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4部大正藏第64册P0477 俱舍論頌疏抄 (29卷) 〖 日本英憲撰〗.txt
No.2254[cf.No.1823]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一
(頌疏論本第一)
俱舍頌疏之與起 三井寺勸學院集
一俱舍佛法根本也。故大乘ヲ學者。先小乘ヲ下地ニ能可學事也。去ハ寶法師云。先學小乘有教。後可學大乘空教。多有文證(云云)大經云。譬如有長者一子。幼少未堪。且教半字。後漸長大。教滿字(云云)少人ナトニハ先假名書物或半字ナトヲ教。後文或滿字ヲ如教。佛法先習小乘。後可學大乘也。又引思益經。小乘ヨリ大乘ノ續ヲ惠命云事釋。思益經云。如劫燒時。江河先盡。大海卽滅。正法滅時。亦復如此。法行小道先盡。菩薩大海正法後盡(云云)而法行小道者。聲聞中法行根性者事也。
私云。小乘ヲハ聲聞乘ト云也。是則聲聞ノ叶機說故(云云)
一寶法師擧四藏。先可學小乘ヲ事ヲ釋スト見。去ハ瑜伽論·解深密經·大般若遍學品·涅槃經辨戒品·法華·智度論·四分律。此等意引釋。文云。今詳經說。先學小乘。後學大乘。略有四意。一大乘深妙難信。卽生謗故。二生斷滅見故。三不學小乘唯學大乘。自謂學大乘者。於聲聞乘若人及法。輕毀誹謗。招大苦艱。四若不レハ前學有教。積習スルニ善根等。卽當多諸障難不能信解也(云云)此故先可學小乘事也。文中生斷滅見故也。大乘ハ煩惱卽菩提等ト談。斷惑證理義多不用故。位階級斷惑證理之次第ヲ斷惑也。四多障難者。小乘佛法根本。天然道理可有障。又不學小乘學大乘。不知事可多也(云云)。
俱舍由來之事。六門分別時。第一本緣起明下委。
一翻譯事兩說也。玄奘三藏。天竺罽賓國沙門。僧伽論師ニ値傳也。而歸唐時。經論七十五部。合一千三百二十卷也。翻譯時。永徽三年五月十日ヨリ同五年七月二十七日畢。元瑜筆受者也。
一末書。寶師·光師·神泰。各十五。後代分三十卷ツツニ也。
略頌云。婆娑二百·論三十。正理·顯宗八·四十。光·寶·神泰各十五。疏六惠·遁各三卷(文)。
一智證將來時。頌疏六卷也。日本テ卷ヲ重テ分也。
六門分別(文)問。六門之生起如何。惠云。初明論緣起。微世親造論之意。作斷惑發惠之緣。一百年外。三百年內。卽有二十部小乘。此論旣明小乘。宗歸何部。所以第二明論宗旨。二十部小乘各自有三藏。互不相信。此論有部三藏中何藏攝。故第三明藏攝。教法至此八百餘年。此論飜譯在何時代。故第四明譯論時年。第五釋題對法藏名。第六分文釋義(云云)遁云。然此六門非無由籍。所以先明論緣起者。將欲釋文。莫知論教所與。故須第一明論緣起(云云)雖知。未詳宗部。故次第二明論宗旨。雖達宗。未曉藏教。故次第三明藏所攝。雖明所攝。須知一論兩時飜譯。故次第四明飜譯所由。宗源旣知。方可解釋。解釋之來。先須辨識題目。故有第五略解品題。門目已明。次當開闡。故有第六廣釋文義(云云)。
本緣起者(文)遁云。解前門中。大分爲三。初至與茲國已來。總明一切有宗本與之處。二從佛涅槃已下。至不令散出。別明婆娑論起源由。三然世親尊者已下。正顯此論因起。前門又二。初至微言尚在。明上聖宣持。未有乖諍。眞教猶一。二洎乎尊者以下。顯次聖弘化。情見殊途。教分異部(文)。
迦葉遁形於雞足(文)遁云。遁謂隱遁(文)。
迦葉事。法華義疏一云。十八部論疏云。具足應云迦葉波。迦葉此云光。波此云飮。合而言之故云飮光。飮是其姓。上古仙人名爲飮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飮諸光。令不復現。今此迦葉是飮光仙人種。卽以飮光爲姓。從姓立名。稱飮光也(文)。
五師付法次第事阿育王經七云。世尊付法藏與摩訶迦葉入涅槃。摩訶迦葉付阿難入涅槃。阿難付末田地入涅槃。末田地付舍那婆私入涅槃。舍那婆私付優婆笈多入涅槃。優婆笈多付絺微柯(文)付法藏第三卷。阿難以法附屬商那和修(云云)。
雞足山事。末田乞地於龍宮(文)慧云。雪山有五百仙人。來投阿難求度。於中二人。一名末田底迦舊云末田地。此云金地。以化水爲金地得度。一名商那和修。此云胎衣。付此兩人方入滅也(文)西域記第三云。迦濕彌羅國。本龍池也。如來寂滅之後。第五十年。阿難弟子末田底迦阿羅漢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脫。至此於大山嶺。宴坐林中。現大神變。龍見深信。請資所欲。阿羅漢曰。願於池內。惠以容膝。龍王於是縮水奉施。羅漢以神通廣身。龍王縱力縮水。池空水盡。龍翻請池。阿羅漢於此西北爲留一池。周百餘里。時阿羅漢旣得其池。運大神通力。立五百伽藍(文)。
雖大義少乖而微言尚在(文)麟云。謂此時見解。雖復深淺不同。而未分成異部。故曰微言尚在(文)。
洎乎尊者鞠多(文)麟云。次辨第二乖請分部者。初明名鞠多道劣。次明提婆諍與(文)四論玄第十云。第四三藏律師。名舍那婆斯。此云綺衣。或云枘衣。此人常著摩綺衣。因事立名也。第五三藏律師。名優婆掘多。或云鞠多。漢云無相。或云大權。阿育王經。此人身取三十二相。而能伏魔外道等。定功齊於佛。時人呼爲無相佛(文)略抄。
道不繼於三聖(文)問。毱多所化是廣。旣稱無相好佛。何云不繼三聖乎。麟云。先聖所化弟子。情無異執。教不分部。毱多有五百弟子。各執異見。遂分教。故爲道劣(云云)尋云。在四聖。何云三聖乎。答。迦葉·阿難·商那和修爲三聖。末田地在外國流通故除之。或阿難一時付和修及末田地。故言三聖(惠意取意也)
摩訶提婆亂眞言於五緣(文)大天緣由。婆娑九十九。廣記之。
五緣事。摩訶(云大)提婆(云天)末土羅國商人子。親商遠行。子染母。後父還家。恐惡事彰。殺父將母。隱波吒釐城。屬摩訶陀國。逢本國曾所供養無學。恐傳醜事。方便殺此無學。母後有私。又殺其母。旣造三逆。心恐怖入雞園寺。僧逢誦經。偈云。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心甚歡喜求出家。其僧不委其根性卽度。出家未久。誦持十二分教。就其受學有徒衆。阿育王聞請入宮。恭敬供養。王妃遂與大夫私通。反說經律。非犯謂犯。犯謂非犯。告諸門人。自稱得阿羅漢果。後於寺中。夢失不淨。令弟子洗衣。弟子白言。師煩惱盡。何容斯事。彼言。漏有二種。一者煩惱。羅漢已無。二者不淨。羅漢猶有。煩惱雖盡。無便利涕唾等耶。我漏失此是魔女欲毀我故。而以不淨汚我衣耳(第一緣)又欲令弟子歡喜。矯設記別。弟子得四沙門果。弟子白言。我等得二三果。自應有證知。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言。無知有二。一染汚無知。汝已斷。二不染無知。汝今猶有(第二緣)又弟子白言。我曾聞。聖者已斷疑惑。我等於四諦三寶。猶有疑心。彼言。疑有二。一煩惱性疑。汝已斷之。二處非處疑。無學猶有(第三緣)弟子又云。披讀經典。羅漢有惠眼。於自解脫能有證知。如何但由師記。彼言。羅漢有由他度。如舍利弗·目連。通惠第一。若未記。不自知。況如鈍根。不由他度(第四緣)彼大天雖造衆惡。未斷善根。後於中夜。自思惟重罪。當於何處受苦。高聲唱言。苦哉苦哉。弟子聞之尋白。大師言所作已辨。何故唱苦哉。彼言。我呼聖道。諸聖道不至誠不現起。年旣老。心力弱。若不口說。觀心不成(第五緣)於雞園寺布薩時。大天集前五緣作頌言。餘人染汚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名諸佛教。爾時衆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改第四句云。是名非佛教。于時一夜鬪諍紛紜。然至朝不息。城中士麁就寺和衆。衆皆不從。無憂王自往和衆。各執己頌。大天白王言。若欲滅諍。依多人語。卽行黑白二籌。邪徒者衆多附大天。王遂依多。事畢還宮。諍猶未息。時諸賢聖。知衆乖違。便捨雞園。欲往他所。諸臣聞已而白王。王聞嗔勅令引至恒伽河邊。載以破船。中將以墜溺。時諸聖衆各起神通。猶如雁行。陵空而去。未得通者。亦被接將。作種種形。捨雞園。皆飛向西北。住迦濕彌羅山。於是便分二部。一上座部。卽聖衆也。二大衆部。卽大天衆也。
諍與於摩揭提國(文)麟云。此云無毒害。謂王治化。無其楚毒捶打之害(文)。
健馱羅國(文)惠云。是北天之境。天親本國(文)。
脇尊者(文)惠云。八十出家。被年少笑。自願言。若不得無學果。通閑三藏。斷三界惑。得六神通八解脫。脇不至席。經三年卽得道果。時人敬仰其德。號曰脇尊者(文)麟云。梵云波栗濕嚩。唐云脇尊者初爲梵志師也。年八十捨家入道(文)。
五夢不祥(文)惠云。摩耶經下卷。佛涅槃夜。摩夜卽於天上得五惡夢。一夢見須彌山崩四海水竭。二夢見有諸羅剎。手執利刀。競挑一切衆生之眼。時有黑風。吹諸羅剎歸於雪山。三夢見欲色諸天。急失寶冠。自絕瓔珞。不安本座。四夢見如意珠玉。在高幢上。恒雨珍寶。周給一切。有四毒龍。口中吐火。吹倒高幢。吸如意珠。猛奪惡風吹沒深淵。五夢見有五師子。從空而來。嚙摩耶乳。入於右脇。身心疼痛。如被刀劔。見此夢已。阿那律來。告如來涅槃(文)。
津梁一撥(文)麟云。謂佛教法濟度苦海以爲橋樑。其如河梁之類。撥者(蔡癸反)度也。准也。蓋雖諸部異義不同。然其濟度之義一也(文)。
喩折金杖(文)麟云。經云。王夢見金杖。分爲五段。表佛教法分成五部(檢大集經。文)。
況以爭衣(文)麟云。此下文。迦葉佛父訖栗枳王十夢中一夢也。彼云。王夢見一衣堅而且廣。有十八人競分挽之。衣終不破。此表釋迦遺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雖有異執。而眞法尚在(文)。
懿典。懿美也。
遂簡凡僧(文)西域記三云。王乃宣令遠近。召集聖哲。英賢咸集。七日之中四事供養。旣欲法識。恐其諠雜。王乃具懷。白諸僧曰。證聖果者住。具結縛者還。如此尚衆。又重宣令。無學人住。有學人還。然猶繁多。又更下令。具三明備六通者住。自餘各還。然尚繁多。又更下令。其有內窮三藏外達五明者住。自餘各還。於是得四百九十九人(文)。
六通四辯。五明。麟云。以六通依定故。擧定以取通。四辯由智故。標智以言辯。卽是備六通名滿。具四辯名圓(文)。
世友商確(文)麟云。謂商量。確定也(文)。
懸諸千古(文)麟云。卽冠絕前代千古之時也(文)。
刻石立誓(文)麟云。西域記云。迦膩色迦王。遂以赤銅爲鍱鏤。寫文石函咸封。建卒堵婆。藏其中間(文)此文下云赤銅葉。可准之歟。
恐畏彼師情懷忌憚(文)惠云。論主畏他羅漢情懷忌憚。或畏彼羅漢情懷忌憚。論主亦得也(文)寶云。恐彼諸師情懷忌憚。遂改本名潜往尋究。時經四載。有部三藏文義無遺。數以經部異難破有宗(文)。
屢以自宗破他部(文)麟云。卽將經部義破有部也(文)。
頌置傳說之言(文)麟云。意顯薩婆多宗自相傳說。無正經文可爲憑信(文)光云。往往置斯傳說之語。欲非親聞也(文)。
第二明造論意(文)麟云。就中分三。初至弘持世尊教法。別明論之意。二又三藏教與已下。通明三藏教與。三又依薩婆多已下。重明造論(文)。
由惑未滅(文)麟云。下文云。離隨眠業。無感有能。業由隨眠。方得生長。故三有輪迴正由惑也(文)。
由惑世間漂有海(文)光云。世間謂有情世間。有海謂三有海(文)。
四含幽鍵(文)麟云。一長阿含(多說長偈)二中阿含(多說中偈)三增一阿含(謂一法爲始。於一上增一至多故也)四雜阿含(謂雜人說)阿含(此翻爲藏。有言種種說也)鍵者鑰也。以鑰固關也。今此論能顯四含六足幽玄之義也。如彼之關鍵(文)。
惠云。此論是經之關鍵(文)。
法相川源(文)麟云。是衆流之根本。此論是法相之宗源也。義門江海者。顯義無窮如江海之流注也(文)。
我於方隅(文)破我品末頌也。光云。顯略勸學。方謂四方。隅四隅。於此無我理教方隅。我已略說(文)。
青蓮罷笑(文)麟云。謂如來目淨修廣。如青蓮華。色常希夷爲微笑。今入涅槃故曰罷笑(文)惠云。佛有二智。一根本智。亦名正體智·無分別智·睡夢覺智。二後得智。亦名達俗智·覺有情智·蓮華開智。如世蓮華開蓮子卽現。後得智開施設萬法。自佛涅槃更不說法。故名罷笑。笑者開也。江楚人釋。佛目如青蓮華。佛欲說法。眼光微笑。此釋非也(文)。
白毫掩色(文)惠云。佛欲說法。先放白毫光。佛涅槃後。更不放光。名掩色也(文)麟云。毫長毛也。如來眉間有白毫相。今入涅槃。毫光不現。故曰掩色。觀佛三昧經云。太子生時。毫舒長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成道已長一丈五尺(文)。
雨衆三德之談(文)因明二卷傳云。數論者。劫初時有外道。名劫比羅。此云黃赤色仙人。鬚髮而色皆黃赤故。其弟子十八部中上首者。名筏里沙。此云雨。雨際生故。其黨名雨衆。梵云僧佉奢薩怛羅。此云數論。以智數數度諸法。從數起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其師說二十五諦法。一自性。二大。三我執(以上三)五唯量(聲·觸·色·味·香)五大(地·水·火·風·空)五知根(眼·耳·鼻·舌·皮)五作業根(語具·手·足·大便處·小便處)心平等根·我知者(以上)。
大疏云。神我受用三德所成二十三諦(文)。
二卷傳云。此三德如次。名黃·赤·黑。亦名貪·嗔·癡。亦名苦·樂·捨(文)。
米齋六句說(文)二卷傳云。勝論者。成劫之末。有外道仙人。其有三名。一嗢露迦。此云鵂鶹。晝隱夜行故。二塞拏僕。此云食米齋。依夜驚產婦。遂居碓下食米齋故。三吠世史。此云勝論。造六句論。勝諸論故。六句義者。一實句(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二德句(色·香·味·觸·數·量·別性·覺·樂·苦·欲·嗔·勤勇·重性·液性·潤性·行·法·非法性)三業句(取·捨·屈·申·行)四大有句。五同異句(令同異實德業)六和合句(和合實德業性也。以上)。
下文云上來(文)流通文也。
三藏立名事。寶云。問。素怛纜中有毘奈耶等。毘那耶中有阿毘達磨等。阿毘達磨中有嗉怛纜等。此則三藏無有差別。答。婆娑一說。從勝立名。此經律論中。雖一部內兼明三藏。然就多分立藏名(文)尋。別明造論意科段。何通明三藏教起乎。答。
依力等流(文)麟云。力謂十力。等謂齊等。流謂流類。卽依十力等流之心。說經法故。曰依力等流(文)惠云。力者不可屈伏。所出經數亦不可屈伏。流者流類。等者卽是等類。或等者是別流義。同前依十力引生(文)。
得增上心(文)麟云。心卽是定。以經詮定故。增上卽增勝義。唯是佛法外道所無。故名增上。問。定是心所。何以名心。答。所依卽心。以所依王名心無失。或約總聚。但名爲心。故下文云。心一境性。名之爲定(文)。
學論道故(文)麟云。言論道者。能詮教也。謂以言論道理成於教故。今令衆生得此之教。名得論道(文)惠云。一云。論是言論。道是道理。三藏所詮義。與能詮名爲所依。言論之道。依主釋。二言道者道路。卽所依義。言論卽是修行者智所遊履處。言論卽是道路。持業釋也。
種種雜說故(文)麟云。謂經中若事若理。對機便說故名雜說。如涅槃經多名佛性理。般若經明眞空之理。放牛等經多明事也(文)。
種善根故(文)麟云。如聞佛說法。生信等五根。種解脫分善故(文)。
依悲等流(文)麟云。悲大悲。戒律中多說微細威儀。及陳繁雜等語。並是大悲之心故也(文)。
學論道(文)戒律能詮教也。
諸學處(文)麟云。謂離殺生等是所依。故名學處。謂與比丘爲處學之處也(文)。
相續成就(文)麟云。前說經。令未種善根者種之。今更說律。令相續不斷而成就故(文)。
無畏等流(文)麟云。如來有四無畏。然其論中廣明法相。究竟盡根源意。外道邪論莫能傾動。得無畏故。或以無畏心所說故。名依無畏(文。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
自相共相(文)惠云。色聲是自相。無常等是共相(文)麟云。相者相狀也。如色法以變礙爲相。受以領納爲相。今分別此等義故。名分別自相共相等(文)。
得正解脫(文)麟云。謂前說律。但令成就善根。然未能令得正解脫。故後陳論故方得解脫。又無漏惠得正解脫。非如外道計無想天等諸邪解脫。故復言正(文)。
通達諸法眞實相(文)麟云。謂五蘊等諸法眞實體相。皆由論教分別。令其學人通達也(文)。
燃大明燈(文)麟云。初顯佛教無倒受持。後義專爲破無明闇。雖同燈喩。二義全別(文)。
初喩了了分明無謬。後喩破闇歟。
有目者(文)惠云。有目者。卽有惠人。將論分別諸法。如有目人於暗室得燈見衆色(文)。
爲顯無我像(文)問。三法印在之。何唯顯無我耶。惠云。卽三法印。三藏教與此三印合。卽是正法。一諸行無常卽有爲。如五蘊。論擧初攝後。二涅槃寂靜卽無爲。如涅槃。論卽擧後攝初。三一切法無我卽通有爲·無爲。如此所擧最寬。通攝餘二(文)麟云。然正法中。本實無我。外道邪計妄生我執。無我之像隱而不彰。今說法相分別色等。求其我體。却不可得。無我之像方復顯了。言像者卽相也。故經言無我相等(文)。
佛及有情依之無畏(文)麟云。論詮惠。佛淨惠而得證果。有情亦然。佛是已證。衆生當證。故總擧之(文)。
第二明論宗旨(文)麟云。謂是宗部之旨。非所詮之旨也(文)麟云。此文中大分爲二。一總列宗計。二評判教旨。前中又二。初總叙異部與宗。二別明所計(文)。
教迹區分(文)惠云。七日之外。卽有二部名。由五人任持不分。一百年外。大天五事乖諍。分成二部(文)。
部成十八(文)惠云。據末說兼本二部。卽成二十(文)麟云。從大衆復更乖諍分出八部(文)又云。上座部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今除本取末。卽十部(文)。
如一說部(文)惠云。二百年內。大衆部中。由聖少凡多。乖諍分出三部。 一一說部。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一說部。從所立爲名。二說出世部。世間法從煩惱顛倒生。故無實體假有。出世間法非顛倒生。故是實有。此二部從所立爲名。三鶏胤部。上古有仙。染鶏生子。是婆羅門中仙人之種(文)。
若經部宗(文)麟云。此部唯依經爲正。不依律論。卽經部。依彼所立彰名(文)。
一切法少分實有(文)麟云。如言過未是假。唯現在實。及三科法。蘊處並假。唯界其實。又不相應等是假立也(文)。
尊者法救(文)麟云。梵云達磨怛羅(唐言法救)謂以法救人故(文)。
由類不同(文)麟云。類謂種類。卽三世體雖是一。而三世遷流。種類殊分。成過未等。喩如金器。將鋺作盞。約形改變。隨類立名。理實金體無有異。法體亦然。過未雖異。體無異也(謂時無別體。依法而立。是故諸法體皆無異也)。
尊者妙音(文)光云。此卽第二師。音聲妙故曰妙音。梵云瞿沙(文)。
尊者世友(文)光云。此卽第三師。世是天名。與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憐子。恐惡鬼神之所加害。云天逐友彼不敢損。故以爲名。梵云筏蘇蜜咀囉(文)。
尊者覺天(文)光云。覺天能覺悟天。故名覺天。梵云勃陀提婆(文)麟云。謂以佛爲天。立此號也(文)。
待謂觀待(文)麟云。觀待者。卽相望也。以過去望現在等是前。餘皆比可知(文)。
一世法中應有三世(文)惠云。過未通多時。卽是成三世義。現在唯一念。如何得有三世。答。現在雖一念。由觀前後不同。前後經三念。三念皆現在攝。故云現在亦應有三世(文)麟云。同過去世雜亂過。今詳。乍觀可爾。理則頗殊。謂未來諸法旣雜亂居。不分前後。何有前後相望等別。又現在世唯一剎那。豈同過去有雜亂過。解云。未來復雖未分前後。有多念。容有前後。故同過去。現在雖一剎那。與過去別。然望前後雜亂是同。謂將現在望未來是前。應名過去。望過去是後。應名未來。望前後復名現在。是則雖有一念之法。望前後得三世名(文)。
經部宗過未無體(文)麟云。謂彼計。法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下云。法得自體頃。名一剎那。故知唯現是實(文)。
此飜爲綖(文)イトイトスチ寶崛(嘉祥)云。所言綖者。如世間綖有貫穿攝持之用。諸佛言教亦有貫法相攝人之能。與綖大同(文)麟云。四分律云。譬如有花散置案上。風吹則散。何以故。不以線貫穿故。今以線有貫花之能。教有能貫義之用。類之於線(文)。
或名經(文)タテツラヌクツネニ寶崛(嘉祥)云。若依根本飜名。以爲綖本。應言涅槃綖。法華綖等。亦是飜譯之家。以見此方先傳國禮訓世教門。名爲五經。是以佛法訓世教門。亦稱爲經。故言涅槃經·法華經等。旣隨俗代名。還依隨俗釋義。俗言經者常也。雖先賢後聖。而教範古今恒然。故名爲經。佛亦爾。雖三世諸佛隨感去留。教範古今。不可改易。故名爲常(文)。
正詮於定(文)麟云。經雖明戒·惠。然兼非正。故言正詮於定。下二藏准說(文)。
此稱調伏(文)麟云。謂調治六根。伏制三業。故論云。言調伏者。意顯律儀。由此能令根調伏(文)。
陳朝三藏(文)麟云。案譯經圖記云。沙門波羅末陀。此云眞諦。西印度優禪尼國人。景行證明。器宇清肅。以梁武帝泰清二年。於寶雲殿。奉勅譯經。總一十一部。謂金光明等。後主衡洲。譯起信論訖。値侯景作亂。乃汎海西歸。遇風所飄。遂至廣州。陳時永定元年。始譯此論(文)。
義有差舛(文)麟云。謂差錯。舛謬也(文)。
前譯言非(文)麟云。謂無爲於法不障。是能作因。爲道所證。是離繫果。然不從六因生。故名無因。不能取果。故名爲無果。由是昔人不辨有無是非之異。遂云無爲非因果。非卽非其自體。無乃是無他。但得言無。不得言非也.
昔飜云有(文)麟云。法若起至現在。必須有得。今言現法有非得者。理極相違。故並爲謬。此言無非得者。謂無法俱非得。非無前後非得。如下明非得門。現在之法有法前法後非得故(文).
大唐三藏(文)麟云。三藏俗姓陳氏。頴川人也。自幼出家。依長[扌*遍]法師爲學徒。後以南北異見紛紜。良自歎息。以貞觀三年。始發長安。將遊西域。至十九年。自西而還。所飜經論凡六百五十七部。此論卽永徽三年再譯也。然其三藏妙達五明。善閑異語。今唐梵雙辨故曰兩方(文)。
懷疑之客(文)惠云。懷疑之客及佇決之賓。皆是先大德也(文)。
得白玉於青山(文)惠云。藍田人卞和。少有賢德。政次於荊山。得璧玉方尺。三献楚。初昭王。次荊王。後平王。第三献納之。方唐三藏得論。以裎先德(文)。
獲玄珠於赤水(文)麟云。莊子天地篇云。軒轅黃帝遊于亦水之北。登乎崑崙之岳。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初使智索之不得。次使離朱索之不得。次使喫詬索之而不得。後使罔象。罔象得之。皇帝曰。異哉罔象乃可以得之(文)釋品類(文)品言如何。
T64048201.GIF
科文(麟記意)
釋品題中二
初飜名
次釋義二
初解對法三
初釋對
二但解法
三雙明對法
二釋藏名三
初釋名義
二出異解(光寶)
三評判
俱舍此云藏(文)麟云。問。若俱舍名藏。總應名俱舍。何但此論獨得此名。答。理如所難。今以此論具包含·所依二義。偏目藏論。餘經論等闕此義故。從餘受稱(文)。
一者對向涅槃二者對觀(文)麟云。謂乘無漏聖道之因。感趣涅槃圓極之果。因果相對故名對向。言對觀者。謂淨惠之心觀察四諦法。故名對觀。此二別者。初卽因果相望名對。後卽心境相對名對(文)。
勝義法(文)麟云。以涅槃是善是常故。名爲勝。有實體故稱義。勝卽是義。名勝義法。卽簡虛空·非釋滅等是常而非是善。餘有爲善。善而非常。故言是善是常。獨名勝義法也(文)。
通四聖諦(文)麟云。前勝義法唯是涅槃。不通餘諦。今法相法非唯涅槃。亦兼餘諦。故言通也。言聖諦者。諦謂審實無倒之義(文)。
軌生物解(文)麟云。軌謂軌則。如其色法。令生色解。或說無常等法。令生無常等解。名生物解(文)。
能持自性(文)麟云。且約色法。變礙爲性。能持此性。名爲色法。餘法例爾(文)光云。如是等性。常不改變(云云)。
光法師說刀名藏(文)麟云。非謂說刀名藏是謬。蓋是誤用正理論文故耳。所以然者。如前所引。正理有兩段文。初說刀等言。但解藏義。次以對法藏下。方辨有財釋。今光乃於初釋藏文。便作有財釋。不依次文。故成謬也(文)。
無持業釋(文)麟云。依主·有財。皆顯引彼義言依本論造非自穿鑿。若持業釋者。便言對法卽藏。總無顯得依本論義持將。謂論主自造。成自取功。此乃舊意。理有持業。謙言無。若依新解。理無持業。非謂有而不取。所以然者。由後代造論皆取本論堅實義。及引彼義言造此論故(文)。
族義持義性義(文)一族義者。族謂種族。十八界根識不同。各有種族。如世剎帝利等種類不同。二持義者。持謂任持。十八界色聲等法。各自任持不相雜亂。猶如城邑任持所有情非情。三性義者。謂體性也。以十八界一一類中各有自體性故。以此三義。名之爲界。品者。類也別也(委明如下釋)。
此品廣以二十二門分別(文)惠云。問。何故論主以二十二門。分別十二處及五蘊。不名處品·蘊品。但分別十八界。名界品。答。且五蘊。名·體皆狹。名卽五蘊。體不攝三無爲。故名·體皆狹。十二處雖攝無爲。名卽狹。十八界二事俱寬。故以二十二門分別。五蘊十二處。准十八界。亦有二十二門。易知(文。光第四釋此意歟)。
光云。問。此品之中亦明蘊·處。何故以界標名。解云。界者性也。性之言體。此品明諸法體。以界標名。蘊·處非體。故不別說(文)。
此頌上下總有八品(文)問。論破我品何置最後耶。惠云。前八品明事。後破我品明無我理。從淺至深。或前八品明自宗義。後破我品明外道義。先內後外(文)破我一品無別正頌(文)麟云。彼但是引經中頌。證成無我。非本講婆沙之時自造頌也(文)。
初二品總明(文)麟云。且如界品。總明諸法。如標宗言有漏無漏等。根品明二十二根。信等五根通漏無漏。未知等三一向無漏。餘准可知(文)惠云。界品·根品總明。不妨別明。後六品別明。不妨總明。體用因果等准之(文)。
光云。界品明諸法體。雖亦明用。從多分說。或非正明(文)。
界品明諸法體(文)麟云。體是本義。由是正理名本事品○根是勝用差別。故正理名差別品(文)。
別明無漏(文)惠云。問。別明有漏果中。卽有有情及器。別明無漏中。何故無無漏器。答。以聖人無別器。不離三界住也(文)。
有漏可厭(文)光云。有漏法麁。所以先說。無漏法細。所以後明。如四諦中先明苦·集。後明滅·道。又解○如今疏釋(文)。
略爲三分(文)惠云。序分卽論教起之由。正宗卽明無漏慧之益。後流通勸持流末代(文)。
寶云。然諸論不同。或有流通而無序分。如二十唯識論。或有序分而無流通。如婆娑等。或二俱有。如此論等。或二分俱無。如發智論(文)。
頌曰(文)光云。梵云伽陀。此飜名頌。舊云偈訛也(文)。
初諸字明諸歸敬(文)光云。冥滅二字。通於兩處(文)寶云。就兩句中。初一字表德所成人。次十三字明人所成德。就十三字中。上句六字顯智斷德。下之一句述其恩德。就六字中。初之一切種三字顯其智德。次諸一字顯其斷德。後冥滅兩字雙明二德。卽是二種冥滅義也(文)問。用歸敬序委意如何。寶云。正理云。諸欲造論。必有宗承於所奉師理。先歸敬。乃至令發慇淨信心。欲正流通彼所立教。故先讃禮佛薄伽梵。顯宗云。以讃禮言。滅諸惡障。標嘉瑞。故此論云。今欲造論。爲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聖衆故。先讃德方申敬禮○今詳。三論述讃禮意有其三種。一教本佛說。欲傳佛教故。先讃禮令發敬重信心。二先讃世尊有勝三德故。欲顯教主其體尊高超諸聖衆。證所立教眞實不虛。三讃禮本師以標吉祥。福力護念能滅惡障。惡障有三。一師障。二弟子障。三論障。若師有障。卽不得著述。弟子有障。卽不能受行。若論有障。卽水火等難。爲離此障故先讃禮(文)問。何不歸敬僧寶乎。光云。又時四向四果。說之爲僧。世親菩薩一阿僧祇耶向果滿。智慧勝彼。故不歸敬(文)光云。問。何故此論但敬三德。不言三寶。解云。三德·三寶其義不同。隨造論者意樂說故(云云)。
一切種冥○諸冥○(文)麟云。爾雅云。冥闇昧也。說文。冥幽也(云云)惠云。問。諸與一切種。皆是二無智所緣境。此所緣境。何寬何狹。答。諸卽五部。不攝虛空·非擇滅。非四諦攝。染汚無知不緣虛空·非擇滅爲境。一切種一切法。不染無知皆能爲障。故知諸冥卽狹。一切種卽寬。今此二無知就所迷境明者。以相隱難知故。就所迷辨(文)寶云。染心不緣二無知。故不云一切。非緣諸法味勢熟等品類別。故不云種也(文)光云。不染無知種類衆多。故言一切。染汚無知種類非多。故但言諸(文)。
劣惠爲體(文)有漏無染慧中。煩惱間雜。所熏氣分隨順無明。闇昧相似無明行相類也。若聞·思·修加行勝慧。幷生得慧中。受持讀誦三藏十二分教之類。生無漏慧方便故。不可爲不染無知體。隨順無明闇昧劣慧。專備前境不染之義。故以此類劣慧。可爲不染無知體也(已上本義抄意)。
及諸義類無邊差別(文)光云。若於諸法微細差別味(諸法滋味或苦等味)勢(諸法勢力引後自果。或有損益等勢力)熟(諸法正起力。能引自果。名熟。或成熟名熟)德(諸法德用)數(一二等)量(大小等量)處(近遠等處)時(近遠等時)同(諸法相似)異(諸法差別等相)不能如實覺。是不染無知(文)。
見修所斷一切煩惱(文)問。次下釋云。染汚無知無明爲體(文)限無明一惑。何今云一切煩惱乎。答。就剋性體論之者。染汚無知體。雖限無明一惑。由餘煩惱與無明相應故。亦作不了行相也。依此義邊。染汚無知助伴體。廣取餘煩惱。故就助伴體。云冥者卽是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也(本義抄意)。
三千界外(文)問。二乘通力緣他三千界事耶。答。二乘神境等四通。全不知他三千界事。宿住·死生二通。不知住他三千界有情過去未來事。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受等他三千界事也(已上一義意本義抄趣)。
證不生法(文)光云。不生亦二。一者擇滅。二非擇滅。無爲體常故言不生(文)寶云。佛於二無知證不生法者。明所證法也。言不生者。卽有二種。一無知不生。二擇滅·非擇滅。論旣言證。謂二無爲於染無知證於擇滅。斷德圓滿。不染無知證非擇滅。智德圓滿。無知不生智無障故(文)麟云。不生法故稱爲滅(文)。
勝緣闕位(文)惠暉釋在之。光云。至金剛喩三摩地時。不染無知勝緣方闕故。於此位得非擇滅(文)麟云。謂未成佛果已前。所依之身與其無知爲所依。故名爲勝緣。至金剛喩定。三十四心斷煩惱盡。具一切智。卽是種智所依之身。不染無知所依止身永復不生。名勝緣闕(文)。
滅名爲斷(文)麟云。意云。滅謂涅槃體不生滅。今言斷者。由斷煩惱之所顯故。得斷之名。問。二乘亦斷煩惱盡。何不名斷德。答。二乘雖復惑盡。以有習氣而非圓滿。故不名德(文)。
淪沒無救○所應正法教手(文)光云。隨授所應三乘正法教手。拔濟令出(文)麟云。出悲境也。廣雅云。淪沒也。沒溺也。淪深也。謂三界五趣是生死處。業雜愛水。其類於泥。處之卽沈溺。出之則難耳。可九十五種不能出離故(文)光云。由彼生死是諸衆生沈處溺處。難可出故。或深故名沈處。黏故名溺處。闊故難出。所以譬泥。謂業異熟爲土。煩惱爲水。更相間雜。名生死泥。卽生死名泥。持業釋也(文)。
言衆生者(文)惠云。此論言衆生。不言有情者。以破外道執。衆生外別執有有情。若言有情。卽順彼我執。此論言衆生也。古人舊論爲衆生。濫外非情。故爲有情者。恐非。如何此論言衆生。故知非(文)。
稽首接足(文)光云。稽之言至。首之言頭。以己之尊接佛之足。故稱敬禮(文)麟云。稽之言至。首之言頭。以頭至地。屈己之尊接佛之卑。表敬之極。然禮通三業。故攝論云。我以身口意頂禮世尊足。今此菩薩敬禮。雖偏說身。必具三業。頌讃是語業。稽首是身業。起二是意業(文)。
故別標敬(文)光云。故重歸敬(文)。
如理正教(文)麟云。謂如實無倒教。授衆生令行善法。誡勗衆生令不造惡。名如理師(文)。
隨難別解(文)論云。其論者何謂對法藏。何謂對法(文)。
釋曰(文)此一段爲二。一出對法體(初出勝義對法。次出世俗對法)二釋此法名下。釋對法名(初正釋對法名。次出異解。光·寶)。
惠相應心(文)麟云。此中以惠爲對法故。心王亦是隨行(文)心王者。雖心品之中上主也。以淨慧名自性對法之時。心王旣一聚相應法。有隨淨慧行之義。故名隨行對法也(以上本義抄)。
及得(文)寶云。問。得爲隨行不。答。得非隨行。故正理出眷屬對法體中。不言得故○若諸論中。說得非隨行轉。據非俱有因說(文)光作隨行對法攝不攝得云二解釋。然不攝得云釋。可正釋也(本義抄趣)麟云。若除得。總有一百五十四法。通大地十·大善地十·尋·伺·心王·欣厭隨一·及七支無表。爲三十一。惠旣爲首。除惠一法。取餘三十。其上各有四相。成百二十。幷本三十。合百五十。復兼惠上四相。成一百五十四也(文)。
言勝義者(文)問。世俗勝義得名委意如何。光云。無漏故名勝○(如今疏釋)言世俗者○又解。有漏之法可毀壞故。有對治故。名爲世俗。卽世名俗。卽世俗名阿毘達磨。持業釋也(文)。
惠云。無漏惠能斷惑得不生。名勝。勝卽是義(文)寶云。言勝義者。眞實之異名○勝義世俗是眞假之異名○有人云。無漏故名勝義。有漏故名世俗。誤也(文)。
淨惠眷屬名曰隨行(文)光云。淨惠及眷屬。皆名隨行(文)此釋意。隨行對法中攝淨惠(云云)本義抄意。
惠有四種(文)光云。修慧謂煗等四善根。思慧謂總別念住。聞慧謂五停心觀。生得慧謂能受持三藏教法(文)又婆娑三十二云。評曰。應作是說。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讀誦究竟流布。是生得惠(文)。
先因論教(文)惠云。此約修行位次說。以先有論教。然後發能緣心披讀。卽是生得惠(文)涅槃是善是常(文)惠云。是善卽簡虛空·非擇滅。雖是常。非是善性。是常卽簡一切有爲。雖善非是常(文)。
望自體邊(文)惠云。如色。望自體性變礙邊。名性。望能緣心取長短等邊。卽相(文)麟云。言望他緣邊相者。謂觀諦爲十六行相等(文)。
總有六種(文)麟云。前五是古人義。第六是舊加(文)神泰(五種對法)光記(六種對法)寶能對名對法。所對不名對法。寶記云。古師兼取境界。爲一失。有人又加涅槃。爲二失也○所對法爲對法。總有八過(云云)。
三方便對法(文)麟云。謂四慧爲無漏之加行。故是方便。論教遠能傳生無漏。故是資糧(文)。
所對法中亦有三釋(文)麟云。一所對名對。能對名法。對之法是依主釋。二所對非對法。能對名對法。今所對名對法者。有對法故。是有財釋。三所對名對。是所對故。亦名爲法。持自性故。對卽是法。持業釋也(文)。
妙符論(文)偈頌云。淨惠隨行名對法。長行述。此能對向或能對觀故稱對法(云云)惠云。今論明能緣惠。古人何以取所緣境亦名對。若取境名對者。論藏詮慧學。惠所緣境亦名對。律藏詮戒學。殺盜等境戒所防境。亦應名戒學。經藏詮定學。定所緣定境色。亦應名定學○所以疏主歎寶法師。唯取能對名對法。此釋甚佳也(文)。
攝彼勝義者(文)惠云。本論所詮無漏慧。及四諦涅槃。名對法。此論含藏。此論名藏也(文)。
依彼故者(文)惠云。本論無漏慧及四諦涅槃名對法。此末論依彼本論造。與此論作所依。名藏。對法卽藏。三學皆在本論。今此末論有本論義。全取本論對法藏名也(文)。
傳佛說對法者(文)傳言表不信義也。如常。
然佛世尊(文)光云。通伏難。伏難意云。若是佛說。何故乃言迦多衍尼子等造。通意可知。迦多衍尼子是造發智論師。等謂等取舍利子等造六足論師(云云)問。婆娑論中。發智論佛說非佛說云二師在之。今論然佛世尊等文。當何師義耶。答。今文當非佛說云師義也。然佛世尊處處散說者。釋頌佛說之言。阿毘達磨者。釋頌對法之言。毘婆娑師傳說如此者。釋頌傳言也。今此發智論非佛說云師意言。結集佛處處散說故。尋源是佛說也。而論主意。存發智論等非結集佛處處散說。偏是迦多衍尼子等以自語造故。不信彼非佛說之義也。論主意不信發智佛說之義。在理不疑。故不及擧此義。置傳說言。表不信之由也。故因此傳佛說對法之言中。不含發智佛說之師義也(以上本義抄)。
總標綱要(文)光云。此三行頌。標前八品。名總標綱要分。初一句總明有漏無漏法。標界·根二品。次三句別明有漏法。標世·業·隨眠三品。後兩行頌別明無漏法。標賢·智·定三品(文)惠云。綱者綱系。要者要略。此三行頌。總標八品大意。根·界二品。總明有漏無漏。初句標此二品。言有漏無漏法。世品下三品。別明有漏法。次三品別明無漏(文)。
論云何法(文)光云。擧能簡擇。問所簡擇。虛空·非擇滅。雖非是彼無漏慧緣。答文義便兼明彼二(文)。
泄過無窮(文)麟云。謂諸煩惱於六根門。泄過無窮故名漏。此有二義。一住義名漏。令諸有情留住生死。二流義名漏。令諸有情流轉生死。又鞞婆娑云。煩惱留住卽定。行卽不定。猶如水漏穿破堤塘。傍漂蕩卽損苗稼。喩煩惱穿破六根之堤塘。漂蕩善法之苗稼(文)。
互相隨順(文)麟云。煩惱順心。心順煩惱。如水與乳。此相應法中相隨順也。煩惱順境。境順煩惱。所緣法中相隨順也(文)。
互相增長(文)麟云。煩惱染心令成染汚心。心順煩惱相續增長。又境順能緣令惑增長。煩惱順境令漏過成。其力均平故名爲等(文)。
問。二種隨順委心如何。答。如第十九抄。
又論云緣滅道諦(文)光云。又解。緣滅道下通伏難伏難意云。苦集生諸漏。卽名爲有漏。滅道亦生漏。應亦名有漏。通此伏難故有此文(云云)。
隨眠品中自當廣釋(文)麟云彼第十九云。無漏上境。煩惱雖緣。猶如炎石足不隨住。又正理云。如清淨人誤墮糞穢。雖觸糞穢。而非所增。人亦無能增彼穢聚。如是無漏異界地法。雖有亦彼煩惱所緣。而彼相望。互無增義。此緣無漏異地隨眠。但於相應有隨增理(云云)惠云。無漏緣惑。及九上緣惑。如白玉誤墮泥中不增彼(文)。
此中者(文)光云。無爲體性。若隨事別體乃衆多。今總標三故言略說(文)。
但以無礙爲性(文)麟云。無礙之言。簡於色法。但以之言。簡心心所·及不相應·二種無爲此等諸法體。雖無礙同虛空。然有別體。非是但以無礙爲性。故舊云但以無礙爲性者。雖標總稱。卽受別名。如色處等也。於中行者。釋虛空相也(文)。
色於中行(文)惠云。顯虛空體是無礙。若空體礙。卽無明闇色行(文)光云。虛空但以無礙爲性。容受一切諸有爲法○雖言容受。而不可說虛空體性在此在彼。無方處故。如眼識等。問。若不礙故說名虛空。空界色。性亦不礙他。應名虛空。解云。空界色。性雖非能礙。而是所礙。被餘色障而開避故。其體不生。世言虛空者。於虛空色說虛空聲(文)惠云。空界色。雖非能礙。是所礙。被他舍等礙不生也(文)光云。由此虛空無障礙故。能所造色於中行動。以實住等亦據虛空。據顯說行(文)。
又云。問。虛空體亦不礙無色。何故但言色於中行。解云。虛空。理亦不礙無色。以色相顯故偏說之(文)。
斷此二縛證得無爲(文)麟云。斷亦有二。一自性斷。謂對治道。斷一一品煩惱自性。斷已不行。名自性斷。二緣縛斷。謂能緣九品惑盡。所緣法離繫。名緣縛斷(文)。
擇者惠也(文)麟云。釋擇名也。決斷名智。推求名見。擇法名惠。以八忍智等。各別簡擇四聖諦。故爲擇也(文)。
擇力所得滅(文)光云。擇力所得。但言擇滅。擇之滅故。名爲擇滅。依主釋也(文)。
隨所繫事體各別(文)麟云。簡餘部也。如正量部。計一切有漏同一擇滅。婆娑或說。唯內法。有經部有說。擇滅無體。爲對諸宗故。言隨繫事各別也。事謂體事。隨繫之言。簡無漏法。無漏法無擇滅故○然今章中約能繫惑。以明數量。故言八十一品。此同婆娑餘師之義。又云。如有漏法。一一極微。一一剎那。各別法上有一擇滅。故論云隨繫事量。擇滅亦爾。准此。就所繫事以明數量。與章不同(文)。
斷八十一品證得八十一品擇滅(文)正文云。問。此文上下相違。上云隨所繫事。下云斷八十一品惑證八十一品擇滅。惑是能繫也。然光云。謂隨所繫諸有漏法事量多少。離繫事多少亦爾(云云)與暉同異可尋(以上)問。斷煩惱證擇滅。爲離能繫邊得之。爲當離所繫邊得之歟。答。光法師意。離所繫邊得之。今論中述。於彼漏隨增故。說名有漏。煩惱被繫縛。名之有漏。故斷有漏。由離能縛。所縛解脫之義也。而以能繫望能繫自體。不名有漏。何離能繫邊得擇滅哉。以所繫望能繫。得名有漏故。若自性斷若緣縛斷。俱斷有漏之義故。由離能縛。所縛解脫之時。離所繫邊得擇滅也。今論云。隨繫事各別。謂隨繫事量。離繫事亦爾(文)若離能繫邊得擇滅者。何述隨所繫事體有離繫事量之旨哉。寶法師意。自性斷無爲離能繫邊得之(文)自性斷者。名煩惱自性斷已不成就之義。其煩惱自體不成就者。由斷能繫迷執故。卽由此門可得擇滅也但於論隨繫事量離事亦爾文者。述隨所繫事量有擇滅數量之旨也。更非云離所繫邊得擇滅也。故寶記云。且如所引隨繫事量無爲亦爾者。此明擇滅數量。不明斷證。以婆娑異師計擇滅無爲同能繫事量故。對法師說如繫事量。又對正量部立唯一無爲故作是說。非明染汚法是所緣斷(文。以上本義抄趣)。
今疏同寶記歟。
非擇滅礙當生法(文)正文云。光意同之。卽依顯宗論意也。然寶師。以無爲無作用之義破此釋(云云。以上)今論云。得不因擇。但由闕緣(文)寶記云。准此論文。但由闕緣。卽是更無餘力(文)故寶法師意。有爲法永不生。但由闕緣。不由非擇滅力云也。光法師意。於未來法。生緣闕時。得非擇滅。非擇滅故。後雖遇同類緣。永不生也。故有爲法永不生。必由緣闕。兼可借非擇滅力也。但由闕緣文者。於未來法。生緣闕時。得非擇滅。非如擇力所得滅故。但由闕緣云也。今非云有爲法永不生但由闕緣也。於無爲法無有作用。不可礙未來法生云者。無爲法本來不生不滅。違有爲生滅故。得違此生滅非擇滅。彼未來法永不生也。更非云擇滅有礙生用也。又非擇滅德。礙未來法令不生。今不非擇滅強礙生作用之義可不也(已上本義抄)今疏同光記。問。顯宗論云。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之理。委意如何。答。且出一類者。此剎那緣白色眼識容起。緣青色眼識容起。其中緣白色眼識起畢。青色容落過去。容緣彼青色眼識。所緣緣闕故。未來不生之義。定得非擇滅。若容緣彼青色眼識。雖留未來。不得非擇滅者。後時同類青色現在前位。何緣彼不起哉。是則容緣彼青色眼識。得非擇滅故。後時同類青色現在前位。永不起也。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之理。其意在之歟(以上本義抄趣)。
起別得得(文)麟云。此有二釋。一云。異前擇滅。別自起得。名爲別得。二云。闕緣位中。證非一品。別別而得。名爲別得。如前擇滅隨繫事各別。後釋爲勝(文)光云。謂有法體而能永礙未來法生。此法本欲礙法不生。若法不生。便卽起得。送與行者。故名得滅。前滅是善。後滅無記(云云)光云。婆娑三十二評家云。非擇滅如有爲法數量。擇滅但有漏法數量(文)。
論云如眼與意專一色時(文)古抄云。六識中且擧初後也(以上)寶云。眼謂眼根。意謂意識。卽是有一分意識取色(文)光云。如眼與意識前後相續專一色時。言眼已攝眼識。以見色時必有識故。或云意者。所謂眼識。十二處中亦名意故。或言意者。所謂意處。以七心界皆名意故。若作是解。具攝意識及眼識故。眼識同時意識前後。餘色聲香味等境。落謝過去。應緣彼境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五識等不能緣彼過去境界。緣不具故。得非擇滅(云云)。
所餘不見聞等(文)麟云。如專一青色時。同時黃赤等色。及餘四境謝滅故。能緣彼境之五識。永不復起。以六識不俱。被緣青識障故。現不得起第二念。領境以落謝故永不生(文)。
有與能緣(文)麟云。謂意識能緣三世。若通論法界。雖不要與能緣同時。別有一分要與能緣同時方爲其境。故言有與。由是五境必與能緣同時故。論文中具擧五境(文)。
意識中亦有(文)麟云。通論。意識能緣三世。別有一分亦緣現在同前五識。故言亦有(文)。
得滅應作四句(文)光云。明得二滅四句差別。虛空無得故不對辨。無得所以如下別明(文)。
又諸有爲法(文)光云。就頌答中。上兩句出體。下兩句顯異名(文)惠云。又諸者。前已列有爲法。卽除道餘有爲今出體。故言又諸也(文)。
謂色等五蘊(文)問。何更云色等五蘊耶。光云。爲別戒等無漏五蘊故。言色等。以色等五具攝有爲故。此偏說。緣謂四緣。隨其所應。衆緣聚集共所作故。名曰有爲。必無少法一緣所生(文)。
亦世路者(文)路卽是法世所依故(文)路者道也。人依道行故。是所依也。故路之所依歟。光云。此有爲法亦名世路。謂有爲法於世中行。過去法是已行性。現在法是正行性。未來法是當行性○以世爲路故名世路。有財釋也○又解。世無別體。依法而立。法是所依。名之爲路。謂過去法是世已行性。現在法是世正行性。未來法是世當行性。世之路故名爲世路。依主釋也。無常四相是能呑食。諸有爲法是所呑食。此所呑食是可破壞故名世。是無常所依故名路。卽世名路。持業釋也(云云)寶云。色等五蘊生滅法故。未來現在過去路中而流轉故○諸有爲法行世路故。名爲世路。卽有世路名世路。有財釋也(文)。
言謂言語(文)光云。言謂語言。以聲爲體。此言所依則名及義。以言依名及義轉故。名俱義者。謂名及與義。俱行三世義○此名與義。望能說言。復同墮世。有用親故。故是言依。由此無爲是離世法。望能說言無用疎遠。雖亦是義。言亦能說。而非言依。又解。名如前說。言俱義者。謂義與言俱同墮世故(文)麟云。謂無爲體。義與有爲同。故言雖義。然無爲名自墮三世。體不遷流。與前卽異。故非名俱。此中約能詮之名·所詮之義俱行三世。以釋言依。以與名言爲所依故(文)。
一切有爲有彼離(文)光云。是故聖道猶如船筏。亦應捨離。如契經言。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文)。
事是因義(文)光云。事是因義。有爲諸法從因生故。名爲有事。經部釋。 事是體。有爲有體。無爲無體。論主意明經部。不信事因。故云傳說(云云)。
有漏名取蘊(文)四取者。欲取·見·戒禁·我語(二十卷在之)光云。此取蘊不但名取蘊。亦名爲蘊。或有唯蘊而非取蘊。謂無漏行。蘊名通故(云云)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從因爲名○依主釋也(云云)惠云。初釋卽四取爲因。當蘊爲果。第三釋據現蘊能生四取。從取果爲名(云云)。
蘊屬取(文)麟云。雜心云。蘊爲惑所使。如因貪瞋有殺事事(文)。
煩惱名諍(文)寶云。世間諍有二義。一觸動好人。二令自他損害。煩惱亦爾。一觸動善品。二損害自他(云云)。
觸動善品(文)麟云。諍總有三種。一煩惱諍。二言諍。謂因言論以生諍故。三蘊諍。蘊·死二魔諍生死故。今此有諍是煩惱諍(文)麟云。如經言。一念之惡能開五不善門。一損壞善品。二從惡生惡。三聖人所呵責。四退失道果。五死墮地獄(云云)。
違聖心故(文)光云。有漏苦果流轉無常。凡夫不覺。聖者厭之。是故但說違聖心(云云)麟云。如下頌言。如以一睫毛○又正理云。五取蘊者。是諸逼迫所依處故。自性麁重不安穩故。名之爲苦○苦有三。一苦苦。唯欲界。二壞苦。通色界。三行苦。通三界。今三界有漏總名苦者。約行苦說。故言非苦受(云云)。
招集苦(文)光云。招苦果故(文)寶云。此有漏蘊能爲苦因。故名爲集(云云)。
世間者(文)有二種壞(文)麟云。一四相壞者。謂有爲法爲生住滅等所遷變故。二對治壞者。謂有漏法爲能治道所對治故○又四相壞簡異無爲。對治壞簡異聖道(文)。
見謂五見(文)惠云。問。五見。前有諍中。通說十惡。何故別擧五見名處。答。貪等自相惑。緣順不緣違等。五見是遍緣惑。順違皆緣。過重。更立名見處。如煩惱濁外別立見濁(云云)。
諸有漏法有三種義(文)神云。惑業是有因。異熟等四無記是有依。皆三有攝也(文)。
此十一種名爲色(文)光云。若如經部。不立無表。覺天不立所造色。大乘於法處中。更立多色。此宗唯依十一色量。立色蘊名(文)。
彼者(文)釋彼言。論有兩釋。今疏當第二釋歟。論云。彼謂前說色等五境。識卽色聲香味觸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如其次第。應知卽是眼等五根○或復彼者。謂前所說眼等五根。識卽眼耳鼻舌身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名眼等根。是眼等識所依止義(云云)。
前眼等五根也(文)麟云。前者。指開章中五根也(文)。
體清淨故(文)惠云。意明根見聞等。雖餘扶根四塵體亦是色。以光明有隔。五根光明無隔。如瑠璃等(文)寶引正理云。若爾淨色相。
一顯色二形色(文)惠沼五蘊義林云。雖未見文。且以義釋。顯謂顯著。形謂形段。表謂表彰(文)。
味六香四種(文)光引正理云。越次說者。顯彼境識生無定故。謂彼五識起時。不定次第(云云)。
青黃赤白(文)問。黑色何不立耶。答。黑色青黃赤白損是也。無別體也。光云。青黃赤白。是本顯色。餘影等八種顯色。是四色差別。光是黃攝。日初出時。見赤色者。餘物映故。或光是赤攝。或光是黃赤色攝。影闇青色攝。明通青黃赤白攝。皆有明故。雲煙塵霧皆通青黃赤白色攝。問。光等八色是四差別。寧非是假。解云。論是本色。但是青黃赤白四種。於此四中。隨義差別。立餘八名。各有實體而非假(文)此釋意。論其本色。唯是青等四色。餘雲等八色。皆雖此四色之差別。立雲等八色名。畢不見本爲青等四色之邊。偏爲雲等八色實體故。青等四色外。別有雲等八色實體(爲言已上本義抄)。
光明(文)神云。眞諦師云。光具二義。一遠照物。二帶熱觸。日炎具二。故得光名。一月·二星·三火·四藥·五寶珠·六電炎等。皆不具二。名明。謂月·星雖能遠照。而不帶熱觸。而不遠照四天下。藥等二義皆闕(文)。
長短方圓(文)惠云。形色八者。經部·大乘更無別體。積聚顯色多少不同。相形待立長短等差別(文)問。長短二色是相待法。於一法可不定。是以光云。形長見短。形短見長(文)此釋。長短二色相形不定。何有別體耶。答。光云。長短極微各有別性。相雜而住(云云)但於形長見短形短見長之釋者。於一色聚。各別有長短極微。相雜而住之中。相形餘長色聚之時。見此色聚中短色極微。不見長色極微。相形餘短色聚之時。見此色聚中長色極微。不見短色極微。若亦俱時相形長短色聚之時。幷見此色聚中長短二色(爲言)今非一色由相形長短不定也(已上本義抄)尋云。空一顯色。二十種色內歟。惠云。婆娑正義。空一顯色卽空界色一分攝。空界色卽是明闇色爲體。空一顯色卽明色攝。隨四州上。北赤。東白。西紅。南青。故不立空一顯色(文)光云。妙高山四邊空中。各一顯色。名空一顯色。空界色以影·光·明·闇四色爲體。空一顯色以空界色中明色爲體。故二十種色之內也。光云。若據一切空界色。卽以光·影·明·闇爲體。若據別相。卽四色不定。此中言空一顯色是空界色者。此空界色以明爲體(云云)。
方圓高下(文)光云。方謂界方。圓謂團圓。中凸名高。中凹名下。問。長與高何別。短與下何殊。解云。長短據四邊。高下據處中。然世人言此物高下。於長短中設高下故(文)。
雲煙塵霧(文)古抄云。地水氣。秋云霧。春云霞。故霞ハ霧之攝(文)光云。龍氣名雲。火氣名煙。風吹細土名塵(文)麟云。龍氣名雲。因火名煙。未散爲塵。地水氣騰。謂之爲霧(文)。
障光明生(文)神云。如雲障日成陰。餘色於中由顯現可見。說名爲影。須彌障日成陰。餘色於中陰昧不復可見。說名爲闇(文)惠云。障光明生有二說。一云。如柱東邊障光。西邊發影。一說。障光之處。卽能發影也(文)。
翻此爲闇(文)麟云。亦卽影中不見餘物名闇。非不見影爲闇。此謂於障光中色。有輕重。輕者名影。重者名闇(文)。
形平等名之爲正(文)神云。成業論云。見面齊等。起於正覺。見面參差。起於不正覺。釋云。謂諸色面上平等名正。面上參差不平等名邪(文)問。空谷之聲何攝耶。答。無執受大種爲因非有情名之攝也。
聲唯有八種(文)光云。所聞名聲(文)有執受者下論文云。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爲依處。名有執受(文)光云。心心所法與彼依處。損益展轉更相隨故(文)可准之。可意聲好聲。不可意聲惡聲。麟云。言大種爲因者。謂一切聲皆因四大相擊發故。言有情名可意聲者。謂語出好聲。如歌讃等。言有情名不可意聲者。語出惡聲。如罵詈等○不言處中聲者。以離可意外皆是不可意故(文)惠云。處中卽不可意收。准此。可意狹。不可意寬也(文)。
語業名有情名(文)光云。問。正理第一云。此語表業復有二種。謂依名起。及不待名起○准此文。有語表業非與名合。如何言有情名聲謂語表業。解云。但言有情名聲是語表業。非言一切語表業皆是有情名。如有語表無名合者。卽是非有情名聲。依名起者。謂有詮表。不待名起者。謂瞋哭等聲。故不相違。
化人語聲(文)光云。化語雖非是業。而得名語。由心力能親發起故。可言成就(文)。
味六者(文)光云。所嘗名味(文)。
香四種(文)光云。所嗅名香(文)麟云。五事論云。諸悅意者名好香。不悅意者名惡(文)光云。等謂平等。香力均平增益依身。不等謂太強成損。太弱無益。損滅依身。於好惡香中。有增損者。名等不等(文)。
無增損者名好惡香(文)意云。於好香·惡香中。分出增·損香。名等香·不等香。無增損者。名好香惡香。故成四香(爲言)。
可稱名重(文)輕重極微可有別體也。但今論述色界中有重觸云。彼界衣服別不可稱。聚則可稱(云云)此文意。雖一衣服。輕重極微相雜而住。多具衣服。輕重極微相雜而住。一衣別住之時。輕觸極微施作用。多衆積聚之時。重觸極微施作用。故如此云也(以上本義抄)。
食欲名飢(文)麟云。釋冷飢渴文有其三。一釋果名。二結歸因。三引例證(文)光云。冷飢渴三相隱難知。若不約果以明。其體難顯。謂煗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飢。飮欲因名渴。冷飢渴三。是欲異名。因觸生欲。觸是因。欲是果。此三皆於觸因之上。立欲果之名(文)神云。此十一中。四大種後文當說。滑澁輕重。如文可解。謂冷觸所逼。必欲後暖。故約煗欲以釋冷觸。食欲名飢。飮欲名渴。此皆於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說者。如人不食。脹胃空虛。火大動發生觸。觸身起食欲。名食欲爲飢。如人不飮。肺胃虛慘。火大動發生觸。觸身起飮欲。名飮欲爲渴。欲是心數。不關觸。觸爲飢渴因。以於因立果名故。呼觸名飢渴○於色界中。無飢渴兩觸。不段食性故(文)准此釋。人不飮。肺胃空虛時起觸。觸身根。此觸相隱而依難知。由此觸力所起約飮欲明之。則約果名渴觸。重心云。因觸。果飮○欲則渴也。於觸因與果渴名。名渴觸(爲言)餘可准之。麟云。冷飢等是心所欲。謂數由身中有觸力令欲煗。有觸力令欲食。有觸力令欲飮。所令之欲名冷飢渴。卽是因其能令之觸。今能令觸相隱難知。故取彼所令果名因體。故名冷飢渴(文)光云。問。澁滑輕重各相對立。何故對冷不說煗耶。解云煗卽火大。故不別立。難云。冷卽水大。應不別立。解云。水是濕性。不應名冷(文)惠云。問。飢·渴二觸卽是所造身中何處大造。答。一說。腹邊大造。腹空卽飢渴。一云。遍身大造。飢渴卽遍身生苦也(文)。
能生樂故(文)麟云。樂謂涅槃。三界輪迴皆止息。故名樂也。由佛出世能說教法。證得涅槃。與樂爲因。從果名樂(文)。
明無表位(文)光云。隨其所應。無表於此四位中行(文)。
無想定滅盡定(文)光云。所以不言無想異熟者。以於彼位無表不行生色界故。無散無表。以無心故。無定無表。故無心言不攝於彼(文)。
性相似故(文)光云。謂與表業及心性相似(文)說者顯此是師宗(文)光云。論主不信如是無表別有體相。故言此是師宗所說(文)。
無表雖以色業相(文)光云。表·無表二。雖同色業爲性。表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無表不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故名無表(文)。
一實四大種二假四大種(文)光云。一明實四大。二對假顯實(文)。
大種謂四界者標也(文)光云。上半頌擧數列名(文)此初句擧數。第二句列名歟。今疏初句標。第二句擧數歟。
二○形相大故(文)麟云。約假四大說(文)惠云。大地大山卽所造色。大地大山旣地增。卽知能造四大中地大亦增。水·火·風准此釋(文)。
爲所依故(文)光云。所依是能生義。此卽釋種(文)。
能持自性故(文)光云。持義名界。一能持大種自性不改。二能持所造色相續(文)。
水能成攝用(文)惠云。有水攝故不散(文)。
能成長用(文)論云。風界能長。長謂增盛(文)。
光云。增盛如種生芽(文)。
論(云云)何地等地等界別(文)光云。此下第二對假顯實。云何假地等與實地等界別。此卽問起(文)。
謂諸世間相示地者(文)寶云。此之假地水等。實四境成。隨世想立。故唯說色。世間但識顯形地故。而不知是四境共成。亦不知有堅等四界故。但於形顯立地水火名(云云)光云。問。假地水火風。皆以色香味觸爲體。何故偏言形顯。解之。偏言色者。從多分說。謂世多於地水火風。以顯形色而相示(文)。
顯衆同分無常(文)麟云。謂一期命終也(文)。
謂手觸故(文)光云。五根及色聲香味。雖非手等觸著。然與彼觸同一聚生。若觸觸時。彼便變壞。或可。觸彼能造四大。令所造色亦變壞。故此變壞卽是可爲他惱壞義。故法救所集義品中。作如是說。趣求諸五欲境人。常起於希望。彼諸欲境若不遂會。令色變壞。猶如毒箭在身中也。色等五境是所欲故。或能生欲。名之爲欲○是由欲惱令色變壞生故(云云)初心抄引光釋意云。色者。心惱壞之時。令變壞法云也(以上)寶云。正理論云。此中色蘊。何緣名色。善逝聖教。且說變壞故爲色。此說意云。苦受因故。有觸對故。可轉易故。名爲變壞○苦受因者。色有變壞能生苦受。如義品言趣求欲等。有觸對者。手等所觸。色便變壞。是有對礙可變壞義。可轉易者。如牛羊等身可轉易。是可轉變及貿易義。由可轉易故名變壞。云何色法可轉易耶。謂異相生故名轉易(文)。
謂手觸故(文)問。此一段委意如何。答。寶引正理云。此說意云。苦受因故。有對觸故。名爲變壞。苦受因者。色有變壞能生苦。如義品言趣求欲等。有觸對者。手等所觸。色便變壞。是有對礙可變壞義(云云)准此尺。今疏手觸故變壞者。有觸對可變壞義。謂手等觸能造四大。所造色變壞。此是爲他惱壞義也。准光釋。次下故大德法救集義品等者。苦受因故。色有變壞義(爲言)謂所欲色等五境不遂生惱壞。如箭中身。故色可惱壞義有之。故今疏釋色可惱壞義同故。雖引集義品證。有對觸惱壞。所欲不遂惱壞。其義聊異歟。
集義品中(文)光云。此品之中。釋諸義故(文)。
爲多求王(文)麟云。多求王緣。廣應檢婆娑三十四也(文)。
過未衆微散(文)問。過未可有獨住極微耶答。
不可有(本義抄趣)。
五識依緣必應積聚(文)惠釋在之。
受能領納隨順觸因○(文)問。此釋意如何。答。此釋當寶意歟。光記異之。領納隨順觸因者。寶引顯宗論云。謂受是觸隣近果故。此隨觸聲爲顯因義。能順受故。受能領納能順觸因。是故說受領納隨觸(云云)因卽是觸能生受故者。寶云。又此論云。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卽樂·及苦·不苦不樂。正理云。隨觸而生。領納可愛·及不可愛·俱相違境。名爲受蘊。領納卽能受用義(云云)麟云。所觸因苦觸生苦受。樂等亦爾(云云)可准此等釋。似觸邊說受能領者。寶云。此中言領者。卽是自體有彼相故。自爲能領。彼爲所領(文)可准此釋(矣)問。第二解意如何。答。光一釋心也。易知歟。惠云。行相似觸者。古人意。如無記心心所起緣前境。亦有心王一·心所十。除受餘九心所。兼心王成十。緣前境同聚中有觸。觸對前違境生得苦觸。此同時受領此觸之行相名受。餘十心心所領前境。名境界受也。第二說。如無記心心所同領前境。有十大地·心王一。於中受強。如有十人。卽十大地法同一處坐。卽同緣一境。忽有一人叫喚呼賊。卽喩心王取總相。十心所雖同領前境。受卽強。餘領境卽劣。故想等不名受(云云)。
難前問起論云若爾實界(文)光云。若六識攝意。應有十七。若意攝六識。應有十二。何緣得立十八界耶(云云)。
前言攝者唯攝自性(文)光云。此明總攝。以化地部說。他性相應非自性。亦他性相攝非自性○彼執不然○婆娑五十九云。諸法自性攝自性時。非如以手取食指捻衣等。然復各各執持自體。令不散壞自體。故名爲攝。於執持義。立以攝名(云云)。
及苦集諦(文)惠云。此擧色蘊。望三科四諦。辨攝不攝。十二處中眼處。十八界中眼界。及苦集諦通色。雖亦通心心所。且據色論。如道諦言非色。於中小分無表是色。且言非色。故苦集諦中色。是色蘊攝。此上疏意。依論文擧一眼根攝三科四諦。辨攝不攝。意各別也(文)麟云。且約眼處等苦集。是色蘊。非謂一切苦集皆色蘊攝。以苦集通一切有漏故。及滅諦等。等取道諦。道雖通色法。今論眼根故亦攝(云云)。
第二正解爲所發識明了端嚴(文)問。只可云爲明了。何云端嚴乎。答。光云。端嚴有兩解。初解令身端嚴。此解有過。第二解令識端嚴。此解無妨。舌身形大。發識用足。故不須二(文)麟云。正理亦云。現世間於諸作用增上圓滿。亦說端嚴。若眼等根各闕一處。見聞彼用皆不明了。若具二者。明了用生(文)。
卽是蘊義(文)光云。梵云塞建陀。唐言蘊。舊譯名陰○若言陰。梵本應云鉢羅娑陀。或翻爲衆。故法華云五衆之生滅。此亦不然。若言衆。梵本應云僧伽。或翻爲聚。此亦不然。若言聚。梵本應云曷邏陀(云云)。
經言(文)寶云。引經證也。文中有三。一顯類多。二明聚。三結成。明過去等顯類多也。如是一切至說名色蘊。第二明聚也(文)可准之。先明類多。爲一聚爲成蘊義也。可思之。
略爲一聚(文)光云。此言略者。名略非體。以三世法非可聚故。故婆娑七十四云。問。過去未來現在諸色。可略聚耶。答。雖不可略聚其體。而可略聚其名。乃至識蘊應知亦爾(云云)寶云。此是名略。非體略也。三世等不可略爲一聚。但名中總略爲一聚也(文)惠云。能詮名及體。容可略爲一聚。無爲名卽可略。體卽不可略。故非蘊攝也(文)此釋體略爲一聚。異光·寶。如何。
謂無常已滅(文)光云。三世門。正滅是現在。故擧已滅名過去。簡異擇滅非擇滅故。言無常已滅(文)惠云。已滅卽表人過去。取生滅ノ滅。簡現在滅相滅也。
自身名內(文)光云。內外門。自身·成就者名內。不成就·及他身·非情名外(文)。
或約十二處(文)尋云。此內外色不可攝無表色歟。
麁細門(文)寶云。論有對名麁至或相待立。以二義釋麁細。有對名麁。五根五境名麁。無表名細。相待麁細。卽所望不同(文)光云。五根五境有對名麁。無表無對名細。或相待立。謂約有見等三(文)此光釋。相待立名時。約有見等三釋。今疏直分麁細時。約有見等三。其意如何。
善無記名不染(文)光云。劣勝門。約體以明。謂善·無覆名勝色。不善·有覆名劣也(云云)。
生門者是處義(文)光云。梵云阿野怛那。唐言處。舊翻爲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應云鉢邏吠舍(云云)。
族者謂種族也(文)光云。此卽初解。約因以釋。能生諸法。諸法生因。如人於某姓等生。以彼姓人名爲種族。是生之本義。如一山有金銀等礦名金等族(云云)此光釋。種與族各釋之。今疏種義不釋。如何。
有說(文)光云。第二師約差別釋。族謂族類。如世種類剎帝利等種不同也。如是一身有十八法種類各別。名十八界(云云)。
若依經部(文)光云(如今釋)問。六根六境亘處界。何有假實不同耶。光二十四云。述經部義云。現十二處。八處實有。四處少分實有。少分實無(文)如何。答。兩處釋旨趣別也。當卷釋。就三科論假實時。十八界開立色心自性。施設之故爲實。十二處合十八界六識。施設之故。爲假立門。五蘊隨其所應。合十二處十八界。施設之故。爲假立也。餘處釋。就十二處法體。明其假實。云八處實有。四處少分實無也。各述一門歟。
若依論主(文)光云。今論主意。以經中說略一聚言。許蘊是假·餘二是實(文)問。三宗假實談委意何。答。惠云。論主說界是實者○可書也。
愚有三(文)光云。愚謂迷境。以無明爲體。迷境不同。有其三種(文)麟云。愚謂迷愚不了法相。以無明及身邊見爲體(文)。
或愚色心(文)問。約不相應不說之耶。惠云。色心用強。生執強故說之。不相應生執劣故不說也。或外道不知有不相應法。故不愚執也(文)。
根亦三者(文)寶云。衆生根性有三。一解遲疾不同。三根別分。二記難易。分三根別。若就解不同分根上下。則利者略說。鈍者廣說。若記不同分根上下。則鈍爲略說。利爲廣說(文)麟云。此約領解有遲速。或復記受有難易。以三分根者。下根略說蘊。中根爲說處。上根爲說界(文)。
明蘊廢立(文)惠云。廢立者。廢四十四心所不立蘊名。立卽立受想二法爲蘊名。復次廢無爲不立蘊。立七十二法名蘊。含此二心(文)。
味受力故(文)惠云。由受有貪味五境。因此生五鈍使。名貪著諸欲也。由倒想分別生五利使也。五鈍使·五利使名諍根。受想爲因生此二類煩惱。名諍根因也(文)。
由貪著受(文)光云。生死法謂三界生死法。由躭著樂受起倒想故。所以生死輪迴(云云)。
無爲體非色(文)惠云。無爲體非色。無爲無變礙。乃至非識。卽不能了別也(文)。
無爲非聚義(文)論云。謂無爲法。非如色等有過去等品類差別可略一聚名無爲蘊(文)麟云。正理論云。有爲因果相及義釣鎖。故可名聚。無爲不爾。故非聚攝(文)。
第二解云(文)光云。依是因義也(文)問。第二解委意如何。答。又言取蘊至故不立蘊。論文也。取蘊有漏已下。釋也。無漏五蘊便是淨依者。但言蘊。爲顯通染淨依。釋無漏五蘊但爲淨依歟。無爲於此二義都無者。取蘊顯染法依(一義)但言蘊。顯染淨二依(一義)以蘊通漏無漏故。此義無爲都無(爲言)麟云。染淨二依蘊言所顯者。若不言取但言蘊。通顯染淨二種依也。言無爲此二義都無者。謂無能顯染依及染淨依。爲二義也。非謂染淨爲二也(文)。
第三解(文)光云。三明無爲是蘊息處非蘊。息謂滅處。如瓶破滅處非瓶(文)。
論主破云(文)光云。論主許前二解。不許第三(文)。
處界息處(文)正文云。處字剩(文)。
男女等想易了知(文)光四云。想謂於境執取男女等種種差別相。能於境中封疆盡男此是男等非非男等故名男等(文)今疏想字可思之。
隨染次第(文)寶云。第二隨染辨次第。並先果後因。以爲次第也(文)問。色次說受。色爲因。受爲果歟。答。不爾也。色愛爲果。味受爲因也。光云。男女於色受相愛樂。由顯形等。故初說色此色愛生。由耽味。故次說受。耽受復因倒想生故等(文)惠云。色爲因方起愛染。愛染生由耽樂受。受因倒想生等也(文)。
夫欲請客(文)麟云。正理論云。如欲迎賓。先求寶器。以難得故(文)有勝喜等(文)麟云。等取勝樂也(文)。
前三句約境明次第(文)光如今疏。寶云。文中有五。一唯取現故先說。二唯取所造故先說。三取離境故先說。四遠速故先說。五上下次第故先說(文)。
或時取一(文)或取一者。四法一一別緣時取一。或取二者。二合緣也。餘准之。光云。於此四種。一一別緣爲四。二二合緣爲六。三三合緣爲四。四四合緣爲一。總有十五。故言不定(文)。
身境不定(文)光引正理云。境決定者。用無雜亂。其相分明。所以先說。境不定者。用有雜亂。相不分明。所以後說(云云)。
或取大種(文)惠云。四中相順者。卽一念中合取。不相順者。卽不俱時取也(文)或取所造者。如七所造輕重滑澁相違。卽不俱時取。如輕重滑相順。卽俱時取(文)。
或二俱取(文)能造所造相順者卽時取。如能造煗與所造滑等相順。卽俱時取。能造煗與所造冷等。卽不俱時取。餘准此釋(文)。
餘用遠速明(文)頌速言。遠速速明亘二邊也。可思之。光云。就前四中。眼耳先說。取遠境故。鼻舌後說。取近境故。眼先耳後。由遠由速。鼻先舌後。由遠由明(云云)。
舌不能取(文)麟云。舌但甞味。鼻亦聞香。但嗅香時。舌不知味(文)。
眼所依最取居其上(文)麟云。隨所依處。有上下。若據眼體。卽無上下(文)寶云。根品中云。眼耳鼻根。橫布齊平。如冠花鬘者。就根體說。此文言上下者。據所依根相也。義不相違(云云)。
身多居下(文)惠云。從頂至足。皆是身根。望前四根依處。身根多在餘四根下。少分在四根上。以少從多。言身居第五也(文)。
有卽依止諸根生者(文)初心抄云。意根以六識爲體故。其中意識唯依意根。五識非唯依意根。亦各依自眼等根。故云有依止諸根生意根也。非第六識者。第六識非依止諸根云心也(已上)。
明名廢立(文)惠云。廢卽廢餘九不名色。十一處不名法。立卽色境得色名。法境得法名也(文)。
種種差別(文)惠云。色聲等別。眼耳等殊。名種種差別。下十二處種種差別。准此釋也(文)。
建立爲十(文)光云。色蘊分十。不總爲一法處無表以少不論(云云)。
又眼等九(文)上於十處不立色名。釋立別名。下於一處釋立色名也。光云。故言總卽別名(文)。
言最勝者(文)光云。應有問言。何故餘九不立通名。唯標色處。故今通言。又諸十色中。色處最勝故立通名(文)。
無想天處(文)惠云。婆娑一百三十七云。問。世尊於無想天及有頂天。何故多說爲處。答。外道執爲解脫。佛爲破彼計。說爲受生處也(文)。
五解脫處(文)惠釋在之。可見之。
論有兩釋(文)光云。自古諸德出教體。或有以聲爲體。或有以名句文爲體。或具含二種。若約逗機說法。以聲爲體。若據詮法。以名句文爲體。所以諸論出教體中。皆有多說不同。今依新譯婆娑。以此論初說爲正(文)。
約文定量(文)光云。說法蘊量。三說不同。第一師解。謂佛別說八萬部法蘊經。一一部皆如六足阿毘達摩中法蘊足論有六千頌。此約文定量(文)。
是第二師(文)光云。第二師。約所詮義定量。說一義門。名一法蘊。謂隨所詮蘊等一一差別數有八萬。能詮法蘊其數亦然。隨說一一教門。名一法蘊。所謂五蘊十二處○等謂等取所餘法門(文)。
第三解就行定量(文)光云。第三正義。約用定量。隨除一惑。名一法蘊。謂由有情貪嗔等行八萬別故。爲治彼行。世尊宣說不淨觀等八萬法蘊八萬法蘊。皆此五蘊中色行二蘊所攝(文)。
置本一百(文)問。於本一百。何不論九隨眠耶。答。本一百爲本。與此爲伴。卽前後二百也。於伴上亦可有伴。故於前後二百者。亦以九隨眠爲方便之門談之歟。又一義云。爲成有八萬四千法蘊。計算八萬四千數。只巧就方便。可案立之。百就爲本。且置本一百。就前後二百。以九隨眠爲方便。能成八萬四千數。其義巧故。置本一百歟(以上初心抄)。
就三毒等分四人(文)思覺者。疑煩惱歟。問。云。三毒等分云多貪多嗔多癡。其差異如何。答。三毒等分四人者。約貪嗔癡三毒。或貪嗔等分非癡。或嗔癡等分非貪。或貪癡等分非嗔。或貪嗔癡等之四人也。多貪多嗔多癡三類。約三毒偏增也(已上本義抄)。
經中五蘊(文)光引婆娑三十三云。無漏身語業。名無學戒蘊。無學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名定蘊。無學正見智。名惠蘊。盡無生智與正見相應勝解。名解脫。盡無生智。名解脫知見(云云。取意)又云。知卽名見。故名知見。緣解脫涅槃故。名解脫知見(文)惠云。第九解脫道盡無生智相應勝解。最初於境得自在。故名解脫。盡無生智能觀解脫事。故名知見(文)問。惠蘊與解脫與知見蘊何別耶。惠云。盡無生智緣苦集二諦生。卽惠蘊。緣滅道二諦生。卽解脫知見蘊。以緣滅道解脫事故也(云云)寶云。無學苦集智。是無學惠蘊。緣繫縛法故。無學滅道智。是無學解脫知見蘊。緣解脫法故(文)。
前八遍處(文)地·水·火·風·青·黃·赤·白。
謂無想有情天(文)光云。有諸外道。執二處以爲解脫。佛爲遮彼。說爲生處(文)。
問。五解脫處相攝耶。答。光釋可見之。麟云。唯識論云。五解脫處惠爲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卽此聲·意·法處可攝(文)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
(頌疏論本第二)
能示現此彼言說(文)光云。婆婆七十五及一百二十八。亦有三說。皆同正理。初師以眼名見。觀照色故。第二說以言爲見。能示現故。第三說以影像名見。見謂現也(文)今論以言說爲見師(見)此師心云。言說能顯示色界在此在彼差別故。能示現故。言說名見。色界有此言說。故名有見(爲言)寶云。此論略故唯一釋(文)尋云。以觀照·推度二義名見。而言說無此二義。何名見耶。答。若廣論見義者。能示現義順見義故。言說名見。觀照·推度二義名見者。彼眼根及身見等五染汚見。世間有學無學正見。名見義也。可思之。惠云。前說喚色上能詮。名是見。所詮有彼能詮。名有見(云云)又解見謂眼根(文)准正理論初師。作此釋歟。今論不見也。麟云。見含三義。一照義。二示義。三喩義。論中擧但示現一義。婆婆·正理具顯三義。今此章中。但有示·照二義。初是示現義。言說名見。次是觀照義。眼根名見。言眼根觀照色者。抄云。謂眼根舒光照物。照物令現故。名爲見也。色見俱起。名爲有見。如伴俱行名爲有伴(文)。
體是色故名爲有色(文)尋。色體則是色。何云有色耶答。惠云。問。色體不是見。有眼見故名有見。亦應色體不是色。有彼色故名有色。答。乘言便故言有色。乘上句有見言有色也(文)。
釋三種有對總爲三(麟記心)
一標章 (十有色有對著下)
二列數 (應知有對●有三種一)
三牒釋二 (對是礙●下)
初釋障礙礙
次釋拘礙礙亦有三
初舉數 (拘礙礙者下)
二釋名體 (境界有對體者下)
三辨差別 (先辨境差別。次對所緣辨異
對是礙義礙有二種(云云)惠云。初障礙有對。卽約體相礙名有對。後二有對。卽根識被色拘名有對也(云云)。
此中於水有礙非陸(文)寶云。此礙者是見色義。礙是對之別名。卽是於所見色。名之有對(云云)惠云。如魚眼於陸不見色。名無礙。於水見色。名有礙。故知取見色聞聲時名有對(云云)。
畢舍遮(文)寶云。舊名毘舍闍鬼(文)麟云餓鬼中勝者也(文)。
室獸摩羅(文)惠云。傍生類。形如壁宮。大者長一百尺。小者長二丈也(云云)壁宮者守宮也。麟云。形如壁蚓○善見律云鰐魚也(云云)且如一色(文)今疏釋當寶釋歟。但今疏約色等境。顯境界所緣異。寶約心心所。
解云答也(文)此注解釋論文。則述境界所緣得名。光·寶同之。寶云。正理論云。如人於彼有勝功能。便說彼爲我之境界(云云)光同引之。
准此論文(文)此已下正釋二對別。初約一色。示境界所緣之異。次由此道理下。約取境·緣境之義邊。明二對別矣。今疏釋者。光三釋中第三釋也。
又光法師云(文)此釋心云。論文述所緣有對云。執彼而起心心所法體至現在世。必由所緣境力故。云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也。眼等根體至現在世。所取境界或有或無不定也。故據礙體義邊。不名境界有對。起見色等用。必由境界力故。云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也。論文明境界有對云。此有功能。託境界有見色等功能。名爲境界有對。彼同分眼無見色功能故。不名境界有對。以此准知。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爲言)本義抄。
此眼等不轉故名爲礙也(文)麟云。轉言起。謂眼識不於聲上起也。旣不能他轉。明知唯爲自境所拘礙也。或轉謂移轉。謂不移於聲境也(云云)。
或復礙者是和合義(文)光云。此眼等緣色等時。越彼色等。於餘聲等。此眼等不轉故。此卽拘礙名礙。或復礙者是和合義。謂眼等法於自境界和合轉時。於自所緣和合轉時。於餘聲等而不得起。此和合言。還是拘礙名礙(云云)麟云。此和合言還是拘礙。准此釋。與前無別(云云)。
應順後句(文)麟云。問中境界居前。所緣是後。今順所緣答之。故名順後。亦名稱後句答。由境界是寬通六根故。所緣是狹不通色故。今以寬問狹。故順後答(文)寶云。若是所緣有對。定是境界有對。故所緣障礙不相開。所以不合作句(文)光云。依毘婆沙。若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若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若互有寬狹。四句分別。若寬狹相似。如是答(文)。
依經部宗中(文)嘉祥釋云。薩婆多部鳩摩羅陀(文)光云。鳩摩羅多。此云豪童。是經部祖師。於經部中。造喩鬘論·癡鬘論·顯了論等。經部本說一切有中出。以經爲量。名經部。執理爲量。名說一切有部(文)惠云。喩鬘論中有此頌(文)麟云。豪童者。諸童子中最爲上首(云云)慈恩唯識疏云。鴆摩羅多。此云童首(文)。
心不起時名有對(文)惠云。卽由無對。心方得生。能見色等。若耳不聞時。名有礙也(文)。
此十色中○(文)此一段分爲四。初述頌配句。二言三性者下。釋三性名義(二釋)三眼等八種下。釋八根無記。四若色聲二下。釋色聲通三性(矣)。
餘謂色聲(文)正文云。可言餘者通色聲及七心界法界。故論云。其餘十界通善等三(文)。
麟云。旣通辨十八界。何局在此二○良由疏主乘前十有色及餘色聲等言。唯於十色中辨。故成此誤(文)尋云。六識意界法界。三性通局如何。答(法界六十四法。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應·三無爲·無表)惠云。六識意界與貪等相應。卽不善。與無貪等相應卽善。餘一切。並無記也。法界中無貪等五。自性善。餘大地·大善地·尋·伺·睡眠·惡作·無表·擇滅無爲·得·四相·二定。皆是相應善。或等起善攝。貪等五。自性不善。大不善地·大煩惱六·小惑十·得·四相·無表。相應不善。或等起不善也。空·非擇滅。卽自性無記。大地十·大煩惱六·不定八。有通無覆無記。有通有覆無記(文)。
非可讃毀名爲無記(文)麟云。記謂決定分明記義。前二品相狀可分明記故。此不可分明記故。名無記(文)。
又解不能記(文)光云。論主意在前解。故難破後家。若言不記異熟名無記者。無漏不能記異熟果。應唯無記(文)。
不從心等記總名無記(文)惠云。聲八中。卽是後六對聲。色二十中。顯色十二也。身語二表。本心親引生。卽隨心判三性。身語所依四大。本心不親引生。卽一向無記性也。如名等三。本心發聲不發名等。名等無記性也。問。如聲上四大名身等。不從心親引生。以依聲生卽無記者。聲上得·四相。亦不從心親引生。依他聲生。如何隨聲通三性。答。名等四大。望聲無力。非俱有因。不隨聲說三性。四相望聲有力。俱有因故。得親依本法生。又望本法有力。隨聲說三性(云云)。
言等起者(文)第十三卷頌疏云。等起色業等者。色業謂身語表無表業。等等取不相應中四相·及得。二無心定。此等諸法名等起善。以是自性及相應善所等起故。而得善名。如良藥汁所引生乳○等起不善。謂身語業。不相應中四相·及得。以是自性及相應不善所等起故。如毒藥汁所引生乳(文)准之可思(云云)。
欲界所繫具足十八(文)寶云。繫謂繫屬。卽被縛義○欲界繫法。被欲界貪等繫縛。名欲界繫。卽鼻·舌·香·味四界全。餘十四界一分。是欲界繫。由此欲界具十八(文)。
無香味故無鼻舌識(文)問。何有鼻舌二根耶。答。論云。有餘師說○二根於彼有用。謂起言說。及莊嚴身(文)論主正解云。鼻·舌二根○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文)。
意云。依身在欲界得上定。起上界愛。愛上界身。故生色界得鼻舌(爲言)光心。問。觸界段食性也。色界應無觸界耶。答。寶云。香·味離食更無有用。上無段食。香味亦無。觸離段食有用。別有能持諸根及衣服等。故於色界雖無段食。有觸界也(文)。
法界若是道諦無爲(文)惠云。卽大地十·大善十。及尋·伺·四相·得·無表色。通無漏。餘法皆有漏(云云)麟云。道諦有爲法也。無爲謂三無爲也。擇滅漏緣而不增。虛空·非擇滅漏不緣。名無漏。非果法。故染不緣也(云云)。
有尋有伺門(文)第四卷頌疏云。尋謂尋求。伺謂伺察。心之麁性。名之爲尋。心之細性。名之爲伺(云云)。
一行相麁二外門轉(文。意識名麁事)麟云。行相麁者。謂五識依五根取五境行相麁。若爾內門意識應非行相麁。解云。五識望意識名麁。意識望上地名麁(云云)惠云。正理破此二因云。現見欲界。內門細意識恒與尋伺相應。此破行相麁因。二定已上外門轉意識。應有尋伺。此破外門轉因也。安惠救云。欲界內門意識。雖無外門轉。有行相麁。故有尋伺。二定已上意識。雖有外門轉。無行相麁。故無尋伺也(文)光云。述俱舍師救云。一行相麁。是通因。二外門轉故。是別因。五識具二。內門意識雖無外門轉。而有行相麁。故有尋伺。上地外門意識。雖有外門轉。而無行相麁。故無尋伺(文)此釋心云。行相麁者。廣亘五識意識。云通因。外門轉故者。唯限五識。云別因。非亘意識。云通因。故欲界及初意內門意識。雖非外門轉。有行相麁通因故。與尋伺恒相應。第二意已上外門意識。雖有外門轉。無行相麁通因故。不與尋伺相應也(爲言)本義抄。
非相應法中及靜慮中間(文)正文云。初之中字剩。故論云。法界所攝非相應法靜慮中間伺。亦如是。光記如論。不言非相應法中(文)。
由五識身雖(文)寶云。五識唯一故。名無分別。如馬有四足。唯有一足。亦如無足(文)。
體唯是尋(文)光云。此論從強說。故唯說尋。婆娑強弱並說。通尋伺(文)麟云。正理云。夫分別者。推求行相故。說尋爲自性分別。簡擇明記行相似順尋故。分別名亦通惠念(文)惠云。問。想能取像。受領納。勝解能印持。如何非分別。答。遮惡取善名分別。受想不能遮惡取善。勝解未決斷位未能印持。故不名分別也(文)光云。自性是尋。尋求動踴。如魚踴水。體卽分別。名自性分別。若能計度青黃等別男女等差。名計度分別。隨念曾更。或隨境念。名隨念分別(文)麟云或憶念分別曾所更事。或於現緣而能明記念。於定散皆能記持。故正理云。明記所緣用均等故(云云)。
簡五識心(文)惠云。問。五識起有惠念。如何非分別。答。以五識微劣。同時雖有惠念。不名二分別也(文)。
簡定中惠(文)麟云。婆娑云。定中雖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別。若推度時。便出定故(文)。
由眼等五根彼心心所攝○(文)問。五根所依處。扶根四境依處。損益相隨貌如何。答。光云。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五根爲所依處。攝扶根四境爲依處。色等四境。若不離根。雖非所依。可得言依。而是心等之所親附。依與所依俱名依處。名有執受。心心所法與彼依處。損益展轉更相隨故。謂心心所法起憂苦損。依處亦損。起喜樂益。依處亦益。依處若得好食等益。心等亦益。得惡食等損。心等亦損。由斯九界名有執受。卽諸世間。於五色根·扶根·四境相雜住中。說有覺觸。此九衆緣所觸對時。能覺苦樂等故。與此相違。名無執受(云云)薪等色聚相逼續生(文)麟云。謂色聚極微。雖不相觸。然由相逼。剎那續生(云云)。
斧等分隔令各續起(文)麟云。理實有爲剎那自滅。非能所斫。但由斧等異緣分隔薪等。令各續生令別邊故。名爲斫。非令法滅(云云)。
一五根非三門攝事。五根是無見有對色。以淨妙故。非能斫。又支分相離。身等無根。非所斫。又非能燒所燒·能稱所稱事。釋以淨妙故(云云)繁故不述之。光·惠等可見之。
兩解不同(文)光云。能燒所稱有二諍論。前約世俗不相離說。故言四界。後約勝義。尅體以論。唯火能燒。所稱唯重。各據一義。理亦無違。雖復火性俱遍能所。據事用勝。說爲能燒。若用劣者。說爲所燒(云云)。
論有四解(文)麟云。泰法師云。初一是總。下三是別。今章亦不分總別之異(文)寶云。第一釋。但釋果名異熟生所以。不說因名異熟因所以。第二釋。釋因名異熟。持業釋也。果名異熟生者。屬主釋也。第三釋。此卽果無記。因善惡。與因別類爲異。復所熟名異熟。異熟卽生。持業釋。第四釋。有財釋。因有異熟果故。果從彼異熟因生。名異熟生。屬主釋也(文)。
同第二解(文)正文云。第二解。因名異熟。故光云。異熟屬因。生卽屬果(文)第三解意。異熟名在果。故光云。異熟·生並屬果。而如何言果名異熟同第二解耶。恐二字謬歟(文)麟云。應言同第三解。故舊云同前解。而不言第二也(文)。
二者資助塗洗等(文)光云。資助謂塗油等(文)塗塗油。洗沐浴。等火藥歟。
能長養通三性(文)惠云。四緣中。前二自性無記。第三·第四三性。論言能長養通三性。約四緣共說也。因養得長名長養。長養依異熟立。外非情無異熟。亦無長養。心心所雖有異熟。無形質。無長小令大。故無長養。若就別義。亦有資益(云云)。
望後名意○(文)麟云。釋伏難也。前旣說言無間滅爲意。意在過去。何故現忍亦名意耶。故今說云。望後名意等。以意是所依義故(文)惠云。此通現在有意根難。望與後念意識爲所依。卽名意。望前名識者。望依過去意生。卽名識(云云)。
得成就門(文)麟云。得成就者。然此得名。具含通別二相。所謂言通相者。得與成就。俱名爲得。如下言得謂獲成就。若別相者。得與成就。現未有殊。今此言生相名得。至現名成就者。約別相說。謂生相時。此得創起。故名得。至現在世。已得故。不名爲得。但名成就(云云)。
等者明成就○(文)光云。等謂等取成就等。此中總明得·成就·捨·不成就。如婆娑具說。恐繁不述。總復言等(云云)。
受生已後(文)麟云。卽六處初開位是也。雖有生盲及漸捨眼等。欲界沒還生欲界等。名得根不得識。及無色沒者。無色界中先無眼故。生二三四靜慮者。彼地無眼識故。簡異初禪及欲界也(文)。
識未起故(文)麟云。謂未借識(云云)。
現之言正○(文)眼識現起者。現起言現在ト見故。現言正起言生故。正起位云現起。故在未來生相位(爲言)。
俱非句(文)麟云。謂現在正觀色時。及從欲界死生無色時二。惠云。問。心王心所俱時生。心所法界攝。名外者。心所依心王。心所名爲外。心王依心所。王應名外。答。心王通與三性爲所依性常定。名內。心所與王爲所依性不定。若善心王。不善無記心所不能爲所依。以心所所依不定。名外。十大地與心王所依性雖定。四十六心所。三十六個不定。朋類壞故。亦名外也(云云)。
如色等五境(文)惠云。五識緣五境不雜。五識名定。五境不得名定。以通與意識爲所緣境故。五識唯緣自境。五識名定。今喚五境名定。約能緣五識名定。五識緣時名同分也(云云)。
緣境不雜(文)麟云。如眼識但可取色不取聲等。餘識亦然。名爲不雜(文)。
雖被意識(文)麟云。釋伏難。伏難云。五識緣五境。卽說名同分。意亦緣五境。五境望意。應同分故。答云。雖被意識緣。以非定故非同分。言非定者。謂意通能緣五境。是共故非定。法界境唯意識緣者。正理云。且如法界。與彼意識爲定所緣。是不共故(云云)。
無邊意識(文)麟云。謂觀一切法皆無我故。無所不遍。若無常觀。唯通有爲。不通無爲。故不言無常觀也。餘觀更狹。故並不言(文)。
餘二者(文)色等五境之下正辨也。麟云。明十七界中有二。初總解所因。次別約界辨(文)問。五識六根被意識緣。如無我觀。觀一切法。應恒同分。何言通二耶。惠云。五識六根雖被意根及識緣。不名同分者。以六根五識約能取境方名同分。不約爲境名同分也(文)。
此有三解(文)尋。三解差異如何。惠云。更相交涉者。根爲所依。識卽能依。色爲境。三法和合名交涉也。己作用者。各作自用。與前第一別者。前卽約三法相順見色。此卽己作用也(文)麟云。更相交涉者。准正理云。卽是展轉相隨順義。又准彼論。交涉是總句。下二是別句(文)准此。交涉爲分者。根·境·識三和合隨順義爲分。此和合相順義。根·境·識三同有此分故云同分·第二解。此和合隨順之上。指所作自用云分。第三解。指所生觸云分。可思之。
種類分同者(文)麟云。同眼自性者。謂眼雖有見色不見色異。而眼等體是同。故正理云。何爲與彼種類分同。謂此與彼。同見等相。同處同界等故(解云。同能見義。同是眼處。同是眼界也)言互相引起者。由見色不見色眼。互爲同類因。互爲等流果。言相繫屬者。互雖有見色不見色殊。同屬眼故(云云)惠云。又相繫者。彼同分眼雖不見色。根·境·識還相繫屬也(文)。
三斷門(文)麟云。前二是斷名斷。第三非斷名斷。總名三斷(文)。
十五界者○唯修斷(文)見惑唯自性斷。修惑通自性斷·緣縛斷(矣)光云。惑等上四相及得不成就義邊。名自性斷。若緣縛斷據緣彼惑究竟盡時。方名斷(文)。
五根五境五識唯修所斷事。光云。若五根·香·味·觸·不染汚性。又是色法。緣縛斷故。色聲二界。修所斷心親發起故。又是色法。緣縛斷故。若五識界善無記者。是不染汚。緣縛斷故。是染汚者。迷事起故。皆唯所斷。無見斷相。不通見斷。皆非無漏。不通非斷(文)惠云。五根五境及善無記心王。爲所緣境修惑。爲能緣是所緣縛。染五識與貪等相應。是相應縛。與染爲境。是所緣縛。此能緣惑。是修道除。名修斷也(文)。
若意界意識界○(文)述意界意識界見所斷相也。法界見斷今釋自然顯故。不標之歟。
惠云。法界通三斷者。法界中。不定貪嗔疑慢。大煩惱癡。及大地法染惠爲五見。此十是見惑。餘大地九。大煩惱五。尋·伺·睡眠。大不善地二。四相·得。此等與前見惑相應。卽見斷也。通修斷者。十大地。尋·伺·睡眠。惡作取染。大煩惱五。大不善二。小惑十。與貪等爲相應縛。大地十。大善十。尋·伺·睡眠。惡作取善無記有漏邊。十四不相應。無表取別解脫·定共·不律儀無表。此等諸法與貪等爲所緣。是所緣縛。名修斷也。非斷卽取大地·大善地·尋·伺·四相·得·道共無表無漏邊·及無爲。爲非斷也(文)。
及俱有法幷隨行得(文)麟云。言及俱有法幷隨行得者。舊云。俱有有二。若心所俱有。卽與隨眠同迷理故。亦是見斷。若四相爲俱有。幷隨行得。是彼見惑親發起故。皆見所斷○又得非俱有故。言隨行得新云。幷隨行得者。謂是隨眠上得。幷隨行心心所上得。非是說得爲隨行也(文)。
纔見諦時彼皆斷(文)。
諸餘有漏皆修所斷(文)光云。諸餘有漏。若無色善·無覆無記。是不染汚。緣縛斷故。若諸煩惱及彼相應。迷事起故。四相及得。是彼修惑親發起故。若善·染無表。是修斷心親發起故。又是色法。緣縛斷故。皆修所斷(文)寶云。諸餘有漏皆修所斷者。謂四隨眠及俱有法幷得。是自性斷。及諸有漏色·無覆無記·有漏善法。是所緣斷。此二總名修所斷(文)。
通無漏故名非所斷(文)光云。一切無漏。非繫縛故。皆非所斷(文)。
與見道極相違故(文)麟云。問。異生性見道已無。旣非見斷。當言何斷。答。雖非見斷。正於見道得永不生。至修道位。離繫之時。是緣縛斷(文)光云。返難經部等云。此異生性若見所斷。苦法忍位旣成彼法應是異生。爾時若成。卽有一人名凡聖過。成聖法故名聖。成凡法故名凡。與理相違。故非見斷(文)。
非迷諦理(文)麟云。夫迷理惑。要意相應。旣非意俱。故非迷理(文)。
色法非見惑親發(文)。
然異生性是不染汚無記性(文)麟云。夫見斷法。是自性斷。要染汚性。此旣非染。非見斷(文)。
唯無記事。光云。異生性已離欲者猶成就。故非染汚。斷善者猶成就。故非善(文)。
觀照色故(文)光云。見有二種。一者觀照名見問。眼對色時。如何名見。若言舒光至境。燈日亦應名見。若言影現。水鏡應亦名見。若言體清妙故。耳等四根應亦名見。解云。眼見色時。不舒光至境。不同燈日。亦非影現。不同水鏡。雖五色根體皆清淨。起用各別。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甞味。身覺觸。眼對色。非如鉗之取物。但起觀照色用。故獨名見。二者推度名見。於其惠中。唯此八種。餘十六界全·法界少分。不能觀照。又無推度。皆非是見(文)。
身見等五染汚見(文)寶云。正理立。正見言具攝三種。別開三者。爲顯異生·學·無學地三見別故。譬如夜分無月等明。雲霧晦冥。以遊險阻。所見色像無不顛倒。五染汚見觀法亦爾。世見正見。譬如夜分無雲所見色像。譬如晝分雲翳上昇。掩蔽日輪。以遊平坦。所見色像漸增明淨。有學正見觀法亦爾。譬如晝分烈日舒光。雲霧廓清。以遊平坦。所見色像最極明淨。無學正見觀法亦爾(文)。
尊者法救許眼識見(文)光云。尊者世友眼見。尊者法救眼識見。尊者妙音眼識相應惠見。譬喩者眼識同時心心所法和合見(文)論主意。眼見·識見二師中。明識見義。故光云。論主意明識見(文)是以偈頌結傳說不能觀。於眼見師離識見義之文。置傳說語矣。然遂存經部根境識和合見義。依之論文擧眼見·識見二家諍論畢云。經部諸師作如是說(文)今疏依經部宗已下。釋此意也。
若識見者識無對(文)問。識見何不見障色哉云難。識見家如何會之耶。論云。若於是處。光明無隔。於被障色。眼識亦生。若於是處。光明有隔。於被障色。眼不生識。旣不生故。不能見(文)光云。頗胝迦等光明無隔。識見障色。璧等。光明有隔。於被障色。眼識不生(文)。
阿毘達摩諸大論師○(文)光云。如犢子部。兩眼互見。非俱時見。處隔越故。速疾轉故。謂俱時見○若依此宗。有時一眼見色。或時二眼見色。以見色分明。故知兩眼同見。頌中言或。顯不定也。二眼俱時。表異犢子(云云)。
又開一眼觸一眼(文)寶云。論曰至不分明故。引古師釋二眼見。又閉一眼至二眼俱見。論主自釋二眼見也(文)光古師論主分別不見歟。古師釋·論主自釋。共釋二眼俱時見非前後見也。問。二釋委意如何。惠云。此論云。二眼見卽分明。一眼卽不分明。故知二眼俱見也。若不二眼俱時見。如何有明昧別。又開一下。論主自釋。旣開二眼觸一眼時。卽見二月。不觸眼見本月。觸眼見新月。若許二見俱見。卽開一觸一見二月。彼犢子救亦是二眼不俱見。反難云。旣不俱時。閉一眼觸一。亦應見二月。旣閉一觸一。不見二月故。故卽由二眼俱時見也(文)寶云。一類師云。被觸眼所引意識妄謂見二。其第二月非觸眼見者。不然。兩眼同見一月。由根移動。見處不同。由此意識謂爲二月。若謂開一觸一見月有二。非是兩眼各見一月者。閉一觸一。因何不見二月。此如兩眼互開見物雖同。而物處別(云云)一類師者。當光釋歟。光云。又如兩眼同觀一月。以手觸一。名觸一眼。不被觸者。名開一眼。此被觸眼。便於現前見二月等。以實觸眼與不觸眼同觀一月。非見二月。但被觸眼所引意識。妄謂見二。非觸眼見。此證兩眼同見一月俱發一識。若不爾者。如閉一眼但觸一眼。卽不見彼二月等事。故知同見一月。以此明知。非但兩眼互見(文)寶云。又若謂第二月非觸眼見者。論主因何證兩眼見。雖同一物。兩眼見異。引意識起。謂爲二月。又若兩月非各一眼見者。因何障被觸眼。第二月無。第一月在。障不觸眼。第一月無。第二月在(云云)。
或時二眼俱見非所依○(文)光云。亦有或時二眼俱見。非所依別能依之識分成二分。無色之法住無方故。不同礙色。根雖兩處。依性一故。眼設一百千。尚生一識(文)。
六根境離合(文)舊譯云。離中知·合中知也。能取等量境(文)惠云。等量者。如鼻等根有一百極微。定能取一百極微香境。若香等境大。卽前念先取半。後念取半。由根速疾發識。謂言同時。若境小。卽根半發識取境。名等量也。然五色根中。前四許全發識。及半發識。身根半發識。不許全發識。如地獄身。全發識卽便散壞。故知人中身根不全發識也(文)。
問。五根安布其量如何。論云。眼根極微。在眼星上。傍布住。如香荾花。清徹膜覆。令無分散。有說。重累如丸而住。體清徹。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鼻根極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舌根極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傳說。舌中如毛端量。非爲舌極微所遍。身根極微遍住身分(文)光云。初三根。若約根體。處無高下。若據所依。卽有高下○於舌根中。如毛端量。無舌根者。雖無經論文。西方古德相傳解云。醫方家說。於舌根中。如毛端量。無舌根處。是末磨死節。若針刺著。其人卽死。舌中法爾有斯空處(文)惠云。眼如蒲桃顆(文)。
意無質礙(文)寶云。所取之境雖有大小。能取意無大小也。
第四句者(文)麟云。如色等五境兼法界無爲不相應等。非二義也(文)。
意識所依○通俱句也(文)麟云。若意識所依性。卽不通色根。故不成四句。卽前念意識爲後念依。名所依性。復開避引後識生。是無間緣。故通俱句(文)意識所依望等無間緣。不成四句。四句中通俱句云歟。
識隨根變(文)惠云。問。如意識依意根。隨意根有明昧者。豈不現見。身有損時。卽意識不明。卽是意識隨身根變。如何言隨意根變。答。由風等病損身根。同時身識有苦受相應入過去。名亂意根。後念意識依此亂意根生卽是隨意根變也。問。如前念意根有漏。第二念苦法智忍生意識卽無漏。如何有漏意根與無漏意識無所依。答。但說明昧隨所依。非據一切。如五根無記與三性五識爲所依。有漏意根亦與無漏意識爲所依也(文)。
第六識隨根受稱(文)麟云。此與前門異者。前門明眼等獨名所依。色等非所依。此門辨但名眼等識。不名色等識。故二門別(云云)。
彼前所說眼等名依(文)麟云。取前所說眼是所依義。及取此門不共因義總合二緣。故名眼識等(文)。
眼唯與自身眼識(文)麟云。自身眼識簡他身眼識。以自眼根非他人眼識所依故。又唯自眼識依。不通自意識依。若色便通四種識緣。一自眼識緣。二他眼識。三自意識。四他意識。故名爲共。如鏡月等(文)。
一者所依勝(文)麟云。卽前門說。隨根變識異所依根勝也(文)。
却名不共因(文)麟云。前五根中。卽根名不共。境名爲共。今此第六。根名爲共。境名不共。與前倍倒。故言却也。
雖意非不共因(文)麟云。言雖意非不共因者。通伏難也。難云。五根不共因故。隨根說識。法境不共因。應名法識。是故遮云雖意是共因。法境是不共。但隨所依性。以受識名。不約共不共而立名也。不同五根具依二義。故不就意明不共因(文)。
但名鼓聲(文)麟云。不生鐘等聲故(文)。
手闕二義(文)麟云。一聲不隨手變。非所依勝。二手通生一切聲。故非不共因(文)。
麥有二義(文)麟云。一芽隨麥變。二但生自果。由此水土雖亦生芽。以力劣故。非隨水土變。及能通潤。是共因故。不名水土芽也(文)。
眼識唯在欲界初禪(文)麟云。謂二禪已上。地法微細。無尋無伺。無三識也。由此相望。或有上下然於欲界。初將眼望身。次將色識望眼。次色識自相望。後將色識以望身。總有四節(文)。
上所引義是略擧一隅(文)麟云。自餘根境。頌文次。則自明餘根境。今釋略者。唯於眼可色等四類之中。自論廣略。如向所論。但約身生欲界及生二禪借初禪識等。以幷上下。不巨細明。若依論文。具約生四靜慮等。廣幷其相。且初約生欲界。次約依初禪眼。見欲界色見初禪色。次約依二禪眼。見欲界色見初禪色見二禪色。及依三四禪眼。見下色見自地色(已上並是身生欲界)次約身生初禪。以自地眼見自地色見欲界色。次依二禪眼。見初禪色見欲界色見自地色。如是依三四禪眼。見自地色見下地色。如理應思。若約身生二三四禪。以自他地眼見自他地色。如理應思(文)。
身識自下地(文)惠云。問。上地眼根細。能見下地麁色者。上地身根細。應能覺下地麁觸。答。眼是離中知。能見下地麁色。身根是合中知。故不覺下地麁觸也(文)。
身根身識觸三○皆自地(文)麟云。且約身根對觸。不得將識對身觸爲同地。又身卽根更無別相故言三。不同鼻等與身根別得四種(文)。
於遊等至及受生時(文)麟云。如下定品明順逆等遊八等至。從下向上或從上至下。受生時或從此意皆不定(文)。
或同或異(文)惠云。或同。卽身生初定。入初定觀初定法境。四皆同地名同。或異者。如身在欲界入初定觀欲界法。第一念。卽身意法在欲界。意識屬初定。第二念等已後。身法二屬欲界。意根意識屬初定也。若觀初定法。卽初念意識法屬初定。身意根屬欲界。若第二念等已去。亦起初定心。卽身屬欲界。意·法·及識三屬初定也。若第二念起二定等。卽身屬欲界意根屬初定。意識屬二定。法通三地皆得。餘准此說。從上地入下地心。亦准此釋。及受生時者。或同者。起異地心。無命終理。如身在欲界死却生欲界。四皆同地。或異者。若身在欲界死生初定。卽意根屬欲界。身意識及法屬初定。從上生下。准此釋也(文)。
餘十三界義准○(文)麟云。卽六根六識及法界。並非五識緣也(文)。
法界一分是常(文)麟云。謂法界有四類法。今唯無爲是常故言一分。所餘法者。心所·不相應·無表色。三類法也(文)。
命根等前八(文)麟云。謂眼等五·男女二·及命根爲八。並非心法。故無所緣。意等十四是心法故。是有所緣(文)。
所餘色等五法界一分(文)麟云。謂想·思·觸·欲·不相應法·無爲等。皆體非根者。皆是法體。而無增上義。故不名爲根(文)。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三
(頌疏論本第三)
分別根品(文)惠云。疏分三。一釋名。二來意。三分文解釋(云云)麟云。此論名根品。雜心名行品。正理名差別。行卽勝用義。差別卽作用義(文)問。此品廣明諸法作用。何唯云根品耶。光云。解云。此品雖明有爲作用。以根初辨(云云)。
頌文分三段(文)神云。就此根品中。頌有七十四。初有二十二頌。正分別根。第二欲微聚無聲下。有二十七頌。分別三聚法。第三能作及俱有下。有二十五頌。分別六因四緣(云云)。
成根增上義(文)問。如受有領納用。諸法各各有增上用。何只二十二立根耶。惠云。諸法中此二十二根極增上故。如師子王師子中勝(云云)堯抄。問。最勝者體勝。自在者用勝。光顯者體用双勝義也。若爾。何偏云勝用增上故名爲根耶。答。古云。今勝用增上者。非體用中用。以根增上義。總云勝用增上也(以上)。
傳說五於四(文)惠云。傳說言者。論主意。取後識見師義。四義中導養身·不共事·是能依識。非所依根。論主破此兩義。頌首言傳說正理論云。初傳說言。顯樂後說。識見師。眞諦云。是經部師也(文)堯抄云。莊嚴身等義。如前第一卷破自本來然。誰云醜陋。故今毘婆師所說莊嚴身等根增上義。不叶論主意。依之置傳說言。表不信也(以上)。
眼等五於各四事能爲增上(文)堯抄。問。彼同分眼等五根。於莊嚴身等四事中。無導養身·生識身二義。何釋眼等五根各於四事耶。答。眼等五根各於四事者。總論眼等五根增上義。非要四事具足眼等五根應立根。乃至有四事隨一者。亦應立根也。有云。於眼等五根立根配立。必應四事具足。而於彼同分眼等立根者。同分眼等流類故也。依流類立名。如薪如乳也(以上)。
莊嚴身(文)光云。若具五根。身卽莊嚴。隨有所闕。身便醜陋。身根必無總闕。言闕據餘四根。或據少分名闕。如無手等。或餘四根亦有闕少分者。皆名醜陋(云云)。
導養身(文)光云。言導養者。眼見險避。耳聞險避。導養於身(云云)。
三是段食性(文)光云。身資段食。方得增長。段食以香·味·觸爲體。鼻嗅。舌甞。身覺。此三根於段食能受用故。身得增長。名導養身(云云)。
堯抄云。有情異約總相。分別異約別相也(以上)。
有情異者(文)寶云。正理論云。且女男二增上者。一有情異。二分別異。有情異者。劫初有情形類皆等。二根生已。便有女男形類差別。分別異者。進止言音乳房髮等安布差別。有說。勇怯有差別故。名有情異。衣眼莊嚴有差別故。名分別異(云云)。
命根二者(文)命·衆同分事。衆同分者。總遍任持(總報)命根者。別遍任持(別報)凡論業果時。造其業感其界·其趣·其生等。然後於此果報。方論壽命長短身形作業等。同分旣爲總。顯此生其界趣等。命根顯果報十年百年壽限也(光釋心。明眼抄)。
續過去衆同分(文)惠云。能續望前。能持據現。體是命根。續者相續。如第一念命終。第二念來起。命根卽起。能持現在五蘊。由現在命根持五蘊。能續得過去五蘊衆同分也(云云)。
麟云。謂前衆同分謝時。由後命根續也(文)。
能持現在衆同分(文)麟云。任持現在衆同分住(云云)惠云。如無色界起無漏心及自他善染時。無異熟無記心。若無命根。更說何法不無色界生。由此命根。方施設諸根。名受無色界生也(文)。
心能導世間(自在義。文)光云。心能導世間。是自在義。謂能導引一切世間故名自在(云云)麟云。謂心於二種世間有自在力。能引導故。二種世間皆由業感。是故由心(云云)惠云。導者引。引五蘊有情世間(云云)。
心能遍攝受(隨行義也。文)惠云。意能遍緣一切境。名遍攝受。行有勢用。名爲自在。隨境而轉。名曰隨行(云云)。
樂等五受染增上者(文)堯抄。問。樂等五受廣通三性。何以染增上義立根耶。答。光云。雖此五受亦通於善。於染用勝。言染增上(文)問。受以有染增上義立根者。何以想等不立根耶(是一)次受是大地法。通三性。通漏無漏。若爾者。以染淨俱勝故。可立根哉。故婆娑論中。明根廢立。順淨偏勝故。以受立根(見)如何(是二)又無漏受寧有染增上義耶(是三)答。光云。想雖能生煩惱。而不及受勝(文)思·觸·欲三准想可知之。次今論長行。旣以受立根有二說。染增上者。異師意(見)婆娑論說。是染淨俱勝說也。旣別師義也。不爲難。次於無漏受者。婆娑云。無漏加行及趣入時。亦於離染品增上者。謂觀行者求彼受時。亦須追求衣食等物。由此勢力生於染故(云云)此文心者。無漏受亦有染增上義云歟。問。於樂等諸受。貪等煩惱隨增(云云)於苦受貪隨增。於樂受嗔隨增義。可有之耶。答。若相應隨增者。不可有此義。苦受戚行轉。貪觀行轉。行相異故。不相應也。若約所緣隨增。於苦受貪隨增義。可有之也。所緣隨增。於自他身俱論之。然於怨苦貪隨增。於怨樂嗔隨增也。光二十一云。若約他相續身中樂等三受。爲縛所緣。此卽不定。三受皆能爲所緣境。生三縛故。如緣怨樂。嗔亦隨增。如緣怨苦。貪亦隨增。緣悲怨親苦樂。癡亦隨增。隨其所應(云云)以上堯抄。
信等八根淨增上者(文)堯抄。問。念·定·惠通三性。俱有淨增上義歟。以受立根時。三性受俱有染增上義(云云)念定惠例可同耶。光云。問受·念·定·惠。俱大地法。皆通三性。何故分別二十二根中。受通三性。非念定惠。解云。於染汚·淨品。皆有勝用故。受通三性。所順雖唯染。能順受通三性。善念定惠。唯於淨品有勝作用。故三唯善。不善無記三。於淨品非勝故。染法易起故。三性受皆能順染。淨法難起故。染無記念定惠。不能順淨(云云)此釋心。念定惠雖通三性。二十二根時。善念定惠有淨增上義也。
第二叙異說(云云)光云。有餘。識見等家。作如是說(文)論云。有餘師說。能導養身。非眼等用。是識增上。識了方能避於險難。受段食故。見色等用。定非異識。故不共事。於眼等根。不可立爲別增上用。故非由此眼等成根(文)光云。此卽破前導養身不共事。所以此不破莊嚴身者。前第一句已破云。若本來爾。誰云醜陋。所以不破發識等者。識見家亦許。故不別破(云云)麟云。此是曇無德宗(卽經部也)以五識能行。方能避險難。受段食等。非由眼根故。此師但不許眼見等。立識能行。行自境識由眼發故。立眼爲根。餘義大同(云云)私云。第二異說意。光記識見家義。薩婆多中尊者法救說也。寶云。述曇無德建立根也。眞諦云經部也(云云)麟記依寶釋歟。謂經部宗本義。存根境識和合見之義。故雖破根見·識見兩家說。傍亦可有立識見義之師也。本義抄心。就第二異說。光·寶心別也。
根能發六識(云云)問眼等於識有增上。立眼爲根者。色亦於識有增上。應立根耶。論問答也。光云。一眼根能與了別衆色諸識爲通因故。二識隨眼根有明昧故○色卽不然。二相違故。一非通因。謂青等色但能生青等識不能生黃等識。二非隨色境有明昧故(云云)。
從身立二根(文)論云。女男根體不離身根。由此二根有增上用。此處少異餘處身根故。從身根別立爲二(云云)。
女身形類(文)堯抄云。作業者。シワサト云事也(以上)光云。女身形類尪弱。音聲細小。男身形類麁大。音聲雄朗(文)雄(ヲウキタケシ)。
分煗頂位(文)正文云。分煗頂位者。未了也。論云。由此勢力。伏諸煩惱。引聖道故(云云)光記如論。不言分煗頂位(已上)問。四善根一一位。可具信等五根。何配分四位耶。況信等五·煗等四。若以五對四者。一根餘耶。答。三井抄云。信等五根。聖道加行立之故。配分煗等也。次雖一一位皆具之。有通別二意故無失。次以二根可對一位也(以上)。
三無漏根○增上者言亦爾者(文)正文云。論云。三無漏根。於得後後道涅槃等。有增上用。言亦爾者。一一各能爲根(云云)疏文狼籍也。可依論文(以上)堯抄。問。見·修·無學三道。互爲同類因。互爲等流果者。所定也。若爾。三道相望。互應有增上用。何云限後後道有增上用耶。答。於得後後道等者。已生前前道。與可生後後道。爲引因。有增上用云事也。然三道相望爲同類因等流果者。異之歟。問。如何異耶。答。後道與前道爲同類因者可生後道。爲未來不生前道。爲同類因。全與可生前道非爲因。仍無過。問。鈍根無學人。退住有學位。後修練根爲見主時。以已生無學道。爲可生有學道因。是皆可生道。何云可生後道與可生前道不爲因。答。今且據次第就顯然。可生前道與可生後道。有增上用判也以實言之。三道相望可爲因果也。
具知根於得涅槃(文)惠云。由具知根在第九解脫道。相應九根亦具知根。起得得八十九品無爲。名得涅槃也(云云)。
具知根於現法樂住(文)麟云。謂無學果於現身中遊諸靜慮。受現法樂故(云云)堯抄。問。現法樂住通無漏者。非常途談。如何。答。正理論心。現法樂住通無漏釋也。尋云。無漏喜樂卽具知根。而現法樂住。能領·所領如何可分別耶。答。次第相望可論能·所也(以上)。
第二明根廢立(文)惠云。依七十五法。得十三法爲二十二根。受立受也。信等五。眼等六。命是已廢餘六十二法不立根。爲不與心爲所依等故。卽立十三法爲二十二根也(云云)。
將明問起(文)光云。就問中。一約自宗爲問。二約數論爲問(文)。
十二因緣互相引發(文)正文云。此注十二因緣互相引發者。未了也。是次第引。何云互引。故光云。十二緣起中。無明等因。於行等果。各各有增上用(文)不言互引(以上)。
又語具等(文)麟云。彼宗立二十五諦。今約五作業根爲難(云云)決云數論二十五諦者。一者。我(彼計常。我以思爲體)二者·自性(以薩?·頼闍·答摩爲體。亦名貪·嗔·癡。此如我之臣佐)三者。大(我欲受用境時)四者。我執(緣彼我故名我執)五者。五唯量(色·聲·香·味·觸)六者·五大(地·水·火·風·空)七。十一根(眼·耳·鼻·舌·身·意·手·足·大便處·小便處·語具肉舌)問。二十五諦七種分別事如何。光云。彼宗所執。諸法是常。如轉變金成環玔等。金色不改。環等相異。若我欲得受用境時。從自性生大。從大生我執。從我執生五唯量。從五唯量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若我不受用境時。從十一根却入五大。從五大却入五唯量。從五唯量却入我執。從我執却入大。從大却入自性(文。以上)。
論能破事。論云。不應語具於語爲根。待學差別語方成故(解云。如眼纔生。卽能見色。小兒有舌。何卽不語。要待習學。方能語故。於語具不應爲根)論云。離手足亦有執行。如腹行類(解云。鳥觜持物。不要手。蛇腹行。不要足)論云。出大便處。於能棄事不應立根。重物於空遍墮落。又由風力引令出故(易知)論云。出小便處。於生樂事不應立根。卽女男根起此樂故(麟云。小兒未婬。非不有處。文)。
是有情本(文)心所依者。心六識也。六識有情之主也(六識依六根生故有情本也)惠云。外六境卽非情。雖扶根四塵是肉身攝。依六根立。故是本也(云云)私云。根見家。有見聞用故。以六根爲有情本。下第二異說。識見家故。以識爲生死流轉體(差異可思之)。
此六根成無漏淨(云云)正文云。五根唯有漏。而今云此六根成無漏淨者。麟云。卽得六根通無漏者。舊云(光記也)差別及住。皆攝六根。雜染·資糧·及淨。唯在於意。新云(寶記也)此有二種。若體成無漏。唯是意根。若離自煩惱縛名淨。卽通六根(云云)光云。別住二種。皆攝六根。雜染·資糧·及淨。唯在於意。寶云。此有二種。若體無漏故名清淨。卽唯意根。若離自煩惱縛爲還滅故名清淨者。卽通眼等六種(文)惠云。此淨者有二。一無漏名淨。卽意根。二離煩惱縛名淨。卽通六根。雜染·資糧。准此應釋。又解。此三唯是意根也(云云)。
堯抄心(應意)光釋幷今疏意。淨言唯限無漏(見)依此釋。雖五根有漏。相從六根成無漏。可得心歟。寶心。淨言通二種。若成無漏故名清淨。唯意根。若約自身離縛名清淨者。亘六根故。今約離縛。六根成淨。可意得歟(以上)。
立根事皆究竟(文)問。受爲五鈍使爲因立根。想與五見爲因。何不立根耶。寶云。正理論云。不應立想等爲根。諸煩惱中愛過重故。唯立受與彼爲根○想非見煩惱生因。餘因發生顛倒見。已妄分別。想持令相續(文)。
言流轉者(文)寶云。婆娑一百云。流轉者。謂更受生。還滅者。謂趣涅槃(云云)光云。正理云。生死相續。是流轉義。生死止息。是還滅義(文)惠云。以識爲體者。由前六識於五趣中捨前趣取後趣。流轉義斷由識也(文)光云。三界生死。以識爲主。識起必以六根爲依。此六根生。由女男根。此六根住。復由命根。六根受用境界。復由五受。因彼五受。六根領彼境故。受用境界。名爲領納。不同於受(云云)寶云。論受用由五受因彼領納故。此意顯受有增上。
二流轉生(文)惠云。卽胎·卵生。除濕·化生。以不受胎故也(文)。
生死止息(文)麟云。本由煩惱生死轉迴。今斷妄歸眞。故云還滅(云云)。
一切善法生之本(文)麟云。謂信等五以是一切善根生長最勝因故(云云)。
還滅生(文)惠云。滅卽涅槃。生取上能得。得有生由信等五。四加行位有用。與無爲上得爲取依。方得生也。三道皆名正定聚。苦諦得最初生。由未知當知根。此無爲上得方得生也。由已知根斷修惑。令無爲上得續。續生住也。由具知根故。再得無爲上得。方能起四禪法。現身受用。名受現法樂(云云)。
正定聚事。第十卷頌疏云。諸聖人名正性定聚。云正性者。所謂涅槃。定者是聖。有無漏道。遠一切惡。故名爲聖。獲得畢竟離繫得故。定盡煩惱。故名爲定。聖於正性得決定故。名正性定也(云云)。
八根界品已說(文)麟云。彼品明眼等六根及男女根竟。疏略不辨。論文具明(云云)論長行文明之故。今疏略之歟。
問。此八根體形量如何。論云。眼根極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如香荾花。清徹膜覆令無分散。有說。重累如丸而住。體清徹故。如頗胝迦。不相障礙。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鼻根極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此初三根。橫作行度。處無高下。如冠花鬘。舌根極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傳說。舌中如毛端量。非爲舌根極微所遍。身根極微遍住身分。如身形量。女根極微。形如鼓?。男根極微。形如指[韋*沓](云云)神云。眼根安布有二說。初說傍布。是薩婆多義。有說重累。是餘部義。故舊俱舍云。有餘部說。如聚重。乃至女根極微如鼓?者。外小中大裏小故。言如鼓?(文)光云。眼微二說。前說似勝。不言有說故。耳根如卷樺皮。西方國俗。初穿耳時。多卷樺皮。內於孔中。欲令漸大。由近耳相似故。以爲喩。准此。耳中有孔。通於惱中。有說耳根猶如燈器者。亦據四脣。非取其底。鼻微可知。此初三根。若約根體。處無高下。若據所依。卽有高下○舌微可知。於舌根中。如毛端量。無舌根者。雖無經論文說。西方古德相傳解云醫方家說。於舌根中。如毛端量。無有舌根處。是末磨死節。若針刺着。是人卽死。舌中法爾有斯空處(云云)寶云。准鼻舌根。兩釋中後釋爲善。若微傍布。清徹膜覆。令無分散。准此。鼻舌亦合如此。若如此師釋。三根必不取外香味等。隔清膜故。若外香等。非根所取。非執受香等。恒彼同分。卽不可說二識識也。亦無五識煩惱縛義。違衆多理教。應依後釋爲善。傳說舌中如毛端量非爲舌根極微所遍者。此事難知。應竪如毛端量。非是橫也。論主不全信。故言傳說也(云云)惠云。且扶根四塵。眼如蒲桃顆。耳如卷樺皮。鼻如雙爪甲。舌如偃月刀。身根從頂至足遍身住。如身量。前約根體·依處說。眼根體依蒲桃等重累而住。一說。在扶根上傍布。如香荽花。上有清徹膜覆故不散。以根體清淨徹膜覆故。能見色。餘四根准此說也(云云)。
身謂身受(文)光云。身有二義。若言六受身。身卽是體。若言身受心受。身卽是色聚。色聚名身。此中言身。色聚名身。卽諸色根依身起故。名爲身受。從依爲名(文)麟云。五根總名爲身。以對心故。受依身起。名身受也。如世間品疏自當辨(文)。
離喜貪(文)。
麟云。三定雖是心悅。而相安靜。但名爲樂。不名爲喜。以喜相動湧。如水濤波。又如貧人得寶。一旦失之。還生憂惱。初二禪定。遍觸身心。生於喜受。味着於喜。名爲喜貪。第三禪中。離此貪故。但名爲樂(文)決云。第三禪心悅安靜。故云樂。二禪心悅麁動。名喜。麁動者。着此喜還如生憂惱。第三禪如此離善心。心悅安靜也。故云樂。重心云。下地着喜。還生貪。是則所善可憂惱。或所止又憂惱也。如貧人得寶一旦失。第三禪雖樂。非如起下地喜貪。故云離喜貪(以上)堯抄。問。苦樂相對法。以第三靜慮極悅心受名樂。又以地獄極不悅心受。可名苦受耶。答。光云。極悅無分別。可與樂相應。極損有分別。非與苦相應(云云)意云。極悅·極不悅。依地旣異故。分別有無亦別。謂散地意識。必可有分別故也問。第三禪樂受有定散二類。定心相應樂。最應無分別散心相應樂。何云無分別耶。婆娑論。散心皆有分別判。婆娑七十二云。問。此六識身。幾有分別幾無分別。答。前五識身。唯無分別。第六識身。或有分別。或無分別。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云云)答。今以第三定樂根名無分別者。依心悅安靜。離麁動喜貪故。全以三種分別不可定之(以上)。
處中受名爲捨根(文)光云。捨無分別。任運而生。是故立根。身心合一。又苦在身心爲損各異。樂在身心爲益各異。故別立根。捨無異相。故總立一(云云)麟云。捨有二種。一捨受。卽受蘊攝。二捨沈掉捨。卽行蘊攝。今此言捨。是捨受捨。非行捨也(云云)。
阿羅漢等(文)麟云。等取前三果人。擧聖同凡者。謂聖人內無分別。亦隨境界之力。生於苦樂。況諸凡夫而得無苦(云云)決云。阿羅漢等者。等取前三果人。擧聖同凡者。聖人猶依境界力。無分別起五識苦樂。況凡夫又五識無分別苦樂。依境界力豈不起乎云心也(以上)。
九謂意喜樂捨(文)問。於五受。何唯取三受耶。麟云。於五受內。除憂及苦。以欲界散地無無漏故。憂離欲捨故。不通無漏。苦唯五識。亦不通無漏。故幷除也(云云)。
有未曾知當知行相轉(文)麟云。轉之言起。起之言生。謂有當知行生起也(文)。
疑得俱事。麟云。問。此忍豈不與餘惑得俱。何獨說疑得耶。答。實亦與餘貪等得俱。而以疑名偏違見道故。但標疑(云云)光(二十六)云。決斷名知。疑是猶預。自性相違。八忍起時。與自所斷疑得正俱○非決斷。故不名智(云云)決云。苦法忍位。已無漏心現起故。惑不可起。但此惑自無始未斷也。仍此惑上得。身中起也。斷此得。斷煩惱云也。凡薩婆多心。斷煩惱名自性斷。此則煩惱上得斷也。斷得者。卽起能治道。所生煩惱得留也。此苦法忍位所生無漏心。此煩惱上得取合位也。如繫賊。與疑得俱。俱事智韻對。故且擧之。實餘煩惱得可俱也。智決斷也。疑轉有耶無耶故。且相對擧也。薩婆多心。煩惱體三世實有故。不可云斷。只其上得斷也。此卽煩惱綱切放也。經部心。以空觀。一切煩惱體空也觀。故體斷也(以上)。
中間七智(文)光云。問。八忍非智。可云未知當知。七智正知諦理。何故亦名未知當知。解云。七智望緣自諦義邊。雖名正智。今望八諦作法。以知八諦猶未周遍。知諦未盡中間起故。亦名未知當知(云云)寶云。智名爲知。忍非知故。在見道中苦法智忍位。有八諦未知當知行轉。至苦法智位。有七未知當知行。乃至道類忍位。有色無色道諦未知當知行故。故十五心皆名未知當知根也(云云)決云心。忍位未入智位者。未知當知。中間七智。名已入智位故。可云已知。然由知諦未遍故。假令比初苦法忍者。苦法智位雖已知。比次苦類智。是未知也。故七智皆名未知當知。至第十六道類智者。次未知法無也。故薩婆多心。以之攝修道也。已盡見惑故。已知故。經部心。猶於見道位。謂雖已盡。只是於道諦下斷之故(以上)。
金剛喩定事。二十四卷頌疏云。斷有頂地第九品惑無間道。名金剛喩定。此定能破一切煩惱。如金剛能摧一切(云云)。
但爲斷除迷事煩惱○(文)決云。問。迷四諦理。未知苦空等眞實故。貪等煩惱發也。已見四諦理畢。知法眞理。何又修惑貪等發之耶。答。內雖知四諦眞實。被引外境不計。事相浮僞(修惑名)惑發云也(以上)堯抄。問。夫修道位。爲斷煩惱。及修練根。亦爲現法樂住觀諦理。何唯云爲斷惑耶。答。練根爲不退。或現法樂住爲斷惑進勝。故無相違也。寶云。問。修道位中觀諦爲斷煩惱。及與練根現法樂住等。又何但云爲斷煩惱。答。初果道後如起勝果道。卽是斷惑之加行也。又練根恐煩惱退。爲現法樂住。亦是斷惑勝進故。但云斷惑。義卽攝餘。由斯論師唯說斷惑(文)以上堯抄。
已知而知故(云云)惠云。見道以知四諦了。今修道重起無漏惠。知四諦境。知彼是知境故。名已知也(云云)私云。已知而知者。中間略知而言。名已知根。此則知已知境義也。
或習此知已成性(文)惠云。以常習二智。名具○或習此盡智。成利根無生智性也(云云)。
作知已知之解(文)麟云。謂修道中。由有煩惱。於四諦理。未能唯知己已知之解。無學道中。由無惑故。能於諦境。作知己已知之解也(文)。
盡智無生智事。一切無學聖者。得盡智。不動種姓利根羅漢。得無生智。畢竟不退故。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解脫道。是盡智也。此解脫道與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也。前五種姓羅漢。於盡智後。或生盡智。或生正見。無無生智。後容退故。不動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也。
釋知體也(文)此注心。修道證滅之次第異常。光記證滅修道之次第也。可見之。
唯無漏後三者(文)論云。次前所說最後三根體唯無漏。是無垢義。垢之與漏。名異體同(文)堯抄。問。已知根廣應通有漏無漏。修道通漏無漏故也。答。已知根雖有修道。以七覺支名已知根故。故不通有漏也(以上)。
七有色根○一向有漏(云云)麟云。漏有二種。一與自煩惱俱。名有漏。二爲他所緣。名有漏。一切異生及有學聖。具有二種。無學及佛。唯有一種。但生他漏。自無漏也(云云)。
九根通漏無漏(云云)信等五根是善。善根中有漏善有之。謂造佛寫經等也。化地部·分別論師心。信等五根唯是無漏。論難破有之。可見之。
唯一命根定是異熟(文)論文同之。
業所招故(云云)寶云。唯遮更通餘根。定遮通非異熟(文)。
現在延壽異熟事。問。先業所招。可是異熟。現身延壽果。誰之異熟。答。留多壽行者。利根俱解脫阿羅漢。先世業所感命衆同分中。有同分長命根短者。爲延命根。修布施行。入邊際定。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慇懃發願欣求之時。布施時無貪相應思。由邊際定力。答誓願思。感現在命根也。此則光師意。命根本是別報故。現在布施業感現在命根(爲言)寶師心。存轉過去不定富業感現在命根之義。其色趣各異也。
憂通善惡(云云)意云。憂根善惡。不通無記。故非異熟。信等八根唯善性。故非異熟。是有記故故非異熟者。結憂與八根非無記也。論云。毘婆沙師咸作是說。已離欲者無憂根故。異熟不然。故非異熟(云云)決云。憂善惡非無記釋云。憂非無記。強思起故(云云)心者。追悔心自強感心品起也。劣無記心不起。故憂非業所感業所感法異熟無記故(以上)。
信等八根唯是善性(文)惠云。問念定·慧三。皆大地法。並通三性。何故論云唯善。答。取少分善性邊立根。不取染無記。故云善性也(云云)。
七色根○卽是異熟(文)七色根者。五根及女男根也。麟云。論云。眼等八根。若在善趣。是善異熟。若在惡趣。是惡異熟(八根。謂七色及命根)(云云)論云。眼等八根。若在善趣。善異熟。若在惡趣。惡異熟。意根善惡趣。皆通二異熟。喜樂捨五趣皆善異熟。苦五趣皆不善異熟。於善趣中。有二形者。唯根處所。不善業根。善趣色根。善業引故(云云)。
有異熟門(文)麟云。謂約能有當來異熟之果名有。前門約體是異熟等。故二門別(云云。無漏無惑所潤壞三有。故無異熟。無記非因。故無異熟也。可分別之)。
依唯越義(文)意云。一唯義。二越義。依此二義頌云定有。唯義者。顯唯有異熟。越義者。復有二義。此二義唯有異熟所由也。謂無記·無漏非異熟。故非無記·非無漏有異熟義也。此二義以越義顯之。謂由此二義。越次第先說憂根。餘無二義故說第二(爲言)光云。定有異熟。一依唯義。二依越義。頌說定聲。唯卽唯有異熟。越卽復具二義。一憂根非無記。強思起故是善不善。以無記法劣思起故。二非無漏。唯散地故。由此二義。於二十二根中。越次先說憂根定有異熟(云云)。
憂非無記事。如三性門。
二非無漏唯散地故(文)決抄。問。憂非無漏故有異熟也云心如何。答。有漏法有異熟云也。有漏善惡必感果定。故頌云。斷道有漏業。具足有五果(云云)此文。有漏善必具五果云故。有異熟果故。有漏善定云有異熟也。有漏惡思可同(以上)。
前八謂眼等(文)寶云。十一根定無異熟。無異熟有二義。一無記故。二無漏故。眼等八根唯有一義。謂無記故。無無漏也。三無漏根唯有一義。謂無漏故。無無記也。雖有定無異熟之義。不兼二故。不越次說。於第二說定無異熟(云云)。
唯善後八根者(文)論云。信等八根一向是善。數次雖居後。乘前故先說(文)光云。二十二根先後次第。信等八根。數雖居後。乘次前文明信等五文勢便故。故今先說信等八根是善(云云)。
憂非無記(文)惠云。婆娑一百四十四云。且非有覆無記。欲界身·邊二見有覆性。是觀行轉。憂是戚行轉。行相不同。不相應故。非有覆也。非威儀工巧者。憂分別轉。威儀等任運轉故。如憂言我不如佛及馬勝比丘等威儀。正分別時。非威儀等。若起威儀等時。分別已息。非通果者。通果定發。憂離欲捨故。非異熟無記(云云)。
除女男根離婬欲故(云云)寶云。此釋色界無男女根所以。一以離婬欲法故。若爾。因何有鼻舌。爲釋伏離故。言醜陋不同鼻舌有嚴身用(云云)光云。又由女男根身醜陋故。所以彼無。正理破云。此說不然。陰藏陰蜜非醜陋故。俱舍師救云。論主故作此解。欲招後難順己前文(云云)惠云。無女男者。離婬欲故。色界無香味境。應無鼻舌根。再釋云。又女·男根身醜陋故。佛象王藏相。豈成醜陋。佛正理自釋。前說爲善。色界離鼻·舌二根愛。得有二根體。色界離女男二根愛故。無二根體也(云云)堯抄。問。佛所具陰藏隱蜜非醜陋如何。答。論主心。以離婬欲故。顯色界無男女二根。身醜陋故。非論主所存。然今傍擧身醜陋故者。招難。光云。如上所引(以上)。
經說色界爲男(文)論云。契經中說。如契經言。無處無容女身爲梵。有處有容男身爲梵(云云)麟云。梵卽淨天也(云云)又云。別有男相。謂欲界中男身所有(文)光云。爲外通經。謂大梵王別有欲界中男身所有相貌。無女身形類。故說爲男。非有男根(云云)寶云。雖無男根。而有男身衆相。故名男也。非如欲界無根卽無男根(云云)神云。別有男相。謂欲界中男身所有形相·乳房·言意等。色界亦爾(云云)。
無苦根者身淨妙(云云)寶云。釋無苦所以。身淨妙故。無等流苦。無不善法故。無異熟苦也(文)麟云。無等流者。謂若身相麁澁。多生苦受。今旣淨妙。故不生苦。約現身生。非前業感。故非異熟。無異熟苦者。謂上無違境諸不善。非如地獄等有諸違境諸不善事有異熟苦(云云)惠云無苦者。色界無五識與苦爲所依。故無能依苦。若爾。初定有三識。初定應有苦。再釋云。苦從違境生。無不善事爲苦境。雖有三識無苦也(云云)神云。無苦根者。其身淨妙。猶若光明。無外緣損(云云)。
無憂根者(文)神云。由定潤相續身受寂靜樂。又彼定無九惱害事故(文)。
意及三受通三種斷(云云)光云。意·喜·樂·捨。若見惑相應。是見所斷。餘有漏。是修所斷若是無漏。非所斷。憂根若見惑相應。是見所斷。餘有漏。是修所斷。非無漏故。不通非所斷。七色·命·苦。唯修所斷。七色·命根不染汚故。苦根非六生故。非見所斷。皆有漏故。唯所斷。非無漏故。不通非所斷。信等五根非染汚故。不通見斷。通有漏故。是修所斷。通無漏故。是非所斷。最後三根皆無漏故。唯非所斷。非無過法是所斷(云云)惠云。此四根有漏通三性。無記與煩惱爲所緣境。名所緣縛。若染者卽與修惑相應轉。是修道除。名修斷。若與見惑相應起。名相應縛。見道斷也。憂有漏通善惡二性。善卽與修惑爲境。惡卽相應起也。七色·命與修惑作所緣境。苦根通三性。善無記與修惑爲所緣縛。染性卽與修惑作所緣·相應縛也。信等五唯與修惑爲所緣境。此能緣惑是修道除。名修斷也(文)。
憂見修所斷者(文)憂根若與迷理見惑相應。見所斷也。是惡憂也。若與迷事修惑相應。是修所斷也。是惡憂也。若又憂根善。是所斷也。是緣縛斷約云也。
九唯修所斷事。七色·命根。無記緣縛斷法。修所斷也(以上)。
前言不染非六生(文)第二卷頌文也。略說非見斷。總有三種。一不染法。善·無記也。二非六生。謂五識也。不從第六意生。名非六生也(以上二種非迷諦理)三色法(此非見惑親發)此三種定非見斷也。
此八根非見所斷(文)正文云。應云九根。何言八耶(以上)。
三無漏根非所斷(文)堯抄。問。如契經說。道如船筏。無漏法亦可斷(見)何云非斷耶。答。實如說道如船筏。無漏法亦雖有可斷義。今云非斷者。非見·修二道所斷故也。光云。又正理第九云。豈不聖道亦所斷耶。如契經言。應知聖道猶如船筏。法尚應斷。何況非法(云云)此心。非見·修二道所斷。入無餘依涅槃界位捨故名斷。
第一受生得異熟門(文)(二十二根中。異熟根者。命唯異熟。七色根·意根·四受除憂。約此明得異熟也)光云。正理云。須問初得異熟根者。遮無染心能續生故。解云。大衆部計。無染心受生。如菩薩三時正知。或經部計。異熟心受生。初受生得爲遮彼說(云云)。
唯得身命二(文)光云。彼何不得意·捨二根者。問。意·捨二根初生必有。彼何不得。此續生時定染汚故者。答。此意·捨二。於續生時。雖亦必有。定染汚故。非是異熟。以據異熟爲問答。苦·樂·憂·喜·信等五根。初受生位雖亦成就。非異熟故。此亦不說。意捨二根成而亦現。尚非所說。況苦等九成而不現理在絕言。故不別問(文)麟云。初受生位但得此二。以眼等四及男女根。六處位中方乃得故。意捨二根雖然現。有續生之時。必染汚故。云非異熟。復異熟意。無法前得。爾時復未名成就(云云)惠云。初生不得意捨者。以意捨初生唯染汚。今明得異熟根也。初生無餘四受。以死生唯捨受。不得信等。以結生心唯染汚故。結生有漏心無三無漏根(云云)決云。初受生時。意捨二根雖有之。非業所感根也。其故。受生時。生有唯染汚云。染汚心故。異熟意捨非也異熟無記法。無法前得。其時未來意捨異熟二根不得也。不得餘根事可知(以上)。
化生初位○得六根(云云)惠云。化生不得意捨等。同前釋也(云云)劫初人形相。如第十二卷。謂諸根無缺。形色端嚴。身帶光明。食喜樂。長壽。次食地味。次食地餅。次食藤林。次食香稻。此食麁故。殘穢在身。爲除生二道。因此生男女根也。依之劫初人無形也。
得八根者(文)光云。化生應勝福感。豈有二形受化生耶(云云)○亦有惡業能感惡趣二形化生(文)寶云。唯此善趣無有二形化生(云云)。
上謂無色(文)麟云。無色無處所。非在二界之上。今但由因果勝下二界故名爲上。定勝者。謂此定能感非想八萬劫果。勝下界定。果勝者。卽得八萬劫長遠之果。勝於下也(文)。
正死滅諸根者(文)正言事。滅言捨也。光云。滅之言捨。寂後死位體現在前。滅入過去令不現前。故名爲捨。非將不成說之爲捨。如善心死還生自地。及染心死生自下地。雖成善染。亦名捨故。應知此中於命終位所有三性心。但滅入過去。名爲捨。非論後位成與不成(文)。
無色三色八(文)寶云。前先欲後無色。此文先無色後欲者。乘前義便(云云)惠云。命終心通三性。今此光明染無記心死。說無信等五。下二界准此釋說。色界命終不說喜樂者。死生唯捨受。色界無女男根。染無記心死。無信等五(云云)。
漸謂漸死(文)麟云。漸四者。謂漸死人。眼等諸根皆在先滅。於正死位。但滅四根(文)惠云。漸死四者。從上死。無眼等四。從下死。無女男二根也(云云)決抄。命終受生心事。命終心通三性。受生心唯染汚也。薩婆多意。染汚心能續生。餘部心。無染心能續生云也。卽如大衆部者菩薩三時正知。非染汚。無染心云也。又經部。以異熟生心受生云也。異之薩婆多。生有唯染汚云也。菩薩三時正知。於母不起貪愛。於母腹吉住處ト執シテ著スルナルヘシ(以上)。
明得果用根多少(云云)惠云。得果者。不取練根。八十九品無爲。分作四沙門果。體。八十九品無間道。爲能證智。八十九解脫道。是有爲果體。證此八十九品無爲時。此八十九能證智。與二十二根中幾根相應。共證此八十九品無爲。作四沙門果也。如初果。以八品無爲爲體。第十六心八品無爲上。有八箇得生屬身。得彼八品無爲。卽說此人名得初果此第十五·第十六心。與幾根相應。共證此八品無爲爲初果。後三果准此說。依未至地起見道故。與捨受相應。意及信等。卽是同時心王心所也。無爲上得。與無間道。同是有爲無漏。無間道引彼得生。與彼爲同類因也。此二資者。無間道斷惑。如駈賊。解脫道證滅。如閉戶。身相有力。名相資也(云云)。
沙門果(云云)二十四卷頌疏云。沙門此云勤息。謂無漏道心能勤勞息煩惱故(文)。
初預流果九根得者(文)麟云。問。二十二根中。何故但言九根得果。答。此中皆據定心相應於果有力用者方說。如五根及命根等。非親生果。故不論。非謂有漏。故不取。以世道證果是有漏故。初果依未至者。謂未離欲染不得根本。但依未至。未至唯捨受故。無間道爲同類因引離繫得者。謂無間道與離繫得。同無漏性。名爲同類。能引得生。復名引因。其離繫得是無間道等流士用果故名果。其解脫道至爲依因者。依者持也。謂持此得起故。與得爲所依(文)光云。依因謂能作因。依者持也。同時能持離繫得故名依因(云云)惠云。爲能作因者。卽有力能作因。不障得生。卽能作因。能持無爲得。卽有力也(云云)麟云。解脫道爲能作因者。謂有力能作也。所以非餘因者。以與得同時故。非同類因。得非心法故。非相應因。非定俱故。非俱有因。無漏法故。非異熟因。非染汚故。非遍行因。由是但爲能作因也(云云)堯抄。初果第四果證得引因必同類因。依因必能作因。中間二果。其義不同。超越證一來不還。如初果第四果。次第證一來不還。以有漏道證。望有漏離繫得。爲同類因。望無漏離繫得。爲能作因。以無漏道證。望無漏離繫得。爲同類因。望有漏離繫得。爲能作因。若依因皆望離繫得爲能作因也(以上)決抄。四果證得人事。次第初果乃至羅漢證得。次第證人云也。又有超越證者。謂於凡位。以有漏智斷欲界修惑前六品。後入見道斷見惑。至第十六心時。超預流果證一來果也。此人云倍離欲貪人。欲界九品中。斷前六品。後三品計殘故。以已斷望未斷。今三品增。故云倍離欲貪。此人亦名薄貪嗔癡。薄貪嗔癡殘故。或於凡位斷欲界九品。後入見道。住第十六心時。證不還品也。超初二果故。云超越第三果人。此人云先離欲人。超越不還。不限欲界九品。斷無處有處已下惑。入見道人。云超越不還也。此人離欲界。依初禪。發其地智慧。證不還果也。乃至斷第四禪人。依第四禪。可入見道也。見道依地。六地如常。又四根本具足近分地近分地者。別非有地形。只名智慧事也。未及根本智慧。云近分也(以上)無漏依地事。決云。無漏法王不居邊地云故。無漏不依欲界(幷)非想。依九地也。於此無漏分二種。一法智品。欲界能治也。此法智依六地。見道依六地(未至·中間·四靜慮)見道法智品道爲先故。二類智品道依前九地。證羅漢果事依九地也。述無漏自上染。無漏自自地上皆斷之故。依未至斷有次。證羅漢也。無漏道不斷下地。但未至無漏斷下地也(以上)。
得果依地事。惠云。初果唯無漏道得。依未至定。第二果依未至。通有漏無漏道。第三通六地證。通有漏無漏道。第四果通九地。唯無漏道(云云)。
近分捨受事。二十八卷頌疏云。此八近分。皆捨相應。作功用轉。故無喜樂(云云)意云。適悅之心。所求成辨位起之。近分爲入根本。勤勞之位故。捨受相應(爲言)。
謂世間道依次第證(文)麟云。問。初後二果何爲唯無漏證。中間二果便通有漏耶。答。初果必從見道證。見道唯無漏故。其第四果要離有頂。唯無漏道能離彼故。故彼二果唯無漏證。中間二果次第證者。非從見道及斷有頂。故通有漏道(云云)決云。有漏道斷惑事。有漏斷惑者。六行觀也。以未至地有漏道斷欲界時。欲界觀麁苦障。初禪靜妙離觀也。婆娑根本非欲斷對治故ト定故。有漏斷惑限近分。根本智慧不斷煩惱也。此六行觀者。非六行皆作之。隨一准之也下地觀麁。上地觀靜也。餘准之可隨行者心。又麁苦障無間道正斷煩惱靜妙離解脫道得無爲位也(以上)。
倍離貪○(文)麟云。謂此煩惱麁細差殊。總分九品。謂上上品·上中·上下·乃至下下品等。今九品中。但斷六品。由有三品。故名爲倍。雖知總斷十種隨眠。而欲貪強。但言離貪。卽顯餘惑(云云)倍者。所殘有三品。故倍此斷六品。故云倍離欲歟。
其不還果七根得(文)此次第證者。依未至地。故捨無喜。第二ノ八。第九解脫道入根本地。故加捨也。麟云。婆娑云。問。離欲染第九解脫。誰入根本。誰不入耶。答。有說。欣多者入。厭多者不入。有說。爲求根本定離染入。爲求解脫離染不入。有說。利根入。鈍根不入。三說無評家。准此。約次第人樂不樂入等。若超越者。先曾已得根本。若意樂根本。卽先依根本。若意樂未至。卽先依未至。由此無間解脫必同一地(云云)。
補特加羅(文)麟云。此云數取趣。謂數取諸趣也。今此意總目其人爲數取趣(云云)。
又依薩婆多宗○(文)。
四果退不退事
一訶梨跋摩。四果不退(譬喩·上座等同之)二薩婆多。初果不退。後三果有退(正量部同之)三初果第四果不退。中間二果有退(經部幷俱舍義也)四第四果不退。前三果退(摩訶僧祇·彌沙塞等)頌疏意云。中間二果。次第人有亦退義。超越人定不退之也。超越二三果人。雖不退先所得果。退後所得也。超越斯陀。退後二果。超那含。退第四品也。不退前所得者。定不退初品也(以上。古抄)。
容於一身許有三受證(文)惠云。本論約無學果三度退三度證得。各用一根證。三度合說言十一根(云云)。
以無樂根○有退義(文)此是一個大義也樂根證不還果聖者。已離第二靜慮染。依第三靜慮入見道。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之類。定是超越證人也。而超越證人必無退故。不退所得果也(本義抄)惠云。此文釋樂根證凡夫位斷二定已下惑盡。後依第三定入見道。超越證第三果。不取前果。直取第三。同初果決定不退。若退者。退作何果未得初二果。此文且擧樂根超越人。喜捨根證者亦定不退。義准超越第二果人亦定不退。以初得故也(云云)決云。以無樂根證不還果。而於後時得有退義者。是越樂根證人云也。樂根證人。依第三禪入見道。證不還人也。超越人不退定也。其數見道已前斷惑不退(見)婆娑有文隱正性也。其故。見道以前惑。見道堅蓋故不退也。次亦無退已由樂復得(文)是次第證人釋也。次第證人不入根本者。唯用捨根。若根本入。用喜捨二根也。此人退後用樂根無之。其故。次第證不還。退未離欲也。離欲人復不還果證。可依未至地。故用捨不可用樂。此故超越樂根證不用喜捨。次第證不用樂根。故一身中無可有三受。此故異羅漢(以上)。
亦無退已由樂得(文)惠云。次第得第三果。許有退退作前二果。再得第三。卽用未至地捨根得。無有由喜樂根再得也(文)。
以二道所得故(文)此釋意云。先於凡位斷欲界九品煩惱。至不還果位分。云世間道得。後入見道。至道類智位。證不還果。名出世道得。旣是世間·出世二道所得。總堅牢果故不退也(爲言。本義抄)。
成就諸根定量門(文)惠云。此門意者。二十二根中。成眼根時。同時便成就幾箇根。餘准此說。如不成信等五。卽約斷善人。不成就三無漏根。卽凡夫。不成眼等前四。卽從上命終。不成男女。卽從下命終。又生色界。不成女男根。又前七色根。生無色亦不成就。不成憂苦根離欲卽捨。喜卽生三定。不成樂卽生四定。餘下文皆准此說(云云)私云。從上命終。從下命終者。約漸命終者。諸根前滅。云上下也。麟云。此門者。若成此根。定有彼根。卽說成就。若於三界。隨一有闕。卽不說成。故名定量。如言成命必有意捨。於三界內。更無闕處。又定成者。通凡及聖。決定成者。非約一人。思之可解。三根定成者。以此三根通於九地。一切有情皆定成故。除此外餘十九根。有成不成。眼·耳·鼻·舌四根。生無色界。定不成就若生欲界。未得已失。亦不成就身根。生無色界定不成就。女男二根。生上二界。定不成就。若生欲界。未得已失。亦不成就。樂根。異生生第四定及無色界。定不成就。喜根。異生生三四定及無色。而定不成就。若根。若生色無色界。定不成就。憂根。離欲貪者。定不成就。信等五根。善根斷者。定不成就。初無漏根。一切異生及已住果。定不成就。次無漏根。一切異生·見道無學。定不成就。後無漏根。一切異生及有學住。定不成就。於非遮位。應知如前所說。諸根皆定成就(云云)。
成樂不成身(文)麟云。謂無漏樂不墮界繫。故九地中皆通成就。唯聖者成。非諸異生成就。無漏法故。下三禪樂彼已斷者。謂生上地。下地善染等法皆捨離。故云不成(此釋身樂不樂相成。云云)決云。聖者生無色界。起無色界無漏。以法後得成。成過去無漏云也。故過去無漏樂根成也。成未來者。彼下地無漏未來アマタ有。以法前得得。成未來云也故無色聖者。下地無漏樂根。於過未定成之也(以上)。
成眼必成五(文)麟云。以成眼根必有身根故。上言成身不必成眼者。謂或有身○眼耳等有無不定。非互相成(云云)。
當言成○染汚樂(文)決云。在下地未斷上地。彼上地煩惱身中成就也。依之欲界具縛人。三界惑身中成也。不斷上地間。皆成也。依之第二禪人。未斷第三禪間。成第三禪煩惱。故彼煩惱相應樂受成之。此云成染汚樂根也。第三禪未斷彼善心成善根程者。必成樂根也。
苦根成七根(文)惠云。無眼等四。約從上命終說。無女男根。約下命終說也(文)。
除憂根者離欲捨故(文)麟云。憂根離欲捨故。故在欲界有苦無憂(文)決云。夫憂根。聖者·異生。離欲染時。必捨之故。名離欲捨法也。其故。憂通善惡。煩惱相應。煩惱同。自性斷也。善憂根。緣縛斷也。緣縛斷云者。今此善無記法ヲ緣シテ繫縛ヲ成スル煩惱斷盡時。緣縛斷云。緣善憂根欲界煩惱。九品共盡時。斷云也。是則離欲捨也。然者。離欲人不成苦根也。苦根。欲界受生人。乃至佛成之也(以上)。
成信等成八(文)麟云。謂無色異生有信等八而無身等七色根故。亦無四受。是異生故。不成三無漏根。憂與女男不互成者。離欲女男無憂根故。有憂根者。容無形故(云云)惠云。三無漏根不成眼等四及女男根。約厭生死心勝。從上死入聖。卽無眼等四。從下死入聖。卽無男女也。婆沙一百五十云。傳說。深心厭生死勝。臨命終得入聖。上下死不定故。無眼等四及女男二(云云)。
已知十一者(文)麟云。已知根成十一者。謂那含生無色界。卽不成七色憂苦。三無漏根又不並成。除其二種故。無眼等十一。但有命等十一根也。無漏喜樂異地相成。故定有之。具知亦爾(文)惠云。二無漏十一。無身苦者。約第三·第四果生無色界說也(文)。
若成未知根定成十三(文)麟云。以見道必依欲界故。云有身苦。已離欲者。容入見道。非定成憂。無眼等四。容入見道。以不定成故。亦非成就(云云)私云。三無漏根不成眼等四·女男根事。如上所引惠。
第五成根極少門(文)此門意。約一人成根。論極少極多也。上定聖門通三界凡聖論定成者。非約一人故。故名定成就三。可思之。麟云。極少門總有二類。一斷善人。二生無色界。且初斷善人。無信等五及三無漏根。眼等四根及男女二。此等六根以不定故。故但成八。成五受者。以斷善人必在欲界故。有五受。在欲界中。必有身故(云云)惠云。此言無善成八無男女等根者。准得聖從上命終。無眼等四。從下死。無男女根也(云云)。
二形人必非聖者(文)論云。本性損壞扇搋半擇及二形人(乃至)亦無律儀得果離染諸清淨法(云云)本性無形人亦不入聖。漸命終無形可有入聖義如上。
依或人所望頌疏講談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潤六月二十日。擬講英憲。
(以英憲法印自筆寫之。弘治三年巳九月五日)
(花嚴末葉阿闍梨淨實三十六歲)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四
(頌疏論本第四)
論問起云(文)寶云。問意云。一切有爲。如其體相。色心等法種種不同。此法生時。亦各別起。爲有諸法決定俱生(云云)光云。一切有爲。如體相不同。生時亦各各別異而生。爲有諸法決定俱生。又解。總爲一問。一切有爲。如體相不同。其生亦各異。於此異體別生有爲法中。爲有諸法決定俱生(文)此釋意。非謂爲二箇問。但二釋差異者。初釋意云。今應思擇。一切有爲。如相不同。生各亦異者。總標一切有爲諸法體相不同。生時亦各各別異而生之重。爲有諸法決定俱生者。正是問言(爲言)至此處始置有爲之言也。第二釋意云。今應思擇已下文。皆爲問言也。一切有爲諸法。如體相不同。其生亦各異。於此異體別生有爲法中。爲有諸法決定俱生(爲言)本義抄。堯抄云。如相不同者。如有爲諸法體不同云也。生亦各異者。色法備色自性生。心法備心自性生。心所備心所各自性生。不相應行備不相應行各自性生。以與餘法不相濫義故。云生各異也(以上)。
欲謂欲界(文)麟云。言欲微者。謂簡色界。以色中無香·味二無八事也(文)。
微謂細義(文)麟云。章釋意。顯聚小名爲微聚。卽八·九事等以成小聚。聚謂假依。是聚名爲微聚(云云)惠云。准正理論。釋此頌欲微聚無聲。欲卽欲界。微卽極微。聚卽七極微成聚(文)寶記以正理說爲善。光記云此論與正理別。今疏釋同光記矣。問。立微聚名。唯限八事俱生歟。旣云。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等(云云)初標微聚名言。定可通九事十事。若限八事者。有何相濫可云無聲無根耶。答。雖爲上古未決。旣述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結八事俱生隨一不減。微聚名限八事俱生歟。但於頌文者。欲微聚無聲。無ケレハ根有リト八事。訓之時。不可爲難矣(以上)本義抄。正文云。極字應作於字。故論云。爲顯更無細於此者(云云)光如論(以上)。
言八事者(文)惠云。言八事者。約類同說八事。理實有衆多法也(文)麟云。此說總相。若細論者。如一色微。自有七極微。同時兼有香·味·觸各七。四·七二十八極微。一一極微各有能造四大。計一百十二。所造色·香·味·觸二十八。總計一百四十微也。今約體類同故。但言八事(云云)惠云。八事約外非情色說。有身九事卽約內有情色身說也(云云)。
明四根各別(文)惠云。四根依身處各別。不可眼上加耳等成十一也(云云)。
以根上有聲義隱故(云云)惠云。外非情發聲。相顯可知。內七色根如何有聲。爲通此難。謂有有執受大種發聲也。或此文擧內身有聲。顯外非情准內可知也(云云)麟云。根上有聲義隱者。且眼等雖皆有聲。非如外境可打擊顯故。所以復有聲者。以四大相擊必有聲也。故婆沙云。四大相擊。無時無聲。言有執受大種因起者。謂根上聲必是有情執受大種爲因也(文)。
明四品同起(文)四品同起事。古來不審也。
麟云。言四品同起者。謂心與心所。諸行·及相爲四前章已明色法俱生。此中不應更立色爲一品。俱可攝在諸行之中(文)。
隨闕一時餘則不起(文)光云。心與心所二種相望。必定俱生。闕一不起。三性心所望彼心王。非無差別。就總相說故言定俱(云云)寶云。無有心王起時不兼心所。心所起時不兼心王。故言必俱。非謂心王而與一切種類心所俱也(云云)。
或得句事。寶云。於諸行中。或與得俱起。謂有情法。或與得不俱。謂無情法。故言或也(云云)。
一明心所有二明不相應(云云)光云。色·心界品廣明。故不別說(云云)。
心所且有五者(文)寶云。言心所者。是心所有(云云)光云。心之所有故名心所。應言心所有。略故但言心所(云云)。
且言事。光云。於心所中。廣卽更有不定等法。略而言之故言且五(云云)惠云。且者。未盡之言。此論文明五地外。更有八不定地。在五地外故言且。或准婆沙及此論下文。更有忻厭。在五地外。頌言且也。或婆沙一百三十二。更有覆地及無覆地。在五地外。頌文言且。此論謂二地。四十六心所中。無有一法唯有覆性及無覆性。不說此二地(云云)。
略釋大地法名(文)五地中釋大地法名故云略。光云。若依婆沙十六云。問。大地法是何義。答。大者謂心。如是十法是心起處。大之地故名大地。大地卽法。名大地法。有說。心爲大。體用勝故。卽大是地故名大地。是諸心所所依處故。受等十法。於諸大地。偏可得故。名大地法。有說。受等十法。遍諸心品。故名爲大。心是彼地。故名大地。受等卽是大地所有。名大地法。前兩解與此論異。後一解同此論文。
是心所行處故(云云)古(定春抄)云。地者心王也。行者依彼生也。心所依心王生故。心王ヲ心所カ地ト云也(以上)私云。謂心所行處。不云生處。又婆沙(如上所引)云大地所有。不云所生。如何。此是如人依地行。心所依心行故。云行處歟。依心行者。如心王緣色。心所緣色等歟。神云。地謂所依行處。如世間地。是人所依行處。若此心王是彼心所所依行處。卽說此心王爲彼心所法地(云云)。
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文)惠云。問。受等通三性。受等名大法。心王通三性。心王名大法。答。以無二心王俱時生互相依。心王自不依心王。心王不得名大法。心所依心王。心所名大法。心所自不依心所。心所不得名地(云云)意云。心所通三性者。心所依三性心王義也。故心所名大。心王自體三性。通餘三性心王義無之。故不名大。心所不名地義易知。准之。行處者所依處歟。又惠云。婆沙十六。心王·心所俱得名地以此二法互相依故。及此論下文亦有此義。俱有因中互相依故。已下諸地皆准此釋。問。疑有無二轉。未決斷時。卽無勝解。勝解應非大地法。答。疑有印有。第二念疑無印無。前後二念不同。皆得有勝解也(云云)。
受謂領納(文)光云。領納前境。約用顯體。三受不同。名有差別。雖心心所領境義邊並應名受。受領強故。偏得受名(文)堯抄云。領納違境名苦受。領納准境名樂受。領納俱非境名捨受也(以上)。
想者取像(文)光云。想謂於境執取男女等種種差別相。能於境中封疆畫界。此是男等。非非男等。故名男等(云云)寶云。正理論云。安立執取男女等境差別相因。說名爲相。述曰。謂能爲因。令心心所安立男女等相而執取故(云云)。
思者造作(文)光云。思謂能令心有造作者。思有勢力。能令心王於境運動。有造作用。理實亦令餘心所法有造作用。從強說心(文)寶云。正理論云。令心造作善·不善·無記。成妙·劣·中性。說名爲思。由有思故。令心於境有動作用。猶如磁石勢力能令鐵有動用(云云)決云。譬如國王眠。臣佐驚作政。心王無分別也。作作業事。是思心所也(以上)。
觸謂對觸(文)光云。根·境·識三和合而生。擧因以辨。能有作用觸對前境。擧業以明。又解。能令心等觸對前境。雖心心所對境○觸對強故。偏得觸名。故入阿毘達磨云。觸謂根·境·識和合生。令心觸境。以能養活心心所。爲順樂受等差別有三(云云)。
欲謂希求(文)光云。欲謂於境能有希求所作事業。由有此欲。心等趣境。又入阿毘達磨云。欲謂希求所作事業。隨順精進。謂我當作如是事業(文)堯抄云。希求所作事業者。於種種所作事業中。若一種若多種。生欣欲心。我當作如是事業希求也。
慧謂於法○簡擇(文)彼此相對。不雜亂簡擇。是慧也。光云。推求名見。決斷名智。簡擇名慧。謂於諸法能有簡擇。約用辨也。問。慧寧疑俱。答。正理第十云。若疑相應。全無慧者。云何得有二品推尋。於二品中。差別簡擇。推尋理趣。乃成疑故。准彼論故。得疑俱。慧與無明相應。故知亦與疑並(云云)寶云。正理論云。簡擇所緣邪正等相。說名爲慧。簡擇未決。亦得疑俱(云云)。
念○明記不忘(文)光云。念之作用。於所緣境分明記持。能爲後時不忘失因○入阿毘達磨云。念謂令心於境明記。卽是不忘已正當作諸事業義(解云。彼論從強說心。理實亦令心所。文)寶云。正理論云。於境明記不忘失因。說名爲念。述曰。由念力故。於緣境得明記。顯了能爲後時不忘失因。非謂但據緣過去境(云云)。
作意○令心驚覺(文)光云。作動於意故名作意。謂能令心驚覺前境○理實亦能驚覺心所。從強說心(云云)神云。如人眠無所覺知。由作意故。能令心王不眠。名驚覺也(云云)光云。心如睡眠。沈沒不行。由作意力。驚覺取境(文)意云。驚覺心令起引令趣境義也。
勝解○於境印可(文)光云。殊勝之解故名勝解。謂能於境。印可審定是事必爾。非不如是。問。若爾。與疑相應如何有勝解。解云。有耶無耶。前後二心皆能印可。故有勝解(云云)又云。從強說心。諸心所法亦能印境(云云)又云。正理云。有餘師云。勝謂增勝。解謂解脫。此能令心於境無礙自在而轉。如勝戒等(云云。等勝定勝惠)。
此事如此非不如是(文)古(定)云。此事如此者。火箸ヲハ火箸ト知也。非不如是者。火箸ヲ非トハ火箸不知也(爲言)。
此云等持(文)光云。由等持力。能令心王於一境轉。若無等持。心性掉動。不能住境。從強說心。理實亦令諸心所法於一境轉故(云云)麟云。由定力故。當剎那中。令心心所同屬一境。至此非餘。故名爲定(云云)古(定)云。法相。此心所散心不相應云也。俱舍不爾。定·散共心寂靜。皆此心所用也(以上)。
遍三性等一切心品(文)古(定)云。此十通三性三界有漏無漏等也(以上)。
信者澄淨也(文)光云。信謂令心澄淨。理亦能令餘心所淨。從強說心。由此信珠在心。皆得澄淨。故入阿毘達解信云。是能除遣心濁穢法。如水精珠置於池內。令濁穢水皆卽澄淨。如是信珠在心池內。諸濁穢皆卽除遣(文)麟云。泛明其珠。乃至多種。若言珠青珠等。皆水精珠。若珠中能出水者。名月愛珠。若能出火者。名燧珠。若能清淨濁水者。名水精珠(云云)。
有說(文)光云。有說。此信於四諦·三寶·善惡業·異熟果中。現前忍許故名爲信。又正理云。爲欲所依。能資勝解。解云。由信彼故。希求彼境。信許有境方能印可。此明信因(以上)寶云。正理論云。心濁相違現前忍許。無倒因果各別相屬爲欲所依。能資勝解。說名爲信(文)古(定)云。思許者。サル事有リト許也(以上)。
不放逸者(文)光云。謂由有此不放逸故。於諸善法。專注爲性。餘部經言。能守護心。明知有體。理實亦守心所。從強說心(文)寶云。正理論云。專於己利。防身語意。放逸相違。名不放逸。述曰。己利卽是三乘涅槃及世愛果。是己所專。擧所依也。防身語意。擧作用。放逸相違。明所治(文)神云。餘部經。能守護心。不造諸惡過。名不放逸(文)。
輕謂輕利(文)寶云。正理論云。正作意轉。身心輕利安適之因。心堪任性說名輕安。述曰。正作意轉。明所依位。則如理作意正現起時。能爲身心輕利安適之因。擧作用也。心堪任性。指其體也(云云)輕利者。輕疾事也。安適者。安悅事也。
捨離沈掉(文)沈掉者。心惛沈掉擧也。捨心所離此二靜調也。光云。令心平等性。從強說心。亦令心所。或心之平等性。無驚覺性。如持秤縷。掉擧相違。說名爲捨。故入阿毘達磨論云。心平等性。說名爲捨。捨背非理。及向理故。由此勢力。令心於理及於非理。無向無背。平安而住。如持秤縷(文)惠云。問。行捨無驚覺性。作意有驚覺性。此二相違。如何同念起。答。一有驚覺。一無驚覺。二體旣殊。同起有何乖返。作意有用。行捨無用。行捨有用。作意卽無用。二體同時。何不順也(文)。
二根者(文)光云。於諸境界。無愛染性。說名無貪。貪相違也。於情非情。無恚害性。說名無嗔。嗔相違也(文)。
不害者(文)光云。謂無損惱者。心賢善性。無損惱他。名不害。能違害也(文)寶云。正理論云。與樂損惱有情相違。心賢善性。說名不害。
勤者(文)光云。勤謂令心勇悍爲性。卽勤斷二惡。勤修二善。無退義也。懈怠相違。故入阿毘達磨云。精進謂於善不善法生滅事中。勇悍爲性。卽是沈溺生死泥者。能策勵心。令速出義(文)。
釋大煩惱地四字(文)光云。恒染心有故名爲大(文)。
癡者愚癡(文)光云。癡謂愚癡。於所知境。障如理解。無辨了相。說名愚癡。照矚名明。審決名智。彰了名顯。此三皆是惠之別名。癡無明等故名爲無。卽是無癡所對治法(文)准之。今疏愚癡釋名無之與。任光釋。於事理諸境。障如理解。無辨了相。名愚癡。迷境起故。無明釋名也。謂迷境不悟。無照了故。名無明(爲言)義章云。闇惑名癡(云云)寶云。正理論云。癡謂愚癡。於所知境。障如理解。無辨了相。卽是無明無智無顯。故說名愚(云云)堯抄云。尋云。獨頭無明攝大煩惱地法耶。答。獨頭無明。雖無遍染義。彼相應無明流類故。攝大煩惱地法也(以上)。
逸者放逸(文)光云。逸謂放逸。不修諸善。恐濫無記故。言是修諸善。卽不放逸所對治(云云)寶云。正理論云。於專己利。棄捨縱情。名爲放逸。述曰。專己利者。如不放逸中釋(文)意云。棄捨三乘涅槃己利。三業縱情名逸(矣)。
怠謂懈怠(文)於善法懶惰心也。光云。怠謂懈怠。於諸善法。心不勇悍。是前所說勤所對治。又正理云。怠謂懈怠。於善事業。闕減勝能。於惡事業。順成勇悍。無明等流。名爲懈怠。由此說爲鄙劣勤性。勤習鄙穢故名懈怠(文)。
不信者(文)寶云。正理論云。心不澄淨。邪見等流。於諸諦·寶·靜慮等至。現前輕毀。於施等因。及於彼果。心不現許。名爲不信(文)。
惛者惛沈(文)光云。身心重性。無堪任性。惛沈性。故名惛沈。惛謂惛昧。沈謂沈重義也○如受五識相應。依身起故。名身受。意識相應。依心起故。名心受。惛沈言身。亦無失(文)寶云。正理論云。?瞢不樂等所生心重性。說名惛沈。由斯覆蔽。心便惛昧。無所堪任。瞢憒性故。由是說爲輕安所治(云云)。
掉者掉擧(文)寶云。正理論云。親里尋等所生。令心不寂靜性。說名掉擧。心與此合。越路而行(文)。
恒唯染(文)惠云。染言通有覆及不善。四句分別者。第一句。有遍善非唯善。卽大地十。第二句。有唯染非遍善。卽小惑十。大不善二。不定中貪·嗔·慢·疑。第三句。卽大煩惱六。第四句。不定尋·伺·睡眠·惡作。大善十及忻厭。不入此四句。染言已簡也(文)古(定)云。貪·慢·疑不善不共不善見等不相應也。不遍一切染心也(以上)。
獨得大不善名(文)古(定)云。不善者惡性也。引果義名不善。此不善局欲界。不通上界也。於上二界引果トナル煩惱ヲ起ス事ハ無之。上界天人墮惡趣等事。皆順後業果。欲界身·邊二見有覆性也。此二見ニ相應起時。餘煩惱モ有覆。此見不相應起。欲界ニテハ不善性也。上界ニテハ何レノ煩惱モ皆有覆。今此二心所。唯不善性。遍一切不善。故得大不善名。受等十非唯不善性。大煩惱六爾也。小煩惱前七·不定嗔。雖不善性。獨頭惑。餘惑不相應。故無遍不善義也。欲界作三性。善·惡·無記(有覆無覆)上界作三性。善·染汚(有覆無記無覆無記)有覆無記者。染心故云有覆。雖染汚心。無引果義故。云無記也(以上)。
堯抄云。問。不定地法餘七。及大煩惱地法六。大善地法十。何不簡之耶。答。委言之。應簡之。且略之(以上)惠云。大不善地四句者。第一句。有唯不善性。不定遍不善。卽忿等七及嗔。第二句者。有遍不善。不定唯不善。卽受等十。及癡等六。尋·伺二。第三句。卽此不善地二。第四句。小惑餘三。不定餘七是。大善地十。同前簡法也(文)。
如後當釋(文)次下釋之。
此忿等十名小(文。慳·嫉·忿·覆。十?2254-514C05在之。餘六垢也)論云。此法如後隨煩惱中當廣分別(文)惠云。於他盛事。令心憤發。名忿。隱所造過。名覆。執耽財法。名慳。妬他得勝。名嫉。堅執不捨。名惱。於他有損。曰害。結怨不解。曰恨。詐現親附。名諂。心口相違。名誑。染著自法。名憍也(文)第二十一卷頌疏云。嫉謂於他諸與盛事。令心不悅。慳謂財法巧施相違○令心憤發。說名爲忿。隱藏自罪。說名爲覆(文)又云。惱謂堅執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諫誨。害謂逼迫。行打罵等。恨謂結怨。諂謂心曲。誑謂惑他。憍根品已釋(文)。
謂有三義(文)光云。今依此論。一義廢立小煩惱地法十。謂唯修所斷。意癡相應。慢·疑二種雖唯意癡。非唯修所斷。惡作雖唯修斷。非唯意癡。餘三十三心所法非唯修所斷。亦非唯意癡。故皆不名小煩惱地法(云云)寶云。一唯修所斷。二唯意識地起。三唯無明相應。四各別現行。大善地法不與一切染心相應。煩惱之名以簡此法。尋·伺雖通染心。闕四義故。不名小煩惱地法。大煩惱地·大不善地。雖復唯與無明相應。闕三義故。不得名小。慢·疑二種。雖唯意地起·唯無明相應·各別頭起。非唯修斷。闕一義故。不得名小。惡作一種。雖唯修斷·唯意地起。以非唯與無明相應。雖別頭起。不名爲小。睡眠一種。雖唯意地。闕三義故。不名爲小。貪·嗔二種。雖復唯與無明相應·各別頭起。闕二義故。不名爲小(云云)惡作自力起。不通隨從起之事。說論一同說(見)本義抄。惠云。慢·疑闕初及第三義也。惡作闕第二·第三義也。此處言睡眠闕三義。准下文。見所斷慢·睡眠自在隨煩惱皆意起トイフ唯此文。睡眠唯意地起。雖唯意地。有不與無明俱。如善睡眠。故闕第二也(云云)此釋惡作隨從起(見)如何。麟云。今詳。新解四義爲勝。如無慚等二及煩惱六。雖與無明相應。非唯意起。不可合爲一義。睡眠唯意地起。不可言唯無明相應。通三性故。故知合意地起與無明相應爲一者。不盡(文)。
