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8a部大正藏第57册P0439 A淨土疑端 (4卷) 〖 日本顯意述〗.txt
No. 2208 A
淨土疑端卷第一。
釋顯意述。
玄義分疑端目錄。
一。各發無上心下。三心菩提心同異之事。
二。共發金剛志下。末法時機不可發金剛志事。
付。煩惱斷不斷事。
三。歸命盡十方下。十方西方一致決判之事。
四。法性眞如海下。此中何無歸法文耶之事。
五。學佛大悲下。二乘自調心云何學大悲耶事。
六。頓教一乘海下。今經一乘頓教決判之事。
七。今乘二尊教下。二尊一教二尊二教決判之事。
八。隱於西化下。一代教興爲今經序之事。
九。然衆生下。眞言教攝根鈍障重事。
十。如大經說下。觀經弘願如大經說釋決判事。
十一。言南無阿彌陀佛者下。責牒文之事。
十二。聖衆莊嚴下。法界同生三輩爲觀境否事。
十三。淨信心下。今經佛力示觀義細釋之事。
十四。觀佛爲宗等下。一經兩宗義決釋之事。
十五。菩薩藏收下。二藏二教爲自宗判教事。
十六。出在何文下。已說定散出在未說五文事。
十七。十三觀(乃至)定善下。可爲十六定善之事。
十八。三昧異名下。三昧異名文不見華嚴事。
付。思惟可通散善之事。
十九。二請定善下。自宗三輩屬散善義未成事。
二十。次下散善緣下。三福業可夫人請事。
二十一。即以道理破下。諸師因果推驗義道理顯然事。
二十二。法性生身變易生身名義體相差別之事。
二十三。岸上之者下。何用濟爲自他共許故能破不成事。
付。涅槃七衆沒溺譬細釋事。
二十四。重擧返對下。重擧與返對問答決判事。
二十五。上品凡夫下。上上品機已入十信機歟十信前機歟事。
二十六。以佛願力下。一日齊戒人乘何願力往生耶事。
二十七。若論小聖下。聖人所居位地攝九品中否事。
二十八。到彼華開下。道理文證以四義可曾修大乘人責事。
二十九。凡言菩提下。不退別時成佛別時異義決判事。
付。今宗許一行成佛否事。
三十。功德雲比丘下。不論淺深念佛名言總一行證事。
三十一。爲簡外道下。天台作判無此義依何義作此釋事。
三十二。通論家不會論意下。可非通論家誤事。
三十三。彌陀經云下。二經念佛有三異彼證誠此證不可成事。
三十四。云何起行下。論文無起行文之事。
三十五。何故不論下。不論言重重細釋事。
三十六。如經中說下。此何經文耶事。
付。願行差別。
三十七。聞他說言下。唯願別時本據責事。
付。相續不相續願行細釋事。
三十八。十願十行下。六字願行具足決判之事。
三十九。同性經下。彼經似淨土化總屬報身事。
四十。無量壽經下。別願應身因不可報身因事。
四十一。一一願言下。十八一願何言一一耶事。
四十二。自他受用義性宗相宗所判之事。
四十三。上輩三人(乃至)來迎此人下。不可有報身來迎事。
四十四。以斯聖教驗知下。大品未說彌陀事如何驗知事。
四十五。下輩三人是下。今釋不可當論文事。
四十六。先證小果下。於彼界二乘心種生不生決判事。
四十七。何時得忍下。非經末得忍義決判事。
四十八。非是光臺下。光臺所現通依正否事。
四十九。所引見彼國土文問答決判之事。
五十。十三異方便下。異方便體在光臺何關下文十三觀耶之事。
玄義分中疑端(五十條)。
一。各發無上心者。問。此句爲勸大菩提心。爲當云何。若言勸大心者。今所勸衆。理攝三輩。而其中下二輩。豈能發得此大心耶。若言非者。下云同發菩提心者。此句豈不然耶。又此心非菩提心者。更以何心名無上心耶。
答。無上心者。菩提心也。但菩提心名言雖是一。其義有多種。且彼聖道門中有三乘菩提心。有一乘菩提心。有緣事菩提心。有緣理菩提心。有顯宗菩提心。有密宗菩提心。如此。今經中所說菩提心。大有二種。一自力菩提心。即三福中菩提心也。此中一代諸教菩提心可攝。二他力菩提心。即得益分中侍女諸天菩提心也。今所勸正他力菩提心也。此心即亙至誠心等三心。今且勸初至誠心。各發無上心。云也。此心九品通因也。非彼上輩正行菩提心。仍重重疑難更不可來也(云云)。
二。共發金剛志者。問。末法時機濁惡凡夫。輕毛信心尚難可發。那忽勸發金剛志耶。又發此心斷四流者。論注云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相違如何。
答。金剛志名言。又歸他力立也。論機功。雖信解輕毛。願力住持故。得金剛稱也。次斷不斷義。言異心同。橫超斷斷。斷而非斷。言得涅槃分。不斷而斷也。仍非相違也(云云)。
三。歸命盡十方者。問。前言願入彌陀界。似勸歸西而今何還十方佛歸云。云何。
答。此偈意者。以西方彌陀界即盡十方也。此經中有始終二門。始簡通歸別。終以別攝通。故依報觀門說係念一處想於西方。正報觀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等。是可思合(云云)。
四。法性眞如等者。問。前標後結。皆言歸三寶。此中何無歸法文。如何。若言法性眞如海即法寶者。下言三佛菩提尊。但爲佛寶中法身佛耳。
答。是有多種。一義云。佛寶中法身。即又法寶故。法性眞如海句兼法寶。別不說歸法偈也。起信論歸敬偈中。有法性眞如句。香象疏科法寶而兼法身佛。以可爲准例也。一義云。法寶有四種。教理行果也。今偈中法性眞如海者。理果二法也。十地三賢海者。教行二法也。如次佛寶僧寶所攝所學也。故佛僧二寶文是兼含。別不說法寶偈也。一義云。今偈只歸佛僧不論法寶事。可有深意。是則顯人法一體義也。其故今經中三寶體。阿彌陀佛入法是也。法即無量壽。是名除苦惱法。涅槃常樂法也。人即能覺佛。是有分覺滿覺。滿覺佛寶。分覺僧寶也。即釋名門中。開此人法爲依正通別眞假。此義有故。人法一體成。成所歸境。即第七觀初。夫人禮三尊得除苦惱法證。今勸歸依合掌禮。所擧佛僧二寶。即此三尊也。三尊則除苦惱法故。更不說法寶偈也。但存知此義。通達前二義。彼教理行果法寶。皆此無量壽法故。終不違背也(云云)。
五。三乘學佛大悲心等者。問。二乘自調。誰學大悲。若其同學。何分三乘。若言此歸淨土三乘者。盡十方言若爲消之。又淨土中寧有獨覺。云何。
答。是得上第三義可得意也。所謂阿彌陀佛所開三乘衆故。通讃學佛大悲心長時無退者也。長時無退者。無量壽義也。但體一佛德。其相用示三乘差別。即淨土中菩薩聲聞人天等。因順餘方有異名義也。即次盡十方言。以彌陀界盡十方故。淨土三乘爲本。但穢土二乘可有攝不攝二門。約內證法體是同也。論外用淨穢境異。穢土二乘有非一乘體內用之邊。如此可思(云云)。
六。頓教一乘海者。問。今經中輩遇小凡夫。生彼亦住自乘小果。何以總名一乘教耶。若言彼後轉向大者。准諸師意。應是漸教。何名頓耶。況今經中何處有其向大文耶。
答。三一漸頓旨。輒難決了。今略宣釋義意趣。此經以觀佛念佛爲宗。以易行易往爲要。觀佛念佛是佛智法門故。定散萬機乘之歸一極。仍名一乘教。而其萬機位常沒在超入佛果。故頓教也。但中輩證小果故。至三乘教云。彼大乘廣智願力所攝體內權也。故同一念佛正覺花化生。全非大小隔別聲聞也。故大經云。聲聞菩薩咸同一類等。次至轉向大乘故言可漸教。一乘體內二乘轉向大乘終益。頓家漸故。猶是頓教攝也。如此可思之(云云)。
七。今乘二尊教者。問。爲是一教爲二教。云何。若言一教者。下文云娑婆化主廣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弘願。豈非要門弘願以爲二尊教。云何。若言二教者。今經正說十六觀門。但是釋迦言教。乃至大經四十八願。莫非此尊所說。寧可以此偏對二尊分二教。云何。
答。此義古來諍論也。今且存二尊二教義。文證如一邊疑難。娑婆化主安樂能人能說二尊也。要門弘願所說二教也。而要門言此經定散二門。迴定散二行判求往生。弘願如大經說云。一切善惡凡夫得生等判。證益分齊既有寬狹異。立二教各別在文分明歟。加之宗旨門中。立觀佛念佛兩宗。豈非二教所詮。云何。若一教。能詮教一。所詮宗二。其理不可然。仍今偈文今乘二尊教可得意二尊二教也。其則今經教相也。若大經若小經。二尊一教。只詮念佛一宗不立觀佛宗故也。今尚可會處。一片疑難歟。而難勢趣頗不當釋義。今立二教。必以言說非名教。彌陀顯彰弘願在第七觀初。身輪說教也。其教弘願在大經故。如大經說云。彼雖釋迦言說。本是彌陀願。故名彌陀教。是則分別教宗分齊配二尊計也。爾云釋尊彌陀教不說不顯念佛云非。如此解難勢自消歟。
立二教觀經法門也。大小二經二尊一教也。即釋迦教對隨他機情立觀佛教。能詮方便也。彌陀教所詮實義也。即今經立二尊二教。爲分別證益分齊也。所詮釋迦教。攝定散善機。不攝無善機。彌陀教他力超世別願以。有善無善齊攝之顯。今以彌陀教淨土宗極教相也。若不然。別異弘願超世本願等。云名義不可顯者也。即其別異者。釋迦教通因違故也。釋迦諸佛通佛法義。談諸惡莫作等攝善人。彌陀教不論善惡凡夫。故通違別意也。尋云。釋尊諸佛教不攝無善云事難思。先釋尊五百大願中。十惡山邪見林入衆生度等。凡無善機攝說經教是多。何彌陀一佛別德哉。答。釋迦諸佛利益意樂。無善機不攝云非。但釋迦諸佛教意。無善機攝。先引入定散善機。後出離許也。釋迦無善機爲作善機。應彼機出穢土給。彌陀御身居淨刹而攝無善。是則不借漸次方便。故頓教云。無善直攝。直入教名也。以之超世別異弘願云。觀經二教分別。所詮此起盡顯爲也。大小兩經。釋迦私御言無。一向彌陀教述也。即彌陀教釋尊傳說給者也。凡縱釋迦說。念佛義明彌陀教也。縱使彌陀說。觀佛義說釋迦教教相立義也。二尊教即二尊二教也非。二尊教一教二教教相約束可依者也。仍靖邁師藥師經疏。二尊教釋。彼釋迦與藥師爲二尊。彼二尊一教也引。是例同人有今義不當也。可思之。云何是也。
八。大悲隱於西化等者。問。隱無勝化文在涅槃。驚入火宅喩出法花。今何依彼諸經還標今經序耶。
答。就此文有淺深義門。淺義云。此序題門中。從初至皆蒙解脫。序聖道門。然衆生障重以下。序淨土門。序聖道門中。以涅槃法花文顯出世元意。何足疑論。云何(云云)深義云。此文實似序聖道教益。釋義深意總序一代教興也。故大悲也。即大經依如來以無盡大悲矝哀三界等文。而會涅槃法花意。序出世元意也。若不爾。淨土一門可非大悲極談。今釋始終不相叶義也。但涅槃法花說相。正似令蒙聖道機。佛密意者遠通今經也。觀念法門諸經頓教文義歷然此意也。
以今經意見一代諸經。大悲極談自然歸淨土也。即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衆生。故皆歸他力至極可成可落居者也。此即以觀經諸經成敗意也。
九。然衆生障重等者。問。此釋爲言漸頓諸教不攝此機。若言然者。且如六波羅蜜經陀羅尼藏。正爲根鈍障重之機。今經下輩雖攝五逆。仍除謗法。豈言攝彼不攝機。云何。故今眞言宗人。多說己宗易於念佛。此義云何。
答。此事人以思極難。但恐未得宗骨歟。且今釋大意者。漸頓教益多種。若依心起行於此土得道。總是聖道難行一門。根性利者所入也。仍六波羅密經中雖攝根鈍障重。彼若此土得道門。總是聖道難行也。更不及今經攝一切善惡凡夫也。即眞言宗中許三種悉地。上根即身成佛。中根十方淨土往生。下根修羅崛住壽等也。明知總持藏所攝機中。又分上中下根。上根爲聖道機。中根爲淨土機也。故逆謗闡提輩中。依眞言三密行得即身解脫者。今漸頓八萬根機攝也。若迴三密行求生淨土者。即今經定散兩門機。彼三密行三輩中上輩業也。仍下下品但稱名機勝也。不得此意人。聖道即身成佛爲易。淨土往生難云。即招自教相違過也。若又以自教淨土門對今觀經易云。不委今經定散念佛廢立。即又有聖教相違過。凡龍樹八宗祖師也。分難易二道。稱名易行爲宗。何宗末學可破此論判哉(云云)。
諸大乘經意。皆五逆謗法得脫不說無。而釋抑障重機觀經攝釋。其故有事也。即諸經中。根鈍障重得脫許。若此土得脫。猶根鈍中又根性利者也。若此障重機生淨土可成許。今經心成也。實障重機。非念佛不可出離者也。若出離念佛正因益也。陀羅尼等正行簡機法也。凡不堪念佛機。諸行陀羅尼等行說經。不可有者也。故天台十疑論諸行不堪機念佛勸。眞言大日經疏等其旨見。禪百丈禪師清軌云書。不堪坐禪教可令念佛(文)。(取意)問。修諸行行人。而雖歸佛。念佛故不解。其各各正行功思。可出離如何。答。己所修行力思迷情也。而佛知見方歸佛故出離。是佛力不知。自然佛力加生可判也。若念佛功非。己各各所修諸行故可出離執。邪見故不可往生可定也。但是猶教門施設也。實臨終時必佛力恩也覺悟可生故。皆迷情迴心也。即迷情分位。酬因實事不可見者也。即教文實義立事。彼三車門外設云教文也。而實一車乘習實義也。又八六四二萬十千劫五果迴心判教文施設也。實得生其土皆爲菩薩實義也云分齊今相似也。
十。言弘願者如大經說等者。問。如上文者。顯彰弘願亦此經事。今何還言如大經說。況大經中都無一切善惡等文。若是取意。何文意。云何。若其言取願文意者。餘處釋於願文之外指言上卷文云等。云何。
答。顯彰弘願實今經中事也。即第七觀初應聲來現。住立空中度韋提姿。是其顯彰弘願相也。而如大經說云釋意。顯彰事在此經。所顯弘願大經說故。以今經所顯弘願指同大經所說也。但至大經中言無一切善惡等文難。是取意釋也。所謂第十八願玄義也。彼願中十方衆生。即今經善惡凡夫故也。爾觀念法門中引願文畢。別又此經上卷文云等云事。寄上卷終文顯本願玄旨也。其文者。即上卷終菩薩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諸衆生功德善力住行業之地故能爾耳。又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等云影傍二文意如此引釋也。可思之(云云)。
十一。言南無阿彌陀佛者等者。問。此牒何文。云何。若牒首題。首題直言無量壽。若牒下文。此中那忽牒下文。云何。凡此一段義意難見。若爲消之。
答。此釋實幽玄。學者云云不同也。有義云。牒下文顯首題也(云云)有義云。梵本首題如此歟。今云。此義者顯玄義意也。言意者。無量壽三字漢名處即有六字義。抑其義牒言南無阿彌陀佛者。顯首題玄義也。而故今經觀佛念佛有兩宗。首題名字又並可標之。故無量壽標念佛三昧。觀標觀佛三昧。如此釋也。次梵漢相對釋作意者。今此牒釋文顯非梵漢相對。遮學者誤也。新學者見此釋。誤三字可思六字對故。六字對六字梵漢相對其義如此示畢。上釋梵漢相對非知也。就之有疑若然者。何又就三字漢名牒六字梵文哉。爲釋此疑。今言無量壽者是法等云也。意者今歸命無量壽覺云無量壽法也。覺人也。能覺人不離所覺法故。經擧法攝人。今人法並彰。阿彌陀佛云也。例之又歸命二字開顯義釋六字牒釋意盡。擧一示萬故。略不云之也(云云)。
今釋中義牒釋其例往往也。謂第七觀釋。經文不見以義釋入汝及衆生云牒釋。又勢至觀釋。牒文而過釋等也。凡今無量壽三字開四字。從四字開六字也。因位南無也。果位阿彌陀佛也。因果不離故並彰南無阿彌陀佛也。南無心發阿彌陀佛成也。今我等所歸法藏菩薩修因南無心也。依之阿彌陀佛成。能歸所歸一體也。今又我等發南無心歸阿彌陀佛。又阿彌陀佛可成也。一切諸佛成覺皆此義也。仍一代八萬聖教。唯南無二字攝也。即我等命從本佛壽命故。歸此命成無量壽。歸成覺也。我等命本如來壽命云事。涅槃經說。即云一切衆生壽命江河流入如來壽命大海(云云)。故開無量壽三字能覺人。仍覺字開。此能覺修因心歸命心。故歸命無量壽覺六字テ。此梵語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也釋顯者也。
十二。聖衆莊嚴現在彼衆法界同生者.問。既言同生。亦應在彼。分爲二衆。有何意。云何。若言舊住新往異者。現在彼言不相應也。又問。言同生者。爲指三輩。爲當云何。若言指三輩者。三輩爲境既同諸師。何不許其十六定善義。云何。若言不指彼者。既言十方法界同生。三輩豈非同生類。如何況於十三觀中。何觀觀此同生境。云何。雖有普觀作往生想。彼是自生。未觀同生。其餘何觀觀此境云何.
