即是虛妄。真安靜者。畢竟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安隱。如多賊處。不名安隱。清夷之處。乃名安隱。是解脫中無有怖畏。故名安隱。是故安隱。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無有等侶。有等侶者。如有國王。有隣國等。夫解脫者。則無如是。無等侶者。謂轉輪聖王。無有能與作齊等者。解脫亦爾。無有等侶。無等侶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轉輪法王。是故如來。無有等侶。有等侶者。無有是處。又解脫者。名無憂愁。有憂愁者。譬如國王。畏難強隣而生憂愁。夫解脫者。則無是事。譬如壞怨。則無憂慮。解脫亦爾。是無憂畏。無憂畏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憂喜。譬如女人止有一子。從役遠行。卒得凶問。聞之愁苦。後復聞活便生歡喜。夫解脫中。無如是事。無憂喜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無有塵垢。譬如春月。日沒之後。風。起塵霧。夫解脫中。無如是事。無塵霧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譬如聖王髻中明珠。無有垢穢。夫解脫性。亦復如是。無有垢穢。無垢穢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真金性不雜沙石。乃名真寶。有人得之。生於財想。夫解脫性。亦復如是。如彼真寶。彼真寶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譬如瓦瓶。破而聲㽄。金剛寶瓶。則不如是。夫解脫者。亦無㽄破。金剛寶瓶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身不可壞。其聲㽄者。如?麻子盛熱之時置之日曝出聲震爆。夫解脫者無如是事。如彼金剛真寶之瓶無㽄破聲。假使無量百千之人。悉共射之。無能壞者。無㽄破聲。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貧寶窮人負他物故。為他所繫。枷鎖策罰受諸苦毒。夫解脫中無如是事。無有負責。猶如長者。多有財寶。無量億數。勢力自在不負他物。夫解脫者亦復如是。多有無量法財珍寶。勢力自在無所負也。無所負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逼切。如春涉熱。夏日食甜。冬日冷觸。真解脫中。無有如是不適意事。無逼切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無逼切者。譬如有人飽食魚肉。而復飲乳。是人則為近死不久。真解脫中。無如是事。是人若得甘露良藥。所患得除。真解脫者。亦復如是。甘露良藥。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云何逼切不逼切也。譬如凡人。我慢自高。而作是念。一切眾中。誰能害我。即便携持。蛇虎毒蟲。當知是人不盡壽命。則為橫死。真解脫中。無如是事。不逼切者。如轉輪王所有神珠。能伏蜣蜋。九十六種諸毒蟲等。若有聞是神珠香者。諸毒消滅。真解脫者。亦復如是。皆悉遠離二十五有。毒消滅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不逼切者。譬如虛空。解脫亦爾。彼虛空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逼切者。如近乾草。然諸燈火。近則熾然。真解脫中。無如是事。又不逼切者。譬如日月。不逼眾生。解脫亦爾。於諸眾生無有逼切。無有逼切。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動法。猶如怨親。真解脫中。無如是事。又不動者。如轉輪王。更無聖王以為親友。若更有親。則無是處。解脫亦爾。更無有親。若有親者。亦無是處。彼王無親。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無動者。譬如素衣易受染色。解脫不爾。又無動者。如婆師華。欲令有臭及青色者。無有是處。解脫亦爾。欲令有臭及諸色者。亦無是處。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希有。譬如水中生於蓮華。非為希有。火中生者。是乃希有。有人見之。便生歡喜。真解脫者。亦復如是。其有見者。心生歡喜。彼希有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其如來者。即是法身。又希有者。譬如嬰兒。其齒未生。漸漸長大。然後乃生。解脫不爾。無有生與不生。又解脫者。名曰虛寂。無有不定。夫不定者。如一闡提。究竟不移。犯重禁者不成佛道。無有是處。何以故。是人若於佛正法中心得淨信。爾時即便滅一闡提。若復得作優婆塞者。亦得斷滅於一闡提。犯重禁者。滅此罪已。則得成佛。是故若言畢定不移。不成佛道。無有是處。真解脫中。都無如是滅盡之事。又虛寂者。墮於法界。如法界性。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一闡提若盡滅者。則不得稱一闡提也。何等名為一闡提耶。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真解脫中。都無是事。無是事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量。譬如穀聚。其量可知。真解脫者。則不如是。譬如大海。不可度量。解脫亦爾。不可度量。不可量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量法。如一眾生。多有業報。解脫亦爾。有無量報。無量報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廣大。譬如大海。無與等者。解脫亦爾。無能與等。無與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最上。譬如虛空。最高無比。解脫亦爾。最高無比。高無比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能過。譬如師子所住之處。一切百獸無能過者。解脫亦爾。無有能過。無能過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無上。譬如北方。諸方中上。解脫亦爾。為無有上。無有上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上上。譬如北方之於東力為無上上。解脫亦爾。無有上上。無上上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恒法。譬如人天。身壞命終。是名曰恒。非不恒也。解脫亦爾。非是不恒。非不恒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堅住。如佉羅栴檀沈水。其性堅實。解脫亦爾。其性堅實。性堅實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不虛。譬如竹葦。其體空疎。解脫不爾。當知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污。譬如牆壁未見塗治。蚊虻在上止住遊戲。若以塗治彩畫彫飾。蟲聞彩香即便不住。如是不住。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無邊。譬如村落。皆有邊表。解脫不爾。譬如虛空。無有邊際。解脫亦爾。無有邊際。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見。譬如空中。鳥跡難見。如是難見。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甚深。何以故。聲聞緣覺所不能入。不能入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甚深者。諸佛菩薩之所恭敬。譬如孝子供養父母。功德甚深。功德甚深。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見。譬如有人。不見自頂。解脫亦爾。聲聞緣覺所不能見。不能見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屋宅。譬如虛空無有屋宅。解脫亦爾。言屋宅者。喻二十五有。無有屋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取。如阿摩勒果。人可取持。解脫不爾。不可取持。不可取持。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執。譬如幻物。不可執持。解脫亦爾。不可執持。不可執持。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無有身體。譬如有人。體生瘡癩。又諸癰疽癲狂乾枯。真解脫中。無如是病。無如是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一味。如乳一味。解脫亦爾。唯有一味。如是一味。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清淨。如水無泥。澄靜清淨。解脫亦爾。澄靜清淨。澄靜清淨。則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一味。如空中雨。一味清淨。一味清淨。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除却。譬如滿月。無諸雲曀。解脫亦爾。無諸雲曀。無諸雲曀。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寂靜。譬如有人。熱病除愈。身得寂靜。解脫亦爾。身得寂靜。身得寂靜。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即是平等。譬如野猫毒蛇鼠狼。俱有殺心。解脫不爾。無有殺心。無殺心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平等者。譬如父母。等心於子。解脫亦爾。其心平等。心平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無有異處。譬如有人。唯居上妙清淨屋宅。更無異處。解脫亦爾。無有異處。無異處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知足。譬如飢人。值遇甘膳食之無厭。解脫不爾。如食乳糜。更無所須。更無所須。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斷絕。如人被縛。斷縛得脫。解脫亦爾。斷絕一切疑心結縛。如是斷疑。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到彼岸。譬如大海。有此彼岸。解脫不爾。雖無此岸。而有彼岸。有彼岸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默然。譬如大海。其水泛漲。多諸音聲。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美妙。譬如眾藥。雜訶梨勒其味則苦。解脫不爾。味如甘露。味如甘露。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除諸煩惱。譬如良醫。和合諸藥。善療眾病。解脫亦爾。能除煩惱。除煩惱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無窄。譬如小舍。不容多人。解脫不爾。多所容受。多所容受。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滅諸愛。不雜婬欲。譬如女人。多諸愛欲。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如是。無有貪欲瞋恚愚癡憍慢等結。又解脫者。名曰無愛。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離我我所。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是滅盡。離諸有貪。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法也。又解脫者。即是救護。能救一切諸怖畏者。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即是歸處。若有歸依如是解脫。不求餘依。譬如有人依恃於王。不求餘依。雖復依王。則有動轉。依解脫者。無有動轉。無動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名為屋宅。譬如有人。行於曠野。則有險難。解脫不爾。無有險難。無險難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是無所畏。如師子王。於諸百獸。不生怖畏。解脫亦爾。於諸魔眾不生怖畏。無怖畏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及解脫者。無有窄猍。譬如隘路。乃至不受二人並行。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有不窄。譬如有人。畏虎墮井。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有不窄。如大海中。捨壞小船。得堅牢船。乘之渡海。到安隱處。心得快樂。解脫亦爾。心得快樂。得快樂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拔諸因緣。譬如因乳得酪。因酪得酥。因酥得醍醐。真解脫中。都無是因。無是因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能伏憍慢。譬如大王。慢於小王。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伏諸放逸。謂放逸者。多有貪欲。真解脫中。無有是名。無是名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能除無明。如上妙酥。除諸滓穢。乃名醍醐。解脫亦爾。除無明滓。生於真明。如是真明。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寂靜。純一無二。如空野象。獨一無侶。解脫亦爾。獨一無二。獨一無二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堅實。如竹葦?麻。莖幹虛空而子堅實。除佛如來。其餘人天皆不堅實。真解脫者。遠離一切諸有流等。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能覺了。增益於我。真解脫者。亦復如是。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捨諸有。譬如有人。食已而吐。解脫亦爾。捨於諸有。捨諸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決定。如婆師華香。七葉中無。解脫亦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水大。譬如水大。於諸大勝。能潤一切草木種子。解脫亦爾。能潤一切有生之類。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為入。如有門戶。則通路。入金性之處。金則可得。解脫亦爾。如彼門戶。修無我者則得入中。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為善。譬如弟子。隨逐於師。善奉教勅得名為善。解脫亦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出世法。於一切法最為出過。如眾味中。酥乳最勝。解脫亦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四不動。譬如門閫。風不能動。真解脫者。亦復如是。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濤波。如彼大海。其水濤波。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譬如宮殿。解脫亦爾。當知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所用。如閻浮檀金。多有所任。無有能說是金過惡。解脫亦爾。無有過惡。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捨嬰兒行。譬如大人。捨小兒行。解脫亦爾。除捨五陰。除捨五陰。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究竟。如被繫者。從繫得脫。洗浴清淨。然後還家。解脫亦爾。畢竟清淨。畢竟清淨。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作樂。無作樂者。貪欲瞋恚愚癡吐故。喻如有人。誤飲蛇毒。為除毒故。即服吐藥。既得吐已。毒即除愈。身得安樂。解脫亦爾。吐於煩惱諸結縛毒。身得安樂。名無作樂。無作樂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斷四種毒蛇煩惱。斷煩惱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離諸有。滅一切苦。得一切樂。永斷貪欲瞋恚愚癡。拔斷一切煩惱根本。拔根本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斷一切有為之法。出生一切無漏善法。斷塞諸道。所謂若我無我。非我非無我。唯斷取著。不斷我見。我見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揵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揵實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不空空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不空。如水酒酪酥蜜等瓶。雖無水酒酪酥蜜時。猶故得名為水等瓶。如是瓶等。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色香味觸。若言不空。而復無有水酒等實。解脫亦爾。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常樂我淨。若言不空。誰受是常樂我淨者。以是義故。不可說空及以不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如瓶無酪。則名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猶如彼瓶色香味觸。故名不空。是故解脫。喻如彼瓶。彼瓶遇緣。則有破壞。解脫不爾。不可破壞。不可破壞。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離愛。譬如有人愛心希望。釋提桓因。大梵天王。自在天王。解脫不爾。若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無愛無疑。無愛無疑。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若言解脫有愛疑者。無有是處。又解脫者。斷諸有貪。斷一切相。一切繫縛。一切煩惱。一切生死。一切因緣。一切果報。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涅槃。一切眾生。怖畏生死諸煩惱故。故受三歸。譬如群鹿怖畏獵師。既得免離。若得一趒則喻一歸。如是三趒則喻三歸。以三趒故。得受安樂。眾生亦爾。怖畏四魔惡獵師故。受三歸依。二歸依故。則得安樂。受安樂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涅槃。涅槃者。即是無盡。無盡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決定。決定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曰。上來一百句解脫。文現不繁。更釋大意。只明一心真性解脫。以實慧解脫顯此真性。然後成方便慧解脫。故能自覺覺他。名之為佛。即是平等法身天真之佛。所以經云。當知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之性。即是解脫。解脫如來。無二無別。是以如來之性。即眾生性。眾生之性。即一切法性。一切法性。即是心性。以心性遍一切處故。則一切處悉是不思議解脫。以不見自性故。則隨處貪著。著即被縛。若了斯宗。縛脫俱寂。所以云。離即著。著即離。幻化門中生實義。亦無離。亦無著。何處更求無病藥。又此一百句解脫。委曲披陳。是最後指歸。究竟垂示。則涅槃之祕藏。祖佛之正宗。所以具錄全文。證明宗鏡。請不厭繁覽。所冀子細明心。斯乃解縛之原。迷悟之本。若心解則一切解。與真性而相應。若心縛則一切縛。與塵勞而共處。出要之道。於此絕言。方便之門。更無過上。此不思議真性解脫法門。一入全真。真外無法。意消能所。情斷是非。此非誦文法師。湊其智海。闇證禪伯。了此慧燈。唯除直見性人。一乘道種。方能悟入頓了無疑。此圓頓教門。唯一無分別法耳。無有際畔。不涉一多。以即邊而中故。無法可比。以即妄而真。故無法可待。豈更佛法待於佛法。唯一絕待如來法界。故出法界外。無復有法。無所可待。亦無所絕。唯證相應。不在言說。如大集經云。不待莊嚴。了知諸法。以得一總得餘故。所以云。一葉落。天下秋。一塵起。大地收。一華開。天下春。一事寂。萬法真。則上根一覽。終不再疑。中下之機寧無方便。如孤寂吟云。舉一例諸足可知。何用喃喃說引詞。只見餓夫來取飽。不聞漿逐渴人飛。
問。眾生法身與佛平等。云何不起報化之用耶。
答。雖本平等。隱顯有殊。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起信疏云。但眾生迷自真理。起於妄念。是時真如。俱現染相。不顯其用。
鈔問云。眾生心與佛體既同。眾生迷時何不起用。
答。以無明有力。起於九相。真如無力被隱故。不能現用。如水為風所擊。但起波瀾。而不能現像。石壁鈔云。論云本覺常起用者。有其二意。一約內熏。即自體相熏習義故。論云。從無始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二約應化不起者。但以妄染覆之。非謂本覺無此應用。亦非固心抑令不起。斯則過在於妄迷而不知。何關於覺。以本覺常具常熏故。如脩竹有龍鳳之音。塵鏡有照膽之用。是知靈臺絕妙。眾生莫知。若暫返照迴光。無有不得之者。如地中求水鑛裏求金。唯慮不肯承當沈埋心寶。宗鏡委細。意囑於斯。普勸後賢。直須知有。
宗鏡錄卷第三十一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華嚴經是圓滿教。所明一法纔起。皆有眷屬隨生。今此何故。唯論絕待。
答。所言眷屬者。皆是理內眷屬。眾生如。佛如。一如無二如。理性相關。故稱如來。為世間之父。一切眾生。為諸佛之子。若法門眷屬者。約自證法。則禪定為父。般若為母。而生真淨法身。若化他法。則方便為父。慈悲為母。而生應化佛身。從般若真性。起同體大悲。所有萬行莊嚴。皆是性起功德。必無心外法而為主伴。如般若經云。欲為佛親侍者。及內眷屬等。應學般若。般若即心靈之性故。是以諸佛菩薩。凡有施為。皆是內祕外現。不捨道法。現凡夫事。如華嚴入法界品云。復次善男子。菩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方便善巧為父。檀那波羅蜜為乳母。尸羅波羅蜜為養母。忍辱波羅蜜為莊嚴具。精進波羅蜜為養育者。禪那波羅蜜為浣濯人。善知識為教授師。一切菩提分為伴侶。一切善法為親屬。一切菩薩為兄弟。菩提心為家。如理修行為家法。諸地善法為家處。得諸忍法為家族。大願現前為家教。以清淨智滿足諸行為順家法。勸發勤修不斷大乘為紹家業。法水灌頂一生所繫菩薩為王太子。成就廣大真實菩提為淨家族。鴦崛魔羅經云。佛言。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一切男子皆為兄弟。一切女人皆為姊妹。乃至女有佛藏。男亦如是。云何一性而自染著。以一性故。是故如來淨修梵行。住於自地。不退轉地。得如來地。維摩經偈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諸度法等侶。四攝眾妓女。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鬘。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崇福疏云。實德內資。長養如母。方便外攝。度生稱父。內證深法。悅已智心。喜樂盈懷。故名為妻。肇師云。慈悲之心。虛而外適。其性柔弱。隨物不違。故如女也。善心力大。滅惡盡原。真證相應。故名為男。所證二空之理為其舍宅。外障六塵風雨。內去三毒之蟲。又有非真要。時復暫遊。空為理宗。以為常宅。故云畢竟空寂舍。能轉塵勞眾生。以成佛法。昔無明郎主。恩愛魔王。今化令隨道。名為弟子。故云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乃至三十七品之知識。六度萬行之法侶。為真實道畔。助成菩提。四攝廣被。令人喜悅。如妓女。讚誦法言。令人愛味。如音樂。以總持為苑。能攝諸法。以無漏為林。能除熱惱。以七覺淨妙之華。成八解智慧之果。湛然定水恒開覺華。用一乘為車。五通為馬。御之以一心。遊行八正道。乃至妙相嚴容。眾好飾體。慚愧為服。深心為鬘。具七聖之財。踞四禪之座。入多聞寶藏。從淨命而生。飲解脫一味之漿。得甘露究竟之食。破八萬煩惱。成五分法身。降四種魔軍。圓三菩提道。若主若伴。若因若緣。皆是宗鏡卷舒。心之體用。未曾一法建立。從外而生。
天台淨名疏問。那忽處處對法門。約觀心作如此等說。佛意必如此也。
答曰。若言經中無對法門解釋義者。此經佛道品。普現色身菩薩。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等。悉為是誰。大士偈答言。智度菩薩母等。淨名既是在家菩薩。何容無有父母妻子家宅。而不依事答。悉約內行法門答者。當知諸佛菩薩。不起道法。現凡夫事。雖現凡事。皆內表道法也。如佛般涅槃處在雙樹。四枯四榮。豈可直作樹木之解。且如來誠說。皆表半滿枯榮。今在毘耶菴羅樹園。欲說不思議解脫法門。不捨道法。現迹同凡。住毘耶離。豈不表極地所住法門也。華嚴經明十城十園。豈止是世間城園也。此經下文菩薩行品云。諸佛威儀。有所進止。無非佛事。何得俱作事解。都不尋思諸佛菩薩不思議教。善權祕密表發之事。又法華經云。欲說是經。應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如來室者。乃是大慈悲心。如來衣者。即是柔和忍辱。如來座者。即是一切法空。
問曰。華嚴頓教大乘。可得約行明諸法門。此方等經。及小乘教。何得亦約觀行明義。
答曰。此經既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不約觀行。豈稱斯文。若不以毘耶離菴羅樹園對諸法門。則不得約觀心解釋。何得於眾生心行中求諸佛解脫。若不於心行求解脫者。云何得住不思議解脫。若不住不思議解脫。云何於一毛孔見諸佛土變現自在。如不思議品所明也。復云何得如法華經。明。身根清淨。一切十方國土皆於身中現。又豈得如華嚴經頌。說。無量諸世界。悉從心緣起。無量諸佛國。皆於毛孔現也。如前問言。小乘不得約觀心解釋者。何故聲聞經中。佛為牧牛人說十一法。皆一一內合比丘觀心。如是等例。豈非方等及三藏經。對諸法門觀心明義也。故知了義教。不了義教。皆是了義。以唯一心故。所以云。圓機對教。無教不圓。理心涉事。無事非理。又云。根羸則法劣。器廣則道圓故。
問。此宗玄奧。性自天真。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云何廣述。諸有。差別行門。
答。夫妙達殊倫。則法法齊旨。巧通異道。乃物物咸如。夫言了因者。乃是於真心中性德顯了。故名了因。生因者。亦是信心中能生六度萬行。故名生因。生了俱心。理行非外。若不了此。取捨萬端。纔入斯宗。自無高下。夫三界之有。是菩提之用。本末相遍。空有融通。豈同豁爾之無。塊然之有。如大智度論云。空有二種。一者善空。熾然修一切行。而了性空。二者惡空。恣行惡法。而欲撥令空。今論不可得空。此空不離諸法。諸法不離此空。當知一切法趣空。如瓶處空。十方界空不異瓶空。故十方空皆趣瓶空。華嚴論云。若也但修空。無想法身。即於智不能起用。若但一向生想。不見無相法身。即純是有為。又云。如是大悲。如是智慧。如是萬行。皆為長養初發心住。初生佛家之智慧大悲。令慣習自在故。時亦不改。法亦不異。智亦不遷。猶如竹葦依舊而成。初生與終。無有麁細。亦如小兒初生而後長為大。無異大也。是知差別行門。皆入畢竟空中。無有分別。
如龍樹菩薩問曰。若菩薩知佛是福田。眾生非福田。是非菩薩法。菩薩以何力故。能令佛與畜生等。
答曰。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力故。一切法中修畢竟空心。是故於一切法無分別。如畜生。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和合生。名為畜生。佛亦如是。從諸善法和合。假名為佛。若人憐愍眾生。得無量福德。於佛著心起諸惡因緣。得無量罪。是故知一切法畢竟空。故不輕畜生。不著心貴佛。復次諸法實相。是一切法無相。是無相中。不分別是佛是畜生。若分別即是取相。是故等觀。故經偈云。一切諸法中。皆以等觀入。大法炬經云。涅槃義者。本來自有。非人所為。故名涅槃。又真涅槃者。所謂一切世間。乃至若有若無。如是一切悉名涅槃。若取相分別。則非涅槃。是以若見一法異。則失唯心第一義門。便成魔事。故大集經云。於眾生生異想。是為魔業。厭有為功德。是為魔業。故天台淨名疏云。住此觀心。不見慳相施相。而能慈悲利益眾生。所有財物。拯濟貧乏。興諸福業。供養三尊。修故造新。隨喜獎善。若是長者。一村行施。因施說法。是則一村貧民。四眾受施之徒。感恩慕德。非但歸心受化。慳悋之心。漸漸微薄。亦復學是施主捨財修福也。若在一縣。令長官司。住正觀心。所有資財。能如是財施法施者。則一縣貧民。四眾受施之徒。皆亦歸心受化。慳心自然休息。捨財修福。利益興顯。乃至一管一國。人主官僚。天王帝主。住正觀心。不見慳施。所有資財。慈愛貧民。恩惠分施。因為善巧。說四教法。州管國內。所有貧民四眾。荷恩慕德。敬仰。歸心。承事親近受道。因是慳心漸薄。皆能惠施。修諸福業。轉相教化。行恩布德。正道居懷。是則諸州諸管。舉國人民。有善有惡。有智有道。譬如一燈然百千燈。本燈湛然。餘燈遍滿。冥者皆明。明終不絕。是為四眾長者。官司國主。住檀波羅蜜無盡燈法門。攝一切眾生也。是諸所攝眾生。未來在家出家。還為眷屬。或為親戚。或為臣民。或為弟子。同生淨上。依報巍巍。七珍無量。值佛聞經。道心開發。是諸施主。若得無生法忍。住不思議解脫。昔布施所攝眾生。得道時至。是諸施主。即於有因緣之國。示成正覺。昔布施所攝眾生。皆來其國。一切能捨。修三乘道。若聞法華開佛知見之說。即同入大乘。乘此寶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此即淨名大士。何處更往毘耶離。別覓維摩詰耶。故知若能了此真如一心無盡之理。則一切六度四攝萬行。皆無有盡。轉示他心。亦同無盡。乃至重重涉入。遞出無窮。如無盡燈。布影分光。遍周法界。非唯淨名。是我。實乃千聖同儔。純行救度之心。則觀音出現。常運大慈之意。則彌勒下生。乃觸途皆證法門。寓目盡成願海。高低嶽瀆。共轉根本法輪。大小鱗毛。普現色身三昧。是以從體起用。用自遍周。以性成行。行無邊際。如還原觀。從自性之體。分其二用。一海印森羅常住用。謂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像齊現。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浪息。海水澄清。無像不現。二法界圓明自在用。即華嚴三昧也。謂廣修萬行。稱理成德。普周法界而證菩提。何故分其二用。前海印用。是本用。亦名理行。亦名性德。後華嚴用。是修成。亦名事行。亦名修德。此二相假成其大用。謂因修顯性。以性成修。若無性。修亦不成。若無修。性亦不顯。是以離性無修。離修無性。故云萬法顯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斯則二而不二。又不二而二。何者。以海印用本具是所現。謂真如自性。有遍照法界義故。華嚴用是能現。以修成契理。能成萬行故。能所有異。本末似分。則非一非異。能成妙行。
問。既以心為宗。教中云何。又說破色心論。且何心可宗。何心可破。
答。心有二種。一隨染緣所起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逐境有無。隨塵生滅。唯破此心。雖云可破而無所破。以無性故。百論破情品云。譬如愚人見熱時焰妄生水想。逐之疲勞。智者告言。此非水也。為斷彼想。不為破水。如是諸法自性空。眾生取相故著。為破是顛倒故言破。實無所破。二常住真心。無有變異。即立此心。以為宗鏡。識論云。心有二種。一相應心。謂無常妄識。虛妄分別。與煩惱結使相應。二不相應心。所謂常住第一義諦。古今一相自性清淨心。今言破者。是相應心。不相應心。立為宗本。是以一切自行履踐之路。無邊化他方便之門。皆以心為本。本立而道生。萬法浩然。宗一無相。欲舉一蔽諸。指鹹知海者。即此常住不動真心也。
問。眾生覺性。天真自然。何假因緣文義開析。本自無瘡。勿傷之也。
答。若執此性決定是自然者。應須現推有自然之理。且如本性。以何法為自體。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故知恒常之性。不逐緣生。若隨明暗幻化之法以為自體者。明暗等法緣散之時。此性應隨斷滅。
問。本性既非自然。應是因緣之性。
答。此性若是因緣為體者。今推以何法為因。何法為緣。應須礭定真實體性。如經云。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性。心猶未明。諮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只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其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佛告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故知說因緣自然。皆屬世間言論。談有無真俗。悉是分別識心。當見性之時。豈留觀聽。在發明之際。焉落言思。
問。此妙明性。既非因緣自然。則無有一法不從和合而生。如無所證之真如。何由發能證之妙智。則境智和合。能成見性。
答。若智外有真如。則可為所證。真如外有智。則可為能證。今智外無如。如外無智。欲將何法以為和合非和合耶。如經云。佛告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則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辯。雜何形像。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復次阿難。又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乃至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乃至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釋曰。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者。若實發明。悟了本頭。一靈真性。非動非靜。非得非失。非生非滅。非合非離。則知無始已來。三界伶俜。六趣狂走。是迷是倒。是妄是虛。皆是情想結成。識心鼓動。則知本覺真性。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非和非合。非不和合。盡成戲論。悉墮邪思。且無住真心。豈存名相及與處所。若欲以識心圖度。句義詮量。而求真實者。如繫風捕影。理可然乎。所以祖師云。非自然。非因緣。妙中之妙。玄中玄。森羅萬像光中現。尋之不見有根原。如上剖析。此為未識本頭。不知狂走之人。令離句絕非。言思道斷。此方始除世間分別戲論之法。於自見性大道之中。尚猶賒遠。應須親到。不俟更言。似鏡照容。直須心眼相似。如人飲水。方能冷煖自知。故云唯證乃知難可測。未到之者徒自狂迷。
問。法門無量。皆有破執顯道之功。何故偏讚一心。以為綱骨。
答。此是起惑之初。發真之始。迷悟之本。染淨之由。故云。至妙靈通。目之曰道。則心外無道。道外無心。微妙甚深。凡小非分。菩薩分知。唯佛窮了。以彼二乘但覺四住。不了無明故。此無明所起之識。非其境也。菩薩十信之初。創發心時。即觀本識自性緣起因果之體。得成正信。攝論云。菩薩初起。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緣。此之謂也。如實因緣。莫非一心本識。斯則發真之始也。起信論云。以不覺一法界故。心不相應。無明分別。生諸染心。一法界者。即無二真心為一法界。此非算數云一。謂如理虛融。平等不二。故稱為一。斯則起惑之初也。又因不識無明作眾生。了此無明成諸佛。斯則迷悟之本也。又一法界。舉體全作生滅門。舉體全作真如門。順法界。則出離解脫。違法界。則繫縛輪迴。斯乃染淨之由也。是以千聖仰之。為母為師。群賢歸之。如王如導。諸經綱骨。萬法指南。撮要言之。罔逮於茲矣。故經云。心為法本。心作天堂。心作地獄。若離眾生心。更有何真俗等事。以一切法但如影響故。如向居士云。影由形起。響逐聲來。弄影勞形。不知形是影本揚聲止響。不識聲是響根。除煩惱身而求涅槃者。喻去形而覓影。離眾生心而求佛道者。喻默聲而尋響。故知迷悟一途。愚智非別。無名作名。因其名則是非生矣。無理作理。因其理則諍論起矣。幻作非真。誰非誰是。虛妄非實。何有何空。將知得無所得。失無所失矣。故知但了一心。則萬法皆寂。如華嚴經。解脫長者告善財言。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我若欲見栴檀世界。金剛光明如來。妙香世界。寶光明如來。蓮華世界。寶蓮華光明如來。妙金世界。寂靜光如來。妙喜世界。不動如來。善住世界。師子如來。鏡光明世界。月覺如來。寶師子莊嚴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如是一切。悉皆即見。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身亦不往詣於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剎。積集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入一切智。自在。遊戲不可思議解脫之門。得佛菩提。現大神通。遍往一切十方法界。以微細智普入諸劫。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坦蕩自心。應以智證。潔白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疏釋云。心該萬法。謂非但一念觀佛。由於自心。菩薩萬行。佛果體用。亦不離心。亦去妄執之失。謂有計云。萬法皆心。任之是佛。驅馳萬行。豈不唐勞。今明。心雖即佛。久翳塵勞。故以萬行增修。令其瑩徹。但說萬行由心。不說不修為是。又萬法即心。修何礙心。故云卷舒變化。唯心所在。壽殀得喪。唯心所宰。故詩三百。一言可蔽矣。教五千。一心能貫之。實入道之要津。修行之玄鏡。實謂深談佛旨。妙達真空。低頭舉手而盡入圓因。發念興心而皆同本果。掘凡夫之乾土。見諸佛之水泉。抽二乘之焦芽。結常樂之果實。變毒藥而成甘露。轉酥酪而作醍醐。定父子而全付家珍。拂權迹而頓開寶藏。今宗鏡所錄。唯窮祖佛正宗。若欲見道修行。無出自身心之內。如華嚴經頌云。身為正法藏。心為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故知身為法聚。無一法出我身田。心為慧光。無一智離我心海。若迷之者。則身為苦聚病原。心作無明怨賊。先須察所治過患之迹。方立能治功德之門。則一切眾生所造過患。莫越身心。若欲對治。唯戒以慧。若修身戒。則戒急而妙行成。若修心慧。則乘急而真性顯。故得乘戒兼急。理行俱圓。正助相資。方入宗鏡。內外朗鑒。一道清虛。如大涅槃經云。復次不修身者。不能觀身。雖無過咎。而常是怨。善男子。譬如男子。有怨常逐。伺求其便。智者覺已。繫心慎護。若不慎護。則為所害。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常以飲食。冷煖將養。若不如是將護守慎。即當散壞。善男子。如婆羅門奉事火天。常以香華。讚歎禮拜。供養奉事。期滿百年。若一觸時。尋燒人手。是火雖得如是供養。終無一念報事者恩。一切眾生亦復如是。雖於多年。以好香華瓔珞衣服。飲食臥具。病瘦醫藥。而供給之。若遇內外諸惡緣。即時滅壞。都不憶念往日供給衣服之恩。善男子。譬如有王。畜四毒蛇。置之一篋。以付一人。仰令瞻養。是四蛇中。誤一生瞋。則能害人。是人恐怖。常求飲食。隨時守護。一切眾生四大毒蛇。亦復如是。若一大嗔則能壞身。善男子。如人久病。應當至心求醫療治。若不勤求必死不疑。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常應攝心。不令放逸。若放逸者。則便滅壞。善男子。譬如坏瓶。不耐風雨。打擲椎壓。一切眾生身亦如是。不耐飢渴寒熱風雨。打擊惡罵。善男子。如癰未熟。常當善護。不令人觸。設有觸者。則大苦痛。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善男子。如騾懷姙。自害其軀。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內有風冷。身則受苦。善男子。譬如芭蕉。生實則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善男子。亦如芭蕉。內無堅實。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善男子。如蛇鼠狼。各各相於常生怨心。眾生四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鵝王。不樂塚墓。菩薩亦爾。於身塚墓。亦不貪樂。善男子。如栴陀羅。七世相繼。不捨其業。是故為人之所輕賤。是身種子。亦復如是。種子精血。究竟不淨。以不淨故。諸佛菩薩之所輕訶。善男子。是身不如魔羅耶山。生於栴檀。亦不能生優鉢羅華。分陀利華。瞻婆羅華。摩利迦華。婆師迦華。九孔常漏膿血不淨。生處臭穢。醜陋可惡。常與諸蟲共在一處。善男子。譬如世間。雖有上妙清淨園林。死屍至中。則為不淨。眾共捨之。不生愛著。色界亦爾。雖復淨妙。以有身故。諸佛菩薩。悉共捨之。善男子。若有不能作如是觀。不名修身。不修戒者。善男子。若不能觀。戒是一切善法梯隥。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悉是一切樹木。所生之本。戒是諸善根之導首也。如彼商主導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勝幢。如天帝釋所立勝幢。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三惡道。能療惡病。猶如藥樹。戒是生死險道資糧。戒是摧結惡賊鎧仗。戒是滅結毒蛇良呪。戒是度惡業行橋梁。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戒。不修心者。不能觀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念念迅速。如彼電光。躁擾不住。猶如獼猴。如幻如焰。乃是一切諸惡根本。五欲難滿。如火獲薪。亦如大海。吞受眾流。如曼陀山。草木滋多。不能觀察生死虛妄。[耳*完]惑致患。如魚吞鉤。常先引導。諸業隨從。猶如貝母引導諸子。貪著五欲。不樂涅槃。如駝食蜜乃至於死。不顧蒭草。深著現樂。不觀後過。如牛貪苗不懼杖楚。馳騁周遍二十五有。猶如疾風吹兜羅毦。所不應求。求無厭足。如無智人求無熱火。常樂生死。不樂解脫。如稔婆蟲樂稔婆樹。迷惑愛著生死臭穢。猶如獄囚樂獄卒女。亦如廁猪樂處不淨。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心。不修慧者。不觀智慧有大勢力。如金翅鳥。能壞惡業。壞無明暗。猶如日光。能拔陰樹。如水漂物。焚燒邪見。猶如猛火。慧是一切善法根本。佛菩薩母之種子也。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慧。乃至若有修集身戒心慧。如上所說。能觀諸法。同如虛空。不見智慧。不見智者。不見愚癡。不見愚者。不見修集。及修集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則能修集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獄果報。現世輕受。是人設作極重惡業。思惟觀察。能令輕微。作是念言。我業雖重。不如善業。譬如㲲華雖復百斤。終不能敵真金一兩。如恒河中投一升鹽。水無醎味。飲者不覺。如巨富者。雖多負人千萬寶物。無能繫縛令其受苦。如大香象。能壞鐵鎖自在而去。智慧之人。亦復如是。然上雖觀身不淨。為破凡夫執此毒身以為苦本。不種菩提之果。唯陷五欲之泥。不能自利兼他。所以訶破。若乃假茲業迹。以續正因。不入煩惱大海之中。難求覺寶。非處塵勞糞壤之地。奚生淨華。是以華嚴經云。不厭生死苦。方成普賢行。又如大寶積經云。佛告優波離。聲聞乘人。乃至。不應起於一念更受後身。是名聲聞持清淨戒。然於菩薩。名大破戒。乃至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能於無量阿僧祇劫。堪忍受身。不生厭患。是名菩薩持清淨戒。於聲聞乘。名大破戒。今宗鏡所錄。總諸大乘經了義妙旨。只為悟宗行菩薩道故。闡觀音普門之慧。迹任方圓。入普賢無盡之宗。運心無際。
宗鏡錄卷第三十二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彫造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道無可修。法無可問。纔悟大旨。萬事俱休。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既云宗鏡。何乃廣引身戒心慧之文。法華經云。三藏學者。尚不許親近。既違大乘之經教。何成後學之信門。
答。經中所斥三藏學者。即是小乘戒定慧。戒則但持身口。斷四住枝葉之病苗。定則形同枯木。絕現外威儀之妙用。慧則唯證偏空。失中道不空之圓理。故稱貧所樂法。墮下劣之乘。為淨名所訶。是愚人之法。今此圓宗定慧。尚不同大乘初教無相之空。及大乘別教偏圓之理。豈與三藏灰斷定慧之所論乎。此宗鏡錄戒定慧。乃至一事一行。一一皆入法界。具無邊德。是無盡宗趣。性起法門。無礙圓通。實不思議。如台教云。如鏡有像。瓦礫不現。中具諸相。但空即無。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觀和尚云。凡聖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理事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古德釋云。禪宗失意之徒。執理迷事。云性本具足。何假修求。但要亡情。即真佛自現。法學之輩。執事迷理。何須孜孜修習理法。合之雙美。離之兩傷。理行雙修。以彰圓妙。休心絕念名理行。興功涉有名事行。依本智者。本覺智。此是因智。此虛明不昧名智。成前理行。亡情顯理。求佛智者。即無障礙解脫智。此是果智。約圓明決斷為智。成前事行。以起行成果故。此則體性同故。所以依之。相用異故。所以求之。但求相用。不求體性。前亡情理行。即是除染緣起以顯體性。興功事行。即是發淨。緣起以成相用。無相宗云。如上所說。相用可然。但依本智。情亡則相用自顯。以本具故。何須特爾起於事行。圓宗云。性詮本具。亡情之時。但除染分相用。自顯真體者無事行。彼起淨分相用。無因得生。如金中雖有眾器。除礦但能顯金。若不施功造作。無因得成其器。豈金出礦已。不造不作。自然得成於器。若亡情則不假事行。佛令具修。豈不虛勞學者。是以八地已能離念。佛勸方令起於事行。知由離念不了。所以經頌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此勸皆是事行故。是知果佛。須性相具足。因行。必須事理雙修。依本智如得金。修理行如去礦。修事行如造作。求佛智如成器也。又華嚴演義云。若執禪者。則依本智性。無作無修。鏡本自明。不拂不瑩。若執法者。須起事行求依他勝緣以成己德。並為偏執。故辯雙行。依本智者。約理。無漏智性本具足故。而求佛智者。約事。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心鏡本淨。久翳塵勞。恒沙性德。並埋塵沙煩惱。是故須以隨順法性。無慳貪等。修檀等六波羅蜜故。諸佛已證。我未證故。又理不礙事。不妨求故。事不礙理。求無求故。若此之修。修即無修。為真修矣。如上開示。本末無遺。理備行周。因圓果滿。可謂其車高廣。又多僕從而侍衛之。方能入此。一乘。歸於宗鏡。若初心入已。須冥合真空。唯在心行。非從口說。直下步步著力。念念相應。如大死人。永絕餘想。若非懇志。曷稱丈夫。但有虛言。終成自誑。如天台拾得頌公。東陽海水清。水清復見底。靈源流法泉。斫水刀無痕。我見頑愚士。燈心拄須彌。寸樵煮大海。足抹大地石。蒸沙成飯無。磨甎將為鏡。說食終不飽。直須著力行。恢恢大丈夫。堂堂六尺士。枉死埋塚下。可惜孤標物。龐居士詩云。讀經須解義。解義即修行。若依了義學。即入涅槃城。如其不解義。多見不如盲。尋文廣占地。心牛不肯耕。田田總是草。稻從何處生。故知須在心行。忍力成就。忍有二種。一生忍。二法忍。若於法忍。觀行易成。以了唯心故。內外平等。如大智度論云。法忍者。於內六情不著。於外六塵不受。能於此二不作分別。何以故。內相如外。外相如內。二相俱不可得故。一相故。因緣合故。其實空故。一切法相常清淨故。何謂一切法相常清淨。以同遵一道故。所以華嚴疏云。一道甚深者。亦名一乘。佛佛皆同。一真道故。佛佛所乘。同觀心性。萬行齊修。自始至終。更無異徑。故為一道。
問。真心常住遍一切處者。即萬法皆真。云何而有四時生滅。
答。了真心不動故。則萬法不遷。即常住義。若見萬法遷謝。皆是妄心。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心若不起。外境本空。以從識變故。若離心識。則尚無一法常住。豈況有萬法遷移。
問。如今現見。物像榮枯。時景代謝。如何微細披剝。明見不遷之旨。
答。但當見性。自斷狐疑。余曾推窮。似信斯理。不遷論云。旋風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漂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疏云。前風非後風。故偃嶽而常靜。前水非後水。故競注而不流。前氣非後氣。故漂鼓而不動。前日非後日。故歷天而不周。鈔云。然自體念念不同。則初一念起時。非第二念時。乃至最後吹著山時。非初起時。則無前念風體。定從彼來吹其山也。且山從初動時。以至倒臥地時。其山自體。念念不同。則初一念動時。非第二念動時。乃至最後著地時。非初動時。則無初動山體。定從彼來至著地時。斯皆風不至。山嶽不著地。雖旋嵐偃嶽未曾動也。以此四物。世為遷動。然雖則倒嶽歷天。皆不相知相到。念念自住。各各不遷。且如世間稱大。莫過四大。四大中動。莫越風輪。以性推之。本實不動。如義海云。鑒動寂者。為塵隨風。飄颺是動。寂然不起是靜。而今靜時。由動不滅。即全以動成靜也。今動時由靜不滅。即全以靜成動也。由全體相成。是故動時正靜。靜時正動。亦如風本不動。能動諸物。若先有動。則失自體。不復更動。今觀此風。周遍法界。湛然不動。寂爾無形。推此動由。皆從緣起。且如密室之中。若云有風。風何不動。若云無風。遇緣即起。或遍法界拂。則滿法界生。故知風大不動。動屬諸緣。若於外十方虛空中。設不因人拂。或自起時。亦是龍蜃鬼神所作。以鬼神屬陰。至晚則風多故。乃至劫初劫末成壞之風。並因眾生業感。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緣會則生。緣散則滅。若執自然生者。只合常生。何得緊縵不定。動靜無恒故知悉從緣起。又推諸緣和合成事。各各不有。和合亦無。緣。緣之中。俱無自性。但是心動。反推自心。心亦不動。以心無形。故起處不可得。即知皆從真性起。真性即不起。方見心性遍四大性。體合真空。性無動靜。以因相彰動。因動對靜。動相既無。靜塵亦滅。故首楞嚴經云。性風真空。性空真風。又不遷之宗。豈離動搖之境。無生之旨。匪越生滅之門。故金剛三昧經云。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是以起恒不起。不起恒起。如此通達不落斷常。可正解一心不遷之義矣。如先德云。夫物性無差。悟即真理。真即不變。物自湛然。常情所封。於不動中妄以為動。道體淵默。語路玄微。日用而不知者。物不遷也。事像可觀。稱之為物。物體各住。故號不遷。不遷故。隨流湛然清淨。為物故。與四像而所相依。故知無生不生。無形不形。處性相而守一者。其為不遷論焉。所以不遷論云。是以如來。因群情之所滯。即方言以辯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異者。其唯聖言乎。故談真有不遷之稱。導俗有流動之說。雖復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而徵文者。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聆流動者。而謂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而欲遷之者何耶。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然則群籍殊文。百家異說者。苟得其會。豈文言能惑之哉。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也。故經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言有由矣。何者。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而可去來。然則四像風馳。旋機電卷。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也。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託至於初步者。果以功業不可朽故也。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矣。故經云。三災彌淪而行業湛然。信其言也。何者。夫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昔不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復何惑於去留。躊躇於動靜之間哉。然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若能契神於即物。斯不遠而可知矣。古釋云。前言。古今各性住於一世不相往來者。則壯老。不同一色。定為嬰兒。無匍匐時。乃至老年。則無相續。失親屬法。無父無子。應唯嬰兒得父。餘則匍匐老年不應有分。則前功便失。有斷滅過。從此便明功流始簣。初步。因果等。相續不失。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故圓正不遷理也。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者。諸聖依一心之正宗。逗機演差別之教跡。雖九流八教不等。而不遷。一念無虧。故云雖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而隨文迷旨者。但執權門生滅之言。妄見世相去來之事。因此以為流動。隨境輪迴。殊不知生死去來。畢竟無性。所以中觀論破三時無去。一已去無去者。去法已謝。二未去無去者。去法未萌。三去時無去者。正去無住。又以去者。去法。二事俱無。若無去者。即無去法。亦無方所。去者即是人。以法因人致。離人無有法。離法無有人。故鈔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者。明三時無去來。以辯不遷也。如人初在東方。卓立不動。則名未去。未去故。未去不得名為去。若動一步。離本立處。反望本立處。名已去。已去故。已去不得名為去。惑人便轉計云。動處則有去。此中有去時。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時去。龍樹便以相待破云。若有已去未去。則有去時。若無已去未去。則無去時。故偈云。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如因兩邊短。有中間長。若無兩邊短。即無中間長也。青目即以相違破。何者。去時者。謂半去半未去。名曰去時。則一法中有二墮相違。去義不成。是故去時亦無去。故偈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也。如一人從東方行至西方時。望其從東至西。如似有去。故言知彼去。然步步中三時無去。則無去法。既無去法。即無去人從此至彼。故言去者不至方也。去者。謂人也。已上一經一論。皆明三時無去。以標宗辯不遷也。此來去因果不遷。即會中道八不意也。如論偈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今以因果會釋八不義。言不生者。如二十時為因。三十時為果。若離二十有今三十。可言有生。若離二十。則三十不可得。是故不生。故中論云。離劫初穀。今穀不可得。是故不生。不滅者。則二十時不無。故不滅。若二十時滅。今不應有三十時。中論云。若滅。今應無穀。而實有穀。是故不滅也。不常者。則三十時無二十時。是故不常。中論云。如穀芽時。種則變壞。是故不常。不斷者。因二十有三十相續。是故不斷。中論云。如從穀有芽。是故不斷。若斷。不應相續。不一者。二十不與三十同體。各性而住。故不一。中論云。如穀不作芽。芽不作穀。是故不一。不異者。不離二十有三十。若二十姓張。三十不異。中論云。若異。何故分別穀芽穀莖穀葉。是故不異。不來者。二十不至三十時。是故不來。不出者。二十時當處自寂。不復更生。故不出也。達此理者。則離一切戲論。契會中道。則真諦矣。是知於真諦中。無一法可得。豈有去來。如大涅槃經云。爾時世尊。問彼菩薩。善男子。汝為到來。為不到來。瑠璃光菩薩言。世尊。到亦不來。不到亦不來。我觀是義。都無有來。世尊。諸行若常。亦復不來。若是無常。亦無有來。若人見有眾生性者。有來不來。我今不見眾生定性。云何當言有來不來。有憍慢者。見有去來。無憍慢者。則無去來。有取行者。見有去來。無取行者。則無去來。若見如來畢竟涅槃。則有去來。不見如來畢竟涅槃。則無去來。不聞佛性。則有去來。聞佛性者。則無去來。般若燈論。問。汝為已行名初發。為未行名初發。為行時名初發耶。三皆不然。如偈曰。已去中無發。未去亦無發。去時中無發。何處當有發。釋曰。已去中無發者。謂去作用。於彼已謝故。未去亦無發者。謂未行無去。去則不然。去時中無發者。謂已去未去等皆無去義。云何可說去時有去。如是三種。俱無初發。是故偈言。何處當有發。又偈云。無已去未去。亦無彼去時。於無去法中。何故妄分別。釋云。妄分別者。如瞖目人於虛空中。或見毛髮蠅等。皆無體故。又偈云。是故去無性。去者亦復然。去時及諸法。一切無所有。又偈云。未滅法不滅。已滅法不滅。滅時亦不滅。無生何等滅。釋曰。第一句者。以滅空故。譬如住。第二句者。如人已死不復更死。第三句者。離彼已滅及未滅法。更無滅時。有俱過故。是故定知滅時不滅。第四句者。其義云何。一切諸法皆不生故。言無生者。生相無故。無生有滅。義則不然。如石女兒。乃至復次汝言滅者。為有體滅耶。為無體滅耶。二俱不然。如偈曰。法若有體者。有則無滅相。釋曰。以相違故。譬如水火。由如是故。偈曰。一法有有無。於義不應爾。復次偈曰。法若無體者。有滅亦不然。如無第二頭。不可言其斷。是以既無來去之法。亦無住止之時。以因法明時。亦因時辯法。法既無有。時豈成耶。如中觀論偈云。時住不可得。時去亦叵得。時若不可得。云何說時相。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釋曰。如上引證。直指世間。皆即事辯真。從凡見道。目前現證。可以絕疑。去法既然。乃至六趣輪迴。四時代謝。皆是不遷。常住一心之道。然則群籍殊文。百家異說。苟得其會。豈文言能惑哉者。若達萬法唯我一心。觀此心性尚未曾生。云何說滅。尚不得靜。云何說動。如楞嚴會上。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自開自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乃至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故知見性不遷。理周法界。但是認物為己。背覺合塵。若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則顛倒行事。性心失真。境實不遷。唯心妄動。可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矣。故論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此乃是法法各住真如之位。無有一物往來。亦未曾一念暫住。皆不相待。豈非不遷乎。若能如是通達。己眼圓明。何似有之幻塵。一期之異說。而能惑我哉。又古釋云。百家異說。豈文言之能惑者。此明於三教不惑。各立其宗。儒有二十七家。若契五常之理。即無惑也。黃老有二十五家。若契虛無。亦無惑也。釋有十二分教。若了本心。亦無惑也。然則三教雖殊。若法界收之。則無別原矣。若孔老二教。百氏九流。總而言之。不離法界。其猶百川歸於大海。若佛教圓宗。一乘妙旨。別而言之。百家猶若螢光。寧齊巨照。如大海不歸百川也。然則四像風馳。旋機電卷。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者。四像。則四時也。旋機者。北斗七星也。雖寒來暑往。斗轉星移。電轉風馳。剎那不住。若得意者。了於一心毫微之密旨。則見性而不動也。果不俱因。因因而果者。譬如為高山。初覆一簣之土為因。直至壘土成山。此初一簣土。雖未成山。初不至後。而亦不滅。又終因此一簣土成山。故云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又如千里之程。起於初步。雖未即到。果不俱因。然全因初步之功。能達千里之路。則因因而果。故云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託至於初步。又如初發一念菩提善心之因。究竟成就無上妙覺之果。即最初一念不亡。若初一念已滅。則不能成佛果。故云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以其不滅不來。成功成業。因不虛棄。事不唐捐。則知萬法俱不遷矣。豈更猶豫於動靜之間哉。若能觸境而明宗。契神於即物。假使天翻地覆。海沸山崩。尚不見動靜之兆眹。況其餘之幻化影響乎。
問。一切真俗等法。有相有用。有因有緣。云何一向作觀心釋耶。
答。若不迴觀自心。則失佛法大旨。高推諸聖。不慕進修。枉處沈淪。於己絕分。如不俲觀心進道者。如抱石沈淵。夜行去燭。則於佛智海。必死無疑。向涅槃城。故難措足。是以十方諸佛起教之由。唯說一切眾生佛性。大般涅槃一心祕密之藏。若凡若聖。悉入其中。如世尊言。此大般涅槃。是十方諸佛放捨身命之處。安置諸子。悉入其中。我亦自住其中。何者。以覺自心性故。名為佛性。以從性起無漏功德。自行化他。法利無盡。故稱為藏。以難信難知。故云祕密。以法性幽奧。故名涅槃。可謂無量法寶之所出。生。猶四大海。一切萬法之所依處。如十方空。若不遇之。大失法利。有暫聞者。功德無邊。如大般涅槃經中所讚。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經。乃至一切法之寶藏。譬如大海。是眾寶藏。是涅槃經。亦復如是。即是一切字義祕藏。善男子。如須彌山。眾藥根本。是經亦爾。即是菩薩戒之根本。善男子。譬如虛空。是一切物之所住處。是經亦爾。即是一切善法住處。善男子。譬如猛風。無能繫縛。一切菩薩行是經者。亦復如是。不為一切煩惱惡法之所繫縛。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壞者。是經亦爾。雖有外道惡邪之人。不能破壞。善男子。如恒河沙。無能數者。如是經義。亦復如是。無能數者。善男子。是經典者。為諸菩薩而作法幢。如帝釋幢。善男子。是經即是趣涅槃城之商主也。如大導師。引諸商人趣向大海。善男子。是經能為諸菩薩等。作法光明。如世日月。能破諸暗。善男子。是經能為病苦眾生。作大良藥。如雪山中微妙藥王。能治眾病。善男子。是經能為一闡提杖。猶如羸人因之得起。乃至善男子。是經即是金剛利斧。能伐一切煩惱大樹。即是利刀。能割習氣。即是勇健。能摧魔怨。即是智火。焚煩惱薪。即因緣藏。出辟支佛。即是聞藏。生聲聞人。即是一切諸天之眼。即是一切人之正道。即是一切畜生依處。即是餓鬼解脫之處。即是地獄無上之尊。即是一切十方眾生無上之器。即是十方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父母也。是知了此一心總持涅槃祕密之藏。如上所讚。眾德攸歸。所有一毫之功。隨真如無盡之理。力齊法界。福等虛空。皆能成就菩提無作妙果。若未悟斯旨。設有進修。但成有為。終不得道。任經多劫勤苦修行。唯成拙度之門。終無勝報之事。如大智度論云。如舍利弗弟子。羅頻周比丘。持戒精進。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道者乞食持與。鳥即持去。時舍利弗語目犍連。汝大神力。守護此食。令彼得之。即時目連。持食往與。始欲向口。變成為泥。又舍利弗乞食持與。而口自合。最後佛來持食與之。以佛福德無量因緣故。令彼得食。是比丘食已。心生歡喜。倍加信敬。佛告比丘。有為之法。皆是苦相。為說四諦。即時比丘漏盡意解。得阿羅漢道。故知信一乘之福。福等真如。持四句之功。功齊大覺。所以楞伽經云。佛告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上上法真心之德。以第一義心。究竟獲世出世等菩提勝果之福。
問。萬法唯識者。於諸識中。何識究竟。
答。唯阿摩羅識。此云無垢淨識。無有變異。可為究竟。三無性論云。識如如者。謂一切諸行。但唯是識。此識二義。故稱如如。一攝無倒者。謂十二入等一切諸法。但唯是識。離亂識外。無別餘法。故一切諸法。皆為識攝。此義決定。故稱攝無倒如如。二無變異者。明此亂識。即是分別依他。似塵識所顯。由分別性永無故。依他性亦不有。此二無所有。即是阿摩羅識。唯有此識。獨無變異。故稱如如。又云。一切世出世間境。不過唯識。是如量境界。此唯識。由外境成。外境既無。唯識亦無。境無相。識無生。是一切諸法平等。通以如理故。以理量二門。一切性相收盡。以識相妙有。是如量門。以識性真空。是如理門。若理量雙消。則唯真性。又阿摩羅識有二種。一所緣。即是真如。二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如來藏。十二門論。明。唯識真實。辯一切諸法。唯有淨識。無有能疑。亦無所疑。唯識有二。一方便。謂先觀唯有阿賴耶識。無餘境界。現得境智二空。除妄識已盡。名為方便唯識。二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像。一切皆淨盡。唯有阿摩羅清淨心也。
問。萬法唯識。佛住識不。
答。若阿賴耶。此云藏識。能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阿陀那。此名執持。執持種子及色根故。此名通一切位。我執若亡。即捨賴耶。名阿陀那。持無漏種。則妄心斯滅。真心顯現。則佛住無垢淨識。故經云。心若滅者生死盡。即是妄心滅。非心體滅。所以起信論云。復次分別心生滅相者。有二種別。一麁。謂相應心。二細。謂不相應心。麁中之麁。凡夫智境。麁中之細。及細中之麁菩薩智境。此二種相。皆由無明熏習力起。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
問。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言滅。
答。實然。今言滅者。但心相滅。非心體滅。如水因風而有動相。以風滅故。動相即滅。非水體滅。若水滅者。動相應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水體不滅。動相相續。眾生亦爾。以無明力。令其心動。無明滅故。動相即滅。非心體滅。若心滅者。則眾生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釋曰。論明麁細二種心境。皆由無明熏習力起。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者。只謂不覺自心。妄生外境。故知境無自性。從心而生。和合而起。故云心生即法生。因滅則緣滅矣。以水體不滅。動相相續者。此況真心自體。非動非止。因無明風起。生死動搖。若妄風息時。心之動相即滅。非心體滅。以心體是所依。萬法是能依。若無所依。能依非有。故知一心之體。為群有之依。猶如太虛。作萬像之體。又本識有二義。一妄染義。凡夫所住。二真淨義。八地所住。佛地單住真如。但名無垢識。
問。諸佛單住真如名無垢識者。無垢淨識。即是常住真心。為復諸佛決定有心。決定無心。
答。據體。則言亡四句。意絕百非。約用。則唯智能明。非情所及。華嚴經云。佛子。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古釋云。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者。約體遮詮也。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者。寄用表詮也。一師云。識等有二。一染。二淨。佛地無有漏染心及心所。而有淨分心及心所。果位之中。智強識劣故。於心王上。以顯無染。約彼智所。以明無量。若必無王所。智依何立。經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則有心王明矣。一師云。以無積集思量等義故。說心等叵得。就無分別智以顯無量。非無心體。上之二解。俱明心意識有。又云。佛果實無心意意識及餘心法。云不可得。唯有大智。故言智無量故。知如來心。經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佛地。論中。五法攝大覺性。唯一真法界及四智菩提。不言更有餘法。此二說約無。若依前有。未免增益。亦不能通不可得言。若依後無。未免損減。亦不通能知佛心言。既云知如來心。不可言無心。可知明非無心矣。又心既是無。智何獨立。亦違涅槃滅無常識。獲常識義。若有無二義雙取。未免相違。若互泯雙非寧逃戲論。若後宗言唯如智者。以心即同真性。故曰唯如。照用不失。故云如智。豈離心外而別有如。是則唯如。不乖於有。前宗以純如之體。故有淨心。心既是如。有之何失。是知即真之有。與即有之真。二義相成。有無無礙。正消經意者。言不可得者。以心義深玄。言不及故。寄遮顯深。言但以智知如來心者。託心所寄表顯深。云何深玄。欲言其有。同如絕相。欲言其無。幽靈不竭。欲謂之情。無殊色性。欲謂無情。無幽不徹。是知佛心即有即無。即王即數。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數。非依於王。亦非不依王。一一皆爾。圓融無礙。清涼記釋云。言佛無心有智。成相違過。心王最勝。尚說為無。智無所依。豈當獨立。如無君主。何有臣下。今先別會二宗。後通合二宗。先會法性宗意云。心即是如。智即如智。離心無如。則知有如已有心矣。況即體之用。稱如智。即用之體。即是真如。如一明珠。珠體即如。明即如智。豈得存如亡於心矣。前宗以純如。下。會法相宗意云。即如之有。有豈乖如。如鏡即虛。則有心無失。是知即真之有。通會二宗。即真之有。是法相宗。即有之真。是法性宗。兩不相離。方成無礙真佛心矣。又心中非有意亦復非無意者。非有。是不即義。二相別故。亦非不有。是不離義。無二體故。又非有者。以無二體。互攝盡故。亦非不有者。二相不壞。力用交徹故。
宗鏡錄卷第三十三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境識俱遣。眾生界空。諸佛究竟成得何法。
答。一切異生。因識對境。於生死中妄生執著。起常等四倒。二乘之人。於涅槃中妄求解脫。起無常等四倒。諸佛如來。因境識俱空。能離八倒。成得真常樂我淨四波羅蜜。寶性論云。依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淨波羅蜜。一者本來自性清淨。以同相故。二者離垢清淨。以勝相故。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我波羅蜜。一者遠離諸外道邊。以離虛妄我戲論故。二者遠離諸聲聞邊。以離無我戲論故。有二種法。如來身有樂波羅蜜。一者遠離一切苦。二者遠離一切煩惱習氣。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常波羅蜜。一者不滅一切諸有為行。以離斷見邊故。二者不取無為涅槃。以離常見邊故。勝鬘經云。世尊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所以如來。唯證四德涅槃祕密之藏。
問。既經云。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者。云何教中。或說無我。又說於我。豈不相違耶。
答。夫說常與無常。我與無我。但形言跡。皆是方便。所以肇論云。菩薩於計常之中。演非常之教。以佛初出世。便欲說圓常之妙門。真我之佛性。為一切外道。皆妄執神我。遍十方界。起於常見。若說真常樂我淨。恐濫邪解。且一時拂下情塵故。云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又二乘及權假菩薩。不知諸佛祕旨。執方便門怱怱取證。皆住無我之理以為究竟。世尊又愍不達。遂乃具說常樂我淨。若有於此究竟之說。明見真我佛性。人木蟲塵。分明無惑。尚不住於中道。豈更見有常無常我無我二見之所亂乎。或若雖聞常樂我淨之名。只作常樂我淨之解。隨語生見。昧自真心。則我無我之藥。成我無我之病。故知真我難辯。非證不明。如大涅槃經云。譬如二人。共為親友。一是王子。一是貧賤。如是二人。互相往反。是時貧人。見是王子有一好刀。淨妙第一。心中貪著。王子後時捉持是刀。逃至他國。於是貧人。後於他家寄臥止宿。即於眠中䆿語刀刀。傍人聞之。收至王所。時王問言。汝言刀者。何處得耶。是人具以上事答王。王今設所屠割臣身。分張手足。欲得刀者。實不可得。臣與王子。素為親厚。先與一處。雖曾眼見。乃至不敢以手?觸。況當故取。王復問言。卿見刀時。相貌何類。答言。大王。臣所見者。如羖羊角。王聞是已。欣然而笑。語言。汝今隨意所至。莫生憂怖。我庫藏中。都無是刀。況汝乃於王子邊見。時王即問諸群臣言。汝等曾見如是刀不。言已崩背。尋立餘子。紹繼王位。復問輔相。卿等曾於官藏之中。見是刀不。諸臣答言。臣等曾見。覆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如羖羊角。王言我庫藏中。何處當有如是相刀。次第四王。皆檢校求索不得。却後數時。先逃王子。從他國還。來至本土。復得為王。既登王位。復問諸臣。汝見刀不。答言。大王。臣等皆見。覆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其色清淨。如優鉢羅華。復有答言。形如羊角。復有說言。其色紅赤。猶如火聚。復有答言。猶如黑蛇。時王大笑。卿等皆悉不見我刀真實之相。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出現於世。說我真相。說已捨去。喻如王子持淨妙刀。逃至他國。凡夫愚人。說言。一切有我有我。如彼貧人止宿他舍䆿語刀刀。聲聞緣覺。問諸眾生。我有何相。答言。我見我相大如拇指。或言如米。或如稗子。有言我相住在心中。熾然如日。如是眾生。不知我相。喻如諸臣不知刀相。菩薩如是說於我法。凡夫不知。種種分別。妄作我相。如問刀相。答似羊角。是諸凡夫。次第相續而起邪見。為斷如是諸邪見故。如來示現。說於無我。喻如王子語諸臣言。我庫藏中無如是刀。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喻如淨刀。善男子。若有凡夫能善說者。即是隨順無上佛法。若有善能分別隨順宣說。是等當知即是菩薩相貌。
問。平等空門。一心大旨。既美惡無際。凡聖俱圓。何乃受潤有差。苦樂不等。
答。萬事由人自召。唯心一理無虧。美惡但自念生。果報焉從他得。如傳奧法師云。但以內有惡業。則外感邪魔。若內起善心。則外值諸佛。斯則善惡在己。而由人乎哉。是以西施愛江。嫫母嫌鏡。實為癡也。且君子尚求諸已。而不怨天尤人。況菩薩歟。若能深信斯談。則可以虛心絕想。頓入法空矣。故起信論云。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是知聖者。正也。心正即聖。故云心正可以辟邪。如日月。正當天。草木無邪影。故知此心是凡聖之宅。根境之原。只為凡夫執作賴耶之識。成生死苦惱之因。聖者達為如來藏心。受涅槃常樂之果。若云阿賴耶識。則有名無體。以情執有。不究竟故。當證聖時。其名即捨。若云如來藏心。則有名有體。以本有非執故。至未來際不斷故。如以金作鐶。鐶相虛。金體露現。如來藏作賴耶。賴耶相虛。藏性現。今眾生以隨情執重故。多認賴耶。不信有如來藏。以不信故。自既輕慢。又毀滅他人。謗法之愆。無過此失。念念昧如來法界之性。步步造眾生業果之因。惡業日新。苦緣無盡。於安隱處。生衰惱心。向解脫中。成繫縛果。受焰口針喉之體。經劫而飢火焚燒。作披毛戴角之身。觸目而網羅縈絆。或墮無間獄。抱劇苦而常處火輪。或生修羅宮。起。鬪諍而恒雨刀劍。或暫居人界。剎那而八苦交煎。或偶處天宮。倏忽而五衰陷墜。長沈三障。不出四魔。皆為不知如來藏心。失唯識妙性。背真慈父傭賃外方。捨大智王。依投他國。是以諸佛驚入火宅。祖師特地西來。指真歸而不歸。示正見而弗見。都為藏識熏處。無始堅牢。執情厚而如萬疊氷崖。疑根深而似千重闇室。今者廣搜玄奧。不厭文繁。和會千聖之微言。洞達百家之祕說。無一法不順。能成孝義之門。無一念不和。盡為無諍之道。則六入空聚。畢竟無人。五陰舍中。豁然虛寂。是以內無所作。外無所依。外無所依。萬有不能絆。內無所作。千慮不能馳。遂得靜佛邊疆。絕一塵而作亂。匡法國土。無一境而不降。可謂會天性於此時。更無異種。定父子於今日。唯我家風。如鴦崛魔羅經云。常受人天一切快樂。族姓殊勝。悉皆具足。斯由聞知。一切眾生悉有如來常住藏故。乃至若彼眾生。去來現在。於五趣中。支節不具。輪轉生死。受一切苦。斯由輕慢如來藏故。
問。但了一心。不求諸法。紹隆三寶。自行化他。得圓滿妙覺位不。
答。覺心無易。則開佛知見。佛知見開。無幽不矚。不二之相。佛眼所見。一實之道。佛智所知。照窮法界之邊。洞徹真原之底。上成諸佛。下化眾生。靡不由茲自他俱利。夫欲正修行者。不歸宗鏡。皆墮邪修。或滯權小。此宗鏡正義。過去十方一切諸佛。於此圓修已成。現在一切諸佛現成。未來一切諸佛當成。過去一切菩薩已學。現在一切菩薩現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所以起信論明。須先正念真如之法。石壁鈔云。謂一切行門。皆從真如所起。以是行原故。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契真之行。不從真起。此乃是所信法中之根本故。所以萬緣所起。起自真如。會緣所入。入於真如。菩薩發心。先念真如。菩薩起信。亦先信真如。菩薩所行。亦契會真如。
又問。云何是信真如之相。
答。不信一切法。是信真如之相。以真如理中。本無諸法。若見諸法為有。是信諸法。不信真如。是以無夙植廣大菩提一乘種子之因緣者。卒難起信。故祖師頌云。大緣與信合。或得入宗鏡者。是知非小緣矣。如楞伽經云。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攝受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則佛種不斷。佛種不斷者。則能了知得殊勝入處。知得殊勝入處。菩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現眾色像。通達眾生形類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如實者。不異。如實者。不來不去相。一切虛偽息。是名如實。又云。佛言。但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安隱快樂。世事永息。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世事永息者。則攀緣已斷。可謂遇圓滿寶藏。頓絕希求。到常樂涅槃。更無所至。是凡聖之際。如達家鄉。為迷悟之依已窮根本。大涅槃經云。金剛寶藏。無所缺減。華嚴經偈云。種種變化無量力。一切世界微塵等。欲悉了達從心起。菩薩以此初發心。寶藏論本際品云。是以本際無名。名於無名。本際無相。名於無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真一理沈。道宗事隱。是以無名之朴。遍通一切。不可名目。過限量界。一體無二。故經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即本際也。然本際之理。無自無他。非一非異。包含一氣。該入萬有。若復有人自性清淨。含一而生。中無妄想。即謂聖人。然實際中。亦無聖人法如微塵許而有異也。若復有人自性清淨。含一而生。中有妄想。自然濁亂。則謂凡夫。然實際中。亦無凡夫法如微塵許而有異也。故經云。佛性平等。廣大難量。凡聖不二一切圓滿。咸備草木。周遍螻蟻。乃至微塵毛髮。莫不含一而生。故云能了知一萬事畢也。是以眾生皆乘一而生。故云一乘。若迷故則異。覺故則一。故云前念是凡。後念即聖。又云。一念知一切法也。是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云以一之法。功成萬像。故經云。一切若有心。即迷。一切。若無心。即。遍十方。故真一萬差。萬差真一。譬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一切皆無有異也。乃至萬物含一而生。即彼萬物亦為一也。何以故。以本一故末則無異。譬如檀生檀枝。非椿木也。故法華經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一乘者。即一心也。一切萬有。十方虛空。皆從真如一心之種子所現。如檀生檀枝。蘭生蘭葉。乃至本末中邊。更無異相。故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慮不畢。若能如是究竟圓通。此外更無不了之法。則無理而不明。無事而不盡。以一法能成一切法故。如華嚴疏云。若入此觀法。則智與心相應。是以因由心學。果是心成。境由心現。解由心起。分位神通是心。力用造作是心。現起分別是心。決擇所得是心。乃至尋求知識。造詣佛土。並皆是心。心外無得。何所疑耶。故知心垢則娑婆現相。心淨則華藏含空。迴轉而恒起識輪。交羅而匪離心網。故海幢不起寂定。廣作十方佛事之門。善財不出道場。遍歷一百十城之法。是以文殊即自心能證之妙慧。善財至彌勒。一心佛果滿後。却令見文殊。因位將極。令返照心原。更無有異。未始動念故。再訪文殊不見其身者。但了自心空般若故。是真見文殊。普賢是自心所證法界無盡妙行。善財雖遍法界參諸善友。欲見普賢。不假別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座前。而起念求隨念即見。普賢在如來前。初無動移。此正顯觀心即見希奇之相。見聞證入。由覩前相。即是見心。所以普賢身相如虛空遍一切處。故以普眼菩薩等入百千三昧求覓普賢不見。只謂離念入定。厭境求真。不知塵塵是文殊。念念即普賢故。是以善財一人。運悲智而橫廣十方。修願行而竪窮三際。從初至後。因滿果圓。明顯一心以為牓樣。總攝一切。始行菩薩。諸觀行人。皆倣此修。離此觀心。別無殊勝。乃至六度萬行。若不了自心。皆成權漸。果歸生滅。報在人天。若能運心。福智無盡。如大智度論云。菩薩摩訶薩。知諸法實相。無取無捨。無所破壞。行不可得般若波羅蜜。以大悲心。還修福行。福行初門。先行布施。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明利。能分別施福。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如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而問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於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為第一。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以是故知。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萬億倍。不及佛心。
問曰。如汝說福田妙故得福多。而舍利弗施佛不得大福。
答曰。良田雖復得福多。而不如心。所以者何。心為內主。田是外事。菩薩本緣經偈云。若行慧施時。福田雖不淨。能生廣大心。果報無有量。故知福從心生。不因田出。別請五百阿羅漢。不如依次一凡僧。何者。以平等心福勝。取捨心福微。則勝劣由心。豈在田乎。施法既爾。六度萬行亦然。所以清涼鈔云。因該果海。果徹因原。以極果由於始信。信依本智而起。今不離本智故。斯則以因成果。攝果酬因。然因有二種。一約本有。恒沙性德。信解行願等無不具故。二約修起。謂依本信德而起信心。依本解德而起解心。如起信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故。一一修起。皆帶本有。俱來至果。無間道中。一時頓圓。解脫道中。因果交徹。名為得果。果亦有二。一者本有菩提涅槃。一切佛性本覺具故。二者修起今證菩提。始覺悟故。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名究竟覺。則二果無礙。然二因本從本覺體上起來。則二因與本果無礙。始覺既同本覺。則果全同於二因。則二因與二果交徹。故因該果海。果徹因原。又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果也。雖得佛道。不捨菩薩行。果徹因也。華嚴論云。善財一念發心。頓無能所。了三世性。性絕古今。自覺自心。本來是佛。不成正覺。不證菩提。身心性相無證修者。不成不壞。本來如是。隨緣動寂。不壞有無。所行諸行。皆唯智起。斯宗鏡旨。是善巧智之所知。廣大心之所信。如華嚴經云。知一切眾生種種所緣。唯是一相。悉不可得。一切諸法。皆如。金剛善巧智。是以上至妙覺極聖之位。中及大權菩薩修行之門。下至底下凡夫生死之地。皆同一心。無有高下。迷之自墮。悟之即昇。迷悟似殊。真心靡易。古德云。不鏡方寸。虛負性靈。又云。自己不明。則是空受例物。如此開示。不負前機。持王庫之真刀。得雪山之正味。證解信入之者。直紹寶王。見聞隨喜之人。能成佛種。斯恩難報。莫等尋常。任肩負頂戴。盡塵沙劫中。亦不能報一句之恩。仰思曠古求法之人。釋迦文等。投身大火。翹足深林。析骨剜身。剝皮刺血。乃至常啼東請。善財南求。藥王燒手。普明刎頭。皆是知恩報德之人。為法忘軀之士。今勸後學。生殷重心。勿得自輕。虛擲光景。
問。妙明真心。覺王祕旨。理雖圓頓。正解難成。更希善巧之門。重證將來之信。
答。前已引法說。今更將喻明。此宗鏡。一心。是諸法自性。如一珠有八萬四千孔。入一孔全收珠體。似一月影現一切水。一一影不離月輪。又若分白栴檀。片片而本香無異。猶布青陽令。處處而春色皆同。是則一法明心。萬緣指掌。皎然法喻。可以收疑。
問。凡曰提宗。直陳正義。何須引喻。廣具繁文。
答。為未直下頓悟之人。不無方便。如方便心論云。若就喻者。凡聖同解。然後可說。如言是心動發。猶如迅風。一切凡夫知風動故。便得決了心為輕躁。若不知者。不得為喻。
問曰。何故不但說正義而說喻也。
答曰。凡說喻者。為明正義。又云。凡欲立義。當依四種知見。何等為四。一者現見。二者比知。三以喻知。四隨經教。又法華經云。智者可以譬喻得解。今但取正解圓明。非論法說喻說。若不悟道。徒執絕言。今所言者。皆是提宗唱道之言。極妙窮原之說。如云萬句浮言。不及一句妙理。千般魚目不及徑寸明珠。夫一句妙理者。即宗鏡之言也。斯言不可辯而自通。不可解而自釋。所以云。善言不辯。辯言不善。
問。佛旨開頓漸之教。禪門分南北之宗。今此敷揚。依何宗教。
答。此論見性明心。不廣分宗判教。單提直入。頓悟圓修。亦不離筌罤而求解脫。終不執文字而迷本宗。若依教。是華嚴。即示一心廣大之文。若依宗。即達磨。直顯眾生心性之旨。如宗密禪師。立三宗三教。和會祖教。一際融通。禪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絕無寄宗。三直顯心性宗。教三種者。一密意依性說相教。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真心即性教。先敘禪宗。初息妄修心宗者。說眾生雖本有佛性。而無始無明覆之不見。故輪迴生死。諸佛已斷妄想故。見性了了。出離生死。神通自在。當知凡聖功用不同。外境由心故。各有分限。故須背境觀心。息滅妄念。念盡即覺。無所不知。如鏡昏塵。塵盡明現。須修禪觀。遠離喧雜。調息調身。心注一境等。二泯絕無寄宗者。說凡聖等法。皆如夢幻。都無所有。本來空寂。非今始無。即此達無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無佛眾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誰言法界。無修不修。無佛不佛。設有一法勝過涅槃。我說亦如夢幻。無法可拘。無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方免顛倒。始名解脫。三直顯心性宗者。說一切諸法。若有若空。皆唯真性。無相無為。體非一切。謂非凡非聖。然即體之用。謂能凡能聖等。於中指示心性。復有二類。一云。即今能言語動作貪嗔慈忍造善惡受苦樂等。即汝佛性。即此本來是佛。除此無別佛。了此天真自然故。不可起心修道。道即是心。性如虛空不增不減。但隨時隨處。息業養神。自然神妙。此為真悟。二云。諸法如夢。諸聖同說。妄念本寂。塵境本空。本空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若頓悟此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此上兩說。皆是會相歸性。故同一宗。次佛教三種。一密意依性說相教者。佛說三界六道。悉是真性之相。但是眾生迷性而起。無別自體。故云依性。然根鈍者。本難開悟。故且隨他所見境相。說法。漸漸度之。故云說相。說未彰顯。故云密意。此一教中。自有三類。一人天因果教。說善惡業報。令知因果。二斷惑滅苦教。說三界無安。皆如火宅之苦。令斷業惑之集。修道證滅等。三將識破境教。說上生滅等法。不關真如。但各是眾生無始已來。法爾有八種識。於中第八識是其根本。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各能變現自分所緣。此八識外。都無實法。
問。如何變耶。
答。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緣此執為實我法。如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時執為實有外物。寤來方知唯夢所變。我此身相及外世界。亦復如是。唯識所變。迷故執有我及諸境。既悟本無我法。唯有心識。遂依此二空之智。修唯識觀。及六度四攝等行。漸漸伏斷煩惱所知二障。證二空所顯真如。十地圓滿。轉八識成四智菩提。真如障盡。成法性身大涅槃之果。此第三將識破境。與禪門息妄修心宗而相扶會。以知外境皆空故。不修外境事相。唯息妄修心也。息我法之妄。修唯識之心。二密意破相顯。性教者。據真實了義。則妄執本空。更無可破。無漏諸法。是真性隨緣妙用。永不斷絕。又不應破。但為一類眾生。執虛妄相。障真如實性。難得玄悟故。佛且不揀善惡垢淨性相一切訶破。以真性及妙用不無。而且云無。故云密意。又意在顯性。語乃破相。意不形於言中。故云密也。此教說。前教中所變之境。既皆虛妄。能變之識。豈獨真實。心境互依。空而似有。且心不孤起。託境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現。心如境謝。境滅心空。皆假眾緣無自性故。是以一切諸法。無不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故空中無五陰六根因緣四諦。無智亦無得。生死涅槃。平等如幻。此教與禪門泯絕無寄宗全同。三顯示真心即性教。直示自心即是真性。不約事相而示。亦不約破相而示。故云即性。不是方便隱密之意。故云示也。此教說。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磨所傳。是此心也。
問。既云性自了了常知。何須諸佛開示。
答。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說真性不同虛空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了達之智。直是真如之性。自然常知。起信論云。真如者。自體真實識知。華嚴經云。真如照明為性。又問明品。說。智與知異。智局於聖。不通於凡。知即凡聖皆有。通於理智。覺首等諸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知。文殊頌答云。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虛空。又頌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既云本淨。不待斷障。即知。群生本來皆有。但以惑翳而不自知。故法華中開示令得清淨者。即是寶性論中。離垢清淨也。此心雖自性清淨。終須悟修。方得究竟。經論所明。有二種清淨。二種解脫。或只得離垢清淨解脫故。毀禪門即心即佛。或只知自性清淨解脫故。輕於教相。斥於持律坐禪調伏等行。不知必須頓悟自性清淨自性解脫。漸修令得離垢清淨離障解脫。成圓滿清淨究竟解脫。若身若心。無所壅滯同釋迦佛。經問云何佛境界智。此問證悟之智。云何佛境界知。此問本有真心。答智云。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答知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識是分別。分別非真知。唯無念方見。又若以智證之。即屬所詮之境。真知非境界故。瞥起照心。即非真知故。非心境界。以不起心為玄妙。以集起名心。起心看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真知必虛心遺照。言思道斷矣。北宗看心。是失真旨。若有可看。即是境界也。寶藏論云。知有有壞。知無無敗。其知之智有無不計。既不計有無。即自性無分別之知。是以此真心自體之知。即無緣心。不假作意。任運常知。非涉有無。永超能所。水南和尚云。即體之用曰知。即用之體為寂。如即燈之時。即是光。即光之時即是燈。燈為體。光為用。無二而二也。又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如是開示靈知之心。即是真性。與佛無異。故名顯示真心即性教。全同禪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既馬鳴摽心為本原。文殊擇知為真體。如何破相之黨。但云寂滅。不許真如。說相之家。執凡異聖。不許即佛。今約教判定。正為斯人。故西域傳。心多兼經論。無二途也。但以此方迷心執文。以名為體故。達磨善巧。揀文傳心。摽舉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體(知是心也)喻以壁觀。令絕諸緣。絕諸緣時。問斷滅不。答。雖絕諸念。亦不斷滅。問。以何證驗。云不斷滅。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師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他自悟。方驗真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至荷澤時。他宗競起。欲求默契。不遇機緣。又思惟達磨懸絲之記。(達磨云。我法第六代後。命若懸絲)恐宗旨滅絕。遂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問。悟此心已如何修之。還依初說相教中。令坐禪不。
答。若惛沈厚重難可策發。掉舉猛利不可抑伏。貪嗔熾盛觸境難制者。即用前教中種種方便。隨病調伏。若煩惱微薄。慧解明利。即依本宗。一行三昧。如起信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身正意。不依氣息形色。乃至唯心無外境界。法句經偈云。若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境界流。云何名為定。即不起滅定。現行坐之威儀。不於三界。現攀緣之身意。然此教中。以一真心性。對染淨諸法。全揀全收。全揀者。如上所說。但剋體直指。靈知。即是心性。餘皆虛妄。故云非識非心。非境非智。乃至非性非相。非佛非眾生。離四句絕百非也。全收者。染淨諸法。無不是心。心迷故。妄起惑業。乃至四生六道雜穢國土。心悟故。從體起用。四等六度。乃至四辯六通妙身淨剎。無所不現。既是此心現諸法故。法法全即真心。如人夢所現事。事事皆人。如金作器。器器皆金。如鏡現影。影影皆鏡。故華嚴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起信論云。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乃至一切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故云一切法如鏡中像。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能遍興造一切趣生。造善造惡。受苦受樂。果與因俱。故知一切無非心也。全揀門。攝前第二破相教。全收門。攝前第一說相教。將前望此。此則逈異於前。將此望前。前則全同於此。深必該淺。淺不至深。深者直顯出真心之體。方於中揀一切收一切也。如是收揀自在。性相無礙。方能於一切悉無所住。唯此名為了義。上之三教。攝盡一代經論之所宗。三義全殊。一法無別。就三義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對。第三第一性相相對。皆迢然易見。唯第二第三破相與顯性相對。講者。禪者。俱迷為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為真性。故今廣辯空宗性宗。有其十異。空宗唯破相。性宗唯顯性。權實有異。遮表全殊。不可以遮詮遣蕩排情破執之言。為表詮直示建立顯宗之教。又不可以逗機誘引一期權漸之說。為最。後全提見性真實之門。如上判教分宗。言約義豐。最為殊絕。初則歷然不濫。後。則一味融通。可釋群疑。能歸宗鏡。十異者。一法義真俗異者。空宗未顯真性。但以一切差別之相為法。法是俗諦。照此諸法。無為無相無生無滅為義。義是真諦。性宗以一真之性為法。空有等種種差別為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華嚴經云。法者知自性。義者知生滅。二心性二名異者。空宗一向目諸法。本原為性。性宗多目諸法本原為心。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唯是一心。良由所說本性。不但空寂。而乃自然常知故。應目為心。三性字二體異者。空宗以諸法無性為性。性宗以虛明常住不空之體為性。性字雖同。而體異也。四真智真知異者。空宗以分別為知。無分別為智。智深知淺。性宗以能證聖理之妙慧為智。以該於理智。通於凡聖之真性為知。知通智局。華嚴經云。真如照明為性。起信論云。真如自體。真實識知。五有我無我異者。空宗以有我為妄。無我為真。性宗以無我為妄。有我為真。故涅槃經云。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六遮詮表詮異者。遮謂遣其所非。表謂顯其所是。又遮者。揀却諸餘。表者。直示當體。如諸經所說。真如妙性。每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因無果。無相無為。非凡非聖。非性非相等。皆是遮詮。遣非蕩跡。絕想祛情。若云知見覺照。靈鑒光明。朗朗昭昭。堂堂寂寂等。皆是表詮。若無知見等體。顯何法為性。說何法不生不滅等。必須認得現今了然而知。即是我之心性。方說此知不生不滅等。如說鹽云不淡是遮。云鹹。是表。說水云不乾。是遮。云濕。是表。空宗但遮。性宗有遮有表。今時人皆謂遮言為深。表言為淺。故唯重非心非佛。無為無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由只以遮非之詞為妙。不欲親自證認法體。故如此也。又若實識我心。不同虛空。性自神解。非從他悟。豈藉緣生。若不對機隨世語言。於自性上尚無表示真實之詞。焉有遮非方便之說。如今實未親證見性之人。但傚依通。情傳意解。唯取言語中妙。以遮非泯絕之文。而為極則。以未見諦故。不居實地。一向託空。隨言所轉。近來尤盛。莫可遏之。若不因上代先賢。多聞廣學。深入教海。妙達禪宗。何能微細指陳。始終和會。顯出一靈之性。剔開萬法之原。是以具錄要文。同明宗鏡。七認名認體異者。謂佛法世法。一一皆有名體。且如世間稱大。不過四物。如智論云。地水火風。是四物名。堅濕煖動。是四物體。今且說水。設有人問。每聞澄之即清。混之即濁。堰之即止。決之即流。而能溉灌萬物。洗滌群穢。此是何物。(舉功能義用而問之)答云。是水(舉名答也)愚者認名謂已解。智者應更問云。何者是水(徵其體也)答云。濕即是水(剋體指也)佛法亦爾。設有人問。每聞諸經云。迷之即垢。悟之即淨。縱之即凡。修之即聖。能生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此舉功能義用問也)答云。是心(舉名答也)愚者認名便為已識。智者應更問。何者是心(徵其體也)答。知即是心(指其體也)此一言最親最的。餘字餘說皆疎。如云非性非相能言能語等是體。緣慮動用等是心。即何異他之所問也。以此而推。水之名體。名唯一字。餘皆義用。濕之一字。貫於清濁等萬用萬義之中。心之名體亦然。知之一字。亦貫於貪瞋慈忍善惡苦樂萬用萬義之處。直須悟得。水是名。不是水。濕是水。不是名。即清濁凝流。無義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心。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善惡。無義不通也。空宗相宗。為對初學及淺機。恐隨言生執故。但標名而遮其非。唯廣義用而引其意。性宗為對久學及上根。令忘言認體故。一言直示(達磨云。指一言以直示。即是知字一言。若言即心是佛。此乃四言矣)若領解不謬。親照靈知之性。方於體上照察義用。故無不通矣。八二諦三諦異者。空宗唯二諦。性宗攝一切性相及自體。總為三諦。以緣起色等諸法為俗諦。緣無自性。諸法即空為真諦。一真心體。非空非色。能空能色。為中道第一義諦。九三性空有異。空宗說有。即遍計依他。空。即圓成。性宗即三法皆具空有之義。遍計。即情有理無。依他。即相有性無。圓成。即情無理有。十佛德空有異。空宗說。佛以空為德。無有少法。是名菩提。性宗一切諸佛自體。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相好無盡。性自本有。不待機緣。十異歷然二門奐矣。故須先約三種佛教。證三宗禪心。然後禪教雙亡。佛心俱寂。俱寂則念念皆佛。無一念而非佛心。雙亡。即句句皆禪。無一句而非禪教。如此則自然聞泯絕無寄之說。知是破我執情。聞息妄修心之言。知是斷我習氣。執情破而真性顯。即泯絕是顯性之宗。習氣盡而佛道成。即修心是成佛之行。頓漸互顯。空有相成。若能如是圓通。則為他人說。無非妙方。聞他人說。無非妙藥。藥之與病。只在執之與通。故先德云。執則字字瘡疣。通則文文妙藥。如上依教依宗。撮略和會。挑抉宗旨之本末。開析法義之差殊。校量頓漸之異同。融即真妄之和合。對會遮表之迴互。褒貶權實之淺深。可謂卷教海之波瀾。湛然掌內。簇義天之星象。奐若目前。則頓釋群疑。豁然妙旨。若心外立法立境。起鬪諍之端倪。識上變我變人。為勝負之由漸。遂乃立空破有。賓有非空。崇教毀禪。宗禪斥教。權實兩道。常為障礙之因。性相二宗。永作怨讐之見。皆為智燈焰短。心鏡光昏。終不能入無諍之門。履一實之道矣。
宗鏡錄卷第三十四
丁未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說此法門。是無始終說。不定方所。亦無時分。以無時之時。理無間斷。無處之處。說遍十方故。一切佛。法爾皆於無盡世界。常轉如是無盡法輪。令諸眾生反本還原。窮未來際。無有休息。華嚴疏云。夫心冥至道。則渾一古今。法界無生。本亡時分。故經頌云。諸佛得菩提。實不計於日。又云。此圓教法門。以會緣入實體者有二。一以本收末。以諸聖教從真流故。不異於真。二會相顯性。謂彼一切差別教法。從緣無性。即是真如。是故虛相本盡。真性本現。如來言說。皆順於如。故金剛三昧經云。如我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又理事無礙體者。謂一切教法。雖舉體即真。不礙十二分等事相宛然顯現。雖真如舉體為一切。不礙一味湛然平等。夫一乘三乘。一性五性。就機則三約法則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若入理雙拂。則三一兩亡。若約佛化儀。則能三能一。是故競執是非。達無違諍。大集五部雖異。不離法界本原。涅槃各說身因。佛許無非正說。此宗鏡機。是圓教攝。則圓根所對。大小俱含。故先德云。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橫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其猶百川不攝大海。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鹹味。故隨一滴逈異百川。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今依宗鏡。若約教唯依一心而說。則何教非心。何心非教。諸經通辯。皆以一心真法界為體。如來所說十二分教。親從大悲心中之所流出。大悲心從後得智。後得智從根本智。根本智從清淨法界流出。即是本原。更無所從。無有法離於法界而有。華嚴經頌云。未曾有一法。得離於法性。即一切眾生迷悟本。若不迷此。即不成迷。以無顛倒執著輪迴生死故。若不悟此即不成悟。以無如法修行證窮果故。所以真如一心。為迷悟依。夫立教之本。無出意言。以意詮量。從言開演。故基師云。至理澄寂。是非之論息言。般若幽玄。一異之情絕慮。息情慮故。非識非心。絕言論故。非聲非說。法非聲說。說遍塵沙。理無識心。心該法界。心該法界。斯乃非心作心。說遍塵沙。此亦無說為說。非心作心。心開二種。無說為說。說乃兩門。心開二種者。一心生滅門。二心真如門。釋生滅門者。只如三界循環斯皆妄識。四生盤泊。並是惑心。榮辱迅譬石光。古今駛過拍毱。此則生滅門也。釋真如門者。只如摩羅淨識。湛若太虛。佛性明珠。皎同朗月。隱顯雖異。膚內更明。染淨緣分。法身澄止。此則真如門也。言說乃兩門者。一大機受法。則教說滿乘。二小聖聞思。則藏開半字。神鍇和尚云。教起所由者。如來一代說法。欲令眾生悟佛知見。佛知見者。所謂平等真心。諸法無二。無二之法。即是實性。實性之體。離有離無。不生不滅。理自恒真。不由觀智所顯。道常顯露。實無翳障。平等真心者。若法相宗。真即是智。將智證真。三乘無別。即是真家之心。依主釋也。若法性宗。真即是心。體同名別。真心即平等。持業釋也。故經云。泥洹真法寶。眾生從種種門。入。種種之門。是能通所通唯一道。又云。經說門不同。或文字為門。大品經明四十二字門是也。或觀行為門。釋論明菩薩修三三昧緣諸法實相是也。或智慧為門。法華經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是也。或理為門。大品經云。明無生法。無來無去。即是佛也。依教門通觀。依觀門通智。依智門通理。理為門。復通何處。教觀智等諸門。悉依於理。能依是門。所依何得非門。雖無所通。究竟遍通。是妙門也。則眾妙之門。一真心之所依也。華嚴經云。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日譬於佛。光譬說教。日即無緣之慈。非出而出。隨眾機之所扣。非照而照。說華嚴如高山。說方等如食時。說般若如禺中。說法華如正中。說涅槃如平地。若菩薩大人。蒙般若光。諸法之用。二乘之人。既無此用。譬如七日嬰兒。若視日輪。令眼失光。以無明全在。喪一切智明故。外道闇證。譬如夜遊。以未承正教之照故。菩薩利他。譬如日中。作務施運役之功。然平地高山。同承日照。小根大器。咸稟教光。約能照則無淺深。對所照自分前後。如大車等賜。一雨普霑。道絕始終。理無偏黨。若得宗鏡一乘之光。平等大慧。自他兼利。更無差別。故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以新毒藥塗大鼓。於眾中擊令出聲。雖無心欲聞。若有聞者。遠近皆死。唯除一人不橫死者。謂一闡提。纔聞即能破無明惑。名為近死。聞未即益。作後世因。名為遠死。止觀釋云。一切眾生心性正因。譬之如乳。聞了因法。名為置毒。正因不斷。如乳四微。五味雖變。四微恒存。是故毒隨四微。味味殺人。眾生心性。亦復如是。正因不壞。了因之毒。隨正奢促。處處得發。或理發。教行證發。如辟支佛利根。根熟出無佛世。自然得悟。理發亦爾。久植善根。今生雖不聞圓教。了因之毒任運自發。若聞華嚴日照高山即得悟者。此是教發。聞已思惟。思惟即悟。是為觀行發。若是六根淨位。進破無明。是相似證發。若見道損生。亦是證發。今依華嚴立五教。天台立四教。乃至八教。且華嚴一心立五教。約識而論者。一如小乘教。但有六識賴耶。但得其名。二大乘始教。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以其真理未能體通。但說凝然不作諸法。第三大乘終教。於此賴耶。得理事通體。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以許真如隨緣而作諸法。以阿賴耶識所熏淨法。與能熏染法各差別。故非一。能熏所熏。但一心作無有他。故非異。始教約法相差別門說。終教約體相容門說。為第一義真心也。謂如來藏性。依此有諸趣等。第四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別相盡。離言絕慮。不可說也。以一切染淨相盡。無有二法可以體會。故不可說。如淨名所顯入不二門也。第五圓教。約性海圓明法界所起。唯一法界性。起心。即具十德。
問。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
答。約法通收。由此甚深所起一心。具五義門。隨以一行攝化眾生。一小乘。攝義從名門。二始教。攝理從事門。三終教。理事無礙門。四頓教事盡理顯門。五圓教。性海具德門。五義相顯。唯一心轉。祕密義記云。佛子。善聽。譬如暗家寶。人不知故。無燈明故。於彼?觸誤。謂為蛇所毒。由誤故。毒氣入身。其身膖脹。受種種苦。智者見已。即將燈明。示以利寶。其所螫人即見此寶。身內毒氣即能除愈。以得此寶故。飛行無礙。見人恭敬。諸惡者。皆以慈心相向。惡心消滅。由無怨讐故得無所畏。無所畏故。安隱快樂。行者亦爾。由不知法性家內實德寶故。為八萬四千塵勞。由知親近善友聞法故。返塵勞垢。為八萬四千道品法。除自然執。又知因緣空。又知佛性常住。又知言語道亡。心行處滅。又開悟法界緣起。由是一切諸法。從一地不至一地。會是淨心中。是故諸煩惱及諸淨心。不從他方來。一手反覆耳。智者不須疑也。又前所譬。暗家實寶。即是顯清淨法門。為對治染法。對治有五。一者小乘教。即對治外道。不依。因緣。起自然執。二初教。即對治小乘。由於因緣。有執。已前總名有為緣起。三者終教。即對治初教。一切諸法無常苦空無我。執。此名無為緣起。由真如隨緣。名為無為緣起。四者頓教。即對治終教。念念紛紛。起有言說。即自體緣起。窮源盡性。一念不生。故為自體。五者圓教。即對治頓教。寂默言說。心行處滅。一切歸寂源。不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自在等。此法界緣起。動靜具足。故名性起。圓融無礙。取捨都盡。即三毒即佛故。若小乘雖隨起對治。唯知第六識。不知由心有諸法故。言心者。即八識心王。又小乘不知常樂我淨心。萬法主故。不可得故。如虛空故不可治。雖有如是法。以不知所因故。不知由心有萬法故。不覺心源故。唯取小果。皆滅色取空。若不滅色取空。知色即是空。即得入初教。次初教人。如上諸次第所起法。皆言識變有。識外不有。識者。即第八識。約識性亦不可得。纔證此心。即知諸法因緣生。緣生無自性。雖證此法。猶有剎那生滅。故名有為。證凝然真如故。次終教人云。一切諸法不出一心。是一心。譬如大海濕性。依一心。所有諸法。如大海波瀾。雖攝波入水。而不滅波浪。雖波瀾紛紛起。而不減寂水。如是雖攝萬境入一心。而不減萬境。雖萬境紛紛起。而不減一心。何以故。一心所有故。是故真該妄末。妄達真源。性相融通。本末平等。雖自性無生。不失義果。雖不失業果。自性無生。雖得一心。不得無盡。故不得重重。故名一實諦。自此已前諸教。依漸次階位。即名漸教。次頓教者。一念不生。即是佛也。何以故。一切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相。下自眾生。上盡諸佛。一切所作事不遺一毛。諸皆如夢。故成佛度生。猶此夢攝。不明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等。次圓教所明。以十十無盡顯其義。以十十重重辯其相。隨舉為主。萬法為伴。由主不防伴。伴不防主。俱周遍法界。
問。如上所說重重無盡者。且何物重重。何物無盡。何法廣大。何法圓融。何法包含。何法祕密。
答。則是一切凡聖。心相重重。心性無盡。是心廣大。是心圓融。是心包含。是心祕密。若無此。一心為宗。則教門無一法可興。諸佛無一字可說。既全歸心旨。廣備信根。圓解已周。纖疑不起。不可唯憑口說。密在心行。但以定水。潛澄。慧燈轉耀。若一向持文。求理執教談宗。如入海算。塵砂仰空。數星宿。終不親見。去道尤賒。昔人云。如天地。終日轟轟。不及真理。是故學人去文取理。端坐凝情。以心眼自看。是名專住一境。修定勝因也。又圓教義者。本末融通。理事無礙。說真妄。則凡聖昭昭而交徹。語法界。則理事歷歷而相收。佛知見一偈。開示而無遺。大涅槃一章。必盡其體用。如華嚴經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又云。無有少法與法同止。以舉心攝境。則無心外之境。舉境攝心。則無境外之心。以性無二相即性故。相隨性融。隨一皆攝。是以性外無相。則何法不融。理中立事。則何門不入。可謂觸目菩提。一念圓證。所以無量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古人云。此是出生義。法華經云。究竟至於一切智地。此是收入之法。則三乘萬化。從實相生。究竟還歸一實相。則初後不離一心。本末咸居正位。如法華經云。心相體信。入出無難。可以知大乘家業。紹佛種位。又初則一出無量。後乃無量歸一。今無量非無量。一亦非一。即證法華三昧。又先德目為教海者。以含眾法。喻如大海。傍無邊涯。連天一色。空徹海底。海映空天。即是圓教。總攝諸教歸真。並皆空淨。理事無礙。如交映色空。色不礙空。空不礙色。德用重重。即唯明唯深。具十玄門。重重無盡。即事事無礙。如海十德。互相周遍。即心海包容。深廣無際矣。所以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偈云。一字演說一切法。多劫無有窮盡時。一一字門亦復然。此住寶篋真言地。生法師釋。法華經。一毫之善。舉手低頭。皆已成佛。言。無非佛流。即涅槃意。乃至外道典籍。亦佛法流。況內法耶。大小等教。皆從如來大悲所流故。是知無有一法不從心原性空而出。如源出水。似空出雲。以十方如來證心成佛。佛即是心。所有萬善萬德悲智願行。無不從此流矣。又約金師子章論五教者。一此師子雖是因緣之法。念念生滅。實無師子可得。名愚人法。是聲聞教。二即此緣生諸法。各無自性。徹底唯空。名大乘初教。三雖復徹底唯空。不礙幻法宛然。緣生幻有。二相雙存。名大乘終教。四即此師子與金二相。互奪兩亡。情謂不存。俱無有力。空有雙泯。名言路絕。栖心無寄。名大乘頓教。五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塊。繁興大用。起必全真。萬像紛然。參而不雜。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圓教。此名最上乘也。次天台立四教者。一藏教。明因緣生滅四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二通教。三人同稟。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正為菩薩。傍通二乘。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空。三人同證。此藏通二教。俱不識常住真心。皆以滅心為極果。三別教。是不共之名。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約化菩薩。不共二乘。若教別者。具演恒沙佛法。別為菩薩。若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乃至智斷行位因果。俱與三教事別。雖知一心不空無盡之理。即今未具。猶待次第生起。執教道而不融。據行布而成別。四圓教。明不思議因緣無作四諦教理。正說中道。即一切法圓理不偏。智圓。則一成一切成。斷圓。則不斷而斷。行圓。則一心具足萬行。位圓。則一地具足一切地。因圓。則雙照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果圓。則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即一念心圓具法界。約觀心明四教者。淨名疏云。今但論即心行用。識一切教門。皆從初心觀行而起。四教既攝一切經教。若一念觀心分明。能分別一念無明因緣所生之心。四辯歷然。則一切經教大意。皆約觀心通達。就此即為四意。第一約觀心明三藏教相者。即是觀一念因緣所生之心生滅。析假入空。約觀門起一切三藏教也。若觀生滅四諦入道。即是脩多羅藏。故增一阿含云。佛告諸比丘。謂一切法者。只是一法。何等為一法。心是一法。離心無一切法也。智度論云。從初轉法輪經。至大涅槃。結修多羅藏。此只是約心生滅說四聖諦。即是法歸法本之義也。觀心出一切毘尼藏者。佛制戒時。問諸比丘。汝何心作。若有心作。即是犯戒。有犯故有持也。若無心作。則不名犯。犯義不成。不說持也。故重心發戒。無心則不發戒。若言。從心出阿毘曇藏者。四卷略說。名毘曇心。達磨多羅處中而說。名為雜心。如此皆是約心。而辯毘曇無比法者。分別諸心心數法。一切法不可比也。第二約觀心明通教者。觀心因緣所生一切法。心空則一切法空。是為體假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也。第三約觀心明別教者。觀心因緣所生。即假名。具足一切恒沙佛法。依無明阿賴耶識。分別無量聖諦。一切別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也。第四約觀心明圓教者。觀心因緣所生。具足一切十法界法。無所積聚。不縱不橫。不思議中道二諦之理。一切圓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如輪王頂上明珠。是則四教皆從一念無明心起。上來數引華嚴經。明破微塵出三千大千世界經卷。義意在此也。又約頓漸不定祕密。通前四教總立八教。一頓教。如華嚴無聲聞乘。故名為頓。二漸教。即三藏及方等般若。漸引入圓教。三不定教。謂一音異解。或說大而得小果。或說小而得大道。故名為不定。四祕密教。此有二種。一顯露祕密。謂同席異聞。不得道。果互不相知。故名祕密。二祕密祕密。唯佛能證。密令眾生而得開悟。不可指示。總前四教而成八教。又教分五味。釋論云。旃延子明六度限劑而滿者。此調雜血眾生為乳也。大品云。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者。此欲調乳入酪也。大品云。菩薩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又如淨名中得不思議解脫者。皆能變身登座。而復能受屈被訶者。此欲調酪為生酥就熟酥也。大品云。菩薩發心。即坐道樹。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者。是調熟酥為醍醐也。此乃從一開一。接引酥酪之機。後即會一歸一。成熟醍醐之眾。終無別法。更有卷舒。本迹相收。機應冥合。又分半滿之教。小乘為半。大乘為滿。又三乘為半。一乘為滿。如涅槃經明半字及滿字等。說半字故。半字即顯。滿字即隱。今日說滿字者。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即約緣而說隱顯。又如月喻品。此方見半。他方見滿。而彼月性。本無虧盈。隨緣所見。故有增減。此即是大乘宗中說也。如智儼法師。依華嚴一乘宗辯者。不待說與不說。常半而常滿。隱顯無別時。如彼月性。常滿而常半。增減無異路。正同宗鏡所錄法門。隱則一心無相。顯則萬法標形。不壞前後而同時。常居一際而前後。當舒即卷。當卷即舒。故知以教照心。以心明教。諸佛所說。悉是自心。輔行記引華嚴經頌云。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彼人真見佛。寶性論云。有神通人。見佛法滅。以大千經卷。藏一塵中。又華嚴云。善哉善哉。云何如來在於身中而不覺知。故明四諦十二因緣境。八萬四千法門。不出一心。若得此意。八年廣演法華。在乎一念。經五十劫。詎動剎那。例一代逗機。居于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矚目。乃至涅槃三德。在一心中。則大經一部。全標方寸。無邊教法。攝一剎那。千枝萬葉。同宗一根。眾籍群經咸詮一法。如上所引。五味八教半滿等文。然雖分判一代時教。皆是一心融攝。一理全收。分而非多。聚而非一。散而不異。合而不同。恒沙義門。無盡宗趣。皆於一乘圓教宗鏡中現。所以古德云。契之於心。然後以之為法。在心為法。形言為教。法有自相共相。教有遮詮表詮。故知就事雖分。約理常合。乃至開為恒沙法門。究竟不離一心之旨。若從一心中方便開示成其教迹者。即不可定其權實時分前後。以是如來逗機一期方便。竊不得自生決定解耶有乖正法。如法華玄義云。約五味半滿相成者。若直論五味。猶同南師。但得方便。若直論半滿。猶同北師。但得其實。今明五味不離半滿。半滿不離五味。五味有半滿。則有慧方便解。半滿有五味。則有方便慧解。權實俱遊。如鳥二翼。雖復俱遊。行藏得所。若華嚴頓滿大乘家業。但明一實。不須方便。唯滿不半。於漸成乳。三藏客作。但是方便。唯半不滿。於漸成酪。若方等彈訶。則半滿相對。以滿斥半。於漸成生酥。若大品領教。帶半論滿。半則通為三乘。滿則獨為菩薩。於漸成熟酥。若法華付財。廢半明滿。若無半字方便調熟鈍根。則亦無滿字開佛知見。於漸成醍醐。如來慇懃稱歎方便者。半有成滿之功。意在此也。次約觀分別者。唯識宗立二種觀。華嚴宗立四觀。天台教立三觀。普賢門立十觀。唯識二觀者。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進趣大乘方便經云。若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當學習二種觀道。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往念。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於念念間。悉應觀察。隨心所有緣念。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已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華嚴四觀者。此約一心真如法界。就理事行布圓融。成四種法界。對此法界。為四種觀門。此四觀門。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觀。故名為觀。一事觀。謂迷悟因果。染淨歷然。二理觀。謂我法俱空。平等一相。三理事無礙觀。謂彼此相遍。隱顯成奪。同時無礙。四事事無礙觀。謂觀事法以理融故。相即相入。重重無盡。若依此一心無礙之觀。念念即是華嚴法界。念念即是毘盧遮那法界。經云。若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台教三觀者。三觀義云。夫三寸之管。氣序不衰。一尺之表。朝陽可測。是知得其道者。豈遠乎哉。三觀詣理之妙門。今明此義。故借為喻也。仰佛法遐蹤。神功浩曠。求茲非遠。寄以一心。體之有原。總乎三智。若其假方便以致殊。會歸一道。寂然而雙照。三觀之名。出自瓔珞。經。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
天台疏問曰。三觀俱照二諦。有何等殊。
答曰。前觀雖照二諦。破用不等。次觀亦照二諦。破用平等。既不見中道。但是異時平等。第三觀者。得見中道。雙照二諦。即是一時平等也。若修觀心。還用前二觀雙亡雙照之方便也。雙亡方便者。初觀知俗非俗。即是俗空。次觀知真非真。即是真空。非真非俗。即是中道。因是二空觀。入中道第一義諦觀。今明一心三觀者。一明所觀不思議之境者。即是一念無明心。因緣所生十法界以為境也。此心神微妙。一念具一切三世諸心諸法。譬眠法覆心。一念之內。夢見一切諸心諸事。若正眠夢之時。謂經無量。如法華經。說夢見初發心。乃至成佛無量諸事。比其覺時。反觀。只是一念眠心也。心譬自性清淨心。眠法覆心。譬於無明。無量夢事。譬恒沙無知。覆一切恒沙佛法。夢事不實善惡憂喜。譬見思惑覆真空也。若不細尋夢譬。不思議之疑終無決理。故諸大乘經多說十喻。但諸法師。不圓取譬。意止偏得虛偽空邊。不見譬無量無明法性邊也。故三諦之境義不成也。二明能觀者。若觀此一念無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諸法亦非空非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即一心三觀。圓照三諦之理。不斷癡愛。起諸明脫。若水澄清。珠相自現。此即觀行即也。三明證成者。若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若得六根清淨。名相似證。即十信位也。若發真無漏。名分證真實。即此是初住也。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大品經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當知是菩薩為如佛也。智度論云。三智其實一心中得。佛。欲分別為人說。令易解故。所以次第說耳。又總明三種三觀。一者別相三觀。二者通相三觀。三者一心三觀。一別相三觀者。歷別觀三諦。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也。若從空入假。但得觀俗。尚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二諦。三通相三觀者。則異於此。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也。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觀。非但知中道是中。俗真通是中也。是則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無中無空。而不假。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而不中。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無不通也。三一心三觀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也。即淨名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是以在境。為一諦而三諦。在心為一觀而三觀。在果為一智而三智。如一圓珠。珠相喻有。珠徹淨喻空。圓明喻中。三無前後。此喻一諦而三諦。若以明鏡照之。珠上。三義一時頓現。即喻一觀而三觀。若就鏡中觀珠。珠之與鏡非一非異。則喻心境二而不二。為真覺也。妙觀者。觀一念心為所緣境。返觀此心。從何處來。去至何所。淨若虛空。名空觀。觀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觀歷然。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語默行住。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有不無。不住不著。不垢不淨。不愛不取。不虛不實。不縛不脫。皆不生不滅之異名。義無別也。即空不住空。即假不住假。即中不住中。是名中。何以故。為即空。空有何可住。即假。幻化影。復何可住。二邊既無可住。豈有中可住。故曰三諦無住。是名為中。當須如此。空中無空只勿空。假中無假只勿假。中中無中只勿中。當如是照。照中無照只勿照。若見如是理。即見萬物而自虛也。此三觀者。是不思議境。若闕一觀。境智不成。故云不思議。備收一切法。一切雖多。十法界收盡。既其鎔融。一則具十成百法界。一界又具十如。一如又具三種世間。謂五陰。眾生。國土。千如則有三千世間。名不思議假。此假即空即中。若無中。攝理不遍。若無十界。收事不盡。若無十如。因果不具。若無三種世間。依正不足。故知實相。悉總諸法。重重無盡。融融無礙。猶如帝網。名不思議境也。凡聖同有此理。故云己之三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爾。故得依正終日炳然。無所分別。法界洞朗。為顯此境。故云觀不思議境也。如三觀頌云。空觀如性不可得。假觀相含法界。邊中觀體等理無二。即一而三常宛然。又空觀。了諸法無自性故。二假觀。此空處具諸法故。三中觀。空假無別體故。唯一真心故。以空是心之性。即是真空。非是但空。以假是心之相。即是妙假。非是偏假。性相分三而非三。真心冥一而非一。非一而三觀宛然。非三而一心不動。又即一而三相不同。如鏡體一有光明影像差別之相。即三而一體無異。如影像光明。俱同一鏡。又古釋三觀義云。一念心起。起無起相。徹底唯空。三際寂然。了不可得。無見聞覺知相。無眼耳鼻舌身意相。空觀也。一念心起。有三千世間相。國土世間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陰世間一千。染淨一切色心是也。眾生世間一千。六凡四聖假質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時起。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也。念外無一毫法可得。法外無一毫念可得也。此心性圓明。一而能多。小而能大。染而能淨。因而能果。有而能無。故一一色。一一香。一一念。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也。一處見多。多處見一。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重重互現。喻天帝珠網。此假觀也。一念心起。起而無起。三際寂然。無起而起。三千性相。非空非假。雙照空假。此中觀也。說即有三名字。照時不作三一解。只念念見自心性。任運非三非一。亦不用破除身心。亦不要安立境觀。念想斷處。一切時中任運心常三觀也。人無圓機。自謂我是凡穢。我多煩惱。我智慧劣。我是生死人。此乃瞖眼見空華。空實無華也。圓人觀明。觸事全同古佛。非分同也。何以故。法性圓理。三德三身。只是一念。不可分故。此圓理亦無次位。為人未能任運常觀。觀有斷續。我性未破。破而未盡故。分六即四十二位。點空接引令至無修耳。或謂凡人但有佛法身性。未有報化德用。此乃別教中解。圓觀惑業苦三本自無性。全是三德。三德本無住處。住惑業苦中。三身三道。悉是假名。畢竟空中。了不可得。無惡可捨。無道可證。纔見有一毫理可依泊者。便是妄境牽生心。三觀不明也。學人嫌惡貪瞋癡。作意斷除。殊不知此嫌惡心自是惑也。若纔覺起。即照此起處。自無性不可取捨。三觀明也。若別作對治。別作真如實相解。別作佛菩薩想。別運身心遍法界想。並非圓意。圓人即念無念耳。若謂能覺知識別者是心。此是心苗。非心性也。故云動是法王苗。寂是法王根。心性者。三觀明時是也。三觀明時。不見有情無情。佛與眾生。若罪若福。在我觀內。在我觀外。在我觀中。皆不可也。若不明三觀。妄情計佛性在身中。計遍草木上。經中喚作遍計所執性。外道所宗。四教所不攝。況圓人解乎。夫中觀難明。圓解微妙。凡言中者。有二種中。一但中。二圓中。如首楞嚴經明八還義。若析前塵。見無還處。見性獨妙。但中也。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此圓中也。又空假即中。但中也。中即空假。不但中也。即是圓中。如藏通二教。是但空。即析色體塵。歸徹底自性之空。如別圓二教。是不可得空。具中道佛性不空之理。傅大士頌云。獨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叢林何處生。釋曰。若能內觀返照獨精自心。何言詮所及。故云其實離聲名。了此一念心。起處不可得。是名空觀。即於空處。見緣生法。似有現顯。故云一切法。是一切法。非於無性無像。而有得有像。是名假觀。求空不得空。尋假不得假。非空非假。全是一心。是名中觀。念念具三觀之法。塵塵成佛智之門。故云三觀一心融萬品。則煩惱荊棘。五陰叢林。生死根株。我慢原阜。更從何處而起。故云荊棘叢林何處生。普賢觀云。止觀十門者。一心行稱理。攝散名止。二止不滯寂。不礙觀事。三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四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五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九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十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頓照普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
宗鏡錄卷第三十五
丁未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觀門略有二種。一依禪宗。及圓教。上上根人。直觀心性。不立能所。不作想念。定散俱觀。內外咸等。即無觀之觀。靈知寂照。二依觀門。觀心似現前境。雖權立假相。悉從心變。如觀經中。立日觀水觀等十六觀門。上生經中。觀兜率天宮彌勒內院等。諸章鈔釋云。言觀一字。理有二種。一觀矚。二觀察。初觀矚者。如前五識緣五塵境。矚對前境。顯現分明。無推度故。現量性境之所攝故。次觀察者。向自識上。安模建立。伺察推尋境分劑故。今立觀門。即當第二觀察。約能觀之心。出體有四。一剋性出體。唯別境慧。此慧能揀去散亂染無記等。擇留善淨所變境故。二能所引體。定引慧故。三相應體。五蘊除色。四眷屬體。并色五蘊。
問。相應四蘊心王心所。取其何者為能觀察。
答。先辯心王。次明心所。若八識心王。唯取第六。
問。前五七八俱能緣慮。何以不取。
答。且前五識。有漏位中。唯現量緣實五塵境。第八唯現量緣三境故。種子根身器世間境。性唯無記。第七有漏位中。常緣第八見分為境。非量所收。今能觀心。因教比知變起相分。比量善性獨影境攝故。唯第六有此功能。
問。第六心王。有其幾種。
答。義說有四。一明了意識。與前五識同緣五塵。分明顯了。二定中意識。引得上定。定中所起。三獨散意識。不與前五同緣。為揀明了。故立獨名。又非定中所起。故名為散。獨於散位而生起故。四夢中意識。於睡眠位。起此識故。
問。四中何者是能觀心。
答。得上定者。定中意識。現量觀故。未得定者。獨散意識。能為觀體。次明心所者。有五十一法。總分六位。且通辯諸識有漏位中相應者。前五識各有三十四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三貪嗔癡。中隨二大隨八。第六識三界三性。定散通論。具與五十一心所相應。第七識與十八心所相應。謂遍行五。根本煩惱四。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大隨八別境中慧。第八識唯與遍行心所相應。此八種識。若成無漏。唯與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別境善法。今明能觀心。但唯善性。第六識。其相應心所。隨心王說。定中心所唯二十一。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或尋伺中隨取一法。即二十二。尋麁伺細。不俱起故。淺深推度。思慧為體。若與散位心王相應。即二十法。於前善中除輕安故。輕安一法是定引故。有定資身。方得調暢。有輕安義。或二十一。於尋伺中隨取一故。
問。能觀心於三境之中。此何境。
答。定散二位皆獨影境。變假相故。此假相分從能緣見分種生。自無其種。故名獨影。不同性境是實色。心。各有種生。如眼識緣色等。又不同帶質境。心緣心時定有質故。中間相分。從質見起。言獨影境。自有二類。一有質。即此觀心。託彼為質。二無質。緣龜毛等。
問。既有彼質。何非帶質。
答。帶質有二。一真帶質。以心緣心。如第七緣第八。第六緣餘識。二似帶質。心緣色故。即此所觀。帶彼質故。通似帶質。
問。定散二位。託彼質緣。熏得何種。
答。唯熏能觀心心所見分種子。相分是假。不熏。有漏觀心。不熏無漏質種。
問。三量之中。此是何量。
答。定位現量收。散位比量攝。不通非量。非正觀故。
問。三性何性。
答。唯善性故。
問。四緣何緣。
答。四緣皆具。第六心王并實心所。皆從種生。此因緣。假相分是所緣。為緣。即前念引後念。是等無間緣。增上有二。一順。二違。順增上有二。一有力順。作此觀時。諸緣有力。隨順能觀。名有力增上。作此觀時。不障餘法。雖無力。能不違他。故名無力增上。二違增上。亦有二種。一違背。作此觀時。而能違背散亂心心所。又能違背無記性等。二違損。作此觀時。而能違損諸染法故。
問。於三依中。此是何依。
答。三依皆具。一因緣依。能觀心等有自種。子為因緣依。現依種故。亦名種子依。二俱有依。謂六根處。能與諸心心所為依故。今能觀第六用七八二識為所依故。亦名增上緣依。三開導依。謂前念心心所。開避引導後念心心所。取前念心王。名開導依。後念必依前念生故。即現在心望後念心。假名前念。亦名等無間緣依。
問。五果之中。此是何果。
答。能觀心體。非異熟果。唯第八識。是真異熟。二等流果。此能觀心心所。從自種生。種現俱善。流類齊等。三離繫果。此有漏觀。未斷障染繫縛法故。非離繫果。四士用果。有二。一人士用。此人能作此觀。人為士用。因觀心成就。即士用果。二法士用。作此觀時。諸緣法等有力。如世士夫力用。成就觀心。即士用果。五增上果。前四果中有不攝法。但於觀心有隨順義。即為其因。觀心成就。即增上果。
問。此能觀心等。具幾緣生。
答。具五緣生。一作意。警心故。二種子。生現法。三根。即第七識。四境。假相分。五根本。即第八識。若加等無間。即六緣生。如上理事雙明。方圓觀法。
問。若境本無生。心常不住。又何煩立觀。背自天真。
答。為未達本無生。而欲向外妄修者。令自內觀。冥合真性。如永嘉集云。誡其疎怠者。然渡海先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何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此勸守愚空坐。不慕進修者。如欲渡關津。非船靡濟。將窮生死。無智焉明。又云。妙契玄原者。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斯乃得旨之人。奚須言境即屆寶所。終不問程。已見玉蟾。寧當執指。故般若吟云。見月休觀指。歸家罷問程。即心心是佛。何佛更堪成。
輔行記問云。四句推檢。貪欲泯然。但有妙觀。無復貪欲。何得復云而起而照。
答。防於起時理。須照。起不起俱照。照不照俱亡。亡不亡咸泯。泯不泯湛然。如是方成入空之觀。故云不見起照。起照宛然。如上所說諸觀門。一心之旨。義理昭彰。解雖分明。行須冥合。因解成行。行成解絕。不可一向執解。背道述宗。行解相應。方明宗鏡。如首楞嚴經所明。全為見性修行。不取多聞知解。所以如來。訶阿難言。非汝歷劫辛勤證修。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戲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乃至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唯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闇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是以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柰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乃至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危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不斷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乃至造十習因。受六交報。十習因者。一者婬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二者貪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三者慢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四者瞋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五者詐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姦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六者誑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詐。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七者怨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八者見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坈。菩薩見諸虛妄遍執。如入毒壑。九者枉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覆藏。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六交報者。一者見報。二者聞報。三者嗅報。四者味報。五者觸報。六者思報。此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各各招引惡果。臨終神識。墮無間獄。見受明暗二苦相。聞受開閉二苦相。嗅受通塞二苦相。味受吸吐二苦相。觸受合離二苦相。思受不覺覺知二苦相。一一受苦無量。具在經文。是以阿難已悟妙覺明心。知宗不昧。方乃重告善逝。密請修行。故知先悟後修。應須理行冥合。若但取一期知解。不慕進修。欲證究竟菩提。無有是處。故經云。縱得妙悟。皆是婬根。以生死根本不斷故。直須保護浮囊。方渡業海。如大涅槃經云。爾時海中有羅剎者。貪等煩惱各別現行。名一羅剎。全乞。喻索交合也。乞半。喻求摩觸也。三分之一喻索行事也。手許。喻共坐等也。微塵許。喻衣相觸也。若但破四重禁等者。合全乞浮囊也。破僧殘者。合乞其半也。犯偷蘭者。合三分之一也。犯捨墮及波逸提者。合乞手許也。二罪同篇。共合手許也。破突吉羅者。合乞微塵也。故知微細須持。方全戒體。如雖乞微塵之許。終壞浮囊。豈況全半乎。是以若犯此篇。其過尤重。非唯有障大道。不出塵勞。以惡業相酬。果牽地獄。十習因既作。六交報寧亡。皆是一念惡覺心生。顛倒想起。對境作因成之假。隨情運相續之心。不以智眼正觀。遂陷凡夫業道。雖則一期徇意。罔思萬劫沈身。是以一切如來同宣。審宜刻骨。十方菩薩皆懼。實可驚心。所以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言。佛子。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隨貪瞋癡。隨慢隨覆。隨忿隨恨。隨嫉隨慳。隨誑隨諂。勢力所轉。無有離心。能受持法。何故復於心行之內。起諸煩惱。時法首菩薩。以頌答曰。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有生王宮。而受餒與寒。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盲繢眾像。示彼不自見。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譬如海船師。而於海中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在四衢道。廣說眾。好事。內自無實德。不行亦如是。大寶積經云。佛言。迦葉。若有趣菩薩乘善男子善女人等。適聞此法。不能生於如實深信。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修學故證彼菩提。非不修學而能得證。若不修習得菩提者。猫兔等類。亦應證得無上菩提。何以故。不正行者。不能證得無上覺故。何以故。若不正行得菩提者。音聲言說。亦應證得無上菩提。作如是言。我當作佛。我當作佛。以此語故。無邊眾生應成正覺。永嘉集云。心與空相應。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心與空不空相應。愛見都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內同枯木。外現威儀。依報與空不空相應。永絕貪求資財給濟。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香臺寶閣。嚴土化生。是以若不斷四重深愆。欲求一乘妙果。如塞耳大叫。難免他聞。徒灌漏卮。終無滿日。又若所行非所說。所說非所行。心口自違。相應何日。似盲畫眾像。如聾奏樂音。但悅彼情。於己無益。故知。聞之不證。解之不行。雖處多聞寶藏。如王宮凍死。虛遊諸佛智海。猶水中渴亡。比況可知。應須改轍。不生慚悔。焉稱智乎。
問。此宗鏡錄於頓漸兩教。真緣二修。云何悟入。如何修行。
答。今宗鏡中依無作三昧。觀真如一心。念念冥真。念念圓滿。如台教明。修無作三昧。觀真如實相。不見緣修作佛。亦不見真修作佛。亦不見真緣二修合故作佛。亦不離真緣二修而作佛。若無四修。即無四作。是無作三昧。豈同爾相州北道。明緣修作佛。南土大小乘師。亦多用緣修。亦不同相州南道。用真修作佛。
問。偏用何過。
答。道無諍。何得諍同水火。今明用三昧。修中道第一義諦。開無明。顯法性。忘真緣。離諍論。言語法滅。無量罪除。清淨心一。水若澄清。佛性寶珠自然現也。見佛性故。即住大涅槃。
問曰。若爾者。今云何說。
答曰。大涅槃經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以修道得故。故不可說。豈如諸大乘論師。偏執定說。今以因緣故。亦可得說者。若解四悉檀意。如前四種說則無咎。次明證成者。若觀無明見中道者。即是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故入不思議法門品云。若知無明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為入不二法門。若入中道。即能雙照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今依四悉普為群機。於真緣二修中。是無作真修。頓漸四句中。若約上上根。是頓悟頓修。若約上根。或是頓悟漸修。
問。如何是真緣二修。
答。若約緣修用智成佛。真如但是境故。約緣修以明自也。真修正用真如一心為佛。萬行及智。但是福智莊嚴。故用真如一心為自。一切福智為他。若直了真如心即成佛者。是圓頓宗。若不了此心妄有修證者。是藏通等教灰斷之果。若依此心發行別修者。是別教大乘。與圓教即心便具者。所有行位功程。日劫相倍。故云即心是者疾。發心行者遲。
問。既即心是。何用更修。
答。只為是故。所以修。如鐵非金。即不可鍛成妙器。
問。如何是頓漸四句。
答。一漸修頓悟。二頓悟漸修。三漸修漸悟。四頓悟頓修。楞伽經中有四漸四頓。經云。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淨除自心現流。為頓為漸。答中先明四漸。後說四頓。漸經云。佛告大慧。漸淨非頓。一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漸除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二如陶家作器。漸成非頓。三如大地。漸生非頓。四如習藝。漸就非頓。上之四漸。約於修行。未證理故。下之四頓。約已證理故。一明鏡頓現喻。經云。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無相無所有清淨法界。二日月頓照喻。經云。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頓為顯示不思議勝智境界。三藏識頓知喻。經云。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諸報佛。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四佛光頓照喻。經云。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覺聖趣。亦復如是。於彼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令除滅。今取頓悟漸修。深諧教理。首楞嚴經云。理雖頓悟。承悟併消。事在漸修。依次第盡。如大海猛風頓息。波浪漸停。猶孩子諸根頓生。力量漸備。似曦光之頓出。霜露漸消。若即文之頓成。讀有前後。或頓悟頓修。正當宗鏡。如華嚴宗。取悟如日照。即解悟證悟。皆悉頓也。又如磨鏡。一時遍磨。明淨有漸。今論。明是本明。漸為圓漸。明是本明者。恐謂拂鏡非頓。明鏡本來淨。何用拂塵埃。此是六祖。直顯本性。破其漸修。今為順經明其漸證。隨漸漸明。皆本明矣。故云明是本明。即無念體上自有真知。非別有知。知即心體也。漸為圓漸者。即天台智者意。彼云。漸漸非圓漸。圓圓非漸圓。謂漸家亦有圓漸。圓家亦有圓漸。漸家漸者。如江出岷山。始於濫觴。漸家圓者。如大江千里。圓家漸者。如初入海。雖則漸深。一滴之水已過大江。況濫觴耶。圓家圓者。如窮海涯底故。今云。漸是圓家漸。尚過漸家之圓。況漸家之漸。禪原集云。頓門有二。一逐機頓。二化儀頓。一逐機頓者。遇凡夫上根利智。直示真法。聞即頓悟。全同佛果。如華嚴中。初發心時。即得阿耨菩提。圓覺中。觀行即成佛。二化儀頓者。謂佛初成道。為宿世緣熟上根之流。一時頓說性相事理。眾生萬惑。菩薩萬行。賢聖地位。諸佛萬德。因該果海。初心即得菩提。果徹因原。位滿猶同菩薩。此唯華嚴一經。名為頓教。其中所說諸法。是全一心之諸法。一心是全諸法之一心。性相圓融。一多自在。又約機頓漸不同。有云。先因漸修功成。而豁然頓悟。如伐木片片漸斫。一時。頓倒。亦如遠詣皇城。步步漸行。一日頓到。有云。先因頓修。而後漸悟。如人學射。頓者。箭箭直注意在的。漸者。久始漸親漸中。此說運心頓修。不言功行頓畢。有云。漸修漸悟。如登九層之臺。足履漸高。所見。漸遠。已上皆證悟也。有云。先須頓悟。方可漸修。此約解悟。若約斷障說者。如日頓出。霜露漸消。若約成德說者。如孩初生。即具四支六根。長即漸成志氣功用。如華嚴經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三賢十聖。次第修證。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稱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經云。若未聞此法。多劫修六度萬行。竟不證真。有云。頓悟頓修者。此說上上智。根性。樂欲俱勝。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一念不生。前後際斷。若斷障說。如斬一籰絲。萬條頓斷。若修德說。如染一籰絲。萬條頓色。荷澤云。見無念體。不逐物生。又云。一念與本性相應。八萬波羅蜜行。一時齊用。又頓悟者。不離此生。即得解脫。如師子兒。初生之時。是真師子。即修之時。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筍。不離於春。即與母齊。何以故。心空故。若除妄念。永絕我人。即與佛齊。經云。不壞世間而超世間。不捨煩惱。而入涅槃。不修頓悟。猶如野干隨逐師子。經百千劫。終不得成師子。故知若不直了自心。豈成圓頓。隨他妄學。終不成真。此宗鏡錄。是圓頓門。即之於心。了之無際。更無前後。萬法同時。所以證道歌云。是以禪門了却心。頓入無生慈忍力。又若用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證悟。又頓教初如華嚴海會。於逝多林中。入師子嚬伸三昧。大眾皆頓證法界。無有別異。後乃至將欲滅度。在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作大師子吼。顯常住法。決定說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究竟涅槃常樂我淨。皆令安住祕密藏中。以此教法。本從世尊一真心體流出。亦只是凡聖所依一心真體。隨緣流出。展轉遍一切處。一切眾生身心之中。只各於自心靜念。如理思惟。即如是如是顯現。於宗鏡中。了然明白。起此無涯之一照。遍法界無際之虛空。無一塵而不被光明。凡一念而咸承照燭。斯乃般若無知之照。照豈有邊。涅槃大寂之宗。宗何有盡。故如般若無知論云。放光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此辯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也。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未嘗知也。故能默耀韜光。虛心玄鑒。閉智塞聰。而獨覺冥冥者矣。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無幽不察。而無照功。斯則無知之所知。聖神之所會也。然其為物。實而不有。虛而不無。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何者。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聖以之靈故。虛不失照。無狀無名故。照不失虛。照不失虛故。渾而不渝。虛不失照故。動以接麁。是以聖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始可得。故寶積曰。以無心意而現行。放光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所以聖迹萬端。其致一而已矣。是以般若可虛而照。真諦可亡而知。萬動可即而靜。聖應可無而為。斯則不知而自知。不為而自為矣。復何知哉。復何為哉。
問曰。夫聖人真心獨朗。物物斯照。應接無方故。動與事會。物物斯照故。知無所遺。動與事會故。會不失機。會不失機故。有會於可會。知無所遺故。必有知於可知。有知於可知故。聖不虛知。有會於可會故。聖不虛會。既知既會。而曰無知無會者何耶。若夫忘知遺會者。則是聖人無私於知。會。以成其私耳。斯可曰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而以哉。
答曰。夫聖人功高二儀而不仁。明逾日月而彌昏者。豈曰木石瞽其懷。其於無知而已哉。誠以。異於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子意欲令聖人不自有知。而聖人未嘗不有知。無乃乖於聖心。失於文旨者乎。何者。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反照。然後無知哉。若有知性空而稱淨者。則不辯於惑智。三毒四倒。皆亦清淨。又何獨尊淨於般若。若以所知美般若。所知則非般若。所知自常淨。般若未嘗淨。亦無緣致淨。歎於般若。然經云。般若清淨者。將無以般若體相真淨。本無惑取之知。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所以會而不差。當而無是。寂怕無知。而無不知者矣。
難曰。夫物無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物雖非名。果有可名之物。當於此名矣。是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隱。而論云。聖心無知。又云。無所不知。意謂無知未嘗知。知未嘗無知。斯則名教之所通。立言之本意也。然論者。欲一於聖心。異於文旨。尋文求實。未見其當。何者。若知得於聖心。無知無所辯。若無知得於聖心。知亦無所辯。若二都無得。無所復論哉。
答曰。般若義者。無名無說。非有非無。非實非虛。斯無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嘗言也。今試為子狂言辯之。夫聖心者。微妙無相。不可為有。用之彌勤。不可為無。不可為無故。聖智存焉。不可為有。故名教絕。焉是以言知。不為。知欲以通其鑒。不知。非不知。欲以辯其相。辯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
難曰。夫真諦深玄。非智不測。聖智之能。在茲而顯。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則般若之緣也。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答。以緣求智。知非知也。何者。放光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又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夫知與所知。相與而有。相與而無。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物莫之有故。緣所不能生。緣所不能生故。照緣而非知。為緣之所起故。知緣相因而生。是以知與無知。生於所知矣。何者。夫知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所以然者。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緣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諦。故中觀曰。物從因緣有。故不真。不從因緣有。故即真。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故經云。不見有法。無緣而生。是心真智觀真諦。未嘗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然智非無知。但真諦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而子欲以緣求智故。以智為知。緣自非緣。於何而求知乎。
難曰。論云不取者。為無知故不取。為知然後不取耶。若無知故不取。聖人則冥若夜遊。不辯緇素之異也。若知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取矣。
答曰。非無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後不取。知則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難曰。論云不取者。誠以聖心不物於物。故無惑取耶。無取則無是。無是則無當。誰當於聖心。而云聖心無所不知耶。
答曰。然無是無當也。夫無當。則物無不當。無是。則物無不是。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故經云。盡見諸法。而無所見者也。
難曰。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雖不是。是故當是於無是矣。是以經云。真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若以無相為無相。又何累於真諦耶。
答曰。聖人無無相也。何者。若以無相為無相。無相即為相。捨有而之無。猶逃峯而赴壑。俱不免於患矣。是以至人處有而不有。居無而不無。雖不取於有無。然亦不捨於有無。所以和光塵勞。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怕爾而來。恬淡無為。而無不為者也。
難曰。聖心雖無知。然其應會之道不差。是以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然則聖心有時而生。有時而滅。可乎。
答曰。生滅者。生滅心也。聖人無心。生滅焉起。然非無心。但無心心耳。又非不應。但是不應應耳。是以應。會則。信若四時之質。直。以虛無為體。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滅也。
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耶。
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無知。即般若之無也。知無。即真諦之無也。是以般若之與真諦。言用。即同而異。言寂。即異而同。同故無心於彼此。異故不失於照功。是以辯同者。同於異。辯異者。異於同。斯則不可得而異。不可得而同也。何者。內有獨鑒之明。外有萬法之實。萬法雖實。然非照不得。內外相與。以成其照功。此聖所不能同。用也。內雖照而無知。外雖實而無相。內外寂然。相與俱無。此則聖所不能異。寂也。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誠以不異於異故。雖異而不異耳。故經曰。甚奇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又云。般若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
難曰。論云。言用則異。言寂則同。未詳般若之內。則有寂用之異乎。
答曰。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更無無用之寂。主於用也。是以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動。豈曰明昧動靜之異哉。故成具曰。不為而過為。寶積曰。無心無識。無不覺知。斯則窮神盡智。極象外之談也。即之明文。聖心可知矣。釋曰。般若無知者。是一論之宏綱。乃宗鏡之大體。微妙難解。所以全引證明。夫般若者。是智用。無知者。是智體。用不離體。知即無知。體不離用。無知即知。若有知者。是取相之知。即為所知之相縛。不能遍知一切故。論云。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若是無相之知。不被所知之相礙。即能遍知一切。故論云。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以要言之。但是理事無礙。非即非離。如論云。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者。不即事也。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者。不離事也。理非即非離。如事亦然。是以理從事顯。理徹於事。事因理成。事徹於理。理事交徹。般若方圓。故能有無齊行。權實雙運。豈可執有執無。迷於聖旨乎。所以論云。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何者。此有是不有之有。曷有其名。斯無是不無之無。寧虧其體。有無但分兩名。其性元一。不可以有為有。以無為無。故論云。非有。故知而無知者。以知自無性。豈待亡知。然後無知乎。論云。非無。故無知。而知者。以無相之知。非。同木石。無而失照。此靈知之性。雖無名相。寂照無遺。如論云。考之玄籍。本之聖意。豈復真偽殊心。空色異照耶。是以照無相。不失撫會之功。覩變動。不乖無相之旨。造有不異無。造無不異有。未嘗不有。未嘗不無。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以此而推。寂用何妨。如何謂覩變之知。異無相之照乎。又論云。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故知若云。有之與無。同之與異。皆是世間言語。但有虛名。而無實體。豈可以不定之名言。而欲定其無言之妙性也。今總結大意。般若無知者。但是無心。自然靈鑒。非待相顯。靡假緣生。不住有無。不涉能所。非一非異。而成其妙道也。所以先德云。夫聖心無思。名言路絕。體虛不可以色。取無慮不可以心求。包法界而不大。處毫端而不微。寂寥絕於生滅。應物無有去來。鑒徹天鏡。而無鑒照之勤。智周十方。而不生二相。森羅萬像與之同原。大哉。妙用而無心者。其唯般若無知之謂乎。鈔云。然無知之興。為破邪執。有四。論文。一一破之。一者。或執有知。為常見。二者。或執無知。為斷見。三者。亦知亦無知。為相違見。四者。非有知非無知。為戲論見。第一破常見者。惑人聞說般若者。智慧也。智則知也。慧則見也。則謂聖人同於凡夫。有心取相。知見墮於常見。不了般若。論主便則斥云。聞聖有知。謂之有心。為破此執。故云般若無知也。斯則照俗不執相。照真不著空。無執無著。即四句本亡。無種不知。而未嘗分別。以無緣之知。照實相之境。智則雖照而無知。境則雖實而無相。境智冥一故。相與寂然。能所兩亡。故云般若無知也。故云是以真智觀真諦。未嘗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又云。將無以般若體相真淨。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又云。夫陳有無者。夫智之生也。極於相內。法本無相。聖智何知。故中論云。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此上並破有知之常見也。第二破無知之斷見者。惑人聞經云。真般若者。無知無見。無作無緣。便謂般若。同於太虛無情之流。墮於斷見。既乖般若。論主破之。故云世稱無知者。謂木石太虛無情之流。靈鑒幽燭。形于未兆。道無隱機。寧曰無知。所以論題無知者。為明聖心。無有取相之知。故云無知。非謂則無真知也。何者。般若靈鑒。無種不知。不同太虛。一向無知也。然則斷見無知。略明有十一種。論中略言三種。十一種者。一者太虛。一向空故。二者木石。謂無情故。三者聾瞽。謂根不具。無見聞故。此上三種。是論所破。四者愚癡。謂無智慧。於境不了故。五者癲狂。惡鬼惑心。失本性故。六者心亂。境多惑心。不能決斷故。七者悶絕。心神闇黑。如死人故。八者惛醉。為藥所迷故。九者睡眠。神識困熟故。十者無想定。外道伏惑。心想不行故。十一者滅盡定。二乘住寂。心智止滅故。此上並是惑倒。非般若無知也。第三破亦有知亦無知者。則是學人。聞經所明。或說般若有知。或說無知。不能正解。便生異執。論主而復破之。異執有三種。一者反照故無知。則是學人謂聖人實是有知。但以知物之時。忘却知心。不自言我能知。此只成不私自作知解。非都不知也。二者以般若性空故無知者。則是學人謂言般若實自有知。但以知性空故。則無知。此只成性空故無知。而未是無惑取之無知。第三真諦境淨故。歎美般若無知。何者。學人則謂般若能知真諦之境。因境淨無相故。則歎美般若無知。此只成境是無知。般若常是有知也。此上三見。並參亦有亦無知。俱乖聖智。論主所以破之也。第四破非有知非無知者。則是惑人。聞經云。真般若者。非有非無。無起無滅。不可說示。人。不能亡言會其玄旨。則謂般若唯是非有非無。便作非有非無之解。此並心量。乖乎真智。論主破之。故云言其非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謂是非有。言其非無者。言其非是無。非謂是非無。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此絕言之道。知何以傳。此破非有知非無知也。論若如此。則破四執之理昭然。今題目但云無知者。蓋是舉一隅而三隅反。所以智人聞說無。則不取無。不取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斯則離四句。絕百非。可謂真無知也。論中分明破其四執。人自不見。故云是以聖人處有不有。此破有知也。居無不無。此破無知也。雖不取於有無。此破亦有知亦無知也。然亦不捨於有無。此破非有知非無知也。然上四破。說雖前後。辯之不同。論意只於一句中。則四句理圓。何者。處有不有。即是居無不無。即是不取有無。即是不捨有無。斯則聖心能亡四句。離諸現量。可謂無知。言偏理圓。故云無知也。今更依宗本義意。以釋般若無知。亦是一家美也。論明般若無知者。則權實二智。平等大慧也。今則以略攝廣。言約義豐。但云般若。則會二智矣。故宗本云。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何者。若唯般若觀於實相。而無權智涉有者。則沈滯於空。若唯權智涉有。而無般若達空者。則涉有之時。染於塵累。若能二智圓明者。則真智觀真諦而不取空。權智化物而不著有。故論云。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者。此則真智照真。不取於無也。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者。此則權智涉俗。不取於有也。神無慮故。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者。此謂二智俱能照真。則權中有實也。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矣者。謂二智俱能照俗。則實中有權也。然則權實自在。事理混融。處有不取於塵。居無不沈於寂。真俗雙泯。空有兩亡。何實何權。誰境誰智。儻然靡據。蕭散縱橫。不取不捨。可謂平等大慧。故云般若無知也。如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離念者。即是此論之無知。無知之真知。即是本覺。本覺。即是佛一切智也。無所不遍者。即無所不知也。夫一切境界。只於一念心中。一時頓知。無有遺餘。真俗並照。不墮有無也。故論云。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知即無知。即是真智遍知。名一切智也。無知即知。即是無種不知。名一切種智也。聖心不殊。以心無二故。唯只一智。但隨境照說有二也。二既不二。一亦非一。若約天台。即言直緣中道。名一切智。雙照二諦。名一切種智。又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一心。即般若無知之智也。以心不屬有無。常照中道。即是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故云斯則不知而自知矣。即不假作意。故不知也。自性明照故。而自知也。以神解之性。自然寂而常照。不依他發起也。故信心銘云。虛明自照。不勞心力。又云。若體自無取相之知。故言無知。不是前念起知。至後念妄却知想。然後名無知。若然者。則成無記之心。何名般若無知耶。蓋是無緣之智。照無相之境。真境無相。真智無知。境智冥一。理無不盡。鑒無不窮。可謂佛智見性也。又夫有取相之知。則心有間礙。不能垢淨同如。有無一旨。照空迷於辯有。知俗乖乎了真。不能圓照萬法。故云。有所不知也。永嘉集云。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無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乃至今言知者。不須知知。但知而已。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當體不顧。應時消滅。知體既已滅。豁然如托空。寂爾少時間。唯覺無所得。即覺無覺。無覺之覺。異乎木石。觀和尚云。此上無緣之知。斯為禪宗之妙。以彼但顯無緣真智。以為真道。若奪之者。但顯本心。不隨妄心。未有智慧照了心原。故須能所平等。等不失照。為無知之知。此知。知於空寂無生如來藏性。方為妙耳。然上依教方便。雖分頓漸。不離一心。如有偈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競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
宗鏡錄卷第三十六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萬行教法。總約心解者。只如諸佛所說經教。皆以名句文身。詮表。方成法義。云何但明一心而已。
答。今且先約古德。機應合說。質影雙明。佛言。自從光耀。終至鶴林。不說一字。汝亦不聞。此是佛密意說。約本真法體。離言詮故。不說一字。即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又但是佛不說心外一字法。教體者。護法云。如來既實現身。實說法者。即通用說者聽者。正兼聲名句文而為教體。教體通有漏無漏影像本質。即是合宜。聞者。根性已熟。遂感激。如來識上。有文義相生。佛以慈悲本願緣力。即為眾生說三乘法。所有聲名句文。是正無漏本質教。若是三乘五性眾生。佛邊聽法。不能親聞。自變相分而緣。所有聲名句文。即取有漏無漏。是影像兼教。即以質教為本。能現影像故。影像教為末。依質有故。由此取本質教。為正教體。影像教為兼教體。無性菩薩難云。我宗但取眾生識上影像相分為教體者。即不違唯識。汝護法。若取佛本質聲名句文為教體者。即是心外有法。何成唯識。護法答。唯識之宗。約親相分。眾生聽時。變起相分而緣。非取他質以為自性。然他本質。即佛菩薩。亦成唯識。故不相違。
問。何不唯取本質為正教體。即休。
答。緣眾生不能親聞無漏質故。必資影像。
問。若爾。何不唯取影像為教體。是親聞故。
答。雖即親聞。必假本質。是以唯識論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言展轉增上力者。即佛與眾生。互為增上緣。言二識成決定者。即眾生根決定。如來悲決定。謂眾生根熟。合聞法決定。如來即有悲決定。決定與眾生說法。為增上緣故。又諸師影質有無不同。應須四句分別。一唯質無影。即小乘有部等。二唯影無質。即龍軍無性。三俱句。即護法親光。四俱非。即龍猛清辯。謂彼計勝義門中。不辯教體。全撥菩提涅槃為空故。已上約四句料簡門中。質影雙通。護法為勝。然若約名句文身。解釋。詮表。皆是意言分別。凡有詮量。不出心識。乃至能說所說。並屬見聞覺知。心含善惡。諸心數等。無有一法出於心外。當知此心諸法之都。顯事合理。心可軌持。故稱曰經。豈止於心。乃至一切六塵。悉皆是經。以心遍一切處故。如法華玄義云。歷法明經者。若以經為正翻。何法是經。舊用三種。一用聲為經。如佛在金口演說。但有聲音詮辯。聽者得道。故以聲為經。大品云。從善知識所聞也。二用色為經。若佛在世。可以聲為經。今佛去世。紙墨傳持。應用為色經。大品云。從經卷中聞。三用法為經。故云修我法者。證乃自知。又塵為經。若於此土耳識利者。能於聲塵分別取悟。則聲是其經。於餘非經。若意識利者。自能研心思惟取決。法是其經。於餘非經。眼識利者。文字詮量而得道理。色是其經。於餘非經。此方用三塵而已。餘三識鈍。鼻嗅紙墨。則無所知。身觸經卷。亦不能解。舌噉文字寧別是非。若他土亦用六塵。亦偏用一塵。如淨名曰。以一食施一切。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於法等。於食亦等。此即偏用舌根所對為經。或有國土。以天衣觸身即得道。此偏用觸為經。或見佛光明得道。此偏用色為經。或寂滅無言。觀心得道。此偏用意為經。如眾香土。以香為佛事。此偏用香為經。他方六根識利。六塵得為經。此土三根識鈍。鼻不及驢狗鹿等。云何於香味觸等。能得通達。
問。根利故。於塵是經。鈍者。塵則非經耶。
答。六塵是法界。體自是經。非根利取。方乃是經。何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此色。能詮一切法。如墨黑色。一劃詮一。二劃詮二。三劃詮三。竪一劃則詮王。足右劃則詮丑。足左劃則詮田。出上詮由。出下詮申。如是迴轉。詮不可盡。或一字詮無量法。無量字共詮一法。無量字詮無量法。一字詮一法。於黑墨小小迴轉。詮量大異。左迴詮惡。右迴詮善。上點詮無漏。下點詮有漏。殺活與奪。毀譽苦樂。皆在墨中。更無一法出此墨外。略而言之。黑墨詮無量教。無量行。無量理。黑墨亦是教本。行本。理本。黑墨從初一點。至無量點。從點至字。從字至句。從句至偈。從偈至卷。從卷至部。又從一字句中。初立小行。後著大行。又從點字中。初見淺理。後到深理。是名黑色教行義。三種微發。乃至當知。黑字是諸法本。青黃赤白。亦復如是。非字非非字。雙照字非字。不可說。非不可說。不可見。非不可見。何所簡擇。何所不簡擇。何所攝。何所不攝。何所弃。何所不弃。是則俱是。非則悉非。能於黑色。通達一切非。於一切非。通達一切是。通達一切非非非是。一切法邪。一切法正。若於黑色。不如是解。則不知字與非字。青黃赤白。有對無對。皆不能知。若於黑色通達。知餘色亦如是。此即法華經意。以色為經也。聲塵亦如是。或一聲詮一法。耳根利者。即解聲愛見因緣。即空即假即中。知脣舌牙齒皆不可得。聲即非聲。非聲亦聲。非聲非非聲。聲為教行義本。種種等義。皆如上說。是即通達聲經。香味觸等。亦復如是。經云。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即此意也。外入皆經。周遍法界。內入亦如是。內外入亦如是。經云。非內觀得解脫。亦不離內觀得解脫等。又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心是體。夫有心者。皆當得三菩提。心是宗。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是用。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覺觀心是語本。以心分別於心。證心是教相。故云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故華嚴經云。知一切法是正思惟藏。
問。若心外無法。唯聽無說者。云何佛言。我已所說法。如手中葉。又佛皆自說我成佛來。不說一字等。
答。古釋云。林中葉喻。據為其緣。令諸有情識變法解。名我已說如手中葉。未為作緣。眾生自心未起法解。名我未說如林中葉。約為增上。名說未說。
又唯識鏡。問云。此中既云佛皆自說。何故乃言佛不說法。豈非自語相違過耶。
答。此亦是可聞者自識變生。佛實不說。但為增上也。眾生識上變此言故。故引為證。
問。但了一心。能成深觀者。若無位次。皂白何分。須合教乘以祛訛濫。教觀雙辯。方契佛心。
答。誠如所言。闕一不可。圓教觀心。須明六即。以三觀故免數他寶。以六即故。無增上心。然心非數量。豈有四六之文。理合幽玄。誰分淺深之位。但為證入有異。俄分四教之門。昇進亦殊。故列六即之位。此出台教止觀正文。簡慢濫於初心。證究竟於後位。止觀云。約六即顯是者。
問。為初心是。後心是。
答。如論云。焦炷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若智信具足。聞一念即是。信故不謗。智故不懼。初後皆是。若無信。高推聖境。非己智分。若無智。起增上慢。謂己均佛。初後俱非。為此事故。須知六即。謂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此六即者。始凡終聖。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慢大。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三諦一諦。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復如。是。名為理即菩提。亦是理即止觀。即寂名止。即照名觀。名字即者。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觀。若未聞時。處處馳求。既得聞已。攀覓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諸。名為觀。觀行即者。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達。寧是菩提。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華首云。言說名不行。我不以言說。但心行菩提。此心口相應。是觀行菩提。釋論云。四句評聞慧。具足。如眼得。日照了無僻。觀行亦如是。雖未契理。觀心不息。如首楞嚴中射的喻。是名觀行菩提。亦名觀行止觀。恒作此想名觀。餘想息名止。相似即菩提者。以其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射隣的。名相似觀慧。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不相違背。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如六根清淨中說。圓伏無明名止。似中慧名觀。分真即者。因相似觀力。入銅輪位。初破無明。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發心住。乃至等覺。無明微薄。智慧轉著。如從初月。至十四日月。光垂圓。闇垂盡。若人應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應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門示現。如經廣說。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真止觀。分真智斷。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于妙覺。智光圓滿。不復可增。名菩提果。大涅槃斷。更無可斷。名果果。等覺不通。唯佛能通。過茶無道可說。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觀。古德約四教明六即者。若藏教執色為有。施拙度破析之因。成但空灰斷之果。通教執色心是空。了緣生無性之宗。失中道不空之理。別教從心生十法界。心但有能生十界之理性。未即便具十界之因果。如從地。生一切草木。但從一心。次第生十界也。圓教。心具十法界。不待能所生。亦無前後際。只一念是十界。只十界是一念。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念念中體常圓滿。塵沙萬德。不欠少一分。八萬惑業。不除斷一分。不謂佛是果頭極聖。我未證得。不謂凡是底下穢濁。我應捨離。總覽法界。在一念心頭。如一圓珠瑩徹。明白。圓解。更無覺觀。進修。亦不見有凡聖。取捨。分別妄念悉盡也。以初圓信人。未得純淨。煩惱有厚薄。習氣有淺深。分別難忘。攀緣易起。心浮觀淺。惑重境強。於對治之中。故分六即。是以凡夫心性本體。實齊上聖。但凡夫未能常用本。隨境生心。分別計校。千差萬別。雖在人道。心多不定。或發地獄心。或發餓鬼畜生心。何況人天善道。何況三乘聖道。無始妄習。何能頓遣。雖有見解。未能常照。故是凡也。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理即。若能暫照諦理。即坐佛座。證佛身。用佛法。當此一念圓現時。不見十方佛。異我此身此念也。解而未修。是名字即。念有分數。名觀行即。念似於境。名相似即。境入於念。名分真即。無境無念。名究竟即。雖六常一。何凡何聖。雖一常六。凡聖天絕。又六而常一故言即。一而常六。故初後不齊。當觀念時。非一非六。又譬如不離貧女家得金。即也。貧女得金即富。可喻眾生即佛。取金有次第。豈非六乎。耘除草穢。觀行伏惑也。掘土近金。似見物未分明。豈非相似。收得一分。豈非分真。盡得受用。女人歡喜。豈非究竟耶。是以頓悟宗已。復須言行相應。既得本清淨。又須離垢清淨。如大集經偈云。遠離一切諸煩惱。清淨無垢猶真實。其心能作大光明。是名寶炬陀羅尼。又云。若有不覺一切境界。及自境界。如是之人。則能調伏。
問。如來無密語。迦葉不覆藏。則眾生心常自明現。何須教觀開示。廣論橫竪。
答。只為佛之知見蘊在眾生心。雖然顯現。而迷者不知。以客塵所覆。妄見所障。雖有如無。似世間寶藏。為物所覆。莫有知者。是以須的示其寶處。令親得見。遂獲其寶。利濟無窮。此亦如是。因斯方便之門。得見心寶。遂以緣了。資發。親得現前。智藏豐隆。法財具足。有茲勝利。教跡非虛。如大涅槃經云。譬如大海。雖同一鹹。其中亦有上妙之水。味同於乳。喻如雪山。雖復成就種種功德。多生諸藥。亦有毒草。諸眾生身。亦復如是。雖有四大毒蛇之種。其中亦有妙藥。大王。所謂佛性非是作法。但為煩惱客塵所覆。若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能斷除者。即見佛性。成無上道。所以古德云。開物性原者。良以眾生性含智海。識洞真空。但衣蔽明珠。室埋祕藏。要假開示令其悟入。須憑觀慧以契無生。又欲廣其義用。須明橫竪法門。竪唯一心。橫遍一切。心非橫竪。橫竪是心。隱顯同時。卷舒無礙。念念相即。法法融通。將竪約橫。則無橫而不竪。一一法皆至心原。將橫約竪。則無竪而不橫。具一切句。及一一句。皆廣等法界。所以義海云。體無別異。舉則全鋒。理不殊途。談皆頓顯。良由二邊相盡。差別體融。隨智卷舒。應機屈曲。是故言起即起。誰云路之不通。舉多即多。孰談法之無在。故知立教皆為對機。機宜不同。教分多種。且如觀色一法。五教證入不同。初小乘。見是實色。不說性空。初教。見此色法。從緣所成。必無自性。即空無所有。如波歸水。終教。見色空無礙。以真空不守自性。隨緣成色。即是幻色。遂賴空成。即此賴空之色。虛相無體。恒自性盡而空現。是故色即空而常泯。空即色而常存。要由自盡之色。方是空色。成色之空。乃是真空。舉體互融。無有障礙。如水入波。頓教。一色法。無非真理所收。是故此色。即真理一味等。更無別法而可顯說。水波雙絕。圓教。起即全收。一多互攝。同時成立。一塊圓明。隨舉即色。隨舉即空。義味自在。隨智取用。何以故。隨舉一門無不顯現。古德云。皆本一心而貫諸法。夫一心者。萬法之總也。分而為戒定慧。開而為六度。散而為萬行。萬行未嘗非一心。一心未嘗違萬行。然則一心者。萬法之所生。而不屬於萬法。得之者。則於法自在矣。見之者。則於教無礙矣。本非法。不可以法說。本非教。不可以教傳。豈可以軌跡而尋哉。故知但研精一法。內照分明。自然柔軟。入神。順法界之性。無心合道。履一際之門。所以大智度論云。以人心多散。如狂如賊如醉。一心敬慎。是諸功德初門。攝心得禪。便得實智慧。得實智慧。便得解脫。得解脫。便得盡苦。如是等事。皆從一心得。華嚴私記云。無縛無著迴向者。只了一切皆如故。所以無縛著耳。知一切皆無縛脫。一法既爾。一切法皆然。所以一切法即一法。一法即一切法。若一切法皆無性。即是分身佛集。寶塔出現。須彌入芥耳。如是洞達。一解千從。則知佛向無所有中出生。法於畢竟空中建立。以無生無性故。迴轉由心。遂得集散同時。大小即入。所以森羅義趣。報化影像。乃至無量德業。廣大神通。於宗鏡中。一時顯現。且如龍蜃等類。全是業果生死之身。尚現不思議之力用。何況悟根本心。具如實智。而不能現廣大之神用乎。如華嚴經云。佛子。如羅睺阿脩羅王。本身長七百由旬。化形長十六萬八千由旬。於大海中出其半身。與須彌山而正齊等。佛子。彼阿脩羅王。雖化其身長十六萬八千由旬。然亦不壞本身之相。諸蘊界處。悉皆如本。心不錯亂。不於變化身而作他想。於其本身生非己想。本受生身。恒受諸樂。化身常現種種自在神通威力。佛子。阿脩羅王。有貪恚癡。具足憍慢。尚能如是變現其身。何況菩薩摩訶薩。能深了達心法如幻。一切世間。皆悉如夢。一切諸佛出興於世。皆如影像。一切世界。猶如變化。言語音聲。悉皆如響。見如實法。以如實法而為其身。知一切法本性清淨。了知身心無有實體。其身普住無量境界。以佛智慧廣大光明。淨修一切菩提之行。乃至如有幻師。隨於一處。作諸幻術。不以幻地故。壞於本地。不以幻日故。壞於本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無國土。現有國土。於有國土。現無國土。於有眾生。現無眾生。於無眾生。現有眾生。無色現色。色現無色。初不亂後。後不亂初。菩薩了知一切世法。悉亦如是。同於幻化。知法幻故。知智幻。知智幻故。知業幻。知智幻業幻已。起於幻智。觀一切業。如世幻者。不於處外而現其幻。亦不於幻外而有其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於虛空外入世間。亦不於世間外入虛空。何以故。虛空世間無差別故。住於世間。亦住虛空。菩薩摩訶薩。於虛空中。能見能修一切世間種種差別妙莊嚴業。於一念頃。悉能了知無數世界。若成若壞。亦知諸劫相續次第。能於一念現無數劫。亦不令其一念廣大。菩薩摩訶薩。得不思議解脫幻智。到於彼岸。住於幻際。入世幻數。思惟諸法。悉皆如幻。不違幻世。盡於幻智。了知三世與幻無別。決定通達心無邊際。如諸如來住如幻智。其心平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諸世間。皆悉如幻。於一切處。皆無所著。無有我所。如彼幻師。作諸幻事。雖不與彼幻事同住。而於幻事亦無迷惑。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一切法。到於彼岸。心不計我能入於法。亦不於法而有錯亂。
問。只如自心如何觀耶。
答。性該始終之際。體非起盡之緣。體遍迷悟之中。性非解惑之事。又云。夫心原本淨。無為無數。非一非二。無色無相。非偏非圓。雖復覺知。亦無覺知。若念未念。四運檢心。畢竟叵得。豈可次第不次第偏圓觀耶。猶如虛空。等無有異。此之心性。畢竟無心。有因緣時。亦得明心。既有論心。即有方便正觀之義。譬如虛空。亦有陰陽時雨。心亦如是。雖無偏圓。亦論漸頓。若觀心具有性得三諦。性得三觀。及一切法無前無後。無有次第。一念具足十法界法。若觀心非空非有。則一切從心生法。亦非空非有。如是等一切諸法。在一心中。當知觀此心原。與如來等。若作如此圓觀。其人行住坐臥。皆應起塔。生如來心。如此觀心。名觀佛心也。輔行記云。心造即是心具。故引心造之文。以證心具。華嚴經偈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不解今文。如何消偈心造一切。三無差別。言心造者。不出二意。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不出三世。三世又三。一者過造於現。過現造當。如無始來。及以現在。乃至造於盡未來際。一切諸業。不出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間。二者現造於現。即是現在同業所感。逐境心變。名之為造。以心有故。一切皆有。以心空故。一切皆空。如世一官。所見不同。是畏是愛。是親是怨。三者聖人變化所造。亦令眾生變心所見。並由理具。方有事用。今欲修觀。但觀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任運攝得權實所現。
又問。此不思議。亦約次第。以釋十法界。與思議何別。
答。其實無別。思議。乃作從心生說。不思議。作一心具說。若能如上信解。福德無量。佛親比校。萬行難偕。如法華經偈云。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并諸菩薩眾。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此所輕惱。如是亦能忍。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文句疏釋云。一念信解者。謂隨所聞處。豁爾開明。隨語而入。無有罣礙。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見一切法。亦見佛法。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亦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行於佛道。通達一切道。不得佛道一切道。而通達佛道一切道。無所有而有。而有無所有。非所有。非無所有。如門前路。通達一切東西南北。劃無壅礙。眼耳鼻舌身意。凡有所對。悉亦如是。無疑曰信。明了曰解。是為一念信解心也。此一念信解心。心同佛心。信齊佛信。入真實般若之性。到究竟解脫之原。所以無量無數劫中。修五波羅蜜之功德。校量信解宗鏡一念之功。萬不及一。故云不識玄旨。徒勞念靜。是以先悟宗鏡。然後圓修。理行無差。方為契當。
問。如上觀心。如何是所入能入之門。
答。能所之入。唯是一心。約智而論。假分能所。所入。即所證一心之理。能入。即能觀一心之智。又理是心之體。智是心之用。猶如日光。還照日體。以此心光。復照心體。則二而不二。體用冥一。不二而二。能所似分。今約先德。依華嚴宗。立所入能入二門。先明所入者。統唯一真法界。謂寂寥虛曠。沖深包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體絕有無。相非生滅。迷之則生死無窮。解之則廓然大悟。為總開示。不知以何詺目強分理事二門。而理事渾融。無有障礙。一事法界。二理法界。略有二門。一性淨門。在纏不染。性恒清淨。雖遍一切。不同一切。如濕之性。遍於動靜。凝流不易。淨穢恒如。二離垢門。由對治障盡。隨位淺深。體雖湛然。隨緣有異。三事理無障礙法界。亦有二門。一相即無礙門。一心法界。含真如生滅二門。互相交徹。不壞性相。其猶攝水之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二形奪無寄門。謂無事非理。故事非事也。無理非事。故理非理也。四雙融俱離。性相渾然。而有十門。一由離相故。事壞而即理。二由離性故。理泯而即事。三由離相不壞相故。事即理而事在。以非事為事。四由離性不泯性故。理即事而理在。以非理為理。五由離相不異離性。故。事理雙奪逈超言念。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有初事理二界。俱存。爛然可見。七由不壞不泯。不異離相離性故。為一事理無礙法界。使超視聽之妙法。無不恒通見聞。絕思議之深義。未嘗礙於言念。八由以理融事。令無分劑。如理之遍。一入一切。如理之包。一切入一。故緣起之法。一一各攝法界無盡。九由因果法各全攝故。令普賢身中。佛佛無盡。佛毛孔內。菩薩重重。十因果法界差別之法。無不恒攝法界無遺故。隨一一門。一一位。各攝重重故。廣剎大身。輕塵毛孔。皆無盡相。以其後一。總融前九為渾融門。夫法界者。即一心之總名。萬行之歸趣。如華嚴論云。從信住行迴向十地十一地及佛果。總以法界為果體。文殊為法界理。普賢為法界智。理智妙用為一佛門。以此一門。為化群蒙分為二法。若也逐根隨俗。法門無盡。若論實理。不離無法界之中一法。一多無礙。名為普賢。始接童蒙。達無性理中。妙簡正邪。入無生慧。名號文殊。亦名童子菩薩。能同苦際。興行利生。治佛家法。名為普賢。二人參體。名之為佛。本來自在。名為法界。從初徹後。總此法界為體。更無別法。此品為一切諸佛因果之大都。亦是眾聖賢所行之大路。無出此也。亦是自心一切智王之所遊觀之大宅也。亦是一切眾生之所依。故名法界。二能入門有二。一果海離於說相。二因門可寄言說。今且略明無分別智證理法界。以為五門。一能所歷然。謂以無分別智。證無差別理。如日合空。雖不可分。而日非空。空非日光。二能所無二。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以即體之智。還照心體。舉一全收。舉理收智。智非理外。舉智收理。智體即寂。如一明珠。珠自有光。光還照珠。三能所俱泯。由智即理。故智非智。以全同理。無自體故。由理即智。故理非理。以全同智。無自立故。如波即水。動相便虛。如水即波。靜相亦隱。動靜兩亡。性相齊離。四存泯無礙。離相離性。則能所雙泯。不壞性相。能所歷然。如波與水。雖動靜兩亡。不壞波濕。五舉一全收。上列四門。欲彰義異。理既融攝曾無二原。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又所入境者。即不思議解脫境界。何名不思議。心言罔及故。何法不思議。即解脫境界。解脫有二。一作用解脫。作用自在。脫拘礙故。二離障解脫。具足二智。脫二障故。二障者。即煩惱所知二障。煩惱障事。所知障理。一切眾生不證真心。皆為二障所纏。由內離障。外用無覊。二義相成。總名解脫。境界有二。一分劑境。如國疆域。各有分劑。佛及普賢德用分劑。無能及故。二所知境界。事理無邊。唯佛普賢方究盡故。由證所知無邊之境。故成德用無有邊涯。二亦相成。總為境界。此二不二。故不思議。又能入者。即普賢行願。又人與法俱稱普義。若約人。即普賢。若約法。即普法。所言入者。能所契合。泯絕無寄。一入全真。方為真入。又不入而入。以智體即如。如外無法而可攀緣。故無可入。心行處滅。寂然無入。不失照用故。恒以一如而觀諸法。故名而入。此二無礙。方為真入。又佛境入無所入。有三。一約一切眾生即如來藏。更何所入。翻迷之悟。故云證入。二約理。非即非異。故云入無所入。三約心。境心冥真境。故說為入。若有所入。境智未亡。豈得稱入。實無所入。方名真入。又入不入二義。上約緣起相由門。今法性融通門者。即性之一字。夫法性融通。要不壞相而即真性。入則壞緣起者。無可相入。不入則壞性者。則性不遍一切法故。由不壞性相。方是法性融通義也。二又要由不入方能入耳者。亦通二門。唯就相說。若約緣起門。要由諸緣歷然不入。方得相資遍相入耳。若約法性融通門者。要由事相歷然。方隨理融入一切法。故說若唯約理。無可即入。若雙約性相上第一義。相即不入。性即能入。若獨相獨性。俱不能入。要二相融。方能入。又若約體空。則無來無入。若唯約性。無可即入。若約相不壞。如本無差者。或唯約事。不能即入。以性融相。故得互入。是顯正入義。謂不異理之一事。全攝法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等。一事攝理既爾。多事攝理亦然。則一事隨所依理。皆於多中現。故得互入。是法性融通門。以此一門。能入萬法。故法華疏云。以實相入真。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實相入俗。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實相入中。諸法無非佛法。若入此三觀。即是入一切法。以諸法不出三諦故。
問。十住菩薩證入之時。唯一真如。無有境界。云何復說分劑二種境界。
答。此是不思議境界。非同情執。或存或泯。或總合。或俱離。不出一心而論舒卷。若存。非立心外之法。是存其全理之事。若泯。非壞全事之理。是泯其體外之見。則不礙心鏡而一味。不壞一味而心境。故華嚴經頌云。如來甚深境。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問。若正觀成時。以有心成。以無心成。
答。夫入此宗。不可以有無求。不可以能所辯。若以有念析歸無念。此念還成有。若以無心作空無會者。即成斷滅。皆落意地。不出見知。又若逆之。則不合事理。若順之。又成能所。只可以妙會。不可以事求。所以華嚴會意云。並須除念會意。無間相續。順法修行。若動念起心。即入魔網。以法不動念故。順法即念除。我見是妄心。違法故生死。是知法無動念。不可以有念求。又非無念。不可以無心得。應可玄會取其意耳。如說有不有。無不無等。但動心即寂。是彼法。故名順法也。若以心順於法。即有能所。非順法也。故維摩經云。法離一切觀行。肇師云。法本無相。非觀行之所能見。見之者。其唯無觀乎。如赤水求於玄珠。罔象而得之。故云藏於身。不藏於川。在於心。不在乎水。故莊子云。黃帝遊於赤水之北。登崑崙之丘。南望。遺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离婁索之。而不得。乃因罔象得之。黃帝曰。異哉。罔象。乃可得之。夫真不可以定求。故無心以得之。如弄珠吟云。罔象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偽。然雖不落見聞。又非無知覺。如融大師信心銘云。惺惺了知。見網轉彌。寂寂無見。闇室不移。惺惺無妄。寂寂寥亮。寶印真宗。森羅一相。所以無念者。即念而無念。以念無自性。緣起即空。又緣起者。皆是真性中緣起。豈屬有無。乃至即生無生。即滅無滅。亦復如是。故寶藏論云。若言其生。無狀無形。若言其滅。今古常靈。又云。是以斬首灰形。其無以損生。金丹玉屑。其無以養生。故真生不滅。真滅不生。可謂常滅。可謂常生。其有愛生惡滅者。斯不悟常滅。愛滅惡生者。斯不悟常生。永嘉集云。故知妙道無形。萬像不乖其致。真如寂滅。眾響靡異其原。迷之則見倒惑生。悟之則順違無地。閴寂非有。緣會而能生。峨嶷非無。緣散而能滅。滅既非滅。以何滅滅。生既非生。以何生生。生滅既虛。實相常住矣。華嚴疏云。生之無生。真性湛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是知若即念存有念。即是常見。離生求無生。即是斷見。皆不達實相無生無滅之理。若正了無生。則無生無不生。豈定執有生無生之二見乎。所以云。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若以息念歸無念。如同寒木死灰。與木人何別。豈有成佛之期耶。斯乃尚未知即念而無念。寧知一念。頓圓乎。
如有問言。夫妙行者。統唯無念。今見善見惡。願離願成。疲役身心。豈當為道。
答。若斯見者。離念求於無念。尚未得於真無念也。況念無念之無礙耶。又無念。但是行之一也。豈成一念頓圓。此一念頓圓之旨。非意解所知。唯忘情可以契會。如悟玄序云。夫玄道者。不可以設功得。聖智者。不可以有心知。真諦者。不可以存我會。至功者。不可以營事為。忘言者。可以道合。虛懷者。可以理通。冥心者。可以真一。遺智者。可以聖同。雖云道合。無心於合。合者合焉。雖云聖同。不求於同。同者同焉。無心於合。則無合無散。不求於同。則無異無同。超非於百非之外。非所不能非焉。忘是於萬是之前。是所不能是焉。是所不能是。則無是矣。非所不能非。則無非矣。無異無同。則怨親不二。無非無是。則毀讚常一。是以忘言者。捨。筌罤也。虛懷者。離取著也。冥心者。不己見也。遺智者。泯能證也。若運心合道。則背道。若起念求同。則失同。若為是所是。則沒是。若為非所非。則沈非。以要言之。但得直下無心。則同異俱空。是非咸泯。斯泯亦泯。茲空亦空。此猶寄言因跡對待。若得絕待頓悟一心。唯契相應。不俟更說。
宗鏡錄卷第三十七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初後之位。不離本覺。能所之化。唯是一心。若悟本稱覺。則本不可得。若不可得。行位徒施。得與不得。其旨如何。
答。得而不得。始本之覺無差。不得而得。妙證之時玄會。如金剛三昧經云。佛言。善男子。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舍利弗言。云何從其本處。佛言。本來無本處。於無處本際。入實。發菩提。而當成聖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執彼空。不得非不得。論釋云。舉疑發起云。若本處。應得入。若得入。非無本處。為遣是疑。故引喻釋。手執彼空者。手執喻能入之行處。空喻所入之本。不得者。虛空無形可握故。非不得者。握內不無虛空故。本利亦爾。本來無本處性。故不可得。無本之本不無。故非不可得也。斯則悟本稱得。非向外求。若有所求即是失本。又若有所得。不得菩提。以無得故。出生菩提故。又無得之法。非在得外。要求一切法。方盡無得之原。如發菩提心論云。於無法中。說諸法相。於無得中。說有得法。如見之事。諸佛境界。然雖求一切法。以了無得故。即無所依。無所求中。吾故求之耳。故大寶積經云。佛問文殊。依何正修行。文殊曰。正修行者。為無所依。釋曰。凡有言教所詮。並證一心之義。若心外見法。是邪修行。則有所依故。若正修行。不依一物。所依既寂。能依亦亡。能所俱空。邪正雙泯。即正修行矣。無生義云。經言。法離眼耳鼻舌身意。是故六根不能取。故言學者無取。大智度論言。譬如??蟲處處能集。唯不能集火中。眾生意識。亦復如是。預是可聞見法。悉皆能緣。而不能緣般若。故知般若性離。意不能取。又能取之人。性復自空。故不能取。若以眼取。如經言。眼性復空。若以耳取。耳性又空。若以手取。手性又空。若以意取。意性又空。人與法共是一如。如不能取得如也。空不能取得空。即是學者無取。故言無得。又一念心起。有二種覺。一約有心者。察一念纔起。後念不續。即不成過。所以禪門中云。不怕念起。唯慮覺遲。又云。瞥起是病。不續是藥。以心生即是罪生時故。是以初心攝念為先。是入道之階漸。如諸經要集云。攝心一處。便是功德叢林。散慮片時。即名煩惱羅剎。所以曇光釋子。降猛虎於膝前。螺髻仙人。宿巢禽於頂上。乃至森羅不能自觸。要須因倚諸根內想感發。何以知然。今有心感於內。事發於外。或緣於外。起染於內。故知內外相資。表裏遞用。君臣心識。不可備捨。故經云。心王若正。則六臣不邪。識意惛沈則其主不明。今悔六臣。當各慚愧制禦六根。不令馳散也。法句經心意品云。昔佛在世時。有一道人。在河邊樹下學道。十二年中。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念六欲目色耳聲。鼻香口味。身受心法。身靜意遊。曾無寧息。十二年中。不能得道。佛知可度。化作沙門。往至其所。樹下共宿。須臾月明。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復有水狗飢行求食。與龜相逢。便欲噉龜。龜縮其頭尾。及其四脚。藏於甲中。不能得噉。水狗小遠。復出頭足。行步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脫。於是道人。問化沙門。此龜有護命之鎧。水狗不能得其便。化沙門答言。吾念世人。不如此龜。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壞神去。生死無端。輪轉五道。苦惱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勵求滅度安。於是化沙門即說偈言。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是以意地若息。則六趣俱閑。一切境魔不能為便。如龜藏六。善護其命。起信論云。若後念覺知前念。此雖名覺。猶為不覺。故約有心說。以是初行凡夫故。二約無心者。知初起時即無初相。不待後念更滅。以正生一念之時。畢竟不可得故。如五十校計經云。菩薩問佛言。罪生復滅。何以故。我了不見。佛問諸菩薩。汝曹心寧轉不。諸菩薩報佛言。我心轉生。設我心不轉生。亦不能與佛共語。佛問諸菩薩言。若心生時。寧還自覺心生不。諸菩薩言。我但識見因緣時。不覺初起生時。佛言。如汝所說。尚不能知心初生時。何能無罪。故知不察最初一念因成之假。寧免後念相續成事之過乎。以一切生死煩惱。皆因不覺故。若智為先導。咎何由生。又若了心外無法。則情想不生。不用加功。直入不思議地。如清涼鈔云。經明十地法體。心言路絕。釋不思議。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據法望情。名不思議。以其法外本無情故。其義云何。情相之興。原由妄想。妄想故。便有相生。以依相故。復起心想。隨名取實。即是覺觀。依此覺觀。便起言說。依言說已。復起妄心想。取所說法。此即言語。以之為道。心以為行。於是相想熾然不息。今契法實。滅除妄想。相即不生。相不生故。立名心滅。名心滅故。名即不生。名不生故。覺觀不起。覺不起故。言說隨亡。言說亡故。不復依言取於所說。不取說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滅故。名不思議。以法出情。心言不及。故不思議。是知妄想心亡。境界緣滅。如炙病得穴。永斷病原。可謂覺寶之良醫矣。
問。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者。若從心現。即自性癡。若執緣。生即他性癡。若心緣和合而生。即共性癡。若非心非緣而生。即無因癡。如何通明免墮四執。
答。若論四性實智。於自相門中。俱不可說。若以四悉檀智。於共相門中。亦可得說。如止觀。
問。心起必託緣。為心具三千法。為緣具。為共具。為離具。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緣。若緣具者。緣具不關心。若共具者。未共各無。共時安有。若離具者。既離心離緣。那忽心具。四句尚不可得。云何具三千法耶。
