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5部大正藏第65册P0001 中論疏記 (8卷) 〖 日本 安登撰〗.txt
No.2255
中論疏記卷第一(之本)(集眾異說不敢和會)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詳夫正觀玄宗。唯有遊心之路離相之旨。非言何以詮乎。故今將入疏文。略開三門。教起因緣故。解釋題目故。隨文判釋故。第一教起因緣故者。大聖法王以佛眼觀見彼世間愚癡眾生。起有無等諸戲論網。邪見稠林之所壞亂。生死牢獄之所繫閉。所以起第一悲發勇猛慧。於無量億那由他劫。棄捨身命無厭惓。心能修一切福慧萬行。鑽般若境界海。斷眾多煩惱網。而於諸法無分別心。得一切法真實甘露。隨逐眾生性時處等。盡未來際。攝受利益不共二乘及諸外道。爰龍樹提婆。如自所證。於聖所說塵沙法中。顯示實義。拔濟群冥。其殘學者雖修正法。以迷謬故。皆成不善。是以欲令學徒開示如來如實道理。悟解大道。案妙阿含。思察籌量。造中百論。然自天地開闢以來。人民□悷。不信因果。剛強難化。出離無期。所以四聖銜於高命現於震旦。漸以誘喻。甫有寶應菩薩。名為伏儀。創始八卦。吉祥菩薩。號為女媧。變化萬物。摩訶迦葉。號曰老子。顯揚道德。儒童菩薩。號曰孔子。教修孝義。人民之性以此調柔。堪應隨佛修行正法。所以至於漢朝。法音發顯。及于齊梁。彌得興盛。大小乘之類。修習空有之音。隨稟流布。各辨一部所有之義。但是法寶中一支耳。未若此論苞含大小該羅理教。是故大師吉藏。欲弘大法。製作此疏。凡有七意。一助佛揚化。令法久住。解釋佛經。令物信悟大乘。光明令不絕故。二小乘舊師不信大者。破執而令信受中道法故。三學諸權論者。破其謬僻為說大道。令彼捨權歸了義教勤修學故。四釋無依無得廣大之義。令諸學徒易悟入故。五釋大乘中眾生皆有佛性之義。令諸行者知決定有勤修習故。六明諦智之義。令諸學徒用此通釋大乘諸經作佛事故。七彰施教之由。令遍了知如來漸次法門權實相故。教起之由略明如此。委如餘處。恐煩不述。
疏曰。中論疏卷第一。此下第二解釋題目。於中有二。初辨法名。後明人目。初中又二。謂所釋與能釋。所言中論者。即此舉所釋論名。疏主釋中論之字。略有五意。一斯論定佛法之偏正。判得失之根源。是以龍樹菩薩表中論名。二斯文論中實之理。從所詮理實得名故。業品云。此論所明義。離於斷常。故云中論。三龍樹所作凡有三論。一無畏之廣。次十二之略。今此折中之論。故稱中論。四斯論先無緣起。後略餘勢。但有正文。以文表義。故稱中論。五龍樹大士是中道之人。即所製作從人立名。故稱中論。准此疏文。中人之所造論。故稱中論。即依主釋。又中即論。故稱中論。即持業釋。而言中者。玄音論云。所言中者。不得有邊。所以云中。何者。若無中者。何得名邊。此以中遣邊。又無中與邊。是妙中。何者。中與邊相對是病故。又中義者正義。以二諦為體故。又是假義。以涅槃佛性真如實際法身等皆是假義故。又無常義以淨名經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故。何者。無常之言。無於常也。若有常者。不得無常。既無有常。何有無常。所以無常者猶是中也。又是苦義。何者。三界皆苦。無有樂也。若無樂者。何得有苦。故苦之言即是中也。又是空義。何者。若有知畢竟空之意者。不名畢竟空。既無知畢竟空之情故。云畢竟空。所言論者。盡言為論此即盡一邪言。故云盡言為論。又主客交言而盡語言。故云盡言為論。而言盡者。若有言時而云盡。若無言而寂坐時云盡。二義俱得。今檢玄義云。且依名釋義者。中以實為義。故涅槃經云。我昔本無中實道義。是故現在有無量煩惱。論序云。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照謂顯也。立於中名。為欲顯諸法實故。言照其實也。又及正為義。故華嚴經云。正法性遠離一切語言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此之正法即是中道。離偏曰中。對邪言正。故不遷論云正觀論曰也。然今云中者。非多非一。隨義對緣。得說一多。一道清淨更無二道。一道即是一中道也。若約二諦。即得二中。以世諦不偏故名為中。真諦亦爾若約三諦亦得三中。亦得四中。一對偏中。對大小學人斷常邊病。是故說之。二盡偏中。大小學人有於斷常。即不成中。偏病若盡。即名為中。三絕待中。本對偏病。是故有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為出處眾生。強名為中。四成假中。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由非有無說於有無。如此之中有成於假。
問。叡師云中論。影師云中觀論。云何相違。答。述義云。然此論有廣略二本。雖廣不增。雖略不減。略有二義。一舉中而說兼悟觀。所言悟者。即是觀義。二每品各有觀字。故更不舉之。廣亦有二。一或聞中悟。或聞觀悟。二舉中明而不悟解。聞觀悟了。今疏主云。但論有廣略二本。但云中論。名之為略。加於觀字。即是廣本。然此廣略皆有其義。所言略者。謂理教所詮之理。名之為中。分三種中道。謂世諦真諦非真俗中道。能詮之教是名為論。於是二中。無教不收。無理不攝。所言廣本具有三者。中謂諸佛菩薩所行之道。觀謂諸佛菩薩能觀之心。諸佛菩薩觀辨於心。宣之於口。名為經論。要具此三義乃圓足。廣明如餘。
問。中論之字是誰置耶。答。述義云。且有二義。一本論師安置論名。何者。如諸經中佛立名字。論主准之。論中標名。如因緣品云真實微妙法即是中之異名。後人取之。安在論首也。二翻譯者見者論所論義。目中論名。今案。智度率第十九卷云。中論中亦說。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涅槃。涅槃際世間際無有異故。十二論觀作者門說。如中論說。中論序疏云。是以龍樹菩薩表中論名。准此等文。故知本論師安置論名。亦可釋論師安之。故初牒長行云。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又無著菩薩名順中論。清辨菩薩名般若燈論。准此等文。此釋論師安之。明知非翻譯家安之。但有人略尋文旨云。譯者具安三字。然叡師略觀字者甚非。三藏既三具置三字者。何叡法師輒削觀字。亦違序疏。以云論有廣略二本故。
疏言第一卷者。第二明能釋之法。然云疏者。開演解釋之義。謂疏主欲開演解釋正觀一論之旨歸。撰集攝嶺興皇之善言。製作此疏。即是中論之疏。依主釋也。曇攝師云。疏者所據反。廣雅曰識也。按書疏記識也。所居反。按疏猶布也。文字辨嫌。云第者。大□反。薉草第子也。第者大戾反。次也。基法師云。第者次也居也。一者極也首也。此疏有十卷。此卷居初。故道第一焉。
疏曰。胡吉藏撰。此下第二明人目。夫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故先雖明所弘之法。而未辨能弘之人。所以今次明弘之人。然惟正觀之旨。良登涅槃之梯橙。不二之言。乃度苦海之船筏。但物機未熟。藥法寶於流沙之西。正化時隆。扇淳風於震旦之界。既乎摩騰向漢。教音始著。羅什涉秦。法義光闡。自是以來。遂得家家營建出世之業。人人修集菩提之因。故知傳法之德其利博哉。誰樂道者不勤修習。然則佛涅槃後。像法之中有應真大士。厥號吉藏。誕生震旦獨步一人。斯乃四依菩薩之一士也。俗姓安氏。是安息國太子世高苗裔。母憑氏。即楊州金陵里女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交廣之間。後遷金陵。仍納金陵里女。母夢有神人乘雲而至。因此降祥俄而載誕。自年十三夙涉文德。更表貞淳。聰叡絕倫。智辯有殊。仍以宿殖早厭塵俗。梁代之初。年十三出家。真諦三藏問其所懷。可為吉藏。因遂名也。仍止興皇寺。堅守戒珠。威儀無缺。如如為家。無貪為榮。遂依朗法師受業。一聞將盡。再覽無遺。眾感驚異。乃令覆述。具竭所聞。不漏一言。爰我聞芳聲從茲發A焉。年二十一受具。坐夏學律。五篇七聚之宗。亦一遍斯得乎。欣然遂志修菩薩道。持戒如護浮囊。行施不□金玉。凡有昇堂。莫非人B。隋開皇年中。京遊鏡水。止嘉祥精舍七八年間。恒事敷演。遠方聽眾八百餘人。十九年從王入京。停日嚴寺。大唐膺運紹隆正法。武德元年居實際寺。二年□請住會昌寺。三年敕置大德十人。廷維釋教。法師自少迄長。經歷三代。常轉法輪。未曾止息。凡講法華經三百餘遍。大涅槃華嚴大智度論淨名金光明仁王金般若勝鬘法華論等。三論等洛數十遍。并著文玄。並傳於世。常勤修業行。願睹彌勒。春秋七十有五。即武德六年五月。遷神於實際寺東房。今溫國寺是也。
所言胡者。述義云。胡者是姓。取父本國之號即為姓也。共胡族颯末建國輔相之子。有人傳此意云。自天竺東從大唐西。在二百餘國。總名胡。族別名颯末建國。今案。嘉祥碑文并續高僧第十一卷中吉藏傳云。安息國人。太子苗裔。准此等文。非颯末建國人。加以述義云。相傳如此。更檢別傳。今既有別。傳宜。不可用述義說。今謂。胡者通名。何者。釋道安五失三不易去。譯胡為秦。有五失本。一胡語盡倒而使。從秦一失本。乃至廣說。又法華勝鬘注云。胡本胡音。又法琳傳。名佛為胡神。准此等文。所言胡者。通於天竺。今云胡者。指安息國。故云胡耳。自唐以西總名胡故。言安息國者。有人傳云。北天竺之界。此崑崙山東方。窗嶺山西方。颯末建國在南海交廣之處。案十住毘婆娑論第十一卷云。或欲使度苦故而殺。如西方安息國等。又義淨三藏云。在安息國故云。安息香。大唐圖云。北天竺之西南有恒河水。從此去西北有安息國也。准此等文。是西天竺之別國也。淨名玄初卷序云。金陵沙門釋吉藏者。舉母之國以為名也。故續高僧傳第十一卷吉藏傳云。唐京師延興寺釋吉藏。俗姓安。本安息人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交廣之間。後持金陵而生藏焉。勝鬘寶崛云。慧日道場沙門吉藏者。舉後住處。故傳下文云。開皇歲末。隋煬帝入慧日寺。王又於京師置日嚴寺。又辨正論第三云。隋煬帝楊州造慧日道場。京師造日嚴寺。准此論傳。故知舉後住處。唯述義云。日嚴精舍亦言慧日道場。何者。纔舉日光。內外奕映。若有見者。發心捨俗。故言日嚴。大師妙慧轉大法輪。若有聞者趣向大道故。言慧日者恐謬傳焉。又云。大師生于梁末。長於陳代。及乎隋滅。以隋開皇十八年。至于長安。長安陳朝相去三千三百里。此亦與傳碑相違。何者。傳云武德六年五月。春秋七十有五。奄然而化。碑云法師自少迄長經歷三代。即陳至大唐。并七十一歲。只傳碑亦違。何者。傳既云真諦三藏名為吉藏。即知生梁代。又云生年七十五歲。碑云七十一歲。述義云。大師年七十八。處於房宇端坐而卒。猶如入定。形色不變。古舊如此。相傳久矣。有人解云。從梁代迄唐武德六年。合九十歲。如此異說。出生之年進退不同。故年數不定。言吉藏。者。傳云。年在孩童。父引之見於真諦。仍乞詺之。諦問其所懷。可為吉藏。因遂名也。准此傳文。真諦三藏名為吉藏也。述義云。言吉藏者。舉大師之諱。字雖無立名所以。而義准解之。吉即不二之法。以此為藏。貯畜法寶布施群生。故仍名之。准此記文。今云吉藏者。中道正觀之法。名之為吉。以此為藏。貯畜法財施與庶品。故云吉藏焉。有人傳云。吉者善也。藏者攝持之義也。
言撰者。淨名玄序云。因撰所聞。著茲玄論。述義解云。始從天竺迄於此土地。製論之體凡有二義。夫申義宗。而所製之名為作也。如龍樹造中觀論。釋道安作本無論等。撰集經論之說。而所述之名為撰也。如分別明造般若燈論。大朗法師華嚴義疏等。今惟疏主簡集經論之要義。并採諸家之善言。而加於妙思製于此疏。故云撰。玉篇。撰者助變反。數也具也定也。今須後訓故。述義云。撰者簡定之義。簡自才智定所明義。然簡糸皆等名練。簡金銀等名鍊。簡所知法名撰。漢書定律令撰二百章。鄭玄曰撰。猶治擇之名也。問。疏主住七十餘歲。經歷三代轉法常轉法輪。何年製此論耶。答。出處不同。碑云。仁壽二年。令出淨名三論疏。百論序疏云大業四年。
疏曰。中觀論觀因緣品第一。此下第三入文解釋。此疏一部十卷。大分為二。第一總料簡。第二解釋本文。初中又二。第一總標。第二別列。總標之中。今所舉文諸本不同。有本無此九字。今本有之。如此文例非一。碩法師疏云。既稱中觀論觀因緣品第一者。只精識中觀故了因緣。只由善識因緣故解中觀。所以大師云。解中觀即是正釋因緣。何故爾。若不識中觀。亦不解因緣。亦不解中觀故。今只為識中觀故解因緣。只為識因緣故解中觀。所以言中觀論觀因緣品第一。中觀即是一部之通名。因緣是品之別稱。品之言類。此品最居前故言第一。問。中觀論三字皆名中觀論耶。答。爾。可者。中即不生不滅。觀論亦爾。中即所照不生不滅。觀即能照不生不滅。所論不生不滅既是中。能論不生不滅亦是中。故去皆中也。中即義相觀。觀即心行觀。論即名字觀。言義相觀者。觀既有其名必應有義。如真俗是名。非真俗是義。又真俗是名。真以真實為義。俗以浮虛為義。言心行觀者。心發此行也。廣義中字觀者。知一切法。但名字不內不外非住不住故。悟名字即解脫。故去皆觀也。皆論者。論即能論。能論既是取中論。觀亦是也。
疏曰。將欲釋文。大明二義。初釋因緣品名。二論開合。釋因緣品名。略為五門。一通別門。二正名門。三釋名門。四破申門。五同異門。疏云將欲釋文等者。述義云。通舉一部之文故云釋文也。言大者。總也夫也。曇捷師法華字釋曰。將者子陵反。論語云。故夫從從將聖也。爾雅云。將者大也送也。廣雅曰。將者里也欲也。子高反。三蒼云。將主也。爾雅曰。將資也。今須欲訓也。言二論開合者。述義云。講此論眾師或科文而說。名之為開或不科而說。是名為合也。今案。下明論齊處云。偽秦長安曇師不開章段。北土法師開之。章段准之應悉。然有人云。論於開合者。不尋下文。又或本云。論章開合甚。會下文云。第二明論音開合。不可異執也。
疏云釋因緣品名略為五門者。此下第二別列。於中又二。第一別釋因緣品名。第二通一部以料簡之。初中又三。謂標列釋結。此文第一部標也。述義云。然見有本。無名之字應是落脫。何者以上既言釋因緣品名故。若直言釋因緣品者。應是通釋一品之文。若言。爾者標釋相違故為不可也。所言為者。猶在字也。今案。掌珍論上卷云。自亦許為。靖邁師云。為猶有字也。准之可悉。疏云一通別門等者。此下第二列也。述義云。中觀論三字母品存故。云通觀因緣品者。只一章目故云別。然釋因緣品。有通有別。一對中觀論之通而存別故。二就別之中。。亦有通別。三就因緣品。相對因緣。名之為通。十二四緣即是別也。通別因緣之中。正觀通因緣。以通必兼別故。以如此事正故。云正名門。准此文。今云正者。傍正之正。然有人傳云。破邪因緣顯正因緣故。云正名門者。非也。違疏下文故。如因是種子故親。緣是水土故□。此名釋名門也。如破執因緣申所知空之因緣。此名破申門。約此論。十二門論以明同異故。云同異門。謂二論同明觀因緣。故云同也。文有開合廣略不同。故云異也。
疏云問何因緣故等者。此下第三隨列別釋。文中有五。今此第一約通別以釋之。於中又二即問與答。問中言標題者。玉篇上剖衝字堯怖交三反。擊也損也。絜壯也。花苑云。表幟之所處也。長木也。下玉篇達雞反。顯也。來識者視也。疏云答回復有四義等者。此下第二答也。於中有四。復次第一約理教以明通別。第二約藥病以明通別。第三約標釋二門以明通別。第四約中觀發顯以明通別。今是第一約理教相待以明通別。所言所顯之理等者。通所能謂理是。能顯之教者。別即是教也。而云中名唯一者。述義云。有人言。一中道理。名唯有一也。今明不爾。每品首以存中安故。云中名唯一也。淡海記同之也。
疏云二所申之理等者。第二約藥病相對以明通別。言所申之理等者。通所謂藥是。所破之病等者。別有即是病也。問。所顯之理與所申之理有何差別。答。述義云。有同有異。所言同者。以二諦教顯不二理時。病無不破。以正觀智破執病時。理無不顯故。所言異者。破病之義非顯道義。顯道之義非破病義故。淡海記亦同。問。此二是為是體中。為當用中。答。述義云。傍舉體用二中。而以正義舉體中也。淡海記同之。
疏云三者題中觀諸等者。第三約標釋二章門以明通別也。言題中觀論等通也。觀因緣品等者別也。所言標章門者。有人傳云。依下疏文云。開章門者。應言標於章門釋於章門。言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去者。所言乃至者。疏主釋云窮到之辭也。具明八不。如疏下文。言觀辨於心論宣於口者。次下疏云以觀。辨於心論宣於口。六種品疏云。觀照於內。言彰於外。故名為論。即是化身。有疏云。今此論即是所顯之理。理即是不二中道。不二之觀辨心。不二之言宣口。故言中觀也。准此疏文今云。觀者不二之觀。論者言論即不二之言。准之可悉。
言如上偈云等者。指此論第四卷四諦品。偈文所引全同。所以不記。疏主顯數條意。且約中假義而為釋之。即第三條意。言因緣所生法者。牒也諦也。我說即是空者。明第一義諦也。亦為是假名者悉上二諦□皆是假。既云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是有宛然而空故。空不自空。名為假空。空宛然而有。有不自有。名為假有。亦是中道義者。說空有假名。為表中道。明假有不住有故有非有。假空不住空故空非空。非空非有即是中道。餘條意不當此處。故且不引。碩法師云。我說即是空者。既是華手經文。所以我者佛我也。述義并淡海記異說煩多。不要故不記。唯撿疏下文云。華首經文也。有人傳云。此經有十卷。撿上下文。都無此文。元康師疏云。此經未盡度來。今撿大論第六卷云。因緣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名中道。准此論文。應言無五言偈文。可言長行文。彼經長行中有四句文故。指經文處。如疏第十卷記言。答觀正因緣等者。所言正因緣者。述義云。佛說如幻如化。假生假滅無滅等也。假生假滅即世俗諦。無生無滅是勝義諦。由此二諦以顯不二中道。由此中道成無二智。由無二智而發二智。以此二智說法斷疑。故云論耳。
所言邪因緣者。述義云。有三種邪因緣。一諸外道云從微塵世性生諸法等故。大論釋無盡品云邪因緣者微塵世性等是也。二眾小乘云從六因緣四生諸法等。三有所得大乘云從本識種子生諸法等。如此等輩。聞諸法性作決定解。不識如來本意。故云邪因緣也。言是故偈言等者。此論主歸敬偈文。所言顯正者。疏主解云。歎佛智能說三種中道因緣。即顯正也。所言破邪者。能說八不因緣。滅八不戲論。八不戲論者。二乘人也。是二乘迴小入大也。亦可破菩薩有所得生滅心。令菩薩悟入於大。即知八不因緣。破三乘人戲論。令三乘人皆悟大乘。此即破邪也。總顯大意云。能說佛說如幻如化假生假滅無生無滅正因緣。以破外道小乘有所得大乘戲論邪因緣也。問。智度論第五云。因緣生法滅諸戲論。佛能說是。我今當禮。案此論。云因緣生法滅諸戲論佛能說是。今何故云佛智能說三種中道因緣善滅諸外道等不八戲論耶。答。二論互舉一義。謂彼知識論明顯道義。此論顯破病義故。
言云不異者正觀等者。疏主釋云。檢有所得邪因緣不可得。故名觀因緣。此是所破義。准此疏文。所言邪因緣者。有所得邪因緣。言撿者。玉篇冀斂反。□也同瞼也。掇也局也。碩法師疏云。若也。通論。只是破。破只是觀。何故爾。良由欲觀故。所以須破洗。良由欲破故。所以須觀察。准之可知。言觀名據申正等者。疏主釋云。照達假名正因緣。故名觀因緣。此明所申義。顯在十二門疏上卷碩法師云。若也。別論。觀言觀察。破言破洗。中論申正破傍。正欲申教。故須觀教之得失。所以中論宜受觀名。百論破正申傍。正欲破自樹外道。所以百論宜受破名。准之可悉。言如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不可言破身實相破佛亦然等者。引例結成。觀破異也。所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案。淨名疏下卷。見阿□佛品。佛問維摩詰言。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疏主釋云。此章正明法身絕四句也。謂佛身絕四句。眾生實相亦絕四句。是以實相即是法身。總顯意云。謂佛與身是是二見。非見佛也。得無二觀。乃名見佛也。述義云。淨名自觀此身不生不滅實相。以為觀佛。若能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不復異相。以無乖為得見也。有人傳云。如觀自即是實相。觀佛即是實相亦然。故淨名玄述義第二卷云。觀佛亦然者。觀我身即是佛也。又肇公注曰。淨名自觀身實相。以為觀如來相。重牒云。以觀己身具三身。亦觀十方諸佛如此。等文皆同意也。今謂不爾。淨名玄第七卷云。三者初之二會正辨法身。後集則明佛性何以知之。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法身者既即是身中實相。故知實相而佛性。既言身中實相。何等言身即實相耶。
言問應以論等者。此問意云。若觀名據申正者。此即應是以論顯正因緣。何故題稱觀因緣耶。言答即此觀名等者。此答意疏主釋云。觀辨於心。論宣於口。故詺論為觀。此是吐論主觀心。以示於物。故名論也。
言答示諸佛菩薩等者。此答意云。論主不欲直口言說諸法是空。若口說空者。此是口為說空。行在有中。今示諸佛菩薩如行而說。顯論從於觀生。欲令眾生觀悟因緣空。如說而行因論發觀。故立觀名也。
疏云四者標中觀論等者。第四約發顯以明通別。述義云。中發觀者通也。以中通於一切故。觀發中者別以觀。但觀因緣之智故。疏主釋云。中發觀者。如涅槃經云。十二因緣不生不滅能生觀智。譬如有胡能發勢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觀發中者。眾生本謂因緣生滅。不知是中。以正觀檢其生滅。不得方悟因緣是中。此即因觀發中顯在中。玄論義也。碩法師遊意云。中發觀者。此由中道發生正觀也。觀發中者。由論主觀解發顯中道也。
疏云正名門第二等者。第二明正門也。於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有二。即總與別。別中又二。第一明從破三種因緣受名。第二問答料得得名傍正。初中有三。第一明從破四緣受名。第二明從觀通因緣受名。第三明從觀十二因緣得名。約破四緣得名之中。言以四緣攝生義盡者。如下阿毘曇救偈云。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又雜阿毘曇心論第二卷行品偈云。心及諸心法。是從四緣生。二正受從二。謂餘說於二。長行釋云。心及諸心法是從四緣生者。心心法從四緣生。前開道故生是彼次第緣。境界是彼緣緣。除自己餘一切法。是彼增上緣。餘因隨其所應說因緣。二正受從三者。無想正受滅盡正受從三緣生。二心正受前心。心法是彼次第緣。自地前生善行。及彼共起四相是彼因緣。增上緣如前說。謂餘說於二者。除無想定滅盡定餘心不相應行及色。此諸法二緣生。謂因緣增上緣。准此論文。心心數法具從四緣生。二無心定從三緣生。除所緣緣也。非色非心并諸色法從二緣生。即因緣增上緣。故云四緣攝生義盡也。問。若色法者從二緣而生者。何故疏第三釋緣緣處。云凡釋緣緣有五心境。合目唯目色法唯名心法耶。答。論示一途義。疏顯再往義。故不相違。若依大乘義者。因緣但約種子所生之色心法次第緣不異。前緣緣與增上緣。通約有為。三聚法并佛果智。及真如無為法也。述義云。未來心為因。現在法為緣生心法。故生心聚。種于為因水土為而生牙。故生色聚。欲行滅盡定之心為因得滅盡定。故生不相應聚。以不障礙分為增上緣。故因緣生三聚。前心滅而後心起。故生心聚。欲行滅盡定之心為因。其心滅而得盡定。故生不相應聚。故次第緣生二聚也。未來心為因。萬法為緣。而起心法。故緣緣唯生心聚。此明不爾。論下長行云。因緣名一切有為法。次第緣除二世羅漢末後心心數法。餘二世心心數法。緣緣。增上緣。一切法無康明云。若色若心皆是有為。有為相因而起故云因緣。本以心心數法。相續生為次第。而羅漢後心將入涅槃。更不與後心。作緣無有後果故。非次第緣也。若有為若無為。心緣此法。皆能與心為緣。故名緣緣。皆能令他增勝。故名增上緣也。准此疏意。心心數法。從三緣而生。謂因緣。次第緣。增上緣。諸色法者。亦從三緣而生。謂因緣。緣緣。增上緣。餘一切法。皆增上緣。故知不爾。問。雜心論注釋與此論注釋俱。是青目菩薩所造。亦所立義具毘曇義。今何故二論相違耶。答。二論影略互顯。亦可二論不違。而元康師誤傳。何者疏第三卷末云。依毘曇心者。心法從四緣生。色法與非心法。從二緣生。除緣緣及次第緣也。故知爾也。有人自問云。一者從下破四緣受名者。違下明十義之中初義。云四緣通有為無為。不正明內法過患。菩薩不欲度於四緣河。故不就四緣。以明觀行文。自答云。總談論意。因緣有三。四緣通因緣。十二因緣初文約此總義。隨破四緣受名。下文約傍正也。正以通因緣受名也。約別因緣。亦有傍正也。正以十二因緣受名。不就因緣受名。然非無傍受名也。今明此問答不爾。既云。總談論意。因緣有三。何以十二因緣。離四緣耶。又云。正用通因緣。以通必攝別。豈非四緣是別因緣耶。故不應作此問答也。
疏云。二者因緣義總等者。第二明約通因緣得也。所言因緣義總者。淡海記云。如生死與涅槃。□是般若義等。亦是一切法正一切法邪等。所言生死涅槃者。述義云。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謂色形軀別。壽命長短故。二變易生死。無色形軀別。但以色心念念相傳。前變後易故。涅槃亦有二。一體涅槃。亦名實相涅槃。即無二智故。肇論云。涅槃大道。不可以有無得之。二用涅槃。亦名修成涅槃。是權實二智故。淨名玄云。觀智圓滿即是菩提。菩提無累即是涅槃。然則於菩提上。離患累義。說為涅槃。就用涅槃亦有二種。一總涅槃。凡果位所有萬德是。二別涅槃。即萬德中無累之義。具明如肇論述義第四卷也。言九十六術者。有人傳云。百論疏上卷云。外道雖有九十六種。而略舉三師二天。准此疏文。應言佛未出世之前。人皆兼為九十六種也。辨正論第五卷云。九十五種之苗裔。富d那等也。第八 卷天監三年四月十一日。梁武皇帝捨道詔文云。大經中說有九十六種。唯一佛道。是於正道。其餘九十五種。皆是外道。朕捨外道以事如來。若有公卿能入此誓者。各可發菩提心。老子周公孔子等。雖是如來弟子。而為化既邪。止是世間之善。不能隔凡成聖。公卿百官。侯王宗室。宜反偽就真捨邪入聖等。准此論文。唯九十五種是邪道也。梁武帝發菩提心序文亦同。曉法師金光明經疏云。九十六種之中。九十五處即是外道。一唯佛道。範法師無垢稱經疏云。九十六種外道者。五種各有十五弟子也。第五師之弟子。若提婆更成師。亦有十五弟子也。此人有師資二義。故為九十六。若明人數唯有九十五也。有人解云。太覺師四份律鈔枇第十二卷二衣總別篇第十七云。案多論云。外道六師一一各有十五弟子。師資合計九十六也。准先所引百論疏并辨正論。六師各有十五弟子者可謬。何者六師及十八一切智人。皆佛時為弟子故。以五師等皆是佛前劫初及住劫故。檢智度第七十作卷云。諸梵天等九十六道。不能及故實際為深。涅槃經列八十天與十仙外道六師外道。智度論說十八一切智人。百論列三師二天。假令合計百十九種。今十八一切智人中除中六師。即六師外道故。除百論二天。是八十天中二天故。如此開合故。成九十六種。文林義列九十六術。然九十六種外道。約人而數之。九十六術者。約行相而為名之。有人如此異文和會云。九十六種外道有二種。一佛未出世之前九十六種。智度論等所明是也。二佛出世之後九十六種外道。範法師等所存是也。言建首者。有人傳云。二字合訓初也。言非因緣義者。述義云。因緣與非因緣。皆為因緣。然於外道。云非因緣耳。
疏云。三者此品觀十二因緣等者。第三約觀十二因緣。以明得名。於中有二。初引三證釋成。從觀十二得名。後引十義釋成。不從破四緣以得名。初中又二。初總明觀十二因緣。故云觀因緣品。
後問答顯得名。於中又二。即問與答。中又二。謂總標與別釋。於別釋中又有三。初引論主偈并青目釋。次引長行所引大品經文。後引十二因緣邪見二品文。初中言一者。論主偈云。等者。述義云。以顯相言之。論主列八不。而為一偈。故云論主耳。然以細相言之。八不是瓔珞經所說。良是經偈也。今謂。不生亦不滅等一偈。是瓔珞偈。今所引之一文。是論主歸敬偈。故碩法師。今以一文。據八不與歸敬。是論主真言故。釋論第五卷道。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出。佛能說是。我今當禮既道。佛能說是。我今當禮。豈非論主自標。准此疏文故知。論主偈也。言故青目釋云等者。案。初牒行云。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又為已習有大心堪受勝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元康師明云。指增一阿含經中所說。十二生滅義故。云先於聲聞等也。久行大道久種善根。故去已習行也。發大乘心。故云有大心也。以久習行已發大心。所以堪受深法也。今取意略引之。言青目者梁時僧。祐律師作薩婆多傳云。婆秀槃陀漢言青目。善通深論。造三法度。釋中百論及法勝毘曇。元康師破云。婆秀槃陀只是婆藪般豆。梵音輕重故此不同。婆藪槃豆則是菩薩賓羅伽。乃是外道兩說不同未知。就是多恐祐律師錯。有人解云。外道名賓羅伽。今菩薩名賓羅伽。准之可悉。
疏云。二者論引大品經云等者。第二引大品以釋成也。言大品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九卷無盡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羅蜜不可盡。佛言。虛空不可盡故。般若波羅蜜不可盡。須菩提。是十二因緣空。是獨菩薩法能除諸邊顛倒。坐道場時。應如是觀當得一切種智。疏主釋云。言不可盡者。凡有三義。一十二因緣如虛空。虛空即是實相。由觀實相。發生正觀。故有三世諸佛。三世諸佛觀於實相發生正觀。以實相不可盡故。二實相若是有無四句。此則有盡極處。以實相絕有。無四句無極處。故名不盡。三二乘滅十二因緣。即是盡義。菩薩知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故言不盡。即是佛性。故坐道場時。即見佛性也。言道場者。所言道者。謂無上正遍知佛果道也。所言場者。凡有二義。一者即指佛果眾德。用之為場。故此經文。以佛地眾德用為場。二者既用果為道。以因為場。因能感果。如起道之處名為道場。故萬善之因。是逮覺之所由。菩提之根本。修心之閑地。弘道之淨場。但因有二處。一者六度等行。二者四諦等境。皆能生道。故名道場。此之境行為真道場也。菩提樹下起道之處。名為道場。謂應跡道場顯在淨名疏第四卷菩薩品光嚴童子章子也。元康師明言。道場者得道之處。名為道場。即菩提樹下是也。今在天竺摩得竭提國。大智度論第四十二卷云。土在金輪上。金輪在金剛上。從金剛際出。如蓮華臺。直上持菩薩坐處。令不陷沒。今取意略引之。有傳云。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者。消文。應言觀十二因緣者。猶如虛空而不可盡。有人云。十二因緣者。如也。虛空也。不可盡者不爾也。今謂。疏有三說。若依初說者。應如所言。但依第二說者。後說亦無妨難也。
疏云。三者後小乘兩品等者。第三引十二因緣邪見兩品。以釋成也。言外人問云。前已聞等者。案。此論第四卷觀十二因緣品初云。問曰。汝以摩訶衍。說第一義道。我今欲聞說聲聞法入每一義道。元康師明。總以二乘為小道。通名聲聞。有義說。聲聞有二種。一緣覺聲聞。二聲聞聲聞。今說聲聞者。是緣覺聲聞也。琳法師明。問曰。汝已等者結前。我今欲聞等者生後也。言論主還舉十二因緣答云等者。十二因緣品次文云。答曰。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隨行墮六趣。以是事滅故。是事則不生。但是苦陰聚。如是而正滅。令九行偈。疏主釋云。初七行三句。明十二相生智者。所不為下一行一句明十二還滅。初明順觀。後明迷觀。故云。小乘從十二生滅門入第一義。言。則知。大乘等者。准小乘從生滅門。第一義則顯大乘。從無生滅門。入第一義也。述義云。此論未後辨。小乘觀行有於二品。即十二因緣品邪見品也。小乘人知十二因緣。是生滅故空。大乘人知十二因緣。即無生滅故空。以知空義。云入第一義也。
疏云。問何故從觀十二立名等者。第二引十義釋成。不眾破四緣以得名。於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又二。初總標十義。後別以十義釋成。即為十別。今云一者十二因緣等者。第一約菩薩度不度。以釋成也。所言十二因緣正明內法過患等者。疏主釋云。眾生迴流生死。有十二因緣。生死深曠迴流不息。悉能漂汲六道眾生。是故十二名不河也。顯在十門論疏也。述義云。十二因緣。正明煩惱業事。故云內法過患也。今案。成實論大義記第十一卷十二因緣義云。十二因緣不出三聚。謂色心相應行也。無明唯心。不雜餘法。故知。一切諸有皆心為本。心迷則生死雲集。心解則天窮悉斷。行體有二。謂心及無作識。唯心聚名色。或備三聚。或唯心色。六入有兩。謂色心也。觸受愛取。□唯心也。有同前行。具心無作也。生應例識。而名通三聚。老死時長義亦通三也。然則十二數中。六唯心功。謂無明識觸受愛取也。三枝各備三聚。謂名色生與老死也。行有兩。具同心無作。以色非善惡。無造來果故也。六入備兩。謂色與心。以不相應行。不為識桶故。准之可悉。言四緣通有為無為者。論云。因緣名一切有為法。次第緣除二世羅漢末後心心數法。餘二世心心數法。緣緣增上緣一切法。疏主釋云。因緣者。依名釋義。亦有二種。一者種子新而能生為因。水土□而助發為緣。二者本無牙體。辨之令有。故稱為因。有可生之義。假緣助發。故目之為緣故牙具有無二義。種受因緣兩名。故曰因緣也。次第緣者。以前滅為緣。後生為次第。次第是後果。以先滅心與後生次第果作緣。故名次第緣也。緣緣者。解緣緣有五。一云。心是能緣。境是所緣。心境合說。故名緣緣。雖有餘釋。不離心境也。又云。常住佛智亦緣境而非生滅。故緣緣門廣也。又云。凡夫人識。緣於六塵。聖人真俗兩慧。緣一切境。□是緣緣義也。又云。增上緣通有為無為。而果但是有為。准此疏文緣緣增上緣通於為無為。因緣通三聚。次第緣但心法也。述義云。約總相故云。四緣通為無為。若約別者不爾。總顯意云。以世人多迷內法故。菩薩欲度十二緣河。小迷四緣故。不欲度於四緣也。
疏云。三者十二因緣等者。第二約通於得失。苞含大小以釋成也。述義云。菩薩知十二因緣不生不滅。所以得。外道不知十二因緣。而謂從世性等生。是故為失。故云。通失。菩薩得人法二空故名為大。二乘但得人空故名為小。故苞含大小。言如不達因緣等者顯失。得於因緣等者顯得也。於中有菩薩聲聞也。言無在執計者。有人傳云。無因之執計也。此外道執於無因故也。言苞含該羅者。玉篇。苞博交反。蔗也叢也。積也本也。花也豐也。苞裹之苞為包字。補殽反。包裹也。說文。象人懷任也。含戶耽反。銜也哺也寬也。該古來反。備也減也。減猶皆也。讚也浮了包民。說文以兼備之該為胲字也。羅力多反。鳥罟為羅。說文以維罔鳥也。被也。綺屬也。方言羅謂之離。離謂之羅。郭璞曰。行列物也。術者時橘反。皆也道也。所由也藝也。
疏云。三者經云三獸同度十二緣河等者。此第三引大經第二十七卷文。以釋成也。如彼經云。佛告師子吼菩薩。復次善男子。從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覺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善男子。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如是之人是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又未能度十二緣河。猶如菟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遠法師明。下偏就因緣觀行辨中。於在有二。初聖凡夫。以明中道。次對二乘。以顯中道。初中言眾生起見。下舉邊顯中。次無常無斷。下明中異邊。言無常無斷乃名中道者。正辨中義。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者。出其中體。如是觀智是名佛性者。結中為性。次在乘之人。下對二乘。以顯中道。於中有二。初明小非中。後明凡夫二乘不見。初中言二乘之人等者。明二乘。但能見因緣相。不及其實故。非中道。非中道故。不名佛性。是中亦應明佛菩薩觀行。是中義不異前。故略不論。次佛性雖常下。明凡夫二乘不見。於中又二。初明凡夫不見佛性。雖常下文是。次又未能度下。明二乘不見。於中又二。初標二乘不見。謂。二乘觀法未能及實故。如菟馬不得水底。次何以故下。釋以凡夫二乘不見佛性故。能觀智不名中道。今取意略引之。述義云。三獸者菟馬象也同度等者。就三乘人所觀之境 。即是用中。而非三乘通教。亦可有體中義。以菩薩觀體中故。淨名玄述義云。如有傳云。象菟二人共度大海。即此海中黃金甚多。象徹踰底截流度。黃金著腳出岸而行。腳底黃金隨步墮落於地。貧人拾取能破乏菟浮而度。不知有何等物。彼何利人也。涅槃無名論云。經曰三獸度河。述義第五云。三蓋謂菟馬象。禮記祭宗厝之禮。菟曰明視。說文曰小獸也。又曰。馬者武也。怒也。周禮六尺以上為馬。世本相土作乘馬。宗忠曰。黃事臣也。山海經。禱過之山多象。郭璞曰。獸之最大者也。爾雅地方之美者。有山犀象馬。說文曰。南越大獸也。三獸喻於三乘二義。一以身形細中□別。二以度河浮中沈異。今就後義。十二因緣猶如河浮中沈異。三乘俱觀十二因緣。而二乘觀十二因緣是生滅法。菩薩即觀十二因本來不生。今亦無滅。然則三蓋喻能觀人。河喻所觀因緣法也。問。觀十二因緣智慧。凡有四種。聲聞緣覺菩薩佛。今何故唯云唯云喻於三獸耶。答。元康師肇論疏上卷云。開佛及菩薩故。有四種。合佛及菩薩則有三種。然此三人同觀因緣性空故。得成三乘道果也。准之可悉。問。二乘同斷見修煩惱等證無學。何故馬喻緣覺。菟喻聲聞耶。答。統略下卷釋化城喻品云。合譬中說二涅槃。聲聞小涅槃。緣覺中涅槃也。大乘同性經云。緣覺有十地。十地中有習氣薄地。以利根故名中涅槃。聲聞不斷習氣故名不涅槃也。言徹者。玉篇直列反。道也。達也。通也。明也。列也。今須達訓也。謂至達也。今案。優婆塞戒經第一卷三種菩提品云。善男子。如恒河水三獸俱度。菟馬香象。菟不至底浮水而度。馬或至度或不至底。象即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度時猶如彼菟。緣覺度時猶如彼馬。如來度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准之可悉。此經一部十卷。北涼曇無懺三藏所譯。
疏云。四者。經云。凡夫順十二因緣故。流轉生死等者。第四引大集維摩二經文。以釋成也。言凡夫順等者。案。大集經第九卷云。佛告海慧菩薩。一切眾生順生死流。大乘之法逆生死流。述義云。十二因緣。於雜染清淨。皆有順逆次第。謂無明緣等等。是名雜染。順次第。無明滅即行滅等。名為清淨。順次第也。老死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等。歷觀四諦。此名雜染。逆次第。此約初習位加行法。而為言之。由誰無故老死無。由誰滅故老死滅。即知。無作緣故老死無。無常緣生故老死滅等。是名清淨。逆次第。此就斷滅。已重觀察而為言之。從無明而起者無因緣。故不具四諦。從老死盡而起者觀易成。故如大論云。菩薩為眾生故。從果觀十二因緣。無量義云。中於處處。演說甚深十二因緣。為求闢辟支佛人。而無量眾生發菩薩心。或住聲聞。准此應知。有通別義。今取意引之。言故非凡夫行等者。如維摩經中卷文殊問疾口。維摩詰言。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疏主明云。若住不調伏心下。明非調者。謂。若能調不調兩捨心。無所依得正觀者。始是調心法也。肇法師注曰。不調之稱。出自愚人。調伏之名出自聲聞。大乘行者。本無名相欲言不調則同愚人。欲言調伏則同聲聞。二者俱離乃應菩薩處中之行也。在於生死下注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涅槃。而不復滅度。是以處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也。羅什注曰。凡夫行者有三種。善不善無動行。無動行者色無色界行也。上二界壽命劫筍長久。外道以為有常不動義也。佛亦因世取名而名之。故云非凡夫行也。行三脫而不證。故云非賢聖行也。疏主云。凡聖兩忘也。准之可悉。所言體者體悟也。悉也。觀也。解也。
疏云。五者此論引大品云等者。此第五引初牒長行。所引大品經無盡品文以釋成也。具引文如前。言即具三種般若等者。如智度論第□卷云。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疏主釋云。智處者實相境。從所生名般若。智者所生觀照。說者能詮。此一般若從所詮受名也。般若反云智慧。勿用破判班音。但用□音切音也。淨名玄第四云。又立三般若。皆就般若道中開之。一實相般若。能生般若。故名般若。二觀照般若。當體名為般若。三文字般若。能詮般若。以所詮為稱。亦名般若。述義第四云。三般若中。實相實非般若。所以名般若者。凡有三義。是般若之體。是般若之因。是般若之本。故名般若。如論云。菩薩應如是思惟。何者般若波羅蜜。體謂諸法實相。是即自問言實相無所分別。何故名般若。即釋言。因觀實相而得般若。此因中說果即說譬喻如人食布。言觀照者。能觀達於理源體。是般若故名般若。文字所以名般若者。以能詮於般右。亦以能生般若。般若之因故名般若。如大品云。當書持般若讀誦般若。論云。欲得大智慧。當學小智慧方方便門。小智慧方便門者。謂般若經卷書持讀誦。而言實相者本宗義。述義云。本來寂滅之理。離虛妄法。為諸法性。故曰實相。實者非虛妄義。相者體性無行。經云。實相無煩惱。無眾生。無佛。乃至觀好惡音聲。知非音聲性。常入無文字實相之法門。中論云。諸法實相者。心行語言斷。無生無滅。寂滅如涅槃。述義云。實相般若且有二種。一體實相即中道境。二用實相是二諦境。今明若約通義可然。今此疏意且約別義而為言之。故疏文云。以照因緣有本來畢竟空。名為漚和般若。照畢竟空。於眾生宛然而有。名般若漚和。准此疏文。不取俗諦境。為實相般若。又云。若說體用而為言之。有總有別。言總者。從實相境發觀照智。由智說教。故實相般若為體。觀照文字為用。此約本來而說體用。言別者。三種般若各具體用。謂。中道第一諮諦為體。實相有諦無諦為用。實相無二智者為體。觀照權實二智為用。觀照音聲言說為體。文字照印屈曲為用。文字通別准前。子細問答具如別抄。
言問觀因緣但是般若等者。此問意云。十二因不生不滅。但具三種般若。亦是具足三種漚和耶。言漚和者梵語存略。若具應言漚和拘舍羅。此云善巧方便也。言三種方便者。境界方便。觀照方便。文字方便。淨名玄云。問。般若道既開三方便道。亦有三不。答。亦有三。謂境智文字。述義第四云。方便道中亦有三種。境界方便。觀智方便。文字方便。而由文字。能詮般若。能詮方便。故通二道。然方便照俗境。以俗境能生方便義。為境界方便。以照俗境義。當體得名為觀智方便。以文字能詮方便義。為文字方便。具明如別抄疏。述義云。問。因緣等者。即十二因緣不生不滅義。舉所照境意取能照智。而有二義。一者照真諦為般若。照俗境為漚和。二者照真俗為漚和。照中道為般若。隨處宜用也。言以因緣能生權實。二智者等。如本業瓔珞經下卷云。佛子。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乃至不生亦不滅。而二相即聖智無二。無二故是諸佛菩薩智母。准此經文今云。法身者智法身也。言父母者生父母也。言漚和者。上玉篇於侯反。漸也。柔也。漬也。或作傴字。郁禹反。偪曲也。言宛然者。玉篇云。宛於阮 。屈草自覆也。爾雅曰宛中宛丘。注云。中央隆高。又於原切。懸名切。三云於阮反。上貌也。宋云宛宛然。
疏云。六者大涅槃經明五種佛性等者。此第六引大經第二十七卷以釋成也。如彼經云。佛告師子吼菩薩。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有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菩提。有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斷不常。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疏主釋云。十二因緣名境界因。所以。則因者能生。觀者為觀智。作因故名為因。二者十二緣乃至能令人得觀智有了成佛果。此根本能生。於佛故名因因。觀智為因因者。為菩提作因故。是因復因境界因生。復是一因故因因。菩提名果者。是觀智果故果涅槃。果果者。從菩提果故云果果。然觀智從十二因緣生觀智。應是果。而此中意明。開因果故。因門中有因果。總為因果門中。中有因果名為果。故因緣與以觀智。雖是因果。同是因門故為因。與因因。菩提涅槃稱果。與果果。因中即有境智。十二因緣是境界因。觀智則是所生之智。果中有智。斷菩提即是智。涅槃即是斷。此是一途言。涅槃具三德。豈只是斷。問。涅槃遊意云。涅槃有總別四句。一總是別。非如哀歎品所明涅槃。二別是總。非如師子吼品所辨涅槃。今何涅槃具三耶。答。遊意顯一途意。今約再往而為言之。具明如涅槃疏第十六卷也。
言蓋是諸佛之祕藏等者。述義云。夫佛性者。唯佛與佛乃證知。十住菩薩不能證知。何況餘人。故云諸佛之祕藏也。萬流之宗極者。如般右先知論初云。夫般若虛玄蓋是三乘之宗極也。述義第二云。次明諸所依。此有三義。一者。三乘之人各有般若。皆因般若而得成道。如十六心無漏見道斷俗證果。即以般若為所宗。重亦為至極。然有淺深不同故。成大小之差。二者。諸三乘人。隨分同修於體般若三者。般若乃是一乘之法。雖一乘法。數過塵沙。而般若道以為最勝。故大論云。因中名般若。果中名薩般若。即知因乘以般若為主。果乘以薩若為主。而以會三乘之因義。名曰宗極。何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即以一為宗極也。准此論文論今云。萬流者五乘眾生也。五乘之人。各有佛性。皆因佛性而得成佛。即以佛性為所宗。重亦為至極。准釋悉之。所言蓋者。述義云。舉自謙辭。孝經云。蓋天子之孝也。安國注曰。蓋者稱事較之辭也。劉e釋曰。事較梗概大略之言。以天子孝有多途。此纔舉生大略故言蓋。蓋者語之發端。不定之辭。然則將以為是。未敢為定。故曰蓋也。薀者。玉篇於粉反。淵奧也。藏也。屈積民。蓄也。崇也。盛也。饒也。最也。或作蘊字。玉篇紆文反。此亦薀字也。
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等。疏主釋云。不生不滅可具三義。一無性實生滅故云不生不滅。此世諦門無生滅也。二因緣生滅即不生滅。此真諦門無生滅也。三以世諦有故為生。真諦無故稱滅。非真非俗。即是理實。名不生滅。准之可悉。而有人傳云。略舉真諦境故云不生不滅。若具應言生滅不生滅非不生滅。違淨名經疏。言境界佛性者。十二因緣能生觀智。以是觀智之境界故。名為境界也。即此十二能令眾生得成佛果。以此根本能生於佛。以佛之性故名佛性。所言佛者覺也。三覺圓滿故覺也。性者因也。種子也。故地持云界。界因種子名之。差別亦曰緣因。以能生觀智之前緣故。具明如別抄。言由十二因緣等者。或本不同。有本直云發生正觀即觀智佛性無由。十二下九字今本具在。俱無妨觀。而云發生正觀者如重牒。攝法門云。能發無生滅觀即觀智佛智佛性。又云。生於觀智謂觀般若。准之可悉。而言正觀者。以菩薩觀不生不滅。異於二乘生滅邪觀。故云正觀。故涅槃經云。二乘邪曲見也。所言觀智者。觀察照見故云觀。決斷照了故云智也。言斯觀明了等者。觀智明了名菩提果性。故淨名玄云。變因為果也。所言菩提者。此云正遍知道。有人傳云。菩提具中權實無二三故。云三菩提者。大妄語也。未識梵漢故致此迷耳。言正觀既彰等者。所言涅槃者。此云寂滅也。此以菩提離患義。名為涅槃。有人傳云。以菩提智所證之理。為涅槃果果性者不爾。涅槃疏明亦因亦果處云。觀智菩提以數義同故。合為一句。一從一因而生。還照一因故。二同俱智故。三俱有因果義故。若以菩提智所證之理。為涅槃果果性者。觀智菩提俱從涅槃果性而起。還從涅槃果性。是義不爾。
言然十二因緣等者。如淨名玄第五云。此之五性更無二體。十四因緣能生之義。則名為境。所發之義便名觀智。觀智明了幫稱菩提。菩提無累則是果果。然十二國緣。本性清淨未曾因果。亦非境智。故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既無二體。但轉境為智。變因為果。如此因果未曾因果故。五性一體。又云。涅槃經就十二因緣緣辨境智義。欲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即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能生。則境所生。則智更無二體。重牒云一十二因緣。准此等文。今言一法者。十二因緣事法也。故涅槃經第十五并疏第十二云。一因緣者。十二因緣是一有為法故。有人傳云。指正性云。一法舉十二緣事取下理。故此亦無妨。而有人傳云。十二因緣者。此一科一聚法故。云一法者非也無所出處故。而言轉者。述義云。為境之法。練磨成智也。有人傳云。五義轉也。有人解云。於一十二因緣法上。以義展轉具於五義。紛紜如之。具如別抄也。言命初者。上玉篇靡竟反。教令也。道也。信了。計也。使命也。告也名也。性也。性者空也。
疏云。七者涅槃經云諸行無常等者。此第七引大經第十四卷文以釋成也。如彼經云。佛告迦葉菩薩。我過去世佛日未出。作婆羅門住於雪山。修菩薩行。周求大乘經黃不得。帝釋變身作羅剎像。形甚可畏。其聲清雅。宣過去佛所說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此苦行者聞生歡喜。白羅剎言。善哉大士。汝於何處而如是半如意珠令得具足。羅剎即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疏主釋云。此偈上半即無生滅生滅。下半生滅無生滅義。若但有生滅無無生滅。則但有生滅義猶未足。亦不成生滅故稱為半。若但有無生滅。無有生滅義亦未足。又無生滅義亦不成故。復呼為半。若生滅義方具足故。名全如意珠。然此偈但就心觀行作之。即顯然可解。此心本性不生不滅。以顛倒故無生滅。於眾生滅故。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今以正觀求此生滅不可得。則生滅心便息。故云生滅滅已也因緣生即寂滅性。故假生滅便息。以有生滅。是故無常。以生滅滅已。所以為常。以無常故苦。則知常名為樂。故言寂滅為樂也。具明如重牒攝法門也。言若住十二因緣等者。若住十二因緣即有生滅。是故無常。以無常故苦。以無常苦故不自在名無我。以無常苦無我故。為智人所惡。故稱不淨。故云無有常樂我淨也。言此論觀彼等者。今此中論。觀彼十二本自不生。今亦無滅。生滅既滅所以為常。常故即樂。既有常樂則自在為我。諸佛菩薩之所欣樂名之名為。故云則具常樂我淨也。因緣大宗具八行觀。以具八行觀故便除八倒。以識無生滅生滅故。於生死中不起常等四倒。以識生滅無生滅則悟涅槃。不起無常等四倒也。述義云。此經文中唯有半語。而無全語。前既以上半偈名半珠。故義准以偈具足。各全如意珠也。言雪山者。有人解云。在北天竺之此香山之南也。
疏云。八者此論雖無法不窮等者。此第八引偽長安曇影法師序以釋成也。故彼論序云。即無言不窮。無法不盡。然統其要歸。即會通二諦也。謂二諦。具八不論。始終明八不。即知二諦為此論宗。即是所申二諦也。言因緣宛然等者。疏主釋云。十二因緣本性空寂。名為真諦。猶如幻夢。往還六道名為世諦。具如去來品疏。
疏云。九者欲釋中觀三字等者。此第九約論題目以釋成也。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等者。疏主釋云不生不滅凡有三義。一者無生實生滅故云不生不滅。此世諦門無生滅也。二者因緣生滅即無生滅。此真諦門無生滅也。三以世諦有故為生。真諦無。故稱滅。非真非俗。即是理實名不生滅。具如淨名疏第三卷弟子品也。言發生三觀者。由世諦境發生權智。由真諦境發生實智。由中道境生無二智也。
疏云。十者大明物病不出二種等者。此第十約執病以釋成也。言執性者性執也。迷假者假執也。於所執中重名性執也。輕名假執也。言是故論云等者。如十二門論觀因緣門初偈云。眾緣所生法。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疏主釋云。此偈就破病解釋諸法。為眾緣所成即無自性。若有自性不假眾緣。故上半破一切外道。令一切外道藉因緣。知外瓶內身悉皆是空。故從因緣門以入空也。下半破內道義。內學之人乃不言眾緣和合。別有實瓶而有無性假瓶。是故今明。若無有自性。云何有是法。故亦無假瓶。令內學人從因緣門。悟假瓶空更有眾釋。具如彼疏。今且引一。准之可悉。
疏云。破洗迷執等者。如百論序云。其為論也。言而無當。破而無執。儻然靡據。而事不失真。蕭焉無寄。而理自玄會。返本這道著乎茲矣。疏主釋云。蕭焉無寄。猶如是不住之異名。以無所住。與理玄會。謂與理冥會也。言蕭焉者如肇論序云蕭正外物。元康師云。蕭條然在物之外也。述義云。蕭正猶澄渟也。馬融曰。不譁諠也。疏云。答關內中論序云等者。疏主釋云。基實既宣下第三立名利益。初明理教。次敘得益。言其既定者。理顯也。其言既明者。教明了也。於菩薩行下辨得益也。以理顯言明故。因教悟理。則因成果立也。朗然懸解者。借莊周之言。以顯因成果立之義。故莊了內篇養生主章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入能。郭注曰。有繼為懸。無繼為解也。謂是帝之懸解也。其可敘二義。一者。菩薩因成道場。照顯則永離生死欣戚。如哀樂之不入。二者。有繫曰懸。無繫曰解。有繫者。謂斷常諸邊。稱之為繫。諸見既寂。故目為解。莊子疏云。帝者天也。天者自然也。懸解者解脫也。謂天然之解脫也。言苦精鑒斯意等者。如世說云。時有目夏侯。泰初朗朗如日月入懷。故云。如白日朗戎胸衿也。言精者精妙也。廣雅云。鑒鏡也。言胸衿者。如肇論序云良猶衿情。元康師云。衿是晚衿也。情是情性也。述義云。且如於衣服而衿是要之。於人身而神情是宗也。言甘露流其四體者。如此論序於云流日露枯悴。元康師云。甘露謂天露也。准之可悉。言關內者。有人傳云。四畿之內名為關內也。長安也。即京都也。長安之東方有關也。從此關至長安諸師名關。舊即叡師影師等也。今安唐圖云。從崑崙山出一河。名為黃河。此河以東有金城關。此關東北有五涼郡。彼有於一處名姑藏。一處名西涼州。今也三藏始至姑藏。叡師等於彼所受業。彼之姑藏是關之內。故彼師等名為關內也。疏云問三種釋因緣等者。此一番問答。第二問答料簡得傍正也。言三種者。四緣。通因緣。十二因緣也。言十二門亦然者。約十二門論因緣門亦可有三種釋。因緣正用通因緣。以通必攝別故。云十二門然也。
疏云。釋名門第三等者。此大段第三釋名門也。於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有四。第一。依下論文。釋因緣名。第二。約依名釋義。釋因緣名。第三。依經論。釋因緣名。第四。和會異義。今云依下偈云等者。第一依下論文釋因緣名也。言下偈者。四諦品偈文。具明如上。言略明因緣凡有三義等者。取四諦品長行文長行文意。而為言之。言一者因緣是空義等者。如彼長行初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從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疏主釋云。此長行約三。是釋偈本。一者。因緣所生法是畢竟空。所以然者。若有自性即不從因緣。既從因緣生即是無自性。所以是空。故云因緣即是空義。言二者因緣是假義等者。如論云。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疏主釋云。因緣生亦法假名。所以然者。因緣本自不有。今亦不空。非空非有。不知。何以目之。故假名說有。亦假名說空。故云因緣是假義。言三者因緣等者。如論云。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疏主釋云。因緣生法亦是中道。因緣生法無有自性。是故為空。所以非有。既其非有亦復非空。非空非有故名有中道。故云蓋是論文自有三義釋之。准之可知。
疏云。四者依名釋義釋義等者。此第二約依名釋義釋因緣名也。言一者種子等者。疏主釋云。因緣之名具義不定。自有種子。親而能生名之因。水土人功□而助發。是故名緣。言二者本無等者。疏主釋云。自有本無果體。藉因辨之。素有其分假緣而發故。牙具有無二義。種受因緣兩名。因親緣□。故云因緣。具如淨名疏。述義云。四者且有二釋。一者。上既云三。故次云四耳。二者。疏主二遍製作論疏。其一疏云。四者事便故云爾。而云復次者應好也談海記云。言四者書此大誤也。二者可好。何者依下偈釋因緣義已竟。今更欲出依名釋義。故云二者耳。言本無牙體等者。術義云。穀種之內雖本無牙體而種自能為因。辨牙令生。故云因也。雖本無牙體。而牙有可生之義。故假穀種之緣。即以種為緣故牙具本無今有二義。種受生因。助緣兩名也。牙有可生之義與本無體之義。故云牙具有無也。以牙體本無而辨之。能生義名因。種內有牙可生義。既有可生之義。非當親生。唯助發耳。以助發義故名為緣。故云。各受因緣兩名也。此唯就種而為言之。言三者毘曇人云等都。如雜心論第二卷末偈云。所謂因緣者。當知餘因說。釋論云。除所作因。餘因說因緣。述義云。六因之中合五因為因緣。准之可悉。
疏云。又經有三說等者。此第三依經論釋因緣名也。述義云。諸本唯云。經有三說。此良應脫落論之字。以文既舉經論文故。今文云又經論有三說是也。談海記云。經猶古也。孝經序云。經者常也。是也。今明經之字。非名佛說。亦論名經故。論序云。於經通之理盡也。元康師云。詺此論為經也。如春秋本文為經後釋為傳也。付法藏云。提婆造百論經。智度論云。迦旃延造發智經。故目輪為經也。故雖論字無亦無妨也。言六因如雜心說者。如雜阿毘曇心論第二卷行品偈云。所作共自分。一切相應報。從是六種因。轉生有為法。長行釋云。謂。所作因。共有因。自分因。一切遍因。相應因。報因。此六因攝一切因。此六因生一切有為行。元康師明云。所作因者。從果受名。因是能作。果是所作。即是所作果之因。故云所作因也。共有因者。通從因果受名。因之與果一時共有。故云有因也。自分因者。亦從果受名。如後念善是前念善種類。故云自分。此與自分果作因。故云自分因也。一切遍因者。用十一遍使煩惱及同時共有法為體。所言十一遍使煩惱者。苦諦下有七使。所謂五見及疑無明。集諦下有四使。所謂邪見見取疑無明也。此十一使名為遍者。有二種義。一遍迷苦集理故名為遍。二遍縛有漏法故名為遍也。相應因者。通從因果受名。因果更互相應故。云相應因也。報因者。從果受名。報是□報之義。此為報果之作因故云報因。具明如下四緣中也。述義云。薩婆多宗雜阿毘曇論十一卷。西域人伊葉波羅宗云自在之所釋。彼論中具明六因。
言十因地持明者。如彼論第三卷方便處力種姓品第八云。云何是佛所說不顛倒因。有十種不顛倒因。當知。攝一切因一切煩惱一切清淨一切無記等。云何為十。一者隨說因。二者以有因。三者中殖因。四者攝因。五者生因。六者長因。七者自種因。八者共事因。九者相違因。十者不相違因。彼一切法名名也想。想已說此諸法名想言說。是名隨說因。以有事故有所作。是名以有因。以有乎故有所作。以有飢渴故有求飲食。如是此無量無數。名以有因。種諸種子。名種殖因。水土潤澤。是名為攝因。種子於牙。是名生因。牙莖相續乃至成就。是名長因。種種種子各各自生。是名自種因。以上六因總說共事因。障礙於生。名相違因。不障礙者。名相違因。乃至廣說。今略引之。
言四緣經論皆備等者。述義云。經即大品菩薩善戒經等。論是大論。真諦三藏譯具舍論等也。今案。俱舍論第五五卷分別根品之四云。偈曰。說緣有四種。釋曰。何處說。於經中說。經云。有四緣類。一因緣類。二次第緣類。三緣緣類。四增上緣類。此中類者是緣自性。此中因緣者。偈曰。因緣是五因。釋曰。除一隨造因。所餘五因說名因緣。偈曰。心心法非後。已生次第緣。釋曰。除阿羅漢最後心心法。已生餘心心法。名次第緣。云何名次第緣。此法等無間緣故名次第緣。是故色非次第緣。生不等故。何以故。從欲界色。後時次第欲界色界無教。色生彼時。欲界色無流。色生後時。三種色生。是色現前亂過因生次第緣。無過亂緣生義。緣緣相云何。偈曰緣緣一切法。釋曰。一切法即五聚。此中如理應知。緣緣相譬如眼識及相應法。以色為緣緣。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一切法亦爾。若法是此法。緣緣此法。無時非此法緣緣。若非所緣亦是緣緣體相一故。譬如薪非所燒亦名薪。體相一故。心及心法由入定初殺那。於如自所緣境。定為由依止。定為不定。爾定若生必與依止相應。未生及已過。與依止相應離。餘師說。若過去亦依止所立。偈曰。隨造增上緣。釋曰。隨造因即是增上緣。故增上緣即是緣緣。何以故。一切法是緣緣故。此二緣。何者。廣俱有法為緣緣。無有是緣處。有是處得為增上緣。故增上緣廣由緣義廣。故名增上緣。此於一切有為法離自性。皆是增上緣乃至廣說。
言十緣如舍利弗毘曇敘之者。述義云。秦姚氏世。沙門佛陀耶舍。秦云覺賢三藏。譯舍利弗阿毘曇有二十二卷也。案云。應師一切經音義云。姚弘始十六年。曇摩崛多耶舍。翻二十二卷二十二品。如彼論第一卷緒分遍品云。十緣。謂。因緣。無間緣。境界緣。依緣。業緣。報緣。智緣。異緣。相續緣。增上緣。因謂生義。如母子。無間謂補處義。如代坐。境界謂的義。如箭射的。依謂物義。如舍宅。業謂作義如便作。報謂津漏義。如樹生□。起謂生義。如種牙。異謂不相離義。如眷屬。相續謂增長義。如長財。增上謂自在義。如人王。乃至廣說。言三因緣兩說十二因緣者。如法華經第三卷化城喻品云。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疏主釋云。且無明望行。體未有。而為無明所辨。親起為因。行起望無明。我非都無。但假藉汝起。故無明是緣。故無明亦因亦緣。顯四諦品。准此疏文。言我者行。汝者無明。謂望行於無明。行體未有。而為無明所辨。此無明生行之親義為因。此行起時。若望無明。行非都無。但假藉無明而起。即此無明助發於行故。無明為緣。故無明具因緣二義。餘准可悉。述義云。無明為行作因緣。譬如穀種之內本無牙體。穀種辨之令有。故穀種為牙作因。穀種之內雖無牙體。有可生之義。假穀種緣而牙發生。故穀種為緣。如是無明之內本無行體。而為無明所辨。無明親義為因。行有可生之義。假藉無明而起。故無明□義為緣。問。若爾者最後老死。為誰作因緣耶。答。且有二。一者約有始終。十二因緣而為言之。為憂悲苦惱。作因作緣。二者約無始終。十二因緣而為言之。與後起無明。作因作緣也。自餘經論亦十二因緣。准之可悉。
疏云。此皆適化不同等者。此第四和會異義也。言適者。玉篇尸赤反。止也。歸也。女子出嫁也。節也。得也。往也。曇捷師法華字釋云。失亦反廣雅云。適悟也。按。稱會本心故曰適也。
疏云。破申門第四等者。此第四大段破申門。於中有二番問答。即為二別。初一番問。答明所破人。後一番問答。顯論主對緣。初中又二。即問與答。答中為三。初列國種異執。次隨列解釋。後引證結成。於列異執中。言摧折者玉篇上在迴反。陰也。折擠也。想也。子雷反。至也擠者了詣反。墜也。滅摧也。下止烈反。斷也。萬物死也。棄敗也。截也。剋也。曲也。下也。排呵者。上曇捷師云。肥乖反。廣雅云。排斥也。下玉篇。詐多反。責也。所言外道者。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遊道外故云外道也。言毘曇者。名無比法。無漏慧根。會理隔凡。其功冠絕故曰無比也。言成實者。成是能成之文。實謂所成之理。佛滅度後九百年內。呵梨跋磨。此云師子鎧。之所造也。二百二品十六卷文四諦建章五聚明義也。具明如中論玄義。
疏云。總談外道等者。此第二隨標別釋。即為四別。初明外道。第二明毘曇。第三明成實。第四明大執。今此第一明外道。於中又二。初總標二計。後別列二計。於邪因中凡有三種。如文言。一者即一因外道等。如大經第十九卷云。迦羅鳩馱迦旃延。計一切眾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喜眾生安樂。自在天瞋眾生苦惱。一切眾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之所為作。此六師中第五師。疏主釋云。迦旃延姓也。迦羅鳩馱是其母名也。其人計亦有亦無。應物起見他問有耶。答言。有。他問無耶。答言。無也。又十二門論觀作者。門引自在經說。自在天欲作萬物。行諸苦行即生。諸腹行虫復行苦行生。諸飛鳥復行苦行生。諸人天准之可悉。言二者宿作外道等者。如大經第四十卷須跋答。佛言瞿曇。有諸沙門婆門等。作如是言。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從往日本業因緣。是故若有持戒精進。受身心苦。能壞本業。本來既盡。眾苦盡滅。即得涅槃。何以故。瞿曇。我見眾生習行。諸惡多饒。財寶身得自在。又見修善。貧窮多之。不得自在。寶法師云。此須跋舉宿作外道計。以諮問佛。彼計唯過去因能招業報。但能行善。則苦果不生。苦果不生故即得涅槃。然述義云。須跋言者舉末取本也。今案。梁攝論第二卷云。論曰。或執宿作。釋曰。路柯耶胝柯。說世間一切因。唯有宿作。現在功力不能感果。故現在非因。如世間二人同事。一主俱有功力。一被禮遇。一則不爾。故知。唯宿作不關現在功力。准之可悉也。言三者觀緣外道等者。如提婆論尼揵子論師說。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能生一切有命無命等物。順世外道云。一切諸法地水火風皆以為體。今合二外道。為現緣外道也。疏云。二者無因外道等者。如大經第十九卷。吉得大臣白阿闍世王言。如刺頭利。誰之所造。飛鳥色異復誰所作。水性閏清。火性熱等。一切萬物自生自死誰之所造。此六師之中第二末伽梨俱舍利子(從母立名)其人計一切法自然為宗也。玄義云。無因據其因無。自然明乘果有。約義不同猶是一執。故云。無因外道。謂自然而有等也。
疏云。所方毘曇因緣等者。此第二明毘曇宗也。述義云。所言二世者。現在與未來。除於過去。謂於現在因上。有未來之果性。故云二世有。即因果一義。以因中有果故。問。疏第三卷云。佛法內根本二部。一大眾部。謂因果一故。變種子為牙。轉少為老。二上座部。明無轉變義故。種滅於前。牙生於後。少滅於前。老生於後。即是因果異義。毘曇同上座部義。成實同大眾總執。准此文意毘曇因果異義。成實立因果一義。所言異者。因中無果義。一者因有果義。何故今違耶。答。各示一義。故不相違。何者毘曇云。木中有火性。此因中有果義。即約自分因果而為言之。然木中有火性。而非謂木是火。此因中無果義。即約餘因果。又成實云。苦集此一物。以此苦果。即為未來作集因。故苦集是一物。此因中有果義。即約習因因果而為言之。若約報因因果者云。因果異即因果異。故不相違也。
疏云。所言成實因緣者。雖不明因中本有果性等者。此第三明成實宗也。所言成實者。如宗法師成實論章第一云。成者。顯立為義。顯者。謂出顯。立者。明住立。昔隱今顯。顯而久住。故論偈言。知佛法第一者。是為義也。欲令法久住者。是立義也。四實之理。名為佛法。佛自已成。但邪言為□塞。而不行於世。無用詺之為壞。而今此論言。符正旨理。更新顯於世。有用稱之為成也。實是真實對俗得名也。言雖不等者。述義云。如成實宗云。以過去善惡業。能生一切苦樂報。故名生因。依於六根。而起六識。故依因一念之善。有於二義。近以招人天之報。故名報因。以善善相續遠至佛果義。故名習因。是名三因也。以因緣為生因。以緣緣與增上緣。為依因。以次第緣為習因。故云四緣也。此宗立現在因。中無未來果。故云二世無。即因果一義。問。疏第三卷云。毘曇立三世法體恒有。成實立過未無等。今何故約現未。立二世無耶。答。有人解云。此即總別異耳。而大意不相違。今謂不爾。違大義記故。何者彼云。問。今論無二世。云何無耶。答。過去時中。無現在未來。未來時中。無過去現在。現在時中。變無去來。此三世互相無義。非二世無義也。二世無者。是形今現時。二世體自無。具如第十一卷三世義。然則非但違疏下文。亦乖彼宗也。今案。成實論大義記第十一卷四緣義中云。四緣者。次第緣。緣緣。增上緣。以心生之所由。莫不皆從此四。由藉是緣義故。同謂為緣也。因緣者。以因為緣也。次第緣者。能生後次第心也。緣緣者。謂一切諸法可為心境者。是前緣義也。用此緣作由藉故。重云緣緣也。增上緣者。顯勝之義。曰增上也。如根與塵共生一識。而根能標識塵無此用。故諸根為增上緣也。三因者。生因。習因。依因也。生名起成。亦云本無今無。此是果稱也。因以感果為義。則善惡業也。今以果因。因謂生因也。習因者修義。取其同類還相生因果。共名也。論云。如習貪欲遍欲增長也。依者依託義。心識為依。四大等為因。此亦果目因。此亦果目因。謂色為依因也。
疏云。所言大乘因緣者如成實大乘等者。此第四明大乘宗。於中有二。初明成實大乘宗。後明地論大乘宗。此文初也。言成實大乘者。如宗法師成實義章第一卷云。真諦三藏部執論義疏云。多門分別部。成實論之粗宗。謂佛滅度後二百年中。從僧祇部出多門部。但僧祇部。於佛所說深義。不能通達(佛先為聲聞說□淺法。為菩薩說甚深法。故聲聞弟子不能通達甚深法。漸漸捨之)有阿羅漢名悅差婆柯羅此在雪山坐禪。不見佛涅槃。時至二百年中從雪山出。至央掘多羅國。尋覓同行僧祇部。唯知淺義。不知深理。彼阿羅漢驚怪此事。更集僧祇部。具足誦出淺義及深義。深義中有大乘。時僧祇部。有弘所說。別成一部。名多門部。以所聞多先所習故名多門。即是悅差婆柯羅弟子。成實論即從此部出。故參涉大乘意也。准此疏文此成實論。參涉大乘意。故云成實大乘也。述義云。成實之人。述大乘義。故云成實大乘。又成實宗有說大乘義之處。故云成實大乘也。言世諦三假者。案。大義記第八卷。二諦義中。因成假。相續假。相待假。此謂三假。解云。於三假中。相待一假是即體假。餘二種假即是用假。又五陰之內。分折推求而知無人。故聲聞人觀因成假。緣覺之人鄙於聲聞。從師修學。憚於菩薩久劫修行。以獨入山見於水流觀於木凋。悟解無常。故觀相續。待於生死而有涅槃。生死涅槃。生死涅槃無有自性。自性無故。其體是空。所以。菩薩觀相待假。唯他宗云。以相待故云有法體。今云。以相待故云無法體也。文義聚間第二卷假名義中云。一因生假。亦緣生假。謂從因生果。別體相應。故云因生也。生託緣集。故名緣生也。二因成假。亦名緣成。謂法有總別。別為總因。總因別果。攬彼別因而成總果。果假因成。名因成假。又攬別緣而成總果。是故亦名緣成假也。三相待假者。長短等事相形。相待以各別故。名相待緣也。四相續假者。有為遷流。藉前生後。前後兩邊名之為相接對名續。所言假者。前後兩邊遞以相望。相假成續。故云相續也。今案。大乘玄論初卷云。常途所明。凡有三種假名。一者因成假。以四微成柱。五陰成人故言因成。二者相續假。前念不滅。續成後念。前念接連。故言相續假。三者相待假。如君臣父母大小名字。不定皆相隨待。故言相待假。若入道所捉三乘不同。聲聞用因成假。緣覺用相續。菩薩用相待。成論三藏為宗。多明因成以入道。所以然者。凡有二義。一者因成。是世諦體。續待為用。若體已空。用即自遣。二者因成。多重數觀行。自淺至深。初捉五根。以空眾生。次捉四大四微。以折法。所以多捉因成。若是續待二假即無此重。故不用。
疏云。如舊地論師等辨四宗義等者。此第二明地論大乘定也。述義云。是取他宗以自宗。故為所破。即光律等。彼云。魏時道辨法師。明無相虛宗。泯然一相。言婉環中。文班曉然。聰叡之徒。可以無惑。但餘學情昧輒設助宣。略標四宗。述明真俗。一因緣宗。二諦諸法無有自性。因緣起作以為俗諦。理本寂滅以為真諦。但凡夫妄情計有定性。空此妄情故。云色即是空。後人詺毘曇宗。二假名宗。萬法雖殊。相假而有。皆無其實。但有名用。故名為俗。此假名。法體性寂滅名之為真。凡假藉緣。其體寂滅。故云。色即是空。後人詺成實宗。三不真宗。一切諸法無有實體。似同紀夢。業力機關興鼓成立。名之為俗。俗法幻夢虛誑不實。本來寂滅以為真諦。幻夢色體。無名無相。故云。色即是空。後人詺三論宗。四者真宗。世法夢幻義。非孤起託於真理。離真無妄。妄由真起。是故經云。生死者依如來藏。然有二義。一者世諦妄想故。空理非是真。二者其體真實寂滅。是故名空理是真妙。具明如肇論述義初卷也。今案。灌頂法師法華玄第十卷云。佛陀三藏學士光統。所辨四宗。判教四守此同也。
疏云。如此等類等者。此第三引證結成。於中有三。初標迷執。如服甘露下正引證。此論破洗下總結也。於引證中。言如服甘露反成毒藥者。如涅槃經第七卷佛說偈曰。或有服甘露。傷命而早夭。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存。或有服毒生。有緣服毒死。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雜毒藥。疏主釋云。此中正歎大乘為甘露。愚智兩人。致成甘毒。今言或服甘露等者。此正是無方便。服甘露成毒藥。稟方等。夭法身慧命也。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存者。此是有方便稟大乘。即能長法身慧命。或有服毒生下。此亦明愚智二人。服毒則死。智人服毒則生。然甘露更非兩物。智者服愚人之毒。此毒為智人甘露。此甘露成愚人之毒。准之可悉。具明疏第八卷也。言亦如入未求珠謬持瓦礫者。如大經第二卷云。譬如春時有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遊戲。失□璃寶。沒深水中。是時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寶。競捉瓦石草木沙礫。各各自謂得□璃珠。歡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時寶珠猶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乘乃見寶珠故在水中。猶如仰觀虛空月形。是時眾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疏主釋云。譬如春時者。孟仲季三春。正取仲春華草開敷之是為譬。正是眾生放逸之時也。在大池浴者。即生死池大浴明眾生在於生死之中也。乘船遊戲者。乘於愛慢之船。乘愛慢故在生死中。更相愛著故是遊戲也。失□璃寶者。眾生求來清淨。應得而不得。故義言其失也。沒深水中者。深水則譬四流之水也。是時諸人者。即是始終稟教之人。始自五人。爰至今大眾。釋共入水。謂於昔教下四流水中。求覓是寶正明其行因。競捉瓦石者。譬其得果四智。究竟餘無餘二涅槃。自謂為極。故云得□璃珠也。歡喜持者。正明春保執前解也。出乃知非真者。今教出興乃知昔果非真也。是時寶珠猶在水中者。明此佛性復在從生四流之下。以珠力故水皆澄清者。眾生當有會得之義。故是水皆澄清也。於是大眾乃見寶珠者。此譬信。見信眾生有佛性。猶如仰觀者。既是信見知性猶遠。故言如仰觀空月形遠也。月性圓滿。譬中道佛性圓正也。是時眾中有一下。此譬證見。猶如文殊等了了見佛性也。案。徐入水者。遠離斷常二邊。行正中道。故云安也。言瓦礫者。曇捷師云。礫者力的反。通俗文云。地多沙土謂礫之。說文云小石也。