如是類名爲句事。惠云。如是類名爲者。此論類。卽此小惑起。各別不同。是流類。正理十一云。卽此十外。更有不忍·不樂·憤發等心所。是小煩惱地流類也。不忍·不樂卽此嫉中攝。憤發忿中收也(文)麟云。頌中言類者。但是十種不同名類。依正理論。已下如惠釋(以上)。
第二明定俱生(文)論云。如是已說五品心所。復有此餘不定心所。惡作·睡眠·尋·伺等法。此中應說。於何心品有幾心所決定俱生(文)光云。如是已說至尋伺等法者。此卽總結顯餘不定。不入五地名爲不定。不定所依名不定地。不定地家法名不定地法。等者等取貪·嗔·慢·疑。此不定地法。因解五地。文更兼明(文)寶云。如是已說至尋伺等法已下。第六明不定也。言不定者。謂不定餘五地故。故言不定(文)。
且要先知○(文)古(定)云。欲界四十六心所具有之。初禪三十四。大地十。大善十。大煩惱六。不定貪·慢·疑·尋·伺。小煩惱後三也。除小煩惱前七。不定嗔。大不善地二。不定惡作·睡眠十二也。其旨如次下釋。二定已上三十一心所。有云。初禪所除外。伺·諂·誑三除之。大地十。大善十。大煩惱六。小煩惱憍。不定貪·慢·疑。此三十通三界也(以上)惠云。初定心所。四十六中有三十四。中定有三十三。二定已上至有頂有三十心所也。於欲界五品心中。上界無不善心品一。有餘四品心。此四品心與心所俱生。多准欲界說也(文)定云。欲界ニテハ身·邊二見相應時煩惱。有覆無記也。同煩惱ナリトモ彼二見不相應一切煩惱皆不善性也。五見通三界。身邊二見。三界皆有覆。餘三見。欲ニテハ不善性。餘界ニテハ有覆性。大地十·尋·伺·睡眠。通三性。大善十。唯善性。大不善二·小惑前七·不定嗔。唯不善性。大煩惱六。上界ニテハ有覆性。欲界ニテハ通不善·有覆。身·邊二見相應時有覆。餘不善。欲ニテハ此六通有覆也。餘身邊二見不相應故。皆不善也。小煩惱後三·不定貪·慢·疑。此六。欲不善。上界有覆性也。惡作通善·不善。憂相應故。憂強思起。故非無記也(以上)惠云。心王·心所。相應起非自力起。有二十九。大地十除思。大善十。大煩惱六除無明。大不善二。尋·伺·睡眠。第二句。有自力起非相應。有十五。小煩惱十。不定餘五。有通二。惠中五見卽自力。餘卽相應。無明共卽相應起。不共卽自力。第四句。卽心王是也(文)。
言惡作者(文)惠云。惡作者。如昨日惡作善惡二事名作。望今日不稱情邊名惡。惡之與作。皆屬昨日境。今日心追悔。緣惡作境生。全取境名。有財釋也。第二釋。惡作所依。追悔能依。今喚追悔名惡作者。擧所依顯能依追悔名。如人依村。喚所依村卽人來。擧所依村顯人也。第三釋。追悔果取。惡作因名也(文)寶云。如不善悔緣善所作。能追悔心緣其惡作。從境爲名。卽是有惡作故。名爲惡作。是多財釋(云云)。
空解脫門事。麟云。觀空得解脫。故名空解脫門(文)。
六觸處事。麟云。六觸處者。謂眼等六根能生其觸。名爲觸處。宿作業是因者。謂前生造業爲因。方成今生眼等六果(云云)。
於是善惡不作之中(文)惠云。善惡卽是二所作事。不作之中者。於善不作。於惡而作。心追悔。名善惡作。翻釋。於惡不作。於善而作。後心生追悔。名不善惡作也。謂於先時下。是釋上三句也。問。於已作善惡二事。心追悔。可名善惡二惡作。於未作善惡二事追悔。如何名善惡二惡作。答。謂於未作事。心悔。悔不作善。名善惡作。悔不造惡。卽不善惡作也(文)。
麟云。於未作事。亦得名惡作。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惡作(如有人言。我今日不布施物。我惡作。以上)各依善惡二處而起(文)善ノ惡作依善惡二處起。惡ノ惡作亦同之。故云各歟。麟云。且善ノ惡作通於善惡處。惡ノ惡作亦爾。今約追悔體性。但有善惡二種。若約境分。總成四句(文)惠云。婆沙三十七云。四句分別。一有善ノ惡作於善處起。如悔不多作善等。二有善ノ惡作於惡處起。如悔先作惡等。三有惡ノ惡作於惡處起。如悔不多作惡等。四有惡ノ惡作於善處。起如悔作善等(文)。
不共者不共無明也(文)光云。謂此心品至貪煩惱等者答。謂此心品唯有無明。無有所餘貪等本惑忿等小惑·及惡作等。故名不共。自力起故若作斯解。不共無明唯見所斷。若貪等·忿等·惡作相應無明。皆是相應。不名不共他力起故。若依正理論意解不共無明。不與貪等本惑相應名不共卽是獨頭無明。及忿等·惡作相應無明。皆名不共。若作斯解。不共無明通見修斷○又婆沙有兩解。一解意不與貪等·忿等相應自力而起。名不共。唯見所斷以修所斷忿等相應。非自力起故。不名不共。第二師意。不與貪等本惑相應。皆名不共。應知卽是忿等相應·及獨頭起。若作此解。通見·修斷。此論同婆沙前師。正理同婆沙後說。各據一義(云云)寶云。婆沙三十八有二說。第一師說。唯見所斷。不與貪等忿等相應。自力而起。名爲不共。以修所斷忿等相應。非自力起。不名不共。第二師云。通見·修所斷。不與貪等本惑相應。皆名不共。忿等相應非自力起。皆是不共。准此論文。第二師釋。不與隨眠相應起故。名爲不共。此中俱起。依前師說。唯是見道(云云)。
問。不共無明何位起耶。寶云。若諸異生。由勝解力。發起正見。或起邪見。心勞倦時。數數間起。迷四諦理。不共無明。謂緣四諦。不欲·不忍·不了行相(文)惠云。卽是不共無明(文)。
不共無明必有二十心所俱生(文)光云。正理第十一云。是故惡作是不善者。唯無明俱。容在不共。忿等亦爾。若依正理解。不共無明容有二十一法俱生(文)惠云。問。惡作與根本十惑中無明相應。不與餘九惑相應。惡作卽二十一心所俱生者。前不共無明應亦二十一兼惡作。何故論云二十耶。答。正理論釋頌云。於不善不共見俱唯二十者。不善見卽二十心所俱生。不共無明卽二十一心所俱生。旣許無明與惡作相應。惡作二十一。何妨惡作與無明相應。無明有二十一。前婆沙二說中。不共無明通修斷。以許與二十一心所相應。有癡等六故。此論據有惡作處。卽有無明處未必有無作(文)寶釋。惡作無明俱。非餘煩惱俱。重委細也。可見之。
能覆聖道(文)能覆聖道者。其體染汚。覆無漏聖道。此約能覆。
或有癡覆(文)此據無明覆用。約所覆歟。
不能招果(文)正文云。光釋此無記義云。以過輕故。無勝用記。不能感果。故名無記(已上)然論第二釋無記云。不可記爲善不善性。故名無記。有說。不能記異熟果。故名無記。若爾。無漏應唯無記(云云)故知光釋順論意。今偏約不招果者未了(以上)。
欲無覆心○(文)寶云。體非染汚。不障聖道。無果記故。名無覆無記(文)。
若依薩婆多宗(文)寶云。異師意云。憂如喜根。非唯有記。由此惡作亦通三性。此相應品便有十三心所俱起。正理論云。然此惡作通善不善。不通無記。隨憂行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非無記法有如是事。然有追變。我頃何爲不消而食。我頃何爲不畫此壁。如是等類。彼心乃至未觸憂根。但是省察。未起惡作。若觸憂根便作惡作。爾時惡作理同憂根。故說惡作有如是相。謂令心慼。惡作心品離憂根。誰令心慼(文)光云。省察是惠(文)。
睡眠通三性(文)麟云。婆沙云。若夢見禮佛等事。卽是善性。若夢見殺生等。卽不善性。若夢見青黃等無記。以業羸弱。不能感報(文)寶云。睡眠無夢性唯無記。據有夢說故通三性(文)。
睡眠自力隨從事。睡眠心所。其性羸劣。隨他力起。依他力成善等性故。分別自力·隨從之時。隨從非自力起也。光·寶意同也。依之雖有睡眠位中餘貪惑所隨睡眠起。貪等不隨睡眠力成不善等性故。貪等自力非隨從。睡眠隨從非自力也(本義抄)。
惡作與憂根相應(文)正文云。欲界中疑。亦憂相應。亦應無疑。旣有例難。故不可言相應。故光云。無憂根故無惡作。又云。隨憂行故(云云)不言相應(以上)。
初禪地臣主相依故(文)第八卷頌疏云。第一靜處。處有三者。一名梵衆天。大梵天王所領衆故。二名梵補天。衞侍梵王。爲臣補翼故。三名大梵天。廣善所生。故名爲梵。此梵卽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滅故。威德等勝故名大梵(文)光云。二定已上乃至有頂。無王臣等尊卑差別。無有諂誑(文)。
如經中說(文)光云。如佛昔在室羅筏城。住誓多林。時有苾芻。名曰馬勝。是阿羅漢。作是思惟。諸四大種。致於何位盡滅無餘。爲欲知故。入勝等持。卽以定心。於誓多林沒。於四大王衆天出。從定而起。問彼天衆諸四大種。當於何位滅盡無餘。答曰。不知。如是欲界六天展轉相推。乃至他化自在天所。彼復仰推梵衆。欲往梵世。入勝等持。復以定心。自在宮沒。梵衆天出。從定而起。還作上問。梵衆咸曰。我等不知。復推大梵。馬勝苾芻尋問彼大梵王。時大梵王處自梵衆。忽被馬勝苾芻問言。此欲·色界諸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煩惱繫縛。梵王不知。隨其所應。依四根本靜慮·未至·中間·空處近分。斷第四靜慮煩惱盡時。諸四大種究竟離縛。無餘滅位便矯自歎。顯彼有諂。誑言愧謝。顯彼有諂。略述如是。廣如婆沙一百二十九說(文)又云。梵衆中尊名爲大梵。統攝一切皆得自在(云云)馬勝運身定內定外事。及異義歟。且可云定外也。凡定中者。微細寂靜也。善有運身者。寧不出定(云云)況運身者。出定之後神境通果(見)但今釋云。卽以定心云。從定而起事。出定後雖有運身。依定力令運身故。云卽以定心也。又至彼天畢欲發問處。彼此依身大小不同。能問所問義不相應。故爲化大依身。彼天中亦入等持。依彼定力。出定後化大依身也。其旨婆沙論文(見)謂初爲運身。後爲化身。數數入定。數數出定。文擧初後。略中間歟。彼苾芻旣阿羅漢果聖者也。可知四大種無餘滅位也。爲顯初靜慮有諂·誑。示不知相。致此問也(以上)本義抄。
解云大梵天王(文)出無漏道幷有漏道斷二種能治也。謂起無漏道。設文依有漏道。斷第四禪染盡位。是四大種無餘滅位也(爲言)矯亂答詞是誑語攝者。謂矯亂答位。內心誑心所也。心口相違故。外語言虛誑語攝(爲言)麟云。諂者希惡。意道惡意。謂之諂。諂亦佞也。誑惑也欺也。矯亂者。謂假作誑惑也。說文。構上命曰矯。六地中起無漏道者。謂無漏能斷自上地染故。依六地皆得斷第四禪染。以未離下染。不得上根本故。所以不依無色起無漏也。空處近分起有漏道。以有漏道依近分他離次下染故。唯空處近分離第四禪染也。是四大種無餘滅位者。舊云(光)謂於此等地。起道斷第四禪地煩惱盡時。諸四大種究竟離縛無餘滅位(准此。但約離縛名滅。又解。旣離縛生於無色)不受色身。名無餘滅。二說並非要入無餘涅槃方名滅也(以上)光云。諂謂諂曲。翻曲卽爲正直。正直是捨。故品類足第二云。身正直。心正直(文)。
無敬無崇(文)惠云。四共釋於有德人。亦以四共釋於功德。或於功德無敬。於有德人無崇。於功德無所忌難。於有德人無所隨屬。或可。於功德無敬。於有德人。無所忌難。無所隨屬。功德及有德人。是無慚境也。
此中怖言(文)惠云。現·當二世惡果是怖境。能生心所怖故。今喚罪名怖。因罪受怖果名也。問。若見因果不怖。卽是惡惠。惠有見故。若不見因果不怖。是無明。何關無愧不怖因果。答。無愧行相別有體性。與惡惠及與無明爲因。生無明惡惠。推功歸本。故言無愧不怖因果也(文)。
有餘師說(文)寶云。此師意說。造罪之時。觀自無恥。是無慚相。觀他無恥。是無塊相。無恥是同。就自他別(云云)古(定)云。於所造罪。自身可得非愛果事ヲ不顧。自觀無恥云也。人目不顧。無愧也(以上)麟云。自觀無恥者。謂自觀身。先世善業感得人類而不慚。此上造過惡。觀他可知(云云)惠云。問。自觀不觀他。如何無慚愧俱時起。答。就勝說觀自不觀他。自觀時非不觀他。故得俱起(文)麟云。不說此二一時別起。然有無恥觀自時勝。說名無慚。後有無恥觀他時增。說爲無愧。約勝說故不相違(文)。
愛謂愛樂(文)寶云。與欣相應信。名之爲愛。卽是愛樂(云云)光云。汎明愛有二種。一有染謂貪。二無染謂信。若汎明信亦有二種。一忍許相。二願樂相。由斯信·愛寬狹不同。得作四句。第一緣苦集忍許。有第一信。有漏法非可愛樂。無第二信。名非愛。第二句。第三句○此中緣滅道信。通攝兩種(文)古(定)云。有染無染愛信相望作四句。若無染愛與信相對。一切無染愛皆信耶ト問。可順前句答也。以狹問寬故(以上)。
染汚故非信(文)謂除前相(文)麟云。信是淨。此旣染汚故非信也。除前相者。如緣苦集不忍許時(云云)。
有慚非敬(文)光云。第一句。有慚非敬。緣苦集善心起時。有慚恥。有漏法非可尊重。第二句。有通慚敬。緣滅道心起時。有慚恥故。無漏法可尊重故有敬(文)麟云。愛敬有無復爲四句。有愛無敬。謂於妻子等。有敬無愛。謂於有德人。有通愛敬。謂於自師父母等。有非愛敬。除前相(文)。
無色界無(文)無色界無色身故。無尊卑故。無相貌故。不起緣補特伽羅愛敬也。
尋伺心麁細者(文)麟云。問。尋·伺是心所。何言心麁細耶。答。與心相應。非體卽心。言心麁細者。依主釋也(文)古(定)云。尋一往物ヲ尋也。伺細伺也。復有別釋者。尋伺有地。語言有也。尋伺語言因也。語云詮表也。表心二禪已上無之。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以上)問。尋·伺行相麁細互相違。如何一心俱起耶。寶云。正理論云。雖一心中二體可得。用增時別故不違。如水與酢等分和合。體雖平等。而用有增。麁心品中。尋用增故。伺用被損。有而難覺。細心品中。伺用增故。尋用被損。有而難覺(云云)惠云。言語麁者。因中尋用強。細者因中伺用強。二體同時用也(文)。
稱量自他德類(文)麟云。稱量自他德類差別者。謂稱量勝劣。若實不異並名爲慢。舊云。此中亦應言稱量種姓。略而不論。陵者。蒼頡篇。侵犯也。蔑者。杜預注左傳云。蔑無也。說文云。相輕傷(文)。
自法謂自身(文)光云。憍謂染著種姓色等自法爲先。令心傲逸。於諸善法。無所顧性。故婆沙三十三云。此中憍者。謂不方他。但自染著種姓色力財位智等。心傲逸相。此中慢者。謂方於他。種姓色力財位智等。自擧恃相(文)寶云。謂由心傲。於諸善業。不欣修習。是矯(文)。
有餘師說(文)光云。憍是貪等流果。如是因貪生欣擧之差別。說名爲憍。欣擧名寬。憍名狹。此憍是欣擧之差別也(云云)古(定)云。欣擧者。心テンホワニナル樣事也(以上)欣擧者。等流名歟。寄酒喩謂之。
集起名心(文)光云。此訓釋異名。梵名質多。此云心。是集起義。謂由心力集起心所及事業等。故經云。心能導世間。心能遍攝受。故能集起說名爲心。梵云末那。此云意。是思量義也。梵云毘若南。此云識。是了別義也。寶云。集起義。謂由心力引諸心所及諸一切所作事業。如樹界之心集起彼膚及枝葉等○思量義。以心能思量故。名爲意也○了別義。謂心於境能了別故。謂之爲識(云云)惠云。思量義。前心所思卽造作義。與此別也(文)古(定)云。集起心所等。方名心。諸法計思方名意。法差別方名識也(以上)。
復有釋曰(文)光云。第二說一切有部解。界之言性。淨不淨性種種差別行相不同。故名爲心。卽以種種釋心義也。卽此心爲他作所依止。故名爲意○以能依義釋識義也(云云)寶云。述異說也。界是性義因義。淨不淨品緣境差別。作種種因。差別不同。故名爲心。如一樹心與大小枝葉種種不同而爲界性。餘文易了(文)光記以種種釋心者。世間如云人心非一意。種種差別是心義歟。神云。復有毘婆沙師釋言。令三界六道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爲心。亦同前集起義也(文)三名有行相(文)光云。謂心心所法。其體明淨。隨對何境。法爾前境皆悉現於心心所上。此所現者。名爲行相。卽由此現帶境義邊似前境邊。說爲能緣。然此行相。無有別體。不離心等。卽心等攝。非是所緣。猶如明鏡對衆色相皆現鏡面。此所現像而非所照。然約像現。說鏡能照。此亦應然(文)有宗心。心心所上所現影像者。謂心心所法其體明淨。對前境時。其心心所上。法爾任運。前境相貌。皆悉顯現。如情池明鏡衆像顯現。名影像故。是能緣用。非所緣用也(以上本義抄)影像者。喩況也。非謂影像色。緣心心所時。取其行解。相貌現云。寶云。如其物類於鏡面上有種種像。差別之相與其心法。不卽不離。非如像色與鏡不同(文)。
大乘相分差異事。有宗影像者。當大乘所立相分也。但大乘心。談相分是心內境。不離心故。雖所緣境。爲能緣心用。有宗心。存境在心外。故心心所上所現影像。唯屬能緣心用。非所緣境用也(以上本義抄)正文云。行謂行解。卽能緣心也(云云)可除心字。或可云心心所。故光云。三名有行相○(云云。以上)。
或名有行相論云(文)正文云。此文狼藉也。爲是一釋。爲是二釋。若二者。義心不別。若一者。何言或耶。然麟師解云。或名有行相者。問。前旣言有行相竟。今何復言有行相。釋此。應是引論成前義然小不便(以上)。
一所依(文)光云。一所依平等。謂必同所依根。意識及相應法有一種依。謂無間滅意根。五識及相應法各有二種依。一同時依止根。二無間滅意根。隨應皆所依平等。此文欲攝二種所依。故不別云同一所依。議論中說心心所法同一依者。且據別依。故說六識及相應各同一依(云云)惠云。心心所同六根爲所依。諸論云同一時依者。古人言。意識依意根。五識依五色根及意。卽五識有二所依。如何言同一所依。理實有二。具據六識各依自根。說同一所依也。寶云。不然。同一者。心王·心所兩法。同一剎那共依眼根。名同一。據心王心所同一剎那不相離。名同。不取一箇所依名同一也(文)。
二所緣(文)光云。二所緣平等。謂必同所緣境。於所緣中。或時緣一。或復緣多。隨應皆是所緣平等。諸論中說心心所法一同緣者。且據別緣一法說也。若不爾者。如無我觀。除自相應俱有。通緣一切。此豈同一所緣(云云)。
惠云。同一所緣者。雖心心所緣多境生。且據一色境。名同一所緣。寶云。亦是心王·心所同一念不相離。名同一。諸緣多境。亦不相離。名同一。不據一色名同一也(云云)。
三行相(文)惠云。同一行相者。雖心心所緣多境生起多行相。且據緣一色一行相說。寶云。設心王作十種行相。心所亦然。今據心王心所所依所緣行相不相離。名同一。不據依一根緣一境起一行相名同一也(云云)。
釋曰頌言二定者(文)此爲三。初釋頌文。二總有十四下。列數。三此十四下。釋名。惠云。心不相應行者。心不相應簡心相應法。行卽簡色及無爲法。不在行蘊攝。此疏釋云。不與心相應。名心不相應。卽有色法及無爲難也。相名身等流者。此論釋十四不相應皆是流類。正理論中。更有和合性。在十四外。是此十四之流類也(文)光云。心不相應簡異心所。行謂行蘊。簡色·心·無爲。非行蘊故(文)問。正理論和合性何法攝耶。光云。此和合性衆同分攝(文)。
釋曰上兩句(文)惠云。釋疏分二。一釋頌文。二引婆沙釋得·非得(文)。
釋得自性(文)光云。得·獲·成就。義雖是一。而依異門說差別名。故於此文。總言一得。於中義別立獲·成就(文)又云。若於彼法有獲。定有成就。得至生相。決定流入現在世故。自有於法有成就無獲。如非想見惑。無始來成無初得故(云云)。
如未得戒(文)古(定)云。別解脫戒。此戒無法前得也(以上)。
此所得法流至現在(文)光云。若有法。從來未得及得已失。但今初得。此法上得創至生相。將成就時。名獲。若流至現。得已不失。名成就。獲時不名成就。成就時不名獲(云云)准此釋。今疏此所得法流至現在者。所得法上得流至現在(爲言)惠云。疏云此所得法至現在世爲成就者。此古人釋。取所得法體入現在。名成就○若取所得法名得·成就者。卽得應隨所得法是色心等法。不應是不相應行法。又非得及不成就法。不生不入現在。如何立非得·不成就耶。正理論釋云。無始來未曾得。今初得。名得。先無始來曾得已捨。今再得。名成就。不名得也。非得·不成就。准之應知(文)古(定)云。何法マレ初得時得。浮生相位。云獲。第二剎那ヨリハ浮生相位。皆名成就也(以上)問。獲時名成就者。有何過耶。惠云。卽有一身亦凡亦聖過。如世第一法。現在身卽成就凡法。未來苦法忍上法前得在身。成就聖法。若成就之時卽是得者。卽應成就凡法。亦成就無漏法。凡聖不辨也(文)。
自相續者(文)惠云。若成就他身法。卽有五趣雜亂過。若成非情。卽有情非情雜亂過。問。如輪王成就七寶。豈卽成就他身及非情耶。答。輪王約過去造相繫屬業。感得七寶。七寶假說爲得成就。非是得成就也(文)麟云。七寶中。輪珠等是非情。臣女等是他身。旣成七寶。明知亦成他身及非情。此經部難也。論答云。謂轉輪王於彼七寶有自在力。隨王轉故(文)。
論云一切有情○(文)麟云。皆有緣闕者。謂一切有情。無始時來。必有無漏緣闕不生法。對法中云。誰成就無漏法。謂一切有情。卽是非擇滅也。除初剎那具縛聖者。初剎那言簡第二念。具縛之言簡先離染。諸餘有情者。卽前所除之外。苦法智位已去。及先離染苦忍聖人。兼餘一切斷惑異生。此等諸類皆成擇滅。名爲餘也。章中言餘有情謂一切聖人者誤矣。論文旣除具縛異生。明知不具縛者卽是所取(云云)。
無有成就虛空(文)麟云。非礙法不生。故不同非擇滅。非道力引。故不同擇滅。故無得也(文)。
又依大毘婆沙(文)自此下第二引婆沙釋。惠云。下第二引婆沙分二。一引婆沙釋得。二引婆沙釋非得。前文分二。一釋能得之得。二釋所得之法。所得之法中分二。一引文。二疏釋。釋非得引婆沙文。准此科(文)。
准此釋科。
第二引婆沙二
一引婆沙釋得又二
一釋能得得
二釋所得法又二
一引文 (其所得法下)
二 釋 (解雲第一下)
二引婆沙釋非得
釋六段在之
名牛王引前得(文)古(定)云。牛王者。母牛前行(喩法前得)犢子後行(喩所得法)犢子隨後得者。犢子(喩法後得)母牛(喩所得法。以上)。
有說此等亦有俱得(文)麟云。此意說。智雖畢竟不起。而與其得同在未來。故有俱得(文)。
第一異熟生等(文)惠云。異熟生等者。等取威儀·工巧非數習者及自性無記。有覆及無覆無記色。有覆色者。卽初定梵王起貪等煩惱。引身語二業。二定以上卽無。無發業心故。欲界身·邊見有覆性。不能發業。如下釋(文)。
准此。今疏有覆無記色等ト云等ノ言。等無覆無記色歟。麟云。等取威儀·工巧非數習者。數習者。謂慣習者。如馬勝之威儀·妙業天子之工巧。卽有三得。故須除也。及有覆無記色者。謂有覆心通三種得。意簡心王等。故言色也。此色初禪身語表(文)。
決云。數習者。亦云串習。有三得。謂馬勝苾芻及佛威儀強盛。其心有三得。又妙業天子及佛工巧。其心強盛有三得故。此等數習者除也(以上)。
有覆無記色事。同云。上界煩惱皆有覆無記。初禪煩惱所發表。是有覆色也。二定已上發表心無。無有覆色欲界身·邊二見。有覆無記ナレトモ見惑內門轉故。非發表心。故有覆色限初禪。能發有覆。強盛ナレトモ猶無記。所發身·語二業動劣。法俱得ノ●アリ(以上)。
第二三類智邊○(文)決云。夫於見惑。二能治在之。有漏能治者。異生位五部合斷智是也。無漏能治者。見道位忍智是也。此二共見惑能治故。今入見道。住三類智。發無漏能治時。同見惑能治有漏智。起法前得修之也。此云同治修。此則有漏·無漏二道。共爲見惑能治故。一無漏起時。容有同所作有漏能治修也。是名同治修。今此三類智位所被修俗智。今見道三類智至時。始畢竟不生成。得非擇滅也。入見道後。起有漏能治。無可斷見惑。今聖者依身起無漏位。彼有漏智所依身非。故彼智所依身。已緣闕永不可起。故法俱得無之。古(定)云。三類智者。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也。邊者。名於此三諦。窮邊際故。云邊。於法智位。未窮上界當諦事。故除之。此三類位。知苦·斷集·證滅有漏智。未來得修也。謂苦類智位。未來知苦有漏智。起法前得。得修之也。餘同之(以上)。
此言修者(文)麟云。下文明修。總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防護修。四除遣修。善有爲法有初·二修。初今此智體不起。非是習修。但起得得。是得修也。餘如下明(文)。
勝緣闕故(文)惠云。勝緣闕故者。謂世俗智無始來曾作六行斷惑。今三類智亦斷惑。在未來合有一類俗智所依五蘊。與三類智所依五蘊。同剎那生入現在。由世第一法施等無間緣。引三類智所依身。先入現在。俗智所依身。不得生。所依身旣闕。俗智亦不生也(文)麟云。唯有見道所依身者。謂無漏身細。有漏依身麁。今旣在見道。故唯有無漏依身。無有漏依身。依身旣無。勝緣乃闕。故此俗智永不得生(云云)問。俗智所依身。何云勝緣耶。寶云。若過勝緣。法卽得生。若過劣緣。法卽不起(文)准此釋。望俗智云勝歟。謂設俗智起。依此依身。容現起。故云勝。依餘緣。不可起。故俗智依身外餘緣ヲ指云劣歟。
二義故修(文)惠云。有事現觀故者。俗智雖與三類智。漏無漏不同。同作斷惑事故。二當諦事周者。謂三類智知三諦事周也(文)麟云。一有事現觀者。謂此俗智與三類智。知苦斷集等事業是同。名有事現觀。第二當諦事周者。謂三類智現其當諦事周。兼能修俗智也。問。非想地修惑未斷。卽是未遍斷集。未遍證滅。云何名周。答。今雖未遍。後當遍故。不同於道全無遍義(文)私云。旣云當諦事周。此是約見惑能治歟。若爾者。何就修惑問答哉。不審。
於道類智不修俗智者(文)麟云。於道諦中曾無事現觀者。謂無始來未曾得無漏故。二無遍事現觀者。謂三乘種姓及利鈍等。差別不同。不可遍修故(云云)惠云。二無遍事現觀故者。道類智知道不遍。謂種姓多故者。釋上修道不遍所以也。一三乘種姓互不相修。二就聲聞種姓中。有六種姓。亦互不相修。三就六種中退法種姓中。有九品種性。不俱時修。名種性多也(云云)。
佛亦於道得修(文)麟云。謂佛則不修二乘之道。旣不修亦不起得。故得習二修俱不盡也。佛尚不盡。況餘人哉(文)決云。佛不修二乘道劣故。已不修之。故不可起(以上)。
第三別解脫戒等(文)種俱不盡也。佛尚不盡。況餘人哉(文)惠云。別解脫戒等。卽八衆無表。等取惡無表兼處中無表及善惡色(文)。
麟云。不隨心色勢微劣者。謂定道是隨心轉戒。勢力微劣。故無前得(云云)決云。別解脫戒。從戒師作法受得也。不隨心故。勢力微劣也。謂能發心。受戒體時現起。卽過去謝。所引無表盡戒壽。無捨緣間相續也。旣不隨能發心起。名不隨心戒也(以上)。
第四道類忍等(文)問。有爲法中。最強盛者。有法前得。次強勝者。有法後得。無法前得。最羸劣者。唯有法俱。無前後得。而道類忍。旣有法前得。寧無法後得耶。何況現在道類忍。雖無法後得。未來道類忍。可有法後得耶。答。若道類忍。有法後得。現起位分者。實可有法後得。而次念道類智。是得果位。必捨道類忍故。無法後得。現在分位故。雖勢力強盛。無法後得也。次道類忍。定無現起之後。容被成就之義。故未來道類忍亦無法後得也。惠云。道類忍等。等取第二果第六無間。第三果第九無間。金剛喩定。及與此同時得·四相。道共戒。大地十。大善十。尋·伺·心王也(文)。
第五所餘善染等(文)惠云。第五取一切定。餘除道類忍一念。及第二果第六無間道。及第三·第四果第九無間道。餘一切散善。一切染法。及通果無記全。威儀·工巧少分。取數習者(文)。
問現在道類忍如何得○(文)惠云。此問。現在一念道類忍上。如何有法前·法俱二得(文)答文三釋是光法師釋也。從顯向隱。自麁至細。述邊義門也。初釋意。就實論之。可許現在道類忍未來有法前得。然釋面旨趣別哉。先初釋意。就正起用論之者。現忍雖唯有法俱無法前。未來道類忍有法前得故。約種類。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成(爲言)第二釋意云。就正起用談之者。現忍雖唯有法俱無法前。若不現前者。卽容法前得起故。約容有義。有法前得(爲言)第三釋意云。約世言之現在道忍雖唯有法俱無法前。就實細論之時。約容起用辨前後者。現在道類忍實有未來法前得(爲言)更非相違釋也(以上本義抄)。
約世橫望實有現忍(文)古(定)云。不見起用方。約世未來得·現忍見。云橫。見起用先後。云竪(以上)同云。入無餘最後剎那心。異熟威儀中隨一也(以上)。
無所依故(文)惠云。無所依故者。身入涅槃無所依身。故無非得也(文)謂唐三藏(文)大宋高僧傳云。奘初譯婆沙論畢。寶有疑情。以非想見惑請益之。奘別以十六字入乎論中。以遮難辭。寶白奘曰。此二句四句爲梵本有無。奘曰。吾以義意酌情作耳。寶曰。師豈宜以凡語加聖言量乎。奘曰。斯言不行。我知之矣(文)決云。寶師以非想見惑難三藏。此時筆受止筆譯者失度。五百羅漢不精此義。梵本不通此難。故三藏以凡語加聖旨。甚其恐不少。然不通此難者。論有未盡失。三藏加十六字。遮此難也。此十六字。譯婆沙畢後云加之。又被難時加之。後譯畢云說在之。仍婆沙論上醍醐本無此十六字(以上)此十六字意者(文)此釋。光法師三釋中初釋也。意云。有頂過去見惑。雖唯有法後非得無法前非得。彼未來見惑有法前非得故。約種類。彼過去見惑有法前非得成。不可得說唯有法後非得(爲言)。
三世法各三者(文)此一段。光釋相當也。問。光意。已生法上法俱得在未來歟。旣過去現在法上前得後得在未來。例可同耶。答。法俱得者。名與所得法俱生得。旣已生法上法俱得也。更不可有未來之義也。但於例難者。法前法後之得者。不與所得法俱故。已生法上法前法後之得有未來也。不相例。
如過去世異熟生(文)麟云。等取威儀·工巧非數習者○據世橫望。如上所釋。此是舊義。自下同。然若依新解。未來無過去法家法前得。以得本性無決定。但隨現起說前後故。不得約性定未來許有過去法家法前得也(云云)古(定)云。如未來別解脫戒。過·現不可有得。如現在別解脫戒。過去得無之。現在法俱得。未來法後得也。如過去別解脫戒。過去法俱。現在·未來法後得也。餘法准之(以上)。
未來法家過去現在得(文)如三類智邊世俗智。法未來。得法前得。現在前過去落謝故。此未來法過去現在得也。可思之。
善等唯善等(文)光云。三性分別門。此得大分雖約所得判性。於中非無小分差別。故婆沙百五十八云。問。何故得與所得法。性類或同或異耶。答。得有三種。一有爲法得。二擇滅得。三非擇滅得。有爲法得隨所得法性類差別。以有爲法能有作用引自得故。擇滅得隨能證道性類差別。以諸擇滅自無作用。但由道力求證彼時。引彼得故。非擇滅得隨自所依性類差別。以非擇滅自無作用。非道所求。彼得但依命根衆同分而現前故(云云)。
通三界繫謂(非擇滅得)隨命根衆同分判(文)正文云。注四字剩(以上)古(定)云。非擇滅得。命根衆同分爲所依起也。命根衆同分與力令生故。隨彼判性類也。命根衆同分通三界故。非擇滅得通三界也(以上)。
若有漏道證擇滅(文)堯抄。問。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文)有學聖者。若用有漏道。若用無漏道。斷下八地修惑時。名得有漏無漏離繫得(見)如今言者。用無漏道斷下八地惑時。唯得無漏離繫得。應不得修有漏離繫得耶。光云。問。學人以有漏無漏道。能斷無所有處已下八地修惑。隨用何道。各能引起二離繫得。旣互相引。云何隨道判性。解云。無漏道斷惑。雖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斷惑。雖亦能引無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隨二道判性。但隨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云云。以上)惠云。若有漏道證擇滅者。若凡夫斷。下八地見修合斷。卽有八·九七十二品惑。斷此惑。得七十二品擇滅上得。若初·二·三果人。以有漏道厭下欣上。准斷修惑。亦有七十二品無爲上得。此二類得中。半色界攝。半卽無色界攝(云云)古(定)云。問。設雖有漏道證也。擇滅得離繫得也。何有漏道證擇滅。可云色·無色繫耶。答。被後地煩惱縛故。云色·無色繫。離前地煩惱方。可云離繫得歟。私云。得體雖離繫得。能證道有漏法故。隨能證道。可云色·無色繫歟。復云離繫得是有爲法也。可思之。
若無漏道所證(文)惠云。若無漏道下者。明無漏道。斷三界見·修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無爲上得。卽無漏不繫也(云云)。
若道諦得(文)惠云。若道諦得者。無間·解脫各有八十九能得ノ得。亦無漏不繫也(文)。
又頌文窄(文)私云。又言非顯各別義。上標非學·非無學得通三學。此下釋頌文標三學中一種。光三釋在之。光云。頌文窄唯論一種。長行文寬故明三。又非學·非無學得通三學故別標。學·無學得各一種無差別故。不別顯。或擧後顯初(云云)。
有學法者(文)惠云。三乘有學身中。有爲無漏五蘊法上能得得。亦是有學。若三乘無學身中。有爲無漏五蘊法上能得得。亦無學隨應所得判也(文)。
非學非無學法雖是一(文)是一者。所得法雖三學門中是一。能得得通三(爲言)惠云。有漏及無爲。不是前三果四向修。名非學法。不是第四果人修。名非無學法也。
一切有漏及三無爲也(文)古(定)云。學者修習增長所得法也。有漏非修習可得者。無爲雖修得。無增長義。故云非學非無學也。此則有漏法別賞翫之。非可云學無學法(爲言)大都事也。雜修靜慮雖亘漏無漏。所修者也。又滅盡定雖有漏。聖者所修法也(以上)麟云。有漏法有諸過患。但是可斷。寧可修乎。無爲體常無作用。故不可令長(云云)。
以有漏法隨所得判(文)正文云。可云以有漏法得隨所得判。雖非重過。有小所闕也。故光云。以有爲法得隨所得法判(云云)有漏有爲二文雖異。以總顯別。故不相違(以上)。
非擇滅得隨命根衆同分判(文)命根者衆同分有漏法故。是非學非無學也。非聖道是有漏故。又非學非無學也。故此二得非學非無學也。惠云。非擇滅上得。及非聖道若凡若聖所證七十二品無爲上能得得是(文)。
若有學道所證擇滅(文)惠云。卽三果四向共證八十八品無爲。其能得得。隨能證是有學收(云云)。
若無學道所證擇滅(文)惠云。卽第四果人第九解脫道。一時再得八十九品無爲。有八十九箇能得得。亦是無學攝也(文)私云。此位八十九品無爲。爾也。能得得八十九個有者如何重得位。以一得得諸無爲可云歟。始得·重得差異。可尋之。光云。若無學道轉根時所引擇滅得。卽無學。隨能證道是無學故(文)此釋心。無學得果位盡智引因能證道。現起無間道。是有學攝。故不擧之。唯出引因現起無間道同無學攝轉根時也。問。離繫得能證道無間道。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所得離繫得。隨無間道判性類者。豈不見道修道雜亂。學無學道混亂耶。答。一個大儀也。離繫得能證道。限無間道也。但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所得離繫得者。隨現起無間道不判性類。道類智位未來修擬無間道修道攝道品。初盡智位未來修擬無間道無學攝道品故。隨彼未來所修無間道判性類。故無三道離亂過也(以上。本義抄一義趣別。又有一義。如二十一卷本義抄)。
三斷門也(文)古(定)云。三斷門者。見惑得。局見所斷。修惑得。局修所斷。非擇滅得。所依命根衆同分界繫法。彼所緣縛故。命衆同分修斷也。有漏道證擇滅得。能證道有漏故。被修惑所緣縛。故修斷也。道諦幷無漏道所引擇滅得。非斷也。故擇滅得通二斷也(以上)惠云。見·修煩惱。名見·修所斷法。此上能得。卽隨二惑是二所斷也。非擇滅上能得。及有漏道斷惑。有七十二品無爲上得。此上二類得。與修惑爲境。是修斷。所得法。卽非斷也。聖道所證擇滅。卽無漏道斷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無爲上能得得。及八十九無間解脫道上得。此得皆是無漏。並非斷也。此上所擧諸法·取上能得得。辨三學三斷等。不取法體也(文)。
天眼耳通相應惠(文)正文云。相應字剩。論但言眼耳通惠。光亦云。謂二通惠(云云)。
十四能變化心(文)依神境通變化人龍等形能變化心也。二十七卷頌疏云。從神境通生變化心。總有十四。謂依初禪有二化心。一欲界攝。謂初禪作欲界化也。二初禪攝。謂初禪作初禪化。第二靜慮有三化心。二種如前。加第二禪化。第三靜慮有四化心。三種如前。加第三禪化。第四靜慮有五化心。四種如前。加第四禪化。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無依下。如初禪化。依初禪名自。依二禪名上。二禪等化不依初禪。故無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者。謂勢力劣故(云云)。
雖有上品(文)光釋意云。雖有依上品煩惱起。不發無表力劣故(爲言)光云。雖有上品煩惱。而亦不能發無表故。勢力微劣。由此定無法前·後得。或雖有上品表業。應知一切有覆無記四蘊。有三世得。心望色強。又是能發。故三世得。色望心劣。又是所發。故唯法俱(云云)惠云。雖有上品而亦不能發無表故者。由有覆心卑劣。從有覆心發身語更劣。此身語不能發無表也(云云)麟云。初禪有覆煩惱所發身語業者。卽如梵王行諂誑等。欲界雖有身·邊二見。是有覆惑。內門轉故。不能發業。二定已上非尋伺。亦不發業。故唯初禪(云云)。
是不隨心勢微劣(文)惠云。善惡無表。及身語二表色。是不隨心色也(文)。
非得淨無記者(文)問。翻得立非得。得隨所得法判性類。非得何隨所不得法。不判性類之淨無記耶。寶云。斷善根者應成就善根。已離欲染者應成就不善。諸無學者應成就染異生應成三乘無漏法。退果應成果。捨向應成向。二滅非得應是無爲。由此等過。非得不可隨所不得(文)。
非得隨所依衆同分判性事。寶云。婆沙一百五十八云。問。非得隨何性類別。答。彼定不隨所不得法。以相違故。又不隨道。非道所求故。但依命根衆同分轉故。隨所依性類差別。問。若諸非得·非擇滅得。俱隨所依性類差別者。所依或異熟。或唯等流。此二隨何性類差別。答。隨等流性。以義遍故。異熟非遍。故不隨立(云云)惠云。隨等流立。卽自性無記收(云云)。
若現在法唯有過去未來非得(文)寶云。若現在法。法前爲過去。法後爲未來(文)。
舊云現法有非得(文)神云。舊俱舍論云。現在法有現在非得者。翻譯謬也(文)。
且過去法有過去非得者或法前或法後(文)。
如未得法(未受戒等)未得間。法前非得現起。過去落謝得戒後所得戒。過去落謝。其後遇捨緣捨戒。法後非得現起故。過去·今時同彼法前法後非得在之也。
約性類別(文)惠云。卽未來兩聚非得。法前法後非得各別起。處不同故。有二非得也(文)。
三者能得非得也(文)正文云。但可言能非得(云云)。
且如欲界法(文)惠云。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卽如六欲天不得別解脫戒於上有非得。卽隨身欲界設立。色·無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卽無表非得隨自界繫也。良由非得下是釋非得隨自界繫所以也。色界法卽四禪定共無表。無色界法四空定也。不繫法卽釋擇滅非擇滅及道諦。約三界有情。不得此三類無漏法。非得各隨自界繫也(文)。
許聖道非得(文)尋云。許言表不信歟。答。爾也經部義同也。惠云。經部許。此身未得聖來。色心上假立異生性。得聖卽捨(文)。
起異類見○(文)麟云。起異類見者。謂五見等種種見也。異類煩惱造異類業等者卽。貪嗔等種種煩惱。造五趣等種種業。受五趣等異類生也(文)。
又婆沙四十五云已下。引婆沙釋異生性得名也。
所或人所望頌疏講談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潤六月二十五日。擬講英憲。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五
(頌疏論本第五)
釋曰同分者(文)標章者。此段明同分章也(爲言)此一段大分爲二。第一總釋頌文。述同分得名。第二別釋分爲三。初此復二種下。明二種差別。二復有法同分下。明法同分。三論曰若無下。證有別體。簡異經部假立。可見之。頌同分言。論名爲同分言。本論名衆同分言。證可含有情同分及法同分也。衆同分者。是同分異名也(本義抄心)寶云。同是其果。分是其因。同之分故。名爲同分○亦名衆同分。同法非一。名爲衆同。與彼爲因。名之爲分(云云)惠云。本論說此名衆同分。卽會本論名。兩人不一。名衆同分也(文)。
諸有情身形○(文)惠云。業用樂欲者。此簡本索畫人。雖相似。無業用樂欲。非同分依也(文)私云。准根品疏。業用者。男書寫等業。女繼衣等。樂欲者。男樂弓馬。女樂脂粉等也。古(定)云。諸有情具異生性故。彼此相似事難有歟。而身形業用互相似事。依衆同分力也(以上)堯抄云。若無能同同分。不可有所同有情同。由此實有同分。令同有情身形等也。分是因。能同體。同是果。所同法體。於能同同分立名者。從果及因爲名也(以上)。
言有情者同分所依(文)同分者。依有情身中有之故。有情所依。同分能依也。
簡非情事。有情非只有彼此同類展轉互相似義。亦有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義。故立同分。非情唯有彼此同類展轉互相似義。闕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義。故展轉相似之義疎遠。不如有情。故非情法上不立同分(爲言)。
此復二種(文)寶云。就有情同分中。復分爲二。一無差別。二有差別(文)光云。一無差別。此同分能令諸有情展轉類等。二有差別。三界九地○等各別同分。一類有情各等有故。有此衆多故。言有差別(文)又云。問。無差別同分等。望一有情。爲體各一。爲體各多。解云。隨其所應。體各一。猶如命根。或體各多如所依法(文)堯抄云。有差別同分者。卽望餘界餘趣等。由有差別也。謂欲界有情相似欲界有情。不相似色無色界。如是色界有情相似色界有情。不相似欲界·無色。無色界有情例之可知之。餘五趣四生准之思之。
九地事。一欲界五趣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悲想非非想處地也。
種姓謂剎帝利(文)堯抄云。種者謂剎帝利·婆羅門等種也。姓等迦葉婆及瞿曇等姓也(以上)。
近事苾芻事。光云(十四)梵云鄔波索迦。唐言近事。索是男聲。舊云優波塞訛也近事者。婆沙一百二十三云○親近修事諸善法故。有餘師說。親近承事諸善士故。復有說者。親近承事諸佛法故(文)。
苾芻同分事。光四云。受戒時得二同分。一和合同分。破僧時捨。二大戒同分。破僧時不捨。以成戒故(文)和合同分者。有情同分中差別同分。大戒同分者。法同分歟。又云。如因十戒得勤策同分。受大戒時。不捨十戒。而捨勤策同分。以得苾芻衆同分(文)。
一類有情○各別有故名差別也(文)各別有故者。同分所依也。名差別者。顯能依同分也。麟云。一類有情者。謂當類自同。簡餘類故。名有差別。言界趣等同分所依各別有者。顯能依同分也(云云)寶云。一趣等生有情類。身形諸根業用飮食等。互相似因(文)。
復有法同分者(文)麟云。自類相似者。如色聲等自類相似也。由有實物至互相似者。此顯同分是實。由有實同分故。所以色聲等法各互相似故(云云)光云。問。有情同分與法同分。爲體各別。爲一體義分。解云。體性各別。能令有情相似。名有情同分。能令法門相似。名法同分(文)。
有情言攝法○論曰若無實物(文)此論文。初約有情證有同分。次如是蘊等下。約法立同分。可見之。惠云。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無差別者。卽五趣相望。應無差別。五趣不一。重言有情也(文)麟云。此意。若無實物名同分者。不應有能緣同分之覺解及詮同分之名言。旣有能緣之覺解及詮同分之名言。故知是實。非無所緣法可生覺慧故。非無所詮法可起言說故(云云)決云。薩婆多意。緣無法不生心云故。已有ト同分思フ心生。知所緣同分可有云事。述名詮自性。名必詮自性。旣有同分云名。知同分實有也(爲言)問。薩婆多心緣無法不生心者。緣龜毛·菟角·旋火輪。豈非無法耶。答。緣龜毛·菟角等。是緣實毛用等也。今心誤菟有角龜有ト毛思也。緣實法無ヲ有ト思也。惠云。經部難云。火輪生覺。夢見菟有角。昇能生心。應有實體。有部通云。火輪依實色生覺夢中見菟角。由盡日見菟。及別見牛角。夢想故謂言牛角在菟頭上也(文)決抄。問。名詮自性者。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ト詮スル名。豈非詮無法耶。答。第六蘊ト云フ名ヲ詮也。付之。第六蘊ト云フ名ハ詮何物耶。答。婆沙抄(淨達)心云。此名第十三處ト云フ名ヲ詮。起想心所也。難云。今此想心所。旣無第十三處。緣何起耶。答。詮第十三處ト名ヲ還緣起也(以上決抄)婆沙第十五云。問。若以此名顯斷·常。第二頭·第三手·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等。此名何顯乎。答。此名卽顯斷·常等想(文)。
釋曰無想無想中(文)此一段。大分爲二。初釋頌。二問彼爲恒無想下。明無想諸義。中三。一述有想。二論云彼處沒下。述彼ヨリ生欲界。三問生欲界下。重定欲界處所。可見之。堯抄云。無想異熟者。卽十四不相應中無想異熟也。無想定所感果故。異熟無記法也(以上)問。無想天有情命根及衆同分等。何法所感耶。光云。婆沙云。應作是說。無想異熟。唯無想定感。一切命根及衆同分眼等色根。皆業所感。餘蘊俱感(云云)此釋心。無想異熟。定無想定所感。一切命根及衆同分眼等色根。皆業所感故。無想有情命根衆同分眼等色根。業所感餘受等是無想定幷業共感也(爲言)堯抄。問。彼天色界故。無段食。無心故。無觸·思·識。旣無四食。何住在耶。答。光引正理云。彼以宿業·等無間緣。爲任持食。謂由宿業引衆同分及命根等。由續生心及無間入無想果心牽引資助故。彼亦有過去觸等。爲任持食。無心位中。唯有過去觸等爲食。現在都無有心位中。二種俱有。解云。以宿業爲思食。以續生心無間入心牽引資助。爲識食。以識相應觸。爲觸食。故無心位唯有過去三食(文。以上)本義抄。尋。如此釋者。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歟。旣異熟因所生也。何爲等無間緣生耶。答。設雖異熟因所生法。何非等無間緣生耶。例如異熟心心所法。等無間緣生也(以上)。
如初禪中有高臺閣(文)本義抄。問。無想天如大梵王。可居一有情歟。修無想定人萬差。何唯居一有情耶。答云。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定可居唯一有情也。但修無想定人種類多。或前後生無想天。或容生他界無想天歟(以上)。
生死中多時有想(文)麟云。言多時有想者。謂遮小時。名爲多時。非謂多於中間無想時也。以其中間五百大劫長時無想故。婆沙云。或前多後小。或前小後多。隨彼意樂有差別故(云云)尋。多時起何想耶。古(定)云。生無想天。初有想念。本依修無想定力。欲滅心心所心起。其後心心所滅。受五百大劫時分歟。
論云從彼處沒(文)麟云。必有欲界順後受業者。婆沙云。有說。若造無想順次生受業者。法爾亦造欲界順後受業。如彼無我觀生北州。亦造欲天之業。以修觀時必具十善因故(文)古(定)云。無想定加行。必欲界初起文。此時造欲業也。謂此無想定外道修之。故加行始起邪見。佛涅槃眞實不滅心心所。尚謗可有流轉釋種涅槃。此等業皆可爲欲界順後業也(以上)。
如應生彼北俱○(文)光法師釋生北州業因云。亦於人中修無我觀。此時又具十善因故。可爲生天因。此則順後業也。故生天之業限順後業也。可思之。本義抄。又必定應有生天之業文意。造北州業之人。法爾必造欲界天順後業也。但於欲天中。容受不善滿業異熟果故。生北州人造不善順生業義。可有之也(以上)。
於加行時或起邪見(文)麟云。或起邪見謗釋種涅槃者。謂撥無眞涅槃也。或起見取者。夫言見取者。謂執取劣爲勝。旣非涅槃。執爲涅槃。故是見取。或起戒取者。謂非道計道。名爲戒取。今無想定實非眞道。妄計爲道故是戒取(文)寶云。彼諸外道初修定時。必有欲界善心。厭生死苦。求涅槃處。求師及教。不逢正教。遂遇邪師先聞邪教。說無想處以爲涅槃。起上緣見取。執爲出離。又起戒取。非因計因。執無想定能得涅槃。卽於欲界造後報業。隨其勝劣。生五趣異。爲求無想。起下諸定。以爲加行。自餘定果非本所求。不招引果(文)此釋爲非因計因戒取。光云。或起戒取。計彼爲道(文)。
旣修彼定次復(文)麟云。次復離欲者。謂先起惡因。後方修定。及離染等。故名次復(文)堯抄云。問修無想定者。卽已離第三禪染人也。而今釋修無想定離欲染(見)如何。答。次復離欲之次言。非顯先後次第。謂修無想定。正所志正意也。修此定者。唯不修此定。亦兼離欲。故離欲方是傍意也。爲顯此旨。云旣修此定次復離欲也(以上)正文云問離欲後應修此定。而何云旣修此定次復離欲耶(以上)。
釋曰如是無想定者(文)此一段准寶釋。大分爲八。一釋名。二明所依地。三明作意。四三性門。五明報時(以上易見)六論云若起下。明唯順生受。七明修人。八明成就中。初問後答也(可見之)光云。初一句明體(文)准光·寶釋。第一明體釋名。
復有別物心不相應(文)寶云。問。何故名定。正理論云。由正成辨或極成辨故。名爲定。有餘師說。如理所行故。名爲定。令心·大種平等行故。述曰。此中定言。應名等至。隨言便故。名之爲定。言等者三義。一正義。二極義。三如理平等行義。前釋取前二義。餘師取後義也。卽釋等至名也。成辨義是至義也。定三名中。等至雖定非散。通無心。散心無正成辨及極成辨故(云云)光云。身中無想。名無想者無想者之定。名無想定(文)。
明所依地(文)光云。婆沙一百五十一云。下諸地有歡·慼受。行相麁動。難可除滅。第四靜慮唯有處中受。行相微細。易可斷滅。故下地無無想定○無色界無色。若更滅心。便爲斷滅。是彼所怖故。彼界無無想定(云云)。
三性門(文)光云。此定唯善。能招無想有情天中五蘊異熟。初生後沒。有心心所故具五蘊(文)。
傳說現身(文)正理論云。一類諸師作此定執。理順生受及不定受。所以者何。成此定者。亦容得入正性離生。入已必無現起(文)此理論不正義也。本義抄。覺澄云。今論意。存無想定通不定受云義。不信婆沙論唯順生受云說。置傳說之言也(以上)。
非聖者(文)問。內法異生初起無想定義有歟。答云。謂唯外道。內法異生佛弟子也。故內法異生不執無想異熟是眞解脫涅槃。無想定是眞出離道故。初起無想定之義難有歟(以上)。
解云此問意者(文)古(定)云。此問心。聖人第三禪已下染退起時。第四靜慮定捨。此時起下地所繫法後非得。過去已謝第四靜慮法ヲ失。起下地所繫法前非得。未來未起第四靜慮法ヲ失也。又離第三禪已下染得第四靜慮定時。曾得第四靜慮定後已失第四靜慮定。起法後得得之。未來未起第四靜慮定(未來)曾修故。起法前得得之也。有心。靜慮定皆如此。今此聖人。過去外道時。無想定得第四定時。如第四定。得未來無想定歟ト問也(以上)。
釋曰初句出體(文)三段配句如疏。第二辨差別中有六。一作意。二明依地。三性門。四明報時分。五明修人。六明初得。如文可見之。
此滅盡定有實體性(文)光云。婆沙一百五十二云。問。此滅盡定幾物爲體。有說。一物爲體。若滅現前。卽名無心。有說。十一物爲體以十大地法·及心滅故。有說。二十一物爲體。以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心滅故。如是說者。隨滅爾所心心所。卽有爾所物現前。爲此定體。解云。評家意。更有欣·厭心所。隨其所應。與心相應。而非並起。故與前家不同(文)。
此論同評家。次下疏在之。
滅三世何心耶事。麟云。問。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爲滅何心。答。住現在遮於未來心心所法。令不相續。故名爲滅。如斷城路。閉門不令人出入。故名除寇。
滅盡定得名事。義章云。一名無心定。二名斷受定。三名滅受想定。四名滅盡定○滅盡定者。通對一切心心數。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已。名曰滅盡(云云)。
明作意也(文)決云。今滅盡定聖者爲歸無餘圓寂。爲習心寂靜。求寂靜處暫靜住。欲滅色心二法也。以此不思極果。暫爲令心寂靜住也。非想是極微細故。聖者以之爲止息所(以上)古(定)云。爲入心智都滅無餘。爲其習心心所ヲ止息ト思カ故。云止息作意也。作意心ヲナス也(以上)同云。此定不還與羅漢修之。如無想定。次第滅有勝用心。住異熟無記心位。有別體不相應起。滅心心所。名滅盡定。斷不染無智定障。得此而已。不還者得此定。名身證不還也(以上)。
有頂者明所依(文)麟云。正理云。前無想定是色界邊。今滅盡定在無色邊。所受生身是最上業所牽引故。說名有頂。或有邊際。說名有頂。如說樹邊名爲樹頂(文)。
性唯是善(文)光云。四種善中。等起善故(文)。
決云善心等起者。欲入滅盡定。入心是善故。自此等起定又善也(以上)此剎那等起歟。
招有頂四蘊異熟(文)麟云。婆沙云。受非想處四蘊異熟果。除命根衆同分。彼唯是業果故(文)惠云。報定時不定者。卽上流那含得滅盡定。退生色界已。更受多生。方生有頂。故時不定也或全不受者。如第四果人得定。卽全不定。如下那含及住欲那含。得滅定卽不受果也(文)。
聖者明修人也(文)麟云。非異生能起者。此總有三因。一怖畏故。二唯聖道力所引故。三勝解故。聖入滅定作勝解心者。謂遠加行作入涅槃想。非眞實也。近加行作止息想也(文)本義抄。初故意者。滅盡定者有非想非非想處。彼地之中無有色法。若滅心品者。應斷滅色心故。異生作怖畏不起之云也。第二故意者。滅盡定得聖道之力起之。不得聖道之人更無起之。故云唯聖道力所能起故。非謂以無漏爲入心也。第三故意者於滅盡定。作現法涅槃勝解。是眞實非顛倒。不同染汚顛倒見也(文)堯抄云。現法涅槃勝解者。聖者以此滅盡定暫爲現法涅槃勝解想ヲモテ入滅盡定。卽作入涅槃心想。入此定也(以上)決云。聖者入滅定。以此入ト涅槃思フ勝解作意起也。勝解作意者。アラマシ事ニシテ。眞實非邪執。外道執無想定。眞解脫涅槃トスル眞實作意ニハ不同也。
加行得者(文)決云。離染得者。離下地縛必得上故云道理也。謂斷欲界煩惱了時。得初禪功德是離染得也。此離染得法。得曾得法。不得未曾得法。曾修離染得。此性相也。滅定者。聖者所欣樂定故。得之時。必可得未曾得法。未曾得法。必加行得。非離染得也(以上)。
成佛得非前者(文)此已下第三明佛得也。就中五。一明佛德唯離染得。二又論云下問。三於起滅定下答。四擧西方師說引毱多證。五三十四念故者下。遮西方師說也。各各引論文解之。可見。
非前者非前加行得也(文)正文云。論意云。非成佛前得滅盡定。唯是成佛盡智時得。光意如論。故今文違此等(文。以上)私云。訓非前ニ加行得。此則成佛前非加行得。成佛盡智時得(爲言)若爾者。不違論文歟。論云。世尊亦以加行得耶。不爾。云何成佛時得(文)。
又論云世尊曾(文)麟云。此難心。以滅盡定唯聖人得菩薩見道之前。旣是凡夫故未得此定。及入見道是聖人時。三十四心後相續起。故至盡智未得此定。旣未得定。豈得名爲俱解脫人(文)古(定)云。菩薩不起滅盡智故。未斷定障無知。不斷定障。設生盡智。何成俱解脫耶(爲言)。
解云答也(文)麟云。答有二。初起自在。名俱解脫後約得出入心。出入心有前得故。盡智時得定體。無心無法前得。故不得也(文)私云。此後答文。今論不見。光所引婆沙論文也。初答意。佛一切種冥·諸冥悉斷盡。得盡智故。於起滅定。得自在故。云俱解脫也。此是盡智位ニ非謂起滅定。後答意。盡智位。滅定入出心。以法前得得之故。後時不由加行起彼定(爲言)盡智位ニ非謂得滅定體也。
理目足論(文)惠云。理者道理。此論所詮道理。與世爲眼。及出世足也(文)。
西方師說(文)麟云。西方師者。謂健馱羅國。是迦濕彌羅西也。鄔波毱多。此云近護。或云近藏。如上所明。佛涅槃後一百年出。是育王門師(文)。
西方師意起不同類有漏心事。論云。外國諸師作如是說。若中間起不同類心。斯有何過。若爾。便有越期心過。然諸菩薩不越期心。理實菩薩不越期心。然非不越無漏聖道。若爾。期心如何不越。諸我未得諸漏永盡。終不解斯結跏趺座。決定不越如是期心。唯於一坐諸事究竟故(文)本義抄。有宗意云。菩薩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菩薩學位不起滅盡定論主意。明西方師。菩薩三十四念中間。從見道出。起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心。入滅盡定云義置傳說之言也(以上)。
有宗意三十四念中間不許出入事。寶云。正理論云。豈不由斯已成違越欲起無漏聖道期心。如何菩薩爲盡諸漏。修未曾得見·修二道。欲拔有頂見斷惑根。及除有頂修惑怨敵。要期結跏趺座。事未究竟。而於其中。捨所要期無漏治道。貴重無始能爲誑惑世間定類。爲獲共有易得滅定。而致稽留。如是善成三十四念得菩提故(文)。
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文)約過重出貪也。
二定有多同異(文)惠云。先明同者。一滅心心所同。二性同。三初得一世同。四有漏同。五依二界身起同。六同是入心作等無間緣。引生出心爲果也。果者。一無想定欣相應心入。滅定厭相應心入。二作意異。無想定出離想入。滅定靜住想入。三依地別。無想依廣果。滅定卽有頂。四招果異。無想招五蘊無心果。滅定招四蘊有心果。五凡聖別。六無想卽唯加行得。滅定通二得。七初起別。無想欲·色二界皆得初起。滅定人中初起。八無想唯順生受。滅定通二受及不定也(文)。
釋曰二定依欲色者(文)此一段大分爲五。一明二定依欲·色身。二出二定依色界證。三明滅定初起。四然此二定下。釋二定得名。五然此二定以二十二下。出二定體。可見之。
二俱依欲色身(文)古(定)云無想定加行初起。必欲界也。得二定依身。欲·色二界依身也(以上)。
問無想不依無色(文)麟云。謂無想定在第四禪。非無色法。故不依彼。理在不疑。滅定旣是有頂地法。何故亦不依無色身耶(文)居上地不可欣下地理也。
謂本論言(文)光云。違發智本論所說。彼論以色有五行相對。色有謂色界有。五蘊名五行。無常名行○廛謂市廛。三界紛雜。如市廛也(文)。
依婆沙有說(文)麟云。彼云。唯欲界起無想定。以欲界心猛利故。有說力故。有說通三靜慮起。由念曾修加行勢力。亦能起故。有說。第四靜慮亦能現起。除無想天。約果與因極相近故。三說之中。後二無違。前說非理(文)。
此唯有色行(文)麟云。色蘊可知。行蘊卽四相·命·得·同分。無餘三蘊者。以受·想·識不屬色界繫也(云云)古(定)云。此類有識·受·想三蘊。或無色界識·想·受歟。或無漏心識·受·想故。云不具也(以上)。
明滅定初起人中(文)麟云。問。何故生色界能初起靜慮。無色不能滅定耶。答。靜慮由三緣故·初起。一因力。二業力。三法爾力。無色由二緣故初起。一因力。二業力。滅定但由一緣故初起。謂說力。唯欲界有佛說故能初起。不由因力。以餘生中未會起滅定故。又不由業力。以此定非業性故。不由法爾力。以無色中無世界壞故(云云)尋。無想定外道所執定故。遇邪師邪教修之。何色界初起耶。況加行位造欲界順後業(見)如何。答。無想定無始曾習定故。初起通二界。但加行初起欲界故。遇邪師造順後業。此加行事歟。光云。無想定雖容色界初起。必先欲界初起加行。造欲界中順後受業。方生色界起宿住通。知先不得。今復更修。故得初起(文)。
論云此在人中初修起已(文)惠云。此在人中初修起已。此通難云。滅定初起人中。如何言通依二界者。若第四果人得滅定。退作前三果。卽失滅定。此現世取得果及滅定。若第三果人。斷無所有處下八地惑盡得滅定。後起色界煩惱。退失此定。生色界再起。故依色身也(文)。
以欲色界有疲勞受(文)惠云。欲界卽五受。色界卽喜樂捨。名疲勞受。於四靜慮有麁動想者。合言四無色有想。以前文言欲色界。以論色界也(文)正文引惠暉釋云。光師意亦云。厭色界受無色想(以上)或本云。欲界有疲勞受(文)色言無之。欲界憂·苦受在之。可云疲勞受也。無色界何不厭之耶。尚疑有之。決ニハ色界ニテハ八賢患受。可云疲勞受(云云以上)。
上句會名(文)光云。上句會名。下句用證。命是活義。壽是期限義。活卽是命。故知此命卽壽異名(文)古(定)云。身煗·識アルハ。壽持故也。付之。命連持。五蘊ヲ連持故。壽分限。一相續期限アルカ故。若爾者。無色命根識ヲ持。煗性不可有之歟。可思之(以上)寶云。論曰至謂三界壽。此引對法會二名也(文)光云。對法卽是發智論(文)。
下句用證(文)寶云。論故世尊說至如來無思覺。引經證也(文)論云。謂有別法能持煗·識。說名爲壽。故世尊言。壽煗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故有別法。能持煗·識相續住因。說名爲壽。若爾此壽佛法能持。卽煗及識還持此壽(文)光云。經說。三法能持於身。若三捨身。身便僵仆。仰死名僵。伏死名仆。亦有側死。且言煗仆。或從多說故有別法。能持僵·識相續住因。說名爲壽(文)惠云。命·煗·識三更互相持。此三由業持。業盡三法同時滅(文)。
第六明四相(文)。
四相大意事。古(定)云。四相者。有實體令諸法三世遷流是也。凡有爲諸法。云所相。云本法。四相云能相也。諸法生相被相。從未來現在來。住·異·滅被相。從現在過去落謝。謂先有爲本法·四相·小相。皆有未來。此時生相浮近未來起用。本法·住異滅三·小相四。八法相從未來令現在生也。眼不見眼。刀不切刀道理ニテ自體不相。而小相ノ生相ハ大相ノ生相ノ一ヲ相スル也。如此九法同時現在前也。此時住·異·滅三。於現在同時起作用也。住·異·滅本相不相自體。准生相可知之。各小相相此也。住異滅用。同時起之也。譬有人手ヲ取テ此間ヨリ次間エ押出ス於(生相起用也)次間。三人同時來。一人爰住セヨト押付(住相起用也)一人以物打之(異相起用也)一人頸ヲ取テ前●ツキ遣(滅相起用也)同時起用。准之可知之。大相ハ一相各於八法有能。小相於一有能。至次下明也。雖未來無先後。生相起用之位。以義云近未來也(以上)問。有宗意。未來無作用。如何生相於未來起用耶。惠云。問。有宗未來無用。如何生相言有作用。答。四相生本法。名功能。各生自後念果。名作用。如眼根望識名功能。引自後念根名作用。彼同分眼不發識。但名作用。生相未來名有功能也(文)堯抄。光云。正理十四救意。生相未來但起功能。非是作用。現在起取果用。方是作用也。作用必功能。功能非必有作用。由約作用現在。未來雖起功能。而非現在(云云)麟云。問。時之極促名一剎那。用旣別世。何名剎那。答。婆沙有二說。一云。體雖同時。用有前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一云。生滅位非一剎那。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相同一剎那(前約用說。後約體說。各據一義。然無評家)舊云。又足一解。生用起時。名一剎那。現在三相用時名一剎那(文)惠云。問。主·異·滅三作用互相違。如何同現在有用。答。准仁王經。一念有九十五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小乘念卽剎那。剎那卽麁。容有九百生滅。何妨現在容三相有用也(文)。
因緣造作(文)五蘊法有造作義。故云有爲。爲作義也。
相是標相(文)相者。他令知義也。此四諸法ヲ有爲也ト令知也。麟云。謂表法。令知是有爲也。法若有爲者。謂由四相遷流令行三世故成有爲。若無四相。無遷流義。卽是無爲(文)惠云。標相者。但相法體是有爲。不相是色心善等法也(文)。
能起名生(文)光云。此中於法。能起用令入現在。名生。至現在已。令彼用暫時安住引自果。爲住。由異相。能衰引果用。令其不能重引自果。名異。滅能壞彼現在用。滅入過去。故名滅(文)論云。不經說有三(文)古(定)云。有三有爲之有爲相者。三者能相。有爲所相本法。有爲相者。又能相也。此三所相有爲法ヲ有爲ナラシムル物也云意也。之者依主釋者。之ハ隔法也。此則所相本法カ能相也(爲言)。
解云有三師釋經(文)麟云。然此章中。分爲三解。若寶法師。但爲二說。以初二釋同言不說住故。合之爲一(文)寶云。答中有二。一不說住相。二住·異合說(文)如起者生之別名(文)光云。約住辨異住之異故。名爲住異。如生名起。滅名爲盡。眼目異名如是(文)。
令諸有情生厭畏(文)麟云。論說喩云。猶如有人處於稠林。有三怨敵。欲爲損害。一從稠林牽之令出(喩生相也)一衰其力(喩異相也)一壞命根(喩滅相也)三相於行蘊。應知亦爾。住則攝受安樂等故不立也(文)。
吉祥黑耳(文)麟云。涅槃經功德天·黑闇女是也(文)喩意。吉祥·黑耳隨逐不離故。依厭黑耳。厭離吉祥。住異合說故。怖異令厭住(爲言)惠云。三釋中。第一釋經依住辨異。住異相卽是此論異相別名。第三釋住異各別合立名住異相。令有情同厭捨也(文)。
應致無窮(文)惠云。應更別有生等四相者。四大相有爲。一一各有小四相。卽十六小相。十六小相又是有爲。各又有四小相。卽有六十四相。展轉卽有無窮過也(文)。
此者此前四本相(文)寶云。頌中此字。卽是此四本相也。正理釋云。此中有言兼顯定義。意顯此有唯四非餘。此論前說四相本相。述曰。正理有釋。俱舍論無此釋也(文)。
一名生生等(文)麟云。小生名生生者。謂小生不生住等。但生大生。故名生生。大生兼生住等。不唯生生。非生生。住等亦爾。此釋。上生小生。下生大生。正理又云。生之生。乃至滅之滅。准此。上生大生。下生小生。謂是大生之生也(文)。
於八有能○於一有(文)同。於同有爲生義。何生八生一別耶。論云。四本四隨。於八於一。功能別故。何謂功能。謂法作用○如雌鶏有生多子。有唯生一。生與生生。生八生一。其力亦爾(文)寶云。正理論云。生性旣無異。功能何有別。如受領納。性雖無異。而有差別損益功能。又本相隨相。境有多小。如五識·意識境有多小(文)麟云。五識唯一境。意識了六境(文)。
論云然經重說有爲言(文)上引此經。三有爲言。違論四相。故會釋之。今引此。不言三有爲之相。重云有爲相。不表有義。表有爲義(爲言)但論經部薩婆多難破在之。可見之。
遙見白鷺(文)正文云。如字應在二處。故光云。如白鷺鳥所居表水非無(乃至)如童子身相能表男女善非善事(以上)寶云。非是如有白鷺鳥處知其水有。亦非欲表有爲善惡。如童女有髮細亦長兩臂過膝等。是其善相。髮麁臂短等。是惡相(文)。
論云非離所餘因緣(文)麟云。經部難云。若爾因緣合卽生。無卽不生。故知有因緣。何勞生相。有部答云。豈諸有法皆汝所知。法性幽微甚難知。雖現有體。而不可知。生相若無。應無生覺(文)。
想者取像或(文)麟云。因名生想名爲作想者。此是因取果名。說爲想故。言契約名想至名作想者。謂聖賢契約立名。能詮表故名作。作卽是相故作相(文)契約義。相者名相貌歟。故名卽相也。此相能詮表故云作。故作卽相也。古(定)云。名者。不相應中有實體物也。此實體上假立。立扇等名也。取像義。呼色名時。生色想故。想是心所也。契約義。劫初賢聖契約立物名。名卽相也。此約假立名論之也。隨義者。名音隨逐故。歸義者。呼境時。此名境上轉云歸。赴義者。呼境時。此名境趣也(以上)。
謂章詮義究竟(文)古(定)云。句者詮義究竟也。如云諸行無常。若只云諸行。有爲云分。此上義不顯。若又只云無常。何法無常云義不顯。諸行無常也云時。詮義究竟也(以上)神云。句者謂章。章者明也。詮明義究竟(文)。
或能辨了○(文)古(定)云。一色法爲眼識所見可發眼識用。青等德。三世時。此等義理辨了章爲句也。與四相合者。非有爲四相。上所擧業·用·德·時也。此等四合。名相應。若色法不爲耳等識境。不起耳等識·音等德。此等色法不相應。又過去色法。未來時不相應。此云差別也。以章釋句者。音ハ物ヲ顯ス功在之。十ハ數ノ究竟也。詮義究竟意。章字ヲ音·十ト作也(以上)私云。音·十義學本處。可尋之。光云。如一色處極微○(文)。
如象身有四足迹(文)麟云。謂尋跡得象。今亦尋句得義。故翻爲句也(文)古(定)云。如象四足立不臥。以四句成義理不破也(以上)私云。此心。跡理無之。如何。如麟記可心得之。
文者謂字(文)光云。梵云惡剎羅。唐言字。是不流轉義。謂不隨方流轉改易。亦是能彰顯義。能彰名·句。遠顯義也。故以字用釋其文。字卽文異稱也(文)。
是不相應中字(文)麟云。不相應行中字者。謂是聲上屈曲差別詮表之字。是不相應。行蘊所攝(文)准此。阿等子是五音聲上音韻屈曲。不相應也。此方墨書字。眼所見。是色法。
西方聲明○(文)古(定)云。字界者。二十五體文。字緣者。十二摩多也。本體二十五。以十二摩多。作無量字也(以上)麟云。總說合集者。梵云三木訖底。此云總說。梵云三摩婆曳。此云合集。字界字緣者。且如此方字。皆是其水。水卽是界。工·可是緣。以工助水成江。可助成河也。言總說起自嗢遮者。旣以緣助遮。轉成總說。明知總說起自嗢遮。如此江河等字起自於水。明知總說亦是合集者。嗢遮字界本是合集轉成總說。界義由存。豈非合集。如江河等字由有水故(文)私云。准此釋。水云界。工·可云緣。若爾。字界摩多字緣。體文見歟。可尋文。又嗢遮字界卽合集義。總說字界字緣合成位(見)嗢遮字界云合集。由不聞。如何。但合集者未分義也。字界自體未分相當歟。悉且師ニ可尋之。
如迦佉伽等(文)麟云。問。前何故擧惡阿等。此何以擧迦佉等。舊云。前是字音。此是字體。爲顯字音·字體皆是字故。擧初以攝後(文)。
且如古者(文)光云。於諸義中。已共立聲。爲能詮定量。且如古者。諸有智人。於九義中。共立一瞿聲。爲能詮定量(文)麟云。是經部義。表名等非實故。婆沙宗。別有實物。名爲名等。若依經部。名等是假。論有相破(云云)惠云。且如古者下。是經部師聲爲教體。聲能詮義。以多人共立契約。呼此九法。共作瞿聲。後集會時。九中隨指其一。皆以瞿聲卽目彼物也(文)決云。此文意。劫初時。多人聚立契約。一度呼此九法。共爲瞿。後衆會。此九法隨一。又呼瞿聲。呼ヘトモ瞿名。金剛等九名別也。是卽名身成時也。其後又古昔諸賢。共立契約立多名。是則末世衆生其根鈍。諸法唯云ニハ瞿。不分別仍於一一法立別名。不呼古瞿名也。至相大師五十要問答在之。其大意。劫初時。梵天作字之時。句名立事也ト釋歟(以上)。
本義抄。問。九種義旣別。何立一瞿聲耶。答。且推之。九種義雖異。名義相應。故立一瞿聲歟。五十要問答下云。若名與義相應。名旣不定。義亦應爾。西方有法。以一瞿名目於九義。謂言·方·地·光·牛·金剛·眼·天·水。以一瞿名目此九義。名與義定相應者。天目之時。地應隨名。與天相應。餘亦如是(文)准此釋可思之(以上)今文ニ智者ト云梵王(云云)。
(已下堯因抄全寫之)。
方獸地光言(乃至)智者立瞿聲(云云)五十要問答云。至相寺以一瞿名目於九義。所謂九者。言·方·地·光·牛·金剛·眼·天·水。問。以何所由。以上九事集在一處。答。有因緣故。因者。成劫已來。有一阿修羅。奉事梵天。慇懃盡力。爾時梵天問阿修羅。劫初已來。慇懃奉事。欲得何物。修羅報言。欲請一事。何者是。答言。欲得於世界所有矛甲物等中。無能破壞我者。梵天則許得汝如意。爾時修羅天性麁惡。無有慈悲。梵天所許得大利益。無所畏故。殺害衆生。惱亂世界。無量無邊。爾時諸天共相平章。汝阿修羅不殺。衆生ニ造罪無邊。惱他無量。以大慈悲欲救衆生故。殺劫一人救一切衆生。亦不好耶。爾時諸天。卽知此事大好。由此力故。以天光明偏照諸方。及天眼求。不見殺具。處處皆無不入所願。唯有一人金剛仙人。不入所請。爾時諸天。以如上事請金剛仙人。仙人云。我不堪。所以者何。我一千年生。一千年中。修行十善。卽生忉利天。行十善已來。過去五百年。今滿五百年卽生天。犯戒卽不得生。是故不能。諸天重慇懃請不止。仙人語天。若如是者。自身卽死。死已後從天。如是語意。卽死去已。爾時諸天用仙人骨。殺阿修羅。卽得殺劫已。當時修羅身大。臭氣滿四天下。爾時諸天相問。何誰能令退却入水有臭穢。諸天卽噵。唯有牛王能。更無餘人。爾時諸天以如上事請。牛王噵。我角至到清淨。極貴無價。不得角牛穢。諸天重請不休。牛王語天。若如是云。請一事。許不。失語。牛王所願何物。牛王云。今日令淨世界無有穢惡。自此已後。一切護淨處處。欲令用牛糞。諸天卽許如願。爾時牛王令退入水。更無臭氣。以此因緣故。婆羅門國內。於一切護淨處。用牛糞。卽其事也。以口宣事。故名爲言。傍方不見具。名之爲方。依地作事。故名爲地。以光照物。故爲光。用牛令淨。名牛。以仙人骨。名曰金剛。以天眼見。故名眼。諸天成事。故名天。退却入水。以此義故。集在一處(云云)。
名·句·文。於無覆無記中。自性無記也。同分。於無覆無記中。異熟無記及自性無記也。得·四相。通善·惡·無記三性。善者。得·四相俱等起善也。不善者。得·四相俱等起不善也。又勝義不善也。無記者。諸通無記。謂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也。無想·滅盡二定。唯善。謂自性善及等起善也。非得。唯自性無記也。命根及無想果。唯異熟無記也。
得·四相。通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三種。餘不相應行。唯修所斷也。
得通三世·非世。於四相中。生在未來。住·異·滅三唯在現在。四相俱通非世。餘不相應行皆通三世也。
得·四相通三界·不繫。非得·同分·命根通三界繫。名·句·文欲色界繫。無想定·無想果唯色界繫。滅盡定無色界繫也。
四相通情·非情。餘不相應行唯有情數攝也。
得·四相通有漏·無漏。餘不相應行唯有漏也。
得·非得·同分·命·四相。依地通欲界·四禪·四無色九地。無想定·無想果。依地唯第四禪也。滅盡定。依地唯非想地。名·句·文。依地有異說不同。或云欲界·初禪二地。或云欲界·四靜慮五地。或云欲界·四靜慮·及未至·中間七地也。
得·非得·同分·命根·四相。通依三界依身起之。名·句·文。依身在欲·色二界起之。二定亦依身在欲·色二界起之。無想果唯在色界依身起之也。
五類分別門
異熟生
得
四相
命根
同分
無想果
等流性
得
四相
非得
名句文
同分
無想定
滅盡定
一剎那
得
四相
十四不相應行。皆無所長養及有實事。非色法故。無所長養。非無爲法故。無有實事也。
釋曰言欲色者(文)古(定)云。問。第四禪無息風。依何聲轉耶。答。不依息風。依動性轉。如旗開聲(云云)扉等聲ノ如。色界色法。六事俱生。故可有風大。依之第四禪有動性。無息風也(以上)。
能說者成非所顯義(文)古(定)云。名ハ有人呼召時顯故。云能說者成也。故有情數也。境上名不顯故。云非所顯義也(以上)惠云。非所顯義者。若所詮。三界皆是所詮義。若就所詮義。卽通三界攝也(文)。
等流者五類門(文)古(定)云。非有實。非一剎那。不及簡歟。聲心力發起。故通三性。名身等依聲起。望心疎遠。故不通善惡也(以上)。
同分通等流異熟(文)惠云。同分業感卽異熟。若自性·威儀·工行邊。卽等流性也(文)麟云。正理論云。有說。先引生。是異熟同分。現在加行起。是等流同分(文)。
古(定)云。問。依何異熟·等流同分可判耶。答。隨所同分法可判歟(以上)。
餘二可知(文)。
麟云。卽等流·異熟二也。法上得及四相。是異熟。餘等流(文)
俱舍論頌疏卷第六(頌疏本第六)
第三明因緣。惠云。因緣二法。一體義皆通親疎。六因中。能作因卽疎。餘五因卽親四緣中。因緣卽親。餘三緣疎。因如根於識。如種於芽。如生母等。緣如養母。如地水於芽。如境於識。就中因名卽親緣名卽疎。就名親故。先說因也(文)。
第四一句結歸本宗(文)堯抄云。本宗者有宗。世親論主元習有宗。後學經部。然有宗許六因。經部不許六因。論主心雖同經部。今頌載有宗義。是本宗故。云結歸本宗也。許因唯六種之許言。論主顯不信有宗六因也(文)。
一能作因(文)惠。六因次第者。能作因通七十五法寬故。先說第一。俱有因卽七十二法次寬。說在第二。同類因通七十二法。與俱有因體等。不通未來世。狹俱有因。說在第三。相應因雖通三世。卽唯心王·心所。狹同類因。說在第四。遍行因就心心所中唯染者。狹相應因。說在第五。異熟因若欲界卽通五部。若遍行因卽二部一分。據上八地。以異熟卽唯修部。遍行因卽二部一分。狹遍行因。說在第六也(文)遍行因前生十一遍使(苦諦五見·疑·無明集諦二見·疑·無明)迦多衍尼子(文)麟云。正理論云。諸經中所化力故。世尊方便作異門說。對法諸師由見小分相。知其定有分明結集。故有說。此六因義說在增一增六經中。時經久遠。其文隱沒。尊者迦多衍尼子。於諸法相無間思求。冥感天仙現來授與。如天授與筏第遮經。其理必然。如四緣義。雖具列在此部經中。而餘部中有不誦者。乃至廣說。解云。如來在世有一苾芻。名筏第遮。中夜誦經文。虧一品。室中天授。忽領異文。朝白世尊。遂蒙我師述六因。准彼理亦應然。如四緣在增四經中。而化地部達摩毱多部中不誦。六因亦爾(文)。
自體非因(文)初明因體。二故論云下明因義。三因能作果下釋名。惠云。問。自體何故非自體因。答。以自體恒障自體。如一念眼識現在。第二眼識同時如何得生。以相障故。自體不與自體爲能作因也(文)光云。自於自體恒爲障礙故。自望自非能作因(文)堯抄云。自於自體恒爲障礙者。自體守自體不令轉餘性義是也。婆沙第二十云。復次無障礙分。是能作因。諸法自性障礙自性故。非能作因。障礙有二種。一者世俗。如人立座障礙餘者。二者勝義。如自性障礙令不自自在(文)此第二勝義。今所論也。且如色法。恒備色自性。不轉餘心心所等性。是守自體不自在義也(已上)。
本義抄。且任常談思此事。刀自不切刀。指自不觸指等之理。是自體障自體之義也(已上)。
有爲生時(文)惠云。對所生果出體頌中。言除自餘能作。故通一切有爲無爲法也(文)。
以不障義釋能作因(文)論云。譬如國人以其國主不爲損害。咸作是言。我因國主而得安樂(文)寶云。正理論云。能作因略有二種。一有生力。二唯無障。諸法生時。唯除自體。以一切法爲能作因。彼生時皆不爲障。於中小分有能生力。且如有一眼識生時。以所依眼爲依止因。以所緣色爲建立因(文)尋。無爲法無作用。何有作果義耶。答。無爲無力能作因也。以不障義名能作也。
如色處等(文)麟云。謂眼等十處皆是色法。以餘九處有名故。唯此色處更取別名。爲以餘九之所簡別。而此色處雖標總稱。卽受別名(文)。
俱有因者(文)此一段。初釋俱有因之名。次出體。又論云下出互爲果過也。惠云。釋名者。心王心所俱有故。心王名俱有。心王與心所爲依名因。俱有卽因。持業釋。心所翻上可知。若心王與心所俱有法爲因。名俱有因。依主釋(文)私云。俱有作用。俱有卽因者。如四大種造果義。若果與因俱。名俱有者。心王與大相俱。云俱有。故俱有名通心王大相。因者或取心王。或名大相。故俱有與因別也。是依主釋也。
互爲果事。古(定)云。法同時互成因。互成果。故云互爲果。假令心王與大相。相對見時。大相依心王轉(見)心王因。大相果也。心王依四相相生滅(見)大相因。心王果也。如此名俱有因(云云已上)。
如大者謂四大種(文)古(定)云。此論意。以互爲果名俱有因。然一切俱有因皆非互爲果。互爲果與同一果。二義名俱有因。同一果者。四大種成能造生色時。四大種互與力。是俱有因同一果也。餘准之(已上)本義抄。就釋俱有因。有同一果·互爲果二義。共有宗古義也。正理·顯宗以同一果義爲所存義。此論略故。但擧互爲果義。四大種互假借者。地大種藉餘三大種力。餘三大種藉地大種力。造一所造色。故四大種相望。互爲俱有因云也。如堅等物者。同時設雖有多種地大種極微造之。無有地大種極微藉地大種極微力造一所造色之義。故地大種極微望地大種極微之時。闕同一果之義。故不爲俱有因也。餘三大種。自類相望不可爲俱有因事。准之可知之(已上)。
如其所應者(文)惠云。問。頌中何故不說心隨轉色。及心所兼四相自互爲俱有因耶。答。正理論云。如心王與心所。決定旣說。心所自類相望多小不定。隨轉色。散心及無色定。卽全無不說。生等四相依本法轉。自互不相依。故論不說。或可但說。異類法爲俱有因。同類法不說。互爲果自成也(文)。
有爲法中有五者(文)古(定)云。一四大相望(同一果)二相所相相望(互爲果)三四相自互相望。四本相互相故(互爲果)四心與心隨轉相望(互爲果)但心王與心隨轉法上隨相。不爲俱有因也。五隨轉自互相望。此有同一果。有互爲果。心王大生望九十七法時。除心王故。五十七作俱有因。五十七法望心大生時。五十四法爲俱有因。故心大生五十四法。互爲果也。心王小住·異·滅。心大生果非因。故非互爲果。同一果也。大地法小相因果義。可准之(已上)。
又論云法與隨相(文)古(定)云。此論主破有部一切俱有因皆互爲果云義也。此中應辨者。總以互爲果義釋俱有因破(見)然一切俱有因皆互爲果也云ヲ破也。論主意。多分俱有因互爲果也。而非互爲果。有俱有因也。故此論意。同一果·互爲果二義。一切俱有因也(以上)古定春抄趣也。正否重而可案之。
彼及心諸相者(文)麟云。此一句唯分取生等四相也。以一彼言攝二種相。一心所上相。二律儀上相。更兼心王上相。總有三類四相也。舊云。旣言生等。不言生生等。卽顯隨相非心隨轉也。彼及心諸相。此一句唯取生等四相也(文)。
釋曰由時者(文)此一段分爲三。初明十隨轉。二論云此中心王下。述俱有因極小數。三有八對法下。明八對非俱有因。
時有四種(文)問。於四相中。何不說異相耶。光云。問。四相之內。何故不說異相。解云。生在未來。令法入現。住在現在。令法安住。滅謂滅入過去。各有勝能。是故別說。異相助滅令法過去。無別勝能。是故不說(文)。
墮一世事。惠云。墮一世者。生相已前。滅相已後。名墮一世。亦同現在。心心所不相離也○問。若爲知心心所不相離者。但說墮一世卽得。何須別說生·住·滅三相耶。答。若未來法未生時。卽總同墮一世。若彼法生至生住滅三位。卽一世中有前後。故墮一世外。別說生·住·滅三也(文)。
此一果言意取(文)問。何擧二果云一果耶。麟云。此一果言意取士用及離繫果者。謂等流·異熟非俱有因。唯取士用·離繫二果(文)。
光云。伏難云。此中解隨轉義。但言一果足。何須別說異熟等流。今釋云。爲遣疑妨。說彼二。恐夫士用果總有四種(如今疏列)恐諸未解者。聞一果言。謂攝俱生展轉士用果。及執唯有俱生士用果。故於今時。更別顯示等流·異熟決定與因不俱時果。爲欲遮遣唯執與因俱生和合聚中有士用果(文)此意云。不云士用·離繫。云一果者。士用果有多種故。今唯欲取俱有因果。云一果簡別之也。次擧等流·異熟者。非俱有因所要。爲遮未解者執(爲言)。
俱有相應因展轉士用果(文)惠云。俱有卽前疏中釋五類法。同時互有力用。相應因卽同時心心所同時士用。此一果中不取者。此二因不共取一果。卽自互同時爲因果。爲心心所不同力用取後念果。若一果卽自同時心王心所共取後念果。故不取也(文)光云。言一果者。不說俱生展轉士用果。以自非自體士用果故。非一果義。取餘同時造作得者(文)決云。今一果者。皆成果可取也。而俱有相應展轉士用果。譬八物互成因果。自體ハ自體ヲ果トスヘカラス。故七果生一闕故。不云一果。取散無表事。彼一剎那心心所爲因。一無表生故。可云一果(以上)。
及餘同時造作得(文)問。上擧俱有·相應因。次云餘。此非俱有因造作也。本義抄。答。俱有因所造之中。互爲果之邊。一果言不可取之。光云一果者不說俱生展轉士用果。此心也。同一果之邊可取之。餘同時造作得者者。卽顯此意也。惠云。餘同時造作得者。卽是同時心心所造得散無表也。同時心王心所。共取無表色果也(文)此釋難思。不隨心之色。望剎那等起心心所。無力用。何云同時造作得耶。答。此釋實難思。然以剎那等起心心所。望散無表。聊有其力用也(以上本義抄)。
麟云。謂展轉果外。名之爲餘。正理抄云。如四大種所造有對色等。准此。旣言有色等。卽通表無表(文)。
等無間緣所引起者(文)惠云。等無間緣引起者。卽三性心各自引後念三性心爲果。及隣次造作得者。卽善心心所引後念不善無記心等是也(文)釋ニ取異性無性無餘果者此歟。簡同性云餘也。
隔越士用果(文)麟云。卽如初念大種懸造未來衆多無表。望前大種。是隔越(文)或非隔越(文)。
不生士用(文)惠云。不生士用者。卽無間解脫道同時心心所。有士用力。共證無爲不生法也。與離繫別者。重得無爲。俱名士用。不名離繫。以不斷惑故。若斷惑得無爲。卽得二名(文)。
論云此中心王極少(文)光云。此下約法明俱有因。此前說中。心王對心所等爲因通局。旦約二定已上無覆無記心中說。唯有心王及大地法十。各有大小四相。合有九十九法。心王望九十八法。極小據。與五十八法爲俱有因。謂十大地法·及彼四十本相心·八本隨相名五十八法。除大地上四十隨相。以隔越故。力不及彼。非俱有因。若以五十八法却望心王。除心四隨相。以劣弱故。力不及彼。餘五十四爲心俱有因。如心王對九十八法展轉作法。大地法上作法。准此應知。若心上大生望九十八法。與五十八法爲俱有因。諸大地法十·並四十本相·及心王·並心王上三大·四小相。除大地法上四十隨相。五十八法望心大生。五十五爲俱有因。除心上小住·滅(文)。
圖云。
T64053501.gif
寶云。心王極多。謂初定心有十大地。及善地法欣·厭隨一。及尋與伺。定共七支。總三十一法。並大·小相。總二百七十九法。心已與一百五十八法爲因。極少。二定已上無覆無記。有十一法(文)T64053502.gif
惠云。問。心王上小相不相心王。心王如何與彼爲俱有因。又心所上大相不相心王。心王緣何與彼心所上大相爲俱有因。答。由隨心王彼小相及心所上大相方得起故。心王與彼爲俱有因也(文)古定。問。依何心王爲隨相作因。隨相與心王不爲因耶。答。心王力強勝也。大相·小相共依心王轉也。小相力劣弱。但相大相。不及心王也(以上)難。受等上四相。不相本法。何爲心王成因耶。
諸由俱有因故(文)麟云。上因字是因由。所以之因。下因字是因緣。因謂若由俱有之理得成因者。必是同時。故言如是俱有等。或有俱有非由俱有因故成因者。謂或諸法雖是同時。不由同時之理卽成俱有因。卽如下八對之法是也(文)。
此第一對(文)惠云。八對法不互爲果故。不成俱有因也。若於十義中。前四對闕果三義。非俱有因。第五五塵爲所造。雖然俱有。闕性三。色·聲通三性。餘三塵卽無記。五塵各取後念五塵爲果。又闕果三也。第六闕果三。七支各取當類後果。第七所造五塵無表共通三性。四大卽無記。闕性三果三也。第八闕時四義也(文)麟云。八對於十因。前四對及第六對。皆具七因。無果等三也。第五一對。有時等四。無善等及果等三。如色聲通三性。香等唯無記故。第七對亦爾。第八得與所得。雖有同性。時不定。由此(文)。
第五對。麟云。第五對。色聲等雖復同時。相望無共得一果等。故非俱有(文)所造色色·聲·香·味·觸等俱有。互相望不爲因果。謂色爲聲不爲因。聲爲色不作因。各別性故。
第六對。決云。別解戒七支各別受之。所謂不殺生戒。持不持等。各各受之。彼被引起無表。後身中俱有。各別受之。故取果事又可各別。隨心轉戒。一定心所得。故取果事。七支合可取一果。故簡之云少分(以上)。
第七對。古(定)云。能造大種爲所造色爲因。所造色爲大種不爲因。無互爲果。故非俱有因(文)。
第八對。古(定)云。得與所得。非定俱行。或前或後也。法俱前後得部類故。非俱有因也(以上)此只得與所得法。時不定故非因(爲言)。
釋曰同類因相似者(文)。
此一段大分為二
一明有漏無漏同類因二
初明有漏
二明九地無漏三
初總明
二簡差別四
一總明等勝為果
二明三道(又諸已生下)
三明鈍根道(又於此中下)
四明利根道(若隨法行下)
三明九地道難
二明三性同類因三
初明加行善
二生得善並染污
三明無覆無記
尋。同類因得名如何。麟云。此有二種釋。若與相似法爲因。名同類因。同類之因。是依主釋。若以相似法爲因。名同類因。同類卽因。是持業釋(文)。
謂善五蘊(文)此五蘊內。色與受等同善性。爲同類因也。
染汚與染汚(文)麟云。此染汚言通不善法及有覆無記。以此二法亙爲因故。身·邊二見是有覆。或能與不善爲因。及從不善生。故染汚言通二類(文)古(定)云。三性有二配立。一善·不善·無記(有覆無覆)二善·染汚(不善有覆)無記(無覆)今後配立也(以上)。
無記與無記(文)光云。善·染五蘊展轉爲因更無異說。無記五蘊。四說不同。第一說。展轉爲因。性類等故。第二說。五是色果。四非色因。此師意。四蘊勝故非色因。色蘊性劣故與四爲因。第三說。五是四果。色非四因。此師意。四蘊勢力強故。能爲色因。色蘊勢力劣故。非與四爲因。第四師說。色與四蘊亙不爲因。但是無記劣異類故。諸論皆有四說。並無評家。今解且以後師爲正(文)本義抄。就此釋。善·染汚五蘊。各展轉相望。爲同類因。無記何不爾耶。答。無覆無記勢力劣故。異類相望不爲同類因。善·染汚五蘊勢力強盛故。展轉相望亙爲同類因也(以上)寶云。前說爲善。善染性中。旣色四蘊展轉爲因。云何無記業色不與四蘊展轉爲因(云云)。
言九地者(文)光云。欲界無定。有頂昧劣。皆不能發無漏聖道。故唯依九地(文)。
無漏非界繫(文)古定。問。無漏不墮界繫者。依何地地無漏各別哉。答。無漏必依有漏定引起。依散心不起也。有漏定以繫地定故。隨能引起有漏定。地地無漏定也(以上)。
等勝爲果者(文)決云。見道無漏與見道無漏爲因。是等也。與修道無漏爲因。是勝也。有漏法假令煩惱強爲勝。弱爲劣。若強勝煩惱爲劣爲因。不攝同類因也(以上)。
鈍根。隨信行(先加行位隨信他語行故)信解(由信勝解相現前故)。
利根。隨法行(先時自閡經法故)見至(由見得向至果)。
羅漢。(鈍。時解脫。要待勝時入定。時者。好衣好食好臥具。利。不時解脫。不得好衣等時。)
爲無漏道加行生故(文)正文云。爲無漏道四字剩。故論幷光記無此四字也。雖非重過。猶不如無(以上)。
無生智唯與等類(文)惠云。問。無學無生智與獨覺及佛無生智爲同類因。卽是與勝爲因。如何唯言與等類爲同類因。答。三乘果位更不轉易。無亙爲同類因義。下人得上忍。猶可轉爲佛等。況得無生智可轉也(文)。
又諸已生見道(文)古定。問。已生見道爲見道爲因義如何。修道無學又爾也。答。見道隨信·隨法二人在之。隨信行爲隨信行爲因。此等因也。謂見道依六地。依一地得見道時。餘地見道皆未來得修也。故一地隨信行爲餘地得修隨信行爲因也。又於一地中。九品智各別也。九品中。一智見道現起。此一智餘八品智得修也。此八品等勝爲因。可知之。故於隨信行。等勝爲果義在之。又隨信行爲隨法行爲因也(以上)惠云。諸鈍根道與鈍及利爲同類因者。以鈍容得轉成利故。鈍與利爲同類因。利不退作鈍。故利不與鈍爲因也。見道與見爲因者。如一身有九品見道。若起下下品見道。餘八品不得生。卽與未來九品作同類因。若起下中品。卽與未來八品作同類因。不與下下作因。乃至上上品卽唯與上上品作因。不與未來前八品爲因也(文)。
解云此難(文)惠云。難意。上地起無漏道。上地勝。道亦勝。依下地起無漏道。地劣。道亦劣也。上地已起現行隨信行道。與下地未來未起自身隨法行道爲同類因也(文)。
論云由因增長(文)私云。增長之因云心歟。重而可正之。古(定)云。因增長者。爲後後勝進位作因云也。謂無漏不墮界繫故雖依上下地。無勝劣。談勝劣事有二由。一由因增長者。前位劣。後位勝道也。故前位上地見道劣。後位下地修道勝。假令超越證人。初定得見道。又依意樂。以未至地無漏。如斷二定已上修惑。上地見道爲下地修道爲因也。意樂者。定力爲得自在也。見道得二度事無之。得上地見道時。下地見道得修也。又見道有九品智。下下品智爲自地下下品·餘地下下品爲因。等因也。自地下中等八·餘地下中等八爲因。成勝也。不依地。依品品位。有勝劣也修道有退故。退上地起下地修道時。上地修道爲下地修道爲因也。問見道九品合斷故一智也。如何有九品耶。答。九品中隨一現起。餘未來得修也(以上)。
上地起見道與下地修道(文)惠云。約超越第三果人論也(文)。
及上地下下品等道(文)古(定)云。此上地下下品智ヲモテ下地下下品等得修時事也。若下地九品已前現起。先生故。上地後生下下品。等因ト不可成也。故因增長者。依位·品品也。可思之(以上)。
第二由根者(文)古(定)云。上地隨信行與下隨法行爲因。得修也。若上地隨信行與下見至等爲因練根等事也。此則地麁於位。位麁種姓●リ之道理也。別不依地。依位上下也。如何地地相望。上位ハ下位ヲ不爲因也。故爲因方。地ヨリモ位ハ尚親也。若不依位依地。地地相望。上位モ下位ヲ可爲因也。不爾故。云地麁於位也又位·性相望時。種姓尚親爲因也。謂隨法爲三四爲因。若依位上下。隨法爲上位信解等可爲因。不爾故。是位麁種姓ヨリ也。問。不依位依性。信解爲隨法爲因。可依種姓故。答。利根人經位次第也。隨法先生。信解後生。先生カ因ト不成故也。若信解隨法ヨリモ先生。可成因也(以上)。
又論云雖。一相續(文)決云。於見道無轉根義。何隨信行爲隨法行爲因哉。答。光云。於見道位。雖一相續中無容可得隨信·隨法二道俱起。而已隨信行爲未來隨法行因(云云。以上)。
加行生亦然者(文)古(定)云。依加行生法。豈設勤勞劣法爲果耶。故如無漏。等勝爲果也(文)。
因聞思修所生功德(文)惠云。若言聞等所成惠。唯大地惠。若言聞等所成法。散地卽通四蘊也(文)麟云。思與修爲因者。今謂不然。以欲界有思無修。色界有修無思。異地相望。又不爲因。如何乃言思與修惠爲同類因耶。又言聞與思修爲因者。亦是總言。然於其中。理應分別。如欲界聞。不與修爲因故。色界聞與思不爲因故(文)。
上二界無思(文)古(定)云。上二界。擧心思惟。卽修惠成故。彼無思也(以上)義章云。雜心法中。聞惠局在欲色兩界。不通無色。無色無形。不能聽受。是故無聞。思惠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則無。何故如是。上界報靜。?心思量。則與禪定修惠相應。故無思惠(文)。
論文約三界(文)惠云。欲界ハ聞與聞思。思與思爲因。無修。色界ハ聞與聞修。修唯與修。無色界ハ修唯與修爲因。異界無因義也(文)。
此加行善束成九品(文)惠云。三法各束成九品前與後因。非是三法共束成九品也(文)。
生得善法(文)惠云。生得善九品。據所感果有九品。唯知因亦有九品。不由加行生。任運而起。九品前後起無次第。不定得互爲因。若加行善加行生轉勝。不與劣爲因也。染汚卽不善有覆。由感果及治道有九品。准生得說(文)決云。生得善強。無勝劣故。互爲因也(以上)。
謂異熟生(文)麟云。無覆無記四種者。異熟任運而起。最爲微劣。威儀路作意而起。力用小強。勝前異熟。工巧處強想生故。力用更強。勝威儀路。化心通果。其力最勝。故如其次相望除前(文)惠云。異熟生心有九品。亦互爲因。任運起故。威儀等三加行生。不與劣爲因也。通果者。如欲界有四定化心果化心是定果。欲界四類化心與五地化心爲因。初定有四化心果。不與欲界化心爲因。乃至不與前四定化心爲因。以劣故也(云云)。
相應因得名事。惠云。若心王名因。心所名相應。相應之因。若心王爲因。卽是相應。相應卽因。持業釋。可知之(文)。
俱有因差異事。惠云。與俱有因別者。若心王·心所同所依邊。卽相應因義。若心王·心所互相依邊。卽俱有因義也(文)麟云。由互爲果義。立俱有因。如商侶相依共遊險道。由五平等共相應義。立相應因。如商侶同作食等事業。其中闕一。皆不相應故(云云)。
頌唯擧同依事。惠云。若心王·心所同依。必同餘四。故擧所依。不擧餘四。兩人觀初月等同。所緣·時·事·行相卽同。所依卽別。故頌不擧餘四(文)。
遍行因。麟云。言遍者。三義遍故。一遍緣五部。二遍隨眠五部。三遍與五部染法爲因。由此三義故名遍行。五部惑中。唯此十一有上三義。故名遍行。餘惑不然。故非遍行。此等廢立。如隨眠品。然此遍行能取他部果。若同類因唯取自部果。是故二因寬狹有異(文)古定問。貪·瞋·慢何不緣五部耶。答。貪·瞋重迷惑也。緣十一遍使起也。直不緣其諦。不緣五部。問。滅道下見疑等。何不緣五部耶。
異熟因異熟法故(文)古定。意云。有異熟法故(爲言)異熟·非異熟時。異熟無記。非異熟善·不善有漏也。有異熟·無異熟時。有異熟有漏善·不善也。無異熟無記也(文)。
異類而熟(文)第二卷四解中。第三解ニ當也。
第三世攝。惠云。同類·遍行·就三世位建立。故通二世。異熟等三因。就體建立。故通三世(文)古(定)云。異熟等三因通三世者。於過去·未來。雖無因用。其體皆有之。謂善體·不善體·心心所體也。遍行·同類。以前生爲因體。未來前生·後生不同無之。故不通未來。問。准三得思之。於未來前得後得其類別也。所得法可有前後類也。答。能得ノ得ハ有別體。故未來種類別也。所得體別無之。唯所得法隨緣合位。談前生後生。故不通未來也。
無爲無因果者(文)正文云。初句果字剩。多本如此。但一本無果字。可依此本(以上)。
謂無爲法於生不障(云云)釋無爲無果也。無爲是因無果(爲言)謂能作因ニシテ無果也。上無爲無因同之。體離繫果ニシテ無因(爲言)惠云。此因果者。體是能作因ニシテ無果。不能生當果也。是果當體是離繫無因。卽不從五因生故(文)。
非能證故(文)惠云。無爲不是能證智。故無離繫果也(文)。
餘二無爲(文)麟云。謂虛空·非擇滅二種無爲。但約不障。是能作因。果不行世故。非所引果。無記性故。非道證果(文)。
非卽非其自體(文)惠云。若言無者。無因卽無過去五因。無果卽無未來五果。若言非者。卽非體。其自不是因果也(文)。
言後因者(文)麟云。且果有五。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離繫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次第。狹者居先。廣者居後。六因次第。廣者居先。狹者在後。由此前因對於後果。後因對於前果。其離繫果非六因得。故此不論(文)寶云。由第三離繫非六因得。此中不論。與士用果少相濫故。次士用之前。及狹於士用果。非士用果後。故於五數之中。列在士用果前。不同四果廣狹次第。所以非次異熟之後(文)。
謂能作因於法(文)釋能作因名增上。論云。唯無障住。有何增上。卽由無障。得增上名。或能作因亦有勝力(文)寶云。答中有二。一以無障釋。二有用釋。以無障通與一切爲能作因故。名爲增上。有用增上如文可解(文)古(定)云。於增上。有有力增上·無力增上。此無力增上也。不障云增上事。國主不爲損害。居國安。爲障不可居國故也(以上)私云。准寶釋。通與一切無障爲增上也。
諸有情業(文)麟云。謂由有情業力。感器世間。故業望彼。有增上力(文)。
同類遍等流(文)光云。若同類因。唯取自界自地自部自性等流果。若遍行因。唯取自界自地自性染汚等流果。此二因所得果皆似因。故因雖二。其果唯一(文)。
等流得名事。寶云。同類·遍行因。俱是相似。力用少異。分爲二因。果但酬因。不辨力用。但據似因。名等流果。後等前流。名爲等流。等流卽果。名等流果(文)麟云。問。如邪見生有身見。唯性不同。同是染故。爲等流果。善生無覆。雖性不同。同是淨故。應是等流。答。染性易同。故得爲果。淨法難同。故不爲果(文)。
士用果(文)寶云。諸法作用名爲士用。從似得名(云云)古定。問。四種士用時。五果皆士用果也。何二因所得云士用耶。答。總卽別名也。光云。餘四從別立名。此一從總立名。雖標總稱。卽受別名。如色處等(文)。
五果釋名事。寶云。入阿毘達磨第二。釋五果名云。果不似因故名爲異。熟謂成就堪受用。故果卽異熟。名異熟果。果似因故說名爲等。從因生故復說爲流。果卽等流。名等流果。擇滅無爲名離繫果。此由道得。非道所生。果卽離繫。名離繫果(已上三果。持業釋也)又云。由此勢力彼得生故。此名士用。彼名爲果。士用因從喩得名。士用果是士用之果。又云。由前增上。後法得生。增上之果。名增上果(已上二果屬主釋也。云云)。
異熟果不通非情(文)光云。夫異熟果非共受用非情共受。故非異熟。又正理十八云。豈不大梵所住非情是別業果。亦應說彼名業異熟。何乃言非。有作是言。大梵住處。一切大梵業增上生。有餘復言。大梵住處相續未壞。餘可於中有受用理。故非不共(文)古(定)云。等流·長養通非情。異熟果不通等流·長養故。如彼不通非情也(爲言)。
明知不通等流(文)麟云。此宗五類義體。各別不同。互不相攝。今因此理。證顯宗義。故言明知。言通三性者。等流可知。其能長養卽通三性。所長養唯無記。如上已辨(文)私云。異熟果唯有記生也。等流·所長養三性生。故不相攝。等流三性生可知。所長養三性生者。能長養通三性故也(爲言)。
等流似自因(文)古(定)云。同類因自部自地後生法爲果故。等流果體同類因相似也。遍行因通五部故。部雖不相似。自地染法故。等流果體遍行因相似也(以上)。
離繫由惠盡者(文)寶云。由惠盡法。名爲擇滅。卽是擇滅名離繫果(文)。
如因下地加行心力(文)古(定)云依未至地有漏定。斷欲惑。得初定有漏定等。是同類因也。果等流果也。未至初靜慮攝也。餘准之(以上)麟云。言清淨靜慮生變化心者。謂簡味定等故言清淨也(文)。
不生士用果(文)麟云。問。此果旣不生。如何可說用彼力生名士用果。答。正理云。現見於得亦得說生名。如說我財生。是我得財義(文)不生士用果與離繫果差異如上。
除前者(文)古(定)云。以不障義爲能作因。故通三世。增上果不障義。故不通未來歟ナレトモ必無果前因後義故除前(以上)。
問士用增上(文)古(定)云。士用果依因勢力。增上果依因勢力。如何差別耶ト問也。答意。不障因·正造作。體各別也。施トモ不障用。其體不造作義。可有之故。依造作方名士用。不障方名增上也(以上)。
五取果唯現者(文)惠云。頌中不說能作因取與者。能作因中。未來世及三無爲法。不能生果。無取與。以不定故不說也(文)。
除能作因(文)光云。能作因現在取果而不說者。以能作因非定有增上果故。此頌中不說。謂無爲法及未來法。雖是能作因。而不能取增上果故。正理十八云。然能作因能取果者。定唯現在。與通過·現。若依婆沙二十一云。能作因。有作是說。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有餘師說。此能作因。過去·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然無評家。此論·正理同婆沙前師。又解。此論同婆沙後師。言能作因同五因現在取果者。從多分說(文)本義抄。能作因取果。唯可限現在也。但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者。婆沙評家義也。而能作因是廣以一切法爲體故。等無間緣體卽能作因ニ攝之門有之。故指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卽云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義邊可有之也(以上)。
二與果亦然者(文)古(定)云。俱有·相應二因。於現在與果。同時因果也。雖然。以能爲彼種之邊·正與彼力之邊。於同時起用。可分之也(以上)惠云。約二因能引邊卽取。與力邊卽與。與取皆同時義說別也(文)。
過現與二因者(文)古(定)云。同類因有等流果無間生者。自部自地同生無間也。有隔念等流果者。苦諦法生。無間餘部法生。次又苦諦法生。前苦諦等流果也。此云隔念。遍行因有無間生等流果。十一遍隨一現起無間生五部染法是也。有隔念等流果。十一遍使隨一現起無間善·無覆無記法生。次生五部染法。是前十一遍使隔念等流也。此二因無間生等流果時。現在起與果用。生隔念等流時。此二因過去與果スヘキ也(以上)。
問取果與果(文)論云。能爲彼種故名取果。正與彼力故名與果(文)光云。種是能生義。因有生果之能。故名取果。彼所生果。其因正與彼果力時。故名與果(文)寶云。取時爲因義成。名爲種子。與時正引果起。名之爲與。兩用俱在其因。不在其果。舊釋ノ爲因義成名爲取果義。不失也。果起酬因名爲與果謬也。是果力故(文)古(定)云。六因各有生果功能也。謂一因生時。此因可生何果。自分果ヲ取リ定ル位ヲ。施取果用云也。此因果緣會時。浮生相。此時前因引此果。令入現在用起。施與果用云也。因現起無間生果因。取·與二用同時起也。此因現起位。此果浮生相也。若隔念生果因。現在起取果用。此因過去落謝也。其後此因果緣會浮生相時。取果用有之。浮生相位。過去起與果用也。故此取果現在。與果過去也。問。已作用位名過去。何於過去起與果用耶。答。光ニ功能非作用(云云)意。因能自有與果義別非起作用(云云以上)。
論云善同類因(文)光云。別釋善同類因取與四句(文)。
第一句者(文)古(定)云。斷善根人。以九無間·九解脫道斷九品善也。第八品マテハ後後善得起也。第九無間道ニテ斷上上品善。此時上上品善得現起也。此無間道位。所得善法前得切未來住也。第九無間道生得。施取果用也。此得過去落謝後。其身善法不生成。彼得無起與果用也。第二句最初所得者。斷善根人。後續善時。前最後所捨得。今起與果用也。前句取取果用方。今取與果用方也。今最初所得善。前最後所捨得果也。問。續者前得ナリト云ヘハ最後所捨得ト聞ル樣如何。答。最初所得善得。今始起。此善前得ト云ヘハ。最後所捨得。今與果用ヲ起スト聞ル也。若過去餘諸善法得ナラハ。此善前得トハ不可云歟。續者今所得善法故。此前得ハ最後所捨得。今與果用ヲ起スト顯也(以上)續善根時。最初所得得限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者。光師初釋意也。今疏同之。本義抄。問。續善根時。彼果至生相位。前位多剎那善得。皆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何唯限過去最後所捨善得哉。答。此是正理論難今論之趣也。俱舍師救之意云。過去所有諸得。望今果見之。雖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望別別果見之。以前念念已起與果用畢故。以之爲俱句也。斷善根位所捨最後一剎那善得。從來未起與果用。今續善根時。初起與果用故。以之爲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之位也(爲言以上)堯抄云。問。第一·第二句。何唯約得。不約餘善耶。答。斷善時。善根先不現行。唯有善得。乃至最後時現行故也(以上)。
明法從因生(文)惠云。法從因生。卽七十二法。一一六因幾因生。分爲兩類。明心王·心所爲一類。色·不相應作一類辨也(文)。
法略有四○標四法也如次者(文)惠云。染汚法者。心王。大地十。不定尋·伺·睡眠。此上通三性。取染汚邊。惡作通二性。取不善。大煩惱六。大不善二。不定貪·瞋·癡·慢。小煩惱十。都三十七法。一一生時。除異熟因。餘五因生。異熟因生無記法。不生染汚法也。第二異熟生法者。取心王·大地·尋·伺。此十三取異熟無記性邊。從五因生。除遍行因。遍行因染汚法。不生無記法也。第三三所餘法者。除前三類外。皆是此中攝。取心王。大地十。尋·伺。大善十。此二十三法中。取苦法智已去無漏邊。有漏定善·有漏散善邊。威儀·工巧·通果無記全。加睡眠·惡作善性邊。共二十五。從四因生。除遍行異熟因生也。第四初無漏法者。取心王。大地十·善十·尋·伺二十三法。取苦法忍一念相應者。從三因生。除異熟·遍行·同類也(文)麟云。初染汚法從五因生者。是心法故。必有相應。相應因中。必是俱有因。染汚性故。有同類因。復通遍行。能作必有。故具五因。餘四准此。更不廣說。異熟法除遍行者。遍行唯爲染汚因故除之。問。異熟旣善惡爲因。無記爲果。如何可說從同類因生。答。後之異熟從前異熟生。以無始來有異熟果爲同類因。故得有也。三所餘法除異熟遍行二因者。非異熟故除異熟因。非染汚故除遍行因。從相應·俱有·同類·能作四因所生(文)。
此明色不相應四法(文)惠云。十一色及不相應分四類者。一染汚法者。色·聲·無表·四相·得。取染汚性邊。從四因生。第二異熟生法者。取眼等五根·扶根四塵·四相·得·無想果·同分·命根。取異熟無記性邊。從四因生。第三三所餘法者。五根·四塵取長養邊。色·聲取善及三無記邊。無表別解脫處中。定共全。道除苦法忍外餘苦智已去全。得·四相。取有漏善餘三無記邊。無漏除苦法忍外餘苦法智已去全。二定名身等三全。從三因生。第四初無漏法。取道共無表。得·四相取苦忍上者。從二因生也(文)。
不相應中染汚等(文)麟云。一染不相應。謂染法上四相等。二異熟不相應。五根等四相及命根衆同分等。三三所餘不相應。謂除上二類及初無漏餘不善有漏。卽除上四相及善有漏法上四相幷非得二定等四相。初無漏不相應。卽苦法忍上四相等(文)。
依一兩輩所望。頌疏講談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七月二十日。擬講英憲。
(大藏卿得業仁誂之畢。以英憲自筆予校之也)。
(弘治三己九月三十日。淨實)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七((頌疏論本第七))
麟云。解四緣義爲三門。一釋名辨相二明因緣相攝。三明因緣同異。初門隨疏釋。言相攝者。婆沙問云。爲因攝緣。爲緣攝因。答。互相攝。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餘三緣。有說。緣攝因。因非攝緣。謂五因是因緣。能作爲增上。等無間緣所緣緣非因所攝。二說無評家舊云。增上緣似能作因。因緣似五因。等無間緣所緣緣不似因。故因不攝。新云。前說爲善以有力無力俱有能作故。同異者。顯宗云。六因四緣體雖無別。而義有異。因謂能生。緣能長養。猶如生長二母有差別。又因能生。緣能辨。又近名因。遠名緣。此意總顯因親緣疎(文)光云。六因四緣作用各別(文)寶云。作用旣一。故知無異(文)。
說謂契經中說(文)寶云。因無正文。緣有經說。如契經中說四緣性(文)惠云。有四緣性。性是類義。雖所藉緣多。約性類皆四種攝也(文)光云。婆沙一百七云。因者如種子法。等無間者如開避法。所緣者如任杖法。增上者如不障法(文)。
因卽是緣(文)光云。若論六因四緣作用。各別互不相攝。然說因緣攝五因。增上攝能作因者。據用相似。以明相攝。其等無間及所緣緣不似因故。故因不攝(文)。
等無間者(文)惠云。第一釋約體等義。前一受生後一受等。若如此者。如前念善心起。卽有二十二心心所。後念無記心起。卽十二心心所生。如何名體等。第二說約用等。前念後念體雖多小不等。而力用等(文)麟云。於自類中無非等義者。謂外難言。色法小多不定不名爲等。心亦三性及有尋·伺等。何名爲等。故答言。於自類等無非等義。非約善惡異性名爲等也(文)古(定)云。第一釋。先後心心所。各自類相望云等。謂受心所。五受各別。一受ツツ生也。現在受體一。第二剎受體一也。故先後體等故云等。想等准之。不見三性相望邊也。第二釋心。欲界善心所二十二俱起。此次無覆無記心起。十二心所也。前生二十二。等爲後生想心心所爲緣(爲言)第三釋心前滅心心所。等爲後生心心所爲緣。後生心心所。等以前滅心心所爲緣生故。通緣及果云也(已上)決云。三釋心。後受以前心心所等爲緣。後想以前心心所爲緣。何レモ前ヲ爲緣齊シケレハ等ト云也。緣及果者。緣前心心所。果後心心所也。前心心所爲後心心所爲緣等故。等字又通前心心所也。所謂前心心所後想カ爲ニモ成緣。爲受爲緣。何レニモ等シク爲緣故也(已上)私云。此光第三釋心也。今疏第三釋光第四ニ當也。同(定)云。或等無間者。等無間ヲ緣ノ方ニテ見ル時。持業釋。等無間ヲ果ノ方ニテ見レハ依主釋也(已上)。
所緣緣(文)所緣緣·增上緣釋名如下。
因緣五因性者○生等五因是因緣攝(文)。
光爲正釋。
心心所已生者(文)光云。已生簡未來及無爲。心心所簡色·不相應(文)。
謂受戒者(文)釋色不等生。四段在之。第一也。古(定)云。受戒者得戒事。第三羯磨時。此第三羯磨時。深發深心入色界定人可有之。此人第三羯磨一剎那。色界定俱無表·欲界別解脫無表。俱時得身中也。而無表依表故。無表表色自類也。一表色生二無表色。非自類等。故不立等無間緣也。或無間生欲界無漏○(文)此第三羯磨時。異生入見道人可有之。此時一表色緣ト成。別解脫無表·道共無表生也(已上)。
三羯磨事。決云。別解脫戒。先到和尚所。不殺生戒持否ト說。能持能持三度唱之。如此七支戒畢。是第一羯磨也。又不殺生戒能持否。答如前。如此七支戒畢。是第二羯磨也。此時マテハ戒體身中不成就。第三反。又不殺生戒持否。答如前。此時七支無表色身中成就。相似相續起也。此次又入色界定。定共無表與前無表。二戒體成就。無間緣ハ唯一欲界無表。次念欲無表·定共無色二色生也(已上)此抄。初念一無表·第二念二無表。相對云不等生。前定抄。一表色·二無表。相對云不等生。追而可取捨也。論文云。欲界色或無間生欲色二無表(文)此文色與無表色相對スト(見)。
於一身中一長養色(文)古(定)云。所長養色。漸漸增長也。次第次第增長色。第二長養云也。本少分增長色法。此上又增長。本色不去若色法爲等無間緣者。本所長養色去。後後所長養色可施開避用。無此義故。非等無間緣也。不相違害者。第二長養生スレトモ。本長養色不去共住也。如人生長時。本肉上次第次第肉重(已上)光云。此約同時長養色非等故。色不立等無間緣。大德復言○此約前後色不等。非等無間緣(文)。
諾瞿陀樹(文)麟云。攝云。似此方柳。非正翻柳。古云。柳者謬也。應法師云。此云無節樹。一云縱廣樹(文)。
有別體性(文)惠云。有別體性者。此破經部許緣無境生心。如緣過未世·及三無爲·空花·第十三處等生意識。有部卽不許緣無生心。緣過未等。卽是緣過未名等生心。皆緣實法方生心也(文)。
增上卽能作(文)惠云。問。何以不言能作卽增上。論言增上卽能作耶。答。能作因寬。增上緣狹。能作因中。取無力能作因。爲增上緣。不有力能作因。所以言增上卽能作。不言能作卽增上也(文)。
所緣·增上寬狹事。惠云。有二說。一云。據增上體廣。所緣緣卽俱有法是。二云。或所作廣者。增上緣但據不障義。皆名增上緣。若所緣緣。卽要與能緣識爲境者。是所緣緣。若不爲境者。卽非所緣緣。此不爲境者。得爲增上緣(文)。
此言作用(文。因緣。士用果。或等流果。或異熟果。等無間緣士用果。所緣緣。增上果。增上緣增上果)光云。此與果用。過現衆多。故別分別。其取果用。若依正里。唯在現在。若依婆沙。雖亦通過去。唯等無間緣無多差別故。此不說(文)。
二因於正滅者(文)光云。相應·俱有。於果法滅位。與與果用。住異雖亦同時。滅相義當在後。故偏言滅。由此二因滅位與用。令俱生士用果有作用○又正理云。如是二因。雖俱一時取果與果。而今但約與果(文)古(定)云。六因時。約因時。云過現。今約果時。云正滅。果浮生相云正生。此果法滅被相位。名正滅。此二因同時果故。正滅位與果也。二與果亦然之位也(已上)決云。正滅正生。於果可論之。非因正滅正生也。謂同類·遍行等。落謝過去。生等流果。故因是在過去生相位ト不可云也。果被引過去同類因至生相。此引起所云作用也。故知等流果在生相時。同類因起作用。知生相約果也(已上)。
三因於正生者(文)光云。同類·遍行因。與與等流果用。若異熟因。與與異熟果用。其異熟因。果至生相。過去與果。必無果至生相現在取果。以此明知。此頌定約與果用說(文)。
決云。異熟因所生果。至生相起作用云。故知。頌而與於作用者。與果用也。若取果用。異熟因果作法。速疾第三剎那ニ其果現前事無之。故生相時。其因起作用者。與果用ナルヘシ取果用。今生相法在遠未來時。取果用象(已上)古(定)云。同類·遍行。其體前生故。果正生時與果也。因時依隔念等流·無間等流。可通過·現。過·現與二因位也。異熟因。又果正生位與果也。因時但過去也一與唯過去之故也(已上)。
餘二緣相違者(文)光云。等無間緣。於果生位。與與果用。故言相違。以果生時前心心所與其處故。果謂士用果也。前三因作用。於果生位。今所緣緣。能緣果法滅位。與與果用。故言相違。以心心所要現在時方取境故。果謂增上果(文)。
心心所由四者(文)惠云。問。等無間緣及因緣中。三因於正生位。所緣及因緣中。二因於正滅位。卽前後相違。如何言心心所四緣生。答。正理云。雖正滅位作用方成。而法生時。非無功力。離彼此法必不生故。正生及正滅皆是果。正生及正滅不取緣正生及正滅時。增上緣於未來及現在二世。皆與果力令生。故通正生及正滅時。與果用也(文)古(定)云。非云一一心心所具四緣。總約一切心心所。有四緣也。謂於因緣可有成沒也。染汚心心所。除異熟因。非異熟生心心所。除遍行因。非染汚性故也。三所餘心心所。非異熟無記。非染汚故。除異熟·遍行二因。初聖心心所。除異熟·遍行·同類。可思之(已上)。
二定但由三者(文)古(定)云。因緣中除相應因。善性故。除遍行因。非先業所感。除異熟因(已上)。
無想果不說事。惠云。二定從有心定爲加行引生故。此說之。無想果由過去無想定業引生故。略不說從等無間緣生也(文)光所引正理論初釋意也。可見之。
如是二定(文)釋二定爲出心非等無間緣也。故二定等無間緣生。爲出心非等無間緣。惠云。二定從有心定引生。二定後出心爲等無間法。不與出心爲等無間緣。是前入心與出心爲等無間緣。二定從有心引生入二定。能取二定及出心果。後出心卽從過去入定心爲等無間緣引生(文)。
餘由二緣生者(文)惠云。問。豈不無表由善心引生。何不說善心與彼爲等無間緣。答。以初念無表容不善心引生。如受戒者。第三羯磨容入不善心引無表生。沒第三羯磨是善心。自與後念善心爲等無間緣。不濫無表爲此緣。不同二定善心引生前後皆是善性也(文)。
塗灰外道(文)中論疏(嘉祥)一云。如十二門說。自在天變化。造化萬法。萬法若滅。還歸彼天。自在三品苦行。下品苦行。生腹行虫。次苦行。生飛鳥。次苦行。生人天。故生六道(文)碩法師疏云。此天有四空下四禪上。故色界之中間(文)元康師云。此天形體長大八千由旬。壽命八萬劫○大論云。過淨居天有辨淨居天。名摩醯首羅。卽此天也(文)。
或本云如斯發生自患(文)古(定)云。彼外道。三界衆生皆自在天子也ト計之。爾者生地獄等。我子ニ令受苦。何用耶。自患者。子受苦。父患也云也。或本云自喜(文)子令受苦。父爲喜歟。嘲心歟(已上)。
依彼頌言(文)麟云。依彼外道之頌。誠我善說也。此是論主調哢外道。故爲此言。然此頌意。自在天教化衆生。種種變現。應以險利等身而度脫之。能爲險利惡之事。名險。割截衆生。名利。燒衆生故。名能燈。現可畏身。名可畏(文)。
解云塗灰外道(文)初明三身。次有三阿下。釋由險利之次。次以龍貫人下。釋可畏怖之次。
顯所食也(文)神云。凡所飮食是此事故。今祭祀者皆以血肉髓祭之(文)。
大爲大二因者(文)堯抄云。四大種更互相望。有但有因。又四大種性類雖別。而同一事更相順故。有同類因也(已上)古(定)云。大爲大二因等者。大種望大種。俱有·同類二因也。第六卷俱有因出三類中。第一如大云也。前生大種望後生大種可成同類因歟。私云。以自他相望互爲因緣之文。意得之。望自俱有因。望他可云同類因歟。以同時異時可云自他歟。或望自同類因。望他可云俱有因。謂地大望地大云自。地大望餘三大云他。此則前生地大爲後生地大。爲同類因(自類相望)同時大種地大望餘三大。俱有因(他類相望)也。此事可問明師(云云。已上)。
能爲五因(文)麟云。言生因者。正理云。從彼起故。如母生子。立因者。正理云。能任持故。如地持物。持因者。由彼力持令不斷故。如食持命。養因者。能增長命。猶如樹根水所浸潤。欲知五因力用不同。應觀五喩(准此。生等五及俱有等五。總十因爲因緣也)。
此之五因於前六因能○(文)麟云。大種·所造非同一果。非俱有因。非心心所故。非相應因。非染汚故。非遍行因。無記性故。非異熟因。俱時起故。非同類因。設後起者。非類同故非同類(文)尋云。今疏此五因於前六因能作因攝(文)六因中能作因攝者。四緣時增上緣攝云心歟。答。不爾。四緣之時因緣攝也。其旨如本義抄。本義抄。問。光師心。生等五因相攝四緣時。作因緣·增上緣攝二。釋何釋爲正耶。光云。又解。前釋爲正(文)因緣攝云也。問。今論云增上卽能作。而生等五因能作因所攝也。尤可增上緣攝哉。答。光法師釋云。解云。生等五因是因緣攝○又婆沙一百三十一云。大種與所造色爲幾緣。答。因增上。因謂生因·依因·立因·持因·養因(文)下判正不處云。問。前解生等五因是因緣攝。後解是增上緣攝。何者爲正。解云。婆沙五事旣無評文。兩說不同。誰輒定。又解。前解爲正(文)但於今論文者。光法師釋云。問若據此解。因緣亦攝能作少分。能作亦攝因緣少分。何故此論·婆沙明相攝中不說。解云。理實亦攝。而不說者。以非全攝。略而不說(文)任今問答可通之也(已上)。
隨心轉身語二業(文)別解脫不隨心無表。七處各別受之。故非俱有因。第六對是也。隨心轉定·道二戒七處。一定心所得故。七處合可取可不故。是俱有因也。可思(云云)。
身語業能招眼等(文)古(定)云。善惡身語業。招異熟生色法也(已上)。
爲大唯一因者(文)麟云。問。前言無一因法。今何復言一因。答。此但約所造望大種。唯有一因。非謂大種起但由一因。故不相違。又此一因。約因緣中五因爲論。未言能作因(云云)惠云。爲大唯一因者。此文將所造望能造。爲異熟因。卽是因緣更加增上。卽是二緣生法。以此一頌但問因緣不問增上。前文言自他相望互爲因緣。不是能造望所造唯一因也(文)。
由身語二業能招異熟大種(文)身·語二業表·無表色。是所造色也。招異熟大種者。是八事俱生依身中。地·水·風·火。是能造者也。可思之。決云。問。上所造ハ所造カ爲メニ異熟因タル事ヲ明。云身語業招眼等。今云身語業招異熟大種果。此則招能造大種也。相違哉。答。依身八事俱生。其中色·香·味·觸方所造也。以此所造與所造爲異熟因。地·水·火·風方能造也。以此所造爲能造爲異熟大種因也(已上)。
十二心互相生(文)麟云。且於其中。烈略有五。一自界心。二異界心。三續生心。四防定心。五無漏心。約此五心。望三界別。以辨相生(文)古(定)云。下界ヨリ死上界ニ生。命終心必善無記(異熟威儀)心也。染汚心命終生上界事。無之。上界ニ命終下界ニ生。命終心通三性。欲界三性心ヨリ生無色善無記心。無之。無色望欲界。又爾也。下地染汚心ヨリ生上地諸心事。無之。上地染汚心ヨリ起下地無覆無記心事。無之。聖者欲善心ヨリ直起學·無學心。次第證人不爾。無學ヨリ直生學心無之。先起有漏心。其ヨリ展轉起學心歟(已上)本義抄。問。上地染汚心無間生下地無覆無記心。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付之。論疏中述諸心相生。未云有此義(云云)答。生二禪已上。未離自地煩惱之人。彼染汚心無間借起初禪三識身故。上地染汚心無間生下地覆無記心義可有也。今論中云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自界五心。除通果心(取意)故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自界威儀心云事。分明也。何云諸心相生未明此義哉(已上)。
不與欲界心爲所依(文)正文云。此文倒也。應云欲界心不與無色界心爲所依。故光幷麟同引正理論云。謂於未至ニ入出位中等無間緣。別所依體無容有故(已上)欲入無色界定之時。不起欲界心也。
所依遠(文)古(定)云。所依遠。依後三遠道理。無色心不成所依也。二行相遠。依空處近分。離第四禪染。生無色善等心也。依離欲染。不得無色善也。所緣遠。可准行相遠。四對治遠。以無色有漏道。不對治欲界。有漏離次下云故。又以無色無漏道不對治欲。餘八離自上故也(已上)問。依身欲界ニシテ無色爲依地。起無色定者。依欲界善。非起無色善耶。答。無色無漏從欲散善不可起。無漏必從有漏定起故。無色有漏定爲離次下地染。可起之。故起色界定後。可起無色有漏定故。從欲善心不可起無色定也。可思之。
對治遠(文)麟云。惡戒等法者。等取餘有漏法。二對治者。厭對治。謂加行道緣惡戒等法深生厭故。斷對治。謂無間道斷煩惱故。此二對治唯依未至。不依無色。故言遠也。舊云。無色望欲。無斷·厭對治。有持對治。謂能持彼得令不失故。亦有遠分對治。遠防彼惑令不起故(文)。
防定方便心。
作如是願(文)決云。染汚定者。入色界定。出定時。緣過去淨定。殊勝定也ト貪相應染心ナ起。此云染汚定也。味定トモ云也。防定方便心者。將入色界定之時發願。雖起欲界劣善心。不起色界染汚心。若起。退定因緣ト成ナラント思。云防定方便心也(已上)古(定)云。色界無色界。自地自地定ニ貪也。入定時ニモ。今貪愛起事有之也。爾此愛退無漏定緣成事有之。故厭之。入定時誓願之。何住定時件愛起。依前誓起下地善心事有之。名防定方便心也。退無漏定愛ヲ防故。防定云歟。同云。色界無覆無記心無間不生欲界善心。謂色界異熟威儀。生彼地起之故。不起下欲善心。通果出下地雖起之。與定出入。無間不可起欲散心也。無色界無覆但異熟生心也。生彼起之故不起。無色善心四遠故不生。染汚心命終俗生ニ約。欲染汚心生之善心不生也(已上)。
十二中除學(文)麟云。謂初出無間。是善心故。此二心不能生染。言欲界染不往彼界者。謂未離下染。必不往上生也(文)決云。初受生時。自地煩惱皆能潤生故。身·邊二見受生時。潤生力在之。但自力纒不起。自餘煩惱皆起也。論云。諸煩惱中。無一煩惱於結生位無潤功能。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自力現起纒垢(云云。已上)。
餘從五生七者(文)古(定)云。欲界無覆無記從五生出者。自界四心·色界善心也。此色善生者。欲界通果無記心也(能變化心也)通果心一切皆色界定ヨリ出入也欲界無覆無記生七者(自界四。色善·染汚。無色染汚也)不生色無覆事。異熟無記不起異地故也。不生威儀事。以下地眼不取上地境故也。無色遠故不生。無漏二心必定生故。欲無記ヨリ不生也(已上)。
謂欲界通果無記(文)十四能變化心。欲界變化心也。
色善生十一者(文)三界染汚四心續生時可生之也。麟云。初從定出。生欲界善心。命終下生欲界。生欲二染。入無色定。生無色善。往彼受生。生無色染。入無漏定。生學無學(文)依身欲界入色界定。出定時生欲善心。又生無覆無記。此欲界無記。則通果無記入定時事也。
此復從九生者(文)麟云。從欲散心入色界定。是從欲善心生。變化事訖。却歸淨定。卽無覆生無色定出。謂無色心生。無漏定出。卽學無學生餘可知(文)。
除欲界二染汚心及除無色無覆無記所以可知(文)色界定。未離欲者爲離欲修之。必從欲善心生色界定。從染汚心不起之。已離欲者易知。
有覆從八生(文)色染汚從八生。自界三。欲善·無記(受生時也)無色三(受生時也)麟云。除欲二染及學無學者。下染不能生染故。初生無漏心必淨故。故除此(文)不斷下染不起上染理也。
謂自界三餘無生理(文)異熟威儀不許異地起也(古定趣也)。
無色善生九(文)麟云。除欲界二善者。從彼定出。不生欲界善。以極遠故。生欲染。約續生說。又不依無色發通故。不生欲色無覆。幷學無學者。從無漏定出起彼定也。無色有覆生色界善染二心者。防定生善。受生是染生。欲唯受生故。但生二染不生善也。除欲色染者。未離下不生上。故除之。無覆生下染者。約續生說。色無不善。但生一染。有不善。生二染(文)。
學從四生五(文)麟云。加無學者。謂金剛喩定證盡智時。卽是學心生無學也。無學心自相生者。謂從前念引生後念。無有無學却生學心故。無學心但能生四。設從無學退歸學果。謂有漏心起煩惱退。亦無學心生學心也(文)。
明二十心相生(文)古(定)云。凡十二與二十。開合不同也。非有禪體寬狹。故光云。十二之與二十。開合爲異。體無寬狹(云云)。
加行得生得(文)加行善殊勝。數習薄故。斷善根本時身不持之。斷善加行位先立捨之也。生得善無始數習上善根劣。強惡法不相違。故難捨。上品圓滿之邪見起時。斷之也(已上禪讀抄)決云。加行善。四善根等。加行所得善也。生得善者。生得惠是也(已上)二十二卷。約聞·思·修三惠。釋加行·生得分別也。可見之。
威儀路心者(文)住者不行立居也。古云(定)威儀ハ威儀心所行處故。云威儀路。所行處者。此威儀心緣威儀生作用。云所行也。此威儀彼心作用令生物故云路。故威儀卽路也(已上)決云。光十一云。行·住·座·臥。名爲威儀。以長短等表色爲體(文)行·住·座·臥體色香·味·觸爲體也。欲行欲住心。此威儀心也似威儀者。廣物也。假令聞呼聲行ナトスル行·住·座·臥ノ方便ト成ル物。皆云似威儀路也(已上)。
古(定)云。往行時ノ足音等聲。是似威儀也(已上)。
工巧處有二(文)古(定)云。語工巧歌詠也。以五境爲體。四境肉舌也。歌詠等時。聲·肉舌和合故通五境也(已上)麟云。以語起時不離五境者。謂語是聲。必色·香·味·觸故具五境此謂音屈曲差別。二緣工巧心通五識者。此有語工巧故通五識。與威儀不同(文)決云。緣工巧通五識及意識者。身工巧以色·香·味·觸四爲體。聲不爲體。語工巧以五境爲體(如聲)故身·語合五識及意識通云也。以工巧時者。身·語共通六境故。異緣工巧(已上)。
二十心相生事。頌疏中雖有名言。正不明也。論中正明也。頌疏不明事。以十二心相生可准之故也。
已下堯圓抄全寫之。
二十心
欲界八心
加行善 生得善 不善 有覆 異 熟 威 儀 工巧 通果
色界六心
加行善 生得善 有覆 異 熟 威 儀 通果
無色界四心
加行善 生得善 有 覆 異 熟
無漏二心
有學心 無學心
二十心相生
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十心。謂自界七心。除通果心(通果心唯與色界善定相生故。總與自欲界心不相生也)及色界加行善心(欲界加行善心無間入無色界定故。從欲加行善心生色界加行善云也)幷學·無學心(欲界加行善心無間起學無學無漏心故也)。
欲界加行善心從八心生。謂自界四。卽加行·生得二善心。及不善·有覆二染心。除四無記心(通果心唯與定相生故。與自界心不相生。異熟生心勢力劣故。不生加行善。威儀·工巧樂作切用引發故。不能順起加行善心也)色界二心。謂加行善(從色界定出生欲加行善也)有覆無記(依身在欲界。起色界染汚定。如是願。我寧雖起下地善心。不起上地染汚。復染汚定所逼惱故。依起如是願。彼染汚定無間生欲界善。爲遮退失故也)學·無學心(從學·無學無漏定心出。起欲界加行善也)。
已上欲界加行善心相生
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九心。謂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色·無色界有覆無記心(欲界善心命終者。生色·無色界時。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色·無色界有覆心也)。
欲界生得善心從十一心生。謂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色界加行善(從色界定出。起欲界生得善心也)及有覆心(從色界染汚定出。生欲界生得善也)學·無學心(從學無學無漏定心出。起欲界生得善心也)。
已上欲界生得善心相生事
欲界不善·有覆無間生七心。謂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
欲界不善·有覆心從十四心起。謂自界七。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色界四心除加行善與通果心(色界四心命終者。生欲界時。二染心從彼四心生也)及無色界三心。除加行善(無色界三心命終者。生欲界時。欲界二染汚心從彼三心生也)。
已上欲界二染汚心相生
欲界異熟·威儀心無間生八心。謂自界六。除加行善與通果心(異熱·威儀心不生加行善與通果心所以。如前註釋也)色·無色界有覆無記(欲界異熟·威儀心命終者。生色·無色界時。欲界異熟·威儀心無間生色·無色二界染心也)。
欲界異熟·威儀心從七心生。謂自界七心。除通果心也(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
已上欲界異熟·威儀心相生
欲界工巧心無間生六心。除加行善與通果心也(除此二心所以如前也)。
欲界工巧心從七心生。謂自界七心。除通果心也(除通果所以如前也)。
已上欲界工巧心相生
欲界通果心無間生二心。謂自界通果心及色界定善。此卽加行善也。
欲界通果心從二心生。謂自界通果心及色界定善。此卽加行善也。
已上欲界通果心相生
色界加行善無間生十六心。謂自界六。及欲界三。謂加行·生得·通果心也(從色界定出。起欲界加行·生得善心。及起通果心也)無色界加行善心(從無色界定入學·無學無漏定。及色界加行散善心入無學無漏定也)。
色界加行善心從十心生。謂自界四。除異熟·威儀(異熟·威儀二心不生加行善。如前註釋也)欲界加行善及通果心(此二心無間生色界定如前。云云)無色界二。一加行善(從無色定色界定時也)有覆心(從無色染汚定生色界加行善也。是卽防定方便心也)學·無學心(從學無學無漏定心。若入色界定。若起色界加行散善也)。
已上色加行善相生
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八心。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通果心唯與定相生故。從生得善心不生也)欲界不善·有覆二染汚心(色界善心命終者生欲界時也)無色有覆心(色界善心命終者生無色界時也)。
色界生得善心從五心生。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也)。
已上色界生得善心相生
色界有覆心無間生九心。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除通果心所以如前思之)欲界四心。謂加行·生得二善。不善·有覆二染心也(從色界染汚定。生欲界加行生得二善也。色界有覆心命終者。生欲界時。色界有覆心無間生欲界二染汚心也)。
色界有覆心從十一心生。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除之所以如前也)欲界三。謂生得善·威儀·異熟三心也(此三心命終者。生色界時。此三心無間生色界有覆心也)無色界三心。除加行善(生得等三心命終者生色界時也)。
已上色界有覆心相生
色界異熟·威儀無間生七心。謂自界四。除加行善與通果心(除此二心所以如前也)欲界二。謂不善·有覆(色界異熟·威儀心命終者生欲界時也)無色界有覆心(色界異熟·威儀心命終者生無色界時也)。
色界異熟威儀心從五心生。謂自界五。除通果心(除之所以如前云云)。
已上色界異熟·威儀心相生
色界通果心無間生二心。謂自界加行善及通果也。
色界通果心從二心生。謂自界加行善及通果也。
已上色界果心相生
無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七心。謂自界四心及色界加行善心(從無色定人色界定時。無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色界加行善心也)學·無學心(從無色定入學·無學無漏定時。無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學·無學心也)。
無色界加行善心從六心生。謂自界三。除異熟(異熟生心不生加行善如前註釋也)色界加行善心(從色界定起無色定時也)學·無學心(從學·無學無漏定心出起無色定時也)。
已上無色界加行善相生
無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七心。謂自界四心及色界有覆(無色界善心命終者。生色界時。無色生得善心無間生色界有覆心也)欲界不善·有覆(無色界善心命終者。生欲界時。無色生得善無間生欲界二染心也)。
無色界生得善心從四心生謂自界四心也。
已上無色界生得善心相生
無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八心。謂自界四。及色界二心。謂一加行善(從無色染汚定生色界加行善心。卽防定方便心也)二有覆心(無色界染汚心命終者生色界時也)。
無色界有覆無記心從七心生。謂自界四。及無色界三。生得·異熟·威儀(此色界生得等三心。命終者出無色界故。無色有覆心從此三心生也)欲界三。謂生得·異熟·威儀(此欲界生得等三心。命終者生無色界時。此三心無間生無色染心也)。
已上無色界有覆心相生
無色界異熟生心無間生六心。謂自界三。除加行善(異熟心不生加行善所以如前註釋也)色界有覆心及欲界不善·有覆(無色界異熟生無記心命終者生欲·色二界時也)。
無色界異熟生心從四心生。謂自界四心也。
已上無色界無覆心相生
有學心無間生六心。謂三界加行善及欲界生得善幷學·無學也。
有學心從四心生。謂三界加行善幷有學心也。
已上有學心相生
無學心無間生五心。謂三界加行善及欲界生得善幷無學心也。
無學心從五心生。謂三界加行善及學·無學心也。
已上無學心相生
論云。由疑續善及界退還欲界善心。爾時名得(云云)尋云。續善時善生得者。常性相。界退還所得善。加行·生得中何事。答。光記見光云。問。界退還得欲善心。唯得生得亦得加行。解云。唯得生得善。又解。加行串習者亦得。如婆沙有此兩說。然無評文(云云)善心中得六(云云)今所言六心者。欲界無覆·色界善·幷無覆·無色界善·有學·無學心也。
論云威儀路等三無覆心(文)光云。威儀路等至十二處境者。別明三無記所緣境。異熟生心能緣十二處。此卽可知。故不別顯。威儀路·工巧處·通果三無記心。皆以色·香·味·觸爲所緣境。工巧處等。等取通果心。此二無記亦緣於聲。有語工巧故。工巧心緣聲。化人發語故。通果心緣聲。聲非威儀故。威儀心不緣。如是三心唯是意識威儀路·工巧處加行。不但意識。亦通四識·五識。夫通果心有二。一五識中通果。卽天眼·天耳通。二意識通果·卽變化心及發業通果心。此中且亦據第二通果心故。言唯是意識。若威儀路心唯意識者。據起威儀心說。若威儀路加行。不但在意識。亦通四識。若工巧處心唯意識者。據起工巧心說。若工巧處加行。不但在意識。亦通五識。緣五境故。若通果心加行。唯是定心意識。不通五識。故不論(文)。
此言加行者是緣威儀等心也(文)緣威儀心加行者。行·住·座·臥加行云心也。緣工巧同也。
明得心多少(文)惠云。此門意。如前成就諸根定量門。成欲界染心俱時及前後位。此染心容俱時得幾心也。容得者。容者約前後諸位許得。不俱時得六。所以言容也(文)古(定)云。得心多少者。得心者。云初得也。謂十二心中起何心時。初得何心云事明也。前約現起幷相生。此約得判多少也(已上)同云。問。欲染心初起時。同時必得此六歟。答。不爾。一切欲染心初起時。依此染心得餘心位位ヲ取合。得六心云也。餘可准之。欲染得六。總依三緣。一疑續善。二界退還。三起或退也。可思之(已上)欲界染心不得自界無覆無記(異熟·威儀等)心事。彼無覆無記無法前得故也。可知之。古(定)云。問。威儀·工巧數習者有三得。何不入得心數耶。答。威儀·工巧二無記。定不具三得。不定故不數之歟(已上)。
斷善事。善根者。信因果理。知因果理思也。邪見亘善惡撥無果報也。上品圓滿邪見起時。無始數習生得善斷也。斷善感無間果也續善者有二種緣。疑有心及正見也。疑有續善者。邪見撥無因果。善惡因果アルカト思疑有心起時。續善也。正見續善者。善根斷者因果道理有リト思フ決定心生時。續善也。問。疑無心起時。不斷善。撥無邪見圓滿位斷善也。若爾。疑有心起時。何續善耶。答。生得善無始數習故。斷難續易也。故疑無心不斷之。聊疑有心起。易續續善也。續善根時分。頓現除逆者。述造逆罪。斷善根者。無現身續善者。必轉身續善也。而緣力斷善物。生生時續善。生生者中有末心。地獄生有欲現前時也。因力斷善者。生改時續善根因力者執強地獄果報終マテ不改善思也(已上。禪讀抄)疑是染心(文)惠云。正起疑心時。及上界死生欲界一剎那結生心。唯染汚。此兩位染時。未來善上法前得。與此二染俱時得也(文)私云。准此釋。今疏結云起法前得得之也者。結疑續善幷界退還二緣也。
得欲不善有覆(文)惠云。由起惑退。約先凡夫斷欲界煩惱盡。復起欲惑退成三界染心也。界退還卽無色死。第二念受欲中有初心。成二界染也。無學正起欲界染時。卽退果得學心及無色有覆心也(文)古(定)云。依二緣一起惑退時。離欲色染人。後時起欲染故。此時得欲二染。下地成就上地染故。得色有覆也。無色染先成就有之故。不入此也。二界退還。無色沒生欲界時。得欲二染。此時又可成就色染也(已上)。
得無色有覆及學心者(文)古(定)云。此起惑退一緣也。謂羅漢退起欲惑時。得無色有漏及學心也。此時雖得色有覆欲染得色染時。上出之故。今無色云故略之歟。預流果不退故得學心羅漢不受生故。無色界退還也。故依一緣也。
此據無色命終(文)自界三者。色界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此通果無記。有法前得故也。得者皆法前得ニテ得之也。餘可准之。惠云。色界染心界退還。卽據受色中有初心。是染便自界三·欲界一。法前得與染心俱時得也(文)。
決云。續生時得欲界通果心事。如所依定得。定通果心所依定得。能依通果心必得之也。故今從無色沒生色界四靜慮之時。得其定故。其定能依通果心同可得之也。卽初禪欲界化。乃至四禪欲界化也(已上)。
無色染心得二心者(文)古(定)云。問。起惑退時。何不得善心等耶。答。聖人皆持三界善心(見)故起惑退時。善心等非初得也。問。生上地時。下地三性心悉捨之。何云起三界有漏善心耶。答。依依身。其地善無記有漏ナレトモ持之歟羅漢依身通三界。前三果依身欲界也。可思之。問。爾者。無色依身羅漢。退起欲色惑。可得欲色善心耶。答。於羅漢起惑退。無受生故無依身替。故記惑退時。染心斗得之不得善無記也。凡羅漢持三界善心故(見)故光之引婆沙十一文。可見之。凡依依身持善無記心。一人上三界善心不可持之。故聖者將三界善心云。捨下地時三性共捨之云。不作相違歟。能能可問之(已上)。
十二心內容得三心(文)古(定)云。得色善二界通果心事。由二位。二位共昇進時也。色善得色善者。從欲入未至地也。色善得二界通果。入根本得之。依色善得餘心事。此位ハカリ也。界退還起惑退時。初染心得故。依善得餘事無之。光釋云。此內色善容得三心。由二定。二由離染(文。已上)。
學四(文)古(定)云。得四心事由二位。一入定。二離染。離染有二。一由聖道離欲染。二以聖道離色染也。入定者。初苦法忍位也。此時得學心也。依聖道斷盡欲惑第九解脫道。得二界通果也。又以聖道離色染時。得無色染也。此皆依學得也。得無色善事。斷盡第四定染。入空處近分位也。光釋云。學心得四。由二位得等(文。以上)。
謂由聖道離欲界染心(文)麟云。以明學心故。言聖道。簡間道也。入根本得二通果者。謂通果非近分地故。要離染得根本時。方能得也(文)。
惠者說染心(文)古(定)云。指雜心云惠者歟。彼論心。染心現起時得九心。此論十四心ト說之(六·六·二故十四也)會此相違也謂色染·無色染·及學心。有重得也。色染心兩度得之。一欲染得色染時。二色染得色染時也。無色染·學心。各各三度得之。阿羅漢欲惑退起時。色惑退起時。無色惑退起時也。此論取重得云十四。雜心約單得云九心。謂色染除一。無色染·學各各除二。故除此五說九也。此論依重得說十四也。不相違(已上)。
善心中得六(文)古(定)云。六者二界通果·無色二善·無漏二心也。此論說七。於七中。二心各各兩度得也。二通果依色善得也。雜心除二心取五心。幷無學說六也。無記唯無記者。三界無記不兼得他也。勢力劣故(已上)。
依或人聖望。頌疏講讀之次。拾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八月二日。擬講英憲。
(大藏卿得業誂之。以英憲自筆校之畢)。
(弘治三。九月晦日。阿闍梨淨立三十六)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八(頌疏論本第八)
尋世間品得名如何。惠云。可破壞故名曰世間者。可破壞故。釋世字。墮在世中故名間。准此牒文者。頌疏可破壞故名曰世間之本在之歟。流布本無之。麟云。三界有漏可破壞故。對治故。名爲世間(文)准此等釋。世言破壞義。間者。三界有漏墮在破壞中故云間。有漏法無漏能治故云對治也。
問。云可破壞。云有對治故。意如何。古抄云。瓶衣等法終破損法也。心心所不相應等法終可被對治。故有漏道一往成能治。下地斷道。遷上地時被斷捨。乃至無色道起無漏道時被斷捨。故可對治義也(以上)。
一明有情世間(文)寶云。就世品中。先明有情後明器者。外由內感故。先能依。後所依故。先明內果。後明外果(文)。
一總辨有情(文)此科總別次第也。可思之論云○今次應說(文)二聚差別者。正定聚三聚別也。寶云。而有二問。一問三界體。二問於中處(云云)光云。第一明三界結前問起。於前品未已依三界分別諸心。今次應說三界是何各自界中處別有幾(文)。
列五趣名(文)五趣義如次下科。趣者。所往趣也。
梵云那洛迦(文)麟云。言捺落迦。此云苦具。亦云不可樂。婆沙云。問云。何故彼趣名捺落迦。答。是那落迦所趣處故。是中有那落迦故。名那落迦。言那落迦者。正理云。那落名人。迦名爲惡。人多造惡。顛墜其中。由如是故名那落迦趣。或近人故名那落。造重罪人速墮彼故(云云)准上兩名捺落。是短聲總談彼趣。那是長聲別顯所有。然今章中但一名耳(文)尋云。苦具意如何(以無量苦具可責罪人。故云苦具。鐵繩等生苦具也)三界義云。梵云捺落迦。此云苦器。造惡業人墮於苦器中。受諸苦故云苦器(云云)准此可思之。
以傍行故(文)麟云。正理云。彼趣多分身橫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非傍行者○新云。如傍蟹等橫行名傍○婆沙問云。何故名傍生。答。由形傍故行亦傍。由行傍故形亦傍。准此卽應牛馬等類亦是傍行(文)。
謂餘生中○(文)古抄云。釋鬼有四義。第一擧因。後三約果(云云)麟云。前世爲餘生也(云云)光云。餘生中喜盜他物習慳貪等(文)。
私云。慳貪是餓鬼業因也。故於前世由貪盜他物者。受餓鬼報(爲言)正法念經云。若人貪嫉狂奪人財。破人城郭。殺害抄掠。得財奉王大臣。轉增凶暴。墮熾然餓鬼中(文)。
又多是所祀祖宗(文)私云。於鬼種類品品也。勢力鬼住山谷居靈廟。若人不歸敬起災難。故所祭祀歟。或又祭祀得所棄食餓鬼在之。今釋顯此類歟。
又多希求○(文)私云。從他求遺落等食存活類歟。麟云。雜心從他希求名餓鬼(云云)又多怯劣○(文)此約卑賤形顯其類也。
孟蘭盆經疏(宗密云)然鬼有三種。一無財鬼。不得食故。二少財鬼。少得飮食。三多財鬼。多得飮食。此三中各有三。初無財三者。一炬口鬼。謂火炬炎熾常從口出。由前生燒壞村柵以此求財墮地獄。從地獄出墮此鬼中。二針咽鬼。謂腹大如山。咽如針孔。謂破齋夜食。盜竊衆僧之食故。三臭口鬼。謂口中腐臭。自惡受苦。以多貪名利自是非他。據此三種。寧呑鐵丸不食信施。少財三者。一針毛鬼。毛利如針。行便自刺。爲貪利故。妄行針灸及刺畜生。但爲求財不能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以販賣猪羊渴爛刀剝痛楚難堪。地獄罪終墮斯鬼趣。三大癭鬼。咽垂大癭自決噉膿。由嫉妬於人常懷瞋恨故。多財三者。一得棄鬼。謂常得祭祀所棄食故。以罪多福少。少施多慳。棄擲之物方能惠施故。二得失鬼。謂常得卷陌所遺食故。以於現財常生慳着疑欲失者方起捨心故。三勢力鬼。謂夜叉·羅剎·毘舍闍等所受富樂。類於天人。或依樹林。或住山谷。或居靈廟。或處空谷。形竪而行。屬於鬼趣(以上略抄)又多怯劣身心[*參](云云)私云。怯劣顯身劣卑形。輕[*參]顯內心麁動歟.金光明疏(嘉祥云)輕[*參]難者。謂心無主當卽是散亂煩惱。若配八難。卽是世智(云云)准之可知之。
言人者(文)梵云末奴沙。麟云。婆沙問云。何故此趣名末奴沙。答。昔有轉輪王。名曼馱多。告諸人曰。汝等若有所作。應思惟稱量觀察。爾時諸人卽隨王教。欲有所作。皆先思惟稱量觀察。便於種種工巧業處而得善巧。以能用意思惟所作事故名末奴沙(文)多思慮故(文)私云。於五趣中簡餘處云多歟。思慮者。於諸事思慮分別莫過人也。或又指種種事業思惟稱量事歟。法苑珠林云。契經說。人有三事勝於諸天。一勇猛。二憶念。三梵行(文)義章云。如雜心釋。意寂靜故名之爲人。此就人德以釋也。以人能思斷絕邪念。名意寂靜(文)法苑珠林云。如婆沙論中釋人名。止息意故名爲人。謂六趣中能止息煩惱惡亂之意。莫過於人。故稱止息意也(文)。
言天者(文)義章云。如雜心釋。有光明故名之爲天。此隨相釋。又云。天者。淨故名天。天報清淨故名爲淨。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爲天(文)麟云。婆沙問云。何故名天。答曰。於諸趣中彼趣最勝樂善最妙最高故名爲天。有說。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身光恒照晝夜等故(文)。
或復尊高○(文)尊高者。身形勝妙最尊最高(爲言)神用自在者。神通德用顯也。衆所祈告故者。諸人於諸天祈禱告啓也。
六欲天者(文)於五欲妙境受快樂故名欲天一四大王衆者(文)四王天委第十一卷在之。惠云。王卽四王衆者。類非一故。卽七金山日月宮四層級住者。君臣合擧。舊名四王天。不得其衆。四王者。東持國主。南方增長主。西方廣目主。北方多聞主也(文)。
二三十三天(文)麟云。妙高山頂四面各有八部天衆。謂金剛手等。帝釋居中。總有三十三處。故名三十三天也。惠云。忉利。此云三十三天。亦臣·主合立名也(文)。
此云時分。光云。夜摩天。此云時分。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哉(文)寶云。此云時分。受五欲境知時分故(文)麟云。言時時唱快樂者。謂晝夜六時唱樂也(文)。
此云喜足(文)光云。此云喜足。謂彼天處多於自所受生喜足心(文)麟云。昔云兜率天是也。此名知足。一切後身菩薩咸皆生彼天中名一生(文)。
五樂變化天(文)樂具變化天(爲言)麟云。謂此天隨心樂欲受用境。卽自能化種種樂具(文)。
六他化自在天(文)麟云。言於他化中得自在者。謂此天欲得受用境。便餘劣天子等變化種種樂具受用也(文)。
一等活地獄(文)光云。正理云。衆苦逼身。數悶如死。尋蘇如本。故名等活(文)麟云。牛頭唱活故活也(文)義章云。如龍樹說。此地獄中諸受罪者。各共鬪諍。惡心熾盛手提利刀互相殘害。悶絕而死。宿業緣故凉風來吹。獄卒咄之。罪人還活。應聲卽活。從此義名活地獄。多由殺生故生其中。玄賛(六云)。虛空中有大聲言。此諸有情可還等活。可還等活。次彼有情欻然後起如前。苦具還受殘害(文)。
二黑繩地獄(文)麟云。一釋如章。又云。謂彼有情業感鐵瑣狀。若黑繩鋸斬故曰也。又彼有情所有筋脈。悉皆化作黑繩。鋸斬故曰也(文)義章云。以黑鐵繩拼諸罪人。悉令斷絕。故云黑繩。此地獄中苦事衆多。黑繩事顯故偏名之。以其先世讒謗良善。妄言·綺語·兩舌·惡罵·枉殺·無事。或爲奸吏酷暴無道故生其中(文)玄賛云。以黑繩拼之。或爲四方。或爲八方。彼旣拼也。隨其處所。若鋻。若斫。若斫。若削(云云)。
三○衆多苦具(文)鐵繩等生苦具也。惠云。卽狹名獅子頭馬頭逼身。合黨卽自朋類相殘害也(文)麟云。合黨釋義如章。又彼有情將受罪時周匝有山。一時合逼故曰衆合(文)義章云。於中獄卒化作種種虎狼·獅子·猪·羊·牛·犬·一切種形。殘害罪人。或復化作兩山相合鐵輪鐵網一切苦具。治諸罪人。以衆苦具同皆合會殘害罪人。故言衆合。以其先世多殺衆生故生其中(文)玄賛云。此苦有三。兩山迫二鐵槽壓。三鐵山墮(文)又云。衆合苦相彼有情或時展轉聚集和合。爾時獄卒兩山迫之。復令和合。置大鐵槽中壓之。復令和合。有大鐵山從上墮(文)。
四[号*帝]叫地獄(文)義章云。有大鐵城。五百由旬。獄卒在中。或斫。或剝。或刃。或刺。或鞭。或打。或棒。或杵碎其頭。或驅東西如是非一。令諸罪人發聲叫喚。名叫喚獄。良以先世斗稱欺誑非法斷事。受受寄不還。侵陵下劣。惱諸貧苦。或破城邑。傷害剝切離他眷屬。或復詐善誘誑殺之。令人叫喚故生其中(文)。
五大[号*帝]叫地獄(文)一義章云。切苦具轉重於前。獄卒於中。或驅罪人入熱鐵屋。令大叫喚。名大叫喚。以其先世熏殺一切穴居衆生。或復繫閇。墜陷深坑。令大叫喚故生其中(文)。
六炎熱地獄(文)義章云。此地獄中二。銅鑊一名難陀。二跋難陀。熱沸鹹水涌波於中。獄卒羅剎又諸罪人投之於中。或投炭坑。或投沸灰。或以膿血而自煎熬名熱地獄。以其先世惱亂父母及諸師長一切沙門婆羅門等。令其心熱故生其中(文)。
七極熱地獄(文)義章云。以其先世活煮衆生。或復生爓。或以木貫生而炙之。或燒山澤及諸聚落佛塔僧坊。或推衆生令墜湯火故生其中(文)。
受苦無間(文)惠云。卽約自身受苦不休息或無樂間苦。卽約無外樂間內苦。或更有受生及身形無間等也(文)麟云。言受苦無間者。謂彼苦具最極增上。逼害有情相續不斷故。故名無間。言無樂間苦者。謂等活等七暫遇凉風時時有等流樂。以間其苦。今此中無故曰也(文)。
一南贍部州(文)麟云。此無相當故不翻名(文)惠云。舊云。閻浮提者。提是河名。卽無熱池四河中一。數名拔提河。中有金。名閻浮檀金。河邊有林。果大如八石瓮。新譯取樹名贍部州也(文)。
此州南邊有○(文)本義抄。問。此州南邊有贍部樹歟。答。此州北邊有此樹也。於今釋。者。一義云。此釋意述此州名南贍部州之由故。此州須彌山南邊有贍部樹故名南贍部州(爲言)非謂贍部州在處有此州南邊也。一義云。此州之中。北邊南邊。處處可有贍部州也。故勘圓暉釋一一云。於此池側有贍部林樹高大其菓甘美。依此林故名贍部州。或依此菓以立州名。任今論文明。北邊有贍部樹。當卷云。此州南邊有贍部樹。指南邊有贍部樹也。故清凉大師演義抄八(上云)。若立世阿毘曇云。樹在此州之南(文)。
東勝身州(文)麟云。梵名毘提訶州也(文)。
以牛爲貨易故(文)麟云。西州梵名瞿陀。此云牛貨。因高樹下有一牢牛。爲貨易處故以名焉(文)起世經云。閻浮提人所有市易。或以錢寶。或以穀帛。或以衆寶。瞿陀尼人所有市易。或以牛羊。或摩尼寶。弗婆提人所有市易。或使則帛。或以五穀。或摩尼寶。欝單越人無得市易欲自然(文)。
此云勝處(文)麟云。彼州壽命·衣服·飮食等。皆勝餘方故曰勝處(文)。
大梵天王所領衆故(文)惠云。此上者約處。所在欲界上。亦有情約處勝名上。後釋勝也。光云。正理二十一釋諸天名云。○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衆梵輔者。於大梵前行列侍衞故名梵輔(文)。
廣善所生故(文)惠云。廣善所生。卽是無尋有伺定業。又准下文修四梵福量得生也。第十八卷云。一爲供養如來馱都。建卒都婆於未曾處。二爲供養四方僧伽。造寺施園。四事供養。三佛弟子破已能和。四於有情普修慈等(文)。
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文)麟云。謂中間禪梵王所得。以無尋故勝下。界有伺故未及上。故名中間。言最初生最後沒者。謂劫初時梵王最前生。劫壞之時最後而沒也(文)。
威德等勝故(文)古抄云。威德等勝也等者。指梵輔天也。或擧威德等取諸餘德也(以上)於二禪內光明○(文)云第二禪也。寶云。自地天內光明最小故名小光(文)。
意地樂受故○(文)麟云。無五識者。名意地。離下地喜貪。說名爲淨(文)本義抄。問。意地樂受旣通染汚。何立淨名哉。答。意地樂受說名爲淨者。第三意異熟樂受說名爲淨(爲言)非謂意地染汚樂受名淨歟。善法及無覆無記法。名爲淨地也(以上)本義抄。問。上中品障者。指上中二品歟。答。五品雜修意者。唯。就上品中分別之也。所謂一上下品。無煩天業因。二上中品。無熱天業因。三上上々品。善現天業因。四上勝品。善見天業因。五上極品。色梵天業因也。故婆沙論云。雜修意是勝功德非下中品所攝。唯有上下·上中·上上·上勝·上極。故唯有五(文。以上)。
如雲密合(文)古抄云。問。旣云雲地。云何云如雲耶。答。雲是龍氣也(云云)故雲有下天事也。上天地雲似云雲地歟(以上)。
煩謂煩雜(文)惠云。上五天皆名無煩。唯聖居。下地煩惱斷名淨。淨身所居名淨居也(文)已得雜修上中品定(文)雜修靜慮事。如第二十四。古抄云。依五品雜修定生五淨居也。立品者。上下·上中·上上·上勝·上極品(以上)故名無熱(文)麟云。或令生下煩惱名熱。此初遠離得無熱名。或復熱者。熾盛爲義。謂上品雜修靜慮及果。此由未證故名無熱(文)。
餘品至微(文)惠云。有上極一品定障。名餘品也(文)。
故名淨居(文)光引正理云。離欲諸聖。以聖道水灑煩惱垢故名爲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或住於此窮生死邊。如還債盡故名爲淨。二者所住故名淨居。或此天中無異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文)。
言除無想天者。麟云。正理云。無想天卽廣果天繫業果故。不應別立爲一天處。然梵王是一。要依同分立。天處名非一梵王可名。同分故與梵輔合立爲一天處。高下雖殊地無別故(文)。
更無別地(文)薩婆多宗意立十六天。不立大梵無想一地。同處無別地故也。
不別身形壽量皆不等(文)神云。然梵衆天壽量半劫。身量亦有半踰繕那。至梵補天壽量一劫。身量一踰繕那。又至大梵天壽一劫半。身量一踰繕那半(文)。
與廣果天身壽等(文)壽五百劫。身五百踰繕那也。
因果別故(文)古抄云。廣果天業(有心定)果(有想)無想天業(無心定)果(無想)因果俱以有心無心爲別也(以上)。
無色界都無處所(文)本義抄。問。旣云空無邊處等豈無方處耶。答。若色界天上別有無色界天者。可云無色界有方處。而色界天上別無無色界天。故云無色界中無有方處也。但於空無邊等之處言者。以衆同分及與命根名處。非方處名處也(以上)。
一空無邊處天(文)二十八卷云。謂修定前起加行位。厭色境故作勝解想。思無邊空加行成時名空無邊處(文)。
於過去修得定處中有起(文)無色沒生欲色界時。彼中有起在處。光二釋在之。今釋當光初釋也。光云(初)釋言是處者。於欲色界隨其所應得彼定處(文)此釋意任論現文也。論上標。謂於是處得彼定者。下云。命終卽於是處生故述。卽於是處中有起故。是處之言無諍可指上。謂於是處之是處見。可思之惠云。准疏釋卽於過去得定處中有起。此釋恐非。應是無色界死處中有起名卽於是處。若取得定處。豈無色界生經二萬劫等無行動等也(文)尋。光第二釋如何。光云。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卽於應所生處中有起故(文)此釋當生所起中有(爲言)。
無色無身○(文)惠云。問。若爾欲·色界心等。何故不依同分及命耶。答。無色同分命強。從勝定生能伏色想。若欲色界身勝。心依身轉也。又欲色界同分及命。此二依色轉。無色同分及命自相依。欲色同分命不相依者。以二劣不如無色也(文)相依者。命根依同分。同分依命根也。
界是總名(文)光云。言界者。或是持義。或種族義。界者。有三義。一族義。族謂種族。謂三界繫法不同各有種族也。二持義。持謂任持。三界法各自任持不相雜亂。三性義。性謂體性也。三界一一各有自體性故。可思之。義章云。經名爲界。亦名爲性。界別名界。性別名性。諸法性別故名爲界(文)神云。又二十居止是欲之界名爲欲界。此界力能任持欲。欲從所持爲名。故名欲界。色·無色界約義而辨。應知亦爾(文)。
欲所屬界○(文)此是論初解也。光云。欲是能屬。界是所屬。能所合論故名欲界。以欲強故且別言欲。卽以別標總界也。如人所屬縣。人是能屬。縣是所屬(文)論下文云。又欲之界名爲欲界(文)光云。第二解約依主釋。此界是欲之界。故名欲界(文)初解第六囀依主釋。第二解第七囀依主釋也.