答。地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真妄。真妄依法性也。攝大乘論云。法性不為惑所染。不為真所淨。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賴耶是也。無沒無明。盛持一切種子。若從地師。則心具一切法。若從攝師。則緣具一切法。此兩師各據一邊。若法性生一切法者。法性非心非緣。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者。非緣故。亦應緣生一切法。何得獨言法性是真妄依持耶。若言法性非依持。賴耶是依持。離法性外。別有賴耶依持。則不關法性。若法性不離賴耶。賴耶依持。即是法性依持。何得獨言賴耶是依持。又違經。經言。非內非外。亦非中間。亦不常自有。又違龍樹。龍樹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更就譬檢。為當依心故有夢。依眠故有夢。眠法合心故有夢。離心離眠故有夢。若依心有夢者。不眠應有夢。若依眠有夢者。死人如眠應有夢。若眠心兩合而有夢者。眠人那有不夢時。又眠心各有夢。合可有夢。各既無夢。合不應有。若離心離眠而有夢者。虛空離二。應常有夢。四句求夢尚不得。云何於眠夢見一切事。心喻法性。夢喻賴耶。云何偏據法性賴耶。生一切法。當知四句求心不可得。求三千法亦不可得。既橫從四句生三千法不可得者。應從一念心滅生三千法耶。心滅尚不能生一法。云何能生三千法耶。若從心亦滅亦不滅生三千法者。亦滅亦不滅。其性相違。猶如水火。二俱不立。云何能生三千法耶。若謂心非滅非不滅生三千法者。非滅非不滅。非能非所。云何能生三千法耶。亦縱亦橫求三千法亦不可得。非縱非橫求三千法亦不可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大涅槃經云。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即此義也。當知第一義中一法不可得。況三千法。世諦中。一心尚具無量法。況三千耶。如佛告德女。無明內有不。不也。外有不。不也。內外有不。不也。非內非外有不。不也。佛言。如是而有。大涅槃經云。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謂四悉檀因緣也。雖四句冥寂。慈悲憐愍。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或作世界說心具一切法。聞者歡喜。如言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造。即其文也。或說緣生一切法。聞者歡喜。如言五欲。令人墮惡道。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即其文也。或言因緣共生一切法。聞者歡喜。如偈言。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應現處處往。即其文也。或言離生一切法。聞者歡喜。如言十二因緣非佛作。非天人脩羅作。性自爾。即其文也。此四句即世界悉檀。說。心生三千一切法。云何為人悉檀。如言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信則道原功德母。一切善法由之生。汝但發三菩提心。是則出家。禁戒具足。聞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說緣生一切法。如言若不值佛。當於無量劫墮地獄苦。以見佛故。得無根信。如從伊蘭出生栴檀。聞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說合生一切法。如言心水澄清。珠相自現。慈善根力。見如此事。聞者生信。即其文也。或說離生一切法。如言非內觀。得是智慧。乃至非內外觀。得是智慧。若有住著。先尼梵志。小信尚不可得。況捨邪入正。聞者生信。即其文也。是為為人悉檀四句。說心生三千一切法也。云何對治悉檀。說心治一切法。如言得一心者。萬邪滅矣。即其文也。或說緣治一切惡。如說得聞無上大慧。明。心定如地。不可動。即其文也。或說因緣和合治一切惡。如言一分從思生。一分從師得。即其文也。或說離治一切惡。我坐道場時。不得一法。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即其文也。是為對治悉檀。心破一切惡。云何第一義悉檀。心得見理。如言心開意解。豁然得道。或說緣能見理。如言須臾聞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或說因緣和合得道。駛馬見鞭影。即得正路。或說離能見理。如言無所得。即是得。已是得無所得。是名第一義四句見理。何況心生三千法耶。佛旨盡淨。不在因緣共離。即世諦。是第一義諦也。又四句俱皆可說。說因亦是。緣亦是。共亦是。離亦是。若為盲人。說乳若貝。若粖。若雪。若鵠。盲聞諸說。即得解。乳即世諦。是第一義諦。當知終日說。終日不說。終日不說。終日說。終日雙遮。終日雙照。即破即立。即立即破。經論皆爾。天親龍樹。內鑒冷然。外適時宜。各權所據。而人師偏解。學者局執。遂興矢石。各保一邊。大乖聖道也。若得此意。俱不可說。俱可說。若隨便宜者。應言無明法。法性。生一切法。如眠法。法心。則有一切夢事。心與緣合。則三種世間。三千相性。皆從心起。一性雖少而不無。無明雖多而不有。何者。指一為多。多非多。指多為一一非少。故名此心為不思議境也。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乃至遍歷一切。皆是不可思議境。已上依台教所說。今依華嚴無礙法界自性緣起。說不思議境界者。如華嚴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於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前。五體投地。暫時斂念。思惟觀察。以深信解大願力故。入遍一切處智慧身平等門。普現其身。在於一切如來前。一切菩薩前。一切善知識前。一切如來塔廟前。一切如來形像前。一切諸佛諸菩薩住處前。一切法寶前。一切聲聞辟支佛。及其塔廟前。一切聖眾福田前。一切父母尊者前。一切十方眾生前。皆如上說。尊重禮讚盡未來際無有休息。等虛空。無邊量故。等法界。無障礙故。等實際。遍一切故。等如來。無分別故。猶如影。隨智現故。猶如夢。從思起故。猶如像。示一切故。猶如響。緣所發故。無有生。遞興謝故。無有性。隨緣轉故。又決定知一切諸報。皆從業起。一切諸果。皆從因起。一切諸業。皆從習起。一切佛興。皆從信起。一切化現諸供養事。皆悉從於決定解起。一切化佛。從敬心起。一切佛法。從善根起。一切化身。從方便起。一切佛事。從大願起。一切菩薩所修諸行。從迴向起。一切法界廣大莊嚴。從一切智境界而起。離於斷見。知迴向故。離於常見。知無生故。離無因見。知正因故。離顛倒見。知如實理故。離自在見。知不由他故。離自他見。知從緣起故。離邊執見。知法界無邊故。離往來見。知如影像故。離有無見。知不生滅故。離一切法見。知空無生故。知不自在故。知願力出生故。離一切相見。入無相際故。知一切法如種生芽故。如印生文故。知質如像故。知聲如響故。知境如夢故。知業如幻故。了世心現故。了果因起故。了報業集故。了知一切諸功德法。皆從菩薩善巧方便所流出故。善財童子。入如是智。端心潔念。於樓觀前。舉體投地慇懃頂禮。不思議善根。流注身心。清涼悅澤。從地而起。一心瞻仰。目不暫捨。合掌圍遶經無量匝。作是念言。此大樓閣。是解空無相無願者之所住處。是於一切法無分別者之所住處。是了法界無差別者之所住處。是知一切眾生不可得者之所住處。是知一切法無生者之所住處。是不著一切世間者之所住處。是不著一切窟宅者之所住處。是不樂一切聚落者之所住處。是不依一切境界者之所住處。是離一切想者之所住處。是知一切法無自性者之所住處。是斷一切分別業者之所住處。是離一切想心意識者之所住處。是不入不出一切道者之所住處。是入一切甚深般若波羅蜜者之所住處。是能以方便住普門法界者之所住處。是息滅一切煩惱火者之所住處。是以增上慧。除斷一切見愛慢者之所住處。是出生一切諸禪解脫三昧通明。而遊戲者之所住處。是觀察一切菩薩三昧境界者之所住處。是安住一切如來所者之所住處。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一劫。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剎入一切剎。以一切剎入一剎。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一法。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眾生入一切眾生。以一切眾生入一眾生。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一佛。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於一念中。而知一切三世者之所住處。是於一念中。往詣一切國土者之所住處。乃至爾時善財童子。恭敬右遶彌勒菩薩摩訶薩已。而白之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時彌勒菩薩。前詣樓閣。彈指出聲。其門即開。命善財入。善財心喜。入已還閉。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虛空。乃至自見其身。遍在一切諸樓閣中。具見種種不可思議自在境界。彌勒三生行菩薩行。八相成道之事。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即攝神力。入樓閣中彈指作聲。告善財言。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薩知諸法智因緣聚集。所現之相。如是自性。如幻如夢如影如像。悉不成就。乃至譬如幻師。作諸幻事。無所從來。無所至去。雖無去來。以幻力故。分明可見。彼莊嚴事。亦復如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雖無來去。然以慣習不可思議幻智力故。及由往昔大願力故。如是顯現。釋曰。彈指出聲。其門即開者。創發明處。豁見性時。名之為開。入已還閉者。所悟如本。非從新得。故云還閉。或云。慈氏菩薩彈指出聲。其門即開者。明聲是震動啟發之義。彈指者。去塵之義。塵亡執去。法門自開。善財入已。其門還閉者。以迷亡智現。名之為開。智無內外中間。無出無入。無迷無證。名為還閉。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虛空者。智境界也。如是自性。如幻如夢如影如像。悉不成就者。總上一切不思議無邊佛事境界。以真如之性。法爾隨緣。雖即隨緣。法爾歸性。以隨緣時。似有顯現。如看幻法。不有而有。猶觀夢境。不見而見。若水中之影。非出非入。似鏡裏之像。不內不外。以無性隨緣故。理不成就。以隨緣無性故。事不成就。若理事不成。即一切法俱不成。故云悉不成就。但如是如是顯現。如是如是證知。了了分明。還同宗鏡。光光涉入。影影相含。如十玄門重重無盡。十玄門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智儼師釋云。此約相應無前後說。此十玄門。一一皆具十法。同時具足。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感應。隨有一處。即具此十法。悉皆同時具足。今且據因果同時。若小乘說因果。即轉因以成果。因滅始果成。若大乘因果。亦得同時。而不彰無盡。如似舍緣以成舍。因果同時成。而不成餘物。以因有親疎故。所以成有盡也。若一乘宗明。因果同時者。舉疎緣以入親。是故如舍成時。一切法界皆一時成也。若有一法不成。此舍亦不成。如似初步若到。一切步皆到。若有一步非到者。一切步皆非到也。故經云。雖成等正覺。不捨初發心。所以一成一切成。為一際法門也。二因陀羅網境界門。此約譬說。如帝釋殿上珠網一一珠中。互現一切影像。無盡。一寶珠內。千光萬色。重重交映。歷歷區分。況此一心法界中。一切人法境智。重重涉入。以真如性畢竟無盡故。重重復重重。無盡復無盡也。論云。帝網有別者。唯智能知。非眼所見。帝網者。此網乃是眾寶絲縷所共合成。其善住法堂。縱廣四十由旬。亦是眾寶所共合成。其網一一絲孔之中。皆有明珠。其珠體瑩淨。寶網交羅。互相映現。一一珠網之中。皆有珠網全身。及四十由旬寶殿。各各全身。於中互相顯現。如珠及網所有影現。其殿一一梁棟。一一椽柱。一一牆壁。一一栱枓。一一鏡像之中。皆有全身殿網珠影。重重。互相映現。故云。如天帝網。重重無盡。今此法門。亦復如是。一一位中。一一法中。一一塵中。一一境像中。一一名字中。及以九世十世。一一互周法界。並以真俗二智。互體交參。周遍法界。如法界品中云。善財所參。始於文殊。末至彌勒普賢。五十三善知識。其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仙人外道。婆羅門。長者居士。天神地神。夜神晝神。國王王妃。諸大菩薩等。各各處大道場。互為主伴。同說舍那境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此法界法爾常住。無有變異。又如善財至彌勒佛所。初登一閣。入已。見其閣中。廣博無量。同於虛空。別有不可說樓閣布列其中。一一亦等虛空。一一閣中皆聞。彌勒菩薩。轉一生菩薩所有法門。一一閣內。境像之中。會三世事無有前後。彌勒是當來成佛。善財即始發心。一念之間而能相會。此乃依於法界智乘成佛。非論前後。以古印今。以今通古。融合無二。又以一閣是總。一智含其萬善。多閣為別。體用重重。自在無礙。此是善財。乘本不動智乘。從凡入聖。至此樓閣中。與三世佛。會同無二。總別同異帝網之門。一切眾生。有能發心乘者。亦復如是。未見普賢。起等虛空廣大心。即聞普賢名字。便見自身。入普賢身。觀普賢一一毛孔中。皆有廣大剎土。地水火風輪。咸在其中。於一念中。舉不可說不可說步。一步。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如是念念經過不可說劫。不能盡其一毛孔之邊際。反觀自身一一毛孔。普賢亦在其中。一一毛孔。悉同虛空。不相障礙。斯乃法爾之門。恒真法界。行依理現。用稱體周。即是善財常行。普賢行滿。如華嚴經十定品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一蓮華。其華廣大。盡十方際。以不可說葉。不可說寶。不可說香。而為莊嚴。其不可說寶。復各示現種種眾寶。清淨妙好。極善安住。其華常放眾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無所障礙。真金為網。彌覆其上。寶鐸徐搖。出微妙音。其音演暢一切智法。此大蓮華。具足如來清淨莊嚴。一切善根之所生起。吉祥為表。神力所現。有十千阿僧祇清淨功德。菩薩妙道之所成就。一切智心之所流出。十方佛影於中顯現。世間瞻仰。猶如佛塔。眾生見者。無不禮敬。從能了幻正法所生。一切世間不可為喻。菩薩摩訶薩。於此華上結加趺坐。其身大小。與華相稱。一切諸佛神力所加。令善薩身一一毛孔。各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摩尼寶。皆名普光明藏。種種色相以為莊嚴。無量功德之所成就。眾寶及華以為羅網。彌覆其上。散百千億那由他殊勝妙香。無量色相。種種莊嚴。復現不思議寶莊嚴蓋。以覆其上。一一摩尼寶。悉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樓閣。一一樓閣。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蓮華藏師子之座。一一師子座。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色相。一一色相。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輪。一一光明輪。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毘盧遮那摩尼寶華。一一華。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臺。一一臺。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一一佛。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神變。一一神變。淨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眾生眾。一一眾生眾中。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自在。一一自在。雨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法。一一佛法。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修多羅。一一修多羅。說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門。一一法門。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金剛智所入法輪。差別言詞各別演說。一一法輪。成熟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眾生界。一一眾生界。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眾生。於佛法中而得調伏。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示現如是神通境界。無量變化。悉知如幻而不染著。夫蓮華者。則表因果同時。清淨無染。況自性清淨心。能起普賢無盡之因門。圓滿舍那無作之果海。理事交徹。舒卷同時。起盡隨緣而無染著。又十定品云。譬如有人。為鬼所持。其身戰動。不能自安。鬼不現身。令他身然。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佛子。譬如死屍。以呪力故而能起行。隨所作事。皆得成就。屍之與呪。雖各差別。而能和合成就彼事。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同境入定異境起。異境入定同境起。佛子。譬如比丘。得心自在。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多身作一身。非一身歿。多身生。非多身歿。一身生。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佛子。譬如大地。其味一種。所生苗稼。種種味別。地雖無差別。然味有殊異。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無所分別。然有一種入定多種起。多種入定一種起。乃至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宮。名一切世間最勝清淨藏。此大宮中。普見三千大千世界諸四天下。天宮。龍宮。夜叉宮。乾闥婆宮。阿脩羅宮。迦樓羅宮。緊那羅宮。摩睺羅伽宮。人間住處。及三惡道。須彌山等種種諸山。大海江河。陂澤泉源。城邑聚落。樹林眾寶。如是一切種種莊嚴。盡大輪圍所有邊際。乃至空中微細遊塵。莫不皆於梵宮顯現。如於明鏡。見其面像。菩薩摩訶薩。住此一切眾生差別身大三昧。知種種剎。見種種佛。度種種眾。證種種法。成種種行。滿種種解。入種種三昧。起種種神通。得種種智慧。住種種剎那際。又入法界品云。爾時善財童子。發是念已。即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見彼夜神。在於如來眾會道場。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於其身上一一毛孔。出無量種變化身雲。隨其所應。以妙言音而為說法。普攝無量一切眾生。皆令歡喜而得利益。乃至又出一切世界微塵數身雲。普詣一切眾生之前。念念中示普賢菩薩一切行願。念念中示清淨大願。充滿法界。念念中示嚴淨一切世界海。念念中示供養一切如來海。念念中示入一切法門海。念念中示入一切微塵數世界海。念念中示於一切剎。盡未來劫清淨修行一切智道。念念中示入如來力。念念中示入一切三世方便海。念念中示往一切剎。現種種神通變化。念念中示諸菩薩一切行願。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智。如是所作。恒無休息。所以漩洑頌云。時處帝網現重重。一切智通無罣礙。如上帝網之行。無盡之宗。若以緣起相由門。則隱顯互興。一多相入。若以法性融通門。則空有鎔融。理事相即。乃至一切自在神通之慧。出入妙定之門。皆不離無盡真心。致茲無礙。須歸宗鏡。法爾照明。更以六相十玄該之。歷然可見。三祕密隱顯俱成門。此約緣說。是以如來於一念中。八相成道。不出剎那際。以降生時。即是成道時。即是度人時。即是入滅時。何以故。以一切法同時俱成故。一成一切成。所以稱祕密。是故隱則一心無相。顯則萬法標形。性相同時。空有無礙。四微細相容安立門。此就相說。微細有二。一所容微細。以毛孔稱性。能容諸剎。諸剎存相。既不能遍。是以所容微細也。二能容微細。以一塵一毛。即能容故。一切理事主伴。一多染淨等。皆從一心中齊現。若諸門隱映。互相顯發。重重復重重。成其無盡者。即是帝網門中攝。若諸門一時炳然齊現。猶如束箭齊頭顯現。不相妨礙者。即是此微細門中攝。如經明。一微塵中。見不可說差別淨穢國土。又云。無盡佛國。不出一塵。五十世隔法異成門。此約三世說。如是十世。以緣起力故。相即復相入。而不失三世前後短長之相。故云隔法。一切教義理事等十法。相即復相入。而不失始終差別。故名異成。十世者。三世遞相即入。即成九世。束為一念。一念即是平等世。合前九為十世。如五指成拳。不失五指。十世一念。不壞短長。華嚴經頌云。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無量諸國土。一念悉超越。經於無量劫。不動於本處。不可說諸劫。即是須臾頃。莫見短與修。究竟剎那法。心住於世間。世間住於心。於此不妄起。二非二分別。又迴向品頌云。有數無數一切劫。菩薩了知即一念。於此善入菩提行。常勤修習不退轉。六諸藏純雜具德門。此約諸行說。如似就一施門說者。則一切萬法。皆悉名施。則是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等萬行。名雜。如是純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以純雜義絲毫不濫。主伴互立。能所相生。具德圓融。資攝無礙。七。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說。如是一多緣起。皆是法界中實德法性海印力用。故得如然。非是方便緣修所成故。隨湛寂。則論一義。隨智用。則顯多門。非一非多。恒不失體。而多而一。豈礙隨緣。此大緣起陀羅尼法。若無一即一切不成。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緣起成故。乃至十者。皆非自性。十。由緣成故。是故一切緣起。皆無自性。隨去一緣。即一切不成。是故一中即具多者。方名緣起一耳。是以一中多。多中一。相容無礙。仍不相是。
問。一多義門。為一時圓具。為前後不同耶。
答。即圓具。即前後。逆順同體。德用自在。
問。所明來去即入之義。其相如何。
答。自位不動。而恒去來。何以故。去來不動。即一物故。但為生智顯理。故說去來等義。
問。為由智耶。法如是耶。
答。同時具足故。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即體無前後。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又一與多互相生起。且一依多起。則一是所起。而無力也。多是能起。故有力也。以多有力能攝一。以一無力入於多。是故此一恒是多。多依一起。准上知之。是則此多。恒在一中也。以俱有力。及俱無力。各不並故。無彼不相在也。以一有力。一無力。不相違故。有此恒相在也。緣起法界。理數常爾。如大涅槃經云。爾時樹林。其地狹小。以佛神力如針鋒處。皆有無量諸佛世尊。及其眷屬等坐而食。所食之物。亦無差別。八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若帝網門。即互映重現。若微細門。即一時齊現。若此相即門。就三世間圓融無礙。自在即入而成無盡。如彌勒閣中。現三世之事。如上自在法門。即是其法界緣起。如理實德。非是變化。對緣方便故說也。若是大乘宗所明者。即言神力變化。故大小得相入。或云菩薩力故入。又云不二故入。不同此一乘實教所說。
問。若此宗明即入。不論神力。乃言自體常如此者。斯則渾無疆界。無終無始。何緣得辯因果教義等十法耶。
答。只以隨智差別故。舉一為主。餘皆為伴。猶如帝網舉一孔為首。眾孔現中。一孔既爾。一切孔現。亦如是。又如諸方菩薩。皆來證誠。同其名號。一切十方證誠。皆亦如是。所以成其無盡復無盡。而不失因果先後次第。而體無增減。故經云。一切眾生成佛。佛界不增。眾生界不減。九。唯心迴轉善成門。此約心說。一切義門無盡等。諸理事。並是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之所建立。顯現無礙。若善若惡。若凡若聖。隨心所轉。世尊。所說華嚴身。遍七處九會。乃至十方法界虛空界一切塵中毛道。皆不離最初成道處。經云。雖復七處九會。而不離寂滅道場。又云。不離菩提樹。而昇忉利天。此則萬境萬緣。皆不出一真心矣。如迴向品頌云。如是一切人中主。隨其所有諸境界。於一念中皆了悟。而亦不捨菩提行。又頌云。一切諸佛剎。佛子悉充遍。平等共一心。所作皆不空。一切毛端處。一時成正覺。如是等大願。無量無邊際。虛空與眾生。法界及涅槃。世間佛出興。佛智心境界。
問。若一切染淨萬法。皆由心成者。如人先見障外有物。別有人去物時。心猶謂有。爾時物實無。何名由心成耶。
答。若隨虛妄心中。轉此障外物。亦隨心之有無。此亦心隨去物。不失物而轉矣。若論如來藏性真實淨心說者。此物不動本處。體應十方。性常不轉。縱移到他方。而常不動本處也。又迷時境攝心。悟時心攝境。何者。迷時但隨境轉。境正心正。境邪心邪。著邪正之緣。成善惡之業。若悟時知唯我心。心有境有。心空境空。不定空有之緣。豈成物我之別。則非空非有。能有能空。一一皆自在轉也。所以淨名經云。天魔外道。皆吾侍也。此猶約對治教中。為被物轉者。方便言轉。若直見心性之人。既無所轉之物。亦無能轉之智。總上十玄門。皆於此唯心迴轉門。成就。不出一心之義。以平等心。是一義。差別心。是多義。以一心即一切心。是相即義。是同時相應義。以一切心入一心。是相入義。以一心攝一切心。是隱義。以一切心資一心。是顯義。以不壞差別心而現平等心。是多中一義。以不隱平等心而現差別心。是一中多義。又微細心不礙廣大心。廣大心不礙微細心。是一多不同義。以一實心。是純。差別心。是雜。差別心即一實心。雜恒純。一實心即差別心。純恒雜。即諸藏純雜義。以一心帶一切心。還入一心。是帝網義。因心現境。見境識心。是託事顯法義。長劫短劫。延促時量。皆從積念而成。一心所現。是十世義。因一心正義。演難思法門。究竟指歸。言亡慮絕。即唯心迴轉義。自心既爾。彼心亦然。涉入交羅。重重無盡。十託事顯法生解門。此約智說。以智觀照。則萬法如鏡。能生正解不起邪倒。如經最初舉金色世界。顯始起於實際之心。所見法界中。一切幢一切蓋等事。皆顯無生智行。如善財所見樓觀園林。皆入法界。如上十玄門自在無礙。皆是緣起相由。具有力無力。有體無體。即入相持。似有顯現。此宗鏡。是法界大緣起門。皆因即入二義。得有諸門成就。顯此一心無礙。以體用二法。成其即入二義。一據體。有空不空。皆同體故。有相即義。二約用。則有有力無力。互相交徹。有力持無力故。有相入義。又以用收體。更無別體。故有相入。以體收用。更無別用。故唯相即。以體用無二故常相即入。又體即是理。用即是事。無分是理。分即是事。分與無分。皆無障礙。各有四句。先理四句。一無分限。以遍一切處故。二非無分。以一法中。無不具故。三具分無分。謂分無分一味故。以全體在一法。而一切處恒滿故。如觀一塵中。見一切處法界。故四。俱。非以自體絕待故。事四句者。一有分。以隨自事相。有分劑故。二無分。以全體得理故。大品云。色前後際不可得。三具分無分。二義無礙。是故具此二義。方是事故。四俱非。以二義融故。以一切緣起。不出理事。以事故非一。以理故非異。於無差之性。隨有差之相。則性隨相異。此是不異而異。於有分之事。隨無分之理。則事隨理一。此是不一而一。不一而一。方成其一。不異而異。方成其異。又理事諸法。由不異方得不一。何者。若異。即妄有體。不依真立。不依真故。即不有妄。今有妄者。由不異故。得成不一。以妄無自體故。全依真成。明妄成故。與真不一。如波依水。由不異水。遂得成波。以成波故。與濕不一。又不一方成不異。由有能依所依故。交徹不異。如有波故。說波即濕。由有濕故。說水即波。是故一異無性。全體相收。不壞大小之形。而成即入之勢。以理事各無性故。互相成立。以事無定體故。長非長相。短非短相。既無長短。即不用壞。以即相無相故。所以長劫即短劫。短劫即長劫。以無相即相故。大塵入小塵。小塵入大塵。以即故理同。以入故事異。以理即事故。非異即是非一。以事即理故。非一即是非異。由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而全遍十方。由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動一位。一無性理。自在義成。微細相容。無礙安立。如上理事融通。非一非異。非有非無。不墮邊邪。方能悟入。如理無分限。總曰無邊。事有分限。故名有邊。若依理成事。理性全隱。則無邊即邊。若會事歸理。事相全盡。則邊即無邊。今則不爾。不失理而事現。云無邊之邊。不壞事而理顯。云邊之無邊。若定言一異。非一非異。非非一非非異等。盡同戲論。不契真如。故三無性論。復次無戲論故。名為真實。無戲論者。於相等離一異虛妄故。乃至若真如與相等異。即有三過失。一者。此真如則非相等實體。二者。修觀行則不依相等為方便。得通達真如。三者。覺真如已。則應未達相等諸法。不相關故也。若真如與相等是一。亦有三過。一者。真如既無差別。相等。亦應無差別。二者。若見相等。即見真如。三者。若見真如。不能清淨。如見相等。則無有聖人。無得解脫。無有涅槃。世出世異。是故由離一異等無戲論。故無變異。無變異故。即是真實性也。是知非一非異。非有非空。此宗鏡奧旨。自在圓融。謂欲一則一。欲異則異。欲存即存。欲泯便泯。異不礙一。泯不礙存。方為自在。常一常異。常存常泯。名為圓融。又如弄珠鈴之者。其珠不住空中。不落地上。不在手裏。既不在三處。亦不住一處。不住空中。即喻不住空觀。不落地上。即喻不住假觀。不在手裏。即喻不住中觀。既不住三亦不成一。則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斯為妙矣。若未偶斯旨。所有見聞。皆墮斷常。不成玄妙。若入宗鏡。無往不真。昔所不知。而今得知。昔所不見。如今得見。如大涅槃經云。於一心中。則具足現五趣身。所以者何。以得如來大涅槃經。之勢力故。是則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乃至於一念中。遍知六趣眾生之心。是名菩薩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宗鏡錄卷第三十八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三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覺王明勅大教指歸。末法比丘。須於四念處修道。其旨如何。
答。此出大般涅槃經。最後垂示。總前教迹。同此指歸。以四念處。即是宗鏡所明一切眾生身受心法。如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四念處。嚴心而住。觀身性相。同於虛空。名身念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阿難。一切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又云。譬如國王。安住己界。身心安樂。若在他界。則得眾苦。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能自住於己境界。則得安樂。若至他界。則遇惡魔。受諸苦惱。自境界者。謂四念處。他境界者。謂五欲也。華手經云。佛告跋陀婆羅。於爾時世。一切善人應作是念。我等當自依四念處。四念處者。於聖法中。一切諸法。皆名念處。何以故。一切諸法常住自性。無能壞故。一切諸法皆名念處者。故知即法是心。即心是法。皆同一性。豈能壞乎。若有二法。則能相壞。大寶積經偈云。得無動處者。常住於無處。無動處者。則自心境界。此境界。即無處所。如金剛三昧經云。心無邊際。不見處所。論釋云。心無邊際者。歸一心原。心體周遍。遍十方。故無邊。周三世故無際。雖周三世。而無古今之殊。雖遍十方。而無此彼之處。故言不見處所。大法炬陀羅尼經云。夫念處者。云何念義。當知是念。無有違諍。隨順如法。趣向平等。遠離邪念。無有移轉。及諸別異。唯是一心。入不動定。若能如是。名為念義。如天台智者。廣述真詮。大小兼弘。教觀雙辯。末後唯說觀心論章。意亦如是。亦如祖師馬鳴菩薩。廣釋經造論。末後唯製一卷略論。名大乘起信論云。有摩訶衍。能起大乘信根。立心真如心生滅二門。總論一心。別開體用。若了此一心大旨。即是起一切眾生大乘信根。若未信者。設經無量億劫。廣大修行。不入祖佛正宗。皆是假名菩薩。以此一論之要義。總攝諸部之廣文。以源攝流。有何不盡。亦是諸聖製作大意。亦是宗鏡本懷。乃諸佛所知。群賢所證。眾德所備。萬行所弘。妙義所詮。究竟所趣。此四念處。破八顛倒。一不淨中作淨想。二苦中作樂想。三無常中作常想。四無我中作我想。此是外道凡夫四倒。又一淨中作不淨想。二樂中作苦想。三常中作無常想。四我中作無我想。此是二乘四倒。共成八倒。是以修四念處觀。破八顛倒。於中而般涅槃。是十方諸佛出世本懷。究竟指歸祕密藏中。最後放捨身命之處。正當宗鏡大旨。一心法門。輔行記云。四念處觀者。一一念處。皆悉先明空假破倒。次以中道結成祕藏。自他俱滿。義兼大小。言俱破者。既以中道顯祕密藏。故四念處咸皆破倒。何者。以即空故。破常倒。義兼於小。以即假故。破無常倒。義兼於大。中道為正。故曰義兼大小。以即中故。雙照大小。雙非大小。即是雙照雙破八倒。三諦相即。兼無前後。破無次第。即破即立。即照即遮。四榮四枯者。大涅槃經云。東方雙者。喻常無常。南方雙者。喻樂無樂。西方雙者。喻我無我。北方雙者。喻淨不淨。四方各雙。故名雙樹。方面皆悉一枯一榮。榮喻於常等。枯喻無常等。如來於中北首而臥。入般涅槃。表非枯非榮。榮即表假。枯即表空。即是於其空假中間。而入祕藏。後分經云。東方一雙。在於佛後。西方一雙。在於佛前。南方一雙。在於佛足。北方一雙。在於佛首。入涅槃已。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亦合為一。二合皆悉垂覆如來。其樹慘然。皆悉變白。常無常等。二即不二。常樂我淨。遍覆法界故。二合垂覆如來。即是如來契於祕藏。亦是念處無非寂滅。白者。即是眾色之本。常等稱本。故名為變白。言北首者。增一阿含云。表於佛法久住北天。長阿含第四云。佛告阿難。安我頭南首。面向北。則使佛法久住不滅。況涅槃終極。不表祕藏耶。然一代教門。凡諸所表。文義顯著。莫過雙樹。以四念處。能為大小觀行初門。是故爾也。殷勤遺囑。意在於斯。又但凡夫謂身為淨。言受是樂。執心是常。計法為我。由斯四倒。而起貪愛無明。而有諸行乃至老死。苦集浩然。八萬四千煩惱火。燒於五陰舍宅。故法華經云。四面俱時歘然火起。即喻四倒。若小乘觀人。即觀身不淨。破於淨倒。觀受是苦。破於樂倒。觀心無常。破於常倒。觀法無我。破於我倒。是則由前迷心顛倒。謂身是常樂我淨故。起貪愛諸煩惱。今既觀知身是不淨。乃至苦無常無我。則不起貪愛。無明。行識。乃至老死滅。則生死河傾。涅槃海滿。即是競共推排。爭出火宅。到無畏處。為是因緣。勸為小行之人。令依念處修道也。大乘四念處者。觀生死五陰之身。非枯非榮。即大寂定。涅槃經云。色解脫涅槃。乃至識解脫涅槃。若修此念處觀。即是觀一切六道眾生。即是常樂我淨大涅槃。具足佛之知見。如常不輕圓信成就。經云。施城中最下乞人。與難勝如來等。是則豈可分別是田非田。可施不可施耶。故念處觀。即平等種子。若不修。則見生死涅槃有異。凡聖有殊。聖是敬田。即崇仰而施。凡是悲田。則厭賤而不捨。若入一心平等法界念處法門。則無分別。夫四念處者。念即觀慧之心。處即智照之境。能所冥合。唯是一心。今依天台四念處觀。略明四教四念處。四句分別者。若非苦非樂。結成生滅苦樂。乃至非我非無我。結成無我。是三藏意。若非苦非樂。結成無苦無樂之苦樂。屬通教攝。淨名經云。五受陰通達空無所起。是苦義。結受念處觀。如大品不淨觀。即是摩訶衍。皆不可得故。以是不淨心觀色。自念我身未脫是法。未免三界生。猶應受百千生死。故言未脫。引廣乘品。成身念處觀。諸法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結成心念處觀。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結成法念處觀。是通教意。若作非常非無常。結成常。非垢非淨。結成淨。非苦非樂。結成樂。非我無我。結成我。即我別教。常樂我淨斷惑。歷別來證也。若作非垢非淨。雙照垢淨。非苦非樂。雙照苦樂。非常非無常。雙照常無常。非我非無我。雙照我無我。結成圓教。圓心修習。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又前三教藏通別等。非今所用。是以略引。今重廣引圓四念處文。助成後信。四念處觀。云。四念處者。念是觀慧。大論云。念想智。皆一法異名。初錄心名念。次習行名想。後成辦名智。處者境也。皆不離薩婆若。能觀之智。照而常寂。名之為念。所觀之境。寂而常照。名之為處。境寂智亦寂。智照境亦照。一相無相。無相一相。即是實相。實相即是一實諦。亦名虛空佛性。亦名大般涅槃。如是境智。無二無異。如如之境。即如如之智。智即是境。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亦例云。說處及處智。皆名為所諦。是非境之境。而言為境。非智之智。而名為智。亦名心寂三昧。亦名色寂三昧。亦是明心三昧。亦是明色三昧。請觀音經云。身出大智光。如燒紫金山。大涅槃經云。光明者。即是智慧。金光明經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此諸經。皆明念只是處。處只是念。色心不二。二而不二。為化眾生。假名二說耳。此之觀慧。只觀眾生一念無明心。此心即是法性。為因緣所生。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心。三心一心。此觀亦名一切種智。此境亦名一圓諦。一諦三諦。三諦一諦。諸佛為此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欲令眾生佛知見開。諸佛出世事足。大涅槃經云。王道夷坦。無量義經云。行大直道。無留難故。法華經云。具足道。雖言三智。其實一心。為向人說。令易解故。而說為三。若教道。為言。所斷煩惱。如翻大地。河海俱覆。似崩大樹。根枝悉倒。用此智斷惑。亦復如是。通別塵沙無明。一時清淨。無量功德。諸波羅蜜萬行法門。具足無減。佛法祕藏。悉現在前。大品經云。諸法雖空。一心具足萬行。大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法華經云。本末究竟等。等故。名妙覺平等道。當知此慧。即法界心靈之原。三世諸佛無上法母。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樂我淨等。亦復如是。亦名寶所。亦名祕藏。佛及一切之所同歸。前三藏隘路。不得並行。通教共稟共行共入。入不能深。別教紆迴。歷別遙遠。即不能達。今此念處。曠若虛空。際於無際。猶如直繩直入西海。故名圓教四念處耳。張衡曰。翔鵾仰而不逮。況青鳥與黃雀。當知前三念處所不能及。唯圓念處。孤飛獨運。陵摩絳霄。無上。無等。無等等。竪無高蓋。故言無上。橫無儔例。故言無等等。等於十方三世諸佛。言無等等也。欲重說此義。更引天親唯識論。唯是一識。復有分別識。無分別識。分別識者。是識識。無分別者。似塵識。一切法界。所有瓶衣車乘等。皆是無分別識。龍樹云。四念處。即摩訶衍。摩訶衍。即四念處。一切法趣身念處。即是一性。色得有分別色。無分別色。分別色者。如言光明。即是智慧是也。無分別色。即是法界。四大所成色。皆是無分別等。是色心不二彼既得作兩識之名。此亦作兩色之說。若色心相對。離色無心。離心無色。若不得作此分別色。無分別色。云何得作分別識。無分別識耶。若圓說者。亦得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唯識。若合論。一一法皆具足法界。諸法等故。般若等。內照既等。外化亦等。即是四隨逐物情有難易。
大智度論云。一切法併空。何須更用十喻。
答。空有二種。一難解空。二易解空。十喻是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難解空。唯識意。亦如是。但約唯識。具一切法門。而眾生有二種。一多著外色。二少著內識。如上界多著內識。下二界著外色多。著內識少。如學問人多得外解。若約唯識論者。破外向內。令觀明白。法界法皆是一識。識空十法界空。識假十法界假。識中十法界亦中。專以內心。破一切法。若外觀十法界。即見內心。當知若色若識。皆是唯識。若識若色。皆是唯色。今雖說色心兩名。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若廣說四句成一偈。即因緣所生心。即空即假即中。故般若經云。受持一四句偈。與十方虛空等。法華經云。聞一偈。亦與菩提記。一句亦然。三句亦如是。今只觀此一心。即不可思議。十界恒現前。入心地法門。故能不起寂場。現身八會。只是一句。一句中有無量。無量中只一句。是為不思議故。如心諸佛爾。如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中求。眾生心。亦於諸佛解脫中求。始是般若究竟。等。未了者。一切法正。一切法邪。不以心分別。即一切法正。若以心分別。一切法邪。心起想即癡。無想即泥洹。此不思議非青黃赤白。方圓長短。無名無相。究竟寂滅。唯當心知。口不能說。若有因緣。善方便。用四悉檀。亦可得說。為眾生無量劫自性心不為煩惱所染而染。難可了知。迷妄名染。染即覆心。不見淨性。所以久處生死。不能返本還原。原實難解。二乘尚不聞其名。何況凡夫。今佛為作習因。如大通佛所繫珠。至釋迦時方成果實。令此種子漸漸積習。後遇聲光。發此種子。轉凡入聖。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若不爾者。無明覆法性。出十法界五陰。重迷積沓。若能超悟。起二乘五陰。乃至佛陰。華嚴經頌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由心造。諸陰只心作耳。觀無明心畢竟無所有。而能出十界諸陰。此即不思議。如法華經云。一念夢心。行因得果。在一念眠中。無明心與法界性合。起無量煩惱。尋此煩惱。即得法性。
問。別圓俱作此譬。云何有異。
答。別則隔歷。圓則一念具。如芥子含須彌山。故名不思議。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智人開塵出經。是一念無明心。有煩惱法。有智慧法。煩惱是惡塵善塵無記塵。開出法身般若解脫。法華經云。如是性相等。一界十界。百千法界。究竟皆等。今觀此無明心從何而生。為從無明。為從法性。為共為離。若自若他。四皆叵得。名空解脫門。只觀心性。為有為無。為共為離。若常若斷。四倒不可得。名無相解脫門。只此心性為真為緣。為共為離。非四句所作。名無作解脫門。無生而說生。是十法界性相也。無明性即是實性。亦言無明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為入不二法門。但眾生迷倒。不見心之無心。明成無明爾。又大涅槃經云。其後不久。王復得病。醫占王病。定應服乳。王者。八倒眾生也。其後病者。初倒伏。後倒起。故言不久也。定服乳者。應授四榮之術也。正是今之念處意耳。又譬有人。以毒塗鼓眾中打之。近者死。遠者未死。後打毒鼓。近遠俱死。初塗四枯。止枯分段。故言未死。今塗四榮。無明根斷。故近遠俱死。亦是今四念處意也。又云。如鳥出籠纔得離網。今二鳥俱飛。高翔遠逝。去住自在。正是今四念處意也。又云。初枯生死。不能照明佛法。不能開悟眾生。於佛法無功夫。於眾生無利益。故言枯雙樹。今圓顯佛法。大益眾生。夫有心者。皆當作佛。八千聲聞。得見佛性。如秋收冬藏。成大果實。故言四榮莊嚴雙樹。大涅槃經云。不令噉酒糟麥䴰。不與特牛同共一群。不在高原。亦不下濕。下濕者。凡邪四倒也。高原者。偏曲四倒也。酒糟是愚癡。麥䴰是嗔恚。特牛是貪欲。選擇中原。安處其子。法華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真實者。非生死非涅槃。無邪無偏。無僻無倒。咄哉丈夫。示昔繫珠。咄哉去來。寶處在近。是故從本垂迹。與法身眷屬。隱實楊權。藏高設下。共化眾生。開示正道。內祕外現。開顯令得入妙。正是此四念處也。所言四者。不可思議數也。一即無量。無量即一。一一皆是法界。三諦具足。攝一切法。出法界外。更無有法。法界無法界。具足法界。雖無法。具足諸法。是不思議數也。華嚴中云。一微塵。具一切塵。及一切法。於一念具一切念。及一切法。塵即是色。念即是心。色心即念處之異名耳。大品經云。四念處即摩訶衍。摩訶衍即四念處者。於一念處。與三念處無二無別。一切法趣四念處。是趣不過。念處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不趣。此亦不思議意同也。普賢觀經云。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名大懺悔。觀心既然。觀色亦爾。大涅槃經云。佛性者。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亦一者。一切眾生悉一乘故。非一者。說三乘故。非一非非一者。數非數不決定。是故當知。於四數不可決定。即不思議之四也。乃至若不依宗鏡中四念處行道。設有智解修行。皆成外道。所以云。若無念慧。一切行法。皆非佛法。非行道人。皆空剃頭。如放牧者。空著染衣。如木頭幡。雖執鉢錫如病人乞具。雖讀誦經書。如盲人誦賦。雖復禮拜。如碓上下。雖復興造。媒衒客作。種樹貨易沈淪生死。蠶繭自纏。無解脫期。捨身命財。但得名施。非波羅蜜。雖復持戒。不免鷄狗。雖復精進。精進無秀媚。雖復坐禪。如彼株杌。雖復知解。狂顛智慧。常在此岸。不到彼岸。不降愛見。不破取相。不得入道品。非賢聖位。不成四枯樹。非波羅蜜。何以故。無念慧故。以念慧能破邪顯正。大涅槃經云。舊醫乳藥。其實是毒。如蟲食木。偶成字耳。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更有新醫。從遠方來。曉八種術。謂四枯四榮。以新四枯。破其舊乳。法華經云。大火從四面而起。即斯意也。是以八種異術。破八倒之迷途。一心妙門。入一乘之種智。
問。此平等法性一乘妙心。一切眾生聲聞緣覺菩薩諸佛。悉皆共稟。云何於異生界等。此一靈性念念處輪迴。於聲聞乘。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答。如黃石中金。以福德爐火因緣成就。若大福人得金。中福人得銀。下福人得銅。此亦如是。凡夫人。唯得煩惱無明。聲聞人。但證無常生滅。唯佛菩薩。究竟常樂涅槃。如大集經云。如然燈器。金則黃光。銅則赤光。其色雖異。燈無差別。法界亦爾。諸佛然之。智光無邊。聲聞然之。智光有邊。而法界性實無差別。且心之一法。微妙幽玄。見有淺深。智分優劣。須憑廣學以至法原。法華經云。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外書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但堅志節。常聞未聞。熏修而觀力轉深。磨鍊而行門益淨。常起難遭之想。道業恒新。長懷慶幸之心。終無退轉。所以華嚴經云。菩薩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悋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捨施。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捨。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若聞一句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生大歡喜。勝得轉輪王位。若得一偈未曾聞法。能淨菩薩行。勝得帝釋梵王位。住無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淨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淨菩薩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況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為求佛法。應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中諸小苦惱。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此菩薩得聞法已。攝心安住。於空閑處。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又普賢行願品頌云。智海廣難量。不測反增謗。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學過。大涅槃經偈云。或有服甘露。傷命而早殀。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存。或有服毒生。有緣服毒死。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雜毒藥。如酥醍醐等。及以諸石蜜。服消則為藥。不消則為毒。方等亦如是。智者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則成毒。又如木中火性。乳中酪性。緣若未具。有亦同無。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不學不知。非不成佛。如金剛三昧經云。地藏菩薩言。尊者。知有非實。如陽焰水。知實非無。如火性生。如是觀者。是人智耶。論釋曰。如經云。若說法有一如焰水迷倒。若見於法無。如盲無日倒。故知實非無。非無之義。如火性生。謂如木中有火性。分析求之。不得火相。而實不無。木中火性。鑽而求之。火必現故。一心亦爾。分析諸相。不得心性。而實不無諸法中心。修道求之。一心顯故。是以含識界中。從無始來。內為五陰所縻。外為六塵所梏。觸途現境。寓目生情。如獼猴而五處俱黏。類??而諸塵盡泊。所以見不超於色界。聽不出於聲塵。若投網之魚。猶處籠之鳥。進退俱阻。如羝羊之觸。籓驚懼齊臨。似乳燕之巢幕。若能知塵是識。了物唯心。不為延促之所拘。豈令大小之所轉。即能隨緣應跡。赴感徇機。不動道場。分身法界。常在此而恒在彼。不居方而不離方。入此宗門。廣大如是。會差別之迹。徹平等之原。如金剛山。純現金光。似師子王。師子圍遶。猶摩梨山內。盡出栴檀。若瞻蔔林中。唯聞香氣。比須彌南面。靡現雜形。如金沙大河。無復迴曲。同金剛之斧力。欲擬皆空。等無翳之日光。所臨俱朗。如入法界品中。逝多林中所現境界。頌云。汝應觀此逝多林。以佛威神廣無際。一切莊嚴皆示現。十方法界悉充滿。十方一切諸國土。無邊品類大莊嚴。於其座等境界中。色像分明皆顯現。又如慈行童女毘盧遮那藏殿內。一一壁中。一一柱中。一一鏡中。一一相中。一一形中。一一摩尼寶中。一一莊嚴具中。一一金鈴中。一一寶樹中。一一寶形像中。一一寶瓔珞中。悉見法界一切如來。從初發心。修菩薩行。成滿大願。具足功德。成等正覺。轉妙法輪。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影像。靡不皆現。如淨水中。普見虛空日月星宿。所有眾像。又如法寶髻長者宅中。得菩薩無量福德寶藏解脫門。其宅廣博。十層八門。善財入已。次第觀察。見最下層。施諸飲食。見第二層。施諸寶衣。見第三層。布施一切寶莊嚴具。乃至見第十層。一切如來充滿其中。從初發心。修菩薩行。超出生死。成滿大願。及神通力。淨佛國土。道場眾會。轉正法輪。調伏眾生。如是一切。悉使明見。釋曰。逝多林之無際。遮那藏之顯現。寶髻宅之廣博。皆是不思議之心。融攝無礙。十層則十波羅蜜。八門則八正道分。乃至一切莊嚴具中。示現佛事。盡是一心法門。體用周遍。重重顯道。一一提宗。以昧之者。不悟不明。以執之者。為緣為對。如盲不見。非無五色之紋。似聾不聞。豈絕五音之響。又如若逝多林裏聲聞不知。恒河水中。餓鬼不見。皆是自業所障。非法隱藏。今勸未省之人。觀聽直入。猶谷中聞響。終無異音。似鏡裏見形。更非他質。分明可驗。自絕思量。現證無疑。復誰前後。可謂聖遠乎哉。體之即神。道遠乎哉。觸事而真矣。
問。既以真心為宗為本。如何辯其功能湛然常住。盡未來際。
答。此心法妙故。如神不可測。無依無住。非古非今。只是有而不可見聞。非是一向空寂。蘊無盡之妙用。不斷不常。具莫測之靈通。非隱非顯。古德云。因雖涅槃永寂。而智體不無。不爾。將何窮未來際。故知此之心神。凡聖之本。盡未來際。無有斷絕。諸佛常正念此法。祖師唯的指此宗。斯乃無相之真。真何有盡。無為之道。道何有窮。如幽谷之風。相續而微聲不斷。若洪鍾之響。隨扣而清韻常生。寶藏論云。唯道無根。靈照常存。唯道無體。微妙恒真。唯道無事。古今同貴。唯道無心。萬物圓備。釋曰。夫有根則有住。住即入於闇室。如穿針不見天。拾針不見地。無根則無住。如日月光明。照見種種色。乃靈照常存矣。夫有體則差別質礙。無體則一性常通。乃微妙恒真矣。夫有事則為相所局。無事則心地坦然。乃古今同貴矣。夫有心則分別各取。無心則逆順同歸。乃萬物圓備矣。既達此常住宗體。自然盡未來際。不休息佛業。即是佛後普賢。純是利他。無始無終無盡之行。所以寶性論。有自然不休息佛業。偈云。佛體如鏡像。如彼瑠璃地。人非不有聲。如天妙法鼓。非不作法事。如彼大雲雨。非不作利益。而地非不生。種種諸種子。如梵天不動。而非不純淑。如彼大日輪。非不破諸暗。如彼如意寶。而非不希有。猶如彼聲響。非不因緣成。猶如彼虛空。非不為一切。眾生作依止。猶如彼大地。而非不住持。一切種種物。以依彼大地。荷負諸世間。種種諸物故。依諸佛菩提。出世間妙法。成就諸白業。諸禪四無量。及以四空定。諸如來自然。常住諸世間。有如是諸業。一切非前後。作如是妙業。無生義云。若無有妙神。一向空寂者。則不應有佛出世。說法度人。故知本地有妙神。不空不斷。乃至師子吼言。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慧即是妙神。故云因滅。是色。獲得常住解脫之色。故知如中含有妙色。五陰常住不動。神不滅篇云。夫神者何耶。精極而為靈者也。精極則非封像之所圖。故聖人以妙物而為言。雖有上智。猶不能定。其體狀。窮其幽致。神也者。圓應無主。妙盡無名。感物而動。假數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滅。假數而非數。故數盡而不窮。有情則可以物感。有識則可以數求。數有精麁故其性各異。智有明昧。故其照不同。推此而論。則知化以情感。神以化傳。情為化之母。神為情之根。情有會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但悟徹者。反本。惑理者。逐物耳。乃至或聚散於一化。不思神道有妙物之靈。而謂精麁同盡。不亦悲乎。如火之傳於薪。猶神之傳於形。深惑者。見形朽於一生。便以為神情俱喪。猶覩火窮於一木。謂終斯都盡耳。故知緣謝形枯。真靈不墜。如薪盡火滅。火性常然。此緣雖滅於今生。彼緣復興於異世。故般若吟云。百骸雖潰散。一物鎮長靈。可謂真心湛然常住矣。如華嚴經云。知一切幻心所緣法無量故。佛子。如如意珠。隨有所求一切皆得求者無盡。意皆滿足。而珠勢力終不匱止。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三昧。知心如幻。出生一切諸法境界。周遍無盡。不匱不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無礙行智。觀察無量廣大幻境。猶如影像。無增減故。佛子。譬如凡夫。各別生心。已生現生。及以當生。無有邊際。無斷無盡。其心流轉。相續不絕。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普幻門三昧。無有邊際。不可測量。何以故。了達普賢菩薩普幻門無量法故。佛子。譬如難陀摩那斯龍王。及餘大龍。降雨之時。滴如車軸。無有邊際。雖如是雨雲終不盡。此是諸龍無作境界。又云。於一念中。盡知一切心非心地境界之藏。於非心處。示生於心。遠離語言。安住知慧。同諸菩薩所行之行。以自在力。示成佛道。盡未來際。常無休息。一切世間眾生劫數。妄想言說之所建立。神通願力。悉能示現。釋曰。盡知一切心非心地境界之藏者。識行於境。名之曰心。智行於境。名曰非心。故楞伽經云。得相者識。不得相者智。故知菩薩隨順妄緣。不捨世法。於方便中。悉能示現。隨增減劫。任長短緣。乘大願風。相續不斷。供佛利生。無有休息。如華嚴論云。十一地等覺位菩薩。以大慈悲心。行赴俗濟生之門。表自出世道滿。無更求解脫離染離淨之心。但以乘法性船。張大慈悲帆。以大智為船師。順本願風。吹諸波羅蜜網。常遊生死海。漉一切眾生有著之魚。安置無依普光明之智岸。常生一切幻。住萬行功德法界無礙寶堂。如下慈氏所居樓閣是。
宗鏡錄卷第三十九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心無相。云何知有不空常住湛然之體。
答。以事驗知。因用可辯。事能顯理。用能彰體。如見波生。知有水體。十八空論云。不捨離空菩薩。修學此定。止為功德善根無盡。何以故。一切諸佛。於無餘涅槃中。亦不捨功德善根門。有流果報。已盡。功德善根。本為化物故。恒有此用。如來雖入涅槃。猶隨眾生機緣。現應化兩身。導利含識。即是更起心義。故眾生不盡。應化之用亦不盡。故言雖入無餘。而不捨功德善根也。若二乘入滅。無更起心。以慈悲薄少。不化眾生。若佛入無餘。而更起心者。以諸佛菩薩。三身利物無窮故。如來法身。即是一切無流法之依處。故言不捨離功德也。所以得知涅槃之中。猶有法身者。以用證體。既覩應化之用不盡。故知此身之體。常自湛然。永無遷壞。如毘婆沙師。說無涅槃。無有自相而可言無。何以故。為能顯事用故。若不依涅槃。不成智慧。智慧不成。則煩惱不滅。涅槃既能生道。道能滅惑。即是涅槃家事。既見有事。則知應有體。故不得言無也。
問。有何勝義。廣集一心正宗。於末學進修。得疾入道不。
答。若以宗鏡示人。直至道場。疾證菩提。更無迂曲。法華經偈云。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如有頌云。行自境界中。獲得所應得。行他境界中。如魚墮陸地。是以若行自境內。如同己物。取復何難。若行他境中。即不自在。如王失國。似鳥離空。足可知之。此是千聖入道之門。諸佛證真之路。若有入者。一入全真。博地凡夫。位齊諸佛。法華經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可謂頓入頓超。諸乘匪。及以三乘之人。不知諸塵唯是識。故執心外實有境界。凡夫二乘。雖有發心趣向解脫。而猶計有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若知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彼事識外計分別。既了唯心。趣理速疾。異前漸悟。故論云。速趣涅槃。又凡夫二乘。不覺賴耶。但依分別事識資持力故。而發心修行。以不達本故。向大菩提疎而且遠。故云漸也。菩薩既了賴耶本識。則依此識資持力故。而發心修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親而且近。故云速也。此宗鏡中開示大意。唯論自心妙達。何待他文。為未薦者。假以文言。示令親悟。纔聞便入。目擊道存。故止觀云。直聞其言。病即除愈。如經云。佛告菩提樹神。過去有佛。名曰寶勝。滅後有長者。名曰持水。善知醫方。救諸病苦。持水有子。名曰流水。是時國內。天降災變。流水見已。自思惟言。我父年邁。不能至彼城邑聚落。便至父所。問醫方已。因得了知一切方術。遍至城邑。作如是言。我是醫師。我是醫師。善知方藥。療治一切。一切眾生。聞許治病。直聞是言。所患即除。此譬聞妙境。得入初住。以不思議境。本自圓成。長時顯現。上根纔覽。直進無疑。不待舉明。重加指示。如華嚴迴向品頌云。諸佛隨宜所作業。無量無邊等法界。智者能以一方便。一切了知無不盡。是以若入此宗鏡。己眼圓明。一一皆照。自心。決定不從他學。法藏而全開身聚。智燈而高挂靈臺。步步現無盡法門。念念成六波羅蜜。如首楞嚴三昧經云。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六波羅蜜世世自知。不從他學。舉足下足。入息出息。念念常有。六波羅蜜。何以故。堅意。如是菩薩。身皆是法。行皆是法。堅意。譬如有王。若諸大臣。百千種香。擣以為末。若有人來索中一種。不用餘香共相熏雜。堅意。如是百千種眾香末中。可得一種不雜餘不。不也世尊。堅意。是菩薩以一切波羅蜜熏身心故。於念念中。常生六波羅蜜。堅意。菩薩云何於念念中。生六波羅蜜。堅意。是菩薩一切悉捨。心無貪著。是檀波羅蜜。心善寂滅。畢竟無惡。是尸波羅蜜。知心盡相。於諸塵中而無所傷。是羼提波羅蜜。勤觀擇心。知心離相。是毘梨耶波羅蜜。畢竟善寂。調伏其心。是禪波羅蜜。觀心知心。通達心相。是般若波羅蜜。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如是法門。念念皆有六波羅蜜。
問。依此寂滅無為之道。即入絕學絕待之門。莫不沈空。成於斷見不。
答。未入茲門。觸途虛幻。待真立俗。對色明空。纔證斯宗。萬緣俱寂。如異色之鳥。投須彌而純變金光。猶三十三天。入雜林而更無分別。是以諸法無體。相待而成。皆無待而成待。若執有法。互相待成。則不成待。以有自體。各定。不假相待故。如中觀論偈云。若法有待成。未成云何待。若成已有待。成已何用待。若法因待成。是法先未成。未成則無。無則云何有因待。若是法先已成。已成何用因待。是二俱不相因待。是知未成已成。俱無有待。若悟入宗鏡之時。了知虛空尚是幻生。豈更有法可為對待。如首楞嚴經云。若一人反真歸原。此十方空一時消殞。菩薩瓔珞經云。佛告天子。如吾昔求道。從無數劫分別本末。未能究盡一法定意。云何為一法。所謂無念也。菩薩得無念者。觀一切法悉皆無形。天子。吾今成佛。由此一行。得成無上正真之道。既萬法無形。對何稱有。有既不有。曷得云常。空復何空。憑誰稱斷。若心外有法。即成斷常。若法外無心。孰言空有。所以傅大士云。君不見自心非斷亦非常。普在諸方不入方。亦復不依前後際。又復非圓非短長。寂然無生亦無滅。非黑非白與青黃。雖復念慮知諸法。而實不住念中央。眾生入而無所入。雖趣六境實無傷。智者分明了知此。是故號曰法中王。故思益經云。若有於法生見。則於其人。佛不出世。世尊。若有決定見涅槃者。是人不度生死。所以者何。涅槃名為除滅諸相。遠離一切動念戲論。是以若論成壞有空。皆徇世間名字。不出外道諸見。如狗逐塊。豈達自宗。則知名字如塊。真理如人。無明癡犬。逐名言塊。種智師子。得理亡名。故知。言語從覺觀生。息覺觀。則名言絕。言思絕。則待絕亡。中觀論疏云。盡不盡門者。若念念遷滅。滅無可成。若念念相續。續非始成。若念念遷滅。滅無始壞。若念念相續。續不可壞。故盡不盡。俱無成壞。又諸法日夜中。念念常滅盡。過去如水流不住。是則名盡。是事不可取。不可說。如野馬無決定性。云何可分別說有成。又念念生滅。常相續不斷。故名不盡。云何可分別說言。今是成時。是故盡亦無成。不盡亦無成。既無成。亦無壞。是以一切諸法。尚無有成。云何說斷。皆以實際為定量。則無有變異。
如經問。何等是真智慧。
答言。無變異相。如眾生無變異相。真智慧亦無變異。又。
問。云何是眾生相。
答。假名字畢竟離。是眾生相。如是相。則無變異。乃至如虛空無變異相。一切諸法亦無變異相。云何無變異。以無二故。亦無無二。方成真智。但云無有二。非是有無二。如華嚴經頌云。常於諸法不作二。亦復不作於不二。於二不二並皆離。知其悉是語言道。是知一切言語。皆從覺觀而生。纔有覺觀。便形紋綵。發萠芽於境上。起兆朕於心中。心境對治。便為質礙。若入宗鏡。自絕言思。妙旨潛通。了無所得。又若一切修行趣佛乘人。但先得旨之後。方可以佛知見。治諸餘習。以正定水。瑩。淨禪支。用多聞慧。助生觀力。乃至習誦熏修。萬行嚴飾。若未入宗鏡。不了自心。縱多聞習誦。俱不成就。如善星受持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不達無生。返墮地獄。又如阿難多聞。不明實相。遭婬席所縛。為文殊所訶。應須先入正宗。後修福智。如瑠璃之含寶月。似摩尼之置高幢。方得通透無瑕。能雨眾寶。自他兼利。豈虛搆哉。又此絕待無作真心。非是斷空但空。若眾生一切妄心。世間一切幻法。以情識分別不及。故。目之為空。如洞山和尚偈云。世間塵事亂如毛。不向空門何處消。若待境緣除蕩盡。古人那得喻芭蕉。龐居士偈云。識樂眾生樂。緣繩妄走作。智樂菩薩樂。無繩亦無縛。若有發心者。直須學無作。莫道怕落空。得空亦不惡。見礦不識金。入爐始知錯。黃蘗和尚云。無人敢入此門。恐畏落空。盡望涯而退。證道歌云。嗟末法。惡時代。眾生薄福難調制。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冤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問。悟此心宗修行之人。得圓滿普賢行不。
答。一切理智。無邊行願。皆不出普賢一毛孔。若實入此宗鏡中。乃至凡聖之身。一一毛孔。皆能圓滿普賢之行。如華嚴經海幢比丘。入般若波羅蜜境界清淨光明三昧。經行地側。結加趺坐。入于三昧。離出入息。無別思覺。身安不動。從其身分。出十法界身雲。一切供具。雨無量法雨等。又如善見比丘。告善財言。我經行時。一念中一切十方。皆悉現前。智慧清淨故。一念中一切世界。皆悉現前。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故。又如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於其身上。一一毛孔。出無量種變化身雲。隨其所應。以妙言音。而為說法。普攝無量一切眾生。皆令歡喜而得利益。又如善財。重觀普賢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三千大千世界。風輪水輪。地輪火輪。大海江河。及諸寶山。須彌鐵圍。村營城邑。宮殿園苑。一切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界。天龍八部。人與非人。欲界色界。無色界處。日月星宿。風雲雷電。晝夜月時。及以年劫。諸佛出世。菩薩眾會。道場莊嚴。如是等事。悉皆明見。如見此世界。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如是見。如見現在十方世界。前際後際一切世界。亦如是見。各各差別。不相雜亂。如說海幢身分之上。善見一念之中。普賢毛孔之內。盡十方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凡聖境界。淨穢國土。靡所不現。可證宗鏡無外。無法不含。如卷大海之波瀾。收歸一滴。猶撮十方之剎土。指在一塵。如古德云。以遮那之境界。眾妙之玄門。知識說之而不窮。善財酌之而不竭。文殊體之而寂寂。普賢證之以重重。何者。以文殊是自心如理之體。體常湛然。以普賢是自心如量之用。用周法界。所以寶性論明。有二種修行。一如實修行。了如理一味。二。遍滿修行。備知一心有恒沙法界。是以悟此真如無盡之心。成得普賢無盡之行。亦云梵行已立己事已辦。如不了此而妄有所修。非唯不具普賢行門。乃至三歸五戒等一切修進之門。悉不成就。以不達本故。所以法華經云。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以自他所隔。但為愛見之心。未達一乘。豈成同體之行。又云。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故知見性修行。性周萬行。如華嚴經云。菩薩行。即如來性。如來性。即菩薩行。若明見此旨。方稱圓修。權教罔思。下位天隔。讚一念隨喜。福尚無量。何況正念修行。為人開示。所以文句疏。釋。一念隨喜者。自未有行。但隨喜法及人。功報尚多。況行到耶。隨喜心有二。若聞開權顯實。即於一念心中。解非權非實之理。信佛知見。又雙解權實。事理圓融。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此即竪論隨喜。又若聞開權顯實之意。即於一心。廣解一切心。又一切法皆是佛法。無有障礙。若欲分別。辯說無窮。月四月至歲。旋轉不盡。雖未得真隨喜心。能如此解。法既如此。人亦如是。此約橫論隨喜。即橫而竪。即竪而橫。故大涅槃經云。寧願少聞。多解義味。即此意也。故知纔聞一心。能生隨喜。則洞了諸法。無有遺餘。可謂一聞千悟。得大總持。於凡夫心能生圓信。格量功德。唯佛方知。若外道得五通者。能移山竭海。而不伏見愛。不及煖法人。二乘無學。子果俱脫。猶被涅槃縛。不知其因果俱權。通教人修因雖巧。發心不識五百由旬。得果止除四住。別人雖勝二乘。修因則偏。其門又拙。非佛所讚。皆不及初隨喜一念圓信之人。又止觀云。能如是入唯心觀者。則具一切法門。該括周備。規矩。初心送行人。到彼薩雲蓋。如來積劫之所勤求。道場之所妙悟。正在茲乎。故知萬途雖別。一性無差。若未歸此自心之性。終非究竟。凡有所作。心境不亡。皆墮輪迴。不入真實。如大智度論云。復次如水性下流故。會歸於海。合為一味。諸法亦如是。一切總相別相。皆歸法性。同為一相。是名為法性。如金剛在山頂。漸漸穿下。至金剛地際。到自性乃止。諸法亦如是。智慧分別推求已到如中。從如入自性。如無本末生滅諸法戲論。是名為法性。又如犢子。周章鳴喚。得母乃止。諸法亦如是。種種別異。取捨不同。得到自性乃止。無復過處。是名法性。如一切菩薩求道修行。若未到宗鏡。心終不止。所以宗鏡略有二意。一為頓悟知宗。二為圓修辦事。如首楞嚴經云。佛責阿難言。非汝歷劫辛勤證修。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戲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須待我佛頂神呪。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祕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呪力。消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欲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乃至阿難等既開悟。後重請妙修行路。如經云。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以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唯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闇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乃至佛告阿難。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釋曰。詳夫諸大乘經。祖佛正意。凡從今日去紹佛乘人。先須得本。悟自真心不生不滅為因。然後以無生之旨。遍治一切。所以華嚴論云。若有習氣。還以佛知見治之。若不入佛知見。設有修行。但成折伏。終不能入諸佛駛水之流。如法華明。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只是於眾生心中。而論開示。以佛知見蘊在眾生心故。若宗門中。從上亦云。先須知有。然後保任。又云。頭尾須得相稱。不可理行有闕。心口相違。入我宗中。無有是處。若未悟自心無生之理。唯以生滅心為因。欲求無生之果。如蒸砂作飯。種苦求甘。因果不同。體用俱失。邪修妄習。猶九十六種。揑目生華。趣寂執權。似三乘道人。勞神費力。若入宗鏡。理行俱圓。可謂二見之良醫。釋真之皎日矣。故大涅槃經云。譬如霧露。勢雖欲住。不過日出。日既出已。消滅無餘。善男子。是諸眾生所有惡業。亦復如是。住世勢力。不過得見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滅一切惡業。夫未遇宗鏡正法之日。一心實智之海。歸前所有一切修行三昧諸行。皆是無常。不成上善。以未究竟故。如經云。佛言。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經。咸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復次善男子。譬如眾流。皆歸于海。一切契經諸定三昧。皆歸大乘大涅槃經。何以故。究竟善說有佛性故。所以纔知。有佛性。自然解行相應。如結網而終是取魚。裹糧而必須前進。如云。若唯解而無行。同沙井之非潤。專虛而不實。似空雲而無雨。是以此錄。全為修習菩薩道。圓滿普賢門。遂乃廣集了義金文。先德遺旨。皆令信順。與道相應。該括始終。自他兼利。以真如一心。性無盡故。法爾如是順性而行。無有匱息。自然圓滿。一切智慧。一切慈悲。一切三昧。一切神通。一切行願。一切因果。一切理事。一切權實。一切行布。一切圓融。所以華嚴論云。經明。法雲地菩薩。隨心念力。廣大微細。自他相入。一多大小。互參。神通。德用自在。皆隨自心念所成故。如一切眾生作用境界。皆是自心執業所成。人天地獄畜生餓鬼善惡等報果。一依心造。如此十地菩薩。以無作法身大智之力。隨所心念。莫不十方一時自在。皆悉知見。以普光明智為體。為智體無依。稱性遍周法界。與虛空量等。周滿十方世界。以無性智。大用隨念。以不忘失智。隨念皆成。以具總別同異。成壞俱作。以廣狹大小自在智。化通無礙。以與一切眾生同體智。能變一切眾生境界。純為淨土之剎。以自他無二智。一身而作多身。多身而作一身。以法身無大小。離量之智。能以毛孔廣容佛剎。以等虛空無邊無方之智。而一念現生。滿十方而無去來。以如響智。而能響應。對現。等眾生應。形以是具足圓滿福德智。而恒居妙剎。常與一切眾生同居。若非聖所加持力。而眾生不見。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有人。以摩尼寶。置色衣中。其摩尼寶。雖同衣色。不捨自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知慧。以為心寶。觀一切智。普皆明現。然不捨於菩薩諸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大誓願。利益一切眾生。度脫一切眾生。承事一切諸佛。嚴淨一切世界。安慰眾生。深入法海。為淨眾生界現大自在。給施眾生。普照世間。入於無邊幻化法門。不退不轉。無疲無厭。佛子。譬如虛空。持眾世界。若成若住。無厭無倦。無羸無朽。無散無壞。無變無異。無有差別。不捨自性。何以故。虛空自性。法應爾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立無量大願。度一切眾生。心無厭倦。乃至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開示一切如來無差別性。此是無礙方便之門。此能出生菩薩眾會。此法唯是三昧境界。此能勇進入薩婆若。此能開顯諸三昧門。此能無礙普入諸剎。此能調伏一切眾生。此能住於無眾生際。此能開示一切佛法。此於境界皆無所得。雖一切時演說開示。而恒遠離妄想分別。雖知諸法皆無所作。而能示現一切作業。雖知諸佛無有二相。而能顯示一切諸佛。雖知無色。而演說諸色。雖知無受。而演說諸受。雖知無想。而演說諸想。雖知無行。而演說諸行。雖知無識。而演說諸識。恒以法輪。開示一切。雖知法無生。而常轉法輪。雖知法無差別。而說諸差別門。雖知諸法無有生滅。而說一切生滅之相。雖知諸法無麁無細。而說諸法麁細之相。雖知諸法無上中下。而能宣說最上之法。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能演說清淨言詞。雖知諸法無內無外。而說一切內外諸法。雖知諸法不可了知。而說種種智慧觀察。雖知諸法無有真實。而說出離真實之道。雖知諸法畢竟無盡。而能演說盡諸有漏。雖知諸法無違無諍。然亦不無自他差別。雖知諸法畢竟無師。而常尊敬一切師長。雖知諸法不由他悟。而常尊敬諸善知識。雖知法無轉。而轉法輪。雖知法無起。而示諸因緣。雖知諸法無有前際。而廣說過去。雖知諸法無有後際。而廣說未來。雖知諸法無有中際。而廣說現在。雖知諸法無有作者。而說諸作業。雖知諸法無有因緣。而說諸集因。雖知諸法無有等比。而說平等不平等道。雖知諸法無有言說。而決定說三世之法。雖知諸法無有所依。而說依善法而得出離。雖知法無身。而廣說法身。雖知三世諸佛無邊。而能演說唯有一佛。雖知法無色。而現種種色。雖知法無見。而廣說諸見。雖知法無相。而說種種相。雖知諸法無有境界。而廣宣說智慧境界。雖知諸法無有差別。而說行果種種差別。雖知諸法無有出離。而說清淨諸出離行。雖知諸法本來常住。而說一切諸流轉法。雖知諸法無有照明。而恒廣說照明之法。釋曰。譬如虛空。持眾世界。若成若住。無厭無倦者。以普賢智。了一切法。皆如虛空性故。虛空之性。即凡聖身。只為眾生不了。迷為生死。變作根塵。菩薩故能對現色身。隨應說法。故云普賢身相如虛空。又偈云。心聞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又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是知若法若行。皆我之心性。猶如虛空。豈有厭倦乎。若不了一切法同虛空性。執有前境相狀。可觀。隨相發心。緣塵起行。不達同體之旨。悉墮有為。盡成愛見之悲。終成厭倦。若依宗鏡。如說修行。所有一毫之功。畢趣菩提之果。是以無緣之緣。顯無化之化。謂眾生真心稱理。不可得故。若無緣。即無所化。若真心隨緣。不壞。緣起。則亦有所化。如是則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滿。理行兼備。因果同時。圓解圓修。方成宗鏡。又此普賢之行。全是佛智。佛智即是真心。如華嚴經頌云。佛智廣大同虛空。普遍一切眾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別。則全佛智是眾生心。世間妄想。皆從眾生心變。能變之心。既是佛智。所變之境。豈成實耶。則了世間妄想皆空。終不起於異見分別。謂凡謂聖。謂有謂無等。又了世間妄想。即如量智。不起異分別。即如理智。如量觀俗。如理了真。又即體之相包含。是如量智。即相之體一味。是如理智。若理量雙消。方冥佛智。是以若欲真俗雙照。因果俱圓。不出如理如量之二智。如佛性論云。此理量二智。有二種相。一者無著。二者無礙。言無著者。見眾生界自性清淨。名為無著。是如理智相。無礙者。能通達觀無量無邊境界故。是名無礙。是如量智相。又此二智。有二義。如理智為因。如量智為果。言如理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如量為果者。由此理故。知於如來真俗等法。具足成就。又如理智者。是清淨因。如量智者。是圓滿因。清淨因者。由如理智。三惑滅盡。圓滿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圓滿。故知成佛皆由二智。如理智者。即一心之體為因。如量智者。即一心之用為果。所以體用相即。因果同時。初後卷舒。悉於一心圓滿。乃至法界顯於塵內。寶剎現於毛端。皆是如理智中。如量境界。若但證如理之旨。普賢大用不得現前。若唯行如量之宗。文殊正智不能究竟。具此二門。方明宗鏡。所以善財一生。能辦多劫之行。古釋云。善財既因毘目仙人善友力。瞬息之間。或有佛所。見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修行不倦。何得一生不經多劫。仙人之力。長短自在。故如世王質。遇仙之碁。令斧柯爛。三歲尚謂食頃。既能以長為短。亦能以短為長。如周穆隨於幻人。雖經多年。實唯瞬息。故不應以長短之時。廣狹之處。定其旨也。故知隨心轉變。不定。長短。心長則長。心短即短。延促是心。非于時分。一切萬法。皆是心成。離心計度。皆失宗旨。
宗鏡錄卷第四十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此宗如何投湊。即得相應。
答。向之即背。近之即離。取而復失。急而復遲。千聖拱手而無計校。一門深入而忘覺知。此是心中自證法門。非待問答而得。如法華經偈云。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所以先德云。諸祖共傳諸佛清淨自覺聖智真如妙心。不同世間文字所得。若有悟斯真實法性。此人則能了知三世諸佛。及一切眾生同一法界。本來平等。常恒不變。先曹山和尚偈云。從緣薦得相應疾。就體消機道却遲。瞥起本來無處所。吾師暫說不思議。故知千聖皆目此一念心起時了不可得。是真不思議。離此決定別無殊勝。如是了者。豈非疾乎。何待消融。方能見道。若不直見其事。欲以意解情求。如將兔角之弓。駕龜毛之箭。以無手之者。擬射碎須彌之山。似傾壓沙之油。點無煙之火。貯漏巵之內。欲照破鐵圍之闇。徒役狂心。無有是處。
故思益經云。問。以何法修道。
答言。不以見聞覺知法。不以得。不以證。於一切法無相無示。名為修道。華嚴疏云。頓教者。總不說法相。唯辯真性。無有八識差別之相者。釋云。八識心王尚無差別。況心所變。豈當有耶。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所以疏云。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故起信論云。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真如。以一切法性皆離言故。亦通四種法界。皆不可說。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理本無言故。事理交徹。不可作事理說。事事相即。不可作一多說。如楞伽。雖明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皆空寂。何者。謂迷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妄便稱智。則無名相妄想。唯如智矣。智因如立。智體亦空。如假智明。本來常寂。故並空矣。況八識約事。皆緣生性空。因有我法。說二無我。我尚叵得。無我寧存。故中論偈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故雙遣也。疏云。訶教勸離。毀相泯心者。訶教者。謂以心傳心。不在文字故。勸離者。令離法。法雖無量。不出色心。離心心如。離色色如。故令皆離。則契心體離念矣。毀相約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泯心約智。了境相空。假稱為智。相既不有。智豈有真。心境兩亡。則皆泯絕。心無心相。即是安心。故說生心即妄。不生即佛。言生心者。非但生於餘心。縱生菩提涅槃。觀心見性。亦曰生心。並為妄想。念相都寂。方曰不生。寂照現前。豈不名佛。故達磨碑云。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言心無者。非了心空。不生於了耳。
故韋侍御問仰山和尚了心之旨。
答云。若欲了心。無心可了。無了之了。是為真了。華嚴經頌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言如是解者。如不生。解而無解相。非謂空解於不生耳。疏云。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者。重拂前迹。為迷眾生言即心即佛。既無眾生。何曾有佛。故經偈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執佛言無佛。非謂是無佛。故云無不佛矣。則遣之又遣之。若少有所得。皆是妄想。故佛藏經云。於法少有所得。則與佛諍者。與佛諍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又只詺無佛以為真佛。故言無不佛耳。故經頌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有生心。生心是妄。故說不生。佛尚不有。何有無生。作無生解。還被無生之所纏縛。故云無不生矣。又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故云無不生矣。則生與不生。反覆相違。亦反覆相成。唯亡言者可與道合。虛懷者可與理通矣。若亡言則止止不須說。豈強起言端乎。若虛懷則我法妙難思。寧妄生知解乎。又夫入宗鏡。法爾亡言。非智所知。唯信所及。如讚般若偈云。若人見般若。論義心皆絕。猶如日出時。朝露一時失。故祖師云。論即不義。義即不論。若欲論義。終非義論。昔梁武帝。於華林園重雲殿。集四部眾。自講三慧般若經。時傅大士在會。太子遣問。大士何不論義。答曰。皇帝菩薩所說。非長非短。非廣非狹。非有邊。非無邊。如如正理。復有何言。劉中丞又問。大士何不往復。眾所願聞。答曰。日月停景。四時和適。又中天竺有出家外道馬鳴。世智辯才。善通言論。唱言。若諸比丘。能與我論義者。可打揵搥。如其不能。不足公鳴揵搥受人供養。時長老脇到彼國言。但鳴揵搥設彼來者。吾自對之。即鳴揵搥。外道即問。今日何故打此木耶。答言。北方有長老沙門。來鳴揵搥。外道問言。欲論義耶。答言。然。於是廣備論場。大眾雲集乃至。長老脇言。吾既年邁。故從遠來。又先在此坐。理應先語。外道言亦可爾耳。現汝所說。吾盡當破。長老脇即言。當今天下泰平。大王長壽。國土豐樂。無諸災患。外道默然。不知所言。論法。無對。即墮負處。伏為弟子。剃除鬚髮。度為沙彌。受具足戒。又有學人請忠國師和尚立義。師云。立了也。學人罔措。被師喝出。非公境界。故知若入宗鏡。玄鑒豁然。如臨鏡中。自見面像。見即便見。更俟發言耶。所以月上女經云。時舍利弗復問女言。眾生界者。復有幾許。其女報言。如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境界。舍利弗言。若如此者。汝說何事。是何解釋。其女報言。依尊者問。我還依答。時舍利弗復問女言。我問何義。其女答言。問文字也。舍利弗言。彼文字滅。無有足跡。其女答言。尊者舍利弗。如是滅相。一切法中。如有問者。如有答者。二俱滅相。不可得也。華手經云。佛告跋陀婆羅。善哉善哉。如汝所說。如來道場所得法者。是法非法。亦非非法。我於此。智不能行。目不能見。無有行處。慧所不通。明不能了。問無有答。於此法中。無受無取。無垢無淨。若我說是自所得法。若以行相行是法者。則皆迷悶。佛藏經云。佛言。舍利弗。於聖法中計得寂滅。皆墮邪見。何況言說。何況說者。如是空法。以何可說。舍利弗。佛何以故。說諸語言皆名為邪。不能通達一切法者。是則皆為言說所覆。是故如來知諸語言皆為是邪。乃至少有言語不得其實。舍利弗。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無想無念。何以故。如來於法。不得體性。亦不得念。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告毘舍佉。應當先為說彼六波羅蜜。次第修已。然後為說空解脫門。若為眾生說此空法。或有得聞。或有思惟。或能證者。是亦不應。但有言說。何以故。如是空法。不可惟以心想知故。若彼空法。但以心想能證知者。一切眾生未修道時。亦應即是阿羅漢也。毘舍佉。彼空法者。亦不可說相貌形體。若可說者。則是作相。若有作相。則有願求。若有願求則是三世。何以故。毘舍佉。無相法中。一切三世皆不可得。所以者何。過去未來現在等事。皆寂滅故。云何起願。復次應觀是色。作無相想。云何觀色作無相想。當知此色。生滅輪轉。念念不停。毘舍佉。如是色相。不可眼見。當知彼是心識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得見。毘舍佉。一切眾生。所有心意。不可言說。唯佛智知。雖可慮知。而不可見。念念不住。猶如幻化。云何可取而可得見。如是毘舍佉。不可以彼眾生心識。取心真相。既不可取。云何可說。何以故。以愛憎事違平等故。毘舍佉。若欲滅除愛憎想者。當勤精進。觀一切法悉皆空寂。無有取著。
問。豈無今時學路。何乃頓斷方便之門。
答。中下之機。不無學路。童蒙之訓。豈斷今時。故楞伽經云。宗通為菩薩。說通為童蒙。助觀之門。深有利益。若一向背己徇文。執學而辦。則對木人而待語。期石女以生兒。空歷塵沙。終無得理。設爾外學得成。皆非真實。如云。寫月非真月。圖龍失本龍。如今若要真成。但能淨意內觀。則了然寂現。猶臨明鏡。自見其形。若以見聞妄求。如撈水月。豈有得時。所以真覺歌云。淨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盤山和尚云。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月。龐居士偈云。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生尋水月。終是抂功夫。
問。如何即是。
答。是則第二頭。非則第三手。心智路絕。限量情消。所以文殊般若經云。不可解者即般若。般若非可解。非不可解。肇論云。玄道在於絕域。故不得以得之。妙智存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大象隱於無形。故不見以見之。大音匿於希聲。故不聞以聞之。唯信入之時。自然洞鑒。若洞徹圓明了達之際。尚不因於心念。何況就他人而求自法。取彼眼而作圓通。數寶終不濟貧。說食焉能得飽。但自親到。頓入絕學之門。唯在發明。方達無為之旨。若能如是如是入理思惟。則能如是如是了然顯現。自然二際冥合。物我無差。契萬境以虛玄。同一心之憺怕。皆依空而立。抱一而生。是以雲融曳而緩清霄。山幽隱而閑綠野。喬松倚巖而自長。脩竹拂徑而長新。內則襟懷憺然。外則道性常爾。故心要牋云。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直造心原。無知無得。不取不捨。無對無修。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似棄影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滅影。故無心於忘照。則萬累都捐。若任運以寂知。則眾行爰起。放曠任其去住。靜鑒覺其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未離法界。靈叟吟云。我欲學菩提。輸他釋迦先。我欲學闡提。落他調達後。不涉二家風。未免中途走。設使總不是。憑何而開口。開口不開口。切忌犯靈叟。若會箇中意。望南觀北斗。傅大士頌云。人道行路難。我道行路易。入山數載餘。長伸兩脚睡。行路易。路易莫思量。剎那心不異。何處不天堂。如上雖廣引先達誠言。纔入宗鏡之中。法爾言思道斷。識智齊泯。勝負俱亡。四辯莫窮。群賢罔測。故淨名私記云。淨名默然。從前已來。至此究竟。實智滿足。亦如善財值彌勒入樓觀。方得究竟。今默無言。即樓觀體。大集經云。光明寂靜無諍。三句法竟。釋迦默然而住。與今無異。又如西天韻陀山中。有一羅漢名富樓那。馬鳴往見。端坐林中。志氣眇然。若不可測。神色謙退。似而可屈。遂與言曰。沙門說之。敢有所明。要必屈汝。我若不勝。便刎頸相謝。沙門默然。容無負色。亦無勝顏。扣之數四。曾無應情。馬鳴退自思惟。我負矣。彼勝矣。彼安無言。故無可屈。吾以言之。雖知言者可屈。自吾未免於言。真可愧矣。遂投出家。
問。若如上說。道體自然。則祖佛何煩出世。
答。古教云。不得一法。疾與授記。祖師云。不得一法。號曰傳心。了煩惱性空。即佛出世。故經云。貪瞋癡出。即是佛出。但令眾生絕凡聖之清無出沒之相。閑居靜住。無所施為。達斯法門。是真佛出。說如斯事。是真實慈。
問。既無心念。木石何殊。又絕見聞。如何覺悟。
答。只謂強覺妄知而能障道。唯當脫粘。內伏。發自靈知。根塵既消。光明頓發。釋摩訶衍論云。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者。即是自宗正理。所謂法性。從無始來。唯是一心。無一法而非心故。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若一心之性寂滅無起。即是本覺慧明。如論云。心性無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又妄心起見。一向唯轉虛妄境中。不能通達真實境界。所以者何。真偽相違。不契當故。如論云。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真實知見。離能所之邊見。如論云。心體若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又若心有動轉相。即是無明熏習氣故。心性寂靜。無有喧動。正直無有顛倒之解。即是實智之照。如論云。若心有動。非真識知。若一心有動轉相。更有前境可緣者。能見之心。所見之境。二差別故。本覺功德。則不圓滿。而本性德。雖過恒沙。唯一心量。終無二體。所以者何。如是諸德。悉皆各各。不分其體。於一法界。其量等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暗明。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鉢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氷。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黤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辯。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消。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問。如上所說。並約大根。如初日照高山駛馬見鞭影。若中機下品。不可孤然。未入之人。以何方便。
答。亦須自省。開發信心。若未發時。直須靜慮。以時研究。永斷攀緣。身心一如。以悟為限。或因聞入。或從境明。豁爾意消。真心自現。
問。境識俱無自體者。境從識生。識從何起。
答。識從真性起。
問。真性從何而起。
答。真性則無所起。
問。若無所起。云何顯現。
答。無起即起。起即無起。非起不起。是不思議起。
問。如何是不思議起。
答。紅埃飛碧海。白浪涌青岑。
問。修習此宗。聞解信人。得何法利。獲何勝報。
答。此是第一之說。無等之詮。學而不得。福猶勝於人天。聞而不信。尚結菩提之種。十方金口。同共稱揚。諸大乘經。無不具載。法華經云。一念隨喜。皆記無上菩提。一句受持。悉同如來供養。古釋華嚴出現品云。此品文旨宏奧能頓能圓。究眾生之本原。罄諸佛之淵海。根本法輪之內。更處其心。生在金輪種中。復為嫡子。妙中之妙。玄中之玄。並居凡類之心。小功而能速證。安得自欺不受。今聞解能欣。尤須自慶。故知慕斯法者。起信樂心。纔舉念時。已作如來真子。始迴向際。便成無上菩提。興少學而齊上賢。施微功而獲大果。促三祇於一念。圓萬德於小成。猶長者得摩尼之珠。盡未來施而不盡。似小國獲輪王之寶。遍法界用而無窮。妙德藥王。獻香華而侍立。釋迦多寶。同歡喜而證明。隨所至方。接足。而如逢善逝。說一偈處。起塔。而堪作寶坊。法利何窮。功德無盡。華嚴論云。修信解力者。常信自他凡聖。一體同如。無所依住。無我無我所。心境平等。無二相故。一切凡聖。本唯法界。無造作性。依真而住。住無所住。與一切諸佛眾生。同。一心智。住性真法界。所有分別。是一切諸佛本不動智。凡聖一真。共同此智。全信自心。是佛種智。及一切智。不於心外別有信佛之心。亦不於自心之內見自心。有佛相。故信如斯法。自力未充。以此是人。獲得人中。一切勝報。衣服飲食。隨念而至。又不唯正報。依報具足。乃至有情無情。悉皆歸順。以得法界根本。更有何事而不從乎。如華嚴經云。時大光王告言。善男子。我淨修菩薩大慈幢行。我滿足菩薩大慈幢行。乃至善男子。此妙光城。所住眾生。皆是菩薩。發大乘意。隨心所見不同。或見此城。其量狹小。或見此城。其量廣大。或見土沙以為其地。或見眾寶而以莊嚴。或見聚土以為垣牆。或見寶牆周匝圍繞。或見其地。多諸瓦石。高下不平。或見無量大摩尼寶。間錯莊嚴。平坦如掌。或見屋宅土木所成。或見殿堂。及諸樓閣。階墀窓闥。軒檻戶牖。如是一切。無非妙寶。善男子。若有眾生。其心清淨。曾種善根。供養諸佛。發心趣向一切智道。以一切智為究竟處。及我昔時修菩薩行。曾所攝受。則見此城。眾寶嚴淨。餘皆見穢。善男子。此國土中一切眾生。五濁世時。樂作諸惡。我心哀愍。而欲救護。入於菩薩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之門。入此三昧時。彼諸眾生。所有怖畏心。惱害心。怨敵心。諍論心。如是諸心。悉自消滅。何以故。入於菩薩大慈為首順世三昧。法如是故。善男子。且待須臾。自當現見。時大光王。即入此定。其城內外。六種震動。諸寶地寶牆。寶堂寶殿。臺觀樓閣。階砌戶牖。如是一切。咸出妙音。悉向於王。曲躬敬禮。妙光城內。所有居人。靡不同時。歡喜踊躍。俱向王所。舉身投地。村營城邑。一切人眾。咸來見王。歡喜敬禮。近王所住。鳥獸之屬。互相瞻視。起慈悲心。咸向王前。恭敬禮拜。一切山原。及諸草樹。莫不迴轉。向王敬禮。陂池泉井。及以河海。悉皆騰溢。流注王前。釋摩訶衍論云。自所作之功德。迴向三處。一者真如。二者一心法。三者本覺佛性。是名為三。以何義故迴向三處。謂為欲自所作功德令平等故。迴向真如。或為欲自所作功德令廣大故。迴向一心。或為欲自所作功德令明了故。迴向本覺。應如是知。應如是觀。如是迴向。有何利益。謂眾多故。此義云何。譬如用一微塵置大地中。所置微塵與彼大地。等無差別。迴向法門。亦如是故。又譬如用一注水置大海中。所置注水與彼大海。等無差別。迴向法門。亦如是故。又譬如破一小有。即便與大虛空。等無差別。迴向法門。亦如是故。已說展舒功德令廣門。次說施於眾生普利門。言普利一切眾生界者。即是施於眾生普利門。謂舉廣大圓滿功德。周遍利益眾生界故。頌云。歡喜大士志心勸。無量佛子眾海中。我已超毛頭三角。過於生華之四根。第一無數粗滿訖。第二僧祇始入無。如宜汝等諸佛子。以於左右之兩手。捧於本識之明鏡。臨七識散慮之面。見六塵境界之垢。洗法執人我之咎。汝等佛子若如是。法身應化之三身。如舒伊字圓現前。常樂我淨之四德。如入達池具出生。我從四王自在處。下入大海龍宮殿。隨分窺諸契經海。總有一百洛叉數。如是諸經真實法。無量無邊差別義。摩訶衍論立義中。該攝安立具足說。有善男子善女人。若自手捧斯經卷。名捧百洛叉經者。若口自誦經本分。名誦百洛叉經者。此人所得之功德。十方世界微塵數。諸佛及大菩薩眾。各出微塵數舌相。如是微塵劫數中。不息稱說不能盡。何況觀察其義理。思惟文下之所詮。是以若人於此宗鏡之中。或介爾起心。或瞥然舉意。或偶得手觸。或暫以目觀。皆成入道之緣。盡結一乘之種。以是祖佛正訣。經論本宗。高布涅槃之天。深窮般若之海。又此中。文包義富。宗贍理圓。搜之而句句盡徹根原。編之而一一遍含旨趣。何況信解悟入。正念修行。書寫受持。開演傳布。格量功果。唯佛乃知。非算數之可量。豈讚揚之所及。
問。唯心之體。前已略明。唯識之相。如何指示。性相雙辯。方顯正宗。理事俱通。始祛邪執。
答。欲顯正宗。先除邪執者。故須因事明理。會妄歸真。真是依妄之真。因情說會。事是從理之事。破執言明。無執而理事俱虛。離情而真妄雙絕。瞖消而空華自謝。念息而幻境俄沈。今依諸聖。於眾生界中。抱教迷宗。蓋非一二。撮其樞要。無先二空。以迷人空故。起我見之愚。受妄生死。以迷法空故。違現量之境。障淨菩提。所以我法俱空。唯從識變。今立第一心法。能變識有三。一第八異熟識變。二第七思量識變。三第六了別境識變。既唯識變。我法皆虛。因此二空。故契會玄。旨以我空故。煩惱障斷。以法空故。所知障消。煩惱障斷故。證真解脫。所知障斷故。獲大菩提。然後行滿因門。心冥果海。則境識俱寂。唯一真空。
問。從上宗乘。唯令絕學。單刀直入。教外別傳。何假智慧多聞。廣論性相。言繁理隱。水動珠昏。
答。顯宗破執。權拂學路討論。達旨。融通。非離文字解脫。法華經云。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聞強識。乃可為說。大凡參玄之士。須具二眼。一己眼明宗。二智眼辯惑。所以禪宗云。單明自己。不了目前。如此之人。只具一眼。理孤事寡。終不圓通。隻翼單輪。豈能飛運。若執只要單刀直入。不用廣參者。則善財初見妙德發明之後。不合遍參法界。故知初後心等。理行同時。所以善財至彌勒佛果圓後。却指再見初友文殊。如先德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普賢之玄門曾無別體。是則理事冥齊於一旨。本末匪越於剎那。曷乃守一疑諸。頓迷法界。捨此取。彼宰割虛空。又若以智慧為非。則大智文殊。不應稱法王之子。若以多聞是過。則無聞比丘。不合作地獄之人。應須以智慧合其多聞。終不執詮而認指。以多聞而廣其智慧。免成孤陋而面牆。所以云。有智無行。國之師。有行無智。國之用。有智有行。國之寶。無智無行。國之賊。是以智應須學。行應須修。闕智則為道之讎。無行乃國之賊。當知名相關鎖。非智鑰而難開。情想句牽。匪慧刀而莫斷。應須責躬省已。策發進修。是以復圓通之人。豈墮絕言之見。發菩提之者。不生斷滅之心。若能直了自心。即是單刀直入。最為省要。以一解千從。攝法無餘故。亦是教外別傳。離此別無奇特。又此宗鏡大意。以妙悟見諦為期。不取依通齊文作解。法既真實。行須契同。唯在心知。不俟言說。為未了者。亦不絕言。究竟相應。終須親省。此是十方諸佛同證同說。古今不易。一際法門。如經云。我不見有一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法。是以佛佛道同。心心理合。故知離宗鏡外。無法可說。以凡有言教。俱不出平等性故。終無有二。所以經云。如大師子。殺香象時。皆盡其力。殺兔亦爾。不生輕想。諸佛如來。亦復如是。為諸菩薩。及一闡提。演說法時。功用無二。仰唯聖旨。鑒誡昭然。豈可於平等至教之中起差別解耶。於一真眾生界中生勝劣見耶。若入宗鏡之中。自免斯咎。今所錄者。一一皆是古佛聖教。於無量億劫。捨無數身命。普為一切眾生。求此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諸大菩薩。為末代求無上菩提之人。千途異說。共顯一心。云何負恩。不生信受。如智度論云。諸摩訶衍經。皆名為法。此中求法者。書寫讀誦。正憶念。如是等。治眾生心病故。集諸法藥。不惜身命。如釋迦文佛。本為菩薩時。名曰樂法。時世無佛。不聞善語。四方求法。精勤不懈。了不能得。爾時魔變作婆羅門。而語之言。我有佛所說一偈。汝能以皮為紙。以骨為筆。以血為墨。書寫此偈。當以與汝。樂法即時自念。我世世喪身無數。不得是利。即自剝皮。曝之令乾。欲書其偈。魔便滅身。是時佛知其志心。即從下方踊出。為說深法。即得無生法忍。又如薩陀波崙。苦行求法。如釋迦文菩薩。五百釘釘身。為求法故。又如金堅王。割身。五百處為燈炷。投巖入火。如是等種種難行苦行。為眾生求法。故知善知識者。難得遭逢。譬如梵天投一芥子。安下界針鋒之上猶易。值明師道友得聞正法甚難。如西天九十六種外道。皆求出離。因遇邪師。反沈生死。是以涅槃經云。具四因緣。能證涅槃之道。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聽聞正法。三者如理思惟。四者如說修行。若不遇善友。不得聞王法。何者。因聞正法。則能思惟信入。正念修行。有如是法利。應須殷重。生難遭想。摧我慢心。乃至遇經卷得聞。或因人舉示。如有悟入之處。皆是我師。況此宗鏡。唯錄要文。可謂端拱坐參。不出門而知天下。易辦成現。弗動足而到龍宮。是以華嚴經云。善男子。善知識者。如慈母。出生佛種故。如慈父。廣大利益故。如乳母。守護不令作惡故。如教師。示其菩薩所學故。如善導。能示波羅蜜道故。如良醫。能治煩惱諸病故。如雪山。增長一切智藥故。如勇將。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濟客。令出生死瀑流故。如船師。令到智慧寶洲故。善男子。常當如是正念思惟諸善知識。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任無疲倦故。應發如金剛心。志願堅固不可壞故。應發如鐵圍山心。一切諸苦無能動故。應發如給侍心。所有教令皆隨順故。應發如弟子心。所有訓誨無違逆故。應發如僮僕心。不厭一切諸作務故。應發如養母心。受諸勤苦不告勞故。應發如傭作心。隨所受教無違逆故。應發如除糞人心。離憍慢故。應發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應發如良馬心。離惡性故。應發如大車心。能運重故。應發如調順象心。恒伏從故。應發如須彌山心。不傾動故。應發如良犬心。不害主故。應發如栴陀羅心。離憍慢故。應發如牸牛心。無威怒故。應發如舟船心。往來不倦故。應發如橋梁心。濟渡忘疲故。應發如孝子心。承順顏色故。應發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是以因人聞法。因法悟道。因道修行。因行成佛。豈可憍慢而不順旨乎。故世尊言。我今得成佛。最初皆因遇善友因緣。且如外道須跋陀。最後若不遇釋迦。何由捨邪歸正。故大涅槃經云。佛言。須跋陀。仁者。若受苦行便得道者。一切畜生悉應得道。是故先當調伏其心。不調伏身。以是因緣。我經中說。斫伐此林。莫斫伐樹。何以故。從林生怖。不從樹生。欲調伏身。先當調心。心喻於林。身喻於樹。須跋陀言。世尊。我已先調伏心。佛言。善男子。汝今云何能先調心。須跋陀言。世尊。我先思惟。欲是無常。無樂無淨。觀色即是常樂清淨。作是觀已。欲界結斷。獲得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復次觀色。色是無常。如癰如瘡。如毒如箭。見無色常。清淨寂靜。如是觀已。色界結盡。得無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次復觀想。即是無常。癰瘡毒箭。如是觀已。獲得非想。非非想處。是非想非非想。即一切智。寂靜清淨。無有墜墮常恒不變。是故我能調伏其心。佛言。善男子。汝云何能調伏心也。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猶名為想。涅槃無想。汝云何言。獲得涅槃。善男子。汝已先能訶責麁想。今者云何愛著細想。不知訶責。如是非想。非非想處。故名為想。如癰如瘡。如毒如箭。善男子。汝師欝頭藍弗。利根聰明。尚不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於惡身。況其餘者。世尊。云何能斷一切諸有。佛言。善男子。若觀實想。是人能斷一切諸有。須跋陀言。世尊。云何名為實想。善男子。無想之想。名為實想。世尊。云何名為無想之想。善男子。一切法無自相他相。及自他相。無無因相。無作相。無受相。無作者相。無受者相。無法非法相。無男女相。無士夫相。無微塵相。無時節相。無為自相。無為他相。無為自他相。無有相。無無相。無生相。無生者相。無因相。無因因相。無果相。無果果相。無晝夜相。無明暗相。無見相。無見者相。無聞相。無聞者相。無覺知相。無覺知者相。無菩提相。無得菩提者相。無業相。無業主相。無煩惱相。無煩惱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想。善男子。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想。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
宗鏡錄卷第四十一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大乘圓頓。識智俱亡。云何却述緣生。反論因果。
答。經云。深信大乘。不謗因果。又云。深入緣起。斷諸邪見。夫唯識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識變故。諸法得生。以識為因。正果相者。由種識故。生諸分別法體之果。及異熟等分位之果。所以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撥無。墮諸邪網。只為一切外道。不達緣生。唯執自然。撥無因果。二乘眇目。但證偏空。滅智灰身。遠離因果。世間業繫。無聞。凡夫。五欲火燒。執著因果。盡成狂解。不體圓常。皆背法界緣起之門。悉昧般若無生之旨。今所論因果者。唯以實相為因。還用實相為果。但了平等一心故。終不作前後同時之見。若能如是信入一心。皆成圓因妙果。如賢劫定意經云。指長吉祥。見者悅然。無不吉利。此者皆是一心之報。又云。其演光明。無所不照。多所安隱。是一心報。又云。威光巍巍。無見頂相。是一心報。華手經偈云。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能得大報。又偈云。是心不在緣。亦不離眾緣。非有亦非無。而能起大果。顯揚論頌云。由彼心果故。生已自然滅。後變異可得。念念滅應知。論曰。彼一切行。是心果故。其性纔生。離滅。因緣。自然滅壞。又復後時變異可得。當知諸。行皆剎那滅。云何應知諸行是心果耶。頌曰。心熏習增上。定轉變自在。影像生道理。及三種聖教。論曰。由道理及聖教。證知諸行是心果性。道理者。謂善不善法。熏習於心。由習氣增上力故。故行得生。又脫定障心清淨者。一切諸行。隨心轉變。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種種轉變。又由定心自在力故。隨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聖教者。謂三種聖言。如經中偈云。心將引世間。心力所防護。隨心生起已。自在皆隨轉。又說。是故苾蒭。應善專精。如正道理。觀察於心。乃至廣說。又說。苾芻當知。言城主者。即是一切有取識蘊。是名聖教。是知福隨心至。患逐心生。如響應聲。似影隨質。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甘露而常盈空器。金人而用盡還生。阿那律者。此翻無貧。賢愚經云。弗沙佛末世時飢饉。有辟支佛利吒行乞。空鉢無獲。有一貧人。見而悲悼。白言。勝士。能受稗不。即以所噉奉之。食已。作十八變。後更採稗。有兔跳抱其背。變為死人。無伴得脫。待暗還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隨生。用脚還出。惡人惡王欲來奪之。但見死屍。而其金寶。九十劫果報充足。故號無貧。其生已後。家業豐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試之。蓋空器皿往送。發看。百味具足。而其門下。日日常有一萬二千人。六千取債。六千還直。出家已後。隨所至處。人見歡喜。欲有所須。如己家無異。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飯。後滿閻浮提。於七日內。唯雨七寶。一切人民。貧窮永斷。當知此七寶。不從。餘處來。皆從彼王供養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異處。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受。所以福者。見為金寶。惡人觀是死屍。故知轉變從心。前塵無定。又如未開空器。甘露本無。隨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惡之境。皆是自心。故唯識論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則無有一法不歸宗鏡。已上是世間因果。次論諸佛因果者。如華嚴論云。顯佛果有三種不同。一亡言絕行。獨明法身無作果。二從行積修。行滿功成多劫始成果。三創發心時。十住初位體用隨緣所成果。初。亡言絕行。所明法身無作果者。即涅槃無行等經。是隱身不現。萬事休息。又云。羅剎為雪山童子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無作果。不具行故。二從行積修。行滿多劫方明果者。即權教之中。說。從行修成。三僧祇劫行滿所成佛果是也。此以不了無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壓而以空觀。折伏現行煩惱。忻別淨門。三從凡十信初心。創證隨緣運用所成果者。即華嚴經是也。十信終心。即以方便三昧。達無明十二有支。成理智大悲。即具文殊普賢。體用法界法門。又如化佛所施因果教行。定經三僧祇中。所有功德。總是修生。百劫修相好業。燃燈得光明。不殺得長壽。布施得資財。忍辱得端正。一一因果屬對。相似具足。仍對治種種法門。始得見性成佛。如華嚴經。即不然。一念頓證法界法門。身心性相。本唯法體。施為運用。動寂皆平。任無作智。即是佛也。為一切佛法。應如是無長無短。始終畢竟法皆如是。於一真法界。任法施為。悉皆具足恒沙德用。即因即果。以此普門法界。理智諸障自無。無別對治。別修別斷。不見變化。變與不變。無異性相故。普觀一切。無非法門。無非解脫。但為自心強生繫著。為多事故。沈潛苦流故。勞聖說。種種差別。於所說處。復生繫著。以此義故。聖說不同。或漸或圓。應諸根器。如此經教頓示。圓乘人所應堪受。設不堪受者。當須樂修。究竟流歸。畢居此海。是故餘教。先因後果。不同此教。因果同時。為法性智海中。因果不可得故。為不可得中。因果同時無有障礙也。可得因果。即有前後。有所得者。皆是無常。非究竟說也。若先因後果者。因亦不成。故果亦壞也。緣生之法。不相續故。即斷滅故。自他不成故。如數一錢。不數後錢。無後二者。一亦不成。為剎那不相續。剎那因果壞。多劫不相續。多劫因果壞。待數後錢時。前一始成。因果亦爾。要待一時。中無間者。因果始成。若爾者。如數兩錢同數。無前無後。誰為一二。如竪二指。誰為因果。如二指等。隨心數處為因。後數為果。若是有前有後。即有中間者。還有剎那間斷。有間斷者。不成因果。若同時者。如竪二指。無先無後。誰為因果。亦皆不成。如此華嚴經因果同時者。俱無如是前後因果。及同時情量繫著。妄想有無。俱不俱。常無常等。繫著因果。但了法體非所施設。非因果繫。名為因果。非情所立。同時前後之妄想也。如是者。何異楞伽漸教之說。此則不然。乃至楞伽中。唯論破相。但救顯理。無繫著。故不論緣起。如緣起法界者。法界不成不破。但知了法如是故。是故楞伽經云。先示相似物。後當與真實。又云。得相者是識。不得相者智。如此經中。無有假法。諸法總真。純真無假。更無相似。存真存假。經云。眾生界即佛界也。如文殊。以理會行。普賢以行會理。二人體用相徹。以成一真法界。前後相收。品品之中。互相該括。前後相徹。文義更收。一法門中。具多法也。是故經偈云。於多法中為一法。於一法中為眾多。然此心是法界之都。無法不攝。非但凡聖因果。乃至逆順善惡同歸。若一一悟是自心。則事事無非正理。如經云。提婆達多。不可思議。所修行業。皆同如來。六群比丘。實非弊惡。所行之法。皆同佛行。有修善者。地獄受果。惡行之人。天上受報。如不達斯文。則逆順分岐。焉能美惡同化。然初章之內。已述正宗。若上上機人。則一聞千悟。斯皆宿習見解生知。若是中下之根。須憑開導。因他助發。方悟圓成。為此因緣。微細纂集。所以云。若有一微塵處未了。此猶有無明在。以不了處為障翳故。何況自身根門之內。日用之中。有無量應急法門。全未明一。如生盲人。每日喫一百味飯。雖然得喫。品饌何分。若言無分。又每日得喫。若言有分。設問總不知。若欲為未了之人。憑何剖析。只成自誑。反墮無知。自眼未開。焉治他目。是以善財首見文殊。已。明根本智。入聖智流中。然後遍參道友。為求差別智道。習菩薩行門。遇無厭足國王。如幻法門。見勝熱婆羅門。無盡輪解脫。尚乃迷宗失旨。對境茫然。故知佛法玄微。非淺智所及。何乃將蚊子足。擬窮滄溟之底。用蜘蛛絲。欲懸妙高之中。益抱慚顏。須申懺悔。是以般若海闊。入之者方悟無邊。法性山高。昇之者乃知彌峻。伏自大雄應世。諸聖發揚。至像法初。則有馬鳴龍樹等五百論師。大弘至教。及像法中。復有護法陳那等十大菩薩。廣解深經。辯空有之宗。立唯識之理。悉是賢劫千佛。十剎能仁。同酬本願之懷。共助無緣之化。何乃持螢光而干日馭。捧布鼓而近雷門。不揆寡聞。退慚劣解。牛跡豈將大海齊量。腐草焉與靈椿等榮。今此持論。為成法器。深心好樂大乘之者。如大寶積經云。佛言。若有求大利益。善男子善女人。信我教者。後滓濁世。極覆藏時。善人難得。時聞如是等甚深法已。應為如理者說。不為不如理者。為信者說。非不信者。我今亦為如理者說。非不如理者。為信者說。非不信者。又識者愛者。貴若珠珍。不識不愛。賤同泥土。仰惟參玄之士。願稟佛言。深囑。慕道之賢。同遵祖意。
問。依上標宗。甚諧正脈。何用更引言詮。廣開諸道。
答。馬鳴祖師雖標唯心一法。開出真如生滅二門。達磨直指一心。建立隨緣無礙四行。詳夫宗本無異。因人得名。故云祖師頓悟直入名禪宗。諸佛果德根本名佛性。菩薩萬行原穴名心地。眾生輪迴起處名識藏。萬法所依名法性。能生般若名智海。不可定一執多。生諸情見。是以金光明經云。法性甚深無量。無量者。非別有一法名為無量。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甚深者。亦非別有一法名為甚深。即事而真。無非實相。可謂一中之多。當存而正泯。多中之一。在卷而亦舒。如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是為無等住。又先德云。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甞言也。以終日言故。不絕漚和之心。而未嘗言故。靡失般若之性。以漚和故。不違大化之門。以般若故。不見言象之迹。又經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若不得世諦。不得第一義。以了俗無性。即是真門。何乃逐物隨情。橫生異見。局方隅之遠近。定器量之淺深。如尺蠖尋條。安前足而進後足。似癡猴得樹。放高枝而捉低枝。若能除器觀空。自亡方圓長短。知心是境。豈有高下是非。且如世諦門中。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於諸凡夫妄想中。唯生死一法最大。以有生死心境並生。若無生死。人法俱寂。故知了存今日。不可因循。夫業繫四生。身居九有。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塵。失人身者。猶大地之土。處三塗地。而永埋塵劫。居四空天。而恒沒禪支。設暫生人中。千般障難。或機鈍而難省。或根利而信邪。或身器不完。或遮障俱重。皆不可化。無由證真。如大智度論云。當知人身難得。佛世難值。好時易過。一墮諸難。永不可治。若墮地獄。燒炙屠割。何可教化。若墮畜生。共相殘害。亦不可化。若墮餓鬼。飢渴熱惱。亦不可化。若生長壽天。千萬佛過。著禪定味。故皆不覺知。如安息國。諸邊地生者。皆是人身愚。不可教化。雖生中國。或六情不具。或四支不完。或盲聾瘖瘂。或不識義理。或時六情具足。諸根通利。而深著邪見。言無罪福。不可教化。故為說好時易過。墮諸難中。設無諸難。煩惱業深。仍為八苦火燒。五濁所亂。夫言苦者無量。或三苦。五苦。八苦。乃至瑜伽一百一十苦。及八萬四千塵勞之苦。皆不出流轉之苦。及行苦等。而凡夫甘處。曾不覺知。如俱舍論頌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上。為苦極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緣。智者如眼睛。睫極生厭怖。故知生老病死之苦。誰能免乎。四山常來切人。如先德云。故賢與不肖。豪強羸弱。同為四遷。一無脫者。梵王帝釋。貧窮下賤。堯舜桀紂。三皇四凶。併歸灰壤皆為苦依。夫八苦者。生苦。則眾苦積聚之因。六趣受身之本。如食糞中之果。猶飡毒樹之根。取甘露而墮坑。買上食而致死。功德黑闇。二女相隨。有智主人。二俱不受。對法論云。生苦者。眾苦所依故。眾苦逼迫故。九月十月處胎藏間。如在糞穢坑中。長受寒熱等種種眾苦。生熟藏間。如兩山迫逼。趣產門時。其苦難堪。乍出風飄。如刀割錐刺。不覺失聲。廢忘已前所有事業。名為生苦。老苦者。時分變異故苦。身分沈重。諸根熟昧。皮膚緩皺。行步傴曲。寢膳不安。起坐呻吟。喘息氣逆。所為縵緩。為人所輕。世情彌篤。世事皆息。名為老苦。又老者。忘若嬰兒。狂猶鬼著。以危脆衰熟之質。當易破爛壞之時。落日西垂。萎華欲謝。如甘蔗之滓。無三種出家禪誦之味。劫勇力而全因老賊。擒壯色而將付死王。猶蓮遭雹而摧殘。似車折軸而無用。若枯河乏水。不利於人。如殘炷無油。勢寧得久。病苦者。四大變易乖違故苦。百節酸疼。四支苦楚。能壞一切安隱樂事。由此經言。如人壯美。王妃竊愛。遣信私通。王便捉獲。挑其眼目。截其耳鼻。刖其手足。形容頓改。為人惡賤。病苦所逼。以是難堪。為人所惡。亦復如是。為苦惱愁憂之本。作死亡怖畏之由。如雹壞苗。似怨所逼。劫奪正命。摧滅壯容。減福力而退大菩提。增放逸而失真善本。此名病苦。死苦者。壽命變壞故苦。風刀解支節。無處不苦痛。張口歎息。手足紛亂。翻睛沮沫。捫摸虛空。汗液交流。便洟零落。昔雖假以沐浴。必歸不淨。昔雖假以塗熏。必歸臭穢。昔時王位。財寶榮盛。親族婦妾萬億。于時頓捨。獨往後世。無一相隨。臥置床枕。橫尸偃仰。父母妻子槌胸哽咽。眾人號慕披髮拍頭。雖生戀仰之悲。終致永分之痛。或埋殯墳陵。肉消骨腐。或有露尸以施身肉。禽獸螻蟻。交橫樝掣。或以火焚。臭煙蓬?。四面充塞。人所傷嗟。悲慟絕聲咸歸故里。唯餘灰糞。獨從風土。平生意氣。觸處陵雲。一旦長辭。困沾霜月。是知祿命盡處。臨死之時。如劫風吹散。猶瀑布漂流。往無所遮。到不能脫。向深遠處。怖境常驚。於幽闇中。孤魂獨逝。怨臣恒遂曾不覺知。死王所追。無能免者。大涅槃經云。夫死者。於嶮難處。無有資糧。去處懸遠。而無伴侶。晝夜常行。不知邊際。深邃幽闇。無有燈明。入無門戶。而有處所。雖無痛處。不可療治。往無遮止。到不得脫。無所破壞。見者愁毒。非是惡色。而令人怖。敷在身邊。不可覺知。釋云。於嶮難處者。二十五有恐畏之世。無有資糧者。無善法以自資。去處懸遠者。生死無窮也。而無伴侶者。魂靈自逝也。晝夜常行不知邊際者。隨業漂流。循環無際。深邃幽闇無有燈明者。死是後相。一入死分。昏沈難出生死長夜。故名深邃。死已。多入三塗大黑闇處。故云無有燈明。入無門戶而有處所者。死入身內。不因門戶。即身辯死。名有處所。雖無痛處者。臨欲死時。雖有五根。無有知覺也。不可療治者。報終必死。世醫拱手也。往無遮止到不得脫者。業盡報終。時至必遷。自業所追。無人繫縛。無所破壞見者愁毒者。報色雖滅。膚體不毀。而見悲痠莫不愁毒。非是惡色而令人怖者。無恐人相貌。而見者惶懼。敷在身邊不可覺知者。此明人死。在身最後邊。然不能知死之時節也。又諸識昏昧。六腑空虛。餘息淹淹。心魂愀愀。無常經偈云。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離。眾苦與死俱。此時徒歎恨。兩目俱翻上。死刀隨業下。意想並慞惶。無能相救濟。所以先德云。人命無常。一息不追。千載長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攸深。船筏安寄。聖賢訶棄。無所恃怙。年事稍去。風刀不賒。豈可晏然。坐待痠痛。譬如野干失耳尾牙。詐眠望脫。忽聞斷頭。心大驚怖。遭生老病。尚不為急。死事不賒。那得不怖。怖心起時。如履湯火。六塵五欲。不暇貪染。如阿輸柯王弟。大帝王。聞栴陀羅。朝朝振鈴。一日已盡。六日當死。雖有五欲。無一念受。行者怖畏。苦到懺悔。不惜身命。如野干決絕。無所思念。如彼怖王。是知萬禍之因。眾苦之本。皆從一念結構而生。應須密護根門。常防意地。無令妄起。暫逐前塵。如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猨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勿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故知生死。難出。應須兢慎。且如二乘聖人。及自在菩薩。俱出三界之外。尚有變易之身。四種生死。何況三界之內。現行煩惱。業繫凡夫分段死乎。四種生死者。則是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地菩薩。由四種障。不得如來四德。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無上依經云。佛告阿難。於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難。二者。業難。三者。生報難。四者。過失難。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內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內生報難。無明住地所起無有生死。如三界內過失難。應如是知。阿難。四種生死未除滅故。三種意生身。無有常樂我淨波羅蜜果。唯佛法身。是常是樂是我是淨波羅蜜。汝等應知。愛別離苦者。大涅槃經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法華經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淨名經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怨憎會苦者。大涅槃經云。觀於五道一切受生。悉是怨憎。合會大苦。若未了無生。於所生之處。無非是怨。無非是苦。何者。為境所縛。不得自在故。求不得苦者。有其二種。一者。所希望處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報。五陰盛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是故名為五陰盛苦。以執陰是有。為陰所籠。便成陰魔。眾苦所集。五濁者。一劫濁。四濁增劇聚在此時。瞋恚增劇刀兵起。貪欲增劇飢餓起。愚癡增劇疾疫起。三災起故。煩惱倍隆。諸見轉熾。麁弊色心。惡名穢稱。摧年減壽。眾濁交湊。如水奔昏。風波鼓怒。魚龍攪擾。無一聊賴。時使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墮地。地使有欲。如忉利天入麁澁園。園生鬪心。是名劫濁相。煩惱濁者。貪海納流。未曾飽足。瞋虺吸毒。燒諸世間。癡闇頑嚚。過於漆墨。慢高下視陵忽無度。疑網無信。不可告實。是為煩惱濁相。見濁者。無人謂有人。有道謂無道。十六知見。六十三見等。猶如羅網。又似稠林。纏縛屈曲。不能得出。是見濁相。眾生濁者。攬於色心。立一宰主。譬如黐膠。無物不著。流浪六道。處處受生。如貧如痤。名長名富。是為眾生濁相。命濁者。朝生暮殞。晝出夕沒。波轉烟迴。眴息不住。是命濁相。居此濁亂之時。遮障增劇。境飄識焰燒盡善根。業動心風。吹殘白法。著瞋魑魅之鬼趣。墮癡羅剎之網中。為貪愛王之拘留。被魔怨主之驅役。孰能頓省俲此圓修。既得在中華。又難逢佛世。今須慶幸。得遇遺文。況收宗鏡之中。前後無非真實。言言可以悟道。字字唯是標宗。直須曉夜忘疲。兢兢研究。忽從聞省。悟我真心。頓為得道之人。永紹菩提之種。若未見道。念念緣差。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所以古教云。一息有四百生滅。性命在呼吸之間。若未得道之人。只有輪迴生死。命若懸絲。若得朝聞。夕死可矣。故提謂經云。如有一人在須彌山上。以纖縷下之。一人在下。持針迎之。中有旋嵐猛風吹縷。難入針孔。人身難得。甚過於是。又菩薩處胎經偈云。盲龜浮木孔。時時猶可值。人一失命根。億劫復難是。海水深廣大。三百三十六。一針投海底。求之尚可得。又偈云。吾從無數劫。往來生死道。捨身復受身。不離胞胎法。計我所經歷。記一不記餘。純作白狗形。積骨億須彌。以利針地種。無不值我體。何況雜色狗。其數不可量。吾故攝其心。不貪著放逸。伏自祖教西至。賢聖交馳。皆為明心。決擇生死。生死所起。不出根塵。因不覺而妄念忽生。迷法界而幻境潛現。從此執人執法。立自立他。隨對待而逆順牽情。逐分別而愛憎關念。遂乃竛竮五趣。匍匐四生。今欲反究妄原。須明起處。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故知心為群妄之原。目是諸見之本。是以生死之始。起惑之初。因迷自心而作外塵。為執妄識而為內我。由我而強為主宰。從想而建立自他。抱幻憑虛。遂成顛倒。顛倒之法。略說有三。一心顛倒。二見顛倒。三想顛倒。心如停賊主人。見是賊身。想如賊脚。根塵是賊媒。內外搆連。劫盡家寶。是以見劫眼根。善聲劫耳根。善香劫鼻根。善味劫舌根。善觸劫身根。善法劫意根。善法財傾竭。智藏空虛。如怨詐親。誰有知者。如或識賊。賊無能為。若了境識心。終不更為外塵所侵。內結能縛。且如心王八法。乃至六種無為。撮要一百法門。並是眾生日用。無一時而不具。無一念而不生。以此校量。故非閑事。若不能深濟生死。危苦急難。則往聖古賢。虛煩製作。為有深益。方可施為。聖不誑凡。真焉惑偽。今所錄者。略證此宗。尋萬丈而未得毫釐。指百分而纔言一二。請不厭繁。息志。子細披尋。覽之如登寶山。信之似遊海藏。又此雖假文言。一一示其真實。不可隨語生著。昧我正宗。如經云。刀輪害閻浮人頭。其失猶少。有所得心說大乘者。其罪過彼也。大智度論云。執有與無諍。乃至非有非無與有無諍。如牛皮龍繩。俱不免患。中觀論云。諸佛說空法。本為化於有。若有著於空。諸佛所不化。若定言諸法非有非無者。是名愚癡論。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名著法。若得四悉檀意。自他俱無著也。又論云。佛法中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是則不容難。譬如以刀斫空。終無所傷。為眾生故。隨緣說法。自無所著。故般若燈論序云。觀明中道。而存中失觀。空顯第一。而得一乖空。然則司南之車。本示迷者。照膽之鏡。為鑒邪人。無邪則鏡無所施。不迷則車不為用。斯論破申。其由此矣。若如斯者。寧容執教隨言語之所轉乎。是以若未遇宗鏡大錄。祖佛微細正意。內得見性。但外學多聞者。則身雖出家。心不入道。故大涅槃經云。佛言。汝諸比丘。身雖得服袈裟染衣。其心猶未得染大乘清淨之法。汝諸比丘。雖行乞食經歷多處。初未曾乞大乘法食。故云。雖有勝意之通。善星之辯。若不知實相之理者。不免沒魂於裂地之患。如首楞嚴經云。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又云。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故知若未入宗鏡。先悟。實相真心。假饒大辯神通。長劫禪誦。終不免斯咎。若達此旨。凡所施為。舉足下足。自然不離一心涅槃之道。如月上女經云。舍利弗告月上女言。汝於今者。欲何所去。月上女報言。汝問今欲向何所去者。我今亦如舍利弗去。作如是去耳。舍利弗報月上女言。我今欲入毘耶離城。汝於今者乃從彼出。云何報言。我今乃如舍利弗去。作如是去。爾時月上女復報舍利弗言。然舍利弗。舉足下足。凡依何處。舍利弗言。我舉足下足並依虛空。女報言。我亦如是。舉足下足悉依虛空。而虛空界不作分別。是故我言亦如舍利弗去。作如是去耳。女言。舍利弗。此事且然。今舍利弗行何行。舍利弗言。我向涅槃如是行也。月上女言。舍利弗。一切諸法豈不向涅槃行也。我今者亦向行也。舍利弗問月上。若一切法向涅槃者。汝今云何不滅度。月上女言。舍利弗。若向涅槃。即不滅度。何以故。其涅槃行。不生不滅。不可得見。體無分別。無可滅度者。釋曰。其涅槃行不生不滅者。即自心無生之義。縱千途出沒。靡離涅槃之門。任萬法縱橫。豈越無生之道。故法華經偈云。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如上所述。似如逆耳。本之正意。皆是擊發之心。猶石中之火。若無人扣擊。千年萬年。只成頑石。終不成火用。如孔子家語云。孔子曰。良藥苦口。而利於病。忠言逆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諍臣。父無諍子。兄無諍弟。士無諍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今宗鏡內。雖廣引苦切之言。皆為後學成器。普令悛惡從善。慕道進修。使法國土無背道之臣。令大乘家。絕邪見之子。是以菩薩雖能自利。又乃譏他。常為眾生不請之友。故勝鬘經云。以攝受折伏故令佛法久住。是以溈山有警策之文。無非苦口。淨名垂訶責之力。盡破執心。若佛法中有諍友。則學般若道侶。保無過失。故書云。道吾惡者。是吾師。道吾好者。是吾賊。又云。三人同行。必有我師焉。況佛法內學。出世良因。寧不依師匠乎。今若於初機助道門中。此宗鏡文。深資觀力。言下現證。修慧頓成。如云為道日損。為學日益。損者損於情欲。益者益於知見。不同外道邪師。及學大乘語者。口雖說空。不損煩惱。此非善達正法。皆是惡取邪空。唯法器圓機。方能信受。堪嗟邪見垢重之人。聞亦不信。如慤疏云。歷千佛而不驚。炷萬燈而莫曙。釋云。十方無量世界眾生。佛。向身中出家成道說法度生。眾生皆不覺知。都由無明。迷本覺性。不知如來藏中出現。如來藏。即眾生第八識。故云歷千佛而不驚。以不知即心是佛故。又如一室中有一醉客。有百千盞燈。照而不醒。喻聞法不識其理。不能染神。都無省悟。故云。炷萬燈而莫曙。曙者。明也。何者為燈。即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
宗鏡錄卷第四十二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初祖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二祖求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唯一真心圓成周遍。當下言思道斷。達磨印可。遂得祖印大行。迄至今日。云何著於言說。違背自宗。義學三乘。自有階等。
答。前標宗門中。已唯提大旨。若決定信入。正解無差。則舉一例諸。言思路絕。竊見今時學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說。但云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於空。步步恒遊有內。只總舉心之名字。微細行相不知。若論無量法門。廣說。窮劫不盡。今所錄者。為成前義。終無別旨妄有披陳。此一心法門。是凡聖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故須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濫。四分成其體用。正理無虧。然後十因四緣。辯染淨之生處。三報五果。鑒真俗之所歸。則能斥小除邪。刳情破執。遂乃護法菩薩。正義圓明。西天大行。教傳此土。佛日沈而再朗。慧雲散而重生。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徹。不一不異。觸境冥宗。非有非空。隨緣合道。若不達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體用俱失。故知浪說心之名字。微細行相懵然不知。終不免心境緣。拘自他見縛。目下狐疑不斷。臨終津濟何憑。所以般若是送神符。臨終能令生死無滯。只為盲無智眼。教觀不明。從無始已來。不能洞曉。違現量而失自心體。逐比非而妄認外塵。終日將心取心。以幻緣幻。似狗齩枯骨。自嚥其津。如象鼻取水。還沐己體。必無前境。而作對治。自從受身。含識已來。居三界塵勞之內。猶熱病見鬼。於非怨處認怨。若瞖眼生華。向無愛中起愛。妄生妄死。空是空非。都不覺知。莫能暫省。今更不信。復待何時。生死海深。匪慧舟而不渡。塵勞網密。非智刃而莫揮。其四分三量。諸多義門。下當廣辯。
問。祖佛大意。貴在心行。採義徇文。只益戲論。所以文殊訶阿難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爭如一念還原。深諧遺旨。
答。此為未知者說。不為已知者言。為未行者言。不為已行者說。若已知已行之者。則心迹尚亡。何待言說。今只為初學未知者。己眼不開。圓機未發。須假聞慧。以助初心。為未行者。但執依通。學大乘語。如蟲食木。猶奴數錢。乃至塵沙教門。皆為此之二等。因茲見諦。如說而行。且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聞之力。猶膏助明。以劣解眾生。從無始來。受無量劫洞然之苦。只為迷正信路。失妙慧門。狂亂用心。顛倒行事。何乃盲無智照。翻嫌真實慧光。貧闕法財。更祛多聞寶藏。如華嚴經云。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是以因聞顯心。能辯決定觀察之禪。因禪發起無行無生之慧。因慧了達諸法如實之覺。因覺圓滿無礙解脫之智。斯皆全因最初多聞之力。成就菩提。若離此宗鏡。別無成佛之門。設有所修。皆成魔外之法。大智度論偈云。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且如有慧無多聞者。況如大暗中。有目而無所見。雖有智眼。而不能遍知萬法。法界緣起諸識熏習等。如處大暗之中。一無所見。是以實相遍一切法。一切法即實相。未曾有一法而出於法性。若不遍知一切法。則何由深達實相。故云亦不知實相。多聞無智慧者。況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雖有多聞記持名相。而無自證真智。圓解不發。唯墮無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見。如大明中。雖有日月燈光。無眼何由覩見。雖聞如來寶藏。一生傳唱。聽受無疲。己眼不開。但數他寶。智眼不發。焉辯教宗。如是之人。故是不知實相。聞慧具足。方達實相之原。聞慧俱無。如牛羊之眼。豈辯萬法性相總別之方隅耶。夫學般若菩薩。不可受人牛之誚。紹佛乘大士。寧甘墮蟲木之譏。若乃智人。應須三省。是以未知心佛之寶。甘處塵勞。纔聞性覺之宗。便登聖地。如賢劫定意經云。喜王菩薩。宴坐七日。過七日已。詣佛啟請。行何三昧。能悉通達八萬四千諸度法門。佛告喜王。有三昧門。名了諸法本。菩薩行時。便能通達諸度法門。諸度法門者。諸佛有三百五十功德。一一德各修六度為因。釋曰。諸法本者。即眾生心。若隨善心。成六度門。若隨惡心。作三塗道。當樂土而為苦境。皆是心成。處地獄而變天堂。悉由心轉。或即剎那成佛。或即永劫沈淪。只在最初一念之力。故云法無定相。但隨人心。如天意樹。隨天意轉。可謂變通立驗。因果現前。不動絲毫遍窮法界。如牖隙之內。觀無際之空。似徑尺鏡中。見千里之影。有斯奇特。昧者不知。如見金為蛇。誤執寶成礫。故密嚴經偈云。譬如殊勝寶。野人所輕賤。若用飾冕旒。則為王頂戴。如是賴耶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常保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纏覆。賴耶處生死。習氣縈不現。於此賴耶識。有二取生相。如蛇有二頭。隨樂而同往。賴耶亦如是。與諸色相俱。一切諸世間。取之以為色。惡覺者迷惑。計為我我所。若有若非有。自在作世間。賴耶雖變現。體性恒甚深。於諸無智人。悉不能覺了。是以若能覺了。即察動心。萬境萬緣。皆從此起。若心不動。諸事寂然。入如實門。住。無分別。如入楞伽經偈云。但有心動轉。皆是世俗法。不復起轉生。見世是自心。來者是事生。去者是事滅。如實知去來。不復生分別。又若執經論無益。翻成諸聖虛功。則西土上德聲聞。徒勞結集。此方大權菩薩。何假翻經。如抱沈痾之人。不須妙藥。似迷險道之者。曷用導師。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嘉餚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見與不見。全在心知。行之不行。唯關意密。實不敢以己妨於上上機人。但一心為報佛恩。依教略而纂錄。如漏管中之見。莫測義天。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今遵慈勅。教有明文。法爾沙門。須具三施。三施之內。法施為先。此八識心王。性相分量。上至極聖。下至凡夫。本末推窮。悉皆具足。只於明昧。得失似分。諸聖了之。成真如妙用。盡未來際建佛事門。眾生昧之。為煩惱塵勞。從無始來造生死事。於日用中。以不識故。莫辯心王與心所。寧知內塵與外塵。如有目之人。處闇室之內。猶生盲之者。居寶藏之中。無般若之光。何由辯真識偽。闕智眼之鑒。焉能別寶探珠。遂乃以妄為真。執常為斷。不應作而作。投虛妄之苦輪。不應思而思。集顛倒之惡業。只為不遇出世道友。未聞無上圓詮。任自胸襟。縱我情性。取一期之暫樂。積萬劫之餘殃。以日繼時。罔知罔覺。從生至老。不省不思。以無明俱時而生。以無明俱時而死。從一闇室。投一闇室。出一苦輪。入一苦輪。歷劫逾生。未有休日。此身他世。幾是脫時。宗鏡本懷。正為於此。是以照之如鏡。何法而不明。歸之如海。何川。而不入。若千年闇室。破之唯一燈。無始塵勞。照之唯一觀。此具足詮旨。信入而不動神情。成現法門。諦了而匪勞心力。若更不信。徒抱惛迷。深囑後賢。無失法利。故法華經偈云。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為不依正覺廣大威勢之力。及正念一心法威德力。於心外取法。成諸邪見。以生滅為因。以生滅為果。本出生死。重增生死。為是等故。而起大悲。拔其妄苦。以生死是眾苦之本。雖年百歲。猶若剎那。如東逝之長波。似西垂之殘照。擊石之星火。驟隙之迅駒。風裏之微燈。草頭之懸露。臨崖之朽樹。爍目之電光。若不遇正法廣大修行。則萬劫沈淪。虛生浪死。如大涅槃經云。復次菩薩修於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讎所繞。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天王。堅疾天。復疾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愍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集死想。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請百大德試有道者。請至朝門。嚴備一百甲兵。旌旗耀日。怖百大德。九十九人。悉皆驚走。唯有一大德而無驚怖。王問和尚。何故不怕。僧答云。怕何物。我初生姟童之時。剎那剎那。念念已死。故知諸佛苦心。菩薩誓志。為救眾生。如是悲切。應須遞相警策。不可倏爾因循。且三界受身。未脫死地。新新生滅。念念輪迴。直饒天帝五欲之榮。輪王七寶之富。泰來運合。賞悅暫時。報盡緣終。悲憂長久。物極則返。因果相酬。處業繫中。誰能免者。故法界箴云。莫言無畏。其禍鼎沸。勿言無傷。其禍猶長。爭如一念還原。紹隆佛種。念念不忘利物。步步與道相應。究竟同歸。莫先宗鏡。所以華嚴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於一切眾生。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作是念言。眾生可愍。墮於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我應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分別彼我。互相破壞。鬪諍瞋恨。熾然不息。我當令彼住於無上大慈之中。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我當令彼住於清淨身語意業正命法中。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常隨三毒。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當令彼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安置清涼涅槃之處。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愚癡重闇妄見厚膜之所覆。故入蔭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曠野險道。起諸惡見。我當令彼得無障礙清淨智眼。知一切法如實相。不隨他教。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隨逐邪道。行顛倒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非出要道。謂為出要。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洑。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處世牢獄。多諸苦惱。常懷愛憎。自生憂怖。貪欲重械之所繫縛。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我當令彼永離三有。住無障礙大涅槃中。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執著於我。諸蘊窟宅。不求出離。依六處空聚。起四顛倒行。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五蘊怨賊之所殺害。受無量苦。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一切障礙。住無上涅槃。所以如上經云。我當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又云。令彼安置清涼涅槃之處。又云。令彼知一切法如實相。不隨他教。又云。令住無畏一切智城。又云。住於一切智慧寶洲。又云。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故知句句。悉皆指歸宗鏡。何者。若悟自心。即是正見。離顛倒故。楞伽經云。心外見法。名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離生死故。論云。心外有法。生死輪迴。若了一心。生死永絕。若悟自心。即是實相。離虛妄故。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若悟自心。即是智城。離愚癡故。思益經云。愚於陰界入。而欲求菩提。陰界入即是。離是無菩提。若悟自心。即是寶洲。具法財故。華嚴論云。寶洲在何處。即眾生心是。若悟自心。即是最勝無所著處。離住相故。若心外立法。則隨處生著。法華經云。拔出眾生。處處貪著。金剛經云。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知心目開明。智日普照。光吞萬像。法界洞然。豈更有一纖塵而作障翳乎。如是則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若不見一塵。則無所取。若無所取。亦無可與。是布施義。是大捨義。故經云。無可與者。名曰布施。如是則慳施同倫。取捨平等。不歸宗鏡。何以裁之。如一鉢和尚歌云。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及中間。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又證道歌云。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又若不見一塵。則無持無犯。故云若覓戒三毒。瘡痍幾時差。辱境如龜毛。忍心不可得。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悉入無生忍。皆成般若門。
問。本宗大旨。舉意便知。何待敷揚。勞神述作。
答。一切施為。無非佛事。盡堪悟道。皆是入門。所以普賢佛國。以瞪目為佛事。南閻浮提。以音聲為佛事。乃至山海亭臺。衣服飲食。語默動靜。異相施為。一一提宗。皆入法界。但隨緣體妙。遇境知心。乃至見色聞。聲俱能證果。華飛釧動。盡可栖神。如論云。有國王觀華飛葉動。得辟支佛。釧動者。禪經云。有國王令宮女摩身。為鐶釧鬧。令漸漸減釧。乃至唯一則不復聲。因思此聲。從因緣生。悟辟支佛。亦如獼猴。見辟支佛坐禪。後於餘處。見諸外道種種苦行。乃教外道加趺而坐。手捻其口。令合其眼。諸外道歎云。必有勝法。外道受教。皆證辟支佛。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無不證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如華嚴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如昔人云。人之無道。猶車之無軸。車無軸不可駕。人無道不可行。又云。君子無親。非道不同。何得一向略虛。不勤求至道。此宗鏡錄。是珍寶聚。能得諸佛無上大菩提法寶。一切不可思議功德。故是清淨聚。無六十二之邪見垢。八萬四千之煩惱濁故。能滿一切眾生願。能淨一切眾生心。如大智度論云。是般若波羅蜜。乃至畢竟空亦不著。不可思議亦不著。是故名清淨聚。爾時須菩提。應作是念。是般若波羅蜜是珍寶聚。能滿一切眾生願。所謂今世樂。涅槃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愚癡之人而復欲破壞。是般若波羅蜜清淨聚。如如意寶珠。無有瑕穢。加虛空無有塵垢。般若波羅蜜畢竟清淨聚。而人自起邪見因緣。欲作留難破壞。譬如人眼瞖見妙珍寶。謂為不淨。故知空華生病眼。空本無華。邪見起妄心。法本無見。又若以不信惡心。欲毀壞宗鏡般若正義。但自招謗罪。妙旨何虧。如人以手障矛。但自傷其手。矛無所損。夫般若說則福大。謗亦罪深。若隨情謬解。乃至不信等。皆成謗。如大涅槃經云。我今為諸聲聞弟子等。說毘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若有說言。如來無常。云何是人舌不落地。若能正信。圓解無差。遍境遍空。皆同妙證。楞嚴會上。佛告阿難。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是以憍陳那因聲悟道。優波尼沙陀因色悟道。香嚴童子因香悟道。乃至虛空藏菩薩因空悟道。則知自性遍一切處。皆是入路。豈局一門。而專以蚊蜹之愚。翻恃鷦鷯之量。且法無遲速。見有淺深。遮障之門。各任輕重。是以文殊菩薩頌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此宗鏡錄中。並是十方諸佛大威德不思議法門。猶赫赫日輪。豈嬰孩之所視。高高法座。非矬陋之能昇。唯文殊大人。普賢長子。上上根器。方堪能爾。如華嚴論云。大光王。入菩薩大慈為首三昧。顯所行慈心業用饒益自在。令後學者倣之。以明無依之智。入一切眾生心。與之同體無有別性。有情無情。皆悉同體。入此三昧所感業故。令一切眾生。及以樹林涌泉。悉皆歸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夜叉羅剎。悉皆息惡。以明智隨一切眾生。皆與同其業用一性無二。如世間帝王。有慈悲於人。龍神順伏。鳳集麟翔。何況人焉。而不歸仰。況此大光王。智徹真原。行齊法界。慈心為首。神會含靈。與眾物而同光。為萬有之根末。如摩尼寶。與物同色。而本色不違。如聖智無心。以物心為心。而物無違也。明同體大慈悲心。與物同用。對現色身。而令發明。故山原及諸草樹。無不迴轉向王禮敬。陂池泉井。及以河海。悉皆騰溢注王前者。以智境大慈。法合如此。若眾生情識所變之境。即眾生不能為之。如蓮華藏世界中境界。盡作佛事。以是智境。非情所為。故聖者以智歸情。令有情眾生報得無情草木山泉河海。悉皆隨智迴轉。以末為本。故如世間有志孝於心。氷池涌魚。冬竹抽筍。尚自如斯。況真智從慈者歟。故知得法界之妙用。用何有盡。從真性中緣起。起無不妙。則理無不事。佛法即世法。豈可揀是除非耶。事無不理。世法即佛法。寧須斥俗崇真耶。但是未入宗鏡。境智未亡。興夢念而異法現前。發焰想而殊途交應。致茲取捨。違背圓常。所以不能喧靜同觀。善惡俱化者。未聞宗鏡故耳。
問。何不依自禪宗。躡玄學正路。但一切處無著。放曠任緣。無作無修。自然合道。何必拘懷局志。徇義迷文。可謂棄靜求喧厭同好異。
答。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專己見。不合圓詮。或稱悟而意解情傳。設得定而守愚闇證。所以後學訛謬。不稟師承。先聖教中。已一一推破。如云一切處無著者。是以阿難懸知末法。皆墮此愚。於楞嚴會中。示疑起執。無上覺王。以親訶破。首楞嚴經云。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又所言放曠任緣者。於圓覺中。猶是四病之數。圓覺經云。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如上所說。不唯作無著任緣之解。墮於邪觀。乃至起寂然冥合之心。皆存意地。
如有學人問忠國師云。不作意時。得寂然不。
答。若見寂然。即是作意。所以意根難出。動靜皆落法塵。故知並是執見修禪。說病為法。如蒸砂作飯。緣木求魚。費力勞功。抂經塵劫。且經中佛語幽玄。則義語非文。不同眾生情見麁浮乃文語非義。又若執任緣無著之事。盡落邪觀。得悉檀方便之門。皆成正教。是以藥病難辯。取捨俱非。但且直悟自心。自然言思道斷。境智齊泯。人法俱空。向眾生三業之中。開佛知見。就生死五陰之內。顯大菩提。則了義金文。可為繩墨。實地知識。堪作真歸。故得智炬增輝。照耀十方之際。心華發艶。榮敷法界之中。又若深達此宗。不收不攝。即想念而成智。當語默而冥真。出入之定難親。忻厭之懷莫及。故云。忻寂不當。放逸還非。如華嚴論云。普眼等諸菩薩。以出入三昧。不得見普賢三業。及座境界故。舉幻術文字中種種幻相無所住處喻。明幻術文字之體。了無處所。如何所求。不可將出入三昧處所求之。去彼沈寂生滅。却令想念。明想念動用。體自遍周。用而常寂。非更滅也。以是普賢。以金剛慧普入法界。於一切世界無所行無所住。知一切眾生身皆非身。無去無來。得無斷盡無差別自在神通。此明任物自真。稱之為神。不為不思。不定。不亂。不來不去。任智遍周。利生自在。知根應現。名之為通。萬法如是無出入定亂。方稱普賢所行三業作用及座。如十地菩薩座體。但言滿三千大千世界之量。此普賢座量。量等虛空。一切法界大蓮華藏故。明知十地菩薩。智量猶隔。以此來昇此位。如許乖宜。入出。如許不可說三昧之門。猶有寂用有限障。未得十地果位。後普賢菩薩大自在故。故三求普賢。三重昇進。却生想念。方始現身。及說十三昧境界之事。意責彼十地。猶有求於出世間。生死境界。未得等於十方任用自在。以此如來教令却生想念。去彼十地中染習出世淨心故。此明十地緣真俗出世餘習氣惑故。已上意明。治十地菩薩。緣真俗。二習未亡。寂亂二習未盡。於諸三昧有出入習。故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虛空。無作者。而常普遍。非限量所收。一切眾生及以境界。以之為體。普賢之智。猶如虛空。一切眾生。以為生體。有諸眾生。自迷智者。名為無明。普賢菩薩。隨彼迷事。十方世界。對現色身。以智無體。猶如虛空。非造作性。無有去來。非生非滅。但以等虛空之智海。於一切眾生處啟迷。智無體相。能隨等法界虛空界之大用故。豈將十地之位。諸菩薩。以出入三昧。有所推求。云何得見。是故如來為諸菩薩。說。幻術文字求其體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是故將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賢大用無依善巧智身。了無可得。是故教諸菩薩。却生想念。殷勤三禮。普賢菩薩。方以神通力。如應現身。明智身不可以三昧處所求。為智體無所住。無所依故。若想念願樂。即如應。現化。無有處所依止。故猶如谷響。但有應物之音。若有求即無有處所可得。佛言。普賢菩薩。今現在此道場眾會。親近我住。初無動移者。明以根本智。性自無依。名為現在此道場故。為能治有所得諸見蘊故。以無礙總別同異普光明智。與十方一切諸佛大用體同。名為眾會故。無邊差別智海。一時等用。不移根本智體。無依住智。名為親近我住。初無移故。
宗鏡錄卷第四十三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若談心佛。唯唱性宗者。則舉一攝諸。不論餘義。今何背已。述教迷宗。
答。夫論至教。皆為未了之人。從上稟承。無不指示。如忠國師臨終之時。學人乞師一言。師云。教有明文。依而行之。即無累矣。吾何言哉。如斯殷勤真實付屬。豈局已見。生上慢心。終不妄斥如來無上甘露。不可思議大悲所熏。金口所宣難思聖教。如云依而行之者。且依何旨趣。不可是依文字語句而行。不可是依義路道理而行。直須親悟其宗。不可輒生孟浪。若決定信入者。了了自知。何須他說。聞甚深法。如清風屆耳。今只為昧性徇文之者。假以言詮方便開示。直指出六根現用常住無生滅性。與佛無異。親證現知。分明無惑。免隨言語之所轉。不逐境界之所流。今於六根之中。且指見聞二性。最為顯現。可驗初心。疾入圓通。同歸宗鏡。且見性者。當見之時。即是自性。以性遍一切處故。不可以性更見於性。分明顯露。絲毫不隱。古教云。摩尼殿有四角。一角常露。祖師云。眼門放光。照破山河大地。又歌云。應眼時。若千日。萬像不能逃影質。凡夫只是未曾觀。何得自輕而退屈。是知顏貌雖童耄。見性未曾虧。明暗自去來。靈光終不昧。則是現今生滅中。指出不生滅性。方知窮子衣中寶。乃輪王髻裏珠。貧女室中金。是如來藏中物。何假高推極聖。自鄙下凡。一向外求不能內省。抂功多劫。違背己靈。空滯行門。失本真性。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故知明暗差別。是可還之法。真如妙性。乃不遷之門。若隨物觀。局大小之所在。若約性見。絕器量之方圓。見性即成如來。於一毛端。建十方之寶剎。徇物即為凡庶。向真空裏。現六趣之狴牢。變易在人。一性無異。迷悟由己萬法不遷。如經云。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勅。見迦旃延毘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佛告大王。汝身現存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消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年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過于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知汝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恒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携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又如眾生八識之中。前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及第八識。俱緣現量。得諸法之自性。不帶一切名言。又無二種。計度分別。隨念分別。即現前不生滅。若六七二識。落在比非二量。及具計度隨念分別。即念念常生滅。亦是於生滅中有不生滅性。已上經文。此是因闍王示疑。寄破外道斷見。有此方便。分別生滅不生滅二性。若不執斷常見性之人。則八識心王。同一真性。皆是實相。無有生滅。如大智度論云。當知色生時。但是空生。色滅時。但是空滅。中觀論偈云。無物從緣起。無物從緣滅。起唯諸緣起。滅唯諸緣滅。故知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又不空亦不生。空亦不生。何者。若一切法是不空者。即無有生。以無自性空故。方能隨緣成諸幻有。若一切法是空者。亦無有生。以無自體故。無有生相。既無有生。亦無有滅。如論偈云。果不空不生。果不空不滅。以果不空故。不生亦不滅。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滅。以果是空故。不生亦不滅。但隨心現。畢竟無生。如首楞嚴經云。佛言。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昧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如上所說。見性周遍湛然。似鏡常明。如空不動。萬像自分出沒。一性未曾往還。但隨生滅之緣。遺此妙明之性。是以一切祖教。皆指見性識心。不從生因之所生。唯從了因之所了。相麁易辯。性密難明。隨轉處而莫知。在照時而方了。如今不見者。皆被三惑心牽。六塵境換。不知境元是我。翻成主被客迷。但能隨流得性之時。自然無惑。復有云。般若唯以心神契會。以心傳心。方成密付。不可以言迹事相而求者。此是為未入人。顯宗破執。恐取相背心。情求意解。故有是說。若融會而論。則隨緣體妙。即相恒真。且如正見相時。是誰見相。以六塵鈍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以六根利故。強自建立。而為緣對。若能了境本寂。識自無生。則入平等真空。方稱究竟見性耳。故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聞性者。即今聞性。具三真實。文殊簡出。現證可知。觀音入門。圓通立驗。非從行得。不墮有為。豈假功成。本來如是。首楞嚴經偈云。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釋曰。此是直說如今一切眾生。日用現行聞性三真實之理。一圓真實。二通真實。三常真實。一圓真實者。以聞性遍一切處。十方聲塵。應時無有前後。以同時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離水。以聲處全聞。聞外無法。即是本聞。自具圓通之性。非待證聖方有斯事。故法華經偈云。父母所生耳。清淨無瑕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又云。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二通真實者。且眼根見性。雖即洞然。能觀前而不觀後。鼻舌身等三根。皆以合中知。因能所而生起。若意知根。所緣不定。念念遷移故。五根所不齊。唯耳根圓通無礙。聽響之際。任隔礙而遠近俱聞。妙應之時。無揀擇而大小咸備。故高城和尚歌云。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十方鐘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則處凡身而不減。居聖體而非增。常現常通。塵勞不能匿其神彩。非間非斷。天魔不能挫其威光。不壞緣生之耳根。圓具一靈之妙性。三常真實者。音聲性動靜者。動靜是音聲之體。性於聞中似有似無。若無聲時號無聞。非實聞無性。以聞性常在。若聞性隨聲塵滅。則前聲滅時。後聲不合更聞。故知聲塵自無。聞性非滅。聲塵自有。聞性非生。又非唯聞性無生。返觀聲塵亦無生滅。以從緣而起。自體全無。如華嚴論云。一切諸法。猶如谷響。楞嚴疏鈔云。如谷中無聲。無聲即無響。法界中皆無聲。一切聲皆是妄心。妄心不動時。皆無妄想。以有差別心執受。即有聲。四大。如枯木。即本無聲。皆緣執故。諸大菩薩。不以音聲聽法。是知聲塵本無。皆因執有。情消執喪。萬法本虛。有無既虛。生滅何有。則知我性與如來性無異。一切世間法即是佛法故。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如憍陳那。因聲悟道。妙音密圓。古釋云。若有能所。未得名密。悟四諦理。推能聞及所聞。皆是自心。心即是本覺。光明。圓照法界。始覺智心。亦圓照法界。即是因聲得悟。一切眾生。依此觀亦得解脫。若聞聲可意不可意生憎愛。便被聲縛。但觀心海中是聲出處。以心海元無有相。心雖含聲。聲亦無相。無相。即於一切聲中而得解脫。故知無法不心。無心不法。如是明達。則於一切諸法。不合不散。無縛無脫矣。故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由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即時如來勅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消。音響雙絕。則名無聞。如來又勅羅睺羅擊鐘。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言。聲少選聲消。佛又問言。汝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又頃。羅睺羅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消。音響雙絕。則名無聲。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云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阿難。聲消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于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者。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汝尚顛倒或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擣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擣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復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石木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消。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消滅。楞嚴疏云。擊鐘以辯真妄者。即聞性而可真。舉聲塵而辯妄。若因聲有聞。此聞不離聲。若離聲有聞。此是真聞。汝今但執隨聲之聞。此聞不離於聲。只合是聲。不合是聲。若真聞性。如水。不滅聲塵。如風。鼓水成波。故有聞相。聲塵不起。聞相即無。而聞性不滅。以性不滅。聲塵若來。還有聞相。如水不滅。若風動時。即有波相。如色真性。遍十方界。隨心感現。則有色相。此之聞性。亦復如是。故知不認自體恒常之聞性。却徇聲塵生滅之聞相。遂乃聞讚而生喜。聞毀而起瞋。以迷本聞故。隨聲流轉故。文殊云。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又云。旋汝倒聞機。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如今以聲為聞。背心循境。豈不是倒聞之機。若能旋聲塵之有流。復本聞之無妄。則是返聞自性。得本歸原。內滅翳根。外消塵境。能所既脫。本覺道成。寂照圓通。真實如是。所以佛告阿難。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消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是以若了聞性。即成正覺。於是心境雙融。動靜。俱泯。如觀音言。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是以初從聞性入時。先亡動靜聲塵之境。次亡能聞所聞之心。既心境俱亡。又不住無心境。及能覺所覺之智。則覺智俱空。此空亦空。方成圓覺。故云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始盡生滅之原。到寂滅本妙覺心之地。如起信論云。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謝。識想消而塵垢沈。則法眼應時清明。常光了然頓現。見聞本性既爾。諸根所現亦然。故經云。六自在王。常清淨故。又首楞嚴經偈云。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但以未覺悟。前於染淨中。有一毫見聞取捨之處。皆在三界無明長夜生死夢中。纔得見性。便同覺後。自覺覺他。故名為佛。又此自心之性。遍一切處。隨處得入。非獨見聞。或意消香界而入圓通。或心開塵境而證法忍。或入水觀而達性。或審風力而悟宗。或刺是疼痛而純覺遺身。或了心無際而入佛知見。或觀煖觸而成火光三昧。或演法音而降伏魔怨。當此大悟之時。終不見有一境可生。一言可執。今只為迷性徇文。背心求道者。假以言說。指歸自心。從此一向內觀。捨詮究理。斯則豈不是因言悟道。藉教明宗。為此之人。不無利益。遂使初心學者。信有所歸。便能息外馳求。迴光反照。頓見自己。了了明心。如正飲醍醐親開寶藏。方悟隨言之失。深慚背己之愆。故阿難等。因世尊開示自性之後。發自慶言。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故能不動塵勞。現身成佛。祖佛言教。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力。為是廣大無邊法利故。所以具引全文佛語為證。云何反有背己之言。論文之誚乎。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如像法決疑經云。三師破壞佛法。略各有十過。一法師十過者。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內觀修心。釋論云。有論而無慧。所說不應受。二不融經息諍趣道。但執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識見心苦集。三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住。非佛弟子。四經云。非禪不慧。偏慧不禪。一翅一輪。豈能遠運。五法本無說。說破貪求名利弘宣寧會聖旨。六貴耳入口出。何利於己。經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無行而宣。何利於他。八又多加水乳。無道之教。教誤後生。九四眾失真法利。轉就澆漓。十非但不能光顯佛法。亦乃破於佛法也。禪師十過者。一經云。假名阿練若。納衣在空閑。自謂行真道。好說我等過。二者。恃行陵他。不識戒取苦集煩惱。三無慧修定。盲禪無目。寧出生死也。四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五無慧之禪。多發鬼定。生破壞佛法。死墮鬼道。六名利坐禪。如扇提羅。死墮地獄。七設證得禪。即墮長壽天難。八如水乳。禪教授學徒。紹三塗種子。九四眾不霑真法之潤。轉就澆漓。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律師十過者。一但執外律。不識內戒。故被淨名訶。二執律名相。諍計是非。不識見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資。方能進道。但律不慧不禪。何能進道。四弘在名譽。志不存道。果在三塗。五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六執律方便小教以為正理。而障大道。七師師執律不同。弘。則多加水乳。八不依聖教傳授。誤累後生。九四眾不霑真法。轉就澆漓。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是知若不觀心。具如上之大失。如大智度論云。菩薩摩訶薩。若欲不空食國中之施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又寶梁經云。若學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摶食。如須彌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學者。若未墮僧數。十方無唾地處。維摩經亦云。敬學如師。纔起學心。便有為人天之分。或聞宗鏡一句。定成佛無疑。故法華經云。若有聞是法。無一不成佛。唯除未聞者。盲冥不信人。若已聞者。皆是曩因。既受衣珠。曾親佛會。不可放逸。須志披尋。忽遇緣差。空無所得。所以瑜伽論云。不緩加行中。又能如是勇猛精進。謂我今定當趣證。所應證得。不應慢緩。何以故。我有多種橫死因緣。所謂身中。或風或熱。或痰發動。或所飲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或宿食病。或為於外。蛇蠍蚰蜒百足等類。諸惡毒蟲之所蛆螫。或復為人非人類等之所驚恐。因斯夭沒。於如是等諸橫死處。恒常思惟。修無常想。住不放逸。由住如是不放逸故。恒自思惟。我之壽命。儻得更經七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半時須臾。或經食頃。或從入息至於出息。或從出息至於入想。乃至存活經爾所時。於佛聖教。精勤作意。修習瑜伽。劑爾所時。於佛聖教。我當決定多有所作。如是名為不緩加行。
問。義學多樂聽讀。禪宗唯精內觀。然教觀二門。闕一不可。若但觀心而不尋教。墮闇證上慢之愚。若但尋教而不觀心。受執指數寶之誚。有不達者。遞相是非。今宗鏡廣搜。祖教意足。請為微細開拆以決深疑。
答。教觀難明。須分四句。如云。一教門非理門。教是能通。理是所通。能所異故。二理門非教門。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故。三教門即理門。文字即解脫故。四理門即教門。解脫即文字故。又以門對教。四句分別。一得教不得門。文字法師是。二得門不得教。觀慧禪師是。三得門復得教。聞慧法師是。四門教俱不得。假名阿練若是。又或隨方便之詮。則執權害實。若達圓頓之教。則了實開權。執權則教觀兩分。了實則人法一旨。人法一旨。則境智俱冥。教觀兩分。則信法雙現。信法雙現。則有觀有聞。境智俱冥。則無內無外。斯乃隨根利鈍。有此開遮。若能就旨圓融。自無取捨。則塵塵合道。信行同法行之機。念念歸宗。教門等觀門之旨。如是則無一心可照。誰執觀門。無一法可聞。孰論教道。方入宗鏡。與此相應。未達斯門終成隔礙。且教中具述。有二種修行人。一是信行。二是法行。薩婆多。明。此二人。位在見道。因聞入者。是為信行。因思入者。是為法行。曇無德云。位在方便。自見法少。憑聞力多。後時要須聞法得悟。名為信行。憑聞力少。自見法多。後時要須思惟得悟。名為法行。止觀云。若論利鈍者。法行利。內自觀法故。信行鈍。藉他聞故。又信行利。一聞即悟故。法行鈍。歷法觀察故。或俱利。或俱鈍。信行人聞慧利。修慧鈍。法行人修慧利。聞慧鈍。已上且約三師所說。自然不可偏執。觀心與教道。定據聽學與坐禪。今若得一心。萬邪滅矣。則何心而非教。若一聞千悟。獲大總持。則何教而非心。何教而非心。則心外無法。何心而非教。則法外無心。更約智者大師對法行二人。以止觀安心。隨四悉檀意。以逗機宜。俱令入道。師即問言。汝於定慧。為志何等。其人若言。我聞佛說。善知識者。如月形光。漸漸圓著。又如梯隥漸漸增高。巧說轉令心。得道大因緣。志欣渴飲。如犢逐母。當知是則信行人也。若言。我聞佛說。明鏡若不動。色像自分明。淨水無波。魚石自現。欣捨惡覺。如棄重擔。當知是則法行人也。既知根性。於一人所。八番安心。咄。善男子。無量劫來。飲狂散毒。馳逐五塵。昇沈三界。猶如猛風。吹兜羅毦。大熱沸鑊。煮豆昇沈。從苦至惱。從惱至苦。何不息心達本。以一其意。意若一者。何事不辦。苦集得一則不輪迴。無明得一不至於行。乃至不至老死。摧折大樹。畢故不造新。八弊得一則度彼岸。唯此為快。善巧方便。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讚於止。發悅其情。是名隨樂欲以止安心也。又善男子。如天亢旱。河池悉乾。萬卉燋枯。百穀零落。娑伽羅王。七日構雲。四方霔雨。大地霑洽。一切種子皆萌芽。一切根株皆開發。一切枝葉皆欝茂。一切華果皆敷榮。人亦如是。以散逸故。應生。善不復生。已生善。還退失。禪定河乾。道品樹滅。萬善燋枯。百福殘悴。因華道果。不復成熟。若能閑林一意。內不出。外不入。靜雲興也。發諸禪定。即是降雨也。功德叢林煖頂方便。眼智明覺。信忍順忍無生寂滅忍。乃至無上菩提。悉皆剋獲。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讚於止。生其善根。是名隨便宜以止安心也。又善男子。夫散心者。惡中之惡。如無鉤醉象。蹋壞華池。穴鼻駱駝。翻倒負馱。疾於掣電。毒逾蛇舌。重沓五翳。埃藹曜靈。睫近霄遠。俱皆不見。若能修定。如密室中燈。能破巨闇。金鎞抉膜。空色朗然。一指二指三指皆了。大雨能淹囂塵。大定能靜狂逸。止能破散。虛妄滅矣。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讚於止。破其睡散。是名對治以止安心也。又善男子。心若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亦知出世不生不滅法相。如來成道。猶尚樂定。況諸凡夫。有禪定者。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破無數億洞然之惡。乃至得成一切種智。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讚於止。即會真如。是名隨第一義以止安心也。其人若言。我聞寂滅。都不入懷。若聞分別聽受無厭。即應為說。三惡燒然。駝驢重楚。餓鬼飢渴。不名為苦。癡闇無聞。不識方隅。乃是大苦。多聞分別樂。見法法喜樂。以善攻惡樂。無著阿羅漢。是名為最樂。從多聞人。聞甘露樂。如教觀察知道。遠離坑埳直去不迴。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讚於觀。發悅其情。是名隨樂欲以觀安心。又善男子。月開蓮華。日興作務。商應隨主。彩畫須膠。坏不遇火。無須臾用。盲不得導。一步不前。行無觀智。亦復如是。一切種智。以觀為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讚於觀。生其功德。是名隨便宜以觀安心。又善男子。智者識怨。怨不能害。武將有謀。能破強敵。非風何以卷雲。非雲何以遮熱。非水何以滅火。非火何以除闇。析薪之斧。解縛之刀。豈過智慧。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讚於觀。使其破惡。是名對治以觀安心。又善男子。井中七寶。闇室瓶盆。要待日明。日既出已。皆得明了。須智慧眼。觀知諸法實。一切諸法中。皆以等觀。入般若波羅蜜。最為照明。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讚於觀。令得悟解。是名第一義。以觀安心。如是八番。為信行人說安心也。其人若云。我樂息心。默以復默。損之又損之。遂至於無為。不樂分別。坐馳無益。此則法行根性。當為說止。汝勿外尋。但內守一。攀覺流動。皆從妄生。如旋火輪。輟手則息。洪波鼓怒。風靜則澄。淨名經云。何謂攀緣。謂有三界。何謂息攀緣。謂心無所得。瑞應經云。其得一心者。則萬邪滅矣。龍樹云。實法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皆滅。無量眾罪除。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夫山中幽寂。神仙所讚。況涅槃澄靜。賢聖尊崇。佛話經云。比丘在聚。身口精勤。諸佛咸憂。比丘在山。息事安臥。諸佛皆喜。況復結跏束手。緘脣結舌。思惟寂相。心原一止。法界洞寂。豈非要道。唯此為貴。餘不能及。善巧方便。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讚於止。發悅其心。是名隨樂欲以止安心。其人若云。我觀法相。只增紛動。善法不明。當為說止。止是法界平正良田。何法不備。止捨攀緣。即是檀。止體非惡。即是戒。止體不動。即是忍。止無間雜。即是精進。止則決定。即是禪。止法亦無。止者亦無。即是慧。因止會非止非不止。即是方便。一止一切止。即是願。止止愛止止見。即是力。此止如佛止無二無別。即是智。止具一切法。即是祕藏。但安於止。何用別修諸法。善巧方便。種種緣喻。令生善根。即是隨便宜以止安心也。若言我觀法相。散睡不除者。當為說止。大有功能。止是壁定。八風惡覺不能入。止是淨水。蕩於貪婬。八倒。猶如朝露。見陽則晞。止是大慈。怨親俱愍。能破恚怒。止是大明呪。癡疑皆遣。止即是佛。破除障道。如阿伽陀藥。遍治一切。如妙良醫。呪枯起死。善巧方便。種種緣喻。令其破惡。是名對治以止安心。其人若言。我觀察時。不得開悟。當為說止。止即體真。照而常寂。止即隨緣。寂而常照。止即不止。止雙遮雙照。止即佛母。止即佛父。亦即父即母。止即佛師。佛身。佛眼。佛之相好。佛藏。佛住處。何所不具。何所不除。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讚於止。是為第一義以止安心。彼人言。止狀沈寂。非我悅樂。當為說觀。推尋道理。七覺中有擇覺支。八正中有正見。六度中有般若。於法門中為主為導。乃至成佛。正覺。大覺。遍覺。皆是觀慧異名。當知觀慧最為尊妙。如是廣讚。是為隨樂欲以觀安心。若勤修觀。能生信。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知病識藥。化道大行。眾善普會。莫復過觀。是為隨便宜以觀安心。觀能破闇。能照道。能除怨。能得寶。傾邪山。竭愛海。皆觀之力。是為隨對治以觀安心。若觀法時。不得能所。心慮虛豁。朦朧欲開。但當勤觀。開示悟入。是為用第一義以觀安心。是為八番為法行人說安心也。復次人根不定。或時迴轉。薩婆多。明轉鈍為利。成論。明數習則利。此乃始終論利鈍。不得一時辯也。今明。眾生心行不定。或須臾而鈍。須臾而利。任運自爾。非關根轉。亦不數習。或作觀不徹。因聽即悟。或久聽不解。暫思即決。是故更論。轉根安心。若法行轉為信行。逐其根轉。用八番悉檀而授安心。若信行轉成法行。亦逐根轉。用八番悉檀而授安心。得此意。廣略自在說之。轉不轉。合有三十二安心也。自行安心者。當察此心。欲何所樂。若欲息妄。令念相寂然。是樂法行。若樂聽聞。徹無明底。是樂信行。樂寂者。知妄從心出。息心則眾妄皆靜。若欲照知。須知心原。心原不二。則一切諸法皆同虛空。是為隨樂欲自行安心。其心雖廣分別心及諸法。而信念精進毫善不生。即當凝停莫動。諸善。功德因靜而生。若凝停時。彌見沈寂。都無進忍。當計校籌量策之令起。若念念不住。如汗馬奔逸。即當以止。對治馳蕩。若靜默然無記。與睡相應。即當修觀。破諸昏塞。修止既久。不能開發。即應修觀。觀一切法。無礙無異。怗怗明利。漸覺如空。修觀若久。闇障不除。宜更修止。止諸緣念。無能無所。所我皆寂。空慧將生。是為自修法行。八番善巧布歷。令得心安。信行。安心者。或欲聞寂。定如須彌。不畏八動。即應聽止。欲聞利觀。破諸煩惱。如日除闇。即應聽觀。聽觀多。如日燋芽。即應聽止。潤以定水。或聽定淹久。如芽爛不生。即應聽觀。令風日發動。使善法現前。或時馳覺。一念叵住。即應聽止。以治散心。或沈昏濛濛坐霧。即當聽觀。破此睡熟。或聽止豁豁。即專聽止。或聞觀朗朗。即專聽觀。是為自修信行。八番巧安心也。若法行心轉為信行。信行心轉為法行。皆隨其所宜。巧鑽研之。自行有三十二。化他亦三十二。合為六十四安心也。復次信法不孤立。須聞思相資。如法行者。隨聞一句。體寂湛然。夢妄皆遣。還坐思惟。心生歡喜。又聞止已。還更思惟。即生禪定。又聞於止。還即思惟。妄念皆破。又聞止已。還更思惟。朗然欲悟。又聞觀已。還更思惟。心大歡喜。又聞觀已。還更思惟。生善破惡欲悟等。准前可知。此乃聽少思多。名為法行。非都不聽法也。信行端坐。思惟寂滅。欣踊未生。起已聞止。歡喜甘樂。端坐念善。善不能發。起已聞止。信戒精進。倍更增多。端坐治惡。惡不能遣。起已聞止。散動破滅。端坐即真。真道不啟。起已聞止。豁如悟寂。是為信行。坐少聞多。非都不思惟。前作一向根性。今作相資根性。就相資中。復論轉不轉。亦有三十二安心。化他相資。亦有三十二安心。合六十四。合前為一百二十八安心也。夫心地難安。違苦順樂。今隨其所願。逐而安之。譬如養生。或飲或食。適身立命。養法身亦爾。以止為飲。以觀為食。藥法亦兩。或丸或散。以除冷熱。治無明病。以止為丸。以觀為散。如陰陽法。陽則風日。陰則雲雨。雨多則爛。日多則燋。陰如定。陽如慧。定慧偏者。皆不見佛性。八番調和。貴在得意。一種禪師。不許作觀。唯專用止。引偈云。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息思即是道。有思終不覩。又一師不許作止。專在於觀。引偈云。止止徒自止。昏闇無所以。止止即是道。觀觀得會理。兩師各從一門入。以己益。教他。學者。不見意。一向服乳。漿猶難得。況復醍醐。若一向作解者。佛何故種種說耶。天不常晴。醫不專散。食不恒飯。世間尚爾。況出世耶。今隨根隨病。迴轉。自行化他。有六十四。若就三番止觀。即三百八十四。又一心止觀。復有六十四。合五百一十二。三悉檀。是世間安心。世醫所治差已。復生。一悉檀。是出世安心。如來所治。畢竟不發。世出世法。互相成顯。若離三諦。無安心處。若離止觀。無安心法。若心安於諦。一句即足。如其不安。巧用方便。令心得安。一目之羅。不能得鳥。得鳥者。羅之一目耳。眾生心行。各各不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種心行。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為多人。一人亦然。須廣施法網之目。捕心行之鳥耳。如是委細。種種安心。利鈍齊收。自他兼利。若有聞者。頂戴修行。
宗鏡錄卷第四十四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已上是引台教明定慧二法安心。次依華嚴宗釋。華嚴經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從定出。示現色性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疏釋云。定慧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事定門也。能觀心性。契理不動。理定門也。明達法相。事觀也。善了無生。理觀也。諸經論中。或單說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觀亦然。或敵體事理。止觀相對。或以事觀。對於理定。如起信論云。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為止。而觀因緣生滅為觀。或以理觀。對於事定。此經云。一心不動入諸禪。了境無生名般若是也。或俱通二。此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非定非散。或即觀之定。但名為定。如觀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定之觀。但名為觀。如以無分別智觀名般若是也。或說雙運。謂即寂之照是也。所以局見之者。隨矚一文。互相非撥。偏修之者。隨入一門。皆有剋證。然非圓暢。今此經文。巧顯無礙。略分五對。第一對。根境無礙。謂觀根入定。應從根出。而從境出者。為顯根境。唯是一心。緣起無二理性融通。是故根入境出耳。境入根出亦然。第二對。理事二定無礙。謂分別事相。應入事定。而入理定。欲觀性空。應入理定。而入事定。以契即事之理而不動故。入理即是入事。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緣故。入事即是入理。而經文但云。入正定。不言事理。及乎出觀。境中即云分別色相。斯事觀也。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觀也。亦合將根事對於境理。以辯無礙。第三對。事理二觀無礙。謂欲分別事相。應從事觀起。而反從理觀起。以所觀之境。既真俗雙融。法界不二故。分別事智。即是無生之智。二觀唯是一心故。亦應將境事理。對根事理以辯無礙。第四出入無礙。以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亂。若以事理相望。應成四句。謂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理入理起。理入事起。若以根境相望。又成四句。謂根事入。境事起等。一一思之。皆有所由。又或以理觀對於事止。謂契理妄息也。或事觀對於理寂。謂無念知境也。或事觀對於事寂。謂觀於一境。心不動搖也。或理觀對於理寂。亡心照極也。如百門義海云。明出入定者。謂見塵性空。十方一切真實之理。名為入定也。然此見塵無性空理空時。乃是十方之空也。何以故。由十方之心。見於一塵。是故全以十方為塵。定亦不礙事相宛然。是故起與定俱。等虛空界。但以一多融通。同異無礙。是故一入多起。多入一起。差別入一際起。一際入差別起。皆悉同時一際成立。無有別異。當知定即起。起即定。一與一切。同時成立。出入無礙也。第五對。二利體用無礙。謂於深根起。定心不亂。是體也。自利也。而不礙理。舒於廣境。是用也。人天不能知。利他也。良以。體用無二故。自利即是利他。此上十義。同為一聚法界緣起。相即自在。菩薩善達。作用無礙。又經且約根境相對。亦應境境相對。謂色塵入正受。聲香三昧起。復應根根相對。謂眼根入正受。耳根三昧起等。云色性難思等者。即色等總持。是色。陀羅尼自在佛等。亦應云。分別眼性難思。有眼陀羅尼自在佛等。又眼中云。性空寂滅。即眼之度門。眼等本淨。亦應云。色等度門。色等本淨。不唯取相為染。無心為淨而已也。又以智論三觀束之。分別色相等。是假名觀也。性空寂滅。是空觀也。此二不二色性難思。中道觀也。三無前後。皆是一心。上來無礙。深妙難思。始學之流。如何趣入。今當總結。但能知事理無礙。根境。一如。念慮不生。自當趣入。是以事中即理。何曾有礙。心外無境。念自不生。如是則入宗鏡之一心。成止觀之雙運。方能究竟定慧莊嚴。自利利他。圓無盡行。又若心不安人。在三界內。未入止觀門。非習學之者。情牽萬境。意起百思。投五欲旋火之輪。未曾略暇。陷五濁狴牢之處。何省暫離。塵網千重。密密而常籠意地。愛繩萬結。條條而盡繫情田。聳高阜於慢山。橫遮法界。洶長波於貪海。吞盡欲流。若蟻聚蜂攢。攀緣役役。如鼠偷狗竊。結搆營營。八苦之焰長燒。二死之河恒沒。輪迴生滅。苦惱縈纏。皆是不能自安心耳。今為於生死長夜。無明塵勞。三界大夢之中。獨覺悟人。割開愛網。欲透苦原。將求如來大寂滅樂者。如前所述安心之門。直下相應。無先定慧。定是自心之體。慧是自心之用。定即慧故。體不離用。慧即定故。用不離體。雙遮則俱泯。雙照則俱存。體用相成。遮照無礙。此定慧二法。修行之要。祖佛大旨。經論同詮。所以法華經云。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又云。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華嚴經頌云。眾生惑見恒隨縛。無始稠林未除翦。與志共俱心並生。常相覊繫不斷絕。但唯妄想非實物。不離於心無處所。禪定境排仍退轉。金剛道滅方畢竟。大涅槃經云。定慧等學。明見佛性。又云。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大智度論云。禪定為父。智慧為母。能生一切導師。又云。以業力故入生死。以定力故出生死。故云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發其照。何者。謂禪無智。但是事定。若得智慧。觀於心性。即為上定。若智不得禪。乃為散善分別。慧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照。離動分別。成實慧故。若定慧雙運。動寂融通。則念念入三昧之門。寂寂運無涯之照。如上種種開示。種種證明。如是調停。如是剖析。削繁簡要。去偽存真。以無數萬億諸方便門。皆令一切含生。盡入此宗鏡。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之。誰有知者。猶室中金藏。未遇智人。何由發掘。若珠蔽內衣裏。弗因親友所示。爭致富饒。似窮子之家珍。非長者之誘引。曷能承紹。設或明了信入無疑。更在當人。剋己成辦。鍊磨餘習。直取相應。一切時中。不得忘照。自量生熟。各逐便宜。此是修定時。此是修慧時。若掉散心。須行三昧。若惛沈意。宜啟慧門。若處見修位中。此是行時。非是證時。若居究竟即內。此是證時。非是行時。不可如二乘怱怱取證。沈實際之海。溺解脫之坑。又不可傚無聞比丘。妄指無生求昇反墜。似苦行外道。唯投見網。期悟遭迷。斯定慧門。是真修路。照宗門之皎日。泛覺海之迅航。駕大白牛車之二輪。昇第一義天之兩翼。等學而明見佛性。莊嚴而可度眾生。為法國土之王。因茲二力。出生死海之底。全假雙修。散妄亂而似風吹雲。破愚闇而如日照世。動邪見之深刺。拔無明之厚根。為大覺海之陰陽。作寶華王之父母。備一乘之基地。堅萬行之垣牆。以此相應。能入宗鏡。前據台教。明五百番安心法門。皆為逗機。對病施藥。今依祖教。更有一門。最為省要。所為無心。何者。若有心則不安。無心則自樂。故先德偈云。莫與心為伴。無心心自安。若將心作伴。動即被心謾。法華經云。破有法王。出現世間。淨名經云。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即是除妄心之有。外境本空。以心有法有。心空境空。故起信論云。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是以但得無心。境自不現。既無對待。逆順何生。以逆境故。生瞋惱強賊干懷。以順境故。牽愛情華箭入體。能令心動。故稱不安。今若無心。坦然無事。則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所以阿難執有。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體無。而自安。言下成道。若不直了無心之旨。雖。然對治折伏。其不安之相。常現在前。若了無心。觸途無滯。絕一塵而作對。何勞遣蕩之功。無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緣之力。又無心約教有二。一者澄湛令無。二者當體是無。澄湛令無者。則是攝念安禪。蠲消覺觀。虛襟靜慮。漸至微細。當體是無者。則直了無生。以一念起處不可得故。經云。一念初起。無有初相。是真護念。寶藏論云。夫離者無身。微者無心。無身故大身。無心故大心。大心故。則智周萬物。大身故。則應備無窮。是以執身為身者。則失其大應。執心為心者。則失其大智。故千經萬論。莫不說離身心。破於執著。乃入真實。譬如金師。銷鑛取金。方為器用。若有身者。則有身礙。有身礙故。則法身隱於形㲉之中。若有心者。則有心礙。有心礙故。則真智隱於念慮之中。故大道不通。妙理沈隱。六神內亂。六境外緣。晝夜惶惶。無有止息矣。夫不觀其心者。而不見其微。不觀其身者。而不見其離。若不見其離微者。則失其道要。故經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心亦如是。此謂破權歸實。會假歸真。譬如金師。銷鑛取金。方為器用。滅相混融。以通大冶。大冶者。謂大道。此大道冶中。造化無窮。流出萬宗。若成若壞。體無增減。故經云。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所言混融相者。但為愚夫。著相畏無相也。所以說相者。為彼外道。著於無相畏有相。所以說中道者。欲令有相無相不二也。此皆破執除疑。言非盡理。若復有人。了相無相。平等不二無取無捨無彼無此。亦無中間。則不假聖人言說。理自通也。如上所述。皆為有心成障。若乃無心。自然合道。即是離其妄心。真心不動。如釋摩訶衍論云。離心緣相者。心量有十。一者眼識心。二者耳識心。三者鼻識心。四者舌識心。五者身識心。六者意識心。七者末那識心。八者阿賴耶識心。九者多一識心。十者一一識心。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不緣真理。後一種心。得緣真理。而為境界。今據前九作如是說。離心緣相。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說。甚深真體。非餘境界。唯自所依緣為境界故。楞伽經云。非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者。謂以非心量。為遣心量。若以非心量為是。斯即心量。今謂非心量即不思議之心量者。不礙心量故。如華嚴經云。菩薩住是不思議。即非心量。於中思議不可盡。即之心量。以二相即奪故。思與非思俱寂滅。又云。於非心處示生於心者。人多誤解。情作非情。非情作情。若執於非心處示生於心。是非情為情者。既言示生。非真無情為有情矣。大寶積經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恒與定俱。又先德云。一念妄心纔動。即具世間諸苦。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即刺不傷。妄心不起。恒處寂滅之樂。一念妄心纔動。即被諸有刺傷。故經云。有心皆苦。無心乃樂。當知妄心不起。始合法身寂滅樂也。
問。本自無心。妄依何起。
答。為不了本自無心名妄。若知本自無心。即妄無所起。真無所得。
問。何故有心即妄。無心即無妄。
答。以法界性空寂。無主宰故。有心即有主宰。有主宰即有分劑。無心即無主宰。無主宰即無分劑。無分劑即無生死。
問。無心者。為當離心是無心。即心得無心。
答。即心得無心。
問。即心是有心。云何得無心。
答。不壞心相。而無分別。
問。豈不辯知也。
答。即辯知無能所。是無心也。豈渾無用。始是無心。譬如明鏡照物。豈有心耶。當知一切眾生。恒自無心。心體本來常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隨境鑒辯。皆是實性自爾。非是有心方始用也。只謂眾生。不了自心常寂。妄計有心。心便成境。以即心無心故。心恒是理。即理無理故。理恒是心。理恒是心故。不動心相。心恒是理故。不得心相。不得心相故。即是眾生不生。不動心相故。即是佛亦不生。以生佛俱不生故。即凡聖。常自平等法界性也。純一道清淨。更無異法。當知但有心分別作解之處。俱是虛妄。猶如夢中。若未全覺。所見纖毫亦猶是夢中事。但得無心。即同覺後絕諸境界。但有一微塵可作修證不思議解處。俱不離三界夢中所見。經云。無有少法可得。佛即授記。無生義云。不退轉天子言。此佛土未曾思惟分別於我見與不見。我亦不思惟佛土見與不見。故知諸見從有心而生。佛土無心。故不見天子。天子有心而不生念。故言不見佛土。便成不異。故知有心無心俱空。融大師云。鏡像本無心。說鏡像無心。從無心中說無心。人說有心。說人無心。從有心中說無心。有心中說無心。是末觀。無心中說無心。是本觀。眾生計有身心。說鏡像破身心。眾生著鏡像。說畢竟空破鏡像。若知鏡像畢竟空。即身心畢竟空。假名畢竟空。亦無畢竟空。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間如日。
智論問曰。若知心不可見。佛何以故說如實知不可見心。
答曰。有坐禪人。憶想分別。見是心如清淨珠中縷。觀白骨人。中見心次第相續生。或時見心在身。或見在緣。如無邊識處。但見識無量無邊。破如是等虛妄故。佛言。如實知眾生心。眾生心自相空。故無相相。復次佛以五眼觀此心不可得。肉眼天眼緣色。故不見。慧眼緣涅槃。故不見。初學法眼。分別。知諸法善不善有漏無漏等。是法眼入實相中。則無所分別。如先說。一切法。無知者無見者。是故不應見。佛眼觀寂滅相。故不應見。乃至不如凡夫人憶想分別見。復次五眼。因緣和合生。皆是作相。虛誑不實。佛不信不用。是故言不以五眼見。又問曰。舍利弗知心相常淨。何以故問。答曰。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入深著故。雖聞心畢竟空。常清淨。猶憶想分別。取是無心相。以是故問是無心相心。為有為無。若有。云何言無心相。若無。何以讚歎是無等等心。當成佛道。須菩提答。是無心相中。畢竟清淨。有無不可得。不應難。舍利弗復問。何等是無心相。須菩提答。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心相。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如經云。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又且無心者。不得作有無情見之解。若將心作無。此即成有。若一切處無心。如土木瓦礫。此成斷滅。皆屬意根強。知妄識邊事。是以稱不思議定者。以有無情見不及故。又澄湛是事。當體是理。事有顯理之功。亦有覆理之義。理有成事之力。亦有奪事之能。各取則兩傷。並觀則俱是。何謂顯理。若妙性未發。須假事行助顯莊嚴。如水澄清。魚石自現。何謂成事。若功行未圓。必仗理觀引發開導。何謂覆理。若一向執事坐禪。反迷己眼。未識玄旨。徒勞念靜。何謂奪事。若天真頓朗。如日消氷。何須調心收攝伏捺。故經偈云。若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境界流。云何名為定。是以不可執一執二定是定非。但臨時隨用。圓融得力。自諳深淺。若也歸宗順旨。則理事雙消。心境俱亡。定慧齊泯。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以毘婆舍那故。雖照而常寂。以優畢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說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於毘耶。斯則不唯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所以圓覺經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問。既不得作有無之解。如何是正了無心。
答。石虎山前鬪。蘆華水底沈。
問。前標宗不言法相。云何已下。更用廣說諸識種現。熏習差別義理。瑜伽唯識。百法五位事相法門。
答。祖佛大意。唯說二空。證會一心真如本性。所以百法論云。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云何一切法。所謂心法。云何二無我。所謂人無我。法無我。若一切眾生。但得人法俱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復更有何異法而敷演乎。如瑜伽論。是無著菩薩。請彌勒所說。論云。無著菩薩。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請說此論。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正為菩薩。令於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證大菩提。廣為有情。常無倒說。乃至瑜伽中行觀無少法。欲令證得。及欲現觀。或說究竟清淨真如。名為瑜伽理中最極。一切功德共相應故。
是以智者大師。於淨名疏中問云。今依龍樹之學。何意用天親之義。
答。龍樹天親。豈不同入不二法門乎。今本為佛教。隨義有所開而用釋。何得取捨定執也。若分別界外結惑生死。及諸行名義。當細尋天親所作。若觀門遣蕩。安心入道。何過龍樹。若不取地論。攝大乘論。相映望者。他或謂於非義理。多端強說也。故知菩薩製作。一一關於聖典。故非出自胸襟。廣引證明。令生聞慧。宗鏡纂集。大意亦同。若不先明識論。天親護法等。剖析根塵微細生死。又焉得依龍樹觀門遣蕩。如無差別。無可圓融。若不先胗候察其病原。何以依方施其妙藥。只如淨名居士。位臨等覺。尚有原品無明實因疾未盡。現受後有生死實果疾猶存。
如淨名疏問。實報無障礙土。何得猶有煩惱四分之因疾。
答。開菩薩自體法界緣集。即有四分。所以然者。取自體一實諦。即是貪愛。捨二邊生死。即是瞋斷。迷一實諦。無明未盡。故猶有癡也。三分等取。即是等分。此即是根本之三毒。故請觀音經云。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何況業繫凡夫。分段生死之病。然今時多不就已子細推尋。及廣披聖典。教觀俱昧。理行全虧。唯尚隨語依通。一時遣蕩。拂迹而迹不泯。歸空而空不亡。以不出法塵。全為影事。殊不識心王心所。種現根隨。微細根塵。生滅起處。心心流注。念念現行。如醉如癡懵無知者。智燈既闇。定水全枯。未審何門能得清淨。但學成現高茆之語。名標眾聖之前。都無正念修行之門。跡陷群邪之後。今普使知病識藥。令得服行。淨三毒之根。見一心之性。且如馬鳴龍樹。皆是西天傳佛心印。祖師。馬鳴製大乘起信論。廣說阿賴耶等。三細識六麁相。一心真如生滅二門。龍樹製摩訶衍論。引一百本大乘經。證說八識心王。性相微細等義。云何末學。不紹先賢。可謂綆短而不勾深泉。翅弱而弗能高逝。又若不先論其事相之表。何以辯其體性之原。如世間法。未見其海。爭識其波。未見其山。寧諳其土。今欲總別雙辯。理事具陳。不達事而理非圓。不了理而事奚立。故云理隨事現。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又從總出別。因別成總。不得別而何成總。不因總而豈稱別。則理事總別。一際無差。只為今時。但唯執總滯理。見解不圓。法眼將明而不明。疑心欲斷而非斷。皆是理事成礙。總別不通。故四弘誓願云。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何乃虛擲寸陰。頓違本願。守愚空坐。辜負四恩。若愚癡人。不分菽麥。似牛羊眼。罔辯方隅。現今對境。尚不圓明。臨終遇緣焉能甄別。直須達事通理。徹果窮因。無一法而不明。無一塵而不照。則見聞莫能惑。境界不能拘。故法華經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故知一心實相。悉是諸法。諸法所生。皆從現行善惡熏習。第八識含藏種子為因。發起染淨差別報應為果。若不微細剖析。問答決疑。則何由到一心總別之原。徹八識性相之際。古德云。提綱意在張網。不可去網存網。舉領意在著衣。不可棄衣取領。若秖集而不敘。如無綱之網。若秖敘而不集。如無網之綱。故知理事雙明。方通圓旨。教觀齊運。始達一乘。且如等覺菩薩。妙果將圓。却入幻網門。倒學凡夫事。習世間三昧。具工巧神通。今之所宗。且明大旨。須先立後破。以洗情塵。然即破立同時。而無所破。不同權教定執教相之有門。寧比小乘唯證析法之空理。今則以別成總。將偏顯圓。別成總而一際無差。偏顯圓而萬法齊旨。開合自在。隱顯無方。若執之成萬有之瘡疣。若定之為四魔之根蔕。此百法明門。大乘菩薩初地方了。乃至十方諸佛。本後二智。俱證俱緣。若不證唯識之性。不成根本智。無成佛之期。若不了唯識之相。百法明門。不成後得智。闕化他之行。此唯識百法者。乃是有為無為真俗一切法之性相根本。所以經云。若不證真如。焉能了諸行。若不證唯識真如之性。焉能了唯識百法之行相。故云根本智。證百法性。後得智。緣百法相。大乘起信論云。信成就發心。略說有三。一發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故。二發深重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發大悲心。願拔一切眾生苦故。
問。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皆同一法界。無有二相。據理但應正念真如。何假復修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
答。不然。如摩尼寶。本性明潔。在礦穢中。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淨。終不可得。真如之法。亦復如是。體雖明潔。具足功德。而被無邊客塵所染。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修諸行。欲求清淨。終無得理。是故要當集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離彼無邊客塵垢染。顯現真法。起信疏云。一直心正念真如法者。即心平等。更無別岐何有迴曲。即是二行之根本。二深心者。是窮原義。若一善不備。無由歸原。歸原之來。必具萬行。故言樂集諸善行故。即是自利之行本也。大悲心者。是普濟義。故言欲拔眾生苦故。即是利他之行本也。又此初一直心。唯正念真如之法。是宗是本。因此起深重心大悲心是行。又開此直心為十心。一廣大心。謂誓願觀一切法。悉如如故。二甚深心。謂誓願觀真如。要盡原底故。三方便心。謂推求簡擇趣真方便故。四堅固心。謂設逢極苦樂受。此觀心不捨離故。五無間心。謂觀此真理。盡未來際不覺其久故。六折伏心。謂若失念。煩惱暫起。即便覺察。折伏令盡。使觀心相續故。七善巧心。謂觀真理。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八不二心。謂隨事萬行。與一味真理融無二故。九無礙心。謂理事既全。融通不二。還令全理之事。而相即入故。十圓明心。謂頓觀法界。全一全多。同時顯現。無障無礙故。即此十心。理行具足。且無理不能導行。無行不能成理。可謂即真如之理。成真如之行。無有一法能出唯識之性相矣。是知一心為萬法之性。萬法是一心之相。相即性之相。是一中之多。性。即相之性。是多中之一。若不了性。亦不了相。其相即妄。若不識相。亦不識性。其性即孤。應須性相俱通。方得自他兼利。如首楞嚴經云。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是以若偏執相而成妄。定據性而沈空。今則性相融通。真妄交徹。不墮斷常之見。能成無盡之宗。故知若欲深達法原。妙窮佛旨者。非上智而莫及。豈下機而能通。所以法華經偈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又見解圓明是目。行解相應是足。目足更資。理行扶助。可趣涅槃之域。能到清涼之池。若定慧未熏。如摩尼之匿礦。性相不辯。猶古鏡之未磨。欲望雨寶鑒容。無有是處。若意珠既淨。心。鏡纔明。更以萬行熏修。轉加光潔。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金師。善巧鍊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然雖萬行磨練。皆是自法所行。如先德云。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行。即自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了達。引出報身。由身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乃至十波羅蜜一切塵沙萬行。但是自心中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若言更有從外新得者。即是魔王外道說。
問。信入此法。還有退者否。
答。信有二種。一若正信堅固。諦了無疑。理觀分明。乘戒兼急。如此則一生可辦。誰論退耶。二若依通之信。觀力麁浮習重境強。遇緣即退。如華嚴論云。如涅槃經。聞常住二字。尚七世不墮地獄。如華嚴經云。設聞如來名。及所說法。不生信解。亦能成種。必得解脫至成佛故。何故經言。第六住心。及從凡夫信位。猶言有退。此意若為和會。解云。十信之中。勝解未成。未得謂得。便生憍慢。不近善友。不敬賢良。為慢怠故。久處人天。惡業便起。能成就大地獄業。若一信不慢。常求勝友。即無此失。若權教第六住心。可有退位。實教中為稽滯者。責令進修。如舍利弗。是示現聲聞。非實聲聞。所作方便。皆度眾生使令進策。如權教中第六住心。可說實退。何以故。地前三賢總未見道。所修作業。皆是有為。所有無明。皆是折伏。功不強者。便生退還。若折伏有力。亦不退失。如蛇有毒。為呪力故。毒不能起。但於佛法中。種於信心。謙下無慢。敬順賢良。於諸惡人。心常慈忍。於諸勝己者。諮受未聞。所聞勝法。奉行無妄。所有虛妄。依教蠲除。於三菩提道。常勤不息。夫為人生之法。法合如然。但不長惡而生。何須慮退。華嚴疏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者。信煩惱即菩提。方為常淨。由稱本性而發菩提心。本來是佛。更無所進。如在虛空。退至何所。
宗鏡錄卷第四十五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欲顯正宗。先除邪執者。約外道小乘諸古師等。謬解唯識正理。凡有幾種。