疏云。問龍樹菩薩對緣云何等者。此第二明論主所破緣。於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又三。標列經結也。列中言一者犢子云等者。如大論初卷云。是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說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眾和合有人法。慧影疏第一卷解云。犢子執云。亦不可說五眾。是人亦不可說離五眾。是人亦不可說離五眾。有人云。此家執言實有人。雖言有人仍此人都不可說。故屬第五不可說。法藏中攝五法藏者。謂三世為三法藏。無為法藏不可說法藏等也。此家立此五法藏義。以攝一切法。悉在此五法藏中。故云爾也。此阿毘曇論。不來他家經論。但出其所執之意耳。此是佛法中執見。非外道也。玄義云。佛滅度後三百年。從薩婆多部出一部名可住子弟子部。即是舊犢子部也。此婆羅門之一姓。乃以為號也。述義云。由五陰命而成人體。此即非是五陰之法。人之道理以為法也。言法者猶體也。所言四大者。此事四大謂。豎義為地。潤義為水。濡溫義火。動轉義風也。淡海記云。以四大種。造眼眼等及一切色。故云四大。因緣別有眼。法能造四大。雖是無記。而所造色通於三性。謂所造色具有報色。及以善惡并無作色。故通三性。能造四大只是報法。所以無記也。問能造無記。所造云何通於三性耶。答。能造四大雖是無記。而不得言所造無記。如筆寫書不筆即書。所以所造眼等雖通三性。能造四大但是無記。
言二者毘曇因緣等者。如大論初卷云。說一切有道人輩。言一切種一切時一切法門。中求不可得。譬如菟角龜毛常無。復次十八界十二入五眾。實有自性。而人此中不攝。疏解云。此是十誦律師主節婆多所計。言三世是有。故云一切有。謂一切種者即是種智。此家云。於一切種種智慧中求人不可得。一切時節中。一切種種法門中。求人□不中得耶。譬如菟角柏然常無。執一向無人。故復成病也。復次界入等下。別歷陰界入等。成人法中。云何亦不可得。故今為欲言陰界入等是實有法。但無有人上來有此義。是故為一復次也。述義云。此薩婆多部。此部宗計三世是有亦三無為有。故云說一切有部也。
言三者成實等者。淡海記云。光宅寺法雲師云。無假體假用。唯有假名。莊嚴寺慧旻師云。有假體假用假名。開善寺智藏師云。無有假體。而有假用及以假名也。而今云。有人法者。約就總相而為言之。今案。大義記第八卷二諦義云。所以有皆假者。謂大地雖廣而無體能持。因色香等故能勝載。既由他無自體。而假云何。次色香等法。復因細色等成。故□細雖異。賴他是一。及人因五陰。陰復有因。如是相續相待備在假實釋也。其假皆無者。三假同無也。既假有矣。得言無者如合四微為地。是因成假。而地是一也。微四也。即四不是一。四無一也離四無無別。一一自無也。雖離四無別。一即四。不是一故。實有此四。可假之以為一。似如定有。有假不以假。故無但推四。復是假四。皆即自無四法。尚自無有。何假為一。故知。以假故諸有皆無也。空假名義。照然有微也。既因成假實。空是無法體。則相續待不待言自無也。
言四者方廣等者。如大論初卷云。更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菟通龜毛常無。疏云。此是方廣部中所執道人。故云方廣道人。此人雖學大乘。而失大乘旨。執之太過。執言一切法無。問假實生之與法。悉皆常無。如菟角無。佛法中義。以從緣故。言諸法無。從緣起故。言諸法有。緣起之有。即是從緣。無性之無。即法談無。非除明無。一切諸法空義亦爾。以此義故。有不妨無。無不妨有。雖言有無。亦復不妨非有非無。雖非有無。不妨有無。彼一向執相爾言無。是故成病也。述義云。此二十部中。是一說部。彼部執言。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體性。名為空。見方廣方等。猶是大乘之異名也。彼宗所言似於大乘。故以為名。依四阿含作如是說。謂四阿含就世諦。言諸法無主。色欲如幻。既言欲及以色界。如幻無主故知空也
疏云如此四人等者。第三總結也。
疏云同異六第五等者。此第五大段。明二論同異也。於此中有二番問答。即為二別。初番問答明二論開合不同。一番問答明開合所以也。初中又二。即問與答。答中又二。初明二明二論同。謂邪因緣申正因緣申正因緣等是。謂此中論與十二門。同顯正道。俱息戲論。其理殊也。後明二論異。謂合彼十二門三門。為此中論因緣一品。開中論因緣一品為十二門。論三門。謂因緣門。因門。緣門。故云。離合為異也。十二門論。有七十論偈。此論無有。而彼論廣。彼論從緣所生法偈。無有則不生。偈廣略眾緣中偈。合有四偈。無有餘偈。故此論廣。而彼論略。故云。廣有廣略。以此論凡有十八偈。彼論但有五偈故。言此論因緣一品等者。攝彼十二門論因緣門因門緣門。於此中論。因緣一品故。云攝彼三門也。謂開此中論因緣一品。以三偈攝十二門論三門也。言亦合彼三門等。合彼十二門論因緣門因門緣門。以為中論因緣一品也。如因緣門等者。此釋成。亦合彼論三門。為此論一品之文。言如諸法自性等者。如論主自釋八不釋章門偈云。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疏主釋云。借於緣。自互兩斥之。若有自性。則不假緣。若必假緣。則無自性。若無自性。云何互還。從互自體生此解。於偈好也。此約對緣假。破言為言之。准此疏文。今云。如者猶若也。今略引上半文耳。言第二觀有果無果門等者。此品下云。若果非有生。亦復非無生。亦非有無生。何得言有緣。偈文是。疏主釋云。上三句總非。下一句結破。所以總非者。先偈已破有無。今不須破之。直非之。又因緣之法。名為甚深。即是中道。豈得言定有定無。彼今乃計於有無。不計因緣。此之有無。乃因緣宗障。故但非之。言第三觀緣門等者。此品下云。略廣因緣中。求果不可得。因緣中若無。云何從緣出。偈文是。疏主釋云。此一偈第三結破也。上半結。下半呵責。以前三偈總破為略。後四偈別破為廣。以廣略就緣中。求果不可得。當知。緣中無果。以緣中無果。非緣亦無。若二俱是無。則應俱不生果。是以結破也。述義云。廣略因緣中。乃至果不從緣生。四偈依疏文。明知。四偈皆是結破。四緣又唯言結破。四緣偈。非謂四偈之前後。有人傳云。今檢疏文不爾也。唯在緣中偈。非謂四偈。故疏第三末云。就初文又三。初三偈總破四緣。次四偈別破四緣。後一偈結破四緣。又云卷。廣略因緣中一偈。第三結破四緣也。今述義所釋者。古三論師心耳。非是今意也。
疏云。問何故離此一品等者。此後番問答。明開合所以。即釋成。以此論因緣一品。攝於彼三門之文。於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又二。初明十二門論大意。後明中論大意。如文可見也。
疏云。第二明論章開合等者。上來以五門。釋因緣品名。今第二大段。明論章開合。於中有二。初通明天竺之與震旦數經講論方軌。後別明震旦講論賢哲。初中言天竺者。亦名身毒。亦名賢豆。正名印度是月名。月有千名。斯一稱。良以彼土聖賢相繼。開悟群生。照臨如月。因以名也。本名因陀羅婆他那。此云主處。謂天帝所護故。言震旦梵語。此云漢國。亦名摩訶支那。此云大唐也。淡海記云。震旦者彼音。此云聚集。亦八卦之中。震是東卦。旦者日初出處也。故云震旦也。出辨正論第□卷也。有人傳云。震旦者。或本云。振旦也。俱無失也然先吉也。有云。自雪山以去胡音也。今案。玉篇。振者諸胤反。震者之刃反。毛詩有震旦業。故震字當也。振字借音也。如龍樹菩薩釋大品九十章經初六十六品。說般若道。從無盡品下二十四品。說方便道。此天等直解釋也。天親菩薩釋涅槃經。造涅槃論云從初如是。至流通灑地。名不思議神通變事分。純陀哀陀哀歎二品。名成就種性遣執分。從三告以下。訖大眾聞品。名正法實義分五行十功德分方便修成分。師子也品。名離諸放逸入證分。迦葉品。名慈光善巧住持分。憍陳如品。名顯相分。此名天竺科章門也。什肇生等注維摩法花經等。就言直解釋。此名震旦直釋也。安融瑤等。科章門解釋。此名震旦科章門也。科者。玉篇云。口和切。程也。局也。自也。廣韻云。若禾切。程也。條也。本也。品也。又科斷也。又苦臥切。
疏云。如曇影製疏明此論文有四卷等者。此下第二明。偏約震旦列講論賢哲。於中有三。初列偽秦長安曇影法師說。次死北土三論師說。後死興舊說。初列影師說。如彼疏上卷初序云。時有大士。厥名龍樹。爰託海宮。逮無生忍。意在傍宗。載隆遺教。故作論以折中其立言意也。則無言不窮。無法不盡。然統其要歸。即會通二諦寂此諸邊。故名曰中。問答拆微。所以為論。又以空門為經。目所家為品名。所空非一。不可為經目。空門無二。不可為品目。故隨所空法。有二十七品。統之空門。以一中為名也大明。標極力中為經體。然後遂名窮名。隨數遣數。散其所封。使歸此一理。從始暨終更無異統。今取意引之。今案高僧傳第五卷云。釋曇影或云北人。不知何許懸性靈龍靖。不甚交遊。而安貧志學能講正法華經及光讚般若。每法輪一轉。輒道俗千數。後人關中。姚興大加禮接。及什至長安。影德從之什曰。深得吾意。什後出妙法華經。特加深思。乃著法華義疏已有四卷。并注中論也以晉義熙中卒。春秋七十矣。所言領者猶攝也。言製者。玉篇之世反。裁也。作也。
疏云。二者北土三論師明等者。此第二列北土琛法師說。述義引高僧傳第五卷云。釋僧道京兆人。十歲出家。博學轉多。幹雄勇。神機秀發。乃著三論成實論義疏及空有二諦等也。出有人說云。此莊法師義故。高僧傳第五云。荊州上明有釋僧莊者。亦善涅槃及數論等宗是也。但此師述偽道義耳。莊法師所造中論廣句上卷云。自始訖終。大為三段第一標八不。明二諦中道以為論宗。謂標宗分。第二從破四緣。以下立品明宗。破邪顯正。辨於大小二乘觀行。謂釋宗分。第三一偈稱歎佛德。以稽首禮。謂結宗分。所以分為三段者。佛去世後。像末鈍根。雖尋聖曲各執成見。是以論主將欲造論破邪顯正。故先立宗。大明標極。若先不唱玄宗。而後問答。即無所寄。是故先標於其宗旨。宗旨既明。然後廣引眾經。破其所執。顯示中道。破見既周。即推功大聖。顯非己能也。因緣是二十七品之初標宗。正是為一論之首。以初攝初故。論宗寄在因緣之首也。邪見是諸品之末。推功稱歎。歸造論之終。以後攝後。故推功居在邪見之末也。今檢琛法師疏第一卷云。然此論大判文別有三。初有四偈。標論大宗。四緣以下。正明立品解釋。末後一偈。明歸功稽首所以。先標宗者。然佛去世後。像法眾生。各執異執。有無□起。是以聖者權樹先開中道。以為論宗。若不先唱此宗。即不明問答言無所寄。是故第一稱標大宗。然宗本雖彰。若不廣引眾經遣其執情者。中道不顯。是故第二明立品解釋。但標宗解釋。為論已周。唯須切推大聖顯非我能。是故第三明歸功稽首。若就品而科。則有二十七分。但因緣在諸品之初。標宗正是建於論首以初攝初。是故標宗。則落在因緣品。攝邪見是諸品之末。歸功復是造論之終。以後攝後。是故歸功。即攝在邪見品。廣時如彼。准此疏文。今云。北土三論師者。琛法師也。言以初攝初等者。述義云。以因緣品。攝初四偈。又以初四偈。攝因緣品何。此論最初應在標宗品。次阿毘曇立四緣。偈初應在因緣品而文小故。以五百偈初四偈。攝二十七品初因緣品。故云。四偈標宗在於初品也。今謂初釋非也。違本文故。今須後釋也。言以後攝後者。述義云。以最後一偈。攝最後邪見品。又以最後邪見品。攝最後一偈也。是非准前也。
疏云。師云夫適化無方等者。此第三列興皇舊說也。於中不更取章段。直隨離以解釋。言師云等者。述義引興皇寺石誌序云。陳大興十三年歲次在辛丑九月丁未朔二十六日。王宇法師遷神於寺僧房。春秋七十有五。其月二十八日甲戌。定于江垂縣羅落里攝山之西嶺。門人交住。若罷巿之悲幽杖離群絕分河之歎。法師俗姓周氏。條州沛郡沛縣人。言適化無方等者。宗本義云。適化眾生謂之漚和。元康師云。適往也。菩薩往入生死。教化眾生令悟性空。此是善權方便之智。准此論文今云。適者尸赤反。女子出嫁也。即當往訓也。述義云。適於物機而化度之。是為方便。稱會訓也。言陶誘者。上玉篇。徒高反。□馳貌也。□陶也。養也。又在缶部即作匋字。徒勞反。匋作瓦器也。廣雅匋化也。今□為陶字也。今須化訓也。曇捷師云。誘者由久反。三蒼云。進也。字林云。誘F也。玉篇。餘手反。芳字也。導也。教也。引也。勸動也。言考其聖心等者。述義云。原夫三世如來。四依大士。出世之大意者。為息眾生執見惑之病。雖復宣說恒沙經教。而統大意。唯為開示中道實相在諦道理大論序云。無執不破。無義不攝。巧用無非。甘露掘服。皆成毒藥。然則息患者。無執不破。謂破病義。開道者無義不攝。謂顯義。具明如名記第二卷也。擁者。玉篇。作壅字。令g字。紆恭紆勇二反。鄭玄曰。壅謂隄防止水也。野王案。壅猶塞也。障也。今作擁字者非也。
疏云。具如法華玄義等者。如法華玄第一講經緣中云。講經之始起竺法護。護公既親譯經。現應敷闡。自護公之後。釋安竺汰之流。唯講舊本而已。及羅什至長安翻新法華。竟道融講之。開為九轍。時人呼為九轍法師。九轍之文今所未見。講新法華始于融也。自融已後。曇影道生之流。染翰著述者。非復一焉。次乎齊代。有清信優婆塞髅。與十許名僧。依傍安林壹遠之例。什肇融恒之流撰錄。眾師之長稱為注法華。具明如彼。恐煩略著也。疏云。但末世鈍根等者。言末世者。佛滅度後五百以後也。言鈍根者。慧根闍鈍也。亦可信等五根。亦可二十二根。具明如疏下文。言起盡者。述義云。始終也。隨所明義每章有始終也言相與者。肇論述義云。王逸曰。與猶舉也。國語曰。汝曲與焉。賈繞曰。與猶預也。禮記曰。與為人後者不入。鄭玄曰。與猶寄也。傍義皆須正用後訓。謂相依寄也。
疏曰。答大聖三達圓明等者。碩法師云。經有三段。一序。二正。三流通。故天雨四華。地動六種。堂閣處空。其林反白。時眾既睹瑞相。故前詳後集。未說經前有此事。故名為序說。序說即彰。正經宜顯。故名為正說。非欲止益當時。方欲廣宣末代。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絕。故歡喜奉行。即是流通說而今未造論時。前無雨花動地時眾睹瑞相。故前詳後集。故無序說。既無序說亦無正說。即無歡喜奉行。故無流愛說。而言大聖者。如此論云。聖人有三種。一者外五道神通。二者阿羅漢辟支佛。三者得神通大菩薩。佛於三種中最上。故云大聖也。述義云。梵云阿梨耶。此反云聖。聖者正也。擾亂邪僻邪見。離此三邪。故名為正。心與境冥。智與神會。契理神通。於事無擁。是故曰聖也。白虎通曰聖者通也。道無不通。聞聲知情。故大戴禮曰。孔子所謂聖人。智通乎大道。應反不窮。能測萬物之情性者也。言三達者亦名三明。亦名三通。亦名三戈。就當相者。發智應境。然未發智。名未來達。既發智當知境時。名現在達。既已謝去。名過去達。約隨境者。知三世境。名為三達。此二異也。就當相言但是無常。是故名狹。約從境。言通常無常。所以名廣。不六通過去達者。是宿命通。現在達者。即漏盡通。未來在者。天眼通也。若就因果三達。果位三明因位也。所言鑒者。猶是照也。言二世者。現在未來也。言通別兩序者。如是等六名為通序。雨華動地。名為別序。此且約法華經而為言之。餘經准之。謂如是等六種諸經。故名為通序。雨華動地。唯有是經。名為別序也。言智猶未逮者。玉篇。逮者在載反。及也。與也。達蹟也。今須初訓也。問。弟子造論。但當時解紛惑。不敢傳通後世。故不立流通智猶未逮故。不立通別兩序者。何故無畏在耶。答。有人解云。無畏廣。故隨分有之。此論略。故望佛故云無耳金案。碩法師疏云。論亦有三章。然不如經中之名目。但就論中三章無定。有時明。第一辨論緣起。即明序立論意。第二破邪顯正。即明論體。第三餘勢。結論旨歸。有時明。初有二十五品破失。大乘觀辨乘人法空。次有兩品破失。小乘觀明小乘人法空。後有兩偈。明致敬結論旨歸。准此疏文不立序。通非謂無緣起餘勢也。
疏云。答無畏廣本等者。碩法師云。此論有正說。元序及流通。所以然者。明此論從無畏中抄出五百偈。故唯有正說。序及流通皆屬彼論。故闕此二條也。准之可悉。疏云。二者因事表理等者。疏主釋云。以文表義。此論先無緣起。後略餘勢。但有正文。以文表理。故稱中論。准此疏文言初後者。緣起餘勢也。碩法師疏。問。此論品初既標歸敬。何故非序。答。雖辨歸敬。是後人安。故非論序。今明此解意。欲道歸敬。應是序。但是後人安。故便非序。此釋極成離見。所以然者。凡有兩條不可。一明歸敬何必是序。二明歸敬何必是後人安。若言歸敬為序者。論後文道。瞿曇大聖主怜愍說是法。為離諸見故。我今稽首禮。此中亦應為序。而今後文。雖明頂禮。不名序。雖辨歸敬。那忽稱序。箇明一義不可。二者歸敬何必是後人安。所以然者。無文證無傳說。那知歸敬是後人安耶。今以一文據八不與歸敬。是論主真言。故釋論第五卷道。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佛能說是。我稽首禮既佛能說是我稽首禮。此中八不敬歸。豈非論主自標。但不稱為論序。問。此論釋經正。既稱為論正。此論釋經序。亦應名論序。答。不然。今明此。正論通解經三段。是故不得名論序離苦。此論通解經三段。通名正說者。亦應此通序三段通名序。答。如此義亦應得通序經之旨。即為序論。通正解經之旨。即名正論。盡流通經之旨。即名為流通。論但不可的製為三耳。具明如彼疏第二卷。恐煩且略耳。
疏云。自攝嶺相承等者。有疏云。山門初講之日。直為二段。前二十五。破大乘迷。明大乘觀行。第二後兩品。破小乘迷。明小乘觀行。晚復開為三。兩章如前。第三兩偈。雙結大小觀行。推功還佛也。述義云。高麗國遼東城大朗法師。遠去燉煌郡曇慶師所。受學三論。齊未梁始。來入攝嶺山也。大朗法師得業弟子。陳攝山止觀寺僧詮師。如此次第得業弟子。興皇寺法朗師。法朗得業。弟子。延興寺吉藏師。吉藏師得業弟子。碩旻邃等。然處處云。山中者。高麗國大朗師。山門者。止觀寺詮法師或言一師。或言大師。或直言師者。興皇寺法朗師。今謂不爾。二諦章下卷云。山中法師之師本遼東人。從北地學三論。遠習什師之義。來人南吳住鍾山草堂寺。值隱士周顒。周顒因就受學。周顒晚作三宗論。明二諦以中道為體。大品疏第一卷云。止觀師六年在山中。不講餘經。唯講大品。准此章疏文。山中者詮法師。亦可山中者法朗師。故玄義第一卷云。山中興皇和上。述攝山大師言。涅槃疏第十一云。山中師。請止觀講涅槃不聽。准此等文。山中者通二師。山門者道朗師然門有三解。一云。初住山門故。二云。一師之門故。三云。釋法度上足弟子故。所以高僧傳云。齊瑯琊攝山釋法度有四弟子。第一名僧朗。華嚴三論最吉。本遼東人也。凡攝山有多處。一處名栖霞精舍也。館成寺一處名山茨精舍。一處云。有四弟子。僧都繼踵。先師復綱山寺。能講華嚴三論等。十二卷章云。栖霞在朗師。止觀詮法師。與皇法朗師等也。承者。文字集略。巿升反。相承助人君為政也。時升反。受也。次也。華苑示水反。繼也。今次受訓之也。
疏云。初二十五品破大乘迷失等者。碩法師疏云。初有二十五品。破失大乘觀。辨大乘人法空。次有兩品。破失小乘觀。明小乘人法空。復有兩偈。明致敬結論旨歸。准此疏文。今言學失者。迷大乘之人法空。以失大乘人法空之觀行也。小乘迷執。准之可悉。疏云。所以有三段者正道等者。碩法師疏云。明赴大小根緣。說大小乘教。但稟大則封大。聞小便執小。故初二十五品。破大失乘觀。明大乘人法空。次有兩品。破失小乘觀。明小乘人法空。為欲推功有在故。第三兩偈。明致敬結論旨歸。而言佛在世時等者。依雙卷泥洹經者。七十九歲在世故。彼經佛言。自我為聖師。年七十九。所應作者亦已究竟。疏主釋云。釋迦文佛。若道俗合論。則年八十。若論佛有壽但為五十。故智度論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言佛滅度後者。周書異記云。穆王五十年壬申之歲二月十五日。佛年七十九方始滅度。具明佛性佛滅如下也。赴者。玉篇。返賦反。告也。至也。h也。奔也。洞明者。上玉篇。達貢反。說文。疾流也。野王案。深邃貌也。道洞之洞為迴字。又音徒薰反。敬也。迴者徒楝反。野王案。迴猶通達也。雙化者。上玉篇作雙字。所江反。野王案。兩偶也。方言飛鳥曰雙也。說文。隹二牧也。
疏云。二者為學大乘等。如十二門論觀因緣門初云。問曰。解摩訶行者。有何義利。答曰。摩訶衍者。是十方三世諸佛甚深法藏。為大功德利根者說。末世眾生薄福鈍根。雖尋經文。不能通達。我愍此等。欲念開悟。疏主釋云。末世眾生下。第二明造論利益。又開三別。此初明下利眾生。於中又二。第一明眾生稟教起迷。第二明論主破迷造論。前有四句。言末世者。明起迷時也。佛法滅分三時。一正法五百年。二像法一千年。三末法一萬年。今言末世者。非是第三時也。但正法為本。故以像法為末。末是微末之義。像是末故。是一義。若分像末亦得分三。言眾生者。第二明迷教之人。言薄福鈍根者。第三明迷教所由。以不久修福慧故。名薄福鈍根。又明。有所德福慧。亦是薄福鈍根。雖尋經文不能通了者。第四正明起迷。謂大乘人。學無所得大。成有所得大。但就大乘中。又有二失。一棄本尋末。二求本多迷也。於中有二。一但。二不但。凡有二種。一緣但不但。謂佛教是因緣不但義。而稟佛因緣不但教。故成有所得但也。二教但不但。謂佛起但不但緣。說但不但二教也。故大品云。為新學人。說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不如化。此即但生滅。是化故名但也。末世不識緣教但不但。故云。雖尋經文不能通了。我愍此等下。第二明論主破迷作論申經。天摩為愛火。所燒外道。為諸見所害。執小拒大。謗法毀人。造無間業。偏執大乘。撥無罪福。亦現世斷善。後入無間。□可哀愍也。俗令開悟者。為此鈍根人。就大乘中。略解十二事開悟。然眾生同菩薩。不須造論。若眾生實異菩薩。亦不須造論。正言同菩薩。於緣成世異造論。具明如彼也。
疏云。即此論云聞大乘法等者。如此論初牒長行云。佛滅度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不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見疑。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如是即無世諦第一義諦。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疏主釋云。下第二序龍樹造論意。分為四別。今言。聞大乘法下。第三明迷教中。第二次明迷大。就文為四。言聞大乘法說畢竟空者。第一明聞教也。小乘法中不說畢竟空。唯大乘法有畢竟空。故云爾。言不知何因緣故空者。第二明不識教意也。謂稟教之流。聞因緣有。即失畢竟空。聞畢竟空。即失因緣有。故不知說空意也。即生見疑下。第三正辨起迷。就文為二。言即生見疑者。初列見疑二章。謂偏執一理。故名為見。猶預二途。故稱為疑也。若都畢竟空下釋疑。謂學大乘人。謂畢竟空。為實故。畢竟空而疑罪福。是以空疑有也。如是則無下釋見。既是學大乘人。則信大乘明畢竟空。是盡理之說。無有罪福。既無福則無世諦。因世諦故有第一義諦。既無世諦亦無第一義。亦執法有乖於假有。失之世諦。尚失世諦何況真諦。故云遂失二諦也。准之可悉。
疏云。又三世十方佛赴大緣而說大教等者。言四緣者。疏主釋云。且依一判。如小乘見道。前具煩惱性。是一依。須陀洹斯陀含。是二依。阿那含第三依。阿羅漢是第四依。約大乘望十迴向。是一依。初地七地。是二依。八九二地。是三依。十地是四依也。具明如序疏。述義云。然四依有本跡。言跡四依者。約小乘判是。言見道前等者。七方便位也。言本四依者。地前三十心。為初依。初地至立地。為二依。七八九地。為三依。第十地。為四依。此約定慧等不等義判之。六地以還。定慧未等。故屬二依。七地定慧等。故屬三依。序疏約功用無功用判之。七地以還是有功用故。故屬二依。八地以上。無功用。故屬三以肇論述義云。如世親等初依菩薩。如龍樹等二依菩薩。如馬鳴等三依菩薩。如提婆四依菩薩。故玄奘傳云。慈氏告唱羅阿羅漢曰。彼提婆者曠劫修行。賢劫之中當繼佛位。故知。是第十地菩薩。此就本論四依。今謂不爾。若就本者。龍樹亦是往古如來。摩訶衍論。云妙雲相如來故也。賢劫經云。聖天佛者是提婆菩薩。故亦往古如來。約此義不判四依。若約師位者。龍樹上。羅□羅下。提婆中故。何以知之。付法藏經云。總明。波羅門造鬼名不樹。龍樹一讀而知。次示提婆提婆再讀而知。後示羅□羅羅□羅三讀而知。知故知爾也。
疏云。二者為小緣而申大教等者。所言品初破毘曇四緣者。如因緣品。以七偈約總別。破阿毘曇所立四緣等也。言品初者。猶初品也。言燃可燃品等者。如此論第二卷燃可燃品末後云。若人說我相。如犢部眾說。不得言色即是我。不得言離色是我。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疏主云。執我□四句。所言五法藏者。三世為三。無為是四。第五名不可說藏。不可說藏者。不可說有為無為。舉犢子部。攝一切有我也。論又云。如薩婆多部眾說。諸法各各相是善不善等。如是等人。不得諸法寂滅相。以佛語作種種戲論。疏主釋曰。此部計一切法有。故名說一切有部。一切有者。明三世是有及三無為亦有。故名一切有部。准之可悉。言障隔者。玉篇上。之讓之揚二反。隔也。累也。塞也。下說文。古文隔字也。隔塞也。疏云。又三世十方佛為二緣而說大乘等者。疏主釋云。始自華嚴之會。終竟法華之前集。為直往菩薩。說菩薩行。今法華會。欲為迴小入大菩薩說菩薩行。故說是地華經。故踊出品云。是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便信受。入於佛慧。既稱始見我身。即是寂滅。道場見盧舍那身。聞我所說聞華嚴之教。故知。自爾以來。為直往之人。說菩薩行。又云。除前修習學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既云除前修習等。則知。自爾以前。未為二菩薩行。亦云如是等人等。以知。今為迴小之人。說菩薩行。具明如法華遊意。恐煩且略。
疏云三為九十六種外道等者。言論處處有文者。如此論第二卷本住品長行云。問曰。有論師言。出入息視眴壽命思惟苦樂憎愛動發。等是神相。若無有神。云何有出入息等相。疏主釋曰。即是優樓佉義。故知。破外道也。准之可悉也。疏云。又三世佛就大乘中破外道等者。言涅槃六師者。彼經第十九卷。列六師外道。一名富蘭那。二名末伽梨狗舍離子。三名那闍那毘羅低子。四名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五名迦鳩馱迦旃延。六名尼乾陀若提子。疏主釋曰。富蘭那者。從母得名。其人計斷。謂無君臣父母因果之義。此是撥無萬法邪見外道。言拘舍離子者。從母立名。末伽梨者是字其人計眾生苦樂不由因得自然。而有以計一切法自然為宗。言毘羅低者。從母立名。那闍耶者是字。其人計道不須修經八萬劫自然而有。如轉縷丸□高山。縷盡則止。阿耆多者是字。欽婆羅□弊衣名。其人計身苦樂二分現愛苦盡樂法。身出迦旃延姓也迦羅鳩馱是其母名。其計亦有亦無。應物起見。他問有耶答云有他。問無耶答云無。若提子從母作名人。尼乾陀是出家總名。其人計業決定得報。今雖修道不能中斷。此六師外道。佛未出世時。天天下也。具明如百論疏上卷并維摩經疏第三卷也。言及十仙之類者。如涅槃經第三十九并第四十卷列十仙外道。一名闍提首耶。二名婆□吒。三名先尼。四名迦葉。五名富那。立名淨作。七名犢子。八名納衣。九名弘廣。十名須跋。疏主釋曰。初二人立邪涅槃。破佛正涅槃。故在前論義。次先尼復論我。我即是斷常之本。迦葉此復論斷常二見。即是六十二見之根本也。富那廣出十四種根本。故次迦葉後論義。第六人還論十四種離與六十二見彼疑。與富那同。富那前論已得悟。淨作梵志猶未悟。故今更請佛解釋。非強作離也。上六仙人即是論惑。第七犢子論善惡業也。第八納衣梵志論因果。以前惑業□是未未知。煩惱與身。何者在前故。今論此因果根本煩惱為因。何者在前。身為果此之根本。何者在後也。上來諸師以言論義。今弘廣心論義。直問佛。能知我心念不。第十須跋論等。乃至廣說如涅槃疏二十卷也。今佛涅槃經中。破六師及十仙外道令外道悟入大乘也。
疏云。三為大乘菩薩於申於小乘等者。言如法結藥草喻品有此菩薩者。如法花論云。三者犬乘人一向決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無別聲聞辟支佛乘。如是倒倒取對治。此故為說雲雨譬喻。疏主釋曰。大乘人者表人也。一向決定表病也。起如是意釋病也。謂無別二乘人故稱為病。此人初聞一乘經。謂唯有佛乘無有餘乘。遂有二失。一失於緣說三。二失於緣成三。如是倒取者。實有二種二乘。有而言無故。言倒取為對治。此故下上來明所治。此下第二出能治。雖地雨是一。於草木成差。雖理是一。隨緣成差。於緣成三也。藥草喻品疏云。依法華論明此品來意者。雲雨譬菩薩病。菩薩之人聞上來所說唯有一乘便。謂畢竟無復三乘方便。此即得實失權。存體忘用。然識權方乃悟實。達用乃鑒於本。既不識權。亦不悟實。即權實俱喪用□亡。為治此病故明。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雖其理無二。而於緣有五。故權實義成體用。方顯此經。既稱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故令大士離凡夫二乘病及菩薩病。始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准之可悉。
疏云。二十五品破大申大等者。言佛知見者。疏主釋云。問。云何名佛知見。答。此是般若佛性之異名。正法涅槃之別目。未曾因果亦非權實。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不知。何以目之。強名佛知見也。所以歎美為佛知見者。為對二乘無知見故。所以明無二乘知見。唯佛知見者。唯佛知見實道。自非佛知見者。皆非實也。欲顯實道。故明實知見也。以無照而無不照。故名為知。知之分明猶如眼見。故稱為見。又知謂一切智。即如來總相智也。見謂一切種智。謂別相智也。此云二智攝佛智盡。故略明知人。知即是盡智。二種生死。五住煩惱。悉皆清淨。故名為盡智。見者即是無生智。因果患累畢竟不生故名見也。又明。眾生佛性名佛知見。佛性亦名一乘。涅槃經云。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乘。准之可悉。
疏云。十方三世佛出世大意等者。言故四依如佛者。如大經第五卷云。佛告迦葉菩薩。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出現於世。能多利益。為世間依。安樂人天猶如如來名人中勝為歸依處也。言亦即是佛也者。如大經第七卷云。如上所說四人出世護持者。應當證知。而為依止何以故。是人善解如來微密深奧藏。故能知如來常住不變。若言如來無常變易。無有是處。如是四人即名如來。何以故。是人能解如來密語及能說故。注經云。解既同佛亦即是佛也。准之可悉。談海記云。實行菩薩猶如佛也。權行菩薩即是佛也。且如地前菩薩八相成道。化度眾生通於權實也。
疏云。四無明都不大小等者。所言無明者。如淨名玄初卷云。達緣既不悟二不二。亦不了不二二。故無二慧則稱為無明。故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准此玄文。機緣既悟大小。則具二慧。既不知大小故無二慧。故稱無明也。
中論心記卷第一(之本)
建長六年七月七日。於光明山往生院書寫畢。願以書寫之功。廣令流布三論之教法。願以結緣之力。普令利益六道之眾生。
沙門智舜(春秋五十六)寫本記云
保元二年五月十六日於東大寺東南院盡定畢
三論末學乘珍之
又云。應保二年三月十二日愚點了。定多謬失歟。後覽人正之云。
中論疏記卷第二(之本)(集眾異說不敢和會)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疏第一卷末疏云。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下第二明教用等者。此下第二明二智中道也。述義云。以此二智能起教用故。權實二知名為教用。故云第二明教用也。言即是辨二智中道者。述義云。上就諦門廣辨中道。今略就智辨於中道也。辨中以諦為正宗。故百論文中。無辨二智中道之義。然師以義准。欲明二諦本是佛智所說。故兼明二智中道也。有人解云。佛智能說八不是教。起用此即智。用名為教用也。謂遠是智用。近是教用。今從近義。故云第一明教用也。疏云。故摩耶經云等者。如彼經文。云摩訶摩耶。問阿難言。佛滅度後。何人持法。阿難答曰。一百年已。優婆崛多說法教化。六百年已。九十六種邪見競興。破滅佛法。馬鳴比丘摧此外道。七百年已。有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燈正法炬。滅邪見幢。今略引之。疏方主釋云。然正法炬者。即是建五正法之義。謂顯正義。此歎外用也。滅邪見幢者。即是防護正法之義。謂邪義。此難內德。具明如涅槃心第七卷初。准此疏文。燃正法炬者。證為顯三種中道也。滅邪見幢者。證為滅諸戲論也。疏云楞伽云等者。如入楞伽經第八卷。大慧菩薩白佛言。佛滅度後。是法何人受持。佛以偈答曰。於我滅度後。南天竺大國。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住初歡喜地。為人說大乘。能破有無見。往生安養國。今略引之。疏主解云釋此語不同。舊云龍樹是初地人。關內姚道安學。智度論云。此是龍樹。引眾生令入初地。而實是十地人也。廣如序疏。准之可悉。疏云。既是佛智能說等者。述義云。既以佛智能說八不。故明於能說之二智也。疏云。二智證方便等者。述義云。釋名凡有四句。一者一名一義。謂一名即一方便名一實名一義謂方便善巧之義。實是如實之義。二者一名無量義。謂一是無量一。豈不是無量乎。此即無量而一。一而無量。華嚴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且就四義解之。一隨名釋。如方便以善巧為義等。二因緣釋。如方便以實為義。實以方便義等。由無礙故。三顯道釋。如方便。以不方便為義等。四無方釋。如方便。以一切法為義等。三者一義一名。謂以正道為一義。以方便為一名。然正道增曾名。與無名為一道故立乎。一名立一名者。為顯一道。故以云爾。四者一義無量名。謂為顯一道立無量名。既為一道立無量名。其無量名豈不顯一道乎。如就方便實釋名歷。一切法例爾。智以決斷為義。若能決了諸法。是善惡是因果。乃至有為無為常無常等。如此決了名為智故。慧以鑒達為義。若能玄鑒此等諸法體相皆空。無有決定。能達無相。名為慧故。如以黃金作環玔等種種巧物。巧物勝金。般若之巧名方便。方便勝般若。其義亦爾。具如名記第四卷也。有人解云。所言非實非方便等者。此以無二智。照不二境故。百論序疏云。非正境無以發正智無以照正境。問。此境智既是體中。第五正性何異。答。通者同故。無量壽經疏云。以通言者。以正因生正果。與今正境。正智發照等同之。就別言者。彼此異也。此正境正智。不及彼正性。此約通門。可為言之。彼佛性門。約就別義。是故異也。正性非以正因性。於正果准知。正境正智非發照也。謂此正境正智。之非境智義是配正性也。問。體中之外有何物正性耶。答。若約通義及總義者體中佛性般若一乘涅槃法身真如皆是同也。皆指華嚴正法為本也。然五種佛性。約總之別亦通之別。而建立之。是故正性非是境智之所發照。今此體中發照相對。是故境界觀智。二性之所相攝。具如經疏及遊意也。問。師文中何指理智。以為正因佛性耶。答。涅槃疏中。指智為正因佛性。此約主義而為言之。非取照義以為智也。餘十部許經論疏中指理以為正因佛性。此約根本體義而為言之。非取境義以為理也。具如寶崛也。所言泯然無際。述義云。寂靜故泯然也。無際者無間也。玉篇。泯者彌忍彌賓二反。亂也。滅也。盡也。邃曰。泯也。際者子例反。交會之間也。接也。相接續也。會也。合也。方也。
疏云。彼經正明等者。述義云。彼涅槃經正明因果等義。何者境界與觀智為緣因。菩提與涅槃為緣果。合成四性。加第五正性。而成五性。故云明五性義也。言就論主等者。既明二智。故二智了。即是菩提。於菩提上無累之義為果果性。故云。亦得上五性也。
疏云。謂能說八不因緣等者。碩法師云。善滅者簡無聲聞。若聲聞斷煩惱智慧。煩惱即本有。今無智慧即本無。今有本無今有即是生。本有今無即是滅。箇即有生有滅。不名善滅。今佛不爾。智慧本自不生。煩惱本自不滅。智慧非本無今有。煩惱非本有今無。即是不生不滅。故稱善滅諸戲戲。准此疏文能說不生不滅等八不因緣。滅二乘生滅等戲論也。琳法師云。善滅諸戲者。文有二意。一明因緣生法性恒寂滅。但有心將會者。悉不相應。稱滅戲論。故智度論云。因緣生法。滅諸戲論。佛能說是。我今當禮。二彰佛智窮源契理究竟。宣示未聞同已所詮。亦云。善滅何者。但二乘之人。執法有性。斷除生死。別求涅槃。情懷取捨。非為善滅。故淨名云。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若斷集證滅修道。是即難論。非求法也。佛即窮理盡性。巧談諸法從因緣生畢竟空寂。即是涅槃。非謂除法始方滅累稱為善滅。蓋由法性自爾。佛便依起說。若理不然則聖無此力也。故肇師言。聖得理。成理為神御。斯言當也。道二乘存心取法。妄執有無。言不合理。通云戲論。若能妄言息慮。冥心至理者。方為善滅也。准此疏文此論與大論。各舉一義也。有人解云。不八論者。應言說八計之能不而滅所不之八戲論也。又論跡云。外道成八非不。論主是八不。以八非不故成虛妄。以八不故是中實也。
疏云。又觀法品等者。如此論第三卷觀法品長行末云。戲論有二種。一者愛論。二者見論。碩法師云。五鈍煩惱名愛論。貪瞋慢疑無明五利使見論。身見邊見戒取邊見戒取見取邪見。
疏云。又利根者起見論等者。有人解云。出涅槃法華淨名智論等中也。
疏云。師又約漸捨義等者。言一者佛有誡勸二門等者。案十二卷章第二云。此則第一善惡相對。惡是墮墜。乖理無有出功。故十惡為戲論也。善是清昇。扶理有出之義。故十善非是戲論。准此章文今言。惡是十惡。善則十善也。碩法師云。諸佛出世。誡諸惡莫作。勸諸善奉行也。能說是因緣。即是因緣即是勸善也。善滅諸戲論。即是誡惡。此明佛初出世滅惡修善。謂惡是戲論。善是不戲論也。言府墜者。玉篇上。附俱夫禹二反。胕腫也。說文俛病也。廚也。又作俯字。弗武反。下首也。下面也。說文此俗順字也。順低頭也。下說文古文。地字也。墮落之墜為隊字。在阜部。隧馳愧反。爾雅。隧落也。失也。文字辨嫌直類反。隨也。言符理者。上玉篇。輔俱反。假草木實房名柎。字在木部。符信為符字。在竹部也。符附虞反。符合也。清昇者。玉篇上。且盈反。潔徹無瑕穢也。澄也。下舒承反。毛詩如日之昇。傳曰昇出也。
疏云二者善有二門等者。十二卷章云。此即第二有相無相對。是分別為戲論也。無相即無分別。為非戲論。亦云漏無漏相對。謂有漏之善。但得三有果報。不有出生死止。是不動不出。故名戲論。無漏之善。破裂生死。故不名戲論也。碩法師云。有相有所得善。是戲論無相無所得善。是不戲論也。
疏云。三者得無得二等者。章云。是第三一異相對。謂上雖言有相是戲論無相非戲論。若見有相異無相者。是戲論也。見相無相不異。乃名非戲論。乃至善之與惡。生死涅槃。凡聖解惑。萬義並類也。有人解云。此二不二及非二。不二相對也。言如云明與無明等者。此涅槃經第七卷文。今略引之解云。謂推求此明之與無明體相畢竟不可得。何所論異。而謂之異即是愚人也。言諸有二等者。此大品經第二十九卷文。今略引之。解云。以無菩提因。故云無道。無涅槃果。故云無果。所言道者。是因義也。言智者了達等者。此亦大經第七卷次下文也。解云。了悟明與無明不二。即是智人也。碩法師云。有所得無所得二。是戲論。有所得無所得不二。是不戲論。准之可悉。
疏云。第四明二與不二等者。有人解云。此第四 二不二非二。非不二及言忘慮絕相對。此依華嚴經文也。碩法師云。二不二並是戲論。非二非不二是不戲論也。
疏云第五若戲論等者。有人解云。此第五戲不戲及無戲不戲相對。此亦依華嚴文也。碩法師云。若見戲論不戲論。並是戲論。若不見戲論不戲論。並是不戲論。若能善滅。箇是佛能說八不因緣故。能善滅如此戲論也。准之可悉。
疏云。答戲論破慧眼等者。案中論第四卷觀如來品末偈云。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今略引下半偈文。長行釋云。戲論名憶念取相分別彼此。言佛滅不滅等。是人為戲論。覆慧眼故。不能見如來法身。元康師釋云。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者。慈眼見法身。法身離四句難論。是四句故有戲論則破慧眼。無慧眼故不能見佛也。思益經云。若有於法生見。則於其人佛不出世也。戲論名憶念取相分別此彼言佛滅不滅等者。此戲論是言如來滅後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四句。今云。滅不滅等者。滅是無。不滅是有等。即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雖包四句。意在第四句也。是人為戲論覆慧眼故不見如來法身者。此以法性真理。名為法身也。准之可悉。述義引大品經第三十二卷云。佛須菩提。非所有非無所有。無諸戲論。是名得道。觀五陰若常無常。若苦與樂。若我非我。若寂滅若非寂滅。是為戲論。若聖諦應見集。聖諦應斷滅。聖諦應證道。聖諦應修。是為戲論。乃至當得一切種智。當斷煩惱習是為戲論。照了達義名之為眼。無量壽論云。肉眼清徹靡不分明。天眼通達無量無礙。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知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了法性。廣明五眼如大品等也。疏主解云。慧眼就體得名。謂以慧為眼故名。即以智為體。若約境者。照於實相。故有慧眼也。
疏云。我稽首禮者此第三等者。琳法師云。我謂青目也。首謂頭首。三業虔敬。歸依致禮。名稽首禮。故小論言。起善心轉愛果舉體敬禮也。准此師意可見今旨。謂彼師初牒二偈是釋論師。所以云爾。今疏主意。初牒二偈是本論師。然則應言我者龍樹菩薩首謂頭首謂三業虔敬。歸依致禮名稽首禮。所以疏云論主致敬也。言推功與佛者。玉篇。推出准他雷反。往來也。去也。進也。舉也。用也。綱也。與述云。與猶寄也。案云。推功歸佛是也。
疏云。又稽首者欲請等者。案。碩疏云。二者請威靈加護。明佛說聖教能淨生滅息斷常緣。今謂。生滅成斷成。所以述正教。使正教不開。故今是申佛正教。所以謂。所以謂。請威靈加護。故須歸敬。謂無生二諦。其趣離明唯佛能宣。凡佛弟子造論申經者。無不承於佛力。若不歸依者。請佛威神加護。證說無由。故須頂禮也。有人解云。加護者加神力而助護也。亦可加慈悲護念也。
疏云。又龍樹未悟無生等者。案。傳云。龍樹菩薩者。出南天竺梵志種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誦通三藏。更求異經。都無所得。周遊諸國更求深經深經於閻浮提中。遍求不得。外道論師沙門義宗咸皆摧伏。外道弟子白彼師。言。師為一切智。今為佛弟子。弟子之道諮稟不足。將未足一事。非一切智人也。辭窮情屈。即起邪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律塗甚多。佛經雖妙以理推之。一猶故未盡。未盡之可推而演之。以悟後學。於理無違。於事無失斯有何咎。思惟是事已。即欲行之立。師教戒更造法服。令附佛法而少異。欲以除眾人情。示不受學。擇日選時當與。諸弟子受新戒。著新衣獨居靜室。水精塔中大龍菩薩。見其如此。惜而愍之。即接之入海。於宮殿中發七寶函。以諸方等奧經典無量妙於授之。龍樹受誦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體得實利龍樹既得諸經一相。深入無生。二忍具足。龍樹還送。出於南天竺大弘佛教。摧破外道。廣明摩訶衍制作諸論去世以後過五百歲。南天竺諸國為其立廟。敬奉如佛。其樹下生之。因字周那。周那。周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廣歎如傳。又付法藏經第四云。捨欲出家。九十日中誦閻浮提所有經論。摧伏一切諸師。自謂一切智人。依諸弟子請告曰。欲自樹為佛。獨處水精塔中。大龍菩薩神力接海宮法藏。九十日間誦倍閻浮。深入無生二忍具足。龍王送出。因以傳世。華嚴傳云。依智論。大乘經多是文殊結集。佛既涅槃。諸聖隨隱邪興。無大乘器。故攝華嚴等大乘教法。置龍宮六百餘年。龍樹入海誦之傳世。依文殊般涅槃經。佛滅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在世。智度論云。諸龍王持千佛經藏。(出法化疏)智度論百卷云。大品十萬偈。諸龍王宮阿須羅宮諸天宮中有千萬偈。命長識強故有持。何況大菩薩所知般若等。有人解云。大龍菩薩者。經下文云。龍王送出私穎竭羅龍王。沙竭羅龍王者。慈思云。鹹海名也。疏主云。本國名。亦可海名也。華嚴云。得一念中轉自龍形示現無量眾生也。言二無生者。大論解無生品云。眾生無生。諸法無生。悟二種無生。故名無生法忍。傳法圖□云。既悟無生二忍也。准此等文。海宮者沙竭羅龍王宮也。無生忍者。人法二無生忍也。自樹者自立也。
疏云。又論主因佛悟無生等者。碩法師云。三者念報佛恩。明佛能說八不正教滅戲論。我今稟佛正教。發生智慧。所以能滅戲論。其功重大。故須歸敬。准之可悉。
疏云。又禮佛者欲令後人等者。有人解云。天魔者是第六天魔王也。淨名經云。魔王多是住不思議菩薩也。法阿名義集云。威力自在與佛淨。故稱為魔王。修上上品十善。即生其中也。言調達者提婆達多。天竺音緩切也。斛飯王子。此反云天熱。諸天逆知造三逆罪。故心熱也。亦云。天授從天乞。得天與授。故未來作天王。佛非過去天王。佛不須三衣缽等。是未來佛也。攝論云。是大賞伽羅菩薩也。小乘經云。墮無間獄後成辟支佛。法華經云成佛也。是違方便也。言小乘人等者。智度論第六十八卷。又四卷信毀品文。亦名泥梨品。具引文如記第十一卷也。
疏云。答九十六種術等者。琳法師云。說法之人汎論有五。一諸天說。二化人說。三聲聞說。四菩薩說。五諸佛說。此五種人中。唯佛一人能窮法性巧說深理。故云第一。故云諸佛正法名為第一。
疏云。問曰何故造此論下第二明等者。述義云。先應問言。佛何故說八不。又龍樹何故標八不。在論之首。應答言。佛說無生教。而破眾生生滅之心。令悟無生。以眾生不堪故。佛說四諦生滅法。然像末眾生封執生迷。故龍樹說無生教。破生滅見。故標八不在論之首也。有人破述義問意云。此釋非也。尋其意者。以答文明佛說八不故也。破云。若爾即違下以五義。釋不問佛說經之所以也。有人解云。此文既云自下長行青目所釋。明知。疏主意前二偈是本論師偈也。河西亦同。般若燈論。初偈歸敬。重牒本偈。但山門及琳法師。并元康師並以初牒偈為注人。預表以重牒二偈。為龍樹初偈也。
疏云。因上生者上云等者。碩法師云。一者從上生。上來標八不竟。道能說是因緣。善惡滅諸論。既能說八不。因緣善惡斷常戲論。即是顯於中道。此事已足復何須造論耶。
疏云。一者佛經無量等者。碩法師云。佛智慧大大海窮文極深。於一念中說無量修多羅藏。緣尋讀此。尚不能解。汝今更復造論。轉足煩多。故不須造論。准之可悉。所言屏者。曇捷師云。谷領反。字林云。屋蔽也。又匿也。玉篇。俾領反。藏也。除也。退也。故去也。又薄經反。屏風謂荷葉障風也。
疏云。二者佛言巧智深等得。碩法師云。佛在世時爽利聞說即解。佛去後世人根轉鈍。雖復聞說終不能解。故不須造論。若使造論。汝智應勝佛。汝智既不勝佛。豈得造耶。
疏云。三者如成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二卷立論品云。問曰。不應造論論佛語。所以者何。若佛自論。可名為論。若佛不論。餘不能論。所以者何。一切智人意趣難解。何所為故而說是事。若不得佛意。妄有所說即為自傷以此等故不應造論。今略引之。疏云。正問之中有三。一總標不聽造論。所以者何下第二釋。若佛自論。可名為論。若佛不論。餘不能論。所以者何下第三傳釋。就中有四。一明佛意難解為難。若不得佛決下第二明謬取。即為失為難。乃至廣說。准此疏文。今言問曰不應等者。第一總標。不聽造論言。所以然者。一切智人等者。第三傳釋有四中。第一明佛意。難解為難。言若佛自論等者。第二大段釋文。次小例也。准之可悉。
疏云。四者諸佛等者。碩法師云。佛有三達。洞達三世根緣。過去已度。現在正為說。未來流此教法。與作得度因緣。此事已足。何須造論也。預杜者。上玉篇。餘據反。阖也。佚也。厭也。敘也。早也。預也。先辨也。今須後訓也。下玉篇徒敷反。杜塞也。h也。根也。元康師云。閉塞義也。迷逆者。玉篇上。莫雞反。誤也。或也。下魚戟反。迎也。奉事也。卻也。亂也。述義云。逆者兼也。
疏云。五者馬鳴等已造論竟等者。有人解云。此菩薩造起信論及莊嚴佛法論數萬偈等也。古傳云。桑岐曷國人。付法藏經云。華氏國人。次月氏國人也。摩訶衍論云。六時出現。作玄理論本願論等多論。又云。過去作佛。金剛正智經云。大光明佛。大莊嚴三昧經云。遍照達莊嚴佛。甚深道場經云。日月星明佛。言馬鳴者。摩訶衍論記云。昔見白馬而鳴故。隨過去行事故云馬鳴也。今案。法藏師起信疏云。馬鳴菩薩造者。馬鳴之名依諸傳記。略有三釋。一以此菩薩初生之時感動諸馬悲鳴不息。故立此名也。二此菩薩善能撫琴。以宣法音。諸馬聞已。咸悉悲鳴。故立此名也。三此菩薩善能說法。能令諸馬鳴垂淚不食七日。因此為名也。
疏云。六者汝已造大無謂論等者。如傳云。龍樹菩薩廣明摩訶衍優婆提舍論十萬偈。又作莊嚴佛通論五千偈。大慈方便論五偈。中論五百偈。令摩訶衍教大行於天竺。又造無畏十萬偈。中論出其中。准之可悉。
疏云。七者凡造論者多有過失等者。琳法師云。凡造論者。多起貢高。少同和意。增長□諍。賢聖不許。假令內雖調善。外觀多過。汝今何故優造其論耶。
疏云。八者龍樹出世等者。如涅槃經第五卷云。佛告迦葉菩薩。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出現於世能名利益。為世間依安樂人天。猶如如來。名人中勝。為歸依處。准此經文今論主也。四依一數故去出世如佛。准之可悉。淡海記云。實行菩薩猶如佛也。言敢遮者。上疏主釋云。果敢決定義也。下玉篇。之蛇反。遏也。遏者於葛反。絕也。止也。□逆止也。逮也。遮民。徼止也。
疏云。答曰下第二論文等者。述義云。有疏云。在文既長。今懸答之。問曰。何故造此論。即含九問意故名論。文既長。今如次第。答之故名懸答也。又即下文。合有九問。下答文長。今直懸答令意易見。有人解云。此說不爾。論中問文但有五字。不可云長。亦不謂問文長。但云論文既長又答文九者。是疏文也。非所以不可六論文也。但尋疏文而釋耳。不可依信。今明論答文長一枚。及部故取意懸答也。
疏云。答第一問云等者。琳法師云。佛雖善說中道能滅斷常。但眾生障厚。去聖時遠。惑網自縈。未窮聖意。我今造論。助佛揚化。以濟群生。准之可悉。問。上云。群生不窮大悲無限。非止益當時。欲遠傳遐代。故有流通。於今何故云。便化當時耶。答。上通約經三假。而為言之。今約所屬機緣。而為言之。故不相違。可悉。
疏云。答第二問云等者。碩法師云。語言彌廣。轉足煩多。語言略申教不盡。今明佛於一念中。雖復說無量法。但末代根緣不了。故須造論。眾經要意。無過八不。所以申教而盡。鈍根不解。故須造論也。言浩博者。玉篇上。胡道反。猶飲也。流也。下文字辨嫌作博字。布莫反。廣也。言據者。玉篇。七活反。罣也。以三指而取也。持也。言故下文云等者。此重牒長行初問答之中文。所引之文全同於此。疏主釋曰。在法雖多。略說八事。即病無不破。教無不申。言如佛直說無生等者。如智度論第五十三釋無生品云。論者言。無生觀有二種門。一者柔順忍觀。二者無生忍觀。前說無生。是柔順忍觀。不畢竟淨。漸習柔順忍觀得無生忍。即畢竟淨。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云。答第三問云等者。碩法師云。佛實有三達洞照三世根緣。留此教門。化於末代。但後時學者迷教失旨。故我為此從生須造論。乃是師資相順。非謂顯我智解勝佛也。言是故經云等者。如賢愚經□卷云。舍衛城老女無緣。故佛不得度。即掩自眼。不欲見佛。又此觀佛三昧經文。遣羅□羅令度也。今案。智度論第十一卷云。佛與阿難入舍衛城乞食。時一貧老母立道頭。阿難白。此人可愍。佛應當度。佛言無緣。阿難白佛。近見相好光明。發起作因緣。佛近迴身背佛。四邊四向背佛仰面。佛上來低頭向下。佛地涌出。兩手覆眼。不肯□佛。佛言。欲作何因緣。而無度因緣。不得見佛。准之可悉。言如阿難度須破事者。如大經第四十卷末。佛告阿難言。汝五百世中作須跋子。其人愛心習猶未盡。以是因緣信受汝語須跋言。善哉阿難。及聞佛說實相得阿羅漢果。此引例成前賢愚經心也。
疏云。答第四門者。言故成實論等者。如彼論第一卷立論品末云。又佛法深妙解者。造論不解即止。又應造論。所以者何。若經造論。義即易解。法即久住。又佛聽造論。如經中說。佛語此丘。隨所造論應善受持。乃至廣說。今略引之。准之可悉言如智度論云。我今如刀等者。
疏云。答第五問等者。言如經云等者。述義云。摩訶摩耶經佛說偈云。我於諸眾生應度緣今畢。諸佛雖滅度。法僧寶常住。所言得度因緣者。即佛教法。及舍利形像。并弘法者。為後代人所依如佛。是也。今撿。遣教經云。汝等比丘。勿像悲惱。右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人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利益。應可度者。若天上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今取意略引之。
疏云。答第八問云等者。琳法師。我今造論。為眾生開佛知見。引物令悟。非為自恃己長。妄談彼短也。
言如有目人等者。□□□(三十三字缺)
疏云。解有五義等者。言第一明雖復答其說經等者。□□□(二十字缺)
言二者先序佛說經等者。(三十字缺)
言三者論主等者。案。注法華經化城喻品云。白日收光。明月接耀。書夜之所為也。如來戢釆菩薩舒暉。利鈍之所感也。而言白日明月者。如俱舍論云。有情業力共引風起。運持日等。令不停墜。日徑五十一由旬。下面頗胝迦寶火珠所成。能熱能照。月徑唯五十由旬。下面頗胝迦寶水珠所成。能冷能照。以月宮殿行近日輪。光所侵照。餘邊發影。自覆日輪。令於爾時見不圓滿。又雜寶藏經云。難德王問。日之在上其體是一。何以夏時極熱。冬時極寒。夏即日長。冬即日短。那伽斯那答言。須彌山有上下道。日於夏時行於上道。路遠行遲。照金山。是故長而景熱。日於冬時行說下道。路近行速。照大海水。是故短而極寒。准之可悉。言潛者似廉反。藏也。隱也。詫也。深也。密也。沈也。今須初二訓也。接者續也。字在木部也。釋迦現滅故云如來戢彩也。戢者側立反。聚也。斂也。藏也。今須後訓也。彩者影也。光也。龍樹出興故云菩薩舒暉也。言四者前序等者。述義云。如法華經第二卷譬喻品。舍利弗領云。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今謂不爾。如勝髮經一諦章末云。正見者是佛真子。從佛口生。從正法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疏主釋云。從佛口生者是聞慧也。教出佛口。依之生解。名從佛口生也。從正法生者。是思慧也。思從理起。名正法生也。從法化生者。是修慧也。思從理起。名正法生也。從法化生者。是修慧也。行德先無。今時忽起。名為化生。得法餘財者。是法資也。地上得理。是為正財。今得教資。說為餘財。具如疏下卷。准此疏文。如來二諦教出於佛口。依此二諦教。生於二智。故云從佛口生。餘准可悉。言故自小之大者。之猶至也。
疏云。答有二義等者。言一者欲舉小對大如法華等者。如彼經第二卷譬喻品云。昔於波羅捺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今得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是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疏主釋云。初偈明昔小為□。後偈歎今教為妙。即尋昔小歎今大也。何者眾經並是舉小對大歎。故知。諸大乘經顯道。無二不得。作五時四宗之釋也。言五眾生滅者。對治悉旦耳。說五眾不生滅者。第一義悉旦。若悟第一義悉旦。即生實觀。生實觀即是妙慧。妙慧即是妙法。妙法即是一乘。是故說五眾不生不滅也。問。何以知之。此經明五眾不生滅耶。答。前文既明昔教說五眾是生滅。即知。今教明五眾不生滅。故方便品云。諸法眾本來。常自寂滅相。具如疏第五卷。言大品見第二法輪轉者。如彼經第十九卷云。爾時諸天子虛空中立。發大音聲。踊躍歡喜。以分陀利等四華。而散佛上。如是言。我等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是中無量百千天子。得無生法忍。今略引之。述義問云。初說法時。令人得道名轉法輪。何以今言第二法輪。若以佛說皆是法輪。何限第二。答。初說法。名定實一法輪。由初轉。乃至法盡通名為轉。此諸天子見此會多人而得道。故讚言第二轉。然初轉時八萬諸天得無忍。陳如一人得初道果。今無量諸天得無生忍。故今轉法輪。似如初轉。問既言見第二法輪。豈非第二時教耶。答。不爾。諸大乘經歎今教為妙。並舉昔小而對歎之。若不爾者。法華涅槃亦應第二時教。並指波羅捺故。問若爾者深密所會般若。為是何耶。答。經跡義初云。如來成道第五年中說十萬偈般若備明二空。至第七年為大菩薩而說。般若色心皆空也。真諦三藏云。佛成道後第七年。在舍衛國照慧江邊。說法空般若。為第二法輪。准此等文。深密所會。非大品般若也。言涅槃十三卷等者。如彼經第十四卷。佛告文殊師利言。善男子。是諸大眾。諸佛世尊語有二種。一者求小乘。二者求大乘。我於昔日波羅捺城。為諸聲聞。轉于法輪。今始此□尸那城。為諸菩薩。轉大法輪也。法寶師云。遠若是一法。重宣說者。可名為更。今昔全別。何得言更。自下辨其文有八。初明佛語異。為聲聞說世語。為菩薩說出世語。二明所求異。昔為求小。今為求大。三明根性異。四明精進異。五明得益異。六明請主異。七明說法異。八明遠近異。今約第二而為言之。
疏云。答遙五義等者。所言如部雖二十略明五部者。言二十部者。如經跡義中云。至一百餘年分為二部。一者摩訶僧祇部。此言大眾部。二者多j羅部。此言上會部。從大眾部分為九部。一名大眾部。二名一說部。三名出世部。四名崛居部。五名多聞部。六名施設論部。七名枝提部。八名阿波羅部。九名□他羅部。三百年中。上坐部因諍論事分為十一部。一名薩波多部。二名雪山部。三名犢子部。四名達摩□多部。五名跋陀耶尼部。六彌底部。七名六城部。八名彌沙塞部。九名曇無德部。十名迦葉唯部。十一名修多羅論部。言五部者。一薩波多部。二曇無德部。三僧祇部。四彌沙塞部。五加葉唯部。具釋名義并會相違如下。
疏云。問下文等者。此初牒長行。明說教意之中。破邪顯正意。並說小乘教意文。指此文故云下。故彼文云。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相等。准之可悉。
疏云。答後說因緣生等者。述義云。一者破外道生等者。非是以佛所說為倒。唯於佛說十二因緣。更起執心。故為例耳。故云。輕倒奪重倒。言二者欲顯外道等者。約迷大小乘。而為言之。言三者顯外道等者。約大乘二諦。而為言耳。今案。論文言。一者破外道生等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等文是。言二者欲顯外道等者。又為已習行等文是。但二者之中。言一迷大乘本自無生者。配又為等文。二迷小乘因緣生義者。配佛滅度後等文。言三顯外道等者。聞大乘法等文是。故云後說因緣生。凡有三義等也。言榍者先結反。限也。樑字也。如成實論第十六卷三慧品云。如以細榍能出□榍。如是以色界道。能斷欲界今取此文也。
疏云。問三列彼二天等者。如百論上卷捨罪福品初。外曰。種種說世尊相。有人言。韋紐天(秦言遍勝天)名世尊。有人言。摩醯首羅天(秦云大自在天)名世尊。如十二門論觀作者門云。復次若他作苦者。即為是自在天。作如此邪見問。故佛亦不答。元康師云。十第二破自在他也。若准此下文。即外謂一切萬物皆自在天作。准之可悉。問。十二門論唯在自在天。今何故云三論列二天耶。答。總相云。二天以小從多故。
疏疏。答此中所列等者。言十二門論所列是佛滅後等者。有人解云。出小乘人計之中。在此文故。言又此中所列等者。碩法師云。中論明二天。為出計生義。百論明二天為簡世尊。准此疏文。所言法者生義也。人者世尊也。言十二門論所例等者。如彼觀作者門云。復次若他作苦者。即為是自在天。作如此邪見問。故佛亦不答。而實不從自在天作。何以故。相相違故。如牛子還是牛。若萬物自在天生者。皆應似自在。是其子故。復次若自在。作者眾生者不應以苦與子。是故不應言自天作苦。疏主釋云。下第二寄小乘人。破自在天他人二。初總牒外義。釋佛不答所以。而實不從下第二。別破自在天作。於中有二。初作父子不相似破。復次若有下。作傷慈破。然實是大乘人破。而寄小乘人破者。一示外邪不足破。小乘尚破。況大乘耶。二欲分大小異。小乘破□邪見破作者。明□無作門。大乘破細作。明細無作門。三小示大乘人精解。大乘巧破外道。小乘不能爾。七示小乘人。但解佛顯教。不解密教。密教者明因緣苦即畢竟空。令此入畢竟空盡成佛故。又云。苦即是果。但苦為大患之本。物競求離而不識苦。非但不能離苦。而於苦中更復造苦。是以遍破苦也。具破人法二種。四作具明如彼也。
疏云。答十二門說等者。如彼論觀作者門引自在經說云。自在天欲作萬物。行諸苦行。即生諸腹行蟲。復行苦行。生諸飛鳥。復行苦行。生諸人天。若行苦行。初生毒蟲。次生飛鳥。後生人天。當知。眾生從業因緣生。不從苦行有。疏主釋云。不能無障礙破也。謂人天非物因。物非天果。是邪心所盡。故名邪因果。何者人類生人。物類生物。人類生人即還似人。物類生物物似物。蓋是相生之道也。而謂一天之因。產萬類之果。豈不謬哉。述義云。地獄餓鬼是人攝。阿修羅者畜生攝。故以大分云生六道也。元康師云。重破自在作。此有礙不從破。准之可悉。言此天面有三因等者。述義云。此出外道經。故云他經。有人解云。此四阿含經文。故云他經也。大論第二卷云。摩醯首羅。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騎白牛。注法結經云。魔醯首羅者。帝釋師也。有人云。第四禪梵天王也。今謂。欲界大自在天也。醯者呼爰反。碩法師云。外國。摩醯首羅。此間。翻為大自在天。若小乘教中。不說有此天。若大乘教中。方說有此天。此天四空之下。四禪之上。故是色界之中間。此天有八臂三眼騎白牛持鈴執貝。案。行國土世人事。此皆謂萬物從此而生。及憂喜苦樂。故道。自在天瞋眾生受苦。自在天喜眾生受樂。故道。萬物從此天而生。亦是此天自謂。萬物從我而生也。元康師云。此天形長大萬八千由旬。壽命八千劫。身有八臂。面有三目。騎百牛。執白拂。有大威力。能傾覆世界。或謂。能造萬物。為造化之主也。智度論云。過淨居天有菩薩。淨居天名摩醯首羅。即此天也。琳法師云。此天住色界頂。時現神變動此世界。謂能造有命無命一切之物舉世珍之。以為化本。故云從生也。自餘形體。壽命勢力威儀全同。元康師說。故不重記也。准此眾釋。引法華疏者非也。言涅槃經明等者。案彼經第十九卷。有六惡臣。為阿闍世王。說外道六師事云。迦羅鳩馱迦旃延云。一切眾生悉是自在天之所化。自在天喜眾生安樂。自在天瞋眾生苦惱。一切眾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之所為作。今取意引之。迦羅鳩馱者。是其母名。無垢稱經慈疏第三卷須菩薩提章云。五犎迦衍那迦衍那是姓。犎者是形。面上有犎。猶如牛頭。故以為名。古傳云。迦羅鳩馱加旃延。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諸說大自在天能生諸法也。戴載下今裁反。事也。成也。為也。獻也。客也。即也。言也。中也。設也。禮也。所也。處也。覆也。物終更失也。車所載之物也。髑髏者。大般若信行音義云。上徒不及。頭骨也。下力侯反。髏亦髑也。疏云。韋紐天等者。言影師云。等者。偽秦長安曇影法師製此論疏凡有二卷。今案。彼上卷云。在自在天云。此天在色際。時現神變。動此世界。故舉代珍之。遂名化本韋紐天云。此天處在欲界之極。性多恚害侵惱眾生。時人威畏亦如尊事。今略引之。
疏云。答劫初之時等者。案。大論第八卷云。復次劫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神德因緣力故。十方風至。風風相次。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韋紐。是人齊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跏趺坐。此復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王心念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於諸婬瞋已盡無餘。乃至廣說。碩法師解云。亦言韋紐。亦言韋糅。亦言毘履細。此間翻為遍淨。亦言遍問。亦名遍結。既稱遍淨。復言是欲界之上。乃無的解。相傳釋云義推可是第三禪明此天。世界初欲成。下生有一千頭二千手足。齊中有天蓮華。蓮華中生八子。從八梵生人物世間事。此天以為祖父。故道。從韋紐天生。所言紐者。如九反。紐者女忍反。今初安好與。有本云。糅而配合也。糅者切韻女故反。雜也。去聲也。言上有人者。天人故。琳法師云。水上有天蓮華者。金色妙寶蓮華也。光音天子等者。琳法師云。他方世界光音諸天也。應生此土者。有八天子一時化生。有人傳云。光音天子者。第二禪有極光淨天之人也。即是第三天也。所k居逆反。字林云。有枝兵器也。周禮。長六尺也。鵅戟也。亦三尺三廉戟也。問。約自在天生計。具有三寶。今何不明耶。答碩法師云。有人解云。師即有。二天即無。今明亦有。故釋論中解婆伽婆文。傍明兩天道有行。此諸師法者。亦攝此天。為一切智有行諸師。法者即是僧。法者即是法。亦攝此天。一切智即是佛。只此文亦是有言。即是行法之人。名之為僧。從韋紐天生。即是所事之主。名之為佛。明此天生說即是法。准此疏文。上已明主。今且存略。實有三寶也。
疏問智度論等者。案彼率第三卷云。摩醯首羅騎金翅鳥。鳩摩羅天。秦言。童子天。八臂三眼騎白牛。韋紐天。秦言。遍悶天。四臂捉貝持輪是天擎雞持鈴。捉赤幡騎孔雀。皆是天大將。今引此文。以為難問也。言以其是初禪梵王等者。案。涅槃疏第四卷云。童子者。大論云。四歲以上二十以還。名鳩摩羅伽地。此云童真也。今此童子亦可是童真地菩薩也。又法華疏初卷引阿含經云。尸棄是初禪梵王。亦名鳩摩羅伽。此云。童子天。此人顏如童子。故以名焉。乃至云此為娑婆三千世界主者。四種梵王中。約上上品。而為言之。若九地菩薩作梵王者。領二千世界。此約上品而為言之。智度論長阿含經。梵王為千世界主者。約中品為言之。經云。為一四天下主者。約下品而為言之。問。尸棄是大天之王。在何處中間禪住耶。答。為億中間。今在中央住例如佛大千中央間住也。光宅云。是第二禪梵王也。有人云。第三禪梵王也。今依阿含經云。初禪梵王也。言亦名那羅延天等者。案。百論疏上卷云。別有提婆論云。韋紐名那羅延天等。今案。彼論云。第十五外道摩醯首羅論師作如是說。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所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地是依處。地主是摩醯首羅天。於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天生。摩醯首羅身者。虛空是頭。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糞。一切眾生是腹中蟲。風是命。火是暖。罪福是業。是八種是摩醯首羅身。自在天是生滅因。一切從自在天生。從自在天滅。名為涅槃。是故摩醯首羅論師說自在天。常生一切物。是涅槃因也。第四外道韋陀論師說。從那羅延天齊中。生大蓮華。從蓮華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准此論文。百論疏。約第四外道說。韋紐名那羅天故。元康師說。此說與韋紐相似。今此疏文約第十五外道說。鳩摩羅伽天亦名那羅延天。亦可。百論疏約真應兩身義。故云。韋紐天亦名那羅延天。此疏約彼外道三身義。鳩摩羅伽天亦名那羅延天也。智度論提婆論相違。准之而言。那羅延者。法華疏解云。那羅延者翻為力。故俱舍論第十九卷分別慧品二云。人道中道百香象力。□一白象王力。百白象王力。□一摩訶諾那力□百摩訶那力。□一缽央建提力。百缽央建提力。□一婆良加力。百婆郎加力。□一遮□羅力。百遮□羅力。□那羅延力。註法華云。那羅延者文身幻術等四。文身者。以彩畫身使斑也而今翻為生本者。二疏互舉。准之可悉。
疏和合生者凡有四義等者。言一者其人等者。此當現緣外道計。元康師云。此計似正而非正。何者凡和合生。須假眾緣。外假四大父母。內由過去業行。內外和合乃有眾生。外家直云。父母和合。或謂。四大和合使有眾生。不立業因。故云邪見。碩法師云。如地水火風故有牙生。人輪等和合故有瓶生也。有疏問。見一不見一。即應亦邪亦非邪。答。邪強故為邪也。言三者諸法從平等因生者。□□□□□(二十六字缺)言四者提婆論中等者。案。彼論第十三尼犍子論師說。初生一男一女。此二種合能生一切有命無命等物。後時離散還沒。彼處中涅槃因。有疏云。初劫有男女二人。和合生萬物。經云。從士夫生。即是其人。准此等文。今云。外道者尼犍子外道也。疏主釋云。尼犍陀者是出家總名。若提子者從母作名。其人計。業決定得報。今雖修道不能中斷。准之可悉。案。靖邁師翻經道記云。破外道涅槃。開元錄云。破外道小乘涅槃論六紙。沙門菩提流支此云覺希。北印度人。遍通三藏從魏永平元年歲次戊子。至天平元年歲次甲寅。凡十八部五十一卷論譯。問。計和合生外道。若是誰家義耶。答。碩法師云。取其義也。即是迦毘羅人義。故道。於求那諦中。曰三洗和合生神分善法。准此師意。迦毘羅義。問。為當自和合故生。為當有法和合變生耶。答碩法師云。有法和合變生故。如毘曇別有更樂觸。和合心和合根塵。若是迦毘羅人別有二十一法。所謂一異合離。數量好醜。憎愛苦樂。愚智勤情。以此二十一法和合諸法。然後得生。准之可悉。
疏從時生者智度論時有二種等者。言一者時體等者。如彼論第一卷末云。更有人言。雖天地好醜一切物非時所作。然時不變。因是實有。時法細故不可見不可知。以華□等故。可知有時。往年今年久近遲疾見此相。雖不見時可知有時。何以故。見果知有因故。以是故有時法。時法不壞故常。慧影師云。已下此明更有異執。言諸萬物等非時所作。但時既常故。以時為生因。華□等為了因。時既常。常法微細。不可見故。以華□等來證取了出時。當知。有時是常法。是第三家執也。碩法師云。但外道解時有二種。一師云。時是常。何故爾。四時三世即是常有。故名不變因。所以計時是常信。言二者謂別有時體等者。如大論初卷末云。有人言。一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為因。如時經中說。時來眾生熟。時至即摧從。時能覺悟人。是故時為因。世界如車輪。時變如轉輪人。亦如車輪。或上而或下。慧影師云。此下第二師執。彼人計云。微塵世性時方虛空涅槃等是常一切萬物由之而生。故云。以時為因。言時來從生熟者。由夏時來故所以熱。春是涼。若使然者。那無實有時。云時來眾生寒冷悉得。言涼時從生寒之與冷等皆得。今者據熱時為語。故云熱耳。言語時能覺悟人者。即是令人知寒熱等事也。或上或下者。明或復生或墮地獄。須臾即富。須臾即貧。猶若車輪上下迴轉也。碩法師云。次一師云。時是無常。何故爾。所以釋論中。時來眾生熟。時去即催促。時能覺悟人。是故時為因。所以計時是無常。何故有此計生。即見前家之過。萬物何時眾和合生。若言水土等和合故有牙生。冬時水土等和合。那無得牙出。而今冬時水土等和合無牙出。春時水土等和合有牙生。故知。是從時生也。言催促者。玉篇上。且迴反。相檮也。偍也。下且是反。迫也。近也。或作徙字。思紫反。遷也。移也。避也。元康師作摧促字。玉篇上。在迴反陰也。猶壞也。又得婆論云。時論師說。時熟一切物。時作一切物。時散一切物。准之可悉。言開善謂相是時等者。有人解云。開善寺智藏師云。能相是實法。所相是假名。所以自所相之外。別有能相之時。是故遠法師云。開善義有不相應法。謂眾生與業時等也。與外道別。有春秋時。為萬物生滅因。大意全同也。今案。彼師成論大義記第十一卷三相義序云。三相者。謂生住滅體貌各珠為相也。有為法體本無今有。則謂之生。已有還無則謂之滅。有一時在名曰住也。釋此三相。凡有兩家。一云。體實一時。義有前後。謂舉體本無今有為生。舉生體應還無。不至後時為滅。有此一時為住也。二云。體實前後。假說一時。故一念實有六十殺那。初二十殺那為生相。是本無今有。後二十殺那為滅相。是已有還無。中二十剎那為住相。論云。相續故住。總此三想假名一念也。然則前釋。以體為所相義為能相。後釋。假名一念是所相。三相是能相也。又云。數明三相別有其體。是不相應行。此論所辨即法是相。若色初起名色。為生住滅亦爾。若心若無作。皆即體為相也。是則三相錄有為法。盡非無為也。又云。問曰。數家別有相法。經中亦爾。故文言。生不自生。由生生故生。論主凡人何得謂無別法也。又何處論文。言無別法。答曰。論有不相應品。悉破數家諸不相應文無別生也。但所引經不足據理。何者經不曾言要有別法。直有生。有生生。今以前後說三相。亦得有重生單生耳。准之可悉。碩法師云。開善所明三相為時。故生能生法。住能住法。滅能滅法。既言生能法等。即是計時生義也。
疏從世性生者即是冥初等者。案。大論第七十卷云。得禪者宿命智力。乃見八萬劫事。過是已往。不復能知。但見身始中有識。而自思惟。此識應無因無緣。各應有因緣。宿命智力所不能知。但憶想分別。有法名世性。非五情所知。極微細故。慧影師解云。此明。得禪之人得五通。能見八萬劫事。過已不知。即起邊邪之見。當知。三界見諦得禪人不能斷。又既言。有梵王等。起於邪見。當知。見惑上界有之。諸經論皆云。見通三界也。過是已往不復能知下。明外得禪人。極知八萬劫事。過即冥然不知。故謂。此八萬劫之初。為世間之性。一切世從此性中出。故云世性。又提婆論云。僧佉論師說。二十五諦自性因。生諸眾生。從性生大。從大生意。從意生智。從智生五分。從五分生五知根。從五知根生五業根。從五業根生五大。所言自性即世性也。是涅槃因也。曇冥昧之中識神初立。故名冥。初一切世間以為本性。故曰世性也。碩法師云。世性只是冥諦之異名。外道修八禪地定。得五神通。卻知過云去八萬劫事。逆知未來八萬劫事。過是冥然不知。稱為冥諦。計從冥然之處。生長世間萬物。即是世間種姓。故言從世性生。准之可悉。言成實師辨無明流來等者。疏主釋云。成實大乘義云。無明識窟流入三界。准之可悉。言地論者執等者。疏主解云。地論師云。生死無始。違真起妄。此妄與我同年。真既無始。妄亦復然。准之可悉。