答。此釋文言幽玄。學者多迷旨趣。意不同今依一義述文正意。此聖衆莊嚴中分二意。現在彼衆捨身往生類也。即說當得往生文意也。法界同生者。即便往生衆生也。又可云即身往生。所謂乍有十方。而證得往生益者也。是雖得往生。未捨穢身。故非現在彼衆也。次此同生類指三輩哉否哉事。其理體云即三輩等機也。但所用不同也。三輩中三福行人。依上十三觀安心明成即便當得兩益故。不爲所觀境。但是能觀行者也。而今法界同生云。衆生體不可有三輩九品外。但觀之在十三觀中。即眞身觀念佛衆生攝取不捨等文是也(云云)。
十三。淨信心手持智慧輝者。問。無量壽觀觀佛三昧。何不釋言依定發慧照彼依正。直言信心持智等。云何。又准論註。由觀生信。今文翻之。若爲通之。
答。是有二義。一義云。今觀佛力觀也。非定善觀。故不言依定發。信以持釋也。智慧輝者。即佛智光也。觀念法門三心爲內因。三力爲外緣等此意也。一義云。以信心手持智惠輝常照彼事者。信定相應相續繫念。即觀行成至三昧成就位故。持字常顯定義也。持者憶持也。經恒憶此事云。憶持不捨等云。即三昧修行方法也。法事讃云。持心不散業還成業成見佛花臺衆等。皆此意也(云云)。
十四。觀佛爲宗念佛爲宗者。問。宗是主義也。國無二主經宗應一。今立二宗。豈應理。況准諸經。觀佛念佛一法異名。今經正說及流通文說相亦爾。且如第九觀云。觀無量壽佛者。即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以念結觀此文尤明。今何分爲二宗名。云何。
答。一經不可有兩宗云者。說一教可經。此經者一經。其中有二教。教能詮也。宗所詮也。教既二教。宗又二宗也。更不違大道理乎。次觀佛念佛一法異名也云者。念佛三昧言亙觀念稱念。觀念實可爲觀佛異名。稱念不爾。故立爲別宗也。得此意消經文時。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文。隨他前觀佛異名也。隨自後稱念一行也。故就念佛衆生攝取不捨文。唯標專念名號得生釋。能能可思之(云云)。
十五。菩薩藏收頓教攝等者。問。二藏二教判攝諸經。他宗所用。准依註論安樂集等。宜以難行易行聖道淨土爲自宗判教。今不辨之。有何意。云何。
答。一家教相大二門一古今通用教相。二自宗所判教相也。二藏二教古今通用也。二門教二尊教自宗所判也。而今宗教門中辨諸經宗。今經宗即自宗所判中。示可有聖道淨土二門教也。次立觀佛念佛兩宗者。即標二尊教所詮。亦明自宗教相也。如此立畢。後還論二藏二教。自宗二門二尊教古今通用二藏二教判攝時。菩薩藏而非聲聞藏。頓教而非漸教義爲顯也。爾末學此意不得。一家教相唯思二藏二教。甚乖祖意(云云)。
十六。出在何文者有通有別等者。問。此通別文皆是序中夫人請問如來放光現國。尚未言說。況爲所說定散出在文。云何。若言此文作所說由故言出者。可言出自。何言在。云何。若言韋提唯請定善在此文。故言出在者。問答乖角。前問二善出在何文。至答豈指請定文。如何。若言如來放光現國異方便體。故定散在此文者。標釋不合。前標二善出文有通有別。上標亦云定散二善通別有異。至釋豈指通三文中第三一句。獨爲二善出在文。云何。
答。此事古來難義也。學者云云非一。且述一義意。今問定散二善出在何文意者。上定散兩門料簡即有其六云。三重六義可有令知此定散二善問出在何文也。答之有通有別云引五文心者。今經定散二善三重六義玄旨。顯在此五文也。其故通二請能請所請文也。放光現國能說所說文也。別二請能爲所爲文也。如是解上開章中標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今正釋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云六義。即被知料簡出在通別有異文之六義也。大意如此。更委解通二請能請所請文也云故。請教我觀於。是請唯定文故。初重自力義。此中出在也。放光現國又能說所說文也。云者。今經所說佛力異方便門也。其異方便體在放光現國。故此文正十六觀門佛力觀成義出在文也。次別二請能爲所爲文也。云者。簡九域取西方。我今樂生等言即顯一心信樂求願往生義故。第三重願力義。此文出在也。開此五文爲一經時。別二請已下文。還通二請能請自力義顯。十六觀門即顯放光現國義。得益分顯別二請益。仍一經六義本此五文出在料簡也(云云)。
十七。十三觀已來名爲定善者。問。類例既有十六觀名。何唯十三爲定觀。云何。故元照云。想觀二字既通十六。十三定善不攻自破。此難尤重。若爲消之。
答。難勢從諸師所見來。非無一往其謂。然而彼未解今經定善示觀深義故。十三定善佛力觀成益。三輩散機通。十六觀成義不許也。今釋深顯此義故。釋正觀即是定門更顯九章之益。十三定善觀門益以佛力故。通三輩散動機。得立生想觀名也。故想觀二字雖同。觀成義文差異。中論云。語言雖同。其義各別。即此例也。而元照疏依法不依人涅槃極誡也云。破今釋殘不攻自破言。今又可云。照公所見依文不依義。乖依義不依語涅槃極誡(云云)。
十八。如華嚴說思惟正受但是三昧異名者。問。彼經何處有此文。云何。戒度雖引菩薩入善思惟三昧等文。未爲明證。若以經有思惟三昧之名。定執思惟但是三昧異名者。經中亦有慈心三昧等名。當以二福中之慈心亦爲三昧異名。云何。故知彼是菩薩所入深三昧中一三昧名。豈同今言觀前方便名思惟。如何。又彼所引新譯經文。今文所指豈當彼云何。又縱彼經有說思惟三昧異名。何妨此名亦通散善。故諸師意兼存二義。一云。下三淨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二云。十六觀中初二想觀。名曰思惟。此釋縱容似得通旨。今言豈通散善。得非偏論。如何。又思惟者既言觀前方便。應是三惠中思惠心。若爾諸論性相。思惠唯散。修惠唯定。依之而判。可謂不通定善。何言豈通散善。如何。
答。華嚴勘文戒度所引。今釋不叶。不足依用。今勘經文。六十花嚴中。多觀前方便思惟名有文。一經始終其文多多也。其中入法界會海雲比丘章。大海爲境界。觀察大海。先思惟十事後入正受見。而地觀文全同也。今釋所指正當彼文歟。其思惟三昧云者。新譯方也。舊譯經善伏三昧云。其上一三昧別名。非諸三昧前方便。戒度勘文。志雖深切。得文事未當歟。次縱彼經有思惟三昧異名文。何其名又散善通事妨等云難至。今釋豈通散善云。思惟名總非云不可通散善。文意者以華嚴文同地觀文畢。韋提所請豈通散善哉云也。次至思惟思惠云難者。此難又不當釋義旨趣。今釋意於定善門中思惟正受對判。思惟散心事。自顧尚釋有覺想故然而觀前方便。三昧分位定善門所攝。非散善門所屬云釋也。定心散心云今分別定善散善。義門各別。不可混亂之(云云)。
十九。雖有二請唯是定善者。問。若以前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照後思惟正受唯是定者。何得自分十六觀門爲兩門。云何。若言十六想觀雖其名同其義別者。何妨上請雖總言觀。第二請中分爲思惟正受二請。其思惟觀通散善也。凡欲破他。須成己義。今雖破他思惟爲散。未成己義三觀屬散。破立未盡。諍論爭息哉。
答。教我觀於觀定觀也云事。自他共許義也。而諸師此義乍許。不思惟正受對定散故。以上照下破他義者也。但十六觀分兩門自義意。示觀觀通散機義以。十三觀領解得生極三輩散機上被。三輩生想觀名也。是必三輩觀散善云非。生想觀體上十三定善觀。佛力願力故。散機不隔散善門名也。如此得意已。名同義別意也。諸師思惟三福對不可混。次己義未成云難。釋義幽致不極歟。今一章料簡。五文定散宗義。光臺現國以十三十六觀體故。定善示觀玄旨。上來顯畢何三觀散善門名義未成可云。云何。然者破立未盡難不可來處也。
二十。次下散善緣中等者。問。次上文云我今爲汝廣說衆譬。接之而言亦令未來欲修淨業等。見此文勢。似以未來亦同夫人。諸師消文其意在斯。今依文釋亦似同之。故下釋云此明夫人所所請利益於深及未來等。若爾此文可謂夫人請三福證。何爲散善自開文。云何。
答。來難未當釋義。今釋意雖分十六觀門爲定散兩門。未云三輩觀是散善也。故上文十三觀定善三福九品散善云。未云三觀散善。義意者。三觀體十三觀也。十三定善所示佛力觀成益不隔散機故。開觀益名三輩生想。全非定散二行位。故不屬散善也。唯是佛力三昧故。十六觀即十三觀也。得此義所難自遮。但今釋前後委此義不述云有疑滯。是今釋意許也。凡今家釋義習。於自宗深義言不表。存此義意而顯示也。仍勘定一部前後。釋始末可料簡也。至定善示觀緣。依文釋義時。此中疑次第可消故也(云云)。
二十一。即以道理來破者。問。如諸師解。以果驗因。其理顯然。今能破釋依何道理。縱有何理能破他義。若不會彼因果道理。己義難成。今門何無其會通。如何。
答。所破義實見依因果道理。見能破義勢。依機教相應道理。聖道淨土二門教通利鈍二機故。以常沒鈍機可爲今經正機難歟。但所破義勢不可不會。會之至不別時意二乘門正可知之。所謂自力他力二門異故。諸師依自力因果。一片定之。今以他力因果成立凡夫往生義也。凡今經論相違六門。初四門定機。後二門定其因果。因即念佛願行。果即酬因身土也。仍當段諸師修因感果道理置暫不會也。
二十二。如華嚴法性生身變易生身者。問。彼經何處有此文。如何。又二種生身名義體相差別云何。
答。彼經中說十地行相事。十地一品也。此品中法性生身變易生身無名言。今釋所引實以不審也。但此釋意者。非經文言說七地以前變易法性身。唯准華嚴經說判初地七地菩薩。是言法性變易歟。又其故彼十地品意初地已上名出世間位。又說無漏聖位。餘勝鬘等經明二種生死中。是可變易生死位故也。仍龍樹十住毘婆娑釋彼經十地品。而阿惟越致菩薩言無八萬蟲虫。彼論阿惟越致者。初地已上也。虫身分段身也。既無蟲虫云。變易身事勿論也。又智論同龍樹所造也。十地菩薩通受法性身見。仍依是等論藏說。探彼經義意。造此釋歟。又和尚花嚴根本一乘學見。彼宗祖師相傳作此釋歟。追可尋之。次二身名義差別云者。經論章疏中未細分別。雖未勘之。散在文義以案之。法性生身者。可功德身。所謂法性理。證而所受色身。法性生身。云歟。此名言出智論。乃至佛有此義。變易生身者。微細生死過患身。是有因位。不可有佛地。變易者因變果易義也。念念微細生滅。非分段生滅。分段生死三界死此生彼麁異熟也。變易生死界外微細異熟也。其體是有漏也。仍法性變易二身以有漏無漏可爲差別歟。
二十三。岸上之者何用濟爲者。問。准涅槃經恒河七種衆生之喩。第七度河到岸者但喩如來。其前六人浮沈雖殊。未離河水。於六人中。前三凡夫。後三三乘。然今自言岸上之者何用濟爲者。還成他義能破自敗。爲之如何。又此能破尚未能責上四品解。況下五品。然言已下可知。云何可知。云何。
答。此難一往爾也。但彼七種衆生中。初常沒不出衆生。今所取正機也。第二出已還沒衆生。諸師所取下輩類也。今又強不可云非淨土機。傍可攝之。第三出已得住衆生。即外凡也。第四住已觀方衆生。內凡。第五觀已至淺衆生。二乘聖位也。第六水陸自在衆生。菩薩也。第七到彼岸。佛也。爾此中間四種衆生中。今所責攝上四品機。既至淺處水陸自在也。仍判屬岸上類此破設也。次不破下五品云難至。破上四品可立常沒衆生畢。下五品可常沒勿論也。故已下可知云也(云云)。
二十四。重擧九品返對破者。問。前第二門亦重擧彼。何特此門言重擧乎。又返對者。其義云何。若言諸師以果推因。今則依因名返對者。只是異義。何成破。云何。況今雖取因文證凡。未決得果淺深遲速。返對之破何以成。云何。
答。重擧有二義。一義云。重擧諸師九品。就此義會所難。上道理破雖擧諸師解。具不擧九品。今具擧故重擧九品云也。又今云重擧。唯是對第一門語也。必第二道理破非云不重擧。一義云。重擧云者。擧九品事似重擧。意不爾。重言遠被破字也。意者重擧經九品返對諸師釋破云也。是則道理破上返對破重也。又九品言縱諸師九品也重言擧不屬破思也。次返對破者。是亦有二義。一義云。因果返對也。所謂諸師取得果文爲定量。今引修因文返對破也。一義云。文義返對也。諸師義推也。今出文證返對破也。雖有二義。諸師以果推因。今不會通得果淺深云難。不可不會。是上道理破中如料簡。即悟無生等會能。至二乘門成立願力宗義時。自可成會通也。所謂他力因果速疾。異自力因果故。諸師義推順諸教違今經也。但依他力門即悟無生中。亦可有多義。或從常沒位超十信一萬劫證初住無生。或超地前三賢證初地無生。或超三賢七地證八地無生等也。五祖釋義各宜一義。今師御釋多初住無生也。註論不退當初地。念佛境八地云。他力不思議通成諸義。不可執一途歟(云云)。
二十五。大乘極善上品凡夫者。問。極善上品分齊云何。此位已入十信以否。若言入者。下文云但爲常沒衆生。若言否者。既於大乘凡夫位中說爲極善。寧非十信善趣人。云何。又如夫人現身既得十信中忍。生彼必居上上品位。豈非十信名極善。如何。又群疑論云十信滿位。師資所判豈相違。
答。大衆極善分齊雖難定。依但爲常沒解釋。未入十信大道凡夫作業時猛故得極善名也。但至一邊難。常沒凡夫一日七日作業功。一萬劫修行等故。或多是十信中忍云。或釋十信滿位歟。是則於十信中信心氣分而立十信名歟。不爾但爲常沒釋可鉾楯。故也。往生要集云。善導禪師取大小乘方便以前凡夫判九品位(云云)方便十信已上也。故知。惠心意。今釋義十信前常沒位取得給(云云)。
二十六。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者。問。此人乘何願力生。如何。第十八願直言乃至十念。不云乃至一日齊戒。第十九願雖言修諸功德。此人未發其菩提心。第二十願簡言聞名係念。不應攝此雜散之業。除此三願更指何願以爲此小戒人所乘。云何。若云此人迴心念佛乘彼第十八願生者。九品往生理皆可然。何獨此品作是釋。云何。
答。九品所乘論正因皆第十八願也。第十八外無生因願故也。但至當品始以佛願力云意者。無善凡夫一日齊戒。縱雖用迴向。往生義難信故。故以本願道理此義釋成也。例下輩中如云乘佛願力乃得往生等。縱雖存諸行本願義。限當品不可云願力云疑難。一往可來也(云云)。
二十七。若論小聖去亦無妨者。問。若爾聖人生彼所居位地。還可攝此九品中否。若言攝者。准大經說。凡衆往生分爲三輩。其外別明聖衆往生。以知不入九品攝也。若言否者。理亦難思。彼國雖有海會聖衆。不出菩薩聲聞人天。然今九品。上三菩薩。中三聲聞。下品三生義當人天。豈言除此三三品外別有聖衆所入地。云何。
答。此事異義不同也。今且存一義。聖人往生時所居位地。又隨可九品所攝。道理在一邊疑難。但今經大經三輩九品共約凡夫說。隨修因是云也。若論其果報。不退諸菩薩理可居上上品。諸比丘衆可會中上品。仍聖人生位不分三輩九品也。然而所居不出三輩。例如疑惑胎生者障盡還同三輩也。
二十八。到彼花開方始發心等者。問。菩提心位淺深多重。然彼後益入歡喜地。准知花開發心初住。今何不顧如是文理。直取發心之語返對此三品。云何。又諸師意准依大經三輩通說發菩提心。故知今經下輩必是曾修大乘之者。又以果推因。彼土所入既大乘位。故知修因必有大行。此義是非今都不論。朦朧返對寧成破。云何。又准大經。若人無善本。不得聞佛名。安樂集等亦許此輩必有宿善。今若強破諸師解者。佛祖明訓還爲昧。云何。
答。是有四難。次第可會通。先後益入歡喜地發心初住云難者。未必然。此土行相既結三途定業。彼土發心理當十信。從善趣至初地經十小劫。有何相違耶。次准大經曾修大乘人也云難。三輩九品大都雖同。修行相貌必不一准。且大經中輩非出家人。觀經中輩兼在家出家。菩提心通局理又如此。今經三輩約遇大遇小遇惡機。大經三輩約遇大機。兩經互顯多義。何一片可定判耶。次以果推因必可有大行云難。全不當經意。今經意者。無善凡夫依念佛一行生大乘善根界故。直發大心也。是則願力不思議也。何以自力因果可成定執哉。凡今釋破立專在此一義。次大經·安樂集等宿善文。總聞名信樂機云。多分宿善依云事。今釋又所不諍也。但下輩三品說相顯別意弘願。更不論機功故。不問宿善有無。唯顯念佛利益。而諸師意偏對自力迷情不解別意願意。故爲所破。凡如來說教四悉隨宜。若人無善本等文。或爲生聞名善。或爲對治不信者也。今九品說相直顯彌陀願意。仍判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等也。
二十九。凡言菩提乃是佛果等者。問。論文似言受持佛名即得不退爲別時意。法相諸師皆作此解。群疑論等亦同此義。然今遠望佛果解此義者。豈會論意。云何。又今作此解者。爲言稱名不退非別時。云何。若言爾者。彼論不退在初地上。豈許唯誦佛名即超大劫僧祇入初地。云何。又問。今宗之意。可許一行成佛義否。若言許者。今釋如何。若言否者。頓教一乘功能超絕何勞萬行方論成佛。故經文云若念佛者當座道場。五會讃云成佛不勞諸善業佛臺端坐念彌陀等。進退未決。如何定之。