答。不達唯識真性。邪執蓋多。宗鏡所明。正為於此。如唯識論云。復有迷謬唯識理者。或執外境如識非無。或執內識如境非有。或執諸識用別體同。或執離心無別心所。古德云。或執外境如識非無者。此即有宗。依十二處教。執心境俱有。是第一義。論云。或執內識如境非有者。釋曰。此破清辯依密意空教。撥識亦無。論云。或執識用別體同者。釋曰。即大乘一類菩薩。言八識體唯是一也。如一水鏡。多波像生。論云。或執離心無別心所者。釋曰。此即經部覺天所計。以經言士夫六界。染淨由心。無心所故。雖於蘊中亦有心所。但於識上分位假立。無別實有。慈恩大師釋護法菩薩唯識論中。略有四種。一清辯順世。有境無心。二中道大乘。有心無境。三小乘多部。有境有心。四邪見一說。都無心境。又四句分別。一有見無相。謂正量師。不作相分而緣境也。二有相無見。謂清辯師。三相見俱有。餘部及大乘等。四相見俱無。即安慧等。大乘起信論云。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一者聞脩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云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二者聞脩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聞脩多羅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四者聞脩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五者聞脩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為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後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得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但是不了正因緣。皆成外道。所執。有四。一不知有情業緣。執之為道。或執自然。二不知共業所感空劫。執為渾沌之氣。三不知空後成劫。執為清濁兩分。四不知上界有情下生。執為天地變化。故知見網難出。邪解易生。如止觀細推。觀諸見境者。非一曰諸。邪解稱見。又解知是見義。推理不當。而偏見分明。作決定解。名之為見。夫聽學人。誦得名相。齊文作解。心眼不開。全無理觀。據文者生。無證者死。夫習禪人。唯尚理觀。觸處心融。闇於名相。一句不識。誦文者守株。情通者妙悟。兩家互闕。論評皆失。大約邪見有三。一佛法外外道者。本原有三。一迦毘羅外道。此翻黃頭。計因中有果。二漚樓僧佉。此翻休睺。計因中無果。三勒沙婆。此翻苦行。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又入大乘論。迦羅所說。有計一過。作者與作一。相與相者一。分與有分一。如是等名為計一。優樓佉計異。迦羅鳩馱計一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一切外道。及摩迦羅等計異。皆不離此四。從三四外道。派出枝流。至佛出時。有六大師。所謂富蘭那。迦葉姓也。計不生不滅。末伽梨拘賒梨子。計眾生苦樂。無有因緣。自然而爾。刪闍夜毘羅胝子。計眾生時熟得道。八萬劫苦盡自解脫。如縷丸。線盡自止。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欽婆羅。麁衣也。計罪報之苦。以投巖拔髮代之。迦羅鳩馱迦旃延。計亦有亦無。尼犍陀若提子。計業所作。定不可改。二附佛法外道者。起自犢子方廣。自以聰明讀佛經書。而生一見。附佛法起。故得此名。犢子讀舍利弗毘曇。自制別義。言我在四句外。第五不可說藏中。云何四句。外道計。色即是我。離色有我。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四陰亦如是。合二十身見。大論云。破二十身見。成須陀洹。即此義也。今犢子計我。異於六師。復非佛法。論諸皆推不受。便是附佛法邪人法也。或云。三世及無為法。為四句也。又方廣道人。自以聰明讀佛十喻。自作義云。不生不滅。如幻如化。空幻為宗。龍樹斥云。非佛法理。方廣所作。亦是邪人法也。三學佛法成外道。執佛教門而生煩惱。不得入理。大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毘曇。即墮有中。入空。即墮無中。入毘勒。墮亦有亦無中。中論云。執非有非無。名愚癡論。倒執正法。還成邪人法也。若學摩訶衍四門。既失般若意。為邪見火所燒。四成邪人法。乃至若於觀支。忽解。無明轉。即變為明。明具一切法。或謂無明不可得。變為明。明何可得。此不可得。亦具一切法。或謂法性之明。亦可得亦不可得。非可得非不可得。一門即三門。三門即一門。此解明利。所破無不壞。所存無不立。無能踰勝。亦復自謂是無生忍。如此解者。是圓教四門見發也。又大乘四門皆成見者。實語是虛妄。生語見故。涅槃是生死。起貪著故。多服甘露。傷命早夭。失方便門。墮於邪執。故稱內邪見也。又此土振旦。亦有其義。周弘正釋三玄云。易判八卦陰陽吉凶。此約有明玄。老子虛融。此約無明玄。莊子自然。約有無明玄。自外枝派。祖原出此。今且約此以明得失。如莊子云。貴賤苦樂。是非得失。皆其自然。若言自然。是不破果。不辯先業。即是破因。禮制仁義。衛身安國。若不行用。滅族亡家。但現世立德。不招後世報。是為破果不破因。若言慶流後世。并前。則是亦有果亦無果也。約一計即有三行。一謂計有行善。二計有行惡。三計有行無記。如玄理分。應爾。富貴不可企求。貧賤不可怨避。生無足欣。死何勞畏。將此虛心。令居貴莫憍。處窮不悶。貪恚心息。安一懷抱。以自然訓物。作入理?胤。此其德也。德有多種。若言常無欲觀其妙。無何等欲。忽玉璧。棄公相。洗耳還牛。自守高志。此乃棄欲界之欲。攀上勝出之妙。即以初禪等為妙。何以得知。莊子云。皇帝問道觀神氣。見身內眾物。以此為道。似如通明觀中。發得初禪之妙。若言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離貪欲。即得涅槃。此無三界之欲。此得滅止妙離之妙。又法名無染。若染於法。是染涅槃。無此染欲。得一道微妙。妙此諸欲。欲妙皆無。汝得何等。尚不識欲界欲。初禪妙。況後欲妙耶。若與權論。乃是逗機漸引。覆相論欲妙。不得彰言了義而說。但息誇企之欲。觀自然之妙。譣詖之行既除。仁讓之風斯在。此皆計有自然而行善也。又計自然。任運恣氣。亦不運御從善。亦不動役作惡。若傷神和。不會自然。雖無取捨。而是行無記。行業未盡。受報何疑。若計自然作惡者。謂萬物自然。恣意造惡。終歸自然。斯乃背無欲而恣欲。違於妙而就麁。如莊周斥仁義。雖防小盜。不意大盜。揭仁義。以謀其國。本以自然息欲。乃揭自然而為惡。此義可知也。已上外道及內道執見。有二。並決真偽者。一就所起法並決。二就所依法並決。一今通從外外道四句。乃至圓四門外道見。通韋陀。乃至圓門三念處。三解脫。名數是同。所起見罪。繫縛無異。譬如金鐵二鎖。又從外道四句。乃至圓門四見。名雖清美。所起煩惱。體是污穢。譬如玉鼠二璞。又從外道四句。乃至圓門四見。雖同研鍊。有成不成。譬如牛驢二乳。又從外道四句。乃至圓門四見。有害不害。譬如迦羅鎮頭二果。所計神我。乃是縛法。非自在我。各執己是。餘為妄語。互相是非。何關如實。自謂真道。翻開有路。望得涅槃。方沈生死。自言諦當。終成邪僻。愛處生愛。瞋處生瞋。雖起慈悲。愛見悲耳。雖安塗割。乃生滅強忍。雖一切智。世情推度。雖得神通。根本變化。有漏變化。所讀韋陀。世智所說。非陀羅尼力。非法界流。雖斷鈍使。如屈步蟲。世醫所治。差已更發。八十八使集海浩然。三界生死苦輪無際。沈著有漏。永無出期。皆是諸見幻偽。豈可為真實之道也。二約所依法異者。一切諸見。各依其法。三外外道是有漏人。發有漏法。以有漏心。著於著法。著法著心。體是諍競。非但因時捉頭拔髮。發諸見已。謂是涅槃。執成見猛毒增鬪盛。所依之法非真。所發之見亦偽也。此雖邪法。若密得意。以邪相入正相。如華飛葉動。藉少因緣尚證支佛。何況世間舊法。然支佛雖正。華葉終非正教。外外密悟。而其法門但通諸見。非正法也。皆由著心於著法。因果俱鬪斷奠。是邪法生邪見也。若三藏四門。是出世聖人得出世法。體是清淨。滅煩惱處。非唯佛經是正法。五百所申。亦能得道。妙勝定云。佛去世後一百年。十萬人出家。九萬人得道。二百年時。十萬人出家。一萬人得道。當知以無著心。不著無著法。發心真正。覺悟無常。念念生滅。朝不保夕。志求出要。不封門生染而起戲論。譬如有人。欲速見王。受賜拜職。從四門入。何暇盤停諍計好醜。知門是通途。不須諍計。如藥為治病。不應分別。速出火宅。盡諸苦際。真明發時。證究竟道。畢竟無諍。無諍則無業。無業則無生死。但有道滅。心地坦然。因果俱無。鬪諍俱滅。唯有正見無邪見也。復次四門。雖是正法。若以著心。著此四門。則生邪見。見四門異。於修因時。多起鬪諍。譬如有人。久住城門。分別瓦木。評薄精麁。謂南是北非。東巧西拙。自作稽留。不肯前進。非門過也。著者亦爾。分別名相。廣知煩惱。多謂道品。要名聚眾。媒衒求達。打自大鼓。竪我慢幢。誇耀於他。互生鬪諍。捉頭拔髮。八十八使瞋愛浩然。皆由著心。於正法門而生邪見。所起煩惱。與外外道。更無有異。論所計法。天地懸殊。方等云。種種問橋。智者所訶。人亦如是。為學道故。修此四門。三十餘年分別一門。尚未明了。功夫纔著。年已老矣。無三種味。空生空死。唐棄一期。如彼問橋。有何利益。此由著心。著無著法而起邪見。次通教四門。體是正法。近通化城。前曲此直。巧拙雖殊。通處無別。如天門直華。餘門曲陋。不住二門。俱得通進。若數瓦木。二俱遲壅。若不稽留法門。若因若果。俱無諍著。是名無著心。不著無著法。不生邪見也。復次以著心著此直門。亦生邪見。或為名為眾為勝為利。分別門相。瞋愛慢結。因此得生。譬如以毒內良藥中。安得不死。以見著毒入正法中。增長苦集。非如來咎。利根外道。以邪相入正相。令著無著。成佛弟子。鈍根內道。以正相入邪相。令無著有著。成邪弟子。豈不悲哉。別圓四門。巧拙利鈍。俱通究竟涅槃。因不住著。果無鬪諍。若封門起見。則生煩惱。與漚樓佉等。以此而觀。如明眼人。臨於涇渭。豈容迷名而不識清濁也。輔行記釋云。金鐵二鎖者。大智度論云。譬在囹圄。桎梏所拘。雖復蒙赦。更繫金鎖。人為愛繫。如在囹圄。雖得出家。更著禁戒。如繫金鎖。今借譬此內外生著。在獄鐵鎖。如外計。逢赦。金鎖。如內計。金鐵雖殊。被縛義等。佛法雖勝。見繫無差。玉鼠二璞者。璞者。玉也。鄭重玉璞。若有得者。與其厚賜。周人聞之。規其厚賜。周人風俗。名死鼠為玉璞。乃將詣鄭。鄭人笑之。其人悟已答鄭人曰。楚人鳳凰其實山鷄。以楚王重鳳。有不識鳳者。路有擔山鷄者。問之曰。此何鳥。擔者知其不識。乃戲曰鳳凰。其人謂實。便問擔者。販耶。答販。問幾錢。答萬錢。用價買之。擬欲上王。得已便死。楚王聞之。愧而召問。王亦謂實。乃以十萬錢賜之。故知周鄭之體。淨穢永殊。無著如鄭。起見如周。名同體異。此之謂也。有於三藏乃至圓教四門之名。義如璞。起於見愛。其如死鼠。牛驢二乳者。又論云。餘處或有好語。亦從佛經中出。若非佛法。初聞以好。久則不妙。譬如驢乳。其色雖同。抨但成糞。故佛法外道語。同有不殺慈悲之言。搜窮其實。盡歸虛妄。今此亦爾。外計雖有有無等言。研覈無實。盡是虛妄。佛法大小一十六門。雖云有無。但破執心。自歸正轍。故云有成不成。於外起計。如驢乳。藏等起計。如牛乳。乳名雖同。其體永別。見名雖等。所執各異。外雖除執。無理可成。藏等離著。自入正轍。又大智度論云。謂佛教。如牛乳。修得解脫。如抨得酪生熟酥等。外道教。猶彼驢乳。本非出酪之物。外道之教。無解脫味。故抨驢乳。但成屎尿。依外道教行。但招苦果。無所成益。迦羅鎮頭二果者。大涅槃經云。善男子。如迦羅林。其樹眾多。唯有一株鎮頭迦樹。二果相似。是果熟時。有一女人。悉皆拾取。鎮頭迦果。唯有一分。迦羅迦果。乃有十分。女人不識。持來詣市。凡愚不識。買迦羅迦。噉已命終。有智人輩。聞是事已。問是女人。汝於何處得是果來。女人示處。諸人即言。彼方多有無量迦羅迦樹。唯有一株鎮頭迦樹。諸人知已。笑而捨去。經譬僧伽藍清濁二眾。今借以譬內見外見。二見名同。有害不害。如外見發。說無因果。歸於邪無。若內見起。猶執大小經論所詮。害謂損其善根。故知或名同體異。不可雷同。或名異體同。應須甄別。邪正既辯。玉石俄分。不濫初修。深裨後學。又華嚴演義云。此方儒道玄妙。不越三玄。周易為真玄。老子為虛玄。莊子為談玄。老子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注云。一者。沖和之氣也。言道動出沖和妙氣。於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陽氣。陽氣不能獨生。又生陰氣。積沖氣之一。故云一生二。生積陽氣之二。故云二生三。陰陽含孕。沖氣調和。然後萬物阜成。故云三生萬物。次下又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上來皆明萬物自然生也。莊子宗師篇云。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注云。言道之無所不在也。故在高為無高。在深為無深。在久為無久。在老為無老。無所不在。所在皆無也。又云。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注云。知天之所為者。自然也。意云。但有知有為。皆不為而為。故自然也。今斷云。若以自然為因者。斷義也。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為因。是邪因也。又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即莊子意。則萬物自然。無使之然。故曰自然。即無因也。如烏之黑。即莊子文。涅槃經意。周易云。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釋云。一謂無也。無陰無陽。乃謂之道。一得為無者。無是虛無。虛空不可分別。唯一而已。故以一為無也。若有境。則有彼此相形。有二有三。不得為一故。在陰之時。而不見為陰之功。在陽之時。而不見為。陽之力。自然而有陰陽。自然無所營為。此則道之謂也。今斷云。若以陰陽變易能生。即是邪因。又一者無也。即是無因。若計一為虛無自然。則皆無因也。則人自然生。應常生人。不待父母等眾緣。菩提自然生。則一切果報。不由修得。又易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禮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後儒皆以言詞小同。不觀前後本所建立。致欲渾和三教。但見言有小同。豈知義有大異。是知不入正宗。焉知言同意別。未明已眼。寧鑒名異體同。所以徇語者迷。據文者惑。恐參大旨。故錄示之。且如外道說自然以為至道。不成方便。仍壞正因。佛教亦說自然。雖成正教。猶是悉檀對治。未為究竟。以此一例。其餘可知。又直饒見超四句。始出單四句。猶有複四句。具足四句。且單四句者。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複四句者。一有有有無。二無有無無。三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四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而言複者。四句之中。皆說有無。具足四句者。四句之中。皆具四故。第一有句具四者。謂一有有。二有無。三有亦有亦無。四有非有非無。第二無句中具四者。一無有。二無無。三無亦有亦無。四無非有非無。第三亦有亦無具四者。一亦有亦無有。二亦有亦無無。三亦有亦無。亦有亦無。四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第四非有非無具四者。一非有非無有。二非有非無無。三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非有非無。上四一十六句。為具足四句。第四絕言四句者。一單四句外。一絕言。二複四句外。一絕言。三具足四句外。一絕言。有三絕言。上諸四見。一一皆有八十八使相應。是見即外道見故。若約佛法。歷四教四門。各生四見。又一種四門。各一絕言。如是一一六各有八十八使。六十二見。百八等惑。百法鈔云。破邪執者。即二邊之邪執。總有三種二邊。一外道斷常二邊。如有外道一向執常。即四遍常論等是。此即常見邊。又有外道一向執斷。即七斷滅論是。此即斷見邊。第二小乘假實二邊。或有小乘一向執假。即一說部等。執一切法但有假名。而無實體。即是著假邊。又有小乘一向執實。即薩婆多及犢子部等。執諸法皆實。即是著實邊。第三大小乘空有二邊。即小乘有部等。執心外有法。是著有邊。大乘清辯菩薩等。撥菩提涅槃悉無。即是著空邊。顯中道者有二。一假施設中道。二真實中道。真實中道有三。一者。能證淨分依他。是其妙有。智起惑盡。名曰真空。妙有真空。正處中道。二者。能證有為。是其妙有。所證真理。名曰真空。妙有真空。正處中道。三者。唯於法身上說本來實性。名為妙有。即此實性。便是真空。妙有真空。正處中道。二假施設中道者。即佛於後得智中。而假施設。亦有三種。一者。不斷不常中道。謂佛經中。說有異熟識為總報主。此陰纔滅。彼陰便生。即不是斷。此破外道斷常二邊。又說生滅不定。名曰無常。即是不常。二者。不假不實中道者。謂佛經中。說一切色心從種而生者。即是不假。依此分位。或有相形。即是不實。稱實而談。正處中道。此破小乘假實二邊。三者。不有不無中道。即經說我法遍計。即是不有。依圓妙有。即是不無。離有離無。正處中道。此破大小乘空有二邊。是以欲執二邊之情。即背中道之理。纔作四句之解。便失一乘之門。須知非離邊有中。亦非即邊是中。若離邊求中。則邊見未泯。若即邊是中。中解猶存。是以難解難知。唯深般若。執之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之。了之若清涼池。諸門皆可入矣。故知法無定相。迴轉隨心。執即成非。達之無咎。如四句法。通塞猶人。在法名四句。悟入名四門。妄計名四執。毀法名四謗。是知四句不動。得失空生。一法無差昇沈自異。又唯心訣破一百二十種見解云。或和神養氣而保自然。或苦質摧形而為至道。或執無著而椿立前境。或求靜慮而伏捺妄心。或刳情滅法以凝空。或附影緣塵而抱相。或喪靈原之真照。或殞佛種之正因。或純識凝神。受報於無情之地。或澄心泯色。住果於八難之天。或著有而守乾城。或撥無而同兔角。或絕見而居闇室。或立照而存所知。或認有覺。是真佛之形。或傚無知。同木石之類。或執妄取究竟之果。如即泥是瓶。或忘緣趣解脫之門。似撥波求水。或外騁而妄興夢事。或內守而端居抱愚。或宗一而物像同如。或見異而各立法界。或守愚癡。無分別而為大道。或尚空見。排善惡而作真修。或解不思議性作頑空。或體真善妙色為實有。或修沈機絕想。同有漏之天。或學覺觀思惟。墮情量之域。或不窮妄性作冥初之解。或昧於幻體。立空無之宗。或認影像而為真。或捨虛妄而求實。或詺見聞性為活物。或指幻化境作無情。或起意而乖寂知。或斷念而虧佛用。或迷性功德而起色身之見。或據畢竟空。而生斷滅之心。或執大理而頓棄莊嚴。或迷漸說而一向造作。或據體離緣而堅性執。或忘泯一切而守己愚。或定人法自爾。而墮無因。或執境智和合。而生共見。或執心境混同。亂能所之法。或著分別真俗。縛智障之愚。或守一如不變而墮常。或定四相所遷而沈斷。或執無修而祛聖位。或言有證而背天真。或耽依正而隨世輪迴。或厭生死而喪真解脫。或迷真空而崇因著果。或昧實際而欣佛厭魔。或著隨宜所說。而守語為真。或失音聲實相。而離言求默。或宗教乘而厭自性之定。或弘禪觀而斥了義之詮。或鬪奇特而但顧出身。俄沈識海。或作淨潔而唯求玄密。反墮陰城。或起殊勝知解。而斡肉為瘡。或住本性清淨。而執藥成病。或尋文採義而飲客水。或守靜居閑而坐法塵。或起有得心。談無相大乘。或運圖度想。探物外玄旨。或廢說起絕言之見。或存詮招執指之機。或認動用而處生滅根原。或專記憶而住識想邊際。或安排失圓覺之性。或縱任虧入道之門。或起身心精進。而滯有為。或守任真無事。而沈慧縛。或專計念勤思。而失於正受。或傚無礙自在。而放捨修行。或隨結使而恃本性空。或執纏蓋而妄加除斷。或保重而生法愛。或輕慢而毀佛因。或進求而乖本心。或退墮而成放逸。或語證相違而虧實地。或體用各據而乖佛乘。或欣寂而住空。失大悲之性。或泯緣而厭假。違法爾之門。或著我見而昧人空。或迷現量而堅法執。或解不兼信而滋邪見。或信不具解而養無明。或云人是而法非。或稱境深而智淺。或取而迷物性。或捨而乖即真。或離而違因。或即而亡果。或非而謗實。或是而毀權。或惡無明而背不動智門。或憎異境而壞法性三昧。或據同理而起增上慢。或貶別相而破方便門。或是菩提而謗正法輪。或非眾生而毀真佛體。或著本智而非權慧。或迷正宗而執化門。或滯理溺無為之坑。或執事投虛幻之網。或絕邊泯迹。違雙照之門。或保正存中。失方便之意。或定慧偏習而燋爛道芽。或行願孤興而沈埋佛道。或作無作行。修有為菩提。或著無著心。學相似般若。或趣淨相而迷垢實性。或住正位而失俗本空。或立無相觀而障翳真如。或起了知心而違背法性。或守真詮而生語見。服甘露而早終。或敦圓理而起著心。飲醍醐而成毒。已上略標一百二十種見解。並是迷宗失旨。背湛乖真。揑目生華。迷頭認影。若敲氷而索火。如緣木以求魚。畏影逃空。捫風捉電。苦非甘種。砂豈飯因。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會。盡迷方便。悉入見纏。不達正宗。皆投見網。綿密難出。如曲木曳於稠林。勢猛力強。猶?河漂於香象。所以天魔外道。本無其種。修行失念。遂派其原。故知但有所重所依立知立解。絲毫見處不亡。皆成外道。如華嚴經頌云。以法無性故。無有能了知。如是解諸法。究竟無所解。以法無自體。憑何作解。如辯兔角之大小。了龜毛之短長。理事俱虛。可取笑於天下。情塵自隔。實喪道於目前。如華嚴論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祖師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法華經云。此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圓覺經云。若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將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斯皆是有作世俗之心。豈能探無作出世之旨。如先德云。俗務者。非但執耒運斤。名為俗務。坐馳五塵六欲。即是世務又專念。空無相願。亦是世務。又念蒼生塗炭。慈悲慰拔。亦是世務。若能念念於無念。非念非無念。一心中覺。方非世務。是以若實悟宗之人。尚不得。無見無解。豈可更隨言執意。而起有見有解乎。如大法鏡經云。若諸菩薩。隨言取義。不如正理思擇法故。便生二十八不正見。謂初相見者。謂聞大乘經中。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等言。不善密意。但隨此言義。便生勝解。謂佛所說一切諸法。定無自性。定無生等。執著如是無性等相。是名相見。彼執著。如是無性等相。時便謗三自性。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等。是知若謗此三性。則撥真俗二諦等一切法。所以有無二見。為諸見本。若能斷於諸見。自然以宗鏡相應。華手經云。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所言正見。為何謂也。舍利弗。其正見者。無高無下。等觀諸法。乃至又正見者。無一切見。何以故。諸有所見。皆是邪見。無一切見。即是正見。佛藏經云。佛言。一切諸見。皆從虛妄緣起。舍利弗。若作是念。此是正見。是人即是邪見。舍利弗。於聖法中。拔斷一切諸見根本。悉斷一切諸語言道。如虛空中。手無觸礙。諸沙門法。皆應如是。又云。佛言。舍利弗。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是一義。所謂離也。何等為離。離諸欲諸見。欲者即是無明。見者即是憶念。何以故。一切諸法。憶念為本。所有念想。即為是見。見即是邪。是以若能離見。即成諸佛。十方稽首。萬類歸依。如中觀論云。瞿曇大聖主。憐愍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又夫遠離二邊。住於中道者。約華嚴經釋。略舉四種以等一切。一者染淨。約惑。二者縛脫。通惑業。三者有無。通事理。四者一異。約心境。何以有此。謂成菩提。既離細念妄惑盡。已。顯現法身智慧純淨。若為此見。未免是邊。故經云。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此非證道眼。今了於惑。體性本空。復無所淨。故離二邊。又染淨交徹。故無住著。是曰離邊。縛脫者。謂昔常被惑業繫縛。流轉無窮。今謂菩提。釋然解脫。若為此見。即是住邊。菩薩智了本自無縛。於何有解。無縛無解。則無苦樂。故得離耳。有無通事理者。若昔謂惑有。今了惑空。昔謂心空。今知妙有。又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今日始知空者妄苦。有者涅槃。若如是知。並未離邊。又煩惱業苦。本有今無。菩提佛身。本無今有等。皆三世有法。菩提之性。不屬三世故。三世有無。皆是邊攝。真智契理。絕於三世。故離有無之二邊等。一異有二。一者。心境不了則二。契合則一。亦成於邊。二者。生佛有異。今了一性。亦名為邊。今正覺了此中無有二。亦不有無二。若善見者。如理安住。故離此邊。今一契菩提。一切都寂。故云遠離。義淨禪師云。瑜伽則真有俗無。以三性為本。中觀乃真無俗有。實二諦為先。般若大宗。含斯兩意。致使東夏則道分南北。西方乃義隔有空。如上所說。或諸凡夫執有著空。情見非一。四倒八邪之執。五謗二見之愚。或諸賢聖判教分宗。智解亦別。三時八教之道。五性十宗之科。未顯圓文。或得或失。若入宗鏡。正解分明。體用相含。心境交涉。空具德而徹萬有之表。事無礙而全一理之中。又若究竟欲免斷常邊邪之見。須明華嚴六相義門。則能任法施為。自亡能所。隨緣動寂。不壞有無。具大總持。究竟無過矣。此六相義。是辯世間法。自在無礙。正顯緣起無分別理。若善見者。得智總持門。不墮諸見。不可廢一取一雙立雙亡。雖總同時。繁興不有。縱各具別。冥寂非無。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無心會。詳法界內。無總別之文。就果海中。絕成壞之旨。今依因門智照。古德略以喻明。六相義者。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總相者。譬如一舍。是總相。椽等是別相。椽等諸緣。和同作舍。各不相違。非作餘物。故名同相。椽等諸緣。遞互相望。一一不同。名異相。椽等諸緣。一多相成。名成相。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故。名壞相。又椽即是舍。為椽獨能作舍。若離椽。舍即全不成故。若得椽時。即得舍故。所以椽。非是少力。共成。皆是全力故。舍既即是椽。餘瓦木等總並是椽。若却椽即舍無故。舍壞。故不名瓦木等。是故瓦木等。即是此椽也。若不即椽者。舍即不成。椽瓦木等皆不成。今既並成。故知相即耳。椽即瓦木等。一椽既爾。餘一切緣例然。是故一切緣起法不成。即已成也。別相者。椽等諸緣。別於總故。若不別者。總義不成。由無別時。即無總故。以因別而得總故。是故別者。以總為別也。如椽即舍故。名總相。即是椽故。名別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例如若不即總不名別。若不即別。不名總。
問。若相即者。云何說別。
答。只由相即。是故成別。若不相即者。總在別外。故非總也。別在總外。故非別也。同相者。椽等諸緣。和同作舍。不相違故。皆名舍緣。非作餘物。故名同相。總相唯望一舍說。今此同相。約椽木等諸緣說。雖體各別。成力義齊。故名同相。若不同者。椽等諸緣互相違故。皆不同作舍。舍不得有。故即是斷也。若相違不作舍。而執有舍者。無因有舍。故即是常也。異相者。椽等諸緣隨自形類。相差別故。
問。若異者。應不同耶。
答。只由異故。所以同耳。今既舍成。同名緣者。當知異也。又因同不異故。方說於諸法異耳。是以經云。奇哉世尊。能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前別相者。俱椽等諸緣。別於一舍故。今異相者。椽等諸緣。遞互相望。各各異故。若不異者。壞本緣法不成舍故。即是斷。若壞緣不成舍。而執有舍。無因有者。即是常也。成相者。以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故。舍義得成。若椽作舍。即失本椽法故。舍義不得。成壞相者。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故。是壞義。若椽作即失椽法。失椽法故。舍即無椽。不得有舍。是斷也。若失椽法而有舍者。無椽即無因。無因而有舍。即是常也。是故真如一心為總相。能攝世出世間一切法故。約攝諸法得總名。能生諸緣成別號。法法皆齊為同相。隨相不等稱異門。建立境界故稱成。不動自位而為壞。又云。一總相者。一合多德故。二別相者。多德非一故。三同相者。多義不相違故。四異相者。多義不相似故。五成相者。由此諸義。緣起成故。六壞相者。諸緣各住自性。不移動故。此上六相義門。是菩薩初地中觀。通世間一切法門。能入法界之宗。不墮斷常之見。若一向別逐行位而乖宗。若一向同失進修而墮寂。所以位位即佛。階降宛然。重重鍊磨。本位不動。斯則同異俱濟。理事不虧。因果無差。迷悟全別。欲論大旨。六相還同夢裏渡河。若約正宗。十地猶如空中鳥跡。若約圓修。斷惑。對治。習氣非無。理行相資。闕一不可。是以文殊以理印行。差別之道無虧。普賢以行會理。根本之門不廢。如上微細擇見真實識心。可謂教觀相應。境智冥合。正助齊運。目足更資。則定可以繼先德之後塵。紹覺王之末裔矣。
宗鏡錄卷第四十六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言正唯識義。約有幾種識。
答。經論通辯。有八種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正文出護法菩薩唯識論十卷。此論釋天親菩薩唯識三十頌文。慈恩大師。製疏釋論。此頌文。初為居士所掌。後有樂觀者。輸金一兩。慈恩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云。世親菩薩。樂博綜於三乘。乃遍遊於諸部。知小教而非極。遂迴趣於大乘。因聞誦華嚴十地品。阿毘達磨攝大乘品。遂悔謝前非。謗法先見。持刀截舌。用表深衷。其兄無著菩薩。止其自割。說以利害。汝雖以舌謗法。豈截舌而罪除。應讚釋大乘。以悔先犯。菩薩敬從兄諾。因歸妙理。遂製十地論.攝大乘論。故此二論。菩薩創歸大乘之作。既而久蘊玄宗。情恢奧旨。更為宏論。用暢深極。採撮幽機。提控精邃。著唯識三十頌。以暢大乘之妙趣也。萬像含於一字。千訓備於一言。道超群典。譽光眾聖。略誦既畢。廣釋方陳。機感未符。杳從冥往。復有護法等菩薩。賞翫頌文。各為義釋。雖分峯崐岫。竦幹瓊枝。而獨擅光輝。頴標芬馥者。其唯護法一人乎。菩薩果成先劫。位克今賢。撫物潛資隨機利見。春秋二十有九。知息化之有期。厭無常以禪習。誓不離於菩提樹。以終三載。禪禮之暇。注裁斯釋。文邁旨遠。智贍名高。執破畢於一言。紛解窮於半頌。文殊水火。則會符膠漆。義等江湖。乃疎成清濁。平郊弭弭。聳層峯而接漢。堆阜峨峨。夷穹窿以坦蕩。俯鑽邃而無底。仰尋高而靡際。疎文淺義。派演不窮。浩句宏宗。陶甄有極。功逾千聖。道合百王。時有玄鑒居士。識鳳鵷之?羽。委麟龍之潛跡。每罄所資。恒為供養。深誠固志。物竭積年。菩薩誘接多端。答遺茲釋。而誡之曰。我滅之後。凡有來觀。即取金一兩。脫逢神頴。當可傳通。終期既漸。奄絕玄遵。菩薩名振此州。論釋聲超彼土。有靈之類。誰不懷歡。朝聞夕殞。豈悋金璧。若市趍賢。如丘疊貨。五天鶴望。未輒流行。大師叡發天資。識假循謁。無神迹而不瞻禮。何聖教而不披諷。聞斯妙理。殷俯諦求。居士記先聖之遺言。必今賢之是囑。乃奉茲草本。并五蘊論釋。大師賞翫。猶覩聖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說。自西霏玉牒。東馳素象。雖復廣演微筌。賞之。以為祕決。及乎神栖別館。景阻炎輝。清耳目以徵思。蕩心靈而繹妙。乃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云。我有美玉蘊匵藏之。誰為善價。我今沽諸。基。夙運單舛。九歲丁艱。自爾志託煙霞。加每庶幾緇服。浮俗塵賞。幼絕情分。至年十七遂預緇林。別奉明詔。得為門侍。自參預三千。即欣規七十。必諧善願。福果函丈。不以散才之質。遂得隨伍譯僚。即事操觚。餐受此論。初功之際。十釋別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潤飾。執筆。檢文。纂義。既為令範。務各有司。數朝之後。基求退迹。大師固問。基慇懃請曰。自夕夢金容。晨趍白馬。英髦間出。靈智肩隨。聞五分以心祈。攬八藏而遐望。雖得法門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東土榮賚。並目擊玄宗。幸復擢秀萬方。頴超千古。不立功於參糅。可謂失時者也。況群聖制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慧舛。討支離而頗究。攬殊指而難悟。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楷定真謬。權衡盛。則久而遂許。故得此論行焉。大師。理遣三賢。獨授庸拙。此論也。括眾經之祕。包群聖之旨。何滯不融。無幽不燭。仰之不極。俯之不測。遠之無智。近之有識。其有隱括五明。搜揚八藏。幽關每擁。玄路未通。囑猶毫毳丘盈。投之以炎爍。霜氷㵎積。沃之以畏景。信巨夜之銀輝。昏旦之金鏡矣。雖復本出五天。然彼無茲糅釋。直爾十師之別作。鳩集猶難。況更摭此幽文。誠為未有。斯乃此論之因起也。
問。此八種識。行相如何。
答。經論成立。自有明文。此八種識。具三能變。一異熟能變。即第八識。二思量能變。即第七識。三了別能變。即前六識。唯識論云。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恒審思量故。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麁相故。論頌曰。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想應唯捨受。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恒轉如瀑流。阿羅漢位捨。初能變識。大乘教名阿賴耶。此識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古釋云。一能藏者。即能含藏義。猶如庫藏。能含藏寶貝。得藏名。此能含藏雜染種。故名為藏。亦即持義。二所藏者。即是所依義。猶如庫藏。是寶等所依故。此識是雜染法所依處故。三執藏者。堅守不捨義。猶如金銀等藏。為人堅守執為自內我。故名為藏。此識為染末那。堅執為我。故名為藏。起信鈔釋云。第八能藏所藏義者。且所藏義。謂此識體藏也。是根身種子器世間所藏處也。以根身等。是此識相分故。如藏中物像。如身在室內。欲覓賴耶識。只在色心中。欲覓摩尼珠。只在青黃內。次能藏義。謂根身等法。皆藏。在識身之中。如像在珠內。欲覓一切法。總在賴耶中。欲覓一切像。總在摩尼內。與前義互為能所。瑜伽論云。以八種義。證本識有。一依止執受相。二最初生起相。三有明了性相。四有種子性相。五業用差別相。六。身受差別相。七處無心定相。八命終時分相。又古德依論解釋證有第八識者。論云。此第八識。非是世間現量所見之境。唯憑聖言量。及以真正道理。而知有之。引七本經證之。阿毘達磨經有二頌。初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無始時來界者。言界者。是因義。為第八識。從無始至今。能持一切漏無漏色心等諸法種子。又能與漏無漏種子力。令生現行。即第八與一切種子。為依持生起二因。一切法等依者。依是緣義。為第八識。能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與一切漏無漏現行法而為所依。以能執受五色根身。與前七識現為俱有依故。即第八識能與一切現行色心等法。為增上緣依也。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者。此第八識。不唯獨與有漏流轉法為依持用。兼能與一切無漏順還滅法。為依持用。第二頌云。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演者。即第八識自證分。能持種故。名種子識。解深密經頌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者。此云執持。為此識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及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一切種子如瀑流者。謂第八識中一切種子。若遇緣鼓擊。便生轉識現行。或種子有生住異滅。不停。如似瀑流。楞伽經頌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又小乘增一阿含經云。有根本識。是諸識所依。此根本識。即是第八識。以第八識。能發起前六轉識故。二上座部。說有有分識。便是第八識。此有分識體。常不間斷。遍三界有。有謂三有。分者因義。即三有之因。皆由此識。三化地部中說有窮生死蘊。緣此第八遍三界九地。恒常有故。但有生死處。即常遍為依。直至大乘金剛心末。煩惱盡時方捨故。名窮生死蘊。若諸轉識。即無此功能。以第六識體多間斷故。入五位無心時。六識皆間斷不行。此時應不名有情。以無識任持故。即應爛壞。四。一切有部。說此識名阿賴耶。有愛樂欣喜四種阿賴耶。愛是總句。總緣三世為境。餘三是別句。別緣三世。樂是現在。欣是過去。喜是未來。即此第八識。是諸有情常執為自內我。是真愛著處。故名阿賴耶。真正理有十。一者。持種心。唯識論云。謂契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若無此識。彼持種心不應有故。謂諸轉識在滅定等。有間斷故。根境作意善等。類別易起故。如電光等。不堅住故。非可熏。皆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起故。二異熟心。唯識論云。如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者。即第八識。謂前世中。以善不善業為因。招感得今生第八異熟心是果。論云。定應許有真異熟識。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身器離心。理非有故。三界趣生體。唯識論云。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須信有第八識為三界九地五趣四生之體。若無此識。即一切有情不應得有。四有執受。唯識論云。又契經說。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其有色界中有情。有五色根。及內五塵。是第八親相分。唯第八識能執受。若是餘識。即無此能。五壽煖識。三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若無此識。能持壽煖令久住。識不應有故。六生死時有心。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心住散位作無心定。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上下身分冷觸漸起。若無此識。彼事不成。第七引緣起依。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若無此識。彼識自體不應有故。小乘云。我將六識。為名色依。何要第八。論破云。眼等轉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為識。論主云。眼等六識。已攝在名中。為識蘊故。須得第八為名外識支。與名色為依。又如此界人生時。中有初念心執取。結生時。由未有前六識。為名中識蘊。名色唯具三蘊。此三蘊名色。一念間。依何而住。故知信有第八識。是名外識支。與名色為依。八引識食。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故。所以佛告外道言。所為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此是正覺正說。餘不能知。汝外道自餓己身。終無有益。食是資益義。任持義。九。引滅定有心。證有第八識。唯識論云。又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識不離身。不應有故。論主云。入滅定聖人。身語心行無不皆滅。即出入息。是身加行。受想。是心加行。尋伺。是語加行。此三加行與第六識相應。在滅定中皆悉滅故。而壽不滅者。即第八識種上。有連持一報色心不斷功能。名壽。言亦不離識者。煖觸是第八識相分。即此二法。皆不離第八識。既在滅定中。六識身語心加行皆悉不行。而有壽煖在者。明知即是第八識與壽煖為依。十引染淨心。證有第八。唯識論云。又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彼染淨心不應有故。謂染淨法以心為本。因心而生。依心而住。受彼熏。持彼種故。以心為本者。即一切染淨有為無為法。皆以第八識為根本。依心而住者。即前七現行。皆依第八識而住。言受彼熏者。即第八識受彼前七識熏。言持彼種者。即第八能持前七三性染淨種子。所以密嚴經云。是身如起屍。亦如熱時焰。隨行因緣轉。非妄亦非實。為受之所牽。性空無有我。意等識所識。與心而共生。五識復更依。意識而因起。如是一切時。大地而俱轉。賴耶為於愛。所熏而增長。既自增長已。復增於餘識。展轉不斷絕。猶如於井輪。以有諸識故。眾趣而生起。於是諸趣中。識復得增長。識與世間法。更互以為因。譬如河水流。前後而不斷。亦如芽與種。相續而轉生。各各相差別。分別而顯現。識行亦如是。既三和合已。而復更和合。差別相而生。如是而流轉。常無有斷絕。內外一切法。皆因此而起。愚不了唯心。汝等勤觀察。華嚴經云。善男子。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了境不同。愚癡凡夫。不能知覺。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識。於一切境。妄起分別。又由未來諸根。五塵境界斷滅。凡愚之人。以為涅槃。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執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現量。見外五塵。執為實有。猶如牛羊。不能知覺。生死輪中。無由出離。善男子。佛說諸法無生無滅。亦無三世。何以故。如自心現。五塵境界。本無有故。有無諸法。本不生故。聖者自悟。境界如是。善男子。愚癡凡夫。妄起分別。無中執有。有中執無。取阿賴耶種種行相。墮於生滅二種見中。不了自心。而起分別。善男子。當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薩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則能淨一切剎。入一切劫。是以藏識頓變根身器世間故。為甚深之義。現量比量。俱不能量。又過量無量故。如經偈云。法界非有量。亦復非無量。牟尼悉超越。有量及無量。故知識性。淺智難明。究竟窮通。唯佛能了。是以宗鏡廣引斯文。為微密難知故。
問。唯識正義。為破我法二執。顯二空理。證一真心。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
答。但是假說。唯依識變。如唯識頌云。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世間聖教。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實有性。我謂主宰。法謂軌持。乃至云何應知實無外境。唯有內識似外境生。實我實法。不可得故。如何實我不可得耶。諸所執我。略有三種。一者。執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處造業受苦樂故。二者。執我其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三者。執我體常至細。如一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初且非理。所以者何。執我常遍量同虛空。應不隨身受苦樂等。又常遍故。應無動轉如何隨身能造諸業。乃至中亦非理。所以者何。執我體常住。不應隨身而有舒卷。既有舒卷。如槖籥風。應非常住。乃至後亦非理。所以者何。我量至小。如何速巡身。如旋火輪。以轉動故。則所執我非一非常。諸有往來。非常一故。又所執我。復有三種。一者。即蘊。二者。離蘊。三者。與蘊非即非離。初即蘊我。理且不然。我應如蘊非常一故。又內諸色。定非實我。如外諸色。有質礙故。心心所法。亦非實我。不恒相續。待眾緣故。餘行餘色。亦非實我。如虛空等。非覺性故。中離蘊我。理亦不然。應如虛空。無作受故。後具非我。理亦不然。許依蘊立。非即離蘊。應如瓶等。非實我故。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亦應不可說是我非我故。彼所執實我不成。乃至如是所說。一切我執。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自心內蘊一切皆有。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妄所執我。橫計度故。決定非有。故契經說。苾芻當知。世間沙門婆羅門。等所有我見。一切皆緣五取蘊起。
問。若離心外。無實我及實法者。則假法亦無。以假法依真而建立故。
答。夫假法者。但是虛假。似有而轉。必不依真。如。唯識論云。有作是難。若無離識實我法者。假亦應無。謂假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乃至答云。又假必依真事立者。亦不應理。真謂自相。假智及詮。俱非境故。謂假智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相而轉。亦非離此有別方便。施設自相。為假所依。然假智詮。必依聲起。聲不及處。此便不轉。能詮所詮。俱非自相。故知假說不依真事。由此但依似事而轉。似謂增益。非實有相。聲依增益似相而轉。故不可說假必依真。
問。此第八識。有幾能變。令諸識生長顯現。
答。有二能變。一因能變。二果能變。唯識論云。能變有二種。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等流習氣。由七識中善惡無記。熏令生長。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二。果能變。謂前二種習氣力故。有八識生。現種種相。等流習氣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果識。名為異熟。
問。第八識廣容周遍。為萬法根原。經論同推。故稱第一。微細體性。如何指陳。
答。此體不可說。微妙最難知。周遍法界而無住心。任持一切而不現相。如空中飛鳥。雖往來騫翥而跡不可尋。似眼裏童人。任照矚森羅而眼終不見。若月含一色。遍分萬像之形。等日耀千光。普照四天之下。類摩尼無思而雨寶。廣濟群生。猶磁石無覺而轉移。周迴六趣。密嚴經偈云。藏識持於世。猶如線穿珠。亦如車有輪。隨於業風轉。陶師運輪杖。器成隨所用。藏識與諸界。共力無不成。內外諸世間。彌綸悉周遍。譬如眾星象。布列在虛空。風力之所持。運行常不息。如空中鳥跡。求之不可見。然鳥不離空。頡頏而進退。藏識亦如是。不離自他身。如海起波濤。如空含萬像。藏識亦如是。蘊藏諸習氣。譬如水中月。及以諸蓮華。與水不相離。不為水所著。藏識亦復然。習氣莫能染。如目有童子。眼終不自見。藏識住於身。攝藏諸種子。遍持壽煖識。如雲覆世間。業用曾不停。眾生莫能見。又云。諸仁者。一切眾色。皆阿賴耶與色習相應。變似其相。非別有體。同於愚夫妄所分別。諸仁者。一切眾生。若坐若臥。若行若立。惛醉睡眠。乃至狂走。莫不皆是賴耶識。乃至如磁石力令鐵轉移。雖無有心。似有心者。阿賴耶識。亦復如是。為生死法之所攝持。往來諸趣。非我似我。如水中有物。雖無思覺。而隨於水。流動不住。阿賴耶識。亦復如是。雖無分別。依身運行。乃至若有於此能正觀察。知諸世間。皆是自心。是分別見。即皆轉滅。又頌云。能持世間因。所謂阿賴耶。第八丈夫識。運動於一切。如輪轉眾瓶。如油遍在麻。鹽中有鹹味。亦如無常性。普遍於諸色。
問。此識周遍。凡聖境。通為當離此。別有真性。為復即是。
答。非一非異。得此識名。不合而合。成其藏義。此阿賴耶識。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約有和合義邊說。若不和合義者。即體常不變。故號真如。因合不合。分其二義。本一真心。湛然不動。若有不信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別求真如理者。如離像覓鏡。即是惡慧。以未了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義。而生二執。
問。第八識變義如何。
答。變謂識體轉似二分。釋云。論明諸識體。即自證分。轉似相見二分而生。此說識體。是依他性。轉似相見二外。非無。亦依他起。依此二分。執實二取。聖說為無。非無依他中無此二分。論說唯二依他性故。此緣真智。緣於真如。無相分故。餘皆有相。不爾。如何名他心智。後得智等。不外取故。許有相見二體性故。說相見種。或同或異。若同種者。即一識體。轉似二分相用而生。如一蝸牛。變生二角。此說影像相見。離體。更無別性。是識用故。若言相見各別種者。見是自體。義用分之故。離識更無別種。即一識體。轉似見分別用而生。識為所依。轉相分種似相而起。以作用別。性各不同故。相別種生。於理為勝。故言識體轉似二分。此依他起非有似有。實非二分。似計所執二分見相。故立似名。相別有種。何名識變。不離識故。內識變時。相方生故。此顯能變相見二分。用體別有。何故。又說識似二分生。論說相見俱依自證起故。若無自證。二定不生。如無頭時。角定非有。及無鏡時。面影不起。皆於識上現相貌故。故說二分依識體生。又非唯相見二分。依識體生。乃至凡聖之身。淨穢之土。皆從識現。如彌勒菩薩云。日月燈明如來。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是以十方法界淨穢國土。皆是我心中變出。總是我屋宅。真妄隨心。巧拙由智。對大菩薩。闡彼淨方。逗劣眾生。現斯穢土。十方如來。皆是我心中流出者。古釋云。如海上漚。各各不同時。由差別心觀。即有彼此。但水體是一。即知一佛出現時。即一切佛土現。離自他相故。但眾生有處。十方如來為種種身而助化之。非但如來含於一義。一切眾生亦是我流出。
問。轉變。變現。其義同別。
答。古釋云。有唯轉變。非變現者。轉變之言。通於種現。現能熏種。種能生種。種生現行。皆名轉變。變現之言。唯現心等。能起見相。名之為變。不通於種相分色等。
問。第八本識與所生果。為復是一是異。
答。非一非異。論云。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此與本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用因果。理應爾故。釋云。本識是體。種子是用。種子是因。所生是果。此之二法。理應如是不一不異。本識望種。於出體中。攝相歸性。故皆無記。種從現行。望於本識。相用別論。故通三性。若即是一。不可說為有因果法。有體有法。若一向異。應穀麥等能生豆等。以許因果一向異故。不爾。法滅應方有用。以許體用一向異故。用體相似。氣勢必同。因果相似。功能狀貌可相隨順。非一向異。
問。阿賴耶識。與幾心所相應。
答。識論云。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阿賴耶識。無始時來。乃至未轉。於一切位。恒與此五心所相應。以是遍行心所攝故。一觸者。論云。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釋云。以此五種。體是遍行心所攝故。決定相應。雖復不增。亦不可減。定俱生滅。名遍行故。觸。謂三和者。即根境識。體異名三。不相乖返更相交涉。名為隨順。根。可為依。境。可為取。識三所生。可依於根而取於境。此三之上。皆有順生一切心所功能作用。名為變異。分別之用。是觸功能。謂觸之上。有似前三順生心所變異功能。說名分別。分別。即是領似異名。如子似父。名分別父。
問。何故三和。唯根獨勝。
答。一由主故。有殊勝能。名之為主。二由近故。能近生心。及心所故。三由遍故。不唯心所。亦能生心故。四由續故。常相續有。境識不爾故。境體雖能生心。心所。以非主故。又非近故。偏闕二義。不名為勝。心雖是主。近生心所。不能生心。不自在故。非遍也。偏闕一義。故非勝。境識皆不續。識。有境生故。俱闕續義。非得勝名。唯根獨勝。
問。觸自性。是實是假。
答。此觸數。定是實有。四食性故。二作意者。論云。作意。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別心為業。釋云。作意警心。有二功力。一者令心未起而起。二者令心起已趣境。故言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三受者。論云。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四想者。論云。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劑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釋云。此中安立。取像異名。謂此是青非青等。作分劑而取其相。名為安立。由此取像。便起名言。此是青等。性類眾多。故名種種。五思者。論云。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謂能取境正因等相。驅役自心令造善等。此五段是遍行所攝。故與藏識決定相應。此觸等五。與異熟識行相雖異。而時依同。所緣事等。故名相應。此識行相。極不明了。不能分別逆順境相。微細一類。唯與捨受相應。又此相應受。唯是異熟。隨先引業轉。不待現緣。任善惡業勢力轉故。唯是捨受。苦樂二受。是異熟生。非真異熟。待現緣故。非此相應。又由此識常無轉變。有情恒執為自內我。若與苦樂二受相應。便有轉變。寧執為我。故此但與捨受相應。釋曰。此觸等五與異熟識行相雖異。而時依同。所緣事等。故名相應者。由四等故。說名相應。謂事等。處等。時等。所依等。今約見分為行相。影像相分為所緣。自體。名事。等者。相似義。體各唯一。境相相似。故所緣事。皆名為等。以觸等五相。託本識相生。所緣既相似。故名為等。唯識為宗。不約本質名為所緣。亦非影像名為行相。時謂剎那定同一世。依謂根俱無有間。唯與捨受相應者。此有五義。一極不明了。是捨受相。若苦樂受。必明了故。受。總有五。一憂。二喜。三苦。四樂。五捨。此中憂喜入苦樂中。依三受門分別。不言憂喜。二不能分別順違境相。取中容境。是捨受相。若是餘受。取違順境故。三由微細。若是餘受。行相必麁。四由一類。若是餘受。必是易脫。此行相定。故成一類。五相續而轉。若是餘受。必有間斷。此恒相續。故唯捨受。若能分別違順境相。非真異熟。異熟者。取境定故。若麁動者。如餘心。非異熟主。顯行相難知。異餘識也。由此五義。必其有故。便能受熏持種相續。又解。此識極不明了。曾無慧念。慧念行相。極明了故。不能分別違順境相。顯唯捨受。非苦樂俱。及簡不與善染等。並相續而轉。顯無有欲。今有希望。方有欲起。此相續故。無有欲也。由此五義。第二義正顯唯捨受所由。所餘四義。因簡別境等故。唯與捨受俱。
問。此識既與捨受相應。如何亦是惡業異熟。
答。論云。捨受不違善惡品故。如無記法。善惡俱招。釋云。無記既寂靜。何為惡業果。捨雖寂靜。不違二故。得為惡果。不同禪定寂靜。此無所能為。故通惡業感。餘七轉識設起苦樂。此識皆俱。以捨不違苦樂品故。若或苦樂不俱。於人天中。應不受苦果。以相違故。三惡趣中。應不受樂果。亦相違故。此中苦樂。皆是別招。故捨不違。
問。本識云何不與別境等五心所相應。
答。論云。互相違故。為欲。希望所樂事轉。此識任業無所希望。勝解。印持決定事轉。此識懵昧無所印持。念。唯明記曾習事轉。此識昧劣不能明記。定。能令心專注一境。此識任運剎那別緣。慧。唯簡擇得等事轉。此識微昧不能簡擇故。此不與別境相應。此識唯是異熟性故。善染污等亦不相應。惡作等四。無記性者。有間斷故。定非異熟。釋云。定能令心專注一境。此識任運剎那別緣者。定雖影像相分剎那新起。至加行時所觀本質。前後相續恒專注境。此識任運。不作加行專注本質。恒緣現在影像。所緣。但新新起。且定行相。一一剎那。深取專注。趣向所緣。此識浮疎。行相不爾。故非定位。言任運者。是隨業轉。惡作等。定非異熟者。非真異熟。不遮異熟。生。亦有惡作等。非一切時常相續故。非此相應。故知第八真識。常如捨相。以任運之緣。合恒常之道。不為垢法之所染。寧為淨法之所治。非生死之所羈。豈涅槃之能寂。是以稱為識主。故號心王。邇後因一念無明。起七識波浪。遂生心所。失本心王。皆因強覺覺明。分能立所。起明了之解。心境歷然。運分別之情。自他宛爾。因茲有情心內。逐憎愛而結怨親。無情境中。隨想念而標形礙。遂使外則桑田變海。海變桑田。內則親作怨由。怨為親種。互為高下。反覆相酬。從茲業果恒新。苦緣不斷。是以首楞嚴經云。佛告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乃至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是故若欲還原反本。旋妄冥真。但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分別心滅。輪迴業亡。根盡枝枯。因空果喪。無始之情塵識垢。應念全消。本來之佛眼常身。隨真頓現。
宗鏡錄卷第四十七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
夫三性法門。該通萬法。於第八識。何性所攝。約有幾位。
答。論云。諸有漏種。與異熟識體無別故。無記性攝。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故。因果俱是善性攝故。唯名為善。釋云。此有漏種。與本第八識體無別故。性類是同。唯是無記。若能所生法。皆通善等三性。謂此種子。本能熏習。現行之因。及後所生。現行之果。皆通三性故。言因果俱善等性。即是功能差別門說。非依體門。性唯無記。此約有漏種說。若無漏種。非異熟性所攝故。故非無記。體性不順本識體故。體既不同。不可相即。又性類別。能治所治。漏無漏殊。不可相即。
問。無漏既不從識名無記性。此為何性。
答。因果俱是善性攝故。唯名為善。法爾一切無漏之法。順理違生。無惡無記。又攝論云。然第八識。總有二位。一有漏位。無記性攝。唯與觸等五法相應。但緣前說執受處境。二無漏位。唯善性攝。與二十一心所相應。為遍行別境各五及善十一。與一切心恒相應故。常樂證知所觀境故。於所觀境恒印持故。於曾受境恒明記故。世尊無有不定心故。於一切法常決擇故。極淨信等常相應故。無染污故。無散動故。此唯亦與捨受相應。任運恒時平等轉故。以一切法為所緣境。鏡智遍緣一切法故。
問。本識於一切時中。為有間斷。為無間斷。定緣於內。定緣於外。
答。此識從初至末。無有剎那間斷。內外俱緣。瑜伽論云。阿賴耶識。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又緣境無廢。時無變易。從初執受剎那乃至命終。一味了別而轉。
問。阿賴耶識與諸轉識。為復作因。為復作果。
答。互為因果。經偈云。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攝大乘論。說。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生焰展轉生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釋云。諸法於識藏。能攝藏也。為與諸識作二緣性。一為彼種子。二為彼所依。識於法亦爾。所攝藏也。為諸轉識與阿賴耶亦為二緣。一於現法長養彼種。二於後法轉攝植彼種。互相生故。如燈炷束蘆者。舉增上緣。喻因緣義。如燈炷與焰展轉生焰。內炷生焰如種生現。內焰燒炷。如現熏種。又如束蘆相依。為俱有因。類顯二法為喻。喻因緣義。
問。種子識與阿賴耶識。為一為異。
答。非一非異。攝論云。是不淨品法種子。在阿賴耶識中。為有別體故異。為無別體故不異。二俱有失。須明不一不異。此阿賴耶識與種子。如此共生。雖有能依所依。不由別體故異。乃至能。是假。無體。所。是依是實。有體。假實和合。異相難可分別。以無二體故。此識先未有功能。熏習生。後方有功能故。異於前。前識。但是果報。不得名一切種子。後識能為他生因。說名一切種子。前識但生自相續。後識能生自他相續。故勝於前。譬如麥種生於自芽。有功能故。說麥是芽種子。麥若陳久。或為火所損。則失功能。麥相不異。以功能壞故。不名種子。此識亦爾。若有生一切法功能。由與功能相應。說名一切種子。此功能若謝無餘。但說名果報識。非一切種子。是故非不異。
問。種子有幾多。
答。攝論云。種子有二。一外種子。但是假名。以一切法唯有識故。二內種子。則是真實。以一切法以識為本。此二種子。念念生滅。剎那剎那。先生後滅。無有間故。此法得成種子。何以故。常住法不成種子。一切時無差別故。復次云何外種子。如穀麥等。無熏習。得成種子。由內。外得成。是故內有熏者。外若成種子。不由自能。必由內熏習感外。故成種子。何以故。一切外法。離內則不成。是故於外不成熏習。一由內有熏習。得成種子。又第八識從種子生故。稱果報識。能攝持種子故。亦名種子識。又本識是集諦。故名種子。是苦諦。故名果報。又二果俱有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釋云。謂此種子。要望所生現行果法。俱時現有。現者。一顯現。二現在。三現有。三義名現。由此無性人。第七識。不名種子。果不顯現故。即顯現言。簡彼第七。現在。簡前後。現有。簡假法。體是實有。方成種子。故顯現唯在果。現有唯在因。現在通因果。和合簡相離。
問。種子為是本有。為新熏生。
答。唯識論云。一切種子。皆本性有。不從熏生。由熏習力。但可增長。如契經說。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界即種子差別名故。又經偈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界是因義。瑜伽亦說。諸種子體。無始時來性雖本有。而由染淨新所熏發。諸有情類無始時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如是等文。誠證非一。契經說。心性淨者。說心空理所顯真如。真如是心真實性故。或說心體。非煩惱故。名性本淨。非有漏心。性。是無漏。故名本淨。由此應信。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後勝進位。熏令增長。無漏法起。以此為因。無漏起時。復熏成種。有漏法種。類此應知。釋云。心性者。真如也。真如無為非心之因。亦非種子。能有果法。如虛空等故。非有漏心。性是無漏。名本性淨也。又若取正義。本有新熏合生現行。非有前後。一本有者。謂無始時異熟識內。法爾而生蘊處界等。功能差別。世尊。依此。說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一切種子與第八識。一時而有。從此能生前七現行。現行頭上又熏種子。二新熏者。謂無始時來。數數現行熏習而有。名新熏故。世尊依此。說有情心。染淨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習故。護法意云。有漏無漏種子。皆有新熏本有。合生現行。亦不雜亂。若新熏遇緣。即從新熏生。若本有遇緣。即從本有生。若偏執唯從新熏。或偏執但是本有。二俱違教。若二義俱取。善符教理。
古德問。此總未聞熏時。此本有從何而生。
答。謂從無始時來。此身與種子。俱時而有。如外草木等種。又古德解熏種義。諸法雖有新舊二種。當生現時。或從新生。或從舊生。名為二種。非謂二種於一念中。同生一現。若爾。即有多種共生一芽之過。以此准知色等相分種。並同於此。
又問。八識之中。既具本有新熏之義。何識是能熏因。所熏果。
答。依經論正義。即是前七現行識。為能熏因緣之因。熏生新熏種子。第八識。是前七現行識所熏生因緣之果。
又問。本識等雖無力能熏自種。而能親生自種。故。現行本識等得自生種。為因緣者。既不熏自種。如何能生自種。又熏與生何別。
答。熏者資熏。擊發之義。生者生起。從因生出之義。謂本識等。雖無力資熏。擊發自種之義。而有親生自種之義。如有種性者。法爾本有無漏種子。雖有生果之能。若不得資加二位有漏諸善資熏擊發。即不能生現。須假有漏諸善資熏。方能生現。又如本識中善染等種。能引次後自類種子。雖有生義。無自熏義。如穀麥等種。雖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土等資熏擊發。亦不能生其現行。本識雖有生種之能。然自力劣。須假六七與熏方生。由是義故。本識等雖非能熏。而能生種。故與親種得為因緣。五根塵等諸根分。亦應然。此解。今依因位。現行。望自親所熏種。能為二緣。即是因緣。增上緣。唯除第八及六識中極劣無記。非能熏故。今按此文。現於親種得為因緣中。既除第八及六識中極劣無記。非能熏故。望自親種無因緣義。若言本識及六識中極劣無記。能生自種。得為因緣者。便犯異熟有能熏過違聖教失。
又問。如前六識所變五塵相分。不能自熏新種。須假能變心緣。方能熏自種故。五塵相分得為能熏。其極劣無記。亦假能變心緣。何故不同五塵相分。得為能熏。
答。今按。有為法分為三品。一者上品。如七轉識。及相應等。一分能緣慮故力最強。悉有力自熏。二者中品。如五塵相分等。雖有熏力。而力稍微。假心與力。彼方自熏。三者下品。即極劣無記。而極羸病無力之人。不能自起。縱人與力扶持。亦不能起。本識等類。亦復如是。本無熏力。謂心與力。亦不能熏。由是義故。極劣無記一向無力。故非能熏。與五塵相分不同。彼自有力。但力稍劣不能獨熏。假心相助。自有半力。故是能熏。由是義故。今正解者。第八識聚。及此所變異熟五根相分。并異熟扶根等。及異熟前六識等。並無新種。以其極劣。非能熏故。從本有舊種所生。其長養五根。及此扶根。及等流五塵等相分前六識所變者。皆可各有新本二種。
問。淨法種子從聞熏生。於本識中。與不淨種子熏發之義。有何同別。
答。染淨種子皆具熏義。則增減有殊。若淨法熏。損本識。若染法熏。增本識。如攝論云。轉依名法身。由聞熏。四法得成。一信樂大乘。是大淨種子。二般若波羅蜜。是大我種子。三虛空器三昧。是大樂種子。四大悲。是大常種子。此聞熏習及四法。為四德種子。四德圓時。本識都盡。四德本來是有。不從種子生。從因作名。故稱種子。此聞熏習。非為增益本識故生。為欲滅損本識力勢故生。能對治本識。與本識性相違故。不為本識性所攝。若不淨種子。則熏習生。增益本識。與淨種有異。
問。熏習以何為義。
答。熏者發也。或猶致也。習者生也。近也。數也。即發致果於本識內。令種子生。近生長故。熏有二種。一習熏。謂熏心體。成染淨等事。二資熏。謂現行心境。及伽惑相資等。楞經云。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是以無明能熏真如。成其染法。本覺能熏無明。起其淨用。此皆不可熏處而能熏。名不思議熏。不可變異而變異。云不思議變。勝鬘經云。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難可了知。顯識論云。分別識者。若起安立熏習力。於第八識中。熏習力故。譬如燒香熏習衣。香體滅。而香氣猶在衣中。名為熏衣。此香不可言有。香體滅故。不可言無。香氣在故。如六識起善惡。留在熏力。於本識中。能得未來報。名為種子。
問。能熏所熏。各具幾義能成熏習。
答。各具四義令種子生長。故名熏習。唯識論云。先所熏四義者。一堅住性。二無記性。三可熏性。四和合性。古釋云。即此四義。各有所簡。論云。一堅住性。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此遮轉識及聲風等性不堅住。故非所熏。釋云。夫為所熏識者。且須一類堅住。相續不斷能持習氣。乃是所熏。今前六轉識。若五位無心時。皆間斷故。既非堅住。非是所熏。此亦遮經部師。將色心更互持種。論主云。且如於無色界入滅定時。色心俱間斷。此時將何法能持種。又如五根五塵。皆不通三界。亦非堅住。如何堪為所熏性。又第七識。在有漏位雖不間斷。在十地位中。亦有解脫間斷。謂得無漏時。不能持有漏種。以有漏無漏。體相違故。以第八識雖是有漏。以在因中。體無解脫。唯無覆性。即不妨亦能持無漏種。得名所熏。應立量云。前七轉識是有法。非所熏。宗因云。不堅住故。同喻如電光聲風等。
問。若言有堅住性即是所熏者。只如佛果第八。亦是堅住性。應名所熏。
答。將第二義簡。論云。二無記性。若法平等無所違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勢力強盛。無所容納。故非所熏。釋云。夫為所熏者。須唯是一類無記。即不違善惡性。方受彼熏。今佛果第八既是善性。即不容不善及無記性。非是所熏。以佛果圓滿故。如似沈麝。不受臭穢物熏。若不善性者。即是煩惱。又不容信等心所熏。互不相容納故。其所熏性。如寬心捨行之人。能容納得一切善惡事。若惡心性人。即不中。第八識似寬心捨行之人。能容一切習氣。有此義故。方名所熏。若如來第八無漏淨識。唯在因中曾所熏習。帶此舊種。非新受熏。以唯善故。違於不善等。又云。善染如沈麝非䔉等。故不受熏。無記如素帛。故能受熏。如善不容於惡。猶白不受於黑。若惡不容於善。如臭不納於香。唯本識之含藏。同大虛之廣納矣。
問。若言有堅住性及無記性二義。便名所熏者。且如第五心所。同心王具此二義。應是所熏。又如無為亦有堅住性義。為所熏何失。
答。將第三義簡。論云。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堅密。能受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無為法。無為堅密。故非所熏。言自在者。正簡難陀許第八五心所變受熏。論主云。心所不自在。故依他生起。非所熏性。言性非堅密者。即簡馬鳴菩薩真如受熏。論主云。無為體堅密。如金石等。而不受熏。夫可熏者。且須體性虛疎。能容種子方得。馬鳴救云。我言真如受熏者。以真如是性。第八是相。性相不相離。若熏著相時。兼熏著性。或攝相歸性故。真如受熏何失。如將金石作指鐶等。護法破云。熏相不熏性。如火燒世界。不燒虛空。今唯是第八心王。體性虛疎。方可受熏。如衣服虛疎。方能受香等熏。
問。若言有堅住性無記性及可熏性三義。即是所熏者。應可此人第八識。受他人前七識熏。以此人第八是可熏性故。
答。將第四義簡。論云。四與能熏等和合性。若與能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所熏。唯異熟識具此四義。可是所熏。非心所等。釋云。今將此人第八。望他人前七。無同時同處和合義故。非是所熏。亦遮經部師。將前念識體。熏後念識相。不同時。亦非所熏。次能熏四義者。一有生滅。二有勝用。三有增減。四與所熏和合。此四義亦各有所簡。
且外人問。無為法。得名能熏不。
答。將第一義簡。論云。一有生滅。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長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無為前後不變無生長用。故非能熏。釋云。今前七識有生滅。有生長作用。乃是能熏。
問。若爾者。且如業感異熟生心。心所。及色法。不相應行等。皆有生滅。亦有作用。應是能熏。
答。將第二義簡。論云。二有勝用。若有生滅。勢力增盛能引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異熟心心所等。勢力羸劣。故非能熏。釋云。其業惑異熟生心心所等。劣弱。無強盛作用。能熏。色法。雖有強盛。又無緣慮勝用。不相應行。二用俱闕。此非能熏。又勢用有二。一能緣用。即簡諸色為相分熏。非能緣熏。二強盛用。為不任運起。即異熟心等。有緣慮用。無強盛用。為相分熏。非能緣熏。內色等有強盛用。無能緣用。異熟心等。有能緣用。無強盛用。不相應法。二俱無。皆非能熏。即緣勢用。可致熏習。如強健人。能致功効故。
問。若有生滅及有勝用。即名能熏者。且如佛果前七識。亦具此二義。應是能熏。
答。將第三義簡。論云。三有增減。若有勝用。可增可減。攝植習氣。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圓滿善法。無增無減。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圓滿。前後佛果。應有勝劣。
問。若言具有生滅有勝用有增減三義。即名能緣者。且如他人前七識。亦有上三義。應與此人第八熏得種不。
答。將第四義簡。論云。四與所熏和合而轉。若與所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能熏。唯七轉識及彼心所。有勝勢用。而增減者。具此四義。可是能熏。如是能熏與所熏識。俱生俱滅。熏習義成。今所熏中種子生長。如熏苣勝。故名熏習。釋云。攝論云。苣勝本來是炭。多時埋在地中。便變為苣勝。如苣勝與華。俱生俱滅。內熏習。故生香氣。又種子。是習氣之異名。習氣必由熏習而有。舉。喻如麻香氣。華熏故生。即胡麻中所有香氣。必假華熏方得香也。西方若欲作塗身香油。先以華香。取於苣勝子。聚為一處。淹令極爛。後取苣勝壓油。油遂香氣芬馥。比來胡麻中無香氣。因華熏故生。熏習義者。要俱生滅。熏習義成。非如種生芽。異時故。不同生滅故。以為喻。
問。若言須與所熏和合一處。方名能熏者。且如生亡父母。及先亡子孫等。後人為作功德。此亦是熏他識。以獲福故。如何不許。
答。此有二解。一云。此但為增上。令亡者自發心。非熏他識。二云。七分之中。許獲一分。
難只此所獲一分功德。便是此人造福。他人受果。應乖唯識義。
答。有五力。唯識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識力。四大願力。五法威德力。
問。七能熏中熏第八。四分之中。約熏何分。
答。前五轉識。能熏阿賴相分種子。第六意識。能熏第八相見分種子。第七末那。唯熏第八見分種子。
問。前七識四分。何分能熏。
答。見相二分能熏種。以此二分有作用故。
問。相分是色。何能熏種。
答。但是見分與力。令相分熏種。如梟附塊而成卵㲉。又見分是自證分與力。
問。前五識與第八熏相分種者。其第八相分有三境。今熏何相分種。
答。但熏內身及外器實五塵相分種。餘即不熏。以不能緣故。
問。五識於一切時。為皆熏三種。為有不爾。
答。皆熏三種。縱異界相緣時。五識須託自第八相。而熏本質種。又如二禪已上。借初禪三識緣上地三境時。亦各熏三種。其相質種。二禪已上收。見分種。即屬初禪繫。以越界地地法無。故言借。若得諸根互用。緣自他五塵境。皆熏三種子。以是性境收。本質同是第八相分故。若第六緣第八見分時。熏得見質二種。皆是心種。即與第八熏得見分種。又自熏得第六見分種。中間相分即不熏。若第六緣第八相分時。或熏三種子。為自熏得能緣見分種。若現量時。亦自熏得相分五塵種。又與第八熏得五根塵本質種。多分只熏見質二種。
問。第六緣第八三境相分時。皆與熏得三境種不。
答。只熏根身器界種。緣種子境。即不熏種。恐犯無窮過故。其第六緣五根及種子境時。皆是獨影境。有說。是性境者。即須相分是實。便有兩重五根現行。犯有情界增過。故知不可。
問。第六能緣第八四分。何言唯熏見相分種。
答。以內二分與見分。同是心種故。於見分中攝。
問。第六緣一百法時。皆熏本質種不。
答。若緣無為。并不相應行。及心所中一分假者。皆不熏本質種。實者即熏。以緣假法時。但是獨影境故。亦不熏相分種。其能緣見分種即熏。若第七識緣第八見分熏種者。但熏見質二種。定不熏相分種。其中間相分。但從兩頭合起。仍通二性。一半從本質上起者。是無覆性。一半從能緣見分上生者。是有覆性。
問。如前第三所熏中。護法難馬鳴真如受熏義。夫熏習之義。熏相不熏性。如火燒世界。不燒虛空。此真如受熏之義。如何會通。
答。夫能所之熏。約有二宗。一法相宗。二法性宗。前護法是依法相宗所難。今馬鳴是依法性宗。今法性宗。亦七識等而為能熏。八為所熏。其第八中。以如來藏隨緣成立。含有生滅不生滅義故。今言熏者。是不熏之熏。不變之變。即熏生滅門中真如隨緣之相。若真如門中即不熏。此熏變義。俱不可思議。以不染而染故。如起信論云。復次以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一淨。謂真如。二染。謂無明。三妄心。謂業識。四妄境。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衣服非臭非香。隨以物熏。則有彼氣。真如淨法性非是染。無明熏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真如熏故。說有淨用。云何熏習染法不斷。所謂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然此無明。即熏真如。既熏習已。生妄念心。此妄念心。復熏無明。以熏習故。不覺真法。以不覺故。妄境相現。以妄念心熏習力故。生於種種差別執著。造種種業。受身心等眾苦果報。妄境熏義。有二種別。一增長分別熏。二增長執取熏。妄心熏義。亦二種別。一增長根本業識熏。令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受生滅苦。二增長分別事識熏。令諸凡夫受業繫苦。無明熏義。亦二種別。一根本熏。成就業識義。二見愛熏。成就分別事識義。云何熏習淨法不斷。謂以真如熏於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以此妄心壓求因緣。復熏真如。以熏習故。則自信己身有真如法。本性清淨。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畢竟無有。以能如是如實知故。修遠離法。起於種種諸隨順行。無所分別。無所取著。經於無量阿僧祇劫。慣習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心相不起。心不起故。境界相滅。如是一切染因染緣。及以染界心相都滅。名得涅槃。成就種種自在業用。妄心熏義。有二種別。一分別事識熏。令一切凡夫二乘。厭生死苦。隨己堪能趣無上道。二意熏。令諸菩薩發心勇猛。速疾趣入無住涅槃。真如熏義。亦二種別。一體熏。二用熏。體熏者。所謂真如從無始來。具足一切無量無漏。亦具難思勝境界用。常無間斷。熏眾生心。以此力故。令諸眾生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自信己身有真實法。發心修行。用熏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一差別緣。二平等緣。差別緣者。謂諸眾生從初發心。乃至成佛。蒙佛菩薩等諸善知識。隨所應化而為現身等。平等緣者。謂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以平等智慧。平等志願。普欲拔濟一切眾生。任運相續。常無斷絕。以此智慧熏眾生故。令其憶念諸佛菩薩。或見或聞。而作利益。入淨三昧。隨所斷障。得無礙眼。於念念中。一切世界平等顯現。見無量諸佛。及諸菩薩。華嚴記云。是則真如。亦為能熏。亦能受熏。故楞伽經云。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謂不可熏而熏。故名不思議熏。真如不變而隨緣成法。名不思議變。亦即不染而染也。藏法師云。妄心通業識及事識。今據其本。言業識耳。言熏習故有染相者。真如本無相。隨熏現相。又顯妄法無體。故但云相。此釋經中。如來藏為惡習所熏等。上即生滅門中真如。言有淨用者。此是生滅門中本覺真如。故有熏義。真如門中。則無此義。由此本覺內熏不覺。令成厭求反流順真。故云用也。此釋經中。由如來藏故。能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也。涅槃經云。闡提之人。佛性力故。還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覺內熏之力耳。良以一識含此二義。更互相熏遍生染淨也。此中佛者。是覺。性者是本。故名本覺。
問。佛種從緣起者。即是熏習義。約法報化三身中。是何佛種從緣起。
答。是報身佛。由熏成故。以智為種。法身是無為斷惑所顯。不從種子生。以法報具足。能起化現。即化身是法報之用。唯報佛性。即是一切眾生聞熏種子。且如世間甘露葉上。霧露潤濕。滴入土中。一滴成一連珠。又更濕潤。生長芽莖。報佛性亦爾。我等第六識見分。及耳識見分。如同甘露葉。如來大乘教法。如似霧露。耳識第六識熏得大乘種子。似潤濕。落在第八識中。如入土中生得連珠。後數資熏。至成自受用報身佛。更遇濕潤生起芽莖。故知佛種全自熏成。初學之人。爭不仗於聞法之力。且眾生雖有正因性。須假緣因發起。如大智度論云。如經中說。二因緣。發起正見。一者外聞正法。二者內有正念。又如草木內有種子。外有雨澤。然後得生。若無菩薩。眾生雖有業因緣。無由發起。然欲弘揚佛法。剖析圓宗。應須性相雙明。總別俱辯。故法華經偈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今宗鏡本意。要理事分明。方顯一心體用具足。若有體而無用。如有身而無手足。若有用而無體。如有手足而無身。若無身手。人相不具。若無體用。法身不圓。釋摩訶衍論云。自性清淨無漏性德。從無始來一向明白。亦無垢累。亦無染污。而以無明而熏習故。即有垢累。無明藏海。從無始來一向闇黑。亦無智明。亦無白品。而以本覺而熏習故。即有淨用。如是染淨。但是假立。染非實染。淨非實淨。皆是幻化。無實自性。故知染淨無體。隨熏所成。若離熏習之緣。決定無法可得。若無第八識所熏之體。萬法不成。以前眾多義門。成就唯識。即知無有一法。不從心化生。隨善惡以熏成。因修習而為種。似裹香之紙染。芬馥以騰馨。如繫魚之繩近。鯹羶而作氣。況異熟本識。堅住真心。聞善法熏。則淨種子增長。因惡法發。則染種子圓成。是以內則為因。雖然本有。外為緣助。須仗新熏。遂能起果酬因。為凡作聖。故經云。佛種從緣起。故知無法不熏成。是以多聞熏習之功。須親道友。積學鍊磨之力。全在當人。不可虛度時光。不勤妙行。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未遇人工。不成火用。如身中佛性。是佛正因。不偶淨緣。難成妙用。
問。心識無形無對。云何說受熏之義。
答。經明。若熏若變。俱不思議。約隨緣鼓動。彰熏變之相。以根本無明熏本覺時。即本覺隨動。故說為熏。又本覺之體。理雖不變。由隨緣故。故說為變。雖然熏變。染而不染。雖不熏變。不染而染。莫可以心意測。故云。不思議熏。靡可以文句詮。故云不思議變。
宗鏡錄卷第四十八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四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一切情識。因執受得名。只如第八種子根身器等。為總有執受。為無執受。
答。種子器世。即第八緣。而不執。執受各具二義。且執二義者。一攝義。二持義。言攝者。即攝為自體。言持者。即持令不散。受二義者。一領義。二覺義。且領者。即領以為境。言覺者。即令生覺受。安危共同。根身具執受四義。一攝為自體。同是無記性故。二持令不散。第八能任持此身。令不爛壞。三領已為境。此根身是。第八親相分。四令生覺受。安危共同。若第八危。五根危。第八安。五根安。若器世間量。但緣非執受。即受二義中。領已為境。又言非執受者。而無攝為自體。持令不散。令生覺受三義。不似他根身。名非執受。即無受。四義中領已為境一義。
問。何以器界不似根身。第八親執受。
答。以與第八遠故。所以不攝為自體。又器界損時。第八亦不隨彼安危共同。所以不執受。若髮毛爪齒膀胱宿水等。雖近。已同外器攝。所以第八亦不執受。由此第八。或持或緣。應具四句。一持而不緣。即無漏種。二緣而不持。即器界現行。三俱句。即內身根塵。四俱非。即前七現行。
問。第八何不緣前七現行。
答。有多過。故不緣。若變影緣。即第八犯緣假過。若親緣。即犯唯識義不成過。親取他心故。西明云。若變影緣。即有情界增過。以變起前七現行故。而有兩重第七等。又解。以心法要種而生。今異熟第八微劣。設緣得前七亦不能熏種。故不緣也。
問。第八何不緣長等。
答。是假。故不緣。
問。無為是實。第八何故不緣。
答。若實無為。因位不證。若假無為。又非彼境。三量分別者。散位心心所。若具四義。即名現量。一任運緣。二不帶名言。三唯性境。四無計度分別。今第八四義。既足。極成現量。假實分別者。因中第八見分。定不緣假。唯因緣變故。因緣變具二義。一任運義。二種子義。為境從種生。識。任運緣。名因緣變。今第八所緣境。定以見分別種生。是因緣變。
問。第八與前五皆因緣變。何故前五緣境有本質。第八便無。
答。前五非根本識。緣境即須藉本質。今第八是根本識。故不假本質。忽若離自三境外。更有法與第八為質者。即心外有法。然第八若望緣定果色。及他人扶塵異界器。即有本質不遮。故知第八緣三境。唯實非假。
問。識中無漏種子。具此三義不。
答。一切有漏種子。即具三義。若是無漏種子。不隨第八成無記。唯是善性。即第八不領為境。以相違故。不妨持而不緣。三義中但具二義。
問。若不領以為境。應是心外有法。
答。但持令不散。不離識故。亦是唯識。
問。無漏種子。既不離識中有。如何不緣。
答。具三義故。所以不緣。一能對治故。即無漏然對治有污法。亦能破壞有漏法。二體性異故。以第八唯無記。無漏種子唯善性。三不相順故。以無漏種子。不順有漏第八識故。無漏善性。不順無記性故。所以不緣。
問。無漏種子是相分不。
答。有二。一云。第八不緣。非是相分攝。二云。亦是相分。因雖不緣。是果中之相分流類故。
問。種子與自證分。既不離。第八見分。如何不緣自證分。
答。種子雖與自證不相離。若見分緣時。但緣種子。不緣自證分。若緣自證分。即犯因中內緣過。喻如水中鹹味。色裏膠青。
問。此第八識有幾執受。
答。有二種。攝論云。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
問。前說第八具四義。故成現量。未審三量行相如何。又八識各具幾量。
答。古德釋云。現量者。現。謂顯現。即分明證境。不帶名言。無籌度心。親得法體。離妄分別。名之為現。言量者。量度。是揩定之義。謂心於境上度量揩定法之自相。不錯謬故。名量。比量者。比謂比類。量。即量度。以比類量度而知有故。名為比量。非量者。謂心緣境時。於境錯亂。虛妄分別。不能正知。境不稱心。名為非量。顯揚論云。現量者。有三種相。一非不現見相。二非思構所成相。三非錯亂所見相。一非不現見相者。復有四種。應知。謂由諸根不壞。作意現前時。同類生。異類生。無障礙。不極遠。同類生者。謂欲塵諸根。於欲塵境。上地諸根於上地境。已生等。若生若起。是名同類生。異類生者。謂上地諸根於下地境。若已生等。是名異類生。無障礙者。復有四種。一非覆障所礙。二非隱障所礙。三非映障所礙。四非惑障所礙。覆障所礙者。謂黑闇無明闇。不澄淨色之所覆隔。隱障所礙者。謂或藥草力。或呪術力。或神通力之所隱蔽。映障所礙者。謂少為多物之所映奪。故不可見。或飲食等。為諸毒藥之所映奪。或髮毛端。為餘麁物之所映奪。如是等類。無量無邊。且如小光為大光所映。不可得見。所謂日光映星月等。又如能治映奪所治。令不可得。謂不淨觀。映奪淨相。無常苦無我觀。映奪常樂我相。無相觀力。映奪眾相。惑障所礙者。謂幻化所作。或相貌差別。或復相似。或內所作目眩惛夢。悶亂酒醉。放逸癲狂。如是等類。名為惑障。若不為此四障所礙。名無障礙。不極遠者。謂非三種極遠。一處極遠。二時極遠。三推析極遠。如是總名非不現見。由非不現見。故名現量。二非思構所成相者。謂建立境界。取所依境。纔取便成。非思構之所成。故名為現量。三非錯亂所見相者。當有七種。一想錯亂。二數錯亂。三形錯亂。四顯錯亂。五業錯亂。六心錯亂。七見錯亂。想錯亂者。謂於非彼相。起彼相想。如於陽焰鹿渴相。起於水想。數錯亂者。謂於少數。起多增上慢。如瞖眩者。於一月處。見多月像。形錯亂者。謂於餘形。起餘形增上慢。如於旋火。見彼輪形。顯錯亂者。謂於餘顯色。起餘顯色增上慢。如為迦末羅病損壞眼根。於非黃色。悉見黃相。業錯亂者。謂於無業。起有業增上慢。如執捲馳走。見樹奔流。心錯亂者。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心生喜樂。見錯亂者。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忍受顯說。安立寶重。妄想堅執。若非如是錯亂所見。名為現量。又云。現量者。如五塵色法。是第八識所變相分。前五轉識并明了意識。緣此之時。最初遇境。未起分別。不帶名言。能緣之智親證。境體。得法自性。名為現量得自相也。若前五識及第八識。於一切時。皆是現量。得法自相。不簡因果漏無漏位。一切皆爾。若第六識。緣彼五塵境時。於彼法體生分別心。而起言說。言說所及。不能親證。以是假智所緣。名得共相。不簡因中果位。但於境體起分別心。及起言詮之時。皆名得於共相。及佛後得智緣事境時。起分別故。起言說故。亦是假智。非是得彼共相法體。但是得彼共相之義也。因此更依因明。解現量義。准因明疏略有二解。一現之量。謂前五識。依所依根。於現在世緣現有境。根亦與識同照前境。有發識用。根義顯勝。得顯現名。雖照於境。以體是色。無緣慮用不能量度。但有現義。不得量名。唯心心所量度於境。緣慮用增。體具現義。亦有量境之能。今從能發之根。顯所發識。名現之量。依士釋也。二現即量。謂明了意識一分。除餘散意識。及獨頭起者。并取定意識。及第八識能緣見分。親緣現境作用顯現。而彼所依意根界體。非顯現故。故不取之。但就能緣見分。現即是量。持業釋也。
又古師問。若准前說。假智所詮。但得共相之義。不得共相法體。如口說色時。口應被礙。以彼色體以質礙為自相故。既不被色礙。故知不得彼體但得彼義者。且如第八識及與眼識并明了意識。現量智起。緣火之時。既言現量得法自相。寧不燒心。若不被燒。應不得於火之自相。何名現量境耶。若許被燒。即世間現見火時。眼不被損。便有世間現量相違過。
答曰。雖不被燒。亦得自相。名為現量。所以者何。以心細色麁故。心細無狀。色麁有形。故緣彼火時。雖得自相。然不被燒。亦名現量。又彼麁色。實亦不能壞於細色。何況心法。如火災起時。欲界火災。但燒欲界。然不能燒色界定地。殊妙細色故。彼色界自起火災。燒於自地。
問。既言心細色麁心緣火時。心不被燒者。如阿羅漢化火焚身。心智隨滅。此如何通。
答曰。化火焚身。但燒扶根之塵。非燒五種清淨色根。及彼心智。其五種清淨色根。及彼心智。以無所依扶塵。緣闕不生。得非擇滅。雖是定火。亦不能燒。麁細異故。定火對世火雖是細妙。對心猶麁。以是色法有形質故。比量者。此復五種。一相。二體。三業。四法。五因果。一相比量者。謂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在及先所推度境界。如以見幢故。比知有車。以見煙故。比知有火等。二體比量者。由現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見體。或現見彼一分自體。比類餘分。如以現在。比類去來等。三業比量者。謂以作用。比業所依。如見遠物無有動搖鳥集其上。如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動搖等事。比知是人等。四法比量者。謂於一切相屬著法。以一比餘。如屬無常。比知有故。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以屬老故。比有死法等。五因果比量者。謂因果相比。如見物行。比有所至。見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見有人如法事王。比知當獲廣大祿位。見大祿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等。三量八識分別者。前五轉識。唯是現量。以前五識顯現證境。不作行解心。得法自性。任運轉故。第六意識遍通三量有二。一明了意識。與五同緣。通三量。初念得五塵自性。是現量。第二念至作解心時。若量境不謬。是比量。若心所不稱境知。即是非量。二獨頭意識有三。一散位獨頭。亦通三量。多是比非。若緣現量。此得五識引起獨散意識。說為於第一念。緣前來五識所緣五塵之境。得其自性。名現量。二定中獨頭。唯是現量。三夢中獨頭。唯是非量。若見分唯非量。內二分是現量。第七末那。約有漏位中。唯是非量。妄執第八見分為我。為法。故本來第八見分。是白淨無記。然非是我。今被第七妄執為我。不稱境知。故名非量。若第七內二分。唯現量。第八賴耶同五現量。如前已解。
問。真似現量。如何分別。
答。古釋現量有二。一真。二似。真現量者。體即五識身。五俱意。諸自證分。諸定心。兼第八識。此等諸心心所。有六義名現。一現有。簡龜毛等。二現在。簡過未。三顯現。簡種子。無作用故。四現離照現。名為現。謂能緣之心行相。遠離諸分別故。謂離隨念計度名言種類諸門等。分別心故。因明論云。此中現量。謂無分別。釋云。即顯能緣行相。不籌不度。任運因循。照符前境故也。五現謂明現。謂諸定心澄湛。隨緣何境。皆明證故。即明證眾境。名為現量。六現謂親現。即親冥自體。若一切散心。若親於境明異自體。皆名現量。第五明現。第六親現。此二種義。簡諸邪智等。如病眼見空華毛輪等。雖離分別任運而緣。然不能明證眾境。親冥自體。故非現量也。似現量者。准理而言。有五種智。皆名似現量。一散心緣過去。二獨意緣現在。三散意緣未來。四緣三世疑智。五緣現在諸惑亂解。此等諸心能緣行相。有籌度故。皆不以自相為境故。又隨先所受分別轉故。名似現量。然有二種。一無分別心。謂愚癡人類。及任運見於空華等。雖無分別。然不分明冥證境故。名似現量。二有分別心。現帶名言。不得法之自相。妄謂分明。得境自體。名似現量。又云。男女天地等。見一合相。名似現量。此以眾緣合故。如攬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陰以成於人。名一合相。如是見者。是有分別智。於義異轉。故名似現量。真現量者。如一合相。相不可得。金剛經云。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以從緣合。即無性故。無性之性。是所證理。如是知者。是正智生。是自相處轉。名真現量。又拂能所證跡。為真現量。謂若有如外之智與如合者。猶有所得。非真實證。能所兩亡。方為真現。唯識論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經云。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乃是為真現量也。是以諸佛施為。悉皆現量。如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云。如來悉知彼諸眾生。出息入息。種種飲食。種種資具。種種相貌。種種根器。種種行解。種種心性。死此生彼。剎那流注。生滅相續。如來悉知如是一切。現量所得。非比量知。云何現量。謂不動念。如實而知。非流注心。入於過去。如是知時。智慧具足。隨眾生心。種種說法。
問。本識變似根身器世間等。為是自變。為是共變。
答。此有四句。一共中共變。二共中不共變。三不共中不共變。四不共中共變。識論云。所言共變者。謂異熟識。由共相種成熟力故識似色等器世間相。即外大種。及所造色。雖諸有情所變各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如眾燈明。各遍似一。釋云。此義意言。由自種子為因緣故。本識變為器世間相。唯外非情。此即能造及所造色。在外處。故言外大種。非心外法。且諸種子總有二種。一是共相。二不共相。何為共相。多人所感故。雖知人人所變各別。名為唯識。然有相似共受用義。說名共相。實非自變。他能用之。若能用者。此即名緣心外法故。然我此物為增上緣。令多人可共受用。名共。如山河等。不共相者。若唯識理。唯自心變。名不共相。一切皆是他變。是他物。自不能用。亦名不共相。然今且約自身能用。他不得用。名為不共。如奴婢等。又釋云。共中有二。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他趣不能用。又唯識義鏡云。共中共者。多識同變。名之為共。識已同用。重名為共。又唯識鈔云。謂多趣有情識所變色。同在一處。互相涉入。其相相似。同共受用。名共中共。初之共字。約所緣緣。後之共字。約增上緣。即無主山河等是。若有主者。即共中不共所攝。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等所見猛火等物。人見為水。餘趣餘人不能用故。不共相中。亦有二種。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自識依用。非他用故。二不共中共。如自扶根塵。他亦受用故。此言共相種者。即共中共。如眾燈明。各遍似一者。此釋共果同在一處。不相障礙。謂外器相。如眾燈明。共在一室。各各遍室。一一自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此如何知各各遍也。一燈去時。其光常遍。若共為一。是則應將一燈去已。餘明不遍。又相涉入不相隔礙。故見似一。置多燈已。人影亦多故。又云。一不共中不共變。如眼等五根。唯自第八。於中有末心。第一念。託父母遺體時。變名不共。唯自第八變故。又唯自受用。復名不共。如眼識。唯依眼根發眼識。乃至身識依身根等。二不共中共變。即內扶塵根。初唯自第八變。名不共。變。生已後。他人亦有受用義。復名為共。
問。若許受用他人扶塵者。何名唯識。心外取法。
答。受用他人扶塵時。自識先變一重相分。在他人身上。若受用時。還受用自相分。心外無法。得成唯識。
問。若言受用自相分。因何殺他人得地獄罪。以殺自相分故。
答。自相分與他相分。同在他身處。殺自相分。亦能令他五根相分斷滅。故得罪也。三共中共變。如山河大地。眾人共業力變。又共得受用。
問。多人共變名共者。如有一樹。二十人共變。有二十重相分。忽被一人斫却此樹。自相分無。可名唯識。餘十九人相分亦無。應非唯識。以自不斫故。
答。一人所斫相分是所隨。餘十九人相分是能隨。能隨相分。必依所隨有。故所隨既無。能隨亦滅。由此義邊。亦名唯識。故瑜伽論云。相似業生。隨順業轉。即眾人共業變時。得名相似業。其多人相分被一人受用。即名隨順業轉。又共變共受用故。四共中不共變者。如田宅妻子。多人第八共變。得名為共。若受用時。唯自前六受用。不通他人。即名不共。又如一水應四心。隨業各異見。
問。諸識各變自根。還變他根不。
答。唯變似他根依處。他根於己都無用故。論頌云。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此境實非有。境無故識無。釋云。八識生變似義者。即是五塵。義之言境。以依他法似實有故。變似有情者。即是五根眾生數法。情即是根。名薩埵故。變似我者。是末那能變。及了者。六識緣了。即第八緣根塵二色。第七緣我。六識緣六塵所了法義。論云。有義唯能變似依處。他根於己非所用故。似自他身五根現者。說自他識各自變義者。此唯變他根依處。他根於己都無用故。若無用亦變。何不變七識。無緣慮用而得緣故。若爾。說自他根現。文如何通。所說自他阿賴耶識。各自變為根。非自變他根。一則無用不變他根。二由不定說言自身本識變他根故。不可為證。
問。色從識變者。無色界無色。云何說變。
答。下界眾生所見。是業果色。無色界現境。即定果色。俱不離心。慈恩云。由定中變異他身者。瑜伽論云。色無色天。變身萬億。共立毛端。是平等心。無色既無通力。即唯是定力。華嚴經說。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阿含經云。舍利弗入涅槃時。色無色天宮中。淚下如春細雨。波闍波提入涅槃時。色無色天。佛邊側立。及實色中定境者。是所變境力。為相續。為間斷。若內身多續。少分間斷。由有生一念。即便命終故。或如蜉蝣等。生已則死故。若變外器。多分長時。隨業勢力任運變故。
問。本識定緣何法。
答。識緣實法。不緣假法。
慈恩問云。本識豈不緣極略等四色。
答。以假故不緣。如不相應法。對法論云。極略極逈。但是第六意識。可析為極微故。第八不緣。受所引色中。若定道共色。即此不緣。唯以現行思為體故。遍計所起色。唯是鏡像水月。此亦不緣。唯第六識遍計起故。又定所生色中。如十一切處觀。亦不緣假想色故。故此論文但緣實色。不緣假故。第八所緣必有用故。彼無實用。第八不緣。然諸法體。一者有法。二者無法。第八何故不緣無法。此任運緣。非分別故。無籌度故。後得智等有籌度故。諸六識等有分別故。由此故知。第八識體。不緣我也。第八識變。變必有用。故。不緣無用。無用。故不緣我等。以無體用故。於有法中。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何故此識不緣無為。若實無為。因未證故。若假無為。無體用故。皆不得緣。
問。有漏識變。有幾種變。
答。略有二種。一因緣變。二分別變。識論云。有漏識變。略有二種。一隨因緣勢力故變。二隨分別勢力故變。釋云。因緣生者。謂由先業及名言實種。即要有力。唯任運心。非由作意。其心乃生。即五八識。隨其增上異熟因為緣。名言種為因。故變於境。分別變者。謂作意生心。是籌度心。即六七識。隨自分別作意生故。由此六七緣時。影像相分。無有實體。未必有用。初隨因緣變。必有實體用。即五八等所變之境。後隨分別變。但能為境。非必有用。即第七識等。又解。初唯第八。異熟主故。所熏處故。能持種故。變必有用。後餘七識所變色觸等。皆無實用。似本質用。如鏡中光。於三境中性境不隨心。因緣變攝。獨影帶質。皆分別變。又論云。異熟識變。但隨因緣。所變色等必有實用。若變心等便無實用。相分心等不能緣故者。顯變色等。從實種生。故所變法。必有體用。若相分心心所。如化心等。故不緣之。緣便無用。解深密經。說。諸變化心。無自依心。有依他心。佛地論云。無自緣慮實體之心。有隨見分所變相分似慮之心。如鏡中光。此即分別變。四句分別者。一因緣變。非分別變。即五識心心所。及第八識心王。為所緣相分。從自種生故。二唯分別變。非因緣變。即有漏第七識。及第八五心所。是為所變相分。唯從分別心生故。三俱句。即有漏第六。及無漏八識。以能通緣假實法故。四俱非。即不相應行。是以無實體故。不與能緣同種生故。
問。此識於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四種法中。何法所攝。
答。論云。此識唯是無覆無記。異熟性故。異熟若是善染性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又此識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違故。應不與二俱作所依。又此識是所熏性故。若善染者。如極香臭。應不受熏。無熏習故。染淨因果俱不成立。此唯是無覆無記。覆謂染法。障聖道故。又能蔽。心令不淨故。此識非染。故無覆。記。謂善惡。有愛非愛果。及殊勝自體。可記別故比非善惡。故名無記。觸等亦如是。謂如阿賴耶識。唯是無覆無記性攝。觸。作意。受。想。思。亦爾。諸相應法。必同性故。釋云。異熟若是善染性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者。善趣既是善。應不生不善。恒生善故。即無流轉。惡趣之義。由業故生死流。由苦故生死轉。惡趣翻亦然。既恒生惡應無還滅。由道故還。由滅故滅。又此識是善染依故者。此識既是果報之主。既恒是善。應不為惡依。是惡。亦應不為善依。互相違故。若善染者。如極香臭。應不受熏者。此識唯無記性。可受熏習。既無熏習。即無種子。種子若無。即是無因。因既無故。其果亦無。此唯無覆無記者。無記有三。一相應無記。謂諸無記心。心所法。二不相應無記。謂無記色。不相應法。三真實無記。謂虛空非擇滅。又廣辯四種無記。一能變無記。即無記心。心所法是。二所變無記。即諸色法。及諸種子等是。三分位無記。即二十四不相應行中。有假無記法分位立者是。四勝義無記。即虛空非擇滅無為是。又就第一能變無記中。更有四種無記。一異熟。二威儀。三功巧。四變化。異熟無記者。異者。別異。即因果性別。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熟者。成熟。此唯屬果。因果合說。名為異熟。無記者。不能記別當果。名為無記。或於善惡中無所記別。名無記。此業感真異熟無記。即第八識。業。即善惡二思。感者。集義。招義。為此現行思。能造作感集當來總報識等五果種子。又能招感當來異熟五蘊現行果。故名業感。言真者。實也。簡命根雖是異熟。而且是假。又真者。常也。體常相續。更不間斷。遍界地有者。名真異熟無記。又若法體是異熟。從異熟識起。而無間斷。遍界地有者。名真異熟。亦名異熟生。若法體是異熟。從異熟識起有其間斷。又不遍界地者。但名異熟生。不得名真異熟。即簡六識體。必若體非異熟。又有間斷。又不遍界地。雖從異熟識起。不名真異熟。但得名異熟生。若威儀功巧變化等。雖有能作而不招善惡等果。故名無記。
問。阿賴耶識。若常。則無轉變。若斷。則不相續。如何會通。得合正理。
答。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方契因緣唯識正理。識論云。此識非斷非常。以恒轉故。恒。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恒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又如瀑流。風等。擊起諸波浪。而流不斷。此識亦爾。雖遇眾緣起眼識等。而恒相續。又如瀑流。漂水上下魚草等物。隨流不捨。此識亦爾。與內習氣外觸等法。恒相隨轉。如是法喻。意顯此識無始因果。非斷常義。謂此識性。無始時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緣起理。故說此識。恒轉如流。釋云。一類者。常無記義。相續者。未曾斷義。界趣生本者。即是依此識故。施設三界五趣四生。是引果故。識是界趣生之本。因滅果生非常一故者。因果性故。簡非我也。有生滅故。簡常非自性也。常一之法無因果。又若無因果。即是斷常。以是常故。如虛空等。應不受熏。若不受熏。即無生死涅槃差別。若受熏。須具四義。一無記。二堅住。三可熏。四非常一。是四相應。可為轉識熏也。
問。此識既云恒轉如流。定有生滅去來不。
答。此識不守自性。隨緣變時。似有流轉。而實無生滅。亦非去來。如湛水起漚。漚全是水。華生空界。華全是空。識性未常去來。虛空何曾生滅。如馬祖大師云。若此生所經行之處。及自家田宅處所。父母兄弟等。舉心見者。此心本來不去。莫道見彼事則言心去。心性本無來去。亦無起滅。所經行處。及自家父母眷屬等。今所見者。由昔時見故。皆是第八含藏識中。憶持在心。非今心去。亦名種子識。亦名含藏識。貯積昔所見者。識性虛通。念念自見。名巡舊識。亦名流注生死。此念念自離。不用斷滅。若滅此心。名斷佛種性。此心本是真如之體。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傅大士云。心性無來亦無去。緣慮流轉實無停。又心無處所。故云無停。心體實無來去。昔所行處。了了知見。性自虛通。體無去住。不用除滅此心。若識此心。本是佛體。不須帕今有。不識心人。將此為妄。終日除滅。亦不可得滅。縱令得滅。證聲聞果。亦非究竟。只如過去諸佛恒沙劫事。見如今日。真如之性。靈通自在。照用無方。不可同無情物。佛性是生氣物。不可兀爾無知。但無心量。種種施為。如幻如化。如機關木人。畢竟無有心量。於一切處無執繫。無住著。無所求。於一切時中。更無一法可得。
問。此阿賴耶識。既為一切法因。又稱引果。只如因果之法。為真實有。為假施設。
答。皆從識變。是假施設。論云。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觀現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對說現果。假。謂現識似彼相現。如是因果。理趣顯然。遠離二邊。契會中道。諸有智者。應順修學。釋云。今明諸法自相離言。謂觀三世。唯有現法。觀此現法。有能引生當果之用。當果雖無。而現在法有引彼用。用者。功能。行者尋見現法之上。有此功用。觀此法果。遂心變作未來之相。此似未來。實是現在。即假說此所變未來。名為當果。對此假當有之果。而說現在法為因。此未來果。即觀現在法功能。而假變也。其因亦爾。觀此現法有酬前之相。即異熟變相等。觀此所從生處。而能變為過去。實非過去。而是現在。假說所變為現法。即對此假曾有過去因。而說現在為果。而實所觀。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且如於因。性離言故。非實是因。有功能故。非定不因。果亦如是。
宗鏡錄卷第四十九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此第八識。為定是真。是假。
答。是真。是假。不可定執。首楞嚴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釋曰。梵語阿陀那者。此云執持識。此識體淨。被無明熏習。水乳難分。唯佛能了。以不覺妄染故。則為習氣。變起前之七識瀑流波浪。鼓成生死海。若大覺頓了故。則為無漏淨識。執持不斷。盡未來際。作大佛事。能成智慧海。真非真恐迷者。佛意。我若一向說真。則眾生不復進修。墮增上慢。以不染而染。非無客塵垢故。又外道執此識為我。若言即是佛性真我。則扶其邪執。有濫真修。我若一向說不真。則眾生又於自身撥無。生斷見。故無成佛之期。是以對凡夫二乘前。不定開演。恐生迷倒。不達如來密旨。以此根本識。微細難知故。
問。此第八識於真俗二諦中。俱建立不。
答。染淨之本。真俗俱存。不達真異熟正唯識人。多執俗有真無。強生異見。不知諸佛密意。執遣相空理。以為究竟。此乃破遍計情執。是護過遮詮。便撥依他圓成。悉作空華之相。若無依圓。本識及一切。法皆則無體。既非實有。成大邪見。論云。外道毀謗染淨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若一切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不捨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誰有智者。為除幻敵求石女兒用為軍旅。故應信有能持種心。依之建立染淨因果。彼心即是此第八識。又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謂眼等識有間斷故。非一切時是業果故。如電光等。非異熟心。異熟不應斷已更續。彼離命根等。無斯事故。眼等六識業所感者。猶如聲等非恒續故。是異熟生。非真異熟。定應許有真異熟心。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身器離心。理非有故。不相應法。無實體故。諸轉識等。非恒有故。若無此識。誰變身器。復依何法恒立有情。釋云。外道亦不謂染淨等皆無。現所見故。但執非實。染因不能感惡果。善因不能感善果。以非實故。如空華等。因果不無。可信此識總立三性。若於二諦中分別有無者。我真諦中。亦非無法。但不可說為因為果。言語道斷故。俗諦之中。依他圓成有故。遍計所執是無。真異熟心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者。真異熟心。一切時相續酬牽引業。非餘滿業者。有間斷者。是滿業故。餘轉識不能引業。但來滿善惡之業果。引果之識。遍三界有。六識不遍無色界。無心定等。五識及意無故。無斷者。言恒續故。所以經云。深信大乘。不謗因果。但真諦中。以一切法不可得故。言語道斷故。心智路絕故。或言一切法空。此是第一義空。不可得空。非是外道斷空。小乘但空等。不可起龜毛兔角之心。執蛇足鹽香之見。
問。受生命終。既依本識。生時死時。復住何心。
答。夫論生滅之事。必住散動之心。經云。有念即魔網。不動即法印。魔網立生死之道。法印成涅槃之門。故知散亂寂靜二途。皆依本識而有。論云。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謂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悶絕時。明了轉識心不現起。又此位中。六種轉識行相所緣。不可知故。如無心位。必不現行。六種轉識行相。所緣。有必可知。如餘時故。真異熟識極微細故。行相所緣。俱不可了。是引業果。一期相續。恒無轉變。是散有心。名生死心。不違正理。又說。五識此位定無。意識取境。或因五識。或因他教。或定為因。生位諸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識亦無。乃至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下上身分冷觸漸起。若無此識。彼事不成。轉識不能執受身故。眼等五識各別依故。或不行故。第六意識不住身故。境不定故。遍寄身中恒相續故。不應冷觸由彼漸生。唯異熟心。由先業力恒遍相續。執受身分。捨執受處。冷觸便生。壽煖識三不相離故。冷觸起處。即是非情。雖變亦緣。而不執受。故知定有此第八識。又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一一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若無此識。彼識自體不應有故。謂彼經中自作是釋。名。謂非色四蘊。色。謂羯邏藍等。此二與識。相依而住。如二束蘆。更互為緣。恒俱時轉不相捨離。眼等轉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為識。亦不可說名中識蘊為五識身。識。為第六。羯邏藍時無五識故。又諸轉識有間轉故。無力恒時執持名色。意說恒與名色為緣故。彼識言。顯第八識。
問。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即是第八識。食約有幾種。行相如何。
答。識論云。經說食有四種。一者段食。變壞為相。為欲界繫。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由此色處。非段食攝。以變壞時色無用故。二者觸食。觸境為相。為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觸麁顯境。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資養勝故。三者意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者。食義偏勝。意識於境希望勝故。四者識食。執持為相。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此識雖通諸識自體。而第八識食義偏勝。一類相續。執持勝故。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壞斷。故名為食。段食唯於欲界有用。觸意思食雖遍三界。而依識轉。隨識有無。眼等轉識有間有轉。非遍恒時能持身命。謂無心定。熟眠。悶絕。無想天中。有間斷故。設有心位。隨所依。緣性界地等有轉易故。於持身命非遍非恒。乃至由此定知。異諸轉識。有異熟識。一類恒遍。執持身命令不斷壞。世尊依此故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釋云。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者。此觸食體。皆通八識。雖通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以所觸之境相麁顯故。別能攝受喜樂受故。能生順益身之捨故。是偏勝義。七八俱觸境微細故。全不能生喜樂受故。雖生捨受。但不為損。而非益故。由此義顯觸生憂苦。非順益捨。即非食體。不資養故。增一經云。世尊告阿那律曰。一切諸法。由食而住。在眼以眠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細滑為食。意以法為食。涅槃以無放逸為食。爾時佛告諸比丘。如此妙法。夫飲食有九事。人間有四食。一段食。二更樂食。三念食。四識食。復有五種。是出世間食。一禪食。二願食。三念食。四八解脫食。五喜食。是出世間之表。當共專念。捨除四種之食。求辦出世之食。所以維摩經云。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摶食。為不受故。應受彼食。斯皆是破五陰法。成涅槃食。
問。住滅定者。於八識中滅何等識。
答。但滅六識。以第八識持身故。論云。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故。謂眼等識行相麁動。於所緣境起必勞慮。厭患彼故。暫求止息。漸次伏除。至都盡位。依此位立住滅定者。故此定中彼識皆滅。若不許有微細一類。恒遍執持壽等識在。依何而說識不離身。若謂後時彼識還起。如隔日瘧。名不離身。是則不應說心行滅。識與想等起滅同故。壽煖諸根應亦如識。便成大過。故應許識如壽煖等。實不離身。又此位中若全無識。應如瓦礫。非有情數。豈得說為住滅定者。又異熟識。此位若無。誰能執持諸根壽煖。無執持故。皆應壞滅。猶如死屍。便無壽等。既爾。後識必不還生。說不離身。彼何所屬。諸異熟識。捨此身已。離託餘身。無重生故。又若此位持種識。後識無種。如何得生。過去未來不相應法。非實有體。已極成故。諸色等法。離識皆無。受熏持種。亦已遮故。乃至無想等位。類此。應知。又滅定等位稱無心者。未必全無。成業論云。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滅定等位闕第二心。名無心。如一足馬。闕一足故。亦名無足。
問。小乘入滅盡定。云何不能現其威儀。
答。小乘是事滅。大乘是理滅。如清涼疏云。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者。謂五聚之法。皆當體寂滅故。斯即理滅。不同餘宗滅定。但明事滅。唯滅六七心心所法。不滅第八等。但事滅故。不能即定而用。證理滅故。定散無礙。由即事而理。故不礙滅。即理而事。故不礙用。是以經云。雖念念入。而不廢菩薩道等。亦非心定而身起用。亦不獨明定散雙絕。但是事理無礙故。十地中云。雖行實際。而不作證。能念念入。亦念念起。及淨名經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皆斯義也。又古師云。若大乘滅定。由具五蘊。有第八識。及第七淨分末那平等性智在。而能引起種種威儀。小乘唯有色行二蘊。前六識已滅。以小乘所現威儀事。須意識始能引起。既無意識。則無運用之功。與大乘有異。
問。大小等乘。皆從意識能起威儀。以第六意識是滅定所厭。即第六意識已無。縱有第七平等性智。且非起威儀之識。第八識雖許持緣。亦非能起威儀。如何說能引起威儀耶。
答。古釋云。正入滅定之時。雖無意識。然未滅之前。加行心中。願。我入滅之後。若有眾生合聞我說法。見我威儀。我當教化。以此願故。入定之後。擊發本識化相種子。生起現行。以平等性智。而能現起威儀。然平等性智。雖與第六願樂所現威儀而不相應。若欲起於平等之化。須平等性智也。已上猶是約行相分別。若就理而論。威儀即定。定即威儀。以色心其已久如故。
問。百法數中。雖名義差別。窮原究本。但唯一識。經中。云何於命根中。說為三法壽煖識等。
答。雖是一識。義別說三。論云。義別說三。如四正勤等。釋云。謂阿賴耶識相分色法。身根所得名煖。此識之種名壽。以能持識故。現行識是識。故言三法。義別說之。非謂別有體性。是則身捨煖時。有餘二不必捨。如無色界生。如餘二捨時。煖必隨捨。然今此三約義別說。但是一體。如四正勤已生未生善惡二法義別。說為四體。但是一體。如四正勤已生未生善惡二法。義別說為四體。但是一精進數。
問。識種即是命根者。以何義為根。
答。論云。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釋云。言此者。簡親生餘識種子。言識者。簡相應法種。唯取識故。言種者。簡現行。不取第八現。行為命根故。彼所簡者。非皆命根。今取親生之名言種上。由先世業所引持身差別功能。令色心等住時決定。依此功能。說為命根。非取生現行識義。以此種子為業力故。有持一報之身功能差別。令得決定。若此種子無此功能。身便爛壞。阿賴耶識現行。由此種故。能緣。及任持於眼等法。亦名能持。此種正能持於現行之識。若不爾者。現行之識應不得有。及無能持餘根等法。由此功能故。識持於身。現行內種力故。生。及緣持法。不名命根。非根本故。由種生故。此種不由現行有故。種為諸法之根本故。又現行識是所持故。從所持說。能持種識。名命根。命根之法持體。非命根。今六處住時決定故。故種子為命根。餘現行色心等非命根。不恒續故。非業所引故。然業正牽時。唯牽此種子。種子方能造生現行。非謂現行名命根故。唯種是根。又夫命根者。依心假立。命為能依。心為所依。生法師云。焚薪之火。旋之成輪。輪必攬火而成照。情亦如之。必資心成用也。命之依心。如情之依心矣。
問。諸心法等。為有差別。為無差別。
答。法性無差。約相有異。雖然有異。互不相違。瑜伽論云。如諸心法。雖心法性無有差別。然相異故。於一身中一時俱轉。如是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身中一時俱轉。當知更互。亦不相違。如一瀑流。有多波浪。又如於一清淨鏡面。有多影像。一時而轉。互不相違。如是於一阿賴耶識。有多轉識一時俱轉。當知更互。亦不相違。又如一眼識。於一時間。於一事境。唯取一類無異色相。或於一時。頓取非一種種色相。及耳鼻舌身識。乃至分別意識。於一時間。或取一境相。或取非一種種境相。當知道理。亦不相違。並末那亦恒與阿賴耶識俱轉。常與俱生任運我慢等四種煩惱。一時相應。
問。淨名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本。即阿賴耶識。云何說此識為一切法本。
答。此識建立有情無情。發生染法淨法。若有知有覺。則眾生界起。若無想無慮。則國土緣生。因染法而六趣迴旋。隨淨法而四聖階降。可謂凡聖之本。身器之由。了此識原。何法非悟。證斯心性。何境不真。可謂絕學之門。栖神之地矣。瑜伽論云。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所以者何。無有有情與餘有情互相見等時。不生苦樂等。更相受用。由此道理。當知有情界互為增上緣。又即此阿賴耶識。能持一切法種子故。於現在世是苦諦體。亦是未來苦諦生因。又是現在集諦生因。如是能生有情世間故。能生器世間故。乃至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及眼識等。十八界。經云。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不。
答。應作四句分別。瑜伽論云。或有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無心悶絕。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住有心位。或有俱成就。謂餘有情住有心位。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入滅盡定。處無餘依般涅槃界。
問。至聖垂慈。覺王應跡。以廣長之舌相。出誠實之微言。於無名相中。布難思之教海。以假名相說。演無盡之義宗。且如第八識心。本無名相。隨位立號。因執得名。至何位次之中。而捨虛假之稱。
答。唯識論云。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習故。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而不壞故。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法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賴耶識。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或名異熟。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如契經偈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阿賴耶識名。過失重故。最初捨故。此中偏說。異熟識體。菩薩將得菩提時捨。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時捨。無垢識體。無有捨時。利樂有情無盡時故。心等通故。隨義應說。釋云。積集義。是心義。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或能熏種於此識中。既能積集。復起諸法。故說此識名為心義。阿陀那者。此云執持。執持諸種有色根故。此通凡聖。所知依者。即三性與彼為依。名所知依。又古德云。阿賴耶識。名為藏義。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隨熏和合。似一似常。故諸愚者。以似為真。取為內我。我見所攝。故名為藏。又能藏自體於諸法中。又能藏諸法於自體內。二種我見永不起位。即失賴耶名。又云。第八識名者。八地已上無阿賴耶名。唯有異熟識。第七但執異熟識為法。又第八識本無阿賴耶名。由第七執第八見分為我。令第八得阿賴耶名。若不執時。但名異熟識。第八或名為心者。由種種法積集種子。故名為心。雖受熏持種。積集集起義得名心者。唯自證分也。喻如倉庫能藏諸物。能持一切種子故。後令種子生起現行。與種子為依持生起二因也。即知第八受熏持種。得名心也。因中持新舊種子。故名為心。果位持舊種一切無漏種子。故名心也。此亦名持種心。或名質多。此名有為心。或名牟呼栗多。此云貞實心。即是真如。此是無為心。或名阿陀那。此云。執持識。能執持種子根身。生相續義。即是界趣生義。此通一切位。執持有三。一執持根身令不爛壞。二。執持種子令不散失。三執取結生相續者。即有情於中有身臨末位。第八識初一念受生時。有執取結生相續義。結者。繫也。屬也。於母腹中一念受生。便繫屬彼故。亦如磁毛石吸鐵。鐵如父母精血二點。第八識如磁毛石。一剎那間。便攬而住。同時根塵等種。從自識中亦生現行。名為執取結生故。在胎五位者。初七日內名雜穢。狀如薄酪。父精母血相和名雜。自體不淨名穢。二七日內名靤。猶如豌豆瘡。靤之形表裏如酪。未生肉故。三七日內名凝結。謂稍凝結形。如就了血。四七日內名凝厚。漸次堅硬。五七日內名形位。內風所吹。生諸根形。一身四支。生差別故。用此三十五日。盡其五根皆足。六七日內名髮毛爪齒位。七七日內名具根位。以五根圓滿。漸次生識。即未具空明等緣。或名種子識。
問。此識與心義何別。
答。種子與心義別。即取第八識現行。亦名種子故。但是種。能生現行故。名種子識。此識現行。能起前七識。即有能生法種。功能義邊。第八識名種子識。前言心者。但是積集集起義名心。又第八識。而隨義別立種種名。或名根本識。流轉因。還滅因。界趣生體。引果總報主。阿賴耶者。此云我愛執藏。異熟識者。此是善惡業果位。以善惡業果為因。即招感得此引果故。前世業為因。因是善惡。今世感第八識。是無記異熟。即果異於因。故名異熟。又具四義。一實。二常。三遍。四無雜。是名真異熟識。
問。第八真異熟識。如何名引果。
答。為善惡業為能引。第八為所引。是能引家之果故。名引果。故是總報主。前六識名為滿果。有一分善惡別報來滿故。此滿業所招。名異熟生。非真異熟也。不具四義。唯第八是引果。真異熟識。具四義故。此通異生至十地。皆有異熟識名。至金剛心末。一剎那間永捨也。解脫道中。即成無垢識。名阿摩羅。即果中第八識。一純無漏。不攝一切染法種子故。不與雜染種現為所依故。唯與鏡智相應。名無垢識。又心之別名有六。一集起名心。唯屬第八。集諸種子起現行故。二積集名心。屬前七轉識。能熏積集諸法種故。或初集起屬前七轉識。現行共集熏起種故。後積集名心屬於第八。含藏積集諸法種故。此上二解雖各有能集所集之義。今唯取能集名心。如理應思。三緣慮名心。俱能緣慮自分境故。四或名為識。了別義故。五或名為意。等無間故。六或名心。又廣釋。一集起名心者。即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言集諸種子者。即色心人天三界有漏無漏一切諸法種子。皆是他第八識能集。猶如世間人庫藏。言起現行故者。為三界五趣有漏無漏一切色心等現行。皆從第八識生起。即第八識是能集起。一切色心等種子。是所集起。今但取能集起名心。今正取第八心王自證分。名集起心。相分是色。見分是用。證自證分落後邊故。為自證分。能集諸法種子。令不散失。復能起諸種現行功能。從無始來更不間斷故。獨有集起義。即知第八自證分。與識中種子為二因。便是此中集起二義。一為依持因。即是集義。二與力令生起因。即是起義。二積集名心者。亦第八識中持諸三界五趣種子故。第八得名含藏。積集。即第八自證分。能持舊種。故名積。又能集新熏。故名集。即知積集集起以解心。第八識獨名心。為正義故。唯識論云。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法種故。是藏識義。即自證分。是能任持。能積集。一切種子是所任持。所積集。前七名轉識者。轉為改轉。是不定義。即三性三量三境易脫不定。方名轉識。今第八唯是一類無記。又唯性境唯現量故。名不轉識。又集起名心。亦屬第七轉識。集者為集前七現行。言起者。即前七現行。各自有力。能熏生新種名起。且如眼識緣色時。必假同時意識。共集熏種。餘四識亦爾。
問。若明了意識。與五同緣所名共集。且如獨頭意識緣十八界時。不與餘識同緣。亦熏起種。何有共集之義。
答。由第七為所依。第六方轉熏種。亦名共集。三緣慮名心者。謂能緣慮自分境故。即八箇識。各能緣慮自分之境。緣謂緣持。慮即思慮。若緣慮以解心。是通名。前五識唯緣五塵。是自分境。除諸根互用。及佛果位。第六識緣十八界及三世法。并一切有漏無漏世出世間法。為自分境。第七識緣第八見分。為自分境。第八識緣三境。為自分境。是頓常緣三境。以第八是常識。境常有故。不同前六識有間斷。所緣境又非常有。其第八正義。若欲界繫者。即緣欲界根身器界為自分境。若種子。即通緣三界為自分境。上二界亦爾。只除無漏種不能緣。以有漏無漏種。不相順故。由是但能持而不能緣。以持義通。緣義狹。喻如赤眼人把火。亦如頂上戴物。但持而不緣。只持令不散。不離識故。第四名了別識。即八箇識見分。皆能了別自所緣境。即眼識能了別色。乃至第八識能了別根身器界種子。即了別以解識。八識通名識。若了別麁境以解識。即於六轉名識。第五或名為意者。等無間故。即前念八識。與後念八識為依止。今取前念八識名意。若前念心不滅者。後念無因得生。依前滅處後方得生。於等無間。自類心不間隔。名等無間。大乘有二種。一思量意。即七識。二無間意。通八識。意者。是依止義。即如第七與第六為依止。故名意。若為等無間以解意。八識通名意。若思量以解意。第七獨名意。第六名心者。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第六名識。此第六義。是約勝彰名。謂積集集起以解心。第八獨名心。思量以解意。第七獨名意。了別麁境以解識。前六獨名識。即於八識。各具通別二名。為第八具二義名心。一積集集起義。二緣慮義。第七亦二。一思量義。二等無間義。前六名識亦二。一了別義。二了別麁境義。具四義名麁。一易可了知。乃至兒童亦知。二共許有。即三乘共許。三行相麁。為了別行相顯故。四所緣麁。即五塵是麁境。又九識中總分四段。每識別立十名。一第六識十名者。一對根得名。名為六識。二能籌量是非。名為意識。三能應涉塵境。名攀緣識。四能遍緣五塵。名巡舊識。五念念流散。名波浪識。六能辯前境。名分別事識。七所在壞他。名人我識。八愛業牽生。名四住識。九令正解不生。名煩惱障識。十感報終盡。心境兩別。名分段死識。二第七識十名者。一六後得稱。名為七識。二根塵不會。名為轉識。三不覺習氣。忽然念起。名妄想識。四無間生滅。名相續識。五障理不明。名無明識。六返迷從正。能斷四住煩惱。名為解識。七與涉玄途。順理生善。名為行識。八解三界生死。盡是我心。更無外法。名無畏識。九照了分明。如鏡顯像。名為現識。十法既妄起。恃智為懷。令真性不顯。名智障識。三第八識十名者。一七後得稱。名為八識。二真偽雜間。名為和合識。三蘊積諸法。名為藏識。四住持起發。名熏變識。五凡成聖。名為出生識。六藏體無斷。名金剛智識。七體非靜亂。名寂滅識。八中實非假。名為體識。九藏體非迷。名本覺識。十功德圓滿。名一切種智識。四第九識十名者。一自體非偽。名為真識。二體非有無。名無相識。三軌用不改。名法性識。四真覺常存。體非隱顯。名佛性真識。五性絕虛假。名實際識。六大用無方。名法身識。七隨流不染。名自性清淨識。八阿摩羅識。此翻名無垢識。九體非一異。名真如識。十勝妙絕待。號不可名目識。解節經云。佛告廣慧菩薩。此識或說名阿陀那。何以故。由此本識。能執持身故。或說名阿梨耶識。何以故。此本識於身常藏隱。同成壞故。或說名質多。何以故。此識色聲香味觸等。諸塵所生長故。廣慧。此本識。是識聚得生。謂眼識。乃至意識。依有識。眼根。緣外色塵。眼識得生。與眼識同一時共境。有分別意識起。若一眼識生。是時一分別意識生。與眼識共境。此眼識。若共二識。或三四五共起。是時一有分別意識。與五識共緣境生。如大水流。若有一能起浪因至。則一浪起。若二若多能起浪因至。則多浪起。是水常流。不廢不斷。復次於清淨圓鏡面中。若有一能起影因至。則一影起。若二若多能起影因至。則多影起。是圓鏡面不轉成影。亦無損滅。此本識猶如流水。及鏡面等。又成業論云。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名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天台淨名疏云。一法異名者。諸經異名說真性實相。或言一實諦。或言自性清淨心。或言如來藏。或言如如。或言實際。或言實相般若。或言一乘。或言即是首楞嚴。或言法性。或言法身。或言中道。或言畢竟空。或言正因佛性。性淨涅槃。如是等種種異名。以皆是實相之異稱。故大智論偈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大涅槃經云。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又云。佛性者。有五種名。故皆是赴機利物。為立異名也。而法體是一。未曾有異。如帝釋千名。名雖不同。終是目於天主。豈有聞異名故。而言非實相理。如人供養帝釋。毀憍尸迦。供養憍尸迦。毀於帝釋。如此供養。未必得福。末代弘法者亦爾。或信賴耶自性清淨心。而毀畢竟空。或信畢竟空無所有。毀賴耶識自性清淨心。或言般若明實相。法華明一乘。皆非佛性。此之求福。豈不慮禍。若知名異體一。則隨喜之善。遍於法界。何所諍乎。又諸經內逗緣稱機。更有多名。隨處安立。以廣大義邊。目之為海。以圓明理顯。稱之曰珠。以萬法所宗。號之曰王。以能生一切。詺之曰母。但是無義之真義。多亦不多。無心之真心。一亦不一。故華嚴私記云。取決斷義。以智言之。取能生長。以地言之。取其高顯。以山言之。取其深廣。以海言之。取其圓淨。以珠言之。此上約有名。尚乃無數。更有無名。豈可測量。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告諸菩薩。汝等勿謂。天定天也。人定人也。餓鬼定餓鬼也。乃至如一事有種種名。如一人有種種名。如一天。乃至餓鬼畜生。有種種名。亦復如是。亦有多餓鬼全無名字。於一彈指頃。轉變身體作種種形。如是眾生。於一時間現無量色身。云何可得呼其名也。若餓鬼等。有生處名字。受食名字。及壽命名字。若地獄眾生無有名字生處者。則其形亦無定。彼中惡業因緣未盡故。於一念中種種變身。釋曰。如地獄中。一日一夜之中。萬生萬死。又無間獄中。一一身無間。各各盡遍八萬四千由旬地獄之量。不相障礙。如云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今時人。將謂諸佛法身。能分能遍。不信眾生。亦一身無量身。以眾生業果不可思議故。是以經云。佛界不可思議。眾生界亦不可思議。
宗鏡錄卷第五十
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因相立名。因名顯相。名已廣辯。識相如何。
答。詮表呼召。目之為名。行狀可觀。號之曰相。第六分別事識是名。取境染心是相。第七現識是名。無明熏妄心是相。第八藏識是名。心清淨是相。第九真識是名。體性不改是相。斯皆是無名之名。無相之相。何者。以名相不出心境故。是以心無自性。因境而生。境無自性。因心而有。則張心無心外之境。張境無境外之心。若互奪兩亡。心境俱泯。若相資並立。心境宛然。此乃無性而空。空而不空。無性而有。有而不有。不有之有。有顯一如。不空之空。空成萬德。可謂摧萬有於性空。蕩一無於畢竟矣。又唯識樞要云。起自心相之言有二解。一云。即影像相。二云。即所執相。雖無實體。當情現故。諸說心相。皆準應知。釋曰。影像相者。萬法是心之影像。所執相者。諸境無體。隨執而生。因自心生。還與心為相。
問。阿賴耶識。因何得名。為復自體而生。為復和合而有。
答。若言自生。是自生癡。若言他生。是他性癡。若言和合而生。是共性癡。若言離自他生。是無因癡。今依世諦悉檀方便而說。如法性與無明合而生一切法。似眠心與夢合見一切境界之事。此根本識。從生滅門建立。因真妄和合得名。起信論云。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復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以待始覺。立為本覺。然始覺時。即是本覺。無別覺起。立始覺者。謂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說有始覺。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究竟覺。乃至不覺義者。謂從無始來。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自無實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迷無自相。不離於方。眾生亦爾。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復待不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古德釋云。不生滅心。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者。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不生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相。生滅之相莫非神解故。生滅不離心相。如是不相離故。名和合為阿賴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若一。即無和合。若異。亦無和合。非一非異故。得和合也。又如來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云和合。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生與無生。若是一者。生滅識相滅盡之時。心神之體亦應隨滅。墮於斷邊。若是異者。依無明風熏動之時。靜心之體。不應隨緣。即墮常邊。離此二邊。非一非異。又上所說覺與不覺。二法互熏。成其染淨。既無自體。全是一覺。何者。由無明故成不覺。以不覺義熏本覺故。生諸染法。又由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依此二義。遍生一切。故言。識有二義。生一切法。
問。阿賴耶識。以何為因。以何為緣。以何為體。
答。顯揚論云。阿賴耶識者。謂先世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無始時來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為體。此識能執受了別色根。根所依處。及戲論。熏習。於一切時。一類生死不可了知。又能執持了別外器世界。與不苦不樂受等相應。一向無覆無記。與轉識等。作所依因。經云。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此言顯有異熟阿賴耶識。
問。阿賴耶識。當體是自相。酬善惡因故是果相。受熏持種故是因相。第八既是因果相。於六因中屬何因。向五果中是何果。
答。六因中有四。能持種子義邊。是持種因。若因種子俱時而有。即俱有因。若望自類種子前後相引。即是同類因。若望同時心所等。即相應因。無餘二因者。異熟因是善惡性。此識是無記。若遍行因是染。謂見疑無明等。此識非染。於五果中具四。唯除離繫。望自種子。是等流果。望作意等心所。是士用果。望第七識。為增上果。望善惡因。即異熟果。
問。諸心識中。何識堅牢。不為諸緣之所飄動。
答。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緣生之法。悉皆無常。唯有根本心。不從前際生。不從中際住。不於後際滅。實為萬有之根基。諸佛之住處。是以喻之如鏡。可以精鑒妍醜。深洞玄微。仰之為宗。猶乎巨浸納川。太虛含像。密嚴經云。心有八種。或復有九。與無明俱。為世間因。世間悉是心心法現。是心心法。及以諸根。生滅流轉。為無明等之所變異。其根本心。堅固不動。世間因緣。有十二分。若根若境。能生所生。剎那壞滅。從於梵世。至非非想。皆因緣起。唯有如來。離諸因緣。內外世間。動不動法。皆如瓶等。壞滅為性。又頌云。汝等諸佛子。云何不見聞。藏識體清淨。眾身所依止。或具三十二。佛相及輪王。或為種種形。世間皆悉見。譬如淨空月。眾星所環遶。諸識阿賴耶。如是身中住。譬如欲天主。侍衛遊寶宮。江海等諸神。水中而自在。藏識處於世。當知亦復然。如地生眾物。是心多所現。譬如日天子。赫奕乘寶宮。旋遶須彌山。周流照天下。諸天世人等。見之而禮敬。藏識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眾行。顯發大乘法。普與眾生樂。常讚於如來。在於菩薩身。是即名菩薩。佛與諸菩薩。皆是賴耶名。佛及諸佛子。已受當受記。廣大阿賴耶。而成於正覺。密嚴諸定者。與妙定相應。能於阿賴耶。明了而觀見。佛及辟支佛。聲聞諸異道。見理無怯人。所觀皆此識。種種諸識境。皆從心所變。瓶衣等眾物。如是性皆無。悉依阿賴耶。眾生迷惑見。以諸習氣故。所取能取轉。此性非如幻。陽焰及毛輪。非生非不生。非空亦非有。譬如長短等。離一即皆無。智者觀幻事。此皆唯幻術。未曾有一物。與幻而同起。幻焰及毛輪。和合而可見。離一無和合。過未亦非有。幻事毛輪等。在在諸物相。此皆心變異。無體亦無名。世中迷惑人。其心不自在。妄說有能幻。幻成種種物。幻師甎瓦等。所作眾物類。種種若去來。此見皆非實。如鐵因礠石。所向而轉移。藏識亦如是。隨於分別轉。一切諸世間。無處不周遍。如日摩尼寶。無思及分別。此識遍諸處。見之謂流轉。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轉法。定者勤觀察。生死猶如夢。是時即轉依。說名為解脫。此即是諸佛。最上之教理。審量一切法。如秤如明鏡。又如大明燈。亦如試金石。遠離於斷滅。正道之標相。修行妙定者。至解脫之因。永離諸雜染。轉依而顯現。
問。本識與諸識和合。同起同滅。至轉依位。諸煩惱識滅。唯本識在。如何分別滅不滅之異。
答。攝大乘論云。若本識與非本識。共起共滅。猶如水乳和合。云何本識不滅。非本識滅。譬如於水。鵝所飲乳。釋云。譬如水乳雖和合。鵝飲之時。唯飲乳。不飲水。故乳雖盡。而水不竭。本識與非本識亦爾。雖復和合。而一滅一在。
問。此根本識心。既稱為一切法體。又云。常住不動。只如萬法。即此心有。離此心有。若即此心。萬法遷變。此心云何稱為常住。若離此心。復云何得為一切法體。
答。開合隨緣。非即非離。以緣會故合。以緣散故開。開合但緣。卷舒無體。緣但開合。緣亦本空。彼此無知。能所俱寂。密嚴經偈云。譬如金石等。本來無水相。與火共和合。若水而流動。藏識亦如是。體非流轉法。諸識共相應。與法同流轉。如鐵因礠石。周迴而轉移。二俱無有思。狀若有思覺。賴耶與七識。當知亦復然。習繩之所繫。無人而若有。普遍眾生身。周行諸陰趣。如鐵與磁石。展轉不相知。
問。第八藏識。當有幾種。
答。釋摩訶衍論云。阿賴耶識。總有十種。所以者何。於契經中別別說故。一者。名為大攝主阿賴耶識。所謂即是總相大識。義如前說。二者。名為根本無明。別立以為阿賴耶識。故十種妄想。契經中作如是說。剎闍只多提王識。直是妄法。不能了達一法界體。一切染法。阿賴耶識。以為根本。出生增長。無斷絕時。若無提王識。黑品眷屬。永無所依。不能生長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乃至廣說故。三者。名為清淨本覺阿賴耶識。所謂自然本智。別立以為阿賴耶。故本覺契經中。作如是說。自體淨佛阿賴耶識。具足無漏圓滿功德。常恒決定。無受熏相。無變異相。智體不動。具足白品。是故名為獨一淨識。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乃至廣說故。四者。名染淨本覺阿賴耶識。所謂不守自性陀羅尼智。別立以為阿賴耶識。故本因緣起。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光嚴童子。即白佛言。尊者。以何因故。難入未曾有會中。作如是說。隨他緣起陀羅尼智。名為楞伽王識。云何名為楞伽王。以之為喻。示彼緣起陀羅尼智。於是尊者告光嚴言。童子。此楞伽王。常在大海摩羅山中。率十萬六千鬼神之眾。以為眷屬。如是諸眷屬。乘華宮殿。遊於諸剎。皆悉承賴彼楞伽王。方得遊行。所謂諸鬼神眾。作如是言。我等神眾。無有威德。無有氣力。於諸所作。無有其能。如宜大王。我等眾中。與堪能力。彼楞伽王。即隨其時。與殊勝力。不相捨離。而共轉。謂楞伽王。雖非分身。而能遍滿諸神眾中。各各令得全身之量。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共轉不離。不守自性智。亦復如是。能受一切無量無邊煩惱染法。鬼神眾熏。不相捨離。而俱轉故。以此因緣故。我難入中。作如是說。隨轉覺智。名為楞伽王識。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故。五者。名為業相業識阿賴耶識。所謂根本業相。及與業識。別立以為阿賴耶。故本性智契經中。作如是說。阿賴耶識。無能了作。無所了作。不可分析。不可隔別。唯由精動隱流義故。名為鍵摩。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云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六者。名為轉相轉識阿賴耶識。所謂能見境界之相。及與轉識。別立以為阿賴耶。故大無量契經中作如是說。阿賴耶識。有見見轉。無見見起。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故。七者。名為現相識阿賴耶識。所謂境界之相。及與現識。別立以為阿賴耶。故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別異別異。現前地轉。相異相。具足行轉。是故名為阿賴耶識。復次此阿賴耶識。真是異熟無記之法。白淨相故。或名成就。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故。第八者。名為性真如理阿賴耶識。所謂正智所證清淨真如。別立以為阿賴耶故。故諸法同體契經中作如是說。有識。是識。非識識攝。所謂如如阿賴耶識。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所謂清淨般若質境真如攝故。九者。名為清淨始覺阿賴耶識。所謂本有清白始覺般若。別立以為阿賴耶。故果圓滿。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菩提樹王言。自然始覺阿賴耶識。常當不離清淨本覺。清淨本覺。常當不離始覺淨識。隨是彼有。隨彼是有。或非同種。或非異種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本覺義者。對始覺者。即同本覺故。十者。名為染淨始覺阿賴耶識。所謂隨緣始覺般若。別立以為阿賴耶。故果圓滿。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樹王。如始覺淨識。及自本覺。說染淨始覺阿賴耶識。不守自性。緣起本覺。亦復如是。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覺。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究竟覺。乃至已說藏識剖字別相門。次說總識攝生圓滿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者。而總顯示大識殊勝圓滿相故。此義云何。所謂具足二種圓滿故。一者功德圓滿。二者過患圓滿。功德圓滿者。覺義字句。能攝一切無量無邊。過於恒沙不離不斷諸功德故。能生一切無量無邊。過於恒沙不離不斷諸功德故。過患圓滿者。不覺義字句。能攝一切無量無邊。過於恒沙若離若脫諸過患故。能生一切無量無邊。過於恒沙若離若脫諸過患故。
問。若不立此第八識。有何等過。
答。有大過失。一切染淨法不成。俱無因故。識論云。若無此識。持煩惱種。界地往還。無染心後。諸煩惱起。皆應無因。餘法不能持彼種故。若諸煩惱。無因而生。則無三乘學無學果。諸已斷者皆應起故。又若無此識。持世出世清淨道種。異類心後。起彼淨法。皆應無因。又出世道初不應生。無法持彼法爾種故。初不生故。後亦不生。是則應無三乘道果。若無此識。持煩惱種。轉依斷果。亦不得成。謂道起時。現行煩惱。及彼種子。俱非有故。染淨二心不俱起故。道相應心不持彼種。自性相違。如涅槃故。餘法持種。理不成故。既無所斷。能斷亦無。依誰由誰而立斷果。若由道力。後惑不生。立斷果者。則初道起。應成無學。後諸煩惱。皆已無因。永不生故。許有此識。一切皆成。唯此能持染淨種故。證此識有。理趣無邊。恐厭繁文。略述綱要。則有此識。教理顯然。諸有智人。應深信受。又此真唯識旨。千聖同遵。此土西天。無有破者。如百法鈔云。真唯識量者。此量即大唐三藏。於中印土曲女城。戒日王與設十八日無遮大會。廣召五天竺國解法義沙門婆羅門等。并及小乘外道。而為對敵。立一比量。書在金牌。經十八日。無有一人敢破斥者。故因明疏云。且如大師周遊西域。學滿將還。時。戒日王。王五印土。為設十八日無遮大會。令大師立義。遍諸天竺。揀選賢良。皆集會所。遣外道小乘。競生難詰。大師立量。無敢對揚者。大師立唯識比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定不離眼識宗。因云。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喻如眼識。合云。諸初三攝眼所不攝故者。皆不離眼識。同喻如眼識。異喻如眼根。
問。何不合自許之言。
答。非是正因。但是因初寄言簡過。亦非小乘不許。大乘。自許。因於有法上轉。三支。皆是共故。初明宗因。後申問答。初文有二。初辯宗。次解因。且初宗。前陳言真故極成色。五箇字。色之一字。正是有法。餘之四字。但是防過。且初真故二字防過者。簡其世間相違過。及違教等過。
外人問云。世間淺近。生而知之。色離識有。今者大乘立色不離眼識。以不共世間共所知故。此量何不犯世間相違過。
答。夫立比量。有自他共。隨其所應。各有標簡。若自比量。自許言簡。若他比量。汝執言簡。若共比量。勝義言簡。今此共比量。有所簡別。真故之言。表依勝義。即依四種勝義諦中。體用顯現諦立。
問。不違世間非學即可爾。又如世尊於小乘阿含經。亦許色離識有。學者小乘。共計心外有其實境。豈不違於阿含等教。學者小乘。
答。但依大乘殊勝義立。不違小乘之教。學者世間之失。
問。真故之言。簡世間及違教等過。極成二字。簡何過耶。
答。置極成言。簡兩般不極成色。小乘二十部中。除一說部。說假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等四。餘十六部。皆許最後身菩薩染污色。及佛有漏色。大乘不許。是一般不極成色。大乘說他方佛色。及佛無漏色。經部雖許他方佛色。而不許是無漏。餘十九部皆不許有。并前兩師不極成色。若不言極成。但言真故色。是有法。定不離眼識是宗。且言色時。許之不許。盡包有法之中。在前小乘許者。大乘不許。今若立為唯識。便犯一分自所別不極成。亦犯一分違宗之失。又大乘許者。小乘不許。今立為有法。即犯他一分所別不極成。及至舉初三攝眼所不攝因。便犯自他隨一一分所依不成。前陳無極成色為所依故。今具簡此四般故。置極成言。
問。極成二字。簡其兩宗不極成色。未審三藏立何色為唯識。
答。除二宗不極成色外。取立敵共許。餘一切色。總為唯識。故因明疏云。立二所餘共許諸色為唯識故。宗後陳言。定不離眼識。是極成能別。
問。何不犯能別不極成過。且小乘誰許色不離於眼識。
答。今此是宗依。但他宗中有不離義。便得以小乘許眼識緣色。親取其體。有不離義。兼許眼識。當體亦不離眼識。故無能別不極成過。
問。既許眼識取所緣色。有不相離義。後合成宗體。應有相扶過耶。
答。無相扶失。今大乘但取境不離心。外無實境。若前陳後陳和合為宗。了立者即許。敵者不許。立敵共諍。名為宗體。此中但諍言陳。未推意許。辯宗竟。次辯因者有二。初明正因。次辯寄言簡過。且初正因。言初三攝者。十八界中三六界。皆取初之一界也。即眼根界。眼識界。色境界。是十八界中。初三界也。
問。設不言初三攝。但言眼所不攝。復有何過。
答。有二過。一不定過。二違自教過。且不定過者。若立量云。真故極成色。定不離眼識。因云眼所不攝。喻如眼識。即眼所不攝因闊。向異喻後五三上轉。皆是眼所不攝故。被外人出不定過云。為如眼識眼所不攝。眼識不離眼識。證極成色不離眼識耶。為如後五三亦是眼所不攝。後五三定離眼識。却證汝極成色定離眼識耶。
問。今大乘言後五三亦不離眼識得不。
答。設大乘許後五三亦不離眼識。免犯不定。便違自宗。大乘宗說後五三定離眼識故。故置初三攝半因。遮後五三非初三攝故。
問。但言初三攝。不言眼所不攝。復有何過。
答。亦犯二過。一不定過。二法自相決定相違過。且不定者。若立量云。真故極成色。定不離眼識。因云。初三攝。喻如眼識。即初三攝因闊。向異喻眼根上轉。出不定云。為如眼識初三攝。眼識不離眼識。證極成色不離眼識耶。為如眼根。亦初三攝。眼根非定不離眼識。證汝極成色非定不離眼識耶。
問。何不言定離。而言非定不離。
答。大乘眼根。望於眼識。非定即離。且非離者。根因識果。以同時故。即是非離也。又色心各別。名非即故。今但言非定不離。二犯法自相決定相違過者。言法自相者。即宗後陳法之自相。言決定相違者。即因違於宗也。外人申相違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非不離眼識宗。因云。初三攝故。喻如眼根。即外人將前量異喻為同喻。將同喻為異喻。
問。得成法自相相違耶。
答。非真能破。夫法自相相違之量。須立者同無異有。敵者同有異無。方成法自相相違。今立敵兩家。同喻有。異喻有。故非真法自相相違過。
問。既非法自相相違。作決定相違不定過得不。
答。亦非。夫決定相違不定過。立敵共諍一有法。因喻各異。皆具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但互不生其正智。兩家猶預不能定成一宗。名決定相違不定過。今真故極。成色。雖是共諍一有法。因且是共。又各闕第三相。故非決定相違不定過。
問。既無此過。何以因明疏云。犯法自相相違決定過。
答。但是疏主縱筆之勢。是前共不定過中分出。是似法自相相違決定過。非真有故。有此所因。故置初三攝眼所不攝。更互簡諸不定及相違等過。次明寄言簡過者。
問。因初自許之言何用。
答。緣三藏量中。犯有法差別相違過。因明之法。量。若有過。許著言遮。今三藏量既有此過。故置自許言遮。
問。何得有此過耶。
答。謂三藏量有法中。言雖不帶。意許。諳含。緣大乘宗有兩般色。有離眼識本質色。有不離眼識相分色。若離眼識色。小乘即許。若不離眼識色。小乘不許。今三藏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若望言陳自相。是立敵共許色。及舉初三攝眼所不攝因。亦但成立共許色不離於眼識。若望三藏意中所許。但立相分色。不離眼識。將初三攝眼所不攝因。成立有法上意之差別相分色。定不離眼識故。因明疏云。謂真故極成色。是有法自相。定不離眼識色。是法自相。定離眼識色。非定。離眼識色。是有法差別。立者意許。是不離眼識色。
問。外人出三藏量有法相違過時。自許之言。如何遮得。
答。待外人申違量時。將自許兩字。出外人量不定過。外量既自帶過。更有何理。能顯得三藏量中。有法差別相違過耶。
問。小乘申違量。行相如何。
答。小乘云。乍觀立者言陳自相。三支無過。及推所立。元是諳含。若於有法上意之差別。將因喻成立有法上意許相分色。不離眼識者。即眼識不得為同喻。且如眼識無不離色。以一切色皆離眼識故。既離眼識。不得為同喻。便成異喻。即初三等因。却向異喻眼識上轉。故論云。同品無處。不成立者之宗。異品有處。返成敵者相違宗義。即小乘不改立者之因。申相違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非不離眼識宗。因云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喻如眼識。合云。諸初三攝眼所不攝故者。皆非不離眼識。同喻如眼識。言非者。無也。小乘云。無不離眼識色。即遮三藏意許相分色是無也。所以三藏預著自許之言句。取他方佛色。却與外人量。作不定過。出過云。為如眼識。是初三攝眼所不攝。眼識非不離眼識色。證汝極成色非不離眼識色耶。為如我自許他方佛色。亦是初三攝眼所不攝。他方佛色是不離眼識色。却證汝極成色是不離眼識耶。外人相違量。既犯共中他不定過。明知非真能破也。三藏量却成真能立也。
問。因中若不言自許。空將他方佛色。與外人相違量。作不定過。有何不可。
答。若空將他方佛色。不言自許者。即他小乘不許。犯一分他隨一過。他不許此一分他方佛色。在初三攝眼所不攝因中故。故因明疏云。若不言自許。即不得以他方佛色而為不定。此言便有隨一過故。
問。何不待外人申違量後。著自許言。何要預前著耶。
答。臨時恐難。所以先防。次申問答者。
一問。真故二字。已簡違教過。何故前陳宗依上。若不著極成言。又有違宗之失。
答。真故二字。但簡宗體上違教過。不簡宗依上違宗。若極成二字。即簡宗依上違宗等過也。
問。後陳眼識。與同喻眼識何別。
答。言。後陳眼識雖同。意許各別。後陳眼識。意許。是自證分。同喻眼識。意許。是見分。即見不離自證分故。如同宗中相分。不離自證分也。
問。若爾。何不立量云。相分是有法。定不離自證分。是宗。因云。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喻如見分。
答。小乘不許有四分故。恐犯隨一等過故。但言眼識。
問。此量言陳。立得何色耶。
答。若但望言陳。即相質二色。皆成不得。若將意就言。即立得相分色也。又解。若小乘未徵問前。即將言就意立。若大乘答後。即將意就言立也。
問。既分相分本質兩種色。便是不極成故。前陳何言極成色耶。相分非共許故。
答。若望言陳有法自相。立敵共許色。故著極成。若相分色。是大乘意許。何關言陳自相。寧有不極成乎。諸鈔皆云不得分開者。非也。若爾。小乘執佛有漏色。大乘佛無漏色等。在於前陳。若不分開。應名極成色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
問。今談宗顯性。云何廣引三支比量之文。
答。諸佛說法。尚依俗諦。況三支比量。理實五明。以破立為宗。言生智了為體。摧凡小之異執。定佛法之綱宗。所以教無智至不圓。木非繩而靡直。比之可以生誠信。伏邪倒之疑心。量之可以定真詮。杜狂愚之妄說。故得正法之輪。永轉。唯識之旨。廣行。則事有顯理之功。言有定邦之力。如慈恩大師云。因明論者。元唯佛說。文廣義散。備在眾經。故地持論云。菩薩求法。當於何求。當於一切五明處求。求因明者。為破邪論。安立正道。劫初足目。創標真似。爰暨世親。再陳軌式。雖紀綱已列。而幽致未分。故使賓主對揚。猶疑立破之則。有陳那菩薩。是稱命世。賢劫千佛之一佛也。匿跡巖藪。栖巒等持。觀述作之利害。審文義之繁約。于時巖谷振吼。雲霞變彩。山神捧菩薩足。高數百尺。唱言。佛說因明。玄妙難究。如來滅後。大義淪絕。今幸福智攸邈。深達聖旨。因明論道。願請重弘。菩薩乃放神光。照燭機感。時彼南印土。按達羅國王。見放光明。疑入金剛喻定。請證無學果。菩薩曰。入定觀察。將釋深經。心期大覺。非願小果。王言。無學果者。諸聖攸仰。請尊速證。菩薩撫之。欲遂王請妙吉祥菩薩。因彈指警曰。何捨大心。方興小志。為廣利益者。當轉慈氏所說瑜伽。匡正頹綱。可製因明。重成規矩。陳那敬受指誨。奉以周旋。於是譚思研精。乃作因明正理門論。正理者。諸法本真之體。義。門者。權衡照解之所由。又瑜伽論云。云何名因明處。為於觀察義中。諸所有事。所建立法。名觀察義。能隨順法。名諸所有事。諸所有事。即是因明。為因照明觀察義故。且如外道執聲為常。若不以量比破之。何由破執。如外道立量云。聲是有法。定常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虛空。所以虛空非所作性。則因上不轉。引喻不齊。立聲為常不成。若佛法中。聲是無常。立量云。聲是有法。定無常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異喻如虛空等。是知若無此量。曷能顯正摧邪。所以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若欲學諸佛方便。須具菩薩遍行。一一洞明。方成大化。如上廣引藏識之文。祖佛所明。經論共立。第八本識。真如一心。廣大無邊。體性微細。顯心原而無外。包性藏以該通。擅持種之名。作總報之主。建有情之體。立涅槃之因。居初位而總號賴耶。處極果而唯稱無垢。備本後之智地。成自他之利門。隨有執無執而立多名。據染緣淨緣而作眾體。孕一切而如太虛包納。現萬法而似大地發生。則何法不收。無門不入。但以迷一真之解。作第二之觀。初因覺明能了之心。發起內外塵勞之相。於一圓湛。析出根塵。聚內四大為身。分外四大為境。內以識情為垢。外因想相成塵。無念而境貫一如。有想而真成萬別。若能心融法界。境豁真空。幻翳全消。一道明現。可謂裂迷途之緻網。抽覺戶之重關。惛夢醒而大覺常明。狂性歇而本頭自現。
宗鏡錄卷第五十一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第二能變識者。識論頌云。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繫。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乃至應知。此意。但緣藏識見分。非餘。彼無始來。一類相續。似常似一故。恒與諸法為所依故。此唯執彼為自內我。我語勢故。說我所言。或此執彼是我之我。故於一見。義說二義。若作是說。善順教理。多處唯言有我見故。我我所執。不俱起故。未轉依位。唯緣藏識。既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諸法。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為諸有情。緣解差別。示現種種佛影像故。釋云。此第七識。但緣見分。非餘相分種子心所等。唯緣見分者。謂無始時來。微細一類。似常似一。不斷故似常。簡境界。彼色等法。皆間斷故。種子亦然。或被損伏。或時永斷。由此遮計餘識為我。似一故。簡心所。心所多法故。何故不緣餘識。夫言我者。有作用相。見分受境。作用相顯。似於我故。不緣餘識。自證等。用細難知。
問。何不但緣一受等為我。亦常一故。
答。夫言我者。是自在義。萬物主義。與一切法而為所依。心所不然。不可為我。唯心王是所依故。此第七識。恒執為內我。非色等故。不執為外我。若唯緣識。即唯起我。無有我所。我語勢故。論說我所言。非是離我。別起我所執。唯執第八是我之我。前五蘊假者。是第六所緣之我。後我第七所計。或前我前念。後我後念。二俱第七所計。或即一念計。此即是。此唯第七所計。或前是體。後是識用。於一我見之上。亦義說之為我及所二言。實但一我見。多處唯言有我見故者。瑜伽論云。由此末那。我見慢等。恒共相應。顯揚論云。由此意根。恒與我見我慢等相應。我我所執。不俱起故者。行相及境。二俱別故。不可並生。無此事故。若已轉依位善心等可。然。彼非執故亦不可。例。人法二執。境是一故。若未起對治斷其我執。名未轉依唯緣藏識。初地已去。既轉依已。入無漏心。亦緣真如。及餘一切法。二乘無學等。唯緣異熟識。證得十種平等性者。佛地經云。一諸相增上喜愛。二一切領受緣起。三遠離異相非相。四弘濟大慈。五。無待大悲。六隨諸有情所樂示現。七一切有情我愛所說。八世間寂靜皆同一味。九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十修植無量功德究竟。即知十地有情緣解意樂差別。能起受用身之影像。論云。未轉依位。恒審思重所執我相。已轉依位。亦審思量無我相故者。第七末那。以思量為自性故。攝論云。思量是意。即自證分。前第八識了別是行相。今既言意。故知即是第七行相。即是見分。體性難知。以行相顯。其實思量。但是行相。其體即是識蘊攝故。初地已前。二乘有學。恒審思量我相。知有漏末那。已轉依位。亦審思量無我相故。亦名末那。
論問。如世尊言。出世末那。云何建立。
答。有二義。一名不必如義。彼無漏第七不名末那。名是假故。二能審思量無我相故。亦名末那。顯通無漏。即知此名。非唯有漏。論云。謂從無始。至未轉依。此意任運。恒緣藏識。與四根本煩惱相應。我癡者。謂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癡。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我慢者。謂倨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我愛者。謂我貪。於所執我。深生耽著。故名我愛。乃至此四常起。擾濁內心。令外轉識。恒成雜染。有情由此生死輪迴。不能出離。故名煩惱。釋云。此第七意。除四惑外。不與餘心所相應者。一恒故。二內執故。三一類境生故。所以不作意而向外馳求。唯任運而一向內執。此第七識。於五受中。唯捨受相應。論云。此無始來。任運一類緣內執我。恒無轉易。與變異受不相應故。
又問。末那心所。何性所攝。
論答云。此意相應四煩惱等。是染法故。障礙聖道。隱蔽真心。說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無記。若已轉依。唯是善性。密嚴經偈云。末那緣藏識。如磁石吸鐵。如蛇有二頭。各別為其業。染意亦如是。執取阿賴耶。能為我事業。增長於我所。復與意識俱。為因而轉謝。於身生煖觸。運動作諸業。飲食與衣裳。隨物而受用。騰躍或歌舞。種種自嬉遊。持諸有情身。皆由意功力。如火輪垂髮。乾闥婆之城。不了唯自心。妄起諸分別。身相器世間。如動鞦韆勢。無力不堅固。分別亦復然。分別無所依。但行於自境。譬如鏡中像。識種動而見。愚夫此迷惑。非諸明智者。仁主應當知。此三皆識現。於斯遠離處。是即圓成實。
問。此意有幾種差別。
答。略有三種。論云。一補特伽羅我見相應。二法我見相應。三平等性智相應。初通一切異生相續。二乘有學。七地已前一類菩薩。有漏心位。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次通一切異生聲聞獨覺相續。一切菩薩法空智果不現前位。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後通一切如來相續。菩薩見道。及順道中。法空智果現在前位。彼緣無垢異熟識等。起平等性智。
問。人法二執俱起。何故分位前後不同。
答。人法必依法執起。又法我通。人我局。論云。補特伽羅我見起位。彼法我見。亦必現前。我執必依法執而起。如要迷杌等。方謂人等故。釋云。今顯初位。必帶後位。以初短故。人我位。必有法我。人我必依法我起故。人我。是主宰作者等用故。法我。有自性勝用等故。即法我通。人我局。
問。此第七識。云何離眼等識。別有自體。出何經文。
答。論云。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恒審思量為我等故。餘六名識。於六別境麁動間斷。了別轉故。如入楞伽頌說。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名為識。釋云。雖通八識。皆名心意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為一切現行熏集諸法種。現行為依。種子識為因。能生一切法故。是起諸法。第七名意者。因中有漏。唯緣我境。無漏緣第八及真如。果上許緣一切法故。餘六識名識。於六別境。體是麁動。有間斷法。了別轉故。易了名麁。轉易名動。不續名間。各有此勝。各別得名。又論云。謂契經說。不共無明。微細恒行。覆蔽真實。若無此識。彼應非有。謂諸現生。於一切分。恒起迷理不共無明。覆真實義。障勝慧眼。如有頌說。真義心當生。常時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是故契經。說。異生類。恒處長夜。無明所盲。惛醉纏心。曾無醒覺。若異生位。有暫不起。此無明時。便違經義。謂異生位。迷理無明。有。行不行。不應理故。此依六識。皆不得成。應此間斷。彼恒緣故。許有末那。便無此失。釋云。如緣起經。有四無明。一現。二種。三相應。四不相應。或有為二。共。不共等。今說不共者。謂此微細常行。行相難知。覆無我理。蔽無漏智。名覆蔽真實。真實有二。一無我理。二無漏見。義有二義。一謂境義。見分境故。二謂義理。真如即理故。
問。染污末那。常與四惑相應。如何說不共無明。
答。論云。應說四中。無明是主。雖三俱起。亦名不共。從無始際。恒內惛迷。曾不省察。癡增上故。乃至謂第七相應無明。無始恒行。障真義智。如是勝用。餘識所無。唯此識有。故名不共。又不共無明。總有二種。一恒行不共。餘識所無。二獨行不共。此識非有。釋云。主是自在義。為因依義。與彼為依。故名不共。何故無明。名為不共。謂從無始際。顯長夜常起。恒內惛迷。明一切時不了空理。曾不省察。彰恒執我。無循反時。此意總顯癡主自在義。一恒行不共者。此識俱是。今此所論。餘識無也。二獨行不共者。則與忿等相應起故。名為獨行。或不與餘俱起無明。獨迷諦理。此識非有。又不共無明者。無明是主故。名不共者。以主是不共義。不共。即是獨一之義。謂無明是闇義。七俱無明。恒行不斷。是長闇義。由長闇故。名為長夜。唯此無明。為長夜體。餘法皆無長夜之義。唯此獨有。故名不共。除此已外。餘法有一類長相續義。而無闇義。或有一類。雖有闇義。而無長相續義。應作四句分別。一者有是長而非是夜。如七俱貪等三及妙平二智相應心品等。二者有是夜而非是長。如前六識相應無明。三是長亦是夜。七俱無明是。四者非長非夜。前六識除無明。取餘貪等。及因中善等。并果。中觀察成事。二智相應心品等。今此七俱無明。准此不但不與餘識共。兼亦不與自聚貪等三共。謂雖與同聚貪等俱起。而貪等無長夜闇義。貪等以染著等為義。此以長闇為義。與彼不同。故名不共。此以第七恒時迷闇名不共。六識中者。無恒時義。但有獨起之義。名為不共。
問。恒行不共無明相應。有幾種義。
答。有四義。古德云。一是主者。謂前六識無明是客。有間斷故。第七無明是主。無間斷故。二恒行者。有漏位中。常起現行。不間斷。故名恒行。三不共者。不同第六識獨頭。名不共。第六不共。但不與餘九煩惱同起。名為不共。若第七名不共者。障無漏法勝故。又恒行不間斷故。四前六識通三性心時。此識無明。皆起現行。謂前六識善性心時。於施等不能亡相者。皆是第七恒行不共無明內執我。令六識等行施時。不能達三輪體空。又以有不共無明。常能為障。而令彼當生無漏智不生。此無明與第七識俱有故。至今不捨。故名俱行。又經云。眼色為緣。生於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於意識。若無此識。彼意非有。眼根色境為二緣。能發引得眼識。乃至意識法境為二緣。能發得意識。若無第七識者。即應第六識唯有一法境為緣。應無所依根緣也。既有俱有根者。明知即是第七識與第六識為俱有根。小乘云。我宗取肉團。與第六識為依。何要別執有第七識耶。論主破云。亦不可說第六依於色故。第六必依意有。說意非是色故。又說第六有三分別。隨念計度自性分別故。若許第六依色而住者。即同前五識。無隨念計度二種分別。救云。我宗五識。根先識後故。即前念五根。發後念五識。論主破云。但有根者。如葉依種起。芽種俱時。影藉身生。身影同有。識依根發。理必同時。無前念根。發後念識故。既若五識有俱有根。將證第六亦須有俱有根。即第七識是也。引理證者。教中說有思量者。即是第七識。小乘云。但是第六等無間。名思量意。何要別說第七為思量意耶。論主破云。且如第六意識現在前時。念等無間意。已滅無體。如何有思量用名意耶。且如第六識。若居現在時。雖有思量。恒名為識。不名意故。要待過去。方名意故。須信有第七識。具恒審思量。方得名意。意者。依止義。若等無間意。依此第七假得意名。俱有依止思量用故。又第七識與四惑俱。名為染污。恒審思量。名之為意。常有恒行不共無明。故名染污。正是有覆性。即覆真緣義。蔽淨妙智。恒審思量者。此揀第八前六識。恒者。不間斷。審者。決定執我法故。
問。第八亦無間斷。第六決定。有思量。何不名意。
答。有四句。一恒而非審。第八恒無間斷。不審思量我法故。二審而非恒。即第六。雖審思量。而非恒故。不名意也。前五俱非。非恒非審。第七俱攝。而恒審故。獨名意也。
問。第七思量何法。
答。執第八見分。思量有我法故。二乘無學無我執。以思量法我執故名意。佛果我法二執俱無。恒審思量無我理。佛果第七亦名意。
問。為第七自體有思量。為第七相應遍行中思。名思量意不。
答。取心所思量者。即八識皆有。思何獨第七。
問。若唯取自體有思量者。即何用心所中思耶。
答。具二義。一有相應思量。二亦自體思量。今取自體有思量名意。
問。心所與心王。一種是常審思量。執第八為我。如何不說心所為意。
答。言意者。依止義。心所雖恒審思量。非主。是劣法。非所依止故。不名意也。二者自體識有思量。與餘七識為所依止。唯取心王。即名意也。
問。若言自體有思量名意者。即第七有四分。何分名思量意。
答。有二解。第一見分名思量。內二分不名思量。但名意。見分不名意。有思量。以是用故。思量我無我。內二分不能思量我無我。但名意。以是體故。第二見分是思量相。相者。體相。相狀。內二分是思量性。即內外皆名意。三分皆思量。但除相分。相分是所量境也。
問。何以得知。內外三分總是思量。
答。識論云。思量為性相。內二分是體。名思量性。外見分是思量相。是用。一種是思量。三分皆名意。即不取相分名思量。以無能緣用故。
問。見分緣執我法。即思量我故。得名思量。自證分不緣於我相分。如何自證分亦名思量。
答。自證分證。彼見分思量我執故。亦名思量也。
問。見分思量我。是非量攝。自證分證。彼見分思量我。自證分。亦是非量耶。
答。見分思量我。見分妄執。故名非量。自證是內證見分妄執故。自證體是現量。即體用皆是思量。即內二分亦名意。亦名識。見分亦名意。亦名識。是意之用故。思量是用。意是體。思量即意。持業釋也。
問。第七識但緣第八見分為我。云何不取相分。及內二分等。
答。相分間斷。又是外緣。內二分作用沈隱難知。不執也。種子無作用故。不執為我。以見分作用顯現故。
問。第七識三量假實。如何分別。
答。古釋三量分別者。第七見分是非量。境不稱心故。其第八見分。本非是我。今第七妄執為我。即不稱本質。又親緣第八見分不著。變相分緣。相分。本非是我。第七又執為我。又不稱相分。即兩重不稱境。故知非量。假實分別者。第七緣他本質。第八見分不著。但緣得中間假我相分故。境假非實。
問。中間相分。為定是假。為亦通實。
答。第七中間相分是假。無實種生。但從兩頭起。此相分。仍通二性。若一半從本質上起者。是無覆性。即屬本質。若一半從自能緣第七見分上起者。同見分。是有覆性。但兩頭心法爍起。成一相分。今言境假者。但約隨妄心我相分以說。
問。若言第七當情相分但是假。從兩頭起。通二性者。應可第七所緣我相分中。一半有覆。一半無覆。一半是我。一半非我。
答。其第八見分上所起無覆性相分。與能緣第七妄心遍計相分。密合一處。若是第七但自執妄起遍計有覆性假相分。為自內我。雖密合一處。亦不犯所執我中通二性過。如水中鹽味。但執是水。不執於鹽。水與鹽元不相離。
問。第七自有相分。如何不自緣相分。緣他第八見分為我耶。
答。古德云。今言緣見分者。即是疎緣。若言親者。唯識義何在。
又問。設許疎緣第八者。且第七自識於何法上起執。
答。於自識相分起執。
又問。相見何別。
答。若論外境。相見全殊。若就心論。相見無異。相即是見。故經云。心如相顯現。見如心所依。
問。若無末那。有何等過。
答。若無第七。則無凡可厭。無聖可欣。凡聖不成。染淨俱失。論云。是故定應別有此意。又契經說。無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滅。若無此識。彼應無染。謂彼長時無六轉識。若無此意。我執便無。乃至故應別有染污末那。於無想天。恒起我執。由斯賢聖。同訶厭彼。又契經說。異生善染無記心時。恒帶我執。若無此識。彼不應有。謂異生類。三性心時。雖外起諸業。而內恒執我。內執我故。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故瑜伽說。染污末那。為識依止。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末那滅已。相縛解脫。言相縛者。調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依如是義。有伽陀言。如是染污意。是識之所依。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釋云。於無想天。恒起我執。由斯賢聖。同訶厭彼者。有第七於彼起我執。是異生故。出定已後。復沈生死。起諸煩惱。聖賢訶彼。若無第七。不應訶彼。無過失果。由執我故。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者。此我外緣。行相麁動。非第七起。由第七故。第六起此。全由七生。增明為論。第六識中。我執體有間斷。通三性心。間雜生故。第七不緣外境生故。已上略錄第七末那。諸教同詮。群賢共釋。創入道者。此意須明。是起凡聖之因。宜窮體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原。迷之則為人法。執之愚。悟之則成平等性之智。於諸識內。獨得意名。向有漏中。作無明主。不間不斷。無想定治而不消。常審常恒。四空天避而還起。雖有覆而無記。不外執而內緣。常起現行。能蔽真而障道。唯稱不共。但成染而潤生。是以欲透塵勞。須知要徑。將施妙藥。先候病原。若細意推尋。冥心體察。則何塵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斷惑之門。斯為要矣。
宗鏡錄卷第五十二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第三能變者。唯識論頌云。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此三能變。是了別境識。自證分是了別性。見分是了別相。有覆有記。識。以了境為自性。即復用彼為行相故。則了境者。是識自性。亦是行相。行相是用。故識論云。隨六根境。種類異故。或名色識。乃至法識。隨境立名。順識義故。謂於六境。了別名識。色等五識。唯了色等。法識通能了一切法。或能了別法。獨得法識名。故六識名。無相濫失。
問。若心外無實色。則眼等五識無有所緣。
答。識論云。雖非無色。而是識變。謂識生時。內因緣力。變似眼等色等相現。即以此相。為所依緣。然眼等根。非現量得。以能發識。比知是有。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外有對色。理既不成。故應但是內識變現。釋云。眼等雖有所依所緣之色。而是識所變現。非是心外。別有極微。以成根境。但八識生時。內因緣種子力等。第八識變似五根五塵。眼等五識。依彼所變根。緣彼本質塵境。雖親不得。要託彼生。實於本識色塵之上。變作五塵相現。即以彼五根為所依。以彼及此二種五塵。為所緣緣。五識若不託第八所變。便無所緣緣。所緣緣中。有親疎故。然眼等根。非現量得者。色等五塵。世間共見。現量所得。眼等五根。非現量得。除第八識緣。及如來等緣。是現量得。世不共言。餘散心中。無現量得。此但能有發識之用。此知是有。此但有功能。非是心外別有大種所造之色。此功能言。即是發生五識作用。觀用知體。如觀生芽。比知種體是有。所以密嚴經偈云。眼色等為緣。而得生於識。猶火因薪熾。識起亦復然。境轉隨妄心。猶鐵逐礠石。如乾城陽焰。愚渴之所取。中無能造物。但隨心變異。復如乾城人。往來皆不實。眾生身亦爾。進止悉非真。亦如夢中見。寤後即非有。妄見蘊等法。覺已本寂然。四大微塵聚。離心無所得。華嚴經云。自在主童子告善財言。善男子。我復善知十八工巧。種種技術。并六十二眷屬明論。及內明等一切方法。治內煩惱。何等名為內身煩惱。有四因緣。一謂眼根。攝受色境。二由無始取著習氣。三由彼識自性本性。四於色境作意希望。由此四種因緣力故。藏識轉已。識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續不斷。善男子。如眼識起。一切根識微塵毛孔。俱時出生。亦復如是。譬如明鏡。頓現眾像。諸識亦爾。或時頓現。善男子。譬如猛風。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風。飄靜心海。起識波浪。相續不斷。因緣相作。不相捨離。不一不異。如水與波。由業生相。深起繫縛。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識身轉。彼阿賴耶。終不自言。我生七識。七識不言。從阿賴耶生。但由自心。執取境相。分別而生。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愚法聲聞。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問。眼識等。為復依根發識。依境發識。
答。定依根發。百法云。眼識依根發識。乃至意識亦爾。若眼根變異。眼識必隨變異。如眼病所見青色為黃色。此不是壞境。但是根損。令識取境。變為黃色。故知隨根得名。
問。眼識緣青色為黃。豈不是非量。
答。但是同時亂意識。以眼根有損。令同時意識緣亂故。便變青為黃。其實眼識。不作青黃緣也。意根損。意識亦損。如初地我法二執。即時成無漏。此時意根壞。無其二執。能緣之識。亦能壞却二執也。故知依根所發。得名眼識。但隨根立也。護法云。六識體性各別。但依根境而立其名。若執有一識能緣六境者。若六境一時到。如何一箇意識。能一時緣得耶。若前後起。即不遍故。所以隨六根境種類異故。依根得名。
問。眼識等六既依根發識。以何為根。
答。護法通用現種為根。根既然。境亦爾。瑜伽論亦云。皆以現行及種子二法。為眼等根。由本熏時。心變似色。從熏時為名。以四大所造清淨色故。對所生之果識。假說現行為功能。實唯現色。功能。生識之義。大小共成。
問。根以何為義。
答。根者。即五根。有增上出生義故。名之為根。於中有清淨五色根。有扶塵五色根。若清淨五色根。即是不可見有對淨色。以為體性。能發生五識。有照境用故。若扶塵五色根者。即扶清淨根。能照其境。自體即不能照境。為扶塵根。是麁顯色故。不妨與清淨根為所依。五蘊論云。根者。最勝義。自在義。主義。增上義。是為根義。云何眼根。謂以色為境。淨色為性。謂於眼中一分淨色。如淨醍醐。此性有故。眼識得生。無即不生。乃至身根以觸為境。並淨色為性。無即不生。
問。未轉依中。前五轉識。於三量中。定是何量。
答。古德云。旦眼識緣色境相分。即各自緣自相分。三量分別者。是現量。現量具三義。一現在。非過未。二顯現。非種子。三現有。簡無體法。緣現量境名現量者。不度量也。即因修證境。不帶名言。是任運義。即五識緣境。得法自相。但中間無隔礙。故名親緣。相分有。赤色。即得赤色之相分。但不分別故。任運不帶名言故。名得自相也。護法云。五識唯緣實五塵境。即不緣假。但任運而緣。不作行解。不帶名言。是現量故。且如眼識緣青黃赤白四般實色時。長短方圓假色。雖不離實色上有。眼識但緣實。不緣長短假色也。眼識定不緣長短色。唯意識作長短心而緣也。如五識初念。與明了意識緣五塵境時。唯是現量。得五塵之實色。若後念分別意識起時。即行解心中。作長短色緣。是比量心緣也。即五識唯是現量。緣實不緣假。故論云。無有眼等識。不緣實境生。即五識唯緣實。是自相境。如眼識緣青境自相時。得青色之自相。若後念分別意識起時。即非青色解。便是共相比量也。纔作解心時。不實青色心體。為帶名言。是在假相也。故識論云。謂假智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相而轉也。言假智者。即作行解心。名假智也。言詮者。心上解心名句文。及聲上名句文。是能詮。皆不得所詮自相也。又釋云。顯假不依真。唯依共相轉。即此真事。不說心識實體名真。但心所取法自體相。言說不及。假智緣不著。說之為真。此唯現量智。知。性離言說。及智分別。此出真體非智詮。及如色法等而為自性。水濕為性。但可證知。言說不及。第六意識。隨五識後起。緣此智故。發言語等。但是所緣所說。法之共相。非彼自相。又遮得自相。名得共相。若所變中。有共相法是可得者。即得自體。應一切法可說可緣故。共相法。亦說緣不及。然非是執。不堅取故。如五蘊中。以五蘊事為自相。空無我等理為共相。又以理推。無自相體。且說不可言法體名自相。可說為共相。以理而論。共既非共。自亦非自。為互遮故。但各別說。說空無我等是共相者。從假智說。此但有能緣行解。都無所緣空實共體。入真觀時。則一一法皆別了知。非作共解。言說。若著自相者。說火之時。火應燒口。火以燒物為自相故。緣亦如是。緣火之時。火應燒心。今不燒心。及不燒口。明緣及說。俱得共相。若爾。喚火。何不得水。不得火之自相故。如喚於水。此理不然。無始慣習共呼故。今緣於青。作青解者。此比量智。不稱前法。如眼識緣色。稱自相故。不作色解。後起意識。緣色共相。不著色故。遂作青解。遮緣非青之物。遂作青解。非謂青解。即稱青事。故唯識頌云。現覺如夢等。已起現覺時。見及境已無。寧許有現量。此謂假智。唯緣。共相而得起故。法之自相。離分別故。言說亦爾。不稱本法。亦但只於共相處轉。今大乘宗。唯有自相體。都無共相體。假智及詮。但唯得共。不得自相。若說共相。唯有觀心。現量。通緣自相共相。若法自相。唯現量得。共相亦通比量所得。乃至故言唯於諸法共相而轉。此之自相。證量所知。非言說等境故。
又疏問云。何故名自相共相。
答曰。若法自體。唯證智知。言說不及。是為自相。若法體性。言說所及。假智所緣。是為共相。
問曰。如一切法。皆言不及。而復乃云。言說及者是為共相。一何乖返。
答曰。共相是法自體上義。更無別體。又此名詮火等法時。遮非火等。此義即通一切火上。故言共相。即其義也。非苦空等之共相理。若爾。即一切法不可言。不可言亦不稱理。遮可言故言不可言。非不可言即稱法體。法體亦非不可言故。而今乃言名得共相之自性故。今應解此。非法體。其義可然。言名等詮共相。非謂即得共相體。但遮得自相。故言名詮共相。又自相者。即諸法之自體相。如火以煖為自相。喚火之時。不得煖故。不得自相。此煖自相。唯身識現量證故。非名所得。共相者。此以名下所詮之義名共相。共相有二。一者共自類相。二者共異類相。如言火時。不該於水等。但遍一切火上。故名共自類相。若言苦空無常等。則不唯在一類法上。及遍一切水火等法上。故名共異類相。又自相者。唯五根五塵。心心所得。謂五根。是第八現證。五塵是五八心心所現量。證。自體性。獨散意識等。尚不得自體性。何況名詮得自體性也。五識緣五塵境時。具四義故。名得法自相。一任運故。二現量故。三不帶名言故。四唯緣現在境故。得名自相。意識所緣境有二。若是獨頭意識。所緣境。即於法處收。若明了意識所緣境。即於色處攝。且如眼識明了意識。初一念率爾同緣色時。但緣色之自相。後念明了意識。分別所緣色上長等假色。即是共相。雖然長等假色是明了意識所緣境。亦在於色處收。為是假。故眼識不緣也。乃至聲亦耳。且如耳識初剎那。率爾。與明了意識同緣聲時。亦是得法自相。後念意識起。緣於聲上名句。文三有分別行解等。緣假也。今五識既無分別行解。所以不緣假也。
問。且如色有二十五種。青黃等四般顯色是實。餘是假。聲有十二種。唯執受不執受聲是實。餘是假。觸有二十六種。四大是實。餘是假。此中實者。五識緣於五塵處攝。若假者。論主既言五識不緣。是意識緣。如何不於法處攝耶。
答。第六明了意識。緣長等假色。有三義故。所以不於法處攝。一明闇不同。二以假從實。三以影從質。具此三義。故於色處攝也。若獨頭意識。無此三故。所以法處攝。且第一明闇有異者。若明了意識。與五識初念率爾心時。即是現量。不緣其假。至後念明了意識分別心生。即緣假色。五識正緣實色時。此意於五識所緣實色。而生行解。緣其假是六。與五識不同時起分別故。即此意識。即是明也。所緣假色等。即於色處攝。不於法處收。若是獨頭意。不假五識而生分別。但約獨起者。即是闇意識。即於法處攝。二以假從實者。以長等假色。依他實色上立。雖意識緣。攝此假色。歸於實色。總於色處攝也。不於法處收。三以影從質。長等假色。是第六識。託五塵實色為質。而變起長等假相分緣。將此假相分長等色。就五塵實色處收。總於色處攝也。若獨頭意識。不必有本質也。此有三義。故假五塵色。總於色收。若是獨頭生闇意識所緣之境。即法處收。
問。五根於何教中證是現量。
答。誠證非一。圓覺經云。譬如眼光。照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可證五根現量。不生分別。其眼光到處。無有前後。終不捨怨取親。愛妍增醜。例如耳根不分毀讚之聲。鼻根不避香臭之氣。舌根不簡甜苦之味。身根不隔澁滑之觸。以率爾心時不分別故。剎那流入意地。纔起尋求。便落比量。則染淨心生。取捨情起。
問。眼等五根緣境之時。當具幾義。
答。緣者。是緣藉之義。境有二義。一所藉義。二所照義。言所藉者。如緣有體境。藉彼為所緣緣故。言所照者。雖不藉彼為所緣。然是所照矚處。亦說為境。如眼等五根照色等境。雖非所緣。然對此根。得名為境。是所照故。又眼根照色。眼識緣色。乃至身根覺觸。身識了觸等。
又古德問。五識既唯緣實色。只如長短等。依色境現前時。眼根不壞。此時眼識。為緣。為不緣。若言緣者。便犯五識緣假之過。若不緣者。何故閉眼不見。開眼乃見耶。
答。此時眼識。但得青等實色。而同時意識。依眼根為門。分明顯了。取得長等。據意識得。合法處收。但緣此時。意識。依眼根取。對所依根。故色處攝。
問。前五識具幾業。能了前境。
答。前五識具六業。瑜伽論云。一唯了別自境所緣。二唯了別自相。三唯了別現在。四唯一剎那了別。五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六能取愛非愛果。
問。眼識現量。稱境而知。若眼病之時。或見青為黃。豈稱境耶。若不稱境。何名現量。
答。一師云。見青為黃。實是意識。謂由根病故。引得病眼識。由病眼識故。遂引非量意識。見青為黃。非眼識見青為黃。由病眼識。能起見黃識。故作是說。二師云。由病眼根。引病眼識。雖見青為黃。而不作黃解。故是現量。如無分別。觀佛性真如為八自在我時。雖不稱境。而無分別智不作我解故。得是現量。此亦然也。
雜集論問云。若了別色等故名為識。何故但名眼等識。不名色等識耶。
答。以依眼等五種。解釋。道理。成就。非於色等。何以故。眼中之識。故名眼識。依眼處所。識得生故。又由有眼。識得有故。所以者何。若有眼根識定生。不盲暝者。乃至闇中亦能見故。不由有色眼識定生。以盲暝者。不能見故。又眼所發識。故名眼識。由眼變異。識亦變異。色雖無變。識有變故。如迦末羅病。損壞眼根。於青等色。皆見為黃。又屬眼之識。故名眼識。由識種子。隨逐於眼而得生故。又助眼之識。故名眼識。作彼損益故。所以者何。由根合識。有所領受。令根損益。非境界故。又如眼之識。故名眼識。俱有情數之所攝故。色則不爾。不決定故。眼識既然。餘識亦爾。
問。為眼見色。為識等耶。
答。非眼見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見。又由六相眼於見色中最勝。非識等。是故說眼能見諸色。何等為六。一由生因。眼。能生彼故。二由依處。見依眼故。三由無動轉。眼常一類故。四由自在轉。不待緣合。念念生故。五由端嚴轉。由此莊嚴所依身故。六由聖教。如經中說。眼能見色故。如是所說六種相貌。於識等中。皆不可得。識動轉者。當知多種差別生起。
問。六根所成。各有幾義。
答。古釋云。各有二義。一是異熟。二是長養。且如眼根者。如過去業。招今世眼。名異熟眼。於今世時。因飲食等。長小令大。養瘦令肥。名長養眼。餘五根亦然。
問。若無外境。應無現量能覺之心。若無現量能覺。云何世人作如是覺。我今現證如是境耶。
答。古德云。現覺如夢者。如正起現量五識。證色等五境之時。但唯能證所證色等境。不能覺現量能覺之心。所以者何。覺能覺法是意識。正隨起五識時。必無意識。故於此念。必不能覺現量之心。至第二念正起意識。覺前念五識現量。時無所覺。現量五識。及現量所覺之境。並已謝滅。所以者何。以諸識不並生故。起意識時。現量五識已滅。又有為法剎那滅故。現量五識所緣之境。此時亦已謝滅。若言須有實外境。方能生心者。且如後念意識。緣前念現量五識為境。豈是實有法耶。由過去無體故。此過去現量五識已滅。今雖無體。猶能為境。生於意識。何必五識。須緣心外實境而生耶。謂若在睡時正起夢心。即不能起覺夢之心。至睡惺後起覺夢心時。其所覺之夢心已滅。其五識現量正起時。未能起覺現量意識心。及至第二念起。得覺現量五識之意識心。其所覺現量五識已滅。與覺夢心相似。故舉為喻。
又難。定許有現量耶。謂正起覺現量之能覺意識時。彼所覺五識定有耶。
答。此時所覺已滅。雖無體。猶生能覺之心。何妨外境是無。能生識耶。然大乘五境。雖似有。而非心外。與凡小不同。
問。於眼等六識中。有幾分別。
答。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唯緣現在所緣諸行。自相行分別。所緣行。即五塵也。自相行。如色以青為行相。眼識緣時。亦任運作青行相。名自行。又自相行即能緣行。簡共相行。如緣青時。即緣黃不著。二隨念分別。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唯緣過去。三計度分別。於去來今不現前。思[御-ㄗ+名]行分別。即非有計有。是非量境。然約三世計度。不定一世。又雜集論於三分別中。復有七種分別。一謂於緣任運分別。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二有相分別。謂自性隨念二種分別。取過現境。種種相故。三無相分別。謂希求未來境行分別。四尋求分別。五伺察分別。六染污分別。七不染污分別。此四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時尋求。或時伺察。或時染污。或不染污種種分別。又攝大乘論。有十種根境微細分別。論云。復次總攝一切分別。略有十種。一根本分別。謂阿賴耶識。二緣相分別。謂色等識。三顯相分別。謂眼識等。并所依識。四緣相變異分別。謂老等變異。樂受等變異。貪等變異。逼害時節代謝等變異。捺落迦等諸趣變異。及欲界等諸界變異。五顯相變異分別。謂即如前所說變異。所有變異。六他引分別。謂聞非正法類。及聞正法類分別。七不如理分別。謂諸外道聞非正法類分別。八如理分別。謂正法中聞正法類分別。九執著分別。謂不如理作意。類。薩迦邪見為本。六十二見趣相應分別。十散動分別。謂諸菩薩十種分別。釋曰。根本分別者。謂阿賴耶識。是餘分別根。自性。亦是分別故。名根本分別。緣相分別者。謂分別色等。有如是緣相。顯相分別者。謂眼識等并所依識。顯現似彼所緣相故。緣相變異分別者。謂以色等。影識變異所起分別。老等變異者。謂色等識。似老等相。起諸變異。何以故。內外色等。皆有老等轉變相故。等者。等取病死變異。樂受等變異者。由樂受故。身相變異。如說樂者。面目端嚴。等者。等取苦。及不苦不樂受。貪等變異者。謂由貪等身相變異。等者。等取瞋癡忿等。如說忿等。惡形色等。逼害時節代謝等變異者。謂殺縛等。令身相等生起變異。時節代謝。亦令內外身樹色等。形相改變。如說寒等所逼切時。身等變異。捺落迦等諸趣變異者。等。即等取一切惡趣。彼惡色等變異共了。及欲界等諸界變異者。等取色界。無色界中。無似色等影像識故。於諸天中及靜慮中。亦有有情及器色等。種種變異。如末尼珠。威神力故。種種淨妙光色變異。顯相變異分別者。謂由眼等所依根故。令似色等影像顯現。眼識等識。種種變異。即於此中。起諸分別。即知如前說。老等變異。隨其所應而起變異。何以故。如說眼等根有利鈍。識明昧故。如無表色。所依變異。彼亦變異。由樂受等。變異亦爾。如說樂者。心安定故。如說苦者。心散動故。貪等逼害時節代謝。亦爾。捺落迦等。及欲界等。依身變異。識亦變異。如應當知。無色界中。亦有受等。所作變異。諸識分別。他引分別者。謂善惡友。親近所起。及與聽聞正非正法。為因分別。即是外道迦比羅等。及正法中。諸騷揭多。所有分別。名不如理。如理分別。如是二種。隨其所應。能生。邪見正見相應二種分別。薩迦邪見為因。所起六十二見相應分別。即梵網經中前際後際分別。謂我過去為曾有耶。如是等分別。名執著分別。言見趣者。是品類義。散動分別者。散亂擾動。故名散動。此即分別。是故說名散動分別。此即擾亂無分別智。何以故。由此擾亂般若波羅蜜多故。無分別智。即是般若波羅蜜多。謂諸菩薩十種分別者。謂諸菩薩能發語言。他引而轉。不稱真理。十種分別。何以故。證會真理。若正現前。不可說故。
問。前三分別。於八識中。幾識能具。
答。八識中唯第六識具三分別。自第七識。唯有自性分別。以緣現在故。或可末那亦有計度。以計度執我故。若論體性。計度分別。以慧為性。隨念。以念為性。分別。以慧為性。真法之中。既無虛妄。八識。所以無此分別。又古師於十種分別。就八識廣辯。
問。八識中各具幾分別。
答。第六識具廣略十種分別。前五識唯自性。任運。二種分別。五識於自境界。任運轉故。第七識具計度。染污有相。三種分別。第八識同前五識。得有自性任運分別。若自性任運分別自現量。若計度染污無相分別。唯比非二量。若有相分別。一分緣現在者。通三量。一分緣過去者。唯比非二量。若隨念分別。無漏。即是現量。若有漏。即比非二量。
問。何故五識無分別執耶。
答。夫言執者。須是分別籌度之意方能堅執。五識雖有慧。而但任運。不能分別籌度故。五無執。唯第六也。
宗鏡錄卷第五十三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意言分別。萬有俱空。則名義無性。一切眾生。於見聞中。應不成顛倒。以名中無義。義中無名。俱是客故。
答。萬法本空。熏習成有。於本空中。起諸情執顛倒。寶性論云。
問。名中無義。義中無名。二俱客者。若人執名異於義。義異於名。此人既無顛倒。則於義中應無僻執。不應聞說好惡。生憂喜心。名義不相關故。當知客義。是汝顛倒。
答。由久時數習顛倒故。有此僻執。不關名義相應。由名言熏習心故。必由此法門。生分別心。起虛妄僻執。如密嚴經偈云。是時金剛藏。復告大眾言。賴耶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所繫縛。輪轉無有窮。亦如於大海。因風起波浪。恒生亦恒滅。不斷亦不常。由不悟自心。隨識境界現。若了於自心。如火焚薪盡。通達於無漏。則名為聖人。藏識變眾境。彌綸於世間。意執我我所。思量恒流轉。諸識類差別。各各了自境。積集業為心。遍積集名意。了別名為識。五識取現境。如瞖見毛。輪。隨見而迷惑。於似色心中。非色計於色。譬如摩尼珠。日月光所照。隨其所應現。各雨自類物。阿賴耶亦爾。如來清淨藏。和合於習氣。變現周世間。與無漏相應。雨諸功德法。譬如乳變異。成酪至酪漿。藏識亦如是。變似於眾色。如瞖見毛輪。有情亦復爾。以惡習氣瞖。住藏識眼中。於諸非色處。此所見諸色。猶如於陽焰。遠離於有無。皆賴耶所現。仁者依眼色。而生似色識。如幻住眼中。飄動猶熱焰。色皆是藏識。與色習相應。變似體非有。愚夫妄分別。諸惛醉放逸。坐臥及狂走。頓起諸事業。皆是賴耶識。猶如盛赫日。舒光照於地。蒸氣如水流。渴獸望之走。賴耶亦復爾。體性實非色。而似於色現。惡覺妄生著。如磁石吸鐵。迅速而轉移。雖無於情識。似情識而動。如是賴耶識。為生死所攝。往來於諸趣。非我而似我。如海中漂物。無思隨水流。賴耶無分別。後身而運動。譬如二象鬪。被傷者永退。賴耶亦如是。斷染無流轉。譬如淨蓮華。離泥而皎潔。人天皆受用。莫不咸珍敬。如是賴耶識。出於習氣泥。轉依得清淨。佛菩薩所重。譬如殊勝寶。野人所輕賤。若用飾冕旒。則為王頂戴。如是賴耶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常寶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纏覆。賴耶處生死。習氣縈不現。於此賴耶識。有二取相生。如蛇有二頭。隨樂而同往。賴耶亦如是。與諸色相具。一切諸世間。取之以為色。惡覺者迷惑。計為我我所。若有若非有。自在作世間。賴耶雖變現。體性恒甚深。於諸無智人。悉不能覺了。譬如於幻師。幻作種種獸。或行而或走。似有情非實。賴耶亦如是。幻作於世間。一切諸有情。體性無真實。凡愚不能了。妄生於取著。起微塵勝性。有無異分別。及與於梵天。丈夫等諸見。
問。眼見色者。為是眼見。為是識見。
答。非眼識境等。各有決定見性。但以三和合故。假名為見。下五根聞嗅嘗觸等例爾。雜集論云。非眼見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見。故稱眼能見色。又識之於根。乍出乍入。如鹿在網。猶鳥處籠。啄一捨一。周而復始。無暫休息。識在根籠。亦復如是。或在於耳。或在於眼。來去無定。不可執常。雖復無定。相續不斷。何為不斷。以妙用無間故。若凡夫為色塵所縛。不得自在。若見一法。則被一法礙。不能圓通法界。是以金剛經云。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首楞嚴經云。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猶若交蘆。由塵發知者。即見分。因根有相者。即相分。相見無性者。心境互生。各無自體。心不自立。由塵發知。境不自生。因根有相。二虛相倚。猶若交蘆。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但了了見無可見。即通法界。見即是涅槃。若了了聞無可聞。無可聞。即通法界。聞即是涅槃。一切諸法。本來涅槃。以分別心。妄見所隔。不知自識翻作無明。又首楞嚴經云。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若不假明暗等見。見色之時。則見餘根。若離念。遍法界見。鐵圍山一切相。皆不能蔽。若六根伏。則不得六根相。如十人患瞖共見空華。一人眼可。則不見。餘九人還見。各各自除妄見。則不得一切相。物物皆真。又十箇空華。一人能見。十人眼可。餘華總亡。但一妄除。皆不見諸相。一相。則一切相。為一切相。皆我心起。是知一瞖在目。千華競飛。一妄動心。諸塵併起。若能離念。則當處坐道場。轉大法輪。俱成佛道。
問。耳聞說法聲時。總具幾識。
答。具三識。第八先託佛無漏聲名句文。為本質了。耳識緣聲。意識同時緣名句文等。方得名聞。
古德問云。且如緣佛聲名句文時。為自耳識意識緣得名句文名聞。為先要自第八託佛本質聲。變起相分了。耳識意識託第八相分為質。變相分緣方得聞耶。
答。設爾何失難。二俱有過。若第八不先變佛聲。耳意二識便緣名句文者。即因中前六劣。不能直緣。須先假第八變。若第八不先變。即心外取法。唯識不成。若託自第八相分為質緣者。第六識所變相分。即無名句文。既無名句文。即意不能生解。為第八識。但變得佛本質徑直聲。本質徑直聲上。且無名句文。為第八不緣故。此答云。理實第六識緣自第八相分為境。謂佛本質聲。及自第八變影像聲。合為一聲。世尊本質聲。既有名句文等。第六識。於自耳根。緣第八相分聲。名句文三不無。為佛本質聲上有名句文。例如世間人。共看一紙文書。若不識書人。但見其紙墨黑白色。即不能知其義理差別。若識書人。見紙墨黑白。及能知其間義理差別。今耳識及第八如不識書人。第六如識書人。第六既緣實聲。亦能緣得名句文故。又聲是所依。名句文是能依。名句文依實聲上有。既有實聲。其名句文。自連帶聲上有故。意識為能分別故。自然緣得。又聞即比量。聽聞名句文三等時。向心所上比度生解。唯第六識具比量。若緣名義。便在意中。
問。夫聞法者。既託諸佛悲願為本質。作增上緣。眾生但自心識心上。所變得影像相分文義。此即實無心外法。為執見未信者。於世法中事。如何引證。印成後信。入一乘門。
答。世法即佛法。佛法即世法。云何更舉事立況。然為未決定信者。寧無方便。若論比知。觸目咸是。且舉一二。略類此宗。如西國婆羅門求聰明。常供養天神等。後於夢中。見有天人授與呪論等法。然夢中實無天人。為說聰明法論呪等。託天人為增上緣。自識心上變作論呪解。今眾生見聞亦爾。然於比況中。夢喻最親。以自夢中。實無外境。皆是夢心變起。可為現證。又此土周暢耕田。母欲得子歸。其母遂齧指。周暢在田下心痛。念云。是母喚我。及歸。果如其言。母雖有喚子之心。而不發言。如來但有說法之心。而不說法。自是眾生心上變起故。若正解者。即諸佛悲願為應。機熟宜聞為感。感應道交。非一非異。唯心方顯。不落斷常。不可各取一邊。違於中道。
問。根塵所對。現證分明。如何圓通。得入空理。
答。眼對色塵。無而有見。異熟業果。不可思議。唯智所知。非情所測。諸法實性。親證方明。有見有聞。世俗心量。若約真諦。根境俱空。且如世俗門中。見無自性。如眼勝義根。如火。既能發識。又能照境。識如人。能了別。境如物。故知無根不能發識。無識不能了境。無境不能起見。三法和合。方成見性。則見性無從。和合非有。如思益經偈云。悉見十方國。一切眾生類。而於眼色中。終不生二相。諸佛所說法。一切能聽受。而於耳聲中。亦不生二相。能於一心中。知眾生諸心。自心及彼心。此二不分別。廣百門論破根境品云。眼等根塵。若執實有。理必不然。所以者何。違比量故。謂眼非見。如耳等根。耳亦非聞。如眼等根。鼻不能嗅。如舌等根。舌不能嘗。如鼻等根。身不能覺。如上諸根。一切皆由造色性故。或大種故。或業果故。又眼等根。皆有質礙故。可分析。悉令歸空。或無窮過。是故不應執為實有。但是自心隨因緣力。虛假變現。如幻事等。俗有真無。又破情品云。眼為到色見耶。不到色見耶。若眼去到色乃見者。遠色應遲見。近色應速見。何以故。去法爾故。而今近瓶遠月一時見。是故知眼不去。若不去。則無和合。復次若眼力不到色而見者。何故見近不見遠。遠近應一時見。故知見性無從。諸根例爾。如還原集自他觀門云。兩身為自他。彼身為他。己身為自。一身復為自他。色身為他。心即為自。心復為自他。心即為他。智即為自。智復有自他。有所得智為他。無所得智為自。無所得智復有自他。淨智為他。是淨亦淨為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稽首如空無所依。心淨已度諸禪定。無住則無本。覺。此名為佛。假名名為佛。亦無佛可成。無成可成。無出可出。是名佛出。無所見。了了見。了了見。無所見。但有名字。名字性空無所有。鏡像如虛空。虛空如鏡像。色心如虛空。虛空如色心。色心如鏡像。鏡像身無二。亦復非是一。若能如是解。諸佛從中出。諸佛唯有名。如空應響聲。無心究竟道。法法自然平。平處亦無平。無平作平說。此中言語斷。心行處亦滅。眼空保色空。色空保眼空。兩空自相保。則無眼識賊。耳空保聲空。聲空保耳空。兩空自相保。則無耳識賊。鼻空保香空。香空保鼻空。兩空自相保。則無鼻識賊。舌空保味空。味空保舌空。兩空自相保。則無舌識賊。身空保觸空。觸空保身空。兩空自相保。則無身識賊。心空保法空。法空保心空。還是一空能保二空。亦能保一空。是故號空空。假名說見諦。若知六根淨。即無六塵賊。若無六塵賊。心王自清淨。方便持化凡。題名寄佛性。釋曰。是以若眼空色不空。色空眼不空。則不可相保。以根境異故。必為侵害。若同一性。即無疑矣。如世間作保之人。若是忠良人。即可忠良人作保。若惡行人。則不可保。以情性異故。六種根塵。和同既爾。一切萬法。順旨亦然。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根塵同原。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問。色塵質礙。可分析歸空。聲性虛通。應是實有。
答。聲塵生滅。動靜皆空。聲不至於耳根。根不往於聲所。既無一物中間往來。則心境俱虛。聲不可得。如首楞嚴經云。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消。消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消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又推聲處文云。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又推香處文云。阿難。汝又嗅此鑪中栴檀。此香若復燃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若生於空。空性常恒。香應常在。何藉鑪中爇此枯木。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推味處文云。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鉢。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若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何名味。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推觸處文云。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今推十二根塵。處所既無。則前六根門無處而入。後十八界無界而分。可驗眾生界中。即今現行心境俱空。世俗諦中。假施設法悉皆無有。夫宗鏡所錄。皆是現證法門。一入全真。更無前後。如或不信。但靜思看。若見一念無生。自然與經冥合。如菩薩念佛三昧經偈云。此身常無知。如草木瓦礫。菩提無形色。寂滅恒不生。身不觸菩提。菩提不觸身。心不觸菩提。菩提不觸心。而能有相觸。實為不思議。釋曰。故知色不至眼。耳不到聲。而有見聞。是不可思議。以自性離中。而有顯現。故知六根無對。皆是無諍法門。諸境含虛。盡冥不二之道。即今眾生境界。真不可思議矣。曷用遠求諸聖作用。而自鄙劣者哉。此宗鏡。是照眾生之癡闇。同諸佛之光明。使法界含生。一時圓證。如法集經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眼色二法無所諍競。以不和合故。以此二法不相到故。夫不合不到法。皆無違諍。世尊。法無有二。是故不諍。廣百門論破根境品云。復次若耳根境合。知者。不應遠近一時俱聞。聲從質來。既有遠近。不應一念同至耳根。耳無光明。不應趣境。又聲離質。來入耳聞。亦不應理。鐘鼓等聲。現不離質。遠可聞故。若耳與聲無聞而取。如香等。不辯方維。若耳與聲不合而取。應無遠近一切皆聞。不合體無。相無別故。或應一切皆不能聞。是故耳根。聲合不合。實取自境。二俱不成。又云。心若趣塵。體則不遍。心常往境。我應無心。然微細心。身中恒有。睡眠悶等。諸位常行。有息等故。夢可得故。勞倦增故。引覺心故。任持身故。觸身覺故。又若內身恒無心者。如死屍等。害應無愆。供應無福。則與空見外道應同。有執。心體不遍不行。但用有行。亦同此過。心用心體。不相離故。又若心體往趣前塵。有觸內身。應無覺受。應動思慮。不損內心。如是諸宗。執實根境。皆不應理。應信非真。又一切世間有情無情。諸法義相。如依陽焰有水想生。誑惑自心。亦為他說。由此妄想。建立根塵。及餘世間諸事差別。如顯此想。依多法成。是假非真。故說想蘊乃至如諸幻事。體實雖無。而能發生種種妄識。眼等亦爾。體相皆虛。如矯誑人。生他妄識。想隨此發。境。豈為真。根境皆虛。猶如幻事。大集經偈云。至心念法思惟法。是故不見色與聲。若得入於深法界。爾時則無色聲等。般若燈論偈云。眼不見色塵。意不知諸法。此名最上實。世人不能度。是以根境唯心。名相俱寂。故知世諦真諦。同趣佛乘。有情無情。咸歸智地。以真無中。絕名絕相。心智路斷。是不可思議。以俗有中。如幻如化。無中顯現。是不可思議。不可以情識知。不可以有無測。所以廣百門論。明世間法有五種難測。頌云。世間諸所有。無不皆難測。根境理同然。智者何驚異。論曰。如一思業。能感當來內外無邊果相差別。極善工匠。所不能為。是名世間第一難測。又如外種。生長芽莖。無量枝條華葉根果。形色間雜。嚴麗宛然。是名世間第二難測。又如華樹。名曰無憂。婬女觸之。眾華競發。枝條垂拂。如有愛心。是名世間第三難測。又如華樹。名如樂音。聞作樂聲。舉身搖動。枝條裏娜。如舞躍人。是名世間第四難測。又如華樹。名好鳥吟。聞鳥吟聲。即便搖動。枝條裏娜。如喜抃人。是名世間第五難測。如是難測。世事無邊。根境有無。方之甚易。世俗故有。勝義故空。諸有智人。不應驚異。如中觀論偈云。以法知有人。以人知有法。離法何有人。離人何有法。法者。眼耳苦樂等。人者。是本住。汝謂以有法故知有人。以有人故知有法。今離眼耳等法何有人。離人何有眼耳等法。復次一切眼等根。實無有本住。眼耳等諸根。異相而分別。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實無有本住。因眼緣色。生眼識。以和合因緣。知有眼等諸根。不以本住故。如是。故偈中說。一切眼耳等根。實無有本住。眼耳等諸根。各自能分別。
問曰。若眼等諸根無有本住者。眼等一一根。云何能知塵。若一切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無本住者。今一一根。云何能知塵。眼耳等諸根無思惟。不應有知。而實知塵。當知離眼耳等諸根。更有能知塵者。
答曰。若爾者。為一一根。中各有知者。為一知者在諸根中。二俱有過。何者。若諸根各有知者。即成多人。若一知在諸根中者。或眼正緣色時。知已屬眼。聲塵起時。耳應不聞。如無言說經偈云。內外地界無二義。如來智慧能覺了。彼無二相及不二。一相無相如是知。金光女經云。文殊師利語彼童女。應觀諸界。童女答言。文殊師利。譬如劫燒時。三界等亦爾。般若波羅蜜經云。彼一切法。無知者。無見者。彼說法師亦不可得。不可以心分別。不可以意能知。佛母經云。阿姊。眼不見色。乃至意不知法。如是菩提離。故眼色離。乃至菩提離。故意法離等。入楞伽經偈云。如水流枯竭。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又偈云。此中無心識。如虛空陽焰。如是知諸法。而不知一法。究竟一乘。寶性論偈云。如一切世間。依虛空生滅。依於無漏界。有諸根生滅。火不燒虛空。若燒無是處。如是老病死。不能燒佛性。地依於水住。水復依於風。風依於虛空。空不依地等。如是陰界根。住煩惱業中。諸煩惱業等。住不善思惟。不善思惟行。住清淨心中。自性清淨心。不住彼諸法。陰入界如地。煩惱業如水。不正念如風。淨心界如空。依性起邪念。念起煩惱業。能起陰界入。依止於五陰。界入等諸法。有諸根生滅。如世界成壞。淨心如虛空。無因復無緣。及無和合義。亦無生住滅。如虛空淨心。常明無轉變。為虛妄分別。客塵煩惱染。又五現識不動。唯意識分別。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等。如五現量。周圓而視。如鏡中鑒像而無分別。若第六意根。即次第分別。非如五現量頓見。又經云。識動見澄者。見澄。即五現量識。分別為動。又經云。本無所從者。此識心本來湛然。不從修得。本來澄寂。五現量識。亦復如是。