疏從變生者變有四種等者。言一者神通變等者。案。琳疏云。一神通變。能以大海為蘇落。大地成金珍。穢土為淨土。淨土為穢土。此皆聖人神通力不思議變。曇影師云。或神通變。如變水為蘇變石金。准之可悉。言二自性變等者。案琳疏云。二者物自性變。明有為之法其性無常。念念變異理無住時。如初生嬰兒俄爾老邁。有為法爾。非人作也。言三逢緣變等者。案。琳疏云。三者遇緣變。如水性雖冷得火成湯。寒因緣即復為水。如是等類皆為外緣變。准之可悉。言四者外道別有變法等者。案。提婆論云。本生。案。荼論師說。本無日月星辰虛空及地。唯有大水。時大案荼生。如雞子。周匝金色時。就破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彼二中間生梵天。名一切眾生祖公。作一切有命無命物也。琳法師云。外道不達。謂。別有就法能變萬物。人天六道莫不由之。故云從變生也
言如阿毘曇等者。如俱舍論第三卷分別根品二云。復次云何不許非眾生有同分。如舍利穀麥豆波那姿菴羅鐵金等自性類等故。新譯論第五卷云。又何因不許有無情同分。諸穀麥豆金鐵羅半娜娑等。亦有自類互相似故。光法師疏第四卷云。此下第一述經部五難之中第三非情同分難。穀等無情亦互相似。何不於彼立同分耶。菴羅是□名。形似木□。始終形色相似生熟。應知。半娜婆亦是□名。形如冬□。其昧甘美。其樹極大。正理救云。不應如是責有大過失。故汝亦許有人天等趣胎卵等生。何不生亦許菴羅等趣緣啼等生。又云。由彼草等。無有展轉業因。用樂欲互相似。故於彼不說別有同分。俱舍師破云。趣謂五趣。生謂四生。無性非彼。可非趣生。體相似應有同分。又破樂欲等。同故別須立同分。綠豆等亦同。何不立同分。准此論文。今云。種類者猶是同分。謂如阿毘曇中經部師難薩婆多師。若有情有種類者。非情亦應有種類。所言同分者。論云。同分有情等。疏云。同分牒章有情等。正釋。有體類等名同。簡異經部。彼計。同分體是假。故分是別義雖復類同。而體各別。簡異勝論。有句義等。彼執一物貫多法。故即分名同。故名同分。持業釋也。有情簡異非情。舉所依法也。等簡不等。正顯能依。同分體也。又解。身形等同故名為同。顯所生果分。是目義。故名為分。顯能生因。同之分故名為同分。依主釋也。故正理十二云。此中身形業用樂欲。展轉相似。故名為同分。是因義。有別實物此是因。因故名同分。准之可悉。述義云。薩姿多宗說。不相應法有十四之中。眾生種類此一法也。新譯書云。眾同者此有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差別者。謂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別者。謂諸有情界。地趣生種姓男女及苾芻等。各別一類有情各等有故也。言若執虎變成人等者。述義云。昔虎并七子今變成大施主。昔七寶鹿王。今變成釋迦文佛。如此之執猶此例也。名記第四云。一者人度行不度發心菩薩五陰假者。相續至佛。故經中言。昔時鹿王我身是也。此謂人度。萬福萬行至金剛心。因中行不至佛地。故行不度也。今檢。金光明經第八卷捨身品云。地虎者今瞿夷。是時虎七子今五比丘及舍利弗目捷連是。別記云。琳法師光法師等並作經疏。同執如此也。又涅槃經智度論云。昔七寶鹿已今亦成釋迦等。如此等事如來誠言。只琳法師等。作有所得分別是而說。故成所破耳。問。變之與化何異耶。答。碩法師云。變即有本如腐草變為螢雁變為鳩也。化即本無而忽有也。
言然將外道難數論亦難等者。述義云。設使外道立難。難數人所論者。不得通釋也。有人解云。亦可以外及法。難於數人。亦初難也。中之難字。宜著上下也。今案。俱舍論第三卷分別相品二云。若爾鞞世師外道。由此執得顯成。何以故。此執即是鞞世師悉且。彼立六句義中。此執是同異句義。由此法。於不同物中生趣。同智說名同智。新論第五云。又應顯成勝論所執。彼宗執有總同句義。於一切法。總同言智。由此發生彼。復執有同異句義。於同異品類。同異言智。由此發生。光法師疏第四云。此即第五。應同勝論難汝說。一切有部執於法上。別有同分。又應顯成勝論所執。彼宗執有總同句義通一切法。故名總同。於一切法上。總同言總同。智由此總句同義發生。彼復執有同異句義。於眾多異品類中。同類相望名同。異類相望名異。同即遍在同法。異即遍在異法。於眾多異品類法上。同異言同異。智由此同異句義發生。又解。汝說無差別同分。應顯成勝論總同句義。有差別同分。就應顯成勝同異句義。准之可悉。
疏云從自然生者外道等者。言若如莊周等者。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齊物說第二。大宗師第六。外篇繕性第十六。山木第二十。田子方第二十一。并六處每卷明自然義。且今外篇天運第十四云。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皆是自然。述義云。姓莊。名周。楚人也。周所言論而如此明之。言二者外道等者。提婆論云無因論師說。一切物自然生。無因無緣。如棘刺針無人作者。孔雀等色皆無人作自然而有。言故經云等者。如涅槃經第四十卷。綱衣梵志言瞿曇。一異切眾生其性各異。是故名為一切自性。瞿曇。如龜陸生自能入水。犢子生已能自飲乳。魚見鉤餌自然答食。毒蛇已自然食土。如是等事誰有教者。如刺生已自然頭尖。飛鳥毛羽自然色別。世間眾生亦復如是。有利有鈍。一切法中各有自性。今略引之。言成實者謂等者。有人解云。所言元品惑者。別記云。於四緣中。但增上緣及以緣緣也。有心必有緣境也。為起心之不礙之分。為增上緣也。十住斷結經云。眾生從虛空界來。是真諦空也。即有二義。一約法明空義。二但約空明空義。即此處空也。成實論要取經意。而為言之。今案。宗法師章第三卷云。舊曰。流來之初始於元品至恒沙。最重未起取相已來。熹名無明住地。是界外惑。乃至廣說。准之可悉。問。此中自然莊子自然。若為異耶。答。碩法師云異。若此中自然無因而有。故是自然。若莊子自然果。乃至自然萬物可有。准疏意二所自然別也。
疏云。微塵生者外道至妙之色等者。言外道計等者。如提婆論云。毘世師論師。說地水火風虛空微塵功德業勝等。十法常故和合。而生一切世間。知天知物。從二微塵。次第生一切法也碩法師云。外人謂。鄰虛微塵圓而且常。聚即成世間人物。散即還歸鄰虛。准之可悉。言數論師云等者。述義云。數即數人。即毘曇薩婆多部宗。彼宗云。以能依所依為假實。而不實比假也。論是成實。即經部宗。彼宗云。以能依所依為假實。而言皆假。今案。碩法師疏云。若是毘曇亦計微塵是常。但計不同外道凝然恒圓。故是常。毘曇雖亦為三相所遷。但不可壞滅。故是常。彼謂。鄰虛微塵圓而且常。聚即成世間人物。散即還歸鄰虛。汝今亦爾。謂鄰虛微塵即是極微。色亦名極細色。故是細以成□色。□色壞時。還歸細色。此處何異也。准此疏文今云。數論師者毘曇薩婆多師也。言羅云等者。羅什所作大義章下卷文。述義云。什初來漢地時。廬山遠法師遣使問什師云。極微有耶無耶。什答如文。是故極微非有非無。如大論第三十六卷釋習應品中云。若微塵有形無形。二俱有過。若無形云何是色。若有形即與虛空作分。亦有十方分。若有十方分。即不名微塵。佛法中色有遠近□細也。外道與佛法人。明極微異。外道言常。佛法數論同言無常。又佛法中有異。何者數人云。四微是四大造成。論云。四大是四微所造。故四微有三因。一者報因。眾生業報所感得故。二者共有因。以有四相故。三者所作因。依令他不障礙故。數人云。能造四大是性四大。以堅濕軟動故。問。此四大以誰為耶。答。互為因果一大三因。三大一果也。
疏云。有如是謬下第二總結過患等者。言二者為欲攝法等者。然邪既有九十六種。各計多端。今若具列何猶可盡。所以今明。雖復九十六種各計多端。大略為言不出八計。故云總攝眾邪。謂此八計中。初二家在所說。後六家計人所說。人之與天該羅眾異。又自然一計執無因。自餘七計執有因。有因無因具收萬執也。
疏有如是謬者。疏主解云。上來諸計凡有五句。今此第一句。謂不識因緣。故有如是謬。若識因緣不名為謬也。碩法師云。結能迷。例之中凡有四句。即是初句。謂失道之緣邪見推畫。無而謂有。所以成謬也。言然有此身等者。案。成實論第十卷身見品初云。五陰中我心名為身見。實無我故說緣五陰。五陰名身。於中生見。名為身見。於無我中而取我相。故名為見也。述義解云。此身以顛倒業因之所引起。故云已是顛倒。於此身上。起斷常等見。故云更復起邪。准之可悉。
疏墮於無因邪因者。疏主解云。此第二句也。碩法師云。此第二句可有二義。一者八家計中。七家謂有因故生。即是邪見。一家謂自然故生。即時無因。二者都無。當所計之因。故道無因。而汝謂有因者。出自妄情。推畫故道邪因也。案云。第一釋當疏第三說。第二釋當疏第一說也。而言若就正義等者。有人解云。若就我等者是悟也。於彼邪心等者是迷也。故云迷悟合名也。若准此釋。應讀論文於無因而邪為因斷常也。言二者即因之計等者。案。元康師疏引三法度論云。不正因者有三種。謂眾生與法。及俱眾生者。謂梵天等等虛空。虛空造風。風造水地山岳草木等也。法者時化氣化自然化也。俱者兼此二種。是名不正因也。若准此釋。應讀論文無因邪因斷常也。言三者前六等者。案。琳疏云。自然而生。墮在無因。自餘七計雖立有因而非是正。故墮邪因也。若准此釋。應讀論文無因邪因之斷常也。有人解云。無因邪因即是斷常。斷常即是邪見。□持業釋也。述義云。初之兩釋除自然一計也。
疏斷常者。疏主解云。此第三句也。言有因是有等者。此中有三義。以釋斷常。今是第一義。謂有因是有。故名常見。無因無物。稱之為斷。此約因明斷常也。案。碩疏云。因論斷常者。如因能生果。即是斷因。不能生果即是常。故云斷常等也。案云。此師約因生果不生果。而論斷常。然今疏主約有無。而辨斷常。各示一義。故不相違也。言又從因生果等者。是第二義也。案碩疏云。果論斷常者。如果從因生即是斷果。不從因生即是常。故云斷常等也。案云。此師意。有為之果從因生。故本無今有。既言本無今有。必已有還無即成斷。自然常果不從因生是故常也。有人云。有因必當歸盡。故成斷見。無因自然則有。即是常見。此約果明斷常也。言三者邪因是常等者。是第三義也。案。碩疏。鄰虛微塵圓而且常。聚即成世間人物。散即還歸鄰虛。准此疏文。邪因者極微。是故云常。所言果者人物。故云無常。
疏邪見者。疏主解云。此第四也。碩法師云。斷常等邪見者。是等第三句。出自妄想。推獲非關正觀方便。故云斷常等邪見也。又云。只為虛妄橫計。即離常無常等。求這不得其實。故名邪見也。琳法師云。所執乖理。故云邪見也。元康師云。斷常等邪見。第二列十四難。具數如彼也。言邪有二種等者。案。大義記第十三卷十煩惱義中邪。邪見通別者。諸見違正理。無不皆邪。但一切無見多所傷害。故一切無名邪見。餘見亦不受也。又成實論第十卷邪見品云。若實有皆而生無心。是名邪見。如言無四諦三寶等。經中說。邪見謂無施無祠無燒無善無惡。無善惡無業報。無今世後世。無父母。無眾生受生世間。無阿羅漢正行又無力無勇及此果等。名為邪見取要言之。所以倒心皆名邪見。如無常常想。苦為樂想。不淨淨想。無我我想。非勝勝相。勝非勝相。淨道非淨想。非淨道淨想。無中有想。有中無想。如是等諸顛倒心。謂阿毘曇中五見。梵網經中六十二見。皆名邪見也。疏解云。明邪見體有二。初明別邪見。次取要言之。下明通邪見。謂撥無一切法。故云別邪見也。是不當一切道理。邪心推畫是通邪見。乃至廣說。而言撥無因果者。論云無善無無善惡報。疏云。無善無惡是無善惡報因也。無善惡報者。是無善惡報果也。又論云無力無勇及此果等。疏云無力者。是無善惡習因相資力也。無此果者。是無習因相資習果。准此論文。今無因果者。撥無善惡習報因果也。
言答身見者計有於我者。案。成論第十卷身見品云。五陰中我心名為身見。實無我故說緣五陰。五陰名身。於中生見。名為身見。於無我中而取我相。故名為見。乃至廣說。疏解云。五陰中我心名為身見者。有二解。一云。會身見我見二。名二解。今所習標我見體也。說緣五陰者。無離五陰緣假名我。要帶五陰緣假名我。故言說緣五也。實無我故下第二種名義。就中有二。一明身見名。計五陰身生見。故名為身見也。於無我中下第二明我見名。於我我中計我。故名為我見也。明身見我見二名有三解。一舊解云。身見我見並人境得名。計五陰身。計假名我。故從境得名。二白焉解云。身見名同舊解。我見者。從心所作我境得名。三解云。今所習身見名。從境得名。如舊解我見名。從名心功用得名。執有我相故從心用得名。准之可悉。有人解云。身見者且云我見。謂墮所立。故云我見。而墮所迷。故云身見。以不知陰假合故也。
言邊見者執我斷常者。案成論第十卷邊見品云。若說諸法或斷或常。是名邊見。有論師言。若人說我若斷或常。是名邊見。非一切法。所以者何。現見外物有生滅。故經中說。有見名常。無見名斷。乃至廣說。疏解云。一標斷常二見體。有論師方。第二出他論師解。經中說下第三。論主引經。會通前二解。若通而為論。一切萬法但一世都盡。後世永無生。邪見名為斷見。如前解。若別而為論。計有情物是常是斷者。如他論解。何者。無情物現可一世盡。不復更生。故非此斷見。故論主不非他論師解。引經會通二解。准之可悉。疏主解云。由起我見故推我一異。一即身滅神滅。名為斷見。異即身滅我存。名為常見。故云邊見者執我斷常也。
言見取正是正諸見。案。成論第十卷二取品初云。於非實事中。生決定心。但是事實餘皆妄語。是名見取。及先說非勝法中。定生勝想。亦名見取。乃至廣說。疏解云。就明見取體中有二。一明從起見取。即是正諸見從五見起故云從起見取也。但是事實餘皆妄語者。是五見人所見所說皆是實。佛與弟子所見所說皆是虛事妄語也。及先說十第二。明獨頭見取。即是非勝勝想也。勝非勝想者非見取。屬邪見攝取者。引取向己義。是正諸見見取。非勝勝想見取。我計法是用妙法。引取身己故成取義勝非勝相者。無引取向己義。故不成取義。故非見取也。疏主解云。見取有二。一取前見為第一。故名見取。此足上見取也。二生死中。無樂淨計樂淨。是獨頭見取。准之可悉。
言戒取謂外道為道者。案。論次下文云。若人捨智以洗浴等戒。望得清淨為戒取。疏解云。此中取體也。又論云。又戒取因緣唐受諸苦。謂受寒熱。即灰土木刺蕀等上。投淵起火。自墜高等。後世亦受劇苦果報。如經中說。持牛戒若成。則還為牛。若不能成。則墮地獄。乃至廣說也。疏主解云。戒取亦二。一以雞狗等戒。為正道。是獨頭戒取也。二以邪見為道。此足上戒取也。准之可悉。
言邪見撥無等者。案。嵩法師成論疏第十一卷邪見品云。明通邪見一處解云。通一見取。就見取中。離出四見。四見不攝屬見取攝。莊嚴解云。言通邪見。就通邪見。離出四見。四見不攝屬邪見攝。今用莊嚴解也。就通邪見中。無常常想者。是邊見也。苦為樂想。不淨淨想。非勝勝想。無中有想者。是見取也。無我我想。是我見也。非淨道淨想者。是戒取也。有中無想者。是別邪見也。勝非勝想淨道非淨想者。通邪見也。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所言此無因邪因等者。理實應云非五見所攝。然五見中邪見名同於通邪見。故但云四耳。問。成實論以邪見為第三。今疏何故在第五耶。答。有人解云。約邪見有通別。彼論約別故在第三。今約通故在第五。所以不違也。
言又數論師云等者。述義解云。如自在之類。是已起立果。故云苦諦下戒取也。為令悟人。無如此因。故云無因。然邪心謂有。故名邪因。此迷悟合論也。其立有因而事相違。故名通邪見也。案。道基師阿毘曇章第二卷下使義中云。凡論戒取。起在苦道。如論。苦諦非因見因。一切外道不見因。故非因。執因此事云何。農夫種殖。秋收果實。彼作是言。此皆戶利夜天思陀夜天舍摩夜天恩天所與也。外道又言。若生男女。此等皆是波難陀天難陀婆天這所與也。又復外道若富貴者生男女時。彼作是言。此等皆是彼毘紐天摩醯首天之所與也。問。非因見因。亦名謗因。云何非邪見也。答曰。尊者和須蜜說。若謗無因是名邪見。彼不言無因。乃執非因。故非邪見也。道下戒取。乃報邪見為道。起見因緣。可以意知。又云。邪見起因有其二義。一總起因緣。一切邪見實有。謗無。有謂四諦。問曰。四真諦法。有佛無佛。苦集常染。滅道常淨。以何事故。彼諸外道謗無四諦。婆沙記云。由計有我。故謗言無。彼作是說。我無有苦。是則謗苦。我無有因。是則謗集。我無滅故。是則諦滅。若無其滅。則無對治。是則謗道。二別起因緣。隨其四諦義。有其四。苦集滅道諦下。邪見因緣略說有五。一有苦無苦見。二有因無因見。三常無常見。四樂有苦見。五淨不淨有因無因見者。問曰。法從因生。彼諸外道以何事故。謗言無因也。答曰。外道之人謗言無因者。彼以見無苦故。是亦無因。內外所有諸物有種種相。而作是言。誰復穿河。誰復積山。誰畫禽獸。此皆無因。彼有因無見。是名邪見。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有人言非因計因等者□□□(二十七字缺)疏說種種我所者。疏主解云。是第五句也。碩法師云。此第四句也。元康師云。此第三列十身見也。言外道有二迷等者。述義解云。法者軌則義。如陰界等諸法。能為軌則成慧解故。准此文意。外道不知諸法。無生橫計。從自在天生等。故云迷無生。言為迷人無生者。述義云。人者神我異名。以統御義為人。如眾生命者等。准之可悉。言墜即陰離陰者。如淨名玄初卷云。僧佉計神與陰一。世師執神與陰與。述義云。僧佉所以言一者。能分別義為神。所依之義。因義為陰。義雖有異。而體是一也。世師云異者。義體俱異。准此等文。今言即者一義。即僧佉義。得離義。即衛世師義。問。何者我我所。答。碩法師云。神我宰主。即是能御之人。名之為我也。所御之法。名為我所。疏主釋云。若計色為我。餘受等即屬我所也。問。但我我所何稱種種說耶。答。碩法師云。或諸十六知見即是十六我。或計二十五我。或計二十我。我既多種。我所非一。故言種種說我我所也。疏主釋云。略說即一。我見依我我所。分即成二見。三界分即三見。依地分即有九見。欲界地乃至非想故成九。乃至分別所起處。凡有九百三十六我見也。具如百論疏中卷也問。如是計我是誰所計耶。答。二十五我。外道所計。二十我犢文計。我十六知見。問。且二十身見几是我見。幾是我所見。答。疏主云。五是我見。十五是我所見。如計色。是我色。異我色屬我。我在色中。一陰皆四故云二十身見也。問。頗有一時總計五陰為我不。答。婆沙二釋。一云無也。若計色為我。餘受等則屬我所也。二云亦有。總計五陰為我。如計內入為我。即計外入為我所。計外入為我。即計內入為所也。今依疏主意。應讀論文有如是謬也。墮於無因邪因與斷常等及邪見也。種種說我我所也。
疏云。不知正法者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明所迷之正法。何故成四句顛倒。只為不知正法。若知正法。只前四句即是正法也。若准此疏文。應云何故成五句顛倒。便依不知正法。若知正法。唯前五句即是正法也。
疏云。佛欲斷如是等下等者。碩法師云。上來第一。明邪見失道眾生已竟。今第二。明佛為此眾生所以興世。就文為兩。今第一。明佛為緣說教之意也。元康師云。下第二。明緣教也。琳法師云。下第二。明對緣起緣。於中又二。初破外歸小。說於半教。治彼八迷。又為已下第二。引小歸大同起一乘。說其滿教。初牒前起執之流。明教所被人。故云。佛欲斷如是等諸見也。言即是辨應義者。大乘玄第五卷感應義云。感應者。乃是佛法之大宗。從經之綱要言感者。牽召義。應者。赴接義眾生有善。彼佛垂形赴。接理無乖越。謂之感應。凡夫感而不應。諸佛應而非感。菩薩亦應亦感也。
言故法華云等者。如彼經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中云。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疏主釋云。下第二明起見。就文亦二。初明見因。次於千萬億劫下。明見所得果。初中又二。初明從受起見。次深著虛妄法下第二。明從見更起於愛。初中有三句。言入邪見稠林者。此第一句。明一見總詺外道諸見為一邪見。邪見眾多猶如密林。故云稠林。言若有若無等者。第二句明二見。愛多者。著有故起有見。見多者。著無故起無見。言依止此諸是等者。第三句明六十二見。言六十二見者。大品佛母品開十四難。為六十二見。十四難者。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四邊。天邊等四宛。後如去不如去等四合為十二。及身與神一。身與神異。合為十四。一陰具常不常等四句故成二十邊。無邊亦約五陰故成二十。如去不如去亦二十。合為六十一。異為本。為六十二。亦可二十計。我約三世故成六十。斷常為本。合六十二。亦可一陰上計有無二種五陰。即成十見。三世為三十。凡夫三十見。聖人五陰亦具三十見。合有六十計。涅槃有無即為二見。合成六十二見。然涅槃也非三世攝。故但為二。言深著虛妄法。下次明從見更生於愛。於中又二。初明眾見生愛。次有一句。明從正使生說纏垢。初中言虛妄法者。謂諸見人著此見。故名愛。亦可以此見為好。即是於見上更生見。謂見取是也。言我慢自矜高者。時此諸見舉代自高。即顯諸外道。佛初出世。不受一乘之道故。言諂曲心不實者。上來明從正使生正使。今明從正使生於纏垢。諂即六垢之一也。雜心云。從見生諂垢以起見。必是利根人方能諂曲。鈍根不能也。次於千萬億劫下第二。明見所得果。以愛為愛生之本。故下招六趣。見乖於正理。故上隔三尊。是以二文明愛見果異也。如是人難度者。總此愛見眾生。難可以一乘法度之。問。此敘何處愛見眾生。答。佛初出世有此愛見眾生。故迷不得說佛乘也。
言故智度論云等。如彼論第八卷云。今十方諸佛常說經法。罪業聾盲。故不聞法聲。雖復聖人有大慈心。不能令皆聞皆見。若罪欲滅福將生者。是時乃得佛法。今略引之。言將滅者。猶欲滅也。故玉篇云。將者子羊反。欲也。助也。願也。言稠者直流反。直也。多也。
疏云。江南廣明有三感等者。言一未來感佛者。案。大乘玄第五卷感應義。明感體云。問。三世善何感耶。答。有人言未來善感。又言現在善感。亦言過去善感。又言惡感。有人善感。有人善惡共感。今明三世善感。過去現在為正感。未來傍感。故經云。過去久修善根。及今念佛。得見如來。准此玄文。今言。未來感佛等者。以未來善根。感得如來。即次上所引大論意。是故云如上也。而云江南等者。楊州眾師廣明有三種感也。所言感者應義。應以感為義。感應相。由是因緣也。言過去感佛引法華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卷化城喻品。東南方五百萬億諸梵天王。三業供養。偈有四行半之中。最後半行文。彼文云。我等宿神慶。今得值世尊。准之可悉。言三現在感佛如勝髮云等者。如彼經云。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普放淨光明。顯示無比身。疏主釋云。此第四明如來智應。就文有三。言即生此念時者。謂應時也。謂佛應與心念同時。若聲嚮之相應。亦云要須念力成就。如來應念現身。但示起。速無差。故云爾。言佛於空中現者。第二明應處也。若約事釋者。男女有隔。既應後宮不宜到地。若約理而言。法身無為而無所不為。即寂而動。亦可示起感。無方來。無處所卓爾現空。亦可會勝髮上歎。上歎云。我聞佛音聲。世所未曾有。世間之人不知感逝空即應。今既知感逝空即應。故是世間所無也。普放淨光明顯示無比身者。第三明應義。凡有二句。一者普放光明。謂佛有四圖在光及頂後圓光。此並常光。今更現非常之光。謂於支節毛孔。舉體放光。故名為普放。且可一先遍滿虛空通徹內宮。故稱為普。又欲明感者使見。無感者不□。非是光有偏私。故名為普。所言淨者。一光體皎潔。而能除眾生垢闇。言顯示無比身者。第二明現無比身。謂佛常身丈六。已自莊嚴。今復光所照。相好明了。故云顯示。天下無類。故云無比。亦可所以顯示無比身者。欲起勝髮願求之心。復欲發其不虛之歎故。具明如寶崛上卷。然今且舉應時與應處二句文也。有人解云。此文大意。勝髮父母附信送書。勝髮悟解。現在感佛臨降也。言答此華龍樹舊義等者。龍樹是七百年時出世。造智度論已說此義。然成實者於九百年間。
中論疏記卷第二(之本)
中論疏記卷第二(之末)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疏云。先於聲聞法中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明赴兩根緣起說大小乘法。就文為二。第一為小心說小教。第二為大行說大法。今即是第一。為小心說小教。元康。師云。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者。先說十二因緣生。破其所計無因邪因生。即如增一阿含中說十二因緣生滅也。
疏問前云等者。碩法師云。問。先即言。令知佛法。故即應a佛法。今那道。先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乃明聲聞法前後二文。似如相反也。B答凡有二意等者。碩法師答此兩義。一者明此聲聞義通。何故爾。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曰聲聞。既言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何故非佛法。故斷如是諸邪見。令知佛法耳。二者如問尋佛本意。欲開大道不說小乘。故釋論云。譬如須山王不為小風所動。佛亦如是。不為小事因緣所以出世。是為大事因緣所以出世。謂開佛之知見。摩訶衍正道不眾生。著小者多不堪聞大教。故不稱佛之本懷。便俗取於滅度。故經道。從生諸根鈍著樂。癡所肯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但為梵王慇懃致請故。佛於三七日思惟曲巧。就情施三乘方便。前明小。次辨大。何故爾。正道未即可階。所以施三乘差別。令得藉斯悟道。故前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准之可悉。
言依此義即具三輪等者。有人解云。然三種法輪文證者。如法華疏第四卷方便品云。知第一寂滅者。根本法輪。以方便力故者。枝末法輪。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者。攝末歸本法輪。又化城喻品疏云。如五百由旬等者。三世諸佛有三種法輪。一根本法輪。謂一乘教。二樹末法輪。於一說三。三攝末歸本。謂攝入一。私案云。方便品。約一代取三種法輪。化城喻品。約三世顯三輪。不挾華嚴也。
疏聲聞有四種如法華論說等者。如彼論云。言聲聞授記者。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聲聞。二者增上慢聲聞。三者退菩提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今取引之。言一決定聲聞等者。此本乘聲聞故。疏主釋云。一本乘聲聞。始即發聲聞心。終證聲閏聞果。言二退菩提心等者。此非本乘聲聞。故疏主云。二非本乘聲聞。開為二人。一本是緣覺。發緣覺心行。緣覺行中間值佛因緣。得轉名聲聞。即通業是也。二本是菩薩退取聲聞。即身子之流。今是第二人。問。身子何故退大取小耶。答。身子本是小乘也。得燸頂次捨小乘。大六十劫行菩薩道後。值乞眼故。還捨大取小。故優婆塞經云。舍利弗於六十劫。行菩薩道。因施眼故大難成。退求小果也。述義云。以有二事故大行。一者久習放逸煩惱因緣故。二者久殖愚癡之業。親近有所得惡知識故。如舍利弗行菩薩道時修布施。從來求者。施與不逆。有婆羅門乞眼童子。即桃與之。雖於汝身有用。而於我掌無用。以腳踐壞。因此退之。即十信中六心以下。退為二乘。瓔珞本業經云。淨日天子法財王及舍利弗不能入七位者。正此十信發心位耳。而基法師引優婆塞經云。十六劫者誤寫字焉。
言三增上慢等者。此明於小乘內自復失也。實未得小乘道果。謂得小乘道果故。故名為失也。問。此三世中何世失耶。答。且今於現在世。值釋迦佛。修習小乘。未得小果謂小果。復謂此果。以為究竟。不受大法。故是現在失。又有二種增上慢。一者未得小究竟。謂得小究竟。是小乘增上慢。二者保此妄情。復不進求大乘謂大乘增上慢。此人已得小果。但小果望大乘。非究竟。但有大中增上慢。無小中慢。亦釋出家二眾。同有增上慢。所以然者。出家二眾專心道果。多獲禪定。故得四禪時。謂得四果。名增上慢。有人言。慢中之增。慢中之上。名增上慢。今明增上是增勝之法。未得增勝之法。謂得增勝之法。恃此自高。名增上慢。問與邪慢何異。答。真諦三藏云。都未得聖法。而恃怙邪法。以起。慢名為邪慢。若得少許法。如得四禪等。謂是究竟。名增上慢言四應化聲聞等者。如攝大乘論云。諸大菩薩及佛等。化示聲聞。皆引實行。釋向大乘故。富樓那等即其類也。此有二義。一讚揚大乘。二引諸小行。謂欲顯菩薩道高。二乘行劣。令菩薩進求大道不退。取小乘。亦令小乘人深自鄙劣捨小求大。具明如法華疏并淨名玄也。
疏所以名聲聞法者此欲明聲聞菩薩兩藏相對等者。如淨名玄第七云。二藏義有三雙。一聲聞藏。菩薩藏。此從人立名。二大乘藏。小乘藏。從法為稱。三半字滿字。就義為日。此三猶一義耳。問。說何法名聲聞藏。答。說二乘法皆聲聞藏。問。既說二乘法。應名二乘藏。云何名聲聞藏。答。以立二藏意。但取大小相對。以小義為聲聞藏。以大義為菩薩藏。案。大義記初卷三三藏義云。三藏者聲聞學法也。釋迦之教凡有三種。一是大乘。名方等等經。二是小乘。名三藏經。依准此文聲聞學法。名聲聞藏。菩薩學法。名菩薩藏。所言藏者。蘊畜苞容也。道基師云。通名藏者。苞含蘊積攝藏諸義。名之為藏。故攝論云。此三及二云何名藏。由能攝故。此攝何法。一切應知義。准之可悉。
疏問小乘等者。此問意。何故唯云聲聞藏菩薩藏。非謂緣學藏佛藏耶。言答立二藏名者。此是立教名也。等者如玄云。答。凡有二義。一者立菩薩藏。大小相對。菩薩藏中具有佛法即是佛藏。二者示菩薩稟佛教。偏立菩薩藏。聲聞藏中亦有緣覺。示聲聞稟教。偏名聲聞藏。人從多為論聲聞因果二時。皆稟教。緣覺因人藉教。果人自然悟道。是以但名聲聞藏。不名緣覺藏。又云。緣覺亦不是小乘。故云聲聞藏。故地持云。說聲聞緣覺法名聲聞藏。問。聲聞藏非但說二乘法。亦說菩薩法。云何屬聲聞藏。答。小乘法說於菩薩。屬聲聞藏。若以大乘說菩薩法。即屬菩薩藏。小乘法中明菩薩從凡得聖。教即未圓。理不具足。故名聲聞藏。大乘法中明菩薩教圓理滿。名菩薩藏。又小乘法中。多明二乘法。少說菩薩法。如大論云。三藏中。廣為聲聞說種種法。不說菩薩行。其中本末經。為彌勒授記。亦不說菩薩行。故知。明菩薩法少。以少從多。名聲聞藏。不名菩薩藏。具明如淨名玄第七卷也。
疏法華經言等者。如彼經第一卷序品文殊師利答成就中云。爾時日月燈明佛演說正法初中後善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菩提成一切智。疏主釋云。為求聲聞者。第二明三乘教古佛之緣。□有不堪受一。故於一說三。依毘曇宗。三乘行行乃異而同見四諦。以成三乘果。依成實宗。三家同見一滅諦。以成三乘果。言緣覺觀因緣者。此是因時習觀。悟道遠緣耳。依大乘。三乘同觀實相。故正觀論云。得實相者有三種。但根有利鈍。見空淺深。故開三也。今文云。說應四諦法者。機教稱故。言涅槃經云。十二緣河等者。此涅槃經第二十七卷文。具引經文如記第一卷。今取意略引之。問。淨名玄第四卷云。若爾涅槃經中。說三乘人同觀中中。應是三爾通教耶。准此玄文。彼涅槃經是三乘別教。然今云何言是通教耶。答。今云通教者。十二因緣。是三乘人之所通觀。故云通教。謂涅槃經是通三乘法之教。故云通教。若不爾者。法華經是獨聞法。謂彼約能觀智言別。今約觀境言通。名舉一義故不相違也。言又十二因緣等者。案。碩疏云。若使順觀十二因緣。即成苦集。若使逆觀十二因緣。即成滅道。故四諦不乖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不乖四諦也述義解云。四諦是名略體廣。十二因緣是名廣體略。何者。十二因緣唯是世間法。四諦之中。苦集是世間法。滅道是出世間法故。然以十二之還滅義即是滅道。故名十二即四諦也。
疏問乃知教等者。所言乃猶止也。而也。為者有也。有也。言答夫論設教等者。尋問意有二。今答亦有二。初答所以就通而不取別也。次言若說四諦等者。答所以。辨因緣。而不辨四諦。而言經云眾生病有三種等者。案。大經第二十五卷德王品云。佛告高貴德菩薩言。譬如良醫先觀病根謂風熱水。有風病者授之蘇油。熱病之人授之名密。水病之人授之薑湯。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知諸凡夫病有三種。一者貪欲。二者嗔恚。三者愚病者教觀骨相。嗔恚策者觀慈悲相。愚智病者觀十因緣相。今略引之。
疏問經云等。案。大論初卷云。問曰。佛經中說十二因緣甚深如。佛告阿難。是因緣法甚深難見難解難覺。細心巧慧人乃能解。愚癡人於淺近法。猶尚難解。何況甚深因緣。人云。何言愚癡人應觀因緣法。答曰。愚癡人者。非謂如牛羊等。是人欲求實相。邪心觀故。生種種邪見也。准此論文。今此一番問之與答。取大論文略引之也。述義解云。經者涅槃經。故彼經第二十七卷云。佛告師子孔菩薩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非因非果。故常恒不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准之可悉。所言世智辨聰者。案。法宗原云。八難者。一者地獄。二者傍生。三者飲鬼。四北俱盧。五無想天。六世智聰。七佛前後。八盲聾瘖啞也。不能入聖及離染。故名之為難也。於八難中。世智辨聰。以大地法中邪慧為性。自餘七難。皆以異熱熟無記五陰為性。准此今言。世智辨聰者八難中一也。
言答智度論釋等者。案。彼論第十八卷云。復次能如是□因緣法者。不見有一法定自在。無因緣而生一切法。不自在出。屬因緣生。有人雖見一切法從因緣生。謂為□邪因緣生。邪因緣者微塵世性等。是故不見□無因緣生。今取意略引之。
疏問云何等者。言上來諸計凡有五句等者。案。有疏云。就此文中凡有五句。言有如是謬者。第一句明九十六種所計。凡有異佛法者。皆是謬。望前即總結八計皆謬也。墮於無因邪因者。第二句明一切外道所計。雖復無量□出無因邪因。以無因邪因。攝外道所計盡也斷常者。第三句。亦束一切外道有異佛法者。皆墮斷常。無有離斷常故也。邪見者。第四句一切外道凡乖佛道者。皆不正。為邪見也。種種說我我所者。第五句。此之一句□外計。復□准此疏文。今言。以不識因緣等者。為破第一句邪謬。故說因緣也。言過去二因等者。為破第二句無因邪因。故說因緣。於中有二。初為破天因說因緣。謂從過去無明行業二因。有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果。從現在愛取有三因。□□□生老死兩果。故非無因。而破外道自外。然生執。是明有因生果。破彼無因。問。何故過去□無明為本。現本在以愛為本。答婆沙云。無明有四事。一通緣漏無漏。二通緣為無為。三是遍使不遍使。四通緣自界他界。是故在前愛但緣有漏。但緣有為。但不遍使。但自界緣。所以在後。愛雖不通四事。生未來苦為勝。故說為未來本。問。無明與愛同是煩惱。何故名字不同。答。過去煩惱已謝。用相既隱。故但從無他受。稱名為無明。現在用相顯。目之為愛也。案。問法師章云。十二因緣二世流轉。是大乘義。三世流轉。是小乘義。此說不爾。十二因緣經。說十二因緣二世流轉者。是小乘義。從阿含中出。非大乘教。何在以知之。此小乘經者。且有三義。一經緣序。同阿含經中諸比丘等。在於一處。論陰等義。如來即至眾中。為說陰等。此因緣經序。亦同二所為從眾。是諸比丘非菩薩故。三此經所明十二入支義。雖說二世生滅輪轉。不說因緣甚深實相。若定判。無明行是能引。識名色六入觸受是所引。愛取有為能生。生老死為所生。十二因在過云。兩果在現在者。即有未來世過。若十因在現在。兩果在未來者。即有無過去失。為離此三邊愚夫。故過去立二支。顯不常。未來立二支。顯不斷。現在立八支。顯中道。今乃以正為邪。用邪為正。是失中之失也。准之可悉。
言此十二因緣等者。第二為破邪因說因緣。謂此十二因緣。即正觀之方便說。故非是邪因緣。破彼計自在天生等之邪因也。言十二相生等者。為破第三句斷常等。說因緣也。案。琳疏云。正以二自謝往。即過去非常。兩果當續。即未來不斷。但說過去已謝。即知現在三因非常。明未來當續。即知現在五果不斷。故論云。但說過未也。知現在也。又復二因雖謝。能生現果三因。今續當報必續正。以因能生果。豈容有斷果為因生可□為生。此則破前斷常二見。准之可悉。言若見十二等者。為破第四邪見。故說因緣也。言故四諦品云等者。案。此論第四卷觀四諦品末偈云。是故經中說。若見因緣法。即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今略引之。疏主解云。偈中略明見因緣。有二種利益。一者見人即是見佛。次明見法即見四諦。故長行云。見因緣即見法身者。因緣即是寂滅性。寂滅性。即絕四句超百非。故如來以寂滅為法身。見四諦者。見寂滅因緣。即見苦集。見因緣寂滅。即見滅道。故涅槃經云。見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佛。見佛見佛性。是今論所引。准之可悉。
言但有十二不同等者。此破第五句。說因緣也。彼計有我。故即是有我所。今以十二支。推我不得。故無我。既無我亦我無所也。琳法師云。十二因緣□為三道。謂煩惱業苦。更相因緣。不得自在。即滅我我所。二見謂。過去無明。現在愛取。名煩惱。過去行現在世有。名為業道。現在五果未來兩果。名為苦道。准之可悉。
疏云。又為已習行有大心者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為大行說大法。若使了前後。為小乘說十二因緣。亦不須說大乘十二因緣。何故爾。明教本為緣。緣病既除。教藥亦廢。但為小緣對執住小作生滅解故。今為對小乘生滅。辨大乘不生滅。就文為二。第一明稱教之緣。第二明稱緣之教。初中文有三句。只是一意。文有三句者。一是已習行。二者有大心。三是堪受深法。只是一意者。由已習行故有大心。由有大心故。堪受深法。是故交結相成也。琳法師云。下第二引小歸中有二。初正明說大。第二如般若已下。引經為證。前中復二。初觀機大小。明堪與不堪。第二正明對機授法也。元康師云。下第二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也。文亦有二。先辨緣教。後辨教緣也。
言答前明邪感正應等者。疏疑云。以外道邪為感。佛為應。若爾邪感即是□能感義。若邪口能感者。五逆四重等亦應感佛佛。解云。例邪見。既感五逆四重亦感也。問。五逆四重等。此是障佛。云何能感耶。答。惡有二種。一有可轉義。二無可轉義。若有可轉義即感。若無可轉義故感。約善亦爾。今此中約可轉惡故。惡能感佛。故大論云。罪將滅福將生。爾時見佛聞法。即是此義。
言故望法華經意等者。如彼經第五卷涌出品云。樂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是諸眾生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供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便信受入如來慧。除前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疏主釋云。下答所化問。就文為兩。初明直往菩薩易可化度。始見我身所說者。即華嚴之會諸菩薩等聞說華嚴。即入佛慧。除前修習學小乘者。明迴小入大之人。大機未熟。從華嚴之會間竟。靈山之前。未得為教大乘。故簡除之。如是之人下第二。明迴小入大菩薩大機□熟今化得之。故名易度。亦稱入於佛慧。故知。法華即是華嚴。不應謂華嚴理深法華義淺。然直往之人初見佛身。即得領悟。故佛疲勞。迴小之人經四十餘年。方便得入道。應有疲勞。但今取始終。皆得悟入道。總名易化。無疲勞也。今取意引之。
疏云已習行者。等者。碩法師云。此有二義。二者久殖根已修正道。但為中忘斯事。今將根發故堪聞大乘。二者既修學小乘已久。今時大根將發故。須為說大。阿須爾時因小得大。佛說小欲令悟大。所以先為說小。今次說大也。琳法師云。初中牒前。捨外歸小。故稱已習行也。元康師云。久行大道久殖善根。故云已習行也。
言故法華法云等者。彼經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中第二。明昔說大乘教意。偈文所引之文全同。故不更記。疏主釋云。有佛子心淨者。第一歎菩薩。現在早有堪聞之德。即顯聲聞聽有堪聞之義。離凡夫二乘有所得心稱淨也。柔軟者。有無所得信心順從諸佛。不違大乘。如涅牛皮易可屈折。利根者信為其始。慧為其終。略舉五根之初後也。又是大乘法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故舉此二也。無量諸佛所下第二歎菩薩。早習大因值佛。既多修行亦積。即顯聲聞修大乘因晚也。言柔軟者。曇攝師字釋云。上如周反。下柔變反。通俗文云。鐵爽曰柔物曰軟也。又木直柔廣雅。三柔軟弱也。准之可悉。
疏云。有大心者等者。碩法師云。如般若經明。菩薩有大心。不可壞如金剛。能為畢竟。眾作上首。既有道有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箇即是菩提心。菩提心者。名為佛心。能了初後不二佛菩薩平等。即是大心。有大心故堪受深法耳。琳法師云。簡異定性聲聞。不堪受大。若機緣不定。終會一乘。故云堪受深法者。元康師云。發大乘心。故云。云有大心也。准之可悉。
疏云。堪受深法者等者。琳法師云。久殖大根。現起大欲。如斯之人。方能堪受大乘深法也。此彰根欲相應即能受法也。言雖發大心等者。此顯示器不之人。何者或過去有根。而現欲不生。或現雖有欲。而過去無根。或根大欲小。或樂廣而機狹。如此等人。現在雖發大心。不堪受深也。言言故大品如化品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十九卷。須菩提言。世間法是化出世法。謂四念處十八共法。并諸法果及賢聖人。亦是不化。佛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若法有生滅相者。皆是變化。若法無生無滅。謂不誑相。涅槃是非變化。為新發意菩薩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滅者不如化。若新發意菩薩。聞一切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如化。心即驚怖。今取意略引之。
疏云。以大乘法說因緣相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明稱緣之教。就文為二。第一正明為大行說大乘法。第二舉佛方為證也。言以大乘法說因緣相者標。所謂一切法下釋。謂以大乘法說因緣相。其相若為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等。今明大乘無別不生不滅。只前生滅者。不生不滅。即是大乘不生不滅也。琳法師云。下第二對機授法。言大乘法者。汎論有三。一謂心性。真如不生不滅稱曰性乘。即自性住佛性。二依性。起行會說本實。名曰隨乘。稱為引出佛性。三本性。圓顯名為法身。方便行滿。成應化二身。名曰果乘。亦為至得果佛性。性是所乘。行為能乘。性是能運。行為所運能所相依。終至極果。號為大乘。但說因緣不生不滅等。唯是性乘。若據依性起行。終成至果。即備有三種也。說因緣相者。前為小乘人說因緣。直明因果生滅三成所□。今為大乘人。辨因緣實相。始從無明終到老死。不生不滅畢竟空寂。以為大乘深法也。元康師云。下第二辨緣教也。先為外道計無因邪因生。故說十二因緣生。今為菩薩宜聞不生不滅。故說因緣不生不滅也。言在乘者。大集經經第十卷實女品中。佛答須菩提云。具乘廣大故名大乘。乃至廣說。所語等者。十二因緣先後相續。不可言生滅等。既不生滅。是故方空也。
言故大品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六卷云。菩薩行六度時。見眾生有三乘。當作是類。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二之名。純是一大乘。復次須菩提菩薩訶薩。行六度時。當作是念。雖生死道長眾生性多。爾時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是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是中實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大論釋云。生死無邊如虛空。眾生性無邊亦如虛空。以是事故。生退沒心。佛教是菩薩正憶念。生死雖長。是事皆空。如虛如夢中所見。非實長遠。不應生厭心。眾生雖多亦無定實眾生。度亦不難。今略引之。
言畢竟空無所有者。碩法師云。結成八不也。若使他人所釋。世諦不空。真諦即空。生死不空。涅槃即空。引非畢竟空。今下絕生死。上怡涅槃。皆畢竟空無所有。此即了達十二因緣之深底。
言答涅槃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三卷云。如彼駛河能河漂香象。煩惱駛河亦復如是。能漂聲聞緣覺佛菩薩能得底故。故名極深。所言底者。名為空相。今略引之。碩法師云。若是凡夫順觀十二因緣。欣生□滅。若是聲聞逆觀十二因緣。欣滅□生。此如菟馬度河不能得底。菩薩不爾。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故。能得底耳。述義云。既以二乘喻菟馬。故宜以菩薩喻香象也
疏云。如般若中說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舉佛言。為證無盡品說也。琳法師云。下第二引經證成。如大品般若無盡品中。佛說癡空不可盡老死空不可盡也。言道場者。即是菩薩初欲了悟。即詺此為道場也。元康師云。下此即般若經文。但有廣略之耳。有疏云。如般若下此文證前二義。一者證是大乘非小乘。二者證是了義非不了義也。言引大品無盡品者。大品經第二十九卷有此無盡品。次當第六十七亦云不可盡品也。其引經文。如記第一卷也。
言問此論等者。玄談云。先依四部大經。華嚴大品涅槃大集。四部小經。維摩思益佛藏無行。方入文門准此文也。只引八部大乘經。此趣引耳。非只八部通申一代聖教故也。言答智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一卷云。問曰。佛以何因緣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答曰。佛於三藏中。廣引種種諸喻。為聲聞說法。不說菩薩道。唯中阿含本未經中。佛說。彌勒菩薩。汝當來世當得作佛號字。彌勒亦不說種種菩薩行。佛今欲為彌勒等廣說諸菩薩行。是故說摩般若波羅蜜經。今取意略引之。慧影師云。答曰。下第二明論主既欲釋此經宗致。就中有三意。言佛於三藏等者。第一明小法不說大義。何者。果不孤成。必由其本。本者是何。謂六波羅蜜。是法身之本業行。所以創言也。三藏□各有十成萬偈三百二十萬言。合有三十萬偈九百六十萬言。為三藏經體。周稱藏者。以蘊積為義。明小不說大。蘊積大義。故名為藏。言唯中阿含下第二。明說當果不說因義。四阿含中。增一阿含者。即是短阿含。其中明事短。但一一事增。故云增一。若其中明事長者。名長阿含經。明諸事。故名雜阿含。明事處中。故言中阿含。而中阿含中。多明本末。於此本末經中。說授記事。故云阿含本末經也。言佛今欲為下。第三結答。今案。成佛經疏云。中阿含第十三卷云。佛在波羅奈鹿園中時。阿那律說本事云。以一缽食施辟支佛故。我七反生天為天王。七反生人為人中王。於是佛告諸比丘。阿那律說過去事。我亦因未來事說法。仍說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提極大富樂。時有輪王我螺。捨界修道得羅漢果。時世當有佛出。名曰彌勒。如我無異時。阿逸多在中白佛。我於未來可得成佛。名曰彌勒耶。准之可悉。
言即般若是大乘之始等者。經遠義中云。又佛成道五年。說十萬偈般若。備明二空。七年為大菩薩說般若。明色心皆空。准此文也。今云。大乘之始正對小乘者。約般若之名通。故云大乘始。非謂大品般若正對小乘之大乘始。故大論云。般若非一時一會之說也。
言般若明於二道等者。發如大論一百卷云。菩薩道有二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先屬累者。為說般若波蜜體竟。今以說今眾生得是方便竟屬累。有人解云。但龍樹菩薩。對八十九品經而造論。故應言。六十五品明般若道。二十四品明方便道。然今疏主對九十章經而製疏。故云。六十六品明若道。彼無盡品已去二十四品明方便道。而二本不同者。第十四富樓那品。開為二品謂樂說品辨才品。新譯大般若經。合云六到彼岸品也。述義云。言般若者鑒虛照實之慧言方便者。清淨巧用之智。先言般若。非無方便。為顯般若。而止方便。後言方便。非無般若。為成方便。而止般若。二道既彰因果萬行。無不統攝也。
言蓋是三世諸佛等者。案。淨名經下卷觀佛道品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道師無不由是生。疏主解云。實智內照為母。方便有二。一解空而不取證。二別物令得悟。故稱為父也。佛與菩薩□是導物之師。由此而生。准之可悉。
言故智度論云等者。如彼第論四十八卷云。譬如五來必為營從。雖不說從者。當知必有。摩訶衍亦如是。菩薩所行。為求佛道。隨緣說法。如是無量無邊經。皆名摩訶衍。此諸經中般若波蜜最大。故諸餘明道法。無般若。和合即不能至佛。今略引之。
言昔江南大令般若師等者。述義云。即任僧正大法師是也。言山中大師者。述義云。昔高麗國大朗法師。宋末齊始。往燉煌郡曇慶法師所。學三論。而遊化諸方。乃至度江住岡山寺。弘大案義。乃入攝嶺。停止觀寺。行道坐禪。今謂。可是止觀寺僧詮師。故大品疏第一卷云。攝山止觀寺師六年內常住山中也。二諦章下卷云。山中法師之師本遼東域人。從北地學三論。遠習什師之義。來入南吳。住鍾山草堂寺。亦可興皇寺法朗師名山中師。故涅槃疏第十二云。山中法師請止觀師講涅槃。不聽師立。以無所得為經宗也。
疏云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以盡等者。琳法師明彰菩薩所行之道也。然因緣之法。離生離滅。空無分別。故云如空諸佛齊證出生眾德恒性無滅稱為不盡也。言一者十二因緣等者。述義云。十二因緣如虛空。無邊際故如虛空。十二因緣如虛空。故十二名實相也。有人解云。然十二因緣有三。一凡夫所觀是有生滅。二二乘所觀是還滅。三菩薩所觀。從得無生忍乃至坐道場。菩薩所觀。是故說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以觀是因緣。不墮斷常。而得中道囑累品釋論云。諸法實相有種種名。或名空。乃至或名無上菩提。此中說諸法實相名空行。如一切聲聞弟子中須菩提空行最勝。如是佛菩薩空行勝出二乘。以智慧分別利鈍。入有淺深。故名皆得諸法實相。今以此文推此疏所引。是指畢竟空及二空行而云十二因緣空即實相。更無他釋也。言故無盡品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九卷屬累品云。佛告阿難。過去諸佛皆學般若波羅蜜。得度彼般若波羅蜜。故不心。未來世諸佛變是般若波羅蜜故。得度是般若波蜜。故不盡。現在十方諸佛皆學般若波羅蜜。得度般若波羅蜜。故不盡。今取意略引之。述義云。然此引文。雖在彼經屬累品。而明不可盡。語勢近故舉無盡品耳。有人解云。今此疏所引。雖實是累品文。而先品略舉。後品問答廣釋先品。是故二品同意。今取同意義。故云無盡品耳。言二者實相等者。碩法師云。假名說虛空。有取虛空不得。故虛空非是有。無取虛空不得。故虛空非是無。十二因緣亦如是。准之可悉。
言三者二乘等者。琳法師云。又凡夫無知。隨而受生二乘。少悟滅而取寂。今明諸佛菩薩如法性。而解不斷不隨。不斷故不同二乘所證涅槃。不隨故不同凡夫流轉生死。所以常行生死涅槃而不著者。良以悟因緣實相不可盡也。今云坐道場者。然其久行大法。心無分別。契理圓極。乃至舉足下中足第遊斯旨。稱坐道場也。
疏云。佛滅度後等者。碩法師云。下就此長行。本開為二。第一明佛出世說經之渦。此文已竟。今罷第二明菩薩出世造論之意。就文為二。第一明佛滅度後迷教失旨之緣。第二明菩薩為此迷緣所以造論申教。就初後復四。佛滅度後下。第一明迷教時節。次人根鈍。第二辨學教之意。次深著諸法下。第三辨下大小乘教。次即生見疑下。第四辨為大小乘教。故生見疑兩使也。琳法師云。下第二彰化感盡化終感應歸真。眾生鈍根迷教起執。文中有三。第一明時節。次人根轉鈍下。第二彰迷教所以。次深著諸法下。第三正明起執也。元康師云。下第二明龍樹出世緣經造論。文亦有二。初明教緣。次龍樹菩薩下後辨緣教。初中可有三釋。一者總明小乘執有不信空。故通業段。二者開為二段。初明毘曇論師執有。次開大乘法下後。辨方廣道人執空。亦可先明小乘人先執有。後明小乘人反執空執也。三者分為三段。初明聞小乘教執有疑空。次明聞大乘教執空疑有。後雙結空有兩失也。
言解佛滅不同等者。今先定佛生年并成道滅度年月。然後頭部執不同。述義云。如釋迦佛初生月日諸說不同。因果經云。四月八日明星出時。降神母胎。乃至十月滿足。於二月八日日初出時。無憂樹下從右□生。費長房三寶錄曰。周第十五莊王九年癸已四月八日。降神摩耶之胎。至於十年甲午二月八日右□而生。(已上二說彼意全同)西域傳云。吠舍佉月後半八日誕靈。此文亦應二月八日出胎。而彼記云當三月八日也。灌佛經云。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時生等。然以四月八日為大乘義。宜應須之。二月八日為小乘義。因果經等是小乘故。又佛入滅之日四解。一者二月十五日中夜涅槃。如大經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二者三月十五日涅槃。西域傳云。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入涅槃。當此三月十五日也。天竺俗法從此間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王日乃為制恒羅月。此是正月。從此間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顯吠舍佉月。此是二月。以此義故。大經中云。二月十五日此依天竺二月十五日。若依大唐即是三月十五日也。三者四月八日涅槃。兩卷泥恒經云。佛以四月八日生。乃至八日滅度。灌佛經云。十方諸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時般泥洹。四者大毘婆沙云。佛於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夜半而般涅槃。此有二解。一云。此是唐八月八日。於十二月中第八月名故。一云。此天竺月。次第月即當大唐九月八日。西域傳曰。說一切有部。即佛以迦刺底迦月後半八日入般涅槃。當此九月八日。然以二月十五日為大乘義。餘皆小乘說耳。法寶師俱舍疏第一卷云。定成道日者。依長阿含經第四云。八日如來生。出家成菩提取滅度。次下文云。二月如來生。出家成菩提。八月取涅槃。灌佛經云。佛告諸人天。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生。出家成道而涅槃。諸經八日皆同。說月有異。唯二四別。不言餘月。准上二說雖有異。成道月同。所以得知。略有二理。一以立正異故。婆羅門國以建子立正。此方先時以建寅立正。建子四月即建寅二月。故存梵本者。而言四月。依此方者。即云二月。根本同故。轉法輪日諸說不同。諸經中錯二月為四月者。由建正不同故。錯八月為二月四月者。以迦栗底迦是建八月。卯星之名二月。又是建卯地之月星。地雖別卯名同也。若知迦栗底是酉地之卯。翻為八月。若謂迦栗底迦震地之卯。翻為二月四月。由此轉法輪日有二四八月不同。般涅槃日有八四月之異。詳多理教度五比丘為定。故知。定是八月八日轉法輪也。涅槃疏第一卷云。小亮師解。俗有四時。佛法唯有三時。於三時中夏即大勢。冬即過寒。唯有春時暄暖調和。暄涼中適。是故正取春時二月涅槃也。若依經判者。二月名春陽之月。百獸孚乳。眾生多起常想。為破眾生常樂想故二月涅槃。又明此時百卉□芽開發。即明眾生善根增長。故取此時也。若依月藏天子經云。今年二月十五日唱告。至來年二月十五日方入涅槃。故犢子梵志七日後方寄消息也。又云。佛亦如是五十年在世。而今一旦便欲入滅也。又出真諦三藏記云。住八十年教化聲聞。住壽一劫教化菩薩。又出舊說云。佛昔初成道不欲說法。而欲涅槃。於是梵王稽首請佛。即受請轉于法輪。五十年在世。今者已後唱滅也。第三卷從鹿□至l林以前五十年中病無常也。又法華疏第五卷云。如釋迦文佛壽。若道俗合輪總有八十歲。若論佛壽但為五十。唯此等文佛周照王瑕二十一年癸寅四月八日。降神摩耶之胎。至於二十二年甲寅四月八日日初出時。無憂樹下從始右□生。周穆王滿二年癸未之歲四月八日。佛年三十成道。以同年八月八日。為五比丘說法。穆王五十三年壬申之歲二月十五日夜半入涅槃。初後總合七十九歲。故雙卷泥洹經云。佛言。自我為聖師。七十九所應作。亦已究竟。又智度論第三卷世尊以偈答言。我年始十九出家學佛道。我出家已來已過五十歲。惠影師云。我二十九出家者此字錯。十九當是。已過五十歲者。從出家來至十九入涅槃。不滿六十。正是其義。又涅槃疏第三卷云。如來有三時學。一者是未出家時。藥羊車詣師所求學書。時名為學。二者出家六年就阿羅等二外道學八禪定。第三時即是捨至樹下六年苦行也。信解品疏云。如來成道八十滅度。其中五十年說法。此經次鄰涅槃。故壽量品云。於伽耶成道至今四十餘年。諸師□云四十九年說法華經。今明。若說法華必是四十九年即佛非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何以知之。若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即出家已後經十二年。而經及釋論云。踰城之夜生羅燴□羅。若爾故知十二年耶。又經皆言六年苦行。若十二年者其間復何所為耶。以推之非十九出家處而四十成道。若必十九出家者即二十五成道。壽量品應云五十餘年。不應言四十餘年也。今依釋論。引經云我年二十九出家。若爾即三十五成道。而壽量品云四十餘年。即會其文也。若言經教不同適緣而見者。斯即時節不定也。既鄰次涅槃如臨終義也。
言一百一十六年等者。案。真諦三藏所譯部執論云。佛世滅。譬如朗月隱頞悉多山過百年。復更十六年。有大國名波宅利弗多羅。王名阿柯。閻浮提有大折蓋。覆一天下。如是時中大眾破散。分成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弟子部也。中論玄云。如來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諸聖弟子四月十五日。於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結集三藏。爾時即有二部名字。一上座部。謂迦葉為上座。所領性五百。二大眾部。界外萬餘大眾。婆師波羅漢(此出淚云)為主。但有名字未有異執。百十產年。外有舶主鐵。名摩訶提婆。端正聰明作三逆罪。後入佛法凡有二事。一者取諸大乘經內三藏中釋之。諸阿羅漢集法藏時。已簡除此義。而大眾部用此義。上座部不用之。由爾起諍遂成二部。而大眾部執生死涅槃皆假名。上座部言生死涅槃皆是真實。准之可悉。
疏宋代二師等者。言m城竺僧弼作丈六即真論云等者。案。彼論云。問。且若皆即真何故見異。答曰。或者不同。心水各各異。天各受其所異者。故不知滿異之。即同理故宜然。復何怪哉。夫水以既異。故受者百品。其實一矣。焉無有二也。但萬物各信其所受。故不知其一耳。何以言之。譬月麗天宮。而萬江具受。清濁不同。故所受各異。感應不同亦若是也。問曰。聖人以無心為宗。身一為未。宗既妙則與物絕。故化以接□。為之不難。何如真化未其於一也。答曰為不難而易。故聖人無為。如此雖功高理妙。而玄應普因。然則緣盡則應潛。非水竭則像隱。像隱故而不見者。不可謂之無也。而好異之人。徒見其竭。不知其像隱。從□其化滅。不知其即真。可不哀哉。可不哀哉。然則像因水見像。則謂之生。水竭像隱謂之滅。細而求之無生無滅。餘信久矣。乃至廣說。今取意略引之。而言彭城竺僧弼者。案。高僧傳第五卷云。釋僧弼本吳人。性度虛簡。儀止方直。少與龍光曇幹。同遊長安。從習受學。愛日借力。竭有深思。什加賞特深。使頒預參譯。後遊歷名邦。備瞻風化。時有請弼為寺主。止彭城寺。宋元嘉十九年卒春秋七十有八矣。廣讚如彼也。述義云宋文帝時人也。言如月在高天等者。華嚴經第三十七卷中。普賢菩薩方。佛子。設有日出。照明世間諸淨水器。影無不現。若水器破。日影不現。佛法如來智慧圓滿淨日。一念出現悉能照明一切世界一切法界眾生垢。淨心水器影無不顯。常現在前。其實如來。不生不滅。永無滅度。准之可悉。
言彭城嵩法師等者。案。高僧傳第五卷道溫傳末立。時中興復有僧嵩。義學顯譽。普明數論。末年僻執謂佛不應常住。臨終之日舌本先簡也。述義引有傳云。宋中興寺釋僧嵩。本性趙。河北人也。而今言彭城者是後所住處也。疏主解云。古有嵩法師。云佛無常。何故如此。大品先來此土。涅槃後出來。故彼法師依大品等言論辨道理無過此經。故佛是無常是其道理無可言佛常之義。何以故爾。青黃境無常智云何常。後至涅槃經。春經盛明佛常。而其法師言。無有道理。佛常此經乃是方便之說。非佛之正意。如此之故。舌皆爛壞而此法師深懷恐怖。於涅槃經懺悔。後時還舌。故此法師後時。亦說佛常。而說佛常者不同。或人作九達通。謂佛已達九世境界也。嵩法師作懸鏡高堂譬通佛智常。成論如此而已也。述義云。大品廣明般若。而不明常。涅槃守明常住。故順自所執。起信毀也。難云。若言佛智疑然境自有生滅者。知青已後知黃之時。前知青之用。為有為癡。若言有者即是倒智。若言無者即是無常。通此難作九世義云。佛智常照九世之境。只境自有生滅也。玉篇。彭者補康反也。竺者丁梏反。修也。泉也。概也。弼者字書令弼也。雙者所願反。
言問佛為等者。有人解云。應法者。大乘玄第五卷感應義中云。應者赴接之義。眾生有善致彼佛前垂形赴接也。別記云。丈六相好色。此云應法也。
言答自古爰今等者。述義云。晉代名古。梁代名今也。爰者反也。方言。爰志也。猶思慕義也。有人解云。疏主作疏以前皆從宋也。以弼宋故名古。今有阿難耶也。
言開善藏師等者。開善寺智藏師也。此師用無別應法之義也。
言故經云等者。如大經第十五卷。佛告迦葉菩薩言。我於爾時為欲降伏護財俱故。即入慈定。□手捐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其心怖畏。舉身投地敬禮我足。我於爾時手五指頭實無師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其調伏今略引之。法寶師云。下廣引八種事證慈善根力利益不虛。此文第一調伏惡象殺害心故。證慈不虛也。
言莊嚴是法師云等者。莊嚴寺僧旻師。此師用別有就法之義也。言如經云等者。如大經第二卷。純陀答文殊師利言。如金翅鳥上昇虛空。無量由旬下。觀大海。悉見水性魚□黿鼉龜龍之屬。及見己影。如於明鏡見諸色像。凡夫小智不能籌師。如是所見。我與仁者亦復如是。不能籌量如來智慧今取略引之疏主釋云。舊釋此譬。譬上能知下。今謂。譬下不能知上也。法華疏第一卷云。迦樓羅者此云金翅鳥。以其翅頭有金色。故以為名。海龍王經翻為鳳凰也。卵生金翅鳥能食卵生龍餘三生鳥各食餘三生龍也。大乘玄云。第五卷云。虛空是法身佛。金翅鳥是報身佛。及是己影是化身佛也。法寶師云。此第三金翅鳥喻也。如金翅鳥至見諸色像。是舉金翅鳥所見也。金翅鳥者喻佛也。上昇虛空無量旬者喻在居密嚴五也。下觀大海喻三界生死海也。悉見水性下。喻見三界眾生也。黿似□而大。鼉似蛟大也。及見己影者。喻見反示化身在三界也。如於明鏡見諸色像者。喻佛離有無也。凡夫小智下。喻純陀文殊不測佛智。觀眾生及化佛也。我與仁者下合也。音義云。□蒲結反。似龜也。又云。小龜也。大龜也。又云。甲肉□厚也。黿禍安反。似□而大也。足似犬足也。甲肉□薄。鼉堂多反。似蛟而大也。大者長一丈。有鱗釆皮。可以為鼓也。又云。似蚸蜴守宮。蚸蜴守宮者。倭言。波良阿加也。亦云。井守也。蚸赤反。又作柝字。蜴藥反。龜。非此國龜。在吳地也。又云木龜也。
言招提琰公等者。述義云。招提寺琰法師雙用二義。善於成實論義也。有人解云。即是招提寺慧琰法師也。琰呼餘冉反。別記云。此師本是優婆塞。為學問僧等干食。又來至漢地。書二邊見。度人在也。言今明正為異論紛綸等者。上座部等云實滅。大從部等云不實滅開善云無別應法之起。莊嚴別有應法之起。招提用二。故云爾耳。所言紛綸者。玉篇上。孚云反。亂也。王逸曰。紛盛貌也。力旬反。經理也。言不同舊記等者。不同開善等三大法師之所也。所言舊者。常也。本也。
言問由佛滅度等者。述義云。不知此問起之所由。何者上既言不應滅。不滅誰言滅耶。而就為緣示滅。示滅故云爾耳。言答智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二十二卷云。菩薩從發意深入佛法。大作佛事。得一切種智。時身出光明。照無量世界。一一光明變化作無量身。度十方無量眾生。涅槃後八萬四千法聚舍利化度眾生。又第十八卷云。復次二乘無慈悲心。乃至無有三世度眾生心。所謂菩薩時作佛時滅度時。今取意略引之。言華嚴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十七卷。普賢菩薩言。佛子。但如欲令眾生歡喜。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憂悲感慕。故示現涅槃。其實如來無有出世。亦無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法界。故為化眾生。示現涅槃。今取意略引之。
疏云。後五百歲等者。琳法師云。此第一明時節。前五百為正法。取後五百為像法也。元康師云。外國語倒。應云五百歲後也。碩法師云。好體應言佛滅度後五百餘年。而今倒悟。故云佛滅度後後五百歲耳。此第一正辨迷教之時節。起自何時迷教。即是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也。
言一者俱舍論引經云等者。述義云。真諦三藏所譯俱舍論。有二十二卷也。別記云。所言經者。涅槃經也。今撿。俱舍論第十三卷分別業口之四云。復次今世尊昔在菩薩位中。事幾諸佛。於初阿僧祇。事七十五干佛。於第二阿僧祇。事七十六干佛。於第三阿僧祇。事七十七千佛。一一阿僧祇最後時。佛世尊出由逆時。應知次第。偈曰。先釋迦。釋曰。佛有世尊號釋迦牟尼。昔已出世。於世尊所。今佛世尊求修菩薩行。初發菩提願。願我成佛。皆同如此相。昔修世尊如今末世時生。乃至世尊正法住。唯一千年內。新譯論第十八卷分別業品六云。謂我世尊昔菩薩位最初逢一佛。號釋迦牟尼。遂對其發弘誓願。願我當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於末劫出世。正法亦住千年。故今如來一一同彼。光法師第十卷云。若依大智度論。正法五百年。此文千年。豈不相違。解云。依善見律尼。故減五百年。以行八敬。故還得五百年。彼論約初減時故言五百。此論據後。故說一千。今略引之。
言所以然者釋迦過去等者。疏主引大論第三卷末文。釋顯俱會論意。如彼論云。釋迦文佛先世作瓦師。名大光明。爾時有佛。名釋迦文佛。弟子名舍竿弗目伽連阿難。佛與弟子俱到瓦師舍一宿。爾時瓦師布施草坐燈明石蜜槳三事。供養佛及比丘僧。便發願言。我於當來老病死。惱五惡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釋迦文。我弟子名字亦如今佛弟子名。以佛願故得字阿難。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言二者摩耶經云等者。如摩訶摩耶。摩訶摩耶問。佛正法几時當滅。阿難答言。佛涅槃後。摩訶迦葉結集法藏。及以正法付優婆n多。善說法多人。乃至五百歲已。八部眾生發菩提心。於此便就滅盡。六百歲已。邪見競興。而滅佛法。乃至千五百歲。彼相相致。於是佛法而滅盡也。今取意略引之。疏云。下第二明住持法藏。明阿難迦葉共結集。即隱跡也。次百二十歲付優婆n多。此云大護次二百歲付尸羅難陀。次三百歲付清蓮華眼比丘。次四百歲付牛口比丘。次五百歲付寶天比丘。正法盡。此次六百年付馬鳴比丘。次七百年付龍樹菩薩。次主八百年有二人滅法也。
言三者真諦三藏引毘婆娑沙云七佛法住世久近不同等者。案。靖邁圖記第二卷云。沙阿婆羅末陀。此言真諦。亦曰枸那羅陀。此曰親依。西印度優禪尼國人。景行澄明。器宇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岡不厝壞。藝術異解。偏索諳練。歷遊諸國。隨機利現。或鋪坐具。跏趺水中。若舟而濟岸。接對使而座具無濕。或以荷□水乘之而度。如斯其例期甚多。乃至廣讚也。言七佛皆住世久近不同等者。所言七佛者。案。基師法華疏云。七佛者即過去佛七佛。前劫有三。謂毘缽尸佛。尸棄佛。毘濕縛浮佛。賢劫有四。謂迦涅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葉波佛。釋迦牟尼佛。准此疏文。今且舉賢劫四佛也。宣律師注戒本云。毘婆尸佛此賢劫前九十一劫出興于世。百年中常說此偈。後方說廣。尸棄佛是賢劫前三十四劫出興于世。八十年中常說此偈。自後說廣。毘葉羅佛是佛出世與前同劫。人壽七萬歲七年前說此偈略。後方說廣。□樓孫佛是佛賢劫初興。人壽六萬歲六十年前常說略偈。後方廣也。□那含牟尼佛此賢劫中為第二佛。人壽四萬歲四十一年前說此略說此略偈。後方廣說也。迦葉佛此為賢劫第三佛也。人壽二萬歲二十年前說此略偈自後方廣說也。釋迦牟尼佛此佛略教。即是毘尼之正宗。乃至廣說也。
疏問損五百年等者。言□者。玉篇。胡o薑反。爾雅云。□遠也。假也。轉相訓耳。述義云。□者猶滅也。言三釋云尼修八敬等者。述義云。一百歲比丘見新受戒比丘。應一心謙禮足。一比丘應從比丘僧乞受具戒。三若比丘尼犯僧殘。應從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四無比丘住處不得安居。五比丘尼安居竟。應從二部僧中自恣求見聞疑罪。六比丘尼應從僧請半月教戒法。七比丘尼語比丘。言聽問修多羅毘尼阿毘曇。聽者應問。不聽者不得問。八比丘尼不得說比丘尼見聞疑罪。具明如善見論等也。而言出十誦律者。□□(十二字缺)
言四者大集經明六種堅固等者。述義云。北涼時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有三十卷。亦有六十卷。今所引後本是也。如彼經月藏分第九卷初。佛告月藏菩薩言。於我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等猶於我法解脫堅固。次五百年禪定三昧得住堅固。次五百年讀誦多聞得住堅固。次五百年多造塔寺得住堅固。次五百年□諍言訟。損滅堅固。從是以後雖剃鬢髮身著袈裟。而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今取決引而為六種。准例可知。
言五者善見毘婆沙第二十卷等者。述義云。齊時沙門僧伽跋陀羅。齊云。眾賢西域人。譯善見律毘婆沙十八卷。後人開為二十卷。今案。彼論第十八卷比丘尼健度云。何以如來不聽女人出家。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得五百歲住。猶世尊制比丘尼八敬。正法還得千年。法師曰。千年已佛法為都滅也。答曰。不都滅盡。於千年中得三達智。復千中得受盡羅漢。元三達智。復千年中得阿那含。復千年中得斯陀含。復千年中得須陀洹學法。復得五千歲。於五千歲得道。復五千年學而不得道。萬歲後經書。父字滅盡。但現剃頭。有袈裟法服而已。今略引之。今此律論但有十八卷。准之可悉。
言六外國祇洹精舍銘等者。元康師云。古涅槃經後記云。外國祇洹精舍銘云。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天竺朝夕眾中宣唱此語云。佛法若干年已過。餘若干年在。佛法欲滅。老死至近。宜須精進也。述義云。銘者猶碑文之流。故文錠抄云說。故文選集云篇。數者都合十八三十八首。其中賦五十六首。詩四百二十首。乃至銘五首。哀三百首等也。言古涅槃經者。有疏云。布法師北地得盡歸。云正法一千年。天竺禮佛皆作是言也。何以知之。曇無讖瘖翻涅槃經竟。後題如此也。有人云。北涼時京兆人法豐釋智猛。釋設涅槃凡有二十卷。是云古涅槃經也。有人解云。佛正法等者銘文也。天竺等者疏主加增也。而言後載之者。玉篇。載子載反。事也。行也。成也。辭也。為也。物終更生也。始也。則也。曇攝師云。再音也。字林載乘也。三蒼云。措於車也。乘子算經云。數極於載也。謂地不能載也。今須乘訓也。淡海記云。銘者初造寺時。銘碑置寺也。而出在古涅槃經。後者後時安置壽命經。後流行於世也。
疏後五百歲等者。言此是五百歲後者。案。碩疏云。好體應云佛滅度後五百餘年。百今倒語。故云佛滅度後後五百歲也。准之可悉。
言智度論等者。案。彼論第六十四卷有於引文。亦云泥梨品。取意略引之。具如記初卷也。
疏像法中等者。言初五百為正法等者。案。碩疏云。叡師序云。龍樹是五百三十年出世。即是興像法之初。此中又云。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故知。正法只有五百年間。何故。名為正法像法耶。答。稟正道能正悟。即名正。p像行即稱像末行。即言末也。准之可悉。
疏問佛二月十五日涅槃等者。案。中論玄云。如來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聖弟子四月十五日於王舍城耆闍崛山。結集三藏。爾時即有二部名字。一上座部。謂迦葉為上座。迦葉上陳如一夏為佛以法付屬迦葉。名上座部。迦葉所領也。但有五百人。依智度論即有千人。二大眾部。即界外大眾有萬數。婆師波(此云淚出)羅漢為主。常悲苦眾生而淚墮也。即五比丘中之一人也。而年大迦葉教授界外大眾。所以有二眾者。迦葉有五百羅漢。前入界內結集三藏。後多人結集三藏。迦葉□不許之。有二因緣。一者五百皆聰明人故。二者已羯磨竟故。依智度論。阿闍世五但設千人食。故餘人來不得。從是以來至佛滅後百十六年。但有二部名字。未有異執也。釋曰。言佛二月十五日涅槃者。案。周異記云。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年二月十五日生。年七十九歲入無餘涅槃。故大經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故云二月十五日涅槃也。言婆師波者。案。最勝王經云波濕波也。凞法師云。婆濕波此云氣息。即五比丘中第三故。故云五比丘之一人也。言所以有二乘等者。爾時迦葉□得千人皆阿羅漢。具德聰慧。俱到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安居三月。初十五日說戒之時。迦葉入定以天眼觀。誰未漏盡應遂出者。唯有阿難一人不盡。餘皆已盡。清淨無垢。迦葉定引出阿難云。汝勿來也。便自閉門。阿難入定漏盡具德。即以神力從鑰孔中。入禮拜僧足。於此眾中富樓那。此云滿慈子。結集阿毘達摩藏。鄔婆離。此云近執。集毘尼藏。阿難。此云歡喜。集修多羅藏。往者界內耆舊至多。共為一徒。名上座部。昔時蜀外年少極多。界外六人共為一朋。名大眾部。恐界內人多。難可和合。所以兩處弘宣。時雖兩處結集。無人異諍。法無異說。故云。未有異執也。