如言胡椒飮(文)光云。飮中有胡椒名胡椒飮。環上有金剛寶名金剛環。具足應言胡椒所屬飮金剛所屬環(文)寶云。如飮中胡椒屬飮義。鐶上有金剛寶。金剛屬環義。由此飮名胡椒。鐶名金剛(文)。
名之爲欲(文)惠云。貪心名欲。境非是欲。能生欲故名欲界。色界色勝。不能生欲。不得名欲。五蘊名界。欲屬此五蘊。或界能生欲名欲界。色·無色界准此釋(文)。
如經頌言(文)寶云。此頌是舍利子對外道說。外道計。欲是外境也。佛法言欲卽是貪也。第一句非外道。第二句述自宗。後兩句釋非境因也(文)。
世諸妙境(文)光云。問。何故名妙。答。如婆沙一百七十三。一解云。復次諸欲下賤。而貪欲者分別增益取爲淨妙。故說爲妙。問。何故但言五欲妙境。不云法耶。答。如婆沙云。意所識法。何故不立妙欲耶。答。皆是愛所緣者立妙欲。意所識法有非愛所緣故不立妙欲(文)。
邪命外道(文)神云。尼揵子[亻*杲]刑邪命外道。詰尊者舍利子(文)。
舍利子事。惠。梵云舍利弗咀囉。今言舍利弗訛也。舍利弗此云鶖。卽百舌鳥。是母名。咀囉云子。以母辨才如鶖鳥。此是彼子故以名焉(文)。
苾芻事。惠云。苾芻此云乞子。舊云比丘。西國草。具五義四德。五義者。一此草未生。諸草競生況佛未出世外道皆與。二此草生已諸草皆滅。況佛出世外道投佛出家。三此草生已掩諸嗅氣。況佛出世所至之處止諸惡事。四此草不致旋嵐猛風傾動。五此草不致麁垢染汚。況佛破戒垢不能染汚。四德者。此草香氣遠騰。二引蔓滂布鈞鎖相連。三此草伺日傾。四此草如來涅槃悉變自。苾芻具前五義四德取草名也(文)。
一三界一多事。論云。三界無邊如虛空量。雖無有始起有情。無量無邊佛出於世。一一化度無數有情。令證無餘涅槃界。而不窮盡猶若虛空(文)。
一世界橫竪事。論云。當言傍住○不說上下。有說亦有上下方。餘部經中說十方。故色梵上復有欲界。於欲界下有色梵(文)光云。說一切有部。答。說有八方世界傍布。經中旣說四方。不上下。明知傍布。經說四方攝四維也(文)有說亦有上下二方(文)。
一日月所照事。光云。一日月所照名一世界。千世界有一梵王。梵王通爲千世界主(文)。
一離欲通局事。惠云。問。若離此欲界貪。諸欲界貪皆得永離否。答。皆得永離。以同修欲界故也(文)麟云。若發神通。但往自界不往他界(文)。
於中地獄等(文)惠云。於中地獄等者。前明三界。通外器·善·染·中有。今五趣狹。唯取異熟無記五蘊有情爲體。故言於中(文)。
謂前所說地獄○(文)問。阿索羅何趣攝耶。光云。婆沙一百七十二說阿索落。有說是天趣攝。如是說者是鬼趣攝也(文)評家意鬼趣攝也。阿索羅者。其性諂曲憍慢無入正性離生。若天趣攝者。寧無入聖義耶。
若通善染趣便相雜(云云)本義抄。問。婆沙有說意。會趣雜亂。惠云。若以成就則有雜亂。若以現行則無雜亂。謂地獄趣於地獄趣業煩惱成就亦現行○(文)如何。答。未得其意。於他化自在天等造地獄等業之時。可起彼業能潤煩惱故。設雖約現行爭可遁趣雜亂過哉。難云。三界體廣通善染。五趣體可同之。答。光師所引婆沙論中云。然由煩惱界有差別。由異熟蘊趣有差別。是故趣體唯是異熟(文)由煩惱繫傳論三界差別。故三界體雖通善染汚無界雜亂過也(以上)古抄云。趣所往故不攝能往善染業也。界分齊義。故於欲界有三界業。隨應可攝三界也。
第三明七識住(文)七識注。義章云。五陰之中色想行。爲識所依故。名識住。住義如何。依如毘曇心王之體。依於同時色受想行故名識住(云云)又云。七識住者。如經中說。何故說者。爲破外道別計故也。有諸外道計識爲我。釋善而居佛爲破之。故說識住非我住也(文)別計者。五蘊各別計我也。又云。此之七處心識樂安故名識住(文)又云。問曰。何故不名受住想行住等。偏云識住。釋言。住義理亦應通。但識是主故偏說耳(云云)本義抄。問。以識蘊可爲七識住體耶。答。可爲七識住體也。付之識所樂住名七識住。而以識望識之時。不可有樂住之義。何以識可爲識住體耶。是以論云。四識住當知四蘊唯自地(文)以識不爲四識住體歟。答。以識可爲識住體也。但以識望識於無樂住義之難者。於生處所攝異熟五蘊。不別分折。總生喜染之時。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故識樂住識之義可有也。光釋云。於契經中雖有是說。而於生處所攝五蘊中不別分折。總生喜染緣識義邊名識食。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文)次於四識住例者。立七識住。由與識爲因爲果。展轉相資。識隨樂住之義。前後念識相望之時有此義。故以識立爲七識住體。立四識住。由與識俱行親近和合能爲助伴之義。以識望識無此義。故以識不可爲四識住體也。
於三界及五趣中○(文)惠云。七識住更狹。於五趣中。取人·天二趣少分爲七識住。故云卽於三界及五趣中也(文)。
如其次第(文)光云。卽於三界五趣中從下至上。如其次第識住有七(文)狀貌異故(文)論云。言身異者。謂彼色身種種顯。形貌異故(文)寶云。種種顯狀貌者。青黃等異。種種形狀貌者。長短等別(文)。
言由身異者約體言有異身者據成就(文)光如今疏。麟云。約體者。謂約彼此長短等色體以明也。據成就者。謂長短之人各自成就長短之色也。此同舊(文)惠云。由身異者。約衆多有情各各體類異故。或有異身者。約各各成就一身(文)寶云。彼由身異卽是別指色身。或有異身卽是總標假者(文)麟云。正理師云。彼由身異者。就依主釋身之異故。或有異身者。是所有義就有財釋(文)。
言由想異者約體(文)光如今疏。光云。言想異。三想不同。言苦等想。約相應受分成三種。若在欲界具有三想。若在初定除苦有二。彼由想異。約體以明。或有異想據成就說(文)寶云。欲界人天三受互起。名爲想異。初意中除其苦受。彼由想異別指想心。或有異想。總標假者(文)。
同想一因(文)光云。正理二十二云。豈不梵衆言我從彼生。而大梵王言。我能生彼想卽有異。如何言一。此責非理。梵衆梵王同執一同而生想故。或緣所化想是一故。解云。同執一因。同緣所化。想無別(文)故與此論意同。
大梵王身○與梵衆不同(文)本義抄。問。第二識住身異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歟。答。當處相望論身異義也。付之。今論云。大梵王身○與梵衆不同故名身異(云云)如此文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見)如何。答。光法師釋。第三身一想異識住云。言身一者○(文)如次下所引。此則第二靜慮名身一。旣當處相望論之。准彼思之。於初靜慮名身異。當處相望論之云事必然也。但於論文者。光釋會云。言身異者。梵王梵衆其身各異。故名身異。此文且以大梵對梵衆明身異。梵補梵衆當處相望身亦有異(云云)難云。自本當處相望論身一異者。設雖一往何論中以大梵王望梵衆明身異義哉。是以於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異天相望。假不論身一異哉。答。梵王梵衆王臣相雜一處與住故。異天相望且論身異也。第二靜慮第三靜慮全無此義故。假不明三天相望論身一異之義也故。惠暉釋如次下引之(以上)本義抄。
彼諸梵衆初見(文)有差別故(文。以上可見之)寶云。正理論云。謂諸梵衆初下生時。見大梵王威光赫烈。雖懷敬恭欲往親承。威光所逼未果前詣。於茲荏苒遂致多時。後勵專誠預近瞻仰。到已皆共作是念言。我等曾見乃至廣說。謂彼近見大梵王時。便能憶知先所見事。後能了達衆下生前獨有梵王及心所所願(文)此釋意云。諸梵衆從極光淨天沒。初生梵衆天時。見大梵威光。遂經多時後親近之。能憶知初受生時先所見事。復起宿住通。了達梵衆未下生前。大梵王獨起。當令謂有情生我同分內之心願(爲言。以上)。
亦攝小光淨天(文)正文云。淨字剩歟。
彼天顯形○名身一(文)惠云。問。初定亦有三天。如何卽言身異。答。以梵輔與大梵同一地攝。臣主相依勝劣有殊。故言身異。二定三天各別地無有臣主。自他論之卽各不別也。又此三天顯色光明不相妨礙。卽一身形三天大小卽別也。光云。言身一者。無異因感其身。是同故言身一。若望同地三天。上下相望其身亦異。而言身一當處相望。故正理二十二云。彼天中無有表業等爲因。所感差別身形故。云身一卽形顯等同處。諸天相無別義(文)。
樂非苦樂二想(文)麟云。問。二天喜受。如何名樂。答。三受明義。喜亦名樂。問。樂等是受如何名想。答。受想相應說名樂想等(文)。
又云。問。旣取五蘊。何獨言識。答。以識強故從強立目(文)。
身想一(文)麟云。問。豈不此天亦有近分中捨。何言想一。答。彼樂寂靜恒無厭時。不入近分捨故。不同二禪喜受擾動有厭入捨也(文)惠云。經部問。第二定厭根本喜起近分捨。卽言想異。第三定厭根本地樂起近分捨。如何乃言想一。答。二定喜麁動有厭時。卽起近分捨言想異。第三定未寂靜凝然故無厭時。不起近分捨。言想一也(文)。
由二善想(文)寶云。初靜慮中言想一者。是戒禁取故言染汚。第二靜慮是定心故名爲善想。第三定中受異熟樂。無厭捨故名爲想一。無記想也(文)麟云。謂是善定心相應受故(文)。
無想事(文)麟云。無想果也(文)。
有頂昧劣故(文)第二十八釋昧劣故立名云。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謂無下地明惠勝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文)。
明九有情居(文)九有情居。義章云。九衆生居如經中說。何故說者。爲破外道想計故也。有諸外道總計衆生以爲神我。釋善而佛爲破之故。說斯九是衆生居非我居也(文)因茲復說(文)想計者。五蘊和合有想御我計之也。寶云。九有情居非經所說。因釋經中說七識住故。便釋故(文)可准之。
兼有頂天及無想處(文)寶云。此二不立識住者。以有懷識法故。識昧劣故。云非識住(文)義章云。問曰。向前七識住中。不說無想及非想處。今此何故通說爲居。釋言。此處殘害心識。故非識住。不滅衆生。是故說爲衆生居也(文)。
明四識住(文)問。四識住中可攝中有耶。答云。可攝中有也。
釋曰(文)此一段有五門。一標名釋相(四識住者標名也之下)二辨體門(當知四蘊者辨體也之下)三就地分別(自地者之下)四簡別門(說獨識非住者之下)五同異門(有漏獨攝者下)。
如經言識隨色住(文)住者所依著之義也。論云。識所依著名識住故(文)光云。此自地自身有漏四蘊。是識所依。是識所著所依。謂識俱生依同時助伴令識起故。最極親近故名爲依。非要是識所依根故方名所依。此所依言顯親由藉義。所著謂識所著境。通俱不俱。引識起故。諸有漏識隨於愛力。依著於彼。有斯二義。故名識住(文)本義抄。問。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爲所著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心法現起之時不緣同時相應法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爲所著義全不可有也。由所依所著之義。總以色等四蘊立四識住之時所依之義。廣亘同時色等四蘊。所著之義狹。限同時色行二蘊也(以上)本義抄。問。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歟。答。必由同時相望也。與識同時色等四蘊。與識親近和合。由藉能爲助伴立四識住。故必由同時相望云事必然也(以上)。
若於他地無愛攝受故(文)光云。以愛不緣無漏異地法(文)義章云。若依毘曇。要當地法望當地識說爲識住。異地則非。麁舊別故。若如是者。依下地身起上心時。下地之身應非識住(文)。
總說一切有取諸識(文)麟云。謂有漏識能取三有名爲有。取以簡無漏識○(文)神云。猶如良田。總說一切三界五趣。有漏取識猶如種子(文)。
通惡趣等故(文)光云。於地獄中愛自身。或貪樂等。故於地獄亦有識住(文)。
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文)四識住攝中有。今疏釋移論及有頂中除識餘蘊之文。故可訓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也。中有不可得意(以上。本義抄)或本中有有字無之。
明四生(文)惠云。四卽數。生謂生類。諸生不同不過四類。或多生類故名衆生(文)。
於中○標數(文)寶云。正理論云。前所說界通情非情(此卽界寬四生狹也。云云)此一段有四段。一標數。二列名。三約五趣明具不具(人傍生具四ノ下)四明四生勝劣(論云一切生中下可知之)。
卵生胎生○(文)麟云。先列四緣云。一所依處(文)餘如惠所列。惠云。先列卵生者。具四緣。一卵殼。二胎藏。三蘊氣。四染處。胎生三。除前一緣。濕生二緣。除前二。化生一緣。除前三緣(文)。
解云世羅此云山(文)或本此云大山(文)光云。世羅唐言山。鄔婆世羅唐言小山。近山生故以山爲名。大小不同。以小標別。兄弟二人皆阿羅漢(文)寶云。小者。名鄔婆世羅(此云小山名小世羅)大者。名世羅(但名山也云云)准此等釋。今疏大字無本宜歟。
近山生故(文)神云。謂如世羅鄔婆世羅。生從鶴卵。世羅翻爲大。鄔婆世羅翻爲小山。鶴鳥於山邊生二卵。卵出此二人。故從山爲名(文)。
是二月星名(文)麟云。謂春二月萬物生長。今此夫人生長功德。故取爲名(文)惠云。二月星能長養萬物。毘舍佉長養善法。故取星名。西方十二月。皆取星名也(文)。
星彌伽羅長者兒婦(文)毘舍佉夫人彌伽羅兒婦也(爲言)。
般遮羅王(文)光引婆沙云。般遮羅是地名。唐言執土。此王從地爲名(文)。
王抱入宮(文)寶云。王抱入宮。告誰能養。諸宮皆各言。我能養也(文)。
舊云頂生(文)仁王經所說此也。惠云。布殺陀此云諍住(文)寶云。舊頂生王者。此從生處立名。非本號也。此王長大爲金輪王。能破修羅。欲侵天帝釋位(文)神云。如曼馱多。此云持養。其父慪布沙池王。久而無子。後於頂上生肉胞。從胞中生子。形貌端正。父王取置掌中。告後宮曰。誰能持養。宮人皆言。我能持養。從此爲名云持養(云云)。
遮盧此云髀生(文)光云。遮盧唐言髀。鄔婆遮遮唐言少髀(文)寶同之。今疏髀生生字不審也。神云。此三代王。卽是祖父孫。次第爲轉輪王(文)。
鴿鬘如鴿飛出(文)光二釋在之。初釋如疏。次釋云。或生已後鴿恒隨逐。王重如鬘。故以名焉(文)寶同之。
菴羅衞女(文)寶云。菴羅衞者。是樹名也。有一女子。從此樹生。名菴羅衞。或從果生。或從花枝生也(文)光同之。本義抄。問。四生人俱可入聖耶。答。光引正理論云。此四生人皆可得聖(云云。以上)。
解云此云頂癭(文)古抄云。頂癭者トツサカノ事也。金翅鳥ニトツサカノ有故也(以上)。
此云妙翅(文)麟云。妙翅者翅色殊妙具色故(云云)惠云。瞻部州北有銕叉樹。妙翅鳥欲食龍時。先坐此樹。投身於海。以翅撥水而取食之。化生鳥食四生龍。胎生鳥食三生龍。濕生鳥食二生龍。卵生鳥卽食一生龍。不能食前三生龍。以已劣故也。問。化生龍死無遺形。如何鳥食。答。有二說。一云。以不知故食。不除飢。亦有何失。一云。呑龍龍未死亦除飢也(文)麟云。此鳥有四生具大威德。身量廣大。兩翅相去三百六萬里(文)。
鬼胎生者(文)光云。鬼化生可知。胎生難知。故引頌證(文)。
論云一切生中(文)光云。一切生中至何生最勝者。此下第二問答○就答中。一明現益。二明後益。此卽現益略有四種。或引釋種。或引餘類。或引同類。或復止謗。故受胎生。有餘師說至卽無所見者。此明後益(文)寶云。答中有二。一爲利益。二爲止謗。此卽前也。就中有三利益。一引親眷屬令入正法。二爲知是輪王種。三爲令眷屬修行正法○有餘師說○述異釋也(文)。
應言最勝唯化生(文)光云。亦有地獄受劣化生。據總相說。故正理云。應言最勝唯是化生。支分諸根圓具猛利。身形微妙故勝餘生(文)。
中有已起不名生者(文)寶云。雖生與起名異義同於四有中立生名者。謂於當來所應至。建立生名。非於餘位。由斯中有名起非生(文)惠云。問。生之與起名異體同。中有已起。何不名生。答。體雖無別。約位有殊。生卽昧故。中有名起。不名生有也(文)中有唯天眼見(文)光云。中有昧劣雖天眼見非肉眼觀。故不名生。生位分明肉天眼見故得生名(文)。
第七明中有(文)問。經論中明四有。今何唯明中有耶。答。生有等其相易知。中有其相微遠難知。故明中有顯餘歟。況中有之有無部計各別也。依教理證立有中有。問四有如何。義章云。一者生有。二者死有。三者本有。四者中有。報分始起名爲生有。命報終謝名爲死有。生後死前名爲本有。對死及中故說爲本。兩身之間所受陰名爲中有。
二趣中間(文)寶云。前趣死後後趣生前二趣中間故。中有兩趣中故。名之爲中。四有一有攝故。名之爲有。中卽是有故名中有(文)。
釋曰前六句(文)光云。前六句理證。後兩句教證。就前六句中。初兩句正立理。次四句遣外疑。次四句中。第三句釋第一句。第四句釋第二句。經之一字通顯多經。於此頌中旣破像實。明知論主以經部義破。雖復意破異部無中有。亦兼顯說一切有部像色非實(文)惠云。質像者。質望像續生。卽有間也(文)惠云。別色生者。像色離本質別名別色。此色是假(文)。
論有四義釋○(文)麟云。像實有不成者。此總破。一處無二並已下別破。破中有四(文)光云。別破中有四。一約鏡像同處破。二約二像同處破。三約影光同處破。四約近遠別見破(文)寶云。此無二並總有四釋。一鏡像色別無二並。二兩岸像色無二。三影光別無二並。四月像鏡面無二並(文)惠云。一鏡實色處更有一實像色生。鏡面色與像色各依四大。故知像色似有也。二於水處兩岸色形。於水中現名二也。三影中之鏡。鏡中光色。旣與影同處生故。光像色似有也四釋人面及日二像於鏡中現。亦有釋。面卽鏡面卽空。像卽月像此卽遠。一處初鏡次水。次影。明鏡爲一處也(文)總立破意云。大衆部立無中有。經部薩婆多許有中有。薩婆多談像色實有。經部云像色非實。故論主依經部義。破大衆部無中有義。急破薩婆多像色實有義也。論主所付四難。顯宗論會之。尋。顯宗論會通意如何。答。會鏡像同處難云。鏡與像色俱有對法故必非同處。而像色極清妙不能掩弊所餘諸色故。鏡與像色極相隣近故。謂同處實非同處(爲言)次會二像同處難云。水上像色極清妙故。雖處隣近不相掩蔽。見緣合者同時能見之。不見緣合則不能見之。極隣近故謂爲同處實非同處(爲言)次會影光同處難云。鏡中所現光影二像非實光影。故雖同處現而不相違(爲言)次會近遠別見難云。空界色與月輪同於鏡面現影像時。彼所現影像與本質相同。故本質遠者影像遠見。本質近者影像近見也(爲言以上本義抄引顯宗論注趣如此)。
依異大故(文)寶云。鏡面色別四大造。體定對礙。云何一處二得並。故知無像(文)。
又陿水上(文)麟云。謂狹水處但可容一岸之影。今旣二影重現故知見假。以無一人能見二影故。言互見。卽東岸人見西岸影。西岸人見東影(文)。
又影與光(文)光云。影光相違。未曾同處。然鏡影中有光像現。不應於一鏡面上影與光像二色並生。旣二並生故知像非實(文)麟云。如將鏡置屋管下。卽有外之光像現於鏡。而屋下卽影也(文)。
第四云或言一處○(文)尋。此是引論文也。而論文何牒頌文耶。
鏡面月像(文)光云。見鏡卽近。見像卽遠。如觀井水(文)今疏異此釋歟。惠云。見人面及月二像。於鏡中現。亦有釋。面卽鏡面卽近。像卽月像此卽遠。一處初鏡。次水。次影。明鏡爲一處也(文)麟云。准此取鏡面非人面。新舊意同故。舊云。見鏡則近見像則遠。新云。若謂像色鏡面同處。故知並取鏡面也。詳疏人面及月像爲二。以言於一鏡處有月面二像也(文)神云。鏡面月像謂之爲二。如鏡面上看於月像。鏡面近見月像遠見。近遠不同故言別見。鏡面之上遠看月像。如在井中遠觀井水(文)。
故知諸像○(文)寶云。論故知諸像於理實無。總結上也(文)光同之。
又論云然諸因緣○(文)光云。然諸本質鏡等因緣和合勢力而有像現。令如是見非有似有。實見之時還見本質。爾時觀像如何能見本質。以諸法性功能差別難可思議。所以得見(文)此意云。本質鏡等因緣和合之勢力故。雖謂有像色現令如是見。像色是非有似有現故非實見之。實見之時還見本質。以諸法性功能差別難思議故。雖向像色還見本質也(爲言。私云。還テ見本面者。眼光ニ照サレテ我カ本面ヲ見ル云意也)惠云。鏡面等分明照人鏡。爍人眼光人鏡。故自見面也(文)。
唯從鏡中(文)惠云。若質已滅唯鏡中有像現。卽是得相續。旣質在唯鏡中便有像現。質像本類各別故。知不是相違也(文)。
又像與本質(文)前釋約體類各別。釋非一相續。此釋約俱生道理。釋述非一相續也。可知之。
生有起唯一緣也(文)光云。卽現生有唯一死有爲緣。無別勝依。故喩非等法。亦不可說精血等緣爲勝依性。胎生可爾。化復如何(文)。
引教證也(文)論長行出數經證。光云。第一七有經。第二健達縛經。第三甞馬族經。第四不還經。第五七善士趣經(略抄之)正文云。不擧七有經。但擧健達縛等三經違論及光記(文。以上)。
入母胎者由三事(文)麟云。言母身調適者。謂身心悅豫離乾濕等疾。二交愛和合者。謂俱起婬愛。此中意取第三。證有中有(文)。
有五不還(文)二十四卷云。行於色界五種那含分成九種。且總爲三。一者中那。二者生那。三者上流那。有行無行皆色生也。得涅槃皆生那攝。此三名三(文)又云。中那謂欲界沒中有。中那涅槃。生那者。色界生已那涅槃。有行那色界生已長時加行方那涅槃。無行那色界生已加行懈怠那涅槃。上流者是上行義。於色界轉生上那涅槃(文。取意)。
又經說有七善士趣(文)二十四卷云。中·生各三。上流爲一。經依此立七善士趣。趣是行義。唯此七種皆行善業不行惡業。又此七種皆往上界不復還來(文。取意)。
如札火小星迸時(文)麟云。札江(爭肢反)江南謂斫削木片爲梯(䏲音)開中謂之札。迸者(班孟反)謂散走(文)。
初善士亦爾(文)惠云。如初定去欲界有二百五十六萬踰繕那。分爲三分處。色中有行劫八十萬踰繕那。方入涅槃時。處皆近二三善士皆准此釋(文)。
嗢陀南伽陀中說(文)法救大德所集頌也。光云。嗢陀南此云集施。伽陀此云頌。佛集要義爲頌施諸有情。故名集施頌。聖謂聖人。賢凡夫(文)寶云。順解脫分已上名賢。見道已上說名爲聖(文)。
再生(文)光云。波羅門名再生。初生名一生。後受波羅門法復名一生。故受法已。名曰再生。如苾芻。亦名再生。謂初生及受戒(文)。
胎外五位(文)古抄云。一嬰婉(自一才至七)二童子(自八至十五)三少年(自十六至二十)四盛年(自二十一至四十)五老年(五六十以上)神云。眞諦師云。從出胎已去至三歲名婆羅。婆羅翻爲嚶孫。從四歲至十五歲名拘摩羅。拘摩羅翻爲童子。從十六至四十名誘婆。誘婆翻爲少壯。從四十一已去至百歲名體婆羅。體婆羅翻爲老。從最後一剎那將死之時已去中陰。最後死一剎那名爲摩羅那。摩羅那翻爲死(文)。
琰魔王(文)光云。此諍息。謂犯罪人不自知過。於苦不忍違拒獄卒。更造過非。由王示語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諍。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諍息(文)。
一極善極惡中有有無事。惠云。問。如調達生身入地獄。有中有不。答。有中有。由極惡業順現受果。不待命終。非是生身便入地獄生身至餘處。死方受中有。入地獄受生。若將生身便入地獄者。五趣之身卽有雜亂失。旣極惡許將此身便受地獄身。亦應極善便將此身受淨土生。旣極惡亦同善。有中有也(文)。
永正九年申七月十五日抄之畢。
于時佛歡喜日。僧自恣日。勤不遷時。法久送年矣。
大法師英憲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九(頌疏論本第九)
總有十一門就中有三門(云云)問。直不明十一門。何亦爲三門耶。光云。當往何趣至形狀如何者。此下第三諸門分別。總有十一門。此卽第一明其形狀(云云)此釋直明十一門。重不科三門歟。寶云。當往何趣至形狀如何不。第三有五頌義門分別中有。就中前一頌明中有所趣及明形狀。次兩頌明天眼等見及明通等。後兩頌明中有入胎此第一也(文)今疏寶意歟。眼等九門頌文少故。九門一處明之歟。
論云當往何趣○(文)光云。問。隨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狀如何。與所趣生爲同爲別。或可分爲兩問。當往何趣。是一問。所起中有形狀如何。是第二問。或可中有當往何趣。用何業感爲一問。所起以下爲第二問。頌曰至居生剎那後者。上兩句正答。下兩句明所似體。或可初句答初問。第二句答第二問。下兩句如前釋(文)寶云。頌前有兩問。一問當往何趣。二問形狀如何(文)今疏問形狀爲一問歟。頌科爾見。
此謂中有與當本有(文)惠云。中有與生有同引業故形狀相似。滿業別故所食飛行具根等則別也(文)光云。中生二有雖滿業別牽引業同○由業同故。故此中有形似本有。如印所印文像不殊(云云)堯抄。業有引業滿業。引業者引總生業也。滿業者。圓滿眼耳根等業也。然此中有與本有業同者。依引業同。不依滿業也。光釋如上所引。問。凡形狀同異可依滿業也。若爾中有似當本有形者。尤依滿業同可云也。次當本有有四生。中有必化生也。中有與本有相望旣別也。何云同耶。答。引業感總形。滿業感別形。約總形云引業同。非滿業。夫別形異者。謂中有必無非男非女。若男若女也。本有不定。有男女非男女。故依別形不說同也。次中有化生當本有亘四生故非同者。中有與本有相望定生。事雖別引業同一。事不足爲難矣。以上(私云。如當本有形者。爲別業之總報異趣之形狀之不同述也。非述滿業之果也)。
問於一狗等(文)麟云。謂狗等腹中容生五子。一時命終。各生一趣。然今此中意取地獄中有爲難(文)此問就如當本有形。地獄中有卽火車等應燒母腹。故假設問難也(文)。
答彼居本有(文)惠云。初釋擧重況輕。居本有尚不燒。況居中有被燒。後釋約五趣業隔礙。不牙燒也(文)。
如暫遊增(文)。
非互觸燒(文)問。此釋五趣中有明互不觸燒。何不明母腹不燒耶。惠云。母腹不說業遮者。中有細。母腹麁。設不麁亦不燒。故不說業遮也(文)光云。准此母腹亦不被燒。業所遮故(云云)堯抄。有情居本有地獄時。地體火雖被燒亦有不燒時。謂遊十六增時也。如此本有尚有不燒時。況居中有時何必可燒耶。若中有火不燒者。不可焚燒母腹也。(初答心)後答意。五趣中有一腹中頓現前時。其中地獄中有設雖受焚燒苦。不可燒餘趣中有。業各別故。以此准知。又不燒母腹也(以上)。
又論云欲中有量(云云)寶云。因明形量○異生菩薩雖同欲界。而異生如小兒。菩薩如盛年等(文)堯抄。此文明人趣中有量也。中有量言雖總相。別明欲界中人趣中有量。餘趣准知也。光云。若應生人趣如五六歲。餘趣准知(云云)問。人趣中有如五六歲小兒者。何能於父母生愛恚哉。況正理論中有皆如本有盛年時量(云云)非相違耶。答雖如五六歲小兒量。根明利故於父母生愛恚也。次正理論文者。彼有餘師說歟。正理論(二十四)云。有餘師說。欲界中有如本有盛年時量(云云)問。如當本有形(云云)然本有盛年量小年等量不定。何中有量唯如五六歲耶。答。如當本有形。顯總相。今別顯時可見小年盛年等量別也。光云。上云似本。此云顯總。今別顯形(云云。以上堯抄)。
照百俱胝(云云)惠云。一俱胝百億。百俱胝有百百億。卽大千界照所化大千界(文)堯抄。百俱胝者。當萬億。故今照百俱胝四大州等者。照萬億四大州等云也。萬億四大州等。謂三千大千世界數也。四大州等者。等取日月迷盧欲天梵世也。光云。俱胝此云百億(云云)以上。
菩薩母夢見白像○(文)麟云。瑞應經云。菩薩初下化爲白象。觀白之精因母晝寢而示夢焉。從右脇入訖(文)法門章云。問。佛入胎中有形相何邪。答。佛本行集經第七云。摩耶夫人夢見白象入胎妊太子(云云)以知白象形入胎。問。何故以其形入胎耶。答。欲顯於三千界中菩薩成就白淨法。而以其形入胎也(文)。
菩薩久捨傍生趣(文)光云。菩薩九十一劫以來。久捨傍生趣故(文)堯抄九十一劫者。百劫內九劫超談歟。可尋之。此吉瑞相非開中有(白象子來入者。吉瑞相也。菩薩中有相非白象也)菩薩久捨傍生趣(此明釋迦菩薩中有非白象身。九十一劫以來捨傍生趣果報爲言)問。菩薩中有從何處入母胎耶。答。文來入已右脇(云云)婆沙七十云。問。菩薩中有何處胎入。答。從右脇入。正知入胎於母。母想無婬愛故。復有說云。從生門入。諸胎卵生法應爾故(云云)以上。
王夢見有大象(文)惠云。大象況一切衆生。室況三界。無門戶況無出路。小窓況佛法爲出路也(文)。
又夢見一渴人求覓水飮(文)渴人者。喩無學無智人也。求覓水飮者。喩渴人想也。非顯求法也。次下人不欲飮者。喩教不學也。可爲分別之。
有知法者(文)光寶同今疏。神云。表釋迦法滅時有諸三乘賢聖知法等人。其有前走都不聽受(云云)。
八功德事。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飮時不損喉。八飮已不傷腹。
將佛正法爲他人說(文)光云。以佛正法爲他人說希彼財物(文)神云。表釋迦遺法之中有諸法師等。將三藏眞實教法爲人說時。心貪利養邪命說此妙法(文)。
滅如來正法苑(文)問。正法苑者。金剛座及祇園精舍等歟。又正法喩苑歟。答。神釋此夢云。還表當來釋迦佛弟子持三寶物。追賞俗人綺官協勢欺陵有德(文)准此釋。苑者。只是喩也。非指處所。
又夢見有諸小象(文)神云。第六夢者。夢見一大象。在一魁中。住有諸小象。排角牛大象。大象無安足處。遂捨而去。諸小象等於此窟中自在而住。以此白佛。佛答云。還表當來釋迦佛法中破戒苾芻角牛惱宿者。持戒苾芻無安足處(文)。
以諸惡事誣謗良善(文)光寶同之。神云。表當來釋迦佛弟子破戒苾芻自身犯罪。己已犯過摸謗餘人(文)。
海水灌頂(文)惠云。轉輪聖王欲受位時。取白牛石角買五穀種子。以四大海水盛滿中。表王四天下粟散。王等將上殿灌頂受王位也(文)麟云。謂剎利種姓立爲王時。或自受其齊。或登於高樓。先以白牛角盛一切種子及四大海水。灌於頂上。今獼猴効此。而亦灌頂爲王也(文)。
又夢見多人(文)光第九夢釋云。此顯所學之法(文)第十夢釋云。此顯能學法人(云云)此十夢(文)神云。眞諦師云。此十夢出中阿含經(文)。
母夢見白象者(文)神云。夢見白象者。眞諦師云。馬鳴論中廣明。今略之。白象於人中陸行衆生中身最大。以表菩薩於衆生最大身。白表菩薩無諸黑惡。四足安平表菩薩四如意足四無量四諦觀等。七支住地·表菩薩七覺分。六牙表六度(文)。
色界中有量(文)明欲色二界中有形量中。付欲界形量引十夢事訖。次明色界中有形量。因明二界中有衣具不具也可知之。
慚愧增故(云云)宿因慚愧增也。鮮白苾芻尼(文。神云。有餘師說。唯除此尼施僧袈裟。勝凡故。從茲世々有自然衣恒不離身文)麟云。賢愚經云。先世爲一貧女。唯有一白㲲以慇重心布施賢聖。由此勝因生。便白㲲裹身而生(文)堯抄引之。
婆沙論(七十)云。謂白淨尼以衣奉施四方僧已。便發願言。願我生生常著衣服。得處中有又不露形。由彼願力所引發故。所生處常豐衣服。彼最後身所受中有常有衣服入母腹位。乃至出時衣不離體。世世彼身漸次增長。如是衣隨漸大。後於佛法正信出家。先所著衣變爲法服。受具戒已轉成五衣。於佛法中勤行正行。不久則證阿羅漢果。乃至最後涅槃時節。卽以此衣纒身火葬(云云)私云。白淨尼者。鮮白苾芻尼名也。問。欲界中有中除白淨尼。外悉不與俱歟。答。欲界中有中菩薩中有幷鮮白苾芻尼中有與衣俱。餘悉不與衣俱也。問。菩薩中有何與衣俱哉。答。例色界中有。慚愧增故也。婆沙七十云。問。中有生時爲有衣不。答。色界中有一切有衣。以色界中慚愧增故。慚愧則是法身衣服。如彼法身具勝衣服。生身以亦爾。故彼中有與衣俱。欲界中有多分無衣。以欲界中多無慚愧。惟除菩薩及白淨尼所有中有。恒有上妙衣服。有餘師說。菩薩中有亦無有衣。唯有白淨苾芻尼等所受中有。常與衣俱○應知此中前說應理。菩薩功德慚愧增上。諸餘有情色界中有所不及。故在中有位必不露形(以上堯抄)。
隨時改變(文)寶云。在俗卽爲俗衣。出家變爲法服(文)。
本過去業○(文)問。准此釋者。本有本言指過去歟。爾者本之有。光云。問。何故此有說名本有。答。此是前時所造業生故名本有(文)古抄云。過去業所感。本體是本有也。業所感正本云本有也(以上)堯抄。問。四有皆是先業所感之有。何限本有云先業所感之有耶。答。餘生有等又是雖先業所感顯先業果非麁顯。故約此立名也(以上)。
若無色界唯闕中有(文)寶云。正理論云。何緣無色無中有耶。彼業不能引中有故。何緣彼業於此無能起。結斷已方生彼故(云云多釋)有餘師說。爲往生處表所趣形。故立中有。非無色界有處有形。若爾卽於自屍內身根滅處。命終受生不往餘方。中有何用。此立中有表所趣形前說二緣隨有一故(文)惠云。正理論云。一謂往生處傳識。二謂表所趣形。故欲色二界有。無色卽於欲色二界得定處。生死所往來故無中有。問。無色界死卽欲色界受生。無往來何要中有。答。無色命終生欲色界。處所不定。又以造起業故起中有(云云)。
一同類眼見(文)光云。此中有身五趣同類各別相見。異趣相望卽不相見。若有修得極淨天眼。亦能得見異趣中有。諸生得眼皆不能見中有。以極細故(文)寶云。准此論文。上地生得不及下地修得天眼(文)。
二淨天眼(文)堯抄。問。生得天眼有上下地別。修得天眼亦有上下地別。然上地生得天眼旣見上地微細色。何不見下地中有。下地修得天眼雖不見上地色。見下地中有。若爾於下地修得天眼所見中有。尤可云上地生得眼所見耶。答。上地生得天眼雖見自地色法。不見中有身。下地修得天眼雖見中有。不見上地細色。事皆以有其謂。先上地生得天眼性雖昧劣。自地色法故見之。中有不論上地下地。修得眼見之。生得天眼不見之。然下地修得天眼非見上地中有。唯見自下地中有。事唯限修得天眼之事也。廢立甚異。不可爲難。問。明中有眼境門有二段。爾者同淨天眼頌文述何說耶。答。初說意也。問。於二說中何說爲正義耶。答。光云。此論頌文旣言同見。且以初師爲正(云云。以上堯抄)。
有餘師說(文)光云。第二師上能兼下。所以天中有眼能見五趣。下不及上。所以地獄唯見自類(文)惠云。天趣本有眼能見五趣本有形。又天中有眼亦見五趣。人本有眼不見天本有。人中有眼亦不見天中有。能見餘四。乃至地獄本有眼不見餘四趣。中有眼亦不見餘四趣中有也(文)。
業通疾者(文)光云。業之通故依主釋也(文)問。婆沙第十云。如是說者。神境通力行勢迅速非諸中有(文)如何。光云。此論言疾者。是無礙義。謂無能礙疾往受生故。故言最疾。非謂行疾。婆沙據行疾故言神境通速。非諸中有(文。初釋ナリ)總三釋在之。可見之。惠云。依不障義及業力。說世尊不遮抑。若速卽神境通也(文)。
上至世尊(文)寶云。准此論文有其二義。一最速疾義。二無遮抑義(文)。
皆具五根(文)惠云。若中有具五根者。如何前文言如當本有形。本有不具五根者。答。以中有初業異熟勝妙故具五根也(文)婆沙七十云。問。中有諸根爲具不具。答。一切中有皆具諸根。諸受異熟必同妙故有作是說。中有諸根亦有不具○此中初說於理爲善。謂中位於六處門遍求生處必無缺。此說眼等非男女根(云云)准此文。眼等根必具之。男女根具不具不定也。可是。
第四無礙門(文)問。光初釋意。第一行速門無礙義(云云)爾第四無礙差異如何。續本義。答。無障礙有二種。一他人以通力等雖抑止他人行度。能止之人力是強故不得令擁滯。名之無礙。第一業通疾是也。二自能往至所趣。中有依身微細虛薄通鐵壁等。鐵壁等猶如有吼隔。故無致障礙。名之無礙。第四無礙門是也(以上)。
見有虫(文)惠云。表中有入赤鐵受生。不障義。或是先入證金剛山不能遮。以鐵虛疎息得出入也(文)。
不可轉(文)惠云。餘處評中有可轉者。卽約未受彼身。見有惡相便生傍等卽轉。若受畢卽決定不可轉也(云云)堯抄。問。衆生業因感果相不定。何轉一趣中有。無受餘趣中有耶。是以無間比丘第四禪中有現前後轉。受地獄中有(見)非有中有可轉義耶。答。無間比丘是未得。謂得增上慢者也。然得有漏第四靜慮時。謂得阿羅漢果。將命終時謂第四意中有現前歟。便作此念。一切煩惱我已永斷。得阿羅漢果。應得般涅槃。更無生處。何有此中有現前耶。定知釋種涅槃ト云モノハナキコト也ト撥無スル邪見ヲ起カ故。無間地獄中有正現前生無間地獄。是則住本有位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有此移轉也。故不爲相違歟。婆沙論六十九云。問。中有可轉不可轉耶。阿毘達摩諸論師云。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也。感中有業極猛利故也。問。若中有於界不可轉。無間苾芻事當云何○若起世俗初靜慮時便得預流果。乃至若起世俗第四靜慮時便謂得阿羅漢果。一生中起增上慢。未得謂得。未獲謂獲○彼命終時第四靜慮中有現前。便作此念。一切結縛我已永斷應般涅槃。更無生處。何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邪見撥無解脫。若有解脫我應得之。由傍涅槃○邪見力故。第四靜慮中有便滅。無間地獄中有現前。命終生無間地獄是。是則中有出界可轉。寧說於界不可轉耶。答。住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云云)私云。影賢王兜率天中有便滅生四天王天。例此可知也。住本有時有此移轉也(以上堯抄)。
名建達縛(文)麟云。健達縛者。是短聲呼。若長聲呼。應言健達頞縛。其健達名香。是字緣。頞縛是字界。或目尋。或目食。謂尋求食。謂求食香。以健達助頞縛卽名健達縛(文)寶引正理云。有說中有蘇香持身。以尋香行名健達縛(文)堯抄。問。一切中有香爲食歟。答。唯欲界一切中有計香爲食。色界中有總無食也。
第七住時門(文)擧四異說。論第一出法救大德說。次列世友說。次擧有餘師說。後出毘婆沙師說(矣)婆沙論七十所列次第如今疏。光云。第四師正義。若定此處此類父母應生業力。卽令此父母緣和合。雖住遠方令其卽至○(文)古抄。問。第一正義意。輪王出世如何可意得耶。答。可生輪王人人壽八萬歲時可死歟(以上古抄)堯抄云。若非輪王出時時。輪王中有現前者。往欲界受輪王生歟(以上)。
極至七日(文)寶云。問。若七日內生緣和合。彼可結生。若爾所時生緣未合。彼豈斷壞。答。彼不斷壞。謂彼中有乃至生緣未和合位。數死數生。無斷懷(云云)。
第八結生門(文)此一段科爲三。第一倒心者下。標起倒心。第二彼由業力下。釋起倒心。就中三。初正釋。二故施設論下。引證。三若界處胎下。義便明住胎相。第三如上所明下結也。
隨一現行(文)古抄云。中有未後念事也。若男於父起恚心。於母起愛心。此二心中隨一可起也。若女翻之可知(云云。以上)。
惑見自身冷當○(文)古抄。問。此一業引故如當本有形(文)若爾者可墮寒地獄人。中有可被責寒風。熱地獄又爾也。今何如此釋耶。答。今正欲墮地獄剋事歟。或又如當本有形者。約身形男女等述之非謂。苦具等如當本有歟(以上)。
先舊諸師(文)光云。經部先舊諸師。或說一切有部先舊諸師。由見先造感彼地獄。業時苦遊獵等己身伴類。駛往赴彼(文)古抄云。中有見地獄中人時。先世獵等時伴黨在禁中。獵見入地獄中也(以上)。
由毀謗諸仙(文)惠云。諸仙卽五通仙。樂寂卽獨覺修。苦行菩薩也(云云)。
據人中還生人(文)麟云。此釋不然。以此頌文通約生五趣。故應言且約人中死者說卽無過失。故婆沙但云且約人中命終者說(文)古抄云。還生人趣等可云也。等字落歟(以上)光云。如從下地獄生地獄。無妨頭上足下(云云)。
一於入正知。神云。正理論云。順結頌法如是次第。然契經中次第不爾○解之。依經次第。一三時不知。二三時正知。三二時正知。四一時正知。今此文中順結頌法故逆說四也(文)問。結頌法云心如何。答。結頌法者。爲令人易誦也。故以言便爲本。餘處頌云。金銀銅鐵輪。一二三四州(文)若約義次第者。可云金銀銅鐵輪四三二一州歟(本義抄心)寶云。此中言正知者。但無倒想名爲正知。非是定起善心正知正念(文)。
二兼住者(文)古抄云。二入上兼住。三入住上兼出(爲言以上)問。知不知義如何。答。緣不淨我身受樂思不知也。是倒心也。依父母交會因緣假見入胎知也。假令薄福者。惡賊等被投。逃入荊蕀等中。又荊棘中出思不知也。又勝福者。住高臺閣乃至勝妙苑林花菓茂盛中思不知也(以上古抄)惠云。三時不正知者。若福薄者。中有見自身大風雨寒熱。或軍遂入草窟墻下。住出亦爾。若福勝中有。見自身昇花堂殿。居勝林座。住出亦爾。是不正知也(文)。
堯抄。問。今付明四種入胎相。且正知者何義耶。答。入胎時於父爲父想。於母爲母想。名正知也。
第一入胎謂輪王○(文)堯抄。此文明第一第二入胎也。謂輪王無顛倒想。正知入胎。獨覺知入胎兼知住胎也。問。輪王獨覺於入胎時。無倒想解(云云)爾者於入胎時。不起婬愛耶。答。起婬愛也。問。若爾非有倒想耶。答。輪王獨覺入胎時。雖無倒想起婬愛。起婬愛故。輪王獨覺中有從生門入見。言無倒想者。於父於母爲父母想也。光引之。婆沙七十云。問。輪王獨覺中有位何處入胎耶。答。有餘師說。輪王獨覺雖有福惠非極增上。將入胎時雖無倒想幷起婬愛。故入胎位必從生門入也(云云)私云。此婆沙文有多說中一說意也。今論心同此說也(以上堯抄)。
曾修廣大福(文)問。行般若得智惠。行布施成大福。而知以無癡善根爲體。施者以無貪善根爲體。其體別也。何以修福業。成知入時義耶。答。夫以善稱福以惡名罪意。
謂輪王二佛(文)問。四果聖人如何。神云。眞諦師云。此四入胎唯論凡夫。次斯果等聖人。入胎三時俱知此中不說。今依此文。餘胎卵生合成第四。故知次。斯三昧不知第四所攝(文)。
勝福智故(文)惠云。六度中。前三福。後一者智。中間二順前卽福攝。順後卽智接也(文)堯抄。問。菩薩中有入胎時不起婬愛。若爾何緣受生耶。答於父母起親愛。故結生也。問。於父母等起親愛歟。將唯於母起親愛歟。答。婆沙前後文少別。一處云於母起親愛。一處云。於父母雖起親愛。於母所起強故從多分唯擧母許也。以實言之。於父母等起親愛可云也。光云。婆沙七十云。諸有情類多起如此顛倒想已而入母胎。唯除菩薩。將入胎時。於父父想。於母母想。雖能正知。而於其母起親附愛。乘此愛力便入母胎。又婆沙一百七十二說菩薩正知中云。便於父母等生親愛。由此婆沙前文言。而於其母起親附愛者。從強多分說。求之。何故菩薩中有不起婬愛。輪王獨覺中有起婬愛耶。答。菩薩福惠極增上故。將入胎時無顛倒不起愛。輪王獨覺雖有福惠。非極增上。將入胎時雖無倒想亦起愛也。又問云。今俱舍論意。菩薩中有從何處入胎耶。答。從生門入胎也。法爾道理故也。
二佛者獨覺大覺(文)問。何故呼獨覺名佛耶。答。獨覺又名辟支佛故也(以上堯抄)獨覺覺義云佛歟。
數勝論外道(文)。
所執有我義成(文)自今世趣後世時。無我誰爲主轉耶。旣有情轉趣餘世云者。有我義成(爲言)堯抄。有情命終捨此依身。我所爲也。又受當來依身。我所爲也。若無有我。何物能可續當來報。依有此理執有我也(以上)。
不可得故(注曰)解云(云云)此注曰之字恐書寫謬歟。下旣置解云言故。
如士夫用也(文)古抄云。外道意神我居身中如士夫(士夫者農夫事也)用。勝用發故云內用士夫也(以上)對農夫外用云內用歟。堯云。外道以我用內證法文。故云內用。如農夫春種秋收等用云士夫也(以上)。
論主破云此定非有(文)此一段。此定非有如色已下。上所引釋。內用士夫此定非有論文也。世尊亦言唯除法假。此又論文也。解云已下。釋其意。法假謂何廣諸緣起。又論文也可知之。
現量知比量知事。三量知者。現量·比量·教量也。義章云。言現量者。現知諸法名爲現量。又知現法亦名爲現○言比量者。譬度知法名之爲比(文)。
世尊亦言(文)寶云。引聖言量釋(文)堯抄。意者。衆生生由業異熟。非外道所執之實我所爲。所執實外道之我更無實體。故云作善不可得也。五蘊和合立衆生之名。於此假立我稱。是我云我也。此我佛法家所許也。於五蘊諸法所假立我故云法假(云云以上)。
應許諸蘊卽能○(文)諸蘊不滅。一相續可至餘世難也。堯抄。此外道難也。意謂。若於五蘊諸法假立我名。無實我云者。今世諸蘊常住。能轉趣餘當來世可云歟。若爾者。五蘊應無生滅無常義如何(以上)。
如是或業爲因(云云)如是者。指相續由或業之下釋也。有輪者。三有輪轉旋環無始(爲言)。
旋環無始(文)麟云。破外道及餘部計。初念許無因生計有始也(文)光云。有外道計。或化地部計。初念法不從因生。第二念已去方從因生。彼計有始○(文)。
最初羯?藍(文)堯抄。問。胎內五位中。羯羅藍通多念歟。答。通多念也(以上)智論四云。有相續時。一切衆生邪惠心入母胎。菩薩憶念不失。故名正惠。入母胎中陰中。住則知中陰住。入胎時知入胎。歌羅邏時知住。歌羅邏(受胎七日。亦白精和合時也)頞浮陀(二七日時。如璽胞狀名也)時知住。頞浮陀伽耶(三七日時。如凝酪名)五胞時知時。五胞出生時。知出生是憶念不失。是名正惠入母胎(云云)麟云。胎中五位。四十九日以來。五分律名似人也。前之四位如次。卽四七日。次三七日共爲鉢羅奢法。第五七日有形相。第六七日生眼等。第七七日生髮毛(文)光云。此胎中子處胎之時如箭入身。損害其母故名胎中箭(文)又云。由風力故。轉胎中以前足上頭下令趣產門。如強糞團過量悶澁。從此胎中向下轉墮。由逼迫故劇苦難任(文)住胎出胎之相論文委細也。可見之。
明十二緣起(文)尋。緣起如何。嘉祥中論疏云。所言緣起者。標名列數(文)體性可起待緣而起故名緣起。又一切衆生等從此緣起故名緣起(文)標名者。初句也。諸緣起者。此十二緣起也。列數者。次句也。十二支三際支者。支別義。際者。分齊。際限義。本義抄。問。中際立八支。前後際各立二支意如何。答。前際是因非果故。約惑業兩門。立無明行二支。後際是果非因故。約始終兩門。立生老二支也。中際有因(望未來)有果(望過去)故果立五。因立三。後際是果非因。故立兩果也。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兩果。明三際十二之廢立也(以上)。
T64056301.GIF
三際
前際(過去世)——無明·行
中際(現在世)——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
後際(未來世)——生·老死
二際
前際七 無明·行——因
識·名色·六處·觸·受——果
後際五
愛·取·有——因
生·老死——果
除前後際(文)——除前際二支後際二支。所餘八支在現在世(為言)
胎內死等也(文)——光雲。以或在名色支命終唯歷二位。乃至。或在取支命終但歷七位(文)
非色無色(文)婆沙論意。評家義。三界各具十二。今論意。簡色·無色。是婆沙初師義也。光云。婆沙二十四云○評曰。應作是說。三界皆具十二有支。問。色界生時諸根頓起。云何有名色位。無色界無色無五根。云何有名色·六處位。答。色界五根雖定頓起。而生未久根不猛利。爾時但是名色支攝。無色界雖無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解云。此論非以婆沙評家爲量。取婆沙前師義。此卽論意爲別(文)。
大緣起經(文)此又論文也。阿難事。
有時但說(文)光云。因解三際攝十二支。復明二分攝十二支。前際七中二因招五果。後際五中三因招二果。此卽因果分爲二分(文)義章云。或說爲二。謂十二緣唯因與果。過去無明·行。現在愛·取·有。是其因分。現在識等。當來生·死。是其果分(文)。
宿惑位無明者(文)光云。於無始宿生中。諸發業煩惱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謂無明。彼五蘊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五蘊現行故。以無明勝從勝立名(文)此釋三由歟。一俱行故。二由彼力故。三強勝故。或又無明勝者。由上二故爲勝。爾者。二由也。今疏二由釋。如說王行已下。引喩喩無明勝義也。下頌文云。從勝立支名(文)問。何故唯宿惑位名無明。現在不名無明耶。惠云。正理問。何故無明聲說諸煩惱。答。過去諸煩惱未得果時明利。旣得果已非明。虧似無明故。過去煩惱總名無明。現在無明設未得果相亦不明。若現在餘惑卽明利也(文)。
無明俱時行故(云云)問。云俱時行。云由無明力意如何。答。俱時行故者。顯以無明同時諸蘊名無明支之義。彼現行故者。顯依前念無明力。後念諸蘊現行故。亦名無明支之義也(以上續本義抄)。
宿諸業名行者(文)光云。於無始宿生中。福·非福·不動等業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得行名。以業感果勝故(文)。
造作義故(文)惠云。正理云。何緣宿生諸業名行。答。名隨義立。其義云何。造作義名行。造作今果生。宿生感現在業名行。過去已得果。業果已生了不得名行。現在業未熟。皆不隨義立行名。順後及不定受業。至感果時皆得行名也(文)。
識正結生蘊者(文)寶云。正理論云。此一剎那識最勝故。此唯意識。於此位中。五識生緣猶未具故(文)。
於母胎等(文)光云。胎等云取濕化二生。彼不入胎故(文)。
六處前名色者。名色之得名下釋在之。
六者據(文)麟云。以身·意二處識支已具故不可言前。今言六者。謂名色位中雖有身·意。未具六處故言處生前(文)。
三和前六處者(文)六處者。六根也。處者。心心所生長門義。是處義。惠云。問。胎內名色位已有根發身識。覺苦樂。卽有三和。如何至六處位言未有三和。答。名色位三和非恒勝。故未立三和。唯六處勝也(文)。
此位通多念(文)以六處未滿之初位。則爲名色支攝。以六處已滿之後位。爲六處支攝也。
於三受因異○(文)對觸事下釋在之。謂出胎後○故觸標名。此卽簡前位。於三受境○故未名受。此卽簡後也。准光釋科此。光云。未了能生苦樂捨受違順中庸三因差別(文)頌因異者。三因差別也。寶云。三受因差別者。謂卽三受境差別也。卽火毒等爲苦因。衣食等爲樂因。出胎已後隨性聰昧至未了已前。名之爲觸(云云)堯抄。三受因者。謂三受境。境名爲因。能生受也。三受境者。謂順境叶意境。違境不叶意境。已因順境樂受起。因違境苦受起。因非順非違境起捨受也。此苦·樂·捨三受因境起故以境爲因。由此境名受因也(以上)。
在婬愛前受者。食等爲樂因。出胎已後隨性聰昧。至未了已前。名之爲觸(云云)謂。五六歲○差別之相者。此卽簡前位。未起婬貪○故別標名者。此卽簡後位。受得名下釋在之。
未起婬貪(文)光云。雖起衣食等貪。未起婬貪(文)。
貪資具婬愛者(文)十五歲○婬愛現行。此卽簡前位。未廣追求○別標愛名。此卽簡後位。
爲得諸境界○(文)寶云。婆沙二十三引施設論云。云何名取。謂由三愛四方追求。雖涉多危嶮而不憚勞倦(云云)。
愛取別者初起名愛(文)續本論義也。惠云。若爾愛同生識二支各一剎那。答。不爾。生識卽一剎那。定結生故。愛取緣多境。各一剎那卽多念也(云云)。
積集能牽當有果(文)問。案牽言。有支限造牽引業歟。續本論義也。答趣通滿。光云。有支以前多造滿業。未多造牽引業(文)此釋有支以前有造業義也。
結當有名生者(文)麟云。生支與識支唯現未別。自餘義類皆同識說。謂一剎那唯染心故。當來生者顯。謂造業己定感當來生。生相續故已造業。皆云未來當生何處。故准此生與識無別(文)。
當來生顯立(文)古抄云。生近未來位也。未來未起義表於識支立生名也。現在已起並了別識名立也(以上)。
此之四位○老死(文)惠云。當來老死中。名色至受位四支。前滅後生。名老死支也(文)麟云。謂愛·取·有三支。是業惑性非老死義故。但四支也(文)問。老死得名如何。中論疏云。衰耄爲老。終盡爲死。數人云。老死是異滅兩相從相立名(文)又云。從老死故。有憂悲苦惱者(修論文也)此四於老死支中。離出故不別立支也。經云。將死之時戀畏死。名之爲憂。發聲啼哭。目之爲悲。五根相對爲苦。意根相對爲惱也。
謂剎那頃(文)惠云。一剎那貪心行殺。有身語表及意。大地十大煩惱六。大不善二。尋·伺·四相得同時起。約此衆多法配爲十二支。如疏云。擧無慚等四纒者。以是隨從纒故。餘六是不隨從纒也(文)問。餘處頌云。殺麁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文)殺業由嗔。何云依貪行殺耶。答。殺盜二罪俱由異不異二心究竟也。殺由嗔而成。盜由貪成。是不異心究竟之門也。又殺由貪成。盜由嗔成。異心究竟之門也。四煩惱忿等惡作二十一(文)貪等二十一心所俱生也。
十大地法
受(領納義苦樂捨)想(於前境取差別相)思(令心有造作)觸(三和而有對觸)欲(悕求所作事業)惠(簡擇義)念(憶持不忘義)作意(能令心驚覺)勝解(印可此事如此)三摩地(心於一境轉)。
大煩惱地六
癡(無明)放逸(不修諸善)懈怠(心不勇掉)不信(令心不澄淨)昏沈(身心重性)掉擧(心散亂)。
大不善地法
無慚(自親無耻)無愧(觀他無耻)尋伺心麁細也。
癡謂無明(文)光云。癡謂貪相應無明。貪相應思是行。貪相應識於諸境事了別名識(文)。
識俱三蘊(文)麟云。謂除識·受二蘊。以識蘊自爲識支。受爲受支。故但三蘊。想·行二蘊與識俱行。色蘊爲識所依。故並俱也。言除五根者。以五根爲六處支。故無表色別爲有支也。以無表是業性。行殺之時起身語業有無表也。扶根四境是色。故得名色支(文)。
行蘊亦取少分(文)麟云。以無明自立無明支故。思已立爲行支。觸·受並各自立爲支。貪爲愛支。無漸等立爲取支故。故皆別立支也。幷生異滅者。生爲生支。餘爲老死支。言作意等者。惠念等。未立支者。竝在此中所攝(文)。
住名色根(文)光云。名色是總。根是其別。以別住總故言住名色根(文)。
雖然是五(文)麟云。謂意處已立爲識支故。今但有眼等五根(文)。
謂無慚○名爲諸纒(文)上所引惠(見)タリ。
所起身語○(文)光云。貪同時剎那等起身語二業表無表名有(文)。
如是諸法(文)光云。如是諸法未來正起時名生。至現異相熟變時名老。滅相滅壞時名死。住卽名色攝也(文)問。生有未來。云何一剎那具十二耶。光云。解云。此據四相作用究竟名一剎那。故具十二支(文。多釋在之)。
俱遍有爲(云云)光云。此說剎那·連縛·俱遍有爲。通情·非情·有漏·無漏·剎那不同叙異說(文)續本義抄。問。無漏業背生死。何於彼立緣起可云耶。況於無漏法者。無明愛取之三支決定不可有之。寧可成十二支耶。答。一義云。設於無明愛取三支闕之。以餘九支廢立之。可有何苦哉。一義云。翻無明而立明支。翻愛立無貪。翻取支立增上也。可思之(以上續本義抄)私云。此有說意如初師。一剎那具十二支。爲剎那緣起云者。此料簡可然歟。旣云通非情無漏。可具十二支事無思束。若是初師意云一剎那具十二支。後師意一剎那具十二支。不談剎那緣起。只是一剎那生滅云剎那緣起。見前後相連。云連縛緣起歟。重意云。前念後念生滅云剎那緣起。多念相續云連縛緣起歟。能能見續本義抄。可思分之。續本義意。初師有說意。一剎那具十二支之分同也。通非情·無漏爲差異也。光云。四種差別者。剎那緣起。謂同一剎那相望而說。若據前解。唯是有情有漏。若據後師亦通非情無漏。餘三緣起皆據前後相望說也(文)如此釋者。如續本義。可意得之。堯抄。剎那緣起有二說。初說。心由貪心行殺生一剎那中云具十二。後說。心有爲說法剎那剎那緣起故。於此立剎那緣起也。初說緣有情有漏。後說通情非情有漏無漏也。其三種緣起無異說(以上)。
連縛者(文)光云。無間名連。相接爲縛。或隣次名連。相屬名縛(文)續本義抄。尋云。無間隣次其義是同。相接·相屬不異如何。答。無間者。以遮詮釋連義。隣次者。以表詮釋連義。接者。是續義也。相者。前念能令後念續。後念還能續前念之義顯之。是則縛多物令不離之義成之也。屬者。是攝之義也。以前念攝後念。以後念攝前念。名之相屬。此是前後兩念至親近故不離名之縛(爲言以上)堯抄。連縛者。因果無間相連起也。此文分明也。後說心連縛緣起大異剎那緣起。連縛異剎那者。連縛約無間因果。故以前後二念相連爲因果義爲連縛緣起。剎那約一剎那。故無前後二念相連義。以之剎那·連縛爲別。餘義大同也(以上)。
分位緣起約順。麟云。以通前後三際論故除順現業。以現在果前業感故。非遠續故除順後業。遠續有分位差別者。卽三世隣近取果與果名爲分位。隔越多生取果與果名爲遠續。唯隔越連縛唯無間(云云)。
遠續者(文)寶云。今詳遠續·連縛二種緣起別者。遠續順隔越。連縛順無間。遠續是異熟因。若兼無情亦遠同類因。若有情亦遍行因。連縛定非異熟因。通同類遍行及能作。除相應俱有異熟因。異熟因非連縛故。相應俱有非前後故。不名相續(文)堯抄。遠續緣起者。大同分位緣起也。論其別者。分位緣起者。以前生無明行爲因。有現在識等五果。現在愛取有爲因。有順次生生老死果。此則分位緣起廢立也。遠續緣起者。從第三前生已去。乃至無量無邊前生無明行爲因。有現在識等五果。今生愛取有爲因。在第三生已後乃至無量生生老死果。是則遠續緣起廢立也。以之爲分位遠續別。餘義大同也(以上堯抄)法相名數抄云。四種緣起不同。剎那(有二說。一限情。二通有爲)連縛(通情·非情·有漏·無漏·前後剎那無間相隣。連稱相續)分位(有情·有漏。據十二支分位。無間相續而起及不定說)遠續(有情·有漏據分位中後及不定說也。以上法相抄准之)。
明本說意(文)世尊本意說之意歟。
經部有破(文)論第十云。不可說爲餘慢等(文)光釋云。經部諸師不信無明別有實體。論主意明經部。故作斯難(云云)論主意用經部無明假立之義也。
廣如前釋(文)上宿或位無明之處。引論文釋之。指彼也。堯抄。從勝立支名者。此通外難(外難者。經部難)分位緣起皆具五蘊。何緣但立無明等名(此經部難意也。無明等十二支以五蘊不可爲其性)違契經故。契經中旣說無明等以三際無智等爲體。故知以五蘊非爲體也。此難已下。今文正非難破意。相破處此意(見以上堯抄)。
論依法相通○(文)麟云。約法相之理。是有爲故亦剎那生滅也。此所說通漏無漏。若前師解。剎那唯是有漏(文)堯抄。卽蘊我者。色等五蘊諸法上執我也。謂色蘊執我時。以餘四蘊爲我所。如是乃至識蘊執我時。以餘四蘊爲我所也。離蘊我者。五蘊諸法外執我所也(以上)。
於中除生如是疑(文)麟云。中際之中不疑我有無者。以中際現見故。但疑我自性差別及因果等。又前際不疑因體。是因故亦不疑果。知是現故。未來不疑因。知是現故。亦不疑果。體是果故。是中際有因果二疑。前後二際唯有無二疑也(文)寶云。現在是過果。及未來因故。知過爲現在因。卽知過去有因。卽知未來爲現在果。卽知未來有果。故過去未來不疑因果(云云)。
唯說有情緣起(文)麟云。此等疑惑唯在有情。故就有情說緣起(文)。
諸緣起緣已生法(文)中論疏云。問緣生與緣起何異。答。婆沙云。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又云。作四句。一緣起非緣生。未來世法也(文)。
以如實正惠(文)寶云。以正惠觀者。觀緣起理○彼必不應三際愚等者。以觀十二緣起故除三際愚惑也。唯見緣起知。過去是無明行。未來是生老死。現在八支卽無疑。或及計我(文)。
第四以略攝廣(文)光云。以二三略攝十二廣(文)。
所依事故(文)光云。依託事果而造因。故名所依事。或依此事果而起惑業。是彼所依事也(文)此擧略門○(文)由爲妨爲釋此妨難擧此略門(爲言)後際略果以下。釋略果略因之相也。何緣中際者。擧妨也。
已顯老死爲事惑因(文)上所引論文。世尊由義已顯者。今所述道理也。麟云。言已顯老死爲事惑因者。前難老死無果。今旣老死爲事惑因故。顯老死成有果矣。言已表無明爲事惑果者。無明旣爲他果故。知有因則無因之過也(文)惠云。受旣生愛。已顯老死爲無明因也。未來老死卽名色·六處·觸·受四支爲體。現旣受生愛。卽以顯未來老死中受生無明。卽取第三句從事生惑釋無明因。餘同文故來也(文)。
故經言(文)麟云。引此經證者。果名爲苦。因名爲集。旣二支總名苦集。明知皆具因果之性。無明旣得名果。明知有因。老死旣得因。明知有果也(云云)。
故名爲純(文)。
解云一切者(文)惠云。問。過現法已生。可名緣已生。未來法未生。如何名緣已生。答。是過現已生類故名緣已生也(文)。
所望不同(文)光云。釋觀待不同○所望不同。猶如一物望後名因。望前名果。父子亦然(文)。
永正九年(壬申)八月四日撰集之。大法師英憲。
同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重而古抄等書入之畢。擬講英憲。
淨實私云。從惑生惑業等釋一段。□十二支事·惑·業相配時。無明·愛·取三是(惑也。煩惱也。無明也)行·有二是(業也)識等五支·生·老七是(事也。事ト云ハ體ト云事也。依惑因所成事體也)。
一老死果事。謂名色·六處·觸·受四支名老死。此老死中受支生愛。愛則無明故。無明老死果也。又老死無明因也。故生死無始無終也。
心經幽賛下云。取謂煩惱。有卽行至受六支種子。由愛·取潤卽能有後有(文)但小乘種子沙汰無之。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頌疏論本第十)
論云無明何義(文)寶云。就文中先問後答。此則問也。論謂體非明。此則答也。答中有三。前二不正答。後一擧頌正答。就不正中有二。一以非明故曰名無明。二以明無故名曰無明(文)堯抄云。無明何義。此問無明體義也。謂體非明答也。謂諸智分明了知諸法。無明非此義故名無明(爲言)若爾無明已下。難也。謂若言諸智分明非如了知諸法故名無明者。眼等五根亦應名無明。非如諸智故。旣爾此義已下。得難轉救。謂非智明非名無明。明無之處名無明云也。若爾無明也下。重而難殺轉救也(以上)。
眼等五根亦非智明(云云)寶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無漏明。並體非明。應名無明(文)惠云。七十五法中唯惠是明。餘七十四法體皆非智明。應皆是無明(云云)爲顯有體義不亂餘(文)光云。前二有過論主正解。爲顯無明有體無非有過。義不監餘眼等無眼等失(文)。
此無明不了四諦(文)惠云。無明迷情言不了不知。約用辨體也(文)本義抄。問。貪等煩惱皆明所治故。以明所治義難顯無明別體耶。答。泛論之者。貪等煩惱雖爲明所治。明無明是敵對相翻法。以明所治無明爲本。故云明所治無明之時。能顯無明別體也(以上)。
非是離明之外皆是無明(云云)麟云。謂有別煩惱。不了諦寶等。是無明性。非是離智明之外一切皆是無明也。亦非明無之處等者。亦非但以明無之處卽名無明也。以無明自有體故(云云)。
論云如諸親友所對○(文)擧喩見成。寶云。就中有三。一擧親非親喩。二擧實非實喩。三擧等言等餘非法等喩。此卽是初親非親也(云云)麟云。非異親友等者。謂汎爾之家雖非親友。然非怨敵。故不得名非親友也。謂唯怨敵方名非親友故。非親友無者。謂若但以親友無處便名非親友者。卽此無處都無人。將何以爲非親友體。無明亦爾。若但以明無之處卽名無明。卽此無處總無有物。將何以爲無明之體。餘皆類此(云云)。
諦語名實(文)堯抄云。眞實正語非妄語名實語云也。
虛誑言論事。第十六卷頌疏云。要具四緣成誑業道。一於所誑境界異想發言。謂見言不見等。二所誑者解所說義。相領會也。三起染心。四者不誤(文)。
非異於實皆名非實(文)惠云。不可異實語外皆名非實者。餘離間等三語。不妨不是實語及非實語。又不可實無處名非實。卽離語九體(云云。不審可正之)。
等取非法非義非事(文)惠云。又無記法義事。不是善法所對。不妨不是法義事及非法事也(云云)尋云。不善法不善義不善事者。指何法耶。
非是異明之外總是無明也(文)正文云。應言非是異明名無明。或非是明外名無明。何云異明之外耶。異明之外。卽是明也。故光記無之外二字(以上)。
又契經說無明緣行(文)問。此略證之文可。爲第二引證科內(光·寶記爾見)何今釋義下科之耶。答。光·寶記釋長行偈頌。故引證下略證廣證爲二。此疏唯釋頌。故唯以廣證爲第二引證段。重心云。頌略證文無之。今疏釋頌。故不立略證科。但略證之文長行要故。第一釋義下引此要處注之歟。惠云。無明爲緣行得生。行爲緣識得生等也(文)。
九結。一愛結。二恚結。三無明結。四慢結。五疑結。六見結(三見)七取結(二取)八嫉結。九慳結。結者。正理論云。於境於生有繫縛能故(文)於所緣境令有情愛著。云於境有繫縛能。三界四生沈淪不出牢獄。云於生有繫縛能也。
三縛。一貪縛。二癡縛。三嗔縛(以能繫縛有情立縛名)。
十隨眠。貪·嗔·癡·慢·疑五見也。光云。隨逐有情名隨。行相微細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難了(文)。
三漏。一欲漏。二有漏。三無明漏(泄過無窮煩惱名漏)。
四瀑流。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見瀑流。四無明瀑流(漂流善品故)。
豈無實體說爲結等(文)寶云。無明旣是九結中○故知非是異明眼等餘法。亦非全無體如兔角。而可說爲結等事。故有別法說名無明(文)。
彼云如惡妻子(文)惠云。惠有簡擇用。惡惠旣無此能。無惠不殊。應無明(文)古抄云。惠簡擇義故是明義也。然者設雖惡惠稱惠者。難云無明處會也。謂如惡妻子云無妻子。惡明故云無明也(爲言)麟云。如惡妻子者。謂無妻子之德名惡妻子。如是惡惠無有明德。應名無明(云云)。
於中有見故非無明(文)光云。於惡惠中有五染惠。是見性故。見性推求猛利決斷。故非無明(云云)寶云。惡惠之中有一分惠。是五見故(文)。
謂餘師言(文)堯抄。問餘師轉。救心何。答。惡惠中有五見。亦有非五見。餘以非五見惡惠應名無明。謂貪等相應惠是非五見故也(以上)問。能破心如何。答。貪等相應惠名無明不爾。若惠是無明。無明與見相應。見亦惠性也。豈有二惠並起耶(爲言)。
然無明體謂不了(文)已下顯正義也。
持我類性(文)光云。此大德意持我。謂持我起慢名爲持我。卽是我慢類性是無明。此無明是我慢流類性故。約我慢以顯無明。理亦是餘惑流類性。且寄我慢以顯(文)惠云。我慢卽七慢中我慢。持我陵人故。類性卽是無明。無明不了相亦相似持我陵物。卽是我慢流類也(文)堯抄云。持我者。指我慢。類性者。指無明。謂持我起慢。我慢呼爲持我。光明卽是我慢流類性故。約我慢顯無明也。
色如先辨(文)光云。色如先辨。謂前界品色蘊中辨。今唯辨名。前文雖亦辨餘四蘊。未說爲名。故今分別(文)。
問云何隨名勢力(文)兩重問答在之。初問答明名轉變詮表之義。次問答明四蘊稱名。問詞云。此復何緣(文)光云。此四蘊復以何緣標以名稱(文)可准之。疏釋。如今時名至名爲轉變。釋初問答。名旣如此至名轉變緣也。釋次問答也。可見之。
如今時名(文)光云。謂劫初時隨種種法世共立名。由勢力故後名方得於彼彼義轉變詮表。如牛馬等名(文)堯抄云。劫初時人。隨種種諸法諸共立名。或名牛。或名馬。如是諸法各有名。此名傳世至今時。由此詮表牛馬等諸法義也(以上)。
四蘊亦然(文)問。受·想·識三蘊。幷行蘊中心所。有轉變緣義。不相應無緣境義。何云轉變緣耶。光云。餘不相應雖無轉變。同無色中有轉變故名攝無失。如變礙名色。雖無表等無變礙同於色中。有變礙故色攝無失(云云)。
尋云。轉變義受等名其義同也。受等緣。名詮。共義別也。何四蘊云名耶。惠云。名行蘊攝。餘四蘊不能詮法。何名名。答。名詮多法。四蘊隨六根亦緣多法上。轉似彼名詮多法。故四蘊總名名也(文)。
第二釋云(文)光云。婆沙十五解四蘊名名所以云。佛於有爲總分二分。謂色非色。色是色蘊。非色卽是受等四蘊。非色聚中有能顯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總說名(文)古尋。非色類是多。何立名稱耶。答顯了諸法事名功能勝。故殊更稱名歟(以上)。
第三解云(文)惠云。色法有形質眼能見等。四蘊無形段。一一要須名顯說。方知故四蘊總立爲名(云云)准此釋。色法有形礙。顯露云麁著歟。
第四釋云(文)光云。無色四蘊捨此身已。轉趣未來餘生處。轉變如名故標名稱。無漏四蘊雖不受生。是此類故名攝無失(文)惠云。捨身者。身卽是色身。四蘊捨前趣色身。取後趣色身。如名詮多法。名四蘊名名也(文)堯抄。尋云。捨此生已趣餘生時五蘊捨。若爾何故。限四蘊立名。不云色蘊耶。答。實五蘊俱雖有轉變義。四蘊與名義同者。約決定說。三界生中皆有四蘊。故捨此趣彼義。四蘊必有。色蘊無無色界。故於無色界易生。捨此色蘊趣彼色蘊義無之也(以上)。
三和生者(文)寶云。觸體難辨。寄因以說(云云)第四卷光云。根境識三和合而生。擧因以辨。能有作用觸對前境。擧業以明。又解能令心等觸對前境。雖心心所對境○觸對強故偏得觸名。故入阿毘達磨云。觸謂根境識和合生。令心觸境。以能艱治心心所。爲順樂受等差別有之(云云)准此釋。觸者。根境識三和合位別生觸心所。此心所令心王等對觸境也。心心所皆雖對境。觸心所觸對強故得觸名。如受領納(矣)。
論云且如五觸生(文)麟云。謂眼等色根現在恒有故。得與識同時可成和合。若其意根定依過去者。以無間滅方名意故。識居現在者。以了別名識故(云云)。
此有多釋(文)光云。非以同世名和合。根境識三雖各居一世名和合。謂因果義成。意法爲因。意識爲果。又根境識三同順生一觸果。故名和合(云云)有二。一俱起名和合。二相順生果名和合。於六中。前五具二和合。後一相順生果名和合(文)。
意法爲因意識爲果(文)光云。問。因果相望。因望果。或俱或在前。如過去意根。生現意識。或生現觸果。其理可然。未來法境如何生現識及現觸果。解云。果有三種。一取果·與果爲果。此果望因。若俱。若後。卽有爲四果。二證故爲果。擇滅果。三相隨順故相由藉故爲果。如現意識名果。於三果中。望過意因有初後果。望未法因但有後果。如現觸果。於三果中。望過意根現意識因有初後果。望未法因但有後果。此果前因後名爲果者。據相隨順故。相由藉故。假名爲果。非是五果中果(文)第二釋云。又解。現在意識及現觸果。望未來法境亦是增上果(文)本義抄。付此釋明五果相。云除前有爲法有爲增上果。於增上果。無果前因後之義(定)如何。答。第二釋心存得果名。不可過五果。故以未來法境爲因。以現在意識及現在觸爲果。可增上果攝(爲言)俱除前有爲法文。就取果與果增上果云爾也。光釋云。增上果有二。取果·與果·增上果。此果必無在因前也。二非是取果與果增上果。此果容在因前。我今據此說也(文以上)。
依薩婆多(文)論云。有說。三和卽名爲觸。彼引經證。如契經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說名爲觸。有說。別法與法相應三和所生說名爲觸。彼引經證。經言。云何六。六法門。一六內處。二六外處。三六識身。四六觸身。五六受身。六愛身。此契經中根境識外別說六觸。故觸別有(文)。
眼等五觸名有對觸(文)堯抄云。今論心諸法有七十五法中。色境有見有對。眼等五根幷聲香味觸四境無見有對。除此所餘諸法皆悉無見無對。有對觸者。眼識相應觸與眼識俱。以眼根爲所依。所依眼根是有對故。能依觸雖無對從所依名爲有對觸。餘耳鼻舌身四識觸准之。可知之(以上)。
增語是名(文)光云。語是音聲而無詮表。名有詮表。增緣於語故名增語。又解。此名以語爲增上。方能詮表故名增語(文)堯抄云。語是音聲而無詮表。名有詮表故。增勝語也(以上)古抄云。名句文俱轉言音名語。雖然正詮表物體名功能也。詮表能語勝以名云增語。然緣諸法名事意識能也。故意識相應觸云增語觸也(以上)今疏。增語是名至故名增語。明名稱增語。名是意觸至名增語觸。明意相應觸名增語觸。次問答述名意識長境。次增語是境下。釋得名。次引論證。次出有說。可見之。
名是○長境(文)堯抄云。如眼識但了青不了青名。意識了青及青名。意識與眼識了青雖同。意識更了青名。故以餘爲長。所長境卽名。故呼名爲長境也。意識相應觸與意識俱緣長境。故意識相應觸名增語觸也(以上)寶云。所緣境中。異於五識不唯緣義。意兼緣名故名爲增語。增語謂名。五不緣名。意增名故名爲長境。從所緣長境爲名(云云)此心長者。增長義歟。
有說(文)光云。此說意識以差別語言爲增上。故方於境轉。五識不然。此且從多分說。亦有意識非望語故。而能緣境。是故意識觸名增語。以語爲增上。有財釋也。與此相應名增語觸。從相應立名。隣近釋也(文)語爲增上者。爲增上緣云意歟。寶云。此師說。意識緣境。因語爲增上。故方能緣境。此卽意識名爲增語。觸與增語相應故名增語(文)麟云。第二意識因語得生。意識從因立名。名增語觸。與此觸增語識相應名增語觸。增語之觸(文)。
古抄云。意識緣語起識也。謂如五識直對境緣之。必不待言語指示。嬰兒等如緣物。意識所緣非語言指示。不能緣。以語爲增上緣起識云增語也(以上)。
約三受○爲三觸(文)對觸順境生樂受。對觸違境生苦受。對觸俱境生捨受。約所生三受爲三觸也。
一云此三能引樂等受(文)堯抄云。此三者。順樂受觸等三觸也。樂等受者。苦樂捨三受也。引者。能觸也。所引者。受也。尋。觸引受者。前念觸引後念受歟。答。薩婆多宗意。許同時觸受成能引所引能生所生也。所領觸。能領受也。又能依受。所依觸也(以上)麟云。謂因於觸引生受也。觸能引受。名爲能引。受爲所引(云云)寶云。能引受故。因於觸境若違順故(文)。
又論云如何觸爲受所領(文)光云。於前三解中。初解可知。故不別問。後二稍隱。故今別徵(云云)。
行相極似觸(文)神云。行相極似觸。故名受領觸。如觸作苦行相。其受亦爾。如觸作樂捨行相。其受亦然。故言行相極似觸也(文)。
從此生六受者(文)此句約能生六觸爲六識也。謂眼識相應觸爲緣所生受等也。
五屬身餘心者(文)此句前眼觸所生受等六中。前五名身受。後一名心受(爲言)。
依色根故(文)第三卷頌疏云。身謂身受。卽五識相應受也。身謂所依。受依身起名爲身受。身云受故。依主釋也(文)可准之。
意觸所生受(文)意識相應觸所生受(爲言)但依心故爲心受(云云)意識相應受名心受(爲言)意觸所生受者。此是約同時因果也。可思之。
彼宗不許同時因果(文)准論光。經部破薩婆多云。觸受二法同時生。觸爲能生。受爲所生義如何。於己生受法餘觸無能。譬如牛二角。俱時生彼此相望。誰爲能所。薩婆多意觸受同時生爲樂爲果。今此因能作因。果增上果也。經部意。前念觸爲因。後念受爲果也。薩婆多破云。第一念緣順境。第二念緣違境。順順境受。與緣違境觸。前後違順性相別。何爲因果(爲言)。
釋曰此後成十八○(文)此一段爲五。初定十八數。二問答成十八。三於中十五下。明雜緣不雜緣之別。四問此意近行下。釋得名。五身受不名下簡亂。可思之。
此前心受由意近行異(文)光云。身受相顯故不更釋。心受義隱所以重明(文)。
謂色等五十五近行(文)喜色意近行。憂色意行。捨色意近行等也。餘准之。三法近行者。謂喜法意近行。憂法意近行。捨法意近行也。麟云。言十五近行境各別者。謂色聲等境。旣不同。緣色聲心品有異。故名不雜。五境各三。故成十五。言五境外所餘法者。謂第六法境心所及不相應等四類法也。言通法所謂五境者。五境若爲意識所緣亦名法境。以通五識及意識緣故名通法。第六法境唯意識緣。故名別法。或二合緣如緣色聲二境。或色香等合。隨應可知(文)。
或二二合緣(文)二二三三事。後月云。下賢聖品引法相松室記注之。可見之。問。云二二云五五意如何。答。二合緣爲顯有多種云二二歟。三三合緣等同之。下賢聖品此名自在之。對明師可尋之。難云。二合緣等多種可爾。於五境論之故。五合緣多種難有哉。旣五境合緣。何有多種耶。答。寶云。若兩合緣乃至五六合緣。皆名雜緣法意近行(文)惠云。第六意識唯緣法名不雜緣。若兼前五緣卽名雜緣。六境一一別緣爲六句。二二合緣爲五句。乃至六境合緣爲一句也(文)准此等釋。於六境論合緣。旣六合緣在之。若爾者。五合緣可有多種也。約此旨今疏云五五合緣歟。尚難云。寶幷惠於六境論合緣故爾也。今疏云五境或二二合緣乃至五五合緣(文)唯約五境論合緣(見)何有多種耶。答。今疏緣別法時兼緣色等(文)別法者。五境外所餘法也。色等者。色等五境也。旣云兼緣色等。此則六合緣也。若爾者於五合緣可有多種歟。
麟云。緣別法時兼緣色等者。謂將第六法境與色等合緣也(文)。
以雜緣故此之五境○(文)古抄云。不被雜緣時名五境。不受法稱。作雜緣境時於五境受法境稱也。若緣別法名不雜緣者。不雜五境故云不雜緣也(以上)尋。於五境雜緣時得法稱理趣如何。答。各別緣時得色聲名。合緣時如觀諸法無我。故得法稱歟。
傳說喜等(文)本義抄。初說意云。喜等意爲近緣。第二說意云。喜等與意爲近緣。此二師俱許同時因果之義。故論主意不信此二說置傳說言也。故此傳說言貫通二師也(以上)麟云。釋此名者。喜等與意互能相依爲近緣。故名之爲近。於境遊行故名行。婆沙二釋同此。更有一解。又依意故近境而行名意近行。又云。於境捷利樂數分別。故名爲行(文)。
身受不名意近行(文)光云。正理云。以意近行唯依意識名爲近。分別三世等自相共相境故名爲行。一切身受與此相違。故非意近亦不名行(云云)。
謂欲界意識無樂(文)問。就初釋何必例欲界耶。答。以初爲本故也。惠云。欲界無意樂第三定亦不立也(云云)問。就後釋若無所對故不立近行者。捨受亦不可立近行。無所對故。答。捨受以憂喜爲所對也。正理云。不爾。憂喜卽捨對故(文)問。若爾者。第三靜慮對近分捨可立樂近行耶。答。根本地中無所對捨故不立也。問。初二靜慮根本地中。無所對捨何以初二禪喜受立近耶。答。初欲界中有所對捨。故以初二禪喜受立近行。第三禪意識相應樂唯限第三禪一地。故異初二禪喜受。彼喜受欲界中有喜捨。是卽爲所對。由此所對。初二禪喜受亦成有所對。受近行稱也。設上界中雖無同地所對義。於欲界中有同地所對義法者。立近行。由此近分地捨根。雖無同地所對法。欲界中捨根有同地所對法。故彼近分地捨根立近行。理可准知之(以上)。
欲緣欲十八者(文)欲者。欲界繫云也。欲界繫緣共其數同十八也。界繫十八者。喜近行有六種。謂緣色喜近行。乃至緣法喜近行也。憂近行·捨近行各有六種准之可知之。欲界喜·憂·捨意近行共緣六境。繫緣共十八種也。惠云。自界見順境生六喜。見違境生六憂。見俱境生六捨(文)。
色十二上三(文)緣色十二。緣上三(爲言)惠云。欲緣色界梵王等勝生四喜。緣無想果無心生四憂。緣通果卽生四捨。緣無色無處等一憂受。緣命長等緣生一喜。緣無造作等卽一捨也(云云)。
二緣欲十二者(文)二者二禪繫云也。寶云。初二定體緣此地有喜捨二受。故欲界具六境。故欲界境具十二也。色界無香味故。緣色唯八(文)光云。此明色界初二靜慮唯有十二。俱緣欲界。八緣色界。除緣香味二喜二捨。二緣無色(文)色界雖無香味境。色界近行緣欲界香味故。能緣近行喜捨各緣六境故。喜捨近行六種在之。故色界繫十二也(以上)麟云。初二禪爲一對。明三四禪爲一對明者。以二禪同有喜故。三四禪同無喜故。名數是同故爲兩對(文)惠云。八解脫中。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依初二定緣欲界。不生貪生六喜。緣欲通果卽六捨(文)。
八自二無色者(文)惠云。初定緣二定勝卽生四喜。緣變化卽四捨。色界緣無色。准欲界緣無色說也(文)。
後二緣欲六者。寶云。述三四定。於此定此地靜慮。唯捨受容緣欲界故唯六也。若緣色界卽唯有四(文)第三第四靜慮繫捨六也。此亦自地雖無香味。緣欲界香味。故能緣近行捨六也。麟云。但有六捨者。上無喜故。又三禪樂不立爲近行故。前已說境但云六捨(文)惠云。緣欲界變化事生六捨。四自者。緣自地變化生四捨(文)。
初無色近分(文)惠云。無色者。欲四遠不緣欲界。無色根本無通緣智。故不緣色界也(文)麟云。空處近分能緣色者。謂離第四禪染時。依空處近分觀第四禪。爲苦麁等行。故緣色也。上三近分並不緣色。空處有二說。一許別緣下色聲等四。二不許別緣。但總雜緣下。今言有四者。約許別緣者說。若不別緣者。但唯一雜法捨近行也(文)古抄云。無色微細定無緣他地明利力用也(以上)。
定品當辨(文)麟云。彼頌云。幷上三近分總名除色想。謂彼諸地無遍緣智。及厭色故並不緣色(文)問。意近行通三性耶。光云。准下成就通三性(文)謂善心相應受名爲善意近行。染汚心相應受名爲染意近行。無記心相應受名無記意近行也。
從此第二有漏無漏分別○釋曰(文)光云。就長行中。一釋頌。二明成就。三叙異說。四會師句經(文。准)此釋今疏一段科之。一釋曰至不通無漏。釋頌文。二論云誰○下。明成就。三此上所論○叙異說。四論云又○下。會師句經。可見之。
不通無漏(文)光云。正理二十九云。無有近行通無漏者。所以者何。增長有故。無漏諸法與此相違。有說。近行有情皆有。無漏不然。故非近行(文)。
(已下堯圓抄全寫之)。
欲緣欲十八色十二上三(文)此頌明欲界繫意近行也。
欲界繫喜近行有六種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香喜近行
緣味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欲界繫捨近行有六種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香捨近行
緣味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欲界繫憂近行有六種
緣色憂近行
緣聲憂近行
緣香憂近行
緣味憂近行
緣觸憂近行
緣法憂近行
已上欲界繫喜近行記有十八種由此。欲界繫也
欲界繫喜近行緣色界有四種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欲界繫喜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種
緣法喜近行
已上欲界繫喜近行明緣上界數也
欲界繫捨近行緣色界有四種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以上欲界繫捨近行明緣上二界數也
欲界繫憂近行緣色界有四種
緣色憂近行
緣聲憂近行
緣觸憂近行
緣法憂近行
欲界繫憂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種
緣法憂近行
以上欲界繫憂近行明緣上二界數也
已上欲界繫近行記有十八種由此。欲界繫喜·憂·捨意近行。皆悉緣欲界色等六境。故欲界繫意近行緣欲界境有十八種。以之可知也。
二緣欲十二八自二無色(文)此頌明初禪第二禪繫近行也。初禪繫喜近行有六種。捨近行有六種。又第二禪繫喜近行有六種。捨近行有六種。此各六種近行准欲界可知。謂緣色近行乃至緣法近行。故各成六種也。
初禪繫喜近行緣欲界有六種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香喜近行
緣味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初禪繫捨近行緣欲界有六種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香捨近行
緣味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已上初禪繫喜捨近行明緣欲界數也
初禪憂近行無。其故者。喜捨斗有也。憂惱之苦者。欲界限也。
初禪繫喜近行緣自界有四種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初禪繫捨近行缘自界有四種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以上初禪繫喜捨二近行明緣自界數也
初禪繫喜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種——緣法喜近行
初禪繫捨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種——緣法捨近行
以上初禪繫喜捨二近行明緣無色界數也
第二禪繫喜捨二近緣欲色無色數如初禪也
後二緣欲六四自一上緣(文)。
第三禪繫喜近行緣欲界有六
緣色喜近行
緣聲喜近行
緣香喜近行
緣味喜近行
緣觸喜近行
緣法喜近行
第三禪繫捨近行緣自界有四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第三禪繫捨近行緣無色界有一——緣法近行捨
以上第三禪繫捨近行緣境分別了。第四禪繫捨近行亦如是分別也。
初無色近分緣色四自二(文)。
空處近分地所繫捨近行緣第四禪有四
緣色捨近行
緣聲捨近行
緣觸捨近行
緣法捨近行
空處近分地所繫捨近行緣自無色有——謂法捨立近行
四本及三邊唯一緣自境(文)四無色幷上三無色近分地所繫捨近行。緣自無色界有一。謂法捨之近行也。尋云。意近行通三性歟。答。通三性也。謂善心相應受名爲善意近行。染汚心相應受名爲染意近行。無記心相應受名爲無記意近行也。意近行成就分別。先未離欲者。未得未至定善心。成欲界善無記諸近行。後成初禪染汚四捨近行(色聲觸法)四喜近行(色聲觸法)未離下地煩惱者。必成上界上地煩惱故。未離欲者於初禪染汚喜捨成之。彼受與煩惱相應故也。染汚心不緣下地。故除緣香味近行成四。總上二界中於染汚近行無緣香味。不可云緣自地香味。自地無香味故。亦不應言緣下欲界香味。染汚心不緣下地故。由此上二界染近行中無緣香味也。復成第二禪染四喜近行·四捨近行·第三禪染四捨近行·第四禪染汚四捨近行·四無色各一染法捨立近行·理。准初禪可知之。總言此人不成近行者。欲界十八·初禪八·第二禪八·第三禪四·第四禪四·無色各一也。其數有四十六。別言之。成八十二近行。欲界善·惡·無記三性各別故也。次未離欲者。獲得未至定善心。如前所得。未至定善者。不成近行。成八十二近行。此外成初禪六捨近行。幷論之。八十八近行思可知也以上二類頌疏所引載論意也。
次已離欲貪未離初靜慮法者。未得第二禪近分善心。彼成欲界善·無記喜·捨近行。除憂近行。憂受是離欲捨法。故已離欲人不成之也。復成初禪善六捨近行·六喜近行·幷染汚四捨近行·四喜近行·及無記喜·捨近行。於中無記近行者。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離欲界染。第九解脫道時得初禪通果心。故餘無記心依身在下地。無得上地也。次第二禪已上近行。如未離欲捨說。總論之者。有四十四。謂欲界十二(除六憂也)初禪十二。第二禪八。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有六十六。謂欲界十二開爲二十四。善無記別故。初禪十二開爲二十二。善惡無記別故。以之幷二禪已上論。諸地近行成六十數也。次未離初靜慮染已得第二禪近分善者。約總相數成四十六。謂欲界初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成七十二。謂次前所明已離欲者所成就六十六外。更加第二禪善六捨近行也。次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未得第三禪近分善者。約總相數成四十八。謂欲·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七十二近行。謂次前所明七十二中除八。所更加八者。謂除初禪染四喜近行·四捨近行。更加八者。謂加第二禪善六喜近行·無記喜捨二法近行也。次未離第二靜慮染已得第三禪近分善者。約總相數成五十。謂欲界·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六。第四禪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七十八。謂次前所明七十二外。更第三禪六善捨近行也。次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大與次前同。委論之者成七十一。謂次前所得七十八中除八亦更加一。除八者。謂第二禪染四喜近行·四捨近行。加一者。謂加第三禪無記捨法近行也。次未離第三靜慮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成五十二。謂欲界·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六。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五十七。謂次前所明七十一外更加第四禪善六捨近行(文)次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未得空處善心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七十四。謂次前所明七十七中。除四亦更加一。除四者。除第三禪染四捨近行。加一者。謂加第四禪無記捨近行也。次未離第四靜慮已得空處善心者。約總相數成五十五。謂欲界·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六。空無邊處四。上三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七十八。謂次前所明七十四外更加空處善四近行也。次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未得識處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七十四。謂次前所明七十八近行中。除第四禪染汚四捨近行(文)次未離空無邊處染已得色無邊處善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四。 謂次前所明七十五中。 除空處染捨法近行也。 次未離識處染已得無所有處善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五。 謂前所明七十四外更加無所有處善捨法近行也。 次已離識處染未離無所有處染未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四。 謂欲界前所擧七十五中。 除識處染捨法近行也。次未離無所有處染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五。謂次前所擧七十四外更加非想非非想染捨法近行也。 次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染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四。 謂次前所明七十五中。 除無所有處染捨法近行也。 次已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 約總相數大與前同。 委論之者成七十二。 謂次前所明七十四中。除非想地染捨法近行也(已上明依身欲界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初禪未離初靜慮染未得第二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三。謂欲界一。謂捨法近行。初禪十二。第二禪八。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注云。今所云二禪以上近行。皆悉約染汚論之。准依身欲界人可知之也。委論之者成五十七。謂初禪十二開爲三十二。善六捨近行六喜近行。無記六捨近行六喜近行。染汚四喜近行。以之幷餘地近行成五十七也。次依身在初禪未離初靜慮染已得第二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五。謂欲界一。初禪十二。第二禪十。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六十三。謂次前所明五十七外更加第二禪善六捨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初靜慮染未得第三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七。謂欲界一。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六十三。謂次前所明六十三中除八亦更加八。先除八者。謂除初禪染四捨近行染四喜近行也。次加八者。謂加第二禪善六喜近行幷無記喜捨二法近行也。無記近行者。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已得第三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九。謂欲界一近行。初二禪各十二。第三禪六。第四禪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六十九。謂次前所明六十三外更加第三禪六捨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未得第四禪近分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二。謂次前所明六十九中。除八亦更加一。先除八者。謂除第二禪染四捨近行四喜近行也。次加一者。謂加第三禪無記捨法近行。無記近行者。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已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成四十四。謂欲界一。初二禪各十二。第三四禪各六。空無邊處四。上三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六十九。謂次前所明六十五外更加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五。謂次前所明六十九中。除第四禪染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已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六。謂次前所明六十五外更加識處善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空無邊處染未離識無邊處染未得無所有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五。謂次前所明六十六中。除空無邊處染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空無邊處染未離識無邊處染已得無所有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六。謂次前六十五外更加無所有處善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識無邊處染未離無所有處染未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約總相數大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五。謂次前所明六十六中。除識處染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初禪已離識無邊處染未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五。謂前所明六十六中。除無所有處染捨法近行(文)次依身在初禪已離非想地染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六十四。謂次前所明六十五中。除非想地捨法近行也(已上依身初禪有情不成就近行了)先依身在第二禪未離第二靜慮染未得第三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二十六。謂欲界初禪各一捨法近行。第二禪十二。第三四禪各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四十六。謂第二禪十二開爲三十二。善有十二。無記有十二。染汚有八。以之幷餘地近行成四十六也。次依身在第二禪未離第二靜慮染已得第三禪近分定者。約總相數成二十八。第三禪有六。餘地如前。故成二十八也。委論之者成五十二。謂前六十六外更加第二禪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四十四。謂次前所明五十二中。除八亦更加一。先除八者。謂第二禪染四捨近行四喜近行也。次加一者。謂加第三禪無記一捨法近行。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成三十。謂第四禪有六。餘地如前。故成三十也。委論之者成五十一。謂次前所明四十五外更加第四禪善六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未得空處意善者。約總相數與次前同。委論之者成四十八。謂次前所明五十一中。除四亦更加一。先除四者。謂除第三禪四捨近行也。次加一者。謂加第四禪無記一捨法近行。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已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成三十三。謂欲界初禪各一。第二禪十二。第三四禪各六。空處四。上三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五十二。謂次前所明四十八外更加空處善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四十八。謂次前所明五十二中。除第四禪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已得識無邊處善者。約總相數次與前同。委論之者成四十九。謂次前所明四十八外更加識處善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二禪已離空無邊處染乃至已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准前依身欲界初禪者。可分別之(已上依身第二禪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第三禪未離第三定染未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成十七。謂欲界初二禪各一捨法近行。卽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第三禪六。第四禪四。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二十七。謂第三禪六開爲十六。善有六。無記有六。染汚有四。幷餘地近行成二十七也。次依身在第三禪未離第三禪染已得第四定善者。約總相數成十九。謂第四定六。餘如前。故成十九也。委論之者成三十。謂前所明二十七外更加第四禪善者。約總相數成十九。謂第四定六。餘如前。故成十九也。委論之者成三十三。謂前所明二十七外更加第四禪善六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第三定染未離第四定染未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三十。謂次前所明三十三年中。除四亦更加一。先除四者。謂除善無記一捨近行。謂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第三定染未離第四定染已得空處染者。約總相數成二十二。謂空處四。餘如前。委論之者成三十四。謂次前所明三十外更加空處善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第四定染未離空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次前同。委論之者成三十。謂次前所明三十四中。除第四禪染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第四定染未離空處染已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三十一。謂次前所明三十外更加識處善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三禪已離空無邊處染者。乃至已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准前欲界初禪者。可分別之(已上依身第三禪有情不成就近行了)。
先依身在第四禪未離第四定染未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成十四。欲界初禪各一。謂皆無記捨法近行。卽是通果無記心相應受也。第四禪六。四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二十四。謂第四禪六開爲十六。善有六。染汚有四。幷餘地近行成二十四也。次依身在第四禪未離第四定染得空處善者。約總相數成十七。謂空處四。餘地如前。故成十七也。委論之者成二十八。謂前所明二十四外更加空處善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禪已離第四定染未離空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成二十四。謂次前所明二十八中。除第四定染四捨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禪已離第四定染未離空處染已得識處染者。約總相數與次前同。委論之者成二十五。謂次前所明二十四外更加識處善捨法近行也。次依身在第四禪已離空無邊處染者。乃至已離非想處善者。准前依身欲界者。可分別之(已上明依身第四禪有情不成就了)。
若生空無邊處未離空處染未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成七。謂空處四。上三無色各一。委論之者成九。謂空處四開爲六。善有四。無記有一。染汚有一。幷餘地成九也。無記近行者。謂異熟無記心相應受也。若生空處未離空處染已得識處善者。約總相數與前同。委論之者。謂前所明九外加識處善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空處染未離識處染未得無處有處善者。總相數如前。委數成九。謂次前十中。除空處染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空處染離識處染已得無所有處善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者成十。謂次前外更加無所有處善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識處染未離無所有處染未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者成九。謂次前十中。除識處染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識處染未無所有處染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善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者成十。謂次前九外更加非想地善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成九。謂次前十中。除無所有處染捨法近行也。若生空處已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總相數與前同。委數成八。謂次前九中。除非想處染捨法近行也(已上明生在空處有情不成就近行了)若生在識無邊處有情無成空處已所有情無成謂處以下。諸地近行唯成自地近行。捨染近行。幷得善近行。及得無記近行。准生在處。有情隨其所應所分別之易。故別不注之(以上堯圓抄)。
於有漏中取雜染(文)光云。愛謂貪。憎謂嗔。不擇捨謂癡。此癡於法不擇而捨(文)惠云。不擇者。擇卽是慧。不擇卽癡。三毒門中立近行也(文)堯云。意云。貪愛相應喜受名喜近行。嗔恚相應憂受名爲憂近行。癡相應捨受名捨近行也(以上)。
耽嗜依出離依事。光云。耽嗜依者。謂諸染受受與耽嗜煩惱爲依故。出離依者。謂諸善受受與出離善法爲依(文)又引婆沙云。耽嗜謂愛耽嗜性故。若受與彼爲安足處名耽嗜依。有說。耽嗜名一切煩惱。執著性故。若受與彼爲安足處名耽嗜依。若受不與愛或一切煩惱爲安足處名出離依(云云)堯抄云。耽嗜煩惱以受爲所依。故名耽嗜依。出離依者。諸善喜憂捨。出離言屬諸善法。受爲善法爲所依。故諸善受名出離依也(以上)私云。耽嗜之依。卽依主釋歟。出離依同之。無記喜憂捨事。惠云。餘無記憂捨順染耽嗜依攝。順善出離依攝。不順善染皆非近行(文)。
論云又卽喜等(文)光云。證近行唯是雜染。世尊說爲三十六師句。謂耽嗜依有十八。此是近行。是所對治。出離依有十八。此非近行。是能對治。二種不同成三十六。此句差別。是佛大師所說法。故名爲師句(文)本義抄。問。論引此經雖明耽嗜依·出離依差別。全無述意近行唯雜染義。何釋證近行唯是雜染耶。答。上述唯雜染者。與意相牽數行所緣是意近行之師義畢。先引六恒住經說爲證。次引三十六師句經說之志。彼經中辨耽嗜出離差別。明能治所治不同。故爲證意近行唯雜染義。引此經文見也(以上)。
識等攝故無指陳(文)光云。生老死卽識等五。於此五中識與六處已指前文。名色觸受如前別釋。故不別說。問。若爾愛取卽是無明。應不別指。解云。無明異說不同。或說惡惠。或說非明。或說明無。由此愛取不指無明。別指下說(云云)。
煩惱如種者(文)麟云。煩惱總有五喩。一如種。二如龍。三如草根。四樹莖。五糠米。業有三喩。一如糠米。二草藥莖。三花。果有一喩。謂如熟食。應知煩惱潤業如糠米裹業爲惑潤。如米有糠。故二喩別言。異熟爲後邊者。諸業等果是最後邊也。以果熟後更不生餘果。故業亦然也(文)惠云。生煩惱等事者。從煩惱生業。從業生識等果事。如種生芽業後生果也。煩惱鎭業如無學。故業無煩惱鎭無果。煩惱根者。有頂地見道煩惱名煩惱根。無漏道能拔。如諸草藥果熟爲後邊者。如草親能生果。卽枯更不能生果。業感現在果了更不能生未來世果也。食熟更不可轉成餘食。人異熟不可轉天等中受也(云云)。
生煩惱業事(文)尋云。如惠釋(如上所引)從煩惱生業事(見)況以種子(能生)喩煩惱(能生)以芽莖(所生)喩業事(所生)今疏釋生煩惱業事(云云)以煩惱爲能生。又爲所生如何(從種子生種子無之故難思哉)答。惠釋爾也。准此釋。以煩惱爲能生。展轉業事生(爲言)而今疏生煩惱業事者。於所生業事立煩惱名歟。以煩惱非謂爲所生。謂生煩惱之業事(爲言)或案云。以煩惱業事三可爲所生。從煩惱生煩惱者。如從愛生取。依此意取喩。從種子(煩惱)生芽(煩惱)從芽生莖葉(業)從莖葉生花果(事果)如此可意得歟。
趣滅滅還起(文)趣者。五趣。還起者。五趣生死替。起無窮(爲言)。
如樹莖者(文)樹莖(煩惱能生)生枝葉(惑所生)花(葉)菓(事。爲言)。
中生本死如前已釋(文)麟云。卽此前明死生二有中。卽中有義及言本有謂死前。卽本有義餘並如前(文)。
自地煩惱皆能潤生(文)論云。自地諸惑。謂此地生。此地一切煩惱染汚。此地生有(文)光云。自地顯非他地。諸惑顯是本惑。謂此地生此地本惑皆容現起染汚生有。又解。不現起者。有染能故亦名能染(云云)麟云。自地煩惱皆潤生者。謂欲界有三十六煩惱。色無色界各三十一。皆能結生。不簡上緣無漏緣等(文)此釋約四諦修道十七七八四起立歟。然今疏約纒垢顯不起。若爾者。約大不善等心所顯潤生歟。
嫉慳忿覆悔睡也(文)嫉等四者。小煩惱十中初四也。悔不定八內一也。嫉於他與盛事令心不喜。慳違財法施令心慳著。忿除嗔及害。於情非情令心憤發。覆隱前自罪。悔緣惡作事心追悔性。通善染。今取染汚邊也。睡正文云。此中初五自力起也。眠非自力起。具如下隨眠品。故光但擧前五不云眠。恐眠字剩歟(以上)光云。自力纒者。謂慳·嫉·忿·覆·悔。自力垢者。謂六垢。問。纒中睡眠爲是自力爲是隨從。解云。是隨從。理實此位亦無睡眠。而不別簡者。若自力纒垢定非現起。此別簡。其隨從纒卽非決定。無慚·無愧·惛沈·掉擧此位相應。睡眠不相應。似結生位非睡眠故不定。故文不別簡(文)睡眠非自力起。如第四卷抄注之。可見之。
垢謂六垢(文)惱謂堅執有罪事。不取如理諫誨。害謂逼迫行打罵等。恨結怨不解。諂謂心曲。誑心口相違惑他。憍染著自法也。無慚不重賢善。無愧不怖罪生非愛果。或於所造罪。自觀無耻名無慚。觀他無恥名無愧。昏謂昧劣。沈謂沈重義也。是身心重性爲輕安所治。掉擧令心不靜。是散亂義也。
論云雖此位中身心昧劣(文)惠云。問。初受生時身心昧劣不能起自力纒垢。旣身心昧劣。如何能起諸根本煩惱及隨從纒耶。雖此位中身心昧劣下。是答(云云)准此釋。雖此位中者。通伏難心也。
初受中有亦唯染汚(文)光云。應知中有初續剎那亦必染汚與生有同。此卽不便兼明(云云)。
所餘三有皆通三性(文)麟云。謂善·惡·無記皆容命終。卽死有三性。中有·本有皆有善惡無記。可知(云云)。
釋曰有情由食住者標也(文)光云。初句總示。次五句別釋。次兩句通經。後一次明勝用。今疏初句標。次五句明食體。次兩句通經(云云)後四句明食配立(見)。
經說者。寶云。此明四食。是佛說也(文)惠云。四食者。世尊初成道了往鹿園度五人。過恒河逢富樓那外道。見太子威儀端正。問曰。瞿曇似得勝法。佛言。一切無非由食而住因此。說四食。意自餓外道遠離邪學邪說。名正學正說也(云云)。
段有二種(云云)光云。一以無穢爲細。有穢爲麁。劫初食。謂劫初時人食地味地餅林藤。無麥穢故食香稻。以去方有便穢。二小軟名細。多鞕名麁。細汗虫卽是蟣虱。其體細小。從汗而生。或人身中有虫。食汗名細汗虫(云云)准此釋。今疏或細汗虫已下。小軟爲細意歟。又今疏雖不出麁食體云無便穢爲細。故有便穢。香稻等食是麁食也。堯抄云。此中有者。唯限欲界中有也。諸天者。六欲天也。此六欲天幷人劫初食無便穢。故爲細也。嬰兒等食小軟義顯。又細汗虫食。卽汗故小軟義顯者也(以上)。
段欲體唯三者(文)惠云。段食者。段爲分段。食資養爲義。入腹已資養諸根大種。二時有益。一解除飢渴。二食了資益諸根大種。不資益諸根大種。是段非食。說名食者。據當名說也。疏體唯三塵者。三塵但是欲界攝。皆爲段食體。正理論云。段食體有十三。開觸塵爲十一(云云)寶云。十三者。十一種觸。香味二境也(文)問。求食爲除飢渴。如何飢渴亦名食耶。光云。飢渴二觸爲食者。消宿食故。希新食故。顯無病故名食(文)惠云。此二爲食最勝。若無此二卽不須食。由有此二能食資益諸根。故得爲食體(云云)。
以口鼻分分受之(文)光云。謂口能噉。鼻能飮。如象等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又解。謂口飮噉。舌根卽分分受味。由鼻飮故。鼻根卽分分受香。口鼻中觸身根分分受觸(云云)。
光影○(文)論云。光影炎涼如何成食。傳說。此語從多爲論。又雖非飮噉而能持身。亦細食所攝。如塗洗等(文)光云。毘婆沙師傳說。此飮噉言從多爲論。如藥塗身及洗浴等。雖非飮噉而能持身。亦細食攝(云云)神云。寒時光炎煗觸資身。熱時影涼冷觸資身。故皆食攝(云云)煗觸者。觸十一中火觸歟。准此釋。光炎等觸十一中火觸冷觸也。此段食中細食攝(爲言)。
色不益自根者(文)光云。名食者。先資益自所對根及所依大。後及餘根飮噉色時。於自眼根及所依大不能益。況及餘根。由諸色根境各別故。飮噉色時鼻舌身根不能取色益根。未離欲者。見色生喜樂者。由緣色故觸生喜樂。此是觸食非色是食(云云。取意)惠云。六根取六境。鼻取香卽益。眼見色卽損自根況益諸根。故色非食體。不說聲爲食者。以無形段不相續故。又見色時生喜樂者。卽是三和緣色生觸。觸卽觸食段(云云)。
聲等非食事。光云。聲非相續。意法無有分段。眼等五根雖含二義。食中無故。體淨妙故。非飮噉故。此之八種非食義顯。故不別簡。唯色一種相續分段亂段食。是故別簡(文)。
一種離貪(文)一種者。色·香·味·觸一具離貪(爲言)歟。正文云。一種之言未了。學者應思(以上)。
思謂意業(文)神云。非一切思皆是思食。要屬希望順愛。現行意識相應乃名爲食。故飢饉世愚癡小兒望懸沙囊而得存濟。然契經說。意思食者。顯此。唯與意識相應(云云)本義抄。一意業體可通六識相應思也。六識相應思同有造作義。故意思食限意識相應思也。謂有漏思心所分別籌度。要屬希望順愛現行。故思食體限意識相應思也。今論思謂意業之文。意業廣通六識相應思。中意識相應思爲思食體。故云思謂意業也。非謂一切意業爲體也(以上)本義抄。問。識食可通五識耶。答。可通五識也。付之思食旣限意識相應思。識食何可通五識耶。答。有漏心王了別境界。能任持身。故名識食。而了別境義不限意議。故識食體廣通五識也。思食如見懸砂囊而得存濟名思食。故唯限意識相應思也。義門各別也。更不可相例(矣。以上)。
意成及求生○謂契經說(云云)堯抄。尋云。此經文爲明何事引之耶。答。爲顯段·觸·思·識四食皆有漏也(以上)光云。又引經顯食唯有漏。部多·求生皆三有身。四食旣能安住資益。明知有漏。無漏不然。爲滅諸有。故非食體(云云)尋云。今疏釋意成及求生頌云。此通經說中有名也(云云)此釋不見顯四食有漏哉。答。見論文起盡。光明四食。段引部多·求生之經文。爲證四食有漏引之。次引中有五種名(當意成及求生等頌)爲證前所引經求生者中有名也。然今疏釋本頌。故於意成及求生○之下。引加部多求生之文示由來也。故今疏通經說中有名者。直釋本頌之卷也。重心云。部多求生之文與中有五種名之文。雖各別經。本頌頌中有五種名之文故。於此下引加部多求生之文釋之也。
論文起盡。毘婆沙師作如是釋者。述無漏非食。次又契經之下。引部多求世之文。四食顯有漏也。次後說求生之下。引說中有五種名文。前所明求生名證中有名也。次如契經說之下。引有壞自體文。證前五種名中起是中有也。次又經說之下。引已斷起結文。轉證說起名中有也。今疏結釋之上來引經意。說中有名爲起也者。指說五種名文·有壞自體之文·已斷起結之文·三箇文也。部多求生之文屬說五種名文也。
以五種名說中有(文)中有非如生有父母情血等和合生。故云意成也。神云。中有五名前四可解。五者名起。對向當來生有。中有暫時起(云云)。
有壞自體起(文)惠云。有釋云。死有壞中有自體起。中有壞卽生有世間生。中有言自體起。破大衆部無中有。世間生破常因外道。五蘊無常從因生也(文)光云。爲明中有實有故。以自體標名。生有恐執爲常故。以世間顯過(云云)。
已斷起結未斷生結(文)光云。斷有二種。一得永對治斷得擇滅。不退名永。二得永不起斷得非擇滅。不行名斷。於四句中隨所應說此二斷。潤中有惑名起結。潤生有惑名生結。第一句。諸無色上流者。離欲色二界貪。不受中有。起結已斷。未斷無色貪。生結未斷。此中言斷。約永對治斷說。第二句。此中言斷。據不現行以無生結已得永治。而於起結未斷之理。謂斷生結卽離三界。而彼必無餘起結。故知此但約永不行。第三句。謂阿羅漢斷三界貪。不受中有。起結已斷。不受生有。故生結已斷。此中言斷。據永治說。第四句。不斷起結。不斷生結。謂除現中般。諸餘未永離色界貪者。受中有故起結未斷。受生有故生結未斷(云云)堯抄云。永對治斷者。謂永斷煩惱證擇滅無爲也。永不行者。令煩惱永不行。斷名自得非擇滅也(以上)。
又部多者(文)光云。第二釋。云部多者。是無生義。謂阿羅漢不受生。故部多言含多義。故存梵音。餘凡夫有學諸有愛者。說名求生。更受生故(云云)。
就勝說四(文)光云。就四食中。雖四皆能益現益當。二益現勝。二益當勝(云云)。
有根身者。眼等五根也。觸食益心心所者。見色生喜樂。此是三和緣色生觸。是觸食也。上所引惠心也。尋云。緣違境時。心心所觸食於彼有資益義耶。
思食是業能引當有(文)光云。薰之言資。思食引已從業所資識種子力。故後有得起。識起取果功能名爲種子。又解。述經部釋。此解似勝思食引已。從業所熏識種子力。後有得起。或從業所熏識種子力。識得現行。後有得起(云云)本義抄。問。今文更無違有宗義。何判述經部釋此解似勝哉。答。今論思食引已從業所熏識種子力後有得起之文。雖強不違有宗之義。薰之文字。種子之言。專順經部義。故初釋痛之。會熏之言資釋識起取果功能。名爲種子。不如又解意。直得論文故判此解似勝也。泰法師解此文云。此就經部釋(云云)惠云。此是論主依經部義。言識種子等故(以上)。
第四句者除前相(云云)無漏思等歟(古人二說。一說同此。一說是有部義。種子卽因義文)。
觸等三食皆有四句(云云)等言等取思識也。堯云。觸食四句。第一句觸而非食。無漏觸及有漏觸爲緣。損壞諸根大種也。第二句食非觸。除觸餘思等三食也。第三句觸而食。有漏觸爲緣。益諸根大種也。第四句非觸非食。色境等也。思食四句。第一句思而非食。無漏思及有緣思爲緣。損壞諸根大種也。第二句食而非思。除思外餘觸等三食也。第三句者思而食。有漏思爲緣。資益諸根大種也。第四句非食非思。色蘊等也。識食四句。第一句識而非食。無漏識及有漏識爲緣。損壞諸根大種也。第二句食非識。除識餘觸等三食也。第三句爲識而食。有漏識爲緣。資益諸根大種也。第四句非識非食。色境等也(以上)。
論云五趣四生皆具四食(文)寶云。准此論文。八地獄中無益身食(文)麟云。孤地獄飮食如人者。如僧護經說(撿知。云云)。
論云今應正辨何識(文)光云。問中有六。一問。何識現前。二問。何受相應。三問。定心無心得死生不。四問。住何性識得入涅槃。五問。於命終時識何處滅。六問。斷未摩者其體是何。問中等字攝餘四問(文)。
釋曰初兩句標六法也(文)光云。答中初三句答初問。次一句答第二問。次一句答第三問。次一句答第四問。次三句答第五問。後一句答第六問(文)。
於此六位(文)光云。於此六法。法爾唯許意識。非餘五識。取功能故(文)。
死生唯於受(文)光云。生言不但攝生有初心。應知亦攝中有初心。若言生有不通中有。若但言生通中有初念(文)惠云。生言兼攝中有。中有准前文名起不名生。正理論云。旣無色沒受欲色中有。初心卽成欲色界煩惱。故知亦得名生也(文)光云。正理云。非明利識有死生義。以死生時必昧劣故。由此故說下三意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無捨受故(云云)。
言非定者(文)惠云。一身在下界起上界定者。設許身在上界起自界定亦無死生。心定攝益故也。又受生要須染心。定心非染。起上界染。定心以加行生亦不受生死(文)光云。由此三因亦顯異地無淨記心無死生理(云云)。
非無心者(文)光云。以無心位由定力持他不能害○以初生時同地心生故。後死時同地心死(云云)。
二無起涅槃者(文)光云。雖死有有通三性心。然入涅槃唯二無記。無煩惱故無染汚心。雖有善心工巧通果心以強盛故不入涅槃(文)惠云。善加行故不入涅槃。正理論云。生得劣善。何故不入涅槃。答。有異熟故不起善心(云云)。
據最後意識滅(云云)惠云。識無相貌。但隨壽煗一時滅故。如以小水置炎石上。漸微漸消。欻然都盡也(文)。
此云死節(文)光云。頓命終者。無斷末摩。漸命終有斷末摩。斷末摩是身中死穴。其量極小。觸便致死。正理引頌云。身中有別處。觸便令命終。如青蓮花鬢。微塵等所觸(以上論文)又解。對法藏中說。衆生身中有百處。名末摩。觸便致死。猶如有人被斷頭已無覺知。故得斷名(云云)。
內三災患(云云)光云。醫方中說。身有三分。心已上淡分。心已下齊上熱分。齊已下風分(云云)。
斷末摩唯人間(文)惠云。地獄無。以恒斷故。唯人三州及傍生·鬼·通二乘聖有也。更無別物。但身支節。正理論云。由發言譏刺前人隨實不實傷切人心。由此當來招末摩苦也(文)。
光云。欲界諸天亦無斷末摩。彼非惱亂業果故○諸佛無(文)。
有五衰相(文)惠云。正理論云。此五相現不過五日卽死。若有相現世尊亦不能轉。亦非一切天子皆有。亦非一一天子皆具五相方死。今言五者。總擧大數。更有小五相現。不定當死(云云)。
謂諸聖人名正性○(文)得無漏聖道者。定得涅槃。故名正定聚。造五無間業者。必墮地獄。故名邪定聚。所餘有情不定聚也。惠云。苦法忍後決定得涅槃故。問。順解脫分定得涅槃。如何不得此名。答。此容劫作邪性故。二未捨邪性故。三未定時。至苦忍初心卽七生定得涅槃。問。得上忍及世第一法位亦得時定。緣何名邪性。答。一以時小故。二以未捨邪性也(云云)。
定盡煩惱故(文)容盡煩惱故(爲言)。
或人依所望頌疏講談之次捨古抄等了。
永正十七年八月二十日。擬講英憲。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一(頌疏論本第十一)
一明小器(文)器世間器者所依義有情所依處故。惠云。小器者。卽一四天下。如水輪俓十二洛叉。三千四百五十踰繕那。卽是一四天下所依(文)又云。風輪量無數。卽爲大千世界所依。准婆沙。風輪與百俱胝水輪爲所依(文)。
餘句別釋(文)別釋三輪爲三。初明風輪。二又諸有情業下。明水輪。三有情業力感下。明金輪。可見之。
論云許此(文)惠云。許者。諸部共許(文)本義抄。或於許字者。不必標不信之義。故論主許此義可云也。或文三輪廣厚之量等。論主所存異之故。爲顯不信之義。置許字歟(云云)。
三輪廣量事。婆沙百三十三。述風輪相云。廣則無數。次述水輪相云。有說。廣量與風輪等。有言狹小分百俱胝輪。其量皆等。謂俓十二億三千四百半(文)次述金輪相云。有說。金輪廣如水量。有師復說。小廣水輪(文)今論云形量不同。次述風輪相云。有風輪生。廣無數。次結水·金二輪云。二輪廣量。其數是同。謂俓十二億三千四百半(文)寶心。婆沙論二說中。齊等之義爲正。今論意。實存三輪廣量齊等之義。得意也。風輪一大三千界總所依器故。云其量廣無數。各別四天下將成水·金二輪卽起故。從能依四天下。且雖述此水金輪廣俓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以實論之。水·金二輪廣量。與風輪同。可無數也(以上)。
一大諾健那(文)二十七卷頌疏云。象等七十增者。明那羅延力量也。象等七力。十十倍增。一。十凡象力。當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當一摩訶諾健那力(此云大露形神)三。十摩訶諾健那力。當一鉢羅塞建提力(此云勝蘊神)四。十鉢羅塞建提力。當一伐浪伽力(此云妙支神)五。十伐浪伽力。當一遮弩羅力(此云執持神)六。十遮弩羅力。當一那羅延力(文)法門章引華嚴經云。如意樹口子。是爲大雲雨一味水。以衆生善根果報力故。法如是故。起種種風輪(文)。
渧如車軸(文)麟云。渧如車軸者。劫章云。是光音金藏雲布及三千界。雨渧如車軸(文)惠云。加篅持穀者。艮章云。四面猶如槃椂形(文)。
此云妙高(文)惠云。妙高者。四寶爲體名妙。出群峯之上爲高也(文)麟云。蘇迷盧一翻如疏。或云妙光山。昔云須彌樓皆訛(云云)法門章云。智論百云。劫初立時。四邊大風吹。聚地之精味。積爲須彌山。更有風吹。令堅而成寶(云云)瑜伽二云。然其雨水復依金性地輪而住。次復風起穀水令堅。卽由此風力所引故。諸有清淨第一最勝精妙性者。成蘇迷盧山。此成山已。四寶爲體。所謂金·銀·頗胝·瑠璃(云云)。
此云持雙(文)神云。此山頂上有二龍道。因以名之(文)光云。此山頂上有二道。猶如車迹。山持二迹故名持雙(文)。
此云持軸(文)神云。此云持軸。言此山上多有諸峯。形如車軸(文)光記如今疏。光云。山峯上聳。猶如車軸(文)。
西國樹名(文)神云。此山上多諸寶樹。形如羯地洛迦木。舊云佉陀羅木。若燒爲炭。經而多熱。故諸經中。名袪陀羅炭。此方山南人名擔山木。此山從寶樹形爲名也(文)正文云。光云。稱爲擔木。山上寶樹。其形似彼(文)。
可依光記(云云)。
此云象鼻(文)神云。毘那怛迦。此云有障礙神。有一鬼神。形如象頭。凡見他勝事。皆爲障礙。此山之峯。似彼神頭。故以名之(文)。
此是魚名(文)神云。海有魚。名尼民達羅。此山峯形似彼魚頭(文)。
爲衆寶種藏(文)光云。水能生寶名種。水中於寶名藏。水生寶時。因滅果生。體非俱有(文)寶云。水減寶生。非卽水體轉變成金(文)惠云。金輪上水本是一大海。後業風鼓擊。一時像出九大山。一山間一海。卽變成也(文)。
神云。其水爲衆寶種子。由具種種威德。猛風鑽擊。變生衆寶泥等。謂中四寶泥。次外金泥。次邊鐵泥。如是變水生寶等(文)。
皆具八功德水(文)光云。若依稱讃淨土經。數八功德水云。一者澄淨。二者清淨。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飮時除飢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飮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文)。
約持雙山內邊(文)麟云。約持雙山內邊周量至各三倍者。言山內邊卽海外際。准此論文。妙高山方。以言四面。數各三倍故。總計有二億四萬也(文)神云。若約妙高上外邊。妙高山方故。周量於其四面。數各八萬踰繕那。今約持雙山內邊。於其四面。對妙高山外邊八萬故。數各三倍八萬故。三·八二十四。謂各成二億四萬踰繕那(文)惠云。總許九山八海。有一百二十萬八百七十五踰繕那。與前金·水二輪俓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踰繕那。小相當。大數同也(文)古云。八山皆周方也。鐵圍周圓也。
唯此別中有(文)本義抄。問。唯此世界南州有金剛座歟。答。金剛座者。一切菩薩將登正覺所座之座也。而有宗心。談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之旨故。唯此世界南州有金剛座也。餘世界中旣無佛出世。何可有爲登正覺座金剛座哉(以上)。
畟方(文)スミアテ四方也(爲言)。
猫牛(文)人面形似猫牛等歟。
有說唯一州(文)光云。於二說中。初說爲正(文)麟云。羅剎婆。是惡鬼之通名也。
有三重黑山(文)
古圖云T64058201.gif。
(私云。向北三處各有三重之黑山。云云)。
名無熱惱池(文)麟云。謂此池龍離三熱惱。一非熱砂所燥。二無風吹衣覆形。三無金翅鳥所食。無此三種所生熱惱。名無熱惱。卽法華云阿那婆達多龍王是也。出四大河。華嚴經云。十地菩薩。以願力故。化爲龍王。於中潜宅鱗甲中。出清冷水。治贍部州諸有情類(文)西域記一云。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金·銀·瑠璃·頗胝飾其岸。金沙彌漫。清波晈鏡。是以池東面銀牛口流出殑伽河。繞池一匝入東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繞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瑠璃馬口流出縛芻河。繞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頗胝師子口流出徙多河。繞池一匝入東北海(文)此池銀牛口等。是劫初所化歟。若依心地觀經。四方獸頭。此池四龍之貌(見)可見之。麟云。然今章中。第三·第四前後不次(文)惠云。縱廣者。俗釋南北曰縱。東西曰廣。今釋應是竪曰縱。橫曰廣。四河口皆濶四十里。東面河口以銀成似牛頭。南金成似象頭。西面頗胝迦成似師子頭。北吠瑠璃成似馬頭也(文)。
此云孟津河是也(文)古云。孟津河者。唐土所在河也。故此云孟津河(云云)謂此徙多河ハ天竺ヨリ唐土ヘ流出。其間花山云山ヨリ瀧落。此瀧音ニ其國人民多死亡。速疾鬼云鬼神。山頂ヲ引崩三重ニ成落。是云龍門瀧(云云)。
而有等流(文)惠云。以數死生前後有凉風來間。名等流。又如食鶏法。先與丹食。命終生地獄。得鐵丸食。得食想解除飢渴。名等流樂也(文)。
七捺落迦在無間上(文)本義抄。問。就重累師。此下過二萬。無間深廣同(文)而於最底二萬。安立無間。於餘二萬。如何可安立餘七地獄及炎摩王宮哉。答。於重累師。亦出二師說。初師心云。四萬踰繕那中。二萬無間地獄之分齊也。其上一萬九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其縱廣量。各一萬踰繕那也。雖不說高下量。推之各當二千七百十四踰繕那餘歟。第二師心云。六萬踰繕那中。二萬無間地獄分齊也。其上三萬五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其縱廣高下量。各五千之也五·七三十五。其數尤易知之。問。就傍布師。此州有金剛座。爭可建立十六地獄及十六增等耶。答。傍布師云。無間地獄在其中央。餘七地獄周匝圍遶安立之也。而光云。明知金剛座近北。諸地獄等在王都下。稍近南邊。不相妨也(文)意云。第八外海廣量。三億二萬二千踰繕那也。南北廣量二分之者。各十六萬一千踰繕那也。其北方雖有金剛座。其南方十六萬一千踰繕那中。無間等幷八寒等。可安立之。故傍布師不無相違也(以上)。
長十六指(文)惠云。鳥狗駈令上下樹。一指二寸。十六指有三尺二寸也(文)。
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文)光意。爲三師說。論文旣結此是增上○故說名增。明知本地獄中已下。別師義云事。故光云。所言增。第一解云。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說名增。第二解云。本地獄中。適被害已。重遭害故。故名爲增。第三解云。有說。有情從地獄出已。數更遭此苦。故說爲增。此約出本地獄已數數受苦名增。故與第二不同(文)初師心云。受苦增盛。過本地獄。故名爲增。第二師意云。本地獄中被刑害已。亦於彼處重受苦故。望本地獄。說名爲增。第三師心云。出本地獄之後。經歷十六諸處。數數受苦。故名爲增(爲言。以上)寶心爲兩說。麟記同之。
有說非情(文)神云。有薩婆多說非情○有正量部說有情。問。若爾。此惡業何處受異熟。答。卽地獄中受(文)惠云。正理說。無間·極熱·炎熱。無獄卒。大叫號。衆合。小有獄卒。琰摩王使。時時往來巡撿。餘者皆有有情·無情二種獄卒也(文)。
一頞部陀(文)神云。此中有情嚴寒所逼。初二隨身。一頞部陀。此云胞。嚴寒所逼。身有胞起。二尼刺部陀。此云遍胞。寒苦漸重。遍身悉成胞也。次三隨聲。謂頞听吒等受苦聲也。次三隨色變。六嗢鉢羅。是青色花。此華葉細。開作青色。寒苦所逼。變成青色。七鉢特摩。是赤色花。開折折裂處色赤。如此華開。八摩訶鉢特摩。是大赤蓮華也。寒苦極重。其身大折裂赤。如大赤蓮華也(文)寶云。頞哳吒是忍寒聲。寒增故。口不得開。但得動舌。作哳吒聲。臛臛婆者。寒轉增故。舌不得動。但得作臛臛聲。虎虎婆者。寒增故。不得開口。但得作虎虎聲(文)私云。或多或二或一(文)孤□一二三人可感也(云云)。
州如穀聚(文)惠云。問。何故此州下有無間等。答。正理論云。唯於此州極重惡業。又此州人極猛利故也(文)私云。如經者起世經也。
論云日月(文)所引論文一段爲六。初明日月運轉。二彼所住去下。明日月遠近。三日五十一下。明日月體量。四日輪下面下。明日月照用。五日行此州路下。明晝夜增減。六日行此州向下。結增減也。可見之。惠云。頗胝迦。此云水精。水玉白珠。運持日等令不停墜者。日等由運不停。由持不墜也。作所作事者。卽作光明生成萬物。正·二月卽益。七·八月卽損。如日初見卽益。久看卽損眼。以有火故也(文)麟云。下面者。以上面諸天所居。但言下面也(文)。
向南向北(文)本義抄。問。日輪向南之時。去須彌山遠。日輪行度可久。何云夜增耶。答。此州北廣南狹。日出此州之後。人見日光故。日自南路出之時。其路近故。晝減夜增。日自北路出之時。其路遠故。晝增夜減也。如南州日輪行度有多路。餘三州例之。亦可有多路也。或抄云。自本人眼根可見之分齊有之故。日輪向南之時。去此州事漸遠。人見日輪行度不久故。晝減夜增也。日輪向北之時。去此州事漸近。人見日輪行度可久故。晝增夜減也(云云。以上)麟云。言向南向北者。爲從正中向北。名爲向北。爲正中向南。名向南。爲從極北漸次歸南。名爲向南耶。答。極北向南。卽同光釋。若正中向南。便同泰解。旣通二釋爲證(文)。
世施說論中○餘邊發影(文)惠云。世施說論者。西方俗人失施設。不是六足論中施說足論。日輪小高。月輪小下。故月被日侵照也(文)寶云。准此。以月下日高。此發影覆其自面故(文)光云。月被日照發影。自覆於覆暗處。遠見不圓。日體淨妙。月體稍麁。故月被照。發影自覆。如樹發影。照旣多小不同影覆多小爲異。所以缺還不定(文)神云。日輪光色細淨。月輪光色麁濁。相見之時。月障日則發月影。如樹障日月光則發樹影。由發月影。影色闇覆蔽月一邊。遠望不見所覆處。故謂月虧也(文)。
又經部宗先舊師(文)古云。譬明月夜。螢火發光。如不見(云云)神云。眞諦師云。非關影覆月故不見。由日行駃。從白半後行路相近。由日光明月光昧。旣漸相近日光暎月故。月輪漸不現。遠望不見所映處故。謂月虧乃至極相近。月輪却不現。遠望全不見月輪。故謂月盡(文)光云。日輪速疾。月輪遲緩。行度不同。日光赫[亦/火]。月明昧劣。日漸近月。日照月輪。暎奪不現。若極相近。映奪不現○非由影覆(文)。
此四層級(文)光云。若妙高如鼓。卽侵山十六。若如方坐。卽體外別出。體廣八萬(文)頌云傍出。後說順文歟。
名金剛手(文)光云。手執金剛杖。名金剛手(文)又云。藥叉是神名。通天·鬼·傍生。是暴惡義。或云勇健(文)。
於山頂中有宮(文)光云。釋善見宮及殿(文)。
及殿者。下殊勝殿也。又云。一百箇一故。言百一。如言百味飮食。妬羅綿。妬羅是樹名。綿從樹菓中出。名妬羅綿。如言柳絮(文)惠云。一寶一色。名百一也(文)。
城外四面四苑(文)光云。婆沙一百三十三云。如是四苑形皆正方。一一周千踰繕那量。中央各有一如意池。面各五千踰繕那量。八功德水盈滿其中。隨欲妙華寶舟妙鳥。一一奇麗種種莊嚴(文)惠云。天子遊戲時。隨福勝劣車現。於此苑中。有四輪寶。若有人行上品十善。合作輪王。隨彼是四輪王中行者。苑中四輪卽應之(文)。
三十三天名事。惠云。三十三名。如正法念經二十五說(文)可見之。
帝釋事。惠云。梵云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此云能。提婆此云天。因達羅此云帝。正言能天帝。諸處釋提桓因。或天帝釋。皆訛略。過去名憍尸迦。此云璽兒。本是下人孝養。卽主後彌從良。常修道路。時有倭人向王。此人修路。引外國兵馬。王令放象踏死。象却踏倭人死。王知善人。與一縣。令共三十二人同修善事。死後同生三十三天(文)。
自地者花也(文)惠云。自地。所依爲義。香依四大中地大。或卽花是所依名地也(文)依受如生現前(文)光云。謂有情恒樂受用宿業所感。隨本所生現前欲境。非別他作。故彼於如是隨本所生現欲境中。有勢力故。自在而轉○言妙欲境者。境非是欲。貪欲名欲。境能生欲。故名欲境。愚夫妄計。名之爲妙(文)。
長時離苦(文)惠云。一以近欲界有苦地。二以自地有三識爲苦依。初定不言離苦(文)又云。第四定已上無喜樂。故不立也。問。中間禪無喜樂。如何亦號樂天。答。正理云。大梵王身旣喜樂現行。亦樂生天。無失也(文)。
若來若至(文)麟云。來謂上來下。至謂下往上(文)。
下眼不能覩上界地(文)麟云。此約異地說。以別地繫麁細異故(文)惠云。下界地身往上界。界地別故。欲界眼根不見上地色。身根不覺彼上觸境。疏釋云非境界故。須發天眼方見上地色。上地身若下地來。下地麁色卽不能礙。以色細故。要別作欲界化四塵。爲依地籠此身。下眼方得見。如梵王詣佛衆人見也(文)。
明天量(文)論云。有餘師說。此上四天依處量。同妙高山頂。有餘師說。上倍倍增。有餘師言。初靜慮地等一四州。第二靜慮等小千界。第三靜慮等中千界。第四靜慮等大千界。有餘師言。下三靜慮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靜慮量無邊際(文)惠云。等四州者。如金輪俓十二洛叉等也。中千卽有十億日月四大州等。大千卽萬億日月四州等(文)。
贍部州○三肘半(文)。
麟云。三肘半四肘。肘長一尺八寸。總計成六尺三寸。或七尺二寸(云云。周代尺云云。手擧四肘六尺三。□擧四肘七尺二寸)。
所以無雲減三者(文)本義抄。初釋心云。三禪已下。變易受定。麁動易起。四禪已上。不變易受定。寂靜難修。而若感勝果。必依勝因。若感劣果。必依劣因。任此道理之時。無雲天身量減三踰繕那。能感定因隨亦可減云事。必然也。次釋心云。諸天身量。次第倍增。無雲天若不減三踰繕那者。無雲天身量。一百二十八踰繕那。乃至色究竟天。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踰繕那ニ可當也。是卽數量非巧。可有雜亂之過也。無雲天減三踰繕那時。無雲天身量。一百二十五踰繕那。乃至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踰繕那故。或滿或半之增。數量巧成。無有雜亂之過。故擧終釋爲成色究竟天萬六千故。所以減三。尤有其謂也(以上)。
明眼抄。問。何云變易不變易耶。答。下三靜慮。根本喜樂。近分捨受。互起反易。第四根本·近分同捨受。無變易也。
於劫初時人壽無量(文)惠云。准瑜伽論。八萬四千爲最工。此論但言無量也(文)。
小光已上大全爲劫(文)光云。問。大梵王望小光天身量。但狹半踰繕那。如何壽量懸格不同。解云。身·壽二量不可俱齊。爲順火災故。大梵王不受大劫。爲順水·風災故。小光已上大全爲劫。倍倍漸增(文)。
無間地獄壽一中劫(文)一增一減爲一中劫也。本義抄。問。等活等上六○壽量亦同彼者。今論定判也。而彌勒菩薩住第四天。盡彼天壽之間。送一增劫全·一減劫小分。是則當第四號叫地獄一日一夜之分齊。設雖盡一增劫全·一減劫全。無間地獄壽。難及號叫地獄二日二夜耶。答。此事難義中難義也。楞嚴唐決也。且一義心云。一生補處菩薩。住第四天間。數死數生。故經一增劫全·一減劫小分也。都史多天一個四千歲之間。非經一增劫全·一減劫小分。故不可違八大地獄壽漸次倍增之理也(以上)。
二十增減爲一中劫(文)本義抄。無間地獄壽。一增一減爲一中劫之事。諸師一同說也。於今釋者。源信以之爲誤矣。又依麟記心會之。二十增減爲一中劫者。住劫有二十增減之中。爲一中劫。是一增一減也(爲言)非謂二十增減爲一中劫量也(以上)。
佛記佛使(文)惠云。西國長者婦。外道記女。佛記男。外道菓中著藥與母。食母死火葬。佛令祇婆入火抱取樹提伽。長者問佛。何不記母。佛言。汝不問母也。樹提伽此云火珠(文)。
麟云。涅槃經說。外道記人不生爲女。佛記爲男(文)。
(私云。隨信行鈍根。隨法行利根)。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二(頌疏論本第十二)
折諸色至一極微(文)麟云。若准大乘。無實。但是覺惠分折。以爲極微。此是識心所變。非積小成。若小乘中。說有實極微以成大色。折其大色至不可折。名一極微(云云)惠云。大乘麁色實有。以頓變故。折至不可折。假立極微。經部細色實有。麁色是假。以聚細色成麁色故也。有部麁細二色皆實有(文)又云。謂折諸色者。有部雖無獨住極微。以惠分折。卽是大乘折色明定(文)。
分折諸名(文)惠云。從三十二字折至一字。名字極小。須臾至一剎那。名時極小。雖一字有多極微。今取不相應中字不取墨字。以是色故不取也(文)。
衆緣和合法得自體(文)光云。現緣合法得自體頃。卽便落謝更不經停。名一剎那。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名一剎那。諸法實無行動。相續道中假說動故。對法師說。如文可知(云云)寶云。答中有二。一述經部答。二述有部答。經部答有二。一法先無體。是未來。得體已滅。過去。得體未滅。名爲現在。卽此得體未滅之頃。名一剎那。或有動法。度一極微。名一剎那。極微處量促。剎那時量促。若度二已上極微。名一剎那。剎那卽有前後。非時極少。若度一極微。經二剎那。卽極微量有分。極微非極少。由此故說度一極微名一剎那(文)本義抄。問。就第二師義。日輪行度一四天下之間。是一日一夜之時分也。尋一四天下周圍量。三十六億二萬三百五十踰繕那也。所有極微。其數幾許。算數譬喩所不能及。若以行度一極微。爲一剎那量者。所經剎那。隨難稱計。而任百二十剎那爲怛剎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之處。思一日一夜之剎那數量。當六百四十八萬剎那。依之寶云。日夜剎那。唯有六百四十八萬(文)若爾。行度一極微爲一剎那量云義。不肖百二十剎那爲怛剎那量等之理耶。答。寶法師釋此事作二釋。第一釋云。一日夜剎那與此剎那不同。日夜剎那唯是算數之法。如此秤尺寸量。極小之名。無佛法時。此數常定。此生滅剎那。卽是諸法生滅之量。經部云。是諸法得自體頃。有部卽是取果之頃也(文)此釋意云。日夜剎那與生滅剎那。彼此自本各別長短不同也。時極小剎那。是諸法生滅剎那量。一日一夜之間。所有剎那數量。不可稱計。日夜剎那。是算數譬喩之所及。更非時極小剎那云也。第二釋云。二釋時之極小名一剎那。是數量時之名也。卽是極小名一剎那。極多名劫等。剎那非不更有細分。劫非更無有多時。應更思之(文)此文意云。日夜剎那·生滅剎那。同是剎那名言所攝也。本以時極多雖名劫。其劫中如非無大中小不同。本以時極小雖名剎那。其剎那中。亦可有細分長短不同。故彼此更非相違云也(以上)。
今且辨前踰繕那等(別問文)正文云。今且辨前等者。是答。何爲別問耶。故光已知下。爲結前問起。今且以下爲答(以上)寶云。微顯細聚。此微眼見色中最微細也。應知但爲天眼·輪王眼·後有菩薩眼所見(文)。
極微爲一微量(文)惠云。梵云阿㝹。此云微。天眼·輪王眼見也。菟毛細滑塵小。牛毛國賊塵卽大。極微相續。皆言七者。四面上下。六方兼正成七也。雜心名銅塵。古論名鐵。應知。銅·鐵·金·銀皆名金也。一肘一尺八寸。計五百弓。有三千六百尺。五尺爲步。三百六十步爲里。成一俱盧舍。二里也。踰繕那。舊云由旬。此云合也。應也。謂法合應爾。四十八里也。取十六里。從極微積成。若四十或八十里。無本積成也(文)麟云。三節爲指者。是竪三節。如今人指。所以頌中不記者。論云三節爲指也。世所成極故。於頌中不別分別。一弓七尺二寸者。新云。古時一弓有八尺者。卽古尋。今時六尺已下。卽六尺步法。然今多用五尺步法也。無喧雜者。謂是人牛聲不及處。疏計二里者。以五尺爲步。三百六十步爲里。故成二里。或曰。一鼓聲間。計爲五里。與此論不同(文)正文云。四肘爲一弓。謂尋。竪積五百弓。爲俱盧舍(乃至)一弓七尺二寸(云云)。
一解塵向金上(文)麟云。如上所引此釋應尋。然光云。一肘有一尺六寸。四肘爲一弓。一弓有六尺四寸(云云)古云。金塵假令微細隙孔。其孔口ニハマリテアルホトノ塵也。第二解。彼孔ヲトヲリ過ルホトノ塵也(爲言)光云。塵於金中往來不障。故名金塵。又解云。積微至七方於金上住。故名金塵。水塵兩釋亦爾(文)。
剎那百二十爲一怛剎那(文)惠云。一臘縛有七千二百剎那。一須臾有二十一萬六千剎那。一晝夜有六百四十八萬剎那也(文)。
六月減夜(文)麟云。但言夜減。兼亦攝晝。十二月中。六月減夜。卽同此方六月小也。言一月半已度者。謂三際中各前一月及第二月前半已度也。所餘事半月。卽是第二月後半也。各於此時缺一日也。然此方亦有併大及潤月等。舊云。論主所以不廣明諸歷數者。恐人耽著邪命自活故(文)。
一月半已度(文)私云。十六日未半山度云。古云。於十二月中。六月減夜。六月不減夜。次第ヲ云ハハ。大月次ニ小月アルヘシ。謂一月者。大月大月不減夜。三十日也。半已度者。次小月中前十五日也。所餘半月者。小月中後十五日減夜(爲言。以上)光不廣明諸歷數者。廣分別歷數法者。能學人耽著陰陽歲學。恐邪命(爲言)問。何故減夜耶。答。日行度百八十路。若本路ニ迴合迴合。如[釒*盡]的ナヲハ。減之無用歟。而日月行度不爾。ツツキテ迴ル樣ニ。路ニ小分長短出來。四季季節可相違故。是爲作合。減夜潤月ヲ設也(以上)准麟記。潤月漢土ニ初云。
釋曰劫有四種(文)私云。一壞二成(文)住空壞成攝(云云)
此一段為三
初明四劫二
初標四劫
次明四劫文有四
第一明明劫三
一標壞劫量
二別明壞劫二
初釋壞劫量
次明四種別文四
一釋趣壞——次天趣壞 次人趣壞 次鬼畜壞 次地獄壞
二界壞
三有情壞
四外器壞
三總結壞劫
第二明成劫
初標成劫
次別釋成劫四
一明成次第
二明成相
三明成外器
四明成有情
第三明住劫有五
一明住次第
二明初唯減
三明中間十八有增減
四明後一劫唯增
五總結住劫
第四明大劫
第二明劫體
第三明三劫無數
問。何故四劫中不說空住耶。光云。解云。以壞攝空。約中辨住。故不別說。又解。約中辨住。空無別體。頌中類顯。又解。以壞攝空。以成攝住(文)。
壞有二種一趣壞二界壞(文。一約五趣辨有情。二約界辨欲界有情壞。爲言)私云。此兩重二種壞。出神泰釋。光記云。文顯可知(文)無別釋。寶記。今兩重二種。直爲四種。第一趣壞。第二界壞。第三有情壞。第四世間壞。可見之。神云。然壞有二種。一約趣辨壞。二約界辨壞。復二種。一內有情壞。二外器世間壞(云云)准此疏。今疏或本。界壞復有二種(云云)此界壞言無用歟。今兩重二種者。總別爲異。謂初別欲界五趣壞·欲界有情壞爲二種。後總三界內有情壞·三界外器壞爲二種也。上所注科文。准寶釋注之。可見之。
若時地獄有情○(文)神云。若時地獄有情命終。以是人壽八萬歲時。輪王出世。十善化物不造十惡時。壞劫故。無復新生地獄趣者。爲壞劫始。乃至地獄無一有情。爾時名爲地獄已壞(云云)本義抄。此若時地獄有情○爲壞劫始(文)今此地獄者。唯可限無間地獄也。今論釋成劫相云。若初一有情生無間獄。二十中成劫應知已滿(云云)以成劫滿。思壞劫初。地獄無新生有情。爲壞劫始者。唯可限無間地獄也。此則准法爾後壞必最初成之理思之。最初壞處。最後可成也(云云)。
引並他方事。古來兩義也。一義云。約未墮有情論之也。設雖業力不思儀。於已墮有情。何可有引置他方之義耶。今論云。若時地獄有情命終無復新生。爲壞劫始(云云)寶云。應生不生。名爲壞劫(文)約未生有情(見)但神泰釋。容受報未盡之者。引置他方地獄云也。更非約已墮有情論引置他方之義也。一義云。有情業力不思議。受報義方差也。雖已墮有情。有受報未盡者。何無引置他方義耶。神泰云。諸有地獄定報。定報業應受一切報者。至地獄空盡時。業由未盡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云云)旣云業由未盡。約已墮有情(見)但論文者。上云無復新生爲壞劫始。只先述劫將壞相計也。下正述引置他方義時。未見限未墮有情哉。寶釋是亦釋無復新生之論文故也。非釋引置他方論文。故非難勢也(以上)除地獄餘趣中。有決定業者。此界將壞時。可爲移往他方也(同抄心)。
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文)總傍生鬼趣壞相。准地獄壞相。可知之云也光云。正理論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時。人身內無有諸虫。與佛身同。傍生壞故。有說。二趣於人兼者。壞與人俱。餘者先壞。如是二說。前說爲善(文)寶云。鬼本住處。卽此州下五百踰繕那。傍生在大海。各先壞本處者。先壞畜生。後壞鬼趣(云云)。
東西二州例此(文)准成劫相。思四州人趣壞相。初南州。次東·西。後北州壞也。此則法爾。後壞必最先成理也。光云。正理云。北州命盡生欲界天。由彼鈍根。無離欲故。生欲天已。靜慮現前。轉得勝依。方能離欲(云云)若時天趣四大王天(文)寶云。天趣壞。彼彼天中。皆得離染。直生梵世。不轉生也(文)神云。依立世經。初從壞地獄。乃至壞梵輔天。經十小劫。衆生世界壞。然梵王未上生也。雖有梵王。無餘衆生故。言唯器世間空曠而住(文)。
唯器世間空曠而住(文)神云。明壞器世界。餘十方界一切有情。共業感此三千世界。業盡於此。持雙山後大海下。漸有七日輪現。經九十劫。燒大地已。梵王方乃捨命上生。然後風吹猛炎燒上天宮。乃至梵宮。無唯灰燼。初禪自他火炎燒自地宮。非他欲界地災能燒他初禪地。乃至謂欲界火猛炎上昇爲緣。引生色界火炎。餘水·風災亦爾(云云)惠云。七日輪現者。准劫章頌云。日加四倍於常熱。溝池乾涸草木雄。二三日出江河竭。四五日出海悉盡。六七與射山石融。爾時大地前焰輝。三千世界猛焰聚○問。色界無日。誰相緣引生火。答。由衆生業力。隨處引生火也(文)古抄云。七日輪出現。依日輪勢力。大地ヨリ火出生。下三輪燒下。上梵宮マテ燒昇也。婆沙云。有說。七日先陰持雙。先一照曜。後六漸出。便壞世界。有說。一日分爲七日。有說。一日成七倍熱。有說。七日先藏地下。後漸出現(文。以上)。
乃至梵宮灰燼(文)惠云。乃至梵宮無遺灰燼者。破外道世界壞極微散居虛空不滅。成卽二二合生子等。若壞時無極微者。成時積何物成。有部積風成。風爲種子。准智度論。劫火無灰。隨火起卽過。若有灰者。是何物能壞。若有灰者。卽壞劫義不成也(文)。
初一有情○生大梵處(文)麟云。初一有情極光淨天沒者。謂是第二禪第三天沒來。彼天火災不壞故。理實小光無量光天下生梵世。蓋亦無失(云云)。
(已下二個條本義抄)。
問。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歟。答爾也。付之。衆生造業感果非一准。何必自上地下生哉。況此界大梵王。修中間定。造順生業。爲他三千界大梵王之義。何強遮之哉。答。有情業力。衆生果報。是不思儀。法爾所定。故大梵王必依順後業。自上地下生也。故今疏釋是今論文也。又正理論云。諸大梵王必異生攝。以無聖者還生下故(云云)故法爾必然之理。必自此界分齊極光淨天下生。爲大梵王也。自他三千界來。爲此界大梵王。自此界往。爲他三千界大梵王之義。不可有也。必依順後業。自此界分齊極光淨天下生。爲大梵王也問。大梵王壞劫時。上生極光淨天。次成劫時。還生爲大梵王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付之。造業感果非一准。又極光淨天亦非無中夭。何強遮此義哉。答。極光淨天壽量。是八大劫也。而大梵王上生極光淨天。卽還生爲大梵王之時分。纔二十中劫也。時分長短遙異也。何可有此義哉。極光淨天有情。雖非無中夭。依廣大福業。受彼天果報之類。何纔受彼天壽量三十二分之一分。忽可有命終之義哉。
從無量劫○至極十年(文)劫字正文正之。
惠云。此論不論幾年減一年及增。相傳。百年一減至十。增亦百年增一年(云云)。
十八劫中○時量方等初減後增(文)問。初唯減無增。後唯增無減。如何等中間一增一減耶。惠云。二十中劫。初劫衆生業勝難減。第二十劫衆生業劣難增。時量卽當中間十八劫一增一減也(文)光云。二十住劫前後相望。前有情福勝。後有情福劣。住中初劫福最勝故。應令受用上妙境界。故下時極遲。從第二劫已去。其福漸薄。上稍遲下漸疾○第二十劫福最薄故。上時極遲。故初後劫等中十八。又解。壽未減時。是成劫攝。從無量歲初減已去。方名住劫。第二十劫。上至八萬。多時經停。故初後劫等中十八(云云)惠云。成劫時壽無量。至住初卽有八萬歲也。後增亦卽至八萬。大乘卽至八萬四千歲(云云)本義抄。初釋意。於增時減時有遲速云也。謂第二劫等已後。有情福漸薄故。增時遲。減時疾也。但第一劫初減時分。若如第二劫等減時同速者。不可同中間一增一減時分。唯減無增遲時故也。故初減福勝時分故。下時稍遲(爲言)第二十劫福最薄故。上時遲。故當一增一減也。第二釋意。增時減時。不論遲速。故云上至八萬多時經停。謂第二十劫增至八萬歲畢之後。多時經停(爲言)第一劫自無量歲。減至十歲時分。兩釋俱時分齊等。更不可有長短差異。謂自無量歲減至八萬歲之時分。可同自八萬歲減至十歲之時分也(以上)尋。第二十劫衆生薄福時分也。尤以減時可爲住劫終。何以增位爲終哉。答。任上所注神泰釋可知之。
成中初劫起器世間(文)麟云。准此文。梵王唯壽五十八劫。謂成壞劫各除一故。而言六十者。約大數說。或成劫纔圓。梵王卽住。壞劫臨至上界梵王方去。故滿六十。非要具受(云云)問。成器世間·成有情世間時劫多少不同耶。惠云。成外器·有情別者。外器共業易。故一劫成。有情別業難。故十九劫成。壞准此說也(云云)立世經云。十劫成器世間。十劫成有情世間(云云)光云。立世經說。梵王十小劫獨住。然後梵補等生。彼經意。梵王獨一少故。攝入器中。故說十劫成器世間。梵補已下從多分說。故言十劫成有情世間。此論多少通論故。說十九劫成有情世間。一劫成器世間(云云)。
如是所說○積成八十(文)惠云。此論八十中劫爲一。積至三無數。大乘卽積風災劫六十四箇八十劫爲一。積至三無數。梵云劫波。此云時分。欲色界卽五蘊。無色界卽四蘊爲體。空劫卽以二蘊。以晝夜不離五蘊生滅故。五蘊爲體也(文)。
謂唯五蘊時無別體(文)寶云。不同外道別有時方○婆沙論云。何故名劫。劫是何義。答。分別時分故爲劫。謂分別剎那·臘縛·牟呼栗多時分。以成晝夜。分別晝夜時分。以成半月月年。分別半月等時分。以成於劫。以是分別時分中極故。得總名聲。聲論師者言。分別位故。說名爲劫(云云)(私云。大乘心。時色心外假立。小乘心。色心外別不立被仰云云。問。時五蘊爲體付。空劫二十劫間無五蘊如何。答。二蘊爲體。小乘意。顯色時空色立色。空劫ト云名アル故。後二爲體也。名不相應隨一也。此事祕也)。
第五十二之一數(文)本義抄。問。阿僧祇耶。六十數中第六十數歟。答。雖有二義。且可存第六十數之義也。付之。若第六十數者。今論中十十倍增至第五十二重。爲阿僧祇耶(見)若忘失中間者。寧不背十十倍增之義哉。是以今疏釋當第五十二數(見)如何。答。阿僧祇耶者梵語。此翻云無數。若第五十二數者。寧可云無數耶。但背十十倍增之義者。傳誦者誦解脫經之時。妄失中間八數之故。實雖非十十倍增。付現所有數。論十十倍增之旨也。次今疏釋具擧六十數時。雖可爲第六十數。亡失中間八數。自當第五十二數。故付此現所有數。云是第五十二之一數也(云云)。
光云。亡失後八者。付現所有數云爾也。
於此數中亡失餘八(文)論云。於此數中。亡失餘八(文)旣云餘八。不云忘失後八。知阿僧祇耶者當第六十數歟。
問何緣菩薩發願長時(文)此下有四重問答。顯菩薩長時大行也。此則論文也。論云。菩薩要經三劫無數。修大福德智惠資糧六波羅蜜多。多百千苦行。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文)。
若餘方便(文)光云。若餘二乘修小方便。亦得涅槃。何用爲菩提久修多苦行(文)惠云。二乘行爲涅槃方便。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卽得二乘涅槃也(文)寶云。旣有六十劫或三生方便。亦得涅槃。出離於苦。何用爲菩提久修多苦行(文)此釋且就速得涅槃之類。先擧聲聞三生六十劫修行。略不擧緣覺歟。
菩薩濟物遂己悲心(文)惠云。菩薩有同體大悲。他身卽己身。他益卽是己益也(云云)。
有懷潤己無大慈悲(文)古抄云。禀性無慈悲人。前菩薩行願難信禀性有慈悲。悲人苦者。前何難信云心也。久習無憐愍等者。世間無憐愍串習人天性。雖無己益。他人見有苦有歎。悅之人アルコト。世間所悉知。如此菩薩慈悲串習故。於己雖無其益。見他人有苦惱。歎之志切(爲言。以上。)。
如有久習無哀愍者(文)光云。引三證。一引無哀愍。有慈悲證。二引執我愛。無我愛證。三引有情種姓異。證依諸有情種姓差別(文)今疏引二證。第二證略之歟。
故有頌曰(文)光云。初兩句明異生。下士勤求自身人天等樂。次兩句明二乘。中士求滅三苦。非求有漏樂。以此樂是當苦依故。又解。此樂行苦依故。又解。此樂壞時苦故。名爲苦依。後一頌明菩薩。上士恒時勤來自荷云衆苦。令他有情得人天善趣安樂。遠令他永滅盡故。得涅槃樂(文)。
於此中間諸佛出現(文)光云。賢劫經第十說。拘留孫佛。人壽四萬歲時出世。拘那含三萬歲。迦葉二萬歲。釋迦百歲。西域記第六。?留孫六萬歲。?那含四萬歲。迦葉二萬歲。釋迦百歲。此應部別不同(云云。取意)又云。釋迦牟尼佛。當第九劫出世。彌勒佛。卽當第十劫出世(文)寶云。准彌勒經。今劫是刀兵劫(云云)。
有情樂增離教厭故(文)麟云。謂佛本出世。令生厭苦。教修出離。旣是樂增。難可令厭。故不出也(云云)本義抄。問。諸佛大悲是廣。可利增劫衆生。何唯減劫出耶。何況第九住劫。四佛卽出世。後十一住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可出世歟。而增劫佛不出世者。上天下天時分不可相稱哉。答。增劫之時。有情樂增。難教化故。佛不出世也。但一增一減之間。補處菩薩出兜率天。數死數生。以之思之。後十一住劫之中。十箇減劫之間。九百九十六佛次第出世之時。上天下天之時分能相稱哉(以上)。
五濁極增。難可化故(文)寶云。減其百歲。煩惱等增。惠念等減。極難化故(云云)。
言五濁者(文)光云義便明五濁(云云)神云。略明五濁之義。一擧數。二列名。三釋濁義。劫減將末。壽等鄙下。如滓穢故。說名爲濁。如世間物。淳清在上。滓穢在下。百歲已上壽命長。資糧皆勝。見及貪瞋悉轉薄。所壽之身。色心俱勝。如淳清。減百歲已去。是下劫將末。壽命短促爲鄙。資糧麁惡。諸見及諸惑皆重所壽之身。色心俱麁。此五皆劣故。言下由鄙下故如滓濁也。四辨差別。由前二濁。如其次第。壽命資具極被衰損。由命濁起故。壽命損減。由劫濁起故。衣服飮食樂具衰損。由此二濁。善品衰損。由惑濁起。在家人耽著欲樂。十善衰損。由見濁起。戒取諸見修苦行故。出世善品衰損。由後一濁。衰損自身。衆生是假名。以色心爲體故。色心損減。名衆生濁。昔身量長大。減百歲後。漸短小。乃至十歲。身長三尺。昔色貌可愛。後漸醜陋。昔身健有力。後漸無力。昔有正念正智能懃修習。後漸邪念邪智懈怠不修。昔身無病。後漸多病。總爲衆生濁體(云云)光云。又解。以惡業爲體。劫減將末。壽等鄙下。如滓穢故。說名爲濁。由壽濁起故。壽命極被衰損。乃至十歲。由劫濁起故。衣食等資具極被衰損。劫濁以色爲體。以煩惱濁耽欲樂故。起貪損善。以見濁自苦行故。起戒取損善。或煩惱濁損在家善。見濁損出家善。由後有情濁起。衰損自身。身量短小。色白令黑。力強令劣。正念正智令邪念邪智。勤勇懈怠。無病令有病。故知有情濁以五蘊爲體(云云)惠云。此五濁次第者。先有壽命短。次劫惡名濁。由劫濁。起煩惱與見濁。由煩惱等。有情身量色力等被損也(以上)。
或煩惱濁損在家善○(文)問。上差異如何。答。初釋約煩惱(五鈍使)見(五利使)自體。後釋約所損善品歟。在家善者。准神泰釋。十善歟。出家善者。出世善(見)嘉祥法華義疏云。濁是不清義。譬如濁水不能見物(云云)。
二者麟角唯一出世(文)本義抄。問。唯約一大三千界論之歟。答。雖有二義。且可存通十方世界論之云義也。麟喩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設雖十方世界。輒不可有多類。是以光所引婆沙云。麟角喩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文)。