答。所引論文於異見不同也。彼宗學者等思不退別時。群疑論且依隨他門同彼義也。今釋不爾。專爲顯隨自實義。以念佛一行許成佛遠因。不許不退別時也。其故十住毘婆娑易行品意。以稱名不退爲宗。是猶別時也云。四依理盡義還可不了乎。又阿彌陀經中有聞名不退文。此即本願所成利益也。不可爲別時方便權說。以此等道理消釋攝論文相。論文又見成佛別時意但不退言其義通淺深。仍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沒料簡。是則可通信不退位不退等。何必定初地可設難勢乎。攝論不退在初地者。釋彼初地文不退云取一文。欲盡一部義歟。頗理不盡也。縱雖有初地不退文。又容不許信不退乎。就中若人受持多寶佛名等文。擧修多羅中一文。何必可定當論所判初地不退哉。例十住毘婆娑不退有初地云。易行品不退其義如通淺深。次今宗意一行成佛義許不許。輒不可定判。先一行言下可有二意許。一者一行一行一行。二者。一行一切行一行也。單一行不可有成佛理。今釋豈將一行即望成者等云。即嫌此一行也。若一行一切行一行非無成佛道理。經當坐道場文。並五會讃等。即此義也。而頓教一乘者。從本依一多相即圓融無礙道理。顯頓速頓門證故。一即一切一行外。不可有自宗一行。豈將一行等云。暫望漸教門述論意也(云云)。
三十。如華嚴說功德雲等者。問。彼明深位念佛三昧。非誦佛名。論中稱佛嬾墮善根。名爲淺行。何得相例引爲證。云何。
答。此難一往似是。再往不然。今釋意者。必不論淺深。唯總念佛名言引一行文證也。爾德雲既三昧海中唯知一行云。知此人從初發心以此一行爲己業。然者此文念佛一行明證也。此故彼花嚴宗意。即念佛一行許萬行初首。如彼賢首·清涼等釋。群疑論中委成此義。凡此釋意趣。通論家意以念佛同唯願作誤故。第一別時者一行成佛爲遠因。第二別時唯願往生爲遠因爲分別也。必非諍行淺深。難云。若爾論文淺行云文。即念佛是行證。何勞引他經文。云何。答。就論文料簡。非無其義。但萬行之中是一行立義。三昧海中唯知一行云文引意者。爲成萬行圓備方乃剋成義。唯淺行云時。未聞萬行中一行云事故也(云云)。
三十一。經中稱佛爲簡外道等者。問。經文自明開摧顯實。故天台云。過去章中開入乘也。文內無復簡外道言。今依何義作此釋。云何。
答。此難又一往也。凡佛語多含。義文非一。諸宗人師料簡各異也。故智論中擧此文釋小因大果小緣大報。是已成佛道道佛果菩提道許見。天台開會意亦同之歟。爾慈恩釋中。此道釋因道。故要決釋道是因不虛。不許佛果。義文既如此不同。今又得佛道外道道造簡異外道釋。是又一義也。但此釋意又不背開會義。彼經意。衆善小行迴歸廣大一乘。是則簡異外道邪惡道。一稱南無等一念正見善心悉說佛因意。故如來出世化火宅衆生。初從此一念善心引入一乘道方便故。釋簡異外道也。但文中至云無簡異言者。可勘經文前後。如別鈔(云云)。
三十二。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等者。問。眞諦譯人。智愷筆授。造疏通論。豈昧論宗。然論文云。淨土唯有不退菩薩。無有下行下意菩薩及二乘等。故通論家得此大宗。往生不退同其所求。發願念佛例爲遠因。誰言此義不會論意也。又攝論是瑜伽支論。然瑜伽云。三地菩薩方生淨土。菩薩教中說異生生。是密意趣也(云云)以知攝論別時意中。必攝凡夫往生教者。此難尤重。如何消之。
答。眞諦·智愷雖譯論造疏。唯見其一隅依生偏見。成今所破也。此論意者。正述聖道門。傍開淨土門。此故別時意中擧二種經文。念佛成佛文。聖道門中別時意教也。唯願往生文。淨土門中別時意教也。然論中淨土但有不退菩薩等云。是聖道門心淨土淨自力性相也。望此文凡夫不往生云。今釋不可遮。即若論衆生垢障實難欣趣。此義門也。而述往生別時。唯願云不云行。傍淨土易行他力願行具足。下行下意菩薩及二乘凡夫等可往生開義門也。爰通論家不會論意。引十願十行具足文。合唯願論文事。偏見至也。論主意。若永判無凡夫往生道。何但引唯願往生文。不引三經中念佛往生明文哉。仍判通論誤也。如是解已。瑜伽文即攝論中聖道門所依也。仍非相違。凡教權實了不了等。隨義門不定也。判自力門性相時者。凡夫往生教可云不了教也。若又約他力佛智門。自力門心淨土淨一途。又可云不了也。若會通二門互成時。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開萬開無礙無妨也。諸文相違依之可知也(云云)。
三十三。何故彌陀經云等者。問。二經念佛略有三異。一者機有善男善女造逆之異。二者行有一心不亂失念之異。三者時有一日七日十念之異。有此三異精麁雲泥。故彌陀經有諸佛證。觀經未有舒舌之文。何得引彼來證此。云何。
答。先此難勢非通論家意趣歟。其故。彼意者雖引下品下生。心者一切凡夫往生教思別時意。故阿彌陀經念佛即爲方便教也。故今引此證誠文對破。仍此問可非彼宗難。但彼若設此難。又難云。若然者。阿彌陀經七日念佛觀經上品上生業同耶否哉。若同。觀經上上品可非別時意。然者九品中。上上眞實。下下方便。有無合論作九品。理豈容然哉。如彼九品煩惱等。強弱雖異。皆有實事。九品淨業其義可然。又中間七品實權。若實也云。上八品實。下下一品權也云事。難勢同前。若權也。云下八品權。上上一品實事。難勢又同前。又下八品皆別時意。何自指下下品判別時意。如何如是可反詰。又欲會通此三異。可云善男善女稱迴心念佛位立也。例下品上生如云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一心不亂又同令聲不絕位。時節久近。阿彌陀經意。一日七日說云。可兼上盡百年下至十念。即一日七日觀經上上品時節。下至十聲可當下下品。暫說七日執文。不可捨十念。下至十念既知在阿彌陀經。證誠義又可通之。但觀經無證誠事。三經說相且雖異。其宗既同上。觀經所說十念即可知彌陀經證誠法也。例觀經·彌陀經不說本願。兩經念佛本願念佛也知如。如此可會通也。抑此別時意會通本意者。觀經·彌陀經說相異處三不同證誠有無。是等?二經念佛異也不許。其故兩經念佛皆本願念佛也。本願故諸佛證誠。然而本願中乃至十念云乃至言中。上盡百年七日一日等有多時。其中七日一日。阿彌陀經說之。同觀經上上品時節故。必下輩一念十念兼意也。然諸佛證誠判一日七日念佛往生不虛。依本願故。不依時節久近。故觀經十念所證誠法也。機與行不同。又本願機行故。一日七日機。縱雖一切善凡夫。不捨一切惡凡夫本願法。必可攝十惡五逆機也。一心失念異。准之可知。此故今釋始末。始引證誠文。後依本願意。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云。不得此意。上會通似弱也(云云)。
三十四。云何起行等者。問。論文未有起行之言。何足問。云何。
答。此問起乘論家情來也。其意者。上來既引彌陀經文。念佛行證非別時。若然者。論中所引別時法何行。定遠因行可有思故。假設此問欲顯論實義也。故答中。今此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云時。論文相叶義顯也。答意者。論有行不生云文無。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問哉。云也。
此疑問意者。論文中起行不得生云事。然何起行不得生云問也。就之或義云。於別時意。有唯願別時·唯行別時。爾論談唯願別時義。未云唯行別時處問顯也。此故假此問設也。此義非也。凡唯行別時意教云事不可有。其故別時意教設根源。嬾墮根機誘引義也。此機佛法悕望心有而懈怠故。修行倦也。爲之唯願往生說也。故不可有唯行別時義。若不堪深願唯行計思機。又其行許即生說時。可信樂故。願行具足。仍不可立唯行別時義者也。然則唯行遠因。可云是則行孤者也。別時意。如來教一途相也。即攝論四意趣中別時意立。智論等說因中說果也。故別時意。因中說果等其心同也。此別時意。因中說果等義。於現生中論之。又可通二生三生百生千生也。凡願說行不說。而又行說。即時可成也。仍於一生可有別時意。故要決願行前後故說別時釋也。群疑論意又爾也。又別時意。願行具足可生法願許生云故。其心不足故。是不了教云也。了義大乘文以判義。不了教以義判文也。即唯願往生云文以。願行具足即生也談。以義判文者也。又於此不了教可有重重。一部始終明不了可有。又一部中一段一章不了。餘了教可有。今經序分三福往生位不了也。三心具足往生云了教也。又定散往生不了也。念佛往生了教也。即汝好持是語云流通付屬文顯了實義也可知。了不了義。宗宗互可談者也。所謂法相宗法花云不了教。彼宗又立果性無性義。菩薩等覺地至不至佛果一類可有云。性宗不了教下也。凡今云何起行問意者。約通論家意問也。修十六觀等行抑唯願位也得一師有故。云何起行不得生云也。從是上生起次第帶致此問也。是假舒問爲顯義假舒也。
三十五。何故不論者。問。前答言不論有行者。發願有行必即生故。不論有行亦不生也。此義已顯。何足更問。云何。又今答言乃至一念等者。是誰意。云何。若言唯願之人乃至一念未有行故不論之者。誰昧此義勞問答。云何。
答。先此一重問意者。上答有行不生云事不論云付。何故不論問也。云意者。無法故不論事可有。有法略故不論事可有。今不論二故中何故。問意也。是則群疑論中所擧第二有釋僻見爲遮也。彼云。論師雖擧願言。意亦取其念佛云。故答中乃至一念曾未措心云者。不可有有行不生故不論之答也。就之有二義。一義云。論師意。乃至一念有行不生者不許。是曾未措心云也。一義云。彼唯願行者乃至一念未措心者也。故論主不論是也。問。二義中正否如何。答。且後義可爲正歟。問。若爾者。前難如何。答。所難非重。上答雖但言發願不論有行。且是消論文計也。未入義意委料簡。故通論情執論文雖言願。意念佛取思。今遮之乃至一念不措心名唯願。有行不論也定。論主意會故。兩重答有淺深也。
三十六。如經中說但有其願等者。問。何經文。云何。又此文中未辨願行差別之相。豈爲證。云何。
答。經文未勘。但智論等中。行譬車牛。願喩御者。自此義相當。然者是等文意可云歟。但更可勘明文也。次願行差別相不辨云至今引文意者。唯行孤願虛各無所至云引願行各別法也證計也。又孤字虛字自辨行願相語也。此一重問答。群疑論中所擧一師義。念佛修十六觀等即是發願也云義爲嫌也。
三十七。聞他說言等者。問。何經說此不相續願即得往生。論主往判作別時耶。若言今此淨土經中有此文者。是何文乎。縱何文。若許今教有此說者。經中非無不了之言。爭免通論家所判耶。若言非是今經等說者。於餘教中何經耶。又如佛陀扇多攝論。指言無量壽經說者。若爲通之。又問。若言更不相續各唯願者。相續願爲即有行耶。若許然者。願行無別。上來所立義豈成耶。又問。頗有一願一行而不相續。爲別時否。若言此亦別時因者。今釋何唯簡一願耶。若言此非別時例者。縱具願行。既不相續。豈即生。如何。
答。此中有三問。次第可答之。答第一問者。何經說云事。可言難量也。其故今所引論文不指經名故也。但至扇多論。論文既有異說。是則難量其潤色也。不知彼論文後人增加。非論主無著言歟。仍天親(舊譯)攝論世親(初譯)攝論。同不指經名。無性攝論無量壽經云。是見受扇多所傳論本。但無著無性意。三經中有唯願往生文見。指之判別時意義雖有。不可爲傷。其故佛語多含。一音隨機故。三部了教中傍懈怠機應。兼方便言事。不違大道理。例法花中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菩提。顯即身成佛玄宗。了義言。妙樂記中釋此中容用別時意趣。望攝論宗所見。如可言別時意許。又瑜伽論中。總異生往生教密意趣也言。況攝論意。許願行具足往生。取唯往生一文。別時意判事。全非三經瑕瑾。其中觀經三心有迴向言。行●聞。故不可指唯願文。大經聞名欲往生文。其佛本願力云。故因緣和合義顯了。又不可云密意趣說。阿彌陀經已今當發願。經實義上願行具足願。就文面不言願力。不言迴向。論主且指此文歟。迦才淨土論挍此文。非無一義歟。而或人不存此等通局。偏非迦才釋之條。還似不達論教意。然而此義又不可爲定量。仍難量義可存也。次答第二問。今不相續願遠因許意。相續願爲言即因也。就之有多義。一義云。願相續第二念已去者。即可成行故也。如論五門中作願門行(云云)一義云。是有願行相濫難。仍只願若相續。必可至行。此故嫌不相續願也(云云)一義云。此義亦不然。可成願行前後故說別時故也。仍對五念行非可成義。今釋意者。不相續願者。三心不具願也。相續願三心具足願。三心具足願願位有願行具足義。故三心既具無行不成等云。仍三心文爲立非別時意。更不相續願定遠因也。次答第三問。此義頗幽玄也。學者多誤處也。或云。有一願一行不相續。總可屬願。故唯願往生所攝也。難云。若然者。上來所立義不成。以行屬願義勢。還同通論畢。一義云。以行不可屬願。唯願行各別。而不相續故。可言不可生也。但嫌一願心釋。且論文就云唯願此義述計也(云云)。難云。此義又不然。願行具足方可得生宗義相違故。今一義云。不相續願無願行具足義願行具足願無不相續理。故不相續願。何唯願也。行亦唯行也。願行各無所至。仍行孤願虛分齊也。故不生而成遠因也。相續願即願行具足因緣和合。故如此願行又無不相續義。仍有一願一行而成遠因不可許也。難云。此義頗難思。縱雖不相續願行。一機上有願行。何不言願行具足。既願行具足。其人至不相續位不生。願行具足方可得生宗義又難成。云何。答。此難未領解前義也。凡今釋意趣。以他力願行欲極成願行具足義也。難者意。自力分齊欲許具足義。其義未盡理也。問。若然者。於餘行者且置不論。諸念佛行人皆是可他力行者。而於念佛行者非無不相續類。其輩願行具足而非不生哉。答。是又非釋義意趣。今於六字中設願行具足釋。如是至心令聲不絕稱名故。三心願顯南無二字。願力行成阿彌陀佛名義。乘增上緣時因緣和合。釋有願行具足義也。而今時稱名行者。或不相續或退失。不遂往生事。其心未相應法。不相續願位在故也。問。如上來義勢者。如有唯願別時。可有唯行別時歟。而何前不許之哉。答。此難非也。今不相續願行願虛行孤分也云。約其行體遠因成所指也。然無唯行別時義。約教文說生唯行者成別時意姿不可有云也(云云)。凡諸經論梵本於可有多本也。其故鐵圍山頂結集處。菩薩等行誦浮來故。一本經處處誦出成多本也。而誦出者不同。言似有不同。如此有本翻譯異說也。於晨旦譯非改也。於法花羅什龜茲本譯。法護三藏西天本譯。故妙法花正法華等不同出來也。可知。
三十八。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等者。問。稱佛只是口業一行。故群疑論等。稱佛爲行。別論其願。今釋抑有何深意耶。又定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者。萬聲即有萬願萬行。爲言即是萬行圓備菩提因滿。如何。
答。先稱佛唯是口業一行也等云者。總是云時。實口稱一行也。而今釋料簡願行具足意者。今云處願行。非自力願行爲顯也。若口業行也云。別論其願雖念佛行。猶同諸行衆生三業所作故。可亂自力義。故今歸他力南無二字爲願。此願非自力願。又抑所歸佛名即是其行云。此行專他力行也。能歸願與所歸行因緣和合。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時。於凡夫機淨土願行具足義成。不然諸教願行分齊。此機上願行具足義不成。得生理不極故也。下文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云。此義釋成也。次萬願萬行具足菩提因滿可云者。必不爾。今言十願十行者。念佛於一行中。竪所論也。自餘萬行對揚日。縱無量念雖積。唯是一行也(云云)。
三十九。如大乘同性經等者。問。彼經直以淨穢二土偏對二身。似淨土化總屬報身。又迦才云。彼經報身非實報身等云。此義云何。
答。先同性經淨穢二土廢立。衆生業感土總名穢土。諸佛業感土名爲淨土也。故報化淨穢相對更不可相濫。但於彼經穢土中。可有好世惡世。好世土或時可名淨土。而衆生業感故。其體有漏。總名穢土也。次迦才釋。其意難知。是受用實身也。實報身非云。文言他受用。似云非自受用。若然者。尚是報身許成。更是可詳。既是他宗也。不足會通歟。
四十。又無量壽經等者。問。凡言報者。因圓果滿眞實身也。故諸師意。不許別願爲報身因。以此別願即證應身。而今以此還證報身。有何由。云何。若言宗別義亦異者。下文何言應萬行因故名報身。此義既與諸師意同。豈言宗異義別者。云何。又以發願取土名報身者。釋迦五百大願等亦報因。云何。