言至一百一十六年分成二部等者案玄義云。百一十六年外。有舶主兒。名摩訶提婆。(此云大天)端正聰明作。逆罪。後入佛法凡有二事。一者取諸大乘經。內三藏中釋之。二者自作伽陀安置。或後布薩戒竟。亦誦此偈。因爾起諍遂成二部。釋曰。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聘妻室。生一男子。顏容端正。字曰大天。持寶遠適他國。展轉貿易。經久不還。其子長大。染穢於母。後聞父還。心既怖懼。與母設計遂殺其父。事漸彰露。便語其母。逃隱波吒釐城。彼後逢本所供養無學比丘。復恐事彰。遂設方計殺彼無學。後見母與餘人交通。便憤恚言。我為此故造二重罪。移流他國。彾跰不安。今復捨我更好他人。如是偈穢誰堪容忍。於是方便復殺其母。故云。造三逆罪也。由彼不斷善根力故。深生憂悔。q處不安。自惟重罪。何緣當滅。亦欲探華嚴般若等諸大乘經雜三藏說。彼後傳聞沙門釋子有滅罪法。遂性雞園僧伽藍所。於其門外。見一比丘徐步經行誦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時彼聞已歡喜。知歸佛定當罪滅。因即往詣一比丘所。請求度出家。時彼比丘既見固請。不審撿問。遂度出家。還字大天。教授教誠。大天聰慧。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文義。言辭清巧。善能化導。波吒釐城無不歸仰。十五日夜布灑他時。次當大天昇座說戒。彼便自誦所造伽陀云。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諸佛正教。爾時眾中多聞持戒修定者等諸阿羅漢。聞彼所說。無不驚訶。於是竟夜□諍紛綸。遂除彼義。而大眾部用此義。上座部不用之。各隨見異遂分二部。故云遂成二部。
言三百年有二十部等者。如玄義云。至二百年中。大眾部又出三部。一一說部。二出世說部。三灰山住部。又出一部名多聞部。更出一部名多聞分別部。二百年滿有一外道。名大天。身自出家。上座部言。和上無戒及破或。闍梨大眾有戒得戒。薩波多部用此解之。餘部不用。因此諍論。遂不容大天徒從。因爾別住山間。於此山間執義。又別故有支提山部及北山住部。於中前五因內執起。後二因外道。故成七部。若本末并數成八部。次上座部二百年已來無異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子去。便分成兩部。一上座弟子部。二薩婆多部。次薩波多部出一部。名可住弟子部也。次三百年中從可住子部。復出四部。一法尚部。二賢乘部。三正量弟子部。(上三部從立名也)四名密林部(從住處作名也)次三百年從薩波多部。復出一部。三百年中從正地部復出一部。名法護部。三百年中從薩波多部又出一部。名善藏部。又出一部名說度部。若本末合計有十二部。釋曰。一說部者。從所立名為名。此部說世也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即是說意謂。諸法唯一假名無體可得。既乖本旨。可以別分名一說部。故云。從所立為名也。文殊問經云。執一語言部。名雖相似。然注解云。所執與僧祇同。故云一說。此釋非也。出世說部者。此亦從所立為名。此部說。世間之法從顛倒起。復生業從業果。世間之法既顛倒生。顛倒不實。故世間法但有假名。都無實體。出世之法非顛倒起。道及道果皆是實有。唯此是實。世間皆似。既乖本旨。所以別分名出世說部。此隨梵語。故云爾耳。若從此方。應云說也世部。然文殊問經注云可稱解者。此猶非也。言灰山住部者。此山有石。堪以作灰。此部住其山中修道。所以從住處以為名也。大乘玄義云。崛居部亦同意也。若從律正以為名者。應言雞胤部。上古有仙貪欲。所過遂染一雞。後所生施因名雞胤。婆羅門中仙人種姓也。此部唯弘毘曇。為實經。律為權教故。
言多聞部者。當時律主廣學三藏。深悟佛言。具多聞德。從德為名。名多聞部。言多聞分別部者。從所為立名。謂至二百所大迦旃延從阿耨達池出。更分別前多聞部中義。時人有信其所說者。故云多聞分別部。大乘玄義云。施設論部意亦同也。若從所立應名說假部。世出世法中皆有小似。非一向似。故不同一說部。非一切實故。不同出世說部。所以為名也。只文殊問經。略無此部民。言支提山部者。佛得道及轉法輪處。大眾處名支提。此處有山。名支提山宗輪論云。製多山云靈廟山。即安置聖靈之廟處。引山多有制多。故云制多山。此乃梵本輕重不同耳。言北山住部者。支提山北稱曰北山。既與大天不和。因此別住。即支提山北之一山也。有人傳云。如世人捨多死人處云屍多林。此山亦爾。置多聖靈之廟處。故云支提山也。部執論并文殊問經。加東山住。略無西山住部。慈恩云。此□譯家謬。今撿。經跡中云。八名阿波羅部。九名□陀羅部。問。大乘玄義云九部。今云八部何相違耶。答□□□(二十二字缺)言上座弟子部者。從所制為名。大乘玄。從住處名雪山部。上座弟子本弘經教。至迦旃延大興毘曇。上座弟子見棄本弘未四過。宣令遣其改宗。遂宗不改。移住雪山。故云雪山住部。
言薩波多者。梵語。此云說一切有。一切有二。一有為。二無為。有為三世。無為離世。其體皆有。名一切有。從所立為名也。言可住了弟子部者。女人是可住仙人之女也。羅漢艱可住女之男。此阿羅漢之弟子。故云何住子弟子部。從母為姓。從性立名。大乘玄云。犢子部從遠襲立名。謂上古有仙居山。靜處貪欲起。不知所之。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後仙種皆言犢子。即波羅門姓也。言法尚部者。亦云法上部。即律住名。有法可上。名為法上。或有法出世眾人之上。名為法上。所言沒法尚者借音耳。大乘玄云。達磨□多部也。言賢乘者。大乘玄云。跋陀耶尼部。此云。賢冑部。言賢者部言之名。冑者苗裔之義。是賢羅漢之苗裔。故云賢冑。從所襲部主為名也。言正師弟子部者。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故言正也。甚深法義刊定邪正。自稱正量。有有大正量羅漢。 有刊定德。故云正量。今此部主。是彼弟子了。從所襲立名。大乘玄云。三稱底中者。梵語輕重。新人云。摩帝部。此云正量也。
言密林部者。從所住立名。近山林木蓊□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部。大乘玄云。六城部也。言正地部者。從本為名。此部之主本是國師。匡正土境。拾而弘法。故正地亦云化地部。化地上之人度故。故云化地。捨國出家弘宣佛法。從本為名。然文殊問經云大不可棄非也。大玄云。彌沙塞部者。從梵本立名也。此云化地也。言法護部者部主之名。亦云法藏部。義意大同。法護法藏二義皆得。此師護正法。如藏之覆護也。在乘玄。曇無德部者。梵語。存若具足。應言曇摩屈多迦部。此云法藏。故玄惲師云。曇無德。秦言。法藏。此是人名。即四分律主也。善藏部者。梵語。蘇婆利師部。此云善歲。今云善藏。同意。謂此師少歲性賢藏德嘉。其少藏賢行。故以立名。大乘玄云。迦葉唯部從姓立名。此部教主飲光苗裔。又此部主身有金光。能飲餘光。故言飲光。言說度部者。從所立為名。此部主立五陰。從此世度至後世。得治道乃滅。大乘玄云。修多羅論部。謂唯經藏為正。餘二皆成經耳。今云三百年有二十問者。具有二十部。當至三百年中故云爾。然實百十六年外。依大天事起上座大眾二異執。至二百年中從大眾部又出三部。如是展轉成二十異部。只大眾部中。凡多聖少。所以二百年內猶乖諍。諸部行先起。上座剖翻之。
疏答叡師作喻疑論云等者。元康師。喻疑云。五百年先得道者多。不得者少。以多言之故曰正法。五百年後道者少。不得者多。亦以多言故名像法。以其似正而非是正。故像法也。而言叡師者。案。高僧傳第五卷云。釋慧叡冀州人。少出家入關從什公r踰稟。後適京師。止于烏衣寺宋元嘉中卒。春秋八十有五矣。述義云。盈路者滿世也。
言次慧義法師雜門論云等者。述義云。宋祇洹寺釋慧義者。會通雜六論是也。高僧傳第五曰。釋慧義姓梁。北地人也。少出家。風格秀舉。專業強正。備通經義宋元嘉二十一年。終於烏衣寺。春秋七十三矣。言以此釋望無所得觀者蓋是等者。碑云。唐武德三年。春秋七十一乃。遷神於寺東房。續高僧傳第十一卷云。春秋七十有五。即武德六年五月奄然而化。有人解云。當今疏主唐武德六年癸未卒。今至延曆二十年。合為七十八歲。又大業十餘年。假令二百餘歲計許。故知。五百餘年入六百院。第四之五百疏主出世。故云。時節理數爾也。
言答叡師成實論序述羅什語云等者。□□□(五十五字缺)
言匡山慧遠法法師云接九百年之運等者。案。高僧傳第四卷云。釋慧遠本姓賈氏。雁門樓煩人也。弱而好書。年十三博綜六經尤善莊老致。年二十二沙門釋道安聞講般若。豁然而悟。乃歎曰。儒道九流皆糠□耳。便與弟慧持。投簪落飾。委命受業。既入乎道。勵然不群。年二十四就講說。遠乃於精舍無量壽像前。建齋立誓。共期西方。乃令髅遺民著其文曰。惟歲在攝提。秋七月代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師釋慧遠貞感幽奧。霜懷特發。乃延命同志息止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於廬山之陰身若臺精舍阿彌陀像前。率以香華敬廌而誓焉。以晉義凞十二八月。初動散。至六日困篤。乃命律師令披卷尋文得飲與不。卷未半而終。春秋八十三矣。
言接九百之運者。慧影師云。龍樹一身假服仙藥。乃三百餘年住持佛法。至八百年後始付提婆准之可悉。
言具如玄義中釋者。中論玄破外道。毘曇成實大乘意。明人正處。具引楞伽經摩耶經。明論主出世破邪顯正。云七百年出世。今引此文也。
疏問經中何故正法時少等者。摩耶經云。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今且引此經文。以為難問。
言問法華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卷譬喻品舍利弗記當果中第八住持果文云。舍利弗。是華光佛滅度之後。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象法住世示三十二小劫。疏主釋云。下第八明住持果。大論佛法凡有四時。一佛在世時。二佛雖去世。法義未改。謂正法時。三佛去世久。道訛替像法時。四轉復微末。謂末法時。今但舉三。攝末屬像。今去卅二小劫者。但論時節大小。非三災之小劫也。今取意引以為問難也。言答舍利弗等者。如法華經第二卷身子國土果文云。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淨嚴飾。安穩豐樂。天人熾盛。□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疏主釋云。下第二明國土果。然未曾淨穢。由眾生心淨穢。故有淨穢耳。身子昔日。無凡夫穢心。今悟一乘。復離二乘之垢。既離凡聖垢。故得佛之時。土名離垢。然心亦不曾垢淨。約迷故稱垢。約悟故稱淨。即是標土名。亦總明土體。次其土平正下出土體。離高下故稱平。非小大邪故名正。無穢惡名清淨。有眾寶為嚴飾也。次安穩量樂下明物也。離刀兵劫。故為安穩。離飢餓劫。故為豐樂。離疾設劫。故為熾盛也□璃為地者。別明地莊嚴也。有八交道者。有道莊嚴也。准此疏文。身子既離凡夫二乘心垢穢。故於淨土中得菩提果。今取意引以答釋之。
疏云。人根轉鈍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辨迷教之意。何意迷教。只鈍根薄福。若佛在世時。人根爽利。識信堅明。但佛滅後度後。人根轉鈍。識信不明。所以迷教也。琳法師云。下第二明迷教所以。信知。萬法無生。究竟寂滅。稱之為利。若封名著法。隨文起著。目之為鈍也。言答正是慧根鈍者。有疏云。二十二根中正是信首五根鈍也。述義云。就明人根。而有傍正。正言慧根。傍二十二根。以慧根鈍故流轉生死。男女二根之所纏縛。故大毘婆沙云。緣縛不斷故不清淨。不清淨故。愛於未來男女二根。故名轉鈍。反此名利也。
言亦得云信等五根俱鈍者。述義云。信勤念定慧。此為善本。出生善法。故名根也。大乘光師云。增上名根。前二以大善地法中信勤為性。後三大地法中念定慧為性也。成法師云。於因果法。心得澄清。故稱為信。捨惡修善。熾然不斷。謂為精進。錄性住境。名之為念。心住不亂。故名為定。觀照分別謂為慧也。通稱根者。出生增上名之為根也。
言二十二根者。述疏云。眼等五根。信等五根。并五根受根。謂苦樂憂喜捨。意根。男女二根。及三無漏根。謂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言眼等五根埏。眼耳鼻舌身。此五能生五識。故名五根。亦名五依。為五識之所依。故亦名五情。能生情識果故也。雜阿毘曇心論第一卷云。眼識所依。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餘亦如是。差別者。隨識所依也。言五愛根者。寶崛下卷云。五受根者。居喜苦樂捨也。若五根後所生受名苦樂。意根後所生受名憂喜。不憂不喜。名之為捨。通從六極後生也。明此諸受能生煩惱故名受根。三受是根。名諸受根。眾生若命未盡。受根常在。隨在何受念念不住。一一受根。隨有幾念。或多或小。同類異類。受受相續。不得斷絕。四受心強。不得命終。命終之時要在捨根。一報盡時。捨受滅盡。故名為沒也。准此疏文。以此五受。為諸煩惱。出生增上。故名為根。言命根者。謂壽命增上。故名命根。言意根者。出生意識增上之義。名為意根。言男女二根者。身根一分也。言三無漏根者。從未來知理而欲知。故名未知欲知根。從信根立。以上乃至第十五心道北忍。此未知欲知根位也。既已得知真理。故名也知根。第十五心以上乃至羅漢金剛心。此已知根位也。知理更無可知。名具知根。無學果地。名具知根位也。此二十二根。若漏無漏而為分別。三無漏根唯是無漏。十是有漏。謂男女二根。眼等五根。命根。憂根。苦根。九根通二。信等五根。意根。樂捨喜根。若約三界繫不繫者。三無漏根唯是不繫。餘十九根欲界。通繫色十五。眼等五根。信等五根。意根。命根。樂喜捨根。若約三性而為分別。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唯是善性。一根善惡。即是憂根。五根通三。意根。苦根。樂喜捨根。八唯無記。眼等五根。男女二根。及以命根。若約三斷是為分別。四根唯是見諦所斷。意根。樂根。喜根。捨根。通見修斷。即是憂根。九根即是修道斷。眼等五根。男女二根。命根。苦根。見修道斷。及以非斷。信等五根不所斷。三無漏根。若約三界受生分別。欲界受生胎生卵生濕生。初得身根及以命根。欲界化生。初受生時。若無形者。初受生時。唯具六根。謂眼等五根及以命根也。若一形化生者。初受生時一形與六根合。故具七根。謂眼等五根命根身根。若二形者。二形與六根合。故具足八根。若色界化生者。初受生時唯約六根。謂眼等五根及以命根。若無色界化生者。初受生時。唯得命根。不舉捨意二根者。一切化生死生之時。唯具二根。故更不舉也。若約死時者。無色界人最後死時。滅於三根。謂意命捨根。色界死時。滅於八眼。謂眼等五根意命捨根。欲界頓死二形化生。捨於十根。謂眼等五根命意捨根命意捨根及以二形也。一形化生捨九根。除之一形。無形化生唯捨八根。無身根故。若以染心漸漸死者。滅於四根。謂身意根及命捨根。若發善心漸漸得發信等五根。故增上五根。謂信等五根。若約證果而為分別。初後二果依九根得。謂信等五根意捨二根未知已知。依此九根證得初果。信等五根意根喜根已知。具知。此九根證羅漢。若次第行。以世俗道。依於八根。得第二果。謂信等五根意根捨根及已知根。依於七根得第三果。意捨二根信等五根。若超越行依於九根。得第三果。信等五根捨意二根。未知已知。此二十二法通名根者。以能生他。名之為義。以前生後。故名為根也。如此諸門分別。具如俱舍論第二卷也。
言佛在世時等者。琳法師云。以佛在世時。亦有鈍根。而判位利。正法中亦有利根。而位判為鈍。今像法眾生。乃是鈍中之鈍。故云轉也。故無行經云。信一切法畢竟無生。從本以來常自爾。故名為信根也。有疏云。真諦三藏云。佛在世利為正。佛滅度鈍為像。約此判像正。亦有此義。但於滅後。有近遠像正。前五百為正。後五百為像。前五百已是鈍。像法中復鈍故云轉鈍也。
疏云。深著諸法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三辨正迷大小乘教。就文為二。第一信小乘故失旨。第二不信大乘故迷教。今初第一信小乘故失旨。舉類如般若信毀品。此人雖能信般若。而此信即入稱信毀。今亦然。此人雖能信小乘。而此信即是失故。失旨也。取相有所得。心貪深諸法。故云深著諸法也。琳法師云。第三正明起執也。言佛在世時等者。如來在世。投機布教。言雖在近。意存深旨。眾生利根。聞皆悟道。佛滅度後。人根轉鈍。迷小謬大。斷常交執。迷小迷有。名為常見。迷大唯空。即為斷見。故今論主雙申兩教。明有無不實。俱治斷常也。言所言深著等者。元康師云。正法之末已著。像法之中更著故云深著也。問。何不言著人。但言著法耶。答。人空易得。故不言著人。法空難得。故但言著法。又此云法者。通詺人法以為法也。言埋者。玉篇。莫階反。荃也。藏也。
疏云。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者。琳法師云。求十二因緣者。迷小也。其聖意為無因邪因緣斷常等邪見。故說十二緣。又為垢重計我不同。或迷於色。或愚於心。或色心俱迷。佛為破病故。開合色心。建立假名。而明無我不欲存法是但尸捨生不達聖說之意。隨名求實。故求因緣定相。乃至著但文字也。元康師云。此是昔曰小乘教中所說法也。說此等法無為破我。我執既破。此法亦亡。鈍根不了。執為定有。故求其相也。十二因緣者即。即因為緣也。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者。如雜心第一卷心界品偈云。積聚是陰義。輪門義說入。種姓義說界。是三種差別也。釋論云。十一種無量色等。總說色陰。譬如軍眾其類各異。名之為軍眾。色亦爾。雖有十一。同一色相。名為色陰。餘陰亦爾。輪門義說入者。通苦樂故。種姓義說界者。譬如一山多有諸性。謂金銀等。如是一身中。種種姓各異。故說十八界。問。何故但言是入耶。答。毘婆沙論第四卷云。略說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三藏要義。唯此文陰界入是小乘義要。是故言之。碩法師云。積聚十一色。乃至積聚從識。故積聚陰義。內有六根。外有六塵。筒即是門。中間有六識。明此六識六根出入六塵。從六塵入六根。故輪門是入義。明十八界性別不同。故性別是界義。決定相者可解。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者。明佛說陰入界等教為有。即是文字意。欲表理求決定相。言是有。不識表於不有。故不知佛意。何故不知佛意耶。為但著文字也。
言一者同失等者。佛說陰界入之法為有。欲破外道神我。故云。有法無人。既無人既即無法。為諸小乘不達說無我之意。取相有所得。心貪深諸法。與聖說之意乖。如此等執。諸部皆同。故云同失。
言二者異執等者。如雜心論第一卷界品云。十種謂色入及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牟尼之所說。釋論云。十種色入者。五根五塵。無作假色者。如業品說。准此論文。今言色有十一者。法救論師義。故彼論初云。敬禮尊勝法所說我。段受我達摩多羅說。彼未曾說。玄義云。千年之間有達摩多羅。以婆沙太博四卷極略。更撰三百五十偈。足四卷。合六百偈名為雜心也。
言或言色有十四色者。有疏云。成論義述義云。五根五塵□四大也。今案。大義記第十二卷十四種色義云。十四種色者。上大五根五塵形礙是色義也。四種名大者。謂地水火風遍到故名大。謂遍身內外。有一切處名遍。則諸根無其義。故四大獨得稱大也。五種名根者。眼耳鼻舌身也。五種名塵者。色聲香味觸。乃至廣說。准此說文。今言。或言等者。開善寺智藏師也。今撿。涅槃經第三十四卷。佛告迦葉菩薩云。善男子。我又一時為跋波比丘說。跋波菲比丘觀色若三世。若近遠。若□細。如是等色非我我所。若有比丘如是觀已。能斷色愛。跋波又言。云何名色。我言四大名色。四陰名名。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決定說。言色是四大。善男子。我復說言。譬如因鏡則有像現。色亦如是。因四大造。所謂□細□滑。青黃赤白。長短方圓。耶角輕重。寒熱飢渴。煙空塵霧。是名造色。猶如嚮像。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有四大即有造色。或有四大無有造色疏主釋云。此下一雙諍論。有造色無造色義。跋波比丘即五比丘第四人也。言有造色者。薩婆多等計有造色。彼明有十一種色中。十色是所造。一種是能造。言一種者。即是一觸色。觸中復有十一種觸。四觸是能造。七觸是所造。七觸者。以是輕重□滑飢滑飢渴冷此是所造。餘四大堅濕□動是能造。不造色根本。有佛陀提婆後呵梨跋摩。不明造色。破八微俱等。而經中復明有造色者。諸論師解云。若是外色者。不造內色。各成為造。四大成五根。五根成色陰等。如此各造。不如前家。若大判者。前即明造色。後即明無造色也。此文中具破二家義。謂青黃等此復破論人。彼明青黃色為識。心所得非是對眼也。准此經文。初是薩婆多義。後即根本佛陀提婆(此云覺天)後呵利跋摩(此云師子鎧)義也。
言或有作色等者。如大經次文云。善男子。往昔一時菩提王子作如是。若有比丘護持禁戒。若發惡心。當知是時。失比丘戒。我時語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種。從於身口。有無作色。以是無作色因緣故。其心雖在惡無記中。不名失戒。猶名持戒。以何因緣名無作色。非異色因。非異色因果。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有無作色。善男子。我於餘經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止惡法。若不作惡。是名持戒。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決定。宣說無無作色。疏主釋云。此下一雙諍論。有無作色無無作色。若是薩婆多明有無作而無作是色。無作色。從身口二方便善生。即是受戒時。身禮敬。口言能持等。生故無作有公。故論偈云。十色謂色入。亦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牟尼之所說。若僧祇部人。明無有無作。故非是色。明此戒直是制惡法。若不作惡即是持戒無別無作也。若是呵梨果所明有無作。而是非色非心法。問。此法為攝屬色耶。答。彼明此戒。是非色非心。而從心生故屬心。是行陰攝。故云。離思無報因。離受無報果。皆從心生。而是非色非心也。若是今文所明前言有無作色者。薩婆多人是用也。佛答有無作色故。雖在惡無記中。猶不破戒。故睡眠悶等是時常生也。非異色因者。此無作色。前念色為因。不為異色作因也。非異色因果。明無作色果。不為異色因作果。還為前無作色因作果。故云。非異色因作果也。我於作經下。此即破薩婆多。然後是破僧祇。不得佛意。故云無無作色。准此經文。初即薩婆多義。後是大眾部義。然述義云。無無作色者。成實義非也。言菩提王子。是摩伽陀國附庸國王子也。
言或言四心一時等者。有疏云。數云四立□起。心王心數。論云四心前後起。無心數。述義云。數人義。四年并一時生。何者識是心王。受想行是心數即為臣。豈不得同時耶。成論義不許四心□起何者必前心滅而後心生。但前三心滅已。至行心中前。三心成就耳。
言或言別有心數等者。如涅槃經第三十四云。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聖人色陰乃至識陰。皆是無明因緣所出。一切凡夫亦復如是。從無明生愛。當知。是受即是無明。受者即十二支。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記已。不等我意。唱言。如來說無心數。善男子。我於經作如是說。從眼色惡欲等四。即生眼識。言惡欲者。即是無明。欲性求時。即名為愛。愛因緣取。取名為業。業因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想受愛信精進定慧。如是等法。因觸而生。然非是觸。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有心數。疏主釋云。此下一雙諍論。有心數無心數。若薩婆多等即明有心數。橫論五品心。皆有心數。故彼偈云。欲善二十二。不共有二十無記有十二。悔眠俱即增。此即是有心數。若是根本佛陀提婆人呵梨等。明無心數。故言。譬如狹道乃至不受二人□行。況復多人。經中明心王心數者。必前起者為王。復起為數。亦得此是心之差馳之名也。今明經不□此經。只一時□起。有王有數。何時□前後耶。今前即破論人無心數義。從無明生愛。愛不異無明。只轉無明。以為愛。故無別心數。餘下類然。我於經中。說從眼色惡欲四注。此明有心數。從眼色明惡欲等。即生眼識。此即是心數□也。准此經文。初義即是薩婆多也。後宗佛陀提婆及呵梨等也。
言三者佛教所無等者。述義云。佛經不說有極微色。而諸部小乘言有此色也等。又言因中有果無果等也。今謂不爾。原佛意說三科者。為破外道神我。故說三科。既為神我。而說三科。我去法不留。心無所依便得解脫。然彼分別三科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三科之名字。故云。佛教所無也。鑿者。曇捷師云。上尺專反。字林云。穿通也。下但說反。說文。文鑿穿木也。
疏云。十二因緣等者。述義云。十二因緣不關三科法門。故今欲釋此別牒舉耳。言外道計無因邪因等者。原佛說十二因緣之意者。非是佛有十二因緣。破外道所計無因邪因。此十二因緣還是外道所有十二因緣。今借汝有十二因緣。以破汝所計無因邪因。故云借妄止妄也。只外道重倒不可頓除。故以十二輕倒。而毀無因邪因重倒。此乃以榍出榍義。重倒若去。輕倒亦除。即得解脫。而為鈍根□解此意。謂決定言有十二生。即是具足有無兩縛。既言無我。而言有法。故具二縛。
言。又既決定等者。如大經第三十四云。善男子。我經中說。云何旬為十二因緣。從無明生行。從生即有憂悲苦惱。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十二因緣定是有為。又一時告喻比丘而作是言。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詮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言如來說十二因緣定是無為。疏主釋云。此下一雙。諍論十二因緣是有為是無為。諸部中計。若是育多提婆人。計十二因緣是有為。若是毘婆闍婆提部人。計因緣是無為。出毘婆沙經中云。十二因緣有佛無性相常住。故是無為也。若是數論兩家計。皆同育多提婆計是有為。成論主自分判是有為。但論師輒判通為無為。若取其因果相生輪轉義。即是有為。若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即是無為。此□不得佛意。若執有為。即失無為。執於無為。即失有為。若雙用即雙不得佛意。准之可悉。
言毘婆闍提者。述義云。諸部皆執十二因緣是有為法。唯薩婆多部內有別人名略。婆闍波提執十二因緣即是無為法。何者。以法由是所生來故。因緣是為無。然生於法故是無常也。
言涅槃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十五卷。佛告迦葉菩薩言。如是諍論是佛境界。若人於是生疑心。猶能摧壞無量煩惱。若於是中生決定者。是名執著如是執著不名為善。為是誰耶。斷善根者。若有聰明。能善分別。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斷善根。今取意略引這。疏主釋云。下第三結也。言是佛境界者。此是佛說。故云是佛境界。非二乘。所知也。言若人於是生疑心等者。彼前任定執。今又生疑。即能動其定執。故能破煩惱。又疑為解本。若疑心值善知識。即得決了。得於正見。言於是中等者。數論等皆作定執。即是執著。初執著。珠即能斷善根也。問。佛為說教。而諸部等發生諍論。若說諍論耶。答。具有二意。言諸數者。即被前緣。言諍論者。令眾生諍論。問。何故令緣諍論耶。答。緣有二種。若是福德利根。即能悟解。不生諍論。若鈍根者。即生諍訟。問。何故爾耶。答。要因諍訟。得無諍訟。以能生道徹因緣故也。而言能斷善根者。案。法寶師涅槃疏第十四云。夫斷善人。須是聰明利善分別者。具四因緣。成斷善業。一遠離善友。二不聰正法。三不善思惟。四不如法住。具此四事方能斷善也。部有二。一方便善。二生得善。今斷方便善。但生得生准之可悉。
疏問小乘具迷人地等者。言外道執我者。案。淨名玄云。天竺外道九十六種。略而言之。不出四句。僧佉計神與陰一。世師執神與陰異。勒娑婆明亦一亦異名提子云。非一非異。述義云。我者神我。以統御義為人。如眾生命者等。以自在主宰義為我。僧佉所以方陰我一者。能分別義。為神所依之義。因義為陰義。雖有異而體是一也。世師主體義。俱異勒婆娑。令用上二人之義。若提子意亦一故非異。亦入非一也。
疏又就小乘中等者。言一計人法俱有等者。淨名玄云。犢子計有我有法。名為有見。述義云。犢子部言我法二種俱有體性亦外道異者。未入空無我觀。是故有我入觀之因。即知我空也。言二逆法不計人得者。述義云。薩婆多言。有法無我。如俱舍論前之八品。分別諸法後之一品。破我見。故知爾也。言三俱不執人法等者。如成實論第二卷論門品云。以世諦故說有我。第一義門故說無我人。一切有無品云。方便說有。方便說無。若決定說有。即墮常見。若決定說無。即隨斷見。離此二邊。名行聖中道。准之論文。故知。不執人法也。言如智度論云等者。彼論第六十四卷文取意。呼引如記卷也。
疏問小乘中三部等者。言答望文殊問經等者。事彼經等者。如彼經下卷分別部品。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槃後。末來弟子云何諸部分別。云何根本。佛告文殊。未來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法住□得四果。三藏平等無下中上。譬如海水味無有異。根本二部。從十乘出。從般若波羅蜜出。二部者。一摩訶僧祇。二體毘履佛說此偈。摩訶僧祇部。分別說有七。體毘覆十一。是謂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今略引之。述義云解云。如五盲人觸象。觸鼻者言象如梨柄。觸牙者言如杵。觸耳者言如簸。觸足者言如臼。觸尾者言如□。此五盲人雖皆觸象而失象體。故曰無是。然非離象而別有者。故曰無非。今二十部各別異義。非是佛意。故曰無是。非佛語外。故曰無非。無異相中而明異相者。就佛所說。而以我說未來起言非實。異執分別成十八部。言本二者。一體毘履。此云上座。二摩訶僧祇。此云大眾。言十八者。從上座部出十一部。從大眾部出十一部。從大眾部出部。具明如上。言及在集云雖有五部不同不妨法界大涅槃等者□□□(三十六字缺)所言三部者。淡海記云。犢子部薩婆多成實論也。言但今望大乘實相言亡慮絕等者。中論玄義云。於小乘內自分三品。一者俱不得二空。如犢子部云。四大和合有於眼法。五陰和合。別有人法。此下根人也。二者薩衛之流。但得人空。不得法空。為次根人也。三者譬喻訶梨跋摩之流。具得二空。為上根人也。約空義淺深。即毘曇是小乘之劣。成實為小內之勝。故云玄義中說也焉。
疏云。聞大乘法中說人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明不解大乘故迷教。琳法師云。第二次明迷大。文中有三。今此第一明迷教也。元康師云。下第二問聞大乘教執空疑有也。言故前序云等者。如曇影師此論疏序云。是故如來始逮直覺。應物接□。啟之以有。後為大乘乃說空。法化適當時。取悟不二。流至末葉。像教中人根庸淺道淺。不明遂廢旨守筌。存指忘月。觀空教便謂罪福俱□。聞說相即謂之為真。是使有無災興生滅造諍。斷常諸邊。紛然競起。今略引之。述義云。影師作此諸序。而前制序在疏初。故即為前序。何者叡師序中無此文。故以影師序為正也。言採此文作者。求五陰與聞大乘法。名為此文也。准此等文。今云。聞說有則等者。序云。聞說相即謂之為真。准之可悉。言採者。玉篇。木部在此字。千代反。字書採槲也。有人解云。採者猶取也。
疏云。不知何因緣故空下等者。琳法師云。此是迷教也。言故行品云等者。此論第三卷行品末。論主破重空偈文。疏主釋云。上半序。佛說空意。明佛說單空及與重空。為離諸見。佛說單空及十八空。為離有見。說於重空。不及以獨空為破空見。半增明佛不化者。以著單空。不可以單空化之。重空十八空獨空。准之可悉。言說空離見者。眾生計有人法。故起愛見。諸佛說人法皆空。即無起愛見二處。言不化者。向於有起愛見。今於空復起愛見。乃至於絕四句。復起愛見。是以不化也。乃此以不可化門。而化外人也。
言如智度論初卷云等者。如彼論第一卷。明說經因緣有二十。復次之中。第十六復次云。第一義悉旦是真實。故名第一。餘者不應實。答曰不然。是四悉旦各各有實。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悉旦故無。第一義悉旦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旦。故有。第一義悉旦故無。所以者何。五眾因緣有。故有人等。譬如乳。色香味觸因緣有故有。若乳實無。乳因緣亦應無。今因緣實有。故乳亦應有。非如第二頭三手無因緣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為世界悉旦。今略引答文。足慧影師問答料簡成上實義。就世界法中。既有成人成乳等法。何故不得實有假名人。正可無有真實人。何妨假有真實也。述義云。言人等者。等取柱瓶乃至萬物。如此諸法。俗諦故有。真諦故無。言如實際者。只就用中如此空義。真諦故有。俗諦故無。有人解云。此本於明空而言耳。故涅槃經十種二諦中。第二本於二諦□。世人知俗。出世人知真。佛說及問者是第一。教隨順眾生。故說二也。今案。大乘玄論第一卷云。大論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則有。第一義旦則無。如實際等於第一義旦則有。世界悉旦則無。此名字互有互無。故知。二種俱絕俱不絕。准此玄文。瓶人等之名世界悉旦即有。第一義悉旦即無。如法性名第一義悉旦則有。世界于即無也。今案。淨名玄。為證世諦說真諦不說等四句。引此論文。唯此玄文。真諦說畢竟空。世諦不說畢竟空。世諦說假有。真諦不說假有。然方廣道人。聞說第一義諦畢竟空。謬取佛意。謂世諦亦畢竟空。故不知經說畢竟空之因緣。今引論主誠文。令知說畢竟空之一歷緣也。
言故四諦品云等者。此論第四卷觀上諦品中。引華首經偈文。碩法師云。下第三章雙證得失。上一往明有是失空為得。故釋其所以。我言空者。此是因緣空。故此空為得。汝言有是自性有。故有是失也。文有兩偈為二。今此一偈明因緣空。有離斷常過。約此多釋。今且述一。言因緣所生法者。如因五指成拳。拳是所生。五指為能生。假五指成一拳故云眾緣所生法也。此一句具有因果能所也。我說即是空者。此文引佛華首經偈。此是佛稱我。故云我說也。即是無者。明所生之拳。既由五指有。即拳無自性。故十二門論云。眾緣生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以無自性。故即無拳。故拳即是空也。亦為是假名者。前明眾緣生法是空。此空不自空。空是有空。故空是假名。眾緣之有是空有。故有不自有。有亦是假名。故云亦為是假名也。亦是中道義者。明假有豈有。有之可有。假空豈有。空之可空。故空有即不空不有。名中道義也。言長行釋云等者。如上所引偈長行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是屬眾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是法無自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得言無。今略引之。
言四者了因緣有宛然即畢竟空等者。如仁王經上卷觀空品云。即有即空。疏主釋云。集起故即有。自體空故即空。言即是不壞假名等者。如大品經第十三卷。佛語帝釋云。五陰但假名。須菩提。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所以者何。諸法相無壞不壞相故。須菩提所說。亦無壞不壞。今略引之。有人解云。所言相者。即是體相也。即實相是也。言不動真際等者。如大品經第三十六卷。佛告須菩提言。菩薩行般若時。不壞實際法。立眾生相實際中以方便力。建立眾生。於布施建立己說。布施先後際定相等吟取意引之。述義云。諸佛世尊炳然妙智。遊畢竟空。凝然不反。然由大悲本願力故。乘種種化。濟度眾生。雖復應物法斷疑。而於真際不動不轉。如大經云。而是涅槃。實非是有。隨世俗故。說涅槃有。然則諸法。皆真絕心言路為化眾生。大悲力故。無所有中。巧說諸法。故云建立諸法。非離真際說諸法。只不真空。云不動真際諸法立處。所言立處者。假立諸法之名體也。今撿。智度論第十一卷云。諸法實相名為實際。今云真際者。實際之異目也。所方動者乖也。失也。具明如重牒記。
疏云。即生見疑下等者。碩法師法云。下四辨迷大小乘。故生見疑兩使也。琳法師云。下第二起執。此初列見疑二章。若依起惑次第。先疑後見。今據說次說第。故云見疑也。元康師云。既生空見。即執空疑有。不信因果也。言如涅槃經云等者。彼經第七卷。世尊答迦葉菩薩。說偈文。今略引初一行。具如記初卷。疏主釋云。此中正歎大乘為甘露。愚智兩人致成甘毒。今言或服甘露等者。此正是無方便。服甘露成毒藥。受方等夭法身慧命。或服甘露壽命得長存者。此是有方便。受大乘即能長法身慧命。准之可悉。言傷夭者。玉篇上。舒揚反。玉逸曰。傷害也。廣邪。傷毀也。下驕烏老二反。屈也。殘也。折也。
言偏執一理等者。碩法師問云。疑是猶豫不了。疑決成見。好體應通疑見耶。忽道見疑。答。此明於有生見。聞空生疑。故云見疑耳。琳法師云。此說次第耳。若約起惑次第。實如所疑也。今疏主意亦爾。故云。學教之意必先疑後見也。信行音義云。猶預者。上翼周反。下以遮反。說文。隴西謂犬子為猶。猶性多預在人前。故不決定者。皆謂之猶預也。
疏云。若都畢竟空下等者。琳法師云。下釋二章門也。元康師云。若都畢竟空者。此是見也。云何分別有罪福者。此見疑也。如是即無下第三。雙結空有兩失也。今疏主不爾。准之可見。言然空有具得二疑等者。碩法師云。此中一者。於有生見。聞空生疑。何故爾。執有來久。故於有已生見。忽聞說空。是故生疑。二者於有生見。聞空生疑。即雙疑空有。若都空那有。若都有那空。猶預不定。是故雙疑空有。生見疑者。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福報應等。即生見疑。即是於有生見。聞空生疑。又即是於空生見。聞有生疑。故云雙疑空有。准此疏決。雙疑空有。只今論文。有以空疑有故。琳法師云。一者以空疑有法。若實空應無罪福。二者以有疑空。然既罪福不無。云何復言畢竟空也。今此文正以空疑有。故云。若空云何有罪福等也。今云學大乘人者。方廣道人。此學毘佛。略執邪無義。具明如記初卷也。
疏云。如是即無世諦第一義諦下等者碩法師云。即是疑決故成見。向者疑疑決故成見。若爾故知。定空審。定是有。定非世諦虛妄。故非有真諦。真實故是有。有此空故道。如是則無世諦。此屬上句。第一義諦屬下文。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明撥有為非取空是也。琳法師云。下釋見章門。此人初聞二說。雖復壞疑。久推不已。妄為決判。若都畢竟空。即壞於二諦。然既二諦不無當知。小乘據俗論有。大乘望真說空。文中反釋。故云。如是即無世諦第一義諦也。
言既是學大乘人等者。如大論第四十四卷云。若名字因緣和合。無即世俗語。言眾事都滅。世諦無故。第一義諦亦無。二諦無故。諸法錯亂。述義云。此處但言。如是則無世諦第一義諦。然從既無罪福以下具明者。此大師述大論。明二諦相失之義。故云。作此牽文出大智度論。准此記文。疏主引大論文。以明生見義也。取言牽者。曇捷師云。苦田反。字林云。牽引也。言故智度論云等者。彼論第六十四信毀品文。言五百部者。六百年初有五百羅漢。是旃延弟子。於北天竺。造毘婆沙論。謂北天竺罽賓國。集五百羅漢。共□尊者。造大毘婆沙論。此云廣解。於西涼州譯出。凡有百卷。值兵火燒之。唯六十卷現存。止解三揵度也。准此文。今云五百部者。薩婆多部枝流也。具引論文。如記卷也。
疏云。取是空相而起貪著下等者。琳法師云。下第三結過。其人空有定執。便謂有真無二諦修別。聞大乘人說萬法空。遂則謗云是真諦。邪見人故云種種過也。又復外人定執有無斷常見故。復因斷常遍生諸惑。故云種種過也。元康師云。下結空見過。謂執空疑有。不信罪福。故云。取是空相等也。
疏云。於畢竟空生種種過等者。碩法師云。即是結也。明畢竟空者何曾空。 何曾有。而復計空計有。即是種種過人云。或謂有此空。或謂無此空。有此空即是種種過人云。或謂有此空。或謂無此空。有此空即常見。無此空即斷見也。元康師云。下結有見過。謂執有疑空。不信無明相也。
疏云。龍樹菩薩為是等故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辨菩薩為此迷緣造中論也。琳法師云。下大文第二結答。前問明造論所由也。言問非有非無是愚智論等者。如中論玄義引釋論云。有四種門。一毘昆門。二空門。三毘勒門。四非空有門。不得般若方便。學毘曇門。則墮有見。學於空門。則墮空見。學毘勒門。則墮亦有空。學非空非有門。則墮愚癡。論准之可悉。今案。大論第十五卷忍度餘云。問曰。佛法常空相中非有非無。空以除有。空空遮無。是為非有非無。何以言愚癡。論答曰。佛法實相不受不著。汝非有非無受著。故是愚癡。論若二言非有非無。是則可說可破。是生心處。是諍論處。佛法則不然。雖因緣故說非有非無。不生著。不生是不可破不可壞。准之可悉。
中論疏記卷第二(之末)
寫本云
寬喜二年(庚寅)五月八日於廣隆寺北僧坊書寫畢
三論宗沙門阿耨坊覺嚴
于時正應元年十二月十七日書定了同日終夜自校合之畢
所望只為興隆佛法利益眾生也
金陵末資玄空坊藏海
中論疏記卷第三(之本)(集眾異說不敢和會)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疏云不生亦不滅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辨青目注解八不也。就此文為二。第一標諦智章門。即申歸敬。第二長行注釋。就初有三。第一行偈。標二諦中道。第二半偈。標二智中道。第三半偈。頂禮歸敬。即是第一標二諦中道也。此即青目取龍樹意解。以青目取龍樹意解。故非關造論。既言青目能取龍樹意解。何故非是青目注論也。琳法師云。自下第二就本分別。聖者龍樹造大無論。有十萬偈。於中抽出五百偈頌。明中道。今之論本所存。只有四百四十四偈。以減數因緣。猶稱五百。初有兩偈。名為序分。第二諸法不自生已下。辨其正宗。末後兩偈。為流通分也。元康師云。下第二牒八不也。文中有二。前是偈文。後長行。解釋偈亦為二。前偈標宗。後偈歸敬。今初標宗也。
言以云仁壽等者。述義引傳云。後周少帝闡在位一年。隋楊堅令子楊光襲位。即隋有二君。合三十八年治之。堅初年號開皇。註二十年。次年號仁壽註四年。光年號大業經十四年。今言去者。於大業時。著此疏故。以後堅前。故云去仁壽也淡海記云。陳時於楊光而所伐。以破國之日。大師來至長安。長安年號前名仁壽。後呼大業。又後時號貞觀。故以後望前。名為去仁壽也。如有偈云。後周終王少帝闡。將諸太夫。享祀先廟。掌客之臣楊堅。有二美女與一男。男是楊光也。堅使此二女舉觴上帝。帝感等二女好色。即□之曰。□納其弟女耳。堅乃獻之。仍納此女而棄先妃。寵愛甚重。經乎三年。女啟帝曰。欲見父焉。乃詔莫過三日歸矣。女退語父。欲帝位乎。父曰。藶似朝花一日得耳。女曰。欲齎銛刀遂置靴裹而入宮中。女以銛刀密頰帝頸。乃出□日。楊堅入宮。因寵愛女。而讓位於堅矣。有人傳云。一卷玄義云。在隋仁壽二年四月。奉命撰。又下文云。如疏初序。准此玄文。仁壽二年造此疏。然有人云。仁壽四年造此疏者。可問也。今撿嘉祥碑。云仁壽二年。令古淨名三論二疏百論序疏云。大業四年。今云。仁壽三年。有人解云。唯此疏文初牒。重牒相開序。疏既云大業四年以去。大業年中製作此疏也。
言江南學士智泰等得。所言江南者。有人傳云。大唐十道圖之中。江東江南黔中道。此道內有會稽處。此即吉藏師本生之所也。別記云。吳國在東南角。故或云東或云南。長安在西北角也。此江從西南角。至東北角也。又長安西北在河。此即黃河也。從天竺阿耨達池。流來河也。有記云。江東江左也。今案。唐圖芳州西方。吐香國北有崑崙山。是黃河上源。從崑崙山東邊下。黃河通出。直向東流。主臨洮郡。向於東北方。當於此處西。名河西即河右。是以身以東而流下。以至銀川郡。向南方而流下。彼處名河東是河左也。然後更向東。趣之北溟也。又崑崙山南。在岷山。從此江上源。從此山江流出。直向東流下。及至尋陽郡。向南方而流。其信安郡。向東南流。趣南海。然會稽在信安郡之東。今疏主居彼會稽。故云江南。後信楊光請赴長安。所以云江左也。言學士智泰者來至言皇朝者。述義云。隋大德真也。為簡偽王。故名為皇。好楊光也。朝即朝延。謂至光處也。
言請述所聞遂為其委釋者。八不義。復記云。三論大師吉藏法師。為大隋天子。在長安日嚴道場。撰作異家八不。雖多不如此佳也。今撿彼書之中觀八不玄要。六重明義尋本。一得失。二正宗。三淺深。四絕道。五同異。六凡有作枚。今疑。若是依智泰所請。為大隋楊光天子。在京師日嚴寺撰。辨正論第三云。隋楊帝京師造日嚴寺也。
疏云。大意第一等者。言正觀之旨歸者。述義云。約明八不凡有二義。一約境明八不。二約智明八不。故云。正觀旨歸也。言方等之心苻者。所言方等者。方廣異之名也。言定佛法之偏正者。有一卷記云。有所得是偏也。無所得是正也。言八萬法藏者。且舉圓數。若具應言八萬四千法藏。謂佛果地有三百五十德。此等一一六度為□有二千一百。復以此等行。對治四大六衰十患。有二萬一千。以此二萬一千行。對治三毒等分之病。故成八萬國千也。所方若者如也。遊者往也。言十二部經者。述義云。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大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此十二部經。表理之文為體性也。故大經云。知法知義。知法者。十二部經。知義者。十二部經所表之理也。具明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如記初卷也。言白日者。瑜伽論第二卷云。其日輪量五十一踰繕那。當知。月輪其量減一。日輪以火頗胝所成。月輪胝所成。此二輪中。月輪行速及與不定。又彼日輪恒於二洲俱時作明。復於二洲。俱時作闍。謂於一日中。於一日出。於一夜半。於一日沒。乃至廣說。
言余昔在江左等者。顯疏主昔在吳國學文。註年即是信也。言者□在江左者。吳國在江東。故云江左也鑽仰者有記云。從在江南之時以來。常愛樂八不。□年無間也。多分學文時也。□言未栖河右等者。顯後說法處。即約解也。言河右者。黃河西也。所方栖者。玉篇○致也。招聲貌也。呼來也。照遙亦翱也。今須致訓也。言雖復東西阻隔者。述義云。左猶東也。右猶西也。阻者嶮也。塞也。言未始分乖者。述義云。此有二解。一者信東有西。相依而不離故。二者在東觀不二。在西亦爾。故云爾耳。言阻隔者。玉篇上。○謂險難也。疑也。邪也。下說文。○隔塞也。○河之東西江之南北。准大唐圖可悉。言周旋南北等者。所言南者楊州也。北者長安也。○嘗者。玉篇。○誠也。徒者。玉篇。○黨也空也。○使今須空訓也。豈日窮微等得者。如十二門論序云。豈期能益耶。庶以此心開自進路耳。元康師云。豈其能益耶者。豈能益謂不能益也。論語云。豈其然乎。謂不然也。庶以此心開自進之路也者。望以作序之心。開自悟進向之道路。非敢悟人也。准此等文。今云。豈曰窮微者。非謂窮微也。題自心之路者。表示自心進向之道路也。題者。表識者視之題為題字也。
疏云。第二尋本等者。言偈含五百者。案。序疏云。四百四十六偈也。或全大數也。或翻者不盡。今師即文撿文。四百四十八。故元康師云。言五百者。舉其大數也。即文數之。四百四十八偈。初之兩偈文是重牒。唯有四百四十六偈耳。然琳法師云。今之論本所存。只有四百四十四偈。以減數因緣。猶稱五百者。不知所以也。言答領前序意等者。述義云。第一大意門云。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等。今指此文。故云。前序意也。所言領者。猶領解也。淨名經云。等者。案。彼經中卷佛道品。維摩詰答普現色身菩薩問偈。最初一行偈文。所引全同。故更不記。疏方主釋云。實智內照為母。而言度者。窮智之原也。方便外用為父。方便有二。一解空而不取證。二實相涅槃深莫能信。要唯方便誘引。令物得悟。前明順理之巧。此辨適機之妙。勝於實智。故稱為父。又實慧虛凝與陰同靜。方便巧用動與陽齊。故配父母也。佛與菩薩□是導物之師。由此而生也。三藏解云。菩薩如來通名導師。以新學謂其未離受生。應有父母。今欲題其以法化生。絕於是受身。故益之以法也。問。大論第三十六云。佛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今何故方便為父耶。答。疏主判云。般舟翻為現前。現前見佛是有行。故屬方便。名之為父。既方屬方便。故不相違。
疏問八不但是等者。言如大品云等者。如彼第二卷。佛告舍利弗言。菩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帝為二乘。作福男。以有菩薩因緣。故世間諸善法生。乃至六度世間果報三乘聖道。皆現於世。又第十三卷。諸天子白佛言。以菩薩因緣故。斷三惡便。十善道及四禪剎利大性輪王。六大乃至色究竟天。須陀洹乃至諸佛。出現於世。佛言如是。如是乃至廣說。准之可悉。今取意引之。
疏云。問二慧云何由二諦而生等者。下明□衣二諦發生二智。言關內影法師中論序云等者。舉偽秦長安曇影。舊說。此師製作中論疏二卷有本也。注但在二卷。名註也中論也。然述義云。此師製述中論義疏。凡有四卷。流行於世者非也。彼四卷疏無作者名。疑淨秀師疏也。今撿彼序云。夫萬化非無宗。(九行之有)時有大士。厥號龍樹。爰詫海宮。逮無生忍。意在傍宗。載隆遺教。故作論以折中。其立言意也。即無言不窮。無法不盡。然統要歸。即會通二諦。以真諦故無有。俗諦故無無。真故無有。即雖無而有。俗故無無。即雖有而無。雖有而無。即不果於有。雖無而有。即不滯於無。即斷滅見息。不存於有。即常著水消。寂此諸邊。故名曰中。今略引之。述義云。斯論雖無法不窮等者。示論宗致。以真諦故等者。且約開門二諦。示于顯道之義。謂欲明中道正境。先舉用二諦耳。譬如有波必有水。有水不必有波。既言用故。必明於體。此非專欲言用義也。而云以真諦故等者。於非有假說有。於非無假說無也。言不著於有故等者。結正境義也。言斷無見者。猶無邊者。執常著者。猶有邊義。言關內者。長安之東方有關。從此關至長安。諸師皆初關內耳。今謂不爾。從長安京。於西北角有玉門金城二關。指此中間。故云關內也。
疏云。問云何真諦雖無而有等者。問答以顯舊序意也。言答此由是等。淨名玄云。詳此意者。真故無有。雖無而有。即是不動真際。建立諸法。俗故無無。雖有而無。即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以為壞假名而說實相。雖曰假名。宛然實相。不動真際。建立諸法。雖曰真際。宛然諸法。以真際宛然諸法。故不滯於無。諸法宛然實相。即不果於有。不果於有故不常。不滯於無故非斷。即中道也。述義云。真故無有等者。於非有假說有。於非無假說無。言真際者猶真諦空。即非有義。立諸法者。謂假說有。言假名者。猶俗諦法。即非無義。說實相者。謂假無。言不壞假名等者。明有即無無即是有義。以真際宛然等者。明即是故離邊之義。不果於有等者。結正境義。如大經云。非常非斷故名中道也。准此玄文。今云。不壞假名等者。引大品經第十三卷文。以明有即無無即是有義。言不動真際等者。引大品經第三十六卷文。明即是故離邊之這也。經二所文。具引如初牒末也。有人傳云。經云。諸法相。今云實相所言相者。體相也。即實相是。經云。建立眾生於六度。今云。建立諸法所言六度者。即是諸法也。言真際者。猶實際之別因也。故大論第九十一云。菩薩求無明體。即時是明。所謂諸法實相相若為實際也。言不動者。如淨名經上佛國品偈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御製云。言動者失也。乖也。准之可悉也。言實相者。本來寂滅之理。離虛妄法。為諸法性。故曰實相。所言實者。非虛妄義。相者體性也。故無行經云。實相無煩惱。無眾生無佛。觀好惡音聲。知非音聲性。常入無文字實相之法門也。
疏云。二諦生慧等下。明釋正觀。先舉用之境智相生。即以悟有宛然而無等是也。故淨名玄云。以了諸不實相故。生漚和般若。以悟實相諸法故。生般若漚和。准玄文。今云。有者諸法。無者實相也。言漚和般若等者。明即是義如境有無相即。智之權實相即亦爾。般若即漚和。漚和即般若。故淨名玄云。漚和般若而宛然漚和般若漚和與宛然而般若故等者。明即是故遠離二邊。故玄之。以漚和宛然般若故。不著於有。般若宛然漚和故。不滯於無。准此玄文。今云。常者有也。為者無也。言不斷不常名為中道者。話正觀義。故玄云。不果於有。故常著水消。不滯於無。故斷無見滅。寂此諸邊。故名中觀。准此玄文。今云。下奢此義也。
疏云。然離二諦無別中道等者。此示境智相應。謂由中道正境。發生不二正觀。正觀證照正境。境如智。智如境。相生證照。不差失故。言然離二諦等者。約境明體用相即也。即明正境也。言離二慧等者。約智以明體用相即也。即明正智也。言故以二諦等者。正明境智生相生也。故百論序疏云。非正境。無以發正觀。非正觀。無以照正境。准之可悉。
疏云。問既知二慧由二諦發等者。此正示父母也。言一者實慧等者。明約動靜以配父母也。述義引遊方策云。問曰。何謂陰陽。答陰陽者天地之氣。寒氣為陰。熱氣為陽。陰氣□□陽氣主生。陰陽之氣共五行。故曰陰陽也。今有三解。一約天者。日為陽月為陰。二約人者。男為陽。女為陰。三約地者。山南為陽。山北為陰。餘義准知。言虛凝者○嚴s之貌也。言又凡夫等者。第二義明約同體以分勝配當父母也。故淨名玄。照空之慧。未能涉有。復照空慧未巧。但般若照空之慧。即能涉有。故轉名方便也。言故羅什答王稚遠問明云等者。此引大義章。證成同體義。如法華玄第四卷云。人如什公答王稚遠問。方便與智。同是慧性。但智淺而方便深。了實相名實慧。不證實際名方便。准之可悉。述義云。秦王姚興之博士也。姓王名稚遠。翻大品時。以此問羅什也。准之可悉。
疏云。問般若漚和等者。下總定體用也。言答智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一百卷云。般若中雖有方便。方便中雖有般若。而隨多受名。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以所用小異故別說。譬如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是金。而各異名。菩薩得是般若實相。即欲滅度。以方便故。不取涅槃證。是時作是念。一切法性空。涅槃亦空。我今功德未具足不應取證。以方便力。過二地入菩薩位。知甚深微妙法。引導眾生。是名方便今略引之述義云。直照空有。似存滯礙。猶如金體照空即涉有用。妙而無滯。如金上巧物時不失金。金時未有巧。方便時必有般若。般若時。未有方便。其義例之。故玄云。般若與方便等者。此即明權實一體。約義分二。金喻般若等者。方便為用也。有人傳云。譬如主于巧譬漚和。此即論文。只譬如字至天于有金巧二義方用也。
疏云。問漚和云何巧耶等者。下顯方便善巧所以也。即明一照一巧義也。言故羅什云等者。注淨中經第四卷問疾品中。羅什曰。觀空不取。涉有不著。是名巧方便也。今明六地以還未能無礙。當其觀空則無所取著。及其出觀。淨國化人。即生見取想。心愛見。拙於涉動。妙於淨觀。云空慧不取相。雖是方便而從慧受名。此中但取涉有不著。為方便。故無方便。而有慧也。七地以上。其心常定。動靜不異。故言有方便慧也。今取意略引之。有人傳云。准此註文。以同巧故。下文是疏主順同之。言但觀空不證等者。述義云。夫論二智。照空時即涉有。有時即照空。舉般若時。方便所言。舉方便時。般若所言。雖同一時。隨義隱顯。般若照空。即隱巧顯照。方便涉有。即隱照顯巧所言照者。雖復照空。即能鑒空。故玄云。般若實相境立名。又當其體故。顯照隱巧。方便不從照俗境立名。但取巧用故。顯巧沒照。故玄云。雖復照空。即能涉有。此用既巧。名為方便。雖復照有。即能鑒空。此用□巧。此照雖巧。但實智為體。故隱其巧。名與其實稱也。
言智度論悉譬喻品云等者。如彼論第七十一云。須菩提。譬如有人年百二十歲年耆根弱。又有風冷熱病若雜病。須菩提如向老人百二十歲是人欲起行有兩健人。各扶一腋。語老人言。莫有所難。隨所欲至。我等二人終不相捨。如是須菩提。若善男女為阿耨菩提。有信忍淨心深心欲解捨精進。為般若方便力所護。乃至為一切種能護。當知。是人不中道墮二乘地。能到是處。所謂菩提。論釋曰。老病人者是有信等功德。菩薩不斷六十二見故若老。不斷百八等諸煩惱故名病。從床起者。從三界起。我當依佛。以邪見煩惱因緣故。能成菩薩道。二人者般若及方便。般若滅諸邪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方便將出畢竟空。今略引之。淨名玄釋云。將入畢竟空。即是照實相。無諸戲論則謂無著及斷惑之功也。方便將出畢竟空。即是為般若所導。又是方便不證照境起行之力。述義云。入者悟也。謂修正觀悟性空故。出者起也。如經中言從三昧知知即是出。謂從空觀而出緣俗有之境。故空是實相。謂無實相。然言實者。對俗浮虛。以真空義為實也。有一卷記云。佛為眾生。是故說教。依教修行。隨根上下而受生。處常清淨故。嚴土化人也。別記云。上求佛道。故云嚴土。下化眾生。故云化人。今撿論文。無嚴土化人益。是得意引淨名文。以潤飾也。所言將者。玉篇。○助也。牽也。
言淨名等經者。如彼經中卷問疾品云。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厭疲。是名有方便慧解。疏主釋曰。嚴土化人隨有不著名方便。入空自調伏。稱之為慧。如此修者。能以空慧。導有不著。故名方便。義成而在慧便解。准之可悉。言及釋僧肇大同此意者。注淨名經第四卷。釋僧肇云。始行者自在。先以方便積德。然後修空慧者亦有無。修空慧而後積德者。各隨所宜。其解不殊。積德向菩提。即嚴土化人之流也。又云。巧積眾德。謂之方便。直達法相。謂之慧。二行俱備然後為解耳。若無方便而有慧。未免於縛。若無慧而有方便。亦未免於縛。准之可悉。有人述有說云。羅什心與智度論文。同明二智各照一境也。淨名經及僧肇。大同此心。雖然肇師正用二照二巧也。
疏云。問直觀空為般若等者。上來約一照巧以明二智。今約二照二巧以明二智。言答以羅什意者。上所引注第四卷文意也。彼文云。觀空不取相。雖是方便。而從慧受名。此中但取涉有不著為方便。故言無方便而有慧也。准之可悉。言肇師正用此意等者。如注經第四卷云。釋僧肇曰。巧積從德謂之方便。直達法謂之慧。二行俱備後為解耳。今略引之。述義云。所言巧者。不證不著之義也。今撿淨名玄。云照空不證者。凡有二義。一者般若照若實相。實相既無所依。即般亦無取證。此般若之□二不證空。名為不證。此方便力也。涉有不著者。亦有二義。般若入空。故言不著有。二者方便為般若所道。能涉有不著。此般若力。准此玄文。照空不證者。方便之力也。涉有不著者。般若之力也。所言涉者。蒼頡篇云。入水間行曰涉也。序疏云。行山為踐。行水為涉。蓋是別論耳。今通取行義為涉也。問。何等為直達法相耶。答。玄云。直照空有。名為般若。行空不證。涉有無著。故名般若。此之照巧更無二體。以巧而照。故名為實。以照而巧。故名方便。准此玄文。直達空有法相。名為直達法相。問。若照空□名實者。空有二境應俱得稱真。答。能照之智。若名實智。所照之境同稱實境。實境實智之中。有空智有智。實境之中。有真境俗境。問。既有真俗。云何皆名實境。答。是如實智境。故名實。從智受名。又實是真俗。非妄情之當體名實也。問。何故真俗二境。名如實智境耶。答。般方便如實照境。故云如實智。此二智所照境。故云如實智境。問。云何名為如實照境耶。答。於假無有如其道理實知。是假不生性執。故云如實照境也。有人傳別記云。直達法相者。約二是也。此照二諦義。云實相也。云實相也。傳又記云。正用此意者。正用前問之心耳。傳自意云。至于漚和。此肇師語。所言巧積眾德。即是照空不證等文意。問。般若照二諦境者。二境應起一智。答。般若體非不能照諸法。便用既照。不煩惱般若照耳。若用既諸法而體復照者。即一境二照。既一境二照。亦應二境一智生。是生但明般照實相漚和諸法也。今諸此明二智。答照一境耳。非謂二照二巧門。故不相違。
疏云。問亦得直照空義等者。此下明體一用多門也。言般若直照等者。由不見一切相。而見實相。故云直照。所言照者。猶照見也。言一能照空等者。實相既無所依。即般若亦無依著。故大品云。菩薩於空不著。故不證空。所言證者。猶證著也。言次觀空等者。以無累著故能導方便。令涉有無深著。所以然者。照空於空無著。是般若之力。故屬實慧也。言三涉有復能無著等者。如大品云。菩薩以方便力故。為眾生受五欲。而無所染。准之可悉。
言故用金為體等者。如大論第一百卷云。譬如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是金而各異名。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以所用小異故。別記述義云。照空有。似存滯礙。猶如金體照空即涉有用妙而無滯。如金上巧物。准之可悉。
疏云。問若淨名經等者。上來明以二智為法身父母竟。自下會能異文。言瓔珞經等者。今撿。目錄云。宋沙門道嚴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凡有二卷。如彼經下卷佛母品云。佛子。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而二相即聖智無二。無二故是諸佛菩薩智母。十方無極剎土。諸佛皆作是說。今取意略引之。t法師云。不一亦不二者。顯彼初雙二諦離邊。以有無常爾故不□。聖智照空故不二故。第三不常亦不斷者。顯第二門二諦離邊。以法界不變。故不斷。第一無二故不常故。第三不來亦不去者。顯第三門二諦中道。以因緣和合而無從來因緣。破散而無所去故。第四不生亦不滅者。顧第四門二諦中道。以不壞假名而非有生。其用顯實相而非有滅故。是謂別門八不義也。而二相即聖智無二者。前說四雙皆不相離。故離諸邊。而不墮中偏。如不一即是不二乃至不滅即是不生。如是相即遠離諸邊。如是二諦相即不離。所以二智隨境無二。是故無二之二諦境。能為無二之二智母。以之故言無二。故是諸佛菩薩智母。然智母之義。略有三種。一都是一切眾生本覺之姓。始覺所依故名智母。能與始覺。而作本體三者二諦中道。非本非當能生聖道。故名智母。今此文中顯第三義十方如下第三總結。正明智母竟。在於前也。言答若以二慧生佛等者。此示生母義。言若二慧生佛等者。此示說母義准之可悉。
疏云。得失門第三等者。言問八不但是眾聖之和源者。通示八不與得失作本。言六趣者。述義云。約所得報。名為六趣。若約能得業。名為六道也。問。經說有五道。今云何言六趣紛然耶。答。智度論第十一卷云。佛去久遠注法流。傳五百年後。多有異部。或言五道。或言六道。摩訶衍法中。法華經說。有六趣眾生。觀諸義旨。應有六道。復次分別善惡。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惡有上中下。故有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也。述義云。修羅攝於鬼道。故云五道也。法華疏云。道安師之道行註。胡音此云質詣。其以多□曲。故為亦此名。令其質直誠信詣即信也。婆蘇傳云。非天也。正法念經云。修羅有鬼有畜。羅□是師子種。婆娑伽陀經云。有鬼有畜有天。准之可悉。言紛然者。猶□亂也。言又涅槃云等者。彼經第七卷文。今取意略引之。如彼文云。譬如雪山有一味藥王既沒已。其後是藥或酢或鹹。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異。是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疏主釋云。雪山譬眾生五陰身。一味藥譬佛性中道。佛性故念一。智者所可藥。故云味得。此佛性能破煩惱病。故言藥。言王既沒已。明佛去世後眾生薄福。修行斷常生滅等因。致令佛性成六種。是藥真味停留在山者。明眾生雖復行斷常。得種種果而佛性終不失。如滿月者。譬佛性中道圓正。准之可悉。言中道佛性不生不滅等者。案。大經第二十七卷云。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斷不常。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十二因緣其義甚深。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云。問云何失於八不等者。下別示八不與失作本也。言愛見煩惱者。案。序疏云。生死根本唯愛與見。起愛見二因。感無常苦二果也。疏主引法品云。戲論有二。一者愛論。謂於一切有取著心。二者見論。於一切法。作決定解也。碩法師云。貪瞋慢疑無明此五鈍使。名為愛論。身見邊戒取見取邪見。此五利使。名為見論。所言愛者。以染著為義也。見者決定為義也。所言業者。造作之義也。即三種業。所謂善不善動業也。不善之業感於三途。善業感欲界人天。不動業者。感上二界。具明如下。言即有生老等者。如稻等經。彌勒菩薩答舍處弗言。後陰始起。故名為生。住世衰變。故名為老。最後敗壞。故名為死。追感往事。言聲哀戚。名為憂名為惱。疏主釋云。此八通是內身之苦。故稻芋經云。邪見妄解。名為無明。以此邪解。赴於三業。故名為行。善惡等業。能受果報。故名為識。從染污無記業。生染污無記識。不動業生不動識。從識生名色。從名色生六入。從六入生觸。從觸生受。從受生愛。從愛生取。從取生有。從有生生。從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准此經文。今云不悟八不等者。即是無明也。故淨名玄初卷云。迷緣人既不悟二。不二亦不了不二。二故無二慧。則稱為無明。故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無所有。是事不了。名為無明。故知爾也。即是過去受生本也。言愛者。現在受生本也。所言病者。一乖變常百一病。四大乖變四百四病。故云病也。若依十地經經者。死別離時。愚人貪著心熱名憂。發聲啼哭名悲。五根相對為苦。意相對。憂苦轉深為惱。准之可悉。
疏云。問得失入不凡有几人等者。下明得失八不之人。言失人四者一鈍根起愛眾生等者。此下別明失人。言一鈍根起愛眾生者凡夫也。人是在家。又是天魔也。言二者利根起見外道者。此出家外道。亦可二乘人也。言如智度論呵旃延云等者。如彼論第四卷云。問。何以故。未得佛道名為菩薩。得佛道不名為菩薩。答曰。未得佛道。心愛者求欲取阿耨菩提以是故名菩薩。已成佛道。更得佛種。種異大功德。故更有異名。名為佛。譬如王子未作王名為王子。已作王不復名王子。既為王。雖是王子。不名王子。菩薩亦如是。未得佛道名為菩薩。已得佛道名為佛。聲聞法中摩訶迦旃延尼子弟子輩說摩訶衍人言。是迦旃延尼子輩是生死人。不謗不誦摩訶衍經。非在大菩薩。不知諸法實相。自以利根智慧。於佛法中作論議。諸結使智定根等。於中作義。尚處處有失。何況欲作菩薩論議汝言。初阿僧祇劫中。不知當作佛。不依佛。二阿僧祇劫中。知當作佛。不自稱說。三大阿僧祇劫中。知得作佛。能為人說。佛何處說是語。何經中有是語。若聲聞法三藏中說。若摩訶衍中說。迦旃延尼了弟子輩言。雖佛口三藏中不說義理。應爾阿毘曇婆沙菩薩品中如是說。今取意略引之。慧影師云。摩訶衍人言已下。即是大分第三論主。廣破尼子等所說非義。就中有二。一總出其失。謂雖得羅漢。不脫變易。雖斷煩惱。報身未亡。此報身猶屬分段生死。故云是生死人也。得諸法實相少故。言不得如美中少鹽名無鹽美也。當說。於小乘中以諸戒使定智業。與大見根等為八法聚。釋猶有失。何況乃欲解大乘義耶。未得三藏意□。故言失耳。汝言。初阿僧祇劫中下第三。破未知是菩薩不是菩薩義。汝言。三阿僧祇劫中既未種佛相。故不知是菩薩者。汝第二僧祇劫時已得授記。能上昇虛空見十方佛。爾時授記即是大相。豈得不知是菩薩而取小相也。三藏經摩訶衍經□無此言。汝體何處得此義也。准之可悉。有人傳別記云。亦三藏所無者。言有極微也。今謂不爾。違大論故也。有一卷記云。大乘說十作不共法。不如旃延所引。故云是法非大乘中說也。大乘中說十八法者。三藏中所無。故云亦三藏所無也。
言蓋是等者。論云。旃延尼子弟子輩言。雖佛口三藏中不說。義理應爾。阿毘曇毘婆沙菩薩品中。如是說是也。有人云。是疏主釋成論意者非也。言如五百部等者。大論第六十四卷信毀品文。具明如上。慧影師云。般若雖言其無。而不傷其有。但以給集假聚。故名有。說為非無。無性故說為無。名為非有。不解此義。故如刀傷心也。准之可悉。
疏云。四者即是小乘人迴心等者。上來已明了從生迴心學小乘有三失竟。今次明小乘人迴心學大乘亦有三失。言於大乘中種種推斥等者。方廣道人也。故下文云。方廣道人學大乘。明一切法不生不滅畢竟空也。有一卷記云。地論師云。般若是不真宗。涅槃即是真宗。此語大乘與小乘。中所無故云爾。又嵩法師云。雙林滅是實同大品意。然涅槃明常樂我淨。此是權教故云爾。
言三保執大乘等者。言如法華論釋藥草喻品等者。案。彼論明七種對治之中第三。雲雨譬言三者。大乘人決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無別聲聞辟支佛。如是意倒取對治。此故為說雲雨譬喻。應知。疏主解云。大乘人者。標人也。一向決定者。標病也。起如是意釋病。謂無別二乘人。故稱為病也。此人初聞一乘經。謂唯有一乘無有餘乘。遂有二失。一失於一說三。二失於緣成三。如是倒取者。實有二種。二乘有而有無。故言倒取為對治。此故下第二。由能對治。雖地雨是一。於草木成差。隨草木成差。雖理是一。隨緣成三。於緣成三也。准此論文。如字至于破菩薩病而用耳。
言以菩薩聞通理等者。疏主釋成論意也。藥草喻品疏云。次依法華論。明此品來意者。火宅譬初凡夫病。窮子譬破二乘病。雲雨譬破菩薩病。菩薩之人聞上來所說。唯有一理。便為畢竟無復三乘方便。此即得實失權。存體忘用。然識權方乃悟實。達用乃鑑於體。既不識權亦不悟實。即權實俱喪體用。□□為治此病故。明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雖至理無二。而於緣有五故。權實義故體用方顯。
言雖一地所生等者。疏主解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者。第七明能生是同譬也。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者。第八是所生差別譬。今此兩譬有生是同所生有異。而是至理無二。於緣得益不同。所以論同異者。為欲今昔二病稱歎二人破。今昔二病者。昔五乘人正執於教異。不知理同。受今一乘教。執理同。不知教異。破此二人故。明理是同不生教異。雖五乘教異。而主常同。故文云爾耳。有人傳別記云。此有二義。一約體用理教言之。所言一地及以一雨。是體是理。即是非大非小體也。而諸草木是用是教。二者約用而為言之。何者一地一雨。是大乘教即是本也。而諸草木。是小乘教即是末也。所生所潤。約所分別。而為言之。以小乘教從大乘內出故。非是被緣而言教也。即是大乘機。大乘教。大乘因果也。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者。小機小教小乘因果也。亦可約大小乘。即是各有受潤增長義。故約大乘教而為言者。受大機人。故云愛潤也。修因得果。義名增長。以此義言。但約大機受大乘教。故云所生所潤也。今謂不爾。違疏文故。不妨於緣成小者不妨大教。於小緣而成少之語也。
言故云城逾遠岐路逾多者。爾雅云。道二達謂之岐。言故法華經等者。如彼經第二卷譬喻品火宅偈云。□梟鵰鷲。烏鵲鳩鴒。蚖蛇蝮蠍。蜈蚣蚰蜒處處皆有魑魅魍魎。夜叉惡鬼食噉人肉。疏主釋云。若約攝法而為禾者。毒害雖多。不出二種。一者顯現有形之物。謂怪鳥毒虫也。二者隱無形之物。夜叉惡鬼。為害之極。唯有斯二。有形蟲鳥。譬三毒緣事煩惱。無形鬼神。譬迷理諸見。害法身慧命。唯有理事兩惑也。若約次第者。有形鳥獸。譬在家起愛眾生。無形鬼神。譬出家起見外道。若約同異者起三毒煩惱。名為毒虫。若起諸見。稱為惡鬼。具此愛見使惑苦果煩惱身心。故名火宅也。若禪文者。上有怪鳥。譬上二界愛使。下有毒蟲。以譬瞋使。愛唯在上不在下。譬同諸鳥。瞋唯在下不在上。喻彼毒蟲。重瞋如蚖蛇蝮蠍。輕瞋如蜈蚣蚰蜒。以處處皆有下。上來第一。譬在家凡夫起緣事之使即起愛之徒也。自下第二譬出家外起達理之使。於中有二。初明疑使。夜叉惡鬼下第二。明見使也。述義云。以貪等五。喻毒虫及禽獸。雖然毒虫多故。今從多舉毒蟲。以身見等五為見。喻慧鬼也。蟲者。曇捷師云。虫今作蟲。
言方廣道人等者。有傳有說云。是人此乃五百部內人。而盜大乘。故云學大乘耳。今謂不爾。五百部執於定性有。方廣道人。執定性空。此部即是大眾部有一說部是。
疏問如來出世正為何人等者。言此二人中有無聞非法者。如勝髮經攝受正法章第三明康法之人譬云。又如在地持四重擔荷等為四。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如荷擔種重任踰彼大地。何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人。授聲聞乘。求緣覺乘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如荷擔種重位也。疏主釋云。不近善友。故云離善知識也。雖有善友。不相值愚。親近義希。故稱為離三乘人及人中善人。能以善法利物。為善知識。不能聽受正法。故曰無聞。或都不聞正法。或聞之甚希。或可雖聞不解。無惡不造。不能繫念思惟如法修行。故言非法。授與福分善根。令修福捨罪復生善處漸得入道。故言而成就之。有下乘根性。復欣樂下法。故名為求。為說四諦。欣厭觀法。故授與聲聞乘。問。緣覺之人。佛在世時。為其說教。可得是授。出無佛世□有授義以不。答。亦有二種授義。一者諸佛菩薩以神通力。起風動樹。自而棄落。令其思量。故云授與。二者以人為緣。如彌猴仙人坐禪遂得緣覺。亦如是授義。准之可悉。有一卷云。有無聞非法人。昔有可聞人天教之機。以人天乘而化度之。有可聞三乘教之機。以三乘教而化度之。非謂現在為有五乘性。而說五乘教以化度之。