問。意識緣境多少。三境三量。如何分別。
答。古德云。第六意識。即比量。意識能緣三世法。三性法。三界法。一百法等。法爾皆是第六意識緣也。有二。一明了。二獨頭。且明了者。唯於五根門中。取五塵境。是初念與五同緣時。率爾心中。唯是現量。緣其實五塵境。若後念已去。不妨通比量非量。作行解緣其長等假色。即比量。或於五塵上起執時。便是非量。即明了意識。前後許通三量。三境中。若緣五塵實法時。是性境。若後念行解心緣長等假色時。即真獨影。似帶質。二獨頭意識有三。一夢中獨頭。亦緣十八界法。唯是獨影境非實。此夢中境。唯是法處收。亦無本質。二覺寤獨頭。而緣一切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世出世間。有體無體。空華兔角。三世一切法。皆悉緣得。
問。此覺寤意識。一念緣十八界時。有幾相分。幾本質。幾見分。
答。本質相分。各有十八箇。見分唯一。
問。如何有十八相分。
答。十八相分。從十八本質起。即有十八相分。如一面鏡中。觀無量人影。外邊有十八實人。鏡即是一。於鏡上現有十八人影像。見分亦爾。一見分能緣得十八相分。若質影有十八。以是所緣境。則無過。若一念有十八見分。便有多心過。三定中獨頭。亦緣十八界。一百法。過未境。及真如等。若假若實。皆能緣故。三量分別者。若是明了意識。前後念通三量。夢中獨頭。唯非量。以不稱境故。覺寤。通三量。若緣有體法時。緣五境界等。通現量故。若緣五根界。七心界等。是比量。若緣空華過未境等。通比量非量。若定中。唯是現量。雖緣假法。以不妄執。無計度。故唯現量。又獨頭意識。即獨生散意。緣影像門。影像者。諸有極微。是極逈極略二色。皆是假影色也。但於觀心。析麁色。至色邊際。假立極微。唯觀心影像。都無實體。
宗鏡錄卷第五十四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論法處之色。都有幾種。
答。有五種。一極略色。二極逈色。三受所引色。四遍計色。五定果色。一極略色者。以極微為體。但是析彼五根。五塵。四大。定果色至極微位。即此極微。便是極略色體。二極逈色者。即空間六般光影明暗等麁色。今析此六般麁色。至極微位。取此細色。為極逈色體。又若上下空界。所見。青黃赤白光影明暗。即總名空一顯色。及門窓孔隙中所現者。即總名逈色。三受所引色者。受者。是領納義。所引色者。即思種現上有防發功能。名所引色。意云。由於師教處領受。為能引發起。思種現上防發功能。名所引色。即此防發功能。不能表示他故。亦名無表色。即以無表色為體。四遍計色者。即妄心遍計。五定果色者。定中現境。已上法處五般色。都分為三門。一影像門。二無表門。三定果門。第一影像門者。影者。流類義。像者。相似義。即所變相分。是本質之流類。又與本質相似。故名影像。諸有極微者。即是極略極逈二色。此但是觀心。析麁成細。假立極微。唯有觀心影像。都無實體。獨生散意者。即簡定中。及明了意識。今唯取散位獨頭闇意識故。此散意識構獲緣五根五塵水月鏡像時。當情變起遍計影像相分。此是假非實故。與極略等。同立一影像門。
問。且如水中月。鏡中像。眼識亦緣。如何言假。唯意識緣。
答。水月鏡像。唯是法境。但以水鏡為緣。其意識便妄計有月有像。並非眼識之境。亦是遍計色收。又遍計是妄心。極略等是觀心。同是假影像故。所以總立。第二無表門。一律儀有表色者。即師前受戒時是。由此表色故。方熏得善思種子。有防發功能。立其無表色。二不律儀有表色者。即正下刀殺生造業時是。由此有表色。方熏得不善思種子。有防發功能。立其無表色。若處中有表色者。即正禮佛行道。及驅擊罵詈時是。由此有無表色。方熏得善惡思種。亦有防發功能。立其無表色。
問。若水月鏡像。是第六意識作解心緣。唯是其假。長短方圓色收者。即是明了意識緣於色塵故。如何是獨頭意識緣遍計色收耶。
答。若是智者。了此見相形假。即於色塵處收。若迷者不了。妄執為實變起影像。此假相分。但遍計色收。法處所攝。
問。所云影像是二所緣者何。
答。一親者。影像。疎者。是質也。先辯影像者。親所緣緣者。謂諸相分與能緣見分。體不相離。即見分所仗託境。是所籌量處也。即所託名為緣。所慮名所緣。緣。此二義。名所緣緣也。即此影像有四名。一影像。二相分。三內所慮託。四親所緣緣。次辯本質者。若與能緣體相離。即疎所緣緣。以隔相分故。即本質上能緣見分相離。故名離。
問。既相離。如何名所緣緣。
答。為質能起相分生故。以起約相分。令見分有所慮故。即本質起所緣故。亦名所緣緣也。以親所緣緣為增上緣故。亦得名所緣緣。即起所緣故。亦有三名。一名本質。二名外所慮託。三名疎所緣緣。即為本質能起相分。相分起見分。見分起自證分。自證分能起證自證分。即為質能起。約自所慮託相分。故說本質。亦名所緣緣。且如法識。能了一切法者。即第六意識。都有五般。皆緣法境。一定中獨頭意識。緣於定境。定境之中。有理有事。事中有極略極逈及定自在所生法處諸色。二散位獨頭。緣受所引。及遍計所起諸法處色。如緣空華。兔角鏡像。水月構畫所生者。並法處攝。三夢中獨頭。緣夢中境。遍計所執法處色。四明了意識。依五根門。與前五識同緣五塵。明了取境。名明了意識。五亂意識。是散意識。於五根中狂亂而起。然不與五識同緣。如患熱病。見青為黃。非是眼識。是此緣故。緣遍計所執色。又若明了意識。於五根門。與五同緣五塵境故。應以五識為俱有依。除獨頭起。獨頭起者。總有四種。一。謂定中獨頭。緣於定境。不與五識同緣。二夢中獨頭。緣法塵境。夢中諸相。亦遍計所起。三。散位獨頭。構劃境相。緣遍計所起色。四亂意識。亦名獨頭。可知。
問。六識與幾心所相應。
答。論頌云。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皆三受相應。此六轉識。總與六位心所相應。謂遍行等。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畫師資。作模填彩。瑜伽說。識能了別事之總相。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即諸心所所取別相。觸能了此可意等相。受能了此攝受等相。想能了此言說因相。思能了此正因等相。故作意等。名心所法。此表心所亦緣總相。餘處復說。欲。亦能了可樂事相。勝解亦了決定事相。念亦能了慣習事相。定慧亦了得失等相。由此於境起善染等。諸心所法。皆於所緣兼取別相。六位差別者。謂遍行有五。別境亦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如是六位。合五十一。一切心中定可得故。餘別別境而得生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唯是煩惱等染性故。於善染等皆不定故。乃至此六轉識。易脫不定故。皆容與三受相應。皆領順違非二相故。領順境相。適悅身心。說名樂受。領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領中容境相。於身於心。非逼非悅。名不苦樂受。釋云。上三句頌。列六位心所總名。下一句。正解受位。心所行相者。心取境之總相。但總取而已。不別分別。如言緣青。但總取青。不更分別。心所於彼取總別相。故說亦言。如畫師資作模填彩者。師謂博士。資謂弟子。如師作模畫形既已。弟子填彩。彩於模填。不離模故。如取總相。著彩色時。令媚好出。如亦取別相。心心所法。取境亦爾。識能了別事之總相。不言取別相。以是主故。若取別相。即心所故。作意一法。獨能了別眾多別相。由作意能令心心所取境功力勝故。有此總取多法別相。瑜伽論云。以作意為初。此論以觸為初。和合勝故。各據一義。觸能取三。謂可意。不可意。俱相違相。受中攝受損害俱相違等。想能了言說因相者。能取境分劑相故。謂此是青非青等。便起言說。故想之相。言說因也。思了正因邪因。俱相違等。即是境上正邪等相。業之因也。一切心中定可得者。即遍行。不問何心。但起必有故。餘別別境而得生者。五別境也。唯善心中可得。生故者。善十一法。唯善心有。體是根本能生諸惑。即貪等六。於善染心皆不定者。即不定四。謂於善染無記三性心。皆不定故。此六轉識易脫不定故者。然此六識。非如七八。體皆易脫。恒不定故。易脫。是間斷轉變義。不定。是欣慼捨行互起故。皆通三受。
問。如何是六識現起分位。
答。唯識頌云。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根本識者。阿陀那識。染淨諸識生根本故。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依。五識者。謂前五轉識。種類相似。故總說之。隨緣現言。顯非常起。緣謂作意根境等緣。謂五識身。內依本識。外隨作意五根境等眾緣和合。方得現前。由此或俱。或不俱起。外緣合者。有頓漸故。如水濤波。隨緣多少。五轉識行相麁動。所藉眾緣。時多不具故。起時少。不起時多。第六意識雖亦麁動。而所藉緣。無時不具。由違緣故。有時不起。第七八識行相微細。所藉眾緣。一切時有。故無緣礙令總不行。又五識身不能思慮。唯外門轉。起藉多緣。故斷時多。現行時少。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內外門轉。不藉多緣。唯除五位。常能現起。故斷時少現起時多。由斯不說此隨緣現。釋云。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依者。此前六識。以根本識為共依。即現行本識也。識皆共故。親依者。即種子識。各別種故。前五轉識種類相似者。有五。一謂俱依色根。二同緣色境。三俱但緣現在。四俱現量得。五俱有間斷。種類相似。故總合說。如水波濤隨緣多少者。解深密經云。如大瀑流水。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乃至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諸識亦爾。如瀑流水。依阿陀那故。乃至諸識得轉等。此以五識。喻於濤波。本識。喻瀑水。五識身。不能思慮。無尋伺故。不能自起。藉他引故。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內外門轉。唯除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睡眠。悶絕等五位。常能現起故。又古釋云。一者如多波浪。以一大海為依起多浪。二者鏡像。以一大鏡為依起多像。海鏡二法。喻本心識。浪像。喻於轉識。一念之中。有四業。一了別器業。二了別依業。三了別我業。四了別境業。此諸了別。剎那剎那俱轉可得。是故一識。於一剎那。有如是等業用差別。如密嚴經偈云。如奔電浮雲。皆偽而非實。如匠作瓶等。由分別所成。仁主應諦聽。世間諸有情。習氣常覆心。生種種戲論。末那與意識。并諸識相續。五法及三性。二種之無我。恒共而相應。如風擊瀑水。轉起諸識浪。浪生流不停。賴耶亦如是。無始諸習氣。猶如彼瀑流。為境風所動。而起諸識浪。恒無斷絕時。八種流注心。雖無若干體。或隨緣頓起。或時而漸生。取境亦復然。漸頓而差別。心轉於舍宅。日月與星宿。樹枝葉華果。山林及軍眾。於如是等處。皆能漸頓生。多令能頓現。或漸起差別。若時於夢中。見昔所更境。及想念初生。乃至於老死。算數與眾物。尋思於句義。觀於異文彩。受諸好飲食。於如是境界。漸次能了知。或有時頓生。而能取之者。心性本清淨。不可得思議。是如來妙藏。如金處於礦。意生從藏識。餘六亦復然。識六種或多。差別於三界。賴耶與能熏。及餘心法等。染淨諸種子。雖同住無染。佛種性亦然。定非定常淨。如海水常住。波濤而轉移。賴耶亦復然。隨諸地差別。修有下中上。捨染而明顯。如上廣明意根緣境。分別。最強諸識。所以一切善惡。意為先導。意起速疾。意在言前。意善即法正。意惡即境邪。如一氣。噏之即溫。吹之即冷。似一水。寒之即結。暖之即融。況一心。縱之即凡。弘之即聖。轉變雖異。真性無虧。如鴦崛魔羅經云。意法前行。意勝意生。意法淨信。若說若作。快樂自追。如影隨形。我為聲聞乘說此偈。意者。謂如來藏義。若自性清淨。意是如來藏。勝一切法。一切法是如來藏所作。及淨信意法。斷一切煩惱故。見我界故。若自淨信有如來藏。然後若說若作。得成佛時。若說若作。度一切世間。如人見影。見如來藏。亦復如是。是故說如影隨順。意法前行。意勝意生。意法為惡。若說若作。眾苦自追。如輪隨跡。此偈說煩惱義。意法惡者。為無量煩惱所覆。造作諸惡。故名為惡。自性淨心如來藏。入無量煩惱義。如是躁濁不息。故。若說若作。一切眾苦常隨不絕。如輪隨跡者。諸惡積聚。生死輪迴。轉。一切眾生於三惡趣中。如輪隨跡。是故說於福遲緩者。心樂於惡法。釋曰。一念心淨。見如來藏性。能自度度他。受寂滅樂。如影順身。若一念心惡。入塵勞網。墮諸趣中。受生死苦。如輪隨跡。以影順喻者。即常不離故。以輪跡喻者。即速疾轉故。所以善惡隨心。未曾間斷。若善見者。當處解脫。所以大乘理趣經云。是故菩薩觀察五蓋。何因而起。云何遠離。菩薩應當先觀。色欲。猶如水月。水動月動。心生法生。貪欲之心。亦復如是。念念不住。速起速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以清淨心。為善業根。以不善心。為惡業根。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所以如樹提生於猛火之中。火不能害。佛言。是兒業報。非我所作。故知自心所造。他力不移。則昇沈之路匪遙。黑白之報斯在。善惡果報雖殊。皆從妄想心鏡所現。如入楞伽經偈云。譬如鏡中像。雖見而非有。熏習鏡心見。凡夫言有二。不知唯心見。是故分別二。如實但知心。分別則不生。故知若實識心。如鏡中自見面像。終不更於外塵妄生執取。既解相縛。業海全枯。如賢劫定意經云。消滅一切諸所有業。覩見一切眾生根原。是曰智慧。
問。意識於五位不起者。如何是五位行相。能令意識不起。
答。識論云。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麁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名無想天。及無心二定者。謂無想定。滅盡定。俱無六識。故名無心。無想定者。謂有異生伏遍淨貪。未伏上染。由出離想作意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滅。想滅為首。立無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滅盡定者。謂有無學。或有學聖。已伏惑離無所有貪。上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滅。立滅盡名。令心安和。故亦名定。無心睡眠與悶絕者。謂有極重睡眠悶絕。令前六識皆不現行。至此五位中異生有四。除在滅定。聖。唯後三。於中如來自在菩薩。唯得有一。無睡悶故。釋云。無想天厭麁想力者。謂諸外道。以想為生死之因。即偏厭之。唯前六識想。非第七八。故言麁想。細想在故。滅於六識。七八微細。彼不能知。故不滅也。無想定伏遍淨貪者。謂第三禪無。第四禪已上。貪猶未伏。顯離欲也。出離想者。顯想即作涅槃想也。不恒行等滅者。顯所滅識多少也。作意伏染而入定者。觀想如病如癰如箭。於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唯謂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滅盡定者。謂有無學等者。有學聖者。除初二果。唯身證不還。第三果人。有學中。除異生故。離無所有貪。上貪不障定者。以滅定唯依非想定起故。此依初修二乘者言離。菩薩伏不離貪。即此亦名滅受想定。此五位中異生有四等者。除滅盡定。聖唯有後三。佛及八地已去菩薩。唯得有一滅定。無睡眠悶絕二。以惡法故。現似有睡。實無有故。即二乘無學。亦有悶絕也。
問。滅盡定。與無想定。俱稱無心。二定何別。
答。有四義不同。古釋云。一約得人異。滅盡定是聖人得。無想是凡夫得。二祈願異。入滅盡定者。作正息想求功德入。無想定。作解脫入。三感果不感果異。無想定是有漏。能感無想天別報果。滅定是無漏。不感三界果。四滅識多少異。滅盡定滅識多。兼滅第七染分末那。無想定滅識少空滅前六識。
問。且如滅盡無心等位。既是無心。云何不出三界。
答。無心者。但伏前六識麁心。亦稱無心。七八識心猶在。非全無心。如成業論云。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滅定等位。闕。第二心。名無心。如一足馬。闕一足故。亦名無足。
問。五根四大種。而成內外一切諸法。何法具大。何法具種。
答。古釋四句料簡。一是大而非種。即虛空。周遍。故是大。非生。故非種。二是種非大。即五根等。能生。故名種。不遍。故非大。三亦種亦大。即地水等。體寬廣。故名大。與所造色為依。故名種。四非大非種。即趣寂聲聞。
問。六根分見聞覺知。都具幾量。
答。准瑜伽有三量。一證量。二比量。三至教量。論云。三量建立六根。依證量中眼根心心數法名見。依餘耳等五根心心數法名知。依比量心心數法名覺。依至教量心心數法名聞。又云。若見若知言說。是依現量。若覺言說。是依比量。若聞言說。依至教量。釋云。證量者。即境現在前。分明證了名證量。眼心心數名見。耳等五根心心數法。於證量中了自境時。總名知。意根心心數法。於比量中了別境界名覺。如隔牆見角。比知是牛。比度推求。唯在意根。依至教量心心數法名聞。即至聖之言教。名為至教量。亦云聖言教量。西土簡法。須具此三量。
問。四大。六根中以何為主。
答。以心為主。四大等無自體故。互無力用。因心而有。故稱為主。遺教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此明託胎之始。心在諸根之初。名之為主。然雖一期為主。亦不定故。台教明。其心不能控制諸根。心為受總門。若身病時。心亦隨病。寧得是主耶。或時更互論主。如地具四微則鈍。為水所制。水有三微。為火所制。火但二微。為風所制。風有一微。為心所制。心無有微。故得為主。復為四大所惱。主義不成。故無正主。又若四大各守其性者。地守堅性不應動。水守濕性不應波。火守熱性不應焰。風守動性不應持。失本性故。則是不實。不實故空。請觀音經云。地無堅性。水性不住。火從緣生。風性無礙。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又心亦不定。善惡互奪強熟業牽。識論云。心意識。一法異名。對數名心。能生名意。分別名識。又前起為心。次起為意。後了為識。或此世心雖行善。先世惡業熟。既與時合。即受惡報。故為熟業所牽。或一生心雖行惡。臨終時善心猛盛。即隨善上昇。故為強業所牽。以知世間無一法定有自體。但隨緣轉。念念不可得故。不可定執一門。而生取捨。既一一法無體用。不自在。念念不可得。則悉入如實之際。於實際中。名義俱息。如四眼入佛眼。十智入實智。皆失名字。如物投蜜。似川會海。一一異味。無不甘鹹。如萬法歸宗鏡之中。同遵一道。
問。隨境各立六識之名。此依五色根未自在說。於自在位。如何分別。
答。若自在位中。則諸根互用。如法華明。鼻根即能見色。觀心等。論云。若得自在。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但可隨根。無相濫失。乃至佛地經說。成所作智。決擇有情心行差別。起三業化。作四記等。若不遍緣。無此能故。釋云。三業化。合有十種。佛地經說。身化有三。一現神通化。二現受生化。三現業果化。語化亦有三。一慶慰語化。二方便語化。三辯物語化。意化有四。一決擇意化。二造作意化。三發起意化。四領受意化。領受化中四記者。一謂一向記。二分別記。三反問記。四默置記。已上六識之相。總成三業之門。未轉依中。隨流徇境。發雜染之種。結生死之根。唯起蓋纏。但縈苦集。背清淨之覺性。合界處之妄塵。立三有之垣牆。作四流之波浪。至轉依位。冥真返流。隨智慧行。成無漏善。道諦所攝。正理相應。現妙觀察心。決四生之疑網。為成所作智。起三輪之化原。若也究之於心。塵勞為菩提之妙用。失之於旨。常樂作生滅之苦輪。故知染淨非他。得喪在我。似手反覆。如人醉醒。何者。反亦是手。覆亦是手。要且反時非覆時。覆時非反時。然俱不離手。醉亦是人。醒亦是人。要且醉時非醒時。醒時非醉時。然不離醉有醒。亦不即醉是醒。如迷亦是心。悟亦是心。要且迷時非悟時。悟時非迷時。然迷悟非別。即時節有異。唯在般若。轉變臨時。一體匪移。千差自別。迷之枉遭沈沒。念念成凡。悟之本自圓明。心心證聖。
問。一切諸法。皆藉緣生。八識之中。各具幾緣成立。
答。眼具九緣。一空緣。謂空疎無物障礙於前境故。謂無障礙。引發生起能緣識故。又離中知故。二明緣。明謂光明。離暗相故。分明顯了。開闢引導能緣識故。三。根緣。謂自眼根為所依故。四境緣。與能緣識為所緣故。牽生引發能緣識故。五作意緣。發作心意。能生起故。於心種位。警令生現。於現行位。引心至境。六根本緣。謂第八識。與其眼等識。而為根株作元本故。與前七識為所依故。七染淨緣。謂第七識。與前六皆為染淨所依故。八分別緣。謂第六識。分明了別於前境故。九種子緣。謂眼識種子。能生現故。亦名親辦自果緣。親實建辦自識現行。名為自果。若耳識緣徑直之聲。唯具前八緣。除前明緣。設於暗中。亦能聞故。若鼻舌身。三識緣香味觸時。唯具七緣。除前空明二緣。此三是合中知故。不假空緣。若第六意識緣一切境時。唯具五緣。一根本。二根緣。三作意。四種子。五境緣。除空。明。分別。染淨四緣。又第六意識。四種中。若定夢獨散。此三即具五緣。若明了意。隨前五識。或七八九等。具緣多少故。若第七識有漏位中。緣第八見分為我之時。唯具三緣。一根本緣。即第八識。二作意。三種子。若第八識緣種子根身器世間時。唯具四緣。一境緣。即前三境。二根緣。即第七識。三種子。四作意。若加等無間緣。於前八識上。更各添一緣。眼即具十緣等。
問。八識於三界中總具不。
答。不具。古釋云。八識於三界九地其有無者。欲界一地。具有八種識。色界初禪一地。只有六識。無鼻舌二識。從二禪已上。乃至無色界已來。唯有後三識。無前五識。欲界人天鬼畜四趣。皆具八識。就地獄趣中。無間獄無前五識。唯有後三識。或兼無第六。已居極重悶位故。
問。如何是諸識遍計有無。
答。古德云。五八識無執。以因緣變故。唯現量。夫為執者。必須強思計度等。有執也。唯第六第七有遍計分別故。即六七二識有執也。又四句。一。遍而非計。即第六獨頭意識。遍緣一切。不計執故。二計而非遍。即第七識。唯緣賴耶起計度故。三亦遍亦計。第六識因中。有周遍計度。四非計非遍。即五識唯緣。五塵。無計度故。前五識任運證境。不帶名言。唯現量故。第八亦然。
宗鏡錄卷第五十五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三能變中。已論八識。今依經論。更有多門。舒則無邊。卷唯一道。經中又明。有九種識。以兼識性故。或以第八染淨別開。故言九識。非是依他體有九。亦非體類別有九識。九識者。以第八染淨。別開為二。以有漏為染。無漏為淨。前七識不分染淨。以俱是轉識攝故。第八既非轉識。獨開為二。謂染。與淨。合前七種。故成九識。
問。以何經論。證有九識。
答。楞伽經說。頌云。由虛妄分別。是則有識生。八九識種種。如海泉波浪。又金剛三昧經云。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唵摩羅。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論釋云。一切情識。則是八識奄摩羅者。是第九識。古德云。一切唯心造者。然其佛果契心。則佛亦心造。謂四智菩提。是淨八識之所造故。若取根本。即淨第八。若依真諦三藏。此佛淨識。稱為第九。名阿摩羅識。唐三藏云。此翻無垢。是第八異熟。謂成佛時。轉第八成。無別第九。若依密嚴。文具說之。經云。心有八識。或復有九。又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即同真諦所立第九。以出障故。不同異熟為九有。又真諦所翻決定藏論九識品云。第九阿摩羅識。三藏釋云。阿摩羅識有二種。一者所緣。即是真如。二者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藏。所緣即空如來藏。若據通論。此二並以真如為體。華嚴論明。解深密經說。九識為純淨無染識。如瀑流水。生多波浪。諸波浪等。以水為依。五六七八等。皆以阿陀那識為依故。又云。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此經意令於識處。便明識體本唯真智故。如彼瀑流。不離水體而生波浪。又如明鏡。依彼淨體無所分別。含多影像。不礙有而常無故。如是自心所現識相。不離本體無作淨智。所現影相。都無自他內外等執。任用隨智。無所分別。又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深細者。引彼凡流。就識成智。不同二乘。及漸始菩薩。破相成空。不同凡夫。繫而實有。不同彼故。不空不有。何法不空。為智能隨緣照機利物故。何法不有。為智正隨緣時。無性相故。無生住滅故。華嚴經則不然。但彰本身本法界一真之根本智佛體用故。混真性相法報之海。直為上上根人。頓示佛果德。一真法界本智。以為開示悟入之門。不論隨妄而生識等。如法華經。以佛智慧。示悟眾生。使得清淨。出現於世故。不為餘乘。若二若三。今宗鏡大意。亦同此說。但先標諸識次第權門。然後會同真智。然不即識。亦不離識。但見唯識實性之時。方鑒斯旨。似寶鏡普臨眾像。若海印頓現森羅。萬法同時。更無前後。又釋摩訶衍論云。凡集一代聖說中異說契經。總有十種識。一者。立一種識。總攝諸識。此中有四。一者立一切一心識。總攝諸識。所謂以一心識。遍於二種自在。無所不安立故。一心法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承佛威神之力。即白佛言。世尊。說幾種識。體相云何。當願為我。分別開示。爾時世尊告文殊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為諸大眾。當問此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於是文殊白佛言。善哉世尊。願欲樂聞。佛告文殊言。我唯建立一種識。所餘之識。非建立焉。所以者何。一種識者。多一一識。此識有種種力。能作一切種種名字。而唯一識。終無餘法。是故我說建立一種識。所餘之識。非建立焉。二者立阿賴耶識。總攝諸識。所謂以阿賴耶識。具足障礙義。無障礙義。無所不攝故。阿賴耶識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觀自在菩薩即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通達總相識。以何義故。名為總相。佛告觀自在菩薩言。通達總相識者。即是阿賴耶識。此識有礙事。及非礙事。具一切法。備一切法。譬如大海。為水波等。作總相名。以此義故。名為總相故。三者立末那識。總攝諸識。所謂以末那識。具足十一種義。無所不攝故。顯了契經中作如是說。種種心識。雖有無量。唯末那轉。無有餘法。所以者何。是末那識。具足十一義。無所不作故。四者立四種識。一者立一意識。總攝諸識。所謂以意識有七種轉變自在。隨能作其事故。七化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幻師。唯是一人。以幻術力。變化七人。愚人見之。謂有七人。而智者見。唯有一人。無餘七人。意識幻師。亦復如是。唯是一識。能作七事。凡夫謂之有七事。而覺者見。唯有意識。無餘七事故。是名建立同一種識。四種契經中作如是說。二者。立二種識。總攝諸識。一者阿賴耶識。二者意識。阿賴耶識者。總舉業轉現三識故。意識者。總舉七種轉識故。楞伽經中作如是說。大慧。廣說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乃至廣說故。三者。立三種識。總攝諸識。一者阿賴耶識。二者末那識。三者意識。阿賴耶識者。總舉三相識故。末那識者。直意根故。意識者。總舉六種轉識故。慈雲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敬首。廣說有十種識。總說有三種識。一者細相性識。二者根相性識。三者分離識。乃至廣說。四者。立四種識。總攝諸識。謂前三中。加一心識故。無相契經中作如是說。識法雖無量。不出四種識。一者所依本一識。二者能依持藏識。三者意持識。四者遍分別識。乃至廣說故。五者。立五種識。總攝諸識。謂前四中。加隨順遍轉識故。大無量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有識。非彼彼識攝。遍於彼彼識。所謂隨順轉識故。六者。立六種識。總攝諸識。所為眼等五種別識。及第六意識故。四聖諦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樹王。我為小根諸眾生故。以密意趣。作如是說。但有六識。無有餘識。而實本意。為欲令知。六種識中。具一切識。於大眾中。作如是唱故。七者。立七種識總攝諸識。謂前六識。加末那識故。法門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文殊師利。識法有七種。所謂六識身。及末那識。如是七識。或一時轉。或前後轉。復次第七識。有殊勝力故。或時造作持藏之用。或時造作分別之依故。八者。立八種識。總攝諸識。謂前七中。加阿賴耶識故。道智契經中作如是說。心王有八。一者眼識心王。乃至八者異熟執識心王。種種識法。不出此數故。九者。立九種識。總攝諸識。謂前八中。加唵摩羅識故。金剛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唵摩羅。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唵摩羅故。十者。立十種識。總攝諸識。謂前九中。加一切一心識故。法門契經中作如是說。心量雖無量。而不出十識。又攝大乘論明十一種識。由本識能變異作十一識。本識即是十一識種子。分別是識性。識性何所分別。分別無為有。故言虛妄。分別為因。虛妄為果。以此分別性。攝一切種子盡。諸識差別有十一。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惡兩道生死識。身識至言說等九識。因言說熏習種子生。自他差別識。因我見熏習種子生。善惡兩道生死識。因有支熏習種子生。身識。謂眼等五界。身者識。謂染污識。受者識。謂意界。應受識。謂色等六外界。正受識。謂六識界。世識。謂生死相續不斷識。數識。謂從一至阿僧祇。處識。謂器世間。言說識。謂見聞覺知。又欲顯虛妄分別。但以依他性為體相。虛妄分別。即是亂識。變異。略有四種識。一似塵識。二似根識。三似我識。四似識識。若不定明一切法唯有識。真實性不得顯現。又大乘起信論說。三細識。六麁相。三細相者。論云。復次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三種相。不相捨離。一。無明業相。以依不覺。心動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能見相心依心動。能見境界。不動則無見。三境界相。以依能見。妄境相現。離見則無境。以有虛妄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一智相。謂緣境界。生愛非愛心。二。相續相。謂依於智。苦樂覺念相應不斷。三執著相。謂依苦樂覺念。相續而生執著。四執名等相。謂依執著。分別名等諸安立相。五起業相。謂依執名等。起於種種諸差別業。六業繫苦相。謂依業受苦。不得自在。是故當知。一切染法。悉無有相。皆因無明而生起故。古釋云。初無明為因。生三細識。後境界為緣。生六麁相。以依無明成妄心。依妄心起無明。三細相者。初業相。依不覺心動。心動名業。業有二種。一動作故。是業義。故云依不覺故。心動名業。覺則不動。得始覺時。則無動念。是知今動。只由不覺也。動則有苦。如得寂靜無念之時。是涅槃妙樂。故知今動。則有生死苦患。此動念極微細。是精動隱流之義。緣起一相。能所不分。當阿賴耶識自體分也。
如無相論。問。此識相何境界。
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別。一體無異。當知此約賴耶業相義說也。心王念法。不分能所故。次約本識見相二分為二也。能見相。即是轉相。依前業相轉成能見。故言以依動故能見。若依性靜門。即無能見。故云不動即無見。反顯能見心必依動義。如是轉相。雖有能緣。以境界微細故。猶未辯之。如攝論云。此識緣境。不可知故。既所緣不可知。則約能緣以明本識轉相義也。三境界相。則是現識。依前轉相。能顯境界。故云依見故境界妄現。楞伽經云。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此之現相。當在本識。此三細相並由根本無明。動本靜心。成此三細。後以境界為緣。生六種麁相。則分別事識也。如楞伽偈云。境界風所動。起種種識浪。
問。三細屬賴耶。六麁屬意識。何故不說末那。
答。有二義。一前既說賴耶。末那必執相應。故不別說。瑜伽云。賴耶識起。必第二識相應故。又由意識緣外境時。必內依末那為染污根。方得生起。是故隨說六麁。必自依末那故。亦不別說。二以義不便故。略不說之。不便相者。以無明住地動本靜心。令心起和合成賴耶。末那既無此義。故。前三細中略不說。又由外境牽起事識。末那無此緣外境義。故六麁中亦略不說。亦可計內為我。屬前三細。計外為我所。屬後六麁故。略不論也。楞伽亦同此說。彼經云。大慧。略有三義。廣說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即是六麁。又顯識論。但說二種識。彼論云。一切三界。但唯有識。識有二種。一顯識。即是本識。此本識轉作五塵四大等。二分別識。即是意識。於顯識中。分別作人天。長短。大小。男女諸物等。分別一切法。譬如依鏡。影色得起。如是緣顯識分別色得起。又轉識。能迴轉造作無量識法。或轉作根。或轉作塵。轉作我。轉作識。如此種種不同。唯識所作。或於自於他。互相隨逐。於自則轉為五陰。於他則轉為怨親中人。一一識中。皆具能所。能分別是識。所分別是境。能即依他性。所即分別性。由如此義。離識之外無別境。但唯有識。又轉識論明。所緣識轉有二轉。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緣識有三種。一果報識。即是阿賴耶識。二執識。即是阿陀那識。三塵識。即是六識。果報識者。為煩惱業所引。故名果報。亦名本識。一切有為法種子所依止。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栖處。亦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之處。又此阿賴耶識。與五種心所法相應。一觸。二作意。三受。四思惟。五想。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心恒動行。名為作意。受。但是捨受。思惟籌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為思惟。作意如馬行。思惟如騎者。馬但直行。不能避就是非。由騎者故。令其離非就是。思惟亦爾。能令作意離漫行也。此識及心法。但是自性無記。念念恒流如水流浪。本識如流。五法如浪。乃至羅漢果。此流浪法。亦猶未滅。是名第一本識。依緣此識。有第二執識。此識以執著為體。即末那。與四惑相應。此識名有覆無記。亦有五種觸等心所法相應。前細此麁。此識及相應法。至羅漢位究竟滅盡。及入無心定。亦皆滅盡。是名第二識。第三塵識者。識轉似塵。更成六種。體通三性。與十種遍行別境心所法相應。及十善惡。并大小或具三種受。五識。於第六意識。及本識。執識。於此三識中。隨因緣。或時俱起。或次第起。以作意為因。外塵為緣。故識得起。若先作意。欲取色聲二塵。後則眼耳二識。一時俱起。而得二塵。若作意欲至某處著色聽聲取香。後亦一時三識俱起。得三塵。乃至一時具五識。俱起亦爾。或前後次第而起。唯起一識。但得一塵。皆隨因緣。是故不同也。如是七識。於阿賴耶識中。盡相應起。如眾影像。俱現鏡中。亦如眾浪。同集一水。乃至如此識轉。不離二義。一能分別。二所分別。所分別既無。能分別亦無。無境可取。識不得生。以是義故。唯識義得成。何者。立唯識義。意本為遣境遣心。今境界既無。唯識又泯。即是說唯識義成也。已上能緣三種識。亦是三能變。又楞伽經云。有三種識。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又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乃至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果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釋云。入楞伽經。直明自真相。本覺之心不藉妄緣。性自神解。名自真相。是依異義門說。又隨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故亦得名為自真相。是依不異義門說。又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所言真識。是根本無明所熏本覺真心。現識。是阿賴耶識。分別事識。是意識。經云。妙嚴菩薩白佛言。世尊。麁相意識。細相意識。以何為因。以何為緣。佛言。如是麁細意識。以現鏡識。而為其因。以六塵境為緣。相續而轉故。又三細中麁是現識。七識中強是意識。第六意識。分別六塵。必依末那為所依根。意識是能依。末那是所依。略三細識麁有八相。又麁分意識。細分末那。楞伽經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青赤種種色。珂乳及石蜜。淡味眾華果。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為彼藏識處。種種諸識轉。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釋論云。依此經文作解釋故。起六相文。今此經文為明何義。謂欲顯示現識之海。性自常住。為彼六塵境界之風所飄動故。此七種識。現識之體。以為內因。六塵境界以為外緣。興盛六種麁重相故。如經。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云何名為境界之風。其風形狀。當如何耶。謂青黃等種種顯色。能起。眼識。寶珂等珠。出現種種勝妙音聲。能起耳識。檀乳等香。熏布種種芬芳香氣。能起鼻識。木羅石蜜等諸安觸著。和種種善美樂具。能起身識。甘淡等味。隨其所應出種種味。能起舌識。現在之華。未來之果。種種法塵。隨為彼識所緣境界。能起意識。今此文中。舉塵取識。應審觀察。彼末那識。即是意微細分位。無別體耳。如是六塵。能動心體。令使散亂。譬如猛風。故名為風。如經。青赤種種色。珂乳及石蜜淡味眾華果。如是七識及與藏識。同耶異耶。非同非異。離二邊故。譬如日與光明。水與波浪。非同非異。七識藏識。非同非異義。亦復如是。如經。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如是七識。從何處所。來入藏識。作七種數。流轉起動。無斷絕時。如是七轉識。不從內來。不從外來。不從中間來。唯藏識體。變作七識。譬如海水。變作波浪。如經。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謂彼藏識處。種種諸識轉。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如是現識。及七轉識。八種心識。唯有生滅無常相耶。亦有實相常住相耶。如是八識。從無始來。三際不動。四相不遷。真實常住。自性清淨不壞之相。具足圓滿。無所闕失。而如是等一切功德。同法界故。無有二相。無二相故。唯是一相。唯一相故。亦是無相。皆以無相故。無相亦無相。如經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此楞伽經。凡明幾識。即有二門。一者略說門。二者廣說門。如是二門中。三本各異說。謂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二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又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廣說有八種。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又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略說有四種。廣說有七種識。云何為四。業識。轉識。現識。分別事識。如是三經。直是真說。當應歸依。初契經中第一真識。直是根本無明。所熏。本覺真心。第二現識。直是現相。阿賴耶識。第三分別事識。直是意識。麁分意識。細分。即末那故。中契經中作如是說。第一了別識。直是現相阿賴耶識。第二分別事識。直是意識。義如前說。同說末那。後契經中四種識法。文相明故。且略不說。言七識者。末那意識。總為一故。麁細雖別。唯一識故。法界法輪契經中作如是說。第六意識分別六塵境界時。中。必依末那為所依根。方得生起。是故意識。當是能依。彼末那識。當是所依也。又華嚴論云。世尊。於南海中。楞伽山說法。其山高峻。下瞰大海。傍無門戶。得神通者。堪能昇往。乃表心地法門。無心無證者。方能昇也。下瞰大海。表其心海本自清淨。因境風所轉。識浪波動。欲明達境心空。海亦自寂。心境俱寂。事無不照。猶如大海無風。日月森羅。煥然明白。此經意直為根熟。頓說種子業識。為如來藏。異彼二乘滅識趣寂者故。亦為異彼般若修空菩薩。空增勝者故。直明識體本性全真。便明識體即成智用。如彼大海無風。即境像便明。心海法門。亦復如是。了真即識成智。此經異彼深密經意。別立九識。接引初根。漸令留惑長大菩提故。不令其心植種於空。亦不令心猶如敗種。解深密經。乃是入惑之初門。楞伽維摩。直示惑之本實。楞伽即明八識為如來藏。淨名即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淨名與楞伽同。深密經文。與此二部少別。當知入胎出胎。少年老年。乃至資生住處。若色若空。若性若相。皆是自識。唯佛能知。如顯識論云。四有者。從識支至六歲。是生有。從七歲已上能分別生熟。起貪。至未捨命。是業有。死有者。唯一念。中有。即中陰。就業有中。六識起三種業。善。不善。不動等。三業有為。有分識所攝持。六識自謝滅。由有分識攝持。力用在。問曰。何故立有分識。一期生中。常緣一境。若生人天。此識見樓觀等事報。若起六識。用麁覆障。則不覺此識用。若生惡道。此識但緣火車等。若報起六識用強。則不覺此識緣也。若欲界六識緣欲界。凡夫不能覺。乃至無色亦然。若無色諸識滅。此有分識用則顯。如賴耶及意識也。是以諸教同詮。圓證非一。又如入楞伽經云。大慧。復有餘外道。見色有因。妄想執著形相長短。見虛空無形相分劑。見諸色相異於虛空。有其分劑。大慧。虛空即是色。以色大入虛空故。大慧。色即是虛空。依此法有彼法。依彼法有此法故。以依色分別虛空。依虛空分別色故。大慧。四大種性。自相各別。不住虛空。而四大中。非無虛空。大慧。兔角亦如是。因牛角有。言兔角無。大慧。又彼牛角析為微塵。分別微塵相。不可得見。彼。何等何等法有。何等何等法無。而言有耶無耶。若如是觀。餘法亦然。大慧。汝當應離兔角牛角。虛空色異妄想見等。大慧。汝亦應為諸菩薩說離兔角等相。大慧。汝應當知。自心所見虛妄分別之相。大慧。汝當於諸佛國土中。為諸佛子。說汝自心現見一切虛妄境界。爾時世尊。重說偈言。色於心中無。心依境見有。內識眾生見。身資生住處。心意與意識。自性及五法。二種無我淨。如來如是說。長短有無等。展轉互相生。以無故成有。以有故成無。分別微塵體。不起色妄想。但心安住處。惡見不能淨。非妄智境界。聲聞亦不知。如來之所說。自覺之境界。攝大乘論云。又此識。皆唯有識。都無義故。此中以何為喻顯示。應知夢等為喻顯示。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雖種種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似義影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由此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夫從心現境。結業受生。不出三細六麁九相之法。如石壁釋云。唯一夢心。喻如有一人。忽然睡著作夢。見種種事。起心分別。念念無間。於其違順。深生取著。為善為惡。是親是疎。於善於親。則種種惠利。於惡於疎。則種種陵損。或有報恩受樂。或有報怨受苦。忽然覺來。上事都遣。如有一人者。即真如一心也。忽然睡著者。即不覺無明忽起也。作夢者。最初三細業識相也。見者。第二轉識相也。種種事者。第三現識相也。起心分別者。最初六麁境智相也。念念無間者。第二相續相也。於其違順深生取著者。第三執取相也。為善為惡是親是疎者。第四計名字相也。於善於惡得損益者。第五起業相也。受苦樂報者。業繫苦相也。忽然覺來上事都遣者。即覺唯心。得入宗鏡。故云。佛者。覺也。如睡夢覺。如蓮華開。
宗鏡錄卷第五十六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楞伽經所明三種識。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中三識。於八識中。如何分別。
答。真謂本覺。現謂第八。餘七俱名分別事識。雖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故。名分別事。真謂本覺者。即八識之性。經中有明九識。於八識外。立九識名。即是真識。若約性收。亦不離八識。以性遍一切處故。
問。但說賴耶等八識。俗諦已顯。云何說十一種識。又究竟指歸。唯一真實性。復云何說廣略等諸識。
答。因相顯性。非無所以。攝未歸本。自有端由。攝大乘論云。若不定明一切法唯有識。真實性則不得顯現。若不具說十一識。說俗諦不盡。若止說前五識。唯得俗諦根本。不得俗諦差別義。若說俗諦不遍。真識則不明了。真不明了。則遣俗不盡。是故具說十一識。通攝俗諦。是以了俗無性。即達真空。真空雖空。而不壞相。俗有雖有。恒常體虛。是知隨緣非有之真諦。恒不異事而顯現。寂滅非無之俗諦。恒不異真而成立。上來所引二識。三識。八識。九識。十一識等。不出一心宗。所以楞伽經云。一切諸度門。佛心為第一。又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所言宗者。謂心實處。約其真心之性。隨其義開體用二門。即同起信立心真如門。心生滅門。真如是體。生滅是用。然諸識不出體用二心。一體心。是寂滅心。即九識體。二用心。是生滅心。即前八識用。體用隱顯。說為二心。以用即體故。生滅即不生滅。以體即用故。不生滅即生滅。以生滅無性。用而不多。以寂滅隨緣。體而非一。非多非一體用常冥。而一而多。體用恒現。識性是體。識相是用。體用互成。皆歸宗鏡。唯識疏鈔云。識性識相。無不歸心。心王心所。皆名唯識者。謂圓成實性。是識性。依他起性。是識相。皆不離心也。或可諸無為法。名識性。得等分位。色等所變。是識相。皆不離心也。識之相應名心所。識之自性名心王。心王最勝。稱之為主。攝所從心。名歸心。攝得等分位。兼色等所變。歸於見分等。名泯相。性相不相離。總名唯識也。
問。境不離識。識不離境者。何秖云唯識。不名唯境。
答。雖互相生。境從識變。然古釋。境由心分別方生。由心生故。名唯識。識不由境分別生。不由境故。不可名唯境。
問。心是境家增上緣。境假心生。名唯識。境是心家所緣緣。心假境生。應名唯境。
答。離心執境是虛妄。為遮妄心名唯識。悟心無我出沈淪。不約二緣名唯境。又有境無境。皆是自心。其心悉生。一若緣有境生心者。即是自識相分。一切實境。不離能緣之心。於自識外。實無其境。二若緣無境生心者。如獨生散意。緣過去未來。空華兔角一切無法時。心亦起故。如百法鈔云。舊云。緣無不生慮不正。
問。何以不正。
答。如緣空華兔角一切無法時。心亦起故。何以。言緣無不生慮耶。故知有獨影境內心相分。此相分望見分。亦成所緣緣義。若無內心相分。其心即不生。唐三藏云。境非真慮起。證知唯有識。雖遍計所執相。雖即非真。而不無內心相分能牽生心故。由此四句分別。一無影有質。其心不生。二有影無質。其心得生。三影質俱有。心生可知。四影質俱無。心亦得起。即根本智。證真如是。唯識論云。有境牽生心。若真理為境。能牽生智心。若俗諦為境。能牽生識心。則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
問。八識之中。約因位初地已去。幾識成無漏。
答。古德釋云。唯六七二識成無漏。六即第六識。初地門中二十二心。所。成妙觀察智。七即第七識。二十二心。所。成平等性智。此二智品相應。俱離障染。故名無漏。若五八等識。定是有漏。
問。云何第六得成無漏耶。
答。謂初地入無漏心時。斷分別二障種現習氣。故無漏。
問。第六能斷惑。斷惑成無漏。第七不能斷惑。何故亦成無漏。
答。謂第七識是第六所依根。第六是能依識。能依識既成無漏。第七所依亦成無漏。謂第六入生法二空觀時。第七識中俱生我法二執。現行。伏令不起故。第七成無漏。
問。何故第八是有漏耶。
答。第八是總報主。持種受熏。若因中便成無漏。即一切有漏雜染種子皆散失故。即便成佛。何用更二劫修行耶。
問。前五既非是總報主。何故不成無漏。
答。前五根是第八親相分。能變第八既是有漏。所變五根亦有漏。五根是所依尚有漏。能依五識。亦成有漏也。如上依經論分別諸識。開合不同。皆依體用。約體則無差而差。以全用之體不礙用故。約用則差而無差。以全體之用不失體故。如舉海成波不失海。舉波成海不礙波。非有非無。方窮識性。不一不異。可究心原。如古德云。約諸識門。雖一多不定。皆是體用緣起。本末相收。本者九識。末者五識。從本向末。寂而常用。從末向本。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故靜而不結。用而常寂。故動而不亂。靜而不結。故真如是緣起。動而不亂。故緣起是真如。真如是緣起故。無涅槃不生死。即八九為六七。緣起是真如故。無生死不涅槃。即六七為八九。無生死不涅槃故。法界皆生死。無涅槃不生死故。法界皆涅槃。法界皆涅槃。故生死非雜亂。法界皆生死。故涅槃非寂靜。生死非雜亂。眾生即是佛。涅槃非寂靜。佛即是眾生。是以法界違故。說涅槃是生死。即理隨情用。法界順故。說生死是涅槃。即情隨理用。如此明時。說情非理外。理非情外。情非理外故。所以即實說六七為八九。實者。體也。理非情外故。所以即假說八九為六七。假者。用也。以假實無礙。故人法俱空。以體用無礙。故空無可空。人法俱空。故說絕待。空無可空。故言妙用。如斯說者。亦是排情之言。論其至實者。不可以名相得。至極者。不可以二諦辯。不可以名相得。故非言像能詮。不可以二諦辯。故非有無能說。故云至理無言。賢聖默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正可以神會。不可以心求。
問。覺海澄源。一心湛寂。云何最初。起諸識浪。
答。雖云識浪。起處無從。無始無生。能窮識性。只謂不覺。忽爾念生。猶若澄瀾。欻然風起。不出不入。洶涌之洪浪滔天。非內非外。顛倒之狂心遍境。起信論云。以不知真法一故。心不相應。忽然念動。名為無明。此是現根本無明。最極微細。未有能所王數差別。故云不相應。非同心王心所相應也。唯此無明為染法之原。最極微細。更無染法能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無明之前。無別有法為始集之本。故云無始。則是忽然義。非約時節以說忽然而起。無初故也。又釋摩訶衍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者。即是顯示根本不覺之起因緣。根本不覺。何因緣故。得起而有。因不如故。得起而有。何等法中而不如耶。謂三法中而不如故。言不如者。當有何義。謂違逆義故。云何三法。一者實知一法。二者真如一法。三者一心一法。是名為三。實知法者。謂一切覺。即能達智。真如法者。謂平等理。即所達境。一心法者。謂一法界。即所依體。於此三法皆違逆故。無明元起。是故說言。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彼三種法。皆守一中。終不離。故通名一。又論云。以無明熏力。不覺心動。最初成其業識。因此業識。復生轉識等。論釋云。最初不覺。稱為第一業相。能見所見。無有差別。心王念法。不可分析。唯有精動隱流之義。故名為業。如是動流。只由不覺。第二轉相。以業相念為所依故。轉作能緣。流成了相。第三現相。以了別轉為所依。戲論境界。具足現前。所緣相分圓滿安布。依此見分。現彼相分。又動相者。動為業識。理極微細。謂本覺心。因無明風。舉體微動。微動之相。未能外緣。即不覺故。謂從本覺有不覺生。即為業相。喻如海微波。從靜微動。而未從此轉移本眾。轉相者。假無明力。資助業相。轉成能緣。有能見用。向外面起。即名轉相。雖有轉相。而未能現五塵所緣境相。喻如海波浪。假於風力。兼資微動。從此擊波。轉移而起。現相者。從轉相而成現相。方有色塵山河大地器世間等。仁王般若經云。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問云。復以何相而住觀察。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以幻化身而見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化利眾生。然諸有情。於久遠劫。初剎那識。異於木石。生得染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本。從初剎那不可說劫。乃至金剛終一剎那。有不可說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色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真實。古釋云。初剎那識異於木石者。有說。初識。隨於何趣。續生位中。最初剎那第八識也。識有緣慮。異於木石。有說初識。如楞伽經云。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言真相者。本覺真心。不藉妄緣。名自真相。業相者。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為業識。極微細故。轉相者。是能見相。依前業相。轉成能緣。雖有能緣。而未能顯所緣境故。現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轉相。能現境故。又云。頓分別知自心現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時任運現故。此是三細。即本識故。最初業識。即為初。依生起門。為次第故。又遠劫來時。無初始。過未。無體。熏習。唯心妄念為初。違真起故。又從靜起動。名之為業。從內趣外。名之為轉。真如之性。不可增減。名為真相。亦名真識。此真識。即業轉現等三性。即神解性。不同虛空。通名識。亦名自相。不藉他成故。亦名智相。覺照性故。所以云。本覺真心。不藉妄緣。以真心之體。即是本覺。非動轉相。是覺性故。又釋云。初剎那識異於木石者。謂一念識。有覺受故。異於木石。即顯前念中有末心。所見赤白二穢。即同外器木石種類。此識生時。攬彼為身。故異木石。
問。遠劫無始。何名初識耶。
答。過去未來無體。剎那熏習。唯屬現在。現在正起妄念之時。妄念違真。名為初識。非是過去有識創起。名為初識也。故知橫該一切處。竪通無量時。皆是即今現在一心。更無別理。所以法華經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則三世情消。契無時之正軌。一真道現。證唯識之圓宗。
問。經明初剎那識。異於木石。生得染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本。從初剎那不可說劫。乃至金剛經一剎那。有不可說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者。則有染有淨。有生有滅。此識約生滅門中。有幾種生滅。
答。真門順性。妙合無生。世相隨緣。似分起盡。楞伽經云。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佛告大慧。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謂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古釋云。言流注者。唯目第八。三相微隱。種現不斷。名為流注。由無明緣。初起業識。故說為生。相續長劫。故名為住。到金剛定。等覺一念。斷本無明。名流注滅。相生滅住者。謂餘七識。心境麁顯。故名為相。雖七緣八望六為細。具有四惑。亦云麁故。依彼現識自種諸境。緣合生七說為相生。長劫熏習。名為相住。從末向本。漸伏及斷。至七地滿。名為相滅。依前生滅。立迷悟依。依後生滅。立染淨依。後短前長。事分二別。即是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是以海水得風。變作波濤之相。心水遇境。密成流注之生。前波引後波。鼓滄溟而不絕。新念續舊念。騰心海以常興。從此汩亂澄源。昏沈覺海。是知因真起妄。不覺無明之動搖。如從水成波。全是外風之鼓擊。內外和合。因緣發萌。遂成能見之心。便現所觀之境。因照而俄生智鑑。因智而分別妍媸。從此取捨情分。愛憎。心變。於五塵境。執著堅牢。向六情根。相續不斷。因茲愛河浪底沈溺無憂。欲火焰中。焚燒罔懼。甘心受黑城之極苦。不覺不知。沒命貪夢宅之浮榮。難惺難悟。若能了最初一念。起滅何從。頓入無生。復本真覺。則塵塵寂滅。六趣之籠檻難羈。念念虛玄。九結之網羅休絆。猶如巨海風息。不起微漣。察動相之本空。見緣生之無體。則窮源濕性。湛爾清冷。萬像森羅煥然明白。所以賢劫定意經云。了一切空。是曰一心。
問。宗鏡搜玄。云何說識。
答。只為識性幽玄。難窮本末。唯佛能了。下位莫知。以無跡無形。為萬有之本。唯深唯妙。作眾聖之原。如菩薩處胎經五道尋識品云。爾時世尊。將欲示現識所趣向。道識。俗識。有為識。無為識。有漏識。無漏識。華識。果識。報識。無報識。天識。龍識。鬼。神。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識。上至二十八天識。下至無救地獄識。爾時世尊。即於胎中。現勾鎖骸骨。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佛告阿祈陀。能別此骸骨識耶。對曰。不別。何以故。未得通徹。行力未至。佛告彌勒菩薩。汝此天中。未得神通耶。彌勒白佛言。有成就者。有不成就者。佛告彌勒。汝觀勾鎖骸骨。令一切眾。知識所趣。分別決了。令無疑滯。爾時彌勒菩薩即從座起。手執金剛七寶神杖。攬勾鎖骸骨。聽彼骨聲。即白佛言。此人命終。瞋恚結多。識墮龍中。次復攪骨。此人前身。十跡行具。得生天上。次復攪骨。此人前身。破戒犯律。生地獄中。如是攪骨。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從二十八天。下至無救地獄。知識所趣。善惡果報。白黑行報。有一全身舍利。無有缺減。爾時彌勒。以杖攪之。推尋此識。了不知處。如是三攪。前白佛言。此人神識。了不可知。將非如來入涅槃耶。佛告彌勒。汝紹佛位。於當來世。當得作佛。成無上道。何以攪舍利而不知識處耶。彌勒白佛言。佛不思議。不可限量。非我等境界。所能籌量。今有狐疑。唯願世尊。當解說之。五道神識。盡能得知。彼善惡所趣。不敢有疑。於如來所。今此舍利。無有缺減。願說此識。令我等知。佛告彌勒。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舍利流布。非汝等境界所能分別。何以故。此舍利。即是吾舍利。何能尋究如來神識。今當與汝。分別。如來上中下識。至薩芸然。各各不同。初住菩薩。未立根德力。雖得神通。二住菩薩。以天眼觀。知識所趣。退不退地。亦復觀見。欲界色界。無色界者。或復觀見。生東方無數恒河沙佛剎。供養諸佛。奉律無礙。亦復知彼受記劫數。一劫二劫。乃至百千億劫。或有菩薩。於三住地。觀見舍利。知識所趣。於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然復不見四住所行。識所趣向。四住菩薩。見一見二三住識法。然復不見五住舍利識法所趣。乃至唯佛。知佛神識所念。又偈云。識神無形法。五大以為家。分別善惡行。去就別真偽。識示善道處。永到安隱道。識為第六王。餘大最不如。
問。心識二名。有何勝劣。
答。心是如來藏心真如之性。識是心之所生。無有一法。不從真心性起。故首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心是本。即勝。識是依。即劣。如圓覺疏云。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
問。設使識無其體。云何得是心乎。
答。以識本是心所成故。故識無體。則是一心。何異境從識生。攝境歸識。若通而論之。則本是一心。心變為識。識變諸境。由是攝境歸識。攝識歸心也。
問。前已廣明識相。如何是智。
答。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如大寶積經云。佛言。所言識者。謂能了別眼所知色。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意所知法。是名為識。所言智者。於內寂靜。不行於外。唯依於智。不於一法而生分別。及種種分別。是名為智。又舍利弗。從境界生。是名為識。從作意生。是名為識。從分別生。是名為識。無取無執。無有所緣。無所了別。無有分別。是名為智。又舍利弗。所言識者。住有為法。何以故。無為法中。識不能行。若能了達無為之法。是名為智。又月燈三昧經偈云。不寂者是想。寂滅者是智。若知想自性。便離於諸想。若有想可遣。是則還有想。彼行想戲論。是人不離想。若人作是心。是想誰所起。是想誰能證。誰能滅是想。起想之法者。諸佛莫能得。即於此處有。無我離取著。若其心不生。何由得起想。若心得解脫。彼則無由起。若證於解脫。心則不思議。心不思議故。成就不思議。我本作是念。安住心地已。棄捨一切心。願成不思議。白淨法果報。覩見於無為。一念能了知。一切眾生念。眾生即是心。心即是如來。諸佛不思議。顯了於此心。
問。心王妙義。八識真原。顯正理以圓明。據聖教為定量。理事齊舉。已斷纖疑。心所之門。如何開演。
答。此申第二心所有法。此心所六位。都有五十一法。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遍行者。遍四一切。四一切者。一性一切者。即三性。一善。二不善。三無記性等。二地一切者。即九地。一欲界五趣地。色界四禪四地。無色界四空四地。三時一切者。時。即同一剎那時也。此作意等五心所。皆同時起。故名時一切。四。俱一切者。俱。即遍諸心等。與八識俱。意云。此作意等五遍行。與八識心王俱起時。必有同時相應五數。又如八識俱起時。皆有遍行五數。故名俱一切。即四一切。是所行所遍。觸等五數。是能行能遍。遍者。是圓義。行者。是遊履義。緣境義。但取見分能緣四一切。不取內二分。內二分但互相緣。即不能外緣一切。又若別境欲等五數。有行非遍。行是能緣。遍是所緣。即所樂等四境。以四境不能令能緣欲等所遍緣。故名有行非遍。應以四句分別。一。是行非遍。即別境。二是遍非行。即真如。三俱句。即遍行。四俱非。即色等。顯揚論云。心所有法者。謂若法從阿賴耶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彼復云何。謂遍行有五。一作意者。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
問。作意為在種位能警心。為在現行能警心。
答。在種位能警心。以作意自性明利。雖在種位。若有境至。而能警心心所種。令生起現。舉喻。如多人同一室宿。外邊有賊來時。眾中有一人。為性少睡。便能警覺餘人。此人雖自身未起。而能警覺餘人令起。亦如內心相分。雖與見分同起。法爾有能牽心功能。今作意亦爾。其作意種子。既警彼諸心心所種。生現行已。作意現行。又能引心現行令趣前境。即此作意。有二功能。一心未起時。能警令起。二若起已。能引令趣境。初是體性。後是業用。二觸。謂根境識三事和合。分別為體。受依為業。又即三和是因。觸是其果。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觸若不生時。餘受一心所亦不能生。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觸前境。是觸自性也。即諸心所緣境時。皆是觸功能自性也。即此觸似彼三和。與受等為所依。是觸之業用也。三受。領納為體。愛緣為業。四想。謂名句文身熏習為緣。取相為體。發言議為業。又想能安立自境分劑。若心起時無此想者。應不能取境分劑相。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種種名言。皆由於想。是想功能。五思。謂念心。造作一切善惡總別報為思體。於善品等。役心為業。觸等五法。心起必有。故是遍行。餘非遍行。別境有五。欲等不遍心故。以四境別。名為別境也。一欲。謂於所樂境。希望為體。勤依為業。又於一切事欲觀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觀。隨因境勢。任運緣者。即全無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二勝解。謂於決定境。如其所應。印解為體。不可引轉為業。又謂邪正等教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能引轉故。猶預境。勝解全無。非審決心。亦無勝解。非遍行攝。三念。謂於慣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體。等持所依為業。又於曾未受體類境中。令不起念。設曾所受。不能明記。念亦不生故。念必非遍行所攝。念與定為所依。為業用。能生正定。故言定依為業。四定。亦云等持。謂於所觀境。專注一緣為體。令心不散。智依為業。又由定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決擇智生。若不繫心專注境位。便無定起。故非遍行。五慧。謂於所觀境。簡擇為體。斷疑為業。又於非觀境。愚昧心中。無簡擇故。非遍行攝。此別境五隨位有無。所緣能緣。非定俱故。善有十一。一信。謂於有體。有德。有能。心淨為體。斷不信障。能得菩提資糧圓滿為業。又識論云。信以心淨為性。此性澄清。能淨心等。以心勝故。立心淨名。如水清珠。能清濁水。釋云。唯信是能淨。餘善等皆所淨。故。以心王為主。但言心淨。不言心所。水喻心等。清珠喻信體。以投珠故。濁水便清。以有信故。其心遂淨。二慚。謂依自增上。及法增上。羞恥過惡為體。斷無慚障為業。三愧。謂依世增上。羞恥過惡為體。斷無愧障為業。四無貪。謂於有有具。厭離無執。不藏不愛。無著為體。能斷貪障為業。五無瞋。謂於諸有情。心無損害。慈愍為體。能斷瞋障為業。六無癡。謂正了真實為體。能斷癡障為業。七精進。謂心勇無墮。不自輕賤為體。斷懈怠障為業。八輕安。謂遠離麁重。身心調暢為體。斷麁重障為業。九不放逸。謂總攝無貪瞋癡。精進為體。斷放逸障為業。十捨。謂總攝無貪瞋癡為體。依此捨故得心平等。得心正直。心無發動。斷發動障為業。十一不害。謂由不惱害諸有情故。悲哀惻愴愍物為體。能斷害障為業。根本煩惱有六。一貪。謂於五取蘊。愛樂覆藏。保著為體。損害自他。能趣惡道為業。二瞋。謂於有情。欲興損害為體。能障無瞋為業。三慢。謂以他劣己計我為勝。令心高舉為體。能障無慢為業。四無明。謂不正了真實為體。能障正了為業。五邪見。謂五見為體。一薩迦邪見。謂於五取蘊計我我所。染污慧為體。能障無我。無顛倒解為業。二邊執見。謂於五取蘊。執計斷常。染污慧為體。能障無常。無顛倒解為業。三邪見。謂謗因果。染污慧為體。唯分別起。能障正見為業。四見取。謂於前三見。及見所依蘊。計最勝上。及與第一染污慧為體。唯分別起。能障苦。及不淨。無顛倒解為業。五戒禁取。謂於前諸見。及見所依蘊。計為清淨解脫出離。染污慧為體。唯分別起。能障如前。無顛倒解為業。釋云。薩迦邪見者。此翻身見也。見取者。論又云。一切鬪諍所依為業。此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涅槃清淨法。是見取。由此各各互執。為勝諸見等故。一切外道鬪諍。因斯而起。戒禁取者。又云。無利勤苦所依為業。謂依諸見所受戒。說此戒為勝。及能得涅槃。由此戒故。一切外道。受持拔髮等無利勤苦。六疑。謂於諸諦。猶豫不決為體。唯分別起。能障無疑為業。
問。此十煩惱。何識相應。
答。第八藏識全無。第七末那有四。第六意識具十。前五識唯三。古釋云。五識但三。以無分別。故無慢等。慢等必由有隨念計度分別生故。又由慢於稱量門起。劣勝負故。疑。猶豫簡擇門起。見。推求門起故。五識無此等行相故。七識具我癡等四煩惱。猶具審決。故疑無容起。由愛著我。瞋不得生。無一心王中有二慧故。餘見不生。隨煩惱有二十。釋論云。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謂分等十各別起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舉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一忿。謂於現在違緣。令心憤發為體。能障無瞋為業。二恨。謂於過去違緣。結怨不捨為體。能障無瞋為業。三覆。謂於過犯。若他諫誨。若不諫誨。祕所作惡為體。能障發露悔過為業。四惱。謂於過犯。若他諫誨。便發麁言。心暴不忍為體。能障善友為業。五嫉。謂於他所有功德名譽。心妬不悅為體。能障仁慈為業。六慳。謂積聚怪著為體。障無貪為業。七誑。謂惑亂於他。現不實事。心詭為體。能障愛敬為業。八諂。為欺彼故。詐現恭順。心曲為體。能障愛敬為業。九憍。謂恃世間興盛等。心恃高舉。無所忌憚為體。能障厭離為業。十害。謂逼惱有情。無悲無愍。無哀。無憐。無惻為體。能障不害為業。十一無慚。謂不恥過惡為體。能障慚為業。十二無愧。謂於世增上。不恥過惡為體。能障愧為業。十三惛沈。謂令心懵重為體。能障毘鉢舍那為業。十四掉舉。謂依不正尋求心不寂靜為體。能障奢摩他為業。十五不信。謂於有體有德有能。心不淨信為體。障信為業。十六懈怠。謂心不勉勵為體。能障發起正勤為業。十七放逸。謂總貪瞋癡懈怠為體。障不放逸為業。十八失念。謂染污不記為體。障不妄念為業。十九散亂。謂於所修善心。不喜樂為依止故。馳散外緣為體。能障等持為業。二十不正知。謂於三業。不正了住染污慧為體。能障正知為業。
宗鏡錄卷第五十七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不定有四。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一惡作。謂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悵怏追變為體。能障奢摩他為業。又識論稱悔。此即於果。假立因名。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二睡眠。謂略。攝於心。不自在轉為體。能障毘鉢舍那為業。三尋。謂或時由思於法造作。或時由慧於法推求。散行外境。令心麁轉為體。障心內淨為業。四伺。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造。與心俱轉相應。於所尋法略行外境。令心細轉為體。障心內淨為業。釋云。尋即淺推。伺即深度。尋於麁發言。伺則細發語。識論云。四不定者。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釋云。一解。顯不定義。此於界性識等皆不定故。二解。簡前信等貪等。此通三性。性不定故。如上根隨煩惱。過患尤深。開惡趣門。障菩提道。如瑜伽論云。煩惱差別者。多種差別。應知。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瀑流扼取。繫。蓋。株杌垢。常害。箭。所有。根。惡行。漏匱。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拘礙。如是等類。煩惱差別。當知此中。能和合苦。故名為結。令於善行。不隨所欲。故名為縛。一切世間。增上種子。之行隨逐。故名隨眠。倒染心故。名隨煩惱。數起現行。故名為纏。深難渡故。順流漂故。名為瀑流。邪行方便。故名為扼。能取自身。相續不絕。故名為取。難可解脫。故名為繫。覆真實義。故名為蓋。壞善稼田。故名株杌。自性染污。故名為垢。常能為害。故名為常害。不靜相故。遠所隨故。名為箭。能攝依事。故名所有。不善所依。故名為根。邪行自性。故名惡行。流動其心。故名為漏。能令受用。無有厭足。故名為匱。能令所欲。常有匱乏。故名為燒。能引衰損。故名為惱。能為鬪訟諍競之因。故名有諍。燒所積集諸善根薪。故名為火。如大熱病。故名熾然。種種自身大樹聚集。故名稠林。能令眾生樂著種種妙欲塵故。能障證得出世法故。名為拘礙。諸如是等。煩惱差別。乃至煩惱過患者。當知諸煩惱有無量過患。謂煩惱起時。先惱亂其心。次於所緣。發起顛倒。令諸隨眠。皆得堅固。令等流行。相續而轉。能引自害。能引他害。能引俱害。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俱法罪。令受彼生。身心憂苦。能引生等。種種大苦。能令相續。遠涅槃樂。能令退失。諸勝善法。能令資財。衰損散失。能令入眾。不得無畏。悚懼無威。能令鄙惡名稱。流布十方。常為智者所訶毀。令臨終時。生大憂悔。令身壞已。墮諸惡趣。生那落迦中。令不證得自勝義利。如是等過。無量無邊。如上所作煩惱。生諸過患。皆從最初一念無明心起。何謂無明。以不知前境本空。妄生對待。唯是自心分別。以忿恨風。吹心識火。自燒自害。曾不覺知。不了唯心第一義諦。故曰無明。癡暗所纏。空生空死。大智度論云。復次一切法性。皆空無所有。汝所瞋因緣。亦皆虛誑無定。汝云何以虛誑事故。瞋罵加害。乃至奪命。起此重罪業故。墮三惡道。受無量苦。汝莫以虛誑無實事故。而受大罪。如山中有一佛圖。彼中有一別房。房中有鬼來恐惱道人故。諸道人。皆捨房而去。有一客僧來。維那處分。令住此房。而語之言。此房中有鬼神喜惱人。能住中者住。客僧自以持戒力多聞故。言。小鬼何所能。我能伏之。即入房住。暮更有一僧來求住處。維那亦令在此房住。亦語有鬼惱人。其人亦言。小鬼何所能。我當伏之。先入者。閉戶端坐待鬼。後來者。夜暗打門求入。先入者謂為是鬼。不為開戶。後來者極力打門。在內道人。以力拒之。外者得勝。排門得入。內者打之。外者亦極力熟打。至明旦相見。乃是故舊同學。各相愧謝。眾人雲集。笑而怪之。眾生亦如是。五眾無我無人。空取相致鬪諍。若支解在地。但有骨肉。無人無我。是故菩薩。語眾生言。汝莫於根本空中。鬪諍作罪。鬪諍故。人身尚不可得。何況值佛。又云。一切煩惱。雖是過去業因緣。無明是根本。乃至若知先一世無明業因緣。則億萬世可知。譬如現在火熱。過去未來火亦如是。復次菩薩求無明。體即是明。所謂諸法實相。名為實際。觀諸法如幻如化。眾生顛倒因緣故。起諸煩惱。作惡罪業。輪轉五道。受生死苦。譬如蠶。出絲自裹縛。入沸湯火炙。凡夫眾生亦如是。初生時未有諸煩惱。後自生貪欲瞋恚等諸煩惱。是煩惱因緣故。覆真智慧。轉身受地獄火燒湯煮。菩薩知是法本末皆空。但眾生顛倒錯故。受如是苦。菩薩於此眾生。起大悲心。欲破是顛倒故求於實法。行般若波羅蜜。通達實際。種種因緣。教化眾生。令住實際。是故住實際無咎。釋曰。如了今世無明業是心。則能通達過去未來一切善惡諸業。悉是自心。如一火性熱。則一切火皆熱。既實知已。終不更將手觸。懼燒手故。若如實知。今現在一塵一念悉是自心。終不更故起心貪取前境。慮失宗故。所以寶藏論云。一切如幻。其幻不實。知幻是幻。守真抱一。如是則智燈常照。業海自枯。究竟住於無過咎。真唯識性之實際。於實際中。不見有一法若生若滅。若合若散。所以寂調音所問經云。寂調音天子言。文殊師利。為有煩惱故調伏。為無煩惱故調伏。文殊師利言。天子。喻如有夢為毒蛇所螫。此人為苦所逼。即於夢中而服解藥。以服藥故。毒氣得除。天子。於意云何。此人實為所螫不耶。天子言。不也。文殊師利言。彼毒實為除不耶。天子言。文殊師利。如實不被螫。除亦如是。文殊師利言。天子。一切賢聖調伏。亦復如是。天子。汝作是言。為有煩惱故調伏。無故調伏者。天子。如我與無我。有煩惱無煩惱。亦復如是。乃至一切法無我。以無主故。一切法無主。與虛空等故。一切法無來。無所依故。一切法無去。無窠窟故。一切法無住。無所安立故。一切法無安立。生即滅故。一切法無為。以無漏故。一切法無受。究竟調伏故。大莊嚴法門經云。文殊師利。見此大眾。於金色女無染心已。問金色女言。汝今煩惱置在何處。令諸王子。乃至居士等。不生染心。金色女言。一切煩惱。及眾生煩惱。皆住智慧解脫之岸。如如法界平等法中。彼諸煩惱。非有生。非有滅。亦不安置。如中觀論偈云。染法染者。一。一法云何合。染法染者異。異法云何合。古釋。煩惱為能染。眾生是所染。一即能所不成。異即如同水火。俱無合義。止觀云。若一念煩惱心起。具十法界百法。不相妨礙。雖多不有。雖一不無。多不積。一不散。多不異。一不同。多即一。一即多。亦如初燈。與暗共住。如是明暗。不相妨礙。亦不相破。如是了達。煩惱性空。則四種瀑流。唯正法行日之能竭。七重慢阜。因平等慧風之所摧。能害所害俱消。自縛他縛同解。逢緣猶蓮華上之水。歷事若虛空中之風。一切時中。常居宗鏡。見萬法無異。如太虛空。因分別識生。名色影現。分別不起。名色本虛。向性空地中。美惡平等。如大智度論云。譬如除宮殿。及諸陋廬。如燒栴檀。及雜木。其處虛空。無有異色。及薩婆若等諸法求其實皆如是。故淨名疏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者。即是明其去取也。有師解言。如人眼病。見空中華。眼病差時。即無華可除。眾生亦爾。妄見諸法。但除妄惑。妄惑若滅。則無法可除。此是本無法義。何謂不除法也。今言一切眾生。悉具十法界法。無明不了。觸處病生。若有智慧。無礙自在。悉為佛事。譬如火是燒法。若觸燒痛。謹慎不觸。即是除病。不可除火。若除此火。則失溫身照闇成食之能。十二因緣三道之法。亦爾。此有去取。法不同除也。又火能燒人。得法術者。出入無礙。不須除火也。故八萬四千煩惱。凡夫為之受惱。諸佛菩薩以為佛事也。亦如治眼之法。去病不得損睛珠也。經言。為斷病本而教導者。此正明化物也。病本。即是一念無明取相。故華嚴經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今謂唯是一念無明取相心作也。此即三界生死之病本也。若知無明。不起取有。即畢故不造新。即是斷病本也。是知一念之心。既名病本。亦是道原。執實成非。了空無過。悟在剎那。更無前後。如志公和尚道體不二科云。眾生不解修道。便欲遣除煩惱。不知煩惱本空。將道更欲覓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須別處追討。大道皎在目前。迷倒愚人不了。佛性天真自然。亦無因緣修造。不識三毒虛假。妄執沈淪生老。昔日迷時謂晚。今日始覺非早。第三色法。色有十五種。一地。有二種。一內。二外。內。謂各別身內。眼等五根。及彼居處之所依止。堅硬所攝。有執受性。復有增上積集。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等。是內地體。形段受用為業。外。謂各別身外。色等五境之所依止。堅硬所攝。非執受性。復有增上積集。所謂礫石丘山等。是外地體。形段受用為業。又依持資養為業。二水。亦二種。一內。二外。內。謂各別身內。眼等五根。及彼居處之所依止。濕潤所攝。有執受性。復有增上積集。所謂洟淚涎汗等。是內水體。潤澤聚集。受用為業。外。為各別身外。色等五境之所依止。濕潤所攝。非執受性。復有增上積集。所謂泉源谿沼等。是外水體。依治受用。資養為業。三火。亦二。一內。二外。內。謂各別身內。眼等五根。及彼居處之所依止煖熱所攝。有執受性。復有增上積集。所謂能令有情。遍溫增熱。又能消化飲噉。是內火體。成熟和合。受用為業。外。謂各別身外。色等五境之所依止煖熱所攝。非執受性。復有增上積集。所謂炎燎村城。或鑽木擊石。種種求之。是外火體。變壞受用。對治資養為業。四風。亦二種。一內。二外。內。謂各別身眼等五根。及彼居處之所依止。輕動所攝。有執受性。復有增上積集。所謂上下橫行。入出氣息等。是內風體。動作事受用為業。外。謂各別身外。色等五境之所依止。輕動所攝。非執受性。復有增上積集。所謂摧破山崖。偃拔林木等。彼既散壞。無依故靜。若求風者。動衣搖扇。其不動搖。無緣故息。如是等。是外風體。依持受用。對治資養為業。五眼。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之所執受。四大所造色為境界。緣色境識之所依止。淨色為體。色蘊所攝。無見有對性。六耳。七鼻。八舌。九身。亦爾。此中差別者。謂各行自境。緣自境之所依止。十色。謂眼所行境。眼識所緣。四大所造。色蘊所攝。有見有對性。十一聲。謂耳所行境。耳識所緣。四大所造。可聞音為體。色蘊所攝。無見有對性。十二香。謂鼻所行境。鼻識所緣。四大所造。可嗅物為體。色蘊所攝。無見有對性。十三味。謂舌所行境。舌識所緣。四大所造。可嘗物為體。色蘊所攝。無見有對性。十四觸。謂身所行境。身識所緣。四大所造。可觸物為體。色蘊所攝。無見有對性。十五法處所攝色。謂一切時意所行境。色蘊所攝。無見無對性。又百法明色有十一種。所謂五根六境。五根者。阿毘達磨論云。以造色為體。一能造。即四大。地水火風。二所造。即四微。色香味觸。六境者。一色。有三十一。顯色有十三。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光.六影.七明.八暗.九雲.十煙.十一塵.十二霧.十三空一顯色。形色有十。一長.二短.三方.四圓.五麁.六細.七高.八下.九正.十不正。表色有八。一取.二捨.三屈.四伸.五行.六住.七坐.八臥。法處色有五。一極逈色.二極略色.三定自在所生色.四受所引色.五遍計所執色。五根色。以能造為體。法處境中以極逈極略為體。遍計所執。受所引色等四色。非是造色。無體性故。是假非實。又除青黃赤白四色是實。長短二十七種皆是假。四實色上立故。以相形立故。二聲。有十一種。一因執受大種聲。因者。假藉之義。即藉彼第八識。執受四大所發之聲。即血脈流注聲等是也。即內四大有情作聲。皆是執受故。二因不執受大種聲。外四大聲是。三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如外四大種。親造彼聲。即手是。內四大種。親造果聲。外四大種。但為助緣。共造一聲。四世所共成聲。世間言教書籍陰陽等。名共成聲。仁義禮智信等。五成所引聲。或成所作智。所引言教。即唯如來。六可意聲。情所樂欲。七不可意聲。情不樂欲。八俱相違聲。非樂非不樂。名俱相違聲。九遍計所執聲。謂外道所立言教。十聖言量所攝聲。十一非聖言量所攝聲。三香。有六。一好。約情說。隨自識變。稱己心等。方名好香。二惡。三平等。非好非惡。四俱生沈檀等。與質俱起。五和合。眾香等成一香。六變異。未熟無香之時。名變異。四味。有十二。一苦.二酸.三甘.四辛.五鹹.六淡.七可意。謂稱情故。八不可意。謂不稱情。九俱相違。上二相反。十俱生。與質同有。十一和合。眾味聚集。十二變異。成熟後。味異。於前。五觸。有二十六。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滑.六澁.七輕.八重.九軟.十緩.十一急.十二冷.十三飢.十四渴.十五飽.十六力.十七劣.十八悶.十九癢.二十黏.二十一病.二十二老.二十三死.二十四疲.二十五息.二十六勇。前四地水火風是實。餘二十二依四大差別建立是假。
問。色法有幾義。
答。有四義。百法云。一識所依色。唯屬五根。二識所緣色。唯屬六境。三總相而言。質礙名色。四別相而言。略有二種。一者有對。若准有宗。極微所成。大乘即用能造色成。二者無對。非極微成。即法處所攝色。如上地水火風。一切色法。因緣似有。體用俱虛。何者。自體他體。皆悉性空。能緣所緣。俱無有力。以自因他立。他因自生。他是自他。自是他自。互成互奪。定性俱無。又能因所成。所從能立。能無有力則入所。所無有力則入能。互攝互資。悉假施設。緣會似有。緣散還無。以唯識所持。終歸空性。如大智度論云。復次地。若常。是堅相。不應捨其相。如凝酥。蠟蜜。樹膠。融。則捨其堅相。墮濕相中。金銀銅鐵等。亦爾。如水為濕相。寒則轉為堅相。如是等種種。悉皆捨相。復次諸論師輩。有能令無。無能令有。諸賢聖人。及坐禪人。能令地作水。水作地。如是等諸法。皆可轉相。以無定體故。隨緣變現。不可執有執無。違於法性。第四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不相應行者。相應者。和順義。如心王心所。得等非能緣故。不與心心所相應。名不相應。又得等非質礙義。不與色相應。又有生滅。不與無為相應。為揀四位法。故名不相應。一得。謂諸行種子所攝。自在生起。相續差別性。又雜集論云。謂於善不善無記法。若增若減。假立。獲得成就。善不善無記法者。顯依處。若增若減者。顯自體。何以故。由有增故。說名成就上品信等。由有減故。說名成就下品信等。二無想定。謂已離淨欲。未離上地欲。由於無想天。起出離想。雜集論云。於不恒行心心所滅。假立無想定。不恒行轉識所攝。滅者。謂定心所引。不恒現行諸心心所。暫時間滅。三滅盡定。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又云。欲超過有頂。作止息想。作意為先。故於不恒行諸心心所。及恒行一分心心所滅。假立滅盡定。此中所以不言未離上欲者。為顯離有頂欲。阿羅漢等。亦得此定故。一分恒行者。謂染污意所攝。四無想天。謂於此間得無想定。由此後生無想有情天中。於不恒行心心所滅。假立無想異熟。五命根。謂於眾同分。先業所感。住時決定。假立壽命。眾同分者。於一生中諸蘊相續。住時決定者。劑爾所時。令眾同分常得安住。或經百年千年等。由業所引功能差別。又依業所引。第八識種。令色心不斷。名為命根。六眾同分。謂如是如是有情。於種種類。自體相似。假立眾同分。七異生性。謂行自相發起性。又由二障種。各趣差別。八生。謂於眾同分。諸行本無今有性。假立為生。九異。謂於眾同分。諸行相續變異性。假立為異。亦名為老。十住。謂於眾同分。諸行相續不變壞性。假立為住。十一無常。謂於眾同分。諸行自相生後滅壞性。假立無常相。十二名身。謂於諸法自性增言。假立名身。十三句身。謂於諸法差別增言。假立句身。十四文身。謂於彼前二文句所依諸字。假立文身。十五流轉。謂於因果相續不斷。假立流轉。十六定異。謂於因果種種差別。假立定異。十七相應。謂諸行因果。相稱性。十八勢速。謂諸行流轉迅疾性。十九次第。謂諸行一一次第流轉性。二十時。謂諸行展轉新新生滅性。二十一方。謂諸色行遍分劑性。二十二數。謂諸行等。各別相續。體相流轉性。二十三和合。謂諸行緣會性。二十四不和合。謂諸行緣乖性。此不相應行。雖不與心王。心所。色法。無為等。四位相應。然皆是心之分位。亦不離心變。及出唯識真性。約一期行相分別故爾。如廣百論云。自心分別所見境界。即是自心。但隨眾緣諸行種熟。自心變作種種分位。自心所變。無實體相。何為精勤。安立異法。但應信受。諸法唯心。
問。一心妙旨。八識真原。有為門中。已明王所。無為法內。如何指陳。
答。此申第五無為法。有為無為。皆一心變起故。又不出一心性故。
問。有為無為。各有幾種。一一行相。如何分別。
答。有為略有三種。無為略有六種。初有為極成之法。不過三種。識論云。一現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現受用法。如瓶衣等。如是二法。世共知有。不待因成。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由彼彼用。證知是有。釋云。如色心等者。即是五識身。他心智境。謂色等五塵。及心心所。此約總聚。不別分別。此何識境。現量所知。非境所知。如瓶衣等者。此雖現見受用。而非現量所緣。是假法故。但是現世而受用物。
問。此中緣瓶等心是何量攝。
答。非量收。不親緣得法自體故。非比度故。非量所收。如眼耳等者。此五色根。非現量得。亦非現世人所有知。此眼耳等。各由彼彼有發識用。比知是有。言證知者。證成道理也。以現見果。比有因故。果。謂所生心心所法。比量知有。諸淨色根。此非現量他心智知。然今大乘第八識境。亦現量得。佛智緣時。亦現量得。除佛已外。共許為論。非世共悉。是故但言此知是有。次約諸經論。有六種無為。百法云。一虛空無為者。離一切色心諸法障礙。所顯真理。名為虛空無為。虛空有三。一識變虛空。即第六識上作解心。變起虛空相分故。二法性虛空。即真如體有離諸障礙。故名為虛空。三事虛空。即所見頑空是也。二擇滅無為。由無漏智起簡擇。滅諸障染。所顯真如理故。三。非擇滅無為。有法不由擇力。起無漏智簡擇。而本性淨。即自性清淨涅槃是也。即真如本性。離諸障染。不由起智斷惑。本體淨故。四不動無為。第四禪離八患三災。證得不動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從第四禪已上。至無所有處已來。捨受不行。并麁想亦無。顯得真如。名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有二。一約對得名。謂真如理。對事得名。二簡法者。即真如簡遍計。離於生滅也。出體者。大乘但約心變相分。假說有虛空故。非是離心外有空也。若說本質無為者。即不離於識變有也。
問。若說識變相分。說是無為者。即是相狀之相。隨識而為。何成無為耶。
答。此說是識變。假說是無為。其實非是無為。無為是常住法故。今此依無為體者。但取隨識獨影相分為體。以前後相似。無有變而唯有一類空等相故。假說無為。此六無為。地前菩薩識變。即是有漏。若地上後得智變。即無漏。若依法性出體者。五種無為。皆是真如。真如體外。更無別出。六種無為。各皆依真如實德也。
問。如何聖教說真如實耶。
答。今言有者。不是真如名實有。但說有。即是遣惡取空。故說有。體。是妙有真空。故言非空非有。
問。如何聖教說真空為空耶。
答。謂破執真如心外實有。故說為空。即空其情執。即不空其真如空也。又識論云。然諸契經說有虛空等諸無為法。略有二種。一依識變假施設有。謂曾聞說虛空等名。隨分別有虛空等相。數習力故。心等生時。似虛空等。無為相現。此所現相。前後相似。無有變易。假說為常。二依法性假施設有。謂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絕。與一切法。非一異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離諸障礙。故名虛空。由簡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故名擇滅。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或緣闕所顯。故名非擇滅。苦樂受滅。故名不動。想受不行。名想受滅。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釋云。一依識變假施設有者。此無本質。唯心所變。如極微等。變似空等相現。此皆變境而緣故也。真如亦是假施設者。真如約詮。而詮體是一。此五無為。依真如上假名空等。而真如體。非如。非不如。故真如名。亦是假立。如食油蟲等。不稱彼體。唯言顯故。譬如有蟲。名曰食油。實非食油。假名食油。不稱體故。真如亦爾。又釋摩訶衍論云。無為有四。一真如無為。二本覺無為。三始覺無為。四虛空無為。有為法有五種。一者。根本無明有為。二者。生相有為。三者。住相有為。四者。異相有為。五者。滅相有為。是名為五。且四無為者。以何為體。有何等用。頌曰。依各有二種。所謂通及別。如體用亦爾。隨釋應觀察。論云。真如無為。有二所依。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寂靜理法以為體故。本覺無為。有二所依。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自然本智以為體故。始覺無為。有二所依。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隨他起智以為體故。虛空無為。有二所依。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無所有事。以為體故。復次真如無為。有二種用。一者通用。一切諸法。令出生故。二者別用。平等之性。令不失故。本覺無為。有二種用。一者通用。不守自性故。二者別用。不轉變故。始覺無為。有二種用。一者通用。隨妄轉故。二者別用。對治自過故。虛空無為。有二種用。一者通用。欲有令有故。二者別用。空無之性。令不失故。是名二用。此中所說。通謂他義。別謂自義。五種有為。以何為體。有何等用。頌曰。依各有二種。所謂通及別。如體用亦爾。隨釋應觀察。論曰。根本無明。有二種依。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大力住地以為體故。生相有為。有二種依。一者通所依。非有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細分染法以為體故。住相有二種依。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麁分染法以為體故。異相滅相。二種通依別依。如前住相有為所說無別。復次根本無明有為。有二種用。一者通用。能生一切諸染法故。二者別用。隨所至處。作礙事故。生相有為。有二種用。一者通用。於上下中與其力故。二者別用。隨所至處。作礙事故。如說生相。住異亦爾。滅相有為。有二種用。一者通用。於上及自。與其力故。二者別用。能作礙事故。是名二用。以何義故。作如是說。有為無為。一切諸法。通以一心。而為其體。於道智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阿賴耶識。具一切法。過於恒沙。過於恒沙。如是諸法。以誰為本。生於何處。佛言。如是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生處殊勝。不可思議。何以故。於非有為非無為處。是有為是無為法而能生故。文殊又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非有為非無為處。佛言。非有為非無為處者。所謂一心本法。非有為故。能作有為。非無為故。能作無為。是故我言。生處殊勝。不可思議。復次善男子。譬如庶子。有二所依。一者大王。二者父母。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各有二依。謂通達依。及支分依。復次善男子。譬如一切草木。有二所依。一者大地。二者種子。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各有二依。謂通達依。及支分依。乃至廣說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者。即是開示能熏所熏之差別故。云何開示。所謂顯示染淨諸法。有力無力。互有勝劣故。今當作二門。分明顯說。一者下轉門。二者上轉門。生滅門中。不出此二。如是二門。云何差別。頌曰。諸染法有力。諸淨法無力。背本下下轉。名為下轉門。諸淨法有力。諸染法無力。向原上上轉。名為上轉門。論曰。由染淨諸法。互有勝劣故。二種轉門。得成而已。今當先說初下轉門。根本無明。以何等法而為所熏。於何時中而作熏事。頌曰。所熏有五種。為一法界心。及四種無為。非初非中後。取前中後故。如契經分明說。論曰。根本無明。以五種法而為所熏。謂一法界及同無為。熏一法界。其相云何。頌曰。一種法界心。有二種自在。謂有為無為。是根本無明。依於初自在。而能作熏事。論曰。一法界心。有二種自在。一者有為自在。能為有為法。而作依止故。二者無為自在。能為無為法。而作依止故。根本無明。依初自在。能作熏事。非後自在。中實契經中作如是說。根本無明依初自在能作熏事非後自在。中實契經中作如是說。根本無明熏自所依分際之量。非他所依故。熏真如法。其相云何。頌曰。真如無為法。有二種作用。所謂通及別。如前決擇說。是根本無明。依於初作用。而能作熏事。餘無為亦爾。論曰。真如無為。有二種用。謂通及別。如前所說。根本無明。依初作用。能作熏事。非後作用。如說真如。餘三無為。亦復如是。皆依初作用。非後用故。作熏時量。非初亦非中後。取前中後故。本智契經中作如是說。大力無明。作熏事時。初及中後。一時俱取。而非別取故。此中所說能熏所熏。以何義故名言熏。謂能引彼法而合自體。不相捨離。俱行俱轉。故名能熏。又能與彼法不作障礙。若隨若順。不違逆故。名為所熏。謂五種有為。能熏四種無為法。及一法界心。所熏五法隨來。而與五能熏。共會和合。同事俱轉。是故說言。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如大無明。一心本法。為通依故。依初自在。作熏習事。四相有為。應如是知。如大無明。依四無為。通達作用。能作熏事。四相有為。應如是知。
宗鏡錄卷第五十八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五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有為無為二門。為當是一是異。
答。非一非異。非泯非存。何者。若是一者。仁王經不應云。諸菩薩等。有為功德無為功德。悉皆成就。又維摩經云。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等。二義雙明。豈是一耶。若是異者。般若經。佛告善現。不得離有為說無為。不得離無為說有為。豈成異耶。若云俱泯者。華嚴經云。於有為界示無為之理。不滅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之法。不壞無為之性。則有無性相。無礙俱存。若言俱存者。如前論云。二依法性假施設有。謂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絕。則百非莫能惑。四句不能詮。非。可以情謂有無。唯應智超言像。方達有為無為唯識之真性矣。如大智度論。復次夫生滅法者。若先有心。後有生。則心不待生。何以故。先已有心故。若先有生。則生無所生。又生滅性相違。生則不應有滅。滅時不應有生。以是故。一時不可得。異亦不可得。是則無生。若無生。則無住滅。若無生住滅。則無心數法。無心數法。則無心不相應諸行色法。色法無故。無為法亦無故。何以故。因有為。故有無為。若無有為。則亦無無為。是故不應言諸法有。又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云。有為無為之法。文字言說有差別耳。持世經云。有為法如實相。即是無為。
問。心所具幾義。立心所之門。
答。古德釋云。心所義有三。一恒依心起。二與心相應。三。繫屬於心。心王緣總相。如畫師作模。心所通緣總別相。如弟子於總相模中。填眾多彩色。即心所於心王總青。如眼識心王。緣青色境時。是總相。更不作多般行解。心所緣別相者。如五心所中作意。以警心引心為別相等。上便領納想像。造作種種行相。是通緣總別相。
問。心王與心所。為同為別。
答。約俗則似同似別。論真則非即非離。識論云。如是六位心所法。為離心體有別自性。為即是心分位差別。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離心體有別自性。如何聖教說唯有識。又如何說。心遠獨行。染淨由心。士夫六界。莊嚴論說。復云何通。如彼頌言。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若即是心分位差別。如何聖教說心相應。他性相應。非自性故。又如何說。心與心所。俱時而起。如日與光。瑜伽論說。心所非即心故。應說離心有別自性。以心勝故。說唯識等。心所依心勢力生故。說似彼現。非彼即心。又識心言。亦攝心所。恒相應故。唯識等言。及現似彼。皆無有失。此依世俗。若依勝義。心所與心。非即非離。諸識相望。應知亦然。是謂大乘真俗妙理。攝論頌云。遠行及獨行。無身寐於窟。調其難調心。是名真梵志。百法釋云。如來依意根處。說遠行及獨行也。隨無明。意識遍緣一切境也。故名遠行。又諸心相續。一一轉故。無實主宰。名獨行。無身者。即心無形質故。寐於窟者。即依附諸根。潛轉身內。名為寐於窟也。寐者。藏也。即心之所蘊在身中。此偈意謂破外道執有實我也。世尊云。但是心獨行。無別主宰。故言獨行也。又無始遊歷六塵境。故名遠行。無別心所。故名獨行。明知無別心所也。士夫六界者。瑜伽云。佛說皆云。四大。空。識。能成有情。色。動。心。三法最勝。為所依。色所依者。即四大也。動所依者。空即是也。謂內空界。不取外者。由內身中有此空界故。所以有動。故為動依。心所依者。識是也。即說六界能成有情。不言心所界也。釋云。許心似二現者。此中似言。似心外所計實二分等法。故名為似。無別染善法者。謂唯心變似見相二分。二分離心。無別有法。復言心變似貪信等故。貪信等。離心之外。無別染善法。體即心也。如二分故。應說離心有別自性。以心勝故。說唯識等者。既說離心有所。何故說唯識。心遠獨行染淨由心。六界之中唯說心者。以心勝故。說。此唯識等。如何勝。總有四義。一。能為主。二能為依。三行相總。四恒決定。非如心所等。有時不定。又若依第一體用顯現諦。即心王為體。心所為用。即體用不即不離也。若依勝義。即是因果差別諦。即王所互為因果。法爾非離也。若依第三證得勝義諦。即依詮顯者。若依能詮依他起性說。非即。若依所詮二無我理說。即王所非離。若第四勝義勝義諦。廢詮談旨。亦不言即離也。即一真法界。離言絕相。即王所道理同歸一真如故。
問。心王心所。云何明假實。
答。從種生者名實。依他立者名假。心法唯是實有。心所之中。遍行別境。唯是實有。其餘諸法。或假或實。真如無為。雖非自從種起。亦名為實。不依他故。或諸法名義俱假。唯真如無為一種。名假體實。離言詮故。
問。識論云。但說識即攝心所者。真如與識。非如心所。何故不說。
答。識實性故。識俱。有故。不離識故。非我法依故。但說識。不說真如。故知真如即識。識即真如。
問。真如即識。識即真如。且真如非識之所變現。何成唯識。
答。雖非識變。識實性故。亦名唯識。真如離言。與能計識。非一非異。非如色等可依起執。故非執依。此中不說。若遠望疎。言亦可依執。法。末學者。依起執故。又真如既非識所轉變。應非唯識。不以變故。名為唯識。不離識故。正名唯識。
問。一百法中。凡聖總具不。
答。若凡夫位。通約三界九地種子。皆具一百法。若諸佛果位。唯具六十六法。除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不相應行中四。共除三十四法。
問。心攝一切。云何但標五位百法之門。
答。雖標百法以為綱要。此中五位次第已攝。無盡法門。不出於此。何者。百法云。一明心法。謂此八種心王。有為法中。此最勝故。世出世間。無不由心造。二明心所有。法與此心王。常相應故。名相應法。望前心王。此即是劣。先勝後劣。所以次明。三色法。心王等之所現影。謂此色法不能自起。要藉前二心王心所之變現故。變不親緣。故致影言。或通本質。前二能變。此為所變。先能後所。所以次明。四不相應行。謂此得等二十四法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別假立。前三是實。此即是假。先實後假。所以次明。五無為法。體性甚深。若不約法以明無為。無由得顯故。藉前四斷染成淨之所顯示。前四有為。此即無為。先有後無。所以後明。又鈔中廣釋。第一心法最勝故者。華嚴經頌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者。此八識心王最勝。由如畫師。能畫一切人天五趣形像。乃至佛菩薩等形像。然經中舉喻。佛但取少分。以畫師只畫得色蘊。餘四蘊即不能畫。法中若是八識。即能通造得五蘊。且如第六識。相應不共無明。及餘分別俱生惑等。若造得地獄總別報業。即自畫得地獄五蘊。乃至若造得人天總別報業。即自畫得人天形像。若具修萬行。獲得二轉依果。即自畫得佛果形像。故知一切世出世間五蘊。皆是自第六識。畫得。不簡依報正報。皆是心變。所以心法。獨稱最勝。第二心所有法。與此相應故者。瑜伽論五義略辯相應。一時者。所謂王所同時起。二依者。即王所同一所依根。三緣者。即王所同一所緣境。四行者。所謂王所三量。行相俱同。五事者。即王所各有自證分體事。第三色法。二所現影故。現者。變也。為十一種色。皆是心。心所。所變現故。影。謂影像。是相似流類之義。即此十一種色相分。是本質之流類。似於本質。若無質者。即似內心。故言影也。變不親緣。故置影言者。為八識皆有變相分緣義。且如前五識緣五塵境時。須變影像緣。第六緣十八界法。亦變相分緣。第七緣第八見分為我時。亦變相分緣。若第八緣他人浮塵。及定果色并界器時。亦變相分緣。相分望八識。即親所緣緣。本質望八識。即疎所緣緣。此上所說。且望有質影者說。若唯有相分無本質者。即第八緣自三境。定意識緣自定果色是。第四分位差別故者。此得等二十四法。即依他。前三位種現上假立。第五顯示實性故。即五無為。如前已釋。又第一八種心王。是最勝能緣門。第二心所有法。與心相應。是共勝同緣門。第三色法。心之影像。是所緣境界門。第四不相應法。是分位建立門。第五無為法。是顯示實性門。如上勝劣顯現。能所互成。假實詮量。有無隱顯等。能彰無盡法門。無盡法門。不出五位百法。五位百法。不出色心二法。攝末歸本。不出唯心一法矣。
問。八識真原。萬法栖止。約其體性。都有幾種。
答。經論通辯。有三種性。約能所染淨分別。隨事說三。縱有卷舒。皆不離識性。合則一體無異。開則三相不同。三相不同。約用而行布。一體無異。就性以圓融。行布乃隨義以施為。圓融則順性而冥寂。若無行布。無可圓融。如無妄情。不立真智。染淨既失。二諦不成。是以因妄辯真。在行相而須悉。尋迹得本。假因緣以發明。斯三性法門。收凡聖境界。事無不盡。理無不窮。今言三性者。約經論共立。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遍計所執性者。謂愚夫周遍計度。所執蘊等實我實法。名為遍計性。有二。一自性。總執諸法實有自性。二差別。別執取常無常等。實有自體。或依名遍計義。如未識牛。聞牛名。便推度。因何道理。名之為牛。或依義遍計名。或見物體。不知其名。便妄推度。此物名何。如未識牛共推度云。為鬼耶。為獸耶。此諸遍計。約體不出人法二體。約執不出名義二種。又一有遍非計。如無漏諸心。有漏善識。能遍廣緣。而非計執。無漏諸心。即諸聖人無漏智慧。了諸法空。即無法不遍。都無計執。名為非計。唯後得智。有漏善識。即地前菩薩。雖有漏心中。能作無我觀故。亦能觀一切皆無有我。亦是遍而非計。二有計非遍。如有漏第七識。恒緣第八見分起我法二執。從第六識入生空觀時。第七識中。猶尚緣第八見分。起於法執。故知計而非遍。三亦遍亦計。即眾生染心。四非遍非計。即有漏五識。及第八賴耶。各了自分境界。不遍。無計度。隨念分別。故非計也。賴耶。唯緣種子。根身。器世間。三種境故。尚不能緣前七現行故。非遍非計。有漏種子。能持能緣。無漏種子。即持而不緣。況餘境耶。又古德云。眾生染心。於依他起自性中。當知有二種遍計所執自性執。一者隨覺。即現行執。二者慣習。習氣隨眠。即執種子。依他起性者。依他眾緣和合生起。猶如幻事。名依他性。圓成實性者。一味真如圓滿成就。
問。如何是能遍計自性之理。
答。准護法云。第六第七心品執我法者。是能遍計。唯說意識能遍計故。
問。如何是所遍計自性之理。
答。准攝論云。是依他起。遍計心等所緣緣故。慈恩云。三性之中。是依他起。言所緣。必是有法。遍計心等。以此為緣。親相分者。必依他故。不以圓成而為境也。謂不相似故。
問。三性中遍計是妄想。即無。依他屬因緣。是有不。
答。此二性能所相生。俱無自體。何者。因妄想故立名相。因名相故立因緣。若妄想不生。名相何有。名相不有。因緣即空。以萬法不出名故。楞伽頌云。譬如修行事。於一種種現。於彼無種種。妄想相如是。釋云。此破妄想遍計性也。如二乘修諸觀行。若作青想觀時。天地萬物。莫不皆青也。以無青處見青。由心變故。於一色境。種種不同。譬凡夫妄見生死。亦是無生死處妄見生死也。又經頌云。譬如種種瞖。妄想眾色現。瞖無色非色。緣起不覺然。此破因緣依他起性也。如目瞖所見。差別不同。彼實非有緣所起法。斯則妄想體空。因緣無性。即是圓成究竟一法。如明眼人。見淨虛空。況一真心。更無所有。
問。此三性中。幾法是假。幾法是實。
答。識論云。遍計所執。妄安立故。可說為假。無體相故。非假非實。依他起性。有實有假。聚集相續。分位性故。說為假。有心心所色。從緣生故。說為實有。若無實法。假法亦無。假法依實因而施設故。圓成實性。唯是實有。不依他緣而施設故。釋云。遍計。有名無體。妄情安立。可說為假。談其法體。既無有相。非假非實。非兔角等。可說假實。必依有體總別法上。立為假實故。依他。假有三種。一聚集假者。如瓶盆有情等。是。聚集法。多法一時所集成故。能成雖實。所成是假。二相續假者。如過未等世。唯有因果。是相續性。多法多時上。立一假法。如佛說言。昔者鹿王。今我身是。所依五蘊剎那滅者。雖體是實。於此多法相續假。立一有情。至今猶在故。三分位假者。如不相應行。是。分位性。故皆是假。一時一法上立。如一色上。名有漏。可見。有對。亦名色等。並是於一法上。假施設故。若彼實者。應有多體。其忿恨等。皆此假攝。心心所色。從因緣種生。故說為實。又三性者。即是一性。一性即無性。何者。遍計無相。依他無生。圓成無性。解深密經云。瞖眼人。如遍計。現青黃。如依他。淨眼。如圓成。攝論云。分別性如蛇。依他性如藤。若人緣四塵相。分析此藤。但見四相。不見別藤。但是色香味觸相故。藤非實有。以離四塵外。無別有藤。所以論偈云。於藤起蛇知。見藤則無境。若知藤分已。藤知如蛇知。若知藤之性分是空。則例如藤上妄生蛇想。攝論云。菩薩不見外塵。但見意言分別。即了依他性。云何了別。此法。若離因緣。自不得生。根塵為因緣。根塵既不成。此法無因緣。云何得生。依初真觀。入依他性。由第二真觀。除依他性。則唯識想息。意言分別顯現。似所聞思一切義。乃至似唯有識想。皆不得生。生緣有二。謂分別性。及依他性。分別性已滅。依他性又不得生。既無二境。故一切義。乃至似唯識想。皆不得生。唯識想尚不得起。何況餘意言分別而當得生。菩薩住何處。唯住無分別。一切名義中平等平等。又依二種平等。謂能緣所緣。能緣即無分別智。以智無分別。故稱平等。所緣即真如境。境亦無分別。故稱平等。又此境智。不住能取所取義中。譬如虛空。故說平等。平等。由此義故。菩薩得入真實性。此位不可言說。以自所詮故。證時離覺觀思惟分別故。
古德問云。我見所緣影像若是依他有者。應有依他性實我。
答。此相仗因緣生。但是依他性幻有之法。而非是我。由彼妄執為我故。名妄執。此有兩重相。約此相從因緣生。有力能生心。此乃是有。名依他性法。於此不稱所執法義邊。名遍計所執。乃名為無。如人昏冥。執石為牛。石體不無。我見所緣緣。依他相有。如石本非牛。妄心執為牛。此所執牛。其體全無。如相分本非我。妄心執為我。此所執。其體全無。但有能執心。而無所執我。謂於此石處。有所緣石。而無所執牛。於此相分上。有所緣法。而無所執我。又況云。如南方人不識駝毛。曾於一處聞說龜毛。後忽見駝毛。由不識故。妄謂駝毛以為龜毛。此所見駝毛是有故。如依他性法。其駝毛上無龜毛。妄心謂為龜毛。如所執實我法故。論云。有義。一切及心所法。由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名依他起。遍計依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名遍計所執性。
問。三性中。幾性不可滅。幾性可滅耶。
答。准佛性論云。二性不可滅。一性可得滅。何以故。分別性本來是無。故不可滅。真實性本來是真。故不可滅。依他性雖有不真實。是故可滅。所以分別中邊論云。分別性者。謂是六塵。永不可得。猶如空華。依他性者。謂唯亂識。有非實故。猶如幻物。真實性者。謂能取所取。二無所有。真實有無故。猶如虛空。
問。依他起相。但是自心妄分別有。理事雙寂。名體俱虛。云何有憂喜。所行境界。
答。譬如夜行。見杌為鬼。疑繩作蛇。蛇之與鬼。名體都無。性相恒寂。雖不可得。而生怖心。以體虛而成事故。清涼疏云。若依攝論說喻。皆喻依他起性。然並為遣疑。所疑不同故。所喻亦異。一以外人聞依他起相。但是妄分別有。非真實義。遂即生疑云。若無實義。何有所行境界。故說如幻。謂幻者。幻作。所緣六處。豈有實耶。二疑云。若無實。何有心心法轉。故說如焰。飄動。非水似水。妄有心轉。三疑云。若無實。何有愛非愛受用。故說如夢中。實無男女。而有愛非愛受用。覺時亦爾。四疑云。若無實。何有戲論言說。故說如響。實無有聲。聽者謂有。五疑云。若無實。何有善惡業果。故說如影。謂如鏡影像。故亦非實。六疑云。若無實。何以菩薩作利樂事。故說如化。謂變化者。雖知不實。而作化事。菩薩亦爾。是以萬法雖空。體虛成事。一真非有。無性隨緣。則湛爾堅凝。常隨物化。紛然起作。不動真如。
宗鏡錄卷第五十九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此三性法。為當是一是異。若道是一。不合云依圓是有。遍計是無。若道是異。又云皆同一性。所謂無性。
答。此三性法門。是諸佛密意所說。諸識起處。教網根由。若即之取之。皆落凡常之見。若離之捨之。俱失聖智之門。所以藏法師。依華嚴宗。釋三性同異義。一圓成真如有二義。一不變。二隨緣。二依他二義。一似有。二無性。三遍計所執二義。一情有。二理無。由真如不變。依他無性。所執理無。由此三義。故三性一際。又約真如隨緣。依他似有。所執情有。由此三義。亦無異也。是故真該妄求末徹真原。性相融通。無障無閡。
問。依他似有等。豈同所執是情有耶。
答。由二義故。無異也。一以彼所執。執似為實。故無異法。二若離所執。似無起故。真中隨緣亦爾。以無所執。無隨緣故。又。以三性。各有二義不相。違故無異性。且如圓成。雖復隨緣成於染淨。而恒不失自性清淨。只由不失自性清淨故。能隨緣成染淨也。猶如明鏡現於染淨。而恒不失鏡之明淨。只由不失鏡明淨故。方能現染淨之相。以現染淨。知鏡明淨。以鏡明淨。知現染淨。是故二義。唯是一性。雖現淨法。不增鏡明。雖現染法。不污鏡淨。非直不污。亦乃由此反現鏡之明淨。真如亦爾。非直不動性淨成於染淨。亦乃由成染淨方現性淨。非直不壞染淨明於性淨。亦乃由性淨故方成染淨。是故二義。全體相收。一性無二。豈相違也。由依他無性。得成似有。由成似有。是故無性。此即無性即因緣。因緣即無性。是不二法門也。所執性中。雖復當情稱執現有。然於道理畢竟是無。以於無處橫計有故。如於杌橫計有鬼。今既橫計。明知理無。是故無二唯一性也。
問。真如是有耶。
答。不也。隨緣不變故。空。真如離妄念故。
問。真如是無耶。
答。不也。不變隨緣故。不空故。聖智所行處故。
問。真如是亦有亦無耶。
答。不也。無二性故。離相違故。
問。真如是非有非無耶。
答。具法故。離戲論故。
問。依他是有耶。
答。不也。緣起無性故。約觀遣故。異圓成故。
問。依他是無耶。
答。不也。無性緣起故。能現無生故。異遍計故。是智境故。
問。依他是亦有亦無耶。
答。不也。無二性故。離相違故。
問。依他是非有非無耶。
答。不也。有多義門故。離戲論故。
問。遍計是有耶。
答。不也。理無故。無體相故。
問。遍計是無耶。
答。不也。情有故。無相觀境故。能翳真故。
問。遍計是亦有名亦無耶。
答。不也。無二性故。
問。遍計是非有非無耶。
答。不也。所執性成故。已上護執竟。今執成過者。若計真如一向是有者。有二失。一不隨緣。二不待了因故。
問。教云。真如為凝然常。既不隨緣。豈是過耶。
答。聖說真如為凝然者。此是隨緣成染淨時。恒作染淨而不失自體。即是不異無常之常。名不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也。不異無常之常。出於情外。故名真如常。經云。不染而染。明常作無常。染而不染。明作無常時不失常也。又不異常之無常故。說真如為無常。經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又依他是生滅法。亦得有不異常之無常。不異無常之常。以諸緣起無常之法。即無自性。方成緣起。是故不異常性而得無常。故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此即不異於常。成無常也。又諸緣起。即是無性。非滅緣起。方說無性。即是不異無常之常也。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又眾生即涅槃。不更滅也。此與真如二義同。即真俗雙融。二而無二。故論云。智障甚盲闇。謂真俗別執故也。又真如若不隨緣成於染淨。染淨等法。即無所依。無所依有法。又墮常也。又真如若有者。即不隨染淨。染淨諸法。既無自體。真又不隨。不得有法。亦是斷也。乃至執非有非無等四句。皆墮斷常也。若依他執有者。謂已有體。不藉緣故。無緣有法。即是常也。又由執有。即不藉緣。不藉緣故。不得有法。即是斷也。
問。依他性是有義。便有失者。何故攝論云依他性以為有耶。
答。此即不異空之有。從緣無體故。一一緣中。無作者故。由緣無作。方得緣起。是故非有之有。為依他有。即是不動真際。建立諸法。若謂依他如言有者。即緣起有性。緣若有性。即不相藉。不相藉故。即壞依他。壞依他者。良由執有。汝恐墮空。立有。不謂不達緣所起。法無自性故。即壞緣起。便墮空無。又若依他執無者。亦二失。謂依他是無法者。即緣無所起。不得有法。即是斷也。
問。若說緣生為空無。即墮斷者。何故中論廣說緣生為畢竟空耶。
答。聖說緣生以為空者。此即不異有之空也。此即不動緣生。說實相法也。若謂緣生如言空者。即無緣生。緣生無故。即無空理。無空理者。良由執空。是故汝恐墮有。立空。不謂不達無性緣生故。失性空故。還墮情中惡取空也。故清辯為成有。故破於有。護法為成空。故破於空也。如情執無。即是斷過。若說無法為依他者。無法非緣。非緣之法。即常也。乃至執非有非無。皆成斷常二患。若遍計性中計所執為有者。聖智所照。理應不空。即是常也。若妄執遍計於理無者。即失情有。故是斷也。乃至非有非無。皆具上失。上已護過。今當顯德者。真如是有義。何者。迷悟所依故。不空故。不壞故。真如是空義。隨緣故。對染故。真如是亦有亦無義。具德故。違順自在故。鎔融故。真如是非有非無義。二不二故。定取不得故。依他是有義。無性緣成故。依他是無義。緣成無性故。依他是亦有亦無義。緣成故。無性故。依他是非有非無義。隨取一不得故。遍計是有義。約情故。遍計是無義。約理故。遍計是亦有亦無義。由是所執故。遍計是非有非無義。由所執故。故知執則為斷常二患。不執成性德之門。但除妄情。非遣法也。是以不離有以談真。見有之本際。匪存無而觀法。了無之真原。則不出有無。不在有無。何取捨之干懷。斷常之所惑乎。是則三性一性。情有而即是真空。一性三性。真如而能成緣起。終日有而不有。有徹空原。終日空而不空。空該有際。自然一心無寄。萬法俱閑。境智相應。理行融即。方入宗鏡。瑩淨無瑕。照破古今。光吞萬彙矣。
問。若不立三性。有何等過。
答。若無三性。凡聖不成。失大因緣。成斷常過。攝論云。於世間中。離分別依他二法。更無餘法。阿賴耶識。是依他性。餘一切法。是分別性。此二法。攝一切法皆盡。三界唯有識故。阿毘達磨經說。三性法者。染污分。清淨分。彼二分於依他性說。分別性是染污分。真實性是清淨分。譬如金土藏。有三種可見。謂一地界。二土。三金。於地界中。土非有而可見。金實有而不可見。若以火燒。土則不現。金則顯現。復次於地界中。土相現時。是虛妄體現。金體現時。是清淨體現。是故地界有二分。如是如是。此識性未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識性中。虛妄分別性顯現。清淨性不現。此識性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於識性中。實有清淨性顯現。虛妄分別性不顯現。故知妄依真起。而能覆真。真因妄顯。而能奪妄。真妄無體。皆依識性。如土與金。俱依地界。
攝論問。云何一識。成一切種種識相貌。八識。十一識等。
答。欲顯依他性。具有三性。一識。從種子生。是依他。有種種識相貌。是分別。分別實無所有。是真實性。一識。謂一本識。本識變異。為諸識故。
問。三性行相。有假有實。義理可分。云何復說三無性。及云一切法皆無自性。
答。論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後說三種無性。謂即相。生。勝義。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說密意言。顯非了義。謂後二性。雖體非無而有。愚夫於彼增益。妄執。實有我法自性。此即名為遍計所執。為除此執故。佛世尊。於有及無。總說無性。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謂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性畢竟無有。如空華故。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託眾緣生。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依後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如太虛空。雖遍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乃至契經中說無性言。非極了義。諸有智者。不應依之總撥諸法。都無自性。解深密經偈云。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相者。是遍計。生者。是依他。勝義。是圓成。無自性者。於此三性上。皆無妄執我法遍計自然之自性故。若人不知佛密意。於三性上說三無性。破外道小乘我執。便撥菩提涅槃依圓皆無者。即此人失壞正道。不能往至也。此言三性三無性。不是依圓體亦無。但無遍計妄執之我法。故名無性也。是以三性無際。隨一全收。真妄互融。性相無礙。如來一代時教。恒沙義門。密意。總在三性門中。真俗本末。一時收盡。以顯唯識正理。更無異轍。以依他性。是唯識體。從依他起分別。即是遍計。從依他悟真實。即是圓成。由分別故。一分成生死。由真實故。一分成涅槃。了分別性空。即生死成涅槃。迷真實性有。即涅槃成生死。都是一法隨情。顯義成三。三非三而一理圓。一非一而三性具。卷舒不失。隱顯常如。非一非三。泯性相於實地。而三而一。耀行布於義天。撮要所歸。莫先斯旨。
問。三能變相。已細披陳。所變之相。如何開演。
答。三能變。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此是能變自體。所變者。即見相二分。是自體分之所變故。是自體分之用故。說自體。是二分所依。識論云。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頌曰。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是諸識者。謂前所說三能變識。及彼心所。皆能變似見相二分。立轉變名。所變見分。說名分別。能取相故。所變相分。名所分別。見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實我法。離識所變。皆定非有。離能所取。無別物故。非有實物。離二相故。是故一切有為無為。若實若假。皆不離識。唯言。為遮離識實物。非無不離識心所法等。或轉變者。謂諸內識轉似我法。外境相。現此能轉變。即名分別。虛妄分別。為自性故。謂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執境。名所分別。即所妄執。實我法性。由此分別變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別實我法性。決定皆無。前引教理。已廣破故。是故一切。皆唯有識。虛妄分別有。極成故。唯既不遮不離識法。故真如等。亦是有性。由斯遠離增減二邊。唯識義成。契會中道。釋云。是諸識轉變者。轉變是改轉義。謂一識體。改轉為二相起。異於自體。即見分有能取之用。相分有質礙之用。由識自體。轉起能取。及有礙故。所變見分。說名分別。能取相故者。前所變中。以所變見分。名為分別。是依他性。能取於所變依他相分故。起種種遍計所執分別。是此識體所變。用。能分別。故名分別。其識體所變依他。性相。分。似所執相分者。名所分別。是前能分別見分之所取相故。非謂識自體能緣。名為分別。起分別見者。識之用也。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唯既不遮不離識法故。真如等亦是有性者。唯言不遮不離識法。真如及心所者。亦不離識。故體皆有。今此位。但遮離識所分別有。不遮不離識真如等有。如理應知。此意既有能變分別識。及所變境依他相分。所分別心外實法等。決定皆無。唯有真如心所等法。皆不離識。亦是實有。遠離增減二邊者。無心外法故。除增益邊。有虛妄心等故。離損減邊。離損減邊故。除撥無如空清辯等說。離增益邊故。除心外有法諸小乘執。唯識義成。契會中道。無偏執故。又諸師所明。總有四分義。一相分。二見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相分有四。一。實相名相。體即真如。是真實相故。二境相名相。為能與根心而為境故。三相狀名相。此唯有為法。有相狀故。通影及質。唯是識之所變。四義相名相。即能詮下所詮義。相分。是於上四種相中。唯取後三相而為相分相。又相分有二。一識所頓變。即是本質。二識等緣境。唯變影緣。不得本質。二見分者。唯識論云。於自所緣。有了別用。此見分有五類。一證見名見。即三根本智見分是。二照燭名見。此通根心。俱有照燭義故。三能緣名見。即通內三分。俱能緣故。四念解名見。以念解所詮義故。五。推度名見。即比量心。推度一切境故。於此五種見中。除五色根。及內二分。餘皆見分所攝。三自證分。為能親證自見分緣相分不謬。能作證故。四證自證分。謂能親證第三自證分緣見分不謬故。從所證處得名。此四分義。總以鏡喻。鏡。如自證分。鏡明。如見分。鏡像。如相分。鏡後弝。如證自證分。此四分。有四師立義。第一安慧菩薩。立一分自證分。識論云。此自證分。從緣所生。是依他起故。故說為有。見相二分。不從緣生。因遍計心。妄執而有。如是二分。情有理無。唯自證分。是依他起性。有種子生。是實有故。見相二分是無。更變起。我法二執。又是無。以無似無。若准護法菩薩。即是以有似無。見相二分是有體。變起。我法二執是無體故。安慧引楞伽經云。三界有漏心心所。皆是虛妄分別。為自性故。故知八識見相二分。皆是遍計妄執有。故唯有自證一分。是依他起性。是實有故。密嚴經偈云。愚夫所分別。外境實皆無。習氣擾濁心。故似彼而轉。故知但是愚夫依實自證分上。起遍計妄情。變似無體二分現故。理實二分。無其實體。但是愚夫不了。妄執為實故。所以論云。凡夫執有。聖者達無。
問。若言相見二分是假者。且如大地山河。是相分收。現見是實。如何言假耶。
答。雖見山河等是實。元是妄執有外山河大地等。理實而論。皆不離自證分故。所以楞伽經偈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故知離自證分外。無實見相二分。第二難陀論師。立二分成唯識者。初標宗者。即一切心生。皆有見相二分。見相二分。是能所二緣也。若無相分牽心。心法無由得生。若無能緣見分。誰知有所緣相分耶。即有境有心。等成唯識也。見分為能變。相分是所變。能所得成。須具二分。見分相分。是依他起性。有時緣獨影境。即同種生。有時緣帶質境。即別種生。從種生故。非遍計也。若不許者。諸佛不應現身土等種種影像也。安慧却難。汝若立相分。豈不心外有境。何名唯識。難陀言。見分是能緣。相分是所緣。攝所從能。還是唯識。又汝若言無相分。則所立一分唯識不成。何以故。安慧執相分是妄情有。即第八所緣識中相分種子。是相分攝。即種子是能生自證現行。親因緣法。若種子相分是妄情者。何妨所生現行自證分。亦是妄情。不違種子識義也。若不許自證分是妄情者。即能生種子亦是實有。即因果皆實。證相分亦是實有。既有相分。即有見分。能所既成。即二分成立唯識也。又五根是第八識相分。若相分是遍計。豈有遍計根。能發生五識也。安慧云。不假五根發生五識。五識俱自從種子生也。
問。若不假根發生。但從種子生者。汝許五識種子。是第八相分不。
答。許是第八相分。難。既爾。即種子是遍計。能生五識。亦是遍計也。安慧救云。種子但是第八識上氣分。有生現行功能故。假名種子。但是習氣之異名。非實也。難。諸聖教從種子生者名實。依他立者名假。豈有假種子生實現行。若是假種子者。如何親報自果耶。若種子是假法者。即因中第八識因緣變義不成。若非因緣變者。即違一切。安慧絕救。既有能所二緣者。皆是實依他起性者。即知見相。是實。引證者。密嚴經云。一切唯有覺。所覺義皆無。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釋云。一切唯有覺者。即唯識也。所覺義皆無者。即心外妄執實境是無。能覺所覺分者。能覺是依他實見分。所覺是依他實相分。各自然而轉者。見分從心種子生。相分從相分種子生起。故知須立二分。唯識方成。會相違者。安慧難云。若爾。前來密嚴楞伽二文。如何通會。正會者。前來經文。不是證一分。但遮執心外實有我法等。亦不遮相分不離心。第三陳那菩薩立三分。非前師。安慧立一分。即但有體而無用。難陀立見相二分。但有用而無體。皆互不足。立理者。謂立量果義。論云。能量。所量。量果別故。相見必有所依體故。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即要自證分。為證者。是量果也。喻如尺量絹時。絹。為所量。尺人。為能量。記數之智。名為量果。今見分緣相分不錯。皆由自證分為作果故。今眼識見分緣青時。定不緣黃也。如見分緣不曾見境。忽然緣黃境時。即定不緣青。若無自證分。即見分不能自記憶。故知須立三分。若無自證分。即相見亦無。若言有二分者。即須定有自證分。自證分喻如牛頭。二角喻相見二分。集量論頌云。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證。釋云。似境相所量者。即相分似外境現。能取相自證者。能取相者。即是見分。能取相分故。自證。即是體也。第四護法菩薩。立四分。立宗者。心心所若細分別。應有四分。立理者。若無第四分。將何法與第三分為量果耶。汝陳那立三分者。為見分有能量了境用故。即將自證分為量果。汝自證分亦有能量照境故。即將何法。與能量自證分為量果耶。即須將第四證自證分。為第三分量果也。引證。密嚴經偈云。眾生心二性。內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纏。見種種差別。心二性者。即是內二分為一性。見相二分為第二性。即心境內外二性。能取纏者。即是能緣麁動。是能緣見分。所取纏者。即是相縛。所緣縛也。見種種差別者。見分通三量。有此義。故言見種種差別。前二師。皆非全不正。第三師陳那三分。似有體用。若成量者。於中道理猶未足。即須更立第四分。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即將自證分為量果。若將見分為所量。自證分為能量。即更將何法為量果。故知將證自證分為量果。方足也。見分外緣虛疎。通比非二量。故。即不取見分為自證量果。內二分唯現量。故互為果無失。夫為量果者。須是現量。方為量果。比。非。定非量果。喻如作保證人。須是敦直者。方為證。若略虛人不能堪為保證。又前五識。與第八見分。雖是現量。以外緣。即非量果。夫量果者。須內緣故。方為量果。又第七識。雖是內緣。是非量也。亦不可為量果。夫為量果者。具二義。一現量。二內緣。又果中後得見分。雖是現量。內緣時。變影緣。故非量果。即須具三義。又果中根本智見分。雖親證真如。不變影故。是心用故。非量果。即須具心體。須具四義。一現量。二內緣。三不變影。四是心體。方為量果。又論云。如是四分。或攝為三。第四攝入自證分故。或攝為二。後三俱是能緣性故。皆見分攝。此言見者。是能緣義。或攝為一體無別故。如入楞伽經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如是處處。說唯一心。此一心言。亦攝心所故。釋云。如是處處唯一心者。外境無故。唯有一心。內執著故。似外境轉。定無外境。許有自心。不離心故。總名一識。心所與心相應。色法心之所變。真如識之實性。又皆不離識故。並名唯識。又清涼記引論。釋第四證自證分。若無此者。誰證第三。心分既同。應皆證故。釋曰。見分是心分。須有自證分。自證是心分。應有第四證。論又云。自證分應無有果。諸能量者。皆有果故。釋曰。見分是能量。須有自證果。自證量見分。須有第四果。恐彼救云。却用見分為第三果。故次論云。不應見分是第三果。見分或時非量攝故。由此見分不證第三。證自體者。必現量故。又意明見分通於三量。三量者。謂現量。比量。非量。即明見緣相時。或是非量。不可非量法。為現量果。或見緣相。是於比量。及緣自證。復是現量。故自證是心體。得與比量非量而為果。見分非心體。不得與自證而為其量果故。不得見分證於第三。證自體者。必現量故。第三四分。既是現量。故得相證。無無窮失。意云。若以見分為能量。但用三分亦得足矣。若以見分為所量。必須第四為量果。若通作喻者。絹如所量。尺如能量。智為量果。即自證分。若尺為所使。智為能使。何物用智。即是於人。如證自證分。人能用智。智能使人。故能更證。亦如明鏡。鏡像為相。鏡明為見。鏡面如自證。鏡背如證自證。面依於背。背復依面。故得互證。亦可以銅為證自證。鏡依於銅。銅依於鏡。
宗鏡錄卷第六十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四分義。以何為體性。
答。相分。所變色。心為體性。若內三分。即用現行心所為體。
問。果位之中親證真如。無有境界。若四智緣境之時。為具四分不。
答。定有見分照前境故。有自證分。通照見分。亦有證自證分。照自證分故。相分者。佛地論云。如是所說四智相應心品。為有相分見分等耶。若無。應無所緣。應不名智。答。無漏心品。無障礙故。親照前境。無逐心變。似前境相。以無漏心。說名無相無分別故。又說緣境不思議故。有義。真實。無漏心品。亦有相分。諸心心法。法爾似境顯現名緣。非如鉗等動作取物。非如燈等舒光照物。如明鏡等。現影照物。由似境現。分明照了。名無障礙。不執不計。說名無相。亦無分明。妙用難測。名不思議。非不現影。若言無相。則無相分。言無分別。應無見分。覩無相見。應如虛空兔角等。應不名智。無執計故。言無能取所取等相。非無似境緣照義用。若無漏心。全無相分。諸佛不應現身土等。種種影像。乃至如是分別。但就世諦言說道理。若就勝義。離言絕慮。既無相見。不可言心及心法等。離諸戲論。不可思議。有義。無分別智。無分別故。所緣真如。不離體故。如照自體。無別相分。此無分別。若變相分。於真如境。便非親證。若後得智。有分別故。所緣境界。或離體故。如有漏心。似境相現。分明緣照。名緣前境。是故此後得智。定有相分。
問。只如安慧。說一分。不立見相等。今護法攝四歸一分時。亦不別立見相等。義勢既同。何故言非安慧等諸師知見耶。
答。乍看似同。細詳理別。且如安慧立一自證分。全不說證自證分。雖說見相二分。然一向判為遍計所執性。此乃四分中一分。分無二分有名無體。亦是其無。唯立一依他自證分。今護法雖攝四歸一。然不名自證分。但總名一心。雖總說一心分。而不失自證等四分義。但以與心無決定相離義。總名一分。與彼別立自證分義別。乃至攝四歸三時。內之二分。雖互相緣。其用各別。然其所緣。不失自體故。但名自證。雖總名自證。而互相緣二分之義。不失。不同。陳那自證。但有證自見分之自證。即無證自證之自證。由此義故。非諸師之知見。
問。所變中。是相分色。云何諸師說現識名為色識。
答。古師云。現識名為色識者。此言色識。是從境為名。見分識變似色故。名為色識。體實是識。由能變色。故名色識。此取見分識為體。由能緣色。或能變色。故名色識。又相分色不離識故。名為色識。此即取相分色為體。相分之色實非識。由從識變不離識故。名為色識。或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此雙取識境二法為體。以見相同種故。此許前念相分。為後念識所緣緣義。謂前念識之相分。為後念識之境。即本識中生。以自果功能念起。即前念識相。為後念識境之所以。謂因前念所緣故。還熏得種。由種故生今念。歷轉。推功歸本。乃是前念所緣。為今識緣。自果者。相分現行也。功能者。種子也。謂由前念識相分為能熏。故熏引得生自種子。在本識中。能生後念識相分色等。與後念識為境。由前念相熏種。生後念境相。說前念相分。為後識所緣緣也。
問。前相種如何生今識。
答。由見相同種故。
問。既爾。何不即說種為緣。
答。種是因緣。非所緣緣。又古德問。如第六識緣龜毛兔角等時。此所緣境。為有為無。若言有者。聖教不應指此喻於遍計所執性是無。若言無者。無法無體。非所緣緣。緣此意識闕。所緣緣。如何得起。若言此心無所緣緣者。云何論言親所緣緣。能緣皆有。若龜本無毛。兔本無角。約此本無。喻所執性。由所執我。及所執法。皆本無故。其能緣心。將緣此等無法之時。由無始來。熏習力故。依種生時。從識自證分上。變起龜毛等相分。及緣此龜毛見分。此相見分。與識自證分同一種生。既依種生。是依他性。非體全無。不同本來無體龜毛。故得成所緣緣。是故緣此之心。亦得說從四緣而生。乃至如離蘊計有實我實法等。亦復如是。離蘊性外。都無實我。亦無決定實法。但是有情虛妄執有。以理推徵。都無有體。故如本來無體龜毛。然我法執。心緣執此時。亦由無始虛妄熏習力故。變起假我法相。此相與見等同種。亦依他起。成所緣緣。是故論云。如是我執。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自心內蘊。一切皆有。自心內蘊者。即相分也。若言獨影境是遍計性者。其體即無。猶如龜毛等。即此一分相分無。何得論言自心內蘊一切皆有耶。已上並護法義。若安慧。見相二分。是遍計所執性。其體是無。今相承多云。獨影是遍計所執性。非所緣緣者。此即安慧宗。護法一切四分。皆依他起。於中妄執為決定實者。方名遍計所執。乃至於圓成性。及五塵性境。若堅執為實者。亦名遍計所執。然本來無體龜毛兔角等。不對執心。即非遍計性。今亦多有妄認龜毛等為遍計性者。非也。又立況解自證分見相二分者。且如自證分起見相二分。更執二分為我法。如結巾成兔。手巾是有。喻自證分。結手巾為兔頭。手巾上本無兔頭。今結出之。是故名無。如自證分上本無見相二分。由不證實。故似二分起。是故名無。如所結手巾為兔頭。已是一重假。更結出二耳。又是一重假。如從自證分變起見相二分。已是一重假。更執二分為我法。又是一重假。則見相二分。雖假似有。從種生故。其我法二執非有。是遍計妄執故。
問。唯心之旨。一分尚無。云何廣說四分。
答。四分成心。千聖同稟。只為安慧菩薩。唯執自證心體一分。尚不識心。為難陀菩薩所破。乃至陳那菩薩。執有三分。體用雖具。猶闕量果。第四證。自證分。唯護法菩薩。唯識義圓。四分具足。因製唯識論十卷。西天此土。正義大行。製此論終。尋當坐蛻。乃有空中神人告眾曰。護法菩薩。是賢劫千佛之中一數。故知非十方大覺。何以圓證此心。若不達四分成心者。斯皆但念名言。罔知成心實義。體用既失。量果全無。終被心境緣拘。無由解脫。今時學者。全寡見聞。恃我解而不近明師。執己見而罔披寶藏。故茲遍錄。以示後賢。莫踵前非。免有後悔。
問答章第二
夫一心妙門。唯識正理。能變所變。內外皆通。舉一例諸收無不盡。如眾星列宿。匪離於空。萬木群萌。咸歸於地。則可以拔疑根而開信戶。朗智照而洗情塵。若機思遲迴未成勝解。須憑問答。漸入圓通。真金尚假鍛鍊而成。美玉猶仗琢磨而出。華嚴私記云。正念思惟甚深法門者。有二種人。能枯十二因緣大樹。一者。溫故不忘。二者。諮受新法。此之謂也。
問。心法不可思議。離言自性。云何廣興問答。橫剖義宗。
答。然理唯一心。事收萬法。若不細窮旨趣。何以得至覺原。今時不到之者。皆是謬解麁浮正信力薄。玄關綿密。豈情識之能通。大旨希夷。非一期之所入。若乃未到如來之地。焉能頓悟眾生之心。今因自力未到之人。少為開示。全憑佛語。以印凡心。憑佛語以契同。渺然無際。印凡心而不異。豁爾歸宗。又有二義須說。一若不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二即說無說。說與不說。性無二故。又此宗但論見性親證。非在文詮。為破情塵。助生正信。若隨語生見。執解依通。則實語是虛妄。生語見故。若因教照心。唯在得意。則虛妄是實語。除邪執故。起信論云。當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皆是不可說相。所有言說示教之者。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語。引導眾生。令捨文字。入於真實。若隨言執義。增妄分別。不生實智。不得涅槃。又若文字顯總持。因言而悟道。但依義而不依語。得意而不徇文。則與正理不違。何關語默。故大般若經云。若順文字。不違正理。常無諍論。名護正法。
問。楞伽經偈云。從其所立宗。則有眾雜義。等觀自心量。言說不可得。既達唯心。何須演說。如大般若經云。佛告善現。如是如是。諸菩薩摩訶薩。雖多處學。而無所學。所以者何。實無有法。可令菩薩摩訶薩眾於中修學。又云。無句義。是菩薩句義。譬如空中。實無鳥跡。
答。若了自心。則成佛慧。終不心外有法可說。有事可立。只為不迴光自省之人。一向但徇文詮。著其外境。以無名相中。假名相說。即彼虛妄。以顯真實。既不著文字。亦不離文字。所以天王般若經偈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大悲方便力。離言文字說。楞伽經云。佛告大慧。我等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所以者何。法離文字故。非不饒益義。說。言說者。眾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教法壞者。則無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誰。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廣說經法。淨名經云。夫說法者。當如法說。乃至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法離好醜。法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鼻舌身心。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法離一切觀行。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以大悲心。讚于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故知非是不許說法。但說時無著。說即無咎。如思益經云。汝等比丘。當行二事。一聖說法。二聖默然。但正說時。了不可得。即是默然。不是杜口無說。故昔人云。幻人說法幻人聽。由來兩箇總無情。說時無說從君說。聽處無聽一任聽。又若以四實性。自得法。本住法。約真諦中。即不可說。若以四悉檀。隨他意語。斷深疑。生正信。有因緣故。則亦可得說。又不可說即可說。真理普遍故。可說即不可說。緣修無性故。如楞伽經云。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不說是佛說。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等覺。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說。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作如是說。云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離文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謂古先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偈云。我某夜得道。至某夜涅槃。於此二中間。我都無所說。緣自本住故。我作如是說。彼佛及與我。悉無有差別。釋云。此有二因。一即緣自得法。自所得法。即是證道。證法在己。離過顯德。二即緣本住法。本住。即古先聖道。傳古非作。此上是據理約證云不說。若但是自心聞。則佛常不說。如寶性論偈云。譬如諸響聲。依地而得起。自然無分別。非內非外住。如來聲亦爾。依心地而起。自然無分別。非內非外住。是以既非內外所生。亦不從四句而起。此約實智。應須玄會。若約權門。亦不絕方便。如止觀云。若言智由心生。自能照。境諦智不相由藉。若言智不自智。由境故智。境不自境。由智故境。如長短相待。若言境智因緣故有。此是共合得名。若言皆不如上三種。但自然爾。即無因。皆有四取之過。皆不可說。隨四悉因緣。亦可得說。但有名字。名字無性。無性之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為不可思議。經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即此義也。若破四性境智。此名實慧。若四悉赴緣。說四境智。此名權慧。則權實雙行。自他兼利。方冥佛旨。免墮己愚。
問。山河大地。一。一皆宗。五性三乘。人人是佛。何須宗鏡強立異端。
答。諸佛凡敷教跡。不為已知者言。祖師直指人心。只為未明者說。今之所錄。但示初機。令頓悟圓宗。不迂小徑。若不得宗鏡之廣照。何由鑒自性之幽深。匪因智慧之光。豈破愚癡之闇。如臨古鏡。妍醜自分。若遇斯宗。真偽可鑒。豈有日出而不照。燃燈而不明者乎。故華嚴記中。述十種法明。法即是境。明即是心。以智慧明。照二諦法。故云法明。雖然法無成破。此屬第一義門中。且教自有開遮。寧無善巧方便。如大涅槃經云。高貴德王菩薩品。因瑠璃光菩薩欲來放光。佛問於文殊。文殊初入第一義。答云。世尊。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常住之法。常住之法。無有因緣。云何佛問。何因緣故有是光明。廣說無因緣竟。末後云。世尊。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則得熾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燈。是知因教明宗。非無所以。從緣入道。終不唐捐。方便之門。不可暫廢。又夫宗鏡中。纔說一字。便是談宗。更無前後。以說時有異。理且無差。如智度論云。先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然但說之前後。法乃同時。文不頓書。空非漸次。
問。但云方便。說則無妨。若約正宗。有言傷旨。
答。我此圓宗。情解不及。豈同執方便教人。空有不融通。體用兩分。理事成隔。說常住。則成常見。說無常。則歸斷滅。斥邊。則成邊執。存中。則著中理。今此圓融之旨。無礙之宗。說常。則無常之常。說無常。則常之無常。言空。則不空之空。言有。則幻有之有。談邊。則即中之邊。談中。則不但之中。立理。則成事之理。立事。則顯理之事。是以卷舒在我。隱顯同時。說不乖於無說。無說不乖於說。寶藏論云。常空不有。常有不空。兩不相待。句句皆宗。是以聖人隨有說有。隨空道空。空不乖有。有不乖空。兩語無病。二義雙通。乃至說我。亦不乖無我。乃至無說。事亦不宗。何以故。不為言語所轉也。釋曰。常空不有者。常空。則不因有而空。若因有而空。則成對待。以他為體。自無力故。不自在故。不得稱常。常有不空者。亦不因空而有。則一空一切空。一有一切有。以絕待故。乃得句句皆宗也。空有既爾。法法皆然。可謂宗無不通。道無不現。云何簡法取塵。自生差別。不為言語之所轉者。以知宗故。無一事而不隨實地。無一法而不順無生。祖師云。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何者。若立規矩。則落限量。纔成限量。便違本宗。但隨言語之所轉也。所以一切眾生不知真實者。皆為言語之所覆。大寶積經云。音聲語言中。若得不隨轉。於義乃隨行。是名求義者。何者名為義。應知祕密說。祕密說者。即宗鏡旨矣。唯佛智之所知。非情見之能解。如勝天王般若經云。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須真胝。白勝天王言。如來為大王受記乎。勝天王答善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我受記如夢相。又問。大王。如此受記。當得何法。答曰。善男子。佛授我記。竟無所得。又問。無所得者。為是何法。答曰。不得眾生壽者我人。養育。陰界入。悉無所得。若善不善。若染若淨。若有漏。若無漏。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為。若無為。若生死。若涅槃。悉無所得。又問。若無所得用受記為。答曰。善男子。無所得故。則得授記。又問。若如大王所說義者。則有二智。一無所得。二得授記。答曰。若有二者。則無授記。何以故。佛智無二。諸佛世尊。以不二智。授菩薩記。又問。若智不二。云何而有授記得記。答曰。得記授記。其際不二。又問。不二際者。云何有記。答曰。通達不二際即是授記。
又問。大王。住何際中而得授記。
答曰。住我際得授記。住眾生際。壽命際人際得授記。又問。我際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如來解脫際求。又問。如來解脫際。復於何求。答曰。當於無明有愛際求。又問。無明有愛。當於何求。答曰。當於畢竟不生際求。又問。畢竟不生際。當於何求。答曰。當於無知際求。又問。無知者。為無所知。云何於此際求。答曰。若有所知求不可得。以無知故。於此際求。又問。此際無言。云何可求。答曰。以言語斷。是故可求。又問。云何言語斷。答曰。諸法依義不依語。又問。云何依義。答曰。不見義相。又問。云何不見。答曰。不生分別義是可依。我為能依。無此二事。故名通達。又問。若不見義。此何所求。答曰。不見不取。故名為求。又問。若法可求即是有求。答曰。不爾。夫求法者。是無所求。何以故。若是可求則為非法。又問。何者是法。答曰。法無文字。亦離言語。又問。離文言中。何者是法。答曰。文言性離。心行處滅。是名為法。一切諸法。皆不可說。其不可說。亦不可說。善男子。若有所說。即是虛妄。中無實法。又問。諸佛菩薩。常有言說。皆虛妄乎。答曰。諸佛菩薩。從始至終。不說一字。云何虛妄。又問。若有所說。云何過咎。答曰。謂言語過。又問。言語何咎。答曰。謂思量過。又問。何法無咎。答曰。無說有說。不見二相。是即無咎。又問。過何為本。答曰。能執為本。又問。執何為本。答曰。著心為本。又問。著何為本。答曰。虛妄分別。又問。虛妄分別。以何為本。答曰。攀緣為本。又問。何所攀緣。答曰。緣色聲香味觸法。又問。云何不緣。答曰。若離愛取。則無所緣。以是義故。如來常說諸法平等。是以法平等故。說無差別。此方說法。十剎皆然。即一處遍一切處故。所以同證同宣。互為主伴。如華嚴指歸問云。如忉利天說十住時。既遍虛空。未知夜摩天等處。亦說十住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彼不說。則說處不遍。若彼亦說。何故經中唯言。忉利說十住法門。夜摩說十行等。答。此說十住。忉利天處。盡遍十方一切塵道。是故夜摩等處。皆有忉利。即於如此遍夜摩等忉利天處。說十住法。是故忉利無不普遍。仍非夜摩。夜摩等處說十行等。皆亦遍於忉利等處。仍非忉利。當知餘位亦爾。若約十住與十行等。金位相攝。即彼此互無。各遍法界。若約諸位相資。即此彼互有。同遍法界。
又問。餘佛說處。與舍那說處。為相見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相見。即乖相遍。若不相見。不成主伴。
答。互為主伴。若性遍法界。彼此互無。故不相見。若相遍法界。此彼互有。故無不相見。如舍那為主。證處為伴。無有主而不具伴。是故舍那與證處。同遍法界。謂於東方證法來處。彼有舍那。還有東方而來作證。一一遠近。皆同遍法界。一切塵道。無障無礙。思之可見。
問。既稱觀心自悟。不假外緣。云何廣讚佛恩。稱揚經教。
答。若不因教所指。何由得識自心。設不因教。發明。亦須憑教印可。若不然者。皆成自然外道。闇證禪師。直饒生而知之。亦是多生聞經熏種。或乃諸聖本願冥加。所以台教云。夫一向無生觀人。但信心益。不信外佛威加益。此墮自性癡。又一向信外佛加。不內心求益。此墮他性癡。共癡。無因癡。亦可解。自性癡人。眼見世間牽重不前者。傍力助進。云何不信。罪垢重者。佛威建立。令觀慧得益。又汝從何處得是無生內觀。從師耶。從經耶。從自悟耶。師與經。即是汝之外緣。若自悟者。必被冥加。汝不知恩。如樹木不識日月風雨等恩。經云。非內非外。而內而外。而內故。諸佛解脫。於心行中求。而外故。諸佛護念。云何不信外益也。又若論至理。無佛無眾生。豈云感應。若於佛事門中。機應非一。若無眾生機。諸佛則不應。豈可執自執他。論內論外。而生邊見耶。
如法華玄義問云。眾生機。聖人應。為一為異。若一則非機應。若異。何相交關而論機應。
答。不一不異。現論則同如。是故不異。事論有機感。是故不一。譬如父子天性相關。骨肉遺體。異則不可。若同者。父即子。子即父。同又不可。只不一不異。而論父子也。眾生理性。與佛不殊。是故不異。而眾生隱。如來顯。是故不一。不一不異。而論機應也。又同是非事非理。故不異。眾生得事聖人得理。又聖人得事凡夫有理。故論異。
問。為用法身應。用應身應。若應身。應身無本。何能應。若用法身應。應則非法。
答。至論諸法。非去來今。非應非不應。而能有應。亦可言法應。亦可言應應。法應則冥益。應應則顯益。分別冥顯有四義。如後說。明機應相者。約善惡明機相。約慈悲論應相。若善惡為機。為單。為共。解者不同。或言單惡為機。承經云。我為斷一切眾生瘡疣重病。又云。如有七子。然於病者。心則偏重。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又云。如來不為無為眾生而住於世。又無記是無明。終屬惡攝。此即單以惡為機。或單以善為機。承大涅槃經云。我觀眾生。不觀老少中年。貧富貴賤。善心者。即便慈念。此則單善為機。或云。善惡不得獨為機。何者。如金剛後心即是佛。眾善普會。善惡無過。此何得為機耶。雖云佛佛相念。此是通語。而無拔無與。故知單善不得為機。單惡不得為機者。如闡提極惡。不能感佛。大涅槃經云。唯有一髮不能勝身。即是性得理善。此是通機。終不成感也。或取善惡相帶為機者。從闡提起改悔心。上至等覺。皆有善惡相帶。故得為機。是故約此善惡明其相也。次約慈以明應相者。或單以慈應。經云。慈善根力。象見師子。廣說如涅槃經。或單以悲為應。如請觀音經云。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或合用慈悲為應。何者。良以悲心熏於智慧。能拔他苦。慈心熏於禪定。能與他樂。經云。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論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豈是水銀真金。單能度色像耶。當知慈悲和合論應也。
問。眾生善惡有三世。何世為機。聖法亦有三世。何世為應。過去已謝。現在不住。未來未至。悉不得為機。亦不得為應。云何論機應耶。
答。若就至理窮覈。三世皆不可得。故無應。故經言。非謂菩提有去來今。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以四悉檀力。隨順眾生說。或用過去善為機。故言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又如五方便人。過去集方便者。發真則易。不集則難。是故以過去善為機。或可以現在善為機。故言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或可以未來善為機。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又如無漏無集因。而能感佛也。故智度論云。譬如蓮華在水。有已生。始生。未生者。若不得日光。翳死不疑。三世善若不值佛。無由得成。惡亦如是。或以過去之罪。今悉懺悔。現造眾罪。今亦懺悔。未來之罪。斷相續心遮未來故。名之為救。何者。過去造。惡障。現善不得起。為除此惡。是故請佛。又現在果。苦報逼迫眾生。而求救護。又未來之惡。與時相值。遮令不起。故通用三世惡為機。應亦如是。或用過去慈悲為應。故云我本立誓願。欲令得此法。或用現在慈悲為應者。一切天人阿脩羅。皆應至此。為聽法故。未度令度也。又用未來為應者。即是壽量中。未來世益物也。亦如安樂品中云。我得三菩提時。引之令得住是法中。若通論。三世善惡皆為機。別論。但取未來善惡為正機也。何者。過去已謝。現在已定。只為拔未來惡。生未來善耳。
問。若未來為正機者。四懃意云何。
答。此以屬通意。今更別答者。只為過去惡。遮未來善故。勤斷過去惡。只為過去善不得增長。增長者。即未來善也。是故四正勤中。言雖過去。意實未來。
問。未來有善惡。佛云何照。
答。如來智鑒。能如是知。非下地知。仰信而已。何可分別。
問。為是眾生自能感。由佛故感。如來自能應。由眾生故應。
答。此應作四句。自。他。共。無因。破是性義悉不可。無此四句故。則無性。無性故。但以世間名字。四悉檀中而論感應能所等。無能應屬佛。若更番疊作諸語言。名字則亂。不可分別。雖作如此名字。是不住。是字。無所有。故如夢幻。
問。既善惡俱為機者。誰無善惡。此皆應得益耶。
答。如世病者。近醫。而有差不差。機亦如是。如有熟不熟。則應有遠有近。明機感不同者。但眾生根性百千。諸佛巧應無量。隨其種種。得度不同。故經云。名色各異。種類若干。如上中下。根莖葉等。隨其種性。各得生長。即是機應不同意也。今略言為四。一者冥應。二者冥機。三者顯機顯應。四者顯機冥應。其相云何。若修三業。現在未運身口。藉往善力。此名為冥機也。雖不相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而知。是為冥益也。二冥機顯益者。過去殖善。而冥機已成。便得值佛聞法。現前獲利。是為顯益。如佛最初得度之人。現在何嘗修善。諸佛照其宿機。自往度之。即其義也。三顯機顯應者。現在身口精勤不懈。而能感降。如須達長跪。佛往祇洹。月蓋曲躬。聖居門閫。如即行人道場禮懺。能感靈瑞。即是顯機顯應也。四者顯機冥應者。如雖一世勤苦。現善濃積。而不顯感。冥有其利。此是顯機冥益。若解四意。一切低頭舉手。福不虛棄。終日無感。終日無悔。若見喜殺壽長。好施貧乏。不生邪見。若不解此者。謂其徒功喪計。憂悔失理。釋論云。今我病苦皆過去。今生修福。報在當來。正念無僻。得此四意也。
宗鏡錄卷第六十一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平等真心。群生佛智。雖然等有。信解難生。多抱狐疑。少能圓證。以辟支佛之利智。舍利弗之上根。乃至不退位中諸大菩薩。盡思竭力。罔測其原。巧辯妙通。靡知其際。更希再明教理。確實指陳。顯大旨於目前。斷纖疑於意地。
答。廣略之教。遮表之詮。雖開合不同。總別有異。然皆顯唯心之旨。終無識外之文。證若恒沙。豈唯一二。所以法華經偈云。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又偈云。我今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釋曰。知第一寂滅者。真如一心。是本寂滅。非輪迴生滅之滅。亦非觀行對治之滅。故稱第一於一心寂滅之中。即無法可敷揚。無道可建立。為未了者。以方便大慈力故。雖說種種別門異道。若剋禮而論。唯但指歸一心佛乘。更無餘事。今我亦如是者。今我與十方佛。同證此法。悉皆如是。以此安樂一切有情。示三乘五性。種種法門。宣揚於唯心佛道。楞伽經云。佛告大慧。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是藏識影像。所取能取二種相現。彼諸愚夫。墮生住滅二見中故。於中妄起有無分別。大慧。汝於此義。應勤修學。又入楞伽經偈云。種種隨心轉。唯心非餘法。心生種種生。心滅種種滅。眾生妄分別。無物而見物。無義唯是心。無分別得脫。又偈云。無地及諸諦。無國土及化。佛辟支聲聞。唯是心分別。人體及五陰。諸緣及微塵。勝性自在作。唯是心分別。心遍一切處。一切處皆心。以心不善觀。心性無諸相。華嚴經偈云。一切方海中。依於眾生心想而住。又云知一切法界所安立。悉住心念際三昧。大智度論云。譬如調馬。自見影不驚。何以故。自知影從身出。如信入一乘調順之人。見一切怖境不驚。自知境從心出。唯識論云。如契經說。三界唯心。又說所緣唯識所現。又說諸法皆不離心。又說有情隨心垢淨。又說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又頌說。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餘。此等聖教。誠證非一。釋云。又說所緣唯識所現者。汝謂識外所緣。我說即是內識上所現。世親說。謂識所緣。唯識所現。乃至佛告慈氏。無有少法能取少法。無作用故。但法生時。緣起力大。即一體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離。諸心心所。由緣起力。其性法爾。如是而生。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者。自性即自心法。或理體。即義。之所依本事。謂第八心。第七意。餘六識所緣。皆自心為境。佛言。由如是理故。我說一切有為無為。皆唯有識無餘。實無心外境也。乃知凡有見聞。皆自心生。實無一法當情。而有自體獨立者。盡從緣起。皆逐想成。生死涅槃。俱如幻夢。所以不退轉法輪經云。爾時阿難。即往佛所。白言。世尊。諸比丘不能得來。何以故。見祇桓中大水悉滿。清淨無垢。亦不見精舍樹木。以是義故。皆不得來。佛告阿難。彼諸比丘。於無水中。而生水想。於無色中。生於色想。無受想行識中。生受想行識想。無聲聞辟支佛中。作聲聞辟支佛想。華嚴經云。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次第遍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過。於東方無數世界。復過爾所世界微塵數世界。於彼諸世界中。入此三昧。乃至於彼一一諸如來所。恭敬尊重。頭頂禮敬。舉身布地。請問佛法。讚佛平等。稱揚諸佛廣大功德。入於諸佛所入大悲。得佛平等無礙之力。於一念頃。一切佛所勤求妙法。然於諸佛出興於世。入般涅槃。如是之相。皆無所得。如散動心。了別所緣。心起不知何所緣起。心滅不知何所緣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終不分別如來出世。及涅槃相。佛子。如日中陽焰。不從雲生。不從池生。不處於陸。不住於水。非有非無。非善非惡。非清非濁。不堪飲漱。不可穢污。非有體。非無體。非有味。非無味。以因緣故。而現水相。為識所了。遠望似水。而興水想。近之則無。水。想自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得如來出興於世。及涅槃相。諸佛有相。及以無相。皆是想心之所分別。佛子。此三昧。名為清淨深心行。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入已而起。起已不失。是知非唯佛。教以心為宗。三教所歸。皆云反己為上。如孔子家語。衛靈公問於孔子曰。有語寡人。為國家者。謹之於廟堂之上。則政治矣。何如。子曰。其可也。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所謂不出圜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己之謂也。是知若疋己以徇物。則無事而不歸。自然取捨忘懷。美惡齊旨。是知但了一心。無相自顯。則六趣塵牢。自然超越。出必由戶。莫不由斯道矣。如古德云。六道群蒙。自此門出。歷千劫而不反。一何痛矣。所以諸佛驚入火宅。祖師特地西來。乃至千聖悲嗟。皆為不達唯心出要道耳。故知若不了萬法即真如一心者。悉成遍計。以真如無相。見有相者。皆是情執故。起信論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問。八識自性行相作用。為復是一。為復各異。
答。非一非異。論云。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緣。相應異故。又一滅時。餘不滅故。能所熏等。相各異故。亦非定異。經說八識如水波等。無差別故。定異。應非因果性故。如幻事等。無定性故。如前所說。識差別相。依理世俗。非真勝義。真勝義中。心言絕故。如伽陀說。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釋云。以三義釋不可定。一行相。謂見分。二所依。謂根。三緣。謂所緣。以此三義。相應異故。如眼識見色為行相。乃至第八變色等為行相。若一識滅。餘七等不必滅者。七是能熏。八是所熏。又七是因。八是果。亦非定異者。楞伽經說。識如大海水波。無有差別相。又若定異。應非因果。更互為因果故。法爾因果。非定異。如麥不生豆等芽故。又一切法如幻等。故知無定異性。
問。若爾。前來所說三能變相是何。
答。此依四俗諦中第二道理世俗。說有八等隨事差別。非四重真諦中。第四真勝義諦。勝義諦中。若八識理。分別心。與言皆絕。故。非一非異。相所相無故者。相即是能。所相是所。識上何者為能相所相。謂用為能相。體為所相。或以見分為能相。相分為所相。又以七識為能相。第八為所相。所相既無。能相非有。若入真門。理皆無別。真門但是遮別言無別。無別。亦無別無不別。釋曰。但以從初業識。起見相二門。因見立能。因相立所。能所纔具。我法互興。從此因有為而立無為。對虛假而談真實。皆無定體。似有非真。是以認互起之名。見色有表而執空無表。對相待之質。見牛角有而執兔角無。不知以有遮無。有非定有。以無遮有。無非定無。若了八識真心。自然絕待。疑消能所。藤蛇於是併空。見息對治。形名以之雙寂。
問。心外無法。祖佛正宗。今目覩森羅。初學難曉。不細開示。何以斷疑。須憑徵詰之由。以破情塵之執。
答。前已廣明。今重引證。唯識頌云。是法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言轉變者。即八種識。從自證分。轉變似二分現。即所變見分。有能作用。說名為見。所變相分。為所作用。說名為相。即俱依自證分而轉。既若見相二分包一切法盡。即此二分從心體上變起。故知一切諸法。皆不離心。分別所分別者。見分是能分別。相分是所分別。由此彼皆無者。此見相二分上。妄執。彼我法二執是無。即由此見相二分外。妄情執有。心外我法之境皆是無。故云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者。唯遮境有。識簡心空。除執二邊。正處中道。即將唯字。遮薩婆多執心外有其實境。將識字簡清辯等執惡取空。即破空有二邊。正處中道。故疏云。外則包羅萬像。內則能所俱成。可謂四分一心。理無逾者。又小乘九難。難心外無法唯心之旨。一唯識所因難。諸小乘師云。離心之外。現見色法。是其實境所緣。論主何故包羅歸心。總說名為唯識。一乃色心有異。二又能所不同。關云。色境不牽能緣心。以色從心。可唯識。當情色境外迷心。心被境迷。非唯識義。論主云。只此外邊色境。一是一切有情緣心變。二是一切有情心之所持。根本。皆由於心。是故攝歸唯識。十地經及華嚴經說。三界唯心。意云。三界之法。唯是心之所變。離心之外。更無一物。此亦為遮我法二執。但是妄情執有。舉體全無。唯有內心。故言唯心。
問。欲色二界。有外器色境。云是心變故。所言唯心。且如無色界天。唯有內心。無外色境。何要更言唯心。豈不成相扶極成過。
答。不但說色境不離心。方名唯心。此亦遮無色界天貪等取能取之心故。為無色界有情。亦貪於空等境起其妄心故。無色界。亦名唯心。若得無漏時。其出世無漏色等。是出世無漏心心所唯識。亦是唯心。故云三界唯心。解深密經云。又說所緣唯識所現。即一切所緣之境。唯是識之所變。更無外法。所以佛告慈氏菩薩云。無有少法能取少法。無作用故。楞伽經又說。諸法皆不離心。無垢稱經又說。有情隨心垢淨。又鈔釋唯識所因。立四種道理。即四比量也。第一比量成立五塵相分色。皆是五識親所緣緣。成其唯識義。第二成立第六識。并闇成立七八二識。皆緣自之親相分。不離於識。是唯識義。第三總成立一切親相分不離心體。得成唯識。第四成立一切疎所緣緣境皆不離心。得成唯識。且第一成立五塵相分皆不離五識者。今但成立一識相分不離於識。餘四識准作。量云。極成眼識是有法。定不親緣離自識色。是宗。因云。極成五識中隨一攝故。如餘極成四識。將釋此量。分之為二。初釋名揀過。次略申問答。初者。宗前陳云極成。者即揀兩宗不極成眼識。且如大乘宗中許有他方佛眼識。及佛無漏眼識。為小乘不許。亦揀之不取。若小乘宗中執佛是有漏。眼識。及最後身菩薩染污眼識。即大乘不許。亦須簡之。即兩宗互不許者。是不極成法。今但取兩宗共許極成眼識。方立為宗。故前陳言極成眼識也。
問。若不致極成兩宗簡。即有何過。
答。前陳便有自他一分所別不極成過。因中亦犯自他一分所依不成過。為前陳無極成眼識為所依故。所以安極成二字。簡後陳言定不親緣離自識色宗者。但是離眼識相分外。所有本質色。及餘四塵。但離眼識者。皆不親緣。若立敵共諍。只諍本質也。若大乘自宗。成立眼識親相分色。
問。何故不言定親緣不離自識色耶。
答。恐犯能別不極成過故。謂小乘不許色不離於眼識故。次因云。極成五識中隨一攝故者。因言極成。亦簡不極成五識。若不言極成簡。空言五識中隨一攝者。即此因犯自他一分隨一不成過。所以因安極成言揀之。喻云。如餘極成四識者。喻言極成。亦揀不極成法。若不安極成。犯一分能立所立不極成過。所以安極成言簡。既立得相分色不離於眼識。餘聲香味觸等皆準此成立。皆不離於餘四識故。所以唯識論頌云。極成眼等識。五隨一攝故。如餘不親緣。離自識色等。次申問答。
一問。宗依須兩共許。今後揀立者。言不親緣離自識色。敵者許親緣離自識本質色。何言極成。
答。小乘亦許眼識不親緣餘四塵。以離眼識故。但使他宗許有不親緣離自識色。即是宗依極成也。
二問。他宗既許餘四塵眼識不親緣。後合為宗。便是相扶。豈成宗諍。
答。今所諍者。但取色塵本質。眼不親緣。互相差別。順己違他。正成宗體。以小乘雖許色本質。離於眼識。且是親緣。今言不親緣。豈非宗諍。
三問。宗中所諍。是眼識不親緣本質色。同喻如餘四識。餘四識但不親緣餘四塵。豈得相似。
答。餘四識是喻依。各有不親緣離自識法。是喻體。今取喻體。不取喻依。亦如聲。無常宗。同喻如瓶。不應分別聲瓶有異。但取聲瓶各有無常義。相似。為因等也。第二以理成立第六。兼闇成立七八二識者。量云。極成餘識是有法。亦不親緣離自識法。宗因云。是識性故。同喻如極成五識。釋云。宗前陳言極成。亦簡不極成。若不言極成。犯自他一分所別不極成過。若言六七八識為有法。他不許七八二識。即犯他一分所別不極成過。若但立意識為有法。因中便犯不定過。被他將七八二識為異喻。量犯共中自不定過。今但總言餘。別取第六。意兼七八。即闇成立。攝取七八。於餘識之中。後陳言。亦不親緣離自識法者。亦者。同也。同前極成五識。不親緣離自識諸法。因云。是識性故者。即同五識是識性。故喻如極成五識者。即同五識。亦不親緣離自識故。明知即親緣不離自識法。既成立已。故知一切親所緣緣境。皆不離心。是唯識義。所以唯識論云。餘識。識故。如眼識等。亦不親緣離自諸法。第三以理成立前六識親所緣緣相分。皆歸心體。所言心體者。即自證分也。然雖見分。亦依自證而轉。今但立相分者。以見分共許故。量云。六識親所緣緣。是有法。定不離六識體。宗因云。見相二分中隨一攝故。如彼能緣見分。小乘許見分不離心體故。取為同喻。所以唯識論云。此親所緣緣。定非離此。二隨一故。如彼能緣。第四道理成立一切疎所緣緣境。皆不離心。是其唯識。即第八識相分。望前六名疎所緣緣。以小乘不許第八故。但云疎所緣緣也。量云。一切隨自識所緣。是有法。決定。不離我之能緣心及心所。宗因云。以是所緣法故。同喻如相應法。釋曰。此量後陳言。定不離我之能緣者。謂一切有為無為。但所緣之法。定不離我之能緣識。若後陳不言我之能緣者。便犯一分相扶之失。謂小乘。亦許他心智所緣之境。不離能緣心故。為簡此相扶過。遂言我之能緣。即簡他之能緣也。同喻如相應法者。即是前來已成立親相分是也。皆所緣法故。所以唯識論云。所緣。法故。如相應法。決定不離心及心所。是以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離無。正契中道。由此慈尊。說中道二頌云。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言虛妄分別有者。即有三界虛妄分別心。言於此二都無者。謂無能取所取我法二執之相。於此妄心之上都無。言此中唯有空者。謂此妄心中。唯有真如。此是空性。依空所顯故。言於彼亦有此者。彼者。彼空性中。亦有此者。亦有此妄分別識。即虛妄分別。是世俗諦故。於此俗諦中。亦有真諦之空性也。言故說一切法者。即有為無為二法。是一切法也。言非空非不空者。非空。謂虛妄分別心。及空性。即依圓是有。故名非空。以二諦有故。非不空者。謂能取所取我法二執之相是空。即遍計性也。言有無及有故者。有。謂虛妄分別有故。無。謂二取我法無故。及有故者。謂於妄分別中有真空故。於真空中亦有妄分別故。言是則契中道者。謂非一向空。如清辯等。非一向有。如小乘等。故名中道。謂二諦有。不同清辯。二取我法無。不同小乘。故名中道。又阿毘達磨經說。菩薩成就四智。能隨悟入唯識無境。即是地前小菩薩。雖未證唯識之理。而依佛說。及見地上菩薩。成就四般唯識之智。遂入有漏觀。觀彼十地菩薩所變大地為黃。金攪長河為酥酪。化肉山魚米等事。此小菩薩入觀觀已。即云。如是所變實金銀等。皆不離十地菩薩能變之心。更無外境。既作觀已。亦能隨順悟入真唯識理。又如勝論祖師。為守六句義故。變身為大石。此有實用。若定實境者。不應隨心變身境為石。
問。且如變大地為金時。為滅却地令金種別生。為轉其地便成金耶。
答。唯識鏡云。為佛菩薩。以妙觀察智。繫大圓鏡智。及異熟識。令地種不起。金種生現。以此為增上。能令眾生地滅金生。名之為變。非為便轉地成金故。攝論云。由觀行為增上。令餘人識變。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者。觀土為金。觀金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隨意成就。無有虛妄。觀實眾生。為非眾生。觀非眾生。為實眾生。悉隨意成。無有虛妄。台教云。諸物中一切皆有可轉之理。如僧護見身為床瓶等。當知色法皆隨感現。色無定體。隨心所變。此理元是如來藏中不思議法。隨心取著。成外成小。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平等法界。方寸無虧。四般唯識智者。第一相違識相智者。即四類有情各別能緣之識。識既相違者。其所變相分亦相違。故即天見是寶嚴地。魚見是窟宅。人見是清冷水。鬼見是膿河猛火。緣此四類有情能變之識。各相違故。致令所變之境。亦乃相違。所言相者。非是遍計相。但是相分之相。由四類有情先業之力。共於一處。各變相分不同。故名相違識相。言智者。即是十地菩薩能緣之智。智能了彼四類有情自業識所變相分不同。更無心外別四境。舊云。一境應四心者。不正。
問。何以不正。
答。若言一境者。未審定是何境。若離四類有情所變相分外。更別有一境者。即是心外有法。
問。其四類有情。為是各變相分。為本質亦別。
答。四類有情由業增上力。其第八所變相分亦別。若將此第八相分。望四類有情前六識說。即為本質故。相質皆別故。知更無外境。唯有識也。所以唯識論云。一相違識相智。謂於一處。鬼人天等。隨業差別。所見各異。境若是實。此云何成。唐三藏云。境非定一。故為四類有情所變相分。隨四類有情能變之心。境亦成四。一處解成差。證知唯有識。論云。如人見有糞穢處。傍生見為淨妙飲食。於人所見淨妙飲食。諸天見為臭穢不淨。故知隨福見異。垢淨唯心。業自差殊。食無麁細。大智度論云。如佛在耆闍崛山中。與比丘僧。俱入王舍城。道中見大木。佛於木上敷尼師壇坐。告諸比丘。若比丘入禪。心得自在。能令大木作地。即成實地。何以故。是木中有地分故。如是水火風。金銀種種寶物。即皆成實。何以故。是木中皆有其分。復次如一美色。婬人見之。以為淨妙。心生染著。不淨觀人。觀之。種種惡露。無一淨處。等。婦見之。妬瞋憎惡。目不欲見。以為不淨。淫人觀之為樂。妬人觀之為苦。淨行之人觀之得道。無預之人觀之無所適莫。如見土木。若此美色實淨。四種人觀。皆應見淨。若實不淨。四種人觀。皆應不淨。以是故知。好醜在心。外無定也。
又問。定力變化事。為實為虛。若實。云何石作金。地作水。若虛。云何聖人而行不實。
答曰。皆實。聖人無虛也。三毒已拔故。以一切法。各各無定相。故可轉地或作水相。如酥膠蠟。是地類。得火則消為水。則成濕相。水得寒則結成氷。而為堅相。石汁作金。金敗為銅。或還為石。眾生亦如是。惡可為善。善可為惡。以是故知。一切法無定相。第二無所緣識智者。言無所緣識者。即是一切異生。將自第六獨生散意識。緣過去未來水月鏡像等。變起假相分是。此等相分。但是眾生第六識妄構畫遍計。當情變起。都無心外實境。名無所緣識。言智者。即是十地菩薩能緣之心。菩薩云。此等異生所變假相分。皆不離一切異生能變之心。是其唯識。即以此例於一切實境。亦不離一切有情能緣之心。離心之外。更無一物。舊云。緣無不生慮。即不正。
問。何以不正。
答。且如緣空華等一切假境之時。心亦起故。何言緣無不生慮。故知緣無體假境時。不無內心實相分能牽生心。望見分。亦成所緣緣義。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又不違護法四分成唯識義。若離却內心實相分外。其構畫遍計執心之境即無。唐三藏云。應言境非真。慮起。證知唯有識。所以唯識論云。二無所緣識智。謂緣過未夢鏡像等。非實有境。識現可得。彼境既無。餘亦應爾。既若菩薩觀諸異生遍計所執之境。皆不離異生心者。明知餘一切實境。皆悉如是。第三自應無倒智者。即十地菩薩起智。觀察一切眾生妄執自身為常樂我淨。菩薩云。此但是凡夫執心倒見。離却妄執心外。其凡夫身上實無常樂我淨之境。必若有者。應異生不假修行而得解脫。既不爾者。明知唯有妄識。故唯識論云。三自應無倒智。謂愚夫智。若得實境。彼應自然成無顛倒。不由功用。應得解脫。第四隨三智轉智者。一隨自在者智轉智。即是菩薩起智。觀自所變之境。皆不離我能變之心。是其唯識。為八地已去菩薩。能任運變大地為黃金。攪長河為酥酪。此是境隨真智轉。所變事皆成。轉者。改換舊質義。即改轉大地山河舊質成金銀等。眾生實得受用。鍛鍊作諸器具皆得。若離心有外實境者。如何山河等。能隨菩薩心。便變為金銀等物。以相分本質。皆悉轉故。故知一切諸境。皆不離菩薩能變之心。乃至異生亦能變火為水。變晝為夜。點鐵成金等。此皆是境隨事智轉。所變事皆成。亦是唯識。若是迦多演那所變宮殿金銀等。皆不成就。故知離心更無實境。論云。凡變金銀宮殿者。是實定果色。從初地已去方能變。若約自在。八地已上菩薩。於相及土。皆得自在。以上品定心有大勢力。所變金銀宮殿等。皆得成就。如變金銀鍛鍊作諸器具。實得受用。其所變金銀。是實定果色。皆不離菩薩內心。是其唯識。心外無境。若諸聲聞及地前小菩薩。若變金銀宮殿時。即託菩薩所變金銀宮殿。以為本質。第六識所變金銀等。皆不成就。無實作用。然所變金銀。是假定果色。不離聲聞諸小菩薩內心。是其唯識。心外無境。今迦多演那緣是聲聞。未得上品定故。所變金銀雖無實作用。然不離內識。心外無境。所以唯識論云。一隨自在者智轉智。謂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變。地等皆成。境。若是實。如何可變。又古德云。色自在心生故。心能變色。所以移山覆海。倒地翻天。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悉無難事。二隨觀察者智轉智者。無性菩薩云。謂諸聲聞獨覺菩薩等。若修苦空等觀得相應者。或作四諦觀時。隨觀一法之上。唯有無常苦空無我等眾相顯然。非是諸法體上有此眾多苦空等義。但是苦空等眾相。即是諸法之體。既若無常相。於聖人觀心上有者。故知一切諸法。皆不離觀心而有。所以唯識論云。二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境若是真寧隨心轉。三隨無分別智轉智者。為菩薩根本智證真如時。真如境與智冥合。能所一般。更無分別。離本智外。更無別境。即境隨真智轉。是故說唯心。汝小乘若執有心外實境者。即證真如時。一切境相何不現前。故唯識論云。三隨無分別。智轉智。謂現證實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境若是實。何容不現。第二世事乖宗難。此是經部師難云。論主若言唯有內識無心外境者。如何現見世間。情與非情等物。有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等。就此中自有四難。一處定難。二時定難。三身不定難。四作用不定難。初難云。論主若言一切皆是唯識無心外境者。且如世人將現量識。正緣南山處。其識與山俱在其南。山不離識。可言唯識。忽若將現量識緣比之時。其山定在南。且不隨緣者心轉來向北。既若緣北之時緣南山心不生者。明知離識之外有實南山之境。此何成唯識。第二時定難者。難云。若正緣南山時。識現起。山亦隨心起。即可成唯識義。且如不緣南山時。其緣山心即不生。然山且在。不隨心滅。即是離心有境。何成唯識義。此上二難。皆是難現量識。亦難比量。若約比量心者。即山相分。亦於餘處心上現故。第三有情身不定難者。難云。若言一切皆是唯識者。且如有眾多有情。同在一處。於中一半眼有患眩瞖者。或十或五。或有見空華。或有見頭髮。或有見蒼蠅。或有全不見物者。此等皆是病眼人自識變起。所變髮蠅等相分。皆不離患眩瞖者之心。可是唯識。且如一半不患眩瞖者。或十或五共在一處。所見一般。物皆同境。既是一者。明知離心有境。何成唯識。
宗鏡錄卷第六十二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第四作用不定難者。於中分出三難。第一難云。復有何因。患眩瞖者所見髮蠅等。即無髮蠅等實用。餘不患眩瞖者。所見髮蠅等物。是實用非無。汝大乘既許皆是唯識者。即須一時有實作用。不然。一時無實作用。今既不同。未審何者是其唯識。第二難云。復有何因。有情於夢中所得飲食刀杖毒藥衣服等。即無實作用。及至覺時。若得便有實用。第三難云。復有何因。尋香城等。即無實作用。餘甎土城等。便有實作用。論主答前四難。引三十唯識論頌云。處時定如夢。身不定如鬼。同見膿河等。如夢損有用。若依此頌。答前四難即足。且第一答前處定難者。論主云。汝還許。有情。於夢中有時見有村園。或男或女等物。在於一處。即定。其有情夢心。有時便緣餘處。餘處便不見前村園等物。即夢心不定。汝且總許是唯識不。經部答云。我宗夢中雖夢境處定。夢心不定。然不離有情。夢心。皆是唯識。論主云。我覺時境色。亦復如然。雖山處長定。其有情能緣心不定。然。皆不離現心。總是唯識。立量云。我宗覺時所見境色。是有法定是唯識為宗。因云。境處定心不定故。喻如汝宗夢中之境。皆是唯識。第二答前時定難者。論主云。且如有情於夢中所見村園等物。其夢心若緣時。可是唯識。若不緣時。應非唯識。經部答云。我夢中之境。若夢心緣時。亦是唯識。若夢心有不緣時。然不離夢心。亦是唯識。論主云。我覺時境色。亦復如然。我今長時緣南山。山不離心。是唯識。有時緣山。心雖不生。然不離現心。亦是唯識。頌云。處時定如夢。此一句答前二難。第三答身不定難。論主云。汝經部還許眾多餓鬼。同於一處。於中有三有五。業同之者。即同見膿河定。又有三五。隨自業力。所見不定。即同於一處。或有見猛火。或有見糞穢。或有見人把棒欄隔。如是餓鬼。同於一處。一半見境定。一半所見各異。汝總許是餓鬼唯識不。答云。雖見有同異。然。不離餓鬼自業識所變。皆是唯識。論主云。我宗唯識。亦復如然。雖一類悉眩瞖者。所見各別。有一類不患眩瞖者。所見即同。然不離此二類有情識之所變。皆是唯識。頌云。身不定如鬼。同見膿河等。此兩句頌。答此一難。成唯識。寶生論偈云。身不定如鬼者。實是清河。無外異境。然諸餓鬼。悉皆同見膿滿而流。非唯一覩。然於此處。實無片許膿。血可得。何容得有溢岸而流。雖無實境。決定屬一。理定不成。此即應知觀色等心。雖無外境。不決定性。於身非有。遮却境無。即彼成立有。境之因。有不定過。於無境處。亦有多身。共觀不定。如何實無膿流之事。而諸餓鬼不別觀之。由其同業。感於此位。俱見膿流。慳悋業熟。同見此苦。由昔同業。各熏自體。此時異熟。皆並現前。彼多有情。同見斯事。實無外境。為思憶故。準其道理仁亦如斯。共同造作。所有熏習成熟之時。便無別相。色等相分。從識而生。是故定知。不由外境。識方得起。豈非許此同一趣生。然非決定。彼情同業。由現見有良家賤室。貧富等異。如是便成見其色等。應有差別。同彼異類。見成非等。故知斯類。與彼不同。彼亦不由外境力故。生色等境。然諸餓鬼。雖同一趣。見亦差別。由業異相。所見亦然。彼或有見大熱鐵團融煮迸灒。或時見有屎尿橫流。非相似故。雖同人趣。薄福之人。金帶現時。見為鐵鎖。赫熱難近。或見是蛇。吐其毒火。是故定知。雖在人趣。亦非同見。若如是類。無別見性。由其皆有同類之業。然由彼類。有同分業。生同分趣。復有別業。各別而見。此一功能。隨其力故。令彼諸人。有同異見。復以此義。亦答餘言。有說別趣有情鬼傍生等。應非一處。有不別見。由別作業異熟性故。此雖成趣。業有差別。同觀之業。還有不異。即諸有情自相續中。有其別異業種隨故。彼任其緣。各得生起。第四總答作用不定中三難者。論主云。汝經部等還許有情夢中所得刀杖飲食等。無實作用。是唯識不。答云。爾。又問。只如有情於夢中有時遺失不淨。及失尿等事。即有實作用。汝亦許是唯識不。答云。爾。論主例答。汝既許夢中有實作用。及無實作用。俱是唯識者。即知我宗患眩瞖。及不患者。并夢中現覺。兼假城實城。此三般。皆是有實作用。亦如汝夢中有實無實作用。皆是唯識。論主以量成立云。我宗覺時。境色是有法。定是唯識。宗因云。有實作用故。如汝夢中境色。不然。汝夢中境色是有法。應非唯識。宗因云。有實無實作用故。如汝覺時境色。唯識頌云。如夢損有用。此一句答上難境。又都將一喻。總答四難。三十唯識頌云。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為逼惱事。故四義皆成。且如世間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等事。亦如地獄中受罪有情。各見治罰事。亦有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此皆唯識。但是諸有情惡業增上。雖同一獄。然受苦時。所見銅狗鐵蛇。牛頭獄卒。治罰之具。或同或異。如是苦器。逼害罪人。此皆是罪人。自惡業心現。並無心外實銅狗等物。今世間事法。亦復如然。若罪人同一獄者。是總報惡業力。若各別受苦者。即是別報惡業力。諸經要集云。夫云罪行。妄見境。染執定我人。取著違順。便令自他。皆成惡業。是以經偈云。貪欲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見者。是人為貪欲。將入於地獄。是故心外雖無別境。稱彼迷情強見起染。如夢見境。起諸貪瞋。稱彼夢者。謂實不虛。理實無境。唯情妄見故。智度論說。如夢中無善事而善。無瞋事而瞋。無怖事而怖。三界眾生。亦復如是。無明眠故。不應瞋而瞋等。故知心外雖無別境。稱彼迷情。妄見起染。心外雖無地獄等相。惡業成時。妄見受苦。如正法念經云。閻摩羅人。非是眾生。罪人見之。謂是眾生。手中執持焰然鐵鉗。彼地獄人。惡業既盡。命終之後。不復見於閻羅獄卒。何以故。以彼非是眾生數故。如油炷盡。則無有燈。業盡亦爾。不復見於閻羅獄卒。如閻浮提。日光既現。則無暗冥。惡業盡時。閻羅獄卒。亦復如是。惡眼惡口。如眾生相。可畏之色。皆悉磨滅。如破畫壁。畫亦隨滅。惡業畫壁。亦復如是。不復見於閻羅獄卒可畏之色。以此文證。眾生惡業應受苦者。自然其中妄見地獄。
問曰。見地獄者。所見獄卒及虎狼等。可使妄見。彼地獄處。閻羅在中判諸罪人。則有此境。云何言無。
答曰。彼見獄主。亦是妄見。直是罪人惡業熏心。令心變異。無中妄見。實無地獄閻羅在中。又唯識論中。
問曰。地獄中主烏狗羊等。為是眾生。為非眾生。
答曰。非是眾生。
問曰。以何義故。非是眾生。
答曰。以不相應故。此以何義。有五種義。彼地獄主及烏狗等。非是眾生。何等為五。一者。如地獄中罪眾生等。受種種苦。地獄主等若是眾生。亦應如是受種種苦。而彼一向不受如是種種苦惱。以是義故。彼非眾生。二者。地獄主等若是眾生。應遞相殺害。不可分別。此是罪人。此是主等。而實不共遞相殺害。可得分別。此是罪人。此是獄主。以是義故。彼非眾生。三者。地獄主等若是眾生。形體力等。應遞相殺害。不應偏為受罪人畏。而實偏為罪人所畏。以是義故。彼非眾生。四者。彼地獄地。常是熱鐵。地獄主等是眾生者。不能忍苦。云何能害彼受罪人。而實能害彼受罪人。以是義故。彼非眾生。五者。地獄主等若是眾生。非受罪人。不應於彼地獄中生。而實生於彼地獄中。以是義故。彼非眾生。此以何義。彼地獄中受苦眾生。造五逆等諸惡罪業。於彼中生。地獄主等。不造惡業。云何生彼。以如是等五種義故。名不相應。
問曰。若彼主等。非是眾生。不作罪業。不生彼者。云何天中得有畜生。此以何義。如彼中有種種鳥。諸畜生等。生在彼處。於地獄中。何故不爾。畜生餓鬼。種種雜生。令彼為主。
答曰。偈言。畜生生天中。地獄不如是。以在於天上。不受畜生苦。此偈明何義。彼畜生等生天上者。彼於天上器世間中。有少分業。是故於彼器世間中。受樂果報。彼地獄主及烏狗等。不受諸苦。以是義故。彼地獄中無有實主。及烏狗等。除罪眾生。又寶生論云。如上所言。得差別體。地獄苦器。不同受之。或諸猛火。由業力故。便無燒苦。斯則自非善友。誰能輒作斯說。凡是密友性善之人。不論夷險。常為思益。為欲顯其不受燒苦。故致斯言。然於此時。助成立義。即是顯出善友之意。由其不受彼之苦故。意欲成立非那洛迦。今復更云。由其業力。說有大火。言不燒者。斯則真成立唯識義。由無實火。但唯業力能壞自性。既定不受如斯苦故。便成此火。自性元無。然有實性。是宗所許。若也許其是識現相。事體元無。此由業力故無火。斯成應理。由其先業為限劑。故若異此者。彼增上業所招之果。既現在彼。如何不見。如無智者。欲求火滅。更復澆酥。今唯識宗。轉益光熾。由斯眾理。證此非成那洛迦類。故知唯心所現。正理無差。如觀佛三昧海經觀佛心品云。是時佛心。如紅蓮華。蓮華葉間有八萬四千諸白色光。其光遍照五道眾生。此光出時。受苦眾生皆悉出現。所謂苦者。阿鼻地獄。十八小地獄。十八寒地獄。乃至五百億刀林地獄等。
問。若眾生惡業心。感現地獄事。理即可然。且如觀佛心時。云何純現地獄。
答。此略有二義。一若約理而觀。佛之心性。本含法界。無一塵而不遍。無一法而不通。二若約事而觀。佛唯用救苦為意。以物心為心。則地獄界。全是佛心。運無緣慈。不間同體。所以觀佛心品云。佛告天王。欲知佛心光明所照。常照如此無間無救諸苦眾生。佛心所緣。常緣此等極惡眾生。以佛心力自莊嚴故。過算數劫。令彼罪人發菩提心。乃至爾時世尊說是語時。佛心力放十種白光。從佛心出。其光遍照十方世界。一一光中。無量化佛乘寶蓮華。時會大眾。見佛光明。如玻琍水。或見如乳。見諸化佛。從佛胸出。入於佛臍。遊佛心間。乘大寶船。經往五道受罪人所。一一罪人。見諸化佛。如己父母。善友所親。漸漸為說出世間法。是時空中有大音聲。告諸大眾。汝等今者。應觀佛心。諸佛心者。是大慈也。大慈所緣。緣苦眾生。乃至次行大喜。見諸眾生安隱受樂。心生歡喜。如己無異。既生喜已。次行捨法。是諸眾生無來去相。從心想生。心想生者。因緣和合。假名為心。如此心想。猶如狂華。從顛倒起。苦從想起。樂從想生。心如芭蕉。中無堅實。廣說如經十譬。作是觀時。不見身心。見一切法。同如實性。是名菩薩身受心法。依因此法。廣修三十七助菩提分。若取證者。是聲聞法。不取證者。是菩薩法。又寶生論云。時處定如夢者。有說。由心惑亂。遂乃便生時處定解。然於夢中。無其實境決定可得。故世共許。如何將此。比餘定事。為作過耶。乃至爾時於彼夢中。實亦無其時處決定相狀在心。由何得知。如有頌言。若眠於夜裏。見日北方生。參差夢時處。如何有定心。又云。此之夢心。有何奇異。營大功業。不假外形。而能巧利。構茲壯麗。或見崇墉九仞。飛甍十丈。碧條靃蘼紅華璀璨。匠人極思。亦未能雕。若言於他同斯難者。彼無此過。不假外色功力起故。但由種熟。仗識為緣。即於此時。意識便現。又未曾見有經論說。於彼夢中生其別色。百法鈔云。論主言。如於夢中與女交會。流洩不淨。夢被蛇螫。能令悶絕。流汗心迷。雖無實境。而有實作用。此是唯識不。經部答云。此是唯識。論主云。汝既許夢中有實作用。無實作用。皆是唯識。即我宗。夢中現覺。眩瞖者。不眩瞖者。假城實城。此三般。有實無實作用。如汝夢中。亦是唯識。論主立量云。有瞖無瞖等是有法。有用無用其理亦成宗。因云。許無實境故。如夢中染污等。所以唯識論云。如夢損有用。第三明聖教相違難者。小乘難意云。論主若言一切皆是唯識。無心外實境者。何故世尊於阿含經中說有十二處。若一切皆唯識者。世尊只合說意處法處。即不合說有十色處。今世尊既說有十二處者。明知離却意法處外。別有十色處。是心外有。何言一切皆是唯識。論主答中分三。初假答。二正答。三喻答。初假答。引三十唯識頌云。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為成內外處。佛說彼為十。言識從自種生者。即五識自證分現行。各從五識自種而生。將五識自種。便為五根。言似境相而轉者。即五識自證分。從自種生已。而能變似二分現。其所變見分。說名五識。所變相分似外境現。說名五境。其實根境十處皆不離識。亦是唯識。此是假將五識種子為五根。答經部師。以經部許有種子。
問。設許有種子。豈不執離識有。
答。彼許種子在前六識中持。亦不離識有。論主云。其所變相分。似外五境。亦不離識。有能變五識種即五根。亦不離識有。雖分內外十處。然皆是唯識。言佛說彼為十者。以佛密意。為破外道執身為一合相我故。遂於無言之法。強以言分別說有根塵十處。有大勝利故。唯識頌云。依此教能入。數取趣無我。解云。為若有智者。即依此佛說根塵十處教文。便作觀云。我於無量劫來。為惡慧推求。愚癡迷闇。妄執自他身。為一合相我。因此生死沈淪。今依教觀。自他身。但有根塵十處。以成其體。於一一處中。都無主宰自在常一等用。何曾有我。因此便能悟入無我之理。成我空觀。此即大乘假將五種子為五根。假答小乘也。小乘又難云。若爾者。且如五塵相分色。是五識所變故。可如汝宗。是唯識。其本質五境色。未審是何識之唯識。謂五識及第六。皆不親緣本質五境。即此本質五境。豈不是離心外有。何成唯識。因此問故。便是論主第二正答。唯識論云。依識所變。非別實有。解云。此依大乘自宗正解。即約已建立第八識了。既論主云。五塵本質色。此是第八識之親相分。相分不離第八識。亦是唯識。第三喻答者。即論主舉喻答小乘。世尊建立十二處之所以。唯識論云。如遮斷見。說續有情。但是佛密意破於眾生一合相我。假說有十二處名。令眾生觀十二處法。都無有我。便入我空。次依唯識。能觀一切諸法之上。皆無實軌持勝性等用。既除法執。便成法空。小乘難云。既言一切諸法皆無實軌持自在勝性等用。成法空觀者。即此唯識之體。豈不亦空。因此便成。第四唯識成空難。論主答云。唯識體即不空。非所執故。我前言空者。但是空其一切法上妄心執有實軌持勝性等用。遍計虛妄之法。此即是空。非空離執唯識之體。即如根本智正證如時。離言絕相。其遍計虛妄一切我法。皆不現前。於此位中。唯有本智。與理冥合。不分能所。此識體亦空。便無俗諦。俗諦無故。真諦亦無。真俗相依而建立故。唯識論云。撥無二諦。是惡取空。諸佛說為不可治者。第五色相非心難。唯識論云。若諸色處亦識為體。何緣不似色相。顯現。一類。堅住。相續而轉。小乘難意云。若言一切外色皆心為體。由心自證分變似能取。說名見分。變似可取。說為相分者。何故所變色相即顯現。其能變心即不顯現。又若外色以心為體者。何故所變色即一類相續而轉。且如外色山河大地等。即千年萬年。一類更無改變。又相續不斷。得多時住。若有情能變心。即有改變不定。又不得多時。今外色既不似內心者。明知離心有外實色。何言一切皆是唯識。答云。唯識論云。名言熏習勢力起故。此但由一切有情。無始時來。前後遞互。以名言虛妄熏習。作心外堅住相續等解。由此勢力有此相現。非是真實有心外堅色等。外人又問。既言唯識者。有情何要變似外色而現。答。唯識論云。謂此若無。應無顛倒。便無雜染。亦無淨法。是故諸識變似色現。論主云。一切有情若不變似外色現者。便無染淨之法。且如一切凡夫。由先迷色等諸境。顛倒妄執。由此雜染便生。雜染體。即二障。汝外人若不許識變似外色現者。即有情不起顛倒。顛。倒妄執既若不起。即雜染煩惱不生。雜染既若不生。淨法因何而有。所以攝論頌云。亂相及亂體。應許為色識。及與非色識。若無餘亦無。言亂相者。即所變色相。言亂體者。即能變心體。應許為色識者。即前所變亂相。及與非色識者。即前變心是體。若無餘亦無者。若無所變似外色境為亂相者。亦無能變之識體。故知須變似外境現。所以諸色皆不離心。總是唯識。第六現量違宗難者。唯識論云。色等外境。分明現證。現量所得。察撥為無。小乘難意云。且如外五塵色境。分明五識現證。是現量所得。大小乘皆共極成。何故撥無。言一切唯識。三十唯識論中亦有此難云。諸法由量。刊定有無。一切量中。現量為勝。若無外境寧有此覺。我今現證如是境耶。意云。論主若言無外實境者。如何言五識現量。取外五塵境。若是比量。非量。遍計所起。遍計所執。強思計度。構畫所生。相分。不離於心。可成唯識。今五識既現量得外實五塵境者。何故亦言皆是唯識。答。唯識論云。現量證時。不執為外。後意分別。妄生外想。論主云。且如現量五識。正緣五塵境時。得法自性。不帶名言。無籌度心。不生分別。不執為外。但是後念分別意識。妄生分別。便執為外。言有實境。
問。且小乘許現量心中。不執為外不。
答。許。
問。與大乘何別。
答。唯識鏡云。若是大乘。即五識。及同時意識。皆現量。不執為外。若小乘宗。即唯是五識。不執為外。論主云。汝小乘既許五識緣境是現量。不執為外者。明知現量心中。皆無外境。是其唯識。
外人又問云。其五識所緣現量五塵境。為實為假。
答。是實。
難云。若爾者。即是離心外有實五塵境。何言唯識。
答。五識緣五塵境時。雖即是實。但是五識之所變。自識相分。不離五識。皆成唯識。故唯識論云。故現量境。是自相分。識所變故。亦說為有。意識所執外實色等。妄計有故。說彼為無。意云。五識各有四分。其五塵境。是五識之親相分。由五識自證分變似色等相分境現。其相分又不離見分。皆是唯識。若後分別意識起時。妄執心外有其實境。此即是無。不稱境體而知故。
問。且如五識中。瞋等煩惱起時。不稱本質。何言唯是現量。
答。雖不稱本質。然稱相分。亦是現量。由心無執故。其第六意識相應瞋。若與執俱時。相分。本質皆不稱。若不與執俱起時。即同五識。
問。何故五識無執。
答。由不通比非二量。故無執。故知五識現量緣境。不執為外。皆是唯識。
又小乘都申一難。若唯識無外境者。由何而得種種心生。既若無境牽生心。即妄心由何而起。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
答。論頌云。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一切種識者。即是第八識。此識能持一切有為之法種故。即一切種子。各能自生果差別功能。名一切種識。功能有二。一現行名功能。即似穀麥等種。能生芽功能是。二。第八識中種子名功能。有能生現行功能故。今言一切種識者。但取本識中種子功能。能生一切有為色心等法。即色為所緣。心便是能緣。即色是境。不離心。是唯識。即此心境。但從本識中而生起。何要外境而方生。如是如是變者。如是八識從種生。即是八識自證分。轉變起見相二分。相分不離見分。是唯識。以展轉力故者。即餘緣是展轉力。以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起。彼彼分別生者。即由彼見相二分上。妄執。外有實我法等。分別而生。故知但由本識中種而生諸識。不假外妄境而亦得生。故知一切皆是唯識。
又唯識論云。問曰。如汝向言。唯有內識。無外境界。若爾。內識為可取。為不可取。若可取者。同色香等外諸境界。若不可取者。則是無法。云何說言唯有內識。無外境界。
答曰。如來方便。漸令眾生得入我空。及法空。故說有內識。而實無有內識可取。若不如是。則不得說我空法空。以是義故。虛妄分別。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
問曰。又復有難。云何得知諸佛如來。依此義故。說有色等。一切諸入。而非實有色等諸入。又以識等能取境界。以是義故。不得說言無色等入。
答曰。偈言。彼一非可見。多亦不可見。和合不可見。是故無塵法。
宗鏡錄卷第六十三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第七夢覺相違難。唯識論云。若覺時色。皆如夢境不離識者。如從夢覺。知彼唯心。何故覺時於自色境。不知唯識。
答。唯識論云。如夢未覺。不能自知。要至覺時。方能追覺。覺時境色應知亦爾。未真覺位。不能自知。至真覺時。方能追覺。未得真覺。恒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識。即第七是生死長夜根本。能令起惑造業。三界輪迴。直須至真覺位時。方知一切皆是唯識。
所以唯識樞要問云。若諸識生似我法時。為皆由我法分別熏習之力。為亦不由。若皆由者。八識五識無二分別。生果時應不似二。若不由者。此中何故但說我法熏習為因。
答。二解俱得。其皆由解者。一切有漏。與第七二分別俱故。或第六識。二分別引故。後生果時。皆似我法。其不由解者。此說第六根本。兼緣一切為因。緣發諸識令熏習故。後生果時。似我法相起。或非外似外。六七計為似外起故。如夢者。夢娑剌拏王事。此云流轉。其王容貌端正。自謂無雙。求覓形容。欲同等比。顯己殊類。時有人言。王舍城中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無比。遣使迎之。迦旃延至。王出宮迎。王不及彼。人視迦旃延。無看王者。王問所以。眾曰。迦旃延容貌勝王。王問。大德。今果。宿因。迦旃延答曰。我昔出家。王作乞兒。我掃寺地。王來乞食。我掃地竟。令王除糞掃。除糞掃訖。方與王食。以此業因。生人天中。得報端正。王聞此已。尋請出家。為迦旃延弟子。後共迦旃延。往阿槃地國。山中修道。別處坐禪。阿槃地王。名鉢樹多。將宮人入山遊戲。宮人見王形貌端正。圍遶看之。鉢樹多王。見娑剌拏王。疑有欲意。問娑剌拏王曰。汝是阿羅漢耶。王答言非。次第二問餘三果。皆答言非。又言。汝離欲不。答言非。鉢樹多王瞋曰。何故入我婇女之中。遂鞭身破。悶絕而死。至夜方惺。至迦旃延所。迦旃延見已。心生悲愍。其諸同學。方為療治。娑剌拏王語迦旃延曰。我從師乞。暫還本國。舉軍破彼阿槃地國。殺鉢樹多王。事畢當還。從師修道。迦旃延從請。語曰。汝若欲去。且停一宿。迦旃延安置好處令眠。欲令感夢。夢見舉軍征阿槃地國。自軍破敗。身被他獲。堅縛手足。赤華插項。嚴鼓欲殺。王於夢中。便大恐怖。叫喚失聲云。我今無歸。願師濟拔。作歸依處。得壽命長。迦旃延以神力手指火。喚之令寤。問言。何故。其心未惺。尚言災事。迦旃延以火照而問之。此是何處。汝自看。其心方寤。迦旃延語言。汝若征彼。必當破敗。如夢所見。王曰。願師為除毒意。迦旃延為說一切諸法。譬如國土。假名無實。離舍屋等。無別國土。乃至廣說種種因緣。至一極微。亦非實事。無此無彼。無怨無親。王聞法已。得預流果。後漸獲得阿羅漢果。故知萬法唯識。夢覺一如。覺中所見。即明。了意識。夢中所見。即夢中意識。分別之意既同。差別之境何異。迷悟若此。曷疑慮焉。昏覺如斯。可洞達矣。第八外取他心難。若。論主言外色實無。是內識之境者。即可然。且如他人心是實有。豈非自心所緣耶。意云。且如此人心。若親緣得他人心著。即離此人心。別有心為境。若此人心緣他人心不著者。即有境而不緣。若緣著。即乖唯識義。若緣不著者。即何成他心智耶。論主答云。雖說他心非自識境。但不說彼是親所緣。意云雖說他人心非此人境。若此人親緣他人心。即不得。若託他人心為質。自變相分緣。亦有他心智。但變相分緣時。即不得他人本質。但由他人影像相自心上現。名了他心。即知他心相分。不離自心。亦唯識。意云。此人心緣他人心時。變起相分。當情。相分無實作用。非如手等執物。亦非如日舒光。親照其境。緣他人心時。但如鏡中影。似外質現。鏡中像。亦無實作用。緣他人心時。亦復如是。非無緣他人心體故。名了他心。非親能了。親所了者。謂自所變。
又古德問。他心智者。謂既有他人心為自心之所知。即是離自心外。有他人心為自心之境。何得言無境唯有識耶。
答。謂緣他身扶塵根相分色。亦不親得。但託為質。如自身眼識緣第八識所變器世間色時。亦但託為質。亦不親得。其耳等四識。緣本識所變聲等。亦耳以本質是第八識變。今望五識。故名影識。如五識等緣本識所變本質境。亦不親得。雖亦得緣。只成疎所緣緣。若如實知即是佛境者。論云。二智於境。各各由無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所行。不可言境。此有二解。一云。是真如妙理。言詮不及。不可言境。謂此離言真如之境。唯佛獨能顯了分別證。餘不能證者。由第七恒行不共無明所覆。故不知。二云。不可言境者。即他心智境。及自心智境。此二智。名不可言境。謂真如自相。假智及詮。俱非境故。詮謂名言能詮之名。既不得自相。即顯自他二智之境。是佛智所行。不可言境。由此二智所知之境自相。是佛智所行。不可言境。餘人由恒行不共無明所覆蔽。故不得如實而知也。又既言此人緣他人心時。託他人心為質。自變相分緣者。即相分不離此人心。是唯識。若他人心本質緣不著者。即離此人心外。有他人心。何成唯識耶。因此便申第九異境非識難。小乘云。唯識之義。但離心之外更無一物。方名唯識。既他人心。異此人心為境。何成唯識耶。又他人境。亦異此境。即離此人心外有異境。何成唯識。答責云。奇哉固執。觸處生疑。豈唯識言。但說一識。汝小乘何以此堅執處處生疑。豈唯識之言。但說一人之識。若言有一人之識者。即豈有凡聖尊卑。若無佛者。眾生何求。若無凡夫。佛為誰說。應知我唯識言。有深旨趣。論云。唯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分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言識之一字者。非是一人之識。總顯一切有情。各各皆有八識。即是識之自體。五十一心所。識之相應。何獨執一人之識。
問。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者。且如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不住。云何觀他過去善根心。
答。約真即無。隨俗故有。一念心起。尚具十世四運分別。不可作龜毛兔角斷滅之見。過去之法。雖念念不住。然皆熏在第八識中。有過去種子。知過去事者。過去所熏得種。現在阿賴耶識自證分中含藏。然過去世時。雖即無體。但將識中種為本質。變影而緣。即知過去世事。此帶質境知也。或云。可緣心上影像相者。即第六意識見分之上。變起過去影像相而知也。此即獨影境。謂過去無體無本質也。又過去之法若不落謝。不名過去。若已落謝。無法可知。若但曾逕心中。有種影現前。故說憶知者。是則但見自心。不見彼法。如月燈三昧經云。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得過去未來現在智藏。童子。是菩薩如實知一切眾生心行。準自心行次第所起。觀自心法。以無亂想修習方便。如自心行。類他亦爾。隨所見色聞聲。有愛無愛。心皆如實知。童子。是名菩薩得過去未來現在知藏。
問。觀他心智者。為實知他心。為不實知。二俱有過。
答。如前已說。若立自他。於宗俱失。此皆約世諦識心分別故。識論頌云。他心知於境。不如實覺知。以非離識境。唯佛如實知。他心智者。不如實知。以自內心。虛妄分別。以為他心。以自心意。意識雜故。如彼佛地如實果體。無言語處勝妙境界。唯佛能知。餘人不知。以彼世間他心智者。於彼二法不如實知。以彼能取所取境界虛妄分別故。此唯是識。無量無邊甚深境界。非是心識可測量故。如上約法相宗說。若約法性宗。先德云。知他心者。皆如實知。審於事實。見理實故。亦非心外可見。亦非無境可知。若自他相絕。則與眾生心同一體。故無心外也。不壞所。故能知也。又他心者。安慧云。佛智緣他心。緣得本質。餘皆變影。若緣本質得心外法。壞唯識故。今以攝境唯心。不壞境故。能所兩亡。不礙存故。第一義唯心。非一非異。正緣他時。即是自故。以即佛心之眾生心為所緣。非即眾生心之佛心。即眾生心之佛心為能緣。非即佛心之眾生心。如是鎔融。非一非異。若離佛外。別有眾生。更須變影。却失真唯識義。釋云。攝境從心。不壞境者。即示心境有無。彼得本質。恐壞唯心。既不壞境。得之何妨。壞有何失。以無心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謂物實有故。若唯心壞境。則得在於境空。失在於心有。故以境由心變。故說唯心。所變不無。何必須壞。若以緣生無性。則心境兩亡。故借心以遣境。境遣而心亡。非獨存心矣。若能所兩亡。不礙存故者。上不壞境。且遣懼質之病。今遣空有之理故。心境並許存亡。心境因藉故空。相依緣生故有。有即存也。空即亡也。空有交徹。存亡兩全。云第一義唯心。非一非異者。正。出具分唯心之理。上第一釋。雖有唯心之義。尚通生滅唯心。第二義。雖兩亡不羈。而未言心境相攝。今明具分唯識。故云第一義唯心。同第一義。故非異。不壞能所。故非一。非一故。有能所。緣他義成矣。非異故。能所平等。唯心義成矣。云正緣他時。即是自故者。結成得於本質。無心外過。以即自故。不失唯識。云以即佛心之眾生心。正示法性他心之相。此有兩對語。前對明所緣。後對明能緣。今初言即佛心之眾生心者。此明所緣。眾生心即是佛心。此明不異。次云非即眾生心之佛心者。此句明眾生心與佛心非即。非即。故有所緣義。非異。故不壞唯心義。言為所緣者。結成心緣。簡非能緣也。次下辯能緣。云以即眾生心之佛心者。此句明能緣。佛心即是眾生心。此明非異。次云非即佛心之眾生心者。此明佛心與眾生心有非一義。非一故為能緣。非異。故不壞唯識之義。言為能緣者。結成能緣。簡非所緣也。更以喻況。如水和乳。乳為所和。喻眾生心是所緣。水為能和。喻佛心為能緣。以此二和合。如似一味。鵝王啑之。乳盡水存。則知非一。然此水名即乳之水。此乳名即水之乳。二雖相即。而有不一之義。故應喻云。以即水之乳。非即乳之水為所和。以即乳之水。非即水之乳。為能和。義可知矣。云如是鎔融。非一非異者。結成正義。若離佛外。結彈護法。言却失真唯識者。不知外質即佛心故。又諸佛如來。隨多心念。意能頓了。如金剛經云。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華嚴經頌云。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云何不於一念中。善知一切眾生心。此是意圓對。如來一念之中。皆一時頓應。無一不應。故名圓對。斯乃了心非心。方能遍應。若心在有無。則成隔礙。故金剛經云。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華嚴論問。何謂諸佛知眾生心時與非時。
答曰。以如來心與一切眾生心。本不異故。是一心一智慧故。以此知時與非時。諸佛悟了。而與眾生共之。眾生迷。自謂為隔。一切諸佛。以一切眾生心智慧而成正覺。一切眾生。迷諸佛智慧而作眾生。及至成佛時。還成眾生迷理之佛。所說法門。還解眾生心裏迷佛眾生。以此不異故。知眾生心。
又問曰。大眾何不以言自問。因何默念致疑。何不自以言讚勸請。云何供養雲出音請佛。
答曰。明佛得法界心。與一切眾生同心故。以心不異故。知彼心疑。供具說頌者。明一切法。總法界體也。法界不思議。一切法不思議故。明聖眾心境無二故。凡夫迷法界。自見心境有二故。即顛倒生也。又云。心無內外中間。萬法自他同體。一亦不一。他亦不他。故知凡聖同一真心。眾生妄隔而不知。諸佛契同而頓了。如鏡面照而鏡背昏。俱一銅體。而分明昧。猶河水清而河泥濁。在一濕性。而有混澄。凡心聖心。可喻斯旨。
問。眾生緣佛身時。是識所變。只如佛緣所化有情身土之時。是何所變。
答。若眾生見佛。是有漏轉識所變相分。等流色攝。若佛緣有情。是無漏智所變。定果色攝。識智雖殊。俱不出自心之境。並是增上緣力。互令心現。如義天鈔云。依大乘宗。通說。依於他身。及非情法。謂以自心緣他身時。不親緣彼。但緣自識所變相分。為親所緣。此相分色。雖託他。身本質而起。然非依彼他識而生。由自識中種子生故。故此相分等流色攝。是五塵色之流類故。託他為質。方變影像。是增上緣。此所變相分。從自種生。是因緣義。即顯自心緣得他身。得依現行處有。是於他身現行成就。以從自心種子生故。亦是依種建立。於得即種子成就也。以此理故。有情見佛色身之時。所緣佛身。唯是有漏自識變故。自種生故。等流色攝。緣佛所變淨土亦爾。若佛緣所化有情色身。及穢土時。所變相分。皆是無漏。無實有情離染等用。如鏡中像。全是明鏡。無漏定果色攝。亦是等流色收。是外五塵之流類故。佛識變故。無垢識中淨種生故。
問。若論一心無外境界。如前九難。答已分明。則眼際無色。耳外無聲。如今所見所聞。為當是一。為當是二。為復是有。為復是無。若言是一則壞能所。若言是二又違自宗。若言是有。根境常虛。若言是無。現見不濫。如何融會。得契斯旨。
答。如大地一生種種芽。類八識心。現種種法。所觀是藏識之相分。能見是眼識之見分。能所雖分。俱不離識。皆是現量。不帶名言。則非有非空。非一非二。若落比量。執作外塵。則一二情生。內外心起。密嚴經偈云。如地無分別。庶物依以生。藏識亦如是。眾境之依處。如人以己手。還自摩挃身。亦如象與鼻。取水自霑沐。復似諸嬰兒。以口含其指。如是自心內。現境還自緣。是心之境界。普遍於三有。久修觀行者。而能善通達。內外諸世間。一切唯心現。華嚴經頌云。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盡。於中悉顯現。眾生之形影。甚深因緣海。功德悉無盡。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現。正法念處經云。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乃至云何世間愚癡凡夫。眼見色已。或貪或瞋。或生於癡。彼諸凡夫。若見知識。若見婦女。心則生貪。若復異見則生於瞋。見他具足貪瞋所覆。以眼於色。不如實見。癡蔽於心。愚癡凡夫。唯有分別。眼見於色。若貪若瞋。若癡所覆。愛誑之人。自意分別。此我我所。如是染著。譬如狗齩離肉之骨。涎汁和合。望得其髓。如是貪狗。齒間血出。得其味已。謂是骨汁。不知自血有如是味。以貪味故。不覺。次第自食其舌。復貪其味。以貪覆故。謂骨汁味。愚癡凡夫。亦復如是。虛妄分別。眼識見色。貪著喜樂。思量分別。以色枯骨。著眼口中。境界如齒。如是齩之。染意如涎。愛血流出。貪愛血味。為色為美。於色得味。猶如彼狗。凡夫愚癡。眼識見彼如骨之色。虛妄分別。如狗齩骨。如是觀察。眼見於色。猶如枯骨。如是一切愚癡凡夫。虛妄分別之所誑惑。又云。閻羅王說偈責疏罪人云。若屬邪見者。彼人非黠慧。一切地獄行。怨家心所誑。心是第一怨。此怨最為惡。此怨能縛人。送到閻羅處。故知諸苦所。困貪欲為本。若貪心瞥起。為五欲之火焚燒。覺意纔生。被三界之輪繫縛。如帝釋與脩羅戰勝。造得勝堂。七寶樓觀莊嚴奇特。梁柱榰㭿皆容一綖。不相著而能相持。天福之妙力能如此。目連飛往。帝釋將目連看堂。諸天女皆羞目連。悉隱逃不出。目連念帝釋著樂。不修道本。即變化火。燒得勝堂。爀然崩壞。仍為帝釋廣說無常。帝釋歡喜。後堂儼然。無灰煙色。釋曰。以帝釋恃其天福。執著有為故。目連垂方便門。示無常境。
問。天堂既爀然崩壞。云何儼然無灰煙之色。
答。此火非是目連神通之火。即是帝釋心中火。故法華經云。貪著所愛。則為所燒。既以貪著之心。遂見宮殿焚爇。及悟無常之事。則貪欲之火潛消。所以即見堂殿宛然。無有灰煙之色。以目連為增。上緣故。自見被燒。然則堂本不燒。故知迷悟唯心。隱顯在己。例餘見聞。悉亦如是。又經云。惡從心生。反以自賊。如鐵生垢。消毀其形。樹繁華果。還折其枝。蚖蛇含毒。反害其驅。方知無始已來。至于今日。四威儀內。十二時中。皆是將心取心。以識緣識。畢竟內外無有一塵。為對為治。可取可捨。堪嗟世俗迷倒之人。背覺合塵。日用心行。損他害彼。潤己資身。並是自陷自傷。不知不覺。未窮此旨。物我難忘。直了斯宗。自他無寄。