答。先名因圓果滿報身事。本自今釋素意也。但別願酬因身云以非因圓果滿身難事。釋義幽致不知也。今釋意。還此四十八願中成彼總願萬行所證圓果故。是證報身也。諸師所見不然。別願唯別願。成總願萬行不知故。失經玄旨妄判化身因也。今釋意既別願中成萬行意有知。下文萬行因應云釋義始末。一轍更不參差。仍宗異義別不可云。別願成萬行不成論。可云宗異別義也。何以知今釋別願中成萬行云事難。答此願文中若我成佛云。即總願所求圓果也。次十方衆生稱我名號(乃至)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云。是則以別願圓果成爲不取正覺誓發也。云意者。念佛衆生可生者可至萬行圓果。不生者正覺不成誓故。此願成就即萬行成也。故此別願中還成萬行意有云也。序分義至。願願皆發增上勝因依因起於勝行等云。即此意也。然則今報身因圓果滿實身也。而別願以凡夫攝故。永異諸教談。今報身成此德。諸教報身隱此德。故諸教報身還未滿可云也。次至釋迦身土。同雖發願。願意各別也。願淨土成佛實身功德願故。其身酬因義親。願穢土成佛願果後方便故。其身土酬因義疎。仍不例同也。凡就此一義有多義文。如揩定記(云云)。
四十一。一一願言等者。問。所引只是第十八願。何標一一願言等。云何。
答。曾祖師師上人云。四十八願一一皆以念佛往生爲其別意故。一一願言等云也。其意何者。且初如願無三惡趣。此中十方衆生生欣慕心欲令念佛往生也。餘皆准之。故四十七名欣慕願。第十八名生因願也(云云)。故唯以念佛爲往生業。更無諸行往生願也。故定善義釋云。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文)。是則六八願中。第十八願正願十方衆生往生。其生因定直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故也。凡彌陀弘願別意者。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念佛以爲宗。往生爲體。文義分明也。可知。委如揩定記(云云)。
四十二。即是酬因之身等者。問。新譯經論。報身有二。自受用報酬因實身。他受用報非酬因體。而今彌陀身土莊嚴既許凡小所見所生。尚以難名他受用報。況得言是酬因身。云何。
答。新舊宗義必不可一同歟。例自受用付身土。如常無常義異。性相別論宗義。自受用身許無常。說諸常住經文。緣起常所依常會通非凝然常自然常。舊譯性宗人師等。作性相不二義。報身常住永無生滅時身土。共許湛然常。是則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故也。此故他受用身土又自受同體。二身共酬因之義許。酬因實身中感見一分細相。十地菩薩他受用身土見得意也。難云。若然者。如許三身俱常義。乃至化身又可許酬因義歟。答。此義斟酌。他受用身十地所見也。十地智分同佛智故。分佛實身見理。仍見其細相酬因身許。穢土化身既未證智所見也。佛智同義無故。不可許酬因身。但八相身本淨土化身也。淨土化身即報體故。又有酬因分。下文報身兼化共來授手云。兼顯此義也。
四十三。又觀經上輩三人等者。問。報身寂靜一坐無移來迎彌陀豈是報身佛。而言及與化者。諸師意謂。應身兼化。故此經文爲證不成。如何。
答。先言報身寂靜一坐無移。立敵不諍處也。而釋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意者。就之可有二義。一者本身寂靜不動。分身兼化來迎時。有報身兼化共來授手義也。分身者不限化身。可通報身故也。二者一坐無移身即遍法界身。故即寂靜即往來。例華嚴不離樹下而寂而遊云如。諸師意者。定眞身寂靜無迎攝相。報身往來不許。其義還淺近也。不及今法界身義處也。次諸師意應身兼化云至。是又諸師邊見也。今釋爲遮此邊見。設報應二身眼目異名釋。仍所難非重(云云)。
華嚴樹下報身七處八會往來付多義。或義云。樹下報身寂靜無移也。餘處餘會遣化身(云云)或義云。七處八會皆不離樹下。以佛神力報身令見也(云云)是香象大師探玄記等委。弘決象法師六釋如云。前二義中。樹下報身。餘處化身。義淺近料簡。是非實義也。又七處八會身唯是一報身得實義也。是圓融無礙一多自在義也。故華嚴分身云事。尚隔歷不融義下也。是唯一佛抑十方所現習也。今經法界身義同之也。天台分身說法爲規模也。是華嚴猶下。今二義以之可得意也。又所詮酬因身自他受用義含不相離可得意。又淨土化應身可云。於機垂應身故。可知。
四十四。今既以斯聖教撿知等者。問。所引經文未說彌陀。何以驗知定是報也。云何。凡此引文意趣未顯。若爲解之。
答。是有二義。一義云。引此經文彌陀是報也證非。報身報土證引事。初重答事畢。故今問端既言報者許。就之常無常義決爲。入不入文引對常住義相違問致也。仍今答中。先入不入義讓諸佛境界。次依聖教。驗此義時。引涅槃非化品文。意者。此文中或諸佛化如。涅槃化非說。或諸佛涅槃皆化如說。是則對機異說也。非佛教相違。仍此文例證前義驗知。彌陀報身也。常住不滅後說入涅槃。其義會通妨無。又定是報也云意者。問家心見入滅文疑似化身有邊故。答者又此疑爲遮。定是報也云也。一義云。非化品文彌陀名言無云無誑相涅槃體今無量壽法故。授記經入涅槃云。佛色身隱歸無量壽法體。入說不入說。共不違報身常住義。故此經引。彌陀定是報也驗知也(云云)。二義中初以爲正也。
四十五。即觀經下輩三人是者。問。論文總讃彼土勝相。今何偏就下輩釋。云何。況此品人彼土發心。或可曾修大乘之力。或可臨終聞大之功。今言不定義豈當。云何。
答。先論文總彼土勝相讃云事爾也。而今就下輩二乘種不生義解者。是二義。一義云。彼土生機。三輩九品有。上輩本自遇大機。不及論生不生。故中下二輩遇小遇惡機約。可解此義也。其中今先約下輩釋。下文次約中輩料簡。然者何偏就下輩釋不可難也(云云)。一義云。此義然也(指次上料簡也)但不顯釋玄旨。釋意者。今章四重問答。皆驗別願酬因身土相也。故始引四十八願證酬因義。次約此願垢障凡夫得生理許。就之會論文故。先論本意者。下輩無善機別願土生。直顯讃入一乘道。然後釋迦教義還。中輩小乘機約設會通。是論本意非也。次彼土發心曾修大乘臨終間大之功云至。上返對破中。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乃至)到彼花開方始發心等云。私會通不及也。彼釋疑。上鈔如(云云)。
此下三品無善機心。到彼花開方始發心釋上。大小機非。仍證不定也。是則本願意。無善凡夫於念佛一行授也。即十八願三心念佛授。此意也。大小行者授念佛。十九二十願意也。故生因願本意。無善機以。仍論本意下三品以二乘種不生義成也。
四十六。到彼先證小果等者。問。縱後迴心既先證小。豈非二乘心種生。云何。若許二乘心種生者。寧離名體之機嫌云何。
答。是有二義。一義云。上釋觀音若小說二乘種生許畢。今釋又就小果終不生義解見。故今釋暫二乘心生事。本自不遮。大心發後退不生小心。彼土爲德也。諸師意同之。約下輩釋無云。就中輩發其本解先證小果。於小不住。必還入大云(淨聚觀經疏)。一義云。此義不然。上釋二乘種生許。且容有釋也。是則不定義成爲也。而土體既大乘善根堺。實不可有二乘種生義。今釋先證小果云。二種種生義非。是他方二乘來生。先小心。果遂姿也。然而其心即轉向大畢。更不發小心。仍不生云也。諸師釋臨終迴心生彼土者。其本解發云故。大乘善根界義不成。還壞大義門功德成就義也。今釋與彼同云事。不可然義也(云云)。
四十七。未審何時得忍等者。問。經文自言說是語時。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及佛身等。得無生忍。是即聞十六觀見國見佛時。得無生忍。在文明(矣)有何所昧作此問耶。若言見國在序光臺。見佛文在第七觀初。於此二處何時得者。此問不可。既言聞說應時即見。其見豈指序光臺耶。第七觀初雖入正說。正說未周。未可論益。故知經言聞佛所說應時見者。其國其佛縱是光中空中所現。住至經末隨聞成見。方爲得益之所依也。諸師所解意多如是。且如元照云。先韋提獨見。今大衆同見等。即其義也。若爾今釋問答共許見國指序光臺中見。見佛指第七觀見者。有何由。云何。
答。此問來意者。經文說是語時應時即見云擧光臺第七觀見爲得益所依見。兩所見中得何時問也。但難勢至。光臺見以佛力見。佛力體即所說觀門也。此義既第五門中料簡畢。故今許此玄旨料簡得益分文也。得益分說是語時云說體。既有光臺故。應時即見見。兩所見當也。而諸師意。光臺第七觀唯依正觀門請發故韋提請問。依始有所說見故。五文定散玄旨失。得益分經文釋時。得經末見也。元照釋甚以淺近也。難云。若然者。光臺見既正說兩門也。何又無益云。云何。答。今料簡本意。專爲顯此義也。所謂聞佛正說者。指釋迦教也。得益分齊者。彌陀教歸也云意。聞釋迦所說得益分齊。在彌陀願力。非定散門云義顯爲也。是則定散文中唯標專念云。雖說定散望佛本願意在專稱等云義意也。難云。若然者。光臺依正見許。而不得益云歟。答。爾也。見觀門依正時。未得益分齊也。但非是光臺中見國時得云。見佛置第七觀意者。觀門見佛正彌陀覺體非見。應聲佛體見時。念佛三昧證無生益得故。觀門依正總見國時取也。但光臺現國兩重隱顯有。一者依報顯隱正報。是依文次第能請位見也。二者顯依正觀境念佛三昧佛隱。是所說位見也。此兩重共無益許也。此上密念佛三昧見佛意。此時密益許也(云云)。
如元照云。前韋提獨見。今大衆同見等者。前者指光臺第七觀也。今者指得益分也。
四十八。非是光臺中見國時得者。問。光臺所現通依正否。若言通者。此文云何。若言否者。理不可然。韋提願生意在佛國。酬請所現。豈唯依云何。是以經云十方佛國皆於中現。夫人領云是諸佛土皆有光明我今樂生彌陀佛所。如來復云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若不現正報。豈有此言。云何。
答。如前云。光臺有隱顯意。實事依正共現。而見正報文言分明。第七觀至始佛見說。教文次第也(文)。
故教門約見一徹。實義約見一徹可存也。如此隱顯教文實義兩重存事。若無此分別。釋迦教是要門重彌陀教弘願重。可爲混亂故惜光臺益至第七觀。依正具足見下得益云。是顯彌陀教益也。然後見觀門依正弘願佛實體無二故。彌陀教益光臺有處密益云也。
四十九。上文中說見彼國土等者。問。問意云何。若以此文證前光臺有得益者。義則不可也。經文自言韋提未來以佛力故當得見彼乃至得忍。既言未來當得見等。何以此文證前光臺得其益。云何。
答。引文意者。示觀緣文非云結光臺益。此文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得無生忍云引。上見國時不得益嫌難義勢也。上文韋提未來當得見彼云不見。光臺可證道理無。但見國忍許。轉轉光臺何可難無益也(云云)。
此問作事。若唐土人師中。見彼國土得益存事有故。暫准彼情設此問歟。即智禮妙宗鈔其意見也。又縱雖自義問。是如法非問也。是則問非起故。是爲顯也。
五十。十三觀已來盡名異方便者。問。經文應是示光臺見功在佛力。何關下文十三觀耶。若言放光現國即有十三觀者。還成光臺有益之義。何作此釋遮前難耶。又若言此文非示光臺見者。依文中釋若爲消之。
答。諸佛如來有異方便等文。先指下十三觀可得意也。其故上文既教韋提希及未來世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等云。其故重爲成。汝是凡夫心想羸劣等說下故。下十三觀指云事。文相顯然也。但如此說意中。還上光臺開示義無非。韋提領解即上領光臺佛力。而致佛滅後疑問也。仍依文釋今釋無相違。但異方便見在光臺還光臺得益有成云難至十三觀異方便得益門也。故名利益方便。正得益分齊在彌陀顯彰弘願時。故第七觀初有定也。凡今釋標章正說得益分齊料簡云。此意爲顯也。難云。若然者。前何光臺又益有許。云何。答。有許密義也。無云者顯露教文也。互不相違也(云云)。
玄義分疑端問答畢。
淨土疑端卷第二。
序分義疑端目錄。
一。如是我聞下。一句證信決判之事。
二。正明發起序下。二序三序決判之事。
三。日夜十二時下。假實二時決判之事。
四。或在山林等下。一代說處攝今經一時事。
五。影現靈儀下。光臺密見佛決判之事。
六。感荷佛恩下。示觀先領佛恩事。
七。一種淨土下。所現皆報土一種耶之事。
八。或可故隱等下。西方爲勝決判之事。
九。我今樂生下。夫人見知願心莊嚴土耶事。
十。非無時佛語下。五文有佛語體義決判事。
十一。機緣未具等下。自開三福義決判事。
十二。世福開爲四義決判之事。
十三。引聖勵凡下。散動機引聖勵凡難堪事。
十四。說清淨業下。懺悔清淨念佛清淨決判事。
十五。入觀住心下。佛力觀成體決判之事
序分義中疑端(十五條)。
一。如是我聞一句證信者。問。諸經常例。五句六句爲證信序。今依何義唯取一句除一時等。若言時主處衆等非王宮事故非證信者。此義不然。下言一時起化時故。釋佛亦云標化主故。王城正是起化處故。耆山亦是流通處故。二衆非不聞傳說故。又若不具時主處衆。證信不成。如智論云。說時方人令生信故。若言阿難佛前傳說自表無錯故。於今經不必須其同聞等者。佛前傳說是在世事。滅後證信彌須籍彼聞傳說者證不錯也。
答。一義云今釋意。諸經例不違也。故牒一從如是我聞一句。而爲上首至可云意摽然唯釋一句時。佛處衆屬發起序意。淨影疏如是我聞一句證信。一時已下義有兩兼摽置。而下釋如釋一時已下義雖兩兼。對前一句證信序故。已下偏就發起以釋難云。若爾者。今釋如是摽教主。能說人也釋。成無用。其故主成就下文可有。何就如是二字。能說證信成耶。故知今釋意者。下四句以不爲證信也。然者可云時佛處衆化前序。非證信序。但重重難勢至。一時起化時釋意首。此一段就文。有遠近發起意。約耆闍時。遠發起時也。未至王宮時。王宮時下爾時已下時也。近發起時也。次釋佛摽定化主意者。化主言又可亘化前發起。次釋王舍城起化處事。下爾時王舍下也。今在王舍城文釋遊化處。即是化前序義顯。次二衆同聞事。縱雖聞傳說。其別事也。今王舍前在。遠取成發起由來處。爲化前序。不爲證信序也。次智論文諸經事也。必今經不可會(云云)。今案此事。可存通別二義也。不背諸經通例邊同初義。然顯今經別義時證信體。只可有此一句。解釋始終正顯此別意也(云云)。
六句證信者。如是·我聞·時·佛·處·衆也。五句證信者。前六句中。或合如是·我聞爲一句。或合佛與住處爲一句也。如此雖有開合不同。諸經證信常例。以五句六句釋也。耆山亦是流通等者。嘉祥·憬興等。經王舍城耆闍等說。王舍城擧指王宮會。擧耆山等指阿難傳說耆闍會也釋也。時方人等者。嘉祥此文受釋云。時者一時。方者住處。人者同聞聽衆也(云云)。凡言意。諸經常例。證信發起二序立。其中發起序約在世。證信序滅後經序也。又名流通序。即如是我聞言許。滅後信心尚難成。其時指實事也信。是尚誰人說不聞大樣故。佛說云時彌信。而尚何處不聞。信不落居。定其處時增信。此上其時同聞人指爲證據時。信心增長故。同聞衆擧也。仍諸經心。五句六句具足成證信也。今其義含用。亦諸經不同義。仍一句取同不同二義含可得意也。
二。正明發起序禁父緣者。問。既言二就發起序中細分爲七。何以初句名化前序。此句始言正明發起序耶。若言欲明亦有三序義者。證信發起諸經常例。今依何義立三序耶。若言發起有遠近故。就發起中開出化前爲三序者。此是發起序中細科。何得別立爲三序耶。是以諸師雖分異處起化身往攝化。只爲發起一序而已。而今既有二序三序二途分科。其中化前。或入發起。或爲別序。必有深意。其意云何。
答。此釋意趣。顯二序三序二轍也。二就發起序中細分爲七云。二序轍也。今亦從第二句科正明發起。三序轍也。是則二序准諸經通例。三序顯今經別意也。諸師釋。發起序中開異處起化(指耆山也)身往攝化(指王宮也)二序異也。彼既名起化。唯是發起序也。故結成文不言三序。今化前發起二名各別。而結成三序。然學者多以遠發起義成化前序。未盡三序理也。料三序時。化前無發起意。唯是益二衆時處也。是則難行易行由來次第名序也。攝發起時者。彼諸教中發起今經有佛密意探出。成起化義也。委如記(云云)。
三。或就日夜等者。問。准智論說。時有二種。迦羅實時。十二時等。三摩耶假時。即今一時也。而今日夜十二時等名一時者。與論似違。云何會之。
答。論中明假實二時。經始一時釋三摩耶假時也爾。但今釋就此一時還出彼日夜十二時等迦羅時意者。假實二時其體一故也。仍上釋正明起化時云者。三摩耶時思也。今能待時中擧此多時。顯實時即假時也。凡時者。有爲法上生滅分位假立法也。然凡夫是思實。成十二時等定執。佛教爲破之。立三摩耶名。顯時體假也。仍論非相違。天台疏假實二時共出一時中。抑如此釋今意趣。今化前一時中廣攝一代諸時義爲顯也。可思之(云云)。