疏云。次明四人等者。此下示得八不之人。言如前所明等者。疏初卷正名門中。引涅槃經第二十七卷。且明觀十一因緣。今指彼文。故云如前所明也。言觀中道者。述義云。凡有三義。一者以體中為所觀。皆向於體。而智力不同。故有四種耳。二者體用具足。方是中道。夫中以不偏為義。三者二諦用中。名為中道。何者雖等觀二諦。而二乘人不能究竟觀。具明如記初卷也。言三獸者。有本作狩字。
言何得文云為聲聞人說十二生滅等者。初牒長行文。如彼文云。如彼文云。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人。為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元康師云。先說十二因緣生緣。其計無因邪因生。即如增一阿含中說十二因緣生滅。次又為已習行下第二。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也。久行大道久捨善根。故云已習行也。發大乘心。故云有大心也。以久習行已發大心。所以堪受深法。故云堪受深法也。以大乘法下上來教之緣。此下明緣之教也。先為外道計無因邪因生故。說十二因緣和合生。今為菩薩宜聞不生不滅故。說因緣不生滅也。十二因緣前後相續。不可言生。不可言滅等。既不生滅。是故言空。今引此文。以為難問。只本云。阿得經云。今本。無經字也。
言如智度論釋大小二空等者。如彼論第三十一卷云。大空者。聲聞法中法空為大空。如誰阿鋡大空經說生因緣生死苦。有人言。有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見。是人老死則眾生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訶衍經說十方。十方相定是為大空。問曰。十方空何以名為大空。答曰。東方無邊故名為大。亦一切處有。故名為大。記一切色。故名為大。常有故名為大。益也世聞故名為大。令眾生不迷悶。故名為大。如是大方能破。故名為大空。餘空破因緣生法。作法□法易破。故不名為大。是方非因緣生法非作法。微細法難破。故名為大空。慧影師云。大空者已下論。於二乘不得法空。而言聲聞法中以法空為大者。師言。其實不得法空。但其觀法故。註云。如羅他茂樹。樹雖已臥灰炭等。在時樹想猶生。至灰炭都盡。樹想乃滅。爾時來得法空。而所以除灰炭者。只追樹想故。說言法空為大耳。今解。若謂其觀法不得空者。云何乃說法空。法空為大。而所以爾者。有二意。一者。諸小聲聞不得法空。唯大者得。故云不法空為大。二者。於聲聞中以法空難得。故云法空為大。不得言爾時但觀法。故言法空為大。人人讚歎法空。故云是大。如雜阿含大空經已下。所以引此經來者。欲明聲聞但以十二因緣等空為大空為大空義。言誰老死等空為生空樂小空者。爾時但得誰空。故云爾小也。老死等空為法空者。屬大空人。欲明此大空義。□故所以引來也。摩訶衍經十方空者。欲大乘中大空廣義。此中以十方為大空。若大本經乃以般若空為大空者。此就世間法。明大空義。彼就出世間明之。各有一意不相違也。今取意引之。
言答玄義中已釋者。如一卷玄義第六分別大小門云。問。小明一空。大辨二空。可有差別。既同二空。大小何異。答。略明四種。一者小乘折法明空。大乘本性空。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內人法空。大乘明三界內外人法□空。三者小乘但明空。未說不空。大乘明空亦辨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大涅槃。四者小乘名為但空。住於空。菩薩名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也。故知。雖明二空。空義有異。故分大小。准之可悉。述義云。一說部人。折法之後。方知是空。而不知本來空。如二乘與菩薩立因緣假法。而見義有異。故云。一者小乘折法明空等。故淨名玄云。利根二乘設得法空。蓋是折法明空。菩薩法空。自性空自相空。即空為有。即有為空。故二乘折法明空。菩薩明本來空也。
言智度論云二乘名俱空等者。如彼論第三十七卷習相應品下云。空相應有二種。一但空。二不可得空。以但空墮二乘地。以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即無處可墮。復有二種空。一者無方便空。墮二乘地。二者有方便空。即無所墮。直至阿耨菩提。今取意略引之。述義云。但空者人空之異名。又但者住也。出觀時著空故。不可得空者。知空亦復空。故即不著空之言。
智度論又云等者。如彼論第三十七卷云。舍利弗欲以須陀洹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今取意略引之。淨名玄。二乘得小空。如毛空。菩薩得空。廣遍知十方空。問。空有何大小耶。答。一乘不能別相一一知諸法空。但總想知十二入空。故名為小菩薩。能引相知一切法相。謂□細大小淺深法。然後知其是空。故空廣大。述義云。如阿含云二乘不知赤鹽白鹽。問他方知餘物亦爾。又大品云。菩薩名一切種智。以別別知諸法故。二乘名一切智。唯總知諸法故。是知二乘有小分方便智。准就自行總相知因緣假法智。而無他方便智也。□細等者。若就教法。小乘教□。大乘教細。大小例之。大乘所說之理大故。能顯教法亦大。小乘及此淺深亦例。小乘法淺。大乘法深。若就事法因微是細。柱等是□。廣明如名記第三卷也。
疏云。正宗門第四等者。約此第四門。大有三段。第一總明由八不正故三種中道正。第二明三諦各其八不。第三明結束。今此文初也。言問前言二諦等者。上第二尋本門云。答由八不則二諦正二諦正即二慧生。今指此文。故云前言八不等。言答由八不故世諦成中道等者。案。中論玄義云。諸法實相。言亡慮絕。未曾真俗。故名之為體。絕諸偏邪因之為正。故云體正也。體絕名言。物無由悟。雖非有無。強說真俗。故名為用。此真與俗。亦不偏邪。目之為正。何者。假有不可言其定有。假有不可言其定無。此之假有遠離二邊。故名為正。俗有既爾。真無亦然。假無不可定無。假無不可定有。遠離二邊。故名為正。然像末鈍根多墮偏邪。四依出世廷正佛法。故明用正。既識正教便悟正理。即有體正准此玄文。末世鈍根墮在八迷。今由論主。釋於八不廷正佛法故三諦正。准之可悉。
疏云。問論主何故等者。言三者即世所行亦云有三種中道等者。述義云。齊梁之代。學成實者。所明如前卷。應知。又案。法師云。破彼有虛假理與真無相理。雖就此明中。終是二理不離斷常。今云中道者。中假無二。中義豈同乎。有人得云。下料簡門云。成云無生無滅此明真諦。復有人云。不生不滅明真諦義。不斷不常明世諦義也。後之有義。當於此處。即世所行之義。今撿。均正十二卷章第二卷八不義云。成實師解。八不不同。一云。八不□是真諦。中道亦是真諦也。二云。不生滅是中道。即是真諦。不有不無中道。餘六不是俗諦中道。准之可悉。
言但考責三中皆成中等者。彼云。實法滅故不常。假名相續故不斷。不常不斷名為中道。今謂不爾。不常猶是斷。不斷猶是常何中之有也。又彼云。真諦四絕故非有。不妨會真成聖故非無。所以真諦中道。所言非有非無。即不生不滅也。今謂不爾。汝真諦四句絕故是無。會真成聖故是有。只是有無。何有中道。彼云。俗即真故非有。真即俗故非無。即非真非俗中道。今謂不爾。非真猶是俗。非俗猶是真。還是二諦更無別中。故云墮在偏邪也。真如碩疏。
疏云。問云何將八不釋成世諦中道等者。此下第二明三諦各具八不。於中有三。第一辨世諦具八不。第二辨真諦具八不。第三辨非真非俗具八不。今此第一。明世諦具八不即成四別。今即第一。明不生不滅。言一師語等者。所言一師者。興皇寺法朗師也。言他有可有等者。失四對中初二句。所言有可與不由也。得句亦二。所謂無可之與由也。言故以空有等者。二諦假也。道理只應舉世諦假。然今欲示二假不離。故具舉耳。言因緣生不可定生等者。正作世諦中。是從世諦復假。入世諦復中。
疏云。問師云假生不生等者。簡世諦所除之執。有人傳云。此舉二三方言世諦中以問耳。今謂不爾。此第二方言世諦中。云假不生假滅不滅。此乃不假。何言不性耶。言答師云假生不生此有三意等者。有人傳云。此第二第三兩方言之意。何者。言若明二諦俱無生義等者。第二方言意也。即是舉世諦無生義。可知。真諦無生義故云爾耳。言自有假生不生等者。此第三方言階漸義。故彼文云。二者欲示階漸明義者。世諦中不生不滅。即是真諦之假。非是破性明中。乃明世諦假生。雖生不起世諦假滅。雖滅不失。故生滅宛然。未曾生滅故。世諦中即是真諦之假也。准此疏文。今云。不於假生者。泯寂泯不之義也。言是如上釋者。指初牒文。
言三者明此假生即是不生等者。第三方言相即義。故彼文云。一者即世諦生是不生。如色即是空故不生即是世諦。准之可悉。然此文大意明中假相即。故云即世諦是不生。所謂即者非即。是即遠離四句。故名為即。謂世諦假生。離邊之義。即是中道也。非謂二諦相即也。言若安不生置於真諦等者。別記云。若定不生但置真諦者。即是不知復假。何者世諦具有生滅。故名為複假也。今案。玉篇。安者○止也。定也。
疏問性實生滅等者。答以生定生即生是常生示者。有人傳云。若者。玉篇。○汝也。如也。比也。今謂勿加比字。述義云。所言故者即也。
言答論云等者。此即是論第四卷四諦品中。引華首經之偈文。然令為證中假無二諦。故略引下半文。琳法師云。亦不是假名者。追有明空。空是假名說也。又真理絕相。言行斯斷。豈容有空於其間哉。但假言以示無言。故云亦為是假名也。亦中是中道義者。無性故非有空。空故非無。遠離二邊。名為中道。此釋直明相待。以破有無。而未正明因緣空義。今明萬法起也。藉因託緣互相依持。離有離無。相依故非有。恒持不是無。離有無二邊。乃名中道義也。疏主之意如記初卷。
疏問若爾攝山大師等者。述義云。楊州之南有攝嶺山。山內有止觀寺。昔染武帝初學成實毘曇。聞高麗國道朗法師從北地來。住攝山止觀寺。善解三論。妙達大乘道。智定等十師就山學之。而傳訓授梁武。因此遂改小從大。後攝山麓造栖霞寺。坐禪行道。故云攝山大師也。案。均正玄義第十云。道朗師德會稽山陰。懸少時說法處。諸法師請法師後來攝山。攝山云楊州七十里。止觀寺行道乃至廣說。具如記初卷也。
疏問大師何故等者。言四諦品云等者。此論第四卷觀四諦品偈文所引全同。具如初。言長行釋云等者。如彼文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是屬眾緣。故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是法無自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得言無。今為證體用異。具引偈文并長行文。取意略引之。今云。以遠離二邊等者。疏主釋云。因緣是中道義。即此因緣離於二邊故。名為中道。言為眾生故等者。因緣是假義。既無自性故。不得言空。空亦復空故。不得言空。為化眾生故。以假名說。故因緣是假義。准之可悉。言中道為體等者。此疏主釋論意。示體用別也。只中與無有二體。然義不同故前後舉之也。言若辨三中三假等者。述義云。於二諦處名之與合。皆具中假故。故三中三假也。中假不相離義。故云常通也。此卷之末具明中假。故云。後當具說即體中具八不之處。具明四種中假即是文也。
疏問何等是性實生滅等者。言一者世間所說等者。此順世外道計。故疏主云。現緣外道。謂。四大和合能生外法。男女交會能生眾生。准之可悉。言二者諸外道所計無因邪因等者。疏主釋云。無因外道。謂。萬法自然而有。不從因生。言邪因者。一者一因外道。謂自在天等只一因。能生萬類之果。二宿作外道。謂萬法之果。但由往業。無有現緣。三現緣外道。上所引是也。是諸外道計定有生。亦名性實也。言三者小乘之人等者。疏主釋云。從未來來現在。從現在謝過去。今撿。此論第二卷末觀有作無品長行云。如說三世者未來中有法相。是法為至現在轉入過云。不捨本相是則為常。疏主釋曰。此是薩婆多義。准之本悉。又大論第六卷云。如鞞婆沙中說。微塵至細。不可破不可燒。是則常有。復有三世中法。未來中出至現在。從現在入過云無所失。是則為常。慧影師云。汝毘婆沙中薩婆多家執微塵等常。同外道義。言四者有所得大乘等者。有人傳云。此處文而世諦破假。今云。何言第二方言諦之處不破假耶。解云。淨名玄述義第五云。為計性者。故說俗諦假。為計俗假者。故說真諦假。以此義故。言漸捨等。准此記文成實方廣俱是定性病。故以世諦假破之也。又縱破云。二諦破假執。但今奪破云。世諦不性真諦不假。總顯意云。有所得假生滅。猶墮性滅執。有所得假無生。猶墮假故假生滅執。故云奪破也。又下文云。計實無生。既是有所得。猶是生義耳。又云。由來雖言世諦。是三假。令以無所得望之終。是性義。為今世諦所破。今謂。以假故假執為諦所治者。總謬傳。以此真諦所治故。又有所得。學大乘人雖言有為諸法是假。遂道決定有生可生。此即生不由滅故。便成自性。故為世諦所治。即是性執。云何言假耶。
疏問世諦破此性實滅等者。言以如此等性畢竟空寂等者。有一卷記云。所執境法體永無。故云畢竟空寂也。述義云。謂由性執心之所有若人若法皆有所得故。五眼不見。今案。淨名玄云。大品經舉我人為喻。十六知見畢竟無所有故。五眼不見。今有所得性有人法。五眼不見亦復如是。所言五眼者。案。法華疏明五眼有二門。一就應身論五眼。佛託父母生身。故有肉眼。以在道樹下。得於四眼。以有遠見。故有天眼。照三乘根性。故有法眼。照於實相。故有慧眼。照佛境界。故有佛眼以就法身論五眼者。照五種境界。故有五眼。照障內境。名為肉眼。照障外境。名為天眼。餘三如上。肉慧兩眼就體得名。以肉為眼。名為肉眼。以慧為眼。故名慧眼也。法眼即從境立名。以其見法。名為法眼。天眼佛眼得名不定。天眼得名凡有三種。一從人立稱。又從義目。諸佛菩薩名為淨天生。在天中報得眼根。徹見大千世界。從彼淨天以立其名。故名天眼。二者就報得名。始從四王上至非想。通是天報。生彼天中報得眼。能遠照矚。故名天眼。三者從因受目。如地持說。一切禪定於三住中名為天住。依此天住修得淨眼。故云天眼。佛眼得名凡有二種。一從人得名。佛是人名。人有此眼。故名佛眼。二佛名覺。即此覺知照。故名為眼。此之五眼若據法身。以智為體。智有五用故名法五眼。若就應身天肉既是報名。即以色法為體。餘三以智為體。若依毘曇義。天眼通亦以智為體。准之可悉。問。法華經云見六道眾生。今何故云不見耶。答淨名經云。有佛世尊得真天眼。悉見諸佛國不二相。不二相者。見宛然而無所見。雖無所見。而無所不見。故見不見不二。法花明不見而見。大品經明見無所見。故不相違也。問。五眼與十眼。相攝云何。答。十眼之中。初□眼一。五眼中□眼亦兼天眼。見□細近遠。是天眼故。第二天眼是前天眼。第三慧眼。諸根差別。第五佛眼。佛十力。第六智眼。分別了知一切種法。第七明眼。諸佛光明。第八出生眼。涅槃法。第九無礙眼。見一切法無礙。此之六種是前法眼。第四法眼是前慧眼。見諸法實相第一義諦故。第十普眼。是前佛眼普見平等真法界故。廣明如疏第四卷也。
言此性本來空寂等者。述義云。謂性執有之無處。即永無之無也。即是二諦之外本性空義。今案。淨名玄云。有所無故稱無。即是有所得五句。皆畢竟空。是諸佛菩薩所離。故云無也。此無是二諦外無。二諦不攝。准之可悉。
疏問此出何處等者。言答涅槃經云第□等者。如彼經第三十五卷。佛告迦葉言。從生佛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虛空。雖無不同菟角。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諸眾生。不斷不滅。猶如燈炎。乃至得道。是故名有。云何名無。一切眾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常樂我淨。是故名無。有無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說眾生佛性非有非無。疏主釋云。下第二。約非有非無明中道也。文云。不斷不滅如燈炎者。此引大品深奧品燈性喻。非初炎燋炷。不離初炎。非後炎燋炷不離後炎而燋炷。得菩提亦爾。法寶師云。善男子至非有非無第二就非有非無明中道也。眾生佛性非有非無者立宗。所以者何已下辨釋。以可見故。不同虛空之有。以可生故。不同菟角這無。是故已下結非有非無也。亦有亦無至非有非無。第二就亦有無明中道也。即是就佛性。破有無執也。今略引。約亦有亦無明中道文。准之可悉。言又涅槃無生死不可為有等者。□□□(二十八字缺)。
疏問性空有几種等者。言一者計有空性等者。述義云。所言性者。猶體性也。如言有虛空也。言此空性即是佛性等者。有一卷記云。因緣本性本來自空。名為性空。即此空性是乃佛性。般若實相三異名也。言二乘人等者。□□□(四十八字缺)。
疏問二諦俱不生等者。言□□□□無性假兩生等者。案。淨名玄第六云。世諦無實生。故云不生。真諦無假生。故云不生。言世諦不說性等者。問。淨名玄云。世諦不說無生滅。真諦不說生滅。故云二諦俱不說。今何故云世諦不說性生真諦不說假生耶。答。各舉一義。故不相違。言二諦絕假實兩生等者。有所得假。實皆是性實。故因緣世諦絕此實生也。無所得方是假。乃為真諦所絕。述義云。如成實等。他學大乘有所得人。所有一切假實之言。皆為性執。何者五陰和合為人。五陰為實。以人為假。乃至四塵和合。為瓶□等。假實亦爾。是乃世諦絕。以無所得因緣有無為假。是乃真諦絕。故方具絕也。言絕即是如等者。若世諦絕實生滅。名為世諦。如真諦絕假生滅名為真諦。如只問舉五事。今答三事者。性之與空乃是如義。何者。述義云。如者空義。空者無也。世諦無實無生滅。故名為如。若有實生滅。即為不如。真諦亦爾。無假生滅故為如。若有假生滅。即為不如。大論三十二卷云。若實是堅相者。何以故。膠臘等與火會時。捨其自性。有神通人。入地如水。又分散木石。即失堅相。又破地以為微塵。以方破塵終歸於空。亦失堅相。如是推求地相。即不可得。其實皆空。空則是地之實相。是名為如。准此為言。如即是性。如即是空。故不別答也。
疏問何故初就不生不滅等者。言答隨寄一門等者。言萬化者。如曇影中論疏序云。夫萬化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述義云。萬化者萬物之異名。以因緣生。俗法萬差。即曰萬化。化者生義。即無而忽有之義。言冀茍者。玉篇下。○且也。得也。沫也。上○連苦也。連草也。孔安國曰。茍城也。元康師云。冀者望也。今二字□須後訓也。
疏問何以故知等者。言答青目釋不生等者。疏主釋云。此文雖正是內迷。今具明內外所立。以此論正大破內傍破外故。僧佉大眾成實上座毘曇。計因中有果。衛世大眾成實。執因中無果。僧佉毘曇成實。計自體生。摩醯首羅論師毘曇成實。計他生義。尼乾子外道數人成論。計共生義。眼水外道地論人。計有因生。盧呵外道琛法師。計無因生。故云內外論師九種因果也。問。疏第三卷述山中舊語云。前周就第一義門釋。後周就世諦門釋。所以然者。第一義為本。世諦為末故。前釋其本。次釋其末。何以知者。復云世間現見故。即知是世諦。復既是世諦。即知前是第一義諦。准此疏文。正破內外論師九種因果。應明真諦中道。今何故言明世諦中道耶。答。二周義含多意。第二說云。又二周釋八不同。破一切有所得人顛倒定執。同申佛二諦中道。但初周總釋。約為三根人作四對釋這。後周別破一現事。以解釋之。既去同申佛二諦中道。今且約世諦而為言之。以因果皆是世諦故。彼此兩處各舉一義。故不相違。
疏問何故不言不因不果等者。如涅槃經第二十七卷。佛告迦菩薩言。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以此義故。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云。非因非果。疏主釋云。譬如無明為因下第二譬說。無明為因。行為無明果。行為識因。識為行果。行為識因。今無明為此因。作因故言因因。行為無明果。識得得此果之果。故言果果。佛性亦爾下合譬。以此義故下第四。明佛性無定定義。十二因緣能生觀智。既是觀智之根本。不宜不正。若其不正境。即成生滅。斷常之境智復然。今簡此境。是無生滅境智。即是無生滅智故。將十不以簡十二因緣。故云。不生不滅乃至非因非果。即此因果常自不生不滅。非因非果。非是觀觀。其故方如此不生不滅也。問。十二因緣。是境界佛性。那得亦非因非果。答。此是境界中道。中道悟道能於緣正。今辨十二因緣中道。故云不正不滅乃至非因非果。問。若爾為第五非因果何異。答。十二因緣非因非果。非過去二因故非因。非現在五果故非果。現在三因未來兩果亦爾。故云非因非果。第五非因果者。非境界觀智緣因緣因。故云非因。非菩提涅槃緣果。故云非果。所以異也。今取意引第四佛性無定定義文。以為難問。准之可悉。述義云。所言非者。猶不之異名也。發旨者□□□(十一字缺)
疏云。問已說不生不滅等者。下第二明不常不斷。故重牒長行云。問曰。不生不滅已總破一切法。何故復說六事。疏主釋云。第二次釋不常不斷。故知。明不常不斷也。言不生不滅等者。牒前也。何故復說六事者。問後。此問大意。以後六事。難前不生不滅。今明不生不滅已足。而更說六事者。八事難足亦應更說。若八事為足。不更說者。今明不生不滅。亦不更說六也。言答利根者聞初即悟等者。約法為言。無生已報一切諸法。所以利根聞一知十異。不須說六。所以然者。以世諦無□實生滅故。無病不破。了知因緣假名生滅故。無正不顯。所以不須更說六事。而更說六者。為人未悟。宜轉勢演之。所言轉勢者。別記云。意同而易語。故云轉勢也。故論云。為成不生不滅義故。言又根性不同等者。論主破諸法生滅。明無生滅。外人聞此。更不肯受。論主破諸法斷常明不斷常。外聞之即便生信。所以然者。彼謂。諸法有因滅果生。聞說不生不滅。即破其因果。成闡提邪見。是故不受。若聞因滅故不常。果續故不斷。不失因果。是故生信。即是僧佉衛世。乃至若提子等外道。并上九種論師。乃五百部。立有果因義。聞說不生不滅。即謂無復因果。是故不受畢竟空乃至不生不滅故。若言因果相續不斷不常。即不失因果。所以生信也。
言如淨名三十餘菩薩說不二法門者。如彼經中卷入不二法門品。維摩詰語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入不二法門會。法自在菩薩言。生滅為二。得無生法忍為入不二法門最後文殊云。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為入不二法門。文殊問維摩詰言。當說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准之可悉。所言三十餘者。初階有三十一菩薩。并文殊淨名合三十三菩薩。今且約初階。故云三十餘菩薩也。
言又如曇無竭說六百萬億般若之門者。如大品經第四十卷。曇無竭菩薩告薩陀波崙菩薩言。善男子。諸法等故。當知般若亦等諸法不可思議故。般若亦不可思議。是時薩波崙菩薩即於座處。得六百萬諸三時門。謂諸法等三昧等。大論第一百卷云。問曰。薩陀波崙先已知諸法空相。今種種總苦。位立七歲。見曇無竭。得何等利益。答曰。薩陀波崙先見諸佛。得諸三是昧。尊重般若生著相。今曇無竭七歲從定起。為說般若。破其著心。一切法性自空。非般若令其空。是故說諸法等。故般若等諸法離相。乃諸法不可思議故。般若不可思議。不令輕賤餘法實般若薩陀波崙得是教化。斷般若中著心。即得諸法等諸三昧。句句解說。散亂心中俱有智慧。不名三味。今從師皆已。一心思惟。名為三昧。稱心不亂。智慧變成三昧今入攝心乎。所聞諸法。皆名三昧。能破諸煩惱等及魔人。如水寒風未至水成為水。即無堅用。若成凍水能有所蹈。得如是等六百萬三昧門薩陀波崙得聞曇無竭所說法。得諸法中大智慧明。所謂種種諸法實相門。諸法中平等。平等是智慧。入薩陀波崙禪定心中文為三昧。今欲說三昧智慧今世後世果報故。准之可悉。淡海記云。薩陀波崙菩薩以六百偈。問曇無竭菩薩。曇無竭菩薩以六百萬億偈者。非也。違大論故也。新譯大般若經第四百卷云。法涌告常啼菩薩言即於座前得六億三摩地門也。
疏問已知更說異門等者。言涅槃如來性品等者。如彼經第七卷如來性品。佛讚迦葉菩薩言。汝已成就深利智慧。善為汝說入如來藏。若言諸法皆無我。是即斷見。若言我住。即是常見當知。如是遠離二邊。而說真法。今撿。彼經第二十七卷師子吼品。今有此文。即是釋前因果中道凡有七文之中。第一明眾生迷中道故。成於二見文是也。謂眾生迷中觀故。成斷常之二見。即成前生死本際。凡有二種。謂無明與愛。窮生死之本。不過癡愛。今即窮生死之本。即是斷常二見故。爾以斷常二見。釋成前癡愛也。具明如疏第十六卷也。述義云。彼經如來性品。與師子吼品。廣明佛性義故。於此令為一名。而曰如來性品也。
言此論業品云等者。如此論第三卷觀業品。未申二諦中諦中道。明業離於斷常。初偈長行云。此論所說義。離於斷常。何以故。業空寂滅。自性離有。何法可斷。顛倒因緣故。往來生死不常。疏主釋云。此論所說者。總標離於斷常。何以故。釋離於斷常。言業寂滅等者。業本性畢竟空。非是前有業滅之然後方方空。故□是斷。若前有業。滅無方空。即是斷。此釋偈初句云。雖空而不斷。言顛倒因緣等者。明業雖畢竟空。於顛倒者。宛然而有。往來六道亦非是常。此釋第二句云。雖有亦不常。今略引釋上半。總標離於斷常之文。准之可悉。
言如百論云等者。如彼論下卷破因有果品初云。外曰。諸法非不住。有不失故。無不生故(修□路)有相諸法如泥團。從團底。從底腹。從腹咽從咽口。前後為因果。種種果生時。種種因不失。若因中無果。果即不生。但因變為果。是故有諸法。疏主釋云。立有三意。一者上品末云。諸法念念生滅。無有住地。僧佉今彈內此言。故云非不住。言有不失者。第二僧佉自立義宗。轉因為果。而不失因。蓋是僧佉二十五諦大宗。無不生故者。破衛世也。注不釋非不住。釋後二句﹒開為四別。言有相諸法等者。第一釋有不失以彈內失。若因中無果下。斥於世師。但因變為果。防提婆及世師二家之難。因既不失。果云何生。是故釋云。因變為果。有果生。而果體即是因體。故有不失。是故有諸法下第四。證有情愛及一異等。今略引經釋中。釋有不失以彈內失之文也。別記云。因時有果。果時有因。從生苦樂萬物生滅道理皆然。故云。種種果生時。種種因不失也。智度第七十卷出僧佉義云。眾冥生竟。從大生根。謂從細生□。根散歸大。乃至從覺還真。謂從□歸細。雖從細生□從□歸細。而都無所失。故云。種種果生時。種種因不失。准之可悉。又金七十論上卷注釋云。隨因有果故者。謂隨因種類。果種亦如是。譬如麥芽者。必隨於麥種。若因中無果者。果必不似因。是即從麥種。豆等牙應成。以無如此故。故知。因有果。准此論文。故知。僧佉計因中有果。言衛世師執因中無果等者。如金七十論上卷云。衛世師等執因中無果。是義不然。故知因中。定有果。准之可悉。
言佛法內薩婆多明三世有即是本有果性未來等者。案。大論第六卷云。如鞞婆沙中說。復有三世中法。未來中出生現在。從現在入過云。無所失。是則為常也。道基師阿毘曇章第五卷三世義中云。流轉生義是世義也。故婆沙云。去義是世。世別不同。乃有三種。謂過去現在未來。有為諸法。已起已滅。名為過云。已起未滅。故曰現在。未起未滅。稱之未來。譬如眼見色已滅說為過去。見色未滅是說現在。未見色者名為未來。又云薩婆多宗三世皆有。故誰心云一切世悉有。不違其所應。牟尼之所說。聲聞僧無佛。長行釋云。有三世此薩婆多所立一切有。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僧祇部二世無義。以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等者。□□□(二十四字缺)言今明因緣因果不可言定有等者。如大經第二十七卷云。得次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乃至廣說。疏主釋云。今是明因果中道。此即窮於生死之本。生死不出無明與愛有。此二種故。即有生死。故二種為生死本。今欲窮此生死之本。欲明此二種無明即是現在生死之本。愛即是未來生死之本。言是中間有生老病死者。無明中間。有現在生老死。愛中間。有未來生老死。故云。二中間有生老死。言是名中道。過去前二因。滅故不常現在五果。續故不斷。不常不斷故即是中道。亦是現在三因。滅故不常。未來二果。續故不斷。不常不斷即名為中道。故云。具如涅槃師子吼品說也。然有人傳云。上所引文者非也。
疏云。次明不一不異者世諦雖離性實生滅等者。下第三明不一不異也。言如僧佉與大眾部等者。有無名。疏云。因果一者。外道僧佉人義。因果異者。衛世人人義。佛法有二部。佛云。復一百六十年中。一大眾部謂。因果一故。變種子為牙轉少為老。故因果更無二體也二上座部無轉變義。故種滅於前。牙生於後。少滅於前。老生於復。此因果異也。問。疏第三云。上座明二世有。即是因中有果。大眾明二世無。即是因中無果。准此疏文。應云。大眾明因果異體。上座明因果一體。今何相違耶。答。述義云。因果有二。報因因果。習因因果。一念之善。近以招人天報義。名為報因。以善善相續遠至佛果義。名為習因。若約報因因果。而立異體。若約習因因果。而立一體故不相違也。又約上座部。有本宗同義。有末宗異義。若約本宗同義。而言一體。若約末宗異義。而言異體。此亦義別故不相違。有人傳有說云。本立因中有果。二世同有。故云本宗同義也。立因中無果。二世有無。故云末宗異義也。今謂不爾。見記第四謂。苦集同是有為。故云因果一。滅道以是為無為別。故云因果異。報因因果。因中無果。習因因果。因中有果。各舉一義。故不相違。
言答法品云等者。如此論第三卷觀法品明菩薩得方便慧益。偈上半文所引全同。疏主釋云。下明悟無生滅生滅。即是世諦。世諦雖有萬化不同因果是立信之根。諸法之本。故偏說之。今此上半。明因緣因果不一不異。如捲指不同不可言一。更無兩體不可為異。即破僧佉衛世一異兩部。亦除大眾一異二宗。准疏文。今云因果等者。且如五指為因拳以果。五指能生。拳即所生。何得言一。五指名拳五指。拳名五指拳。何得言異。故稱中道。准之可悉。有一卷記云。眾因緣生法者是也。此果法與因。不一不異。故云不異因也。若約喻為言。譬如有人向於山谷發呼音時。彼呼音者因。應音者果。此呼音與應音者。不得一異。何者若呼未應時。不得言一。若呼應時者。不得言異。故云不一異。此約法法相而為明之。若約觀行。人天因得人天果。乃至作三途因。墮三惡道。故云不一不異也。
疏云。次不來不出者惑病無窮等者。下第四明不來不出也。言如計眾生苦樂等者。法寶師云。第五□得者。是自在天因外道。以迦羅鳩馱迦旃延為師。計眾生罪福皆是自在所作。既非人造當有何罪。准之可悉。
言復有外道計苦樂之果等者。如十二門論觀作者門云。是裸形迦葉。謂人是苦因。有我者。說好醜皆所作。神常清淨。無有苦惱。所知所解。釋皆是神。神作作好醜苦樂。還受種種身。元康師云。下第二釋經意也。文中廣破四作。以明無此理。故佛不答之。此前出謂情。明佛所以不答之意也。謂人是苦因者。又自造苦還自受也。有我者說下。此我還是人。人我皆是宰主之名。故下但破我作。即無所破也。言裸形者。雜阿含經第十三卷云。阿支迦葉。阿翻為無。支迦葉言衣。今言。裸形即無衣。准之可悉。
言復有宿作外道等者。法寶師云。此須跋□他計。即此宿作外道。以現苦行破於宿業。彼計唯過去能超業報。便能斷業。即苦果不生。果不生故。即得涅槃。雖引此說。尚懷猶預。故今問佛是義云何。准之可悉。
言復有外道等者。如提婆涅槃論云。尼乾子論師說。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能生一切有命無命等物。准之可悉。
言又如毘曇計木有火性從於性火以成事火等者。□□□(云云)。
言成論明木無火性但假緣生等者。□□□(云云)
疏問世諦因果等者。言答因緣因果等者。如大經第三十五卷。佛造迦葉菩薩言。我為眾生得聞解故。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何以故。眾生佛性非內六入。非外六入。內外合故。名為中道。疏主釋云。此即第一。約非內非外。明中道。上言非內非外。此是雙內外。下云內外合故者。此復明亦如是非亦如是非外。一切遺蕩。故云非內非外合故。故名中道。准之可悉。
言所以然者論等者。如此第四卷四諦品華手經偈長行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好是空。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物生。是物屬從緣。故無自性。今取意略引之。故云。不內外也。述義云。此論四諦品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等。及大論同必因緣和合生物。一一不能生故。就所生果明道也。言淨名玄云。法不屬自等者。如彼經上卷弟子品目連章。明所演之法。有二十六句。明法空處第十句文。所引全同。所以不記。疏主釋云。因緣之名其義不定。因有種子。親而能生。為因。水土□而助發為緣。因有本無果體。藉因無之。索有其分。假緣而發。故互具有無二義。種種受因緣。兩名。因近故難曉。緣遠故易了。今以所易。釋所難也。因親故言屬。緣□故言在也。御製云。因者由因也。緣者緣起也。緣既自空。故不屬因也。肇法師云。前相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諸法要因緣相假。然後成立。若觀法不在緣。即法不屬因也。道生曰。因謂。先無其事而從彼生也。緣謂索有其分而彼起也因本以生義。今也不以不生。豈曰能生滅。是即因不成。因□近故難曉。緣遠故易了。今以所易。辨所難即難也。因親故言屬。緣□故言在也。
言但以四對曆破從計等。所言曆者。玉篇。○過也。
疏云。次明真諦具八不等者。第二明真諦具足八不。明真諦中道中有四對。即為四別。此初約不生不滅。明真諦中道。言以空有等者。對世諦假。以明真諦假。言不生不滅為真諦中道者。正明真諦中道。此從真諦復假。入真諦復中。故玄義初卷云。假無不名無。假不無不名不無。從假無假不無入不無非不無。此名真諦。復假入真諦。復中此乃橫作中耳。
疏問何以知二諦俱無生等者。上云。世諦不生不滅。今言。真諦不生不滅。 故發此問也。言答瓔珞經佛母品云等者。沙門釋道嚴所譯菩薩本業瓔珞經。凡有二卷也。秦姚興時沙門竺佛念所譯菩薩本業經二卷。同本異譯。今所引文。道嚴所翻下卷文。具引經文。如記第二卷也。曉法師彼經疏下卷云。此下第二總明八不。釋此文意。略有二門。一者通門。二者別門。言通門者。謂如前說。二諦四門。各有此中四雙八不。是義云何。此初一雙不一不二。總釋四門不一不二。言之與義。不異前故。其第二雙不常不斷。通釋四門不空不有。有即為常。無便斷故。第三不來亦不去者。重顯初雙不一不二。空有不一故。有不從空來。空有不二故空不遣有去也。第四不生亦不滅者。重顯第二不常不斷。不生故不有。不滅故不無。無是斷義。有是常邊。是故八不通於四門也。若就別義釋此四雙次第示現彼前四門。是義云何。此中不一亦不二者。顯彼初雙二諦離邊。以有無常爾故不一。聖智照空故不二。第二不常亦不斷者。顯第二門二諦離邊。以法界不變故不斷。第一無二故不常故。第三不來亦不去者。顯第三門二諦中道。以因緣和合。而無從來。因緣破散。而無所去故。第四不生亦不滅者。顯第四門二諦中道。以不壞假名。而非有生。用顯實相。而非有滅。是謂別門八不義也。准之可悉。
言此論明大小二人俱失二諦等者。薩婆多五百部等小乘。執諸法有。非斥直空。是故失於真諦。方廣道人。執邪無義。撥除俗有。是故失於世諦。今為欲續此二種失。仍牒八不也。言排撥者。上曇捷師云。○廣雅云。排斥也。下玉篇。○絕也。棄也。理也。○言接仍者。上玉篇。○會也。○莊子。知者接也。司馬身u云。接猶持也。述義云。接猶續也。○別記云。接此二失者。約就破病而言之。即執二諦也。仍牒八不者。約申二諦而為言之。因緣二諦是也。
疏問但應直明二諦等者。言大乘偏空病者。如上得失門云。保執大乘。遂撥無小。如法華論釋藥草喻品破菩薩病道理。乃唯有大。不妨於緣成小。而菩薩撥無小。故名失。准之可悉。今謂不爾。此方廣道人偏空病也。言又由來但明等者。淨名玄云。舊云二諦。是二理四絕。為真諦理。三假為俗諦理。二理則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然迷之而成六道。悟之而有三乘。述義云。江南成論師等。既言是二理不可改轉。即有無根深事如盤石。因此決定有無。故起二見。准此等文。今云。一諦生者。世諦三假。假是有義。故云。生一諦無生者。真諦四絕。絕即空義。故云無生。准之可悉。
疏又明二諦俱無生等者。言故五十二位賢對皆就無生觀內分其階級等者。曉法師瓔珞經疏上卷開說宗云。謂開前因。立四十一。於中加果。為四十二。果無增減。故立為一。因有階降。立四十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四十二道名賢聖。別門而言。即有三句。前三十唯賢非聖。於凡夫法。但伏非斷故。二最後一。唯聖非賢。於凡夫法。但斷非伏故。三者十一。亦賢亦聖。於諸聖法惑伏惑斷故。准此疏文。今言五十二位者。前四十二加十信。故云五十二。准之應云。前四十。唯賢非聖。於凡夫法。但伏非斷故等也。
言初信諸法本性無生等者。法站名義集云。十信心菩薩。一信心。信佛常住。大乘歸宗不二。決定無疑也。二念心。於六念處境。念不念。三精進心。如念精進心而行。勤修止觀。四慧心。進觀人法二種無我。五定心。解空處寂心心理靜。六不退心。止觀兩融心不退沒。七迴心。善會平等迴向於心捨。八護法心。解理堅固受持不壞。九戒心。善護身口意三業齊淨。十願心。以三業之善正求菩提。故曰願心。以上十心此習種性。外凡之位也。我人捨本別習。迴心向大起大心也。述義云。信無生理。故名信忍。所言忍者解也。定也。
言稍折伏生心令不起動念等者。仁王經疏上卷教化品云。伏忍上中下。即是得其方便行。若出其位。習忍下。性忍中。道種忍上。在三賢位。習種姓名習忍。性種姓名性忍。道種姓名道種忍也。法門名義集。習種姓十住菩薩。一發心住。始從凡地發無上道心。歷奉眾聖。廣多聞慧。始入空界住空性。住而由彼發心而得此住。二治地住。更起勝解。淨治八萬四千法門。離諸塵。□心地清顯也。三修行住。善觀諸法門對治也門慧照逾明。解心步境。終起種覺。故曰修行住也。四生貴住。理勝解進。生在真如法性理家。種姓清淨故。曰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涉有入空。資智相資善行無滯。萬解齊進。故曰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得般若真解。安心上理。故曰正心住。七不退住。空有不二得堅固真解。故曰不退住。八童少真住。從發心以來。遠離二邊。不起煩惱。長養真諦。契同無生。得佛法分。故曰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即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故能治真宗。令攝種立。故曰法王子住。十灌頂住。觀達真宗。理照逾淨。解滿最上。故曰灌頂住。以上十住內凡下品。三賢初位也。性種姓有十行菩薩。一歡喜行。前觀解脫既滿。今如解而行。自行化人離於邪。倒愛此深得之利。故曰歡喜行。二饒益行。自利行轉深。利他行彌廣。故曰饒益行。三無瞋恨行。既善利他。慈悲喜捨。怨親平等。憎愛無二。故曰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以無厭心度人不倦。利行增進。無休無息。故曰無盡行。五離癡亂行。雖行有為以度眾生。而無我人之相。不為無明所惑。心心離念佛三昧。故曰離癡亂行。六善現行。心常在定。而現行慈悲。化物同己。故曰善現行。七無著行。行空不空於無。行有不染於相。靜亂俱遊無礙。故曰無著行。八尊重行。常行於有無。而有無所不動正。以等行諸法。一切皆如。無可輕棄。重法心成。故曰尊重行。九善法行。既自善巧於法。而以此法授人。動成物軌。故曰善法行。十真實行。行於真諦。自利行成。行於俗諦。利他滿行。真不棄於俗行。俗不乖於真。無偽曰真。非虛稱產。故曰真實行。以上十行三賢位中品也。道種姓有十迴向菩薩。亦名解行地。一救護一切眾生離從生相迴向。菩薩授無為。眾生不令住空。稱有為。眾生不令著俗。皆迴邪倒而向正道。故以為名也。二不壞迴向。迴有為而向無為。即有為所不礙迴。無為而向有為。即無為所不不阻。有無俱通即通。即行成莫毀。故曰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若行有為無為。平等周通。即與三世諸佛。同行菩提。故以為名。四至一切處迴向。若能通行一切諸法。即到一切諸法實際之分。故以為名。五無盡功德藏迴向。既至一諸法實際。故能依實而成行。蘊積眾生利潤無心。所以為名。六隨順平等善相迴向。即以無盡平等之善。出生增益。故以為名。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善生彌廣。故能平等。津道法界眾生。所以為名。八如相迴向。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言如者不二不異也。行如此道。相無不融。是故為名。九無縛無著解迴向。從生即如。即本來無縛也。如之眾生。即如無可著也。此道妙通。即無所羈礙。是以為名。十法界無量迴向。既體達一切諸法皆真如實相。故其道博通。非可限極。故以為名。以上十迴向三賢之中內凡上。自此已前三十心。是地前三賢之位。用三品伏忍。除伏我相。相心不起。行善調順。得名為賢。未斷我相。故名內凡夫。若作無相觀行。即猶有相間。故在世間之位也。述義云。地前三十心伏無明。故名為伏忍也。曉法師瓔珞經疏上卷云。於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種姓。故十住名習種姓。十行位中久習成。成在姓之行轉順種姓。從行自性。名性種姓。十迴向中得平等空。成平等道。故名道種姓。通名種姓者。種是種類義性是體性義。是佛種類。是佛體性。諸佛種姓。故名種姓。若當法身名種姓者。是持業釋從生衍德名種姓者。依主釋。餘三准之。
言以析伏生心不起動念等者。明於順忍也述義云。初地以上六地以還。名為順忍。既信無生理。而心順此理。故名順忍。此以傍義而為言之。言又生心動念等者。明無生忍。述義云。七地以上佛果以還。名無生忍。既悟無生理。諸煩惱不生。名無生忍。此亦傍義也。今疏主意。七地為下。八地為中。九地為上也。言生心動念等者。明寂滅忍。述義云。從第十地乃至滅理。故云寂滅忍。明寂滅忍有二。二地下品。佛果上品。此十地與金剛不異。故今為下忍也。法門名義集云。一歡喜地。始出凡規。初登聖竟。塵心內融。悅表外發。故地論云。初登聖處。多生歡喜。故名歡喜地。用聞思修慧。為加行智。斷凡夫我相無明。證通滿功德。擅波羅蜜為增上也。二離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離垢地。以加行智。斷於諸眾生起邪行無明。盡證最勝功德。或度為增上也。三明地。隨聞思修。照法顯現。故名地。以加行智。斷也遲苦。三慧忘失無明。盡證勝流功德。忍度為增上也。自此已前三地。總修大乘光定。斷闡提不信習氣障方便生死果報三。得大樂果。涅槃地。定既內明發慧。外照妄偽之法。於茲寂滅。故名涅槃地。以加行智行智斷微細煩惱行生身見無明。盡證無攝功德。精進度為增上。五難勝地。得出世間智方便。著功能。度難度。故名難勝地。以行智斷於下乘般涅槃無明。盡證無異功德。禪度為增上。六現前地。大智現前。名現前地。以加行智。斷□行相無明。盡證無染淨功德。般若義為增上。自此已前三地。總修習福智生定。斷外道著我習氣障因緣果報。已得大淨果。七遠行地。照法見空。於有不著。照空見法。於空不證。乃超越有無。出二乘世間道。故名遠行地。以加行智。斷細行無明。盡證無有功德。方便度為增上。八不動地。報行純熟。無相無間。故名不動地。以加行智。斷於無相作功用心無明。盡證不增減功德。願度為增上。九善慧地。色難已窮。心滯須盡無。無礙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以加行智。斷利益眾生事。不由功用無明。盡證智自在依止功德。力度為增上。自此已前三地。總修賢護定。斷聲聞自利習氣障有有生死果報。已得大乘我果。十法雲地。自以所得無邊善法。普□蒼生。悲覆若雲。法澤如雨。能令善根開發。道□互滋義。故地論云。得大法身。具足在。故名法雲地。以加行智。斷於諸法中不得自在無明。盡證業自在依止功德。智度論為增上此一地。修首楞嚴定。斷獨覺自愛障。無有生死果報。已得大常果。十一等覺地。構二具大。二中安心平等。照齊種智。一相無二。故中等覺地。亦名無垢地。斷煩惱垢習皆盡故。亦名金剛心斷無明住地。十二妙覺地。圓覺內融窮鑒法性。攝無始終。窮微盡極。故曰妙覺。亦名佛地。種智現前。無上菩提金剛以後。至極常果前。等覺位中斷煩惱習氣。除生死盡。名無礙道。今於此地。菩提證涅槃果外之果。名解脫道。前來十二聖名為地者。有二種義。一能出佛果。二能住持萬德。故通喻為地。具明彼。別記云。等覺妙覺有二種義。一者約妙覺。即有等覺義也。謂得無等等三菩提等。以此義者。二地不異。故仁王經云。五十一位也。二者等覺是因位。妙覺是果位也。初是無礙。後即解脫。無礙之時解惑相。對解脫之時。但是解耳。故瓔珞經云。五十二位也。
言無階級階級故有五十二位不同等者。有一卷記云。疏生立五十二位。亦云一位。然今云五十二位者。依假有無。悟解非有非無中道。依於中道。依假有無。悟解非有非無中道。依於中道。悟假有無。即是義說也。仁王經但言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不言假。十信中。十信即是依教而建立也。然均正師立六十二位。亦云一位。謂知有無是假十信。知非有非無是中十信。即是義說。法鼓經云。地前之三十心。與二種十信行。名為福分。初地以上。所以名為智慧故知二種十信也。此乃依教為建立也。問。二種釋俱依聖教。若爾者立一種中信。不立二種十信。立二亦爾。此乃信不具足闡提。故大經云。十二部中信六。不信六。故名信不具足。答。隨緣申教有傍有正。故不闡提。問。若爾者。二種釋中。幾實幾權。答。以佛說教無不實。故皆是實也。若以隨緣而為言者。皆是方便。問。若言皆實者。二種相違。若皆權者。如來一代所言教。皆不究竟。答。為人故相違。故大經云。一切諸法無有定相若有定性是生死。是摩王相。非佛法相。准之可悉。
言如涅槃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佛告師子吼菩薩言。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阿耨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佛性。善男子。譬如胡□名為病熱。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疏主釋云。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等者。法師於此。略作四雙八句。明只此十二因緣是因果境智凡聖種非種。言因果者。觀十二因緣。智有成來。成來是因。成即是果。言境智者。十二是所觀為境。此智不離於此。心十二是智也。迷故為凡。悟名為聖。此是因果境智。凡聖無離。凡作聖離境也。智所言種者。菩薩觀十二因緣為種子。言非種者。二我觀是也。譬如胡□等者作譬。胡□能為熱病作因緣。名□為熱病。此□熱能令發熱病也。又十二因緣能發觀智。故名為種子者也。今取意略引證成因境啟智也。故中論玄云。所言中發觀者。如涅槃經云。十二因緣不生不滅。能生觀智。譬如胡□能發熱病也。
言以了世諦故等者。所言無生法忍者。如大論第五十二云。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法忍。准之可悉。問。述義云。解無生之智。名無生忍。若爾時者。智之與忍有何差別。答。大論五十二云。初名無生忍。後名無生智。□者名忍。細者名智。准此論文。體雖無別。義用不同也。
疏問世諦破性生滅等者。言所以經云等者。如大品經第十三經卷。佛告天帝云。須菩提。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等也。今略引之。所言相者。即是體相實相是也。言論云因緣所生法等者。如此論第四卷四諦品偈文。今為證生即無生。略引上半。碩法師云。因緣所生法者。如因五指成捧拳。拳是所生。五指為能生。假五指成一捧。故云因緣所生法也。此之一句具有因果及以能所也。我說即空者。此是佛稱我。故云我說也。即是無者。明所生之拳既由五指有。即捧無自性。故拳即空。准此疏文。隨寄捲指。萬義例之。
疏問何故破性生等者。言此因緣假生等者。謂因緣假生。為佛境界。故云為佛眼所見。故法華疏云照佛境界。故史佛眼。只佛眼得名。凡有二種。一從人得名。佛是人名。人有此眼。故名佛眼。二佛名覺。此覺智照。故名為眼。具明五眼。如記第二。言但因緣生即寂滅性等者。別記云。此有二義。一者約寂滅義。名真諦無生也。約不偏義。云真諦中道。世所言不偏義者。非但是無生。亦非是不無生。約具足義。名不偏義也。二者寂滅義。云真諦也。無生以為真諦中道。何者。對世諦不寂滅。明真諦是寂滅者。是真諦假耳。即約非寂滅義。故云無生也。所言無生即是空也。
疏問舊何等者。有人傳有記云。第二方言料簡之處云。後意明漸捨義。即世諦破性生滅辨中道。真諦破假生滅辨中道。准之可悉。
言答此據假病等者。別記云。此謂假病也。言故二諦俱破性假等者。中論玄。明收取義凡有四句。一破而不取。若是諸部所說。乖大小乘經。自立義者。即破而不取。故智度論。呵旃延弟子云。三藏無此說。摩訶衍中亦無此說。蓋是諸論義師自作此說。即是其本也。二取而不破。如文殊問經說。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記。三亦破亦取。破諸部能迷執情。故取諸部所迷之教。四不破不取。就正道門。未曾有破亦無所取也。亦有四句。一破而不取。即是外道邪言障中。逆觀於緣。無益有損。二取而不破。外道偷窮如來遺餘善法。今□收之。如賊盜牛即其證也。又外道各邪心推冥智與內。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亦取而不破。三亦收外道。偷竊佛教。不識旨歸。今破其迷教之情。收取所迷之教。第四可悉。准此玄文。世諦所破也。問。外道小乘大乘。執有諸法決定生性障世諦中道。迷世諦觀解。於機緣有損無益。故破而不收。真諦所除空假名。與不空假名。只聞假空。不識說假表中道旨歸。今破其迷教之情收取所迷之假也。言故但除其病等者。淨名經中卷文殊問疾品中。說化他調伏之中。第三辨除物文。所以不記。疏主釋云。將欲尋物病原。故前釋斷義。菩薩自斷我及空等三病。今欲斷眾生三病者。實無三法可除。但除空謂病耳。□眼病見空花。但治眼病。無空花法可除。故云不除法也。又一義不除法者。但破眾生執有等病。不除因緣假名法也。故涅槃云。但斷所著。不斷我見。我見者即佛性也。此二名有其義。非無兩釋。准之可悉。
疏問若因緣假生即是無生等者。別記云。於因緣上。定執性生。故云因緣性生也。約法性有二義。如約法界等者。差別法界。約用言之。無差別者。就體為言。然此處也。約用而言所言性者。謂法體等也。今謂不爾。因緣性生即是法性此法性也。猶是假義。故云因緣示現答文也。言答因緣性等者。有人傳有說云。法性涅槃若一道一乘真如實際首楞嚴三昧師子吼三昧法界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八識無住實際。皆佛性異名。解云。為諸法體性。故名法性。理用圓寂。故名涅槃。無所知無所不知。名般若善惡平等妙運不二。名一道。一乘如實不二。故名不二。盡原之實。故名實際。平等不二遍覆。故名法界。隱生死。故名如來藏。融諸不究竟清淨。故名自性清淨。心絕動靜。故名三昧。為眾生覺悟之性。故名佛性。此即一之平等大道上。說諸名也。平等大道。無方無住。故名無住實際也。准此說意。今言如者。即是真如。所言等者。即是外等。舉真如佛性法性三名。等取餘十一名也。故大論初卷云。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悉檀故無。第一義悉檀故有也。亦可如者。指事之如也。言此猶是假義耳者。有人傳有說云問。真如理何為假耶。答。如中論云諸法復異故。今謂不爾。此約通因緣義。名為假耳。
疏問何人執假生等者。言答有二種人一者不空中二諦二者空假名二諦等者。有人引均正玄義第三云。成實師執兩家。說二說不同。師義辨為一家。第十三周顒義不不空二諦。此為一家也有人顯玄意云。今依此義。空假名與不空假名俱。成實師執。只疏主意。與玄義小異。今撿。彼玄義第三卷云。成實師執兩家。說二諦不同。廣州僧亮法師云。法本自無。因緣成諸。稱之為俗。法本性無。名之為真。終是二法兩體不相關。即失假名義。河涼顯亮法師云。因緣即體。不可得即空。即體不得之因緣因不空。此之二師十五家中。初即第一名。為假名空。次是第十二名。為不空假名。又山門玄義第五云。釋顯亮。立不空假名義。于法邃支道林。立空假名義。又大乘玄論第一卷末云。次周顒明三宗二諦。一不空假。二空假。三假空。空假者。開善寺用假空四重二諦中。初重二諦。雖空而宛然假。雖假而宛然空。空有無礙。治城寺泰法師二諦搜玄論云。不空假名者。宗何園顯亮法師。慧靜師弟子也。准此等文。今云不空名者。釋顯亮師義。空假名者。開善寺智藏師等義。假名空者。四重二諦中初重二諦也。具明如下同異門也。別記云。所言為此二人等者。不空假人之假執。二空假名人明空。望於此人。不知假。故作如是說耳。約不知假義。故云假執。言不空假名二諦空假名二諦者。一法□舉二諦耳。但是世諦也。言不空假人等者。疏第三卷云。又有不空假生大乘人。但言空無性實性不空假生。准此疏文。所言不空假名二諦者。有所得大乘二諦。□釋顯亮師義。應知也。言汝云空無性實故是真諦者。述義云。所言故者。猶故之故也。
疏問觀由來義等者。如淨名玄第六云。今且舉成論。明三假義不墮失門何者。彼明三假有為世諦三假空為真諦。即三假而常四忘。即四忘而常三假。即三假而常四忘。故有不自有。即四忘而常三假。空不自空。故非性義。述義云。此成論師立宗云。三假為俗。假空為真。以真俗相離之相即故。即假而常空。故有不自有。即空而常假空。空不自空。故非性義。准此意文。今云。由來即是成實也。
言答義淺深門自當具釋等者。後第五淺深門云。問。他亦云。有為世諦空為真諦。與今何異。答。復初章語簡之。乃至廣說。謂以初章中假明之也。四對為初章也。不有有即不有。不無無即不無。非有非無假說。有無是中假義。又明四重二諦。准之可悉。
疏二者空假名人等者。有人傳有說云。淨名玄第六云。成實人云。三假為世諦。三假空為真諦。此壞生說無生也。又云。空假人。云四絕為真。真非假者。還是實也。為今之世諦所離也。准此玄文。今云成實人者。即是開善寺知藏師也。
疏問不生不滅等者。言答以有空義為真諦等者。如上釋世諦具八不之中。第一不生不滅文云。即一性實之執。具於二義。以性實是偏義故。障於中道。以自性義故。障於假名。能障一惑。既具二義。所障世諦中假亦然。以有不自有故。有是假名。即此假有。遠離二邊。故稱中道。故云如世諦不異也。准此疏文。一假故假執。具於二主色假執是偏故。障於真諦中道。以欣然義故。障於真諦不假之假名。能障一惑。既具二義。所障真諦中假亦爾。以空不自空故。空是假名。即此假空。遠離生滅二邊。故稱中道也。
疏答余年二十二於紹隆寺等者。所言紹隆寺。述義云。江南梁朝所有寺也。言向所周者即二諦俱破性等者。此初方言意。何者。有所得之徒所行。無不墮此八計之中等是也。述義云。有所化緣。稟二諦教成性有無。故前破之。無如此性。故以兩非為中。所言假者。有無相由而有。即不自義。識而有而無之假時。前性有無永斷。此俗諦中。破於性有真諦中破於性無也。故淨名玄第五卷伏斷門云。自有中伏假斷如求性。有無不可得。故名非有非無。目之為中。此但伏性有無。猶未斷也。次明假有假無。即性有無始斷。所以然者。既識假有假無。即知畢竟無有定性有無。故名假斷。准此等文。真俗二諦相由而有。故云俱是假也。
疏二者二諦俱破假等者。此不相關三種方言。疏云。答彼真諦雖非假等者。淨名玄述成實義云。彼本立俗諦有三假。三假可說真理是四忘。四忘不可說。故淨名杜言釋迦掩室。所以真理雖無名。為真假立名。遂屬真攝。准之可悉。述義云。以成論等義宗。恒立俗諦三假真諦四忘。故今舉失真諦宗耳。
言又中假師聞假作假解等者。淡海記云。善鍾寺融法師長于寺地師等也。述義云。禪眾融長于辨。俱是詮法師學士。而作中假解也。有人傳有說云聞二諦之假。作假解故云中假師。聞假作假解也。
言師云中假師重等者。佛藏經第三卷云。過去苦岸。薩和多。將云。拔難陀此四比丘有相說地。墮於地獄。又大品經第二十七。佛告須菩提言。譬如比丘於四重禁法。若犯一事非沙門非釋子。是著空名字。菩薩心亦如是。輕弄毀蔑餘人。故罪重於比丘四禁。且過五逆。當知。罪中重者無過於此。應見大品信毀品說也。淡海記云。中假罪重者。佛藏經云。寧起四重五逆。真起一念有相心。故云重也。
疏三者世諦破實等者。此亦不關三種方言也。言由來世諦等者。述義云。法假受假名假。是為三假絕於四句。名為四忘也。有人傳有說云。此正成實義也。言真諦四絕則非假者。此實不生也。
疏答世諦是假等者。若准淨名玄。應云。三假為世諦。四忘為真諦者。世諦之有為待。真空為不待耶。此定兩關也。所言假者。此有義也。言若待真者真諦非所待等者。若言世諦之有待真諦之空者。即世諦為能待。真諦為所待。只真諦也絕四句。故是非所待。世諦三假。何是能待也。言世諦既不待真等者。若言世諦之有不待真空者。亦不自待世諦。既不相待更成自性。便成自性云何是假耶。
疏四者世諦破實等者。此第二方言之意也。故初牒云。世諦破性生滅。以辨不生不滅。明於中道。真諦破假生滅。以辨不生不滅。明於中道。故云如前釋之。
疏問世諦破實而世諦是假等者。淡海記云。此問意云。若言以世諦破實而世諦是假者。真諦破假。故真諦應非假。若以真諦破假。猶名假者。亦應以世諦破性尚名性也。言答真諦破假生滅等者。述義云。但破取於假生滅心。而不破其法也。雖言真諦破世諦假。而不言破真諦假。由此義故。云不言破一切假也。
疏問既具有四句等者。言若言世諦破實生等者。問言爾者。初言世諦破性生。真諦破性不生。此乃不釋八不耶。答。初二諦。俱無生義。世諦破實性。真諦破實不生者。不釋八不。非謂餘義。
疏問叵有真諦等者。曇捷師云。所言叵者。普可反。字盡云。叵不可也。
疏云。次不常不斷者。下第二明不常不斷也。言既聞真諦等者。述義云。天然者猶自然之異名也。故慧達師云達猥生天。□元康師云。天者自然也。又云。天者自在也。又云。天者自在義。是縱任之稱也。有一卷記云。佛出世時。名為有佛也。佛滅度後時。名為無佛也。問。由來亦云。有佛無佛性常住。與今何異。答。大異也。何者。他不依教諦。常有真道理。而四絕也。今依教諦而明之。若不爾者。不言二諦也。有人傳有說云。由來者成實也。
疏云。不一不異等者。下第三明不一不異也。言光宅謂真理等者。有人傳有說云。光宅寺法雲師也。撿有傳云。其光宅寺本是梁武帝父母之宅也。因觀音像放光。號為光宅寺也。厥法雲法師者。年登四歲便講六卷泥洹經。其人生時。感得紫雲。年至四歲從瓦官寺解脫和上。奉□請。於內道場。□為出家。御執剃刀。親落髮下。於三刀眾中著僧剃之訖。□施法眼施名名法雲師。仍配住光宅寺。乃至廣說。述義云。就能證智。而有勝劣。故云真理亦淺深。非謂所證而有差別。所言果者。猶是重也。即是層級之重。不如輕重之物也。別記云。於十地中。有十重淺深真諦。故云果隔真諦也。大分諸大乘師等。皆云。因於智故真諦有淺深耳。只成實師云。真諦有淺深。故智亦有淺深也。言所以經云無色無形等者。如大品經第六卷。佛告須菩提言。譬如佛光中日月光諸天光不現。菩薩行般若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何以故。是阿耨菩提。菩薩菩薩義。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龍樹釋云。如日月星宿真珠等諸天鬼神龍王光。於佛光中即不現。從大德神通力生故。菩薩句義亦如是。入此般若智慧光中即不現。因此譬喻教。諸菩薩常學一切法。不取相。無所得故也。今略引之。有人傳云。無青黃等故云無色。無長短等。故云形也。別記云。約不異義。故云一切。就寂滅義。故云無相也。今案。大論第十八卷釋般若品云。復次菩薩觀一切法不合不散無色形無對無示說一相。所謂無相。如是等諸法一相。云何謂無相觀種種相。一切法攝入二法中。所謂名色色無色。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二百法門。如千難品中說。今第八復次不破諸法。明諸法從本已來不合不散。唯是一如唯一無相。就此以明總義也。諸法非一。故言不合也。非二。故言不散也。就諸色中取對眼者。名色。對餘四情者。名對。此等皆有狀貌。故名形。此等皆不可得。故言無色無形無對也。諸法皆無有實。故不可示人。故云無示也。諸法無實。皆不可為他說。故云無說。亦言語相盡。故云無說也。一相所謂無相者。此有二釋。一解云。雖復百華異色。同是一陰。萬法雖同一如相。故云一相。一相此如相。亦不可得。故云無相也。一解云。諸法皆是一畢竟空相。故云一相。此畢竟空相亦無。故云無相。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云不來不出等者。下第四明不來不出也。別記云。由來拆俗得真等者。約就非於俗外之義。而為言也。言從真出俗等者。約就本來。而為言之。此之來出皆約真諦也。
疏答智度論解集散品解無為法有集散云等者。如彼論第三十四卷云。問曰。五眾法有集散。與此相違。故言不集不散。如法性實際等無相違故。云何言不集不散。答曰。行者得如法性等故。為集。失故。名為散。如虛空雖無集無散。鑿戶牖名為集。塞故名為散。今略引之。淡海記云。空集散者。成實師宗不立集散。只明大虛。故此集散。寄就毘曇。彼宗立有有為空。故言不來不出。真諦中道者。別記云。准上應云。約不偏義名中道。對世諦來出。故云不來不出為假也。下義准悉。
疏答通即例之但佛弟子等者。別記云。彼宗皆許假生假假斷假常。但云不斷不常。約世諦言。不生不滅。約真諦言。然今隨彼一往不言。而為言之。所言諦者○諦先王之名也。隱避也。忘也。
疏一異來出即可通二義者。別記云。世諦者。假一異來出也。真諦者。假非一異來出也。是故云。通亦可真之與俗。皆有一異及以來出。故云通也。
疏云。次二諦合具八不等者。此下第三明非真非俗具八不。於中又二。第一總標體用二。中第二隨標別釋。初中又二。初明合論用中具八不。復明合明體中具八不。初中又三。第一顯經論明二諦差別。第二正明具八不。第三問答中以顯各合差別。今言就合明二諦為中等者。第一明經論卷別。若准文起盡者。應云。欲顯合用中以舉經論差若准義道理者。應云。欲說合明體中以舉經論異說。若准此判。科文就云。文中有二。第一總標體用二合中。第二隨標用合中各具几不。初中又二。初雙標體用二合中。後別約合明體中。以顯經論差別。二判各有道理。任意取捨也。別記云。約合明中言具八不耳。不偏之義。名為合中也。
言一者欲釋經論等者。如大品經第三十一卷。佛告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以世諦故。示眾生若有若無。非以第一義眾生於五受眾生有差相。故不知無所有。為是眾生故。示若有若無。令知清淨無所有。大論釋曰。菩薩世諦為眾生。說若有若無非第一義。若有是實有。無亦應有實。若有不實。無云何應實眾生於亦五受眾生中有所著。為是眾生。離有所得。無所有故。菩薩說無所有俗法故。分別諸法。欲令眾生知是無所有也。又仁王經上卷二諦品云。大王。若有為無即世諦也。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說一切法不出三諦。我人知見五受陰空。乃至一切法空。疏主釋云。下第三明諸諦教門攝一切皆於空。文中有三。言若有若無等者。第一明世諦。此意明凡夫定執有無。故名世諦也。言以三諦等者。第二明三諦攝法。三藏師云。諸法本性為空體也。凡夫色□顯。據色為端。名為色諦。二乘人修道無漏心。名為心諦。若義論生死涅槃。各有三諦生死。三者天人四大色是色諦。八識心。是心諦。生死無涅槃。是空諦。三者真實色。是色諦。二真實心。名心諦。無生死四顛倒。名空諦也。教雖說三。理非三也。我人知見下。第三明世諦還歸於空。又教化品偈云。二諦理窮一切盡。疏主釋云。能所立□冥境智俱寂。故云理窮一切盡。今文意云。爾故云攝法義周也。准之可悉。述義云。就合門二諦。開合明中。故云攝法周也。
疏二者單明二諦等者。如菩薩本業瓔珞經下卷。敬首菩薩白佛言。二諦法性。為一為二。為有為無。佛告敬首菩薩言。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一切諸佛菩薩智母。又云。慧有三緣。一照有諦。二照無諦。三照中道第一義諦。曉法師疏下卷佛母品云。別釋二諦。即有四門。一有無有門。二三無二門。三因緣門。四假名門。有無有門者。謂分別性有理有事。道理假有假有非空。名為有諦。事法實無。實無是空。名為無諦。如經世諦有故不空。無諦空故不有故。真如即是中第一義諦。第二二無二門者。前說二諦有無差別常爾不變。名為世諦。有無俱空平等一味。是名故為第一義諦。第三因緣門者。諸佛已出三界諸行。而起機緣還入六道。如是感應因緣集會。以知不無。名為有諦。雖不是無。而不得有。不得有故。且謂之無。雖謂之無而不存無有無俱無。名為無諦。此門二諦即是中道第一義諦。所以然者。有不生故。即為無諦。無亦空故。即為有諦。所以二諦即為中道。第四假名門者。三假集有。名為世諦。實相名為第一義諦。具明如彼。而言單明二諦者。述義云。就關門二諦言。淡海記云。約離門二諦。辨合明中之文也。
言第三明非真俗方是體中者。有人傳有說云。單明用中為一。事論用中為二。今非真俗名為第三。非是先泯二歸不二句也。又傳有說云。指於先泯二歸不二句也。非是單明用中合論用中之第三□也。顯在下釋泯二歸不二之名文處也。又傳有說云。與初釋同。文執理爾。唯一不須明三諦。二明三諦義。故知爾也。准之可悉。
疏云問云何但明二諦為中等者。此下第二隨標別釋。亦可第二隨標以辨體用合中各具八不。於中又二。第一明合論用中具足八不。第二明合明體中具足八不。初中又二。初正明具八不。後問答。以顯各合差別。初中有三。第一明初四不。第二明不一不異。第三辨不來不出。此文初也。言彼云真故無有等者。偽秦長安曇影法師中論疏序文。今略引證成四不義。所言彼者。彼曇影師也。所言真故無有等者。述義云。此就關門二諦。而為言之。言果者深也言即是不有不無等者。疏主釋成序意也。有人傳云。影師之言。至于不常不斷之文也。所以然者。初云舊二諦本文亦有同文者。非也。撿序文者。顯然無疑。具引序文。如記第二也。恐煩惱不記。准可悉。
疏云不一不異者例上應云等者。此下第二明不一不異。言例上應云等者。例上影師序文。應云也。
疏若對破立者開善謂真俗一體等者。如二諦章下卷云。就明二諦一體家。復有三說。一云真諦為體。此有二義。一明空為理本。明一切法皆以空為本。有非是本為是。故以真諦為體也。二有為俗諦。拆俗為悟真。故真為體。二云俗諦為體。要由拆俗。故得真。若不拆俗。即不得真。良田前拆俗故得真。所以俗為體也。三云二諦互指為體。前兩家□□。今明具二義。明空為有本。故真為俗體俗為真用。拆俗得真。故俗為真體。真為俗用。二諦互為體。真俗互為用也。此即是開善門宗。有此釋。開善本以真為體。餘兩釋支流。准此章文。以真諦為體。故云二諦一體也。
言龍光寺者。述義云。就師龍光寺釋慧珠也。開善寺智藏師大學士。此法師住彼寺。江左敬法師。故舉寺為名也。此師宗立三假。為俗諦體。四忘為真諦。名相為俗諦體。無名名相為真諦體。故二諦體。故二諦體異也。而言龍光。方案。高僧傳第五卷道生傳云。其年夏乘青園佛殿。龍昇于天。光影西壁。因改寺名曰龍光。又云。又有釋慧生者。亦上龍光寺也。
言所以天親釋大品明十種散等者。如梁攝論第六卷云。論曰。十散動分別。謂菩薩十種分別。無有相散動。增益散動。損減散動。一執散動。異執散動通散動。別散動。如名取義散動。如義起名散動。釋曰。菩薩分別。不與般若婆羅蜜相應釋名散動。般若波羅蜜經說。十種法對治。此十種散動無有相是散動因。為對治此散動故。經言。是菩薩實有。釋曰。由說實有。顯有菩薩。以真如空為體也。有相是散動因。對治此故。經言。不見有菩薩。釋曰。不見有菩薩。以分別依他為體也。以有增益無所有。此執即是散動。對治此故。經言。何以故。色由自性空。釋曰。由分別色性色性空也以無損減實有。此執即是散動。對治此故。經言。不由空空。釋曰。此色不由真如空故空也。依他分別即是空。此執即是散動。對治此故。經言。是色空非色。釋曰。若依他性。與真實性是一。真實性是清淨境界。依他性亦應如此也。色與空異。此執散動。對治此故。經言。無色異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釋曰。若色與空異。此空即不成。色家法空不成。色通此義不祥。譬如有為法與無常相不異。若捉分別性。說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此分別色永無可有。此永無所有即是空。此空即是色無所有。不如依他性於真實性不可說。一由清淨不清淨境界故也。執色有。通相為性。謂有礙此執散動。對治故。經言。何以故。舍利弗此但有名。所謂色。釋曰。唯有名。是色通相。何以故。若離名色實無體性也。已執色有通相。又分別色有生滅染淨等差別。此執散動。對治此故。經言。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釋曰。此色無所有為通相。若有生即有染。若有滅即有淨。由無此四義故。色無別相也。如名。執義。於義動。對治此故。經言。對假立名分別諸法。釋曰。名是虛假所有作。對諸名。分別一切法也。如義於名。記舊執。此執即是散動。對治此故。經言。由假立客名隨說諸法。釋曰。名不與法同相。經言。如如隨說如是如是。生起執著。釋曰。隨假所立名。說諸法。計名與法不異。經言。如此一切名菩薩。不見若不見不。不生執著。釋曰。為對治十種散動。故說般若。以此說為因無分別智生。由無分別智。滅諸分別惑。具明如論。
中論疏記卷第三(之本)
中論疏記卷第三(之末)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疏云不來不出等者。此下第三明不來不出也。別記云出猶去也者。約過去滅義。而為言之。言例上應知者。上明世諦不來不出之處云。感病無窮。不可備舉。世諦諦中道無量。亦不可具明。今更以二門顯其大要。即病無不破。中無不顯。惑者雖聞上六不。而終謂決定有。既決定有果。若非外來。必從內出。故來次明不也。明真諦八不之處云。由俗得真。故名為來。從真出俗。目之為出。今破此來出。故明不來不出。准之可悉。
疏云問各明二諦中道已竟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顯各合中差別也。言大朗法師教周顒等者。如二諦章下卷云。山中法師之師。本遼東人。從北地學三論。遠習什師之義。來入南吳住鍾山草堂寺。值隱士周顒。周顒因就受學。周顒晚作三宗論。明二諦以中道為體。有智琳法師。請周顒著宗論。周顒云。弟子若出此論。恐于眾人。琳曰。貧道昔年小時。曾聞此義。玄音中絕四十餘載。檀越若出此論。勝國城妻子目頭布施。於是始出此論也。述義云。震旦國鍾山隱士姓周。名顒。所謂天下無雙者也。淡海記云。道朗師之檀越。名周顒也。所言顒者。玉篇。妄謂反。味前也。
疏云次泯二諦以歸不二等者。此下第二。辨合時體具八不。於中為二。初總顯體用差別。後別辨八不。初中言若作體用等者。所言上三種者。世諦中真諦中。合論用中。只是離合。以為三中。物體唯用中也。言今次明體中者即是收用歸體者。收上三種用。歸今體中。然有人云。第二方言不明體中者。蓋不見此文焉。若言非是第二方言。辨餘方言體中者。此三種用。亦不應第二方言。若言爾者。第二方言。明何義耶。故知。謬傳也。只言初牒不明體中之文。至于此處方明體中者。亦應許耳。彼亦失總一二復次之意。故亦不應理。若言。答文云。八不言得意色。若有生滅無滅。猶是生滅義。非生滅非不生滅。乃是無生滅義。故二諦雖泯生無生。猶是釋八不義也。既言故二諦雖泯生無生。所言泯者。猶泯破義。故世諦破性生滅。真諦破假生滅。是假生滅。不性生滅。故得無生滅之稱者。此救甚精。實難通釋。只作此釋。上下相違。既言若有生滅無生滅。猶是生滅。非生滅非無生滅。非生滅是無生滅。然云。何言無生者。真諦所除假執。不性生滅。故云無生滅耶。今謂。若有生滅等者。是有義。即世諦假也。非生滅等者。是空義。即真諦假也。所以約二諦。是泯生無生假。而猶是釋八不義。故云。二諦雖泯生無生等。所言泯者。猶是泯寂泯歸之義。非是泯破也。
言故大品經云等者。彼經第三十九卷。佛答須菩提問。文略引之。具如記初卷。述義云。所言無道者。無菩提因。以金剛以還。名為道故。無果者無涅槃故。慧達云。至極之果。唯有涅槃也。言涅槃經云者。彼經第七卷。佛告迦葉菩薩。今文略引之。疏主釋云。若言無明因緣諸行。凡夫分別從來。正著此破數論。豈不言明無異。即是愚人。具如彼疏第九卷也。述義云。明者解也。無明者煩惱也。言亦真之與俗等者。疏主准經作之也。言今明諸佛菩薩等者。佛藏思益等文之也。言今明佛菩薩等者。佛藏思益等文。述義云。言無名相者。謂無因緣名相。言強名相者。假於因緣名相。所言強者。施設之義。以無名相。不滯於無名相。恒名相義。故言強名相說。問。強說之言為約體耶。為約用耶。答。約體而論。問。約亦用亦有以不。若言有者。與體何異。若言無者。何故大品善達品云。量切諸法強名。答。大品之意。約因緣法。何者。一切法無自性假有。以假義名強耳。大品既言一切法。故知。是通於體用。因體為用。因用為體。所以強說之。言約體用之。然佛藏經。但約體言強名。大品通於體用。言強名也。問。何故佛經如此不同。答。悟緣非一。故說教不同。如大經云。如來世尊有大方便。無常說常。常說無常。說樂為苦。說苦為樂。又云。不繫之船。隨風東西上下不定。准之可悉。
疏云以空有為世諦等者。此下第二別明八不即成四別。今此第一辨不生不滅也。只此文難見。何者。上明真諦具八不之處云。以空有為世諦。有空為真諦。以空有為世諦。世諦即是假生假滅。對世諦假生。明真諦假不生。對世諦假滅。明真諦不滅。不生不滅為真諦中道。今何故言。以空有為世諦。世諦即是生。有空為真諦。真諦名為滅等耶。有人傳有說云。世諦破性生滅。明假生滅。真諦破假生滅。明不生不滅也。生滅為有。有即生。不生滅為空。空即是滅。故云。真諦為滅也。又真諦為滅者。是寂滅義也。如言生滅滅已定滅為樂也。又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也。問。此體中何具八不。答。世諦以八不。破性八謬。真諦以八不。破假八計。稟教之流。聞此二諦。便作二解。故泯二諦。以明中道。世諦為生。真諦為滅。不生不滅即非真非俗中道。從前二諦。超越一節也。非此破病也。准之可悉。