百論問云。如虛空華無。故不可見。如瓶現見故。當知有瓶。
答曰。不見。何故不見。汝言現見。為眼見。為識見。若眼見者。死人有眼。亦應見。若識見者。盲人有識。亦應見。若根識一一別不見。和合亦不見。喻如一盲不能見。眾盲亦不見。五根亦爾。四性皆空。大智度論云。色等諸法。不作大。不作小。故。凡夫人心。於諸法中。隨意作大小。如人急時。其心縮小。安隱富樂時。心則寬大。又如八背捨中。隨心。故外色或大或小等。故摩訶般若經云。般若波羅蜜。無聞無見。諸法鈍故。是以凡夫界中。觀相元妄。聖人境內。觀性元真。以觀相故。不得無。以觀性故。不得有。以不得無故。如但見其波。不見其水。以不得有故。但見其水。不見其波。又如向瞖眼人。說空中無華。對狂病人。說目前無鬼。徒費言語。終不信受。直待目淨心安。自然無見。
宗鏡錄卷第六十四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能所之見。則心境宛然。聖人知見。如何甄別。
答。雙照有空。不住內外。似谷答聲而絕慮。如鏡鑒像而無心。妙湛圓明。寂而常照。故云常在正念。亦名正知。非是有念有知。亦非無念無知。有無皆想。俱非正知。但無念而照。名曰正知。若唯無念。寂而失照。若但照體。照而失寂。並稱不正。正在雙行。還原集云。聖人有二種用心。一不見一切物皆空。唯見於空。不見一切物。二見一切物即空。了了見一切有。不住於有。了了見一切空。不住於空。雙照有無。分別宛然。而無念動。猶如明鏡。覩其色像。一切皆於中現。用心亦爾。得其妙性起照。照見一切。了了知無所知。了了見無能見。無能。不廢常見。見性。既常。無一間斷。分明徹照十方。淨無瑕穢。內外圓明。廓周法界。亦名毘盧遮那無障礙眼。圓滿十方。照見一切佛剎。即此義也。所以達人見聞。不落能所。既非是有見。亦非無見。但不生二相。常合真空。是以全色為眼。常見色而無緣。全眼為色。恒稱見而非我。以色是所緣之境。眼是能緣之根。今即是眼。故無緣也。又眼是我能見。今全為色。正見之時。即非我也。則色心無二能所非殊。所以影公頌云。法性不並真。聖賢無異道。故大集經云。慧燈三昧者。即是諸法無二相也。無二相者。不在有無。不出有無。夫有無者。以惑情所執。有無皆失。理。無惑計。有無皆真。是知諸法。非實非虛。非空非有。若無於有。不成於無。若無於無。不成於有。有無交徹。萬化齊融。又約聖人親證見聞之境。有其四種。所以大涅槃經云。約佛妙證。有四種聞。一不聞。聞二不聞不聞。三聞不聞。四聞聞。台教釋云。初入證道。修道忽謝。無所可有。名為不聞。真明豁開。無所不照。即是於聞。故名不聞。聞證得如是大般涅槃。無有聞相。故名不聞不聞。證起惑滅。名聞不聞。寂而常照。隨扣則應。名曰聞聞。初句證智。次句證理。第三句證斷。第四句證應。若事若理。智斷自他。於初智證之中。具足無缺。此一妙證。盡涅槃海。復次不聞聞。是證了因。聞不聞。是證緣因。不聞不聞。是證正因。聞聞。是證境界。乃至明四種。生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亦同四種聞義。一生生。是因緣所生法。二生不生。是我說即是空。三不生生。是亦名為假名。四不生不生。是亦名中道義。若能了此四生之無生。方達聖人見聞之境。是以不取不捨。達一道之原。非有非空。見諸法之實。如肇論云。且夫心之有也。以其有有。有自不有。故聖心不有。有不有有。故有無有。有無有故。則無無。無。無故。聖心不有不無。不有不無故。其神乃虛。何者。夫有也。無也。心之影響也。言也。象也。影響之所攀緣也。有無既廢。則心無影響。影響既淪。則言象莫測。言象莫測。則道絕群方。道絕群方。故能窮靈極數。窮靈極數。乃曰妙盡。妙盡之道。本乎無寄。夫無寄在乎冥寂。冥寂故。虛以謂之。妙盡在乎極數。極數故。數以應之。數以應之。故動與事會。虛以謂之。故道超名外。道超名外。因謂之無。動與事會。因謂之有。謂之有者。應夫有為。強謂之然耳。彼何然哉。故經云。聖智無知。而無所不知。無為而無所不為。此無相寂然之道。豈曰有而為有。無而為無。動而乖靜。靜而廢用耶。而今之談者。多即言以定旨。尋大方而徵隅。懷前識以標玄。存所存之必當。是以聞聖有知。謂之有心。聞聖無知。謂等大虛。有無之境。邊見所存。豈是處中莫二之道乎。何者。萬物雖殊。然性本常一。不可而物。然非不物。可物於物。則名相異陳。不物於物。則物而即真。是以聖人不物於物。不非物於物。不物於物。物非有也。不非物於物。物非無也。非有所以不取。非無所以不捨。不捨故。妙存則真。不取故。名相靡因。名相靡因。非有知也。妙存即真。非無知也。故經云。般若於諸法。無取無捨。無知無不知。此攀緣之外。絕心之域。而欲以有無詰者。不亦遠乎。釋曰。夫說有說無。是心之影響。豈當真實乎。若能窮其靈智之原。極乎心數之表。則可妙盡其道矣。自然真心無寄。不屬有無。不以有。故虛以謂之。不以無。故數以應之。然此猶是強言。則聖智無心於彼此。故云聖人不物於物。不非物於物。不物於物。故名相靡因者。以不取諸法。無法當情。則名相無因得起。不非物於物。故妙存即真者。以不捨諸法故。無法可捨。則見諸法之實性。湛然常住。妙體恒真。此真實甚深般若。豈在即言審定。隨意思量。說有說無。非有非無之所能及。故云此攀緣之外。絕心之域。而欲以有無詰者。不亦遠乎。應當妙證之時。自然明了。
問。此佛之知見。如何開示悟入。
答。若約教。天台文句疏。配圓教四位。開即十住。示即十行。悟即十向。入即十地。華嚴記釋大意云。謂開除惑障。顯示真理。令悟體空。證入心體。若禪門南北二宗釋者。北宗云。智用是知。慧用是見。心不起名智。智能知五根。不動名慧。慧能見。是佛知見。心不動是開。開者。開方便門。色不動是示。示者。示真實相。悟即妄念不生。入即萬境常寂。南宗云。眾生佛智。妄隔不見。但得無念。即本來自性寂靜。為開。寂靜體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見本來自性寂靜。名示。既得指示。即見本性。佛與眾生本來無異。為悟。悟後於一切有為無為。有佛無佛。常見本性。自知妄想無性。自覺聖智。是故菩薩。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即是入義。海龍王經云。心不住內。亦不遊外。識無所住。度於一切墮顛倒者。乃至見諸法寂。觀諸法默。諸法寂寞。無行無處。諸法澹然。無所成就。普觀諸法。皆已如是。如是觀者。是為法觀。法觀如是。不見諸法之所歸趣。其有見法而不觀者。不以見法而成觀也。無求無曉。不知不見。是為見法。法華經云。不得諸法。不知不見。亦不分別。是男是女。又昔人云。亦無見。亦無聞。無見無聞真見聞。又肇法師云。閉智塞聰。獨覺冥冥者矣。如是則默契寂知。俱通宗鏡矣。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通之時。見非是通。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問。聖人見實相之妙色。惑情還見不。
答。唯見不實。不見不實之實。如見杌為賊。不見杌也。又如一真空理。見成二諦。若世人知者。名為世俗諦。出世人知。名第一義。其所知處。未必懸殊。其所知境。各從心現。如瞖目見明珠有纇。淨眼觀瑩淨無瑕。美惡唯自見殊。珠體本末如一。
問。眾生不見實色者。凡有所見。還成妄不。
答。雖然不實。亦不成妄。如見杌為賊。賊何所有。以無體故。華嚴經頌云。若能了邪法。如實不顛倒。知妄本自真。見佛即清淨。起信論云。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法藏和尚云。眾生異見不妄。所以從凡願求佛地。若異見妄。終不從凡趣真佛地。何以故。眾生界即佛界。佛界即眾生界。是以從凡入聖。從聖現凡。名字有差。一體不動。然此宗鏡錄。唯論一實。如法華經以實相為體。此實之一字。雖普該萬法。以是彼之體性故。統論其宗。即不簡真偽。若以見解智證論之。則須分優劣。以情懷取捨。智有淺深故。法華玄義云。夫正體玄絕。一往難知。又邪小之名。亂於正大。譬如魚目。混雜明珠。故須簡偽。即為六意。一就凡簡。二就外簡。三就小簡。四就偏簡。五就譬簡。六就悟簡。一就凡簡者。釋論云。世典亦稱實者。乃護國治家稱實也。外道亦稱實者。邪智僻解謂為實也。小乘稱實者。厭苦穌息。以偏真為實也。如是等。但有實名。而無其義。何者。世間妖幻道術。亦稱為實。多是鬼神媚法。此法入心。迷醉狂亂。自衒善好。謂勝真實。立異動眾。示奇特相。髑髏盛屎。約多人前。張口大咽。或生魚臭肉。增狀哺食。或裸形弊服。誇傲規矩。或直來直去。不問不答。種種譎詭詃誘無智。令信。染惑著。已求脫叵得。內則病害其身。外則誅家滅族。禍延親里。現受眾苦。後受地獄長夜之苦。生生障道。無解脫期。此乃世間現見。何實可論。鈍使愛論攝。若周孔經籍。治法禮法。兵法醫法。天文地理。八卦五行。世間墳典。孝以治家。忠以治國。各親其親。各子其子。敬上愛下。仁義揖讓。安于百姓。霸立社稷。若失此法。強者陵弱。天下燋遑。民無聊生。鳥不暇栖。獸不暇伏。若依此法。天下太平。牛馬內向。當知此法。乃是愛民治國。而稱為實。金光明經云。釋提桓因。種種勝論。即其義也。蓋十善意耳。修十善。上符天心。諸天歡喜。求天然報。此法為勝。故言勝論耳。又大梵天王說出欲論。即是修定。出欲淤泥。亦是愛論攝耳。世又方術。服藥長生。鍊形易色。飛仙隱形者。稱此藥方。祕要真實。此亦愛論鈍使攝耳。二就外簡者。即是外道典籍也。若服藥求知。聰利明達。推尋道理。稱此藥方。為勝為實者。藥力薄知。不能鑒遠。觸藥則失。藥歇則失。亦非實也。若此間莊老。無為無欲。天真虛靜。息諸誇仙。棄世絕智等。直是虛無。其抱尚不出單四見外。何關聖法。縱令出單四見外。尚墮複四見中。見網中行。非解脫道。若外國論力。受梨唱募。撰五百明難。其一云。瞿曇為一究竟道。為眾多究竟道。佛言。但一究竟道。論力云。諸師各各說究竟道。佛指鹿頭。汝識其人不。論力言。識究竟道中。其為第一。佛言。若其得究竟道。云何自捨其道。為我弟子耶。論力即悟。歎佛法中。獨一究竟道。又如長爪云。一切論可破。一切語可轉。觀諸法實相。于久不得一法入心。釋論云。長爪執亦無見。又云。亦計不可說見。如斯流類。百千萬種。虛妄戲論。為惑流轉。見網浩然。邪智瀾漫。觸境生著。或時襵牒。有無為有。無有為無。乃至有非有非無為有。無非有非無為無。百千番牒。悉皆見倒。生死諸邊。非真實也。大涅槃經云。被無明枷。繫生死柱。遶二十五有。不能得脫。即此義也。三就小簡者。聲聞法中。亦云離有離無。名聖中道。大集經云。拘隣如沙門。最初獲得真實之知見。然小乘不運大悲。不濟眾生。功德力薄。不求作佛。不深窮實相。則智慧劣弱。雖云離有離無。名聖中道。乃以斷常二見邊真諦。為中道。無漏慧。名為見。證涅槃法。名為知。雖斷見思。除滅分段。而住草庵。非究竟理。對前生死有邊。即涅槃無邊。二俱可破可壞。非真實道故。不名實相也。四就偏簡者。諸大乘經。共二乘經人。帶方便說者。名字既同。義須分別。如摩訶衍中云。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中論云。諸法實相。三人共得者。二乘之人。雖共稟無言說道。自求出苦。無大悲心。得空則止。鈍根菩薩亦爾。利根菩薩。大悲心。為物。深求實相。共實相者。智如螢火。是故非實。不共實相。智如日光。是故為實。大涅槃經云。第一義空。名為智慧。二乘但空。空無智慧。菩薩得不但空。即中道慧。即此慧寂而常照。二乘但得其寂。不得寂照。故非實相。菩薩得寂。又得寂照。即是實相。見不空者。復有多種。一見不空。次第斷結。從淺至深。此乃相似之實。非正實也。二見不空。具一切法。初阿字門。則解一切義。即中即假即空。不一不異。無三無一。二乘但一即。別教但二即。圓具三即。三即真實相也。釋論云。何等是實相。謂菩薩入於一相。知無量相。無量相又入一相。二乘但入一相。不能知無量相。別教雖入一相。又入無量相。不能更入一相。利根菩薩。空。故入一相。即假。故知無量相。即中。更入一相。如此菩薩。深求智度大海。一心即三。是真實相體也。華嚴不共二乘。但約菩薩。三智次第得。亦非正實。不次第得者。是正實也。若方等中。四人得三智。三人為虛。一人為實。大品三慧。說三智。屬三人。前二不深求。淺而非實。後一人深求一心三智。是故是實。此經云。汝實我子。無復四三之人。十方諦求。更無餘乘。但一實相智。決了聲聞法。但說無上道。純是一實體也。大涅槃經云。一實諦者。則無有有無。有無無二故。名一實諦。又一實諦。名無虛偽。又一實諦。無有顛倒。又一實諦。非魔所說。又一實諦。名常樂我淨。常樂我淨。無空假中之異。異則為二。二故非一實諦。一實諦即空即假即中。無異無二故。名一實諦。若有三異。即為虛偽。虛偽之法。不名一實諦。無三異故。即一實諦。若異即是顛倒。顛倒未破。非一實諦。無三異故。無顛倒。無顛倒故。名一實諦。異者不名一乘。三法不異。具足圓滿。名為一乘。是乘高廣。眾寶莊校。故名一實諦。魔雖不證別異空假。而能說別異空假。若空假中不異者。魔不能說。魔不能說。名一實諦。若空假中。異者。名顛倒。不異者。名不顛倒。不顛倒故。無煩惱。無煩惱故。名為淨。無煩惱則無業。無業故名為我。無業故無報。無報故名樂。無報則無生死。無生死則名常。常樂我淨。名一實諦。一實諦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經之正體也。如是實相。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破一切凡夫愛論。一切外道見論。即假故。破三藏四門小實。破三人共見小實。即中故。破次第偏實。無復諸顛倒小偏等因果四諦之法。亦無小偏等三寶之名。唯有實相因果四諦三寶。宛然具足。亦具諸方便因果四諦三寶。何以故。實相是法界海故。唯此三諦。即真實相也。又開次第之實。即是圓實。證道。是同故。又開三人共得實。深求即到底故。又開三藏三實。決了聲聞法。又開諸見論實。於見不動。而修道品故。又開諸愛論實。魔界即佛界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一切諸法中。悉有安隱性。即絕待明實。是經體也。五譬簡者。今借三喻。正顯偽真。兼明開合破會等意。一譬三獸渡河。同入於水。三獸有強弱。河水有底岸。兔馬力弱。雖濟彼岸浮淺不深。又不到底。大象力強俱得底岸。三獸喻三人。水喻即空。底喻不空。二乘智少。不能深求。喻如兔馬。菩薩智深。喻如大象。水軟喻空。同見於空。不見不空。底喻實相。菩薩獨到。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到又二種。小象但到底泥。大象深到實土。別智雖見不空。歷別非實。圓不空。窮顯真實。如是喻者。非但簡破兔馬二乘非實。亦簡小象不空非實。乃取大象不空。為此經體也。此約空中共為真諦。作如此簡也。二譬頗梨如意。兩珠相似。形類欲同。而頗梨但空。不能雨寶。如意珠亦雨寶。頗梨無寶。以喻偏空。如意能雨。以喻中道。此就有無合為俗。簡偽顯真。今經體同如意也。又但約一如意珠為譬者。得珠不知力用。唯珠而已。智者得之。多有所獲。二乘得空。證空休息。菩薩得空。方便利益。普度一切。此就含中真諦。簡其得失也。今經如智者得如意珠。以為經體。三譬如鑛石中金。愚夫無識。視之謂石。擲在糞穢。都不領錄。賈客得之。鎔出其金。保重而已。金匠得之。造作種種釵釧環璫。仙客得之。鍊為金丹。飛天入地。捫摸日月。變通自在。愚人喻一切凡夫。雖具實相。不知修習。賈客喻二乘。但斷煩惱礦。保即空金。更無所為。金匠喻別教菩薩。善巧方便。知空非空。出假化物。莊嚴佛土。成就眾生。仙客喻圓教菩薩。即事而真。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得一身無量身。普應於一切。今經但取金丹實相。以為體也。就同而為喻。從初至後。同是於金。凡夫圓教。俱是實相也。就異為喻者。初石異金。次金異器。器異丹。丹色淨徹。類若清油。柔軟妙好。豈同鐶釧。狀乖色別。故不一種。此就與奪破會。簡其得失。引此三喻者。前喻根性。根性有淺深。淺得其空。深得其假。又得其中。次喻三情。初情但出苦。不志求佛道。見真即息。次情歷別不能圓修。後者廣大遍法界求。第三喻三方便。二乘方便少。守金而住。別教方便弱上能嚴飾營生。圓教方便深。故能吞雲納漢。今明此經實相之體。如大象得底。堅不可壞。以譬體妙。圓珠普雨。譬其用妙。巧智成仙譬其宗妙。如此三譬。即是三德。不縱不橫。名為大乘。於大乘中。別指真性。以為經體。六就悟簡者。夫法相真正。誠如上說。行未會理。豈得名諦。徒勞四說。逐語生迷。聞粖謂軟。聞雪謂冷。聞貝謂䩕。聞鵠謂動。終不能見乳之真色。情闇夜遊。何能見諦。叫喚求食。無有飽理。執己為實。餘是妄語。此有彼無。是非互起。更益流動。云何名諦。若欲見諦。慚愧有差。若苦到懺悔。機感諸佛。禪慧開發。觀心明淨。信解虛融。爾時猶名闇中見杌髣髴不明。人木蟲塵。尚不了了。若能安忍。法愛不生。無明豁破。如明鏡。不動。淨水無波。魚石色像。任運自明。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金[鎞-囟+(奐-大)]抉眼。一指二指三指分明。爾時見色。言有亦是。言無亦是。云何為有。的的之色。與眼相應。諦諦之理。與智相稱。名之為有。云何為無。無堅冷軟動之相。名之為無。論云。一切實。一切非實。亦實亦不實。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諸法之實相。如舍利弗云。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爾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是名真實見體。故涅槃經云。八千聲聞。於法華經中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約理明無所作。此是究竟之理也。約教無所作。聞此教已。更不他聞也。約行無所作者。修此行已。更不改轍。如是等種種無所作義。略而言之。隨智妙悟。得見經體。當以隨智妙悟意。歷諸諦境中。節節有隨情。隨情智。隨智種種分別。簡餘情想。唯取隨智明見經體也。
問。唯識正理。我法本空。眾生妄執我法二心。從何而起。
答。從六七二識。緣識所起。唯識論云。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實有。為遣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然諸法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法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有二種。一者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法。二者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蘊處界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法。此二法執。細故難斷。後十地中。數數修習緣法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法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此亦二種。一緣邪教所說蘊處界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二緣邪師所說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此二法執麁故易斷。入初地時。觀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滅。如是所說一切法執。自心外法。或有或無。自心內法。一切皆有。是故法執。皆緣自心內法。一切皆有。是故法執。皆緣自心所現似法。執為實有。然似法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所執實法。妄計度故。決定非有。故世尊說。慈氏當知。諸識所緣。唯識所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如是外道餘乘。所執。離識我法。皆非實有。故心心所。決定不用外色等法。為所緣緣。緣用必依實有體故。釋云。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者。由是理故。但應遣彼心外之境。同兔角無。能緣彼心。如幻事有。故少分不同。非謂即心。亦名實有。又夫心外執我執法者。有其兩種。一者如外道等。執離心等。別有一物。是常是一名之為我。此乃是妄計所執。其體都無。二者疎所緣緣。本質之法。能緣之心親緣之不著。亦名心外。此是依他。其體是有。
問。六七二識。執生我見。能起計處。於心內外。云何有無。
答。論云。如是所說一切我執。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者。釋云。能緣緣不著處。皆名心外。第七計我心外唯有。第六計我心外之蘊。或是於無。論云。自心內蘊一切皆有者。親所緣也。不問即離。計為我者。影像必有。故無有少法能取少法。唯有自心還取自心。故皆緣蘊。此皆辯我所依也。論云。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者。結成前義。影像相分。必是蘊故。緣此為我。義顯大乘親緣。於無心不生也。成所緣緣。必有法故。論云。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妄所執我橫計度故。決定非有。又諸外道等。多於心王計為主宰。作者受者。由不能知本無自性。隨緣流轉故。大寶積經。佛言。迦葉。譬如咽塞病。即能斷命。如是迦葉。一切見中。唯有我見。即時能斷於智慧命。故知法我見者。違現量境。障法空智。人我見者。為生死根。斷智慧命。不入宗鏡。二患難消。
問。我法各以何為義。
答。我者。是主宰二義。我有自在力。宰割斷力。義同我故。主是我體。宰是我所。或是我用。法者。則是軌持。軌謂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捨自相。
問。我是主宰義者。主宰二義。各屬何識。須知有我之病原。方施無我之妙藥。
答。主是俱生我。無分別故。屬第七識我。宰是分別我。有割斷故。屬第六識我。
問。凡有施為。無非我為主宰。云何言一切唯是識乎。
答。西天外道。多執身有神我。故能使身動作。若無神我。誰使身耶。龍樹菩薩破云。心是識相。自能使身。不待神也。如火性能燒物。非假於人。密嚴經云。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常以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一切眾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險難之處。阿賴耶識。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眾生無始時界諸業習氣。能自增長。亦能增長餘之七識。由是凡夫執為所作。能作內我。諸仁者。意在身中。如風速轉。業風吹種。遍在諸根。七識同時。如浪而起。外道所計勝性。微塵。自在等。悉是清淨阿賴耶識。諸仁者。阿賴耶識。由先業力。及愛為因。成就世間若干品類。妄計之人。執為作者。楞伽經云。觀諸眾生。如死屍無知。以妄想故。見有往來。若離妄想。如彼死屍。無鬼入中。是知人亦如是。但有四大。無人入中。
大智度論問云。有出入氣。則是我相。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勤等。是我相。若無我。誰有是出入息。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勤等。當知有我在內動發。故壽命心。亦是我法。若無我。如牛無御。有我。故能制心入法。不為放逸。若無我者。誰制御心。受苦樂者是我。若無我者。為如樹木。則不應別苦樂。愛憎。精勤亦如是。我雖微細。不可以五情知。因是相故。可知為有。
答曰。是諸相。皆是識相。有識。則有出入息視眴壽命等。若識離身。則無。汝若云我常遍故。死人亦應有視眴出入息壽命等。復次出入息等。是色法。隨心風力。故動發。此是識相。非我相。壽命是心相應行。亦是識相。
問曰。若入無心定中。或眠無夢時。息亦出入有壽命。何以故。言皆是識相。
答曰。無心定等。識雖暫無。不久必還生。識不捨身故。有識時多。無識時少。是故名識相。如人出行。不得言其家無主。苦樂憎愛精勤等。是心相應。共緣隨心。行心有故便有。心無故便無。以是故是識相。非我相。又云。復次四大。及造色圍虛空。故名為身。是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身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空六種和合中。強名為男。強名為女。若六種是男。應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既於地種中無男女相。乃至識種。亦無男女相。若各各中無。和合中亦無。如六狗各各不能生師子。和合亦不能生。無性故。
問。經說所有我見。一切皆緣五取蘊起。實我若無。云何得有憶識誦習恩怨等事。若實無我。憶識等事不成。誰為主宰。
答。五蘊之法。約眾生界說。情有邊事。以智推檢。五蘊俱空。經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即色蘊空。是身如泡。不得久立。即受蘊空。是身如焰從渴愛生。即想蘊空。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即行蘊空。是身如幻。從顛倒起。即識蘊空。五蘊既空。誰為主宰。所有分別。是妄識攀緣。言語去來。唯風力所轉。離情執外。中間唯有空性。故知我但有名。名亦無性。名體俱空。我法何有。唯識論云。又諸所執。實有。我體。為有作用。為無作用。若有作用。如手足等。應是無常。若無作用。如兔角等。應非實我。故所執我。二俱不成。又憶識等事。皆從本識熏習之力而得成就。乃至所執實我。既常無變。後應如前。是事非有。前應如後。是事非無。以後與前。體無別故。若謂我用。前後變易。非我體者。理亦不然。用不離體。應常有故。體不離用。應非常故。然諸有情。各有本識。一類相續任持種子。與一切法更互為因。熏習力故。得有如是憶識等事。故寶積經偈云。法同草木無覺知。若離於心不可得。眾生自性無所有。一切諸法亦如是。若現在陰入界。是念念不住。何以故。世法無有一念住者。若有一念。是一念中住。亦有生住滅。是生住滅。亦復不住。如生住滅中。有內外陰界入。是內外陰界入。亦有生住滅。若如是不住者。即是非我。非我所。又佛言。從本已來。無我無人。無有丈夫。但是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彼已害我。即名為害。乃至是中。無有一法。和合聚集。決定成就。得名為佛。名法。名僧。名父。名母。名阿羅漢。定可取者。又頌云。俯仰屈申立去來。瞻視言語中無實。風依識故有所作。是識滅相念念無。彼此男女有我心。無智慧故妄見有。骨鎖相連皮肉覆。機關動作如木人。內雖無實外似人。譬如熱金投水中。亦如野火焚竹林。因緣和合有聲出。華嚴經頌云。菩薩一切業果報。悉為無盡智所印。如是無盡自性盡。是故無盡方便滅。菩薩觀心不在外。亦復不得在於內。知其心性無所有。我法皆離永寂滅。彼諸佛子如是知。一切法性常空寂。無有一法能造作。同於諸佛悟無我。大集經云。若復有言。眼色因緣。故有我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眼中無我。色亦如是。而和合中。亦復無我。和合因緣。生於眼識。如是識中。亦復無我。風中空中。悉亦無我。如是推尋。竟不可得。此識但是十二因緣。猶環流轉。離十二因緣。識不可見。但因識生名色。乃至則有衰老。及以病死。如是等法。因眼識。生。而是眼識。非東方來。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所因之念。生根識者。是念亦滅。眼識不住。第二念中。亦不語念。汝住我滅。而是滅法。亦非復去至十方面。亦復不專一處住止。是故諸法。因緣故生。若離因緣。則不得生。因因緣生。因因緣滅。如是因緣。名相續法。是故當知。實無有我。而是因緣。亦無作者。無有受者。無有起者。無他起者。是故無我。若無我者。我既是空。我所亦空。何以故。然體性爾故。是故眼性無我我所。無有積聚。非合非散。即生滅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是風因緣。亦入根中。左旋右轉。清淨照了。彼風如幻。亦不可捉。又雖似有能作所作。二事相成。但從緣生。俱無自性。不知唯識之人。盡執為實我。如大涅槃經云。佛言。比丘。譬如二手相拍。聲出其中。我亦如是。
宗鏡錄卷第六十五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既無我。亦無於人。乃至眾生壽者。十六知見等。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如說名色繫縛眾生。名色若滅。則無眾生。離名色已。無別眾生。離眾生已。無別名色。亦名名色繫縛眾生。亦名眾生繫縛名色。師子吼言。世尊。如眼不自見。指不自觸。刀不自割。愛不自受。云何如來說言。名色繫縛名色。何以故。言名色者。即是眾生。言眾生者。即是名色。若言名色繫縛眾生。即是名色繫縛名色。佛言。善男子。如二手合時。更無異法而來合也。名之與色。亦復如是。以是義故。我言名色繫縛眾生。若離名色。則得解脫。釋曰。如二手合時更無異法者。二手雖有相合。以但是一身之用。故無異法。雖非異法。若以一手。合義不成。如名色眾生。雖然不異。要因名色繫縛眾生。要離名色方得解脫。一切諸法離合縛脫。亦復如是。維摩經云。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肇法師曰。天生萬物。以人為貴。始終不改謂之人。外道以人名神。謂始終不變。若法前後際斷。則新新不同。新新不同。則無不變之者。無不變之者。則無人矣。既前際無人。後際無壽者。中際無我無眾生。世。間凡所有法。皆是意言分別。立其名相。都無實義。眾生不了。妄有所得。沒在其中。不能出離。是以諸佛方便說人法二空。唯識正義。於虛誑名相中而能拔出。如大智度論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空無根本。如夢如幻等。眾生在何處住。而菩薩拔出。須菩提意。謂如人沒深泥而得拔出。佛答。眾生但住名相虛誑憶想分別中。佛意一切法中。無決定實者。但凡夫虛誑故著。如人暗中見似人物。謂是實人。而生畏怖。又如惡狗臨井。自吠其影。水中無狗。但有其相。而生惡心。投井而死。眾生亦如是。四大和合。故名為身。因緣生識和合。故動作言語。凡夫人於中起人相生愛生恚。起罪業。墮三惡道。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憐愍眾生。種種因緣教化。令知空法。而拔出之。作是言。是法皆畢竟空無所有。眾生顛倒虛妄。故見似有。如化。如幻。如乾闥婆城。無有實事。但誑惑人眼。乃至佛告須菩提。若諸法當實有如毫釐許。菩薩坐道場時。不能覺一切法。空無相無所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能以此法利益眾生等。又云。如人遠行。獨宿空亭。夜中有鬼。擔一死屍來著其前。復有一鬼從後而來。瞋罵前鬼。云。是我屍。何以擔來。前鬼復言。本是我物。我自擔來。二鬼各以一手爭之。前鬼語曰。可問此人。後鬼即問。是誰死人。誰擔將來。是人思惟。此之二鬼。皆有大力。實語虛語。皆不免死。我今不應妄語答鬼。便答後鬼。前鬼擔來。後鬼大瞋。拔其手足。出著地上。前鬼愧之。取屍補之。補之便著。臂手足等。舉身皆易。於是二鬼。共食所易活人之身。各各拭口。分首而去。其人思惟。父母生身。眼見食盡。我今此身。盡是他肉。為有身耶。為無身耶。如是思惟。心懷迷亂不知所措。猶如狂人。天既明矣。尋路而去。至前國土。見有佛塔。凡見眾僧。不論餘事。但問己身。為有為無。諸比丘問。汝何人耶。答曰。我亦不知是人非人。即為眾僧廣說上事。眾僧皆云。此人自知己身無我。易可化度。即語之言。汝身本來恒自無我。但以四大和合聚集。計為本身。如汝本身。與今無異。時諸比丘。度為沙門。斷煩惱盡。得阿羅漢。是故有時。於他人身亦計為我。已無我故。有時於我。謂為他人。故文殊問經云。有老人夜臥。手捉兩膝。而便問云。那得有此兩小兒耶。身若有我。云何不識。謂為小兒。故知橫計。皆無定實。又云。菩薩作是念。諸法空。無我。無眾生。而從因緣故。有四大六識。是十法。各各有力。能生能起。能有所作。如地生持。水能爛。火能消。風能迴轉。識能分別。是十法。各有所作。眾生顛倒故。謂是人作我作。如皮骨和合。故有語聲。惑者謂人語。如火燒乾竹林。出大音聲。此中無有作者。又如木人。幻人。化人。雖能動作。無有作者。此十法亦如是。廣百論云。若隨自覺執有我者。豈不但緣無常身等。虛妄分別。執為實我。所以者何。現見世間但緣身等。前後隨緣。分位差別。虛妄計度。我肥我瘦。我勝我劣。我明我暗。我苦我樂。身等無常。可有是事。常住實我。無此差別。由此比知。一切我見。皆無實我以為境界。唯緣虛妄身等為境。隨自妄想覺慧生故。如緣暗繩。顛倒蛇執。寶行王正論偈云。如人依淨鏡。得見自面影。此影但可見。一向不真實。我見亦如是。依陰得顯現。如實檢非有。猶如鏡面影。顯揚論問曰。若唯有蘊無別我者。誰見誰聞。誰能了別。乃至偈答云。如光能照用。離光無異體。是故於內外。空無我義成。論曰。現見世間。即於光體有能照用說為照者。離光體外。無別照者。如是眼等有見等用。說為見者。乃至了別者。無別見者等。是故內外諸法。等無有我。
問。若實無我。云何世間有染有淨。
答。染淨諸法。從因緣生。不由實我。何以故。頌曰。如世間外物。離我有損益。內雖無實我。染淨義應成。論曰。如世外物雖無有我。而有種種災橫順益事業成就。如是內法雖無有我。而有種種染淨義成。是故無過。
問。既人法俱空。若實無我。誰受生死依正果報。或復厭苦求趣涅槃。縛解去來。昇沈等事。
答。雖無作者。而有作業。以眾緣力。至於後世。相續不斷。但以識為種。能有厭求記憶等事。大涅槃經云。師子吼菩薩言。世尊。眾生五陰。空無所有。誰有受教。修集道者。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皆有念心。慧心。發心。勤精進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雖念念滅。猶故相似相續不斷。故名修道。乃至如燈。雖念念滅。而有光明。除破闇冥。念等諸法。亦復如是。如眾生食。雖念念滅。亦能令飢者而得飽滿。譬如上藥。雖念念滅。亦能愈病。日月光明。雖念念滅。亦能增長草木樹林。善男子。汝言念念滅。云何增長者。心不斷故。名為增長。如淨名經偈云。雖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失善惡之業因。苦樂之果報。非有人我。能作能受。但是識持。因果不亡。如古師云。眾生為善惡而受其報者。皆由眾生心識。三世相續。念念相傳。如今世現行五蘊。猶前世識種為因。起今世果。今世有作業熏種。而為來世現行因。展轉相續為因果故。又善惡之業。皆由心識而起。謂前念造得善惡業。然此一念識雖滅。而後念心識生。既心識相傳不斷。即能任持善惡之業。而亦不亡。以由識持故。識論云。然有情類。身心相續。煩惱業力。轉迴諸趣。厭患苦故求趣涅槃。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因果相續。由妄熏習似我相現。愚者於中妄執為我。故知厭苦求樂。捨此生彼。則驗知無我。若定有我有體。則不能去來。隨緣起滅。以定有故。不可移易。只為識心。如幻無定故。乃有從凡入聖之理。厭妄求真之門。則不壞因緣。能含正理。
大莊嚴論問。有縛則有解。無我則無有縛。若無有縛。誰得解脫。
答。雖無有我。猶有縛解。何以故。煩惱覆故。則為所縛。若斷煩惱。則得解脫。是故雖復無我。猶有縛解。
問。若無我者。誰至後世。
答。從於過去煩惱諸業。得現在身。及以諸根。從今現世復造諸業。以是因緣。得未來身。及以諸根。譬如穀子。眾緣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種子。實不至芽。種子滅故。芽便增長。子滅故不常。芽生故不斷。佛說受身。亦復如是。雖復無我。業報不失。
問。若無我者。先所作事。云何故。憶而不忘失。
答。以有念覺。與心相應。便能憶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
又復問。若無我者。過去已滅。現在心生。生滅既異。云何而得憶念不忘。
答。一切受生。識為種子。入母胎。由。愛水潤漬。身樹得生。如胡桃子。隨類而生。此陰造業。能感後陰。然此前陰。不生後陰。以業緣故。便受後陰。至滅雖異。相續不斷。如嬰兒病。與乳母藥。兒患得愈。母雖非兒。藥之力勢能及於兒。陰亦如是。以有業力。便受後陰。憶念不忘。
又大智度論云。問曰。心所趣向。心為去。為不去。若去。此則無心。猶如死人。若不去。云何能緣。如佛言。依意緣法。意識生。意若不去。則無和合。
答。心不去不住而能知。如般若中說。一切法無來無去相。云何言心有來去。若有來去。即墮常見。諸法無有定相。知心不住。為無常相。結使未斷。或生吾我。如是思惟。若心無常。誰知是心。心為屬誰。誰為心主。而受苦樂。一切諸物。誰之所有。即分別知。無有別主。但於五陰計有人相。而生我心。以我心故。生我所。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恚。愛等諸煩惱。假名為縛。若修道解是縛而得解脫。即名涅槃。更無有法。名為涅槃。如人被械得脫。而作戲論。是械是脚。何者是解脫。是人可怪。於脚械外。更求解脫。眾生亦如是。離五陰滅。更求解脫。故知有識則繫縛。無識則解脫。若離五陰空別求解脫者。如離此方空。別求他方空。故思益經云。愚於陰界入。而欲求菩提。蔭界入即是。離是無菩提。
華嚴會意問云。若準六根無我。誰造誰受耶。
答。佛說作善生天。為惡受苦者。此但因緣法爾。非是我能為受也。若言是我非因緣者。作惡何不生天。乃墮地獄耶。我豈愛彼地獄。故受苦耶。我既作惡而不受樂者。故知善惡感報。唯因緣非是我也。如論云。因緣故生天。因緣故墮地獄。是此意也。
問。既言無我。誰感因緣。若言無我。但是因緣自為者。草木亦稟因緣。何不生天與受苦耶。
答。內外雖但稟因緣。因緣有二。一善惡增上業因緣。但感生天。及地獄異熟等。二善惡等流業因緣。生天者。感寶地金華。墮地獄者。感刀林銅柱等。此是因緣業作。非我能為。豈謂受報不同。而計有我也。故經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問。若言造業受報。但是因緣非由我者。何故有證無我者。雖有已造惡業因緣。而不感受報耶。既得無我即不受報者。故知我造惡業受報。非是業因緣也。
答。由得無我已。即斷惡業因緣。無彼因緣。故不受報。非謂有我無我。受不受也。故經云。因緣故法滅等。此之謂也。即以如實推究。我不可得。是故無我。唯六根也。外我所執外分有六塵也。非實我所有。
問。若言唯是色聚等。無實財寶非我所者。即我等遍有。何得世人。有富饒財寶。有貧無一錢等。
答。財寶是色。從業因生。以業增勝故。即財寶豐盈。由業不清淨故。貧無一物也。此則有無因業。非是我所能為也。若言財寶實有。非由業因緣有者。即一切眾生執有我所。何故有貧富不同。故知由業因緣。非我實有也。說長者多盈財寶。餓鬼無一毛覆身。業是也。破中間見聞等病故。於中間分為六識也。見聞等病。空無所有也。若言見聞等是我非是識者。如聾盲人。有我。何不得見聞等耶。既聾盲等人。雖有於我。而不得見聞者。故知見是識。非是我也。是知於此根塵識三處推擇。唯有法而無我人。
問。或言有我。由迷似生。非實有者。何不迷他為自。今既以自為自。不得為他。以他為他。不得為自者。故知自他實有。非由計生也。又但是迷心。非實有者。何不於水迷見為火。於火迷見於水。故知水火實有。不是迷生也。
答曰。有二初者。然此分別計我。藉三緣生。謂邪師。邪教。邪思惟等。由此三緣久久熏力慣習。遂計彼為他。執自為我。此但由計有實有故。若言實有。非熏習而計有者。初出胎時。何不執自及以他身。既初出胎時。未熏習故。不計自他。故知計有自他。由妄熏故也。如說分別我執。藉三緣生故。又云。惡見熏習等。二者。凡所見執實。必迷似生。離似則無所執性。故知如計水火。由執似生也。何者。以水火似有。但是虛相。誑心。以不了相。虛執為實有。何以故。所得冷熱。但是觸塵。所見青黃赤白。是色法故。流相騰焰是法塵故。執實水火。但唯法塵妄見有也。如說從自心生。與心作相等是也。
問。既親驗水火。但唯塵等。云何有水火相別。
答。六塵不別。但是虛似有殊。即此似相。由迷執所起故。是故似之與執。但有迷生。如說餓鬼恒河見水為火喻等。此但從自心生。外非實有也。又云。凡有見自見他。皆是迷心自現。如迷東為西。然迷人西。不離悟人東。但為迷人迷故。不見悟人東也。非謂迷見西處。無彼東也。若言迷見西處。無實東者。即見西是悟。不是迷也。以無悟人東。無所迷故。既知實東謂為西者。何以人不離東也。信知眾生不離佛界。佛界不離眾生界。但為迷故。癡盲。對目不知見。深自悲哉。如大涅槃經云。外道先尼言。瞿曇。若無我者。誰見誰聞。佛言。善男子。內有六入。外有六塵。內外和合。生六種識。是六種識。因緣得名。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木得故。名為木火。因草得故。名為草火。乃至眾生意識。亦復如是。因眼因色。因明因欲。名為眼識。善男子。如是眼識。不在眼中。乃至欲中。四事和合。故生是識。乃至意識。亦復如是。若是因緣和合故生。智者不應說見即是我。乃至觸即是我。善男子。是故我說眼識乃至意識。一切諸法。即是幻也。云何如幻。本無今有。已有還無。乃至內外六入。是名眾生我人士夫。離內外入。無別眾生我人士夫。又言。瞿曇。如汝所言。內外和合。誰出聲言。我作我受。佛言。先尼。從愛無明。因緣生業。從業生有。從有出生無量心數。心生覺觀。覺觀動風。風隨心觸喉舌齒脣。眾生倒想。聲出言說。我作我受。我見我聞。善男子。如幢頭鈴。風因緣故。便出音聲。風大聲大。風小聲小。無有作者。又百論云。我若是有。應如色等。從緣而生。生定歸滅。則非常住。若非緣生。應如兔角。無勝體用。何名為我。又念念滅。所以非常。相似相續。所以非斷。如是佛子。遠離二邊。悟入緣生。處中妙理。
問。既無我人。云何有生有死。
答。但生是空生。死是空死。畢竟無有我人可得。如經云。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人。但是依空法。還生於空法。是知眾生果中。但有名數。名數本空。萬法何有。如法性論云。數盡則群有皆虛。名廢則萬像自畢。因茲以觀。斯乃會通之津徑。反神之玄路。是以境因名立。名虛則境空。有從數生。數虛則有寂。名數起處。皆是自心。心若不生。萬法何有。所以華嚴經頌云。世間一切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若能如實觀之。則見自心之性。可謂會通之津徑。反神之玄路矣。又淨名疏。智者廣釋六大性無我。如經云。是身無我。為如地。此正約地種明無我也。今例作兩釋。一作破外人解。二約內觀明義。一破外人者。外人計云。若言身無神我。那得能擔輕負重。內人破言。地亦能荷負山嶽。可有神我耶。次約內觀解者。若毘曇明。眾生是假名。地大是實法。成論明。地大亦是假名。四微是實法。今明雖復假實之殊。同是苦諦下無我行觀門所攝。如地是四微所成。若一微是主。三亦是主。若一非主。三亦非主。當知無主。若內地四微所成無主者。外地四微所成。亦無有主也。若內外地無主者。此三事所成。何得有主。若無主。即是無我。故云此身無主。為如地也。又請觀音經云。地大。地無堅性。地若是有者。為自性有。他性有。共性有。無因性有。四種中隨計一性。即是有見。若謂是事實。餘妄語。實即是剛義。是性。是主義也。若檢四性不得。此為見地是無。是事實。餘妄語。實即是剛。是性。是主。若見地亦有亦無。是事實。餘妄語。實即是剛。是性。是主。若見地是非有非無。是事實。餘妄語。實即是性。是主。若於此四句有所計執者。即是性實。是剛。是主。金剛般若經云。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亦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非法相。亦著我人眾生壽者也。若不取四句。則是觀地無剛性。若無剛實。則無主無我。故說是身無主。猶如地也。經云。是身無我。為如火。亦作兩釋。一作破外人解者。外人計有神我。云何知耶。見身能東西馳走。及出音聲。故知有神我也。內人破曰。約火一法。破其兩計。所以者何。火燒野草。亦能東西自在。亦是我也。又燒著竹木。出諸音聲。亦是有神我也。次約內觀釋者。火為二微所成。無有定性。無性。即是無火也。今身為名色所成。身無定性。若身無定性。即無我也。復次此身中諸煖即是火。若外火無我。內火亦無我也。又請觀音經云。火大。火性從因緣生。若從緣生。即無自性。無實。即無我。破性。及四句。類地可知。經云。是身無壽。為如風。亦作破內外觀釋。破外人者。外人計有壽者。云何知耶。若無壽者。何得有出入息。相續不斷。內人破曰。出入息者。但風相。外風無壽者。內風豈是壽者也。次內觀解者。風相觸擊。故輕虛自在。遊中無礙。有何壽命。大集云。出入息者。名為壽命。若觀此出入息。入無積聚。出無分散。來無經遊。去無履涉。如空中風求不可得。風既非壽。息亦何得是壽也。又請觀音經云。風性無礙。今以四句觀風。若言有性有生。四句可得者。即是礙相。不得入道。若四句觀風。風不可得。即是無礙。無礙故。即是入如實之際。觀身三事。息非壽命。如風。故說是身無壽。為如風也。經云。是身無人。為如水。此約水種破人。亦作破外人內觀解。初明破外人者。外人計有神。即是人。云何知耶。若身中無神。何能慈恩潤下。曲隨物情也。內人破曰。我見水能下潤。隨器方圓。水無神無人者。而汝能恩潤順物。亦無神無人也。今明內觀解者。水為三微所成。無有定性。無性即無水。三事成身。無有定性。無性即無身。無身即無人。故說是身無人。為如水也。又解。如小兒水中見影。謂言水裏有人。入水求人。終不可得。凡夫三事中生身見。謂身是人。深觀三事。不見身相。即無人也。又如請觀音經云。水性不住。以其住者。池沼方圓。礙之即住。非水有住性也。今檢人亦如是。隨諸法。得人。名。無定性。若四句檢水。有性有著。即是住義。若檢水四句。無性無著。即是無住。無住故。入如實際。經云。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此是總約四大破我。說無我行也。若作破外人解。外人計云。若身中無實有神我者。今現見六情依身而住。故知實有神我也。內人破曰。現見六情依四大住。無別我神之所依也。若約內觀解者。身名是一。一身不應在四我住。若一大我住。三大應無假名身。若各有者。即有四身。若即若離四句。約四大中檢身不得。故知身無有實。若不得身實即身見破。身見破。即我見十六知見皆破也。經云。是身為空。離我我所者。此是第二約空種破。說無我行也。若作破外人解。外人計有我所。若無神我。何得所有。國土人物是實。所。若見實。當知我亦是實。內人破曰。若爾。所是空。我亦應空。如身中空種。空種及一切外空。是所。所空故。我亦空也。若約內觀解者。即是正約空種破身見也。四大造色圍虛空故。假名為身。離空即無身。若外內空不名身。今約空種檢身不可得。即身見破。身見破。即離我我所也。經云。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者。此是第三檢識種破我。是知說無我行也。若作破外人解。外人計云。若身中無神。那得知四時氣序等事也。內人破曰。如草木瓦礫。亦猶陰陽氣候逐時轉變。似有所知。而非神知者。令身雖有知。如草木瓦礫。無神知也。又外人計身內有神。神使知知之。內人破曰。若神使知知。復誰使神。知。遂無使。神何須使。若無神使。即無知者。無知者。即如草木瓦礫也。若約內觀。的觀識種。所以者何。三事成身。命煖無知。知只是識。若謂識能知者。過去識已滅。滅故不能知。現在識剎那不住。無暫停時。亦不得知。未來識未有。未有之識。豈得有知。三世求識。知不可得。離三世無別有知。故說此身無知。如草木瓦礫也。經云。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次約風動。助成。破識有作。說無我行也。若作破外人解。外人計身內有神我故。能執作施為。作一切事。內人破曰。此非神作。身有所作。皆風力轉也。若約內觀心解。妄念心動。身內。依風得有種種所作。故大集經云。有風能上。有風能下。心若念上。風隨心牽起。心若念下。風隨心牽下。運轉所作。皆是風隨心轉。作一切事。若風道不通。手脚不遂。心雖有念。即舉動無從。譬如人牽關棙即影技種種所作捩繩若斷。手無所牽。當知皆是依風之所作也。今觀此依風。不自生。亦不他生。若無生。即是空。尚不能自有。令三事成身不可得。誰是作也。釋曰。夫外計內執我者。皆於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種中。及身內識煖息三事等起執。今觀六大三事內。唯是識之一大。世多堅執以為實我。今只用於內外三世中推。自然無我無識。內外推者。只如執識實在身內者。且何者是識。若言身分皮肉筋骨等是識者。此是地大。若言精血便利等是識者。此是水大。若言身中煖觸是識者。此是火大。若言折旋俯仰言談祗對是識者。此是風大。除四大外。唯是空大。何者是識。各各既無。和合豈有。如一砂壓無油。合眾砂而豈有。似一狗非師子。聚群狗而亦無。此四大種。現推無體。即是內空。死後各復外四大。一一歸空。即是外空。內外俱空。識性無寄。又內推既無識。應在外者。外屬他身。自無主宰。及同虛空。有何分別。內外既空。中間奚有。以因內外立中間故。但破內外。中間自虛。若識內外空者。應在心世。何者。因三世以辯識。因識以立三世。若無有識。誰分三世。若無三世。何以明識。以此三識。若不思過去。即想未來。過未不緣。即住現在。離三際外。更無有識。故祖師云。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今則念念成三世。念念識不住。念念唯是風。念念無主宰。故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以因現在立過去。因過去立未來。現在既不住。過未亦無生。互檢互無。徹底空寂。但有微毫起處。皆從識生。今推既無。分別自滅。分別既滅。境界無依。如依水生波。依鏡現像。無水則波不起。無鏡則像不生。故知非關法有法無。但是識生識滅。如金剛三昧經偈云。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是諸分別。是法非生滅。如是洞達。根境豁然。自覺既明。又能利他普照。故經偈云。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是以世間麁浮。不於自身子細明察。妙觀不習。智眼全盲。執妄迷真。以空作有。若能善觀。即齊諸聖。如圓覺經云。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淨室。常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淡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所以凡夫迷夢。怕怖生老病死。以二乘偏見厭離成住壞空。若頓悟之時。不厭不怖。全將生死法。度脫於群生。以生死性空故。如釋迦如來。不離不著。生則王宮降誕。演獨尊之文。老則壽八十年。示遷壞之法。病則背痛偃臥。警泡幻之身。死則示滅雙林。顯無常之苦。令小根者悟其遷變。俾大器者頓了圓常。故知生老病死之中。盡能發覺。行住坐臥之內。俱可證真。豈同怖厭凡小之見乎。
宗鏡錄卷第六十六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雖說我相起盡根由。皆是外道凡夫麁重情執。如何是內教修行之人。微細法我之見。
答。法執難亡。更是微細。以法執為本。人執為末。所以法愛不盡。皆為頂墮之人。圓證涅槃。猶是我見之者。如圓覺經中。淨諸業障菩薩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覩見調御。歷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世尊。若此覺心。本恒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乃至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絃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善男子。云何壽者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消氷。無有別氷。知氷消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此我法二執。經論偏治。助業潤生。順情發愛。於六七識上。妄起端由。向根塵法中強為主宰。固異生之疆界。為煩惱之導師。立生死之根原。作眾苦之基址。壞正法之寶藏。違成佛之妙宗。塞涅槃之要津。盲般若之智眼。障菩提之大道。斷解脫之正因。背覺合塵。無先於此。如上廣引。破斥分明。願斷疑根。頓消氷執。則正修有路。功不唐捐。一念證真。全成覺道。
問。不了唯識之徒。妄執我法。聖教之內。云何復言。有我法等。
答。對機假設。非同情執。假有二種。一者無體隨情假。多分世間外道所執。雖無如彼所執我法。隨執心緣。亦名我法。故說為假。二者有體施設假。聖教所說。雖有法體。而非我法。本體無名強名我法。不稱法體。隨緣施設。故說為假。又凡聖通論。我有六種。一執我。謂分別俱生。在於凡位。二慢我。謂但俱生。在有學位。三習氣我。謂二我餘習。在無學位。四隨世流布我。謂諸佛等。隨世假稱。五自在我。謂八自在等。如來後得智為性。六真我。謂真如常樂我淨等。以真如為性。圓中稱我。通後三種。
問。云何是無二我義。
答。人我見。如六陰七情。畢竟無體。法我見。猶乾城焰水。徹底唯空。如經論明二無我者。一人無我者。梵云補特伽羅。唐言數取趣。謂諸有情起惑造業。即為能取。當來五趣。名之為趣。雖復數數起惑造業。五趣輪迴。都無主宰實自在用。故名無我。二法無我者。謂諸法體。雖復任持軌生物解。亦無勝性實自在用。故言無我。
問。執有我見。雖順所緣。是顛倒體。無我之心。成何勝善。
答。了二無我理。證會真如。則成佛之正宗。超凡之妙軌。若論法利。功德難量。古德云。無我之心。雖不稱境。違於緣故。名非顛倒。如緣真如。作有如解。即是法執。若作無解。雖不稱如。仍因成聖。釋曰。若作如解。即是法執者。若起能解之心。即立所證之理。所境既立。迷現量心。知解纔生。便成比量。皆為法執。失唯識宗。所以華嚴經云。智外無如。為智所入。如外無智。能證於如。則心境如如。一道清淨。廣百門論云。識能發生諸煩惱。業能牽後有。如是識心。緣色等起。無所緣境。識必不生。若能正觀。境為無我。所緣無故。能緣亦無。能所既亡。眾苦隨滅。證寂無影清淨涅槃。至此位時。名自利滿。諸有本願。為利益他。住此位中。化用無盡。亦令有識。住此涅槃。是故欲求自他勝利真方便者。應正勤修空無我理。
問。涅槃經。佛說有真我佛性之理。諸菩薩等。皆申懺悔。我等無量劫來。常被無我之所漂流。今廣說無我者。莫不違涅槃之教不。
答。今言無我者。謂破凡夫外道迷唯識理。妄執心外實有我法。如外道所執。略有三等。一僧佉等。執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處造業。受苦樂等。二尼乾子。執我其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三遍出。執我體常。至細。如一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餘九十種所計我等。不異此三故。此等妄執。俱無道理。唯成五見之邪思。豈同四德之真我。如涅槃經云。外道言。如瞿曇說。無我我所。何緣復說常樂我淨。佛言。善男子。我亦不說內外六入。及六識意。常樂我淨。我乃宣說。滅內外入。所生六識。名之為常。以常故。名之為我。有常我故。名之為樂。常我樂故。名之為淨。夫真我者。是佛性義。常恒不變。非生因之所生。具足圓成。唯了因之所了。又如經云。爾時世尊。讚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無我想。時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無我想。亦更修習其餘諸想。所謂苦想。無常。無我想。世尊。譬如人醉。其心愐眩。見諸山河。石壁草木。宮殿屋舍。日月星辰。皆悉迴轉。世尊。若有不修苦無常想。無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為聖。多諸放逸。流轉生死。世尊。以是因緣。我等善修如是諸想。爾時佛告諸比丘言。諦聽諦聽。汝向所引醉人喻者。但知文字。未達其義。何等為義。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迴轉。生迴轉想。眾生亦爾。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我計無我。常計無常。淨計不淨。樂計為苦。以為煩惱之所覆故。雖生此想。不達其義。如彼醉人。於非轉處。而生轉想。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貢高。流轉生死。汝等若言。我亦修集無常苦無我等想。是三種修。無有實義。我今當說勝三修法。苦者計樂。樂者計苦。是顛倒法。無常計常。常計無常。是顛倒法。無我計我。我計無我。是顛倒法。不淨計淨。淨計不淨。是顛倒法。有如是等四顛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諸法。汝諸比丘。於苦法中。生於樂想。於無常中。生於常想。於無我中。生於我想。於不淨中。生於淨想。世間亦有常樂我淨。出世亦有常樂我淨。世間法者。有字無義。出世間者。有字有義。何以故。世間之法。有四顛倒。故不知義。所以者何。有想倒。心倒。見倒。以三倒故。世間之人。樂中見苦。常見無常。我見無我。淨見不淨。是名顛倒。以顛倒故。世間知字而不知義。何等為義。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淨者。即有為法。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是名不顛倒。以不倒故。知字知義。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如是常樂我淨。釋曰。夫迷四真實起八顛倒者。無非人法二我之見。為生死之樞穴。作煩惱之基坰。成九結之樊籠。開十使之業道。二乘雖斷人我。常被無我之所漂流。外道謬認識神。恒為妄我所之輪轉。所以上云。無我者。名為生死者。以昧一真我之門。無大自在之力。我者名為如來者。達佛性之妙理。承如實之道來。無常者聲聞緣覺者。修生滅之妄因。證灰斷之小果。常者如來法身者。入不動之真宗。契圓常之妙體。苦者一切外道者。運無益之苦行。墮生滅之邪輪。樂者即是涅槃者。斷二死之妄原。入四德之祕藏。不淨者即有為法者。積雜染之情塵。成夢幻之虛事。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者。乃究竟之圓詮。履無為之至道。是以外道執有我見。如蒸砂作飯。認妄為真。二乘證無我門。似捉石為珠。以常為斷。俱不達無我之中。而有真我。又常樂我淨者。但是一法。以心性不變異故常。常故樂。樂故我。我故淨。以不了心性常住故。心外別求妄有所作。作故無常。無常故無樂。無樂故無我。無我故無淨。何者。以無常遷變。純受其苦。寧有樂乎。既不得樂。恒俱繫縛。不得自在。豈成我乎。既不見真我佛性。長隨染緣。豈得淨耶。如上剖析。皆屬一期教門。不可於此定執有無。迷於方便。如廣百論云。為止邪見。撥無涅槃故。說真有常樂我淨。此方便言。不應定執。既不執有。亦不撥無。如是乃名正智解脫。
問。外塵無體。唯識理成。正教昭然。妙旨非謬。今凡夫所執。多徇妄情。以見聞之心。熏習之力。多執現見之境。難斷纖疑。前雖廣明。猶慮未信。更希再示。以破執情。
答。法性無量。得之者有邊。真如相空。執之者形礙。如還原觀云。真空滯於心首。恒為緣慮之場。實際居在目前。翻為名相之境。起信鈔云。若是唯心。則不合有境。以心無相。不可見故。既有所見。云何唯心。意云。一切法從心起故。所起無體。即是一心。何用說見與不見。根本是心故。又云。境本非善。但以順己之情。便名為善。境本非惡。但以違己之情。便名為惡。故知妍醜隨情。境無定體。既無自體。曷有境乎。唯心之門。從茲明矣。故知佛為信者說。不為疑者施。垢重障深。自生疑謗。遮輕根利。頓入玄微。廣百論云。一切所見。皆識所為。離識無有一法是實。為無始來數習諸見。隨所習見。隨所遇緣。隨自種子成熟。若差別變似種種法相而生。猶如夢中所見事等。皆虛妄現。都無一實。一切皆是識心所為。
難。若爾。大乘應如夢啞。撥一切法。皆悉是虛。不能辯說一切世間出世間法。自性差別。是大苦哉。我等不能隨喜如是大乘所立虛假法義。以一切法。皆可現見。不可撥無現見法故。
答。奇哉可愍。薄福愚人。不能信解大乘法義。若有能見。可見所見。能見既無。誰見所見。以諸能見。不能自審知自有體。亦不審他。於審察時。能見所見皆無所有。是故不應執現見法。決定有體。以迴心時。諸所緣境。皆虛假故。所以者何。起憶念時。實無見等種種境界。但隨因緣。自心變似見等種種境相而生。以所憶念。非真實故。唯有虛假憶念名生。如曾更諸法體相迴心追憶。故名為念。當憶念時。曾所更境。皆無有故。能念亦無。而名念者。隨順慣習顛倒諸見。假名施設。由此念故。世間有情。妄起種種分別諍論。競執諸法自性差別。沒惡見泥。不能自出。若無所見。亦無所聞。是則一切都無所有。云何今時。編石為筏。
唯識論問云。依信說有四種。一現見。二比知。三譬喻。四阿含。此諸信中。現信最勝。若無外境。云何世人言我現見此青等物。
偈答。現見如夢中。見所見不俱。見時不分別。云何言現見。諸凡夫人。煩惱夢中有所見事。皆如夢中。如現見色。不知色義。以後時意識分別。然後了知。意識分別時。無眼等識。先滅故。以一切法。念念不住故。以見色時無彼意識。意識起時無彼眼識。
入大乘論問云。諸法體相。世間現見。云何無耶。
答。凡愚妄見。此非可信。生滅之法。皆悉是空。生滅輪轉。無暫停時。相似相續。故妄見有實。猶如燈焰念念生滅。凡夫愚人。謂為一焰。
中觀論問。汝雖種種門。破去去者。住住者。而眼見有去住。
答。肉眼所見不可信。若實有去去者。為以一法成。為以二法成。二俱有過。夫肉眼者。是過去顛倒業因所成。如牛羊眼。不辯方隅。實不可信。唯佛眼真實。只可從實。不可憑虛。
又問。現見眾生作業受報。是事云何。
答。如化人無有實事。但可眼見。又化人口業說法。身業布施等。是業雖無實。而可眼見。如是生死。作者及業。亦應如是。諸業皆空無性。如幻如夢。
又問曰。世間人盡見諸法。是有是無。汝何以獨與世間相違。言無所見。
答曰。若人未得道。不見諸法實相。愛見因緣故。種種戲論。見法生時。謂之為常。取相言有。見法滅時。謂之為斷。取相言無。智者見諸法生。即滅無見。見諸法滅。即滅有見。是故於一切法。雖有所見。皆如幻如夢。乃至無漏道見尚可滅。何況餘見。是故若不見安隱法者。則見有無。
大智度論問。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聞。可嗅可嘗。可觸可識者。若無而妄見者。何不見聲聞色。若皆一等空無所有。何以有可見不可見者。
答曰。諸法相雖空。亦有分別可見不可見。譬如幻化象馬。及種種諸物。雖知無實。然色可見。聲可聞。不相錯亂。與六情對故。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可見可聞。不相錯亂。詳斯論意。是約世間凡情所見。以眼根對色塵。及中間眼識三種和合。得稱為見。此根塵識。自性俱空。各各不能生見。和合亦不能生見。但虛妄情識。所對見聞不無。故經云。以凡夫見之為世諦。以聖人見之為真諦。所稱諦者。審實不虛。故稱為諦。世諦不無。執假為諦。真諦非有。證實為諦。
問。一切內外諸法。皆有流類。於諸類中。約有幾種差別。及隨類通別等義。
答。古釋有五。一異熟類。一通。即一切草木。皆是初青後黃。豈非異熟。二別。唯善惡二業。感異熟果。二長養類。一通。即是一切皆有長養。二別。唯是飲食睡眠。梵行等持所益故。三等流類。一通。即一切自類相似。皆是等流。二別。唯同類因之所生。四實事類。一通。即一切有體諸法。二別。唯是無為。簡有為非是實事故。五。剎那類。一通。即一切有生滅法。二別。唯是見道初一剎那也。
問。有情所住。遍三界中。云何維摩經云。七識處為種。
答。有情通凡至聖。有六十二有情身。約依處有四十二居止。若通門由業繫故。樂與不樂。並立居止。下在七識心住之例。為識心唯樂於七處住故。四十二居止者。八地獄。傍生。餓鬼。四洲。六欲天。色界十八無色有四。都成四十二居止。七識處者。一種種身種種想。種種身者。欲界人天。有尊卑上下也。種種想者。有苦樂捨三受想。二種種身一想。種種身者。初禪梵王為尊。梵眾為卑。故有種種身。一想者。有一戒取想也。梵王自謂我能生諸梵。諸梵謂已從梵王生。非因計因。是戒取。三一身種種想。一身者。二禪地上。無尊卑上下也。種種想者。有喜樂想也。四一身一想。一身者。三禪無尊卑上下也。一想者。唯一樂想也。空識已上無身。唯有一想。五空處。唯一空想。六識處。唯一識想。七無所有處。唯一慧想。此上七識處。對治眾生計識為我。樂住七處。以有漏五陰為體。第四禪有無想定。非想地中有滅盡定。三塗之中能受諸苦。識不樂住。故不說也。又第四禪。及非想地。雖復滅識。不滅。假名眾生居。所以不立。三惡趣中。為苦所逼。眾生不樂居。所以不立。
問。破外境空。立唯識有者。境從何而空。識從何而有。
答。境隨情起。識逐緣生。情唯遍計之心。緣是依他之性。緣法是有。依勝義之門。情執本空。歸世俗之道。識論云。外境隨情而施設故。非有如識。內識必依因緣生。故非無如境。由此便遮增減二執。境依內識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識是假境所依事故。亦勝義有。釋云。外境。是遍計所執。心外實境。由隨妄情施設為假。體實都無。非與依他內識相似。內識。體是依他故。必依種子因緣所生。非體全無。如遍計境。彼實我法。猶如龜毛。識依他有。故非彼類。此中色等相見二分。內識所變。不離識故。總名內識。由此內識。體性非無。心外我法。體性非有。便遮外計離心之境。實有增減執。及遮邪見惡取空者。撥識亦無妄空減執。即離空有。說唯識教。有心外法。輪迴生死。覺知一心。生死永棄。可謂無上處中道理。
問。境唯世俗之有。識通勝義之門者。云何為世俗諦。云何說勝義諦。
答。夫一切諦智。皆從無諦而起。無諦者。即絕待真心。非是對有稱無。故云絕待。猶如虛空。非對小空而稱大空。從此無諦。立一實諦。此一實之名。是對三權而名一實。待虛名實。此是對待得名。又從此一實。對機約教。或分開二諦等。此二諦者。約情智而開。如涅槃經云。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間人知者。為世諦。仁王經云。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所以仁王雖分二諦。智照常一。涅槃本唯一諦。解惑分二。斯則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在。為真二諦。故昔人頌云。二諦並非雙。恒乖未曾各。即其義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梁攝論云。智障甚盲闇。謂真俗別執。然法相務欲分析。法性務在融通。各據一門。勿生偏滯。何者。若但分析而不融通。法成差異。若不分析。事成混濫。又無可融通。則性相歷然而非異。事理融即而非同。非異。非同。圓中妙理。又境則不礙真而恒俗。智則不礙寂而常照。意以心寂對於境真。心照對於境俗。以照對俗。則心境非一。以寂對真。則心境非異。雖雙融空有二境。寂照二心。終不得言。境則不礙真而恒俗。智則不礙照而恒寂。境則不礙俗而恒真。智則不礙寂而常照。中觀論偈云。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金剛般若不壞假名論云。佛所說法。咸歸二諦。一者俗諦。二者真諦。俗諦者。謂諸凡夫。聲聞獨覺。菩薩如來。乃至名義智境。業果相屬。真諦者。謂即於此。都無所得。如說第一義。非智之所行。何況文字。乃至無業。無業果。是諸聖種性。是故此般若波羅蜜中。說不住布施。一切法無相。不可取。不可說。生法無我。無所得。無能證。無成就。無來無去等。此釋真諦。又說內外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相。及諸功德。此建立俗諦。又台教約四教。四證。三接。立七種二諦。及五種三諦。如法華玄義云。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略有三異。一謂隨情。二隨情智。三隨智。隨情說者。情性不同。說隨情異。如毘婆沙明。世第一法。有無量種。真際尚爾。況復餘耶。如順盲情。種種示乳。盲聞異說而諍白色。豈即乳耶。眾師不達此意。各執一文。自起見諍。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浩浩亂哉。莫知孰是。若世三說及能破者。有經文證。皆判是隨情二諦意耶。無文證者。悉是邪見。謂同彼外道。非二諦攝也。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為真。真則唯一。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身因乃多。正理唯一。經云。世人心所見。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第一義諦。如此說者。即隨情智二諦也。隨智者。聖人悟理。非但見真。亦能了俗。如眼除膜。見色見空。又如入禪者。出觀之時。身虛心豁。似輕雲藹空。已不同散心。何況悟真而不了俗。毘曇云。小雲發障。大雲發障。無漏逾深。世智轉淨。故經偈云。凡人行世間。不知世間相。如來行世間。明了世間相。此是隨智二諦也。若解此三意。將尋經論。雖說種種。於一一諦。皆備三意也。二正明二諦者。取意存略。但點法性為真諦。無明十二因緣為俗諦。於義即足。但人麁淺。不覺其深妙。更須開拓。則論七種二諦。一一二諦。更開三種。合二十一種二諦。若用初番二諦。破一切邪。謂。執著皆盡。如劫火燒。不留遺芥。況鋪後諸諦迴出文外。非復世情圖度。所言七種二諦者。一者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二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三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為真。四者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實有二諦者。陰入界等。皆是實法。實法所成森羅萬品。故名為俗。方便修道。滅此俗已。乃得會真。大品經云。空色色空。以滅色故。謂為空色。不滅色故。謂為色空。病中無藥。文字中無菩提。皆此意。是為實有二諦相也。約此亦有隨情智等三義。準此可知。幻有空二諦者。斥前意也。何者。實有時無真。滅有時無俗。二諦義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大品經云。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空色相即。二諦義成。是名幻有二諦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隨智小當分別。何者。實有隨智。照真。與此不異。隨智照俗不同。何者。通人入觀巧。復局照俗亦巧。如百川會海。其味不別。復局還源。江河則異。俗是事法。照異非疑。真是理法。不可不同。只就通人出假。亦人人不同。可以意得。例三藏。出假。亦應如是。幻有空不空二諦者。俗不異前。真則三種不同。一俗隨三真。即成三種二諦。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無漏。初人謂非漏是非俗。非無漏是遣著。何者。行人緣無漏生著。如緣滅生使。破其心還入無漏。此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漏非無漏。謂非二邊。別顯中理。中理為真。又是一番二諦也。又人聞非有漏非無漏。即知雙非。正顯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廣大。與虛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又是一番二諦也。大涅槃經云。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謂著此空。破著空故。故言不空。空著若破。但是見空。不見不空也。利人謂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利人聞不空謂是如來藏。一切法趣如來藏。還約空不空。即有三種二諦也。復次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顯三種異者。初人聞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者。諸法不離空。周行十方界。還是瓶處如。又人聞趣。知此中理。須一切行來趣發之。又一人聞一切趣。即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也。是故說此一俗。隨三真轉。或對單真。或對複真。或對不思議真。無量形勢。婉轉赴機。出沒利物。一一皆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若隨智證。俗隨智轉。智證偏真。即成通二諦。智證不空真。即成別入通二諦。智證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圓入通二諦。三人入智不同。復局照俗亦異。何故三人同聞二諦。而取解各異者。此是不共般若。與二乘共說。則深淺之殊耳。大品經云。有菩薩初發心。與薩婆若相應。有菩薩初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有菩薩初發心。即坐道場為如佛。即此意也。幻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者。有無二故為俗。中道不有不無不二為真。二乘聞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啞如聾。大涅槃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說真諦。即此意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圓入別二諦者。俗與別同。真諦則異。別人不空。但理而已。欲顯此理。須緣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圓人聞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無有缺減。故言一切趣不空也。約此亦有隨情等三義。圓教二諦者。直說不思議二諦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以珠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約此亦有隨情。情智等三義。身子偈云。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即其義焉。
問。真俗應相對。云何不同耶。
答。此應四句。俗異真同。真異俗同。真俗異相對。真俗不異而異相對。三藏與通。真同而俗異。二人通真異而俗同。別。真俗皆異而相對。圓。真俗不異而異相對。不同而同。若不相入。當分真俗即相對。七種二諦。廣說如前。略說者。界內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種二諦也。別接通五也。圓接通六也。圓接別七也。
問。何不接三藏。
答。三藏是界內不相即。小乘取證。根敗之士。故不論接。餘六是摩訶衍門。若欲前進。亦可得去。是故被接。
問。若不接亦不會。
答。接義非會義。未會之前。即論被接。判麁妙者。實有二諦。半字法門。引鈍根人。蠲除戲論之糞。二諦義不成。此法為麁。如幻二諦。滿字法門。為教利根。諸法實相。三人共得。比前為妙。同見但空。方後則麁。以別入通。能見不空。是則為妙。教談理不融。是故為麁。以圓入通為妙。妙不異後帶通方便。是故為麁。別二諦不帶通方便。故為妙。教談理不融。是故為麁。圓入別。理融為妙。帶別方便為麁。唯圓二諦。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是故為妙。次約隨情智等判麁妙者。且約三藏。初聞隨情二諦。執實語為虛語。起語見故。生死浩然。無佛法氣分。若能勤修念處。發四善根。是時隨情二諦。皆名為俗。發得無漏。所照二諦。皆名為真。從四果人。以無漏智。所照真俗。皆名隨智二諦。隨情則麁。隨智則妙。譬如轉乳。始得成酪。既成酪已。心相體信。入出無難。即得隨情情智智等。說通別入通。圓入通。令其恥小慕大。自悲敗種。渴仰上乘。是時如轉酪為生酥。心漸通泰。即為隨情情智智等。說別圓入別。明不共般若。命領家業。金銀珍寶。出入取與。皆使令知。既知是已。即如轉生酥為熟酥。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隨情情智智等。說圓二諦。如轉熟酥為醍醐。是則六種二諦。調熟眾生。雖成四味。是故為麁。醍醐一味。是則為妙。又束判麁妙。前二教雖有隨智等。一向是隨情。說他意語故。故名為麁。別入通去。雖有隨情等。一向束為情智。智說自他意語。故亦麁亦妙。圓二諦雖有隨情等。一向是隨智。說佛自智。說佛自意語。故稱為妙。
問。前二二諦。一向是隨情。應非見諦。亦不得道。
答。不得中道。故稱隨情。諸佛如來。不空說法。雖非中道。第一義悉檀。不失三悉檀益。大概判之。皆屬隨情為麁耳。次明三諦者。妙却前兩種二諦。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種二諦得論中道。即有五種三諦。約別入通。點非有漏。非無漏。二諦義成。有漏是俗。無漏是真。非有漏非無漏是中。當教論中。但異空而已。中無功用。不備諸法。圓入通三諦者。二諦不異前。點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與前中異也。別三諦者。彼俗為兩諦。對真為中。中理而已。圓入別三諦者。二諦不異前。點真中道。具足佛法也。圓三諦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諦圓融。一三三一。判麁妙者。別圓入通。帶通方便故為麁。別不帶通為妙。圓入別。帶別方便為麁。圓不帶方便最妙。約五味教者。乳教說三種三諦。二麁一妙。酪教但麁為妙。生酥熟酥。皆是五種三諦。四麁一妙。此經唯一種三諦。即相待妙也。開麁顯妙者。決前諸麁入一妙。三諦無所可待。是為絕待妙也。又明一諦者。大涅槃經云。所言二諦。其實是一。方便說二如醉末吐。見日月轉。謂有轉日。及不轉日。醒人但見不轉。不見於轉。轉二為麁。不轉為妙。三藏全是轉二。同彼醉人。諸大乘經。帶轉二說不轉一。今經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不轉一實。是故為妙。諸諦不可說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那得諸諦。紛紜相礙。一諦尚無。諸諦安有。一一皆不可說。可說為麁。不可說為妙。不可說亦不可說。是妙亦妙。言語道斷故。若通作不可說者。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前不可說為麁。不生不生不可說為妙。若麁異妙。相待不融。麁妙不二。即絕待妙也。
問。何故大小通論無諦。
答。釋論云。不破聖人心中所得涅槃。為未得者。執涅槃生戲論。如緣無生。使故破言無諦也。
問。若爾。小乘得與不得。俱皆被破。大乘得與不得。亦俱應破。
答。不例小乘。猶有別惑可除。別理可顯。故雖得須破。中道不爾。云何破。
問。若爾。中道唯應有一實諦。不應言無諦。
答。為未得者。執中生惑。故須無諦。實得者有。戲論者無。又唯識論。於真俗二諦名開四重。都成八諦。俗諦四者。一假名無實諦。謂瓶盆等。但有假名。而無實體。從能詮說。故名為諦。二隨事差別諦。謂蘊界等。隨彼彼事。立蘊等法。三方便安立諦。謂苦集等。由證得理。而安立故。四假名非安立諦。謂二空理。依彼空門。說為真性。由彼真性內證智境。不可言說。名二空如。但假說故。勝義四者。一體用顯現諦。謂蘊界等。有實體性。過初世俗。名勝義。隨事差別。說名蘊等。故名顯現。二因果差別諦。謂苦集等。智斷證修。因果差別。三依門顯實諦。謂二空理。過俗證得。故名勝義。依空能證。以顯於實。故名依門。四廢詮談旨諦。謂一實真如。體妙離言。已名勝義。又真不自真。待俗故真。即前三真。亦說為俗。俗不自俗。待真故俗。即後三俗。亦名為真。至理沖玄。彌驗於此。又華嚴經。約其圓數。立於十諦等。乃至一一法。圓融無盡。
宗鏡錄卷第六十七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既云約俗假立。心境雙陳。開之則兩分。合之則一味。今約開義。則互相生。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凡聖通論。都有幾境。
答。大約有三境。頌云。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性境不隨心者。性境者。性是實義。即實根塵四大。及實定果色等相分境。言不隨心者。為此根塵等相分。皆自有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種生故。獨影唯從見者。影為影像。是相分異名。為此假相分。無種為伴。但獨自有。故名獨影。即空華兔角。過去未來。諸假影像法。是此但從。能緣見分變生。與見分同種。故名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者。即相分。一半與本質同一種生。一半與見分同一種生。故言通情本。情即能緣見分。本即所緣本質。言性種等隨應者。隨應。是不定義。謂於三境中名隨所應。有性。種。界繫。三科。異熟等。差別不定。又廣釋云。性境者。為有體實相分名性境。即前五識。及第八心王。并現量第六識所緣諸實色。得境之自相。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此境方名性境。及根本智緣真如時。亦是性境。以無分別任運轉故。言不隨心者。都有五種不隨。一性不隨者。其能緣見分。通三性。所緣相分境。唯無記性。即不隨能緣見分通三性。二種不隨者。即見分從自見分種生。相分從自相分種生。不隨能緣見分心種生故。名種不隨。三界繫不隨者。如明了意識緣香味境時。其香味二境。唯欲界繫。不隨明了意識通上界繫。又如欲界第八緣種子境時。其能緣第八唯欲界繫。所緣種子。便通三界。即六八二識。有界繫不隨。四三科不隨者。且五蘊不隨者。即如五識見分。是識種收。五塵相分。即色蘊攝。是蘊科不隨。十二處不隨者。其五識見分。是意處收。五塵相分。五境處攝。是處科不隨。十八界不隨者。其五識見分。是五識界收。五塵相分。五境界攝。此是三科不隨。五異熟不隨者。即如第八見分。是異熟性。所緣五塵相分。非異熟性。名異熟不隨。獨影境者。謂相分與見分同種生。名獨影唯從見。即如第六識緣空華兔角過未。及變影緣無為。并緣地界法。或緣假定果。極逈極略等。皆是假影像。此但從見分變生。自無其種。名為從見。獨影有二種。一者無質獨影。即第六緣空華兔角。及過未等所變相分。是。其相分。與第六見分同種生。無空華等質。二者有質獨影。即第六識緣五根種現。是皆託質而起故。其相分。亦與見分同種而生。亦名獨影境。三帶質者。即心緣心是。如第七緣第八見分境時。其相分無別種生。一半與本質同種生。一半與能緣見分同種生。從本質生者。即無覆性。從能緣見分生者。即有覆性。以兩頭攝不定。故名通情本。質即第七能緣見分。本即第八所緣見分。又四句分別。一唯別種。非同種。即性境。二唯同種。非別種。即獨影境。三俱句。即帶質境。四俱非。即本智緣如。以真如不從見分種生故。名非同種。又真如當體是無為。但因證顯得。非生因所生法故。名非別種。性種說隨應者。性即性境。種謂種類。謂於三境中。各有種類不同。今皆須隨應而說。又約八識分別者。前五轉識。一切時中皆唯性境。不簡互用不互用。二種變中。唯因緣變。又與五根同種故。第六意識有四類。一明了意識。亦通三境。與五同緣實五塵。初率爾心中是性境。若以後念緣五塵上方圓長短等假色。即有質獨影。亦名似帶質境。二散位獨頭意識。亦通三境。多是獨影。通緣三世有質無質法故。若緣自身現行心心所時。是帶質境。若緣自身五根。及緣他人心心所。是獨影境。亦名似帶質境。又獨頭意識。初剎那緣五塵。少分緣實色。亦名性境。三定中意識。亦通三境。通緣三世有質無質法故。是獨影境。又能緣自身現行心心所故。是帶質境。又七地已前有漏定位。亦能引起五識。緣五塵故。即是性境。四夢中意識。唯是獨影境。第七識唯帶質境。第八識。其心王唯性境。因緣變故。相應作意等五心所。是似帶質真獨影境。
問。三境以何為體。
答。初性境。用實五塵為體。具八法成故。八法者。即四大。地水火風。四微。色香味觸等。約有為說。若能緣有漏位中。除第七識。餘七皆用自心心所為體。第二獨影境。將第六識見分所變假相分為體。能緣即自心心所為體。第三帶質。即變起中間假相分為體。若能緣有漏位中。唯六七二識心心所為體。又成唯識論樞要誌云。真色真心。俱是所緣。所變相分俱名性境。或能緣心。而非妄執分別構畫。名為真心。真心緣彼真色等境。所變相分。方名性境。若心緣心所變。相分。相分無實。但帶質故。性者。體也。體性是實。名為性境。獨影者。獨者。單也。單有影像。而無本質。故相名獨。如緣龜毛石女等相。或雖有質相分。不能熏彼質種。望質無能。但有假影。亦名為獨。如分別心緣無為相。及第八識心所相及。餘準此知。帶質之境者。質者。周易云。形體也。帶者。說文謂之紳也。紳也謂束。又方言云。帶謂行也。今云帶質。義通二也。若依說文。謂即挾帶逼附之義。如紳束也。若依方言。影仗質生。如因其路。行義方有。然此相分。雖有能熏自及質種。然無實用。如緣心相。相分之心。無慮用故。通情本者。情謂見分。本謂質也。顯所變相。隨見隨質。以判種性。二義不定。又境有二。一眾生遍計所執情境。心外見法。名之曰境。二諸聖自在德用智境。以從心現故。成其妙用智境。又二。一分劑境。廣大無邊故。二所知境。唯佛能盡故。又有二種。一是心境。唯心現故。張心無心外之境。張境無境外之心。常含一味故。二是境界之境。謂心境無礙。隱顯同時。體用相成。理事齊現。
問。心外無境。境外無心。云何又說心說境。
答。前已廣明。何須重執。一心四分。理教無差。有境有心。方成唯識。如心緣境時。必有相分故。如鏡照面時。有面影像也。量云。心緣境是有法。心上必帶境之影像。宗因云。心對外質。同喻如鏡照面時。
問。智境各一。何分多種。
答。智因境分。有真俗之異。境從智立。標凡聖之殊。約用似多。究體元一。
如起信鈔問云。境智為一為異。
答云。智體無二。境亦無二。智無二者。只是一智。義用有殊。約知真處。名為真智。約知俗處。名為俗智。境無二者。謂色即是空為真境。空即是色為俗境。由是證真時必達俗。達俗時必證真。了俗無性。即是真空。豈有前後耶。況無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是即心境渾融。為一法界。
問。一心二諦。理事非虛。證理性而成真。審事實而為俗。皆具極成之義。不壞二諦之門。大小二乘。同共建立。如何是極成之義。
答。所成決定不可移易。隨真隨俗。各有道理。瑜伽論云。一有世間極成真實。二道理極成真實。世間極成真實者。謂一切世間。於彼彼事。隨順假立。世俗慣習。悟入覺慧所見同性。謂地唯是地。非是火等。乃至苦唯是苦。非是樂等。樂唯是樂。非是苦等。以要言之。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即如是。非不如是。決定勝解。所行境事。一切世間。從其本際。展轉傳來。想自分別。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籌量觀察。然後方取。是名世間極成真實。道理極成真實者。依止現比。及至校量極善思擇決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證成道理所建立。所施設義。是名道理極成真實。
問。離識有色。文義俱虛。心外無塵。教理同證。其奈名言熏習。世見堅牢。若不微細剖陳。難圓正信。只如外色。若麁若細。云何推檢。知其本空。了了分明。成就唯識。
答。麁細之色。皆從識變。既從識有。外色全空。故經云。色性自空。非色滅空。為未了者。更須破析。直至極微。方信空現。識論云。餘乘所執離識實有色等諸法。如何非有。彼所執色。不相應行。及諸無為。理非有故。且所執色。總有二種。一者有對。極微所成。二者無對。非極微成。彼有對色。定非實有。能成極微。非實有故。謂諸極微。若有質礙。應如瓶等。是假非實。若無質礙。應如非色。如何可集成瓶衣等。又諸極微。若有方分。必可分析。便非實有。若無方分。則如非色。乃至雖非無色。而是識變。謂識生時。內因緣力。變似眼等色等相現。即以此相。為所依緣。然眼等根。非現量得。以能發識。比知是有。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外有對色。理既不成。故應但是內識變現。發眼等識。名眼等根。此為所依。生眼等識。此眼等識。外所緣緣。理非有故。決定應許自識所變。為所緣緣。謂能引生似自識者。乃至由此定知。自識所變以色等相。為所緣緣。見託彼生。帶彼相起故。然識變時。隨量大小。頓現一相。非別變作眾多極微。合成一物。為執麁色有實體者。佛說極微。令其除析。非謂諸色實有極微。諸瑜伽師。以假想慧。於麁色相。漸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說極微。雖此極微猶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似空現。不名為色。故說極微。是色邊際。由此應知。諸有對色。皆識變現。非極微成。餘無對色。是此類故。亦非實有。或無對故。如心心所。定非實色。諸有對色。現有色相。以理推究。離識尚無。況無對色。現無色相。而可說為真實色法。
問。表無表色。不居身外。內所動作。顯現非虛。如成業論偈云。由外發身語。表內心所思。譬彼潛淵魚。鼓波而自表。此表無表色。是實有不。
答。識論云。且身表色。若是實有。以何為性。若言是形。便非實有。可分析故。長等極微不可得故。若言是動。亦非實有。纔生即滅。無動義故。有為法滅。不待因故。滅若待因。應非滅故。若言有色。非顯非形。心所引生。能動手等。名身表業。理亦不然。此若是動。義如前破。若是動因。應即風界。風無表示。不應名表。故身表業。定非實有。然心為因。令識所變手等色相。生滅相續。轉趣餘方。似有動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語表亦非實有聲性。一剎那聲。無詮表故。多念相續。便非實故。外有對色。前已破故。然因心故。識變似聲。生滅相續。似有表示。假名語表。於理無違。表既實無。無表寧實。然依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理亦無違。
問。經中說有三業。善惡果報。不濫昇沈。云何撥無。豈不違教。
答。不撥為無。為顯識故。推其不實。於世俗門。善順成立。識論云。不撥為無。但言非色。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發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起身語思。有所造作。說名為業。是審決思所遊履處故。通生苦樂異熟果故。亦名為道。或身語表。由異發故。假說為業。思所履故。說名業道。由此應知。實無外色。唯有內識。變似色生。
問。不相應行。是實有不。
答。識論云。不相應行。亦非實有。所以者何。得非得等。非如色心及諸心所。體相可得。非異色心及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實有。但依色等分位假立。此定非異色心心所有實體用。
問。二無心定。無想異熟。應異色心等有實自性。若無實性。應不能遮心心所法。令不現起。
答。識論云。若無心位有別實法。異色心等能遮於心名無心定。應無色時有別實法。異色心等。能礙於色名無色定。彼既不爾。此云何然。又遮礙心。何須實法。如堤塘等。假亦能遮。謂修定時。於定加行。厭患麁動心心所故。發勝期願。遮心心所。念心心所。漸細漸微。微微心時。熏異熟識。成極增上厭心等種。由此損伏心等種故。麁動等暫不現行。依此分位。假立二定。此種善故。定亦名善。無想定前求無想果故。所熏成種。招彼異熟識。依之麁動想等不行。於此分位。假立無想。依異熟立。得異熟名。故此三法。亦非實有。
問。世間依想建立。有為之法皆虛。俗諦從識施為。無體之門盡偽。且如聖教。文句能詮。乃廣長舌相之所宣。妙觀察智之所演。云何俱稱不實。咸是虛耶。
答。諸聖演教談詮。是依世俗文字。所以佛告三乘學者。只令依義不依語。權藉教以明心。是以文字俱無自性。亦從識變。廣百門論云。然諸世間。隨自心變。謂有眾字和合為名。復謂眾名和合為句。謂此名句。能有所詮。能詮所詮。皆自心變。諸心所變。情有理無。聖者於中。如實知見。云何知見。謂彼法。皆是愚夫虛妄識心分別所作。假而非實。俗有真無。隨順世間。權說為有。
問。音聲可聞。色塵有對。可言心變。只如時法無相。應為實有。
答。有相尚空。無相何有。時亦無體。延促由心。以始從一念。終成於劫。念若不起。時劫本空。但有初中後等時量。皆是唯識之時。廣百論破時品云。復次是則一切若假若實。皆依世俗假相施設。云何汝等。定執諸法。皆是實體。
難。若一切法。皆非實有。如何現前分明可見。
答。鏡像水月。乾闥婆城。夢境幻事。第二月等。分明可見。豈實有耶。世間所見。皆無有實。云何以現證法是真。覺時所見。一切非真。是識所緣。如夢所見。夢心所見。決定非真。亂識所緣。如第二月。如是雖無真實法體。而能為境生現見心。因斯展轉。發生憶念。前後俱緣。非真有境。是故不可以生憶念。證法是真。法既非真。時如何實。
難。若緣妄境。生於倒見。境可是虛。見應是實。
答。境既是虛。見云何實。如在夢中。謂眼等識。緣色等境。覺時知彼二事俱無。妄境倒心。亦復如是。愚夫謂有。聖者知無。
難。有倒心境。二種皆虛。無倒境心。俱應是實。
答。世俗可爾。勝義不然。以勝義中心言絕故。若於勝義心言絕者。云何數說心境是虛。為破實執。故且言虛。實執若除。虛亦不有。若實若虛。皆為遣執。依世俗說。非就勝義。勝義諦言。亦是假立。為翻世俗。非有定詮。
難。現見心境。可言是無。憶念境心。云何非有。
答。現見尚無。憶念豈有。
難。若一切法。都非實有。如何世間現造善惡。若無善惡。苦樂亦無。是則撥無一切因果。若撥無因果。則無邪見。豈不怖此邪見罪耶。
答。奇哉世間。愚癡難悟。唯知怖罪。不識罪因。一切善惡。苦樂因果。並世俗有。勝義中無。我依勝義。言不可得。不撥世俗。何成邪見。於世俗中。執勝義有。不稱正理。是為邪見。今於此中。為破時執。略說諸法。俗有真無。又古釋云。凡如來三時說法。或云一時。三世十世等時。皆從能變心生。外無三世之境。離自心外。諸法無體。如世尊說彌勒作佛。即聽者於自心上。變作過去相分生起。世尊答云。從今十二年後。必得往生。聽者心上。又變作未來相分而起。能變心。即現在也。此過去時。無其實境。盡從心變。但隨心分限。變起長時短時。是以時因心立。無有定性。因現在。則有過去未來。因延有促。因一念有大劫。若無現在心。何處立過未。西域記第七云。昔有隱士。結廬屏跡。博習技藝。究極神理。能使瓦礫成寶。人畜變形。但未能馭風雲。陪仙駕。閱圖考古。更求仙法。遂得求仙方云。將欲求仙當築壇場。命一烈士。按長劍。立壇隅。屏息絕言。自昏達曙。求仙者。壇中而坐。按長劍。誦神呪。收視返聽。達曙登仙。既得此方。數年之間求烈士不得。後遇一人。先為人傭力。艱辛五載。一旦違失。遂被笞辱。又無所得。悲號巡路。隱士見命數加優贈。烈士欲求報効。隱士曰。我彌歷多年。幸而遇會。奇貌應圖。非有他故。願一旦不語耳。烈士曰。死尚不辭。何況不語。於是隱士。立壇受仙。依事行之。日暮之後。各思其事。隱者誦呪。烈士按劍。俟將曉矣。烈士忽然大叫。時空中火下。烟焰雲蒸。穩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難。問曰。誡子無聲。何乃驚叫。烈士曰。受命之後。至夜昏然若夢。見昔所事主人。躬來至傍。感厚恩而不語。被打震怒。而見致害。遂見託生南印土大婆羅門家。受生。乃至出胎。苦厄備受。荷恩不語。洎乎受冠生子。每念前恩思而不語。闔家親戚。咸見怪矣。年過六十。而有一子。其妻謂曰。汝若不語。我殺汝子。我自懷念。今已隔生。唯有一子寧忍令殺。因止其妻。遂發此言。隱士曰。我之過也。被魔所嬈。烈士感激其事。忿恚而死。故知睡夢與覺。所見唯心。延促之時。不離一念。故引夢時。以明覺位。又法華經安樂行品。夢入銅輪。成道度生。經無量時。唯只一夜夢心。所以無性攝論頌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可證聽者心上。自變長短二時。實唯現在心心所也。故義海云。如見塵時。是一念心所現。此一念心之時。全是百千大劫成。何以故。百千大劫。本由一念方成。大劫既相由成立。俱無體性。乃至遠近世界。佛及眾生。三世一切事物。莫不於一念中現。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現。念既無礙。法亦隨融。是故一念。即見三世事物顯然。所以華嚴經頌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又頌云。始從一念終成劫。悉從眾生心想生。一切剎海劫無邊。以一方便皆清淨。又頌云。或從心海生。隨心所解住。如幻無處所。一切是分別。故知橫收剎海。竪徹僧祇。皆一念心。前後際斷。既無大小之剎。亦無延促之時。以一方便唯心之門。令眾生界悉皆清淨。何者。以知境唯妄識分別。則不起心。以心不起故。則妄境不現。妄境不現。垢淨之法無依麁想不生。長短之時自絕。若教中所說劫量延促。皆是善巧逗機方便。或為怯弱眾生。說成佛只在剎那。或為懈怠眾生。說須經阿僧祇劫。若成佛之旨。一際無差。延促之詮。盡歸權智。又古釋云。一方便者。即了唯心也。一念與劫。並由想心。心想不生。長短安在。非長非短。是謂清淨。不壞於相。則劫海無邊。故知一切諸法。皆無自體。悉不堅牢。唯從想生。若執為實。但是顛倒。所以廣博嚴淨經云。文殊師利告阿難言。愚小之人。以日為晝想。無黠慧故。所以者何。若令此晝。是真實者。是常住者。是堅牢者。應有積聚。不應過去。唯應有晝。不應有夜。
問。此三世時。既從心變。於八識內。何識所緣。
答。古釋云。唯意所緣。謂時之一法是假。前五第八俱不能緣。第七又常緣內第八見分為我。兼無分別故。唯第六能緣。又四種意識中。唯明了意識不能緣。時是假故。即定中。夢中。獨散。此三俱能緣。若約三境中。是獨影境。
問。不相應行中諸有為法。似有作用。應不離識。如六種無為。無有作用。應離色心等有其實性。
答。有無之法。皆依識變。虛空等五無為。皆依妄識所變。真如無為。是淨識之性。亦不離識。乃至有無真假。一切性相。離真唯識性。更無所有。
宗鏡錄卷第六十八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六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覺王隨順世法曲徇機宜。欲顯無相之門。先明有相之理。因方便而開真實。假有作而證無生。非稱本懷。但施密意。於四俗諦中。立第二隨事差別諦。說三科法門。謂蘊處界等。今欲會有歸空。應當先立後破。須知窟穴。方可傾巢。只如五蘊初科。四大元始。以何為義。
答。蘊者。藏也。亦云五陰。陰者。覆也。即蘊藏妄種。覆蔽真心。雜集論云。蘊者。積聚義。又荷雜染擔故名為蘊。如肩荷擔。此約俗諦所釋。若論真諦。無一法可聚。以各無自體。亦無作用。故楞伽經云。佛告大慧。當善四大造色。云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薩摩訶薩。作是學。彼真諦者。四大不生。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已竟。名相妄想分劑。自心現分劑。乃至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釋云。堪能妄想者。即計火大堪能成熟萬物之性。斷截色妄想者。即計可斷截性為地大。四大既空。五蘊無主。是以先觀色陰。從四大所造。展轉相因而生。四大中既無主宰。誰能合集以成色乎。以此觀之。色陰即空。色陰既空。四陰何有。善學真諦。第一淨心。不住一相。則無四大可生。故知一切莫非真覺。則一覺一切覺。統括一心無不覺故。外法本無名相。所見分劑。皆唯心量。以般若照五蘊皆空。聚沫之色既虛。水泡之受何有。陽焰之想非實。芭蕉之行唯空。幻識倏爾無依。空大湛然不動。窮四大根本。性相尚無。則六根枝條。影響奚有。身見既不立。妄識又無從。唯一真心。神性獨立。恒沙海藏。無量義門。該括指歸。理窮於此。不出一念。人法俱空。如持地經云。佛言。諸凡夫。於見聞覺知法中。計得識陰。貪著念有。是人貪著見聞覺知法。為識陰所縛。貴其所知。以心意識合繫。故馳走往來。所謂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皆識陰所縛故。不能如實知識陰。識陰是虛妄不實。顛倒相應。因見聞覺知法起。此中無有實識者。若不能如是實觀。或起善識。或起不善識。或起善不善識。是人常隨識行。不知識所生處。不知識如實相。持世。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如是正觀。知識陰從虛妄識起。所謂見聞覺知法中眾因緣生。無法生法想故。貪著識陰。故知諸陰。不出一念法空之心。所以永嘉集云。明識一念之中五陰者。謂歷歷分明。即是識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行用此理。即是行陰。污穢真性。即是色陰。此五陰者。舉體即是一念。一念者。舉體。全是五陰。歷歷見此一念之中無有主宰。即人空慧。見如幻化。即法空慧。故最勝王經云。佛告善天女。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
問。處以何為義。
答。論云。識生長門義。當知種子義。攝一切法差別義。亦是處義。
問。界以何為義。
答。是界分建立義。以內外中間。各對待立故。雜集論云。一切法種子義。謂依阿賴耶識中諸法種子。說名為界。界是因義。又能持自相義。又能持因果性義。又攝持一切法差別義。
問。何因五蘊說唯有五。
答。雜集論云。為顯五種我事故。一身具我事。謂內外色蘊所攝。二受用我事。即受蘊。三言說我事。即想蘊四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謂行蘊。五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謂識蘊。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義。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於餘蘊計執我所。
問。色蘊何相。
答。變現相是色相。此有三。觸對變壞。謂由手足。乃至蚊蛇所觸對時。即便變壞。二方所示現。謂由方所可相示現。
問。受蘊何相。
答。領納相是受相。由此受故。領納種種淨不淨業。所得異熟。若清淨業。受樂異熟。不清淨業。受苦異熟。淨不淨業。受不苦不樂異熟。所以者何。由淨不淨業。感得異熟阿賴耶識。恒與捨受相應。唯此捨受。是實異熟體。苦樂兩受。從異熟生。故假說名異熟。
問。想蘊何相。
答。構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構畫種種諸法像類。隨所見聞覺知之義。起諸言說。諸言說者。謂詮辯義。
問。行蘊何相。
答。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念心造作。謂於善惡無記品中。驅役心故。
問。識蘊何相。
答。了別相是識相。由此識故。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境界。
問。何因處唯十二。
答。雜集論云。唯由身及具。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謂如過現六行受用相。為眼等所持。未來六行受用相。以根及義為生長門。亦爾。唯依根境立十二處。不依六種受用相識。
問。處以何為相。
答。如界應知。隨其所應。謂眼當見色。及此種子等。隨義應說。
問。何因界唯十八。
答。雜集論云。由身具等。能持過現六行受用性故。身者。謂眼等六根。具者。謂色等六境。過現六行受用者。謂六識。能持者。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所依所緣故。過現六識能持受用者。不捨自相故。當知十八。以能持義。故說名界。
問。眼界何相。
答。謂眼曾現見色。及此種了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界相。眼曾見色者。謂能持過去識受用義。以顯界性。現見色者。謂能持現在識受用義。以顯界性。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者。謂眼種子。或唯積集。為。引當來眼根故。或已成熟。為。生現在眼根故。此二種名眼界者。眼生因故。如眼界相。耳鼻舌身意界相。亦爾。
問。色界何相。
答。諸色眼曾現見。及眼界。於此增上。是色界相。眼界於此增上者。謂依色根增上力。外境生故。如色界相。聲香味觸法界相。亦爾。
問。眼識界何相。
答。謂依眼緣色。似色了別。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識界相。如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相。亦爾。是以真諦不有。世諦非無。迷之則一二情生。悟之則性相無礙。故先德云。真俗雙泯。二諦恒存。空有兩亡。一味常現。如瑜伽論云。思正法者。乃至云何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諸蘊相應言教。謂依四道理觀察。何等為四。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云何名為觀待道理。謂略說有二種觀待。一生起觀待。二施設觀待。生起觀待者。謂由諸因諸緣勢力。生起諸蘊。此蘊生起。要當觀待諸因諸緣。施設觀待者。謂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設諸蘊。此蘊施設。要當觀待名句文身。是名於蘊生起觀待。施設觀待。即此生起觀待。施設觀待。生起施設諸蘊。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說為觀待道理。云何名為作用道理。謂諸蘊生已。由自緣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別。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意能了法。色為眼境。為眼所行。乃至法為意境。為意所行。或復所餘如是等類。於彼彼法。別別作用。當知亦爾。即此諸法各別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說名為作用道理。云何名為證成道理。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苦空無我。由三量故。如實觀察。謂由至教量故。由現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證驗道理。諸有智者。心正執受。安置成立。謂一切蘊皆無常性。眾緣生性。苦性空性。及無我性。如是等。名證成道理。云何名為法爾道理。謂何因緣故。即彼諸蘊如是種類。諸器世間。如是安布。何因緣故。地堅為相。水濕為相。火煖為相。風用輕動。以為其相。何因緣故。諸蘊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何因緣故。色變壞相。受領納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識了別相。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即此法爾。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爾為依。一切皆歸法爾道理。令心安住。令心曉了。如是名為法爾道理。如是名為依四道理。觀察諸蘊相應言教。故知法性自爾。一切如然。未有一法而為障礙。了之無過。執之患生。但依觀待。作用。證成。法爾。四種道理觀察。則二諦雙通。一心無礙。
問。萬法唯識。正量可知。又云。境滅識亡。心境俱遣。今觀陰入界等。如上分析性相宛然。云何同境。一時俱拂。
答。上約世諦分別。似有非真。但立空名。終無實體。所以首楞嚴經。微細推檢。陰入界處。一一皆空。非因非緣。非自然性。非因。即是不自生。非緣。即是不他生。既無自他二法。無法和合。即是不共生。非自然性。即是非無因生。四句無生。陰從何有。又當觀此一念心。不從根塵離合而生。若言合生者。譬如鏡面。各有像故。合生應有兩像。若各無像。合不應生。若鏡面合為一而生像者。今實不合。合則無像。若鏡面離故生像者。各在一方。則應有像。今實不爾。根塵離合。亦復如是。當知即念無念。自他起處俱空。即生無生。離合推之無體。破五陰文云。佛告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識陰也。瓶喻於身。空喻於識。若執有識隨身往來者。此處識陰滅。往彼處生時。如將此方虛空遠餉他國。若此陰實滅。如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彼陰復生。如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故知虛空不動。識無去來。一陰既虛。四陰皆爾。大涅槃經云。若人捨命之時。然心意識即生善道。而是心法。實無去來。亦無所至。直是前後。相似相續。相貌不異。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又佛告阿闍世王。如汝所言。先王無辜。橫加逆害者。何者是父。但於假名眾生五陰。妄生父想。於十二入十八界中。何者是父。若色是父。四陰應非。若四陰是父。色亦應非。若色非色合為父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色與非色。性無合故。大王。凡夫眾生。於是色陰。妄生父想。如是色陰。亦不可害。乃至阿闍世王。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無常。乃至識是無常。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則不作罪。持世經云。佛言。是諸菩薩如實觀時。知識陰虛妄不實。從本已來。常不生相。知非陰是識陰。像陰是識陰。幻陰是識陰。譬如幻所化人。識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識性亦如是。如幻性虛妄緣生。從憶想分別起。無有實事。如機關木人。識亦如是。從顛倒起。虛妄因緣和合而有。幻人豈有心識。木像誰稱覺知。比妄識而況同。從幻緣而似有。大智度論云。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乾闥婆城。有人初不見乾闥婆城。晨朝東向見之。意謂實樂。疾行趣之。轉近轉失。日高轉滅。飢渴悶極。見熱氣如野馬。謂之為水。疾走趣之。轉近轉滅。疲極困厄。至窮山狹谷中。大喚啼哭。聞有響應。謂有居民。求之疲極。而無所見。思惟自悟。渴願心息。無智人。亦如是。空陰界入中。見吾我及諸法。婬瞋心著。四方狂走。求樂自滿。顛倒欺誑。窮極懊惱。若以智慧知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願息。故知色陰如勞目睛。忽現空華之相。受陰如手摩觸。妄生冷熱之緣。想陰如人說酸梅。口中自然水出。行陰如水上波浪。觀之似有奔流。識陰如瓶貯虛空。持之用餉他國。斯則非內非外。不即不離。和合既不成。自然亦非有。若此況是實。則五陰不虛。既並世相而非真。審知陰入而無體。唯是性空法界。如來藏心。無始無終。平等顯現。是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酸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酸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酸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澁。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消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想習。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細微精想。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承悟併消。事非頓除非次第盡。是以若見五陰有。即眾生世間。若了五陰空。即真諦世間。若達五陰實相。即中道第一義正智世間。難此五陰三世間外。更無一法能建能立。為。俗為真。一代時教所詮。除此別無方便。悟此成佛。迷此為凡。唯是一心。開合無異。何者。以一陰名色。四陰名心。從心所生。故稱為色。心是所依。色是能依。攝能歸所。但是一心。本末元同。體用常合。宗鏡大旨。於此絕言。破六入文云。佛告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意入也。疏云。覽塵斯憶者。憶即是生。失憶為忘者。忘即是滅。失憶不離自心。妄謂為境。故云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者。吸習生住異滅。歸識心內。故云中歸。前念滅。後念生。無雜亂失。故云不相逾越。故經云。心性生滅。猶如猿猴。當知見境生滅者。即是自心生滅相故。故云心生種種法生。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者。謂眼耳取外塵境。剎那流入意地。從外入內。名為逆流。眼耳唯緣現境。至第二念緣不及故。故云流不及地。唯意根獨取。名覺知性。此覺知性。因前塵起。畢竟無體。以妄知強覺。成內眾生。因滅想凝空。為外國土。經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迷湛寂一心。作內六入。更無別體。唯是真空。意入既虛。前眼等五入亦爾。破十二處文云。佛告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煖。及虛空相。當知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意法二處也。夫分能標所構畫成持。立境立心。皆是意法。先破其分別惑本。則前五根十處自傾。法處是所緣。意處是能緣。只如法處。為復即心不即心。若即心者。法則全心。心不見心。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之自性。為有知無知。若有知。則名心。不成於法。若無知。則不屬自心。同他心量。以知二處。俱無自體。則善惡無記三性等法。四種意根等心。皆同一性。無有能緣所緣之異。心境皆空。故論云。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則無相理現。有作情亡。因緣自然。名義俱絕。例十處色心。亦復如是。破十八界文云。佛告阿難。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汝今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意識界也。如十八界中。皆因意識建立。根本立處尚空。所生枝末何有。既無處所可得。又無界分可憑。事誑理。虛情危執劣。惡見之根株盡拔。妄識之巢穴齊傾。獨朗真心。圓周法界。安國云。謂色等五塵界。是限量境。五識親證。都無塵相。如來藏中頓現身器無塵相。六七妄想。謂有我法。想所現相。是分別變。分別變相。但可為境。而無實用。如日發焰帶微塵而共紅。非實紅也。如水澄清。含輕雲而俱綠。非實綠也。若了藏性。則知塵境而為妄也。故知諸法但從分別而生。分別既空。名相何有。夫人空易了。法我難除。不達法逐緣生。執有自體。如攝論云。若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如二乘人。依麁分別事識修行。但了法中無我。不知法體全空。聞諸法空。生大怖畏。是知法空是本。人空是末。夜繩未曉。蛇想寧除。瞖目猶存。空華豈滅。破七大性文云。佛告阿難。識性無原。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何所發。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辯。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麁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或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釋曰。此破識大性也。諦詳佛旨。本契無生。但以有情。唯迷妄識。以昏擾之性。起遍計於覺原。逐雜染之緣。沈圓成於識海。眠三界之夢宅。一覺而塵劫不惺。造四大之幻身。生滅而恒沙莫算。今推此識。決定無體。從緣所起。悉順無生。四句檢之。自含妙理。此識了知為生於見者。如無明暗色空。元無見性。見性尚無。從何發識。此破自生也。為生於相者。不從見生。則不見暗明。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何所發。此破他生也。既不得自見之性。又不得他相之觀。自他既虛。即無和合。所以推云。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以動靜相乖。事非和合。此破共生也。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者。若生於空。非相非見。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日屬朝陽。月含陰魄。時候晷刻。今古不移。各有所因。無因非有。此破無因生也。四句纔空。百非俱殄。則妄計所執。內因外緣。心和境合。無因自然等。妄想情塵。皆無實義。狂華之影跡俱虛。不真何待。戲論之名言頓息。意解全消。虛空之性既融。六大之體何有。以地大無性。四輪所成。水大無性。凝流不定。火大無性。寄於諸緣。風大無性。附物彰動。空大無性。對色得名。見性從緣。和合而有。識性無體。如幻即虛。且如火大無性者。如首楞嚴經云。性火真空者。古釋云。性是本覺性。火。是本覺火。皆是眾生心變。如第六識心熱。遍身即狹。若第八識中變起。即遍同法界。悟法界性。皆是我心中所變之火。如西京崇慧法師。於大曆四年。在京與道士鬪。能入火不燒。是求觀音之力。何況自證。證。得已後。入地獄。中皆不被燒。今世間火。隨。處發現。應眾生業力。多少隨意。如龍鬪。亦起火燒林藪。乃至雲中霹靂火。如人欲心熾盛。火燒天祠。皆從心火起。由心動搖。故有火起。但心不動。即不被燒。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來得性火。三界火燒不得。如來自起智火。焚得舍利。其火猛盛。諸大弟子將水求不得。乃至龍王求亦不得。唯天帝釋云。我本願力始求得。雖有性火而不自燒。如刀能割。不自割。如眼能看。不自看。如火大性唯心。七大性亦如是。隨心俱遍法界。法界本遍。由執心故不能遍。如三界中。三乘天眼。俱不能遍。唯如來無執。性合真空。故能周遍。如般若經中。佛自言。我以無執故。得真金身。圓光常現。火燒天祠者。昔有漁師。河上見公主過。因生染心。思求不得。身漸羸疾。其母遂問病因。與作方便。日送鯉魚一頭。公主怪問。母直陳其事。遂許云。我因拜天祠。即潛相見。子知便喜。公主後來。正見漁人睡熟。撼之不覺。便繫帛子在手上。公主去後。漁人睡覺。見手上帛子。知公主來。心生恨憶。心中欲火內燒。自身爛壞。并燒天祠。房室淨盡。所以三界有法。識外無文。皆從四大內外成。盡是一心虛妄變。何者。最初因不覺。故有業識。從業識因動。故有轉識。從轉識起見。故有現識。因見分。成相分。能所纔分。心境頓現。古鈔釋首楞嚴經云。明妄非他。覺明為咎者。六識取塵。由業識發起。後有第七識執第八識中明。變起外四大。四大引起六根塵。六根塵引起六識。六識依六根塵。因外有色。內引眼根等。明妄非他者。其妄最初。因自心動有風。因執有金。因愛有水。因求有火。皆是自心變起四大。還自分別結業受生。故非他累。覺明為咎者。由強覺了本體明為咎。則無知覺明。有知明覺。如人見不淨。便生厭心。由分別故。以猪狗見。便生淨想。皆由強覺無明。但無分別妄見。唯見法性淨土。是知內外四大。地水火風。念念發現。所以經云。或各各發明。若俱發明。各各發明者。汝見圓明。知心欲取。失却本明性空。思想搖動。心生風輪。情愛相續。性感水輪。執心熾盛。金輪則現。求心若欲火輪方興。若俱發明。初起強覺。四大俱現。如人恨憶。瞋則火生。身心動轉。以況於風。目中淚盈。而表於水。面發赤相。則表於地。是以內外四大。元是我心之性。以為自性。又自第八識。變起根身器內外四大之相分。為自相。又因妄念而起強覺而知。所以萬像森蘿欝然顯現。若能窮因體本。皆是自心之性。自心之相。於中妍醜憎愛。全是意識計度分別而成。既識根由。須存正智。但除強覺。一念不生。自然心境俱空。前後際斷。故知七大之性。性真圓融。一一大俱遍法界。皆是一體。如七顆氷。將火鎔為一水。亦如因陀羅網同而不同。如水與氷。異而不異。乃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皆滿法界。一一微塵。亦滿法界。一一毛孔。亦遍法界。一一身心亦遍。皆如來藏。如香水海中。常說一切法。為諸菩薩。不見菩薩相。不見邪師相。不見生住異滅相。所以盡合真空。俱遍實際。如說龜毛兔角焰水乾城。但有言說之名。且無實事。例凡夫界。中所有見聞陰入之根。名色之境。亦但有其名。都無實事。今將世間共知龜毛易解之虛。破如今現執名色難解之虛。還同龜毛無所執著。即知從來所執一切境界。皆從識變。盡逐想生。離識無塵。識寂則諸塵並寂。離想無法。想空則諸法皆空。因緣自然。俱成戲論。知解分別。本末無從。但有意言。都無真實。如此明達。頓悟前非。終不更待空裏之華。將期結果。取夢中之物。擬欲牢藏。杌見思空。繩消蛇想。渴鹿罷馳於陽焰。癡猿息弄於月輪。遂乃靜慮虛襟。若陵空之逸翮。隨緣養性。猶縱浪之虛舟。畢故不造新。任真而合道。如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等。非是本來自然無因而有。非從今日和合因緣所生。但是識心。分別建立。今破此識性。則七大性。乃至一切法皆空。如尋流得源。捕賊獲將。則無明怨對。生死魔軍。應念俱消。如湯沃雪。唯如來藏。妙湛明心。性真圓融。遍十方界。如波澄秋渚。含虛洞然。雲朗晴空逈無所有。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是以先令照徹心境分明。後乃頓融。須亡心境。如華嚴演義云。謂此華嚴經中。教人觀察。若心若境。如頌云。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此令觀佛心也。又頌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此教觀佛境也。次空心境頌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無取即無境。無見即無心。又頌云。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即空心境也。菩薩凡夫所有心境。觀照例知。故經頌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又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宗鏡錄卷第六十九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祖佛正意。本顯一心。何必教中。更談陰界。
答。隨妄心而破妄境。謂顯人空。除異執。而說異門。成法解脫。無有定法故。號之為阿耨菩提。病差藥消。如筏喻之法尚應捨。
識論問云。以有阿含證驗知故。若但心識虛妄分別見外境界。不從色等外境界生眼識等者。以何義故。如來說眼色等十二種入。明知有色香味等外境界也。
答曰。偈言。說色等諸入。為可化眾生。依前人受法。說言有化生。如來依彼心業相續。不斷不絕。是故說有化生眾生。又說言。無我無眾生無壽者。唯因緣和合有諸法生。如來如是說色等入。為令前人得受法故。以彼前人未解因緣諸法體空。非謂實有色香味等外諸境界。
問。若實無有色等入者。以何義故。如來經中作如是說。
答曰。偈言。依彼本心智。識妄取外境。是故如來說。有內外諸入。此依無始心意識等種子轉變。虛妄見彼色香味等外諸境界。是故如來依此虛妄二種法故。作如是說。一本識種子。二虛妄外境界等。依此二法。如來說有眼色等入。
問。依如是偈說。有何功德利益。
答。偈曰。觀虛妄無實。如是入我空。觀知諸法異。入諸法無我。為令聲聞解知。因彼六根六塵。生六種識。無有一法是實覺者。乃至無有一法是實見者。為令可化眾生等。作是觀察。入人無我空。觀於諸法異者。謂菩薩觀實無色等外塵一法可見。乃至實無一觸可覺。如是觀察。得入因緣諸法體空。為欲遮彼虛妄分別故。說色等一切諸法。畢竟空無。非無言處。皆悉空無。無言處者。所謂諸佛如來行處。如是唯有真識。更無餘識。不能如是分別觀察。入於識空。如是依識。說入一切諸法無我。非謂一向謗真識我。說言無有佛性實我。又如來方便。漸令眾生得入我空。及法空故。說有內識。而識無有內識可取。若不如是。則不得說我法空。以是義故。虛妄分別。此心於彼心。彼心知此心。辯中邊頌云。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此境實非有。境無故識無。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變似我者。謂染污末那。與我癡等恒相應故。變似了者。諸餘六識。了別相麁故。此境實非有者。謂似義似相。無行相故。似我似了。非真現故。皆非實有。境無故識無者。謂所取義。有情。我。了別等。四境無故。能取諸識。亦非實有。是以若約大根頓悟之人。尚不得一。何況說多。何以故。以執多故。迷了一故。悟於迷多中。根有不同。遂開陰處界。若迷心不迷色。則數為五陰。若迷色不迷心。則數為十二處。若心色俱迷者。則數為十八界。若直見真心神解之性。則非一非多。非法非數。其餘能詮之教。皆是善巧之門。將逗機宜。廣申破立。欲顯真空之理。先明幻有之端。究竟指歸一心之海。
問。於世間法。五蘊身中。作何見解成外道義。云何通達成佛法義。
答。外道不達諸法因緣和合成諸蘊。凡有所為。皆是識陰。便於蘊上。執有實我。受用自在。名為神主。於似常似一相續之中。說有神性。是外道義。若了內外和合因緣所成。唯識所變。似境所現。即第八識任持不斷。似有相續。即佛法義。外道不知。將為實有。迷無性之理。執身見之愚。
問。前破五陰。六入。十八界。七大性。識義俱無。云何建立唯識。
答。一為遣境故立識。何者。若不因識。何以立境。若不顯識。何以遣境。二為以有妄想心故。能知名義。何者。若無妄則不能顯真。若無真則不能破惑。故知破立在我。染淨由心。三無性論云。今為成就此依他性故。說成立道理。此性不但以言說為體。何以故。言說必有所依故。若不依亂識品類。名言得立。無有是處。若不爾。所依品類既無有。所說名言則不得立。若爾。則無二性。無二性故。則無惑品。無惑品故。則有二過。一不由功用。自然解脫。二則生死涅槃。不可顯現。由無此二過。失故。是故應知。決有依他性。有此性故。世諦立。若不立世諦。亦不得真諦。何者。以了俗無性故。即成真諦。若擬無二諦。是惡取邪空。非善通正理。又若無真諦之本。何以垂俗諦之跡。本迹雖殊。不思議一。如法華玄義。廣釋本迹為六本者。理本。即是實相一究竟道。迹者。除諸法實相。其餘種種。皆名為迹。又理之與事。皆名為本。說理說事。皆名教迹也。又理事之教皆為本。稟教修行名為迹。如人依處。則有行迹。尋迹得處也。又行能證體。體為本。依體起用。用為迹。又實得體用名為本。權施體用名為迹。又今日所顯者為本。先來已說者為迹。約此六義。以明本迹也。一又約理事明本迹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之理。即是本時實相真諦也。一切法。即是本時森羅俗諦也。由實相真本。垂於俗迹。尋於俗迹。即顯真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故經云。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二理教明本迹者。即是本時所照二諦。俱不可說故。皆名本也。昔佛方便說之。即是二諦之教。教名為迹。若無二諦之本。則無二種之教。若無教迹。豈顯諦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經偈云。是法不可示。言詞相寂滅。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三約教行為本迹者。最初稟昔佛之教以為本。則有修因致果之行。由教詮理而得起行。由行會教而得顯理。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經偈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四約體用明本迹者。由昔最初修行契理。證於法身為本。初得法身本故。即體起應身之用。由於應身。得顯法身。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經云。吾從成佛已來。甚大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作如此說。五約權實明本迹者。實者。最初久遠。實得法應二身。皆名為本。中間數數唱生唱滅。種種施權法應二身。故名為迹。非初得法應之本。則無中間法應之迹。由迹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經云。是我方便。諸佛亦然。六約今已論本迹者。前來諸教已說理事。乃至權實者。皆是迹也。今經所說久遠理事。乃至權實者。皆名為本。非今所明久遠之本。無以垂於已說之迹。非已說迹。豈顯今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經偈云。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問。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具幾因緣。能生萬法。
答。曾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義海云。明緣起者。如見塵時。此塵是自心現。由自心現。即與自心為緣。由緣現前。心法方起。故名為緣起法也。經云。諸法從緣起。無緣即不起。乃至則知塵體。空無所有。今悟緣非緣。起無不妙。但緣起體寂。起恒不起。達體隨緣。不起恒起。如是見者。名實知見。何謂實知見。若見緣而不見體。即是常見。若見體而不見緣。即是斷見。今從因緣而見性。則不落常。於真性中而緣起。則不墮斷。名實知見。所以廣辯因緣行相者。謂因事而顯理。令理不孤。因理而成事。令事融即。然約經論。隨順世諦所立。有四因緣。內外假立。不無行相。一因緣者。論云。一因緣。謂有為法親辦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釋云。若一切煩惱種。被加行智折伏已。永無生現行用。雖種子是因緣法。以不能生現行故。不得名因緣。又如將心種望色現。亦不名因緣。若心種生心現。色種生色現等。皆是因緣。此雙通新本二類種子故。二。等無間緣。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定生。釋云。八現識及心所者。出緣體。唯見自證。此是緣體總名現識。簡色。不相應。種子。無為。非此緣性。論說。等無間緣。唯望一切心心所說。以前生開導所攝受故。開者。避義。與彼處義。導者。招引義。即前往避其處。招引後法令生。前聚於後者。簡俱時及後為前緣義。非開導故。自類者。顯非他識為緣。無間者。顯雖前無間為後緣。非中間隔要無間者。等。而開導者。顯緣義。令彼定生。即顯後果。雖經久遠。如經八萬劫。前眼識。望後亦為此緣。以彼後果當定生故。即簡入無餘依最後心。無果定生。故非此緣。雖有開義。無導引力故。
問。心與心所。既非自類。如八種識。恒時俱轉。體用各殊。如何俱起望後。並得互為緣義。
答。論云。心與心所。雖恒俱轉。而相應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設離別殊異故。得互作等無間緣。和合似一者。同一所緣。及同一依。同一時轉。同一性攝。不可離別令其殊異。不同八識行相所緣。及依。各不等故。非互為緣。又但除却入無餘依者外。餘一切心心所。皆是等無間緣。以力用齊等。無自類間隔故。三所緣緣。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此體有二。一親。二疎。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應知彼是疎所緣緣。親所緣緣。能緣皆有。離內所慮託。必不生故。疎所緣緣。能緣或有。離外所慮託。亦得生故。釋云。謂若有法者。謂非遍計所執。所執無體。不能發生能緣之識。故非是緣。緣者。必是依他。今此必是有體方緣。是帶己相者。謂能緣心等。帶此色等己之相也。帶者。是挾帶義。相者。體相。非相狀義。謂正智等生時。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與真不一不異。非相非非相。若挾帶所緣之己以為境相者。是所緣故。若相言體。即有同時心心所之體相。亦心挾帶而有。相者。分義。或體相義。真如亦名為相。無相之相。所以經言。皆同一相。所謂無相。親所緣緣者。若與見分等體不相離者。簡他識所變。及自八識各各所緣別。唯是見分內所慮託。此有二種。一是有為。即識所變。名內所慮託。二是無為。真如體不離識。名所慮託。即如自證緣見分等。並是此例。此說親緣。疎所緣緣。與能緣心相離法是。謂即他識所變。及自身中別識所變。仗為質者是。又親所緣者。即謂見分。是帶己相。此疎中即影像相分。是帶本質之相。故名所緣。又親所緣緣。但是能緣之心。皆有。離內所慮託之相分。一切心等。必不行故。今大乘中。若緣無法。不生心也。疎所緣緣。能緣之法。或有或無。以是心外法故。如執實我法。雖無本質。然離彼法。心亦生故。又觀所緣緣論頌云。內色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以自內識所變之色。為所緣緣。是依他性。有體法故。不緣心外所執無法故。論云。見託彼生。帶彼相起。見託彼生。即是緣義。然心起時。帶彼相起。名為所緣。帶是挾帶逼附之義。百法云。護法明此所緣。如見相。無定相分。以本智親證如體。不取相故。與如體冥合故。即無相狀之相。即但有體相之相。即挾帶之義。亦所緣緣。
難云。若有見分。即有分別相。何名無分別相也。又云。無能取耶。
答。雖有見分而無分別。復無能取。正智緣如。親挾附體相緣故。更無相狀之相。說。無相分。言無能取者。即無分別妄執實能取故。不無內分能緣見分。又難。若言無相分者。所緣緣論云。依彼生。帶彼相。故名所緣相。若無真如相分者。即無所緣。護法云。亦有所緣緣義。雖見相分。而可有帶如相起。不離故。即本智見分。親挾帶真如之體相起故。名所緣緣。如自證分親帶見分。名所緣緣。此亦應爾。實無變帶之義。唯有挾帶。名所緣緣。故與後得別也。若變相分緣者。便非親證。即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既異後得。即明知有見分無相分也。又一切見分。皆有挾帶境相義者。由相不離見故。即是挾帶之義。不離有二。一者有為相分。望自能變之識。血脈相連。猶如父子。故名不離。二者真如等境。雖非識變。然是識等實體。故名不離。
問。所緣緣論偈云。內色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是以外境雖無。而有內色。似外境現。為所緣緣。既外相在識。即是俱起。以相在故。云何復能生識。能作識緣。
答。如眼等識。帶彼相起。雖即同時。不礙前後。以展轉相因。成所緣緣之理。
論問云。此內境相。既不離識。如何俱起。能作識緣。
頌答云。決定相隨故。俱時亦作緣。或前為後緣。引彼功能故。境相與識。定相隨故。雖俱時起。亦作識緣。而外諸法。理非有故。定應許在識非餘。此根功能。與前境色。從無始際。展轉為因。如是諸識。唯內境相。為所緣緣。理善成立。
問。所明挾帶。是親所緣緣者。為復挾體挾用。
答。應作四句分別。一體挾體者。即自證分緣證自證分。證自證分却緣自證分。是也。二用挾用者。即八識心心所見分。緣自親相分。是也。三用挾體者。即根本智見分緣真如。是也。四體挾用者。即自證分緣見分也。
問。所緣緣義。於八識如何料簡親疎。
答。百法云。護法解。此第八心及心所。名此品。若因若果。疎所緣有無不定。若因中第八識。託他人扶塵。器世間境。自變相分緣。即可互受用。有疎所緣義。若是自他緣義。五根及種子。不互變緣。即無疎所緣緣義也。又有色界。即有扶塵。器世間可互。扶塵即有疎所緣緣。若無色界。即無色可扶託故。即無疎所緣緣義也。若自第八識緣自三境。唯有親所緣緣也。此是因中料簡。若至佛果位中。第八識。若緣自境。及緣真如。及緣過未一切無體法時。即無疎所緣緣也。若緣他佛身土。即變影而緣。亦有疎義。即第八識心王自。果位中。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第八五心所因果位中。皆有疎所緣緣也。若為託第八心王三境為質而緣故。若第七識者。論云。第七心品未轉依位。是俱生故。必扶外質故。亦定有疎所緣緣。於轉依位。此非定有。緣真如。無外質故。今言。此第七識有漏位中者。體是俱生。任運無力。必扶第八識以為外質故。自方變影緣故。即定有疎所緣緣。若約無漏時。即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第七根本智相應心品。緣真如。即無疎緣。若後得智緣如。即有疎緣。若是無漏第七緣過未及諸無體法。皆無疎所緣緣。
問。何故有漏第七起執事。須扶託本質起耶。夫是執者構畫所生。即不合假於外質而起。
答。執有二。一有強思分別計度而起執者。即所託外質。有無不定。如第六識獨生散意是也。二者有任運起執。即第七識是。為第七心心所是俱生任運。自無力起。要假外質。自方起執也。故知第七有漏位中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第六識者。此識身心品。行相猛利。於一切位能自在轉。所仗外質。或有或無。疎所緣緣。有無不定。於因果位中。皆自在轉。或分別起。或俱生故。緣一切法時。有仗質起。有不仗質起。緣境最廣故。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前五轉識者。未轉依麁觀劣故。必仗外質故。即定有疎所緣緣。若轉依位。此非定有。緣過未等。無外質故。前五轉識因果位中。約諸根互用。亦須仗質而起。定有疎所緣緣。若至果位。有無不定。又諸識互緣者。第八識與前七為所緣緣。即八識相分。與五識為所緣緣。第六識緣第八四分為所緣緣。第七即唯託第八見分為所緣緣。即第八識四分為本質。即前七識見分變相分緣。即第八與前七為所緣義。故八於七有也。即第八與前七為疎所緣緣。七於八無者。即前七不與第八為所緣緣。以第八不緣前七故。不託前七生故。唯緣自三境為所緣緣。又廣釋云。古大乘師立所緣緣義者。彼云。謂若有法者。即有體本質法。名緣。言是帶己相者。即相分。名所緣相。相質合說。名所緣緣。所言帶己相者。帶字屬心。己字屬本質。相即相分。謂能緣心。緣所緣境時。帶起本質家己有之相分。故名是帶己相。被小乘正量部。般若毱多不立相分師。造謗大乘論七百偈。破古大乘師所緣緣義云。汝若言已相是相分。將為所緣者。且如汝大乘宗。無分別智緣真如時。不帶起真如相分。其真如望能緣智見分。應無所緣緣義。必若言本智緣如。亦有相分者。即違汝自宗一切經論。如何通會。古大乘師被此一難。當時絕救。經一十二年。無人救得大乘所緣緣義。唐三藏救云。我宗大乘解帶有二義。一者變帶變。二者挾帶變。若變帶者。即變帶似質之已相起。是相狀之相。令根本智緣如時即無。若挾帶者。即有。根本智親挾帶真如體相。而緣。更不變相分故。亦成所緣緣。三藏云。謂若有法。即真如是有體法。名緣。即此真如。是本智所慮處。又名所緣。二勢合說。名所緣緣。所緣即緣。持業釋。亦如八識見分。各緣自親相分時。皆是挾帶。乃至內二分相緣亦爾。故知本智緣如。雖不變相分。然親挾帶真如體相而緣。亦成所緣緣。古大乘師錯解所緣緣義者。夫所緣緣義者。以有體法是緣。即此有體法。是能緣心所慮處故。便名所緣。今古大乘師。既唯將實相分為所緣者。錯之甚矣。正解所緣緣義者。謂若有法。是帶已相者。謂若有法者。即有實法。簡於假法。及遍計相分無體法。無體法。但是所緣。不成緣。夫為緣者。須是有體實法。有力用故。能牽生識。即實圓成依他。是有體法。言是帶已相者。帶有二義。一者變帶。即八箇識。有疎所緣緣本質。是為託。此有體境為本質。變似質之相起。名為變帶。二者挾帶。即一切親所緣緣實相分是。為此相分十離能緣心故。其能緣心。親挾此相分而緣。名為挾帶。言已相者。亦有二義。且第一於變帶疎所緣緣上說者。即變似質之己相。已者。體也。即相分似本質已體。此是相狀之相。二於挾帶親所緣緣上說者。即能緣心上親挾帶所緣相分之已相。此是境相之相。即不同於疎所緣緣。帶本質家之已相起。忽有人問云。言是帶已相者。未審能緣心。帶誰家之已相而緣。應答云。若疎所緣緣。即變帶本質家之已相緣。若親所緣緣。即挾帶相分家之已相緣。又疎所緣緣。是帶相狀之相。即帶似質之相狀。若親所緣緣。即帶境相之相。以親挾境相而緣故。有人云。帶能緣心之已相者。此人不會所緣義。
問。若言親挾帶境相。及變帶似質之相狀起。成親疎二緣者。即外色法。亦成親疎二緣。且如將鏡照人時。於鏡面上。亦能親挾於人影像。以人影不離於鏡面故。應成親所緣緣。又鏡面望外邊人本質。應成疎所緣緣。
答。將所慮簡之。意云。夫為所緣緣者。須對能緣慮法。所慮。方名所緣緣。今鏡面既非能緣慮法者。即鏡中人影。及外邊人本質。亦不得名所慮法。既闕所慮義者。不成所緣緣。
外人又難。若爾者。且如第六識緣空華無體法時。有所慮義。應成所緣緣。為識是能緣慮故。
答。將所託簡之。意云。其意緣無體法時。雖有所慮義。又闕所託義。以空華等無體。不與能緣心為所託。不妨但成所緣。即不成緣。由是應須四句分別。一有所慮。非所託。即遍計妄執我法等是。以無體故。但為所慮。不為所託。二有所託。非所慮。即鏡水所照人等是。此但有所託。而無所慮。以鏡水等非能慮故。三俱句。即一切所緣緣實相分是。四俱非。即除鏡水等所照外。餘不緣者是。又親緣者。是逼附義。近義。即如相分。親逼附近於見分。更無餘分間隔故。言疎者。是遠義。被相分隔故。即本質法是。又親所緣緣。都有四類。一有親所緣緣。從質及心而變起。即五識緣五塵境所緣相分是。二有親所緣緣。但從心變。不仗質起。即第八識緣三境相分是。三有親所緣緣。不由心變。亦不由質起。即根本智所證真如是。四有親所緣緣。而非相分。即內二分互相緣是。慈恩云。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者。若與能緣者。是見分。體不相離者。即與自證分體不相離。意云。相分是見分親所緣緣。見分是自證分親所緣緣。皆不離自證分體。此正簡疎所緣緣。本質法。望能緣見分。有相離八識故。此亦簡他人所變相分。及自身八識。各各所變相分。更互相望。皆不是親。今唯取自識所變相分。名親。望能變見分。體不相離。中間更無物隔礙。方是親義。言是見分等內所慮託者。言見分等者。即等取自證分及第四分。并本智緣如等。此皆成親所緣緣。且如相分。是見分家親所緣緣。見分。即自證分親所緣緣。自證分。是證自證分親所緣緣。又真如。是根本智親所緣緣。又等取心心所緣親相分。亦是親所緣緣。此上皆是挾帶而緣。
宗鏡錄卷第七十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心不孤起。託境而方生。還有不仗境質起不。
答。有。護法菩薩云。心生不必有本質。正義者。若疎所緣緣。有無不定。不假本質。心亦得生唯識之境。若親相分。若待外質方生。慈恩云。良恐理乖唯識。若第八第六有無不定。即如八識緣境時。前五第七定有本質。第八若緣他人扶塵根并異界器。及定果色時。即有本質。若緣自三境者。唯是親變親緣。即無本質。第六若緣現在十八界時。可有本質。若緣過去十八界。或緣無體法時。將何為質。故知六八所仗本質。有無不定。若定果色。有變有化。言有變者。託質即有本質。言有化者。是離質。或有緣他起者。即有變之義。即託他為質。自變影像。如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此皆有本質。或有定力生者。即有化之義。即離質化。無而忽有。如虛空華。化出樓臺七寶等事。此皆從定心離質而化。應作四句。分別本質相分三境有無。一有本質相分。是實性境。即前五識。及明了意識初念。并少分獨頭意識是。二有本質相分。是假。即有質獨影。及帶質境是。三無質相分。是假。即無質獨影是。四無質相分。是實性境。即第八心王緣三境。及本智緣如是。又別行鈔云。所緣緣者。謂是心之所慮處故。名為所緣。只此所緣境。又有牽心令生。是心之所託故。復說名緣。即所緣為緣。名所緣緣。緣是體。所緣是用。六識之中。所緣即緣。持業釋也。今先立正義者。汝毱多師。不解我大乘所緣緣義。只如我大乘言。是帶已相者。帶與已相各有二義。言帶有二義者。一者挾帶。即能緣心親挾境體而緣。二者變帶。即能緣心變起相分而緣。已相亦有二義。一體相名相。二相狀名相。且初挾帶體相者。根本智緣真如。是挾帶體相而緣。是所緣緣。乃至內二分相緣。及自證分緣見分。亦是挾帶體相。名所緣緣。謂能緣心。親挾帶內二分見相也。二變帶相狀相者。有兩解不同。初龍興鈔主云。即有漏心心所。及無漏後得智見分。緣境之時。變相而緣。不簡有質無質。皆是變帶名帶。相狀名相。為所緣緣也。第二顯幽鈔云。八識見分緣自親相時。皆是挾帶者。然雖多此說。理恐未然。若爾。即有三失。一挾帶變帶無別失。親挾境體緣。名為挾帶。變起相分而緣。名為變帶。今既呼相分為挾帶。故知無別。二今古相違失。古時挾帶。有少乖理。若於變帶。即乃無違。今言相分是挾帶。古云變帶。豈不相違。三變帶唯緣本質失。豈無質相分。非心變耶。今以理而推。但是相分。非論有質無質。皆名變帶。若不變相分。直附境體。即名挾帶。所以唐三藏。將挾帶。以救前義。謂古大乘師。但明變帶也。次依論破小乘所緣緣義。分二。初破正量部師。論主云。夫五識所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識託彼而生。汝正量部師。若言。所緣緣義但有能生識之一義。不許能緣眼識帶彼相起者。即應非是所緣緣。大乘量云。汝眼識所緣緣是有法。應非眼識所緣緣。宗因云。但有能生識一義故。同喻如眼識因緣。又返立量破云。汝眼識因緣是有法。應是眼識所緣緣。宗因云。但有能生一義故。如眼緣色時。此中意云。古大乘師不說挾帶。即本智緣真如時為所緣緣。義如有失。若正量部不許變帶。即眼識緣色時。所緣緣義不成。次破經部師者。論主云。汝經部師。將外和合假色作所緣緣者。不然。設許汝眼識帶彼麁色相故。許作所緣。亦不得名緣。以汝執假色無體故。猶如眼識錯亂。見第二月。彼無實體。不能生識。但名所緣。不得名緣。和合假色。亦復如是。立量破云。汝和合麁色是有法。設為眼識所緣非緣。宗因云。汝執是假無體故。同喻如第二月故。觀所緣緣論偈云。和合於五識。設所緣非緣。彼體實無故。猶如第二月。經部有執云。和合麁色。雖即是假有。能成一一極微。是其實有。各得為緣引生五識。又何不可。論主破云。其和合色等能成極微。設許為緣。又非所緣。以眼等識生。不帶彼極微相故。如眼識生。不帶彼眼根相。其眼等五根。但能生眼等五識。然眼等五識。即不能緣眼等五根。將根為喻。立量云。汝色等能成極微是有法。設為五識緣非所緣。宗因云。五識生不帶彼相故。同喻如五根。觀所緣緣論偈云。極微於五識。設許非所緣。彼相分無故。猶如眼根等。若十八部師義。已許帶彼相故。所以不破。今正解者。疎云。謂若有法。是帶已相。所言有法者。有兩解。初顯幽鈔解云。有法。即有體實法。揀於假法。及遍計相無體法。但是所緣。不成緣。夫為緣。須是有體實法。有力用。能牽生識。即圓成依他起。是有體法。二龍興云。謂若有法者。即依圓二性。以有體故。能牽於心。名之為緣。不通無體。若是遍計。以無體故。但有所緣。而非緣體。若是所緣。即體通有無。
問。遍計所執。既也無體。不能生心。何得名為所緣。
答。無體所緣。依有體緣生。於有體法上。妄增益而有。非緣故。兩解之中。後解為正。
問。前解有何過。
答。若前解有法。唯取實法為所緣者。然先德雖多確此義。今略推徵。有三過失。一固違疏文失。假法若非有體者。何以疏主將依圓二性出百法體。以百法通假實故。今言假法無體。豈不相違。二遍計無別失。依圓假法既言無體。與遍計所執無體何別。論云。依圓是有。遍計是無。豈不相違。三有法例不成失。所緣緣體。論云。有法便言唯實。增上緣體。論云。有法。何乃通假。即命根等。豈是實耶。若依今明有法。通取三境假之與實。但名有法。盡作所緣緣。於八識中分別。前五第八性境為所緣緣。揀諸假法。及遍計所執。第七帶質境為所緣緣。唯假非實。及簡遍計所執。第六意識。緣於三境作所緣緣。通於假實。唯簡遍計所執。更立量云。諸假相分是有法。定為能變心親所緣緣。宗因云。法處有無門中影字攝故。同喻如實定果色。遍計所執為異喻。或作量云。帶質獨影是有法。是親所緣緣。宗因云。影之差別故。同喻如性境。
問。實法有體名所緣緣。假法無體。非所緣緣。
答。假法有二種。一有體假。即依圓性中諸假法也。二無體假。即遍計所執也。若我若法。空華兔角等。但簡無體非所緣緣。不簡有體故。
問。若遍計所執非所緣者。如何第六緣空華等時。亦有所緣緣義。豈即有體耶。
答。但望自親相分為親所緣緣。非望空華也。若是空華等。但於相分上。妄執生華解。其體是無。若所變相分。其體是有。得成所緣緣。
問。有何教說帶質獨影境假相分。得為所緣緣。
答。其教極多。下約識分別辯所緣緣。疏云。八於七有。七於八無。餘七非八所仗質故。且如第七緣第八見分。豈非帶質境作所緣緣。乃至疏云。第六於五無。餘五於彼有。亦是帶質。境作所緣緣。又唯識論云。親所緣緣。一切心生。決定皆有。離內所慮託。必不能生。為證極多。不能繁引。
問。應一切有體法。總是所緣緣。以是有法故。
答疏云。是帶已相。須是能緣之心緣所緣時。帶起所緣已相。此有體法。即是。所緣緣。餘不帶起已相者。雖是有法。不為所緣緣。如眼識緣境時。所帶起色。已相。此有體法。即是眼識家所緣緣。餘不帶起已相者。雖是有法。不是眼識所緣緣。眼識既爾。餘識亦然。帶與已相。各有二義。且帶二義者。一者挾帶。即能緣心親附境體而緣。二者變帶。即能緣心變起相分而緣。言已相亦有二義。一體相相。二相狀相。若無分別智緣真如。是挾帶體相而緣。是所緣緣。及內二分相緣。并自證緣見分。是挾帶。若有漏心心所見分。及無漏後得智。起見分緣境時。即是變帶相狀而緣。是所緣緣。謂若有法。是緣。是帶已相。是所緣。具此二義。名所緣緣義。又簡法辯果者。先引慈恩徵云。緣生於誰。誰帶已相。疏答云。心或相應。此辯所緣緣果也。以所緣為緣。是因。生得心心所。是果。言心者。即八識心王。言或相應者。即五十一心所。有起有不起不定故。而言或也。即簡不立色。及不相應無為等。為所緣緣。彼非心法。無緣慮故。
問。親疎所緣緣中。於相分內。何者是實。
答。二俱不實。唯識鏡云。相見二分之中。見分唯實。就相分中。真如是實。餘親疎相。皆非是實。疏云。以疎所緣緣等。取親相。不即親得。不為行相者。疎所緣緣。能緣之心。不親得本質故。疎所緣不名行相。如前五識緣五塵時。必託第八所變五塵為其本質。五識緣時。但得自識所變相分。以此相分。必帶本質。緣相分時。疎緣本質故。疎所緣不即親得。不名行相。五識相分各望自識。依他中假。攝假從實。無心外境。故名唯識。其本質境。望於能變第八識體。本質之境。亦非實有故。親疎二境皆不實也。夫所緣緣義者。大小雖通。疎親莫辯。親則挾帶逼附而起。如鉗取物。似日舒光。親照親持。體不相離。疎則變帶仗託附影而起。緣似質之狀。離相分之親。體不相收。內生慮託。若如是了達。親疎不濫。方知心外無境。見法是心。或愚暗不分。則心境宛爾。深窮緣性。始蕩情塵。細達見原。方明佛旨。四增上緣者。謂若有法。有勝勢用。能於餘法。或順或違。則成增上緣義。釋云。謂若有法。亦是有體。此簡所執。有勝勢用者。謂為勝義。即有為無為有勝勢用。此用非是與果等用。但不障力。能於餘法者。簡其自體。顯不同前所緣緣故。或順或違者。顯與順違俱能為緣。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謂十因中。前九是順。第十是違。亦是此緣故。
問。增上緣約逆順有力無力。都有幾種。
答。古釋有四種。夫增上緣者。即簡遍計所執是無體法。須是有體法。得為增上緣。即是依圓二性。皆是有體法。為增上緣義。若無體法。即是我法等。全無體故。從妄執生。非增上緣。一順。如水土。與青草等順增上緣。六波羅蜜行為佛果。為順增上緣。受取二支。與五果種子為順增上緣。二違。即如霜雹。與青草作違增上緣。又如智。與惑作違增上緣。即一念間智起時。惑便斷。即知一念有二增上。一念正與惑作違增上。便與二空理作順增上。三有力增上。亦名親增上。如五根發生五識等。四無力增上。即此人五根。望彼人五識。是無力增上。亦名疎增上。如燈焰正生時。一切大地等法不礙此焰生。名疎增上。但取不障礙義邊。名增上緣。
問。因緣與緣起。二義同別。
答。古德云。因緣者。隨。俗差別。即。是因緣相望。顯無自性義。正是俗諦體也。緣。起者。順。性無分別。即。是相即相融。顯平等義。正。順第一義諦體也。
問。染淨諸法。有因有緣。因親緣疎。成其二義。緣義已顯。因理如何。廣略備陳。都有幾種。
答。經論共立。有六因十因。且六因者。一能作因。除自。餘能作者。除自體外。餘一切法。不障有為法生。總名能作因。因是一切有為無為法。是體。體上有能作之用。能作即因。持業釋。持即任持。業即業用。因是體。能作是用。攝用歸體。名持業釋。二俱有因。俱有互為果。心。於心隨轉。俱時。而有。果與因俱。名俱有因。互為果者。有三。一四大種。互為俱有因。互為士用果。二如能相所相法。能相為因。所相為果。所相為因。能相為果。三心心所法。心王為因。心所為果。心所為因。心王為果。三同類因。即因似果。果似因。如染性五蘊中。色蘊能引色蘊。色蘊引餘四蘊。四蘊引色蘊。雖心色不同。同是染性故。四相應因。決定心心所。同依。即心王心所具五義。一同一所依根。二同一所緣境。三同一時。四同一事。五。同一行相。具足五義。名相應。相應之因。且如心所引起心王時。心王是相應法。是果。即勝。心所是因。即劣。依主釋也。五遍行因為同地染因。即十一遍使。遍行即因。遍行即十一遍使。是體上有遍行五部為因之用。持業釋也。六異熟因。有漏善不善業為異熟因。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異熟即因。因即善不善業。是體上有異熟之用。持業釋也。十因者。瑜伽論云。五明中。諸佛語言名內明。云何內明。論云。顯示正因果相。謂有十種因。當知建立無顛倒因。攝一切因。或為雜染。或為清淨。或為世間彼彼稼穡等無記法轉。云何十因。一隨說因。謂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是名彼諸法隨說因。二觀待因。觀待此故。此為因故。於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觀待因。如觀待手故。手為因故。有親待業。觀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三牽引因。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四攝受因。除種子外所餘諸緣。名攝受因。五生起因。即諸種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六引發因。即初種子所生起果。望後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因。七定異因。種種異類。各別因緣。名定異因。八同事因。從隨說因。至定異因。如是諸因總攝為一。名同事因。九相違因。於所生法能障礙因。名相違因。十不相違因。此障礙因若闕若離。名不相違因。此一切因。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餘諸因。名方便因。當知此中若能生因。是名因緣。若方便因。是增上緣。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法說。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是故當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攝受因攝。
問。一心建立。已具因緣。因緣所感。必有其果。所以法華經。云。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其果有幾種。各依何處而得。
答。凡聖通論。略有五種。識論云。一者異熟果。謂有漏善及不善法。所招自。相續異熟生無記。釋云。有漏善者。簡無漏善。自相續者。簡他身及非情。若但言異熟。即六識中報。非真異熟攝。今為總攝彼。故言異熟生。然本識亦名異熟生。是無記故。此位稍長。至金剛心。頓通三乘無學。一真異熟。即第八識。二異熟生。即前六識。成本識亦名異熟生故。從自異熟種子而生起故。若前六識。從真異熟識生起故。亦名異熟生。是一分心心所。緣境。昧劣不明利。不熏解心種故。是無記性。異熟有四。一異時而熟。異。謂是別異。屬因。熟。謂成熟。是果。異因居過去。熟果即現在。故名異熟。二異性而熟。過去修異因。因五戒十戒等業。所招。天人總別報異熟果。若因十不善惡業。所招三塗不善總別報異熟果。總無記性。三異類而熟。造異類業。受異類生。五趣各別。四異聖而熟。謂異熟果。依分別二障種上。有趣生差別功用故。聖人已無。八識之中。唯第八具三義。一遍。簡前五識。二相續。簡第六。三業招。簡第七。二等流果者。等。謂平等。流。謂流類。等流不同。有二。一真等流。為善不善無記三性為因。所引同類果。故名等流果。如第八識中三性種子。各生三性現行果。果與因性同故。即心種子生心現行。色種子生色現行。有漏種生有漏現行。無漏種生無漏現行。名等流者。是流類義。二假等流者。前生令他命短。今生自身亦命短。是先殺業同類果故。依所招總報第八識有短長。名假等流。理實是增上果。但取殺他。令他命短。今生自命亦短。有相似義故。假名等流。實是善惡感無記果。三增上果者。增勝殊上。但除四果外。餘一切所得果者。皆是此增上緣果收。此增上果最廣。如四緣中增上緣。五見中邪見。不簡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但有所得果。於前四果中所不攝。皆是增上果中收。此有二種。一與力增上果。如外器能受用順益義故。二不與力增上果。如他人金帛妻子等。復有二種。一順。如眼識得明緣。二違。如遇暗相等。四士用果者。謂諸作者。餘諸器等成辦種種事業。名士用果。瑜伽論云。一類於現法中依止。隨一切工巧業處。起士夫用。所謂士農商賈。書算占卜等事。由此士夫之用。成辦諸稼穡財利等果。名士用果。
問。於八識中。一一識如何各具四果。
答。古釋云。且如眼識。從種生現。是等流果。眼根為所依故。名增上果。眼識作意警心。為士用果。或眼識能緣實色等。亦士用果。眼根是第八親相分故。亦異熟果。耳等四識。亦皆例此。若第六識種生現。是等流果。前念意根為能引。或能引前五識。故增上果。又能緣三世內外。境等用名士用果。能造當來總別報。名異熟果。約與異熟為因故。名異熟果。若第七識種生現等流果。前念第七與後念為所依。即增上果。內能緣第八見分為我。即士用果。能與真異熟識為所依故。名異熟果。若八識種生現。名等流。與第七為所依故。是增上果。能緣三境。及持種受熏。名士用果。當體是真異熟故。五離繫果者。唯聖人。非凡夫得。瑜伽顯揚等論皆云。異生以世俗智。滅諸煩惱。不究竟故。非此果攝。唯識論云。離繫果。謂無漏道斷障。證得無漏法故。若本智與真如合時。是離繫果攝。若後得緣真如時。是士用果攝。
問。六因能感幾果。
答。六因總威五果。能作因。感增上果。相應俱有二因。得士用果。同類遍行二因。得等流果。異熟因。感異熟果。五離繫果。以擇滅無為為體。體是無漏。能斷道之所證得名離繫果。
問。相應俱有。二因何別。
答。相應唯心心所法。俱有。即通色通心。得士用果者。緣二種因。各於所得果。有士夫力用。名同體別。
問。同類遍行。二因何別。
答。同類。遍三性。通有漏無漏。遍行。唯染污別也。二種因所得之果。皆似於因。名等流果也。夫四緣六因十因五果者。收盡凡聖之道。能成教法之門。闕之則一法不圓。昧之則終為外道。且四緣者。因緣。則於有為之門。親辦自果。無問則為開導之義。萬有咸生。所緣則具慮託而方成。約親疎而俱立。增上。則有勝勢力。不障他緣。六因者。能作因。則業用成辦。俱有因。則更互同時。同類因。初後相似。相應因。則決定一緣。遍行因。則同其染類。異熟因。則成熟後果。十因者。隨說因。為諸法先導之門。觀待因。了現得作用之事。牽引因。則令成自果。攝受因。則能攝萬緣。生起因。令萬類能生。引發因。使諸果成辦。定異因。則種類各別。同事因。則體總一如。相違因。能起障礙之門。不違因。隨順。緣生之理。五果者。異熟果。則因生果熟。異時而成。等流。則因果性同。流類無濫。增上。則力用殊勝。能助他緣。士用。則功業所成。能獲財利。離繫。則斷障證真。超諸漏縛。總攝如上。因緣。報成五果。咸歸真異熟第八識中。斯異熟果門。於異時而熟。若起一念善。如將甜種子下於肥田內。或生一念惡。似植苦種子下向瘦田中。以水土因緣時節際會。則抽芽布葉次第而生。華發果成積漸而熟。此染淨種子。異熟亦然。若作善因。下人天之樂種。或興惡行。生四趣之惡田。靡起善惡因。終無苦樂報。不下麁好種。豈有華果生。故知因果相酬。唯識變定。如鏡現像。似影隨形。無有影而不隨形。無有鏡而不現像。斯則無有作而不受報。無有果而不酬因。法爾如然。世所共悉。唯有不作者。業果定難羈。但了一心宗。者緣皆頓息。是以了唯識理。無所用心。終不妄興三界業果。以唯識變定故。懼業之人方能信受。如前定錄云。昔韓公滉之在中書也。嘗召一吏。不時而至。怒將鞭之。吏曰。某別有所屬。不得遽至。晉公曰。宰相之吏。更屬何人。吏曰。某不幸。兼屬陰官。晉公以為不誠。怒曰。既屬陰司。有何所主。吏曰。某所主。三品已上食料。晉公曰。若然。某明日當以何食。吏曰。此雖細事。不可顯言。乞疏於紙。過後為驗。乃如之。而繫其吏。明旦遽有詔命。既對。適遇。太官進食。糕糜一器。上以其半賜晉公。晉公食之美。又以賜之。既退而腹脹。歸于私第。召醫視之。曰。食物所壅。宜服少橘皮湯。至夜可飲漿水。明旦疾愈。思前吏言。召之。視其書云。明晨。相公只食一飣半糕糜。橘皮湯一椀漿水一甌。則皆如其言。公固復問。人間之食皆有籍耶。答曰。三品已上。日支。五品已上。有權者。旬支。無則月支。凡六品至一命。皆季支。其不食祿者。年支耳。故知飲啄有分。豐儉無差。所謂玉食錦袍。鶉衣藜藿。席門金屋。千駟一瓢。皆因最初一念而造。心跡纔現。果報難逃。以過去善惡為因。現今苦樂為果。絲毫匪濫。孰能免之。猶響之應聲。影之隨形。此必然之理也。唯除悟道。定力所排。若處世幻之中。焉有能脫之者。所以經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財命論云。貧者無立錐之地。刀彝則田逾萬頃。餓者無擔石之儲。李衡則木號千奴。故史記。楚相孫叔敖。盡忠於國。及身死。其子貧無立錐之地。漢書云。刀彝。歷官尚書郎。不隨德行。種植為務。有田萬頃。奴婢千人。魏志云。華歆。効官。清貧。家無擔石之儲。晉書云。李衡植橘千株。號為木奴千頭。又不但貧富唯識變定。壽命亦然。以先心所作慈殺之因。今定受後報脩短之果。非干今身善惡之行。故云。無禮必斃。跖何事而獨壽。行善則吉。託何事而早終。如莊子云。盜跖。從卒九千。橫行天下。侵暴諸侯。而其壽考。論語疏云。項託七歲為孔子之師。而少殀焉。
宗鏡錄卷第七十一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對登地大士。天鼓演無依印之法門。破外道邪倫。教主述有因緣之正道。既立因依之處。須憑開析之門。未審依處當有幾種。
答。廣有十五依處。略有三依。旦十五依處者。一語依處。二領受依處。三習氣依處。四有潤依處。五無間滅依處。六境界依處。七根依處。八作用依處。九士用依處。十真實見依處。十一隨順依處。十二善功能依處。十三和合依處。十四障礙依處。十五不障礙依處。百法鈔。與十五依處配十因。一語依處者。即以法名想三為語因。所言法者。即一切法。為有此所詮諸法故。便能令諸有情內心起想。想像此等所詮諸法已。次方安立其名。內心安立名。後方能發語。即法名想三為先。是能起。方起得所起之語。即語依處。立隨說因。二領受依處者。領謂頌納。受通五受。五受皆以領納為性。即領受依處。立觀待因。觀者。對義。待者。藉義。即能所相對藉以立其因。三習氣依處者。所謂內外一種子。未來熟位。未經被潤已前。此名習氣依處。即依此未潤種上。立。為牽引因。且內種者。如第八識中有無量種子。若有漏種子。未被愛取水潤已前。雖未便生現行。然此種上。且有能牽引生當起現行果子功能。即以此種子。名牽引因。四有潤依處。為前習氣依處種子。若曾被潤已去。雖未便生現行。然且潤了。即此有潤種子。能與後近現行果為依處。前習氣依處。約內外種未被潤者。今有潤依處。即約內外種曾被潤已去說。即有潤依處。立生起因。五無間滅依處者。即心心所法等無間緣。謂前滅心心所為緣。緣者。是開避導引功能。即前滅為緣。能與後念一聚心心所為依處。其後念心心所。依他前念為緣處生。故名無間滅依處。即無間滅依處。立攝受因。此一因寬。自下六種依處。皆是攝受因攝。六境界依處者。即是一切所緣緣境。為此一切所緣。緣境。能與一切能緣。心心所為依憑起。處故。以心不孤起。託境方生。亦一攝受因。七根依處者。即內六處。謂五色根及意根。成六。即此六根。是八識心所心所依之處。前無間滅依處。即取八識前念功能為依處。引後念令生。今此根依處。即取現在五色根及第七意。名根依處。亦立攝受因。八作用依處者。
問。何名作用依處。
答。此通作業。并作具之作用。且作業者。即有情工巧智。能造殿堂。或造立種種器具等物。是言作具者。即世間種種作具。如斤斧車船等所受用之具。是但知一切疎助現緣。能成辦種種事業者。皆是此作用依處。即除却識中種子。及外法種子。及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種子引種子。及親助現緣。非作用依處。此處亦立攝受因。九士用依處者。即於前作用依處中。唯取作者士夫之用。此處亦立攝受因。十真實見依處者。謂一切無漏見不虛妄。故名真實。能與餘一切無漏有為法及無為法而所依。名依處。此處亦立攝受因。此前六攝受因者。攝受即是因果相關涉義。但除却親因緣。外取餘一切疎助成因緣者。名為攝受因。故對法論云。如日水糞。望穀麥芽等。雖有自種所生。然增彼力。名攝受因。十一隨順依處者。即一切色心等種現。皆有隨順自性。及勝同類品。諸法。故名隨順依處。言隨順自性者。即簡他法不得為此依因。如第八識中三性種子。各各自望三性現行。為依為因。言勝同類品諸法者。如無漏法。即唯與自無漏有為及無為勝品法為因處。不與下品劣有漏法為因。就有漏位中。亦自有勝劣。為因果亦爾。此處立引發因。引謂引起。發謂發生。為因能引起發生果故。十二差別功能依處者。謂一切法不簡自性他性。各各自有因果。相稱。名為差別功能。如五八戒善業。定引人天。第八。非引三塗。第八以不相稱故。若十不善業。定引三塗。第八非引人天。第八性不相稱為因故。若自界法。即與自界為因。如是等三界一切有漏法。各各自有差別功能為因。如長安一百二十司官職。各各自有公事為因。與所綰相稱。若淨因者。即自三乘種子。各望自三乘有為無為果為因。此處立定異因。定者。是因果自相稱義。不共他故。名異。如僧人以持齋戒相稱。名定。不共他俗人四業同故。名異。即一切諸法各各相望。皆有定異因。十三和合依處者。立同事因。從前第二領受依處。乃至第十二差別功能依處。即總攝前六因十一依。為此和合處體。謂前十一依。各各於自所獲生住成得果中。皆有和合力故。名和合依處。即依此處立同事因。為觀待乃至定異。如是六因各共成一事。故說六因為同事。略舉一法以辯者。且如眼識生時。待空明等緣。立此為觀待因。由有新本二類種故。如其次第。得有牽引及生起因。次取等無間緣及根境等。立為攝受因。望前引於後。是引發因。由名言種故。有定異因。餘法亦爾。十四障礙依處。立相違因者。惑能障智。明能障暗等。即明為因。暗立為果。即依此處。立相違因。十五不障礙依處。立不相違因者。唯識論云。十五不障礙依處。謂於生住成得事中。不障礙法。即依此處。立不相違因。略說三依者。一因緣依。即是俱有依。亦種子依。二增上緣依。即增上緣。三等無間緣依。即開導依。一因緣依者。謂自種子。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此因緣依者。對果得名。因即是緣。即不取因由之義。此因是果之所依故。即現行名果。能生種子名因緣。又因者。是現行果之因。緣者。即此因。有親生現行果之用。名緣。
問。因緣依。與因緣何別。
答。依狹。緣寬。若因緣即有三義。一種引種。二種生現。三現熏種。若因緣依。即唯取種生現一義。是真因緣依。若種生種。但名因緣。不得名依。以異念因果故。即前念無體非依。定須同時。
問。且如現熏種。亦是同念因果。何不為依。
答。現熏種。雖同念。然又闕因沈隱。果顯現義。亦非因緣依。故知唯取真因緣義名依。都具三義。方名因緣依。一是主。即種是主。二因沈隱。果顯現。即簡現熏種。三因果同時。即簡種生種。
問。此種子為因緣依體者。取何法為能依。
答。諸有為法。皆託此依。即一切有為緣生法。色之與心。皆須託自種為依。有此種故。一切色心現行。方始得生。離自因緣。必不生故。意云。心現若親自心種。必不生。色法亦爾。二增上緣依者。若增上緣即寬。謂通有無及疎。增上。若為依即狹。唯取有力及親增上。以五色根并意根處。唯此內六處為增上依體。即簡外六處望心心所法。但為增上。即不得為依體。又唯取同時八識心王為意根處。以意根處。緣得八箇識故。若是等無間意。即自為一依。故不取。即此增上依。須具三義。一有力。二親。三內。其外六處。以不具三義。但為緣非依。若能依法。即諸心心所。皆託此依。言諸心心所者。即簡色不相應行無為後三位。皆無增上依。
問。其一切心心所法。若無內六處時。亦得轉不。
答。離俱有根。必不轉故。意云。若無所依根時。其心心所定不得轉。三等無間緣依者。等無間依即狹。唯取心王。心王有主義故。若四緣中等無間緣即寬。雙通心心所。為前念心王有力。能引生後念一聚心心所法。名等。以力用齊等故。無自類為間隔。名無間。
問。此依以何為體。
答。以前念八識心王。總名等無間。此是依體。即前念心王與後念心心所為依。
問。前念心法。已滅無體。何得為依。
答。彼先滅時。已於今識為開導故。意云。彼前念心王臨欲滅時。有其力用。能引後念令生。作此功能了。便滅。即現在一念有行後功能。以為法體。非取過去已滅無體法為依。
問。其前念心王有引後力用。名為依者。未審將何法為能依。
答。諸心心所皆託此依。即一切心心所法起。定能須託此前滅意為依。方起。
問。諸心心所。若不依前滅心王。亦得起不。
答。離開導根。必不轉故。意云。心心所。若不得前念心王為開避引導。即無因得起。
問。心法四緣生。何故三緣別立為依。所緣緣不爾。
答。三緣有常義主義故。亦緣亦依。所緣緣皆有常義。闕主義故。但為緣不為依。又種子依具六義。六義者。一剎那滅。二果俱有。三恒隨轉。四性決定。五待眾緣。六引自果。一剎那滅者。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功能。方成種子。二果俱有者。謂與所生現行果。俱現。和合方成種子。三恒隨轉者。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四性決定者。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名種子。五待眾緣者。謂此要待自眾緣和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六引自果者。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又具有依者。即所依與能依俱時而有。依者。但是一切有為生滅法。仗因託緣而生住者。皆名為依。依具四義。一決定。二有境。三為主。四令心心所取自所緣。方名所依。此四依各有所簡。且第一義者。若法決定。此正簡將前五識與第六識作不定依。夫為所依者。且須決定有方得。今有第六時。不決定有前五故。亦簡將五色根與第八為依。亦是不定有。如生無色界第八即無色根為依。又簡將能熏七現與所熏種子為生長依等。即此能熏現識。有間斷故。無決定義。
問。若有決定義。便是所依者。即如四大種及命根。五塵等及種子。皆有決定義。應是所依。有現行識時。必決定有種子故。
答。將第二義簡云。有境。言有境者。即有照境緣境功能。除心心所及五色根識。餘法皆非有境。今四大五塵命根等。雖有決定義。而闕有境義。故非所依。
問。若具二義。即名所依者。且如遍行五數。亦具決定有境二義。應與心心所為所依。
答。將第三義簡云。為主。今遍行五數。雖有二義。闕主義故。亦非所依。
問。若具三義。便成所依者。且如第八識現行。望識中種子。亦有決定有境為主三義。即此等八識現行。應與種子為俱有依。
答。將第四義簡云。令心心所取自所緣。即令能依心心所。緣取自所依家境。方成所依。今第八現行識。不能令種子取自所緣。故非所依。今第八識中種子。無緣慮。不能取自所緣故。第八非種子所依。但為依義。
問。未審何法具此四義。足得名所依。
答。為五色根及意處。即此六處。具前四義。足獨名所依。
問。內六處為俱有依。與六根體義何別。
答。俱有依。唯取六處現行。不取種子。闕有境義故。若但言六根。即通種現。又俱有依。取所依義。若言六根。即取生長義。各據勝以論。又若心心所法生時住時。即具俱有依。若色法生時住時。但有因緣依即得。定無俱有依。以色法無所緣故。自體不。是能緣法故。又瑜伽論云。於五識有三依。一種子依。二俱有依。三開導依。
問。所依有幾重。
答。有四重。謂五色根六七八識。即五識各依自根。若後三識。即通與五識為依。
問。五色根六七八識。四重所依。各有何用。而言隨闕一種。即便不轉。
答。謂一同境。二分別。三染淨。四根本等。所依別故。言同境者。即自五色根是。如眼根照青色境時。眼識亦緣青色境。以青色境同。故名同境。乃至身根識亦爾。言分別者。即第六識能與前五為分別依。同緣境時。起分別故。此是第六自體與五識為分別依。瑜伽論云。有分別無分別。同緣現在境故。即第六名有分別。前五名無分別。解深密經云。五識起時。定有意識同緣境。言染淨者。即第七識。第七識。能與五識為染淨依。第七若在有漏位中。即與五識為染依。若成無漏時。即與前五為淨依。有此染淨依。前五方轉。若無。即不得生。言根本者。即第八識。第八識。與前五識為根本依。前五識是枝條。又第八能持前五識種。種方生現。推功歸本。皆從第八識中成故。此第八不唯與前五識為根本依。亦與萬法為根本。以能持萬法種故。於因果位中。第八皆為根本。此四重依。各各不同。即八識俱有所依。四種名義不同者。如眼等五識。即同境等四種所依。各有決定義。且如眼識。以眼根為決定同境依。以決定共取一境故。餘四境與四根。各決定取自境亦爾。以第六識為決定分別依。以第七識為決定染淨依。以第八識為決定根本依。又能所依。四句分別。一唯能依非所依。即心所法。二唯所依非能依。即五色根。三俱句。即八識心王。四俱非。即外色法。又開導依者。開者避也。即開避處所。導謂導引。導引令生。即前念心王臨滅時。開避處所。引後念心心所。令彼生起。即後念心心所。託前念開導心王所依而生。名開導依。夫因依之處。則染淨出生之始。果報之境。乃苦樂成熟之時。則十因五果以無差。三依四緣而非濫。皆為最初一念。背覺合塵。轉作能心。現為諸境。三細識全因不覺。六麁相永為所緣。入生死。旋火之輪。未曾暫歇。處塵勞。無間之獄。曷有出期。若能明萬法元起之由。了一念最初之際。方知自我心起。起處無蹤。唯我心亡。滅時無跡。則永枯苦本。六趣為之氷消。頓竭愛原。二死因茲雲散。二十八祖之正意。從此皎然。三世諸佛之本懷。於斯釋矣。
問。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答。夫佛道正法。皆從緣生。故云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起。若執不從緣生者。皆非正法。悉屬外道自然邪見。且心之一法。若無第一因緣者。無有親生現行果之義。則諸法不成立。若無第二等無間緣者。則無開導引後生義。無有相續。全成間斷。若無第三所緣緣者。則心無所慮處。不能牽心用。心無所託。乃心境俱成斷滅。若無第四增上緣者。雖具前三緣。若無增上。即成障礙。法亦不生。四緣具足。方成心法。若能明了世間因緣所生之法。方乃見無生之旨。以即生法達無生故。且生法尚不知正因。云何能了無生妙理。所以華嚴鈔云。緣起深義。佛教所宗。自古諸德。多云。三教之宗。儒則宗於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緣。然老子雖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似有因緣。而非正因緣。言道生一者。道即虛無自然故。彼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謂虛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雖有因緣。亦成自然之義耳。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故教說三世。修因契果。非無善因惡因故。楞伽經。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顯。淨名經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法華經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又經云。一切諸法。因緣為本。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則真空中道。亦因緣矣。若爾。涅槃經云。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一切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是故無常。則外道有因緣矣。釋曰。此明外道在因緣內。執於緣相以為常住。是故。破之。言無常耳。今明教詮因緣妙理。具常無常。豈得同耶。況復宗者。從多分說。所以因緣是所宗。不應致疑。故知唯是一心緣起法門。以法無自性。隨心所現。所現之法。全是自心。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所以本末相收。皆歸宗鏡。何者。內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義。則內收外。託境生心。則末亦收內。若以法性為本。法性融通。緣起相由。則塵包大身。毛容剎土。故合為一大緣起也。故知有智慧無多聞。有多聞無智慧。俱不達實相。聞慧具足。真見心原。又經云。若欲學般若。應學一切法。以色無邊故。般若無邊。又經云。若欲了達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者。應當學般若。智論釋云。不破四緣之義。唯破四緣之執。如水中之月。不破所見。只破所取。故知但有能取執情。則非幻而成幻法。若成無所得慧。則非幻尚自不生。執喪情虛。萬法無咎。般若真性。何所滯乎。如大涅槃經云。菩薩善知諸緣。菩薩摩訶薩。不見色相。不見色緣。不見色體。不見色生。不見色滅。不見一相。不見異相。不見見者。不見相貌。不見受者。何以故。了因緣故。如色。一切法亦如是。又前十因四緣等義。是約法相宗說。略明行相。今依法性宗自在無礙法門。說明其體性。據華嚴法界緣起無盡宗。亦有因門六義。緣起十義。今且釋因門六義者。一空。有力。不待緣。是剎那滅義。由剎那滅故。即無自體。是空也。由此滅故。果法得生。是有力也。然此謝滅。非由緣。力故不待緣。二空。有力。待緣。是俱有義。由俱有故。方有即顯。是不有。空義也。俱故能成有。是有力也。俱故非散。是待緣也。三空。無力。待緣。是待緣義。由無自性故。是空也。因不生緣生故。是無力也。四有。有力。不待緣。是決定義。由自類不改故。是有義。然自不改而生果故。果有力義。然此不改。非由緣力。故不待緣。五有。有力。待緣。引自果義。由引現自果。是有義。雖得緣方生。然不生緣果。是有力義。即由此故。是待緣義。六有。無力。待緣。恒隨轉義。由隨他。故無力。是故待緣。正因對緣。唯有三義。一因。有力。不待緣。全能生故。不雜緣力故。二因。有力。侍緣。相資發故。三因。無力。待緣。全不作故。用緣故。又由上三義。因中各有空有二義。二門各三。唯有六故。不增減也。何故不立第四句無力不待緣義者。以彼非因義。故不立。
問。果中有六義不。
答。果中唯空有二義。謂從他生無體。故是空義。酬因故。是有義。若約互為因果說。即為他因時。具斯六義。與他作果時。即唯有二義。是故六義唯在因中。待緣者。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也。若緣起祕密義。皆具此六義。六義。約體用各有四句。一約體。有無四句。一是有。謂決定義故。二是無。謂剎那滅義故。三亦有亦無。謂合彼引自果及俱有。無二是也。四非有非無。謂合彼恒隨轉及待眾緣。無二是也。二就用四句。一由合彼恒隨及待眾緣無二故。是不自生。二由合彼剎那滅及決定義無二故。是不他生。三由合彼俱有及引自果無二故。不共生也。四由具三句合其六義因義方成故。非無因生也。中觀八不。據遮詮。六義。約表詮。八不約反。情理自現。六義據現。理情自亡。有斯左右耳。六義開合者。或約體唯一。以因無二體故。或約義分二。謂空有。以無自性故。緣起現前故。或約用分三。一有力。不待緣。二有力。待緣。三無力。待緣。初即全有力。後即全無力。中即亦有力亦無力。第四句。無力。不待緣。非因。故不論。六義據緣起自體。六相據緣起義門。六義。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由有力無力義。故相入門。由有待緣不待緣義。故有同體異體門。由諸義門。故得有毛容剎海等事也。若論相入相持。皆因有力無力。即此二義。不得同時。若俱有力。無無力者。即成多果過。一一各生故。若俱無力。無有力者。即成無果過。俱不生故。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因生故。以一有力能持多。以多無力即入一中。以多有力能持一。以一無力即入多中。是以一塵有力。能含剎海。剎海無力。潛入一中。
問。有力無力。其義如何。
答。若以一有力者。是空無性義。無性故。能成諸法。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則是一有力為主。多無力為伴。若以多有力者。則無一法而有自體能獨立者。皆假眾緣相待而成。則多有力為主。一無力為伴。所以立伴相成。自他互立。無伴則主不立。闕自則他不成。又約用。由相待故。具有力無力義。是相收及相入。二約體。由相作故。具有體無體義。是故相即及相是。經偈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一切法。各各不相知。以他而為自。故無體性。以相待而成。故無作用。此是無力義。又因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若一法有體。則不假相依。若無相依。則無諸法。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此是有力義。次緣起十門者。即緣起相由之力。謂一與多互為緣起。相由成立。故有相即相入等。此有二種。一約緣用。有有力無力。相待相依。全體相收。故有相入。二約緣體。有空不空。能作所作。全體相是。故有相即。此即入二門。復有二義。一異體相望。故有微細隱顯。謂異體相容。是微細義。異體相是。具隱顯義。二同體內具德。故有一多廣狹。謂同體相入。故有一多無礙。同體相即。故有廣狹無礙。又由以異攝同。故有帝網義。於時中。故有十世義。緣起無性。故有性相無礙義。相關互攝。故有主伴義。十緣義者。一。諸緣各異義。大緣起中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雜亂。方成緣起。若雜亂者。失本緣法。緣起不成。此則諸緣各各自守一位。經頌云。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互遍相資義。要互相遍。方成緣起。如一緣遍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為一故。此一即是多箇一也。此即一一各具一切。經頌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三俱存無礙義。凡是一緣。要具前二。以要住自一。方能遍應。遍。應多緣。多。緣方是一故。以一不自作一。以多作一。以多不自多。以一作多。是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或舉體全住。是唯一也。或舉體遍應。是多一也。或俱存。或雙泯。或總合。或全離。經頌云。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此三門。總明緣起本法竟。四異體相入義。謂法門力用。遞相依持。互形奪故。各有全力全無力義。由一有力。必不與多有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持多也。由多無力。必不與一無力俱。是故無有多而不入一也。多持一依亦然。五異體相即義。諸緣相望。全體形奪。有有體無體義。是故一緣是能起能成。故有體。多緣是所起所成。故無體。由一有體。必不得與多有體俱。多無體。必不得與一無體俱。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之多。六。體用雙融義。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即有相入。無相即義。二用無不體。故舉用全體。即唯有相即。無相入義。三歸體之用不礙用。全用之體不失體。無礙雙存。亦即亦入。自在俱現。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雙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性海。此上三門。於初異體門中顯義理竟。七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有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別故。名為同體。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先明相入。謂一緣有力能持多一。多一無力依彼一緣。是故一能攝多。多便入一。八同體相即義。謂前一緣所具多一。亦有有體無體義。故亦相即。以多一無體。由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體。能持多一。全一攝多。如一有多空既爾。多。有一空亦然。九。俱融無礙義。同前六句體用雙融。此三門。於前第二同體門中辯義理竟。十同異圓滿義。以前九門。總合為一大緣起。令多種義門。同時具足。由住一遍應。故有廣狹自在門。由就體。有相即。就用。有相入。由異體相容。具微細門。由異體相即。具隱顯門。就用相入為顯。就體相即為隱。又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具帝網門。由此大緣起。即無礙法界。有託事門。顯於時中。有十世門。相關互攝。有主伴門。此圓滿門。就第三門中以辯義理竟。經頌云。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如是理事開合緣性融通。方達一心無盡之用。華嚴演義釋云。夫緣起者。初有三門。一異體門。二同體門。三同異合明門。所有同異體者。以諸緣起門內有二義故。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是。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初即同體門。後即異體門。若爾。何以初異體門中。云諸緣各別。不相雜亂。第二同體門中。云互相遍應。方成緣起。釋曰。謂要由各異。方得待緣。要由遍應。方自具德耳。所以前之二門。各生三者。一互相依持。有力無力故。二互相形奪。有體無體故。三體用雙融。無前後故。此即緣起大意。次。第一異體門者。然由相成。方各有體。二互遍相資義者。即同體門。則具多箇一。如十錢為緣。當體自是本一。應二之時。乃詺初一。以為二一。應三為三一。乃至應十為十一。故有多一。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則資應不遍。不成緣起。此則一一各具一切者。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如十錢為喻。其法界差別無盡法中。各各遍應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三俱存無礙義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者。總明欲多常多。欲一常一。故云自在。一或舉體遍應。二或舉體全住。三或俱存者。俱存住自及遍應也。亦俱存唯一及多一也。四雙泯者。即由俱存。則相即奪故。住一即遍應。非住一也。遍應即住一非遍應也。五或總合者。合前四句為解境故。六或全離者。全離前五成行境故。四異門相入義者。遞相依持者。以是緣起一多等。非定性一多等。謂一有定性。不由於多。多有定性。不由於一。今由一無定性。假多而起。多無定性。由一而生故。由無性平等之義。方成緣起。若有一可一。此是自性一。若有多可多。此是定性多。若是定性多。多不因於一。若是定性一。一不因於多。今由多故一。此一不自一。今由一故多。此多不自多。此多則無力。此一不自一。此一則無力。無力隨有力。一多互相收故。隨一佛會。即一切佛會。一切法會。即是一法會。故此一法會。不動而常遍。不分而常多。前後互相成。如何不信。又謂前一望多中。一為持邊。一能攝多。一為依邊。一能入多。如一望多。有依有持者。有依者。即前多持。故一成也。有持者。即前一有力。為多依故。言全力者。成上持。言無力者。成上依。言常含多在已中者。一有力為持。能攝多故。言潛入已在多中者。一無力為依。便入多故。俱存雙泯者。謂一攝多。是第一句。多攝一是第二句。俱存。即第三句。謂即一攝一入時。即多攝多入故。雙泯者。即第四句。一攝一入故。則多攝多入故。便一攝一入泯。多攝多入故。即一攝一入故。則多攝多入泯。故云雙泯。對前別明二句。則有四句。亦可成六。五俱照前四。成解境故。六頓絕前五。成行境故。五異體相即義者。為能起邊。即有體。為所起邊。即無體。如云法從緣生。是法即空。意取所生空也。空。即無體義。若形奪者。以能起之緣。形對所起。奪彼所起。令無體也。由一有體。不得與多有體俱者。謂有難言。一之與多。俱有有體無體二義。云何獨言一有體耶。故今通云。由有無義不得並故。今一為能起邊。多。必是所起故。若不爾者。能所不成。緣起亦壞。是故無有不多之一者。此一是多故。無有不一之多者。此多是一故。
問。一不即多有何過。
答。有二過故。一不成多過。謂既不成多。餘亦不成多故。如一不成十。二三四等亦不成十。故無十過。二不成一過。謂若一不成十。此即不成一。由十不成故。一義亦不成。以無於十是誰一故。一不即多。成過既爾。多。不即一成過亦然。又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成立。便有自性斷滅等過故。俱存雙泯者。俱。謂正一。攝他同己。廢己同他時。即是多攝一同己。廢己同一也。雙泯者。以一望於他二義。即是多望於一二義故。則一望於他。二義泯矣。多望於一。二義。即是一望於多二義故。即多望於一。二義泯也。旨不異前。思之。六體用雙融義者。一以體就用。二以用就體。三體用雙存。四體用雙泯。以體用交徹。形奪兩亡。即入同原。故圓融一味。五成解境。六成行境。七同體相入義者。此門即指前第二門。以第二是本同體門故。如一本自是一為本一。應二為二一。應三為三一等。只是一箇一對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為弟。望弟為兄等。同一人體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諸名也。八同體相即義者。一有多空既爾者。例多一有體也。由有多一方詺本一。為本一故。多一有體。本一無體也。多一有體故。能攝本一。本一無體。潛入多一。九俱融無礙者。同前異體門也。即前第六門。謂同體緣起法中。力用交涉。全體融合。方成緣起。十同異圓滿義者。謂前來異體四門。同體四門。及第三同異俱存。並不出同異。合居一處。不偏一門。故云圓滿。若具足皆具十玄。有多種義門。有本有末。有同有異。有即有入。四句六句等。合前九門。為同時門也。且如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故。有帝網門者。同體相入。一中已含於多。更入異體。故有重重之義。同體相入。如鏡已含多影。更入異體。如含影之鏡。更入餘鏡。故有重重無盡之義。餘九玄如文。今結屬者。由第一本門之中融同異故。今則融前六門。則異體中三門。與同體三門相成。無異體。同體不成。無同體。異體不成。故六門相成。後之七門。從前三生。前三融故。後七必融。故十門一際也。例前第三融通。亦有六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舉體全同。亦具入即俱。三或具同異。雙現。無二體故。四或雙非同異。以相奪俱盡故。謂同即異。故非同。異即同。故非異。五或具前四。為解境故。六或絕前五。成行境故。故約智顯理。諸門不同。廢智忘筌。一切叵說。說與不說。無礙難思。沒同果海。唯亡言遺照。庶幾玄取耳。如上緣起總因云。外由內變。本末相收。外諸器界。內識頓變。增上之果。亦因自業。故云內變。內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義。則內收外。以末攝本。若以法性為本。法性融通。緣起相由。則塵包一身。毛容剎土。故合為大大緣起。
宗鏡錄卷第七十二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八識之中。覆真習妄。何識造業。何識為因。何識為依。成其妄種。
答。前五識取塵。第六識為因。第七識計我造業。第八識為依。以此生死苦果不斷。楞伽經偈云。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釋云。謂五識取塵。轉入六識。六識記法為因。七識攀緣。六識。造善惡業。得未來生死。覆障八識。不得顯現。若五識不取塵。即無六識。六識無故。七識不生。七識不生故。則無善惡業。無善惡業故。即無生死。無生死故。如來藏心湛然常住。即是六七識滅。建立八識。又八識為五六七識所依。與諸識作因者。即第六識心。諸識依之。如水盡。則無波浪。六識滅。七識亦不生。故云一念無明風。鼓動真如海。無明風盡。識浪不生。則覺海性澄源源澄覺元妙。
問。一切世間因果相酬。生死不絕。於諸識中。何識為主。
答。生滅因緣。最初依阿賴耶識為體。以意識為用。如是三世因果。流轉不絕。功在意識。以是義故。意名相續識。起信論云。復次生滅因緣者。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此義云何。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三名現識。謂現一切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五名相續識。謂恒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何以故。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釋云。通論五種之識。皆名為意。就本而言。但取業識。以最微細。作諸識本故。如是業識。見相未分。然諸菩薩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了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前外執。順業識義。故名業識。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者。是明諸法非有之義。入楞伽經偈云。身資生住持。若如夢中生。應有二種心。而心無二相。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觸。如心不自見。其事亦如是。若如夢中所見諸事是實有者。即有能見所見二相。而其夢中。實無二法。三界諸心。皆如此夢。離心之外。無可分別。故言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而就自心不能自見。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見心。既無他可見。亦不能自見。所見無故。能見不成。能所二相。皆無所得。故言無相可得。又一心隨無明動。作五種識故。說三界唯心轉也。此心隨熏。似現雖有種種。然窮其因緣。唯心作也。離現識。則無六塵境。反驗六塵。唯是一心。故云。離心則無境等。
問。現有六塵境。云何唯心。
答。以一切法。皆是此心。隨熏所起。更無異體。故說唯心。
疑云。何作諸法耶。
答。由妄念熏故。生起諸法。故云從妄念起。亦可疑云。法既唯心。我何不見。而我所見。唯是異心。釋云。異心者。是妄念分別而作故。云妄念生也。既境唯識。無外異法。是故種種分別皆是自心。即塵無相。識不自緣。是故無塵識不生。則心不見心矣。攝論云。無有別法能取別法。能所既窮故。無相可得也。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者。
瑜伽論問。諸修觀行者。見遍計所執無相時。當言入何等性。
答。入圓成實性。
問。入圓成實性時。當言遣何等性。
答。遣依他起性。以此當知。唯識觀成。則無有識。楞伽經偈亦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此之謂也。若依此論。無明動真如。成生滅緣起。無明風滅。識浪即止。唯是真如。平等平等也。此境界離心之外。無體可得也。又亦即是心故。復無體也。如鏡外無體。鏡內復無體也。疑云。既其無體。何以宛然顯現。釋云。並是真心之上。虛妄顯現。何處有體而可得也。疑云。何以知心上顯現。釋云。以心生則種種法生。以無明力。不覺心動。能現一切境界。則心隨熏動。故云生也。若無明滅。境界隨滅。諸分別識。皆滅無餘。故言心滅則種種法滅。此則心原還淨。故云滅也。既心隨不覺。妄現諸境。則驗諸境。唯。心無體也。又夫心者。形於未兆。動靜無不應於自心。如詩云。願言則啑願。思也。言。我也。謂人。或思已則啑。故知心應千里。設有處遠而思者。我皆知矣。是以萬事唯心先知。故得稱心靈。斯之謂也。如太山吳伯武。與弟相失二十餘年。相遇於市。仍共相敺。伯武覺心神悲慟。因問。乃兄弟也。
問。生滅因緣。別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而得生起。
答。古師釋云。生滅因緣。體相有二。一阿賴耶心體。不守自性。變作諸法。是生滅因。根本無明。熏動心體。是生滅緣。又復無明住地諸染根本。起諸生滅。故說為因。六塵境界能動七識。波浪生滅。是生滅緣。依此二義。以顯因緣。諸生滅相。聚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體。唯依心體。故言依心。即是阿賴耶自心相也。又真妄和合諸識緣起。以四句辯之。一以如來藏唯不生滅。如水濕性。二七識唯生滅。如水波浪。三賴耶識亦生亦滅。亦不生滅。如海含動靜。四無明倒執非生滅。非不生滅。如起浪猛風。非水非浪。
問。賴耶既通動靜。不應唯在生滅門。
答。為起靜以成動。無別有動體。是故靜性隨於動。亦在生滅門中。非直賴耶具動靜。在此生滅中。亦乃如來藏唯不動。亦在此門中。何以故。彼生滅無別體故。如水作波。又起信論說。無明為因。境界為緣。生三細之識。六麁之相。則隨迷昧之緣。而沈六趣。始覺為因。五度為緣。則隨悟解之緣。而昇一乘。又說。迷則有過恒沙等妄染之法。即染緣生而淨緣滅。悟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即淨緣起而染緣亡。然但一心所作。更無二原。義說逐悟逐迷。實無能逐所逐。故論云。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如古德釋。波水之喻真如生滅二門。以水濕喻心真如。以波動喻心生滅。波無異濕之動。則無異真如之生滅。即水以辯於波。不變性而緣起也。水無異動之濕。則無有離生滅之真如。即波以明於水。下捨緣而即真也。
問。記憶之事。定屬何法而生。
答。大乘說能記憶法。有三。一自證分。能記憶見分。二別境中念。能記憶曾所更事。三識中種子。能不妄生自現行。唯識疏云。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如現行色。曾被見分緣者。後必能憶。若不曾為相分緣者。後時必不能記憶也。以能緣見分。於過去時及現在世。但緣相分。不曾自緣。前已滅心。既過去已。今時見分有何所以。能自憶持。以於昔時。不曾返緣自見分故。既許今時心心所法。能自記憶。明由昔時有自證分。緣於見分。證彼緣境。作量果故。故今能憶。
問。生滅門中。有漏位內。約教所論。有幾種生死。
答。略有二種。一分段。二變易。識論云。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麁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劑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劑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惻名不思議。或名意生身。隨意願成故。如契經說。如取為緣。有漏業因。續後有者。而生三有。如是無明習地為緣。無漏業因。有阿羅漢。獨覺。已得自在菩薩。三種意生身。亦名變化身。無漏定力。轉令異本如變化故。
問。論云。所知障不障解脫。無能發業潤生用故。何用資感生死苦為。
答。成二利故。更須資生。論云。自證菩提。利樂他故。謂不定性獨覺聲聞。及得自在大願菩薩。已永斷伏煩惱障故。無容復受當分段身。恐廢長時修菩薩行。遂以無漏勝定願力。如延壽法。資現身因。令彼長時與果不絕。數數如是定願資助。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彼復何須所知障助。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又所知障。障大菩提。為永斷除。留身久住。又所知障。為有漏依。此障若無。彼定非有。故於身住。有大助力。若所留身。有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二乘異生所知境故。無漏定願所資助者。變易身攝。非彼境故。由此應知。變易生死。性是有漏異熟果攝。於無漏業。是增上果。釋云。得自在大願菩薩。已永斷伏煩惱障者。謂八地已去菩薩。雖藉煩惱生死受生。不同凡夫及二乘。說現及種潤。由起煩惱利益有情業勢。方能感生死果。煩惱若伏。業勢便盡。故須法執。助願受生。故已永斷伏。無容復受當分段果。既有二利之益。觀知分段報終。恐廢長時修菩薩行。遂入無漏勝定。勝願之力。如阿羅漢延壽之法。資現身之因。即資過去感令身業。令業長時與果不絕。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者。既未成佛。圓證無相大悲。一味平等之解。若不執菩提可求有情可度。為實有者。無有因由。可能起猛利大悲。及猛利願。以所知障可求可度執為先。方能發起無漏業故。說業為因。以是勝故。無明為緣。以疎遠故。非如煩惱資有漏業。但緣義同。少分相似。又所知障。障大菩提。正障智故。為永斷除此所知障。留身久住。說之為緣。為所斷緣故。又此所知障。能為一切有漏之依。由有此障。俱諸行法。不成無漏故。此所依之障。若無。彼能依有漏。決定非有。今既留身久住。由有所知障為緣。故說此障。為於身住有大助力。說為緣也。此變易生死。乃是菩薩成就非願。圓滿菩提。若分段生死。即是凡夫妄心所造。念念耽著。入大苦輪。無有休息。如大涅槃經云。佛告迦葉。世間眾生。顛倒覆心。貪著生相。厭患老死。迦葉。菩薩不爾。觀其初生。已見過患。迦葉。如有女人。入於他舍。是女端正。顏貌繢麗。以好瓔珞。莊嚴其身。主人見已。便問言。汝字何等。繫屬於誰。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主人問言。汝所至處。為何所作。女人答言。我所至處。能與種種金銀琉璃。玻璃真珠。珊瑚琥珀。硨磲瑪瑙。象馬車乘。奴婢僕使。主人聞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我今福德故。令汝來。至我舍宅。即便燒香散華供養。恭敬禮拜。復於門外。更見一女。其形醜陋。衣裳弊壞。多諸垢膩。皮膚皴裂。其色艾白。見已問言。汝字何等。繫屬誰家。女人答言。我字黑闇。復問何故名為黑闇。女人答言。我所行處。能令其家所有財寶。一切衰耗。主人聞已。即持利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當斷汝命。女人答言。汝甚愚癡。無有智慧。主人問言。云何名為癡無智慧。女人答言。汝舍中者。即是我姊。我常與姊。進止共俱。汝若驅我。亦當驅彼。主人還入。問功德天。外有一女。云是汝妹。實為是不。功德天言。實是我妹。我與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離。隨所住處。我常作好。彼常作惡。我常利益。彼作衰耗。若愛我者。亦應愛彼。若見恭敬。亦應敬彼。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惡事者。我俱不用。各隨意去。是時二女俱共相將。還其所止。爾時主人。見其還去。心生歡喜踊躍無量。釋曰。功德天者。即喻於生。黑闇女者。即喻於死。只是世間生死二法。諸惡之本。眾苦之原。賢聖共訶。愚癡所蔽。主人見已者。心矚於境。名為見也。即便問言者。以解觀生求生之實。名為問。女人答言者。境對於心。義稱答也。功德大天者。喻生是出相也。功德報主。具六識光明。照六塵境界。名功德天也。繫屬於誰者。應言屬惑業。我今福德者。宿修善因。今受天報。名至我宅也。復於門外者。死捨身家。義云門外。繫屬誰家者。緣應即死。無所屬也。我字黑闇者。死是沒相。雖有五根。無所覺知。名黑闇也。我常與姊。進止共俱者。即生即死。為進止俱。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惡事者。我俱不用者。夫於生不喜者。見死則不憂也。爾時主人。見其還去。心生歡喜踊躍無量者。證初地時。離分段死。入歡喜地。故云歡喜無量。
問。唯有內識而無外緣。云何復說六處輪迴。生死相續。
答。識論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諸業。謂福業罪業不動業。即有漏善不善思業。思業之眷屬。亦立業名。同招引滿異熟果故。此雖纔起無間即滅。無義能招當異熟果。而熏本識。起自功德。即此功能。說為習氣。是業氣分熏習所。成。簡曾現業。故名習氣。如是習氣。展轉相續。至成熟時。招異熟果。此顯當果勝增上緣。相見。名色。心及心所。本末。彼取。皆二取攝。彼所熏發。親能生彼本識上功能。名二取習氣。此顯來世異熟果心。及彼相應諸因緣種。謂俱業種二取種俱。是疎親緣互相助義。業招生顯。故頌先說。前異熟者。謂前前生業異熟。果餘異熟者。謂後後生業異熟果。雖二取種受果無窮。而業習氣受果有盡。由異熟果。性別難。招等流增上。性同易感。由感餘生業等種熟。前異熟果受用盡時。後別能生餘異熟果。由斯生死輪轉無窮。何假外緣方得相續。此頌意說。由業二取。生死輪迴。皆不離識。心心所法。為彼性故。釋云。此雖纔起無間即滅。無義能招當異熟果者。雖現用無有過去體。能招當來真異熟果。而現行之業當造之時。熏於本識起自業之功能。功能。即習氣。習氣展轉相續。至成熟時。招異熟果。相見名色心及心所本末。彼取。皆二。取攝者。一者相見。謂即取彼實能取。實所取。名二取。二者取名色。色者。色蘊。名者。四蘊。即是執取五蘊為義。前言相中。亦通取無為。以為本質故。今此唯顯取親所緣。不能緣得心外法故。又變無為之影相分。亦名所攝。不離心等故。三者取心及心所。一切五蘊法。不離此二故。四者本末。謂取親果。第八識。是諸異熟之根本故。又總報品。故名本。餘識等異熟別報品。故名末。即取一異熟也。五彼取者。即彼上四取也。此諸取。皆是二取所攝。即是現行之取也。雖二取種受果無窮。而業習氣受果有盡。由異熟果性別難招。等。流增上性同易感者。二取種子受果無窮。攝論說。習氣有盡。所以者何。由異熟果。一者性別。與業性殊。不多相順。二者難招。業雖招得。謂必異世果方熟故。業習氣有盡。如沈麝穢草。有萎歇故。其等流果及增上果。一者性同。體性相順。二者易感。同時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二取種。易感果也。何者為等流。何者為增上。增上寬。但等流必增上。等流者。謂種子與現行及自種。為俱生同類因故也。增上處無別體。即等流性故。又是等流果。故性同。是增上果。故易感。又種望現行。是增上。望自類種。是等流。業種望彼現及種。皆異性故。但是異熟。前異熟受用盡時。復不能生餘異熟果。意由感當來餘生業等種子熟故。於今身中前異熟果受用盡時。即是此身臨終之位。彼所熟業。復別能生彼餘果起。即先業盡時。後果種熟時。其異熟果而復得生。所以生死不斷絕也。由此業果無斷。生死相續。輪轉無窮。何假藉心外之緣。方得生死相續。此相續識。無有斷時。若未觸途成觀。諦了自心。皆對境生疑。執有前法。一切生死。盡是疑情。但了唯心。自然無咎。若疑蛇得病。豈有實境居懷。猶懸砂止飢。但是自心想起。如晉書樂廣傳。廣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座。蒙賜酒。見盃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廳署。壁上有角。角邊畫作蛇。廣意盃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前處。客豁然意解沈痾頓愈。又律中四食章。古師義門手鈔云。思食者。如饑饉之歲。小兒從母求食。啼而不止。母遂懸砂囊誑云。此是飯。兒七日諦視其囊。將為是食。其母七日後。解下視之。其兒見是砂絕望。因此命終。方驗生老病死。皆是自心。地水火風。終無別體。是以眾生耽著生死。二乘厭畏生死。皆不了心外無法。為境所留。取捨雖殊。俱非解脫。何者。眾生為生死。縛二乘被涅槃縛。如楞伽經云。復次大慧。諸聲聞眾。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妄計未來諸根境滅。以為涅槃。不知證自知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彼愚癡人。不知去來現在諸佛。所說自心境界。取心外境。常於生死輪轉不絕。
問。生死相續。由二取有支。我執名言二種習氣。成異熟果者。其生死業先來後去。定屬何識。
答。唯第八識。是諸異熟之根本。若無此識。生死不成。由前七轉識有間斷。非主故。此識亦名執持識。能執持種子根身。初一念。有執趣結生相續義。即是界趣生義。此執趣結生。不通果位。八地已上。不通執趣結生也。今但取執持種子根身義。故名執持義。此通一切位。此是生位。最初攬胎成體。乃至死時。前諸識悉皆惛昧遷謝。唯異熟識。最後執受身分。捨執受處。冷觸便生。壽煖識三不相離故。冷觸起時。即是非情。雖變亦緣。而不執受故。由此為凡為聖。常作所依。捨生趣生。恒為其主。
問。生死依處。約有幾事。
答。生死流轉所依事。有三。經云。有三種流轉。一是處流轉。於三世處。由我分別。二是事流轉。由外六處。由我取執。三如是而轉。諸業異熟。相續流轉。
問。由二取習氣。成生死者。必因現行功能。方成習氣。且現行何法。熏成生死。
答。初因無明不了發業。次因情愛貪著潤生。故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癡愛故。則念念相續。當知念即生死。經云。起一念善。受人天身。起一念惡。受三塗身。故知日夜念念。造未來生死之身。有何窮盡。安般守意經序云。彈指之間。心九百六十轉。一日一夕。十三億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猶彼種大也。菩薩處胎經云。一彈指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彼微識中。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
問。生死之法是有是無。