部行獨覺先是聲聞(文)光云。由衆部相隨。名爲部行。離教自悟。名爲獨覺。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前三果人。後得第四勝果時。離教獨證勝果。轉名獨覺。又解。先是聲聞初果。後得後三勝果時。離教獨悟勝果。轉名獨覺。前解爲勝(文)本義抄。問。論文只述先是聲聞。未云前三果。僅判勝果時。未見第四果。何云前解爲勝耶。寶云。部行獨覺先是預流果聲聞(云云)此釋意。以初果云先是聲聞。以後三果可名獨覺(見)答。前解爲勝之釋心。先思道理。獨覺者以麟喩爲其本。而彼一向一果人也。先聲聞部行者。本是聲聞種姓。更非獨覺種姓。然而似同麟喩。有離教力得第四果之義故。得獨覺名也。更以前三果不可云獨覺果。寶師釋。人師異釋歟(以上)。
別種姓部行事。本義抄。雖爲古來未決。任先德多分義。可有別種姓部行也。有情根分萬差。斷惑證果非一准。何無別種姓部行耶。但多分先聲聞故。今論云部行獨覺先是聲聞也。非遮有少分別種姓之類矣(以上)。
有餘師說先是異生(文)本義抄。問。此師心。可許先是聲聞義耶。答。初師意。先聲聞部行獨覺。不許先是異生之義。彼伊師迦山中五百仙人。本是初果聖者也(爲言)次有餘師意。爲先聲聞部行獨覺之本。伊師迦山五百仙人。本是凡夫也。起戒禁取修苦行故(爲言)重心云。初師心。不許先是異生之義。第二師意。兼許先是聲聞之義。是其差異也(以上)尋。就初師意。初果聖者不執苦行。非外仙。如何。答。禪那院云(三論名教抄)雖不執之。同其相故。且名外仙。實是聖人(云云)苦行者。世間不依佛法。別立見解。是出離要道ナレトテ苦行事也(以上古抄)。
由本事中說(文)神云。由本事經中說。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獼猴。曾在山中。供養獨覺。見彼獨覺結跏趺坐入定威儀。時彼獨覺入涅槃。後展轉猶行。至外仙所。見諸外仙。拔髮倒懸。修諸苦行。不能得道。現先所見結跏趺坐獨覺威儀。諸仙覩之。咸生敬慕。習此威儀。須更皆證獨覺菩提(云云)准此釋。獨覺威儀者。入定威儀也。
麟覺喩者(文)光云。如麟喩。如麟一角無二並生。獨居悟道。故喩麟角(云云)本義抄。問。麟喩初發心可依教力耶。答。可依教力也。最初順解脫分善根依教力。最初發心由悟教力云是也。順解脫分善根後。順決擇分已前發心。必獨悟道。云唯獨悟道也。約第二發心云獨覺也(以上)古抄云。凡順解脫分善根分齊。或持一戒。或以慇淨心施一搏食時。遍身流汚。雙眼拭淚。身心悲喜スル程ノ心ヲ發。云順解脫分善也。其後經多劫。依內心力。自然厭生死。樂求涅槃心生。云第二發心(云云)。
至八萬歲有輪王出(文)本義抄。問。輪王出世可通增減劫耶。答。輪王人壽八萬歲已上時分出世故。通增減劫也。所謂二十住劫之中。自無量歲。初減人壽八萬歲已上位。幷十九增位人壽八萬歲時。輪王出世也。重心云。減劫唯限初減。增劫廣亘十九增位。故多分增劫出世。少分減劫出世也(以上)今疏云從此州人壽無量歲。至八萬歲者。且出二十劫中初減位歟。
由輪旋轉(云云)惠云。四輪應至存前引王行。金輪經四俱盧舍。行千輻具足。若銀輪經三俱盧舍。七百五十輻。銅輪經二俱盧舍。五百輪。若鐵輪經一俱盧舍。二百五十輻。四種輪王唯生剎帝利家。輪名勝自在益。女名淨妙證藏。臣名大典財。兵名離垢眼。象名青山精。馬名行疾風。珠名光藏雲(文)。
鐵○王一州(文)古抄云。輪王南州ニ出故。一州先南州也。餘州次第劣ヨリ深ニ至テ領之歟。爾者。二州南東。三州南東西歟。難測(云云)麟云。鐵輪王王一州者。卽南贍部州。餘王次兼王東西等(文)。
輪王如佛(文)惠云。一大三千界有一佛出。一四天下一輪王出。故言如佛也(文)本義抄。問。衆多菩薩同時發菩提心。俱修習菩提資糧。至出世成道。何可有前後哉。答。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之旨。薩婆多宗性相也。衆多幷同時雖發心修行。所化機根有熟·未熟。所修行業有精進·懈怠。故約成佛時有前後事。更有何過哉(云云)惠云。婆沙云。施設論說。此州北邊大海中有。輪王道路。廣一由旬。王若未出。水所覆弊。王出時。水減路出。底有金砂布地。旃檀香水自然灑潤。優曇鉢華以爲嚴飾。轉輪王四軍巡四州時。共遊此路也(云云)。
我等國土安穩富樂(文)麟云。安穩富樂多諸人衆者。言無三災也。安穩無疾。及富樂無飢饉。多人無力兵(文)惠云。四輪王四輪及威定諸方卽別。若行上品十善不傷害卽同(文)。
輪王有亡種寶(文)惠云。問。象等五寶卽是有情。彼自業感。如何言輪王能感。答。不是輪王業生他五寶。雖各自業。以先造互繫屬業故。俱時生也。銀等三輪王。銀輪等旣劣。義准七寶及相亦小劣也(文)光云。非他象等有情從他輪王親因業起。各自從己親因生故。然由先造互相繫屬疎增上業。於中若一乘自業生。餘亦俱時乘自業起(文)本義抄。問。四種輪王俱可具七寶耶。答。四種輪王。金·銀·銅·鐵輪。應雖別必可具七寶也(云云)。
佛大士相處正明圓(文)寶云。一切輪王皆悉並有三十二相。四王旣異。相有勝劣(文)。
論云。佛大士相處正明圓。王明不然(文)寶云。處正謂當其處。如千輻輪相正當足下。明謂分明。如千輻相明顯。圓謂圓滿。謂千輻等具足(文)古抄云。王千輻輪文。千輻等不具足。其文アサヤカナラサル歟(以上)。
釋曰劫初時人○(文)劫初時人云下。釋第一句。有如是類云下。釋第二句。後時有人云下。釋第三句。爲欲遮防之下。釋第四句。光釋意ナリ。依寶釋。此一段有十三段一劫初時人下。明未食段時。二有如是類下。明食段。食地味也三由漸耽味下。明食地皮餅。四地餅復隱下。明食林藤。五競耽食故下。明食香稻。六此食麁故下。明有男女根。七由二根殊下。明有非梵行。八爾時諸人下。明有盜業道。九爲欲遮防下。明有主。十大衆欽承下。明立主德。十一時人或有情下。明有三姓。十二後時有王下。明有殺業道。十三時有罪人下。明有虛誑語。光云。劫初化生。名爲意成。以喜樂爲食。地味謂地中出。猶如融餳。地味漸乾成餅。名地皮餅。藤成林故。名林藤。食林藤已前。身無便穢。食香稻已去。有便穢。三未多。 此云共許。衆人共許爲好人也。惡業道中。隨重別說。所餘輕者。略而不論(云云)惠云。劫初同色界。以喜樂爲食也。味如希密。希密過卽地皮卷如餅。欝馥卽盛貌。林蔭藤。藤如林。蒲桃蔓果。如蒲桃也(文)古抄云。林藤者。藤實如物味殊勝也(云云)。
釋曰從諸有情(文)釋曰從諸有情至飢饉災起。釋上三句。刀兵劫起下。釋第四句。光意。
又依寶記。此一段有十二段。一從諸有情下。明三災起時。二故諸災患下。明由煩惱劫減有小三災。三言三災者下。列三災名。四十歲時人下。釋第一刀兵劫。五又中劫末下。釋第二疾疫劫。六又中劫末下。釋第三飢饉劫。七有二聚集下。釋聚集二因。八白骨亦四下。釋白骨二因。九運籌亦二下。釋運籌二因。十然有聖教下。述三善因離三災。十一刀兵劫起下。述三災住時分。十二東西二州下。明四州有無。惠云。大乘一中劫末三災與。三十歲時飢饉害有情殘萬人。後至二十疾疫。十歲時分刀兵起。一災害有情。皆殘萬人。此論一中劫末有一災(文)麟云。劫章疏說○(如惠)與此不同(云云)光云。相續謂身。非法謂諸惡法。應知此時亦起餘過。或從強過重偏說貪瞋。場是積聚穀麥處。故名場蘊。訶梨怛雞菓名。舊云訶梨勒訛也。麟云。相見起猛利害心者。論云。如今獵師見禽獸。由具如前諸過失者。卽前耽美食。及性嫩墮。非法貪不平等愛諸過失也。慇淨心者。慇謂慇重。淨謂無染爲供養(文)非人吐毒(文)非人者是夜叉也。寶云。刀兵最速。飢饉最長時。皆言七者。三災起時。法爾如此(文)。
三災次第事。惠云。住劫初中劫飢饉。次疾疫。後刀兵。以彌勒經言。我於此刀兵劫出世。卽第九劫也(文)。
此大三災逼有情類(文)火災如上所明。光云。水災起時。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隨於近處。有災水生。世界便懷。風災起時。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有災風生。至遍淨天皆壞。此論三災並非婆沙正義。此論非以婆沙評家爲量(云云)。
初靜慮尋伺爲內災(文)第四靜慮離八災患故。不遇外災也。八災患者。下次文云。八者謂尋·伺·四受(苦·樂憂·喜)入·出息(云云)下三靜慮具今此內災故。隨應過外災也。
能燒煩惱心等外火災故(云云)初靜慮定爲尋伺被燒。此則爲尋伺麁動被散亂。爲煩惱被燒云也。燒煩惱心者。煩惱尋伺燒定心(爲言)。
輕安俱潤身如水(云云)光云。正理三十二云第二靜慮喜受爲內災。與輕安俱潤澤如水故。遍身麁重由此皆除(云云)此意。內心喜得身輕安故。除身麁重。似水潤澤(爲言)。
第三靜慮動息爲風。易知。
彼天處無總地形(文)無雲天已上無總地形也。
要七火一水○(文)。
釋施設足文(文)寶云。此卽善順施設足文。第三禪遍淨天。壽六十四劫。七火一水。總七七火。七水。後七火·一風。七·九六十三幷一風災。有六十四。第六十四雖缺二十二中劫。據全說故。言六十四。此天劫初成時。最初生容壽六十四劫。於後生者。皆不得也。若有定業。應移餘界(云云)。
依或人所望。頌疏講讃之次。拾古抄等。
永正十七年八月十八日。擬講英憲。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三(頌疏論本第十三)
造作名業(文)光記同此疏。惠云。釋此品疏分二。一釋名。二分文解釋。略無來意。造作名業。能造作五趣果現。無記業雖無果。以是彼類也(文)寶云。以三義故。名之爲業。一者作用。二持法式。三分別果。一作用者。謂卽作用說名爲業。持法式者。謂能任持七衆法式。分別果者。謂能分別愛非愛果(云云)。
來意事。惠云。略無來意(云云)此則今疏初卷釋品來意故。今略之也。光云。所以次明業者。前品明果。此品明因。果不孤起。必藉因生。望果是親。故次說業(云云)今疏釋如果是親者。由業惑生世間果。而業因親。惑緣疎(爲言)寶云。所以次世品後明者。世品明內外果差別不同。果所顯。因謂由業惑。惑總。業別。故先明業(云云)。
世別由業生者(云云)惠云。世別者。正理云。世者可破壞故。一切有漏法名世卽總名。別者分別爲義。卽總中之差別。世之別故依主釋(云云)本義抄。問。今此世別者。唯限有情世間歟。業因業果者是生死流轉之源故。不可通器世間耶。答。可通有情世間·器世間也。論文爾(見)但業因業果唯可限有情云難者。以業望器世間。爲能作因。以器世間望果業。爲增上果。故云器世間亦由業生也(以上)初總答下分三。初出妄計。二業有善惡果分淨穢者。正明業因業果。三人中善業云下。通難。可見之。
非自在天及○(文)麟云。總非諸計也(文)光云。或大梵王。或大自在天等。諸外道等計。此天主能造萬物。將欲造時。先起是覺。欲受用境。然後生諸世間(云云)惠云。先起欲覺者。大自在等卽是一因能生衆生。先發欲覺心。衆生等方生。如梵王獨住。經九劫纔發願起欲覺卽有天子生。便執梵王能生一切衆生(云云)。
人中善業○(文)第三通難也。難意云。若善惡業果差別。人中果俱從善業生。外資具可愛。內身於九滄門流不淨。現三十六物不淨常帶。內外相違哉(爲言)答意如今疏。可見之。論云。若爾。何故俱從業生。欝金旃檀等甚可愛樂。而內身形等與彼相違。以諸有情業類如是。若造雜業感內身形。於九滄門常流不淨。爲對治彼。感外具生色·香·味·觸甚可愛樂(云云)麟云。欝金者是樹名。出罽賓國。其花黃色。取花安置一處。待爛壓取汁。以物和之爲香。花稻。猶有香氣。亦用爲香也。然於人中亦有感外非愛。如毒刺等。今且約妙者說(云云)惠云。人中善業惡所陵雜者。所作善業有違順表裏故。內外二果別也(文)。
諸天善業惡不能雜(文)本義抄。問。依黑黑等四業廢立者。六欲天善業名雜業(見)如何。答。餘卷·當所廢立遙異也。欲界善業。必爲惡業。所陵雜故。五趣之中所造善業。俱名雜業也。但當卷意。約內身外具。淨穢相對。或感內穢外淨。或感內淨外穢。如此業皆名雜業。內淨外淨之業。名鈍淨業。而六欲天果。內外俱淨故。感彼果之業。名鈍淨業也(以上)麟云。諸天善業惡不能雜者。諸天雖復起諸煩惱。善勝惡劣故得純名(云云)。
此明二業(文)光云。思業謂心所思。思卽是業故名思業。思已業謂思所作身·語二業。思之所作。由思已作。名思已業(文)尋。思已業亦以思爲體歟。答。思已業以身·語二業爲體也。惠云。問。身業約所依立。語業約自性。如何經中名思已業。旣名思卽業。卽是以思爲體。答。引論然心所思下。是理實身業約所依。語卽自性。經中名思已業。約二業猶思引生說。不是思爲二業體也(文)論云。謂前加行起思惟思。我當應爲如是如是所應作事。名爲思業。旣思惟已起作事思。隨前所思作所作事。動身發語。名思已業(文)光云。思惟思是遠因等起。作事思是近因等起○身·語二業卽作事思。名思已業(文)。
言意業者約等起故立(文)惠云。意業者。意卽心王。業卽是思。與意同剎那等起。名約等起立。身卽異熟無記色身。依此色身起別形色。爲表業也(文)光云。由所依身故立身業。色形聚積總名爲身。此業依身故名身業。由自性故語業。業性卽語故名語業。由等起故立意業。意謂意識。業卽謂思。言等起者。謂能等起在意非思。或所等起在思非意(云云)。
本義抄詞。約等起立意業稱者。意爲能等起。思爲所等起。故思業之上立意名云也。意爲能等起。思爲所等起之所以。思業以意爲所依。復與意俱起。意所等起故。約等起立意業稱(爲言。以上)。
解云思名等起(文)約等起立意業稱。稱門意爲能等起。思爲所等起也。今此門思與意爲能等起。身語業爲所等起歟。
第二明五種業(文)麟云。言五業者。卽身·語中各有表·無表爲四。幷意業爲五(文)。
釋曰身語各有表無表(文)麟云。同是色業。一能表示故名爲表。一卽不能表示故名無表。由斯差別立二種名。意業非色。不能表示。不名爲表。由表無故無表亦無(文)光云。同是色業。一能表示自心善等令他知。故名表。一卽不能表示自心。故名無表(云云)。
論先問云且(文)寶云。論且身·語表其相云何。前各開二。此釋二相。無表後釋。故言且也(云云)。
一切有宗許○(文)光云。述說一切有部顯自師宗。故前頌說身表許別形。毛髮等聚總名爲身。身形非一故言如是如是。於此身中。由思力故。別起如是如是身形。能表示心。名身表業(云云)寶云。正理論云。髮毛等總名爲身。於此身中。有心心所。起四大種果形色差別故。能表示心。名爲身業(云云)惠云。身表許別形。語表許言聲。皆言許者。對經部及正量。卽以表爲業。餘二部卽以思爲三業體也(文)又云。別如是如是身形者。爲善惡形色表示不一。重言如是。或可。八種形色表不一故。或行住坐臥等不同故。重言如是(云云)。
身語業形色聲境事。禪談抄云。身表業色境也。惡身表。殺生等身三罪犯時。身表形色極微。身內起也。異熟虛疎相容無失云。人身微細穴。如布目在之。殺生等ヲ行時。惡形色極微。其穴穴ニサラサラト起。謂之身表業也。善身表。行禮拜等時。善形色極微。穴穴ニサラサラト相容起之。語表業聲境也語四罪ヲ起ス惡聲境也。讀經唱名等善聲境也。表者色聲二境故。善身語表ヲ見聞。其人內心善心發レリト被知也。惡身語表ヲ起。內心惡起レリト被知也。此表業內心ヲ表示スト云也。無表內心不令知故無表示事也(以上)。
正量部說動名身表(文)。
正量部事。惠云。犢子部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摧破邪定名量。量無邪謬名正。卽定無邪名正量部。四密林山部(文)麟云。權衡刊定。名之爲量。量無邪謬目之爲正。此部所立甚深法義。於定無邪。目稱正量(云云)。
正量部計(文)論云。有餘部說。動名身表。以身動時由業動故(文)光云。有餘正量部說。別有動色。從此至彼。名身表業。以聚色身動轉之時。由此業色能動彼故。正量部計。有爲法中。心心所法及聲光等。剎那滅故。必無行動。不相應行·身表業色身·山·薪等。非剎那滅。多時久住。隨其所應。初時有生。後時有滅。中有住異。不經生滅。可容從此轉至餘方。有行動義(云云)。
以諸有爲有剎那故(云云)光云。本無今有法創生時。名爲得體。此體無間必滅歸無。有此剎那諸有爲法。名有剎那。寄喩來況。如有杖人。人名爲有杖。諸有爲法至現在世。纔得自體。從此現在無間必滅歸無(云云)麟云。言有剎那者。諸法得自體頃。無間卽滅。名爲剎那。有此剎那。名有剎那。如有財人爲有財(云云)。
剎那爲因有不成過(文)今此不成過。隨一不成過也。麟云。言剎那爲因有不成過者。夫論立因以說宗義。要須同許方得爲因。今正量部唯許覺焰鈴聲有剎那滅。不許身表業等有剎那滅。故顯論主爲因不成(云云)。
解云果法待因(文)光云。以理而言。待因。謂果滅是無法。無法非果。故不待因。比量云。滅不待因。以是無故。猶如兔角。或立量云。滅不待因。以非果故。猶如龜毛○泛明有爲諸法生滅。有二種因。一是主因。謂生滅相與法恒俱因用強勝。故名主因。二是客因。謂餘因緣或有或無。因用非勝。故名客因。若依正量部。諸法生難。由主客二因諸法滅時。通難及易。若心心所法及聲光等。但由主因。不由客因。若不相應及餘色薪等。由主客二因。若依說一切有部。諸法生難。由主客二因。諸法滅易。但由主因。不由客因。若依經部。諸法生時。由客因生。諸法滅時。非客因滅。主因無體。不可言因(云云)惠云。諸部待因有主客二因。生因卽滅相。客因卽外刀斧等壞。有部生法難。具生相爲主因。外緣爲客因。滅法易。卽但由主因。經部生法難。卽待客因。滅法易。無客因。因緣聚卽生。緣散卽滅。四相是假。無主因。正量部一切法生皆由二因。心心所滅但由主因。色·不相應卽由主客二因滅。勝論外道。二因無。今疏諍待因。卽諍客因。不諍主因。主因兩部共許滅法皆有故不諍也。滅不待客因。一以是無故。二以非果故。喩如兔角也(云云)麟云。猶如兔角。本來自無。不待因無。今滅法是無。還不待因。同於兔角。故引爲喩(云云)。
定無餘量過現量者(文)麟云。於三量中取證諸法。定無餘比量·教量能過現量。前以比量破。今現量破也(云云)惠云。故非法滅皆不待因者。意云。色等法卽須待客因。心等不待客因。不可色心等法滅總不待因也(云云)。
如生待因無無因者(文)惠云。如生待因者。如生待客因。色心心所等皆得客因。滅法亦須色心心所等皆待客因。如何許心心所不待客因也(云云)。
有熟變生下中上別(文)麟云。謂燒薪時。有三色異。分下中上。然中熟生。下熟卽滅者。謂燒薪。次黑生時。便無黃色。最黑色生。便無次黑(文)。
應生中上熟因體(文)麟云。此以一因有能生滅過也。謂以一火燒薪。此時令中熟生。卽此剎那下熟復生。豈以一火能爲生滅二因耶。生滅本是相違。其因豈應一體。文應言。應生中熟因體卽是滅下熟因。應生上熟因體卽是滅中熟因。今此文從略故。言從中上熟因等(文)。
論云故無有因令諸法滅(文)惠云。滅法定不待因。因云。是壞性故。喩如無法也。從故無有因令諸法滅下。卽是遠結上第二句頌也(文)麟云。法自然滅者。謂不待客因名自然。非不待主因也(文)。
身表是形理得成立(云云)以上論文也。麟云。論主破正量部訖。由斯理故。有宗身表是形。理得成立也。此且叙權許。隣次還破(文)。
謂顯色聚一面多生(云云)寶云。謂顯色聚一面多生長色者。謂於六面。一面偏多。如幡竿等。一面少生。名有短色。如菰藪等(文)麟云。一面多生者。理實長色兩頭多生。恐濫四邊故言一面(云云)言待此長色者。待謂觀待卽相望也。火㷮字。林燒木樵也。說文。㷮焦也(云云)有宗意。於一色聚。各別有長短極微。相雜而住之中。相形餘長色聚之時。此色聚中短色極微施作用。故見之也。雖長色極微相雜而住。不施作用故不見之也。相形餘短色聚之時。此色聚中長色極微施作用故見之。雖短色極微相雜而住。不施作用故不見之也。若亦俱時相形長短色聚之時。並見此色聚中長·短二色也。全非一色由相形長短不定也(以上第一卷本義抄意)。
所餘形色謂高下等(文)光云。於其中面凸出生中。假立高色。場凹生中。假立下色。齊平生中。假立正色。參差生中。假立不正色。實見顯色。意謂長等(云云)麟云。便謂爲長者。此理實非長等。由見假長等相。意謂爲長等。然長圓等依火㷮立。形色依顯。理亦同然。故引爲喩(云云)問。一色二根取難。有宗如何會之耶。答。惠云。正理救云。假長等但是意識境故。寶形色卽是眼識取。通意識取。依身取假長等及實長等。要於異時引意識。生分別方知長色如眼見色。能憶煗觸。煗觸豈卽眼取。鼻取花香。能憶花色。花色豈卽鼻取。卽是意識取。旣不許眼取煗觸。鼻取花色。如何身根能取長等。故知總是意識取也。故實形色但是識取。若聚顯卽成形色者。香·味·觸三顯色極微。應聚成長等也(文)。
如是依顯能取於形(云云)麟云。此論主正釋無別形色狀。如依觸取長等相。而許但是多堅等積無別長觸。故知依顯取形。亦但是多顯色積無別長等。章中注略也(云云)惠云。如是依顯能取於形者。眼根依實顯色。意識依此取假長等也(文)。
然經部宗形爲身表(文)光云。若依經部釋身表業。身同前解。形以假形爲體。謂形相續能表內心。此表卽於色上假立。業謂運動身思。業依身門能起表故。名身表業。言語表業者。語謂音聲。表以音聲爲體。謂聲相續能表內心。此表卽於聲上假立。業謂發語思。業依語門能起表故。名語表業(文)。
論云謂前加行起思惟思(文)光云。思惟思是遠因等起。作事思是近因等起。大乘成業論說。一審慮思。二決定思。當此論思惟思攝。是思業。三動發思。當此論作事思攝。是思已業(乃至)身·語二業卽作事思。名思已業(文)。
此明語業(文)光云。若依說一切有部。釋身表業。髮毛爪等總名爲身。長短等色表示內心名表。表有造作名業。依身起表。卽表名業。故名身表業。言語表業者。語謂言聲。聲能表示內心名表。表有造作名業。語卽是表。表卽是業。故名語表業。言意業者。意謂意識。業卽是思。由意起業。故名意業(文)。
彼說無表但是思種(文)惠云。以依身語色熏成種子。謂受戒者四現行善思。熏五蘊色心上。成善思種子。卽此善種子上防非功能。假立無表(文)經部宗意。別解脫戒。思種子上假立之。隨心轉戒。專現行思上假立。兼思種子上假立也。凡戒者依防非止惡之功能立之。而別解脫戒。依防非止惡之誓願熏在思種子。彼上假立之。隨心轉戒。不起防非止惡之誓願。只願入定。入定畢。依彼定力現行心品。自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故。現行思上假立之也。但定道家之種子故。兼彼思種子上假立之義。有之也(以上本義抄趣)麟云。謂此思種不能動身發語表示內心。名無表業。問。旣從思立應名隨心轉。答。經部所明。欲散無表與定無表。意義不同。欲散無表。由審決二思力之所引發動作思。說名爲表業。發身語表故。此熏於心成其種子。名爲無表。定心無表卽不如是。由彼同時心力起故。入定則有。出定則無。名心隨轉(云云)。
一由不作卽名無表(文)寶云。有三因說證。一由先誓限。唯不作故。本誓旣不願別有色生。但唯誓不作此業。如何與誓不同別生於色。二所依大種體非有故。旣依過去大種。施設無表色。過去大種旣體是無。故知無表亦非有體。三若實有體應有其色對礙之相。旣無。故知無體(文)麟云。過去大種尚非有者。依經部宗。以過去無體故也(文)惠云。由受戒者不願。非別有色生。若別有色生名無表者。卽有願不同(文)。
又無色相(文)堯抄云。色相者變礙義也。無表無變礙相。故云無色相也(以上)。
第一說三色證(云云)光云。第一說三色證。此三爲總處攝一切色。有色謂有一類色。有見謂此色處有眼見故。有對謂障礙有對。有一類色非眼根境。名無見。有對礙故名有對。謂五根四境。有一類色非眼根境。名無見。非對礙故名無對。謂無表色。經中旣說無見無對。明知別有無表也(文)。
第二無漏色證(文)惠云。無漏五蘊。三世皆不起愛恚。卽是無漏法色蘊。卽道共無表色。餘五根境皆非無漏色故也(文)麟云。謂在無漏。不於三世色上起愛恚也。亦不於受想等起惑。故言乃至識亦然(文)。
第三福增長證(文)若寐(ネタリ。フス)惠云。有依卽七事爲所依福生。無依福無物依他。福依心生。若福卽是善心者。後入惡·無記心·及無心時。卽旣無善心。何說福業增長。無心等事中。福業增長者。卽無表也(文)光云(十八)一施客人。謂羇旅他鄕。二施行人。謂在路行人。三施病人。謂染疾者。四施侍病。謂看病人。五施薗林。謂以薗林施諸寺等。六施常食。謂有壇越布施錢財或莊田等。白衆僧言。從今已去。日別爲我設七僧齋。此名常食。西國諸寺現有此法。又解。西方國俗。諸信福人。於諸遠途聚落絕處。恐行侶中路飢渴故。於路側通近花林造舍置財。多貯飮食。諸來去者所須施與。或有總施一切行人。或有但標諸出家者。常施食故。名爲常食。七隨時施。謂有或寒或風或熱時。隨其所應。施彼隨時飮食衣等。總名第七隨時施也(文)古抄云。行路者カチウト歟。羇旅者馬乘人也。光ニハ第二之路行施·第一云旅宿施替也(以上)。
第四非作成業證(文)光云。又非自作身二語四。但遣他爲。若無無表。不應成業道。以遣他表非彼業道攝。由此表業但是加行。未能正所作事故。使作殺等事已。此能教者遣表業性復無異故。旣無別類身語業生。則遣他爲應無業道。實成業道。故知爾時更別引生無表業道(文)惠云。更無異性者。發語處分時。彼令未斷。不成業道。後使者前作殺等事畢。能教人在三性四心中。任運成殺生業道。業道卽是無表。前語表ト更無異體。不成業道。故知別有不善無記生。名業道也(文)麟云。此前語表更無異性者。謂使行殺時。前教人語表更無改變。如何先不成業今成業(云云)。
第五法處色證(文)本義抄。問。設雖無無色之言。何忽證有色之義哉。就中無無色言故證有色之義者。亦無有色之言故。還可證無色之義哉。答。契經說法處相分別有見無見之時。簡云無見。分別有對無對之時。簡云無對。若法處中無無表色者。分別有色無色。簡可云無色。而簡雖述無見無對。簡不云無色。故法處中可有無表色證也。但於無有色之言故還可證無色之義云難者。簡雖述無見無對。簡不云無色故。翻顯有色之義成。簡法之時。全非可云有色。何以無有色之言可證無色之義耶。寶云。內外以分。謂是外處。十二處分。是十一處所不攝法。若以有見無見以分。卽是無見。若以有對無對以分。卽是無對。色無色以分。不言無色。若不以法處有無表色者。此言闕減便成無用。以彼簡法不同盡故(云云)。
第六八道支證(文)八正道支(二十五卷在之)離邪名正欲入涅槃城行故名道。支者支別義。因義歟。一正精進(以勤爲體)二正念(以念爲體)三正定。四正見(以惠爲體)五正思惟(以尋爲體)六正語。七正業。八正命(以上三以戒爲體)三邪(十七卷在之)一邪語(瞋癡所生語業)二邪業(瞋癡所生身業)三邪命(貪所生身語二業·一切貪所生名邪命。乃至歌詠·見象鬪等是也)。
在定不可語(文)惠云。在定中無正語等。有三無表依無漏定。與出定後三正爲依。今喚定中有正語等三。於三無表因上。立出定後三果名也(文)。
第七別解脫戒證(文)惠云。雖起異緣不善及惡無記心。善心受戒。戒依善心生。後起餘表及心。不名無戒。故知在惡無記中。仍有無表色也(云云)。
第八戒爲堤塘證(文)惠云。犯戒等過如水。旣戒爲堤塘。能遮犯戒過。故知有無表爲堤塘也。
是定境色非無表色(文)問。有宗心。不許定境色歟。答。正理論意許之。婆沙論等。不說定境色也。正理論云。住空閑者意識。卽緣諸有見色。爲定境界。此色種類異餘色等。是從定起大種所生無障澄清如空界色○(文)意云。定境界色者。前八遍處等所緣青等長等有見有對色也。今此色者。唯於定中現起。於餘時無現起。而於定中眼識不起。故無見之。從禪定起大種所生極清妙色故。餘有情眼亦不能見之。故其體雖有見有對。不能一切眼根爲境。色處所攝唯意識所緣色境(爲言)故有宗意。定境界色是有見有對色。故引契經說無見無對色文。證無表色實有義。理成也。次婆沙論等心。前八遍處等所緣色處。眼根所見欲界可見色也。遍處等假想觀門。緣此眼根所見色。作青·黃·赤·白·地·水·火·風之行解云也。正理異此義。今此色之外。亦緣從禪定起大種所生極清妙色。作青·黃·赤·白·地·水·火·風之行解云也。可思之(以上本義抄趣)光云。瑜伽師說。修靜慮時。由定力所生是定境界色。卽是前八遍處等色。非眼根境。故名無見。不障處所。故名無對○瑜伽此云相應。卽觀行者異名(云云)麟云。今言瑜伽師者。從法受名(云云)。
第二無漏色亦定境色(文)光云。瑜伽師說。卽由定力所生色中。有二種色。若依有漏定所起色者。卽說爲有漏。若依無漏定所起色者。卽說爲無漏色。非說無表名無漏色(文)。
第三福增長者(文)光云。由諸受者受用施物。得慈定等種種功德。攝益衆生。有差別故。於後施主心。雖起惡無記異緣。而前緣施思所熏習種子。在施主身中。行相微細相續不斷。後漸轉變無間生果功力勝前。差別而生此五。並是種子異名。由此思種。當來能感富等多果。故密意說。思所熏種子恒時相續。福業漸增福業續起。非顯說也(文)麟云。謂不顯了說是思所熏習種子。但言恒時相續福業增長。故是密意也(云云)堯抄云。凡經部宗習。諸法生皆由種子熏。故今所言福增長者。有人修有依布施行。由有善思。此布施時。善思熏習種子。漸漸增長。能招當來多果。然此善思假說名無表。異表相顯故也(以上)。
論問答意。光云。若有依福由彼受者受用物時。功德攝益有差別故。令其施者福業增長。此事可然。若於無依諸福業事。但聞他方諸佛出世。遠生敬心。無物施彼德益差別。如何可得相續身中福業增長(以上)非但有依由思力故福業增長。此無依福業亦由數習緣彼佛等勝思力故。乃至夢中敬思種子。亦恒增長相續隨轉(文)。
解云一熏習(文)寶云。施主心雖異緣。而前緣施思後之心生。說名相續。於後後時別別而生。名爲轉變。能生果功力勝前。名爲差別(文)惠云。一名熏習。四善思熏故。微細。非眼見故。相續。種子現行前後不斷故。轉變。欲生現行時力用大故。差別。種現不同故也(文)麟云。二微細者。種子非色法。相難知故。相續者。剎那不斷故。轉變者。謂取果與果時異故。差別者。成果時不同故(文)。
非作成業道者亦思種爲體(文)光云。由能教者本教他時。已能熏成加行思種相續。而住使者依教所作殺等究意成時。法爾能令教者身中。於前加行所熏思種。更復發生根本業道。思種相續。乃至當來能感多果。故名業道(文)。
獲得如斯意樂(文)麟云。謂獲得無漏勝意樂故。此意樂。或欲爲體。或勝解爲體。或通二爲體。故攝論云。以欲勝解爲體。意識相應故。名意樂依止(文)。
第七別解脫戒者(文)光云。謂由近因等起思願力故。先立要期。誓不作惡。能定遮防身語惡業。於加行位熏思種已。至第三歸依或第三羯磨事究意時。從前思種復更熏成七支思種念念增長。由斯故建立別解脫律儀。思種假立而無別體(云云)。
略明經部思種義(文)惠云。思種者。謂受戒時。從僧乞戒。發勝身語。此時動身發語。由身三語四思。依此身語七。名加行七種子。未乞戒前。及乞戒後。皆非種體。非增勝故。增作羯磨。加行七思種子發七現行思。熏成根本七思種子。第一念七支種子。第二念二七支種子。若第三羯磨入無心等位。卽轉加行七種子。成根本七種子。惡戒准此釋。又說。加行位熏成一思種子。至根本位。熏成根本一思種子。剎那剎那有防七非功能。假立無表。若道·定無表。約現行善惡上。假立表與無表。皆第三羯磨生(文)堯抄。尋云。加行七思種子·根本七思種·乃至後起七思種·及未遇捨緣念念七思種。並起歟。答。並起也。謂加行七思種上。更根本思種·乃至念念七思種起重也。又尋云。熏習相如何。答。經部心。現行熏種子。種子生現行ト定。謂現行諸法爲後法熏成種子。從前法所熏種子生也(以上)本義抄。經部宗意。不許同時因果故。能熏·所熏之義。望前後論之也。故光云。經部熏種。前念熏後念(文。以上)。
經部宗熏於色心(云云)本義抄。現行心品熏在種子。唯內身之上熏在之。故唯限五根。不通五境也。五境定通外器非情故也(以上)。
不可一四大種能生麁細(文)光云。從一具和合四大種因。有細無表果。有麁表果。不應理故(文)。
唯欲界繫初剎那(文)光云。唯欲界繫初剎那後。第二剎那已去所有無表。從過去大種生。此大種具生等五。爲親所依。現身大種爲疎依(文。取意)。
但能爲依非所依也(文)爲疎依。非親所依(爲言)。
生等五因事。一生因(此大種生所造色)二依因(隨逐大種如依師等)三立因(大種任持所造色故如壁持畫)四持因(令所造色相續不斷)五養因(增長因故。以上第七卷在之)。
過去大種爲轉因(文)光云。過去大種爲親轉因。現身大種爲疎隨轉因(文)問。別解脫後念無表依過去大種生。隨心轉戒同時大種造所由如何。答。根本業道者。是名初念。故初念雖次一切無表現起。一具七支之外同時不並起故。次第相續。後後念現起也。初念旣有一切無表皆容現起之義。故能造大種及能發表。同用初念現起之類也。隨心轉戒。剎那剎那隨彼定心而現起故。唯同時大種造之也(以上本義抄趣)。
此有三釋(文)麟云。第一解云。卽用造初念大種造後念者。此以無礙故。一四大種得造衆多無表。以時別故。非互爲果。第二解言。別起一具大種等者。此解意。謂一具大種造同時無表。卽於現在別起一具大種。造未來無表也。第三解言。剎那剎那四大別造者。此意。初念無表一具造後起多具。懸造未來。異熟大虛疎相容受。此三說中初解爲正○舊人取婆沙文。自爲三解。非婆沙有三釋(云云)惠云。三說中。寶法師取初說爲正。正理論云。此大生已。能與未來一切無表爲生因故。破第二說云。初念無表何勝。獨一具四大造。第二已去衆多無表何劣。卽共用一具四大造。破第三說云。且一日夜。計有六百四十八萬剎那。一剎那有七支無表。有七四大造。計有二十八微。計一日夜。能造四大極微。已多異熟身。如何一身容受。况造一生無表四大極微。一剎那身中容受(文)今疏依婆沙論此有二釋(云云)依言顯論現文無三釋歟。惠云。問。未來衆多無表。無法前得。如何言造。答。四句分別。有得而未造。如定·道無表。有造而不得。如別解戒。餘二句可知(云云)。
明有漏戒所依大種(文)寶云。問。身在下地起上定時。用下地身中上地大。造上地色。其四大種爲在何處。婆沙一百三十四云。問。若生欲界。色界大種現在前時。何處現前。有說眉間。有說鼻端。有說心邊。有說齊邊有說足指。有作是說。隨加行安心處所。是處現前。有餘師說。欲界大種麁。色界大種細。細入麁隙。如油入沙。然根本靜慮現在前時。色界大種遍身內起。若近分定現前時。色界大種唯心邊起。有說。近分定現在前。色界大種亦遍身起。然長養身。不如根本。如有二人。俱詣池浴。一在池側。掬水浴身。一人入池中。沒身而洗。二人用水。雖俱遍身。然長養身。入池勝。後解爲勝。隨定勝劣。皆遍身故(云云)惠云。有漏定共無表。卽依九地定生。卽用九地各自地四大。造四根本·四近分·幷中間也(文)。
與漏隨生處(文)本義抄。問。道共戒。若生處大種所造者。豈劣大種可造勝無表色耶。答。生處大種實雖劣品。相似彼無漏定。轉成勝品大種也(以上)。
不墮界故(文)惠云。一不墮界攝。二無無漏四大。三依所依身無漏無表起故。隨生處四大所造。無漏無表依六地定生。未至·中間·四禪。依六地生處大。造欲界四大也(云云)。
又無漏大種是無漏故(云云)正文云。論云。必無大種是無漏故(云云)明知疏上漏字剩耳。光記同論(以上)。
此下第一約類以明(文)光云。此下第一約類以明。就中一明執受無執受類。二明五事類。三明情非情類。四明同異大類。此卽問也。一問此表無表其類是何。二問後是何類大種所造(文)。
無變礙故名無執受(文)有心心所執受。名有執受。謂由執受故損益相隨也。謂心心所有喜樂。依身亦益之。心心所若苦惱。依身亦損。此名有執受法。然無表無變礙。無色根義。故與根合義無之。故無執受也。如七心界法界聲界(矣)惠云。無變礙者。非極微色法。不受力杖無執苦樂受。非色非長養。有爲非實事。非業感非異熟生。苦法忍一念道共無表。卽是剎那餘苦法智已後。及別解·定共無表。皆是等流也。造別解脫無表四大。無始曾得。從彼過去四大引生。名等流性也(文)。
謂無表色同類因生(文)光云。於五類中。亦等流性。頌說亦言。顯此無表有剎那。謂初苦法忍品俱生無表。所餘無表皆等流性。同類因生故。非異熟因生。非異熟生。無極微集故。非所長益。是有爲故非實。依內起故有情數非依外故不通非情(文)。
又此大種散心果故(文)堯抄云。有情住散心位所起大種故。名散心果。住散心位。必有愛心。執爲現在內自體故。此大種是有執受也(以上)光云。於五類中。同類因生故是等流性。非異熟因生。非異熟生。無別勝緣故。非所長養。同類因生故非剎那。有爲故非實(文)麟云。問。此大種是誰等流果。正理云。如是說者。從無始來。定有能造無對造色已滅大種。爲同類因。能生今時等流大種。造有表業。亦應是無始來同類大種之等流果(云云)尋。何此大種不云情非情耶。光云。解云。無表已說是有情數。無非情。大造有情色義。准可知故不別說(文)。
異大生言(文)麟云。七支各別大種者。謂一具四大種造不殺戒。乃至不雜穢語戒。皆別自具四大造也。問。如不殺戒。對多有情。各一不殺。爲同四大。爲別四大。答。准正理云。雖對別異有情相續。發多無貪所生無表。而俱一具大種爲因。以所生果類無別故(云云)。
明定無表所依大種(文)光云。於五類中。有所長養。遇定勝緣故。故正理云。何緣散地所有無表。能造大種唯等流性。定地無表。所長養生。以殊勝心現在前位。必能長養大種諸根故。定心俱。必有殊勝長養大種。能作生因。造定心俱所有無表。散地無表。因等起心不俱時故。在無心位。亦有起故。所依大種唯是等流因。等起心不能長養能生無表諸大種故(文)。
又定大種是無執受(文)堯抄云。夫定·道戒。入定卽有。出定卽無。是隨定心起故。能造大種云定心果。定心果故。卽無執受。以無定中有愛心執爲現在內自體故也(以上)惠云。問。染定有貪愛心執。緣何非執受。答。樂定是貪相應定。及無表非四大。今明所依四大。以不執上地四大爲己身體也。定心是無表因。與定俱時生(文)。
又此七支展轉相望(文)惠云。又同感一果故。一具四大造一念七支也(文)。
身表以屬身(文)惠云。身表別形色與身根合。故有執受。聲卽不與身根合。故無執受(文)。
然有新生等流大種(文)論云。表業生時。爲要破壞本身形量。爲不爾耶。若爾。何失。若破壞者。異熟色斷應更續。違婆沙宗。若不破壞者。如何有一身處所二形量。有別新生等流大種。造有表業。不破本身。若爾。隨依何身分處。起有表業。應大於本。新生大種遍增益故。若不遍增益。如何遍生表。身有孔隙故得相容(文)惠云。未來有二類依身。一唯與欲界法爲依身。一兼與色界法爲依身。若遇上界定緣。卽色界雜依身現前也。表卽衆多。若動一足等。卽有一足等極微。是形色現前。餘准此釋也(云云)。
論云已辨業門二三五別(文)光云。結前問起。已辨業門。或有二種。謂思思已業別。或有三種。謂身·語·意業別。或有五種。謂身·語二各表·無表。及思業別。此云五業。三性·三界·九地差別云何○初句三性分別。後五句界·地分別(文)。
以無記心勢力微劣(文)光云。是強力心所等起故。以無記心勢力微劣。不能引發強無表業。可因滅時。於其後後諸心位中及無心時。果仍續起(文)堯抄云。善惡心能發無表。無記心不發無表也。故無表唯善惡。不通無記性。若言從無記心發無表者。此無表微劣應非強。若爾者。彼無表於後後異心無心諸心。不應起也。善心勢力強盛故。善心所發善無表強盛。能發善心已滅位續起。異心無心相續也。不善心所發無表。可准之故。無記不然。故不通無記也(以上)惠云。可因滅時果仍續起者。善惡心爲因。善惡無表爲果。善惡心滅時。無表果仍續起也。或四大爲因。滅時無表續起也。或無表爲善惡因。因滅時當來五趣仍續起。無無記無表故。無記因滅。當果不續起。故無表不通無記也(文)麟云。謂無表在第三傳故。三傳者。一能發心。二所發表。三無表。其能發之心。要須強力方能遠資無表得起。旣是力劣故不發也(云云)。
不善唯在欲者(文)光云。於中不善表無表思。唯在欲界。非餘二界。已斷不善根無慙無愧故。上界無不善。善及無記。隨其所應。諸地皆有。頌不遮故(文)思等與不善相應。不善等起故。成不善身語業。旣上界無不善故。不善限欲界也。麟云。善及無記諸地皆有者。由自性善及自性無記遍諸地故。相應等起。隨其所應。亦遍諸地(云云)。
以無色界無大種(文)惠云。以無色界無大種故者。問。無漏無表不墮界攝。卽許用生處四大造。無色定何不用生處四大造無色定無表。答。無色定墮界攝故。又無表但由四大造成色。不由大成無漏。厭色入無色定故。不起不表色也(文)。
又毘婆沙師(文)光云。唯欲界中有諸惡戒故。於欲·色起善尸羅。能對治彼。無色於欲具四遠故。無色中無無表(文)。
四遠事(第七卷在之)一所依遠(無色界心不與欲界心爲所依)二行相遠(無色界心於第四禪作麁苦障行相。無緣欲作麁苦障行相)三所緣遠(不緣欲故)四對治遠(未離欲貪。無能起無色定。爲欲惡戒等法厭壞及斷二對治。以上)。
欲界初禪名有伺二(文)惠云。不言表唯有尋二。頌言伺二者。謂攝中間禪地故。說伺二。不言尋二也。二定已上。借初定尋伺。發身語表。屬初定攝。若四大相擊生聲。卽屬二定已上攝也(云云)。
如大梵王(文)光云。誑諂發言顯有語表。引出衆外顯有身表(文)。
見所斷內門轉(文)麟云。謂是迷理惑。不緣外事。如我見。唯迷自事。執自身中有我我所。名內門轉(文)。
論明四因能○(文)光云。問。爲但由因等起心。今諸法成善不善性等。不爾者答。云何徵○由四種因。成善等性。何法何性由何因成者。復作三問。一問。於諸法中。何法名爲勝義等四。二問。此勝義等。於三性中。復是何性。三問。此勝義等。由何因故。得成善等(文)。
猶如無病(文)光云。此顯涅槃安穩名善。如人無病無苦安穩○自性善藥卽良善。名良藥。相應善。如雜藥水。水與藥雜。名爲樂水○等起善。猶如牸牛飮甘草汁。由此力故。所引生乳其味甘美(文)。
自性慙愧根者(文)惠云。問。何故大善地中。唯取二根慙·愧。爲自性善。餘卽非耶。答。翻無慙愧不善根立故。問。若爾。應翻不信·放逸·懈怠爲自性善。答。此三通不善·有覆二性。故不翻也○相應善體者。心王·大地餘九·大善餘六·尋·伺·睡眠·惡作。二十法也(文)。
謂生死法者(文)惠云。生死法者。卽一切有漏法與行苦合。生異不住也(文)堯抄云。勝義不善。謂一切有漏法爲自性。卽是苦諦。故三性諸法皆勝義不善攝也。問。旣立不善稱。何可通善·無記耶。況不善翻善。勝義善唯善。勝義不善唯應不善。如何。答實不善翻善故。勝義善卽涅槃。翻此勝義不善卽生死法。以生死涅槃相翻法故也。然勝義不善卽擇滅故唯善也。勝義不善生死法故。遍諸有漏法。其性通三性。依之勝義善與勝義不善。乍相翻亦定性不一准也。但會得不善名者。諸有漏法三苦具足故。總不安穩。以此義故立不善名。非遮其性善無記也(以上)。
自性不善(文)光云。問。於有漏中。何唯此五名爲自性。解云。勝故別立。三不善根具五義勝。謂(一)通五部。(二)遍六識。(三)是隨眠性。(四)斷善根時作牢強加行。(五)能發麁惡身語二業。無慚·無愧具二義勝。謂唯不善。及遍不善。餘非具故。所以不立(文)。
相應不善(文)惠云。相應不善體者。心王·大地十·大煩惱五·小煩惱十·不定除貪·瞋餘六。共三十二法也(文)。
勝無記二常者(文)光云。問。何故善·不善各有四種。無記唯一。解云。於心所中。無別心所是自性無記。由無自性。不立相應。由不立自性·相應。亦不立等起(文)。
此論略不論(文)惠云。一切有爲法無記性。通皆是自性無記攝。以不待緣成故。此論略者。以四十六心所中。無有一心所唯無記性。皆通二性或三性。以無自性無記故。亦無相應·等起無記。此論略也。正理論合五無記爲二。一勝義卽空非擇滅。二自性卽無記也(文)。
應知無記中無有相應○(文)堯抄云。此論意。有勝義無記·自性無記無相應·等起二種云也。勝義無記謂虛空·非擇滅。自性無記謂色·不相應等有爲無記。由無自性無記心心所。不立相應·等起也。尋。異熟·威儀等無記外。論自性無記。何故言諸有爲無記皆自性無記攝耶。答異熟等外。論自性無記。就有爲法中。據義差別。分爲五種。異熟等所不攝法而無記。方名自性無記。今所謂者。據有爲法中體是無記。皆名自性無記。意云。今以勝義等四義釋三性法故。總以有爲法體無記。名自性無記。於中別釋時。應立異熟·威儀等名。此非所遮。今廢立義門各別也。不可爲難(以上)。
一因等起二剎那等起(文)論云。彼經但據前因等起而作是說。故不相違(文)光云。彼經但據至故不相違者。說一切有部會釋經文。因等起名前因等起。剎那等起名後等起。經言邪見起邪語等於三等起。彼經但據前因等起。非據剎那等起而作是說。故不相違(文)麟云。問。隨轉於業。有何作用。答。雖有先因爲能引發。若無隨轉者。如死業應無。故隨轉因亦爲有因(文)。
正起業時見斷無(文)麟云。謂正起業時。心麁散故。見所斷識爾時不起。若起見斷。惡業卽息(文)。
無漏異熟非者(文)惠云。攝義不盡。正理云。有漏定心亦俱非二。一向內門轉。不引身語表。非轉隨轉攝也。又異熟無記非是轉。能爲隨轉。何理能遮。外門轉故。能爲隨轉。此論以任運生故非二也。生得善心雖任運生。非業感故。其性是強故。能發業也(文)。
謂轉心若善隨轉(文)麟云。且初轉隨轉俱善可知。轉心是善隨轉不善者。如欲禮佛。忽見婬女。起染眼識。卽不善也。轉心不善隨轉有善者。如本起心欲殺。忽覩佛像起善心也。或緣行住等。起威儀無記心也。無記心有三隨轉者。且威儀無記中。如有行時。忽遇佛像等。起善眼識。或見婬女等。起染眼如是(文)光云。牟尼此云寂嘿(文)。
無萎歇(文)麟云。釋無無記爲善隨轉也(文)。
佛有三無記心(文)麟云。如佛現通。卽遍果無記。整衣行等。威儀無記。異熟無記卽任運心。工巧處心佛多不起。故略不說。
那伽臥在定等(文)問。薩婆多如何通此經耶。光云。佛不樂散。於四威儀。常能在定。然於散位。非無三無記心(文)意云。佛不樂散亂故。四威儀常謂在定。然亦非無散心。散位起三無記心。非所遮也。經說四威儀常在定。非說一切四威儀皆悉在定也可思之。
大永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抄之了。一交了。擬講英憲。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四(頌疏論本第十四)
論云傍論已了(文)寶云。上來已明二三五業及傍論了。自此已下大文。第二明律儀(文)今疏第三廣明表無表(云云)光記同之。古(定)云。傍論者。上諸門分別性界地指歟。
無表有三一律儀(文)堯抄云。尋云。表·無表共有律·不律·非律非不律三義。何唯說無表不說表業耶。答。無表通遍一切律儀故。今論之表不然。於定道戒無表色故。由此不說之也。光云。表不遍不通所以不說(文)律儀得名事。光云。律謂法律。儀謂儀式(文)義章(三律儀義)無作之善說爲律儀。所言律者。法之別稱。調惡之法名之爲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文)此釋意。律者法律。法者調惡法也。儀者行儀式行依調惡法行云律儀(光釋同之歟)律家意。律儀舊家通善惡也。新家限善也。然經論中云惡律儀。惡增惡義。惡律儀讀所增惡。律儀則善律儀也。若不善律儀。新家不善律儀可訓歟。淨影立十六惡律儀。故律儀通善惡也。俱舍第十五卷惡律儀出之。可見之。光云。能滅惡戒相續故名律儀(文)旣惡戒能治云律儀。知限善歟。況二者不律儀(文)是惡戒也。云不律儀非律儀云事分明歟。問。非律非不律無表其貌如何。第十五卷云。由田受重行者。得處中無表因也。可見之。布施禮佛等善處中也。表無表章云。無表色中略有三類。一律儀無表。二不律儀無表。三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對法第八說。業有三。一律儀業。二不律儀業。三非律儀非不律儀業。非律儀非不律儀業者。謂彼所有善不善業。若歐擊等律儀不律儀所不攝業。皆此所收。決擇五十三說律儀不律儀已云。謂除如先所說律儀不律儀業。所有善不善等身語意業。當知一切皆是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五十四云。色用差別者。謂有表·無表·律儀·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作用。說布施等爲此業。故定知此業亦有無表(云云)准此釋。非律儀布施等善無表。非不律儀歐擊等惡無表。故非律非不律無表亘善惡歟。表無表章云。非律儀非不律儀者。不可儀軌同於律儀名非律儀。不可則如不律儀名非不律儀(文)古(定)云。律儀(強勝善)不律儀(強勝惡)非律非不律(中間善惡)麟云。謂善非律儀。惡非不律儀。名爲處中。卽除善惡也(文)。
能遮能滅(文)光云。別解脫戒能遮惡戒相續。定共戒能滅惡戒相續。寶云。能遮未來惡戒不相續起。能滅已起惡戒得相續(文)。
一別解脫律儀(文)此卷次下別釋異名之段得名在之。謂別解脫之律儀也。初受戒時別別捨種種惡非故云別解脫(見)欲?戒者。欲界繫戒云心也。定共戒色界繫戒云色?戒也。?者イチクラ續也。物多集云予?。一者有睡眠。二者有段食。三者有婬欲。有此三事人集云欲?。故是欲界繫戒也。色?戒例之可知之。有淨妙色人集云色?也。可思之。惠云。?(治連反)者?居。謂人所居。有作纒也。梵云阿縛遮羅。此云市?也(文)麟云。言色?戒者。?謂?雜。如?市等。靜慮律儀繫屬色界。名爲色?戒。別解律儀繫屬欲界。名欲?戒(文)。
二靜慮生律儀(文)靜慮生律儀亦名定共戒。從靜慮定所生戒故云靜慮生律儀。從無漏道所生戒故云道生律儀。亦名道共戒也。堯抄。問。於有漏定所生戒亦立道生律儀名。又於無漏道所生戒亦應立靜慮生律儀名耶。答。漏無漏相望。無漏道義勝故。道名限無漏。不名有漏。然亦非遮定名歟。定生律儀准之可知之。光云。問。何故靜慮名定。無漏名道。解云。定道兩種雖通二。爲簡差別各立一名。又解。無漏之法衆生所遊出生死路。究竟離苦雖亦通定。偏得道名。有漏不爾。雖亦通道立定名(文)義章(三律儀云)禪律儀者。經中亦名定共戒也。上界靜心思惟修起名之爲禪依禪。發得防惡之法名禪律儀。禪心不亂目之爲定。戒與定合名定共戒(云云)。
謂無漏戒(文)義章(三律儀義云)無漏律儀者。經中亦名道共戒也。聖惠離垢名爲無漏。依此發得防惡之法。是故名爲無漏律儀。亦可戒體離垢。清淨名爲無漏。此與道合故名道共戒(文)。
一苾芻律儀(文)惠云。梵云苾芻。此云乞士。舊云比丘。訛也。是西國草名。具五義四德。五義者。一此草未生諸草競生。況佛未出世外道皆與。二此草生已諸草皆滅。況佛出世外道投佛出家。三此草生已掩諸嗅氣。況佛所至之處止諸惡事。四此草不被䘰嵐猛風傾動。況佛八風不動八風。頌曰。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五此草不被塵垢染汚。況佛破戒垢不能染汚。四德者。此草柔軟香氣遠騰。二引蔓傍布鈎鎖相連。三此草向佛傾。四此草如來涅槃悉變白。苾芻具前五義四德。取草名也(文)。
二苾芻尼律儀(文)光云。苾芻尼。尼是女聲(文)三正學律儀(文)光云。梵云式叉摩那。唐言正學(文)古(定)云。勤策尼未受具足戒中間受正學戒也。正學六法者。一不殺生者。不殺畜生命也。先勤策戒時大殺生等持。此分猶殺畜生。輕可思故重之制也。五篇戒輕重次第也。殺人波羅夷。殺畜波逸提也。二不盜。四錢。沙彌戒四錢非盜犯。今戒三錢非盜犯也。三不摩觸他人手ニキリハタエニ觸等事作シテ心ヲヤルヲ禁スル戒也。四小妄語。凡夫我證果云大妄語也。自餘虛誑語等皆小妄語也。五不飮酒。酒アマタノ種類在之。六不非時食也。問。非時食沙彌與正學有異耶。答。不審。麟云。言五戒上加非時食者。卽不殺·盜·邪行·誑語·飮酒爲五戒新舊兩疏幷爲此釋。今詳此釋。未爲當。以六法中摩觸亦成犯故。又且五戒但制邪行。豈六法唯可制邪行耶。六法者。一不摩觸。二不盜。四錢已下。三不殺畜生。四不小妄語。五不飮酒。六不非時食。故律云。若犯婬應擯。若染心與男子身相觸壞本法。應更學戒。盜五錢應擯。盜四錢已下許更學。斷人命應擯斷畜生命許更學。誑若自稱得通人法應擯。若小妄語許更學。飮酒非時食同(云云)。
四勤策律儀(文)光云。梵云室羅摩拏洛迦。唐言勤策。謂爲苾芻勤加策勵。洛是男聲舊云沙彌。訛也(云云)。
五勤策女律儀(文)光云。梵云室羅摩拏理迦。唐言勤策女。理是女聲(文)。
六近事律儀(文)惠云。梵云鄔波索迦。鄔波此云近事。索迦是男聲。若女云斯迦。舊優婆塞等訛也。婆沙一百二十三云。問。何故名爲近事。答。親近修事諸善法故。謂彼身心押習善法。故名近事。問。若爾諸不斷善人皆修善事。應云近事。答。此依律儀所攝法名善法。問。若爾一切律儀皆應名近事。答。以五戒在初故立近事名。餘非初故別立號也。有云。親近承事諸善士故。有說。親近承事諸佛法故(文)。
七近事女律儀(文)光云。梵云鄔波斯迦。唐言近事女。斯是女聲。舊云優婆夷訛也(文)。
八近住律儀(文)惠云。梵云鄔波婆沙。此云近住。婆沙一百二十四云。近阿羅漢住受此律儀名近住。有說。近盡形受戒住。有說。此戒近時而住。住一日夜近捨時而住。以時促不分男女也(文)本義抄。問。近住戒何不分男女不同耶。答。別解脫戒自本男女戒體是一也。其中近住戒。是一日一夜戒品。時分短促。男女衆別不分明。不分男女也。光云。以時促故不分男女(文)苾芻等戒盡形壽戒品。男女衆別極分明。故分男女不同也。
如是八種總名第一別解脫律儀也(文)光云。於此八中。前五戒出家。後三在家戒。前七盡形戒。後一一晝夜戒(文)問。何依別解脫立八種。依定道不立耶。寶云。此八種戒受心多小不同。故戒緣差別分爲八種。受學人別言定道律儀。但爲得彼定七支頓得。不由受心戒緣差別分近事等。然有四禪諸果差別。義分不同。不可一例(文)。
離苾芻戒無別苾芻尼(文)本義抄。問。旣二百五十戒與五百戒其數旣異。其體豈同耶。答。光會此疑作三釋。初釋云。男女不同。開遮有異。隨緣別故。或說二百五十。或說五百。論其七支戒體皆等(文)此釋意云。由男女緣別。遮戒雖有多小。遮戒本性戒七支中類攝。故性戒七支體等遮戒亦無異云也。但二百五十與五百多小不同者。男過小女過多。故所治過罪雖有不同。能治戒品其體同也。第二釋云。又解。據本七支兩衆戒等。若論遮戒多小有異。雖遮有異先受戒時兩衆互得(文)此釋意云。男女兩衆受具足戒之時。同作諸惡皆斷之誓言。故互得自他一切遮戒也。苾芻兼得苾芻尼所制之遮戒。苾芻尼兼得苾芻所制之遮戒。然苾芻所得名苾芻戒。苾芻尼所得名苾芻尼戒。若男轉爲女形時。本苾芻戒卽名苾芻尼戒。女轉形時例之可知之。但多小不同者。男女依身持犯不同。故就正所制戒。論二百五十ト五百不同也。實是男女兩衆互得之。轉形之時無別捨得也。如彼不飮酒等。男女無替之遮戒不可有互得之義。就男女相替遮戒互得之也。第三釋云。又解。論遮戒體多少不同。未轉根時若受此類戒。卽得此類戒。於轉根位。至彼類中非別得遮。雖無遮戒由違教故亦結彼非(文)此釋意云。以多小不同爲證據。會今論文也。旣多小不同。故非二戒體全同也。但述實體唯有四等者。苾芻轉形爲女之時。以本苾芻戒卽名苾芻尼戒。至彼類中先所得戒之外無別得遮戒。故云離苾芻戒無別苾芻尼戒也。男受具足戒之時。得本性戒七支幷不飮酒等男女無替之遮戒畢。轉形爲女之後重不可得彼戒。亦除彼男女無替之遮戒。餘男女相替小分遮戒非可得之。作法受戒之習無受彼小分遮戒許理故也。雖不得彼遮戒。由先所得戒品之力亦隨教護過之時。處中善無表起。故由彼等力不犯其罪也(以上本義抄趣)。
離勤策戒無正學○(文)問。勤策者十戒。正學六法也。求戒心定可別。勤策者。對別人受之。正學者。從僧伽得之。受戒緣亦不同。尤離勤策戒。戒外可有正學戒耶。答。光作二釋。初釋云。勤策女先受十戒。後受六法。雖更得六法。卽同十戒中六戒故。所以勤策女十戒及正學六法不異勤策十法(文)此釋意云。勤策女先得十戒。後於十戒中爲堅持六法。故重對僧衆受六法時。先所得十戒無表外。雖別六法無表生。卽十戒中六法無表重生名正學戒。更非別類無表。故離勤策戒外無別正學勤策女戒也(爲言)第二釋云。又解。作正學時非更別得六法。但重受教行。約令持先受。故此六法卽是十戒中六。故說正學六法。勤策女十戒不異勤策十戒(文)此釋意云。於先所得勤策女十戒中。爲堅持六法。故重對僧衆受可堅持不犯之教約許也。以之名正學戒。故十戒外更非別六法無表重生也。故此三戒無別也(爲言)。
捨戒因緣總有四種捨(文)捨緣第十五卷(在之)由故捨命終及二戒得生。斷善根夜盡(文)得緣此卷次下在之。
尼等四戒不異苾芻等三體(文)麟云。尼等四戒者。等取式叉沙彌尼近事女爲四。苾芻等三者。除式叉也。近住本來不分。故亦不合也。
由增足遠離方便(文)惠云。戒名遠離。五戒十戒與大戒爲方便也(文)光云。遠離戒之異名。遠離惡故。方便求戒方便。求後戒故(文)問意五戒上增足五爲十戒。十戒上增足二百四十爲二百五十歟(喩況可知)又三戒體各別頓生歟(爲言)。
於苾芻身中有二百六十五戒(文)堯抄。問。一身中具近事等三戒者。應有三名。何唯名苾芻耶。光云。雖一身中或具二戒或具三戒。後戒勝故從勝立名(文)。
緣謂戒師(文)古(定)云。十戒兩師教授和尚也。具戒十師。羯磨師直授戒。和尚對羯磨師座。教授師教受引導弟子也。餘七人無所作爲證明也。
五所應離(文)所應離者。戒異名也。
一殺生(文)第十六卷具五緣成殺業道(見可見之)二不與取(文)不與物取。此盜戒也。此又第十六卷具五緣(見)神泰云(十六卷處)正理論云。第四十一云。不與取業有三分者。且如竊者。將行盜時先發盜心。遣人或自往來伺聽他物所在。爲往竊取食飮裝束。齎持盜具。密至他家。穿壁登梯。方便而入徐行。申手探摸他財。未離處前皆名加行。物正離處。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持財出藏受用等。所有表業皆名後起(文)。
三欲邪行(文)欲婬欲。行所行也。犯他妻也。第十六卷次欲邪行四種行所不應行(文)可見之。神泰(同處)云。上引正理論云。欲邪行業有三分者。且如男子。於他女人先起愛心。將行非亂。命使瞻察媒往來。嚴身趣彼言笑執觸事。未果前皆名加行。事正究竟。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有說。究竟謂入瘡門。有餘師言。謂泄不淨。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餘叙愧執觸言離所有表業。皆名後起(文)邪言事。義章(五藏義)云。問○離婬之中偏言離邪。釋曰。殺盜唯邪無正。有皆須離。是故不須以邪別之。婬則不爾。有正有邪。自妻爲正。侵他爲邪。爲簡正婬故說不邪。問曰。何故餘戒法中有婬。皆離五戒之中偏離邪婬。釋言。五戒被在家者。在家之人自妻難斷。故偏離邪。問曰。八戒亦被在家。以何義故有婬。皆離不說離邪。釋言。八戒是在家人持出家法。故似出家者。有婬皆離。又復八戒時短易持。有婬皆離。五戒盡戒時久難持。故偏離邪。以難持故。乃至在家初果聖人亦不能離(文)。
四虛誑語(文)由三種因復別因。口四過中獨制虛誑語。如此卷次下。第十六卷頌云。染異想發言。解義虛誑語(文)具四緣成誑業道(見可見之)五不飮諸酒(文)飮酒過罪如此卷次下。光云。法蘊足論第一云。言諸酒者。調窣羅酒·迷麗耶酒·及末陀酒。言窣羅酒。謂米麥等如法蒸煮。和麴糵汁投諸藥物。醞釀具成酒色香味。飮已惛醉。名窣羅酒。迷麗耶者。謂諸根莖葉花菓汁。不和麴糵。醢釀具成酒色香味。飮已惛醉。名迷羅耶酒。言末陀者。謂[艹/補]桃酒。或窣羅迷麗耶酒。飮已令醉總名末陀(文)迷麗耶。根莖花菓等雜酒也。諸言事。先年西大寺或律學者處(江)尋遣之其住進如左。飮酒戒諸酒者。於酒是酒·非酒似酒種種在之。是酒者。常米穀等作酒也。非酒似酒。枝葉花菓類作酒也然飮酒戒制意。制迷亂起罪。故縱雖爲非酒。醉人義在之者。可制之故云不飮諸酒歟。往事思出住之。正文云。不字剩。論無不字(文)。
三非梵行(文)欲邪行·非梵行差異如此卷次下。欲邪行制他妻。非梵自他共制之。卽不婬也。非梵不淨行也。惠云。於自妻不非時處等名非梵行。若他妻等及自妻非時處等卽名邪行也(文)。
六塗飾香鬘歌舞觀聽(文)塗香(不着花瓔珞不香油塗身戒飾鬘)光云。婆沙云。謂離塗香飾鬘。與離歌舞倡伎。同於莊嚴處轉。故今立一支(文)此則塗香歌舞莊嚴身口。耽着身口。增貪欲。妨修道。故合二爲一歟。
七眠坐高廣嚴麗床坐(文)眠坐事。古(定)云。尾籠坐云眠坐。非睡眠。先年西大寺邊或律學者處(江)尋遣之其注進如左。第七戒眠坐事。坐臥睡眠共制云事也。凡高大床制意。長貪鬘非佛道者所座。故住坐臥一切制云事歟。麟云。高廣床者。謂象牙等嚴好過量床也。以能長憍慢故。有言。如父母師等床。恐非以不受戒時亦不合坐。故如男子七歲不登母床。女人八歲不近父枕(文)。
開爲二種(文)光云。於在家人其過輕。故二合爲一。於出家衆譏嫌重。故開一爲二(文)寶云。出家根熟不怖多學處。故開爲二也。古(定)云。譏嫌者。隨時人可誹謗事禁云譏嫌戒也。近住戒持在家人戒也。十戒限出家也。
制畜金銀(文)光云。在家耽着金銀等寶。未能遠離。故近住戒不制此戒。勤策出家不應耽着金銀等寶。妨廢修道。故於十戒別立爲一(文)寶云。在家者學事生業亦可令彼畜金銀等。不可此一日夜戒卽捨金後時重畜。出家之人以尤自活。不畜金等易。及是盡形故。制不畜金銀等也(文)此寶釋意在家營事。故可畜金等。不畜金等難也。又一日夜戒捨金後時重畜。其事尚難。出家以乞食自活。不畜金等易。又盡形壽故一度捨金等重不畜。故彌易歟。
一能平險業(文)光云。能平險惡諸不善業。故名尸羅。持戒能令身心清淨。以安樂故破戒能令身心熱惱。以悔恨故(文)寶云。險業是惡戒也。平治熱根惡戒。故名清淨(文)惠云。以所詮戒義釋能詮名(文)古(定)云。戒能平險惡業也。爾此義直不當尸羅字訓。若就名言意得清涼也。身無惡非熱惱成清涼也。
二智者稱揚(文)光云。正理云。修行此得愛果故(文)此釋愛果云妙。戒因云行。若爾者妙之行故云妙行也。惠云。若因名妙妙卽行。若果名妙妙之行。依主釋(文)古(定)云。戒持人智者稱揚也。私云。此心持戒人稱揚歟。只是直戒法智者稱揚云心歟。
三所作自體故(文)光云。戒自體是其所作故名業(文)。
問豈不無表(文)論問答也。論有兩解。今疏初解也。寶云。問。以契經說無表律儀名爲不造亦名不作。旣名不作。如何是業(文)惠云。表思所造者。表卽身語表。思卽意思也(文)光云。叙異解。無表是後作果家因故從果立名。是前表思作因家果故從因立名。稱作無失(文)論第二解也。
四能防身語(文)寶云。由此戒力防惡身語。依法儀式故名律儀(文)。
謂受戒時別別(文)光云。謂受戒時初念表無表不殺戒等。別別棄捨殺生等種種惡。故依初別捨義立別解脫名(文)麟云。第五名別解脫疏義可知。正理云。或初所應修故名別解脫。或彼初起最能超過地獄險惡趣故名別解脫。若准經說與此不同。彼謂涅槃名別解脫。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因受果稱得解脫名(文)。
別解脫律儀者(文)表無表章云。別解脫者。此戒別名。律儀者。諸戒通稱。爲簡他故應言別解脫之律儀。卽依主釋也(文)尋云。第二念已後名別解脫律儀。此別解脫之律儀也。此別解脫初念名歟。古(定)云。受戒初念惡非別別解脫也。第二念已解脫非正解脫。初念正解脫。故律儀名通初後位也。初念別解脫第二念已後律儀引生。故第二念已後名別解脫律儀。別解脫之所引生律儀故。依主釋也。尋。如此料簡者。初念名別解脫律儀別解脫卽律儀歟。表無表章云。俱舍論第十四云。初剎那時名別解脫。亦名律儀。亦名根本業道。從第二念乃至末捨不名別解脫。名別解脫律儀。不名業道。名爲後起(文)。
又此初念名業道(文)問。業暢義云意如何。麟云。如人遊履於道通暢諸方。業道爾。思業遊履義同名業道(文)寶記同之。古(定)云。人通處名道。日來審決二思(求戒心)只今受戒初念時所存トクル也。此則如望行故。初念無表名業之道。業所遊履故也。此又業暢義也。故依業暢義名業道也。此料簡順麟記歟。云遊履。云業暢。其心同歟。惠云。等起名業。七支名道。思所履故唯在初念。以暢本求戒心故(文)決云。前時有求戒之思。欲受戒未受戒之間無暢義。今日正受戒究竟時。前戒前前思初念戒體續暢。是云業暢義。戒前思業續暢故也。初念戒體名道。事戒前思被履。戒前思如本望被行。故名道。問。此料簡者順惠暉歟。然云業暢。云遊履。其義各別(見)今疏依業暢義立業道名(文)其義同(見)如何。答。求戒思初念戒體遊履事。求戒思初念戒體續暢依故。若爾者。云遊履。云業暢。字義雖別。其義道同也。故今疏不相違。
得靜慮者(文)光云。言靜慮生者。謂此律儀從靜慮生。約生因解。或依靜慮。約依因明。故名靜慮生律儀。如近村邑。有稻田等得村邑名(文)古(定)云。問。何靜慮名有漏耶。答。付有漏定分四靜慮等故。無漏依靜慮起如客人。可被云靜慮物無也。
異心無心示恒轉(文)寶云。異心謂不善無記心。無心謂滅定(文)本義抄。無想定者。謂外道執無想異熟。謂眞解脫眞出離所起定也。而今論當卷外道依着三有果報故不得別解脫戒定。故入無想定位無別解脫戒相續轉義。故此戒不通無想定也。
第二明斷律儀(文)對治有五(捨對治。斷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厭患對治。第二十一卷在之)光云。此卽第二便明斷律儀。以在成就文中說故亦判入成就門中(文)又云。斷謂斷對治(文)。
謂未至地九間道有斷律儀(文)古(定)爲惡戒及能起不善煩惱爲斷對治。定道無表名斷律儀也。直此無表斷煩惱等事無。此無表成俱有因斷也。今云無表故別取出云斷律儀也。云三中相雜能斷煩惱。煩惱時自性惠無斷義。相應俱有一聚時有斷義也。欲界煩惱等斷對治成未至九無間道也。此九無間道有漏無漏通俱生也。故未至九無間·定道無表。名斷律儀也。總解脫道無斷惑。初禪已上定道無表。爲欲界不成斷對治。欲界別解脫戒止惡非ハカリニテ。無斷惑義。故餘皆不名斷律儀也。問。何對欲界立斷律儀耶。答。自元立無表。本意對欲惡非故也。問。離下地縛必得上故者。所定也。何具欲惑人發得未至定耶近分地根本地攝故也。答。先欲界心數數加行時。依修習力自然發得初意攝屬一分心。此名未至地。必得上故。根本地事也。
能永斷欲纒惡戒(文)惠云。律儀能斷起惡戒貪等煩惱及惡戒。止能緣煩惱及惡戒不行。律儀能斷煩惱。名斷律儀(文)。
以惡戒是緣縛斷(文)古(定)云。惡戒表·無表色法。故非自性斷法。爾被煩惱繫縛時成斷法也。於惡戒有九品別。今身中起事一品也。爾下下品惡戒被九品煩惱繫縛。乃至上上品惡戒被九品煩惱縛也。故一品煩惱殘所緣法行惡戒得相續也。第九品煩惱斷盡時。能繫縛息位惡戒得切。所緣法上離縛清淨理顯也。此時所緣法斷云也。一切所緣斷義如此。但煩惱上得四相。緣縛斷法。煩惱親故斷義准煩惱。如第一卷。故前八無間道二律儀。斷能起煩惱緣惡戒。故名斷律儀也。斷能緣煩惱自惡戒斷。云緣縛斷方能緣外云惡戒斷也。光云。要斷九品能緣惑盡。所緣之法方名爲斷(文)。
應作四句(文)惠云。互有寬狹者。靜慮通九地名寬。不通無漏名狹。斷唯未至地無間道狹。通漏無漏寬。無漏通六道寬。不通靜慮狹。斷唯未至無間狹。通漏無漏寬也(文)古(定)斷律儀與靜慮律儀相望互有寬狹。故作四句。第一句靜慮非斷。第二句斷非靜慮。第三俱句。未至九無間定共也。第四俱非句者。除未至九無間道無漏。餘一切道共也。俱未至無漏斷自上地地時此句攝。無漏故非靜慮。不斷欲故非斷也。
第一句者○不斷惑故非斷律儀(文)不斷欲惑故非斷也。麟云。此有二類。一未至地解脫道。不斷惑。二上地有漏道。雖能斷惑非斷欲惑。故非斷律儀(文)。
第四句者○非無間道故非斷律儀也(文)正文云。以理推之。應言非未至無間故非斷律儀若不爾者。上地無間無漏律儀。豈非第四句所攝耶。光記不釋。
無漏律儀○亦有四句(文)光云。第一句者。除未至定九無間道無漏律儀所餘無漏律儀。第二句者。依未至定九無間道有漏律儀。第三句者。依未至定九無間道無漏律儀。第四句者。除未至定九無間道有漏律儀所餘一切有漏律儀(文)堯抄云。無漏律儀非斷律儀。謂除未至九無間無漏律儀。未至九解脫道無漏律儀幷上地無漏律儀也。斷律儀非無漏律儀。謂未至九無間道有漏律儀。以無間名斷律儀。以有漏非無漏律儀也。無漏律儀亦斷律儀。謂未至九無間道無漏律儀也。非無漏律儀非斷律儀。未至九解脫道有漏律儀及上地有漏律儀也。
會經二律儀(文)古(定)云。意意律儀。根眼根律儀也。立此二種意。眼根殊更強見境作惡非。意又細分別於境起煩惱也。以正智知今事。以正念知過去事。此意根過非防。云意律儀眼根律儀也。故此二律儀以正知·正念爲體也。五根共說略說二種也。故所防付能防云眼律儀意律儀也。眼根云律儀。意根云律儀也。合前二種者。今疏正知·正念合。名意律儀。名根律儀歟。寶記同此歟。光異也。寶云。言正知正念合者。合此念惠爲意律儀。合此念惠爲根律儀。合言顯非如次正知爲意律儀。正念爲根律儀。正知念能防惡故名爲律儀(文)光云。於頌中先列正知正念名已復說合言。謂前略戒說意律儀惠念爲體。卽合惠念爲後經中眼根律儀。故先離。後合。言顯句如次配二律儀。惠念名律儀者。惠能簡擇。念能境念。此二力強防護。制意及眼根。不令於境起諸過患。故名律儀。亦具應說眼等六根。不言耳等略而不言(文)惠云。第一經文卽意。第二經卽眼。此二律儀以念惠爲體念能起持。惠能簡擇。皆能防非。得名律儀。不說耳等者。文略。大乘更加定也(文)。
論云今應思擇(文)光云。今應思擇。表及無表誰又成就何表無表。於三世中齊何時分(文)古(定)云。住定道別三戒人中。何住人何戒成耶。時分齊何耶。問也。齊者カキル義也。カキルトヨム
表在後文(文)堯抄云。此後文者。指表正作成中等頌也。
不隨心色勢力微劣故(文)光云。無有欲界散地無表成未來。不隨心色非心一果。勢微劣故。卽由此理亦不能成前生中戒(文)寶云。正理論云。前生所得別解脫戒。於今受戒最初剎那。如靜慮律儀何不成過去。此責非理。此戒與心非同果故。離染心等皆同一果故(解云。離染心等者。等取一切有戒定心。皆與戒同一果故云云)古(定)云。住別解脫戒初念唯成現在。此則未捨間起法俱得得念念無表。佛法現前是所得者必有得故云此心也。第二念已去念念已謝無表起法後得得之也。無法前得。故不成未來也。
餘過去生所失(文)古(定)云。假令界退還時。上界沒生下界時。於下界修得上定。初剎那位非得今定共。又過去所失定共無表起法後得得之。別解脫戒先所捨不得也。別解·定共二命終捨也。道共命終不捨也。
住定道成中者(文)古(定)云。住定成三世。散位成過未。初聖成現未。無始未起故不成過去。散戒未捨間成現也。無表相續故。定道戒散位不成現也。
言住中者(文)惠云。住中有無表者。卽俗人作善或惡。不遍有性等。故不是律儀及不律儀攝(文)古(定)云。極善名律儀。極惡名不律儀。除此善惡所餘善惡名處中也。中程善惡名處中。於住中強勝善惡有無表。最微劣善惡無無表也。有無表善善戒所攝。有無表惡惡戒種類所攝也。堯抄云。謂處中善中。以浮淨善心所作善有無表。不然者無無表也。又處中惡中。以猛利惡心所作惡有無表。不然者無無表也。此無表善戒惡戒種類所攝。此則相似故云種類所攝。非實彼一類攝也。
第三明住善惡成中(文)成中者。成處中無表云事也。
論云住律儀不律儀(文)古(定)云。住律儀成惡無表。住不律儀成善無表事有歟。若有之者。幾時分相續哉問也。今善惡處中善惡也。
如諸苾芻(文)古(定)苾芻行殺縛等捨律儀歟事。第十五卷明捨緣處可見之。有說。由犯重(云云)屠人者。カリスナトリスル人也。此二心未斷以來等者。處中善惡別無誓限。故無表相續時分難量。因等起心勢用止無表相續也。決云。新起無表隨其勢強劣。四五日起有。十日計起有也。律儀·不律儀有誓限。盡形壽也。處中無表無誓限。故可依勢力。起時可有長短也。
有覆無記等能發心(文)古(定)等者。等取威儀工巧數習者也。今疏釋有覆無記不從他。通成三得。無覆無記從他。起成現樣(見)。サウアルヘカラス。二無記心俱不從他起也。他者。能發心也。心又不可有能發心故也。意云。無覆無記心現在成。故所發表有俱得事可爾。然有覆無記通成三世。故所發表過現成カミト識等シキ處通也。謂能發有三得。總無記心劣也。所發依能發勢力故。劣心起表故。倍劣故。所發表成現(爲言)私云。不從他起者。上表從他起故。唯成現在對。有覆無記不從他起成三世(爲言)只是相對之言也。
此有五名(文)麟云。唯少善戒別解脫一名。餘名如次皆翻善戒立也。善戒有六故。此有五。業道名唯因初念者。謂初暢思故名爲業道(文)。
諸智者所呵厭故(文)惠云。是諸智者。所呵厭故。是因名惡行。持業釋。果非愛故。是因名行。果名惡。是依主釋(文)。
根本所攝故(文)古(定)云。發無表初念名根本。加行思所遊履故。初念無表名業道。第二念已後無表思非所遊履。故不名業道(文)。
謂住中人以微劣思(文)麟云。言劣思造善惡業者。除七有依福及成業道。雖下劣思亦發無表。餘皆唯表(文)。
謂經生聖住胎藏(文)古(定)云。經生聖者。第二句也無漏非命終捨故。住胎藏時起前後得。成過未道共無表也。住胎藏位者。預流一來等經生聖也。二禪已上生人可此句攝歟。彼無表故。無表可有事可知之。無色界人異生不可有無表。色界已捨故。聖者起前後得成色界道共無表也。俱不可有表也。凡表依地不善表局欲。善表通初定。有覆表局初定。二禪以上表無之也。起無覆無記表事借初禪發表心也。以此等之義能能可案此句種類也。若欲色聖者。欲色依身事也。非此句攝。次擧成無表人也。能可思之。
彼謂彼前靜慮(文)古(定)云。彼者。指前定地。聖者。無漏也。謂彼前定地中無漏道得道共戒云也。故聖言取未至中間四本靜慮六地無漏依地也。下三無色有無漏無道共戒也。上七近分又無無漏也。正理云。上七近分無無漏者。於自地法不厭背故。唯初近分有無漏者。於自地法能厭背故。此地極隣近多災患界故(文)。
僧伽此云衆(文)堯抄云。僧伽者。言四人以上也。故苾芻·苾芻尼·及正學從僧伽得。餘勤策等戒從二人得。若近事·近住從一人得之。光云。明二種僧別。四人已上名四僧伽。於八衆中苾芻等三從此得故。補特伽羅是別人謂餘五種從此得故。若勤策·勤策女從二人得若近事·近事女近住從一人得(文)。
謂佛獨覺(文)今此獨覺者。限麟喩獨覺也(論義也)佛及麟喩最上利根人。故初盡智現前位自然可得戒品。部行根性稍劣。故無此義也。泰法師釋此文云。謂佛獨覺本在不淨觀前起欲界善心爲近因等起。要期發願。願盡智時自然得別解脫故(文)部行雖不由教力盡智現前。智品劣故不可云自然智。亦無自然得戒義也(以上本義抄)。
憍陳如等五比丘(文)麟云。卽憍陳爲一。具足應言阿若憍陳如(阿之言無。若之言如)謂佛初轉法輪此人最初悟道。佛欲衆中無如憍陳如。故名阿若。故律云。從是已來始名阿若憍陳如也。二十力迦葉。三馬勝。四跋提。五摩訶男。然此五人幷於先時給侍菩薩。佛成道已追念先恩。乃往鹿野薗中。轉四諦法。五人證道得具足戒。故曰見諦得戒(文)法華義疏一云。憍陳如者。此云火器。是本姓名也。阿若者。後得道時加此名。阿之言無。若之言智。悟無生智。故名阿若。問。餘人皆悟無生智何故衆人不名阿若。答。其人最初得道。悟無在前。故受此目。衆人後時得道。更受異名(文)法花玄論九云。五人者。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頞鞞。四跋提。五摩界拘利(文)。
善來苾芻(文)古(定)云。耶捨詣佛前時。佛善來苾芻告時得戒也。耶捨唐云子。須提那子子云耶舍也。麟云。言善來者。有二釋。一云。謂此人輩深厭生死。怖求出家。佛言善來。卽得具足戒。故曰善來。善卽求戒者心。來謂如來言教。二云。佛知此人願樂出家。命云善來。卽發具戒。此卽善來之言俱在如來言教。正理云。由本願力者。卽本求戒心也。佛威加故者。卽佛言命也耶舍(此云名譽。文)光云。耶舍此云譽(文)惠云。耶舍此云名譽。卽耶輸伽童子。准四分律。得初果後方命善來。准五分律等。善來受戒不是初果。如須提那子。善來受戒犯初篇戒也(文)。
四由信受佛(文)麟云。信受佛得戒者。謂世尊告迦葉言。汝當發慚愧心。徹於骨髓。彼在多子塔邊。發誠誓言。世尊是我大師。修伽陀是我大師。如是二言。便發具足。然此得戒始終三名。一名教授。卽是初義。二名自誓。三名上法。卽自證衆會增上之法。今章言信受佛爲大師。當第二義(文)惠云。大迦葉於多子塔邊。六群比丘疑迦葉未得戒。信佛世尊。是我大師佛之得戒也(文)大迦葉事。法花義疏一云。十八部論疏云。具應云迦葉波。迦葉云光。波云飮。故云飮光。上古仙人名飮光。此仙人身有光明。飮諸光。此迦葉是仙人種。從姓立名(文)。
五由善巧酬答(文)光云。蘇陀夷。此云善施。年始七歲。由聰明故善答佛問。稱可佛心。雖年未滿二十。佛令衆僧羯磨受具足戒。由聰明故善巧酬答。別開一緣。非酬答時卽發戒也(文)酬答者。如今疏。麟云。增一阿含廣明其相。謂摩竭國波沙山。世尊告蘇陀夷言。有常色無常色爲一義爲若干。答曰。若干非一義也(解云。常色如來常色。無常色外聲)又問。有漏無漏義爲一爲若干。答曰。若干非一也(有漏生死無漏涅槃)如是多問彼皆具答。稱可佛心由善巧酬答故別開此緣(文)六由敬受八尊重法(文)古(定)云。摩訶波闍波提。佛ヲバ也。又養母也。光云。舊云大愛道者。訛也。梵云摩訶波闍波提。摩訶此云大波闍此云生。波提此云主。是大梵王千名中一稱也衆生多故曰大生。梵王能生一切衆生。與大生爲主。名大生主。從所歟處天神爲名。故名大生主。是佛夷母。佛遣阿難。爲說八尊重法。彼卽敬受。爾時得戒。此八是應尊重法。故名尊重法。於尼衆中最初出家。廣如律辨。八尊重法舊云八敬(文)惠云。佛母生佛七日卽命終。姨母乳養。後成佛道欲求出家。佛抑不許。自剃髮倚立祇桓門。阿難見之白佛。三請佛許言。若行八敬卽不減我正法。五百年。阿難爲傳八敬。准四分律。姨母與五百釋女頂戴。持皆是八敬受戒。餘部律文卽五百釋女羯摩受戒(文)八敬事。惠云。八敬頌曰。百·罵·擧·受。懺·請·安·恣(文)麟云。八法者。一百歲尼應禮敬初歲比丘。二不得罵謗比丘。三不得擧說比丘過失。四從大僧受戒。五半月從大僧乞行摩那棰。六半月從僧求請敬戒人。七依僧安居。八諸僧自恣(文)七由遣使(文)麟云。此尼端正者。此尼本是婬女。容貌端正。價直半國。出家受具。恐往僧寺路有難緣。故開遣使緣(文)惠云。遣使尼。尼中作本法。往僧中作羯磨。羯磨聲絕卽本法尼得戒。有云。使尼卽至本寺。一白作白方得戒也(文)。
八由持律爲第五人(文)光云。謂於邊國以無僧。故極少。猶須五人。以和上不入衆數。餘四成衆減不成衆。於五人中。必須一人持律羯磨。故言持律第五。減五不成。多卽不遮(文)麟云。邊國僧少者。本緣靜善國僧少。致使憶可受戒。三年不得。大迦旃延因傳。五年白佛。遂開邊方五人受戒。四分云。東方有國。名曰木調。南方有塔。名靜善。西方有山。名師梨仙人種山。北方有國。名柱。自此之外幷爲邊國(文)古(定)云。四人ナニハナクトモ僧衆可有。故イマ一人持律人求。故持律爲第五人云也。十由三說歸佛法僧(文)古(定)云。七方便人六十人部黨求戒時。佛遣阿難爲說三歸時得戒也。光云。謂六十賢和衆部共集佛遣阿羅漢爲說三歸。受得具戒(文)惠云。六十賢部謂六十人賢衆部共集受戒也。有釋。六十人共爲部黨。衆首名賢也。佛成道二十年後方有阿難。佛成道八年後三歸。卽休齊言阿難傳三歸。應是傳譯者錯也(文)麟云。六十賢部者。謂六十賢人共爲部集。言遣阿難爲說者。准新舊疏。咸言遣阿羅漢爲說三歸。非阿難也。謂此等人請欲受戒。得至佛所。中路失信。便令羅漢往說三歸(文)。
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光云。如是上來所得十種別解脫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謂初二種不從表生。後八表生(文)自然見道二種得戒聖位得之。故根本無表不從表生云也。問。此文不違下論欲無無表離表而生生文耶。光初釋云。下文論主叙餘師義難(文)此釋意。以當卷論文爲本。會十六卷欲無表無表文也。第二釋云。此解意。說自然見道。謂彼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文)此釋意。以第十六卷文爲本。會當卷論文也。此釋意。依加行根本表。隨其所應發無表云也。其中自然見道二種得戒。定前加行表相續不斷。乃至初盡智及見道初念發無表(爲言。以上本義抄)。
邊際但有二種(文)古(定)云。邊際者。際限也。晝夜者。晝制屠獵等。夜制婬盜等也。明相日光障成捨戒也。論有問答。一晝夜復或五或十晝夜等時。何法爲障令戒斷(經部難意)法性微細唯佛能知。經中旣說唯一晝夜用。應有法能爲障礙(有部答心)經說一晝夜者。以所化根難調伏故。且說一晝夜。非謂過一晝夜戒不得生(經部會經)正理破云。有更多難化者。何不說一日半等。旣不許滅一晝夜。亦無過一晝夜也。惠云。此齋戒者。齋旣一晝夜。戒亦一晝夜也(文)無對師故無一晝夜(文)麟云。無對師故無一晝夜者。若爾無對師故應無盡形答云。雖不對師。由起畢竟壞善意樂故得盡壽不律儀。雖起暫時壞善意樂。不對師故不得日夜不律儀也。然近住戒雖暫時壞惡意樂以對師受故得律儀(文)。
一於晨旦(文)寶云。婆沙一百二十四云。一晝一夜不增不減。謂清旦時從師受得。至明清旦律儀便捨。乃至時分定故。光闇往來易了知故(文)麟云。且有礙緣齋竟亦得受者。准此若先無要期者。齋後受不得戒(文)惠云。旣論言且有礙緣齋竟亦得。故知齋前皆名且(文)。
二須下座(文)寶云。若不在下床等。卽不恭敬。有慢心故不得律儀。病者雖不曲躬等。無慢心故亦得戒也(文)麟云。或蹲或跪者。一膝至地爲蹲。雙膝至地爲跪。江南謂屈膝立爲長跪。中國言胡跪(文)。
四隨教說(文)師語已後受者可唱。勿前唱事。勿俱時唱事也。授事不成。受事不成。故云二俱不成也。義章(八戒義云)六齋日之清旦時。詣戒師所。先禮三寶。次禮戒師。在戒師前。長跪合掌。先懺諸罪。然後受戒。戒師教之三歸三寶三稱歸竟與受五戒。沙彌戒同。然後題上所列戒法。問其能否言。一不殺生是優婆塞戒。若女人受應言。是優婆夷戒。從今時至明清旦一日一夜。受如諸佛。能持不。受者應答言。能。如是乃至不過中食。問答同。爾竟已禮去(文)。
五具足受(文)寶云。正理論云。具受八支方成近住。隨有所闕近住不成。諸遠離支互相屬故。由是四種離殺等支。於一身中可俱時起。以諸遠離相繫屬中。或小或多相差別故(云云)惠云。正理論云。以四支戒互相屬。故受一戒必須四支也(文)四支者。身三語一也。
六離嚴飾(文)寶云。富貴者常嚴身具。雖復精花不生憍逸。故亦得戒(文)。
七晝夜(文)光云。晝盡故能制屠獵。盡夜故能制奸盜。且從多分作此解釋。理實晝夜俱能離二(文)。
若不如斯(文)寶云。論若不如斯至不得律儀。總釋也。一若不且受。二若不在師下床。三若不從師受。四若不隨師教受。五若不具八支。六若不離嚴飾。七不盡晝夜受。七中隨闕一緣不得律儀。但得處中妙行。正理論云。然爲令招可愛果故(文)。
言近住者(文)麟云。釋名有二義。幷無評家。正理又云。近時而住故名近住。言長養者。梵云布灑他。此云長養。舊云布薩。訛也(文)。
前兩句者(文)此已下。釋戒支。不放逸支禁約支之名也。謂離殺等四自性是尸羅。防性羅故云戒支。次飮酒生放逸。論云。雖受尸羅。若飮諸酒。則心放逸犯尸羅故(云云)故云不放逸支。次禁約塗飾等。能隨順厭離心故。離後三云禁約支也。寶云。正理論云。厭離能證律儀果故(云云)。
下兩句者。此已下。尺立三支所由也。初尸羅支。論云。能防性羅。離貪瞋癡所起殺等諸惡業故(文)不放逸支防失念。謂以飮酒時能令忌失。應作不作。及不應作反作。故立不放逸防失念也。禁約支防憍逸者。論云。若受用香鬘高座。習近歌舞。心便憍擧。尋卽毀戒。若非時食。二事俱無。數食能念縱逸(文)寶云。受齋有二事。一自憶受近住戒。二於世間深生厭離。若非時食二事俱無(文)准論文。塗飾歌舞防憍擧。不非時食防縱逸故。禁約支云防憍逸歟。
而說此八(文)此已下。釋八齋支之義也。古(定)云。經部宗意。支者。分義也。謂此八分別方名支。八分トヽノナリタル方名齋。總名也。故離支無齋體也。離輻轂輞等如無車別體。又四支軍云。以象馬車步四爲體。步步兵也。以五種藥調合云五支散。喩況可知之。薩婆多宗意。以離非時食爲齋體。謂不非時食戒。八トヽノフル義有之(其義可尋之)支者。サヽエタル義也。餘七各各齋サヽエモツ也。自體非齋。不非時食自體齋。又八中一故。反自體ササウル也。故亦齋亦支也。餘七齋支也。義章(八戒)云。以不殺等防惡禁罪。助成齋法。助齋法中差別不同。故名齋支非斷食法。故不名齋不過中食其斷食法。故名爲齋(文)
八中一故亦齋支(文)論云。離非時食。是齋亦支。所餘七支。是齋支非齋。如正見是道亦道支。餘七支是道支非道(文)。
或有不知(文)古(定)云。受者不知受三歸事。受近住也。或復忌者誤不授三歸授戒相。此等皆發戒也。有受戒意樂故也。若乍知不受三歸。不可有發近住事也。光云。若人不知先受三歸方發得戒。或復戒師忌不與受。但爲說戒。此亦得戒由意樂力亦發律儀故(文)。
論云如契經說佛告大名(文)光云。眞諦云。大名是佛從弟阿泥律馱親。兄淨飯王出家以國付之。佛爲大名說三歸法○外國是迦濕彌羅國外健馱羅國經部諸師說(文)惠云。男根成就。卽簡五種不男及二形人。經部有雨種近事。一三歸近事。二後受五戒。受戒方名五戒近事(文)。
稱近事發戒者(文)堯抄云。委云。其次第者。先有俗人。求五戒。受三歸已。佛知彼求戒心授五戒時。彼白衣弟子身中發得五戒。自稱我是優婆塞迦。故此人非五戒未發得前稱近事也。本求戒心擬受五戒。故受三歸卽發五戒(文)受三歸時非云發五戒。答本求戒心受三歸已卽言發戒也。以經復說。我從今日乃至命終捨生○於前時已發五戒(文)引此文證意。說戒相者。先受戒發得身中已。其上爲令堅固。後說戒相。然今大名經復說。我從今日○等。此卽我相。故知前已發得戒體言事。以此義故今引也。
說如苾芻等(文)光云。如一白三羯磨得被苾芻具足戒已。後爲彼說四重學處。令識堅持(云云)。
前兩句引經難(文)惠云。受時須是五支。此一分等約隨行中說也(文)義章(五戒)云。若依毘曇。具受乃得分受不得。問曰。若言具受得者。是義不然。如經中說。優婆塞義差別有五。一者一分。二者小分。三者多分。四者具足。五者斷婬。若具受得云何得有一分等異。毘曇釋言。此據持中宣說一分小多分等。不開受事。於五戒中具受得竟。若持一戒名爲一分。若持二戒名爲小分。若持三四名爲多分。若具持者名爲具足。若於自妻亦不婬者名爲斷婬。若依成實。分受亦得。量其分齊。或受一二乃具足(云云)。
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文)惠云。若爲建立佛法等心受戒卽上品。若爲白衣食等下品戒也(文)麟云。或有羅漢成下品戒者。此上下品不約位。殊凡聖但由心有勝劣故成三品。由是羅漢却有下品。准毘跋律云。受者發心我今求道。當救一切衆生。衆生皆惜壽命。是下品心。言。我爲正心向道。解衆生疑惑。爲一切津梁。自濟濟他名中品心。若言。我爲正心向求泥洹故。爲趣三解脫門。爲成菩薩三聚淨戒故。爲令佛法久住故。名上品心。然此是大乘。恐不當此。惑但勝劣不同爲三品也(云云)歸依佛者不歸佛身(文)麟云。不歸佛身者。佛有無記色身及有漏功德無漏功德等。此三種中唯歸成佛無學法。以色身等與未成佛時等相似故(文)問。歸無學法第一第二義委心如何。答。第一義依無學法成佛故。歸能成法(爲言)第二義身得佛名。所得無學法殊勝故。歸所得法(爲言)光第一第二合爲一義歟。今疏開爲三義。可思之。光云。歸依佛者。歸依能成佛無漏無學法。由彼法勝故身得佛名。或由得彼無學法故。佛能覺悟一切諸法。名爲佛(云云)問。覺一切法者。如何光云。無漏惠照理明白名覺一切。小分一切以無漏惠唯緣諦故。又解。由得無學法得有漏惠。能覺一切緣法惠故。又解。隨其所應。二種惠能學一切(文)。
無漏五蘊事。光云。佛身中盡·無生等。及彼隨行無漏五蘊。名無學法。非色等身有漏五蘊。未成佛前。及成佛後。等相似故(文)麟云。隨行無漏五蘊。此卽無漏色受想等爲五蘊(云云)問損佛生身。成無間罪。何有宗心不以生身爲所歸依體耶。光云。壞彼無學所依生身。彼無學法亦隨壞故。故損生身成無間罪(文)惠云。有部通云以損所依失彼法故(文)歸依佛事。光云。理實應言歸依一切三世諸佛。以彼諸佛無漏聖道體相無異故。歸依一時卽歸一切(文)。
歸依僧事。光云。歸依僧者。歸依能成僧學·無學無漏法。由得彼法故。僧成四向四果。由得證淨。理和合僧不可破故(文)聲聞有理事和合義。成僧衆故。彼身中學·無學法。爲所歸依體也。獨覺無理事和合義。非僧衆故。不爲所歸依體也。
語表爲體事。寶云。正理論云。此中能歸。語表爲體。自立誓限。爲自情故。若幷眷屬。五蘊爲體。以能歸依所有言說。由心等起非離於心(文)。
是救濟義(文)救濟義者。歸依非字訓歟。義章(三歸義)云。言三歸者。歸投依伏故曰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歸依不同。隨境說三(文)。
故如世尊言(文)光云。引佛經證對邪顯正。初兩頌顯邪歸依。後三頌顯正歸依。依世間衆人爲怖所逼多歸依彼諸仙神·園苑神·叢林神·孤樹神·及制多·制多卽是外道塔廟。等謂等取餘邪歸依○不解脫三惡趣苦故名非勝。不能人天趣苦名非尊(文)。
諸有歸依佛(文)光云。諸有歸依佛法僧者。於四諦等中。恒以惠觀。知苦謂苦諦。知苦集。謂知苦之集卽集諦。知永超衆苦。謂是滅諦。知八支聖諦。謂是道諦。道諦能趣安穩涅槃。此所歸依法最勝最尊(文)。
自妻不非時(文)第十六卷云。非時謂懷胎時。飮兒乳。受齊戒時(文)。
一最可訶(文)光云。唯欲邪世極訶責。侵他妻邪婬業感惡趣故。非梵行行婬欲時。是惡行。世非極訶。非感惡趣(文)。
三得不作故(文)寶云。於欲邪行。一切聖人定得不作。名爲律儀。此不作律儀無有別體。前戒已捨。今生未受故。但是前身曾受五戒。雖復經生。更不受戒。欲邪行等必定不作。非梵行卽不如是。雖有學曾受具戒。經生捨戒。更未受戒。卽犯非梵行也(文)光。於欲邪行。一切定得不作律儀。非別有體。如世有人性不飮酒非別有體(文)。
勿但於一分得別解脫(文)一分不得者。總發而別發ニハ非云心歟。謂一人一人上。別別不得別解脫戒云歟。
本受誓云(文)論云。普於有情相續。唯得離欲邪行戒。非離非梵行律儀故。後娶妻妾。非犯前戒(文)相續者依身也。謂於一切有情依身離欲邪行。非離非梵行故。後娶爲自妻故。不犯欲邪行(爲言)麟云。雖先於女人上得離邪行律儀後娶爲妻。不成邪行。故不犯戒。以本立誓唯言離邪行故(文)。
論云何緣但制離虛誑語(文)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如第十六卷。具四緣成誑業道一於所誑境界。異想ヲモテ云見ルヲ不スト見等。二所誑者領會也。三起染心。四者不誤也。
虛誑語最可訶故諸在家者(文)光云。婆沙一百二十三云。有作是說。離虛誑語。易可防護。非離餘三。謂處居家。御僮僕等。難可遠離離間等三及身業中捶撻等事(文)寶云。有作是說(如光所引)復有說者。作虛誑語業道最重。餘三小輕。是故不立。有餘師說。唯虛誑語能破壞僧立學處。餘三不爾(文)。
一切聖者得不作(文)光云。婆沙一百二十三云有餘復說。若諸聖者經生不犯近事戒。聖者經生必定遠離虛誑語。非餘語業。所以者何。餘語有三。謂從貪·瞋·癡生。經生聖者雖不犯·從癡所生癡。見品攝故。聖者已斷。而犯貪·瞋所生。是故不立(文)。
於一切律儀(文)光云。第四因八衆律儀。名爲一切(文)。
遮罪雖多飮酒過重(文)異說。飮酒云性罪。出四證。論云。諸持律者言。飮酒是性罪。如彼尊者鄔波離言。我當如何供給病者。世尊告曰。唯除性罪。餘隨所應。皆可供給。然有染疾釋種須酒。世尊不開彼飮酒故(文)光云。第一除飮性罪證(文)寶云。佛旣除性罪。皆開供病比丘。旣復有病。佛不開酒。故知飮酒是性罪攝(文)論云。又契經說。諸有苾芻稱我爲師。不應飮酒。乃至極少如一第端所霑酒量。亦不應飮。故知飮酒是性罪攝(文)光云。第二極少不飮證。極小不開。明知性罪(文)論云。又諸聖者雖易多生。亦不犯故。如殺生等(文)光云。第三經生不犯證。此一以理爲證(文)寶云。旣殺生聖不犯。殺等是性罪。飮酒聖不犯故。亦是性罪(文)論云。又經說是身惡行故(文)光云。第四是身惡行證。經說飮酒是身惡行。若有無染心。如何名惡行。故知性罪攝(文)論云。對法師言非性罪然爲病者總開遮戒。復於異時遮飮酒者。爲防因此犯性罪故(文)光云。對法諸師通第一證(文)論云。又令醉亂量無定限。故遮乃至飮茅端所霑量(文)光云。通第二證。醉亂不定故遮極小。如性不飮。小亦醉。經遮不飮意在於茲。非言性罪(文)論云。又一切聖皆不飮者。以諸聖者具慚羞故。飮酒能令失正念故(文)光云。通第三證○少亦不飮。以如毒藥。量無定故。非爲性罪(文)論云。又經說是身惡行者。酒是一切放逸處故。由是獨立放逸處名。餘不立此名。皆是性罪故(文)光云。通第四證。酒是一切放逸惡行所依處故。因飮酒故起身惡行故。說飮酒是身惡行。非由性罪名身惡行(文)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五(頌疏論本第十五)。
第一明得處時同異。古(定)云。論問意。於此三戒得一戒。同處同時。餘二戒必得歟ト問也。處者。發戒アイテヲ云也(以上)。
從一切者(文)決云。凡造罪必有加行罪·根本罪·後起罪三。假令如殺生者。作弓箭畜兵杖等。是加行罪。正殺他。是名根本罪。殺已取頸來若追補等。是名後起。今更別解脫戒之時。於彼加行·根本·後後罪上。得不作戒體。故云一切(以上)堯抄云。於一切發惡處。得別解脫戒(云云)殺生等惡起。有加行·根本·後起故。以此加行等。爲發惡處。然今受不殺生等善戒。離彼殺生等惡加行·根本·後起罪故。對彼發惡處。發得加行等善戒也(以上)古(定)云。一切二處也。現時也。凡別解脫戒遮惡非也。爾欲界起罪。三時皆惡非故。對此受戒時。又對三處發得也(以上)麟云。離根本罪者。如殺生。正命斷時。是根本罪。言加行者。如欲殺生從床而赴至彼殺生所。爲殺生方便。命未斷前加行也。後起者。卽命斷後。或煮或食。讃述其美。根本之後。是謂後起。然今受戒。並望此三罪處發心也(文)。
從二得者(文)光今此二類三釋在之。今疏當第三釋歟。光云。又解。言二類者。一有情類能發性罪遮罪。二非情類能發性罪遮罪。今受善戒。能離性罪及與遮罪故。從二類發性罪遮罪處。還發得善戒(云云)決云。女人同宿等者。雖非正犯。譏嫌重故。遮之(以上)堀地拔草等同遮之。
從現得者(文)麟云。婆娑云。別解脫戒。唯於現在有情數蘊處界得。不於過未隨法故(解云。以離散故。墮法非情數中。此皆約小三世現在聚。假立有情也。以上)光云。問。若從現在有情處得戒者。盜現在佛塔物。如何從佛邊結罪。答。實從現守護人邊得罪。言於佛結彼罪者。以施佛故。顯物重故。推在如來(文)古(定)云。別解脫戒。於現在誓不作惡非也。於過未不誓也。又過未如非情法也。故從現得也(以上)決云。別解脫戒。於現在有情得之。假令殺生等。於現在有情行之。過未殺不殺何分云。況過未是非有情數。唯限現在得之也(以上)。
論云謂從現世蘊(文)堯抄云。發得戒體。約現在蘊處界聚集和合有情依身論之。故限現在也。去來不然。故不通彼也。
以離邪婬於守護有情邊(文)釋上一有情云也。決云。邪婬者。除自妻犯他妻。於他女若有夫。彼夫名守護有情。今受罪於彼夫上發得之。若他女無夫。卽國王名守護有情。又國等法。娶夫時。必申國王。依勅許可娶之。而令國王不許。潜犯他女故。其罪於國王邊得之也(以上)。
若離殺生於有情所依處(文)釋上一所依處云也。堯抄云。有情所依處者。謂內身。卽眼等五根。夫行殺生。於有情所依處得罪。謂命根依詫眼等五根。將現在前。令彼斷絕故。殺生於有情所依處得罪也。今不殺生翻後殺生故。於有情所依處。發得戒體也(以上)。
若不堀地(文)釋上二所止處云也。堯抄云。有情所止處者。謂外器。若堀地等。於有情所止處得罪。若不堀地等。於有情所止處。發得戒體也(以上)。
麟云。言有情及有情處者。有情謂六界之總名。所依卽是內蘊處界。所止卽是外器。草木及財食等。皆是現在假聚非過末等(文)。
於定位中唯有根本(文)光有數尺。此一尺也。決云。隨心轉戒。無定前加行定後後起。唯於定中根本位轉。能治律儀旣在根本位。故所治惡。唯對根本起惡處發戒也(以上)問。定道所治惡欲界惡歟。答爾也。光云。又解。散戒·定戒俱對除惡。惡與散戒同欲界故。相去近故。難防護故。散戒通於三種起惡處得。惡與定戒不同界故。相去遠故。易防護故。定戒唯於一種起惡處得(云云)。
得別解脫戒○皆容有故(云云)古(定)云。別解脫戒。欲界戒也。欲界加行·根本·後起俱可作惡非處也。容作惡非處受戒。對三處得戒也。定道上地戒也。旣非可作惡非處。定道功能。不作惡非自發得無表マテ也。雖然戒必有所對得。獨不得之。故此戒アイテヲ尋。タダ根本起惡處也。惡加行·後起處不對也(以上)。
況從遮罪(文)麟云。擧重。況輕。從性加行。尚不發戒。況遮罪也。又別解脫律儀。教制遮故。從遮罪處。發得遮戒。定道律儀。無教制遮故。無遮戒。由此不從遮罪處發(云云)。
謂從三世發定道戒(文)光云。又解。謂戒俱心能緣三世故。心俱戒由心勢力能防三世。戒與彼心俱有因故。其力是強故。通三世蘊處界得。別解不爾。唯防現在。唯現處得(云云)。
第一句者謂從現世加行之(文)寶云。謂應說言。有一類法。於彼唯得別解律儀。非二律儀。乃至廣說。第一句者。謂於現在得前後近分及遮罪遠離。餘隨所應。皆如是說(唯此加行後起者。是惡業加行後起。非是受戒之時加行後起)。
論主彈前第三第一句(文)麟云。以此二句皆言現在。故彼彈之。第二·第四非現在故。所以不彈此。則論主正婆娑文已(文)。
若論發戒有通三世(文)古(定)云。若論發戒已下。釋論理實應言已下也。意。上別解脫現在得。定道戒三世通云。然何實防未來也。其故凡戒云ヲイマシムルハ今惡行ツルヲ此後不行誓心也。故實所防有未來世也。有通三世云。道定戒隨心事釋マテ也。現在云。惡非現起地。惡非現起思。現在云マテコソ有。俱已滅已生。防事不可有之也。問。上釋定道戒。云亦防三世。實非防三世乎。答。定道戒與心俱故。以義勢所行。云亦防三世也。實所防未來也。已起法不可防也(以上)麟云。則應但說防護未來。律儀但能防未來罪。令不起故。非防過·現已滅·已生。律儀於彼無防用故(文)。
從一切有情發(文)決云。於一切有情不作殺生等云意樂。發得律儀也。若於有情。親不殺。怨可殺。若我國中不殺。他國人可殺等意樂人。不發律儀。惡意樂皆不盡故也(以上)問。於一切有情。爲總發律儀。爲各別發耶。光云。婆娑總有五說。第一師。於諸有情。無貪等三。總發七支。隨犯別捨。第二師。於諸有情。各各發七支。別犯捨。第三師。於諸有情。總發二十七支。隨犯別捨。第四師。於諸有情。二十一支別犯別捨。第五師。雖言頓受。不言別發。或同初師。或同第三師。必無別捨。若論捨戒相。第五師正儀。明犯戒不別捨故。若論得戒。第二·第四師是不正儀。第一師。於諸有情總發七支。此則三善根共發七支。第三師。於諸有情總發二十一支。此卽由三善根因差別。各發七支。故二十一支。問。於二說中。何者爲正解。云。初師爲正。於婆娑中最初說故(云云)惠云。問。衆生旣多。爲一切人同得七支。爲各別七支。答。一切有情共得七支爲正。若人各得七支。卽有羊作天等。戒減失也。第二說。一一有情各得七支。第三說。一一有情各得二十一支。有三善根得戒別故。後二說皆非理。一戒爲增減過。二於初念時。發衆多能造四大。一身不能容納過也(文)。
從一切支得(文)麟云。謂苾芻戒。具足身三口四故。理實亦攝尼七支。同故不說(云云)又云。勤策等從四支者。謂勤策·近事·近住等。雖五八十戒不同。皆是身三語一。四根本業道名律儀支(文)。
因不定者(文)古(定)云。受戒心云因也。於受戒心。有下中上三品也。此三品悉具發戒歟問。答因不定也云也。三品分齊何等トヽ定事無也(以上)。
或有住戒非一切因(文)惠云。或有住戒下。四句分別。此第四句也。次或有住戒是第三句。前二句文別准此作也(云云)論云。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謂以下心或中或上。受近事勤策戒。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由一切支非一切因。謂以下心或中或上。受苾芻戒。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由一切支及一切因。謂以三心。受近事·勤策·苾芻戒。或有一類住律儀者。於一切有情得律儀。由一切因非一切支。謂以三心。受近事·近住·勤策戒(云云)。
若人不作五種定限(文)堯抄。問。設雖作諸定限。欣求心猛利。何不發得戒體乎。勤策戒等。雖不具七支。得戒加之。近住八戒。限一盡夜。寧非時定發戒乎。答。作五種定限者。設雖欣求心猛利惡心不全息故。不得戒也。但勤策戒者。自本制禁四支也。順教制故得戒。而今支定者。有人於制禁戒中隨持一不持餘。不發戒也。次近住戒者。今論時定者。約盡形壽戒。不約近住戒。近住戒教制。自無限一晝夜故歟。光云。近住雖於時定得律儀。此據盡形故。言不得。此釋心時定者。約盡形壽。不約近住也。。
不律儀具一切支(文)光云。問。何故律儀有三品。有不具七支。不律儀無三品。必具七支。答。律儀難得有漸受故。有三品有非具支。不律儀易得頓得故。無三品及不具支(文)。
依經部宗(文)光云。經部諸師作如是說。隨造惡人心所期限。或具七支。或不具七。就一支中。或於境念分。或於境一分。皆得不律儀。近事律儀准惡亦然。唯除八戒。以時促故。支具境全。若不爾者。善心羸劣。卽不發戒。由隨彼人期心。支量或小或多。於一身中。善惡尸羅性相。相違互相遮故。謂一身中若受一支善戒。正遮一支惡戒。兼遮餘支惡戒。若受一支惡戒。正遮一支善戒。兼遮餘支善戒。受二三等。准此應釋。必無一人名不律儀應名律儀。以善惡戒互相違故(文)有宗意。五戒·十戒·具戒。各具支得故。受善戒。惡戒悉捨。不律儀具支故。受惡戒。善戒悉捨。經部宗心。善戒隨受多少得戒。惡戒又全分一分得不律儀。付之若受一支善戒。遮一支惡戒。有餘惡戒。尚住不律儀人可云。經部心。若受一支善戒。正遮一支惡戒。兼遮全支惡。故一人名律儀名不律儀過無之(爲言)。
不律儀者(文)表無表章云。依瑜伽第九。有十二種。一屠羊。二販雞。三販猪。四捕鳥。五罝㝹。六盜賊。七魁膾。八守獄。九讒刺。十斷獄。十一縛象。十二呪龍。對法第八。有十五種。一屠羊。二養雞。三養猪。四捕鳥。五捕魚。六獵鹿。七置㝹。八劫盜。九魁膾。十害牛。十一縛象。十二立壇呪龍。十三守獄。十四讒搆。十五好爲損等(文)又云。涅槃經中。說十六種。牛羊猪雞爲利故買肥已轉賣。爲四。爲利故買買已屠殺。卽爲八種。捕鳥·捕魚·獵師·劫盜·魁膾·兩舌·獄卒·呪龍。復爲八(文)。
屠羊屠雞屠猪(文)義章云。一爲利養羊肥已轉賣。二爲利故買買已屠殺○如毘曇說。以殺害心。若賣若殺。悉名屠羊(文)光云。屠羊。謂爲自活。要期盡壽。恒欲害羊。得不律儀。若非盡壽。暫殺羊者。得處中惡。非不律儀。餘准此釋(文)論云。言屠羊者。謂爲活命。要期盡壽。恒欲害羊。餘隨所應。當知亦爾(文)。
捕鳥捕魚獵獸(文)捕鳥。除雞其餘諸鳥也。
劫盜。世間云強盜歟。義章云。言作賊者常行劫盜(文)。
魁膾。惠云。上苦迴反。下古別反。魁師也首也。膾切肉也。謂主殺人也(云云)義章云。常主殺人。以自存活(文)或抄云。魁膾者。非切魚鳥肉。此切生人肉也(云云)。
典獄。義章云。言守獄者。守獄自活(文)守籠人歟。
縛龍。光云。縛龍。謂以呪術繫縛龍蛇。戲樂求物。以自爲活(文)。
暑狗。光云。言煮狗者。旃茶羅等。諸猥惡人造諸惡類。西國呼爲煮狗人。非常煮狗。或可。暑狗以充所食。西方行狗故以標名(云云)。
古(定)云。惡旃陀羅者。婆羅門種性人也。彼種性中一類。惡事作故。世間人村里不置。此名惡旃茶羅。煮狗充食也。
罝[方*京]。惠云。上子邪反。下集兩反。爾雅。罝謂之罝。郭璞曰。罝遮也。取㝹也。韻集云。施羂於道曰[方*京]。似弓形也(文)嘉祥釋云。網㝹物爲蹄(文)。
惡王。光顯等言見。光云。等言以顯王等。王謂惡王。非理殺害。
典刑。光云。典刑伐。謂典刑人伐人(文)麟云。典刑者。廣雅云。典王也。刑者罪也。易曰。刑法也(文)。
罸人。論云。典刑伐(云云)准論文。典刑罸人一類歟。
謂御史等(文)古(定)云。御史國守。唐名也。大理撿非違使別當唐名也(以上)。
論云已說從得不律儀(云云)從彼者。上不律從一切有情支得云。今彼者。指一切有情支歟。
一者由作二者由誓(文)古(定)云。生不律儀家人。由作發惡戒也。作者。父具子初殺生行時也。生不律儀家人。小小時殺生事見ナレタル故。作此事業。故ツネノ誓事無之。故依誓心不得也。生餘家人。作如此事業資身命。兼至極誓定。作屠羊等事故。誓心起位。發惡無表也。ナレサル事ヲ初テ作ントスル時。誓心強故也(以上)一者由田(文)恩田父母。德由佛及羅漢趣田傍生等苦田齊他苦。第十八卷在之。可見之。光云。田非一故。若曰諸田。謂於如是諸福田。所施園林等。彼善無表。初施便生。如說七有依福業事(文)。
二者由受(文)麟云。由受者。不簡輕重及未作業。要期誓受。卽發無表(文)光云。二者由受。謂自誓言。若未禮佛。不先食等。或作誓限。於齊曰等。常施食○齊曰謂六齊曰(文)問。於田受二因。何唯明發善處中無表相。不言發惡處中無表相耶。光云。此。中且據善處中說理亦於田有不善處中。謂於田所作罝網等。不善無表初作便生○此中田受。且約善說。不善處中略而不論。理亦應有。謂如有人。於怨家所作是誓言。若不打罵不先食等。或作誓限。於某曰等必須打罵。雖心微劣。由受力故。無表續生(文)。
三者由作(文)頌重行者。以慇重心行善惡云心歟。光云。三由重行。謂起如是慇重作意。若行善時。謂淳淨信。如禮讃等若行惡時。謂猛利纒如捶打等。由心重故續生(文)。
論云如是(文)光云。問中。一總問。二別問。且云何捨別解律儀。此卽別問(文)。
言調伏者(文)光云。調伏意顯律儀異名。由此能令六根調伏(文)。
一由故捨(文)古(定)云。故捨者。 コトサラニ捨也。捨戒者。得戒已後。已謝表無表法。後得現無表法。俱得念念相續。然捨緣來時。彼等皆不至生相。云捨戒也。此別解脫戒事也。定道戒。出定時無表不起也(以上)。
次具三緣(云云)麟云。由意樂厭戒心者。謂不樂爲沙門修梵行等。准律文更有忻下捨。謂樂居家。乃至樂爲外道弟子。對有解人者。謂中國人對中國人。邊方人對邊方人。各相領解。方成捨戒。若中邊人互相對。則不成捨。陳捨辭者。准律但言我捨佛捨法等。卽成捨戒。亦更不見別有辭句也。違受表者。受時言持。捨時言不持。故違也(文)古(定)云。在夢中者。謂有夢中起厭心。不成捨。故知。醒メテモ心バカリ起テハ不可捨也。狂心者。物狂也モノニクルイテ捨戒セント云エトモ。不捨戒也。又對傍生等。雖捨戒表幷厭戒心ヲ起スト。不成捨也(以上)惠云。對傍生等。不簡中國簡二緣也(文)。
二由命終(文)光云。戒依同分增上力。得命終故。捨所依同分。能依戒亦捨(文)古(定)云。戒依所依力得。所依若捨。能依戒又捨也。所依者。命衆同分也。由二刑俱生者。本若男若女。今男女二根俱生。云二形俱生也。此人心品極劣弱故。不發強勝戒也。問。非戒依者。心品劣弱故也。若爾者。何依前異作又釋耶。答。始終落居少也。雖然。先由所依變心隨變能依戒捨(爲言)今不見心方。只凡此人非戒器用云也(以上)堯抄。由所依變心隨變故(文)一形人受持戒。後成二形時。捨所持戒。一形變成二形時。其心隨變故。於一形時心所持戒。成二形時。捨之也。又二形人非戒依故(文)二形人依身。總非戒依身故。成二形時。捨戒也(以上)。
四由斷善根(文)光云。四由所因善根ヲ斷故。戒本由善根。將今善根斷故。捨彼戒。正理云。四由斷滅所因善根。謂表無表業等起心斷故(文)惠云。若生得善發戒。邪見根本捨。若加行善發戒。邪見加行卽捨。問。加行善能發無表。如何邪見加行捨。答。以與加行善心俱時捨故(文)。
經部師云(文)光云。多羅樹形似此間荾蘆樹。然此間無(文)論云。大師立喩。如多羅樹。若被斷頭。必不復能生長廣大。諸苾芻等犯重亦然○謂彼毀犯諸重罪時。違越苾芻根本行故。與極猛利無慚·無愧共相應故。行根旣斷。理應遍捨一切律儀。又犯重人。世尊不許食僧祇食○應速驅擯衆中。實非苾芻(文)。
法蜜部宗(文)光云。達磨毱多部。此云法蜜部。由正法滅。亦能令捨別解律儀。以正法滅時。一切學處結界羯磨。皆止息故。所以捨戒(文)堯抄云。法蜜部立法滅捨。彼云。正法滅至像法時。正法一切結界羊石止息也。故此時捨戒也(以上)。
薩婆多宗釋(文)光云。於四重中。非犯一邊。一切律儀應遍捨。故此顯犯重。非捨戒體。非犯所餘僧殘等羅。斷戒體。以犯餘罪可悔除故。還作好人。明知。戒體犯時不捨。此旣不捨戒。犯重亦應然(云)古(定)云。薩婆多宗不立犯重罪也。謂戒捨一邊得一邊事無之也。對一切有情所得戒體。今依犯一邊。不可捨之。於一切有情普起不律儀意樂時捨。無此意樂時。一邊犯不成捨也。如犯僧殘者。擧例釋也。僧殘。梵云僧伽波斯沙。此云墮也。十三戒在之。此戒雖犯非捨。懺悔卽如本。准此。餘又可爾也。犯重捨意。僧殘犯非捨戒。四重犯卽捨也。懺悔ストモ旣捨故。不可生戒體也(以上)惠云。非犯一邊等者。非一箇殺生邊罪一切皆捨也。又如無八師義。一一有情三善根發戒。貪心犯盜戒。不別無瞋無癡心中盜戒亦失(文)四分戒本云。若比丘故弄陰失精。除夢中僧伽婆尸沙。此十三僧殘第一戒也。
然有二名(文)古(定)云。薩婆多喩也。犯戒人有二名。名持戒。名犯戒。喩世間德人而他物負時。名負人。又名德人也。犯戒亦爾也。若修懺悔畢。名持戒不名犯戒。如負物返時德人云不云負人也。負債也(以上)。
非釋迦子(文)光云。苾芻戒爲體不名苾芻。知捨戒。戒能破惡說名沙門。不名沙門。知捨戒。戒從釋迦金口所說教法所生。名釋迦子。非釋迦子。知捨戒(文)壞滅墮落者。戒壞滅地獄墮落也。
立他勝名者。光云。由犯四重。立他勝名。梵名波羅夷。此云他勝。善法名自。惡法名他。若善勝惡法名自勝。若惡法勝善。名他勝(文)決云。犯此戒人退失道果墮惡道。故云壞滅又犯此戒人。捨此身已墮阿毘地獄。故云墮落。故十誦律云。墮不如意所(云云。以上)。
有宗通云(文)光云。苾芻有二。一世俗苾芻。謂諸異生。二勝義苾芻。謂諸聖者。經言犯重非苾芻者。依勝義苾芻。謂犯重人雖有戒體。畢竟無證聖法。非捨戒。名非苾芻○沙門·釋子准此應知(文)古(定)云。犯重人。其生不得聖果也。今生可得聖果程人。天然不犯重戒。犯重依惑深重。一生入聖人惑品微劣故。不犯重戒也(以上)。
明四苾芻(文)寶云。言名想者。身俗人名苾芻。言自稱者。具戒比丘犯重之人。實非苾芻。而自稱言。我是苾芻。言乞匃者。出家人以乞自活故。言破惑者。諸聖者得無漏道眞破惑故。律旣犯重人實非苾芻。自稱苾芻。知無戒體此中言非苾芻者。謂非白四羯磨苾芻。非約勝義言(文)乞匃(俱遇反。和)。
准陀當知沙門有四(文)惠云。准陀。此云妙義。舊云純陀。訛也。梵云莫喝洛迦。此云大愚鈍者。舊摩訶羅。訛也(云云)光云。經中旣說四沙門。更無第五。知犯重身中有戒。卽行道沙門所攝。若四不攝應立第五相似沙門。旣不別立。知行道沙門若無戒體。不名沙門。旣名沙門。知有戒體。准陀。此云稚小。舊云純陀。訛也○(引婆娑)行道沙門者。謂莫喝落迦苾芻。憙盜他物等是。解云。佛及獨覺自然覺故。其道勝故。名勝道。舍利子等。說法他人。名示道。阿難陀等以戒定慧爲命故。名命道。謂犯重人。名行道。莫喝落迦。此云老。謂老苾芻(文)問。非犯重戒。餘凡苾芻。於此四中。何所攝耶。光云。解云。是命道沙門攝。以戒爲命故。婆沙且說有學(文)異釋多之。
經部通云(文)光云。經意。行道沙門者。雖有此說。而彼唯有剃髮染衣餘沙門相。故名沙門。非有戒體○戒名沙門。犯重已去名沙門者。似沙門故。假名沙門(文)。
詳論主意(文)決云。論主嘲有宗。如此犯戒不清淨者云苾芻。汝敬禮。不覺可然云也(以上)論云。彼相續已。爲極重無慚愧壞。無力能發律儀。如焦種○亦不許彼重出家。於無戒義。苦救何爲。若如是人。猶有苾芻性。應自歸禮如是類苾芻(文)。
一易地捨(文)決云。假令生欲界之人。得初禪定。死卽生初禪。不捨之。當地法故。若生二禪已上。卽捨之也。又生初禪還生欲界之時。卽捨初禪善法也。由得退者。得定人起煩惱退之也。此起惑退時也。起下地煩惱時。上地法退也(以上)。
等取捨衆同分(文)堯抄云。謂得煗等善根異生。命終時。煗等所依定俱生戒捨之。餘定共戒無命終捨也(以上)古(定)云。四善根未曾得道故。小緣有捨也。命終捨故。當地死當地生捨也。故易地捨異也。易地上下故也。若異生捨者。簡聖者失地捨。明異生命終捨故。云若異生也(以上)第二十三卷頌疏云。聖捨四善根者。由失地捨。謂依此地得此善根。若遷上地失此地故。善根方捨。若此地死還生此地。不失地故。煗等不捨。若異生捨。由命終。於地失不失。命終時必捨。異生無見道資故。命終捨(云云)決云。假令欲界異生。得色界煗等四善根。命終之時卽捨也。聖者命終。欲界生初禪。不捨之。若生二禪已上捨之(以上)寶云。然四善根雖皆殊勝。唯前三有命終捨。世第一法及增上忍。無命終捨。定入聖故(文)麟云。然四善根唯前三。有命終捨。故云小分。又解。唯取四善根順決擇分。非餘四分定中順決擇分。今章中似同後解(云云)。
如色界定由○(文)古(定)云。定生善法之次歟。非今所用也(以上)。
一由得果(文)古(定)云。於四果。一一皆得後果時。前向·果功德ヲ捨。起一類勝得。替彼劣得也。以前劣法皆捨也。練根者。轉鈍根成利根。前功德皆捨。得替利根種姓功德持也。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文)問。何不得向道耶。答。向趣果道故。非安住處。爾練根別種姓ニ安住スヘキ故。得果道不得向道(文。以上)。
捨不律儀事。
二由得戒(文)麟云。准此論。得別解脫戒及靜慮。合爲一緣。若依婆娑。開爲二緣。一得別解脫戒。二得意戒。餘二緣同總論有四緣。捨惡戒也(云云)無得無漏戒捨事。光云。問。三律儀中。何故不說無漏律儀能捨惡戒。解云。於見道前。必得定戒捨彼惡戒。前已捨故。不說道戒能捨(云云)無斷不善捨事。麟云。問。善戒有斷善捨。何惡戒無斷不善捨。答。斷欲不善根時。要有修慧。加行道時。有定共戒。與彼惡戒相違。此時捨惡戒。不至斷不善根。故無斷不善根捨(文)惠云。問。別解脫戒不能斷惑。如何能捨惡戒。答。以與善戒性相違故(云云)。
論云住惡戒者(文)寶云。論住惡戒者。釋惡戒無作法捨(文)惠云。問。善戒有作法捨。惡戒何無作法捨。答。住惡戒者。雖或有時下。答此也(文)光云。惡戒易得。有誓受得。惡戒難捨。捨事不捨。要得善戒。方能捨彼(云云)古(定)云。惡戒無夜晝捨事。惡戒持一日一夜事無也(以上)。
捨刀釼等(文)論云捨刀網等(文)問。住不律儀人。受近住戒。至夜盡捨律儀時。得惡戒耶。論有二說前師意。得不律儀惡阿世耶。非永捨故。後師意。得善戒捨惡戒故。若不更作。無緣令得。以不律儀依表生故。但是處中。光云。以後師爲正(文)。
一由受斷○二由勢斷(文)惠云。問。作業與第一受心何別。答。受心據意業。作業卽身語是二別。第一第二別者。初約心息。第二約事息也(云云)堯抄云。受斷者。謂先以善心誓受。我從今日至·何日。作禮讃續經等行。然後期限未滿。懷追悔。捨本所誓禮讀等行時。捨先所受善處中無表也。或以惡心誓受。我從今日至何日。作打罵等。然後惡期未滿。懷追悔心。捨本所受打罵等惡行時。捨先所受惡處中無表也。勢斷者。謂有人起淨信。作禮佛等行。彼淨信力。能引發善處中無表。彼淨信息時。所引無表便捨也。或又有人。起瞋恚煩惱。作打罵等行。由彼瞋恚等惡心。引發惡處中無表。彼瞋恚等不起時。所引無表捨也(以上)麟云。淨信引善無表。如期心百日禮佛等。今期限過。無表便捨。煩惱所引。謂要期爾所時。殺打禽獸等。今過期限。無表亦捨(文)。
四由事物斷(文)謂有人爲堂舍。施入敷具。爲寶塔。奉施園林。此時引發善處中無表。後彼所施敷具破損。園林失墜時。處中無表便捨也。又有人爲取魚鳥置網施爲時。惡處中無表得之。後彼置網損壞時。惡處中無表便捨也。堯抄趣難意得也。仍私注之。敷具疊等也。
六由根斷(文)古(定)云。斷善根人三洲在之。起上品邪見。以八無間·九解脫道斷善根。而處中無表劣弱故。根本位ニテモ不及。加行位捨善根所引無表也(以上)。
言加行者處中劣(文)光云。應知。此中若處中善者。生得善所起。及加行善所起者。皆於斷善加行時捨。若處中不善。斷惡加行時捨。謂於靜慮加行位中聞思心捨。名斷惡加行捨。加行位中名爲斷者。若加行善。不成名斷能捨無表。若生得善及與不善。伏不現行。名之爲斷。能捨無表。非體不成(文。決抄)不成名斷。是非正斷。善根去永不起也。雖然。正斷事根本位也。不現行伏斷也。
第五捨非色善染(文)光云。問。欲界非色善法。及餘三界非色染法。捨復云何。上來文勢。正明捨善·惡·中。復作斯問。義便並明。色·無色界非色善法。捨定戒中。義便已明。故此不問。問。何故不問捨無記法解云。餘善·染法。是善·惡色同流類故。所以別問。餘無記法。非流類故不問(文)又云。欲界非色善法。謂生得·聞·思並彼眷屬(文)惠云。非色善卽取善四蘊。欲生得·加行·聞思·及同時四蘊(文)。
一由根斷(文)光云。一斷善根。謂起邪見斷彼善根。若生得善。正斷善時捨。若加行善。加行時捨。二生上界名易地捨。正理論云。應言少分亦離染捨。如憂根等非色善(解云。等謂等取憂根俱生善惡作及彼眷屬)俱舍師救云。斷善·上生全捨別說。離染非全略而不論(云云)。
若此品類(文)光云。三界一切見·修所斷非色染法。捨由一緣。謂彼但由諸能對治。無間道起隨其所應。若此所斷染法品類能斷無間道生。當捨此品類中所有煩惱及彼助伴(云云)。
於人趣中唯三洲(文)光云。於北洲中。無殺生等麁重業道。無不律儀(云云)扇搋(二種)本性扇搋·損壞扇搋。半擇迦(三種)嫉妬半擇迦·濩灑半擇迦·半月半擇迦。
黃門。古(定)云。大納言唐名也。大納言。於唐土后宮令守護人也。故根切也。此官云黃門也(以上)堯抄云。扇搋·半擇迦無根者也。此無根者黃布令卷腰。令住皇后朋守護皇后。故爲黃門。扇搋·半擇迦二類故名二黃門(以上)決云。大國作法。召集無形人。令著黃衣令守門。取無形意。不可犯后等故。但取無根者守門故。云黃門也(以上)大覺師抄枇五云。五黃門者。黃是中方之色。苦刑其勢號閹人。以衞中禁之門故曰也。又解云。苦人貴勝三品已上。黃色塗其門上。此黃色門之家。曾有一人犯過。王遣割其根治之後。因將此人守宮○皆曰黃門也(文)堯抄云。問。黃門·二形人非善惡依身。然何善惡二戒捨緣。唯出二形不出黃門耶。答。善戒最極殊勝。惡戒最極猛利。故初得難故。扇搋等三。俱不能發得之。然得戒人。後雖成黃門不捨之。黃門其性雖羸劣。其過非極重故也。二形者。起男女二欲俱增上故。得戒人後成二形時。必捨善惡二戒也(以上)。
除北俱盧(文)光云。北俱盧人。無受戒故。無別解脫。無入定故。無靜慮·無漏律儀。及無造惡勝阿世耶故。無不律儀(文)。
二形等人(文)麟云。等取扇搋等(文)惠云。正思擇無堪能故釋半。無有極重慚愧心故釋扇搋。又解。此二段通釋二。或別通釋二及二形也(文)志操。
如鹹鹵田(文)鹹鹵ハクリ也。クリトハカネノ色ナル水也。此無善菓惡菓也。不生長也。嘉苗麟云。世間現見諸鹹鹵田不能生嘉苗·穢草。謂海際多有諸鹹鹵田。嘉苗·穢草俱不能生。嘉苗喩善戒。穢草喩惡戒也(文)。
天趣無也(文)欲天ハ快樂ニ誇テ受戒心無之。麟云。問。律儀唯在人天兩趣者。何故經說。有卵生龍。半月八日毎從宮出來至人間。求受八支近住齊戒。答。此得妙行。非得律儀。是故律儀唯人天有(文)。
於無想天唯得成就(文)古(定)云。無想天無心故。無現起定戒也。入心位定戒。法後得ニテ得之也。又未來ヲモ得スル(以上)麟云。謂靜慮戒隨心而轉。無想無心故不現起。有法前後得故成過未。餘天皆通成就現行。無色無靜慮戒者。謂無色故現在無戒。有漏繫地定故。生上不成下過未戒不同無漏(文)。
聖人生在無色界(文)古定。問。阿羅漢向道。以有漏智斷初定無所有處煩惱人。云何生無色成色界無漏耶。答。此事勝果道起不起大論義也。以有漏道斷下八地煩惱。聖人起有頂能斷無漏時(有頂必漏斷故也)初定一品一一能斷無漏起。相續無所有處第九品無漏起次。起有頂能斷無漏歟。又初定不起無漏。直有頂無漏起歟。云論義也以初義爲正也。二乘智慧劣。有漏等無間有頂能斷無漏起事不叶故。初定無漏起ツヽクル也。喩鈍根人讀覺經中間文。與風誦出事不叶。初ヨリ讀ミ續誦シ出スカ如キ也。此ハ唯無漏ナル手本ニ有頂ヲ出ス也。餘地皆爾也。初二禪有漏智斷。第三禪無漏智斷人。初二禪無漏起續也。此云擬儀勝品道也。故無色聖者成就色無漏也(以上)。
梵王及無想天(文)麟云。梵王僻見處故。無想天處是外道終。聖人於彼如見深坑不樂入故(文)古定云。問。終因中間定有無漏無果報梵王事如何。答。正可感梵王果中間定。不可有無漏。聖者依中間定起無漏事有也。
謂安穩業。惠云。安穩在果故。言得可愛果。若在因上。不可論安穩及不安穩。擧安穩等果以釋因業名善等(文)麟云。濟衆苦者。謂人天果暫離苦。涅槃果永離苦。故言濟衆苦(文)准此等釋。云安穩業。安穩之業也。云濟衆苦。云損有情。釋果安穩不安穩之相也。
言非業者(文)第二卷衆多釋有之。初釋同今釋。又解。不能記異熟果故名無記(文)記可量黑白中名善不善。非可讃毀云無記。
福非福不動者標也(文)寶云。欲界善業果益有情故名福。不善業果損有情故名非福。上二界善名不動(文)惠云。福·非福·不動皆在果也。人·六欲天兩趣引業一向善。滿通善·不善。三趣引一向不善。滿通善·不善。上二界引·滿皆善(文)。
初禪有尋伺動(文)第二十八卷疏云。第四靜慮無八災患動。是故世尊說名不動。災患有八。尋·伺·憂·苦·喜·樂·出息·入息。有餘師說。第四靜慮。如密室燈照而無動。名不動(文)。
然欲界中有天等(文)堯抄云。今此所轉業者。引·滿二業中卽滿業也。引業總報不可有動轉滿業是別報故。云有動轉無失(矣)尋。若爾者。今所轉業取果非與果歟。答。此業是天中取果人中與果也。凡欲界五趣滿業。隨其所應。或起取果用。不起與果用。或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義可有之。是則別緣力之令然也。例如留多壽行之時。於富果取果業。於壽果與果。捨多壽行之時。於壽果取果業。於富果與果也。麟云。欲界有天等業。由別緣力轉人等受者。謂散地無定力任持故可轉易。如或有業感外財·官位內身形量·顏色·身力及受樂等滿業。於天等四趣中。此業應熟。由別緣力所引故。於人天等四趣中。此業便熟。唯除地獄。以無可愛異熟果故(云)。
次一頌引證(文)正文云。此中以第二行言爲證者。證何事耶(光同之)。
一順樂受業(文)寶師不云引證。問。善惡能感五蘊。何唯云受業不云色業等耶。論云。非此諸業唯感受果。應知亦感彼受資糧。受及資糧此中名受(文)寶云。此中受言受及資糧總受聲說。正理論云。此業非唯感受異熟。如何總得順受業名。諸業爲因所感異熟。皆似於受得受名故。所以者何。彼皆如受爲身益損及平等故(文)光云。餘四蘊資助受故。名受資糧。受及資糧總名爲受。唯言受者。從強說故。相從說故。受資糧故(文)惠云。不簡引·滿但善邊卽名順樂受業。不善邊順苦受等也。順三受業。唯苦名喜。樂皆名樂。順在因。卽順之樂受。順樂受之業。若順在果。順卽樂受。順樂受之業。順苦等。准此可知(文)古(定)云。果不局受。果是苦樂相アラバナル故。苦樂是受也。受樂果。云順樂受業等也(以上)。
始從欲界(文)古(定)云。苦樂果處擧集也。今三受門配立故。喜樂俱云樂也。第三禪喜樂在之相應者。同時心心所也。俱有者。得四相也(以上)。
有餘師說(文)光云。由中間定無尋唯伺業。能招中定捨異熟故。以生中定唯有捨故。若異此者。中間定業應無異熟果(文)寶云。以中間定唯不苦不樂受故。彼定所招唯自地。故知唯能招順·非二受。若異此者。此中間定業無異熟。卽違不善善有漏定異熟因也。或應無業者。中定旣有意思。不可無業。故知定有順·非二業(文)古(定)云。問。梵王有眼耳身樂意地喜。何云唯有捨受耶。答。有トモ喜時トシテ入中間定時。唯捨受也(以上)。
又許此三業○引證意(文)引發知論。明下地(欲界)有捨異熟也。先問意。順樂受等三業非前(過去)非後(未來)同一剎那間有受異熟果耶(爲言)答意。有此義。謂順樂受業所感色。順苦受業所感心心所法。順非二業所感心不相應行。重心云。於人天一身中。眼等五根(人天五根無順苦受)色·香·味·觸(此四塵有好醜今取好)此九處順樂受業所感也。次苦受及相應法(於人天中受苦時心心所法也)此順苦受業所感也。次命根·衆同分·得·四相。順非二業所感也(以上)第一節。又於人天一身中。命根等(等取同分·得·四相也)順樂受業所感也。次色·香·味·觸(取醜人天五根非苦果故除之)順苦受業所感也。次捨受及相應異熟。順非二業所感也(以上)第二節。又於人天一身中。樂受及相應法(受快樂時心心所也)順樂受業所感也。次命根·衆同分·得·四相。順苦受業所感也。次眼等五根·色·香·味·觸九處。順非二業所感也。以上光所引婆娑論之趣注之。此第二第三節又今論乃至廣說言含之也(以上。私注之)麟云。上來皆是展轉。將三受對色·心及不相應三類之法。互歷成三節之文也(文)。
凡於三禪已下諸地。初師云無捨受異熟。後師云餘說下亦有云有捨受異熟。二師共是有宗正義也。問。上善順非二之初師心。於後師所引本論說。云何會之耶。答。初師意。且約多分云下地無捨受異熟。以實言之。同後說故。二說無相違也(以上)問。豈不業是善惡(文)體·性各別(爲言)惠云。體性旣殊者。業卽善惡樂受。果卽無記。是性殊。業體卽色或思卽心所受。是體殊。如何能相順(文)寶云。意業通與三受相應。而體是思。非是受性。身·語二業以色爲體。旣與受殊。如何名順受(文)。
業能爲因(文)光云。總有三解。此卽初解。此緣利益以釋順義。因益樂果故立順名(文)寶云。業之與受體性雖殊。而能爲因引樂受生故。名爲順受。資助令生名利益(文)麟云。利樂卽資助義故。約利益以釋順義。因益樂果故立順名(文)光云。第二釋約所受釋順樂。果是能受。業因是所受。所受順能受。問。彼樂果如何能受於業因。答。由業感樂。樂果起時。果領業因故。名能受。第三釋約能受釋順。或說。彼樂是業所受。由業感樂。樂果起時。業因是能受。樂果是所受。此卽能受順所受名順受(云云)古(定)云。初一義。以利益釋順。善業順生善果名利益也。第二義。業所受果能受也。所受順能受也。果領因義也果能領因所領也。如云子能領父。子能受果也。父所受因也。因順果也。第三義。業能受果所受也。能受順所受也。何義因順果也。以能·受所受方釋順義也(以上)決云。業能爲因。益受者。假令以五戒十善修因生人天快樂。其正異熟是無記。快樂皆依先世十善等利益也(以上)。
一自性順受(文)惠云。自性不違者。性是三受。如樂受攝益爲義。樂受體卽不違攝益義。苦·捨准知。與第五別者。此通三世。第五唯現在。在別也(云云)受別與義不違故。云順受歟。二相應順受(文)麟云。略不言苦受及捨受觸。故言廣說(文)光云。一切與受相應。觸於相應中能順受。故名相應順受(文)。
四異熟順受(文)麟云。乃至廣說者。謂有順生·順後·順不定等(文)。
第五現前順受(文)麟云。謂自體若自違。便不得現前(文)。
一順現法受(文)惠云。現法卽異熟果法因。能順此果法順之現法受。現法受之業。生·後准此釋。不定卽時皆不定也(云云)麟云。此生造卽此生受者。如經言。此人現在得白癩病等。及餘現身受善惡業果等。第三生後受者。謂第四生第五生已去。皆是順後受攝(文)。
依經部說(文)堯抄云。經部宗意。許一業感多生然順現業其力最強。非唯感現果。亦必受順生·順後。順生業是力次強。非唯感順生。亦必招順後果云也(以上)決云。經部意。順現業今生受始第二·第三生等受之也。彼宗不言一業引一生故也。順現其力最強。初熟卽現世中受之順生稍劣。順次生受始第三·第四生等受之。順後其力最劣故。第三生受始乃至第四·第五生等受之。依初受立順生等名也(以上)。
隨初熟位(文)麟云。經部義釋伏難詞。順現旣亦受生·後。如何但名順現不名順生·順後耶。故釋云。隨初熟位名順現等。以順現果在初熟故。從初得名。順生亦爾。彼意云。勿強力業異熟果少故。順現業要感生·後。毘婆娑師不許此義(文)惠云。我宗。果時速卽勝。非要果多名勝。如輪王壽八萬歲佛壽八十。豈以輪王果多能勝佛(文)。
或於三世時(文)決云。問。感異熟事必是未來。何云三世耶。答。自後時不定云三世。業前過去等具云非也(以上)麟云。或於三世時不定者。謂不定於現在及第二生·第三生等受故。卽時不定。雖果及時皆容不定。今此總名不定業故。幷前成第四業(文)。
或說業有五者(文)問。四業家不定·五業家不定同歟。光云。問。四業·五業爲同爲異。解云。有同有異。若三定業及不定中。異熟·時不定兩說同。若不定中。異熟定時不定。五業說有四業無。此異也。問。何故四業家於不定無異熟定·時不定耶。解云。四業約時辨定·不定。時與異熟無別體性。若熟定。時亦定。卽定攝。故於不定無熟定。時不定者。又解云。四業五業義皆相似。開合爲異。五業家雖約異熟。開兩種時。俱是不定。故於不定雖開二種。其義不殊。若作此解。四業家於不定亦有兩種(文)今疏結釋云。其理無別(文)光釋同後解歟。古(定)云。光云下文評取四業不言五業者。以義同故但言四義。卽是五業故不別說(文)寶師心。四業爲正義也(以上)。
但有果定時不定(文)古(定)云。不立時定·報不定業也。光釋意。時離果無別體故。不可有時定·報不定。果自有別體故。不依時有報定·時不定云也(以上)。
餘師說四句者(文)古(定)云。一切取喩成義師歟。經部·譬喩師。又唯譬喩師二人有之歟。此師立時定·報不定業也。第一句時定·報不定(分三種)第二句果定·時不定。前五業家報定·時不定也。第三句時·報定(有三種)第四句可知之(以上)。
第四不定中定者(文)麟云。謂是第四類。時不定業而異熟定。故名不定中定。不定中不定者。卽於時不定果又不定。故名不定中不定(文)。
但於時中說定不定(文)麟云。謂順現等三是時定。不定業一是時不定也。不定對果中。明定·不定故。但四業(文)約時分定不定故。四業爲善(爲言)謂順現等三時定。不定業一時不定。雖有異熟定·不定異。俱時不定故。約時四業也。
謂於一時(文)光云。如遣三使。一殺一盜一行誑已自行邪欲。此四俱時究竟業道。名現等四(文)。
現身同分先業引(文)光云。彼文旣不云命根。故知現業不感同分容感命根(文)又云。同分是總。命根是別。同分非現感。命根容現感(文)又云。引業非唯感總同分。亦兼感別命根故(文)光意。命根·衆同分雖一引業所感。同分總報非現感。限先業所引。命根別報。通現感也。寶意。引果·滿果總報·別報是眼目異名也。故命根·衆同分引果卽總報。共先業所引也。委如第三卷所。
總而言之○容造四種(文)正文云。論云。諸界諸趣。或善或惡。隨其所應。皆容造四。光云。隨其所應皆容造四(已上)今疏不云隨其所應者未了。於上界中豈造惡耶。古(定)云。諸處造四種者。專意業也。地獄善表難有。又色·無色難有也(以上)問。北洲可造不善順生業耶。答。於欲天旣受不善果報故。於北洲造不善順生業也。但是造不善順生滿業也。不造不善順生引業也(以上)。
若不退異生(文)古(定)云。順解脫分位ヨリ何種性定故。今異生者。順解脫分·順決擇分有情也。第六種性異生。於離染地煩惱退事無之(見)タリ故不造生業。依順後業界退還故。第三生以後應還生下地故。可造順後業也。此離染地造業者。是滿業非引業也(文。義抄意。以上)離隨眠業無感有能之故。離染地不造引業也。
幷欲有頂退者(文)麟云。亦不造欲界有頂生·後二業者。謂離欲聖人。是不還果退。不造欲界生·後二業。有頂退聖。是羅漢果退。不造有頂二業。退果不命終者。譬如壯士雖蹶不仆。必於當生還證本果。慚愧增故(文)正文云。不造欲者。其義可然。不造有頂者。其義未了。應言不造一切地生·後業。疏云。於離染地。永更不生。無生·後業(文)頌意。言二果退者。雖已退起欲·有頂等惑。不造彼地生·後等業。或可言。於前離染地不造生後業。故此文中離染地言。便違論意(以上)古(定)云。凡退果不得其果前無命終也。三時障業云事有之。惡趣業障得忍善根。欲界業障得不還果。色·無色業障得阿羅漢果(以上)。
胎內五位(文)麟云。胎內五位者。一羯剌藍。二頞部曇。三閉尸。四鍵南。五鉢羅奢佉。胎外五位者。一嬰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幷中有位。總有十一位(云云)。
皆順現受攝(文)古(定)云。問。於中有位。何不造順生·順後業耶。答。中有求生有身故也。寶云。中有唯求此生有身不求餘身故。唯造順現法業。不造生業(文)光云。中有時促。有身虛薄。現身定業以易造故。造現定業。異身定業以難造故(文。以上)寶有二釋。初釋意。造異身生·後定業(見)第二釋同光釋。寶云。問。何故中有唯造順現受業不造餘耶。答。一解。能造餘。此中但欲明十一種定業是順現受故。不說餘也。二解。中有之中。唯求此生有身不求餘身故。唯造順現法受業。不造生·後(文)問。皆順現受攝者。亘二十二種業歟。答。十一種定業。順現受攝也。十一種不定業。可通餘生十一位也。難云。見論文。二十二種業。皆順現受攝(云云)定·不定業。皆順現受攝(見)如何。答。凡不定者。時不定義也。若現身必受之者。定業難云不定哉。但於論文起盡者。誠以難思。然長行云。應知如是中有所造十一種定業。皆順現受攝(云云)於現身十一位受果者。就定業論之。不約不定業(見)若爾。不定業之受果。可通餘身十一位哉(以上。續本義抄趣)尋。現身十一位不定業。其貌如何。答。旣時不定業也。容有受十一位中也。況總論不定業。於異熟定時不定業·異熟時俱不定業。各分四種。所謂順現·順生不定業。順生·順後不定業。順現·順後不定業。順現·順生·順後不定業是也。能可思之(續本義抄趣)。
以中有身與生有十位(文)正文云。此中言生有者。理恐未然。故論但云。謂此中有位與自類十位一衆同分一業引故(云云)若欲指位。應云本有。何言生有耶。光師同今文云。自類生有十位(云云)其難同前。寶記云中·生一同分。不言生有十位(以上)。
又此中有由與生有(文)初釋。中有與生有。一類同分無差別故。此定業同順現受攝(爲言)又釋心。中有與生有一業所引。謂先世順生業·順後·順不定業所引故。別不立順中有受業故。中有·生有同業攝(爲言)重心云。初釋約果明之。謂中有·生有一類同分無差別(爲言)又釋意。約業因見之。中有·生有一業引故。別不說中有受業(爲言)。
略由四因(文)寶云。造業有三種。一重心。謂雖不恒作及於劣境。皆得定受。二恒作。雖劣心及非勝境。亦得定受。三於增上功德田起。勝果。謂羅漢等。勝定。謂慈定等。僧通凡聖。論。或於父母至餘非定受。釋唯不善定業相也(文)勝果事。光云。勝果。謂預流果。斷見惑盡初出見道故。阿羅漢果斷修惑盡初出修道故。一來·不還非斷二惑盡。非是初出。不名勝果(文)惠云。不言中間二果者。以容有漏道證非是勝果也(文)慈定事。麟云。慈定者。卽四無量中慈無量也(文)滅定事。惠云。在滅定中心寂靜。出定之後却緣定中靜故。是勝依身也(文)。
第五明現法果業(文)惠云。現法果卽順現受業。若後行業。卽受三剎那後卽受果也(云云)順現之果。其事奇特故。別引現事明之歟。光云。上一句顯順受業。下三句顯不定中定(文)。
一由田勝(文)光云。初雖心輕而由境重。後雖境輕而由心重(文)堯抄云。若有苾芻。在非僧衆中。作女人語。設雖作不變成女。今在僧衆中作女人語故。其過重現身變成女歟。云由田勝也(以上)決云。一人僧在僧衆中學女人語。學惡人故。現身成女人也(以上)。
由意勝(文)論云。由意勝者。聞。有黃門。救脫諸牛黃門事故。彼於現世轉作丈夫(云云)麟云。西域記。屈支國者。昔比國先王崇敬三寶。將欲遊方觀禮聖迹。乃命母弟攝知留事。其弟受命。竊自割勢防未萠也。封之金函持以上王。王曰。斯何謂也。對曰。迴駕之日。乃可開發。卽付執事隨軍掌護。王之還也。果有構禍者曰。王命監國婬亂中宮。王聞震怒。欲置嚴刑。弟曰。敢不逃責。願開金函。王遂發而視之。乃斷勢也。曰。斯何異物。欲何發明。對曰。王昔遊方。命知留事。懼有讒禍。割勢自明。今果有徵。願垂照覽。王深驚異。情愛彌隆。出入後庭無所禁礙。王弟於後行遇一夫擁五百牛將欲事刑腐。見而惟念引類增懷。我今形虧。豈非宿業。卽以財寶贖此群牛。以慈善力男形漸具。以形具故。遂不入宮。王怪而問之。乃陳始末(云云)事刑腐者。欲割五百牛勢根事歟。依之今論救諸牛黃門事云也。
謂阿羅漢人隨○(文)古(定)云。羅漢果上。無生·後定業也。現業可有也。不定業時·報俱不定業。不受果也若報定時不定業造。今生可受果也。羅漢果人。於已離染地。作報定·時不定業。定招現法果云事也。正文云。唯擧阿羅漢。其義末了故。光云。謂阿羅漢以上及不還果。隨生此地。永離此地染(文)麟云。乃離染位所修善業者。謂未離染時。善惡俱造。離染之後。唯修善業不造惡業也。若於此地乃至必無永離染義者。若有此業。由業力故。必定無有永離染義(文)古(定)問。報定·時不定業。果定。受果時分不定也。然羅漢有現法。無有受生事。若爾。但可云造時·報俱定現業。何云作報定·時不定業耶。答。此業若有受生。餘生可受果。爾無受生。又報定業故。今生受之。故定業異也。光云。解云。永離此地染雖無生等。亦名異熟定·時不定業。任此業力。若有生等。亦容更受。由無生等。但現身受。故與定業差別不同(以上)決云。所造業。其性旣不定也。定受此生不可云。若有生·後者。卽可受。依無生·後故現身受。故異熟定時不定ト名。不似定業也(以上)。
第六明業卽受(文)光云。就現業中。復明卽受(文)造業速疾受果。云卽受也。上明現法果。此則順現業也。今就現業中。復速疾受果明(爲言)。
於佛上首僧(文)光云。正理云。僧有多種。謂有情人·聲聞·福田及聖僧等。佛於此內非聲聞僧。可是餘僧。自然覺故(文)。
一從滅定出(文)第五卷疏云。滅盡定唯聖者得。唯聖道力所能超故。現法涅槃勝解ヲモテ入故。謂聖入滅定作勝解心。如入涅槃故。異生不起也(文)。
二從無諍定出(文)第二十九卷疏云。煩惱名諍。謂阿羅漢觀有情苦由煩惱生。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悉引發如是相智。此智生時。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息煩惱諍。得無諍名。此行以俗智爲體(文)又云。不動性有無諍智。退法等不能自防。況能息他煩惱(文)古(定)云。入此定間。緣此人。他人煩惱起事無之也(以上)。
三從慈定出(文)第二十九卷疏云。願諸有情得如是樂。如是思惟入慈等至○問。初習業位。云何修慈等。答。謂先思惟自所受樂。便作如是念。類諸有情一切樂受如是快樂(文)。
從見道出(文)惠云。不與見惑爲依身。與無漏法爲依身。名勝依身。初出見道依身。由有見道等勢分也(文)古(定)問。住定菩薩。三祇百劫行已滿。勝俱胝羅漢。何無業卽受義耶。答。彼菩薩未斷惑凡夫。未起無漏聖道故。非業卽受。聲聞旣起無漏聖道凡聖不同故歟(以上)。
若行損益(文)麟云。若損得非愛卽受果。益得可愛卽受果(文)。
第五明二受(文)光云。第五明二受業。就中。一明二受業。二明心狂業。此卽第一明二受業。問。異熟五蘊果中。受最爲勝。今應思擇。於諸業中。頗有唯招心受異熟非身受。或招身受異熟非心受耶(文)。
謂從中定已上(文)古(定)云。五識唯尋伺故。有伺處可有身受故。無尋業唯招心受異熟也。無尋業招身受異熟無之也(以上)麟云。以五識定與尋伺相應故。中間地無尋。上諸地無尋伺故。無五識也(文)惠云。問。中定有伺。如何不言感身受耶。答。以中定無三識。無苦受。亦無樂受。唯有捨受。在第六識。雖有伺。不感身受。所以頌云。無尋業。不言無伺也(文)光云。身受必與尋伺俱故。上地無尋故。無身受。亦不能感下地身受。故正理云。於彼地中無身受故。身受必定與尋相應。非無尋業感有尋果。諸不善業唯感身受。非感心受。若善有尋業。卽能通感二受。非是所問。故此不明(云云)古(定)問。有尋業招心受何不明耶。答。唯感心受故也。有尋業無唯感心受能也。通感身·心受也(以上)。
論云有情心狂何識因處(文)光云。問。有情心狂有何識中。何因所感。依何處起。初句答初問。次兩句答第二問。下一句答第三問(文)。
一由業異熟(文)寶云。由六種業果。令心狂也。此由因時令他失念。得異熟果心亦失念。名曰心狂(文)麟云。蒼頡云。穽。謂掘地爲坑張禽獸也(文)古(定)云。坑穽俱ニ井也。井ヲ掘テ人ヲ落入ル等也。陷。惠云。分別錯亂名思狂。六識有分別故有狂也(以上)。
由此當來(文)惠云。問。前言惡唯感身受緣何不善能感心狂。答。疏云由此當來感別異熟者。由業感不平等四大。由此爲所依心此失念。故有心狂。不說不善感心狂異熟也(文)麟云。由此惡業故。當來感不平等異熟身心。依此異熟故令心狂也(文)決云。心狂物狂也。四大不調。或大種乖違。或一大增盛故。令心狂(以上)。
第二由怖(文)堯抄云。第一由業異熟者。由先世業力感別異熟。令心狂。此則先世業相。由此業力遂令心狂也。第二由怖已下。現身致心狂也(以上)惠云。第二見非人。卽見鬼等。第三惱他非人。非人反害故心狂(文)麟云。傷害支節能令心狂者。如人爲虎狼之所傷害遂令心狂(文)。
第四由違(文)麟云。謂由身內風淡界互相違及大種乖違故致心狂(文)堯抄云。四大不調。風病等更發時。令心狂(以上)。
第五由憂(文)婆私吒事。光云。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契經說。婆私瑟搋波羅門女。喪六子故。心發狂亂。露形馳走。見世尊已。還得本心(文)堯抄云。天竺有城。名舍來城。此城中有婆私吒女。此女有一愛子。遇病惱死時愁惱。於四衢道中裸形。而心狂也(以上)涅槃經說歟。
除北洲(文)光云。婆沙云。除北俱盧。彼無罪業增上果故(文)。
欲界五趣容有狂(文)論云。謂欲天心尚有狂者。況人惡趣得離心狂。地獄恒狂。多苦逼故。謂諸地獄恒爲種種異類苦具傷害末摩。猛利難忍。苦受所逼尚不自識。況了是非。故地獄中。怨心傷嘆猖狂馳叫(文)。
無異熟生(文)光云。餘聖者。有四大乖違心狂。無異熟生者。若有三時定業及時不定異熟定業。必應先受彼異熟果。後方得聖。若時·異熟俱非定業。由得聖故。能令異熟果全不受故(文)。
超五畏故(文)光云。五怖畏者。一不活畏。求衣食等畏不活故。二惡名畏。怖畏世間惡名聞故。三怯衆畏。入大衆時怖畏衆故。四命終畏。驗命終時懷怖畏故。五惡趣畏。畏墮地獄·傍生·鬼故。聖人不畏不活。不求名故。無惡名畏。不怯衆故。無怯畏。不戀命故。無命終畏。不墮惡趣故。無惡趣畏。諸聖人無怖畏者。若二乘人無大怖畏。非無小怖。佛世尊一切皆無(文)麟云。問。不活畏與死畏何別。解云。不活恐乏資生不能存活。死畏謂能見他變壞怖死。故不同(文)。
第六明曲穢濁(文)光云。謂依諂生身語意業名曲業。諂與曲類相似故。眼目異名故。以諂釋曲。曲是因業是果。業果從此曲因名曲業。正理云。實曲是見。故契經言。實曲者何。謂諸惡見。諂是彼類故得諂名。從此所生身語意。曲爲因故。果受因名。是故世尊說彼爲曲。依瞋生三業名穢。論云瞋穢類故。又正理云。瞋名穢者。謂瞋現前如熱鐵丸。隨所投處。便能燒害自他身心。諸煩惱中爲過最重故。薄伽梵重立穢名。是諸穢中之極穢故。瞋所生身語意業爲因穢故。果受因名。是故世尊說彼爲穢。依貪生業名濁者。論云。貪濁類故。正理云。貪名濁者。謂貪現前染著所緣。是染性故。從彼生等。准前應釋(文)義章云。諂心不端。難出生死。難入涅槃。猶如曲木難出稠林。故名爲曲。從斯曲法所起三業。皆名爲曲。以其因果相似法故。瞋恚之心能穢自他。故名爲穢。穢法所起身口意業。名之爲穢。果似因故。貪心濁亂猶如濁水。故名爲濁。濁法所起身口意業。名之爲濁(文)。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六(頌疏論本第十六)
論云又經中說(文)義章云。四業之義。衆經通說。言黑黑者。不善鄙穢。名之爲黑。因果俱黑。名黑黑業。言白白者。善法鮮淨。名之爲白。因果俱白。名白白業。言黑白者。善惡交參。名黑白業。所言不黑不白業者。是無漏業(文)。
論云佛依業相性類(文)寶云。有漏爲所治。無漏爲能治。性是體性。類是種類。性·類不同。分爲四業(文)惠云。依三性流類不同。分爲三業也(文)。
惡謂欲界諸不善(文)惠云。染汚性故。因名黑。異熟亦名黑。卽果名黑。因果合擧名黑黑。黑之黑故。黑黑卽異熟(文)准此釋。黑黑業者。黑(因)之黑(果)黑黑業(異熟果)之業爲言。白白業准之可知也。
色界善業(文)問。無色界善業何不名白白業耶。答。論問答也。光釋答文。云如左。光云。毘婆沙師傳說。若處有二異熟謂中·生有。具身·語·意業則說。非餘。於無色界。有生無中。有意無身·語。是故不說(文)意云。三界五趣是業果之所顯也。業則以テス語意業。果是以能往所往。而無色界。雖有能發意業。無所發身語。雖有所往生有。無能往中有。旣業果不足。故以彼界善業不名白白也。然黑·白·俱三業者。皆約因果之相立之。故世親論主不信有宗所談故。述婆沙師傳說(爲言。以上續本義意)。
欲界善業名黑白(文)問。欲界善業惡來テ陵雜スル貌如何。惠云。人中善業惡所陵雜者。所作善業有違順表裡故。內外二果別也(云云)。
此心。欲界散亂麁動地故。表雖讀經稱佛名。內心起妄念故。善業爲惡所陵雜云也。論云。欲界善業名爲黑白。惡所雜故。異熟亦黑白。非愛果雜故。此黑白名依相續立。非據自性(云云)光云。此黑白名。依業異熟前後相續間起而立。雖復亦有善惡異熟俱時雜受。且據前後以釋(文)善業黑白前後間起者。雖修善業。中間起不善作業。又異熟果黑白。前後間起。可知之。俱時雜受者。約三業。可知之。
論云○互相違故(文)光云。以無一業及一異熟是黑亦白。善·惡業果性·類不同互相違故(文)問。未離欲者。造欲善業。可爲惡雜。已離欲者。造欲善業。定無惡雜。可名白白耶。光云。解云。欲善業果名爲雜者。據未斷說。若細分別。已離欲者。作欲善業。非惡業雜。雖爲因時非惡業雜。受果之時必惡果雜。以因從果。總名爲雜(文)決云。已離欲者。所造善業。立可無雜惡。但已離欲者受果時。惡果雜者。必退起欲染也。不爾者。無生欲界之理故。生欲界之時。非愛果可雜故。以因從果云黑白釋也(以上)。
答不善業果非必○(文)麟云。乃至六欲天中。有不善果故。以欲界散地惡勝善故。正理云。以欲界中不善數行力能伏善故。彼苦果雜樂異熟故。欲界善劣。無有功能陵伏不善故。彼業果亦無功能雜苦異熟(文)。
是密意說(文)光云。此非白言。據不能招白異熟果。且據一相。是佛密意說。非眞了義。若據顯說。亦名爲白(文)寶云。非黑言。是了義說。非白言是密意說。以不能招白異熟故。經密意說。名非白業。准經及本論。是純白法(文)。
惠云。非黑是了義說。以不是染汚故。非白是密意說。約不感人天果名非白。體是白也(文)。
應知如次第○(文)正文云。下色字剩。故光云。欲善名俱(以上)。
四法忍者(文)麟云。謂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文)惠云。第四旣是能治。故問云。諸無漏思皆能斷盡前三業不。見道有十六心。七智不斷惑。故取忍。就八忍中。四類忍斷上界。今論斷欲界惑故。頌中取四法忍也。與無漏道俱時思。名無漏業。與煩惱同時思。名黑業也(文)麟云。四法忍斷見惑。八無間思斷欲修惑。唯煩惱不善性。名純黑業(文)。
思能斷業事。光云。婆沙一百九云。問。無漏思相應俱有。皆能斷前三種業。何唯說無漏思。答。思能發動諸法令斷。是故偏斷。復有說者。雖皆能斷。此中辨業故。唯說思(文)。
離欲流入下句(文)正文云。離欲唯屬下句。不可言流入(以上)。
總斷欲界善(文)麟云。此時總斷欲界善者。謂善法爾時得離繫故。是緣縛斷。亦名爲斷。第九不善業者。卽此時斷第九品惑。是自性斷(文)斷欲修惑前八無間道。限自性斷第九無間道通自性·緣縛二斷。故各別明之。寶云。此一品思斷二業也。斷黑一分。斷雜業全。斷黑是自性斷。及所緣斷斷白唯所緣斷。自性斷品品斷。所緣斷第九品斷(文)。
謂取○第九無間思(文)麟云。問。四靜慮俱言第九思。不說前八何。解云。此中對業以明治道。四禪第九思法。盡白業故。所以擧之。前之八思。於四業中。無所對故。不說也。以上界煩惱唯無記性。非四業攝。不同欲界前八盡黑業故(文)。
解云緣縛斷者(文)夫斷諸地有漏善法者。是緣縛斷。非自性斷。自性斷者。自相續煩惱體之上縛用(幷)彼煩惱之上得斷之義也。緣縛斷者。他相續煩惱。及一切有漏色不染汚法。悉離自相續煩惱縛用之時。名緣縛斷矣。而煩惱自性本分九品故。能治道品亦分九品。各各斷之。善法雖非所治法。是有漏法故。與彼煩惱被繫縛。其體不自在也。於能繫煩惱。有九品故。於所繫善法上。有九重縛用。爰觀行者。起斷惑道時。起下下品道。雖斷上上品惑。猶有下下品煩惱。繫縛彼善法。故起上上品道斷下下煩惱時。彼善法法上煩惱縛用悉離之故。此時名緣縛斷也(以上續本義意)。
謂善憂根斷已(文)退分定(幷)憂根相應善。皆緣縛斷法。非自性斷。但退分定順煩惱故。斷已後。更無現起。憂根相應善。憂之離欲捨法故。亦斷已後。更無現起也(以上續本義意)正文云。此中緣字未了。應言所餘善法斷已皆行。故光云。欲界餘善斷已猶行。以成就故(以上)。
有說地獄受(文。見苦·見滅·見道·見集·修斷)。
光云。前師約五趣明。後師約五斷說。俱非正義。婆沙評家意。於欲界中。惡勝善劣。但是惡業名黑黑。以惡勝故。非善陵雜。但善業名黑白。以善劣故。惡所陵雜(文)麟云。正理破云前已遮遣。謂善無能雜不善故。破後師云。此亦非理。二所斷中。俱有業不能感異熟果故(見道身·邊二見相應思。修道無記業不感果也。以上)。
有餘師說欲見滅所斷業(文)決云。今云見滅所斷者。非云滅諦下惑。只云見所斷事也。斷是滅義也。故付次文加滅字許也(以上)。
此云寂默(文)寂默者。離衆惡諸煩惱寂靜故。云寂默。勝義牟尼者。此心王也。心王是眞寂默故。云勝義寂默。指心王云勝。實體云義。勝卽義。名勝義。勝義卽牟尼。云勝義牟尼歟。問。心王ヲ名勝義義ト對シテ之ニ身語ヲハ可名何ナル牟尼ト耶。答。雖立勝義言。有不立所對名。如勝義無記。有立勝義名立所對名。如勝義善·勝義對法等。今於心王。雖立勝義名。於身·語二牟尼。不立所對別名歟。
此身語有比用(文)釋意業非牟尼。有二釋。是則初釋也。問。二釋意何。論云。勝義牟尼唯心爲體。謂由身·語二業比知。又身語業是遠離體。意業不然。無無表故。由遠離義。建立牟尼。是故卽心由身·語業。能有所離故。名牟尼(文)寶云。論曰。至二業比知。釋立三牟尼所以也。無學身·語二業名身語牟尼。意牟尼是無學意非意業也。以眞實牟尼唯是意故。身·語二業比知心故。能比所比總名牟尼。論文身語業至故名牟尼。第二釋也。身·語二業有無表故。名爲遠離。意業非遠離故。不名牟尼(文)惠云。牟尼梵語。此云寂默。心是眞寂默。是無漏故。由身語。取道共戒。能比知心。能所合擧。皆名牟尼也。由身語業能有所離者。由身語有律儀無表業。令心心所有所離也(文)初釋意。取有比用爲牟尼。意業無比用故。非牟尼。意雖無比用。此勝義ニソ所比ナルカ故。云牟尼(爲言)次釋意。取身·語律儀故。意業無無表簡之。心有所離故。名牟尼(爲言)尋云。付第二釋。由身·語律儀。令心心所有所離。思業モ容有所離。何唯取心王不取思耶答。初釋約比用立牟尼時。云非是勝義後非能比(文)此意。兼取テ所比合爲牟尼時。思業ニモ容有所比邊。然非勝義故簡之畢。准之。次釋約遠離時。意業非勝義。無無表故。不立牟尼可云歟。
牟尼取無學無漏事。惠云(如上所引)取無漏(見)神泰釋(無漏見)光有二釋。光云。無學身中有漏善身·語表·無表。但是清淨。非寂默攝。以是非學·非無學故。身語寂默。取無漏道共戒及無漏意識。爲三寂默體。又解。三寂默亦通有漏善(文)。
三清淨應知(文)惠云。問。牟尼·清淨·妙行。有何別耶。答。善巧義是妙行體。清淨義名清淨。離癡亂寂默義。有說。感可愛果名妙行。不離煩惱名清淨。究竟靜息寂默義也。清淨妙行無寬狹。三清淨寂默破邪清淨也。光云。婆沙一百一十四云。問。爲三妙行攝三寂默。三寂默攝三妙行耶。答。應作四句。有妙行非寂默。謂除無學身·語妙行餘身語妙行。及一切意妙行。有寂默非妙行。謂無學心。非業性故。有妙行亦寂默。謂無學身·語妙行。有非妙行非寂默。謂除前相(云云)說三清淨教意事。論云。諸身·語·意三種妙行。名三種清淨。說此二者。爲息有情計邪牟尼邪清淨故(文)寶云。述教意也(文)問。三妙行體。限身·口·意三業歟。答。論云。諸身·語·意三種妙行(文)取三業(見)次下論文云。三妙行者。翻此應知。謂身·語·意一切善業。非業無貪無瞋正見(文)初文述根本故。唯擧三業。次文出助伴故。擧非業無貪等也。
三業不善名三惡行(文)麟云。所以此三名惡行者。由此能感非愛果故。必是聽慧者所呵厭故(文)論云。一切不善身·語·意業。如次名身·語·意惡行(文)寶云。通取飮酒等業及近分故。言一切。身·語·意業者簡諸非業(云云)謂身語意一切善業(文)寶云。一切善業者。謂不飮酒等。及禮讃等。離前後近分及根本業(文)麟云。及取貪瞋邪見者。此謂貪等與意業別故言及取(云云)。
所說十業道者(文)麟云。十惡業道者。謂殺·盜·邪婬·妄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貪瞋·邪見等爲十。相麁頭故。說爲業道。故婆沙云。謂非斷命以手杖搖擊有情及非邪行於所應行作不淨行起飮酒等諸放逸業由不正知共念受用諸飮食等。及不能避諸犯戒者。必是所起身業。非身三惡行所攝。又四語惡行者。如有一獨處空閑。作如是說。無有惠施。無有親愛。無有祠禮。如是等語惡行。世間有情不生領解。非四所攝。意惡行中。貪欲·瞋恚俱生受·想·行·識。非三所攝(文)。
令遠離故(云云)光云。世尊爲欲令遠離故(云云)輪王北洲染心歌詠(文)北洲綺語有輕有重。重者成業道。輕者非業道。一歌詠等正是獨起雜穢語故。雖非極重。亦成業道(矣)委細如此卷末。
或行誑等闕緣(文)作虛誑語之時。不ソ具緣不ルハ成セ輕罪也。非業道攝。具四緣成誑語(如此卷下)。
思非業道(文)光云。與思爲道故。名業道。此思不可還自作道故。除惡思(文)夫思業所遊履。名業道。例如身·語業與思業爲所遊履。而於一念之間無二思並生之義故。同時相望時。思業與思業爲所遊履義無之。又前念思不履後念思而行。亦後念思不履前念思而行。故前後相望時。不可有此義(矣)故思非業道也(續本義趣)第十四卷疏云。本求戒思今日究竟。依業暢義。立業道名。謂戒前思名之爲業。初念戒體名之爲道。思所遊履故。業家之道故。名業道。故初剎那爲根本業道。第二念等不名業道。非暢思故。名後起(文)業暢義。於十四卷抄委注之可見之。續本義之趣相替也。可見之。身·語惡行中。有加行·後起差別故。簡之。意惡行中。無加行後起故(如次下)不簡之也。
北洲貪等是輕(文。神云。北洲及輪王時。人行婬欲時。起貪等非業道攝文)於彼雖有行欲事等。非惡欲他財貪故。非業道也。
身妙行中(文)麟云。釋十善業道也。謂妙行中。翻前四過。卽不誑。不間語·不麁惡·不雜穢語等。並爲業道。泛爾愛語·和合語。並非業道(文)。
虛誑語離間語(文)雜間語(兩舌也。人中令違背等也)麁惡語(惡口罵詈誹謗也)雜穢語(綺語也。ソ、ロフヲ云)義章(十不善業道義)云。言不當實故。稱爲妄。妄有所讀故。名妄語。言乖彼此。謂之爲兩。兩朋之言依於舌起故。曰兩舌。言辭麁鄙。目之爲惡。從口生故。名惡口。前言兩舌。此言惡口。綺互言耳。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喩立稱故。名綺語(文)綺互言耳(文)意云可云兩舌惡舌也。
受生尸羅(文)麟云。受生尸羅簡非受生及定道(文)光云。若從他受生別解脫戒。必皆具二。謂表·無表受生尸羅必依表故。問。若言受生必皆具二。何故前文。別解脫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解云。旣言受生。明非自然。此文據受生尸羅故。言具二。前文通據自然·見道得戒故。云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
隨此表業彼正命終(文)問。如此文者。所殺人正住死有時。能殺人成業道。答。准下論文。俱時命終或在前死彼。定不得根本業道。光云。若所殺生纔命終後。第一剎那。能殺生者業道方成(文)或問云。何故死已方成業道。解云。凡論殺生。命終不續故。於不讀方成業道。現在命猶存。如何成業道(文)但於今釋者。此則論文也。光會之云。彼正命終成業道。於過去事。說現在聲。或於加行因中。假立業道果號(文)寶云。正理通云。決定死後業道方成。而前所言正命終者。於已往事。却說現聲。如有大王自遠已至而問今者從何所來。或於因假說爲果。謂所殺者正命終時。能殺有情加行表業。於殺有用。非業道表。此業道表續加行生。彼所引故。名加行果。勝因於殺有勝功能。是故於因假說爲果。實非業道(文)可知之。
殺罪所觸(文)麟云。殺罪所觸者。謂至身名爲所觸。一由加行者。謂運手足等命方斷故(文)。
三分不同准例應說(文)神云。正理論(四十一)云。不與取有三分者。且如竊者。將行盜時。先發盜心。遣人或自往。伺他物所在。爲竊取。裝束齎持盜具。密至他家。穿壁方便而入。徐行申手探他財。末離處前。皆名加行。物正離處。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根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持財出藏受用等所有表業。皆名後起。欲邪行有三分者。且如男子於他女人先起愛心。將行非禮。命使瞻察媒往來。嚴身起彼。言笑執觸事未果前。皆名加行。事正究竟。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皆名後起。虛誑語有三分者。如一類善行誑術求財物活命者。爲證行誑意。往詣衆中。爲述己身堪爲誠證言。我於彼非怨非親。知識惡中無過虛誑。知衆善內無過實語。我旣於彼無所希求。豈自無辜爲擔毒剌。但恐賢直濫被刑科。未成證前。皆名加行。若正對衆背想發言。不見等中詐言見等。所誑領解。此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獲財利以養已親。所有表業。皆名後起。離間語有三分者。且如一類發壞他心。遣使通傳。或自往詐爲親附。信己言。未壞他前。皆名加行。發離間語他領剎那。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令所壞無再合心。有表業。皆名後起。麁惡語有三分者。且如一類將發麁語。起憤恚心扼椀頓足。揚眉怒目。齧齒動脣。未發語前。皆名加行。正發麁語他領剎那。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背所罵重述惡言所有表業。皆名後起。雜穢語有三分者。且如一類發戲調心。先取他財集諸綺論。齎持戲具來諸衆中。發戲言前。皆名加行。正發戲語樂衆剎那。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此剎那後。隨無表業。及獲財利收用擧藏所有表業。皆名後起(文)。
貪瞋等無加行後起(文)問。以輕貪·瞋·邪見可云加行·後起耶。光云。起輕貪等。但是獨頭。輕貪·瞋等非是業道加行·後起。若於根本起。卽業道。正理有兩說。初說同此論。一說云。如是說者。亦具三分。有不善惡。於貪瞋等能爲前後助伴事故(解云。不共無明·四見·疑·慢等相應不善思。與貪·瞋·邪見爲加行·後起。正理意存此意。以上)。
第二約三根以辨(文)光云。約三根以辨(文)三不善根。
加行不與彼同(文)麟云。加行從三根生。不與根本同(文)。
先等起者卽加行也(文)正文云。等起與加行應是前後。何言卽加行故。光云。七不善業道加行生時。一一由三不善根依前因等起故。佛經中作如是說。從三根生(云云)。
殺生加行由貪起(文)論云。殺生加行由貪起者。如有爲欲得彼身分。或爲得財。或爲戲樂。或爲拔濟親友自身。從貪引起殺生加行(文)得彼身分者。欲得彼皮肉。爲得財者。買賣得利義歟。爲戲樂者。如鷹狩·犬追物等。拔濟親友者。□□□義章云。業起次第乃有四重。第一先起三根煩惱。第二次起不善業思。第三次起三道煩惱。第四次起身·口七業。如欲殺生。或先起貪。或起瞋·癡。次起思心。思欲斷命。從此思後。次起重貪。或重瞋·癡。通暢前思。然後重起威儀之心。發動身乎。隔斷彼命。如殺旣然。盜等亦然(文)。
從癡起者(文)論云。殺加行從癡起者。如有祠中謂是法心。又諸王等。依世法律。誅戮怨敵。除剪凶徒。謂成大福。又波剌私作如是說。父母老病。若令命終。得勉困苦便生勝福。又諸外道有作是言。蛇·蝎·蜂等爲人毒害。若能殺者。便生勝福。羊·鹿·水牛及餘禽獸本擬供養。故殺無罪。又因邪見殺害衆生。此等加行皆從癡起(文)麟云。由邪見與癡相應。但因邪見殺害衆生。此取殺加行。卽名癡起也(文)惠云。婆剌斯者國名。亦云婆刺斯。皆訛也。彼國多邪見人作此語也(文)。
偸盜○從貪起(文)論云隨所須起盜加行。或爲財利·恭敬·名譽。或爲救拔自身親友。從貪引起偸盜加行(文)。