四。或在山林處等者。問。今一時下擧此八處。有何意哉。若言欲明此等多處皆攝今此一時中者。其義難信。經文但擧城山二處。其時計應三七有餘。豈得言攝彼多處哉。因斯若言非欲攝今一時中者。既就化前能待時中擧此處。而言隨其時處隨緣授法斯乃洪鐘雖響待扣等者豈非以此多處總攝能待一時中哉。又下文云。一遊王城聚落爲化在俗之衆二遊耆山等處爲化出家之衆。等言所表。寧非等此多處意乎。
答。是能待一時中表攝一代多處說也。就其會通一邊難。經文擧二處。依文分齊也。三七有餘時分又爾也。今就此文擧玄義驚入火宅佛智時。一時攝一代時。二處此等八處攝在義有也。不然者。此斯乃洪鍾以下文。甚以難消也(云云)。
五。光變爲臺影現靈儀等者。問。彌陀影現在正說中。此中何以擧此事乎。若言此是釋迦靈儀者。釋迦趣請本身自來。何名影現。又何不言影現靈儀光變爲臺乎。若言淨土莊嚴名靈儀者。語則不便。一家諸文每歎佛身名爲靈儀。未見依報名靈儀也。又如第四卷云。或見釋迦毫光轉變或見彌陀金色靈儀。與今宛合。誰異論乎。若言今欲明光臺中密見佛者。既許影現。何言密乎。又許光臺實有佛者。下文所現爲再現乎。爲當云何。
答。是第七所現佛其體實序在光臺也。光臺密見正報。如上既述。但第七所現佛再現歟云至。是二義。一義云。非再現。唯光臺所現正報應聲現謂說顯時。說說是語時住立空中也。一義云。再現云無過。光臺佛坐花臺現。曼陀羅如圖。此佛體法界身攝衆生姿也。故三緣義可具足。然第七觀初顯現此利益。空中立現可云也。是則即坐見立。即立可現坐。仍曼陀羅別不圖第七觀佛也(云云)(後義爲正)。
六。總領所現感荷佛恩者。問。夫人領恩在示觀緣。何意此中作此釋乎。
答。此釋可有二重意。通別請皆置能請位時者。實未領佛恩。而總領所現云事。答爲我廣說請普現佛土感見故。韋提未領解佛力恩。冥蒙佛恩故。如此釋也。若以五文三重義消文次第。放光現國所說佛力體故。此句即當示觀領解也。仍前後釋義各一片依可見也。下釋始知佛恩云。依文次第也(云云)。
七。何以一種淨土等者。問。一種淨土是何土乎。若言所現皆報土故名一種者。何以得知。光中所現皆是報土。如彼法藏菩薩所覩諸佛淨土。諸師多說通於報化。即以夫人所見例之。又縱皆是報佛淨土。報土非無十重等別。復何得言一種土乎。若言十重他受用土。今據自受名一種者。自受用土唯佛境界豈爲他現令別選乎。
答。此句隨願往生經普廣菩薩問意也。彼問意者。諸佛所證約平等道理。十方淨土實無差別事爲成也。就之有二義。一義云。菩薩意者。依法性平等道理。望自受用身土。成無差別義也。一義云。必不限自受用身。總依三身同證道理也。禮讃三身同證悲智果圓釋。即其證也。約此二義各會通前難。約始義。自受用身土爲他現。即成他受用土。爾韋提眼前所現十方土。佛佛酬因土體爲他現時。其相可一等。故問一種淨土也。十重淺深機宜各別所見也。仍不足來難。次義意者。今所現土爲一種淨土證事。三身同證佛土總可一種定也。必非言無報化優劣。諸佛土各具報化等功德等同一種云也。但至法藏比丘所見淨土例。兩經所現同異忽難定。今且依解釋文分別之。在經中所說法藏比丘往事爲選擇本願故。普現報化淨土。其中攝取勝妙莊嚴。最上報土取。今韋提既求淨土無生常樂。發報土得生願。故所現淨土限報土可云歟。
八。或可故隱等者。問。此與前言隱顯隨機。有何差別置或言乎。
答。前釋隱顯隨機故。優劣不定也。諸教分齊也。今此釋釋故隱獨顯。定西方爲勝可顯義。故異前重。是今經意也。凡此釋始終有三重。此文段其二重也。下文四十八願故釋爲勝。第三重也。是即當能請所說所爲三重義也。
九。我今樂生彌陀等者。問。經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云。何意取其樂生安樂屬前總領所現之科。取此樂生彌陀之言爲今別選所求句乎。又言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等者。爲望佛意作是釋乎。爲當夫人知此事乎。若言但望佛意釋者。既就夫人我今樂生彌陀之言。釋曰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等。明知夫人亦得見知此因緣也。若言夫人知此事者。未聞佛說。何得輒知。故結文云。有斯因緣如來密遣等(文)。知約如來意密言耳。
答。先分依正釋兩段意者。此一段文有二重意。一者莊嚴精花故選之。二者本願故選。爲顯此二義。樂生極樂句屬上科。顯依報莊嚴勝義。樂生彌陀句正爲別選所求科。顯正報本願勝故選義也。通論之時者。亘依正可有此二義也。次彌陀本國四十八願等義以佛力故。夫人見知之可云也。但至言未聞佛說難。雖未聞佛說。既知極樂彌陀名號。是則佛力故也。凡以禪定三昧力知三世事。不可思議也。況加佛力三昧令見凡夫分外報土上。其因緣知事何足疑端哉。次有斯因緣如來密遣等釋。更非違文。本自此因緣知見在佛意。佛威力加被見時。夫人如佛知見了了覺事。有何相違乎。密遣夫人云密言。未說對言密也。韋提是非云不覺知。但此文中可有顯密兩重。顯露面莊嚴精花故選。就之如上可有隱顯隨機或可故隱等二義。探密意時者。本願勝故選。今此釋顯其義也。
十。亦非是無時佛語也者。問。總未言說明文實爾。更依何義有佛語乎。若言此是縱容義推。非實有者。作此義推有何詮表乎。若言此同玄義五文定散義者。縱有定散二善之義。未有言說。那忽言非無佛語乎。
答。玄義五文定散義意也。但至難。雖未言說。既有六根通說義。放光現國身說相好說也既許說。又是佛語體也。故得益分說是語時應時即見極樂云。解釋判光臺現國。是即總未言說者。五文皆屬能請一重義邊也。今此釋光臺配所說義邊也。又義云。於佛語有二重義。一者釋迦教位即所說定散二門是也。二者望彌陀願。名號是佛語體也。付屬文云。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然別所求文我今樂生彌陀云。即是受光臺所說教持彌陀本願名號義。故有佛語釋也(云云)。
就之異義多多也。或一義云。今必不釋有佛語也。韋提請問如來放光等中間佛語有。然經家略歟。若譯者略之歟推義也。或一義云。佛還山此事阿難傳說佛助言可有。故亦非是等言也。或義云。是直非云佛語。阿難耆闍傳說既無錯。佛語同故爾言也。今義光臺所現阿彌陀佛者。選取歸名號。此名號即持是語體也。指之有佛語云也。故玄義釋有二轍。其中總未言說文義意。非是無時佛語玄義意也可知(云云)。
十一。此明機緣未具等者。問。此科既言告命許說。但可許說夫人所請。何言觀機開三福乎。又若從此開散善者。玄義何故從次亦令未來已下指爲散善自開文乎。
答。此文幽玄。學者云云不同也。或義云。就此一段文。淨業成者以前許說韋提請。我今爲汝已下自開散善釋也(云云)。此義違玄義釋。大方經釋本意不叶也。一義云。經文許說定善也。廣說衆譬者。即十三觀中。或借日水顯依報莊嚴。或假立形像顯正報功德。觀觀中又各多擧衆譬。是衆譬云也。爾今釋述許不說意時。機緣未具等云也。一義云。廣說衆譬許說觀門也。爾此許說中可自開三輩觀有意。答韋提請。所說十三異方便觀門。亘三福散機成三輩觀故也。此故從此文欲顯散善自開意密義。故如此釋也。玄義正爲未來指被益文。言亦令未來世已下也(云云。此義正指自開文。今佛意?處述也)。此三義中。始一義長樂寺義也。後二義當家義也。其中以第三義爲正也。
十二。一者孝養父母即有其四等者。問。孝養父母世福初句。何言此中即有其四。而開行福以爲二乎。
答。此文實難見。一推義云。是摽正因正行義也。孝養父母攝三福。示正因平等義也。而開爲四事。示正行差別義也。問。若爾者。何至行福始開之爲二乎。答。九品正行差別。從上品中生顯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爲二。合上品中生深信因果受法歟。或行福中發菩提心一句。後三句行者可亘故。開爲一句歟(云云)一者孝養父母等云。擧始一福許。顯三福互具足義也。而開即有其四。唯不限三福。開可成多福顯義也。又是正因正行心也。即三福互具足。正因平等意也。多福各別一取爲行。正行差別意也。
十三。引聖勵凡等者。問。上來既言開三福業應散動機。而其散機根既劣弱。引聖勵修。何由堪忍。又彼諸佛修淨業時。必是福觀雙修。廢惡息慮。今引彼行勵此凡夫。而言決定注心等者。還似諸師二善只爲一機之義。觀機自開宗豈立乎。
答。引聖勵凡意者。未來散動根機。隨分廢惡修善道起。終歸念佛一門。爲令得他力益。決定注心言。即潜標一心信樂求願往生義也。仍不同諸師福觀雙修義也(云云)。
十四。言說清淨業等者。問。此科既名勅聽許說。但可許說思惟正受。何約懺悔及以念佛。釋此文中清淨業乎。若言念佛即觀佛者。玄義所辨兩宗之義。豈亦成乎。
答。此釋有二重。始言懺悔方者。即觀佛三昧方儀也。下日觀及花座觀等中如釋。故此釋當許說定善。次言又言清淨者。約念佛三昧釋之。是約佛意遙述正宗實義也。此中又含二重義。言依下觀門者。所說觀門也。專心念佛已下。所爲義也。故前一重能請位於懺悔滅罪爲清淨業。此重所說所爲中正以所爲願力滅罪成清淨義也。如此得意。勅聽許說科不相違也。又觀佛念佛兩宗義不違也(云云)。
十五。此明入觀住心等者。問。經言以佛力故當得見彼如執明鏡等者。執鏡應喩以佛力見。若爾何須入觀住心凝神等釋。若其心境相應見者。全是自力。依心見故。佛力觀成義焉在乎。若言凝神而加佛力。非但佛力以令得見者。前光臺見豈若斯乎。又下夫人所擧苦機。如何成此觀門益乎。
答。此難實爾也。但釋義意趣。爲成定善示觀義也。其定善示觀者。說定善修行方法。而至觀成位可見處境界。教位說顯開悟衆生。終歸念佛往生也。故今言入觀住心等。定善觀成相也。歸此觀成功佛力示觀云也。是則佛令見心境相應境界全凡夫也。光臺光中見。正宗令見說位。在世滅後聞見同以歸佛力願力。定善示觀法門云也。
序分義疑端畢。
淨土疑端卷第三。
定善義疑端目錄。
一。今直就法下。從日觀正宗定立義決判之事。
二。觀身四大下。四大觀法式經文本據尋事。
三。取一椀水下。一椀水法式經文本據尋事。
四。含華未出下。九品花合由疑障耶之事。
付。含華邊界宮胎同異之事。
付。九品邊地同異之事。
五。爲說華座下。此許說後七可總許說事。
六。願力所成下。華座得成願責事。
七。皆是佛恩下。不見有云何佛恩耶事。
八。方寸一尺下。依此法式還可自力觀事。
九。三身同證下。於三身中何名法界身耶事。
十。法界即衆生界下。諸經衆生界外別明法界事。
十一。或有行者下。唯識觀與佛性觀差別事。
十二。假立三十二相下。形像云何具相好耶事。
十三。眞如法界身豈有相下。可具法身色相事。
十四。指方立相下。自事理隔異可墮權門事。
十五。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下。不能得三字決判事。
十六。無術通人下。維摩經意唯地唯空共不成事。
十七。備修衆行下。今觀門屬諸行歟屬念佛歟事。
十八。此有三義下。諸行可有此三緣之事。
付。此三緣通觀佛否之事。
十九。四十八願中下。四十八願中有諸行往生願否事。
二十。定散文中下。定散共唯標專念證據責事。
二十一。淨土一切聖人下。既有人天雜類何云一切聖人事。
二十二。當起自心下。此觀何不觀來迎耶之事。
二十三。想水表地下。爲以眞水還表眞地耶之事。
二十四。宿願力故下。四十八願中是何願力耶之事。
二十五。能觀所觀下。佛如意衆生如意細釋之事。
定善義中疑端(二十五條)。
一。今直就法定者。問。若就法定。顯行示觀豈非法乎。若言定散非是法者。何故前言如是指法定散是也。又如玄義。二善出在通別五文。何不以彼屬正宗乎。
答。或義云。四依中依法不依人意也(云云)。此義不爾。若依四依者。可云今直依法。今所云法者。機法相對。調機文爲由序。授法文爲正宗意也。言其法者。十六觀法也。玄義中說此十六觀法但爲常沒衆生云。而示觀緣終。韋提擧未來苦機致疑問故。從此以前雖有放光現國顯行緣示觀緣等多義不同。看此文勢。但是調機由序也釋也。但所說定散在五文云義。序正六義返五文意也。非依文次第。玄義法門也。
二。令觀身四大等者。問。依經何文作是釋乎。
答。經文實髣髴也。但就日觀文述三義中。就業障識知義案經文。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皷云。此文意。住自心即作日輪想有一義。而日輪住空。仍觀心住所時。爲令作五大皆空觀凝唯有識大思也。是則三昧正受證定義也。末學不及于疑歟(云云)。
三。取一椀水等者。問。經言想水。何必椀水。故天台云大水結氷。依經何文作是釋乎。
答。是又就水觀調能觀心。譬所觀境。設二重釋時。於次當想水句。此方便探出也。譬所觀境時。實大水結氷思可作。仍雜想觀釋言想水表地。取池水爲所觀境。凡此日水兩觀釋。和尚自證行故。非末學所知。或祖祖相承口傳歟。學者唯可取仰信也(云云)。
四。雖得往生含花未出等者。問。若爾九品花合亦由疑障乎。若言然者。下文何言辨定三心以爲正因通九品耶。又含花與邊界及宮胎等同異云何。若言同者。或言如何。若言異者。上文云帶惑疑生花未發合掌籠籠喩處胎。若爲消之。又問。九品邊地同異云何。若言同者。略論云復有一類不入三輩等。若言異者。花宮邊胎行相全同。何言異乎。
答。是有三問。可答次第。先九品花合依疑障哉云者。必不爾。九品花合依受法不同見。是則正行門障也。今所言疑障可正因門障。次花內邊地宮內等同異者。是又准前可知。九品花合別障也。生佛前寶池而見有此障。邊地宮胎彼國邊界住處也。但彼宮胎即言彼邊地中花內也一義。所謂花內莊嚴七寶宮殿故。花胎即宮胎也。仍帶惑疑生花未發文。指宮胎可言花胎。又宮胎邊地同異云。邊地總指所。宮胎別指花內歟。但大經七寶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說。異譯經說邊地疑城量百由旬五百由旬。從其中七寶池蓮華化生云。故城宮同異輒難量。而依大經說相。邊地總相也。宮胎別相也。次九品邊地同異。又准前可知。略論文分明也。但行相同云難至正因正行障殊花內行相相似許也。正因信佛智故至佛前。然而正行有障含花內時。不見佛聞法。彼邊地行者疑佛智故墮邊界。然而猶信罪福故。五百歲後至佛前。下中下下品六劫十二劫花開速也。故又不可言行相全同也。但清淨覺經等。中下輩中說邊地往生。非言邊地即中下輩生處也。此邊地行者。自中下輩機中。有一類疑惑輩疑佛智故。退成邊地機。而生後疑障盡。還入本中下輩位處三輩故。約其始終攝入中下輩也。大經約中間疑悔位別段說之。此故略論疑障盡後釋還同三輩。委可見文前後(云云)。
此問答所論。爲明九品邊地同異也。而他家異譯經中。依說三輩文中邊地。九品與邊地一同也談。當家學者中爾談有一類。今義不爾。九品邊地各別也。大經說三輩外之。又邊地行者正因疑障也。九品花合正行障也。是三心具足故無疑障者也。然者正行懈怠。若造罪重依。生佛前花合久也。生佛前故。略論復有一類不入三輩釋也。異譯經相望不同也。其義如口筆可知。
五。爲說花座觀法等者。問。示觀緣初許說淨業。尚言依下觀門專心念佛等。況今除苦惱法何獨許說花座觀乎。故諸師意皆謂。前文許依報觀。此文許正報觀。但爲佛觀先觀花座而已。又若此文不許佛觀。三尊應聲。若爲消之。
答。難勢實爾也。但今釋深意不同諸師。諸師意者。示觀緣許說前六觀。此文許說以下諸觀。即以光臺第七觀爲依正觀門請發由。是一重淺近義也。今釋非不許此義。而深得玄旨見一經始末時。光臺總成異方便體。今文別顯顯彰弘願義。故示觀緣許說答上韋提請。總許說十三異方便觀門益。仍釋依下觀門專心念佛等畢。如此釋下時。此文始後七觀許說不可云。故前總許說上別許說文也得。說花座觀法釋也。別十三觀中此一觀勅聽許說事。即釋文釋觀法深要急救常沒等。是則後七觀中此觀初在上又此親中可有甚深益標也。次三尊應聲云難至。三尊應現又有玄旨。爲觀門境現淺近義也。佛密意不爾。即今釋娑婆化主爲物故注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云文意者。釋迦許說觀門。彌陀顯彰弘願云也。注想者息慮凝心觀相云也。知情者觀濁亂罪機也。仍爲觀門境不現上者。言應聲者。唯應知識稱讃聲。行者稱念應聲。顯本願別意也。故釋許說花座。而顯弘願別意也。又一義云。此花座即正覺體故。應許說聲三尊現給也(云云)。