疏云不常不斷者亦得例上等者。此下第二。辨不常不斷也。言亦不得例上者。上云既聞真諦不生不滅由來。便謂有真諦。天然絕四句之理。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是故云常。而真諦絕於句。此即為斷。今破此斷常。故云。不常不斷。准之可悉。言世諦有虛假必歸磨滅等者。此文易見也。
疏云不一不異等者。此下第三。辨不一異也。上云惑者。既聞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便謂真諦。理無差別。故名為一。真理亦有淺深。故累隔真諦。故名為異。准之可悉。言若為成上等者。所言惑者者。開善寺智師光宅寺法雲師。准之可見。
疏云不來不出等者。此下第四。辨不來不出也。言以來是不來相等者。如淨名中卷文殊問疾品。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見。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疏主釋云。維摩詰言下。第三淨名慰問。言不來相而來者。此文此但近是賓主交言以相慰問。遠貫一經。該通眾教。故前以此言。標其篇首。所以標此言者。為時眾。謂文殊從菴園來。及與淨名相見。故今明文殊來是不來而來見是不見而見異凡夫二乘人也。以能不來而來不見而見故。為善之極矣。文殊師利言下。第四文殊酬答成淨名之意也。若來已等者。此明三時無來義也。來已即來事已謝。故無來也。又言去已等者。菴園望方丈。即見文殊有去。方丈望菴園。即見文殊有來。故明去來義也。來者無所從來。此菴園空也。去者無所至。此明方丈空也。來去既爾。見義亦爾。述義云。淨名言善來文殊汝以不來相而來。故我亦以不見相見而見。唯從佛所至方丈故名去。就方丈見時。是來者非也。違疏文故也。只得疏意應云。以文殊來不來相而來故。來無所從來。去亦不去相而去。故去無所去。又疏述有人說言。真諦無來。世諦有來。故云。不來相來也。今疏主意以世諦來是不來相而來故。來無所從來。真諦去是不去相而去故。去無所也去也。
疏云。答論云以此八事等者。如此論初卷重牒長行云。答曰。諸法雖無量。略說八事。則為總破一切法。今略引之。元康師云。此第二答也。此之八法。總攝諸法。若破八法。無法不破也。有疏解云。諸法雖無量者。然其所問。明諸法實無量眾生亦無量。如來教亦無量。既有八萬四千煩惱法門。故云爾耳。略說八事者。破申有廣略。今略非廣也。即為總破一切法者。釋伏難。難云。病無量。教無量。說八事為盡不。解云。略破。破盡申亦復然。若使如此。即總破一切法盡。名之為論。謂破一字盡言一字者。所謂道也。眾生失道故迷。今破道迷。即破一切迷。申道即申一切。准之可悉。言則眾生心唯行此八事中等者。謂眾生雖無量。彼心唯行生滅斷常一異來出之中也。言□悟無生者。別記云。□猶玄也。今案。玉篇云。□胡土向反。遠也遐也。傳要訓取也。
疏云。次結束之等者。此下大段第二結束。以辨中假也。言四種中假者。述義云。一世諦中假。二真諦中假。三合論中論中假。四合明中假。假義唯於非有非無。假說有無。有無體始立。故是體假。又非有非無是體假者。就體中無。以假說義也。淡海記云。四種中者。二諦各中為二。單約二諦說之。分明中即為三假。復加體也。四種假者。二諦各假為二。單約二諦。而為言之。合說假義。即為三。以此三假。望於體中為四也。別記云。四種中假者。一世諦假。即假生滅。二真諦假假。假不生滅。三合假。即約二諦假合而言之。但離合義異耳。四體假。非體之理。強為體義。稱為假耳。所言假者即強名義也。有人傳有說云。四假之離邊義以為四中也。今撿。疏文云。非真俗為體。假真俗為用。假真俗為用中。非真俗為體中也。問。若立體假者。不可泯假為體中。答。均正玄義初卷云。一家云亦得。言體中假亦不得。爾言得者。如八不義中記。言不得者。以體明不二故。不論假。而名為中。用論二。二用無窮。故是假也。今疏主意。撿文自知。
疏云二者體用等者。別記云。所言此義始正者。是中道義也。亦無所得義也。
疏云答一往目之等者。所言為欲釋論文中假故一往立於體用者。有人傳有說云。四諦品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是也。言復為對由來等者開善云。真諦為體。此有二義。一明空為理本。明一切法皆以空為本。有非是本為。是故以真諦為體也。二有為俗諦拆俗本為悟真故。真為體故二諦為一體也。龍光云。三假為俗諦體。四忘為真諦體。名相為世諦體。無名相為真諦體。故二諦異體。今為對此等師故明真俗是用非真俗方是體也。
言師又云直稱體用等者。有人傳有說云。所言師者興皇師也。只語勢至于縱跡此師語耳。所以然者。下疏主釋顯興皇師決意也。所言蹤跡者。玉篇上蹗字蹗所掎所解二反。廗履也。行貌也。下字亦反。道不安也。往來貌也。言如體用一事既爾等者。述義云。色等六塵者。眼等六根之所緣對故云六根所對也。行住坐臥依此四儀行說法等事。名之為動。入觀攝念名之為靜。故云四儀動靜也。言無復下心者。述義云。下猶置也言師又云凡有所說等者。有人傳云。此興皇師語。言不得復守言等者疏主釋顯也。言如雹摧草等者。如法華玄第二卷引大論文云如霜雹草死草死而雹消。若能遠離二邊乃稱妙悟。述義云。雹者枯彫之義。白虎通曰。雹之言合陰氣專清。凝合為雹也。有人云。雹滿角反。雨水也。言又師云等者。有人傳云。此亦興皇師語。言言不動觀念等者疏主釋成。所言動者乖也。失也。言師又云等者亦爾。言即知下疏主辨之。亦可悉可從初至于無依還是依是興皇師語。言翼□悟之賓等者。如叡師序云。是以龍樹大士拆之以中道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變。括之以即化令玄悟之賓喪諮詢於朝徹。元康師云。玄悟之賓者謂學道之人也。言望玄指而一變者。以指指月令人得見。以言言理令人得解。今以中論文□□言譬之於指也。論語云。齊一變至於魯。今借此語為用也。疏主釋云。令玄悟之賓等者此寄斥震旦莊周以呵天竺外道。良以此土無別外道用老莊以為至極。是以斥也。玄指者即是斯論。獲斯論重玄之言因改二乘之執。□有得菩薩因歸不二。故名一變。若守二乘不歸一道封執偏大。未悟平等□是守指忘月。不名一變。今改小入大。□有得而悟無得。如因指得月。故稱為變也。述義云。說法之人名之為主。聽法之緣是名為賓。故云□悟之賓也。不生名為玄悟也。一向了悟故云一變也。別記云。玄指者理也教也。
疏云。昔山中學士名慧靜法師云等者。撿文可見。言而遂捨偏著中等者。疏主釋顯也。所言安者止也。定也。安置也。言師云此是足載耳者。百喻經。擔死人譬云。昔有一人養牛為業。依山放牛乃住。山中同養牛者多。如村邑。時有一人急死一兒。謂眾人言。我此兒死不能遠棄。君等可以家及牛等移往他處更作住止。眾人責曰。一生之間。一家有餘。何為多家。又一兒死故。令多人移志如此言耳。其人答曰。一兒獨偏那可擔云。便剎一兒即對擔去。眾人責曰。汝大愚癡。合譬云。諸比丘等煩惱自近。犯一戒時。知識師友密教化之懺悔。除罪進福。犯戒者恥。妄語云不犯不悔。又加妄語。重增兩罪。不異向人殺兒足擔也。准此經文。今云足載者猶足擔也。述疏云。足子俞反。左傳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杜預注曰。足猶成也。暴便壁也。子欲反。止也。滿也。得也。戴者子載反。事也。行也。成也。辭也。為也。言也。物終更生也。戴始也。則也。□出玉篇。今解戴者猶擔也。即是成擔義也。言可謂下疏主語耳也。
言而經論意等者。如淨名玄。述義初卷引有論云。佛告頞j。汝行乞食。若見非常之人莫廣說法。時舍利弗值於林下。問曰。汝是誰人。答曰。沙門。一切有為法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原。故名為沙門。又問。汝師是誰。答曰。我師天中天。三界無極尊。神通遊十方。相好身丈六。時其外道發心悔過。初得果也。中本起經云。一切諸法。本因緣空。天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也。此就德行彰其名也。寶梁經上卷。摩訶迦葉白佛。云何為沙門。佛告迦葉。所為沙門者寂滅故調伏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堅心不動如地。故於諸形相。心無染著。心行成就。如虛空故。若能成就如是行法。是名沙門。故云經論意在等也。言沙門者。諸出家人之總名也。或曰桑門。正言室羅摩那拏。此曰勤勞。謂以修道至誡多勞。亦云息惡。汎論惡者。是不善性。今兼無記。息謂令不起義也。言又息之等者。有人傳云。此是莊子文。只彼文云息之又息之也。今此文初云。又者此疏主意。即復次之中異名。今撿。涅槃無名論第七演云。書不云乎。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為道者為於無為者也。為於無為而曰日損。此豈頓得之。惡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損耳。老子德經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河上公曰。謂政教禮樂之學也。日益者。情欲文飾日以益多也。道謂自然之道。日損者。情欲文飾日以消損也。損情欲又損之。所以漸去之也。當悟如嬰兒無所告為也。情欲斷絕。德與道合。則無所不施。無所不為也。大隱釋曰。學謂時俗經衍之學。修為即果。欲日以增益道。謂出俗自然之道。修為即情。累日以消損也。述義云。修甚深正觀。道者遊心於中道理。寂靜無為。即遊心於中道。而見疑等。萬累念念消損。如此之事何頓得耶。必經地地。漸次消損。損之更損。至於佛果。都損盡已。更無可損。損者斷之異名。修正觀者。見諸煩惱本來不生。今亦無滅。乃是正道。如此之人不起惑染。是名損之。乃至廣說。准此等文。今云無息者。無損無為之異名也。只有云。莊子者恐謬傳也。
言所言不破中假等者。有人傳云。上云。問師何故立於中假。復以何義義破中假也。今牒此問。故云。所言不破中假者。所言體者。觀也。悉也。解也。言而今言破等者。別記云。約所立性所立假。而為言之。所言為者。由也。被也。有也。今須由訓也。所言道者。約本來空義。故云是道也。言用道為非道者。為猶成也。
言二者又須如性即是假等者。上答文應答。且有四義。一者上以釋竟。今當重說等。故今云二者也。所言知性即假者。此約分別心。故云性即假也。亦得言約所立境。彼所立增是永無。故亦攝世諦義也。何者理外。若心若境。皆是世諦理。內心境。皆是真諦也。今謂不爾。違次文故。何者。一切凡夫妄想顛倒故。思因緣假。以為性實。諸佛望性所謂之性。常是因緣。所言謂者。意也。猶意思也。觀者。望也。現百論疏也。言故云一切世諦等者。涅槃經第七卷佛告迦葉菩薩言。今略引之。疏主釋云。前來如此廣說。得無得常無常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即是世諦。今即卷歸皆是第一義諦。然准中論遊意。引華嚴經第五卷文殊偈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准此應云。一切權實法。了達非權實。若准此言。一切性實法。若於如來即是假法。准之可悉。
言三者體道之人等者。有人傳有說云。知之字至于出自兩緣方用也。所言兩緣者。別記云。約學悟而言之。空有亦爾也。言四者尋教之流等者。文意易見。
疏云明淺深門第五。此下第五門。於中有二。第一約四重二諦。以顯自他差別。第二約四重二諦。以釋八不。初中又二。第一正約四重二諦。以顯自他異。第二明須作四重二諦之意。初中又二。初正列四重二諦。後問答以示理教。即顯第四重二諦。約第一列四重二諦。即成二別。一作初章中假辭。以示差別。即初重二諦。二約後三重二諦。以示差別。初中有四番問答。即為四別。今此初也。又二謂問與答。
言問他亦云等者。案。大義記第八卷二諦義云。辨有無者。謂俗有無也。俗雖名有非是實性。但眾緣相類虛假曰俗。俗既虛假。撿之無體。即此之無是假無。謂無為真。真俗二理。悉當但稱諦也。准此記文。今言他者開善寺智藏師也。言答須初音語等者。言初章者。述義云。為人無生正觀之初。故名初章。故華嚴經第二十四卷。解脫月菩薩請說十地偈中言。譬如諸文字皆攝在初章。諸佛功德起十地為根本。然釋初章。凡有四義。一者初章即是有無。所以有無名初章者。夫諸佛說有無之教。表非有非無之理。必依有無以為初。故是名為初也。章者表也。二章猶明也。若他有無。各守自性。不得現示非無有無理。所以非明。今明有無即是因緣即得顯理。故云明也。三者有無即是諸佛也世初說。言說即成於章句。故名為初章。所言章者。教之異名也。四者章猶句。有無即是四句中初。故云章也。問。既言初章。亦得後章以不。答。均正玄義初卷云。不住之初即貫前後也。故大品經。初明以不住法住般若中。終訖乎無所得。故關中舊影云。初章之義只是不住得無得之語。其意包含。准此師意。亦得後章也。言他云有有可有等者。有人傳云。此處但有三句失三句者。一者他有有可有。即有無可無。二者故有不由無。即無不由有。三者有是自有。無是自無也。得三句者。一者今無有可有。則無無可無。二者無有可有。由無故有等。三者由無故有。有不自有等也。次言有不自有故非有等者。明中假義。亦是明有無義也。
疏云。問非有非假說有無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言答非也者。淡海記云。師云。非有非無是中實中。所以非中假義。故云答非也。今謂不爾。即是欲明立假名宗文。非明中文。故云非也。非謂非有非無。以為中實中也。言得意密取等者。別記云。此約用內而為言之。所言密者。猶是但也。今撿。切韻第五卷云。亡筆反。祕密也。
疏云問初章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言問初章等者。別記云。此問大意。若通言者。初章即具中假。若別記言者但是假耳。但是用中故發此問也。此約體問。言答若總詺等者。別記云。初章中假。總名一章。何者此中假也。一切初學人之章門。故云初章。此約通義。名為一章也。只疏主意。從學中假而為言之。但約利鈍以為異耳。均正之意。初學假也。後學中也。
疏云。而師分之一往異等者。述義云。此有四對。言他有有可有等者。第一性假一對。言他有有可有不由無故有等者。第二由不由一對。言他不由無故有等者。第三自不自一對。言他有是自有等者。第四二不二一對也淡海記云。言四對者。可不可。由不由。自不自。故不故是也。亦可相由。不相由。自不自。二不二性假是。有人判云。初說當於文。次後說不當也。此四句出第二方言也。彼云。有不有。由不由。自不自。假不假此當初說也。言此四節語等者。別記云。一相由。二不自。三假。四不二也。
疏云。問初章中假等者。此下第四番問答。言初章是伏等者。別記云。此約用中而為言之。何者。依於初章。以顯用中及體中故。又有四句。一者中伏假斷。謂雖說中未能解故。但是伏耳。當說假時方能解故。所以云斷。餘三亦爾。此云中假者。一往約世諦中假。而為言之。言伏斷者。便約現起惑而言耳。非謂成就也。成就惑者。但於菩薩位。而伏斷故也。言初明有無等者。有人傳有說云。所言初明假有無者。初章也。別而言之但是假耳。只是用中也。次明假有無等者。中假也。非有非無。假說有無。從有無入晨有非無也。言故初章中假等者。別記云。初章之假。與中假之假。俱是一假。只約動有無執義邊。名初章假也。若約有無不失義邊。名中假之假也。但是初章之內假耳。此初章內。若善言時具三諦故也。言若守初章中假等者。述義云。禪眾融長于辨。俱是詮法學士而作中假解。兩來為假。兩去為中。故興皇大師以為中假解。兩來為假。兩去為中。故興皇大師以為中假師。亦所破云。兩來不成假。兩去不成中也。均正玄義初卷云。非有非無即兩去即是斷。而有而無。兩來只是常。此是斷常二見。何謂中假也。故一家舊云。兩去不名中。兩來不成假也。別記云。言若守初章中假者。只約用。言是中假師者。著中假人也。言師又云初章等者。師語也。謂動性有無等。疏主釋成也言中假即破等者。亦是師語。言明假說有無等者。疏主釋成。亦可從初訖乎假為釋。疑皆是師語。次明假說下疏主釋成。雖有二說。後釋好也。任意取捨也。
疏云二者他但以有為世諦等者。此下第二約後三重二諦。以顯自他異法。花玄第四卷末云。攝嶺相承有三種二諦。一以有為世諦空。為為真諦。二以空有皆俗。非空有為真。三者不二不二為俗。非二不二為真。今准十二問論疏。若空若有皆是因緣。如因空故有。因有故空。空由有成。有由空成。故此空有。□名俗諦也。 故有。有無自性。是即非有。由有故空。空無自性。是即非空。非有名真諦。今從空有二。悟入非家非有不二。即以二為不二門。故云。二者他但等也。此即第二重二諦也。
言三者等者。二不二皆是因緣。由不二故二。由二故不二。故二不二。□是因緣名為世諦。由不二故有二。二無自性是即非二。由二有不二。不二無自性。故非不二。非二非不二。名為真諦。故從二不二門。入非二不二理也。
言四者等者。二不二非二非不二。□是悉名世諦。因緣無自性。即無二不二。亦無非二不二。言斷慮窮。乃名真諦也。所言三種二諦者。別記云。約合門二諦。而為言之。
疏云。問以前三皆世諦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示理教也。言答自有二諦為教等者。淨名玄云。以有無為教略有五義。一對理明。二諦是教。以至理無二故。非有非無。今說有說無。故有無為教。准之可悉。
言轉則適緣等者。述義云。所言轉側者。猶轉勢之別目也。側者趣也。別記云。隨順機欲而迴趣也。今案玉篇。側俎棘反。旁也。反側者。諂諫之人也。不反正直也。傾也。傾口營反。易霞也不正也。伏也。聊也。側也。
疏云。問何故作四重二諦等者。此下第二門答。辨須作四重二諦之意。於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四。第一約順機得道義釋之。第二約經說不同義。辨四重二諦。第三約曉喻淺學義。辨四重二諦。第四約漸次化物義。辨四重二諦。今此文初也。故法華玄第四云。一者謂各各為人悉檀。自有聞初得道。或有聞後受悟。是以根性不同。二諦非二也。別記云。此中云三根者。但約轉節而為言之。不論第四合門二諦也。
疏云。又為釋經論等者。此下第二約經說不同義以辨四重二諦也。故法華玄云。三者不釋佛教不同。經辨二諦。雖多不出三也。乃至廣說也。言如大品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十七卷成就眾生品。佛告舍利弗言。菩薩摩訶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世諦第一義諦。舍利弗。二諦中眾生。雖不可得菩薩訶薩行。般若中以方便力。故為眾生故說法。大論釋曰。不但說空。不但說有。為愛著眾生故說空。為取相著空眾生故說有。有無中二處不染。今略引之。言大品又云若有若無等者。如彼經第三十一卷。佛告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以世諦故。示眾生若有若無。非以第一義眾生於五受陰中有著相。故不知無所有。大釋曰。菩薩諦故為眾生說。若有若無。非第一義。若有是實有。無亦應有實。若有不實。無云何應實。乃至眾生於五受陰中有所著。為是眾生離所有。無所有故。菩薩說無所有。世俗法故。分別諸法。俗令眾生知是無所有。今略引之。言華嚴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十四卷云。爾時普賢菩薩。欲明諸菩薩行諸佛菩提欲明菩薩清淨法身出妙音覺悟眾生起菩提心。故以偈頌曰。一切眾歡喜。除滅諸陰蓋無二智慧中。出生人師子。不著不二法。知無一二故。略引之。言華嚴又云等者。如彼經第八卷十住品中。法會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及諸界。以偈頌曰。世間所有世諦法。名字談論語言道。悉欲明達世諦義。菩薩因此初發心。一切諸法語言斷。無有自性虛空。悉欲明達真諦義。菩薩因此初發心。今取意引之。法藏師疏第五云。頌初住有四十六頌。今此二頌求所知二諦法發心。以是說法主。故名法慧。准之可悉。初發心所言發心者。是發悟義也。從初發心。乃至十地。皆是發心也。有人傳有說云。此四經文中第四經文。為合站二諦。證文先三經。若就利根人悟者。為合門二諦。若就鈍根人未悟者。為開門二諦。又仁王經云。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此開門二諦。大品云。若有若無世諦故說非第一義者。是合門二諦。今謂不爾。開門二諦。攝法法不盡。唯教非理。合門二諦。攝法義周。通理教故。准之可悉。
疏云。又為對由來等者。此下第三為曉喻淺學。辨立四重二諦。故法華玄云。第六即世學者。明三假為世諦。三假空為真諦。唯有此義。但初門意耳。是故引之明三假。空有皆俗。非空有為真諦。彼即云。我自有二諦。復有非真俗為中道。是故今云。二諦與中道。亦是俗諦耳。非二不二乃為真也。述義云。即世學者成論人也。准之可悉。
疏云。又為破四病故說四門等者。此下第四約漸次化物義。辨四重二諦也。故法華玄云。四者欲漸引眾生示階級方便。無始已來。有此邪心。及以外物等。謂是實有。是故諸佛出世。而為說之。此是世俗實耳。非聖實也。若諸法本性空乃名真諦。故中論云。凡夫顛倒為有。於是人是實名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為諦也。而眾生便謂有非實諦。空是真實。即捨有取空。是故說云。空之與有。此是二邊。皆是俗諦。非空非有中道之法。乃為真諦。或者雖捨二邊。復滯中道。是故第三次明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乃是真諦。二邊中道皆世俗耳。述義云。諸賢聖者。唯就二乘。而為言之。只法華玄。凡有六義。然此闕無第二依諦說法義。與第五道凡接聖義。言空有出兩情者。別記云。約迷悟故云兩情也。
疏云問此四重二諦等者。此第二約四重二諦。以釋八不。於中有四番問答。初二番問答。正釋八不。次一問答。引證釋成。後一問答。舉舊說和會。初二問答如文可解。第二問答中。言智度論釋無生法忍云等者。如彼論第二十七卷釋初品大慈大悲第三十五末云。問曰。何等者是阿鞞跋致地。答曰。若菩薩能觀一切法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如是觀諸法。於三界得脫。不以空不以非空。一心信忍。十方諸佛所用實相智慧。無能壞無動能者。是名無生忍法。無生法忍即是阿鞞拔致地。慧影疏第十二卷云。以下次出其位地。若論正位。即是七地。明七地菩薩得無生忍。觀一切法。本來無生亦復無滅。此無生無滅亦不可得。故云。不不生不不滅也。不共已下。明空有雙觀。萬法參差。不一故云不共。同是一如莫二。故云非不共。又解諸法因緣相生。是故名共因緣相生。即空故名不共緣起。及空緣不可得故。言不共非不共。又色心名異名不共。境智俱冥為共。反覆作之悉得也。於實相中。無所疑惑。故云一以信忍也。今略引答文也。述義云。如彼論第六卷云。諸法不生不滅。非不生非不滅。亦不生滅非不生滅。亦非不生滅非非不生滅。已得解脫。空非空。是等悉捨滅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名無生忍。今取意略引之。言不共者亦不生滅等非不共者亦非不生滅等。如文應知。已得解脫者。於邪見得離故。非空者。於空不取故言非也。淨名玄述義云。如彼論第八十六云。菩薩住柔順忍中。學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離有見無見有無見非有非見等。滅諸戲論。得無生忍。今取意略引之。解曰。不共等者。凡有一義。一者生滅為生。不生不滅為滅。如此生滅曰共。非此生滅故曰不共。非此不共曰非不共。二者生滅合說故曰共。非此共曰不共。非不共者同前。猶如二諦合說。為合明中。然則不生不滅。是為真諦。非不生非不滅。是為中道。故知。不共是真諦。非不共是中道。問何故生滅合為生耶。答。只生為生故。對單生言複生耳。亦欲示一法含多義。不生不滅以為滅者。非俗諦生滅。故名不生滅。而對俗諦有法之生真諦無法即名滅耳。案云。論文雖三。初文為正。後二取意。准之可悉。
疏云。問攝山大師等者。此下第問答舉舊說。以和會也言攝山大師者。指道朗師。是根本故也。
言答須深得此意等者。淨名玄云。二者望緣對人體道。未曾有無。今說有無。此為教物故。有無為教。准之可悉。
言二者拔由來二諦之見等者。玄云。三為拔見舊義執有無。是理由來既久。則二見根。深難可頓拔。攝嶺大師。對緣斥病。欲拔二見之根。令捨有無兩執。故說有無兩執。故說有無能通不二理。非是究竟。不應住有無中。故有無為教。述義云。對緣斥病等者。由來有無二執之人名緣也。非是究竟者。所謂有無言畫石二見者。述義云。言畫石者。雕石為碑久遠。不失二見亦爾。左傳。畫數九州。畫者。令也。正也。說文。畫界也。又云。畫石者。猶堅著也。如刻石作文難失。執見亦爾。故大經云。譬如畫石其文常住。畫水速滅。勢不久住也。
言叡公云等者。此引中論序。破迷作論之中。明大悲內引文。所引全同。所以不引。即是慈悲也。又是知病識藥也。道是涅槃。俗即生死。夷之訓平。言二際者。生死涅槃之實際也。泯之言滅。二際泯。謂破一道清淨也。菩薩之憂者。既見凡迷六道紛然。聖惑三乘異逕。為此興無緣大悲。故稱憂也。元康師云。此下明菩薩作論本於此也。二際者有無也。老子云。視之不見。名曰夷也。述義云。道俗者二諦。以執二。而不知不二。故名不夷也。言大師無生等者。疏主准菩薩無生解內充為物造論。明攝嶺大師。亦內充無生解。外扇大慈風。破淺學見也。言慈風者。春風也。謂扇無生正觀春風。使淺學之徒捨見得益也。言若得意者境之與教等者。淨名玄云。因緣有無。可兩望論之。發智即境。能開不有不無不二理。即是教也。此據佛不說自有境教也。就說義明境智者。佛照有無。有無名境。佛說有無。有無是教也。述義云。教有二種。謂言說教與表理教。言說教者。神口所吐微妙音聲。表理教者。有即表於非有之義。言說教者。有佛時有。無佛時無。表理教者。有佛無佛常自有之。准此玄文。今云以真俗通等者。表理教。即有佛無佛常自有之。言如來二諦等者。神口所吐微妙音聲。即有佛時有。無佛時無也。問。他亦云照有無。有無是境說有無。有無亦是教。與今何異。答。異。何者。定性有無。不得顯理。故非教因緣有無。能顯於理。故是教也。以假有無。生二慧。故是境。以性有無。起斷常二見。故非境。
疏云。同異門第六等者。此下第六門。約此門中大文有二。初列眾師。後辨得失。初中又三。第一列三家義。第二死七宗義。第三引三宗論。初中又二。初總標二家義。後別死三家義。實如言什師未至長安等者。述義云。從龜茲國。未至震旦界時也。言什公者。具存胡音。應言鳩摩羅耆婆。此云童壽。外國立名。多以以父母為本。什父我鳩摩羅炎。此翻為童。母名耆婆。此翻為壽。是故兼取為名。傳云。鳩摩羅什此云童壽。天竺人也。世為國相。鳩摩羅炎。哲有懿節。將副祖位。乃辭出家。東度窗嶺。龜茲國王。帛純敬慕其德。自迎請為國師矣。王妹才悟明敏。體有赤黶。法生智子。諸國娉之。皆不行焉。王乃見炎。逼以妻之。炎納生什。更產一男。名曰弗沙提婆。至什年七歲。時父卒。即什母俱為出家。母仍樂禪法。專精匪懈。學得初果。什從師受經。日誦干偈。能通毘曇。又符書云。什初誕生圓光一尋。獨出閻浮。幼而雋悟。辨慧如神。七歲入道。即誦毘曇。無幽不暢也。什者會數之名。亦聚集也。言公者。玉篇云。公古紅切。方平也。正也。通也。廣韻云。三公論道。又公者。無私也。共也。官也。亦姓也。
後別列三家義中。第一列本無義。第二列即色義。第三列心無義。初中又二。初約本無義而為言之。後約本無異。而為言之。初中又二。初正死本無義。後引證釋成。初中言一者釋道安等者。述義云。釋道安本無論云。如來興世以本無弘教故。方等眾經皆明五陰本無。本無之論由來尚矣。謂無在元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無人之所滯。滯在未有。若託心本無即異想便息。准之可悉。高僧傳第三云。晉長安五級寺。釋道安姓衛氏。常山扶柳人。七歲讀書。再覽能誦。至年十二出家。神性聰敏而形容甚陋。不為師之所重。驅役田舍。至于三年曾無怨色。至年二十五復還兼部住受都寺。徒眾數百。常宣法化。既至住長安五重寺。僧眾數千。大弘法化。後至符堅建元二十一年二月八日忽告眾云。吾當去矣。是日濟畢。無疾而化。春秋七十有二焉。廣讚如傳也。別記云。真諦者為俗諦者為俗諦之本。故云無在元化之前也。
疏云叡公云等者。此下第二引證釋成也。如肇論述義第四卷。引叡法師淨名經序云。自慧風東扇講肆流詠已來格義迂而乖本。六家偏出不正。即中百二論文。未及此。又無通鑒。誰與正之。前匠輟慞。遐慨決言於彌勒者。良在於此。然即什公未翻四論之前。玄義多謬。於理猶疑。故俗待見彌勒決耳。別記云。格義者。約正言也。乖本者已成邊義也。六家者。空假名不空假名等也。偏而不即者。未依正義。述義云。格義迂等者。無得之義還成有得之義。言六家者。梁釋寶唱作續法論云。宋釋曇濟作六家七宗論。論有六義。分成七宗。一本無宗。二本無宗。三即色宗。四心無宗。五識含宗。六幻化宗。七緣會宗。今此言六家者。於七宗中除本無異宗也。有人傳云。此言不明。今應云。於七宗中。除本無宗名為六家也。一深法師本無。二關內即色。作皆同前也。格迂者。玉篇上。柯額反。舉也。擊也。止也。下禹俱反。避也。過也。遠也。廣也。輟慞者。玉篇上。中劣反。憂也。仲輟輟短氣也。言師云安和上等者。有人傳云。有本云師云者。此非當也。今案破空品疏末云。叡師歎釋道安。鑿荒塗以開轍。標玄旨於性空。唯性空之宗。最得其實。准之可悉。言爐冶之功等者。別記云。行菩薩行之功也。言冶者。信行。音義。餘赭反。鑢銷也。冶消也。
疏云。次探法師云等者。此下第二列本無異宗。初舉外宗。後破所迷。言外宗者。二諦搜玄論十三宗中本無異宗。其製論云。夫無者何也。壑然無形。而萬物由之而生者也。有雖可生。而無能生萬物。故佛答梵志四大從空生也。山門玄義第五卷。二諦章下云。復有竺法深即云。諸法本無。壑然無形。為第一義諦。所生萬物。名為世諦。故佛答梵志四大從空而生。准之可悉。不真空論云。本無者。情尚於無。觸言而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無。元康師云。下第三破晉朝竺法汰本無義也。情尚者。情多貴尚此無也。觸言皆向無也。賓者客也。客皆向主。今本無宗。言皆向無也。爾雅云。賓服也。言皆服無。故云賓無也耳。故非有等者。謂經中言非有者。無有此有也。言非無者。無有彼無也。慧達疏下卷云。破釋道安本無義。述義云。皆此誤矣。禮記。禮尚往來。解云尚貴也。乃尊崇義。好樂義焉。謂本無者。只貴於無。即所有言如實為無。是故聞佛經中說非有言。即以其有如實為實。聞于說非無言亦爾。准之可悉。
言此釋為肇公不真空論等者。此下破所迷。如彼論云。尋夫立文之本旨。直以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真好無之談。豈所謂順能事實即物之情哉。元康師云。尋夫等者。謂尋經文本意也。直以非有等者真實也。非實是有。故言非有非實。定是無故言非無耳。何必等者。不言非有無卻此有。非無無卻彼無也。此直等者。直是好尚於無。故觸言向無耳。豈所謂等者。不順萬事之實性。不得即物之實情也。述義云。下破。尋佛經旨。非實有故。名曰非有。非實無故。名曰非無。如何必言無。其因緣有無。此直隨斷無之過耳。如是之人。不悟二諦道理乃至中道正觀。此大愚癡。不應相語非自一人墮於惡趣。而令多人墮惡趣故。事者俗諦。實者真諦。言即物之情者。謂覺萬物皆是中道。最勝正觀之真心也。
言經云若法前有後無等者。如大品經第三十七卷成就眾生品。佛告舍利弗言。若眾生先有後無。諸佛菩薩即有過罪。諸法五道生死亦如是。若先有後無。諸佛菩薩即有過罪。論解之曰。若眾生及諸法先有今無。諸佛賢聖有罪。過罪者。所謂令眾生入無餘涅槃永滅。色等一切法。入空中。皆無所有。以斷滅眾生及一切法故。有過罪。述義云。准此經論。所有諸法非有非無。從因緣故。假名有無。若如深法師作定執言無在有前者。此無即是非為有。本性是無。即前無後有。若爾者。諸佛菩薩有先無後有過罪也。高僧傳第三云。深法師者。晉剡東仰山竺潛。字法深。姓王。瑯琊人也。年十八出家。至年二十四。講法花大品。遊於講席。三十八年。以晉寧康二年。卒於山館。春秋八十有九焉。言深法師者。有本作琛字。□林反。寶也。重也。寶玉也。或本作探字。□含反。取也。今作深字是。餘皆非也。准山門玄義可見也。只琛法師是作中論百論疏師。所謂北土三論師是也。剡者。以漸反。和也。會稽郡有剡縣是也。潛者。似廉反。藏也。
疏云。第二即色義等者。此下第二。約即色義。而為言之。於中有二。總標與別列。於別死中又二。初關內即色義。後道要即色義。初中又二。初舉宗。後破迷。言一者關內等者。舉宗也不真空論云。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夫言色者。當色色即色。豈待色色而後為色哉。述義云。此下破關內即色義。此師意云。細色和合。而成□色。若為空時但空。□色不空細色。望細色而□色。不自色故。又望黑色而是白色。白色不白色。故言即色。空教非無色。若有色定相者。不待因緣。應有色法。又□色有定相者。應不因細色而成此明假色不空義也。然康達二師。□云破支道林即色義。此言誤矣。
言此稱為肇公所呵等者。後破迷也。如不真空論云。此直悟色不白色。未領色之非色也。述義云。但知色非白色因緣而成。不知色本是空。猶存假有也。所言領者。猶是悟也。
疏云。次支道等者。此後經道林師即色義。而為言之。如山門玄義第五卷云。第八支道林著即色遊於論云。夫色之性色不自色。不自雖色而空。知不自知。雖知而寂。彼意明。色心法空名真。一切不無空色心是俗也。述義云。其製即色論云。吾以為即色是空非色滅空。斯言矣。何者。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有。雖色色而空。知不自知。雖知恒寂。然尋其意。同不真空。正以因緣之色從緣而有非自有故。即名為空。不待推尋破壞。方空。既言。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有雖色而空。然不偏言無自性邊。故知。即同於不真空也。高僧傳第三云。支遁字道林。本性關。陳留人。或云河東慮人也。年二十五出家。以晉太和元年閏四月四日終于所住。春秋五十有三焉。遁者。玉篇。徒頓反。言支者。寺名。故高僧傳第三云。後還吳立支山寺也。
疏云。第四溫法法師用心無義等者。此下第三約心無義。而為言之。山門玄義第五云。第一釋僧溫。著心無二諦論云。有有形也。無無像也。有形不可無。無像不可有。而經稱色無者。但內止其心。不空外色。此壹公破。反明色有故為俗諦。心無故為真諦也。不真空論云。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述義云。破竺法溫心無義。二諦搜玄論云。晉竺法溫為釋法琛法之弟子也。其製心無論云。夫有有形者也無無像者也。然則有象不可謂無。無形不可謂無。是故有為實有。色為真色。皆所謂色為空者。但內止其心。不滯外色。外色不存。餘情之內非無如何。豈謂廓然無形。而為無色乎。高僧中沙門道恒執心無義。只是資學法溫之義。非自意之所立。後支□度追學前義。故元康師云。破支□度心無義尋末忘本。今云心無者無心於萬物等者。不真空論文所引全同。元康師云。經中言空者。但於物上不起執心。故言其空。然物體是有。不曾無也。所言曾者。猶是都也。言此釋意等者。疏主顯溫法師意也。述義云。令心體忘於境而不便執。故言空。然此中經者。大乘經中說也。言肇公評之云等者。不真空論文。所引全同。所以不記。元康師云。下正破也。能於法上無執。故名為得。不知物性是空。故名為失。述義引般若經云。色無邊故。般若無邊。無邊空之異名也。將明心空。必舉境以明之。故知。心空由照空境。境空由心而顯。境智相成猶如符契。灰炭不遣樹想猶生。況枝葉□茂而樹想亡耶。言破意云等者。述義云。其師之意。但於物上不起執心。故言其空。然物是有。不曾無也。故云。此計有得有失也。言此四師等者。述義云。此之四人唯住在晉時。不及宋代。故以眾所知識宜舉之。後之三家非眾所知。唯曇濟法師引之。所言晉者。玉篇云。晉即刃反。進也。又州名。國名。又姓。又易卦名也。
疏云。至宋大莊嚴寺等者。此下第二約七宗而言也。爰至等者。高僧傳第六卷曇斌傳末云。時莊嚴復有曇濟。以學葉才力。見重一時。濟述七宗論。宗著經目及數林。准此故知。非是吳國嵩山草堂寺曇齊師也。爰者及也。
言第五五于法開等者。山門玄義第五云。第四于法開著惑識二諦論云。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為大夢之主。若覺三界本空。惑識斯盡。位登十地。今為其以惑所□為俗。覺時都空為真。准之可悉。言覺曉者。案。玉篇上。古樂反。寤也。大也。文韻云。古岳反。曉也。大也。明也。寤也。知也。又古孝反。省也。下火了反。明也。曙也。慧也。知也。准之可悉。高僧傳第三云。晉剡白山于法開不知何許人。事蘭公為弟子。深思孤發。獨見言表善放光及法花。年六十卒也。言于者氏超世也。
言第六壹法師云等者。玄義云。第一釋道壹。著神二諦論云。一切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為世諦。心神猶真。不空是第一義。若神復空。教何所施。誰修道隔凡成聖。故知。神不空。准之可悉。言是故經云等者。述義引大集經第九卷云。一切諸法空無相。亦復無有次第生。其性本來常寂靜。無有能作。如虛空。今取意引。佛為海慧菩薩說偈文。言難曰經稱等者。如大品經第三十八卷。佛告須提言。於汝意云何。幻師幻化種種物。若象馬男女等是幻有。業因緣墮地獄。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及有修道不。不也世尊。是法無有異事。何當有爾。又云。須菩提。於汝意云何。佛所化人是化人。有業因緣墮三界。有修道不。不也世尊。是事無有異。不可說爾。今取意引之。述義云。無而忽有之義。名之為經。有而轉變之義。是名為幻也。言又經借虛以破實等者。如大品經第三十八卷。佛言。菩薩用般若波邏。作如是方便力。饒益眾生。亦不貪著是身。何以故。著者著法。著處是三法。皆不可得。自性空故。空不著空。空中無著者。亦無著者。亦無著處。空中空相。不可得故。准此經文。今云虛者空之異名也。高僧傳第四卷云。晉山陰嘉祥寺竺道壹。姓陸。吳人也。少出家。從汰公受學。時人號曰九州都維那。後暫往吳虎丘山。以晉隆安中遇病而卒。即葬於山南。春秋七十有一焉。
言第七于道邃等者。玄義云。第七于法邃著緣會二諦論云。緣會故有是俗。推拆無是真。譬如土木合為舍。舍無前體。有名無實故。佛告羅陀壞壞。滅色相無所見。准之可悉。言難曰經云等者。此引大品經第十三卷文。以為難之。具引經文。如記第二卷。今略引之。只經云。諸法相今云實相。所言相者。猶是體相也。高僧傳第三卷云。于道邃晉燉煌人。至年十六出家。事蘭公為弟子。後隨蘭適西域。於交v遇病而終。春秋三十有一焉。言燉煌者。上從昆反。下胡光反。燉煌郡。武帝年元處分酒泉置。社林以為古作洲也。邃者息遂反。深也。
疏云。次齊隱士等者。此下第三約三宗論而為言之。述義云。震旦國鍾山隱士。姓周。名顒。所謂天下無雙者也。隱士有二解。即就內與外。內隱者。法華經云。一心除亂攝念。山林棄國捨榮。以求無上道。若爾投身命財。不逐世情。莫望美譽。修習般若正觀之類。名曰隱士。此有二種。一者遁身隱者。如大經中雪山大士乃至攝嶺大師髅氏周顒等也。二者藏賢隱乾。如阿踰闍國有一法師。名婆須跋陀羅。現身為狂癡人。聽毘婆沙論等。又葉婆國臥澆葉中而不瞬者。乃至晉代壞度比丘等也。外隱士者。論語長沮桀溺曰。且其從避人之士也。豈若從避世之士哉。何晏注曰。士有避人之法。有避世之法。長沮桀溺。謂孔子為士。從避從之法者也。己之為士。即從避世之法也。避世之士然有二種。一者邑中隱者。後漢書云。任永君以當時亂。詳盲子墜井不救。其妻以為實盲。對其與人婬。及大平後。引鏡自照曰。世道眼即明。妻漸自縊而死也。二者林中隱者。許由善卷老聃莊周伯夷叔齊等。□棄世榮。隱居山谷。修道攝念。所言士者。雄幹之義。博通古今。辨然不然。謂之士也。說文。孔子曰推一合一為士也。凡有三品。一者隱士。即隱遁者。居山中等。二者高士。三者處士。廣如肇論述義第三卷初也。
言不空假名者經云等者。山門玄義第五卷云。第三釋顯亮。不空二諦論云。經曰。因緣諸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豈可言無哉。而經云。諸法空者。所謂內空無主。以無主諸法。名世諦。諸法無主是真諦。此即數部三藏意。明事理二諦。以三聚無為為俗諦。其中十六真理是第一義諦。舊詺為鼠婁栗義。此一師即第一不空宗。准此玄文。有人傳云。山門等名為晚人者。僧詮師也。又均正玄義第三云。不空二諦者。即周顒義。引大品經云。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是諸法無自性故。所以是空。而自不無諸法假名。可以為有。故言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也。山門等詺不空二諦。作鼠嘍栗義。只如鼠嘍栗內實盡空。外殼形有何異。假名故有。無實空。故舊曰名著不空假名二諦也。言嘍者。玉篇。洛口反。嗹嘍也。晚者。莫遠反。後也暮也。
言難曰論云等者。此引此論第三卷行品末。破攝論三性三無性。偈文所引全同。所以不記。碩法師云。下第二有一偈。無性故不有。所以是空義。偈上半破性。下半破無性。非但無性。此無性法本破汝計。諸行是實故道虛。誰妄取破性。言假既無實亦無。不實無性亦無假也。若他人言。破外道及數部性義。明三假七實。為世諦體。雖言是假還成性義。何者。既言七實。實豈非性耶。又且有此三假之法若也言無。即不得為世諦體。既可為世諦體。即是有法。有法即有相。有相有性。右言無性。即應非有。既決是有。終成性義也。偈上下半如文可見。言諸法後異者。使有定性始終。是一不應後時變異。而今見後時變異。即知無性也。准之可悉。言此與前即色義等者。此與前三家之關內云。色無自性。故言即色是空。不言即色本性空不異也。
疏云。空假名者一切諸法等者。山門玄義。于法邃緣會二諦宗。支道林即色遊玄。此二師即第三空有宗。舊詺此師。為案瓜義。二師所立。准上可見。均正玄義第三云。山門等目。名空有二諦。為接瓜二諦。明瓜沒之時。舉體併沒。瓜出之時舉體併出。時無沒沒時無出。何異時空之時。無纖毫之有。明有之曰。無毫之空。問。山門玄義云。舊均正玄義云。山門等何相等違耶。答。此可有二通。一山門者。僧詮師初住山門。只後住山中。今興皇法朗師。以僧詮師上足弟子。故云山門。從師立名。二從山門僧詮師。而受玄義。故云山門玄義。有人傳云。依均正玄義者。空假名不空假名。俱是成實師。故玄義第三云。便成實論亦各執兩家。說二諦不同。一云。空有二諦。一往是眾師同明之。二云。不空二明。即周顒義。只彼於玄義。道安本無。支道林即色。周士不空二諦。等為所破。故與今異。
言還同緣會故等者。還同于法邃云。緣會故有是言俗。掖拆無是真。譬如土木合為會。會無別體。有名無實故等過。具引如上。
疏云。第三假名空等者。問。均正玄義。以周顒。為不空二諦。今何名假名空耶。答。有人傳云。均正玄義。約未了時義而言。今約已了時義而言。今謂。准山門玄義釋。顯亮師名為不空假名義。于法邃名為空假名。周氏名為假名空。此得理說。故以為第三也。准玄義初卷。空假名者。開善所用。假名空者。四重二諦初重也。所言原者。元也。本也。
言論云雖有而無等者。如不真空論云。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即非無物也。物非真物也。物非真物。於何而物。故經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述義云。誠以即物至所謂非無者。次辨其相。凡有三雙六句。初雙明中假無礙。就此雙中。即物順通等者。明假不礙中。何者。假名諸法即為理故。名曰順通。即理之異名。即物之理。遍於萬法。無有一法而逆於此理矣。即偽即真等者。明假不礙中。何者。假法之偽。即為真理故。非謂改變假法。別有于真理中假之性無有改變。如以一柱望東西人。所以經云。不斷煩惱。而得涅槃。次性莫之易下第二。雙示有無義。即明假有假無不相礙義。性昔之易等者。中假之性不改變故。即有是空。雖空猶是有也。物莫之逆等者。萬物無逆於真理故。即空是有。雖有而是空也。次雖有而無下第三。雙彰表理義。以有無表非有無。既於非有。假言是有。雖言是有。而非有耳。無亦如是。如此即至非色敗空者。此齊萬物。如此非無。世俗萬法。然以正觀。觀察諸法。皆畢竟空。且如柱等為四微緣和合所生。無真性故。雖復現見有柱。而非真柱。即畢竟空。何得言柱。乃引維摩經證成之。如其文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謂色性即是空。非謂色滅然後始空。而言敗者。是舊經文。此是色自真如。非滅於色而有真如。何者。滅色之空。是世諦空。即不法之空。是畢竟空。指有為無。指無為有。有無二名無有二體。故相即矣。今略引之。元康師云。性莫之易等者。即是有是空。此空雖空。猶是有也。物莫之逆等者。即萬物順通性空。當知。雖有有而是空也。雖有而無下雖有而無。當知。非定有。下句反此也。如此等者。非無物也。明非無也。物非真物也。明非有也。亦可直云。非是無物。但物非真有之物耳。物非真物等者。既云非真。於何處有此物乎。
疏云。今總詳之等者。此下第二諦得失。准之可悉。
疏云。攝法門第七等者。此下第七門中大文有二。第一約十條明攝法第二問答料簡。初中又二。初總明八不深奧。後別死十條。就列十條即為十別。
言一者八不等者。第一約十二因緣。以辨攝法。言大經亦云等者。引涅槃經第二十七卷師子吼品文。證成八不。明十二因緣不生不滅。具引如上。言以十二因緣等者。大乘玄第三卷釋名門云。言境界因者。即是十二因緣。能生觀智。以是觀智境界。故云境界因。疏第十六云。二者十二因緣乃至能令人得成佛果。此根本能生於佛。故名為因。准此玄疏文。今云。境界佛性者。以觀智之境界。故名為境界成佛之因。故名為佛性也。言能發無生滅觀等者。疏云。十二因緣能生觀智。既是觀智之根本。不宜不正。若其不正境。即成滅斷常之境智。亦成生滅斷常之智。今簡此境是無生滅境。智即是無生滅智。故將十不以簡十二因緣。准此疏文。不生滅境。能發無生滅觀。即以彼所發觀。名為觀智佛性也。言觀智明了等者。玄云。菩提者。此言正遍知道。是從智為名。述義云。言果性者。是佛所有三菩提之智。言斷常諸邊等者。玄云。涅槃者。此言寂滅。是即從斷為因也。述義云。果果性者。所謂涅槃即菩提上無累之義。言然十二因緣等者。如淨名玄第五卷云。此之五性。更無二體。十地因緣能生之義。即名為境。所發之義。便名以智。觀智明了。故稱菩提。菩提無累。即是果果。然十二因緣。本性清淨。未曾因果。亦非境智。故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既無二體。但轉境為智。變因為果。如此因果未曾因。故五性一體。所言性者。不改之義。亦自體義。謂為因時。不成餘物。故云不改。言即一十二因緣等者。如統略上卷釋方便品中云。涅槃經十二因緣不生不滅。是中道即境界佛性。發不生滅觀。即觀智佛性。觀智明了。即菩提性。斷常斯寂。即果果性。十二未曾境智。亦非智斷。即是法不可示。名為正性。正性者。即是佛性體也。此但就不生不滅。論五性。五性但是如來智也。既悟因緣宛然不生不滅。具五性。即知不生不滅宛然。亦是觀智。及菩提亦是果果性。但不得是正佛性。准之可悉。
疏云。二者八不即是雪山全如意珠等者。此下第二約大經第十四卷全如意珠偈。以辨攝法也。所言雪山者。有人解云。在北天竺以北香山以南。言全如意後偈者。疏主釋云。而今俱是半珠。即應皆半字。下具足說偈。即是全如意珠。此中既以珠為喻者。還依珠義。解大論。解如意珠。能滅眾生苦。能與眾生樂。今此偈亦然。能破除眾生顛倒之病也。言偈云諸無常等者。大經第十四卷羅剎所說偈文。具如記初卷。疏主釋云。善男子去下第二。引昔事。證此大乘不可思議。為一偈故。須捨身命。真金三種試。謂燒打磨。內合三試者。一形試云示羅剎剎形之像者。其有大膽勇以不苦不畏者。則能於生死。廣度眾生也。二皆試者。看其能愛樂貪求大乘。以不能別知不二。求索試者。就其索身。能布施不也。問。此試何物。解云。即如前文云。車有兩輪鳥有二翼。此以三事試於菩薩二輪。何者。是菩薩二輪。答。餘處以定慧為二輪。今此中以戒慧為二輪。故我見春堅持戒行。未知有深智不。故今正試。以此二種也說半偈正是法試。下云半如意珠。此得言證。常是滿字。常亦是半字。無常為半字。前第五卷云。有文。今即是其文。上云。常是滿字。一家有時云。無常為半字。常亦為半。出何文。今文所得證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此即半偈珠。豈不是半字耶。即得以此難他。汝若無學為半字。常為滿字者。亦應無常是半珠常為滿珠。而今俱是半珠。即應皆半字。下具足說偈。即是全如意珠。此中既以珠為喻者。還依珠義解大論。解如意珠。能滅眾生苦。能與眾生樂。今此偈亦然。能破除眾生顛倒之病也。又一云破倒。上半即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此即治昔邪常等四倒。諸行無常即治常。常既去餘三倒。然下半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此即治今苦無常四倒也。二者破見。又上半破眾生常見。下半破斷見。具破斷常二見。眾生起見不出二種。如大經所明。一者常見。二者斷見。此二見是諸見根本既破此二見。一切六十二見等。皆斷見愛斷如此。即生老病死斷也。三者即是釋共聖行義。故如上問云何共聖行沙羅迦鄰提。今此中即是明共聖行義。上即是標苦無常行。下具常與無常。則異苦無常。四常則具常樂我四。猶識生死苦無常四為邪。方能識涅槃常樂我四為正者。即是聖義。若不知邪無以識正。今明此二。則釋聖行也。問。他亦作此義釋。與今何異。今明生死未曾常無常。涅槃亦未曾常無常。而今言生死苦無常者。此是令眾生厭畏故。假言其無常。言涅槃常樂者。欲令眾生欣樂希求故假言其常。至論此未曾常無常苦樂。他則不爾。故為異也。准之可悉。述義云。具八行觀者。生死無常苦無我不淨。為四行觀。涅槃常樂我淨。為四行觀也。上窮霄漢等者。且就世俗。以一天下論之。霄漢者。天河。淵泉者。地際也。貴得意者。心言路絕。無依無得學合道也。所言霄者。玉篇。思姚反。霄之言小也。在雨部。又思搖反。夜也。在塮部也。文字辨嫌。二字俱音小焦反。但雨下肖字霓雨。亦近天赤氣也。塮下肖字霄中星。虛霄夜。今須塮下肖字也。言故非凡夫行等者。淨名經中卷。文殊疾品廣略引之。羅什注云。凡夫行者有三種。善不善無動行。無動行色無色界行也。上二界壽命劫數長久。外道以為有常不動義也。佛亦因世所名而名之。故云非凡夫行也。行三邪而不證。故云非賢聖行也。
疏云。三者八不偈即涅槃本無今有偈等者。此下第三約在經第十卷本無今有偈。以辨攝法也。所引全同。是故不引。言廣釋如涅槃疏等者。如彼疏第十卷云。爾時世尊說偈四正答。然山中法師不講涅槃經。諸學士請講師云。儂若知得五年活者。儂講此經。今知不得五年活。故不講此經。恐不得究意。諸師不能奈何。但熟讀大品及三論也。勝雅師不講此經而為商略本有今無四偈大意。山中師既不講此經。興皇何得講之。明興皇師房中處處品諮決涅槃大意略盡。而餘法師不知此諮問。故興皇云。我無同學也。又梁武為此經難解。遣使外國。覓涅槃論。請得真諦三藏還。仍值亂不得翻譯。晚興皇師請三藏法師。翻得本有今無四偈論謂為精要。以示山中師。了不肯。何故爾。此豈能得出於正意耶。然此偈四出來意。不同也。今是初出正答其疑。廣州大亮釋云。言本有者。本有煩惱。今無者。今無煩惱。本無者。本無般若。今有者。今有槃若。此是上半意。下半明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者。今日如來不為三成所攝。不如上半也。何故爾。今日如來常住故。非三世攝。次開善云。上半就始有義釋。下半明本有義。上明始有。即是本無今有。本有今無與大亮意同。下明本有義者。本有佛性。即非三世攝。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今束此四偈。不出二意。一者約佛二智實方便。方便。實無三世三世。三世無三世義實方便此無三世三世。方便。實三世無三世。無三世三世。豈是三世。三世無三世。豈是無三世。非三世無三世。所以為常。既非三世非無三世。豈得作三世。難言。佛是無常耶。二意約學悟得失。迷故本有煩惱。悟故今無煩惱。迷故本無般若。悟故今有般若。此上半偈只約迷悟論有無。迷悟論有無。此有無不定有無。有無既不定。有無者。無即是有無。有即無有。有無不無。無有不有。此只是不有不無。非今非本。故下半卷除云。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也。此語意。正除其前見性難。難意正明如來始見。佛性應是無常。今即明未曾本未曾始未曾見未曾不見。故非三世攝。所以常也。准此疏文。今云。上半即無三世等者。約佛二智而為言之。此乃實方便。下半三世無三世等者。方便實也。准之可悉。
疏云。四者此偈等者。此下第四約三種般若。以辨攝法也。言故論引般若無盡品云等者。此初牒長行文。具明如上也。
疏云。五者即此八不是淨名入不二法門等者。此下第五約不二法門。以辨攝法也。言然不二法門等者。述義云。此中雖以所證之理為本。而取不二正觀。名為本耳。正觀之所依故。兼以舉理。故淨名玄初卷云。不思議解脫本者。謂不二法門。所以然者。由體不二之道。故有無二之智。由無二之智。故能適化無方也。言如肇公云等者。如淨名經序云此經所明統萬行。即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即以六度為根。濟朦惑。即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即以不二為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也。今略引之言真極可軌等者。疏主釋成。述義云。言一道者。一切聖人所遊之路。更無異趣。故名一道。亦名一乘。無萬有差別義為一。所履為道。道以能通為義。雖能滅除一切煩惱出煩惱外。而不離諸煩惱。無所不遍。故稱能通。言清淨者。離諸見義。謂了悟諸見解脫。無二無別本來寂靜。以如此義。故為不二。真者。非虛妄義。極者。究竟之義。因位之流。未究竟故。而是真有不二。為諸法之模則。故名為法。不二之道無所不遍。是故為至。離六十二見。具足萬德。義為妙。離諸煩惱。本性清淨。故稱虛通也。言蓋者。舉自謙辭。乃是不定之言。將以為是。未敢為定。故曰蓋也。是眾教等者。以能詮之教顯理。究竟之義旨歸者。不二中道也。群聖等者。以能證之人。明理圓滿之義。靈府者中道佛性。如府攝聚一切財物中道佛性。有恒沙性功德。若無此性。雖順一切六度萬行。而一向不得之。問。中此就空門。佛性就不空門。佛性如何同耶。答。佛性二種。一理佛性。二智佛性。今言同者。理佛性也。一切眾生有佛性者。智佛性也。不二中道。謂畢竟空並無二智。境智平智平等一味之義。合為理耳。中道佛性。謂無二智之性。并如了理。以為成佛正因之義。言佛性也。淨名現疾等者。上宮此經疏云。維摩詰者。乃是已登之大聖也。論本既與真如冥。一談跡。即示萬品同量。德冠從聖之表。道絕有心之境。事以無為事。相以無相為相。何有名相可稱。國家事業為煩。但大悲無息。志存益物。形同世俗居士。處宅毘耶村落。而化緣畢。將歸妙本。現身有疾。假寢于床。謂以因疾致問為開不思議之理。是以文殊知時承旨問疾。仍顯大士種種妙行。以勸新發。然則疾之為體。必以大慈悲為本。乃至如來雖命五百聲聞八千菩薩。各陳昔日受屈而皆辭曰不堪。一無欲往。故不成問疾。唯文殊奉旨即就方丈。正陳佛意。方成問疾也。准之可悉。
言答三十餘菩薩說不二法命初即云等者。淨名經中卷末入二法門品。有三十一菩薩。初從法自在菩薩。終訖樂實菩薩。故云三十餘菩薩。今法自在菩薩者。三十一菩薩說不二之中。此最初菩薩。故云說不二命初也。如彼文云。會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即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釋僧肇曰。滅者滅生耳。若悟無生滅。何所滅。此即無生法忍也。此菩薩因觀生滅。以悟道。故說已所解。為不二法門也。離真皆名二。故以不二為言。今略引之。言然品有三階明不二等者。括入不二法門一品之意。而為言之。故彼品云。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舍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樂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時維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文字言說。是真入不二法門。御製云。下根聞說眾生空。便以生疑。若爾菩薩亦同二乘。以觀空為宗。何以為尊菩薩耶。故此品明菩薩不二觀之行。以遣此疑。曰。雖同觀空。觀空亦不同。何則二觀者。心存空有。故捨有證空。但求自度。不在化他。是故名雖觀空。便成相觀。菩薩觀者。在有不失空。在空成萬化。空即有。有即空。不偏有無等會不二。故名為真空觀。豈言便同二乘以遣之也。就說不二亦開為三。一諸菩薩寄言詮無言。□□□二文殊寄言遣言。三淨名寄無言。以詮無言。此三皆顯無言理無淺深。但眾生聞諸菩薩各以寄言詮無言。便謂理必可以言詮。所以文殊寄言充遣言。物復計理。雖無言。應有能遣之言。所以淨名默然無言。以遣能遣之計也。然若以無言為極。文殊亦應無言。何猶發言讚述耶。解曰。理實應爾。然若文不述者。惑心唯疑淨名默然不答。猶不知以無言為極。是故文殊將欲傳物。故發言讚述也。然即法自在等菩薩。假言詮。於不二無言之理。即為下品。文殊雖知無言。而言於無言故。假言遣言。即為中品。淨名杜口無言。於無言故。假無言詮無言。即為上品。必以所會之道離諸見故。能會之聖默然無言。如說以無心之妙慧。契地相之虛宗。緣觀俱寂內外並。冥。即其義也。言一者眾人等者。述義云。明不二之道。有淺中深三重之言。初眾人者。謂三十一菩薩。若是地前三十心。若七地以還菩薩。而十信位唯有信解。而無慧解。故不言之。文殊淨名就跡論之。八地以上雖俱相領而為化物。故示淺深也。言言辨明者。猶是悟也。具如名記第二卷初也。
疏云。六者此之八不等者。此下第六約妙法蓮花。以辨攝法也。言藥草喻品云等者如法花經第三卷藥草喻云。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今略引之。疏主釋云。下第二明佛智同眾生不知同。就文為二。此初明佛能知一相一味者。一相謂一實相。合一地也。一味謂一智味。合一雨也。所謂解脫相下。雙釋上一相一味也。免五住煩惱縛。故名解脫相。離三界內外業。故名離相。滅二生死苦果。故名滅相也。究竟涅槃下。釋上一味。離前三相。故累無不盡。收離三相。故照無不圓。照無不圓。故非無。累無不盡。故非有。即是中道之法。故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也。言終歸於空者。有人云。雖過去過塵沙未來是倍上數。終入無餘灰斷涅槃。故云終歸於空。此釋壽量佛無常也。有人言。依覆相說常解釋者。明此常即空無相不可得。故言終歸於空也。有人言。空無二十五有。故名寂滅也。今明二種。一者凡聖終歸大涅槃。故云終歸於空。二白音已來。開五乘教。用至於法花。息用歸體。即無復五乘末。本對於五。故明不五。既無有五。亦非不五。即言辭寂滅。故稱為空。問。上明終歸一切種智。與今何異。答。通是一道清淨。隨義立名。或稱種智。或名涅槃。或名一乘。或名般若。故前明終歸種智謂三菩提果也。今云終歸涅槃為果果也。良由二乘智非究竟智。故終歸佛智。二乘槃非究竟故。終歸大涅槃也。言下云復有住禪等者。下重頌合大樹增長二行文。所引全同。是故不引。疏主釋云。言聞諸不空等者。即上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蓋是有大涅槃果位之法。故大樹因人聞之。歡喜也。智度論云。譬如震雷小鳥皆怖。孔雀大鳥。聞之舞踊也。畢竟空法亦復如是。小人聞之。驚疑怖畏。大士聽受。歡喜踊躍。准之可悉。言小草者。人天是世間乘。名為小草也。
言肇分論云等者。如涅槃無名論第一演開宗云。恬乎而夷。泊焉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於此冥會。述義云。次彰所得。恬乎而夷謂大智等因行功德。皆成就故。泊焉而泰謂。大悲等化他功德悉備足故。尚書。注曰。恬安也。方言。恬靜也。泊焉猶冥寂義。九道眾生□歸趣之。三乘聖人皆會向之。無一眾生不成佛者。當知。一切俱趣。如大經云。一切眾生乃至須洹等。皆悉歸於大般涅槃也。又云。九流者。六道三乘。此就因位。群聖者。三乘聖人。此就果位也。元康師云。九流於是乎交歸者。此句會法則無法不會於涅槃。言九流者。謂道流儒流墨流名流法流陰陽流農流縱橫流種流。亦云小說流也。言此文字語言。皆是佛說。□會涅槃。故云交歸。此即金剛經云。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此之謂也。眾聖於此乎冥會者。此句會人亦無不會於此道。是故如來說一切人皆是聖人。故大品云。佛即眾生。眾生即佛。故云眾聖於此乎冥會也。
疏云。七者此之八不即是正法等者。此下第七約下辨攝法。言如花嚴雖有七處八會等者。如花嚴綱目云。今明此經有七處八會。謂人中三處天上四處為七處重會。普光法堂是為八會。於中第一會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菩提樹下師子座上。盧舍那佛及十方諸佛同加普賢菩薩。入如來淨藏三昧。說十世界海及果德法門。於中有二品。一世間淨眼品。二盧舍那佛光品。第二會佛在普法堂。文殊師利承佛神力。說信位法門。有六品。名號。四諦。光明覺明難。淨行。賢首品。第三會佛在須彌山頂帝釋宮中妙勝殿師子座上。佛加法慧菩薩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說十住法門。有六品。佛昇須彌頂。菩薩雲集說偈十住。梵行。初發心菩薩功德。明法品第四會佛在夜摩天宮寶莊嚴殿師子座上。佛加功德林菩薩。入善伏三昧。說十行法門。有四品。佛昇夜摩天宮。菩薩雲集說偈。功德花聚菩薩十行。菩薩十無盡品。第五會佛在兜率陀天宮一切寶莊嚴殿師子座上。佛加金剛幢菩薩。入明智三昧。說十回向法門。三品。佛昇兜率陀天宮。菩薩雲集說偈。金剛幢菩薩回向品。第立會佛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藏殿師子座上。佛加金剛藏菩薩。入大智慧光明三昧。說十地法門。十一品。十地。十明。十忍。阿僧祇。佛壽命。菩薩住處。佛不思議地。如來相海。小相光明功德。普賢菩薩行。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七會佛在重普光法常師子座上。普賢菩薩承佛神力。入佛花嚴三昧。普慧菩薩二百句問。普賢菩薩二千句答。謂離世間一品。第八會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重閣講堂師子座上。佛自入如來師子奮迅三昧。說法界法門。并善財童子歷百十一城。求善知識所得法門。謂入法界一品。故云七處八會也。
言故云正法性遠離等者。花嚴經第三十五卷普賢菩薩所說偈文。所引全同。故不引之。述義云。四句為趣。以非四句。名為非趣。而正道約四句與非四句。故云遠離等。故疏主釋云。夫正法性非有無非無亦有亦無。非非有非非無。故云遠離一切趣。此則一切諸法之本。諸佛菩薩得正法根本。故名聖人。謂諸佛如來登地以上大菩薩等。得正法性。故名聖人也。別記云。趣者善也。向佛果故。非趣者惡也。不向佛果故也。言故收前能化所化因果等者別記云。約花嚴經一部。始從世間淨眼品。終訖普賢菩薩行品。合有三十一品。明能化所化因果。寶王如來性起一品。明收因果用以歸非因果體。後有離世間入法界二品。明從正法體更出生因果等用。故云爾耳也。
疏云。八者八不即是如來真應二身等者。此下第八約真應兩身。以辨攝法也。言大經云等者。如涅槃經第二十七卷。佛告師子吼菩薩言。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今略引之。疏主釋云。約此一章故。開佛性因果等五。今則收束。此五是一五。五只是一。一五即無五。五一即無一。畢竟清淨。准此疏文。中道之法。畢竟清淨。名之為佛。名為涅槃也。言故淨名云等者。彼經下卷見阿□佛品中。維摩詰答如來問文具引如上。今略引之淨名玄第七卷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法身既即是身中實相。故知。實相而佛性。惟之可悉。從匠異說。如記初卷也。言故無量義經云等者。如彼經德行品。大莊嚴菩薩說偈讚言。大哉大悟大聖主。無垢無染無所著。無相之相。有相身。眾生身相相亦然。注解曰。如來無相之相。同有相之身也。眾生有之身。亦等無相之相。如淨名云身實相。觀佛亦然也。測法師疏上卷釋云。然釋此頌。自有兩釋。一清辨等云。此之一句依世界悉檀。辨相非無。雖依實相相即是無。而依世俗有其諸相。故言無相之相有相身。又釋此之一句。辨相不空。是故經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後之一句。准釋空有遍請有情。謂非但佛相有空不空。諸眾生相亦空不空。故言眾身身相亦然。二護法等云。如來諸相有其二種。一者。遍計所執三十二相。二者。依他起性因緣所生。此復二種。一者。有漏唯是依他。二者。無漏。頌中初句明依他有亦是真實。後句准是。眾生相亦空不空。乃至廣說。談海記云。無相之相者。謂真身也。有相身者謂應身也。眾生身相者。謂真身也。相亦然者。謂應身也。言所以云發心畢竟二不別等者。如大經第三十八卷迦葉品末。迦葉菩薩即於佛前以偈讚佛言。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失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發心。今取意略引之也。有一卷記云。初後心中。初心難發。今欲歎義初發心。故云二不別。亦可為破迷執。故云不別。何有人定執。初心不成佛。後心方得成。今為遣破執。故云發心畢竟二不別。今謂。須初說故。疏主云第二稱歎也。
疏云。九者此八不亦是一體三寶等者。此下第九。約一體三寶以明攝法也。言既法不生等者。如花嚴經第九卷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中。一切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觀。諸佛常現前。法藏師疏第五云。以解一切法離相故。云一切慧。既妄取不見。誰能見邪。謂離妄正解。佛常現前。於中此初見真佛。准之可悉言又大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五卷云。如來不說佛法僧無差別相。唯說常住清淨二法無差別耳。疏主解云。有此文者明非。但摩王不解如來涅槃之相。只我弟子亦不解我所說義。何者。我明三寶無差別者。何時道三寶是一。我明三寶常住清淨。此二事無異。故言無差別耳。三寶之義義常□□□□□自殊。准之可悉。但述義云。如彼經第五卷。佛告迦葉菩薩言。有法名一義異者。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虛空皆亦是常。有法名義俱異者。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涅槃名解脫。虛空名無礙。善男子。三歸依者亦復如是。名義俱異。云何為一。疏主釋云。正明欲引物出離故說三歸依。若能本悟三寶一三。三三即了真佛性等異不異也。善男子有法下第二。明三是一三一是三一故。自有一三義三一義。然具足此文。應有四句。而只有兩句者。意欲相兼。而觀此文意。只說名為義。說義為名。何以得知。如此上句以常為一。名佛法僧為三義。而下句言佛法僧名為名異。若爾豈不上句以下句名為義。以上句義為名耶。故得答上問也。云何為一者。上句云。但一那有三歸。故答雖一而異雖異而一。云何作一一而難耶。言以三二數同不生不滅等者。此明三寶體所言三寶一體者。淨名疏云。問。云何為一體耶。答。涅槃經文不同。若依涅槃義即三寶皆以涅槃為本。是以經云。菩薩思惟。云何三事與我一體自釋云。我說三事即大涅槃。故名一體。若據佛性論三寶。三寶同以佛性為體。所以經云。如是三歸性。即是我之性。若就真諦明三寶。三寶同用真諦為體。是以經云。若能觀三寶常住。同真諦為體。是以經云。若能觀三寶常住。同真諦不常義明三寶。同以常為體。故經云。我亦不說佛法眾僧無有差別。唯說常住無差別耳。此□隨義說之。無相違背。准之疏文。今云一體者。約就常義而為言之。言淨名經等者。如彼經中卷入不二法門中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法門。疏主釋云。此明一體三寶義。故不二但一體三寶三處。三處者。一佛果上具三覺義為佛。可軌名法。和義為僧。此通大小教論。二者三寶通皆是空。亦通大小。但毘曇所無。三者一體三寶唯大乘所有。今此文明三寶無異體者。正就同一無為。故言不二。今取意引之。肇法師曰。無相真智佛寶也。實相無為法寶也。修無為道僧寶也。三寶雖異。皆無為相也。
疏云十者師云等者。此下第十約興皇舊說。以辨攝法也。言裁下一念心等者。述義云。所言下者猶置也。言一一歷心觀等者。別記云。約諸八計。而為言之。非是但舉一一計也。言師猶置也。言一一歷心觀等者。別記云。約諸八計。而為言之。非是但舉一一計也。言師常多作此意等者。述義云。寂諸亂念修習禪定。故云禪師。不缺威儀。守持淨戒。故云律師。不望名利。學般若道。故云行道。六時禮佛。種福分善。故云苦節也。淡海記云。苦節者。勤也。別記云。苦節者。此有有二義。一者約六時節而言。二者約身而為言之。所言為者猶有也。
疏云問若作此十條等者。此下第二問答料簡也。言又作十條者由來言等者。別記云。但說空義。故云。一遣相明空也。今案。大義記第八卷二諦義中云。俗法參差有等不等。不等故精□萬重等故。因假齊一。真諦唯遣故。一相無相。一相無相故。理無淺深。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又作此十條者令得一正觀即徹悟一切法故釋迦等者。如大品經第十三卷。佛語諸天子云。我昔於燃燈佛時花嚴城內四衢道中。見佛聞法。即得不離六度等。及餘無量諸佛法行。亦無所得故。是時燃燈佛記我當來世。過一阿僧祇劫。當作佛號釋迦文。爾時諸天子白佛言。甚希有。是般若能令諸菩薩得薩若。於五陰乃至一切種智。不取不捨故。准之可悉。別記云。四衢道者。四車□去道也。又云。九車□云道也。曇捷師云。巨俱反。爾雅云。四達謂之衢。十字交道也。言頭者。邊也。言也。言燃燈佛等者。如涅槃無名論□折難差第四云四。佛言。我昔為菩薩時。名儒幢。於燃燈佛所已入涅槃。儒幢菩薩時。於七住初獲無生忍。進修三位。述義云。梵語修摩提。此云慧而儒幢者。儒柔也。童幼也。梵語摩納縛迦。舊云摩那婆。義譯而云年少淨行也。大論云。太子初生。身光四邊似燈。故名燃燈。太子後成佛時。名燃燈佛。餘經云。錠光佛者。猶是燃燈也。亦言放光佛也。然則儒幢值燃燈時。住居七地。得無生忍。今云七住。即第七地言無生者。畢竟空理。悟無生之境故從境為名。忍者。解也。解心安耐曰忍。何者。世俗故有。勝義故空。空者。無所得也。觀法本空。何有生等。觀此無生而起觀智。故淨名云成無所得。不起法忍。為無生法忍之異名。又此智體無有生相智即無生。無生即智。如此應言。智即是如。如即是智。境智無二。非生非無生。故云無生法忍。言三位者。謂八九十三種位地。准之可悉。
言淨名云等者。此淨名經中卷文殊問疾品文。所引全同。故不引之。疏主釋云。譬如勝怨。亦是眾生怨。又眾生怨即是菩薩怨。以菩薩觀物如子。子怨即是父怨也。若不除子之怨。父怨亦不除也。兼除老病死者。菩薩謂也者。此合譬也。二乘除自怨。菩薩即有兼濟之道也。道生注曰。己及所親。皆無復怨也。菩薩念眾生。如親無異。若不除其老病□死怨。但是已怨。亦不除矣。准此等文。所言兼者。約就自他。而為言之。言又此人若自如此悟等者。如大論第七十七卷云。佛□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賢聖默然。二者說法賢聖。默然者。是般若心。說法者。說般若波羅蜜。是人從般若心。出說般若波羅蜜說般若已還入般若中。述義云。所言正者。梵語阿利耶。此反云聖。聖者猶正也。遠離擾亂邪僻邪見。故名曰正。心與境冥。智與神會。契理通神。於事無權。故曰聖也。白虎通云。聖者。通也。道無所不通。聞聲知情故。大戴禮云。孔子所謂聖人。智通乎大。通應變窮。能測萬物之情性也。今應說言。心不擾亂。離諸邪僻。而弘聖教。名聖說法。心不擾亂。捨諸邪見。而悟聖理。名聖默然。故思益梵天所問以第三卷云。若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而教誨之。名為說法。常入於定。心不散亂。名聖默然。准之可悉。言故語默之間常順佛教為諸佛護念於念念中身心得住無生等者。文易見也。言所以常須等者。述義云。不負者不違也。別記云。不誑也。門人者。義義云弟子也。
疏云。又大師云自心無所依等者。如大經三十五卷告邊葉菩薩言。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當得菩提。是名隨自意說。如我所說。十住菩薩少見佛性。是名隨他意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我說如是。汝說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我說如是。汝說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說也。疏主釋云。善男子。我常宣說下。釋隨自意語。眾生不能知有佛性。而佛能知說。眾生悉有佛性是名隨自意語。如我所說下。釋隨他意語。十住少見性。佛隨彼故。說十住少見佛性是名隨他意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下。釋隨自他意語。而文相違前。既有十住少見。能知自身成佛。不知眾生。今何得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迦葉亦作此說。若爾迦葉菩薩。即應具知眾生有佛性。今此語異。十住菩薩。能知一切眾生悉有生。煩惱覆故不見。但不能知眾筆悉得成佛久近。故前文云。不知也。三語異者。自解此事。他人不解。隨自意解而說。故云。隨自意語也。他人作此解。我隨他解。作此解而說。故云。隨自意語也。他人作此解。我隨他解。作此解而說。故是隨意語也。他作此解。我亦作此解而說。故是隨自他意語。何故明此三語。為欲顯於佛性。准之可悉。別記云。隨自心思。而說名隨自語也。隨他心思。而說名隨他意語也。