從癡起者(文)論云。諸王等。依世法律。奪惡人財。謂法應爾。又婆羅門作如是說。世間財物。於劫初時。大梵天王施諸梵志。於後梵志勢微劣。爲諸卑族侵奪受用。今諸梵志。於世他財。若奪若偸。充衣充食或充餘用。或轉施他。皆用己財。無偸盜罪。然彼取時。有他物想。又因邪見盜他財物。皆名從癡起盜加行(文)。
邪婬○從貪起(文)論云。邪婬加行從貪起者。謂於他妻等起染著心。或爲求他財·名位·恭敬。或爲救拔自身他身。從貪著心起婬加行(文)。
從癡生者(文)論云。或住或行。不簡親疎(文)又云。世間衆人應失受用(文)餘文如今疏。決云。受持牛禁者。狗·牛等戒也。外道所修法也。所謂以宿命智見狗生天上。狗是天上業ナリト思テ狗ノ吽スルマネヲシナムトスルナリ(以上)。
然虛誑語從癡生者(文)神云。如外道論言。若人一因戲咲·二因嫁女·三因娶婦·四因婬女·五對國王·六因救命·七因救財起虛誑語。皆無有罪(文)決云。因戲笑(戲作誑語非罪)嫁娶(夫妻娶間誑語非罪)對女王(對后等說虛誑語非罪)救命(爲遁死誑語非罪)救財(爲惜財誑語非罪)此皆外道計也(以上)。
吠陀事。光云。諸吠陀。此云明。舊云韋陀訛也。卽是四吠陀論。及餘外道所有邪論。習學傳授謂言無罪。此等皆是雜穢語攝(文)麟云。吠陀。昔云韋陀(訛也)卽四吠陀論。一名阿由鞞陀。謂醫方諸事。二名殊。謂祭祀也。三名娑磨。此云等。謂國儀·卜相·音樂·戰法。四呪術。此四並是梵天所說。若定婆羅門種。年七歲外然師學。後學成就已。卽爲國師。其四鞞陀可十萬頌。口相傳據。不書紙葉(文)又云。餘邪論者。但在理外總名爲邪。卽餘外道所有邪論等(文)。
從二亦爾(文)麟云。謂從瞋生貪。從癡生貪亦爾。瞋及邪見從三亦爾者。瞋·癡二業道。類貪釋也(文)。
前念名根(文)麟云。有云。前念猶輕後念轉重故。前名根後名道。今釋。前能生後故名根。後正暢思名道(文)惠云。根·道義別者。能生後不善法名根。思所履卽道也(文)。
離惡加行根本後起(文)寶云。此有兩意。一離惡加行者。卽是離殺生加行。名善加行。根本·後起亦爾。二離惡加行者。謂離前方便。如欲受戒。離惡前方便。來入戒壇。周匝禮僧等。根本·後起亦爾(文)。
及餘依前相續(文)惠云。第二念已後作持無表。是今生未死。來生身未至未來餘依身前。所有表·無表相續生。名後起(文)。
四依者(文)義章(四聖種義)云。四名是何。一盡形乞食。二盡形壽著糞掃衣。三盡形壽樹下常坐。四者有病服陳棄藥。爲破比丘四種惡欲故。說此四。一破比丘爲食惡欲。受乞食法。二破比丘衣服惡欲。受糞掃衣。三者欲破比丘房舍臥具惡欲。受樹下坐。四破比丘湯藥惡欲。受陳棄藥。初乞食中。三門分別○糞掃衣者。外道法。死人之衣。火燒鼠嚙如是等衣。棄之巷野事同糞掃。衣名糞掃衣○樹下坐者。樹能陰覆事同半舍。不須造作。省事修道。是以依之。陳棄藥者。所謂大便除病易得。無妨修道(文)光(二十二處)舊大德等皆言。四依中陳棄藥是糞掃衣者。不然。陳久之藥他人棄之。名陳棄藥。出家少欲取而服之(文)。
第三究竟業道(文)惡業道也。光云。頌文總有四節。究竟業道。初兩句爲一節。次兩句爲第二節。次一句爲第三節。後一句爲第四節(文)。
究竟剎那等起事。光云。問。此言究竟。爲據因等起。爲據剎那等起。解云。此中據近因等起○又解。此中據剎那等起。如貪·瞋等必是剎那等起。餘准應知。亦約剎那等起。貪·瞋不善與貪·瞋業道同一剎那。雖無別體。根·道義別故。說根究竟業道。又解。通據因等起·剎那等起○三解中。初解非理。後二解俱爲正(文)寶云。今評論意。是剎那等起。不通餘解。所以知然。思俱轉中云二俱轉者。謂瞋心時究竟殺業。若起貪位成不與取或欲邪行○准上論文。究竟卽是俱轉時也(文)。
一一皆由三根(文)麟云。誑語由貪者。謂貪他財行誑取。瞋他故誑。如深河誑言淺等令他死。癡可知(文)善業道究竟不說事。光云。問。善業道究竟。何故不說。解云。前說善於三位中皆三善根起。已顯三根皆能究竟故。復不說(文)。
殺○於有情處(文)光云。問。何故殺等三種。言有情處起。不言衆具·名色·名等處起。解云。爲殺有情。爲罵有情。爲瞋有情。唯過重故。有情處起。殺等三種唯於有情。衆具·名色亦通非情。不言衆具·名色處起。殺等於總有情。名等三種雖有情攝。非總有情故。亦不言名等處起(文)。
唯邪見一(文)麟云。邪見一名色處起者。謂邪見撥無因果。假有情故亦非衆具。但緣五蘊四諦因果故。言名色處起。雖邪見亦撥無無爲。今亦約有爲說(文)第十卷論有四釋。一轉變緣。謂如今時名隨古昔名。詮此境詮彼境詮彼彼境。爲轉變。四蘊亦然。受等隨根境。緣彼境緣此境。轉變如名故。四蘊標名稱也。
誑語○於名身等處(文)寶云。誑語等皆緣異名·句·文。令他異解故。定名身等處起。此等皆是從多。非不少分亦緣餘法(文)光云。誑等三爲行誑等。巧作言詞必依名等。名等是語親正所依。以是勝故。言名等處起。誑等三亦雖託有情·衆具·名色處起。非親正依非是勝故。不言有情·衆具·名色起(文)。
俱死者能殺與(文)光云。夫成業道。命斷方成。非俱死·前死能殺生者其命已終至第二念可得殺罪。所以者何。至第二念雖所殺生其命不續。彼能殺者以受後有身別依生故。謂殺加行所依止身命已斷滅落謝過去。至第二念雖有別類身同分生。非是殺罪所依止身。此身曾未起殺生加行。成殺業道理不應然(文)惠云。以第二念方結業道。若俱死第二念。二人一時結來趣生。若能殺者前死。卽依來趣身。皆非此生攝。來生未曾作殺生加行。又能殺人前死。不可令所殺人成業道也(文)尋。凡身·語二業依意業而起。如云思卽是意業所作謂身語。若爾。今生依三根起殺加行人。命終受餘依身時。設雖不成身·語二業。定可成過去三根相應意業。其時過去所殺之人斷命之時。今意業則究竟。何於今意業。不立殺業之名哉。若彼意業得殺業之名者。俱生貪等則可爲業道耶。答。業道者。是色業非意業。彼表·無表必命終之時捨之。於後世身未發殺加行故。不能發根本。此是有宗之所談也。又今生所起之三根後世成之者。是法後得非其法體。何可爲業道哉。意業例之可知之。意業與色業雖爲能所發。得不得·成不成·捨不捨等之緣。隨應不同也。能可知之。
(以上續本義抄問答)
第二他殺成業道(文)神云。第八有半行頌。明共殺得罪·不得罪(文)惠云。軍等若同事者。雖時處同殺心不同。不得殺生業道(文)論云。於軍等中。若隨有一作殺生事。如自作者一切皆成殺生業道。由彼同許爲一事故。如爲一事展轉相教故。一殺生。餘皆得罪。若有他力逼入此中。因卽同心亦成殺罪。唯除若有立誓自要救自命緣亦不行殺。雖由他力逼在此中。而無殺心故。無殺罪(文)。
要具五緣(文)神云。初釋殺由。故思。要由先發欲殺故思。二釋他簡自及非情。三釋想。要他有情想。作殺加行簡自及非情想。四釋不誤殺。謂唯殺彼強不誤漫殺餘?人。具此四緣。名殺生業道(文)寶云。具三緣成殺生。一由故思。二由他想。三不誤殺。或開爲四。殺生爲一緣也。雜心論云有欲殺生心。當此論故思。衆生想。當此論他想。第三緣殺生。與此論不同。此論云不誤殺。直言殺生。不簡誤。俱斷前命兼上二緣。卽成殺罪。此據無簡別心。不誤殺者。如有欲殺強人誤殺?人。不成業道。此據有簡別殺。據義不同。義不相違(文)麟云。若依律疏。更加命斷。彼以他想卽是不誤。更不別說。又解。此中不誤殺言。已顯斷命故。不可說(文)光記如今疏。光云。一要由先發欲殺故思簡無殺心。二於他有情。他言簡自。自殺不成業道。有情簡非情。殺非情不成業道。三他有情想。簡自想非有情想。四作殺加行。簡無加行。五不誤而殺。不誤簡誤。殺顯果滿。謂唯殺彼所應殺者。不漫殺餘。此則簡誤。誤殺不成業道。殺之字通加行不誤(云云)問。頌ノ不誤ノ誤ノ字通殺加行貌如何。若如此釋者。不誤殺爲第四緣。殺加行可爲第五緣哉。答。長行云。作殺加行不誤而殺(文)准此文。次ノ不誤殺ノ上ニ應キカ有作殺加行ノ言故。下ノ殺ノ言ニ含加行不誤ヲ歟。故作殺加行第四緣。不誤殺爲第五也。
問剎那滅蘊(文)光云。問。於現在世。剎那滅蘊自然不住。如何成殺生。又解。於剎那剎那滅蘊。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如何成殺生(文)寶云。正量部問也。問意云。如是有部宗云。有爲蘊剎那間滅不得客因。如何成殺。謂過去已滅。現在間滅。未來未至(云云)。
答息風名生(文)光云。此卽初師。出入息風名生。依身心轉。若有能令以刀杖等斷現在息。無有勢力引同類息至生相。不續至生。爾時名殺。明知殺未來蘊(文)寶云。息風名生令息後念不續名殺。非是令前念滅名之爲殺。如滅燈光·鈴聲名殺者。正量部同許。燈焰·鈴聲剎那自滅不得客因。吹燈令滅。執鈴斷聲。但令後念不生。非令前滅。故爲喩(文)惠云。第一說斷息風名殺。不正義。胎內前四位無息風。殺應不成業道。故五分律云。若人若似人。似人卽胎內前四位也(文)。
或復命根名生(文)光云。生是命根。若有能令以刀杖等斷現世命。無有勢力引同類命相續至生相。爾時名殺○(文)餘文如今疏。寶云。命根爲生後解爲正。與正量等同故(文)惠云。問。若但有一念命殺。得罪不。答。亦成。乃至一念應生不生。皆名殺生也。唯此非餘者。唯此。是未來有一念命者。非餘。是現在一念命ヲ殺不成業道。名非餘也(文)意云。乃至一念モ應ヲ生不ト生者。臨命終期。最後一念命根有未來ニ人ヲ殺シテ其ノ未來念命根ヲ令ムルモ不生。成業道(爲言)唯此者。指有未來ニ一念命根也。非餘者。現在一念命根也現在命自不住故。雖有殺義。不成業道也。
又解若據斷體(文)光云。兩家釋生義雖有異。若論殺義。皆殺未來。又解。若據體斷。唯殺未來。若據衰用。亦殺現世。義皆無妨。婆沙一百一十八云○。然無評家。前據體斷名殺。後兼斷用亦殺現在。義並無違。此論意同前。若據衰亦同後說(文)問。就然無評家義。滅盡定滅心心所法時。付體斷。以滅未來之義。爲正義(見)殺生·滅定雖異遮法其理可同耶。答。實付體斷論之者。可限未來歟。但論衰用。通現在云。師強無失故。於二說無正不歟。但於滅盡定例難者。彼見婆沙論文。以體斷義。云應作是說。故任現文。以體斷云正義歟。今文相不爾故。云然無評家也(以上決之趣)五蘊中殺何蘊事。麟云。婆沙云。問。諸蘊中殺何蘊得罪。有說。色蘊。唯色可爲刀杖等所觸故。有說。五蘊。問。四蘊無觸。如何可殺。答。彼依色轉。色蘊壞時彼不轉故。如破瓶時乳等亦失(文)。
盜具五緣(文)光云。一要先發欲盜故思。簡無故。二於他物簡自物。自盜不成業道。三起他物想簡自物想。若於他物作自物想。不成業道。四或強力劫。或後私竊起盜加行。從此至彼。簡無加行。五不誤而取令屬己身。不誤簡誤。誤取不成業道。取屬己身。取顯離處(文)神云。明盜業道亦具四緣。一要先發欲盜故思。二於他物。三起他物想。或竊起盜加行。四不誤而取令屬己身(文)惠云。問。若盜塔物何處得罪。答。正理有二。一佛邊得罪。一云守護邊得罪。若爾。守護人自盜。應非業道。前說爲善也。若盜二國中間無主物。國王邊得罪。若盜己僧物。未羯磨。十方僧邊得蘭罪。不夷第罪。以不滿五錢故。若羯磨了。卽羯磨僧邊得罪(文)。
第三明婬(文)光云。邪行義准亦有五緣。一起婬故思。簡無故思。准前應有。二所不應行。簡異自所應行。頌中有此。三所不應行想。簡異應行想。若於所不應行想作應行想。不成業道。想亦准前必應有故。四起邪婬加行。簡無加行。准前應有。五不誤而婬。簡誤。從前流來。如長行說(文)論云。旣不誤言亦流至此。若於他婦謂是己妻。或於己妻謂爲他婦。道·非道等但誤心。雖有所行而非業道(文)邪婬五緣事。神·寶不見之。今疏同此歟。
有四種行不應行(文)光云。一於非境。故懷侵犯。惱他勇深故。二於非道。雖不侵他。縱逸重故。三於非處。鄙穢之事無慚重故。四於非時。損胎及兒幷破戒故。由斯過重。皆成業道(文)。
四於非時(文)惠云。非時。有說。若夫主許受齊戒後行。卽犯。若不許受齊戒行。不犯。若於強人婦作?人婦想。一說不成業道。一說成。以事究竟故。後說勝也。
於苾芻尼行(文)論云。於苾芻尼行非梵行。爲從何處得業道耶。此從國王不忍許故。於自妻妾受齊戒時。尚不應行。況出家者(文)光云。於苾芻尼至得業道耶。問。尼不屬他。望誰結罪。此從國王至況出家者者。答。有兩解。一云。此從國王得罪。行非法事不忍許故。第二說云。於自妻妾。受八戒時。尚不應行。況出家者。以輕況重。但有侵陵。卽成業道。犯罪雖同。妻等非時。尼是非境。雖有兩解。後解爲勝。正理云。苾芻尼等如有戒妻。若有侵陵。亦成業道。有說此罪於所住王。以能護持及不許故。若王自犯。業道亦成故。前所說於理爲勝(文)准此釋。初解從國王得罪(易知)第二解如有戒自妻。雖無所對。但有侵陵。成邪行罪(爲言)光。以輕況重(文)輕ハ(自妻)重ハ(苾芻尼)犯出家者。其過重事。可知之。今疏擧重況輕(云云)其云重云輕。指何物耶。麟云。第二解於自妻妾乃至況出家者擧重況輕者。佛重王輕(云云)決云。此釋意。擧重況輕者。犯自妻輕。於王邊得罪。況犯苾芻尼。尤咎重。從佛邊可得罪釋歟。何第二解釋與前解異(以上)惠云。若犯出家者。自妻妾尚情欲重。受齊戒時。尚不應行。況犯出家不應行。易是轉更可行也(文)此釋心婬情欲輕重歟。可知之。
二解事。寶云。論此從國王至況出家者。答也。此論引自妻爲例。而釋從國王得。更無異解(文)麟云。新云。此引自妻爲例。示釋從國王處得度。更無異解(今章旣分兩解。但今犯卽得罪。不說於王邊得也。以上)正文云。如論文者。是似一解。頌疏何爲二解耶。光記。正理論爲二解。與頌疏同。寶記云○(如上下引)更無異解(文)。
所餘皆於王得(文)惠云。國王邊得罪者。設王自犯。亦成業道。餘一切守護人邊得罪。通卽皆於王邊得罪。若貨女。與價無罪。若不與。亦於王邊得罪也(文)。
要具四緣(文)神(幷)寶同四緣(見)。
解所說義領會(文)光云。相領解卽成業道。非要被誑印可方成(文)問。領解者。意識領解歟。耳識領解歟。此論問難也。意云。若識已聞正解名解。言所詮義意識所知。而能誑語表·所誑耳識俱時滅。所誑意識正解之時。彼能誑者無有表。若爾者。此業道唯無表ノミナルヘシ若耳識正聞能解名解。雖無唯無表業成業道失。如何耳根正聞可名耳識能解耶(爲言)此問難ヲ答云。論云。善言義者無迷亂緣。耳識已生。名爲能解(文) 光釋此文。云耳識能解。云意識能解(兩釋)然云。雖有兩解。意謂前勝(文)。
付之五識無分別也。何云耳識能解耶。答。虛誑語業道旣通表·無表。故耳識正聞能解之。釋順業道義歟。但於耳識無分別云難者。雖無計度隨念。非無自性分別。是以下釋中。以耳識名正聞名能解。以意識名已聞名正解(見)正·能之言宜思之(以上續本義抄趣)惠云。解所義者。若所誑者不解言語及不信。卽雜穢語攝(文)麟云。雜穢語寬餘不所攝。卽雜穢語攝(云云)問。誑言有多字。領何字時成業道耶。光云。雖誑語有多字。最後字俱生表·無表成業道。或所誑者聰慧故。聞少誑語懸解後義。如是人。隨於何時所誑解義表·無表業成業道。前字俱行表無表加行。後字俱行表·無表後起(文)惠云。問。如誑有二十字。何字結罪。答。若鈍根。二十了方得罪。若利根者。說五字時。前人卽解得罪。前四字爲加行。第五字爲根本。餘爲後起也。問。何故殺了方成業道。誑卽解義方成業道。答。據義不同。殺卽命斷。誑卽解義(云云)。
四不誤(文)問。不誤貌如何。答。實不見起見等想發言。是不誤誑語也。若不見起不見想。非誑言。可謂誤歟。
經說誑言有十六(文)正文云。論云。經說諸言有十六(文)知誑字誤。
諸言十六事。神云。經中諸言略有十六。或不見·聞·覺·知。意謂不見聞·覺·知。他人問時答言我見·聞·覺·知。或於所見·聞·覺·知。意謂見·聞·覺·知。他人問時。答言不見·聞·覺·知。此八種皆違境背想故。名非聖言。若於不見·聞·覺·知。意謂不見·聞·覺·知。他人問時。答言我不見·聞·覺·知。或於所見聞·覺·知。意謂見·聞·覺·知。他人問時。答言我見·聞·覺·知。此八種順境稱想。名爲聖言(文)聖言事。惠云。婆沙一百七十云。何故此語名非聖言。答。聖正也善也。是非正非善言也。非聖身中起故。不善性故。非聖成故。非聖說故。得非聖果故。故名非聖言也(文)。
若境由○爲所覺(文)光云。婆沙百二十一云。見·聞·覺·知是根非識。然擧識者。顯眼等顯根必由識助方能取境。以同分根能有作用非彼同分故(文)惠云。問。有部眼根見。如何言眼識證等。答。由識助故。或擧能依顯所依(文)。
次言餘三者(文)光云。婆沙一百二十一云。問。何故眼等三識所受。各立一種。而鼻舌身三識所受。合立一種名爲覺耶。尊者世友說曰。三識所緣皆唯無記境無記故。根立覺名。又以三根唯取至境與境合故。立以覺名。大德說言。唯此三根境界鈍昧。猶如死屍故。能發識說名爲覺(文)。
皆通三性(文)第二卷疏云。色·聲二從善心力等起身·語表。是善性。若從不善心力等起身·語表。爲不善。從無記心等起身·語表。名無記。色·聲二非自性善·惡。約能發心判爲善惡(文)。
謂無記性如死(文)麟云。是無記性如死無覺者。無記性是世友義。如死無覺是大德義。彼論有云。以三根取至境與境合故。立覺名。所以知三合。覺者。經。告鬘母言。所見·所聞·所知·所覺。旣離所見·聞·知外別立所覺。故知三境是所覺。能覺卽是鼻·舌·身三也(文)取至境三根名覺心。境合覺觸云心歟。今疏無記無覺立覺名者。色·聲·法通三性故。有レハ覺義。故ニ不及立覺名。香等三無記無覺。故約能證者立ツト覺名云心歟。
依經部宗(文)論云。有餘師說(文)寶云。此引經部餘師釋也(文)神云。有餘正量部師說(文)光云。有餘經部師說。若是五根現量。所證五境以分明故。名所見。若依教量從他傳。說六境。名所聞。若依比量運自心以種種理比度所許六境名所覺。若意識依現量證六境。名所知。若意識親從五識後起。現量證五境。若在定意識。現量證法。或在定意現量亦能通六境。於五境中。一一容起見等四言。於第六境。四種內除五根所見。有餘所聞等三(文)寶云。五根證五境。總名所見。若他傳說五境等。名所聞。內心以種種理比度所許。名所境。若意識證。名所知。准此意。比度知名覺。證知名知。由此五境皆容具四。第六法境非五現證故。不得名所見。有餘三也。可傳聞·比知·證知故。由此覺名目意比知。非無所目(文)麟云。五根現量所說五境名見者。此師意。眼觀見色。身觀聞聲。乃至身觀覺觸。總名見(文)決云。若意現量證得六境名爲所知者。現量ニ見色等アテ。ムノシカリツル色哉ナト思。決定ノ意識所知六境。是云所知也(以上)。
先軌範師(文)光云。學瑜伽論者。名先軌範師(文)寶云。論主叙經部義也(文)神云。經部先代軌範師說(文)。
眼所現見名所見(文)光云。眼現量所現見色。名爲所見。所以唯見名爲見。色境顯現最分明故。眼唯見。若依教量從他傳聞六境。名所聞。若依比量自運己心諸所思搆六境。名所覺。又依現量耳·鼻·舌·身自內所受四境。及意根現量自內所證六境。名所知。若依此釋。見唯在眼。聞·覺唯意。知通耳·鼻·舌·身·意。於六境中色境容起四種。聲等五境容起聞·知·覺三。此中六根六識法境攝故。故不可別說(文)麟云。與前說異者。此但眼名見。不同前說五根總名見。故異。餘稍同。正理破云。曾無聖教言耳見聲鼻見香。如何五境皆名所見。故彼二師義無端緒(文)自內所受(文)麟云。自內所受及所證別者。謂自根證境名自內所受。意識證境名所證。故異(文)。
色境具四(文)惠云。色具四言說。見色·聞說色·覺色·知色。聲等具三者。聞聲·香·味·觸·法。覺聲·香·味·觸·法。知聲·香·味·觸·法也(文)見聞覺知異說事(私注之)。
毘婆沙師意。眼識所證色境(所見)耳識所證聲境(所聞)意識所證法境(所知)鼻·舌·身三識所證香·味·觸(所覺)。
經部師意。五根所證色等五境(所見)意依教量傳聞六境(所聞)意識依現量證六境(所知)意識現量證六境(所覺)以上五境一一具見等四。法境具所聞等三。
軌範師意。眼所現見色境(所見)意依教量傳聞六境(所聞)意依比量知六境(所覺)耳·鼻·舌·身依現量自所證四境(幷)意依現量所證六境(所知)以上眼唯見。意聞·覺·知。耳·鼻·舌·身唯知。六境中色具四種。聲等五境具聞·知·覺三。法境攝六根六識。故不別記也。以上能能可思之。
一染汚心(文)麟云。一染汚心者。謂見他朋友欲令他離間。發此惡心故。名染汚(文)。
若他壞不壞(文)光云。二發壞他語。若他壞·不壞。但領解時。卽成離間語。故正理四十一云。發離間語他領剎那表·無表。名本業道。有餘師說。他壞方成。若爾。聖者深固難壞。應無壞聖離間語罪。然壞聖者。獲罪旣深。由此應知。前說爲善(文)決云。問。誑語不信不成。離間語何故不壞成業道耶。答。誑語他聞之不信之時不成之。誑語所望。令他成異解。旣不信異解。何成之。離間語信之故。壞·不壞成之(以上)。
毀呰於他(文)麟云。非愛謂染心者。謂非教誡師呵責弟子等心也(文)光云。謂本期心所欲罵者。解所說義。業道方成。非要生惱。若他惱·不惱。俱成麁惡語。故正理二十一云。正發麁惡語他領解剎那表無表業。名本業道。有餘師說。他惱方成。若爾。聖人具忍力者。旣不可惱。罵應無過。然罵賢聖。獲罪旣深。由此應知。前說爲善(文)寶云。一以染心。二發非愛語毀呰於他。三前人解義。四不誤。所罵解時。成其業道(文)。
諸染心語名○(文)光云。此師意說。雖有獨起雜穢語。若前三語起時。必兼雜穢。然雜穢語他不領解非四語業道收。故婆沙一百七十云。謂如有一獨空閑處。作如是說。無惠施。無親愛。無祀祠。如是等語惡行。世間有情不生領解。非四所攝。准彼論說。更加一緣。所謂解義(文)光(十七)云。問。若三語起必兼雜穢語體。名俱起雜穢語。若離前三語起倭歌等。名不共雜穢語。總言之。若三語俱起。有三表·三無表。若四語俱起。有四無表。故衆事分明。受五戒人一時俱得五表·五無表。彼善業道旣得俱起。不善業道理亦應然(云云)。
有餘師說(文)光云。此師意說。異前三語。染心所發方名雜穢。皆是獨起雜穢語也。前三語起時。不兼雜穢。有此不同故。叙異說(文)神云。有餘師說。異虛誑等前三種語。外所有一切染心發言。非卽前三語獨起雜語。謂佞歌及邪論等有五種。一佞。二歌。三邪論。四等謂染心所發悲歎。五及諸世俗戲論言伺。異前三語。染心所發一切。皆是雜穢語收(文)論云。佞。謂諂佞。如有苾芻。邪命居懷發諂佞語。歌詠。如世人以染汚心諷吟相調。及倡伎者爲悅他情以染汚心作諸詞曲。言邪論者。謂廣辯說諸不正見所執言詞。等。謂染心所發悲歎。及諸世俗戲論言詞(文)惠云。佞(奴定反)者諂媚。說文云。巧媚也。倡伎者(上處揚反憑倚也)倡樂。三蒼。倡俳也。伎謂藝能也(文)。
輪王出世(文)神云。問。劫增輪現時亦有歌詠。如何不是雜穢語收。答。由彼語從出離心發。歌詠之中。毀呰十惡。讃嘆十善。能引十善。出離三塗。非預染心。如佛詠言。煩惱深無底。生死海無邊。度苦般未立。云何樂睡眠等(文)惠云。出離者。歌詠此法言等也(文)。
有餘師言(文)光云。有餘師言至不成業道者。叙異說。爾時亦有染心發言。由過輕故。不成業道。故前文言。語惡業道於語惡行不攝加行·後起及輕·是此師義。彼輪王時雜穢語。雖他領解。非業道攝。不發無表故(文)此師意北洲綺語過輕故不成業道之義也。此不正義也。正義意北洲歌詠。正是獨起雜穢語故。雖非極重。成業道也。輪王時歌詠。發從出離心故。非業道攝(爲言)。
於他財起非理欲(文)光云。他物簡自。自貪不成。理亦應說猶情起貪而不說者。影顯可知。謂於他物非理惡欲屬已非他。力謂強力。竊謂私竊。起力竊心貪求他物。如是惡欲。名貪業道。此貪唯是修所斷貪。於修斷中貪著己物。亦非業道(文)論云。有餘師言。諸欲界愛皆貪業道。五蓋經中。依貪欲蓋。佛說應斷此世間貪故。有說。欲愛雖盡名貪。此惡行中攝麁品。成業道(文)。
輪王北洲貪等(文)此釋應有貪業道之下歟□□□明之歟。於北洲。雖有行欲事等。非惡欲他財之貪故。非業道攝(矣)。
如契經言(文)此經中有十一不同(光·寶·神同之)光云。總有十一不同。一無施與。二無愛樂。三無祠祀者。此三皆是謗因邪見。見集所斷(文)。
今疏無施福者。施檀施。福約セハ果ニ得ル福ヲ施ナレハ。因ヲ云施福ト歟。戒福·修福同之。戒戒波羅蜜。修定也。決云。修福者定也。今祠祀者。定是神用自在義。故云祠祀(以上)光云。四無妙行無惡行者。此總撥妙行·惡行。亦是謗因邪見。見集所斷(文)無妙行者。除施戒修外禮佛讀經等一切妙行ヲ撥無スル也無惡行者。此亦總殺等一切惡行撥無也。光云。五無妙行惡行業所感果異熟。此是總撥業所感果。謗果邪見見苦所斷(文)又云。六無此世間。七無彼世間。此二通謗因果。謗因是集所斷。謗果見苦所斷(云云)今疏釋在之。又云。八無母。九無父。此二是謗因邪見。見集所斷(文)寶云。有說。彼諸外道。謗無父母感子之業。不謗其體(文)光云。十無化生有情者。此通謗因果。婆沙釋曰。諸外道作如是說。諸有情生。皆因現在精·血等事。無有無緣忽然生者。或撥無感化生業。或復撥無所感化生(文)又云。十一世間無有沙門或婆羅門是阿羅漢。此三是謗聖邪見。見道所斷。隨其所應。彼經具顯謗業·謗果·謗聖邪見。此頌擧初撥善惡業等言。攝後傍果·謗聖。若依婆沙等文。更說謗滅邪見(文)寶云。十一世間無沙門·婆羅門·阿羅漢(文)今疏云無世間(文)爲一種撥無者見如何。旣云無此世間無彼世間(文)此外又何云無世間耶。恐今疏無世間(文)無字剩歟。
大永二年八月六日抄之畢。擬講英憲。
(永祿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以彼自筆寫之畢。阿闍梨淨實)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七(頌疏論本第十七)
謂貪等相應思(文)貪等轉故思轉者。轉者起也。貪等起。思卽起也。貪等行故思行者。貪等遷流遊行。思卽行。如此隨貪勢力故。思造作依託貪故。貪等三與思爲道。重心云。貪業道貪造作。瞋業道瞋造作歟。光云。如彼貪等勢力。而思有造作故。貪等是思依託處故。名業之道(云云)麟云。以思依貪等轉故。如人依道。此貪等體雖非業。是業之道(文)。
思所遊故(文)問。云所遊履。云所依託。意如何。答。於道所依義所依託所行義(所遊履)在之。如人依道遊行。思依貪行轉也。光云。前七體是業。身·語業性故。亦業之道。爲彼思業所遊履故。由因等起身語業思身語業爲境轉故。名業道(云云)。
業道者具顯業道業業道(文)麟云。謂前七業業道類。貪等三業之道類。雖彼不同。而一業道名通兩處故。此兩類總得名業道(云云)。
一業爲餘業一道爲餘道(文)一業爲餘業者。一業名爲餘業名也。一道爲餘道者。一道名爲餘道名也。十同名業道故ヲ釋スル也。一業道名同十。與云業道也。其業道性·類雖不同。業道名同ナリト。爲言。惠云。一業名通三業。一道名通十道。如車牛名通一切車牛也(文)。
於典籍中(文)經典也。意云。說識住經典中云也。
四識住事。第八卷疏云。如經言。識隨色住。識隨受住。識隨想住。識隨行住。四是所住。識是能住。識所住故。名四識住(文)。
離殺等七(文)麟云。離殺生等七至類前應釋者。前釋不善業道。今善業道與上是同故。類前釋(云云)。
義便明斷善(文)惠云。由十業道中有邪見。明邪見次便。明斷善也(文)光云。義便明斷善。一問。惡業皆與現善相違。諸斷善根由何業道。二問。斷善·續善相云何(文)夫善根者。信因果理。知因果道理思也。邪見亘善惡撥無果報也。邪見中上品圓滿邪見起ツヨル時無始已來所數習。生得善根斷也。生得善被斷時。云斷善根本時也。不至此位前。邪見緩故。斷善加行位云也(已上禪談抄)。
唯有上品(文)惠云。問。九品邪見皆能斷善。如何言唯上品邪見能斷善。答。據實。九品邪見皆能斷善。此言唯上品者。據第九品都盡處說也(文)今疏唯有上品者。上上品也。此則擧九品善根斷盡位也。夫斷善相。如修道智慧斷修。或先起下下品邪見。斷上上品善根。乃至起上上品邪見。斷最微細善根。順逆相對可知之。是以發智論第二云。云何微俱行善根。答。斷善根時最後所捨。由捨彼故。名斷善根(文)微俱行者。最後所捨是微細故。今論云。如是說者。漸斷善根。謂九品善根。由九品邪見。逆順對漸次而斷。如修道斷修所斷。或卽下下邪見能斷上上善根。至下下善根上上邪見所斷。若作是說符本論(文文)本論文。上所引發智文也。
所斷欲生得者(文)決云。斷善者。必是未離欲者也。未離欲者。身中無色·無色善根。離下地縛。必得上故。故離下地染時。得上地功德。旣未離欲也。何有色·無色之功德耶。故斷善者。唯斷欲界善也(已上)。
加行善先已退(文)惠云。加行善有九品並發。我皆在加行時捨也。今言斷九品。據生得說也(文)。
一切邪見皆能斷善(文)光云。若有漏無漏緣·自界他界緣邪見皆能斷善。無漏緣·他界緣。邪見雖境不隨增。同類遍行因亦增邪見。有強力故亦能斷善。又解。雖境不隨增。相應俱有因。亦增邪見。有強力故。亦能斷善(文)意云。無漏緣·他界緣。邪見於所緣境不隨增方。雖其力劣。爲同類遍行因。作隨眠隨增方。強盛故有力。能斷善根云也。有餘師說者。以不隨增境界。他界緣·無漏緣邪見勢力劣也存。不斷善根云也。惠云。餘師意。他界緣不緣自界因果。無漏緣不緣有漏因果。故不斷善。破云。雖不緣自界及有漏因果。還緣他界因果及無漏因果。故言一切也(文)。
漸斷者(文)麟云。言漸斷者。是正義。如修道斷修惑。有餘師云。九品善根。由一剎那邪見頓斷。如見道斷見惑。有說。斷九品善。終無中出。如見道中。如是說者。通出不出。如斷修惑(文)。
論云若彼律儀(文)論云。有餘師說。先捨律儀。後斷善根。末易捨故。如是說者。若彼律儀是此品心所等起果。此品心斷捨彼律儀。以果與因品類同故(云云)光云。此釋二俱捨。一叙異說。二申正義。此叙異說。因彼善根發得律儀故。善根是本。律儀是末。末易捨故。所以先捨。本難除故。所以後斷。如是說者至品類同故者。此申正義。九品善根能發九品律儀。若彼律儀是此品善心所等起果。此品善心斷時。卽捨律儀。以果律儀與因善心品類同故。若加行善所發律儀。斷善加行位捨。捨彼善故。正理云。諸律儀果。有從加行。有從生得善心所生。若從加行善心生者。律儀先捨。後斷善根。然斷善根加行根本。皆名斷善。依此故。說斷善根位捨諸律儀。若得生得善心生者。隨斷何品。能生善根所生律儀。爾時便捨。能等起隨彼捨故(文)准此釋。今疏諸律儀果有從加行已下文。正理論也。此文云。律儀先捨。後斷善根(文)同今論不正義有餘師說故。解云下會之。言先捨者。據先加行位捨也(云云)意云。加行善心所發律儀。斷善加行位先捨之。以此望正斷善位。加行善所發律儀先捨。生得善後斷之也。若以加行善望。加行所發律儀一時捨之。非有前後。故正理論文。同今論正義。不同不正義也。
加行善事。麟云。加行善所生律儀者。從聞·思等慧所生也。得善者。卽生得慧也。
人趣三洲(文)光云。惡趣染慧不堅牢故。不能斷善。不染慧不堅牢故。不能入聖。言不染惠義便。兼擧天趣中有生處得智。現見善惡諸業果故。不撥因果亦無斷善。不在北洲。彼無極惡阿世耶故。不能斷善(文)麟云。女身皆能斷善。此是正義。以本論云若成女根定成八根故。知通女。有餘師。唯男非女。欲勤·慧皆昧鈍故。違本論非正(云云)論云。如本論說。若成女根。定成八根。男根亦爾(文)斷善人也。寶云。扇搋等身志意不定。不能斷善(文)。
見行斷非得(文)麟云。此斷字通上下者。向上謂見行斷。向下謂斷非得爲體也(云云)光云。躁動不定。不能堅執。不能深入。名愛行者。堅深不動。若能堅執。若能深入。名見行者。由斯理趣。非扇搋等能斷善根。愛行類故。如惡趣故。故正理云。謂見行者惡阿世耶極堅深故。彼惡意樂推求相續故。名極堅。見遠隨入故。名極深。心極堅深故。能斷善。諸愛行者惡世耶極躁動故(云云)。
續善疑有見者(文)光云。疑有二。一疑有。二疑無。疑有能續善根。疑無不能續善。此中據疑有說故。言謂因果中有時生疑此或應有。卽續善根。或生正見。定有非無。此是正見。能續善根。善得初起。名續善根。頌言疑有見者。有唯在疑。或唯在見。或通上下(文)問。以疑有心續善根者。疑有心直續善歟。又起正見續善歟。答。疑有心直續善也。付之起猛利邪見斷善根者。僅疑有心現前時。輒不可續善。例如疑無心現前時不斷善。撥無邪見圓滿時斷善根。如何。答。生得善。無始已來生生繫屬。數習殊猛也。故斷事難也。續事易也。仍疑無心不斷善。疑有心斷善也。
此或應有(文)麟云。此或應有者。謂是先執爲無。復或應有也。正理云。續善根位。或由因力。或依善友。於因果欻復生疑。所招後世。爲無爲有有於因果欻生正見。定有後世。先執是邪。爾時善根得還續起(云云)又云。言或發正見者。婆沙云。誰住疑心續。誰住正見續。有作是說。轉身續者。住疑心續。現法續者。住正見續。評曰此不決定(文)。
疑無斷善(文)正文云。有何證言疑無斷善。光師但言疑有能續善根。疑無不能續善。不言斷善耶。然麟云。疑無斷善者。謂於因果中生疑無心。此或應無。從此生於邪見謂定無。便斷善也(云云)可思。
九品頓續(文)寶云。論。有餘師言九品漸續。述異說也。論如是說者。至氣力漸增述正義也。婆沙云。評曰。應作是說。九品頓續漸次現前。乃至應從地獄死當生地獄者。三品善根。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當生傍生鬼。六品當生人天九品(文)從地獄生地獄等者。漸次現前之貌歟。
現謂現世(文)現身續善者。下所明意樂壞等人也。
除造逆事。造逆罪斷善根者。現身無續善。必轉身續善也。轉身續善中。緣力斷善者。將生時續善根。將生時者。中有末心地獄生有欲現前時也。因力斷善者。將沒時續善根。因力斷善者。執強ノ地獄ノ果報ノ終アテ不改斷善ノ思也(以上禪談抄)今疏。若由過去○等。明因力斷善也。若由現在○等。明緣力斷善也。神云。若由久習。內因力強故。後將死時方續。若由惡知識。外緣力弱故。於前中有將生續。由自他力。應知亦爾(云云)問。因力斷善者。於何時續善耶。答。地獄壽已將沒。沒時續善也。付之述テ地獄初能知ト於地獄ニ生所得ノ智惠アテ知業因業果ヲ見タリ。若爾初生時無苦患モ歟。又地獄不現前邪見業道事。現見業果故イヘリ。若爾者。初生時可爲續善耶。答。婆沙淨達釋。地獄初能知者。除無間地獄。或除因力斷善云。二釋在之。初釋。受苦無間。初生時苦受逼迫。無信因果見タリ次釋。無間。初生程不受苦信因果。受苦已後。受苦無間也。因力斷善物。無間罪人中。過失殊深重。初生時受苦無間也。可意得歟(以上禪談抄)決云。或抄出云。於地獄初生時。若以正見見業果者。不起邪見。亦能續クヘシ善根。若以無記心見業果者。不起邪見。不ルヘシ續善根。然地獄初生之時。有生所得智。知前身造業者。生所得智不ルカ必可キニ善ナル故。以無記心見業果者。將沒時續善(云云)無咎(以上)。
又愛樂壞。正文云。論云。意樂壞(文)神云。又意樂壞。非加行壞。斷善根者。不入地獄故。於現身續。若意樂壞。加行亦壞。入地獄故。要身壞後。方續善根。見壞戒不壞。應知亦爾(文)光云。意樂壞·見壞。謂起邪見。非加行壞。戒不壞。相儀中護。加行壞。戒亦壞。相儀亦不護。故正理云。謂世有人撥無後世。名意樂壞。而不隨彼意樂所作。非加行壞。見壞戒不壞。見壞戒亦壞。斷善根者。應知亦爾(文)決云。意樂壞者。起邪見撥無後世也。此人以意樂壞。雖捨戒行。且守威儀不失法則故。云非加行壞。加行者。本所持戒法則歟。起邪見雖撥無後世。於不壞先所持戒法則。故過輕。現身能續善根也。見壞(意樂壞)戒不壞(非加行壞)云同事也(以上)。
相儀中護名戒不壞(文)相儀者。外相威儀ヲ護ルヲ名戒不壞(爲言)此則對內起邪見撥無律儀歟。
有斷善根非邪見(文)麟云。義便對邪定爲四句。布剌那。昔云富樓那(記也)邪定。謂造逆入無間。是邪定聚攝。未生怨者。謂阿闍世未生之時預記。是界能害父王。是王之怨。以未生時記故。名未生怨(文)上明造逆人斷善之續善位故。其義便對邪定爲四句歟。惠云。梵云布剌拏。此云滿。出時物之皆滿。舊云富樓那及蘭那。皆訛也。
天授三逆事。寶云。天授。舊云提婆達多。此人破僧·出佛身血·殺阿羅漢。故是邪定。亦斷善根。故是俱句(文)問。達多何時續善耶。答。命終時南無唱時續善也。付之旣造三逆罪斷善根。因力斷善者也。將沒之時可續善耶。答。惡至極還成善緣也。達多深重惡人。地獄火炎纒身。現前大地破烈現身到無間城門。轉識受生之中有僅一剎那。大身體現身如入無間地獄。如此現身最後。善惡因果信力忽現前。歸依心此身內起故。造逆斷善ノ者ナレトモ依別緣力現身續善也(已上禪談抄)。
且初一者謂離所餘七惡色業(文)光云。正理破云。又說加行造惡色業。色言太增。無色無容先加行造。俱舍師救云。色無太增。說色業故。若不說色。卽非定顯業是色故。若言加行。定是色故。卽不說色。次亦可加行定是業。亦不須說業。業亦太增故(文)加行定有表ト定ムル故。正理如此難歟。俱轉者。以業道望思說俱轉。云一俱轉。云二俱轉。一二思外業道數也。
第二一者謂先加行遣使(文)麟云。謂身二業語四。除邪婬。以無此遣使義(云云)此一俱轉意。遣他作殺等。根本成時唯無表。表無也此根本成時。使住ストモ貪瞋等。本主應有起善無記心故。此善無記非業道故。此位ノ思ト殺等隨一ト俱起故。一俱轉也。從又此根本成時。起ストモ慢·疑等煩惱。其モ非業道故尚一俱轉ナルヘシ。可思之。今略之歟。光云。正理破云。若先加行所造惡業。貪等餘染及不染心現在前時。隨一究竟。經主唯說不染汚心。此有太減。以慢·疑等染心起時。亦有由先加行所起業道成故。俱舍師救云。論主意別。以不染心定一俱轉。若染汚心卽不決定。雖慢疑等現在前時與一俱轉。若貪·瞋等現在前時。卽二俱轉以染心濫。略而不說(文)惠云。不善業道俱轉中。不染心中殺等隨一究竟。如何有不善思與殺業道俱轉及善中俱轉也。七俱轉。染心得善戒。旣染心。如何有不善思與善業道俱轉。答。謂業道隨與同時善不善思俱時轉。雖性不同。以與業道俱時生故也(文)。
二俱轉者(文)決云假令起瞋行殺之時。所起瞋俱起之思。與瞋俱轉。又與殺俱轉。故一思ト瞋殺二業道ト俱起。云二俱轉也。問。遣使殺等隨一究竟。自貪等隨一現前時。有二俱轉可云耶。答。可云二俱轉。進云。於二俱轉中不出之。付之旣遣使誑等六隨一究竟。自又貪等三隨一現前。旣是二俱轉法也。何不出之耶。依之正理論中出之見タリ。答。是正理論師難今論二俱轉語也。俱舍師救云。後三俱轉中。言貪等隨一。影顯前二俱轉中亦有貪等隨一現前。前一俱轉中。已說不染心。影顯後二俱轉中亦有不染心。論主文巧。前後顯中不欲繁詞。故不別說(文。以上)。
說雜穢語不說誑等事。麟云。問。何不說誑語等三。答。誑等染言必兼雜穢。二俱轉故不言也(文)說誑語等兼雜穢故。三俱轉故。不出之也。。
三俱轉者(文)光云。謂以瞋心。於屬他人鶏鴨等生。正斷正命已。亦離本處故。於爾時瞋·盜·殺三與思俱轉(云云)問。前殺由瞋究竟。盜由貪究竟(文)今何言盜由瞋耶。答。依不異心究竟云也。謂殺·盜二同一瞋心究竟也。前文依異心究竟。云盜ハ貪殺ハ瞋ト也。光二釋中。後釋意。寶同之。
又先加行遣使(文)麟云。又先加行遣使殺等者。論文俱言加行造惡色業。不言遣使。理實。若加行定。非唯遣使。自作亦得。如先作殺加行後方死等。或先燃火後燒物等。或先發言後方解等。如是等類。並是自業相成(文)。
第一四者(文)光云。問前三語起必兼雜穢。表·無表業四各別耶。解云。前三語起。同時別有雜穢語體。名俱起雜穢語。若離前三語起佞歌等。名不共雜穢語。總言之。若三語俱起。有三表·三無表。若四語俱起。有四表·四無表(文)。
五俱轉者(文)此先加行。遣使造殺等四惡色業。幷貪等隨一現前。故五俱轉也。疏隨四究竟者。遣使所造殺等隨四究竟也。下六·七俱轉可准之。光云。如先加行。遣使造惡色業貪等起時。隨四究竟。名五俱轉。隨五究竟。名六俱轉。隨六究竟。名七俱轉(文)。
各當頭起名爲自力(文)當頭者。獨頭起事歟。
二俱轉者此(文)麟云。無正見。一者正見是推度性。五識無分別故非正見。以息求故無正見者。謂推求名見。盡無生智息推求故。不名正見也(文)決云。正見是推度性也。盡無生智止息位無推度故。無見也(以上)盡無生智位。所作已辨位。息所求故。相應慧無正見也。神云。正理論云。此相應慧非見性故(云云)。
四俱轉者(文)近住等戒。制虛誑語一。不制離間等。故語一也。故身三合。四支戒也。麟云。惡無記心得戒者。此宗許故。如沙彌本是善心。來至壇場禮僧求戒。至第二羯磨忽起惡心及無記心。亦爾前勢力發戒也。理實有無心得戒。此不論者。論明思俱轉故。無心得戒非與思俱故。不明(文)。
第二九者或依無色(文)惠云。入無色定得苾芻戒。入色界定卽有定共無表。與思俱轉也(文)麟云。依無色盡無生智現前等者。謂沙彌正受戒時。入無色定得無學果也(文)。
論云別據顯相所遮如是(文)光云。若別據律儀顯相。所遮如上。若通據律儀·處中隱顯。則無所遮。處中業道非是律儀。名離律儀據此隱相有一·八·五業道俱轉。依宗正辨。受五戒等必須具足。方名律儀。若不具受。非是律儀。但是處中業道。如人不能具受五等。隨其多少要期。且受離殺生等。雖不名爲律儀所攝。亦得名處中業道。此中爲足善業道中總有十種俱轉。且於處中說一·八·五。理實處中具有十種(文)。
一俱轉者(文)麟云。得一支遠離者。謂有人不能具受五戒。但受一支。得五支者。謂身三語二。此亦非近事·勤策·苾芻等諸律儀支。但成處中妙行。或善五識現前得三支遠離爲五。得六支者。卽身三語三也。此上所明。皆是同時俱。非前後俱也(文)。
釋曰麁雜瞋通二者(文)光云。前六句明不善。後六句明善○爲苦所逼。由相罵故。有麁惡語。爲苦所逼。由悲叫故。有雜穢語。爲苦逼。身心麁強。?戾不調。由互相憎故。有瞋恚(文)神云。由身分割截不離本身。更相踐踏時。更相罵故。有麁惡語。爲苦所逼。由悲叫故。有雜穢語。身心麁強。?戾不調。更相踐踏所割身肉。由互相憎故。有瞋恚(云云)。
貪邪見成就者(文)光云。貪及邪見成就不現行。由未離故。所以成就不現行。無可愛境貪爲己有故。貪業道不現行。雖有涼風觸身起貪。輕非業道。如輪王·北洲貪輕非業道。地獄中有生處得智。知前身造業來生此中。現見業果故。無邪見現行(文)。
又地獄中業盡(文)問。地獄有中夭(見)何云業盡死耶。答。業盡死故無殺業道者。依猛利不善業。感地獄異熟果故。業未盡之時。無有橫死之義。故云無殺業道也。然而依別緣力。至業力衰歇之時。不受盡彼處異熟果。可來生人中等故。有中夭云也(已上本義抄)釋ストソ無殺業道之所以。地獄業盡死故者。約所殺之有情談之。北洲無惡意樂故者。就能殺有情論之。光云。北洲約果論之。地獄約因論之。故論述北洲之相。云壽量定故(文)。
業鏡現前(文)正文云。光云。業纔(文)今見光記。業鏡(云云)神云。有業鏡。造業身影皆現在前。又如瑜伽論說。閻魔王化作罪人本造業身。語地獄衆生言。我本造此業。汝不須諱。又所殺生如牛羊等影。現在前來相續。妄語無用故。無妄語(文)光云(初釋如神)又解。夫人虛誑爲求遂意。於彼處所無事別求。以無用故無虛誑語。又正理云。或虛誑語令他想倒。彼想常倒故。無誑語(文)。
卽由此無用(文)問。此無用者如何。答。誑語ノ無用ヲ今無離間所以用意也。謂准誑語無用者。有所求令他壞。於地獄無別求無用故。無離間語。又令他壞。爲令他想倒。地獄常倒故。無用ナレハ。無離間語歟。可思之。惠云。常離卽無用也(文)此意以常離卽爲無用歟。若爾者。疏由此無用者。上誑語ノ無用ノ言用ト之云心歟。非用其義准矣。問。疏云。由此無用及常離。無離間語(文)何以常離卽爲無用耶。答。寶云。此地獄中總有三例。一通現行·成就。謂麁惡語·雜穢語及瞋。二唯成就。謂貪·邪見。三不現行亦不成就。謂身三·語二離間語·虛誑(文)。
北洲成後三者(文)寶云。北俱盧洲有三。一意三業道唯成就不現行。二雜穢語通成就·現行。三身業道語三業道不成就·不現行(文)麟云。身心柔軟無惱害事者。謂若身心剛強欲惱害他故。名爲瞋恚。卽身心柔軟故無瞋也。不信因果作惡意樂。名爲邪見。無惡意樂。無邪見也。此三離欲捨故。北洲無離欲故。定有成就(文)。
無惡意樂故無殺等六(文)光云。無惡意樂故。彼無殺生等六。此卽通釋。又別釋云。壽量定千歲故。無殺業道。無攝受自他財物故。無盜業道。無攝受女人爲妻故。無邪行業道。身心煗故。無麁惡語。又正理云。言語清美故。無麁惡語。以無用故。無虛誑語及離間語。又正理云。無誑心故。無虛誑語。常和穆故。無離間語(文)問。今疏云。無用故。無離間·誑語(云云)無用故無離間貌如何。惠云。北洲無用者。常不乖離故。無心求故。無離間及誑也(文)爲令他壞。作離間語。北洲常不乖離故。雖作離間語。和穆不壞。無用故無離間語也。又爲遂求心用誑語。北洲無所求無用故。無誑語也。
天鬼傍生前七業道唯有處中(文)天有七業道事。光云。雖諸天無殺。天愛自部故。或有時殺害餘阿素洛·鬼趣。有餘師說。天亦害天。知過去世爲怨讐故。斬首截腰其命方斷。故正理云。有餘師說。天亦殺天。雖天身支斷已還生。斬首截腰則不受生(文)惠云。六欲天與修羅相罵故。有麁惡語。阿修羅與女相離故。有離故。有離間語。有誑心故。有誑語。與修羅戰有殺盜修羅女故。有婬·盜也(文)問。欲天起邪見歟。答。起邪見也。
色界無處中業道事。惠云。色界無處中業道。初定發身語表等。是妙行攝也(文)明眼抄云。天趣·地獄雖俱現見業果。而有差別。謂天趣受樂。其心容預。雖見業果。亦起邪見。地獄受苦。其心逼切。已見其因。不起邪見。天雖起邪見。由見業果。所起邪見非上品圓滿。若極作意思惟之時。便見業果故。不斷善。但光法師言不撥因果者。旦據極重邪見也。非言全不撥因果也。或亦應言。現見業果故。不斷善根。而不可言不撥因果者是謂。故泰法師直云。以天趣中有生處得智現見業果。不言不撥因果。前義爲勝也(文)。
然無色那含(文)惠云。然無色那含者。此說過去依身起無漏道。不說依地。有過去欲界一地身起一地道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地道共戒。若二地身。卽起一地乃至五地道共戒。若三地身。卽起三地道共戒。若四地身。卽起二地道共戒。五地身。卽起一地道共戒。謂生上地。卽不起下地道共戒也。從此已後生無色界。曾一地身起道共戒。卽成一地身道共戒。乃至曾五地身起道共戒。卽成五地身道共戒也(云云)今疏云。雖依何地或二·三·四·五地(文)二·三·四·五地依身也。卽二初禪。三二禪。四三禪。五第四禪之依身也。惠。起一地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地道共戒(云云)此明無漏依地未至中間四·本意六地也。謂過去依身欲界一地。起未至一地共戒乃至六地共戒者有之(爲言)若二地身。卽起一地乃至五地共戒(云云)初禪依身。起乃至五地道共戒。除未至地歟。若三地身。起三地共戒(云云)第二禪依身。起二禪三禪四禪共戒(爲言)餘准此可思之。問。已離色染超越證不還(幷)己離色染練根得不還者。設雖不修勝果道。旣成果道攝無漏故。此聖人生無色時。可成過去律儀。若前二果人。以有漏道得那含果後。以有漏道離色界四靜慮惑人。旣未起六地無漏生無色界。爭可成一地·五地共戒耶。答。勝果道起·不起。中古諍論也。有漏道證不還果人。必起勝果道故。依身無色有學聖者。必成スト過去律儀ヲ可云也。
勝果道起事。麟喩獨覺。凡位以有漏智斷下八地修惑。依第四靜慮入見道。一座成覺也。其間一百六十心。謂上八地九無間·九解脫。見道十六心也。上八地中。七地是凡位所斷然起無漏無所作對治道也。非想一地。正起無漏有所作道也。此無漏無所作道者。則勝果道也。此則乍依第四靜慮。擬宜起修七地九無間·九解脫道也。極利根麟喩如此。況聲聞不修勝果道耶。故依身無色有學聖者。必成過去律儀也。
餘處通成現○(文)光云。除地獄北洲。彼無前七善業道故。於餘界等。七善皆通現行及成就。然有差別。謂鬼·傍生有處中業道。彼身無律儀故。若於色界。唯有律儀。無處中業道。於初定中發身表業。但妙行而非業道。三洲·欲天有律儀·處中二種(云云)。
十惡業道招○三果(文)第六卷明五果。異熟·等流·離繫·士用·增上果也。其中感三果(爲言)問。一殺業感三果歟(論問也)光云。有餘師云。一殺業先受異熟。次近增上。次遠增上。故有三果。有餘師云。異熟·等流二果因別。先感異熟果。謂加行業令他苦故。於地獄中受苦異熟。後感等流。謂根本業。其命已無。生人中。壽命短促。經雖總說一殺生。實通根本·加行眷屬(文)又云。不善業道招總異熟。通三惡趣。此文據重但言地獄(文)。
來生人中受等流(文)光云。等流者。是相似義。如斷他命令壽短促今時壽命還短促。盜等准釋(文)惠云。問。人趣命根是善業感。如何壽短是殺等流果。答。不說人趣命根是殺生果。但由殺生能障壽令短。名等流果也。正理破此論。殺業與命作障礙因令短命。彼自釋云。但是殺生近增上果。雖說人壽是善業感。由殺生近增上果。令命住小時。近增上名等流也(文)妻不貞良(文)。
卑賤醜陋義也。
乖穆(文)不和穆也。
貪者貪盛(文)光云。前生起邪見者。今生癡增。所以者何。彼邪見望貪·瞋癡增盛故。癡是邪見等流果(文)惠云。邪見癡增者。由邪見增。後生癡等流果。貪·瞋准此釋也(文)神云。邪見起時無行相轉。壞現見事。比與貪·瞋相應無明。彼癡增重。貪·瞋有行相轉故(文)。
增上果者(文)問。增上果者。第三生受之歟。又受等流果生ニ受之歟。惠云。不善招三果。加行時令他受苦。於地獄受異熟。地獄據重亦通餘二趣也。令他短命等流。臨終時令他失威光。第三生光澤鮮少。受增上果(文)光不言第三生。可見之。寶云。由殺生故。光澤鮮少。壞他光澤故。不與取故。多遭霜電(損他物故)欲邪行故。多諸塵埃(汚他名故)虛誑語故。多諸臭穢(誑他人不欲聞故。應受撿)離間語故。所居險曲(親友徃來難故)麁惡語故。田多刑棘等(語傷人等故)雜穢語故。候變改(是說非故)貪故。果少(欲減他物故)瞋故。果辣(辛辣如瞋故)邪見故。果少或無(輕卽果少。重卽果無。以上)麟云。時候變改者。是說非等。不順寒暑故名變改(文)餘同寶。惠云。磽确(上苦交反。下苦角反。磽确薄瘠田也)鹹鹵(上胡緘反。下音魯。說文。鹵謂西方鹹田也)辣(盧葛反。辛其曰辣也。以上)答此令他受苦(文)光云。初殺業。於殺他位。一令他受苦。二令他斷命。三令他失威。謂殺生時於加行位令他受苦故。墮地獄受苦異熟果。非正死時。以正死時無有苦受唯捨受故。於根本位斷他命故。從地獄出來生人中。受命短促。爲等流果。將行殺時執刀杖等怖所殺生壞他威故。感諸外物鮮少光澤。爲增上果。壞威據遠加行。受苦據近加行(文)。
善業道三果(文)光云。正理云。且依離殺。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由此力故。生於天中。受異熟果。從彼沒已來生人中。受極長壽。近增上果。卽復由此感諸外具有大威光。遠增上果。餘善三果翻惡應說(文)。
又契經說八邪支(文)麟云。翻八正支。以翻正見立邪見故(云云)邪見·邪思惟(准八正支以尋爲體也)邪語·邪業·邪命(此三以色業爲體也)邪精進·邪念·邪定。
身業名邪業事。光云。從瞋·癡所生語業。各有四支。總名邪語。以語卽業故。不言業。但從瞋·癡所生身業。各有三種。總名邪業以身非業故。不言身(文)麟云。以語卽業故。但言語。身非卽業故。不言身(文)。
界繫門事。惠云。問。八邪支何界所繫。答。邪念·定。邪精進。邪見。通三界。邪思惟·語·業·命。欲·色有。色界初定有。二定上無也。
三斷門事。惠云。問。幾通見等三斷。答。邪見見斷。語業命修斷。餘通見·修斷(文)。
次第事。惠云。問。何故三業中先身後語。八邪中先語後身。答。三業據麁細次第說。八邪據相生說(文)寶云。正理云。以業中隨麁細說。道支次第據順相生故。契經言。尋·伺已發語(文)。
瞋癡生語業(文)神云。瞋·癡所生語·身二業。各有身三語四。兩種語四合有八支。名爲邪語。兩種身三合有六支。名爲邪業。從貪所生身·語二業。身三語四。合有七支。以難除故。名爲邪命(文)。
貪能奪有情心(文)惠云。貪起時映奪本心也(文)。
如有頌曰(文)光云。引頌可知。取下兩句爲證。上兩句同文故來。故正理云。諸在家人邪見難斷。以多妄執吉祥等故。諸出家者。邪命難除。所有命緣皆屬他故(文)。
此釋違經(文)戒蘊經中觀象鬪等說邪命(ト見タリ)爲戲樂延命。故知一切貪所生身語業皆邪命也。依之戲樂歌舞等皆是邪命也(爲言)。
斷道者謂無間道(文)光云。道能證無爲斷。及能斷有爲惑。具此二斷得斷道名。卽無間道能引斷得至生相時。說名能證。能斷惑得不至生相。說名能斷。此無間道亦證亦斷。若解脫道證而非斷。雖於斷得無引功能。與斷得俱說名爲證。非由彼力令此惑得不至生相。不名能所斷(文)。
能招自地可愛異熟(文)惠云。能招自地可愛異熟者。依未至地。起無間道。斷欲界煩惱。九無間道相應思及定共戒。招初定可意果也。等流果卽無間道前後相似。或無間道與解脫道前後相似也(文)麟云。言後等若勝者。約九品論之。同品爲等。增品爲勝。果非因前故復言後(云云)。
士用果者(文)光云。謂道所牽俱有士用果。卽是俱生士用果。二謂道所牽解脫士用果。卽是無間士用果。三謂道所修。謂未來所修功德。或是隔越士用果。四謂道所證斷。卽是不生士用果(文)麟云。言道所牽俱有士用者。斷道俱時諸法由道力起故。曰所牽也。言道所修至隔越士用者。以道斷惑盡時。並能頓證一切功德。雖不頓起。並在未來。由隔越多念故。隔越言所證無爲。不生士用者。以無爲無生故。名不生。由道力證故。名士用(文)惠云。俱生士用者。卽無間道同時思。能引同時心心所及四相七支無表也。謂道所修未來功德者。無間道後。引第九解脫中五通等功德也(文)決云。俱生士用者。今無間道俱生思。是名斷道業。此思業能同時心心所及四相七支無表等引以。可云俱生士用也。無間道次引解脫道。可云無間士用。又無間最後第九解脫道中間所修五通等功德引。可云隔越士用也(文)。
增上果者(文)增上果者。有爲法生。餘法不障。是增上果。謂除無間道俱生思餘有爲法。增上果。又除前生前已生有爲諸法。非增上果。果望因或俱或後故。除前生此餘有爲。或與因俱或在因後。名增上果也。
無漏業有四○(文)麟云。無漏有四果者。謂道前後相似。若等若勝。是等流果。餘三同前。言餘有漏者。卽無間道外餘之三道。及餘一切善惡等業感。非斷道並除離繫。善惡性故。有異熟果。相似生義。是等流果。由彼力能。是士用果。不障義故。是增上果。言餘無漏者。卽除無間道外。餘解脫等道。及餘一切諸無漏業(文)惠云。餘若有漏善。卽解脫道及一切有漏散善等。餘若無漏者。卽無漏解脫道。無記卽有覆無記也(文)。
無漏不招果(文)正文云。無漏唯不招報果。何總言不招果耶(文)論云。已總分別諸業有果。次辨異門(文)光云。一總問起。二起別問起(文)異門者。三性門三世門等。五門在之。可見之。
色行二蘊少分(文)麟云。色蘊中唯取身·語二業。除色香等。非業性故。行蘊唯取思一。餘觸欲等非業性故。皆不取之。故言少分。餘蘊非業。故亦不取。法通五蘊者。以諸非業性亦是法。法通五蘊。理實善法亦通無爲。以餘二性唯有爲故。故約總相。但言五蘊也(文)惠云。色蘊中取色聲表無表。表取形色。聲取前二聲。行蘊取思。餘法皆非者。少分也(文)。
善業以善法爲四果(文)麟云。言善業望善法爲四果者。同類因生。是等流果。牽引義邊。是士用果。斷道所得。是離繫果。增上可知(文)不障義。增上果也。又云。言除異熟者。善法非異熟性故(云云)果必無記故。善非異熟性也。
善業以不善法爲二果(文)士用果者。善思無間引起不善法無間。士用果歟。麟云。善望不善無三果者。類不同故。無等流果。不善非無爲故。無離繫果。非無記故。非異熟果(文)。
善業以無記爲三果(文)麟云。以無記法爲三果者。於前二上加異熟果。以善業能招無記異熟果故。餘二可知(文)惠云。善業望無記法爲三果者。善爲因感當來異熟果。異熟果因善業生士用果。如通果無記因善心生。亦得餘二無記因善業生。准此釋(文)。
不善業以善法爲二果(文)麟云。不善望善除三果者。不善業非能斷道故。無離繫果。善法非異熟性故。無異熟果。類不同故。無等流果(文)惠云。不善業望善法。卽是前念不善爲等無間。引後念善法生。爲二果也(文)。
以不善法爲三果(文)不善業望不善法三果。謂前念不善爲因引生後念不善。士用果也。其性同類。等流果。不障義。增上果。
以無記爲四果(文)惠云。不善等爲因引後念三無記。爲士用。謂異熟等。除通果無記也(文)麟云。不善望無記法。有異熟果。以不善之業。能感異熟無記之法。體是異熟故。有此果(文)惠意。約異熟無記心。云異熟果。前後念相望故。麟意。約異熟法。云異熟果。世門見故。
答謂遍行不善(文)麟云。言遍行不善及見苦所斷餘不善等者。遍行不善。卽苦諦下邪見等三·及疑·無明幷集諦下二見·疑·無明相應惑業。是謂遍行不善。以言不善故。不得總言十一遍使。及見苦所斷餘不善業者。卽遍行外苦下貪·瞋·慢等非遍行相應惑業。爲同類因。此等皆能引生身·邊二見。二見望彼雖性不同。以同染行故。與不善爲等流果。身·邊二見內門轉故。故是無記如品初釋(文)十一遍使者。苦諦下五見·疑·無明。集下邪見·見取·疑·無明也。今取不善故。苦下三除身·邊也。第十九卷云。遍行自界也(文)依三義立遍行名。一遍緣五部。二遍隨眠五部。三爲因遍生五部。光云。或遍行因等流果。或是同類因等流果(文)。
無記業以善法爲二果(文)惠云。因前念四無記業。引後善法。如通果。初生定善。餘三無記生善法及不善法。由通二境不同故。生善·惡二法(文)士用果相明也。增上果不障義。可知之。麟云。以無記非斷道故。無離繫果。無記與善類不同故。無等流果。無記不招異熟及善法非異熟性故。無異熟果。故但二果(云云)。
以不善法爲三果者(文)麟云。望不善除異熟者。亦如望善說言。身·邊二見爲同類因者。且望當諦諸不善法故。言同類。理實二見能遍取五部不善法。若望他部。應言爲遍行因。以此二見是遍行惑故(文)又云。言以無記爲三果者。但有等流·士用·增上三果。以無記不招異熟故。無異熟果。無記之業非斷道故。無記之法非無爲故。故除離繫果(云云)。
色行二蘊少分(文)惠云。三世無別體。約五蘊立世體。同前三性門。同念無等流果及異熟果也(文)。
過去業以三世法爲四果(文)麟云。過去業望三世法唯除離繫者。離繫是無爲。無爲體非三世攝故除之。有餘四者。以相應俱有能作等因通三世攝。所以有士用·增上。有異熟者。謂過去善惡爲因。感異熟果。今時同在過去也。等流果者。後似於前故。亦有之。望現未。准過去說(文)惠云。三世業與法性或同或異。思可知。異熟果性四句。唯異非同。唯不同等流。唯同非異果。唯性同增上·士俱用通。非除前性同及異也。過去世通多念故。同世得有等流及異熟果。現在一念同世無等流及異熟果(云云)過去業望過去法士用果者。過去業俱有相應法(俱生士用果)增上果者。過去業過去已謝法現在前時不障礙故。此過去業能作因。已謝法增上果同在過去。異熟果者。過去善惡業爲因。感異熟果。此異熟果今已謝同在過去。等流果者。過去前後念相望談之。可知之。過去業望現在法士用果者。無間士用果也。依过去業勢力。無間生三性心也。增上果者。過去業不障義易知。異熟果者。因過去善惡業感現異熟果。等流果者。前後兩念相望談之。過去業望未來法士用果者。隔越士用果也。增上果者。過去業未來法生時不障故。異熟果者。因過去善惡業所感異熟果在未來。等流果者。隔念等流果也。
現相未亦然(文)亦然者。亦四果數也。其作法准過去業望現在法。可知之。
現相現二果(文)惠云。此約現在一念俱有·相應因。同時士用·增上果(文)麟云。現在但二無三者。唯一念故。無異熟果。無前後故。無等流果。但有相應因故。有士用·增上。可知(文)。
現在望過去果無之。無果前因後之道理故。
未於未果三(文)麟云。未來業以未來法唯三果者。俱有相應因通未來故。有士用果。有異熟果者。未來雖無前後。其異熟因約體建立。以善惡性爲業無記性爲果故。得有也。無等流者。以同類因熟位建立未來無前後故。無等流也。新云。異熟·等流必前後故者。若爾。未來無前後。應無異熟(文)。
不說後業有前果(文)現在業望過去法。果無之。又未來業望現在法。或望過去法。俱果無之也。
諸地業唯色行二蘊少分(文)惠云諸地業色·行二蘊爲體。欲界初定准前。若二定已上。色蘊卽定共無表。行蘊卽思。空處已上。唯行蘊。思爲體也(文)。
同地有四果者(文)麟云。言除離繫者。以離繫無爲非地攝果故。有四。可知(文)同地有漏業望同地法。有四果。謂欲界一切善惡(善有漏散善)爲因感。異熟果。善惡業相似生義。等流果。由彼力引生果。士用果。不障義。增上果。初禪以上。定善爲因。感當地異熟。善無記業相似生義。等流果。士用·增上准前可知之。非斷道故。除離繫也。
異地二或三(文)惠云。若異地相望。如欲界業望色界法。卽從聞·思慧入修慧。有士用·增上也。從欲界通果無記入色界善望卽異性也(文)麟云。異地有二果者。如欲界加行善心入初禪定。有引起力。是士用果。增上可知。無欲界業感初禪異熟故。無異熟果。有漏異地無同類因故。無等流果(文)。
第五明學等三果(文)學法者。有學身中有爲無漏。無學法者。無學身中有爲無漏也。非學非無學法者。一切有漏及三無爲也。以有漏法不可修故。非有學無學身中法。名非學非無學無爲法。不可修習令其增長故。亦非學無學法也。
學等三業唯色行○(文)惠云。非學非無學業。色·行二蘊。同前學無學業。色卽道共戒。行蘊卽思也。若學無學法通五蘊。取無漏邊心王大地十大善十尋伺道共戒四相得爲體。非學非無學法通五十七(文)。
非學非無學色蘊(文)正文云。可加行蘊。故光云。非學非無學業。以有漏色行二蘊少分爲體(文)。
且學業以學法爲三果(云云)惠云。學望學法。卽取苦法智忍已後至有頂第九無間道已來無漏道。前望於後爲三(文)麟云。學業以學法爲三果者。同無漏故。是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增上可知。除異熟者。以無漏法非異熟故。除離繫者。以離繫是無爲故(云云)。
以無學法爲三果(云云)惠云。學業卽第九無間道道共戒及思。引第九解脫道盡無生智。亦爲三果也。麟云。以無學法無二。准前可知。有士用。謂金剛喩定引起盡智。是士用果(云云)。
以非學非無學爲三果(文)惠云。卽有頂第九無間道已前。斷惑得無爲。爲離繫果等。及前三果四向無漏定。引有漏定等也(文)麟云。以非學法有三果者。斷惑證滅。是離繫果。從無漏觀於時。引起有漏善心。是士用果。增上果可知。除異熟者。無漏不招異熟故。除等流者。類不同故(文)。
無學業以學法爲一果(文)惠云。無學業取道共戒及相應思望學法。卽前三果四向學法也(文)麟云。且初望學法。但一果無漏故。無異熟果。學法劣故。無等流果。非無爲。無離繫果。無有無學引起學心故。無士用果。然羅漢退者。謂有漏心中起煩惱退。亦非學非無學法也。若准正理。鈍根無學望未來。利根學道爲同類因。加行等流果。此約現起故無等流。不相違也(文)問。無學業以學法爲一果(文)然無學後學法前也。無果前因後之理。如何。答。以未來學法爲果意歟。
以無學法爲三果(云云)惠云。若無學業取盡智時。道共無表及思。望無生智無學。爲三果也(文)麟云。無學有三果者。無間引起。有士用果。同類義故。定等流果。增上可知。除二果者。如學中說(文)。
以非學非無學法爲二果(云云)麟云。望非學有士用果者。謂羅漢從無漏觀出。引有漏心生。是士用果。無異熟·等流。如學業說。無離繫者。謂無學人不更斷惑證寂滅故(文)寶云。無學非無間道故。望非二。無離繫(文)。
非學非無學以學法爲二果(文)惠云。非學非無學業。卽有漏定共戒及思。引無漏定。無漏定爲學無學法。或世第一法引苦法忍苦法爲學法也(文)麟云。且初望學法爲二果。有士用者。謂從世第一心入見道位。及餘一切學人從有漏心入無漏觀。並約引生之力。是士用果。無異熟果者。學法是無漏故。非異熟。類不同故。無等流果(文)。
以無學法爲二果(文)麟云。以無學法爲士用果者。謂無學人入無漏觀。餘同學說(文)。
以非學非無學法爲五果(文)惠云。若非學非無學業。望自類法。取前斷道有漏業。具足有五果。又釋。有漏道斷惑有離繫果。餘取有漏定及一切法相生也(文)麟云。非學非無學法通無爲故。有離繫果。約有漏邊。有異熟果。同類所生。是等流果。士用·增上二果可知(文)。
第六明見斷等三果(文)三斷者。見斷(八十八使及相應俱有法)修所斷(見斷外有漏諸法也)非所斷(諸無漏法也)。
見所斷業唯行蘊少分(文)惠云。見所斷業唯思。修所斷業色·行二蘊。同前三性業出體。非所斷業卽道共及思也。見所斷法。卽心王大地十大煩惱六不善二不定八中取六。除睡眠惡作。爲四蘊。修斷法五蘊。通七十二法。非斷法。通五蘊心王道共戒大地十大善十尋伺四相得及三無爲體也(文)麟云。見所斷業唯思爲體者。以諸色法非見所斷故。餘受想等非是業性故。唯思一是見惑相應思也。法非業性故。受想業。四蘊爲體。但除色也。修非二斷色行二蘊少分者。且修斷色蘊。謂一切有漏身·語業色。非所斷業色。謂無漏七支。修斷思者。謂除見道惑相應思。外餘一切有漏思業。非斷思者。卽無漏相應思業。二蘊俱非全故。並言少分。法非唯業性故。通五蘊(文)光云。見斷業。以四諦所斷行蘊少分爲體。若修斷業。以修所斷色·行二蘊少分爲體。若非斷業。以有爲無漏色·行二蘊少分爲體。若見所斷法。以四諦所斷受想行識蘊爲體。若修所斷法。以修所斷五蘊爲體。若非所斷法。以一切無漏法爲體。總而言之。三斷業狹。三斷法寬(文)。
見所斷業以見所斷法爲三果(文)惠云。見斷業卽身見相應思引邊見。業生(文)麟云。初約見斷業。唯三法。且唯見斷除離繫者。謂業非斷道法非無爲故。無此果(文)身見相應思邊見等。引生自部惑故。等流果。由引生力。士用果。不障義。增上果。可知之。
以修所斷法爲四果(云云)惠云。見斷業引修斷法。引修道貪等。卽士用·增上。不善果卽異熟果。以見惑有遍行隨眠。能生五部與修惑遍行因。卽等流果也(文)麟云。望修斷有四果者。謂見斷業通不善。修斷通無記。故有異熟果。遍行因所生故。有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非無爲故。無離繫果(云云)。
以非所斷法爲一果(文)惠云。無漏五蘊及三無爲但有不障義。爲增上果也(文)麟云。望非斷唯一果者。法非無記故。無異熟果。類不同故。無等流果。無引生義。無士用果。業非斷道故。無離繫果。故但一果(云云)。
若修所斷業以見所斷法爲二果(文)惠云。修斷業望見斷法。如下無明。不了前境同時思。引生疑·邪見等(文)麟云。次辨修斷業望三法初望見斷但二果者。見斷唯染汚性故。非異熟果。修部無遍行惑取他部界故。無等流果。非法無爲故。無離繫果。無間生義。有士用果。除離繫。是非斷故(文)。
以修所斷法爲四果(云云)惠云。修所斷業。卽善惡業引修斷法。取前斷道有漏業具五果釋。卽來生果爲異熟果。餘果可知(文)修所斷善惡業感果生。異熟果。具修斷惑由修斷三性思。能引起修斷善惡等心。士用果。俱生無間隔越等。修斷業與修所斷法。前後相生相似。等流果(自地修斷相望)增上果可知。不障義。無爲非所斷故。修斷法無離繫果也。
以非所斷法爲三果(文)惠云。修斷業望非斷法。卽有漏定共戒及同時思。引生無漏定。爲士用·增上果。及有漏道斷惑證得無爲。爲離繫果(文)麟云。望非斷有三果者。以有漏道斷惑證滅。得離繫果。有漏善心無間引生無漏心。有士用果。言除異熟者。無漏非異熟故。除等流者。類不同故(云云)。
非所斷業以見所斷法爲一果(文)惠云。非斷業卽道共戒及同時思。不引見惑生。但有不障見惑生義。得爲增上果(文)麟云。初望見斷唯一果者。非斷業是無漏故。見斷法是染行故。無異熟果。類不同故。無等流果。法非無爲。無離繫果。無引生義。無士用果。故但增上(文)。
以修所斷法爲二果(文)惠云。非斷業。卽無漏道共戒及同時思爲業。引有漏定生。爲士用·增上果(文)麟云。修斷有二果者。從無漏觀出入有漏心。有引生義。有士用果。餘義同前(文)。
以非所斷法爲四果(云云)惠云。非斷望無漏法。卽法忍相應思及戒。證無爲。爲離繫果引解脫道等。爲士用·增上果也(文)麟云。非斷有四果者。同無漏故。有等流果。無間生義。是士用果。斷惑證滅。是離繫果。非有漏。唯除異熟果(文)。
隨其所應遍上六門(文)光云。於異門中。最後所說。皆如次言。顯隨所應遍前五門義也(文)今疏。六門者。異門五門之次上。總分別諸業有果門加歟。然異門中初三性相對果明。論文初云。最後所說。皆如次言。顯隨所應遍前門義(文)此文總分別門次異門初。置此言故。皆如次言。遍異門分(見)若爾者。光釋順論文歟。
釋本論業(文)神云。釋發智本論中應作等三業(文)謂應作業·不應作業·非應作業·非不應作業(文)正文云。第三業字剩。論無此字(以上)。
有說染汚三業(文)光云。應作等三。各有兩說。初師意。說染汚三業。名不應作。諸善三業。名應作。諸無覆無記三業。名第三。後師意。說染汚三業·及無覆中壞軌則不合俗禮儀身語二業·幷能等起此二業思。皆名不應作。謂染汚全·無覆少分·諸善三業·及無覆中不壞軌則合俗禮儀身語二業·幷能等起此二業思。皆應作。謂善業全·無覆少分·於無覆中除應作不應作三業所餘三業。名爲第三。於二師中。前約勝義盡理而說。後約世俗而非盡理(文)寶云。此師說。不善·有覆無記身語意業。名不應作(文)。
有說亦壞軌(文)寶云。第二師釋兼取無覆無記·無軌則三業·意業卽發身語者。皆名不應作也(文)惠云。壞軌則。卽四無記中不合威儀無記。此約不順世俗禮義。前約勝義感善惡果論(文)。
若依初說(文)惠云。第三非應非不應作。第一師卽取四無記及有覆無記。第二師。除威儀無記外餘三無記及有覆無爲第三業也(文)。
論云爲由一業(文)惠云。爲由一業但引一生。此擧現業問當果。又爲一生下。擧現果向因也(文)。
一業引一生者(文)引業者。引同分業名引業。引同分唯三之文(爾見)故此一生言顯一同分也。依之婆沙百十四。說四業有三說(幷)但以同分爲引果矣。此同分是生死總報。故舊譯云。總報業。此則感總報業。總報之業也。問。總·別引·滿感果委意如何。答。凡論業果。造其業。感其界其起·其生等。此云引業名總報。於此果報總體上。方感壽命長短身形作業等。各別報。此中命根引業所感。身形等滿業所感也。以上明眼抄趣。光心。光三云。引業非唯感總同分。能兼感別命根故(文)此釋顯光意命根別報也。寶意總報·別報名引果·滿果故。引果·總報眼·目異名也。由之以命根衆同分。共名引果云總報也。可思之。
一業不引多生事。惠云。問。若不許一業引多生者。何故阿那律言。我昔施一獨覺食。感得七返三十三天。及人中爲轉輪聖王。最後生巨富長者大釋迦家。此卽一業感多生。如何言一業不引多生。答。彼因一業引得第二生果。更造業展轉至亡生果。約本因初說。或由一業起多思。願生天或人等感得七生故。言因一食感得也(文)。
依薩婆多宗(文)經部宗意許一業感多生歟。
時分定業應成雜亂(文)惠云。時分定業應成雜亂者。卽順現等三世定業如何安立。卽生·後業與現雜亂。此破一業引多生也(云云)麟云。言時分定業應作雜亂者。謂順現·順生·後三時定果。各由一業一引。今若一業能引多分生。則順現業又招生報。此業爲名何等。故成雜亂也(文)。
應衆同分同分差別(文)惠云。應衆同分同分差別者。若此一身多業共引。卽應一生內必死生。因云。以多業故。同喩。如多生。或可多生。應不死生。許多業引故。同喩。如一生。此破多業引一生(文)。
多業能圓滿者(文)滿業者。一身支體眼耳等諸根圓滿莊嚴業。故云滿業。圓滿之業。依主釋歟。別報業者。支體色力其形相各別。云別報。此別報之業歟。
譬如畫師(文)一色圖形喩一引業(文)光云。又正理四十三云。今一色所喩爲一類業爲一剎那。若喩一類。違此宗理。以非一業引一生。可約一類。類必多故。多引一生不應理。若言一色喩一剎那。非一剎那能圖形狀。卽所立喩於證無能。今見此中喩一類業。如何引業約類得成。引一趣業有衆多故。此言意顯。一類業中唯一剎那引衆同分。同類異類多剎那業能爲圓滿故。說爲多(云云)引·滿二業造時先·後事。惠云。問。先造引業。爲先造滿業。答。不定。隨造者意樂力也(文)。
或有缺減(文)寶云。明由多業圓故滿業不同身形有異也(文)。
二無心者(文)論云。二無心定。雖有異熟。而無勢力引衆同分。以與諸業非俱有故(文)麟云。二定有異熟者。謂無想定招無想天五蘊果。若滅盡定招有頂天四蘊異熟果也(文)。
得者善惡得(文)續本義抄云。諸業者。唯限思業(云云)准此能發思歟。麟云。得與諸業非一果者。謂得與業或前或後非定俱故。非一果(文)法俱得者。與所得法雖俱時。有此得或前或後或俱生故。以不定非俱有因也。惠云。若心心所得四相等。與業俱時能引亦能滿。若前後及一切不與俱時者。皆滿不能引也(文)二定得所感滿果事。光云。問。二定及得。旣不感引感何滿果。答。如婆娑十九云。評曰。應作是說。無想異熟。唯是無想定果。彼命根衆同分及五色根異熟。唯是第四靜慮有心業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問。滅盡定受何異熟果耶。答。受非想非非想處四蘊異熟果。除命根衆同分。彼唯是業果故。問。諸得受何異熟果耶。答。諸得受色·心心所法·心不相應行異熟果。色者。謂色·香·味·觸。非五色根彼業果故。心·心所法者。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及彼相應法。心不相應行者。謂諸得生老住無常(文)。
無間業者(文)論云。若有業。由五因緣。易見易知。此中偏說。謂處·趣·生·果及補特伽羅。唯五無間具此五種。餘業不然。故此不說(文)光云。正理釋云。處謂此五定以母等爲所起處。趣謂以地獄爲所趣故。生謂無間生感異熟故。果謂定能招非愛果故。補特加羅謂此人能害母等(文)神云。婆沙百十二云。復有說者。五無間業具五因緣。易見易知。是故偏說。一自性故。二趣故。三生故。四果故。五補特伽故。自性故者。謂五種性是決定極重惡業。趣故者。此五決定於地獄受。不於餘趣。生故者。此五決定順次生受。非順現○果故者。謂此五定感世間極不愛果。補特伽羅故者。謂能造此五補特伽羅。易見易知。謂害母父乃至出佛身血所餘一切惡業皆無五種因緣。是故不說(云云)。
一者數行(文)論云。應知此中唯數行者。名煩惱障。如扇搋等。煩惱數行難可伏除。故說爲障(文)光云。總分二品。但言上下故不言中。或言上下影中。可知。應知但依現行煩惱爲其障體。不依成就(文)麟云。言數行難可伏除者。以煩惱數起故。今對治道無由得生故。云難可伏除也(文)。
幷一切惡趣(文)惠云。正理論云。何故名障。答。障聖道。若爾大梵應立爲障。答。許離染故不立。問。無想何故立。答。不能離染。以無心故。准此通障六行離染也(文)麟云。報障中間。梵王非聖。所生起戒取處。不起聖道及道加行因。何不立爲異熟障。答。以能離染故。非障也。非如北洲·無想·三惡趣中不能離染故(文。淨寶云。離染者離欲界爲言)於大梵。依身不起三災。四善根不起聖道加行。聖道尚不起之也。但以有漏道離染故。非報障也。光上。引正理論能障聖道及道資糧幷離染故云文畢云。卽准此理。異熟障中不說大梵。以有漏道能離染故(文)。
問此障何法(文)此問答釋障名也。光云。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或亦能障異生離染(文)。
論云此三障中(文)光云。此下明三障輕重。有兩師解。此卽初解(文)麟云。言第二生亦不得聖者。由造重業必生地獄。或煩惱障定墮惡趣故。第二生亦不得聖。若其報障現身雖不得聖。其第二生卽容得也(文)。
約異熟果決定(文)麟云。約異熟果決定者。釋無間名。論先問云。此無間名爲目何義。故有此答兩說中。前約業招其果無有間隔。後熟假者從於此生無間定生地獄。俱是無間隔故。名無間。又論云。彼有無間得無間名。與無間法合故。名無間。如沙門法合故名沙門。解云。由此道有滅惡故。與滅惡法合。名沙門。此業有無間果故。與無間法合。名無間也(以上)除北俱盧(文)論云。且無間業唯人三洲。非北俱盧餘趣餘界。於三洲內。唯女及男造無間業(文)。
謂彼父母於彼少恩少愛念(文)光云。若天生黃門少恩。爲彼缺身增上緣故。慚愧微。若損黃門。父母於彼雖非缺身緣。父母於彼少愛念故。所以彼於父母慚愧心亦微(云云)缺身緣者。旣天生黃門故。父母黃門缺根緣(爲言)。
如聰慧馬(文)光云。婆沙云。大德言。諸傍生類殺害父母。於無間罪有得·不得。謂聰慧者得。非聰慧者不得。曾聞有聰慧馬。人貪其種。令與母合。馬後覺知。斷勢而死(文)引聰慧馬。傍生類覺慧分明之語歟。
人從非人生(文)惠云。人從非人生。如世羅生從鶴卵。或父母轉作非人。殺皆不成逆也(文)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八(頌疏論本第十八)
第一出業障體(文)故云五無間業。約果立此名。或名五逆罪。義章云。此之五種。經名爲逆亦名無間(文)。
一五逆得名事。義章云。問。何故此五偏名爲逆。以其背恩違福田故。殺父殺母背恩故逆。餘三違於福田故逆。殺阿羅漢·破和合僧違僧福田。出佛身血違佛福田(文)。
一列次次第事。前十七卷。害母·殺父·害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卽經說次第也。當卷下明輕重段次第同之。又當卷初列云。殺父·殺母·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隨輕重次第列之歟。
一輕重次第事。此卷下明輕重。可見之。義章云。次辨輕重。殺父最輕殺母次重。殺阿羅漢罪復轉重。出佛身血轉轉深重。破僧最重。故成實云。破僧最重。離三寶故。令僧離佛。亦礙法寶(文)。
一起罪次第事。義章云。言次第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此四相望。無其次第。隨何在先皆得起之。若以破僧對殺父·殺母·殺羅漢等。破在先。久清淨人能破僧。若先殺父·殺母·殺羅漢。人不信受。何能破僧。若以破僧對出佛身血。次第不同。若依雜心。要先破僧。後出佛身血。清淨之人能破僧故。四分律中。先明出血。後明破僧。提婆達多。先教世王殺害其父。自欲殺佛。望爲新王新佛化世故。先害佛。以害佛故。惡名流布。利養斷絕。因卽起於破僧之心。遂便破僧。故知破僧定在其後。二說云何。並是聖言。難定是非。若欲和會。律中所說。就最初者。出血無犯故得破僧。雜心所論。據彼後時所防信者語。必先破僧。後得出血。若先出血。不得破僧(文)珍海文義要。問。就最初等者意何。答。先德傳云。付出血罪。有加行·根本。出血加行在破僧先故。云律中所說就最初者。最初卽是加行異名也。而作出血僧後故。云雜心所論據彼後時所信者語。就出血根本故。云後時。不非根本故名所信者也。又一說云。出血之事。有破僧先。五百新學初不知之。破僧已後。方乃知之。故律依初事。論約後知之(以上)。
一佛與調達諍論本緣事。惠云。經說。佛與調達爲兄弟。佛爲兄前母子。調達爲弟後母子。後父母已。不分弟財。喚入山遊戲至頂。佛推調達墮山死。由此因故在靈山。西域記。山西埵有甎精舍。東闢其戶。如來多在此處說法。傍有大石。高四五丈長三十餘步。是調達擲石傷如來足出血處也(文)。
一調達造三逆本緣事。破僧出血殺羅漢(花色比丘尼)智論(十四)云。斛飯王子提婆達多。出家學道。六萬法聚。精進修行。滿十二年。其後爲供養利故。來至佛所。求學神通。佛告憍曇。汝觀五陰無常。可以得道亦得神通。而不爲說取通之法。不得所求。涕泣不樂。到阿難所。求學神通。是時阿難未得他心智。如佛所言。以授提婆達多。受學道法。入山不久。便得五神通。得五神通已自念。誰當與我作檀越者。如王子阿闍世。有大王相。欲與爲親厚。到天上取天食。還到欝怛羅越取自然粳米。至閻浮樹林中取閻浮菓。與王子。或時自變其身作象寶·馬寶以惑其心。時時自說己名。令太子知之。種種變態以動其心。王子意惑。於裏薗中立精舍。四種供養幷種種雜供無物不備。以給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大得供養。而徒衆尠少。自念。我有三十相。減佛未幾。弟子未集。若大衆圍繞。與佛何異。如是思惟已。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舍利弗·目連說法教化。僧還和合。爾時提婆達多便生惡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金剛杵而遙擲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花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卽時眼出而死作三逆罪(云云)。
四身一語業(文)第二句身·語分別。後二句根本·加行分別也。
破僧誑語名一誑語(文)寶云。天授知五法。實非是道。誑無智比丘說是道故。是妄語(文)五法如下所明。
第二明破僧(文)義章云。前之四種。顯可知。破僧難識。今宜廣辨破僧之義(文)。
僧破體是不和合性(文)光云。不和合性。以和合上非得爲體。謂僧未破有和合性。同共和合許有聖道。僧由有此和合性故容得入聖。若僧被破。捨和合性。有不和合性起。由彼破此和合性故。不得入聖。故成無間。以和合體上非得爲不和合性(文)惠云。不和合性。大乘論許別有體。此論卽是非得。取法輪上非得。爲僧破體。以誑語爲因(問)和合以四比丘蘊爲體。若不和合非得爲體。和合應以得爲體。答。不可相例。如異生性非得爲體聖性非唯以得爲體問。旣破愚夫愚夫先有聖道上非得。緣何破了方以非得爲體答。未破。雖有非得。容得入聖。破了未和來。無有得聖時。故非得爲體(文)神云。其僧不和合性非十四攝。是所餘不相應行(文)。
答如是破僧因誑語生(文)意云。誑語因。破僧果也。誑語是無間業體也。破僧非無間業體也。今疏得破僧是無間果者。破僧誑語無間業果也云。非無間業體然破僧爲無間業。誑語因立破僧果名(爲言)光云。虛誑語是因。所破僧是果。謂因虛誑語僧方破故。言虛誑語名僧破者。因受果名(文)。
所破僧所成(文)不和合性所破僧上所成也。麟云。言所破僧所成者。謂非調達成破僧體。但是破愚夫。今不得聖。所破僧衆所成就。雖當時千世界法輪不轉。而成此非得。但是四伴。及五百少年比丘亦然(文)。
無間一劫熟者(文)光云。若造餘四逆。不必生彼。或生餘地獄。欲界善劣。非受一劫。欲界惡強。受一中劫(文)一增一減名一中劫也。又引婆沙百十五云。如是說者。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盡中劫而得脫故。如毘奈耶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文)本義抄。問。提婆於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耶。答。雖有學者異義。悉起取果用可云也。付之提婆旣不受盡一中劫異熟果。知於一中劫果不悉取果用之事。如何。答。破僧罪。是最重猛利大罪也。於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之事。必然也。但提婆於一中劫果。悉雖起取果用依別緣力。雖業□位至業力衰歇之時。不受盡彼地獄異熟果。來生人中等之義可有也(以上)。
隨罪增苦增(文)光云。造逆漸多。其身轉大。轉復柔軟。而苦具漸加。受苦轉增。造多逆中。初是引業後是滿業。故正理云。造多逆人。唯一能引餘助滿故。成實論。若造一逆。一劫受果。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受。成實依經部宗。一業感多身。多業感一身(文)寶云。謂由多逆。感地獄中大柔軟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文)。
論云誰於何處○(文)光云。一問誰能破。二問於何處。三問能破於誰。四問破在何時。五問經幾時破(云云)。
苾芻者(文)明能破人也。答。第一問。寶云。正理四十三云。要大比丘。必非在家比丘尼等。以彼依止無威德故。唯見行人。非愛行者。以惡意樂極堅深故。於染淨品俱躁動故(文)光云。婆沙一百六十一云。見行者。所有意樂堅固猛利。於雜染清淨品作決定。無道退轉。諸愛行者。無如是事。故不能破。又唯男子破法轉僧。非諸女人。亦非扇搋·半擇迦等。皆是愛行者。所有意樂不堅不猛。於染淨品皆不決定。是故彼類不能破僧(文)神云。於斯且擧淨行爲初類。顯端嚴語具圓等。醜陋訥等無破能(文)又云。住淨行方能破僧。以犯戒人無威德故。卽由此證。造餘逆後不能破僧(文)惠云。問。見行人。爲鈍根爲利根。若利根。調達何故退失神通。答。見·愛二人。皆通鈍·利二性。調達失神通。鈍根見行能破僧也(文)。
破異處者(文)明破處也。寶云。謂羯闍尸梨沙。此云象頭山。山頂如象頭故。在鷲峯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內。天授住彼而破僧。故非對大師(師在鷲峯山應撿文)舊云。伽耶山者訛也。以羯闍之與伽耶聲相近故。謬傳爾。然西方別有伽耶山。去鷲峯一百五十餘里。非同一界。非破僧處(文)義章伽耶山(云云)。
愚夫者(文)明所破僧也。本義抄。問。初師意。愚夫言可通忍世第一法耶。答。爾也。付之忍世第一法位。見道近方便也。更不可爲所破。如何。答。初師意。以諸聖者證法性故(文)愚夫言。廣可取異生諸位(見)但於難勢者。得忍善根之後。不可有隨邪師信邪教之義云事。二師所存。更無替也。其中初師意。愚夫者。卽指異生之言。故愚夫之言。廣可通忍世第一法位。此異生諸位之中。有隨邪師信邪教之類。亦有不隨邪師不信邪教之位(爲言)第二師意。今愚夫者。唯取隨邪師信邪教之類故。得忍善根之後永無此義故。今愚夫之言。不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云也。故正理論云。說得忍亦不可破。由決定忍佛所說故(文)二師所存。其趣如此也(以上)。
忍異師道時○(文)明正破時也。寶云。同忍佛教名爲和合。忍異佛及別佛教。名爲僧破。正忍之時。是僧破時。亦是結彼破僧罪時。婆沙一百十六云。齊何當言法輪僧破。有多釋。如是說者。若由意樂誓受餘師。謂彼愚癡諸比丘衆。由定意樂發如是心。作如是語。提婆達多是我大師佛世尊。齊此當言法輪僧壞(文)神云。所破僧。忍師異佛。忍異佛說。能障佛法輪壞僧和合故。謂僧壞シテ邪道ニ轉ル時。聖道被遮。暫時不轉。言邪道者。提婆達多。妄說五事。爲出離道。忍許彼所說時。名破法輪(文)大意調達設邪教(五法)化取正衆四人以上。破僧意得也。正約調達事相。語取五百新學比丘。彼新學。信提婆我大師。信五法出離道。去鷲峯山。移住象頭山時。云正破時也。麟云。言忍異師名破者。准四分律。調達於王舍城中說五法。五百新學比丘便卽信受。後至伽耶方承羯磨。今此但言忍異或是通言。卽亦同彼五法中制(文)義章云。問曰。破僧前後二時。一王舍城。調達比丘。宣說五邪行。籌和衆。五百新學受籌之時。二在伽耶。邪正兩衆別作法時。此二時中。何時正破。釋言。二時俱有破義。王舍行籌破行法時。伽耶布薩破衆法時。是故二時皆名破僧(文)惠云。立邪三寶。五法爲法寶。達多等爲僧寶。自爲佛寶。
一調達五法事。疏出二說。五百人信心生時。名破僧也(文)居迥露(文)不食一切○(文)光云。一切魚肉血味鹽蘇乳等(文)惠云。問。乞食等與佛制何別。答。名雖同。意別。調達爲衣食等轉。佛有出離處轉(文)。
一如來被破法因緣事。惠云。在鷲山中。勸調達。汝勿破僧造不善業趣非愛果。如是慇懃訶責。而無止息之心。爾時世尊起正智見。審觀前際。而我昔破他眷屬。見過去。爲珍寶仙人時。有彌佉長者。嫁女慕才學超世。時有十二醜婆羅門。以與其女及財寶。後時仙人至。才學過彼。仙執手牽起。彼卽告言。勿奪我坐處。我所得財寶皆悉與汝。仙人不許。彼言。我願却生劫生破汝眷屬。世尊觀見。便入靜室。默然宴坐。受其報(文)光所引婆沙同之。
不經宿者(文)明破已經幾時。光云。眞諦師云。日將暮時。破僧至夜三更。還復和合故言此夜必和不經宿住(文)義章云。如經中說。不經一宿。僧還和合。何因故和。由舍利弗及目連故。目連以通令其調達眠而不覺。又現勝通。化彼新學五百比丘。令其生信。舍利弗辯說令其生解還來歸正。故得和合(文)此時舍利弗·目連被教化五百新學鷲山還住也。
如是名曰(文)總結上也。破法輪·破和合僧。約法·約人各別也。謂僧衆集會和合セルヲ引分テ取ル方ヲ名破僧。如來正法輪結界羯磨不ル轉セ方。名破法輪也。光云。問。破法輪·破羯磨僧。爲體同不。今解云。兩種破僧和合上非得爲性。若破羯磨僧。以羯磨和合上非得爲體(云云)。
贍部洲者(文)義章云。如論中說。破羯磨僧在三天下。除欝單越。彼無僧故。破法輪僧唯在閻浮。此有正道故有邪道。此有正師故有邪師。故又破羯磨局在界內。所損之處。破法輪者。破處局在一界內。所損遍三千世界。故律經言。三千世界一時之中。應學不學。應誦不誦。應習禪定不習禪定。乃至應入無漏聖道不得入之。破處如是(文)。
九等者(文)本義抄。問。八苾芻分爲二衆時。正衆四人信邪法耶。答。提婆達多破法輪僧之時。八人僧衆之中。四人留隨如來。四人分信邪師邪教。留隨如來四人。全不可信邪法也。正衆四人設雖不信邪法。可成不和合性也。一和合僧分爲二衆之時。正衆四人·邪衆四人。俱被云所破僧之門。八人俱可捨和合性。何不成不和合性哉(且一義意。以上)婆沙百十六云。於正衆中極少四人。於邪衆中極少五人。如是極少下至九人。則法輪僧壞(文)破僧以極少九人成之。能破一人所破八人。所破八人內分二部。語ヒ取ル四人。此名邪衆。所留四人。正衆也。互以有四人。成破僧。若減四人三人已下。不成破僧。不成布薩羯磨故也。律家云。調達王舍城未須羯磨。象頭山邪衆一和行布薩羯磨。此羯磨竟。邪忍必定行五法也(以上)。
第五明無破法輪時(文)義章云。雜心云。於此六時中。無破法輪。不結界一。破僧前二。破僧後三。牟尼涅槃四。瘜肉未出五。無第一雙六。不結界者。破法輪時。必依羯磨。羯磨依界故。不結界。不得破僧。言前後者。彼破僧前及破僧後。衆僧一味不可破壞。已涅槃者。無正師故。亦無邪師故。無破僧。瘜肉未出時者。調達惡人起於惡戒惡見之患。如瘡瘜肉。此未出時。亦無破僧。無第一雙。舍利·目連。弟子中標名第一雙此未有時。則無破僧。何故如是。調達見佛有勝弟子。學佛別蓄勝弟子故。又此二人能和合僧。故有此双方起破僧。蓋乃是其佛力·法力·一切衆生善根力故然(矣文)目連止第一(文)麟云。止卽定也。目連神通第一。依定發故。約所依名止第一。觀第一者。卽惠之別目(云云)。
棄壞恩德田者(文)光云。正理云。若有父母。子初生時。爲殺棄於豺狼路等。或於胎內方便欲殺。由定業力子不命終。彼有何恩棄之成逆。彼定由有不活等畏。於子事忽起欲殺心。然棄等時。必懷悲愍。數數緣子愛戀纒心。若棄此恩。下逆罪觸。爲顯逆罪有下·中·上故。說棄恩皆成逆罪。或由母等田器。法然設彼無恩但害其命。必應無間生地獄中。諸聰慧人咸作是說。世尊於法了達根源。作如是言。但應深信(文)。
問父母形轉○(文)寶云。明父母轉根殺亦成逆。依止一故。然父母轉作畜生。殺不成逆(文)問設有女人○(文)釋。第三句也。光云。因彼血渧以成身者。此是生母殺成逆罪。身生本故。第二女人但是養母。諸有所作應往來等事應諮後母。以彼後母能飮能長養成故(文)寶云。正理論云。害其養者。成無間同類(文)惠云。母爲因彼血者。童子迦葉是此生也(文)。
誤等無或有者(文)光云。此正明設殺無逆。婆沙由二因緣得無間罪。一起加行。二果究竟。雖起加行。果不究竟。彼不得無間罪。雖果究竟。不起加行。亦不得無間罪(文)。
等者等取(文)麟云。此父母與餘人同一處。起一加行殺二類。表唯有一。以從強有故(文)寶云。明兩同處境起一加行殺於二類。表唯從強。無表具二。論。尊者妙音。此師意。說表亦有二。正理論云。今觀彼意。表有多微。有逆罪收。有餘罪攝(云云)。
若害阿羅漢無阿羅漢(文)本義抄。問。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之是可誤殺。何成逆罪哉。是以於父母無父母想。殺之不成逆罪。答。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之尤可成逆罪也。其故不可殺阿羅漢云事。一切有情不必思之。有悟之者雖知阿羅漢恩深。愚癡之類不辨其恩甚重。故殺一人僧之時。無是阿羅漢歟非阿羅漢歟ト云フ簡別之思殺之故。是非誤殺。亦成逆罪也。但於父母例難者。一切有情皆知。父母恩深故。自本同存不可殺父母之理故。於父母無父母想殺之。皆是誤殺。不成逆罪也(以上)。
若有害父父是(文)麟云。論云。若爾譬喩經說當云何通。謂佛在世南印度國有一國王。以國委付太子始欠持(此云頂髻)往室羅筏。歸佛出家。得阿羅漢。太子無道。專行非法。暴亂百姓。有舊老臣。至父王所具陳上事。請大王還國樂誨太子。父王許請還本國。太子臣恐被誅戮佞太子言。父王今欲還來奪位。請遣一使在路而殺。太子納此佞言。遂遣使殺。父王知業因緣應合。子殺甘心受死。佛知斯事。遣弟子告彼太子始欠持言。汝已造二逆。謂害父·殺阿羅漢。論主通云。彼顯一逆由二緣成。或以息田·德二門。呵責彼罪故。言二逆(文)。
但起打心出佛身血(文)麟云。婆沙於此四句分別者。有出血不成逆。謂以打心出血。有不出血成逆。謂以殺心打以令血處成二分。或俱句。如殺心出佛身血。或俱非。除上爾所(文)本義抄。問。於如來身起殺心。不出血成逆罪耶。答。於如來身起殺心。打之血雖不出。皮外令血移本處。亦可成逆罪也(以上)。
二殺後無學亦無無間(文)婆沙云。問。於最後命終。必住無學。云何不得無間耶。答。於無處身無惡心故。謂彼但於學身中起殺意及加行。於無處。由無無間因故。不得無間罪(文)。
五逆加行必定成(文)麟云。謂必定生地獄故。不能離染(文)神云。餘惡業道加行必成スル中間ニ若聖道生。業道不起。以聖道所依止身與餘業道定相違故(云云)。
障世生天解脫道(文)生天者。天業卽障靜慮定ヲ修習スルフヲ。解脫道者。障離染得果之道也。麟云言障世生天解脫者。正理云。乃至力能遮遏諸異生等。未入正定。令不得入。若已入正定。令不得餘果。若已得果者。令不得離染。若已得離染。令不證漏盡。習定等息(文)。
入道得果離染等(文)惠云。入道卽初果向。得果卽初二果。離染卽第三果。漏盡卽第四果也(文)習定修習靜慮。溫誦。誦經歟。溫思。思惟卽惠歟。等。禮佛檀施等諸善根歟。道者。障離染得果之道也。
餘四無間(文)光云。由此。破僧。五無間罪中最爲重。餘四無間罪。第五出佛身血·第三殺阿羅漢·第一殺母。此三如次後後漸輕。第二殺父最輕。恩等少故。等謂等取德。恩·德二田中。德田勝恩田。以彼德田能拔有情生死苦故。於德田罪重恩田。然德田三中。破僧最重害法身故。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出佛身血罪重。以佛功德勝阿羅漢故。又是師故。次害阿羅漢輕故。於德田中以後德少故。所以罪輕。前德多故罪重。然恩田二種中。父恩少母。母懷長養慈恩多故。母重父輕(文)。
第六明無間同類(文)寶云。正理云。言同類者。是相似義。今詳。相似是得罪。相似。謂此五同類得罪與所似罪輕重相似。名爲同類(文)惠云。同類者。相似義。此非無間卽生。容順後受也(文)本義抄。問。初師意。無間同類順次生必感地獄異熟果歟。答。順次生不可必感地獄異熟果也。付之。初師意可異有餘師說。非無間生之義意。定知順次感惡果哉。答。無間同類順次必感地獄果者。與五無間業無差異。何不立無間業耶。知順次不必感地獄果也。但於難勢者。初師意。顯無間同類業必感地獄異熟果之旨。有餘師意。述順次生不必感地獄異熟果之旨也。二師各顯一篇之相。更非相違之義也。故正理論不置有餘師說之言。卽顯非相違二說之旨也。
汚母及汚無學尼(文)光云。於母及阿羅漢尼。行極汚染。謂非梵行名殺母同類。同於母所作罪業故。或殺住定菩薩。名害父同類。菩薩恩深猶如父故。或殺有學聖者。殺阿羅漢同類。學·無學同聖田故。僧和合緣。謂資具等。若有侵奪僧和合緣令僧離散。名破僧同類。或壞窣都婆。出佛身血同類。衆人恭敬窣都婆與佛相似故(文)。
第五明三時障(文)本義抄。問。三時障業唯限引業歟。答。滿業之中。順生業·順後業。幷不定業中異熟定異處熟者。可爲障礙故。三時障業。不限引業。可通滿業也。
唯除順現法受(文)麟云。謂不還果。一去不還。但不得受生·後二報。現身旣猶在此。故得現受無妨。其不定業異熟定故。亦能爲障故。不除也(文)。
第六明菩薩相(文)惠云。菩薩相者。大乘。三無數劫修菩提資糧。百劫修相好。百劫學神通。千劫學威儀。萬劫學萬行。此論宗卽四階成佛。第一三無數劫修菩薩資糧。第二百劫修相好。第三王宮下生。踰城出家。以有漏道斷下八地煩惱。第四三十四心成正覺。梵云。菩提薩埵略云菩薩。菩提卽所求果。薩埵所度有情。大智上求菩提。大悲下濟有情。從境立名。有財釋。或菩提准前。薩埵卽自身。卽求菩提之有情。依主釋(文)。
修三十二妙相業(文)神云。言三十二相者。婆沙百七十七云。問。相異熟業。以何爲自性。答。三業爲自性。然意業增上。在意地。非五識。唯加行得。唯思所成。在欲界人趣。依唯贍部洲男身起。如是說者。三十二思引三十二相一一以多業圓滿三十二相者。一足善住相。二千輻輪相。三指纖長相○三十烏瑟膩沙相。三十一眉間白毫相。三十二得梵音聲相。問。相是何義。答。標幟義。殊勝義。祥瑞義。問。何故三十二不增減耶。答。三十二世間共許是吉祥數故。問。八十隨好在何處。答。在諸相間。相與隨好更相顯發。如林中華。又如寶山衆寶雜飾。如是佛身威光奇特(文)惠云。如相好業非生得慧。加行生故非聞慧。劣故。非修慧。是散地故。意識修。分別故。加行得。功用生(文)。
八十種好不說事。惠云。問。緣何不說修八十種好。答。以自相上用故不說修(文)。
百大劫事。惠云。問。百大劫何劫。答。取中劫以下。超九劫旣是中劫。取亦中劫也。
住定事。惠云。問。菩薩先已得定。緣何百劫方得名定。答。先天知人不知。今人天悉知。方名住定也(文)。
此有六義得名爲定(文)光云。此中言定。謂彼決定生善趣等。名之爲定(文)。
一善趣定(文)論云。謂生人天趣妙可稱故。名善趣(文)。
二生貴家定(文)光云。或生大婆羅門家。婆羅此云豪族。或大婆羅通上三處(文)神云。三世諸佛。或婆羅門。或剎帝利。或巨富長者。或大婆羅此云陰覆。如上三家。能多陰覆一切有情。名大婆羅家(文)准此等釋。等上三家樂有情云大婆羅門歟。
三具根定(文)論云。菩薩恒具勝根。恒受男身。尚不爲女。況有受扇搋等身(文)。
五念定。六堅固定。論云。生生常能憶念宿命。所作善事無退屈(文)。
於利樂諸有情(文)光云。於利樂至皆負荷者。別解無退屈。馱婆。此云好。不用錢直名爲無價。謂彼菩薩受他駈役利有情。如不用錢買奴相似(云云)奴(淨實私云。元價奴者。菩薩常他有情ヲ利樂故。無恩給分奉公人ノコトシト爲言驅役言奴言可思之)。
無緣大悲(文)惠云。無緣大悲者。二乘見有苦。或己父母方救。佛不簡怨親。有苦無苦皆救也。或無緣者。卽眞如。得此無緣法起大悲救有情。名無緣悲也(文)光云。無緣大悲者。謂彼菩薩起此大悲。有恩方起。無恩亦起。故言無緣大悲。任運恒時繫屬他故。以無慢心。皆悉攝同己身相似。須眼等時卽便施與。名難求事。能代衆生受種種苦。名勞迫事。顯無退屈(文)。
贍部男對佛者(文)寶云。此中總六門。一修處。二依身。三對境。四明慧。五明時嚴。六明數(文)要男子身(文)寶云。正理云。珠妙相業。必依淨身方能引起。修佛相故對佛方成。勝故非聞及生得慧散地故非修(文)。
能起九劫(文)次不明之。本義抄。問。釋迦超劫限九劫歟。答。限九劫也。付之。涅槃經超十二劫(文)增一阿含云。彌勒菩薩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眞等正覺。我以精進之身超越成佛(文)如何。答。廣披俱舍·正理·婆沙·雜心等。釋迦超劫九劫(文)但涅槃經說者。彼述大乘實義。更非有宗依憑。次增一阿含經文。雖述小乘義門。亦是機見不同也。本義抄。問。釋迦·彌勒最初發心同歟。答。釋迦·彌勒二聖最初發心同時·先後。凡慮雖非所可測。依一義心者。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歟。其故。釋迦超九劫。第九住劫成佛。彌勒無超劫。第十住劫成佛。以超劫(幷)成佛之時分思之。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云事。必然也。
各百福莊嚴(文)婆沙(百七十七光所引云)問三十二相。爲一思所引爲多思耶。評家云。如是說者。三十二思引三十二相。一一以多業圓滿問。菩薩所起三十二思。於諸相中先引何相。答。有說。先引足下平滿善住相。後引餘相。先安其足。後及餘故。有說。先引目紺青相。先以慈眼觀世間故。如是說者。此則不定。隨此相緣合則引此(文)今疏云。次起一思正牽引彼者。是婆沙所說三十二思中一也。此則足下平滿相牽引業也。餘妙相業。准之可知之。正牽引彼者。彼言指足下平滿相也。寶云。正理云。此中百思名爲百福。謂將造一一妙相業時。先起五十思。淨治身器。其次方起引一相業。於後復起五十善思。莊嚴引業。今得圓滿五十思者。依十業道。一一業道各起五思。且依最初離殺業道有五思者。一離思殺。二勸導思。三讃美思。四隨喜思。五迴向思。謂迴所修向爲解脫。乃至正見各五亦然(文)光云二觀道思(文)餘同寶。
如農夫先治畦隴(文)光云畦隴(文ツカウネクロ)有說量無邊際(文)婆沙云(光所引)評家曰。如實義者。菩薩所起一一福量。無量無邊。以菩薩三無數劫。積集圓滿諸婆羅蜜多已。能引思願極廣大故。唯佛能知。非餘所測(文)。
一明佛數(文)光云。於三劫中。後位漸勝故。供養佛多。前位劣後故。供養佛少(文)。
第二明所逢佛(文)神云。謂於第三劫末。佛號毘婆尸。此云勝觀佛。供養七萬七千佛。末後佛名毘婆尸。第二劫供養七萬六千佛。末後佛名燃燈。第一劫供養七萬五千佛。末後佛名寶髻。三劫中皆應供養七萬七千。初劫在三塗化生時。多有佛出世。不得供養。減二千佛。第二劫時。減一千佛。第三劫時。雖亦三途受生散化衆生。然用業自在故。但佛出世卽來人中受生供養故。具供養一萬七千佛(文)。
最初發心逢釋迦(文)寶云。正理云。初無數劫首。逢釋迦佛。世尊爲陶師子。於彼佛所起慇淨心。塗以香油。浴以香水。設供養已。發弘誓願。我當作佛一如今世尊(文)。
正法住千年(文)光云。若依智論。正法五百年。依善見律。度尼故。減五百年。以行八敬故。還得五百年。彼論約初減時言五百。此論據後故說一千(文)。
第四明六度圓(文)寶云。明菩薩六度圓滿時不同也(文)光云。此約菩薩行因位中。說六圓滿。不約果位。若約果位說六圓滿。得盡智時(文)義章云。波羅蜜者。外國語。此翻名度。亦名到彼岸。所言度者。如地持說。度有三種。一者時度。此六行度三僧祇方或滿故○到彼岸者。波羅者岸。密者是到。能捨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文)。
但由悲布施者(文)寶云。此中圓滿有四節。此卽第一前施圓滿也(文)義章云。初言檀者。是外國語。此名布施。以己財事分布與他名布。輟己惠人爲施(文)。
今疏普施一切乃至眼髓(文)施外財物(幷)自身支節。乃至骨肉眼髓。無悋惜(爲言)。
被折身無忿(文)論云。菩薩被折身支。雖未離欲貪。心無少忿(文)光云。正理云。忍圓滿者。於彼有情心無忿故。戒圓滿者。不起害他身。語業故。心無忿故。身·語無惡故。無忿時。戒忍圓滿(文)又云。第二位。戒·忍二圓滿(文)義章云。尸羅。此曰清涼。三業煩惱焚燒行人。戒能防息故。號清涼。復言戒。以能防禁故。羼提此名忍辱。他人加毀名辱。於辱能安爲忍(文)惠云。釋迦因地爲忍辱仙人。憍陳如爲歌利王。與妃后入山遊獵。妃后於仙人處求法。因此瞋彼。以刀斷手足便歸。護仙神雨沙石打王。卽却向仙人處悔過。仙人言。我若有少忿恨之心。願我手足不復反生。言訖手足如本。由茲因力。佛初成道。先度憍陳如等也。
此明精進(文)義章云。毘離耶。此名精進。練心於法故爲精。精心務達故爲進(文)光云。第三位。精進一圓滿。底沙。此云圓滿。是星名。從星爲名(文)婆沙(光所引)問。近佛菩薩。於名·句·文得未曾得巧妙自在。應以別頌讃佛。何以一頌讃佛耶。答。菩薩思願勝故。不重文頌。復次菩薩畏散亂。故以一頌。顯己心無厭倦故(文)。
逝宮。惠云逝者往卽無常也(文)。
如是讃已便超九劫(文)問。讃歎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中第九十一劫歟。答。若存勝觀佛底沙佛其體一非各別佛云義時。讃歎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之中初劫也。百劫中初逢勝觀佛。婆沙論文故也。若各別佛云義意ナラバ。讃歎底沙佛。第九十一劫ナルヘキ歟。可思也。
次無上菩提者。光云。第四位。定·慧二圓滿盡智已去名無上覺。次無上覺前卽金剛喩定。此時定慧圓滿(文)慧云。金剛喩定時。定·慧俱圓滿。或可金剛定卽定盡智時卽慧。此論依前說也(文)。
於如是四位者(文)光云。婆沙一百七十八云。總有三說。第三評家云。如是說者。此等所說皆依一時一行增上。說爲圓滿。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此四波羅蜜方圓滿。解云。以戒攝忍。以慧攝定故。但言四。此論同彼第二師說(文)。
且初施類中(文)行布施時。身·語二業。名福業事。思託身·語起故。身·語名事。所依義也。麟云。思不自託者。謂思但託身·語而轉。無自託之理。如指不自指。思俱有法者。卽深思餘受想四相等也(文)光云。彼因等起思。唯名福業。善故名福。作故名業。思非自依託故不名事。思俱有法唯受福名。善故名福非作故不名業。非思正依託故。不名事。以思正託身·語起故。俱有法不名事(文)。
戒類旣(文)麟云。戒。是善性名福。造作性故名業。思所託故名事。故具三名(文)戒身·語七支也。
修類中(文)修慈觀是慈無量歟。麟云。修類中慈善故名福者。慈以無瞋善根爲性故。是善也。慈相應思託慈爲門者。謂此慈定中。思以無瞋與樂爲門故。亦名爲事。非業性故。不名爲業。慈俱時戒者。謂是定中。修此慈觀。卽定共戒也。思不自託。戒非正理故。並非事。以思但託慈爲門故。不同戒類。別解脫戒是正託故。受事名。餘俱有法唯受福名者。非造作故。不名爲業。非思所託故。不名事。俱是善故。名之爲福(云云)惠云。問。何故戒類中有事。修中戒不名事。答。戒類。是別解脫戒。散地思正託。卽名事。修中戒。與心俱思不正託。不名事也(文)。
有說唯思(文)光云。第三解。或是經部有說。唯思是眞福業。善故名福。作故名業。非是所託事故。不名事。福業之事。謂施·戒·修。以此三種爲所依福業轉故。是所託故。此三名事。非眞福業(文)。
由此捨名施者(文)光云。雖所捨財物亦得施名。而於此施性中。捨財之具名施。謂由此身語業及能發思。捨物得成故。身·語及能發。是眞施體。捨謂捨與。具是因義(文)由身·語·能發捨物故。身·語·能發爲捨因也。故身·語·能發云捨具是施體也。
謂爲供爲益者(文)光云。爲簡彼七施故。說供養言。謂爲於他尊重供養貧乏饒益。而有所捨。此捨具名施。此則當八種施中第八施也(文)。
言施類福者(文)光云。應知如是至草類舍等者。釋第四句。應知。如是施類福業事。能招當來及與現在大財富爲果。言施類福者。類之言體。顯福以施爲體義(文)麟云。頌言。此招大富果者。正理云。應知。如是施類福業事。迴向解脫。亦得離繫果。而且就近決定爲言。且說招大富財果。依何立此大財富名。以財妙廣不可奪故。角勝等施毒剌所傷。雖施而無大財富果(文)今疏不見頌第四句。故麟引正理釋此句也。今疏言施類福者云條文。釋第四句長行文也。准光記可知之。
如葉類器(文)長行文也。麟云。言如葉類器者。西方多以荷葉等爲器也(文)光云。類之言體顯福。以施爲體義。如葉類器。西方以荷葉等爲器顯。器以葉爲體義。如草類舍。顯舍以草爲體義(文)。
戒修類福准此應釋(文)麟云。謂戒類以戒爲體。修類以定爲體。亦喩准施而明(文)。
離欲貪異生○名目益(文)麟云。若異生第三生等猶下生故。所以離欲·未離並得自益。聖人離欲定不再生。所以自益要未離欲。可以思知(文)光云。離欲聖超於欲界異熟果地(文)有信等七種聖財(文)寶云。此聖財資法身也(文)義章云。言七財者。善能資具故。名爲財(文)寶云。正理云。或有施主。於因果中得決定信。或有施主。於因果中心懷猶預。或有施主。率爾隨欲。或有施主。具淨尸羅。或少虧違。或全無戒。或有施主。於佛教法具多聞。或有少聞。或無聞等。而行惠施。由施主具信·戒聞等差別功德故。名主異。由主異故。施成差別。由施差別。得果有異(文)。
行敬重等施者(文)論云。若施主行敬重施。便感常爲他所尊重。若自手施。便能感得於廣大財愛樂受用。若應時施。感應時財。所須應時不過時故。若無損施便感資財。不爲他侵及火等壞(文)光云。能如法行敬尊重等四施。如次使得尊重等四果。無損施者。行施時不損惱他。施事得成(云云)惠云。無損施者。不損惱所施人。或財物無損也(文)敬重施者。起慇重心如敬世尊行施也。自手施者。所施物自手施之。應時施者。應時財施也。隨四時施財歟。假令夏施惟。冬小袖重衣等也。
或闕或具(文)光云。應知。此中具有二種或具好色·香·味·觸名具。或隨具三·二·一種亦名具。闕亦有二。或總闕好色·香·味·觸。或隨闕三·二·一種。亦名闕(文)寶云。此中財施據衣食等故。說四境略不言聲。非異熟故。食等四境成。食三境成(文)光云。集異門第一云。以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飮食·臥具·醫藥及餘資具。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棄能捨能遍盡捨。是謂財供養。何故彼論與此不同。解云。此論不說聲。以非恒有故。衣服等物色等以收。故不別說(文)。
隨時生樂受觸(文)光云。有隨時觸者。寒有溫觸。熱有涼觸。故言隨時(文)惠云。隨四時生觸。如夏有涼風生觸等也(文)。
如女寶等(文)麟云。言女寶等。卽輪王七寶也(文)決云。輪王七中減女寶。不具之意歟。或具女寶之上。彼女寶於觸境有好·不好不同。不好云減歟(以上)。
由趣別者(文)寶云。犯戒人以是人趣故。勝狗千倍。非爲有德有苦(云云)於此四種。作損益事。成善惡種。故云四田也。
七有依福(文)光云。此七種濟他苦故。依此七種功德增長故。名有依。言七種者。一施客人。謂羈旅他鄉。二施行人。謂在路行人。三施病人。謂染疾者。四施侍病。謂看病人。五施園林。謂以園林施諸寺等。六施常食。謂有檀越。布施錢財或莊田等。白衆僧言。從今已去。日別爲我設七僧齋。此名常食。西國諸寺。現有此法。又解。西方國俗。諸信福人。於諸遠途聚施處。恐行侶中路飢渴故。於路側逼近華林造舍。置財多貯飮食。諸來去者所須施與。或有總施一切行。或有但標諸出家者。常施食故。名爲常食。七隨時施。謂有或寒或風或熱時。隨其所應。施彼隨時飮食衣等。總名第七隨時施也(文)。
由恩別者(文)麟云。如熊鹿等本生經說。菩薩本生曾爲一熊。在深山中。爾時有人。入山採薪遇雪飢寒。熊將收養。餘命得存。天晴路通。其人下山。遇見獵師。示彼熊處。共來加害。分取肉時。兩手便墮(云云)惠云。婆沙說。菩薩昔爲鹿王。其角如雪。其毛有九色。忽有一人。遇水所漂。鹿王入水救。得存此人命。王訪此鹿。加以重賞。此人示處。將欲殺時。此人著癩。王知所由。發心不殺。此雖畜生。皆是恩由攝也(文)。
一解脫人(文)光云。如無學者施無學者(文)。
菩薩所行惠施(文)惠施法施也。說法門救他也。
三八種施(文)一隨至施。論云。宿舊師言。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文)神云。隨至施者。宿舊阿毘達磨師言。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正理論云。謂隨有情投造己來。隨宜施與衣服飮食。非深敬重(云云)。
二怖畏施(淨立私云。怖畏施者。他人財寶失セン事ヲ知リテ其財ヲ借リテ後ニ本主ノ方ヘ返渡スヲ云怖畏施ト心歟)神云。怖畏施者。睹災厄。爲令靜息。而行惠施。或見此物壞相現前。寧施不已。故行惠施(文)。
三報恩施。光云。昔得他施。今還施彼(文)。
四求報施。光云。今施彼物。希他返報(文)。
五習先施。論云。謂習先人父祖家法。行惠施(文)。
六希天施。光云。希生彼天。而行惠施(文)。
七要名施。光云。要求美名。行惠施(文)。
八。論云。爲莊嚴心。爲資助心。除慳悋。爲資瑜伽(定也)爲得上義(涅槃樂也)惠施者。說法謂法施。光云。正理四十四云。爲莊嚴心者。謂爲引發信等聖財故。行惠施。資助心者。謂欲減除諸慳悋垢。行惠施。資瑜伽者。謂求定樂展轉生因。行惠施。謂由施故便得無悔。展轉乃至心一境性。得上義者。謂得涅槃由初捨財。乃至展轉一切生死皆能捨故。又行惠施。是勝生因。依此能引發證涅槃法故(云云)。
一父二母○五後身菩薩(文)寶云。雜心第八云。施此五種人。得大果。何以故。父母。長育生身恩故。病者。無所依怙。增悲心故。說法者增長法身故。示人善惡故。近佛地者。積聚功德廣攝衆生故(文)尋。此五種於上四田何攝耶。答。麟云。父母菩薩恩田攝。病者是苦田。未審(云云)法師論ニ見。論云。法師。四田中何田攝。謂是恩田所以者何。爲諸世間大善友故。無明盲者能施惠眼故。令有情生長無漏法身故(文)。
先從意樂引○(文)此ヨリ明義次第也。謂先從意樂(此殺心也)引起加行。從床立取刀等事。皆是加行也。從加行引生於思。因等起思。是能發思也。從思引發根本(正命終一剎那也)此根本由趣·苦·恩·德四田成也。命終已後無表業。隨轉不絕。後起也。
今依義次從後向前(文)麟云。謂次中後起在前。意樂居後。今准義先後爲次。則意樂居前。後起在後(云云)。
或有諸業於前六(文)光云。此卽別顯作業重也(文)寶云。如盜佛。得已供養。後起卽輕。得已銷鑄。其罪卽重根本(云云)。
非由餘四如於父母(文)麟云。雖有六因。此中約田及根本二種故。指後起·加行思·意樂爲餘四也。言如於父母者。盜·殺雖齊是根本。而殺則重。盜則輕。此則約田顯根本重(云云)。
所餘加行思意業(文)麟云。如欲害佛。但由加行成重。不由根本。思與意樂。隨其心重故重成(云)出佛身血罪事也。
除此中間業非輕重(文)寶云。六上最重。六下最輕。隨闕少多。非極上下(文)麟云。除此中間業非輕重者。如具二·三·四·五等因也。有云。若具六因。皆上品業最重。若不具六因。皆下品。此業最輕。若二三是下。名非輕重(文)。
由審思者(文)寶云。若全不思及率爾思。但名造作。若審思造爲增長(云云)光云。所作業非全不思。非率爾思。此名造作。亦名增長。若不審思。名造作。不名增長(文)。
由有伴者(文)光云。正理云。如盜他財復汚他室殺他子等(文)。
善翻上應知(文)麟云。謂善。若有五因。卽名增長。若無五因位。但名造作(云云)。
制多捨類福(文)麟云。言捨類福者。謂由善心但捨資財。施便起。不假前人受用。今施制多。卽時類福也(文)。
如慈等無受(文)麟云。如慈等四無量時。雖運己心令得樂。而實前境未實得樂故。名無受(文)決云。作與樂拔苦等行相。於一切有情思救。此觀是假相觀也。雖作此觀。有情不受用之。然而其福無量也。如此制多ニ施スルハ雖無受用。福尤勝。明文。故施制多。雖無受用。追申敬養福。從心生(文)假令造阿彌陀佛等作供養。是木像雖不受用。其心遠敬極樂世界本佛故。福從心生其果不虛指也(以上)。
如從末度伽(文)寶云。末度迦。是果名。其形如聚。樹似皂莢樹。賃婆。大小如苦練子。二果此土無故不譯(文)。
離犯戒及遮(文)寶云。頌於性罪立犯戒名。遮罪名遮不名犯戒(文)光云。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謂所遮非時食等。雖非性罪。佛爲護法及有情。遮止。爲護法者。法謂正法。犯遮罪人。爲他說法。他不信受。因人撥法佛爲護法遮止爲護有情者出家人犯此遮罪。一他見譏謙獲罪重。二他見輕慢不恭敬。爲護彼有情遮止(文)。
三依治者(文)光云。依治。謂依四念住·四斷等。此念住等。能對治彼犯戒及因(文)。
四念住(以慧爲體。慧由念住。次治倒故唯四。文)一身念住(大種造色爲體)二受住(受心所)三心住(心王)四法住(除上三外所餘諸法)。
四正斷一(已生惡斷)二(未生惡令不生)四(未生善令生)五(已生善令增長)復有異說(文)光云。雜心第八云。根本淨者。離根本業道。眷屬淨者。離殺生等方便。不爲覺所壞者。離欲·恚·害覺惱亂。攝受正念者。攝受佛法僧念。亦離諸無記心。正向解脫者。爲解脫持戒。不爲身財及餘所作。是故亦說隨順覺支此五因緣戒清淨(文)。
三非尋害離惡覺也(文)惡覺者。欲·恚·害三惡覺也。謂思量世間可貪之事而起心欲名覺。思量世間怨憎之事而起瞋心名爲恚覺。念知打罵乃至奪命名爲害覺也(義章心)。
定地善極重心(文)麟云。是熏習義定地。於心相續起。極能熏習。令成德類。如華熏巨勝也(文)。
持戒亦感解脫(文)論云。持戒亦能感離繫果。就勝說修(文)。
論云經說四人能生(文)法華義疏第四(嘉祥)云。四事得梵福(增一阿含)一無塔處立塔。二和合聖衆。三修治破寺。四佛初成道請轉法輪(文)。
四事供養(文)光云。四事。謂衣服·飮食·臥具·醫藥如舍利子等令僧破已還和(文)。
先軌範師(文)光云。豈不前說欲界無有善業能招一劫異熟。無一善猶如不善唯一剎那能劫壽。依如是理故。作是說。然於一事發起多思。次第能招劫量快樂。謂於彼死復於中生。故劫樂言。無違前失(云云)惠云。問。前欲界善業無有能感一中劫。此業如何能感梵福量耶。答。由此一業起多思願故。感梵福也。問。何故散善能感上地果。答。由此造業。命終法爾得上定。如世界壞時法爾上界定。或可後一是定善色界壽。前三欲天壽積如成梵福量(文)今疏所出十勝行眞諦師解(見光記等)。
三救如來命(文)惠云。問。如來自在。誰人能救。答。若有請佛住世一劫。若過一劫。但約能請卽是救也(文)。
毘婆娑說(文)光云。此卽第二師說。云梵福量。指同前解(文)問。於妙相業福量出三師說。指同何師耶。答。上明相好業量。有說。唯除近佛菩薩。所餘一切有情。所修富樂果業。名一福量云。初師義同歟。若爾者。唯除近佛菩薩之言中。可除四梵福也。此師意。梵福量與相好業同之故。除近佛菩薩之言中。亦可除四梵福之理。必然也。
第三明法施(文)惠云。法施·財施體同五蘊。財施色卽身語。法施色卽語業。餘四蘊可知(文)。
光云。言體性者。婆沙出法供養體。云用五蘊爲自性。解云。准財施中出眞施體。法亦應然(文)麟云。言無染者。請法施主不希利養恭敬名譽。不爾自他俱損(文)光云。言契經等者等取律論。又解。十二部經中擧初契經。等餘十一(文)正理云。言契經者。謂總攝世俗·勝義堅實理。如是契經是佛所說。或弟子佛許故說(文)。
順福分者。寶云。正理論云。感世間人天等中愛果。種子。由此力故。能感世間高族·大家·大富·妙色·輪王·帝釋·魔王·梵王。如是等類諸可愛果(云云)。
順解脫分者。問。以五停心總別念處等攝順解脫分歟。將順決擇分攝歟。答。學者異義也。順決擇分攝可云歟。夫散一花捻一香迴向涅槃。是名順解脫分。更不可通五停心等觀。但論文順決擇分者。四善根(云云)知四善根以前五停心等可解脫分攝云難者。於順決擇分。爲聖道。有近加行。有遠加行。付近加行擧四善根。以實論之。廣可通五停心等也。
書謂手書(文)印彫ロウ印文爲印也。光云。書謂手書。印謂手印。並身工巧。以前身業爲自性。及能發心心所法。總言之。五蘊爲體。應知書印以能書印身業爲體。非所言印。婆沙云。此中書者。非所造字。能造字法(解云。書與字眼目異名。非不相應中字也)又云。此中印者所有能造印。法此能成印故。說爲印。算謂語算。如言九九八十一等。文謂文章。如人語言·諷誦·詩賦。並語工巧。以前語業爲自性。及彼能發心心所法。總言之。五蘊爲體。應知算文以能算文語業爲體。非所算文。數謂意思計數諸法。一十等數是意業工巧。以前意業爲自性。及彼意思同時能發心心所法。總言之。四蘊爲體。但由意思能數法故。內思計數名數。出語以去名算故。應知此數以能計數爲體。非所計數。婆沙云。數者。非謂所數稻麻等物百千等。所有能數之法。此數法故爲數(文)麟云。文謂善巧安布音聲等。亦非所述詠法名爲文(文)。
善無漏者(文)惠云。准正理。善有漏及無覆無記。皆名處中(文)光云。問。何故不善·無記非修習耶。答。正理云。不善·無記非應習者非昇近法故(文)又云。一切有爲·虛空·非擇滅。非具善·常相故。應名有上(文)論云。涅槃名無上。以無一法能勝涅槃是善是常超衆法故。餘法有上義。准已成。
右於講談席爲扶引勘煩具疏等引載之抄之畢。
大永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時正初日)擬講英憲(滿六十)永祿四年(酉)七月朔日寫之。阿闍梨淨實(生年四十歲一交了)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十九(頌疏論本第十九)
釋曰貪等(文)惠云。釋此品。疏分二。一○文解釋(文)任惠科文。釋曰至故名分別(釋名)就此品中已下(分文)釋名中三。一貪等煩惱名曰隨眠者(爲釋名先出體等言嗔等也)二隨逐有情增昏滯故故名隨眠二句(正釋名)三此品廣明(釋分別言也)。
隨逐有情增昏滯故(文)光云。隨逐有情名隨。行相微細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難了(云云)寶同之。惠云。有部釋云。貪等潜伏在六識難知。名隨眠。有得繫屬在身。隨也(文)准此等記。隨言。隨逐有情繫屬依身義也。眠字。煩惱行相微細。喩睡眠行相難了。貪等名眠(見)問。今疏增昏滯故句。釋隨言歟。解眠字歟。答。第二十卷末。隨眠釋名一段在之。以微細義釋眠字。以隨增·隨逐·隨縛三義釋隨言。而今疏隨逐有情者。當彼第二隨逐義增。昏滯故者。當彼第一隨增義。若爾者。隨逐有情增昏滯故二句。共釋隨言。眠言且不釋之歟。或增昏滯故者。是釋眠言也。夫於睡眠。行相微細。沈闇昏滯之二義在之。煩惱亦爾也。今以睡眠沈闇喩煩惱昏滯。貪等爲眠(爲言)若爾者。光以微細爲眠。今疏以沈闇爲眠。各擧邊歟。問。此品亦明纒垢等。何名隨眠品耶。光云。此品雖亦明纒垢等。隨眠強勝故。以標名。又解。此品初明隨眠。從初立號故。以標名(文)寶同之。
論云前言世間(寫本文字キエタリ)第十三卷世別由業生頌文也。寶云。先牒前爲問起□□□○問中有二。一問業頼隨眠。二問隨眠體數。頌中四句。□□□前問。下三句答後問(云云)准此記。所以者何者。問業由隨眠也。第二問易知。
離隨眠業無感有能(文)問。造業時歟。感果時歟。答。前言世別由業生者。果生必由業云也。業由○有能者。造業時。必由隨眠緣力(爲言)更不可及感果時。所謂業由隨眠方得生長者。正明造業必由隨眠緣力之旨。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者。不由隨眠緣力之業。不施感有功能云也。指造業時云事。更不可疑之(以上本義抄)。
隨眠諸有本(文)問。諸有本義如何。答。論以十事釋諸有本義也。光云。諸煩惱現起能爲十事故。一堅根本。正理云。堅固根本。令得堅牢。煩惱根本。謂煩惱得。解云。由惑起。對治道不生。惑得轉。強名爲堅固二立相續。正理云。建立相續。能數令餘連續起故。解云。能數令餘後念諸惑連續起故。三治自□□□治自田。令所依止順彼住故。解云。自田謂煩惱現行所依止身。□順生煩惱。四引等流。正理云引毒等流。能引如自隨煩惱□□□諸隨煩惱等流業。五發業有。正理云。能發業□□□有業故。解云。業卽有故。惑業及有。以業及果皆名有故。六攝自具。正理云。攝自資糧。起非理作意。七迷所緣。正理云。迷於所緣。能害自身正覺慧。八導識流。正理云。將導識流。於後有所緣。能引發識。九越善品。十廣縛義。正理云。廣繫縛義。令不能越自界自地。以能長養染汚界(云云)。
非直嗔名貪瞋(文)問。如頌文者。唯顯嗔等名貪嗔·貪慢等。正列貪文言不見如何。答。頌貪字。通亘二邊也。正顯第一貪。傍標嗔等名貪嗔等意也。頌略言故。以一貪字兼二義歟(以上堯)寶云。如衣有潤塵埃隨著。貪潤於境。嗔亦隨增故。名貪嗔。慢等亦爾(文)光云。頌說亦言。不但嗔由貪力於境隨增。意顯慢等亦由貪力於境隨增○此由貪力。義便兼明(文)准光記。六隨眠釋加貪字。義便明之(爲言)。
一切惑生皆因貪力故(文)堯圓抄。問。諸惑本無明故。應云依無明力生諸惑。如何。答。實無明諸惑本。生諸惑。更所不遮也。今於境隨增。由貪力(爲言。以上堯)。
及聲顯六體不同(文)寶云。及是相違釋。欲顯六種隨眠體性相違各別不同故。置及字(云云)。
六由貪異七(文)光云。上一句正答。下三句立有貪所以。就下三句中。第一句別顯有貪。名異別標。欲界名欲貪。義准可解。故不別說。惑自名顯故。不別說。第二句於內門轉故。所以不名欲貪。第三句爲遮解脫想。所以名有貪(文)。
於內門轉故者釋有貪名也(文)問。如光記。於內門轉故句釋不名欲貪。何云釋有貪名耶。答。見今疏文。條於內門轉故頌。云釋有貪名(文)又條爲遮解脫想頌。云又由外道等(云云)若爾者。立有貪名。二由在之(文)初內門轉故。又爲遮解脫故也。但於光釋者。不名欲貪。則所以名有貪歟。尋云。內門轉故名有貪所由如何。答。下此中自體已下釋顯此旨也。
少分緣外門轉(文)惠云。皆是以少從多立名也(文)遁云。或唯初禪。有三識。緣外色聲觸境。或約上地借下地識緣外境也。章言。法者或相從說(文)。
緣色聲香味觸法外境(文)正文云。味字剩。
又由外道於上二界(文)阿羅羅外道。計無想天爲涅槃。此則計色界爲涅槃也欝頭監弗。計非想爲涅槃。此是計無色爲涅槃也。問。檀提婆羅門。指腹爲涅槃。此是計欲界爲涅槃。何於欲貪不立有名耶。答。外道多分於上二界起解脫想歟。
此中自體(文)案釋曰。六由貪異七之一段分三。一釋頌文(如文)二此中自體下正釋有貪得名。三義准欲界下釋欲貪名。
自體者謂定及所依身(文)於內門轉故。於定自體。明立有貪名。爲遮解脫想。於依身自體。明立有貪名。可思之。光云。彼二界多起定貪。一切定貪於內門轉故。唯於彼立有貪名。又由有人於上二界所依止身起解脫想爲遮彼故。謂上界立有貪名。顯貪所緣非眞解脫。若泛論有。有通三界通內外。此中於上界有漏內自體上。立有名。彼界有情。多於等至及依身二自體上。深生味著故(云云)。
義准欲界貪(文)頌文。欲界貪不列名欲貪故。准有貪貪外五欲故。名欲貪(爲言)。
第三明十隨眠(文)光(二十)云。正理云。何緣隨眠唯貪等十。非餘忿等。唯此十種習氣堅牢。非忿等故。謂唯此十習氣堅牢起便難歇(文)。
五是見性(文)五見體性下委釋之。
釋曰初六句明欲界(文)正文云。應云初二句總標。次四句明欲界(以上)。
十謂見苦有十隨眠(文)問。四諦下十煩惱增減委意如何。光云。身·邊二見。麁果處起。唯在一部。戒禁取。果處起者。見苦所斷。非果處起。但總相緣。不推因果。見道所斷。故通二部。邪見·見取·疑前一後一。緣四諦。中一見取。若果因處起者。見苦集斷。若總相緣不推因果。見滅道斷。此三非迷事起。非修道斷。貪·瞋·慢三。若緣四諦所斷起者。通四諦斷。若迷事起者。修道所斷。以此貪等行相麁非細。不推理故。非親迷理。無明若與五見疑相應及與緣彼四諦所斷貪等相應。幷獨頭者。四諦所斷。若與迷事貪等相應。修道斷。故貪等四各通五部(云云)惠云。苦諦有身·邊見餘諦無者。不執其因及滅道無漏法爲我我所故。身見餘諦無執身爲我。故苦下有身見。邊見斷·常依身見生。苦諦下有邊見也。戒禁取有二類。一非道執道。二非因執因。推因果者。隨斷·常身·邊見生故。在見苦斷。及執無想定別解脫戒等。爲出離道。此迷麁果。卽見苦斷。若執撥道邪見等。爲出離道。卽違道義強。見道諦斷。集滅諦下。無戒禁取。如後文釋。由獨頭無明不了四諦。引生疑。疑有無。引邪見撥無。執此邪見等爲勝故。有見取也。與五見相應無明貪等。緣五見等生。亦見所斷。餘緣事貪等及相應無明。緣事境生。卽修所斷(云云)。
此中者光法師解云堯圓抄。光意。問貪等十隨眠五部所斷相也。寶意。問唯貪·嗔·癡·慢四隨眠五部所斷相也。論文列次起盡就四隨眠爲問云。寶解爲善(爲言。以上堯)。
光法師云此有二意(文)若緣見此所斷(本義抄趣)光意於若緣見此所斷爲境之文。含緣見此境與緣見此所斷爲境二意。緣見此者。緣見此爲境也。所斷者。緣見此所斷爲境也。具應云。若緣見此·緣見此所斷頌文。肝略故。下所斷。略見此言也。上旣言見此故。下重雖不說。見此所斷義分明故。略之歟。頌巧妙如此。訓云。若緣シテ見此ニ所斷ヲ爲スルヲ境ト名見此所斷(云云)重意云。緣見此爲境者。親迷理惑。卽五見疑親迷諦理緣之故。云親迷理也。此者四諦。見者。無漏智見諦理也。緣者。見疑惑迷無漏智所觀諦理。云緣諦理也。次緣見此所斷爲境者。貪·瞋·癡·慢親雖不迷諦理。緣親迷理見疑起故。云疎迷理惑也。此者。四諦也。見者。無漏智見諦理云也。所斷者。無漏智觀諦理所斷五見疑親迷理惑也。緣者。貪等疎迷惑緣親迷見疑等惑爲境(爲言)問。就緣見此爲境方疑云。此者。諦境。見者。智見諦理也。若爾者。緣見此者。諸惑緣智云也。無緣諦理義哉如何。答。緣見此者。諸惑緣無漏智所觀諦理云也。非云緣能觀智。謂此中何相見苦所斷。乃至何相修所斷者。此問就能治道問此惑何所斷也。見苦者。是能治道也。乘問成答故。云見此。擧能治所治是諸惑ナリト判也(光釋意也已上堯)私云。緣見此者。此者。四諦。見者。約所見。卽諦理也。若爾者。見·此共名諦理。緣諦境義明也。可思之。或點本云。緣見シテ此ニ(文)。
若依寶法師解云(文)堯圓抄。貪·瞋·癡·慢緣見此所斷惑爲境。名見所斷。不緣見此所斷爲境。名修所斷(爲言已上堯)。
如是三十六中見分十二(文)光云。別計六惑成三十六(云云)。
各除瞋恚(文)光云。問。何緣上界無瞋隨眠。答。顯宗云。彼コニ瞋隨眠事非有故。謂於苦受有瞋。苦受彼無故。瞋非有。又彼コノ相續ハ由定潤故。又彼非瞋異熟因故。有說。彼コニ無惱害事故。慈等善根所居處。諸所攝受皆遠離故(文)。
總計成九十八使更加十纒(文)使言事。義章云。如世公使。隨逐罪人。得便繫縛。煩惱亦爾。久隨行人。繫縛三有。不令出離故。名爲使(云云)十纒者(二十一卷在之)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擧·昏沈·忿覆也。纒言事。義章云。所言纒者。煩惱纒心故。名爲纒。又纒行人。亦名爲纒(文)。
前八十八名見斷○後十隨眠(文)八十八者。於五部中。四諦下惑。約三界成八十八。可知。後十隨眠者。修道下惑。欲貪·瞋·慢·無明。上界各除瞋。合十也。
餘通見修斷(文)遁云謂下諸地皆有上下可欣故。有漏亦能永斷。雖是忍所害惑。及通修斷。今有頂地最居上故。無上可欣。有漏之道。不能復斷。要是聖人入見道位。起類智忍。方能永斷故。不通修(文)有餘師意云。異生不能伏斷見所斷惑。且伏修所斷惑。得生上界。毘婆師意。云異生能合斷下八地中見修惑也。委如論·光。謂異生以六行智觀。斷下地見修惑。生上界也。若上地沒下地生時。退起之。若先離欲染人。入見道時。見惑已斷故。唯爲觀諦理。起法智也。光云。問。先離欲染。後入見道。於見位中滅道法智。旣無所斷。應稍容預。何故不治上見惑耶。解云。非要斷惑起欲法智。爲觀諦理起此法智(文)此釋滅道法智修道位。治上惑。見道位。唯治欲惑。不治上惑云ニ付ナ此問答起。惠云。問。先凡夫斷欲惑盡後。入見道。起苦法智忍。應斷上見惑。答。先起法忍。觀諦引類忍。斷上惑。法忍不斷上惑也(文)。
我我所者(文)五見中。第一釋有身見。文段分三。初釋有身見名體。二西國名下。出梵漢異。三故論云下。引論明二家別。初出經部說。次出毘婆沙師說(如文)。
執我我所名有身見也(文)委分別之者。身見有二種。我見·我所見。我見者。外道意計。一法執我。體用自在。主宰之德ヲ備タルカ故。我ト思也。我所見者。我外諸法ヲ皆我所有法ト計スル也。
次五取蘊爲體(文)簡無漏五蘊云五取蘊。取者。有漏煩惱名也。
此云懷身見惑名有身見(文)於薩字有與壞二義(在之)二家別也。有者。顯五蘊自體實有。壞者。顯五蘊無常義。身者。二家同和合義也。
遮計一想立迦耶名(文)迦耶者身也。身者。和合則聚集義也。聚者。多法聚集也。故遮一想(爲言)。
勿無所緣計我我所(文)惠云。此破經部壞身見。壞是無義。如何緣無法執我也(文)。
斷常者(文)斷見常見也。光云。於所執我我所事。或執爲斷。或執爲常。乖於中道非斷常理。以妄執取斷常邊故。名邊執見。緣邊起執邊之執故。名邊執。依主釋。邊執卽見。名邊執見(文)右(禪談抄)云。光云邊見必身見起故ト云テ。身見計スル處ノ我我所ヲ斷常ト計シテ。身見邊ニ起ル見故。邊見ト云也(已上)此料簡。身見邊云邊見。恐背光釋。故難依此邊見必身之釋。非釋邊見名。只是邊見起所由也。可思之。遁云。若有計我我所與蘊是一。蘊滅我滅。是名斷見。或計我我所與蘊是異。若蘊滅我在。是常見(文)。
邪見(文)義章云。謬執乖正故。名邪見(文)光云。於實有體四聖諦中。起見撥無名爲邪見(文)又云。一切五見皆顛倒轉。並應名邪。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重故。偏立邪名。如說臭蘇凡蘇皆臭。臭中極者名曰臭蘇(文)。
見之取故(文)光云。緣見起取之取故。名爲見取。依主釋也(文)見取者。見所緣境也。緣見等起取執故。名見取(爲言)。
理實應立見等取名(文)光云。諸有漏法。皆名爲劣。聖所斷故。執此劣法名爲最勝者。總名見取○理實應立見等取名。略等言名見取。又正理云。或見勝故。但擧見名。以見爲初取餘法故(文)問。於五見中三立見名二立取名事如何。光云。問。何故二見但名爲取。答。由此二見取行相轉故。名取。謂身見執我我所。邊見執斷常。邪見執無。取此諸見以爲最勝故。名見取。取諸戒禁能得淨故。名戒禁取。復次前之三見。推度所緣勢用猛利故。名見。後之二見執。受能緣勢用猛利故。名爲取(云云)。
戒謂佛法中五戒等也(文)遁云。等取十戒·具戒也(文)。
外道狗牛等禁也(文)遁云。以外道通不了八萬劫前之事。不知狗生過去有順後生天之業。但見狗牛死得生天。便謂食草噉糞是生天因。故以効之。名狗牛等禁(文)。
論云如大自在生主或餘(文)光云。如諸外道。或計大自在天爲因。生主卽是梵王。能生一切世間。是世間主。或主是天主。或餘外道計。時方我等爲因。如是等計。非世間因。妄起因執(文)。
投水火等(文)遁云。外道計。恒河水能洗除衆罪。謂爲福河。事火外道計火能淨一切燒諸煩惱。故復投之。或爲苦身超爾投以爲苦行。如投巖等(文)。
受持戒禁(文)遁云。謂戒但爲證滅遠因。要假定慧方得涅槃。今唯執戒能得涅槃故。名戒取。故戒經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文)。
數相應智(文)光云。外道尼乾子。常計數諸法爲解脫道。智與數相應。名數相應智(文)。
算數智得涅槃(文)遁云。謂外道計。算至無量數。便不可數。計此勝智以涅槃。或計此智能得之。
略去等言(文)義章云。問曰。戒取所非一。或取苦行。以爲能淨。或取持戒。或取布施。或取禮解糞掃衣等。或取諸見。以爲能淨。如是非一。何故經中。但云戒取。不說施取·苦行取等。雜心釋言。是中略故。且云戒取。若具應言戒等取也。問曰。等略。以何義故。偏就戒名。不就餘者。釋言。戒行取執者多故。偏言取。云何取多。諸內道人。多取持戒。以之爲道。諸外道人。多取烏·鶏·鹿·狗戒等。以之爲。是故名多(文)。
必先計度彼體是常(文)光云。於自在等麁苦果義。必先計彼體是常。謂常見。一·我·作者我見。計我常已。起世因執。因執纔。見苦諦時。常·我執永斷無餘(云云)文意云果麁顯易見故。緣麁果處起因執。見苦諦時斷之也。雖於非因起因執。所迷之境麁果處故。苦諦所斷。非集諦所斷(爲言)遁云。正理云。於自在等非因計因。彼必不能觀察深理。但於自在等諸蘊麁果義。妄謂是常·一·我·作者。此爲上首方執爲因。是故此執見苦所斷(文)。
一迷執我常法起(文)堯圓抄。我者。自在義。常者。常住義也。由此彼天常住自在計生世間。戒禁取。云迷執我常法起也(已上堯)。
二迷宿作苦行等(文)宿作者。迷生天因。云宿作。執我常。迷自在天現果也。對現果。名因云宿作歟。
此二迷苦果故(文)遁云。初從常我倒生。於果處轉故。隨二倒。見苦所斷。後所迷境。雖通苦·集。苦果是麁。集·因是細。迷其麁果。執爲因道。故見苦斷。光云。此唯於果處轉果相。麁顯易可見故。計苦因爲因。非全邪故。旣迷果相故。亦見苦所斷(文)本義抄。問。計因爲因非全邪者。其意如何。答。以惡因等爲善因等事。其義雖邪。因義是同故。云非全邪故也。不似以果爲因是全耶歟(已上本)。
一執有漏戒等(文)堯圓抄。三學中。以定慧爲斷惑道。五戒等有漏戒。是方便道。非斷惑道。今計眞出離道。是非道計道。戒禁取攝。非道計道故。雖應見道所斷。五戒等有漏果。其相麁顯。其所迷執法體是苦果。亦見苦所斷也。
二執謗道邪見及疑(文)遁云。謂邪見撥無正道。及疑眞道。後便執此邪見。爲解脫道。此親迷道。於因果相不別迷執故。見道時永斷(文)光云。謗集滅時。旣撥所斷所證法相。若執爲道。便爲無用。定依所斷及所證法。而立道故。又彼所撥與道相異。必無彼無間執彼爲道者。若於後時。執彼爲道。定於果處而起道執。見苦諦時。此見便斷。故無戒禁取見集滅所斷(文)問。非滅計滅戒禁取。可滅諦所斷乎。答。凡戒禁取。不過非因計因·非道計道二類。非滅計滅。是見取行相。非戒非戒也。
違道諦強(文)遁云。以執迷見爲正堅而不捨故。云強也(文)。
第四明倒(文)義章云。所言倒者。邪執翻境。名之爲倒(文)。
於見取中取計樂淨爲樂淨倒(文)遁云。謂執劣爲勝。皆是見取。而今但取苦下。計苦爲樂。不淨計淨。爲二倒。計餘爲勝。簡而不取也(文)。
於身見中唯取我見(文)問。我見旣一向倒。我所見何不勝耶。答。明問倒論文。二說在之。初師。如今釋。第二師。取身見全爲我倒。光云。其我所見異執不同。不別簡。若依初師。我所見非倒。應作是言。我所見雖推度性及妄增益。非一向倒。亦於少分實處轉故。如計實法是我所有。非無體故。所以非倒(文)此釋意。我所見者。計我所有有實體也。而於實法計有實體之義邊。叶實義故。非一向倒也。但於我見倒難者。諸法中實我者。應非一向倒。都無實我體計我故。是一向倒也(已上本義抄)。
執有漏道得淨涅槃(文)光云。戒禁取。計有漏道得淨涅槃。雖非究竟斷惑證滅。而能暫離下八地染。證彼滅故(文)正文云。下八地惑。有諸聖者。以有漏道。永斷證滅。何故定說雖非究竟暫時離染等耶。故論但言。戒禁取。非一向倒。緣小淨故。不言暫時等。光云。不云暫時離染(云云)問。見取計樂受爲樂。計善法爲淨。於少分實處轉。何故倒(云云)光云。彼執有漏。同涅槃樂同涅槃淨。於有漏中。無少樂淨。同彼涅槃。一向倒故。名倒。戒禁取非道計道。卽有分同無漏聖道證淨涅槃。故不成倒(文)。
無門轉故(文)遁云。斷見邪見撥無。此二以託無名爲無門。非謂無其所緣之門也(文)。
餘惑非顛倒體(文)惠云。戒取具後二義。無一向倒一義。邪見具初中二義。闕後一義。貪等三義皆闕。非倒體也(文)。
想心隨見力者(文)光云。受等世間不極成故。謂心想倒世間極成。如言此事惱我心想。而不說言惱我受等。故經不說(文)義章云。二依達摩多羅所說。直就同時心心數法。義分三倒。心是心王。想是想數。見是慧數。此三之中。見是倒體。心想非倒。與見相應爲見所亂。通名爲倒。問。見能濁亂一切法。何故唯言亂心亂想。心是其主故。偏說心。想能取想助見中強故偏說想(文)。
行相同故(文)光云。理實唯見倒。想心隨見亦立倒名。與見相應行相同故。相從說倒。體非推度。非四倒體(文)。
此十二倒(文)此下叙異說也。
分別部說(文)婆沙抄一云。光法師云。分別論者。卽彌沙塞部也。舊云。毘婆闍婆提。此云分別論師。以所立義不盡理故。應更分別。能分別論者。此非定一部。通十八部。不當理故。得名分別論者(文)光二十云。說非盡理。半是半非。更須分別故。名分別說部。梵云毘婆闍縛地(文)惠云。二十部中無別分別部。法邪分別。皆名分別部。如初果人。有妻妾等。於妻妾上。取樂淨故。此二倒上相心未斷(文)光云。分別論者○樂淨各二。所謂想心。若謂不然。未離欲聖離樂淨想心。寧起欲貪。以此故。知樂淨想心亦通修斷(文)毘婆沙師意。光云。然聖有時爲貪所逼暫迷亂故。率爾於境欲貪現前。起樂淨想心。覺已卽止。非推度等故。不成顛倒。如於旋火輪。以迷亂故。非實是輪。忽見謂輪起輪心想。覺已卽無(文)。
尊者慶喜(文)法華義疏一云。阿難。此云歡喜。一者形容端正見者歡喜。二者佛得道夜生。謂歡喜日生名歡喜。三者過去發願願名歡喜(文)。
辨自在言(文)三界見惑斷盡位故。立自在言歟。辨自在名。可尋之。
經部師說(文)光云。有餘經部師。後作是說。八想心倒學未全斷。彼宗意說。見唯迷理故。唯見斷。想心通迷理事起故。通見·修斷(文)。
且慢七者(文)此下釋七慢。文段分二。初總釋。二於他劣下別釋。文段卽七。就初總釋中。初列七慢名。二令心高擧下。釋慢名。三行轉不同下。釋七別所由。可見之。
令心高擧(文)義章云。自擧陵他。名之爲慢(文)寶云。正理云。有愚癡者。先於有事非有事中。挍量自他心。生高擧。說名爲慢。由行轉異。分爲七種。解云。有事謂稱境。無事謂不稱境(文)。
行轉不同(文)寶云。行謂行解。轉謂起也(文)惠云。高擧雖齊。行解生處不同。分成七種也(文)。
於他劣(文)第一慢也。光云。於等云何。如有二人精神齊等。一先誦得阿笈摩經。一後誦得。心便高擧故。正理云。於他劣等族·明等中。謂已勝等高擧。名慢。豈不此二俱於境中如實而。轉不應成慢。於可愛事。心生愛染。如實而轉。如何成貪。然由此起能染惱心。旣許成貪。是煩惱性。如是雖實勝劣處生。而能令心高擧染惱。名慢煩惱。解云。族謂種族。明謂聰明等言。卽顯色力財等(文)。
過前慢故(文)光云。慢太過故。妄進一階。或過前慢。或慢過重前。故名過慢(文)。
慢他過故(文)光云。勝爲過。己慢他過故。名慢過慢。或慢謂高擧。高前過慢。名慢過慢(文)。
執我我所(文)第四慢也。光云。於五取蘊。執我我所。此是我見。或緣我起慢。或持我起慢。或由我起慢。故名我慢(文)。
未得謂(文)光云。於未證得殊勝功德中。謂己證得。名增上慢(文)。
於多分勝(文)第六慢也。光云。正理云。諸有在家或出家者。於他工巧·尸羅等德多分勝中。謂己少劣。心生高擧。名爲卑慢。此中於己心高擧者。於他多勝。謂己少劣。有增己故。亦說爲高(文)寶云。准此論文。卑慢有高處。慢稱境。無高處(文)。
於無德中(文)光云。正理云。於無德中。謂己有德。名爲邪慢。言無德者。謂諸惡行違功德故。立無德名。彼於成此無德法中。謂己有斯殊勝功德。恃惡高擧故。名邪慢(文)問。增上與邪慢。皆於未得法上生。有何差別耶。惠云。增上慢功德法上生。邪慢無得法上生。又增上內外道起。邪唯外道起。又增上通凡聖起。邪唯凡夫起(文)。
一我勝慢類(文)光云。我勝者。謂我勝彼。我等。謂我等彼。我劣者。謂我劣彼。有勝我者。謂有他勝我。有等我者。謂有他等我。有劣我者。謂有他劣我。無勝我者。謂無他勝我與我齊等。無等我者。謂無他與我等我勝於彼。無劣我者。謂無他劣我我居下劣(文)。
從○三慢流出(文)光云。如是三慢。若依我見生行解次第有殊。成三三九慢類。九中初三。如其次第。我勝慢類。謂我勝彼。於等謂己勝。卽是過慢。我等慢類。謂我等彼。於等謂己等。卽是。我劣慢類。謂我劣彼。於勝謂己劣。卽是卑慢。九中中三。如其次第。有勝我慢類。謂有他勝我。於勝謂己劣。卽是卑慢。有等我慢類。謂有他等我。於等謂己等。卽是慢。有劣我慢類。謂有他劣我。於等謂己勝。卽是過慢。九中後三。如其次第。無勝我慢類。謂無他勝我。於等謂己等。卽是慢。無等我慢類。謂無他等我。於等謂己勝。卽是過慢。無劣我慢類。謂無他劣我。於勝謂己劣。卽是卑慢(文)。
答謂自愛樂(文)光云。無劣我慢雖無高處(已下同今釋略之)遁云。正理喩云。如旃陀羅(旃陀羅卽獵屠人等爲王所使。然彼自知是極下類。亦自高擧也。以上)。
前九慢類聖亦不現行(文)問。九慢類。從三慢流出。有學聖者。除我慢外。皆可現行(見)所流出九慢何云不現行耶。答。九慢對他等勝高擧行相。似三慢故。雖云從彼流出。非云全同。然九慢。以我見爲所依生。是我見所增也。有學聖者。已斷我見。故云不現行也(已上堯)。
擧例釋也(文)寶云。於中引三例。一殺生纒等。二無有愛全。三有愛一分。此皆是修所斷。而定不行。慢亦有雖修斷而定不行。聖人定不行殺·盜·婬·誑故。所以發彼業惑。雖是修斷。定不行(文。婬者邪婬。持自妻故)。
言無有者(文)光云。三界非常滅相。名爲無有○此中意說。於三界中衆同分上非常滅相。名爲無有○但取緣衆同分無常貪求。名無有愛。故婆沙二十七云。無有者。謂衆同分無常。緣此愛。名無有愛。是故此愛唯修所斷。以衆同分唯修所斷(云云)。
一類衆生(文)光云。正理云。如契經言。一類苦逼。作如是念。願我死後斷壞無有。無病樂哉(文)。
藹羅○龍王等(文)惠云。藹羅筏拏是水名名龍。卽是象(文)光云。正理云等言。爲顯阿素洛王·北俱盧洲·無想天等(已上論文)藹羅筏拏是水名。水中龍象從水爲名。卽是帝釋所乘龍象王也○聖人雖於善趣有身起愛。於惡趣龍王等有。愛一分未斷不起。以聖不愛惡趣身故。故名有愛一分(文)。
此一分愛緣傍生故聖不起也(文)正文云。初釋雖無過。不順論。論唯云有愛一分常見所增故聖不起。然光記同今文有二義。初義可尋所從(已上)。
九慢我慢我見所增(文)遁云。卽我見親增長也。卽是親導引連續現前義(云云)。
由起邪見行殺等(文)遁云。由邪見不信罪報。遍行殺等故。此諸纒邪見所增(文)。
此見及疑聖已永斷(文)寶云。問。一切染法。皆用見所斷爲因。如何獨此由斷見疑畢竟不起。答。此是別緣增義。不同餘遍行因等。生於果法因。有遠有近。此與見疑連續而起。是近因故。見疑若斷。卽永不行。餘染汚見疑因。遠雖斷亦行(文)光云。問。修斷貪等。亦用見疑爲遍行因。聖斷見疑。如何現起。解云。應知修斷起。由多因。或有要由親因導。如慢類等。或有但由疎因亦生。如貪瞋等。或因有二。一未斷因。二已斷因。如慢類等。要由未斷因。方能現起。餘貪瞋等。由已斷因。亦能引起(文)。
見疑爲皆(文)遁云。謂慢類等。依見疑起。見疑有力。扶持慢等。猶如背也(文)。
遍行隨眠唯在苦集(文)問。苦集下邪見等。爲遍行隨眠。滅道下邪見等。何非遍行隨眠耶。答。寶云。正理論云。何故唯於見·苦集斷諸隨眠內。有遍行耶。唯此普緣諸有漏法。意樂無別。勢力堅牢故。能爲因遍生五部。見滅·見道所斷隨眠。唯有能緣有漏一分。所緣有別。勢力不堅牢。不能爲因遍生五部故。唯前二部有遍行隨眠(文)惠云。一次苦集煩惱親緣·重緣皆緣有漏境。意樂無別。二以勢堅勞。得爲遍行因。滅道與上相違故不立也。又苦集九地互爲因果。苦集下煩惱。得爲九上緣惑。滅諦九地不互爲因。道諦法類治不同。故滅道下。無九上緣惑也(文)苦集下煩惱普緣有漏者。邪見等親緣惑。緣苦集有漏法。貪等重緣惑。緣邪見等有漏。故皆緣有漏境云也。滅道下煩惱貪等重緣惑。緣有漏。邪見等親緣緣滅道二諦無漏法也。故云緣有漏一分云所緣有別也。
相應者○相應無明也(文)寶云。相應無明。如所應。不共無明不與餘煩惱雜。不雜是不相應義也(文)十隨眠中。除無明餘九種。自力起也。無明通自力隨從。獨頭無明自力起餘惑不相應。相應無明隨餘惑也。問。十一遍使。緣滅道下見·疑等。此卽應緣見所斷。若爾。以此義邊。可云疎迷理歟。答。滅道下見疑等。卽是苦·集諦也。遍行惑緣此。卽是緣苦集故。親迷理也。難云。滅道下見·疑等苦集諦故。緣此遍行惑親迷理。貪等惑亦應云親迷理歟。答。見·疑等有自相·共相別。迷自相云疎迷理。迷共相云親迷理。所緣同雖見。此所斷貪等緣自相。是疎迷理。見疑緣苦相。親迷理也(已上)。
遍行自界自地五部諸法(文)光云。婆沙云。何故遍行隨眠。能於他部隨增。非他界地。答。遍行隨眠。於他部法。有等流果或異熟果故。能隨增於他界地。無等流果及異熟果故。不隨增。復次自界他部。麁細相似故。能隨增。上界地細故。不能隨增(文)。
一遍緣五部(文)惠云。問。十一遍使頓緣。爲前後緣。若頓緣者。十一遍使行因不同。如何俱起。若前後緣。餘煩惱亦有此能。應立爲遍行因。答。不據一時頓緣。然有頓緣力用。且如邪見力能撥無五部。故說頓緣。不說十一使一時起。若貪等自相惑。緣苦不緣集等。故不立(文)遁云。若漸次緣。餘亦應遍。若頓緣者。誰復普於欲界諸法頓計爲勝能得清淨。答。不說頓緣自界地一切有漏。然說有力能遍緣五部各少分法。名爲遍行。若貪·慢等。是自相惑。無頓緣力故。非遍行○又正理云。貪等煩惱。託唯見聞所思量事。方得現起。以於妻等起貪等時。緣顯非形。緣形非顯。故知貪等皆不遍緣(文)。
三爲因遍生五部(文)寶云。何緣得知。修斷染法。以見所斷遍行爲因。世間現見。有我見者。由我見力。外境貪增。我見若無。便於外境貪微縛故(云云)。
名九上緣惑也(文)惠云。婆沙十八。欲界非修地。非離染地。不能攝伏自界煩惱故。得緣色無色界。色無色界與上相違。不能緣欲也。由無明不了上二界故。引生疑。疑復生邪見。撥無上界苦果。見取執邪見爲勝。戒取計爲生天因等。此約苦下三見疑無明緣上界。集下煩惱緣上。准前釋(文)問。九上緣惑。緣自界五部。卽隨增。若緣上界五部。卽隨增耶。惠云。自界有彼異熟·等流果。卽隨增。色無界與上相違。二異熟地別故。三上地細下地麁故。緣上不隨增也(文)。
不執上界爲我我所(文)正文云。論云。上界地(云云)明地字落。光記同論(文)光云。婆沙十八云。問。何故此二不緣他界耶。答。唯有爾所緣境力故。復次此二見唯於麁果法轉故。謂此二見唯於麁顯現見諸蘊。執我我所及計斷常。若生欲界。於色無色界微細諸蘊。不能現見故。不執爲我我所等(文)惠云。如外道執梵王爲常我。卽是身·邊二見緣上界。如何言身·邊二見不緣上耶。答。不執梵王身爲己身常我故。不是己身身·邊二見執梵王爲常我見。邪智攝。謂與無明相應邪智。卽於欲界先起二見執常我已。次復卽起獨頭無明。執彼梵王。謂爲常我。行相朦昧不能決執。所以非見也(文)。
十一隨眠相應俱有名爲遍行(文)光云。十一遍行諸相應法。有初後義。闕中一義。諸俱有法。有後一義。闕前二義(文)惠云。若與煩惱同時心心所。無遍隨眠五部義。四相等無遍緣五部義。唯有爲因遍生五部一義。三義中有一義。皆是遍行因(文)。
初一行頌總明(文)光記科文如今疏。寶云。第三明無漏緣。有三行頌。前一行頌。出無漏緣體。第二行頌。明緣地通局。第三行頌。明貪等非無漏緣(文)遁云。此文中大分爲二。初至非勝能治故。明無漏緣惑。二貪瞋慢已下。明有漏緣。前文有三。初至諸行釋滅。明緣滅諦。二緣道下至各三所緣。明緣道諦。三又論云下。兼顯緣上惑(文)任此科文重委之者。初就明緣滅諦中。初總明無漏緣。二於中緣滅者下。別正明緣滅諦。次就明緣道諦中二。初明緣六·九地。二由別治相因下。明二所由中。又二。初正明二由。二雖法類智下。通伏難。又二。初明類智品道非欲三所緣。二論云法智品下。明法智品非八地所緣。中二。初問。次答。答中又二。初別立二道理卽文爲二。初非此皆能下。四諦中明闕初苦集。二又論云亦非下。明見修中闕初見斷。第二又論云二初無下。總結二初無也。
各三成無漏(文)問。頌文。相應無明與不共無明。各別列之。何今無明合云各三耶。答。十隨眠談。合二無明爲一種故。今合二無明云各三。十一遍使同此。頌文。爲顯自力隨從別。開二無明也。
義可准知(文)光云。滅道下六。此緣無漏。除此六種餘五部惑。皆緣有漏。准此自成。頌不別顯(文)。
此六煩惱親迷滅道(文)光云。又正理云。謗滅邪見。爲見滅耶。不見滅耶。若見滅者。如何見滅謗言無滅。若不見滅者。如何無漏緣。應言見滅。但尋教見。卽謗如是所說滅無。豈不此見親能緣滅。如何卽撥此滅爲無。如有目者。於多机處。遙見人立。撥爲非人。雖親緣人。而非不謗故。有見滅。而撥爲無(文)。
以九地滅上下相望非因果(文)惠云。非因果故者。非同類因等流果。不同於道諦。非能作因增上果。不同於苦集。唯緣自地滅(文)光云。諸地擇滅。更互相望。非因果故。不緣異地。善智悟境。通緣多地。不同染法故。顯宗云。然諸善智悟境。理通容有頓緣多地行滅。諸邪見起於境迷謬。固執所隔。不能總緣。問。九上緣惑。於境亦迷。如何得緣多地苦集。解云。雖迷境起。諸地苦集由互相望爲能作因·增上果故。容緣多地(文)寶云。正理論云。謂若有法。此愛所潤。此地身見。執爲我我所。彼諸法滅。還爲此地見滅所斷邪見所緣。乃至彼由耽著此地行故。若聞說有此地行滅。便起此地邪見撥無。非上行中有下耽著。寧下邪見撥無彼滅(文)遁云。滅是無爲。無爲無生無相。引起因果義故(文)。
唯緣欲界諸行擇滅(文)遁云。謂煩惱名爲諸行。由諸行滅顯得無爲故。擧諸行。目其擇滅(文)惠云。諸行卽有爲法。於此法上得無爲。名諸行擇滅。如欲界有爲法。欲界愛所潤。攝爲己有。身見執我等。斷此愛時。顯得無爲(文)。
唯緣六地法智品道(文)緣欲四諦最初。證知諸法眞理故。名法智。緣上界四諦與前相似故。得類智名。遁云。謂於六地定中。親欲界四諦之法。起無漏智。爲法智。若依九地定。觀上界四諦境。起無漏智。名爲類智(文)問。何故法智依六地。類智依九地耶。遁云。法智觀欲界境起。無色欲四遠故。不能觀欲故除之。無色類智旣觀上界故。通三無色。又欲界無能治道故。不言緣欲界道。不同擇滅斷惑所顯故言欲界諸行擇滅(文)。
若治欲界(文)惠云。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中間等五地法智品治上八地修惑。疏唯擧中間等五地。以此五地全不治欲界故。偏擧也(文)尋云。修道所攝六地法智。通治欲界·上界修惑。然何云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不云治上界。又中間等五地法智。云能治上界。不云五地法智兼治欲界耶。答。實如難。今且爲顯所治別。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中間等五地法智。能治上界云也。以實論之。有所治同義。非所遮也(已上堯)光云。若治欲界。謂未至定中法智品道。能治欲者。若能治餘。謂六地中滅道法智品。於修道位。能治餘色無色界者。皆彼邪見·疑·無明所緣。以是法智品品類同故(文)寶云。六地法智品道。雖有治欲治餘不同。皆欲邪見所緣。以同是法智類故。九地類智品道。若治此地及治餘。皆爲八地邪見所緣。以同是類智類故(文)。
緣九地者(文)光云。若上八地各三隨眠。一一唯能通緣九地類智品道。不緣法智品道(文)堯圓抄。色·無色界有八地。謂四禪門·無色。此八地各有三種隨眠。一一皆能緣九地類智品道(九地者如章文)所治惑在八地(四禪四無色)九地類智品道通治有頂惑。故有頂三惑通緣九地無漏道也。初禪等下地三惑。雖非二禪等類智所治。初禪等惑。緣自能治類智品道時。亦緣二禪等類智品道。以類同故也(已上堯)。
除有頂也(文)有預非無漏依地故除之。
由別治相因(文)論云。何故緣滅。自地非餘。緣道。便通六九同類(文)爲答此問難。此頌來也。遁云。問。旣離欲惑。方依上地。起無漏道及得無漏。見·疑已無。如何得爲三惑緣耶。答。道下見·疑緣六地道者。但約未證聖時緣他身說。不約緣自身無漏。若自起無漏。無漏卽無見·疑。謂無漏。至苦忍初心。方有無漏。若見·疑煩惱。上忍位中已得非釋滅故。不能緣自身無漏也(文)由相因故。顯緣法智緣六地緣類智緣九地也。由別治故。顯類智品道非欲三所緣法智品道非八地三所緣也。
以六地道各互相望同類同(文)遁云。且如未至地中起漏。與餘地所起皆互爲因果。以道無漏非繫地故。異地互爲因果。由邪見謗果。亦謗因。謗因亦謗其果。不同其滅非展轉因唯謗自地不及上下(文)。
由別治者(文)問。類智何不治欲(云云)二十六卷頌云。類無能治欲(文)正理釋云。要於自界所作已圓。方可兼爲他界所作。非諸類智己事成時他事未成有須助義。故無類智治欲界法(文)。
雖法類智亦互相因(文)遁云。釋伏難也。伏難云。若互爲因。邪見卽緣類智。法智亦互爲因。何故欲界邪見唯緣法智。上界邪見唯緣類智。爲通此難。云類智不治欲界等。如章(且法·類互爲因者。如苦法忍生苦類智。或苦類智生集法智等云云)寶同此。
論云法智品(文)此下。明法智品非八地各三惑所緣也。遁云。此難意。類智不治欲。非欲惑所緣。欲界修道滅道法智旣能治上。應爲彼地各三惑所緣(文。此中治上界者。欲界修道所攝滅道法智。兼能斷上界修惑也)非此皆能治(文)此下。答前難也。寶云。有二道理。一以四諦中初二諦非彼對治故。二以見·修道中初見道不治故。此文第一初也。論云亦非全能下。第二初也(文)光云。九地苦集下麁上細。緣麁不能斷細故緣欲界苦·集法智。不能對治上八地惑。緣細可以斷麁故。緣欲界滅道法智。能治上惑(文)此釋意云。有漏法上下地相望時。下麁上細也。故欲界苦·集麁。上界苦·集細也。無漏法與有漏法相望時。無漏細。有漏麁也。故欲界滅道細。上界惑麁也(爲言)。
又論云亦非(文)此下第二初也。光云。滅道法智。亦非全能治色無色。唯斷修惑。不能治彼見所斷故。以見所斷惑對治決定又於見道迅疾忩速故。見道中滅道法智品。非能對治上界見惑(文)。
又論云。此下。總結二初無由也。
解云答前問也(文)問。上引非此皆能治等文。注答也。何又重云答前問耶。答。上非此皆能治等文。卽答也。答也注標也。今總結二初無理。答窮前問難故。云答前問也。無失。遁云。又論云二初無故者。引論結答也(文)。
又論云卽由此因(文)此下。明緣道緣六地·七地因。明遍惑緣上地也。遁云。謂因所以之義。謂由緣滅唯自地。緣道法類。不同有遮之義。顯緣上苦集境無遮也。又解云。由滅無因緣義。不能緣他地。道有因緣義。得緣他地。明知苦·集境旣互爲緣因。亦得緣他地。二釋並通任情取捨(文)。
由互爲緣因故(文)遁云。雖非親因。而得爲疎因。章釋但言得爲增上緣。新云。唯除因緣餘容作(云云)寶云。雖非親因。得爲緣因。唯除因緣餘因容作。滅非互爲因故。唯緣自地。苦集互爲緣因故。通緣上地。非能對治故。簡道諦。道以諸地互爲因。邪見通緣異地道。以對治各別故。法·類邪見緣各別。苦·集二諦非是能治。無簡別故。所以邪見通能緣上(文)光云。卽由此前緣滅唯一緣道六·九諸因緣故。顯遍行惑中有緣苦集九地無遮。境互爲緣因故。惑二合緣。惑八合緣。不同滅諦。滅互相望非緣因故。言緣因者。是疎因。簡親因緣。卽能作因。或增上緣。名爲緣因。又解。緣增上緣。或是等無間緣。或是所緣緣。或通前二。或總通三因。謂能作因。非是無漏能對治故。有緣一地非緣六·九。不同道諦以緣道時緣六九地(文)非能對治故者。道諦對治道。或治欲界或治上界各別。緣六緣九各別也。苦·集非能治故。緣諸地無遮(爲言)。
應離者(文)論云。以貪隨眠應捨離故。若緣無漏使。非過失。如善法欲。不應捨離(文)貪應捨離法也。而貪行相愛也。愛滅道。善法欲。不應捨離。故應離云。明貪不緣滅道也(爲言)。
慢緣麁動(文)慢對他起高擧心故。緣麁動境也。滅道。靜法非麁動境故。非慢境也。
非淨執淨是戒禁取(文)問。非淨執淨。是見取行相。四顛倒中淨倒。見取性也。今何云戒禁取耶。答(已上堯)私云。准非因計因。非淨執淨。云戒禁取歟。論(二十)云。從邊見引生戒取。謂由於我隨執一邊。便計此爲能淨(文)光云。便計此執爲能得彼淨涅槃故(文)。
頌首標未斷言通後位也(文)通後位者。通非遍於自部句也。
通行隨眠○所緣隨增(文)遁云。謂如前說。十一遍使能緣五部。隨住增長故。問。豈不前說唯滅道下六種隨眠能緣無漏。今言遍使通五部耶。答。此遍行惑。理實不能緣滅道體。但緣彼諸部下煩惱品。其煩惱體是苦·集。苦·集見·疑旣能親迷苦集。故通五部。不說緣無漏體。何所相違耶(文)問。二種隨增委意如何。惠云。先軌範師說。相應隨增。如城邑側有糞與水土相和。由糞力令水土成穢。由水土令糞力轉增。城邑況身。水土況心心所。糞如煩惱。況法可知。所緣隨增。如猪犬於糞穢中眠戲。由穢增於犬。犬況煩惱穢況有漏境。無漏緣惑及九上緣惑。如白玉誤墮流中不增波也(文)寶云(標正理論云。引先軌範師說。相應隨增。如惠釋)如猪犬等。居雜穢聚。生極耽樂。眠戲其中。糞穢所塗。轉增不淨。後由猪等。穢聚漸增。如是所緣自地有漏。由煩惱力有漏義成。彼後有能順煩惱力。令其三品相次漸增。已上明所緣隨增。犬喩境界。糞喩煩惱。如清淨人誤墮糞穢。雖觸糞穢。而非所增。人亦無能增彼穢聚。如是無漏異界地法。雖有亦被煩惱所緣。而彼相望互無增義。此緣無漏異地隨眠。但由相應。有隨增理(文)問。過未隨眠有隨增義耶。光(論本第二十)云。婆沙二十云。問。過去未來旣無作用。云何可說隨眠增。有一解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彼雖無有取境用。而於所緣及相應法。有如現在繫縛功能故。彼隨眠有隨增義(文)惠云。定有。以有前後二得未斷故。若無者。異生起善心。應離染也。設過·未二世煩惱上得斷了。仍名有隨眠者。如作人停作·國王失位。由號作人·國王。以有體故。二以曾當有用故也(文)。
非遍行○於自部所緣隨增(文)遁云。苦·集下貪·瞋·慢等。不遍煩惱及滅道。修部一切隨眠。並皆不能緣他部故。名非遍也(文)。