答。非有非無。何者。若言是有。一身內外地水火風。各各性空。未曾聚散。所以無生之生。可說為。生。無滅之滅。可說為滅。如菴提遮女師子吼了義經云。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畢竟未曾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生義。乃至若能明知地水火風畢竟不自得有所散壞。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死義。若言是無。以染淨真如不守自性。不覺隨緣。起幻生滅。故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如上所明。凡聖二種生死。須知生死中道。方離斷常。是以生之無生。真性湛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真性湛然。不可執常。業果宛然。不可執斷。又復諸佛出世。尚如空華亂生亂滅。況眾生顛倒生死。但如妄夢。如狂醉。豈是實耶。融大師云。一切凡聖。三塗已上。種智已還。皆妄想謂有。並是夢中。如人夢中見在地獄。種種方便求脫。浪生辛苦。但抖擻令覺。即一切事盡。無。如今並是夢中所作。還受夢報。又如狂醉之人。恒隨物轉。所以一切眾生。飲無明酒。臥五住地。長劫惛然。孰有醒者。忽得見性之時。如同醉醒。如經偈云。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醒。得佛無上體。是我真法身。又若入宗鏡中。頓明實性。反觀世間生死。名相虛誑。猶如兒戲。復似技人。然雖改換千差。一性宛然不動。如草堂和尚偈云。樂兒本是一形軀。乍作官人乍作奴。名目服章雖改變。始終奴主了無殊。
宗鏡錄卷第七十三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生死輪迴。不待外緣。既由內識。此即有漏異生。生死相續。諸佛菩薩淨法相續。為復亦由內識。為復別有淨體。
答。淨法相續。應知亦然。論云。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有無漏種。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乃至究竟得成佛時。轉捨本來雜染識種。轉得始起清淨種識。任持一切功德種子。由本願力。盡未來際。起諸妙用。相續無窮。由此應知。唯有內識。釋云。由法爾種新所熏發。由本願力。即佛世尊利他無盡。清淨種識。皆通現種。皆唯第八能持種故。由此上來。所說染淨道理。應知諸法相續。唯有內識也。
問。人法二空。一心妙理。云何又說四相所遷。二死相續。且如四相之中生相則內外無從。推不可得。住相則念念不住。異相則雖似遷移。體本嘗變。滅相則法本不然。今亦無滅。
答。四相有二。一麁約果報而說。即生老病死。此亦四相。二細。即生住異滅。據惑業而論。如起信論中釋云。不覺心起。名為生。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起念相續。名之為住。執取計名。名之為異。造作諸業。名之為滅。雖即四相似分。俱是一心而轉。然世人多執住相。以為現見。今須推破。以顯真空。凡有一切住持境界。悉如夢中。似有非實。以隨心所現。外境本空故。心亦無生。念念不住。如大智度論云。佛說諸法。無有根本定實如毫釐許。所有。欲證明是事故。說夢中受五欲。譬如須菩提意。若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性。今何以故。現有眼見耳聞法。以是故。佛說夢譬。喻。如人夢力故。雖無實事。而有種種聞見。瞋處喜處。覺人在傍。則無所見。如是凡夫人。無明顛倒力故。妄有所見。聖人覺悟。則無所見。一切法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皆不實。虛妄故有見聞。又云。現在色亦無住時。若法後見壞相。當知初生時壞相已隨逐。微細故不識。如人著屐。若初日新而無有舊。後應常新。不應有舊。若無舊。應是常。常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則世俗法亂。復次生滅相。常隨作法。無有住時。若有住時。則無生滅。夫受生死者。初因妄識造分別業。因茲有身。今先推此身。聚散非有。以身是積聚義。內外四大。假和合成。微細推窮。事無和合。以風火常舉。地水恒沈。一一大性。各無定體。風以動為性。乃附物而彰。真理不遷。湛然常寂。火以熱為性。未必皆燒。如雲中身內之火。何不焚爇。地以堅為性。且如銅鐵。遇鎔成水。剛柔不定。水以濕為性。因火即乾。又寒堅煖釋。凝流無體。各各既無。和合非有。如一狗無師子性。聚群狗而亦不成。似一盲不見於明。合眾盲而終不覩。寶藏論云。清虛之理。畢竟無身。既知身空。又執識煖息三事實有。能為生死成就命根者。台教云。此身無常。攬壽煖識三事而有身。身但假名。三事無常。無別身也。息之出入。計為壽命。息出不反。身如瓦礫。命寧可保。若煖氣持水。水潤於地。妄謂此身為常存者。火從緣生。緣散故即火滅。身便臭爛。業計妄識。剎那異趣。謂我常自在。業若纔斷。心即託生。身便散滅。大集經云。出胎。盛年。衰老。皆是業持。三事生滅。相續不斷。凡夫不了。妄取身相。不覺氣斷。三事分離。又如出入息。相續百千萬。出入息。一一息中。身不可得。剎那心識。次第生滅無量。一一剎那。身不可得。不臭不爛。三大成皮肉骨髓。一一驗之。虛假。身不可得。離此三事。無別有身。故知身命本空。生死恒寂。凡夫不了。枉入苦輪。命如風裏之殘燈。剎那磨滅。身似潭中之聚沫。倏爾消洋。所以經云。解無不生。了有不死。若了有空而無我。無我令誰生。解本無而不生。不生令誰死。唯持種本識。妙湛真心。體性圓明。寂然常住。處異生位。持無漏而常熏。至佛果門。續菩提而不斷。又心性本來。離生滅相。而有無明。迷自心性。由違心性離相寂靜故。能生起動四相。四相無明和合力故。能令心體生住異滅。經云。即此法身。為諸煩惱之所飄動。往來生死。名為眾生。起信論明。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四相流轉。唯一夢心。處夢之士。謂為前後。各隨智力淺深。分分而覺。大覺之者。知夢四相。唯一淨心。無有體性。可辯前後。故論云。四相俱時。無有自立。生住異滅。一心而轉。四相俱有為心所成。離一心外。無別自體。故言俱時而有。無有自立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故。如般若燈論偈云。生死有際不。佛言。畢竟無。此生死無際。前後不可得。如般若經云。復次極勇猛。如涅槃無際。一切法亦無際。何者。生死以涅槃為際。涅槃以生死為際。既不得生死。亦不得涅槃。生死涅槃。既不可得。則一切法悉無際。如是但了本覺一心。念念契圓常之道。若逐無明散意。塵塵成生死之輪。得失在人。法無邪正。取捨任己。道絕昇沈。但自內觀。躡普門而頓入。唯當正眼。履一道以圓成。
問。動識相與真心性。既非一異。為復可壞不可壞。若不可壞。則為墮常。若可壞。則歸斷滅。
答。既非一而非是異。即亦可壞而不可壞。起信論云。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眾生亦爾。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如是三事。皆無形相。非一非異。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動識隨滅。智性不壞。根本無明滅者。是合風滅。相續即滅者。業識等滅。合動相滅也。智性不壞者。隨染本覺神解之性。名為智性。是合濕性不壞。
問。生死種子不斷。皆因發業潤生。於煩惱中。何法發業。何法潤生。
答。夫業性本空。結成多種。先論黑白行相。後辯發潤根由。今初黑白行相者。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復次善男子。次當觀業。何以故。有智之人。當作是念。受想觸欲。即是煩惱者。能作生業。不作受業。如是煩惱。與業共行。則有二種。一作生業。二作受業。是故智者。當觀於業。是業三種。謂身口意。善男子。身口二業。亦名為業。亦名業果。意唯名業。不名為果。以業因故。則名為業。善男子。身口二業。名為外業。意業名因。是三種業。共煩惱行故。作二種。業一者生。業二者受。業善男子。正業者。即意業。也期業者。謂身口業。先發故。名意業。從意業生。名身口業。是故意業。得名為正。智者觀業已。次觀業因。業因者。即無明觸。因無明觸。眾生求有。求有因緣。即是愛也。愛因緣故。造作三種身口意業。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業因已。次觀果報。果報有四。一者黑黑果報。二者白白果報。三者雜雜果報。四者不黑不白果報。黑黑果報者。作業時垢。果報亦垢。白白果報者。名無漏業。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先說無漏。無有果報。今云何言。不白不黑果報耶。佛言。善男子。是義有二。一者亦果亦報。二者唯果非報。黑黑果報。亦名為果。亦名為報。黑因生故。得名為果。能作因故。復名為報。淨雜亦爾。無漏果者。故名為果。不作他因。不名為報。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是無漏業。非是黑法。何因緣故。不名為白。善男子。無有報故。不名為白。對治黑故。故名為白。我今乃說受果報者。名為黑白。是無漏業。不受報故。不名為白。名為寂靜。故知業不可作。果不可逃。如經偈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業。唯除不作則無果。得道則業亡。如氣歔旃陀羅。造惡業而得生天。鴦崛魔羅。作逆罪而得解脫果。是知受身已來。無有不作業者。設今生不作。過去曾為。但悟此宗。無不解脫。何以解脫。若入宗鏡。人法自空。人空。則不見有能作業之人。法空。則不見所受果之處。只為妄執人法而造業。不出心境而受殃。但心境俱亡。即當處解脫。故知一切善惡諸法。無有定相。由心迴轉。得失任緣。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若言諸業定得報者。則不得有修習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屬。若言。諸業有定不定。定者。現報生報。後報。不定者。緣合則受。不合不受。以是義故。應有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屬。乃至譬如二人。俱涉險路。一則有目。一則盲瞽。有目之人。直過無患。盲者墜落。墮深坑險。故知得宗鏡之眼者。終不墮三有之險。陷五欲之坑。自然直過無疑。常居覺地。次辯發潤根由者。若分別煩惱正發業。俱生無明助發業。發者。動作義。業者。招感義。俱生能潤生。分別能造業。招生過重。俱生能潤生過輕。若分別發人天業。即俱生助發。以人天業難發。要假俱生。助若分別發三塗業。不假俱生助發。以分別猛利故。不要助發。
問。俱生分別。二種何別。
答。古釋經論正意。即分別麁。俱生細。唯識論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力。常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轉故。名俱生。十地論云。遠隨現行不作意緣。無始至今。任運而有。不假作意分別尋伺。如小孩兒見母生喜。是俱生貪。見別人啼哭。是俱生瞋。即不假別緣分別尋伺求。自任運起故。知俱生細。唯識論云。分別我執。亦由現世外緣方起。非與身俱。要待邪教邪師。及邪分別。然後方起。又此三緣。前二是麁。第三自思惟細。經云。緣力斷善根。地獄生時續。因力斷善根。地獄死時續。即自邪思惟是因力。餘二是緣力。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凡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揑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揑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覩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無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楞嚴經疏釋云。別業妄見者。分別煩惱也。同分妄見者。俱生無明也。夜見燈光五重圓影者。喻五見也。蘊喻燈光。此之五見。於蘊上起。妄生推度。是遍計性。情有理無。色實在燈見病為影者。依他蘊性。緣起不無。故云色實在燈。我見體空。從妄心起。故云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者。能執所執。分別惑故。見眚非病者。正證真時。了知。遍計脫體全空。故云見眚非病。分別惑亡。同一真性。離能所取。故云終不應言是燈是見。及非燈非見。即釋上來見見之時。見非是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者。本來無月。將何為形。形既不立。非形亦無。是非一相。能所俱亡。故云何況分別非燈非見。然見眚者終無見咎者。若知眚即是眼病。終不執影以為實有。故無見咎。見與見緣似現前境者。皆是妄心變起。非實有境。見相二分。俱不離心。況是遍計唯影無質。此釋妄見也。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者。本元真覺也。以真能覺妄。了彼妄見及與所緣。俱是眚故。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者。結前真妄二覺也。妄見即是於眚。能覺真心不是於眚。但能覺彼妄緣。體非是眚。故云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者。牒妄覺能所俱眚也。覺非眚中者。牒真覺非眚也。此之真妄二見。俱離能見所見。故云此實見見。以證真時。無此二見故。能見所見。既不安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者。何故真見不名見。以無眚病故。只由見病。分能立所。遂見世間自他相異。故云皆即見眚。言非見眚者。真見非是眚也。以真無見相可立故。不名眚。既不名眚。亦不名見。正明離見之意。是以有見即妄。遍計情生。如眚目人。見夜燈之圓影。無見即真。圓成智現。如明眼人。見虛空之清淨。又若別業妄見。如增上惡業熟。生身變為蛇虎等。此不動總報。自受別報。唯自業識變。不同業者。即不見。如燈上圓影。唯眚之觀。若非眚人。則不同見。若同分妄見。如同造阿鼻地獄業。同受總報。同苦無間。若不同其惡業者。即不見。如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同見一切不祥境界。若彼國眾生不同其惡緣者。則本所不見。亦復不聞。故知苦緣樂緣。總報別報。因緣和合。當處出生。因緣離散。當處滅盡。未曾有一法。非出我心耶。故經云。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則見清淨本心常住。又若分別煩惱則麁因邪思而方起。俱生無明則細。自任運而常生。雖分麁細之文。俱同妄識。如別業妄見之者。因目眚而見燈上圓光。似同分妄見之人。因瘴惡而覩國中災怪。雖分同別之境。皆是妄心。可驗。眾生界中。凡有一切見聞之事。皆如一人別業之眚影。多人同分之不祥。若能知燈影是目眚所成。識災境乃瘴惡所起。則燈上之重光自沒。天中之兩日俄沈。如不動一心。萬緣俱寂。則見聞和合之病。分別全消。根本生死之災。俱生永絕。
問。三塗之內。還具分別俱生不。
答。護法云。三塗內總無分別。而不發業。如猿猴之類。所有煩惱。皆是強盛俱生。而非分別。設造業者。但是別報。若有分別造總報者。即永無出期。
問。既有分別種子。何不造總報。
答。闕主伴故。現行是主。種子助發是伴。
問。若說三塗不造業者。如何大力鬼打舍利弗頭。便入地獄。鸚鵡鳥聞四諦法。而得生天。
答。此等造別報。此業有力。能助昔日總報。總報被助已。便能隨業勢墜地昇天。又古德。
問。人天趣中。定總發業不。
答。人中北洲。不造總別二報業。以無分別相。餘三洲即發業。并此洲癡人不發業。
問。前言三塗無分別。如何知父母等。如慈烏反哺。猫狗識人。知人嗔喜。
答。此不是分別煩惱。彼任運分別。非煩惱分別。
問。無明發業。有幾種無明。
答。有四種。一隨眠。二纏無明。三相應。四不共。外法異生具四。內法異生除不共無明。入信位第七心。及加行位中。是內法。十信第七心前有退故。及資糧位中。名外法。若內法異生。頓悟即造業。漸悟不造。頌悟中悲增造。智增不造。十地位中八地已去。定不發業。惑體無故。七地已前。或云聖人。以無漏明為緣而不發業。設有俱生。但助願潤生而已。又云。七地已前俱生起時。亦造別報善業。
問。聖人因何不造總報業。
答。無分別煩惱故。以無漏明為緣故。違生死故。但以俱生。潤舊總報業。受分段生死。居人中。除北洲人。修無我觀。無分別。不能造業。此中。除極愚昧者。天上。唯除無想天。以無心故。不造業。四種無明。總能發業。隨眠。是種子。餘三即現行。
問。無明發業。貪愛潤生者。於煩惱中。幾法能潤。
答。古釋云。即識等五支種子。要假貪等煩惱。資潤溉灌。方得出生。若俱生惑業者。即六俱生。十分別及二十隨煩惱是。於此三十六煩惱中。貪一法唯正中正潤。餘五俱生。即正中助潤。若十分別。即助中助潤。又四句料簡。一。有是貪愛而能潤生。第六識愛也。前五識不強盛故。但是兼支攝。正唯第六。二有是貪愛不能潤生。即第七識。雖有貪愛。以內緣故。及所知障中者。三有是生支而貪愛潤。即一切凡夫身中生支也。四有是生支非貪愛潤。為最後身菩薩。大乘說是化現故。或變易身中生支。
問。心為起惑之因。身是造業之本。身約幾種。有何身能造業。
答。身總四有。一生有。即中有後。本有前。正結生相續時。剎那五蘊起。名生有。二本有者。即生有從死有前。於其中間。所有五蘊皆名本有。以是本總報業所招故。俱舍頌云。本有為死前。居生剎那後。三死有者。即本有後。中有前。將死正死諸蘊滅時。名死有。四中有者。即死有後。生有前。於兩中間有故。名為中有。俱舍頌云。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即生死二有身。不即發業。以無心故。若中本二有身。即能發業。
問。於中有身處。中有住。及欲趣生時。行相如何。
答。准二十四不相應行。中有勢速一法。於勢速中。有士用勢速。古釋云。士用勢速者。如中有身往當受生處迅疾。名士用勢速。所言中者。對前後以得名。有。則有其情識身。為此五趣有情身。在死有後。生有前。兩形中間。故名中有。亦以異熟五蘊為體。為同本有身是業招故。其中有身。便如當生本有身形狀。如人。中有。似於人等。五趣亦爾。但如五六歲等孩兒大。其形量雖小。然諸根猛利。如本有身。能作諸事業。於父母起顛倒想。而生愛惡。此中有身。唯同類及淨天眼者。見。於中有中。唯食香氣。在中有住時。其不善不惡中客性者。在中有位極遲。受生。不過四十九日。劑此無有緣不會者。若極善極惡中有。不論近遠。但一剎那便往受生。起顛倒心趣欲境。即第八識結生門。於胎卵二中有。見父母和合。生顛倒想。而便受生。若濕化二生中有。由先業力故。不簡近遠。染著稱情。當染香處便即受生。
問。同類眼見中有身。未知中有眼。為能見本有身不。
答。亦有見本有身。瑜伽論云。或云唯見男。或唯見女。如是漸近彼之處所。漸漸不見父母餘處。唯見男女根門。又若薄福中有。當生下賤貧窮家者。彼於死時及入胎者。便聞種種紛飛不可意聲。若是福德位中有。當生富貴家者。彼於爾時。自然聞美妙可意音聲。乃至香味觸境。亦有階降。
問。中有末位。皆起愛受生不。
答。於中有位。第六識先起愛潤生。若執取結生。即唯第八若男中有。緣母起愛生於欲心。女中有。緣父起愛生於欲心。由起此二種愛心已。便為己身。與所愛境合。所洩不淨。流至胎藏。認為己有。後便生歡喜。此心生已。中有身便沒。受生有身。寶積經云。彼中有身。入母胎時。心生顛倒。作邪解心。生寒冷想。大風雨想。雲霧想。作此想已。隨業優劣。復起十種虛妄之心。一我入舍宅。二我昇樓閣。三我昇殿堂。四我昇床座。五入草庵。六入草舍。七入草叢。八入林間。九入牆孔。十入籬。間。作是念已。即入母胎。
問。中有身作何顏色。
答。瑜伽論云。造惡業者。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造善業者。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寶積經云。地獄中有。如燒了杌本。傍生中有。如煙。餓鬼中有。如水。人天中有。如白衣光。
問。如人生身變作蛇虎等。有中有身起不。
答。慈恩云。無。中有身。以不改轉總報故。但是順現轉別報。若總報第八。即不轉。又如地獄中萬死千生。亦無中有。以不轉總報故。
問。如將水。蛭蟲。乾成末已。後置水中。一一塵皆却成水蛭蟲。有中有不。
答。此但是一類有情同業者。合託此。為增上緣而受生。即不是變作多蟲。若不爾者。犯有情界增過。
問。平等王見中有身不。
答。不見。
問。且如有人被冥司追將。亦有見者。此是何身。
答。此但是本有身攝。有云。以此人有業。但於自識心上。妄見閻羅王鬼。所由等。是獨影境上自變起。離識無見。是以唯識頌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故知識是善惡之原。心為苦樂之本。世人唯知尋流徇末。失本迷源。練行而徒滿三祇。違真漸遠。積功而空經永劫。去道猶賒。是以得果聖人。遇斯而甘稱絕分。出假大士。對此而未得證真。豈況矯亂邪徒。冥初外道。漆園傲吏。怳惚狂生者。而能希冀信受乎。故知宗鏡難信。悟者希奇。不唯得宗。兼能深達因果。故云深信大乘。不謗因果。是以一切含識。唯以自心造善惡因。招苦樂果。或居中有之時。作善因者。承白淨之光。起惡因者。見黑闇之色。或處胎之日。集白業者。登樓殿之上。造黑業者。投草棘之中。及出世間為人。依正亦分優劣。若有福者。挺燕頷龍顏之相。受華堂金屋之榮。若尠德者。現五露眇小之形。處瓮牖席門之弊。可謂風和響順。形直影端。因果同時。緣會不失。則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內德論云。小乘以依報為業有。大乘以萬境為識造。隨幻業而施之天地。逐妄心而現之土草。若瞖目覩于空華。比睡夢現其生老。若悟之於心業。則唯聞於佛道。
宗鏡錄卷第七十四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總別二報障。於八識中定屬何識。
答。古釋云。總報唯屬第八識者。以第八最初生起。其前七色心等。皆依他第八方生。即第八能通與前七色心等。為所依。得名總報。別報唯在前六識。受報各別不同。名為別報。若總報定不通今世順現。受唯是順生來世受。若別報即不定。通今世來世。皆受不遮。
又問。第七識何不辯報障。
答。非是業招放無報障。又若有報障而無業障。即第八識。若具有業報二障。即前六識。若業報二障俱無。即第七識。又若唯有別報障。無總報障者。即前六識。若唯有總報障。無別報障者。即第八識。
問。眾生造生死染淨二業。受苦樂兩報。皆從心起。則離心無體。於八識內。定是何心。
答。今古有二解。一古師解云。是第六識心。由識心分別。作業受報。報起由心。故知無有實眾生也。以心淨故眾生淨。無有別淨。心垢故眾生垢。無有別垢。以垢淨由心得。眾生但名耳。二神鍇和尚解云。心者是第八識。由其識內持染淨種子。種子遇緣。即能招苦樂兩果。果起由心。故知無眾生也。若古師取第六識為垢淨心。為此六識與善十一相應。能造人天善業。與根隨相應。能造三塗惡業。此總別業成。能招當來苦樂兩報。故言染淨由心也。此據造業者為心。神鍇和尚取第八識為心者。此是總報主。真異熟識。識中能含藏善不善業種子。然識體。因中唯無覆無記性。為含藏染淨業種故。又言持染淨種子者。即三雜染種子。一煩惱雜染。即是見修煩惱。二業雜染。一切善不善總報業。三果雜染。即三界總別報異熟果。淨亦三種。一世間淨。即是伏惑道故。二出世間淨。謂無漏。三所斷果清淨。即所證理。上來俱是第八含藏業也。古師約能熏能造業心名心。鍇師約所熏能持種名心。又古師約緣慮以解心。鍇師約集起以解心。釋云。此之二解。各出一途。前以能熏能造為心。若無能熏。所熏無用。則唯真不立。單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是事。又若無能造。所造亦不成。因能立所故。經云。一切唯心造。後約所熏能持種子為心。所熏是本。若無所熏。能熏亦無用。又若無能熏種子。即善惡種子散壞。將何受未來苦樂果報。如有物無可盛故。即當散失。則後解為勝。以是諸識中根本故。前解亦不失。是枝末故。今若雙取。正理方圓。本末相資。能所和合。非一非異。方立世間染淨之位。故知生死由識心。無眾生可得。昇降屬因緣。無實我可得。
問。總別二報之業。如何分別。
答。如持五戒。招得人身。是總報業。由於因中有瞋忍等。於人總報而有妍媸。名別報業。唯識亦名為引滿業。能招第八。引異熟果。故名引業。能招第六。滿異熟果。名為滿業。俱舍論。亦云。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猶如繢像。先圖形狀。後填眾彩等。然其引業能造之思。要是第六意識所起。若其滿業能造之思。從五識起。然五識無執。不能發潤。故非迷理。無推度故。不能造業。雖造滿業。亦非自能。但由意引。方能作故。所以海龍王經云。爾時世尊。告海龍王。猗世間者。作若干緣。心行不同。罪福各異。以是之故。所生殊別。龍王。且觀眾會及大海。若干種形。顏貌不同。是諸形貌。皆心所畫。又心無色而不可見。一切諸法。誑詐如是。因惑興相。都無有主。隨其所作。各自受之。譬如畫師。本無造像。諸法如是。而不可議。自然如幻化相。皆心所作。溫室經云。佛言。觀彼三界天人品類。高下長短。福德多少。皆由先世用心不等。是以所受各異不同。般若燈論云。如阿毘曇中偈云。自護身口思。及彼攝他者。慈法為種子。能得現未果。所言思者。謂能自調伏。遠離非法。與此心相應思。故名為思。攝他者。謂布施愛語。救護怖畏者。以如是等。能攝他故。名為攝他。慈者。謂心。心即名法。亦是種子。種子者。亦名因。為誰因耶。謂果之因。是何等果。謂是現在未來之果。云何名心為種子耶。謂能起身口業故。名為種子。又如論偈言。如芽等相續。而從種子生。由是而生果。離種無相續。釋曰。此謂從芽生莖。乃至枝葉華果等。各有其相。種子雖滅。由起相續展轉至果。若離種子。芽等相續則無流轉。以是故。其義云。何故論偈言。種子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而後果。不斷亦不常。釋曰。云何不斷。謂有種子相續住故。云何不常。謂芽起已種子壞故。內法亦爾。如論偈云。如是從初心。心法相續起。從是而起果。離心無相續。釋曰。此謂慈心不慈心。名為業。此心雖滅。而相續起。此相續果起者。謂愛非愛有受相故。若離心者。果則不起。今當說相續法。其義云何。故論偈言。從心有相續。從相續有果。故業在果先。不斷亦不常。釋曰。云何不斷。謂相續能起果故。云何不常。不至第二剎那住故。是知三業難防應須密護。意為苦聚。口是禍胎。但閉門而守津。方斷相續。如正法念處經云。彼地獄地。見閻羅人。苦切以偈責言。心不可調御。甚於大猛火。速行不可調。牽人到地獄。心第一難調。此火甚於火。難調速疾行。地獄中地獄。若人心自在。則行於地獄。若人能制心。則不受苦惱。欲為第一火。癡為第一闇。瞋為第一怨。此三秉世間。汝前作惡時。自心思惟作。汝本癡心作。今受此惡報。心好偷他物。竊行他婦女。常殺害眾生。自心之所誑。如是業自在。將汝到此處。是汝本惡業。何故爾呻喚。又偈云。作惡不失壞。一切惡有報。惡皆從作得。因心故有作。由心故作惡。由有心果報。一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心能誑眾生。將來向惡處。此地獄惡處。最是苦惡處。如上經文。此是惡心招苦果。若善心招樂果者。又云。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所住之處。乃至其地柔軟。猶若生酥。天人行時。隨足上下。如兜羅綿。一一住處。足躡隨平。亦如前說。一一寶樹。出妙色光。其光如日。光明悅樂。妙色金樹華葉常鮮。無有萎落。善業所生。不可喻說。戒力自在。善業所得。如印印物。如是天子。遊戲園林蓮華浴池。自業受報。有上中下。受大戲樂。自業身相。光明可愛。色聲香味觸等。恣情悅樂。身無病惱。無有飢渴。常恣五欲。未曾厭足。多起愛欲。心不充滿。若天憶念。隨念所得。他不能破。自在無礙。心常歡喜。隨念能至。化身隨心。大小任意。廣大輕軟。一眴目頃。能行至於百千由旬。無少疲極。如風行空。無所障礙。天亦如是。無有疲極。天身威德。從心而生。輕淨無垢。一切行處。如意光色。天子天女歡喜遊戲。釋曰。然雖善惡由心。苦樂不等。斯乃先明因果。知一念無差。若論至道之中。俱非解脫。如經云。迦留足天。乘閻浮檀金殿。入天戲林。其林柔軟。眾鳥音聲。和合美妙。天子入已。鳥名天音。天同業生。天善業故。即說偈言。若有人能作。愛樂之善業。彼人業果報。成就極端嚴。既得受天樂。若不行放逸。從樂得樂處。彼必至涅槃。一切樂無常。要必終歸盡。莫受此天樂。以為自歡娛。此天樂無常。壽盡必退沒。既知此法已。常求涅槃道。一切法皆盡。高者亦當墮。和合必有離。有命皆歸死。又云。如是比丘。以聞慧觀天樂已。而說頌曰。五根常愛樂。欲境所誑惑。欲火未曾有。須臾聞厭足。一一諸境界。處處見天女。一切勝境界。欲火焰熾然。若合若離散。或說或憶念。以天女因緣。火起燒天人。火法。和合有。不合則不生。若合若不合。欲火常熾然。因緣不合故。火遠則不然。欲火無遠近。常燒愛眾生。以意想薪力。邪憶念所使。愛油投欲火。焚燒愚癡人。是以既知。苦樂由心。事非究竟。應當斷想。薪乾愛油。止念風。息欲火。防制意地。恒順真如。圓滿菩提常樂妙果。故經偈云。若正善心者。常順法觀察。不為過所使。如日光除暗。又經云。寧作心師。不師於心。若師心。則隨六趣而不返。作心師。則冥一道而常歸。如庚桑子云。心平正。不為外所誘。曰清淨而能久則明。明而能久則虛。虛則道全而居之。所以阿差末經云。常正其心。不尚餘學。夫心常正直。本自玄虛。道全是心。心全是道。以不達故。隨思慮心。為外緣所拘。內結所亂。乃令志當歸一不尚餘學。虛明自現。返本之稱也。如是開示。可謂。把行人手。直至薩婆若海。保不孤然。若信受之人。可謂不動塵勞。頓成正覺。
問。識生於身。身依於識。諸根壞曰識遷離時。捨此故身別受餘質。去來之識。相狀如何。斯旨難明。舉世皆惑。如寶處藏。莫有知者。
答。此理綿密。約教可知。顯識經云。佛告賢護。識之運轉遷滅往來。猶如風大。無色無形。不可顯現。而能發動萬物。示眾形狀。或搖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聲。或為冷為熱。觸眾生身。作苦作樂。風無手足面目形容。亦無黑白黃赤諸色。賢護。識界亦爾。無色無形。無光明顯現。以因緣故。顯示種種功用殊異。當知受覺法界。亦復如是。無色無形。以因緣故。顯發。功用。賢護。眾生死。此受覺法界。識界。皆捨離身。識運受覺。法界。受餘身者。譬如風大。吹眾妙華。華住於此。香流至遠。風體不取妙華之香。香體風體及與身根。俱無形色。而非風力。香不遠至。賢護。眾生身死。識持受覺法界。以至他生。因父母緣。而識託之。受覺法界能隨於識。亦復如是。如從華勝力。而鼻有嗅。從嗅勝力。而得香境。又如從風身勝力。得風色觸。因風勝力。香得至遠。如是從識有受。從受有覺。從覺有法。遂能了知善與不善。乃至識之遷身。如面之像。現之於鏡。如印之文。顯之於泥。譬如日出。光之所及。眾暗咸除。日沒光謝。暗便如故。暗無形質。非常無常。能得其處。識亦如是。無質無形。因受想顯。識在於身。如暗無體。視不可見。不可執持。如母懷子。不能自知是男是女。黑白黃色。根具不具。手足耳目。類與不類。飲食熱糲。其子便動。覺知苦痛。眾生來去。屈申視眴。語笑談說。檐運負重。作諸事業。識相具顯。而不能知所在。止於身中。不知其狀。賢護。識之自性。遍入諸處。不為諸處之所染污。六根六境。五煩惱陰。識遍止之不為其染。由此而顯識之事用。賢護。如木機關。繫執一所。作種種業。或行走騰躍。或跳擲戲舞。於意云何。機關所作。是誰之力。賢護白佛言。智慧狹淺。非所能了。佛告賢護。當知皆是作業之力。作業無形但智運耳。如是身之機關。以識之力。作諸事業。仙通乾闥婆。龍神。人。天。阿脩羅等。種種趣。業咸悉依之。識能生身。如工作機關。識無形質。普持法界。智力具足。乃至能知宿命之事。故知識性是一無住無形。但隨智而彰。逐念而轉。此陰纔滅。彼陰便生。如印文現之於泥。似面像臨之於鏡。至於入胎處卵。託質現生。來去無蹤。隱顯非礙。猶珠吐照。類日傳光。火出木中。種生地上。其體是一用出千差。此一識門。亦復如是。因念力。分十二類種之差殊。隨業果。變無量生死之形質。又大乘同性經云。毘毘沙那楞伽王言。世尊。眾生神識。為當幾大。為作何色。佛言。楞伽王。眾生神識無邊大。無色無相不可見。無礙無形無定處。不可說。毘毘沙那白世尊。識相如此無有邊大。無色無相不可見。無礙無形無定處。不可說者。豈非斷絕。佛言。楞伽王。吾今問汝。隨汝意答。當為汝說。楞伽王。譬如大王在宮殿中。或高樓上。婇女圍遶安樂坐時。著種種衣。及諸瓔珞。時大園林。阿輸歌樹。種種雜華莊嚴精麗。其園在處。有細軟風。或大駛風。吹彼園林。阿輸歌樹。眾華香氣。至王所者。王聞之不。毘毘沙那白言。世尊。我聞此香。佛言。楞伽王。汝聞此香。分別知不。王言。世尊。我能得知。佛言。楞伽王。此華香氣。王言知者。見大小耶。定作何色。楞伽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此香氣相。無色無現無礙無相。無定處。不可說。是故不見大小形色。佛言。楞伽王。於意云何。若不見彼香氣大小。非斷絕相耶。毘毘沙那言。不也。世尊。何以故。若此眾香是斷相者。無人得聞。佛言。如是如是。楞伽王。識相亦爾。應如是見。楞伽王。若識斷相。則無生死而可得知。如是楞伽王。識相清淨。唯是無明貪愛習氣業等。諸客煩惱之所覆障。楞伽王。譬如清淨虛空之界。唯有四種客塵污染。何等為四。所謂煙雲塵霧。楞伽王。識相如是。本清淨故。無邊不可捉。無有色染。唯是諸客煩惱之所覆染。所以者何。楞伽王。若正觀時。不得眾生。無我。無眾生。無壽命。無畜養。無人。無眾數。無知者。無見者。無覺者。無受者。無聽者。乃至無色受想行識等。內外之境色。因識分別。故名唯識。
只如夢中無境唯識。云何夢中識見種種。
答。顯識經云。佛言。賢護。色有二種。一內。二外。內謂眼識。眼則為外。乃至身識為內。身則為外。賢護。如生盲人。夢見美色。手足面目。形容姝麗。便於夢中。生大愛悅。及睡覺已。冥無所見。乃至此生盲人。未曾見物。云何夢中而能見色。賢護白佛言。唯願開示。佛告賢護。夢見見者。名內眼所。是慧分別。非肉眼見。其肉眼所。以念力故。盲者夢中須臾而現。復以念力。覺而憶之。識之內色。亦復如是。故於所見唯識。聞嗅嘗觸亦然。見有境界。但是念慧分別。若離念慧分別。決定無有前塵毫末之相。
問。識性無形。至極微細。云何能任持大身。又持小質。
答。識性微妙。不可思議。以隨業故。則妍醜俄分。以無形故。則小大咸等。顯識經云。佛言。大藥。如風大無質無形。止於幽谷。或竅隙中。其出暴猛。或摧倒須彌。碎為塵粉。風大微妙。無質無形。識亦如是。妙無形色。大身小身。咸悉能持。或受蚊身。或受象身。乃至如尼瞿陀子。極微細種子。生樹婆娑廣大。枝條百千。於意云何。其子與樹。大小類不。大藥言。世尊。其子與樹。大小相懸。如藕絲孔。比虛空界。如是大藥。樹於子中求不可得。若不因子。樹則不生。微細尼瞿陀子。能生大樹。微細之識。能生大身。識中求身。身不可得。若際於識。身則無有。又毘耶娑問經云。佛言。復次大仙。此識微細。無色無質。非是可見。識。非有色。非青等色。色中無根。識。若離根。則無境界。若人心中驚動怖畏。若疑思量。如是一切。皆是識力。
問。六趣昇沈皆唯是識。初生善惡之趣。其相如何。
答。隨福所資。果報不等。勝福資識則境大。劣福資識則相微。顯識經云。大藥復白佛言。世尊。眾生捨身。云何生諸天中。乃至云何生於地獄等中。佛言。大藥。眾生臨終之時。福業資者。棄本之視。得天妙視。以天妙視。見六欲天。爰及六趣。見身搖動。見天宮殿。及歡喜園雜華園等。乃至如睡不睡。安隱捨壽。將捨壽時。天父天母同止一坐。天母手中。自然華出。天母見華。顧謂天父。甚為福吉。希奇勝果。天今當知。慶子之歡。時將不久。天母遂以兩手搖弄其華。弄華之時。命便終盡。無相之識。棄捨諸根。持諸境業。棄捨諸界。持諸界事。遷變果報。猶如乘馬。棄一乘一。如日愛引光。如木生火。又如月影現澄清水。識資善業。遷變天報。如脈風移。速託華內。天父天母。同坐視之。甘露欲風。吹華七日。寶璫嚴身。耀動炫煥。天童朗潔。現天母手。大藥白佛言。世尊。無形之識。云何假因緣力。而生。有形。云何。有形。止因緣內。佛言。大藥。如木和合。相觸生火。此火。木中不可得。若除於木亦不得。火。因緣和合而生。因緣不具。火即不生。木等之中。尋火色相。覺不可見。然咸見火從木出。如是大藥。識假父母因緣和合。生有形身。有形身中求識不得。離有形身。亦無有識。大藥。如火未出。火相不現。亦無煖觸。諸相皆無。如是大藥。若未有身。識受想行皆悉不現。大藥。如見日輪光明照曜。而諸凡夫不見日體。是黑是白。黃白黃赤。皆不能知。但以照熱光明。出沒環運。諸作用事。而知有日。識亦如是。以諸作用。而知有識。大藥白佛言。云何為識作用。佛言。大藥。受覺想行。思憂苦惱。此為識之作用。復有善不善業。熏習為種。作用顯識。大藥白佛言。云何識離於身。便速受身。識捨故身。新身未受。當爾之時。識作何相。佛言。大藥。如有丈夫。長臂勇健。著堅甲冑。馬疾如風。乘以入陣。干戈既交。心亂墜馬。武藝勁捷。還即跳上。識棄於身。速即受身。亦復如是。又如怯人。見敵怖懼。乘馬退走。識資善業。見天父母同座而坐。速託生彼。亦復如是。大藥。如汝所問。識棄故身。新身未受。當爾之時。識作何相。大藥。譬如人影現於水中。無質可取。手足面目。及諸形狀。與人不異。體質事業。影中皆無。無冷無熱。及與諸觸。亦無疲乏。肉段諸。大無言音聲。苦樂之聲。識棄故身新身未受相。亦復如是。大藥。是資善果生諸天者。大藥白佛言。云何識生地獄。佛言。大藥。行惡業者。入於地獄。汝當諦聽。大藥。此中眾生。積不善根。命終之時。作如是念。我今此身死。棄捨父母親知所愛。甚大憂苦。見諸地獄。及見己身應合入者。見足在上。頭倒向下。又見一處地血純。見此血已。心有味著。緣味著心。便生地獄。腐敗惡水臭穢因力。識託其中。譬如糞穢臭處臭酪臭酒諸臭因有蟲生其中。入地獄者。託臭物生。亦復如是。般若燈論云。言從死有。相續至生有時。如授經。如傳燈。如行印。如鏡像現。如空聲響。如水中日月影。如種子生芽。如人見酸口中生涎。如是後陰相續起時。無有中陰往來。傳此向彼。是故智者。應如是解。故知識託業現。境逐心生。刃利刀山。誰人鍛鍊。華含德水。非彼開敷。辯果知因。見末識本。故云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心異則千差競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縈纏。心聖則六通自在。心空則一道清淨。心有則萬境縱橫。如谷應聲。語雄而響厲。似鏡鑒像。形曲而影凹。以知萬行由心。一切在我。內虛外終不實。外細內終不麁。善因終值善緣。惡行難逃惡境。蹈雲霞而飲甘露。非他所授。臥煙焰而噉膿血。皆自能為。非天之所生。非地之所出。只在最初一念。致此昇沈。欲外安和。但內寧靜。心虛境寂。念起法生。水濁波昏。潭清月朗。修行之要。靡出於斯。可謂眾妙之門。群靈之府。昇降之本。禍福之原。但正自心。何疑別境。是以離眾生罪行福行不動行。終無三界苦樂果報。若離眾生見聞覺知。豈有陰處界等境界。如大般若經云。佛言。若夢若覺。要於見聞覺知法中。有覺慧轉。由斯起染。或復起淨。若無見聞覺知法。無覺慧轉。亦無染淨。故知夢覺唯識。染淨由心。前賢後學之所宗。千經萬論之同指。如楞伽經偈云。眾生及瓶等。種種諸形相。內外雖不同。一切從心起。但一念不生。諸緣自斷。故云。一念心不生。六根總無過。又云。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如今厭生患老。隨思隨造。捨妄捨身。業果恒新。若能了生無生。知妄無妄。一念心寂。萬慮俱消。如云畏影畏跡。逾走逾極。端坐樹陰。跡滅影沈。是知悟心即休。更無異術。如祖師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智者能知。更無別行。所以本師云。此事唯我能知。
宗鏡錄卷第七十五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論一期真妄生死。約事而言。還有終始不。
答。第一義中。尚無生死。何有始終。順世諦門中。隨眾生見。而妄說生死。如古德云。真妄相循。難窮初後者。釋云。若言先妄。後真。真則。有始。若謂。先真後妄。妄由何生。若妄依真起。真亦非真。若妄體即真。則妄亦無始。為破始起。立無始言。始既不存。終從何立。無終無始。豈有中間。故中論云。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真妄兩亡。方說真妄。真妄交徹。何定始終。
問。如上所說。生死惡業。無量無邊。纔了此心。得一切同時解脫不。
答。實有此理。全在當人。若障薄遮輕。直了直入。緣深機熟。頓悟頓修。如鏡淨明生。雲開月朗。或垢濃習重。觀劣心浮。雖信解一心。行門難立。有八重妄想之垢。猶緻網稠林。具六種繫縛之門。若堅氷膠漆。若非大力。曷能解分。如持地論云。妄想有八種。一自性妄想。即執色等法。各有自體。二差別妄想。即執色等。有可見不可見。對無對色差別。三攝受積聚妄想。即於陰中。執我眾生。於軍林等中。起定執實。此一分別。即前。執人。後執於法。四我見妄想。無我計我也。五我所妄想。即執我用。六有念妄想。即緣可愛淨境分別。七不念妄想。即緣可增不淨境分別。八俱相違妄想。即緣中容境分別。約經論有六種縛。先論心境二種縛者。一相應縛。二所緣縛。煩惱是心心所。起。必託於心王。心所染心。名相應縛。心心所法。俱能緣境。境不離繫。名所緣縛。次三界中四種縛者。一貪。二嗔。三見取。四戒取。貪嗔二縛。不令眾生出於欲界。論家舉喻。如守獄卒。見取戒取二縛。不令有情出色無色界。何者。見取。執劣為勝。執非想非非想處。及無想天。執為解脫涅槃。名為見取。戒取者。非因計因。執非想定。及無想定。并鷄戒。為生天因。解脫因。名戒禁取。由此二縛。令諸有情。不得出色無色界。如上妄想繫縛。除上根頓修外。即須約地位現觀之力。如經所明。現觀有六現。謂現前。觀。謂觀察。即真理常現在前。妙智恒能觀察。不令間斷。任運相應。瑜伽論云。一思現觀。謂上品思慧。引生煖等。四加行道中。觀察諸法。名為現觀。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間出世間淨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立現觀名。三戒現觀。謂道共無漏戒。能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名現觀。四智諦現觀。謂正體後得二智緣真俗。真俗。二諦也。五邊現觀。謂智諦觀後。觀諸緣安立世出世智。六究竟現觀。謂盡無生等究竟位智。古釋。前思現觀。資糧加行。所有智慧。但能伏。未能斷也。初地已上。信戒智諦。及邊現觀。當地。即斷。後地即伏。究竟一觀。非伏非斷。此斷有二。一共相斷。二自相斷。若斷惑證理之時。作空行相。及無我行相。即名共相。為空無我。該通四諦故。名共相斷。若斷惑證理之時。作真如寂滅行相。不通諸諦。唯在滅諦。名自相斷。又有三種斷。一自性斷。如燈破闇。智慧起時。煩惱闇障自性應斷。二不生斷。謂得初地法空之時。能令三塗惡道苦果。永更不生。人中無根。二形。北州無想天等種子。不生後果。名不生斷也。三緣縛斷者。但斷心中之惑。於外塵境不起貪嗔。於境雖緣而不染著。名緣縛斷也。於三斷之中。自性。不生。此二任運能斷。皆由緣縛一斷。能令三界因果不生。又古釋。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己能者。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合如正慧。依此地有其三。初。一四地乃至七地斷除。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謂解法慢身淨慢等。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自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行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故知萬境雖空。須得無心契合。不可口雖說空。行在有中。境智相應。能。所冥合。方能解縛。隨順無生耳。纔生取著。便成魔業。如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何等為十。所謂蘊魔。生諸取故。煩惱魔。恒雜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捨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魔。恒執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識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作方便。速求遠離。疏釋云。一蘊魔者。身為道器。體與佛同。豈即是魔。蘊魔之名。特由取著。下九例爾。皆以下句。釋成魔義。是知以心分別。萬法皆魔。何但此十。故舉菩提。法智。以勝況劣。不以心分別。一切皆佛。豈捨魔界求佛界耶。然四魔直就體明。十魔多約執取。十表無盡故。菩提法者。即所證。智是能證。能所冥合。故名菩提。若不捨於分別。菩提之見。即是魔矣。若入宗鏡。分別自亡。既無能證之心。亦無所證之理。又華嚴經云。無有少法為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於法。是以駕一智箭。破眾魔軍。揮一慧刀。斬群疑網。斯乃宗鏡之力。餘何言哉。若不悟自心。未達斯旨。雖修智慧。不入圓常。縱練行門。唯增我慢。以未達一際法門故。但生分別。長養無明。如經云。若分別是。聲聞法。是緣覺法。是菩薩法。是諸佛法。此名為淨。此名不淨。此名為道。此名非道。是名菩薩憍慢。若入宗鏡。智行俱成。我慢山崩。貪癡水竭。勝負情盡。差別業亡。如弄珠吟云。消六賊兮爍四魔。摧我山兮竭愛河。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裏枉蹉跎。
問。五陰一法。即妄即真。既作塵勞生死之門。又成出世菩提之道。今且推妄。生死無從。經云。此陰纔滅。彼陰便生。既唯識無人。前陰滅。後陰如何得生。
答。五陰性空非常。相續不斷。不常不斷。即是正因。如華嚴疏云。五蘊相續。即是正因。亦名生因。言正因者。是中道義。中道即是佛性。謂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故現陰非常。如種生芽。種不至芽。雖不至芽。而能生芽。此現在陰。雖不至後。而能生後。則現陰非斷。而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五陰。生中陰陰。斯則後陰非無因。故。後陰非常。既能續前故。後陰非斷。非斷非常。是中道義正因性也。又依台教。略有九種五陰。皆無自體。唯逐心生。是以華嚴經頌云。一切眾生界。皆在三世中。三世諸眾生。悉住五蘊中。諸蘊業為本。諸業心為本。心法猶如幻。世間亦如是。九種五陰者。一期色心。名果報五陰。平平想受。無記五陰。起見起愛者。二種穢污五陰。動身口業。善惡兩種五陰。變化示現。工巧五陰。五善根人。方便五陰。證四果者。無漏五陰。如是種種。原從心出。正法念經云。如畫師手。畫出五綵。黑。青。赤。黃。白。白白。畫手譬心。黑色譬地獄。青譬鬼。赤譬畜。黃譬脩羅。白譬人。白白譬天。此六種陰。止齊界內。若依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界內界外。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世間色心。尚叵窮盡。況復出世寧可凡心知。凡眼瞖尚不見近。那得見遠。彌生曠劫。不覩界內一隅。況復界外邊表。如渴鹿逐焰狂狗齩雷。何有得理。所以龍樹破五陰一異。同時。前後。皆如焰幻響化。悉不可得。寧更執於王數同時異時耶。然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偈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輔行記云。若示不思議境體。觀心即足。以心遍。故攝餘法。又非但心攝一切。亦乃一切攝心。故四念處觀云。非但唯識。亦乃唯色唯聲等。今從廣之狹。正示境體。陰界入三並可為境。以寬縵難示故。從指的。略二界入。就陰。如去丈就尺。略四陰從識陰。如去尺就寸。以由界入。所攝寬多。陰唯有為。有為之中。義兼心色故。置色存心。心名復含心及心所。今且觀心王。置於心所。則一念心。十界三科如丈。一界五陰如尺。唯在識心如寸。若達心具一切法已。方能度入一切色心。如一一尺。無非是寸。及一一丈。無非是尺。是故丈尺。全體是寸。故知若真諦。若俗諦。若有為。若無為。一剎一塵。無非心矣。今宗鏡撮其樞要。蓋為斯焉。今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既從心生。非空非有。不生不滅。無住無依。於生死業果之門。不可思議。以因緣和合。相。似相續。如有主宰。諸趣往來。至理窮之。畢竟無體。如磁石吸鐵。明鏡現像。此皆法爾。豈有情乎。般若假名論云。諸蘊循環。受諸異趣。名為取者。是中無人。能取諸趣。捨於現蘊而受後蘊。如去故衣而著新衣。然依俗諦。譬如因質而現於像。質不至像。而有像現。由前蘊故。後蘊續生。前不至後。而後相續。是故菩薩。無取者想。大涅槃經云。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文非泥出。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成是文。經合喻云。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陰故。生中陰陰。譬合云。如印印泥。印滅文成。名雖無差。而時節各異。是故我說。中陰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釋曰。現陰如印。中陰生處義之如泥。現在陰滅。名為印壞。中陰陰起。名為文成。於此復以中陰為印。業逼受胎。名為印泥。中陰陰滅。名為印壞。未來陰起。名為文成。業種未斷。文復為印。印復為文。文印相成。不可窮已。生死不斷。法喻可知。又如燈焰。前焰引後焰。後焰續前焰。相續不斷。似常似一。凡夫不達。或執生死為常。不知前焰無體。因後焰續起。後焰無體。仗前焰引生。焰焰皆虛。自性寂滅。此一念心。亦復如是。新新生滅。續續輪迴。乃至一念不住。猶如燈焰。不細觀察。執此生滅。為一為常。又不了前焰纔滅。後焰續生。念念相續。未曾間滅。或執生死為斷。若深達因緣之理。自然不落斷常。何者。以因緣無性。不可得。故非常。以無性因緣能相續。故非斷。又此五陰。只是一法。若執成斷常。是凡夫見。若破析成空。是藏教人。若了陰無性。體此成空。是通教人。若悟此五陰不空。具足佛法。修智斷惑次第生起。是別教菩薩。若了此即真。更無別法。念念圓滿具十法界。即圓教菩薩。如薄運者。覩金成蛇。厚福人。捉石為寶。法無高下。人自昇沈耳。但不造貧富業。終無勝劣報。如大智度論偈云。先世業自作。轉為種種形。虛空不受害。無業亦如是。
問。生死相續。由諸習氣。有幾習氣。能成輪轉。
答。古釋。習氣自體。總有三義。習氣者。與種子名異體同。習氣。即約熏習時而論。種子。即對現行立號。都有三義。一種子名習氣。氣者氣分。習謂熏習。由彼現行熏習。得此氣分故。二現行亦名習氣。謂都由種子能生現行。是種子家之氣分。三習氣名習氣。如裹香紙。而有氣分。唯識論云。而熏本識起自功能。即此功能說為習氣。功能者。是習氣義。體。即種子。略有三種習氣。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今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應知我執有支習氣。於差別果。是增上緣。前云生死因業習氣者。應知即是有支習氣。二取習氣。應知即是我執名言二種習氣。取我我所。及取名言。而熏成故。皆說名取。釋云。表義名言者。唯第六識。能緣其名。能發其名。餘皆不緣。亦不能發。即唯詮義音聲之差別。簡非詮表聲。彼非名言故。名唯無記。然名是聲上屈曲差別。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故。心隨其名。變似五蘊三性法等。而熏成等種。因名起種。號名言種。一切熏種。皆由心心所。心心所種。有因外緣。有不依外者。不依外者。名顯境名言。若依外者。名表義名言。分二別。然名自體。不能熏種。顯境名言者。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即是一切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不能顯境故。是以分段生死。從正使有。即是凡夫。若變易生死。從習氣生。即是二乘。雖斷正使。不斷習氣。於中有二。一煩惱習氣。二業習氣。一煩惱習氣者。如難陀有欲習。往昔數生。身為國王。習近五欲故。舍利弗有嗔習。往昔數生。曾受蝎身。畢陵伽婆蹉有慢習。往昔數生。身是大婆羅門。博學多才。我慢輕物。乃至槃特比丘。有癡餘習等。二業習氣者。如牛呞比丘。往昔是牛身。林間奔走。觸著遺棄故破袈裟。以是因緣。雖獲道果。以業習故。使之然也。又如迦葉聞琴起舞。阿難常好歌吟。俱以往昔曾為樂人。以業習之餘故。若煩惱餘習。是變易緣。有業餘習。是變易因。感變易生死。即是果報。此二乘人。未得如來一心三點涅槃。於無學位。雖見修惑盡。所有無知。皆是無明之餘習。亦名無明住地。亦名所知之障。亦名塵沙無知。又菩薩約化門有十種習氣。華嚴經離世間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習氣。何等為十。所謂菩提心習氣。善根習氣。教化眾生習氣。見佛習氣。於清淨世界受生習氣。行習氣。願習氣。波羅蜜習氣。思惟平等法習氣。種種境界差別習氣。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永離一切煩惱習氣。得如來大智習氣。非習氣智。故知染淨二業。昇沈兩門。皆從熏習而生。不是無因而得。應須勤修白業。淨法時熏。念念功夫。自成妙果。所以一一眾生八識藏中。各具十法界種子。本自具足。非從新生。雖常內熏。須假外緣熏發。若聞十惡。熏發三塗種子。若聞戒善。熏發人天種子。若聞諦緣。熏發二乘種子。若聞六度。熏發菩薩種子。若聞一乘。熏發諸佛種子。各隨習熟濃厚處先發。如今多習三塗種子。人天尚少。豈況佛乘。然地獄界現行時。佛種子亦不沒。只是轉更賒遠。如今既在人天。直須努力。常親知識。樂聽一乘。內外資熏。一生取辦。故佛誡羅睺羅頌云。十方無量諸眾生。念念已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得自輕而退屈。
問。生死涅槃。苦樂報應。以何為因。
答。如來藏為因。
問。如來藏是無漏常住。非剎那生滅之法。云何與生滅為因。
答。一切異生。因覺故迷。迷無自體。楞伽經云。佛言。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古釋云。七識念念生滅。不能往來六道。故名不流轉。以念念滅故。不知苦樂。不與涅槃為因。又七識從緣。本無自性。尚不能為生死苦樂之本。豈復與涅槃作因。明如來藏。常令諸識知苦樂。七識若無如來藏。自體念念滅。不知苦樂。依如來藏。故知苦樂。名如來藏受苦樂。如來藏體。不受苦樂也。言與因俱者。如來藏與七識。生死苦樂因俱。念念生滅也。又云。七識念念生滅無常。當起即謝。如何流轉。自體無成。故不受苦樂。既非染依。亦非無漏涅槃依矣。其如來藏。真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隨緣成事。受苦樂果。與七識俱。名與因俱。不守自性而成故。七識依此而得生滅。云若生若滅。此明如來藏即是真如隨緣。故受苦樂等。又釋云。以本害末令末空故。無可流轉。唯如來藏受苦樂者。末害本故。不守自性。清淨之體。隨緣成有。若相順。則如水乳之和。常恒共器。若相背。則如父母之讎。不與同天。又存上有不存之義。泯上有不泯之義。若唯泯無不泯。則色空俱亡。無可。相即。以不泯故。雖相即而色空。歷然。若唯存無。不存。則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即。由有不存故。雖歷然而得相即。如起信真如生滅二門無礙。唯是一心者。結歸起信。依一心法立二種門。故須具足二義。方名具分唯識。
問。唯識第九亦說其所轉依有其二種。一持種依。謂第八識。二迷悟依。謂即真如。何以說言。然依生滅八識。唯有心境依持。
答。彼雖說迷悟依。非即心境持種。以真如不變。不隨於心變萬境故。但是所迷耳。後還淨時。非是攝相即真如故。但是所悟耳。今乃心境依持。即是真妄。非有二體。故說一心。約義不同。分成兩義。說二門別。故論云。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所以楞嚴經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如今世人。只信有生滅。不信有如來藏。不知生死有名無體。如來藏有名有體。只可從實。不可憑虛。憑虛則妄執所宜。從實則佛。所印可。
問。夫論心含教法。如何是一心四諦法門。
答。四諦法門。橫該竪徹。法無不備。教無不窮。今約台教。一心具無作四諦者。一念心中具十界苦。名為苦諦。具十界惑。名為集諦。苦即涅槃。名為滅諦。惑即菩提。名為道諦。此唯論一心四諦。又四教四種四諦。藏教生滅四諦。通教無生四諦。別教無量四諦。圓教無作四諦。今但論圓教無作四諦。止觀云。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凡法尚是。況二乘乎。離凡法更求實相。如避此空。彼處求空。即凡法是實法。不須捨凡向聖。經言。生死即涅槃。一色一香。皆是中道。即無作四諦。又玄義云。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亦名一實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顛倒。常樂我淨等。是故名為無作四聖諦。法華經偈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又云。唯此一事實。即是無作一實諦也。以真如之性。是自心之實。名一實諦。念念圓成。更何所作。名無作四諦。所以八千聲聞。於法華會上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以達本故。法爾如斯。若未見性人。不可安然。拱手傚無作無修。直須水到渠成。自然任運。故又但了一心。自然無作。非是強為。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又文殊道行經云。佛告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法無起。即解苦諦。若見一切諸法無住。即能斷集。若見一切諸法畢竟涅槃。即能證滅。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無自體。即是修道。
宗鏡錄卷第七十六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一念無明心。鼓動真如海。成十二緣起。作生死根由。若了之。為佛智海之波瀾。昧之。作生死河之漩洑。云何成佛智。云何成生死。
答。天真之佛智本有。妄緣之生死體空。雖有二名。但是一義。只謂不了第一義諦。號曰無明。因不了之所盲。成惑業之眾苦。了無明之實性。成涅槃之妙心。若迷為惑業。則成三道。一無明愛取。是煩惱道。二行有。是業道。三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苦道。若悟。為三因佛性。一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是正因佛性。二無明愛取三支。是了因佛性。三行有二支。是緣因佛性。如是等義。差別不同。唯是一心。迷成多種。雖成多種。不離一心。華嚴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念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沈了不可得。輔行記云。十二因緣。華嚴大集等經。皆云。一念心具。凡諸大乘云一念者。意皆如是。若不爾者。云何遍收一切諸法。止觀亦云。緣生正一念心。十二門論問云。為在一心。為在異心。論問意者。為在一人多人一念心耶。如是一念異念。並得。多人一人。於今一念。悉皆具足。多人一人所起之心。不出百界。百界為多。一念為一。一多相即。非一非多。大品明。一切諸法。皆趣因緣。百界因緣。不出一念。是故名為是趣不過。故得名為一念具足。遠法師云。無明緣行者。有四無明。一迷理無明。義通始終。二發業無明。在於行前。三覆業無明。此在行後識前。四受生無明。與識同時。或在識後。望過去種子心識。在於識後。望結生識。與識同時。又內外諸法。皆具因緣。如稻稈經云。爾時彌勒語舍利弗言。世尊常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乃至有因有緣。是名因緣法。此是佛略說因緣相。以此因。能生是果。如來出世。因緣生法。如來不出世。亦因緣生法。性相常住。無諸煩惱。究竟如實。非不如實。是真實法。離顛倒法。復次十二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二。一者因。二者果。因緣生法。復有二種。有內因緣。有外因緣。外因緣法。從何而生。如似種子。能生於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穗。從穗生華。從華生實。無種子故無芽。乃至無有華實。有種子故芽生。乃至有華故果生。而種子不作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念。我從種子生。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而實種子能生於芽。如是名為外因生法。云何名外緣生法。所謂地水火風空時。地種堅持。水種濕潤。火種成熟。風種發起。空種不作障礙。又假於時。節氣和變。如是六緣。具足便生。若六緣不具。物則不生。地水火風空時。六緣調和不增減故。物則得生。地亦不言我能持。水亦不言我能潤。火亦不言我能熟。風亦不言我能發起。空亦不言我能不作障礙。時亦不言我能令生。種亦不言我從六緣而得生芽。芽亦不言我從爾數緣生。雖不作念從爾數緣生。而實從眾緣和合得生。芽亦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亦不從自他合生。亦不從自在天生。亦不從時方生。亦不從本性生。亦不從無因生。是名生法次第。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如芽種少。果則眾多。相似相續。不生異物。云何不斷。從種芽根莖。次第相續。故不斷。云何非常。芽莖華果各自別。故非常。亦不種滅而後芽生。亦非不滅而芽便生。而因緣法。芽起種謝。次第生。故非常。種芽各各相異。故不此至彼。種少果多故。當知不一是。名種少果多。如種不生異果故。名相似相續。以此五種外緣。諸法得生。內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因。從無明乃至老死。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故。則老死滅。因無明故。有行。乃至因有生故。則有老死。無明不言我能生行。行亦不言我從無明生。乃至老死。亦不言我從無明生。而實有無明則有行。有生則有老死。是名內因次第生法。云何名內緣生法。所謂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何謂為地。能堅持者名為地界。何謂為水。能潤漬者名為水界。何謂為火。能成熟者名為火界。何謂為風。能出入息者名為風界。何謂為空。能無障礙者名為空界。何謂為識。四陰五識。亦言為名。亦名為識。如是眾法和合名為身。有漏心名為識。如是四陰為五情。根名為色。如是等六緣名為身。若六緣具足無損減者。則便成身。是緣若減。身則不成。地亦不念我能堅持。水亦不念我能濕潤。火亦不念我能成熟。風亦不念我能出入息。空亦不念我能無障礙。識亦不念我能生長。身亦不念我從爾數緣生。若無此六緣。身亦不生。地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男非女。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風乃至識等。亦皆無我。無眾生。無壽命。乃至亦非此非彼。云何名無明。無明者。於六界中。生一想。聚想。常想。不動想。不壞想。內生樂想。眾生想。壽命想。人想。我想。我所想。生如是種種眾多想。是名無明。如是五情中。生貪欲瞋恚想。行亦如是。隨著一切假名法。名為識。四陰為名。色陰為色。是名色。名色增長生六入。六入增長生觸。觸增長生受。受增長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增長故。能生後陰為生。生增長變。名為老。受陰敗壞故。名為死。能生嫉熱。故名憂悲苦惱。五情違害。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乃至如月麗天。去地四萬二千由旬。水流在下。月耀於上。玄像雖一影現眾水。月體不降。水質不昇。如是舍利弗。眾生不從此世至於後世。不從後世復至於此。然有業果因緣報應。不可損減。是以如月不動。影現眾流。類識不行。身分六趣。雖無作者。業果宛然。但逐緣生。不乖法爾。又有德女所問大乘經云。爾時有德婆羅門女白佛言。世尊。所言無明。為內有耶。為外有耶。佛言。不也。有德女言。世尊。若於內外無有無明。云何得有無明緣行。復次世尊。有他世法而來至於今世以不。佛言。不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無明行相。是實有耶。佛言。不也。無明自性。從於虛妄分別而生。非真實生。從顛倒生。非如理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則無無明。云何得有諸行生起。於生死中受諸苦報。世尊。如樹無根。則無枝葉華果等物。如是無明無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佛言。有德女。一切諸法。皆畢竟空。凡愚迷倒。不聞空義。設得聞之。無智不了。由此具造種種諸業。既有眾業。諸有則生。於諸有中。備受眾苦。第一義諦。無有諸業。亦無諸有而從業生。及以種種眾苦惱事。有德女。如來應正等覺。隨順世間。廣為眾生。演說諸法。欲令悟解第一義故。有德女。第一義者。亦隨世間而立名字。何以故。實義之中。能覺所覺。一切皆悉不可得故。有德女。譬如諸佛。化作於人。此所化人。復更化作種種諸物。其所化人。虛誑不實。所化之物。亦無實事。此亦如是。所造諸業。虛誑不實。從業有生。亦無實事。是以但了唯心之旨。自然萬法常虛。隨有見聞。悉順無生之道。凡關動作。皆歸無得之門。
問。此十二有支。云何名緣生。復何名緣起。
答。無有主宰。作者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從因而生。託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唯法所顯。能潤所潤。墮相續法。名為緣生。論云。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死。故名緣起。又因名緣起。果名緣生。
問。一念無明心。起十二有支。為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答。緣起甚深。非四句。能測。了則一心冥寂。迷則六道輪迴。非妄非真。不常不斷。若云是妄。妄不可得。若云是真。復能流轉。若云是斷。相續恒生。若云是常。念念起滅。所以從心生故。生無能生。無有定性。佛性論云。復次一切諸法。無有自性。何以故。依因緣生故。譬如火。依他而生。離樵即不可見。亦如螢火。若火有自性。則應離樵。空中自然。雜集論云。諸緣起法。雖剎那則成滅。而住可得。雖無作用緣。而有功能緣可得。雖離有情。而有情可得。雖無作者。而諸業果不壞可得。是故甚深。業果不壞者。雖內無作者。而有作業受果異熟。又諸緣起法有差別。謂待眾緣生。故非自作。雖有眾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無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眾緣。皆有功能。故非無因作。如上所說。是約世俗緣起之門。若如實說。尚不見一法是緣非緣。何況十二。湛然尊者云。不見色相。是行支滅。不見色緣是無明滅。不見色體。是識名色六入觸受滅。不見色生。是愛取有生滅。不見色滅。是老死滅。不見一相。是不見十二因緣空。不見見者。是不見因緣假。真俗雙亡。二諦俱泯。亦不見中。如是通達。了知因緣。若為此例。見萬法亦復如然。
問。萬境無明。與一心法性。為是一。為是二。若是一。不合分染淨二名。若是二。云何教中說無明即法性。
答。體一是真。名。二是假法。因情立。真。以智明。情。智自分。真。原不動。不可定同。不壞世諦故。不可定異。不失真諦故。涅槃經云。明與無明。愚人為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古德約十法界釋云。愚人者。九界之愚也。愚人取相。見一切法。法性隨其取相心。悉無明也。如寒谷千年堅氷。未曾作水也。智者。佛界之智也。圓觀行人開佛眼者。見同古佛也。圓眼所見。無明本元是清淨法性。如太陽常照海水。未曾作氷也。氷水性一隨緣成二。一不守性。恒自隨緣。雖復隨緣。不壞自性。況法性無明。亦何定一。亦何定異。則不隨事而失體。非共非分。不守性而任緣。亦同亦別。
問。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窮本末。罔辯根由。莊老指之為自然。周孔詺之為渾沌。最初起處。如何指南。
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實端由。無先我心。更無餘法。謂心法剎那。自類相續。無始時界。展轉流來。不斷不常。憑緣憑對。非氣非稟。唯識唯心。肇論鈔云。老子云。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若佛教意。則以如來藏性轉變為識藏。從識藏變出。根身器世間一切種子。推其化本。即以如來藏性為物始也。無生無始。物之性也。生始不能動於性。即法性也。南齊沈約均聖論云。然則有此天地以來。猶一念也。
融大師問云。三界四生。以何為道本。以何為法用。
答。虛空為道本。森羅為法用。
問。於中誰為造作者。
答。此中實無造作者。法界性自然生。金剛三昧經云。善不善法。從心化生。可謂總持之門。萬法之都矣。光未發處。尚無其名。念欲生時。似分其影。初因強覺。漸起了知。見相纔分。心境頓現。首楞嚴經云。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釋曰。此皆最初因迷一法界故。不覺念起。念起即是動相。動相即是第一業識。未分能所。乃覺明之咎也。從此變作能緣。流成了相。即明了知性。為第二見分轉識。後因見分而生相分。即因了發相。為第三相分。現識。能所纔分。盡成虛妄。何者。見分生於瞖眼。相分現於幻形。於是密對根塵。堅生情執。從此隔開真性。分出湛圓。於內執受知覺。作有識之身。於外離執想澄。成無情之土。遂使鏡中之形影。滅而又生。夢裏之山河。終而復始。但以本源性海。不從能所而生。湛爾圓明。照而常寂。只為眾生違性不了。背本圓明。執有所明。成於妄見。因明立所觀之境。因所起能觀之心。能所相生。心境對待。隨緣失性。莫反初原。不覺不知。以歷塵劫。所以經云。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大海之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炎。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古釋云。覺明空昧。相待成搖者。由初妄覺影明不了。遂成空昧。如障明生闇。二相相形。覺明即是動相。空昧即是靜相。一明一昧。一動一靜。剎那相生。如風激浪。相待不息。於內初起。即名為搖。於外即成風輪世界。空昧。即是虛空。既無形相。不名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者。地相也。因空異明。相待成搖。搖能堅明以成於礙。如胎遇風。即成堅礙。亦是執明生礙義。於內即是覺明堅執。於外即成金寶。故云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知寶性。因覺明有。是故眾寶。皆有光明。小乘但知業感。而不知是何因種。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者。堅執覺性。即成於寶。搖動所明。即出於風。動靜不息。即是風金相摩。於外即成火光。能成熟萬物。故言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者。寶明之體。性有光潤。為火熱蒸。水便流出。又覺明生愛。愛即是潤。於內即是愛明。於外即成寶潤。火性上蒸。融愛成水。一切業種。非愛不生。一切世間。非水不攝。故四大性。互相因藉。體不相離。同一妄心所變起故。知虛空華。不離心故。又妄性不恒。前後變異。所感外相。優劣不同。愛心多者。即成巨海。執心多者。即成洲潬。風性生慢。火性生瞋。於色起愛潬中流水。違愛生瞋。海中火起。慢增愛劣。結為高山。愛增慢輕。抽為草木。瞋愛慢三互相滋蔓。異類成形。草木山川。千差萬品。先從妄想。結成四大。從四大性。愛慢滋生。離有情心。更無別體。故云交妄發生。遞相為種。又云。富樓那而白佛言。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又疑云。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甞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釋曰。此二覺義。幽旨難明。若欲指陳。須分皂白。大約經論。有二種覺。一性覺。二本覺。又有二種般若。一本覺般若。二始覺般若。又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又有二種真如。一在纏真如。二出纏真如。此四種。名隨義異。體即常同。今一切眾生。只具性覺。清淨本覺。自性清淨心。在纏真如等。於清淨本然中。妄忽生於山河大地。以在纏未離障故。未得出纏真如等。若十方諸佛。二覺俱圓。已具出纏真如等。無有妄想塵勞。永合清淨本然。則不更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等。如金出礦。終不染於塵泥。以木成灰。豈有再生枝葉。將此二覺。已豁疑情。性覺妙明者。是自性清淨心。即如來藏性。在纏真如等。本性清淨。不為煩惱所染。名性覺。經云。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虛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以此文證。即知凡聖。本同。此妙明之覺。本覺明妙者。出纏真如等。從無分別智。覺盡無始妄念。名究竟覺。始覺即本覺。悟本之覺。得本覺名。論云。於真如門。名為性覺。於生滅門。名為本覺。由迷此性覺。而有妄念。妄念若盡。而立本覺。以性覺不從能所而生。非假修證而起。本自妙而常明。故云性覺妙明。以始覺般若。明性覺之妙。故云本覺明妙。又真如之性。性自了故。則性覺妙明。始覺之智。了本性故。則本覺明妙。又摩訶衍論。有四種覺。一清淨本覺。二染淨本覺。三清淨始覺。四染淨始覺。若論本始明昧之事。皆依染淨之覺得名。若清淨覺原。愚智俱絕。非迷悟之所得。豈文義之能詮。經中佛常說。真如為迷悟依。故如萬像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所以滿慈領言。我常聞佛宣說斯義。此二覺義。亦同起信論所立一心。分真如生滅二門。以本性清淨是性覺義。但以性中說覺。如木中火性。未具因緣。有而無用。非是悟已而更起迷。悟時始立本覺之號。悟本覺已。更不復迷。諸佛重為凡夫。無有是處。佛問。汝稱覺明。為復覺性自明。名為覺明。為復覺體不明。能覺於明。富樓那意。必有所明當情。為其所覺。若無所覺之明。則無覺明之號。但可稱覺。而無所明。故云則無所明。佛意。性覺體性自明。不因能覺所明。方稱覺明。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等。只緣迷一法界。強分能所。故成於妄。若要因所明方稱覺明者。此乃因他而立。非自性覺。故云有所非覺。如緣塵分別而有妄心。離塵則無有體。不可將斷滅之心。以為本來真覺故。若以無體之法為究竟者。故經云。法身則同龜毛兔角。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又釋。若以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者。故知覺體本無明相。佛證真際。實不見明。若見於明。即是所明。既立所明。便有能覺。但除能所之明。方稱妙明。此妙之明。是不明之明。不同所明。因明起照。故般若無知論云。
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耶。
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故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者。無能所之知。無不知者。真如自性。有遍照法界義。又聖人唯有無心之心。無見之見。非同凡夫有心有見。皆是分別能所相生。故涅槃經云。不可見。了了見。華嚴經頌云。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於法若有見。此則無所見。又云。菩薩悉見諸法。而無所見。普知一切。而無所知。則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但不落有無之知。能所之見。非是都無知見矣。諸佛皆具五眼三智。四辯六通。三諦理圓。一心具足。若不見空與不空。非空非不空。方與實相相應耳。故楞伽經云。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者。若於諸相。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朗然明徹。而無念著。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諸佛所知。唯實相矣。離此立見。皆成諸過。無所非明者。若能覺之體。要因所明者。若無所覺之明。則能覺之體。便非是明。故云無所非明。故知覺之與明。互相假立。本無自體。豈成自性圓明之覺。無明又非覺湛明性者。顯妄覺體。無湛明之用。若言但覺於明。何須覺體自明者。則自性非明。便無覺湛之用。故云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者。釋妄覺託真之相也。何以得知。妄覺初起有覺明。只緣性覺必有真明。所以妄覺託此性明。而起影明之覺。執影像之明。起攀緣之覺。迷真認影。見相二分。自此而生覺明之號。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者。夫一真之覺。體性雖明。不分能所。故覺非所明。由影明起覺。能所斯分。故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此則元因覺明。起照生所。所立。照性遂亡。則是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乃是但隨能緣之相。覆真唯識性。一向能所相生。如風動水。波浪相續。澄湛之性。隱而不現。從此迷妄。生虛空之性。復因虛空。成立世界之形。於真空一心。畢竟無同異中。熾然建立。成諸法究竟之異。皆因情想擾亂。勞發世間之塵。迷妄昏沈引起虛空之界。分世界差別為異。立虛空清淨為同。於分別識中。又立無同無異。皆是有為之法。盡成生滅之緣。未洞本原。終為戲論。
宗鏡錄卷第七十七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言一覺一切覺。云何教中分其多種。
答。覺體是一。隨用分多。用有淺深。覺無前後。如瓔珞經云。妙覺方稱寂照。等覺照寂。又覺有三義。一覺察。如睡夢覺。亦如人覺賊。賊無能為。妄即賊也。二覺照。即照理事也。亦如蓮華開。照見自心一真法界。恒沙性德。如其勝義。覺諸法故。三妙覺。即上二覺。離覺所覺。故為妙耳。非更別覺。故經云。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又覺性無覺。即根本智。覺相歷然。即後得智。
問。既云真如一心。古今不易。因何而有眾生相續。
答。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隨於染淨緣。遂成十法界。以真心隨緣。不守自性。只為眾生。不自知無性之性故。但隨染緣成凡。隨淨緣成聖。如虛谷響。任緣所發。又如大虛忽雲。明鏡忽塵。求一念最初起處。了不可得。故號無始無明。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倒。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轉發生。生力。發明薰以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由是故有眾生顛倒。古釋云。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因託性明。變影而起。託影而生。從虛執有。故云。從畢竟無。成究竟有。即業相也。此有所有。非因所因。轉相也。業相為能有。轉相為所有。能所既分。二相斯有。故云有所有相。即此轉相能行。現形而立。因前而起。引後而生。展轉相因。名非因所因。即此現相。能引六塵境界。現相是能住。六塵是所住。故云住所住相。本此無住。以立世界者。現相從妄所立。本無所依。此現相以成世界之本。故云本此無住以立世界。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者。即是無明。無明無因。故無住。此之三相。俱是無始。一念妄心。總號無明。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者。初是業相。即是妄覺之心。體即虛妄。此妄初起。更無因始。名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釋轉相。即真上影像。相似真非真。妄覺執此為真。即初念名動。動必有靜。靜復似真。形動立靜。非真不動。故云欲真已非。真真如性。本不因動而立於靜。故云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釋現相。從此現相。變起一切境界。非相現相。非生現生。非住現住。非心現心。非法現法。釋次第者。初從明暗二相相形。而生於色。即是結暗成色。形顯色也。因色即有根塵留礙。名之為住。因有根塵。即有能分別識。名之為心。覽此塵像。為識境界。名之為法。此等展轉。相因而有。返顯真如。相無明暗。無相形。故非相。無起滅。故非生。無留礙。故非住。無緣慮。故非心。離塵像。故非法。又解。或前標三相。相因而有。以列次第。後三相合釋。都言三相虛妄。體即無明。更無所因。故云非有所依。即此三相。影真而起。似真非真。執影為實。故云將欲復真。影既不實。故云欲真已非。宛成非相。下對妄說真。以立名號。既依妄顯真以立名號。故知建立地位。從此而有。若不因妄說真。亦無地位名字可說。故知三界有法。皆揑所成。本無根緒。無始妄習。展轉相傳。迄至于今。成其途轍。如最初一人。揑出一事。後人信受。展轉相傳。則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從迷積迷。以歷塵劫。若識最初一念起處不真。即頓悟前非。大道坦然。更無餘事。如云但知今日是。何慮昔年非。是知有情無情。究其初原。皆不出一心本際。如法性論云。
問。本際可得聞乎。
答。理妙難觀。故有不知之說。旨微罕見。故發幢英之問。有天名曰幢英。問文殊師利。所言。本際。為何謂乎。文殊答曰。眾生之原。名曰本際。又問。眾生之原。為何謂乎。答曰。生死之本。為眾生原。又問。於彼何謂為生死本。答曰。虛空之本。為生死原。幢英於是抱玄音而輟問。始悟不住之本。若然。則因緣之始。可聞而不可明。可存而不可論。問。虛空有本乎。答無。問。若無有本。何故云虛空之本。為生死原。答。此猶本際之本。耳則於虛空無本。為眾本之宗。化表無化。為萬化之府矣。又凡亦是心。聖亦是心。以所習處下。不能自弘。則溺塵勞耳。若以心託事則狹劣。若以事從心則廣大。凡世人多外重其事。而內不曉其心。是以所作。皆非究竟。以所附處卑故耳。如搏牛之虻。飛極百步。若附鸞尾。則一翥萬里。非其翼工。所託迅也。亦如牆。頭之草。角裏之聲。皆能致其高遠者。所託之勝也。如入宗鏡。一一附於自心。則毛吞。巨浸。塵含十方。豈非深廣乎。
問。內外唯識。心境皆空。云何教中又立外相。
答。因了相空。方談唯識。若執有相。唯識義不成。若執無相。真空理不顯。以無相即相。方達真空。相即無相。始明唯識。所以攝大乘論云。唯識道理。須明三相。一通達唯量。外塵實無所有故。二通達唯二。相及見唯識故。三通達種種色生。但有種種相貌。而無體故。所以攝大乘論云。一切相有二種。謂現住及所立。散心所緣六塵。名現住。定心所緣骨鎖等。為所立。復次似塵顯現名相。謂所緣境。似識顯現名見。謂能緣識。此二法。一是因。二是果。又一是所依。二是能依。是知因內起念。想像思惟。則外現其相貌。念若不起。相不現前。以因內生外故。攝末歸本。全境是心。何者。若心不起。境本空故。一切境界。唯心妄動。
問。約世間妄見。定是何識。
答。眾生所見。即是亂識。中邊分別論云。謂一切世間。但唯亂識。此亂識。云何名虛妄。由境不實故。由體散亂故。又若執永無亂識。繫縛解脫。皆不成就。即起邪見。撥淨不淨品。故知因迷得悟。非無所以。從凡入聖。蓋有緣由。如影像表鏡明。因妄識成真智。
問。定中所見定果色。是定心自現。非緣現在外色。又非憶持過去境。可驗唯心。未得定者。皆是散意所見外色。云何證是自心。
答。定內定外。靜亂雖殊。所見之色。皆唯自識。以外境無體。從緣而生。生性本空。無相可得。識論云。如觀行人。定中所見色相境界。識所顯現。定無境界。此青等色相。是定境。非所憶持識。憶持識有染污。此起現前所見。分明清淨。則唯識之旨。於此彌彰。如依鏡面。但有自面。無有別影。何以故。諸法和合道理。難可思議。不可見法而令得見。定心。亦爾。定心有二分。一分似識。一分似塵。此二種。實唯是識。若憶持識是過去色。此定中色。若在散心五識。可言緣現在外塵起。若散意識。緣過去塵起。若在觀中。必不得緣外色為境。色在現前。又非緣過去境。當知定心所緣色。即見自心。不見別境。以定中色。比定外色。應知亦無別境。是知一心即萬法。萬法即一心。何者。以一心不動。舉體為萬法故。如起信鈔釋疏云。舉體者。謂真如舉體成生滅。生滅無性。即是真如。未曾有真如處不生滅。未曾有生滅處不真如。又云。不同空者。靈然覺知。覺知。即神解義。陰陽不測謂之神。解即是智。智即是知。知即一心也。故以知為心體。所以祖師云。空寂體上。自有本智能知。大意云。於一切染淨法中。有真實之體。了然鑒覺。目之為心。
問。外諸境界。既稱內識似色顯現。但是唯識者。云何不隨識變異。
答。若執外色實住。即是於無色中見色。妄生顛倒。如揑目生二相。豈是真實。
攝論問云。若無別色塵。唯是本識。何故顯現似色等。云何相續堅住。前後相似。若是識變異所作。則應乍起乍滅。改轉不定。云何一色。於多時中。相續久住。故知應有別色。
答。由顛倒故。顛倒是煩惱根本。由識變異。起諸分別。依他性與分別性相應。即是顛倒。煩惱所依止處。顛倒煩惱。又是識變異所依止處。若無互為依止義。則識無變異。於非物中。分別為物。不應有此顛倒。若無煩惱。豈有聖道。故此義亦不成。是故應信離識無別法。
問。內心分別稱識。外色不分別。如何是識。
答。能見所見皆是亂識。無中執有。色本自虛。攝論云。亂識者。無中執有名亂。十一識中。世等六識。隨一識。唯二分。一分變異成色等相。一分變異成見等。不出此二。識性。能分別則成見。不能分別則成相。如無所有菩薩經云。爾時世尊。告無所有言。汝當為此諸菩薩等。說五陰聚。和合身事。無所有菩薩言。世尊。如我所見。如佛色空。我色亦爾。如佛色。一切眾生色。一切樹林藥草色亦爾。如一切樹林藥草色。彼一切界和合聚色亦爾。所有空色。及我色。如來色。一切眾生色。一切樹林藥草等色。一切界和合聚色。無有二相。非法。非非法。諸少智者。於無色中。或作是想。希望欲入此法。行於無色中。妄起行想。略說乃至受想行識中。如是作。如色所作。如虛空識。我識亦爾。如彼識。如來識亦爾。如如來識。彼識。一切眾生識亦爾。如一切眾生識。彼識。一切樹林藥草識亦爾。真虛空識。如來識。及我識。一切眾生識。一切樹林藥草識亦爾。一切和合識。無二相。不可知。不可分別。不生。無等等。
問。既稱唯有識。何得立色名。
答。一切名。皆是客義。名中無法。法中無名。名不當法。法不當名。經云。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此色無所有。為通相。若有生。即有染。若有滅。即有淨。由無此四義。故色無別相。經云。由假立客名。隨說諸相。攝論云。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體。又云。一切相。有二種。一如外顯現。二如內顯現。如外是相。如內是思惟。故知一體現二內外雙分。則心非內外。內外是心。又能所相成。心境互攝。二而不二。常冥一味之真原。不二而二。恒分心境之虛相。
問。心念念滅剎那相。內身外色。亦剎那滅耶。
答。內外諸色。唯心執受。亦隨心念念剎那滅。心外更無一法。可作常住。可作生滅。雜集論云。如心心法是剎那相。當知色等亦剎那相。有其八義。一由心執受故。謂色等身。由剎那心念念執受故。剎那滅等。二等心安危故。謂色等身。恒與識俱。識若捨離。即便爛壞。三隨心轉變故。謂世間現見。心在苦樂貪瞋等位。身隨轉變。隨剎那心而轉變。故身念念滅。四是心所依故。謂世間共知。心依止有根身。如火依薪。如芽依種等。是故此身。是剎那心依止。故亦剎那滅。五心增上生者。謂一切內外色。皆心增上所生。能生因剎那滅故。所生果亦剎那滅。六心自在轉故。謂若證得勝威德心。於一切色。如其所欲。自在轉變。由隨剎那能變勝解轉變生故。色等剎那生。滅道理成就。七於最後位變壞可得故。謂諸色等。初離自性念念變壞。於最後位欻爾變壞。不應道理。然此可得。故知色等從初已來。念念變壞。自類相續。漸增為因。能引最後麁相變壞。是故色等。念念生滅。八生已不待緣。自然壞滅故。謂一切法。從緣生已。不待壞。緣自然壞滅。故知一切可滅壞法。初纔生已。即便壞滅。是故諸法剎那義成。大智度論云。若諸法實有。不應以心識。故知有相。若以心識故知有。是則非有。如地堅相。以身根身識知故有。若無身根身識知。則無堅相。又因緣和合生故空。唯心故空。是知內色外色。皆識建立。隨心有無。實無自體。
問。論唯有內心。實無外境者。如修十善業。受天堂樂。作五逆罪。受地獄苦。昇忉利。則五欲悅目。墮泥犁。則萬苦攢身。悅目有靈鳳翔鸞。作歡樂之事。攢身有鐵蛇銅狗。為逼惱之殃。明知非但內心。實有外境。
答。天堂地獄苦樂之相。皆是自心果報業影。既以自心所作為因。還以自心所受為果。故經云。未有自作他受。今且約地獄界受苦。以證唯心。十法界中。例皆如是。
識論問。云何名為四大轉變。彼四大種種轉變。動手脚等。及口言說。令受罪人。生於驚怖。如有兩羊。從兩邊來。共殺害。彼地獄眾生。見有諸山。或來或去。殺害眾生。以是義故。不得說言。唯有內心。無外境界。
答曰。偈言。若依眾生業。四大如是變。何故不依業。心如是轉變。汝向言。彼罪人業。外四大等。如是轉變。何故不言依彼眾生罪業力故。內自心識。如是轉變。又偈言。業熏於異法。果云何異處。善惡熏於心。何故離心說。故偈言。業熏於異法。果云何異處者。此以何義。彼地獄中。受苦眾生。所有罪業。依本心作。還在心中。不離於心。以是義故。惡業熏心。還應心中。受苦果報。何以故。以善惡業。熏於心識。而不熏彼外四大等。以四大中。無所熏事。云何虛妄分別。說言四大轉變。於四大中受苦果報。是故偈言。善惡熏於心。何故離心說。如無盡意菩薩經云。菩薩所作精進。常與身口意相應。雖身口精進。皆由於心。心為增上。云何菩薩心精進。所謂心始心終。云何心始。初發心故。云何心終。菩提心寂滅故。是知起盡俱心。初終咸爾。非唯淨業。萬事皆然。不出一心。圓滿覺道。又如油盡燈滅。業喪苦亡。若定有外境可觀。非內所感。只合長時受苦。無解脫期。既有休時。當知無實。可驗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矣。是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作虛妄因。受虛妄果。皆從情結。唯逐想生。所以首楞嚴經云。即時阿難。及諸大眾乃至而白佛言。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瑠璃大王。善星比丘。瑠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唯垂大慈發開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呪印。顧眄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故知因情滯著。能成愛水。浸漬不休。自然成墜。以情地幽隱。故為內分。以舉念緣塵。取像名想。運動散亂。故名外分。一切境界。非想不生。故經云。若知一切國土。唯想持之。是則名為初發心菩薩。又華嚴經頌云。勇猛諸佛子。隨順入妙法。善觀一切想。纏網於世間。眾想如陽焰。令眾生倒解。菩薩善知想。捨離一切倒。眾生各別異。形類非一種。了達皆是想。一切無真實。十方諸眾生。皆為想所覆。若捨顛倒見。則滅世間想。世間如陽焰。以想有差別。知世住於想。遠離三顛倒。譬如熱時焰。世見謂為水。水實無所有。智者不應求。眾生亦復然。世趣皆無有。如焰住於想。無礙心境界。若離於諸想。亦離諸戲論。愚癡著想者。悉令得解脫。遠離憍慢心。除滅世間想。住盡無盡處。是菩薩方便。又云。譬如有人。將欲命終。見隨其業。所受報相。行惡業者。見。於地獄。畜生。餓鬼。所有一切眾苦境界。或見獄卒手持兵仗。或瞋或罵。囚執將去。亦聞號叫悲歎之聲。或見灰河。或見鑊湯。或見刀山。或見劍樹。種種逼迫。受諸苦。惱作善業者。即見一切諸天宮殿。無量天眾。天諸婇女。種種衣服。具足莊嚴。宮殿園林。盡皆妙好。身雖未死。而由業力。見如是事。大智度論云。如乾闥婆城者。非城。人心想為城。凡夫亦如是。非身想為身。非心想為心。故知地獄天堂。本無定處。身猶未往。已現自心。境不現前。唯心妄見。可驗苦樂之境。本無從出。善惡之事。唯自召來。空是空非。妄生妄死。如達磨大師云。由己見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若無我者。逢物不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若入宗鏡。我法俱空。心境自亡。是非咸寂。神性獨立。對待無從。斯皆悟本而成。非因學得。如先德云。境自虛。不須畏。終朝照矚元無對。設使任持浮幻身。任運都無舌身意。又昔人偈云。寧神泯是非。現身安樂國。所以論云。智境豁然。名為佛國。
又如有學人問百丈和尚云。對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
答。一切諸法。本不自言是非垢淨。亦無心繫縛人。但人自虛妄計著。作。若干種解。起。若干種見。生若干種畏愛。但了諸法不自生。皆從。自己顛倒取相而有。知心與境。本不相到。當處解脫。一一諸法。一一諸心。當處寂滅。當處是道場。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來不是凡。不是聖。不是愚。不是智。不是垢。不是淨。亦非空有善惡。與諸染法相應。名眾生界。與諸淨法相應。名人天二乘。若垢淨心盡。不住繫縛解脫。無一切有為無為縛脫等心量。處於生死。其心自在。畢竟不與諸虛幻塵勞蘊界生死。諸入和合。逈然無住。一切不拘。去來無礙。往來生死。如門開相似。
問。地獄既是非情。云何動作。
答。是有情不思議業力所感。令受罪眾生。自見有如是事。如成劫風。雖是無情。亦能成劫。似磁毛石。豈有識想。令鐵轉移。設使眾生輪迴六趣。善惡昇沈。實無主宰。人法俱空。所以先德云。往復無際。動靜一原。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乎。故知若入一際法界之中。有何差別。能所冥合。境智同如。豈可更有一法為動為靜。隨業識之轉乎。若未入法界。不悟此宗。但有一法當情。皆是自之業識。離識之外。決定無法。
問。凡所施為。皆是自心者。云何殺生而得殺罪。
答。皆是依於自心分別。強執善惡之因。妄受苦樂之果。若究三輪之體。能殺所殺本空。是以文殊執劍於瞿曇。鴦崛持刀於釋氏。終不見生見殺。執自執他。妄受輪迴。酬還罪報。
識論問云。若彼三界。唯是內心。無有身口外境者。何故屠獵師等殺害猪羊。等得殺生罪。
偈答云。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依種種因緣。破失自心識。釋曰。如人依鬼毘舍闍等。是故失心。或依自心。是故失心。或有憶念愛不愛事。是故失心。或有夢見鬼著失心。或有聖人神通轉變。前人失心。如一比丘。夜蹋爪皮。謂殺蝦蟇。死入惡道。故云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者。以依仙人嗔心。嗔毘摩質多羅阿脩羅王故。殺餘眾生。此依他心。他眾生心。虛妄分別。命根謝滅。以彼身命。相續斷絕。應如是知。頌云。經說檀挐迦。迦陵。摩燈國。仙人嗔故空。是故心業重。
問。依仙人嗔心。依仙人鬼。殺害如是三國眾生。非依仙人嗔心而死。
答。佛問尼乾子言。摩登伽等三國眾生。汝頗曾聞。云何而死。為身業殺。為意業殺。尼乾子言。瞿曇。我昔曾聞。仙人嗔心。以意業殺爾所眾生。佛言。以是成我義。三界唯心。無身口業。何以故。如世人言。賊燒山林。聚落城邑。不言火燒。此義亦爾。唯依心。其善惡業得成。故偈云。諸法心為本。諸法心為勝。離心無諸法。唯心身口名。成實論云。若離心有業。非眾生亦應有罪福。如風頹山。惱害眾生。風應有罪。若吹香華。來墮塔寺。亦應有福。是則不可。故知離心無罪福也。以此文證。罪福據心。無身口業。身口業者。但有名字。實是意業。身口名說。華嚴會意云。凡有見自見他。皆是迷心自現。何者。如見他持刀殺自。當知他自。皆從自生。以離自見心。無自他故。非但自他是心妄現。即所持刀杖故。亦是自心。何以故。心外無彼實刀杖故。見所持者。唯六塵故。由不知自心現。見殺。即惶懼不安。若了唯是自心。縱殺誰憂誰懼。皆由妄心生。故種種有。妄心滅。故種種無。既知唯心妄現。心不見心。即物我俱亡。憂喜咸寂。又如夢中殺事。亦如是也。如說世間恒如夢。不可得有無。密嚴經云。內外境界。心之所行。皆唯是識。惑亂而見。此中無我。亦無我所。能害。所害。害及害具。一切皆是意識境界。依阿賴耶識。如是分別。
又古師問云。若所見皆是自相分。如何殺自相分而得怨報。
答。雖觀他人扶塵根是自相分。於他是親相分。有執受故。如誤殺他。即斷命根。即有罪。於自即是疎相分。
問。經中所云。一切法如夢。以證唯心者。云何夢中事虛。寤中事實。果報不等。法喻不齊。云何引證。
答。所申譬況。皆為不信之人。假此發明。所以智不難喻。但求見道。證會自心。何用檢方便之詮。執圓常之理。此夢喻一法。證驗最親。識論答外難云。汝言夢中所見飲食飢飽。刀杖毒藥。如是等事。皆悉無用。寤時所見如是等事。皆悉有用。此義不然。頌云。如夢中無女。動身失不淨。如夢交會。漏失不淨。眾生如是。無始世來。虛妄受用色香味等外諸境界。皆亦如是。實無而成。
又問。若夢中無境。寤亦爾者。何故夢中寤中。行善惡法。愛與不愛。果報不等。
答。唯有內心。無外境界。以夢寤心。差別不同。是故不依外境。成就善不善業。是以在夢位心。由睡眠壞。勢力羸劣。心弱。不能成善惡業。覺心不爾。故所造行。當受異熟。勝劣不同。非由外境。設覺中所受苦。樂實果報。亦無作者受者。悉如幻夢。又論云。睡眠昧略為性者。疏云。味簡在定。略別寤時。義天鈔云。昧簡在定者。此睡眠位。雖然專注一類微細之境。與定不同。定意識取境明了故。此乃闇昧。略別寤時者。彼覺寤時。心極明利。具能緣於六塵之境。則寤時心心所。緣境寬廣也。此睡眠位心心所。不明利故。唯緣一法塵境。取境少故。名為略也。寶積經偈云。諸法自性不可得。如夢行欲悉皆虛。但隨想起非實有。世尊知法。亦如是。以一切法。念念無住故。念念生滅故。念念不可得故。念念無自性故。夢寤所受憂喜苦樂。雖延促不等。果報有殊。然悉從識變。皆因想成。道理推窮。無不平等。並是明闇意識所行境界。覺中是明了意識。夢中是夢中意識。覺夢雖殊。俱不出意。故經云。寤則想心。寐為諸夢。若無夢則諸境不現。無想則萬法不成。以隨意生形。從想立法故。若有入此如夢法門。則親證唯心。疾成佛智。能滿菩提之道。廣興法利之門。如華嚴經頌云。菩薩了世法。一切皆如夢。非處非無處。體性恒寂滅。諸法無分別。如夢不異心。三世諸世間。一切悉如是。夢體無生滅。亦無有方所。三界悉如是。見者心解脫。夢不在世間。不在非世間。此二不分別。得入於忍地。譬如夢中見。種種諸異相。世間亦如是。與夢無差別。住於夢定者。了世皆如夢。非同非是異。非一非種種。眾生諸剎業。雜染及清淨。如是悉了知。與夢皆平等。菩薩所行行。及以諸大願。明了皆如夢。與世亦無別。了世皆空寂。不壞於世法。譬如夢所見。長短等諸色。是名如夢忍。因此了世法。疾成無礙智。廣度諸群生。修行如是行。出生廣大解。巧知諸法性。於法心無著。成唯識寶生論云。如夢有損用。雖無外境。理亦得成。由於夢內男女兩交。各以自根。更互相觸。雖無外境觸。而有作用成。現流不淨。但是識想。自與合會。為其動作。此既如是。於餘亦然。惡毒刀兵。霜雹傷害。雖無外境。但依其識。有毒刀等。何理不成。乃至若爾夢餐毒等。應成身病。此亦由其唯識有用。猶如於境。而有定屬。還將後答。用杜先疑。或復有時見其毒等。雖無實境。而有作用。由見不被蛇之所螫。然有疑毒。能令悶絕。流污心迷。若遭蛇螫。亦於夢中。由呪天等。增上力故。遂令飽食。氣力充強。又復聞乎。為求子息。事隱林人。夢見有人。共為交集。便得其子。如何得知。於彼夢內被毒等傷。是為非有。睡覺之後。不覩見故。今此所論。還同彼類。於現覺時。將為實事。見毒藥等。執為非謬。真智覺時。便不見故。同彼夢中。體非是實。然於夢中許實色等。彼亦獲斯非所愛事。毒等果用。便成實有。若言無者。但有毒相等用。無。此云毒狀。便成違害。許毒相等。固成無益。於其識上。藥體無故。是故定知。實無外境。但於覺心生其作用。猶如於夢。覺亦同然。斯乃真成稱契道理。釋曰。且如夢中。實無蛇螫。識心纔變。怖境樅然。如同蛇螫。若覺中實被蛇螫。疑心不生。亦不為害。近聞世間有人。於路被毒蛇螫脛。其人自見。為是樹椿所傷。行經三十餘里。毒亦不發。忽遇禁蛇之人。指云。汝被毒蛇螫了。纔聞是語。疑心頓起。毒發便終。若執心外實有毒蛇之境。心未生時。毒何不發。故知心外無境。蛇毒不能殺人。心毒起時。自能成害。是以境無心有。境便現前。境有心無。境終不現。例一切法。悉亦如然。可驗唯心。成就宗鏡。如教中佛密意說如幻等。總有十喻。於中夢喻。所悟不同。隨智淺深。且約五種。一世間凡夫解者。只知浮生短促。如夢不久。二聲聞證處。但了夢心。生滅無常。苦空無我。三小菩薩。悟夢不實。徹底唯空。四大菩薩。達夢唯心。非空非有。夢中所見故非空。覺後寂然故非有。五。祖佛圓證法界。如正夢時。只一念眠心。現善惡百千境界。況瞥起一念心時。具十種法界。因果。重重無盡。歷歷區分。如法。華夢入銅輪。成佛度生。經無量劫。華嚴善財登閣。於一念夢定之心。剎那之間。悉見不可思議三世佛事。如古詩云。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宗鏡錄卷第七十八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七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如是了知。則真善知識。一心妙理。圓證無疑。何故聞外善惡知識。而生聽受。
答。皆是增上因緣。和合。虛妄分別。而成。彼此情生。無有真實。
識論問云。何故遇善知識。聞說善法。值惡知識。聞。說惡法。若無外一切外境者。彼云何說。若不說者。云何得聞。若不聞者。此云何成。
偈答。遞共增上因。彼此心緣合。以一切眾生。虛妄分別。思惟憶念。彼說我聞。而實無有彼前境界。是以若執內外。則心境對治。尚未入於信門。何乃稱於聽法。持心梵天所問經云。眼耳鼻舌身意。無所流聞。乃曰聽經。其有染污於諸入者。則無所聞。便在於色。金剛場陀羅尼經云。無有諸法。是名一字陀羅尼法門。若能如是信解。則聽者無聞無得。心境不二方聞佛所說經。可謂真聞。遇善知識。若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則隨境界流。逐。因緣轉。皆為不了自法。遂令內外緣分。如經云。佛言。隨有是經之處。則為有佛。若我住世無異。故知自心之佛。無處不遍。寧論前後出沒耶。若隨異境。則生滅無常。見他佛。則隱顯無恒。誦他經。則音聲間斷。故祖師云。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志公云。每日誦經千卷。紙上見經不識。又先德云。出息不依外緣。入息不依陰界而住。常轉如是經。非但百千萬卷。爭如悟此真善知識。念念現前。自轉無盡藏經。熾然恒演。
問。若心虛境寂。理實無差。現對根塵。事相違反。如何明徹。境智一如。
答。一期根境。俗有真無。畢竟自他。皆無所得。又若定執真有俗無。則成增減二謗。但二諦雙會。圓了一心。如佛性論難云。若諸法無實性者。即與證量相違。則能所習不可得。我現見聲耳相對。所以得聞。故知不空。釋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能所及證量自性。皆不可得。自性不成。若一性不成者。多性云何成。又汝說證量云何成者。今我立證量。顯了二空。諸法空故。自性不可得。如見幻事幻物者。證量所見。不如實有。諸法亦爾。不如所見。而有所見。由體不實故不有。由證量故不無。由體無故。空義得成。以證量故。假有不失。又云。依他性相者。能執所執。增益。又損減。由解此性故。此執不生。若見真為有。則是增益。名為常見。若見俗定無。則是損減。名為斷見。唯有似塵識故。別無能所。無能所故。無增益執。由有似塵識故。無損減執。若知外塵是識而似顯現。則非無。了外相本虛如幻所作。則非有。非無則不壞俗諦。非有則不隱真諦。是以真俗融即而常異。空有雙現而恒同。方超戲論之情。始會一心之旨。如摩訶般若經云。說是般若波羅蜜品時。佛在四眾中。天人龍鬼神。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於大眾前。而現神足變化。一切大眾。皆見阿閦佛。比丘僧圍遶說法。乃至爾時佛攝神足。一切大眾。不復見阿閦佛聲聞人。菩薩摩訶薩。及其國土。不與眼作對。何以故。佛攝神足故。爾時佛告阿難。如是阿難。一切法不與眼作對。法法不相見。法法不相知。如是阿難。如阿閦佛弟子。菩薩國土。不與眼作對。如是阿難。一切法不與眼作對。法法不相知。法法不相見。何以故。一切法。無知無見。無作無動。不可捉。不可思議。如幻人無受無覺。無真實。菩薩摩訶薩如是行。為行般若波羅蜜。釋曰。若行般若者。則是直了一心智性。了色無形。非眼境界。乃至達法體寂。非意所知。但是隨心暫現。還隨心滅。故云一切法無知無見。大智度論云。相不能知無相。譬如刀雖利。不能破空。無相不能知相者。有人言。內智慧無定相。外所緣法有定相。心隨緣而生。是故說無相不應知相。譬如無刀。雖有物。無刀可斫。是知若心有境無。亦不知見。若心無境有。亦不知見。若心境俱有。各無自性。各既不知。合豈成見。若心境俱無。亦不知。見有尚不知。無豈成見。則心境俱空。萬有咸寂。如是則尚無一法冥合相順。寧有根境對待而作相違者乎。如一切差別違順之境。皆是一心之量。無有障礙。亦無解脫。譬如水不洗水。火不滅火。何者。以一體故。不相陵滅。若有異法。方成對治。如今但先得旨。自合真如。故經云。法隨於如。無所隨故。若有所隨。則有能隨之別。既無所隨。亦無能隨。故則法外無如。如外無法。所以經云。如理作意。於一切法平等相應。是則具足一切佛法。華嚴疏云。以如為佛。則無境非如者。大品經答常啼云。諸法如。即是佛。金剛經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既以如為佛。一切法皆如也。何法非佛耶。若信一如。此是開悟本法。生決定解。入自在門。如華嚴論云。經云。善男子。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曜。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具清淨行。往詣十方一切佛國土。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此明舉本果法。令凡信樂修行。從初發心。修行慣習。十地功終。方依及此初時本樣果法也。還以法界中時不遷。智不異。慈悲不異。願行不異之所成就。以於法界大智無延促中修行故。不如情解。有修行者。莫作延促時分修學。應須善觀法界體用。莫如世情。作一剎那計。作三僧祇計。如法界中。都無脩短遠近故。以此解行。如法修行。於諸境界。善照生滅。令使執盡。而成智之大用。於自心境。莫浪攝持。但知放蕩任性坦然。習之觀照。執盡智現。生滅自無。業垢自淨。會佛境界。同如來心。佛見自會。非由捉搦。縵作別治。令心狂惑。但自明心境。見融。執業便謝。見亡執謝。一切萬法。本自無瘡。智境朗然。名為佛國也。無煩強生見執。永自沈淪。自作自殃非他能與。
問。若約見聞外境。則色不至眼。眼不至色。可言唯心。無相可得。只如飲噉之時。根境相入。若言無相。不可以心喫心。
答。六根六境。雖則離合不同。皆唯識變。味性本空。若非是識。誰知鹹淡。古師云。只喫相分。本質自在。
問。如喫了。質亦亡如何。
答。能隨既亡。所隨亦滅。亦如二十人共一株樹。一人伐之。十九人所隨亦滅。又唯識義鏡釋云。共果同在一處。不相障礙者。
問。且如一樹。有情共變。而一有情伐用之時。為用自變。為兼用他。若唯自者。餘人變者。應存不亡。樹何不見。若亦用他。何名唯識。
答。有云。樹等既是共相種生。皆相隨順。互相增益。彼一有情自所變者。所緣親用。他所變者。與自所變。為增上緣。亦疎緣用。一切相望。自為所順。他為能順。由所順無。能順亦滅。由斯樹喪。唯識亦成。
問。何以得知互相增益。
答。對法論云。有情共業為增上緣。
問。既但唯心。無有萬法。目前差別。從何建立。
答。萬法但名。實無體相。因名立相。相狀元空。因相施名。名字本寂。唯想建立。名相俱虛。反窮想原。亦但名字。既無想體。分別則空。故知萬法出自無名。萬名生於無相。名不當相。相不當名。彼此無依。萬法何在。相待之名既寂。分別之想俄空。如幻之境冥真。所執之情合覺。密嚴經頌云。世間種種法。一切唯有名。但想所安立。離名無別義。又頌云。能知諸識起。無有所知法。所知唯是名。世法悉如是。以名分別法。法不稱於名。諸法性如是。不住於分別。以法唯名故。想即無有體。想無名亦無。何處有分別。若得無分別。身心恒寂靜。如木火燒已。畢竟不復生。又頌云。如見杌為人。見人以為杌。人杌二分別。但有於名字。諸大和合中。分別以為色。若離於諸大。色性即無有。
問。若以唯識為宗。則世出世間。唯是一識。萬法皆決定空耶。
答。以唯識故。則有世俗諦。既有世俗。則有似塵識。幻相不無。以無實不可得。故稱空耳。不可起蛇足鹽香。決定斷空之見。如密嚴經偈云。瓶等眾境界。悉以心為體。非瓶似瓶現。是故說為空。世間所有色。諸天宮殿等。皆是阿賴耶。變異而可見。眾生身所有。從頭至手足。頓生及漸次。無非阿賴耶。習氣濁於心。凡愚不能了。此性非是有。亦復非是空。如人以諸物。擊破於瓶等。物體若是空。即無能所破。譬如須彌量。我見未為惡。憍慢而著空。此惡過於彼。又經云。寧可執有如須彌。不可執空如芥子。大般涅槃經云。解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乾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乾。實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不空空者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不空。如水酒酪酥蜜等瓶。雖無水酒酪酥蜜時。猶故得名為水等瓶。如是瓶等。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色香味觸。若言不空。而復無有水酒等實。解脫亦爾。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常樂我淨。若言不空。誰受是常樂我淨者。以是義故。不可說空。及以不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如瓶無酪則名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猶如彼瓶色香味觸。故名不空。是故解脫。喻如彼瓶。彼瓶遇緣。則有破壞。解脫不爾。不可破壞。不可破壞。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問。經云。五陰即世間者。一陰名色。四陰名心。云何說內外種種世間。皆從心出。
答。種種五陰。皆從心起。從心現相。名之曰色。經偈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色即收盡無情國土。名即收盡有識世間。五陰即世間故。若了五陰俱空。則是出世間。是知世出世間。皆從心起。何者。若意地起貪嗔心。覽三塗五陰。罪苦眾生發現。意地修戒善心覽人天五陰。受樂眾生發現。意地證人空心覽無漏五陰。真聖眾生發現。意地立弘誓心覽慈悲五陰。大士眾生發現。意地運平等心覽常住五陰。尊極眾生發現。今所以置前四陰。但觀識陰。如伐樹除根炙病得穴。則生死之苦芽永絕。煩惱之沈痾不生。又若毘藍之風。卷群疑而淨盡。猶劫燒之火。蕩異執而無餘。所以一切世間凡聖同居之處。無不悉是自心。如此悟入。名住真阿蘭若正修行處。非論大小之隱。不墮喧靜之觀。所以古德云。處眾不見喧嘩。獨自亦無寂寞。何故不見喧寂。以但了一心故。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汝善男子。當修學者。但有一德。是人應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云何為一。謂觀一切煩惱根原。即是自心。了達此法。堪能住止阿蘭若處。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驅打。但逐瓦石。不逐於人。未來世中。住阿蘭若。新發心者。亦復如是。若見色聲。香味觸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煩惱根本。不知五境從自心生。即此名為未能善住阿蘭若處。以是因緣。樂住寂靜求無上道。一切菩薩摩訶薩等。若五欲境現前之時。觀察自心。應作是念。我從無始。至于今日。輪迴六趣。無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於五欲境貪愛染著。如是菩薩。名為堪住阿蘭若處。是知不悟自心。徒栖遠谷。避喧求靜。古人云。舉世未有其方。若頓了自心。是真阿蘭若。乃至光明遍照。萬德俱圓。若不自明。則輪迴諸趣。如頓證毘盧遮那法身字輪瑜伽儀軌。釋。如來法身觀者。先觀發起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應以三密加持身心。則能入文殊師利大智慧海。然修行最初。於空閑處。攝念安心。閉目端身。結加趺坐。運心普緣無邊剎海。諦觀三世一切如來。遍於一一佛菩薩前。慇懃恭敬。禮拜旋遶。又以種種供具雲海。奉獻如是等一切聖眾。廣大供養已。復應觀自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猶如虛空。復應深起悲念。哀愍眾生。不悟自心。輪迴諸趣。我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餘。復應觀察自心。諸眾生心。及諸佛心。本無有異。平等一相。成大菩提心。瑩徹清淨廊然周遍。圓明皎潔。成大月輪。量等虛空。無有邊際。故知心無際故。猶若虛空。豈存初後。如華嚴經頌云。心住於世間。世間住於心。於此不妄起。二非二分別。是以說一說二。是世間語言。立是立非。屬意地分別。若頓悟自心。直入宗鏡。尚不見無分別。豈特生分別乎。如經頌云。了知非一二。非染亦非。淨亦復無雜。亂皆從自想。起不唯世法施為。乃至諸聖作用。起盡根由。皆不出宗鏡。故經偈云。剎海無邊妙莊嚴。於一塵中無不入。如是諸佛神通力。一切皆由業性起。如斯妙旨。是現證法門。但初生比信。猶可虛襟。況證入之時。自斷餘惑。言亡象絕。識滅情消。故祖師云。唯證乃知難可測。起信論云。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彼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問。內外唯心。是平等理。云何身土不同。內身有覺。外境無知。
答。世界身土。法爾如然。不可執一執異。自性情見。若言法爾者。即法如是。或云法性者。若是法性。即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頓變起外諸器界。不出此二。一法應如是。二藏識變起。又眾生業力。亦菩薩萬行為因等。所現世界。皆是藏識相分。相分之中。半為外器。而不執受。半為內身。執為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緣如此。法如是故。行業引故。上雖分執受不執受。二義。俱無自性。全以佛法界如如一真心為體。當知依即正。正即依。不出一心真性矣。且性無不包。有情無情。有覺無覺。皆自心性為體。隨緣發現。應處方知。如世間致生祠堂。有政德及民。往往有遺愛去思。為立祠宇。中塑像以四時饗之。其人當饗祭日。則酒氣腹飽。亦如丁蘭至孝。刻木為母晨昏敬養。形喜慍之色。且土木不變。唯心感耳。
問。立識方成唯識義。云何境識俱遣。
答。顯識論云。立唯識。乃一。往遣境留心。究竟為論。遣境為欲空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所以唯識論。亦名。破色心論。佛性論云。經中佛以幻師為譬。佛告迦葉。譬如幻師。作諸幻像。所作等幻虎。還食幻師。迦葉。如是觀行比丘。隨觀一境。顯現唯空。故實無所有。虛無真實。云何能得離此二邊。由依意識。生唯識智。唯識智者。即無塵體智。是。唯識智若成。則能還滅自本意識。何以故。以塵無體故。意識不生。意識不生故。唯識自滅。故意識如幻師。唯識智如幻虎。以意識能生唯識故。唯識觀成。還能滅於意識。何以故。由塵等無故。意識不生。譬如幻虎。還食幻師。如提婆法師說偈言。意識三有本。識塵是其由。若見塵無體。有種自然滅。入楞伽經云。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實不滅識。何者。以境本空。從識變故。以識無體。不須滅故。是以識心無體。隨境有無。見空生空。見色生色。事來即起。事去還無。如傳奧法師云。妄念所緣。放有色處。則不見空。但見於色。於無色處。則見有空。緣有時無時亦爾。緣有時。則見有心生。見無心滅。緣無時。則見無心生。見有心滅。此皆妄念所緣之境。又事上無事。本全是心。念起塵生。念寂塵滅。如起信論云。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然既無外色。亦無外空。空尚是無。色焉能有。論云。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疏釋云。本以待色為空。今既唯心無色。何得更有於空也。故知萬法。皆相待而有。若入宗鏡。自然諸法絕待。歸本真心。故論云。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
問。世人多執有情動作有識。無情不動作無識。且如葵藿向日而轉。芭蕉聞雷而生。橘得屍而敷榮。鐵因石而移動。又如麴發酒醋。火爇山林。此等皆是無情。云何動作。
答。有情無情。各有二義。若有情生死。一是眾生業力所為。二是法界性自然生。若無情轉動。一是異法性自爾。二是法作。如大涅槃經云。佛告師子吼菩薩。善男子。汝言眾生悉有佛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礠石者。善哉善哉。以有佛。性因緣力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言不須修聖道者。是義不然。善男子。譬如有人。行於曠野。渴乏遇井。其井極深。雖不見水。當知必有。是人方便求覓。罐綆汲取則見。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復有之。要須修集無漏聖道。然後得見。乃至譬如眾生造作諸業。若善若惡。非內非外。如是業性。非有非無。亦復非是本無今有。非無因出。非此作此受。此作彼受。彼作彼受。無作無受。時節和合而得果報。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亦復非是本無今有。非內非外。非有非無。非此非彼。非餘處來。非無因緣。亦非一切眾生不見。有諸菩薩。時節因緣和合得見。時節者。所謂十住菩薩摩訶薩。修八聖道。於諸眾生得平等心。爾時得見。不名為作。善男子。汝言如礠石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石不吸鐵。所以者何。無心業故。善男子。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無有作者。無有壞者。善男子。猶如猛火。不能焚薪。火出薪壞。名為焚薪。善男子。譬如葵藿。隨日而轉。如是葵藿。亦無。敬心。無識無業。異法性故。而自迴轉。善男子。如芭蕉樹。因雷增長。是樹無耳。無心意識。異法有故。異法增長。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阿叔迦樹。女人摩觸。華為之出。是樹無心。亦無覺觸。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橘得屍。果則滋多。如是橘樹。無心無觸。異法有故。異法滋多。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安石榴樹。甎骨糞故。果實繁茂。安石榴樹。亦無心觸。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礠石吸鐵。亦復如是。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不能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無明不能吸取諸行。行亦不能吸取識也。亦得名為無明緣行。行緣於識。有佛無佛。法界常住。故知法法無心。塵塵本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法無心而隨緣成壞。人無心而諸行遷流。如芭蕉聞雷葵藿向日。無明不取諸行。諸行不吸識心。則法法不相到。法法不相知。法法不相待。法法不相借。皆性自爾故。法如是故。是以金剛三昧經云。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凡所見境。唯所見心。即不相到也。華嚴經頌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即不相知也。維摩經云。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即不相待也。寶藏論云。火不待日而熱。風不待月而涼。堅石處水。天鼓遊光。明暗自爾。乾濕同方。物尚不相借。豈況道乎。即不相借也。如火以熱為性。風以涼為性。豈假藉他緣乎。天鼓者。日也。常遊光照四天下。日出即明。日沒即暗。皆是法爾。非關造作。堅石處水者。石雖處水。水不入石。雖同一處。石自乾而水自濕。故知法法標宗。塵塵絕待。則非因緣。亦非自然矣。
問。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復說諸法如幻。
答。了境是心。萬法奚有。以依心所起。無有定體。皆如幻化。畢竟寂滅。寶積經云。爾時世尊告幻師言。一切眾生。及諸資具。皆是幻化。謂由於業之所幻故。諸比丘眾。亦是幻化。謂由於法之所幻故。我身亦幻。智所幻故。三千大千一切世界。亦皆是幻。一切眾生共所幻故。凡所有法。無非是幻。因緣和合之所幻故。又教中總明十喻。如幻如化。如夢。如影等。此是諸佛密意。破眾生執世相為實。起於常見。世間共知幻夢等法是空。則不信人法心境等。如幻夢亦空。所以將所信之虛。破所信之實。令所信之實。同所信之虛。然後乃頓悟真宗遍一切處。心內心外。決定無有實法建立。大莊嚴論云。我昔曾聞。有一幻師。有信樂心。至耆闍山。為僧設會。供養已訖。幻尸陀羅木。作一女人。端正奇特。在大眾前。抱捉此女。而嗚?之。共為欲事。時諸比丘。見此事已。咸皆嫌忿。而作是言。此無慚人。所為鄙褻。知其如是。不受其供。時彼幻師。既行欲已。聞諸比丘。譏訶嫌責。即便以刀。斫刺是女。分解支節。挑目截鼻。種種苦毒。而殺此女。諸比丘等。又見此事。倍復嫌忿。我等若當知汝如是。寧飲毒藥。不受其供。乃至爾時幻師。即捉尸陀羅木。用示眾僧。合掌白言。我向所作。即是此木。於彼木中。有何欲殺。欲安眾僧身故。設此飲食。欲令眾僧心安。故為此幻耳。願諸比丘。聽我所說。豈可不聞。佛於脩多羅中。說一切法。猶如幻化。我今為欲成彼語故。故作斯幻。如斯幻身。無壽無命。識之幻師。運轉機關。令其視眴。俯仰顧眄行步進止。或語或笑。以此事故。深知此身真實無我。華嚴經頌云。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無所動。諸業從心生。故說心如幻。若離此分別。普滅諸有趣。譬如工幻師。普現諸色像。徒令眾貪樂。畢竟無所得。世間亦如是。一切皆如幻。無性亦無生。示現有種種。度脫諸眾生。令知法如幻。眾生不異幻。了幻無眾生。眾生及國土。三世所有法。如是悉無餘。一切皆如幻。幻作男女形。及象馬牛羊。屋宅池泉類。園林華果等。幻物無覺知。亦無有住處。畢竟寂滅相。但隨分別現。菩薩能如是。普見諸世間。有無一切法。了達悉如幻。眾生及國土。種種業所造。入於如幻際。於彼無依著。如是得善巧。寂滅無戲論。住於無礙地。普現大威力。又入法界品。時童子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我等證得菩薩解脫。名為幻住。得此解脫故。見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緣所生故。一切眾生皆幻住。業煩惱所起故。一切世間皆幻住。無明有愛等展轉緣生故。一切法皆幻住。我見等種種幻緣所生故。一切三世皆幻住。我見等顛倒智所生故。一切眾生生滅老死憂悲苦惱皆幻住。虛妄分別所生故。一切國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見倒無明所現故。一切聲聞辟支佛皆幻住。智斷分別所成故。一切菩薩皆幻住。能自調伏教化眾生諸行願法之所成故。一切菩薩眾會變化調伏諸所施為皆幻住。願智幻所成故。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議。大集經偈云。如來法界無差別。為鈍根者說差別。宣說一法為無量。如大幻師。示眾生。清涼疏釋。如幻忍者。如一巾幻作一象。楞伽經云。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由了體空。不壞幻相差別。故如象生。即是象死。此二對。應成四句。謂此二無二故非異。無不二故非一。非一即非異。故非非一。非異即非一故非非異。亦絕雙照。故非亦一亦異。若以巾上二義。對象上二義。辯非一異。略有十句。一以巾上成象義。對象上差別義。合為一際。名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經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等。二以巾上住自位義。與象上體空義。合為一際。名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經云。一切眾生即如。不復更滅等。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末。此二雙融。無礙不異。此是本末平等為不異。以前二經文。不相離故。四以所攝歸本之末。亦與所攝隨末之本。此二相奪。故名不異。此是本末雙泯明不異。以真妄平等。異不可得。次下四門明非一。謂五以巾住自位義。與象上差別義。此二本末相違相背。故名非一。楞伽經云。如來藏。不在阿賴耶中。是故七識有生滅。如來藏者。不生滅。此之謂也。六巾上成象義。與象上體空義。此二本末相反相害。故非一。勝鬘經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唯如來藏。受苦樂等。七以初相背。與次相害。此二義別。故名非一。謂相背則各相背捨。相去懸遠。相害則相與敵對。親相食害。是故近遠非一。以前經文。不相雜故。八以極相害。俱泯而不泯。與極相背。俱存而不存。不存不泯。義為非一。此是成壞非一。以七識即空而是有故。真如即隱而是顯故。九上四非一與四非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又相違是存。相害是泯。然存上有不存之義。泯上有不泯之義。若唯泯無不泯。則色空俱亡。無可相即。以不全泯故。雖相即而色空歷然。若唯存無不存。則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即。由有不存故。雖歷然而得相即。以體虛故。十然亦不異。以理遍通故。法無二故。若以不異門取。諸門極相和會。若以非一門取。諸門極相違害。極違而極順者。是無障礙法也。又釋云。別明義理。於中有二。先成有無。後成四句。言有無者。以三性中。各有二義。皆有無故。圓成二者。一性有。二相無。依他二者。一緣有。二相無。遍計二者。一情有。二理無。今初巾中。即圓成二義。術馬皆是依他二義。而術是能成之因。託真而起。故用有體無。用有即是緣有。體無即是性無。三馬是所成之果故。相有實無。相有即是緣有。實無即是性無。四明依圓不離。即事同真。生喻於事。死喻於真。事泯理顯。故生無死有。以無礙故。者出其所因。即事理無礙也。五中就情則有。妄見分明故。就理則無。以是妄計。必非有故。所以幻喻廣說有無者。以惑情所封。有無皆失。理無惑計。有無皆真。是知幻喻諸法。非實非虛。非空非有。若無於有。不成於無。若無於無。不成於有。有無交徹。萬化齊融。又五中。各具四句顯成。四句者。於中有二。初一重四句。後重重四句。今初又二。先正顯。後簡非。今初也。初性有相無四者。一有。真性有故。二空。無諸相故。三亦有亦空。義門異故。四非有非空。互融奪故。二用有體無四者。一有。迷真有用故。二空。依真無體故。三亦有亦空。體用不壞故。四非有非空。無體之用故非有。即用之體故非空。三相有實無四者。一有。事相現故。二空。緣成無實故。三俱存。無性不礙緣成。緣成不礙無性故。四俱非。緣成即無性故非有。無性即緣成故非空。四生即是無死即是有四者。一真性顯故。二依他即無性故。三性相雙存故。四性相即奪故。五情有理無四者。一遍計妄情。能招生死故。二即理而求不可得故。三要由理無。方即情有。若無情有。不顯理無故。四情有即理無。理無即情有故。已上四句。然皆具德。以稱真故。不同情。計定執。四句成謗。皆即有之空。方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又盡有之空。盡空。之有。方為具德。又四句齊照。成解境故。四句齊泯。成行境故。皆言亡慮絕。方為具德耳。所以昔人云。巫山臺上。託雲雨以去來。舒姑水側。寄泉流而還往。故知聚沫之身非有。如幻之心本空。豈有欲情而成實事。又如莊周。達體虛如幻。見自身為蝴蝶。及夢中自見己身遊天崖。是以凡夫盲無慧目。妄取前塵男女等相。如幻化法。但誑心眼。都無實事。皆業識心動。起見現相。意識分別。強立我人。自他差別。若能識幻。方悟前非。終不於空而興造作。又此幻法。多人錯解。執一切法如幻如化。便作空無之見。如方廣外道。立空無為宗。不知實義故。華嚴論云。了如幻法。是堅固義。言堅固者。即是常住義。豈可作空無之解。故知。此幻即真。幻不可得。無幻之幻。名為幻法。絕見之見。方名見幻。
問。諸法不真。各無自性。剎那變異。故稱為幻。佛身常住。豈稱幻耶。
答。諸佛略有二身。一真實身。二方便身。以眾生有不見如來真實身故。示方便身。令入真實。若悟入時。即方便身是常住體。了幻不可得故。如鴦崛魔羅。是一切寶莊嚴國。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以本願力。入幻網門。現跡同凡。示行殺害。後見佛悟道。惡業頓消。令一切眾生。知得。道業亡。不生邪執。皆令仰慕佛法難量。不可思議。有大威力。所以鴦崛魔羅經偈云。如來所變化。眾生悉不知。如來所作幻。眾幻中之王。大身方便身。是則為如來。
問。一切法如幻。云何有垢淨能所對治。
答。只為如幻。故垢淨不定。由心迴轉。凡聖法生故。思益經云。垢法說淨。見垢實性故。淨法說垢。貪著淨相故。
又莊嚴經論云。問。若諸法同如幻。以何義故。一為能治。一為所治。
偈答云。譬如強幻王。令餘幻王退。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釋曰。彼能治淨法。亦如幻王。由能對治染法。得增上故。彼所治染法。亦如幻王。由於境界。得增上故。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者。如彼強力幻王。能令餘幻王退。以染淨法。各有增上力。隨境自在轉。故稱為王。所以圓覺經云。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涕唾膿血。津液涎沫淡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諸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釋曰。珠中無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中無五趣之身。隨業而現。迷珠者。執珠。中實色。昧性者。認性內虛身。法喻皎然。真偽可驗。
宗鏡錄卷第七十九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入此宗門。云何了一切法如化。
答。以萬法無體。名相本空。無而忽有。名之曰化。如華嚴經十忍品云。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化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如化。所謂一切眾生意業化。覺想所起故。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說所現故。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復有清淨調伏化。無分別所現故。於三世不轉化。無生平等故。菩薩願力化。廣大修行故。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故。轉法輪方便化。智慧無畏辯才所說故。菩薩如是了知世間出世間化。現證知。廣大知。無邊知。如事知。自在知。真實知。非虛妄見所能傾動。隨世所行。亦不失壞。譬如化不從心起。不從心法起。不從業起。不受果報。非世間生。非世間滅。不可隨逐。不可攬觸。非久住。非須臾住。非行世間。非離世間。不專繫一方。不普屬諸方。非有量。非無量。不厭不息。非不厭息。非凡非聖。非染非淨。非生非死。非智非愚。非見非不見。非依世間。非入法界。非黠慧。非遲鈍。非取非不取。非生死。非涅槃。非有非無。有菩薩如是善巧方便。行於世間。修菩薩道。了知世法。分身化往。不著世間。不取自身。於世於身。無所分別。不住世間。不離世間。不住於法。不離於法。以本願故。不棄捨一眾生界。不調伏少眾生界。不分別法。非不分別。知諸法性。無來無去。雖無所有。而滿足佛法。了法如化。非有非無。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如化忍時。悉能滿足一切諸佛菩提之道。利益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如化忍。故知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以無作之因。受忽有之果。故六祖云。思惡法。即化為地獄。思善法。化為天堂。毒害化為畜生。慈悲化為菩薩。乃至皆是自性變化。
大智度論問云。若一切法皆空如化。何以故有種種說法別異。
答曰。如佛所化。及餘人所化。雖不實。而有種種形像別異。夢中所見種種亦如是。人見夢中好惡事。有生喜者。有生怖者。如鏡中像。雖無實事。而隨本形。像有好醜。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各各有因緣。如佛此中說。於是化法中。有聲聞變化。有辟支佛變化。有菩薩變化。有佛變化。有煩惱變化。有業變化。又云。如化者。化主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無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因。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諸法如化。
問。不應言變化事空。何以故。變化心亦從修定得。從此心作種種變化。若人若法。是化有因有果。云何空。
答。如佛說。觀無生從有生得脫。依無為從有為得脫。雖觀無生法無。而可作因緣。無為亦爾。變化雖空。亦能生心因緣。復次空不以不見為空。以其無實用故言空。以是故言諸法如化。故知一切法。皆從心生。悉如幻化。雖幻化不實。亦可作善惡之因緣。受昇沈之報應。不可生於斷見。但了體虛。莫生取捨。
問。凡有相法。皆從變化。心無形相。云何化現。
答。心本是化。理不思議。從心現心。如化起化。佛地論云。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謂自心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有義。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昧者。解深細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故。如論說言。心無形故。不可變化。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化現無形質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云何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云何此論說諸化意業。云何經說有依他心。但諸化色。同實色用。化根及心。但有相現。不同實用。又就下類。故作是說。若爾。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非情已是心等相分。云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相現。則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說二種。一自身。二他身化等。
問。此一心門。理無異轍。約機對法。教有多門。於一法中。名字差別。或名佛性。或稱如來藏。云何成藏義。云何名佛性。
答。如來藏者。是真識心。是真心中。具有一切恒沙佛法。如妄心中。具有恒沙染法。是心與法。同一體性。故名如來藏。即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能為佛因。名有佛性。如睡心中有覺悟性。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此性即是眾生自實。故名為我。我即佛性。隱則名為如來藏。顯則名為法身。
問。若眾生自實。名為佛性。覺此性故。名為佛者。但了一性。即契本原。云何教中。或說二三四五種等佛性不同。
答。大涅槃經云。正因佛性。眾生心是也。又云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萬法。未得菩提時。一切善惡無記。皆名佛性。故知未得菩提時。一切諸法。尚非名數。豈況悟了。更說二三。然雖開合。一性無差。約本末因果。而分多種。佛性論云。佛性有三種。所謂三因。三種佛性。三因者。一應得因。二加行因。三圓滿因。此三因。前一因則以無為如理為體。後二因則以有為願行為體。三種佛性者。應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果性。此三性復成三藏。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一所攝為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言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言來者。約從自性來。來至至得。是名如來。故如來性。雖因名應得。果名至得。其體不二。但由清濁有異。在因時為違二空。故起無明。而為煩惱所雜。故名染濁。雖未即顯。必當可現。故名應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無復惑累。煩惱不染。說名清淨。果已顯現。故名至得。所言藏者。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二隱覆為藏者。如來自隱不現。故名為藏。言如來者。有二義。一者現如不顛倒義。由妄想故。名為顛倒。不妄想故。名之為如。二者現常住義。此如性。從住自性性。來至至得。如體不變異故。是常住義。如來性住道前時。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三能攝為藏者。謂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盡。若至果時。方言得性者。此性便是無常。何以故。非如今得。故知本有。是故言常。雖說三因佛性。但是一性。何以故。正因是本有。以眾生不覺。故為客塵所蔽。如金在礦。金體不現。要假其功。方成金用。此正因佛性。亦復如是。在纏不現。處煩惱礦中。須先假了因智慧。知有開發。次藉緣因。方便助顯。方成大用。緣用雖分。體恒一味。不動眾生性。而成佛性矣。以住自性之理。在凡而即真。以引出性之事。成果而不虛。以應得之文。處染而何失。以至得之道。證聖而無疑。又因自性有。故能引出。應得至果。剋證非虛。如大涅槃經云。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經論通明四種佛性。初因性。即染淨緣起。二因因性。即內熏發心。三果性。即始覺已圓。四果果性。即本覺已顯。又初隨緣隱顯。二徵起淨用。三染盡淨圓。四還原顯實。又初自性住性。即正因。二是引出佛性。即了因。三四皆是至得果性。即緣因。又初二因中理智。後二果中理智。因果雖異。智不殊理。契同無二。唯一心轉。絕相離言。無不包融。故名佛性。又涅槃疏云。涅槃正性有五。一正性。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二因性。十二因緣。三因因性。十二因緣所生智慧。四果性。三藐三菩提。五果果性。大般涅槃。雖復分別。只是一法。又古釋有三種性。一理性。謂真如。二行性。謂無漏種子。三隱密性。即塵勞之疇。三性隱顯雖分。一體凡聖共有。又約常住隨緣。而分二種佛性。一常住義。經云。其藥本味。停留山中。如常不輕菩薩。敬四眾等。以此佛性。混煩惱而不污。顯菩提。而不淨。以常住不變故。所以菩薩。不敢輕一小眾生。以佛性不壞故。二隨緣義。經云。隨其流處。成種種味。如常慘菩薩。愍四眾等。以真心不守自性。舉體隨緣。而作人法。經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以眾生隨緣失性。不覺不知。所以菩薩。常生悲慘。又眾生佛性。皆有二義。一是所依佛性。如上二義。一是常住。二是隨緣。二能依雜染。一緣成似有義。二無性即空義。由染法有即空義故。所依佛性。常淨不變也。由染法有似有義故。所依佛性。隨緣成染也。故知以眾生無性即空故。在凡不凡。以法身隨緣故。處聖非聖。又以眾生緣成似有故。聖不是凡。以法身常住不變故。凡不是聖。則真俗一際。染淨恒分。凡聖兩途。生佛無異。如是鎔融。方明一心佛性。
古德問。一切眾生。佛性常住。為現為當。
答。三世皆常。
問。若現常者。眾生即佛耶。
答。如胎中子。豈不同父姓。若問父姓寧責耆少。又佛性非當現者。只見此理。不可推當。修道乃得。不可言現。只見此理。則約理無差。修道乃得。則隨事不濫。又涅槃經明六盲摸象。各說異端。雖說不諦。亦不離象。如各執五陰空大等六法為佛性。雖說不著。亦不離六法。如頭足之中。既無有象。不可即也。頭足之外。亦無別象。不可離也。非即非離。非內非外。而得言象。眾生佛性。亦復如是。非即六法。非離六法。非內非外。故名中道。名為佛性。若取六法為佛性者。乃是眾盲之佛性。若離六法為佛性者。如指虛空為佛性。如諸婆羅門所謗。為仙預所害。取不即不離中道為佛性者。如大王智臣。所見佛性。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佛者是覺。人有靈知之覺。今第一義空。與之為性。故名佛性。非情無覺。但持自體。得稱為法。今真性與之為性。故名法性。故云假說能所。而實無差。云何無差。同一性故。外典亦云。天地萬物。同稟陰陽之元氣也。
問。夫言佛性。境智俱收。故云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云何教中云。在有情數中稱佛性。在無情數中稱法性。
答。在心稱佛性。在境稱法性。從緣雖別。能所似分。約性本同。一體無異。如瓶貯醍醐。隨諸器而不等。猶水分江海。逐流處而得名。一味真心。亦復如是。凡聖境智。一際無差。所以法王經云。一切眾生。一心佛性平等。等諸法故。只為真心不守自性。隨緣轉動。於轉動處。立其異名。古德云。譬如珠。向月出水。向日出火。一珠未曾異。而得水火之名。以珠體是一。能應二緣。且如月為水緣時。月中未曾無火性。日為火緣時。日中未曾無水性。何以故。二性相冥故。但緣水火。事有優劣。故使二性。冥伏不現。各從自體。得水火名。非全無性。真如一心。亦復如是。在有情中名佛性。在無情中名法性。一如未曾異。而得法佛之名。以真如體一能應二緣。且如有情正為佛緣時。有情未曾無法性。無情正為法緣時。無情未曾無佛性。何以故。二性相冥故。但猶色心。事有優劣故。二性冥伏不現。各從自體。得法佛名。非全無性。清涼記云。法性即佛性者。故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以心性為佛性者。無法非心性。則不隔內外。而體非內外。內外屬相。性不同相。何有內外。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無實。故說牆壁。言無佛性。以性說相。無非性矣。如煙因火。煙即是火。而煙欝火。依性起相。相翳於性。而相即性。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故知佛性。非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昇沈。又今為遮妄執一切無情有佛性義。就計此義。自有淺深。一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梟獍負塊。以成於子。情變非情。非情變情。斯為邪見。不異外道眾生。計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說無情同一性故。則稍近宗。亦須得意。彼本立意。約於真如自體遍故。真實之性無有二故。涅槃經說。第一義空。為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樂性。攝境從心。無非心故。色性智性。體無二故。如是等文。諸經具有。今謂此釋。太即太過。失情無情。壞於性相。若以涅槃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涅槃可以簡於瓦礫。言無性耶。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非情。亦非一異。故應釋言。以性從緣。則情與非情異。一如涅槃簡去牆壁瓦礫等故。二無覺不覺者。真性之中。無心境故。三無非覺悟。以無情性。融覺性故。
故起信論。問云。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種種色相。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義說耳。百門義海云。謂覺塵及一切法。從緣無性。名為佛性。經云。三世佛種。以無性為性。一切處隨了無性。即為佛性。不以有情故有。不以無情故無。今獨言有情者。遍世勸人為器。常於一毛一毫之處。明見一切理事。無非如來性。是開如來性起功德。名為佛性。是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情與非情。皆同一性。如世尊最後垂示。應盡還原品三告之。又經云。爾時世尊。如是逆順入。諸禪已。普告大眾。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同虛空相。無名無識。永斷諸有。本來平等。無高下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不可繫縛。不可解脫。無眾生。無壽命。不生不起。不盡不滅。非世間。非非世間。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際平等。等諸法故。閑居靜住。無所施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從無住法。法性施為。斷一切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眾。應斷無明。滅生死始。又復告大眾。我以摩訶般若。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無繫縛者。無解脫者。無主無依。不可攝持。不出三界。不入諸有。本來清淨。無垢。無煩惱。與虛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盡諸動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見此法。名為解脫。凡夫不知。名曰無明。作是語已。復入超禪。從初禪出。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乃至入初禪。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滅寂光。名大涅槃。如上真實慈父。廣大悲心。不可思議三告之文。或有偶斯教者。可以折骨為筆。剝皮為紙。刺血為墨。而書寫之。不可頃刻暫忘。剎那失照。且如第一文云。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第二文云。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第三文云。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性。性本解脫。是以遍法界內。盡十方中。若有情。若無情。若有性。若無性。山河大地。草芥人畜。不在三界。不出三界。不隨生死。不住涅槃。皆同真如一心妙性。如是信解。頓入一乘。更無祕文。能出斯旨。離此有說。皆是權施。誘引提携。咸歸宗鏡。
問。既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云何涅槃經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等。
答。一切眾生。實有佛性。經約善惡無記理果等。互說有無。薦福疏云。今准經明佛性。略有五種。謂善不善無記。及理果等。今言一闡提有。善根人無者。此是不善佛性也。然善根人。有其二種。一是離欲善根人。離欲斷一切不善故。二是五住已上。五住已上。無不善性故。此之二人。俱無不善性也。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者。此是善佛性也。闡提斷一切善。故云無也。二人俱有者。理及無記也。二人俱無者。俱無果性故。涅槃經云。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有。二無。有者。所謂三十二相。乃至無量三昧。是名為有。無者。所謂如來過未諸善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乃至闡提佛性亦爾。是則上從于佛。下至闡提。皆有有無二性。非全無性。是知但約三性及果。而論有無。若言理性。尚無凡聖。豈說有無。則約理無不具者。所以生法師云。夫稟質二儀。皆是涅槃正因。闡提含生之類。何得獨無佛性。蓋是此經度未盡耳。故生法師。忍死十年。以證斯旨。及涅槃後分到後。果有斯文。遂踞師子座。因而坐蛻。
問。如上決定說一切眾生有佛性者。眾生既具。云何不免沈淪。
答。眾生雖具正因。而無緣了。所以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故先德頌云。圓成沈識海。流轉若飄蓬。是以真如本覺。不守自性。以無性故。但隨緣轉。如云法身流轉五道。故號眾生。應須以善巧方便。發之。以智照。助之。以良緣。了了見時。方逃境縛。如起信鈔云。且夫真之與妄。皆依一法界心所說。蓋以此心。本來有體有用。即用之體。則蕩然空寂。即體之用。則了然覺知。以無始時來迷故。於空寂之處。確然根身塵境。於覺知之處。則紛然分別緣念。故肇論云。法身隱於形㲉之中。真智隱於緣慮之內。然其形㲉緣念。元來體空。空寂覺知。元來不變。不變之真。元來隨緣。體空之妄。元來成事。非因造作。法爾如斯。眾生身心。現今若此。即約此義。以明染淨緣之義相也。大涅槃經云。佛告。善男子。如汝所言。若一闡提有佛性者。云何不遮地獄之罪。善男子。一闡提中。無有佛性。善男子。譬如有王。聞箜篌音。其聲清妙。心即耽著。喜樂愛念。情無捨離。即吉大臣。如是妙音。從何處出。大臣答言。如是妙音。從箜篌出。王復語言。持是聲來。爾時大臣。持箜篌置於王前。而作是言。大王當知。此即是聲。王語箜篌。出聲出聲。而箜篌聲亦不出。爾時大王。即斷其弦。聲亦不出。取其皮木。悉皆拆裂。推求其聲。了不能得。爾時大王。即嗔大臣。云。何乃作如是妄語。大臣白王。夫取聲者。法不如是。應以眾緣善巧方便。聲乃出耳。眾生佛性。亦復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以可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不見佛性。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惡。故名一闡提。是知一切眾生。雖有正因。不得了緣枉沈生死。為不知故。甘稱下凡。為不聞故。不親善友。常迷智眼。豈有了因。恒習惡緣。何成善本。今為未聞者。廣搜祕藏。發起信心。為未知者。直指心原。了然無滯。為已聞者。智慧開發。萬善資熏。為已知者。一向保任理行成就。有斯深益。豈厭文繁。普望後賢。廣重傳授。
問。佛性若定有無。即成斷常之見。如何體會。理合正因。
答。非一非異。能契一乘之門。亦有亦無。不謗三因之性。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若有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眾生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破兔角。無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
問。教說一心佛性之理。有何因緣。獲何善利。
答。佛眼諦觀。正理不謬。若人決定信受。則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佛性論云。如來為除五種過失。生五種功德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除五過失者。一為令眾生離下劣心故。有諸眾生。未聞佛說有佛性理。不知自陰必當有得佛義故。於此身。起下劣想。不能發菩提心。二為離慢下品人故。若有人曾聞佛說眾生有佛性故。因此發心。既發心已。便謂我有佛性。故能發心。作輕慢意。謂他不能。為破此執。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三。為離虛妄執故。若人有此慢心。則於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顯。故起虛妄。虛妄者。是眾生過失。過失有二。一本無。二是客。一本無者。如如理中。本無人我。作人我執。此執本無。乃至故知能執。皆成虛妄。由於此執。所起無明。諸業果執。並是虛妄。無。受者作者。而於中執有是虛妄。故言本無。二是客者。有為諸法。皆念念滅。無停住義。則能罵所罵。二無所有。但初剎那為舊。次剎那為客。能罵所罵。起而即謝。是則初剎那是怨。次則非怨。以於客中。作於舊執。此執不實。故名虛妄。若起此執。正智不生。為除此執。故說佛性。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由真如故。無能所罵。通達此理。離虛空執。四為除誹謗真實法故。一切眾生過失之事。並是二空。由解此空故。所起清淨智慧功德。是名真實。言誹謗者。若不說佛性。則不了空。便執實有。違謗真如。淨智功德。皆不成就。五離我執故。若不見虛妄過失。真實功德。於眾生中。不起大悲。由聞佛說佛性故。知虛妄過失。真實功德。則於眾生中起大悲心。無有彼此。故除我執。為此五義因緣。佛說佛性生五種功德。一起正勤心。二生恭敬事。三生般若。四生闍那。五生大悲。由五功德。能翻五失。由正勤故。翻下劣心。由恭敬故。翻輕慢意。由般若故。翻妄想執。由生闍那俗智。能顯實智及諸功德故。翻謗真法。由大悲心。慈念平等故。翻我執。乃至由般若故。不捨涅槃。由大悲故。不捨生死。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就眾生。是以若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自然不謗不慢。無失無違。何者。以眾生妙故。皆不可思議。如佛在竹林中說法。授白鴿鳥。劫國名號八相之記。諸大菩薩等。皆申懺悔。咸云。若智未齊如來。我等自此已後。更不敢稱量眾生。寶。堅和尚云。我。見老鵶在生槃上迴頭轉腦。便。全體見渠法身。又有俗官入寺。與盤山和尚登殿。問云。此雀兒還有佛性不。師云有。問。既有佛性。為甚麼向佛頭上阿。師云。是何不向鷂子頭上阿。
問。佛性於五眼中。何眼能見。
答。涅槃經云。佛眼見故。而得明了。以佛眼見一切美惡差別等事。悉皆不動。為見性故。維摩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此是心鑒無礙為眼。非取根塵所對。是以肉眼見麁天眼觀細。慧眼明空。法眼辯有。佛眼觀不二相一實之理。華嚴經離世間品說十眼。所謂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眾生心故。慧眼。見一切眾生諸根境界故。法眼。見一切法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力故。智眼。見諸法故。光明眼。見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見涅槃故。無礙眼。所見無障故。一切智眼。見普門法界故。又慧眼所見。無法可見故名為見者。見法空故。名為慧眼。非獨慧眼能見。五眼俱現。如是五眼。照如千日。十方之中。無處不見。於一切處。地平如掌。無諸穢惡。若有可見。即是生盲。何以故。無所有故。當知無空。色空俱遣。又見一切塵全是眼。更不可見。聞一切聲全是耳。不復更聞。所以云。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又云。離心之外。更無一法。縱見內外。但是自心所見。無別內外。此無過也。乃至若了塵時。塵。全是知也。終不以知知於塵。即有所知也。若知於無知。不異知也。今塵即知。不復更以知及不知。知於無知。但無能所之知。非無知也。此方顯無知也。經云。顯現一切法。各各不相知。見亦如是。又聞者。圓教明我。我即聞故。能聞所聞。皆法界故。故使我外更無別聞。是以若見若聞。若知若覺。皆一心故。華嚴經云。所見不可見。所聞不可聞。所知不可知。一心不思議。
問。五眼凡聖共有。則眾生具佛眼。如來有肉眼。云何唯佛眼能觀。十住菩薩等。不見佛性。
答。以十住菩薩。有行有住故。所以不了了見。若見性了了證實之時。不見。已外。更有菩提可行可住。以十住位。緣觀未盡故。心有所在。心有所在。故有所不在。是故不能覺一切法。至佛位息緣。真心平等。無處不在。無不在故。無有一法在於心外。亦無一心在於法外。心與法界。同體照明。故覺一切。又此心性。是真實了知義。遍照法界義。以本有為所照。以淨眼智明為能照。如涅槃經云。見性肉眼。即名佛眼。大涅槃經明二種見佛性。一相貌見。二了了見。相貌見者。謂登地菩薩。方便權智。識變似空。名相貌見。了了見者。謂地上菩薩。根本正智。親證真理。不變相緣。名了了見。即是親證。相貌見者。比量知。了了見者。現量得。
問。既云佛眼能觀佛性。如何教中又言。我以五眼不見。三聚眾生。狂愚無目而言見耶。
答。若約實相體。性遍法界。以實相無相故。則不可見。若論照用。相遍法界。以無相之相。亦可得見。又五眼圓照三諦之理。諸境分明。雖云洞鑒。未必是有。雖云不見。未必是無。斯乃無相之相。不觀之觀。當知相中無相。只勿相。觀中無觀。只勿觀。體萬物而自虛。同一道之清淨。豈同執實隨塵。作能所斷常之見耶。
問。夫佛眼者。皆是圓修圓證方具。十住菩薩。尚未分明。云何無明。煩惱凡夫。尚未得天眼。云何得同佛眼。
答。如來五眼。眾生悉具。非待證聖方有。涅槃經云。若學大乘人。雖是肉眼。而名佛眼。二乘雖具天眼。不名佛眼。又云。見如來性者。雖有煩惱。如無煩惱。若實明宗見性。即肉眼而明佛眼。以智照為眼故。台教約五。品初位中。以凡夫心。同佛所知。用所生眼。齊如來見。若論明味淺深。即落修證。今直論見性。即無前後。所以鴦崛摩羅經偈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者。止觀釋云。彼是九法界眼根也。於如來常者。九界自謂各各非真。如來觀之。即佛法界。無二無別。無減修者。觀諸眼即佛眼。一心三諦。圓因具足。無有缺減也。了了分明見者。照實為了了。照權為分明。三智一心中。五眼具足圓照。名為了了見佛性也。見論圓證。修論圓因。又具足修者。觀於眼根。捨二邊漏。名為檀。眼根不為二邊所傷。名為尸。眼根寂滅。不為二邊所動。名為羼提。眼根及識。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為精進。觀眼實性。名為上定。以一切種智。照眼中道。名為智慧。是為眼根具足無減修。無減故。了了分明。見眼法界。乃至彼意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於一一根。即空即假即中。三觀一心。名無減修。證慧眼法界。佛眼一心中得。名了了見。皆如上說。根既如此。塵亦復然。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是為圓教調伏諸根。滿足六度。此則究竟調伏。究竟滿足。如是助道。助究竟道。當知六度。遍能調伏一切諸根也。又若論差別者。則諸天是報得。二乘是修得。我此宗門。非報非修。是發得。五眼。以本圓具故。若悟佛乘人。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即肉眼而名佛眼。二乘人。雖證滅修道。具漏盡通。即天眼而為瞖眼。所以志公云。大士肉眼圓通。二乘天眼有瞖。融大師云。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入理凡夫耳。
宗鏡錄卷第八十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如一心。平等法界。眾生不了。妄受沈淪。今悟此宗。欲入圓覺位。於六度萬行莊嚴門中。以何法助道保任。速得成就。
答。若論莊嚴。無非福智二業。於六波羅蜜中。前五是福德業。後般若是智慧業。前五福德業中。唯禪定一門。最為樞要。前以廣明。今更再述。此宗鏡所集禪定一門。唯約宗說。於諸定中而稱第一。名王三昧。總攝諸門。囊括行原。冠戴智海。亦名無心定。與道相應故。亦名不思議定。情智絕待故。亦名真如三昧。萬行根本故。亦名一行三昧。一念法界故。亦名金剛三昧。常不傾動故。亦名法性三昧。恒無變易故。諸佛智光明海。無量觀行。皆從此生。若不體此理。非佛智故。以此佛智。證斯本理。理則不待照而自了。智則必資理而成照。若本覺性智。性自了故。以平等性智。了本性故。故知理無興廢。寂照靈知。弘之在人。覺有前後。人有照分。功由理發。失理則失照。要見此理。方成佛耳。此理即是一心。總該萬有。頓悟頓修。更無漸次。為未了不入者。於一心法分出多門。義演恒沙乃至無盡。故法華經偈云。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是以信心是佛。罕遇其機。乃諸佛出世之本懷。祖師西來之正意。自古先德。一聞。即心是佛之言。疑根頓盡。或欲燈傳後嗣。便坐道場。或樂灰息遊心。住深蘭若。其或障濃信薄。唯思向外馳求。隨他意似鸚鵡之徒。借彼眼如水母之屬。纔生不信。便起謗心。今則廣引遍搜探微撮要。所冀證成後學。決定無疑。頓悟自心。成佛妙軌。若論法利。功德無邊。虛空可量。斯旨難盡。所以台教云。若人欲得一切。佛法。相好威儀。說法音聲。十方無畏者。當行此一行三昧。勤行不懈。則能得入。如摩尼珠。隨磨隨光。證不思議功德。一行三昧者。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前無後。無復際畔。住佛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法界。祕密藏中。則理無不圓。事無不足。故稱祕密。亦號總持。究竟指歸。自他俱利。云何俱利。以平等故。云何平等。以無相故。如入佛境界經偈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又一切諸法。有事有理。具體具用。不可偏執。乖此圓乘。以自性定為理。用引發定為事。因事顯理。理則昭然。因理成事。事方圓足。以性實之理。相虛之事。體用交徹。隱顯同時。無礙雙行。能契宗鏡。若唯修事定。但集世禪。雖曰修行。猶生惡覺。以不制意地。未斷其原。長劫練磨。返沈苦道。所以大涅槃經云。一切凡夫雖護身心。猶故生於三種惡覺。三惡覺者。欲覺恚覺。害覺。以貪欲故。即生瞋恚。因瞋恚故。便行損害。夫修行趣道。本為出五欲之泥。翻求利養名聞。如踐蛇虺之地。凡修禪定護念之人。尚被外緣覺觀破壞。何況縱情放逸之人。故知日夜常為煩惱欲火焚燒。覺觀怨賊侵害。是以欝頭藍弗。以世俗智。伏下地惑。獲非想定。具五神通。時君敬重。就宮供養。欝頭藍弗每來與去。皆乘神通。赴宮供養。王因出巡。命其愛女依前舊儀。供養藍弗。王女珍敬。接足作禮。欝頭藍弗觸女身手。因茲起貪。便生欲覺。遂失神通。飯食已訖。矯施異計。語王女言。我頃來去。皆乘神通。國人思敬。莫由見我。我今食竟。意欲步歸。令國內人咸得見我。王女謂實。送出閣門。步遊歸山。既失神通。情懷悵怏。端坐林藪。潔志安禪。林間。鳥鳴。喧噪。鬧亂。久不得定。移就池邊。安布求禪。池中魚遊。驚聒禪思。又不得定。因茲起瞋。便生恚覺。遂發惡願。願我來生。作著翅水獺身。上樹害鳥。入水食。魚報魚鳥怨。誓不相放。因茲便。起害覺。現前。復移異。處專志習禪。久方得。定依前證。得非想三昧。命終之後。生非想天。順生受業。八萬大劫。受異熟。果八萬劫滿。順後受。業酬前惡願。生于欲。界作水獺。身亦云飛狸身。若到所在。水陸空行一切物命。悉皆喫盡。故經云。雖斷煩惱。生非想處。猶故還墮三惡道中。即其義也。故須先入宗鏡。達一心萬行根本。然後福智莊嚴。則不枉功程。永無退轉。得其旨則大智圓明。得其事。則大。用成就。如師子奮迅。成熟法界眾生。猶象王迴旋。啟發十方含識。故華嚴論云。師子奮迅三昧者。於十方世界。普同一切眾生想念。作用而成熟之。大用而無作。是奮迅義。夫入宗鏡。萬事周圓。鏡外更無一法可得。如遺教經云。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若不制心。無有是處。一念纔起。生死如煙。駕五陰六入之舟航。結十二種類之窟宅。如從一妄念中。結成十二類。根塵相對。發識造業。因色有情。見時生想。於此情想二法。各生四相。從情上。生一有色。二無色。三非有色。四非無色。從想上生。一有想。二無想。三非有想。四非無想。胎因情有。卵為想生。情想合為濕生。情想離為化現。情上無色。則是空散消沈。想上無想。則為土木株杌。此二雖屬無情。然皆從識變。若一念不生。則諸類皆絕。所以信心銘云。心若不異。萬法一如。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又如云。譬如動目。能搖湛水。以眼勞觀水。見水有動。眼若不瞬。池水則不搖。妄見若除。亦無草木成壞之相。若舉眼見色由有色陰。舉身受苦樂。由有受陰。舉心即亂。由有想陰。舉眼見生滅。由有行陰。精明湛不搖處。即識陰。又若以遍身針刺俱知。不帶分別。則是識陰。若次第分別。則餘識陰。故知一念纔起。五陰俱生。微識未亡。六塵不滅。若唯識之義燈常照。妄何由生。一心之智鏡恒明。旨終不昧。
問。四弘十度。皆可發行。云何須依一心。具足菩提之道。
答。若不依一心。求大乘之人疑情不斷。古德云。求大乘者。所疑有二。夫大乘法體。為一為多。如其是一即無異法。無異法故。無諸眾生。菩薩為誰發弘誓願。若是多法。即非一體。非一體故。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是疑惑。不能發心。今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開真如生滅體用二種門。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但有無明迷自一心。起諸波浪。流轉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作六道。故得發弘誓之願。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體大悲。如是依於一心。能遣二疑。得發大心。具足佛道。華嚴演義記。云釋如來法身觀者。先觀發起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應以三密加持身心。則能入文殊師利大智慧海。然修行最初。於空閑處。攝念安心。閉目端身。結加跏坐。運心普緣無邊剎海。諦觀三世一切如來。遍於一一佛菩薩前。殷勤恭敬。禮拜旋遶。又以種種供具雲海。奉獻如是等一切聖眾。廣大供養已。復應觀自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猶如虛空。復應深起悲念。哀愍眾生。不悟自心。輪迴諸趣。我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餘。復應觀察自心。諸眾生心。及諸佛心。本無有異。平等一相。成大菩提。瑩徹清淨。廓然周遍。圓明皎潔。成大月輪。量等虛空。無有邊際。是以垢淨世界。大小法門。乃至六度萬行。皆從凡聖心現。故經云。菩薩摩訶薩。以離垢心。現見無為真如法界。以自在心。現生三界。為教化彼諸眾生故。又經云。依自虛妄染心。眾生染。依自性清淨心。眾生淨。諸法無行經云。雖讚發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雖讚大乘經。而知一切諸法皆是大相。雖說菩薩道。而不分別阿羅漢。辟支佛。諸佛。雖讚布施。而通達布施平等相。雖讚持戒。而了知諸法同是戒性。雖讚忍辱。而知諸法無生無滅無盡相。雖讚精進。而知諸法不發不行相。雖種種讚歎禪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雖種種讚於智慧。而了智慧之實性。雖說貪欲之過。而不見法有可貪者。雖說瞋恚之過。而不見法有可瞋者。雖說愚癡之過。而知諸法無癡無礙。雖示眾生墮三惡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獄餓鬼畜生之相。如是諸菩薩。雖隨眾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為說。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故知心外無法。於第一義而不動。為未信者。以方便力。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所以般若說。一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載。思益明。解諸法是菩薩遍行。華嚴入法界。不動祇園。淨名。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故知一法周備。無事不該。可謂圓滿菩提。成就佛道。乃至坐禪見境。諸魔事起。但了一心。境界自滅。可謂降魔妙術。治惑靈方。匪用心神。安然入道。起信論云。修行止者。住寂靜處。結加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前心依境以捨於境。後念依心。復捨於心。以心馳外境。攝住內心。後復超心。不取心相。以離真如不可得故。乃至魔事現前。念彼一切皆是思惟。剎那即滅。遠離諸相。入真如三昧。心相既離。真相亦盡。摩訶衍論釋云。若真若偽。唯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無所著故。又若真若偽。皆一真如。皆一法身。無有別異。不斷除故。是以但了一心。不忘正念。一切境界。自然消滅。可謂應念斷除。豈勞功行。此乃西來的旨。諸佛正宗。圓信圓修。不同權漸。直下得力。如師子就人。一槌便成。猶王之寶器。可謂等賜高廣大車。悉與如來平等滅度。豈同貧所樂法。下劣之乘者哉。若有人不信此宗鏡正義。反墮邪思。徇假執權而迷真實。如金易鍮石。鳳換山鷄。如此愚盲。過在無眼。如昔人乘馬。腰著金帶。見乘驢者。著驢絛帶。即便問之。或中何物貴。彼即答云。驢絛甚貴。其人即易之。或為色聲而棄正法。其猶如是。
問。既一心圓滿覺道。云何又發菩提等諸心。若有能發。則有所證。能所既成。唯一之義即墮。
答。夫言發者。即無所發。終不離心有菩提。離菩提有心。大寶積經云。菩提中。心不可得。心中。菩提亦不可得。離菩提。心不可得。離心。菩提亦不可得。乃至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若能如是信解。乃為真發菩提之者。般若經云。若菩薩知心性。即是菩提。而能發起大菩提心。是名菩薩。又無所發菩薩云。知一切法皆無所發。而發菩提心。然於所證真如。如外無智。能發妙智。智外無如。雙照雙遮。不存不泯。不二而二。理智似分。二而不二。能所俱寂。則是一心菩提。萬行之本。既能通達。法爾利他。運同體之大悲。豈有能所。以無得之方便。誰立自他。止觀云。發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麁弊色聲。縱身口意。作不善業。輪環惡趣嬰諸熱惱。身苦心苦。而自毀傷。而今還以愛繭自纏。癡燈所害。百千萬劫。一何痛哉。設使欲捨三塗。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博換。翻更益罪。似魚入箄口。蛾赴燈中。狂計邪黠。逾迷逾遠。渴更飲醎。龍鬚縛身。入水轉痛。牛皮繫體。向日彌堅。盲入棘林。溺墮洄洑。把刃抱炬痛那可言。虎尾蛇頭。悚焉悼慄。自惟若此。悲他亦然。假令隘路叛出怨國。備歷辛苦。絕而復穌。往至貧里。傭賃一日。止宿草庵。不肯前進。樂為鄙事。不信不識。可悲可怪。思惟彼我。哽痛自他。即起大悲。興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雖知眾生如虛空。誓度如虛空之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無所有之煩惱。雖知眾生數甚多。而度多多之眾生。雖知煩惱無邊底。而斷無底之煩惱。雖知眾生如。如佛如。而度如佛如之眾生。雖知煩惱如實相。而斷如實相之煩惱。何者。若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雜毒。故須觀空。若偏觀空。則不見眾生可度。是名著空者。諸佛所不化。若偏見眾生可度。即墮愛見大悲。非解脫道。今則非毒非偽。故名為真。非空邊非有邊。故名為正。如鳥飛空。終不住空。雖不住空。跡不可尋。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誓與虛空共鬪。故名真正發菩提心。即此意也。又識不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如執瓦礫。謂如意珠。妄指螢光。呼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兩誓願。謂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雖知法門永寂如空。誓願修行永寂如空。雖知菩提無所有。無所有中吾故求之。雖知法門如空無所有。誓畫繢莊嚴虛空。雖知佛道非成所成。如虛空中種樹。使得華得果。雖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證非得。以無所證得而證而得。是名非偽非毒名為真。非空非見愛名為正。如此慈悲誓願。與不可思議境智。非前非後。同時俱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愛見。是名真正發菩提心義。
問。華嚴經頌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云何悟入一心。能令根境悉成三昧。
答。內外一切境界。皆從真如一心而起。真心不動。故稱為三昧王。以統御一切萬法萬行故。得稱為王。無有一法。不從一心真如三昧起。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則從本所現念念塵塵。盡成三昧。以本末無異故。寶積經偈云。如鑽木出火。要假眾緣力。若緣不和合。火終不得生。是不悅意聲。畢竟無所有。知聲性空故。瞋亦不復生。瞋不在於聲。亦不身中住。因緣和合起。離緣終不生。如因乳等緣。和合生酥酪。瞋自性無起。因於麁惡事。愚者不能了。熱惱自燒然。應當如是知。究竟無所有。瞋性本寂靜。但有於假名。瞋恚即實際。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又偈云。是大夜叉身。從於自心起。是中無有實。妄生於恐怖。亦無有怖心。而生於怖畏。觀法非實故。無相無所得。空無寂靜處。現此夜叉身。如是知虛妄。是夜叉三昧。且夜叉一身。於外相分甚為麁。惡令人怖畏。瞋之一門。是根本煩惱。最能煩亂。此內外二法。尚成三昧。舉一例諸。可為龜鏡。其餘一切心鏡即無非三昧矣。楞伽經云。佛言。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故知了境即心。更無一物。會於本寂。即心海常安。分別不起。即是正受。是以無物可納。名為正受。無境可動。名為正定。首楞嚴三昧經云。問現意天子。菩薩當修何法。得是三昧。天子答。欲得三昧。當行凡法。若見凡法不合不散。是名修行楞嚴三昧。又問。諸佛法中。有合散耶。天子曰。凡法尚無合散。況佛法耶。云何修習。若見凡法。佛法不二。是名修習。是以了一心成現之門。則無修而修。達萬法具足之體。乃不習而習。出入無際。心境一如。即於一切差別法中。念念入。念念起故。所以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入一切眾生差別身三昧。於此三昧。內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內身起。同身入。異身起。異身入。同身起。乃至眼處入。耳處起。耳處入。眼處起。鼻處入。舌處起。舌處入。鼻處起。身處入。意處起。意處入。身處起。自處入。他處起。他處入。自處起。一微塵中入。無數世界微塵中起。無數世界微塵中入。一微塵中起。不唯根境盡成三昧。萬法咸作智門。承此宗鏡之光。可謂盡善盡美。何者。體含虛寂。不能讚其美。理絕見聞。不能書其過。降茲已下。皆墮形名。則難逃毀讚矣。如昔人云。夫大道混然無形。寂然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非可以影響知。不得以毀譽稱也。降此以往。則事不雙美。名不並盛矣。雖天地之大。三光之明。聖賢之智。猶未免於毀譽也。故天有坼之象。地有裂之形。日月有謫蝕之變。五星有勃彗之妖。堯有不。慈之誹。舜有誷父之謗。湯有放君之稱。武王有弒主之譏。齊桓有貪婬之目。晉文有不臣之聲。伊尹有無君之迹。管仲有僣上之名。以夫二儀七曜之靈。不能無虧濔。堯舜湯武之聖也。不能免嫌謗。桓文伊管之賢也。不能遣纖過。由此觀之。宇宙庸流。奚能自免怨謗。而無悔悋也。若以心智通靈。成無為之化。則萬累不能干矣。
問。一心旨趣。蓋是總門。法義難明。廣須開演。如何是法。如何是義。
答。法本無差。隨義有別。從法生義。差別難明。因義顯法。一心易了。禪原集。以況解釋法義二門。如真金隨工匠等緣。作鐶釧等物。金性必不變為銅鐵。金即是法。不變隨緣是義。設有人問何物不變。何物隨緣。只令答云金也。以喻一藏經論義理。只是說心。心即是法。一切是義。故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然無量義。統唯二種。一不變。二隨緣。諸經只說此心隨迷悟緣。成垢淨凡聖等。亦只說此心垢淨等時。元來不變。常自寂滅。真實如如等。設有人問何法不變。何法隨緣。只答云心也。不變是性。隨緣是相。當知性相。皆是一心上義。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良由不識真心。每聞心字。將謂。只是八識。不知八識但是真心上隨緣之義。故馬鳴以一心為法。以真如生滅二門為義。論云。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心真如是體。心生滅是相用。只說此心。不虛妄。故云真。不變易。故云如。不守自性。故隨緣。以隨緣故。成無量義。又由不變故。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不變。何者謂若變自體。將何隨緣。如無水豈能成波浪。故知一心不動。義遍恒沙。雖遍恒沙。皆是一心之義。
問。欲淨其土。當淨其心。則心外有土。何成自淨。
答。至極法身。常寂光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依報是心之相。正報是心之體。體相無礙。依正本同。所以攝境歸心。真空觀中。則攝相歸體。顯出法身。從心現境。妙有觀中。則依體起用。修成報身。若心境祕密圓融觀中。則心境交參。依正無礙。心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謂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淨名疏中。觀心釋四種境界者。一因緣境。二空境。三假境。四中道境。境是心所依住。即是上也。眾生者。佛告比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今因緣心多境亦多。心少境亦少。觀心照少境。即是小國土。觀心照多境。亦是多國土。如是觀因緣境。即是化眾生。或調惡境而悟。即是穢土入佛智慧。或觀善境而悟。即是淨土入佛智慧。起菩薩根者。隨所觀善惡之塵。了知此塵即是一切法。此法本來畢竟常寂。常寂之境。發於真智。真智所依佛土。即常寂光土也。復次行人觀是四境。非為貪著境界。但化伏煩惱心數眾生。用此四心而起誓願。願法界眾生。皆得如我化此心數。悉令清淨。即是淨土安立有為緣集眾生也。行人當知。一切菩薩淨佛國土根本。從此而起。合抱之樹。起於毫末。又凡聖共居。同一妙土。真俗所依。唯一法身。所依不二能依自殊。所既不殊。能亦何別。無始妄習。謂依正殊。若能一切皆融。豈有身土別見。如此觀心。實真淨土。是真了義。若離此者。多是執文隨語生見。義海云。塵毛剎海是依。佛身智慧光明是正。今此塵是佛智現。舉體全是佛智。是故光明中見佛剎等。又剎海塵等。全以佛法界如如為塵體。是故塵中現一切佛事。當知依即正。正即依。乃至一事一法。一毛一塵。各各如是合佛依正也。故知萬像繁興。唯一致矣。
宗鏡錄卷第八十一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云何一心而成止觀。
答。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非能所觀。但是一法。若台教總論二種止觀。一相待止觀。二絕待止觀。前是拙度。後是巧度。相待止觀者。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止息義。二停止義。三不止止義。三觀者。一觀穿義。二觀達義。三不觀觀義。絕待止觀者。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三觀者。一從假入空。名二諦觀。二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三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今宗鏡所明。唯論一心圓頓之旨。圓頓止觀相者。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是三目。而是一面。觀境亦如是。觀三即一。發一則三不可思議。不權不實。不優不劣。不前不後。不並不別。不大不小。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又如金剛般若經云。譬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眼獨見。不應須日。若無色者。雖有日眼亦無所見。如是三法不異時。不相離。眼喻於止。日喻於觀。境喻於色。如是三法。不前不後。一時論三。三中論一。亦復如是。若見此意。即解圓頓教止觀相也。何但三一一三。總前諸義皆在一心。其相云何。體無明顛倒即是實相之真。名體真止。如此實相。遍一切處。隨緣歷境。安心不動。名隨緣方便止。生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止。體一切諸假悉皆是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達此空時。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見。名入假觀。如此空慧。即是中道。無二無別。名中道觀。體真之時。五住盤石砂礫一念休息。名止息義。心緣中道。入實相慧。名停止義。實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義。又此一念。能穿五住。達於實相。實相非觀。亦非不觀。如此等義。但在一念心中。不動真際而有種種差別。經言。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多名字。蓋乃般若之一法。佛說種種名。眾名皆圓。諸義亦圓。相待絕待對體。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無有障礙。無有障礙故。具足無減。是圓頓教相顯止觀體也。又三止三觀為因。所得三智三眼為果。三智者。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眼者。慧眼。法眼。佛眼。若一心眼智者。眼即是智。智即是眼。眼故論見。智故論知。知即是見。見即是知。佛眼具五眼。佛智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首楞嚴定。攝一切定。如來雖具五眼。實不分張。只約一眼。備有五用。能照五境。所以者何。佛眼亦能照麁色。如人所見。亦過人所見。名肉眼。亦能照細色。如天所見。亦過天所見。名天眼。達麁細色空。如二乘所見。名慧眼。照達假名不謬。如菩薩所見。名法眼。於諸法中。皆見實相。名佛眼。當知佛眼。圓照無遺。故經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與三界作父母。而獨稱佛眼者。而眾流入海。失本名字。非無四用也。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成三眼。見不思議三諦。此見從止得。故受眼名。一心三觀。所成三智。知不思議三境。此智從觀得。故受智名。境之與諦。左右異耳。見之與知。眼目殊稱。不應別說。雖作三止三觀之三說。實是不思議一法耳。又云。善巧安心者。以觀止安於法性。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雖顛倒起滅。如旋火輪。不信顛倒起滅。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體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以法性繫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法性。無不法性時。體達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還原反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觀者。觀察無明之心。等。於法性。本來皆空。譬如劫盡。下等一切妄想善惡。皆如虛空。無二無別。又如劫盡。從地上至初禪炎炎無非是火。如虛空藏菩薩所現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如來所現。一切皆水。介爾念起。所念念者。無不即空。空亦不可得。如火木能使薪燃亦復自燃。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為觀。上所言止者。尚不得法性。何況妄想。所言觀者。尚不得空。何況有法。則有無俱寂。染淨雙融。方成究竟一心止觀耳。又絕待止觀者。絕橫竪諸待。絕諸思議。絕諸教觀。悉皆不生。故名止。止亦不可得。觀冥如境。境既寂滅清淨。尚無清淨。何得有觀。世人約種種語釋絕待義。終不得絕。若得意忘言。心行亦斷。隨智妙悟。無復分別。緣理分別。皆名為待。真慧開發。絕此諸待。絕即復絕。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輔行記云。若無生門。千萬重疊。唯是一心者。為欲修觀人措心難當故。撮示其正意。名為一心。此即正明一心無生之門。乃至既於念念止觀現前。約此心念名為眾生。何者。總撮前來若橫若竪。既入一心。凡一念起。不離於我。我即眾生。達念念心而寂而照。寂故名止。照故。名觀。一心既爾。諸心例然。止觀為因。眼智為果。一一念中。無非止觀眼智也。如上三一。若有三可三。便成差別。有一可一。便成無差。若差則失無差。若無差則失差。開一為三。則失一。合三為一。則失三。今明不爾。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開三不失一。合一不失三。即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若得此意。本有今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亦應例云。本無今有。三世有法。斯有是處。無常非無常。境智非境智。因果非因果。例皆如是。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者。即是不動。眾生之性。能成諸佛之性。亦是從實開權會權歸實。亦是因果同時。迷悟一際。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一切眾生。即涅槃相。又說一心三觀。三觀一心。若三觀一心。即約縱說。一心三觀。即約橫說。今非縱故不一。非橫故不三。三一一三。但是真心上義。不可定執為一為三非三非一之解。以宗非數量。道絕名言故。
問。經云。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云何立多種觀門。行相差別。
答。所觀是一。能觀自殊。諸佛徇機。密施善巧。又法是心體。觀是心用。自心起用。還照自體。如炷生焰明還照炷。似珠吐光。反照珠體。如華嚴經。善財參見彌伽長者。徹見十方佛海。顯此定者。唯心之觀。知眾生界無量無邊。皆心現。故明隨心念佛。諸佛現前。以唯心觀。遍該萬有。是以湛然尊者云。上根唯觀一法。謂觀不思議境。境為所觀。觀為能觀。所觀者。謂陰界入。不出色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此之能造。具足諸法。眾生理具。諸佛已成。成之與理。莫不性等。頌云。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塵。一一心中一切塵。一一塵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剎。一切剎塵亦復然。諸法諸塵諸剎身。其體悉然無自性。無性本來隨物變。所以相入事恒分。故我身心剎塵遍。諸佛眾生亦復然。一一身土體恒同。何妨心佛眾生異。異故分別染淨緣。緣體本空空不空。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如是觀時。名觀心性。隨緣不變。故名為性。不變隨緣。故名為心。故此妙境。為諸法本。故此妙觀。為諸行原。上根一觀。橫竪該攝。便識無相。眾相宛然。若中下根。不逗此門。則隨機差別。教分多種。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佛乘不動。種種隨心。猶玻瓈珠。隨前塵而變眾色。若金剛寶。置日中而無定形。
問。自性清淨心。本無垢染。云何說斷惑之義。
答。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以自性心雖本清淨。以客塵不染而染。修諸對治。得成離垢。未必有垢可離。以自性離故。此即不斷而斷。雖有能斷而無所斷。此是圓斷惑義。如古師云。斷惑相者。要性相無礙。由能斷無性。方為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若定有者。則墮於常。不可斷故。若定無者。則墮斷。失聖智故。中論偈云。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拙度為不善滅。巧度為善滅也。善滅者。不斷斷。不善滅者。是定斷也。又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已能知。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合如正慧。若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息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從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今此未盡。又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即與不即。如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依何教法。發菩提心。文殊言。教發我見心。何以故。我見際即是菩提故。若華嚴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故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種現。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是故煩惱亦一即一切即也。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經云。以普賢眼。見一切眾生。皆已究竟矣。故知但了真心。無惑可斷。設有餘習。還以一心佛知見而治之。不入此宗。皆成權漸。以此懺罪。何罪不消。除三毒根。如翻大地。以此發行。何行不成。徹十地源。似窮海底。遊行奮迅。猶師子之王。自在翱翔。若金翅之鳥。
問。唯一真心。入平等際。云何學者證有差殊。
答。此於能證智見有淺深。向無為法自生差別。涅槃疏云。佛性如世間道。有未行者。有欲行者。有正行者。有已行者。雖有未行等不同。不可言道有二。佛性亦爾。有未見。欲見。正見。已見。雖見不同。理無有二。諸佛同一法界。則理無二。是一塵無非法界。則事弗毫差。此即是所證一。若能證殊者。如藏通二教。只見空而不見不空。如尋夢得眠。若別圓二教。見不空中道之理。如尋夢得心。又別門猶執教道次第生起。若圓乘直了心性即今具足。又藏通以滅心為極果。頓皆圓乘。台教云。六識是緣因種。善惡並是六識起。七識是了因種。惑之與解。皆是七識。八識是正因種。無八識。則無生死涅槃。若此三種非佛種類。此外何處更有圓頓之法。二乘斷結。結盡便無佛慧之因。不能成一切種智。失了因種也。若除惡有善。惡盡則不能生一切善。豈有緣因種。若離生死入無餘涅槃。滅身不受生者。豈有正因種。所以圓覺經云。清淨慧菩薩白佛言。世尊。願為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乃至佛言。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脩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堂。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釋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念雖即空。不可故起。或串習而生。或接續而起。或覺前念非。別生後念改悔。總皆是病。但一坐之時。內外心不生。即是真如定。設有異境牽生。唯明正念。正念者。即一心本法。心境俱虛。了無所得。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者。即推初念不見起處。何須斷滅。不見起處。是名真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妄想內外諸境皆空。何須強生分別。則不取不捨。妙定相應。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者。亦不住無分別。非實非虛。心無所寄。則得本之正宗。還原之妙性矣。
問。一切眾生。皆同法性。故思益經云。眾生如。即是漏盡解脫如。云何眾住不具性起功德。
答。性有二種。一種性義。因所起故。二法性義。若真若應皆此性故。若是法性。凡聖皆同。若是種性。須萬善熏修。以淨奪染。性方起故。妄雖即性。不順性故。清涼記云。如來出現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若八相覽緣出現。故名緣起。謂由眾生業感。如來大悲而出現故。八相成道從法性。故名性起。今以從緣無性。緣起即名性起。又淨緣起常順於性。亦名性起。故云應雖從緣。不違性故。即無不從此法界流。即相成門。明性成於緣。故此性起自有二義。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二法性隨緣。故名性起。無不還證此法身故。此乃緣起能成性起。即是相成門也。以淨奪染。性即起故者。明相奪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性起唯淨。緣起即是性起。故為此通。謂起有二。一染。二淨。淨謂如來大悲。菩薩萬行等。染謂眾生惑業等。若以染奪淨。則屬眾生。故唯緣起。今以淨奪染。唯屬諸佛。故名性起。乃至萬法出興。皆是真性中緣起。所以菩薩凡有施為。皆順法性。眾生以無明根本未盡。我執情見不亡。所有施為。皆違法性。但成有為生滅之行。不成性起功德之門。如起信論云。此菩薩。知法性離慳貪相。是清淨施度。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知法性離五欲境。無破戒相。是清淨戒度。隨順修行尸羅波羅蜜。知法性無有苦惱離瞋害相。是清淨忍度。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知法性離身心相。無有懈怠。是清淨進度。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知法性無動無亂。是清淨禪度。隨順修行禪那蜜羅蜜。知法性離諸癡闇。是清淨慧度。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故知菩薩所修一度一行。皆順真如一心法性之理。非是於自性外別有所修。以隨順心性故。所有功德皆如性起。無盡無為。不取不捨。凡夫所造慳貪。乃至癡闇。皆是違真背性。起我見心。所以不隨性起。成無漏功德。設有妄修。皆於自心外。別有所得。盡成外道天魔。有為生滅。以不順真如。違法性故。又以修顯性。以性成修。若無性。修亦不成。若無修。性亦不顯。如古德云。本有如真金。修生如嚴具。由嚴具方顯金德。嚴具無體。全攬金成。喻顯二德者。如修生在因漸顯於本有。在果圓滿於本有。非本有理有漸有圓。如初生月明雖漸滿。而常帶圓月。以圓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中。則知滿果遍在因位。亦令後後常具前前。前前常具後後。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即初月故。法合可知。由此故云。修生本有。以初圓時先已圓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時亦已圓故。忘懷思之。若不能如是思之。而失大利。猶如窮子。於己庫藏以為他物。或持衣珠而乞匃。或守金藏以貧窮。皆為不知自心之寶。致茲況矣。又如首楞嚴經云。佛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夫云轉物者。物虛非轉。唯轉自心。以一切法皆從分別生。因想而成。隨念而至。所以金剛三昧經頌云。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諸分別法。是法非生滅。故知一切諸法。皆從分別識生。若能悟了分別識空。則知諸法寂滅。若生若滅。俱是分別。分別若亡。法非生滅。亦如法華經。三變土田唯是變心。非變土耳。首楞嚴經鈔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者。心外無物。物即是心。但心離分別為正智。正智即是般若。周遍法界。無有障礙。是故西方國土。水鳥樹林悉皆說法。說法之處。即如如心。所以如來一一根門。遍塵剎土。乃至毛端。而說妙法。如今但得離念。便同如來真實知見。昔有禪師。在蜀地綿竹縣。無為山修道。時有三百餘家設齋。俱請和尚。皆由心離分別。即應機無礙。
問。法界群機。以何智證。悉入平等一心。究竟如來之藏。
答。約佛性論。有五種如來藏。釋摩訶衍論。列十種如來藏。且佛性論云。藏有五種。一如來藏。在纏含果法故。二自性清淨藏。在纏不染。三法身藏。果位為功德所依。四出世間上上藏。出纏超過二乘菩薩。五法界藏。通因徹果。外持一切染淨。故名法界。內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名藏。次釋摩訶衍論云。如來藏有十種。於契經中別別說故。一者大總持如來藏。盡攝一切如來故。諸佛無盡藏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文殊。有如來藏。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盡攝諸藏。無所不通。無所不當。圓滿圓滿。平等平等。一切所有諸如來藏。無有以此非為根本。何以故。此如來藏。如來藏王。如來藏主。如來藏天。如來藏地。以此義故。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如來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陀羅尼藏。所依總相。餘契經中諸如來藏。能。依別相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二者遠轉遠縛如來藏。一清一滿故。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如來藏者。唯有覺者。唯有如如。離流轉因。離慮知縛。一一白白。是故名為如來之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一心。無有惑因。無有覺因。無有惑果。無有覺果。一真一如。唯有淨妙如來體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諸無雜故。三者與行與相如來藏。與流轉力。法身如來。令覆藏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者。為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技兒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一心。於惑與力。於覺與力。出現生死涅槃之法。譬如非幻幻人。於諸幻事。隨其所應與力用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令覆故。四者真如真如如來藏。唯有如故。真修契經中作如是說。如理如理如來藏。非建立。非誹謗。非常非無常。非正體智之所證得。亦非意意識之所緣境界。何以故。唯有理理。無彼彼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門。中性真如理。唯理自理。非智自理故。以何義故明如來藏。謂無他故。五者生滅真如如來藏。不生不滅。被生滅之染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愚癡凡夫不覺不知。執著諸法剎那不住。墮在邪見。而作是言。無漏之法亦剎那不住。破彼真如如來藏故。復次大慧。金剛如來藏如來證法。若剎那不住者。一切聖人不成聖人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性真如理。遠離無常之相。不生不滅之法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被染故。六者空如來藏。一切謂空。覆藏如來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一切染法。隱覆自相本覺無量性功德故。以何義故。一切染法總名為空。所謂一切染法幻化。差別。體相無實。作用非真。故名為空。而能隱覆法身如來實德真體。是故名為如來之藏。從能藏染立其名故。七者不空如來藏。一切不空。被空染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自相本覺。備過恒沙一切功德。被過恒沙一切染法之所染故。以何義故。一切淨法總名不空。所謂一切淨法自體中實。作用勝妙。遠離虛假。超越巧偽。故名不空。被染之覆。名如來藏。於出現時名為法身。於隱覆時名如來藏。故從所淨立其名故。八者能攝如來藏。無明藏中自性淨心。能攝一切諸功德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一切諸眾生。自性清淨心。從無始已來。具足三智。圓滿四德。無所闕失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由顛倒心不知不覺故。從能淨立其名故。九者所攝如來藏。一切染法無明地藏。既乃出離。圓滿覺者。為所攝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此本際離脫不相應煩惱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始覺滿佛。斷一切障。具一切智。智明為外。障闇為內。一切染法。智所攝持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十者隱覆如來藏。法身如來。煩惱所覆隱沒藏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多一心體。等於法界。遍於三際。具足圓滿。染淨諸法。無所不通。無所不至故。復次顯示隨緣門中自性淨心。於染法中隱藏沈沒。法身如來未出現故。是名為十。今取佛性論中。第五法界藏。及釋摩訶衍論中。第一大總持如來藏。此義弘通。總攝一切。以實相智。當能證入。如星拱北。似海會川。猶太虛空。無一塵而不入。若宗鏡內。無一法而不歸。眾聖之所乘。諸佛之同證。其餘諸藏。隨染淨緣。成真如生滅二門。功德過患。隱顯對治故。以不差而差。不守自性故。以差而不差。不失自性故。則總別同原。本末一際。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偈云。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此偈明何義。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等為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眾生心識。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偈言無差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等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
問。能證智與所證藏。為同為異。
答。約分別門。亦同亦異。若冥合一味。則無境智之殊。若言用。即同而異。境不能照。智有照故。言寂。即異而同。境智無異味故。同故無心於彼此。忘心契合故。異故不失於照功。智異木石故。是以境智之原。非離非合。合則境智俱壞。離則境智相乖。無境而不成智。以離法無有人故。無智而不成境。以離人無有法故。是以智心常寂。雖照境而無緣。寂不失照。雖空寂而恒用。斯則智照境亦照。境寂智亦寂。寂照雙分而一味。境智融即而歷然。若一二情生。則違真理。或作有情無情之見。自分彼我之懷。或執有用無用之心。唯墮斷常之網。都為不了萬法之實性。一道之真宗。若洞斯文。諸情頓破。
問。三界五。趣既唯一心。云何而有迷悟不同。凡聖昇降。
答。只為因心故迷。因心故悟。又因悟成聖。因迷作凡。凡聖但因迷悟得名。名亦本空。唯有真心。湛然不動。但於一真心上。妄執人法二我。所以似迷。又因了人法二空。所以似悟。古德云。覺非始終。以迷故執我。以悟故見性。如闇中迷杌為鬼。至明杌有鬼無。迷杌為鬼。見杌非新有。了鬼本無。悟鬼非始無。既唯得杌不得鬼者。故知鬼不新無。杌非新有。無取捨也。既二念不生。即為實觀。何以故。念盡心澄。無生現故。如說水澄得真寶等。又凡有所見一切。或見自見他。皆是迷心自現。如迷東為西。方實不轉。以迷人西。不離悟人東。但為迷人迷故。不見悟人東也。若至悟時。西全是東也。故知迷常在悟。生不離佛。經云。眾生界即佛界。佛界即眾生界。但為迷故癡盲。對目不知見。深自悲哉。故知依方故迷。方位不動。因覺故味覺體靡移。則迷無所迷。悟無所悟。迷則以真為妄。悟則以妄為真。如夜見杌為人。晝見人為杌。一物未甞異。二見自成差。既知迷悟空。真妄亦何有。
問。若無迷悟。平等一心。云何斷惑證果。遲速不等。