疏云。答心如步屈蟲等者。如大經第七卷末。佛言。修一切法常者。墮於斷見。修一切法斷者。墮於常見。如步屈蟲要因前腳得移後足。修斷常者。亦復如是。要依斷常。法寶師云。第三明相因起也。有法喻合。如楞伽密嚴經說。如執菟頭無角。因執牛頭有角。執牛頭有角。亦因菟頭無角。此中亦爾。如步屈蟲要因前腳得移後足。疏主釋云。修一切法常。只應是常見耶。是斷見耶。今言修者。只是觀察因修。觀察此常見。當有過。即執於斷故。言修常者。墮斷見。修斷亦然。准之可悉。
疏云。答耳目之徒等者。述義云。世間淺識好習法門名數。禿居士等名為耳目之徒也。一實相理名為一相。一實智味名為一味。遠離三界內外業。故名為離相。免五住地諸煩惱。故名解脫相也。別記云。此有二義。一離相是盡智。解脫相是是無生智。二以理非因。故云離相。亦非果故云解脫相也。劉□注法花第四卷藥草喻品云。相味既一故。塵累不能拘。塵累永盡。眾法所不染。塵法兩亡。所謂滅相。滅即常住義顯。復曰究竟涅槃滅之相。准之可悉。
疏云。問私通能等者。述義云。非奢者猶非如也。別記云。違負猶違背也。會諸同異者。約是違負一切諸師。而為言之。次第生起者。有人傅云。生起於文義之次第也。
疏云。第八次第門等者。此下第八門。於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又二。總之與別如文。言問八不等者。此初問也。述義云。龍樹菩薩造大無畏論。凡有十萬偈。而今撮其中要義五百之偈。為此中論。此中論之極。唯是八不。故云。無畏之中心也。別記云。此問大意者。夫八不理即是無二。今何以故二周說耶。言再周明八不等者。此總答也。准之可悉。
疏云。一者初牒八不等者。此下第二別答。於中有六。今此第一約就中中相對。而為言之。言初明中實等者。有人述有說云。實無此顛倒者。約就論主。而為言之。橫生滅斷常等者。約就外人而為言之。傳自意云。此說不然。叡師序云。以中為名照其實也。碩法師遊意云。中是實為義。正為義也。今此處文。虛實相對。中偏相對。計有如此生滅等者。約就外人。名為虛實。無此顛倒等者。約論主名為實也。以橫謂有此生滅等者。約外人為貪邪。無如此生滅斷常等者。約論主名為中也。今撿。有疏云。無小所計有。無大所計空無。汝所計生。之與滅亦無。汝計無為涅槃梨耶之常亦無汝斷亦無。萬行佛果一異亦無。汝計無明識崛來與歸本之去。無如此等八計。若能了知此等八。異竟都無。名之為實。名之為中。若言有八者。即名為虛為偏。無此等計強名為實為中。何但八計。凡有所計一切皆無名之為實。謂橫洗二十七條。豎淨五句。畢竟清淨強名為中。具明如記初卷也。言次重牒八等者。有人傳有說云。遊意若是中實。中即假。前中若是中假。中即是轉假。明中明假。有無非有無也。即是假後中。此即中實義。與中假中。相對而言。有疏云。言中假者。既破如此等計。便謂無二諦故。明中假義。無汝所計性有。無有如來假名因緣。有無洗彼性。有無盡顯。如來假有假無。還。今悟中道。如佛無異。故四依出世。當知。是大乘三啟閻浮。
疏云。二者前牒八不等者。此下第二約中假相對。而為言之。准上可悉。
疏云。三者經論八不等者。此下第三約經論相對而為言之。亦准上悉之。
疏云。四者初牒八不等者。此下第四約意文相對。而為言之。言初明意者。謂佛為大心人等者。如初牒長行云又為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碩法師云。又為已習等者。第一正稱教之緣。即是能感。文有三句。一是已習行。二是有大心。三是堪受深。佛說小欲令悟大。所以先為說小。今次說大也。有大心者。如般若經明菩薩有大心不可壞如金剛。能為畢竟眾作上首。既道有大心等。即是菩提心。菩提心者。名為佛心。能了初後不二。佛菩薩平等即是大心。有大心故。堪受深法耳。以大乘法下第二。明稱緣之教。即是所感。此乃正明為大行說大法以大乘法等者標。所謂一切下釋。大乘無別生不生不滅只前生滅者。不生不滅大乘不生不滅。彼作生滅即是小乘。次若生滅不生滅作二解。即是小乘。若了生滅不生滅不二。即是大乘。故經言。有二見者。名為小乘。無二見者。名為大乘。既道一切法不生不滅。故知。此論申則盡申。非但申此間佛教。乃是申十方諸佛教。具明如彼疏第二卷。准此疏文。今云。大心者。菩提心也。言像末眾生等者。如次下文云。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乃至廣說。碩法師云。文中有三。佛滅度後下第一。明迷教之時節。此文語倒。應云佛滅度後五百餘年。人根轉鈍下第二。辨迷教之意。得意。迷教只鈍根薄福。若佛在世時。人根爽利。識信堅明。但佛滅度後人根轉鈍。識信不明。所以迷教。深著諸法下第二。正辨迷大小乘教也。准此疏文。今云。像末者。一千年時能正悟即名正。飾像行即稱像。微末行即言末也。言答即不上求五陰求者。如次文云。求五陰十二入十作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碩法師云。此第一信小乘故失旨。舉類如若信毀品。此人雖能信般若。而此信即是毀。故稱信毀。今亦然。此人雖能信小乘。而此信即是失。故道。信小乘故失旨。何故失旨。聞佛說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為有不知。欲表於不有。既不知佛意故便謂三科決定有。即成失旨。元康師云。佛藏經第二卷云。不淨說法者。我見人見眾生見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見也。今阿毘曇分別陰界入。決定取相。豈知佛意乎。准此等文。今不毘曇等。故云。不上求五陰等也。言又不上聞等者。如次文云。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見疑。有疏云。下第二明稟大乘教迷大乘教。言聞大乘法等者。第一明聞八不之教。所言畢竟空者。大乘正道之異名。故大品云。畢竟空亦名法性。亦名性空。亦名為道。亦名般若。故畢竟空只是正道。般若之異名也。不知何因緣故空下第二。明起迷之意。何意起迷。只不知因緣故空。所以起迷也。即生見疑下第三。正明迷教。仍佛在世間大乘。發生二慧。末世聞大乘。生見疑也。元康師云。即如此成小乘論師不信無相者。是其類也。
五者與六者文顯可見也。
疏云。第九料簡門等者。此下第九門。於此門中文有二別。第一約成論義。以料簡之。第二約北土三論師義。而為言之。初中又二。即問與答。言部成實論師云無生無滅等者。均正玄義第二卷云。成實師解八不不同。一云。八不□是真諦。中道亦是真諦。准之可斷。
言答若八不等者。又云。二云。不生不滅是中道。即時真諦。不有不無中道。餘六不是俗諦中道。故云。復有人言等也。言如瓔珞經說之者。菩薩本業瓔珞經下卷佛母品文。引文如記第二卷也。
疏云。復有北土三論師等者。此下第二約北土三論師義。而為言之。於中有二。初述計。後破此文初也。琛法師疏第一卷云。初云。不生不滅者。此偈略作三對解釋。第一就空理解。第二就緣起事解。第三對執解。就空理解者明法性本空。非起非起非出。不得名生。復非終盡。不可名滅。非定有故。不得名常。非定無故復不得名斷。一相無相故。不可名一。空無差別故。不可稱異前際空故。不可說來。後際空故。亦不可說出。亦可直言所以不生不滅不常斷者。良以諸法畢竟性空故。
言第二就緣起事釋等者。次文云。二就緣事解者。明法性真空。即是因緣深理理雖無生而眾緣合故。名用即生。緣離散復名用即滅既生滅屬緣寧有實生實滅。故云。不生不滅。次言非常非斷者。然因緣之法。則因緣果與因性。故非常。果續故非斷。故云。不常不斷。次言一異者。明因果不同不得為一無別兩體不得為異。故云。不一不異。次言來出者。果從因生不從外來。緣中無果不從中出。故云不來不出。此明因緣起法性相如是。離於定性。
言第三就對執釋等者。次文云。第三對執解者。對於二乘外道情也薩婆多部云。大生生六法。小生生一法。乃至住滅亦如是。外道人言。從冥初生覺四緣生知。如是等人皆說生滅。今對斯二人所執。故云。不生不滅。言小乘人言等者。次言斷常者。小乘人云。三無為是常。得道入無餘涅槃。是時五陰都盡。故名為斷。外道人言。虛空微塵時方神等。不從因生。故名為常。為因生法。必當歸盡。故名為斷。或言。過去有故為常。未來有邊故為斷。此皆不然。故云。不常不斷。言小乘言等者。次言一得。小乘人云。諸法同在無常共相故一。諸法各各相自故異。外道言。因果俱有故一。相別故異。此實不然。故云。不一不異。次言來出者。小乘人言。未來有法。流入現在。故名為來。現在之法。流入過去。故名為出。外道人言。諸法從微塵世性梵王等邊來。後時還歸於本。故名為出。此皆不然。故云。不來不出。此明破執顯理。准此疏文。今云北土三論師者。琛法師也。有人引初牒。述義云。釋僧道師義等者非也。別記云。一相亦無相。故云。一相無相也。過去世名前際。未來世為後際。謂約空理而為言理時。三世皆空。故云爾耳。言薩婆多云等者。如雜阿毘心論第二卷行品云。當知。前四相。相各為八法。隨相亦應知。相相唯相一。釋論云。前生除自己生八法。三相四隨相。及彼法住異滅亦如是。三相四隨相。及彼法自性不自為。故自性不自滅。如指端不自獨。此四隨要各為一法。隨生生前生隨滅滅前滅。廣說如彼。述義云。彼宗明法生時通自體九法俱起。謂自體為一。四種本相及四隨相。即生生等。然本相中。除其自體。生餘八法。謂自性并本相中。住異滅四隨相是也。隨相生生唯生本。生住異滅亦如是。此四是有為相。於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異。能壞名滅。大小相各有三名。大相三者。一名本相對隨相故。二名大相。對小相故。三單名生等對生生等故。小相三者一名隨相。隨本相故二名小相。形大相故。三名生生等。對生等故。准此論文。今云薩婆多者。法勝論師也。言外道言等。如百論下卷破常品初。外曰。應有諸法。無因法不破故。汝雖破有因法。不破無因常法。如虛空時方微塵。涅槃是無因法不破故應有諸法。疏主釋云。此舉無因。釋成常義。內外大小義□同之。同之。雖正破外道五種常法。傍破內人五種常義。然只四種外道執常。此事難明。然今此品品同計同。准此論文。今云外道者通一異等四種外道也。
言或言過去等者。述義云。過去於過去而不謝。故云。有故為常也。未來於未而不在唯以來於現在。故云邊故為斷也。別記云。有外道云。過去是有。未來是無。以是現在有之邊。故云邊。所言邊者。無之異名也。今依此說。故琛法師疏云。未來有邊故為斷也。梁攝論第十五云。此明威德力。諸外道多行非方便。若見外道多行苦行。以計有未來生故。故斷見外道多行樂行。以計無未來生故。有人引百論破常品疏文云。通四外道者不爾。能破所破。不相應故。何者。彼疏云。世師九法中。時是主諦之一法。何言通四耶。今應云此破勝論師也。故彼疏云。此偈本破其三世時是常。正捉外過去是常。破無未來也。過去是時既常。即過去定性過去。不轉作未來。故未來中無過去。故云。過去未來中無。以過去住過去。不轉作未來。是故無未來也。然今此計不常。此處也。言小乘云未來有法等者。疏主釋云。數人但有一種三世。從未來來現在。從現在謝過去也。成實明二種三世。一者實法三世。略同數人。二假名轉變三世。謂從過去來現在。從現在至人明如去來品。
疏言。外道云等者。所言從微塵生者。如文軌師因疏中卷云。勝論師宗。極微是常。謂空劫中。有細極微。散在處處。後劫成時。有情業力。令諸細微兩兩合各各生一□子。果微其子微。量等二細微。如此□微復相和合轉生□者。如此漸增乃至合生器世界也。後劫壞時。極□大者。先為交壞。漸漸乃至初子果微。如此□果悉遷滅盡。唯有根本最細極微。不為交壞。故是常也。准之可悉。世性生者。琳法師云。所謂從冥生覺。乃至十一根等。後時欠第而壞。還至本處。准之可悉。言梵天等邊者。如提婆論中圍陀論師說。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花。從大蓮花生梵天。梵天作一切命。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從兩臂中生剎剎。從兩髀中生毘舍。從兩腳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場。生一切花□。以為供養。化作山野禽獸豬羊驢馬等。於戒場中殺之。供養梵天。得生彼處。所言等者。等取自在天等也。
疏云。今明若得意用之等者。此下第二破。此中又二。緣之與奪。奪中又三。第一言但詳此釋意等者。破空理釋。第二言第二若云等者。破緣起釋。第三言第三云等者。破對執釋也。縱破中言以初者。有人傳云。合訓初也。
疏云。新通門第十等者此下第十門。於此門中。大文有二。總之與別。總中言餘至關內等者。淡海記云。疏主在江南之時。真諦三藏下。外於曰南處。不見三藏所翻經論。後遇國破。到於關內。始得此說。以此更釋八不之義。故云新通。所言餘者。玉篇。餘諸反。我也。疏主指己自稱云餘也。言無上依經者。靖邁師圖記云。無上依經二卷。沙門我末陀。此言真諦。所譯。沙門慧愷筆受。
疏云。八不為四人說等者。此下第二別釋。於中有四。第一辨各為四人。第二辨破四障。第三辨四因。第四明得四果。今此第一辨各為四人。以釋釋八不。如無上依經上卷菩提品。佛言。阿難。若人貪著三有。誹謗大乘。名一闡提。墮邪定聚。若人著無行無方便。墮不定聚。復有著無行有方便。不著有無。行平等通。名正定聚。如世親佛性論第二卷相分明因品云。若略說世間有三種眾生。一樂生死恒有。復有二種。一憎背解脫道。無涅槃性。決樂生死。不樂涅槃。二已墮定性者。非聖非凡。進退無取。而是佛法內人。憎背大乘法。因此人故。佛說是言。我非是其師。其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從輕暗入重暗。復從重暗入於盲暗。取暗為友。復取闡捉為友。是故我說。此人如是。二樂滅生死有。復有二種。一墮非方便。二墮方便中。就墮非方便。復有三。一外道。九十六種。二是佛法內人與外道同執。約正法起邪執我見。故於正教義。不能了達。因此人故。佛說是言。若不信真空。則與外道無異。復次增上慢人。取空為見。是真空實解脫門。約此空解脫門。起於空執。謂一切有無普皆是空。此空執者。即無所有。無所有故。因果二諦道理□失。執此空過故。即墮邪無。此等執者。由空而起。故成邪執。一切邪執。莫不由空。故能滅除。此執既依空起。故不可治。因此人故。故佛語迦葉。若人起我執見。如須彌山王。我亦許之。何以故。以可滅故。若此增上慢人所起空執。猶如髮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責。決定不許。二墮方便中有二。一聲聞人自利修行。但為自度。不為利他。二獨覺人於利他心。無樂事。但起捨心無樂者。不樂利他。無事者。無度人之事。准為自覺自利故。但起捨心者。捨是平等住。心不願利人。亦無所損。獨自覺悟。故言獨覺。墮方便聲聞亦爾。三兩俱不樂。有無□亡。謂修行大乘最利根人。既不同闡提樂生死有。亦不墮非方便同外道執。亦不墮方便中如二乘人。是故此人具行生死涅槃平等之道。住無處。雖行生死。而不染。雖行涅槃。亦非淨。但為大悲故。不捨生死。為般若故。不捨涅槃。不離涅槃者。異聲聞執永住無為。不捨生死者。異一闡提樂於生死。若樂著生死者。名一闡提。化法內人墮定位者。亦同闡提。如是二人墮在邪定聚中。若樂滅生死有者。是人墮非方便中。則在不定聚。若人樂滅生死有。是人墮方便中。及便但不樂得前二者。修平等道。是在正定聚中。准之可悉。
疏云。次明八不對治四障等者。此下第二辨破四障也。如彼經云。菩薩有四種惑。障菩提果。一者。棄背大乘法。二者。邪執我見。三者。畏生死苦。四者。不利益他眾生事。論云。四障者。一者。憎背大乘。二身。見計執。三怖畏死。不樂觀利益他事。初障闡提。二障外道。三障聲聞。四障獨覺。由此四惑。令能四人不能得見自性清淨法身。准之可悉。
言如五百婆羅門云等者。如涅槃經第十二卷。佛告文殊師利言。我念。往昔於閻浮提作大國王。名曰仙預。敬重大乘方等經典。時世無佛。事婆羅門。通十二年。即作是言。師等今應發阿耨菩提心。婆羅門言。大王。菩提之性。是無所有。大乘經典亦復如是。大王云何乃令人物同於虛空。我聞。誹謗方等。即時斷其命根第十六卷云。諸婆羅門命終之後。生阿鼻獄。即有三念。一念我從何來。即知。從人道來。二念今生何處。即知生阿鼻獄。三念我何業生。即知我謗法業國王所殺而來生之。即於大眾生信敬心。尋時命終。生甘露鼓如來世界。壽命十劫。准之可悉。淡海記云。仙預國王以畢竟空。欲度五百人。都不信受。還發謗心。故王知其機於無量劫可墮何鼻地獄。故一時悉殺之。言經云若言等者。金剛般若經末云。佛告須菩提。若有言如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如來。今略引之。疏主釋云。下第十三章經來者。論生起云。菩薩既不受福德。則不生世間天王人王。云何得往來六道利益眾生耶。故今釋云。菩薩雖不受世間果。而化身往來六道。作人王天王。利益眾生。法身常住。即無有去來。勿見化身去來利益物。便言法身亦有去來。勿見法身無去來。謂法身亦無去來。此中正明化身有去來。破法身有去來疑。故云。若言如來法身有去來者。不解法身之義。問。若爾還是人來義耳。答不定義故開二身。無去來去來是化來。去來無去來是法身。皆是為物作此名字耳。至論正般若。未曾二不二。去來無去來。准之可悉。
言此□是用二釋檀意等者。所言各各為人者。舉境破迷執。以我無我是所執境言對治者。就行對治迷執。以不淨等三是行故。
疏云。次明以四法為四人等者。此下第三辨行四因。如彼經云。阿難不著有無。修行平等。唯除四人。餘有四人。一者闡提。二者外道。三者聲聞。四者獨覺。有四惑障。不能證得如來法身無上菩提。何者為四。棄捨大乘。是闡提障。為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信樂大乘真法。於一切處。謬執我見。是外道障。為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般若婆羅蜜。於生死中厭畏疲極。是聲聞障。為除此間。我說菩薩修行破虛空三昧門。背利益他小事。為足。是緣覺障。為除此間。我說菩薩修行。大悲論云。離發行大乘修習無障道人之外。所餘闡提外道聲聞獨覺等。四人有四種障。故不見佛性。何者四障。一憎背大乘。是闡提障。為對治此故。佛說菩薩習信樂大乘之法。二於諸法中。起我見執。是外道障。為對治此故。佛說菩薩菩薩修習般若波羅蜜。三於生死中。定執苦相及厭怖心。是聲聞障。為對治此故。佛說修習破空三昧。空三昧者。從初地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即破虛空等物二執。入觀之時。不即有無離有無。喻如八地真俗雙觀。而異八地者。八地以上無出入觀。初地入時則同。出時則異。四背眾生利益事。作捨眾生意。是獨覺障。為對治此故。佛說修習菩薩大悲。菩薩大悲。利他為事。明獨覺人。但自觀因緣。無度他意。故無大悲。聲聞亦爾。為滅此四障。故以信樂等四種為因。准之可悉。別記云。破虛空三昧者。莫著小乘涅槃之語也。破者。莫著之義也。空三昧者。謂涅槃也。約寂滅義。云三昧耳也。菩薩修習大悲者。約自他不二觀行。故云修習也。
疏云。次以四法為因等者。此下第四明果也。如經云。此四種人有四種惑。為除此惑。說四聖道因此勝義。治四顛倒。能證如來無法身四德羅蜜果。一者最淨。二者真我。三者妙樂。四者常住。如佛性第二卷相分顯果品云。由一闡提習背大乘。為翻彼樂生死不淨故。修習菩薩信樂大乘法。得淨波羅蜜。由諸外道於五取陰中執見有我。為翻共我執虛妄故。修習般若波羅蜜。至得最勝無我。即我波羅蜜。由諸聲聞人怖畏生死苦。樂住生死苦滅靜中。為翻此樂間故。修習破虛空三昧一切相世出世法。樂波羅蜜。由獨覺聖人者。不觀眾生利益等事。但樂獨處靜住。為翻此意故。修習菩薩大悲。為利益眾生。乃至窮於生死。常所護持。常波羅蜜。如是信樂大樂。般若波羅蜜。破虛空三昧。菩薩大悲等四因。能成就如來法身四功德波羅蜜。是故佛說由此四德。一切如來唯法界為勝。乃至廣說。准之可悉。別記云。以非外道一異之我等者。有外道云。一切眾生之我者是一。故云一我也。又云。別別有故云異也。又云。常身我是一。作身我是異。雖轉人天。而我是一。故云常身我也。隨所受身。常在不離故也。受於天身及以人身。而隨所受身別別有。故云作身我也。言攝大乘論者。述義云。陳時沙門真諦又云拘羅那他。此云親依。西天竺人之所譯也。凡有十五卷是也。
中論疏記卷第三(之末)
英憲
建長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於光明山往生院奉書寫畢願以書寫之功廣令流布三論之□法願以結緣之力普令利益六道之眾生而已。
智舜(春秋五十七)
寫本記云保元三處三月二十四日於東南院書與畢。三論宗沙門章叡之。
文明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自猿方買得之
同宗相似沙門良曄
中論記疏記卷第五(之本)
疏第四卷
去來品(集眾異說不敢和會)
疏問二十七品為有次第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明來意。後辨品名。初中有二。即問與答。此即問也。此問大意。謂此論凡有二十七品。若有次第以不。若言無者。一切聖人則顛倒說法。若言有者。何故次觀因緣品。有觀去來品耶。
疏答一切經論等者此下第二答。於中又二。初總辨一切經論皆有次第。後別明次第差別。就初次第差別中又二。初總標二種次第。後隨標別釋。就別釋中又二。初明隨根次第。後辨隨義次第。今隨難而解釋。見次可悉。言而答一切經論等者。案。碩疏云。問。諸品來有次第不。答。顛倒亂起無有次第。起則隨破。有何次第耶。雖無次第而有深意。准此疏意應答。言一切經論。隨宜有次第。有不次第。何言必有。若如此者。應是定執。然今意者。隨宜有次第不次第是也。隨根次第釋意如此也。
疏隨根次第凡有三義等者。此下別明隨根次第。凡有三義。言一歷法次第等者。案。碩疏云。一者明菩薩歷法觀行故來。所以前觀因緣。今觀來去。准之可悉。言去來乃至涅槃者。述義云。從淺至深。謂始觀世間最初之淺事。終觀出世最極之深道也。二者眾生取悟不悟等者。案。碩疏云。三者根有利鈍。自有。又聞觀因緣而不悟。聞破去來而得解。所以前觀因緣。今破去來也。所言開張者。述義云。張猶施也。言三者欲釋等者。涅槃經第二十七菩薩本業瓔珞下卷淨名大品等諸大乘經。皆有此文。如上所引。問。第三義何得隨次第耶。答。隨聞佛經略說。而不得悟之。人聞論主廣釋即悟故是隨根義也。
疏隨義次第凡有七門等者。此下第二約隨義次第。解釋來意。言一明八不為論大宗等者。案。碩疏云。問。去來何故繫因緣後。答。因緣辨不生。則解八不之始。去來明不去。則釋八不終。破始洗中間自淨。是故因緣之後繫以去來。准之可悉。所言領者。猶解也。
言二者上破四緣等者。所言通破一法者。毘曇立四緣。攝一切法盡。疏主顯此意。云失四緣也。通為無為。但四緣果是有為法。准此疏意。上破四緣。通破色心不相應法及無為法。故云總觀也。言舉下之色者。有本云。餘下是色。謂如人靜坐。真是人耳。正動一足。便名去者。舉足所履。以為去處。謂只去者。舉足下足。名之為色。不通餘法。故名別觀也。
言三者破於去來等者。所言數人但有一種三世者。如此論第三卷觀有無品云。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是則為常。何以故。如說三世者。未來中有法相。是法來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是則為常。乃至廣說。琳法師疏云。如說三世者。此是薩婆多義。明未來性有現在事有過去冥伏有。有性不失。故是常見也。道基師毘曇章第五卷三世義中。解云。流轉義云去義是世義也。故婆沙云。去義是世。世別不同。乃至有三種。謂過去未來現在。有為諸法。已起已滅。名為過去。已起未滅。故曰現在。未起未滅。稱之未來。譬如眼根見色色滅說為過去。見色未滅是說現在。未見色者名為未來。又云。一切有為有漏無漏。五陰是三世體。故婆沙云。三世五陰是世體性。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成實論有二種三世等者。案。大乘記第十一卷三世義中云。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也。世者。總代謝之一期也。過於現相曰過去。生而已滅而也。未嘗現相曰未來。應生而未生者也。法體現起。而未謝曰現在也。斯則過於相。明其體無。是時俗遷易。不得常在。而是曾有因義不失也。稱為未來。明體未有。而是當有。果義非無也。然則過去未來體。是無為。而有有為義。現在之世體。是有為。而有無為義。故二世體無。不得言常皆有。有義不所謂斷。現在炳然。豈得邪見言無故三世理明。即正見因果。三世法體。不出三聚以此三聚有代謝不得。故名三世。又云。三世之名或三際。際者。限極義。不相參監也。而三世隔別。故言三世。但經稱前後際。釋義不同。一云。過去名後際。未來是前際。以生滅論之。方向未來也。二云。過去名前際。未來曰後際。以次第前後義。未來在後故。故經云。從無明前際未。後際亦如是。知未來為後。乃至廣說准此記文。今言成論者。是開善師也。述義云。實法三法者。過去之法。過去已滅。不成觀在。餘二世亦爾。過去法止過去。不成現在故也。假名轉三世者。就實法滅。假名相續也。過去之法應滅不滅。而成現在法故。言從過去等者。初念滅是過去。第二念生現在。第三念是未來。此就生滅門明也。初念轉作第二念。故名過去來現在。第二念轉作第三念。故名現在轉作未來。此就假名門明也。如識滅於前。想生於後。以轉變續義轉前作後世。淡海記亦同也。
言四者有二種觀等者。所言青目二周等者。約重牒長行。初約真諦門。以釋八不。即是理觀。次復次萬物無生以下。約世諦以解八不。即是事觀。所以作此理事二觀者。以見龍樹論主因緣一品作理觀。去來品作事觀故。但前品長行。明以本顯釋。今明以子述本。故云爾耳。
言五者望成實義等者。如彼第二卷二世無品云。又汝言不應得觀內心內受者。有二種心。一念念生滅。二次第相續。用現在心。觀相續心續。非令猶在。聰法師云。下失念處難。一念念生滅。二次第相續者有二解。一小莊嚴解。約一心體有三力。一生滅力。二成就力。三相續力。今不用此解。三力者。為當三心為三力。為當一念為三力。此二種別可解。今所習約一心體為語。約曾有遍。名次第相續。即是有我。約今無邊。為語名念念生滅。即是無義。用現在心。觀相續心者。解者不同。一小莊嚴解。現在觀成相續假前實法心。乃至廣說。今案。碩疏云。論又有三種去來。一則假名道中。有來有去。實法道中。無來無去。道燒爛去來假名。故有。實法道中無如是事。一者。世諦有來有去。真諦有來有云。三者。應身有來有去。法身無來無去。准此等文。實法道中。念念生滅。故無去來。假名相續。故有來云。然前因緣品。破生以辨無生。難念念生滅。今破今破去。以難假名相續也。述義云。前品破生者。破能生之實法也。此撿無去者。破所生之假義也。而言實法假名者。案。大義記第七卷假名實法義中云。五塵及心并無作。此之七法。名為實法撿。世諦有唯此七法也。因成相續相待。此云假名。乃至廣說也。准之可悉。
言六者上因緣品末等者。如彼偈云。復次若果從生。是緣無自性。從無自性生。何得從緣生。果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以果無有故。緣非緣亦無。疏主釋云。初一行半。結無所生之果。次半偈。結無能生緣非緣。故云結無能所生也。言外人云等者。案。碩疏云。二者從前偈生。汝若以四門。求生不得。故生不得生。證一切諸法皆空。我亦以三時有去。證一切諸法皆有也。是故因緣之後。辨去來也。准之可悉。
疏問觀何法去來等者。此此第二釋品名目。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舉前顯後。以釋品名。後別約三義。以釋品名。初中言上因緣品明觀三種因緣者。四緣十二因緣通因緣觀此三種因緣。故云名觀因緣品。言今品亦明三義者。一約因緣辨不去來。二通觀一切法無去來義。三觀即事去來。辨無去來義。故云。亦明三義也。
疏一者上品明十二因緣不生不滅等者。此下別約三義。以釋品名三義。為三。初約十二因緣。辨無來去義。次約一切法。明無去來義。後約即事。以辨無去來。此文初也。有二。初正明品名義。後問答顯說。初中言今觀此去來者。案。康疏云。觀是照察之名。去來是所觀之法。人此向彼為去。從破向此為來。此就人釋。叡法師云。過住為去。向住為來。此就法釋也。品中先破人去來。後破法去來故先偈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後偈云。所有行止法。皆同於去義也。雖品名觀去來。而偈文但觀去者。言去即兼來也。亦以此見為去。彼見為來。彼見為來。雖量名。義二種。故云。觀去來品。准此疏文。五因謝滅。名之為去。七果生死。是名為來。照察此去來。故云。觀去來品也。言故十二因緣等者。引大經第二十七卷并華嚴經文意。證成五因七果義也。
疏問何故觀因緣去來等者。此下第二問答顯釋。此中有作番問答。今此第一問答也。答中言一世俗人等者。案。琳疏云。凡情所見動靜去來。以為實法。准之可述義云。而不知生等。不知從無明來向涅槃也。言二者九十六術等者。如重牒長行云。有人雖聞六種破諸法。猶以來出成諸法。來者言諸法從自在天世性微塵等來。出者還去至本處。准此論文。外道摩陀羅師言。自在天造作眾生。還沒彼處。名為涅槃。毘世師論師說。微塵是常。能生一切物。是涅槃因。僧佉說。自性是常。能生諸法。是涅槃因。而言不知因緣本末者。述義云。無明為本。老死為末。又過去二因為本。現在五果為末。又因緣為本。眾生為末也。別記亦同也。言三者五百現等者。取智度論第六十四卷信毀品文意。准上可悉。言四者譬喻跋摩等者。述義云。梵語鳩摩羅陀。此云日出。亦云譬喻。此二或是人號。或是論名。此經部宗中一人也。今案。慈恩唯識疏云。譬喻者。經部本師。佛去世後。一百年中。北天竺翅羅國。有鳩摩羅多。此云童尊。造九百論。時五天竺有五大德師。喻如日出明道。世間名日出者。以似於日。亦名譬喻師。或為此師造喻鬘論集諸奇事。名譬喻師。言跋摩者。語存略。具足應言訶梨跋摩。上云師子鎧。造成論師。即本是鳩摩羅多弟子。具明如上。問。玄義。鳩摩羅陀。此薩婆多部。慈恩云。經部本師。云何相違。答。見聞不同。不須和會。唯所疑也。鳩摩羅陀實是薩婆多部師。雖然師子鎧即經部之中一人。以是為經部之中一人。師子鎧之本師。故云。經部本師也。言五者學大乘人等者。方廣道人。此四五二計。取初牒長行云聞大乘法說畢竟空等文意。具明如上。准之可悉。
疏問何故破此五人等者。第二番問答。言經云十二因緣等者。如大經第二十七卷。佛告師子吼菩薩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又第二十三卷云。如彼駛河能漂香象。煩惱駛河亦復如是。能漂聲聞緣覺。唯佛菩薩能得底故。故名極深所言底者。名為空相。准此等文。今言十二因緣河深難得底者。第二十七卷文。所言底等者。第二十三卷文。□取意。略引之。
疏問二乘人亦了十二因緣空等者。此下第三第四二番問答。言答二乘但知十二緣空等者。如大經第二十七卷。佛告師子吼菩薩言。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以此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疏主釋云。此出不行中道之人。前直云。見一切空不空。不行中道。而未知是何人。今出其人。即是聲聞緣覺。言大士達十二緣空等者。又大經第二十七卷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者。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與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疏主釋云。次智者見空下。為緣開用。明智者能見空與不空我無我等。次空者下釋。謂生死是有所死義。故云。空者。一切生死也。涅槃即無所有義。故云。不空者。謂大涅槃也。准之可悉。別記云。答一義空名為智慧者。有二義。一者不見空與不空。故云第一義空也。如此即不見慧與不慧。強名為慧也。二者第一義空者。正性也。名為智慧者。果性也。今謂不然。違疏說故也。
疏問就此義宗等者。此下第五第六二番問答。言凡有三種二諦等者。述義云。初一義依大經。後二義依大品等槃若教也。今案此意。大經欲稱歎涅槃妙有故。生死虛妄空。名為世諦。涅槃妙有。名為真諦。大品等意。欲對治有執故。若生死若涅槃。假令有一毫者。皆為世諦。生死涅槃一切皆空。名為真諦也。言虛妄本空名世諦者。別記云。約無定性無實義。名世諦也。非是本性空也。
言一者大品文十八空云等者。如彼經第八卷初。佛言。復有摩訶衍。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第一義名涅槃。涅槃空非常非滅。故大論第三十一卷釋初品中。釋十八空第四云。第一義空者。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故。是諸法實相亦空。何以故。無受無著故。若諸法實相有者。應受應著。以無實故。不受不著。若受著者。即是虛誑。復次諸法中第一法。名為涅槃。如阿毘曇中說。云何有上法。一切有為法。及虛空。非智緣盡。云何無上法。智緣盡。智緣盡是則涅槃。涅槃中。亦無涅槃相。涅槃定是第一義空。問曰。若涅槃空無相。云何聖人。乘三種乘入涅槃。又一切佛法。皆為涅槃。故說。譬如從流皆入于海。答曰。有涅槃是第二寶無上法。是有二種。一者有餘涅槃。二無餘槃。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餘涅槃。聖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槃。不得言涅槃無。以眾生聞涅槃名生邪見。著涅槃音聲。而作戲論。若有若無。以破著故。說涅槃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間。若人著無。則著涅槃。破是凡夫所著涅槃。不破聖人所得。何以故。聖人於一切法。不取相故。慧影師疏云。第一義空者已下。明諸不實相即是第一義。此實相中。都無一法可得。而大涅槃經云。第一義中有三種樂。謂涅槃佛性實相等。樂者是修相道說此義。據行人得此法時。能得此三樂。就實相道中。實無樂可得。又能生三樂故也。如阿毘曇說已下。明欲以小況大。取彼云。無上義成證。涅槃是第一義。故引成也。答曰有涅槃是第一已下。此意明就世諦中實有。涅槃是第一無上法也。是有二種已下。次釋有涅槃義。何物為有二種涅槃也。不得言涅槃無已下。所以言無者。有二義。一以從緣生故說無。二以除著故說無。此□是即法說無。非是世諦中涅槃事等亦實無也。言涅槃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六卷末說十功德之中第九功德。佛告高貴德王菩薩言。不但因是三昧而見空也。六度亦空。如來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薩一切法。皆悉是空。是故我在迦毘羅城。告阿難言。汝見迦毘真實而有。我見空寂悉無所有。汝見釋種釋是親戚。我修空故。悉無所有。今略引之。
疏問此品據即事動靜等者。此下第七第八二番問答也。言上品云為已習大乘人等者。如初牒長行云。又為已習行有大心想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元康師云。此為菩薩。宜聞不生不滅。故說因緣不生不滅。准之可悉。
疏二者通觀一切法無去來義等者。此下第二約通觀一切法無去來義。以釋品名也。言一者世間人等者。案。琳疏云。一者凡情所見動靜去來。以為實法。准之可悉。言寒暑往來者。千字文云。寒來暑去往注曰。冬水夏條匪虧令著。春蘭秋菊無記終去。汎往汎來。乃氣序之w事。受收藏故。民生之常業者也。言二者外道等者。案。琳疏云。二者外道謬存。一切萬物從自在天冥性。而業還反為去。准此疏文。今言從自在天而來去者。摩陀羅論師計也。言復云無因而來等者。如提婆論云。第十六外道無因論師。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生一切拘。無深因無淨因。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言三者二世有部等者。案。琳疏云。三者三世有部法。從未來流。至現在。稱之為來。現法謝往。呼之曰云。准此疏文。今言。二世有部者。薩婆多部。言二世無部者。成實師也。所言二世者。過去未來也。今案。道基師毘曇章第五卷三世義云。小乘法中。薩婆多宗三世皆有。故雜心云。一世悉有。不達其所應。牟尼之所說。聲聞僧無佛。長行釋云。有三世。薩婆多此立一切有也。大義記第十一卷云。二世無者。是形今現時二世體自無。准之可悉。
言五者成實大乘義云等者。所言成實大乘義者。案。聰法師章第一卷云。說四諦制立。有五重。一制立五大小異第五大乘夫人經。明四聖諦。明義廣達而不別制立。是明界外變易生死。故成無邊聖諦。大經亦爾。四諦本是正化聲聞。於大士是通行之境故。於大乘非始制立不明而已。明其界內與小乘不異。但其變易。以無漏為因。無明為緣。而亦不取前意。准此章文。釋成實論章疏之中。有明大乘義之處。今指其處。故云。成實大乘義。不須釋也。言從無明識窟等者。述義云。彼云。三界外有識窟。流出眾生。來入三界。故一切眾生。以識窟為源有接識。佛在識窟邊。若受化者。即化佛去不受生死。不受化者。流入三界。後時厭苦樂求解脫。修空斷惑。惑盡解滿。凝然常住。名涅槃佛也。言七者攝大乘師明等者。述義云。六道眾生皆從本識來等者。本識任持六道及三乘種子。至忍處定其根也。從清淨法界等者。所言清淨法界者。中道理也。就本其佛與十二部經。皆從理起。應知。所言附者。依也。言聞熏習漸增等者。以聞熏習。熏本識時。其中解性漸漸增長。生死果報漸漸損減。然解性也。染在煩惱中。自性清淨心即不如是。唯此解性。及與萬行。為報身。佛即是正因。自性清淨心。即是緣。就遠近之解果與解性。是同類故。若就法佛者。自性清淨心。便為正因。解性與萬行。乃為緣因。如言中業藏顯為法身也。別記亦同。今案□□□(三十六缺)
疏三者如文明觀即事去來等者。此下第三約觀即事去來。以釋品名也。言故肇師物不遷論云等者。如彼論云。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也。元康師云。中觀者。中論一名中觀論。以此論中明觀因緣等法故也。然彼論中無有此語。應是取去來品意耳。去來品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云。去時亦無去。今取此意故云。去者不至方也。述義云。諸法本來不生不滅。故無去來。雙推假云實為。即為離從來無常。畢竟空寂。後無去來。而撿中論無有此語。應是取去來品意耳。觀方知去者。就俗諦言既至既去。去者不至方者。就真諦言不去不至。何以故。去義至義。不同立故。問。去者以初步至。以後步至。若以初步至者。立於初步。若以後步至者。誰當得至。第二步依初步而去。問。第二步依步者。其於如何成步而依。未成而依。若成而依者已成法。何為更依。若未成依者。誰得依。若無其體。必名無耳。若爾誰依。故知。去者不至方也。而言物不遷論者。元康師云。莊子云。凡有貌像色聲者。皆物也。公孫龍子名實論云。天與地。其所產焉物也。毛長詩傳云。遷徒也。人謂物皆造遷徙變易無常。今明物本不遷。當世各有言。雖變常義。仍合道。故云。物不遷論也。有人解云。此文取一品初後意而引之。何者。初云已去無有去。來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來。長行云。如先有人有城邑得有所趣。後長行云。如是思惟觀察去法。去者所去處。皆相因等故云爾耳。
言又云江河競注而不流等者。如物不遷論云。然則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復何惟乎。元康師云。江河者。有本云。江海不及河也。日月歷天者。有本云麗天也。言歷易見也。日月周旋。故言歷也。麗者。著也。前水非後水後水故。競注而不流。前日非後日故。歷天而不周也。述義云。既無往反至得性乎者。第二示不動相也。言江灌競注等者。本來無有性競注故。又有假競注而本來常不流。下句亦爾。若依世諦。是為競注而依真諦為不流也。日月周旋故。日歷天如外典說。日月周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亦有一度。為四分中之一。乃以三千九百三十二里。為一度也。日於一日夜。但行一度。月說一日夜行十二度。若就日言。以十二月一周天竟。餘有五度四分之一。正以一度。為五日。已四分之一。是為入六日之一也。十二月中六月小也。有餘六月。通前五度。四分之一。至于三歲而成閏月。然日月之道。橫徑速行故。一月三百六十度。而一周天。日遲行故。一年行三百六十度。而一周天。問。四分之一。此一分者。為在中間。為在前邊。為在後邊。答。在中間。何者日月逕行。行此四分之一度時。其本三百六十度中一度。若日於一日夜但度三分。不得度一分。若同但度十一度三分。不得度一分。即以此餘一分。以此餘一及集小月一日。成閏月也。今略引之。所言注流者。玉篇上。之x反。濱也。猶寫也。私案。注猶流也。又音醑徵x反。猶記也。下旅周反。水行也。求也下也。猶移也。放也。猶行也。猶失禮也。擇也。覃也。未也。化也。
言答近而不可知等者。引不遷論文。以答之。言近而不可知等者。元康師云。近而等者。動靜不二物之性也。近對目前。而人不覺。今傷歎之。故云爾也。述義云。一道真理物之性也。近對目前。然人不知。今傷歎之。故云爾耳。言言動而靜等者。此亦論文。元康師云。若動而靜。似去而留。據言教則如動如去也。據理實則如靜如留也。可以神會不可以事求者。可以般若神心契會。不可以言跡事相而求也。述義云。交據云。教如動如去。正望理實。是靜是留。可以般若神慧契會。不可以云跡事相而求之。准可悉。言請陳近喻等者。案。註法華經序品云。佛此云曰覺。有一夕之寢。必有一朝之覺。且有大夢。然後有大覺。覺亦悟也。物無不惑。聖無不悟也。准之可悉。
疏問前云此品釋經中無來去義等者。言前云此品等者。上隨根次三義之中第三義。云三者。欲釋大乘中要。觀經中或就無生無滅。明中道觀行。或就無來無去。明中道觀行。今指此文故云前云也。言淨名經云等者。如彼經中則文殊問疾品。維摩詰云。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云。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羅什曰。若默然無云。似賓主不諧。讚云。善來者。欲明賓來得會。主亦虛空受。故云。時維摩詰云善來文殊師利也。釋僧肇曰。將明法身大士舉動進止不違實相。實相不來。以之而來實相無見。以之而見。不來而能來。不見而能見示身若此。何善如之。竺道生曰。既以體理為懷。來則於其為不來相之來矣。有不來相之來者。善之極也。故云。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見而見也。云文殊師利云等者。竺道生曰。如是者謂前理而爾也。若者設使來。不能自表不來更業不復更來。來為不來相。居然顯矣。體之無功。我有何善哉。云所以者何等者。竺道生曰。來本在於來者。來者尚無所從而。況來者可得更來耶。以去對來。相明也。云所可見等者。釋僧肇曰。明無來去相。成淨名之所善也。夫去來相見。皆因緣假稱耳。未來亦非來。來已更不來。捨來已未來。復於何所有來云。見亦然耳。其中曲辨。當求之諸論。准此經文。今云。不來相來不去相者。淨名之辭。次言無來所從來去無所至者。文殊之辭。述義云。淨名言。善來文殊。汝以不來相而來。故我亦以不見相而見。唯從佛所至方丈。故名去。就方丈見時。是來也。疏主釋云。時維至而見此。第三淨名慰問云。不來相而來者。此文非但近是賓主交言以相慰問。遠貫一經說。通眾教故前以此言。標其篇首。所以標此言者。所以標此言者。為時眾謂文殊從菴園而來。及與淨名相見。故今明。文殊來是不來而來。見是不見而見。異夫二乘人也。以能不來而來不見而見故。為善之極也。文殊至可見。第四文殊酬答。成淨名之意也。若來已更不來者。此明三時無來義也。來已則來事已謝。故無來也。又言去已更不去者。菴園望方丈。則見文殊有去。方丈望菴園。則見文殊有來。故明去來義也。來者無所從來者。此明菴園空也。去者無所至者。此明方丈空也。准之可悉。
言涅槃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一卷德王品一云。爾時□璃光菩薩。與八萬四千諸菩薩俱。持諸供具。來至佛所。修敬已畢。卻坐一面。爾時世尊問彼菩薩。善男子。汝為到來。為不到來。□璃菩薩言。世尊。到亦不來。不到亦不來。我觀此義。都無有來。疏主釋云。爾時□璃光菩薩與八萬下。此是第六答。正明菩薩來事宛然而無所來。此可謂是不來而來。來既如此。聞亦復然。故此來即是答問。前問即是為來故。問今菩薩來。亦是為答問故來也。爾時世尊問彼菩薩下佛問。此問即同德王前問。此是德王問。正作已未難為到來者。即是已來。□為不到者。即是未來。已至則無有去來。若未到即是未來。未來中亦無有。既已未中無業。云何言從彼來耶。□璃光答佛云到亦不到亦不來者。此即然佛前問。明實如此到變無來。不到亦無來。故都無有來也。法寶師云。爾時至一面。第二明□璃菩薩到來也。爾時至到來。第三徵問來義也。□璃光已下答也。此光於到不到中未來相不可得也。准此經文。今言。□璃光來者。明菩薩到來。言佛問云等者。明佛徵問來義。言答到亦不來等者。明菩薩答也。而云到是也。來不來不到是未來不來者。疏主加增。非是經文。今取意略引之。
言次大品經者者。如彼經第三十卷云。是時薩陀波崙菩薩。從三昧起已。不復見佛。作是念。是諸佛從何所來。去至何所。我不見諸佛。故復惆悵亦樂。誰斷我疑。復作是念。曇無竭菩薩久遠已來。常行般若。得方便力及諸總持。於菩薩法中。得自在。多供養過去諸佛。世世為我師。常利益我。我今當問我今問大師。是諸佛何處來。去至何處。大師為我說諸佛所從來所至處。今我得知。知已亦常不離見諸佛。爾時曇無竭菩薩語薩陀波崙菩薩言。善男子。諸佛無所從來。云亦無所至。何以故。諸法如不動相。諸法如即是佛離是諸法更無佛。如諸法如。一如無分別。善男子。是如常一。無二無三。出諸數法。無所有故。譬如春末月日中熱時。有人見炎動遂之。求水望得水。於汝意云何。是水從何池何山何泉來。今何所去。若人東海南海西海北海耶。薩陀波崙言。大師。炎中尚無水。云何當有來處去處。曇無竭菩薩語薩陀波崙菩薩言。善男子。愚夫無智。為熱渴所逼。見炎動。無水生水想。善男子。若有人分別諸佛有來有去。當知是愚夫。何以故。諸佛不可以色身見。諸佛法身無來無去。諸佛來處去處亦如是汝若知諸法佛及諸法。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相。必得阿耨菩提及方便力薩陀波崙菩薩見曇無竭菩薩時。心得悅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大論第九十九卷云。此中曇無竭自種種分別譬喻說。所謂如春末月見炎。乃至是人不分別諸佛若來若去。如炎等中雖無實事。亦能誑人自生苦樂力。諸法中如是。雖空無所有。亦能令人得苦樂憂喜事。夢等法令苦樂亦如是。復次佛有二種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是真佛。色身為世諦。故有法身相上種種因緣。說諸法實。是諸法實相亦無來無法。是故說。諸佛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若人得諸佛法身。是名近阿耨菩提。未得一切智。故名為近。以相似故。般若名諸法實相。若能如是行。是為行般若真佛弟子。真佛弟子者。得諸法實相。名為佛。今略引之。述義云。薩陀波。崙此云常。曇無竭。此云法尚。亦云法涌也。淡海記云。此菩薩欲聞般若。而常落淚。故云常啼也。
言次智度論解道品等者。如彼論第十九卷釋初品中三十一品第二十。釋八聖道分處云。正業者。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何以故。無有一業可得定相。問曰。若一切業皆空。云何佛說布施等是善業。殺害等是不善業。餘事動作是無記業。答曰。諸業中尚無有一。何況有三。何以故如行時已過則無去業。未至亦去業。現在去時亦無去業。以是故無去業。問曰。已過處則應無。未至處亦應無。今去處應是有去。答曰。今去處亦無去。何以故。除去來。今去處不可得。若除去業。今去處可得者。是中應有去。而不然除今去處。則無去業。除去業。則無今去處。是相與共緣故。不得言今去處有去。復次若今去處有去業。去業。應當有今去處。離今去處。應當有去業問曰。若爾者有何咎。答曰。一時有二去業故。若有二去業。則有二去者。何以故。除去者。則無去。若除去者。今去處不可得。無今去處。故亦無去者。復次不去者。亦不去。故無去業。若除去者。不去者。更無第三去者。問曰。不去者不去應樂。去者何以言不去。答曰。除去業。去者不可得。除去者。去業不可得。如是等一切業空。是名正業。諸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為惡。不以正業為善。無所作不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即是正業。慧影師。正業中有三。一正業。二答破執。三結成正業。問曰已下即引佛語。為難說云。若善惡等者皆有作業。問及無作業無記。但有作業不得報。故無無作業。如造井橋等後時。既不更作而能報故。但有無作業。如是等義。云何說言一切業相不可得也。答曰已下正明破業相。若使深行菩薩即縣知諸法無有自性。從緣生故。即體皆空。不假拆法。若鈍根小行之徒。既縣解未深。要假拆法後得解。故推而示之。故以行為喻。一明三業。二明去業。如欲行去時。若行時已過。已過無去業。時若未到亦無去業。現在不住。亦無去業。若中論言。去者。此中乃云去業皆不可得也。一云。去業者。如正動腳行時。名去業。去處者。如腳足所行履處也。去者即是假人。以此三法互相推覓求。去業等不可得也。問曰已下問意云。若已過處亦應無去。未至處亦應無去。而今現在去處時。應有去耶。得云悉無去處及以去者。向先建三門。就三世業等不可得。今執家執現在去時業。應實為難也。答曰已下答意云。今去處亦不可得。何以然。除去業。去處不可得。除去處。去業不可得。今既眾緣和合故。有行者行步所行地等。眾緣和合故。始名去。若法從緣和合生。即體是空。以此空故。去處去業。皆不可得。如現在去時始正移。亦未是去。若更移彼足。去時已過。復非去。是故今去處亦無。皆不可得也。復次已下若爾者。即有二去。去業去處。皆各有一去。若有二去者。即是二行者。若除去者。即無去業。若無去業。即無去者。今生法空。故無去業。又亦此和合。故有去。故就此去者等相推也。復次已下。此就情責破云。若除去者。即為一去者。即為第二去者。去者已去。故除之。未去者未去。故除之。今既除此二。□去者更無第三去者。生者無故。去業不可得故。問曰已下問意。又執云。若不去者。可言無去。若今去者。那得言無去。此現在有去義也。答曰已下破義等。一一臨文當說。可清淨智者。實相智也。今取意略引之。別說云。菩薩下業者。謂六度行也。是大乘故也。三十七道。亦是通行也。是化他德邊也是小乘故也。約小乘者。三十七道。是正業故。今謂不爾。違論文故。今言菩薩正業者。八聖道之中正業也。言席卷者。述義云。席猶陳也。欲攝此品文故。一二之經引將成故也。淡海記云。席卷此文。來者有二意。一者如席卷易上文亦易成。二者如席卷之數重。此文亦重多成也。曇捷字釋云。席者辭亦反。鄭玄曰。席猶鋪也。筵也。
疏品廣分為七等者。言從能破門者。述義云。唯由第一之三時門破。故云從能破門。非謂四門皆從能破門以為名也。言四有無門破者。就七門中配定不門。定者有也。不定者無也。案。碩法疏云。就此品內。有二十七偈。分文不同。多有形勢。今且為七段。第一有十四偈。破去與去者。第二有三偈破住與住者。第三有四偈。就一異破。第四有四偈。就有無定破。准之可悉。言解云三世若無等者。述義云。猶是心不可知。故云。眼不應見也。別記亦同也。能見與所見。為一為異。如此求覓。故云。故就一異破眼所見也。言病乃無窮等者。今以有無欲窮其所執。故在有無門破也。言次雖有四門等者。述義云。以四種三時門破為初周。後別別三門為一周。故云。合之為二也。言後周為無為一切故者。有無門中無即無為法兼。法兼故名破無為。然未詳次也。言雖有四儀等者。謂去法去者住法住。此中去去者為動。住住者為靜也。
疏問曰世間眼見三時有作等者。言上品求四緣生果等者。言上品等者。案。碩疏云。前道。眼見劫初穀。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出。外人即道。汝眼見穀。不來不也。證諸法皆空。我亦眼見三時。有去有來。證諸法緣有。是故有第一立義。准之可悉。問。前阿毘曇。即是舉經論為救。此中何故不舉經論為立耶。答。許亦無邊。而略有二義。一者。諸師道。彼前舉四緣是能生。諸法是所生。能生為因。所生為果。既洗四緣。洗諸法即是破因緣果。彼便生忿怒。眼見有因。有因有果。那得無因無果。懷恨之辭。直云所見也。二者。前品救義但是內人。此品立義則通外道。何故爾。無間內外道俗。皆見有因有果。那忽無因無果。是故眾家共與此問。不勞的舉一文也。言略有三種一二劫等者。案。大義記第十一卷三世義云。但此世體辨相不同。大而談之。不出三種。謂小中大三世也。小三世者。三念便是便是現在世。前念是過去世。後念名未來世也。中三世者。三身為體。令身名現在世前身曰過去。後身是未來也。大三世者。三劫為體。如賢劫名現在。莊嚴劫名過去。星宿劫曰未來。乃至廣說。述義云。所言三劫者。汎論三種。一者小劫。謂飢饉疲疫刀兵。二者大劫。謂成住壞。三者三無數劫。此此地前至十地終。應知。別記云。三劫者。有二。莊嚴劫是過去。賢劫是現在。星宿劫是未來也。是約遠而言之。二者。火災風災水災。是約近而為言之。莊嚴劫與賢劫。中間起故。言三世者。於此中起也。何者。此死彼處生等者也。
疏答曰也去無有去下等者。言然直觀此破未覺其等者。□□□(十字缺)言望淨名經文殊答云等者。此淨名經中卷。文殊問疾品文。具如上明。疏主釋云。若來已更不來者。此明三時無來義也。來已則來事已謝。故云無來也。准此疏文。今言去已更不去者此明三時無去義也。去已則去事已謝。故云無去也。言□璃光等者。大涅槃經第二十一卷□璃光菩薩答文。謂於到不到中來。求不可得也。言以淨名彌勒章等者。如彼經上卷菩薩品。彌勒菩薩云。時維摩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菩提。為用何生得授記畢。過去耶。現在耶。未來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若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得即時。亦生亦死亦滅。疏主釋云。此明三世門破。就三世內。撿無一生。是故無有得一生記。過去是滅。無內無生。故得記。未來未有。則未有生。亦無得記。現在一念不住。亦有無有生。故無得記。所言一生記者。彌勒在人間。次生天上。後下生成佛。依智度論。數此以為三生。但現在人間已受生故。不復數之。後下生成佛屬於身。亦不數也。但取生天之身。故云一生耳。問。若爾類小乘義。一生天上。一來人間。便得道者。應是二生。亦得名一往來則定二生。何名一生。答。斯義應類。但小乘之人。望身盡入於無餘。故受二身。名為二生。彌勒不取身盡。但下生之身。既其屬佛。對彼天身。以為一生也。述義云。一生者已過此生。亦過一生而成佛。故指此過生。名一生耳。別記云。以責無一生記者。已受也。未受也。受時也。已受與未受者。無漏也。受時是念念生滅。何時受也。又不離已來也。准此等文。今言。三時者。三世之時也。言望經妙者。述義云。望此所引之經。顯此品精妙之義也。
言長行云離去去。案。碩疏云。已去去法則息。若言猶有去法者。應離去法別有運動之業耶。今實不然。故不得言已去也。而離運動。無別去法。故云不然。准此疏文。今言動者。運動也。
疏問曰動處則有去下等者。言若作一人立義等者。□□□(二十八字缺)言今但救去時有去者。案。碩疏云。彼道也去已息未起。此可無去。而今只動處即有去。所以只離去時有去。舉例如即今人義。非是惑已滅解生。亦非是惑未滅解生。只惑滅時。即是解生時。解生時。即是惑滅時。今亦爾。我非是已去。故有去。亦非時未去。故有去。只去時有去。准之可悉。
言處有二義等者。案。碩疏云。動處者。有奢切。奢論者。隨此人欲身東。東即是動處。欲向西。西即是動處。切論者。明只裁舉足所。即是動處。既舉足去。即是則有去。准上疏文。今言一從所履處等者。奢論。動處即是東西也。二者即自等者。切論。動處也。言今輪也未等者。述義云。所言輪者。猶移也。避也。今案。玉篇。如珠反。盡也。墮也。寫也。最也。更也。今須寫訓也。
言四衢八達者。爾雅云。四達謂四衢。注曰。交道四出者也。八達謂之崇期。注曰。四道交出者也。
疏答曰下等。言問此破與上何異等者。□□□(二十六字缺)言今觀番等者。述義云。正是二番。而取四雙為四番耳。所言三者。第一總一類。又初一問答等者。第三三世有無一類。三者前破等者。第三縱奪一類也。述義云。前正破三時有去。而取其一。故名破去時去故。三者前破去時去等也。別記云。國番者四章。問是一番也。答是一番。故云四番也。言如人靜生等者。案。影疏云。如人靜座直是人耳。正動一足。便名去者。因此動法。名之為去。亦名去業。亦名為發。將步之前。名為未去。足動所逕。名曰已去。取其現動。名為去時。足之所履。名為去處。當步之動。名曰是去。餘步於此便彼去。然則諸法眾緣相假虛受其名。折而求之。無一可得而著相者。皆謂決定謂有去法時。亦一法。若有二體。應得相離。若不相離。直是假名。何法之有。准可悉。述義云。餘步形此者。當之足動。名為正去。取已去等。而名餘步也。言虛受者。虛猶聊也。言此明時無別體等者。案。碩疏云。觀此文意。似如論主借時法一破時法異。但文意不爾。且有二義。一者。躡彼前語破。二者。就彼義破。若為躡彼前語破。今明彼前道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時去我。□去故名去時。故去於去時中有去。汝若道。去故名去時。此則無別。那得此時便去於去時中有去耶。若為是就彼義破。今明彼道因法假名時。離法無別時。若爾。因法假名時。無別體。汝時若有別體。可得言於去時中有去。而今時既無別體。那得此時便去。於去時中有去耶。准此疏文。二義之中。今且約第二義。明時無別體也。述義云。無體破者。從所破受名。以外人言無本故也。有體破亦爾。別記亦同也。
疏去時獨去故等者。言此傳顯等者。述義云。所言傳者。重也。離去有去時之句。既顯相離之失。故此句名重顯也。今案。玉篇。儲攣儲戀二反。執也。說也。移也。持著也。考也。舍也。又音豬戀反。信也。今須考訓也。言如數論等者。如婆沙論第三十八卷云。行即是世。世即是行。是故四大犍度作如是說。世名何法答曰。說行之言也。道基師解云。此宗明無別法。法即世。世即法。法又云。為止譬論師皆與世異立三世也。開善師解云。三世法體。不出三聚。以三聚有代謝不停故。名三世。乃至廣說。准此二師意者。成實薩婆多宗。明無雖別時體也。言如譬喻部等者。如婆沙論第三十八卷云。如譬喻者。作如是說。世是常行。是無常行。是無常行。行世時。如物從器至器。猶如名從一舍至一舍。諸行行世。亦復如是。准之悉之。若爾上句等者述義云。應言上偈也。言若相離者法之與時等者。案。碩疏云。獨去有兩種。一者。時法若異。則離去法。有去時。去法獨自住。去時獨自去。如離屋有人。人從屋中去。屋自住。人自去也。二者。兩人。一人自往東。一人自往西。今亦爾。去時獨自去。去法亦獨自去。今但偏顯一邊。故云。時獨去。准之可悉。言有人言等者。如曇影師云。若爾便應離去有時。時應獨去。而不能然。豈非咎耶。元康師顯此意云離去有時。此時應獨去。不因去法也。准此等文。今言有人者。應是曇影師也。然述義云。此說意也。若時與法相離。時法一時。□各去之名獨去。今彈意意。若時法是相離。時獨去之法亦獨去。此非一時□去也。
疏第二偈二法破來意者初偈得相因等者。案。碩疏云。意欲免前二者。一者。前難道。若去時有去。則時法為異。離法有時。時則無因。彼則道。我因去名時。去於時中而去。那得無因。免前無因過。二者。前能道。若時法為異。時獨自去。法獨自住。彼則道。因去名去。時法將去時共去。是故取意。免前二者。准之可悉。言初偈得相因等者。述義云。時與法無別體。故名相因。以無別體。不可言從此去彼也。言而失去者。別記云。無別體故。不可言由此名為去也。云問此有何過等者。案。碩疏云。汝云去時有去。免前二去。不然則成二種去。若為二種去耶。人解道。去是一去。時是一去。故言二去。若作此解。不讀長行翻成彼義。彼義明。去法與去時共。豈非翻成彼義。今不爾。如長行。若為是二去。彼自道。因去有去時。即是時前一去。去於去時中有去故。即是時後一去。則有大過。大過若為即是一法成二法。亦一人成二人也。言免者。案。玉篇。靡辨反。強也。自勸強也。勤也。法花字釋。作免字。已辨反反。字林云。脫也。
疏問曰二去有何咎此生第四兩人破等者。言外人未覺等者。案。琳疏云。二去過微。其人未覺。故致斯問也。言又雖知有者等者。述義云。應有二去難者。外人即例難云有何咎。故云。著難便例也。准之可悉。
疏答中為二等者。言又本是一人等者。案。影疏云。則有二去者者。去違離要復相已為二去二者。便一去與者東。一者與去東。一者與去西。西去與者。亦應相離既相離已。亦當相須復二去二者。東亦如之。便為四去四者。遂至無量。則然一人為無量人。一動為無量動。一時為無量時。可得然乎。琳法師顯此意云。則有二去者。去不自運。由者管御既有二去。必有二者。故云。若有二去法則有二去者。然者去相離。要得相須。豈非二去二者。便一去與者西。一者與去東。一者一去東。西去與者。亦應相離。還復相須復為二去二者。東亦如此。是一人為無量者。一動為無量去。一時為無量時。豈有此理也。
疏答下等者。述義云。言其立者。所言者者。猶人之異名也。經不離之言等者。正非於論文。唯取意耳。所言凡用三處者。初就兩人破之。偈次就外人定有去者文。後就若離於去者。去法不可得奪破之偈也。言論主之言等者。論主之破。從初至後。顯然即成。故云。已顯於前。外人之立。從初至後。不成顯了。故云。未彰於後也。別記亦同之。
疏去者則不去此第二縱破等者。言人兩釋云者。述義云。此影師意也。今謂不然等者。彈師義也。今案。彼疏云。去者則不去者。此關去者門。明無去。全同前門第一偈無第三去者者。言更無第三有去之者。碩法師解此意云。如影師所解。前有六偈。就三時門破去。已去不得去。來去不得去。去時不得去。此中已偈就三者破去。已去者不得去。不去者不得去去者。准此等文。今所破義。非影師義。但琳法師云。此偈開三時門。明無去者同前門。初偈此當所破義可悉。言如肇公云者。此物不遷論文。所引令同。述義云。就俗諦時。既有至去。故云觀方知彼去也。就真諦時。不是至去。故云。去者不至方也。言亦如江河等者。此亦物不遷論文。述義云。本來無有性。競注故又有假。競注而本來常不流。若依世諦。是為競注。而依真諦。為不流也。但彼具有四句。今略引初句。具明如上。准之可悉。
疏問曰若去者去有何咎等者。言但成實二師等者。案。染者品疏云。莊嚴師明有假人體。入三成部。光宅師明無人。入二成部攝。開善無體入二成。有用入三成。准此疏意。莊嚴寺慧日文師。明假別有人體用名。故入三成部。開善寺智藏師。明無人體。故入二成部。立有假名用。故入三成部。故知。今言。別有人體等者。莊嚴義。無體等者。開善義也。
疏答下二偈為三等者。言下半正作無體破等者。案。碩疏云。今更問汝。為當因去法名去者。不因去法名去者。若不因去法名去者。則有二過。一違言失。汝自道。去者因去法。名去者失耶。二無體過。若因去法名法。名去者。去者。指去法為體。去者可有體。而當不因去法名去者。去者指何物為體。去者則無體。豈非無體過耶。若因去法名去者。亦有無體過。何故爾。因去法名去者。是則去者。賴去法為體。去者無別體。既無別體。那能用去法。名為去者去耶。准之可悉。
疏第三偈各體破等者。言又此句意詔等者。述義云。說去者有去。此據外人義成耳。所言此句意詔等者。述義云。說去詔者。玉篇。諸曜反。詔。教也。告也。助也。道□免也。命也。今須命訓也。廣雅云。命呼也。言問前各體破等者。此問大意謂者。品初。外人立三時有作。論主則破。外人則救去時有去。論主破救有四。一無體破。云何於去時偈是。二各體破。若言去時去偈是。三二法破。若去時有偈是。四兩人破。若有二去法偈。准此論文。前破去中二破相。次今破去者。何故不爾也。言外人前立者。述義云。去者即不去等一偈此正破。是何言何言立耶。由有立故有破耳。是故名立。今案上下文此說不爾。論問曰。離去者無去法可爾。今三時中定有去者。今指此文故云外人先立等也。何以然。次文云青目就二法破中等也。言青目就二法破中等者。次上長行末云。是故先三時謂定有去者用去法。是事不然。元康師釋云。指前章末後問曰離去者無法可爾等文也。
疏復次若決定等者。言發與去異等者。所言取其異靜之義等者。案。琳疏云。異靜之始。稱之為發。動足成步。目之為去。去是果。發是因也。言世間云千里之行等者。如老子德經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注曰。從小成大。故云合抱等也。從卑立高。故云九層等也。從近至遠。故云千里等也。准之可悉。所言抱毫者。玉篇上。蒲保反。權猶庚也。持也。下胡高反。長毛也。亦細微之極也。言義四等者。述義云。就人法言時。去者為人。去與發為法。就因果言時。以發為因。以去為人為果也。
疏就偈為四等者。言問上云去是果等者。次上論云。復次決定有去去者。應有初發疏主釋云。去即是果。發即為因。若准此文。應云。已發中無發。未發中無發。今何故就已去之果。求覓初發之因耶。言答此非果中等者。述義云。偈云。已去中無發。猶是已發中無。下二句例此可知。今謂不爾。此乃更為別勢。仍是三時內。謂已去時無發。餘句准之。今案。碩疏云。問。此中明因發故去。不明因去故發。那忽舉三時去。以破於發。答有三義。一者。明破義。何定故如經辨。或因中說果。或果中說因。或舉果破因。或舉因破果。今此中舉去破發。即是舉果破因。二者。即約破明。汝許有發為去。因無出三時不爾。已去中有發。今三時撿發既無。汝安此發持。置何處。三者。謂情言去異發發異去。今為此故。明發故有去去故發。是故去不異發。明前破去。即是破故。今明破發故。今明破發即是破去。准此疏文。今答當第二可悉。
疏未發無去時等者。言章門偈即就三時等者。言章門。偈等者。碩疏云。問。標章門前。則列已去。後列去時。今釋章門。那忽前解去時。答。明已去未去發義。則奢人多不計此中有發。去時發義。則切人多計此中有發。是故前須破切。後例破奢。若使標依次第釋據奢切論也。准之可悉。所言緩者。玉篇。胡管反。遲也。舒也。言又是逐文等者。所言逐接者。玉篇上。除陸反。追也。騙也。從也。強也。疾也。走也。今須從訓也。下子業反。會也。交也。持也。合也。接續之接。為接字。在木部。子獵反。續也。近也。捷也。連也。逮也。偏也。今須續訓也。言鉤鑕者。玉篇上。居唇反。三十斤曰釣也。陶法也。又古侯反。曲也。又鉤作字都叫反。鉤魚也。今須初字也。下思反。或瑣字也。連環也。在玉部。言仍釋者。上玉篇。如陵反。乃也。因也。言問云何未發等者。案。碩疏云。問。既舉三時破發以。則應□。已去中不得有發。未去中不得有發。去時中不得有發。今那□。未發無去時。番釋無去時。不關釋無有發耶。准之可悉。言問云何未發等者。准下釋。亦無有已去文。於此處有三番問答。分為二義。初之一番。是顯一義。次之兩番也。亦也亦是為一義。何以知之。以下文云。亦具二義故也。若不爾者。下文亦字不成故也。言答未發有時者。案。碩疏云。答。此破三時變成洗發。汝言有發無出三時。今求汝三時。若有可得有三時發於中發。故知。無發即是破三時變成洗發也。言答初章偈等者。品最初偈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此偈明破外人三時有作即明三時無。所言作者。法墮三世。流動起作。故稱為作。故云破法偈。此偈大意上半明已未二門無去。下半是去時無去。故云。三時求去法不可得。言今此偈與上等。品初第三偈云。云何於去時。而當有去法。若離於去法。去時不可得。此偈上半。牒而不受。下半。正作無體故。汝既稱稱去時。是時因去有時則時無別體。若無別體。法何所賴而得去耶。准之可悉。言好體破發等者。述義云。所言好體者。體猶悟也。又委曲已。言但上以具明等者。上破法具有四。今破發亦可爾。而今略舉第一無體破門。則自各體二法。兩人三門可解也。
言亦為有已去等者。上既牒者。上但說標釋二偈差別。而未說文。今欲說文故。重牒舉耳也。言是二應有發等者。述義云。是二應有發者。謂縱上去時已去有發也。而今尚無等者。釋成未去中無發也。今案。琳疏云。是二應有發者。外云將去發。非謂去時已去。今釋言。凡謂有發。應在二時。下布二時假發得名。而不可有也。未去何有發者已去。去時尚無發。況未去中而有發也。准此疏文。今言上二義等者。上已去與去時。二義之中。應當有發。而今已去。去時猶尚無發。故云。中而今尚無也。未去未去等者。釋成未去何有發。謂已去去時尚無發。況未去中而有發也。
疏問曰無去無去者應有住住者第二等者。所言第二者。案。品初科文云。品廣分為七處中。為四略說二周。今宜依四門。就初為二。第一破去去者。第二住住者。初破去去者者既了。今次破住住者。故云第二。而有本云。第四者若以七門分別。則第四以三時門破住者。若爾當七門第四。然不及第二也。
疏答中三偈四章等者。言初偈明三時門無住者。案。康疏云。去住相對。理應各有三時。三者門。故以去家三時三者門破住。准此疏文。今言。三時門者。約三時三者門。以明無住也。即論云。去者則不住者。已去門中。去者則無有住也。謂三時六中。云三者無住也。
疏第二偈去住等者。言破意云離去法無去人等者。案。碩疏云。問。此品破何物人法耶。答。有體人法。若五陰是體法。假名我為體人。於五陰上。有去止等者事用法。去止等者。為用人。破五陰則破體法。此品則破用人。用法破於五陰。上有去止等事。為用法。破去住止等者。為用人耳。准之可悉。
疏去未去無住等者。言第三舉三時六等者。案。琳疏云。結上半結三時無住。下半類通也。此文近則結前三時無住。遠則通結品初三明有作也。元康師云。有人將此。為結前致成難解。今作此分。則歷然可見矣。此偈上半。正就三時門破。下半。結例諸法也。碩法師云。問。講中論人。若為結破人。直漫語以去。那得住餘二亦。今明不爾。此不讀長行。長行當見。今明此破其去者住。其者言去息。故名住。今三時撿汝本息去名住。以去中無復去。何所息名住。汝本息去名住。未去中。都未有去。何所息名住。去時正去。既在去相。那忽住二者。屬已未破也。然去去者既前三時責。次兩關。後相對破。今亦應爾。今既前兩關責。次相對。後三時破。前亦應爾。但互文現文也。准之可悉。言凡四過用三時者。述義云。以三時門破去法。去者初發住住者也。所言過者。玉篇。古貨反。玷也。度也。誤也。軼也。越也。貢也。歷也。又音古和反。今須度訓也。言第四類餘破餘法等。案。碩疏云。今此一品破於四法。謂去住行止。雖破四種。不出人法。既有去去者。則有止止者。去者是人。去是法。乃至止者。是止是法。故雖破四種。不出人法。准此疏文。今云。行止者人通稱。問。行止與去住。若為異。無異者。破去住。必勞復破行止。答。有異無異。無異者。去住乃不異於行止。但名目殊。去對住。行對止。此人雖悟去住。猶迷行止。是故須破。有異者。行未必去。止未必住。何故然。此文生死相續為行故。如善逝稱為善去。善逝非是生死。善去未必是行色滅。故名住。何關滅。故住未必是住也。言答令悟此身等者。述義云。以觀發中者。是化他行也。因中發觀者。是自利行也。淡海記同之。
疏問汝雖種種六下若開四門等。言利根聞初周略破即解等者。述義云。以所說法言。初周廣說。後段略說。而重說前所餘義。故名廣耳淡海記云。如金剛般若經中。從經初至爾時須菩提白佛。此是略說般若。從佛須菩提下。此是廣說般若。此經亦是約所說法。應言上是廣說下是略說。而取重說。故云。上是略說下是廣說。此疏亦爾。重說前義故云。上略今廣說也。
疏答曰下第二破等者。言前長行呵等者。案。碩疏云。如大論。是牛羊眼所見不可信。若使今論肉眼所見不可信。若使部非物情雖橤y。今時撿責更物情易悟。故今問。汝信此眼是過去虛妄所感不。汝信此眼是過去有漏業為因。四住地為緣。用此虛妄因緣感得此眼。因既虛妄。眼寧真實。能見之眼既非真所見去住。復何須語耶。准此疏文。今言。無明者。四住地之惑。以無明慧。名為無明也。顛倒者。有漏業也。所言因者。因緣通稱也。述義云。長行呵云。肉眼等者。答前四門。從後至初也。今此答第四問。凡有二意。即是遠因與現因也。又汝現世無明等者。別記云。現在無明心者。現在無明煩惱也。流入眼故者。約心應云也。言又眼不可信等者。答第三順。凡有三意也。言顛倒與顛倒相應等者。顛倒心與顛倒境相應也。又就於立性心。前念從念。故云相應。又就於立與所立。可名相應也。又所見之境。能見之眼不亂。故名顛倒也。淡海記云。只見去者。不見住者。還是倒。故云不亂也。言又若我言等者。答第二問。有四意也。不顯答第一問。而細推尋於四意中。後一意答第一問也。亦可又一異撿不可得等者。答第一問也。言故信般若即不信一切法等者。如大品經第十七卷。佛告須菩提言。信般若波羅蜜。即不信五陰十二入不十八界六度十八空一切種智五陰一切種智。不可得故。准之可悉。言二河傾滿等者。如大經第三十二卷師子吼品中。佛言。如恒河邊有七種人生死大海亦復如是。疏主釋云。文中初譬正明生死是河。明此河中有七種人。□欲求離生死。但有方便無方便故。有得離不得離。師子吼菩薩前難云。若眾生悉有佛性者。不須修習。自然得菩提。今答云。如恒河邊七種人。皆具手足。欲度大河。要須浮者得度。不習浮者不得度。今眾生亦爾。是有佛性。要須修道得菩提。不修不得也。又第三十六卷迦葉品中。佛言。如恒河中有七眾生如是微妙大涅槃河。亦有種種眾生。疏主釋云。前既云。生死河中人離水。涅槃河中人不離。何故爾。生死河以生死煩惱為水。涅槃河以佛性為水。生死河以生死煩惱為水故。所以得離。涅槃河以佛性為水。豈容離性水耶。故明一切從生悉有佛性同不離佛性也。故前生死河中。借七人為喻。非水中物。那得文在水中不離於水。亦是涅槃河。借七種眾生為喻。初則大魚最後是龜。此是水中眾生。不離於水中。兩河譬其異正在於此也。問。何故生死河言邊。涅槃河言中耶。答。前言邊者正言。其欲度生死河。從此岸到於彼岸。故言邊。正明發心之□故為邊。始自闡提終至於佛。得度彼岸也。今涅槃河不言者。明此七種併是河中眾生。不得離河水。但借其入水。非即沈沒者。此是失。若能縱任浮遊自在者為得。故言河中。准此經文。今言。二河者。生死河與之涅槃河也。言傾滿者。就迷悟而言之。何者。若悟者。生死河傾。涅槃河滿。若學迷者。生死河滿。涅槃河傾也。言論主以一異破等者。述義云。就能見與所見求之。故云。以一異破也。即事可信者。猶一異事也。言如因緣品等者。為證眼所見現可信。故引之也。所言世間眼見者。猶以慧眼萬物無生也。