六無漏緣惑○故言非也(文)堯圓抄。凡攝受自界自地法爲己有者。諸煩惱中身見與愛。其力殊強。身見卽我執。執取自身貪愛之。爲己有隨增。然下地身見幷貪不緣上地故。非攝上地境爲己有。是故上緣惑。纔雖緣上地境。不隨增也。無漏境亦非身見與愛二惑親迷。是相違法故。由此不隨增也(已上堯)身見執無漏不爲我。又愛無漏。善法欲非貪也。遁云。問。住下地心求上地等是何。答。謂是善法欲非隨眠(文)又云。無漏卽聖道涅槃。上境謂上地諸法。然此二類皆無隨增。皆具二義。一無愛攝。二與惑相違(文)。
由相應故於彼隨增(文)遁云。謂煩惱現起。皆與受等相應。同成染汚。如水雜毒(文)。
從此第四二性各別(文)二性者。三性中不善無記二性分別也。隨眠故不通善。理必然。
苦異熟果上二界無故(文)寶云。以上二界無苦異熟。證無不善因。他逼惱因彼定無。故證無苦異熟。有苦果者。方是不善因。彼無苦果。故無不善(文)光云。正理云。色·無色界一切隨眠。四支·五支定所伏故。無有勢力招異熟果。故彼皆是無記性故。又婆沙云。若法是無慚·無愧自性與無慚·無愧相應。是無慚無愧等起·等流果者。是不善。色·無色界煩惱不爾故。是無記(文)。
欲界身邊見迷自事故(文)光云。欲身·邊見及相應癡。亦無記性。所以者何。與善相違。名爲不善。此我·常見。與彼施等不相違故。執我·常者。恐此常我當來受苦。爲此常我於當來世受人天樂。現在勤修布施·持戒及靜慮等。執斷邊見隨順涅槃。能斷滅故。故世尊說。於諸外道諸見趣中。此斷見最勝。趣趣求。謂我不有。我所亦不有。執我·我所現在已無。以於身中求之不得。謂爲已斷。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執我·我所死後方無(文)。
依經部宗(文)光云。經部先代軌範諸師。作如是說。俱生身。是無記性。如禽獸等身見現行。與身俱生故。名俱生。修道所斷。若分別生。依教起者。是不善。見道所斷。立二身見。同大乘說。若依有部。身見唯分別唯見斷。無俱生。禽獸等計。應知但是修道所斷不染無記邪智所攝(文)。
第一明不善根(文)不善配立種種在之。簡別可見之。三性中不善心所中大不善地法(無慙·無愧也)又業品。勝義不善·自性不善·相應不善明之。此中自性不善者。無慚·無愧。有二義故。一唯是不善。二遍不善心。貪·瞋·癡三具五義故。此五種是自性不善(爲言)。
由具三義名不善根(文)寶云。婆沙一百一十二。廢立云。此三具足五義故。立爲根。一通五部(遮見疑)二遍六識(遮慢)三是隨眠性(遮纒垢等)四能起麁惡身·語業。五作斷善根牢強加行(此二義示現根義。云云。取意)光云。此五義遮一切法成立根義。謂不染汚法。有遍六識。無餘四義。染汚色蘊。全無五義。染汚受·想蘊。及除煩惱纒垢所餘相應染汚行蘊。雖通五部亦通六識。非隨眠性。雖起麁惡身·語業。非斷善加行染汚不相應行蘊。雖通五部。無餘四義。染汚識蘊中眼等五識。全無五義。意識雖通五部亦起惡身·語業。無餘三義。五見及疑。有隨眠性。無餘四義。慢通五部。隨眠性起惡身·語業。無餘二義。惛沈·掉擧·無慚·無愧。雖通五部亦通六識。非隨眠性。雖起惡身·語業。非斷善加行。睡眠一種雖通五部。無餘四義。所餘五纒雖起惡身·語業。無餘四義。六煩惱垢。雖時有起惡身·語業。無餘四義。唯貪·瞋·癡具五義。非所餘法。是故獨立爲不善根(文)。
義准可知(文)光云。所餘煩惱非不善根。義准已成故。頌不說(文)。
論云於上所說無記惑中(文)惠云。卽欲界身·邊見及上二界煩惱全也(文)。
無記根亦三也(文)光云。問。於無記中。何故此三別立爲根。解云。根是因義。此三爲因。生諸法勝故。立爲根。愛是諸煩惱足。癡卽遍與諸惑相應。慧能簡擇爲衆導首(文)。
一無記愛上界貪也(文)光云。無記愛者。謂色·無色界五部愛。無記慧者。謂有覆無記慧。謂欲界身見·邊執見及色·無色界五部染汚慧。無覆無記慧。謂威儀·巧工處·異熟生·變化心俱生慧。無記無明者。謂欲界身見·邊見相應無明。及色·無色界五部無明(文)。
疑於二趣轉性搖動故(文)堯圓抄。根定住義勝。疑有耶無耶二趣轉。其性非定住故。違根義也(已上堯)。
夫根法下轉(文)寶云。正理論云。根相隱於土下故。名爲根。是體下垂上生苗義。
外國諸師(文)遁云。西方經部師也(文)指揵陀羅國。是迦濕彌羅國外故。云外國也(已上)西方師意。以堅強義。爲根義。故慢堅強爲根。無覆無記慧非堅強。不立根。有宗意。以下轉義依因義。爲根義。慚高擧。不立根。無覆無記慧。依因義勝爲根。光意如此。可見之。慢堅強。婆沙。瑜伽師退百千善品皆由慢力云也。
愚夫修定不過此三(文)遁云。正理抄云。旣言修上定者。似不取欲身·邊見。此二不緣上二界故(文)。
愛上定(文)惠云。愛上定者。謂定上起貪。見上定者。執上定爲勝非因執因等。慢卽執此定起慢也(文)遁云。愛上定者。謂味著定也。見上定者。謂分別此定。慢上定者。恃定高擧爲相(文)。
四應捨置記(文)論云。如何捨置而立記名。以記彼問言此不應記故(文)。
石女本無兒(文)光云。女不生子。名爲石女。故婆沙十六云。如女身中不任懷孕。空無子故。說名石女(文)。
及契經說(文)遁云。卽是大衆部經也(文)。
發智如論說(文)論云。對法諸師。作如是說。一向記者。若有問言。世尊是如來應正等覺耶。所說法要是善說耶○應一向記。契實義故。分別記者。若有直心請言。願尊爲我說法。應爲分別。法有衆多。謂去·來·今。欲說何者○反詰記者。若有諂心請言。願尊爲我說法。應反詰。彼法有衆多。欲說何者○捨置記者。若有問言。世爲有邊爲無邊等。此應捨置。不應爲記(文)。
若言依麁我(文)五蘊中色蘊是麁。色蘊上我云麁我也。光云。我有二種。一麁。二細。若言依麁色蘊假我。應記與想異。想非色故。若言依細四蘊假我。還應反詰。依何細我。若言依餘三蘊。應記與想異。若言依想。答言。一麁我與想決定異故。論文偏擧。細我不定。略而不說(文)。
世爲常(一問文)義章云。常·無常中。有其四種。言神常者。謂諸外道說。神是常。苦樂不變則無罪福。言無常者。有諸外道說。神無常。計無常故。爲今世樂多起放逸。所言亦常亦無常者。有諸外道說。神有二。一細。二麁。細者。是常。身死神在。麁者。無常。身死神滅。所言非常非無常者。有人。見彼常與無常二俱有過。云何有過。若神是常。則無罪福苦樂等報。若神無常。便爲苦樂之所變改。以是過故。說神非常非無常。邊·無邊中四種見者。神有邊者。有人宣說。衆生神我猶如微塵。或如芥子·麻·麥·黍·豆。或有說言。小人神小。大人神大。如是一切名爲有邊。神無邊者。有人說言。神遍虛空無處不有。言神有邊亦無邊者。有人說。神有麁有細。麁者作身。細者常身。有邊。常身無邊。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有人。見彼邊與無邊二俱有過故。說非邊非無邊也。次辨如去不如去等。於中有四。言如去者。如從前世來生此間。去向後世。亦復如是。不如去者。有人說言。如從前世來生此間。死後斷滅不如前來。名不如去。亦如去不如去者。有人說言。身之與神合以爲人。如從前來。死後神去身不如去。非如去不如去者。有人。彼與不去斯皆有過故。說非去及非不去。次辨身神一異之義。所言一者。有人說言。身卽是神。分折此身更求別神。不可得故。所言異者。有人說言。身與神異。身麁現。神卽微細(文)略抄之。准之可知之。
皆是我異名(文)惠云。世尊如來命。皆是我異名。外道改我爲世尊問佛。佛記言不應答也(文)世者。如義章者。世間(見)如惠文者。世尊(見)可尋之。
永正四年(丁卯)夏比。對客僧令講談之次。書載光·寶·古抄等詞畢。同十二月十八日清書之。三論宗大法師英憲。
(永祿四七月十一日以自筆寫之。花嚴瓦礫淨實。生年四十)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頌疏論本第二十)
第一正約世明繫(文)寶云。此中意说。能繫三世對所繫三世。辨繫通局。今言事者。是所繫事。於此事中。隨眠增者。名之爲繫。若不隨增。不名爲繫。其隨增者。非要現緣。 雖在過去·未來。若未斷位。皆是隨增。隨增有二。一相應隨增。二所緣隨增。於未斷位。一切隨眠。於自相應。相無差別皆隨增也。於自所緣。相無差別隨增也(文)惠云。今言隨增。不要現在。在過未二世。未斷。二世煩惱上法前得在身。卽名隨增(文)。
論云謂諸有情(文)光云。標宗問起。諸有情類。於此事中。隨眠隨增。名繫此事。此卽標宗。應說三世何等隨眠能繫何世事。此卽問起(文)。
所繫境事(文)惠云。卽五蘊法上。立所繫。色法卽一一極微。心心所一一剎那。皆有煩惱緣。若斷一一極微及剎那心心所上煩惱盡。皆得擇滅(文)。
釋曰初句(文)遁云。於此章中。大分爲二。初至必能遍縛。明貪瞋於自相煩惱。二餘過未遍行下。明見·疑等共相隨眠。前中又二。初約過現二世通對六識。明無遍行。二就未來意識·五識。有遍不遍(文)任此科文。委分別之。一段文分三。初配頌文句。二明自相共相隨眠(欲曉已下)三若於此事中下。正釋頌文。中又二。初明自相煩惱繫縛。二餘過未遍行下。明共相惑繫縛。明自相惑中又初二。約過·現二世對六識。明無遍行。二就未來意識·五識。明遍不遍(如文)。
第二句未斷字(文)問。若於此事中未斷七字。應亘後句。何限未斷字耶。故寶云。頌云。若於此事中未斷七字流至下。明繫通局。必不斷故(文)如何。答。若於此事中句。明所繫境事。後七句。明能繫惑。明能繫中。未斷字與能繫字。亘中間句(爲言)光記如今疏。寶釋者。前一行半。明自相惑。後半行。明共相惑(文)初一句屬下科文。故彼七字流下句(爲言)聊異歟。
通在中間句也(文)光云。隨其所應。通中間句。
一者自相謂貪瞋慢(文)堯圓抄。問。自相惑緣別法共相惑緣多法云意何。答。貪·慢二惑。唯緣可意境起。瞋煩惱緣不可意境起。皆緣諸法自相故。云緣別法。見·疑·無明。通緣可意·不可意境起。皆緣諸法共相故。云緣多法也。尋云。無明通ソ諸惑ト相應。故可亘自相·共相。何不說自相惑中耶。答。光云。自相惑中。相應無明以必有故。略而不論(文。已上堯)遁云。緣多法起者。且如邪見撥無因果。一切總緣。言貪瞋慢自相惑者。正理引經云。佛告衣袋母。汝眼於色若不見時。彼色爲緣起欲貪不。不爾。大德乃至廣說(已上論文。云云)。
過現若已起者(文)本義抄。問。頌文置若言。爾者。過·現法中可有非已起類耶。答。過·現法中。不可有非已起之類云事。道理必然也。但於若言者。頌文云若於此事中未斷貪·瞋·慢過·現若已起。過·現貪·瞋·慢中。若緣此事起。卽繫此事。若緣餘事起。卽不繫此事。故就緣此事起。置若言也(已上本義抄)。
此貪瞋慢於所繫事過去已生(文)問。此貪·瞋·慢者。五識相應貪·瞋歟。意識相應貪等歟。答。通六識相應貪·瞋·慢。明非遍行也。難云。下釋云過現意識貪瞋·慢三等文。准此釋。上貪等意識相應哉。答。過現若已起文者。上所注如科文。約過現通六識。明非遍行段也。但於下釋者。五識貪等非遍行理必然也。意識貪等具世遍義故。可名遍行義在之。簡此亂云。雖於世遍。闕於事遍故。非遍行(爲言)惠云。自相惑過·現二世緣·境·六識通論。以此二世前五識相應貪·瞋二及相應無明。不具二義。一世不遍。不繫三世。二事不遍緣青不緣黃等。不名遍行。過·現意識相應貪等三及相應無。闕事遍一義。亦不名遍行。雖然。貪等是自相惑。但望緣三世及事遍。卽名遍行。遍行寬。自相狹。意識寬。五識狹。若不生五識亦寬也(文)光云。過去意識貪·瞋·慢三。雖亦遍繫三世。非遍繫自境。故於此中不說遍行。與五合說(文)。
非諸有情定遍等(文)本義抄。尋。光云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者。於諸有情有遍繫自境不遍繫自境之類云歟。爲當全無遍繫自境類云歟。答。過去意識相應貪·瞋·慢。是自相惑。緣別事生故。惑有情雖具遍繫自境之義。或有情不具遍繫自境之義故。遍繫自境·不遍繫自境。其類不定。非一切有情悉具遍繫自境義。不名遍行云也(已上本義抄)。
現在已生不標未斷者(文)上云。過去已生未斷現在已生能繫此事(文)此是論長行文也。現在已生下。不置未斷言。故如此注之。
過現意識貪瞋慢○闕於事遍(文)本義抄。問。過去意識相應貪·瞋·慢。種類無邊也。何不名世遍·事遍遍行耶。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瞋·慢。有世遍·事遍之義。例可同耶。答。世遍事遍遍行因者。遍繫三世。名世遍。遍繫自境。名事遍也。而過去意三·不具事遍也。但於種類無邊者。歷一一有情。悉有遍繫自境之義。名事遍也。而過去意三。望一類有情之時。雖有遍繫自境之義。非一一有情悉有遍繫自境之義故。以其義不足故。不具事遍之義云也。未來意識相應貪·瞋·慢。種類無遍故。可生類。歷一一有情。悉具事遍之義也(已上本義抄)。
謂有緣此境不緣餘境(文)遁云。如或於此人顯色尚起貪非於餘境皆起貪也(文)。
未來意遍行者(文)此下明自相惑中。第二就未來意五。明遍·不遍也。光云。若未來世意識相應貪·瞋·慢三。遍繫三世。雖於此事或生不生。乃至未斷皆能繫縛(文)。
以未來意識縛三世境及一切事(文)惠云。約未來衆多意識。 一類衆多意識。與貪相應。一類衆多意。與瞋等相應。此衆多意識相應貪等。縛一切事。名事遍。故疏云。意識種類無邊。所繫流三世。名世遍。疏言境流三世也(文)遁云。言境流三世者。釋世遍也。未來意識相應貪等。定繫縛境上。識雖在未來境。自遷流行於三世故。名世遍。但約繫定。非要現緣。言種類無邊等者。釋事邊也。謂未來意識相應別相煩惱。雖非盡遍。依總類。說卽緣三世有漏法盡。設非此繫。卽是彼繫故。云種類無邊等(文)。
又此意識種類無邊名事邊(文)惠云。問。如於糞等貪不緣時。何名事邊。答。自相惑。約自所緣境爲事邊。不順貪等緣瞋等亦緣也(文)。
五可生自世(文)寶云。五識相應生唯自世。不生遍三。所以別說。不生遍三者。此由五識依緣必同時故。生必同時。不生卽容境界三世。以色等境行於三世不待識故。識若生時。必待境故。雖世不同。性縛定故(文)。
不生亦遍行(文)本義抄。問。不生亦遍行者。爲約一一有情論。爲當多有情合論歟。答。約一一有情論也。付之一有情善眼識。現在前緣青色時。餘染污眼識相應貪·瞋。不可有緣此青色義。若爾。染污眼識相應貪·瞋。旣無緣善眼識所緣青色義。寧可名遍行哉。爰知。多有情合論有遍行義云事。答。約一一有情。可論遍行義也。若多有情合論談此義者。過去意識相應貪·瞋·慢。何不具事遍義哉。但於難勢者。於一青色體。可爲善·染汚·無記眼識所緣之義有之。而其中善眼識現在前雖緣青色。可緣彼青色染污眼識者。未來猶繫之故。約一一有情云不生亦遍行也(已上本義抄)。
謂所緣境或有未來(文)問。此初釋意何。答。上所引。准寶釋。色等境。行三世不待識故。能緣識。雖留未來。所緣境。從未來流過去。雖世不同。性縛定故。名世遍。此是約同所緣歷三世論之(爲言)。
或有同時參差三世(文)本義抄。問。如此釋者。一念眼識相應煩惱。同時縛三世境義可有耶。答。五識唯緣現在法故。一念眼識所緣境。更不可亘三世。剎那自本定故。一念眼識所緣境。過去皆過去。現在皆現在。未來皆未來。不可有分散三世義故。彼相應煩惱同時縛三世境義。亦不可有也。但於今釋者。初釋意云。就一眼識所緣境。流至三世之時。或有未來。或流至現在。或落謝過去云也。第二釋意云。就多眼識所緣境。一眼識所緣境。在未來。一眼識所緣境。流至現在。一眼識所緣境。落謝過去事。同時故。云或有同時參差三世也。雖多類眼識。同在未來故。云未來不生眼識也(已上本義抄)惠云。或有同時參差三世者。卽一眼識與貪等。合緣三世生。所緣三境。在三世。能繫眼識與貪等。在未來。具事·世二遍。一念眼識上。具事·世二遍(文)此釋意云。一眼識。此剎那可緣青·黃·赤三種色起。其剎那彼眼識。留未來不生。彼青·黃·赤三種色中。一種色在未來。一種色流至現在。一種色落謝過去義可有故。指此時分。或有同時參差三世(爲言)本義抄料簡相替歟。可思之。遁云。不生中世遍有二。初約別所緣。各流行世。次約同所緣。參差行世(文)此釋不約能緣識一·多。約所緣境一·多。注二箇釋歟。又云。言同時參差三世者。謂能繫識同時合緣境。名同時。其所繫後時各居一世。名差也(文)正文云。惑有同時·參差三世(等文)此釋未詳。光記無此釋(云云)。
如眼識定緣青黃赤色三境(文)堯圓抄云。眼識中有多類。謂於二十種色。或唯有緣一色眼識。或有緣二種色眼識。如是乃至具有緣二十種色眼識也。然今所言者。擧緣三種色眼識。證境亘三世義也。
言事遍者謂不生五識種類無邊(文)准未來意識種類無邊。可知之。如上注之。惠云。能緣五識及貪等。卽在未來。以性相繫定。得名遍行。但是貪望順境名遍。不望違境說(文)。
餘過未遍行者餘謂見疑無明(文)此下第二。明共相惑繫縛。遁云。言見者。謂五見。無明通於相應不共。此等以意識相應故。過未定能遍繫三世。以是共相故。於自所緣。必能遍繫(文)惠云。共相惑。與意識種類多故。緣一切境盡。如過去邪見撥過去。現在·未來亦然(文)隨於何境能繫此事(文)光云。若現在世見·疑·無明。正緣三世境時。隨其所應。能繫此事(文)。
雖具二遍以不定故(文)遁云。以意識相應必有世遍共相惑故於事遍。雖有二遍能。但以現在唯一剎那。而或有時唯緣此境。不緣餘境。卽不遍也。非定皆遍故。非遍行。不同過·未有多念(文)惠云。如有邪見。撥無過因·未来果。不撥現在等。有唯緣一世。有二世·三世合緣。隨緣多少。卽繫以不定故。不說遍行也(文)第二明三世有無(文)問。明三世有無來意何。論云。諸事過去·未來爲實有。無方可說繫。若實是有。則一切行恒時有故。應說爲常。若實是無。如何可說有能所繫及離繫耶(文)光云。經部師問(文)准之可思之。遁云。亦明繫縛三世。若依經部。過·未是無。如何繫縛。故此已下立三世有(文)。
上兩句證(文)光云。三世實有。由佛說故。二緣生故。識有境故。業有果故。下兩句結(文)。
經言苾芻(文)光云。經中旣說。過去色有。勤修厭捨。未來色有。勤斷欣求。明知。過去·未來實有。觀色無常。於過去色。能勤修厭捨。又解。觀無常故。名勤修厭。不顧戀故。名勤修捨。觀色無常。於未來色。能勤斷欣求。欣求卽是緣未來色貪。又解。觀無常故。名勤斷欣。不希欲故。名勤斷求(文)惠云。過去色。是定共·別解脫戒。此有漏戒上有煩惱緣。對修道厭捨。未來色。是定·道二戒。應勤行煩惱求彼二戒(文)。
若過去色非有(文)惠云。若過去色非有至勤修厭捨。是及難以過去色是有故下。順成未來。准過去釋也(文)。
過未若無緣無故(文)遁云。意識緣三世故。過·未爲理證也(文)惠云。旣緣過·未生心。故知有體。過·未。不同菟角無。不同現在有。能生心·心所覺故。有體也。經部難云。火輪生覺。夢見菟有角。亦能生心。應有實體。有部通云。火輪依實色生覺。夢中見菟角。由晝日見菟及別見牛角。夢想心亂。謂言牛角在菟頭上也(文)又過去業有當果故(文)光云。已落謝過去世業。有當果故。顯有二世。謂若實無過去體者。善惡二業其體應無。由業無故。未來當果。亦應無有。非現在果生時有現因在。以異熟果非因俱故(文)。
尊者法救(文)光云。此卽初師。能救正法。或正法救彼。或以正法救人。故名法救。或言大德。斯人也(文)論云。諸法行於世時。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唯捨·得類。非捨·得體(文)。
尊者妙音(文)光云。此卽第二師。音聲妙故曰妙音。梵云懼沙(文)又云。彼作是說。由不相應中別有一類世相不同。三世有異。諸有爲法一一有三。隨在何世。一顯二隱。一正顯者。名爲正合。餘二雖隱而非體無故。亦名爲不離彼相。又解。相有用時名合。相雖無用。而隨於法其體非無故。言而不名離。如人正染一妻室時。一貪有用。於餘姬媵雖有貪。
尊者世友(文)光云。此卽第三師。世是天名。與天遂友故。名世友。父母憐子。恐惡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遂友。彼不敢損故以爲名。梵名筏蘇密呾囉。筏蘇名世。密呾囉名友(文)遁云。世友印度天名。以彼菩薩父母初生恐爲鬼神所嬈惱故。取彼名免惱害(文)。
覺天(文)光云。能覺悟天故。名覺天(文)遁云。以過去望現在。等是前(文)。
應置數論外道朋中(文)遁云。以數論外道執三德轉變成二十五。例今此執法。義同彼故。置斯朋(文)。
未來現在類亦應然(文)遁云。未來諸法。旣雜亂居。不分前後。何有前後相望等別。又現在世唯一剎那。豈同過去有雜亂失。解云。未來隨復未分前後。而有多念。容有前後故。同過去。現在雖復唯一剎那與過去別。然望前後雜亂是同。謂將現在望未來是前。應名過去。望過去是後。應名未來。前後復名現在。是則雖有一念。已法望前後。得三世名(文)此釋意。未來·過去有多剎那故。各有三世失明也。現在雖一剎那。望前後。又名未來·過去義在之。故有雜亂過(爲言)惠云。現在雖一念。由觀前後不同。前後經三念。三念皆現在攝故。云現在亦應有三世(文)古抄注惠暉意云。現在雖一剎那。過現在·今現在·當現在。同現在攝故。多時現在。取合作三世歟(以上)。
第二經部廣破(文)論云。已略推徵次當廣破(文)論略徵廣破之文別。今疏唯明廣破文也。問。論略徵文意如何。答。惠云。問。若用卽名過·未者。現在彼同分眼不發識無用。應名過未世。答。不然。以眼根有取後果用故。是現在世也。問。過去同類因及異熟因。有與果用。盡應名現在。無取果用。應名過去。卽一法同時。半是現在。半是過去。答。正理救云。據取果名現在。過去與果用。名功能也。寶云。正理救云我宗說作用者。謂是取果。取果之用。定在現在。自餘力用。並是功能。我宗。就作用有無。立其三世。非據功能也(文)於今疏廣破文。五重難·二重救在之。五重難。一何礙用。二無窮難。三無異重破四有難未生滅。五未曾有難。各條有宗計。次正破之。二重救如文。可知之。
何礙用(文)堯圓抄。此難意。作用依體起。若體恒有。用亦恒時應起。有何法礙用。或時起用。或時不起用耶(爲言。以上堯)光云。一切有爲於三世中恒有。應一切時能起作用。何礙此用有還無。汝若謂衆緣不和合者。此救非理。許因緣亦常有故(文)略抄之。
用云何(文)光云。此難意。汝說法體由作用故說三世別○體由作用說三世別。用復由誰說三世別。作用中。更立有餘作用。用復有用。便致無窮(文)略抄之。惠云。體旣三世皆有。不自分三世。由作用分三世。又此作用。云何現在有用。過·未無用。現在更由何法方名有用。若更有用。便成無窮失也(文)。
無異者有宗救也(文)堯圓抄。救用云何難也。作用是法體上起故。體外無別用。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用相卽。然體無無窮故。用無此過(爲言。已上堯)問。上云前三句經部破(文)何以無異句爲有宗救耶。況訓云無異ナラバ世便チ壞スヘシ。此則經部爲設難條救也。若爾者。屬世便壞。如何。答。三句皆經部能破故。不顧無異句少分有宗救也。訓云無異ナリ世便チ壞スヘシ。可思之。
世便壞者(文)光云。若用卽體。體旣三世恒有。用亦應然。體三世若恒有。用並應名現。何得有時名爲過·未。故彼所立世義不成(文)。
更以理破之(文)論云。若爾。所立世義便壞。謂作用卽法體。體旣恒有。用亦應然(釋頌世便壞也)何爲不成有爲法。未已生名未來。已生未已滅名現在。已滅名過去(有宗救也)彼復應說。若如現在法體實有。去·來亦然。誰未已生。誰已滅。謂有爲法體恒有。如何可得成未已生·已滅。先何所闕。彼未有故。名未已生。後復闕何。彼已無故。名爲已滅(文。經部難也。釋有誰未生滅也文)。
不許法本無今有○已還無(文)堯圓抄。經部宗意。現在實有。過未是無。准自所立義。難彼有宗義。諸法本無位未來。今有現在。有已還無過去也。經部所立如此(已上)。
許體恒有而說性非常(文)問。有宗意。乍許三世實有。云性非常。其意趣如何。本義抄。答。薩婆多宗意。云法體恒有。談其性非常。尤以難思。試會之云。有爲法體遷流三世之時。其性實雖生滅。不如其用本無無有已還無。故云三世體恒有也(以上本)。
須作卽作也(文)光云。外道計自在天須作卽作。論主調彼。須作卽作。同彼自在故。言此眞自在作(文)遁云。謂自在天須作卽作。今有部師。須說便說故同彼天(文)。
第二約斷明離繫(文)上標云。約斷明能繫(文)問。云明離繫。云明能繫。其意別如何。答。明離繫者。約斷明離繫·非離繫也。其非離繫者。猶是能繫也。餘緣此猶繫ストイフ此意也。故不相違歟。遁云。言約斷明離繫者。斷謂惑斷。離繫謂所繫事。惑雖斷。而事未離繫。故立此門。論約能·所。雙問答中。得言事離繫或必斷不可言惑斷事必離繫。由此事故。下別問斷非離繫。釋中初見惑。次約修惑(文)。
應言餘遍行隨眠餘緣此猶繫(文)餘緣餘字。此時無詮要歟。
謂苦智已生(文)寶云。於中有其兩類。一見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已自性斷。證得無爲。而爲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繫縛。猶未離繫。二修道九品煩惱中。前品已捨其得。自性斷證得無爲。而爲下品等煩惱繫縛。故猶被繫也(文)略抄之。遁云。以遍行隨眠能緣五部故。雖苦下自斷。猶爲集下所繫也(文)光云。若未永斷。簡已斷者。有先凡位以世俗道斷下八地。集智雖未生。彼地名已斷。爲簡此等(文)寶云。若有先離欲惑入見道者。於此位中。卽不繫故(文)。
論云何事有況隨眠(文)惠云。此通問境·識及隨增也。事卽六塵。若細論。色卽一一極微。心心所卽一一剎那。皆有煩惱緣也(文)。
應造略毘婆沙(文)遁云。婆沙云廣說。今去其煩廣。境·識略要以明故。云略毘婆沙也(文)惠云。略婆沙。卽此論是也(文)。
越度大大問流(文)遁云。謂問相旣多。其如流也(文)。
及無漏法(文)遁云。上言五部。但取滅道下惑。今取滅道之體。故五部外別立無漏法(文)。
且應知何法何識境(文)惠云。未辨隨增。先明境識。故言且也(文)。
釋曰前兩行頌(文)正文云。應言上兩句明滅道所斷。若不爾者。濫下二句。然非重過(文)遁云。將釋此文。大分爲二。初至能爲十識境。配境·識。二論云已下。明隨增(文)初中又二。初總配境·識。二結前義(如文)。
欲界所繫苦集修斷各五識緣(文)論云。各各五識緣○皆容緣故(文)光云。於此五中有不緣者故。說容緣。且如欲界見·苦所斷。容爲欲界見·苦所斷識緣。然彼見·苦所斷識。有緣餘部及他界者。卽不能緣。然有能緣者故。說容緣。就見·苦所斷中。亦非一切皆能遍緣。如此貪緣此法不緣彼法等。下皆准此(文)惠云。苦集修各五識緣者。此第一節。無容字。長行論文具有也。謂苦·集下。有遍行。能緣五部故。得相緣。且苦下五識緣者。自部下十煩惱爲同類因。能緣苦部。若遍行因。緣他部。及九上緣不緣苦諦。五識中有緣不緣時。故論言容下。皆准此釋也。集下緣苦者。七惑中。爲遍行因。卽緣苦部。他部緣及九上緣。卽不緣也。修部緣者。修有三性識。善·無記中聞思慧學觀諦理。及作無我觀卽緣。白骨持息念。不善識卽不緣。就觀諦中。有漏卽緣。無漏不緣也。色界修部緣者。初定近分厭下苦等。卽緣。欣上淨妙等。及染無記。卽不緣也。無漏識緣者。苦忍智卽緣。類忍智不緣也。欲苦爾。集諦准苦說(文)寶云。此各五識緣○見苦集遍行。能緣他部故。修道有漏善心。能緣他部故。滅道所斷唯緣自部故。不能緣也。若色界修所斷善心及無漏心。皆緣欲界有漏法故。無色界善心不緣欲界故。一切染心不下緣故。由此欲界見苦·集·修斷三法。唯五識緣(文)光云。婆沙八十七云。欲界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善謂生得·加行。無記謂異熟生·威儀路·工巧處。非通果心。唯緣色故)四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善謂生得·加行。無記謂異熟生·威儀路。非通果心。雖天眼耳識。亦能緣下。但緣修斷色聲爲境。非緣見苦所斷)五法智品無漏識(通攝法忍及俱心等。以上)。
堯圓抄圖云。
見苦所斷五識
一 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二 欲界見集所斷徧行隨眠相應識
三 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四 色界修所斷善識無覆無記識
五 無漏識謂苦法智忍苦法智
見集所斷五識
一 欲界見苦所斷徧行隨眠相應識
二 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三 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四 色界修所斷善識無覆無記識
五 無漏識謂集法智忍集法智
修所斷五識
一 欲界見苦所斷徧行隨眠相應識
二 欲界見集所斷徧行隨眠相應識
三 欲界修所斷善(生得加行)無覆無記(通四無記)
四 色界修所斷善(生得加行)無覆無記(通二,無記除工巧 無記無上界故)
五 無漏識通四法智
惠云。修部五識緣者。苦集下遍行。卽緣彼部。若九上自部緣惑。卽不緣也。色修部緣者。善作無我觀及苦麁障卽緣。靜妙及染無記卽不緣。無漏識緣者。法忍智緣。類忍智不緣。修部自緣者。聞思觀諦理及無我觀。又如眼等緣。色等境卽緣也(文)。
色界所繫○八識緣(文)惠云。自界三。如欲界說。欲界三緣者。苦·集下九上緣惑卽緣。自界緣卽不緣。修斷通三性。善作欣上心及無我觀卽緣。餘善及染無記卽不緣。無色修緣者。空處近分厭下緣。欣上及染無記不緣也。無漏識緣者類智忍緣。法智忍不緣。緣苦集時。卽修部也(文)光云。婆沙八十七云。色界見苦所斷法。八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界修所斷善識(生得·加行)四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五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善生得·加行。無覆無記。異熟生·威儀路)七無色界修所斷善識(加行善識)問。何故欲界修斷無覆不緣上界。色界修斷無覆無記能緣下界。解云。無記力劣。下緣上難故。不緣上界。上緣下易故。能緣下界。問。若下緣上難。初定三識。應不緣上。解云。雖緣上地。由同界故。所以得緣。欲色界別。下不緣上。問。上緣下易。無色無覆應緣下界。解云。色無覆。勝故。能緣下界。無色無覆劣故。不能緣下界。問。若色無覆勝。應能緣上界。解云。勝無色故。能緣下界。劣善·染故。非緣上界。又問。如何得知無色修斷善識唯加行善。解云。以空處近分加行善心。可能緣色五部所斷。餘生得等。不能緣下故(文)堯圓抄。色界繫見苦所斷法。八識所緣。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二欲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修所斷善識(生得加行)四色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五色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修所斷善(生得加行)無覆無記(異熟威儀)七無色修所斷善識(加行)八無漏識苦類智忍·苦類智。見集所斷法。八識所緣。一·二·三如前見苦所斷所列。四色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五色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七(如見苦所斷)八無漏識謂集類智忍·集類智。修所斷法。八識所緣。一·二·三如前見苦所斷所列。四·五色見苦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幷)異熟·威儀·通果三無記心。七(如見苦所斷)八苦集類智(以上堯)。
無色所繫○各七識緣(文)惠云。彼欲·色界各三緣者。准前欲界緣色界說。自界三。如欲界說。無漏如色界說也(文)堯圓抄。無色界見苦所斷法。十識所緣。一·二·三(如色見苦所斷所列)四·五色見苦·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七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八無色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九無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幷)異熟無記心。十苦類智忍·苦類智。見集所斷法。十識所緣。一·二·三·四·五·六(如先)七無色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八無色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九(如先)十集類智忍·集類智。修所斷法。十識所緣。一·二·三·四·五·六(如先)七·八無色見苦·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九(如先)十四類智(已上堯)。
且欲界繫○爲六識緣(文)惠云。此據滅道所斷煩惱說。非道諦也。苦集下緣者。卽遍行緣。修下。卽無我觀等緣。自識緣者。不取親緣邪見等三。以緣無漏。邪見等是不緣也。取重緣貪等卽緣者。唯緣有漏法也。色界修斷緣者。苦麁障無我觀卽緣。染無記不緣也。無漏緣者。唯滅道法忍智緣。類忍智不緣也。又云。無漏識緣滅道者。非是滅·道法忍智。以滅道邪見等體卽是苦集故。用苦集法忍智知。以滅道法忍智緣無漏故也(文)遁云。問。所以滅·道不互相緣耶。答。以滅道下無遍行惑。不緣他部。故不互緣欲界旣然。上界亦爾(文)堯圓抄。欲界繫見滅所斷法。六識所緣。一·二欲見苦·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三欲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四色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五無漏識。謂滅·道法忍·滅法智。六欲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想應識。見道所斷法。亦六識所緣。五識如前見滅所斷能緣識。第六欲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以上堯抄)。
色界見滅見道所斷各爲九識緣(文)惠云。色界滅·道。各九識緣無色識十一緣者。亦准欲界說。自識卽取重緣貪等也(文)堯圓抄。色界見滅所斷法。九識所緣。一·二欲苦·集所斷他界緣惑相應識。三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四色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六色修所斷生得·加行善識(幷)異熟·威儀無記心。七無色界修所斷加行善識。八滅類智忍·滅類智。九色見滅所斷有漏緣惑相應識。見道所斷法。亦九識所緣。七識(如見滅)八道類智忍·道類智。九見道所斷有漏緣惑相應識(已上色界)無色界見滅所斷法。十一識所緣。九識謂三界苦·集修。如前無色修所斷。十無漏識。謂滅類智忍·滅類智。十一無色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見道所斷法。亦十一識所緣。九識三界苦·集修(如先)十無漏識道類智忍·道類智。十一無色見道所斷有漏緣惑相應識(以上堯)。
無漏法通十識緣(文)遁云。此是滅·道之體。前是滅道所斷故。不同(文)光云。無漏法。謂三無爲及道諦(文)又云。若別分別。三界見滅所斷無漏緣識。唯緣擇滅。卽爲三種。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識。唯緣道諦。復爲三種。足前成六。三界修善識。通緣三無爲及道諦。復爲三種。足前成九。無漏識。若法智品。緣欲滅道。若類智品。緣上滅道。復爲一種。足前成十(文)惠云。言十識者。三界滅·道各邪見等三。爲六。三界修部空無我觀。爲三。成九。無漏識欲法忍智上二界類忍智。爲十也(文)堯圓抄。無漏法。十識所緣。六識三界滅·道所斷無漏緣惑相應識。三識三界修所斷加行·生得善識。第十無漏識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以上堯)。
論云如是了知(文)遁云。第二正明隨增。於中分三。初至隨眠隨增。明所繫事樂根隨增。二若有問言已下。約單緣識辨隨增。三若復問言已下。明重緣識隨增。初明樂根隨增中又二。初定樂根名數。次正辨隨增(文)光云。此中隨增有二。或於相應。或於所緣。隨其所應。皆名隨增(文)。
略示方偶(文)寶云。此就二十二根中樂根。作法。婆沙中。就二十二根作法。先問眼根。次問單緣識。後問重緣識。此就樂根作法。先問樂根。次問單緣識。後問重緣識。此卽先問樂根隨增多小(文)光云。准此樂根。所餘諸法皆應思擇(文)。
樂根總有七種(文)寶云。十六法中。隨其七種。謂欲界。唯修斷。唯五識相應故。色界五部。第三禪樂根意識相應通五部故。無漏第七。依第三禪入無漏觀樂相應故。無色界。唯有捨受故無樂根(文)。
樂在五識(文)遁云。以欲界心悅名喜。身悅名樂故。在五識。唯修所斷(文)。
如前已說(文)遁云。卽前說無漏。如炎石足不隨住故。無隨增(文)。
欲界修斷緣自部樂(文)惠云。明修部樂十五惑隨增也。且修斷四惑中自部隨增者。五識相應貪及相應無明。同時起。有相應隨增。無所緣謂不緣樂故。五識相應瞋及無明。約自他身樂。無二隨增義。瞋不順樂故也。修斷意識相應四惑。望緣五識樂。有所緣隨增。無相應隨增。意無樂故。緣自身過未及他身三世樂也。若十一遍使。緣修斷樂。作所緣隨增也(文)十五惑者。十一遍使·修斷四惑也。
色界樂根(文)色界初定三識相應樂。是修部攝。欲界同也。但除瞋。故十四惑隨增。第三地意地樂。三十一惑隨增也。惠云。此言一切者。是總相說。色界據實。只取初定·三定。餘地無樂。初地三識相應樂。十四惑隨增。苦·集下十一遍使。及修斷三惑。意相應者。唯所緣隨增。三識相應貪·癡。唯相應隨增也。第三定意樂。苦·集下者十五識惑。通二隨增。苦·集體卽樂根故。滅·道下十三惑中親緣惑。與樂唯相應隨增。與邪見等相應故。無所緣隨增也。若重緣惑。緣邪見等。卽所緣隨增。若與樂相應。卽相應隨增也。修斷三惑通二隨增。與樂相應起。卽相應隨增。若緣自身過·未他身三世樂。卽所緣隨增。色界三十一惑也。已上明樂根。欲·色二界者。四十六惑隨增。有唯相應。有唯所緣。通二種隨增。如前辨也若不取煩惱。望樂根。並無二隨增義也(文)。
若有問言(文)惠云。第二明單緣識七十八惑隨增。此彼分二。一出識數。二辨隨增。此言識者。卽是前緣樂根煩惱相應之識。後重緣。是此緣十二識上煩惱相應之識也(文)。
謂欲界四除見滅斷(文)寶云。先須知。單緣識。十六法中。通幾法。應知。通十二。謂欲界四。除見滅斷。此由樂根通有漏無漏。有漏樂根。五識相應。此欲界苦·集諦攝故。通苦·集所斷識緣樂根修道斷故。通修斷。意識緣。依第三禪法智品道。道諦攝故。欲界見道斷。無漏緣隨眠。緣滅諦非樂根。及見滅所斷中惑。不與樂根相應故。見滅所斷。不能緣樂根。由斯欲界唯四部(文)遁云。滅諦體是無爲故。非樂也。
解云欲界見苦見集等(文)惠云。苦集下十一遍使。親緣修斷樂。及九上緣惑。緣上界樂。道下邪見。亦親緣無漏樂。道諦體卽是樂根。緣一地時。卽緣六地道也。修斷中不善意識。緣自部樂。若善意識卽無我觀。能緣自部樂及第三定無漏樂。若無記識。唯緣自部。已上是出欲界緣樂根上四識相也(文)。
色界五部(文)惠云。除滅下邪見等三。此三緣無爲。不是緣樂識。前樂根隨增取此三者。前約與樂根相應故。取爲隨增。此約緣樂識。滅諦非根故不取也。取重緣貪等緣樂識。邪見相應樂也。苦·集取第三定緣自部惑(幷)十一遍使。名單緣識。除九上緣惑。第四定已上無樂根故。道下親重緣惑。並得單緣識也。修斷三性中染無記。緣自部樂。善緣五部樂及下欲界五識樂也。不取初定三識樂明者。此約界明。不約地也(文)。
無色界二(文)遁云。謂道諦下邪見等。旣親緣道諦。緣一地時。卽緣九地類智品道。故得緣第三禪無漏樂也。無色修斷加行·生得善緣九地類智品道者。謂有漏善心。能緣無漏。但緣地卽著九地。如無觀觀一切法故。理實亦通無常觀等(文)惠云。無色界二卽見道諦及修所斷者。道取邪見等三。修斷取善。作空無我觀。緣類智品道緣一卽緣九。緣著第三定無漏樂也(文)。
無色修所斷○緣九地類智品(文)正文云。光云。問。生得善識。能緣何法。答。欲·色界者。緣三界及無漏一切法。無色界者。能緣自上地有漏無漏一切法及虛空(文)而今云通緣九地類智品道者。未了也(云云)。
無漏十二(文)惠云。法智類智是也(文)遁云。無漏識。通緣三諦樂也(文)。
此隨所應(文)惠云。下正明隨增(文)。
欲界有四部(文)惠云。欲界四部。有二十九惑。且若·集下十一遍使。是緣修斷樂識。有相應隨增重緣貪等。卽所緣隨增道下八惑。親重緣。准苦·集說。修部四惑。意識相應。是單緣識。有相應隨增。四惑緣善無記心。卽所緣隨增也(文)。
色界有爲(文)惠云。色界五部二十八惑隨增者。苦·集下親重緣惑。皆是單緣識具二隨增也。滅下邪見等三。體非樂根。與樂根相應起。不是單緣識。故除也。貪等是單緣識。是相應隨增也。道下七惑親迷三惑。是單識。是相應隨增。重緣貪等。卽所緣隨增及相應也。修斷三惑。緣善無記識。卽所緣隨增。自爲單緣。卽相應隨增也(文)。
緣滅諦邪見○須除也(文)遁云。問。前辨樂根隨增。乃通滅下邪見。今明滅上隨增。却不通耶。答。見等雖緣無爲。然與意樂相應而起故。約相應名樂隨增。非緣樂識。故不得言是識隨增也(文)。
無色二部(文)寶云。無色界二部。謂見道所斷七·修道斷三·及苦集下遍行十一。二十一隨眠也。樂根緣識。總有七十八隨眠隨增也(文)惠云。道下邪見等三。是單識緣第三定無漏樂。卽相應隨增。重緣貪等。卽所緣隨增也。修斷貪等。緣無我觀善心。所緣隨增也。苦·集下十一遍使。緣道下邪見等及修斷善識。是所緣隨增也(文)。
若復有問言(文)惠云。三重緣識分二。一出識數。二正明隨增(文)緣緣樂根識(文)惠云。下緣字是前單緣識。後重緣識。緣前單緣識。言緣緣也。卽是後起心緣前識起也(文)。
解云此問緣樂根識上隨眠隨增也(文)。
更加二種(文)遁云。問。單緣卽除苦集遍行。重緣卽取者何。答。由苦·集所斷遍行隨眠下。不能緣無漏樂根及下有漏樂根故。重緣取者。以遍行隨眠。緣一切有漏法。其修斷善心。能緣無漏樂。見道所斷邪見·疑等。亦無漏樂。是緣樂識。此等皆爲苦集下遍行隨眠緣故。重緣卽兼苦集所斷遍行故。成十四(文)。
此隨等應(文)惠云。此重緣識。有八十二惑隨增。七十八如單識數。加苦·集貪·慢四也。明隨增者。卽後念起者。緣於前念。如苦集下親緣惑。爲單緣識。重緣惑。爲重緣。餘十一遍行等。緣此重緣。作所緣隨增等。餘皆准此說也。欲界二十九惑·色界二十八惑·無色二十五惑隨增也(文)正文云。此注未了也。論云緣緣樂。光·同論。而何但言緣樂識耶(文)問。何唯立三重隨增耶。遁云。問。何唯立三重卽止。答。此三重攝法卽盡。如樂隨增。色界惑盡樂不通無色單緣增雖通無色二部苦集遍行不攝。釋辨重緣方攝盡故。唯三重已得周備(文)。
論云若心由彼(文)遁云。若心由彼名有隨眠者。謂心由有彼煩惱。名爲有隨眠也。言彼於此心定隨增不者。謂彼煩惱與心相應時。定隨增不。言與惑相應及緣心未斷者。與惑相應。是相應隨增。緣心未斷。是所緣隨增。未斷二字。通上二位(文)。
相應已斷則不隨增(文)光云。若相應。已斷則不隨增。仍名有隨增。以恒相應故。此約伴性。名有隨眠。以此伴性不可斷故。若約所緣。已斷不名有隨眠。亦不名隨增。相應已斷。名有隨眠。此中別擧緣縛已斷。不名有隨眠。故不別釋(文)疏文此不決定者。總標通有隨增。不隨增故云不定。或有隨增下。別擧。初出有隨增二。與心相應。相應隨增。緣心未斷。所緣隨增也。相應已斷下。出不隨增。依伴性未斷義。雖不隨增。名有隨眠也。
有隨眠心總有二種(文)光云。有隨眠心。總有二種。一五部所斷諸有染心。二修所斷諸無染心。有染有二隨增。或相應隨增。或所緣隨增。於相應隨增。已斷則不隨增。仍說有隨(文)堯圓抄。有隨眠心。有二種別。一有染心(與惑相應染污心也)二無染心(有漏善無記心)此中有染心名有隨眠者。由三義別。一由相應隨增義。謂與惑相應染心(不善有覆)卽同時惑同時相應染心互隨增。是相應隨增也。二由所緣隨增義。謂緣此染煩惱未斷時。其煩惱與彼染心互隨增。是所緣隨增也。三由伴性未斷義。謂染心相應煩惱縛性已斷。無隨增義。惑得已斷身中無故也。雖然。染心上伴性未斷。仍名有隨眠也(文。已上堯)。
不隨增者謂此染心相應已斷(等文)此下。由伴性未斷。名有隨眠也。疏以恒相應故者。煩惱縛性已斷。心心所與煩惱。過·未世同一聚不相離在之故。云恒相應也。是伴性不可斷義也。遁云。相應已斷不隨增者。謂貪等煩惱未被斷時。與心相應。互相有力。同縛前境。名隨增。聖道斷已無縛境能故。故非隨增也(文)問。染心相應已斷。仍名有隨眠。緣心隨眠已斷。何無名有隨眠義耶。光云。相應親近。雖復斷已。名有隨眠。所緣疏遠。斷已不名有隨眠(文)問。伴性未斷云意何。惠云。若斷過·未煩惱上得。是斷縛性。以心心所與煩惱同一聚在過未世。是不斷伴性。名有隨眠(文)。
遁云。謂如貪等。必同時心心所法相應相起。設令聖道對治生時。必不能令此惑與心可相離故。不可斷(文)小乘意斷惑者。斷煩惱上得不現起云斷惑。雖斷縛性。心心與煩惱同一聚不相離在過未世故。云伴性不可斷也。本義抄。問。已斷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可名有隨眠心耶。答。可名有隨眠心也。已斷煩惱相應心。設雖未蒙。未斷煩惱所緣隨增。由伴性不可斷之義。名有隨眠心。心義決定故。先顯此義門。光釋云。此約伴性名有隨眠也。兼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亦名有隨眠心之義邊。自本所許之也(以上本義抄)。
唯局隨增名有隨眠(文)光云。有隨眠心。有二種。一隨增故。名有隨眠。二伴性故。名有隨眠。無染心斷緣縛已。旣無隨增。復無伴性。故不有隨眠心(文)。
釋曰一無明(文)此釋分二。初列十隨眠數。二煩惱生時下。明次第起。中又二。初正明次第起。二越次第者下。明起不定。初正明次第起中三。初煩惱生時者。標。二先由無明下。正釋次第起。三如是且依下。結文也。
先由無明(文)光云。先由不共無明於諦不了不觀四諦(文)。
次引生疑(文)論云。由不了故。次引生疑。謂聞二途。便懷猶預。爲苦非苦。乃至廣說(文)。
引生邪見(文)論云。從此猶預引邪見生。謂邪聞思生邪決定。撥無苦諦。乃至廣說(文)。
引身見生(文)光云。由撥無諦。次引身見。謂取蘊中撥無苦無常空無我理。便決定執此是我故(文)。
引生戒禁取(文)遁云。謂計前執。爲能證。名能淨(文)光云。謂由於我隨執斷常一邊。便計此。執爲能得彼淨涅槃故(文)。
次引慢生(文)光云。謂自見中深愛著已。恃見生高擧。凌蔑他人故(文)。
必增嫌故(文)光云。謂自見中深愛恃已。於他所起違已見中。倩不能忍。必增嫌故。有餘師說。於自見解多種之中。取一捨餘。起增嫌故(文)。
前後無准(文)光云。越次起者。前後不定。以一一後皆容起彼十隨眠故(文)。
由三因緣(文)光云。謂煩惱。起由三因緣。因謂六因。緣謂四緣。隨其所應是因是緣。且如將起欲貪時。一未爲無間道斷。未爲解脫道遍知。欲貪隨眠故。二順欲貪境現在前故。三緣彼非理作意起故。卽起惑前邪想俱行非理作意。是能引義。由此三力。便起欲貪。此三因緣。如其次第。初是因力中是境界力。後是加行力。旣言加行。明知前起。如貪旣爾。餘煩惱起。類此應知(文)。
如退法羅漢等(文)遁云。等取不還及離欲異生。此唯記境界力。不由餘二因。煩惱已斷故。無未斷隨眠。意樂清淨故。無非理作意(文)。
就明漏等四門○二釋名(文)光云。四種總名。如下別釋。云別名者。於三漏中。初二依主釋。後一持業釋。四瀑流中。前二依主釋。後二持業釋。應知。四軛如四瀑流。於四取中。前一·後二依主釋第二持業釋。言我語取者。內有情法可說我言故。前文言。我語。謂內身依之說我故。上界貪等多緣內身。緣我語故。名我語取(文)惠云。四取並依主釋(文)餘如光。
謂欲界繫○成四十一(文)欲界五部煩惱。十·七·七·八·四。有三十六。五部下各除癡故。有三十一。十纒者。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擧·昏沈·忿·覆也。問。諸煩惱垢。何立不爲漏等耶。光云。婆沙四十八云。問。諸煩惱垢。何故不說爲漏等耶。有作是說。彼亦說在欲漏等中。品類足說。云何欲漏。謂欲界除無明諸餘結縛隨眠隨煩惱纒。是名欲漏。乃至廣說。隨煩惱者煩惱垢。應作是說。煩惱垢麁不堅住故。不說漏等。不信·懈怠·放逸。亦由過輕微故。不說漏等(文)。
彼上二界雖有昏沈(等文)遁云。言上二界雖有二纒不立漏者。釋外難也。故論云。豈不彼有昏沈·掉擧二種纒。今於此中。何故不說。毘婆師言。彼界纒少不自在故(文)光云。一彼界纒少唯有二故。二不自在非自力起。所以不說(文)纒少者。於十纒中。餘無慚等。上界無之。唯有昏掉故。少在屬無不爲漏等(爲言)。
一同無記性(文)不善性有苦異熟苦異熟果。上二界無之。故彼界隨眠皆無記性也(如明第十九卷)二同內門轉(文)內門轉得名。第十九卷初明之。遁云。正理破云。彼界煩惱。亦有緣外色聲觸境轉故。云何但云內門轉耶。應更別說第二合因。謂彼二界同一對治道故。俱舍救云雖彼上界亦外門轉。言內門轉者。從多分說(文)。
無明諸有本(文)光云。無明能爲一切三有生死根本故。十二支無明爲初(文)遁云。言無明諸有本者。釋列立所由。無明起諸煩惱及業故。名爲有本(文)惠云。無明漏等與十二支中無明別者。此唯無明。彼通一切煩惱(文)。
體與漏同故說亦然(文)三漏與四流軛。雖離合異。且體同故。云亦然。寶云。上出三漏體。此明瀑流及軛體。類同三漏。同用十纒九十八隨眠爲體(文)。
謂前欲漏折出諸見(文)此至如瀑流說。論長行文也。分二。初釋漏與流軛離合。無明無離合別。同無明漏。故此不明。二如是已顯下。示體多小。又二。初明四流體多小。文則四別。二應知四軛下。類釋四軛也。
別立見利故者(文)此次明離合所以也。
欲有軛幷癡(等文)此下。明四取。初條頌文。次釋之。分二。初述有宗說。二若依經部下。出經部說。初述有宗說中又二。初總明四取。二上界煩惱下。別明我證取。無明不立。初總明四取中又二。初明軛與取開合不同。二應知三十四物下。明四取體多小。別明我語取中又三。初釋名。二於諸見中下。釋難。三無明之別立下。明無明不獨立。
我證謂內身(文)中論疏記云。佛性論云。我證取者。緣內身故。一切內法。名爲我證。貪著內法。名我取○述義云。上二界唯示定心。無樂外五欲。於生死中。實無有我。而取有我。但有言說。實無有我故。名我語取也(文)。
於諸見中(文)此下。釋難也。雙誑在家等者。釋聖道怨也。寶云。論何緣別立戒禁取耶。問。何緣四取中別立戒禁取耶。論由此獨爲至爲清淨道故。答也。以二因故。所以別立。由非道計道。捨其眞道。爲聖道怨。在家衆。妄計自餓。爲生天道。而不行十善。諸出家衆。直以破衣·麁食。捨可愛境。二百五十戒等。爲眞實道。不知是助道緣。而不修行三十七品(文)。
謂不了相名爲無明(文)寶云。取諸有故。名之爲取。由無明不了相故。彼非能取及非猛利。故但可與餘合立爲取(文。非猛利故所以者。今疏無之。論文如寶)貪緣六十見起名爲見取(文)光記第十九卷。六十二見釋在之。惠云。六十二見。如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二百廣明。不可具引。略出名數。謂前際(過去)分別有十八。謂四遍常論四一分常論·二無因生論·四有邊論·四不死憍亂論。後際(未來)有四十四。謂十六有想論·八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七斷滅論·五現法涅槃。足前際十八。成六十二見也。四遍常論者。一由憶劫初。執我·世常。謂由彼外道得宿命通。憶劫初事。因此起見。執我·世常。二由憶生。執我世常。由彼得通。憶多生事。便執爲常。三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此生彼諸蘊相續。執我·世常。旣得天眼見不斷故。便謂是常。四由尋思。不如實知。執我世常。彼諸外道作如是念。有法常有。無法常無便謂是常。四遍常論。常見爲體也。四一分常論者。一從梵世來生此界。得宿住通。便言大梵是常自身無常。二聞梵王說大種與心隨一無常。心便忍許。三從遊戲忘念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便作是念。於彼天中不遊戲者。彼天常住。四從意憤恚天沒。如忘念天說。此四以邊見爲體。二無因論者。一從無想天沒。憶於心。便起邪見。一切諸法本無今有。二由尋思。但有今生。不了過去。便撥爲無。此二邪見爲體。四有邊論者。一由天眼。下見地獄。上見初定。執我及世俱是有邊。二由天眼。傍見無邊。執我及世俱無邊。三由天眼。上下見邊。由神境通。運身傍去。不得邊際。執我及世亦有邊亦無邊。四非有邊非無邊。卽遮第三。爲此第四。我及世間不可定說爲有邊爲無邊。此四一師以身見爲體。第二說通常斷見爲體。若執有邊。卽是斷見。若執無邊。卽是常見也。四不死矯亂論者。不死。謂天以長壽者。外道執爲常住不死。不得生天。一不如實知怖忌語故。便矯。答。是法應證不應說。二不如實知怖邪見故不得生天便矯亂。答應證不應說。三不如實知怖愚癡故不得生天便矯亂。答。應證不應說。四不如實知怖不了故。不得生天。便返詰彼。若有問言。我於後世爲有非有。便返詰言。汝何所欲。汝若言有。我意亦然。此四計天不死。是常卽彼復計善酬問答得生彼天。是戒禁取爲體以非因計因故也。於後際十六有想論者。一執我有色死後生有想。二執我無色後生有想。三執我亦有色亦無色生後生有想。四我非有色非無色死後生有想。五執我有邊死後生有想。六執我無邊死後生有想。七執我亦有邊無邊死後生有想。八執非有邊非無邊死後生有想。九我有一想死後生有想。十我有種種想死後生有想。十一我有小想死後生有想。十二我有無量想死後生有想。十三我純有苦。十四我純有樂。十五我有苦樂。十六我有非苦非樂。八無想論者。取有想中前八。唯無想名別。八非有想無想論者。亦如無想說。此上總以常見爲體。七斷滅論者。一此我爲麁四大造死後斷滅。二我欲界天死後斷滅。三我色界天死後斷滅。四空處天死後斷滅。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皆言死後斷滅。此以斷見爲體。五現法涅槃者。一於欲界中受五欲樂。二於初定受定喜樂。三於二定受樂。四於三定受樂。五於四定受現法涅槃。此五執劣爲勝。見取爲體也(文)問。一分常論中。第三云遊戲忘念天。第四云意憤恚天。何天耶。答。大梵也。計依戲咲生此間故。云戲忘念天歟。義章第六可見之。
行相難知(文)寶云。正理論云。是故聖者阿難陀言。我今不知於同梵行起慢心。不不論全。以慢隨眠行相微細。彼尚不了慢心有無況諸異生。餘例應爾(文)。
惠云。問。貪等煩惱起時。取現行煩惱相極麁易知。何言難知。答。一以貪等時起自不知故。二是彼流類故。三惑色法一一極微心。心所一一剎那。皆有煩惱緣故。名微細煩惱在心識。猶女人眠難覺也(文)。
三義釋通(文)惠云。初一總。後二是別。第二約得。第三約現行(文)。
二隨增者(文)寶云。正理論云。或如怨害伺求瑕隙。及如見毒。應知。煩惱於自所緣有隨增義。亦如熱鐵丸能令水熱。及如觸毒。應知。煩惱於自相應有隨增義。已上文。釋所緣·相應義別。喩異。前是所緣。後是相應。一一皆同乳母。能令嬰兒隨增增長。及令伎藝漸以積集。所緣·相應。令諸煩惱相續增長及得積集。前明煩惱增境及相應法。此明境及相應增煩惱也(文)。
隨縛(文)寶云。正理論云。極難離故。如四日瘧及鼠毒等。有說。隨縛謂得恒隨。如海水行隨生行影(文)。
住流(文)寶云。如提塘漏水。有其二義。一者住義。卽留住生死之義二是流義。卽是於生死中流轉。於瘡門泄過無窮者。正明漏也(文)惠云。住義如疏釋。流者不順菩提涅槃正流。於生死中流。泄過無窮。通釋住流轉之義也(文)。
遁云。住謂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流謂流轉於生死中。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文)。
漂善品故名瀑流(文)遁云。漂善品者。猶如瀑水漂諸物故(文)惠云。瀑流者。急流。煩惱漂有情。亦如急流漂物(文)。
合者(文)光云。和合有情。受生死苦。猶如車軛。故名爲軛(文)遁云。謂令有情與界趣生共和合故。名軛。猶如車軛(文)惠云。和合者。煩惱與業合果生也(文)。
爲有漏依(文)惠云。四取爲因。來世有漏法。依此生。名爲有漏依(文)。
永正四(丁卯)五月上旬。依客僧兩三輩所望。頌疏講談始之。爲扶引勘之。煩編集光寶等文。今日清書之。
同年十一月十日。大法師英憲。
永祿四年(酉)七月十七日。以英憲法印自筆寫之。花嚴礫淨實(生年四十)。
一校了。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一(頌疏論本第二十一)
論云如是已辨(文)寶云。問意云。隨眠幷纒。世尊就過差別。說爲漏·瀑流·軛等。爲唯有爾所過名。爲更有餘義立異名耶(文)。
一明九結(文)問結釋名如何。寶云。所以九種總名結者。正理論云。於境於生有繫縛能故。名爲結。或有此故。令諸有情合衆多苦故。名爲結。是衆苦惱安足處故(文)惠云。此九力。能於境生。繫縛有情。名結也(文)正理論初釋意。於所緣境。令有情愛著。云於境有繫縛能。三界·四生沈輪。不出牢獄。云於生有繫縛能歟。第二釋意。令有情結合衆多苦意歟。定春抄云。有情ヲ結トメテ不出生死義也(已上)義章云。煩惱闇惑。結縛行人故。名爲結。又能縛心。亦名爲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祥爲結(文)。
釋曰結九者(文)此一段分爲三。初列九結數。二於中恚嫉下。界繫分別。三問何緣下。釋問難於中二。初明分見爲二結(已上見初二句)二由二唯不善等下。明纒中嫉?爲結(已下釋後八句)於中又二。初出八纒家釋。二由此應言下。出十纒家說矣(或二數行故已下句也)。
一愛結(文)寶云。此中愛結。謂三界貪○所言貪者。謂有心所樂可意相所攝受行。卽於諸有及諸有具所起樂著。說名爲貪。何緣此貪說名爲愛。此染心所隨樂境故。恚結。正理釋云。恚。於違想及別離欲所攝受行中。令心憎背。慢。謂七慢。如前已釋。無明結者。三界無知○見結·取結。推度相別顯彼相。如五見中(文)。
於中恚嫉(文)光云。婆沙五十云。問。九結以何爲自性。答。以百事爲自性。謂愛·慢·無明結。各三界五部。爲四十五事。恚結。唯欲界五部。爲五事。見結。有十八事。謂有身見·邊執見。各三界見苦所斷爲六。邪見。三界各四部爲十二事。取結有十八事。謂見取。三界各四部。爲十二事。戒禁取。三界各見苦道所斷。爲六事。疑結。三界各四部。十二事。嫉·?結。各欲界修所斷。爲二事。由此九結以百事爲自性(文)。
言物等者(文)問。旣身邊見。見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見有十八物。若爾者。爭以物等由。三見爲一結。二取爲一結。由爲(ン云云)寶云。正理論云。說此物等。於義何益。於結義中。見有益故。此言意說。如貪·瞋等。一一獨能成一結事。三見·二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結事故。若此異者。應說五見各爲一結。如貪·瞋等故。見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結。方敵貪等。若爾。身見·邊見·見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見十八亦然。是非物等。不爾。本論釋其理決定。所以者何。以取等故。三見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文)准此釋。物等一義有難。加取等一義。二義相成時。三見爲一結。二取爲一結。義究竟也。尋云。物等取等等言。委意何。答。疏三見有十八物。二取亦十八物。故名物等(文)三見與二取同十八故。成等義(見)取等者。三見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文)此三見與二取。各別成等義(見)可思之。
言取等者(文)定春抄云。三見所取。二取能取也。能所雖異。同是取故。云取等也(已上)此意。三見與二取。等取故。云取等(見)若爾。物等其義同也。但不見疏釋哉。光云。於五見中。三見等。是所取。爲二取所取故。二取等。是能取。能取三見故。故名取等。所取·能取有差別故立爲二結。故正理論云。謂於諸行。計我斷·常。或撥爲無後記二取。執見第一。或執爲淨(已上論文)能取·所取。且據一相。從多分說。理實而言。並通能所(文)。
謂由戒取執身見爲能淨(文)定春抄云。戒取。執彼三見爲淨涅槃道(已上)。
由二唯不善(文)本義抄。問。頌文云。由二唯不善及自在記故(文)十纒家義歟。答。光釋八纒家(見)付之見論現文。論主破。此義云。此釋非理。以忿覆二種。能具兩義(文)若八纒家義者。何以忿·覆二種難之(云云)答。此難意。難八纒家所述唯不善自在起之故。若纒唯八種。無有異義。若立十纒之時。忿·覆二纒。亦具此二義故。此釋非理破也。重意云。八·十二家之前。俱不違之故。可爲善故。而唯不善自在起之故。八纒家前。且雖可然。十纒家前。不可然故。破之也(已上本義抄)。
由二義勝故。由此○過失尤重(文)此下出十纒家說。寶云。應言嫉·慳過失尤重者。是總句。謂此二種數現行故者。釋尤重義(文)可准之。光云。正理云。若立八纒。應作此釋。二唯不善自在起故。謂唯此二兩義具足。餘六無一具兩義者。無慚無愧雖唯不善。非自在起。悔自在起。非唯不善。餘兩皆無(解云。餘睡眠惛沈掉擧文兩義皆無)。
一數現行故(文)寶云。謂生欲界。雖有九·六·三結·無結。而經唯說嫉·慳二結惱亂人天(文)二爲貧賤因(文)定義抄。嫉從瞋起故。欲界繫也。慳從貪起故。雖可通三界。貪增盛時名慳。故唯欲界也。依嫉因。來生受種性下劣報。依慳因。來生受貧窮報也(已上定春)寶云。謂雖生在二善趣中。而爲賤貧重苦所軛。現見卑賤及諸乏財。乃至極親亦不敬愛(文)。
三遍顯隨惑故(文。定春抄)煩惱中。現起令心悅。名歡行轉。現起令心悲。名戚行轉。隨煩惱多分不出此二也。嫉他故。心憂也。故戚行轉。憂受相應。慳物不失故。心悅也。故歡行轉。喜受相應。嫉·慳俱起餘煩惱。歡戚二轉准知故。云遍顯隨惑也(已上定春抄)問。隨惑者何等(云云)惠云。隨惑。卽十纒六垢。名隨煩惱。卽十六皆於戚歡二類轉。嫉卽戚。慳卽歡。遍顯十六隨惑也(文)。
六惑惱亂人天二勝趣(文)光云。正理云。或能惱人天二衆。如世尊告憍尸迦言。由嫉·慳能人天惱亂(文)。
應知攝後四種二部(文)遁云。謂從第四出家在家已下。總有四種。於七義中。居其後故(文)。
一身見二戒禁取等(文)光云。總三十一事爲體。謂身見。三界見苦所斷。戒禁取。三界各見苦·道。爲六。疑三界各四部。爲十二。貪·瞋·恚。各欲界五部。爲十(文)。
此五順益下分界(文)光云。此五順益下分欲界。三界最下三界一分故。名下分(文)。
設有能超○還生欲界(文)問。生有頂者。以六行觀。斷欲一切煩惱。何有由欲身見等還生欲界義(云云)惠云。由身見等三爲障。爲還生下界。若爾。六行道。斷欲界貪等。及身見等三皆斷。如何論言由三復還下。答。有二說。一由有頂身見等三爲緣引生下界身見等故。前文言有頂地煩惱爲煩惱根。二由不斷欲界身見等體。但斷其得故。身見等更生也(文)問。欲見惑。欲界中在之。故可爲不超欲數。何還下處。取三界見惑(云云)況防邏人喩意。可取他地物(見)如何。答。有頂異生。有還生下地義事。依迷諦理見惑未斷也。迷諦理事。欲見惑·有頂見惑同也。故取三界見惑也。防邏人喩面。雖似約他地。實可喩三界見惑也。問。有頂異生欲見惑。已斷之。已斷煩惱爭起還下縛用(云云)答。異生依厭心。雖斷見惑。於諦理不決定故。雖已斷見惑。無永斷義。故施還生下地用歟。問若爾者。六見惑。皆可取之。何唯取身見等三(云云)答。云攝門根故三。此由釋也(已上定春抄)。
如守獄卒(文)定春。居獄中罪人ヲ責ル者ヲ云守獄卒。居地獄外。伺獄門隙。罪人ヲ內ヘ追入者ヲ。云防邏人(已上定春抄)。
有說言下分者(文)初釋立一種下分。有說。明二種下分。可知之。或義章。出四下分。義章云。然此五種依。如成立。具四下。故名爲下結。一者界下貪欲·瞋恚。唯在欲界。非上二界。二者果下貪·瞋·戒取。能得三塗下弊之果故。名果下。三者人下。所謂身見·戒取·及疑。唯凡夫起。不起聖人。故名人下。四所障下。卽此身見·戒取·及疑。能障初果。名所障下(文)。
問如諸預流(文)光云。問。諸得預流。五見及疑六煩惱斷。何緣經但說。斷身見戒取疑三結耶(文)問。此問意。有說意。身見等三。障聖人異生。斷此三。得聖人(卽當初果)就此說問起歟。或亘二師問歟。或又只是預流者。云斷六煩惱云斷三結兩經相違ヲ問起スル歟。答。言攝門者。光云。所斷中類有三種。身·邊二見唯在苦一部。戒取通苦·道二部。見取·邪見通四部。說斷三種。攝彼三門周盡。若斷身見。攝彼一門。若斷戒取。攝彼通二門。若斷疑攝彼通四門(文)問。論文云。說斷三種。攝彼三門(文)身見攝邊見唯在一部。疑攝見取邪見通四門。而戒禁取外。通二部煩惱無之。若爾者。通二部中。可攝何物哉。本義抄。答。經中說預流果聖者。斷身見·戒禁取·疑三結。如次攝唯一部門·通二部門·通四部門之三門(爲言)非謂說戒禁取攝餘通二部煩惱(已上本義抄)此意。攝門者。說斷三結攝三門(爲言)直三結非謂攝餘煩惱。攝三門。一切見惑皆攝盡三門故。卽六煩惱斷スト顯ルト云心歟。堯圓抄。婆沙三十六云。若說戒禁取。當知總說通二部者。雖更無別通二部隨眠。而戒禁則名通二部惑。復攝彼相應俱有(文)此文有二意。一顯戒禁取自性通二部。一顯戒禁取相應俱有法與戒禁取同通二部也。正理論云。雖但有一。通於二部。則據彼相似。顯彼體。由此故。說攝彼三門(文。已上堯圓抄)定春。問擧邊見。顯身見。擧邪見等。應顯疑等。何俱一門中。取身見。俱四門中。別擧疑(云云)答。攝根由釋此難也(已上定春抄)。
言攝根者(文)光云。所斷中三。隨三轉。說斷三種。攝彼三根。若斷三根本。餘三未亦斷。故說斷三已。說斷六(文)惠云。彼經言斷三結。據三根說。邊見等三苗。亦隨斷攝業根苗也(文)。
見取依戒禁取轉(文)光云。問。集·滅見取。如何隨戒禁取轉。解云。言見取隨戒禁取者。據苦·道下說。又解。因苦·道下戒取先起。引彼集滅見取起故。亦名隨轉(文)。
凡趣異方(文)光云。凡趣異方。有三種障。一不欲發趣見レハナリ。此方益。餘方有損。二雖發趣。迷失正道。依邪道故。三由依邪道。疑正道故。起解脫者。亦有如斯相似三障。一由身見。怖畏解脫灰身滅智。不欲發趣。二雖發趣。由戒禁取。依執邪道。迷失正路。三由依邪道。疑於正道。深懷猶預(文)定春。欲行他方時。有三障。一餘方有ント難思ナ不出立。二設行惡道エ行テ。所存ノ方エハ不行。三何道カ吉キヤラント思テ猶預也。身見等三。准此喩可知之(已上定春抄)。
謂由身見○怖畏解脫(文)定春。聞涅槃說斷惑·業·苦三道。世間一目等無ノ人ヲタニ尚思有苦。況此身永斷耶ト思テ。怖畏灰身滅智無餘涅槃也(已上)。
釋曰順上分五(文)寶云。此以不超上界順益上界故。名順上分結。則是上界爲上分也(文)光云。又婆沙云。問。何故唯修所斷。立爲順上分結。答。令趣上生。名順上分。見所斷結。亦令墮下故。不立爲順上分結。復次上人所行。名順上分。上人是聖。非諸異生。見所斷結。唯異生起故。不立爲順上分結。於聖者中。唯不還者。所起諸結。立順上分(文)光云。此五總以聖者身中上界修斷八事爲體。色貪·無色貪·掉擧·慢·無明。色·無色界各有四故(文)。
以貪過重(文)光云。問。何故貪別立二。餘三合立。解云。愛是諸煩惱足。多過。別立故。婆沙云。復次愛。令界別·地別·部別。愛能增長一切煩惱。愛有愛處。所說多過。故依界別立爲二結。掉擧等三。無如是事。故上二界合立爲一(文)惠云。上二界愛別立者。一過重。二所愛別故。掉擧等三。無此能故。合立也。問。隨煩惱中。何故上二界。唯立掉擧。不立餘隨煩惱。答。以障定勝故。立掉擧爲結。昏沈順定。不立也(文)。
縛有三種(文)寶云。繫縛有情。名之爲縛。何緣唯說此三爲縛。由三受故。約自相續。有相應·所緣隨增。若他相續。唯所緣也。正理論云。以能繫縛故。立縛名。卽能遮趣離染義。結縛二相。雖無差別。而依本母。說縛有三。一者貪縛。二瞋縛。三癡縛。所餘諸結。品類同故。攝在三中。謂五見·疑同癡品類。慢·慳二結貪品類同。疾結同瞋。皆三結攝(文)。
謂於樂受貪縛隨增(文)惠云。樂受有貪縛。約勝及自身說。亦有瞋縛。如見怨受樂時生瞋。貪·瞋同時必有癡。於苦有貪。見怨受苦。貪彼苦。有癡。准前捨受有貪·瞋。不如癡○此言苦樂者。憂喜亦名苦樂也(文)。
非如癡故(文)光云。於此文中。亦應影顯。雖於自樂亦說有癡所緣·相應二俱隨增。非如貪故。雖於自苦亦說有癡。所緣·相應二俱隨增。非如瞋故(文)。
隨煩惱此餘(文)光云。略釋頌者。蘊簡無爲。行簡色等四蘊。心所簡行中不相應行。染簡心所中善·無記。此餘簡染中本惑(文)。
餘纒垢等(文)等言。放逸·懈怠·不信(幷)所餘染污心所也。本義抄。問。隨煩惱者。唯限十纒·六垢·放逸·懈怠·不信歟。答。不限十纒·六垢·放逸·懈怠不信廣通大地法中染污思觸(幷)不定中染污尋伺也。是以光釋云。此餘簡染中本惑(文)若唯限十纒等者。於染行中。何唯簡本惑(云云。已上本義抄)。
隨根本煩惱起故名隨煩惱(文)正文云。此釋望論。有小闕。論意云。隨煩惱有二。一諸煩惱亦名隨煩惱。二此餘染污心所名隨煩惱。兩記如論。而今唯纒·垢等名隨煩惱故。未了也(云云)。
釋曰前一頌標纒(文)此一段分二。初科頌文。二纒八者下正釋。分三。初列纒數。二無慚無愧下正釋纒。三無慚慳掉擧下明等流。
纒八者(文)光云。纒縛有情置生死獄故。名爲纒(文)光云。問。餘隨煩惱何故非纒。解云。隨其所應。過重別立。過輕不立。大煩惱中昏沈障慧勝。掉擧障定勝。故別立纒。不信·懈怠·放逸。障定·慧非勝。故不立纒。無明本煩惱。故不立纒。無慚·無愧。唯不善過重。故立纒。小煩惱中。嫉·慳·忿·覆過重。立纒。餘六過輕故別立垢。餘地法外睡眠。障慧勝。惡作障定勝。故別立纒。尋·伺非障故。尋立菩提分法。此卽順慧尋·伺。立靜慮支。此卽順定。不立纒。貪·瞋慢·疑·本惑。亦不立纒(文)。
次一頌半明根本等流(文)光云。後一頌半。明本惑等流果(文)。
無慚無愧根品已釋(文)第四卷疏云。謂功德及有德人。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諸善士所可厭法。說名爲罪。於此罪中。不見能招可怖畏果。說名無愧。有餘師說。於所造罪。自觀無恥。說名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文)。
慳謂財法巧施相違(文)論云。慳。謂財法巧施相違。令心悋著(文)遁云。謂由慳不能巧施財法。故名相違(文)悔卽惡作(文)第四卷疏云。於所作事。起心厭惡。若惡若作。俱在其境。於惡作事。旣不稱心。遂生追悔。卽此追悔緣惡作起。名爲惡作。惡作是境。非追悔也。今名追悔爲惡作者。從境爲名也(文)。
眠謂念心昧略爲性(文)惠云。昧卽簡定。定中取境分明。略卽簡散。散取境多故。取境少不明也。遁云。譚山云。謂於覺中。六識現起。眠唯意識起。餘五不行。故名爲略。又唯識云。昧簡在定。略簡悟時。又正理論云。令心昧略。昏沈相應不能持身。是爲眠相。眠雖亦有昏不相應。此唯辨纒故。作其說(文)。
悔眠二種○唯取染污(文)光云。若泛明睡眠。總有四種。謂善·不善·有覆·無覆(文)。
掉擧昏沈(文)第四卷疏云。昏沈。謂身心重性。於善法中。無所堪任。亦名身心無堪任性。掉擧者。令心不靜(文)。
令心憤發(文)論云。除瞋及害。於情非情。令心憤發。爲忿(文)惠云。瞋卽損他命。害卽打罵等。忿卽令憤發也(文)。
無慚○貪家等流果也(文)同類因·等流果時。自部地染污。互成等流果也。今云等流果者。本惑ノ名殘ニ相似シテ起ル煩惱ヲ。云等流果。貪歡行轉煩惱。喜樂ト相應時。心歡樂。於可愛境無恥振舞故。無慚貪名殘相似也。無慚與貪體各別故。貪增盛位。不可云無慚等也。無愧不了業因感果道理故。無明ト相似。悔惡作也。於法生決定心時。惡作心不生故。疑等流也(已上定春抄)惠云。等流者卽隨惑有力。與根本煩惱齊等。流卽流類。惑等卽是引。從根本煩惱引生也。約相同。名等流。無愧作罪不見怖。卽由無明力不了因果生。滯境。名昏沈。亦由無明不了生。悔從疑者。謂作善已。由疑無果故。生追悔也(文)光云。言等流者。是彼本惑近等流果○正理云。無慚·慳·掉擧。是貪等流。要貪爲近因方得生故。無愧·眠·昏沈。是無明等流。此與無明極相隣近故嫉·忿。是瞋等流。由此相同瞋故。悔是疑等流。因猶影生故(文)。
有說智人覆是貪等流(文)光云。若有智人覆。是貪等流。貪著名利。而覆藏故。若無智人覆。是無明等流。愚癡不解。而覆藏故(文)問。今此有說言。標別師歟。答。非別師。貪·癡等流ト云有說意ヲ再釋スル也。若是標別師者。四說也。何下云三說不同(云云)論·光共不見別師也。今疏有說言。爲再釋條上有說歟。論云。有說。是俱等流。有知無知。如其次第(文)有知無知上。別不置有說言。可思可思。定春抄。三說不同者。實四說不同也。第四師。有智無智分也。第三。一切皆貪·癡等流也。爾貪·癡方同故。云三說也(已上定春抄)此料簡恐不順論·光也。可知之。
釋曰前兩句明六垢(文)明六垢一段分五。初科頌文。二列六垢名。三從此煩惱下。釋六垢名。四惱謂堅執下。釋垢行相。五誑憍貪等流下。明等流(釋後四句頌)。
從此煩惱生(文)正文云。應云。此從煩惱生故。論云。如是六種從煩惱生(云云)義章云。此六皆能污穢淨心。名之爲垢(文)又云。如雜心說。煩惱之中。根本增上。說之爲使。所生津液之結。說爲纒垢。故彼喩言。如瓶盛蘇津液流出。所盛之蘇。喩使煩惱。所生津液。喩於纒垢。就此所生津液結中。急縛之義。說以爲纒。輕繫之義。說之爲垢(文)定春抄。此煩惱者。十煩惱也。依此煩惱起。相似麁強心品起。云垢。煩惱上アカ也(已上定)。
惱謂堅執(文)遁云。不取如理諫誨者。謂不從善諫也(文)定春。假事ヲ作ント思定テ人ノ不レ用ニ教訓。此事ヲ遂ト苦勞シテ心ヲ惱也(已上定春)。
害謂逼迫(文)義章云。於諸衆生殘害之心。名之爲害(文)。
恨謂結怨(文)論云。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文)寶云。正理論云。恨與忿相有差別者。如樺皮火。其相猛利而餘勢弱。說不爲忿。如冬室熱。其相輕微而餘勢強。說名爲恨。由此故有說恨相言。忿息已續生令心濁。名恨(文)惠云。正理云。忿恨別者。忿相卽大力卽劣。恨相小用大也(文)。
諂謂心曲(文)論云。諂謂心曲。由此不能如實自顯。或矯非撥。或設方便。令解不明(文)光云。諂謂能令心曲爲性。由此不能如實自顯。爲諂彼人。或矯非撥彼人怨家。令彼歡善。爲諂他人。或設方便。種種現相。令解不明。故名爲諂(文)。
誑謂惑他(文)寶云。正理云。先籌度。設此方便。令彼後時生顛倒解故。名爲誑。然世間說。爲利爲名。現相惑他。名爲誑者。諸誑所引身·語業事。是誑果故。假立誑名。如以通名說通果事(文)。
憍根品已釋(文)第四卷疏云。憍。染著自身色力等法爲先。令心傲逸無所顧性。論云。有餘師說。如因酒生欣擧差別。說名爲醉。如是貪生欣擧差別。說名爲憍(文)。
誑憍貪等流(文)光云。入阿毘達磨云。誑·矯二種是貪等流。貪種類故。害·恨是瞋等流。瞋種類故。惱見取等流。執己見勝者。惱亂自他故。諂諸見等流。諸見增者多諂曲故(文)又云。惡見名曲。與諂相似故(文)遁云。惱見取等流者。由執取謂劣爲勝故。不取如理諫誨故。生惱也。惠云。諂爲心曲。五見險曲故。五見等流也(文)本義抄。惱是見取等流者。惱捨如理事。堅執不如理事。相似見取非勝計勝行相故。以惱爲見取等流(已上本義抄)定春。諂ハアナタコナタヘ曲ル染慧ノ見ト相似セル歟(已上定春抄)。
自在起故唯修所斷(文)不隨他惑之他言。指見惑也。問。自在起修斷所由如何。惠云。由自力起。不隨從見惑生故。嫉等五纒·六垢。不通見斷。是修斷也(文)准此釋。與見惑相應見斷。旣不隨從見惑。自力起。唯與無明相應。故修斷也(爲言)尋云。設雖自在起。何不通見所斷(云云)本惑雖自在起。通見斷哉。本義抄。答。無慚等隨煩惱。與見斷煩惱。相應記故。有迷理之義。通見所斷也。嫉·慳·忿·覆六垢。自迷事起。不與見所斷煩惱。相應起故。無迷理之義。不通見所斷也。自在故。唯修之理。深叶實義也(已上本義抄)。
欲三二者(文)光云。欲界繫眠·昏·掉三。若與貪等相應。是不善。若與身·邊二見相應。無記。所餘一切七纒·六垢。皆唯不善。上二界中。隨應所有昏·沈·掉擧及諂·誑·憍一切。唯是無記性攝(文)定春抄。三性門有二配立。一善·不善·無記。約此配立。云上界皆無記。二善·染污·無記。約此配立者。上界可有三性也(已上定春抄)諂誑欲初定(文)第四卷疏。梵王被馬勝問。矯亂答。諂言愧謝。是初禪有諂誑證也。
見所斷惑及修所斷慢眠幷(文)嫉等五纒(文)嫉·慳·忿·覆·悔也。寶云。唯意識相應有三種。一見所斷。二慢·睡眠三自力起隨煩惱(文)。
貪與喜受樂受相應(文)惠云。歡行轉釋。與喜樂二受相應。遍六識故。前五識卽樂。第六識卽喜相應也。以戚行轉釋。與憂苦相應。遍六識故。五識卽苦。意識與憂相應。已下皆准此釋(文)。
言癡遍者(文)問。旣云癡遍。約五受相應云歟。本義抄。答。與喜·樂·憂·苦四受相應云也。但於癡遍言者。本頌云。一切捨相應。長行釋云。已約別相。說受相應。就通相說受相應者。一切皆與捨受相應(文)捨受相應之義下。約通相別段說之。故上約別相說受想應之段。云癡遍者。與喜·樂·憂·苦四受相應云爾也(已上本義抄)。
先造罪業後起邪見(文)光云。先造罪業。後起邪見。卽歡行轉。雖作罪業。無苦果故。先造福業。後起邪見。卽戚行轉。徒設劬勞。福無果故(文)惠云。唐捐者。卽棄也(文)定春。先造罪業等者。明歡行轉邪見也。造罪業時。依此業。何ナル惡報ヲカ受ント思ヒ。後起邪見發無因果。感惡果決定無之故。心任惡業造シ事ラ悅也。先造善業等者。釋戚行轉邪見也。依善業可感善果ラ思テ。苦勞修善業。後起邪見撥無因果。得善果決定無之故。苦勞修善業事ヲ戚也(已上定春抄)。
疑與憂受相應(文)遁云。謂壞猶預者。求決定智正疑之時。於境不決定故。生憂戚(文)。
謂餘身見等四(文)遁云。謂前已明邪見。故唯身見等四。以歡行轉。釋不通憂。唯意地故。簡其樂受(文)。
此上一切皆捨相應(文)光云。已約別相。說諸煩惱與受相應。就通相。說受相應者。一切煩惱皆捨相應。以諸隨眠相續斷位勢力衰歇必住捨受。以捨所中。不違歡戚故。遍相應(文)惠云。以煩惱勢用欲盡時。與捨心相應(文)遁云。相續斷者。煩惱息位名斷(文)相續煩惱斷位(爲言)。
此明上地諸有煩惱(文)光云。欲有憂·苦。所以諸惑有戚行轉。上無憂·苦。又定所潤。所以諸惑無戚行轉。隨何地識。所有煩惱各遍自識諸受相應。若初定中。具有四識(無憂苦二)彼一一識所起煩惱。各遍自識諸受相應。若在三識。樂捨相應。若在意地。喜捨相應。二定已上唯有意識二定意識所記煩惱。遍與意識喜捨相應。三定意識所記煩惱。與意識樂捨相應四定已上意識所起煩惱。與意識捨受相應(文)今此云捨者。近分地捨也。
若意地起惑卽與喜捨相應(文)光云。顯宗二十七云。何緣二疑俱不決定。而上得與喜樂相應。非欲界疑喜受俱起。以諸煩惱在離欲地雖不決定。亦不憂戚。雖壞疑網。無癡情怡。如在人間。求得所愛。雖多勞倦。而生樂相(文)。
今次復應辨隨煩惱(文)隨煩惱者。十纒·六垢·放逸·懈怠·不信也。十纒者。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擧·昏沈·忿·覆六垢。惱·害·恨·諂·誑·矯。本義抄。問。論中不說放逸·懈怠·不信五受相應耶。光云。前文旣說六識相應。已顯與彼諸受相應。故令不說(文)見今論上段之文云。卽無慚愧昏掉。及餘大煩惱地法所攝隨煩惱。依六識身皆容起故(文)放逸·懈怠不信隨煩惱。通六識相應云。故通喜·樂·憂·苦相應之義聞畢。准一切皆與捨受相應之理。與捨相應之義亦必然。故六識相應之上段五受相應之義。已顯故。今別不說(爲言。已上本義抄)。
慳喜受相應者(文)遁云。論云。慳相與貪極相似故。唯意地言。顯不遍樂。歡行轉故。顯不通憂(文)寶云。別有文憂相應。慳得卽喜。慳不得卽憂(文)。
諂誑眠覆○憂喜相應(文)釋第五·第六句也。光云。諂·誑·眠·覆。若歡行轉。喜相應。若戚行轉。憂相應。唯意地非五識故。非苦樂。又正理云。有餘師言。旣說誑是貪等流故。但應歡行。不應說與憂相應。歡等流不應戚故又正誑時。不應戚故。或應說誑癡等流。正理釋云。理應釋言因果相別。如無慚·掉。雖貪等流。與憂苦有相應義。故知所說與受相應。不唯同因。但據相別。許有憂戚。而行誑者。情有所憂而行誑故(文)。
上兩句明蓋(文)正文云。第二·第三句。分爲兩段。理不可爾。論(幷)兩記。以中間二句合爲一(文)光云。蓋五。標名擧數。唯在欲界分別。次兩句。明蓋合。後一句癡立(文)。
佛說蓋有五(文)問。蓋得名如何。寶云。釋蓋名。應言能覆障聖道及加行名蓋。或覆五蘊故名蓋也(文)又云。契經云。貪·瞋·疑。是滿煩惱。一一能荷一覆蓋用。昏·眠·掉·悔。非滿煩惱。二合方荷一覆蓋用(已上)此同婆沙等擔義是蓋義(文。滿者圓滿不善歟)遁云。蓋是覆障義。婆沙云。荷擔是蓋義。正理又云。能障聖道加行故。立五蓋名(文)義章云。此五何故說之爲蓋。論解有四。一是障義。二破壞義(破壞一切善法)三是墮義(墮落生死故)四是臥義(轉迴生死長寢三趣)言障義者。論自爲喩。譬如小樹。大樹所覆。不生花菓。衆生如是。欲界心樹。爲煩惱覆。不能生於覺意之花及沙門之果。故名爲障。四中初障正是蓋義。破等三種。傍論其過(文)。
然此五蓋唯在欲界(文)論云。此中所說昏掉及疑爲如欲貪·瞋恚·眠·悔。唯在欲界。通三界耶。光云。答。經言不善。故唯在欲。又正理云。爲顯昏沈·掉擧二種唯欲界者有立爲蓋故。與眠·悔和合而立。眠悔唯是欲界繫故。爲顯眠悔唯染污者有得蓋名故。與昏沈·掉擧二種和合而立。惛掉唯是染污性故(文)。
食謂所食治謂能治(文)光云。食謂能益此五能益昏眠。故是彼食(文)。
同有五食(文)光云。?瞢者。眠之先兆。不樂者。情不歡也。頻申者。由勞事業疲倦所生。能起頻申因。從果號。食不平等者。由所飮過於恒度。或香·味·觸隨有偏增。能令食者身心沈昧。此從食不平等生。果從因爲名。心昧劣性者。謂由彼力令心王取境不明爲昧。能取力微爲劣。從用爲名(文)惠云。?瞢。是目不明。睡眠之先兆。不樂。卽身心不適悅。頻申。卽事業過分身疲勞生。食不平等者。由所飮食過於恒度等。或香·味·觸等隨有偏增。能使食者令心昏眠。昧劣者。取境不明名昧。取境力微名劣。從用爲名也(第三頻申。由身疲勞生。第五昧劣。由心疲勞生也)義章云。緣別有五。如成實說。一單致利。所謂好樂睡眠之病。毘婆沙中。說爲睡瞢。二者愁憂心不喜樂。毘婆沙中。說爲愁憤。三頻申。毘婆沙中。說爲欠呿。四飮食不調。毘婆沙中。名食不消。五心退沒所爲廢息。毘婆沙中。名爲心悶(文)。
謂光明相(文)光云。起光明想。心卽發悟。昏眠不生。非益彼。名爲非食(文)。
此二能令心沈昧(文)惠云。沈卽不明卽暗。取境不明也(文)。
一親里尋(等文)光云。或時尋思諸親里事。或時尋思諸國土事。或復尋思我不死來當作如是如是事業。或時隨念往昔過去所更等事。緣親里等。由散亂故。而增掉擧。有不稱情。而生憂悔(文)論云。隨念往昔種種所更戲咲歡娛承奉等事(文)問。貪蓋等無食治(云云)光云。正理云。何緣欲·貪·瞋。疑蓋·各於一體。別立蓋名。昏眠·掉悔二蓋。各於二體合立蓋名。貪·瞋·疑。食治各別。故別立蓋名。昏眠·掉悔。食治用同故。合立一。貪蓋食可愛想。治不淨觀。瞋食可憎想。治卽慈悲觀。疑食謂三世境。治卽十二緣起觀。正理論。釋昏·眠·掉·悔食非食用。與此論同。又云。或貪·瞋·疑。是滿煩惱。一一能荷一覆蓋用。昏·眠·掉·悔。非滿煩惱。二合方荷一覆蓋用(文。取意)。
此二非食謂奢摩他(文)光云。問。何故前言。昏眠非食。謂光明想。不言毘鉢舍那。掉悔非食。言奢摩他。不言黑闇。解云。非食有多種。各隨擧一。或影略互顯(文)問諸煩惱等(文)光云。等謂取隨煩惱(文)又云。問。若爲障勝立爲蓋者。無明何不立蓋耶。解云。等荷擔者立蓋中。無明所荷偏重。一切煩惱所荷障。合比無明。猶不能及故。不立蓋中。問。若非最勝立蓋者。餘隨惑何不立。解云。蓋者令心趣下。慢性高擧故不立。蓋性鈍。見性利。不順蓋義。隨煩惱中餘煩惱。障定慧非殊勝。故皆不立(文)。
貪恚蓋能障戒蘊(文)光云。唯此於五蘊能爲勝障故。謂貪。恚是破戒。或能障戒。昏眠性闇昧故。能障慧。掉惡作心散亂故。障定蘊。定慧無故。疑四諦。由疑未斷故。乃至解脫解脫知見不得起(文)問。定慧障。有宗·經部不同也。二家委意何。本義抄。答。定慧障。有相翻障。有相順障。若就相翻障云之者。昏眠蓋障慧。掉悔蓋障定可云也。有宗意卽存此義歟。若就相順障論之者。昏眠蓋障定。掉悔蓋障慧可云也。經部義流此意也。各述邊邊之旨也(已上)。
定障理應先慧障(文)光云。論主破前說一切有部師解。若作如是解釋經意。掉悔理在昏眠前說。以必依定方有惠生故。此顯所障先定後慧。定障亦應先慧障。故此顯能障前後次第。依如是理。經部師言。此五蓋中。昏眠障定。由此昏眠性沈下故。定不得生。掉悔障慧。由此掉悔數散動故。惠不得生(文)惠云。有部釋。昏眠能障慧蘊。約違障。說昏眠與惠明昧有別掉悔與定高下別。故經部約順障釋。昏眠第三障惠蘊。掉悔第四障定蘊。不順定慧障義次第也(文)。
解云問也(文)遁云。於問中有二。一約九上緣惑爲問。二約滅道下重緣惑爲問(文)定春抄。凡此問意。見惑者。迷理惑故。無漏智起。四諦理ラ如實見定時。能緣見惑。自被斷也。故見惑知所緣時。可被斷物也。爰欲界九上緣惑。緣上界苦·集。不緣自界法。自界緣同被斷。而法忍。觀欲苦·集。不觀上苦·集。何觀欲苦·集時。自界緣·他界緣。種類各別。同被斷乎(爲言)又三界見滅·道斷重緣惑。緣親迷惑邪見等體是苦集。而苦集法忍。觀一切有漏時。彼滅·道重迷。知自所緣。不被斷。至滅道下被斷。何知自所緣位不被斷。不智所緣時被斷乎(爲言)此二問。九上緣惑法忍斷。不至類忍斷。故斷早。疑之滅·道重迷。苦·集法忍不斷。至滅道法忍位斷故斷遲疑之。問。苦·集下重迷惑。直不緣諦理。緣親惑故。依此知所緣不被斷。苦·集忍不知親迷自相故。若爾。何偏限滅·道重迷。設此問難乎。答。苦·集重迷。雖緣親迷。親迷體是苦集故。自遍知所緣。故斷成也。寶云。苦·集貪·瞋·慢等。雖不親迷諦理。是上而起。然所緣境。是苦·集故。苦·集忍生。緣苦·集諦。彼卽斷故(文。已上定春抄)惠云。他界遍行。卽九上緣惑。九上緣惑所緣。卽上界苦·集。起苦集法智忍。九上緣惑卽斷。及起苦·集類智忍。知上界苦集時。九上緣惑已斷故。不斷也。及滅道下重緣惑。緣邪見等。上起邪見等體。卽苦·集諦。於彼斷位。卽滅道法智忍生。卽業道下親緣重緣惑皆斷滅·道法智忍。不知邪見等。及起苦·集智忍。知苦·集時。卽是知滅道下邪見等。彼重緣貪等未斷故。不斷也(文)。
謂滅道下貪瞋慢是也(文)滅諦下重迷。貪·瞋·慢·見取也。諦下重迷。前上加戒禁取也(已上)。
而彼邪見等不斷者(文)正文云。邪見是無漏緣惑也。今意可出有漏緣惑。而言邪見者。似謬。理實應言而彼貪瞋等不斷(云云)。
遍知所緣故者(文)定春抄。遍知所緣故等者。四諦下親迷惑。法類忍智起。所緣諦理ラ見極時。迷悟相反被斷。問。苦·集下重迷惑何因乎。答。遍知所緣故斷也。問。重迷惑。直不迷諦理。偏依親迷煩惱起也。彼親迷被斷時。所緣無。重迷自被斷也。若爾者。可斷彼所緣故斷。例如滅·道下重迷。如何。答。重迷直雖迷諦理不起。所緣親迷其體苦·集也。故遍知所緣故斷也。上所引寶可見之(已上。定春抄)惠云。遍知所緣故者。遍知所緣境時。能緣煩惱卽斷。問。貪等重緣。知苦集諦時。不知貪等所緣。如何名遍知所緣。答。雖親·重不同近·遠有別。皆取四諦爲所緣境。知所緣時。親·重緣惑皆斷。上界亦爾者也(文)寶云。雖有二義從遍知所緣斷已(文。上取引次文也)此釋意云。見苦·集斷貪瞋慢等。雖有遍知所緣斷·斷彼能緣斷二義。從遍知所緣故斷說也(爲言)。
謂苦集斷自界緣惑(文)問。自界緣惑者。唯限欲界歟。答。光·寶異釋也。光云通三界說(文)付之上二界中。自界緣·他界緣惑同遍知所緣故斷也。而云斷自界緣簡他界緣惑。無諦可限欲界(云云)答。論云。謂見苦·集斷自界緣(文)不置簡別之言。故自界緣言。通三界說得意也。況上二界中見苦·集斷自界緣惑。亦是遍知所緣故斷也。但於難勢者。上二界中他界地緣惑。雖遍知所緣故斷。欲界他界緣惑。非遍知所緣故斷故。他界緣惑有其亂。故略不云上二界中他界地緣惑遍知所緣故斷。但就三界同遍知所緣斷。云謂見苦集斷自界緣。唯擧自界緣惑也(爲言)寶云。此苦集自界緣言。此說欲界。若色·無色他界他地緣。亦是遍知所緣斷也。以苦·集類忍起時。道知上二界故。此中有三斷。一自界緣貪·慢等。二上界緣見·疑等。三自界緣見·疑。雖三類不同。苦·集類忍智。遍知彼所緣故。從遍知所緣故斷(文)此釋意。上二界中見苦·集斷自界緣惑。他界地緣同遍知所緣故斷。無其亂。故略不擧之。欲界之中自界緣惑。雖遍知所緣故斷。他界緣惑。非遍知所緣故斷。有其亂故。唯擧自界緣惑。簡他界緣惑也(已上本義抄)。
問。上二界他界地緣惑遍知所緣故斷所由如何。光云。上二界中他界地緣諸遍行惑。亦由遍知所緣故斷(文)此釋意云。上二界中他界地緣惑。緣色·無色界苦集類智忍。合觀色無色界苦集。斷彼上緣惑故。是遍知所緣故斷也(已上本義抄)。
自界緣惑緣他界緣惑(文)遁云。自界緣惑。旣自界緣苦集。其他緣惑。雖緣上界境。而體是此界苦集故。爲所緣他界緣惑。旣緣上界故。不緣自界惑也(文)。
若斷自界緣惑時○隨斷(文)光云。彼雖緣各異。然能爲因。故自界緣望彼有力。他界緣惑藉斯力故。能緣上界。如羸病者倚柱仰觀。柱若折時。彼隨倒故(文)定春抄。問。他界緣。以欲遍行爲所緣事。可然。依成所緣。云斷彼能緣故斷。心如何。答。九上緣獨立無緣上界力。自界遍行依彼緣力緣上也。故欲遍行皆斷時。他界緣隨斷也(已上定抄春)寶云。欲見苦·集斷自界緣惑。能緣於彼他界緣惑。此惑於彼能作依持。依持斷時。彼隨斷故○如何於彼能作依持。由此於彼能遍因故(文)惠云。斷彼能緣故者。自界緣惑。卽苦·集下一切煩惱。總名自緣惑。九上緣惑。雖緣上界。體亦繫在自界。以緣上界。且名所緣。謂後念苦·集下煩惱。緣此九上緣惑生。亦能爲因生彼九惑。斷卽能緣自界惑時。所緣九上緣惑卽隨斷也(文)。
對治起故斷者(文)惠云。問。三界見惑。皆由對治道生斷。如苦諦下惑。苦法智忍爲對治道。緣何斷見惑不言對治道耶。答。九品修惑。決定由九品對治道斷故說之。見惑對治道不定。若有頂。卽決定苦類忍爲對治道。下八地。凡卽有漏道聖卽不漏道。爲對治。以此不定故。見惑不言對治道也(文)。
若上上品惑下下品道爲對治(文)定春抄。煩惱以麁細爲上下。智以明昧爲上下也。如世間黑闇少明破之細闇大明破之。下下品道起。斷上上品煩惱。乃至上上品道斷下下品煩惱也(已上定春抄)光云。問。緣四諦理。如何能斷修造事惑。名對治斷。解云。事麁理細。緣細可以斷麁故。九品道斷九品惑(文)無間道斷煩惱故(文)遁云。理實但斷惑得。非斷惑體。今言煩惱。約總相說(文)。
四厭患對治(文)論云。若有道見此界過失。深生厭患(文)定春抄。厭患對治。有修道。見道無加行。以四善根雖爲加行。彼位不云厭患(已上定春抄)。
論主正此文云(文)遁云。此上次第。是婆沙師說。論主以厭患在後。非是義便。改前(文)光云。厭患等四。各在一道。據斷當品。約顯以論。若具說四道通局。一厭患通四道。正理云。無間解脫勝進中緣苦集者。亦厭患對治。二斷對治。唯無間道。不通餘三。三持對治。若據顯相當品。唯解脫道。若據前後五斷諸品。隱顯合論通四道。以皆能持彼得故。四遠分對治。若據顯相當品。唯勝進道。若據前後所斷諸品。隱顯合論亦通四道。以皆能令彼所斷惑得更遠(文)。
應知諸惑得永斷等(文)光云。謂於相應雖斷隨增。非斷伴性。名有隨眠。以親近故。不名永斷。但可令彼遠離所緣。令於所緣不復生故。謂於所緣斷彼隨增。不名有隨眠。以疎遠故。故名永斷。此言永斷。據有隨眠(文)惠云。相應法。卽心心同聚相近。不可令離。煩惱於所緣境不生。名斷(文)私云。此事如第二十卷抄之。定春抄。一聚相應心心所。一連法不可令相離故。望相應法。不論斷義也。煩惱未斷間。於所緣。愛境理前。貪起。違境理前。瞋起也。而煩惱得斷位。雖愛·違之境現前。貪等不起故。望所緣。論斷義也(已上定春抄)問。煩惱斷者。斷自身煩惱義也。何望所緣論之耶。惠云。問。煩惱斷時。但斷自身煩惱。如何言於所緣令諸惑斷。答。此是斷自身煩惱上得。令於境無繫縛能。名離所緣(文)令彼所緣不從生故(文)正文云。可改彼字而作於字。論云。令於所緣不復生故。二記如論(文)。
論云所言遠分遠性(文)如四大種者。光云。如前所言。遠分對治泛論遠性。總有四種(文)定春抄。四大種。雖同時俱生。於所造色施切用事別也。故云相遠。謂攝(水)熟(火)長(風)持(地)用異也。所造色不散一處攝置。水大用。草木等熟。火大用。若無火大者。皆クサルヘキ也。草木生長。風大用。色法堅。地大用。如是四相各別故。云相遠(已上定春抄)。
如持犯戒(文)持戒犯戒捨緣不起間。俱雖起一身中。持戒治犯戒。犯戒治持戒。故云治遠(已上定春抄)。
二世者(文)惠云。問。過去已滅。與現相近。未來未生。與現相隣。隔一剎那。如何名遠。答。以世性隔故名遠。三世體性各別隔現在故。過·未名遠。若爾。現在與過去及與未來。皆世性別。皆應名遠。答。過·未皆無作用故。得名遠現在有用。與過未性不同。不名遠也(文)論相破在之。可見之。定春抄。問。今云遠性時。云同一世界。云同一身中等。於近法上談遠義事如何。答。世間ニ人ノ中惡ト云ハ可眤人ノ不眤云也。望不親人。中惡ト云ニ不及也。可准之(已上定春抄)。
等言爲明○未盡(文)光云。時遠一種雖復擧盡。從多分說故。說等言(文)。
如所造色等(文)所造色。與能造四大。雖同時俱起法。性別也。聲香等准之。故置等言歟。
如南北海等(文)正文云。光意同之。然等南北海者。其義未了。異方之言。旣含南北。非如色善惡種戒外所等(文)。
論云前言惑斷(文)定春抄。前者。指上對治起故斷也。道勝進時等者。謂見·修·無學。如次劣勝道也。道勝進時。前劣品道所斷煩惱ヲ。重又斷歟(一問)又斷煩惱時。必證擇滅。證擇滅者。能治道引生離繫得身中得也。而擇滅無作用故。此離繫得。隨所得法。不判性類。必隨能道。判離繫得性類。故道勝進時勝品離繫得。得替歟(二問。已上定春抄)。
諸惑頓斷若更不退(文)光云。諸惑。若得彼能斷無間道。卽由彼道。此惑頓斷。若更不退。必無後時再斷惑義。唯有退時。方得更斷。若依成實·瑜伽·雜集。許惑再斷(文)遁云。言若更不退卽無後時再斷惑者。准此。若有退者。卽更斷。言故不退。此聞舊解。若爾。雖退果者乃是別更起惑。前者已無。豈成再斷。若准舊意。約總類說故。言再斷。今詳。或退與不退。俱無再斷。以後起者非前惑故(文)正文云。若更不退。必無後時再斷惑義(云云)此釋未了。故生學者謬解。是故應言若有退者亦再斷。然非此中再斷義也(云云)。
道勝進時重起勝得(文)此已下。釋無爲有重得。大分二。一明有重得。二如欲界繫下。約位明重得多小。初中三。初明有重得所由。二所言重得下。明總有六時。三此六時中下。結有重得。明重得多小中。六時得·五時得等。如文可知之。光云。離繫是善常故。雖無隨道勝進理。道勝進時。容有重起彼勝得義。故正理云。以離繫得道所攝故。捨得道時。彼亦捨得。故諸離繫有重得理(文)問。重得委意如何。定春抄。答。就預流果謂之。預流向智品(劣)預流果智品(勝)證預流果時。見道十五心智。皆捨之。未來爲ナル預流果ト十五心有ルヲ一一彼勝タル法前得ヲ起シテ未來ニ修也。此時未來所修道品。一一又引勝品離繫得也。無爲雖無勝劣品之不同。離繫得隨能證道故。勝品道所得。離繫得又勝品也。光云。起一類勝得。得前所得。替彼劣得(文)預流果ト同品得故。云一類勝得。替所得法。皆預流果體也。餘皆准之可知也。練根位。於六種性。毎種性可有替所得也(已上定春抄)離繫得能證道。限無間道時。無間道(見道)解脫道(修道)預流果俱生離繫得。隨無間道判性類者。見道·修道雜亂云疑在之。會之云。此時隨未來所修道品判性類云一義在之。今定春抄趣此意歟。此題目大沙汰也。先年三十講予得此疑。其席當卷本義抄義勢成之畢。別注之。可見。
練根第六時也(文)定春抄。於六種性練根時。毎度可有替所得。而今練根合爲一時故。委云之。可有十一時。謂治生二時(有漏無漏治生)得果(四時)練根(五時也。已上定春抄)光云。問。俱舍明重得。此離繫得。爲唯無漏。亦通有漏。解云。但約次第。唯無漏說。若約越次及與有漏。應言七時。自治之中開爲二故(文)。
治生時者(文)光云。正理云。說治生言。通目二義。若據住此能證離繫。目無間道。若據得此正證離繫。目解脫道(文)定春抄。治生時者。八十八使見惑·九十一品修惑。一一皆自對治道生時。有漏マレ無漏マレ云治生時也。總治生時者。通無間·解脫。約能證道云之者。無間道治生時。約正證道云之者。解脫道治生時也。今約正證道。云解脫道(已上定春抄)。
如欲界繫○具六時得(文)今具六時得者。不凡位斷鈍根人事也。光云。且就鈍根次第容有理說故。具六時。乃至具二。以利根者前諸位中一一皆除練根得故。謂前六時。但應說五。乃至具二。但應說一。諸有超越入聖道者。隨應有除預流等故。等取一來。若先斷欲界六·七·八品入見道者鈍根。除預流但有五時。利根除預流又除練根。但有四時。若先離欲入見道者。又除一來鈍四。利三(文)餘准之。
六時中除治生一(文)定春抄。問第十六心具治生·得果二義。何取得果一耶。答。此位替所得等スル事。得果力。非治生力。旣得果力用勝故。不取治生也。光云。由治生時卽得果故。取得果時。得果力故。利起勝得。得前無爲。非由治生。不取治生(云云)後後准之可知也(已上定春抄)問。凡位斷人無爲重得如何。光云。又正理五十六云。豈不八地容世俗道斷。應分二種對治生時得。不爾。此說漸次得故。或此唯約無漏得故。若依越次通有漏得。則世俗道八地染中。隨離少多入聖道者。彼得離繫。隨其所應。有具六時乃至唯一。以利根故。除練根時。謂欲界中。先斷五品入見諦者。彼見所斷五品離繫。具六時得。謂有二種自治生時。及得果時復四。成六。彼修所斷五品離繫。唯五時得除預流果(文。餘准之。光釋廣。恐繁略之。可見之)凡位以六行觀合斷五部故。斷欲前五品者。亘見·修斷之也。又越次者。爲利根人故。除練根時。可思之。
若利根○則不定也(文)准上所引光釋。可知之。
定春抄圖云。
離繫有重得七。
一時得二
一漸次一謂利根人有頂第九品修惑無為他
二越次二
一鈍二
一凡位斷欲前六品人六品修惑無為他
二先離欲人(欲九品修惑無為
依根本地入見道人欲九品見所斷無為)
一利三
一先斷欲六品人前六品修斷無為
二先離欲人(依根本地入見道人欲九品見所斷無為
欲九品修斷無為 此不依地
三先斷下八地人有頂第九品修斷無為
二時得二
一漸次二
一鈍有頂第九品修斷無為
二利上八地中除有頂第九品所餘一切修斷無為
二越次二
一鈍先斷下八地人有頂第九品修斷無為
二利先沁下八地人有頂見惑斷無為胡頂見惑斷無為有頂修斷前八品無為
三時得二
一漸次二
一鈍欲第九品修斷無為上八地中除有頂第九品所餘一切修斷無為
二利慾第六七八修斷無為
二越次二
一鈍先斷下八地人有頂見道
二利先斷八地人上七地見道諦斷無為(除有頂) 上七地修道無為(除有頂)
四時得二
一漸次二
一鈍欲第六七八品修斷無為
二利慾前五品修斷無為 色無為色見道諦斷無為
二越次三
一先斷欲七八品人有頂見三諦斷無為 欲七八品修斷無為
二先離欲人依未至地入見道人欲九品見道諦斷無為
三先斷下八地人上七地見三諦斷無為(除有頂)
五時得二
一漸次二
一鈍色無色見道斷無為 欲前五品修斷無為
二利慾見四諦斷無為 色無雙見三諦斷無為
二越次二
一鈍三
一先斷欲七八品人欲七八品修斷無為
二先離欲人依未至地入見道欲 九品見修斷無為
三先斷下八地人上七地見三諦斷無為(除有頂)
二利三
一先斷欲前五品人欲前五呂修斷無為
二先斷欲前六品人欲前六品見斷無為
三先沁欲七八品人欲前七八品見斷無為
六時得二
一漸次
一鈍欲見四諦斷及色無色見三諦斷無為
二越次二
一鈍三
一先斷欲五品人欲前五品修斷無為
二先斷欲六品人欲前六品見斷無為
三先斷欲七八品人欲前七八品見斷無為
二利一 先斷欲五品人欲前五品見斷無為
七時得一
越次一 鈍先燦欲五品人欲前五品見斷無為 (已上定春抄)
且遍知有二(文)光云。將欲列名。先出體釋名。卽諸離繫。彼彼見·修無學位中。得遍知名。泛而言之。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斷遍知(文)准此釋。今疏先出遍知體也。
智遍知謂無漏智(文)光云。又婆沙六十二復有一說。亦通(ト云二)有漏智。智謂聞·思·修極明了者亦名遍知。除勝解作意相應世俗智(文)斷遍智者(文)光云。二斷遍智者。謂卽諸斷擇滅爲體。遍知是智。卽是斷因。斷是智果。體非遍知。而言遍知。此於果上。假立因名。又婆沙云。聞·修所斷斷。是智果故。可說爲遍知。見所斷斷。旣是忍果。云何名遍知。評家云。應作是說。忍是智眷屬。是智種類。亦名爲智。斷是彼果。故名遍智(文)惠云。忍是智眷屬。亦得智名。如臣作時亦名王作(文)。
論云爲一切斷立一遍知(文)一切見·修所斷無爲合立一遍知歟問也。或又一切斷各各立一種一種遍知歟問歟(已上定春抄)。
欲初二斷一者(文)定春抄。於欲四諦。苦·集二諦所斷無爲。合立一遍知。滅·道諦各各立一遍知也。問何故苦·集合滅·道開乎。答。下立遍知緣處可聞也(已上)遁云。由此二諦有遍行惑。樂相緣縛。要滅雙因。方得遍知故。共立一。滅·道二諦。他部之因先已滅故。但智當諦。各得遍知。上界亦爾(文)。
言法斷者擇滅名也。擇滅依斷所顯法故。言法斷歟。
欲修惑盡○名五順下分(文)定春抄。五下分結者。三界見惑及欲修惑也。故以三界見惑無爲·欲修惑無爲。合爲此遍知體也(已上)光云。身見·戒取·疑。雖是見道斷。此中不但取欲界修道九品無爲。幷前三界見道無爲合立故。具立五順下分結盡遍知(文。淨實私云五下五四諦修道五部歟)寶云。所以不名欲貧盡名五下分結盡者。以爾時度界得果集遍知故。集遍知法幷前立故(文)。
色界修道惑盡立遍知(文)問。於色修惑遍知·何幷前無爲體耶。寶云。離色界染名色愛盡者。爾時不集遍知。唯以色界修道斷無爲爲體故。斷無色染名一切結遍智者。爾時度界及得果故。集遍知也。爾時次第者。以三界一切擇滅無爲爲體故。名一切結盡也(文)。
此有六對果(文)六對者。忍·智一對。未至·根本一對等。如下文。
於中忍果六者(文)惠云。問。如超越第三果人。第十六心時。得五順下分結盡遍知。此遍知卽是第十五心忍果。兼前忍果六。卽得七。如何論言忍果得六。答。婆沙六十三。說五順下分。許是忍果。論言得六者。約次第得果人說。若幷超越。卽共得七種(文。光四解中第四釋同之。後解爲勝。文)問。忍非智。如何忍果說爲遍知。應名遍忍。如何。論云。諸忍皆是智眷屬故。如王眷屬假立王名。或忍與智同一果故(文。同一離繫果也)。
餘三是智果(文)惠云。法智許容得三。類智得二。世俗智得二。今言智果三。三種智合說也(文)。
未至果一切者(文)第二十四卷無漏未至道能離一切地(文)可思之。
根本五或八。光云。根本靜慮。雖復說五說八不同。說五正義○根本地道。望於欲界。但有遠厭。非斷對治故。四根本地能斷上二界故。上五遍知能爲根本果(文)又云。正理五十六云。豈不依止根本靜慮入見諦時。亦修未來依未至地欲斷治道。得斷治。故亦應證彼欲見斷·法斷諸斷無漏離繫得。寧說根本唯得五果。此責不然。爾時所修依未至地斷對治者。唯色·無色斷對治故。根本地道。旣不能爲欲斷對治。彼現起位。如何能修欲斷對治道。由彼所修未至斷治唯治上界故。果唯五(文)。
或言顯妙音師說(文)妙音師意。先離欲人。依根本地入見道時。於欲界見諦三遍知。修得之。謂起根本地法智·法忍後。未來ニ得スル修欲斷對治法智忍。所得修斷對治一引無爲得之故。依根本地入見道時。欲見諦三遍知云也。定春抄。問。此未來所修別道者。根本地道歟。未至地道歟。答。云此事中。古良忠·聖禪二人大諍也。良忠云。於根本地。未來修欲界見惑斷對治道也。夫色界六地。皆見道依地。觀欲界四諦。起法智道。何於根本地無欲斷對治道乎。但根本非欲斷對治故者。約現起斷對治論之。於根本地。非云無未來修欲斷治。若修無之者。如無色不觀欲界。旣觀欲四諦。起法智道。何未來無斷對治道耶。故知。許別道引者。佉根本地入見道時。欲斷對治別道。引欲見諦三遍知離繫得(爲言)下釋除順下分云。以順下分唯未至果故(文)若依根本地修未至地欲斷對治者。何不修下分遍知耶。旣未至果故。云不修之。定知。前別道引云。非未至地。雖同根本地道。異現起道故。指未來修云別道也。聖禪云。依根本地入見道者。未來修未至地斷對治道。得欲界見斷三種遍知故。以彼三遍知。爲根本靜慮果也。凡根本非欲斷對治故者。評家定判也。未至地外。欲斷對治道無之。何今云根本地有欲斷對治道耶。故依根本地入見道時。無漏修此下定故。未來修未至地斷對治道。彼道所引離繫得。根本地上得ヲ持故。欲見諦三遍知。爲根本果也。下釋唯未至果故者。明不通根本果。不修下分遍知所以。以見·修不同故(文)可思之。故許別道引者。未至地法智·法忍也。現起道是根本地故。所得修未至地。云別道(爲言定春抄。已上)本義抄。難云。今論許別道引無漏得故之文。指未來所修未至地斷對治道云事。不可然。妙音師意。許根本地見道與欲界見惑爲斷對治。若爾。現起根本地。見道設雖無所作道。未來修有所作根本地斷對治見道。可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也。雖同根本地見道。望現起道。以未來所修道。名別道也。何云指未來所修未至地哉。答。妙音師意。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煩惱。有斷對治者。據容有義論之。所謂若未至地道。不斷欲界煩惱。根本地道。可斷之故。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煩惱。容有斷對治功能。故彼師意。雖許根本地道與欲界煩惱爲斷對治。理實而言。根本地道不斷欲界煩惱故。未來修未至地斷對治道。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也。根本地道。旣無斷欲界煩惱之義。何修之得欲界見斷三遍知哉(已上本義抄)此本義抄難趣。當良忠義。答旨。當聖禪義。相承實義歟。堯圓抄。又似聖禪義。
五下分遍知非根本果(文)問。顯宗論中述彼師義云。根本靜慮亦欲斷治故。除色·無色見道斷遍知。道類智時。總集遍知。以五下分結遍知。爲根本靜慮果。答。今論等意。依根本地入見道者。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不得五下分結中爲其主欲界修所斷貧·瞋二結無爲故。根本靜慮果中。除トイフ五下分結盡遍知顯宗論意。據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之義故。根本靜慮果中。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歟(已上本義抄)。
無色邊果一(文)空處近分起有漏道。斷第四禪煩惱。得色愛盡遍知也。遁云。唯此近分。能離第四地染。得色愛盡遍知。依上近分。無能離此地染也(文)。
除有頂(文)遁云。無色界唯下三地。有無漏道。能離有頂。其有頂地。無無漏道無遍知果故須除也(文)定春抄。餘八離自上故。於下三無色。何地ニテモ起無漏道。斷有頂煩惱。於根本地。有漏道總無之(已上定)。
俗果二者(文)遁云。謂世俗智不能斷欲·色見惑。由此不得見道六果。有漏不斷非想。由此不得一切結盡。六行能斷欲·色修惑。所以得五順下分及色愛盡二種遍知(文)。
法智三者(文)緣欲界四諦最初。證知諸法眞理故。名法智。上界苦·集細。欲苦·集麁。緣麁不可斷細故。緣欲苦·集。不能治上也。緣細可以斷麁故。滅·道法智能治上也。見惑法忍斷之。故法智唯斷修惑。
類智果二(文)緣欲界四諦最初。證知諸法眞理故。名法智。緣上界四諦。此智與前相似故。得類智名也。問。類智何不治欲耶。二十六卷頌云。類無能治欲(文。如第十九卷註之)正理釋云。要於自界所作已圓。方可兼爲他界所作。非諸類智已事成時他事未成有須助義故。無類智治欲界法(文)。
法智品果六者(文)遁云。雖忍·智別。同是法故。類智亦然(文)法忍得三果者。於中忍果六中欲見諦三遍知也。法智得三果者。只上修斷三遍知也。類智品准之可知之。問。唯限六對果耶。光云。此論總有六對。婆沙更有兩對。一靜慮·無色果。二見道·修道果。初一不異此論未至根本果·無色眷屬根本果。後一不異此論忍果·智果。是故此論不說(文)。
論云何故一一類斷不別(等文)遁云。問意。何爲見道八諦·修道八十一品一一品斷不立遍知但就凡位立耶。答。非謂隨繫事量立遍知。立遍知者。且須約緣將明其緣故。先問起(文)。
釋曰且由三緣(文)此下明忍果三緣。有二。初列三緣。二如諸異生下。擧事指示。又二。初明闕緣位。二集法智位下。明具緣位。初明闕緣位中。有三位。第一凡位也。第二位(若諸聖者下)第三位(至苦類智下)准寶釋作此科。可思之。寶云。問。因何見道立三不立越界。修道立越界耶。答。見道遍知唯是染法上無爲故。至斷雙因。永斷相顯。彼同縛煩惱皆已斷故。修道煩惱不緣此故。修道遍知以染·不染無爲爲體。雖斷雙因。由有同類煩惱未斷。斷相未顯。不立遍知(文)光云。問。何故見位不言越界。解云。雖斷見惑。猶爲修惑之所繫縛。未能越界○卽不成故。唯三緣立六忍果(文)。
二缺有頂(文)光云。二缺有頂。缺謂缺減。於有頂地五部煩惱。隨不成就彼一部惑。名爲缺。由此理故。至苦類忍現在前時。雖令惑得不至生相得。名爲斷。不名爲缺。以現猶與惑得俱故。爾時猶成苦下惑故。不名爲缺。由此故知。不成名缺。非斷名缺(文)。
三滅雙因(文)光云。滅顯不成○言雙因者。一自部同類因。二他部遍行因。又解。見道約自部·他部爲二因。修道約自品·他品爲二因(文)。
如諸異生(文)此下擧事指示段也。光云。如異生位。離欲染等。有滅雙因。無無漏斷得。未缺有頂故。雖亦得斷。不名遍知(文)。
集法智位(文)遁云。問。超越證者。第四·第五心項雙因先滅。苦法智位。得無漏得。苦類智位。又缺有頂。三緣旣具。何故不立遍知。答。建立遍知。據次第者作法。其超越者。當次第者立遍知位。方立遍知。於前位中。雖具三緣。不立遍知(文)。
於前四上加離俱繫(文)光云。離俱繫者。一自部繫。二他部繫。故名俱繫。離此二繫。名離俱繫。謂自部雖斷。未立遍知。要離他部緣此自部境惑。方可建立(文)又云。論主破此離俱繫。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理實而言。用亦有別。言無別者。以從用從體故。言無別。繫體狹。唯是隨眠因。體寬亦通餘法(文)。
與雙因別者(文)滅雙因者。廣亘相應俱有。離俱繫者。只由惑品能繫。其義別也。重意云。能起名因。能持名界。能縛名繫。故滅雙因越界離俱繫義用別也。
前五心來無遍知也(文)寶云。明不成就有二位。一一切凡夫。二見道五心(文)光云。問。如先離欲入見道中至苦類智集法忍。何故不立遍知。爾時三緣亦皆具故。解云。此先離欲至苦類智集法忍時。雖復已得見苦所斷漏斷得。見集所斷無漏斷得猶未成故。不立遍知。故先離欲依根本地入見道者。不得欲界見道所斷三種遍知。此文說成依未至定。若依根本入見道者○但成上界見二種遍知(文。上所引遁文異此歟。可思之)。
及集類忍唯成一(文)遁云。問。前具緣中。俱至集法智位。卽三緣具得一遍知。何故此門至集類忍。亦但成一。答。前約得遍知門。理實法智卽得。此約人成就門。雖前位已得。而類忍時未得後者。亦但成一故。攝入法智位中。下成二·三。並准此說(文)定春抄云。見道位後後成就前前也。第一苦法智忍。至第五集法智忍(已上五心無遍知也)第六集法智·第七集類忍(成欲見苦集斷遍知一)第八集類智·第九滅法忍(成欲見苦集斷遍知·色無色見苦集斷遍知二)第十滅法智·第十一滅類忍(成欲見苦集斷遍知·上見苦集斷遍知·欲見滅斷遍知三)第十二滅類智·第十三道法忍(成前三·上見滅斷遍知四遍知)第十四道法智·第十五道類忍(成前四遍知·欲見道斷遍知五。已上)。
修謂修道位(文)遁云。問。前言見道得六遍知。說第六遍知。雖是修道。由見道得是忍果故。屬見道。今約人成就局時以論。是道類智位。故屬修道攝(文)此明修道。未離欲染者。道類智至欲修惑第九無間道人也。離欲退者。全離欲人。退欲惑時。捨所得順下遍知。得見諦六遍知也。故此二人成六遍知。全離欲者。次第人欲惑已斷至第四禪第九無間道人。先離欲者。超越證不還果聖者至道類智未起色愛盡勝果道人。又從色愛盡者。色惑已斷退色惑人。及無學位者。無學聖者退起色惑人(已上四人成就下分遍知一也)若色憂永盡者。若次第人色愛斷盡至有頂能斷第九無間道人。先離色愛者。凡位色惑已斷人。入見道至道類智時(得下分遍知)其後於已斷色惑。起擬儀勝果道。至第四禪第九品擬儀勝果道時(得色愛盡遍知)此位至有頂能斷第九品無間道人。成二。從無學位者。無學聖者退無色纒時。捨一切結盡遍知成二遍知(已上三人成就二遍知也)。
未起色盡勝果道(文)起勝果道者。於已離惑入見道後。起擬儀勝果道也。而此先離欲人。未離色染。何可有起色愛盡勝果道哉。謂此人至道類智後。可起色惑能治道人也。若爾者。今勝果道者。當第四靜慮第九解脫道歟。謂先離欲入見道。至道類智及至第四靜慮第九無間道。成順下分一(爲言)但勝果道言。可尋之。
具二緣故總集遍知(文)光云。正理云。所言集者。是合一義(文)定春抄。凡九遍知中。具二緣位。立總集斷也。預流果。得果位。無越界能。色愛盡位越界。無得果能。不還·阿羅漢二果。具二緣故。總集遍知也。總集遍知者。已前所得遍知。與今時所得遍知。合爲一種。起一類勝得得之。光云。起一類勝得得前所替彼劣得(文光云。言一味得者。一類得。非一得。文)問。預流果位。起一類勝得。得前五遍知。何不爲總集勝遍知斷。答。一切替所得。非爲總集斷。以越界替所得。爲總集斷。不越界時替所得。非總集斷事。可尋之(已上定春抄)。
第六明得捨遍知(文)惠云。此門說得遍知兼捨者。有二意。若進勝道捨前有卽捨名不捨體也。退失捨勝得劣。卽捨名·卽俱捨(文)。
捨一者(文)遁云。得捨遍知門。從少至多明義(文)光云。此有三類。一謂無學退。隨起何界惑者。捨一切結盡遍知。二從色愛盡退。起色染。捨色愛盡遍知。三全離欲退。起欲染時。捨五下分結盡遍知(文)問。起惑退。委意何。光云。惑至相。彼品善得不至生相。將現在前。名退。又云。惑至現在。名退。惑至生相現在。猶成彼品善法。何名得退。後解爲勝(文)。
捨二者(文)遁云。捨二中有二種。一不還離色染起欲纒退。二無學集遍知捨前二(文)光云。應說獨覺得無學果捨二遍知。而言阿羅漢。且據聲聞說(文)。
捨五者(文)遁云。以超越人。至道類智。不得第六遍知。直得五順下分。捨忍果五也(文)定春抄。正理論破俱舍云。應置依未至地云言。依根本地入見道者。不得欲三遍知故。應言捨二也。俱舍師會云。光云。超越之人。於五下分。雖非全得。以少從多。據名說故。言得下分(文。已上定)。
捨六者(文)遁云。捨六。約次第證。斷欲修惑盡。集遍知故。捨忍果六。應知。捨中無捨三·四·七·八·九也(文)。
唯除得五(文)光云。理亦應除。得三得四。對捨說故。捨中旣無三·四所以得中亦不說也(文)。
成通先後(文)光云。成通初後。成中可成一·二·三·四·五·六。得唯據初。但有一·二·六也(文)。
及從無學起色纒退亦名得一(文)正文云案次第幷論意。此文應在此下言等文前。兩記如論次第(文)。
言得二者(文)遁云。先得無學集遍知時。捨前二種。今起惑退時。却還得之(文)。
言得六者(文)遁云。謂先證不還捨六得一。今起惑退。失一得六也(文)。
永正四年(丁卯)十二月四日(酉時)抄之了。來八月相當先師英祐法印第七年。願酬此微功。師匠尊靈速離五住二死之栖。部類含識早預滅罪生善之益而已。大法師。英憲記之。
永祿四年八月三日以英憲自筆寫之。花嚴末葉阿闍梨淨實。
一交了。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二(頌疏論本第二十二)
賢謂賢和聖謂聖正(文)此是訓釋賢聖品題號也。義章賢聖義。古抄云。先考俗典云賢(善也能也大也)聖(孔氏傳云。於事無不通謂之聖。已上)於品乘意者。第一卷辨之故略之。惠云。賢和者卽事和。聖正者正卽涅槃理。於此正得決定故。說文云。有多識以行。謂之賢。桂苑珠聚云。無事不通爲聖(文)聖正者則。是理和相當歟。古抄云。事和和者順義。當體和事遠順理也。理和者。見道已上證位無別云和也(已上)定春抄云。無漏率爾難得故。七方便位心和起無漏故云賢和(以上)寶云。依此論云。聖謂已得無漏道生。遠諸惡法故名爲聖。獲得畢竟離繫得故(文)光云。賢謂賢和聖謂會正(文)義章云。正謂理也。理無偏邪故說爲正。證理捨凡說爲聖(文)問賢聖位分如何(先德釋云。見道已前調心離過名之爲賢。見道已上證理成德以爲聖也。文)惠云。依仁王經。地前名賢。地上名聖。卽三賢十聖五位修行。此論卽七賢八聖七方便爲七賢。四向四果爲八聖。亦有五位修行。前三方便爲資糧位。四加行爲加行位。見道爲通達位。修道爲修習位。無學道爲究竟位也(文)。
一總明道體性(文)道者見道修道。則是有漏無漏惠也。
論曰如是已說煩惱等斷(文)已說者。指斷遍知有九頌也。惠云。等斷者。等取相應俱有法。與煩惱同斷。然斷必由道力得故者。斷卽無爲法也(文)。
頌曰(文)光云。上兩句結前。下兩句正出道體(文)。
修道通二種(文)問。修道通有漏委意如何。答。修道位中以世俗智斷諸煩惱。證中間二果。依此義門雖述。修道通有漏。眞實修道唯限無漏。故已知根又不通有漏也(本義抄趣)。
十五心位○能治三界故(文)寶云。見道速能治三界故。第一因也。頓斷九品見所斷故。第二因也。由此二因。唯是無漏非世間道。有此堪能故唯無漏也(文)堯圓抄。三界見惑總有八十八。見道位速斷盡之故。見道無漏也(以上)。
一剎那中頓斷九品(文)堯圓抄。上下八諦下見惑。各有九品。謂欲界苦諦下惑有九品。乃至上界道諦下惑有九品。然苦法智忍一剎那位。斷欲界苦諦下九品見惑。乃至道類忍一剎那位。斷上界道諦下九品見惑也(以上堯)問。異生以有漏智能一剎那五部合斷。豈非堪能耶。寶云。正理彈云。一剎那斷九品故。此因非證。有漏亦能一剎那中斷五部故○今詳正理所彈不當。其斷惑者。九品頓斷難。必用無漏道。五部合斷易。凡位唯合斷(文)惠云。正理第二云。若一剎那心能頓斷九品。卽無漏者。有漏能一剎那斷五部。下上二品等應是無漏。答。五門合斷俱時厭果。若當諦別斷一時九品卽難也(文)定春抄。有漏智雖五部合斷。分九品用九無間九解脫故。無漏智見惑。不可及斷一剎那。問。異生何故不分見修合斷五部耶。答。貪上雖有見修。只是下地厭麁苦障志故。不分見修也。是則智力劣故也。聖者見修二惑見分斷之。此是智力勝故也(以上定)問。何故見惑九品頓斷修惑九品別斷耶。明眼抄云。見惑九品相望。繫縳力強故。聖要以無漏聖道一時頓斷。修惑別斷。故知。同部異品非強故。聖人亦以有漏道斷也。迷理煩惱其性猛利。內迷共相勢力遠到。九品相望更爲繫著。執取堅牢。異品亦強。迷事煩惱其性羸劣。隨事別起。異品則弱。
第二明道所證諦(文)堯圓抄。見道位所證知四諦云事也(以上)。
頌曰(文)光云。此卽第一明四諦。上兩句顯名。第三句顯體。下一句明次第(文)。
釋曰諦四名已說者(文)義章云。逼惱名苦。聚積稱集。寂怕名滅。能通曰道(文)此下大分二。初明四諦。二問何故經中下釋聖諦名。初明四諦中又三。初明四諦名。二問今此品下明四諦體。三問四諦次第下明四諦次第。初明四諦名中又二。初指前說。二次第列下。明前說與今說有異。
界品初云無漏謂道諦(文)界品頌疏云。別釋無漏也。道諦者有爲無漏也(文)。
擇滅謂離繫(文)界品頌疏云。擇滅以離繫爲性。繫者縛也。縛有二種。一相應縛。二所緣縛○斷此二縛。證得無爲名爲擇滅。擇者惠也。由惠簡擇四聖諦故。滅者涅槃。不生名滅。擇力所得滅名擇滅(文)。
及苦集世間(文)此頌上明有爲異名段也。界品頌疏云。苦者苦諦。三界有漏。違聖心故。總名爲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集者集諦也。有漏諸法招集苦故。名之爲集。世間者是可毀壞義。有漏諸法有二種壞。一四相壞。二對治壞。故名世間無漏道諦雖四相壞。闕第二對治壞不名世間(文)次第列者(文)界品次第道滅苦集也。論云。四諦次第如彼說耶不爾。云何如今所列一苦二集三滅四道(文)。
問今此品列四諦(文)堯圓抄。問。四諦諦義如何。答。諦者眞實義也(已上)此下明四諦體。苦諦三界有漏法。集諦三界有漏業煩惱也滅諦擇滅無爲理。道諦無漏惠也。光云。問。四諦若依實體應唯有三。苦集一物故。若依因果應有五種。於道諦中亦有因果。若依現觀應有八種。上下八諦故。答。如婆沙云。復次依現觀故建立四諦○諦行相同故四非八(文)惠云。同。空非二滅何故非四諦攝。答。法是苦果苦因苦滅苦對治者立爲諦。二滅非四位故不攝。又無爲故非道諦攝。無記故非滅諦攝。無漏故非苦集諦攝(文)。
問四諦次第(文)此下第三明四諦次第中二。初明次第。二言現觀者下釋現觀名。光云。泛明次第略有三種。一或有法說次第隨生如四念住。身念住前生前說。乃至法念住後生後說○二或有法說次第隨便如四正勝。謂此中無決定理趣發勤精進起如是欲。第一斷已生惡法。第二後遮未來惡法。第三先修未來善法。第四後增已生善法。但隨言便說。三或有法隨現觀次第如說四諦。於三次第中。今說四諦是其第三。隨瑜伽師現觀位中先後次第(文)。
現觀位○便在先說(文)遁云。此以隨見道次第。不約修道次第。以修道觀諦不定故。修道多先觀集故。婆沙云。何故見道先苦後集。修道先集後苦。答。見道依現觀次第。修道依因果次第(文)。
答謂若有法是愛著處(文)此一段爲四。初擧法。二如見病下喩顯。三故良醫經云下引證。四加行位下總結(此科光見)法是愛著處能作逼惱者所愛著處。能作逼惱法是苦色(爲言)爲苦惱因者作逼惱。苦法。亦爲苦惱因初觀苦(爲言)或作逼惱。此苦惱法也。爲求此苦惱因(因卽集諦也)初觀苦(爲言)論文云。爲求脫因似此意歟。訓云。爲苦惱因(定春抄云。苦惱因。因字見惡也。云云)論云。謂若有法是愛著處能作逼惱。爲求脫因。此法理應最初觀察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觀苦。苦卽苦諦(文)。
故良醫經云(文)今論所引經也。法譬可知之。
如已觀地縱馬奔馳(文)已觀地者。前習馬道也。故已觀地者。喩加行位。縱馬奔馳者。喩現觀位也。
此目現等覺義(文)眞無漏智現前。平等覺四諦境義也(以上)遁云。謂十六行相。於四諦境現前。平等而覺名現等覺(文)。
問何故經中說爲聖諦(文)惠云。問。四諦凡聖同觀。如何唯名聖諦。答。聖知實苦樂名聖諦。凡觀苦謂樂不名凡諦(文)又云。聖者由得正智。一得已後不退故。所觀境隨能觀智。亦名聖諦。凡人後觀不正故。不名聖諦也(文)光云。凡雖觀諦非是決定。而容後時顛倒見故(文)寶云。然唯聖者。苦見實苦。乃至道見實道。故名聖諦。凡夫苦計爲樂。道計非道。顛倒見故不名凡諦(文)。
故有頌曰(文)光云。故如有頌言。諸聖者說涅槃是樂。非聖者卽說涅槃爲苦。如外道云。我見世間。無一目者尚以爲苦。況彼涅槃諸根總滅。而得有樂。故計爲苦。有漏之法聖說爲苦。非聖於中妄說樂受。唯是其樂。故成顛倒。問。於四諦各有四行相。何唯名苦集滅道非餘耶。寶云。婆沙七十七。問。有四行相觀生死果。何故此果但名苦諦不名非常等。復次苦相不共。唯有漏法是苦非餘故名苦諦。非常等三是餘共相。謂非常相。三諦皆有空非我相。遍一切法故。此不名非常等諦。問。有四行相觀生死因。何故此因但名集諦。復次集相。但於有漏法有招集生死。非無漏故。因生緣相。無漏亦有。聖道亦有因生緣故。集不共故立以諦名。問。有四行相觀於涅槃。何故涅槃唯名滅諦。不名靜等三種諦耶。復次滅名不共故立諦名滅。名唯顯究竟滅故。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不名靜妙離諦。問。有四行相觀於聖道。何故聖道但名道諦不名如等三種諦耶。復次道名唯顯趣?槃路故立諦名。如濫正理。行通有漏。出通?槃。故此不名如行出諦(文)。
論云唯受一分(文)光云。問。三受之中。唯苦受一分是苦自體。所餘有漏並非苦受。如何可言諸有漏行皆是苦諦。此卽問及頌答(文)以三界有漏法皆爲苦諦故如此問起。
從此第二別明苦諦(文)明苦諦中大分二。初明苦諦。二又薩婆多宗下明集諦。初明苦諦中又二。初明三苦。二行苦微細下明行苦微細明三苦中又二。初明三苦。二應知此中下明三苦寬狹。
苦由三苦合(文)合者和合義也。諸有漏法。隨應與三苦合故成苦諦(爲言)。
一苦苦性(文)光云。諸苦受由體成苦性。經言。苦受生時住時苦故名爲苦。壞時樂故。正理釋經云。然薄伽梵契經中。言苦受生時住時苦者。由彼苦受性是苦故。壞時樂者。苦受壞時設無樂受。由苦受息似樂顯現故亦名樂。於相續息位。亦以壞名故。苦受息時名苦受壞(文)寶云。非剎那壞(文)。
二壞苦性(文)光云。諸樂受。由壞滅位成苦性故。正理五十七釋經云。樂受生時住時樂者。由彼樂受性是樂故。壞時苦者。謂有情未離染時。心恒求樂。於樂壞時起憂愁等故。說樂受爲壞苦性。樂受壞時設無苦受。似苦顯現亦名爲苦(文。已上論文)。
三行苦性(文)義章云。卽此有爲遷流名行。遷流不安故名行苦(文)光云。不苦不樂受。由生滅無常行成苦性。衆緣造作故。其性不安。念念生滅。如契經言。若非常卽是苦。故正理云。不苦不樂受。生時住時。皆非苦非樂性。是彼故。卽彼壞時。苦樂隨一容現前。故可言俱有苦樂。壞時無容有二故。佛於此作別異說(文)本義抄。問。道諦可行苦攝耶。答。道諦非苦(文)難云。
一可意有漏法(文)遁云。言可意有漏法者。謂由樂受力。令順樂受行名爲可意。與壞苦合名爲壞苦。二不可意。謂由苦受力。令順苦受行名爲不可意。乃至由捨受力。令順捨受行。名所餘非可意非不可意(文)。
三餘有漏法與行苦合爲苦也(文)道諦是有爲法備三世遷流義。何非行苦攝耶。答。具其性非常違逆聖心二義法爲行苦性。故道諦雖爲其性非常。能引衆苦盡故。由闕違逆聖心之義非行苦攝(爲言)。
應知此中(文)此下第二明三苦寬狹(光意)行苦(寬)苦苦壞苦(狹)寶意通伏難(文)光云。此明三苦寬狹。應知此中說可意爲壞苦。非可意爲苦苦者。由是別苦不共餘故。從別立名。理實一切諸有漏行。行苦故苦(文)此記意。行苦共餘。苦苦壞苦不共餘。故約不共立名(爲言)寶云。應知。此中至行苦故苦。釋伏難也。伏難意云。若諸有漏衆緣造故。性是無常。皆行苦者。可意不可意。亦應是行苦。如何說爲壞苦苦。釋云。可意法有壞行二苦。壞苦不共。行苦是共。不可意法。有苦苦行苦二義。苦苦不共。行苦是共。依不共理。說壞苦苦苦。理實一切皆是行苦(文)。
行苦微細(文)此下顯行苦微細中二。初明行苦微細。二問若諸法下明立苦聖諦名。光云。此行苦性。唯諸聖者所能觀見。凡夫雖觀不能深悟。故經部師鳩摩羅多有是頌言。又對凡夫顯聖厭勝(文)。
諸愚夫於無間獄(文)定春抄。聖者不造逆罪故。不怖無間獄也。有頂界內極樂處長壽天故。厭於彼生深重也(已上)。
問若諸法中(文)此下明立苦聖諦名中分二。初擧異說。二於前兩說下出論主評判。初擧異說中又二。初正出異說。二薩婆多宗言等實有下。出有宗會釋。初出異說中。一出有宗一類釋。二經部鳩摩羅多釋。三出婆沙正義。四出經部異師大衆部說。可見之。
綠豆。烏豆。
誰有智者。遁云。謂無有智者人爲此計也(文)惠云。有部異師釋樂小苦多。正義以就行苦皆苦諦攝。許有實樂。若經部以三因故。樂亦是苦也(文)。
經部祖師(文)光云。有餘經部鳩摩羅多。而於中以頌釋言。以此樂受能爲未來苦果因故。能集未來衆苦果故。有苦逼迫肴彼樂故。故說樂受亦名爲苦(文)遁云。由此三因。說樂名苦。論云。破云。能爲苦因是集諦行相。豈開於苦(文)。
婆沙正義解云。光云。論主述說一切有部正解。理實應言。聖者觀察。諸三有及三有中樂體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立苦爲諦非樂(文)。
又依經部宗及大衆部等(文)寶云。述大衆部及經部異師計也(文)論引三經。今疏當二經。論云。有餘部師作如是執。定無實樂受○由教理故。云何由教。如世尊言。諸所有受無非是苦。又契經言。汝應以苦觀於樂受。又契經言。於苦謂樂名爲顛倒。云何由理以諸樂因皆不定故。謂諸所有衣服飮食冷煗等事。諸有情類計爲樂因。此若非時過量受用便能生苦。復成苦因。不應樂因(文)光云。謂諸所有衣服等事。若依時用不過量用。諸有情類計爲樂因。此若非時過量受用便能生苦。復成苦因。如夏被胡裘。冬著生葛。飽飮食已復數飮食。寒天遂冷熱取煗等(文)。
薩婆多宗言(文)論經部等所引三經具會之。今疏出一經會釋。問。愚文顛倒妄謂樂之。經文如何會之耶。光云。此別意說。以諸世間。一於諸樂受。二於諸妙欲。三於諸三有一分樂中。一向計樂故成顛倒。非計少樂名爲顛倒(文)。
意顯樂受有二種性(文)寶云。樂受有二。一自相門是可愛故。是樂性。二依異門。無常變壞是苦性。佛令異門觀爲苦故。非自相門觀爲苦也(文)。
亦是無常變壞法故(文)異相門者。異自性樂故云異相。問。亦言如何。答。其性可愛樂性。亦無常變壞法(爲言)。
諸佛正遍覺(文)於此頌。光記二釋在之。今疏同初釋。第二釋無常變壞俱行苦(云云)正遍覺者十號中一也。舊譯云正遍知。又云等正覺。義章云。此亦就德以立其名。然就德中。境體合目正者是理。理無遍邪故名爲正。此擧境也。於理窮解。故曰遍知。稱理而知故云等覺猶遍也。覺猶知也。此擧德體(文)。
及有爲變壞(壞苦。文)明眼抄。問此頌云。有爲變壞但是行苦哉(以光第二解意爲難)答。有爲言雖總而言變壞。卽別說樂受。如諸行言雖寬而意說有漏也(以上)。
故說受皆苦(文)明眼抄。問。壞苦唯在樂受不通苦捨。何得言受皆苦耶。答。壞苦雖狹行苦寬故。二苦合說故言皆苦(以上)。
又薩婆多宗苦集一物(文)此下第二明集諦也。明眼抄。經部宗意。有漏因果各別不爲一物。無漏因果亦各別立之。薩婆多宗意。有漏因果一物。無漏因果各別也。問。一雙法門。何有漏因果一。無漏因果別耶。答。有漏因果共破壞義也。無漏因道諦無常也。果滅諦常住也。非一准(以上)。
若依經部宗(文)惠云。經部四愛爲集諦。一現有愛貪現在果。二後有愛卽貪未來果。三與喜俱行愛。卽已得物上轉。四彼彼隨樂愛。卽未得物上轉。前二緣內身起。後二緣外境生(文)。
經就勝故(文)光云。言愛勝者。潤生等勝(文)業愛及無明爲因招後行(文)問業愛無明爲因貌如何。光云。伽陀中說業愛無明皆爲因者。具說業爲生因。愛爲起因。無明爲因因。與業因爲因故名因因。或與業因愛因爲因故名因因。生之與起雖復俱是所得五蘊。由業體生故名生因。由愛助起故名起因(文)。
又云。說一切有部會釋前經。然經密說愛爲集者。偏說起因(文)。
從此第二明諦(文)本義抄。問。四諦俱可通世俗勝義耶。答。婆沙評家云。四諦皆通世俗勝義(文)苦集二諦世間有漏法。世俗諦也。苦諦中有苦非常空非我理。集諦中有因集生緣理。故通勝義諦也。滅道二諦出世無漏法。勝義諦也。滅諦之中有似園林等。爲安穩處之義。道諦之中有似船筏等。備運載用之義。故滅道二諦通世俗諦也(以上)。
一世俗諦二勝義諦(文)問。世俗勝義得名如何。惠云。可破壞故名世。顯在俗情名俗瓶水等未破析時。望彼俗情邊是實有名諦也。經部師無漏等智。取法不顛倒名勝義。餘智取法先觀爲樂。後觀爲苦等名世俗智。大乘四眞四俗。一假實。二理事。三淺深。四詮旨。一瓶軍林等。二蘊處界。三四諦。四二空眞如。五一眞法界。初唯俗。後唯眞。中間望前。卽眞望後。卽俗廣如彼述(文)三論宗二諦義私記(先德)云。世俗諦者。梵云三物羅底。勝義諦者。梵云勝羅廣羅他廣百疏七云(文軌)言世諦者。世謂覆障義。俗謂顯現義。則覆障勝義令不顯現。唯自顯現在其俗心名世俗也。言勝義者。以三法爲體。謂正智眞如涅槃。惑智名勝。以眞如菩提爲義故名勝義。或卽義是勝。或卽勝是義故名勝義(云云)。
若彼物覺破便無名世俗(文)遁云。謂瓶被爲瓦等時。則不更生瓶之覺解也。衣等亦然(文)定春抄云。如瓶被破者。瓶者鑄師鑄作物故。打破卽瓶思場無之。故云被覺破便無。瓶知人思場云覺。衣屋室等。准之可知之。世俗可破壞浮虛義也。水覺則無。如析火亦爾者假水火等不打碎。以惠觀水實體無之。謂水者四味四大八事俱生法中。水大增云水。火等亦爾也。以惠分析之。水大思場無也。若瓶水等四味四大和合不破析時。現前其物體在之故名世俗。此理非虛云諦也(以上)如瓶水世俗者(文)如瓶世俗者。約物體破壞明世俗。如水世俗者。約智惠分析明世俗也。
如青色等碎至極微(文)問。碎青色至極微惠析歟。光云。謂彼物覺彼物破時。彼覺不無。及惠析餘彼覺仍有。應知彼物名勝義諦。如色等物碎至極微。一一極微皆名色等。或以勝惠析餘味等。一一極微皆名味等。彼色等覺。從麁至細恒常有故(文)此釋上云及惠析餘。下云或以勝惠析餘味等。惠析餘味等。若爾者青色等只是物體破壞而至極微歟。青色等者。等取黃色等歟。謂於色法。青色等設物體破壞而顯至極微也。味等以勝惠析顯至極微歟。今疏云惠析味等。於味等置惠析言。光記同也。問。析色法至極微者。勝惠力也。青色等亦可然。何云破壞云至極微耶。定春抄云。析色法至極微。其主色不可替。譬松葉等何幾細粉磨碎。其青色不改也。青青極微生故。各各極微成故。色覺常在也。苦辛等味。准之可知之(以上)松云摩碎至極微者。設續之顯義門歟。
及惠分析受等四蘊(文)光云。無色之法。雖不可碎細至極微。然可以惠析至剎那。彼受等覺恒常有故(文)。
及此後得世間正智(文)遁云。謂是無漏根本智之後世間正智也。此師意說。正智取境不顛倒故名勝義諦。非正智取境非實名世俗諦(文)定春抄。此師意。無漏智所取法。幷此無漏智後起世間正智所取法名勝義。此後得智有漏智也。無漏次起有漏智云後得智。大乘意。緣眞理智云正體無分別智。此後起緣事法云後得智。此後得智。無漏智緣事法讀也(以上)。
第一總標加行者(文)加行者。入聖道方便云加行。諸諦者二諦四諦也。
將趣見諦道(文)論云。諸有發心將趣見諦。應先安住清淨尸羅。然後勤修聞所成等。謂先攝受順見諦聞。聞已勤求所聞法義。聞法義已無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習行者。如是住戒勤修(文)寶云。述次第也。先須發心將趣見諦。第二安住清淨尸羅。第三求順見諦聞。第四思惟。第五習定。卽是先住於戒。後修三惠(文)又云。正理論云。求見聖諦。初業地中所習行儀。極爲繁廣。欲遍解者。當於衆聖所集觀行諸論中。求以要言之。初修行者。應於解脫具深意樂。觀涅槃德背生死過。先應方便親近善友。善友能爲衆行本故。具聞等力得善友名。譬如良醫乃至廣說(文)。
因聞思修所成惠故(文)先受持讀誦三藏十二分教。分生得惠也。此後依聞教法所生惠云聞惠。次或依教。或離教依思惟所生惠名思惠。次依修習所生惠名修惠。具如第一卷。
依聞所成惠起思所成惠等者。此是初學次第也。已達時。先起修惠。次起聞惠等之次第可有之也。論云。譬若有人浮深駚水。曾未學者不捨所依。曾學未成或捨或執。曾善學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惠亦爾(文)惠云。欲入聖位。先觀涅槃德。厭生死過患。親近善友。發戒定惠等。聞惠觀法如初學。得常執木。況執文觀義。思惠如曾習。能暫捨木。況暫捨文觀義。修惠如久習者。能永捨木。況全捨文觀義依生得惠及生得善。聞教發聞惠等。聞惠等惠。唯加行生。修惠通三得也(文)明眼抄所引婆沙五云。聞所成者。謂於聖教決擇文義。思所成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修所成者。謂煗頂下中忍(文)。
思○緣名及義(文)論云。有言若爾思惠不成。謂此旣通緣名。緣義如次應是聞修所成(文)光云。論主述諸師破婆沙義○若緣名時。應是聞惠。若緣義時。應是修惠(文)明眼抄尋云。若爾何成有部意耶。答。且案云。聞惠附能詮名取其義。修惠捨名取義。思惠在中。或時附名。或暫捨名。捨名之時。未能違遊。緣名之時。未必全附。例如疑煩惱有耶無耶前後二心。謂有耶時不同正見。謂無耶時亦異邪見。以有耶無耶二心。互帶無有之義餘勢故。如是思惠。緣名不同聞。緣義不同修。捨名猶帶名故。未全捨故。緣名之時。猶帶其義。不偏附名故。此義可悉(以上)。
第一明身器清淨(文)身者修行者依身。器者喩依身。教法依身運轉。法水如傳器物。
離相雜住(文)定春抄。離相雜住者。離惡友雜住。是則離身上穢相也。離不善尋者則離心穢相。謂離惡騷思也(以上)。
無不足大欲者(文)光云。頌文應云無不喜足。略不言喜(文)。
前二易可成(文)寶云。離相雜住者。離惡友也。此離相雜住及離不善尋二易可得成。由喜足少欲。正理論云。此二由何易可成者。由於衣等喜足少欲。諸有多求資生具者。晝狎惡明侶。夜起惡尋思。由此無容令心得定(文)。
謂已得○衣等○名不喜足(文)定春抄云。佛法者。其日命相續分飮食。希求乞食云小欲。過分希求大欲也。得其質隱程衣已足思喜足也。又三衣一鉢。佛法者道具。不依麁妙持之足。得三衣已。更希求妙三衣不喜足也(以上)寶云。正理論釋云。謂於已得妙多衣等。恨不得此倍妙倍多。卽於此中顯等倍勝。又欣欲故名不喜足。若於未得妙多衣等。希求得故名大欲(文)惠云。正理云。已得衣等若多若少若麁若細。更不希求名喜足。舊云知足已不廣求多妙衣等名少欲也(文)。
是喜足所無也(文)遁云。謂無此二種多求。卽是喜足少欲。故此二種名爲所無(文)。
治相違者(文)治相違者明能治。界三者明界繫。無漏無貪性者。明性廣狹不同也(寶釋意)界三(文)定春抄云。無色界無衣食故。雖難有喜足少欲。以無貪善根爲體故。約此邊云通三界也。無色界雖無怨境。如有無瞋善根(以上)寶云。正理論云。謂欲界繫善心相應喜足少欲。是欲界繫。二界無漏。例此應說。所治二種唯欲界繫。以此證知色無色界。亦有能治喜足少欲。以現見有生在欲界。從色無色等引起時。所治二種現行遠故。能治二種現行增故(文)正文云。衆釋喜足少欲。云喜足少欲。若有漏者通三界。若無漏者所治二種唯欲界(云云)論云。喜足少欲通三界。無漏所治二種唯欲界所繫(文)今文何故唯約無漏論所治乎。凡此文條釋頌頗狼藉也。兩記意如論(以上)。
能生衆聖故名聖種(文)寶云。受欲聖者。於聖種中有何世耶。而無加行衆聖種故名爲聖種。聖衆皆從此四生故。展轉承嗣次第不絕。前爲後種。世所極成。衆聖法身。皆從於衣生。喜足等力所引起。是聖族姓得聖種名(文)。
同前喜足等故言亦爾(文)光云。問。體雖同前約界云何。答。婆沙一百八十一云。界者皆墮三界及不墮界。問。色界無飮食。無色界無前三。云何三界皆具四種。答。彼雖無食等。而有彼喜足功德。有說由下界具四種故。展轉引生。上界者亦具四種。世友作如是說。上界雖無食等。而有彼對治(文)寶云。正理論云。如無色中雖無怨境。而亦得有無瞋善根故。無色中雖無衣等。而得·有無貪善根。如彼不貪身。亦不貪資具故。無色界具四聖種(文)本義抄。問。前三聖種唯有漏歟。答通無漏(光釋)難云。無漏觀門不緣衣服等。前三聖種何通無漏哉。答。雖非聖道生緣衣服等境。由於衣服等生喜足心。引聖道生故。聖道果上立緣衣服等因。名前三聖種通無漏云也(以上)惠云。問。如何緣衣等無貪是無漏性耶。答。聖道是無漏衣無貪爲緣。引生隨所引聖道。亦是無漏也(文)。
前三唯喜足(文)光云。問。小欲喜足俱對治貪。無貪爲性。何故喜足立爲聖種非小欲耶。答。正理云。以小欲者容於衣等物有希求故。謂有意樂性下劣者。於未得境。不敢多求。設已得多。容求不歇。見喜足者。少有所得。尚不更求。況復多得。故唯喜足建立聖種(云云)寶云。婆沙一百八十一云。少欲於未來處未得事轉。喜足於現在處已得事轉。不取現在一迦履沙鉢拏爲難。非於未來轉輪王位。以喜足難故立爲聖種(述曰。鉢挐此云錢。一迦履沙。當十六貝殊。八十貝殊。當一鉢拏。十六鉢拏。名迦履鉢拏。雜心論。翻迦履沙鉢拏爲一錢謬也。以上)。
四樂斷樂修聖種(文)光云。婆沙云。問。樂斷樂修有何差別答。樂斷煩惱。樂修聖道。復次無間道名樂斷。解脫道名樂修。復次見道名樂斷。修道名樂修。復次樂斷者顯諸忍。樂修者顯諸智樂斷樂修是謂差別(文)。
答以能奇捨欲貪有貪故(文)光云。以能奇捨有欲貪故。有貪謂上界貪。欲貪謂欲界貪。故此第四無貪爲體(文)惠云。正理云。問。第四亦治瞋等煩惱。何不取無瞋等爲體。答。理實應爾。以前三用無貪爲性故。第四亦同前三。無貪爲體也(文)問。四種供養者。衣服飮食臥具醫藥也。何以藥不立聖種耶。惠云。於藥不生貪故。又病人方食。非一切人皆食。又攝在前三中故。有在食中。如患熱食葛粉。有在臥具。如患冷置桝在臥具。有在衣。以桝裏腹也(文)。
問何須立此四聖種耶(文)此下兩重問答。明立四聖種所由也。初問聖種四。約二事答之。次問二事。擧治四愛答之。四種與二事。互顯義道歟。
前三○生具最後○事業(文)生具者。生命具足云意歟。在家人生具者。甲冑刀杖等。事業者。所作事業也。在家人者。合戰農等。出家人生具三衣等。謂六物十八種物也。事業修習智惠等也。如來替處世間二事。立四聖種。依生具修行。修習事業。不解脫久也。論云。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後事業。解脫非久(文)答頌曰爲治四愛生(文)尋愛生者如何。論云。契經言。苾芻諦聽。愛因衣服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如是愛因飮食臥具及有無有。皆如是說爲治。此四說四聖種(文)。
四有無有愛(文)堯圓抄云。有無有愛者。謂有愛與無有愛也。有愛者。於當來果報。赴愛名有愛。無有愛者。有一類衆生願念。願我死後斷壞無有。如是願念。於無有起愛故。名之爲無有愛也。
此更異釋(文)部家之異釋不見歟。論云。卽依此義更異門說。謂佛爲欲暫息永除我所我事欲故。說四聖說(文)光云。依此中四聖種義。更異門說○我所事者。謂衣服飮食臥具。我事者。謂自身卽有無有。緣彼四貪名之爲欲。爲暫止息前三貪故。說前三聖種。爲永滅除四種貪故。說第四聖種(文)。
爲佛意欲令諸弟子(文)正文云。爲字應在意字下。故論云謂佛爲欲(文)。
從此第二明五停心位七方便也(文)三賢(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善根云七也。正文云。文中不說五停心。然光亦云七加行中五停心觀也(云云)可尋(以上)定春抄云。五停位者。不淨觀·持息念。是五中故云五。又七方便中故云七方便。大乘三賢資糧位。四善根加行位也。今三賢四善根俱加行也。正加行四善根。三賢遠成加行也(以上)問。五停心得名如何。義章云。言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義。息離貪等。制意住於不淨等法故曰停心(文)五停心者。寶云。諸有情類行衆別多故。入修門亦有多種。廣卽衆多次有五種。謂多貪不淨。多瞋慈悲。多癡緣起。著我六界。尋伺持息(文)一不淨觀(如今論說)二慈悲觀。義章云。慈悲觀者。普緣衆生。作其與樂拔苦之相。名慈悲觀(文)三緣起觀。義章云。因緣觀者。於彼生死十二因緣分別觀察。是觀不同。略有二種。一順二逆。逆順不同。略有兩門。一前後分別。從前向後。次第觀察名爲順觀。從後向前。次第推之名爲逆觀。二空有分別。有觀名順。順法想故。空觀名逆。逆諸法故。五度門中。因緣觀者。就初門說(文)四六界觀(六界者。第一卷說之)義章云。界分別者。依如毘曇爲六界觀。言六界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識。如論中釋。地爲水界潤故不相離。水爲地界持不流散。火界成就故不淤壞。風動飄故得增長。以空界故食等出入。識界合故有所造作。此六差別無我人故。若依涅槃經。觀十八界名界分別(文)五數息觀(如今論說)光二十三云。問。不淨觀唯治貪不治瞋等歟。惠云。廣卽八萬四千。中卽五停心觀。多貪不淨。多瞋慈悲。執我十八界。愚癡十二因緣。要覺數息觀。惡者有二也。依近對治門。說不淨觀治貪。遠卽通治瞋等煩惱。餘皆准此說也(文)此記十八界云依涅槃經說歟。寶記六界(文)。
釋曰修不淨觀(文)明不淨觀一段分二。初總明。二貪有四種下別明中又二。初明四觀二若緣骨鎖下明骨鎖觀中又二。初明對治。二述三位中。初明三位。次述四句。
貪有四種(文)寶云。顯色貪者。謂妙青黃等。形色貪者。謂好形狀等。妙觸貪者。謂妙軟滑等。供奉貪者。謂妙俯仰等(文)定春抄云。妙觸者。膚輕滑也。供奉者。立居俯仰等也。謂給仕奉公立働事。妙妙吉思貪也(以上)問。四貪者身上起歟。緣他身起歟。惠云。供奉謂折施俯仰。卽自身供奉他人。有人傳謂。他人供奉自身。及緣他顯形色妙觸起貪。皆非理觀。修骨鎖於自身安心等。故知四貪約自身上起也(文)。
緣青瘀等(文)光云。緣青瘀等修不淨觀。顯色壞故。治顯色貪。緣虫食等修不淨觀。形色壞故。治形色貪。緣虫咀等修不淨觀。妙觸壞故。治妙觸貪。緣屍不動修不淨觀。無威儀故。治供奉貪(文)寶云。緣青瘀境翻美妙青等故。緣被豺狼等食翻端正相故。緣虫咀等翻美妙觸故。緣屍不動翻供奉事等。此四不淨觀。各治一種貪(文)問。觀自身青瘀等歟。惠云。正理論云。此鈍根人修。先觀外人青瘀。後方觀內身。若利根者。先觀自身。彼爲外邊。緣內三十六物等也(文)寶云。正理論云。對治四貪依二思釋。一觀內屍。二觀外屍。謂利根者。先於內身。皮爲邊際。足上頂下。周遍觀察。令心厭患。爲欲伏治顯色貪者。應專隨念。內身分中膿血脂精涎洟髓腦。大小便等變異顯色。及應隨念衆病所生。內身皮上變異顯。黃白青黃如雲如烟。班駮黧黯不明不淨。由此令心極生厭患。便能伏治緣顯色貪。以知此身爲如是等。非愛顯色所依止處。故於一切皆得離染。爲欲伏治形色貪者。應別觀察諸內身支。是髮毛等三十六物。聚集安立和合所成。離此都無毛等形色。復以勝解分割身支爲二。惑多散擲於地。種種禽獸爭共食噉。骨肉零落支體分離。由此令心極生厭患。便能伏治緣形色貪。爲欲伏治妙觸貪者。應以勝解除去皮肉。唯觀骸骨澁如瓦礫。由此令心深生厭患。便能伏治緣妙觸貪。爲欲伏治供奉貪者。應以勝解觀察內身。如眠醉悶癲癎者。不能自在運動身支。如老病時。或至或未至。被如是事纒縛其身。又觀內身不自在行。無不繫屬衆緣故生。於中都無少許身分。可爲供奉威儀所依徒妄執爲能供奉者。彼決定有能供奉事。然供奉名所目義者。謂以彼彼身分爲緣。決定能爲舞翫笑睇。唅啼戲等威儀事業。觀彼事業。都無定性。如箜篌等所發音曲。一切皆類幻化所爲。由此令心極生厭患。便能伏斷緣供奉貪。是名利根。初習業者。思所成惠觀察內身。能伏四貪。令不現起。若鈍根者。由鈍根故。煩惱猛利難可摧伏。藉外緣力方能伏治故。先明了觀察外屍。漸令自心煩惱摧伏(文)。
言勝解者(文)惠云。三作意。一自相。二共相。三勝解。三中共相斷惑也(文)寶云。斷煩惱是共相作意。及遍緣一地方斷煩惱。此骨鎖觀。勝解作意少分緣故不斷煩惱。唯能制伏令不現行。正理論云。觀自身中三十六物。此等名爲依自實境。由與自相作意相應。是故不能永斷煩惱。依勝解力假相思惟。諸不淨相此非顛倒作意所攝。以與煩惱性相違故。夫顛倒者。本所欲爲不能成辨。此隨所欲能伏煩惱。如何顛倒。若謂此境非皆是骨。謂皆是骨寧非倒者。理亦不然。如應解故。謂諸於杌起人覺者。不作是解。我今於杌以人相觀故是顛倒。今觀行者。作如是思。諸境界中雖非皆骨。我今爲伏諸煩惱故。應以勝解遍觀爲骨。旣隨所欲如應而解能伏煩惱。寧是顛倒。此觀勢力能伏煩惱今暫不行。旣有如斯巧方便力。如何非善。是故無有如斯難失(文)。
小分緣故(文)於欲界地猶不遍緣。故云小分緣也。
然瑜伽師修骨鎖觀(文)觀行者總云瑜伽師。非指一人也。
初習業位者。先我心置足指。足成白骨觀之。乃至次第次第。我一身皆成骨鎖觀也。次廣時。觀第二一具白骨。漸滿一房。乃至遍一寺遍一國。及以海爲邊際。白骨充滿觀也。次漸略時。從海際次第促略。唯觀自身一具白骨。此名初習業位。初習觀位故云初習也。
已熟修位者。於一具白骨。先略足骨觀餘骨繫心而住。次第次第略。乃至髑髏骨。捨頭半骨。唯觀半骨。繫心而住。此云已熟修位。不淨觀成就位故立已熟名。
超作意者。略前留觀頭半骨。繫心眉間。專注一緣湛然而住。此是非可計處。云超作意也。尋云。專注一緣云一緣者如何(專注一緣者論文也)義章云。於其所緣。清淨寂靜唯觀一色(文)准此釋。一緣者一色。一色者白骨觀故白色歟。
以海爲邊(文)本義抄。問。不淨觀廣緣欲界一切色處。何不觀大海耶。答。不淨觀能緣欲界所攝一切色處者。光師所引正理論文明也。但以海爲邊者。通爲治四貪。且觀骨鎖。此時不觀大海也。非謂修餘青瘀等觀觀時不觀大海也。尋。骨鎖觀時何不觀大海耶。答。大海之德不留死屍故。修骨鎖時不觀大海也。演義抄中。釋大海十德引十地經云。二不宿死屍(文。以上本義抄)。
應作四句(文)光云。明不淨觀。所緣自在小大不同相對四句。自在之中。卽有作意已熟未熟未熟已熟四位差別。所緣之中。卽有身至海二種差別。第一句。所緣小非自在小。謂作意已熟位。數觀自身第二句。自在小非所緣小。謂作意未熟位暫觀至海。不能數觀。第三句。所緣小亦自在小。謂作意未熟位暫觀自身。不能數觀。第四句。非自在小非所緣小。謂作意已熟位。數觀至海(文)。
作意已熟所緣至海爲第三句(文)光云。問。如上頌云。除足至頭半名爲已熟修廣至海。復略名初習業位。案此。卽作意已熟所緣唯小。作意未熟通緣少多。如何乃言作意已熟而緣至海。解云。頌中所說。據觀初成。重觀時。亦容觀廣故無有失(文)。
無貪爲體(文)寶云。婆沙一師云是惠。一師云是厭。評曰。此不淨觀。無貪爲性。非惠非厭。所以者何。對治貪故。若幷眷屬。四蘊五蘊爲性(文)問。寶所引正理論文云。思所成惠。觀察內身能伏四貪(文)無貪爲體委意如何。答。觀門何惠行相也。思所成惠。觀內身不淨時伏四貪。旣治貪故。約所治。猶以無貪爲體也。大地(惠)大善(無貪)相應時。對治云功顯故。十地者(文)寶云。依十地者。以此十地皆容能緣欲界色。故云。婆沙云。以無色界無緣色法不淨觀故。所緣境者。唯是欲界顯形色也。以唯緣色故。是緣義不緣名也(文)不淨觀。思所成惠故通欲界也。
緣欲色者(文)光云。正理五十九云。此不淨觀力。能遍緣欲界所攝一切色處(文)惠云。問。此觀遍緣者如何。阿那律不觀天爲不淨。舍利子不觀佛爲不淨。如何名遍緣欲界色。答。勝阿那律者。能觀天爲不淨。佛還能觀佛爲不淨也(文)。
人生者(文)光云。婆沙云。唯人三州。能初現起。天中無有青瘀等相故。六欲天唯能·後起。有說。初後皆唯人趣○俱舍同婆沙。後師若據初趣。或同婆沙。前師正理同婆沙前師(文)。
不淨(文)光云。正理云。此觀行相唯不淨轉。是善性故。體應是淨。約行相故。說爲不淨。又婆沙云。行相者非十六行相(文)。
自世緣者(文)惠云。唯緣自世。如五識緣境。不生通緣三世也(文)堯圓抄云。不淨觀自世緣。謂能緣不淨觀。與所緣色法有同一世。故名自世緣。能緣所緣。爲一具有同一世。由此過去世色法。配過去不淨觀所緣。現在色法。配現在不淨觀所緣。未來色法·配未來不淨觀所緣也。以實論之。過去已作用。未來未作用。唯現在世不淨觀正作用故。限現在世不淨觀。雖應建立能緣所緣。以配當能緣所緣義故。亘三世判之。若不生法通緣三世(文)若不淨觀未來不生。通緣三世。謂能緣不淨觀。緣闕雖不生。所緣法。或有未來。或依至現在。或落謝過去也(以上)。
有漏者(文)光云。此觀旣非十六行攝。但是假想理唯有漏(文)堯圓抄云。有漏通假想眞實。無漏唯眞實作意相應也(以上)。
通二得者(文)堯圓抄云。離染得者。離下地染時。得上地不淨觀也。謂離欲界煩惱時。得初禪近分。幷初禪及中間三地不淨觀。離初禪煩惱時。得第二禪近分。幷第二禪不淨觀。第三第四禪可准之。以之思之。欲界不淨觀。無離染得義。但除盡智位。盡智位得欲不淨觀故(已上)。
若曾修得(文)光云。此且據一相說。若細分別。曾得未曾得。俱通二種。曾得離染得者。謂離下地染得上地觀。曾得加行得者。謂非離。染由加行力。修得曾得者。未曾得離染得者。謂離有頂染時得。未曾得加行得者。謂非由離染。由加行力修得未曾得者(文)堯圓抄云。未曾得者。未曾得法也。曾得法者。曾得法也。彼曾得法。今還得名得曾得法。此卽以法後得得法。今還得名得曾得法。以法後得成就過去法也。光釋未曾得有離染得者。指盡智位。彼盡智位。一切有漏無漏功德。曾得未曾得。悉由離有頂染得之故也。曾得法加行得者。非由離染。由加行力修得曾得者也(以上)。
第二別釋持息念(文)光云。第二明息念觀(文)寶如今疏。持息念者。下釋云念持息故。名爲息念(文)釋得名也。數息觀是。義章云。於自氣息。繫心數之。不令妄失名數息觀(文)。
此有八門(文)寶云。此下一行頌九門明息念。第一釋名。第二釋自性。第三依地。第四所緣境。第五依身。第六二得。第七作意。第八明外道不起。第九圓滿因(云云)准此釋。息念惠頌爲二門。謂息念(釋名)惠(出體)今疏息念惠頌爲一門。出體下釋名也。光云。上三句辨差別。第四句辨相。差別有八。一釋名。二辨體。三依地。四所緣。五依身。六二得。七假實。八內外(云云)論云。言息念者○以惠爲性(文)光寶以長行科頌。故爲二門歟。
息念以惠爲體(文)光云。此持息念。以惠爲性。而說念者。此品念勝故得念名。由念力記持入出息量故。惠於境分別。所作事成故。如四念住以惠爲體。而言念住(文)。
由念力持惠(文)問。記持入出息量此念力也。此外念力持惠趣如何。光云。應名息惠。而名念者。惠由念助力。觀此息爲境(文)不云念力持惠。經云阿那等(云云)此文念持息文也。何今爲念力持惠證耶。答。念力記持出入數息量念由持惠惠觀入出息。於境得分明。由念助力。惠於境得分明故云助力。云持惠其意同歟。論云。以惠爲性而說念者。念力持故。於境分明所作事成(文)念力持者。念力持惠云歟。寶云。念力持惠故。於境分明(文)。
經云阿那阿婆那已下。非念力持惠證也。上持息念釋名出體乎。次論長行要處。引契經說注之也。此則念力持息差別也。持入息云阿那念。持出息云阿婆那念(爲言)光云。阿那此云持來。阿婆那此云遣去(文)神云。此云持息入(文)。
謂苦樂受能順引尋(文)。
息風事。寶云。依正理論。辨屬身風略有六種。一入息風。二出息風。三發語風。四除棄風。五隨轉風。六動身風。發語風者。謂有別風。是欲爲先。展轉所引發語心起。所令增盛生。從臍處流轉衝喉○隨轉風者。謂有別風遍隨身支諸毛孔轉。由此故得隨轉風名。此不依心。但由業力。隨身毛孔。自然流出。由此能除依孔隙。腐敗污垢諸自死穢物。動身風者。謂有別風。能擊動身引起表業。應知。此起以心爲因。遍諸身支能爲擊動(餘風可解不勞引釋。文)此釋遮欲界苦樂也。謂欲界有苦樂捨。此念唯捨受俱起。苦樂不俱起(爲言)或又准惠暉釋。此不限欲界苦樂歟。但光記順初斷簡歟。光云。此念唯與捨相應故不在根本。欲界苦樂。能順引尋。此念治尋故不俱起。三受明義。苦卽攝憂。樂卽攝喜。色界喜樂。能違專注出入息境。此念唯於出入息境專注故成。亦由此相違故不俱起○第四定等已上諸定現在前時。息無有故。雖有捨受。非起此觀故但依五(文)惠云。欲界苦憂喜樂。初二定喜。第三定樂。能生尋故也(文)。
此念持尋(文)正文云。論云。此念治尋(云云)光記如論。故知。今持字誤(云云)。
唯依欲界人天趣身(文)光云。正理論云。此念初依欲界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盧(解云。旣言初唯欲身。知色界亦通後起云云。與俱舍不同)本義抄。問。今論中述等流非下緣。入出息非下地心所緣。知依身在色界起持息念云事。答。此文者。只述入出息唯自上地心所緣。非下地心所緣之旨。非論持息念觀門之相。全非相違(矣。以上)。
通離染得及加行得(文)問。持息念是勝品微細之觀門。唯內道起之功德。專由勝加行可得之。何通離染得耶。況欲界幷下三禪近分者。非離染地。若爾何有離染得耶(正理論意)光云。俱舍師救云。滅盡定中。云佛無一德非離染得。又離非想第九品染。三乘之人。盡智初心修九地中有漏功德。又中間定離染地攝。此等豈非離染得耶(文)本義抄。於離染得有其二類。一離下地染之時。得上地功德。二盡智初念。得九地中有漏功德也。若依盡智初念離染得云之者。三乘聖者。盡智初念修九地中有漏功德者。性相之所定。諸論同所許也(以上本義抄)。
此與眞實(文)寶云。俱舍師云。此念加行。亦眞實故。諸論言通假。皆非正義(文)光云。正理論云。此唯眞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此論同正理前師。雜心婆沙同正理後說。此卽意各別也。又解。前師唯據根本故唯眞實。後師亦據加行故通勝解(文)餘處云。問婆沙勝解作意中。亦說持息念。此論何故不說○解云。持息念有二。一假相謂加行。二眞實謂根本。此論據根本。婆沙據加行。各據一義。又解。論意各別。此論加行根本。皆是眞實。婆沙及此論。餘師加行。加行通假。根本是實(文)本義抄。若依當卷初釋餘處第二釋者。今論意。加行根本。同唯眞實作意相應。若依當卷第二釋餘處初釋者。今論意。加行通勝解。根本唯眞實作意相應可云也(以上)問。通勝解云師意如何。論云。有餘師說。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文)。
佛教方修(文)光云。吠嵐婆。是鐵圍山間風。眞諦云。吠嵐婆。此云恒起。卽是運轉日月風也(文)光云。上擧無說者不自覺。二由畢又正理云。此與我執極相違故。彼我執有故此念無(文)。
從一至十(文)問。以十爲數極意如何。又於出入息。以何爲始耶。光云。淳熟已去不多用功。任運憶持名不作加行。放捨身心非全放捨。若未淳熟。數修加行。謹卓身心。恐心聚故不滅十。恐心散故不增十。從一至十。先從入數故。婆沙云。先數入息。後數出息。以生時息入。死時息出故(文)義章云。出入息中數何爲十。是義不定。內氣增者。偏數出息。內氣少者。偏數入息。氣息調者。入出俱數。如雜心說。入五出合爲十也(文)。
此有三失(文)寶云。正理論云。雜亂失者。於五入數爲出。於五出數爲入。准此論文。入出別數合爲十也。又云。或三失者。一太緩失。二太急失。三散亂。太緩失者。謂由加行太慢緩故。便有懈怠惛睡纒心。或復縱心馳散外境。太急失者。謂加行太躁急故。便令身心不平等起。若時力勵。數入出息。息被逼迫。便令身中不和風起。由此風故。初令身支諸脈供散。此風增位。能引病生。乃至廣說。損益之相。散亂共者。謂由心散。便爲一切煩惱摧伏(文)。
乃至得定(文)定春抄云。乃至者四念住歟。得定者煗位色。四善根定位故(以上)。
隨謂繫心○隨息而行(文)論云。隨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念息入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息入。爲行遍身。爲行一分。隨彼息入行。至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念恒隨逐。若念出息離身爲至一?一尋。隨所至方念隨逐(文)寶云。論隨謂繫心至念恒隨逐者。第二釋隨也。就釋隨之中有隨入者。有隨出者。隨入也。論若念息出至念恒隨逐明隨出也(文)持息念者。眞實作意相應也。常世間人息。實離依身一尋出歟。