上所云又此觀門中標可有甚深益者。如首楞嚴網說。釋迦教勸想心。證上心有衆生。觀成可生說。此前情心者不可生。然彌陀他力弘願教前。攝情心衆生故。釋安樂慈尊知情故也。此道理。此依報觀終正報觀。始今顯故。觀法深要釋也。即光臺觀門。第七觀念佛云。今經玄義也。示觀緣開光臺故。彼許說文得十三觀總許說。依下觀門等釋也。問。今觀門義異。顯彰弘願故。應現三尊。何觀下可現。何殊此花座觀至現哉。答。爾也。光臺以下。何觀中可現也。而韋提見佛時剋不至。而至此觀時。可見佛時故現也。然者依法門非不現。依機熟不熟今現也。以之釋隱顯有殊正由器朴之類萬差也。朴者器物也。即木故也。是釋尊彌陀弘願爲顯。如此設故。斯乃二尊許應無異云。又此花座正覺體故現云義。雖爲一義。猶准觀門義也。仍猶似不顯顯彰弘願義。仍以前義爲正也。可知。
六。經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者。問。四十八願中。是何願力所成乎。
答。凡此一段文有甚深義。取要述之。此經十三觀中。至此一觀有願力所成言。是則酬因覺體顯此花座義示也。論名正覺花即此義也。然者四十八願一一設我得佛不取正覺云正覺體。是花座也。然其四十八願宗念佛三昧也。仍今經說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花座想也。故別言之者。第十八願所成也。總言之者。四十八願所成也。仍四十八願中別無花座願也(云云)。
或一義云。四十八願中。此花座得成願有也。即三十二寶香合成願中。其意見也。所謂池流花樹云中花言。花座得成願有也云。此義不足也。總願花樹中。寶樹願有。又別如來別依故。有見道場樹願。如彼如來別依花座得成願可有之也。其上今經所說十三觀中。寶樹觀等中不說願力所成。別至花座觀如此云。是有深意也。是得意。願力所成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是則一一願言稱我名號酬報身也。此花座又此報身別依成故。願力所成云也。此別依功德全正覺體也。仍四十八願說不取正覺。不取花座云同心也。故論正覺花云也。此佛花座故。乃至十念衆生若不生者花座不成云也。仍稱我名號本願成正覺故。衆生正覺花化生。念佛花生可知也。
七。見以不見皆是佛恩者。問。經文直言以佛力見。若其不見。有何佛恩乎。
答。此釋意者。依示觀教領解弘願。頓捨身命仰屬彌陀畢。見以不見皆釋迦異方便恩莫不蒙釋也。但今見以不見就正行門論之。若依正因道理。既有心見分。不可言不見也(云云)。
八。唯觀方寸一釋等者。問。上來諸觀次第轉深。既籍假想成眞觀了。今何還想方寸地乎。又今觀門功歸佛力。示觀緣中其義已顯。然今所勸似專自力。濁惡凡夫何由造修。如來正說若實如是。夫人疑問何時決乎。
答。此釋意者。依釋迦開示聞十三依正。聞位至異方便觀成。是則觀解次第也。如此解畢。專心念佛注想西方時。正行觀門抽要觀行時。十三觀中寶地花座金像觀最要也云。直先觀寶地。從方寸一釋等教造修也。如此得意畢。今觀門歸功於佛力有二重故。釋迦方便觀門聞位成畢。示觀緣意。先示此義。次歸願力修正行觀時。自力他力成功異修行作法還依思惟正受方法。仍選定機觀修此法時。如此釋也。
九。欲顯諸佛三身同證等者。問。於三身中。何身正名法界身乎。若言法身。下文非之。若言報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豈報身哉。若言化身。爲言彌陀是化身乎。
答。此事諸師今師宗義不同也。諸師意。法界身體正眞如法界身也。然法身遍故。報應亦遍應衆生心想。說入一切衆生心想中得意故。三十二相等影像化身也。仍今所說雖取應身彌陀。爲成遍法界義。顯眞如法界體觀得也。今釋意。法界者定衆生界也故。應衆生界身論。別願酬因報身覺體也。而此報身內證法身。外應衆生。仍三身同證圓果。端身一坐而臨法界釋給也。端身一座位。法身報身理智冥合姿也。而臨法界。此報身從本爲衆生成故。應法界機也。然此報身圓果既三身同證覺體。或現大身或現小身佛像。即是化身體即報身體應現故。總報身功德攝在也。故三十二相身即報也即化也。此化上垂八相現成應。爲第三化身也(云云)。
所詮。此法界身者。問三身中何身也。諸師意。法界身者法身也。但法身遍故。報應亦遍。故三十二相云化身也得也。今學者。法界身三身中報身也。但三十二相說。報身上所現化身也。然而是即報身現影像故。報身分也。故三十二相事。淨土化身上說之。穢土八相現成佛上說之可得意也。諸師意。法界即身覺時。法界身者法身也云。法界身云時。法界法身所垂應身云也。
十。法界者即衆生界者。問。准諸經說。衆生界外別明法界。且如花嚴。每言盡法界盡虛空界盡衆生界等。今禮讃中。且云法界無邊衆生無邊等。今何言法界即衆生界乎。又言法界者。名義云何。
答。法界衆生界同異事。偏不可執。同而異也。異而同也。即花嚴十地品中。如說十盡句。一衆生界盡。二世界盡。三虛空界盡。四法界盡。五涅槃界盡。六佛出世界盡。七如來智惠界盡。八心緣界盡。九佛境界智入界盡。十世間轉法輪智轉界盡云(文)。論釋曰。於中衆生界盡是總。世界盡乃至智轉界盡是別。說何法教化。法界盡故(云云)此經論意。以佛菩薩法教化處境界故。衆生界上立法界名見。今釋所寄正在此文歟。故衆生界法界總別異名。別不離總故。異而同也可得意也。法界名義又既顯畢。而以今經宗義論之。以無量壽法可法界法體也。說此法所化衆生界。名法界也。又注論中。言法界者心法界也。今釋意又終不違歟。又花嚴宗中明三種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無礙法界也。理法界者。眞如法界也。此時者以因本成界義。事法界者。一切情非情森羅法事別名法界也。無礙法界者。前事理圓融相即互具也。然今釋中眞如法界身云。彼理法界也。今衆生法界云。其事法界攝也。又是無礙法界義也。注論心法界義又同之(云云)。
十一。或有行者將此一門等者。問。所言行者是誰人耶。又作唯識法身觀與作性淨佛性觀。有何異乎。
答。所云行者誰人也云事。空以難定。唯是和尚在世有一類行者立此義歟。古師釋中無此言。若又引古師。准玄義可云諸師解也。其上淨影疏意。觀佛有二種言眞身觀應身觀等。今觀經判應身觀中麁觀。故作唯識法身等觀。非此師心。次天台釋。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等云。不言無相法身。故又可非今所引。嘉祥疏。是法界身文科想法身。是故汝等心相佛時已下科想應身。此釋義對今唯識法身觀。有同有異。法身云同。唯識不云異也。仍先不當此三師釋也。唐代人師釋中。法常疏明法身觀云。此師釋義始終許唯識法身觀可云。誾師同之。憬興又爾也。唯識義殊委釋。故祖師在世時。又攝論宗學者中。見此法界身文。解眞如法界義也。見是心作佛等文。許唯識唯心義也。即以之爲觀法用心歟。次二觀不同。是又空雖難定。暫就今文言分別其義。恐是性相二宗學者各所立義門歟。唯識法身觀可相宗談。是淨土已成三身中。指法身德號法界身。其佛化用影現行者心成心相分。會唯識宗以成觀行歟。次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可性宗義。性宗意。指行者自心本性即名自性清淨心佛性。可爲所觀境故也。或人義云。唯識觀因分觀也。自性觀果分觀也。又天台止觀所明唯識實相二觀當此二句歟。故他宗學者各所學塞此經文可料簡故。祖師在世有成此二義行者歟。若然者嘉祥·天台門流又可有其人。今天台學者談唯心淨土本性彌陀。唯心淨土順唯識義。本性彌陀順自性義。祖師意。以是等由可想佛立所由。末學偏勸此理觀。指方立相義不許。但依無相離念理觀故成所破也(云云)。
十二。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問。經言寶像。應金寶像。形像如何具相好乎。故經下文雖說見像。不云見相。諸師皆謂。此中先標眞佛相好心作心是。從後先當相像已下。正明當觀所觀境也。若如今釋。爲言像名法界身乎。
答。此釋意者。法界身者佛眞身也。此法界身影像即入衆生心想中現。即三十二相色身也。爲觀其身又先觀金寶像。而他人法界身體眞如法界無相身也云故。今釋破之。眞如法界身。何令觀形像令想三十二相哉云也。而形像言通金寶等像並變化佛身等意。此寶像並三十二相化佛像。皆下眞身觀方便也。眞身即今法界身也。娑婆形像淨土化佛。隨觀念淺深。自形像轉化像。自化像可轉成眞身。故寶像化像總爲當觀所觀也。如此得意。經釋前後不相違也。往往難自可消歟。
十三。眞如法界身豈有相等者。問。花嚴·法花·金剛頂等眞了義教。盛明法身妙色湛然。組有般若空教一門。說如虛空無諸相耳。又准起信論等。有空眞如不空眞如。如空無相空眞如也。不空眞如無相不具。然經中言二乘見空不見不空。菩薩見空亦見不空。今若定執法身無色。何異二乘但見空乎。
答。是有二義。一義云。今釋破文也。必非自宗正義歟。所謂所破人立無相離念宗。就此是法界身一句。即作眞如法界觀云故。汝所云眞如法界無相身。絕於眼對等破也。以自宗義談時。無非淨土依正無爲法體(云云)難云。若然者許眞如法界身具依正莊嚴。爲之立三十二相假境。不違經旨趣歟。若立此義人。今可許之乎。答云。一義云。此能破宗即不違自宗義。可自他共許道理。但至法身妙色談。彼眞如不空深義也。而空不空共以虛空爲譬也。此眞如性空理上。無塵勞垢習等妄有。名空眞如。而有果恒沙自體相用。名不空眞如許也。其不空理中妙有色。佛眼所見。非肉眼天眼所緣。故絕於眼對云也。解此義畢。往往難勢自遮歟(云云)後義爲正(云云)。
十四。今此觀門唯指方立相等者。問。縱是法身。何妨指方立相之義。方即無方。相即無相。三身三土體一故也。故天台云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今若以言指方立相即謂非是眞如法者。豈非理事隔異。性相不融。自墮他宗所判之權門乎。
答。今能破釋乘所破宗義來也。彼宗義唯識法身自性清淨佛性等觀門。偏約無相離念而爲今文意故。違指方立相文咎付也。彼天台等宗義。不當今所破。法界身體許法身也。觀門是許應身觀也故。仍今所破人非淨影天台等。若彼古師。如上釋可引諸師言也。今只引或有行者。是則和尚在世諸宗末學。立偏空宗用破相觀故。破非經意也。般舟讃中。不得信受他人語但令心淨此皆淨云。或口說自空心行怨如此之人不可近等云。皆此意也。問。若然者今能破宗義與彼天台等宗同哉否哉。答。是又可斟酌。彼三身相即圓觀爲宗。是則以法花宗等來判今經也今宗義不爾。依心所發非行故。三身相即義所觀境天然成就功德也。故三身同證悲智果圓釋。而能觀行者末代罪濁凡夫故。必不用三身即一觀解。唯指方立相注想處佛力願力加被見無生莊嚴時。自然至事理不二妙境也。但上輩一類機學彼圓觀入此門時。同天台觀行輩有不遮。即正行差別機類也。以之不可一經通宗。能能可分別之。
十五。立相住心尚不能得者。問。可云難得。何言不得。若其不得。何用說爲。若言雖說是權說者。一經正說十六觀門。既爲權門。更有何文爲其眞實之宗體乎。
答。今不可得云者。自力邊實不可得也。說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此意也。而說之意趣。歸佛力願力令得他力益故。說教不徒然(云云)。
十六。如似無術通人等者。問。此喩本出維摩經中。然彼經意。欲明菩薩理事雙修方取淨土故。云如人造室。唯空不成。必依空·地。若爾今能破宗似取但事。唯地唯空豈亦成乎。
答。此釋乘所破宗義來也。彼以諸教心淨土淨道理清想心。欲見淨土故。墮維摩所破。今觀經佛力願力觀門故。永異維摩經。仍無唯地不成咎也。
此譬維摩經說也。而彼經意。理事雙修空地雙修。今所擧所破釋。唯空旨談故。彼經文違。仍成所破也。而人短談己。短生義。能破釋唯地非空旨釋。是又爲維摩不成所破哉云論義也。得意之。今宗義指方立相觀西方依正。土體無相故。行者有無佛力願力故可成云實義顯也。維摩心淨土淨爲宗故。尤空有雙修。故今所破義自力故。其難尤重也。今以佛力成云故。自力有位不可論。有空可成。有有可成。得空有術通佛力願力故。可知。
十七。備修衆行但能迴向等者。問。此問答意。以今觀門爲屬諸行。屬念佛乎。若言屬諸行者。今觀既念彼佛依正。下文則爲正行所攝。今豈類同餘雜善乎。況此文云念佛衆生。准前後文。正當觀佛。前像觀云作是觀者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諸師皆云後眞身觀名念佛定。今下文云觀無量壽佛者即見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此文分明觀佛即名念佛三昧。若爾今言念佛衆生攝取不捨。縱有兼通稱念義。文體正意應觀佛益。何言觀佛攝屬諸行而無攝取益乎。若言屬念佛者。答釋中云是故諸經廣讃念佛乃至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以知今釋偏以稱名爲念佛。定散總屬諸行門也。
答。今問中備修衆行云。定散萬行也。如一片難。但正雜二行分別時。今定善正行所攝也。雖正行也。分別助正時。攝取益唯在本願念佛行也。仍觀佛等正行可得與奪意。與云時屬諸行。奪云時屬念佛(云云)。
十八。此有三義等者。問。諸行豈無此三緣乎。如花嚴說。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即爲親近諸佛菩薩。何況滅罪來迎等緣爲諸善益。其文甚多。且如今經九品來迎。豈非三福之所感乎。又問。今此三緣通觀佛否。若言通者。今明念佛有三緣竟。乃言是故諸經廣讃念佛乃至定散文中唯標專念等。既以定散總名諸善。對顯念佛功能超絕。若言觀佛還有三緣。唯攝念佛義豈成乎。若言否者。理亦難思。心念憶念正在觀佛。佛豈不知不憶念乎。願見應念念念罪除。於今觀門其文幾乎。如普觀中。佛及菩薩來行人所。平生尚爾。況臨終乎。故下文云正助二業心常親近。既許親近。寧無增上緣乎。
答。諸行無三緣義也。但諸行上間間說三緣事心在念佛也。即花嚴文。彼經大旨念佛益也。其由菩薩發心修行念佛三昧不離說經故。就中菩提心者。緣佛功德所發心故。安樂集中引入法界品菩提心利益文。證念佛三昧益。即此義也。彼住水寶珠翳身藥等喩。皆多分說菩提心益。得義意念佛益云如。滅罪來迎等。其義又爾也。故說定散文中唯標專念。釋雖說定散意在專念也。執文不可至疑難。次問准之可答。但憶念專至言在觀佛者。觀佛中憶念體。即是念佛三昧所攝也。凡今開觀佛念佛兩宗釋意者。觀佛必念佛也。不離念佛故。念佛必非觀佛。口稱爲體故。仍剋其體論。觀佛益全標在念佛。釋定散文中唯標專念也。
此中有二論義。始總於諸行有三緣乎。次別於觀佛有三緣乎也。是則一論義。當世機情觀佛諸行列不思。是正行也執。剩念佛觀佛勝思。仍二段問答也。又今所引花嚴文。經文略攝也。答意者。三緣不可通諸行觀佛得意也。若通者。今釋義違也。所引花嚴文。是念佛益得意也。發菩提心云。念佛其心相應故也。憶念觀察等行。又念佛以爲總體可成法故。可知。
十九。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等者。問。四十八願中。爲有諸行往生願否。若言有者。此文云何。夫言唯者。簡持爲義。如唯識宗五重唯識。莫不皆以唯識爲宗。今言唯明專念。准知唯以專念爲本願宗也。若言否者。義亦難思。弘誓多門。所願各別。豈唯念佛往生願乎。故第十八願雖言乃至十念。十九·二十亦云修諸功德殖諸德本。此等豈非諸行往生願乎。若其終不攝諸行者。爲言佛願有偏黨乎。
答。四十八願中。無諸行往生願。所以唯第十八一願誓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故也。但至一片難。弘誓門多皆爲成念佛往生宗也。十九·二十兩願既不置往生言。皆是念佛往生機上。或顯發願現前益。或成迴向果遂益也。次不攝諸行者。佛願言有偏黨至難者。不解願意所至歟。願意不論諸行有無。一切善惡凡夫乃至十念。不生誓不取正覺。惡人猶不漏。況諸善乎。仍諸行往生願無云心。諸行人非云不攝。唯以諸行往生不要。念佛一行平等萬機攝云意也。然者難勢甚僻韻也。願意平等全無偏黨者也。
寶積經二十願若不生者言置。彼第十八願意亙二十願故。如是說也。今十九·二十願不置往生言云。第十八願外若不生者言無云也。
二十。定散文中唯標專念等者。問。依何等文釋此義乎。先定善文地觀已下說往生益皆爲觀益。未見一文說稱名益。次散善文上六品中但明諸行之益。唯下三品明念佛益。故前問云備修衆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者。應依此義起問端也。然今還言定散文中唯標專念者。更依何義作是釋乎。若文雖說定散益。依其義意作是釋云者。了義大乘依文判義。不了義教依義判文。今經既依義判文者。下文何言是了教乎。