答。雖了一心本末平等。以妄習眾生界中差別種子。不熏而熏。無始堅牢。卒難除遣。至十地位猶有色心二習。若不勇猛精進。念念常與佛知見治之。無由得淨。如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佛子。佛教是一。眾生得見。云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則佛教。於諸眾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佛子善諦聽。我今如實答。或有速解脫。或有難出離。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譬如微少火。樵濕速令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終不可得。懈怠者亦然。譬如赫日照。孩稚閉其目。怪言何不覩。懈怠者亦然。如人無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盡乾竭。懈怠者亦然。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滅。於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有見虛空。端居不搖動。而言普騰躡。懈怠者亦然。釋云。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者。當以智慧鑽注於一境。以方便繩善巧迴轉。心智無住。四儀無間。則聖道可生。瞥爾起心。暫時忘照。皆名息也。所以寶積經云。譬如繫綵帛在頭上。火來燒綵帛。無暇救火。救實理急故。外書勸學。尚云輕尺璧而重寸陰。況學般若求出生死法。豈可暫忘乎。
宗鏡錄卷第八十二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真心是一字之王。般若之母。云何論說。諸佛常依二諦說法。
答。若約正宗。心智路絕。若離二諦。斷方便門。以真心是自證法。有何文字。凡能詮教。無非假名。故云依二諦說法。金剛三昧經偈云。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論釋云。此四句。義有總別。別則明二門義。總則顯一心法。如是一心二門之內。一切諸法無所不攝。前二融俗為真。顯平等義。後二融真為俗。顯差別門。總而言之。真俗無二而不守一。由無二故。則是一心。不守一故。舉體為二。又真俗無二一實之法。諸佛所歸。名如來藏。明無量法及一切行。莫不歸入如來藏中。無邊教法所詮義相。更無異趣唯一實義。所言實者。是自心之性。除此之外。皆是虛幻。智度論云。除一實相外。其餘盡成魔事。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凡經論大意。並是顯宗破執。獨標心性。若通達。一切諸法即心自性。心外無法。性無不包。猶若虛空遍一切處。則一切諸法。無非實相。故知諸義。但一念心。一理應一切名。以理外無名故。一切名即一理。以名外無理。故則是無名之真名。無理之真理。是以一心二諦。體用周足。本約真論俗。從一起多。還約俗論真。從多會一。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起信論明一心二門。心真如門者是體。以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唯是一心。如是名為心真如門。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心生滅門者。是用。此一心體有本覺。而隨無明動作生滅。故於此門。如來之性隱而不顯。名如來藏。楞伽經云。一心者。名如來藏。又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此二門約體用分二。若以全體之用。用不離體。全用之體。體不離用。還念其一。以一心染淨其性無二真妄二門不得有異。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既無有二。何得有一。一無所有。就誰曰心。如是道理。離言絕慮。不知何以言之。強為一心也。
問。摩訶衍論云。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者。云何復說同相異相。
答。若同若異。俱一心作故。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以眾生差別性故。不能同種。以如來平等性故。不能異種。眾生雖差別。不能自異。如來雖平等。不能自同。不能自異故。即異無異也。不能自同故。即同非同也。摩訶衍論云。同相者。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異者。唯一真如作一切法。金剛三昧論云。平等一味故。聖人所不能異也。有通有別故。聖人所不能同也。不能同者。即同於異。不能異者。即異於同。又不可說異故。可得說是同。不可說同故。可得說是異耳。說與不說。無二無別也。又云。依甚深教如言取義者。有二種失。一者。聞佛所說動靜無二。便謂是一一實一心。由是撥無二諦道理。二者聞佛所說空有二門。計有二法而無一實。由是誹謗無二中道。又云。如是一心。通為一切染淨諸法之所依止故。即是諸法根本。本來靜門。恒沙功德無所不備。謂一切是隨緣動門。恒沙染。法無所不具。然舉染法以望心體。不能遍通。所以經云。若離若脫。若舉心體。望諸淨法。無所不遍。故經言。於世法中不離不脫。總明一心。通於動靜。為染淨所依。別顯動門。染法所依。別顯靜門。淨法所依。亦如起信。於一心立真如生滅二門。若卷若舒。或總或別。皆是一心之體用。如日月之光明。似江河之波浪。真心無寄。不落言思。但約世諦隨緣門中。分其二義。以真心不守性故。隨緣成異。即成異門。以隨緣時不失自性故。隨緣不變。即成同門。雖立同異。常冥一際。古釋。一真心非一非異者。真心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先明不異門有三義。一本從末明不異。經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造一切趣生。又經云。佛性隨流成別味。二攝末同本明不異。經云。眾生即如也。又云。十二因緣。即佛性。地論云。三界唯一心者。第一義諦也。前即末之本。本無別本。唯有生滅。更無別法可相異也。後即本之末。末無別末。故唯有不生滅。亦無別法可相異也。三本末平等明不異。經偈云。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又論云。唯真不立。單妄不成。此顯本末鎔融。際限不分。故云不異也。次明不一門者。此中非直不乖不異以明不一。亦乃由不異故成於不一。何以故。若如來藏隨緣作生滅時。失自不生滅者。即不得有生滅也。如水失濕性。則不能成大小之波。是故由不生滅。得有生滅。是故即不異故不一也。起信明如來藏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而成辦世出世間染淨等事。
問。論云。同相者。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異相者。唯一真如作一切法。此同異二義。為復法爾自作。為復因人所置。
答。法性不動。豈有同異之文。改變從心。自起一多之見。如大乘起信論云。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一者同相。二者異相。言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脩多羅中。依於此義。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業差別故。論釋曰。即此文中。故有二門。一者同相門。二者異相門。為明何義故。建立同相門。為欲顯示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無餘法故。當真如門。為明何義故。建立異相門。為欲顯示唯一真如作一切法。名相各別義用不同故。當生滅門。依何契經所建立耶。謂文殊師利答第一經。彼契經中當何說耶。謂彼經中作如是說。佛問文殊。汝久遠來。恒無休息。普遍遊行十方剎中。見何殊事。文殊答曰。我久遠來不見餘事。唯見微塵。又佛問言。汝百年中居于輪家。不見種種瓦器相耶。文殊對曰。我唯見塵。不見瓦器。又佛問言。汝實不見地水火風。山川林樹等種種相耶。對曰。我實不見如是等相。唯見微塵。如是如是。世尊問訖。文殊答曰。至一百數。佛問文殊。見微塵耶。文殊對曰。我久遠來不見微塵。爾時世尊告文殊言。善哉善哉。汝是大士。能覺一相。能覺一相。即無相法。文殊師利。汝一仁者。非如是覺。依一相門。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異相門者。彼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身子。汝見此土。作何心見。身子答曰。我見此土。山川林樹。沙礫土石。日月宮殿舍宅等。種種相。各各形相名字差別不同。佛言。汝智慧力。下劣狹少。心有高下。見如是異。唯汝一人非如是見。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乃至諸法亦復如是。真妄互熏。染淨相待。功德過患。形相名字各各差別。隨凡夫心所立名相。有而非實。皆如幻化。
問。一心開真如生滅二門。有何所以。
答。甚有功能。深諧事理。一心者。起大乘之信。二門者。破邪見之執。約真如門信妙理決定。約生滅門信業用不立。可謂理事圓通。真俗無滯。釋摩訶衍論云。心真如門有十種名。一者名為如來藏門。無雜亂故。二者名為不二平等門。無差別故。三者名為一道清淨門。無異岐故。四者名為不起不動門。離作業故。五者名為無斷無縛門。無治障故。六者名為無去無來門。無上下故。七者名為出世間門。無四相故。八者名為寂滅寂靜門。無往向故。九者名為大總相門。無別相故。十者名為真如門。無虛偽故。是名為十。如是十名。總攝諸佛一切法藏。平等義理法門名字。生滅門有十種名。一者名為藏識門。攝持一切染淨法故。二者名為如來藏門。覆藏如來法身故。三者名為起動門。相續作業故。四者名為有斷有縛門。有治障故。五者名為有去有來門。有上下故。六者名為多相分異門。染淨之法過恒沙故。七者名為世間門。四相俱轉故。八者名為流轉還滅門。具足生死及涅槃故。九者名為相待俱成門。無自成法故。十者名為生滅門。表無常相故。如是十名。總攝諸佛一切法藏。種種差別法門名字。又夫真如者。雖在不起不動門。非是凝然不動。寂爾離緣。此落靜塵。生於斷見。斯乃隨緣會寂。約法明真。是以無性因緣。理事一際。因緣無性。隱顯同時。如義海云。入真如者。謂塵隨心迴轉。種種義味。成大緣起。雖有種種。而無生滅。雖不生滅。而恒不礙一切隨緣。今無生滅。是不變。不礙一切是隨緣。隨緣不變。是真如義。
問。上說一切眾生皆有本覺。常熏無明成其淨用。此真如妙用。諸佛化門。為在真如門中。生滅門中。
答。此是生滅門中本覺真如。故有熏義。真如門中。則無此義。由此本覺內熏不覺。令成厭求反流順真。故云用也。涅槃經云。闡提之人。未來佛性力故。還生善根。佛性力者。即本覺內熏力成其淨用。乃至八相成道。十地行位。並約世諦門收。
問。上立一心真如生滅二門。為復從何門入。疾得成就。
答。但從生滅門入。直至道場。不動塵勞而成正覺。起信論云。復次為令眾生從心生滅門。入真如門故。令觀色等相。皆不成就。云何不成就。謂析麁色漸至微塵。復以方分析此微塵。是故若麁若細。一切諸色。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無所有。推求餘蘊漸至剎那。相別非一。無為之法。亦復如是。離於法界。終不可得。如是十方一切諸法。應知悉然。猶如迷人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動。而實不動。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之門。如上二諦之義。不可一向作一解。亦不可一向作二解。所以仁王經二諦品云。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勝義諦中有世俗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王佛法中。已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即名為一義二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爾時世尊即說偈言。無相勝義諦。體非自他作。因緣如幻有。亦非自他作。法性本無性。勝義諦空如。諸有幻有法。三假集假有。無無諦實無。寂滅勝義空。諸法因緣有。有無義如是。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解心見無二。求二不可得。非謂二諦一。一亦不可得。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了達此一二。真入勝義諦。世諦幻化起。譬如虛空華。如影如毛輪。因緣故幻有。幻化見幻化。愚夫名幻諦。幻師見幻法。諦幻悉皆無。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義。遍於一切法。應作如是觀。故涅槃經況二鳥雙遊者。生死俱常無常。涅槃亦爾。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諦即中。中即二諦。非二中而二中。是則雙遊義成。二鳥者。即鴛鴦鳥。雙飛雙止。雙飛即況雙照。雙止即況雙遮。亦是體用理事。不即不離。
問。真諦云何不稱第一義諦。
答。真但對俗得名。未是中道。又通了一切法無我。但是真詮。未窮實性。不通真俗。如中道第一義諦者。非離二邊稱中。即是一切法之實性。遍通凡聖情與非情。故稱第一。亦云無等。以無法可過。故稱第一。以無法可比。故稱無等。此非約勝劣而言。以一切法即真如一心故。所以起信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古釋云。諸法既無。故唯心矣。如萬像本空。唯是一鏡。
問。妙明真心。遍一切處。云何涅槃經云。佛性除於瓦礫。
答。能所不同。不可執一。心境一味。不可稱異。若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若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華嚴經云。真如無少分非覺悟者。則真如遍一切有情無情之處。若無少分非覺悟者。豈無情非佛性乎。又經意但除執瓦礫無情之見。非除佛性。則性無不在。量出虛空。寧可除乎。又古德云。覺性是理。覺了屬事。如無情中。但有覺性。而無覺了。如水中但有火性。亦無火照。今言性者。但據理本。誰論枝末。又覺智緣慮名情。自性不改名性。愚人迷性生情。故境智不一。智者了情成性。故物我無二。
問。萬法唯心。誠證非一。入楞伽經偈云。三界上下法。我說即是心。離於諸心法。更無有可得。若四維上下皆是自心者。則行住坐臥依何而住。若無依報所居。正報如何成立。
答。有識之身。無情之土。皆是內外四大。悉皆無體。且如地大。唯依風輪。眾微所成。本無自性。但是有情心變。更無異理。安庠動止。皆在心中。似鳥飛空。不離空界。如魚潛水。豈越水源。入楞伽經偈云。若一切唯心。世間何處住。去來依何法。云何見地中。如鳥虛空中。依心風而去。不住不觀察。於地上而去。如是諸眾生。依分別風動。自心中來去。如空中飛鳥。見是資生器。佛說心如是。故知舉足下足。不離自心。如鳥若離空。何以騫翥。魚若離水。豈得浮沈。所以西天祖師彌遮迦。問婆須蜜曰。何方而來。復往何所。答曰。自從心來。欲往無處。又此土五洩和尚。臨終歇食三日而告寂。學人問云。師何處去。答。無處去。學人何不見。答。非眼所覩。故大集經云。佛言。即四大中求於菩提。不餘處求。求時不見一切諸物。不見者。即是無處。無處者。即是無住。無住者。即是一切諸法之性。一切諸法若無性者。即是實相。實相者。非常非斷。名畢竟節。金剛三昧經云。無住菩薩言。尊者。我從無本來。今至無本所。佛言。汝本不從。來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乃至色無處所。清淨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淨無上。無有起處。清淨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乃至如彼心王。本無住處。凡夫之心。妄分別見。如如之體。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云何無本。以無住故。有本則有住。無住則無本。明知眾生業趣去來。諸聖淨界動止。來是心來。去是心去。動是心動。止是心止。畢竟無有去。來動止而可得。不離法界故。則未有一法非心所標。是以文殊師利化善財童子。現三千世界滿中臺觀。善財觀之。忽然不現。世界皆空。問世界來去之處。文殊答言。從來處來。却歸去處去。即是清淨法界中來。却歸清淨法界中去。故知諸法所生。唯心所現。生滅去來。皆如來藏。斯乃窮迹達本。見法明宗矣。又如瑠璃光法王子云。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了覺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乃至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令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故知群動無二唯一妄風。風賴眾緣。本無依處。若能諦觀風力無依。頓悟唯心不動。則本覺妙明。恒照法界。故云十方諸佛。傳此一妙心耳。風力既無依。萬法皆無主。來從緣有。去逐幻空。唯本覺心。本無生滅。所以法華經。但說一乘。開示於此。般若經。唯言無二付囑於此。涅槃經。佛性平等。廣喻於此。華嚴經。法界無盡。顯現於此。無邊妙旨。同歸宗鏡矣。
問。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既立一心為宗。云何復云無心是道。
答。心為宗者。是真實心。此心不是有無。無住無依。不生不滅。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為一切萬物之性。猶如虛空體。非一切。而能現一切。只為眾生不了此常住真心。以真心無性。不覺而起妄識之心。遂遺此真心妙性。逐妄輪迴。於畢竟同中成究竟異。一向執此妄心。能緣塵徇物。背道違真。則是令息其緣慮妄心。若不起妄心。則能順覺。所以云無心是道。亦云冥心合道。又即心無心。常順本覺。未必滅心取證。却成背道。然雖即心無心。又不可。故起。此妄識心對境而生。無體可得。如海上波。隨風斷續。境界妄風不起。分別。識浪不生。密嚴經云。一切諸世間。譬如熱時焰。以諸不實相。無而妄分別。覺因所覺生。所覺依能覺。離一則無二。譬如光共影。無心亦無境。量及所量事。但依於一心。如是而分別。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計。若了所知無。能知則非有。所知無者。則是無境。能知無者。則是無心。妄心幻境既空。一道真心自現。故知但心不起。萬法無生。纔有起心。即成住著。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言。一切住即是非住。但是思想移來。次第相續。故有生耳。乃至若正思惟。一切皆是無住住也。故知一切萬法。皆從思生。凡有思惟。皆是邪思惟。若無思惟。即是正思惟。故云若正思惟。一切皆是無住住也。無住住者。乃萬法之根本矣。
問。若云心同境空。了不可得者。如今介爾心起。果報非虛。一念善心。遠階佛果。一念惡想。長劫受殃。豈同外色前塵。性是無記。依心假有。體畢竟無。若緣念心。即應是有。
答。此一念心。亦不孤起。依他假有。內外皆空。此一念瞥起覺了能知之心。如阿難妄執在其七處。世尊一一推破。俱無所在。然因依之處。不過此七。世人同執。熏習堅牢。若非大聖子細推尋。情見無由可脫。此七處既破。則一切處皆無。可以即今現知。無勞更執。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乃至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裏。猶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瑠璃。彼人當以瑠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瑠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瑠璃籠眼。實見瑠璃。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瑠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瑠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瑠璃合。無有是處。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闇。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闇。名為見內。是義云何。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闇之時。此闇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闇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闇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闇。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闇。名見內者。無有是處。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法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遍體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如上所推。即今生滅身中。妄心無寄。現量所知。分明無惑。可謂頓悟真心。直了無生矣。
宗鏡錄卷第八十三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妄心虛假。諸聖同推。此執堅牢。故須具引。又約經論。有三種假。一因成假。因前境對。方乃生心。二相續假。初心因境。後起分別。念念相續。乃至成事。三相待假。如待虛空無生。說心有生。又計於有心待於無心。如短待長。似近待遠。此三非實。故稱為假。所以異相互無。如中觀論偈云。異中無異相。不異中亦無。無有異相故。則無彼此異。如長與短異。長中無短相。長無可對故。無有長。短中無長相。短無可對。故無有短。長中無長相。短無可對。故無有短。短中無短相。長無可對。故無有長。既無長短。孰言異耶。又百論云。若實有長相。若長中有。若短中有。若共中有。是皆不可得。何以故。長中無長相。以因他故。因短為長故。短中亦無長相。性相違故。若短中有長。不名為短。共中亦無長。二俱過故。長相既無。短相亦爾。若無長短。云何相待。故遮異言不異。非謂有無異。此雙絕以契性。若約雙顯者。謂上但顯實。則唯性而非異。今性相皆具。故云雙顯。謂由體一故非異。相。差別。故非不異。此舉雙是以顯雙非。斯乃非一非異。而一而異。遮照無礙。性相融通。長短既然。萬法皆爾。若以初心破此三假。一念無生。得入空觀。夫空觀者。乃一切觀之根本。從此次入假觀。因不得假而入空。復不得空而入假。以非空非假。後入中觀。乃至絕觀。所以止觀廣破。四句檢而不得。橫竪推而無生。性相俱空。名字亦寂。若一念心起即具三假。當觀此一念心。若心自生者。前念為根。後念為識。為從根生心。為從識生心。若根能生識。根為有識故生識。根為無識故生識。根若有識。根識則並。又無能生所生。根。若無識而能生識。諸無識物。不能生識。根既無識。何能生識。根雖無識而有識性。故能生識者。此之識性。是有是無。有已是識。並在於根。何謂為性。根無識性。不能生識。又識性與識。為一為異。若一性即是識。無能無所。若異。還是他生。非心自生。若言心不自生。塵來發心故有心生。引經云。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若爾。塵在意外來發內識。則心由他生。今推此塵。為是心故生心。為非心故生心。塵若是心。則不名塵。亦非意外。則同自生。又二心並。則無能所。塵若非心。那能生心。如前破。若塵中有生性。是故生心。此性為有為無。性若是有。性與塵並。亦無。能所。若無。無不能生。若根塵合故有心生者。根塵各各有心故合生心。各各無心故合生。心若各各有。有合則兩心生。墮在他性中。若各各無。合時亦無。又根塵各有心性。合則心生者。當檢此性。為有為無。如前破。若根塵各離而有心者。此是無因緣生。為有此離。為無此離。若有此離。還從緣生。何謂為離。若無此離。無何能生。若言此離有生性。為有為無。若性是有。還從緣生。不名為離。若性是無。無何能生。如是四句推求知心畢竟不生。是名從假入空觀。若不悟者。轉入相續假破之。何以故。雖因成假。四破不得心生。今現見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何謂不生。此之念念。為當前念滅後念生。為前念不滅後念生。為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為前念非滅非不滅後念生。若前念不滅後念生。此則念自生念。兩生相並。亦無能所。若前念有生性生於後念。此性為有為無。有則非性。無則不生。如前破。若前念滅後念生者。前不滅生。名為自性。今由滅生。不滅。望滅豈非他性。他性滅中。有生故生。無生故生。有生是生。生滅相違。乃至生生何謂滅生。若滅無生。無何能生。若滅有生性性。破如前。若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者。若滅已屬滅。若不滅已屬不滅。若不滅合滅能生。即是共生。共自相違。相違何能生。又若各有生。即有二過。各各無生。合亦不生。若滅不滅中有生性者。為有為無。若性定有。何謂滅不滅。若性定無。亦何為謂滅不滅。此不免斷常之失。還墮共過。若前念非滅非不滅而後念生者。為有此非滅非不滅。為無此非滅非不滅。若有。則非無因。若無。無因不能生。若無因有生性。此性即因。何謂無因。若無。無不能生。如是四句推相續假求心不得。無四實性。但有心名字。是字不住內外兩中間。不常自有。相續無性。即世諦破性。名為性空。相續無名。即真諦破假。名為相空。性相俱空。乃至作十八空。若不得入者。猶計有心待於無心。相待惑起。此與上異。因成假。取根塵兩法和合為因。相續假。竪取意根前後為相續。竪望生滅。此是別滅。別滅則狹。今相待假待於通滅。此義則寬。通滅者。如三無為。不併是滅。而得是無生。待虛空無生而說心生。即是相待假。今檢此心。為待無生心生。為待有心生。為待亦生亦無生而心生。為待非生非無生而心生。若待無生而生心者。有此無生。無此無生。若有生可待。還是待有。何謂待無。有有相待。即是自生。若無此無生。無何所待。若只待此無無而生心者。一切無無亦應生心。無望於有。無即是他生。又無生雖無。而有生性。待此性故而知有心。此性為已生。為未生。若已生。生即是於生。何謂為性。性若未生。未生何能生。若待生而心生者。生還待生。長應待長。既無此義。何待心生。若待生無生故有心生。如待短得有於長。此墮二過。各有。則二生並。各無。生全不可得。如前破。若待非生非無生而有心生者。論云。從因緣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又此無因。為有為無。若有還是待有。若無還是待無。何謂無因。若言有性。性為有為無。性若是有。為生非生。若生已是生。何謂為性。若無生云何能生。如是四句推相待假求心不得。不起性實。但有名字。名字之生。生則無生。復次性相中求陰入界不可得。即是法空。性相求人我知見不可得。名眾生空。乃至十八空等。輔行記釋。因成假。初破自生中云。前念為根。後念為識者。根無別體。還指無間滅意為體。根名能生。由前意滅。生後意識。故俱舍論云。由即六識身無間滅為意。身者。體也。無間滅時。為意根體。爾時五識。亦依無間滅意以為親緣。用五色根以為疎緣。而生五識。五識無間。分別生時。即名意識。今此文意。不是五識。是第六識。緣於。有見以為法塵。即名為識。即以此識對根研責。故云根為有識故生識。根為無識故生識。
大智度論問曰。前念若滅。何能生後。
答。有二義。一念念滅。二念念生。有此二故。故滅得生。恐生斷見。是故須立。今為破故是故須責。生滅雖殊。根之與識俱是自心。從根從識俱屬自性。於自性中根識互責求不可得。又心之與識。俱對於塵。以立心名。乃至根若有識。則有二妨。謂根識並。及能所並。則有生生無窮之過。若無能所。生義不成。云何言生。又無間滅方名生識。根若有識。生滅相違。故並有過。根若無識。即類無識。能生識也。又責有識性。此是縱破。有還同有。亦成並生。無還同無。同無情生。又識性作一異責。若一者。凡言性者。後方能生。識與性一。故無能所。若異者。若異識則同外境。境能生識即同他。如何計自。次破他性者。雖言心不自生。由有外塵而來發心。塵望於根。塵名為他。先責是心。則有三妨。一塵非心妨。則心不名塵。二塵非意。外同自生妨。三並生妨。塵若非心。容許塵生。塵若是心。還成心處生心。即名並生。子若生苗。則有能所。子還生子。則二子並生。有何能所。塵若非心。則與前根中無識義。同責意亦爾。故云如前破。塵有識性。例前可知。破共生者。墮自他性。名為共生。今破。若自他各各無生。和合亦無。如二砂無油。和合亦無。破無因不生亦爾。結成性相二空者。但無性計。名為性空。性既破已。但有色心內外之相。既不住於無四句中。故相亦叵得。名為相空。言不在內外中間者。內只是因。外只是緣。中間是共。常自有者。只是無因。無此計故。即無四性。此之二空。言雖前後。意不異時。復以二諦結成二空。若有性執。世而非諦。破性執已。乃名世諦。故云世諦破性。性執破已。但有名字。名之為假。假即是相。為空相故。觀於法性。觀理證真。名真諦破相。空非前後。二諦同時。為辯性相。前後說耳。又有四運心。一未運。二欲運。三正運。四運已。傅大士頌云。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著。推檢四運併無生。千端萬累何能縛。釋曰。未起欲起二運之心。屬未來。未來何處有心。正起一運之心。屬現在。現在不住何處有心。又屬生時。因未生已生立生時。未生已生既無生。生時亦無生。如已去未去去時。俱無去法。如中論所破。起已一運之心。屬過去。過去已謝。何處有心。所以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三際俱空。一心何有。以所依根本之心尚不有。能依枝末一切萬法。寧是實耶。故云千端萬累何能縛。故知但了一念空。諸塵自然破。所依既不有。能依何得生。如源盡流乾。根危葉謝。所以阿難七處執而無據。故知邪法難扶。二祖直下求而不生。可驗解空方悟。祖佛大約。只指斯宗。既不得能起之心。亦不得所生之境。心不可得故即我喪。境不可得故。即法亡。若能人法俱空。即顯一心妙理。但以心塵相對。萬法縱橫。境智一如。千差頓寂。如是方能豁悟本覺靈智真心。無住無依。遍周法界。廣百論云。經言。無有少法自性可得。唯有能造。能造即是心及心法。又云。三界唯心。如是等經。其數無量。是故諸法唯識理成。豈不決定。執一切法實唯有識者。亦成顛倒。境即無。識云何有。經言唯識者。為令觀識。捨彼外塵。既捨外塵。妄心隨息。妄心息故。證會中道。故經偈言。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則不生。若知境唯心。便捨外塵相。從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
顯識論問。境識俱遣。何識所成。
答。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維摩經云。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故知見有二法。乃至纖毫並皆屬識。境識俱亡。乃入真空之理。所以智光論師。立中根說。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識道理。未能全入平等真空。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辯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是以因唯識。入真空究竟之門。離此別求非真解脫。
唯識鈔問云。內心唯識者。為是真實有。為非真實有耶。
答。論云。諸心心所(前陳也)。依他起故(因也)。亦如幻事(喻也)。非真實有(法也)。
問。若爾。心境都無差別。何故乃說唯有識耶。
答。為遣外道等心心所外執實有境故。假說唯有識。非唯識言。便有實。識論云。為遣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若法執不生。即入真空矣。
問。約唯識理人法俱空者。即今受用是何等物。
答。所受用法。但是六塵。因緣故生。因緣故滅。決定內無人能受。外無塵可用。十八空論云。外空者。亦名所受空。離六外入。無別法為可受者。若諸眾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塵。內既無人能受。外亦無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識無境。故名外空。以無境故。亦無有識。即是內空。乃至十八空。
問。人法俱空。識又不立。即今見聞從何而有。
答。一切前塵所現諸法。盡隨念而至。皆對想而生。念息境空。意虛法寂。故經云。想滅閑靜。識停無為。又經云。一切諸佛。一切諸法。從意生形。又經云。諸法不牢固。唯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故知見聞但是緣起。見畢竟空。如世幻施為。似空華起滅。故云見聞如幻瞖。三界若空華。且如眼根具五緣得見。然此能見。只是五緣。無見者故。若言具五緣發識能見者。未知何緣定能生識。若言一一不生。和合故能生見者。即如五盲和合。應成一見。眾盲既不見。和合云何生。故知非別識生。但有見即是眾緣。所以名緣起也。故經云。眼不自見。屬諸因緣。緣非見性。眼即是空。眼根既然。諸根例爾。但起唯緣起。滅唯緣滅。起滅唯緣。人法俱寂。若了此我法二空。即證圓理。故云若見因緣法。是名為見佛。
問。凡夫界中取捨分別。逆順關念。欣厭盈懷。常縛六塵以為隔礙。如何得根境融通。一切如意。
答。但見法性。證大涅槃。尚無一法可通。豈有諸法為礙。則常如意。無有不如意時。故涅槃論云。今言涅槃如意者。一切苦樂善惡無不是理。故名如意。釋曰。無不是理者。皆一心真如理故。以苦樂是心受。善惡從心生。則無外塵所違所隔。若了一心。豈非如意。若有一法當情。則成諍競。楞伽經偈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自心。是則無違諍。所以迷時人逐法。悟後法由人。且如摩尼珠。無情色法。尚能無私兩寶。周給群情。故稱如意。況靈臺妙性。豈弗能耶。但歸一心。得大無礙。故云。轉變天地。自在縱橫。
問。論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者。真則無偽。如則不變。妙色湛然不空之性。云何經中復說心空則一切法空。
答。夫言空者。說世間一切妄心染法是空。以遍計情執無道理故。若出世佛法真心則不空。以有道理故。起信論云。真如有二。一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無一異等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清涼記釋云。不與妄合。則名為空。性。具萬德。即名不空。及至釋文。乃云。若離妄心。實無可空。則顯空藏。因妄而顯。而不空藏。要由翻染方顯不空。故云以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等。如本有檀德。今為慳貪。本有尸德。今隨五欲。本有寂定。今為亂想。本有大智。今為愚癡。是則慳藏於施。乃至癡藏於慧。故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萬行例然。故論云。本有真實識知義。云若心有動。非真識知。明妄心之動。藏其真知。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萬德。故經頌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故論云。以能究竟顯實。故名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則顯不空之藏。本來具矣。二者自性心上無妄為空。隨所無者。即不空德。如空無慳悋。即顯有檀。空無妄動。顯有性空。故是空藏藏不空也。故知一切眾生本覺佛智。本自圓具。但以妄覆而不自知。若了妄空。真覺頓現。如雲開月朗。塵去鏡明。見性之時。故云發得。非是修成。三身滿日。亦云萬行引出。不從外來。皆約一心。本有具足。故知不空之空。體含萬德。不有之有。理合圓宗。空有相成。無諸障礙。若離空之有。有則是常。若離有之空。空則成斷。今有無齊行。不違一旨。是以智能達有。慧能觀空。若達有而不知空。則失慧眼。觀空而不鑒有。則喪智心。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盡有則智業不成。住無則慧心不朗。故義海云。若空異於有。即淨不名淨。以迷空故。若有異於空。即染不名染。以執有故。今有即全空。方名染分。空即全有。方名淨分。由空有無礙。染淨自在也。若空即有。有即空。乃至一切法皆互相即也。既互相即。則畢竟無一異空有等法。於心外發現。設有發現。皆是自心相分。不同凡小不知。取而執有。捨而沈空。若入此一心中道之門。能成萬行方便之道。如大莊嚴法門經云。文殊師利言。方便有二種。一者不捨生死。二者不住涅槃。復有二種。一者空門。二惡見門。復有二種。一者無相門。二者相覺觀門。復有二種。一者無願門。二者願生門。復有二種。一者無作門。二者種善根行門。復有二種。一者無生門。二者示生門。是以悟宗則逆順同歸。達體則善惡並化。
問。論云。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智處即是境。云何成般若。
答。般若有二種。一真實常住般若。二觀照有用般若。若真實般若。性遍一切處。寂而常照。唯一真心。不分能所。即不同世間頑境以為所照。亦不同偏小妄心以為所照。又亦不同假立真如以為所照。今則一體潛通。心心互照。以無心外境。亦無境外心。以心是境心。境是心境故。如是融鎔。豈非般若乎。所以云色無邊故。般若無邊。故知離色無心。離心無色。如般若經云。復次勇猛。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色非所緣。何以故。一切法無所緣。無有小法可取故。彼若是可取。此則是所緣。如是勇猛。非色行色。乃至非識行識。勇猛。一切法不行。故非色見。亦非識見。乃至非識知。亦非可見。若色至識。非知非見。是名般若波羅蜜。又文殊般若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住。亦不見境界可取捨相。何以故。如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見諸佛境界。況取聲聞緣覺凡夫境界。不取思議相。亦不取不思議相。不見諸法有若干相。自證空法不可思議。如是菩薩摩訶薩。皆已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又云。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相。不見佛法相。不見諸法有決定相。是為修般若波羅蜜。
問。世出世間。唯是一心者。云何復分真妄。及與內外。
答。真妄內外。但約世間文字分別。所以心非內外。內外是心。體非真妄。真妄是體。因內立外。而成對治。假妄顯真。非無所以。進趣大乘方便經云。心義者。有二種相。一者內心相。二者外心相。內相者復二。一真。二妄。所言真者。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淨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以遍一切處。常恒不壞。建立生長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謂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雖復相續。能生一切種種境界。而內虛偽。無有真實。不可見故。所言心外相者。謂一切諸法種種境界等。隨有所念。境界現前。故知有內心及內心差別。如是當知內妄想者。為因為體。外妄想者。為果為用。依如此等義。是故我說一切諸法。悉名為心。又復當知心外相者。如夢所見種種境界。唯心想作。無實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無明識夢所見。妄想作故。復次應知內心念念不住故。所見所緣一切境界。亦隨心念念不住。所謂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而生滅相但有名字。實不可得。以心不往至於境界。境界亦不來至於心。如鏡中像。無來無去。是故一切法求生滅定相了不可得。所謂一切法畢竟無體。本來常空。實不生滅。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淨心。彼自性清淨心。湛然圓滿。以無分別相故。無分別相者。於一切處無所不在。無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是以華嚴經頌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又云。剎平等。不違眾生平等。眾生平等。不違剎平等。一切眾生平等。不違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平等。離欲際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不違離欲際平等。過去。不違未來。未來不違過去。過去未來。不違現在。現在不違過去未來。世平等。不違佛平等。佛平等。不違世平等。菩薩行。不違一切智。一切智。不違菩薩行。釋曰。剎與眾生。云何平等。以各無體故。悉不成就。若自類相望。如剎望剎平等。若異類相望。如剎望眾生平等。以一無性之理。乃至心境自他。同異高下。十。方三世。悉皆平等。又事事無違。理理無違。事事無違者。略有三因。一法性融通。二緣起相由門。此二即事事無礙義。三直語同一緣記通事通理。如觀一葉落。知天下秋同一秋矣。由不壞之事。不變之性。皆同一緣起故。理理無違者。亦有二門。一剎無性。即眾生無性。二理同故。以無可即。亦無可違。
宗鏡錄卷第八十四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稱一心無外境界者。云何華嚴經十地品。說。初地見百佛。乃至地地增廣。見於多佛。
答。所見多少。皆從念生。心狹見少佛。心廣鑒多形。舒。卷由心。開合在我。離心之外。實無所得。大集經云。憍陳如復作是念。我當云何得見諸佛。爾時隨其所觀方面。悉得見佛。多觀多見。少觀少見。見已復念。諸佛世尊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我觀三界是心。是心因身。我隨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諸佛如來即是我心。何以故。隨心見故。心即我身。身即是虛空。我因覺觀。見無量佛。我以覺心。見佛知佛。心不見心。心不知心。我觀法界。性無堅牢。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是故法性即是虛空。虛空之性。亦復如空。我因是心。見青黃赤白雜色虛空。作神變已。所見如風。無有真實。則名為共凡夫如實陀羅尼。又云。復次賢護。如人盛壯。容貌端嚴。欲觀己形美惡好醜。即便取器盛彼清油。或持淨水。或取水精。或執明鏡。用是四物。觀己面像。善惡妍醜。顯現分明。賢護。於意云何。彼所見像。於此油水水精明鏡四處現時。是為先有耶。賢護答言。不也。曰。是豈本無耶。答言。不也。曰。是為在內耶。答言。不也。曰。是豈在外耶。答言。不也。世尊。唯彼油水精鏡。諸物清朗。無濁無滓。其形在前。彼像隨現。而彼現像。不從四物出。亦非餘處來。非自然有。非人造作。當知彼像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無有住所。時彼賢護如是答已。佛言。賢護。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物清淨。彼色明朗。影像自現。不用多功。菩薩亦爾。一心善思。見諸如來。見已即住。住已問義。解釋歡喜即復思惟。今此佛者從何所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竟無來處及以去處。我身亦爾。本無出趣。豈有轉還。彼復應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寂。能想亦空。賢護。當知諸菩薩等。因此三昧。證大菩提。首楞嚴經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者。古釋云。隨眾生根熟處即現。所知量者。即眾生差別境。即知一法塵中。等周法界。為隣虛塵無自性。自性是虛空。虛空即是真空。真空即是本覺。故知如來於一毛孔中。為無量眾生常說妙法。即知一切毛孔微塵。亦不出我。但解得一微塵法。即數得等同法界微塵。是以如來能知四大海水滴數。大地須彌皆知斤兩。皆由觀此一身。於一身上觀一毛髮。俱知無自性。但於一毛孔中觀。實無有自性。一毛孔亦不可得。不可得處遍法界。知一切智也。所以信心銘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慮不畢。若能如是。了達。一塵一毛無有自性。唯心所現。則知一切諸法悉然。更無別體。以徇塵執見一切眾生。一法不通。諸塵自滯。華嚴論云。以實而論。初發心住中。如一渧之水。入海水中。總同海體。諸龍魚寶藏咸在其中。為教化眾生故。教網筌罤方法不可不具。以名言竹帛著籙。即似如前後義生。體道者應須明鑒。如持寶鏡。普臨萬像。又頌云。無限智悲成佛德。佛以智悲成十地。還將十地成諸位。前後五位加行門。不離十地智悲起。是故十地初發心。發心即入十地智。雖然五位方便殊。只為成熟十地智。猶如迅鳥飛虛空。不廢遊行無所至。亦如魚龍遊水中。不廢常遊不離水。如是五位行差別。不廢差別不離智。所有日月歲差別。以智法印無別異。智體不成亦不壞。以明諸位除習氣。了習無習悲行成。萬行常興無作智。
問。若心外無法。唯是一心者。於外則無善惡業果。苦樂報應。何成佛法。翻墮群邪。
答。若了一心。有無見絕。境智雙寂。契彼性空。根塵兩亡。內外解脫。亦常照內外。脫於無知。空尚不存。妄從何起。所現外諸苦樂境界。如鏡中像。以自心為明鏡。還照自之業影。古德云。以如來藏性而為明鏡。隨業緣質。現果影像。夫業通性及相。謂此業體。以無性之法而為其性。以不失業果之相而為其性。由無性故。能成業果。由不壞相。方顯真空。何者。若有性。則善惡業定不可改移。無有苦樂果報。若壞業相。則成斷滅。以一切因果從自心生。心外實無善惡業可得。以業無自性。但由心起故。所以如影如幻。無有定相。又以業無自性。故不落有。以不壞業果。故不墮無。非有非無。則一心中理。
問。雖然心即是業。業即是心。既從心生。還從心受。如何現今消其虛妄業報。
答。但了無作。自然業空。所以云。若了無作惡業。一生成佛。又云。雖有作業而無作者。即是如來祕密之教。又凡作業。悉是自心。橫計外法。還自對治。妄取成業。若了心不取。境自不生。無法牽情。云何成業。義海云。除業報者。為塵上不了自心為心外有法。即生憎愛。從貪業成報。然此業報由心迷塵妄計而生。但似有顯現。皆無真實。迷者為塵相有所從來。而復生是迷。今了塵相無體。是悟。迷本無從來。悟亦無所去。何以故。以妄心為有。本無體故。如繩上蛇。本無從來。亦無所去。何以故。蛇上妄心橫計為有。本無體故。若計有來處去處。還是迷。了無去來。是悟。悟之與迷。相待安立。非是先有淨心。後有無明。此非二物。不可兩解。但了妄無妄。即為淨心。終無先淨心而後有無明。故知迷悟唯只一心。如手反覆。但是一手。如是深達。業影自消。如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然法界中無美無惡。時德首菩薩。以頌答曰。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作者無所有。諸佛之所說。譬如淨明鏡。隨其所對質。現像各不同。業性亦如是。亦如田種子。各各不相知。自然能出生。業性亦如是。又如巧幻師。在彼四衢道。示現眾色相。業性亦如是。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彼無我非我。業性亦如是。亦如眾鳥類。從㲉而得出。音聲各不同。業性亦如是。譬如胎藏中。諸根悉成就。體相無來處。業性亦如是。又如在地獄。種種諸苦事。彼悉無所從。業性亦如是。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又如諸世界。大火所燒然。此火無來處。業性亦如是。淨業障經云。觀一切法。即是佛法。是則為淨諸業障。
如有學人問安國和尚云。若未悟時。善惡業緣是有不。
答。非有。喻如夜夢彼惡人逐。或作梵王帝釋。將為是有。豁然睡覺。寂然無事。信知三界本空。唯是一心。
又有問大珠和尚云。若為得知業盡。
答。現前心。通前生後生。猶如眼見。前佛後佛。萬法同時。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是知從心所生。皆無真實。如夢心不實。夢事亦虛。世間共知。可深信受。是以善惡之業。理皆性空。不壞緣生。恒冥妙旨。量云。正業是有法。定即有即空故是宗。因云。即緣成即無性故。同喻云。如幻。幻法術等生。即有不礙虛。正業從緣生。空有不相礙。故知萬法從遍計情生。但有虛名。都無實義。如首楞嚴經云。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含吐十虛者。含即一真不動。在如來藏中。吐即依妄分別。乃隨處發現。但有纖塵發現之處。皆是自心生。從分別有。若知發處虛妄。則頓悟真空。真空現前。豈存言說。
問。真心不動。三際靡遷。云何說心流轉。又云絕流轉義。
答。所云隨流返流。皆約。眾生緣慮之心。妄稱流轉。其體常寂。但不見一念起處。即是不流。未必有念可斷。智嚴經云。文殊師利言。云何斷流轉。以於過去心不起。未來識不行。現在意不動。不住不思惟。不覺不分別。故知以境對境。將心治心。狗逐塊而逾多。人避影而徒乏。若能知身是影。捨塊就人。則影滅迹沈。安然履道。故知萬動皆婬悉成魔業。若知心不動。則不隨流。方入宗鏡之中。永超魔幻。自然心智寂滅。諸見消亡。如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云。山相擊王菩薩曰。譬如有孔隙處。風入其中。搖動於物。有往來相。菩薩亦爾。若心有間隙。心則搖動。以搖動故。魔則得便。是故菩薩守護於心。不令間隙。若心無間隙。則諸相圓滿。以相圓滿故。則空性圓滿。是為菩薩超魔法門。乃至文殊師利菩薩曰。仁者。汝等所說。悉是魔境。何以故。施設文字。皆為魔業。乃至佛語猶為魔業。無有言說。離諸文字。魔無能為。若無施設。即無我見及文字見。以無我故。則於諸法無有損益。如是入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佛言。諸天魔幻惑種種相貌。障修學人心眼聖道。乃至令見一切幻相前後生死之事。善惡諸相。魔作幻惑。非關正智。唯心示變。莫取外緣。修學行人。必不得於夢境界。及現眼前。取相執著。動轉人心。恐畏怕怖。則被天魔鬼神之所障礙。行人正見。須常諦觀心性。見性寂靜。心性無物。是相莫取。則無境界妄想因緣。是故行人。勤行精進。實勿退轉懈怠嬾墮。則得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大智度論云。除諸法實相。皆菩薩魔事。若證般若。能契實相。即過魔事。此是約說證實相時事。當親證時。如人飲水。不可取說而不證。若但說過魔。不離魔界。若過魔界。說證俱絕。是知必無境魔。但從心起。何者。若內心樂生死。則身為天魔。內心著邪見。則身為外道。乃至心外見法。理外別求。皆成外道。
問。凡聖一心。同其種性。種性無異。云何所受因果不同。報應有別。
答。雖自業各受。妄有昇沈。而緣性無生。了不可得。諸法無行經云。佛告文殊師利。一切眾生。其心皆一。是名種性。種性即根本義。根本常一。而眾生妄起自他差別。凡聖高下。雖起差別。一體不動。以差別性非有故。但是妄起無實體故。所以經云。佛言。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無有心。緣。性不可得故。是名種性。又一切善惡境界。皆是心光。一切勝劣受用。皆是心果。大莊嚴論偈云。種種心光起。如是種種相。光體非體故。不得彼法實。種種心光。即是種種事相。或異時起。謂貪瞋光等。或同時起。謂信進光等。如是染位心數。淨位心數。唯有光明而無光體。是故世尊。不說彼為真實之法。又云。諸行剎那增上者。如佛說心將世間去。心牽世間來。由心自在。世間隨轉。識緣名色。此說亦爾。故知諸行是心果。又隨淨者。淨是禪定人心。彼人諸行。隨淨心轉。修禪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為金。則得隨意。故知諸行皆是心果。又隨生者。如作罪眾生。可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眾生。可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諸行皆是心果。當知一切萬法。既以心為因。亦以心為果。雖然淨穢顯現不同。於心鏡中如光如影。了不可得。
問。入唯識門。觀一切境。自然無相。何用更言破相顯理。復云棄有觀空。若有所破之宗。則立能空之理。既存空法。還成有相之因。若守觀門。豈合無為之道。
答。夫言破相者。是未入唯識。去其妄執。雖言破相。實無所破。既無所破之有。亦無能破之空。情執若消。空有俱寂。前塵無定。破立隨心。迷真之妄不生。對妄之真亦絕。大智度論云。種種取相。皆為虛妄。如玻瓈珠隨前色變。自無定色。諸法亦如是。無有定相。隨心為異。若常無常等相。如以瞋心。見此人為弊。若瞋心休。自婬欲心生。見此人還復為好。若以憍慢心生。見此人以為卑賤。聞其有德。還生敬心。如是等有理而憎愛。無理。而憎愛。皆是虛妄憶想。若除虛誑。亦無空相。無相相。無作相。無所破故。尚不宗無相之理。豈存破立之門。以成壞去取。皆自心故。若直了心。自然絕觀。如楞伽經偈云。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淨。有二偈半。大雲解云。初一偈。了今一如。謂此約無願觀以顯圓成。無涅槃佛。故無願矣。初句。謂色心等一切法中無得涅槃。以一切法本如故。若得涅槃。是斷常見。滅法是斷。證得是常。次句。既無涅槃。云何有佛。故經云。見斷煩惱而得成佛。此則名為壞佛法者。煩惱與佛性寂靜故。第四句中。所覺如故。無有涅槃。能覺如故。無有得佛。離覺所覺。混同一如。
問。見聞覺知。不出俗諦心量。真諦無得無生。還出心量不。
答。夫量者。是能緣心。但有對俗說真。因虛立實。斥差別。論平等。遣異相。建如如。盡是對待得。名破執設教。若能真俗雙拂。空有俱消。了邊即中無邊可離。達中即邊。無中可存。能證之智既亡。所證之理亦寂。方超心量。入絕待門。若有得無得。有生無生。盡不出於心量。楞伽經偈云。離一切諸見。及離想所想。無得亦無生。我說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離。謂彼心解脫。我說為心量。如如與空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所以涅槃經云。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如化。以涅槃無相。若取於相。即自心現量。非真涅槃故。佛說言。設有一佛過於涅槃。趣所得心。亦成心量。自心所變。盡為幻化。故知似形言跡。瞥生妙解。皆是心量所牧。未有一法不關心矣。若能悟心無心。了境無境。理量雙消。可入宗鏡。
問。夫論心量。不出見聞。若約見聞。則存前境。云何成唯心之義。
答。此是無心之心量。非有實體。
問。若無實體。云何建立一切諸法。
答。只由無體無性。方成萬有。萬有所起。不離真空。若言有性。一法不成。則空不自空。豈能容色。若色不自色。方能合空。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唯心迴轉。無餘法者。如是心法亦不可得。楞伽經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由心不可得之句。立大空之義。由無心之心量句。成幻差別之義。由大空之義。諸法得成。由幻差別義。空理得顯。
問。妄能覆真。全成生死。真能奪妄。純現涅槃。真妄若離。互不生起。真妄若合。二諦不成。如何會通一心妙理。
答。一心二諦。教理所歸。開即迷真。合則壞俗。何者。相隨真起。即相而可辯真原。覺因妄生。因妄而能知覺體。無妄則覺不自立。無真則相無所依。真妄相和。染淨成事。唯真不立。無妄而對誰立真。單妄不成。無真而憑何說妄。真妄各無自體。名相本同一原。是則二諦恒分。一味常在。藏性不動。緣起萬差。故知實無一法而有自體獨立者。皆從真妄二法和合而起。如起信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世間等。釋摩訶衍論云。生滅因緣者有二。一者不相應生滅因緣。二者相應生滅因緣。論云。現鏡識體。六塵境界。如其次第。為彼三種相應染法。能作因緣。是故說言麁重生滅之因緣門。現識體中又有緣義。應審思惟。復次更有二重因緣。一者本遍因緣。二末遍因緣。言本遍者。舉本無明及本覺心。望於六塵。相應。有因緣義。言末遍者。舉業轉現相。望於三相應。有因緣義故。復次更有二因緣。一者上下因緣。二者下上因緣。言上下者。無明為始。果報為終。上下與力。不越其數。作因緣故。言下上者。果報為始。無明為終。下上與力。不越其數。作因緣故。復次一切有為生滅之法。剎那不住。無因無緣故。復次因緣之法。空而無主。其實自性不可得故。復次不可得法。不可得亦不可得故。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心意意識轉故。此文為明何義。謂欲顯示所依能依之差別故。云何所依。謂本覺心。云何能依。謂即眾生。言眾生者。當何法耶。謂意意識。何故意及意識。名為眾生。意及意識。一切眾染合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自體。唯依心為體。是故說言依心而轉。又云。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猶如大海。風相水相不相捨離者。大海喻阿賴耶識。水喻本覺心。風喻根本無明。不覺。能起動轉慮知之識。如彼風故。波動者。喻諸戲論識。遷流無常。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者。喻真妄相資。俱行合轉。謂本覺心不自起故。當資無明之力。方得而起。根本無明不自轉故。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轉。如水不自作波。當因風力。風不自現動。要資水力。方得現動相。經云。煩惱大海中。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實性中。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如經云。佛告大眾。始覺般若者。從具縛地漸漸出離。乃至金剛圓滿因行。發究竟道。頓斷根本無明住地。覺日圓照。無所不遍。二本覺般若。從清淨性漸漸遠離。乃至信初。發究竟智。斷滅相品。入無明海。隨緣轉動。於是大眾聞此事已。覺知諸法一相一體。亦無一相。亦無一體。而諸法性。亦是實相。亦是常住。亦是決定。亦是實有。
問。本始二覺。從何立名。
答。本覺者。因始得名。始覺者。從本而立。如起信鈔云。未審始覺從何而生。為本所對。故此云也。元其始覺。是本所生。斬新而有。故名為始。反照其體。元來有之。敵對於始。故名為本。苟無其始。何所待耶。如母生子。對子稱母。
乃至問。始覺本覺既殊。何因無二。又既同本覺。因何名始。
答。即是本覺初顯相用。名為始覺。相用。非別外來。故得融同一體。又若非本覺舉體之相用。即不是始覺。以心外有法故。若不然者。但名相似覺。亦名隨分覺。是知直待合同本體。方得名真始覺也。既合於本。始即非始。既無於始。即無於本。本始之名既喪。但可名為覺焉。如上所釋。若入宗鏡。方為究竟之覺。未入宗鏡。但稱相似覺耳。此雖稱覺。乃是不覺。故論云。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究竟覺。即其義矣。
問。上說真心無生。妄念起滅。如何會妄歸真。入一乘平等之道。
答。妄元無體。本自全真。何須更會。今謂情見妄執之人。引祖佛善巧洞心原之智。搜經論微細窮性海之詮。令頓豁情塵。便成真覺。如釋摩訶衍論云。一心真如體大。通於五人。平等平等。無差別故。云何名為五種假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緣覺。四者菩薩。五者如來。是名為五。如是五名。人自是五。真自唯一。所以者何。真如自體無有增減。亦無大小。亦無有無。亦無中邊。亦無去來。從本已來。一自成一。同自作同。厭異捨別。唯一真如。是故諸法。真如一相。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金剛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復如是。於諸人中。無有增減。故起信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古釋云。執者問云。現見諸法差別遷流。云何乃云性無生滅。
釋云。差別相者。是汝遍計妄情所作。本來無實。如依病眼妄見空華。故云皆依妄念。而有差別。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釋云。以諸聖人離妄念故。盡無其境。即驗此境定從妄生。又若此境非妄。定實有者。聖人不見。應是迷倒。凡夫既見。應是覺悟。如不見空華是病眼。返結準之。故若離於念。即無差別也。所執本空。故真心不動。由此一切諸法。皆即真如。斯則會妄顯真。可絕疑矣。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昔人有簡金頌云。君不見。澄清麗水出黃金。逐浪隨波永被沈。有幸得逢良鑒者。披砂細揀暫知音。因此遂蒙皇上寵。直入瓊樓寶篋中。一練一明光照耀。一迴掌上一迴欽。以此塵沙含妙寶。故喻眾生覺照心。眾生無始沈三有。元來流浪被境侵。對塵恰似真如慧。離境元無照體心。迷即一真名二體。只為群生不照心。若能對境常真照。隨塵離境一般心。如來今日除分別。意遣眾生妄習心。但除妄習存終始。真照何妄不真心。
宗鏡錄卷第八十五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確定一心。心外無法。聖教所印。理事圓通。只如法華方便品。明十界十如。相性因緣果報本末。初後不濫。行相非虛。今唯說一心。如何合教。
答。一心者。即諸法實相也。亦諸法實性也。然諸法即實相。實相即諸法。從心所現。性相全同。依本垂迹。理事非異。如群波動而水體常露。以水奪波。波無不盡。雖眾法似起。而心性恒現。以心收法。法無不空。大品經云。不見一法出法性外。又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如台教。釋法華經十法界十如因果之法。一切唯心造者。則心具一切法。一切法者。只是十如。十如者。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如是相者。夫相以據外。覽而可別。釋論云。易知故。名為相。如水火相異。則易可知。如人面色具諸休否。覽外相即知其內。昔孫劉相顯。曹公相隱。相者舉聲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若言有相。闇者不知。若言無相。占者洞解。當隨善相者。信人面外具一切相也。心亦如是。具一切相。眾生相隱。彌勒相顯。如來善知。故遠近皆記。不善觀者。不信心具一切相。當隨如實觀者。信心具一切相也。如是性者。性以據內。不改名性。又性名性分。種類之義。分分而不同。各各不可改。如火以熱為性。水以濕為性等。不改約理。種類約事。又性是實性。實性即是理性。極實無過。即一心佛性之異名耳。又無行經云。稱不動性。即不改義。今明內性不可改。如竹中火性。雖不可見。不得言無。燧人乾草。遍燒一切。心亦如是。具一切五陰性。雖不可見。不得言無。以智眼觀。具一切性。如是體者。體是主質義。此十法界陰入。俱用色心為體質也。如是力者。堪任義。如王力士。千萬技能。病故謂無。病差有用。心亦如是。具有如來十力。煩惱病故。不能運動。如實觀之。具一切力。如是作者。運為建立義。若離心者。更無所作。故知心具一切作也。如是因者。招果為因。亦名為業。十法界業。起自於心。但使有心。諸業具足。若無於心。即無諸業。以一切善惡凡聖等業。唯心造故。如是緣者。緣名緣由。助業皆是緣義。無明愛等能潤於業。即心為緣。離心緣不起故。如是果者。克獲為果。若自心造善。克獲樂果。若自心造惡。克獲苦果。如是報者。酬因為報。一念心正。妙報相酬。一念心邪。劣果潛現。風和響順。形直影端故。則邪正在心。得喪由我。相為本。報為末。本末悉入緣生。緣生故空。則空等也。相但有字。報亦但有字。悉假施設。則假等也。又相即無相。無相而相。非相非無相。報亦然。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則中等也。若三塗以表苦為相。定惡聚為性。摧折色心為體。登刀入鑊為力。起十不善為作。有漏惡業為因。愛取等為緣。惡習果為果。三惡趣為報。本末皆癡為等。乃至菩薩佛類者。緣因為相。了因為性。正因為體。四弘為力。六度萬行為作。智慧莊嚴為因。福德莊嚴為緣。三菩提為果。大涅槃為報。本末皆智為先導為等。故知十界十如。善惡因緣。凡聖果報。皆是一心。終無別法。斯乃發究竟菩提心者之慈父。度虛妄生死野者之導師。轉凡入聖之津梁。會俗歸真之蹊徑矣。譬如天樂。隨眾生念。出種種聲。亦如摩尼。隨意所求雨種種寶。此心無盡。孕法何窮。色法尚然。真靈豈劣。
問。凡聖既同一心。云何聖人成一切種智。凡夫觸事不知乎。
答。只為凡夫背覺合塵。為塵所隔。迷真徇妄。被妄所遮。所以教中。誚之為生盲。不開智眼。訶之作聾俗。豈達真聞。自心與他心。二俱不了。焉能博通萬類。成一切種智乎。如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云。佛言。善男子。若諸佛子。欲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若欲善能知自心者。乃至應先發起大慈悲心。普為眾生。歸依三寶。受菩薩戒等。是以自心難知。莫能善察。不入宗鏡。焉能照明。若了自心。即是頓發菩提心者。是以心之綿密。世莫能知。古人有心隱篇云。二儀之大。可以章程測也。三綱之動。可以圭表度也。雷霆之聲。可以鍾鼓傳也。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也。故有象可覩。不能匿其量。有光可見。不能隱其跡。有聲可聞。不能藏其響。有色可察。不能滅其性。以夫天地陰陽之難明。猶可以術數揆而耳目知。至於人心。則異於是矣。心居於內。情伏於衷。非可以算數測也。凡人之心。險於山川。難知於天。天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不可而知故。有心剛而色柔。容毅而質弱。意強而行慢。性悁而事緩。假飾於外以蔽其情。喜不必愛。怒不必憎。笑未必樂。泣未必哀。其藏情隱行。未易測也。他心尚不可測。外境則焉能知。故起信論云。眾生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迷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是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但了一心。諸塵自會。起心背法。即乖法體。既與法違。則不通達。若能順法界性。合真如心。則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
問。若了一心。何用廣知諸法。
答。一心是總。諸法是別。別雖從總。事起千差。若不子細通明。遮照雙運。則理孤事寡。不入圓通。維摩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台教云。於諸法門文義教海。須了非字非非字。雙照字非字。不可說。非不可說。不可見。非不可見。何所簡擇。何所不簡擇。何所攝。何所不攝。何所棄。何所不棄。是則俱是。非則悉非。能於墨色通達一切非。於一切非通達一切是。通達一切非。非非是。一切法邪。一切法正。若於墨色不如是解。則不知字與非字。如蟲食木。莫辯所歸。似鳥言空。何知旨趣。
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以何為中道。
答。且約古師四句分別。如中論玄樞云。
問。汝以不生不滅為中道。有此中道不。若有此中道。則不名中道。若無此中道。無亦不名中。二俱不可得。何名中道。
答。有四義。一有此中道。何者本將中道破偏。何得無中道。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空即中道也。二無此中道。何者。為破偏病。是故說中。偏病既亡。中藥須遣。若有中道。中還是病。三亦有中道。亦無中道。何者。至理虛存。故名亦有。無形無相。故名亦無。如涅槃經云。內外合故。名為中道。四非有中道。非無中道。何者。既云中道。何得是有。既云中道。何得是無。此是一往為言耳。若更再論。則非四句。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問。若爾。云何取定。
答。若也有執。則無所不礙。若也無執。則無所不通。如智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名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名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名解脫。若不見般若。是則名解脫。中道即實相。是有也。中道即性空。是無也。亦名為假名。亦有亦無也。亦名為中道。非有非無也。故知無執則四句皆是。涅槃經云。有緣服毒生。無緣服毒死。有服甘露傷命而早夭。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存。此之謂矣。
問。為中即是道。為離中別有道。為道即是中。為離道別有中。
答。如彼中品人。此則是中而非道。如彼三乘人道。此即是道而非中。如彼菩薩道。此即亦中亦是道。如彼外道道。此即非中又非道。今言中道者。即菩薩道。離中無別道。離道無別中。即以道為中。即以中為道。此之中義。即是一心。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以真心遍一切處故。所以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前辯所見不同。故論得失。若入宗鏡。則泯同平等。三乘五性。若內若外。無非一心中道矣。又中道者。以一真心不住有無一邊。故稱中道。若言其有。相不可尋。若言其無。性不可易。所以菩薩以行契理。觀一切法。雙遮雙照。雙亡雙流。台教明雙亡正入。常冥中道。無心亡照。任運寂知。雙亡即亡空亡假。故名為寂。正入只是入中。故名為照。而亡而照。故曰雙流。遮流約智用。亡照約智體。無心釋智體。智體成就。不須作意念念忘照。而常任運。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又能所雙寂。故曰雙亡。門理歷然。稱為正入。正入則理無不契。雙亡則相無不寂。斯即不住空有。遮照分明。不滯二邊。方成正入。肇論云。有心者。眾庶是也。無心者。太虛是也。眾庶處於妄想。太虛絕於靈照。不可以處妄想。絕靈照。而語聖心乎。故須遮照無滯。體用自在。方成理行之門。華嚴經云。菩薩住是不思議。於中思議。不可盡。住是不可思議地。思與非思俱寂滅。若唯遮思議境者。則凡聖絕分。故非但遮常心。亦應融常心。是則於中思議不可盡。遮融無二。則思與非思。體俱寂滅。方曰真不思議也。是則遮照無滯。理事不虧。即遮而照故。雙非即是雙行。即照而遮故。雙行即是雙遣。不壞本而常末。萬行紛然。不壞末而常本。一心恒寂。所以色塵體寂。香界性空。執作有無之邊邪。達成唯心之中理。法法皆圓願海。塵塵盡具行門。應念而六度咸成。目擊而真心普遍。如無盡意菩薩經云。普賢。如來國土。彼諸菩薩當見佛時。尋能分別諸深妙義。具足成就。六波羅蜜。何以故。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羅蜜。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羅蜜。若觀色盡。即是具足羼提波羅蜜。若見色寂滅。即是具足毘梨波羅蜜。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禪波羅蜜。若不戲論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即觀佛時。尋具如是六波羅蜜得無生忍。
問。此唯識門。未了之人。以何方便而為開導。
答。初覺之人。先以比知。後當信驗。攝論云。一切時處。皆唯有識。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知。由聖教。及正理。如教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理顯者。如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心。又云。外種內為緣。外法種子。皆是眾生感受用業熏種子。依阿賴耶力所變現。是故外種離內。無別有種。如有頌言。天地風虛空。陂池方大海。皆真內所作。外義俱非有。又頌云。聖教及正理。各別有功能。為生於信慧。無一不成故。是以識生此識。說名相分。知此相唯內心變。外義不成故。如有頌言。於一端嚴婬女身。出家耽欲及餓狗。嗅屍昌艶美飲食。三種分別各不同。以前塵無決定相。唯心自分妍醜。若外法是實。云何各隨自見不同。是以比知。唯心自現。非他境界。古德云。菩薩從初正信創發心時。即觀本識自性緣起因果之體。得成正信。故攝論云。得彼本識。說菩薩初起。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緣。此之謂也。如實者。無非一心。餘皆虛妄。若有猛提直入之者。頓悟圓信之人。即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不動塵勞之位。遍坐一切道場。靡移所習之門。遊戲十方國土。是以法華經偈云。得如是乘。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乘。直至道場。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若能依實。修行。果滿不離一念。如還原觀云。卷舒無礙。隱顯同時。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裏。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即無生顯而幻有立。兩相泯而雙事存。攝法界而攝一塵。舉一身而十身現。
問。既以聖教正理比知。已生勝解。欲入聖位。緣何境界親證修行。
答。但了人法二空。即入此觀。人法何以成空。以唯有意言分別。故攝論云。從願樂位。乃至究竟位。若欲入唯識觀。修加行。緣何境界。緣意言分別為境。離此無別外境。何以故。此意言分別。似文字言說。及義顯現。唯有意言分別。無別有名言。菩薩能通達名無所有。則離外塵邪執。又此義依名言。唯意言分別。前以遣名。此下依名遣義。義者。即六識所緣境。離名無別此境。名言既唯意分別故。義亦無別體。菩薩通達義無所有。亦離外塵邪執。又此名義自性差別。唯假說為量。前已遣名義。名義既無自性及差別。云何可立。若離假說。無別名義自性。及名義差別。由證見此二法不可得故。名為通達。智整禪師六行。法云。大乘頓悟菩薩。能觀唯識無外空者。謂觀相空。唯是空解。心作空解。無外相空。是故大根知唯識者。則滅空解。離諸緣觀。故智論云。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普觀諸法皆空。空亦復空。滅諸觀。得無礙般若波羅蜜。以此文證。無外相空。大根觀智則證空。空謂法空。空有皆是妄見。悉是當時意分別作。如人心起。則唯見人。微塵心起。則唯見微塵。空心起時。則唯見空。是故空有皆是心作。故諸凡聖見境不同。皆是當時意言有異。是以世諦各唯有識。覺無外邊。則名真諦。以其二諦不相離故。即以無外名為真諦。是故若能觀見唯識。即知無外。則亦達真。此達真時。則無外解。便遣世俗妄取之心。故攝論云。知塵無所有。通達真。知唯有識。通達俗。若不通達俗。無以能得見真。以離俗無真故。若不通達真。無以遣俗。以俗無別體故。所以通達真俗。由能解唯識理故。以此文證。觀唯識者。即達二諦。能遣妄心。雖復就實唯識無境。稱情則有凡聖大小。謂若見塵。意謂是人。如此意言。則是凡夫。若觀此身。意謂是塵。如此意言。則是二乘。若觀細塵。意謂體空。如此意言。是小菩薩。若觀空有知皆意言。即是大乘大菩薩人。故諸眾生。雖皆唯識。意言不同。凡聖各異。故大根人知唯識者。恒觀自心意言為境。此初觀時。雖未成聖。分知意言。則是菩薩。故攝論云。初修觀者。則是凡夫菩薩。此等能觀深法空者。即亦曾逕小乘觀來。非是不解眾生無我。一往即能頓見法空。故攝論云。若得法無我。必先得人無我。故知學大。要先從小。雖復從小。漸頓仍別。謂觀生空執為極者。後觀相空進學。名漸。若有久習。知小非極。即解空空。名為頓悟。雖知心外無境。然入觀時亦從塵起。以其色塵。唯佛不見。以佛常證唯識無境。妄想盡故。不見外塵故。彼論云。如來常不出觀。故寂靜。若大菩薩入真觀時。則知唯識。亦不見塵故。彼論云。菩薩若入無分別觀。一切塵不顯現。以此文證。故知大聖入真觀時。皆不見色。自餘凡聖莫問大小。未入空觀。則皆見塵。大根出觀。雖妄見塵。若入觀時。則知唯識。以其自知。妄作塵解。無塵可破。便證唯心。若能觀中了知唯心。後雖出觀妄見自他。尋復思時知自妄見。不同凡小定執有外。乃至觀空猶見能所。故彼論云。菩薩以無分別後智。觀此因果相。然無顛倒。不執有外塵內根。唯識是實有法。故知大根一證唯心。後雖出觀。不執有外。若觀自心妄見境時。則知眾生各唯有識。故大菩薩。乃至佛來。常知眾生唯心妄見。謂知眾生或作名解。名則是凡意言分別。情謂似外名字顯現。理是心作。是自心相。或作名下所說法解。法義則是意言分別。情謂有外法義顯現。理實法義。亦是心相。故彼論云。十二部經。是名為教。十二部經所詮。是名為理。心相似此理教顯現。以此文證。所緣境界悉是心作。名為心相。但此心相。亦名心影。亦名相識及境界識。種諸凡小。謂與心異。理無別體。實唯一識。故彼論云。唯識不出二法。一者相識。二者見識。似塵顯現名相。謂所緣境。似識顯現名見。謂能緣識。定心亦爾。顯現似塵。謂異定心。一分似識。一分似塵。此二實唯是識。以此文證。境界相識即心無別。唯情妄見。以其唯是妄念作故。即此是相識。亦名相結。故彼論云。結有二種。一者相結。二者麁重結。相結難解。麁重結難滅。心分別諸塵。名相結。由此分別起欲瞋等惑。名麁重結。若得無分別智。即解相結。相結不起麁重結即墮滅。以此文證。境是相結。凡小迷執。故名難解。是故諸法名之與義。皆是心作。凡小不知。理實無始所緣名義。常是凡夫意言分別。故彼論云。凡夫從本。來意言分別有二種。一似名。二似義。名義攝一切法皆盡。此名義。但是意言分別所作。離此無別餘法。以此文證。故知凡夫妄見境界。或名或義。皆是當時意言分別。如食蒗蕩妄見針火。據彼妄情意謂是實。不知妄見謂有外火。據實唯是意作火解。火則唯是意言分別。謂有火名。名是意言。謂有火事。事是意言。眾生妄見自身他身地水火風等。皆亦似彼。雖復就實義唯識無外。據凡妄情謂有能所。故彼論云。唯識義不失。亦不無能取所取義。雖復據情謂有內外。理唯一心。無別塵體。故彼論云。識所變異。雖有內外事相不同。實唯一識。無有塵等別體。故知自他內外事相。唯是一心轉變妄解。故諸大聖知生妄見。自恒不見凡所見境。如人不食蒗蕩之者。唯見他人妄見針火。自仍不見空中火事。佛知唯識。其事似此。故不同凡妄見境界。以生妄見。本無外塵。是以如來恒不見色。唯凡與聖有見不見。但真異妄。莫不唯識。凡唯識。直是妄心故。唯識論偈云。唯識無境界。無塵虛妄見。若佛唯識。但有真心。故攝論云。唯有真如及真智獨存。說名法身。又唯識論云。諸佛如來行處。唯有真識。更無餘識。以此文證。佛無識故。故不同凡妄見外境。以實唯識本無外故。業不同者。一質異見。如人見水。鬼見為火。魚謂住處。天以為地。又如舍利妄見穢土。螺髻菩薩即此見淨。若使實有水火染淨。同處相妨。不得和合。以各妄見齊無外故。多心共處。得作別解。若諸眾生同業之者。妄見則同。更無別解。此同業者遞互為因。妄想見聞。唯心緣合。故唯識論云。一切眾生虛妄分別。思惟憶念。彼說我聞。依彼前人說者意識。於此聽人聞者意識。起如是心。彼說我聞。而實無有彼前境界。是偈言遞共增上因。彼此心緣合。以此文證。業相由者。遞互為因。各妄見聞。以其六道皆心緣合。三界則是唯心轉作。故十地經云。三界虛妄。但一心作。論自釋言。一心作者。唯心轉故。故知三界同見別見。皆是自心轉變。解異。同見聞者。雖心緣合。心無形相。恒非內外。若謂心外有他心者。則是妄解。實無外識。故唯識論云。而實無有外識可取。乃至二乘知他心者。謂有外識。亦仍是妄。故彼論云。虛妄分別。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以此文證。實無外識。直是凡小妄作外解。故彼論云。他心智者。不如實知。何以故。以自內心虛妄分別。以為他心。不能了知。
問曰。若言凡小作他心解。云何得與他心相應。
釋言。由先方便想作他解。似他解故。得與相應。凡小不知自作他解。便謂我今知他人心。雖作他解得與相應。謂有能所。猶非實知。故彼論云。世間他心智者。於彼二法不如實知。以彼能取可取境界。虛妄分別故。以此等文證。無外識。故作外解。皆非實知。若觀心識本無形相。非彼非此。無來無去。不依外解。息分別時。則是實知一切生心。故智論云。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有不虛誑者。佛不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虛誑。無來無去故。佛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譬如比丘貪求者。不得供養。無所貪求則無所乏短。心外如是。若分別取相。則不得實法。不得實法故。不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若不取相。無所分別。則得實法。故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無所罣礙。以此文證。心無去來。佛知無外。稱實能知。不同凡小他心智者。向外緣心。猶雜妄識。故唯論識偈云。他心知於境。不如實覺知。以非離識境。唯佛如實知。以此文證佛知唯識。自作他解。無外可取。以知自心。作諸心解。永斷向外分別之心。入楞伽經云。如實知一切諸法。唯是自心。是故不生分別之心。以此文證。佛知他心即是自心。離外分別。但緣自心。意言為境。為諸眾生心識無邊。各各異解。差別難量。佛離外念。一心遍知。如水不動。萬像現中。此佛一心知諸心時。一作多解。多即是一。如彼一水照諸萬像。雖即一水。而與水外萬像相應。佛心亦爾。遍照他心。雖是一心作諸心解。而與一切他心相應。由久修學唯識觀成。故離外念。方能遍知。故華嚴經頌云。摩醯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一念中皆明了。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云何當於一念中。不知一切眾生心。故知諸佛念念遍知。此即是佛意言分別。雖知世諦各唯識時。別知諸心。是佛分別。據恒自覺。唯自意言。離外念邊。無復分別。故諸大智觀唯識者。緣自意言知世諦時。即亦達真。離外分別。是故大乘從凡至佛。皆觀自心意言為境。則知心外無別他心。凡聖等心。雖非內外。仍有因緣為他變者。如維摩經云。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此變舍利弗。令心異見。非有別身改形換質。眾生心中修勝行者。則有無中妄見佛業。由有勝業感佛神力。令心變異。似見化身。故攝論云。於他修行地中。由佛本願自在力故。彼識似眾生變異顯現。故名變化身。以此文證。如來化身如釋迦等。皆是凡小自心變作。以妄見佛成道化生。後還妄見如來滅度。此妄見者由佛變。故彼論云。菩提涅槃為二。但變異他心。令他為二。體實不有。以此文證。佛變他心令妄見佛。心外無佛。據諸凡小不知妄見。謂有外佛來度眾生。故經偈云。佛不得佛道。亦不度眾生。眾生強分別。作佛度眾生。故攝論云。由觀行人識為增上緣。故餘人識變異如觀行人。願力顯現。故知定無外塵。唯有本識。以此文證。見聖化者。皆由佛力為增上緣。故彼論云。淺行菩薩欲作眾生利益事。於現在先發願竟。即入真觀。出觀後。隨所欲樂方得成就。若深行菩薩。欲作利益眾生事。現在不須發願。及入觀出觀。但由本願力。隨所欲作一切皆成。若聲聞等。得九定自在。因此定自在。得六通自在。於一物中。隨願樂力。各能變異。為無量種。若諸塵實有自性。此事則不得成。以此文證。本無外境。聖力令他無中見化。以皆妄見。無外境故。若多聖人同處變物。各隨意成。亦不相礙。故彼論云。於一物中。若多觀行人。別願同能變異一境。此變異得成。何故得成。隨彼意成。故實無外境。唯有識故。是故各隨彼意得成。以此文證。於一處中多聖變化。隨意各別。令諸眾生見境各異。和而不同。參而不亂。此義甚深。大根方知。故至佛來。皆觀唯識。故彼論云。從願樂位乃至究竟位。通名唯識觀。以此文證。大乘入道同觀唯識。漸明至佛。言觀唯識願樂位者。謂從師友聞說唯識。即能解者。心生願樂。由有願樂。學思量時。即是大乘願樂位人。故彼論云。諸菩薩。但由德聞一切法唯有識。依此教。隨聞起信樂心。於一切法唯識理中。意言分別生。由此願樂意言分別。故。說菩薩已入唯識觀。作如此知。名入唯識願樂位。以此文證。學觀唯識。即是大根菩薩入道。上來總明大小入道。淺深雖別。皆唯修慧。以其慧觀是正道體。若不修觀。餘行皆非。此明慧觀是入道體。如上所說。若了一切境界。唯是意言分別。則意無所思。口無所說。攀緣既息。名相即空。妙明真心。從此披露。故得塵勞路絕。生死河枯。念念冥真。心心合道。所以金剛三昧經云。佛言。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別。制之一處。眾緣斷滅。何以故。一本不起。三用無施。住於如理。六道門杜。
宗鏡錄卷第八十六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入道之門。觸途咸是。簡要。分別。無出四門。今約天台四教。藏通別圓。各有四門入道。前三教四門。廣在彼說。今引圓教四門。堪當入道。一有門。二空門。三亦有亦空門。四非有非空門。止觀云。圓教四門。妙理頓說。異前藏通二教。圓融無礙。異於別教歷別。若有門即假。寄於有以為言端。而此有門亦即三門。一門無量門。無量門一門。非一非四而言一四。此即圓門相也。若有為門。即生死之有。是實相之有。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更無法可論。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無二無別。舉有。為門端耳。實具一切法。圓通無礙。是名有門。三門亦如是。此門微妙不可思議。豈同藏通拙度而但空。別教不融而隔別。又圓四門皆妙無麁。若有門為法界。攝一切法。況復三門。空門即是法界。攝一切法。況復三門。餘二亦如是。法相平等。無復優劣。若爾。無四門之異。但因順根機。赴緣四說。如四指指一月。月一指四。又如藏通別圓四教。如空中四點。雖四點似別。不出一空。雖四指不同。唯指一月。一有門者。觀見思假。即是法界。具足佛法。又諸法即是法性因緣。乃至第一義亦是因緣。大經云。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是名有門。二空門者。觀幻化見思及一切法。不在因。不屬緣。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即三諦皆空也。三亦空亦有門。幻化見思。雖無真實。分別假名。則不可盡。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於第一義而不動。善能分別諸法相。亦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乃至佛亦但有名字。是為亦空亦有門。四非空非有門。觀幻化見思。即是法性。法性不可思議。非世。故非有。非出世。故非空。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中一切中。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豈有見思而非實法。是名非空非有門。云何一門即是三門。一門尚是一切法。何止三耶。所以者何。觀因緣所生法。是初門。一切皆初門。初門即空。一空一切空。即是第二門。此初門即假。一假一切假。即是第三門。此初門即中。一中一切中。即是第四門。初門即是三門。三門即是一門。但舉一門為名。雖有四名。理無隔別。即是圓教四門。正是今之所用也。若爾。何用前來種種分別。但凡情闇鈍。不說不知。先誘開之。後入正道。法華經云。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若得此意。終日分別。無所分別。涅槃名為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法華名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大品名為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淨名稱為瞻蔔林。不嗅。餘香。華嚴稱為法界。即是此四門意也。故知若了一心。修行。因果圓備。猶如地。萬物出生故。猶如海。眾寶所聚故。猶如車。能運載故。猶如城。善防護故。是以大涅槃經云。佛言。我為須達說言。長者。心為城主。長者。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又華嚴入法界品中。寶眼主城神。眷屬圍遶。於虛空中而現其身。種種妙物以為嚴飾。手持無量眾色寶華。以散善財。作如是言。善男子。應守護心城。謂不貪一切生死境界。應莊嚴心城。謂專意趣求如來十力。應淨治心城。謂畢竟斷除慳嫉諂誑。應清涼心城。謂思惟一切諸法實性。應增長心城。謂成辦一切助道之法。應嚴飾心城。謂造立諸禪解脫宮殿。應照耀心城。謂普入一切諸佛道場。聽受般若波羅蜜法。應增益心城。謂普攝一切佛方便道。應堅固心城。謂恒勤修習普賢行願。應防護心城。謂常專禦扞惡友魔軍。應廓徹心城。謂開引一切佛智光明。應善補心城。謂聽受一切佛所說法。應扶助心城。謂深信一切佛功德海。應廣大心城。謂大慈普及一切世間。應善覆心城。謂集眾善法以覆其上。應寬廣心城。謂大悲哀愍一切眾生。應開豁心城。謂悉捨所有隨應給施。應密護心城。謂防諸惡欲不令得入。應嚴肅心城。謂逐諸惡法不令其住。應決定心城。謂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恒無退轉。應安立心城。謂正念三世一切如來。所有境界。應瑩徹心城。謂明達一切佛正法輪脩多羅中所有法門。種種緣起。應部分心城。謂普曉示一切眾生。皆令得見薩婆若道。應住持心城。謂發一切三世如來。諸大願海。應富貴心城。謂集一切周遍法界。大福德聚。應令心城明了。謂普知眾生根欲等法。應令心城自在。謂普攝一切十方法界。應令心城清淨。謂正念一切諸佛如來。應知心城自性。謂知一切法皆無有性。應知心城如幻。謂以一切智了諸法性。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淨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法。釋曰。夫城者。能防外寇。護國安人。堅密牢強。即無眾患。況心城須護。密守關津。無令外緣六塵魔賊所侵。內結煩惱姦臣所亂。防非禁惡。常加瑩淨之功。立德運慈。廣備莊嚴之事。遂得四門無滯。一道常通。力敵大千。威臨法界。可以撫提弱喪。攝化無遺。伏外降魔。永固真基矣。華嚴疏云。城有三義。一防外敵。二養人眾。三開門引攝。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則無不俱嚴故。各有三義。謂了心城之性空。則眾惑不入。見恒沙性德。則萬行爰增。道無不通。則自他引攝。便能契果。絕百非以成解脫。養眾德以全法身。開般若而無不通矣。方顯教城無非。養所。詮旨。句句通神。有斯多義。淨名疏云。佛法如城。能為行人防非擬敵。故名為城。若護佛法。即是護城。又陰界入法即空。即空之理名涅槃。眾生是王。而種性具足恒沙佛法。如城中人物故。立一切眾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但此妙理。外為天魔外道之所欲壞。內為通別見思之所侵。菩薩為護眾生本有涅槃之城。不令妄起諸愛見也。
問。聖人大寶曰位。若無位次。即是天魔外道。既有信入。須假鍊磨。於初心方便門中。證解唯識。約教所分。有幾位次。
答。有五位門。準識論云。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乃至云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諸菩薩於識性相。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識性相。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分。求住唯識真勝義性。劑此。皆是資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念彼不起二取現行。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執取能取所取性故。二取習氣。名彼隨眠。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障種。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邪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邪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乃至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麁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應知亦是解行地攝。乃至所修勝行。謂福及智等。釋云。本性住種姓者。未聞正法。但無漏種無始自成。不曾熏習令其增長。名本種姓。性者體也。姓者類也。謂本性成住此菩薩。種子姓類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種姓。菩薩地說。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名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此聞正法已去。令無漏舊種增長數習種姓。菩薩地說。聞十二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又法界性善順惡違。具諸功德。此亦如是。故名等流。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者。此上四力。攝論云。能悟入中。大乘多聞熏習相續。此乃因力。已得奉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即善友力。已得一向決定勝解。非諸惡友所能動搖。名作意力。已善積習諸善根等。名資糧力。隨眠義者。隨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識。不現餘處。故名隨眠。或隨增過。故名隨眠。隨。逐有情。多增過失故。名隨眠。何。故眠者乃是增義。如。人睡眠眠。即滋多。故過失增。是隨眠義。即二障種也。二加行位。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乃至菩薩此四加行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自心。知所取非有。以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乃至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麁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乃至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釋云。四總名順決擇分者。則名真實決擇分。決擇是智。即擇法也。決。簡疑品。彼猶預故。擇。簡見品。彼不擇故。分者。是支因義。即擇法覺支。現前立少物者。心上變如。名為少物。此非無相。故名帶相。若證真時。此相便滅。相者。即是空所執相。三通達位。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論曰。若時菩薩於所餘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乃至此智。雖有見分。而無分別。說非能取。非取全無。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有見無相。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乃至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諸後得智。有二分耶。乃至此智現身土等。為諸有情說正法故。若不變現似色聲等。寧有現身說法等事。轉色蘊依不現色者。轉四蘊依應無受等。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非所緣。緣色等時。應緣聲等。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彼體非實。無勝用故。由斯。後智二分俱有。釋曰。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非所緣者。既無相分。自他之心。他身土等。離自己體之法。不帶影像。應非所緣緣。直親照彼。不變為相故。不同真如。真如即是智自體故。
問。若爾。真如應非所緣緣。無似境相故。
答。不然。帶如之相起故。離自體法既無影像。不可言帶彼相起。如何說有所緣緣。彼皆離自體故。既亦帶相起名所緣緣。色等時。應緣聲等。緣色等智。不帶聲等相故。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者。不變為無相。為見所緣故。以無相分。直照於無。無非有體。所緣緣義如何得成。由此故知。佛亦不能親緣於無。此文理證也。四修習位。頌曰。無得不忍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麁重故。便證得轉依。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餘智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數修此故。捨二麁重。二障種子。立麁重名。性。無堪任。違細輕故。令彼永滅。故說為捨。此能捨彼二麁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遍計所執。淨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捨轉得。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能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者離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畢竟安樂。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能轉滅依如生死。及能轉證依如涅槃。此即真如離雜染性。如雖性淨而相雜染。故離雜染時假說新淨。即此新淨說為轉依。修習位中斷障證得。雖於此位亦得菩提。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轉唯識性。二乘滿位。名解脫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云何證得二種轉依。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依由斯證得。五究竟位。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前。即是究竟位相。此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者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莊嚴經論。說四加行位。偈曰。爾時此菩薩。次第得定心。唯見意言故。不見一切義。釋曰。此菩薩初得定心。離於意言。不見自相總相。一切諸義。唯見意言。此見。即是菩薩煖位。此位名明。如佛灰河經中所說。明此明名見法忍。偈曰。為長法明故。堅固精進故。法明增長已。通達唯心住。釋曰。此中菩薩。為增長法明故。起堅固精進。住是法明。通達唯心。此通達。即是菩薩頂位。偈曰。諸義悉是光。由見唯心故。得斷所執亂。是則住於忍。釋曰。此中菩薩。若見諸義。悉是心光。非心光外。別有異見。爾時得所執亂滅。此見。即是菩薩忍位。偈曰。所執亂雖斷。尚餘能執故。斷此復速證。無間三摩提。釋曰。此中菩薩。為斷能執亂故。復速證無間三摩提。
問。有何義故。此三摩提名無間。
答。由能執亂滅時。爾時入無間。故受此名。此入無間。即是菩薩世間第一法位。乃至五位。第一資糧位。初學唯識。為發心之始。第一發心分。依止大菩提而發心故。菩薩善生。有四義。一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生母勝。以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三胎藏勝。以福智二聚住持為胎藏故。四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故。第二通達位頌曰。已知義類性。善住唯心光。現見法界故。解脫於二相。論曰。此位由解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為性。則了一切諸義。悉是心光。菩薩爾時。名善住唯識。從彼後現見法界。了達所有二相。即解脫能執所執。第三見道位頌曰。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論曰。此位如彼現見法界故。解心外無有所取物。所取物無故。亦無能取心。由離所取能取二相故。應知善住法界自性。第四修道位頌曰。無分別智力。恒平等遍行。為壞過聚體。如藥能除毒。論曰。此位菩薩。入第一義智轉依已。以無分別智恒平等作。及遍處行。何以故。為壞依止依他性熏習稠林過聚相故。此智力。譬如阿伽陀藥。能除一切眾毒。第五究竟位頌曰。緣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唯分別。速窮功德海。論曰。緣佛善成法者。諸菩薩。於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總聚緣故。
問。云何總聚緣。
答。心根安法界。是故此心名根。此後起觀。如前觀事處處念轉。解知諸念唯是分別。非實有故。如此知已。速窮功德海。即佛果功德海。能速窮彼岸。故攝論偈云。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於法思量善決已。故了義趣唯言類。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現證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等住二無真法界。慧者無分別智力。周遍平等常順行。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藥消眾毒。佛說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了知念趣唯分別。勇猛疾歸德海岸。釋曰。復有現觀伽他。如經。莊嚴論說。其中難解。於此顯示。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者。資糧有二種。一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謂施等三波羅蜜多。是福德資糧。第六般若波羅蜜多。是智慧資糧。精進波羅蜜多。二資糧攝。何以故。若為智慧而行精進。是智慧資糧。若為福德而行精進。是福德資糧。如是靜慮波羅蜜多。亦通二種。若緣無量而修靜慮。是福德資糧。餘是智慧資糧。如是資糧。是誰所有。謂諸菩薩。長遠難度。名無邊際。如無邊語。非無有邊。但以多故。得無邊稱。此亦如是。於法思量善決已者。要由定後思惟諸法。方善決定。非餘所能。故了義趣唯言類者。謂了知諸義。唯意言為因。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者。謂若了知似義顯現。唯是意言。即住似義唯心正理。便能現證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者。謂從此後現證真如。永離所取能取二相。如入現證。次當顯示。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者。體知離心無所緣義。彼無有故。即會能緣心亦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者。謂諸菩薩了達此二悉皆是無。等住二無真法界者。謂平等住離義離心真實法界。慧者無分別智力者。謂諸菩薩無分別智。所有勢力。周遍平等常順行者。於平等中隨順而行。觀契經等一切諸法。猶如虛空。性平等故。內外諸法皆如是觀。故名周遍常恒。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藥消眾毒者。滅謂除滅。依謂所依。即所依中雜染法因。極難了故。如谿谷林榛梗難入。過失聚者。是雜染法熏習自性。佛說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者。謂由佛教善安其慧。置真如中。及能緣彼根本心中。根本心者。謂緣如來所有正教。總為一相。應知即是無分別心。了知念趣唯分別者。謂彼安住根本心已。為說正教。由後得智念諸義趣。知此念趣唯是分別。勇猛疾歸德海岸者。謂諸菩薩。由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巧方便故。速趣佛果功德海岸。如是五頌總略義者。謂第一頌顯資糧道。第二頌初半顯加行道。後半第三顯於見道。第四一頌顯於修道。第五一頌顯究竟道。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云何二入。不生於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為。無有分別。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我。救度眾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菩薩心無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為入。菩薩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虛棄。何以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爾清淨。又云。佛言。從闡提心。乃至如來。如來實相。住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為妄所翳。捨離妄心。淨心清白。知諸境界。意言分別。二者思位。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本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所起同時故。先以智導。排諸障難。出離蓋纏。四者行位。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捨。極淨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五者捨位。捨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虛心不證。心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善男子。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如上經論。所言諸佛菩薩四加行位。唯識五位等。皆從一心分其深淺。從本起末。似現初心。因末顯本。復歸元地。所以經云。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如上諸位。但是一心。因智有淺深。證分初後。於行布中。似有階降。如慤疏云。首楞嚴經。於一念上立六十位。如珠中影像。物類雖多。珠全是一。一中含眾像。眾像還入一珠中。如六十位中。一一位含六十位。且如位位全是心證。一心能生多心。多心還入一心。心心互含。有何障礙。
宗鏡錄卷第八十七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證唯識理而登佛果。從初資糧位至究竟位。具幾智而得成就。
答。唯一無分別智。約初後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謂尋思等智。即是道因。二無分別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後智。即是出觀智。謂道果。
問。此三智行相如何。
答。攝論云。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種相。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於真實義離異分別故。此智若由離思惟故。名無分別智。熟眠放逸狂醉。同離思惟。應得此智。若由過覺觀地故。名無分別智。從二定以上。已過覺觀。應得此智。若依此二義。凡夫應得此智。是處能離心及心法。應說名無分別智。謂想受滅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無分別智。此則不成智。何以故。於滅定等位。無心及心法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鈍無知。此智應鈍無知。若於真實義。由已分別顯現。是分別應成無分別智。何以故。此分別能分別真實義。謂此義真實。若智離五相。緣真實義起。若不異分別真實義。謂此法真實。但緣真實義。如眼識不以分別為性。是名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眾行中最為上首。更以偈顯。諸菩薩自性。五種相所離。無分別智性。於真無分別。菩薩以無分別智為體。無分別智與菩薩不異。無分別智自性。即是菩薩自性。由於真無分別故。離五相得無分別名。又三智總以喻顯。頌曰。如五求受塵。如五正受塵。如非五受塵。三智譬如是。釋曰。譬如人在眼等五識中求覓五塵。或緣實。或緣虛。意識與五識相間起故。加行無分別智亦爾。或證一分為實。或不證為虛。譬如人正在五識中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根本無分別智亦爾。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譬如人在意識中但緣先所受塵。名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無分別後智亦爾。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又偈云。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眼。後得智亦爾。應知如虛空。是無分別智。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爾。
問。此無分別智從何而成。
答。了一切名義無所有故。能成無分別智。攝論頌云。鬼畜人天等。各隨其所應。一切意有異。故知義不成。過去等及夢。并餘二影像。無有為攀緣。然彼攀緣成。釋曰。若義成於境。無無分別智。此智若不有。佛果無可得。於一物中各隨其意見有差別。是故應知義無所有故。彼等所取既不成就。
若爾。義無所有故。識應不緣境而生。
答。亦有識不緣境而生。如夢及過去未來等。無實攀緣。即自攀緣。如境像及定境。謂自心為境而攀緣。若義有自性為境。則無無分別智。此智若有。有佛果可得。
問。於宗鏡中最初信入。有何位次。
答。若圓信人。初有五品位。台教據法華經分別功德品。依圓教立五品位。第一品。初發一念信解心。第二品。加讀誦。第三品。加說法。第四品。兼行六度。第五品。正行六度。從初品。須依靜處建立道場。於六時中行四三昧。懺六根罪。修習五悔。五悔者。一懺悔。破大惡業罪。二勸請。破謗法罪。三隨喜。破嫉妬罪。四迴向。破諸有罪。五發願。順空無相願。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計亦不能說。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開觀門。一心三諦。豁爾開明。如臨淨鏡。遍了諸色。一念心中。圓解成就。不加功力。任運分明。正信堅固。無能移動。此名深信隨喜心。即初品弟子位也。分別功德品云。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義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乃至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即初品文也。以圓解觀心。修行五悔。更加讀誦。善言妙義。與心相會。如膏助火。是時心觀益明。名第二品也。經云。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又以增品信心。修行五悔。更加說法。轉其內解。導利前人。以曠濟故。化功歸己。心更一轉。倍勝於前。名第三品也。經云。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又以增進心修行五悔。兼修六度。福德力故。倍助觀心。更一重深進。名第四品也。經云。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六度。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觀無礙。轉勝於前。不可比喻。名第五品也。經云。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乃至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始自初品。終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證。不待位登七地。爾乃修習。何假歡喜。始入雙流。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方便之說。圓教位下者。真實之說。法華經云。如此之事。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當為汝說最實事。即此意也。又約藏通別圓四教。論位高。以言優劣。如圓教圓修。至十行中第二行。便與別教妙覺位齊。若登三行。所有智斷。別人不識其名。況知其法。大乘別教。詮中道佛性不空之理。尚此懸殊。何況藏通但空灰斷之果。若從圓教第三行。乃至十向十地。等妙二覺。所有智斷。皆非境界。別教但知至十行第二行中。只斷無明。為己家之極果。不知是他家之下因。譬如構甎石為基。以金寶飾上。豈如從基至頂。悉累金剛。非唯高位有殊。亦乃寶非寶別。乃至約斷惑門。論斷不斷者。別教但明斷。不論不斷。圓具二義。若教道明斷。證道不斷。例如小乘方便論斷。證真。不論斷不斷。今亦如是。若不思議觀者。內不見有煩惱可斷。煩惱性不障菩提。菩提不障煩惱。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故淨名云。佛為增上慢人。說斷婬怒癡。名為解脫。無增上慢者。婬怒癡性即解脫。六根六塵而無限礙。只眼中見色。亦眼中入三解脫門。華嚴明十眼乃至六根。皆明於一塵中。具十方三世諸佛。八相成道。轉法輪。度眾生。皆不斷而明了。又五品位。同小乘五停心觀。今五品以四弘誓願。四種三昧。以明五停心。四弘誓願。明四種停心。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四弘誓願者。一者未度令度。二者未解令解。三者未安令安。四者未滅令滅。四種三昧者。一常行。二常坐。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且四弘誓願明四種停心者。生死苦諦。即是涅槃。無二無別。此即信事順理。信是道元功德母。此是第一誓願。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是初品信理停心。煩惱即菩提。無二無別。是為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是第二品讀誦解脫停心。即是大悲拔苦。興前兩誓願。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以無悋之慈。而為說法。即第三品說法停心。未入滅諦令入滅諦。即是兼行六度。六度蔽此岸生死。即第四停心。大慈與樂。興此兩誓願。四種三昧明第五停心者。此四三昧。皆修念佛。破障道罪。自有人數息。覺觀不休。若念佛。若稱名。即破覺觀。怗然心定。故經云。若有眾生。多於貪欲。常念觀音。即便得離。破根本無明。又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皆是念佛法門也。即常行三昧。諸佛停立。現前覩法界佛也。常坐三昧者。繫緣法界。一念法界。而念佛也。半行半坐三昧者。思惟諸佛實法。法華經云。當成就四法。為諸佛護念。此語初心行人。若人行道者。常好坐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名大懺悔。非行非坐三昧者。行住坐臥語默等。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若三藏中。以事觀緣事。謂數息。不淨。慈悲界。分別。念佛。五停心觀等。今圓教五品之位。以理觀緣理。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生命是眾生之息命。涅槃是法身之息命。雖不可數。而可散動。明寂。對於數息也。煩惱是底下之穢惡。菩提是尊極之淨理。對前顯後故。以文字解脫。對不淨停心也。若大悲誓願拔因果苦者。若有我所。尚不自出。況拔他苦。謂無我所故。所以發慈悲心。自拔拔他。若大慈誓願與因果樂者。若於十二因緣起無明癡愛。尚自無樂。況與他樂。今自無癡故。能與他樂耳。若小乘念生身應佛相好。今念法身相好。事理永殊。乃至藏教佛。與圓教十信心位齊。以同除界內四住煩惱故。十信雖與三藏佛。同除界內煩惱齊。而十信又圓伏界外根本無明。藏教尚未識住地無明。云何稱伏。三藏佛位。猶稱為劣。況二乘乎。所以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即劣。佛尚猶劣。二乘可知。今略明圓信初入之位。其五十二位智斷行相。廣在彼明。故知圓信頓修。與漸證權機。功行鍊磨。日劫相倍。入此宗鏡。功德無邊。是以祖師云。即心是者疾。發心行者遲。故台教云。大機扣佛。譬忍辱草。圓應頓說。譬出醍醐。又頓教最初始入內凡。仍呼為乳。呼為乳者。意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變為乳。純淨在身。犢子若嗽。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坐道場。新成正覺。無明等。血轉變為明。八。萬法藏。十。二部經。具。在法身。大機犢子。先。感得乳。乳為眾味之初。譬頓在眾教之首。故以華嚴為乳耳。如大涅槃經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無有青黃赤白黑色。穀草因緣。則有色味之異。是諸眾生。以明無明業因緣故。生於二相。若無明轉。則變為明。一切諸法善不善等。亦復如是。無有二相。則法華一乘之教。為醍醐耳。華嚴論云。此華嚴大意。一乘正宗。但識滅時亡。情塵頓絕。唯真智境。一念則。五位齊明。為全將佛果以為因故。設凡夫住世百年。及以多劫。而於自見。不見須臾。可遷。不見當成佛。不。見已。成佛。不見現成佛。十住之位。法既如是。更。有何生不成佛耶。更有何生。而成正覺。此華嚴經。是本。法界門。一切。諸佛本住大宅。一切佛子。究竟所歸。化身權乘。總居其外。若有入者。一入全真。此位中初。發心住菩薩見道。住佛。知見。入佛知見。直與如來同身心性智相。故頓印五位行相。總。在其中。如持明鏡。普。臨眾色。此經法門。法合。如是。所有歎說。應如是知。應如是信解。為法界法門。圓。無始終。於一念。中歲月晦。明重重無盡。一毫之。內佛境眾生境色相。無邊。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又華嚴經。即以普門法界。普見法門。如來藏身。三昧境。因陀羅網莊嚴法。世界海。旋重重妙智。一時同得。為一證一切證。一斷一切斷故。即自身之內。有十方諸佛剎海莊嚴。佛身之內。即自身之境。重重隱現。十方世界。法合如斯。猶如眾流歸於大海。雖未入海。潤性無差。若入大海。皆同鹹味。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迷之與悟。雖然有殊。本來佛海。元本不出。
問。真如寂滅。本無次第之殊。法界虛玄。豈有階降之別。云何一真體上。而分五位十地之名。
答。若以唯識真性。則性融一切。尚不指一。何況分多。以解行證入之門。不無深淺。如太虛空。本無差異。嬰孩之時。觀唯不遠。長大之後。見則無邊。非彼空之有短長。乃是眼之自明昧。又如大摩尼寶。處礦雖淨。無良工巧治。焉能成器。如蘇迷盧山。雖寶所集。無日輪迴照。何以出光。又如指畫虛空。是無數量之數量。猶心量法界。乃非淺深之淺深。如華嚴論云。初地菩薩。多百法明門。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薩。多千法明門。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權教實有分限。如前數法。互相徹入。又如人以指畫空。作百千微塵數。復以手除之令盡。然彼空中無有增減。以情量故。見彼虛空數有增減。此經亦爾。所有菩薩安立諸地。法門增減。亦復如是。為成諸有情故。使令進修。若也一概皆平。無心進也。凡夫無有策修之心。發心修至不修。方知萬法無修也。而實教菩薩。一得一切得。為稱法體中無前後故。猶如帝網光影。互相參徹相入。無前後際也。亦如百千寶鏡。同臨妙像。一一鏡中影像相入。色像齊平。如佛果位中。諸菩薩。為從性起法身根本智。為十位之中創證心故。所有法門境界。皆悉依本。以體用通收。皆悉徹故。還以性齊。即時齊故。更有餘不齊之法。為不可也。又云。十住以來菩薩所行。皆是助道。非是正位。故意欲明行所行者。是為助道。無住無行。任真自體。名之為正果故。若以初發心住。以法性無相根本智。不離無作用之體。行諸萬行。菩薩與佛。因果本來體齊。若簡佛果無作無修。菩薩正加行已來。總名助道。以動寂無礙。正助元來不異。一法門也。眉目不可不簡。體用圓寂。正助全同。此即全別全同門。還以重玄門。思之可解。聞所未聞之法。聞之不疑。全別全同。境界難解。佛及凡夫。各自別有。是全別義。故二見恒存。若全同故。便成滯寂。圓融道理。事理不礙。若也法門全分兩向。是凡夫法。全合一體。是二乘法。但以理事自在。其道在中。留心滅之。此亦不可。以心存之。此亦不可。此助道行門。與正智果德無作之門。體合無二。事中軌則。不可不分。以其體用。不可一向全別。以全同作全別。以全別作全同。不可全別無全同。不可全同無全別。如迷此同別二門。即智不自在。又經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者。明智能隨俗。言入三世。即俗體本真。故言平等。以總別同異成壞門。六相義該括。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俱異。即異而恒同。即成而俱壞。即壞而俱成。皆非情繫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生滅相故。如是皆是如來理智體用依正悉自在故。以自體無念力大智。照之可見。是以若上上根人。頓了心空。入真唯識性。現行餘習。種子俱亡。則何用更立地位。只為中下之根。或有緣信。或有正信。或有解悟。或有證悟。根機莫等。見解不同。於妄功用中。分其深淺。雖即明知信入唯識。心境俱空。以微細想念不盡。未得全除。分分鍊磨。於昇進中。故有地位差別。以根塵五陰。微細難亡。若得識陰盡。方超地位。了無所得。究竟圓成。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次消五陰之文。如經云。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消色陰文云。佛告阿難。當知汝坐道場。消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闇。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盡受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盡想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盡行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麁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久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盡識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幾倏然墮裂。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候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內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祕。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消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隣。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乃至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問。既論初心入道。何用廣錄上地行位。
答。若論其道。必有其果。若無行位。即是天魔外道。經論所說。微細難知。台教有六即之文。仁王具五忍之位。恐墮上慢。執解不修。皆是古聖所詮。不敢不錄。非是叨濫。自立異端。唯望後賢願遵先製。
問。佛地功德都具幾法成就圓滿。
答。成就五法。具攝一切佛地功德。故佛地論云。一清淨法界者。一切如來真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淨。具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德。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淨聖智之所證。二空無我所顯真如。為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圓證。二大圓鏡智者。能現生一切境界諸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盡。三平等性智。謂觀自他一切平等。建立佛地無住涅槃。四妙觀察智。謂於一切境界差別。常觀無礙。於大眾會。能現一切自在作用。斷一切疑。雨大法雨。五成所作智。謂能遍於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成熟有情。釋曰。清淨法界者。則無垢淨識。真如一心。即此正宗。凡聖共有。此一法界是四智之體。四智則一體之用。以諸佛現證。眾生不知。以不知故。執為八識之名。以現證故。能成四智之相。若昧之。則八識起執藏之號。七識得染污之名。六識起遍計之情。五識變根塵之境。若了之。賴耶成圓鏡之體。持功德之門。末那為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觀察之妙。轉正法之輪。五識興所作之功。垂應化之迹。斯則一心匪動。識智自分。不轉其體。但轉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問。於五法中。一清淨法界者。即是自性清淨圓明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此則不論心境。其四智等行相不同。於妙用時各緣何境。
答。識論云。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智。非後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緣微細。說不可知。如阿賴耶識亦緣俗故。緣真如故。是無分別智。緣餘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淨識。如染第七緣藏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遍緣真俗為境。莊嚴論說。緣諸有性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緣真俗。二智所攝。於理無違。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攝。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有義。此品亦能遍緣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地經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若不遍緣。無此能故。又後得智攝。此四心品。雖皆遍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淨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他受用身淨土相。成所作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問。成所作智。與第六識相應。起於化用。與觀察智性。有何差別。
答。識論云。觀察智觀諸法自相共相。此所作智唯起化。故有差別。此二智品。應不並生。一類二識。不俱起故。同體用分。俱亦非失。或與第七淨識相應。依眼等根緣色等境。是平等智作用差別。謂淨第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攝。起變化者。成事品攝。
問。說有為法。皆蘊處攝。如來純無漏法。還具蘊處界不。
答。識論云。處處經說。轉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寧說如來非蘊處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說。又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
問。此智是佛知見。無師自爾。何假因緣稱揚開示。
答。此智雖不約緣生。而從緣顯。若執無因。皆成外道。如古師云。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法華經云。佛種從緣起。楞伽經云。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起。故知無有一法。不從心而生。三乘之道。悉皆內證。若心外立義。任說幽玄。皆成外道。又若入唯識智。雖不執前境。不同愚闇。無知無見。雖照境虛。智眼斯在。能斷金剛般若論頌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所以永嘉集云。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如火得薪。彌加熾盛。薪喻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詞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緣假而無著。有無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歷落。又頌曰。若智了於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空華。是了空華眼。若智了於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智。境空智。猶有。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如眼了空華及以了眼空。非無了空眼。華空眼。猶有。了華眼空眼。無華眼不了。
宗鏡錄卷第八十八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八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諸佛唯一法身。云何說三身差別。
答。約用分三。其體常一。識論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是以轉滅三心得三身。一根本心。即第八識。轉得法身。二依本心。即第七識。轉得報身。三起事心。即前六識。轉得化身。又一斷德。斷一切煩惱。即法身。二智德。總四智。為報身。三恩德恩憐悲育一切有情。為化身。則八解六通。一心而起。三身四智。八識所成。終無一理一行而從外來。皆從自識施為一心而轉。乃至一身無量身。如華嚴所明無量身雲。重重無盡。皆從性起無礙圓融。
又古德問。夫法身者。法是軌持義。軌謂軌則。令物生解。即法身。能令三根本智而生解故。持謂任持。不捨自性。謂持法身凝然之體。不捨無為之自體故。且如根本智。正證如時。不作如解。能所冥合一體。如日光與虛空合。不分彼此。是無分別。如何得明軌解。若有軌解義。即有分別。若有分別。即與後得智何別。
答。凡論分別。有其三種。一隨念分別。剎那後念續於前念。二計度分別。即。周遍計度。三自性分別。任運緣境不帶名言。今本智證如。但無隨念計度二分別。名無分別。然不妨有自性分別。如人飲水。雖無言說。然冷煖自知。故知亦有軌義。
問。變化身與他受用身。為是真實心。是化現心。
答。此二身是化。然化不離真。識論云。此二身。雖無真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久已斷故。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如來實心。等覺菩薩尚不知故。由此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又說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又說變化有依他心。依他實心相分現故。乃至自性法身。唯有真實常樂我淨。離諸雜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量種妙色心等。真實功德。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德。是以如來妙體。清淨法身。不去不來。如影如像。猶四王天之日月。顯清淨水中。不出不入。似憍尸迦之宮殿。現瑠璃地內。非有非無。涅槃無名論云。法身無像。應物以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豈有心於彼。此情繫于動靜者。乎既無心於動。靜亦無像於去來。去來不以像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然則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像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燋。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勤。紜紜自彼。於我何為。所以智周萬物而不勞。形充八極而無患。益不可盈。損不可虧。寧復痾癘中達壽極雙樹。靈竭天棺。體盡焚燎者哉。是以諸佛不出世。亦不入涅槃。本悟真心成道。真心無形。豈有出沒耶。但隨有心機熟眾生。感見報化之身。所有見聞。皆是眾生心中之影像。故云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則諸佛無心無身。豈有勞慮疲患者乎。復禮法師述三身義云。法身猶虛空之性。雲蒸即翳。霧斂即明。其性本常矣。報身若乘空之日。赫矣高昇。朗然大照。其體恒在矣。化身如鑒水之影。沚清即現。流濁乃昏。顯晦不恒往來無定。夫化佛者。豈他歟。報身圓應之用。報身者何哉。悲智所成之體也。悲以廣濟為理。智以善權為業。所以因時降跡。隨物現身。身跡者用也。悲智者體也。體是其本。用是其末。依體興用。攝末歸本。欲求其異。理可然乎。報身即化也。化身即法也。化身即法理微矣。還寄影喻而述焉。夫水中之日影也。不從外來。不從內出。不此不彼。不異不一。不無其狀。不有其質。倏然而存。忽焉而失。像著而動。性靈而謐。執實者為妄。知妄者了實。日何謂也。日若從外來者。水外寧在乎。若從內出者。水內先有乎。若言在此者。於彼不見乎。若言在彼者。於此不覩乎。若言是異者。一見有二乎。若言是一者。二見豈一乎。若言是無者。於見可亡乎。若言是有者。求體曾得乎。謂其生。生無所從。謂其滅。滅無所往。不生矣。不滅矣。性相寂然。心言路斷。斯可謂見水影之實性也。見影之性者。可見化身實性。見化之性者。即證法身之體也。淨名云。佛身即法身也。又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般若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以舉足下足。道場觸處而無盡。開眼閉眼。諸佛現前而不滅。如上所說。一體三身。理事相成。體用交徹。不出不在。隱顯同時。皆是一心本宗正義。是以一身多身。皆是法界。所悟一法。即無礙法界。即事之理。全在多中。所現。乃是即理之事。全居一內。又成壞一際。緣起同時。如始造眾寶像時。十年像成。百年像壞。初得一寶之時。十年像成。百年像壞。總在得寶緣起之時。以百年不去。現在不住。眾寶緣中無成壞體。以明智慈萬行諸波羅蜜三十七道品眾善法中。以成如來身。然一一緣中。無我無作者。無成壞體。方名正覺。
問。諸佛法身。湛然明淨。如何起六根之相。
答。一以即相明真。何乖大用。二以利他勝業。不斷化門。如寶性論云。依自利利他。成就業義故。說偈云。無漏及遍至。不滅法與恒。清涼不變異。不退寂靜處。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妙色常湛然。六根甚明淨。佛眼見眾色。耳聞一切聲。鼻能嗅諸香。舌能練眾味。身覺三昧觸。意知一切法。除諸稠林行。佛離虛空相。又偈云。如虛空無相。而現色等相。法身亦如是。具足六根相。又偈云。如來鏡像身。而不離本體。猶如一切色。不離於虛空。如法華經中。明六根清淨。眼見一切色。耳聞一切聲。鼻嗅一切香。舌了一切味。身現一切境。意知一切法等。
問。若眾生可度。則諸佛界增。眾生界減。若不可度。諸有行願。皆悉唐捐。如何會通。斷其邪見。
答。經云。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如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為眾生界增。眾生界減。所以只為不如實了一法界心。故見增減。又經云。眾生定相不可得故。又經云。眾生界無性故。眾生界無邊故。古德云。以要言之。眾生界猶如虛空。假使無量勝神通者。各無量劫行於虛空。求空邊際。終不可盡。非以不盡不名遊行。非以遊行令得其際。當知此中佛度生道理亦爾。非以當得令其有終。非以無終說有無得。是故若難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是則眾生雖多。必有終盡之疑。無不通也。起信論明。不思議業相。則諸佛境界。云何不思議。以非一非異。不有不無。非言思可定。情解所測故。稱不思議之業相。此不思議之業相者。謂與眾生作六根境界故。寶性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顯妙音聲。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常化眾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議業也。此本覺用與眾生心。本來無二。但不覺隨流。用即不現。用則於彼心中稱根顯現。而不作意我現差別。故云隨根。自然相應。見無不益。是隨染本覺之相。所以菩薩能行非道。通達正道。若入宗鏡門。究竟之道。則染淨由心。無非無正。若入方便門。分別之道。則菩薩大悲力故。常行無礙。
古德問云。非道之行。是煩惱業。菩薩應斷。云何行之。
答。有。三義。一。漸捨門。止。惡行善。二捨相門。善惡俱離。三隨相利益門。染淨俱行。此第三門。更有三意。一約行。自行修淨。化他隨染。二約人。化凡同染。化聖同淨。三約法。隨世間法。必須現染。修菩薩法。必須修淨。
又問。菩薩行非通修何道。
答。道有三種。一證道。謂二空真如。正體智證。二助道。緣修萬行。助顯真理。三不住道。即是悲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菩薩示行。現同其事。為欲同惡止惡。同善進善。若其疎異。教化即難。故須行非而度脫之。皆令悟入同體真心耳。所以入楞伽經云。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如實能知。但是自心虛妄分別。見外境界。爾時實知。唯是自心。見內外法。不虛妄分別。不取內外自心色相故。菩薩摩訶薩。如。實能知一切法故。行檀波羅蜜為令一切眾生。得無怖畏安隱樂故。乃至菩薩。如實觀察自心分別之相。不見分別。不墮二邊。依如實修行。轉身不見一法生。不見一法滅。自身內證聖行修行。是菩薩般若波羅蜜。還原觀云。智身影現眾緣觀者。謂智體唯一能鑒眾緣。緣相本空。智體寂照。諸緣相盡。如如獨存。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故知真心遍一切處。無緣不具。無法不隨。所以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大智度論云。如日照天下。不能令高者下。下者高。但顯現而已。佛亦如是。於諸法無所作故。經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問。一心實相。福智同如。云何分真化虛實之佛身。有供養福田之優劣。
答。佛非真化。真化從心。心真。則真福無邊。心假。則假報有限。如惡心出佛身血。執佛身實有。則血從心生。若敬心欲見佛化身。則佛從心現。故知隱顯在我。佛身無為。優劣唯心。福田平等。
如大智度論問云。佛若無分別者。供養真佛。乃至無餘涅槃。福故不盡。供養化佛亦爾不。
佛答。供養化佛。真佛。其福無異。何以故。佛得諸法實相故。供養福無盡。化佛亦不離實相故。若供養者。心能不異。其福亦等。
問曰。化佛無十力等諸功德。云何與真佛等。
答曰。十力等諸功德。皆入諸法實相。若十力等離諸法實相。則非佛法。墮顛倒邪見。
問曰。若爾。真化中定有諸法實相者。何以言惡心出佛身血得逆罪。不說化佛。
答曰。經中但說惡心出佛身血。不辯真化。若供養化佛得具足福者。惡心毀呰。亦應得逆罪。惡人定謂化佛是真。而惡心出血。血則為出。便得逆罪。故知隨心虛實。佛無定形。實相理中。罪福俱寂。
問。報化既同實相。云何教中說佛壽量。有其延促。
答。一心真如性無盡故。即十方諸佛之壽量。是以山斤海滴。尚可比方。空界地塵。猶能知數。況如來常樂我淨法身慧命。豈窮邊際乎。故云法性壽者。非得命根。亦無連持。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促。強指法界。同虛空量。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故金光明經偈云。一切諸水。可知幾滴。無有能數釋尊壽命。諸須彌山。可知斤兩。無有能量釋尊壽命。一切大地。可知塵數。無有能算釋尊壽命。虛空分界。尚可盡邊。無有能計釋尊壽命。法華疏釋如來壽量品云。壽者。受也。若法身。真如不隔諸法。故名為受。若報身。境知相應。故名為受。若應身。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名為受。法身如來。以如理為命。報身如來。以智慧為命。應身如來。以同緣理為命。法身如來如理命者。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論相應與相續。亦無有量及無量。經云。非如非異。非虛非實。蓋是詮量法身如理命也。詮量報身如來者。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發智為報。智冥境為受。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函大蓋大。經偈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此是詮量報。身如來智慧命也。詮量應身者。應身同緣。緣。長同長。緣促同促。紜紜自彼。於我無為。經云。數數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此是詮量應佛同緣命也。無生義云。性自爾者。即是法性空。空即菩提。今生身命。從過去貪取中生。意。既是法性空。當知今生身命。亦即是從法性空中出。法性既空。所生身命。亦還法性空去。故涅槃經云。如八大河。及諸小河。悉入大海。如是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虛空。壽命大河。悉入如來壽命海中。又如阿耨達池。出四大河。如來亦爾。出一切命。命既從如出。還如去。六根亦如是。從如出。還如去。若信如上所說。如來壽量。佛親校量功德。譬如有人。於無量億劫行五波羅蜜。不如以般若正智。發一念信心。比前功德百千萬倍。故法華經偈云。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問。既立一心正報之身。須有一心依報之土。身已具三。土有幾種。
答。隨義區分。相亦多種。華嚴具十土。或一二三等。開合不定。台教云。佛國有四。一染淨國。凡聖同居。二有餘國。方便人住。三果報國。純法身菩薩居。即因陀羅網無障礙土。四常寂光。即妙覺所居。又經論通辯有五。古釋云。一法性土。真如為體。或五法中。以清淨法界為體。真如與法界。總相門中即不殊。別相門中即有異。真如遍一切。因果兼該通即廣。清淨法界即狹。唯果位故。二實報土。力無畏等一切功德。無漏。五陰以為體性。攝相歸性。以真如為體。因修萬行。果起酬因。真實果報之所招感。名實報土。於佛自受用身中。以四智為身。所依十力四無所畏功德。以之為土。三色相土。攝境從心。自利後得智為體。最極自在淨識為相。第八無垢。名為淨識。大圓鏡智後得智中之所變。攝相歸性。亦以真如為體。若約相別。四塵為體。四他受用土。攝境從心。利他後得智為體。攝相歸性。以真如為體。若約相別。四塵為體。五變化土。菩薩變化土有漏者。同前。攝境從心。本識。為體。無漏者。同前。自利後得智為體。佛亦同此體。約性。真如為體。相別。四塵五塵為體。然變土者。若第八識中從種子變生。四塵五塵現行者。名因緣變。佛唯無漏。菩薩有漏通淨穢。若六七識所變者。名分別變。佛唯無漏。報化二土。或通淨穢。若第七識有漏位中。但內緣第八識見分。不能變土。若無漏六七後得智中能變之者。唯通影。不可受用。為不從種生故。但可現淨穢之相。教化眾生。上諸身土。言總體。則皆以一心法界如來藏性為體。以法爾故。約別體。則如上所辯。
問。淨穢二土。為當同體異見。為當別體異見。為當無體妄見。為當有體妄見。
答。非同非異。不有不無。但隨自心因業所現。安法師云。淨穢二土。四句分別。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平。無質不成。緣起萬形。有質不成。搜原即冥。故楞伽經偈云。不知唯心現。是故分二見。如實但知心。分別即不生。密嚴經偈云。是心有二性。如鏡含眾像。亦如水現月瞖者見毛輪。毛輪瓔珞珠。此皆無所有。但從病瞖眼。若斯而顯現。瓶衣皆自識。眾生亦復然。虛妄計我人。不知恒執取。眾生及瓶等。種種諸形相。內外雖不同。一切從心起。依止賴耶識。一切諸種子。心如境界現。是故說世間。世間非作者。業及微塵作。但是阿賴耶。變現似於境。清涼記云。此上分別淨穢二土四句。是一向遮過。實則即異即同。即有即無。若互相形奪則一異而兩亡。有無雙寂。若圓融無礙。則即一即多。即無即有。有是無有。無是有無。多是即一之多。一是即多之一。有無即事理無礙。一多兼事事無礙。由此重重故。華嚴藏剎。一一塵中皆見法界。又依正無二四句渾融。一。佛身即剎者。佛體即是法性土故。廢他從己。佛體虛故。土外無佛。法性無二故。二剎即佛身者。剎體即是法性身故。廢己從他。剎體虛故。佛外無法。性無二故。由性無二以性融相。故身剎相即。三俱者。謂有身有土。不壞相故。若無身土。無可相即故。四泯者。謂佛。即剎。故非佛。剎即佛。故非剎。以互奪故。
問。身土既總唯一心法界之體。如何是自他各受用身土之行相。
答。一體雖同。不妨互遍。同中有異。自入於他。異中有同。他遍於自。
古德問云。自受用身土。一一無邊。諸佛身土不相障礙。行相如何。
答。如水乳一處。其體無別。鵝王飲之。但得其乳。不得其水。乍見將謂水乳是一。若飲已即知有異。又如眾燈光同處一室。自色不可分。若論光體。元來各別。自受用身。雖合一處。元來各各有異。皆自受用法樂。則一一皆具八識故。所以得互遍。非同一體無異。非一非異可辯佛身。
問。既是真如。何分身土耶。
答。據義立之。於真如中。以性成萬德為身。以空之理為土。約義即別。體不相離。又真理中具四德。常淨二德為土。我樂二德為身。故云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則真身含萬法為土耳。若心外取土。見相迷真。成妄想之垢。故稱為穢。若見心性。則名淨耳。是以一法不動。異見常生。迷有作塵勞。悟空成佛國。非移妙喜。匪變娑婆。亦非神力所為。法性何曾遷變。猶眩瞖之者。同處。各觀。蠅髮毛輪。所見差別。如執外境界。皆是妄心。如經云。例如今目覩山河。皆是無始見病。
問。心外無法。道外無心。云何諸佛。自稱出世得道。廣說教門。
答。只為眾生不了唯心。妄生外境。以不實故。所以諸佛出世。若有一法是實。則諸佛終不出世。所說方便教門。不為知者說。但為未知者破執除疑。似形言教。若執喪疑消。則無道可得。無法可說。思益經云。佛言。我坐道場時。唯得顛倒所起煩惱。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又思益梵天問文殊師利。得何法故。名為得道。文殊師利言。若法不自生。不彼生。亦不眾緣生。從本已來常無有生。得是法故。說名得道。又問。若法不生。為何所得。答言。若知法不生。即名為得。是故佛說。若見諸有為法不生相。即入正位。又問。云何名為正位。答言。我及涅槃等不作二。是名正位。夫正位者。即自真心。入此位中。諸見自泯。入佛境界。經云。如來不應以色見。不應以法見。不應以相見。不應以好見。不應以法性見。大集經云。爾時眾中。有一天子。名曰勝意。語不可說菩薩言。善男子。若一切法不可說者。眾生云何而得言說。不可說言。善男子。汝寧知響有言說不。勝意言。善男子。響者。皆從因緣而有。善男子。是響之因。為定在內。為定在外。天子言。善男子。如是因者。不定在內。不定在外。天子。一切眾生強作二想。而有所說。諸法之性。實不可說。天子言。善男子。若不可說。云何如來宣說八萬四千法聚。令諸聲聞受持讀誦。天子。如來世尊。實無所說。無所說者。即是如來。天子。汝知何等為如來耶。將不謂色受想行識是如來乎。將不說佛是去來現在。有為無為。陰界諸入。三界所攝。是因是果。是和合耶。或想非想。亦想非想。非想非非想耶。不也。善男子。天子。若如是等非如來者。云何可說。若不可說。如何而言如來世尊。演說八萬四千法聚。是故八萬四千法聚。實不可說。聲聞受者。亦不可說。不可說者。即是正義。若無說。即是真實。楞伽經云。我唯說無始虛偽妄想習氣。種種諸惡。三有之因。不能覺知自心現量。而生妄想。攀緣外性。斯則但了自心。外境無性。以不覺心量故。妄取外緣。若知心即是道。心即是法。豈於心外有法可說耶。所以華嚴經頌云。諸佛不說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為說如是法。廣百論云。諸有行願。隨順世俗。所見所聞。強假施設。勝義理中。二俱不許。一切分別戲論絕故。非諸如來有法可說。亦無有法少有所得。
問。若爾。精進則為唐損。應棄如來甘露聖教。
答。為欲方便除倒見執。施設二事。俱無有過。
問。既言一切所見能見。皆無所有。云何無過。
答。雖無真實所見能見。而諸愚夫顛倒為有。除彼增上慢見。隨順世間。施設無過。若能隨此聖教修行。隨俗說為真佛弟子。世俗愚夫。隨自心變顛倒境相。而起見心。佛非其境。於彼無用。乃至謂佛世尊。在昔因位。為欲利樂一切有情。發起無邊功用願行。由此證得無分別慧。因此慧力。發起無量利樂有情作用。無盡。諸有情類。用佛願行所得妙慧為增上緣。自心變現。能順世間最勝生道。及順上緣又本願行。亦非顛倒。以能了知諸法實義。於一切法無所執著。能為無上妙果生因。雖復發心。起諸勝行。求無上果。利樂有情。然似幻師起諸幻事都無所執。故非顛倒。
又古德問。眾生即佛心眾生。眾生心佛。自教化佛心眾生。何故說言佛悲願力。
答。即此真心。是佛悲願。謂同體大悲及自體無障礙願等。即性起大用也。又眾生者。即是諸雜。雜心識念念起滅。故號眾生。經云。佛告比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若能智照。不起相續之念。即是度眾生。又了念即空。無有起處。即是度盡無量百千眾生。不見有一眾生而得滅度者。台教云。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為男。六塵為女。識為媒嫁。出生無量煩惱為子孫。故經云。有念即生死。無念即尼洹。
問。若如上說。成佛度生不離一念。諸佛何以發願。更度他眾生。
答。雖發願度生。皆令倣此真修。究竟同此。指歸一念。所以先發誓度盡一切眾生。方成正覺。則念盡心澄。天真獨朗。即成佛義也。先佛已如是自度竟。然後轉示他人。即是真實之慈。離此興悲皆成妄想。如舍利弗問菴提遮女。何不轉女身。偈答言。自男生我女。徒生妄想悲。則是不了自是非男。錯認眾生之相。却乃執生他女。徒興彼我之情。於一真內而妄立自他。向同體中而強分愛見。如古師云。有二義門。俱無可度。一契空。如性空寂滅。故無可度。二契不空。同一法性。法性平等。故無可度。故金剛三昧經云。若化眾生。無生。於化。不生於化。其化大焉。又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偈云。猶如於幻師。害多幻化眾。實無有所害。所度生亦然。幻化及有情。諸佛法亦爾。若悟同一性。無自性為性。所以先德云。八地已上菩薩。得無生忍。恒河沙世界外。有眾生求救。菩薩都不起念。眾生自然見菩薩到其前。與其說法。四事供養。菩薩得如是智。由是無心之心量故。我說為心量。亦為無量之量耳。
問。大涅槃經云。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如何是涅槃正義。
答。欲知涅槃正義。即我真如心性。故經偈云。如無生性佛出興。如無滅性佛涅槃。言辭譬喻悉皆斷。一切義成無與等。是以非即三法。非離三法。不縱不橫。不並不別。豈可言一言三而指斯妙道乎。清涼記釋云。法身為所證。般若為能證。解脫為離障。又佛身者。即是法性。有佛身義。作二所依故。有智慧義。遍照法界光明故。有解脫義。性離一切障故。此三亦不相離。今三俱不思議。焉可縱。俱不思議。焉可橫。俱不思議。焉可並。俱不思議。焉可別。意云。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雙照三一。焉可作一三等思。故肇論云。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地。細入無間。故謂之道。又涅槃無名論云。夫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有以幽昇。量太虛而永久。隨之弗得其蹤。迎之罔眺其首。六趣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化其體。潢漭惚恍若存若往。五目莫覩其容。二聽不聞其響。冥冥窈窈。誰見誰曉。彌綸靡所不在。而獨曳於有無之表。然則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軀。乃至何者。本之有境。則五陰永滅。推之無鄉。而幽靈不竭。幽靈不竭。則抱一湛然。五陰永滅。則萬累都捐。萬累都捐故與道通同。抱一湛然。故神而無功。神而無功。故至功常存。與道通同故沖而不改。沖而不改。不可為有。至功常存。不可為無。然則有無絕於內。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洎。四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泊焉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於是乎冥會。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鄉。而欲以有無題牓。標其方域。而語其神道者。不亦邈哉。是以心道孤標。神無方所。豈在有無之朕迹。見聞之影響乎。所以般若波羅蜜經云。文殊師利。如是應知。彼一切法不起不滅。名為如來。又梵王問經云。第一義中。佛不出世。亦不涅槃。從本已來無起滅故。般若燈論偈云。不應捨生死。不應立涅槃。生死及涅槃。無二無分別。乃至如般若波羅蜜經云。佛告極勇猛菩薩言。善男子。色無縛無脫。受想行識無縛無脫。若色至識無縛無脫。是名般若波羅蜜。又如梵王所問經云。佛言。梵王。我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何以故。言生死者。但是如來假施設故。而無一人於中流轉。說涅槃者。亦假施設。而無一人般涅槃者。
問。宗鏡唯心者。何分始末乎。
答。始末是述心之義用約。行布門中。相雖歷然。體常融即。
起信鈔問云。據其論旨。初是一心。後亦一心。初後何別。
答。初之一心。心當能起。後之一心。心當所歸。雖前後體同。且為始終義異。由是行布諸門歷然。又云。但以本是一心。離名絕相。任其迷悟。萬法隨生。生法本空。但唯一體。宗鏡亦爾。為廣義用。前後不同。然是一心之前後。前後之一心耳。所以理事平等。何者。非初。無以立後。初等於後。非後無以成初。後等於初。又理從事顯。理等於事。事因理成。事等於理。故云。萬法雖殊。不能自異也。況宗鏡中一尚不能一。豈況異乎。所以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平等平等。鈔釋有二。一謂真性於一切法中平等。如像中鏡。二即諸法本空故平等。如鏡中像。
宗鏡錄卷第八十九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如上所說。涅槃非有。故經云。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如夢。即後學之人。徒勞景慕。
答。斯言破著。非壞法性。如觀和尚云。難一切法如幻者。妄法緣生。可許如幻。涅槃真實。又不從緣。如何同幻。故牒釋有二意。一明雖真而亦從緣。雖非緣生。而是緣顯。亦空無性。二明涅槃非幻。為破著涅槃心。云如幻耳。是則破心中涅槃。亦顯涅槃體。即真而成妙有。故知四種涅槃。初後俱有。所以唯識論云。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塵。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問。夫言法身者。心為法家之身。身是積聚義。積集含藏一切萬法。故名為心。即何用更立般若及解脫二法。
答。法身即是人。人須有。靈智。故名般若。若得般若照。則顯現法身。故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又若得般若。則一切處無著。不為境縛。即是解脫。若顯法身得解脫。功全由般若。非唯此二。法一切萬行。皆由般若成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若布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故知般若。是險惡徑中之導師。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檝。煩惱病中之良醫。碎邪山之大風。破魔軍之猛將。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識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沃渴愛之甘露。截癡網之慧刃給貧。乏之寶珠。若般若不明。萬行虛設。祖師云。不識玄旨。徒勞念靜。不可剎那忘照。率爾相違。以此三法不縱不橫。非一非異。能成涅槃祕藏。如大涅槃經云。佛言。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所以云。法身常。種智圓。解脫具。一切皆是佛法。無有優劣。故不縱。三德相冥。同一法界。出法界外。何處別有法。故不橫。能種種建立。故不一。同歸第一義。故不異。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一則壞於三諦。異則迷於一實。在境則三諦圓融。在心則三觀俱運。在因則三道相續。在果則三德周圓。如是本末相收。方入大涅槃祕密之藏。古德云。此之三德。不離一如。德用分異。即寂之照為般若。即照之寂為解脫。寂照之體為法身。如一明淨圓珠。明即般若。淨即解脫。圓體法身。約用不同。體不相離。故此三法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如天之目。似世之伊。名祕密藏。為大涅槃。又台教類通三軌法。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即是三德。以真性軌為一乘體。此為法身。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以觀照軌為般若。只點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觀照第一義空。以資成軌為解脫。只點真性法界。含藏諸行無量眾善。即如來藏。三法。不一不異。如點如意珠中。論光論寶。光寶不與珠一。不與珠異。不縱不橫。三法亦如是。今更廣類通十種三法。一三道。二三識。三三佛性。四三般若。五三菩提。六三大乘。七三身。八三涅槃。九三寶。十三德。此十種三法。通收一切凡聖因果諸法。今引金光玄義。觀心廣釋。十種三法門者。淨名經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不觀自心。非己智分。不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論凡夫地之珍寶。即聞修故。明觀心釋也。一觀心明三道者。一煩惱道。過去無明。現在愛取。三支。二業道。過去行。現在有。二支。三苦道。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生死憂悲苦惱。七支。今觀心王即苦道。觀慧數心即煩惱道。觀諸數心即業道。淨名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若頭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別有一身。則無是處。各各非身。合時亦無。若頭六分求身叵得。現在不住。故不可得。過去因滅。亦不可得。未來未至。亦不可得。如是橫竪求身。畢竟不可得。則是無。無亦不可得。亦有亦無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亦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為身。如是名字。不在內。非四陰中故。不在外。非色陰中故。不在中間。非色心合故。亦不常自有。非離色心故。當知名無得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假實既空。名物安在。如此觀身。是觀實相。觀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觀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即為苦道觀也。觀煩惱道者。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今且取煩惱為身因而觀也。淨名經云。不壞身因而隨一相者。應作四句分別。誰身因果俱壞。誰身因果俱不壞。誰壞果不壞因。誰壞因不壞果。云何身果。父母所生頭等六分是也。云何身因。貪恚癡身口意業等是。今且置三業。觀貪恚癡等。四果。以無常苦空觀智。破貪恚癡。子斷名壞身因。不受後有名壞身果。凡俗之流。名衣好食。長養五陰。縱心適性。放逸貪恚。自惱惱他。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因果相續。無有邊際。是名因果俱不壞。如犯王憲付栴陀羅。如怨對者自害其體。身既爛壞。四陰亦盡。是為壞果。貪恚癡身因。轉更熾盛。彌淪生死。無得脫期。是為壞果不壞因。以無常觀智。斷五分下因縛。五分下果身由未盡。是名壞身因不壞身果。如此四句存壞不同。皆不隨一相。而隨一相者。所謂修大乘觀。觀一念貪恚癡心。心為自起。為對塵起。為根塵共起。為離根塵起。皆無此義。非自非他。非共非無因。亦非前念滅故起。非生非非生。亦非滅非非滅。如是橫竪求心叵得。心尚無本。何所論壞。是名不壞身因而隨一相。觀業道者。如淨名經云。舉足下足。無非道場。具足一切佛法矣。觀舉足時。為是業舉。為是業者舉。為是業業者共舉。為離業業者舉。若業舉。不關業者。業者舉。不關於業。各既無舉。合亦無舉。合既無舉。離那得舉。舉足既無。下足亦無。觀行既然。住坐臥言語執作。亦復如是。是為觀業道實相。二觀心明三識者。諦觀一念。即空即假即中。即是觀心識於三識。何者。意識託緣發。意。本無其識。緣何所發。又緣中為有識。為無識。若有識。緣即是識。何謂為緣。若無識。那能發識。若意緣合發。二俱無故。合不能發。離亦不可。當知此識不在一處。從眾緣生。從緣生法。我說即是空。於此空中假作分別。是惡識。是善識。是非惡非善識。種種推畫。強謂是非。識若定空。不可作假。識若定假。不可作空。當知空非空。假非假。非空非假。雙亡二邊。正顯中道。一念識中三觀具足。識於三識。亦不得三觀。故淨名云。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乃至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雖不得識。不得識如。不得識性。雙照識。識如。識性。宛然無濫。以照識性故。是菴摩羅識。照識如故。是阿賴耶識。亦照亦滅故。是阿陀那識。是名觀心中三識。三觀心三佛性者。一正因佛性。佛名為覺。性名不覺。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內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壞。二了因佛性。覺智非常非無常。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三緣因佛性。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德善根資助覺知。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觀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緣因佛性。復次佛。是覺智也。性者。理極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智境相稱。合而言之。名為佛性。今觀五陰心。稱五陰實相。名正因佛性。觀假名實相。名了因佛性。觀諸心數。稱心數實相。名緣因佛性。故經云。佛性者。不即六法。不離六法。此之謂也。四觀心三般若者。一實相般若。非寂非照。即一切種智。二觀照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三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種智。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念心一切心者。從心生心。雜雜沓沓。長風駛流。不得為喻。日夜常生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六道輪迴十二鉤鎖。從闇入闇。闇無邊際。皆心之過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是則凡夫所迷沒處。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過生厭皆自持出。如世小火。燒大?薪。置一小珠澄清巨海。能觀心空。從心所生一切心。無不即空。故言一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二乘所迷沒處。非究竟道。雙亡二邊故。煩惱非一非一切。大經云。依智勿依識。識但求樂。凡夫識求妄樂。二乘識求涅槃樂。是故雙亡。不可依止。智則求理。如是觀者。即是一心三智。即空。是觀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種智。即中。是實相般若。一切種智。是三智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無前無後。不並不別。甚深微妙。最可依止。是為觀心三般若。五觀心三菩提者。一真性菩提。以理為道。二實智菩提。以智慧為道。三方便菩提。以善巧逗會為道。今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菩提心。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橫嫽亂。如絲如砂。如蠶如蛾。為苦為惱。若知即空真諦菩提心。度妄亂心數之眾生。通四住之壅。若即假發菩提心者。空雖免妄亂。經言空亂意眾生。而智眼甚盲闇。復是三無為坑。是大乘怨鳥。未具佛法。不應滅受而取證。若知即假俗諦菩提心。度沈空心數之眾生。通塵沙之壅。分別可否。分別時宜。分別藥病。分別逗會。不住無為。故言即假發菩提心。空是浮心對治。假是沈心對治。由病故有藥。藥存復成病。病去藥止。宜應兩捨。非空非假。雙亡二邊。即發中道第一義諦菩提心。度二邊心數之眾生。通無明壅。以不住法住於中道。故言即中。說時如三次第。觀則不然。一心中具三菩提心也。六觀心三大乘者。一理乘。理性虛通。任運荷諸法故。二隨乘。智隨於境。如蓋隨函。三得乘。若得果故。自解脫。若得機故。令他解脫。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大乘。何者。雖觀一念心。而實有四運。此心迴轉不已。所謂未念。欲念。正念。念已。從未念運至欲念。從欲念運至正念。從正念運至念已。復更起運。運運無窮。不知休息。如閉目在舟。不覺其疾。觀一運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運心。亦復如是。從心至心。無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則從三諦運至三諦。無不三諦時。若隨四運運入生死。若隨四運運入涅槃。即空之觀。乘於隨乘。運到真諦。即假之觀。乘於得乘。運到俗諦。即中之觀。乘於理乘。運到中諦。三乘即一乘。是乘微妙。第一觀智普賢大人所乘故。七觀心三身者。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何者。華嚴經頌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若心緣破戒事。即地獄身。緣無慚憍慢。即畜生身。緣諂曲慳貪。即餓鬼身。緣嫉妬諍競。即脩羅身。緣五戒防五惡。即人身。緣十善防十惡。緣禪定防散亂。即天身。緣無常苦空無相願聲聞身。緣十二因緣法即緣覺身。緣慈悲六度。即菩薩身。緣真如實相。即佛身。登難墜易。多緣諸惡身。故知諸身皆由心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牙。若觀五受陰。洞達空無所有。從心所生。一切諸身。皆空無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傾盡。故言即空。若即空者。永沈灰寂。尚不能於一空心。能起一身。云何能得遊戲五道。以現其身。不能應以佛身得度者。為現佛身。應以三乘四眾天龍八部種種身得度者。皆悉示現。同其事業。為此失故。故言即假。即假同六道身。如是觀身。墮在二邊。非善觀身。善觀身者。大經云。不得身。不得身相。乃至畢竟清淨。為此義。故云即中。言即中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報身。即假者。即是應身。八觀心三涅槃者。一性淨。二圓淨。三方便淨。不生不滅名涅槃。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修因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諦觀心性。本來寂滅。不染不淨。染故名生。淨故名滅。生滅不能毀故常。不能染故淨。不能礙故我。不能受故樂。是為性淨涅槃。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觀觀之。令此正觀。與法性相應。妄念不能毀。不能染。不能礙。不能受者。名圓淨涅槃。以無緣慈。無生示生。以同體悲。無滅現滅。一切生滅境界外道天魔。不能毀。不能染。不能礙。不能受者。方便淨涅槃。九觀心明三寶者。佛法僧是為三。可尊可重為寶。至理可尊。名法寶。覺理之智可尊。名佛寶。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寶。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寶。三諦之理不覺故。是法寶。三諦之智能覺故。是佛寶。三諦三智相應和故。是僧寶。無諦智不發。無智諦不顯。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眾生。二種皆可尊可重。是故俱稱為寶。十觀心明三德者。云何三。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一法身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云。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此三法。皆具常樂我淨之四德。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空無積聚而名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假攝諸法。亦名為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中攝一切。亦名為藏。藏具足故。稱之為德。不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諸佛即中為體。故名法身。以即空為命。故名般若。以即既假為力。故名解脫。一一皆常樂我淨。無有缺減。故稱三德。一一皆法界。多所含藏。故稱祕藏。故淨名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當知我心亦然。眾生亦然。彼我既然。諸佛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上十種三數。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不思議三法也。始終只是一種三法。在凡為三道。若入聖成三德。其餘約理智行解等。成諸三法。以為眷屬。究竟不動眾生因地三道。成滿諸佛果地三德。本末相在。因果同時。以本有妙理。故名三性。妙理不虛。故名三諦。迷此妙理。故名三障。既有三世輪轉攀緣不息故。名十二因緣具足三苦。若欲反本還原。了達今日三障。即是本來三性。故名三觀。妙理顯現。故名三德。又軌即行人。呼為三法。所照為三諦。所發為三觀。觀成為三智。教他呼為三語。歸宗呼為三趣。得斯意類。一切皆成法門。今又以三軌。類通因中三道。一苦道。二煩惱道。三業道。苦道即真性軌。經云。世間相常住。豈不即彼生死而是法身耶。煩惱道即觀照軌。觀照本照惑。無惑則無照。一切法空是也。資成軌即業道。惡是善資。無惡亦無善。書云。善者是不善人之師。不善者是善人之資。經云。我等念佛故。皆當忍是事。惡不來加。不得用念。所以云。善知識者。提婆達多是。又云。苦即法身。非顯現故名法身。貪恚癡即般若。非能明故名般若。無所可照。性自明了。業行繫縛。皆名解脫。非斷縛而脫。亦無體可繫。亦無能繫。故稱解脫。又先德云。應說。佛地障累盡。故稱解脫。體色實性。即如來身。種智圓明。為大般若。三事即我。何處縱橫。我即三事。若為成別。如是安住。乃大涅槃。良為一切諸佛。即一色心。心為能變。色為所變。所變即相見。能變即自證。體既無別。誰復縱橫。直由不了心緣。生二妄想。相縛麁重。遂成羈礙。迷執色相。為我所身。我所身生。實由癡闇。癡闇覆故。見死見生。生死相漂。心亦流轉。流轉之苦。素在身心。若能了心及境。則妄想不生。相縛既除麁重亦遣。永絕羈礙。遂成解脫。通達色相。皆藏性現。無復我所。即如來身。照阿陀那甚深細處。癡闇不覆。為摩訶般若。悟斯本性。由來不生。體用無窮。終亦不滅。又三德者。有道前性得。道中分得。道後究竟得。若性得者。如維摩經云。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此性得法身。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性得般若。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此性得解脫。此約道前圓性得。道中圓分得。即從十住位。至等覺。五十一位。圓修智斷等。道後圓究竟得。即果上義。既了性得。須具歷後二德。以五忍六即簡其訛濫。直至圓滿妙覺究竟之位。如入此錄中。智眼明淨。圓修圓解。雙照雙遮。二鳥俱遊。不墮偏見。一義不動。分別了然。如懸鏡高堂。無心虛照。萬像斯鑑。不簡妍媸。以絕常無常之靜心。照常無常之圓理。遮照無滯。破立同時。即非常非無常。而常而無常。常與無常。唯論真性。一一之性。性攝無邊。淨名經云。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遠大師云。實相理窮。名為畢意。體寂無為。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彼無常真實性故。名無常義。肇法師云。畢竟者。決定之詞也。小乘觀法。以生滅為無常義。大乘之士。以不生滅為無常義。無常名同。而幽致殊絕。其道虛微。故非常情之所能測。妙得其旨。其唯淨名乎。遣常。故言無常。非謂有無常。無常與常俱無故。云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又非常者。性徹相故。非無常者。相徹性故。如庵提遮女經云。生滅與不生滅。交絡而釋。經中答文殊師利言。若知諸法畢竟生滅。變易無定。如幻相。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常義。以諸法生不自得生。滅不自得滅故。云何無常。謂若知諸法畢竟不生不滅。隨如是相。而能隨其所宜而有所說。是無常義。以諸法自在。變易無定。明不自得。隨。如是知說者。為常義也。釋曰。此意正顯性相交徹。二義相成。生滅相盡。無常即常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隨緣變易。常即無常。則生滅是常義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相即性。故生滅是常義。互奪則雙非。互成則雙立。雙樹中間入涅槃者。即斯意矣。常無常既爾。我樂淨等。乃至一切諸法皆然。即處處而入大涅槃。非獨雙林之下。若不了此旨。悉墮邊邪。即塵塵而盡成生死。豈止閻浮之中。若入宗鏡。即一切法趣無常。無常攝法無遺。義理無盡。方真無常。總收諸義。以為一致。
問。涅槃三德。真如一心。果上因中。收盡無邊義理。豈唯十種三法。乃至無盡法門。息化凝神。究竟指歸何法。
答。總別指歸。還即指歸三德祕藏。如止觀。指歸者。大涅槃經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是名總相指歸。別相者。身有三種。一色身。二法門身。三實相身。若息化論歸者。色身歸解脫。法門身歸般若。實相身歸法身。復次三法。非三非一不可思議。所以者何。若謂法身真。法身者。非法身也。當知法身。亦身非身。非身非非身。住。首楞嚴經云。種種示現作眾色像。故名為身。所作辦已。歸於解脫。智慧照了。諸色非色。故名非身。所作辦已。歸於般若。實相之身。非色像身。非法門身。是故非身非非身。所作辦已。歸於法身。達此三身無一異相。是名為歸。說此三身無一異相。是名為指。俱入祕藏。故言指歸。當知般若。亦知非知。非知非不知。道種智般若。遍知於俗。故名為知。所作辦已。歸於解脫。一切智般若。遍知於真。故名為非知。所作辦已。歸於般若。若一切種智般若。遍知於中。故名非知非不知。所作辦已。歸於法身。達三般若無一異相。是名為歸。說三般若無一異相。名為指。俱入祕藏。名指歸。當知解脫。亦脫非脫。非脫非非脫。方便淨解脫。調伏眾生。不為所染。名脫。所作已辦歸於解脫。圓淨解脫。不見眾生及解脫相。故名非脫。所作辦已。歸於般若。性淨解脫。則非脫非非脫。所作辦已。歸於法身。若達若說。如此三脫。非一異相。俱入祕密藏。故名為指歸。當知種種相。種種說。種種神力。一一皆入祕密藏中。何等是指歸。指歸何處。誰是指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永寂如空。是名指歸。故知能化所化。無盡法門。未有一法。不指歸宗鏡。所以普智禪師云。佛道皆因何法成。悟心無體蕩無明。莫怕落空沈斷見。萬法皆從此處生。
宗鏡錄卷第九十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凡聖之道。同一法身。彼此俱亡。物我咸絕。則心內無得。身外無餘。如何起應化之身。攝機宜之眾。
答。只為眾生不了自他唯心。橫生彼此。若自達真空。則諸佛終不出世。菩薩亦無功夫。
古德問云。若言自他俱是自心現。離心無實我人者。諸佛亦見有眾生。豈可有妄心未盡耶。
答。諸佛見有眾生。俱是緣生幻有。不知謂實有我。所以造業受報。枉有輪迴。此由無實我。感諸佛慈悲。若實有我。非是妄有者。諸佛何故妄救眾生。以我實有。不可救故。今為救者。定知無我。妄計有也。故知眾生不離佛果。迷不覺知。華嚴經頌云。佛身非是化。亦復非非化。於無化法中。示有變化形。古釋云。此則依真起化。真化各有二義。初真中二者。一不變義。雖化而常湛然。則佛身非是化也。二隨緣義。謂不守自性。無不現時。則亦復非非化也。化中二者。一無體即空義。謂攬緣無性故。則於無化法中也。二從緣幻有義。則示有變化形也。以隨緣幻有。不異不變體空。是故現化紛然。未甞不寂。真性湛然。未曾不化。若不達此理。自尚未度。焉能化他。又以無緣慈。如石吸鐵。豈分能所之化。以同體悲。猶若虛空。誰見自他之身。故先德云。窮源莫二執迹多端。謂若據本以討源。則千途無異轍。若三江之浩渺。並源出於岷山也。乃窮源莫二若執迹多端。則據末以適本。不知多端是應迹耳。故光明覺品頌云。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聚。眾生分別故。見佛種種身。即其義也。但是一法身。義分二三四五乃至十身。且如說五身者。叡公維摩疏釋云。所謂法性生身。亦言功德法身。變化法身。實相法身。虛空法身。詳而辯之。一法身也。何者。言其生。則本之法性。故曰法性生身。推其因。則是功德所成。故言功德法身。就其應。則無感不形。則是變化法身。稱其大。則彌綸虛空。所謂虛空法身。語其妙。則無相無為。故曰實相法身。故知一體不動。名逐緣分矣。故云同時異處。決是多身。而是一身全現。故非多矣。其猶一月。一剎那中百川齊現。皆即一即多。又普現故非一。一月故非多。如智幢菩薩偈云。譬如淨滿月。普現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是也。又經頌云。如來清淨妙法身。一切三界無倫疋。以出世間言語道。其性非有非無故。雖無所依無不往。雖無不至而不去。如空中劃夢所見。當於佛體如是觀。由非真非應。非一非多故。不可作真應一多等思也。故光明覺品頌云。佛見無生超戲論。非是蘊處差別法。故難思也。又云。皆是自他相作之身。能所共成之化。自他相作者。如華嚴經云。此菩薩能隨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國土身。眾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法身。智身。虛空身。此即自作他也。又隨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即他作自也。能所共成者。若無所化之機。則無能化之跡。又若無所應之身。亦無能感之事。自他能所。非一非異。緣起相由。成茲密旨。然緣起相由者。皆是自心為緣。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所以古德云。十方諸佛。皆我本師海印頓現。且法華分身。有多淨土。如來。何不指己淨土。而令別往彌陀妙喜。思之。故知賢首彌陀等佛。皆本師矣。復何怪哉。言賢首者。即壽量品中。過百萬阿僧祇剎。最後勝蓮華世界之如來也。經中偈云。或見蓮華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其中。若此不是歎本師者。說他如來在他國土。為何用耶。且如總持教中。亦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毘盧遮那如來。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四智流出四如來。謂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淨智。即自當毘盧遮那如來。
又問。若依此義。豈不違於平等意趣。若言即我者。依於平等意趣。而說。非即我身。如何皆說為本師耶。
答。平等之言。乃是一義。唯識尚說。一切眾生中有屬多佛。多佛共化以為一佛。若屬一佛。佛能示現以為多身。十方如來。一一皆爾。今正一佛能為多身。依此而讚本師耳。如華嚴不思議解脫境界品頌云。佛智通達淨無礙。剎那普了三世法。皆從心識因緣現。生滅無常無自性。於一剎中成正覺。一切剎處悉亦然。一切入一一亦爾。隨眾生心而示現。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如是一切諸佛教化方便法智。我皆集在一心中。同金剛菩提聖性三摩地故。金光明最勝王經云。譬如日月無有分別。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光明亦無分別。三種和合。得有影生。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故。眾生有感。現應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現。如來者。無去無來。故云往應群機而不去。恒歸寂滅而不來。何者。依體起用故是去。以即體之用故不去。應機現前合是來。以應不離體如月之影故不來。又往應合故是去。應無應相故不去。恒歸寂滅合是來。滅不可得故不來。乃至一切法。皆無來去。如經偈云。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然於無生法中現起悲化。所以大丈夫論云。菩薩思惟。一切眾生。能為我作端嚴業。不使一眾生作不端嚴意。菩薩作是思惟。言利他者。求他人之相。都不可得。都如自己。又云。菩薩思惟。使我悲猶如虛空。一切山河樹木。飛鳥走獸。皆依空住。一切眾生。一切時皆入我悲中。斯則以同體之大悲。何生而不度。起平等之大慧。何道而不成。如華嚴論云。無盡功德藏迴向者。此位明禪與智冥智與悲會。以無盡虛空為一道場。以無盡眾生無明行相而為佛事。身恒承事無盡諸佛。而遍周法界。化無盡眾生總成佛身。表裏相亡始終都盡。遍知諸法。不壞無心。無盡功德藏品云。於一毛孔。見阿僧祇諸佛出興於世。得入法無盡藏者。明心性本無。大小繫盡。身為智影。國土亦然。智淨影明。大小相入。如因陀羅網境界喻。是也。經云。以佛智力。觀一切法悉入一法者。明萬境雖多。皆一心而起。心亡境滅。萬境皆虛。如淨水中眾影也。水亡影滅。此約破有成無說。又以境約智生。智虛境幻。多相相入。不離一虛。幻不異虛。虛不異幻。幻虛無二一異總虛。此約以智幻虛自在無礙門說。此皆借法況說。如實所知。唯亡思者智會。其智會者。方可用。而常真。不惑心境。以大願力。隨智幻生等眾生數身。如應攝化。故名無盡功德藏。又云。法雲地菩薩。隨心念力。廣大微細。自他相入。一多大小互參。神通德用自在。皆隨自心念所成故。如一切眾生作用境界。皆是自心執業所成。人天地。獄。畜生餓鬼。善惡等報果。一依心造。如此十地菩薩。以無作法身大智之力。隨所心念。莫不十方一時自在。皆悉知見。以普光明智為體。為智體無依。稱性遍周法界。與虛空量等。周滿十方世界。以無性智。大用隨念。以不忘失智。隨念皆成。以具總別智。總別同異。成壞俱作。以廣狹大小自在智。化通無礙。以與一切眾生同體智。能變一切眾生境界。純為淨土之剎。以自他無二智。一身而作多身。多身而作一身。以法身無大小離量之智。能以毛孔廣容佛剎。以等虛空無邊無方之智。而一念現生。滿十方而無去來。以如響智。而能響應。對現。等眾生應形。以是具足圓滿福德智。而恒居妙剎。常與一切眾生同居。若非聖所加持力。而眾生不見。
又問曰。云何見佛出興。
答曰。當見自身。無身無心。無出無沒。無內無外。不動不寂。無思無求。世及出世。都無住處。無心所法。無心心法。心法無依。性無始末。以無依住智。說如斯法。教化眾生。皆令悟入。是名見佛出興。如光明覺品文殊師利頌云。世及出世見。一切皆超越。而能善知法。當成大光耀。若於一切智。發生迴向心。見心無所生。當獲大名稱。眾生無所生。亦復無有壞。若得如是知。當成無上道。又大乘大集經云。佛告賢護。如火未生。或時有人發如是言。我於今日。先滅是火。賢護。於意云何。彼人是語。為誠實不。賢護答言。不也世尊。佛告賢護。如是諸法。從本以來。畢竟無得。云何於今。乃作斯說。我能證知一切諸法。我能了達一切諸法。我能覺悟一切諸法。我能度脫一切眾生於生死中。此非正言。所以者何。彼法界中。本無諸法。亦無眾生。云何言度。但世諦中因緣度耳。故知心外無法。何所得耶。佛身無為。但隨緣現。如肇論云。放光云。佛如虛空。無去無來。應緣而現。無有方所。然則聖人之在天下也。寂寞虛無。無執無競。導而弗先。感而後應。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像。對之不知其所以來。隨之罔識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其為稱也。因應而作。顯迹為生。息迹為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無名之道。于何不名。是以聖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是以明鏡無形。能現萬形。聖人無心。能應萬心。隱不韜光。顯不現迹。故論云。聖人寂怕無兆。隱顯同原。存不為有。亡不為無。何者。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無形不形。雖形不形。
問。如來法身。即真心性。如來報身。依真而起。若如來化身。還有心否。
答。若約體亦不離。若約事即分。如深密經云。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為無心耶。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無心。何以故。無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
問。經云菩薩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者。夫一切眾生。隨自心業。各受苦報。所以經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云何菩薩能關一切惡趣門。
答。只約自心常開。六識門。何曾暫閉。日夜計校。緣想一切不善事。遍諸境界。念念恒造生死地獄。經云。集起心想。名為地獄。若能觀自心識性無所有。即是開善趣門。若不起心想。即是閉惡趣門。若得自在智現前。即現身生五道。入地獄餓鬼畜生等界。救苦眾生。故禪門中立無念為宗。以為要學。故經偈云。勤念於無念。佛法不難得。何謂不難得。以無念故。萬境不生。當處解脫。若有念起。非獨開惡趣之門。二十五有。一時俱現。故知萬質皆從念異。十二之類縱橫。千差盡逐想生。八萬之門競起。如信心銘云。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以諸法無體。從自心生。心若不生。外境常寂。故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所以肇論云。是以聖人。乘真心以履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渾雜致。純所遇而順適。則觸物而一。如此則萬象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則雖象而非象。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故知乘一心而履踐。則何往而不真如。稟一氣而化行。則何物而不順。如莊子云。天地一氣。而能萬化。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萬物得一以生。故聖人以一真心而觀萬境。則所遇而順適。觸物而冥一矣。是知諸法無體。緣假相依。似有差殊。不能自異。何者。長無長相。且自不言我長。短無短相。亦自不言我短。皆是隨念計度分別。遍計執著情生。則知萬物本虛。即象而無象也。
問。如上所說。眾生自心造業。自受苦報。又云何說。代一切眾生苦。
答。約古德釋代苦有七意。一起悲意樂。事未必能。二修諸苦行。能與物為增上緣。即名代苦。三留惑潤生。受有苦身。為物說法。令不造惡。因亡果喪。即名代苦。四若見眾生造無間業。當受大苦。無畏方便。要須斷命自墮地獄。令彼脫苦。五由初發心。常處惡道。乃至飢世身為大魚。即名為代。六大願與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之大願。潛至即真之苦。七法界為身。自他無異。眾生受苦。即是菩薩。初唯意樂。次二為緣。次二實代。後二理觀。然約有緣。方能代耳。還原觀云。普代眾生受苦德者。謂菩薩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益群生。怨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又是菩薩。本行菩薩道時。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也。經頌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諸行。令此世界無諸垢。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空。故言離苦。
問曰。眾生無邊。苦業亦無邊。云何菩薩而能代受。
答曰。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行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亡果喪苦無由生。但令不入三塗。名為代眾生受苦也。是以三界生死之苦者。皆是眾生妄受。以不了根塵無性。本末常空。於畢竟無中。執成究竟之有。因茲貪取。結業受生。於無量劫來受輪迴苦。無明所罩莫省莫知。菩薩於是垂大悲心。愍茲顛倒。說性空之法藥。破情有之病根。則達苦無生。不造惡業。知諸受互起。能破惑因。妄受之苦既空。對治之樂自絕。所以先德云。苦是樂。樂是苦。只箇修行斷門戶。亦無苦。亦無樂。本來自性無繩索。以茲妙悟。入一際門。遂得人法俱空。不為心境所縛。當處解脫。永出苦源。豈非代苦。乎。又經云。說法是大神變。能令即凡成聖。變禍為祥。於地獄火輪之中。踊淨剎蓮臺之上。豈非神變耶。
問。一切境界。因心分別。若有分別。即屬無明。故云。無心分別。一切法正。有心分別。一切法邪。諸佛如來。已斷無明。無有心相。云何能知真俗差別之境。名一切種智。
答。以法無自體故。即分別無分別。以體不礙緣故。無分別即分別。如起信論云。自體顯照故。名為覺者。
謂有難言。若無別體。何能普現眾生心行。
故答云。自體顯現。如珠有光。自照珠體。珠體喻心。光喻於智。心之體性。即諸法性。照諸法時。是自照耳。故論文甚分明。
然論中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劑。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劑。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釋云。心真實故。則是諸法之性。佛心離想。體一心原。離妄想故。名心真實。體一心故。為諸法性。是則佛心為諸妄法之體。一切妄法皆是佛一心相。相現於自體。自體照其相。如是了知。有何為難。故能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是謂無所見故無所不見之由也。鈔云。以內迷真理。識外見塵故。於如量之境。不能隨順種種知也。如人動目。天地傾搖。故不能如實知也。是知心海波停。萬像齊鑒。澄潭浪起。諸境皆昏。
宗鏡錄卷第九十一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約世諦門中。凡聖夭絕。凡夫心外立法。妄執見聞。聖人既了一心。云何同凡知見。
答。聖雖知見。常了物虛。如同幻生。無有執著。如大涅槃經云。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以因此煩惱之想生於倒想。一切聖人實有倒想。而無煩惱。是義云何。佛言。善男子。云何聖人而有倒想。迦葉菩薩言。世尊。一切聖人。牛作牛想。亦說是牛。馬作馬想。亦說是馬。男女大小。舍宅車乘。去來亦爾。是名倒想。善男子。一切凡夫。有二種想。一者世流。布想。二者著想。一切聖人唯有世流布想。無有著想。一切凡夫惡覺觀故。於世流布生於著想。一切聖人善覺觀故。於世流布不生著想。是故凡夫。名為倒想。聖人雖知。不名倒想。又以境本自空。何須壞相。以心靈自照。豈假緣生。不同凡夫能所情執知見。故肇論云。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甞知也。如止水鑒影。豈立能所之心。則境智俱空。何有覺知之想。楞伽經云。佛告大慧。為世間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顛倒。大慧。如春時焰火輪垂髮。乾闥婆城。幻夢鏡像。世間顛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現。釋曰。上七喻者。明境即是一而見有殊。然聖人用彼惑亂之境。一同凡現色等諸塵。以聖人無念著故。而非顛倒。然聖人非不見彼惑亂法。見時正同水月鏡像。龍樹菩薩云。日光著塵。微風吹之曠野中轉。名之為焰愚夫見云。謂之野馬。渴人見之。以為流水。業報亦爾。煩惱日光。熱諸行塵。邪憶念風。於生死曠野中。吹之令轉。妄見為人為鬼。為男為女。渴愛染著。耽湎無已。不近聖法。無由識之。夫火日外朗。水鏡內照。光在上為影。光在下為像。像以明傳。而像現於水。形以日映。而光隔為影。二物雖虛。而所待妄有。妄有雖空。而狂惑見之。見之以不狂。則形與影一。像與形同。世法亦爾。眾緣所起。起者之有。與所起之緣。俱為空物。無一異也。而人以虛妄風病顛倒故。不應見而見。不應聞而聞。若得大慧之明。則風狂心息。無此見也。又般若無知者。不同木石。不是有知者。非同情想。古德云。佛見無我。不是無知。但是不知知。不見見。以知是不知知故。即無心而不知。見是不見見故。無色而不見。無色而不見故。由不見見也。無心而不知故。以不知知也。如淨名經云。所見色與盲等者。崇福疏云。譬如五指塗空。空無像現。不以空無像現。便言指不塗空。豈以五指塗空。便欲令空中像現。事亦不然。不妨熾然塗空。空中元無像現。豈以眼根見色。便令如盲。豈以眼根如盲。而便都無所見。不妨滿眼見色。了色本自性空。雖然見色之時。元來與盲無異。但息自分別心。非除法也。法本自空。無所除也。又所聞聲與響等者。豈是不聞。但一切聲。皆如谷響。無執受分別也。所以滿眼見色。滿耳聞聲。不隨不壞。了聲色之正性故。何者。若隨聲色之門。即墮凡夫之執。分別妍醜之相。深著愛憎。領受毀讚之音。妄生欣厭。若壞聲色之相。即同小乘之心。則有三過。一色等性空。無可壞故。若壞方空。非本空故。二由空即真。同法性故。若壞方真。事在理外故。三由即空。不待壞故。壞則斷滅。是以如來五眼。洞照無遺。豈同凡夫生盲。二乘眇目都無見耶。但不隨不壞。離二見之邊邪。非有非空。契一心之中理。則逢緣無礙。觸境無生矣。是以萬物本虛。從心見實。因想念而執無執有。墮惑亂之門。以取著而成幻成狂。受雜染之報。若能反照唯心。大智。鑒窮實相真原。則幻夢頓惺。影像俱寂。然後以不二相。洞見十方。用一心門。統收萬彙。則見無所見。眾相參天。聞無所聞。群音揭地。如此了達。心虛境空。則入大總持門。紹佛乘種性。楞伽經云。謂覺自心現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種性。若迷外法。以心取心。則成業幻之門。續眾生種性。首楞嚴經偈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從何立。故知一切染淨諸法。皆從取生。是以云。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若無能取所取之心。亦無是幻非幻之法。非幻實法。尚乃不生。幻起虛蹤。憑何建立。又如心外見法。盡成相待。以無體無力。緣假相依故。所以楞伽經偈云。以有故有無。以無故有有。若無不應受。若有不應想。若開方便。或說有治無。說無破有。即無所礙。如十地毘婆沙論偈云。若用有與無。亦遮亦應聽。雖言心不。著是則無有過。若約正宗。則有無雙泯。故大智度論云。佛有不言無。無不言有。但說諸法實相。譬如日光。不作高下。平等一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無。非令無作有。是知若迷大旨。則見有無。如涅槃論云。無名曰。有無之數。誠已法無不該。理無不統。然其所統俗諦而矣。經曰。真諦何也。涅槃道是。俗諦何耶。有無法是。何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有無所以稱有。無有所以稱無。然則有生於無。無生於有。離有無無。離無無有。有無相生。其猶高下相傾。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然則有無雖殊。俱未免于有。此乃言像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豈足以統夫幽極。而擬夫神道者乎。是以論稱出有無者。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境之內。六境之內。非涅槃之宅故。借出以祛之耳。庶希道之流。髣髴幽途。託情絕域。得意忘言。體其非有非無耳。豈曰有無之外。別有妙道而可稱哉。經曰。三無為者。蓋是群生紛擾。生于篤患。篤患之尤。莫先於有。絕有之稱。莫先於無。故借無以明其非有。明其非有。非謂無也。有名曰。論旨云涅槃既不出有無。又不在有無。不在有無。則不可於有無得之矣。不出有無。則不可離有無求之矣。求之無所。便應都無。然復不無其道。其道不無。則幽途可尋。所以千聖同轍。未甞虛返者也。其道既存。而曰不出不在。必有異旨。可得聞乎。無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相。無相無名。無名無說。無說無聞。經云。涅槃非法非非法。無聞無說。非心所知。吾何敢言之。而子欲聞之耶。雖然。善吉有言。眾若能以無心而受。無聽而聽者。吾當以無言言之。庶述其道亦可以言。淨名曰。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則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有無齊觀。則彼己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於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何者。夫至人虛心冥照。理無不統。懷六合於胸中。而靈鑒有餘。鏡萬像於方寸。而其神常虛。至能拔玄根於未始。即群動以靜心。恬澹淵默。妙契自然。所以處有不有。居無不無。居無不無。故不無於無。處有不有。故不有於有。故能不出有無。而不在有無者也。然則法無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知。聖無有無之知。則無心於內。法無有無之相。則無數於外。於外無數。於內無心。此彼寂滅。物我冥一。怕爾無眹。乃曰涅槃。涅槃若此。圖度絕矣。豈容責之於有無之內。又可徵之於有無之外耶。釋曰。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者。夫幽玄之道。無名無相。淺近之情知莫及。麁浮之意解難量。唯當妙悟之時。方省斯旨。得其旨故。實不思議。心境融通。如同神變。指法界於掌內。收萬像於目前。如鏡照空含。一時平現。既無前後。亦絕中間。妙旨煥然。言思絕矣。可謂妙悟。可謂即真。則有無齊觀。彼己莫二。不出不在。其道在茲乎。
問。六塵境界。但依妄念而有差別。若無念之人。還見一切境界不。
答。妄念執有前塵。作實知解。妙性不通。遂成差別。若無念之人。非是離念。但是即念無念。念無異相。雖有見聞。皆如幻化。又一念頓圓。常見十法界萬法中道之理。
古德問云。若言念唯無念。豈得總不聞不見人畜聲色等耶。
答。恒聞見。以聞見即不聞見故。何者。以但聞見聲色等法。即是眼耳等識見聞也。知是畜等色聲。自是意識分別也。然眼等識見聞性無別。但稱色等法得。更無異緣也。意識妄有。了知無體。所知如幻也。故云所見色與盲等。又觀彼色聲等法。從緣生。緣無作者。自性不有。故非人畜等也。又人畜等。由名相起。名相非彼。即妄除也。即此但由見聞等故。即無念心。非謂盲聾人一念無念也。如說聞不聞見不見等是也。故經云。常求無念實相智慧等是也。又但就緣起名見求緣見實。不生。此見。乃名真見。何以故。無見之見。照法界故。所以寶藏論云。無眼無耳謂之離。有見有聞謂之微。無我無造謂之離。有通有達謂之微。又離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頓興大用。涅槃故寂滅無餘。無餘故煩惱永盡。大用故聖化無窮。若人不達離微者。雖復苦行頭陀。遠離塵境。斷貪恚癡。法忍成就。經無量劫數。終不入真實。何以故。依止所行故。心有所得。不離顛倒夢想惡覺諸見。若復有人體解離微者。雖復近有妄想習氣。及見煩惱。數數覺知離微之義。此人不久。即入真實無上道也。何以故。了正見根本也。釋曰。離微者。萬法之體用也。離者即體。經中云。自性離故。亦云自性空故。斯乃無名無相。非見非聞。通凡聖之體。為真俗之原。思益經云。知離名為法。即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微者即用。有見有聞。能通能達。以微者妙也。於無見中有見。於無聞中有聞。斯乃不思議之法。微妙難知。唯佛能覺。思益經云。知法名為佛。離微不二體用和融。名之為僧。則一體三寶。常現世間。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即正見之本。真實之門矣。故聖人照體是無。約用為有。此有不有。即有以辯於無。當無非無。即無以辯於有。有而不有是妙有。無而不無是真無。故真無是涅槃之體。如太虛不雜於五色。猶明鏡不合於萬像。故稱離也。妙有是般若之用。於不二法內。現妙神通。向無作門中。興大佛事。故稱微也。是以凡夫不達離微故。常被內結所縛外塵所羈。外道即執作斷常。二乘遂證為生滅。若不入宗鏡中。難究離微之妙旨矣。
問。無明違理。自性差別者。其事可然。本覺淨法。云何復說恒沙差別功德。