唯在眉端(文)准論文。眉眉間。端鼻端歟。論云。止謂繫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文)。
觀謂觀察(文)此釋與論文全同也。義章云。大毘婆沙云。爲風大故等觀四大。觀四大已。次觀四大所造之色。所謂色聲香味等色。依何法能有造作。謂依心法故。次觀察受想行識。觀察是等。名之爲觀(文)。
轉謂移轉(文)論云。轉謂移轉。緣息風覺。安置後後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文)義章云。次就位論。隨義通論位。位皆有於中。別分數隨止觀在五停心。還在念處。至世第一法故。毘婆沙云。轉出入息起身念處。如是次第。乃至轉忍起世第一法名爲轉(文)淨者。在於見道已上故。毘婆沙云。淨者所謂苦法忍等(文)。
入見道等(文)遁云。等取修道無學道也(文)定春抄云。盡智等者。等無生智歟(以上)。
第一依身門(文)光云。此釋初句身心繫門隨身繫也(文)。
息是身一分攝故(文)。
第二依息門(文)明息所依。云依息門歟。光云。釋第二句依身心門(文)。
惠云。四大成身。息卽四大中風大攝(文)遁云。以六界成士夫。風是一分故(文)。
息依身心轉也(文)惠云。息依心轉無心無息(文)。
要具四緣息方轉(文)本義抄所引婆沙論云。謂入出息由四事轉。一有息所依身。二風道通。三毛孔開。四入出息地麁心現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轉(文)正理論說同之。問。今何背婆沙正理說。云息所依地不云息所依身耶。況今論說四緣文云謂必身中(文)此豈以依身非爲一緣耶。
若羯刺藍○闕餘二緣(文)惠云。至第五位滿方有息也(文)本義抄意。問。光法師釋云。於此四位雖有事。麁心現前闕餘三事(文)今釋何云闕餘二緣耶。答。婆沙論中問答此事云。問。何故羯剌藍位息不轉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轉者。彼應流動。問。何故頞部曇·閉尸·鍵南諸根未滿未熟位息不轉耶。答。彼身爾時風道未通。毛孔未開。若息轉者。身應散壞。然在卵㲉及母胎中。從羯剌藍。乃至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唯有息地麁心現前。雖有一事。而闕三事故息不轉(文)正理論同之。神泰法寶兩師釋亦同也。若光法師今解釋。仰而可信哉。但於圓暉今釋者。彼立息轉四緣之時。云息所依地。不云息所依身。故於彼四位。有息所依地緣云也(已上)。
若在欲界入第四定(文)惠云。以入定無麁心。引彼四大。遍住身分無毛孔開也。正理論云。入第四有漏定。引復堅密大種。遍身造無表。可言無毛孔開。若入彼無漏定。卽身生處四大造無色。旣非堅密。如何無毛孔開。答。造無漏無表。雖是生處四大攝。而極微細與彼相似故無有過也(文)依身在下地入第四定時。彼地定俱無表微密。而來入身中故毛孔不開也。
若身生第四定(文)光云第二釋。正理六十云。若生彼地身無毛孔。如何生彼能發語言非發語言。要由毛孔。但由傾動亦得發聲如機關聲。豈由毛孔。准彼論文。不遮風道通。二入出息地麁心現前。以能起下威儀通果言闕二者。一非入出息所依身。彼息不轉。心微細故。二毛孔不開。從起散心。毛孔亦閉。身密合故(文)又云。又婆沙云。問。何故第四靜慮息不轉耶。答。彼心細故。謂入出息依麁心轉。第四靜慮已上諸地心極微細故息不轉(文)惠云。問。第四定有外風。如何無息。答。第四雖有外風。以彼依身不容納故(文)。
起下地威儀通果心也。本義抄。問。第二靜慮已上可有起威儀心耶。答。第二靜慮已上無起表心者。性相所定也。若無起表心者。不可有起威儀心也。生二定已上起初定威儀心。發上地威儀業云事。諸師釋分明也。寶云。借下識起上地威儀通果。但緣所發業事及所化事等。不緣上地息風也(文)光(十)云。如起異地通果心。及生二定已上。起下初定威儀意識(文)又七云。行住坐臥名威儀。以長短等表色爲性(文)以身表業爲威儀體故。起身表心卽起威儀心。故第二靜慮已上。無起威儀心云事。道理實炳然也(以上本義抄)。
論曰謂要身中(息所依也。文)息所依也者。准上釋者所依地歟。旣云要身中難云所依地哉。有諸孔隙文有二緣注見。
第三依情門(文)光云。第三情非情門也。有情身分故。唯有情數故。正理云。此入出息有情數收。無覺身中息無有。故是雖從外來。而繫屬內義(文)。
息非執受(文)光云。由離根故。非有執受。故正理云。此入出息非有執受。以息闕減有執受相故。身中雖有有執受風。而此息風唯無執受(文)定春抄云。執受者。根合義。色心依處成處云也。髮毛爪等雖身一分。非執受切不痛也。息同之(以上)。
等流者(文)光云。第五等流門同類因生故。是等流性。非所長養。身肥大時。息損減故。身疲小時。息增長故。非異熟生。斷已後時。更相續故(文)遁云。等流性故。非一剎那。非無爲故。不通實也(文)光又云。正理云。身中雖有長養異熟風。而此息風唯是等流性(文)。
第六息觀門(文)此下分二。初總標。次別釋。總標二。一唯自上地心之所緣。二非下地心緣上地息。別釋又二。如身生欲界下。明自上地心之所緣。二又生上地起下地心下。明非下地心緣上地息。如文可見之。起上二三禪心者。依身欲界起上定也。
堯圓抄圖云。
欲界心┐
初禪心│ 初禪心┐
├欲界息 二禪心├初禪息
二禪心│ 三禪心┘
三禪心┘
二禪心┐
├第二禪息 三禪心─第三禪息
三禪心┘
又生上地起下地心(文)生上地起下地心者。是威儀通果心故。非緣息心也。上地起下威儀通果心。上所注本義抄意。可思之。遁云。然此中說是意識。不說三識。能觀息故。借下地識起上地威儀等。但緣發業不緣上息風也(文)光云。有息地四無息地五。住有息地起無息地心。息必不轉。住無息地起有息地心。息亦不轉。住有息地起有息地心。隨其所應。有入出息轉(文)。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三(頌疏論本第二十三)
一明別相念住二明總相念住(文)麟云。此中唯以身受等別觀名別相。以四總觀名總相。非約無常等行相爲總別也(文)。
已說入修二門(云云)麟云。謂不淨持息爲二門也(文)。
由此二門心便得定(文)本義抄。問。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前。必得禪定歟。答。未離欲染人。多分思惠所攝。總相念住無間。引起煗善根故。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不必得禪定歟。故光法師。當卷述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惠所攝畢。引正理論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煗善根生之文爲證哉。但今論云入修要二門。云心便得定文者。觀行者中。亦有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有得禪定之類故。任觀門大綱云爾也。非謂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必得禪定歟。古(定)云。且約利根一類機。云心便得定(云云。已上)。
頌曰(文)光云。初頌標名總擧次兩句出體。次一句明次第。後一句明唯四種(文)。
釋曰(文)此一段。准光頌科分爲四。初標名。二出體。三明次第。四明四念住無增減。一一條頌文。可知之。初標名中爲二。初明結前生後。二以自相共相下。明四念住相中爲三。初明自相別觀。二一切有爲皆無常相下。明共相別觀。三問如何得知下。明念住成滿。
次應爲觀修四念住(文)已下釋頌爲觀修念住之句也。寶云。正理論云。已修成止以爲所依爲觀。速成修四念住。非不得定者。能如實見故。詳其論意。五停心觀。爲止散動偏修於止。爾時假想觀骨鎖等。一相而住。名之爲止。四念住觀。取身受心法差別之相。又於身中。而取種種差別之相。除其四倒。生如實見故名爲觀(文)。
或以自相或以共相(文)問。自相別觀貌如何。麟云。自相別觀者。正理云。謂觀身內外十處自性。各別從眼至觸。一一皆有處自相故。如是於彼自相種種性中。有正智生名觀自相。此自相觀得成滿時。有道必起。爾時方立自相種性身念住。名且觀身。餘三准之(云云)。
大種造色是身自性(文)觀色身能造所造五根五境積聚極微之所成立。是身自性。受是受性者。以領納苦樂捨爲受性歟。心是心性者。集起名心。以能集起三業事爲心性歟。除此三○名法自性者。此三外諸法各別自性。名法自性也。謂如云想取像爲性等(矣)。
一切有爲皆非常相(文)爲明共相別觀。先約四諦明諸法共相義也。共相別觀者已下。正明共相別觀(矣)。
答觀身至一極微一剎那(云云)光云。毗婆沙師傳說。在定以一極微以一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問。無表非極微。如何說成滿。解云。此文且據礙色成滿。或可。此文亦通無表色。雖無極微有剎那故(云云)麟云。謂觀色身能造所造五根五境積聚極微之所成立。如是漸略後觀唯一極微。名身念住滿(云云)。
觀受心法至一剎那(文)光云。雖無爲法無有剎那。且據有爲。從多分說。又解。有爲以剎那無常別觀。若無爲以空非我別觀(云云)。
此通三惠(文)本義抄。問。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歟。今論當卷。云自性念住以惠爲體。此惠有三種。謂聞等所成(云云)婆沙論同之如何。答。廣論之者。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也。光法師釋云(一本)又解。生得惠以能分別學觀諦故。亦名對觀(文)若許對觀之義者。何不名念住哉。但於今論說者。就勝品念住論之也。勝劣通論之時。更不可遮生得惠歟(以上)。
謂由念力令惠住境(文)麟云。有宗義(云云)楔持。光云。毘婆沙師。斧由楔持能破於木。惠由念持於境得轉。此則從因爲名○論主釋云。理實應云。惠令念住。從果爲名。是故於惠立念住名。隨惠所觀念能明記(云云)。
相雜念住(文)光云。相雜言亦攝惠體。惠與俱有互相雜故(云云)尋云。念住者惠也。相應俱有法。與念住相雜名相雜念住。若爾者。相雜言限相應俱有法。念住是惠故。何云相雜言攝惠耶。答。相雜者。惠及相應俱有法。互相應義故。相雜言攝惠也。但對念住釋得名。念住是惠故。念住與相應俱有相雜。名相雜念住釋也。以實尋相雜言。可攝惠也。
所緣念住(文)光云。身受心法是念住所緣。名所緣念住(文)寶云。所緣念住是惠所緣。亦攝於惠。以惠所緣諸法故(文)。
三中相雜能斷煩惱(文)一念中惠心所緣境時。自性相雜所緣之三種。可具之也。其一聚相應法中。自性念住方見。唯惠太減。故力用劣不斷惑。所緣念住方見。由所緣力。能緣惠力用令增能無之。有非俱有法太增。惠力能無之。故又不斷惑。相應俱有法惠力用令增故。相雜念住能斷煩惱也。
有非俱有(文)麟云。謂於所緣之中。有不與能緣同時也。以通緣三世法故(云云)。
緣自相續身(云云)有情相續依身也。堯抄。問。身念住緣一切色法故。應通情非情。何唯云緣相續耶。次法念住亦緣一切情非情諸法。應通非相續耶。光云。四念住中。雖身及法亦通非相續。此中且據相續以論。或從多分說(文)。
隨生前後也(文)生先後者。觀門生先後也。四念住次第。依生先後。生先後或依麁細。或依染污也。身念住觀初生。法念住觀後生事。或依所緣境麁細。或依染污由來也。
謂身最麁(文)述所緣境麁細次第也。謂色(有對)心(無對)相對。有對色最麁也。故初修身念住。無對中麁。唯受行相也。世間如說我手等痛言故。受麁心。次修受念住。心是心王故細也。故五蘊次第時最爲細。今望涅槃法故爲麁。次修心念住。次法念住最爲細。其旨如疏釋(矣)光云。法中想等雖亦麁心。法中涅槃極微細故。與極細法合施設故。據細以論故最後說(云云)。
又論云(文)明依染污由來述四念住次第也。凡夫無始以來。男爲女色女爲男色。更相愛着故。先觀身不淨。修身念住。衆生樂著此色身。由就樂受貪故次觀受。樂著樂受。由心識不調故。次修心念住。心不調者。由惑未斷。法念住中攝惑故。第四修法念住也。
觀受等如是次第(文)或本云。觀身受等如是次第(云云)此本宜歟。但論云觀受等。
二三或四(文)光云。於身等四。或二合觀。或三合觀。或四總觀。二二合觀有六。三三合觀有四。四合觀有一。總有十一。名雜緣法。通名法故(云云)私云。於四念住。各別觀身受心。名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唯不雜緣也。若合觀身受。合觀身受心。名法念住。是雜緣法念住也。旣合觀身受。非身念住。亦非受念住。是法念住也。法名通。若唯觀法。不雜緣法念住也。
或二二合緣(云云)古(定)云。凡二合三合。可云二合緣三合緣。二二三三云事。此體約束也。私云。二二三三云者。於二合緣三合緣。顯有多種歟。若云二合緣者。亂一種故。是以限一種。四總緣不云四四也。
二合緣六
一身受
二心法
三身心
四受法
五身法
六受心
三合緣四
一身受心
二受心法
三心法身
四身受法
光云。先不雜緣身受心法。從不雜緣法念住後。無間引起雜緣法念住(云云)。
總觀身等四所緣境(文)光云。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唯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觀諸有爲皆非常性。觀諸有漏皆是苦性。觀一切法空非我性。雜緣法念住總有三種。謂二三四。唯總緣四名此所修。前雜非唯故與差別(文)。
今此雜緣○乃與前別(文)意云。別想位雜緣。通二三四。今雜緣。唯總觀四也。故唯總觀四。與通二三差別也。此則依位淺深。淺位或時二合觀。或時三合觀。或四總觀也。深位唯總觀四也。似思惠與修惠差異。雜緣法念住後。總想念住前加行位起三義。觀七處善。三義觀者。次第觀蘊處界也。七處善者。觀色苦。觀色集。觀色滅。觀色道。觀色愛味。觀色過患。觀色出離。前四種。觀色四諦。色愛味言。重觀色集。色過患言。重觀色苦也。出離言。重觀滅諦。先觀集者。隨說次第不言道以諸能觀多是道故。受想行識各七亦爾。應言三十五。不過七故。云七處善。今論不說略不說也。
第四明煗等四善根(文)麟云。從五停心至總雜位外凡位(云云)。
從此總相念住(文)自下內凡位(云云)神云。九品修習總緣共相法念住。漸次成熟乃至上上品。從此念住上上品。後有順決擇分善根生。名爲煗法(文)寶云。從總相生煗法。此從思惠。或修惠生(文)。
分位長具觀四聖諦(文)本義抄。問。煗頂二善根位。作十六行。觀八諦時。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歟。答。有宗論藏。光寶解釋。不勘分明定判。任義章(十一)釋。不限一剎那也。謂煗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相續觀之。頂善根初。同煗善根終故。頂善根初位。作一一行相。亦相續觀之。忍善根初。同頂善根終故。頂善根終位。幷忍善根位。作一一行相。限一剎那(爲言)。
釋此相義後當辨之(文)神云。如後智品(二十六)當辨(文)。
修煗善根有下中上(文)下下品乃至上上品爲三品。此則初修四諦十六行相爲下下品。次修四諦十六行相爲下中品。已下准之。上上品之終。於成滿之時生頂善根畢。
有善根生名爲頂法(文)寶云。正理論云。行者修習此煗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進。於佛所說苦集滅道。生隨順信。觀察諸有恒爲猛盛焰所焚燒。於三寶中信爲上首。有修所成。順決擇分次善根起名爲頂法(文)。
此頂在進退兩際(文)問。頂位旣退位也。何云在進退兩際耶。神云。進退兩際猶如山頂。進向山南。退還山北故。名爲頂。智度論云。煗位已前。惡多善少。墮惡趣多。忍位已上。善多惡少。不隨惡趣。於頂位中。善惡停等進退兩際故名爲頂(云云)婆沙六云。謂如山頂人不久。若無諸難。便過此山處至餘山。若有諸難。卽還退下。如是行者。至頂位中必不久住等(文)。
後增進位(文)光云。言增進者。重緣已去名增進(文)論云。後增進時。具四念住。諸先所得後不現前。於彼不生欽重心故(文)寶云。正理論云。以勝加行引此善根故。已得中不生欽重。然此頂法雖緣四諦。緣三寶信多分現行(文)。
忍可四諦(文)惠云。忍者謂信。信許四諦故。前二雖信以退故。此位不退。偏得名忍(云云)最殊勝故(文) 麟云。前位善根非不忍可。此最殊勝。偏受其名。若爾世第一位。亦應名忍。正理釋云。世第一位。雖於聖諦亦能忍可。無間必入見道。又不具觀四諦理故。此具觀故。偏得忍名(文)。
下中二位同前煗頂(文)光云。此總相說。若別分別。於中品忍。雖初具觀上下八諦。行相漸略。至後位中諦亦漸略(文)神云。下中二品。與頂法同。謂具觀察四聖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然於下品具三十二。中品漸略。如後當辨(文)。
上品忍位唯觀欲苦(文)神云。上品有異。唯觀欲苦。與世第一相隣接故。由此義。准煗等善根。皆能具緣三界苦等四諦。具作三十二行。觀察義已。成立於煗等位。無簡別故(文)。
中品忍位減緣減行(文)上下八諦。緣三十二行行也。
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先以四行(非常苦空非我)。
觀欲苦。次以四行觀上苦。次以四行(因集生緣)。
觀欲集。次以四行觀上集。次以四行(滅靜妙離)。
觀欲滅。次以四行觀上滅。次以四行(道如行出)。
觀欲道。次以三行觀上道(減出一行名一周中忍初位)。
又以四行觀欲苦乃至。
以二行觀上道(減出行二行第二周)。
以一行觀上道(減出行如三行第三周)。
以四行觀欲道(不觀上道一周減緣)。
以三行觀欲道(減出一行第四周)。
以二行觀欲道(減出行二行第五周)。
以一行觀欲道(減出行如三行第六周)。
以四行觀上滅(不觀欲道第二周減緣)。
以三行觀上滅(減離一行第七周)。
以二行觀上滅(減離妙二行第八周)。
以一行觀上滅(滅離妙靜三行第九周)。
以四行觀欲滅(不減上滅第三周減緣)。
以三行觀欲滅(減離一行第十周)。
以二行觀欲滅(減離妙二行第十一周)。
以一行觀欲滅(減離妙靜三行第十二周)。
以四行觀上集(不觀欲滅第四周減緣)。
以三行觀上集(減緣一行第十三周)。
以二行觀上集(減緣生二行第十四周)。
以一行觀上集(減緣生集三行第十五周)。
以四行觀欲集(不觀上集第五周減緣)。
以三行觀欲集(減緣一行第十六周)。
以二行觀欲集(減緣生二行第十七周)。
以一行觀欲集(減緣生集二行第十八周)。
以四行觀上苦(不觀欲集第六周減緣)。
以三行觀上苦(減非我一行第十九周)。
以二行觀上苦(減非我空二行第二十周)。
以一行觀上苦(減非我空苦二行第二十一周)。
次以四行觀欲苦(不觀上苦第七周減緣)。
次以三行觀欲苦(減一行第二十二周)。
次以二行觀欲苦(減二行第二十三周)。
次以一行觀欲苦(減三行第二十四周)。
(中忍滿位也所留行相義)。
雖亦減行減緣攝故不名減行(文)光云。第四周以四行觀欲道諦。不觀上道名曰減緣。減緣之時。雖亦減行。減緣攝故不名減行○又解云。二十四周唯減行。七周減行亦減緣。望能緣邊名減行。望所緣邊名減緣(文)今疏當光初釋。此釋意。第四周雖減行。減緣攝故名減緣。不名減行(爲言)光第二釋意。七周通減行減緣故。第四周又可有二邊也。又今疏總而言之已下。當光初釋意。理實言之已下。當光第二釋意歟。
此第四周卽是一周減緣攝(文)此第四周。減緣攝故。減行二十四周時不爲一周也。三十一周之時減行第四周歟。
總而言之上下八諦(文)已下實三十一周雖減行。論云二十四周減行釋也。謂上下八諦各減三行也。謂欲界苦諦下。必一行相留故不減之。餘七諦一行相與緣同減故。且不云減行。故但各減三。三八二十四周(爲言)。
初減一行名中忍初(文)古(定)云。觀上下八諦時。欲苦下非常苦空非我。乃至上界道諦下出一行減時。初欲苦非常行可取中忍初也。今疏初減一行名中忍初者。非常觀時。上界道一行減意思故。此一行減思。非常觀爲中忍初云意也(以上)光云。如正理論云。於上界道減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忍初(文)此釋云減一行相。從此名中忍初。從此言。初欲苦下非常行。不見取中忍初哉。古(定春)抄意。恐背此釋歟。
但有二行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云云)中忍滿位事。光寶妙樂釋。一行相二剎那(云云)淨影大師圓暉釋。二行相二剎那(云云)會相違異義也。一義云(秀惠已講。今案中古明事也)於苦聖諦。有非常苦空無我四行相之中。留初非常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可二行相二剎那也。所謂初觀非常苦空減非我。次觀非常苦減空。次觀非常減苦。此觀非常苦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非常減苦之時非常行相。作此苦非常二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位。淨影圓暉釋此意也。留後三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可一行相二剎那也。其中且就留苦行相入見道之者顯其相者。初觀非常苦空減非我。次觀非常苦減空。次觀苦減非常。此觀非常苦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苦減非常之時苦行相。作此苦一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位。光寶釋此意也。留空非我二行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一行相二剎那事。准之可知之。此義意。第二十三周。以二行相觀欲苦有二剎那中後一剎那。與第二十四周。以一行相觀欲苦一剎那。合爲中忍滿位。重心云。此滿位有前後二念。前念第二十三周後一剎那。後念則第二十四周一剎那也。難云。今疏云。減欲苦下二行相時。觀非常苦減空之時。二行相二剎那心爲中忍滿位。觀非常減苦之時。卽可增上忍位。何爲中忍滿位哉。答。隨所留行相。中忍滿位。或二行相二剎那。或一行相二剎那。其類不定之義意今疏釋難思。且會云。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爲中忍滿位事必然也。作二行相減二行相之中初念非中忍滿位。後念是中忍滿位。有其相濫故。爲顯彼後念是中忍滿位。云減欲苦下二行相時等也。非謂減二行相之時。二剎那心俱中忍滿位。亦非存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增上忍位也(以上本義抄)尚難云。今疏次下云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觀欲界苦名爲上忍(云云)此則可爲作一行相減三行相時哉。重心云。上標於減行中。初減一行。中忍初減欲苦下二行相時。中忍滿一行一剎那觀。欲苦作一行減三行時相當也。何云非存作一行相減三行相時增上忍位耶。答。上釋之中品忍位減緣減行(云云)減行時爲中忍。何以作一行減三行時爲上忍耶。若爾者。今釋云。於減行中標。亘中忍初與中忍滿也。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者。減行訖唯一行一剎那心爲上忍(爲言)於中忍滿位。作一行減三行時。爲中忍滿位事必然故。今略不出之。有相亂出作二行相減二行相時歟。光云。夫增上忍世第一法。及苦法忍行相皆同(文)。
此言修者但是得修(文)古(定)云。且於上忍位謂之。彼正止苦一行。餘三行旣雖減之。未減苦諦故。餘尚殘欣其心故。未得切法後得以彼所減行修得也(以上)法後得可思之。惠云。十六行相互相違不可俱起。一一卽行修。餘行相皆是得修。未減八諦緣時。八諦下所減行相。亦起法前得也(文)。
見行有二(文)寶云。婆沙一百九十云。問。何等補特伽羅依空行入見道。何等補特伽羅依無願入見道。答。若見行者依空行入。若愛行者依無願入○(解云。見行著我故依空入。愛行人著有故。依苦無常入也)又見行人有二種○愛行人亦有二種(解云。莂知身無常。不自時起慢。若知其苦相。精進求出也云云以上)。
又依西方德光論師(文)惠云。梵云瞿拏鉢頼。是中印度袜底補國人。是西方有學人。於本國造百餘部論(云云)又云。此上兩說。同釋婆沙文○光法師取後說。寶法師取前說(云云)光云。於見道中所起行相應令繫屬。增上忍者卽先起之。德光所解於理爲勝。若不爾者。諦各四行起何行耶(云云)寶云。德光所解事太繁雜。旣無論文。何理知定相繁屬耶。如我見增者。爲治我故起非我行。有何別理。於滅等下偏起離等行。先觀滅等諦耶。今爲一釋。從聞思觀四諦時。於一一諦皆具四諦。如名次第。於上道諦等。後起者先滅。先起者後滅。我見增者。偏起非我。自餘三行。隨次而滅中上忍及第一法。同此一行。卽以此行入於見道。於理無違(云云)光云。又依西方德光論師解減行云。上下八諦。諦各四行如名次第。擬儀相當皆相繫屬。如於後時應以欲苦下無常行入見道者。於自諦下。從後向前。先除非我。次空後苦。若以苦行擬入見道。先除非我。次空後無常。若以空行擬入見道。先除非我。次苦後無常。若以非我擬入見道。先除空次苦後無常。除欲苦下四行旣爾。除上道諦四行亦然。如以欲界無常入見道。先除上界道下出。次行次如後道。以道屬無常後除也。若以苦入見道。先除出次行次道後如。以如屬苦後除也。若以空入見道。先除出次如次道後行。以行屬空後除也。若以非我入見道。先除行次如次道後出。以出屬非我後除也。如欲苦下行相。從後漸除。上界道下行相。應繫屬彼欲界行相。如欲界說先後除之。如除上界道下四行。除餘六諦四行相。隨應皆爾。准此應知。於見道中所起行相。繫屬增上忍時行相者。卽先起彼行(文)。
擬宜相當。麟云。擬謂對向。宜謂稱合。此等但以次第相當以爲相屬(云云)。
所緣(上七諦。文)問。注所緣何云七諦耶。若一緣不減故。今約所減緣云七諦。行相亦一行不減。何云三十二行耶。旣云三十二行。例應云八諦耶。答。上云道等。等取餘七諦故。約所等云七諦歟。光云。瑜伽師已下。顯中上忍兩位分齊。對治道等。等取餘七諦。擧後等前。於一一諦。能緣行相三十二種。及所緣境。上下八諦。隨其所應漸減漸略。唯二念心思惟欲苦。齊此已前名中忍滿。後一剎那爲上忍(文)。
於世間中是最勝故(文)惠云。問。世第一法名勝者。爲都勝爲分勝。若都勝者。豈勝世俗智。見道眷屬故。若分勝者。煗等前三皆分勝故。應名世第一。答。此法於有漏中都勝。能開聖道門。世俗智無此能故。不名世第一。又世俗智。因此世第一法方得生也○問。如何世第一法與苦法忍爲強等無間緣。答。具四義故。一品類同故同見道。是上品故。二無量善法所長養故。三生六十劫等。三性相同故。性卽同以惠爲體。相者若世第一法作苦行相。見諦亦爾。四爲此苦法忍。廣修煗等加行故也(云云)。
此世第一有士用力(文)如世士夫營農等用名士用也。光云。能作等無間緣。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文)麟云。言離同類因者。謂世第一前總是有漏。從此已後幷是無漏故。此第一位能離同類因也(云云)。
煗等四念住性(文)總相念住居法念住。從此生煗等故。煗頂初安定位所現修法念住也。故云四念住性(矣)。
得非煗等體(文)本義抄。問。四沙門果以得爲體。相例可同耶。光云。沙門果體。成就所顯故。得是沙門果。煗等善根。聖不重起故。得非煗等(云云)成就所顯者。由得果攝殊勝道。總一得得諸行。得四法四類八智。得修無常等十六行相等之義。建立四沙門果故。云成就所顯也。故沙門果。以得爲體。煗等是聖道近加行。可痛入聖之後重現前過故。煗等不以得爲體也(以上)。
豈有聖者煗等重現前(文)本義抄。問。不淨觀總別念住以得爲體者。彼又有法後得故。入聖後彼得可現前。豈無重現前過耶。答。不淨觀持息念總別念住。是聖道遠加行。不痛入聖後重現前義故。以得爲體也。四善根聖道近加行。可恐入聖後重現前過故。不以得爲體也。重心云。不淨觀等。聖道遠加行起之。餘時乃至入聖後亦起之。四善根聖道近加行起之。餘時全不起之故。不淨觀等不痛入聖後重現前義。獨付入聖後重現前過也(已上)。
順決擇分(文)光云。順是因。決擇分是果。從因及果爲名故。名順決擇分(文)。
能斷疑(文)古(定)云。聖者能斷諸惑出疑事。聖智善斷結。理理分明知之決定也。疑猶預違決斷故。相對出之歟。
無色無見道(文)麟云。夫入見道。必緣欲界。無色心不緣欲故(文)。
更加欲界也(文)尊者妙音。心欲界繫煗頂二善根修惠攝云事。淨影大師妙樂大師定判也。但欲界無修惠者。有宗常途所談也。故彼師意。欲界繫煗頂二善根。唯思惠攝。非修惠攝也。神泰述尊者妙音義云。煗頂是思惠(云云)若爾者。四皆修所成者。依正義意如此云也。非謂二或七之義。亦唯修所成歟。
唯依欲者(文)欲界多苦處故。厭苦情猛利。唯依欲身起之。色界依身。恒喜樂受相應。袴快樂故。厭苦情不猛利故。依彼身不起之。
三善根三州初起(文)光云。婆沙第七云。問。何故天中不能初起。答。彼處無勝厭離等作意故。問。惡趣中有勝厭離等作意。何故不起。答。悪趣中無勝依身故○人中具二故能初起(文)。
第四善根天亦初起(文)惠云。卽約人中修前三畢。命終生天。更起煗等。便起世第一法(文)。
三女男得二(文)惠云。女男得二。如別解脫戒。各容懸發得二也(文)古(定)云。男身男善根現起。女善根成就持之。女身同之。煗頂忍位轉根故。男轉形爲女故。爲彼女善根成就持之也女同之。本義抄。問。依男身所起煗善根勝。依女身所起煗善根劣也。依男身初起煗善根位。可得修依女身所起煗善根哉。答。煗頂忍前三善根位。有男轉形爲女可得之義故。彼未來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繫屬今男身之義有之故。依男身起煗頂忍前三善根位。未來得修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也。彼未來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劣故。雖不與彼爲同類因。有繫屬之義故得修之也(以上)。
已得女身非擇滅(文)麟云。謂本是男身。證聖已後無轉爲女。卽於女得非擇滅。若本是女不爾。如羅漢尼猶是女故(文)。
明捨義也(文)光云。捨諸善根總有三種。一失地捨。二命終捨。三退捨。聖依此地得此善根。失此地時善根方捨。失地言。顯下地命終遷生上地。異生於地。若失不失。但命終時失衆同分。必捨此善根○諸聖者住死有中。由聖道資不捨煗等。但由上地中有等起。捨下善根。捨時雖同而所由別(云云)。
若還上地(文)麟云。如身在欲界依初禪起煗等。生初禪時。不名失地。同本所依故。若生第二定時。方名遷上地(云云)。
若此地死還生此地(文)若梵衆天沒生梵補天不可失。處替同初禪地故也。
異生於地失與不失。依初禪起煗等。命終生第二定時云失。依初禪起煗等。命終生初禪地時云不失。失地不失地。命終捨也。
諸異生依四根本起煗等(文)光云。正理六十一云。依根本地起煗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依未至中間起煗等者。於此生不必得入見諦(云云)神云。若依正理論。依根本地起煗等者。以根利故。厭有深故。必得見諦。若依未至及中間。根通利鈍厭有不深故。不定也(文)。
唯得先未得者(文)光云。以煗等善根無始來未曾熟修。要由廣大功用成故。於未曾得生欽重故得先未得。於已曾得不欣樂故。非得曾得。以趣聖求昇進。若得餘定。以曾熟修非由大功故。後重得得先所捨(文)。
若煗等經生故(文)異生命終捨也。
了分位善說法師(文)光云。得宿住智。知勇過去已修煗等。爲說頂等。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煗等根本修故(文)惠云。遇了分位。卽了五位修行次第者。爲說修頂法次第便修頂。從頂生忍准之(云云)五位修行者。外凡內凡見道修道無學道歟。
煗位雖退(文)光云。四善根中。若得煗法。雖有四失而有一德。若得頂法。雖有退造無間業墮惡趣。三失。於前煗法更增。畢竟不斷善根。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有此二失。於前頂法。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有此三德。不墮惡趣。准知。不造五無間業。定無惡果。顯無惡因。忍位無退。如前已辨。若至忍位。於少分趣等中得不生法故。趣謂三惡趣。生謂卵濕生。正理云。此二生多愚癡故。處謂無想·北俱盧·大梵處。正理云。無想·大梵僻見處故。北俱盧無現觀故。身謂扇搋等。正理云。扇搋等多諸煩惱故。有謂欲界第八有。正理第八有等。聖必不受故。惑謂見所斷惑。正理云。見所斷必不復起。此六種於下上忍。隨應而得。謂於下忍得惡趣不生。餘五不生。至上忍方得。於中忍位。無別不生故不說也。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有一失。於前忍位。加能趣入正性離生及無命終捨(云云)惠云。都有五義。一必至涅槃。二不斷善。三不造逆。四不墮惡趣。五不退。煗位有前一。頂位有前二。忍世第一具五也(文)。
必至涅槃(文)惠云。問。順解脫分亦必至?槃。與煗何別。答。前解脫攝。後卽決擇攝。前散善攝。後定善攝。前七方便不攝。後卽加行攝。後修十六行相前無十六行相。此惠爲體。前散有此別也(云云)。
於卵濕生(文)惠云。以多愚癡故。得聖後不受。若未得聖前。卽亦許受如世羅(文)。
幷扇搋(文)光引婆沙云。得忍也便違惡趣。彼扇搋等身。類鄙陋是人中惡趣。若得忍等殊勝善根。必更不受彼類身故(文)。
及第八有(文)惠云。婆沙論。等取色界一處二生業。於色界十六天。一處受一生。更不受第二生。於第二生。得非擇滅。欲界第八生業。色界第二生業。障得上品忍也(文)第八有者。預流聖者。極七返受生。不受第八有生也無間入正性離生(文)惠云。若爾異生卽是聖人。世第一法現在時。有見道上得故。答。但苦法忍在生相。雖有得在身未成就。不名聖地(文)麟云。世第一法至雖異生者。猶是有漏故。是異生位。現在時與苦法忍爲等無間緣。引至生相名入也。世第一如無間道。苦法智忍如解脫道。此二共捨異生性也(文)。
煗頂二位容轉成佛(文)古(堯)云。問。聲聞煗頂人。轉向佛乘者。轉向佛乘煗頂位歟。答。不爾。修聲間煗頂人。轉起佛種姓順解脫分善經三祇行。後起煗頂等也(以上)。
容可轉成獨覺乘(文)光云。獨覺非往惡趣故。於忍位可轉成彼(文)惠云。修聲聞忍畢。許轉作部行獨覺。不許轉作佛。菩薩修因往惡趣故也(文)古(堯)云。從聲聞煗頂忍轉。起獨覺種姓順解脫分善。後經百劫修行。後至煗等也。
麟喩獨覺(文)光云。如麟一角。獨出如佛故。婆沙云。樂獨居故(文)又云。雖初發心由其教力。後將入聖獨悟道故。得獨覺名(文)惠云。部行獨覺。起煗頂同聲聞。許轉成佛也(文)。
問。部行獨覺忍善根人。可有轉向餘乘義耶。答。二義也(本義抄可見之)。
言一坐者(文)古(堯)云。麟角百劫修行已後。起煗等善。佛乘三祇百大劫已後。起煗等。一坐至菩薩也(以上)惠云。更釋上佛及麟角忍位不轉所以。有說。從不淨觀修也(文)。
釋曰順決擇分(文)此一段分爲四。初正明得果久近。二明體性。三(殖解脫下)明殖處。四(又施一食)下重明體。光云。解脫謂涅槃。此善根順彼名順解脫分(文)。
獨覺極速四生(文)一最初發心生(此依佛教)二起順解脫分生(無佛世生也)三順決擇分生。四入聖生(一坐生也)惠云。問。獨覺先斷無所有處下八地惑盡。第二生依第四定入見道。二生卽得果。如何論說四生。答。前世品說獨。一說是凡夫修。一說是前三果人。准次前文。得上忍猶不可轉。況前三果人。許轉總說三生及四生。共得聲聞及獨覺果。亦不可定配也(文)初起順解脫分(一生)後六十劫修行。次順決擇分(一生)次入聖(一生)聲聞三生得脫也。
六十劫百劫事。惠云。問。六十劫百劫取何劫量。答。准菩薩三無數劫。取火災劫。二乘亦取火災劫。數成六十劫等。若取增減劫者。如今有人種解脫分。向緣至壞空成劫中第九劫。卽滿六十劫。三州六天未有有情。何處得果。准此取火災劫。數成六十劫等也(文)問。三生六十劫與四生百劫。誰鈍誰利耶。答。隨修行時分長短。其根利鈍相分也。如彼佛最極利根。經三無數大劫修行。麟角極利根。經百大劫修行。身子等聲聞極利根。經六十劫修行等也。准彼思之。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脫獨覺修行時分甚短促故。多分可鈍根也。一義云。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脫獨覺。俱可通利鈍也(以上本義抄)。
三業爲體(文)光云。雖就最勝。唯是聞思相應意業。而此聞思惠相應思願攝起身語。亦得名爲順解脫分(文)。
唯人三州(文)光云。三惡趣雖有厭離苦。無勝般若。以惠劣故。天趣雖有勝般若。無餘厭離故。以苦輕故。北州無深厭離。以苦輕故。無勝般若。以惠劣故(文)惠云。種解脫分善。正理論遇佛不遇佛。男女皆修得也(文)。
又施一食(文)寶云。問。爲因何事種此善根。答。惑因施。或因戒。或因聞而不決定。所以者何。意樂異故。謂或有人因施一搏食乃至一淨齒木。能種解脫分。或有雖設無遮大會。不種解脫分。或有受持一晝一夜八齋戒。能種解脫分。或有讀誦四句伽陀種解脫分。或有善通三藏文義不種解脫分。問。誰決定種順解脫分。答。若有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皆生死者。隨起少分施戒聞善。能決定種此善根。若無增上意樂。雖起多分施戒聞善。而亦不種善(文)。
願力所持(文)光云。願以信爲體。或勝解爲體。或欲爲體。思相應願也(文)。
從此大文第二約三道(文)麟云。已上七方便竟。自下約聖位辨(文)。
釋曰從世第一善根無間(文)此一段分爲四。初明十六心次第。二(苦法智忍者下)明忍智別。三(此十六心下)述三現觀。四(又論明下)明正性離性。
緣欲界苦諦境(文)惠云。以欲界在下。是麁苦果及散地故。先觀後觀上二界苦等。同定地故合觀也(文)。
苦法智忍者(文)寶云。四善中忍是有漏性。今此中忍性是無漏。忍恐濫前忍。擧法智果。顯是無漏與前忍別。正理釋云。說無漏言。爲欲簡別世第一法所從世忍。此無漏忍。以欲苦法爲其所緣。名苦法忍。謂於苦法。無始時來。身見所迷執我我所。今創見彼唯苦法性。忍可現前。名苦法忍。此能引後苦法智生。是彼智生。障之對治故。得名爲苦法智忍(文)此釋意。苦法者。所緣苦諦法也。忍緣彼苦法名苦法忍。與智名是無漏智也。爲簡別前世忍。云苦法智忍(爲言)今疏釋意。忍名智。爲顯此忍亦無漏(云云)若爾者。簡世忍邊不約歟。惠云。卽後智是忍等流果。合先擧忍後智。先智後言忍。先擧智果。顯忍因是無漏。簡七方便中忍也。忍者謂信。先無始來。於苦諦執我我所等。今得無漏智。知苦諦無我我所。信唯有苦理名忍(云云)准此釋。今疏顯此忍亦無漏。爲簡前世忍(爲言)。
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文)麟云。如上界苦智與欲界苦智。一類是同故名爲類(文)。
此有三種(文)麟云。惠能見諦。餘心心所非惠性故。不能見諦。但名爲緣。其四相等非正法故。不能緣境。而與惠等同一事業故。得名現事觀也。是則惠具三名。相應法有二名。四相等但一名也。古(堯)云。事現觀攝惠。今唯云相應者。文言略也。事業者。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事業云也。此經一往說理。實一切法皆應知。諸有漏法應永斷。一切善法。皆應證。善有爲諸法皆應修習也(以上)。
又論○名入正性離性(文)惠云。婆沙有三說。一云。苦法忍。於未來能滅異生性。現在斷惑得○有說。世第一捨異生性○或可二共捨。世第一法如無間道。與異生性俱滅。苦法忍如解脫道。與異生性不成就得俱生。此論同此說也(文)。
猶如生食(文)生食者。不煮不燒生食也。婆沙云。復次見所斷惑。令諸有情墮諸惡趣受劇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作種種極苦惱事。是故此惑說名爲生。見道能滅故名離生(文)。
或由見惑令諸善根(文)問。此釋意。生言名善根歟。名見惑歟。古(定)云。此生名善根也。依有見惑。諸善根不純熟名離生。不令善根淳熟惑故云離生也。婆沙云。復次一切煩惱惑。諸貪愛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及令諸有潤令起過。皆名爲生。見道起已獲彼勢力令不復爲增上過。由此見道獨名離生(文。以上)。
光云。或謂善根未熟名生。故婆沙云復次一切煩惱或諸貪愛。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如前所引(云云)。
忍是無間道(文)光云。八忍是無間道。間謂間隔。此無間道。證離繫果。所斷惑得無有力。能爲隔礙故。令不證果。惑得雖與無間道俱。無力能引惑得至生故無能礙。昔時能引能爲隔礙。障覆涅槃令不得證(文)。
已解脫惑得(文)光云。八智是解脫道。在生相時。非惑得俱名正解脫。今至現在。名已解脫惑得(文)。
忍如驅賊(文)麟云。忍如驅賊者。喩惑得出身也。智如閉戶者。喩令惑得不入身也(文)如修曾見(文)麟云。擧例釋也。如餘修道已曾見故。故名爲修。今第十六亦已曾見故名修也(文)。
問如道類忍(文)光云。至第十六道類智時。豈不爾時觀道類忍。次前念忍相應俱有一剎那法。是道諦理。未見今見(文)惠云。難意者。第十五心道類忍。是道諦理。至第十六心。方見道類忍。第十六心見第十五心。亦是未見今見。如何第十六心修道攝耶(文)。
答此中(文)光云。此中但約上下八諦。不約剎那。非道類忍一剎那法。未見今見。可名今見未見諦理(文)麟云。謂約八諦作法。於遍不遍。不約十六剎那心。遍與不遍。已見上地無邊之道。唯餘一念未見。豈得從少名未見諦(文)此意云。道類智位。上下界諦理遍見。道類忍少分一剎那心不見。諦理不見不可云(爲言)。
如刈畦稻(文)畦ウネ·クロ一科キハ。
答知諦末盡(文)前七智。於自分見明了。餘諦未見故見道攝也。第十六心未見者無之。如修曾見故修道攝也。
隨信他言(文)光云。由信隨行。名隨信行。彼人有隨心行。名隨信行者。此約成以釋。或由串習。此隨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隨信行者。此約習以爲釋。所以見位信標名者。彼先異生位中。信他隨行義故。從加行位以立其名(云云)。
契經等(文)光云。等謂等取餘十一部經。或等餘二藏(云云)。
於先時未以世道(文)麟云。謂凡夫時。未曾用有漏六行斷惑也(文)。
就中二一明建立果位(文)一正建立果位衆聖差別。二衆聖建立外。別明住果非向(爲言)信解見至(文)光云。言信解者。信謂淨信。解謂勝解。由信增上勝解顯故。故名信解。言見至者。由惠增上正見顯故。故名見至。所言至者。由前向見。得至果見故名見至(云云)信惠互增(文)麟云。理實信解信增。見至惠增。今言互者。顯不具二故言互增。非如東西互見也(文)。
論云何緣○至五等(文)光云。第二明住果非向。五等等取斷六品等。乃至無所有處第九品。果等等取一來不還果(云云)。
未得五品等諸勝果道(文)論云。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由此先離三意染。後依下地入見道者。彼得果已。於現生中。必能引生後勝果定(云云)古(定)云。凡於勝果道有種類。今先異生。以有漏智斷欲界五品修惑人。入見道至第十六心名住初果。不名一來向也。此人五品惑。凡位斷之畢。重以無漏智可斷之理無之。而修擬儀道。起無漏勝果道也。其所以者。欲斷第六品惑。風度斷道叵起故。初一品修惑。以無漏智斷道風情ヲナシ。無漏智起續。斷第六品惑至果云一來果也。初一品修惑五品目。以無漏智斷體起勝果道云也。有漏智斷計。不修擬儀道不云向道也(以上)光云。得果時。於勝果道。必定未得。以得果心於勝果道。所對治非對治故。非非彼治現在前時得彼治道(文)。
第二約修無學道(文)修道無學道。是修惑斷位故也。
失謂退失(文)正文云。論云。失謂過失。兩記不釋(云云)。
如洗衣位(文)問。此喩麁垢先除。細垢後除。先後聞。下下智除麁垢旨不聞歟。答。古(定)云。衣土付少濁水除之。若墨清水除之(以上)。
極言爲顯受生最多(云云)光云。住預流果有受七生。乃至有受一生。論文旣說極言。爲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受七返。以此故知。不遮極少亦受一生(云云)。
言預流者(文)麟云。無漏道總爲流者。釋預流名。謂無漏道趣向涅槃故名爲流。最初至得名之爲預(文)論云。諸無漏道總名爲流。由此爲因趣涅槃故(文)。
一具得果向(文)正文云。論云。其得向果無漏道故(文)應如論云向果多。麟云。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是向。第十六心是果故。具二道也(文)。
二具得見修(文)麟云。亦第十六是修道故。具二道也(文)。
三於現觀十六心(文)麟云。謂遍歷十六心。皆起得至身也。謂得果名得(文)。
如七步蛇(文)光云。如爲七步毒蛇所螫。大種力故。能行七步。毒蛇勢力故。不至第八。亦如第四日瘧。諸患瘧者發時不同。或有發半日不發半日。或有一日不發一日發。或有極遲發者。第一日發。第二日第三日不發。至第四日必發。此名第四日瘧。至第四日。法爾此瘧必定發也(文)。
此有五義(文)正文云。見論文相似四義。云何云五耶。光雖分爲五段。不言五義。寶亦不言五義。但以諸有決定至亦能淳者。爲引文擧喩證也(以上)。
一以不生長(文)麟云。謂不造新惡趣業也(文)。
二違彼生長業(文)古(堯)云。預流果人。不造三惡趣生長業故。云違生長業。不招三惡趣果故。云違生長果也(以上)。
三強盛善根(文)古(堯)云。見道云強盛善根。守護預流果人故。彼人不墮三惡趣也(已上)。
四加行意樂(文)光云。身語加行。及與意樂。俱清淨故(文)麟云。得不作律儀也(文)古(堯)云。加行者。身語二業。意樂者。意業也。預流果人。身語意俱清淨非不善故。不墮三惡趣也(以上)。
五諸有(文)麟云。此是以劣況勝。義通二釋。一云。由忍不墮惡趣故。所以有惡趣之業。不能生忍善根。況得預流果耶。二云。忍尚不起惡趣之業。名不起忍。且從前解(文)。
先年草案之今日清書之。
享祿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法印權大僧都英憲(六十九)。
英憲法印以自筆寫之。
永祿六年六月十一日。花嚴瓦礫淨實(四十二)。
一校了。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四(頌疏論本第二十四)
從此第二明一來向果(文)梵名斯陀含也。翻云一來。得名下釋。淨影義章。住薄頻來。翻名出之。住薄下釋薄貪·瞋·癡同歟。
論云已辨注果(文)光云。就此文中。一結前。二總生下。三別起次(文)准此釋可知之。三句頌也。
初兩句明家家(文)問。家家得名如何。麟云。以生非一家故。曰家家(文)義章云。從家至家故。曰家家。此明須陀。厭舊生家異家受身故。名家家。云何異家。此人或時人中生。已捨人生天。後捨天身還生人中。厭本生處。異家受生。天中亦爾。離本生處異家受生故。曰家家。此一段大分爲二。初科頌文。二卽預流者下。正釋。又二。初釋家家。二釋向果。初釋家家中又二。初明家家緣。二釋二種家家。初明家家緣中三。一明三緣。二明頌略緣。三合明斷惑受生緣。亦三。初總標斷惑受生緣。二約九品潤生正尺斷惑受生緣。三問答釋成而已。(私注之)。
轉名家家(文)轉言。預流果聖者轉名家家(爲言)。
一由斷惑(文)光云。一由斷惑。斷欲修惑三·四品故。謂或於先異生位斷。或今預流進修位斷(文)義章云。依如論中三義建立。一斷煩惱。二成無漏根。三者受生言斷煩惱。簡異具縛須陀洹人。成無漏根。簡異退者。亦簡凡夫。言受生者。簡異現般須陀洹等(文)。
二由成根(文)光云。先凡位中。斷三·四品。後住初果。未起勝果道。雖有初後緣。猶未成彼無漏根故(文)。
諸無漏根理必合有(文)預流果後進斷修惑時。若用無漏智斷道時。成無漏根義必然也。若用有漏智斷道時。聖二離八種。名二離繫得之定故。旣得無漏離繫得。成就能治無漏根如然歟。無漏根者。三無漏根歟。可見第二卷也。古抄堯。問。如此釋者。第三受生由第一斷惑由之時。義准可聞。斷三·四品。必然受三·二生故。答。斷欲三·四品聖者中。進斷五·六品。證一來果。有受欲一生。及進斷七·八品。有受半生。又現般者。不受一生。如此不同故。斷惑緣外。別擧受生緣。簡餘取受三·二生。立家家名也。第二緣。預流果後進斷欲修惑。成無漏根。必然成也。故非准例(以上)。
九品惑能潤七生(文)九品惑潤生事。諸師釋不同也。光記有二釋。今疏當光初釋。寶記當光第二釋也。麟云。以上品惑最強盛故。潤生多也。次漸劣。感生漸小。此同舊疏前解(文)惠云。此疏釋九品潤七生。卽別配品數。定是光法師釋。若寶法師。卽未斷來品共潤七生。如上上品。有潤七生力。乃至下上品。亦有潤七生之力。若斷前品畢。卽後品獨潤七生。不滿七生者。亦七生攝(文)。
圖。
上上品 上中品 上下品
潤二生 潤一生 潤一生
中上品 中中品┐ 下上品
潤一生 ├合潤一生
中下品┘
下上品┐
下中品├共潤一生
下下品┘
問。何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文)兩重問答。就斷惑緣。問答釋成也。本義抄。問。異生位斷欲界修所斷三品惑之人。至聖位後。未斷第三品惑之前。可有死生義耶。答。異生位斷欲界修所斷一·二品惑之人。至聖位後。起彼一·二品惑上勝果道之時。剩必可斷第三品惑故。斷一·二品惑未斷第三品惑之前。無死生之義也(以上本義抄)。
斷第五品必斷第六品(文)光云。論言以斷第五必斷第六者。據不退者說(文)意云。任非一品惑能障得果之理。若斷彼第五品煩惱不退之者。不斷第六品煩惱之中間。不命終云也。若斷彼第五品煩惱之人。退已斷煩惱。惑爲全未斷惑。爲三品斷惑。爲四品斷之時。可有命終義也(爲言。以上本義抄意)。
應知總有二種家家(文)第二明二種家家中二。初標二種家家。二若天家家下。正明二種家家受生義(矣)。
一天家家(文)問。天家家·人家家。約何分耶。答。終在天中般涅槃者。名天家家。人家家例之可知。
欲天處生三二家(文)三生家家·二生家家二類也。
受三二生(文)此受三·二生言。可亘上或一天處或二天處或三天處也。謂或一天處受三·二生。或二天處同之。但或三天處唯受三生類也。釋人家家段。雖無受三·二生言。准之可知之。光云。或於一天處受三·二生。或於二天處受三·二生。或於三天處而受三生。二人家家。謂於人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而或一洲處受三·二生。或於二洲處受三·二生。或於一洲處而受三生(文)。
於一天處受三·二家者。於六欲天。各天衆繁多也。於一天處天衆中。必生異天。不一處重生也。
若天家家天三人二(文)天三·人二三生家家。天二·人一二生家家也。光云。問。何故住果。人天往返。各有具受七生家家不受一小生耶。解云。住果預容。各具受七。向中忽迫。二·三數滿卽般涅槃故。不受後一小生也。又解。家家具緣。若天家家天三·人二。若人家家人三·天二。三生·二生緣滿卽體故。不受後一小生也(文)人·天合受三生·二生者。正理論說也。正理論云。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受二者。人一·天二。如應例釋人中家家(文)。
此天家家人中得道(文)人中得道者。得見道事也。人家家天中得道亦同之(云云)本義抄。問。天家家可有天中得道義耶。答。依光師三釋。天家家天中得道有無。可有二意也。初釋意。俱舍·婆沙兩論無明文故。同正理不許家家聖者人·天各受三生二生。故天家家全無天中得道義。(爲言)今疏當此初釋歟。第二釋意。俱舍·婆沙·正理同許人·天各受三生之類。故天家家可有天中得道義也。第三釋論意各別也。正理天家家不許天中得道。俱舍·婆沙許之(爲言)。
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般涅槃(文)光云。此文且據人中得道故。言彼往天上一來人間。若據天中得道。亦可言彼往人中一來天上(文)。
第三明不還向果(文)梵名阿那含也。翻云不還。新·舊常用之得名下釋(文)不來(金剛般若說也。不還同歟)有貪(涅槃經第四疏簡阿羅漢不貪有貪見)。
三由受生(文)問。下三品惑。共潤一生。然斷七·八品惑。旣斷惑過半。第九一品。獨誰受一生耶。光云。如下三品。總說增損一生。別說下上增損一小生。下中·下下共增損一小生(文)或云。若下三品。下上一品增損半生。下下一品增損半生。下中一品但能相助非正增損(文)。
前說三時果(文)指第十八卷。將得忍·不還·無學。業爲障之文也。次疏云。如人將離本所居國一切債主皆極爲障。若有得不還果時。欲界繫業皆極爲障(文)。
第九品惑等流果(文)惠云。第九品惑。是前八品等流果。斷此第九品惑盡。名越也(文)麟云。謂彼煩惱後念不續故。名越等流(文)。
及異熟地(文)麟云。謂越彼惑所感異熟地也。如離欲人不受欲界果。故以斷此惑有此勝能故。雖一品能障得果。不同一來無此勝用。故一品惑不能障果(文)光云。若斷第九超彼欲界所繫煩惱等流果地·異熟果地故。極爲障(文)。
言一間者(文)光云。釋一間名。前約異熟。後約煩惱釋一間(文)。
此卽第三向(文)麟云。此一間若緣不具。但名不還向也(文)光云。應知。亦名不還果向。一間具緣以立。向但據斷惑故。二差別(文)。
總說有七(文)今疏七段別釋之。可知之。光云。今且就行色界差別。有其五種。列名可知。五中前四。唯於此身定涅槃故。所以偏與般涅槃名。上流容有受多生者方般涅槃。非諸上流皆定涅槃。以不定故。所以不言般涅槃也(文)。
一者中般(文)尋。中般涅槃聖者行相如何。寶云。正理論云。言中般者。謂有一類補特伽羅。已於生結得非釋滅。趣結不爾。彼於欲界。遇逼惱緣之所逼惱。便能自勉修斷餘結殊勝加行。加行未滿。遇捨命緣。還命終。由起結力。受色中有。厭多苦故。乘前起道。進斷餘結。成阿羅漢。得般涅槃。乃至唯欲界沒。受色中有。便般涅槃。得中般名。非色界沒(文)尋。欲界無中般涅槃耶。又初定死生二定等中間何無耶。惠云。問。初定死生二定等何故無耶。答。欲界有胎生苦。苦厭心勝。在色中有中故。有中般。色上相違故。無中般。若爾。二果在欲界。何故無中般。答。中般身微弱。於欲不善惑難斷。自地無聖道。在本有位。尚不可越欲界惑。況有中有(文)。
二者生般(文)尋。中般(幷)生般約無餘涅槃歟。答。中般者。約無餘涅槃。故光云。准婆沙文。約無餘依。釋中般也。又解。亦通有餘涅槃。婆沙不說。相不顯略而不言(文)生般等。約有餘涅槃也。有餘師意。亦約無餘。論主破此說給也。問。能破意斷。答。光云。彼色界中。於捨壽命。般入涅槃無自在故。於初生時。斷餘惑盡。名爲生般。後盡彼壽。方般無餘故。釋生般。不約無餘(文)惠云。生般有行無行。皆約有餘涅槃說。不約無餘涅槃說。色界捨壽不自在。爲不具緣故也(文)問。生般·有行般·無行般·般涅槃遲速委意如何。答。薩婆多意。生般之人。以具勤修·速進二道故。往色界中。生已不久速證涅槃。有行般者。唯有勤修道。無速進道。故往色界中。生已長時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證涅槃。無行般者。以無勤修·速進二道故。往色界中。生已經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進證涅槃故。以此三類。如其次第相配。速非速經久也(以上本義抄)。
四無行般(文)寶云。雖無速進。與有行同無勤修。故在有行後。正理論云。謂若一類。先欲界中。依不息加行三摩地力。斷五下分結。成不還果。後生色界。經於多時。還能進修前種類道。成阿羅漢。名有行般。無行般者。與此相違(文。?槃經所說次第。如毘曇義章見)。
論主許之(文)麟云。論主評取經部爲正。無行利根者。有速進道在先。有行鈍根。無速進道應後。不同有部也(文)惠云。正理論云。有行·無行前·後。皆有經說。我以有行可尊。故先說。無行後說也(文)毘婆娑心。不約利鈍次第。約可尊儀。有行爲先云歟。若約利·鈍。有行鈍歟。義章云。其第二人。勤修習道。名勤便。以鈍根故。所修難成。斷結不疾。名速道(文)言上流者。光云。此二生已上向上流故。名爲上流(文)又云。謂生色界二生已去。般涅槃者。總名上流。此唯上流不下流。故名爲上流。異生人雖有上流。亦下流故。不名上流(文)寶云。言上流者。是上行義。前生般者。雖生上界。卽彼生色界。要轉生上。皆名上流。有上行故(文)惠云。流者行義(文)明上流一段分爲二。初明上流名義。二上流有二下。明樂定未慧二類中。初總明二類。二就雜修中下。別明二類。初明樂慧。次明樂定。如文知之。
遇緣退失上三靜慮(文)尋。若不退類。生何處耶。麟云。若不退失。直生第四禪。故要須退失上定味初禪。生初禪已。方生第四。名全超也(文)尋。不退類。七種不還攝歟。義章云。若不退者。經生五淨。名爲生般。不名上流。若有退者。生下天中。隨身多小。後還斷結。修得四禪(云云)惠云。問。退上三定生梵衆。得作全超等三。退上二定生小光。退上第四定生少淨。及生無雲。皆得作全超等三不。答。婆沙一百七十四。一說。不得以依十六天建立全超等三。上地有缺減故。一說。得作半超。一說。三種皆得也(文)寶(第三師)云。有說。亦得具名三種。彼說。從欲界沒。隨生何處。卽於彼上所應生處。亦可施設全超。一切處沒故(文)問。第三師意如何。答。且就樂慧上流。明其相者。欲界沒生小光天。天沒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全超者。欲界沒生小光天。天沒於彼中間所應生十二處。或生一處超十一處。或生二處超十處。如是乃至或生十處超二處。或生十一處超一處。然後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半超者。欲界沒生小光天。小光天沒生無量光天。如是乃至次第遍生彼上所應生一切處。然後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遍沒者(爲言)樂定上流。
唯味初禪(文)欣初禪起初禪煩惱。欲界沒生初禪也。
極少三生(文)問。半超中。唯有受二生類耶。答。可有此類也。故寶云。如生二·三·四天等處。中間般涅槃者。是半超攝。雖不隔越。次超生故。亦名半超(文)卽出其體者。如彼欲界沒生梵衆天。梵衆天沒生梵補天。而般涅槃之者等。是則半超中唯受二生之類也。但極小三生者。彼就欲界沒生梵衆天。乃至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明全超·半超·遍沒相。云極少三生也。此外半超之類是多故。唯受二生之類。更非所遮也。次與全超差異者。半超之中。唯受二生之類者。就或下不生梵衆等。或上不生色究竟天等之類論之。欲界沒生梵衆天。梵衆天沒生色究竟天等。而般涅槃之類。是全超者。非半超者。故全超半超·二類別也(以上本義抄)。
遍受生故名遍沒(文)尋遍受生故應名遍生耶。答。正應云一切處死故名遍沒(光爾見)今疏遍受生云。遍沒理自然顯也。此則擧生顯沒歟。光云。三者遍沒。從彼梵衆。漸次生後十四天處。皆遍受生。最後方能生色究竟。一切處死故。名遍沒(文)。
無雜修者(文)出樂定類也。淨居天者。唯聖者所居故。云淨居天歟。
此五名爲行色界者(文)此是行色界聖總結也。七種不還中前五。是行色界者也。
行無色者差別有四(文)論云。行無色者差別有四。謂在欲界離色界貪。從此命終生於無色。此中差別唯有四種(文)光云。上來釋前六句。此釋第七句。明無色界四種不還。行無色者差別有四(文)四種者。生般·有行·無行·上流。
於現身中得般涅槃(文)古堯。尋。現身者。入聖依身歟。答。證不還果依身也。
釋曰行於色界(文)此一段分爲二。初總釋三種·九種不還。二如是三種下。別釋三種·九種不還。中二。初總標。二由業三下。別釋業惑根不同。
由三火星喩(文)麟云。謂如札火·鐵火·小大星。喩近·中·遠別(文)。
造順起業(文)光云。由造作增長順起業故。名爲中般。中有名起。對向當生暫時起故(文)麟云。謂中有非生。但名起(文)古(堯)云。中有名起。趣當來生處暫時起故。感此中有業。名爲順起業(云云)。
由惑三者。麟云。然此中般最速利故。其由下惑。上根上流遲故。由上惑。中根生般處中。根·惑並等(文)。
業有別者(文)麟云。以上流者是順後第三生已去多生。總名順後。以寬長故。得由業殊(文)此九不還由惑根別(文)麟云。此由中·生不由業故。所以結詞不得言業。若論三種不還。則皆具由業·惑·根也。然今次中言業惑根有殊者。約總相說(文)。
九種不還圖。
T64071901.gif。
中生各三上流爲一(文)問。上流旣有三類。何合爲一耶。光云。謂上流人有上流法。故名上流。由此義同。雖有三種。且立爲一。又婆沙一百七十五云。問。如生·不生各有三種。上流亦爾。謂全超·半超·一切處沒。何故說一耶。答。生·不生各是一有相續。於中分位。差別難知。欲令知故。各說三種。上流三種生數自辨。差別易知。是故但隨上行義勝。合說一種。復次生與不生。一期時促。於差別義。唯有爾所。易可建立。是故分三。上流時長差別多種。分齊難辨。故合立一。復次生·不生亦有等義。上流亦有別義。欲以二文互相顯故。作如是說。復次生與不生。善士趣相現前易知。以彼速趣般涅槃故。各分爲三。其上流者。善士趣相微隱難知。以彼尚經多生死故。但合說一(解云。生者謂生有。不生謂中有云云)。
答趣是行義(文)問答中二釋意如何。答。此是論二釋也。寶云論是行義至餘卽不然。第一答也。趣是行義。不還之人唯行善故。名善士趣。前二向·果。雖行善業。兼有不善。與凡無別。由此不得善趣之名。論又唯七種至立善士趣。第二釋也。前就行善。名爲善趣。此就上行故。名善趣。唯不還果唯向上流。不復還下。前之向·果。皆於欲界來往生也。雖一間人。唯有一種。或上或下。非唯上生故。不名爲善士趣也。二釋之中。後將爲勝。若唯行善名爲善趣。無學人亦唯行。因何不取(文)。
須斯二果善惡雜行(文)惠云。唯行善事故。名善士趣。前二果。有妻室。無學雖唯行善。以趣向故。非善士趣也(文)准之可悉之。尋。行無色不還立善趣歟。答。不爾。惠云。問。無色不還五事勝。一地勝。二界勝。三損減色蘊勝。四定勝。五煩惱少勝。何故不立善士趣。答。彼非麁顯。難可了知不立也(文)。
亦有此等差別相耶(文)惠云。此前二門。約色界受生五不還。有此差別。此文約欲界經生聖。如色界有七·九不還差別相不也(文)。
證不還已定現身般涅槃(文)欲界經生聖者行相。第二十三卷末釋之。且約極多類云之。得初果已。於欲界人天。七反受生。至第七生。法爾道力成就。斷欲修惑。證不還果。現身斷上二界惑盡。得阿羅漢。則般涅槃(爲言)問。欲界經生聖者不生上界委意如何。答。一箇條論義也。夫欲界經生聖者。於欲界多苦處受生故。厭苦之心轉深。趣寂之思彌切故。專求盡無生菩提。偏欣有餘·無餘涅槃故。必於欲界證得涅槃。厭上界長時苦故。不生色·無色界也(爲言)。
答經生習根極淳熟故(文)光云。昔是凡身。未名殊勝。經生聖者。唯是聖身。方名殊勝。或上界身。亦名殊勝。由此彼無練根理。又解。經生習根極成就故。顯無練根。及得殊勝所依止故。顯無退也(文)初釋意。入見道依身。必凡身也。故雖得無漏。依身凡身故。非殊勝。得無漏後經生。能練依身成聖身故。殊勝也。仍無練根幷退理上界經生。依身殊勝故。又無練根幷退理(爲言)次釋意。依根無練根。依勝依止無退(爲言)。
從此第五明雜修靜慮(文)此一段明雜修靜慮。准論·光·寶。多義在之。今疏有無悉之。疏不見義門。任光·寶釋。於當段類攝明之。如下可見之。一明雜靜慮次第靜慮。二明雜修靜慮人。三明加行成滿。四明根本成滿。七釋雜修名。六明無間解脫(今疏不見)七明斷惑義(疏不見)八明雜修靜慮先後。九明依身(疏不見)十明雜修體(疏不見)十一明雜修所爲緣。
夫欲雜修四靜慮者(文)總標也。第一明雜修靜慮第靜慮。寶云。必先修第四。後方修下三禪。以第四禪止觀均故。名爲樂行。第四靜慮樂行勝故。先修彼定(文)。
謂阿羅漢或是不還(文)第二明雜修靜慮人(幷六種姓分別)光云。不還無學方能雜修○顯宗云。誰於靜慮能雜薰修。唯諸聖者通學·無學。學位唯通信解·見至。於無學位。通時·非時(文)。
彼必先入第四靜慮(文)第三明加行成滿(遠加行幷成滿明之)光云。起多念心。是遠加行。至二念心。加行成滿(文)。
次復唯有一念無漏(文)第四明根本成滿。第五明無間解脫。論云。先二剎那似無間道。第三剎那似解脫道(文)寶云。卽二無漏一有漏。三剎那心。先從無漏入有漏。此二剎那。如無間道。正斷障故。第三從有漏入無漏。此一剎那。已斷障故。如解脫道。從其無漏入有漏易。從其有漏入無漏難故。立二無間一解脫道(文)第六明斷惑義。光云。次復唯從一念無漏。如無間道。則入有漏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引起一念有漏現前。亦如無間道。則入無漏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望前應是解脫道。與從無漏入有漏不染無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今但望斷。從有漏入無漏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故。如無間道。第三剎那無漏心起。與從有漏入無漏不染無知定障不成就得俱生故。如解脫道(文)惠云。先一無漏一有漏。似無間道。後一無漏似解脫道者。第一念心。斷入第二念定定障。第二念心。斷入第三念定定障。與第二念定障不成就得。俱時生故。如無間道。第三定與第二定定障不成就得。俱時生也(文)。
中間有漏前後無漏以相間雜(文)第七明雜修靜慮名。
修第四已乘此勢力(文)第八明雜修靜慮先後。第九明依身。論云。先於欲界人趣三洲。如是雜修諸靜慮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雜修靜慮(文)光云。此雜修定說力起故。先於欲界人趣三洲。雜修定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欲界。雜修靜慮。三洲厭強又慧勝故。能初雜修不迥餘處(文)第十明雜修靜慮體。寶云。問。此雜修靜慮。何法爲體。答。以蘊爲體。然於此中。婆沙正義。諸世俗知。與四法·四類八智。間雜而修(文)光以五蘊爲體(文)。
雜修靜慮總有三緣(文)第十一明雜修靜慮所爲緣。
二爲現樂(文)現法樂住者。有漏四靜慮也。(第二十八卷在之)。
若不還修由前三緣(文)論云。謂不還中。諸利根者。爲現法樂及生淨居。諸鈍根者。亦爲遮退。彼畏退故。如是雜修令味相應等持遠故。諸阿羅漢若利根者。爲現法樂。若鈍根者。亦爲遮防起煩惱退(文)。
第六明淨居唯五(文)此一段又多義在之。一明淨居有五。二明成品。三曾得未曾得。四行相。五起定不起定。六五品不增不減。七下三靜慮品數。八明因果相屬。九生處天。十新業故業。十一能熏所熏。五品雜修者。性相一科故。委注之。先後合二十二門。猶悉之。
由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文)第一明淨居有五。
一下品二中品(文)第二明成品。寶云。一念無漏。一念有漏。一念無漏。此之三心初成滿時。名爲下品。重起三心。名第二品。更起三心。成第三品。四遍·五遍重起三心。名第四品·第五品也。卽是重修力漸勝義。由此初三。二六。三九。四有十二。五十五也(文)惠云。此疏說六心。更起三心爲六心等。是第一師義。第二師說。更別起六心乃至十五心等(文)光云。婆沙云(初師說如今疏)又解。初品最劣。修至三心。卽得成滿。第二品漸勝。至起三心。猶爲加行。更起三心。方始成滿。幷說。近加行故。言第二有六心已後。三品心。准釋可知。雖有多解。前解爲勝(文)第三明曾得·未曾得。光云。正理云。如是十五有漏·無漏心。皆是先來未曾得今得。有餘師說。初五無漏。是從先來未得今得。餘十皆是曾所得心。前五現前時。已未來修故。正理所說皆非正義。故婆沙一百七十五。有說。五是未曾得。十是曾得。謂前五現在前時。餘十未來修故。有說。十是未曾得。五是曾得。謂前十現在前時。後五未來修故。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有十五皆未曾得。或有十五皆是曾得。或有少分曾得少分未曾得(文)第四明行相。光云。婆沙云。如是說者。能雜修作十六行相。所雜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餘行相。謂無量解脫勝處(文)第五明起定不起定。光云。婆沙云。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有不起定能十五心相續而轉。或後起定。於中或有起三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六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九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十二心已而便起定。是故於彼五品中間。或起不起。雜修成滿(文)第六明五品不增不減。光云。問。雜修靜慮何故唯五不增不減。答。雜修勢力唯爾所故。如見道十五心勢力唯爾所不增不減。如是雜修靜慮勢力亦十五心無增減(文)第七明下三靜慮品數。光云。婆沙云。問。雜修下三靜慮有幾品耶。有說。但有三品。謂下中上。下地無有五淨居果故。如是說者。亦有五品。問。彼無五品。何故有五品因。答。雖無五果。而其彼定法有五品。復次下地雖無五淨居果。而有五品根故(文)。
如是五品如其次第(文)第八明因果相屬。
第九明所感天。問。具雜修五品靜慮人。直生色究竟天歟。答。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其生處可不定。若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中。於一一品造決定業之類有之者。如其次第。遍可生五天也。於前四品不造決定業。於第五品造決定業之類有之者。超前四天。直可生色究竟天也。故隨聖者意樂。由造業強弱。其生處可不定歟(以上。本義抄)義章云。一遍體者。生小廣天。亦名無煩兩遍體者。生無熱天。三遍體者。生善可見。亦名善現。四遍體者。生善見天。五遍體者。生無小天。外國名爲阿迦尼吒。是色究竟(文)如其次第。感五淨居之釋同歟。第十新業故業。惠云。問。感五淨居。爲資故業。爲更造業。若資故業。卽不合言前後無漏資中間有漏。若更造業。卽聖人如何更造後有業。答。以有漏無漏定資故業。感淨居天。卽資無始曾得第四定業。如前引婆沙文。有二說。此疏言無漏勢力薰修有漏。是許造業已(文)光云。問。聖生淨居。造引業不解云。此論旣云熏修有漏令感淨居。明知。聖人造牽引業。又婆沙。異熟因雜修靜慮業。引五淨居衆同分(文)問。聖者可造牽引業耶。答。聖者實厭三有受生故。於凡聖共生生處。雖不造牽引業。五淨居天是唯聖非凡之處。凡位非可造彼天牽引業。故證得聖果之後。造彼天牽引業也(以上。本義抄)第十一明能熏所熏。以初後無漏爲能熏。以中間有漏爲所熏也(義章抄物意)上所引光云能雜修所雜。可思之。尋。熏修義如何。義章云。云何熏禪。用無漏禪熏於有漏。令有漏定精勝清淨(文)。
滅定無心由身證得故(文)滅盡定有實體性(不相應也)滅心心所也。光云。入滅盡定。以心無故。依身生故。名身證。後出定已。猶名得彼。得依身生故。亦名爲身證(文)。
福田有二(文。中阿含經說歟。本義抄)學無學聖者。世間所愛樂故。云福。生菩提覺芽故。云田。或簡不生種菓鹹鹵田(惡田)生妙芽善田。名福。聖者生菩提覺芽故。云福田歟。此則功德田也。光云。正理云。世尊告給孤獨言長者。當知福田有二(文)於有學中。有四向三果(易知)隨信行(見道位鈍隨信他言而行義故)隨法行(見道位利。自披閱契經等法利行義故)信解(學位鈍。謂由信故解相顯故)見至(學位科。由向見得至果見故)五種那含(行色界者也)無學九(文)六種姓。二十五卷初在之。慧解脫(未得滅盡定阿羅漢唯由慧力解脫煩惱故)俱解脫(由慧力解脫煩惱又得滅定解脫定障故)無漏三學是聖者因(文)無漏戒·定·慧也。
擇滅涅槃是聖學果(文)正文云。果有有爲·無爲二果。而今何唯取無爲果。論意似遍取。故唯云三學及果。不云擇滅涅槃。然光云。此滅盡定非是三學。以有漏故。亦非學果。以有爲故(文)寶云。滅定有漏非學故。非是因(文)不出果體。然非重過(以上)光云。無漏戒·定·慧三學及擇滅果法(文)唯取無爲果(見)況通取有爲果者。不背亦非學果以有爲故之釋哉。
不是依因(文)光云。諸無漏戒·定·慧·三學及擇滅果法。依彼差別立有學故。故名依因。因彼立故。故名爲因(文)寶云。依因無漏法。立學及無學人。滅定有漏非學非無學故。非是因(文)麟云。非學無學所依也(文)准此等釋。聖者無漏法爲所依立。無漏法爲因立。滅定有漏故。不所依不因(爲言)訓云。不是依(ト)·因(トニ)尋云。擇滅涅槃聖者果(文)何不釋滅定非果耶。麟云。此說非因。實亦非果(文)尋。俱解脫者。得滅定人。旣入其數身證。何不入耶。惠云。問。何故俱解脫得入。答。無學以身解脫故。有學身非解脫不立也(文)尋云。不還種類有幾耶。論云。總計五種。積數合成一萬二千九百六十(文)。
第四明阿羅漢向果(文)阿羅漢梵名也。翻名事。嘉祥淨影釋出。殺賊·應供。不生翻名。或云無著。今疏。阿羅漢此翻爲應(文下釋見)與應供同歟。至下可沙汰也。
斷初定一品爲初(文)惠云。問。何故離欲修道染。立二果。色·無色修道染。立一果。答。欲界惑不善性。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立二果。色·無色與上相違也。見惑斷立一果。修惑立三果者。見惑易遠離立一。修惑與上相違立三也(文)。
斷有頂地第九品惑無間道名金剛喩定(文)(斷有頂第九品惑無間道。通依九地生也)尋。旣云無間道。名金剛喩定。此是無間道智品也。何立定名耶。答。此定以慧爲體體雖是慧。依定力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立定名歟(如持息念)或金剛喩定者。所依定歟。論·光可見之。義章云。今此三昧。諸心法中。用慧爲體。觀理斷結唯慧能故。是何等慧。小乘法中四諦之慧○問曰。若此體是慧者。何故經中說爲三昧。釋有四義。一諸心數法更相受名。如四念處。體實是慧而名爲念(文)今論意。所依定見。
猶如金剛能摧一切故名金剛喩定(文)義章云。言金剛者。借喩名德。世間金剛有十四義。一能破義。如經中說。譬如金剛所擬之處。無不破壞。謂壞一切砂礫瓦石及諸·鬼毒。二清淨義○三體堅義○四最勝義○五難測義○六難得義○七勢力義○八能照義○九不定義○十者主義○十一能集義○十二能益義○十三莊嚴義○十四無分別義(文)尋。世間金剛何物耶。法門章云。問。金剛其體何。答。金剛般若疏云。大智論云。外國名越闍。此言金剛也。又花嚴經云。斫家羅。此翻爲金剛(云云)乃至毘婆沙。如從金出金。從金出金剛。故知金中之精名金剛(云云)金剛經疏(圓暉)云。又於晋朝。燉煌所進金剛。色紫。切玉如泥。但能碎物。將喩般若。理相當矣(文)。
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文)光云。此定旣能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能引テ此第九品ノ惑ノ盡ノ得ト俱ニ行スル盡智。令起至生相中。又解。能引此惑ノ盡ノ得ヲ令起。能引此惑ノ盡ノ得俱(ニ)行盡智令起(文)今疏。當初釋歟。或疏云能引ナ此ノ惑盡ノ得ヲ俱行盡智ヲ令ム起ラ如此訓之者。當後釋歟。但初釋可然也。可思之。
盡智生已成無學果(文)光云。阿羅漢。此云應。已得無學應果法故(文)尋。無學果阿羅漢翻名歟。答非翻名歟。亦名爲應之證云。阿羅漢此翻爲應。知非翻名也。光云。婆沙云。復次阿羅者。謂一切煩惱。漢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煩惱賊。令無餘故。名阿羅漢。復次羅漢名生。阿是無。以無生故。名阿羅漢。彼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復次漢。名一切惡不善法。言阿羅者。定遠離義。遠離諸惡不善法故(文)寶云。阿羅漢亦名應供○卽此應爲他事。應受供養故。
第二因論明治道(文)問云。因論明治道意如何。答。明阿羅漢向果五門中。第一明向·果別云。斷有頂第九品惑無間道。名金剛喩定。解脫道盡智也。第三明盡智後智門。此是次第相生正論也。故第二明治道段。是傍論也。但因無間解脫論。明諸能治道差別(爲言)。
論曰由何等道離何地染(文)論云。如前所說。修道二種有漏無漏有差別故。由何等道。離何地染(文)。
有頂地無上可欣故(文)光云。於次上近分地中。起世俗道。治下地惑。此有頂上。更無世俗近分道。故非上斷下。雖有自地有漏治道。自地不能治自地故。所以者何。自地治道。自地煩惱所隨增故。如人被縛不能自解(文)。
謂有漏道斷八地修能引○二離繫得(文。本義抄)問。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以未來所修無漏道。爲引因歟。答。可爲引因也。光(四)云。無漏道斷惑。雖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斷惑。雖亦能引無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隨。二道判性。但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文)但未來無有作用故。雖不正。與彼無漏離繫得。爲同類因。若現起者。容與彼無漏離繫得。爲同類因之道由未來修此無漏道之力得彼無漏離繫得也。
第三明道離繫染通局(文)道九地道也。未至道無漏(通)八地無漏(亘通局)有漏道(局)。
謂未至定起無漏○云一切(文)光云。諸無漏道通依九地。謂四靜慮·未至·中間·及無色。未至攝。能離九地。餘八地攝。隨其所應。各能離自及上七地染(文)寶云。欲界無道故。依上末至斷。自餘諸無漏。唯在根本地中(文)。
依二禪離初禪染(文)正文云應云依二禪近分。雖非重過。未學可誤謂二禪根本故。光云。如依第二靜慮近分起世俗道唯能離次下初靜慮染(云云)。
近根本故(文)問。長行云。所離有九。謂欲·八定(文)何唯云離下染(云云)光云。近分但能離下八地。此文應言所離有八。謂除非相。而言九者。此通擧也。又解。初定近分是無漏者。亦能通離有頂地染故。言九也。以實而言。初定近分亦能離上。前句中。言近分離下。從多分說(文)准之可悉。二十八卷云。四本靜慮四本無色。各有近分。與八根本爲入門故(文)麟云。謂根本各有方便故。亦有八。言近分者。卽是根本近之勢分(文)。
或入根本或在近分。前八解脫道皆近分也。旣離下地染。無間道近分攝故。解脫道根本ナルヘキ理無之歟。第九解脫道斷下地惑畢ル位故。入根本類有之也。
轉入異受(文)此上惑入根本或在近分義ヲ釋也。麟云。謂若欣上心強。卽入若欣心劣。卽不入。又意者入爲解脫者不入(文)。
若無間道○隨起一行相也(文)光云。問。何無間後起何解脫。解云隨一一後。皆容起三。故婆沙六十四云評曰。此事不定。從麁行相無間道。後容起靜等三種行相爲解脫道。從苦行相無間道。後容起妙等三種行相爲解脫道。從障行相無間道。後容起離等三種行相爲解脫道。以此六種有漏行相隨離染者所樂起故(文)。
非寂靜故說名爲麁(文)光云。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寂靜故。說名爲麁。由大劬勞方能越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美妙故。說名爲苦。下地有漏法。由多煩惱麁重不調柔性能違害故。下地有漏法。非同上地出離故。說名障。由此能礙越自地故。如獄厚壁能障出離(文)寶云。正理論云。諸下地中由多掉擧。寂靜微劣。故名爲麁。雖大劬勞暫令掉擧勢用微劣。仍不能引美妙樂生。故名爲苦。有極多種災害拘礙及能覆障。令無功能見出離方。故名爲障。諸上地中。不作功用。掉擧微劣。故名爲靜。不設劬勞。掉擧微劣。引生勝樂。故名爲妙。於下地中所有災害。能決定見心不生欣。及能越彼。故名爲離(文)。
論云盡智無間有何智生(文)論云。傍論已畢。應辨本義。盡智無間有何智生(文)。
必起無生智(文)盡·無生智行相。二十六卷在之。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名盡智。不應更知。不復更斷。不復更證。不復更修。爲無生智行相也。
或生正見(文)八正道(二十五卷在之)正見。八正道中正見也是推度性也。四體理明推度故也。盡·無生二智。止息位故。無推度故。無正見也。
第四便明道果(文)光云。第四便通明道果(文)明四果義便。總明道果。道果者。八十九解脫道果云意歟。
論云何謂沙門性(文)論云。前說四果。是誰果耶。此四果。應知是沙門果。何謂沙門性(文)謂諸無漏道名爲淨道(文)寶云。諸無漏道是沙門性者。出沙門體。壞此道者名四沙門者。明人名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者。釋沙門名(文)。
與無間道爲等流果(文)上釋云。等流果。皆似自因。謂似同類遍行因故(文)。
不生士用(文)上釋云。擇滅名不生士用。果謂因道力證得。亦得士用果名(文)。
一捨曾得道(文)得果位捨劣得勝位故。捨先所得道。得殊勝道(爲言)。
起一類勝得○非一得也(文)正文云。此釋不順論論云。謂總一得得諸斷故(云云)以一得得諸斷也。若如今釋者。是以諸得得諸斷也。然光同今文寶云。謂總一得得諸斷故者。正理云。謂一果得總得先來所得斷故。述曰。此說前向·果中所得無爲至今果位總一果得得無爲故。非是衆多無爲同一得得(云云)恐是且述正理師意。非謂正是俱舍意耳(以上)。
三井明匠抄云。總集斷者。總集擇滅無爲名也證預流果時。總集斷。總集三界見惑上無爲得之。依所斷見惑有八十八也。其上無爲亦有八十八。無爲有八十八故。能得得有八十八。故預流果時起八十一類殊勝得。得八十八見惑上無爲。以之名預流果時總集斷也。次證一來果時總集斷者。見惑上無爲。如前預流果。更起六種一類勝得。得欲界六品修惑上無爲。以之爲一來果時總集斷也。不還·羅漢。准之可知之(已上)。
於四果位皆具五因(文)尋云。後三果時得八智修十六行義如何。惠云。後三果皆五者。有法前得。得前八智十六行相。或已得名得也(文)嘉祥釋依五因立初果。依三因立後三果(云云)。
總相合集以爲果體(文)光云。於中相雜總成一果。同起一類果道勝得。得彼所得諸擇滅故(云云)。
又中二果(文)第二釋也。
無漏得所任持故(文)光云。又世俗道所得擇滅。亦有現起。無漏斷得所任持故。由此無漏得力所持。退不命終。還得果故。無漏斷得印所印故。亦得名爲沙門果體。約得說也(文)此云淨志(文)寶云。婆羅門。名爲淨行。以能遣除諸煩惱故。名爲淨行(文)今疏云淨志。同歟。可尋之。問。光·寶云遣除諸煩惱。今云遠煩惱。相異歟。答。同也。斷除煩惱故遠離煩惱也。未斷相隔。非云遠煩惱。
亦名梵輪(文)光云。是梵王力所轉故。梵所轉輪故。名梵輪(文)問。梵王力所轉云意如何。答。梵王(佛)爲能轉。無漏(法)爲所轉。於所轉義。自轉他轉在之。無漏法佛自覺悟(自轉)令爲他覺(他轉也)寶云。正理論云。寂默靜慮蕭然名梵。佛具此德故。立梵名。旣自覺悟。爲令他覺轉此授彼故。名梵輪(文)。
世尊名眞梵王(文)論云。亦名梵。亦名寂靜。亦名清涼(文)惠云。眞梵簡初定假梵名(文)唯見道○爲法輪(文)八支正道無漏法故。名法輪。梵王所轉故。云梵輪。故法輪·梵輪。其體同也。
似世間輪故(文)光云。猶如世間聖王輪故。有速等五相。見道似彼。名法輪(文)寶云。正理論云。謂聖王輪旋環不息。見道亦爾。無中歇故。如聖王輪行用速疾。見道亦爾。捨苦等境取集等故。此則顯示見四聖諦必不俱時。如聖王輪降未伏鎭壓已伏。見道亦爾。能見未見。能斷未斷。已見斷者。無逆退故。如聖王輪上下迴轉。見道亦爾。觀上苦已觀下苦故。由此見道獨名法輪(文)。
三降未伏故(文)惠云。降未伏。卽八忍。鎭已伏。卽七智(文)恒時鎭已伏故。無退也。
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文)光·寶同之。本義抄先觀云上。後觀名下歟。或又見道位。實雖無先觀上界苦後觀下界苦之義。欲例聖王輪上下迴轉。且云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故歟(以上)麟云。准觀行次第。先觀下苦。後觀上苦。今此義隨言便(文)。
見道有輪轂輞似世間輪(文)轂(公木反車乃甌也)輻(車箭也)輞(無狂反車乃大倭)以八正道相配輪轂輞事婆沙三師說在之。今說是第三師說也。謂正見者。慧也。思惟等資助惠。良以智惠向外取境。與輪輻相似。故說爲輻。今疏意。如輪輻依轂轉。正見等四。依戒轉故。爲輻(爲言)正語等。戒衆行所依也。如依穀有輻。定能攝惠令不散。如輞攝輻令不散已。或師說。正念合定爲輞。念助定強故(嘉祥淨影依此師說歟)八正道(義章云。始從正見乃至正定。此之八種通故名道。離邪曰正文)正見·正思惟(慧中正見爲主。正思助之。正見修慧。正思思慧。正思惟尋爲體)正精進(通策三學。四正勤。勤斷二惡。勤修二善)正念·正語·正業·正命(離瞋癡所起口業。爲正語。離瞋癡所起身業。爲正業。離貪所起身口二業。名正令。第十七卷三邪在之)。
答憍陳那等(文)陳如·十力迦業·頞鞞·拔提·摩界?利五人。初轉法輪之時。得初果也。法華義疏云。憍陳如者。此云火器。是本性。從姓以立名也。阿若者。後得道時。加此名也。阿言無。若之言智。以悟無生智故。名阿若(文)。
世尊已轉正法輪(文)問。陳那等旣自入見道。何云世尊轉法輪(云云)答。陳那等雖入見道。此非自力。卽依佛化。此是世尊他轉法輪之相也(寶云。憍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世尊轉法輪者。意顯彼等得轉法輪本由世尊故。推在世尊。佛令所化者生尊重故文)惠云。八支聖道名法輪。轉至他五人身摧煩惱賊。名轉法輪(文)。
問云何三轉十二行相(文)寶云。因明法輪(文)。
答此苦聖諦(文)光云。由此三轉。如其次第。初轉顯示見道。第二轉顯示修道。第三轉顯示無學道。毘婆師所說如是(文)問。毘婆意。法輪限見道。何顯示修道無學(云云)答。論文如是。今疏無失。付之論起問云。若爾。三轉十二行相。非唯見道。如何可說唯於見道立法輪名。是故唯應卽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爲法輪。可應正理(文)爲顯正義。顯毘婆沙之非歟。次出論正意。今疏。若依經部下釋是也。可知之。
解云於見道中(文)此二箇釋者。婆沙七十九。解眼智明覺二師說也。光云。前解約見道。後解通三道(文)尋。約見道師意。於見道具三轉義如何。答。見道有三根故。有三轉故。成十二也(文。義要意)此意約三根人有三轉(爲言)十二行相者如苦諦(文)正文云。此文狼藉也。若結前者。應言是名十二行。若生後者。應言言三轉十二行相者。然非重過(文)。
集滅道諦名有三轉十二行相(文)此集聖諦。滅道亦爾(顯見道)此集應永斷。此滅應作證。此道應修習(以上修道)此集已永斷。此滅已作證。此道已修習(已上無學道)。
云知苦不云斷苦。惠云。問。如何不名斷苦但知苦。答。凡斷苦者。但斷集因。卽後苦果不生。不可斷此身。身卽是苦也(文)又云。問。四諦下各有四行相。如何但說知苦等不說知空等。答。理合如是。苦等四。苦名不名標之。旣知是苦。卽知是空等也(文)。
三周修曆四聖諦(文)惠云。經部約三道證教聲。名法輪。以他人聞教得證道故。三周巡四諦。名十二行相(文)。
由此法門(文)光云。由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他相續身中令解義故。故名爲轉。約教法轉。名爲轉也。或諸見修無學聖道。皆是法輪。於所化生身中轉故。故名爲轉。約聖道法輪。名爲轉。已於憍陳那他相續身。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理實三道皆名法輪。言見道名法輪。法輪初故。故從初立名。不依餘二(文)麟云。言於他相續令解義故。名爲○(已上是經部釋)又論主自釋云。或諸聖道皆是法輪。所化生身中轉故。於他相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准論。從經部。上下自有二釋。謂餘師及論主。餘師約教法。論主通諦道。今章中。合爲一也。然此章者。理實三道皆名法輪。唯言見道者。見道是法輪初故。從初立自。不依餘二。及言已者。謂已至轉初故也(文)。
無色中無正聞故(文)光云。無色中無正聞故。離聞正教。必定無容入見道故此辨無聞(文)。
又無色界不緣下欲界(文)。
無色界於欲界具四遠事。第七卷可見之。
永正六年(己巳)八月八日抄之畢。今日相當先師命日。滅罪生善離苦得樂而已。大法師。英憲。
一校畢。
天正十一潤正月九日講談之次以愚見加點了。乞後學糺其非矣。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五(頌疏論本第二十五)
如預流等有差別。惠云。預流有七生。及家家那含。隨信法行。有一億七萬七千三百九十人。第四無學亦有差別(文)。
一者退法(文)光云。謂遇小緣。便退所得。非思法等遇小緣退(文)。
二者思法(文)光云。謂懼退失所獲功德。以刀扣頭。恒思自害(文)。
寶云。正理論云。恒作是思。勿遇病等。便於正念有所忘失。於加行中。數有慢緩。由此慢緩。令我有退。由斯籌慮。起自害思。或由艱辛。方退勝位(文)。
三者護法(文)光云。謂於所得恐退失。故喜自防護(文)寶云。正理論云。具有一類。恒於時愛心解脫中。繫念現前專精護。彼作是念言。我且未能修習練根達安住法。但於時愛心解脫中。能不放逸。精勤防護(文)如是種類。名爲護法(文)。
四者安住法(文)光云。離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多住自位故(文)麟云。此性無進退二勝緣。卽安住。遇二勝緣。卽或進或退(文)。
六不動(文)光云。不退動故彼中無退(文)寶云。正理論云。謂有一類。根性殊勝。於行自在。於斷煩惱隨煩惱中。得方便智。不爲一切隨順退法之所傾動(文)。
此五總名時解脫(文)光云。此五種總說名爲時愛心解脫。恒時愛護所證得法故。名時愛及心解脫煩惱縛故。名解脫。具斯二義。名時愛心解脫(文)又云。具足應言待時解脫。略初縛言。但說時解脫(文)。
時有六種(文)光云。由此鈍根。要待勝時。方能入定。言勝時者。謂待資具。資具有三。一好衣。二好食。三好臥。無病處卽是好處。等謂等取得好說法及得好人。如是六種勝緣。合時方能入定故(文)麟云。好衣時乃至第六。亦須言時。章中略也(文)。
後不動種性(文)後意當頌後不時解脫後言也。麟云。謂於六中。不動性最居後。故但言其後。表是不動。此中無退故。名不動。貪等盡故。名心解脫。不好衣等時故。名不時。故論云。謂三摩地隨欲現前不縛時勝緣和合時(文)。
退法種性中是先有(文)麟云。以退法性。最是極下。無有先。非此性而後成也(文)。
謂有先來是思法性(文)光云。謂有先來學位。是思法姓。後至無學。亦是思法種姓。或有先學位。是退法性。後至無學位。練根成思。如思旣爾。乃至不動。隨應當說(文)。
但約容有建立此名(文)問。約容有者。退法非必定退。若遇退緣應退故。名退法(云云)而上界無容退理。容有義不成。猶上界難有六性乎。答。上界無退緣故。不退。云然。非不動性。猶是退法種性人故。上界有六性。退法名約容有(爲言)麟云。問。旣無此四。如何言波有六種姓。答。波雖不退。是此性人故。名退等(文)。
第三明性果退(文)明種姓退·果退也。
釋曰不動種姓(文)此一段分爲二。初明性果退。二述異說。初明性果退中又二。一明種姓退。二明果退。中又二。初正明果退。二通伏難可知之。
不動種姓必無退理(文)光云。六種性中。不動種姓。必無退姓及退果理(文)。
退法等五皆有退果。思法等四或有性退或有果退(文)此且表置果退·性退也。一從雖俱有退然並非先言先。解釋云。至學無學隨所成堅故。二道所成思法等四。非退性果俱云也。思法等四。有學位。練根思法等性。至無學位畢。無種姓退。又至無學位練根故。學·無學二道所成故。性·果不退云也。先ト云。果法等四有學位。根練不退種性。云先也。學·無學二道所成中。有學種性不退先故也。一若於無學退法等性○此名非先。是容有退。唯無學道所成故(文)非先ト云。退法先有學位不練根。思等四種性唯至無學道時。思等四種性ヲ修練。一道所成故。退法非先有學所成。退果云也。
頌言非先不攝退法也(文)退法唯無學一道所成。非先有學位爲思等四種種性練根故。不種非前句退法云也。
學無學道所成堅固故(文)麟云。謂二道資持極堅牢故(文)尋。有學位一切退歟。論云。若諸有學先凡位中所住種姓。彼從此姓亦無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堅故(文)。
此名非先(文)古定。先有學位ヨリ思法等故。無學位マテモ思法等ニテ。二道所成ナルニ非ト云也(以上古)。
以唯無學道所成故(文)本義。問。一道所成思法種性阿羅漢。退住學位時。必退思法種性歟。答。一道所成思法種姓阿羅漢者。退法種性人。證阿羅漢果。果後修練根。作思法種姓之類也。而今此人起煩惱。退阿羅漢果。還住學位時。不退思法種性者。先在學位。爲退法種姓。還退住學位之時。爲思法種性者。是勝進非退故。付應是進非退之過。必退思法種性云也。光云。先時學位。是退種性。今退住學思等四性。得勝種姓故。應是進非退(文)(以上本義抄)。
唯先退法有退果義(文)二道所成不退。名先。一道所成退。名非先。而退法先ヨル有退果義。爲簡此亂。謂退法退非先故非退。性是退故退也。非先言不攝退法(爲言)麟云。退法性雖必先ヨル有。而亦退果故。非先言。但望思等。不論退法也(文)。
依薩婆多宗(文)出異說也。古抄云。義章抄物乘戒上人四果退不退事。集道藏疏·光師·圓暉等釋。訶梨跋摩四果不退也(譬喩·上坐等同之)二薩婆多。初果不退後三果有退也(正量部同之)三初果·第四果不退。中間二果有退(經部幷俱舍義也)第四果不退前三果退(摩訶僧祇·彌沙塞等義也)頌疏意云。中間二果。次第證人。有亦退義。超越人。定不退之也。超越二·三果人。雖不退先所得果。退後不得也。超越斯陀。退後二果。超那含。退第四果等也。不退前所得故。定不退初果也(以上古抄)。
唯預流果畢定無退(文)論見惑(不退)修惑(退)多義在之。寶云。第二釋見惑不退。前由惑所緣無事·有事斷有退不退別。此釋由所知境理·事不同退·不退別(文)古(定)云。四諦理審實不虛者故。聖慧ヲ以テ見定テ證之故。更無退也。修道惑迷事故。事浮虛物。定メタル事無之。先惑ヲハ斷スレトモ。又別事法アテ定テ何レト取定ル事無之故。退也。所詮迷事ノ惑ハ事カ不定故。不退也(以上)。
若依大衆部(文)麟云。以預流煩惱惑未盡聖解未滿故。所以退。羅漢煩惱惑已盡。聖解已滿。無有退(文)古(定)此師意。前三果皆有退云歟。依煩惱未盡聖慧未滿由故(以上)。
依經部宗(文)惠云。經部說。初·後聖道所證不退。中間二果。若無漏證。亦不退。有漏道證。卽許退也(文)光云。論主意明經部故。言彼說應理(文)。
約現法樂住有退不退(文)古(定)現法樂住者。遊觀トテ智品自在ナルカ故。此ヲ作シテ遊也。現法樂ヲ住退シテ不ルハレ作。退法也(以上)光云。經部會釋。雖有經言。佛告慶喜。我說利養等亦障阿羅漢。雖有此言。而不說退阿羅漢果無漏法。但說退失現法樂住有漏諸定(文)義章述成實意云。所有聖德一切不退。得有退者。但退禪定(文)此退有漏定。不退無漏定也。
退此靜慮名爲退法(文)光云。然由利養等擾亂過失故。有於所得現法樂住退失自在不成就。故此退自在。謂諸鈍根。若利根。於現法樂。則無退失。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故。名第一退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文)思此靜慮(文)古(定)云。思此靜慮失。名思法。無思名不思法。卽第六不動也。餘准之(以上)。
安住靜慮名安住法(文)光云。問。第六不退。亦名不動。第四安住。但三義相似。何差別耶。非練根得至三種差別者。經部答。不退是本性得。非由練根。若練根得名爲不動。此二所起有漏功德殊勝等至。遇緣不退安住。但於已住有漏諸勝德中。能無退失。不能更引餘勝有漏諸功德生。後復引生。從彼可退。是三差別。
有學與異生種姓有六(文)光云。由先凡位有六種故。有學有六。由先有學有六種故。應果有六。見道速疾無起加行。餘位得起。能修練根。唯於信解。異生位中。能修練根。如無學位(文)又云。婆沙第七云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種姓乃至不動種性(文)。
論云如契經說(文)光云。依經問起。如契經說。我說。由斯所證四種根本靜慮增上心所住現前法樂。隨一現行。餘名有退。所得不動。而言無退。如何不動法現法樂住(文)。
四種增上心所(文)四種四根本靜慮也。光云。心所謂定。或勝心所。故婆沙八十一云。如契經說。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問。何故名爲增上心所。答。此心所卽三摩地。無三摩地。具大勢力。有大功用能成大事。能如根本四靜慮者故。此獨名增上心所(文)。
二未得退(文)尋云。未得退者。名自種姓功德未得之歟。爲當指勝種性功德歟。答。自種姓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亦指勝種姓功德。名未得退也(以上)。
利謂不動羅漢(文)光云。利不動阿羅漢·獨覺。於三退內。有後受用中未得退。亦於勝己不共佛法殊勝功德猶未得故(文)。
約受用退非餘二退(文)麟云。問。旣言利根羅漢有中·後二退。今何故唯約受用一退通此難耶。答。泛明不動羅漢。通望一切。有未得退。今旣言已得四種心所故。無未得退。但不可四種頓現前。故受用退(文)。
旣許退果。爲更生不。又退果畢命終更受生歟云也。
一諸住果時所不作事。退時作不。又果ヲ退ン畢ナハ惡事等ヲモ作ス歟云也。慚愧增故。不作惡事等業答畢。
一切果退須臾必得(文)光。問。退果不命終。何故退向卽起有命終。答。如婆沙六十一云。復次根本果位具五因緣。一捨曾得道。二得未曾得道。證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文)惠云。正理論說。不淨觀無貪爲體。從此入聖有退。持息念入聖。無癡爲體。無退。無癡卽是慧故。又三洲有退。有退緣故。六欲天無退。闕退緣故。又樂定退。樂慧不定(文)若命終者。修梵行果。應非安穩可委信處。若退畢命終。旣梵行已立果成畢。至安穩處。備應供海給。若命終畢。如此德難信也(云云)。
又住果位(文)光云。釋下兩句(文)。
猶如初得阿羅漢果(文)光云。正理論云。然無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數有頂。若有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上界見所斷。由彼但與隣得果時道相似故。
學一者(文)本義抄。問。有學練根。世·出世二道所成也。尤可有久習義。何不用九無間·九解脫道耶。答。證得聖果種姓決定之後。障根無知。久障勝種姓。鈍根種姓久串習難轉故。用九無間·九解脫道(爲言)有學練根。雖世·出世二道所成。凡位種姓。是未決定。不同聖位種姓學·無學道二聖所成久串習。故用一無間·一解脫道云也。難云。退法種姓無學聖者。修練根作思法。重修練根作護法之時。彼思法是一道所成。無有久習義。不可用九無間·九解脫耶。答。退法種姓無學聖者。修練根作思法。重修練根作護法之時。彼思法雖一道所成。護法種姓之障ヲハ。退法之時成就之。思法之時成就之。故此障是久習之源也。成就此障故。彼思法種姓。可有久習義也。習久習者。指鈍根種姓歟。爲當云能障無知歟。答。久習者。指鈍根種姓也。但久習能障無知故。鈍根種姓者。久習義也。故習久習之源。亦由能障無知故。久習之義邊可有歟。問。練根委意如何。麟云。又正理云。以何等故。名爲練根。答。調練諸根令增長故。謂道力故。令根相練。捨下得中。捨中得上。漸漸增勝。名爲練根。故練根名。目轉根義(文)寶所引同之。尋。轉思等成護云成利乎。惠云。問。轉思等成護。如何所成利。答。無知多品。未能總除故。不成利。但是轉彼劣性。成就利根。名轉根不是捨劣別得利根也(文)。
無漏者(文)光云。此據無間及解脫道。言唯無漏。若據加行。通有漏·無漏(文)麟云。此明聖者故。唯無漏。若凡轉根。理應有漏(文)明眼抄。問。中間二果以有漏道證之聖者。何以有漏不練根耶。答。不染無知難斷歟。斷惑通以用有漏故得果。其轉根者。正爲轉無漏根故。有漏不能之(以上明)。
依人三者(文)光云。唯於三洲怖畏退故。修練根。北洲惡趣無聖道故。餘天趣中。雖有聖道。而無退故。不修練根(文)。
天趣中無(文)本義抄。問。設雖天中無退。旣有六種姓差別。何不修練根乎。是以二道所成思法等。聖者雖無退失。亦修練根。見相例可同之。答。修練根事。恐退失故也。六欲天中。都無有退故不修練根。尤有其謂哉。但於例難者。彼有學位一道所成之時。容有退故。異六天中都無有退。故修練根也。(以上本)或抄云。二道所成思法種姓。雖無退失。居人趣退處故。修練根。天趣非退處故。不修練根(以上)。
依地門也(文)惠云。初二果依未至地。第三果依六地。初二果。轉根與得果地必同。後二果或同或異也(文)。
夫轉根者(文)光云。若住果轉根。卽捨果得果。若住勝果道轉根。捨果及向所得唯果。由斯不定故。說容言。心唯欣果。所以所得唯果。意總棄劣。所以捨通果·向(文)住果轉根者。捨前劣果。勝タル果ヲ替所得スル也。向道轉根者。前劣果·向共捨之。所得唯果也。果所欣故。必替所得シテ持之。向ヲハ替不シラレ持。後起勝果道歟。
一名不退(文)論云。非練根得。名爲不退(文)本義抄。問。此是本來第六種姓類歟。答。異生位種未定故。不可有本來第六種姓類也。但於非練根得之論文者。非無學位。始得不動故。云爾也。全非云有本來第六種姓類(以上本)。
由下下等九品根異(文)下下(退法)下中(思法)下上(護法)中下(安住)中中(堪達)中上(不動)上下(不退)上中(獨覺)上上(大覺)。
大文第二明七聖人(文)寶云。大文第二。明攝諸聖(文)。
依加行異立初二聖(文)古(定)云。見道速疾道故時促見道マテハ不判利鈍。約煗等加行。判利鈍也。信他語自見聖教行等。加行位事也。修道容預時分長故。約其位判利鈍也(以上)本義抄。問。聲聞·阿羅漢可有九根不同乎。答。可有九根不同也。所謂前九種姓。爲前五品根。於第六種姓中。無學位轉根。作不動種姓。爲第六品根。有學位轉根。作第六種姓。至無學位。爲第七品根。始得不動種姓所趣爲上下者。卽此類也。自異生位。爲第六種姓。至無學位。爲第八品根。本得不動種姓所起爲之中者。卽此類也。波羅蜜多聲聞爲上上品根故。於聲聞·阿羅漢中。可有九根不同也。
依根不同立次二種(文)寶云。明修道二人。鈍信根增。名信解。利慧根。立見至名(文)。
事體唯六(文)尋。身證慧俱者。何攝乎。光云。七中身證。卽是六中信解·見至二種所攝。有名無事。七中慧俱。皆通六中時者不時攝(文)寶云。身證卽是信解·見至。慧解脫·俱解脫卽是時解脫·不動也(文)。
學無學位各由幾因於等位中(文。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恚)光云。依經問起。學無學位。各由幾因。於等是學位等是無學位中。獨稱爲滿(文)。
等位者。不還果位中無學位中等(云云)。
夫得滅定必是不還故(文)准此釋。無得定根滿非果滿。又無得定滿非根果滿也。故唯有五類。無二類。可思之。俱舍立分滿·全滿。正理不立分滿。破俱舍也。光云。正理論意。要具三因。方稱爲滿。隨有所闕。皆不名爲滿。破俱舍云。此不可依。如何有學於諸有學勝功德中。獨不具語。而許名滿。俱舍救云。滿有二種。一者具滿。謂具三因獨稱爲滿。二者分滿。謂於三因得二越一。約分名滿。於義無違(文)。
答謂涅槃路(文)寶云。有兩釋。釋道義。道是路之別名。趣涅槃路。名之爲乘。是所依運動之義。有所追求。必依於道。依此四道求涅槃故(文)初解所乘義(所遊履也)次解所依義。尋。所乘猶是所依義也。依路往涅槃城故。若爾者。兩釋差異如何。答。初釋道直爲路。往涅槃路也。次解爲求涅槃。求心爲所依(爲言)問。加行·無間趣向涅槃故。可爲道。解脫已至。勝進已過。如何爲涅槃路乎。論有三釋。寶云。第一釋。與加行等道類同故。第二釋。前前至後。皆是道義。第三釋。解脫·勝進趣無餘故(文)。
第二明四通行(文)光云。通謂通達。行謂行迹。能正通達名通。趣向涅槃名行(文)。
一苦遲通行(文)惠云。遲速目人。通行目法。依主釋。若總目法。卽持業釋也(文)。
道依四根本靜慮(文)道加行·無間·解脫·勝進也。
十八禪支(文)二十八卷頌云。靜慮初五支。尋伺喜樂定。第二有四支。內淨喜樂定。第三具五支。捨念慧樂定。第四有四支。捨念中受定(文)初二靜慮樂者。輕安樂也。非樂受樂。內淨信心所也。中受捨受也。無色未至中間無支功德。非止觀均等之地故。
任運轉故名之爲樂非樂受(文)麟云。此謂不辛名樂。非樂受也。如第四禪。無樂受。亦名樂通行。無色中無苦受。名苦通行(文)尋。任運轉名樂艱辛轉云苦。意如何。寶云。通是道別名不多艱辛任運轉故。釋樂名也。正理論云。任運轉故。如乘船筏氏○艱辛轉者。如依陸路乘馬等行(文)惠云。不艱辛任運轉。釋樂名也。艱辛轉。名苦。非道名苦通行。唯是無漏道。不說有漏道。色界以五蘊爲體。無色四蘊爲體(文)。
行稽遲故(文)稽留淹滯義也。問。用苦通行·樂通行貌如何。答。有學·無學聖者。修練根時。未至中間。爲無間道。初靜慮根本地。爲解脫道類者。是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也。但此類有無論義也用樂遲·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類。婆沙論出之。可見(本義抄)。
四念住(文)第二十三卷初在之。
四正斷(文)光云。言四種者。一已生惡方便令斷。二未生惡法遮令不生。三未生善方便令生。四已生善法修令增廣。故婆沙云斷。○答。以初爲名故。無有失。或此四種皆有斷義。謂前二斷煩惱障。後二斷所知障。修善法時。斷無知故。暫斷·永斷。俱名斷(文)惠云。問。欲界有惡。可具四正斷。上二界無惡。如何有四正斷。答。雖無惡法。有彼功德。又彼無所治。有能治道。故無色有遠分及持對治。若爾。有學有染可具有四。無學無染如何有四。答。同上二界說也(文)此疏下釋云。此勤力能懈怠故(文)義章云。策修不退爲勤。勤心不邪名正。勤能斷懈怠障故。言正斷(云云。取意)。
四神足(文)釋名下在之。第三明念住等下也。光云。論主釋經。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四因所生等持。名之爲足。故知。此神非卽是定。以實而論。定爲體性。而云四神足者。從因說四。就果名神。就用稱足。故婆沙云。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從所因立四名稱。問。從四因生爲據同時。爲據前後。解云。此處同時立名。與定同時。雖有多法。此四資益等持勝故○婆沙云。謂於俱有相應法中。資益等持。此四勝故(論文云云)尋。欲等四名如何。光云。欲謂希求。勤謂勤策。心謂所依觀謂觀察。故從同時四因爲名(文)義章云。欲定者怖求上靜。名之爲欲。因欲得定○精進定者。勤厭下勤求上靜。名曰精進從進得定○念定者。地經之中。名爲心定。於定境界守心安住。名之爲念。念能得定故○言慧定者。觀察下過。知上勝益。名之爲慧(文)合光釋可思之。若是當第二釋歟。私云。四神足以定爲體性。俱有相應法中。欲等四種資益定勝故。爲名顯四種差別。神者。定所生靈妙德。則變化等事也神依定生。指定爲足。神之足也。光初釋。約同時欲等釋之。次意。約加行位釋欲等名。可見之。又有餘師意。定卽爲神。欲等四種爲足。欲等四種定所依故。惠云。欲勤等四與定相應。與神爲足。有餘師說。神卽是定。欲等四與定爲足。擧果就因名神足也(文)。
五根五力(文)論云。何緣信等先說爲根。後名爲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前後故(文)惠云。問。信等五根。何故先說爲根。後說爲力。答。劣爲根。勝爲力。可屈爲根。不可屈爲力。勝劣別義。別者。能生名根。能斷名力。不動爲根。不屈伏爲力。五根五力之次第者。謂於因果先起信心爲果修因。次行精進。由精進故。念住所緣。由念力持。心便定。由心定故能如實知。是故信等如是次第也(文)寶云。問。何緣此五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爲根。能破惡法故。名爲力。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說。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若以位別。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此二(文)。
七等覺支(文)義章云。如何經中說爲七覺分。亦名覺支。無漏聖慧。名之爲覺。念等七種。覺中差別。名分名支。亦可無學聖智名覺念等。七種能爲彼因。名分名支。問曰。三十七品法。通是覺分齊。是覺支。何故此七偏名覺支。七覺修道隣無學。以此近果爲因相顯故。偏對覺說支說分(文)寶云。問。何故此七名覺支耶。答。覺謂究竟。卽盡·無生智。或如實是卽無漏慧。七爲彼分故。名爲支(文)准此釋。覺者聖慧(盡無生智或如實覺)支者因義歟。支別義歟。此寶釋難知。擧盡·無生之果故。若爲因義歟(義章當第二釋)所以爲因義者。支者支分義。卽未滿也。果者已滿。故以支爲因義歟。此七種齊爲覺果爲因故。云七等覺支。如總名菩提分法。章云。所言支者。名兼胡漢。胡語名支。此飜名因(文)尋。七種中。擇法覺支。旣是聖慧也。何立支因名耶。法門章云。問。若爾。擇法不可支。何共名支分。答。並是因而非果體。故共名覺支也(文)義章初釋意。覺卽擇法覺支。正是慧也。今七種總云覺。且從主餘念等同云覺(爲言)此時支支別義也擇法謂簡擇則慧也。精進策勵。以大善地勤爲體。勤能令心勇押爲性喜心欣悅。勤修有勇。輕安行捨。又此大善地中二種也。輕安輕利安適。捨離。治掉令心平等。輕安治惛沈。捨治掉擧。定慧障此二能治。念定易知。慧能開始故。以擇法爲初歟。
八正道支(文)義章云。言八正者。始從正見乃至正定此也。八種通故名道。離邪曰正。問曰。向前七覺等行。皆所名正。此獨云之。龍樹釋言。行道入法懼入邪中。故須論正。又此八道入聖之始。飜邪之初。辨正義顯。故偏云正(文)正思惟。以尋爲體。光云。菩提分中。爲策正見。立正思惟。爲菩提分。伺行相細策正見中。爲尋覆損(文)離瞋·癡所起口業。爲正語。離瞋·癡所起身業。爲正業。離貪所起身·口二業。名正命也。付之問三十七法次第生起如何。大論十九云。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時名字。如行者到師所聽道法時。先用念持是法。是時名念處。已從法中求果故。精進行。是時名正勤。多精進故。心散亂攝心調柔故。名如意足。心調柔已生五根○是五根增長。能遮煩惱。如大樹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長時。能轉入深法。是名爲力。得力已分別道法。有三分。擇除覺·精進覺·喜覺。此三法行道時。若心沒能令起。念覺·定覺·捨覺。此三法。若行道時。心動散。能攝令定。念覺在二處。能集善法。能遮惡法○無學實覺此七事能到故。名爲分。得是法安穩具已。欲入涅槃無爲城故。行是諸法。是時名爲道(文)止觀云安穩道中行。名八正道(文)。
菩提此云覺(文)麟云。西域常言。覺有二。一如睡覺二覺知。故章中。無明睡眠皆永斷故。卽是初義(文)。
論實體唯十(文)光云。問。何故七十五法中。立此十法。爲覺分。餘不立耶。解云。若順淨偏強立爲覺分。餘非順淨勝故。皆非立(文)念定慧立覺分由事。寶云。問。大地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爲覺分。答。念·定·慧三。順清淨品。勢用增上。亦分法亦復如是。故攝此三(文)光同之。勤·信·行捨·輕安立覺分由事。光云。問。大善地法中。何故但立信·精進·輕安·捨四種爲菩提分法耶。答。由此四種順菩提勝故。偏立爲菩提分法。謂趣菩提信爲上首。將起衆行。信爲初基故。立信爲菩提分法。精進遍策趣菩提行。令速趣向三乘菩提故。亦立爲菩提分法。輕安調適對治惛沈。助觀品勝。行捨平等對治掉擧。助止品勝。菩提分法中止觀爲主故俱立爲菩提分。慚愧等六。散善品中。勢用雖勝。而於定善。勢用微劣故。不立爲菩提分法。以菩提分定善攝故(文)寶同之。喜。光云。受於雜染清淨品中。勢用俱勝故。亦立爲菩提分法。有餘師說。受於離染勢用雖勝。而於淨品。作饒益事。如旃荼羅姓雖鄙·劣。而與豪族作饒益事。亦立爲菩提分法。想思觸欲。於離染品。勢用偏增故。不立爲菩提分法。於假想觀。勝解偏增。菩提分法順眞實觀。是故勝解非彼所攝○問。何故三受皆通無漏。唯立喜爲菩提分法。答。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樂·捨遲鈍故。俱不立(文)戒。寶云。問。何故一切色中。唯無表色。有立覺分。非餘色耶。答。正語·業·命。隨順聖道。勢用偏增。故立覺分。餘色不爾(文)尋。光云。問。何故尋·伺俱通無漏。唯立尋。爲菩提分法。答。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復次伺爲尋所覆損故。於策正見。尋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分法。以上光寶釋婆沙·正理(見)。
毘婆沙師說(文)光云。婆沙九十五。有三說。兩說同此論。復有一說。正語·業外有正命故。若說有三。卽有十二。然無評家。雖復開合不同。並戒爲體(文)寶云。婆沙九十五。有三說。一說同此論(文)今論實體唯十云義。論主所存也實體十一云義。是毗婆沙師說。非論主所存。故寶師意。婆沙論有三師說中。實體唯十云一師說。同今論云也。光師意。今論現文擧云唯十云十一之二說故。釋兩說同此論也。故邊邊義歟(以上本義抄)。
名無別屬(文)。
念住等三隨增上義說(云云。文)光。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三品善根。若據相應及俱有法。以出體性。體實遍攝諸加行善。然隨同品增上善根。以出體性。如次應說念住爲慧。正斷爲勤。神足爲定(文)。
答薩婆多釋(文)二十三卷云。謂由念力。令慧住境。或由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文)。
如實見者能明記故(文)麟云。實見是慧。明記是念。旣因實見方能名明記。故知。因慧令念住境(文)。
或名正勝(文)出正斷之異名也。論文(見)遮三業惡非。勤修三業善根。此四種最勝故。云正勝。
答神謂神變靈妙德也(文)麟云。謂現諸變化等事。爲妙德也(文)尋。定名足意如何。答。依定成神通靈妙德。如依足成運用自在之義。如云千里行起足下。
照了身等四境(文)身·受·心·法四境也。
頂位中(文)寶云。正理論云。謂此位中。能制心識。趣不退位。終不匿乏信等善根。定用勝故(文)。
且煗位中(文)寶云。正理論云。謂此位中。見生死過涅槃功德。遂能勇猛。發勤精進。不墜生速趣涅槃勤用勝故(文)。
初業者(文)三賢位也。七加行最初。向菩提初故。云初業。業業行也。
能審照了身等四境(文)照了身·受·心·法四境。修習非常·苦·空·非我行相。慧用勝故。云念住增也。寶云。正理云。此位中爲息競。由念勢力。於身等境。自相·共相。能審了知。壞二種愚。慧用勝(文)。
能證異品(文) 麟云。此決擇。望前順解脫分。爲異品(文)。
世第一位非世惑法(文)世間第一法故。爲世惑不所屈伏也。寶云。正理論云。謂此位中。不爲煩惱之所屈伏。力義勝故。雖忍位中容如是。然非決定。是故不說。或此位中。爲一切餘異生法之中所屈伏故。於此位力義偏增(文)。
得增上義(文)第三卷頌疏云。信等八根淨增上者。謂清淨法隨生長故(文)。
及修見道位者(文)問。修道·見道次第如何。光云。契經中。隨數增。說先七·後八。非修次第。若據修次第。先八·後七(文)七覺·八道。此增數也。
速疾而轉通行勝故(文)八正道喩世間輪(二十四卷見)速疾行故。見道又似輪旋轉不息。通行者往趣義歟。光云。見道位中。十五剎那。速疾而轉。通行勝故。說道支(文)寶云。見道位中。二義最勝。謂見道位聖慧初生。如實尋求諦理勝故。又於此位。不起期心。能速疾行往趣勝故(文)。
直往涅槃城(文)八正道到涅槃城本路也。寶云。若欲求出生死海者。可依過去諸佛本路。速行出者。當勤修習八聖道支。以此故亦通修道(文)。
幾通有漏幾無漏耶(文)幾無漏者。限無漏歟。
七覺八道唯無漏(文)寶云。正理論云。一切覺分。皆助菩提。唯此獨覺支名者。以最隣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證七覺支。應知。但依治有頂。說此爲上首。類治下地。唯於無漏。立覺支名。若不許然。寧不通二○見道位中。八道支勝故。此一向無漏性攝。雖正見等亦有漏。然後不得正道支名(文)八正道支通有漏(聖位所起有漏道品。立道支名也。一向無漏者。增位幷覺支後道支也。覺支限無漏。本義抄趣)此四念皆通(文)聖位所修四念等。通無漏也。
依初靜慮具三十七(文)婆沙論云。以四念住所緣各別故。尚無有二俱時現前。況有三·四(文)麟云。正理論云。初根本定。雖容有三十七。然實三十四。解云。謂四念住必不並生。以一慧分四念住故(文)惠云。約前後位。共有三十七。一念中卽不共具。以四念住等定不俱時。餘容俱時有也(文)。
除善根故○猶疑慮故(文)近分八捨淨之定故。除喜。麟云。謂與下地相隣。恐爲下法所染亂也(文)。
彼除尋故(文)二禪已下無尋無伺地故也。
三四中除二(文)第三靜慮心悅。安靜離喜貪故。樂受無喜。第四靜慮。捨受又無喜中間。除戒三支(文)麟云。謂正語·業·命三。是色法故。云無色界無此三支。然與有頂別說者。有頂無無漏。全無七覺及八道支。此三地中。有無漏故。有七覺支及餘道支也(文)。
第四明證淨(文)寶云。舊云四不壞淨(文)義章云。四名是何。一佛不壞淨。二法不壞淨。三僧不壞淨。四戒不壞淨。佛不壞者。於佛所得眞實法中。自證小分。仰類佛德。知其殊。名佛不壞淨(文)。
論云覺分轉將必能證淨(文)麟云。轉之言起。起之言生。謂根·力等覺分生時。必能獲得四證淨也。或從根·力轉入證淨故(文)惠云。從念住至無生智名轉(文)。
一於佛證淨(文)光云。由證諦理。於佛起信。名佛證淨。法·僧准見。聖人所愛慕戒故。名聖戒。其戒體淨淨。依證起故。亦名證淨。前三信所緣故。置於言。第四依證故。無於字(云云)惠云。於是境。第四聖戒。是自內證。不言於(文)問。三寶體何。光云。婆沙一百三云。此中佛者。謂佛身中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佛證淨。此中法者。謂獨覺身中三無漏根等學·無學法。菩薩身中二無漏根等諸學及苦集滅三諦。緣彼無漏信。名法證淨。此中僧者。謂聲聞身中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僧證淨。諸無漏戒名戒證淨。自性淨故。依證起故。亦名證淨(文)無漏戒者。道俱戒也。寶云。法者。無我理等○唯上信法。不緣教也(文)。
見苦集滅
所證三諦理(法寶)緣彼慧相應信——法證淨
能緣慧相應道共無表——戒證淨
見道
現行
緣道(菩薩道、獨覺道)慧相應信——法證淨
能緣慧相應道共無表——戒證淨
得修
未來修緣佛無學法信——佛證淨
未來修緣聲聞無學法信——僧證淨
此所信法也(文)光云。信法略有二種。一別。二總。總通四諦。
皆是法故。別唯苦集滅三諦全。道諦小分。謂菩薩道。卽菩薩身中學法及獨覺道。卽獨覺身中學無學法皆是法攝(文)。
菩薩道乃獨覺道(文)麟云。一世界中唯有一佛故。言菩薩獨一。卽王宮生二十四心菩薩也(文)。
光云。獨覺據麟角喩(文)麟云。獨覺約麟喩。不取部行(文)問。光云。部行獨覺所得有爲無漏法。僧寶攝歟。答。一義云。於部行中。先聲聞別種姓相分。先聲聞。專容有事和之類也。而於無佛世。雖無說戒羯磨等事和之義。有理和故。僧者。以事和爲本。故立有事和之類。自無事和之時。由有理和故。成僧衆。此是僧寶攝也。別種姓。自本無有事和之義。亦闕理和之義。故不成僧衆。故彼所得有爲無漏法。不爲僧寶體。法寶攝歟(以上本義抄)。
聖所受戒(文)。此是論長行文也。論云。聖所。愛戒。與現觀俱故(文)惠云。受以信爲體。十五心中皆有戒。名一切時(文)麟云。聖所受戒與現觀俱者。卽無漏道俱戒也(矣)。
解云此明法戒通見四諦也(文)惠云。受以信爲體。十五心中皆有戒。名一切時(文)問。解云者。解上聖所受戒論文歟。若爾者。唯應云明戒通四諦。何云法戒乎。答。聖所受戒等文。釋法僧三諦念等頌下在之。長行云。爾所信法○皆得法證淨者。明法證淨四諦。聖所受戒○無不同得者。明戒證淨通四諦。寶記爾(見)今疏。法證淨通四諦。頌文分明故。引加聖所受戒等長行文。明法戒通見四諦(爲言)解云者。引長行文故。指此文。置解之言法·戒通見四諦文。意及法謂三諦全頌文也。
由所信別故名有四(文)麟云。此言總而且略。謂由所信別分信成三。幷戒成四。非卽信別成四種也(文)。
證四諦理故(文)麟云。謂如實覺知四諦理故。故名爲證(文)。
正信三寶及妙尸羅故(文)麟云。謂信三寶。及得尸羅。非謂及言。顯信於戒。故下釋言由信心淨故發聖戒。乃至要具前信。此戒現前等故(文)。
由證得淨(文)麟云。前三證得淨信。後一證得淨戒。並是證淨(文)。
此四次第者(文)論云。如出觀時現起次第。說觀內次第。如是如何出時現起次第。謂出觀位。先信世尊是等覺。次於正法毘奈耶中。信是善說。後信聖僧(文)。
學位成就八支(文)麟云。卽正見等八道支也(文)。
尚有餘縛無解脫支(文)麟云。謂如多繩縛。雖解多縛。唯有一縛。不名解脫(文)惠云。正智與解脫俱時。無正智時。解脫亦無也(文)。
謂無學勝解(文)麟云。卽通大地中勝解爲體(文)古(定)云。三。界惑ヲ盡シタル時。旣ニ惑ヲ盡シ畢テ思決定スト心。勝解心所也。勝解者。決定心所故。無學位已脫諸煩惱縛。立勝解支。復能起彼盡智·無生智。二了解脫智。正智支ト立也(以上)麟云。論云非離小縛可名脫者。非無解脫體。可立解脫智。無學已脫諸煩惱縛。復能起二了解脫智。由二顯了。可立二支。解云。二了解脫智。卽盡·無生。由正解·正智二相顯了故。立支名(文。以上)。
名爲解脫(文)麟云。卽擇滅爲體(文)。
以立支名屬有爲(文)麟云。旣言其支。明顯有爲不通無爲。以無爲非支(文)八道支·七覺支。皆約心所。無名無爲也。古(定)云。無爲無作用物故。證シタリトモ證セストモ可云無之。故無支義也(以上)。
心解脫及慧解脫(文)義章云。如涅槃經說。斷除一切貪·瞋·癡等。得心解脫。一切所知無障礙故。得慧解脫(文)准此釋。於阿羅漢。斷染污無知。云心解脫。斷不染無知。云慧解脫歟。
五分法身中(文)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云無漏五蘊也。義章云。防禁名戒。戒有三種。別解·定·道也。息亂住緣。目之爲定。定有二種。一者事定。謂世八禪。事中安心。息除事亂故。名事定。二者理定。三三昧等。理中安心。息除性亂故。名理定。取性違理。名爲性亂觀達名慧。心體自性無闇。爲慧。解脫有二。一有爲解脫。無漏聖道免絕羇縛。二無爲解脫。滅諦涅槃滅離衆縛。解脫知見者。知己出累。名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有二。一自知解脫。於己所得覺了分明。二知他解脫。知三乘人一切所得(云云)取意抄之。
初無學心於未來正生時(文)初言簡後。無學簡有學。心言攝心所。正生時簡未來中餘未生也(光意)。
從煩惱障正得解脫(文)意隨惑去解脫云意也。麟云。煩惱得是其障體故。論云。由彼能遮此心生故(文)光云。謂煩惱得。由彼惑得能遮無學初心生故。說名障。金剛喩定。於現在世正滅位中。彼煩惱得不至生相者。名爲正斷。由正斷故。不能爲障。初無學心。便至生相。於正生位。正得解脫。非惑得俱。名正解脫。金剛喩定。流至過去已滅位中彼煩惱得。名爲已斷。初無學心。至現在。已生位中。名已解脫(文)無爲說三界者(文)寶云。釋經中三界。卽是前二解脫中無爲解脫。體一無爲。就三義別立三名也○何緣三界如是差別。謂有漏法。總略有三。一者能繫而非能染。二者能繫亦是能染。三者非二順繫·染法。故斷此三。所證無爲。如次名爲斷等三界。述曰。言結。遍一果等貪自性斷貪自性斷貪等無爲。名爲離界。餘八結法自性斷瞋等無爲斷界。自餘法上緣縛斷時。名爲餘界。卽此九瞋及一果。等望他卽是滅。望自卽離。斷色不染法。一向是滅。非總定別故云假也。今詳。正理俱不盡理。此之三體各不相交雜染法。一向約自卽八瞋名斷。貪名離也。餘法無一向名滅。此釋三別於理爲勝。若不爾。卽三雜亂(文)。
餘瞋等八結(文)九結者。愛瞋·恚瞋·慢瞋·無明瞋·見瞋(身見·邊見·邪見)取瞋(見取·戒禁)疑瞋·嫉瞋·慳瞋也。離愛結。離界也。離恚等八。斷界也。上釋云。恚·嫉·慳唯欲界繫。餘遍三界(文)相對廣狹有殊(文)寶云。厭通斷惑·不斷惑。廣唯緣苦·集。是狹。離通四諦。是廣。唯是斷惑故。陝也(文)。
卽是先離欲染後入見道苦集法忍也(文)先離欲染人。見道時。見惑已斷故。唯爲觀諦理。起法智也。
有厭非離○智是見道苦集法智(文)正文云。應云苦·集智或苦·集法類智。而何但言苦·集法智耶(以上)。
永正六(己巳)八月十九日抄之畢。大法師英憲。
一離界斷界滅界事。神云。言離界者。謂但離貪能緣縛。所縛法得解脫擇滅。言斷界者。謂餘八瞋斷能緣縛。所縛法得解脫擇滅。言滅界者。謂滅所餘貪等九瞋隨眠所隨增事。離能緣九結時。所緣縛事體。得解脫擇滅。以此三界皆是擇滅故。經說三界卽無爲解脫(文)。
又云。如一極微上離貪結義邊。名爲離界。斷餘八瞋義邊。名爲斷界。滅所見事體邊。名爲滅界(文)尋云。貪爲一八瞋爲一意如何。
神云。有漏法總略有三。一八瞋能縛而非能染。以非愛染故。二者愛瞋能繫亦是能染。三者體非能繫亦非能染。謂順繫染法。斷此三法所證無爲。如次假名斷等三界(文)。
尋云。離云斷云滅。可有差別乎。可准寶記。如上所引。寶云。釋經中三界。卽是前二解脫中無爲解脫。體一無爲。就三義立三名也(文)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六(頌疏論本第二十六)
決斷名智(文)惠云。釋疏文分二。一釋名。二分文解釋(文)來意第一卷讓歟。問。決斷名智意如何。寶云。惠出曾見決斷名智。或求見所見境意樂止息加行奢緩。說名爲智(文)惠云。智惠見忍同體義別。決斷名智簡釋稱惠。推求名見信可是忍(文)私云。決斷名智者。於境印地決定斷疑慮名智(爲言)。
論云前品初說諸忍諸智(文)麟云。言於前品初說諸忍智。卽賢聖品中。於見道位說八忍八智也。於後復說正見正智者。品後八正道中說正見。十無學支中說正智也(文)爲有忍非智耶(文)麟云。上約有忍智爲問。下約智見爲問。如此等四名異體同。故爲問起(文)。
聖惠忍非智(文)光云。惠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唯無漏惠立以聖名。以能如實正觀四諦。故名爲聖。有漏之惠雖亦觀諦不分明。故不名爲聖(文)惠云。聖惠忍簡四加行忍言聖惠忍(文)忍種類事。光云。泛言諸忍略有四種。若忍辱名忍。卽無瞋恚名爲忍(耐怨害)若安受苦忍名爲忍。卽精進名爲忍。若忍許名爲忍。卽信名忍。若觀察法忍名爲忍。卽惠名爲忍。此中言忍以惠爲性(文)。
與疑得俱未成決斷(文)光云。決斷名智。疑是猶預。自性相違。八忍起時。與自所斷疑得正俱。爾時正斷。敵對相違。未已斷故。非決斷故不名智(文)義章云。見解安理名忍。所斷惑得猶與心俱。心俱得中有其疑得。帶疑不決故不名智(文)問。如先離欲者。四法忍位自疑已斷。可名智耶。光云。先離欲四法忍位自疑已斷。是疑得俱忍流類故。故非智(文)又云。向疑障決斷。忍與疑得俱忍卽不名智。無明障推度。忍與癡得俱忍應不名見。答。疑有相應無明。助疑得有力能違忍。獨頭無明無惑助。忍與彼得俱可說名爲見。若言亦有相應無明。今言助者據別剎那(文)續本義抄云。於若言亦有相應無明等釋者。雖有學者異義。且一義云。此是修伏難也。難心云。於無明有相應無明。彼與餘惑相應故。彼相應無明。蒙餘惑助可障見。何八忍可名見哉(爲言)今言。助相應無明。隨從起雖助餘惑。非蒙餘惑助。何有餘惑助哉(爲言以上)古(堯圓)云。相應無明。與一切煩惱相應俱起故。有相應無明助。其力強。獨頭無明無惑助者。獨頭無明起時。相應無明不並起故。獨頭獨起。無餘惑助云也。今忍與相應無明得俱。相應無明與貪等諸惑俱起。非別剎那起。不論惑助有無也。今論助有無者。據獨頭無明別剎那。然忍與獨頭無明得不俱故。名見無失也(以上)尋。異生斷惑無間道中慧。名忍歟。名智歟。光云。異生斷惑諸無間道。雖疑得俱。非眞對治。非極相違。後容退故。而得智名(文)古(堯)就此文或云一所以。或云二所以。或云三所。釋心云。異生斷惑諸無間道。雖疑得俱。非眞對治等故。所斷疑得。強不成敵對義。故得智名已。聖慧中八忍。與疑得俱起。正斷非已斷。而眞對治極相違不可退故。疑得強成敵對義。由此忍不名得智名也(以上。明眼抄云)光又云。若言亦有相應無明今言助者。據別剎那(云云)意云。相應無明非自力起故。非別剎那也。古人謂獨頭無明邊。有相應無明。是一剎那故。非別者。是謬歟。又別義云。若言相應無明助獨頭無明者。此是前後非同時故。不例也。此義善也(以上)。
推度名見(文)麟云。汎論見有二種。一者推度性。二者照矚。今約推度故。說非見。餘處名見。約矚義(文)。
餘無漏慧通智見二性(文)麟云。言已斷疑故。見得智名。推度性故。釋得見名。非初見故。不名爲忍(文)惠云。除盡無生智八忍。外餘八智等。通忍見聖慧也(文)此通忍言無思束。光·寶不謂名忍。可思之。
有漏慧皆智性攝(文)寶云。明有漏慧皆得名智。所見境中非初見故。婆沙四十四云。無一有情於一切境無始時來非有漏慧數數觀之。故有漏慧皆是智攝(已上論文)卽是通染·不染一切有漏諸慧。皆名爲智(文)。
唯六亦是見性(文身)寶云。除五識身相應諸慧。所餘善慧。皆名爲見。卽是世間正見攝也。諸染慧中。唯五名見。一切無記皆非見(文)。
惠云。五識相應慧。不得名見。無推求故。正見取意識相應慧(文)。
如上聖慧及有漏慧(文)寶云。此明有漏及無漏慧。於一切處皆得名慧。以此皆能簡擇法故(文)。
初明二智三智(文)二智者。有漏皆無漏智也。三智者。世俗智·法智·類智也(下見)論云。智有幾種(一問)相別云何(二問)初四句答初問。通二行頌答後問歟。
一世俗智(文)下文自性故(文)自體有漏世俗法故。云世俗智(爲言)寶云。正理釋云。前有漏智。總名世俗。瓶衣等物性可毀壞故。顯世俗情故。名世俗。此智多取世俗境故。多順世間俗事轉故。從多建立世俗智名。非無取勝義。順勝義事轉。然是愛境。無勝功能息內衆惑。故非無漏(文)。
二法智三類智(文)類智。義章云比智。比·類意同歟。緣欲界四諦。最初證知諸法眞理故。名法智。緣上界四諦。與前相似故。得類智名。義章云。比智從其方便爲因(文)又云。言比智者。准前度後。曰之爲比。因比得智故。云比智(文)寶云。對治欲界非法故。名法智。對治上界非法。亦應名法智。不可重名法智。但可名類。以是對治非法·類故(文)。
四苦智○七道智(文)此四智緣四諦故。云苦智等。從所緣境立名也。界品頌疏云。苦者。苦諦。三界有漏違聖心故。總名爲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集者。集諦也。有漏諸法招集苦故。名之爲集(文)又云。滅者。涅槃不生。名滅。擇力所得滅。名釋滅(文)又云。道諦者。有爲無漏也(文)義章云。逼惱名苦聚積稱集。寂怕名滅。虛通曰道。照斯之解。名爲苦智乃至道智(文)。
八他心智(文)義章云。他心智。非己之慮。稱曰他心。照期之解。名他心智。理實亦知他想受等。心是主故。偏云他心。又想受等通名心故(文)疏下釋云。加行故。立他心智等(云云)可見之。
九盡智十無生智(文)二十五卷云。盡得俱盡智(文。如上)無生智者。下文不應更知等(云云)此明行相歟。得名如何。義章云。於彼宗中。利根羅漢。隨所斷結。保更不生。名無生智(文)(無生智得名下注之)。
如是十智總二種(文)一者有漏智(世俗智全。他心智一分)二者無漏智(法·類四諦智。盡無生智。各皆全。他心智一分)束十智爲二種者。漏·無漏勢用別故也。故頌云。有漏無漏別。問二智勢用何別耶。麟云。有漏無二智何別。無漏於境行相明利。有漏慧與此相違。如勝劣香薰別。炎鐵草火勢有殊(文)。
有漏稱世俗者(文)此明三智也。一世俗智(前同有漏智)二法智(緣欲四諦苦集滅道智也)二類智(緣上四諦苦集滅道智也)盡無生智(幷)無漏他心智。法類二智攝也。
世俗遍爲境者(文)麟云。如無我觀緣一切故(文)此明三智所緣境也。問。世俗智緣有爲無漏無爲法義如何。義章云。又曰。等智云何能知第一義諦。雖不能證。非不能解故。得智之(文)私云。無漏緣惑。旣煩惱緣無漏法。世俗智何不緣無漏哉。
第二明三增至九(文)寶云。法·類就境成四。兼前法·類復成六智。兼世俗總有七智。無學位成盡·無生。總成九智(文)。
緣四諦境有差別故分爲苦集滅道(文)光云。正理云。何緣俗智亦緣苦等。作苦等行相。而非苦等智。由彼先以苦等行相觀苦等已。後時復容觀苦等境爲樂等故(文)。
初起時唯苦集類也(文)寶云。初念唯緣有頂苦·集。餘異緣(文)。
作六行相(文)光云。問。何故不作空非我行。解云。以此二智涉於世俗。謂出觀後。作我生等解故。前觀內不作空非我行(文)古(堯)云。六行相者。苦集八行相中。除空非我二。餘六行相。此二智行相。我生已盡梵行已立等故。空非我行相違之除之(文)。
觀有頂蘊(文)寶云。唯約有頂四蘊爲境(文)。
自生慶喜(文)古(堯)云。言生慶喜者。盡·無生智入觀位。正非生慶喜。義可喜故。云慶喜也(以上)。
問。無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田耶。麟云。問。何故已身無漏他心不能知他有漏心心所耶。正理答云。謂以諸聖智緣有漏時。必於所緣深生厭。皆樂總棄捨。不樂別觀。緣是無漏時。生欣樂故。旣總觀已亦樂別觀。如有見聞非所愛事。總緣便捨。不樂別緣。於所愛中。卽不如是。總見聞已亦樂別緣。是故於他有漏心等。必無聖智一一別觀成緣有漏心無漏他心智(文)。
由四智成他心智(文)光云。此他心智知他別相。是容預修道見道中無(文)光云。無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故。非苦·集智。滅是無爲故。非滅智。他心智是見性。盡·無生智非見性故。非盡·無生智(文)。
於勝地根位○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文)正文云。何故但云不知上地耶。應言明他心智所不知心(以上)。
不知勝地(文)惠云。有漏他心智。知心心所。有十五。謂欲界·四定各下中上三心。四定他心智。共有十二。初定下他心智。知初定下品心及欲界三心。初定中他心智。兼知初定中下心及欲界三心。初定上他心智。能知六心。二定准此可知(文)又云。無漏法。不由他有勝劣。但由根有上下。故二定下心。不能知初定中品心也。無漏他心智。能知所知各十二。四定各三。如二定下他心智。知自地下及初定下心。二定中品他心智。知自及下地中下品。二定上他心智。知自下地上中下心。以無漏他心智。無有一人獨成三品故。唯知自下品心。有漏他心智。一人容成三品故。能知六心也(文)。
不知勝根(文)光云。旣不能知上根上位。義准能知自根·下根·自位·下位(文)。
謂不還聲聞無學(文)麟云。謂前二果。未得他心智故。所以不論(文)。
前前不知後後(文)麟云。前類非一故。言前前。後類非一。復言後後(文)。
以欲界全分對治爲所緣境(文)麟云。謂四法智。通能治欲見修惑故。名全分。類智通能治上界見修惑故。名全。雖滅·道法智亦能治上修惑。然非全故。故類智不緣。爲簡於此故。言全分(文)。
此二智互不相緣(文)惠云。法·類二智。所緣境別故。不相知。如二人相背。一人視天。一人視地。不相而也(文)。
聲聞知見道二念心(文)麟云。見道中。雖無此智。而得爲境(文)光云。且據初說。但言二念。後十三念。皆亦容作他心智所緣(文)亦容作已下釋意。羅漢所起他心智。知一有情所起見道心。雖限二念。知多有情所起見道心之時。應有十五心皆作他心智所緣義(爲言)(續本義抄意)。
謂初二念及第八集類智心(文)論云。知彼見道初二念心○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以此但由下加行故。有說知初二及第十五心(云云)今疏初師說也。明眼抄。問。付此論。二師何爲正義耶。答。以初師爲正義歟。不云有說故(以上)。
聲聞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文)古(堯)云。一義云。加行分上中下三品者。唯依心力強弱。不依念多小。鈍根者所證法。難得故。起強盛加行。以之爲上品。利根者所證法。易得故。不用強盛加行。以之爲下品。是則聲聞·緣覺差異也。聲聞經十三念加行。獨覺經五念加行。於聲聞中。起中品。鈍起上品。就心強弱分三品也。但同聲聞種性故。共經十三念也。一義云。加行分三品。依念多小故。十三念爲上·中。五念爲下品。用多功力爲上中。於聲聞利。用中加行。鈍用上加行也。獨覺聲聞利根ナルヨリ尚利故。用下加行也。尋。依念多小者。上·中二品何同經十三念耶。答。聲聞中纔雖有利鈍別。勝劣不有。爾所差異故。同經十三念歟(以上)麟云。謂聲聞加行劣故。經多剎那方成。從第三心。便經十三念。前人已至第十六心。雖知此心。乃是修道攝也(文)。
彼已度至第十六心(文)彼者前人也。前人者入見道人也。
此麟角○能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也(文)問。麟喩起他心智。加行用五念心(見)若爾。知第八心畢。更經五念。加行卽滿。何無知第十四念義耶。光云。解云。欲知亦得。而不知者。見道位總有二分。一法分·二類分。知初二念。是法分。知第八念。是類分。旣具知二。其心萎歇故。不更知。又解。欲知亦不得。初修加行。知初二念。第二復以五心爲加行。知第八心。至第三更修加行。其力微劣。以六心爲加行。不能成也(文)已下二箇釋在之。恐繁略之。惠云。正理論一說。麟角知四念心。初·二·第八·第十四·是正義。三心是不正義也○部行獨覺同聲聞說(文)。
謂無覺位若正知我已知苦(文)明眼抄。問。我生等四智。與我已知苦等解。同歟異歟。答。今案。各別歟。意云。在觀智中。義別說之。後得智中。行解少異歟(已上)續本義。凡觀行者。依先加行意樂各別。證羅漢果之後。至後得智中。所作之行相。我已智苦等與我生已盡等。兩箇四種行相是異歟。所謂觀行者。先加行位。謂我當證羅漢果之時。要起於四諦理已智已斷已證已修之審察。依此意樂力。經得智中。作知我已知苦等○不應更知等之行相。又觀行者。先加行位。起如此欣求意樂。謂云何當今我生永盡。乃至云何當更不受後有而證果時。至後得智中。作我生已盡等之行相。自生慶慰也(以上)問。無生智行相。云我已知苦。云不復更知。意何。寶云。若無生智知不退也。故言已知等。不應更知等故。正理云。何緣論說無生智中。復作是言。我已知苦等理。但應說不復更知等。二行不應俱時轉故。若次第轉。前與盡智無差別故。不應重說。應知。此說意爲遣疑。恐有生疑。如時解脫。先起盡智。得無生智。如是應許不時解脫。先起無生。後得盡智。爲顯一切盡智先起故。復先說已智等言。或先但言我已知等。顯時解脫。唯有盡智後。復重言我已知等。顯不時解脫。盡後起無生故。雖重言。而無有失(文)。
問。盡智·無生智得名如何。麟云。言盡智者。知諸漏盡等故(文。如上)寶云。無生智者。何謂無生。正理師言。謂非擇滅有無生故。此智得生。智託無生。名無生智。滅雖常有。而得非常。得彼滅時。此智方轉。要由得起方名有滅。於有滅位。此智方生。或無生言目彼滅得。如涅槃得亦名涅槃(文)麟云。前解。非擇滅名無生。後解。非擇滅得名無生也(文)。
世俗智攝一全一小分(文)惠云。凡言一全。只約攝自體。以下攝一全。皆准此擇。俗智攝一小分者。攝有漏他心智。不攝無漏他心智。四智體中。對餘三智。名小分也(文)。
法智類智○七小分(文)惠云。攝苦等四智者。此四智通法·類智攝。法智攝法分邊。不攝類分邊。類智攝類分邊。不攝法分邊。名小分攝。盡·無生智者。此二以六智爲體。法智攝法分及四諦智法分邊。不攝類分邊。攝他心智者。此智以四智爲體。法智攝法分邊。類智攝類分邊(文)麟云。是無漏故不攝世俗。上下別故。法·類互除故。但攝七(文)。
苦集滅智○四小分(文)惠云。攝法智類智者。此二智通四諦智。苦智攝苦邊。集·滅准此。攝盡無生智者。此二智以六智爲體。苦智攝六智中苦智邊。集·滅智攝六智中集·滅邊。及攝六智中法類智小分。法·類通四諦智。苦·集·滅智各攝法類中苦·集·滅小分也(文)麟云。不攝他心。又四諦智非互相攝故。全除之(文)。
道智○五小分(文)惠云。攝法類者。此二智通四諦智。攝緣道諦邊法類智。不攝緣餘三諦法類智也。攝盡無生智者。此二智六智爲體。攝六智中道品也。及法·類智中緣道諦法類智也。攝他心智者。攝四智體。中道智也(文)。
盡無生○六小分(文)惠云。攝無學身四諦智及法類智非見性者。不取無學身中六智。有見性者及有學身六智也(文)此釋意。簡無學有見性及有學智。云小分(見)麟云。謂六智通三道故。今唯攝無學道中智故。言小分。以無漏故。不攝世俗。非見性故。不攝他心。利鈍不同故。盡不攝無生。無生不攝盡智(文)。
一自性故(文)光云。一自性故。立世俗智。體是有漏世俗法故。此世俗智。非以無漏勝義智爲自性故。若據前文。亦從境立名。故前文言。故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文)准此釋。世俗智立名二邊在之。自體有漏可破壞之智故。云世俗智。或知世俗境故。名世俗知。
二對治故(文)光云。二對治故。立法類智。法智全能對治欲界。類智全能對治上界。滅道法智雖亦能治上界修惑。而非全故(文)滅道法智雖治上修惑。不治上見惑。故非全。仍名類智。不名法智(爲言)尋。依全對治欲界立法名如何。寶云。對治欲界非法故。名法智。對治上界非法。亦應名法智。不可重名法智。但可名類。以是對治非法類故(文)麟云若爾法智亦能治上應亦名類答法雖能治上非全能故故此全言已遮此難(文)。
此二智境體雖無別(文)行相別者。能緣行相別也(光初釋)麟云。以有宗苦集一物因果分故。言無別(文)。
五加行故(文)尋。修加行觀行如何。寶云。引此智時。修何加行。先應觀察身之顯形所樂言音表心差別。謂彼行者。初修業時。爲欲知他心之差別。先審觀察自身顯形所樂言音因。何有別遂知顯等差別由心。次復審觀他身顯等。亦由心異有差別生。由此後時離欲身意。調葇清淨。所引勝定。依定發生有威德智。此智眞實照見他心。如明珠中種種色縷差別之相了然可得。是名修世俗他心智加行。若修無漏他心智時。以觀非常苦爲加行。此加行位。通緣色心。至成滿時。緣心非色(文)。
惠云。他心智加行先觀自身色形相表心喜怒。然後觀他心。以色爲門故。無色界無他心智(文)正理論文歟。
事辨身中(文)惠云。無學智苦·斷集·證滅。修道。第九解脫道事以辨。盡智初生。依事辨身也(文)麟云。謂於見斷苦斷集證滅修道等事。皆名盡。此人身中成智。名盡智(文)。
若無漏者○作四行相(文)問。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相。知他有漏心。何故不作苦·集八行相耶。惠云。無漏。無始未曾得作道下四行相方知無漏心。有漏他心智。無始曾得不作苦集諦行相亦能知也(文)光初釋。麟云。欣觀察容可別知。故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觀。厭觀必欲總遣。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行相觀(文)。
如境旣自相行相亦自相也(文)麟云。如心心所法。是自相境。亦依此境爲行相故。名自相行。此非十六行相所攝(文)古(堯云)心心所。其體清如明鏡。對所緣境時。境界相現心上。是云行相。境界已自相。行相亦自相也云。此心也。惠云。問。他心智能知前人心。前人心緣色。此他心智能知此色不。又前人心作無常行相。此他心智能取此行相不。答。不能取前人所緣境及行相也(文)。
一切聖道爲因生故(文)光云。具以見修及與無學一切聖道。爲同類因生故。名因圓。初盡智生。雖以見修聖道爲因。未以無學聖道爲因。不名因圓。後相續位。雖亦無學聖道爲因。應名因圓。據初說故。或彼盡智。非無生智爲因故生。不名因圓。
修道所攝滅道法○治上界修斷(文)麟云。修道簡見道。見道中唯類忍治上故。滅道簡苦集。欲界苦集麁。上界苦集細。緣麁不能斷細故。故苦集法智不能治上。故正理云。苦集智緣所厭境無容厭。彼於此離貪。滅·道二智不緣厭境。緣下治上無過(文)。
欲之滅道勝上界故(文)此是一由也。已除自怨已下一由也。光云。欲界滅·道。勝上界苦集法故。故緣下勝能治上劣(文)。
已除自怨(文)光云。又復已除自界怨已。能兼對治他界怨故。由此類智無能治欲。故正理云。要於自界所作已圓。方可兼爲他界所作。非諸類知。已事成時。他事未成。有資助義故。無類智治欲界法(文)。
法智治上無爲事。惠云。問。法智治上界。得無爲。爲法智攝。爲類智攝。若依前義。不應理。正是類智所治故。若類智攝。亦不應理。法智攝故。答。是類智攝。問。旣法智。如何類智攝。答。以是類智正所知故也(文)。
世俗作十六行○自共相行(文)惠云。世俗智作自相。共相。卽前三方便中。作自共相加行中。十六行相也。無漏心心所道諦攝故。作道下四行相。能知他無漏心心所也。自相緣者。如受領納名自。他心智。亦作領納行相下知同類心。准此釋(文)寶云。更有餘能緣一切法自共相等者。謂五停心觀。總別念住。十二緣。緣十八界無我觀等總別之相(文)准此等釋。自相者。如受領納等。共相者。如無我觀等。
緣心時不緣心所(文)論云。若爾。何故薄伽梵說。如實了知有貪心等。非俱時取貪等及心。如不俱時取衣及垢(文)。
簡無色界(文)麟云。以他心智唯在四禪。下心不能知上地。故但知二界(文)。
未緣過未(文)麟云。光云。過未無作用故。寶云。唯緣有情現起心故(文)。
不緣色故(文)麟云。若知色者。應名他色智故(文)光云。自相簡共相。以不知共相故。如識了別。名自相等。無漏他心智。雖作共相。別觀一法不觀多法。故亦名自相(文)古(堯)問。無漏他心智。作道如行出共相行相。緣共相境。如何。
唯緣一事(文)寶云。一簡緣二·三等(文)。
不緣假法(文)非假相觀也。答。是卽共相別觀。卽更心所道也。如色行色出色トモ觀シ。乃至何心所モ心王モ唯一許ヲ緣シテ作道如行出之行相。故猶爲緣自相總緣一切心心所法。以作道如行出行相。可爲共相境故。無違(以上)。
見道速疾非容預故(文)麟云此。新云。無異心故。謂見道總緣。無別異心起作心智(文)。
如應容有。麟云。若未離欲。雖在餘道。亦無他心故。言容有(文)。
無間道中(文)麟云。新云。他心智不斷障故(文)。
作如是言我生已盡(文)麟云。婆沙云。我生已盡者。爲盡何生。謂盡三世生。以顯非總處四蘊盡也。梵行已立者。學梵行已立。非無學梵行立。以無學梵行今始立故。所作已辨者。一切煩惱皆已斷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不受後有者。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言不受後有(文)。
我生等言涉世俗(文)麟云。謂此二智雖是勝義攝。而涉於世俗。猶言我生已盡等故。此則前因涉於後果。謂觀內盡無生力。於出觀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等故。在觀內離空非我。已空非我違出我。問。不作無我行。可然。世俗智中不言不空。何無漏觀中不作空行耶。答。空治我所見。無我治我。雖我見·我所見有殊。而同一我爲體。猶言乘故。前因位中。亦不作空(文)問。我生已盡等相配四諦智耶。婆沙二十九云。我生已盡者。是緣集四行相。梵行已立者。是緣道四行相。所作已辨者。是緣滅四行相。不受後有者。是緣苦二行相。謂苦·非常(文)又云。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一一當言是何智耶。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辨。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文。已上二箇文堯抄引之)。
有是處有是事(文)光云。有是處處。是稱合道理相容受義。有是事。事謂事用(文)惠云。正理論釋二行相。卽是前十六行相無顛倒。名是有處等也(文)麟云。有部通云。本論謂有是處有是事。但爲顯示前八行相義決定故。作如是言別立(文)。
次句答第二問(文)問。第二問問行相。次句云此體唯是慧。只是出體。何云答第二問耶。答。問行相者。此是問行相體也。故答此體唯是慧也。婆沙論。行相體異說在之。委如下。苦諦有四(文。共諦得名如上)光云。問。諦各有四行。何故各一行標名。解云。婆沙七十九云。復次苦相不共。唯有漏法是苦非餘。故名苦諦。非常等三。是共相。三諦皆有空非我相故。復次集相不共。但出有漏法有。招集生死非無漏故。緣·生·因通無漏故。復次滅名不共。唯究竟滅故。靜濫定。妙·離濫道故。復次道名唯顯趣涅槃路故。如濫正理。行通有漏。出通涅槃故(文)(取意)。
待緣故非常(文)光云。待衆緣生故非常。遷流逼迫性故(文)義章云。逼惱名苦。苦法遷流。說爲非常。苦非我所故。名爲空苦。非我體名爲無我(文)惠云。待因緣生法。非常違我見。非我對我見故。如舍。不是人。違我所見故。空如舍中無人也(文)。
集諦有四(文)惠云。相續卽身。由受生不斷。父母等緣成辨也(文)義章云。能生曰因。聚積名集。能有來果故。稱爲有緣。此得報故。說爲緣(文)。
等現理故集(文)。
古(堯)云。一切有漏法爲因。集未來散在法。等現在令生起我約念念生滅。或約一期也(以上)成辨理故緣(文)論云。譬如埿團輪繩水等衆緣和合成辨瓶等(文)。
滅諦有四(文)惠云。滅卽釋滅。五蘊息得無爲也(文)義章云。滅中四者。謂盡止妙出。亦名滅止妙離。盡滅有過故。云盡滅。寂止惱患故。名爲止。捨遠麁礙稱之爲妙。出離纒縛。名出名離(文)。
無衆患故妙(文)有衆患麁。無衆患妙也。尋云。衆患衆災差異如何。光云。無衆患故妙。解脫衆災橫故離(文)准此釋。衆患者。八災患等。衆災者。橫難等苦疫歟。
道諦有四(文)尋云。通行義。云契正理如。意如何。光云。通衆聖行義故道(文)准此釋。智慧通達諸聖行義歟。章云。如法正行名如(文)准此釋。如正理契故名如(爲言)。
此十六行體唯是慧(文)光云。如是行相以慧爲體者。釋第二句。此卽標宗。若爾。慧應至不相應故者。論主難。若此行相唯慧爲體。不通餘心心所。是卽慧應非有行相。若兩慧俱起。可言彼此相有。以慧與慧不相應故。不可說言慧有行相。由此應言至皆名行相者。論主難殺。自爲一解。由此應言。諸心心所取境之時。有影像相類各別故。皆名行相。或於境中實類差別青非黃等。取境類別。皆名行相。可得言有。如婆沙七十九。一說。行相通心心所。一說。行相以一切法爲性。評家。行相以慧爲性(文)。
能行有所緣者(文)光云。能行·所行。體有寬狹。惠是簡釋。名爲行相。能取境故。名能行。爲他所緣故。是所行。所餘心心所能取境故。是能行。爲他緣故。是所行。非簡釋故。不名行相。諸餘有法爲他緣故。名所行。不能取境故。非能行。不能簡釋故。非行相(文)古(堯)云。以現在一念能緣心心所。名能行。除之外過未心心所(幷)他身心心所及自他色不相應等。皆是名所行。
俗智通三性(文)麟云。不簡善惡。但於境決斷。皆名爲智。故通三性(文)。
他心唯依四靜慮(文)光云。正理云。他心智唯依四根本靜慮。不依近分靜慮中間。此智所緣極微細故。謂依彼地道力微劣。不能了達他相續中現在微細心心所法。亦不依無色無加行故(文)古(堯)云。他心智卽五通隨一。然五通必依止觀均等四禪地起故。不依慧多定少未至中間。不依定多慧少無色也(已上)法智依六地(文)光云。正理云。法智通以六地爲依。謂未至·中間·四根本靜慮。不依餘近分。彼唯有漏故。亦不依無色。此緣欲界故(文)。
所餘七地依九地(文)光云。正理云。所餘七智。九地爲依。謂下三無色及前說六地。總說如是。然有差別。謂此所說七種智中。類智決定依九地起。苦·集·滅·道無生智。若法智攝。六地爲依。類智攝者。通依九地起(文)。
他心智依欲色界身(文)光云。正理云。謂他心智。依欲色界。俱可現前。不依無色。彼自無故。不起下地他心智者。此智隨轉色。彼無容起故(文)。
法智唯依欲界身(文)光云。法智但依欲界身起。非依上界。以緣欲界四諦境故。生上二界。不起法智。緣欲四諦。又婆沙云。謂生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彼厭下苦集諦故。不欲重觀。旣不觀下苦·集。亦不觀下滅·道。以滅道智用苦集智爲上首故(已上論文)問。若不欲觀者。如何生色天眼耳等亦緣欲法。解云。事觀起易。得緣欲界。理觀起難故不緣欲(文)古(堯)云。法智唯依身有欲界起之。依身在上界。除通果心外。不緣欲界法故也(已上)。
緣擇滅唯是法(文)麟云。擇滅無爲。但爲法境。非爲身受心也(文)。
八智通四念住(文)尋。道智通身念住如何。麟云。謂八智境通色及心心所等故。通四念住。於中。道智緣無漏色。亦得名身(文)惠云。餘八智通緣五蘊法故。通四念住攝也(文)。
第三明十智相緣(文)惠云。十智相。緣自身。卽約住念智。緣前念智。不約同時。若望他人說。卽同時緣也(文)。
法智能緣九智(文)古(堯)云。法智所緣境。卽四諦境。然俗智有漏故。卽苦集諦攝也。法智除現在一念能緣法智。所餘過未法智。皆成所緣。是道諦攝也。他心智若無漏者。道諦攝。若有漏者。苦集攝也。盡無生智。亦道諦攝也(已上)四諦智又道諦攝也(以上)。
類智能緣九智(文)古(堯)云。類智。緣上界四諦智也。九智有攝上界四諦義邊故。成所緣。准前法智。可知之(已上)尋。法智不緣類智類智不緣法智義如何。麟云。法·類上下境別。不互相緣。如有二人同住一處。一人觀地。一念觀空。不相見面。餘所不遮。若無漏智。皆道法智緣。若俗智。卽苦集法智緣。類智亦然(文)。
道智能緣九智(文)惠云。道智緣九者。道智知道諦無漏法故。不知俗智及有漏他心智也(文)古(堯)道智緣道諦無漏法也。九智皆道諦攝故。成所緣也(已上)。
苦集二智○能緣二智(文)惠云。世俗有漏他心智。通苦集二諦攝故。苦集智緣此二諦時。知二智已(文)。
此四皆緣十智(文)惠云。四皆十者。世俗智。緣無我觀。能緣十智。他心智。知有漏無漏心。故緣十智。盡·無生初起。緣四諦起故。緣十智也(文)。
所緣總有十○標所緣法也(文)正文云。何故不擧第三句耶。應云。初句標所緣。次二句列十所緣(文)。
十智所緣總有十法(文)惠云。一切法卽五位。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爲。色不相應。爲三界不相應法。心心所爲三界相應法。無漏相應。卽大地大善地尋伺。心王不相應。卽道共無表四相得。無爲分二。善及無記。爲十(文)。
俗智緣十(文)惠云。俗智卽作無我觀。觀一切法(文)。
法智緣五(文)麟云。欲界二者。唯取欲界相應·不相應二。不緣色·無色故。道二者。亦相應·不相應。善無爲者。謂擇滅也。簡無記無爲故名善。以虛空非擇滅非諦攝故。智所不緣(文)。
類智緣七(文)麟云。類不緣欲。除欲·二界及無記無爲故七(文)。
苦集六者(文)麟云。此二智唯緣有漏故。但通三界各二。爲六。不緣無漏境。除道二及無爲也(文)。
道智緣二(文)麟云。道智不緣有漏境及無爲故(文)。
他心智○三相應法也(文)麟云。三相應法者。謂他心智。唯緣心心所。不緣不相應及無爲。又不緣無色。故但緣三(文)。
盡無生智(文)麟云。盡·無生智。緣法雖廣。然不緣非諦故。除虛空非擇滅無記無爲也(文)。
初句答第一問下三句答第二問(文)正文云。此分文頗不安。可思(文)光云。上三句答初問。後句答第二問(文)。
俗智自體相應俱有(文)光云。自體。謂俗智自體。相應。謂俗智相應心心所法。俱有。謂俗智同時四相(文)惠云。四相得以隣近故。如眼不自緣扶根四塵也(文)尋。俗智俱有法。可通得四相(云云)光三釋在之。初釋(如上)不攝得(見)第二·第三釋意。攝法俱得(見)極相隣近法故。
境有境別故(文)光云。境是所緣境。有境是能緣智。以境·有境別故。不緣自體。若緣自體。應無差別(文)。
同一所緣故(文)光云。同一所緣故。不緣相應法。譬如衆人同觀初月。不相見面(文)。
極相隣近故(文)麟云。不緣俱有者。謂不緣四相。如眼不見扶根色等。極相隣近故。故一剎那三法。非此智所緣(文)惠云(如上所引)麟記不取得(光初釋)惠釋取得(光後釋)。