答。成今此義事。即此依念佛衆生攝取不捨等文。乃至散善義始三心文下輩觀及流通文等也。其故者。攝取不蒙不可有得生義。此故說定散往生。意者必在專念宗。顯此意密下爲三心。彼三心成定散益故。皆歸第十八一願成往生實義也。依之流通文讃念佛功能專付屬名號。釋上來雖說等。即今唯標專念義委也。但問端備修衆行等云。問從非起故。且擧平文起疑也。答決實義故。成定散文中唯標專念也。次依義判文。此經可不了教云難至。一經始終無顯了文。實可有此難。而今經說相隨他前雖開定散門。隨自後即閉定散門。即施即癈方便故。非不了義經。例涅槃莚雖有二乘益。即施即癈故。如一乘了義教(云云)。
二十一。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等者。問。淨土亦有人天雜類。何以總言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爲體等乎。又如玄義引花嚴說。初地已上名變易身。今一切離分段云者。地前五乘皆受變易身乎。
答。所云一切聖人者。地前五乘衆同地上名也。法事讃如云極樂莊嚴出三界人天雜類等無爲。大經云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等。皆此意也。玄義聖衆莊嚴中攝法界凡聖。又此義也。是則入願力所成酬因土時。其體歸佛德故。無漏爲體。大悲爲用也。仍壽命等佛。更無分段生滅。分段者三界中麁異熟死此生彼姿也。淨土身不爾。位云地前分段位。論德同地上變易德故。人天雜類等無爲云也。但玄義中至引花嚴說。彼諸教談也。異今教別願不思議談也。又諸教中非無地前變易義。天台·淨影所判。勝鬘中羅漢辟支大力菩薩變易生死受云。地前三賢判也。但是新譯法相宗不許義也。二乘迴心入大乘時。許地前變易義也。直往菩薩於地上智增初地捨分段。悲增至十地猶不捨。非智平等菩薩八地受變易也。其旨見群疑論(云云)。
一乘義私記云。智增初地捨分段。悲增第八地出分段。悲智平等隨宜於七地以前地地中捨分段(云云)。
二十二。經當起自心等者。問。此觀何不觀來迎乎。
答。是有二義。一義云。上三尊觀中。觀彌陀光明攝取益。觀觀音寶手攝引相。觀勢至威光攝受用等。皆是引攝想觀也。仍今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云意者。蒙三尊引攝作往生相說也。此故釋攝取不捨中。第三增上緣以來迎爲其體(云云)一義云。上三觀觀光攝益。未說約自心有此益。唯觀十方衆生所得益也。見此事時。作自往生想唯是觀佛行者想心乘念至西方觀也。是且顯佛力觀成位也。次觀顯願力觀成畢。說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等。至三輩觀始說來迎相。彼來迎尋聲到姿故。念佛三昧益願力所成也。仍十三三輩觀門次第說發遣來迎益可見也。二義中此義深妙也(云云)。
光臺說十三觀釋迦發遣教也。第七觀說三輩觀彌陀來迎姿也。故十三觀釋迦能說所說法門爲面。三輩彌陀教能爲所爲爲面習也。
二十三。想水表地等者。問。經言池水。似實池水。下文隨池水花上等云。而想水以表地云者。爲以眞水還表眞地乎。
答。經文多含。含二義也。故始想水表地云釋意。觀娑婆池水顯表極樂寶地也。次或在池水花上者。又述一義也。是極樂寶池水中。寶花上直觀化佛像也。混二義不可至疑難。
二十四。經然彼如來宿願力故等者。問。四十八願中。是何願力乎。
答。一義云。別非云有億想成就願。凡彼佛本願者。念佛往生爲宗。乘念佛往生願力。憶想行又可成故。如此說也。般舟讃中。或想或觀除罪障皆是彌陀本願力云。又此意也。一義云。若別尋憶想成就願。可第二十願。願中聞我名號係念我國乃至不果遂者不取正覺云故。係念果遂即憶想成就義也。而其果遂時分。或平生或臨終或花開。凡見佛位。皆彼願力故也(云云)。
二十五。正明能觀所觀等者。問。所觀可然。能觀者何。又言明皆是眞。語似不宜。如何讀之。又此中或現大身小身等者。應是彌陀眞身神變。故下文云圓光化佛如前所說。然今言像。有何意乎。若言是像。像身豈有滿虛空乎。
答。此文實見惡。但能觀所觀者。且存一義。明今佛身具能觀所觀二義歟。其故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文有佛如意衆生如意釋。佛如意者即能觀也。釋六通無礙觀機可度故。衆生如意者又所觀也。隨心現故。次明皆是眞者。又且存一義。正明能觀所觀佛像。句讀切。身雖有大小明皆是眞可讀歟。意者。此文中言明二義也。一明佛像有能觀所觀義。二明大小身皆眞。是則示眞化大小能所一體義。次大小佛身眞云難至。今釋意者。以化身名像身也。玄義釋名門如料簡(云云)。
定善義疑端問答畢。
淨土疑端卷第四。
散善義疑端目錄。
一。三輩散善下。下輩善尋事。
二。一一品中下。十一門亙九品樣事。
三。意密難知下。意密體尋事。
四。貪瞋邪僞下。自力心三業調不調共簡事。
五。深信之心下。責今釋所據事。
六。一者決定下。佛法中軟心爲障事。
七。二者決定下。三心出觀經何信三經耶事。
八。若佛所說等下。了不了義一代決判相違事。
九。此名就人下。何句爲就人科耶事。
十。然行有二下。二行俱立信否之事。
十一。言正行下。二行二修同異決判之事。
十二。若依禮誦下。觀察爲助業攝否事。
十三。過去今生下。何不論未來善耶事。
付。此中攝前雜毒善否之事。
十四。及自造罪下。三心退不退之事。
十五。願力之道下。道義前後相違事。
十六。三心既具下。三心願即行義決判之事。
十七。又此三心下。三心攝定善義決判之事。
十八。念佛者即專念下六念念佛可定善事。
十九。佛恐行者下。三心具足人何可有疑耶事。
二十。五門相續下。上三品中五門所據尋事。
二十一。第九門等下。中下一品無來迎由之事。
二十二。受苦樂二法下。苦法可非淨土因事。
二十三。十二部經下。指一經歟指多經歟之事。
二十四。所聞化讃下。上來諸品廣讃諸行之事。
二十五。簡謗法下。謗法攝不攝之事。
二十六。抑止門下。彌陀抑止耶釋迦抑止耶之事。
二十七。五逆已作下。已作人指闍王耶彼等他經得脫事。
二十八。無由得念佛名下。不能觀念故似轉教口稱何言念佛名耶之事。
二十九。正念歸依下。憶念者可觀念事。
三十。付屬名號下。諸師經名勸持付屬釋之事。
散善義中疑端(三十條)。
一。三輩散善一門等者。問。何以得知三輩唯是散善人耶。故諸師意謂。是福觀雙修之人往生即彼國之品類也。又玄義云下輩無善唯知作惡。今何還言三輩散善即以三福爲其正因。以分九品爲正行耶。若言此輩本雖無善。臨終念佛爲其善者。玄義非不引念佛文。而言無善。如何會之。又准下文。定散之外明念佛行。如言念佛不同雜散之業等也。若言臨終聞經等爲其散善者。下品上生念佛之前雖有聞經。下二不然。若彼廣讃佛德爲說妙法爲散善者。下品中生但有散善無念佛耶。下下品云爲說妙法教令念佛。妙法但是念佛教也。若言世福爲下輩善故。今標云三輩散善一門義中。三福爲因。九品爲行。此明三福對三輩者。此亦難依。世出世善盡屬上中二輩因行。下輩既言無有佛法世俗善故。如是推尋。下輩都無應名散善。何言三輩散善義耶。又三福正因文在序中。何言正宗散善義中明此義耶。若言此非序分三福。正宗別有三福正因義者。出何文耶。又准下文。三福九品雜散之業。今言正因正行。云何。
答。今言三輩散善一門之義者。上十三觀答韋提請說定機行。此三輩一門約佛自開福業分上中下根故也。但至諸師釋。所見既各別也。不足會通。彼執定散一機行故。不解定善示觀玄旨。故爾判也。今師意總而言之。三輩中攝上機上行事不可遮。如觀念法門說觀佛行者上品往生。又不可遮有福觀雙修之義。讃中云五門相續助三因等。其意也。然而是皆通門談也。別論之時。十三定機行。三輩散善機也。次至下輩無善難。此有多義。且述一義意。凡今三輩有二意。若約釋迦教論。三福九品因行散善往生一門也。今釋宣此義也。若約彌陀教分別之。上六品一切善凡夫也。下三品一切惡凡夫也。玄義遇大遇小遇惡之分別。即顯此義也。而以釋迦教意下輩令有散善亦有多義。或以念佛爲行福爲其善。如選擇集或以世善爲其行。下文云世善上福標其意。是則三福各分三品。爲三福正因九品正行義意也。或以臨終聞經等爲散善義可有。下品上生釋聞經如名雜散業。下中品讃佛。下下品妙法。能詮教皆聞經類也。所詮名號即念佛體也。次云三福正因文在序難。三福名言雖在序中。正因實義正宗顯故。今就散善一門義中明三福九品因行云也。必非云正宗有三福文明此二義。就義中有二云釋可得意也。次云三福九品雜散業難。是有與奪二門。攝入三心迴爲直因時。與正因正行名。對念佛辨親疏等時。奪判雜散業也(云云)。
二。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者。問。何以得知九品皆有此十一門。且如三心難通九品。何者。至誠心中自利利他想同菩薩。迴向心中亦明二利。如是心行大機所能。中下二輩若爲具之。又如下輩既言無善。豈有三心中迴向心十一門中第五六七八門義耶。
答。今此十一門。淨土行人聞教發心修行遂往生。預見佛聞法之益始終行相也。故以道理推驗。九品皆可有此十一門云也。但至難勢。三心行相可有廣略。釋文所述約上輩機廣釋也。中下輩機必不可同之。只可自利眞實往相迴向等。彼禮讃所釋即其相也。而言三心通九品者。約其心體。不論行相廣略也。次至下輩無善難。今作十一門有總料簡各料簡二途。總料簡轍三輩散善故。不可言下輩無善。各料簡時。下輩文前標善惡二行言。有十一門中受苦樂二法名言。是則約彌陀教意。善惡皆爲機顯願力益故。第六門中。或明善受法。或明惡受法。至第八門。或迴惡心。可成十一門義也(云云)。
三。隨機顯益意密難知等者。問。隨何等機顯何等益。又意密者。其相云何。又如次文及前序中。亦有何等爲三之問。何特至此作是釋耶。
答。何等機者。定散機也。何等益者。往生益也。意密者。說定散二機往生。其意密在弘願念佛一道。所謂此三心本願中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心爲體故。彼一念十念行可爲正因正行體。此意未顯故。名意密。自問自徵。後答三心名數。顯意密法也。下釋云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專稱。即此義也。次前後文有何等爲三徵問云難。今釋義所推。彼皆爲顯意密義也。所謂雖說當修三福。雖標三種衆生。佛不自問自徵。此等衆生面面預往生益義意密難知故也。但彼意密此三心中顯故。故付此文作此釋也(云云)。
四。貪瞋邪僞等者。問。五濁凡夫誰免此失。如前文云當今劫末衆生惡性難親等。況深心中自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今此心中作此嚴誡。豈非二心作鉾楯乎。若言此簡身口現善。意業不善。若其三業相應行人。雖是凡夫具足煩惱。非今所簡虛假人者。次言雖起三業苦勵身心若爲消之。又如下文云。眞實心中口業讃嘆。乃至眞實心中意業觀察。此歷三業皆簡虛假勸眞實心。何以身口爲外意業爲內。論其相應不相應耶。又今既對彌陀因中三業眞實。誡虛勸實。凡夫縱有隨分三業相應之善。爭得爲淨土眞實因乎。若言此是引聖勵凡。未必全同彼因行已方可生者。道理未盡。既引聖行。簡凡夫行以顯雜毒善不生由。若其凡夫雖未同聖亦得生者。因豈立乎。
答。此釋意者。凡夫行人不顧自心惡性。自作賢善精進之念。修三業行時。六賊內侵墮虛假雜毒事嫌也。外現者。三業行相也。內懷者。三毒惡性也。故凡夫位欲成眞實之業者。於三業善無現賢善精進之相意。於三毒性深識知其過。捨自力歸他力。成清淨業可思也。雖起三業以下釋意。得此旨可見。次引彌陀因中眞實意者。爲令今行者歸佛淨業也。言意眞實淨業唯彼佛因中行也。凡夫若欲成眞實業。宜歸彼佛成淨業也。是則示觀緣中隨緣起行煩惱賊害簡。以專念業名清淨業意也(云云)。
五。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者。問。何以得知是深信心。如起信論。亦明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也。其中自釋第二心云樂集一切諸善行故。又天台釋今深心云佛果爲深等。今釋抑有何所據耶。
答。今釋意者。以此三心合本願文成其義。兩經可一徹故也。故深心彼信樂心深信心釋也。諸師意未入此玄旨。猥借諸教義釋今意事。非經本意歟。上文云意密難知。蓋此意也。若強欲會通。起信三心。總而言之。通諸行法位也。今釋意者。別而言之。在往生行之義也。例如四修法約念佛。天台釋亦非相違。今深心信佛智法故也。能能可思之(云云)。
六。一者決定深心等者。問。夫佛法中軟心爲障。若發此信心必軟弱。豈得決定往生心乎。又此品人既言大乘極善凡夫。何意強勸發此言耶。
答。此淨土宗骨也。注心可思。夫淨土一門。爲根鈍障重機云事。一宗大綱也。故入此門人。先信知自身機分可如此。就中今三心弘願領解心也。弘願所爲無善凡夫也。故專可取此信。但此機上信願力法。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安心時。更無疑怯心。是則自力機分。無有出離之緣也。歸他力頓入佛家。若自心一分力量有思。決定歸他力心不可有故也。仍雖大乘極善凡夫。弘願領解時。必可發此信也。三輩機皆常沒凡夫故。極善稱且隨分善也。又願力所成正行名也。更非自力功。仍無相違也(云云)。
七。二者決定深信等者。問。今此三心出自觀經。何要須信三經說耶。若信三經爲發此心。或有行人。但値觀經不聞二經。爲之如何。
答。此難不爾。釋意者欲顯依今經所發信心相時。方就三經所說述其意許也。必引三經後方可生此心云非。縱依觀經一部說取決定往生信。所信法體願力爲本可信要門教。此二尊教亦諸佛證誠了義爲體故。自可當信阿彌陀經。縱三經具引。不解二尊諸佛教意。即不發此信人也(云云)。
八。若佛所說即是了教等者。問。了不了教名通大小。於大乘中。且依涅槃。小乘半字名不了教。大乘滿字名了義教。若依深密。縱是大乘。諸隱密語名不了教。諸顯了語名了義教。此等皆於佛教分別。未聞佛說偏名了教。菩薩等說總名不了。宗家此判出何經耶。然論師云。素但覽言因別意趣。阿毘達磨依法相說。故有滅後四依菩薩。造論申經了其未了。如攝論云。復有四意四依。一切佛教應隨決了。即此義也。而今偏勸唯信佛語。言不可信菩薩教者。似撥四依弘經大士。不違涅槃之極誡耶。
答。今釋實異常途說。此依智論五種起說等判歟。以佛自說爲勝。餘四種說待佛教許佛說故。又尋佛經中有了不了由。佛隨自意語了也。隨他意語不了也。而隨他意語者。順菩薩等因位情所說方便教也。仍菩薩等教望佛隨自說。皆可云不了道理有之。是則涅槃三意語文意也。四依論師依此了義教訓。依佛了義隨自語。了隨他不了教時。有四意四依等分別也。素多覽言因別意趣等論文。其義可准之。佛三藏中。阿毘達磨藏決判法相故。滅後論師專所依學也。非云論師說爲定量佛說不了。而又滅後諸師互有空有等諍。仍今釋意勸唯信佛語。不依菩薩論藏也。依經依論不同自西天有之。彼經部依經爲定量。有部依論爲指南等也(云云)。
九。此名就人立信也者。問。前文既長。從何句來爲此科耶。無標有結。有別意耶。又言人者是誰人耶。
答。此有二義。一義云。上二種信心即就人就行二種也。而初略釋後廣釋。故上文又深信者以下。廣釋第一就人立信也。標文雖略。以結示之。今釋前後此例多。此義意信機名人也。一義云。就人就行信心。上第二信下分之也。故初擧三經佛語者。第二信總釋也。就此三經有能說人有所說行。又深信者以下。就其能說人立凡夫決定往生信。此義意者。人者說人也。說人中有五種。就佛說可取決定信。行者往生行也。此有正雜二行助正二業等不不同。就正行正業可取決定往生信云也(云云)。
十。就行立信然行有二等者。問。爲就二行俱立信耶。爲當云何。若言二行俱立信。下文既辨二行得失。就有失行豈立信乎。若言唯就正行立者。既許二行同往生行。何於雜行不立信耶。
答。有二義中。就正行立決定往生信云義。當文正意歟。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釋。并心常親近憶念不斷等所判分明也。但自餘雜行迴向可生非不信。然而以之不取就行立信歟。例如就人立信。菩薩等說非不仰信。今所信正如有佛說(云云)。