答。由對治彼。染法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也。起信論云。對業識等差別染法。故說本覺恒沙性德。如是染淨。皆是真如隨緣顯現。似而無體。染法尚空。淨法何有。淨名經云。見垢實性。即無淨相。又所言淨者。對垢得名。因客塵煩惱不染而染。穢污真性。稱之為垢。因始覺般若不淨而淨。開悟本心。名之為淨。是以真如一心。湛然不動。名義唯客。垢淨本空。祖師云。性本清淨。淨無淨相。方見我心。華嚴經頌云。若有知如來。體相無所有。修習得明了。是人疾作佛。故經云。一切眾生。無始已來常入涅槃。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畢竟無得。無有色相而可得見。見色相者。當知皆是隨染幻用。非是智色不空之相。以智相不可得故。釋云。隨染幻用者。無流法也。染幻性自差別者。是無明法也。以彼無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差別。諸無流法。順平等性空。論其性。即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相。故說無流有差別耳。又若能觀心性。法爾。顯性起功德。是無盡法門。非論差別。如無盡意菩薩經云。云何菩薩觀心念處。乃至我今當勤修集莊嚴。不離心性。云何心性。云何莊嚴。心性者。猶如幻化。無主無作。無有施設。莊嚴者。所作布施。悉以迴向。嚴淨佛土。乃至以一念智。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心念處。而不可盡。釋曰。心雖性空。能成萬行。了之而頓圓正覺。修之而廣備莊嚴。故云體性雖空。能成法則。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離此真空之門。無有一法建立。則菩薩行廢。佛道不成。如不依風輪。世界墮壞。
問。一切眾生無始無明。種子堅牢。現行濃厚。云何一念而得頓除。
答。根隨結使。體性本空。愚夫不了。自生纏縛。若明佛知見。開悟本心。更有何塵境而能障礙乎。寶積經云。佛言。譬如燃燈一切黑闇。皆自無有。無所從來。去無所至。非東方來。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不從彼來。去亦不至。而此燈明。無有是念。我能滅闇。但因燈明。法自無闇。明闇俱空。無作無取。如是迦葉。實智慧生。無智便滅。智與無智。二相俱空。無作無取。迦葉。譬如千歲冥室。未曾見明。若燃燈時。於意云何。闇寧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不也。世尊。若燃燈時。是闇無力。而不欲去。必當磨滅。如是迦葉。百千萬劫。久習結業。以一實觀。即皆消滅。其燈明者。聖智慧是。其黑闇者。諸結業是。所言一實觀者。即是唯心真如實觀。離心之外。盡成虛幻。故稱一實境界。亦云實相。實地。實際。實法。乃至名佛知見。聖智慧等。以此一心法。治煩惱病。如熱疾得汗。無有不應手差者。出要之道。唯在茲乎。如大智度論云。爾時菩薩。照明菩薩道。其心安隱。自念。我但斷著心。道自然至。知是事已。念眾生深著世間。而畢竟空。亦空無性。無有住處。眾生難可信受。為令眾生信受是法故。學一切法。修行生起。是度眾生方便法。觀眾生心行所起。知好何法。念何事。何所志願。觀時悉知。眾生所著處。皆是虛誑顛倒憶想分別。故著。無有根本實事。爾時菩薩大歡喜。作是念。眾生易度耳。所以者何。眾生所著。皆是虛誑無實。譬如人有一子。喜不淨中戲。聚土為穀。以草木為鳥獸。而生愛著。人有奪者。瞋恚啼哭。其父知已。此子今雖愛著。此事易離耳。小大自休。何以故。此物非真故。菩薩亦如是。觀眾生愛著不淨臭身及五欲。是無常種種苦因。知是眾生得信等五善根成就時。即能捨離。若小兒所著。實是真物。雖復年至百歲。著之轉深。不可得捨。若眾生所著物。定實有者。雖得信等五根。著之轉深。亦不能離。以諸法皆空。虛誑不實故。得無漏清淨智慧眼時。即能遠離所著。大自慚愧。譬如狂病所作非法。惺悟之後。羞慚無顏。菩薩知眾生易度已。安住般若中。以方便力。教化眾生。是以如來密藏經云。若人父為緣覺。而害。盜三寶物。母為羅漢。而污。不實事謗佛。兩舌間賢聖。惡口罵聖人。壞亂求法者。五逆初業之瞋。奪持戒人物之貪。邊見之癡。是為十惡者。若能知如來說因緣法。無我人眾生壽命。無生無滅。無染無著。本性清淨。又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解知信入者。我不說是人。趣向地獄。及諸惡道果。何以故。法無積聚。法無集惱。一切法不生不住。因緣和合而得生起。起已還滅。若心生已滅。一切結使亦生已滅。如是解。無犯處。若有犯有住。無有是處。台教釋云。此經具指四菩提心。若知如來說因緣法。即指初藏教菩提心。若無生無滅。指第二通教菩提心。若本性清淨。指第三別教菩提心。若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指第四圓教菩提心。初菩提心。已能除重重十惡。況第二第三第四菩提心耶。行者聞此勝妙功德。當自慶幸。如闇處伊蘭。得光明栴檀。故知見佛罪滅。如阿闍世王之深愆。得道業亡。若鴦崛摩羅之重罪。但了無人無我。緣生性空。無我。則無能受罪之人。性空。又無所受罪之法。人法俱寂。罪垢何生。以心生罪生。心滅罪滅故。若能如是信入。諦了圓明。猶伊蘭之林。布栴檀之香氣。若積闇之室。耀桂燼之光明。能悟此心。功力無量。纔入宗鏡。業海頓枯。如風吹雲。似湯沃雪。猶燈破闇。若火焚薪。如密嚴經頌云。如火燎長楚。須臾作灰燼。智火焚業薪。當知亦如是。又如燈破闇。一念盡無餘。諸業習闇冥。無始之熏聚。牟尼智燈起。剎那皆頓滅。所以大涅槃經云。有智慧時。則無煩惱。故云。夫免三塗惡業者。要須離有無二相。證解一心。方得解脫也。是知迷從自心迷。悟還自心悟。迷悟無性。但任緣興。
如華嚴論問云。一切眾生。本有不動智。何故不應真常。何故隨染。
答。一切眾生。以此智故而生三界者。為智無性。不能自知是智非智。善惡苦樂等法。為智體無性。但隨緣現。如空中響。應物成音。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因癡愛故。即我所病生。有我所故。自他執業便起。因執取故。號曰末那。執取不斷。名之為識。因識種子。生死相續。以生死故。眾苦無量。以苦無量。方求不苦之道。迷不知苦者。不能發心。知苦求真者。還是本智。會苦緣故。方能知苦。不會苦緣。不能知苦。故知苦緣故。方能發心求無上道。有種性菩薩。以宿世先已知苦。發信解種強者。雖受人天樂果。亦能發心求無上道。是故因智隨迷。因智隨悟。是故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正隨迷時。名之為識。正隨悟之時。名之為智。在纏名識。在覺名智。識之與智。本無自名。但隨迷悟而立其名。故不可繫常繫斷也。此智之與識。但隨迷悟立名。若覓始終。如空中求迹。如影中求人。如身中求我。依住所在。終不可得也。故新長短處所之相也。如此無明及智。無有始終。若得菩提時。無明不滅。何以故。為本無故。更無有滅。若隨無明時。不動智亦不滅。為本無故。亦更無滅。但為隨色聲香所取緣。名為無明。但為知苦發心緣。名之為智。但隨緣名之為有。故體本無也。如空中響。思之可見。是以若入宗鏡。成佛義圓。昇降隨緣。知眾生無永沈之義。聖凡不隔。明諸佛有同體之文。
問。上所說一心諸法門海。為復是自行權實法。化他權實法。
答。若說隨自意自行權實。則但說一心門。若隨他意化他權實。廣開八萬法。今但說自行權實。本末歸宗。台教云。若佛心中所觀十界十如。皆無上相。唯是一佛法界。如海總眾流千車共一轍。此即自行權實。若隨他等意。則有九法界十如。即是化他權實。隨他則開。隨自則合。橫竪周照。開合自在。雖開無量。無量而一。雖合為一一而無量。雖無量一。而非一非無量。雖非一非無量。而一而無量。
問。此自他權實二門。於正理中決定耶。
答。但隨化門。無有決定。經云。無有定法。故號阿耨菩提。若執一門。皆成外道。或定一相。即是魔王。是以一切法權。一切法實。一切法亦權亦實。一切法非權非實。台教云。若一切法權。何所不破。如來有所說。尚復是權。況復人師。若一切法皆實者。何所不破。唯此一事實。但一究竟道。寧得眾多究竟道耶。若一切法亦權亦實。復何所不破。一切悉有權有實。不得一向權一向實。若一切法非權非實。復何所不破。何得紛紜。強生建立。古德云。即實而權。則有而不有。即權而實。則無而不無。若雙遮權實。即有無俱非。若雙照權實。則有無俱是。若非遮非照。則是非俱非。而遮而照。則是非俱是。若是非俱是。終日非而不非。若是非俱非。終日是而不是。若是而不是。則非是非非之非。若非而不非。則非是是是之是。是則心該色末。色徹心原。心色一如。何非何是。故知心外有法。是非競生。法外無心。取捨俱喪。
問。此宗鏡錄。何教所攝。
答。真唯識性。理無偏圓。約見不同。略分五教。一小乘教。唯說六識。不知第八賴耶。二初教。說有賴耶生滅。亦不言有如來藏。三終教。有如來藏。生滅不生滅。和合。為賴耶識。四頓教。總無六七八識等。何以故。以一心真實。從本已來。無有動念。體用無二。是故無有妄法可顯。五一乘圓教。說普賢圓明之智。不言唯識次第。又言。佛子。三界虛偽。唯一心作。亦攝入故。此宗則圓教所攝。乃是如來所說。法門之根本。以如來依此心。成佛故。此心得為如來根本之義。無有一法不收。無有一理不具。如明鏡照物。曷有遺餘。若寶印文成。更無前後。
問。凡立五乘之道。皆為運載有心。若境識俱亡。則無乘可說。今約方便乘理。不無。此宗。究竟何乘所攝。
答。於諸乘中。一乘所攝。亦云最上之乘。出過諸法頂故。亦云不思議乘。非情識測量故。今所言一乘者。即一心也。以運載為義。若攀緣取境。則運入六趣之門。若妄想不生。運至一實之地。楞伽經云。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斯則。了生死妄。即涅槃真。頓悟。一心。更無所趣。乃不覺而。覺稱為大覺。不來而。來名為如來。所以情塵。已遣。人乘即是真歸。心跡未亡。佛乘猶非究竟。何者。有心分別。一切皆邪。無意攀緣。萬途自正。是以無乘之乘為一乘。無教之教為真教。舉足而便登寶所。言下而即契無生。若未能萬境齊觀。一法頓悟。遂乃教開八教。乘出五乘。則寶所程遙。豈唯五百。無生路遠。何啻三祇。論位則天地懸殊。校功則日劫相倍。雖登聖位。猶為絕分之人。經劫練磨。唯得假名之稱。若達斯旨。直入無疑。當迷心而見悟心。全成覺道。即世智而成真智。靡易絲毫。可謂虛明自照。不勞心力矣。
問。既有能說。必對所機。此宗鏡錄。當何等機。
答。當上上機。若已達者。憑佛旨而印可。若未入者。假教理以發明。又若圓通之人。不俟更述。自覺聖智。無說無示。真如妙性。無得無聞。若闇昧之者。須假助成。因教理而照心。即言詮而體道。若宗明則教息。道顯則言空。絕待真心。境智俱亡矣。如是則方入宗鏡。深達玄門。真能聽佛說經。親談妙旨。可謂得諸法之性。徹一心之原。如首楞嚴經云。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摽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利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釋曰。阿難言。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者。阿難尚認緣心聽佛說法音。以為常住真心。取佛定旨。佛言。若執因緣心聽。只得因緣法。以法隨情變。境逐心生故。又定緣佛音聲是自心者。若說法聲斷時。分別心應滅。此心如客。不常住故。今時多迷自性本聞。但隨能所之聞。一向徇他聲流轉。此聲是對因緣所生法。非真實有。但因聲而立名字。因名字而有詮表。若旋復本聞。則脫聲塵之境。所脫之境既虛。能脫之名何立。則能脫所脫皆空。以強記多聞。是識想邊際。本非實故。若因聞見性。則多聞有助顯之功。若背性徇聞。則畜聞成邪思過誤。故文殊頌云。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脩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一切祕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瞖。三界若空華。聞復瞖根除。塵消覺圓淨。故知若耳根歸本原。六根皆寂滅。以六根同一心故。何者。在眼曰見。在耳曰聞。若攝用歸根時。見聞如幻瞖。若攝境歸心時。三界若空華。則瞖滅塵消。覺圓心淨。如是解者。則是因指見月。藉教明宗者也。若執指為月。迷心徇文者。如經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夫三乘十二分教。如標月指。若能見月。了知所標。若因教明心。從言見性者。則知言教如指。心性如月。直悟道者。終不滯言。實見月人。更不存指。或看經聽法之時。不一一消歸自己。但逐文句名身而轉。即是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不見自性。亦不辯於教文。指月雙迷。教觀俱失。故經云。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又既亡其指。非唯不了自心之真妄。亦乃不識教之遮表。錯亂顛倒。莫辯方隅。猶鳥言空。如鼠云即。似形音響。豈合正宗。故經云。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所以證道歌云。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勿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揑怪。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是以若實真心。不逐他聲而起分別。湛然恒照。性自了故。如掌亭人。都無所去。云何離色離聲。無分別性。此須得旨。親見性時。方知離聲色諸緣。性。自常住。不假前塵。所起知見。則悟無始已來。皆是執聲為聞。而生顛倒。故文殊頌云。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若非色非空。都無分別。不見性之人。到此之時。全歸斷滅。便同外道拘捨離等。己眼不開。昧為冥諦。以冥寂闇昧無知。以為至極。從此復立二十五諦。迷真實心。成外道種。或有禪宗不得旨者。法學起空見人。多拂心境俱空。執無分別。將狂解癡盲。以為至道。然非離因緣求法性。滅妄心。取真心。對增上慢人。初學之者。不可雷同。應須甄別。如經云。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唯垂哀愍。為我宣說。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欝?之像。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淨。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欝?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故知一切眾生。即今見精明心。非定真妄。昧之則麁。明之則妙。只於八種不還之中。了了見性常住。云何隨境流轉。失本真常。永沒苦輪。常漂死海。大聖憐愍。非不驚嗟。阿難示起疑心。寄破情執。釋迦微細開演。直指覺原。可謂不易凡身。頓成聖體。現於生滅。顯出圓常。宗鏡前後明文。一一全證於此。又江西馬祖和尚。問亮座主。蘊何經業。對云。講三十本經論。師云。正講時將什麼講。對云。將心講。師云。心如工技兒。意如和技者。爭解講他經。對云。不可是虛空講也。師云。却是虛空講得。座主於言下大悟。遂下階禮拜。驀目汗流。師云。者鈍根阿師。用禮拜作什麼。其座主却迴本寺。語學徒言。某一生學業。將謂天下無人敵者。今日被開元寺老宿。一唾淨盡。我爾許多時。皆是誑謼汝。遂散學徒。一入西山。更無消息。又如有學士問馬祖和尚。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時如何。師云。我遮裏水亦無。舟亦無。說什麼筋骨。又學人問龍潭和尚。久嚮龍潭。及至到來。為什麼。龍亦不見。潭亦不見。師云。却是子親到龍潭。又俗官王常侍。問先洞山和尚。五十二位菩薩中。為甚麼不見妙覺菩薩。師云。却是常侍親見。所以智者大師。一生弘教。雖廣垂開示。唯顯正宗。如止觀中云。究竟指歸何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永寂如空。又觀心論中云。復以傷念一家門徒。隨逐積年。看心稍久。遂不研覈問心。是以不染內法。著外文字。偷記注而奔走。負經論而浪行。何不絕語置文。破一微塵。讀大千經卷。若能如上聽法講經。提宗問答。方諧祖意。稱可佛心。如遇此機。可歸宗鏡。
宗鏡錄卷第九十二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三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宗鏡錄。是實相法門。若信得何福。若毀得何罪。
答。此一心實相之門。般若甚深之旨。於難信之中。或有信者。法利無盡。唯佛能知。若有毀者。謗般若罪。過莫大焉。現世受殃生身陷獄。何以受報如此廣大。以般若是一切世出世間凡聖之母。猶如大地。無物不從地生。或若謗之。則謗一切佛地三寶功德。如十法界中一切眾生。若昇若沈。若愚若智。無不皆從般若中來。若不得般若威光。實無一塵可立。如般若經云。欲尊貴自在。乃至欲得菩提。當學般若。又云。若欲得六根完具。當學般若。乃至鬼畜。亦要完具。以此鬼畜。皆從學般若來。故知不信宗鏡。無有是處。如諸法無行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言。世尊。師子吼鼓音王如來滅度之後。爾時有菩薩比丘。名曰喜根。時為法師。質直端正。不壞威儀。不捨世法。爾時眾生。普皆利根。樂聞深論。其喜根法師。於眾人前。不稱讚少欲知足。細行獨處。但教眾人諸法實相。所謂一切法性。即是貪欲之性。貪欲性即是諸法性。瞋恚性即是諸法性。愚癡性即是諸法性。其喜根法師。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眾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無瞋癡。以無瞋癡因緣故。逮得法忍。於佛法中。決定不壞。世尊。爾時復有比丘法師。行菩薩道。名曰勝意。其勝意比丘。護持禁戒。得四禪四無色定。行十二頭陀。世尊。是勝意比丘。有諸弟子。其心輕動。樂見他過。世尊。後於一時。勝意菩薩。入聚落乞食。誤至喜根弟子家。見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為居士子。稱讚少欲知足細行。說無利語過。讚嘆遠眾樂獨行者。又於居士子前。復說喜根法師過失。是比丘不實。以邪見道。教化眾生。是雜行者。說婬欲無障礙。瞋恚無障礙。愚癡無障礙。一切諸法。皆無障礙。是居士子利根。得無生法忍。即語勝意比丘。大德。汝知貪欲。為是何法。勝意言。居士。我知貪欲是煩惱。居士子言。大德。是煩惱為在內在外耶。勝意比丘言。不在內。不在外。大德。若貪欲不在內。不在外。不在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即是無生。若無生者。云何說若垢若淨。爾時勝意比丘。瞋恚不喜。從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語法。多惑眾人。是人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聞佛音聲則喜。聞外道音聲則瞋。於梵行音聲則喜。於非梵行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乃至爾時喜根菩薩。於眾僧前。說是諸偈云。貪欲是涅槃。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無量佛道。若有人分別。貪欲瞋恚癡。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菩提與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門。平等無有異。凡夫聞怖畏。去佛道甚遠。貪欲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見者。是人為貪欲。將入於地獄。貪欲之實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實性。亦是貪欲性。是二法一相。所謂是無相。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導。若有人分別。是持戒毀戒。以持戒誑故。輕篾於他人。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但自安住立。有所得見中。若住空閑處。自貴而賤人。尚不得生天。何況於菩提。皆由著空閑。住於邪見故。邪見與菩提。皆等無有異。但以名字數。語言故別異。若人通達此。則為近菩提。分別煩惱垢。即是著淨見。無菩提佛法。住有得見中。若貪著佛法。是則遠佛法。貪無礙法故。則還受苦惱。若人無分別。貪欲瞋恚癡。入三毒性故。則為見菩提。是人近佛道。疾得無生忍。若見有為法。與無為法異。是人終不得。解於有為法。若知二性同。必為人中尊。佛不見菩提。亦不見佛法。不著諸法故。降魔成佛道。若欲度眾生。勿分別其性。一切諸眾生。皆同於涅槃。若能如是見。是則得成佛。其心不閑靜。而現閑靜相。是於天人中。則為是大賊。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若作如是願。我當得作佛。如是之凡夫。無明力所牽。佛法湛清淨。其喻如虛空。此中無可取。亦無有可捨。佛不得佛道。亦不度眾生。凡夫強分別。作佛度眾生。是人於佛法。則為甚大遠。若見眾生苦。則是受苦者。眾生無眾生。而說有眾生。住眾生相中。則無有菩提。若人見眾生。是畢竟解脫。無有婬恚癡。知是為世將。若人見眾生。不見非眾生。不得佛法實。佛同眾生性。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將。乃至說是諸偈法時。三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萬八千人。漏盡解脫。即時地裂。勝意比丘。墮大地獄。以是業障罪因緣故。百千億那由他劫。於大地獄。受諸苦毒。從地獄出。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若干百千劫。乃至不聞佛之名字。自是已後。還得值佛。出家學道。而無志樂。於六十二萬世。常返道入俗。亦以業障餘罪故。於若干百千世。諸根闇鈍。世尊。爾時喜根法師。於今東方過十萬億佛土。有國名寶莊嚴。於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勝光明威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今現在彼。其勝意比丘。今我身是。世尊。我未入如是法相門時。受。如是苦。分別苦。顛倒苦。是故若發菩薩心者。若發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業障罪。不欲受如是苦惱者。不應拒逆佛法。無有處所可生瞋癡。佛告文殊師利。汝聞是諸偈。得何等利。世尊。我畢是業障罪已。聞是偈因緣故。所在生處。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巧說深法。文殊師利。為誰力故。能憶如是無量阿僧祇劫罪業因緣。世尊。諸菩薩有所念。有所說。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從佛出。故知若不信宗鏡中所說實相之理。則如勝意比丘。沒魂受裂地之大苦。若有信如是說。則如文殊師利。智慧演深法之妙辯。信毀交報。因果無差。普勸後賢。應深信受。若信般若福。廣具前文。今述謗方等罪。略引誠證。如大般若經中。廣說謗法之罪。謂此方墮阿鼻地獄。此土劫壞。罪猶未畢。移置他方阿鼻地獄中。他方復經劫壞。罪亦未盡。復移他方。如是巡歷十方。十方各經劫盡。還生此土阿鼻地獄中。千佛出世。救之猶難。若欲說其所受之身。聞者當吐熱血而死故。善現請說所受之身。佛竟不說。乃至華嚴地獄天子。法華不輕四眾。皆是不信。悉墮阿鼻。若有聞者。應須驚懼。以為鑒誡。普曉群蒙。次明信毀現受報者。第一明信者。唐釋慧璿。姓董氏。住襄陽。少出家。聽三論。初住光福寺。居山頂。引汲為勞。明欲往他寺。夜見神人。身長一丈。衣以紫袍。頂禮璿曰。請住於此。常講大乘經。勿以小乘為慮。其小乘者。如高山無水。不能利人。大乘經者。猶如大海。自止此山。多佛出世。一人讀誦說大乘。能令所住。珍寶光明。眷屬榮勝。若有小乘。前事並失。唯願弘持。勿孤所望。法師須水。此易得耳。來月八日。定當得之。自往劍南慈母山大泉。請一龍王去也。言已不現。恰至來月七日夜。大風卒起。從西南來。雷震雨霔。唯見清泉。香而且美。合眾幸。及亡龍泉。漸便乾竭。信之為益。其類是焉。第二明毀者。佛藏經云。於未來世。當有比丘。不修身戒。心慧。是人輕笑如來。所說畢竟空法。又云。若有聞空。即當驚畏。是人可愍。直至地獄。無有救者。唐釋慧眺。姓莊氏。少出家。以小乘為業。住襄陽報善寺哲公座下。龍泉。開講三論。心生不忍。曰三論明空。講者著空。發言訖。舌出三尺。眼耳鼻並皆流血。七日不語。有伏律師。聞其拔舌。告已。汝太癡也。一言毀謗。罪過五逆。可信大乘。方得免耳。乃令燒香發願。懺悔前言。舌還收入。遂往哲公所。誓心斂迹。唯聽大乘。後往香山神足寺。足不跨閫。常習大乘。時講華嚴等經。用申懺謝。常於眾中。陳其前失。獨處一房。常坐常念。貞觀十一年。四月三日。在寺後松林坐禪。見有三人來。形貌奇異。禮拜。請受菩薩戒訖。曰。禪師大利根。若不改心信大乘者。千佛出世。猶在地獄。又昔有人謗大乘。臨終出現牛聲。則知華報昭然。果報寧失。已上皆是障深不信。或智淺謬傳。依文起見。悉成謗法。如文殊師利巡行經云。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若人說言。過去未來現在如來。有依不依。如是之人則謗如來。何以故。真如無念。亦無所念。真如不退。真如無相。今宗鏡大意。所錄之文。或祖或教。但有一字一句。若理若事。若智若行。皆悉迴向。指歸真如一心。何者。心之實性。名曰真如。性以不改為義。真以無偽得名。如則不變不異。以此心性。周遍圓融。橫該十方。竪徹三際。至一切時處。未甞間斷。凡有一毫善根。悉皆迴向。念念合真如之體。體無不寂。一一順真如之用。用何有窮。所以但契一如。自含眾德。如華嚴經中。真如相迴向有一百句。一一句中。無不同指。皆為成就一心妙門。如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正念明了。其心堅住。遠離迷惑。專意修行。深心不動。成不壞業。趣一切智。終不退轉。志求大乘。勇猛無畏。植諸德本。普安世間。生勝善根。修白淨法。大悲增長。心寶成就。乃至譬如真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遍一切處。無有邊際。譬如真如。真實為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真實為性。譬如真如恒守本性。無有改變。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守其本性。始終不改。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性為性。譬如真如。無相為相。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相為相。譬如真如。若有得者。終無退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若有得者。於諸佛法。永不退轉。譬如真如。一切諸佛之所行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行之處。譬如真如。離境界相。而為境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離境界相。而為三世一切諸佛圓滿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悉能安立一切眾生。譬如真如。性常隨順。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來劫。隨順不斷。譬如真如。無能測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等虛空界。盡眾生心。無能測量。譬如真如。充滿一切。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剎那中。普周法界。譬如真如。常住無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究竟無盡。譬如真如。無有比對。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能圓滿一切佛法。無有比對。譬如真如。體性堅固。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體性堅固。非諸惑惱之所能沮。譬如真如。不可破壞。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能損壞。譬如真如。照明為體。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以普照明。而為其性。譬如真如。無所不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處。悉無不在。譬如真如。遍一切時。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遍一切時。譬如真如。性常清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住於世間。而體清淨。譬如真如。於法無礙。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周行一切。而無所礙。譬如真如。為眾法眼。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為一切眾生作眼。譬如真如。性無勞倦。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修行一切菩薩諸行恒無勞倦。譬如真如。體性甚深。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其性甚深。譬如真如。無有一物。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知其性。無有一物。譬如真如。性非出現。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其體微妙。難可得見。譬如真如。離眾垢翳。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慧眼清淨。離諸癡翳。譬如真如。性無與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成就一切諸菩薩行。最上無等。譬如真如。體性寂靜。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善能隨順寂靜之法。譬如真如。無有根本。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入一切無根本法。譬如真如。體性無邊。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淨諸眾生。其數無邊。譬如真如。體性無著。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畢竟遠離一切諸著。譬如真如。無有障礙。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除滅一切世間障礙。譬如真如。非世所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非諸世間之所能行。譬如真如。體性無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生死。皆非所住。譬如真如。性無所作。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所作。悉皆捨離。譬如真如。體性安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安住真實。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諸菩薩。聽聞修習。而共相應。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修平等行。譬如真如。不離諸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不捨世間。譬如真如。一切法中畢竟無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眾生。迴向無盡。譬如真如。與一切法。無有相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不違三世一切佛法。譬如真如。普攝諸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攝一切眾生善根。譬如真如。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三世佛。同一體性。譬如真如。與一切法。不相捨離。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攝持一切世出世法。譬如真如。無能映蔽。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無能映蔽。譬如真如。不可動搖。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魔業無能動搖。譬如真如。性無垢濁。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修菩薩行。無有垢濁。譬如真如。無有變易。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愍念眾生。心無變易。譬如真如。不可窮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非諸世法所能窮盡。譬如真如。性常覺悟。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能覺悟一切諸法。譬如真如。不可失壞。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眾生起勝志願。永不失壞。譬如真如。能大照明。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以大智光。照諸世間。譬如真如。不可言說。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一切言語。所不可說。譬如真如。持諸世間。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持一切菩薩諸行。譬如真如。隨世言說。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隨順一切智慧言說。譬如真如。遍一切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遍於十方一切佛剎。現大神通。成等正覺。譬如真如。無有分別。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無所分別。譬如真如。遍一切身。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遍十方剎。無量身中。譬如真如。體性無生。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方便示生而無所生。譬如真如。無所不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十方三世諸佛土中。普現神通而無不在。譬如真如。遍在於夜。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夜放大光明。施作佛事。譬如真如。遍在於晝。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悉令一切在晝眾生。見佛神變演不退輪。離垢清淨無空過者。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月。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次第時節。得善方便。於一念中知一切時。譬如真如。遍在年歲。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住無量劫。明了成熟一切諸根。皆令圓滿。譬如真如。遍成壞劫。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住一切劫清淨無染。教化眾生咸令清淨。譬如真如。盡未來際。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修諸菩薩清淨妙行。成滿大願無有退轉。譬如真如。遍住三世。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諸眾生。於一剎那見三世佛。未曾一念而有捨離。譬如真如。遍一切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超出三界。周行一切悉得自在。譬如真如。住有無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達一切有無之法。畢竟清淨。譬如真如。體性清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以方便集助道法。淨治一切諸菩薩行。譬如真如。體性明潔。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諸菩薩。悉得三昧明潔之心。譬如真如。體性無垢。善根迴向。亦復如是。遠離諸垢。滿足一切諸清淨意。譬如真如。無我我所。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以無我我所清淨之心。充滿十方諸佛國土。譬如真如。體性平等。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獲得平等一切智智。照了諸法離諸癡翳。譬如真如。超諸數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超數量一切智乘大力法藏而同止住。興遍十方一切世界廣大法雲。譬如真如。平等安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發生一切諸菩薩行。平等住於一切智道。譬如真如。遍住一切諸眾生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滿足無礙一切種智。於眾生界悉現在前。譬如真如。無有分別。普住一切音聲智中。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具足一切諸言音智。能普示現種種言音。開示眾生。譬如真如。永離世間。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使眾生。永出世間。譬如真如。體性廣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悉能受持去來今世廣大佛法。恒不忘失。勤修一切菩薩諸行。譬如真如。無有間息。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為欲安處一切眾生於大智地。於一切劫修菩薩行。無有間息。譬如真如。體性寬廣。遍一切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淨念無礙。普攝一切寬廣法門。譬如真如。遍攝群品。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證得無量品類之智。修諸菩薩真實妙行。譬如真如。無所取著。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法皆無所取。除滅一切世間取著。普令清淨。譬如真如。體性不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安住普賢圓滿行願。畢竟不動。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諸眾生滿足一切大智境界。滅煩惱境悉令清淨。譬如真如。無能制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不為一切眾魔事業外道邪論之所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捨離一切妄想取著。於修不修無有分別。譬如真如。無有退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常見諸佛發菩提心。大誓莊嚴永無退捨。譬如真如。普攝一切世間言音。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得一切差別言音神通智慧。普發一切種種言詞。譬如真如。於一切法無所希求。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諸眾生乘普賢乘。而出離。於一切法無所貪求。譬如真如。住一切地。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捨世間地住智慧地。以普賢行而自莊嚴。譬如真如。無有斷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法得無所畏。隨其類音處處演說。無有斷絕。譬如真如。捨離諸漏。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成就法智。了達於法。圓滿菩提無漏功德。譬如真如。無有少法而能壞亂。令其少分非是覺悟。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普令開悟一切諸法。其心無量。遍周法界。譬如真如。過去非始。未來非未。現在非異。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新新恒起菩提心願。普使清淨。永離生死。譬如真如。於三界中無所分別。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現在念念心常覺悟。過去未來皆悉清淨。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諸佛菩薩。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發起一切大願方便。成就諸佛廣大智慧。譬如真如。究竟清淨。不與一切諸煩惱俱。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能滅一切眾生煩惱。圓滿一切清淨智慧。釋曰。是知百句之內。一一義中。無一字而不約心明。無一行而不隨性起。可謂真該行末。無一一行而非真。行徹真原。無一一真而非行。如是則理事周備。心境融通。匪著有以凝空。免滯真而染俗。能令頓生正信。步步成菩薩之因門。直顯圓修。念念滿諸佛之果海。所以具錄百句。廣大全文。究竟證明。宗鏡妙旨。今則普勸十方學士。一切後賢。但願道富人貧。情疎德厚。以法為侶。以智為先。用慈修身。開物是務。為法施主。匪悋家風。無問不從。有疑咸決。則履佛行處免負本心。妙行恒新。至道如在。所以證道歌云。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時終不悋。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斯則以法界為身。虛空為量。情亡取捨。見泯自他。以物心為心。何門不順。以彼意為意。何法能違。入宗鏡中。法爾如是。故書云。以兆人之耳聽。以四海之目視。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心知人心。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又云。攝己從他。萬事消和。攝他從己諸事競起。則內外指歸。證明無盡。
問。信受毀謗此宗鏡法。罪福何重。
答。此乃群賢之父。諸佛之母。萬善由生。信謗豈不獲報重耶。所以法華經云。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聖賢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起信鈔云。若謗此法。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宗鏡錄卷第九十三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引證章第三
夫所目宗鏡。大旨煥然。前雖問答決疑。猶慮難信。上根纔覽。頓入總持之門。中下雖觀。猶墮狐疑之地。今重為信力未深。纖疑不斷者。更引大乘經一百二十本。諸祖語一百二十本。賢聖集六十本。都三百本之微言。總一佛乘之真訓。可謂舉一字而攝無邊教海。立一理而收無盡真詮。一一標宗。同龍宮之遍覽。重重引證。若鷲嶺之親聞。普令眠雲立雪之人。坐參知識。遂使究理探玄之者。盡入圓宗。尋古佛之叢林。如臨皎日。履祖師之閫域。猶瞰淨天。大覺昭然。即肉眼而圓通佛眼。疑情豁爾。當凡心而顯現真心。可謂現知。指法界於掌內。便同親證。探妙旨於懷中。
大般若經云。一切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界攝。又云。三世諸佛住十方界。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無不皆用本性空為佛眼。離本性空。無別方便。釋曰。本性空者。即是自性清淨心。本性即自性。空。即清淨義。此心則凡聖本有。今古常然。眾生不知。諸佛因茲指授。含靈現具。祖師為此相傳。故云離此別無方便。
大方廣佛華嚴經頌云。言詞所說法。小智妄分別。是故生障礙。不了於自心。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想。增長一切惡。
大涅槃經云。信於二諦一乘之道。更無異趣。為是眾生速得解脫。又云。道者。雖無色像可見。稱量可知。而實有用。善男子。如眾生心。雖非是色。非長非短。非麁非細。非縛非解。非是見法。而亦是有。
寶積經云。一切法虛妄如夢。以唯念故。又云。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釋曰。起信論云。所言法者。即眾生心。故知所向皆心。豈有歸處。住自境界。無別方所。法華經偈云。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是名智者。所親近處。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處。釋曰。若入一心一相之門。尚無常住之法。豈有起滅之緣。自然不動如山。心安如海。可謂菩薩行處。諸佛所居矣。故華嚴經頌云。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
大集經云。云何菩薩修心念處。觀是心性。不見內入心。不見外入心。不見內外入心。不見陰中心。不見界中心。既不見已。作是思惟。如是心緣。為異不異。若心異緣。則一時中。應有二心。若心即緣。不應復能觀於自心。猶如指端。不能自觸。心亦如是。作是觀已。見心無住。無常變異。所緣處滅。又云。不見一法。一法相貌。一法光明。若如是見。是名佛法之正見。
圓覺經云。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又云。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釋曰。知幻即離不作方便者。以幻無定相。自性常離。離即空也。即一切凡聖垢淨萬法。皆同幻如空故。何用更作方便而求離。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者。當離之時。全成大覺。即離即覺。平等一照。既無前後。豈有漸次耶。
密嚴經偈云。一切諸世間。譬如熱時炎。以諸不實相。無而妄分別。覺因所覺生。所覺依能覺。離一則無二。譬如光共影。無心亦無境。量及所量事。但依於一心。如是而分別。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計。若了所知無。能知則非有。心為法自性。及人之所渴。入於八地中。而彼得清淨。九地行禪定。十地大開覺。法水灌其頂。而成世所尊。法身無有盡。是佛之境界。究竟如虛空。心識亦如是。又云。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諸大眾。仁者。阿賴耶識。從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所繫。輪迴不已。如海因風。起諸識浪。恒生恒滅。不斷不常。而諸眾生。不自覺知。隨於自識。現眾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滅。入無漏位。名為聖人。
楞伽經云。第一義諦者。但唯是心。種種外相。悉皆無有。彼愚夫執著惡見。欺誑自他。不能明見一切諸法。如實住處。大慧。一切諸法如實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
首楞嚴經云。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四十二章經云。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原。達佛本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又佛言。覩天地。念非常。覩世界。念非常。覩靈覺。即菩提。如是心識。得道疾矣。
金剛三昧經云。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無別境。何以故。心本淨故。理無穢故。以染塵故。名為三界。三界之心。名為別境。是境虛妄。從心化生。心若無妄。即無別境。大力菩薩言。心若在淨。諸境不生。此心淨時。應無三界。佛言。如是。菩薩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見諸境。唯所見心。心不幻化。則無所見。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云。皆悉了達諸法實相。自性平等。猶如虛空。又云。於一法中。了一切法。無分別智。常現在前。釋曰。一法者。即是自心。此心為諸法平等之性。於自心性中了一切法。有何分別。
不增不減經云。甚深義者。即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眾生界。眾生界者。即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法身。釋曰。夫心者。為諸法總持之門。作萬有真實之性。故稱第一義諦。雜雜心念。故號眾生。是心之界。即眾生界。從真如性起。名曰如來。無所缺減。乃目為藏。能積聚恒沙功德。故名法身。是以仁王經云。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
集福德三昧經云。如瑠璃寶器。隨所在處。不失其性。如是若有菩薩住是三昧。雖在家。當說是人。名為出家。能不失是法界體性。釋曰。是以悟心方能得道。見性是名出家。若見性。則在家出家。若不見性。則出家在家。故阿難未見性前。自懺悔言。我身雖出家。心不入道。
佛地經云。當知清淨法界者。譬如虛空。雖遍諸色種種相中。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復遍至種種相類。所知境界。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釋曰。清淨法界者。即一心無雜之法界。以法為界。豈有邊畔。則一切色中。皆有虛空性。況一切法中。皆有安樂性。以隱覆此性故。隨所知境。應其情量。現種種境界。若以空明。即有空現。若以色明。即有色現。但隨處發明。即隨處現。所現種種。皆妄心生。相不可得。唯一味真心。湛然不動。
不空羂索經云。持真言者。以心置心。觀自心心。作於一切諸佛如來。廣大出生殊勝尊妙。
菩薩地經云。迷聖道者。不知理道。從自心生。唯常苦身。以求解脫。如犬逐塊。不知尋本。所以大莊嚴論釋云。譬如師子打射時。而彼師子尋逐人來。譬如癡犬。被人打擲。便逐瓦石。不知尋本。言師子者。喻智慧人。解求其本。而滅煩惱。然癡犬者。即是外道。五熱炙身。不識心本。
法集經云。能知一切唯是一心。名為心自在。於其掌中出諸珍寶。亦以虛空而為庫藏。名為物自在。一切身口意業。以智為本。名智自在。又云。觀世音白佛言。菩薩。若受持一法。一切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何者是一法。所謂大悲。釋曰。此是同體大悲。此悲性遍一切眾生界故。能一雨普潤。蘭艾齊榮。一念咸收。邪正俱濟。
大灌頂經云。禪思比丘。無他想念。唯守一法。然後見真。釋曰。一法為宗。諸塵無寄。他緣自絕。妙性顯然。志當歸一。而何智不明。尋流得源。而何疑不釋。撮要之旨斯莫大焉。
寶雲經云。一切諸法。心為上首。若知於心。則能得知一切諸法。
般舟三昧經偈云。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無垢名清淨。五道鮮潔不受染。有解此者成大道。釋曰。五道由心。心體常淨。雖遍五道。不受彼色。則淪五趣而不墜。居一相而非昇。展法界而不周。入微塵而非縮。以真如一心。本性清淨無增減故。以此一法。能收一切。似濫觴一滴之水。與四海水潤性無差。如芥子孔中之空。等十方空包容匪別。故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今得一而道成。又云。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即此宗鏡。作禪門之法式也。
大方等陀羅尼經云。舍利弗問文殊言。受記當於何求。文殊師利言。當於如如性中求。釋曰。如如性。即是一切眾生真心之性。
思益經云。眾生如。即是漏盡解脫如。以一切法。悉入於如。無有體性。即是諸佛解脫。於眾生心行中求。
因果經偈云。一切造善惡。皆從心想生。是故真出家。皆以心為本。
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告毘舍佉。如是色相。不可眼見。當知彼是心識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見。毘舍佉。一切眾生所有心意。不可言說。唯佛智知。
像法決疑經云。今日坐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若減一劫。若無量劫。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蓮華藏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遍同法界。或見此處。山林地土沙礫。或見七寶。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思議諸佛境界真實之法。釋曰。故知佛無定形。隨識而自分麁妙。境無異相。因心而空見短長。可謂現證法門。理歸宗鏡。
如來興顯經偈云。諸佛所行性。一切諸眾生。皆在心性中。相可相同相。
現寶藏經云。菩薩問文殊師利。以何緣故。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文殊言。如佛智所覺。又問。如何佛智所覺。乃至答言。解自心如故。
修行慈分經云。一切諸法。體相微細。皆悉空寂。凡夫之人。以自分別。生諸境界。自分別中。還自繫縛。乃至未了心之自性。劑爾許時。如在夢中。妄著諸境。復應觀察一切三界。皆悉是空。空不礙空。
入楞伽經偈云。爾時佛神力。復化作山城。崔嵬百千相。嚴飾對須彌。無量億華園。皆是眾寶林。香氣廣流布。芬馥未曾聞。一一寶山中。皆示現佛身。亦有羅婆那。夜叉眾等住。十方佛國土。及於諸佛身。佛子夜叉王。皆來集彼山。而此楞伽城。所有諸眾等。皆悉見自身。入化楞伽中。如來神力作。亦同彼楞伽。諸山及園林。寶莊嚴亦爾。一一山中佛。皆有大慧問。如來悉為說。內身所證法。出百千妙聲。說此經法已。佛及諸佛子。一切隱不現。羅婆那夜叉。忽然見自身。在己本宮殿。更不見餘物。而作是思惟。向見者誰作。說法者為誰。是誰而聽聞。我所見何法。而有此等事。彼諸佛國土。及諸如來身。如此諸妙事。今皆何處去。為是夢所憶。為是幻所作。為是實城邑。為乾闥婆城。為是瞖妄見。為是陽焰起。為夢石女生。為我見火輪。為見火輪煙。我所見云何。復自深思惟。諸法體如是。唯自心境界。內心能證知。而諸凡夫等。無明所覆障。虛妄心分別。而不能覺知。能見及所見。一切不可得。說者及所說。如是等亦無。佛法真實體。非有亦非無。法相恒如是。唯自心分別。如見物為實。彼人不見佛。不住分別心。亦不能見佛。不見有諸行。如是名為佛。若能如是見。彼人見如來。智者如是觀。一切諸境界。轉身得妙身。即是佛菩薩。
虛空孕菩薩經偈云。一切諸法相。真實無知者。若人住諸陰。六根皆蔽塞。釋曰。故知諸法皆真。無知無見。纔有知見。即落識陰。則一心不通。六根闇塞。終不能見無見之見知無知之知。若有見之見。則不見一切。若無知之知。則無所不知。所以賢護經云。若菩薩觀四念處時。無法可見。無聲可聞。無聞見故。則無有法可得分別。亦無有法可得思惟。而亦非瞽盲聾故。但是諸法無可見故。以唯一真心。見外無法。
寶星經云。爾時世尊。告妙音梵王。汝今何故目不暫捨。乃至無相觀於我耶。善男子。頗有一法名為佛耶。頗有一物可名為名耶。釋曰。故知名體俱空。妙旨斯在。是以絕觀。方見如來。有無之觀。皆是虛妄。不入宗鏡。豈辯真佛乎。
十住斷結經云。一切諸法。常自存在。眾生不達。為興莊嚴。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不生。法法不滅。法生法滅。性不移轉。斯是菩薩大士之道。非諸凡俗之所及也。釋曰。一切諸法常自存在者。真心不易。性相恒如。眾生不達為興莊嚴者。以外道執斷見。小乘證無常。菩薩為對治凡小故。不盡有為。常修福業。不住無為。深入智淵。廣大莊嚴雲興萬行。念念圓滿十波羅蜜。拔斷常外道之曲木。出邪見之稠林。拯偏真小果之矬身。昇解脫之坑底。所以華嚴經云。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殊勝道。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修習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行。釋曰。經云。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者。是對治凡夫著有徇樂之見。而慈悲不捨眾生者。是對治二乘沈空畏苦之見。下諸句義。皆同此釋。故云。聲聞畏苦。緣覺無悲。俱失菩薩二利之行。
須真天子經云。須真天子。問文殊師利。菩薩。不從三脫門而求道耶。文殊答言。天子。不可從空而成道。亦不可於無相而成道。亦不可於無願而成道也。所以者何。於是中無心意識。念亦無動故。有心意識念念動者。乃成其道也。釋曰。若取三解脫門作證者。即是溺實際之海。背靈覺之原。遺性徇空。何成大道。若直了神解心性。念念菩提果圓。不墮斷見之邪無。豈涉常見之實有。介爾起意。大用現前。無得無依。非取非捨。從真起行。體用相收。以行契真。卷舒一際。可謂心心合道。念念冥真矣。故還原觀云。用則波騰海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則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斯則不離體之用。用乃波騰。不離用之體。體常湛寂。體雖湛寂。常在萬緣。用雖波騰恒冥一際。
大方廣師子吼經云。佛告電鬘菩薩。善男子。法唯一字。所謂無字。本無言說。何所言說。善男子。當知無說。是為真說。爾時淨身菩薩。承佛威神白佛言。世尊。若無所說。是為真說者。啞默不言。皆應說法。佛言。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說。非唯啞默者說法。不啞默者。亦皆說法。而不知法。世尊。云何一切眾生說法而不知法。善男子。如生盲人。處日光中而不見日。傍人為說。以他聲故。乃知有日。如是諸法。悉入法界。法界無字。離諸字性。非諸眾生而能宣辯。釋曰。審知未達宗人。依通見解。隨他語轉。妄有所說。如彼盲者。不見日光。聽傍人聲。豈窮日體。若眼開親見。即知本無名字言說。故知有言傷旨。不達法界。是以經云。如是諸法。悉入法界。法界無字。離諸字性。若能深達一字唯心法界。自然言語道斷。法爾知解情亡。豈是無辯。智不能窮也。如肇論云。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華。斯則理為神御。口以之默。豈曰無辯。辯所不能言也。
普超三昧經決狐疑品云。於是阿闍世王曰。唯願濡首。解我狐疑。濡首答言。大王所疑。恒河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時王自省無救護。從榻而墮。如斷大樹。摧折躄地。大迦葉曰。大王。自安。莫懷恐懅勿以為懼。所以者何。濡首童真。被大智鎧。善權方便。而設此言。可徐而問。時王即起。問濡首曰。向者所說恒河沙諸佛。不能為我而決狐疑。濡首報曰。王意云何。假若有人。而自說言。我以塵暝灰烟雲霧污染虛空。寧堪任乎。答。不能污。濡首又問。設令大王。取此空洗之使淨。寧堪任乎。答曰。不能淨。濡首報曰。吾以是向者說言恒河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也。釋曰。一切眾生。不了自性清淨心故。妄生垢淨。迷悟自沒。遂於無疑中起疑。於無決中求決。若能諦了。豁爾意消。即見一切染淨諸法。皆同虛空性。既達虛空性不可染淨。方悟本心未曾迷悟。設有說無生無得之理。皆是一期隨宜方便。若入宗鏡。妙旨了然。尚無疑與無疑。何懷決不決耶。
月燈三昧經頌云。譬如有童女。夜臥夢產子。生欣死憂慼。諸法亦復然。如人飲酒醉。見地悉迴轉。其實未曾動。諸法亦復然。如淨虛空月。影現於清池。非月形入水。諸法亦復然。如人自好喜。執鏡而照面。鏡像不可得。諸法亦復然。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響。聞聲不可得。諸法亦復然。釋曰。狂醉見聞。事何真實。昏夢境界。憂喜皆虛。鏡裏之形。因誰所起。谷中之響。起自何來。所以入楞伽經云。佛告楞伽王。譬如有人。於水鏡中。自見其像。於燈月中。自見其影。於山谷中。自聞其響。便生分別。而起取著。此亦如是。法與非法。唯是分別。由分別故。不能捨離。但更增長一切虛妄。不得寂滅。寂滅者。所謂一心。一心者。是最勝三昧。從此能生自證聖智。以如來藏而為境界。
法王經云。於諸法中。若說高下。即名邪說。其口當破。其舌當裂。何以故。一切眾生。心垢同一垢。心淨同一淨。眾生若病同一病。眾生須藥。應須一藥。若說多法。即名顛倒。何以故。為妄分別。析善惡法。破一切法故。隨機說法。斷佛道故。釋曰。同一病須一藥者。以一心為病。還以一心為藥。以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故。若說多法即名顛倒者。若諦自心。尚不得一。何況說多。以心外見法。即成顛倒。如狂心見鬼。病眼生華。無中執有。豈成真正。隨機說法斷佛道故者。執有前機。早違大旨。更說多法。實壞正宗。如法華經云。若有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以心法甚深。非多非少。既不可多說。亦不可少說。以非多故不增。以非少故不減。以不增故不生。以不減故不滅。故華嚴經頌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又藥王菩薩云。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兩臂。即是斷常二法。若捨生滅斷常之見。則心佛現前。頓成佛體。故云必當得佛金色之身。
無涯際總持經云。一念之頃。能知三世一切諸法。悉皆平等。無不通達。其人終無異行。亦無異念。釋曰。無涯際總持經者。以名標宗。謂真心無際。總持萬法。攝歸一體。故云平等。如是通達之人。終無異行者。以知心外無法可作差別故。亦無異念者。以心內無法可起思惟故。所以華嚴經十迴向品云。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眼終不見有不淨佛剎。亦不見有異相眾生。以心境一如故。
不退轉法輪經云。善知一切眾生無相。悉同法界。非見非不見。何以故。法界即是一切眾生心界。是名信行。
持世經云。三界唯皆是識。是心意識。亦無形無方。不在法內。不在法外。凡夫為虛妄相應所縛。於識陰中。貪著於我若我所。
瓔珞經云。佛言。吾今有十四億大眾。以金剛口。說決定義。佛子。我昔法會。有一億八千無垢大士。即於法會。達一性原。頓覺無二一切諸法。皆一合相。從法會出。各於十方說此瓔珞。又云。行從心得。心淨道成。
思益經云。聖人無所斷。凡夫無所生。是二不出法性平等之相。釋曰。以凡夫迷執心外有法。妄見法生。若聖人明見心外無法。無法可生。了凡無生。即聖無斷。則是入一心不二法門。故云不出法性平等之相。以無有一法出法性外故。如華嚴經頌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
勝跡菩薩所解諸法經云。法唯一字。所謂無字。本無言說。當知無說。是為真說。釋曰。心為一字中王。攝盡無邊之教海。心為諸佛智母。演出無盡之真詮。若能發明。決定信入。則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亦是唯願少聞。多解義趣。即斯旨矣。故涅槃疏云。涅槃之義。浩然無盡。欲舉一蔽諸。指鹹談海者。即一心也。
法句經偈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見有種種。又云。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意。釋曰。雖誦千章者。但徇音聲。不知正義。不如一要者。若了一心。為萬法之要。達宗則息意。意息則境空。以萬法常虛。隨意生形。故不思議光菩薩經偈云。一切非如法。等住於如中。覺了知是已。無過無功德。釋曰。一切非如法者。即是心外遍計妄執無體之法。若了妄無實。則一切諸法。等住於一如心中。如是覺知。則覺外無法可為對待。染淨俱空故。如思益經云。菩薩所化眾生。無有功德。以無對處故。因有過患。方顯功德。以真心遍一切處故。更無一法。可為過患。既無所治過患。亦無能治功德。二俱不立。故云無過無功德。
諸法無行經云。善住天子。問文殊言。若有人來求出家者。當云何答。文殊言。若不發出家心者。當教汝真出家法。何者。若求出家。是求三界。及以五欲。未來報等。彼不見心。故不證法。心無為故。故不發心。釋曰。若證自心。即入無為之理。若是無為之理。則無心可發。斯則是真發心。是真出家矣。
法華三昧觀經云。所謂十方三世眾生。若大若小。乃至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唯一大乘。無二無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滅畢竟空相。唯有此大乘。無有二也。習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五蓋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定。釋曰。一稱南無佛。皆當作佛者。若法界含生。三乘五性。能歸命一心。無不成佛。以離自心一相一門。外更無有法可作歸依。無二無三。畢竟空寂。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以六塵境。隨妄念故有。無念則無境。何用更斷。故能不斷五欲。而淨諸根。諸根既淨。五蓋自除。五根五力。自然增長。不唯即得禪定。乃至六度萬行。悉皆成就。如金剛三昧經云。空心不動。具六波羅蜜。心空則一切皆空。故云唯有此大乘。無有二也。
雜藏經云。為善福隨。履惡禍追。響之應聲。善惡如音。非天龍鬼神所授。非先禰所為。造之者心。成者身口矣。佛說偈曰。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于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宗鏡錄卷第九十四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勝天王般若經云。三世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法界。若一若異。不可思議。智慧神力。同一法界。般若方便。二相平等。釋曰。同在一處自性清淨者。一切凡聖。皆以無所住。而住自性清淨心祕密藏之一處。若一若異不可思議者。以報身妙土之相。相入相資。故云若異。以法身自體之性。相遍相即。故云若一。如芥瓶燈室。同異難量。故云不可思議。般若方便二相平等者。諸佛以般若方便。常相輔翌。何者。以般若觀空。不住生死。以方便涉有。不住涅槃。以不住生死故。智眼常明。以不住涅槃故。悲心恒續。悲智體同。故云平等。
最勝王經云。離無分別智。更無勝智。離法如如。無勝境界。釋曰。一切境界。皆是意言分別。則無境唯識。若了識空。但一真心。成無分別智。此乃無等之智。第一之說。豈有餘智更能過者。此真如一心之性。為萬法之所依故。離此之外。何處別有纖塵能為標指。若離此一心境智。或有所見。皆是瞖眼狂心。不見真實。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如眾瞖者。同於一處。見各差別。互不相礙。皆由眼瞖不見正色。眾生亦爾。色性無礙。心緣異故。蔽於正見。不了真實。
禪要經云。棄諸蓋菩薩白佛言。世尊。禪門祕要。為有一門。為是多門。若有多者。法則有二。若是一者。云何容受無量無邊眾生而不迫迮。佛言。善男子。此禪要門。亦非是一。亦非多數。一切眾生。性同虛空。雖同虛空。各於身心自有禪門。實不共修。何以故。息口不言。冥合於理。口為禪門。攝眼分別。混合無異。眼為禪門。耳所聞聲。了知虛妄。畢竟寂滅。猶如聾人。耳為禪門。乃至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攝諸塵勞。入不二門。曠徹清虛。湛然凝定。釋曰。心是禪門。身為慧聚。禪能洞寂。慧能起照。寂照無差。方入平等。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以毘婆舍那故。雖照而常寂。以優畢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說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於毘耶。故知若了念本不起。常在等持。不察境因念生。翻悟真心亦動。所以圓覺經云。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不知妄想之雲自飛。真月何動。豈悟攀緣之舟常泛。覺岸靡移。如圓覺疏序云。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實不移。因舟行而騖驟。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云。爾時天冠菩薩。問於大樹緊那羅王。如是琴中妙偈。從何而出。答言。善男子。從諸眾生音聲中出。又問。諸眾生音。從何而出。答言。善男子。眾生音聲。從虛空出。乃至當知是聲。即虛空性。聞已便滅。若其滅已同空性住。是故諸法。若說不說。同虛空性。是故應當不捨空際。如音聲分。諸法亦爾。乃至又以音聲。名為言說。然是音聲。無有住處。若無住處。則無堅實。則名為實。若其是實。則不可壞。若不可壞。則無有起。若無有起。則無有滅。若無有滅。是名清淨。若是清淨。是則白淨。若是白淨。是則無垢。若是無垢。則是光明。若是光明。則是心性。若是心性。則是出過。若是出過。則出過諸相。若出過諸相。則是正位。若菩薩在正位。是則名得無生法忍。釋曰。入一心正位。是究竟指歸。最後垂示。言窮理極。更無過矣。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云。爾時世尊。告頻婆娑羅王言。行識滅已。初識次生。或生天中。或生人中。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餓鬼。大王。以初識不斷。自心相續。應受報處。而生其中。大王。觀諸生滅。頗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未來世。大王。如是行識終時。名之為滅。初識起時。名之為生。大王。行識滅時。去無所至。初識生時。無所從來。何以故。識性離故。大王。行識行識空。滅時滅業空。初識初識空。生時生業空。觀諸業果。亦不失壞。大王當知。以初識心相續不斷。而受果報。
華手經云。佛言。復次堅意。菩薩以善修習一佛相故。隨意自在。欲見諸佛。皆能現前。堅意。譬如比丘。心得自在。觀一切入取青色相。能得信解。一切世界。皆一青相。是人所緣。唯一青色。觀內外法。皆一青色。於是緣中。得自在力故。堅意。菩薩亦復如是。隨其所聞諸佛名字。在何世界。即取是佛。及世界相。皆緣現前。菩薩善修習此念佛緣故。觀諸世界。盡皆作佛。常善修習是觀力故。便能了達一切諸緣。皆為一緣。謂現在佛緣。是名得一相三昧門。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經云。佛告月氏天子。何謂菩薩曉了一切猶如虛空。其三界者。心之所為。不計斯心。無有色像。亦不可覩。無有處所。無有教令。猶如幻化。因其心本。而求諸法。則不可得。若以於心不求于心。則無所獲。心不可逮。以不得心。一切諸法亦不可得。諸法則無有法。無形類想。亦無有影。而無所有。及與實諦。亦無所覩。無所覩者。於一切法。心無所入。知一切法。無所成就。亦無所生。譬如虛空。
菩薩念佛三昧經云。心如金剛。善根穿徹一切法故。心如迦隣提衣。柔軟。善根。能作業故。心如大海。善根攝諸戒聚故。心如平石。善根住持一切事業故。心如山王。善根發生一切善法故。心如大地。善根負持眾生事業故。
演道俗業經云。佛告長者。智慧有四事。一曰。解於身空。四大合成。散壞本無主名。二曰。其生三界。皆心所為。心如幻化。倚立眾形。三曰。了知五陰。本無處所。隨其所著。因有斯情。四曰。曉十二緣。本無根原。因對而現。是為四。佛於是頌曰。悉解其身空。四大而合成。散滅無處所。從心而得生。五陰本無根。所著以為名。十二緣無端。了此至大安。
善夜經云。佛言。過去之法。不應追念。未來之法。不應希求。現至之法。不應住著。若能如是。當處解脫。釋曰。此緣三世之境。是相續識。若初心人。未得一念不生。或前念忽起。但後念莫續。亦漸相應。若欲頓消。直觀一念。生時。不得起處。自然前後際斷。當處虛寂。如金剛般若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以無得故。自不相續。
入一切佛境界經云。佛言。若得修行正念法者。彼無一法非是佛法。何以故。以覺一切法空故。乃至文殊師利言。修行正念者。不取不捨。即名正念。不觀不異。名為行。不著不縛不脫。名為。行不去不來。名為行。文殊師利。正念行者。彼處。無行無利。無果無證。何以故。文殊師利。心自性清淨故。彼心客塵煩惱染。而自性清淨心不染。而彼自性清淨心。即體無染。不染者。彼處無對治法故。以何法對治。能滅此煩惱。何以故。彼清淨非淨。即是本淨。若本淨者。即是不生。若不生者。彼即不染。若不染者彼不離染法。若不離染法者。彼滅一切染。以何等法滅一切染。彼不。生若不生者。是菩提。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者。名為不異。不異者。名為如實。住一切有為無為法。釋曰。但了無生。即入平等。言平等者。即一切有為無為如實之性。見此性故。以無住義住一切法中。若不達一切法。是一心真如平等無生之性。在染離染。俱為煩惱所染。若了諸法無生。則一切有為無為。皆是菩提之道。何所染耶。
海龍王經云。佛告龍王。是無盡藏。總持。說德無量。入無極慧。集菩薩行。乃至嚴淨道場。逮諸佛法。是謂無盡之藏總持。其有文字名號之數。及法諸數。遊于正法。皆來歸斯無盡之藏。為總持也。菩薩入斯。於諸文字無所分別。諸法清白。不壞本淨故。乃至由是總持。後當來世。是離垢總持所流布處。皆是如來之所建立。八萬四千法藏。是總持門為首也。八萬四千行。皆來歸於總持。八萬四千三昧。皆從總持。八萬四千總持無盡之藏。總持為本原。釋曰。以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是諸法總持之門。從心所生。用不失體。故云不壞本淨故。末不離本。故云皆是如來之所建立。萬法出生。故云無盡之藏。凡聖之地。故號本原。
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云。是時大德阿難白言。世尊。是無量志莊嚴王菩薩。自以其身供養如來。當以何身覺菩提道。時華室中諸菩薩等。問阿難言。於意云何。可以身覺於菩提耶。阿難勿作斯觀。當以身心覺於菩提。阿難報言。諸善丈夫。若非身心覺於菩提。當用何等而覺菩提。諸菩薩言。大德阿難。身之實性。是菩提實性。菩提實性。是心實性。心之實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覺是一切諸法實性。故名覺菩提。
堅固女經云。堅固女言。復次舍利弗。所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我不見彼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若不見有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汝云何發菩提心欲覺菩提。女言。欲令行邪道眾生住正道故。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佛言。善哉善哉。能如是知。未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女言。世尊。無有見如是法不得菩提者。是故我今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妹。汝未來世教化。眾生耶。女言。世尊。無有見如是法不教化者。是故我今必定當能教化眾生。佛言。汝於來世作大導師耶。女言。世尊。無有見如是法不作導師。是故我今必定當得作大導師。釋曰。故知若有見如是唯心一法。入宗鏡中。法爾常為一切教化之主。十方大導之師。以自得本故。能普攝一切枝末之法。悉還歸於一心本地。故決定無疑矣。如攝波歸水。會色歸空。有何疑哉。
大莊嚴法門經云。佛言。復次長者子。清淨攀緣方便行菩薩。於一切眾生心法中。悉有菩提。何以故。若彼心無。色離色分別。體性如。幻彼此內外。不相續者。是名菩提。復次。長者子。菩薩。不應覺於餘事。但覺自。心何以故。覺。自心者。即覺一切眾生。心故。若自心。清淨。即是一切眾生心。清淨故。如自。心體性即是一切眾生。心體性如自。心離垢即是一切眾生心離垢。如自心。離貪即是一切眾生心離。貪如自心離瞋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瞋如自心離癡。即是一切。眾生心難癡。如。自心離煩惱。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煩惱。作此覺者。名。一切智知覺。釋曰。若。了一心。遍知一切。夫一切者。是。一之一切故。名一切智知。覺若各隨相。解則不得名一切智知。覺以不覺諸法自性故。所以。華嚴經頌云。世間一切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說何名發。善哉世尊。願為解說。斷諸疑網。令趣菩提。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除斷六十二見種種見故。心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逈絕行跡。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乃至善男子。以是因緣。服於空藥除邪見已。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即菩提心。無有二相。善男子。自覺悟心。有四種義。云何為四。謂諸凡夫。有二種心。諸佛菩薩。有二種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同緣自境。名自悟心。二者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名自悟心。善男子。賢聖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觀真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種。名自悟心。釋曰。凡夫二心者。一根境同緣心。此則和合而生。無有自體。凡夫執實。故說為空。二離根境心。即是真心。不從緣生。若了此心。即真發菩提之道。賢聖二心者。一理智心。即第一義諦。空有兩亡。性相俱寂。二境智心。即隨緣俗諦。真俗雙照。理事相含。若入宗鏡之中。總前凡聖四心。或入相資門。若聖若凡。交徹無礙。或入相泯門。若一若多。冥同性海。
成具光明定意經云。何謂廣一心。曰。孝事父母則一其心。尊敬師友而一其心。斷愛遠俗而一其心。入三十七品而一其心。空閑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亂而一其心。多欲多諍多作多惱。於是之處而一其心。褒訕利失善惡之事。於是不搖而一其心。數息入禪。捨六就淨而一其心。身自能行。復教他人。此謂廣一心也。
文殊師利問經偈云。若見有一法。餘法悉應見。以一法空故。一切法亦空。釋曰。心有法則有。心空法則空。萬法一心宗。空有皆無寄。舉一例諸。悉歸宗鏡。
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曼殊室利菩薩。對世尊大眾菩薩前告言。若有一切菩薩。及一切有情眾生。志求無上菩提。修持真實佛金剛聖性三摩地一切法者。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是也。為有情眾生心地法藏。有煩惱種性。煩惱種性。則是菩提性者。有情心處。本性真淨。空無所得。是故有情心。是大圓鏡智心處是也。
摩訶衍寶嚴經云。譬如畫師。作鬼神像。即自恐懼。如是迦葉。諸凡愚人。自造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輪轉生死。不知此法。亦復如是。
文殊悔過經云。文殊師利言。人民所行眾德本者。志性各異。使入總持光明之慧。其有諸天一切人民。愁憂苦惱。為除眾患。悉入總持光明之耀。一切諸論文字本際。入於總持光明之耀。一切諸行諸想所應。悉入總持光明之耀。使致普門諸根轉輪。使入總持光明之門。一切莊嚴清淨眾飾。使入總持光明之門。乃至住於一事普見眾事。住於眾事。悉見一事。則以一事。入一切事。以一切事。入於一事。則以一義告誨。開化一切諸義。以一切義。興發一義。以無因緣。入於諸緣。化于諸緣。令入無緣。以無事法。入于眾生。性行各異。從其相行。而教誨之。釋曰。夫能泯異性。永拔苦輪。融諸行門清淨嚴飾者。悉令入一心總持之門。被宗鏡光明之耀故。能住一事而見眾事。以一成多。用諸義而發一義。以多成一。一成多而用遍。多成一而體融。體用交羅。一多自在。
觀佛三昧海經云。復次阿難。譬如有人。貧窮薄福。依諸豪貴。以存性命。時有王子。遇行出遊。執大寶瓶。於寶瓶內。藏王印綬。是時貧者。詐來親附。得王寶瓶。擎持逃走。王子覺已。遣六大兵。乘六黑象。手執利劍。疾走追之。時持瓶人。走入深草。空野澤中。見曠野澤。滿中毒蛇。四面吐毒。吸持瓶者。時貧窮人。慞惶恐怖。馳走東西。蛇亦隨之。無藏避處。於空澤中。見一大樹。蓊欝扶疎。甚適其意。頭戴寶瓶。攀樹而上。既上樹已。六兵乘象。馳疾如風。尋復來至。貧人見已吞王寶印。持瓶冠頭。以手覆面。生貪惜故。不忍見之。時六黑象。以鼻絞樹。令樹倒躄。貧人落地。身體散壞。唯金印在。寶瓶現光。諸蛇見光。四散馳走。佛告阿難。住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釋曰。夫觀佛三昧者。則諦了自心。名為觀佛。既識心已。不為境亂。湛然常定。名為三昧。有人貧窮薄福者。有人者。有即二十五有。人即一切眾生。以無法財。名為貧窮。不悟心佛。故稱薄福。依諸豪貴者。即是諸佛菩薩。以存性命者。即是依觀佛三昧門。得見自性。以成慧命。乃至貧人落地者。即是於凡夫身。達人法二空。證會一心。住真如地。身體散壞者。既洞唯識之性。身見自亡。唯金印在者。即是悟心常住。所以一鉢和尚云。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寶瓶現光者。即般若智照。諸蛇見光四散馳走者。即四大之身蛇。三毒之煩惱。智了即空。名為馳走。住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者。以無念智。見真覺性。故云住念佛者。諸塵不動。一體不移。名為心印。恒住法位。究竟寂滅。名為不壞。況如唯金印在。故稱亦復如是。所以起信論云。得見心性。名究竟覺。即斯旨矣。
首楞嚴三昧經云。爾時佛告現意天子。汝可示現首楞嚴三昧本事少分。現意天子語堅意言。仁者。欲見首楞嚴三昧少勢力不。答言。天子。願樂欲見。現意天子。善得首楞嚴三昧力故。即現變。令眾會者。皆作轉輪聖王。三十二相而自莊嚴。及諸眷屬七寶侍從。乃至復現神力。普令眾會。皆如釋迦牟尼佛身。相好威儀。各有比丘眷屬圍遶。釋曰。天子名現意者。以一切法。從意生。形因心所現。故名現意。是知自心如幻。無有定儀。所見差殊。隨心生滅。若能知幻無實。即見真性。以得真性故。方能周遍法界。示如幻法門。普現色身。引幻眾生。同歸實地。
轉有經偈云。若為真實說。眼則不見色。意不知識法。此是最祕密。釋曰。入此一心祕密之藏。則能所俱亡。不與六塵作對。故云眼。不見色等。
大法鼓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以彼性故。一切眾生得般涅槃。釋曰。故知一切眾生。悉有正因佛性。以萬行莊嚴為引出性。乃至因圓。為。至得果性。畢竟成就一心常樂涅槃之道。
寶頂經云。佛言。迦葉。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搥胸叫呼。作如是言。善友。汝等為我。除此虛空。除此虛空。迦葉。於汝意云何。此空為可除不。迦葉言。不可。世尊。佛言。迦葉。若有如是沙門。婆羅門。怖畏性空。我說是人。失心狂亂。所以者何。迦葉。一切諸法。並是說空方便。若畏此空。云何不畏一切諸法。若惜諸法。云何不惜此空。
佛性論問云。此經為顯何義。答。為示一切諸法本性非有。故說法空。非關法滅。然後得空。故於空性。不應生怖。釋曰。一切諸法。並是說空方便者。夫有所說。皆為顯空。所以空則一切法。法則一切空。非先有而後無。寧歸斷滅。豈先無而後有。不墮無常。是以性本常空。空無間斷。體應諸有。有自繁興。能入斯宗。聞諸法空。心大歡喜。不了此義。聞諸法空。心大怖畏。以不了法空。違現量境。執為外解。聞說唯心之旨。恐墮空見之門。心境俱迷。遂生怖畏。
度一切諸佛境界經云。佛言。文殊師。利菩提者。無相無緣。云何無相。云何無緣。不得眼識是無相。不見色是無緣。不得耳識是無相。不聞聲是無緣。乃至意法亦如是。釋曰。無相則無能緣之心。無緣則無所緣之境。能所俱亡。真心自現。
文殊師利行經偈云。過現未來法。唯語無真實。彼若於實處。一相無差別。釋曰。若說三世所有之法。皆是世諦語言。若了一心真實之處。一道自無差別。何言之所議。意之所緣耶。
宗鏡錄卷第九十五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菩薩處胎經云。譬如泉源陂池。五河駛流。各各有名。悉歸于海。便無本名。亦如須彌。峙立難動。雜色眾鳥。往依附山。皆同一色。便無本色。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淨佛國土。亦復如是。眾生心識。所念不同。若干思想。能令一切至解脫門。想定意滅。便無本念。同一解脫。
十善業道經云。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乃至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麁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云。佛告賢護。寂照神變三摩地者。謂一切法平等性智。一切言說不現行智。乃至悟入心智。於心自性。能隨覺智。於引不引。及引發中成善巧智。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云。佛言。如是一法。隨心變現。即能具足六波羅蜜。應當廣說。教化眾生。為大利益。乃至成佛。
賢劫定意經云。若有菩薩平等三昧。諸根具足。聖慧成就。是曰一心。又云。其在禪定。不著內外。亦無中間。是曰一心。
舍利弗陀羅尼經云。唯修一心念佛。不以色見如來。不以無色見如來。不以相。不以好。不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不以生。不以家。不以姓不以眷屬。乃至非自作。非他作。若能如是。名為念佛。
商主天子所問經云。商主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能清淨心。答言。天子。若知諸心。皆是一心。如是菩薩。名得淨心。
大乘流轉諸有經偈云。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離於能詮語。所詮不可得。釋曰。故知法但有名。因名立法。又名因於語。語因覺觀。覺觀心不起。能所悉皆空。
弘道廣顯定意經云。佛言。又復三事。心之所生。諸法無常。從其心生。諸法皆苦。亦由心生。諸法無我。亦從心生。乃至能一其心。知眾生心。順行化之。是則心力。
阿含經偈云。我與己為親。不與他為親。智者善調我。則得生善趣。釋曰。所以云。天下至親。無過於心。可謂入道真要。修行妙門。若善調之。速登大果。所以般若經云。調心為善哉。調心招樂果。
雜藏經偈云。心能導世間。心能遍攝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隨行。
文殊菩薩問法身經云。如言摩尼寶舍有四角。從一角視。悉見諸角。無所缺減。是故見諸本際。釋曰。若了一心本際何法不通。以諸法從心所生。皆同一際。住此際中。一一圓滿。舉目咸是。何待意思。智不能知。言不能及。故云。金剛寶藏。無所缺減。
象腋經偈云。種種幻無實。凡夫人見異。是中無有異。一切同一相。
老姥經云。眼見好色即是意。意即是色。是二者。俱空無所有生。滅亦如是。
無所希望經云。時舍利弗。知諸眾會心之所念。即時告此諸比丘言。仁等何故發於斯言。吾等之身。從今已往。無佛世尊。因從異學。出為沙門。時諸比丘。報舍利弗。吾從今始敬事六師。一切所歸。為一相耳。不倚六入。是以不見若干種師。不想出家沙門也。釋曰。倚六入而為差。妄分邪正。歸一相而為本。彼我雙亡。如是解者。可謂真出家矣。
寂調音所問經云。寂調音天子言。文殊師利。何等如與垢淨等。文殊師利言。空無相無願如。所以者何。涅槃空故。天子。如瓦器中空。寶器中空。無二無別。如是天子。垢空淨空。俱同一空。無二無別。釋曰。器雖不等。空本無形。垢淨雖殊。性何曾異。如是了者。入無相門。頓悟真空。不墮修證。
月藏經偈云。諸法無有二。導師捨憎愛。一道如虛空。此是佛境界。又偈云。不分別諸法。不見有眾生。諸法唯一相。得見佛境界。
佛語經云。佛言。若有處語。是魔王語。是魔見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一切諸處語者。是名佛語。釋曰。無一切諸處語者。因是無所證之法。亦無能證之智。既無有法。豈可說耶。但了唯心。自然無語。無語是真語。故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若著處所。若有所說。悉違本宗。不見法性。如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雜藏經偈云。如世有良醫。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
大乘理趣經偈云。一切有為法。如乾闥婆城。眾生妄心取。雖現非實有。諸法非因生。亦非無因生。虛妄分別有。是故說唯心。無明妄想見。而是色相因。藏識為所依。隨緣現眾像。如是目有瞖。妄見空中華。習氣擾濁心。從是三有現。眼識依賴耶。能現種種色。譬如鏡中像。分別不在外。所見皆自在。非常亦非斷。賴耶識所變。能現於世間。法性皆平等。一切法所依。藏識恒不斷。末那計為我。集起說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是故說唯心。心外諸境界。妄見毛輪華。所執實皆無。咸是識心變。色具色功德。皆依賴耶識。凡愚妄分別。謂是真實有。睡眠與惛醉。行住及坐臥。作業及士用。皆依藏識起。有情器世間。非由自在作。亦非神我造。非世性微塵。如木中火性。雖有未能燒。因燧方火生。由此破諸暗。展轉互為因。賴耶為依止。諸識從彼生。能起漏無漏。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藏識海亦然。境界風所動。恒起諸識浪。無間斷亦然。如酪未鑽搖。其酥人不見。施功既不已。醍醐方可得。賴耶妄熏習。隱覆如來藏。修習純熟時。正智方明了。諸識隨緣轉。不見本覺心。自覺智現前。真性常不動。
寶雨經云。菩薩云何行心念處。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心實無常執著為常。實是其苦。執著為樂。本無有我。執著為我。本來不淨執著為淨。其心輕動。無時暫停。以不停故。於諸雜染。能為根本。壞滅善道。開惡趣門。生長三毒。與隨煩惱等。作其因緣。為主為導。又能積集。淨不淨業。迅速流轉。如旋火輪。亦如奔馬。如火焚燒。如水增長。遍知諸境。如世彩畫。菩薩如是觀察心時。便得自在。得自在已。於諸法中。亦無罣礙。是名菩薩善行心念處。
持地經云。佛言。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修心觀心。菩薩摩訶薩。觀心生滅住異相。如是觀時。作是念。是心無所來。去無所至。但識緣相故生。無有本體。無一定法可得。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是心無一生起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識雜緣故。說名為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但令眾生通達心緣相故。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心不知心。亦不見心。何以故。是心空。性。空故。本體無所有。是心無有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無法。若合若散。是心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是心無形。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自性。但凡夫顛倒相應。以虛妄緣識相故起。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堅牢。無不變異相。如是思惟得修心念處。是人爾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無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何以故。心無決定性。亦無決定相。智者通達是心無生無相。爾時如實觀心集沒滅相。如是觀時不得心。若集相。若沒滅相。不復分別心滅不滅。而能得心真清淨相。諸菩薩以是清淨心。客塵所不能惱。何以故。諸菩薩見知心清淨相。亦知眾生心清淨。作是念。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如是思惟時。不得心垢相。不得心淨相。但知是心常清淨相。持世。諸菩薩摩訶薩。修心觀心如是。
寶網經偈云。普遍諸佛土。法王之境界。釋師子人尊。一毛光所照。釋曰。如無量無邊諸佛土。不出一毛頭心地。以智了達者。故云光所照。
十住經云。金剛藏菩薩。是菩薩。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一時問難。以無量無邊音聲差別問難。是菩薩於一念中。悉受如是問難。但以一音。皆令開解。釋曰。但以一音皆令開解者。萬法從心。何疑不釋。依心所示。何法不融。可謂得佛法之精華。開人天之眼目。
廣博嚴淨經偈云。自在世導師。不可說而說。於空中作結。即空而解之。釋曰。心有即結。心空即解。若無於心。無結無解。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六結不同。脩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釋曰。左右偏掣況有無二見。當於結心。即正明中道。所以味真。空而有無情起。執根塵而一六義生。諦了自心。解縛俱泯。故知垢淨解縛。悉從自心。以心垢故見垢。心淨故見淨。心縛故見縛。心解故見解。若無於心。何垢何淨。如首楞嚴三昧經云。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魔界行不污。現於魔宮。語惡魔言。汝寧不聞。佛說首楞嚴三昧。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出汝境界。亦皆當復度脫餘人。出汝境界。魔即報言。我聞佛說首楞嚴三昧名字。以被五縛。不能得往。所謂兩手兩足。及頸。又問惡魔。誰繫汝者。魔即答言。我適發心。欲往壞亂聽受。首楞嚴三昧者。即被五縛。我適復念。諸佛菩薩有大威德難可壞亂。我若往者。或當自壞。不如自住於此宮殿。作是念已。即於五縛。而得解脫。菩薩答言。如是。一切凡夫。憶想。分別顛倒取相。是故有縛。動念戲論。是故有縛。見聞覺知。是故有縛。此中實無縛者解者。所以者何。諸法無縛。本解脫故。諸法無解。本無縛故。常解脫相。無有愚癡。如來以此法門說法。若有眾生得知此義。欲求解脫。勤心精進。則於諸縛。而得解脫。
寶篋經云。文殊師利。告大德舍利弗。如恒沙劫。火災熾然。終不燒空。如是舍利弗。一一眾生恒河沙劫。造作逆罪不善之業。然其心性終不可污。
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偈云。虛空離生滅。法界無去來。眾色現於空。諸法依心住。空無色非色。心性亦復然。虛空唯假名。心意識如是。
菴提遮女經偈云。我雖內室中。尊如目前現。仁稱阿羅漢。常隨不能見。釋曰。故知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以自業所遮。對面不見。十地尚隔羅縠。二乘可知。
守護國主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告一切法自在王菩薩摩訶薩言。此深三昧。以菩提心而為其因。以大慈悲而為根本。方便修習無上菩提。以為究竟。善男子。此中何者名為菩提。善男子。欲知菩提。當了自心。若了自心。即了菩提。何以故。心與菩提。真實之相。畢竟推求。俱不可得。同於虛空。故菩提相。即虛空相。是故菩提無所證相。無能證相。亦無能所契合之相。何以故。菩提畢竟無諸相故。善男子。以一切法。即虛空相。是故菩提畢竟無相。爾時一切法自在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此菩提同虛空。一切智體當何所求。云何證得菩提現前。一切智智當於何生。佛告一切法自在王菩薩言。善男子。一切智體。當於心求。一切智智。及與菩提。從心而生。何以故。心之實性。本清淨故。善男子。此心之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善男子。一切如來說此心相。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紅非紫。亦非金色。非長非短。非圓非方。非明非暗。非男非女。非非男女。亦復非是亦男亦女。善男子。此心非欲界性。非色界性。非無色界性。非天龍。非夜叉。非乾闥婆。非阿脩羅。非迦樓羅。非緊那羅。非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同類。善男子。此心不住於眼。亦復不住耳鼻舌身意。於三世中。亦不可見。何以故。此心同於虛空相故。以是義故。遠離一切麁細分別。何以故。此虛空性。即心性故。如其心性。即菩提性。如菩提性。即陀羅尼性。善男子。是故此心。虛空菩提。陀羅尼性。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如是一切。皆以大慈大悲而為根本。方便波羅蜜之所攝受。善男子。是故當知。我今於此諸菩薩等大眾之中。說如是法。為淨廣大菩提心故。為令一切了自心故。是故。一切法自在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知菩提真實性者。當了自心。如其心性。即菩提性。云何而能了知心性。謂此心性。於一切相。若形若顯。乃至若五陰。若六入。若十二處。若十八界。如是等法。觀察推求竟不可得。善男子。若諸菩薩如是了知。即得成就第一清淨法光明門。住此門已。任運得此不可思議一切智智。諸佛境界甚深三昧。
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幾所諸佛。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與受者。佛告文殊師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何當得住於佛乘。佛言。文殊師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見。我云何得。佛言。文殊。汝得無礙智乎。文殊師利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礙。佛言。汝坐道場乎。文殊師利言。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釋曰。若了一心實際。則一切無所得。於無所得中。故。能成辦無邊佛事。於事事中。皆不違實際故。若如是解者。未必是不坐道場。是坐道場。當坐道場時。是不坐道場矣。何以故。道場等不出實際故。
大品經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羅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羅蜜。釋曰。若住法。則不見般若。若住般若。則不見法。以法有相。般若無相。有無相反故爾。又非離有相法。別立無相般若。以相即無相。全是般若故。經云。色無邊故。般若無邊。又云。若學般若。應學一切法。何以故。夫般若者。是無住義。起心即是住著。若不住一切法。即是般若。故云若學般若。應學一切法。設住般若。亦成愚闇。但一切處皆無住。則無非般若。
金剛場陀羅尼經云。文殊白佛言。頗有一法。菩薩行已。能入一切陀羅尼諸法門不佛言。有一字法門。菩薩得已。能說千萬字法門。而此一字法門。亦不可盡。說。諸法已。還攝入一字法門。
轉女身經云。若於諸法不見差別。是則必能成就眾生。又云。若知諸法皆解脫相。是則名為究竟解脫。釋曰。執心為境。觸目塵勞。知境是心。無非解脫。所以二乘只證人空。但離人我虛妄。名為解脫。末得法空一切解脫。以不識心故。如入楞伽經偈云。諸法無法體。而說唯是心。不見於自心。而起於分別。
出曜經云。身被戒鎧。心無慧劍者。則不能壞結使元首。故知若不觀心。妙慧成就。則不能斷無明根本。所以首楞嚴經云。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獲圓通。
正法華經云。第一大道。無有兩正。釋曰。志當歸一萬法所宗。如國無二王。家無二主。若離此別有所求則成兩道。如菩薩行方便經云。夫求法者。名不求於一切諸法。又云。若有所求則不能師子吼也。若無所求能師子吼。釋曰。
涅槃經云。師子吼者。決定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若知自心。佛性具足。則性外豈有法而可求耶。
那先經云。王問那先。何等為一其心者。那先言。諸善獨有一心最第一。一其心者。諸善皆隨之。那先言。譬若樓陛。當有所倚。諸善道者。皆著一心。
雜藏經云。闍王施寶衣與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忽於座上隱身不見。如是展轉施諸菩薩聲聞。亦復如是。乃至自著。亦不見身。因茲悟道。釋曰。夫祖佛起教之由。莫不皆是破身心二執。故金剛經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寶藏論云。清虛之理。畢竟無身。心亦如是。若能直悟自他身心。俱不可得。心外無法。萬境皆空。即同闍王所悟。
無量義經云。佛告大莊嚴菩薩。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菩提。世尊。是法門者。字號何等。其義云何。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釋曰。是一法門名無量義者。即是一心門。能生無量義。以不守自性。隨緣成諸法。正隨緣時。亦不失自性。以眾生不了故。但隨起動之緣。不見寂滅之性。故於諸法。橫計有無。彼此得失。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云。大王當知。譬如男子。或諸女人。於其夢中。夢心所見。可愛園林。可愛山谷。可愛國邑。及諸異類。彼夢覺已。所見皆無。如是大王。國祚身命。虛偽無常。一切皆如夢之所見。故知夢中境界。覺時境界。唯心所見。更無有異。世人但信夢境是虛。例執晝境是實。是以大覺垂愍。說況比知。將所信之虛。破所信之實。令所信之實。同所信之虛。頓悟法空。皆入宗鏡。
入法界體性經云。爾時長老舍利弗。從自住處出。往詣文殊師利童子住處。到已。不見文殊師利。即詣佛所。到已。在佛別門外邊而住。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是舍利弗比丘。今在門外。為欲聽法。汝令使入。文殊師利言。世尊。若彼舍利弗際。若法界際。世尊。此二際。豈有在內在外。若中間二耶。佛言。不也。文殊師利言。世尊。言實際者。亦非實際。如是際非際。無內無外。不來不去。世尊。長老舍利弗際。即是實際。舍利弗界。即是法界。世尊。然此法界。無出無入。不來不去。其長老舍利弗。從何處來。當入何所。佛言。文殊師利。若我在內共諸聲聞語論。汝在於外而不聽入。汝意豈不生苦惱想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凡所說法。不離法界。如來說法。即是法界。法界即是如來界。說法界。如法界。言說界無二無別。所有名者說者。此等皆不離法界。世尊。以是義故。我不苦惱。世尊。若我恒河沙劫等不來。至世尊說法所。我時不生愛樂。亦無憂惱。何以故。若有二者。即生憂惱。法界無二。故無惱耶。釋曰。是以內外無際。真俗一原。入宗鏡中。忻戚不盈於懷抱。住無二處。增愛靡挂於情田。故知不去不來。見佛匪移於當念。非近非遠。聞法豈越於毫端。得文殊之心。方知法爾。起眾生之見。自隔情塵。
深密解脫經云。諸佛如來。善覺所覺。離於二行。到無相處。行諸佛行。得諸如來一切平等。到無障礙之所去處。能到一切不退法輪。能到不可降伏境界。不可思議體。能到一切三世平等。遍至一切諸世界身。到於諸法無疑之處。能到一切究竟智行。悉能到於法智無疑境界。得諸一切無分別身。能答一切菩薩問智。能到無二行之彼岸。能到諸佛無有差別解脫智處。能到無邊無中三昧境界。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盡未來際。釋曰。夫親到諸法無疑之處。悟心方知。頓照萬境無相之門。見性方了。斯乃如來行處。大覺所知。故云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無始無終。盡未來際。
金剛王菩薩祕密念誦儀軌經云。端身正坐。作是思惟。一切諸法從自心起。從本已來皆無所有。
彌勒成佛經偈云。久念眾生苦。欲拔無由脫。今日證菩提。豁然無所有。釋曰。心識念念攀緣繫縛塵境。不得自在。即是眾生苦。若了境空無縛。內結不生。證會一心。根塵俱寂。即入性空法界。證無相菩提。所以法華三昧經云。無著無所依。無累心寂滅。本性如虛空。是名無上道。又法華經云。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于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是以諸佛八相成道。菩薩四攝度生。自利利他。悉皆於此本性空中成辦。
雜藏經云。譬如兩木相揩。則自生火。還燒其木。火不從風出。不從水出。不從地出。其四魔者。亦復如是。皆從心生。不從外來。譬如畫師。畫作形像。隨手大小。雖因緣合。有彩有板有筆。畫師不畫。不能成像。四魔如是。心已堅固。便無所起。釋曰。是以一心不動。法不現前。如畫師不畫。且無形像故。不動一心。有大功德。如法句經云。佛言。善男子。善知識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於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五蓋五欲。眾塵勞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有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堅牢船渡於大海。不動身心。而到彼岸。
宗鏡錄卷第九十六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七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佛教已明。須陳祖意。達佛乘者。皆與了義相應。如法華經云。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第一毘婆尸佛偈云。身從無相中受生。由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第二尸棄佛偈云。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第三毘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第四拘留孫佛偈云。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第五拘那舍牟尼佛偈云。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於生死。
第六迦葉佛偈云。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第七釋迦牟尼佛偈云。幻化無因亦無生。皆即自然見如是。諸法無非自化生。幻化無生無所畏。復告摩訶迦葉。吾有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付囑於汝。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西天第一祖摩訶迦葉傳法偈云。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第二祖阿難傳法偈云。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
第三祖商那和修傳法偈云。非法亦非心。無心亦無法。說是心法時。是法非心法。
第四祖優波毱多尊者傳法偈云。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第五祖提多迦。亦名香眾。初投優波毱多出家。尊者問曰。為心出家耶。身出家耶。香眾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而求利益。尊者曰。不為身心。復誰出家。香眾曰。夫出家者無我之故。無我之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既是常故。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爾。尊者曰。汝當大悟。心自明朗。依佛法中。度恒沙眾。付法偈云。通達本法心。無法無非法。悟了同未悟。無心得無法。
第六祖彌遮迦付法偈云。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第七祖婆須蜜付法偈云。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
第八祖佛陀難提付法偈云。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是。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
第九祖伏駄蜜多尊者。問佛陀難提尊者偈云。父母非我親。誰為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為最道者。偈答云。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難。因茲悟道。付法偈云。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
第十祖脇尊者傳法偈云。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實法。無行亦無止。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時脇尊者。於一樹下。以手指樹下地告大眾曰。此地若變為金色。當有聖者而入此會。言當未久。須臾之頃。以為金色。尊者舉手。而見一人當會前立。尊者曰。汝從何來。夜奢曰。我心非往。尊者曰。何處所住。夜奢曰。我心非止。尊者曰。汝不定耶。夜奢曰。諸佛亦然。尊者曰。汝非諸佛。夜奢曰。諸佛亦非。爾時夜奢說偈讚曰。師坐金色地。常說真實義。迴光而照我。令入三摩諦。又傳法偈云。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
第十二祖馬鳴。尊者傳法偈云。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棄。
第十三祖毘羅尊者傳法偈云。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悟此隱顯法。非愚亦非智。
第十四祖龍樹尊者。行化到南印土。彼國人多修福業。不會佛理。唯行小辯。不具大智。及問佛性。而云。布施。我求福業。非解佛性。汝會佛性。為我說之。師曰。汝欲學道。先除我慢。生恭敬心方得佛性。眾曰。佛性大小。師曰。非汝所知。非說大小。若說大小。即是大小。非佛性也。彼眾曰。我欲棄小辯歸于大海。龍樹即為說法。對大眾而現異相。身如月輪。當於座上。唯聞說法。不覩其形。彼眾有一長者。名曰提婆。謂諸眾曰。識此瑞不。彼眾曰。非其大聖。誰能識也。爾時提婆。心根宿淨。亦見其相。默然契會。乃告眾曰。師現佛性之義。非師身者。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也。語未訖。師即現本身。座上說偈曰。身現滿月相。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辯非聲色。又傳法偈云。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於法心不證。無瞋亦無喜。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傳法偈云。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
第十六祖羅睺羅尊者傳法偈云。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法非有無相。內外云何起。
第十七祖僧迦難提尊者傳法偈云。心地本無生。因種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初第十七祖僧迦難提。因至其舍。忽見一子。手執銅鏡而至師所。尊者曰。子幾歲耶。子曰。我當百歲。是時尊者見答百歲。覆問曰。汝當無知。看甚幼小。答吾百歲。非其理也。子曰。我不會理。正當百歲。尊者曰。子善機耶。子曰。佛偈云。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時尊者敬之深知是聖。又徵問曰。汝執此鏡。意況如何。爾時童子。以偈答曰。諸佛大圓鏡。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俱相似。父母見子奇異。遂捨出家。尊者即領遊化。至一古寺。而為受戒。名曰伽耶舍多。於彼殿上。有銅鈴被風搖響。尊者問曰。彼風鳴耶。彼鈴鳴耶。彼銅鳴耶。子曰。我心鳴耳。非風銅鈴。尊者曰。非風銅鈴我心誰耳。子曰。二俱寂靜。非三昧耶。尊者曰。善哉真比丘。善會諸佛理。善說諸法要。善識真實義。又告曰。我今將此法眼藏。付囑於汝。汝受吾偈。當行化之。偈曰。心地本無生。因種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伽耶舍多。後付鳩摩羅多傳法偈曰。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第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傳法偈云。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於法既無得。何懷決不決。
第二十祖闍夜多尊者傳法偈云。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第二十一婆修槃頭尊者傳法偈云。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第二十二祖摩挐羅付鶴勒尊者。傳法偈後。即從座起。踊身虛空。作十八變訖。却歸本座。以手指地。化為一泉。而說偈言。心地清淨泉。龍潤於一切。從地而涌出。遍滿十方濟。又傳法偈云。心逐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第二十三祖鶴勒尊者付法已竟。即從座起。踊身虛空。作十八變已。却歸本座。寂然滅度。爾時大眾。欲分舍利。各自起塔。臨闍維訖。欲分舍利。爾時尊者。現身說偈。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攝。吾身非有無。何分一切塔。又傳法偈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法偈云。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于今。
第二十五祖婆舍多尊者傳法偈云。聖人說知見。當境無非是。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
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傳法偈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傳法偈云。心地生諸種。因事復因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西天波羅提尊者。化異見王。現神通力。乘雲至王殿前。爾時大王。問乘雲者曰。汝為是邪。汝為是正。波羅提尊者答曰。我非邪正。而來正邪。大王。若正。我無邪正。王又問曰。何者是佛。波羅提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不。波羅提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波羅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今不覩見。波羅提曰。今現作用。王自不識。王曰。師既所見云有作用。當於我處而有之不。波羅提曰。王若作用。現前總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之。幾處出現。師曰。若出用時。當有其八。卓立雲端。以偈告曰。在胎曰身。處世名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辯氣。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脚運奔。遍現俱該法界。收攝不出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
此土初祖菩提達磨多羅。南天竺國王第三之子。常好理論。心念眾生。而不識佛。又自歎曰。世有形法。而易了之。唯佛心法。難有會者。爾時般若多羅尊者。至于其國。王賜一寶珠。其珠光明。璨然殊妙。尊者見已。用珠試曰。此寶珠者。有大光明。能照于物。更有好珠。能勝此不。菩提多羅曰。此是世寶。未得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得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第一其此珠者。所有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智辯於此。既辯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辯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辯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法寶以明俗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既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尊者異之。因出家悟道。遂行化此土。寶誌識是傳佛心印觀音聖人。師述安心法門云。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則識攝色。迷則色攝識。但有心分別計校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動念處。是名正覺。
問。云何自心現。
答。見一切法有。有自不有。自心計作有。見一切法無。無自不無。自心計作無。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並是自心計作有。自心計作無。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見己之法王。即得解脫。若從事上得解者。氣力壯。從事中見法者。即處處不失念。從文字解者。氣力弱。即事即法者。深從汝種種運為。跳踉顛蹶。悉不出法界。亦不入法界。若以界入界。即是癡人。凡有所施為。終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體是法界故。
問。世間人種種學問。云何不得道。
答。由見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由不見己故。所以不知苦樂者。由亡己故。得至虛無。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問。諸法既空。阿誰修道。
答。有阿誰。須修道。若無阿誰。即不須修道。阿誰者。亦我也。若無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無心。是為通達佛道。即物不起見。名為達道。逢物直達知其本原。此人慧眼開。智者任物不任己。即無取捨違順。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捨違順。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物。名為行道。即一切處無。處即是法處。即作處無作處。無作法。即見佛。若見相時。則一切處見鬼。取相故墮地獄。觀法故得解脫。若見憶想分別。即受鑊湯爐炭等事。現見生死相。若見法界性。即涅槃性。無憶想分別。即是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廢。故非無。又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無。傳法偈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第二祖可大師云。凡夫謂古異今。謂今異古。復離四大。更有法身。解時。即今五陰心。是圓淨涅槃。此心具足萬行。正稱大宗。傳法偈云。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能生。
第三祖璨大師傳法偈云。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種盡無生。
第四祖道信大師云。夫欲識心定者。正坐時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無妄起是心。知無內外是心。理盡歸心。心既清淨。淨即本性。內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了無動心。名自性定。又示融大師云。百千妙門。同歸方寸。恒沙功德。總在心原。一切定門。一切慧門。一切行門。悉皆具足。神通妙用。並在汝心。傳法偈云。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
第五祖弘忍大師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承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又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唯智能知。更無別行。傳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第六祖慧能大師云。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心外更無一法而能建立。皆是自心生萬種法。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無有諸相。汝莫觀淨。及空其心。此心無一無可取捨。行住坐臥。皆一直心。即是淨土。依吾語者。決定菩提。傳法偈云。心地舍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讓大師云。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達心地。所作無礙。汝今此心。即是佛故。達磨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三界唯心。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自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汝可隨時。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從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馬大師問曰。如何用意合禪定無相三昧。師曰。汝若學心地法門。猶如下種。我說法要。譬如天澤。汝緣合故。當見于道。馬大師又問曰。和尚云。見道。道非色故。云何能覩。師曰。心地法眼。能見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馬大師曰。有成壞不。師曰。若契此道。無始無終。不成不壞。不聚不散。不長不短。不靜不亂。不急不緩。若如是解當名為道。汝受吾教。聽吾偈言。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萠。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吉州思和尚云。即今語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是實相法身佛。經云。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隨世界應處立名。如隨色摩尼珠。觸青即青。觸黃即黃。寶本色。如指不自觸。刀不自割。鏡不自照。隨像所現之處。各各不同。得名優劣不同。此心與虛空齊壽。若入三昧門。無不是三昧。若入無相門。總是無相。隨立之處。盡得宗門。語言啼笑。屈伸俯仰。各從性海所發。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實相佛家用。經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從心想生。亦云。法性家焰。又云。法性功勳。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諸念若生。隨念得果。應物而現。謂之如來。隨應而去。故無所求一切時中。更無一法可得。自是得法。不以得更得。是以法不知法。法不聞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以平等更行平等。故云獨一無伴。迷時迷於悟。悟時悟於迷。迷還自迷。悟還自悟。無有一法不從心生。無有一法不從心滅。是以迷悟總在一心。故云一塵含法界。非心非佛者。真為本性過諸數量。非聖無辯。辯所不能言。無佛可作。無道可修。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即見自心具足多聞。故草木有佛性者。皆是一心。飯食作佛事。衣服作佛事。故。
嵩山安和尚。昔讓和尚與坦然禪師。在荊州玉泉聽律。二人共相謂言。我聞禪宗。最上佛乘。何必局此小宗。而失大理。遂乃雲遊。博問先知。至嵩山宗和尚處。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旨。師云。何不問自。家意旨。問他別人意旨。作什麼。問。如何是坦然意旨。師云。汝須密作用。問。如何是密作用。伏請指示。師舉視之。二人當時大悟。
崛多三藏。師因行至太原。定襄縣。歷村。見秀大師弟子。結草為庵。獨坐。觀心。師問。作什麼。對云。看靜。師曰。看者何人。靜者何物。其僧無對。問。此理如何。乞師指示。師曰。何不自看。何不自靜。師見根性遲迴。乃曰。汝師是誰。對云。秀和尚。師曰。汝師只教此法。為當別有意旨。云。只教某看靜。師曰。西天下劣外道所習之法。此土以為禪宗。也。大誤人。其僧問三藏。師是誰。師曰。六祖。又云。正法難聞。汝何不往彼中。其僧聞師示訓。便往曹谿。禮見六祖具陳上事。祖曰。誠如崛多所言。汝何不自看。何不自靜。教誰靜汝。言下大悟。
智策和尚。遊行北地。遇見五祖下智隍禪師。二十年修定。師問。在此間作什麼。隍云。入定。師云。入定者。為有心入也。為無心入也。若有心入者。即一切有情悉皆有心。亦合得定。若言無心入者。一切無情。亦合得定。隍曰。吾正入定之時。不見有有無之心。師曰。若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不應更有出入。隍無對。却問。汝師是誰。云六祖。問。汝師以何法為禪定。師曰。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隍聞此說。未息疑心。遂振錫南行。直往曹谿禮見六祖。祖乃亦如上說。隍於言下大悟。
南嶽思大和尚云。若言學者。先須通心。心若得通。一切法一時盡通。聞說淨不生淨念。即是本自淨。聞說空。不取空。譬如鳥飛於空。若住於空。必有墮落之患。無住。是本自性體寂。而生其心。是照用。即寂是自性定。即照是自性慧。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離定無別慧。離慧無別定。即定之時即是慧。即慧之時即是定。即定之時無有定。即慧之時無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如燈光雖有二名。其體不別。即燈是光。即光是燈。離燈無別光。離光無別燈。即燈是光體。即光是燈用。即定慧雙修。不相去離。
牛頭融大師絕觀論問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觀。並悉是心。問。心若為。答。心寂滅。問。何者為體。答。心為體。問。何者為宗。答。心為宗。問。何者為本。答。心為本。問。若為是定慧雙遊。云。心性寂滅為定。常解寂滅為慧。問。何者是智。云境起解是智。何者是境。云。自身心性為境。問。何者是舒。云。照用為舒。何者為卷。云。心寂滅。無去來為卷。舒則彌遊法界。卷則定跡難尋。問。何者是法界。云。邊表不可得。名為法界。
法照禪師云。經云。三阿僧祇百千名號。皆是如來異名。即真心之別稱也。又經云。萬法不出一心。此義是也。夫縛從心縛。解從心解。縛解從心。不關餘事。出要之術。唯有觀心。乃至若舉一心門。一切唯一心。若一法非心。則是心外有。誰能在心外。別制一條者。
梵禪師云。若知一切法皆是法。即得解脫。眼是法。色是法。經云。不見法。還與法作繫縛。亦不見法。還與法作解脫。
藏禪師云。於一切法無所得者。即心是道。眼不得一切色。耳不得一切聲。
緣禪師云。譬如家中有大石。尋常坐臥。或作佛像。心作佛解。畏罪不敢坐。皆是意識筆頭畫作。自忙自怕。石中實無罪福。
安禪師云。直心是道。何以故。直念直用。更不觀空。亦不求方便。經云。直視不見。直念不思。直受不行。直說不煩。
覺禪師云。若悟心無所屬。即得道跡。眼見一切色。眼不屬一切色。是自性解脫。經云。一切法不相屬故。心與一切法。各不相知。
圓寂尼云。一切法唯心無對。即自性解脫。經云。一切法不與眼作對。何以故。法不見法。法不知法。
堯禪師云。了心識性。自體恒真。所緣念處。無非佛法。
朗禪師云。凡有所見。皆自心現。道似何物。而欲修之。煩惱似何物。而欲斷之。
稠禪師云。一切外緣。名無定相。是非生滅。一由自心。若自心不心。誰嫌是非。能所俱無。即諸相恒寂。
慧慈禪師云。夫法性者。大道也。法是法身。性是覺性。即眾生自然性也。是以金剛般若。如大火聚。三昧焰焰諸累莫入。故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慧滿禪師云。諸佛說心。令知心相是虛妄法。今乃重加心相。深違佛意。又增論議。殊乖大理。常齎四卷楞伽經。以為心要。隨說隨行。
宗鏡錄卷第九十七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八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志公和尚偈云。頓悟心原開寶藏。隱顯靈蹤現真相。獨行獨坐常巍巍。百億化身無數量。縱令畐塞滿虛空。看時不見微塵相。可笑物空無比況。口吐明珠光晃晃。尋常見說不思議。一語標宗言下當。
龐居士頌云。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生生不了有。來去枉虛行。寄語修道人。空生有不生。如能達此理。不動出深坑。
寒山子詩云。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莽屎。徑直鐵石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用行。行之必辛苦。不要求佛果。識取心王主。
懶瓚和尚歌云。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妙性及靈臺。何曾受熏練。心是無事心。面是孃生面。劫石可移動。箇中無改變。又云。吾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只用心傳。更有一語。無過直與。細於毫末。大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
騰騰和尚歌云。修道道無可修。問法法無可問。迷人不悟非空。達者本無逆順。八萬四千法門。至理不過方寸。煩惱正是菩提。淨華生於泥糞。識取自家城邑。莫謾遊他州郡。
高僧釋法喜。臨遷化時告眾云。三界虛妄。但是一心。端坐而卒。
高僧釋靈潤云。捨外塵邪執。得意言分別。捨唯識想。得真法界。前觀無相。捨外塵相。後觀無生。捨唯識想。又常與法侶登山遊觀。野火四合。眾並奔散。唯潤安行。如常顧陟。語諸屬曰。心外無火。火實自心。謂火可逃。無由免火。及火至潤。潛然自斂。
高僧釋法空。入臺山幽居。每有清聲召曰。空禪。如是非一。自後法空。知是自心境界。以法遣之。遂乃安靜。初以禪修。終為對礙。遂學大乘離相。從所學者。並以此誨之。以法為親。以法為侶。
高僧釋靖邁。臨終云。心非道外。行在言前。言畢坐蛻。
高僧釋通達。因以木打塊。塊破形消。既覩斯變。廓然大悟心跡。
高僧釋轉明。凡有所諮學者。常以平等唯心一法。志而奉之。
高僧釋道英。入水臥雪。而無寒苦。如是隨事以法對之。縱任自在。不以為難。良由唯識之旨。洞曉心腑。外事之質。豈得礙乎。當講起信。至心真如門。奄然入定。
高僧釋道世云。勤勇懺悔者。雖知依理。須知心妄動。遠離前境。經云。譬如㲲花千斤。不如真金一兩。喻能觀心強。即滅罪強。
伏陀禪師云。籍教明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凡聖一路。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為理入。
高僧釋智通云。若夫尋近大乘。修正觀者。察微塵之本際。許一念之初原。便可荊棘播無常之音。梟獍說甚深之法。十方淨土。未必過此矣。
高僧釋曇遂。每言。三界虛妄。但是一心。追求外境。未悟難息。
高僧解脫和尚。依華嚴作佛光觀。於清宵月夜。光中。忽見化佛。說偈云。諸佛祕密甚深法。曠劫修行今乃得。若人開明此法門。一切諸佛皆隨喜。解脫和尚乃禮拜問云。此法門如何開示於人。化佛遂隱身不現。空中偈答云。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欲知真實法。一切無所見。
太原和尚云。夫欲發心入道。先須識自本心。若不識自本心。如狗逐塊。非師子王也。善知識。直指心者。即今語言是汝心。舉動施為。更是阿誰。除此之外。更無別心。若言更別有者。即如演若覓頭。經云。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又經云。無依是佛母。佛從無處生。
天皇和尚云。只今身心即是性。身心不可得。即三界不可得。乃至有性無性。總不可得。無佛無眾生。無師無弟子。心空。三界一切總空。以要言之。三界內外。下至螻蟻蠢動之者。悉在一塵中。彼此咸等。一一皆如。是。各各不相妨。一切法門。千般萬種。只明見性。更無餘事。
興善和尚云。從上已來。祖佛相傳一心之法。以心印心。不傳餘法。初祖指一言以直說。譬如龍吐水至津。津滿至河。乃至大海。龍是水之源。以知如今已後。學人。相傳一心之法。皆是簡要說。而喚心時。不得別覓佛。當佛時。不得更求心。是以若人信自心是佛。此人所有言說。當能轉法輪。若人不信自心是佛。此人所有言說。皆是謗方等大乘。所以經云。性外得菩提。譬如壓砂求油。不是油正因。
顒禪師有問。涅槃明。眾生即佛性。佛性即眾生。但以時異。有淨不淨。未審非情亦是眾生不。答。經云。文殊問金色女。汝身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女言。如我身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梵網經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又依正二身。互相依立。華嚴經云。一切法無相。是則佛真體。經明。若計靈智之心是常。色是敗壞無常者。則外道斷常之見。華嚴明。眾生界即佛界。佛界即法界。法界之外。更無別法。乃至萬法雖異。其體常同。若不迷於所同。體用。常無有二。無二之旨。蓋出世之要津。一念相應。不隔凡成聖矣。
臥輪禪師云。詳其心性。湛若虛空。本來不生。是亦不滅。何須收捺。但覺心起。即須向內反照心原。無有根本。即無生處。無生處故。心即寂靜。無相無為。
南泉和尚云。然燈佛道了也。若心想所思。出生諸法。虛假合集。彼皆不實。何以故。心尚無有。何所出生。若取諸法。猶如分別虛空。如人取聲。安置篋中。亦如吹網。欲令氣滿。又云。如今但會一如之理。直下修行。又云。但會無量劫來性不變。即是修行。
汾州無業和尚。初問馬祖。三乘至理。粗亦研窮。常聞禪師即心是佛。實未能了。伏願指示。馬祖曰。即汝不了底心即是。更無別物。不了時是迷。了時是悟。亦猶手作拳。拳作手也。師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密傳心印。祖曰。大德正鬧在。且去。別時來。一足始跨門限。祖云。大德。便却迴頭。祖云。是什麼。遂豁然大悟。示徒云。祖師來此土。觀其眾生。有大乘根性。唯傳心印。印汝諸人迷情。得之者。即不論凡之與聖。愚之與智。多虛不如少實。大丈夫兒。不如直下休歇去好。頓息萬緣。截生死流逈出常格。靈光獨照。物類不拘。巍巍堂堂。三界獨步。何必身長丈六紫磨金輝。項佩圓光。舌相長廣。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設有眷屬莊嚴。不求而自至。山河大地。不礙眼光。一聞千悟。獲大總持。又臨終告眾云。汝等見聞智覺之性。與虛空齊壽。猶如金剛。不可破壞。一切諸法。如影如響。無有實者。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言訖。奄然而化。
真覺大師云。夫心性靈通。動靜之原莫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惑見紛馳。窮之則唯一寂。靈原不狀。鑒之則。乃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異。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消。佛眼之功圓著。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恒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玄會。故知三德妙性。宛爾無乖。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矣。
神秀和尚云。一切非情。以是心等現故。染淨隨心。有轉變故。無有餘性。要依緣故。謂緣生之法。皆無自性。空有不俱。即有情正有時。非情必空故。他即自故。何以故。他無性。以自作故。即有情修證。是非情修證也。經云。其身周普。等真法界。既等法界。非情門空。全是佛故。又非情正有時。有情必空故。自即他故。何以故。自無性。以他作故。即非情無修無證。是有情無修無證也。善財觀樓閣時。遍周法界。有情門空。全一閣故。經云。眾生不違一切剎。剎不違一切眾生。雖云有無同時。分相斯在矣。
隋朝命大師融心論云。圓機對教。無教不圓。理心涉事。無事非理。無事非理。何亂而不。定無亂不定。則定亂兩亡。無事非理。故事理雙絕。乃至雖離二邊。非有邊而可離。言亡四句。實無句而可亡。此處幽玄。融心可會。若以心融心。非融心矣。心常如實。何所融也。實不立心。說融心矣。
智達禪師心境頌云。境立心便有。心無境不生。若將心繫境。心境兩俱盲。境心各自住。心境性恒清。悟境心無起。迷心境共行。若迷心作境。心境亂縱橫。悟境心元淨。知心境本清。知心無境性。了境心無形。境虛心寂寂。心照境冷冷。
甘泉和尚云。夫欲發心入道。先須識自本心。心者。萬法眾生之本。三世諸佛祖。十二部經之宗。雖即觀之。不見其形。應用自在。所作無礙。洞達分明。了了無異。若未識者。以信為先。信者信何物。信心是佛。無始無明。輪迴生死。四生六道。受種種形。只為不敢認自心是佛。若能識自心。心外更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乃至舉動施為。更是阿誰。除此心外。更無別心。若言別更有者。汝即是演若達多。將頭覓頭。亦復如是。千經萬論。只緣不識自心。若了自心本來是佛者。一切唯假名。況復諸三有。則明鏡可以鑒容。大乘可以印心。又云。求經覓佛。不如將理勘心。若勘得自心。本自清淨。不須磨瑩。本自有之。不因經得。何乃得知。經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若能如是解者。一念相應。即名為佛。
普岸大師云。大道虛曠。唯一真心。善惡勿思。神清物表。更復何憂。
溈山和尚云。內外諸法。盡知不實。從心化生。悉是假名。任他法性周流。莫斷莫絕。
臨濟和尚云。如今諸人。與古聖何別。爾且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若能如是。秖是箇一生無事人。欲得與祖佛不別。但莫向外馳求。爾一念清淨光。是爾屋裏法身佛。爾一念無分別光。是爾屋裏報身佛。爾一念差別光。是爾屋裏化身佛。此三種身。即是今日目前聽法底人。此三種是名言。明知是光影。大德。且要識取弄光影底人。是諸佛本源。是一切道流歸舍處。爾四大六根。及虛空。不解聽法說法。是箇什麼物。歷歷地孤明。勿箇形段。是這箇解說法聽法。所以向爾道。向五陰身田內。有無位真人。堂堂顯露。無絲髮許間隔。何不識取。大德心法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本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心若不生。隨處解脫。灌溪和尚偈云。五陰山中古佛堂。毘盧晝夜放圓光。箇中若了非同異。即是華嚴遍十方。
石頭和尚云。且汝心體。離斷離常。性非垢淨。湛然圓滿。凡聖齊等。應用無方。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有生滅耶。汝能知之。無所不備。諸聖所以降靈垂範。廣述浮言。蓋欲顯法身本寂。令歸根耳。
黃蘗和尚云。達磨西來。唯傳一心法。直下指一切眾生心。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莫別求法。云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猶如虛空相似。實無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只是有而不見。又云。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與眾生一心。更無有異。不如言下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無心。
丹霞和尚云。汝等保護一靈之物。不是汝造作得。不是汝詺邈得。吾此地無佛。無涅槃。亦無道可修。無法可證。道不屬有無。更修何法。唯此餘光。在在處。處則是大道。
水潦和尚云。若說一法。十方諸佛收入一法中。百千妙門在一毛頭上。千聖同轍。決定不別。普照十方。猶如明鏡。心地若明。一切事盡皆看破。從上已來。以心傳心。本心即是法。
仰山和尚云。頓悟自心無相。猶若虛空。寄根發明。即本心具恒沙妙用。無別所持。無別安立。即本地。即本土。
大顛和尚云。老僧往年見石頭和尚。問曰。阿那箇是汝心。對云。言語者是心。被師喝出。經日却問。前日既不是心。除此之外。何者是心。師云。除却揚眉動目一切之事外。直將心來。對云。無心可來。師云。汝先來有心。何得言無心。無心盡同謗。我。時於言下大悟。即對云。既令某甲除却揚眉動目一切之事。和尚亦須除之。師云。我除竟。對云。將示和尚了也。師云。汝既將示我心如何。對云。不異和尚。師云。不關汝事。對云。本無物。師云。汝亦無物。對云。既無物。即真物。師云。真物不可得。汝心現量意旨如此也。大須護持。
三平和尚偈云。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箇中若了渾無事。體用無妨分不分。又偈云。見聞知覺本非因。當體虛玄絕妄真。見相不生癡愛業。洞然全是釋迦身。
安國和尚云。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者。不住色。不住聲。不住迷。不住悟。不住體。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即是一切處而顯一心。若住善生心。即善現。若住惡生心。即惡現。本心即隱沒。若無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信知風幡不動。是心動。有檀越問。和尚是南宗北宗。答云。我非南宗北宗。心為宗。又問。和尚曾看教不。答云。我不曾看教。若識心。一切教看竟。學人問。何名識心見性。答。喻如夜夢。見好與惡。若知身在床。上安眠。全無憂喜。即是識心見性。如今有人。聞作佛便喜。聞入地獄即憂。不達心佛。在菩提床上安眠。妄生憂喜。
歸宗和尚云。即心是佛。徹底唯性。山河大地。一法所印。是大神呪。真實不虛。是諸佛之本原。菩提之根骨。佛何者是。即今言下是。更無別人。經云。譬如一色。隨眾生見。得種種名。一切法唯是一法。隨處得名。
大悲和尚云。能知自心性含於萬法。終不別求。念念功夫。入於實相。若不見是義。勒苦累劫。亦無功夫。
草堂和尚云。夫帝網未張。千瓔焉覿。宏綱忽舉。萬目自開。心佛雙照。觀也。心佛雙亡。止也。定慧既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則萬境萬緣無非三昧也。
百丈慧海和尚。因撥火示溈山靈祐。因茲頓悟。百丈乃謂曰。此暫時岐路。經云。欲見佛性。當觀因緣時節。時節既至。如迷忽悟。似忘忽憶。方省舊道己物不從他得。是故祖師云。悟了同未悟。無心得無法。秖是無虛妄凡聖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備足。是汝今既爾。善自護持。又廣語問云。見不。答。見。又問。見復如何。答。見無二。既云無二不以見見於見。若見更見。為前見是。為後見是。經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所以云。不行見法。不行聞法。不行覺法。諸佛疾與授記。又云。自心是佛。照用屬菩薩。自心是主宰。照用屬客。如波說水。照萬有以顯功。若能寂照。不存。玄旨。自然貫於今古。如云神無照功。至功常存。又云。如今欲得驀直悟解。但人法俱泯。俱絕。俱空。
盤山和尚云。大道無中。復誰前後。長空絕跡。何用量之。空既如是。道豈言哉。心月孤圓。光吞萬像。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復是何物。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斯乃空輪無跡。劍刃非虧。若能如是。心心無知。全人即佛。全佛即人。人佛無異。始為道矣。
大梅和尚。初問馬祖。如何是佛。答。即汝心是。問。如何是法。答。亦汝心是。問。祖無意耶。答。汝但識取自心。無法不備。後住梅山。示眾云。汝等諸人。應當各自明心達本。勿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汝等欲得其本。但識取汝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之根本。但心不附一切善惡而生。即知萬法本自如如。時有學人。問。心外別無法耶。答。祖佛是汝心生耳。心是萬法之本。豈別有法過於心耶。釋曰。如六祖云。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以諸佛是極善邊際。眾生是極惡邊際。以善惡收盡一切法。故云若不思量。全歸心體。但有微毫之法。皆是思想心生。如寒山子頌云。萬機俱泯跡。方見本來人。泯之一字。未必須泯。以心外元無一法。所見唯心。如谷應自聲。鏡寫我像。秖謂眾生不達。鼓動心機。立差別之前塵。如空華起滅。織無邊之妄想。似焰水奔騰。不復一心本源。故令泯絕。若入心體。雖云湛然。不落斷滅。自然從體起用。周遍恒沙。又大梅云。此心法門。真如妙理。不增不減。種種方便。善能應用。當知總是此性本來具足。不生不滅。能知三世一切作用。所以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巖頭和尚云。於三界中。有無。唯自己知。更無餘事。但識自己本來面目。喚作無依。神蕩蕩地。若道別有法有祖。賺汝到底。但向方寸中看。逈逈明朗。但無欲無依。便得決了。高城和尚歌云。無相心。能運耀。應聲應色隨方照。雖在方而不在方。任運高低總能妙。尋無頭。復無尾。焰光運運從何起。只者如今全是心。心用明心心復爾。不居方。何處覓。運用無蹤復無跡。識取如今明覓人。終朝莫謾別求的。勤心學。近叢林。莫將病眼認華針。說教本窮無相理。廣讀元來不識心。識取心。了取境。識心了境禪河靜。若能了境便識心。萬法都如闥婆影。
千頃和尚云。一切眾生。驢騾象馬。蜈蚣蚰蜒。十惡五逆。無明妄念。貪瞋不了之法。並從如來藏中顯現。本來是佛。只為眾生。從無始劫來瞥起一念。從此奔流。迄至今日。所以佛出世來。令滅意根。絕諸分別。一念相應。便超正覺。豈用教他多知多解。擾亂身心。所以菩提光明。不得發現。汝今但能絕得見聞覺知。於物境上莫生分別。隨時著衣喫飯。平常心是道。此法甚難。學人問。和尚。夜後無燈時如何。師云。悟道之人。常光現前。有什麼晝夜。問。何不見和尚光。師云。擬將什麼眼見。學人云。世人同將現在眼見。師彈指云。苦哉。一切眾生。根塵相涉。從無始來。認賊為子。至于今日。常被枷鎖。汝將眼見。意識分別。擬求佛道。即是背却本心。逐念流轉。如此之人。對面隔越。
惟政和尚云。古聖今聖。其理齊焉。昔日日。今日日。照不兩鮮。昔日風。今日風。鼓無二動。一滴之水潤焉。大海之水潤焉。又頌云。一念得心。頓超三界。見無所見。貪瞋爛壞。
牛頭山忠和尚。學人問。夫入道者。如何用心。答曰。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汝但任心自在。不須制止。直見直聞。直來直去。須行即行。須住即住。此即是真道。經云。緣起是道場。知如實故。又問。令欲修道。作何方便而得解脫。答曰。求佛之人。不作方便。頓了心原。明見佛性。即心是佛。非妄非真故。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問。真如妙法。理智幽深。淺識之徒。如何得見。答曰。汝莫謗佛。佛不如是。說。一切諸法。非深非淺。汝自不見。謂言甚深。若也見時。觸目盡皆微妙。何以高推。菩薩。別立聖人。且如生公云。非曰智深。物深於智耳。此傷不逮之詞耳。汝莫揀擇法。莫存取捨心。故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夫經者。以身心為義。華嚴經云。身是正法藏。心為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
夾山和尚云。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大安和尚云。汝諸人各自身中。有無價大寶。從眼門放光。照破山河大地。耳門放光。領覽一切善惡音聲。六門晝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自不識。在四大身中。內外扶持。不教傾側。兩脚牙子。大檐得石二檐。從獨木橋上過。亦不教伊倒地。且是什麼。汝若覓毫髮。即不可見。故志公云。內外推尋覓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
長沙和尚偈云。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為眾剎。悟時剎海是真心。身界二塵元實相。分明達此號知音。又學人問。盡法界眾生識心。最初從何而有。偈答云。性地生心主。心為萬法師。心滅心師滅。方得契如如。
龍牙和尚云。夫言修道者。此是勸喻之詞。接引之語。從上已來。無法與人。只是相承種種方便。為說。出意旨。令識自心。究竟無法可得。無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軌持之名。道是眾生體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滅。喚作隨流之性。常無變異。動靜與虛空齊等。喚作世間相常住。亦名第一義空。亦名本際。亦名心王。亦名真如解脫。亦名菩薩涅槃。百千異號。皆是假名。雖有多名。而無多體。會多名而同一體。會萬義而歸一心。若識自家本心。喚作歸根得旨。譬如人欲得諸流水。但向大海中求欲識萬法之相。但向心中契會。會得玄理。舉體全真。萬像森羅。一法所印。
德山和尚云。若有一塵一法。可得。與汝執取生解。皆落天魔外道。只是箇靈空。尚無纖塵可得。處處清淨。光明洞達。表裏瑩徹。又云。汝莫愛聖。聖是空名。更無別法。只是箇炟爀靈空。無礙自在。不是莊嚴修證得。從佛至祖。皆傳此法而得出離。
牛頭下佛窟和尚云。若人不信一文殊說。十方文殊一時說。一佛涅槃。一切諸佛俱涅槃。何以故。不達色根本故。問。了色性無所有是本不。答。此是住觀語。非是即事見根本。若即事見者。只汝生老病身。及無明婬怒。是色根本。事外無理故。是以若了一色根本。即舉十方色同。名為一說一切說。一涅槃一切涅槃。當知色體無性。性無不包。又云。雖同凡夫。而非凡夫。不得凡夫。不壞凡夫。謂別有殊勝在心外者。即墮魔網。我今自觀身心實相作佛。即是見十方佛同行同證處。問。佛身無漏戒定熏修。五陰不縛不脫。不敢有疑。且如大品經云。眾生不善五陰之身。亦不縛不脫。甚令人驚疑。答。若向眾生五陰外。別有諸佛解脫。無有是處。只了眾生自性。從本已來。無有一法可得。誰縛誰脫。何得更有縛脫之異。問。經云眾生與佛平等。無有縛。脫何得六道眾生沈淪不得解脫。答。眾生不了色心清淨。妄想顛倒。不得解脫。若知人法常空。其中實無縛脫。問。作何觀行懺悔。臨終免被業牽。答。汝須深信諸佛所行所說處。與我今日所行所說處無別。乃至成佛尚不得涅槃相。何況中間罪福妄業可得。此是真實正知正見。真實修行。真實懺悔。但於行住坐臥不失此觀。臨終自然不失正念。
佛窟下雲居和尚。心境不二篇云。世出世間。俱不越自一念妄心。而有。一念纔起。萬像分劑。一念相生。便成心境。若非心境。何得有念可見。既有所見之念。又有能見之心。將知念即是境。見即是心。所見之念。便成色蘊。能見之心。便成四蘊。經云。五蘊是世間。一念具五蘊。一一蘊中。皆具五蘊故得一不礙多。多不礙一。所以心境交通。互為賓主。經云。境智互相涉入。重重無盡。即是一塵含法界。一一法皆遍也。觀自一念動。即恒沙世界一時振動。觀自一念常定。即六道眾生悉皆常定。若諦了一念之體。即恒沙世界常現自心。由迷一念。即境智胡越。
大珠和尚云。心性無形。即是微妙法身。心性體空。即是虛空無邊身。示行莊嚴。即是功德法身。此法身是萬化之本。隨處立名。智用無盡。是無盡藏。問。何者是法身。答。心能生恒沙萬法。故號法家之身。經云。一念心塵中。演出恒沙偈。時人自不識。問。真法幻法。各有種性不答。佛法無種。應物而現。若心真也。一切皆真。若有一法不真。真義則不圓。若心幻也。一切皆幻。若有一法不是幻。幻法則有定。若心空也。一切皆空。若有一法不空。空義則不圓。迷時人逐法。悟罷法由人。森羅萬像。至空而極。百川眾流。至海而極。一切賢聖。至佛而極。十二部經。五部毘尼。四。圍陀論。至心而極。心是總持都院。萬法之原。亦是大智慧藏。無住涅槃。百千名號。皆是心之異名。
先洞山和尚心丹訣云。吾有藥。號心丹。煩惱爐中鍊歲年。知伊不變胎中色。照耀光明遍大千。開法眼。覩毫端。能變凡聖剎那間。要知真假成功用。一切時中鍛鍊看。無形狀。勿方圓。言中無物物中言。有心用即乖真用。無意安禪無不禪。亦無滅。亦無起。森羅萬像皆驅使。不論州土但將來。入此爐中無不是。無一意。是吾意。無一智。是吾智。無一味。無不異。色不變。轉難辯。更無一物於中現。莫將一物制伏他。體合真空非鍛鍊。
先曹山和尚云。古佛心牆壁瓦礫是者。亦喚作性地。亦稱體全功。亦云無情解說法。若知有。這裏得無辯處。十方國土。山河大地。石壁瓦礫。虛空與非空。有情無情。草木叢林。通為一身。喚作得記。亦云一字法門。亦云總持法門。亦云一塵一念。亦喚作同轍。若是性地不知有。諸佛千般喻不得。萬種況不成。千聖。萬聖盡從這裏出。從來不變異。故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靈辯和尚云。夫一心不思議。妙義無定相。應時而用。不可定執。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用有差別。隨處得名。究竟不離自心。此心能壞一切。能成一切。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獄。皆心所為。好惡皆由心。要生亦得。要不生亦得。即是無礙義。只今一切施為。行住坐臥。即是心相。心相無相。故名實相。體無變動。亦名如來。如者不變不異也。無中現有。有中現無。亦曰神變。亦曰神通。總是一心之用。隨處差別。即多義。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又東方入正定。西方從定出。若了心外無法。一切唯心。即無一法當情。無有好惡是非。即不怖生死。一切處皆是解脫。故云當成無所畏。縱然心外有一切境法。亦從自心妄想因緣而生。無有自性。其體本空。如幻如化。
先雲居和尚云。佛法有什麼多事。行得即是。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語。欲得如是事。還須如是人。若是如是人。愁箇什麼。若云如是事即不難。自古先德。淳素任真。元來無巧。設有人問。如何是道。或時答㼾甎木頭。作麼皆重。元來他根本脚下實有力。即是不思議人。把土成金。若無如是事。饒爾說得蔟華蔟錦相似。直道我放光動地。世間更無過也。盡說却了。合殺頭。人總不信受。元來自家脚下虛無力。釋曰。雲居和尚。乃物外宗師。此土七生為善知識。道德孤邁。智海泓深。具大慈悲。常盈千眾。所示徒云。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語者。此為今時學人。一向外求但學大乘之語。不能返本內自觀心。明見天真之佛。若了此心佛。即自然智。無師之智現前。何煩外學。如云從門入者非寶。又云。從天降下即貧窮。從地涌出却富貴。若從心地涌出智寶。有何窮盡。故云。無盡之藏。但若得心真實去。根脚下諦去。自然出語盡與實相相應。言下救人生死。變凡為聖。捉礫成金。道有亦得。道無亦得。句句悉成言教。若也心中未諦。圓信不成。空任虛浮只成自誑。直饒辯說縱橫。只增狂慧。設或說得天華墜。石點頭。事若不真。總成妖幻。所以志公見雲光法師講法華經。感天華墜。云。是齩蚤之義。是先聖誠言。實為後學龜鏡。可以刻骨。可以。書紳。今遍搜揚。深有。意矣。
宗鏡錄卷第九十八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九十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製論釋經。傍申佛意。或法身大士。垂迹闡助化之門。或得旨高人。依教弘法施之道。乃至義疏章鈔。銘訣讚序等。與宗鏡相應者。皆當引證。是以眾生言論。悉法界之所流。外道經書。盡諸佛之所說。
大智度論云。論法入佛心中。唯一寂滅。一三昧門。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餘蜂盡攝。又頌云。佛法相雖空。亦復不斷滅。雖生亦非常。諸行業不失。諸法如芭蕉。一切從心生。若知法無實。是心亦復空。
毘婆沙論云。善覺長者。為那伽。說四韋陀典曰。若人心生而不起。若人心起而不滅。心起而起。心滅而滅。又云。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所以云。一切功德。皆在初心。
大乘攝論云。問。何以故。此識取此識為境。答。無有法能取餘法。雖不能取。此識。變生。顯現如塵。譬如依面見面。謂我見影。此影顯現。相似異面。
顯揚論云。由所依所緣力而得建立。由所依力者。謂立眼識。乃至意識。由所緣力者。謂立色識。乃至法識。青識黃識。乃至苦識樂識。
發菩提心論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雖如是觀心心數法生滅散壞。而常不捨聚集善根助菩提法。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如契經等法。如理作意。發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觀此影像。不異定心。依此影像。捨外境想。唯定觀察。自想影像。爾時菩薩。了知諸法唯自心故。內住其心。知一切種。所取境界。皆無所有。所取無故。一切能取亦非真實。故次了知。能取非有。次復於內。捨離所得二種自性。證無所得。依此道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說偈云。菩薩依靜定。觀心所現影。捨離外塵想。唯定觀自想。如是內安心。知所取非有。次觀能取空。後觸二無得。依者。謂轉依。捨離一切麁重。得清淨轉依。故十二門論偈云。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釋曰。故知萬法。從心所生。皆無自性。所依之心尚空。能依之法何有。
入大乘論云。若離眾生。則無有得菩提道者。從眾生界。出生一切諸佛菩提。如尊者龍樹所說偈云。不從虛空有。亦非地種生。但從煩惱中。而證成菩提。故知從心證道。不假他緣。能成無師自然之智。
俱舍論云。眼所現見。名為所見。從他傳聞。名為所聞。自運己心。諸所思構名為所覺。自內所受。及自所證。名為所知。
佛地論云。現見虛空。雖與種種色相相應。而無諸色種種相故。如煙霧等共相應故。有時見空有種種相。由虛妄分別力故。但見煙等有種種相。非見虛空。以虛空性。不可見故。乃至心淨法界。離名言故。一切名言。皆用分別所起為境。然諸法教。亦不唐捐。是證法界展轉因故。如見字書。解所說義。由此法教。是諸如來大悲所流。能展轉說。離言說義。如以眾彩。彩畫虛空。甚為希有。若以言說。說離言義。復過於彼。
般若論云。須菩提言。如來無所說。此義云何。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謂佛所說。但是傳述古佛之教。非自製作。釋曰。故知此法。過去佛已說。今佛現說。未來佛當說。所以一佛說時。十方佛同證。乃至智慧剎土。真俗等法。凡聖等性。皆同無二。以唯共一心故。終無異旨。如華嚴經佛不思議品。一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二行自在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悉能善說授記言辭。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能隨順眾生心念。令其意滿。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能現覺一切諸法。演說其義。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能具足去來今世。諸佛智慧。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剎那。即一剎那。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剎。入一佛剎。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語。即一佛語。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諸佛。與其所化一切眾生。體性平等。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世法。及諸佛法。性無差別。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諸佛。所有善根。同一善根。決定無二。是為十。又信心銘云。要急相應。唯言不二。可成堅信。永斷纖疑。則宗鏡之文。傳光不朽矣。
廣百論云。覺慧等諸心心法。非隨實有諸法轉變。但隨串習成熟種子。及心所現眾緣勢力。變生種種境界差別。外道等。隨其自心。變生種種諸法性相。若法性相是實有者。豈可如是隨心轉變。諸有智者。不應許彼所執現在實法有生。以必不從去來二世。更無第三可從生故。滅必隨生。生既非有。滅亦定無。乃至三世行。皆相待立。如長短等。何有實性。又頌云。眼中無色識。識中無色眼。色內二俱無。何能令見色。依他起性。即是心心法。從緣起時。變似種種相名等塵。應知有心心法。但無心外所執諸塵。云何定知。諸法唯識故。佛告善現。無毛端量實物可依。
寶藏論云。夫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識物靈照。內外空然。寂寞難見。其謂玄玄。巧出紫微之表。用在虛無之間。端化不動。獨而無雙。聲出妙響。色吐華容。窮觀無所。寄號空空。唯留其聲。不見其形。唯留其功。不見其容。幽顯朗照。物理玄通。森羅寶印。萬像真宗。乃至其寶也。煥煥煌煌。朗照十方。隱寂無物。圓應堂堂。應聲應色。應陰應陽。奇物無根。妙用常存。眴目不見。側耳不聞。其本也冥。其化也形。其為也聖。其用也靈。可謂大道之真精。其精甚靈。萬有之因。凝然常住。與道同倫。故經云。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任用森羅。其名曰聖。
釋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一心量。無心外法。以無心外法故。豈一心法與一心法作障礙事。亦一心法與一心法作解脫事。無有障礙。無有解脫。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
寶生論偈云。微笑降伏大魔軍。明智覺了除眾欲。於此大乘能善住。深識愛原唯自心。
寶性論偈云。如空遍一切。而空無分別。自性無垢心。亦遍無分別。
金剛三昧論云。一切心相。本來無本。本無本處。空寂無生。若心無生。即入空寂。空寂心地。即得心空。善男子。無相之心。無心無我。一切法相。亦復如是者。一切心相。種子為本。求此本種。永無所得。若是現在。則與果俱。無本末異。如牛兩角。若已過去。則無作因。無體性故。猶如兔角。如是道理。本來法爾。故言本來無本。又生滅心生。必依本處。本處既無。則不得生。當知心相本來無生。故言空寂無生。所入空寂。即是一心。一切所依。名之為地。故言即入空寂之心地。
分別功德論云。有論沙門。行諸禪觀。或在塚間。或在樹下。時在塚間。觀於死屍。夜見餓鬼打一死屍。沙門問曰。何以打此死屍耶。答曰。此死屍困我如是。是以打之。道人曰。何以不打汝心。打此死屍。當復何益也。於須臾頃。復有一天。以天曼陀羅華。散一臭屍。沙門問曰。何為散華此臭屍耶。答曰。由我此屍。得生天上。此屍即是我之善友。故來散華。報往昔恩。道人答曰。何以不散華汝心中。乃散臭屍。夫為善惡之本。皆心所為。乃捨本求末耶。
思益論云。不見一切諸法。是菩提相。不證一法。而證諸法。是故說為應正遍知。
金剛論云。教中譬如星宿。為日所映。有而不現。能見心法。亦復如是。釋曰。此有二解。一若迷心為境。如日爍眼光。入室不見自物。如被外境所換。不見自心。亦復如是。二若以悟境是心。則萬法如星宿。一心如日光。心光遍爍時。無法可披露。
法性論云。蓋聞之先覺曰。體空入寂。莫先於見法。尋法窮原。莫妙於得性。得性則照本。照本則達自然。達自然見緣起。見緣起斯見法也。將窮其原。必存其要。要而在用者。其唯心法乎。心法者。神明之營魄。精識之丹譽。其運轉也。彌綸於萬行。其感物也。會通於群數。統極而言。則無不在矣。
顯性論云。一念見性者。見性是凡聖之本體。普遍一切。而不為一切之所傾動。在染不染。而能辯染。在淨不淨。而能辯淨。其性不在一切法。而能遍一切法。若觀一法。即不見性。若不觀一法。亦不見性。其性不在觀。不在不觀。於一眾生身中見心性時。一切眾生悉皆見。於一微塵中。見心性時。一切微塵悉皆見。以性遍凡聖善惡故。凡處徹聖處。聖處徹凡處。善惡相徹。本性自爾。以一切法。並不得取。並不可捨。性相自爾。自性淨故。終日說不得一說。終日聞不得一聞。終日見不得一見。終日知不得一知。並非凡聖之所安立。是故經云。若我出世及不出世。此法常然。
顯宗論云。我此禪門一乘妙旨。以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夫真如無念。非念想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能見。真如無念。念者即念真如。實相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常求無念。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淨涅槃。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西天諸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
顯正論云。問。欲顯何義。名為顯正。答。欲顯明一切眾生本原清淨無生心體。即是諸佛之正性也。所以者何。一切萬法。心為其本。然其心性。都無所依。體自圓融。不礙萬法。雖應現萬法。而性自常真。無住無依。不可取捨。
勝天王經云。清淨心性。為諸法本。自性無本。虛妄煩惱。皆從邪念顛倒而生。當知此心。即是最勝清淨第一義諦。一切諸佛證知所歸。問曰。定以何法為心體。答曰。不應求心之定體。何以故。心非所緣。無無相故。亦云非能所。絕相待故。體不可染。性常淨故。非合非散。自性離故。不礙緣起。性虛融故。不可說示。名字空故。諸法虛淨。緣相離故。靈照不竭。用無盡故。果報不同。作業異故。因果宛然。不斷絕故。亦非真實。業性如幻故。又不斷絕。現施為故。亦不可取。畢竟空故。諸法平等。一相如故。境智無差。離分別故。萬法即空。性無生故。是以一切分別。不離自心。一切諸境。不離名相。若了萬法。不了自心。分別無由能絕。乃至楞伽經云。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彼心者。即取相所得心也。一乘者。即離相清淨無生心也。此心悉能包含運載一切諸法。故名一乘。
法苑珠林云。夫擁其流者。未若杜其源。揚其湯者。未若撲其火。何者。源出於水。源未杜而水不窮。火沸於湯。火未撲而湯詎息。故有杜源之客。不擁流而自乾。撲火之人。不揚湯而自止。故知心為源。境為流。不察本心源。但隨諸法轉。意如火。事如湯。不制自意地。唯從境界流。斯皆失本迷。源隨流徇末。若能頓明意地。直了心源。不求脫於諸塵。不繫縛於一法。可謂究末遇本。尋流得源矣。遂乃無功而自辦。無作而自成。顯此一心。萬法如鏡。
歸心論云。夫論心性者。若別說。一一生佛。皆以法界為身。一一摩耶胎內。亦如是。廣狹皆等。不相妨礙。若總說。一一生佛。同在胎內。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互隱互顯。互存互奪。重重互現。皆不思議法界。說時不增。不說時不減。性海如是。豈可言盡不盡耶。
六妙門云。此為大根人善識法要。不由次第。懸照諸法之原。所謂眾生心也。一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觀心性。不得心原。即知萬法皆無根本。
頓教五位門云。第一識心者。語是心。見是心。聞是心。覺是心。知是心。此是第一悟。一一能知。如許多心。皆是一心。一心能遍一切處。第一知身。同無情。身不知痛痒。好惡。一切皆是心。不干身事。心能作人畜。心能作魚鳥。第三破四大身。身即是空。空即是無生。空無內外中間。離一切相。第四破五陰。色陰若有。四陰不虛。色陰若無。四陰何有。第五見性成佛。湛然常住。
十住經序云。以靈照故。統名一心。以所緣故。總號一法。若夫名隨數變。則浩然無際。統以心法。則未始非二。
十二門論序云。論之者。欲以窮其心原。盡其至理也。若一理之不盡。則眾異紛然。有惑趣之乖。一原之不窮。則眾途扶疎。有殊致之迹。殊致之不夷。乖趣之不泯。大士之憂也。
般若燈論序云。始夫萬物非有。一心如幻。心如幻故。雖動而恒寂。物非有故。雖起而無生。是以聖人說如幻之心。鑒非有之物。了物非物。則物物性空。知心無心。則心心體寂。達觀之士。得其會歸。而忘其所寄。於是分別戲論。不待遣而自除。無得觀門。弗假修而已入。蕩蕩焉。不出不在。無住無依者也。
華嚴論云。猶如大海有清淨德。而能影現七金山等。眾生心海。影現六道四生。分明顯現山河大地。色空明闇等。
緣生論云。元是一心。積為三界。凡則迷而起妄。聖則悟以通真。
陀羅尼三昧法門偈云。是法法中高。猶如須彌山。是法法中海。眾源所共歸。是法法中明。猶如星中月。是法法中燈。能破無邊闇。是法法中地。荷載遍十方。是法法中母。出生諸佛種。
法華演祕云。事理圓融者。即種種事稱理而遍。以真如理為洪鑪。融萬事為大冶。鐵汁洋溢。無異相也。若開權顯實一切唯心者。亦先融為本。事事無礙也。重重交映。如地獄苦報。身各自遍。難思妙事。本自如此。佛佛自覺。眾生不知。今解。此知。即眾生心是佛智也。即事玄妙。入心成觀。
法華玄贊疏云。如經中說。一時者。即是唯識時。說聽二徒心識之上。變作三時相狀而起。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聽者心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緣。是。不相應行蘊法界法處所攝。此言一時。一則不定約剎那。二則不定約相續。三則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四則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但是聽者根熟。感佛為說。說者慈悲。應機為談。說聽事訖。總名為一時。不定約剎那等者。聽法之徒。根器或鈍。說時雖短。聽解時長。或說者時長。聽者亦久。於一剎那。猶未能解。故非剎那。亦不定約相續者。猶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或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字時。一切能解。故非相續。由於一會聽者。根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為長劫。或促多劫為短念。亦不定故。總約說聽究竟名時。亦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暄寒。近遠晝夜。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諸天等。無此四時及八時等。經擬上地諸方流通。若說四時等。流行不遍故。亦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已來。近遠各不同故。釋曰。上所說不定約剎那時。及相續時。與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及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者。以長短不定。前後無憑。但說唯心之一時。可為定量。無諸過失。事理相當。既亡去取之情。又絕斷常之見。不唯一時作唯識解。實乃萬義皆歸一心。則稱可教宗。深諧祕旨。能開正見。永滅群疑。所以經云。一切諸法。以實際為定量。又云。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故知但說大無過。夫言大乘者。即是一心之乘。乘是運載義。若論運載。豈越心耶。又夫不識心人。若聽法看經。但隨名相。不得經旨。如僧崖云。今聞經語。句句與心相應。又釋法聰。因聽慧敏法師說法。得自於心。蕩然無累。乃至見一切境。亦復如是。若不觀心。盡隨物轉。是故大乘入道安心法云。若以有是為是。有所不是。若以無是為是。則無所不是。一智慧門。入百千智慧門。見柱作柱解。得柱相。不作柱解。觀心是柱法。無柱相。是故見柱即得柱法。一切形色。亦復如是。故華嚴經頌云。世間一切法。但以為心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又古人云。六道群蒙。自此門出。歷千劫而不返。一切痛哉。是知因心得道。如出必由戶。何所疑乎。
百法鈔云。大乘一切。皆是心所變。故離心之外。更無有法。即萬般造作。皆不離心。千種起言。豈超心外。
法界觀序云。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已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唯一真之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覩。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而證法界也。乃至故佛身一毛端。則遍一切含一切也。世界爾。眾生爾。塵塵爾。念念爾。法法爾。無有一法定有自體而獨立者。
提婆傳云。提婆菩薩。博識淵覽。才辯絕倫。誕名天竺。為諸國所推。所愧以為所不盡者。唯以人不信用其言為憂。其國中有大天。神驗。黃金像之。坐身二丈。號曰大自在天。人有求願。能令現世如意。提婆詣廟求入拜見。主廟者言。天像至神。人有見者。既不敢正視。又令人退後失守百日。汝但詣門求願。何須見耶。提婆言。若神必能如汝所說。乃從令我見之。若不如是。豈是吾之所欲見耶。時人奇其志氣。伏其明正。隨入廟者。數千萬人。提婆既入。天像挺動其眼。怒目視之。提婆問。天神則神矣。何其小也。當以精靈感人。智德伏物。而假黃金以目。多動玻璃以熒惑。非所望也。即便登梯。鑿出其眼。時諸觀者。咸有疑意。大自在天。何為一。小婆羅門所困。將無名過其實。理屈其詞耶。提婆曉眾人言。神明遠大。故以近事試我。我得其心。故登金聚。出玻璃。令汝等知神不假質。精不託形。吾既不慢。神亦不辱也。言已而出。即以其夜求諸供備。明日清旦。敬祠天神。提婆先名既重。加以智參。神契。其所發言。聲之所及。無不響應。一夜之中。供具精饌。有物必備。大自在天。貫一肉形。數高四丈。左眼枯沒。而來在坐。歷觀供饌。歎未曾有。嘉其德力。能有所致。而告之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質饋。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誣我者人。汝所供饌。盡善盡美矣。唯無我之所須。能以見與。真上施也。提婆言。神鑒我心。惟命是從。神言。我所乏者左眼。能與我者。便可出之。提婆言。敬如天命。即以左手。出眼與之。天神力故。出而隨生。索之不已。從旦終朝。出眼數萬。天神讚曰。善哉摩納。真上施也。欲求何願。必如汝意。提婆言。我稟明於心。不假外也。唯恨悠悠童蒙。不知信受我言。神賜我願。必當令我言不虛設。唯此為請。他無所須。神言。必如所難。於是而退。詣寺。受出家法。剃髮法服。周遊揚化。於天竺大國之都。四衢道中。敷高座。作三論言。一切諸聖中。佛聖最第一。一切諸法中。佛法正第一。一切救世眾。佛僧為第一。八方諸論士。有能壞此語者。我當斬首以謝其屈。所以者何。立理不明。是為愚癡。愚癡之頭。非我所須。斬以謝屈。甚不惜也。八方論士。既聞此言。亦各來集。而立誓言。我等不如。亦當斬首。愚癡之頭。亦所不惜。提婆言。我所修法。仁活萬物。要不如者。當剃汝鬚髮。以為弟子。不斬首也。立此要已。各撰名理。建無方論。而與酬酢。智淺情近者。一言便屈。智深情遠者。極至二日。則辭理俱匱。即皆下髮。如是日日。王家送衣鉢。終竟三月。度十餘萬人。釋曰。稟明於心。不假外者。審如斯語。何往不從。故能德動明神。鑿大自在天之眼。化諧人意。度十萬外道之心。可謂救世良醫。度人妙術。不得斯旨。悲願何成。自利利他。理窮於此。
天台無量壽佛疏云。就一字說者。釋論云。所行如所說。所說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佛即是法身。觀即般若。無量壽即解脫。當知即一達三即三達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於一字上達無量義。況諸字。況一題。況一經。況一切經耶。故經云。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釋云。若不歸一心解。安獲無限功德。以無量功德。即一心具足。若離心。所見皆不圓滿。悉成邪倒。設具行門。皆成分限。
起信疏云。夫真心寥廓。絕言像於筌罤。沖漠希夷。亡境智於能所。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昇沈。任因緣而起滅。雖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原。靜鑒虛凝。未甞乖於業果。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分。不捨緣而即真。凡聖一致。其猶波無異水之動。故即水以辯於波。水無異動之濕。故即波以明於水。是則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
安樂集云。問。何因一念佛之力。能斷一切諸障。答。如經云。譬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絃。音聲一奏。一切餘絃悉皆斷壞。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煩惱。一切諸障。悉皆斷滅。亦如有人搆取牛羊驢馬一切諸乳。置一器中。若將師子乳一渧投之。直過無難。一切諸乳。悉皆破壞。變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惡魔諸障。直過無難。
寶藏論注云。實此非彼。實彼非此。鳥跡空文。奇特現矣者。破彼此也。諸法如幻。比鳥跡空文。皆從心生。奇特現矣。又云。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轉變天地。自在縱橫者。萬物不能自立。人為作名。皆自心起。轉變天地。了一切唯心。則萬法無累其神明。即所向自由。即自在縱橫。
天台涅槃疏云。煩惱與身一時者。除彼所計之一時。若是所解言一時者。此是前後而一時。一時而前後。只於一時義中。說有前後。即煩惱為前。身屬於後。何以故。因果無二。色心體一。三道三德。一念無乖。五陰五脫。剎那理等。貴在破執。執已。了性同空。空無前後。如炷與明一時有。要因炷有明。煩惱與身亦然。故知前後一心。一心前後。如是解者。有何差別。只恐心外取法。而自異耳。
杜順和尚攝境歸心真空觀云。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真空義成故。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由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顯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常作此觀。智慧甚深。
唯識序云。離心之境克湮。即識之塵斯在。帶數之名攸顯。唯識之稱兆彰。故得一心之旨。永傳而不窮。八識之燈。恒然而無盡。
宗鏡錄卷第九十九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鏡錄卷第一百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東國義相法師。釋華嚴經云。當知此一部華嚴經。雖七處九會。而唯在十地品。所以者何。以根本攝法盡故。雖在十地不同。而唯在初地。何以故。不起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故。一地中雖多分不同。而唯在一念。何以故。三世九世。即一念故。一切即一故。如一念。多念亦如是。一即是一切。一念即多念。陀羅尼法。主伴相成。一即為主。一切為伴。隨舉一法。盡攝一切。乃至一文一句。盡攝一切。何以故。若無此。彼不成故。陀羅尼法。法如是故。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出無邊契經海。
復禮法師云。觀業義者。夫業因心起。心為業用。業引心而受形。心隨業而作境。然則因業受身。身還造業。從心作境。境復生心。若影隨形而曲直。猶響隨聲而大小矣。
慧集法師悟道頌云。普光初學道。無邊世界動。迴天復轉地。併入一毛孔。
弘沇法師云。若人執眾生心外別有無情。佛性不遍。皆違如來藏遍法界義。唯識論云。根身器世間。即是賴耶相分。相分不離見分。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離二取相故。真實住唯識。如第六識緣現在心。唯一剎那。誰為能所。設緣三世。亦現在心。妄分能所。若得此意。三界唯心。法界一相。亦何不適。
神鍇法師云。一念淨心微細。如芥子。森羅萬像。猶若須彌。萬像雖復眾多。要從一心變起。離心之外。畢竟無法。是則攝相從心。云內須彌於芥子也。
元康法師云。明悟入者。如來說法八萬四千。所明至理。更無異道。華嚴經云。一道出生死。涅槃經云。一道清淨。大品經云。一相無相。淨名經云。不二法門。論云。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乃群賢所趣眾義同歸。咸指一心之實道矣。
智者大師與陳宣帝書云。夫學道之法。必須先識根原。求道由心。又須識心之體性。分明無惑。功業可成。一了千明。一迷萬惑。心無形相。內外不居。境起心生。境亡心滅。色大心廣。色小心微。乃至知心空寂。即入空寂法門。知心無縛。即入解脫法門。知心無相。即入無相法門。覺心無心。即入真如法門。若能知心如是者。即入智慧法門。圓覺疏序云。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眾生之本原。故曰心地。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祕。故曰密嚴國。統眾德而大備。鑠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住持圓覺而具足圓覺者。如來也。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大事出現。蓋為此事也。三藏十二部。一切脩多羅。蓋詮此也。釋曰。心之一法。名為普法。欲照此心。應須普眼虛鑒。寂照靈知。非偏小而可窮。以圓滿而能覺。故曰圓覺。此約能證也。真如妙性。寂滅無為。具足周遍。無有缺減。故曰圓覺。此約所證也。能所冥合。唯是一心。此一心。能為一切萬法之性。又能現三乘六道之相。攝相歸性。曾無異轍。則世出世間。昇降雖殊。凡有種種施為。莫不皆為此也。離此則上無三寶一乘。下無四生九有。
臺山釋[目*蓋]楞伽經訣云。佛法大旨。舉要言之。不出心為大旨。所以楞伽經。以心為正宗。故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所言心者。謂佛語心。所言宗者。謂心實處。又云。迷則萬惑累心。解則真照法界。迷則生死紛紜。解則涅槃常寂。迷解雖殊。莫不皆是一心隱顯。三藏法師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驗此六識。即究竟果處。而惑者終日作迷解。
跋陀三藏云。理心者。心非理外。理非心外。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心理平等。名之為理。理照能明。名之為心。覺。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會實性者。不見生死涅槃有別。凡聖無異。境智一如。理事俱融。真俗齊觀。圓通無礙。名修大道。
釋道世云。四禪無像。三達皆空。千佛異迹。一智心同。澄觀和尚華嚴疏云。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則物我皆如。泯同平等。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學之者。多棄內而外求。習禪之者。好亡緣而內照。並為偏執。俱滯二邊。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昔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釋云。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境中見佛。是唯心如來。華嚴錦冠云。觀心釋大方廣佛華嚴經者。若約教詮義。則有多門。若不攝歸一心。於我何預。夫言大者。即是心體。心體無邊。故名為大。方是心相。相具德相之法。故名方。廣。是心用。心。有稱體之用。佛是心果。心解脫處名佛。華是心因。心所引行。喻之以華。嚴是心功。心能善巧嚴飾。目之為嚴。經是心教。心起名言。詮顯此理。故名為經。然心之一字。雖非一切。能為一切。觀者。以三大中。具四法界。對彼四界。故成四觀。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觀。若依此悟解。念念即是華嚴法界。念念即是毘盧遮那法界也。
肇論注云。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者。尚書云。天生萬物。唯人之靈。有情無情。為萬物也。靈是心之性。亦即萬物之性也。即物之性空。目擊而非遙。雖近而不可知也。故論云。遠不可見。如空中鳥跡。近不可見。如眼中之藥。遠喻三祇至道。近喻即真不見也。
如上所引祖教。委細披陳。可以永斷纖疑。圓成大信。若神珠在掌。寶印當心。諸佛常現目前。法界不離言下。是以從初標宗。於一心演出無量名義。無量名義。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即一切法。如虛空性。空性亦空。畢竟寂滅。斯滅亦滅。不知以何言故。強名之無盡真心耳。今還攝無量義海。總歸一句。乃至無句。一字一點。卷舒自在。不動一心。究竟指歸。言思絕矣。又此乃是內證自心。真性。絕待。無依平等法門。如華嚴疏鈔云。悟一切法。自性平等者。入於諸法真實之性故。謂真實性中。無差別相。無種種相。無無量相。萬法一如。何有不等。此真實性。依何立故。復次明燈無依法。所謂不依於色。不依於空。若萬法依空。空無所依。今萬法依真。真無所依。即無依印法門。故捨離世間。世間即有種種差別。斯則性尚不立。何況於相。亦不依空立色。亦不依色立空。亦無異無不異。無即無不即。斯見即絕。強名內證爾。
問。如上解釋引證。皆是祖佛之言。何不自語。
答。我若自語。一切茫然。罔措津涯。豈有申問之處。設祖佛之教。皆是隨他意語。曲順時機。是以世尊言。三世諸佛所說之法。吾四十九年不加一字。又經云。先佛己說。後佛隨順。若能如是了達。則知佛語是自語。自語是佛語。故本師云。一切外道經書。皆是佛說。非外道說。又云。釋迦如來語。提婆達多語。無二無別。若於此不信不明。皆成二見。常縈分別凡聖之想。恒生取捨自他之情。欲紹吾宗。無有是處。
問。前標宗章。已廣說唯心之旨。何故十帙之中。卷卷委曲重說。
答。此是祕要之門。難信之法。轉深轉細。難解難知。悉抱疑情。盡居惑地。夫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善品為業故。疑有多種。略說具三。一疑自。謂己不能入理。二疑師。謂彼不能善教。三疑法。謂於所學。為令出離。為不出離。況如有病之人。疑自疑醫。疑藥。病終不愈。若具前三疑。終不能決定信入。今宗鏡所錄。皆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隨聞一法。盡合圓宗。實可以斷深疑。成大信。如清涼記云。謂聞空莫疑斷。是即事之空。非斷滅故。聞有莫疑常。非定性有。從緣有故。聞雙是莫疑兩分。但雙照二諦。無二體故。聞雙非莫疑無據。以但遮過。令不著故。又聞空莫疑有。是即有之空故。聞有莫疑空。是即空之有故。聞雙是莫疑雙非。是即非有無。為有無故。聞雙非莫疑雙是。是即有無。方是非有無故。是知諦了一心。群疑頓斷。則有不能有。空不能空。凡不能凡。聖不能聖。豈世間言語是非之所惑哉。如佛藏經云。佛告舍利弗。須彌山王。為高大不。高大。世尊。舍利弗。四天下中。普雨大石。皆如須彌。有人以手承接此石。無有遺落如芥子者。於意云何。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舍利弗。譬如有人。以一切眾生。置左手中。右手接舉三千世界。山河草木。皆能令是一切眾生。同心喜樂。其意不異。於意云何。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此宗鏡文。所以前後廣引者。只為此心深奧故難信。祕密故難知。乃至菩薩大智。尚須佛力所加。豈況淺劣而能知者。如寶雨經云。佛言。云何菩薩深信如來意業祕密。若諸菩薩。聞於如來意之祕密。謂如來所有意樂法義。依止於心。依心而住。一切菩薩聲聞緣覺。及諸有情。無能知者。唯除如來之所加持。是以雖前引後證。文廣義繁。則語語內而利益根機。聞聞中而驚新耳目。何厭重說。起此慢心。所以本師云。行住坐臥。常說妙法。又云。我於得道夜。及涅槃夜。是二夜中間。常說般若。是以機多生熟。信有淺深。前聞熏而未堅。後聞熏而方入。如大智度論云。譬如搖樹取果。熟者前墮。若未熟者。更須後搖。又如捕魚。前網不盡。後網乃得。又云。復次是般若波羅蜜相。甚深難解難知。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鈍根者少智。為其重說。若利根者。一說二說便悟。不須種種說。譬如駃馬。下一鞭便走。駑馬多鞭乃去。如是等種種因緣故。經中重說無咎。
又問曰。上來數說。是般若波羅蜜甚深因緣。今何以復重說。
答曰。處處說甚深。多有所利益。凡人不知。謂為重說。譬如大國王。未有嫡子。求禱神祇。積年無應。時王出行。夫人產子男。遣信告王。大夫人產男。王聞喜而不答。乃至十反。使者白王。向所白者。王不聞也。王曰。我即聞之。久來。願滿故喜。心內悅樂。聞不已耳。即勅有司。賜此人百萬兩金。一語十萬兩。王聞使者言。語語中有利益。非是重說。不知者謂為重。處處說甚深亦如是。佛與菩薩須菩提。知大有利益。須菩提聞佛說深般若。不能得底。轉覺甚深。聽者處處聞甚深。得禪定智慧利益等。凡夫人謂為重說。且如國王聞於一語。有多利益。賜十萬兩金。此乃增生死根。成於識樂。今聞宗鏡。卷卷之中。文文之內。重重唱道。一一標宗。長菩提根。成於法樂。盡大地為黃金。未酬一字。請不生怠厭於頻聞。令已達者。重堅信心。使未入者。速發聞慧。
問。此宗鏡門。還受習學不。
答。學則不無。略有二義。一者。若論大宗。根本正智。不從心學。非在意思。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故台教云。手不執卷。常讀是經。口無言音。遍誦眾典。佛不說法。恒聞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此論上上根器。聞而頓悟。親自證時。二者。若未省達。亦有助發之力。印可之功。或機思遲迴。乃至中根下品。及學差別智門。須依明師以辯邪正。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須得物物圓通。事事無滯。方乃逢緣。對境。不失旨迷宗。故云。會萬物為自己者。其唯聖人乎。又若約大綱。應須自省。設有相助。亦指自知。
如有學人問先德。如何是禪。
答。悟自理為禪。
問。如理心性。但是假名。何者是實。
答。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但假施設。實相無相如虛空。須自反悟。
問。悟後更有何法。
答。只箇悟處是法。從緣發明。反得自理。
問。此性還可示人令見不。
答。還示渠教自省達即得。不是眼見耳聞意知之事。此箇真精妙明性。不同大虛木石。天生靈妙不思議。即自性佛法僧。若不悟。推求欲見。一毫亦不可得。但離前塵好醜。即是自家本心。若一毫不盡。與佛道者。無有是處。
問。見色但見色。如何見心。
答。即思思之。是阿誰見色。
問。豈不是當境者全是。不應更求見。
答。自思量看。是之與不是。莫問他人。若直下見。更不圖度。佛法只在方寸。心外斷行蹤。但一心一智慧。離內外中間取受。三際理玄。便入無為道。
問。悟何心是道。
答。悟心無心即是道。
問。請為指示。
答。指示了也。汝自不見。
問。是何物教學人見。
答。教渠直下見。也不是物。
又先德問。即今見何物。
答。見本心。
問。見與本心。為別不別。
答。不別。真如體上。自有照用。以明故得名為見。以不動故得名為心。又自性清淨名照。常見自性名用。故知此心。目前顯露。何須問答。豈假推窮。即圓滿門。是成現法。
如有學人問忠國師。和尚。如何是解脫心。
答。解脫心者。本來自有。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眾生日用而不知。此之是也。此乃直指。目擊道存。今古常然。凡聖共有。夫宗鏡所錄。皆是佛說。設有菩薩製作。法師解釋。亦是達佛說意。順佛所言。以此土眾生。皆以聞慧入三摩地故。須以音聲為佛事。顯示正義。破除邪執。非言不通。此有二義。一者約畢竟門。則實不可說。如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又云。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得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此是引導一切初發菩提心人。且令自利。理行成就。歸於實智。究竟指歸宗鏡矣。二者約方便門。是利他行。故云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又不可一向執發言為非。起念成過。何者以即言無言。即念無念。是知言言契道。念念歸宗。若分別門。不無二說。若畢竟門。言思絕矣。
問。如上所立一心之旨。能攝無量法門。融通一切。此心為復能含一切法。能生一切法。為復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答。此心不縱不橫。非他非自。何者。若云心含一切法。即是橫。若云心生一切法。即是縱。若云自生。心不生心。若云他生。既不得自。云何有他。若云共生。自他既無。將何為共。若云無因生。有因尚不生。況無因乎。
問。心非四性者。教中云何說。意根生意識。心如工畫師。無不從心造。則是自生。又云。心不孤起。必藉緣而起。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則是他生。又云。所謂六觸因緣生六受。得一切法。則是共生。又云。十二因緣。非佛天人脩羅作。性自爾。則無因生。既屬教文。云何成過。
答。諸佛隨緣差別。俯為群機。生善破惡。令入第一義理。皆是四悉方便權施。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
問。既非縱橫。不墮四性。則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不。
答。是則成二。
問。如是則一切不立俱非耶。
答。非亦成二。如文殊言。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問。既無二相。宗一是不。
答。是非既乖大旨。一二還背圓宗。
問。如何得契斯旨。
答。境智俱亡。云何說契。
問。如是則言思道斷。心智路絕矣。
答。此亦強言。隨他意轉。雖欲隱形。而未亡跡。
問。如何得形跡俱亡。
答。本無朕跡。云何欲亡。
問。如是則如人飲水。冷煖自知。當大悟時。方合斯旨。
答。我此門中。亦無迷悟。合與不合之道理。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苦說數千般。此事萬種況不成。千聖定不得。大地載不起。虛空包不容。非大器人。無由檐荷。如古德云。盡十方世界覓一人為伴不得。又云。只有一人承紹祖位。終無第二人。若未親到。徒勞神思。直饒說玄之又玄。妙中更妙。若以方便。於稱揚門中。助他信入。一期傍讚。即不然。若於自己分上親照之時。特地說玄說妙。起一念殊勝不可思議之解。皆落魔界。所以圓覺經云。虛偽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又先德偈云。得之不得天魔得。玄之又玄外道玄。拋却父孃村草裏。認他黃葉作金錢。百丈竿頭快散手。不須觀後復觀前。如今但似形言跡。紋綵生時。皆是執方便門。迷真實道。並是認他黃葉。喚作金錢。若大悟之時。似百丈竿頭放身。更不顧於前後。此宗鏡中。是一切凡聖大捨身命之處。不入此宗。皆非究竟。
問。畢竟如何。
答。亦無畢竟。
問。前云不入此宗。皆非究竟。此又云何稱無畢竟。
答。前對增上慢人。未得為得。認虛妄為真實。執顛倒作圓常。為破情塵。權稱究竟。今論見性。豈言虛實耶。
問。以此通明之後。如何履踐。
答。教誰履踐。
問。莫不成斷滅不。
答。尚不得常住。云何斷滅。
問。乞最後一言。
答。化人。
問。幻士。谷響。
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問。此錄括略微細。理事圓明。於慕道人。得何資益。
答。若第一義中。無利無功德。就世俗門內。似有於稱揚。總有二途。能俾初學。一者為未信人。令成正信。攝歸一念。不外馳求。二者為已信人。助成觀力。理行堅固。疾證菩提。步步而不滯寶所功程。念念而流入薩婆若海。似乘廣大之輦。立至寶坊。如駕堅牢之船。坐登覺岸。
問。集此宗鏡。有何功德。
答。此不思議大威德法門。但有見聞。深獲善利。如一塵落嵩獄之崗隴。已帶陵雲。滴露入滄海之波瀾。便同廣潤。可謂直紹菩提之種。全生諸佛之家。何況信解受持。正念觀察。為人敷演。傳布施行。約善利門。無法比喻。功德無盡。非種智而不可稱量。利樂何窮。過太虛而莫知邊際。以滿空珍寶。供養恒沙如來。化十方眾生。盡證辟支佛果。未若弘宣斯旨。開演此宗。以茲校量。莫能儔比。可謂下佛種子。於眾生身田之中。抽正法芽。向煩惱欲泥之內。然後七覺華發。菩提果成。展轉相生。至無盡際。如華嚴探玄記云。於遺法中。見聞信向此無盡法。成金剛種子。當必得此圓融普法。如經云。吞服金剛喻。小火廣燒喻。又如兜率天子從地獄出。得十地無生忍。展轉利益。不可窮盡。皆由宿聞此法。為本因故。頌云。雖在於大海。及劫盡火中。決定信無疑。必得聞此經。大智度論云。受持般若。校量功德。於是持邊。正憶念最勝。今如諸佛憐愍眾生。故為解其義。令易解。勝自行正憶念。是時佛欲廣分別福德故。說言。若有人盡形壽供養十方佛。不如為他解說般若義。此中說勝因緣。三世諸佛皆學般若成無上道。乃至教恒河沙世界中人。令得聲聞辟支佛道。不如為他人演說般若波羅蜜義。此中說因緣。是諸賢聖。皆從般若波羅蜜出。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眴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所以讚弘此典。善利無邊。謂首楞嚴經。以如來藏心為宗。如來藏者。即第八阿賴耶識。密嚴經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以諸佛了之成清淨藏。異生執之為阿賴耶。如真金隨工匠爐火之緣。標指鐶之異名。作圓小之幻相金體不動。名相妄陳。類真心隨眾生染淨之緣。成凡聖之異名。現昇沈之幻相。心性不動。名相本空。認假名而二見俄分。悟真體而一心圓證。迷悟即於言下。法喻皎在目前。昧之者歷劫而浪修。達之者當體而凝寂。法華經云。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脫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竊為一人者。竊者。私也。若私地只為一人說此一句。此人則是從一心真如中遣來作使。告報異生。直了一如之理。即是行真如中事。以真如無邊。至一切處故。則所得法利。亦隨真如之性。無量無盡。又云。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乃至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以要言之。持此經人。四威儀中。舉足下足。皆不離一心真如諸佛行處矣。鴦崛魔羅經云。若人過去曾值諸佛。供養奉事。聞如來藏。於彈指頃。暫得聽受。緣是善業諸根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是眾生今猶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諸佛。暫得聽聞如來藏故。乃至佛告鴦崛魔羅。非是如來為第一難事。更有難事。鴦崛魔羅。譬如士夫。檐須彌山王。及大地大海。經百千歲。此為大力第一難不。鴦崛魔羅白佛言。是如來境界。非彼聲聞緣覺所及。佛告鴦崛魔羅。彼非大力。非為甚難。若以大海一塵。為百億分。百千億劫。持一塵去。乃至將竭。餘如牛跡。復能檐負須彌山王。大地河海。百千億劫。而彼不能於正法住世。餘八十年時。演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唯菩薩人中之雄。能說如來常恒不變如來之藏。護持正法。我說此人。第一甚難。又法華見寶塔品云。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又云。假使有人。手把虛空。而以遊行。亦未為難。又云。假使劫燒。檐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故知竭海移山。非無為之力。任使躡虛履水。皆有漏之通。曷若開諸佛心。演如來藏。紹菩提種。入一乘門。能託聖胎。成真佛子。何以故。謂得本故。如從源出水。因乳得酥。如鴦崛魔羅經云。復次文殊師利。如知乳有酥。故方便鑽求。而不鑽水。以無酥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復次文殊師利。如知山有金。故鑿山求金。而不鑿樹。以無金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言我必當得成佛道。復次文殊師利。若無如來藏者。空修梵行。如窮劫鑽水。終不得酥。故知入宗鏡中。見如來性。菩提道果。應念俱成。如下水之舟。似便風之火。若背宗鏡。不識自心。設福智齊修。終不成就。如求乳鑽水。離山鑿金。任歷三祇。豈有得理。如宗鏡所錄。前後之文。皆是諸佛五眼所觀。五語所說。無一言而不諦。非一義而不圓。可俟後賢。決定信入。如月上經偈云。假動須彌山倒地。脩羅住處皆悉滅。大海枯涸月天墜。如來終不出妄言。假使十眾同心。或火成水。水成火。無量功德最大尊。利益眾生無異說。大地虛空成渾沌。百剎同入芥子中。羅網可用縛猛風。如來終不有妄語。以茲誠實。可遍傳持。功德無邊。言思罔及。所以唯識論偈云。作此唯識論。非我思量處。諸佛妙境界。福德施群生。斯論大旨。非情識知解之所思量。乃是大覺不思議絕妙境界。以此弘揚不思議無盡之福。悉用普施一切法界無量含生。同入此宗。齊登佛地。華嚴疏主藏法師發願偈云。誓願見聞修習此。圓融無礙普賢法。乃至失命終不離。盡未來際願相應。以此善根等法性。普潤無盡眾生界。一念多劫修普行。盡成無上佛菩提。
宗鏡錄卷第一百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