唯是聞慧所成慧(文)麟云。簡修所成。論云。修所成慧。地別緣故。若異此者。應頓離染。解云。俗智總緣故。修慧別慧故。非修慧也(文)婆沙第十通三種慧(光引之)理理論云。此通聞思修所成慧(文)。
三慧依地事。婆沙第十三。聞所成依五地。欲界四定。思所成。卽欲界。修所成依六地。謂未至·中間·四定(文)。
異生聖見道○(文)寶云。有三節。一漸增位。二離欲位。三無學位(文)麟云。此卽第一位。一切凡聖皆成俗智。以並未離欲故。不成他心。苦忍初心聖人。雖成無漏慧。而未名智。但成世俗。與異生同。至第二剎那苦法智位。卽加法智及苦智。幷前俗智。及成三智。此法智·苦智。體雖是一。而所望異故。得兩名故(文)。
入見道○定成三智(文)麟云。於見道中。通成六位。第一念位唯世俗。第二位成三智。幷後四位故。成六也。唯此六位。可有智增。餘位並無。如集類智滅類智位。雖各有名。不異前處不增也。又諸忍位。皆無智增。道類智時。是修道攝(文)。
離欲增他心者(文)麟云。離欲增他心者。第二節也。章約總相故。言以成如。論道理。於前諸位。各次第增。謂異生·初聖。先一今二。第二位。先三今四。乃至先七今八。方可盡理。諸位人各通離欲故(文)正文云。論云。如是諸位。已離欲各各增一。謂他心智(云云)故知從異生聖見道初念位乃至修道位。一一可增一他心智也。不可唯約最後位增一爲八。兩記如論。於諸位中。各增他心(已上)。
諸位成所成事。寶云。然異生生無色者。雖離欲染。不成他心。有漏他心生上捨故。聖生上界成他心者。無漏他心智者。生上不捨故。然成二種他心。諸位不同。謂異生位及十五心。唯成有漏他心智。超越那含道類智時。具成二種。得根本地無漏道諦。爲果體故。離欲染。餘修位中。皆具成二。聖生無色便捨世俗(文)。
第六約位辨修(文)光云。正理論云。且應思擇。何謂爲習善有爲令圓滿自在。非染無記者。無勝愛果故。非善無爲者。不在相續故。又無爲無果故(文)。
此之忍智○唯修同類(文)寶云。論何緣見道唯同類修。問也。何故見道唯同類修非修道等論先未曾得至俱決定故。答也。有二義。一先未得此無漏智故。二對治所緣俱決定故。見道八忍。定緣八諦。斷八諦惑。不相交雜。修道不爾。斷修惑時。或緣苦諦乃至道諦。及緣非諦。交恭不定(文)光云。先未曾得此種姓故。今時創得勢力未廣故。修同類不能傍修(文)(次釋如寶)。
於苦集滅三類智時(文)古(堯)云。邊者卽極義歟。前法智。總不緣上界四諦。次類忍。雖緣上界四諦。猶與疑得俱故。無究竟義。今類智位現觀上界諦理究竟。此卽應極義(文)此三類智遍現觀當諦理畢。所作已究竟。故傍得修俗智也。今此俗智。其體雖未來不生。以法前得得修之。此智見道以前未曾得之。三類智後必成就之。不捨之。見道不退故也(已上)。
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文)寶云。出一一諦後邊修故。名現觀邊俗智。出彼後邊觀此諦智。得圓滿故。後邊修法智位時。未圓滿故。故於此位。不能修俗也(文)古(堯)云。一一者。苦·集·滅三諦。後邊者。類智也。法智初見諦。類智見諦終故。云後邊也(已上)。
現觀邊者(文)現觀者。見道名也。現觀見四諦理故。云現觀(已上)。
謂世俗智於無始(文)光云。以世俗智從無始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三現觀邊亦得知苦斷集證滅。同爲一事。又此俗智。從無始來。不斷非想。今斷非想。俗智欣慶。起得隨喜(文)。
有事現觀故(文)麟云。事現觀者。謂同知苦斷集事業是同。卽三現觀中事現觀也(文)答俗智於道中(文)寶云。有二釋。一據曾不曾釋。無始已來曾知苦斷集證滅。以世俗智知斷證故。由此三諦邊修彼俗智。無始已來不曾修無漏道。由此不能修彼俗智。二必無於道諦事現觀故。事現觀者。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容一有情。遍知苦盡。遍斷集盡。遍證滅盡。而道必無有遍修者。由此於道諦邊。不能修彼世俗智(文)尋。一有情。於見道未斷集盡。未證一切滅。如何。寶云。謂一有情。於見道位。知一切苦。未斷一切集。未證一切滅。而於無學必斷證故。道卽不爾。非唯見道位不修一切道。至無學位。亦不能修。以三乘六種姓其道各別不互修故(文)。
佛亦於道○俱不盡(文)麟云。擧勝況劣。佛尚不盡。況餘人哉。以佛不修聲聞等道故。非起得得。故得修不盡。非盡現前。故習修不盡(文)問。雖三乘六性道品各別。自乘一種姓自分道品。遍修之。例如一有情。於見道位。斷自分集盡。不斷餘人煩惱。如何。答。集諦。見·修二惑雖三乘六性不同。惑品分齊同。殘分無之。一切惑品悉盡。滅諦理。一切擇滅無爲之理同證盡。智差別法。三乘六性道品各別也。修一切道品盡義無之。故無遍名(爲言)於一切時無容起故(文)寶云。婆沙三十六云。問。若爾。何故不現在前。答。此智與見道現行相違故。過見道位無容起故。設見道位中見道須臾不現前者。此智便起。以見道無剎那斷義。是故此智無容現前。問。若不現前。云何可說依此隨信隨法行身(文)。
修世俗智唯自下地(文)光云。婆沙第四云。問。何故六地見道。上能修下。下不修上。答。上地法勝現在前時。卽能修下。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能修上。如劣朝勝非勝朝劣。此亦如是(文)又云。婆沙一百六十八云。見道依下必不修上。以是初得道故。無漏依上必修下地。以自在不繫故(文)。
苦集遍修四念住攝(文)麟云。謂苦集通身·受·心·法四境故。通四念住。滅唯法境。故唯法念。道諦不修故不論也(文)。
隨於何諦現觀邊修(文)寶云。正理云。謂若苦諦現觀邊修。卽以緣苦四種行相。若欲界繫。緣欲界苦。色界繫者。緣上苦諦。集諦·滅諦邊修者。皆准此苦諦。謂若欲界繫。緣欲界集·滅。若色界繫。緣上二界集·滅(文)。
唯加行得(文)寶云。唯加行得。卽以見道加行得故。欲界攝者。是思所成。色界攝者。是修所成。非聞所成。彼微劣故(文)。
修道初剎那者(文)麟云。且修有二種。一行修。二得修。行謂現行。得謂起得。修修道初念。行修二智。謂道及類。此體是一。而不二也。次第起越皆同此。二得修六七不同。今章中。唯約得修。不說行修。以依釋頌故。唯論具明二種。諸道皆然(文)。
已離欲者七(文)麟云。正理云。先已離欲入聖道者。何緣見道不修他心智。以他心智遊觀位德。依容預道方有修義。見道位中。爲觀諦理。加行極速疾故。不能修。無間道中。義亦同此。今第十六道類智時。容預位故。故修此智。非無學故。不修盡·無生。不修世俗。如上已說。又此治非想。俗智不能治非想故。無同治義。故不修也。雖三諦邊是有頂治。修俗智者別緣故。修此無別緣故。不修也(文)。
斷八地無間者(文)寶云。後向之中斷有三例。一斷欲界惑。二斷上七地。三斷非想。就三例中。斷一一惑。復有四道。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此等諸位。行·得二修。有同異。然同類者。於一處明。由此前後。取有差別(文)本頌明得·修故。今疏不明行修。論長行二修明也。尋。行修差別如何。寶云。斷欲修斷。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此斷欲界惑故。不用四類智及他心。卽是總有六智。謂四諦智·法智·俗智。第九解脫道行修亦同六智。斷上七地用類智故。四類智也。滅道法智能斷上故。兼二法智。非有頂故。兼俗智也(文)又云。明欲等行修。文中有四。斷欲修斷第九解脫。第一例也(俗智·四法智)斷上七地諸解脫道。第二例也(四類智·俗智·滅道法智)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斷上八地諸加行道。第三例也(俗智·四法類智)斷上七地有頂八品諸勝進道。第四例也(俗智·四法類智·他心智。已上)尋。得修差別如何。麟云。此中總有三例。一斷八地無間道。二有欲餘道。三有頂八解脫。此之三類。雖修智不同。而七支數等故。頌同處明。但言八地無間者。以有頂不修世俗此八無間修世俗故。故別名之。由世治智不治有頂故。治下地故。故不同(文)。
斷有頂○除第九也(文)麟云。謂第九解脫。是無學道故。非此所明(文)。
若無間道及有欲餘道(文)麟云。若無間道及有欲餘道修七智者。此通漏·無漏故。修法智·類智·四諦智·及世俗智。無間道及有欲道故。所修他心非無學故。不修盡·無生。然法·類互修者。由因力相資故修。謂互爲同類因故(文)除世俗智加他心智(文)麟云。有頂治故除世俗。解脫道故加他心。故亦成七(文)。
上無間者(文)麟云。無間道故。不修他心。有頂治故。不修世俗。故但修六(文)。
言餘道者謂斷欲界第九解脫道(文)麟云。斷欲第九解脫道者。已離欲故。得他心(文)尋。餘道類有幾例(云云)麟云。此中總有四例。同修八智。一斷欲第九解脫及勝進。二斷上七地解脫及勝進。三上八地加行。四斷有頂八品勝進道。然章門。是有學故。皆除盡·無生。極至出八(文)。
又斷有頂前八品惑(文)麟云。除第九。同前八解脫。然八解脫初離繫故。無世俗智。此通世俗故。別明之(文)加世俗智及他心(文)麟云。非有頂治故。有世俗。非無間道故。加他心(文)。
或九或十(文)麟云。並約得修說。若論行修。二種皆唯修四。謂苦集類及盡無生隨一。以彼初心唯緣有頂四蘊故(文)尋云。無學初心。如何修世俗智(云云)麟云。世俗智。於彼無能。而無學位。衆德具足。如王登位一切萬國皆來朝賀。故世俗智起得來朝(文)。
第四約餘位辨修(文)寶云明練根等餘位修也(文)對學無學斷惑道。指練根等道。名餘位也。
有學練根○修六(文)二十五卷云。練根無學位。九無間·九解脫久習故。學一(文)麟云。有學練根諸無間道未來修六者。以五種性非一故。言諸。然實性但一無間。不得言諸。是有學故。除盡·無生無間道故。不修他心。有學練根。一無間道。正斷見惑所引無知。似見道中道類忍時斷非想惑。不修俗智(文)寶云。似見道故。無俗智(文)光云。學練根。未來修六。四諦·法·類。似見道中八無間道。不別標故。或似見道斷非想地四無間道。彼地見惑非俗斷故。或似見道斷非想地道諦所斷一無間。故以學練根如得初果一無間故。雖三解異。皆不修俗(文)尋。行修如何。光云。學位練根前五種姓諸無間道。以斷障根無知。正是見惑所引發故。如斷見惑四法·四類智。隨應現修(文)。
無學練根○修七(文)麟云。如治有頂故。不修世俗。謂無學練根九無間道。斷修惑所引障。如斷有頂染。謂諸練根皆如得果故。是鈍根故。除無生智(文)。
餘學六七八者(文)尋。六·七·八言。如何相配解脫·加行·勝進三類(云云)答。六·七者。解脫道未離欲(六)已離欲(七)七·八者。亘加行·勝進未離欲(七)已離欲(八)故頌七言兩度用之。或六者。解脫道未離欲(六)七者。加行道未離(七)八者。勝進道已離欲(八。已上)解脫道已離欲(七)加行道已離欲(八)勝進道未離欲(七)准例顯之(已上)餘學餘言。對練根無間道。置餘一字。含解脫·加行·勝進道也。總標餘位者。指總練根無間道等也。通局可思之。尋。解脫道位。何不修俗智耶。光云。問。如見道中三現觀邊三解脫道亦修俗智。練根解脫。何故不修。解云。見道解脫。總有七種。三雖修俗。四不能修。隨多分似故。不修俗(文。初釋)有餘師意修世俗(見)。
解脫道行修事。光云。學位練根前五種性諸解脫道。四法智·四類智。隨應現修(文)。
若加行道(文)寶云。未離·離欲兩位。未來加世俗智。見道加行有世俗智故。故修七·八(文)加行道行修事。光云。學位練根前五種姓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文)。
諸勝進道(文)光云。容預道故。非斷障故。容可行修得修他心(文)。
約餘道應八九一切也(文)光云。無學練根前五種姓中。各前八解脫·四類·二法。隨應現修。未來修八。四諦·法·類·他心·及盡。非通解脫故。他心無現修。非斷障故。他心有得修。前八解脫。未是息求。猶是見故。盡非現修。種類相屬故。得修盡智。此釋應八(文)。
退法等五(文)麟云。無學是解脫。必有他心。猶鈍根故。除無生智。不修世俗者。如有頂治故(文)又云。六種性中。除不動性。彼是利根故。練根門咸皆不說(文)。
於退法等四(文)光云。就前五種姓中。前四種性。各第九解脫·苦集類·盡。隨應現修。如斷有頂第九解脫。得應果時。初起盡智。未來修九。除無生智。釋應九(文)。
加世俗智(文)寶云。加世俗智同得應果故(文)。
於第五堪達(文)光云。第五種姓。第九解脫道·苦集類·盡。隨應現修。未來修十。加無生智。此釋應一切(文)麟云。加無生智。由此前八解脫五種性。同無無生故。一處明第九解脫。前四種姓。未得無生。第五種姓得無生故。所以別說(文)。
又無學練根○修九(文)。
光云。重釋應九。無學練根前五種姓。諸加行道。現修如學。俗·四·法·類。隨應現修。加行道非容預故。他心非現修。未息求故。盡智非現修。未来修九。謂除無生(文)。
若勝進道(文)光云。重釋應一切。無學練根諸勝進道。於無學位。第二念已後。並是勝進道。隨其所應。無生智可得現修。容預道故。他心亦得現修(文)。
此明雜修無間道(文)寶云。明學位雜修。無間道無漏·有漏二念心故。行修兼俗。解脫道中。唯無漏一念心故。行修唯四·法·類。加行增俗者。加行心中。多無漏心。相間雜故。諸勝進道又加他心者。先得他心容現起故。未來唯八。是有學故。依根本故(文)。
有學雜修○及修五通(文)麟云。有學雜修者。雜修靜慮也。及五通者。於六通中。除漏盡。修七智者。通漏·無漏故。兼世俗智。無間道故。無他心。有學位故。無盡·無生(文)。
餘道○修八者(文)麟云。非無間故。加他心。旣言雜修及五通故。明已離欲。不須簡之。以除盡·無生。以未得故(文)寶云。五通無間道非理觀故。現修俗智。互相引故。未來修七。除他心·盡·無生也。五解脫道。二是無記。不名修也。宿住·神境二解脫道。五加行道。皆非理觀故。唯在俗。他心解脫道無漏故。法·類·道·俗·及他心。隨應現起。一切勝進如他心智。更加苦集滅。隨應現修。故言幷也。學修通中。除五無間。自餘未來。皆修八智。除盡·無生。以未得故(文)。
應謂無學(文)行修事。光云。釋餘道應。九或一切。無學雜修諸解脫道。唯四·法·類。隨應現修。修無漏故。現不修俗。非他心通解脫道故。非現修他心。此解脫道。是見非息求故。盡·無生智非現修。若加行道。於所六上。又增世俗。隨應現修。俗非加行故。得現修。非容預故。他心非現修。加行是見非息求故。盡·無生智。非是現修。此上二道。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鈍者。九智隨應現修。未來亦九。利者。十智隨應現修。未來亦十(文)如理思之(文)論云。聖起所餘四無量等修所成攝有漏德時。現在皆修一世俗智。有學未來。未離欲七。已離欲八。無學未來。鈍九。利十(文)又云。若起所餘無漏功德靜慮攝者。四法類智。隨應現修。無色攝者。唯四類智。隨應現修。未來所修。同前有漏(文)。
已離欲加他心智(文)麟云。若斷欲第九解脫。得初定他心。乃至離第三禪染。得第四定他心。若離第四定染。不得他心故。異生依四靜慮。卽具二智。自餘諸位。唯修世俗。又論云。順決釋分。必不修他心。以是見道近眷屬故(文)。
諸道謂世俗及無漏道(文)光云。諸有漏道及無漏道(文)寶云。諸道者。謂有漏無漏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文)。
此有兩類(文)今疏光釋。光云。修有漏法。總有二類。一依此地現起之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二。得此地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故。顯宗三十六云。諸道依此地。及得此地時。能修未來。此地有漏。謂依此地。世俗聖道現在前時。未來唯修此地有漏。以有漏法繫地堅牢難修餘故。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亦修未來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文)惠云。依此地者。如初定近分。離欲界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能修初定近分有漏功德。得此者。卽離下染第九解脫道。得根本定。修此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文)尋。修有漏。何無爲離此耶。光云。問。修有漏中。何故不言。爲離此地時。修此地有漏。解云。用有漏道及無漏道。離染之時。修諸有漏。不異依此地及得此地時修此地有漏。依下地道。漸離上染。復不能修上地有漏。不同修無漏。故不別說(文)。
此有三類(文)光云。修無漏中。總有三類。一爲離此地時。能修此地及下無漏。望離染地。言修此地下地。不望依地。若望依地。亦名修上。二得此地時。能修此地及下無漏。三依此地中。諸道現起。能修此地及下無漏故(文)麟云。一爲離此者。謂聖人隨依何地離此地染時。修所離地及下地無漏。卽如依初定離二定染等時。得第二定及下無漏。二得此等者。聖人隨依何得二·三定等。卽修二·三定等及下無漏。三起此者。謂聖人現起二·三定等聖道之時。卽修二·三等定及下無漏(文)惠云。謂離此者。卽依初定離三定染。卽能修三定下無漏。得此者。謂離下染得上地也(文)。
皆修○下地無漏(文)麟云。正理論云。於上染同能治道故。故得修下。婆沙又云。無漏依上必修下。以自在不繫故。問。何故無漏不修上。答。前之二類未得上地故。不能修。第三類中。雖容已離上染。不決定故。故不說。修惑依漸次得地。不言修上。或於上地不自在故。不修上地也(文)。
論云爲離此言通二四道(文)麟云。謂約能治。道二三道。非所治道也。以離此言。局修無漏故(文)爲離此言。能治道。亘漏·無漏。所修局無漏也。
唯初盡智○遍修九地(文)寶云。正理論云。唯初盡智現在前時。力能遍修九地有漏意地所攝聞·思所成不淨觀等無量勝功德。謂隨何地盡智現前。通修未來自·上·下地。何緣唯此初盡智時。力能兼修諸有漏德。創能殄滅無始時來一切善根煩惱怨故。如有摧伏國所共怨。一切俱來慶頼稱善。又煩惱縛斷無餘故。如能縛斷所縛氣通(文)。
以彼自心(文)光云。彼自心殺惑怨已。今登王位。一切善法起得來朝。譬如大王登祚之日。西國風俗。以水灑頂。是故經言。灌頂大王。一切境土皆來朝。貢隨方所尚種種珍奇(文)麟云(上出喩)心王亦爾。初證極果。善得來朝(文)。
若生上地如不修下(文)光云。如生初定得阿羅漢。不修欲界諸有漏善。乃至生有頂得阿羅漢。不修下八地諸有漏善。以身生上定不成下有漏善故。所以生上不能修下(文)又云。初盡智言。顯離有頂第九解脫道。及前五種姓練根時位第九解脫道。皆捨前道創得果故。並能通修九地有得(文)若法先時曾得(文)論云。若先時未得今得用功德者。方是所修。若法先時曾得棄捨。今雖還得。而非所修。非設劬勞而證得故。若先未得用功現前。能未來。勢力勝故。曾得而起。不修未來。非多功起勢力劣故(文)寶云。論諸所言修至而證得故。名修·不名修法異。論若先未得至勢力劣故。明能修·不能修法異(文)惠云。若法先曾得今再得。不名修。如退上界果作下。名得不名修。彼却得上果。名得亦名修。彼雖曾得。以勝進故。若現若未。創得此法。此法上得初念。名得。如聞思現在。但能自修不能修過未。修惠現在。能修三惠。亦能修三世也(文)。
得習二修依有爲善(文)光云。婆沙百六云。如契經說。善有爲法。應修非餘。所以者何。若諸智者。爲愛果故。精勤修習。令漸增長。說名爲修。善有爲法。能得愛果。謂得世間可愛異熟·增上果故。亦得出世離繫果故。諸有智者。精勤修習。從下至中。從中至上。令速獲得所求愛果。染無記法及善無爲。無如此用。故不名修(已上文論文。文)。
治遣二種依有漏法(文)光云。此有漏法。望對治道生邊。有能治故。名對治修。對治卽是四種對治○若望離縛義邊。除遣惑縛。名除遣修(文)麟云。唯有漏法可加二修。無漏無過不可治遣故。有漏法通具四種。若無漏法。但行·得二修也(文)。
加防護修及觀察修(文)論云。如契經說。云何修根。謂於六根善防善護。乃至廣說。又契經說。云何修身。謂於自身觀髮毛爪。乃至廣說(文)。
卽治遣修攝(文)光云。正義通經。迦濕彌羅國諸論師云。所言防護·觀察二修。應知。卽是前四修中。對治·除遣二修所攝。於根及身。若望能防護·能現察義邊。名對治修。若望所防·所觀遣惑義邊。名除遣修(文)。
永正六年(己巳)潤八月二日抄之畢。今日時正初日。於如意輪說持齋非法沙汰之。而客殿大鼠出來卽㹨合取了。不便不便。善惡相雜。大法師英憲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七(頌疏論本第二十七)
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德(文)十力等者。隨應以十智爲體故。是智所成法也。德者功德也。修功所得德。則十力四無畏等也(爲言)。
且初成佛盡智位(文)初言顯初盡智位也。釋曰佛十力四無畏等(文)釋曰至及大悲。列十八數。如是合名十八不共法者。結數。餘聖所無下。釋不共名。可見之。十八不共法者。大乘專所說佛功德也。准可思之。義章云。十八不共。如大品說。如來功德不與他同。名不共法。通而論之。一切功德悉各各不共。故地持中。說百四十不共之法。今據一門且論十八(文)。
餘聖所無故名不共(文)堯抄。尋云。十力等功德。二乘分有之。何今云餘聖所無耶。答。餘聖雖有之。佛十力等功德。超過餘聖殊勝故。云不共也。難云。若爾。佛一切功德悉超過餘聖。何限十八立不共稱耶。答。於佛一切功德。若據類同義者。一切德可有餘聖共同義。若據超過義者。一切德皆應不共。然限十八立不共名者。依超過義殊顯故。立不共名。無諍願智等。雖有超過義。其義不顯故。就類同義門。爲共功德也。
第二依名別釋(文)依十力四無畏等名別。各別釋之(爲言)。
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文)此於佛明色心二力也。心力者。於內心智惠。顯力義也。身力者。佛生身色力。則支節力也。寶云。一明智力。二明身力(文)。
初六句出體(云云)光云。初六句出體。次兩句依地。次一句處依身。後一句釋力義(文)今疏次一句依身(云云)可有處言歟。頌云贍部故。
力處非處十者總標也(文)正文云。雖力一字是總標。處非處下是別釋也。何總指一句。名總標耶。雖於處非處中折出餘九力。而今約爲十釋故。猶非總標(已上)。
一處非處智力(文)於此力種種義門在之。一出體。疏云。以十智爲體(云云)光云。以佛十智隨應皆知處非處故(云云)二釋名。疏云。處謂合道理義也等(云云)三配立。正理論云。於一處非處力中。恐略難悟。折出餘九力。以餘皆有此力義故。謂如實知惡行能感可愛異熟。妙行能感非愛異熟。必無是處。與此相違。定有是處(云云)四處非處別說。惠云。問。處智卽知非處。何故別說非處。答。遮無因外道說處。遮惡因外道說非處也(云云)。
佛智能知處非處故(云云)惠云。處非處是所知境。佛智能知名處非處之智力。依主釋也(云云)。
業八除滅道者(文)光云。頌但言業。影顯異熟(云云)第二力又有種種門。一出體門。疏云。以八智爲體。除滅道二智也(云云)光云。此業異熟。若遠相望。說業爲因。異熟是果。若細分別。剎那前後自類相望。皆有因果。並通苦集。故十智中八智爲性(云云)二釋名。疏云。知是類業感如是異熟(云云)三異名。光云。或說名爲自業智力。謂善分別如是類果是自所造業力所招。非妻子等所能與奪。如是類業必招自果。不可貿易。無罣礙智名自業智力(文)又云。婆沙三十名業法集智力。業是因。法是果。集通因果。業是能集。法是所集。與此俱舍。名異義同(云云)。
定謂第三(文)光云。靜慮謂四靜慮。解脫謂八解脫。等持謂三三摩地。等至謂八等至。此等並是定之異名。智能如實知靜慮等。名靜慮等智力(云云)寶云。正理論云。謂如實知諸靜慮等自性名。得方便·攝持·味·淨·無漏·順退·住·進·決擇分等。無罣礙智。名靜慮等智力(云云)遁云。解脫者。以解脫是定果故。亦定力攝(云云)八解脫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滅受想定解脫。三三摩地者。空·無想·無願。八等至者。四禪·四無色。
根謂(文)光云。知信等根上下差別。名根上下智力。故顯宗云。若如實知諸有情類能達勝德根品差別無罣礙智。名根上下智力。雖有中根。而待勝劣。是劣勝攝。故不別顯(云云)惠云。問。斷善人無信等。佛應不知。答。過去有信等。或自意根有上下等。或知無信等五根(云云)光云。斷善根者。總相續中。亦有去來信等善法。或自意等(云云)義章云。言根力者。信·進·念等。宿習今成。能生於後。故名爲根。知根大小利鈍等別。名爲根力。此力非直知於善根。亦知不善·無記根等(云云)。
解謂第五(文)光云。知有情類種種勝解意樂差別。名種種勝解智力。勝解卽是心所法也。故顯宗云。若如實知諸有情類意樂差別無罣礙智。名種種勝解智力。意樂勝解名差別故(云云)。
界謂第六(文)惠云。性謂種性。卽三乘六性等(文)界者界別。卽性別也。第一卷疏云。有說。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界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此師解意。族謂族類。謂十八界法各別也。如崔蘆等性各各不同(云云)義章云。不改名之爲性。界是界別。三乘性別故復名界(云云)光云。如上所明。四力所緣定·根·解·界。皆通苦·集·道諦所攝故。此四力皆九智性。不緣無爲。故除滅智(云云)。
遍趣謂第七(文)光云。一切諸行隨其所應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於一切遍趣行中。皆如實知。名遍趣行智力(云云)惠云。所趣卽三乘涅槃(云云)尋。一切行者亘善惡歟。寶云。正理論云。謂如實知生死因果。及知盡道。無罣礙智。名遍趣行智力。此意顯佛能如實知趣生死行種趣涅槃行。有三乘別趣。一一中復有多種。依總說一遍趣行名(云云)問。知生死因果知盡道。初力ト如何異耶。義章云。問。初力已知業果。何須此力成實。釋言。初力總知。此力別知。知如是因受如是果。知如是果酬如是因(云云)。
第八宿住隨念智力(文)光云。知昔過去宿住曾事。故名宿住隨念智力。以念強故。此中別標。隨更事念故名隨念(文)又云。顯宗云。謂如實知自他過去宿住差別。無罣礙智。名第八力(文)。
第九死生智力(文)光云。於未來世。死此生彼。名爲死生。智如實知。名死生智(云云)義章云。天眼力者。經中亦名生死智力(文)。
第十漏盡智力(文)惠云。漏盡力知自。亦知他漏盡事也(云云)堯云。漏盡者。謂擇滅涅槃理。緣此漏盡智。爲漏盡智力也。此漏盡通三乘所證擇滅也(已上)。
若漏盡身中所得智故(云云)堯云。漏盡身者佛身。總漏盡身言。廣雖通三乘無學。今漏盡智力是不共德故。唯限佛身論之也。佛身所得智廣故。十智爲體也(已上)問。於六通中。三通爲力。餘通不立力耶。惠云。後之三力在二乘身名通名明。在佛身勝名力。餘神境·天耳設在佛身。無勝用不名力。且如天眼通見五趣善惡。由此引殊勝智出。亦正了知能感彼業。名生死智力。不別說他心智力者。以前根上智力能智根亦知心心所也(云云)。
宿住死生二力依四靜慮(文)自下義門分別一依地門(遁意)下釋五依四靜慮頌云。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等地觀增止減故亦無通(文)。
餘八智通依十一地(文)正文云。可云所餘八力歟。非重過(已上)遁云。不要在定地起。通欲界餘地可知(云云)光云。第八○第九○五通性故。依四本定。餘八通依十一地。俗智寬故(文)。
贍部界佛身者(文)明處依身也。二依身門(遁意)。
智於境中知無礙名之爲力(文)寶云。言無礙者。無無智障礙屈伏佛智令不知故。名爲力也(云云)堯云。佛知極遠時及極遠處境分明故。云於境無礙。餘聖不知極遠時及極遠處境故。非於境無礙也(已上)。
餘聖不然故不名力(文)舍利子不知八萬劫外事。求度人·鴿鳥二種因緣。光·寶出。
佛生身力等那羅延(文)光云。論主評取法救所說(云云)寶云。有三說不同。一云。佛力等那羅延力。二云。支節等那羅延力。三云。身力無邊。若不餘者。卽應不能持無邊心力(云云)堯云。今論意。以法救說爲正歟。頌皆然言含第三說歟(已上)私云。頌述兩說(見)。
此云人種神(文)惠云。人種者。先是人。後作神。或父母隨一是人。一是非人也(云云)遁云。人種神者。准七百歲云。那羅翻爲人。延那翻爲生本。謂人生本卽大梵王是也。外道謂一切人皆從梵王生故。故曰也(云云)。
輪王似相鉤(云云)光云。准婆沙三十。支節相鉤是銅輪王。若據金輪。骨節連鎖(云云)惠云。輪王取銅銀輪王。若金輪王。與獨覺無別(云云)。
象等七力十十倍增(文)論有兩說。一說如今疏。一說云。有說。前六十十倍增。敵那羅延半身之力。此力一倍成那羅延(云云)寶云。正理論云。有餘師說。此量如千藹羅伐拏大象王力。此象王力。其量云何。三十三天將遊戲苑。象王如已。化作諸頭種種莊嚴。往天宮所。諸天眷屬數有多千。乘已騰空。如持樺葉。速至戲苑。隨意觀娛。天大象王力勢如是。此力千倍等那羅延力(已上論文)。
謂所觸中大種差別(云云)遁云。所觸簡能觸。能觸是身故。謂大種勝名爲身力。異餘大種故名差別(云云)光云。此中兩說。一說。力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若大種勝卽名爲力。異餘大種故名差別。有說。力是所造觸。離七外別有力觸。此非正義。又婆沙三十辨身力身劣中。總有五說。一說。四大無偏增。強勝名身力。羸弱名身劣。第二說。地增名身力。水增名身劣。此說大種增。第三說。重增名身力。輕增名身劣。第四說。離七所造觸外別有所造觸。名身力身劣。第五評曰。應作是說。卽四大種及所造觸。俱是身力劣自性。謂若調和俱名身力。若不調和俱名身劣。正理意同婆沙。俱舍初說當婆沙初說。第二說當婆沙第四說。俱舍旣無評家。卽以婆沙第五評家爲正。又解。俱舍非以婆沙評家爲量。若作是解。以初師爲正。又解。俱舍言力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者。是經部義。彼宗觸中大種是實。餘是假。依大種立故。今說力是大種差別。論主意朋經部。故叙彼宗。此解似勝(文)明眼抄。問。三釋中以何爲正耶。答。光云○此解似勝(云云)尋云。此解似勝(云云)云爾意如何。答。若言正者專功也。直言勝者稍緩也。言似勝有轉緩也(已上)。
第四明四無畏(文)無畏者。無怖畏云無畏。如下。
一正等覺(文)義章云。正者是理。理無偏邪。故名爲正。此擧境也。於理窮解。故曰遍知。稱理而知。故云等覺。等猶遍也。覺猶知也(云云)遁云。言正等覺者。佛於諸法等皆覺知。無有不知。名正等覺(文)。
猶如初力(文)惠云。無畏智爲體者。由有智不怖懼他故(文)堯云。初力者。十力中初處非處智力。此智力知諸法是非。卽是正等覺義也。故云猶如初力。遍緣一切法。十智爲體。理實知所成德故。雖不應言體卽智。從因以知爲體云也。後三無畏以智爲體。可准之(已上)。
如第十力(云云)如漏盡力。堯云除滅·道二智。此二智不緣業果。有漏業果能障聖道故。云障法也(已上)。
如第二力。遁云。謂障法是苦集。如前第二業異熟力(云云)。
如第七力(文)遁云。謂如遍趣力。前中通取生死及趣涅槃。此中唯取趣涅槃行。通漏·無漏道。皆能趣涅槃故。或約能趣。卽九智爲體。若兼所取。卽通十智(云云)。
謂佛自言(云云)婆沙論三十一所引契經文也(寶等可見之)。
若有世間沙門(文)惠云。沙門卽四沙門。梵志出家外道。天魔卽六欲天主。梵等卽梵衆等天也(文)堯云。沙門者。提婆達多·數論·勝論等外道沙門。是卽出家形人也。梵志者。尊重外教不崇重佛教。淨行優婆塞歟。天魔者第六天魔王歟。梵等梵天等歟。私云。堯圓抄意。沙門者取外道沙門。相叶世間沙門言歟。惠暉意。四沙門者。佛教四沙門果人歟。或行道沙門等歟。擧問難人故。不限世間人。擧出世內教聖人云意歟。
依法言難(文)惠云。依法者。依佛正覺法言難(文)又云。正理等覺難者。世尊正覺。一切皆知。比丘造罪。佛旣自知。何要問彼。又佛在室內問阿難。外有雨等。通云。爲令餘事審諦。世尊大智尚問。況餘人不問乎(文)。
正見無畏(文)光·寶所引正見無由(云云)遁云。言正見無由者。雖被外難。心生正見。無有因屈伏而生畏懼也。由謂因力。故大般若云。正見無因(云云)惠·遁所條正見無由(見)然者。今疏異本不同有之歟。
佛於漏未盡(文)遁云。外難云。如何罵調達(嗔也)慰語羅云(貪也)旣有貪嗔。云何漏盡。佛爲通釋者言。調達剛強故呵罵之。羅云調順故須耎語。此皆示一相也(文)。
外難言染非能障(云云)遁云。難云。染非爲障者(染謂煩惱等必障聖道也)外難云。如初二果。許有自妻。故知染法不障聖道。佛爲通釋者言。聖道有二。一謂聖道。二離欲道。於自妻非梵行者。但障離欲道(通障漏無漏也)不障聖道也。若邪行者。俱障二道(云云)。
若外難言道非出苦(文)遁云。外設難言。加留陀夷誤之糞壤。央掘王火梵燒。此旣得道。何爲被苦。佛爲通釋者言。加留示現。爲化衆生。央掘亦然(文)惠云。說出苦道者。如蓮花色尼。何故被打眼精出。舍利子消渴病。羅云乞食不得等。通云。由有苦依。是過去業。未來必不受也。或云。是示現受苦。令諸有情起出離心故也(文)尋。初無畏初力。第二無畏第十力。第三無畏第二力。第四無畏第七力。若爾者何異耶。惠云。無畏與力別者。力降天魔。無畏破外道。體與力同。與不屈伏爲因。名無畏也(文)堯抄所引可考之。婆沙三十一云。問。若十力攝四無畏。四無畏攝十力者。與無畏何差別○復次不可屈伏是力。不怯懼弱是無畏○復次自利是力。利他是無畏。復次自攝受是力。攝受他是無畏○復次通途義是力。通達文是無畏○復次法義無礙解力。詞辨無礙無畏(文)尋。四無畏十力相攝如何。光云。婆沙三十一云。如是所說十力四無畏。一一力攝四無畏。一一無畏攝十力。故則有四十力四十無畏。然前說初無畏卽初力。第二無畏卽第十力。第三無畏卽第二力。第四無畏卽第七力者。依相顯說。理實世尊成就四十力四十無畏。依根本說。但言成就十力四無畏(文)此意。今論依相顯說。理實如婆沙也。
三念住者以念惠爲體(文)二十三卷疏云。惠名念住者。謂由念力令惠住境。或由惠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文)尋。四念住與三念住同異如何。正理論云。如前說四。今復說三。可總說言。念住有七。今三攝在前四中故。謂在緣外法念住攝(文)尋云。聲聞亦能具三念住。如何唯佛名不共法耶。光云。唯佛於此弟子歡戚。不但惑除。幷習亦斷。故名不共。聲聞猶有歡戚習故。或諸一切出家弟子。皆隨屬佛。有順有違。及有順違。應甚歡戚。佛能不起。可謂希奇。非屬諸聲聞。不起歡戚。非奇特故。諸聲聞等雖有弟子。但相依住。非眞隨屬。若眞隨屬唯佛大師。故唯在佛得不共名(文)惠云。諸大聲聞雖有三念住。一以非斷習故。二以非奇特故不立(云云)惠云。問。佛說法時。衆生不敬。應無三念住。卽世尊說法應失根器。答。世尊說法欲令人解。人若不解。卽天解之。人不解故。念住有三。天得解故。無不應根器失(文)。
第四明大悲(文)尋。慈·悲·喜·捨四種中。何故唯說大悲。不說大慈等耶。答。婆沙第八十三云。問。世尊何以故但說大悲。不說大慈·大喜·大捨。答。皆應說大。以佛身中一切功德皆是大故。爲欲饒益無量有情心所起故。爲欲拔濟無量有情心所起故。爲欲哀愍無量有情心所起故。於諸有情善心平等相續轉故。然於此中不應爲同。所以者何。若悲自性卽是大悲。可爲此問。然悲·大悲自性各別。故不應同。一切諸經中亦有處說大悲大喜及大捨(云云。已上堯抄)。
釋曰(文)寶云。此文中有三。一出體。二釋名。三明與悲別(文)可准之。
俗智爲體(文)光云。如來大悲俗智爲性。若異此俗智者。則不能緣一切有情。亦不能作三苦行相(云云)寶云。以普緣一切有情故。非無漏智。是俗智也(文)。
一資糧大(文)遁云。謂三無數劫修福智。爲菩提資糧故(文)。
二行相大(文)簡悲唯作苦苦行相。作三苦行相。云行相大歟。
四平等大(文)不簡親疎怨敵。普利故云平等大矣。
悲依二乘身(文)堯抄。問。最後身菩薩離欲界時可得悲。何不論耶。答。佛與二乘相對判之故。不擧之歟(已上)。
悲唯希望救濟(文)堯抄。二乘隨分雖救濟有情。非如如來大悲故。如此云歟(已上)私云。諸佛大悲曆事攝化有情故。救齊事成。二乘欲令拔苦與樂。希求心曆事。攝化有情事不成。故云希望救濟歟。
悲哀愍不平等(文)遁云。唯苦苦中拔苦與樂故(文)光云。大悲於一切有情平等拔苦。悲不平等。但拔欲界有情苦故(文)。
釋曰(文)。
此一段為二 (光科如此,實科異此)
一初釋頌二
初明三等
二約壽下明差別(文有五可知)
二義便明圓德二
初明三德三
初標
二列數(各有四種)
後總結(總說如來圓德下)
二明利益(請有智者下)
二由法身(文)遁云。皆具五分法身故(文)。
三由利他(文)堯云。應度衆生一人不殘化導。諸佛皆等究竟。化度衆生其數雖必不同。化盡有緣衆生皆等也(已上)神泰云。如毘婆尸佛壽八萬歲。釋迦如來壽唯百歲(文)。
佛壽有長短(文)遁云。如釋迦壽百歲。彌勒壽八萬歲(文)。
言種別者(文)遁云。本支名種。末支名姓。種猶是總。姓乃是別。一種之中有多姓故。如佛是剎帝利種姓。喬答摩卽剎帝利中之一姓也(文)。
佛有生剎帝利種(文)西域記二云。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羅門。淨行也。守道居貞。潔白其操。二曰。剎帝利。王種也(舊曰剎利略也)奕世君臨。仁恕爲志。三曰。吠奢(舊曰毘奢訛也)商賈也。貿遷有無。逐利遠近。四曰。戍陀羅(舊曰首陀訛也)豐人也。肆力疇壟。勒身稼穡。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文)釋迦剎帝種因緣。光等繁故略之。
佛有姓喬答摩(文)光云。喬答摩是剎帝利中之一姓也。喬中所出名喬答摩也。舊云瞿曇訛也(文)
有姓迦葉婆等(文)光云。迦葉婆此云飮光。卽婆羅門種中之一姓也(文)義疏云。十八部論疏云。具足應云迦葉波。迦葉此云光。波云飮。合而言之故云飮光。飮是其姓。上古仙人名爲飮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飮諸光令不復現。今此迦葉是飮光仙人種。卽以飮光爲姓。從姓立名稱飮光(文)。
言量別者(文)遁云。釋迦長丈六。彌勒千尺(文)。
佛法住久近等(文)光云。或有諸佛般涅槃後法住千年。或有諸佛般涅槃後住七日等(文)機宜別故(文)神云。由出世時所化有情機宜別故(文)。
佛有三德不可思議(文)明眼抄。問。佛因·果·恩三種圓滿者。爲不共佛法。當如何。兩方。有疑。若云不共法者。不共佛法有十八種。唯以十力·無畏·念住·大悲爲十八。不列因圓德果圓德(略說三種中則十二。廣則二十四圓滿也)若非不共者。旣立圓滿稱。知餘聖非分。依之在說不共德之文中明之。更不論之。在共德中耶。答。應是不共德。而於別有勝用。立十八爲不共德。名十八不共法也(此可明界事也。已上)。
因圓德(文)攝大乘論(第八)云。一長時修(修行時是久)二無餘修(無一行不修)三尊重修(心不悠悠勇猛也)四無間修(念念相續不間餘念。已上)遁云。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無慢故(文)。
智圓德中復有四種(文)寶云。智圓德爲四。一無師智。謂成佛時無師故。二一切智。謂緣共理至極故。三一切種智。知一切種差別法故。四無功用智。一切智及一切種智起時。不須加行故(文)光云。一切智知諸法體。一切種智知諸法用。或一切智知諸法自相。一切種智知諸法共相。或一切智證眞理。一切種智達俗事(文)。
斷圓德中有四種(文)神云。然有後三障時。前斷煩惱障所得擇滅體不清淨。由斷後三障體清淨故。名斷圓德(文)寶云。初斷與二乘同。三乘無學同斷一切煩惱故。此異菩薩也。二一切定障斷者。簡異菩薩·二乘。無量三摩地。菩薩·二乘不得故。三畢竟斷者。顯無退。四幷習斷者。明二無知盡(文)准此二乘菩薩斷義不圓滿。諸佛斷德圓滿(爲言)尋。今立一切定障斷。何不立一切根障斷耶。光云。此中亦應別說斷根障等。言斷定障。顯影可知。以類同故。或略不說(文)神云。復有四種。一一切煩惱障斷。二一切定障斷。三障根無知惠障斷。前二障斷容有退義。根障若斷畢竟不退。上來三障皆是正障。前三障習總爲第四幷習氣斷(文)光初釋意。根障斷定障斷類攝(爲言)神意。以畢竟斷爲根障斷。可思之。尋。斷德亘二滅耶。光云。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或正斷德唯是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此文斷德據正及兼故通二滅。前明斷德據正以論故唯擇滅(文)料簡此釋云。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者。是總標之言。或正斷德等以下。別顯其相。非別釋也(本義抄意)第一卷光云。斷德從強擇滅爲體。若據其兼通非擇滅。又解。斷德唯以擇滅爲體○又解。彼文四斷皆是擇滅(文)。
三畢竟斷(文)光云。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簡異鈍根(文)。
四幷習斷(文)尋云。幷言如何。光云。不但斷煩惱。幷煩惱習氣亦斷。簡異二乘(文)尋云。習氣者如何。第一卷光云。有是習氣而非無知。謂無知俱生心心所法(文)不染無知劣惠爲體意歟。本義抄。問。當卷光云。惑之習氣無有別體。但習無時說名爲斷。斷無別體(文)此釋習氣無別體。斷無別體(見)如何。答。幷習斷者。四種斷圓德隨一也。尤可有別體哉。第一卷光云。如來不但斷彼煩惱。幷彼煩惱習氣亦斷得非擇滅。此簡利根二乘。又解。幷習斷者。不但斷煩惱障·定障。幷二障習氣亦斷(文)此釋意。習氣之上所得非擇滅。爲幷習斷體。故幷習斷有別體也。但於當處釋者。爲簡古師意於心所中別有一體名爲習氣云義。云惑之習氣無別體。非云習氣者是無體法也。但習無時說名爲斷。斷無別體者。以習氣無名斷。非如斷煩惱得擇滅名斷。故云斷無別體也。非遮習氣之上所得非擇滅名幷習斷之邊歟(已上本義抄)。
威勢圓德復有四種(文)論有二說。今疏後說也。付易知出歟。尋初說意如何。光云。一於外境。或時先無。今忽化有。或時先有。變轉異本。化變住持自在威勢。二於壽量。或促至八十。或劫延三月自在威勢。三於空於障於極遠中。皆能速行。或偃臥空中。或極障能度。或極遠速行。或小芥子·大妙高山展轉相入。自在威勢。四佛所至處。能令世間花菓等物。種種本性法爾轉變。殊勝於前。希奇威勢(文)。
立教必出離(文)堯云。佛立教修行者必出離生死。異外道所立教修行者不出離生死也(已上)。
一具衆相二具隨好(文)光云。一具三十二衆相。二具八十隨好(文)義章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福狀外障名之爲相。又表內德亦名爲相。姿媚可愛極悅人情。說之爲好(文)。
三具大力(文)遁云。如上明那羅延力等(文)。
四內身骨堅(文)法花玄云。小乘謂。骨是金剛。肉非金剛。以傷出血故。大乘明。一切堅滿故。皆是金剛。無有能傷佛身肉者也(文)。
外發神光(文)神言稱美之言歟。堯。問。內身外發旣異也。何爲一耶。答。內外相對。體用相應。合論之歟(已上)。
復恩圓德亦有四(文)智德斷德。自利德。恩德利他德也。第一卷光見。第一卷疏云。智德是佛身中智惠爲體。斷德是佛證擇滅爲體○一切衆生於生死泥淪沒無救。世尊哀愍隨授所應正法教手。拔濟令出此。是恩德大悲爲體(文)。
又解(文)今論二說也。初說約所離。後說約所得也。
諸有智者(文)。
(實記意)
引下明聞法利益三
初明智深信
二彼由一念下明信利益
三如薄伽梵下引頌證也
第二明共功德(文)惠云。共德約名體同。作用勝劣有殊(文)光云。正理論云。雖佛身中一切德行相清淨殊勝自在。與聲聞等功德有殊。然依類同說名爲共(文)。
釋曰(文)
開文為四
一初標為聖共凡
二舉共聖德
三出共凡德
四釋共義(雖佛功德下)
異生亦有(文)遁云。八解脫異生亦有者。雖不具八。然亦名有(文)。
煩惱名諍(文)第一卷疏云。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損害自他。故名爲諍(文)惠云。梵云阿蘭那行。此云無諍行(文)光云。正理論云。然一切諍總有三種。蘊·言·煩惱有差別故。蘊諍謂死。言諍謂鬪。煩惱諍謂百八煩惱。由此俗智力能止息煩惱諍故。得無諍名(文)私云。無諍智者。令止息他有情煩惱故。云無諍智(文)。
謂阿羅漢(文)初明聖人起無諍智意。二息煩惱諍得無諍名者。釋無諍名。三此行但以俗智爲體者。述非無漏十六行也。(已上)問。起無諍智起因如何。寶云。正理論云。有阿羅漢憶念昔多生。受雜類身。發自他惑。由斯相續受非愛果。便作是念。有煩惱身。緣之起惑。尚招苦果。況離煩惱具勝德身。思已發生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嗔等(云云)惠云。無學得宿住智。知過去生死。由於自他身起煩惱。我於煩惱身上起煩惱。尚招生死。況於我無煩惱身起煩惱。卽重明日欲於某處乞食等。先發願。願彼處有情。明日莫於我身起諸煩惱。便入勝定。定力息彼煩惱不生也(文)神云。婆沙百七十九云。彼阿羅漢行五種法。令他相續煩惱不起。一淨威儀。先一處坐。若他來者。卽觀其心。以何威儀令不起結。若知由此不生彼結。卽便捨此。住餘威儀。若不起結。卽如本住先住。餘威儀亦爾。二應時語默。見他來時。便觀其意。爲應與語。爲應默顯。觀已若見語起彼結。雖極欲語。卽便默然。若見由默起彼結者。雖不欲言。而便與語。若涉道路見二人來。卽觀誰應先可與語。觀已若見與此語時彼起結者。卽與彼語。與彼亦然。若俱與語而起結者。卽便默然。俱默亦爾。若語若默俱起結者。卽爲避路令不結。三善量去住。隨所住處。卽應觀察。我爲應住爲應去耶。若見住時起彼結者。處雖安隱資具豐饒隨順善品。而便捨去。若見由去起他結者。處雖不安資緣匱乏不順善品。而便強住。四分別應受不應受。若有施主。以資具施。卽觀其心。爲應受爲不應受。觀已若見受起彼結。雖是所須。而便不受。若見不受起彼結者。雖所不須。而便故受。五觀補特伽羅。爲乞食故。時入城邑里巷他家。觀察此中男女大小。勿有因我起諸煩惱。若知不起。便入乞食。若知起者。雖極飢而不入。無如是事。爲分別故。假使一切有情因見我故起煩惱者。我卽往一無有情處。斷食而死。終不令他因我起結(文)遁云。一觀威儀。謂行住坐臥不令他起婬故。二觀應說法不應說法。三觀應受不應受。四觀察住處(有處雖安穩豐住資具若盡。於已起善。或亦名應住)五觀察里巷。爲乞食故。將入城邑。先觀里巷。此中男女勿有因我起煩惱等(文)。
故思引發如是相智(文)故思者。故思惟云意歟。相智者。此行相智云意歟。
樂通行中此最勝(文)四通行。二十五卷明之。二十五卷疏云。道依四根本靜慮。名樂通行。止觀均平任運轉故。名之爲樂。非樂受也(文)。
唯人三州(文)遁云。謂極猛利故(文)。
緣未生者(文)遁云。已起之惑不可轉故(文)。
欲界有事惑(文)遁云。唯緣欲界。謂由欲惑能招三惡趣諸苦。意令有情離惡生苦故。唯欲惑令不起也(文)。
諸無事惑(文)遁云。簡息見惑。唯止修惑(文)。
無事惑者見惑也。堯云。言內起者。內門轉也。迷外色聲等妙境。云外門轉。是修惑也。迷內自身等。云內門轉也(已上)。
內起隨應總緣境(文)遁云。見所斷惑唯於內門總相緣境(文)問。無諍智通緣自他耶。神云。但緣他。有說。通緣自他。而多緣他(文)遁云。旣不揚緣己身而起。何有己智能遮防哉(文)。
以願爲先(文)寶云。願之智故名願智(文)。
遁云。言願爲先者。論云。諸有情欲起此願智時。先發誠願。求知彼境。便入邊際第四靜慮。爲加行位。此無間隨所入定勢力勝劣。如先願力引正智起。於所求境。皆如實知。故名願智(文)。
此智出體依地(文)遁云。同俗智爲性故。依第四禪不動性依三州等(文)。
唯所緣別(文)遁云。謂此緣三界三世一切法。無諍但緣欲界未生等也(文)。
從此第三明無礙解(文)光云。第三明四無礙解(文)惠云。四無礙解法詞等是境。智於境中無礙。無礙卽解。解卽智也(文)義章云。智於諸法如無帶礙。故名無礙(文)。
釋曰無礙解有四○(文)初句標數。次句列名。可知之。
名義言說道○(文)上句擧所緣境。下句出體。可知之。
謂無退智緣能詮名(文)此下釋四無礙解。出體得名也。無退智者。光云。是利根故名無退智智(文)堯云。利根人所起智。無退轉故也(已上)名句文三總說爲名(文)遁云。謂雖別相有名·句殊。今約總相。同能詮表故。總爲名也(文)惠云。名召法勝故頌擧之。具足智名句文三也(文)私云。遁·惠兩釋聊異歟。遁釋叶今疏總說爲名之釋歟。堯云。名句文三共雖有能詮相。於中名能詮相顯故。此三總爲名云歟。或又從初云歟(已上)。
持所說義及生物解(文)堯云。此釋法無礙解法字。法有二義。一軌持。謂此名句文能持所說義故。二軌則。謂名句文能令生諸法解故也。義章云。所言法者。汎釋有二。一軌則名法。二自體名法(文)問。名句文卽義。何不名義耶。惠云。若爾名等卽義。如何不名義。答。所詮勝義。是名義。名等緣多法故。不名義也(文)寶云。正理論云。雖名身等亦是義攝。而非勝義。有多想故。謂有如義。有不如義。有有義。有無義。有依假轉。有依實轉(文)。
緣所詮義名義無礙解(文)寶云。正理論云。若無退智緣一切法所有勝義。立爲第二義。卽諸法自相·共相○此但取依。語起名名所顯義。非取汎爾心之所行說名爲義(文)堯云。義無礙緣名句文所詮義也。前法無礙解緣能詮名。今義無礙解緣所詮義也(已上)。
緣方言詞(文)寶云。正理論云。若無退智緣諸方域俗聖言詞。立爲第三。卽能了知世俗語典語。於諸方域種種差別(文)。
又無退智緣契正理等(云云)寶云。正理論云。卽於文·義。能正宣揚。無滯言詞。說名爲辨。及諸所有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自在功能。亦名爲辨。此能起辨。立以辨名。了辨及因智。名辨無礙解。卽前所說能正宣揚。善應物機。不違勝義。所有言說。名應正理。卽前所說無滯言詞。不待處時及有情等。辨折自在。名無滯礙。卽前言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名爲自在定·惠二道(已上論文)堯云。今所言辨有二種。一無滯言說名辨。二以無滯言說因定·惠二道名辨也。說諸法無滯故。無滯言說名辨。此無滯言說。以定·惠二道爲所依。爲因起故。又以定·惠二道名辨也。故論云。辨無礙於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文)言說者。無滯言說也。言道者。定·惠二道也。言許隨緣一皆得起故者。唯緣無滯言說。不緣定·惠。名辨無礙解。又唯緣定·惠二道。不緣言說。辨無礙解也(已上)。
是利根故(文)此釋無退智爲性之頌也。
此二無礙緣名身等(文)寶云。此卽釋法詞二無礙解俗智攝也。以智類同故。越次而釋(文)光云。四中法詞二無礙解。唯俗智攝。非無漏智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云云)。
法無礙解通依五地(文)光云。婆沙一百八十云。有說。在二地。謂欲界。初靜慮。有說。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有說。七地(加未至中間)然無評家。解云。初說據名隨語繫故○但依二地○後二說據名隨身繫。說法無礙解通依上地。以緣法難。要依自地智緣自地法。此論·正理·顯宗。幷同婆沙第二說。以五地爲正(文)。
詞無礙唯依二地(文)遁云。以尋·伺二是語言因。二禪已上旣無尋伺故無語言。舊云。以緣詞難故唯自地(文)。
法詞差別事。遁云。問。法·詞以名言爲境。何故依地二·五不同耶。答。詞無礙解緣麁動。上地寂靜故無。法無礙解緣微細。上地寂靜許緣法。故二差別。問。法·詞二種並依於聲。何緣麁細有差別。答。雖同依聲。然世俗言詞是麁。名句是細也(文)。
涅槃名爲義(文)堯云。擇滅無爲名勝義善。若以勝義爲義者。唯擇滅可名義。若據此門。能緣智唯六智也(已上)。
六智爲體(文)光云。義無礙解則六智攝。謂俗·法·類·滅·盡·無生(文)如漏盡通說者。十力之中漏盡力指歟。
謂九地也(文)光云。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言說唯在欲界·初定中。辨無礙解如何通九。辨無礙解於說及道。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故通九地(文)。
必皆具四(文)堯抄。尋。四無礙解依地旣不同也。豈依第四禪得法·義·辨三無礙解時。應得依欲界初禪詞無礙解耶。例如詞無礙解。依欲界·初定故。不爲邊際定體。如何。答。光云。以得第四邊際定時。四無礙解起自在故。名具得四。故不文言。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取。又正理云。有餘師言。有不具得。無理得一必全得四(文。已上)。
四無礙加行事。論云。此四無礙解生。如次串習算計佛語聲明因明爲前加行。若於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爲加行(文)。
第四明依邊際定得(文)寶云。明六所因得也。此六皆因邊際定力所行引發故(文)。
此六皆依邊際定得(文)惠云。邊際定是因。因定引此六生。六是果(文)。
此邊際定體有六種(文)寶云。明邊際定體通局也。正理論云。體有六種。前六除詞餘五少分。及除此外復更有餘加行所得上品靜慮。名邊際定。故成六種。述曰。此六因第四定邊際定得。然所得三無礙解。及無諍定。願智通餘地。故言少分也(文)問。三無礙上五二地爲依(文)通餘地(見)願智·無諍智唯依第四定(見)何云少分耶。答。光云。解云。願智若依殊勝及依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勝及依後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諸論中言願智依第四者。據勝及初。婆沙通據非勝後起故。說願智攝詞無礙解(文)。
更加延促壽等邊際(文)留多壽行者。利根俱解脫阿羅漢。前世業所感命衆同分中。有同分長命根短者。爲延命根。修布施行。入邊際定。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慇懃發願欣求之時。布施時無貪相應思。由邊際定力。答誓願思感現在命根也。捨多壽行促壽准之可知之。第三卷沙汰也。尋。延促等言如何。
故體成六謂無諍邊際乃至(文)意云。邊際定體別有六。謂無諍所依邊際。乃至延促等所依邊際也。詞無礙雖爲邊際所依。詞體欲界初禪攝故。詞非邊際體(爲言)。
遍順至究竟者釋邊際名也(文)論云。一切地遍所隨順故。增至究竟故(文)准此論文。依遍所隨順。欲增至究竟二義。得邊際名也。疏釋邊際名也者。釋得邊際名(爲言)下結釋。如是靜慮得邊際名(云云)可思之。
科段。初略釋二義(從一切地故名邊際)寶記先略ト云ニ當。次廣釋二義(謂從欲思下。釋邊所隨順謂專修習下。釋增至究竟)寶記後廣ト云ヒ當。此中邊言已下。別釋邊際二字。可見之。
從下至中(文)寶云。先順一切。後入第四定。名一切地隨順。就第四定中。從下至上。名增至究竟。由斯二義。得邊際名(云云)此釋意。於第四定中分九品(見)謂專修習第四靜慮之論文(爾見)歟。惠云。九品一遍爲下下。兩邊爲下中。乃至九邊爲上上品也(文)此釋意。一遍言。就邊所隨順。分一邊乃至九邊(見)但邊所隨順·增至究竟爲二義故。增至究竟之義。就第四靜慮中論之歟。若爾者。一遍兩遍言。又付第四靜慮論之也。
邊言顯無越義(文)問。無越者無越此義也。而以邊言顯無越意如何。答。邊者窮盡義也。窮盡無越(爲言)難云。若爾者。下極義如何相替耶。答。下極義自體極義。邊言望餘法顯窮盡故。此無越義。堯抄。尋云。邊際不可勝滅盡定。謂學無學得定滿者。何依得滅定。況又滅得微細寂靜定。邊際無此等義。爭云勝滅定耶。答。隨義可判勝劣。若據寂靜微細義者。可勝滅定若據延促等自在義。無越義顯也(已上)論云。此中邊名顯無越義勝。無越此故(文)神云。勝定更無越此。故此定名邊際(文)此釋意。諸勝定中。無越此邊際定(爲言)若爾者。論勝言亘諸定歟。今疏云。勝無越此(文)此意。勝言指邊際定歟。
際言○顯類義也(文)惠云。此無諍等六依第四定成爲六際。此六定是依類。如一頌四句爲句之依類(文)遁云。謂此定中有種類相似義故。如一頌有四句。名四際者。謂有四際分故。或一界有四海分齊。皆是種類相似義也(文)光云。謂一頌中四句分齊。或如一界四海分齊。皆是種類相似(文)。
如說涅槃○顯極義(文)知易歟。私云。類義齊等義。極義際目義歟。私云。際言爲顯類義極義等(文)意作四句顯甚深理趣事。大小諸師常例也。四句甚深類例也。故諸定中邊際定尤甚深故。以四句絕甚深。邊際定甚深ト類顯也。四際四句絕理歟。次極義者。涅槃云實際。是又諸法極不過實際。以之諸定中邊際定極ト顯歟私推宜歟。寶云。如是二言。顯此靜慮是最勝類。定中最極殊勝功德。多依此引生。樂通行中此最勝故(文)。
亦共凡德且應辨通(文)論云。雖六通中第六唯聖。然其前五異生亦得。依總相說亦共異生(文)明六通頌文七。一列六通名。二出體。三依地。四緣境別。五二得。六念住。七三性門。可知之。
初三句者標列六通(文)初句通六言標數。謂神境已下列六通。神云。上三句擧數列名(文)神謂等持(文)二十五卷疏云。問。何緣於定立神足名。答。神謂神變靈妙德也。足卽是定神所依也。神依定發。定爲神足(文)遁云。等持是定。由定能爲神變事故(文)。
境謂行化智證神境(文)行化者。下釋云。行有三種。一運身。二勝解。三意勢。化有二種。一欲界化四。色·香·味·觸。二色界化二。色·觸(云云。取意)尋。智證神境云意如何。惠云。神據等持。境卽所化四·二塵。通卽證智。三法立名。從定發通。通能起化心化境。名智證境也(文)光云。從定及境能證爲名。故神境智證通。餘通雖亦依定。此通相顯。偏標神名(文)。
天眼天耳所依根也(文)天眼天耳釋名。委如下釋。光云。智緣二境無擁名通。從根及能證爲名(云云)問。宿住通唯境智曾所經事歟。答。爾也。惠云。曾經事者。未得淨居。如何能憶。答。曾憶有二。一見。二聞。淨居者聞也(云云)。
智證他心無擁名通(文)光云。從加行及能證智爲名。名他心智證通(文)惠云。他心卽境。通卽證智。加行立名(文)。
於宿住事○(文)惠云。宿住卽過去五蘊是境。隨念卽心相應念。通卽是智(文)寶云。婆沙一百云。問。何故名宿住隨念智。宿住隨念智是何義。答。諸過去生有漏五蘊。名爲宿住。隨念勢力而能知汝彼故。名宿住隨念智。謂此聚中雖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說隨念(文)。
漏盡者擇滅也(文)惠云。若涅槃名漏盡。漏盡卽是所證。通卽能證智。若漏盡身中起。從所依及證智立名(文)。
或漏盡身中所有智證(文)付此釋。所證何法耶。
此六神通解脫道攝惠(文)堯抄。尋。唯解脫道一念爲通體歟。光云。且言解脫。顯出障初。理實亦容勝進道起。故正理七十六云。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勝進道中亦容有故(文)。
此之四通俗智爲體(文)遁云。初三通緣色事故。並世俗智。他心智通漏無漏故通五智。如前已辨(文)。
五依四靜慮者(文)明五通依地也。
初三○緣色爲境(文)遁云。謂神境變化色香味觸故。天眼觀色。天耳觀聲故。此三通皆別緣色(云云)。
他心智○以色爲門(文)遁云。此明他心通。初假色爲門。後但緣心境(文)。
謂欲修時先審(文)堯云。將爲觀他心。先觀我心。爲觀我心觀我身相。謂若自心忿恚時。依身相亦忿怒形故。觀依身忿怒形。知自心忿怒心。若自心喜悅時。依身外相亦適悅形故。觀依身適悅形。知自心適悅。如是觀自心已。後觀他身心二相。准之可知之(以上)神云。先審觀己色心二相前後變異轉轉相隨(文)問。心喜怒時顯形色委意如何。神云。論云。問。他心智誰起。答。光一切入於第四禪。得自在得天眼。起他心智。云何應起者。初坐禪人。入光一切。入於第四禪。安詳出從初以光令滿其身。以天眼見其自心意色。此依色意識起。如是若與喜根相應心現起。意色如酪蘇色。若與憂相應心現起。成如紫色。若與捨根相應心現起。成如蜜色。若與苦相應心。如黃色。若與瞋相應心。如黑色。若與無明相應心。如濁色。若與信及智相應心。如清色。彼坐禪人如是以自身變分別色變。爾時心光令滿他身。以天眼見他心意色。彼以心變分別色變。以色變分別心變。如是分別起他心智。以起他心智除色變分別。唯取心事。如是以修行心清白。或有苦知有苦。或無苦知無苦。如是一切可知(文)遁云。論云。修神境智等前三通時。思輕(謂神境思身輕擧)光謂天眼思光明。近作遠想。天耳思聲。近作遠想。以爲加行(文)。
若宿住通漸次○(文)神云。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後逆觀此生十時分位前前差別。知結生心。乃至能憶知中有前身一念命終心。名自身宿住加行已成。爲無間道○知前身命終時。爲無間道。第二念爲解脫道(文)疏云。憶中有已前一念之心(文)已言論無之。中有前一念者。中有初念歟。惠云。宿住先觀此生十位。次方觀中有初心。卽名加行滿。以中有今生攝(文)問。初修宿住通時。憶知中有前一念。爲加行滿。爲當無間道耶。光云。至知前身命終時心。方名無間道(云云)問。論云。乃至能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云云)答。光引婆沙殘文云。彼是前生命終心故。能憶念知。名善成滿。解云。婆沙據無間道起。說加行成滿。俱舍據加行落謝。名已成滿。或滿言顯已成滿。正理·顯宗又同俱舍。或可。論意各別。於已成位名無間道(文)論云。已成故非正成滿位也。雖有三解。並以爲無間道多。問。付初解。婆沙何以無間道爲加行滿耶。答。通體解脫道攝故。望通體以無間道爲加行滿也(已上)。
十位差別(文)遁云。謂從老年乃至嬰孩。及在胎中羯羅藍差別之相(文)。
依無色地無如是能(文)惠云。六通加行者。思輕。天眼思色。天耳思聲。無色無此等用。無五通也(文)遁云。無色無生五通加行故不依也(文)堯。尋。宿住通憶過去宿生事者。憶過去剎那剎那事歟。答。不爾。光云。應知。但約分位漸憶。不約剎那。若約剎那。向前漸憶。憶半生事。卽便命終。豈能修至加行成滿(文)(已上)。
未至等地(文)遁云。等取中間禪。亦以止觀不均故(文)。
自下地爲境者(文)光云。一約竪明作用寬狹。境唯自·下。不通上地。勢力劣故。二約傍顯作用寬狹(云云)約傍者二三千。
聲聞○二三千無數者(文)明眼抄。問。大覺五通作意不作意時。但以無數世界爲境歟。答。論云。謂大聲聞·麟喩·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作用自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文)問。佛於一切殊勝猛利。不由加行。何唯極作意時。於無數世界自在耶。答。極作意亦佛易起歟(已上)問。二乘五通境界。於橫。寬狹別。於過未遠近亦有差別耶。答。同知八萬劫也。問。寬狹旣不同也。遠近何無差別耶。神泰云。何故凡夫二乘○同知八萬耶。答。現在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境別。過未無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同知八萬。問。過未無障隔。凡同聖八萬。亦可過未無障隔。小同大無邊。答。如三界業力非想極八萬。二乘有限力。亦極知八萬。諸佛無限力。是故知無邊(文。已上)明眼抄。
初三通○緣色起故(文)遁云。謂神境通緣外四處色·香·味·觸。天眼緣色。天耳緣聲。故皆是身念住攝(文)。
宿住及漏盡通四念住攝(文)寶云。正理論云。○宿住隨念智。總觀前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住攝。此論別。意各異故。如見道中雖緣諦而得修者亦四念住。此亦應爾。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文)又云。漏盡如力。或法·或四。應不定言四念住攝(文)。
謂眼耳識生得善者(文)遁云。此中有二意。初云。五識是生得善。生得善者不許異地起。今通旣與二識相應。設許是善。亦同彼釋。不得異地起。通旣異地起。故知非善攝。次若色界已下。約定相生證知非善。謂依定發通。還從定出故(云云)光云。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起故。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以彼二通唯定相生(文)問。二釋委意如何。答。於初靜慮所繫之眼·耳二通。有上地所起與自地所起之二類。其中爲顯上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所以。述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起故。爲顯自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所以。云或色界得善不能生定心(等。已上續本義意)又生得善者。生便得故之法。眼·耳二通者。加行所得之法。或離染所得之法也。可思之。
通果無記(文)遁云。問。旣惠是通。復何名果。答。卽通是果。無雍義。是通從定生故名果。持業釋也(文)光同之。寶師意。天眼·天耳二通自性無記(云云)第二卷本義抄在之。問。二通旣二識相應惠。二識在初定。何二通云依四靜慮耶。論云。隨根說故。亦無有失。謂所依止眼·耳二根。由四靜慮力所引起。卽彼地攝故。依四地通依根故說依四。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文)。
性皆是善(文)續本義抄。問。於通果無記意識五識相分之中。意識通果者。變化心發業心是也。其化事發業二類。旣爲神境通所攝。下頌云。境二謂行化等(云云)若爾通無記耶。答。於神境通。可有根本·眷屬二類也。根本者。正緣行·化二事以爲境。之定中惠云。餘四通唯善是也。眷屬者。從彼定已後所起之發業心。云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等是也。若爾者。約根本云善性。約眷屬云無記也。可思之(已上)。
第二天眼第二死生智明(文)死生智明得名者。十力中死生智力者。知衆生死此生彼故(云云)准之可知之。惠云。問。天眼卽死生智。如何天眼知現在。死生智知未來。答。據眷屬說。天眼眷屬緣未來。或對宿住緣未來也。死生智善天眼無記者。無記據根體善。卽緣眷屬說也(文)。
唯三名明(文)遁云。由此三能照了三障事故。遣除三際愚故。或偏名明。故正理云。宿住通憶念前際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觀察後際他身苦事。由此厭生死衆苦起。漏盡通觀涅槃樂故。唯三種立爲明(文)神云。六中三種獨名明者。如其次第。對治三際愚故○又此三通如次。能捨常斷有見。故立爲明。又此能除有有情法三種愚故。偏立爲明(文)問。天眼唯緣色處。不緣聲等。唯緣現在。不緣未來。而死生智通廣緣三業。又緣未來。二通之行相遙異也。何以天眼通爲死生智通之體耶。答。凡死生智明者。是天眼通之眷屬。非天眼通當體。所謂無記。天眼通觀見五趣有情等。然後死生智通緣當來三業等事也(已上續本義抄)惠云。問。何故六通立三爲明。答。宿住緣過去。死生緣未來。漏盡忻涅槃。故三有勝用。故立爲明。後次宿住智明引空定。死生智明引無願定。漏盡智引無想定。故立三爲明。智證卽明也(文)問。以三明治三際愚委意如何。答。憶念自他過去事。除忘失前際之愚昧智。名宿住智證明。觀察他身未來事。除不知後際之愚昧智。名天眼智證明。見涅槃眞實樂。除愛著現在之愚昧。名漏盡智證明也(已上)續本義抄。
治中際愚(文)遁云。由明智斷現在惑故。名治中際愚(文)。
容有是眞(文)惠云。若以十智爲體。世俗是漏。他心通漏無漏。餘八智半無漏。故言容也(文)寶云。兼述是眞無學。有非眞無學。於中是無漏者。是無學法卽是漏盡一分。若有漏者。是非學非無學法。卽是宿住死生智明全·漏盡一分(文)。
第三明三示道(文)論云。能示導得示道名(文)寶云。示謂顯示教示之異名。導謂教導引導之異名(云云)示導者化他行。說法教化之德也。
第一四六導者(文)問。於六通中。何此三名示導耶。論云。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爲勝故○又唯此三令於佛法。如次歸伏·信受·修行。得示導名。餘三不爾(文)光云。又唯此三令諸有情。於佛法中。如其次第。神變能令歸伏。記心能令信受。教誡能令修行。故唯三種得示道名(云云)惠云。神變現通令發心。記心記彼心中念善惡事令信。此皆令發心。教誡與說法名示導也(云云)神云。言教誡者。以所證涅槃教授誡勗令懃修學速證涅槃。故名教誡(文)。
定由通所成者(文)光云。唯此定由通所成故。定能引他人天利益果故。及取涅槃安樂果故。由決定故。故名最尊(文)寶云。他心神足有非通成故。非決定勝。教誡示導唯漏盡通所成故。決定勝也(文)。
前二示導呪藥亦成(文)寶云。指事釋決定也(文)。
如有呪術名健馱利(文)光云。如有呪術。名健馱梨。持此便能騰空自在。如神境通。健馱是國名。此國所出名健馱梨。又眞諦云。有女天名健馱梨。翻爲持地。此呪是健馱梨所說。從能說女天爲名。故稱健馱梨(文)寶云。眞諦云。有女天名健馱梨。翻爲持地。呪從所說人得名(文)。
復有呪術(文)光云。復有呪術。名伊剎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如他心通。伊剎尼此云觀察。又眞諦云○(文)寶云。眞諦云。伊剎尼是論名。是露形化道師所造。翻爲觀察。此呪從所出論爲名(文)尋。藥成如何。答。眼仙藥騰空自在之義在之歟。
神名所目(文)光云。神名所目。唯勝等持有神用故。從用爲名。由定能爲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爲境。此境有二。謂行及化(文)。
一行二化(文)遁云。一行二化者。行謂不變本形。化謂變化異狀(文)惠云。行三是卽質化。如馬勝往上界化色觸二塵爲所依地及籠。此身梵王來欲界化四塵爲所依地及籠。此身下界方得見也○此八化說離質(文)。
猶如飛鳥(文)運身之相者。或運三肘半及四肘身。或運八肘身。或運十六肘等身。若陵百踰繕那之空。若陵千踰繕那之空。若陵萬踰繕那空也。
二者勝解(文)光云。由勝解力極遠速至。又正理七十六云。本無來去。何謂速行。此實不行。但由近勝解行極速故。得勝解名。或世尊言。靜慮境界不思議故。唯佛能了(文)問。見光所引正理論文。云本來無來去。或云此實不行。若爾者。於勝解通無遠行義歟。答。次下文云。但由近勝解行極速故(云云)可有遠行義也。但云本無來去。云此實不行文者。此處生法則此處滅。彼生法則彼滅。更無有去彼生處來此滅義(爲言)。
三者意勢(文)惠云。問。擧意卽至者。如前文。度一極微名一念。如何遠方能卽至。答。正理論云。如日舒光卽能頓至。若不然者。中間斷絕。行義不成。擧心卽現大身至彼(文)光云。意勢通不許中間間斷。問。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擧心身卽至彼。解云。此讃極速。言擧心緣身卽能至。然於中間亦經多念。身微妙故非餘所見。大而不停故能速至(文)此釋意。擧心身卽至者。讃嘆之言也。實存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理。故中間亦經多念(爲言)又云。又解。第一剎那擧心緣時。第二剎那隨方遠近現一大身。中間續起。第三剎那方至彼處。又解。非從此處漸行至彼。擧心緣時。不離本處。隨方遠近現一大身。故說此身卽能至彼(文)此第二第三釋意。以擧心身則至之說爲本。會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難破也。第二釋意。初念小身住本處。第二念大身居中間。第三念小身現遠方。三念三身。第三釋意。唯現一大身故。是一念一身(爲言)。
以色界中無香味故○一似自身化(文)遁云。准此似言如化。外四境似自他身。准論名屬自他身者。新云。於自身上化名屬自身化。若化外人名屬他身化。又自身有質化。如梵王下聽法。或離質化。如結巾爭爲羊等名化(文)惠云。問。身在色界作欲界化。化香味不。又身在欲界作色界化。化幾塵。答。婆沙說。色界作欲界化。化香味不。若化不有成就香味失(文)光云。身生色界化欲香味。而不成就。無生上界成下香味。猶如衣服及莊嚴具。雖不離身。化而不成就。有說。在色界作欲界化。唯化色觸二處。不化香味。欲界八微不相離者。據非化者說(文)堯抄。尋云。依身欲界者。色界自身化他身化如何。又依身色界者。欲界自他身化樣如何。答。依身欲界人色界自身化者。化作似欲界自身天衆也。又依身欲界人色界他身化者。似欲界他身色界天衆也。次依身色界有情欲界自身化者。化似色界自身欲界人天也。又依身色界有情欲界他身化者。作似色界他身欲界人天也(已上)。
第二明能所化(文)能ハ能化心。所ハ所化事也。
能化心從神境通生(文)惠云。此說解脫道出障。是通體能化心從神通生。與通爲果。所化事近與化心爲果。遠亦與通爲果。若言神通。通卽慧。神卽是定。若言通果心。無障名通。卽是慧。與定爲果。通卽是果。通果之心也(文)。
此有幾種(一問)差別云何(二問)依光意爲二問(可思之)光云。初兩句答初問。下十四句答第二問(文)。
從神境通生變化心(文)光云。神境通後起果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據同時能起化事。故說化心。不言通化。若據前後。通亦名化。故婆沙一百二十二○如是說者。諸所化事。亦由通化作。亦由化心。謂神境通道無間而滅。化心與所化俱時而起。雖俱時起。能化心唯是通果。諸所化事是通果及化心果(云云)明眼抄。問。十四能變化心可化聲處耶。論云。若欲界化。外四處除聲。若色界化唯二。謂色·觸(文)問。化人發語豈非化聲耶。旣化四處。何不變聲耶。答。泰法師引多證立變化能發語。光云。法師未委○聲由擊發。不可言化。以間斷故(文)問。此釋意如何。答。私云。先以化心。化四大種差別。爲發音聲因。而以發表心。令其動擊而發聲。故非是化也。故云。以間斷故也。意云。由前大種故。非無而忽有。亦由擊方發故。非初化心所化也(已上)惠云。以化心不化聲。別有發語心發語(文)。
初定果有二(文)惠云。問。第二定作欲界化心。與初定作初定化心。何勝何劣。答。若約地。卽初定化心勝。欲界化心劣。雖依二定。以化心屬欲界故。若約所依定。卽欲界化心勝。以依第二定故(文)。
從淨自生二者(文)此生言。亘能·所也。謂化心從淨自二心生能生二心(爲言)遁云。初念化心。從淨定生。第二念已去。從自類生。最後一念。能生淨定(文)。
此心必無直出觀義(文)論云。如從門入還從門出(文)。
問發語心起(文)遁云。此問意。發語心與化心別。旣起發語心變化已無。應無其身。以化身從化心有故(云云)。
有死留堅體者(文)寶云。明留化至命終後(文)光云。初解。化骨鎖身。令久時住。旣云留化身。明非本身骨。第二解可知○前解爲正(文)遁云。婆沙有說。有留化事。有說。無留化事。如是說者。有留化事。是故大迦葉波已入涅槃。准此論及婆沙。咸言入涅槃。然餘處言。入滅盡定。待慈氏出。與此不同(已上)惠云。迦葉。大乘言入定。此論言。死後至慈尊再現十八反。是本願力也(云云)神云。非化主命現在時。能留化身令久時住。亦有令住至命終後。如迦葉波留骨鎖身。不留肉等(文)問。迦葉留身因緣如何。神云。婆沙一百二十五云。曾聞。尊者大迦葉波。入王舍城。最後乞食。食已登雞足山。山有三峯。如仰雞足。尊者入中。結跏趺坐。作誠言曰。願我此身幷納鉢杖。久住不壞。乃至經於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慈氏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時。施作事。發此願已。尋般涅槃。時彼三峯便合成一。掩蔽尊者。儼然而住。及慈氏佛出現時。將無量人天。至此山上。告諸衆曰。汝等欲見釋迦牟尼佛杜多功德弟子衆中第一大弟子迦葉波不。擧衆咸曰。我等欲見。慈氏如來。旣以右手撫雞足山頂。應時峯坼還爲三分。時迦葉波。將納鉢杖。從中而出(云云)又云。解云。杜多此云除棄。謂由著糞掃衣常乞食等。除棄貪欲故。云杜多(云云)。
初多心一化○(文)寶云。明能化用心多小(云云)遁云。謂初由多念化心。方能作一所化事(云云)寶云。正理云。初習業者。由多化心。要附所依。起一化事。習業成滿。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衆多化事。述曰。所依謂非化物(云云)光云。所依謂木石等(云云)神云。習成滿者。由一化心。隨欲化生車·步·象·馬多少化事(云云)。
餘生得等(文)等言等業得等歟。
如鬼神等(文)論云。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爲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理實無能化爲根者。然所化境。不離根故。言化九處。亦無有失(云云)遁(引論畢)云。准此。修得但能化四境。謂附根而住。以不根離故。生得化九處。以不離根相離故。理實已下。是論主正文也(云云)。
釋曰天眼耳者(文)謂眼耳邊(文)或本云。眼耳通(云云)科文。此一段爲四。初出天眼耳體用。二此名天者下。明名天所以。三天眼有三下。出三類。四唯有修得下。明修得。眼耳中有三。初明恒同分。二又無缺壞釋無缺三能取下。釋第四句(寶記意)論云。天眼耳根。卽四靜慮所生淨色。謂緣光聲修加行故。依四靜慮。於眼耳邊。引起彼地微妙大種所造淨色眼耳二根。見色聞聲。名天眼耳(文)惠云。謂四本定地。淨色爲體。由彼入定。引得淨色。依此三根。能發二識。能見聞遠色聲等也(文)。
此名天者(文)正理論云。如是眼耳。何故名天。體卽是天定地攝故。極清淨故。立天名(文)論云。如是眼耳。何故名天。體卽是天定地攝故(文)遁云。雖自有天。非定地攝。而定地攝必是天故。所以將定故攝爲因證天故(文)。
天眼有三(文)寶云。前二有兩釋。天之眼耳。名天眼耳。是依主釋也。若天卽眼耳。是持業釋。第三是有財釋。實非天眼耳。今取天眼耳名(文)。
如輪王(文)論云。如藏臣寶菩薩輪王諸龍鬼神及中有等(文)。
唯有修得○恒是同分(文)光云。修得眼耳主能見聞故者。釋恒同分。以天眼耳識必俱故。恒名同分。處所必具至一切有情者。釋無缺左右二眼。處處必是具。無翳無缺。如生色界一切有情(文)。
能取被障(文)惠云。肉眼見遠。天眼遠近皆見。肉眼有同分·被同分。天眼唯同分。肉眼見前。不見後。及不見左右。天眼前後左右皆見。肉眼見障內。不見障外。天眼內外皆見。肉眼見麁。不見細。天眼二皆見。肉眼見晝。不見夜。天眼晝夜皆見。肉眼見明。不見暗。天眼明暗皆見。肉眼有翳缺。天眼卽無也(文)總有五種(文)光云。總有五種。一修得。由修定得故。二生得。生彼處得故。三呪成。由呪力成故。四藥成。由藥力成故。五業成。由業力成故。曼陀多王及中有等諸神境智。是業成攝○曼馱多此云我養(文)遁云。二生得者。如天龍及飛烏等(文)明眼抄。問。業得·生得同歟異歟。答。然以天龍等變化。光依婆沙云。生得也。他化天化五境。云業力化(云云)問。天趣通爲生得者。何他化自在天化五境。光釋云彼由業力令他化作耶。答。天趣·鬼趣處所之法。有此通。卽說此爲生處得通。若有一類別人。由業所得。名業得耳。然以生得對修得。通亦名業也。問。其業得者。異熟生歟。答。不必爾也。頌云。餘得通之性故也。而言業成者。由業增上。果亦名業成也。
四者占相(文)光云。占謂占卜。相謂觀相。能知他心(云云)。
所餘○唯有三種(文)光云。謂餘天眼·天耳·宿通三類各三。謂修·生·業以難成故。非呪·藥·占。謂眼耳鈍故。非呪藥成。占相唯意。亦非眼耳。身雖是色以相顯故。神塗藥可以飛行。不同眼耳知過去難。所以宿住非呪·藥·占(云云)。
神境等三若修得者(文)光云。若據修得。三善二無記(文)。
皆通三性(文)人中都無生·得通者(文)光云。人中都無生所得者。以占相智所覆損故。有他心智及願智等所映弊故。餘五皆容有。隨其所應。本性生念業所成攝故(文)。
於地獄趣(文)寶云。依婆沙一百一云○如契經說。地獄有情互相謂言。奇哉。自誤。我等過去曾聞。沙門婆羅門說。諸欲過患。能引未來可怖畏事。汝等應斷。我等雖聞。而不信用。今因彼欲受斯劇苦(云云)。
通餘四趣(文)寶云。依婆沙一百一云○傍生有生處得智。憶宿住事○評曰。應作是說。能憶多生。如狼憶知五百生事。鬼趣生處得智。知宿住事。並如傍生說(云云)。
呪藥二種通人鬼趣(文)正文云。光記有多解之中。云呪藥通人天鬼畜(云云)今何除畜(已上)。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八(頌疏論本第二十八)
分別定品第八之一(文)問。此品來意如何。第一卷疏云。賢聖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緣。果相易欣。所以先說果。果必藉因。故次明智。智必待於緣。故後明定(文)。
心一境性(文)釋定品題名。心一境性義。下問答明之。神云。息慮一緣。名之爲定(文)。
惠云。梵云禪那。此云靜慮(文)。
總分三段(文)光科同之寶記意異之。可思之。
二明正法住世(文)此下當流通文。附當品科之歟。
論云已說諸智(文)光云。將明生起。就生起中。一總結生起。二別生起定。三問起頌文。此卽第一總結生起。於先所辨共功德中。已說諸智所成無諍等功德。餘靜慮等功德。今次當辨。於中先辨所依止定者。此卽第二別生起定。且諸定內靜慮云何者。此卽第三問起頌文(云云)。
餘性功德(文)神云。餘定性功德。今次當辨(云云)尋。餘性功德之意如何。答。餘者。望智指定云餘。性者。定性。則四靜慮·四無色。是定體性。謂所依止定也。功德者。能依功德。四無量·八解脫等歟。
且諸定內靜慮云何(文)尋。先明四靜慮所以如何。答。論云一切功德多依靜慮故。應先辨靜慮差別(云云)。
頌曰(文)光云。就頌答中。初頌出體。後半頌顯差別。此中言樂。樂有二種。若初二定樂。輕安名樂。若第三定樂。樂受名樂。以樂名同。頌總言樂(云云)。
世間品已說(文)指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文也。
以善等持爲自性(文)第四卷疏云。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亦持心所。從強說心(云云)光云。三摩地是大地法。遍與一切三性相應○皆應名定○餘散品心。雖有等持。體性劣故。不名爲定(云云)。
答謂能令心專一所緣(云云)惠云。令同念心心所不散。於一境轉。名一境性。性卽定也(云云)經部宗中。唯心無所義·受想思實有義。二家在之。今論所載。受想思實有義。是經部宗本義也。此師意。計受想思心所實有之時。等持心所。或云心王上假立·或云思上假立之二邊。可有也。所謂心定王故。以心所隨彼爲心分位。又思造作爲能。行蘊主故。等持等餘心所。皆以思爲體云義邊。不有之也。不同薩婆多心·所別體義。論重重難答在之。可見之。
問何名靜慮(文)此問答。釋靜慮名義也。光云。由此定寂靜慧能審慮。審慮卽定實了知義。從用及思爲名。故名靜慮。如契經說。心若在定。能如實了知(云云)寶云。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此四何緣說名靜慮。答。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稱靜慮。餘隨有闕。不得此名(云云)遁云。謂是定心凝寂。思度境處得靜慮。名定。生慧慮無濁亂故(云云)光云。有餘部計。審慮是思。爲簡彼說故。言此宗審慮以慧爲體(云云)。
問無色等持(文)難也。光云。若寂靜審慮名靜慮者。諸八地等持。皆應名靜慮(云云)。
如世間說(文)光云。唯勝方立此名。如世間云發光名日。非螢燭等發於劣光亦得日名(云云)。
問何故色定獨爲勝(云云)問勝義也。答擧四義釋之。一十八靜慮支事。下文明之。二止觀均行者。四根本定。止觀均平。審慮尤勝。三現法樂住(二十五卷在之當卷終在之)止觀均等。智定自在。云遊觀。名現法樂注歟。四樂通行(二十五卷在之)止觀均平。任運轉故。名樂。
問色界染定(云云)難色定名靜慮也。付之論太過失出之。可見之。光云。由彼染定。發得邪慧。能邪審慮。亦名靜慮(云云)。
世尊亦說(云云)光云。世尊亦說有惡靜慮。卽味靜慮。此卽引說(文)光云。若能令慧邪審慮故名靜慮者。是則應有大過之失。一切三界諸惑相應慧。皆能邪審慮。與彼相應定。亦應名靜慮○無太過失。要與善靜慮相似義中。方名染靜慮。餘非相似。不名靜慮。生牙名種。敗種名種。似生種故。立以種名(云云)。
問心一境性(文)此問意。若心一境性是靜慮體。相無差別。依何相。立四靜慮耶(爲言)。
謂初定內具伺喜樂(云云)光云。具伺·喜·樂。建立爲初。由此已明亦具尋義。以此三法必與尋俱。如煙與火必定俱行。非伺有喜樂而不與尋俱。影顯可知。頌不別說。定通四定。不約彼明(云云)。
後之三定漸離前支(文)遁云。如二禪離伺。伺在前列三禪。離喜。喜在樂前也(云云)問。此釋難思。若二禪指伺云前。三禪指喜云前者。四禪指何可云前耶。況三禪離伺·喜。何准指喜云前耶。答。准下文。初禪五支。尋·伺·喜·樂·定。第四禪。望定指伺·喜·樂。可云前歟。次三禪。離伺·喜。伺二禪離之。喜三禪初離之。故如此釋歟。後漸離前支者。後者三定。前者初定也。前後相對如此。重心云。後三定。前初定支ヲ漸漸離之(爲言)漸漸離貌。離貌離一·二·三。如次立二·三·四禪也。論云。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二。離二有樂。具離三種。如其次第(文)此文意。具スル初禪ニ。指伺·喜·樂ヲ。云前支(見)意云。後三定ニハ。具スル前初禪ニ離ス伺·喜·樂支ヲ。謂離一·二·三。如次立二·三·四禪(爲言)光記如論文。神云。初意具足五支。漸離前支。立二·三·四。心一境性。通於四定。約支具離。立四定別。初定具四支。漸離前四支。立二·三·四定別(文)。
第二明無色定○頌曰。光云。初句及四蘊。明體性。離下地。約生分四。次兩句。顯除色想。次一句。釋總名。次一句。釋妨。後四句。釋別名(文)。
無色亦如是者(文)光云。此四無色。與四靜慮數同。自性同。謂數有四。自性各二。生如前說。卽世品說。由生有四種。定無色體。總而言之。亦善性攝。心一境性。依此數性同故。頌中說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蘊有餘四蘊。無色無有隨轉色故(云云)。
離第四靜慮生(云云)論云。離名何義。謂由此道解脫下地。或是離下染義(文)寶云。言離生者。有二義。一染法名生。能爲患故。猶如生食在腹。二謂受生。離下地染時。二種生過俱能離也(文)。
此七總名除去色想(文)光云。因解無色。明除色想(文)意云。非無色形。無色相(爲言)堯。尋。此七旣緣下地類智品道俱生無表色。何云除色想耶。光云。無色雖亦緣下六地類智品道俱生戒色。今據有漏。言除色想(文)。
下六地者。未至·中間·四靜慮也(以上)。
緣下地色(文)遁云。謂空處緣第四禪作行相故。未去色想。今色·無色者。約處無也(文)。
依大衆部化地部等(文)大衆部者。凡聖學無學多衆故。云大衆。化地部者上座部中從有部出。國王出家弘佛法化本地故。立名(矣等言)。
以色微故立無色名(文)論云。如微黃物亦名無黃(云云)大衆部等。引四經。說無色界有色。有部能破重重難答。論見。
問無色多劫(文)寶云。大衆部等難也。
謂昔所起(文)光云。此色從心生。非從色起。謂昔所起感色果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時欲色界色。從彼無色界心中種生(云云)熏習者。五品熏禪處抄之。尋。色種熏心委意如何。惠云。入無想定前。心心所熏色上。成心心所種子。若生無色界。於修定時。熏心心所上成色種。若欲·色二界。色·心二。皆能持種。三性心各別自持。破云。入不善心時。善色種。何心持也。有部約取果。一切法。至現在。卽有取後果之力。此欲·色界。臨命終時色。已有取無色最後色果也(文)。
此是論主(文)遁云。以有部宗無熏習成種義故。今詳論主。旣引經部釋大衆部難。意應同有部許無色也(文)明眼抄。問。若爾。有部意何。答。泰云。次依經部。答從心生。不同薩婆多從昔欲·色界色起(文)亦可云直從昔異熟因生也(以上)。
謂修定前起加行位(文)光云。正理七十七云。若由勝解思無邊空加行所成。名空無邊處。謂虛空體。雖與色俱。而其自體。不依屬色待色無方得顯了。其相無邊。思惟彼時。易離色。加行位思惟虛空成時。隨應亦緣餘法。但從加行立此名。若由勝解思惟無邊識加行所成。名識無邊處。謂於純淨六種識身。住勝解。思惟無邊識相。所成隨應。亦緣餘法。但從加行立名。若由勝解捨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無所有處。謂見無邊行想麁動。爲厭捨。起此加行故。名最勝捨。於此中。以不作無邊行相。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住故(已上論文)取意抄之。惠云。根本成從。具緣五蘊法。從加行位。立無邊名(云云)遁云。前三地加行心時。思空識等。然實根本。亦緣餘法。非常緣空。由此立名。從其加行。不從根本(云云)尋。三地生起如何。惠云。空處緣外空。次厭前外空。思內六識身。次空識行相多麁動。捨空識行相。寂然而住。名無所有處(云云。取意)處言事惠云。問。何故四無色名處。答。是受生處。又謂。外道執彼爲涅槃。今謂。破彼立爲受生處也(云云)。
謂無下地(文)光云。謂無下七地。明勝想故得非想名。有昧劣想故。不同二無心定。名非非想○若想全無。如二無心。便同愚癡黑闇相似。無所覺知。唯有非非想中與上相違寂靜美妙(云云)遁云。有昧劣相名非非想者。謂非全無也(文)。
約當體立(文)遁云。謂根本地昧劣相。遮詮表詮。立其名也(文)寶云前三無色加行○不緣根本作行解。非想非非想處加行位中。緣其根本地勝劣想。作如是念。無明勝想。有昧劣想。此念依根本起。卽是正立名因。由想昧劣故。從根本。不從加行(文)。
第三明八等至(文)義章云八禪定(一總明二別明文味淨無漏亘八等至。故云總。靜慮支限四靜慮。故云別歟)遁云。汎論定名總有三種。梵名三摩地(此云等持)通定·散。通三性。唯有心名。如前解。梵名三摩鉢底(此云等至)通有心·無心。唯定非散。若有心。約離沈·掉。平等而至此定故。若無心定。約定中大種平等。亦名等至。如根品釋。梵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唯有心。唯定非散。謂能引起此定。名引(云云)。
一味等至(文)本義抄。問。味定者。唯限愛相應定歟。答。味者。味著之義。唯是限愛之稱故。味定者。唯限愛相應定。不通餘惑相應定也。寶云。問。何故餘惑想應。不名爲定。答。正理論云。於所緣境。專注不移。方名爲定。愛想應定。亦專一境故。得定名。餘惑想應。則不如是。謂餘煩惱。於自所緣。不能令心專注如愛故。三摩地若與愛俱專注一緣。與善相似(文。以上)論云。緣過去淨。深生味著(文)本義抄。問。味定云緣過去多剎那淨定耶。答。淨定無間所生味定。緣多剎那淨定。可生味著也(以上)惠云。前念淨定。生後念愛定。前念淨定中。有順退分定及順住中一分。順退者。能生後念味定。餘淨定不生味定也(文)。
謂世善(文)寶云。是有漏故。與無漏殊。卽世間之名所簡也。淨故非味。卽是善名之所簡也。與無貪等白淨法相應故。名爲淨。釋淨名也(文)。
緣已滅淨(文)寶云。此說容生味定。非一切生唯退分定及住中一分。以退生故。境亦如是(云云)寶云。就緣淨中。唯緣過去近淨定也。不緣現在及未來也。現在無淨定。未來淨未曾領受也(文)光同之。本義抄。問。味定唯緣過去一世耶。答。案味定緣自繫之理。味定廣可緣自他三世諸法也。故婆沙論云。愛相應定。能緣三世(文)諸文非一。光·寶兩師。不緣現在等之釋。且成味定緣過去淨定之當。如此判也。理實論之。廣緣現在未來之義。更非所遮歟(以上)。
第一明靜慮支(文)光云。第二別明八等至。就中一別明靜慮。二明三等至(云云)別明靜慮者。八等至中。別明靜慮(爲言)惠云。支者顯成義。五支顯初定。乃至四支顯第四定等也。或隨順義。各隨順當地定也。或資助義。具五支資初定等也。
唯淨無漏(文)光云。靜慮攝支。止觀等故。非諸無色止增觀减。由此未至及中間定。亦不立支。觀增止減(云云)此一段爲四。初標。静慮有十八。二初靜慮中下。列十八支數。三問何故下。明諸地通局(四問在之)四問何故初三下。明支數不等。可見之。
初靜慮中有五支(云云)論云。傳說。唯定是靜慮亦靜慮支。餘四支是靜慮支非靜慮。如實義者。如四支軍。餘靜慮支應知亦爾(文)寶云。正理論云。毘婆沙師。顯靜慮地等持最勝故。作是說。三摩地是靜慮亦靜慮支。如四支軍。亦無有失。如王。與衆雖互相資。而於其中。王最爲勝(文)光云。如實義者。論主述經部義○象·馬·車·步。名四支軍。別卽是支。總卽是軍。攬別成總。軍卽是假。靜慮五支應知亦爾。別卽是支。靜慮是總。以別成總。靜慮是假(云云)又云。餘三靜慮各作兩釋。應知亦爾(云云)問。初靜慮尋·伺等立支委意如何。光云。四靜慮支有十八。有三例。一所依定。此有四種。卽與諸支爲所依故。通諸地。二地法應有。此有六種。初定尋伺喜。二定喜。三定樂。四定中。受地法應有故。於諸地或有或無。三別緣(ヲ以)建立。此有八種。初定樂(輕安)二定內淨(信)樂(輕安)三定捨念慧。四定捨念(文。取意)今疏問何故初二以下釋。光記別緣建立ニ當ル也。
一尋二伺(文)尋·伺不定地法二種也。第四卷疏云。尋謂尋求。伺謂伺察。心云麁性名之爲尋。心之細性名之爲伺(云云)。
三喜四樂五等持(文)喜者第四卷頌云。餘處此名喜(文)疏云。此者此第六識心也。謂此心悅於下三地(欲界·初·二禪也)名爲喜(云云)樂者輕安樂也。惠云。輕謂輕利。安卽安適。與相應心。作適悅因(云云)等持者三摩地也。如前。
一內等淨(文)委如下釋。
一行捨(文)第四卷疏云。捨者。捨離沈掉。令心平等。無驚覺性(文)解云○名行捨也(文)遁云。善捨行蘊攝故。標行捨名。不同捨受。受蘊攝故(文)。
二正念三正慧(文)光云。由離喜故。念·慧名正(文)。
問何故初二(文)此下。明諸地通局。顯配立有無。此問意。輕安·行捨一切地在之。何故初二與三·四不同耶(爲言)。
答第三定(文)婆沙答前問。多復次在之。此一復次也(光見)寶云。第二靜慮。喜極動踊第三靜慮樂受極增。二俱能爲愛勝生處。三四棄彼故。行捨增(文)。
初二旣不立行捨(文)寶云。正理論云。行捨·輕安。互相覆蔽。若處有一。第二便無。輕安治沈。其相飄擧。行捨治掉。其相寂止。故安與捨互相覆蔽(云云)。
答隨起增上淨信(文)光云。起增上信。必依大喜。因喜信者。信必堅固。第二靜慮有極勝喜故。唯此立內等淨支(文)婆沙多復次在之。此是一復次意也(光見)。
答彼有樂受(文)光云。婆沙意云。第三定有極適悅受。爲耽此樂。不欣上地勝法。能爲自地留難。對治此故。立正慧支。故世尊說。應以正慧覺了此樂。上下地中。無有自地極樂留難如此地者(文。一復次意也)寶云。樂。於三有中。是諸有情極所耽味。第三靜慮中有最勝樂故。理應立慧。觀察厭捨。若無慧者。自地善根。尚不能成。況進求勝。爲治如是自地過失。第三靜慮立慧爲支(云云)。
答此第三定(文)立念慧爲支。止自地·下地留難(爲言)問。此云爲勝喜漂溺。云爲勝樂留難。意如何。寶云。第二靜慮。有最勝喜。輕躁繞亂。如羅剎私。第三定中。有最勝樂。如天妙欲。極爲難捨。第三·四定。由行捨支。隨其所應。雖已棄捨。而恐退起。立念遮防。餘地不然。故不立念(文)此釋意。耽下地喜樂退起故。爲下地所留難云也。故立念爲支。遮退起(爲言)。
問何故(文)第四明支數不等也。
答欲界諸惡(文)寶云。由欲界多諸惡法及妙五欲難斷難捨。第二靜慮有重地喜。其相動踊。喜中之極。引五部愛。難捨難斷。爲對治彼故。初三各五支(文)惡法者。嗔等不善煩惱歟。重地喜者。喜初地在之。故云重地歟。
又解(文)光云。問。若從第三靜慮。超入空處。復從第四靜慮。超入識處。俱無支。云何隨順答○初時難故。假支齊等。後時易故。設不立支。亦能超入(云云)。
第二明支體性(文)約七十五法。明體性也。
頌曰(文)光云。初句總顯體數。下三句顯異外宗(文)。
實體十一(文)光云。此中別說喜·樂·捨三。故言十一。若據種類唯有九種(念·定·慧·受·信·輕安·行捨·尋·伺)喜·樂·捨三同是受故(文)。
謂初五支(文)光云。謂初五支。尋·伺·喜·樂·定。卽五實事。第二靜慮喜·樂·等持三支。如前增內淨支。足前爲六。第三靜慮等持。如前增餘捨·念·慧·樂四支。足前爲十。第四靜慮捨·念·定三支。如前增非苦樂受支。足前爲十一(文)問。七十五法中。何故唯九立靜慮支耶。
問初二已有(文)爲顯異經部問起。光云。若順淨。偏勝與定同緣。立靜慮支。第一色法非與定同緣。故不立支。無表雖定俱有。非定同緣故。不立支第二心法。順流轉。定順還滅。故不立支。第三心所法中。大不善地法·二。大煩惱地法六。小煩惱地法十。及不定地中貪·嗔·慢·疑。體是染非順定。幷不立支。大地法十中。雖幷通善。唯四立支者。念·定·慧三。順淨偏勝故。立爲支。受於雜染·清淨分中。勢用俱勝。據順淨邊。立爲支也。憂·苦二受唯欲故。不立支。想·思·觸·欲。皆順流轉。作用偏勝。故不立支。作意唯在欲界散地故。亦不立支。勝解唯於無學位勝。靜慮遍於一切位勝。故不立支。大善地法中。唯三立支者。信一切衆行初基。或如水精珠。置心品中。令心澄淨。故立爲支。輕安治惛沈。行捨治掉擧。由此得定。或此二能治定·慧重障。是故別立。餘七雖善順淨。非偏勝。精進於順他地爲勝。謂初靜慮精進。順第二靜慮爲勝。乃至無所有處精進順。非想。爲勝。靜慮支順自地勝。故不立支。慚愧無貪·無嗔·不放逸·不害等諸善法。多於欲界散地惡法。爲近對治強勝。非於定地故。不立支。不定地法中尋·伺。順淨偏強。能助等持。制策於心。令離麁細。對治欲惡。故並立支。惡作·睡眠。生得唯在欲界。支加行。唯在定地。是故不立。第四不相應行。非相應。故不立支。第五三無爲非起用。支要須起用。與定同緣故。不立支(云云)取意抄也。
答初二定中(文)光云。雖初定有三識樂。正在定中無樂根故。非初二定有身受樂。正在定中無五識故。亦無心受樂。以說有喜故。喜卽喜受。無一心中喜樂二受俱行故(云云)心受者。意識相應受也。身受者。第三卷疏云。身受。卽五識相應受也。身謂所依。受依身起。名爲身受。身之受故。依主釋也(文)。
依經部宗初二定樂(文)論云。有說。無有心受樂根。三靜慮中說樂支者。皆是身受所攝樂根(文)光云。述經部解(云云)今疏。初二定樂是身受樂者。遮薩婆多意初二定樂云輕安樂。是身受樂。非輕安樂云也。實經部意。前三定樂皆是身受樂也。
許在定中(文)本義抄。問。經部宗意。定中所可起身識耶。答。定中微細身識麁動故。設雖經部宗意。定中難起身識歟。但許在定中者。由勝定力。次念有輕安風觸起。次念引生身識相應樂受。還能順起意識相應三摩地故。名爲定中。實是定後定前中間。有經安風觸起。引生身識相應樂受也。故今論中。經部條有部難。破云。若謂外散故應失壞定者。無如是失此輕安風。從勝定生。引內身樂。還能順起三摩地故。若謂起身識應名出定者。此難不然。由前因故(文)光云。前因卽是此輕安風。從勝定生引內身樂。還能順起三摩地故。不名出定(云云。以上本義抄)有宗論輕安心所。不論輕安風觸。經部雖許輕安風觸。不立靜慮支也。可思之(本義抄意)神云。以我宗許正在定位。由勝定力。起順樂受妙輕安風。遍觸於身。發身識故(云云)。
於離生喜(文)光云。諸聖弟子。於離欲染生喜身中。證得此定○彼於爾時。已斷五順下分法。或已斷五蓋法。修習五法。皆得圓滿(文)。
一歡二喜(文)論云。一欣二喜等(云云)。
謂若證得(文)光云。此內等淨。卽是信根也。謂若證得第二靜慮。於定地染。亦可離中。有深信生。名內等淨。得初定時。離散地染。雖復生信離定地染。猶未生信故。於初定。不立信支。復離初定染。復於定地信故。於二定。立以信支。信是淨相故。立淨名。離外鼓動。定內等流故。名圓等淨。與內等故。立內等淨名(文)。
離外均流故(文)光云。第二定。能遠離彼尋·伺皷動○寂靜轉。名內等淨。若有尋伺鼓動○不寂靜。轉如河有浪。不名內等淨(文)准此文。河無浪。云均流。河有浪不寂靜。不均流歟。惠云。初定有三識緣外境。二定離此離外均流故。有內淨(文)寶云。信是淨相釋淨名也。離外釋內名也。均流釋等也。淨與內等故立內等淨名者。合釋也(云云)。
謂上座部(文)寶云。謂上座部計別。有喜是心所法。而是非受。三定中。樂皆是喜受。故喜喜受。其體各異(云云)。
無離生喜樂(文)光云。有二師釋。此下初師解。此明初染無喜樂支。有尋·伺·定支(云云)惠云。非離煩惱而得生故者。由定與煩惱相應生。名非離煩惱而定得生(文)光云。正理七十八云。且有一類。隨相說言。初染中。無離生喜樂。非離煩惱而得生故。雖染污定亦喜相應。非因離生故。非支攝。此不唯說離欲生喜。亦說因離自地染生。以契經中先作是說。離諸欲惡不善法已。復作是言。離生喜樂。此中重說離生言者。爲顯亦有喜離自地惑生。爲顯喜支唯是善性。故薄伽梵。與樂合說輕安相應。必是善故。由此染定必無喜支。故初染支唯有三種(文)此文意。契經以重說離生喜樂言故。初禪喜樂支唯善性故。染污定無喜樂支(爲言)堯。問。何故第二禪染污定立喜受耶。答。光云。第二染定許有喜支。初禪中無。以何爲證。以初定喜說從離生。第二中無離生言故(文)難云。何故初禪重說離生。染污定顯無喜支。第二定不爾立喜支耶。答。離欲界猛利惡不染法始所生喜樂。名離生喜樂。故以初禪殊勝喜樂。爲其名。卽以之爲喜支也。第二定無此義故。不說之歟。猶難云。設雖離生喜樂之喜唯善性。何以染污喜受不立支耶。答。立支法者。是勝用增上法也。然於初禪染污喜。非勝用增上故。不立支也。例如第三禪染污定相應相應念慧。無勝用增上義故。不立支。此亦同也(以上堯圓抄)。
第二染中無內等淨(文)光云。樂同初定故。不別簡。有喜定二故。正理云。第二染中。無內等淨。彼爲煩惱所擾濁故。雖諸世間說有染信。而不信攝故。不立支。樂是輕安。唯善性攝。例同初定故。不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種(文)。
第三染中無正念正慧(文)光云。此明三定染無念·慧二。行捨理無。同第四簡故。不別說。但有樂定。故正理云。第三染中。無正念·正慧。彼爲染樂所迷亂故。染污定中。雖有念·慧。而得失念·不正慧名故。此二支染中。非有行捨。唯是大善法攝。例同第四。故此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種(文)。
第四染中(文)光云。此明第四染定無捨·念二有中受·定(云云)以此二種大善地攝(文)遁云。彼師。此二唯善故。染定無。餘通善染故。皆容有。正理云。彼說。染中喜·信·念·慧。皆同是支攝。皆通染故。信卽內淨支也。然信亦是大善地法。彼說通染。自是別義(云云)明眼抄。今案此第二師說。信通染。應是不正義也(以上)。
第四靜慮無八(文)論云。下三靜慮名有動者。有災患故。第四靜慮名不動者。無災患故(文)。
無八災患動(文)遁云。麁對治欲界及出入息。則言其八。若唯對色界定內心所。卽離尋·伺喜樂(文)初師意。契經第四定名不動者。彼定自體爲災患不所動故。名不動(爲言)有餘師意。契經不動者。此喩也。謂第四定離災患不動。如燈焰不動(爲言)。
有餘師說(文)惠云入第四定。能照萬物。寂靜無災患動。如密室燈能照萬物燈焰不動也(文)。
論云如定(文)光云。如定靜慮所有諸受。初二有喜。第三有樂。第四有捨。生靜慮亦爾不(文)。
第二有二(文)寶云。無餘識故。無三識相應樂。心悅麁故。無意識相應樂也(文)。
第三有二(文)寶云。第三定中心悅細故。有意地樂。第四定中心轉寂故。唯有捨受(文)。
定生受有差別(文)本義抄。問。生靜慮可有近分·根本不同耶。答。生靜慮無近分·根本不同也。定靜慮中。勝品禪定。名根本地。劣品禪定。名近分地。故有此不同。生靜慮者。除定靜慮定煩惱。外三性色·心·心所·心不相應。屬地生法。更無勝劣差異故。無近分·根本不同也。但生受有差別者。謂雖有生靜慮中喜·樂·捨受差別。無近分·根本不同故。非如定靜慮所有諸受也(以上)。
第六明起下心(文)此科光記趣也。寶云。第五明借識也(文)論云。上三靜慮○無尋·伺(文)遁云。以上地無尋伺故。無三識身及發表心。欲見聞觸時。借初禪識及發表心。爲上事業。以此等識與尋伺俱故。並是初禪繫(云云)。
如起化心(文)第二十七卷十四能變化心段在之。謂初禪起欲界化。第二禪起初禪起也。
不起下染(文)寶云。唯借無記。不借染·善。生上已。離下染品。不起下劣善故(云云)光云。無記雖下劣。非是正厭。中庸故起(文)。
威儀無記(文)光云。生上三定。起下諸識。若起下身識。唯是威儀心。或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眼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耳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唯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發語心。若泛爾發身·語業者。是威儀心。是威儀心。尚得通緣十二處。能發語業。理亦應得(云云)寶云。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識。是何無記。有人云。唯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似威儀心。皆謂不然。耳識。不可是威儀心。發語表業。亦不可說是威儀心。違多論故○問。旣言四無記攝無記心不盡。未知借識是何無記。答。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耳識非威儀。非威儀無記。上地無工巧無記。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異熟非異地起。非異熟無記。此故知。唯是自性(云云)光云。威儀心尚得通。緣十二處。能發語業。理亦應得(文)禪淡抄。寶意。威儀心者。起威儀根本。緣行住坐臥。緣威儀。起威儀加行也。似威儀。後起也。起威儀。必意識也。泛借起眼識。非起威儀事。必然也。緣威儀·似威儀。通眼識。起威儀加行後起。起威儀前後近起也。生上三靜慮泛爾借起眼識。何必起威儀前後起云耶。遙隔起威儀後也(以上)明眼抄。私云。似威儀心。何必威儀心後起耶。救寶師難也(以上)泰法師意云。眼·耳·身識。是化心類。總名禪果心。若起語業。唯變化心。若起身表。通威儀·變化(云云)問。付泰法師釋。光法師破云。准諸論。二十心中。通果心。唯與定心相生。豈有泛爾起下三識皆入定耶(云云)光。意云。修得眼耳識。是化心之類。同名通果。容有此理(云云)又論云。生上下如起化心(文)以化心爲喩。故知三識等非化心耶(私難也)答。私救云論並云。通果心唯與定心相生者。且據修得說。以修得者是正通果心故。推法師意。必可謂爾(矣)如起化心者。以正化心爲類(已上)。
尋。借識貌如何。義章云。若依毘曇。借初地威儀心說此言借者。上威儀心流類。似於初禪心故。名之爲借。不從彼來。問曰。上禪唯得借下威儀之心。亦得借善。釋言。唯得借威儀心。不借下善。何故而然。良以威儀是浮漫心。非力勵生。上地所起流類同下。故說爲借。善生力勵。隨地各別。上地所起不與下同。故不名借。若依成實。上地皆用欲界心。說上得寄起欲界心故(文)永正七(庚午)正月七日勘之。可祕之。第二明等至(文)光云。第二明三等至(文。味·淨·無漏。三等至也)。
論云如是(文)神云。上來七行頌。合爲第二別釋靜慮事。自下有九行半頌。總分別三等至(文)。
八本等至(文)光云。正理論云。此中但說本等至者。以諸近分。未離染時。有全不成由加行得(文)。
從上地生自地時(文)遁云。此以望所得定地故。言自地。若望從上地來。應言生下地(云云)又云。問。何故受生要從上下。答。下得上。定纔離染時卽得。是前義攝。非待受生。受生之時。先已得故。要從上下受生。方是受生初得(文)。
上七等至(文)遁云。以望欲界故。言上七。旣簡有頂。應言下七。故論云。下七皆然(文)。
無漏等至由一緣(文)問。超越證者。依根本地。入見道時。亦得根本無漏定。何不云入聖性離生得耶。答。論問答也。光云。入見道得非決定。雖超越人。依根本地。入見道者。亦得根本無漏等至。以次第者。入見道時。爾時未得根本定故。卽非決定。此中但論釋定得者(云云)。
各至第三(文)遁云。自地爲一。次地爲二。隔一地爲第三(文)。
遠故○第四(文)超有二種。一超定如今疏釋。唯超一地。二超緣。於此不念作意·念作意異。不念作意。唯超緣一地(如超定)謂緣欲界。無間能上。緣初靜慮。或第二靜慮非餘(乃至)緣非想。無間能下。緣識無邊處。或無所有處也。若念作意。超緣多地。謂金剛喩定。緣九地滅道之中。緣欲界·四靜慮·空無邊處·六地滅道。金剛喩定。無間生初盡智之時。所生盡智。唯緣有頂苦集者。性相之所定故。可有超緣多地之義也。
如從初禪(文)遁云。應知。此中先明初定。次無所有最後明四禪等者。謂明從少向多。爲次不約上下地爲次第也(云云)。
有頂淨無間(文)遁云。前定是無漏故。除有頂。今明有漏故。取有頂。然數最少故。在初明(文)。
染污○生自地淨染污(文)光云。正理云。極相違故。不生無漏(文)寶云。染唯生自地染及自地淨。幷生次下地淨。欲界通生得。上地唯加行(文。三箇大事隨一也。二十增減等也)。
如從有頂(文)正文云。此文難了。光記無此文(以上)染等至。生次下地故。可生無所有等至。何云生識處耶。故正之。
謂爲自地煩惱(文)論云。若於染淨能正了知。可能從染轉生下淨。非諸染污能正了知。如何彼能從染生淨。先願力故。謂先願言。寧得下淨。不須上染。先願勢力隨相續轉故。後從上染生下淨定。如先立願。方趣睡眠。至所期時。便能覺悟(文)遁云。此是防定心。謂觀行者。作如是願。我寧起下善修。不起上染。後爲自地煩惱所逼之時。由先願力。能起下善(文)。
前說淨染(文)光云。如上所說○約在定淨及染說(文)遁云。加行善。無命修義。故言生得。夫受生心。必是染污故。生一切。然於欲色二界。通中生二有染。若無色界。唯生有染。不生上染者。謂若離染能生上地。便非染心命修。若未離欲染。卽不生上故。無染心能生上理(文)。
若命修時○及生下地(文)正文云。論云。能生自地一切下染(文)准知。今文生下地三字剩。應言能生自地及一切下染(以上)惠云。善·及無覆無記。皆名淨。不善·有覆名染也(文)。
第三明順四分定(文)四分定者。分淨定爲四種。分者別分也。爲一切種皆能生耶(文)一切種者。則四種歟。神釋此問意云。所言從淨生無漏者。爲一切四分定皆能生耶(云云)。
有頂唯三(文)本義抄。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順自地勝德。名順勝進分(見)若爾者。有頂地。何無順勝進分耶。答。光所引正理論云。然勝進分。總有二種。一者自地殊勝功德。二者上地殊勝功德。若能牽引彼。名順勝進分(云云)又婆沙業蘊。說有頂地有四分也。或婆沙第十一云。非想非非想處。唯有三種。除順勝進分(文)今論有頂唯三之文同之。光會此相違云。此論及婆沙十一。據有頂地更無上地可欣趣故。故說彼地無勝進分。婆沙業蘊。據當地中更有勝德可欣趣故。言有勝進(云云)此釋意。就地論之。順自地名順勝進分之談。前於有頂地更無上地故。云無順勝進分也。婆沙業蘊。於當地中。更有勝德可欣趣故。有頂地。亦有順勝進分(爲言)各述一門不相違歟(以上)。
釋四分相(文)義章云。釋有兩義。一義釋云。下品淨定喜。爲下地煩惱所敗。以可退故。名爲退分。非是已退。中品淨定。堅守自地。不爲下地煩惱所退。名爲住分。上品淨定。微能厭伏自地之過。趣求上定。名勝進分。上上淨定。能學觀法苦無常等。出生聖道。名決定分。第二義者。下品淨定喜。爲自地煩惱所陵。名爲退分○雖爲自地煩惱所雜。而不失定同地法故(等云云。可見之)准此釋。退分定順煩惱者。下地或自地煩惱歟。
順煩惱者(文)光云。問。若順退分。能順煩惱。如已離此地染退起此地染。退分旣捨。從何生。或解云。從住分生。故正理七十八云。若順煩惱名順退分。諸阿羅漢寧有退理○順退分○離染捨故○諸順住中有順退者。亦得建立順退分。名從彼有退(文)。
順退分生二(文)光云。初能生二。謂順退分及順住分。不生後二。以隔越故。諸論皆同。第二生三。除順決擇。亦隔越故。第三生三。除順退分。以隔越故(文)。
順決擇唯生一(文)寶云。順決擇方。唯生自類。不生勝進。與前不同。詳其意趣。以住決擇分者。樂斷諸有修無漏故。不生勝進分也(文)。
謂觀行者(文)依光記意。爲五種加行。一有漏等至順逆均次。二無漏等至順逆次。三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次。四有有漏順逆均超。五無漏順逆均超(已上加行)六有漏無漏順逆間超(此句超定成)光云。總有六種。前五加行。復一超成(云云)神泰同之。依寶記意。爲三種加行。一順逆均次入加行。寶云。先上下均次入有漏。次上下均次入無漏(文)二間次加行。三有漏無漏均超加行。寶云。此時名爲超加行滿(文)神泰引婆沙百六十五云。問。所說超定加行云何。答○先超欲界善心。從此無間入有漏初靜慮○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從彼還入有漏無所有處。次第乃至還入有漏初靜慮。於此諸地修環修習。令善淳熟。如王路。已復入無漏初靜慮。乃至入無漏無所有處。從彼還入無漏識無邊處。次第乃至復還入無漏初靜慮。於此諸地。善串習已。復入有漏初靜慮。次入無漏第二靜慮。次入有漏第三靜慮。次入無漏第四靜慮。次入有漏空無邊處。次入無漏識無邊處。次入有漏無所有處。從彼還入無漏識無邊處。次第乃至復還入有漏初靜慮。於此諸地。善串習已。復入無漏初靜慮。次入有漏第二靜慮。次入無漏第三靜慮。次入有漏第四靜慮。次入無漏空無邊處。次入有漏識無邊處。次入無漏無所有處。次入非想非非想處。從彼還入無漏無所有處。次第乃至復還入無漏初靜慮。於此諸地。善串習已。復入有漏初靜慮。從彼超入有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有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有漏無所有處。從彼還入有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有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有漏初靜慮。於此諸地。善串習已。復入無漏初靜慮。從彼超入無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無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無漏無所有處。從彼超入無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無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無漏初意。於此諸地善串修習。是名超定加行成滿。從此復入有漏初靜慮。從彼超入無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有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無漏無所有處。從彼還入有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無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有漏初靜慮。從彼復入無漏初靜慮。從彼超入有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無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有漏無所有處。從彼還超入無漏空無邊處。從彼超入有漏第三靜慮。從彼超入無漏初靜慮。如是名爲超定成滿(云云)。
修超等至(文)光引正理云。修超等至。唯欲三洲○然通男女不時解脫諸阿羅漢。要得無淨妙願智等邊際定者。能超非余(文)寶云。人中不簡無根·二形。以是聖人不勞簡故。所以言人者。簡天也○定自在故。簡時解脫無煩惱。故簡有學也(文)。
一○無所用故(文)於自地。有殊勝淨無漏定故。斷或等用成。起下無所用(爲言)。
通簡淨與無漏(文)寶云。若依下七地。卽不起下無漏。以自有無漏起下無用及劣上無漏故。不起下也(文)。
爲盡有頂(文)爲盡有漏頂所余煩惱者。遮第一無用故。以自有頂無聖道故者。自地無無漏勝定故。無所有處無漏定勢力勝非想故。遮第二·第三故。於下聖道欣樂起故者。遮第四·第五故也。
無記無爲(文)遁云。謂虛空·非釋滅二無爲。唯無漏不緣。若其淨定。能緣無記。如無我觀等(文)。
不緣下地諸有漏法(文)問。無色根本善不緣下有漏所以如何。光云。根本地攝善無色定。不緣下地諸有漏法。已厭離故。定狹劣故(云云)寶云。無色根本無遍緣。智極寂靜故。不緣下地有漏及滅(云云)准此等釋。無色界善心。極寂靜勢微劣故。無遍緣智故。不緣下有漏法。色界善心相異也。
唯能緣○類智品(文)類智品道。可爲無色界能治之法故。設雖下地能治。亦緣之也。類智品道。九地展轉。爲同類因故。無色界心緣此也。尋云。何不緣法智品道耶。答。滅·道法智。雖治上。苦·集法智。不治色·無色。上界苦·集細。欲界苦·集麁。緣麁不可斷細。緣欲界苦·集。不能治上。已緣細。可以斷麁。滅·道法智能治上也。非全治。故不緣法智品道也。光云。正理云。以但能緣自全治故。法非全治(文)。
無色近分(文)問。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答。唯緣自上地有漏法上擇滅。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也。難云。空無邊處近分加行善心。旣緣次下地有漏法。何不緣彼法上擇滅耶。答。空無邊處近分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有漏法。唯限麁苦障三行相故。擇滅無爲非麁苦障法故。不緣彼有漏法上擇滅也(以上二十卷本義抄意)彼無間道(文)麁苦障行相。是無間道也。遁云。謂空處第四禪。作麁苦等行相。爲無間道。乃至非想近分緣無所有處。作三行相。故四近分皆能緣下(云云)。
諸無漏定(文)光云。諸無漏定。皆能斷惑。本淨尚無能。況諸染能斷。以勝況劣(文)。
不能斷自(文)光云。婆沙云。問。有漏道。亦作十六行相。何故不能遍斷。答。彼雖學作聖道行相。不明了故。不斷煩惱。如師子子未能害獸(文)。
中間禪淨(文)光云。中間攝淨。亦不能斷。如根本說(云云)。
爲入門故(文)爲近方便入門也(爲言)。
皆捨相應(文)光云。此近分定起時。艱辛作功用轉故。未離下染。情懷怖故。非喜樂相應(文)。
亦通無漏(文)光云。正理云。上七近分無無漏者。於自地法。不厭背故。唯初近分通無漏者。於自地法。能厭背故。此地極隣近多災患界故(云云)初禪近分厭背自地法。近多災患(厭背法)欲界故。依厭背自地法。有無漏(爲言)。
此八近分無有味(云云)光云。皆無有味。是離染道故。起艱辛故。不生貪愛。以彼味定非離染道生故。是容預道生故。近分地中。雖亦有道。非正離染。助離染故。離染類故。非容預故。不生貪愛。准此釋。近分雖有非離染道。離染類故。猶不生愛(爲言)尋。近分捨受相應故。下三禪命終受生心。必近分地心。然生有唯染污定。又命終心通三性。其中染污心。命終者在之。若爾者。近分通染耶。答。近分無味定者。約染污定。不遮散心相應結生染也。光云。雖近分心有結生染。以受生命終捨受相應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說。近分無味唯在根本(云云)定煩惱者。專緣任運容預道生也。而八近分地。是離染道。起艱辛故。緣彼不起愛·見·慢·疑等煩惱故。諸近分地無定煩惱也(本義抄趣)。
或三者(文)未至地有味定云師意。未起勝根本定故。緣劣未至定生貪愛故。未至定有味定云也。上七地近分。已得下根本定故。於彼近分。不生貪愛也。故無味定(爲言)此未至地有味定云師。不正義也。違婆沙評家故。今論置有說言故(本義抄趣)尋。初禪近分何云未至耶。寶云。正理七十八云。唯初近分名未至者。爲欲簡別余近分故。非此近分乘先定起。又非住此已起愛味。依如是義。立未至名。非上定邊。亦名未至。皆乘先定勢力引生。及住彼時。已起未故。毘婆沙者。作如是說。未至本地立未至名。是本地德未現前義(云云)。
明中定不同(文)明中定。與近分根本不同(爲言)寶云。唯初有中間定。自餘諸定無昇降故。無中間也(文)。
具三等至(文)光云。此中間定。具有味等三種相應。以有大梵殊勝功德可愛味故。有味相應(文)。
唯捨相應(文)光云。此中間定。同諸近分。唯捨相應。非喜相應。由自勉勵功用轉故。由此說是苦通行攝。亦無有樂。無三議故(文)又云。五議定。與尋·伺相應。彼無尋故(文)。
多修習者(文)光云。若多修習。爲大梵王。不多修習。便爲梵補。同一處故(文)本義抄。問中間靜慮業者。無尋唯伺也。難感梵補天有尋有伺異熟果耶。答。中間靜慮業。感梵補·梵衆二天異熟果者。感色不相應異熟果也不感心心所異熟果。故無尋唯伺業。不感有尋有伺異熟果也。重意云。心心所。有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等差異。色不相應。無此義。故中間靜慮業。雖感梵補·梵衆二天色不相應異熟果。不感心心所異熟果也(以上)。
論云已說等至云何等持(文)光云。就中一總二別。此卽總結前問起。經說等持至其相云何者。此卽別依經問起(云云)惠云。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通三性。定散地唯是有心等者。是定之體平等及能持心。等卽是持。持業釋。或等者。是引定。前心平等引定生。持卽是定。卽等之持。依主釋。梵云三摩鉢底。此云等至。通善·染。唯定通色·心·無心。等者引也。是定前心。引至定位。依主得名。若定名等。持業得名。梵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唯是定及有心。等者定也。引者從定引生四無量等。或等者定。前心平等。引至定位。依主釋。唯善性(云云)寶云。婆沙六十二云。問。等持·等至。有何差別。有說。應作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非等至非等持。謂除前相○平等持心。令專一境。有所成辨故。名等持(云云)。
謂與尋伺共相應(文)論云。有尋有伺三摩地者。謂與尋·伺相應等持。此初靜慮及未至攝(文)。
下謂未至(文)於定地未至地最下故。云下。次文下·中·上文體。可思之。
明單空等三(文)單重之相對。可知之。
空卽空我所(文)光引婆沙云。以非我行相。對治我行相。以空行相。對治我所行相(文)。
涅槃離十相故名無相(文)寶云。正理論云。或復相者。是因異名。涅槃無因故。名無相。或相謂世蘊上中下。涅槃異彼故。名無相(文)謂色等五(文)遁云。謂五境也。涅槃是法故。不言除法相除住相者。謂涅槃自性是常住故。不得無之言(文)光云。住濫無爲故。不說住(文)。
無願謂餘十諦行相相應者(文)正文云。謂此條頗狼籍。謂諦行相相應一句。通三三摩地。何唯合無願爲一段。故論云。三三摩地下。各各諦行相相應(文)。
非常與苦及集諦因(文)尋。集諦因者。指因一行相歟。光云。苦中四行。二是二非。是故別標。因顯集諦。卽是因·集·生·緣。或擧初顯後(文)。
此二諦相可厭患故(文)遁云。雖行有六。約諦名二(文)。
道諦如船筏(文)光云。道雖無漏。加行位中。並作是念。道如船筏。必應捨故(文)遁云。至彼岸已。應捨棄故。可謂得魚棄筌等(文)尋。云可厭云應捨如何。遁云。苦·集有漏。卽言可厭。道是無漏。但言應捨。捨離二不同。俱不願樂。總名無願(文)次下云超過。現前所對苦·集·道可厭捨故(云云)上擧苦·修·道。下云厭捨。苦·集厭。道捨也。
此超過現前等(云云)寶云。釋無願義。於苦·集·道現所對境。皆欲超過至涅槃故。故名無願(文)尋。捨離無漏聖道委意如何。光引婆沙云。問。彼於聖道亦不願耶。答。雖於聖道非全不願。而彼期心不願三有。聖道依有故亦不願。問。若爾。何故修聖道耶。答。爲趣涅槃故。修聖道。謂修行者作是思惟。究竟涅槃由何趣證。思已定知必由聖道故。雖不願而要修之。如越暴流。要憑船筏(文)。
以與涅槃相相似故(文)堯云。於擇滅涅槃。有空非我相故。若無願三摩地。爲空非我相。令厭捨苦諦者。相似涅槃法厭捨分在之故。今以空非我相。簡無願三摩地也(以上)。
各通二種(文)問。有漏·無漏三摩地。緣境別耶。光云。三三摩地緣境別者。若有漏空。緣一切法。若無漏空。唯緣苦諦。無願能緣苦集道諦。無相唯緣滅諦爲境(文)。
雖無漏者名三解脫門(文)光云。於中無漏者。名三解脫門。能與涅槃爲入門故。非諸有漏法是眞解脫門性。住世間違解脫故(云云)。
空空等故名爲重二(文)正文云。光云。重謂二也(文)按二文意。重名爲二。然論文意。三重等持中。初二等持。名之爲二。非重名二(以上)見頌文起盡。重二緣無學。取空非常相(文)重等持中。初二取空非常相(爲言)後緣無相定。非擇爲靜(文)後者指無相。無相緣非擇滅(爲言)若爾者。後緣對六身二云。指初二(見)遁云。謂空空·無相無相·無願無願。皆重故。名六身二(文)。
空相順厭勝非我(文)光云。重空等持。空行相後起。卽復還與空行相相應。唯此最能順厭捨故。非我行相則不如是。見非我者。於諸有爲法。起厭背心。不如見空○又婆沙一百五云。如人在道獨行。遇逢一伴。雖知非屬於己。而不大愁。後若別時。便極愁惱。故空行相。於厭生死。勝非我(云云)。
於空取空(云云)惠云。空取於空。名空空。空之空故(文)。
此五非是無漏相(云云)遁云。謂厭聖道。立重無願。此五所緣非無漏聖道故。非所厭捨(云云)。
謂此無願不願聖道(文)尋。單空·無願三摩地。雖不願聖道。作道等四行相。今何云如此耶。光云。無願正厭有。兼於聖道起不願心故。謂前無願。正厭於有。聖道依有故。兼不願。雖望意樂說不願道。而於聖道非正增厭故。亦能作道等四種無願。無願正增厭道故。以非常觀道過失。道等行相。無容厭道。是故於此不作彼四(云云)。
無相無相卽緣無學○非擇滅(文)尋。准前重等持。重無相。可緣前無相三摩地。何緣非擇滅耶。光云。言無相者。無十種相。彼三摩地。雖無色等五相及男女二相。是有爲故。有三有爲相。是故不緣(云云)此釋意。前無相。所緣擇滅無十相故。從所緣境。名無相。能緣無相三摩地。有爲法故。有有爲相。難云無相。重無相。從所緣境立名故。不緣前能緣無相三摩地。緣非擇滅(爲言)難云。旣不緣前無相。難名無相無相耶。光云。謂緣無相之非擇滅。此非擇滅。亦離諸相緣無相無相故。得無相無相名○是故此定從境立名(云云)尋。何不緣前無相之上擇滅耶。光云。以無漏法無擇滅故。唯觀非擇滅。不緣擇滅(云云)。
但取靜相○濫非常滅不作滅相(文)尋。常非常滅。其義遙異。何相亂耶。答。常非常滅。其義雖異。滅名是同故。成相亂也(以上本義抄趣)。
尋。不作妙離行相耶。光云。唯此能觀非擇滅故。非妙行相。境無記故。非離行相。以雖證得彼非擇滅猶縛隨故。非滅行相。以非擇滅非永解脫一切苦故(云云)。
唯是有漏(文)寶云。無漏觀道。皆爲欣行。此爲厭故。非無漏也(云云)惠云。若無漏。卽生欣心不能生厭故。重空等三。定不作無漏等持也(云云)光云。顯宗云。重三等持。唯是有漏。以於聖道生厭捨故。非無漏。定厭捨聖道。亦緣聖道。取空非常理。可名爲厭捨聖道(云云)尋。重無相。緣非擇滅。何名厭道耶。寶云。問。二緣聖道取空非常理。可名爲厭捨聖道。無相無相。但緣無爲。作靜行相。何名厭得。答。此欣無學無相等持不轉之因故。名厭道。謂彼定起作是言。無相等持不生爲善。此旣欣讃聖道不生。如何不名厭捨聖道(云云)。
唯三洲人(文)光云。顯宗云。唯三洲人。能起此定。通依男女。以依女身。亦能自在延促壽故(文)。
不時無學(云云)光云。唯無學位。以有學者但欣聖道未能厭故。此亦非一切唯不時解脫。以時解脫愛聖道故(文)。
依十一地(文)光云。顯宗云。依十一地。除上七邊。以上七邊無勝德故。若在欲界。從未至攝聖道後起。若在有頂。無所有攝聖道後起。余皆自地聖道後起(文)又云。欲界攝者。思所成。余修所成依定起故(文)。
初禪已上(文)正文云。應言二禪已上(文)。
爲現法樂住(文)尋。名現法樂住委意何。寶云。旣修此定。現在先受離生喜樂。後生梵衆受樂。同此何不言住後法樂也。以後法樂非定住故。或退卽不受。或生無色等亦不受。或入涅槃亦不受。非如現法樂住決定受也。正理論云。詳此唯說現法樂常。爲令棄捨現欲樂。說現定樂。令其欣樂。或現樂住。是後樂依。但說所依。能依已顯(已上。論文云云)准此釋。現者。現在。法樂者。對欲樂云法樂。卽善法樂歟。義章云。依如毘曇。初禪善法。名現法樂。以禪中創背欲樂故。偏說爲現法樂矣(云云)。
修得淨天眼(文)光云。法蘊足論第八。解四修中云。清淨眼識相應勝慧。說名爲知。亦名爲見。謂天眼識相應勝慧。領受觀察彼彼諸色。是名此中殊勝知見(文)遁云。以天眼能遠見故。故修此也(文)。
若修三界諸加行善(文)遁云。諸加行善者。謂欲界乃至有頂諸聞思修所成。及無漏法。此善能引生慧。於諸境中。分別而轉說加行言。爲簡生得(云云)。
得諸漏永盡(文)光云。於六通中。但說二者。天眼通。能觀生死。漏盡通。能得涅槃。故經偏說(云云)。
永正七年(庚午)八月二十四日(亥時)抄之訖。去春三月編集當卷之具疏。此秋今日聊終抄出之微功。光陰空移。懈怠之至深可悲之。就中來月中旬比。二十八九卷三十講可被執行。由先途者及沙汰。不圖被補別當。未補之間。寺務方納。所怠忙無隙。剩初心者論義加扶持。誠忘寢食。仍天性疎荒彌以緩怠。且稽古且爲聽聞記之(而已)
俱舍論頌疏抄卷第二十九(頌疏論本第二十九)
且第一明四無量者(文)義章云。四無量者化物心也。化心不同。一門說四○經中名此以爲無量。亦云。四等緣於無量諸衆生起故名無量。等緣一切故復名等(文)。
釋曰(文)此一段分爲十。一顯頌科。二列數釋無量言。三明無增減。四出體。五行相。六所緣境。七依地。八不斷惑。九修習。十依身。
(如文可知之)。
一慈二悲(文)尋。慈等釋名如何。義章云。愛憐名慈。惻[愴*刂]曰悲。慶悅名喜。亡懷稱捨。心無存著故曰亡懷(文)。
言無量者。寶云。婆沙八十一更有三釋。一云。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故。二云。對治無量放逸煩惱故。三云。如是四種是諸賢聖廣遊戲處故名無量(文)。
引無量福故(文)光故。無量有情爲所緣故。從境爲名。引無量福故。從等流果爲名。感無量果故。從異熟果爲名(云云)寶云。無量有情爲所緣者。從境名也。引無量福。因無量也。感無量果者。果無量也(文)引無量福者。光云等流果。寶云因無量。可思之。堯抄云。引無量福者。慈等四無量爲同類因。引生無量善爲等流果。所等流善無量故。於慈等立無量名也。福善也。感無量果者。慈等四無量爲異熟因。感欲·色界二界無量異熟果。欲界四無量感欲界果報。色界四無量感色界果報。所感果報無量故。於能感慈等。立無量名也(以上)遁云。由緣無量有情故。得無量福。以得無量福故。得無量果(文)。
此有四障(文)惠云。欲殺有情心名嗔。欲害有情心名害。耽著境界不修善品名不欣慰。於妙欲境界起染著情無厭名貪也(文)寶引正理云。欲惱有情心所名害(文)餘如惠。惱害之差異。可思之。
一嗔(文)光云。且捨與慈有差別者。慈能對治嗔所引嗔。無嗔爲體。捨能對治貪所引嗔。無貪爲體(文)准此釋。第一嗔嗔所引嗔。第四嗔貪所引嗔也。
三不欣慰(文)明眼抄云。光云。不欣慰以嫉爲體(文)云嫉爲體意。顯於他有樂無苦中喜受者。與嫉妬違也。義章云。喜除嫉妬。經有中亦云。喜除不樂。以嫉妬故。見他得利。心不喜樂(云云)。
四欲貪嗔(文)論云。不淨與捨俱治欲貪。斯有何別。毘婆沙說。欲貪有二。一色。二婬。不淨與捨如次能治。理實不淨能治婬貪。餘親友貪捨能對治(云云)。
對治此四多行障(文)遁云。多行謂性增多也(文)。
慈悲二種無嗔爲體(文)於悲無量體。婆沙·正理·顯宗。擧無嗔不害之二師異說。今論云。四中初二體是無嗔。理實應言悲是不害(文)准理實應言之文。論主意用不害師。今疏云。若依論主。依用之色也。尋云。付無嗔爲體義。與慈無量有何差別耶。答。光師所引正理論會云。性雖無別。慈能治殺有情瞋。歡行相轉。悲能對治惱有情瞋。戚行相轉。是謂差別(云云)又難云。悲無量治害。尤可爲不害體耶。光云。以實而言。悲正治嗔。害是嗔家等流果故。悲亦治害。或悲治害。述論主義。論主解云。理實應言悲是不害(文)尋云。付不害義。頌文云無嗔性耶。光云。解云。不害似無嗔。以無嗔名說。故正理云。有作是言。說言悲是不害近治害故。理實如是。但害似嗔。以嗔名說。悲之行相亦似無嗔。立無嗔名。理實是不害(已上論文)又解。頌文是前師義(云云)明眼抄云。此中有三解。一解依頌會長行。次解依論主義會頌。次解長行二義。頌且明前師義也。今且云。第二釋似勝(以上)。
喜卽喜受(文)喜無量體異說非一。婆沙論擧二師說(喜根爲性。欣爲自性。然無評家)正理論出三師說(一喜受爲體。二以欣爲體。三無貪爲體。光云。彼論意破初說。存後兩家云云)今論同婆沙初師。以欣爲體之義內。又有異說。婆沙論云。有餘師說。此喜無量欣爲自性。欣體非受。別有心所。與心相應。有說。欣在喜根相應聚中可得。有作是說。喜根後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云云)。
捨卽無貪(文)麟云。謂於親友起貪心。次緣怨家。亦損親友。便生嗔也(云云)問。捨以無貪爲體。唯應治貪。何前云治嗔耶。光云。此捨無量所治嗔。貪所引故。貪是其本。嗔是其末。若貪不起。嗔亦不生。故捨無貪性亦能兼治嗔(文)。
若依論主(文)問。論主意以無貪·無嗔二法爲體者。頌文何云無貪耶。光云。解云。理實此捨以二法爲體。頌言無貪。且從強說。或頌無貪是前師義(云云)。
與樂是慈(云云)寶云。正理論云。此阿世耶有差別者。觀有類如己謂慈。樂有情類離苦謂悲。於他興盛欣慰謂喜。於親怨相不思謂此捨(云云)光云。阿世耶者。此云意樂(云云)。
欣慰是喜(文)喜無量欣慰行相者。慈無量與樂。悲無量拔苦之上。作欣慰行相也。此則欣諸有情得樂免苦之義也(以上本義抄詞。但此正理論欣爲體義注也。可分別之)。
捨怨捨親(文)光云。怨家易捨故先捨怨。親愛難除故後捨親(文)寶云。正理論云。此阿世耶(此云意樂)有差別者。觀有情類如己謂慈。樂有情類離苦謂悲。於他興盛欣慰謂喜。於親怨相不思謂捨。婆沙八十一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授與饒益是慈相。除去衰損是悲相。慶慰得捨是喜相。忘懷平等是捨相(已上論文。以上)。
願諸有情得如是樂(文)神云。正理論云。且慈無量願得何樂。有說。願得第三定樂。諸受樂中此最勝故。若自未證由聞故知。有說。願得涅槃妙樂。於諸樂中此最勝故。有說。願得阿羅漢樂。此已解脫諸煩惱故(文)問。雖作與樂等行相。實不得樂。非顛倒耶。光云。雖實未得。由善意樂無顛倒。雖實未得。與勝解相應起故。非執眞實。故非顛倒(文)惠云。大乘眞實與樂。如變大地爲金銀。攪海水與蘇酪等也(云云)。
緣欲界一切有情(文)光云。正理云。皆緣欲界有情爲境。能治緣彼嗔等障故。謂於欲界有怨親中三聚有情。能生嗔等。於中有捨怨親等相便能伏除嗔等煩惱。是故此境唯欲有情。必不緣色·無色界。大悲體是無癡善根。由此力能通緣三界(文)。
喜無量唯依初二靜慮(文)光云。第三喜無量但依初·二靜慮。喜受攝故。餘定地中無此喜故(文)。
餘三無量依六地(文)光云。此師唯約定地以說(文)。
或五者(文)光云。或有欲令唯依五地。謂除未至。是容預功德。已離欲者方能起故。未至定是未離欲道。設已離欲亦不能起。此師但約容預德(文)。
或有欲令此四無量(文)寶云。此師意說。定·不定地·根本·加行。以皆緣無量有情。授與饒益。除去衰損。慶慰得捨。忘懷平等故(文)。
前文已釋根本不斷惑了也(文)二十八卷云。無漏能斷惑及諸淨近分。釋曰。諸無漏定皆能斷惑。諸淨近分亦斷煩惱。卽欣上厭下斷也。言近分者。簡根本地。以根本淨不能斷惑。不能斷下。謂已離故不能斷自。自所縛故不能斷上。以勝己故。中間禪亦不斷惑(文)。
上親友者(文)麟云。先從上親起者。謂從易向難故。修悲及喜同上。若修捨者。從處中起。與上不同。先捨處中。順捨易故。上親起貪捨難。故最後說(文)。
謂財法交(文)財法交者授與財法交極親愛云意歟。光云。正理論云○中親友者。謂財法交極相親愛。下親友者。謂唯財交亦相親愛(云云)。
隨得一時必成三種(文)麟云。若於初二定得一必四。若三定已上得一必三。以無喜故。今約定成故言成三。不言成四(文)光云。隨得一時。必成慈·悲·及捨三種。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文)。
初句總標(文)此一段分爲十。一頌科。二標數釋相。三別明前三解脫。四明前三依地。五明四無色解脫。六明滅定解脫。七總明緣境。八明第三定無解脫。九明修淨解脫。十釋身證名。
謂於內身有色想貪(文)光云。一於內色身有色想貪。爲除想貪。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今方內身令貪不起。名初解脫(文)古(堯)云。有緣內身之想。與此想相應貪亦有身中。爲伏除此貪故觀外不淨青淤等色。令貪不起。故名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修今此解脫行者。雖已離欲貪。而爲令堅固故。以不淨行相觀外諸色。由於外色數觀察故。於內身色中亦生厭想觀外不淨相已。方內色身亦是不淨。故貪不起也(以上)此意。內者內身。有色想者。有緣內身色想相應貪(爲言)觀外者他人身也。尋。於心所中何取想耶。光云。然契經中言想觀者。於貪聚中想增言想。於無貪聚中觀增言觀。故言想觀(文)寶云。言內有色相觀外色者。謂勝解作意。觀自己身被虫噉等。見內身相及見外虫故。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故正理云。經言有色觀諸色者。爲顯何義非未除色。能如實通此經深義。然諸先聖傳授釋言。未能伏除緣內色想。是有色義。云何知然。第二解脫差別說故。謂於第二旣作是言。內無色相觀外諸色。故知初解脫未除內色想。由此論者建立最初。名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觀行者如害怨屍。雖已離欲貪。而爲令堅固。以不淨行相。復觀外諸色。由於外色數觀察故。於內色中亦生厭想。如樂淨者。頸繫拘屍。極懷羞慚深生厭惡。如是觀外不淨相已。方內色身亦是不淨。觀心淨故。見內身中三十六物不淨充滿。如觀篋中衆色類物。名初解脫極成滿位。此成滿位解脫何法。謂心於色不樂增背訶毀厭惡。遮止欲貪。卽解脫欲貪。是無貪性故(已上論文云云)此意。內者內身有色想者。有緣內色想。是有色義。謂觀內色生厭想。遮止欲貪(爲言)觀外者蟲等也。兩師意可思之。麟云。言於內身有色想貪者。此是舊解。以有想貪故名有色想。新云。謂勝解作意觀身自己被蟲噉等。見內身相及見外蟲。故云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此以身想名爲色想。與章不同(文)舊解光釋。新寶釋。明眼抄云。今見二師意。光師自身名內。以他人身等名外。寶師以自人身名內。以蟲等爲外也。然正理論初解脫云。觀外不淨已方內色身(云云)知觀他死屍不淨已。以方自師。光法師意順此文也(以上)。
謂於內身無色想貪(文)光云。二於內色身無色想貪。雖已除貪。爲堅牢故。觀於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名第二解脫(文)寶云。言內無色想觀外色者。謂勝解作意。見內自身被蟲食等。不見身相。順見蟲等。故言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故正理云。修觀行者從此後時。漸復遣除緣內色想。謂以勝解想自命終。輿載身置棄屍處。種種禽獸爭共食噉。須臾身盡唯見禽獸。或於是處以火焚燒。乃至遺灰風所飄鼓。須臾身盡唯見空界。或想自身。如蘇鹽等爲火水等之所融消。乃至身無唯見火等。名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此勝解力除色想故。雖緣身起。而不見身。旣已遣除緣內色想。心相續轉無別事業。勝輕安樂任運現前。於此位中。數數修習緣色處境厭背行相。是名第二解脫成滿。亦如第一解脫欲貪。雖於先時修不淨想已得解脫。緣色欲貪。與無始來我愛難遣。若觀身有。仍恐追生。故後復修內無色想厭惡色觀。清淨過前。行者爾時。依初靜慮得此二觀。深生味著。爲欲令此轉增進故。入第二靜慮。復修二解脫。復修二法次第如前(已上論文)寶意。內有色者。見內身色相亂壞不淨流出故云有色。內無色者。前內色未無。今內色已無。禽獸食噉盡故云內無色也。同智論說歟。麟云。第二內無色想者。亦是舊義。新云。勝解作意。名自身被蟲食等。不見身相。唯見蟲等。故言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文)。
第三淨解脫(文)光如今疏。寶云。正理云。彼瑜伽師久觀不淨。厭惡轉故。令心沈懺。爲欲策發令暫生歡。或爲暫解。久修勞倦。或爲自審驗不淨觀堪能故。彼復依第四靜慮。於欲界色起淨勝解。先取寶衣花等淨相。由勝解力漸廣思惟。遍於所緣作淨行相。如契經說。彼於後時。應取少淨相總思惟諸色。此雖策心。而不掉擧。雖觀淨相。而不起貪。旣知善根勢力增上。次復於境略聚其心。於一所緣觀淨而住。此位名曰淨解脫滿。能究竟捨不淨想故。此淨解脫亦如第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已上論文以上)問。觀淨色相如何。義章云。又此觀時。先取金銀諸寶色光。以方骨色。所取寶色實是清淨(文)又云。淨解脫者。除去皮肉。唯觀白骨。又觀骨光。作其青·黃·赤·白想。名淨解脫。觀法云何。先取金銀諸寶等光。用方骨相。後得見之(文)。
依婆沙論(文)婆沙論八十四云。問。解脫是何義。答。棄背義是解脫義。問。何等解脫棄背何心。答。初二解脫棄背色貪心。第三解脫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解脫棄背次下地心。想受滅解脫棄背一切有所緣心(文)。
初二解依初二意起(文)論云。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文)古(堯)云。初·二不淨解脫。初禪解脫能治欲界眼識所引貪。第二禪解脫能治初禪眼識所引色貪也。問。初二解脫唯以欲界色處爲境。然色界色清淨。何觀欲界不淨色。離色界色貪耶。答。光問答也。光云。問。色界色淨。觀欲不淨。如何能離色界色貪。解云。此非正能斷。令暫遠離故(云云)又光云。正理云。欲及初定有顯色貪。由眼識身所引起故。爲解脫彼。初·二定中立初二解脫。二·三定中眼識無故。亦無所引緣顯色貪故。三·四定中無不淨解脫。初·二解脫相似善根。雖欲界中容得有。爲欲貪所陵雜故。不立二解脫名。三·四定中。雖亦得有。去所治遠。勢力微劣。不得名第三解脫。依彼後靜慮離八災患。心澄淨故。第四幷近分立後靜慮名(文)。
無色散善者如命終心(文)無色界起生得善心。其位可不定。不可限命終心。是以今論餘所中。明二十心相生云。生得善心無間生七。無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自界加行善心判。若無色界起生得善心。唯限命終心者。豈可生加行善心哉。難。論文云。彼散善者如命終心(文)限命終心(見)如何。答。案論文起盡。四無色解脫體。簡彼界散善標亦非散善性微劣故畢云。彼散善者。如命終心。無色界散善微劣事。如命終心云也。如言所顯。其意在之。全非遮餘時起生得善心矣(已上本義抄意)。
滅受想解脫(文)滅盡定十四不相應中一也。根品(第五卷)釋之。謂有實體性。滅心心所。爲求靜住。以止息想作意爲先。唯依有頂。下諸地皆有想。行相麁動。難可止息。有頂名非想。行相微細。易可止息。故依有頂也。彼無色。若滅心。同斷滅。故異生怖畏不修之。聖者現法涅槃勝解ヲモテ入也。
一者想心(文)麟云。言想心者。謂麁相心也(文)想微細微微三心者。心品麁細最細三重也。謂麁云想。細云微細。最細云微微。此位二十一心所及心王。有二十二物。二十一心所者。大地十·大善十·欣厭隨一也。光師餘處(五)所引婆沙論云。如是說者。隨滅爾所心心所法。卽有爾所物現前。爲此定體(云云)意滅二十二物心心所。有二十二物不相應行。替處名滅盡定也。想心等三心位。若欣心所現起之時。緣滅盡定。厭心所現起之位。緣受·想等心所。不緣滅盡定也。難。光釋云。入心緣彼滅定寂靜方能入故(文)如此釋。不緣受想等(見)如何。答。入心位厭受·想等心所。欣滅盡定。不過此二。厭受·想等心所之時。雖不緣滅盡定。此猶欣滅盡定故。厭受想等心所也。故對出心廣緣餘法。云入心緣彼滅定寂靜等也(以上本義抄意)問。今疏云入滅定心。總有三種(見)如此釋者。入心者亘三種(見)然結釋云。從微微心入滅盡定(文)若爾。入心可限滅盡定歟。如何。答。今此入心者。專雖名微微心。廣取之者。可通想微細心也。故標釋不相違歟。本義抄當處幷第五卷論義在之。可見之。
入心唯是有漏(文)光云。入心緣彼滅盡定寂靜方能入。故唯有漏出心不必反緣滅定。故通二種(文)。
初二可憎(文)麟云。初二可憎者。觀不淨故。第三可愛者。觀淨色故(云云)。
各緣自地上地苦集滅諦(文)麟云。緣上苦·集·滅者。謂下劣故。及背下故。不緣下也。及緣九地類智品道者。謂無色不緣下欲故。不緣法智。此四無色能遍緣故。故能緣非擇滅及虛空等。故婆沙云。若謂一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又云。滅受想解脫無所緣(文)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有漏法。唯限麁苦障三行相故。擇滅無爲。非麁苦障法故。不緣彼有漏法上擇滅也。類智品道。九地展轉爲同類因故。無色界心。緣下地類智品道故。緣彼法上非擇滅也(第二十卷一箇論義也)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也。類智品道。可爲無色界能治之法故。設雖下地能治。亦緣之也(此同處論義也)。
第二定中無眼識所引顯色貪故(文)第二定中無色貪故者。述第三靜慮不立初二解脫故也。謂欲界(幷)初靜慮。有眼識所引顯色貪故。爲對治彼。初·二靜慮。立初二解脫。第二定中。無眼識所引顯色貪故。第三靜慮。不立初二解脫(爲言)自地妙樂所動亂故者。明第三靜慮不立解脫故。第三靜慮意地妙樂受所動亂故。不立淨解脫(爲言。本義抄趣)問。初二解脫。唯治顯色貪。爲當治形色貪歟。答。通治顯·形二色貪也。但論文。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者。就顯且述治顯色貪。盡理論之。可云通治顯·形二色貪也(以上本義抄)古(堯)云。青·黃·赤·白四色。是衆色根本。長短等形色。是青等上差別故。初二解脫。依治顯色貪。亦形色貪自被治歟。
答爲欲令欣(文)論云。爲欲令心暫欣悅故(文)光云。一爲策心令欣。二爲審知成滿(文)。
此二勝故二界邊故(文)殊勝故者。餘解脫身中證得故。雖可名身作證。第三·第八殊勝故。得身證名云心歟。或又第三淨解脫名身證。義章云。觀察淨身。證得解脫。名身證解脫(云云)第八解脫名身證。光所引婆沙云。想受滅解脫。以無心故。在身非心。身力所起。非心力起。是故名身證(云云)二界邊故者。光所引正理云。色解脫中。淨爲邊際。於諸無色。滅定爲邊(文)。
一內有色相觀外色少(文)光云。一於內色身。有色想貪。爲對治彼。觀外小色。作青瘀等。二○觀外多色○三於內色身。無色想貪。但爲堅牢。觀外小色。作青瘀等。令貪不起。四○觀外多色○又於內身。無色想貪。但爲策心或試煩惱。觀外青黃赤白四色。令貪不起(云云)問多少分別如何。義章云。於外色中。始觀一身。以爲不淨。名外觀小。何故不多。龍樹釋言。學觀之始。畏心難攝。不取多觀(文)。
初二如初解脫(文)光云。初二勝處自性地等。如初解脫。是初解脫果故○(文)次二勝處·後四勝處同之。麟云。解脫是因。勝處爲果。因修解脫。八勝處故。前三解脫。於諸色中。但能總取不淨淨相。今八勝處。於諸色中。分別多小青等異相(文)異相者變異相也。
觀外青黃赤白(文)義章云。青黃赤白是八解中第三解脫。於外色中。除去皮肉。作其骨想。後觀此骨。作其青黃赤白等想。爲四勝處。觀法云何。欲爲青觀。先得四禪。次於外色取小青相。還入定中。復觀皮青。如是往返。極令能熟。名青勝處。黃等亦然(文)。
能制所緣(文)寶云。前三解脫。於諸色中。但能總取不淨淨相。今八勝處。於諸色中。分別小多青等異相故。前解脫。但於色中。棄背欲貪及不淨想。今八勝處。能於所緣。分別折制伏。令隨心轉(云云)分折所緣境者。分別青黃赤白事歟。
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文)釋勝處名也。寶云。言勝處者。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何故名勝處。答。降伏所緣。摧滅貪愛故。名勝處。正理云。或於是處。轉變自在不隨起惑故。名勝處。勝於處故。立勝處名。或此善根卽名爲處。處能勝故。立勝處名(云云)光云。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故。名勝處。或勝煩惱故。名勝處。或此善根名處。處能勝故。名勝處(云云)。
解脫後起勝處事。明眼抄云。問。若解脫後起勝處者。第二解脫。已捨色貪。後起勝處。初二何故猶名內有色想耶。答。若依光意。有色想貪者。且約義次第也。非實有貪也。若依寶法師。雖已捨貪而有色想。觀內身故也(以上)。
遍處有十(文)問。遍處觀門行相如何。義章云。行者初先繫意安靜。於己身分。取小青相。極令明了。如明鏡中見諸色像。以漸廣之。周滿世界。同爲一青。名青一切處。黃赤白等類亦同然。次始於自身。觀小地相。極令明了。以漸廣之。周遍世界。悉爲一地。名一切處。水·火·風等類亦同然。患色多過。次捨色相。緣無邊虛空。先緣咽·喉·鼻·口等空。極令明了。以漸廣之。見一切界同爲一空。名空一切處。患彼空觀外緣之惱。次捨空相。緣無邊識。始觀一識。極令明了。所謂觀於緣一空識。以漸廣之。見無邊識。皆令明了。名識一切處(云云)。
觀地水火風青黃赤白(文)問。論文列十遍處。次第如今疏釋。若爾者。前觀地等。後觀青等歟。答。思前八遍處觀門次第(如疏次下釋)觀青等四色後。觀地等四大種也。但於論文次第者。汎爾只述十遍處相。更非由觀門次第列之也(以上本義抄)。
於一切處周遍觀察(文)寶云。正理云。經於此處皆言一想。上下及傍無二無量。於一切處。無間無障。周遍思惟。故名遍處。遍於處故。立遍處名。或此善根卽名處。行相遍故。立遍處名(云云)。
緣欲可見色(文)問。前四可爾。次四觀地·水·火·風。可云緣觸處耶。次下釋思青等。爲何所依。知依大種(云云)光所引婆沙論文同之。知地等遍處。觀青等能造也。何云觀假四大耶。答。光云。實緣色處。假想地等故。正理云。如何地等亦名色處。地地界等有差別故。顯·形名地等。說地等遍處。不言地界等故(文)此釋意云。上卷云。地謂顯·形色。隨世想立名。水火亦復然。風卽界亦爾。顯·形二色之上。隨世間想。假立地·水·火·風四大種名故。前八遍處之中。後四遍處。緣此假立地·水·火·風四大種名顯·形二色。假作青等所依實地·水·火·風四大種行解故。雖名地·水·火·風遍處。實緣可見色也(爲言)但思青等爲何所依知依大種故之文者。就今所作行解。云觀青等所依大種也。遍處是假想觀門故。雖非觸處之中實四大種。緣假四大種。作青等所依實四大種行解也(以上本義抄)。
滅定解脫根品已釋(文)根品次。聖由加行得(文)此滅定。唯聖者得。異生不起也。又唯加行得。非離染得。以無心故。要大加行方可得也。滅定初人中(文)滅定未曾修。初起難故。以人中說力者故。慧解利故。在人中初修起已不退者。直生有頂。若退者。生色界已。由先習力。得起滅定也。
生上二界總由三緣(文)正文云。頌意明於上界中起定之緣。非明生上界緣。故論云。生上二界。總由三緣。能進引生色·無色定(文)。
一由因力(文)寶云。此於先時近者。近曾起者。及數修者。數數修故。卽是近同類因。由此二因力故。生色無色。雖無教力。而得生起(文)麟云。一由因者。此有二相。一於先時。雖非數習。由近起故。今能起定。二雖非近起。而數習故能起。此二並是因力。謂現同類因(文)。
造感上地生順後受業(文)麟云。順後受業者。以順生是因力攝故(云云)。
生上二界起無色定(文)麟云。上總述三力。下約三界別辨。無色由二力。色界由三力。欲界由四力。無雲等天無災患者。謂由第四靜慮無三災壞故。不由法爾。起無色定。生無色。生色界。起靜慮。及法爾者。下三禪爲災所壞故。有法爾(文)生下三靜慮者。災壞時。法爾次第起二·三·四禪定。生第四靜慮時。無災壞故。起無色定。由因·業二力也。
更加教力(文)麟云。正理云。謂人三洲·天亦聞教微故不是(文)。
已下是流通分(文)問。第一卷疏云。初三行頌。是序分。次有六百頌。是正宗。後四行頌。是流通分(文)此則迦濕彌羅義理成已下。爲流通也。神泰(幷)寶記同之。若爾者。今何以佛正法有二之一行。屬流通耶。答。第一卷疏以六百行頌。爲正宗。以七言頌。爲序分流通。故以後四行頌。爲流通也。然約所明義論之。於六百行頌。明所簡擇有漏·無漏法義頌。正爲正宗。佛正法有二之一行。非簡擇有漏·無漏法義故。且屬流通(以上)古(堯)云。若具論之。以佛正法有二已下頌。可爲流通分也。然上卷者。且約七言之頌。不取佛正法有二頌歟(以上)。
正法有二(文)准寶記。此下文有三。一述二種正法。二(有能受持已下)述能持人。三(聖教總言已下)述住時分。就中有兩說(矣)。
謂契經調伏對法(文)光云。教法者。謂三藏教法。一素怛覽藏。此云契經。二毘奈耶藏。此云調伏。身語律儀調伏行者。教詮調伏。從所詮爲名。三阿毘達磨藏。此云對法(文)。
聖教總言(文)初師意。如來聖教。盛行世間。唯限千載。不過此時云也。但如來聖教。纔傳世間。雖至像法·末法之時。彼皆衰微。不如千年之時分故。以少屬無·云唯住千載也。
有釋(文)第二師意。釋尊入涅槃一千年以來。無有入聖得果者。故證法住時。唯限千年。千年之後。教法獨盛。受持正說者。便住世間故。云教法住時復過於此也。今此說意。尤叶道理故。寶法師判二說正義云。今詳兩說。後說爲正。所以得知今時有教法故。
論云此論依攝(文)惠云。此論依攝者。此條前攝彼勝。依彼文也(文)。
我多依彼(文)光云。我多依彼釋對法宗。於中時以經部義宗。少有貶量。爲我過失。然亦未敢卽爲指南(云云)。寶云。多依婆沙論釋。多言顯示少有異途。謂形色·像色。過去·未來。有·非有等○少有貶量毘婆沙義。是我過失。以非世尊大聖弟子輒有貶量故。成過夫。論主謙也(文)。
凡厥異生(文)光云。凡夫愚癡。無有慧眼。不能觀見四眞諦理。起惑住情。無法自制。名無制人。由起鄙惡尋思。獨迷橫計。惑亂聖教。
大師世眼久已閉(文)光記意。已下六行頌。長行中引來頌。非本頌歟。謂世親菩薩。造俱舍論六百行頌。遣門人寄往迦濕彌羅國之時。無有此文。後被請釋論。解釋六百行頌之日。初製大師世間久已閉已下六行文。故長行攝。非本頌也。今疏意。爲本頌攝歟。但傷歎勸學已下科文。同光記也。寶記意。自下爲流通分也。寶云。自下有三頌。大文第三。流通分。此中三頌。總有十二句。第一四句。傷歎教法滅。第二四句。傷歎證法滅。次兩句。雙傷二種正法滅。次一句。傷歎煩惱力增。後一句。勸求解脫也(云云)又云。就第一頌中。有四句。初一句。明佛善說教。能開世眼名世眼也。大師涅槃。向有千年。故言久閉。第二句。明大弟子說教堪爲證者多散滅。多言顯有少分。第三句。明世眼久閉。能爲證者多散滅故。無見眞理人也。無眞見人故。無判教人也。第四句。明不見理故。鄙尋思。由鄙尋思。妄制教故。亂聖教。亂聖教故。教法滅。第二頌。有四句。第一句。明無教授本師。自覺者佛也。已歸勝寂靜者。歸涅槃也。諸寂靜中。涅槃最勝故言勝。明教授本師也。第二句。明無弟子教授持彼教者。謂聖弟子多隨滅者。謂大弟子多隨佛涅槃也。多者。顯亦有少。第三句。世無依怗者。明無上兩人也。喪衆德者。以無師故。無定慧德也。第四句。無鉤制惑者。定慧如鉤。惑如狂象。狂象無鉤制御。隨意東西。諸惑無定慧鉤。亦隨意流轉。由斯證法將滅。第三頌四句。初句。旣知如來者。法主也。正法者。教證正法也。壽者。一千年也。第二句。漸正論亡者。謂初百年漸次至九百年也。如至喉者喩也。如人將死氣盡至喉知死不久。正法漸次淪亡。至九百年。將滅不久。第三句。是諸煩惱力增時者。明惡時也。二種正法將滅。衆生煩惱增時。第四句。應求解脫勿放逸者。勤學正法也(云云)。
享祿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抄功畢。當夏比。對洛陽建仁寺秀藏主。講談之次。披具書抄之。
法印權大僧都英憲(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