十一。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等者。問。此中二行與禮讃中專雜二修。同耶異耶。若言同者。正雜二行似約行體。專雜二修應論修相。若爾縱是正行。若雜餘行可名雜修。縱是雜行。若專一行可言專修。故知二修二行異也。若言異者。今明正行。即言專依專讀專想等。豈非專修名正行耶。若許專修名正行者。雜行亦應雜修名也。又禮讃明二修得失。結言二行得失。明知二行即二修也。
答。二行二修同異。古來諍論也。取要言之。二行所修行體也。二修能修相貌也。以之爲異。而二行二修名義各相依立。非專修無正行名。非正行無專修德。非雜修無雜行名非雜行無雜修失也。故今釋云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爲正行等。專修行名正行。又云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等。約正行德成專修義。雜行雜修相依立事。翻之可知。所謂可言不專依往生經行行者名爲雜行等。是雜修故。其行名雜行意也。釋文云自餘諸善悉名雜行。顯此意也。又云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等。約雜行失顯雜修義也。今文如此。禮讃同之。二行二修更無異轍者也。而他門學者於二行各可有二修云。成二行二修各別義。甚乖釋義。今一片疑。且借彼見解設假難歟。其誤如研覈抄中委責(云云)。
十二。若依禮誦等即名爲助業者。問。觀察亦爲助業攝耶。若言然者。似乖道理。凡助正者。如世主伴。主勝伴劣。助正亦爾。然觀功深。稱名淺行。故諸師意。觀正稱助。今釋翻之。有何由耶。若言稱名順彼佛願故立爲正。觀則不爾故屬助者。願中乃至十念之言。誰定唯是稱念念乎。如彼論注·安樂集等。解十念義正約觀念。宗家亦云專心想佛佛知人者。豈非讃彼十念念乎。
答。此諸師今師宗義不同也。諸師意。依心起行諸教意以來判故。以定心三昧爲主。以口稱三昧爲伴。是釋迦教中一分義也。所謂能請重也。今宗義不爾。乘願爲緣故。以本願稱念行爲正業。觀察以下爲助業也。此亦論中名義相應宗本也。彼五門皆與名義相應可行。是則助業位也。今讃云五門相續助三因。即此義也。而願中十念體。正聞名信樂一念。助正不離故。或時此念中攝想念。禮讃等念亦爾也。此時從十念中開出五門。法事讃專心想佛釋此意也。此攝助從正意也。故先云人能念佛佛還念。顯正業體。次云專心想佛等。助正不離故。兼想念也。然而助正別論時。稱念爲本願宗可得意也。注論·安樂集解十念時。先約時節。次約觀想。後約稱名。是非言本願十念必有此三義。本願十念爲顯但稱十念。先出時節觀想等十念也。可勘見文始末。凡家意。依十住毘婆娑稱名易行宗。成敗論五門。五門皆名義相應行門得也。故稱名正業宗義。全同今解釋。不得注意人。觀念爲宗見歟。甚非注者素意也。安樂集等同之。更不可有異義(云云)。
十三。過去及以今生等者。問。何不論未來善耶。又問。此中攝前雜毒善否。若言攝者。前文既言迴斯求生必不可也。若言否者。普攝自他凡聖諸善。過去自善及他善中。豈無雜毒虛假善乎。又過去善若已眞實。何由流轉至于今乎。依之而言自善中過去善者。專是雜毒虛假善乎。
答。不論未來善。若聖道門意者。遠期佛果故。至三大僧祇未來善。依彼極果迴向。華嚴等教令迴向三世善。往生要集迴向門中兼明迴向菩提義故。即聚集三際善可迴許。今釋且期淨土門近益故。言過去今生善也。今生中有已修善未修善。未修善名未來善。分攝三世義有之。但淨土宗意。遠非不期佛果。以此邊言者。還可同要集義。況依三世相入道理時。一念迴向善無不攝也。無行不成釋義深可思之。就次問端答雜毒善攝否。先可解彼雜毒善義也。凡言善者。本來清淨。皆淨土菩提正因。安心邪時者。立雜毒虛假名。此雜毒位迴向必不可也。而今迴向眞實深信心中云時。安心成正念故。彼雜毒善併歸清淨業體成淨土正因也。仍可言攝雜毒善可判不攝。例如二乘行。本來菩薩道小心時小善也。小善迴心入大。彼可云二乘成佛。又可云不成佛。涅槃經中說闡提成佛不成佛義。又如此。不捨彼邪見不成佛。捨又非闡提。故說闡提不成佛。而闡提迴心成佛。說闡提成佛。今雜毒善攝不攝。此等道理可例也。取要而言之。可答攝雜毒善也。但是從本立名名也。攝時非雜毒善故也(云云)。
十四。及自造罪退失者。問。具三心者有退失否。若言退者。何名金剛志乎。若言否者。此文云何又此心既常沒位中凡夫所發。豈免退乎。
答。三心退不退論。古來未決。且存不退義。如一片難。名金剛志故不退也。但至今釋。一義會云。是暫退也。非永退。今云。此釋非言三心具足人退失。或行一分二分位言退失故。第三迴向心未成就位也。守護此退不迴顧名迴向發願心故。還是三。心不退文証也。次言常沒位凡夫所發難至。論自力心本。退分善心事不及言。然而佛力住持故不退爲三心益也。言蒙光觸者心不退。即其証也。
十五。乘彼願力之道者。問。前言道喩衆生願心。今何言彼佛願力乎。若言前願名彼願力者。此中既言順二尊意。何指前文言彼願力。況願力言甚不相應。如上文云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此中合喩豈有異路乎。
答。此釋前後文意者。衆生願心即顯佛願力道也。其故衆生願生心。願力所成道故。本願中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即其文也。西岸人言我能護汝。即轉衆生願心我願力道意也。他門人。今願力言。行者三心力也云歟。違上乘彼願力法說。敢不叶文意也(云云)。
十六。三心既具無行不成者。問。三心但可願心而已。那忽言無行不成乎。若言具三心已隨修諸行。無不成故作是釋者。經文爲是別時意乎。
答。今此三心非唯願願。釋成願行具足願。待後起行非言無行不成也。他門學者言待後行故。經文墮別時意。如難研覈抄。付今義。三心位成願行具足道理有二義。一義云。言無行不成行者。玄義所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行也。言意者。三心能歸心也。即剋南無二字。此心所歸阿彌陀佛也。彼佛名義功德成往生行體故。無量無邊功德名號。是言無行不成也。仍三心一發。一念成無上大利。即便往生也。不知此他力行成輩。可生唯願見故。釋三心既具無行不成等也。一義云。迴向心中。迴自他凡聖善成得生想釋抑諸行無行不成結也。此二義終可會一義。即是其行名義功德。即彼萬善體故。眞實深信歸命心中。迴自他善爲往生正因故。自他萬行佛功德非云事無故(云云)。
十七。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者。問。此心既在散善門中。何以得知通攝定善義乎。又言攝者。爲以三心爲能攝攝定善乎。爲以定善爲能攝攝三心乎。
答。此三心如來隨機顯益意密法故。凡得往生者。發此心以無不正因。所謂本願中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心故也。仍文者雖出散善門。義者通定善門也。次能攝所攝義。二義共可有之。先以三心爲能攝義意者。定散萬行入三心中成得生故也。次言所攝義者。此三心從定善示觀領解出故。可攝定善義也。雖有二義。能攝義可爲正(云云)。
十八。念佛者即專念等者。問。案涅槃說。六念即是念佛三昧也。今言專念阿彌陀佛三業功德等義亦似之。故要集云。十六想觀亦不出此。若爾以此屬散善者。於義豈無鉾楯失乎。
答。難勢實爾也。但六念行可通定散故。今經暫取散善邊爲散機行。涅槃約深行者爲定善也。要集意。以十六觀攝修行六念。其義又在之。仍可存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也。
十九。佛恐行者懷疑等者。問。三心既具。更有何疑。若具三心仍有疑者。縱言我來。豈不疑乎。
答。是佛大悲深切愍念凡夫行者志述也。故言佛恐行者等。宣恐慮意。必定非言可疑。有義云。此文意。大經疑惑胎生顯此經九品行人(云云)此義必不然。辨定三心釋義分明故也(云云)。
二十。五門相續助三因者。問。准餘處說。五門五念。三因三心。然此品中雖說三心。五念未見。今依何文作是讃乎。
答。從修行六念迴向發願二句開出五門也。修行六念始念佛中有三業門。即上釋言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乃至意業功德。是三念門也。迴向發願即餘二念門也。仍如此讃也(云云)。
二十一。第九門中得生益者。問。於九品中唯此一品不說來迎。有何意乎。縱是文略。釋義可存。只言得生。復何意乎。
答。此品不說來迎可有多由。一者略故不說。其義上上輩文前預解畢。故今是不釋也。二者此一品行相有多含義。或可戒福下善。或世福上善也。戒福下善次上中中品來迎可有此品。世福上善邊次下下上品來迎即可是。仍此品中暫不說之也。三者此品行人平生善行未聞佛法故。臨終始聞法發心。即第八門中含三心義。顯正因益時。即便往生故。別不說第九門來迎。仍今釋只釋明得生益。同上即便往生義也(云云)。
二十二。受苦樂二法不同者。問。簡機堪不受法不同。可在九品正行差別。然其苦法非淨土因。何論簡機受其法乎。
答。是有二義。一義云。簡機堪不受法不同有二門。一釋迦教意定散二善爲正行時。簡機受法。上中二輩說相正顯此義門也。二彌陀教意善惡共爲機時。立簡機受法名。此時受法唯爲顯機差別也。行名必非淨土因。今下輩言善惡二行文前。言受苦樂二法不同等。此意也。一義云。今言善惡二行。言受苦樂二法。十惡破戒五逆罪障消滅。即顯成十善持戒孝善等淨體義故。受惡法機差別成。即成分正行差別也。仍如此釋歟(云云)。
二十三。聞經十二部等者。問。經言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者。但可一箇大乘經名總名十二部經題耳。如前文中或云與修多羅合。或云與十二部經合。即其例也。然今言聞經十二部等者。以何等經數爲十二部耶。若言即以修多羅祇耶等爲十二部者。可言十二部名。何言首題名耶。若數花嚴大集等經假令爲十二部者。大乘諸經部類既多。何必以其十二部爲數限者乎。又如是數十二部。於餘經中有其例乎。
答。是有二義。一義云。十二部經者。非一經所具十二分教。下文言以聞如是諸經名故故。釋多經也。是則修多羅祇耶等十二部爲別經首題。讃嘆多經功德歟。即如彼未曾有經大方等。以十二部隨一爲一經首題。但上文言與十二部經合。大乘修多羅具十二分教名也。各據一義故。勞不及會通。一義云。花嚴大集等十二部歟。既說諸經名。西天法十二部大乘經受持讀誦解說讃歎儀式有之歟。
二十四。所聞化讃但述稱佛等者。問。若爾上來諸品廣讃諸行。若爲消之。又依此義者。何復還言非但念佛等耶。
答。上來諸品讃嘆諸行。念佛所成正行故也。至今品顯其意密時。對所成法讃能成法也。然而用不離體。末必依本。故釋非但念佛等也。上化讃顯能詮所詮義。下結文述能成所成意也(云云)。
二十五。今此觀經下品下生簡謗法者。問。文雖未的言謗法生。而言具諸不善。亦未云除謗法。何以定判簡謗法乎。故群疑論云逆謗俱取。師資相違如何通之。
答。雖有具諸不善言。分明不說謗法。猶是抑止意也。故今釋就現文言簡謗法也。然而具諸不善言又經重可通。故約攝取密意。群疑論言謗法共取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也(云云)。
二十六。此義仰就抑止門中等者。問。抑止門名出何經論。又此義與群疑論中前遮後開。及與已造業未造業義。同異云何。又問。言抑止者。爲是彌陀抑止乎。爲其釋迦抑止乎。若言彌陀抑止者。理則不然。未造抑止。已造攝取。理合一佛一化始終。若彌陀願抑止未造。釋迦觀經攝取已造。於其二佛成道出世中間十劫衆生之中。若有已造五逆之者。誰發大悲攝取彼乎。又其中間十劫衆生。乃至彌陀未成佛前恒沙劫中十方衆生。但知法藏菩薩本願不攝逆謗攝餘十惡四重人乎。若許然者。菩薩本誓即非弘深。誰有歸之結其緣乎。此與感師責破信行禪師義同。如何消之。若言釋迦抑止者。此亦難思。唯除之言既出願文。誰言釋迦之抑止耶。
答。抑止攝取名言。諸經律論散在。或云折伏攝受是也。律藏中數有此言(云云)次群疑論所出前遮後開已造未造二義。二家所解也。今釋合彼二義成一義歟。所謂未造時抑止。已造時攝取也。次釋迦彌陀抑止攝取。古來異義也。即兩樣疑互成一義。其中今可言釋迦抑止攝取也。既上文云如來方便抑止。下文云還發大悲攝取。一佛一化始終事。釋義顯然也。復約已造未造論抑止攝取事。可有一佛一化內。如一片難勢。但至云唯除言出自願文難。此言既在不取正覺後。還是釋尊方便言可消歟。是則願中十方衆生言不漏十惡五逆謗法闡提故。衆生憍本願不憚重罪事恐。釋尊且於未造業時雖加說此言。觀經時既調達闍王造逆人出來故。還發大悲以本願十念攝彼重罪也(云云)。
二十七。其五逆已作等者。問。誰已作耶。若指闍王言已作者。彼至涅槃方修懺悔得無根信。何言今經下品生中攝得生耶。若言其人雖非今經當機。其罪已起爲經緣故作是釋者。調達五法謗佛正法。何言謗法罪未造故仍抑止耶。若言未必言誰人造。只言抑止約未造罪。攝取約其已造說者。此義不可。若如所解。本願既約未造罪義雙抑止之。觀經何不約已造義雙攝取耶。又觀經中何必五逆約已造攝。謗法約未造更抑止之耶。
答。此亦有二義。今一義。指調達闍王可爲已造人也。但至云彼他經得脫人難。今約發起邊雖指二人。正機正在未來故。正說顯未來機得益也。次調達五法雖立邪法。既立邪三寶行化故。非上品謗法。只是中下謗法所攝。不說已造歟(云云)。
二十八。無由得念佛名者。問。經言不遑念佛應稱佛名。不能觀念故。似轉教稱念。諸師所見多存此義。今言念名。有何由乎。若其無由念佛名者。後言具足十念稱佛名等云何。
答。諸師釋實爾也。而今釋深意者。下下品機顯至極障重下機時。於念佛三昧中。猶有失念位事令知也。就之有二義。一義云。上云不遑念佛意念也。次云具足一念口念也(云云)一義云。上念口念也。而云不遑。行者自不相續故云不能也。依之知識加力驚勸。令具足十聲歟(云云)。二義中始義順文歟。後義亦非無其理(云云)。
二十九。何況正念歸依者。問。經言憶念。應是觀念。若爾可言正念觀察。如觀音觀言何況諦觀等。今只言歸依有何意乎。
答。此釋最有深意也。諸師所解如所難。今即不爾。比校顯勝意。觀佛念佛相對顯念佛勝故。云但聞佛名。顯觀佛三昧聞位益。是依能詮方便聞所詮佛名位也。何況憶念者。住所詮法安心起行位也。故約念佛三昧行釋正念歸依也。示觀緣中云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意也。但此念佛位非全無觀念。即正助合行憶念亙觀念也。所謂上專心念佛注想西方義也。然而今取正業體正念歸依釋也(云云)。
三十。付屬彌陀名號等者。問。諸師意云。前立經名有二。於中勸持初名故。云持無量壽佛名也。此乃諸經有其例故。且如觀佛經。立多名已言汝好受持等。只是勸持經名也。此義云何。
答。諸師所解縱言勸持經名。不順今經文相者。不可依用。今經說相從觀門入念佛。比挍題勝。又若念佛者當知此人等讃嘆畢。付屬持無量壽佛名。無諍勸持佛名也。但經名中無量壽佛即亦佛名。釋名門釋南無阿彌陀佛畢。仍縱付屬經名。釋佛名更非相違。觀佛經等例必不可一同歟(云云)。
觀經義中百二十疑訖。
此釋一部四卷。淨教之樞鍵也。但以文義幽隱意趣源玄。淺智疑端不可稱擧。今且略出一百二十條。可謂九牛之一毛矣。然此中有舊疑有新疑。有實疑有假疑。有深疑有淺疑。雖有此等差殊。莫不爲決一宗要義以成安心住行者也。然則諸方明匠對此迷方指其徑略焉。時也寶歷癸未春三月日。
西郊隱士顯意謹記。
右疑端者。去年(壬午)因有學者請出之。然彼詣于一兩人所乞其答釋。數日淹留書寫而已。不敢解之(云云)故又彰名字遣信求決。有言。條數繁多不遑具釋(云云)仍更以朱墨點次第略之。朱點四十八伴。墨點一十六條。重請諸賢。隨意答之。於此猶拒不答者。誰信前所陳乎。又若言問非故不答者。此亦不然。答法非一。何其不作反誥答哉。此數件問。豈唯一向應捨置乎。抑求決之意。不爲自擧凌他。今聞諸方學者不論自門他流。互有臆說妄談。欲令彼等見此警策入于正路故。揚短疑請師高判。幸有於宣正法之人。何不同此志也。
癸未冬日。顯意珍重。
凡斯草書者。著淨家之明法。而以極厥規摸之大矣。其書雖存。而轉寫者鮮矣。爲濟墮弱者。令此鏤良梓而已。
時正保(乙酉)暦舞射吉辰。
願主三陽員外小比丘愚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