言答汝言眼見等者。所言便爾者猶即也。言又作一異破等者。所言計有去者等者。由計有我故。生諸見。即我為其本。即次下大品經文意是也。所言一異是斷常本者。以有我故。計我與陰一我與陰一我與陰異。故以一異為本。即大品住佛母品。說十四難。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四邊。無邊等四死。後如去不如去四。合為十二。乃身與神一。身與神異。合為十四。准此經文。我與陰一。即陰滅我滅。便起斷見。我與陰異。即陰滅我存。故起常見。故云一異是斷常本也。言斷常是六十二見本者。大品第三十八卷。佛言。諸有薄福之人。不種善根。不值善知識。沒在我見中。乃至一切種種見中。墮在邊見若斷若常。以邪見故。非法言法。法言非法。准此等文。我見者。本中之本。一異斷常六十見之本。故次第舉三本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次第釋上三本。言大品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八卷。佛告須菩提云。譬如我見中悉攝六十二見。是深般若波羅蜜。悉攝外之處問曰。我見諸見。各有別相。云何攝入我見中。答曰。雖有別相。我見是本。以無明因緣故空。五眾中生我見。生我見故。言是身死如去不去。若如去即常見。不如去斷見。餘皆准知。即是見。見成本中之本也。所言六十二見者。法花經疏第四云。大品佛母品。開十四難。為六十二見。十四難者。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四。神及世間邊無邊等四。死後如去不如去等四。合為十二。及身與神一。身與神異。合為十四。常無常四內。約五陰作之。一陰具常具無常四句。故成二十。邊無邊亦二十。如去不如去四合為六十。一異為本為六十二。又釋與色是我。離色是我。我住色中。色住我等。一陰有四。五陰二十。約三世為六十。斷常為本。合六十二。六為即陰。三十六為離陰。又釋。一陰上計有無二種五陰。便成十見。三世為三十。凡聖合論。即有六十。涅槃非三世攝。但計涅槃有無二。合成六十二見也。問。五見攝六十二見不。答。我見為六十二見。本邪見撥無。而六十二計有。故不攝邪見。見取以六十二見為第。戒取為謂六十二見為道。則四見非六十二攝。而六十二見屬邊見也。婆沙鈔云。六十二見。以五見為體。具明如疏第十卷也。言由有我故等者。取大論第七十卷解佛母文意釋成第二本。故彼文云。神即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所以者何。分折此身。求神不可得故。復次受好醜苦樂。皆是身。是故言身即是神。身異神者。有人言。神微細五情所不得。亦非凡人所見。攝心清淨得禪定。人乃能得見。是故言身異神異。復次身即是神。身滅神亦滅。是邪見說身說身異神異。身滅神常在是邊見。今取後復次文也。言既有斷常等者。釋成斷常為本也。言又一異是十四難等者。如大論第二卷云。何等十四難。世界及我常無常。亦有常亦無常。亦非有常亦非無常。世界及我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亦非有邊亦非無邊。死後有神去後世無神去。後世亦有神去亦無神去。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是身是神身異神異也。此以十二見□神一異。為十四難。是因緣所生法。故不答定性等四句之問。若答彌增見故。佛終不答。如人問構牛角得幾乳。是為非問。不應答也。
言答若直舉眼見等者。述義云。以一異破其立諸所一等執。故云。一異破一立也。言答若直取色法為身等。述義云。身猶自體義。通於人法內外。同以色陰為身。亦以五陰為身。二義俱取。然此身為人體。故通別義皆有。而外是定性。故有有一異見。內是假名。故無見。以有微細故。此處唯舉外道一異。然去法與人不異。故以去成人。是佛法義。非是外道。外道一向執色與神異。色者法。神者人也。別記同之。言而自執神等者。如提婆四宗論云。僧佉外道言。我覺二法是一。何以故。二相差別。不可得故。毘世師外道說。我與覺異。何以故。以說異法。此是我此是智故。尼乾子外道說。如我與覺不可說一不可說異。復有異義。可說一可說異故。如我與命用相有異。方便異故得言有異。以有此有彼無此無彼。得言一。若提子外道說。一切法不俱。謂一切法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以二邊見邊欲。以說一異俱論師等皆有過失故。智者不立如是三法。具如記第四卷初也。述義云。彼云冥諦。是本非邊非心。作諸法本覺。是心神。亦心覺是神本。冥諦是覺本。有言。覺是本神。是末為異。有言。唯是一非本末。覺是解知之義。神是莫測之義。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次兩偈雙牒雙破等者。言作是瓶等者。案。康疏云。作者語通。如陶師畫師工匠等。皆是作者。所作之物。名為作業。何了知之。燃可燃品偈云。若燃是可燃。作作者是一。彼注釋云。若作者是一。陶師與瓶一。准之可悉。
言師責成實義云等者。案。碩疏云。汝去去者一。人法既一。為當名一人。為當名一法。隨意解。若人法一通名一人者。既通名一人則失法。但有人無法。但有所成無能成。若爾既無法。那有人。既無能成。那有所成。若人法一通一法者既通名一法。則失人。但有法無人。但有能成無所成。既無人那有法。既無能成那有所成。是故失人法。准此疏文。今言。若一則無能所者。既通名一人則失法。但有人無法。但有所成之人。而無能成之法。若通名一法。則失人。但有法無人。但有能成之法。而無所成之人。既無能成之法。那有所成之法。是故失人法。故云。若一則無能所等也。述義云。成論言。善惡與人一。故云若一則無能所也。言若一復有能所等者。案。碩疏云。若使之人法。混然共是一。今問。若混然共是一。為常有名為當無名。若無名則人法俱失。若有名。名人名法耶。同先難耳。准此疏文。今言一者混然共是一。若混然共一。而復有能成之人所成之法者。則是亦一亦異。以亦異故。有能所人法。以亦一故。則無能所人法。以混然共一故也。言又能所既一等者。案。碩疏云。且又五陰為法。假名為人。善惡為法。假名為人。汝人法若一。五陰與一既一。五陰亦一。善惡與人既一。善惡亦一也。准之可悉。言又如人起四心等者。述義云。四心迭代者。迭猶遷也。今案。玉篇上。達結反。更也。代也。道也。下道齎反。更也。言四人亦爾者。述義云。人亦應四也。
疏長行為二等。言人通四儀等者。案。碩疏云。有人解道。此破外道神我是常。所用無常。今明不爾。只約即事辨人常法無常。明人始終是一故常。法有四儀之別。行息故住。住息故坐。坐息故臥。既有四儀迭代。故是無常。准之可悉。言異亦有三種離等者。別記云。有無離者。謂一時二諦也。存亡離者。約一法前後言之。述義云。應言有五離。而論文既有有無離與存亡離。故以去住離與不相成異。攝入有無與存亡離。然東西離。不得攝入。可有別釋。故云。應有三種離。而略故無第一離耳。淡海記云。略無初離者。東西而離。而論言若異者則相違。即是東西離。今謂。案論文。若異者則相違等者。是第二有無離。次不相因待等者。是第三存亡離。次異中等者。第四總結。而略無第一東西離。疏主既云。無誰敢違乎。所以不須海記也。
疏因去知去者。第三因緣門破有此門來凡有三意等者。言一者前一異門等者。案。琳疏云。前明一異破人法體。此破人法用。故文云。不能用是去。不能用異云。故知。是破用也。准之可悉。述義云。體之與用。皆言無用故云。□稱不能用也。今謂不爾。是去異去。□稱不能用也。言二者上破一異等者。如俱舍論第二十二卷破說我品第九云。跋私弗多羅部所說。必定有我。與五有不一不異。復次若義如此。為胭諸陰故。我言成諸陰。是說我言因故。此執亦前失。我等說我不如此。若不爾。云何如約薪執說火。約陰執說人亦爾。云何約薪執說火。約陰執說人亦爾。云何約薪執說火。若離薪火不可執說。不可立火與薪有異與薪無異。若炎異薪。薪應不熱。若火不異薪。所燒應即是能燒如此離諸陰。不可執說。人亦不可說人異諸陰。由有常過失故。亦不可說人與諸陰不異。由有斷過故。今取此論文。以為破犢子部也。言三者上來等者。案。碩疏云。汝因去法。知於去者。去者用此去法去。而今因去知去去者。去者無體。由法乃成。無體之者。那能用於去法去耶。是故就因緣。求不可得。准此疏文。今求因緣人法。而不可得。故破因緣人法也。言是去者等者。案。琳疏云。是故謂成者之去也。異去非成者之去也。成者之去。此者何意。不能用此去也。者本無體。為他所成。何能自用也。若爾。非成者之去既異。應可用之。此亦不然何者。人法異體。不相關預。云何得用若得用者。即一人有二法過也。述義云。既言去者以去成者。故去是為者所因。故云是去等也。既成自身之物。故不得反用。故云。者不能用也。下句准之。言此二偈等者。案。琳疏云。然此二偈。反覆成過。初偈免二去過。便墮無用。後偈假令得用。復墮二去過也。准此疏文。今云。二法者。猶二去法也。言若端拱靜坐等者。所言端拱者。玉篇上。都丸反。夜有襦裳者。為端也。題也。正也。本也。直也。業也。今復正直訓也。下記冢反。執也。法也。合手曰拱也。斂手也。案。影疏云。如人靜坐。直是人耳。正動一足便名去者。准之可悉。言是去即者所因去者。案。碩疏云。上半明因去法知去者。此去者不能用。所因之法。知何故而去者。若不因去法。成去者。去者有別體。去者可得用去法。而今去者。因去法成去者。則無體。無體之者。那能用去法耶。准此疏文。若人初舉一步。即是去法。用此去法。知有初去者。此則稱為。為是去。而去者。不能用是去法。何者。若去者。不用去法而成者。即有別體。可得能用。而今不爾。故云。何能用去法也。言如因色心等老赤約五陰之中。初一陰是色法。即五根五塵及無作色也。量後一陰即是心王。中間三陰。心數并不相應行。此五受陰法和合成人。故云爾耳。
言初舉譬反釋等者。述義云。此文應云。初舉譬反釋。言先有人等者。釋舉文。而人法互相因等者。明反釋意也。
疏第二偈破異去等者。言上半牒等者。案。疏上文云。因去知去者。牒外義也。不能用是去者。論主破也。琳法師云。上半牒計總非。下半釋也。元康師云。上半正破。下半釋破也。碩法師云。上半正明因去知去者不能用不因之法去。下半釋成破意。准此等文。今言。上半牒者是略耳。應言上半牒而破也。言外云初動一步等者。是釋第一句。案。康疏云。成者。謂因步。得名去者。可更不能還用初步之去。而今不因餘步。得名去者。因應用餘步之去。今破也。准之可悉。
言又一去成者體等者。述義云。一去被者用者。猶是所用也。言如藉此五陰四微等者。案。碩疏云。此五陰成此人。彼五陰不成此人。此五陰成此人。此人尚不能用此五陰。去破五陰。不成此人。此人那能用彼五陰去耶。述義云。云何能御等者。是定異。故前念相離。云何能御耶也。言則是他眼者。猶是異眼他眼也。
疏決定有去者第四有無破等者。言人法俱有等者。述義云。若定有人。更不成人法。亦爾之云。言若踟躕道門等者。淡海記云。魏時京帝有臣。名周□。此人有高慢性。帝自餘除人。□臣云。以肉賜周□。□乞刀子。勿與刀子。臣等奉告賜肉。則悖乞刀子。不與而已。則自手持肉。悉食而去。爾時帝曰。此人怏怏非少主之臣。此意自顯其德大耳。所言怏怏者。完蒙貌也。今案玉篇。踟躕。上或躊字腹留腹知二反。躑躅也。說文。為z字在心部也。百論序云。躊躇。疏主釋云。猶進退貌。玉篇。躇者腹於腹誅二反。躊躇猶豫也。怏怏者。玉篇。於高反。動也。強也。對也。言上半明定有人等者。碩疏云。上半明決定有去者。不能用三法。若為是決定。如長行解。決定者名實有。不用去法生故。是決定者也。去法名身動。身動是去法也。三即已去來去去時。即是已動動時。汝若決定有去者。不能用三法也。何故爾。既決定有去者。去者不因去法。成此去法。那能用去法。汝若因去法成去者。此去者可能用去法。今決定是有。不因去法成。那能用於去法耶。何故爾。決定有者。不因去法成去者。即是性有。性有即是有門。離法有者唯一種。所以是常離者之法。法三時迭代。所以是無常。常者那用無常之法。定者那能用不定之法耶。二義去者既是常。即應常去。不得有住。去法雖未起未去。去者應常去。去法雖已去息。去者恒自去。去法雖正去。去者亦應常去。都不得有住。何故爾。汝離去法。定有去者。去者常故。准之可悉。
言下半明若因法有人等者。案。碩疏云。下半明。不決定去者。不能用三法。不決定者則本實無。本實無去去。汝因去法。故名去者。既因去法名去者。則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無無。復那能用三法耶。准之可悉。述義云。既言因去有人。而若定有人者。即不用去。故云。上半明定有人等也。言此偈上下等者。述義云。此非上半為進下半為退也。猶是互破之也。別記亦同。言餘二段等者。述義云。亦假有體亦假無體。與非假有體非假無體。合為二段。即四句也。別記亦同。今謂不爾。兩俱文中開三段。初偈明定有人無人不能用法。次半偈明定有法無法人不能用三。半偈結人法能所一切都空。今法門也。訖餘二門易知。
疏長行釋三段三等者。言夫因去有者等者。案。碩疏云。汝因去法有去者。因去者有去法。去者息法。去法住去者。可得住。今既不因去法有去者。去者無去法。去者何所息。而言是故既無去法去者。若去則應常去也。准之可悉。
言釋下半有二論本等者。案。康疏云。釋前偈下半文。有二周。反覆一耳。有本但有後周。直云因去法。故有去者。若先無去法。則無去者。云何言不決定。去者用三去也。有本。具有前後二周。就前周中。復有兩本。一本云。以因去法得名去者以無去法故。不能用三法。一本云。以因去法得名去者。以無去法故。不不能用三去。兩文相似。義意大同也。人本無體。因法得名。是故不能於三時中用去法也。因去法故有去者下。第二周覆釋不異前也。准此疏文。論文應言。若去者不決定不決定名本實無。以因去法。得名去者。因去法故有去者。若先無去法則無去者。云何言不決定。去者用三去文。有二周。若言去者下第一周。因去法故下第二周。然今疏主。以為煩焉。所言十喻者。如大品經第一卷云。菩薩解了諸法。如幻如炎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闇。如乾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是十喻為解空法。故云幻始幻化終慧影師云。然此十喻有五相對一者幻炎內外相對。二者。水月虛空有無相對三者。響城見聞相對。四者。夢影寢覺相對。五者。像化集散相對。欲顯諸法內外俱空。有無雙寂。見聞悉寂虛。夢覺無實。合散同玄。終歸莫二。此明菩薩解空達理。諸法皆然。不可得故。列此十名。以之為喻。大論第六卷云。問曰。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識。答曰。諸法相雖空。亦有分別可見不可見。譬如幻作象馬及種種諸物。雖知無有實。然與六情相對。不相錯亂。如化者。十四變化心。復次化生無定物。但以心生有所作。皆無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有。又云。諸法雖空。而有分別。有難解空。有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難解空。故十喻空喻諸法空也。具明如彼。言又求彼人法等者。述義云。虛者虛妄也。怳者實也。今案玉篇。怳欣往反。失意也。狂貌也。
疏問何因緣故有此品等者。約此一品由來。凡有二意。一者。通來。二者。別來意。初中有二。初明能入雖異所入無別。後明次前品有二。初明能入雖異所入無別。後明次前品而生。初中凡有三番問答。此初問答。答中言二十七品等者。述義云。猶是二十七門者。謂是能非之門。亦是能入之門。言所入更無異者。體實相之理。名為所入也。言自斯以外等者。所起假名法。云皆虛妄也。亦可實相者。三諦法也。虛妄者。於彼所立。去去者等也。淡海記亦同之。言故智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五卷云。復次除諸法實法。餘殘一切法。盡名為魔。如諸煩惱結使欲縛取纏陰入界魔王魔民。如是等盡名為魔也。慧影師云。但有所分別者。違於實相。不隔生死。故通名摩也。言所以然者等者。疏主釋顯。所言一切諸法等者。如大論第五云。如論煩惱結使欲縛取纏陰入界盡魔。准此論文。今言一切諸法者。陰入界等諸法。慧影師云。五住煩惱。□名煩惱魔。分段變易二種之身。為陰魔。二種之死。為死魔。第六天魔。名他化自在天魔。准此疏文。今云。煩惱者。既五住煩惱即煩惱也。苦果者。二死之報既陰魔。故云。名為魔也。問。何處陰入界說是魔。答。莫初羅山中佛教弟子以名魔處。受想行識亦如是。問。何以名魔。答。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也。述義問云。若除實相。除皆虛妄。亦是魔者。佛所說教亦應耶。答。取未極之義為虛妄者。佛教亦是未極故。可虛妄。而以妄執義。名虛妄耳。就魔亦爾。於非有非非無。假說有無。此假違於中道。故為魔。然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此就中假因緣義。以淺深粗細義故淺為魔。深非魔也。別記亦同。
疏問實相何故等者此第二番問答。答中四句內等者。述義云。即以四句為內。非非有等為外。故云。四句內外也。言故論云等者。如大論第九十四卷釋畢定品云。問曰。天眼可見色。云何見善法。又言見一切法性空。答曰。因中說果。以天眼。自見己身。及身十主眾生然後用他心智宿命智。求其今世後世善根。是善根及果報亦皆磨滅。故見空。是善根皆是有為法。無無自性。自性故空。空故不可著。亦不可受味。不可受味故不著。譬如蠅無處不著。唯不著火炎。眾生愛著亦如是。善不善法中皆著。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著。故不能入涅槃。唯不能著般若性空火。所以者何。般若般若相空。若般空不空即是味是可著處。菩薩住是智慧中。不起有漏業為眾生說法。亦知眾生假名。不可得安住是無所得般若中。而能具足神通事。飛到十方國土。利益眾生。今但略引譬說文也。言般若如火炎等者。疏主釋顯也。言是以論初云等者。觀因緣品初歸敬偈文言。能說是因緣者。顯正也。善滅諸戲論者破邪。謂能說八不中道因緣。善滅不八戲論也。
疏問若爾何故有二十七門等者。此第三番問答。答中言或前或後等者。述義云。此品應前。此品應後。此偈應前。此偈應後此偈應破。此偈應立。如此執故。住在門外。不能入理也。言可謂服於甘露等者。此大經第七卷偈文。疏主釋云。此中正歎大乘為甘露。愚智兩人。致成甘毒。言或服甘露傷命而早夭者。正是無方便。服甘露成毒藥。稟方等天法身慧命。准之可悉。廣明如上。
疏而復須明次第等者。第二明次去來品而生此品。於中有二。初正明次第。後問答如文。言動靜四儀者。約行住坐臥。初一動義。後三靜義。可悉。言故淨名經云等者。彼經下卷。見阿□佛品維摩詰答佛問文。述義解云。我身離諸斷常生滅六十二見。具足萬德。故有法身。有法身故。有應身。有應身故。有化身。如觀我身具足三身。觀佛亦然。謂觀我身即是佛也。疏主釋云。此章正明法身絕四句。謂佛身絕四句。是以實相。即是法身。准之可悉。
疏次別明六情次去來等者。第二明別來意。於中有七復次。今此初復次。言經明十二入等者。述義云。大論第二十八云。如佛告諸比丘為汝說一切法。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是十二入名也。今案。毘婆沙論第三十九卷使揵度十門品云。十二入眼入法入。問曰。何故作造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生聞婆羅門往諸佛所。到已面共世尊種種語論。問訊已。在一面坐。爾時生聞婆羅門白佛言。世尊。說一切者多。一切有幾種。沙門瞿曇。為施設何一切耶。佛告婆羅門。我施設一切者。謂眼入法入。是名一切。如來說如是法名一切。婆羅門若有作是說。我能遮止。沙門瞿所說一切。更說餘一切者。有是語。而無有實。若還問者。反生疑惑。所以者何。非境界故。佛經雖非是說。而不廣分別。佛經是此論所為根本。彼中諸不說者。今欲廣說故。而作此論。准之可悉。毘曇章初卷解云。根塵二法。是苦樂所入。稱之為入。謂就根塵所生心心法中。苦樂受為義。即婆沙云。輪門名入。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二者接次鉤鎖相生等者。第二復次。文中有二。初明來意。次問答明觀六情。此文初也。言上品初外人等者。如去來品初云。問曰。世間眼見三時有作。已去未去去時。以有作故。當知有諸法。疏主釋云。上品求四緣生。果畢竟無從。外人理屈辭窮。舌不能救。故今舉眼所見立義。外道數論譬喻之流同明時不可見。故今但云。見時中之法。不言見時。去來是舉下足。色為眼所見。故云眼見也。法墮三世流動起作。故稱為作。准之可悉。
言論主即就三世等者。答曰。已去無有去。未去亦。離已去未去。去時。亦去未去無住。去時亦無性。所有行正法。皆同於去義。疏主釋云。第一三時內破謂已是曾去。即是無去。未是當去。即時無去。故無去去時。不離此二。亦無有去也。故云。即就三世等。所言三世者。三時之異名也。言惑者問云等者。如次論云。問曰。汝雖種種門破去去者住住者。而眼見有去住。疏主釋云。外人反難論主。若三時中。無眼不應見。今既眼見。則不應無故。無則不應見。見故非時無也。言論主更以三二門等者。如次論云。答曰。肉眼怕見不可信若實有去去者。為以一法成。為以二法成。二俱有過終訖。一品凡有八偈。初四行偈。以一異門。破去去者。次因去知去者下二行偈。以因緣門。破去去者。次決定有去者下二行偈以有無門。破去去者。故云。更以三門等也。謂以三門。推求眼所見。去住竟不可得。何所見耶。但有本云。但以三時門等者。恐時字餘也。更應撿定所言不停者。猶是不止也。
疏問云何名觀於眼情者。此下第二問答。以辨觀六情。凡有三番問答。此即第一問答。言問云何等者。此文應云問云何名觀於六情。而以舉一。餘即可解故舉一聞耳。答中言一者世俗之流等者。案。康疏云。凡夫外道成實毘曇。皆執六情。大況相似。凡夫計有此是尋常。准此疏文。今云世俗之流等者。凡夫之人也。言本末原由者。述義云。四大是本。眼根是末。故云爾耳。
言二者外道之人等者。如成實論第四卷根等大品第三十七云。問曰。諸外道言眼中火大多。所以者何。似業因緣故。因施明得眼。如經中。施衣得色。施食得力。施乘得樂。施燈得眼。是故眼中火大多。又火能遠照。眼有光故有遠對色。又言。人死眼還歸日。故知。日為本性。又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如是虛空地水風等。隨根偏多。死人耳根還歸虛空。耳定能聞教公屬虛空。餘亦如是。是故根中。諸大應有多少。案。碩疏云。第一迦毘羅人所計六根。通是色法。則用五塵居五大。五大造五根。五塵成五大者。色塵成火大。聲成空大。香塵成地大。味塵成水大。觸塵成風大也。五大造五根者。火大造眼根。空大造耳根。地大造鼻根。水大造舌根。風大造身根也。彼云。五大五根。有精氣之色。共造意根。故六情通是色法。亦攝心平等根。解此有兩義。一者。明五大五根有精氣之色。平等共造意根。故言心平等也。二者。若是五根各用。明此意根之識通。緣六根六塵。故云六平等根也。准此疏文。五塵各別而生五大。五大各別而造五根也。今撿。百論疏云。遍造是優樓迦義。云五大成眼根。火大偏多色。是火家求那。眼還見五色大成身根。風大偏觸。是風界求那。故身還覺觸。而云五塵生五大者。五塵為五諦。塵細大粗故。從塵生大。但地具五塵。色聲香味觸。水具四塵。除香。火具三塵。除香味。風具二塵。唯有聲觸。空唯有聲。外道云。地藉塵多。是故無力最在其上。空藉塵小。是故有力。最在其下。准此疏文。五大和合而生一根。非是五大各生一根也。但五塵也。具大雖別。總相故。云五塵生大也。述義云。五塵生五根者。是僧佉遍僧義也。但佛法五法唯生內法。於外法中。無聲塵故。五大者。地水火風空。地者堅義。水者閏義。火者燸義。風者動義。空者質礙義。佛法於所成法內。但有有為空。如口中耳中空。然眼鼻等根。無有為空。故無空大。所以但言四微四大也。今謂不爾。遍造是衛世師義。准上所引百論疏可見。言意根既是心識等者。案。百論疏云。心平等根。有二種釋。一云。實是心識之心。而稱心平等者。眼等五根。各緣一塵。心識能遍緣五。故云平等。二云。詺完芙蓉心。以為平等。以其處一身之中。故云平等。又云。若是內心。具五大所成。心識之心。非大所造撿迦毘羅論。是心識之心。以能分別故。准之可悉。述義云。云肉芙蓉人者。即是腹也。問外道不立意根。何為此說。答。此師今顯意根非四在所造耳。良非外道義。外道義二釋。一者緣慮心。非五大所成。二者完芙蓉心。是地大所成。問。百論疏云。具五大所成。今何言地耶。答□□□□(十六字缺)
言三者復有外道等者。發成實論第四卷根等大品云。問曰。有論師云。一根一性。地中求那多故。有香。能發香水火風中。有色味觸故。能發味色觸知。是實云何。案。碩疏云。若是優樓迦人所計。與前家為異。五根是色。意根是心。五大成五塵。五大造五根。則用五大成五塵者。明火大。成色塵。空大成聲塵。地大成香塵。水成味塵。風大成觸塵也。五大造五根者。與前家大異。明五大共造眼根。火大偏多色。是火之求那。故眼能見色。餘四准之今撿。百論疏云。次偏造是迦毘羅義。以色成火大。火大成眼根。眼根還見色。餘四亦爾。五知根勝故。各用一大而成。五業根劣故。具五大而成也。准此二疏相違水火。更可問求之也。何者。碩疏意云。初師明偏造義。後師立遍造。本疏云。初師立遍造義。後立偏造義。今案金七十論上卷云。五唯者。一聲二觸三色四味五香。是香物唯體唯能五唯生五大者。聲唯生空大。觸唯生風大。色唯生火大。味唯水大。香唯生地大。又智度論第七十卷云。從空生耳根。從風生身根。從火生有。從水生舌根。從地生鼻根。以是僧佉經。廣說世性。准此論文。恐碩疏謬焉。述義云。復有外道等者。是衛世偏造義者非也。准上可悉。
言四者毘曇人云等者。如雜阿毘曇心論第二卷行品云。已說心心法伴力及生。色今當說。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者。四根十種極微。共生四大色香味觸。眼根身根。耳鼻舌根亦爾。身根九者。謂餘身有九種。彼唯有身根種。餘如前說。餘八者離根色聲香味觸極微八種。問。此諸極微何界說。答謂。是有香地欲界中。極微無合。香味不相離。有香則有味。色界極微。非揣食性。故離香味。色界四根。極微八種。餘身根極微七種。外極微六種。問。若眼根極微十種者。云何不眼即是色。即是餘種。如是則法性雜亂。與阿毘曇相違。阿毘曇說。眼根一界一入一陰陰攝。答。二種極微。事極微聚極微。事極微者。謂眼極微即眼微。餘極微皆說自事。以事根微故。阿毘曇說。眼根一界一入一陰攝。聚極微者眾多事。此中說聚極微住自相。故法相不雜亂。此偈上三句。明諸根具微多少。一句明辦差別。極微在四根者。明色法聚為眾微所成。極者數之極也。微者七微。此是最細色。十種應當知者。若在四根。有十微共成謂四大四微眼根身根。問曰。四大亦是觸入攝。何故別說者。外云。四大造色之本。功能最大。所以別說。聲非常有。所以不論身根九者除四根。外身根但有四微四大及身根。故有九也。餘八者離根色香味觸。但有其八。謂是有香地者。所謂欲界也。准此論文今言。毘曇人云等者。彼論長行文。則指本論師。達摩多羅。此云法救。言毘曇人。即四種薩婆多中第一師也。今案。碩疏云。若是阿毘曇人所計。則用四大造五根。不用空大。何故爾。空是無故。不能成也。明四大造五根。四大即是四觸。謂堅濕煖動。即是實法。五根即是眼耳鼻舌身。即是清淨實法色。意根即是心五心數也。但四大造五根。五根有具十者或具九者或具八者。故彼偈云。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餘八。謂在有香地。若為是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今明眼耳鼻舌。此根具十種。謂能造四大及四塵即是八。眼根即是九。根眼必附身即是十。眼既爾。耳鼻舌例然。故云。極微在四根等。何故言身根九餘八耶。今明帶眼之身。此身亦具十。從咽喉已下去身。此但具九。謂身與四大四塵也。從多為論。故言身根九也。餘八者即是身外之物。此但具八謂四大四塵也。謂在有香地。明但在欲界。欲界稱為香地。色界等則不然也。述義云。謂地水等者。數人云。聲非果報。以間斷故。所以五塵之中但取四塵。不取聲塵也。言身根但有九等者。身根但有身根。乃四大四塵。而無眼耳鼻舌四根。何故爾。無身根時。不得有眼根。但無眼根。猶有身根故。言故論偈云者。述義云。真諦三藏所譯俱舍論文。今謂不。撿彼論文無此偈。故此雜心論第二卷行品偈文。即上所引之文是也。言極微在四根等者。疏云。此偈上三句。明諸根具微多少。一句明界差別。述義云。根微者即十微。謂四微四大所成之眼。與附著身根也。在四根者。眼耳鼻舌也。成論云。四微成四大。今數人四大成四微。以四大望四微時。四大是極微。餘義亦爾。以四大與四微。望眼等根。皆是極微。以眼根等望色法時。亦為極微也。身根九者。四大四微及身根。身根不依著他故。無眼等故也。餘八者。草木等是名餘。所言八者。四大四微。應除所成法也。有香地是欲界也。色界無香味。即無鼻舌二識。唯有五根為莊嚴。具有六微。就色界者。四根但有八。身根但有七。草木等但有六也。
言五者成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三卷苦諦聚色相品第三十六卷云。問曰。汝言五受陰是苦諦。何謂為五。答曰。色陰識陰想受行色者。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總名為色。四大者地水火風。因色香味觸。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根。此等相觸故有聲。地者色等集會。堅多故地。如是濕多故名水。熱多故名火。輕動多故名風。眼根者但緣色。眼識所依同性不依時。皆名眼。餘四根亦如是。色者。但識所緣及同性不緣時。是名為色。香味觸亦如是。等相觸故有聲也。又同卷非彼證品云。又汝去佛說眼形中所有堅依堅是地等者。佛以此言。示五根因□四大成。或有人說。從我生根。或謂。離大別更有根。有說。諸根種種性謂從地大。生鼻根等。佛斷此。故說眼等根四大合成空無實法。今略引二品論文也。案。碩疏云。若是成實論人。亦是四大造五根。但四大是假名。五根亦是假名。明四大共造眼根。發識見故名眼四大共造身根。發識覺觸故名身也。言就三假辨等者。述義云。開善一復次云。四微是法假。四大是受假。五根是名假也。今言。四微是法假者。從同類所成。故多細色合成色塵。多細香合在香塵等。以自體義名法。有自體故。色成色塵。餘義亦爾。從多所成義為假。五根是受假者。異類所成。故四塵合成眼等。眾生是名假者。是重所成。故但有言說耳。
言六者犢子部云等者。如大論初卷云。是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說。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眾和合有人法。述義云。由五陰合而成人體。此即非是五陰之示人。云道理以為法也。所方法體也。言四大者。此事四大。具如記初卷。言犢子者。此婆羅門之一姓。以□為名也。佛滅度後三百年中。從薩婆多出之。
言第七方廣道人等者。如大論初卷云。更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諸法不生滅。空無所有。譬如菟角龜毛常無。慧影師云。此是方廣部中所執道人。故云方廣道。此人雖學大乘。而人大乘旨。執之太過。執言。一切法無間。假實生之與法。悉皆常無。如菟角無也。述義云。此一說部所言似大。所以為名。依四阿含。作如是說。謂四阿含主世諦。言諸法無生。色欲如幻。既言欲界及色界如幻無生。故知空也。具如記初卷也。
疏問論主云何破此諸計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答中言凡有此眼根等者。如唯識論第六卷云。云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樂。謂由愛力。取蘊生故。云何為嗔。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惡行。所依為業。為嗔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云何為癡。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謂由無明。起疑邪定等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述義云。言即生無明者。猶是愚癡。即捨受心也。所言三業者三義。一者。三毒。即是三業細時為煩惱。粗細時為業故。二者。身口意三業也。三者。罪禍不動三業也。淡海記亦同之。
疏問云何破耶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答中言故淨名經云等者。如彼經上卷弟子品阿那律章云。阿那律白佛言。昔有梵王。名曰嚴淨。問言。幾阿那律天眼所見。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為作相耶。無作相耶。假使作相。即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彼梵王作禮而問。世孰復有真天眼者。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今略引維摩詰語。疏主云。文中有四。初明被呵之由。菴摩勒□者。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此□。故以為喻。言見三千界者住常力即見二千。功用見三千世界也。又天眼但見二千。願即智之力即見三千也。次時維摩詰下第二述能呵之旨。作色方圓相。而見。名為作相。不作色方圓相。名無作相也。又釋。三界身六情諸根。從結業起。名有為有作相。法身異之。謂無無作相。結兩難云。若作方圓而見。即同外道。以外道亦作方圓而見故。若不作方圓而見。即無方圓。便是無法。不應有見。次彼梵王下第四時眾得益。文有三句。初問。阿那律天眼第一既屈淨名。自斯已外誰有真天眼者。次維摩詰言下第一淨名答。初總答云有。次出有真天眼之人。即佛世尊也。下以三門。釋真天眼。一常有定內。異小乘定外見。此靜散無二也。次悉見諸佛國。此明小乘所見近。諸佛所見遠。此二異也。不以二相者。能所宛然而無眼色。謂有不礙無。雖無眼色。而不失能所。所諸無不礙有。有不礙無。故不同外道。無不礙有。故不同無為。正答上二難也。又就眼見。明不二見。宛然而無見。雖無見而無所不見。名為不二。什公云。不作精粗二相。名為二。准之可悉。
言花業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七卷觀首品中賢首菩薩說偈中言。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盧。示現色法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法中入正受。於眼起定念不亂。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於耳根由入正□受。於聲法中三昧起。示現聲法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聲法中入正受。於耳起定念不亂。觀耳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法藏疏第四云。就眾生世間自在中二。初約自身。後約他。約自身中約十二處辨。於中緣起無定等圓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對無礙之相。第一對。根境無礙。既觀根入定。還應從根出。為顯此根即是境故。從境出也。以一心緣起無二而二故。恒相對而根境兩分。第二對。二定無礙。謂事理二定也。為分別境事。應入境定變入於根中。為觀根空寂。應入根定變入境中。以分別境事起。即是觀根之智。是故二定無礙。唯是一心。第三對。二境無礙。謂深廣也。此所分別廣事。無生無性深理故。是故真俗雙融唯一法界。恒以不礙二故。寄俗於境。寄真於根。理實遍通。第四對。入出無礙。謂以入定即是出故。是故雖起定。而念不亂也。第五對。體用無礙。謂自他也。謂雖現於境。廣故人不知恒寂。故雖起於定。深故自心恒不散。是故此上十義。同為一聚法界緣起無礙相即故也。又此中復有三重希有。謂根入境中。已為一希有。復能境中。更示無邊分別非天人所知。為二希有。從境出已。示此分別。已甚希有。復於彼時。定心不散。更得希有。何以如此者。顯三昧純熟故。今十二處中。且取意略引初四處文可悉。述義云。然今取觀眼無自性義。以為證耳。言是故喻佛得稱為我等者。如大經第二十三卷。佛告高貴德王菩薩言。大自在故。名為大乘。異自在者。有八自在者。八自在。一者。能示一身以為多身。二者。示一塵身。滿於世界。三者。以身輕舉。飛空無礙。四者。心自在故。所作自在。五者。根自在故。六根無礙。六者。心自在故。得一切法。七者。說自在故。無說聽念。八者。遍滿無見。自在令見。具明如彼。故云我者。謂自在義也。
疏又雙破凡夫二乘兩病等者。此下第三復次以辨來意。言如淨名呵阿那律云等者。如淨名經上卷弟子品阿那律章云。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假使作相。即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疏主釋云。第二述能呵之旨。前定而開。次假使下雙結二難。若作方圓相而見。即同外道。以外道亦作方圓面見故若不作方圓而見。無方圓。便是無法。不應有見。今略引結二難文。言阿那律者。此云如意。亦稱無貧。又名不滅。猶一義耳。八萬劫前。曾供養闢支佛。所得善根于今不滅。故名不滅。果報稱心為如意。即是白飯王長子。佛之從弟子。天眼第一。所以然者。曾一是佛邊。聽法睡眠。佛呵之。咄哉。云何如螺唪乎。那律慚愧。不眠多日。遂便失目。問耆婆治之。耆婆云。眠是眼食。久時不眠。眼便餓死。不可復治。那律因修得天眼也。
疏又說此品等者。此下第四。復次以辨來意也。言花明六根清淨者。如彼經第六卷法師功德品云。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花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迷人當得八百身功德于二百意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疏主釋云。約位明者。此五種法師是三寶位。言六千功德者。菩薩行善。本出三業。身三口四意三合為十。一善為首。餘九莊嚴。是即十善互相莊嚴成百善也。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讚歎法百善。讚歎人行百善。合為四百善。各有上中下三品。故成千二百。但眼鼻身三眼。以助道用弱故。唯得中下二品。所以八百。以餘三根勝故。各得千二百。即六根合故成六千。然則五種法師。一一具六千。廣以明。如疏。言普賢觀經懺悔六根罪等者。如彼經云。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有眼根惡。業障眼不淨。但當誦大乘思念第一義。是名懺悔眼。盡諸不善業也。如此等法六。名為六情根。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思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今略引之。凡有十四行偈。具懺六根罪。准文可悉。法花疏云。普賢觀經明懺悔六根罪。故今得六根淨。但懺悔有二法。初對十方生身佛。就事中懺悔六根罪。故云。從無始來。六根所依三障。今悉懺悔。次對法身佛。依實相懺悔。觀六根有生本來寂滅。具此二懺悔。故六根清淨。准此疏文。今所引文對法身佛。依實懺悔文也。問。法花經云。五種法師。得六根清淨。今經何故作二懺悔。故六根淨耶。答。觀身實相懺悔。即是持經。故不相違也。言大集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一卷云。爾時世尊。見十方眾生悉來集會。即說偈言。若有說言眼見色。乃至意能知諸法。如是之人行顛倒。流轉生死無量劫。今略引之。
疏又有此品來等者。此下第五第六二復次辨來意。言初引毘曇論立者。因緣品中立四緣偈是。次引去來事立者。去來品初問曰是也。餘文易知。
疏偈為二上半死六體等者。言行者緣敢等者。案。行品疏云。通言行者。凡有四種。一修習名行。即萬行善法。二造作名行。通善惡三性。三無常起作稱行。通因果三聚三性等。四行緣名行。但心。今當第四。故康疏云。眼能見色。乃至意知法。分別前境。故名為行。准之可悉。言從事分毘曇婆羅門問何法攝一切法耶等者。述義云。此論有十二卷。宋時沙門求那落陀羅。此云功德賢。中天竺人之所譯也。婆羅門問佛等者。此論引佛經事如此。佛為破外道實我。而說十二入。亦以執著於十二入故。今觀空耳。案。毘曇章初卷十二入義云。根塵二法苦樂所入。稱之為入。故雜心云。苦樂所入處。或云。通苦樂處名入。謂約根塵所生心。心中苦樂受。為義可知。言答意當體受名等者。案。碩疏云。然此四緣所計。□是明五大四大等造根義。但此名因多種。今略是明四對。一者。情欲。謂情則在內欲在外。所以言情者。意根。當體是常。餘五能生情因。從果為稱。故言情也。所以言欲者。明塵能生欲。亦是因果名故言欲。故經□。六塵惡欲也。二者。根塵。謂根則在內塵。則根能生識故。所以名根。塵能塵染。所以為塵也。三者。因緣。六根生識義。近即是因。六塵生識。生識義遠故是緣也。四者。依境。六塵即是境。六根即是依。依根而生識。故言依也。准此疏文。今須四對但因緣義闕之然。然今言。六衰者。是當境義。述義云。於六塵上。生貪愛故今諸善因而滅之。故云。令善衰滅也。今案。大義記第九卷十八界義云。同曰。根者根是生立義。亦是本義。亦是本義。此六在身內。同是生識本為根也。言外道以神我能見者。案。康疏云。外道謂。謂御六情。為情之生見聞覺知皆是神事。神雖能知。要假眼等。如人以鎌刈收五穀也。言犢子亦明我能見者。如婆沙論第五卷雜犍度智品之二云。犢子部作是說。人能知非智。亦應人能見非智。又第八卷云。如犢子部說一眼見色。非二眼一時見。所以者可。以相違故。以捷疾故。人謂兩眼一時見色。准此論文應言眼見。今解。以眼為門。而我見道。故不相違也。
言論人以識託眼根。如成實論第四卷根無始知品第四十八云。問曰。經中說。以眼見色。不應取相。耳等亦爾。故知。眼能取色。又眼等名根。若不能知。何以名根。又經中說。我諸弟子於微細事能知。如眼所見。若眼不能見。佛諸弟子則無所見。是事不可。是故諸根。定能取塵。又識分別。是則極識有異。答曰。佛自說。眼是門為見色。是故眼非能見。以眼為門。識於中見。故言眼見。問曰。亦說。意是門為知法故。可以意為門。而非知乎。答曰。意亦以次第滅心為門。是故意不能知。意識能知。准之可悉。
言然用識見等者。如毘婆沙論第八卷雜犍度智品之四云。當言一眼見色。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為止併義者意故。如尊者曇摩多羅說。眼不見色。識見色。為止如是意故。言眼見非識見。准之可悉。
言毘曇人以根能見等者。如雜心論第一卷品云。問云。何見為眼見。為識見。眼識相應慧見。為合見見。答。自分眼見色。非彼眼識見。非慧非和合。不見障色故。長行釋云。自分眼見色。是故餘識。俱時則不見。以餘識俱空眼現在前非自分故。以是因故。不俱得一切境界。自分諸分不俱。識住根。故名自分。無有二識俱行。無第二次第緣故。法魏疏去。問云何見已下。因言長理有一偈。明自分眼是見。識等非見。為眼見是評家所存為眼識見者。是云摩多義。為眼識相應慧是見者。尊者瞿沙說。和合者。犢子所說也。就偈答中有三。初句立。次兩句非他。第四句釋非。所以自分者。是避通眼見色者。方是正答中。兩句正非。第四一名釋非。所以若識等見者。既不障。應見障外之色。以不見故。明知識等非見。長行引釋中。自分眼見色者。論主通義。眼雖是見性。要識住根方始能見。是故下結餘識俱時不見。以餘識俱時。空眼現前非自分故。以是因故者。通第二不俱塵過。以之言用。即此因防得第二之過。故言。以是因故不俱得一切境界。自分諸根不俱者。此釋不俱取塵義。以無自分根俱故識住根。故名自分。義無有二識俱行者。釋自分根不俱。尚無二識俱行。何況有多。無第二次第緣者。復釋無二識也。案。康疏云。毘。婆沙論是薩婆多部。此部以眼根能見。非識見也。謂別有淨色。名為眼根。然此眼根。是不障礙。有外色法。識住其中。名為自分眼見色也。根既微細非肉眼見。唯有天眼。乃能見之。准之可悉。
言異訓人云等者。如法魏師雜心疏第一云。為眼識慧。是慧是見者。尊者瞿沙說。和合者犢子所說也准此疏文。今云。異部人者。尊者瞿沙人也復有人云等者。犢子部也然述義云。異部人者。毘婆闍婆提義也。別記云。育多提婆義也。
疏答曰無也第二論主破等者。言問外人引經等者。案。康疏云。問經說六情明言非一。何以違教遂乃言無耶言。答然計我與六情等者。案。康疏云。此取經意。不執經文。何者凡計我與六情俱是妄。謂雖然如來說六情者。欲借於六情輕妄。而止於我重妄。而內外大小執教之流。聞說六情。終言實有六情。故不解佛說六情之意也。言故涅槃云等者。如彼經第十七卷。佛告迦葉菩薩言。諸佛為第一義。故說世諦。亦令眾生得第一義。若使眾生不得如是第一義者。諸佛終不宣說世諦。今取文與義引之。法寶師云。明說世諦意也。欲令眾生得第一義故。所以如來宣說世諦也。疏主釋云。前來得無得常無常等。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則是世諦。今即卷歸皆第一義諦。准之可悉。言諍於六根者。述義云。或謂四心一時。或謂四心前後也。今謂不勻。上所列七宗所計是應知也。
疏偈本即是釋長行等者。言汎論四句等者。述義云。偈釋偈者。以如諸法自性偈釋諸法。不自生偈是也。長行釋偈者易知。長行釋長行者。此論所無也。偈釋長行者。即是文也。言正破見因緣者。述義云。以眼與色名。名為見因也。果者所成眼識等也。
言上有五家等者。上有六家。而外道與犢子同計我見。故合為一家。而名五家也。言破意云汝自體是眼等者。案。康疏云。己體者有二解。一以根為眼體。能見色。不能見眼。二以識為眼體。眼能見色。晃能見識准此疏文。今言自體者。即眼是根。若眼根自體是眼根者。亦是眼根應見眼根。識亦爾。言又此難毘曇最切等者。如雜心論第一卷界品云。彼眼入者。眼識所依。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亦如是。疏云。初言眼識所依者。以果解因。別於餘色。二言四大造者。將因以解果。論宗不同犢子說根體。是實攬在成根。根外別有根體。譬喻者說亦攬大成根。是假名大。外別有根體。成實亦說攬大成根。根是假實殊途。合用異本。大無別根體。婆沙所契及此論宗。四大造因果殊別。淨色者出共根體。異於五塵。有對者異無作色。耳鼻舌身亦如是者。四義是同。故云亦如是。准此論文。既云眼是四大所造淨色。又云自分眼見色。若爾者此自分眼即能見他者。亦應自見己體也。言彼救云等者。如婆沙論四十八云。復次有三義。是色相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准此論文。五塵以極微成。故名有對。即對眼法。故云可見也。五根是天眼境。非是肉眼境界。故不可見。亦極微成。故云有對也。無作假色。唯意識所知。故云。不可見無對也。如百論云等者。如彼論下卷破塵品云。內曰。四大非眼見。云何生現見。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是四大非眼見者。此所造應非現見。疏主釋云。此正破四大造色。此論正破外道。傍洗內執。是故破內。俱知造。不知無所造。既不知造無所造。亦不達無所造而造。故不達二諦。即是破於佛法。論主今示春造無所造。因世諦悟第一義。故有今破。今引本論文也。述義云。性四大非眼見。但以慧慧眼能見也。事四大是眼見耳也。淡海記亦同之。言次難識見等者。案。碩疏云。第三成實則用識見。雖用識見。要須有根之識方能見之。准此疏文。今云識見者。成實師即顯彼論第四卷根無知品也。言破人等者。外道及犢子部并云以神我而見。今云。人者即是我也。言又數人明等者。如雜心論第二卷行品云。眼根十種極微共成四大四塵眼根身根具如上明也。述義云。別有眼微者。指眼根故云微也。言成論眼是假名等者。如論第三卷非證品云。佛斷此故。說眼等者根四大合成空無實法。准之可悉。
疏問眄雖不自見者救意云。燈能所俱是色等者。言燈能所等者。案。影疏云。燈自照燈。照色入。明是燈體亦色入攝。眼色不然。俱舍論第一卷分別界品之一云。顯色有四。謂青黃赤白。餘色此是四色未異。形色有八。謂長等。又云色入。或二十。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邪正雲煙塵霧影光明闇。又婆沙第三十九云。云何眼入。答曰。若眼已見色。今見色當見色。及餘彼分眼入。已見色是過去。今見色是現在。當見色是未來。及餘彼眼入。云何色入。答曰。若色入已為眼所見。今為眼所見。當為眼所見。准此等文。燈以能照所照俱是色入所攝故。自照照他。眼則不爾故云此毘曇救也。述義云。眼是不可見。以眼根是清淨色。故云眼能見是眼入等也。言依數人能燒是觸等者。如雜心論第一卷界品云。觸入者十一種。謂四大及七種造色。謂濕滑輕重冷飢渴也。述義云。火唯是觸塵。故云爾也。言智度論亦云等者。述義引彼論第三十一卷釋初品中釋十八空故。彼文云。復次諸法別異性。是亦不然。何以故。如一火能燒造色能照。二法和合故名為火。若離是二法。有火者。應別有用。而無別用。以是故知。火是假名。亦無有實。若實無火法。云何言熱是火性。復次熱性從眾緣生。內有身根。外有色觸和合。而身識覺知有熱。若未和合時。則無熱性。以是故知。熱非火性。慧影師云。復次諸別性已下總既空。次破別性義也。如能燒義是火大。能照義屬造色。有此二法成火義。離此二法。更無別有一火實用。若爾者火則是假名無實。若無實火。云何言熱是火性。火之與熱。不一不異。如是一異中求火。火不可得。火既尚無。何得有性。如是推之悉至實相。實相之義聲聞亦得。而大本經。明極微色心中言。如是塵相非諸二境界者。今依經論釋者。此據極微之塵。實相為語。故云爾耳。復次熱性也。明有性之法不從緣生。火若實有熱性者。則不假緣生。既假內外因緣。故知有熱。未和合時。熱性子無。以是故知。熱非火性也。述義云。如火能照能燒。照是造色。燒是炎。是二法和合為火。色具能無者。火即赤也。觸具能燒者。能燒薪之用也。今案。彼論第三十二卷釋初品中四緣云。復有人言。火為最大。所以者何。除香味故。又以水出處甚多。而火能滅之。大火之力燒萬物。以照諸闇。以是故知。火為最大。准此論文。今言色具能照者。能照諸闇是。所言闇者。二十種色中一色故。言觸具能燒埏。能燒萬物。是四大及觸。是觸塵故。今取意引此文。准之可知。
疏答中為二上半明火不能成見地等者。言明火不能成等者。案。碩疏云。一者。明喻不相似。何故爾。如火能燒薪。即以薪為體。汝眼能見色。不以色為體。那得此為喻耶。故云。不應舉合而救離也。所言矚者。猶觀也。照也。言又云觀汝此義等者。案。碩疏云。四大之中火。乃是一大熱觸。但火無別體。賴薪為體。然火還燒所賴之薪。即自是燒也。眼雖是別根。然不能獨立。要假扶根色香。方乃得立。若爾眼還應見扶根之色香。即是自見。而今眼不能猶立。要假扶根之色香。方乃得立。若爾眼還應見扶根之色香。即是自見。而今眼不能猶立。要假扶根之香方得立。不見扶根之色。火無別體。託薪為體。還燒所託之薪故知。此乃是破眼不能自見。何謂成眼不能自見耶。所言非見之色者。如壁外之色等也。言如百論云等者。如彼論上卷破神品云。內曰。若爾盲。若神用眼見則神與眼異。神與眼異。則神無眼。神無眼。云何見色。汝陶師喻者。是亦不然。所以者何。離泥更無有瓶。泥即為瓶而眼色異故。疏主釋云。內曰。若爾盲者。若神與眼一不應言神見眼不見。若神與眼異。神則無眼。是故神盲。若無眼不盲。則盲不無眼。若無眼不盲。則有眼者盲。汝陶師喻者。此破其譬說。外云。譬有三事。一陶師。二用泥。三作瓶。內合亦三。一有神。二用眼。三見色。□親言同而實大異。用泥作瓶離泥無瓶。用眼見色。離眼有色。故非喻也。今略引破譬說之文。述義云。情塵二品。外所立義。今取意引之者非也。別記云。離瓶無泥者。是一體因果也。而眼色異故者。是別體因果也眼。是因色是果者。是外人義也。
疏復次見若未見時下等者。言今第三就色破眼見等者。案。碩疏云。明對色方見不對色則不見。若爾眼則有見不見義。尋忽言眼是義。而今眼有見不見義。汝言眼是見義者。則不然也。准此疏文眼未對色不名為見。則見在於色。何名眼見。言五者難云等者。案。碩疏云。明眼有半見半不見。見他即是半見。不見自即是半不見。就見他中。復有見不見。對色時則見。不對色時則不見。若爾眼則有見不見。那忽言眼是見義。而汝言眼是見義者。是事則不然也。言六者顛倒品云等者。此論第四鄭觀顛倒品明六塵空偈長行云。色聲香味觸法未與心和合時。空無所有。如炎如夢。如化如鏡像。但誑惑於心。無有定相。疏主釋云。未與心和合時空無所有者。法之有無不假於心。而今未合既無。合豈有耶。有二種意。一從此想心。謂有前境。實非有也。二以從妄心生前境故。前境誑或於心。此意是心生境。境生心。但願本從妄心生。實無前境也今略引法說文。言色等者。六塵境中舉初。一色等取五塵也。言又何得因緣未合時無等者。案。碩疏云。未對色時。則不名見。對色時方名見。若爾見名為色。何關屬眼。乃是色見。何關眼見耶。彼云。箇是眼見。非關色見。但未有色時。眼無所見。今難。眼是見義。未有色時。故眼名不見。時我亦眼是義。有色故名見。不可言眼是不見義。有色故名見。我亦不可言眼是見義。未有色時。故眼不見也。言所以花嚴云等者。如彼經第七卷賢首品云。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起。示現色法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法中入正受。於眼起定念不亂。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滅無所有。法藏師云。此中復有三重希有。謂眼入境出。已為一希有。復能境中。更示無遍分別非天人所知。為二希有。從境出已。示此分別已甚希有。復於彼時定心不亂。更復希有。何以如此者。顯三昧純熟故。今略引之。言成論文云等者。如彼論第五卷色入相品云。眼根者。但緣色眼識所依。及同不依時。皆名眼根。今取意略引之。別記云。同性不依時者。不依應時也。
疏復次二處具無見法者依偈是第四明法無故人無等者。言承第三偈生者。所言承者。文字集略。巿升反。相承助人君為政也。又時升反。受也。次也。花苑。示水反。繼也。翊也。言一是眼處色處等者。案。琳疏云。一是眼處。二是色處。。前偈假緣破眼。明無見性。而其家即謂緣會有見故。復明二處俱無。雖會何為。有本云。見處。元康師云。眼能見色。詺眼為見。准此疏文。今云。見處者。猶眼處也。言二者見處非見處等者。所言非見處者。即是色處。亦可是未見處。故元康師云。非見者。即色也。亦可未見也。又解云。無別非見之法。唯求責見。而成非見。故云。見處非見處也。言同前緣尚不生等者。如因緣品總破四緣之中第二偈長行云。是故果不從緣生。緣不尚生。何況非緣。疏主釋云。上來二周責緣成非緣。是故果不得從緣生。何況非緣者。顯偈不破非緣之意。謂無別非緣。但責外人果未生時不名緣。故緣成非緣。緣尚不生。非緣豈生准此文意。應云。上來責外人立眼見。而成非見。見尚不見。非見豈見也。言三者是眼處人處等者。此取長行意。以為難也。上來已責眼不能見。外人云。直是眼不能見者。方能見者。雖能見要須有眼故見。論主破云。汝言眼不能見者。能見。是則離眼有者。而實不爾。故明人亦不見。若不用眼者。能見則無因之人。何不用耳見也。
疏見可見無故者依偈是第六明因無故果無等者。言依成實義等者。如成實論第二卷四諦品第十五云。五陰者明識色為想。名為想陰。依此生識。能取前色。是名識陰。即時心生男女怨親等陰。若分別知怨親中人。生三種受。是名受陰。是三受中。生三種煩惱。是名行陰。以此事起。受身因緣。名五受陰。聰法師疏云。量往約相生次第明五陰。不明攝法盡不盡義。想陰但取因成假。男女法實上怨親好惡相待假。不得取相續假也。受陰取因成假。上怨親中生三受也。五陰中業。令受未來果。故云。五受陰也。言次第取假實境者。案。大義記第十卷五陰義初云。心始造緣對實法。境照識義顯。又問。現在故初心宜名識。識後相應。沒識為數。是以識陰。從別立。次色生也。想名取假相。亦有通別。謂一切是假名。而凡夫緣皆著。則諸心同名想。故想義通。但假中有階緣。開為假實。而識初緣實。得假所因故。第二心方取假相。既於實緣假。宜名為想。以從別制故次識也。受名領取義。復通別者。謂心皆領前緣。無非是受。但假實二境。但損益已。而識想未具領於己好惡。第三具領好惡苦樂明了。此宜名受。故受亦從別制。次想生也。行是起作義。亦有通別。謂五陰相生。皆作成果。但此通行中。前四非善惡受。後生心能成善惡。則第四心能起作來果。起作功顯。此宜名行。乃至廣說。准此記文。今言成實義義等者。是開善寺智藏師義也。述義云。取假實境者。識取色塵等實境。何者。眼識所見。即四微實中色。謂青黃等。餘三心皆取假境。謂柱好惡願不欲等也。成實義應云。見可見無故。想等三法無。不應云。識等四法無。何者。彼宗以識。為能見故。前破見可見時。已破識故。此就數人義。以根見色故也。
言依毘曇等者。言眼色和合生於眼識者。理實應言。具空明根境作意。唯眼根生識義近。即是因。色塵生識義遠。故是緣。既具因緣二義。故云眼色。所言眼者。不壞眼根也。色者青黃等五大。色在可見境。以眼識不見障外之色故也。言眼識所以得生等者。案。琳法師疏云。眼識所以得生者。次由於觸。准此疏文。此文明論眼由觸而生故。雜心論第一卷界品。復次因觸故。立十八界。眼觸三因緣生。謂眼色識如是意。器故。食者。故器謂眼界。食謂色界。食者謂識界。此釋識之字也。述義云。次由觸者。心數法中。觸數是也。言觸和合根塵者。次釋觸字。疏主釋云。觸以觸對為義。毘曇別有觸數。能和合根法及識。使根識對塵。故名為觸。故婆沙論第十二卷云。諸根已能為觸。作所依。但能未別苦樂。未能避大蛇毒藥及諸不淨。是名為觸。言以觸等者。釋受字。疏主釋云。受以領納為義。謂領納遠順等緣等緣故。婆沙論第十二卷云。云何為受。能分別苦樂。避諸厄害不攝火觸。一切物不生染著。是時名受也。言三受次生受愛者。釋愛字。疏主釋云。愛以染為義。然三受通為愛作緣。為苦受所逼故。貪求於樂。以樂受故為愛所使。不苦不樂受。亦能生愛。故婆沙第十二云。具上三受。是地名愛。今言依毘曇義等者。是眾事分毘曇義。故下文云。眾事分正明此四法與今長行同也。□□□□□(三十三字缺)言大品亦明眼觸因緣生受等者。如彼經第三卷末。佛言。如是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時知名字已。乃至不著眼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今略引之。
言四取者婆沙云等者。如彼論第十二卷雜揵度人品云。云何為取。以貪境界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今略引之。疏主釋云。此則四方追求。名為四取也。以助業取果。故名為取也。言勝鬘經以四住地為四取等者。如彼經云。世尊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如是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生三乘種意生身。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又如等者。是第一段。前已廣明不盡煩惱。今此更明不受生。是故言。又前明或體。今明或用。故言又也。如者。指示之辭。指彼分段因之與果。是故言如也。取者。是其愛之別稱。愛心取著故名為取。助業牽生因之為緣。理實諸結皆名為緣。愛力增強故偏說也。緣謂緣助業。為正主。牽生苦樂二受。故名有漏業。准此眾文。既云。前明或體。今明或用。即或體者。上所列四住地惑是也。故云。四住地為四取。問。何故名有漏業。答。煩惱是漏。善惡之業。從於漏生。與漏相隨。名有漏業。問。今明四住受生。何須論業。答。由業受生。方得為緣。是以論云。煩惱為緣。有漏業為因。因緣具足。故得受生。而言四住地者。如勝鬘經云。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受住地。有愛住地。疏主釋云。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住。心迷不解名或。八忍七智。推求諦理名見。緣一理總斷煩惱。故云。見一處住地。合三界見總為一處。即見諦惑也。欲愛地者。欲界地中。一切煩惱。除無明及見。說為欲愛。以此地中。著外五欲。故名欲愛。然欲界亦愛自身。但著欲情多。故偏言之。又簡上界所愛色身。遍說欲愛也。色愛地者。色界地中。一切煩惱。除無明見說為色愛。以此界中捨外五欲著己色身。故名色。然色界亦愛己心。著色情多。偏說色愛。又簡無色愛著心。故偏說色愛。有愛者。無色界中。一切煩惱。除無明見。說為有愛。若就皆下說之應名無色愛。若隨所取。應名心愛。但今為破患。故名有愛。外道多取無色界。以為涅槃。今為破之。故名有耳言今此中等者。述義云。上二說是總明。今依毘曇細說。故云。別明四取也。
言依毘曇總攝百八煩惱等者。如雜心論第五卷使品云。欲取性三十四。貪五。恚五。慢五。無明五。疑四。纏十見取三十。除戒取。戒取性六。戒取界種種分別有六。說我取性三十八。愛十。慢十。無明十。疑八。色無色界有二纏。睡及掉。纏非界種分別。前已說故。此中不說此百八煩惱。取義故說取。准此論文今言百八煩惱者。欲取性三十四。見取三十。戒取六。我語取三十八。合為百八煩惱。即見九十八使。乃以十纏。言九十八使者。見惑有八十八。修惑有十。合九十八使也。八十八者。欲界四諦中。苦諦下取十。謂鈍使五利使。集諦下取七。除初三見。滅諦亦同。道諦下取八。除初二見。合三十二也。上二界各一諦中除嗔。餘數同前。上二界中。各取二十八。都合八十八也。修惑十者。欲界有四。謂貪嗔癡癡慢。上二界中。除嗔各取三。都合有十。并前八十八并後十。合九十八使也。言十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睡。四悔。五慳。六嫉。七調。八眠。九忿。十覆。此十種煩惱。皆能擾縛行人。故名纏也。
言三界有利鈍二使等者。法門名義集云。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邪見。此五為利使。為見諦煩惱。能迷實理。令不得見之。貪嗔癡慢疑。此五為鈍使為修道煩惱。能障事中修道之行令謂不爾。五見與疑。准是見惑。餘四通見修。云何得言五見唯迷理之惑。貪嗔等惑唯是迷事。言欲界鈍使等者。欲界四諦下。各有五鈍使。即四五二十。見所斷惑。修惑有四。及以十纏。合三十四煩惱。名為欲取。以能取外五欲故。所以欲取也。故世親佛性論第三卷云。欲取者。貪欲界六塵也。言上二界等者。色界四諦下。貪慢無明。各具足五。合三十五。通見修故。疑即是四。唯見惑故。都合十九。無色亦爾。此三十八惑。不取外五欲。但取內法。名我語取。故佛性論云。我論取者。緣內身故。一切內法。名為我語。貪著內法。名我取。疏主釋云。緣內法者。色無色界。定緣內法成。故名我語。貪著此定。名之為取。言三界四見等者。身邊見見取見邪見。此云四見。約此四見三界苦諦下。各有四見。即三四十二見也。餘三諦下。各有二見。即見取見與邪見。即十八見。四諦都合三十見。以此三十見。為見取。故佛性論云。見取者。於欲界中。唯除戒取。所餘四見。名之為見。貪著此見。名為見取。然論云欲界。今云三界。云何相違。解云。佛性論。且舉初云欲界。今依雜心論云三界。以彼論云三十見取性。故即是具說。更可諮求也。
言三界戒取等者。二界。苦道二諦下。各有戒取見。即二三六見。以此六見。為戒取見。故佛性論云。戒取者。於三界取世是邪下二道。為離苦得樂。是名為戒。貪著此戒。故名為戒取。疏主釋云。此四前四二屬斷見。但執現在。謂無未來。後二屬常見。執有未來故。又前二是在家人起。後二出家人起。又前出家在家□諍因。後二在家出家修行因。又前二欲取為所成。見取為能成。後二我語取為能成。戒取為所成。但取有二。一者受取。如因受生受。二受資糧。為貪此受故。取四種資糧。今所明是也。具如寶崛中卷末。言但取內法等者。述義云。上二界唯樂定心。無樂外五欲。於生死中。實無有我而取有我。但有言說。實無有我。故名我語取也。言計非道等者。外道計顯然。二乘等者不知別解脫戒遠為成佛之因。而謂得外果之因。就五戒十善。准知之。見取者。決定義也。
言成論明四取其體等者。如彼論第十卷雜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六云。問曰。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何者是。答曰。無我故。但取是語。名我語取。若人有我見。即生二邊。是名若常苦無常。若定言無常。即取五欲。以無後世故。深著現樂。若定言常鈍根者。即取持戒。望後世樂。小利根者。作如是念。若神是常。即苦樂不變。即無罪福。故起邪見。如是但因我語。故生四取。法師疏云。答意。無我中但取我語。為真我。故名我語取。因我見生邊見。因邊見生貪欲。亦生邪見見取戒取。故有四取。准此論文。但因我語。故生四取。故云。其體則局也。述義云。總取邪執。而為四取。不開利鈍使等。故云。其體則局也。
言數云三根合知等者。又婆沙第八卷雜犍度智品之四云。問曰。此六根。幾到境界能知。答曰。到有二種。一者取境界。二者於境界無間。若以取境界受之六根盡到。若以無間言之則三到三不到。三到者。謂鼻舌身根。三不到者。謂眼耳意。問曰。若三是不到而能知者。何故聞近聲。而不近色。尊者和須密答曰。彼界法自爾。復有說者。眼能取遠境界。以極近故不見。問曰。耳亦是遠境界。何以聞近聲。答曰。如以銅籌著安闍那藥。置黑童上。亦近故不見。若聲到耳根極微上。亦復不聞。尊者佛陀婆說曰。眼因明故能見近則冥奪於明。是以不見。如是耳因空故聞聲。鼻因風故嗅香。舌因水故知味。身因地堅故覺觸。意因所觀故能知法。今略引之。言成論總六根四句等者。如彼論第四卷根塵合離品第三十九云。問曰。汝言識能知非根。是事已成。今為根塵合故識生為離故生耶。答曰。眼識不待到。故知塵。所以者何。月等是物亦可得見。月色不應離香而成。又假空與明。故得見色。若眼到色。則問無空明。如眼篦觸眼則不得見。當知。眼識不到而知。耳識二種或到故知。或不到而知。耳鳴以到故知。雷聲則不到而知餘三識。皆到根而知。所以者何。現此三根與塵和合故。可得知。意根無色故。無到不到。今取決略引之。
中論疏記卷第五(本)
中論疏記卷第五(末)
五陰品第四
疏上來已觀等者約此由來。大文有二。初明品來意。後辨品名目。初中又二。初明通來意。後明別來意初中又二。此初明根性非一受悟不同。故云。宜歷觀行也。疏二者諸方等經等者。此下第二約釋諸經。以辨來由。文中有二。初總明來意。後問答以辨來意。此文初也。謂諸方等經。具說陰入界相。上六情品已。破界入見可見。即無十二入。識等法無。即無十八界。今次觀五陰也。外人歷法生迷。隨迷而破也。言經歷諸空義者。述義云。周歷諸法。以明空義。故云。歷法空也。
疏問經何故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辨來意。又有有二。即問與答。答中言大集經等者。如彼經第二十卷末云。爾時世尊四大弟子入王舍城。次第乞食。時舍利弗從東門入。中路值遇五百魔子。執持刀杖。語舍利弗。汝若歌舞。善哉善哉。如其不吉。當斷汝命。舍利弗言。我今當歌。汝等當舞。即說偈言。我今不求陰界入。無量世中誑惑故。若有求於如是法。是人終不得解脫。魔子聞已。心得調伏。發菩提心。捨離魔業目連富樓那須菩提列之。今略引舍利弗。准之可悉。別記云。諸魔子者謂第六天魔王等也。此有權行。有實行。故淨名經下卷云。凡作魔王者。住不思議解脫之菩薩也。舍利弗歌者。通大小觀行。亦皆得之。又依佛神力。而為歌者。唯是大乘之觀行也。言又如大品明菩薩習應般若命初即云等。如彼經第二卷云。舍利弗白佛言。菩薩云何習應般若。與般若相應。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色空。是名與般若相應。習應受想行識空。是名與般若相應。大論第三十六卷釋云。隨般若修習行觀不息是名為習。譬如弟子隨順師教。不達師意。是名相應。如般若相菩薩亦隨是相。以智慧觀能得能成就不增不減。是名相應。今略引之。別記云。言習應般若者。若通而言。體用境智之般若。時得之。雖然此處但取中道正因佛性。以為般若。故下勸學品云。欲得聲聞人。為令學般若。故云爾耳。非是因此般若得小乘果。故上根聲聞說大品時。迴小入大也。中根聲聞。於法花會。迴小入大。下根聲聞。到涅槃教。方得悟入也。
疏問大小乘經論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辨別來意。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問中言偈云此眼等六情等者。如六情品最初外人偈云。眼耳及鼻舌身意等六情。此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塵。疏主釋云。此偈上半明六情。下半明六塵。緣者行也。准此疏文。今略引下半明六塵之文。亦可上半列六情體。下半明六情用。准此說意。今所引又具十二入也。言後偈云識第四法無者。第六明因無故果無。偈云。見可見無故。識等四法無者。四取等諸緣。云何當得有。今略引破無果第二句文。所言四法者。識觸受愛也。然今云。無六識者。論云。識字通六識故。即從十二入中意入。而開出七心界。故云。十八界也。答中又二。初通明四品相生。次二者下。別明四品接次相生也。
疏陰入開合等者。此下第二釋名目。文中有二。初明陰入界開合。後正辨名義。初中又二。初正明開合。後問答釋顯。初中又三。此初明陰入開合。言毘曇等者。如雜心論第一卷界品云。問。云何分別說陰。答。十種謂色入。及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牟尼之所說。陰。等。十種謂色入者。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無作假色者。如業品說。是諸色一一說色陰。疏云。此一偈以十入及法入少分。分別色陰。十種謂色入者。五根五塵為十。及無作假色者。若依婆沙為心慰喻者意故。說有無作色。不令得一入界故。言及雖色陰。為十一少分故。言是分別色陰。取定於佛故。言牟尼之所說。一一說色陰者。此明十一種皆是色陰。非總成一陰。故云。以為色陰也。言意入即識陰者。如次文云。所名為識陰。此即是意入。於十八界。亦復說七種。長行釋云。謂識陰即是意入。十八界中說七心界。疏云。次明識陰。問曰。解色陰意。應論愛想與行。何以超解識者。答曰。陰中色識極略。界入使廣。除三陰中是廣界入即略。後廣是解義次第。所以無明。准之可悉。言法入除無為等者。如次文云。餘則有三陰。無作三無為。是則說法入。亦復說法界。長行釋云。餘三陰者。愛陰想陰行陰。無作三無為者。虛空數滅非數滅。此七法說入。亦說法界。疏云。第三明餘三陰。此三陰及無作三無為。合有七法。總為法入界也。問以何等故。受想別立陰。餘心法立一行陰。答。輪轉於生死。當知二淨根。是故雖受想。建立二種陰。問。五陰一切是行。何故說一行陰。答。五陰雖是行。而一受行名。有為法多故。說行陰無餘。具明如彼。述義云。少分無作者。別解脫戒等也。除無為者。五陰是積聚義。無為非起動法除之。餘即行陰者。法入含多法。故除色法界相想受。而餘心數法。十四相應。此為行陰也。
疏陰與界開合等者。此下第二明陰界開合。言十八界等者。如雜心論初卷云。問。所說十八界為種有十八名有十八。答。界種說十七。或說十二。境界依者依。分別十八界。長行釋云。十八界或十七種或十二種。若取意界。則失六識。若取六識。則失意界。譬如別取樹則失林。若取林則失樹。指權等譬亦如是。問。若然者。云何說十八界。答。境界依者依。分別十八種。三事故。說十八界。依故。依者故。境界故。依謂六依。眼界乃至意界。依者。謂六識界。眼識界乃至意識界。境界者。謂六外界。若言阿羅漢最後心不生後識非意界者。此則不然。以餘緣故。後識不續。如地無種。次論文云。問。界入陰何差別。答。界說一切法。故即十二入。除三無為法。餘則說五陰。長行釋云。一切法說十八界。以不離依故。依者故緣故。被一切法。即說十二入。七心界為意入。此即義差別。陰三無為。餘法說五陰。積聚勢故。准之可悉。言七心界者。述義云。意根與六識。是名七界也。
疏界入開合等者。此下第三界入開合也。如雜心論初卷云。輪門義說入者。通苦樂故。種性義說界者。如一山多有諸性金性銀性等。如是一身中種種性。各異故。說十八界。疏云。輪門義說入者。如城中眾生得所輪長養於身六依六緣長養心法。亦餘通苦樂故者。六依六緣是苦樂所入門名通也。言種性義說界者。一切智人見眾生根欲性以故三說不同。持性憍逸者。張王等性。安性妄性生慢。為說界。性義是界義。准之可悉。言二六相似者。述義云。入門與界也。其名雖異。法體不異。故名相似也。案。碩疏云。六情為論五色根。但取其對塵義。意根即是心。五陰為言五色根。則具十一種色。是色陰。心通四陰。是故六情為廣。若以五陰。望十二入十八界等。五陰法體為狹。十二入十八界等法體為廣。所以然者。明十二入十八界名。雖有少多。體更無廣狹。何故爾。就入為語。除十一入。餘有法入。此法入則通四種。一者。色即是無教假色。二者。心數。三者。非色非心。四者。三無為法。法入既爾。法界亦然。是故體無廣狹。望於五陰。但是有為。三聚非色非心。屬行陰攝故也。故是狹。入界通無為故是廣也。
疏問何故偏取想受等者。此此第二問答顯釋文中有二。初正問答顯受。二數以為二陰之所以。復述大小乘異說。此文初也。有二。即問與答。然此問答取雜心意故。彼論第一卷界品云。問。以何等故。受想別立陰。餘心數法。立一行陰。答。輪轉生死。當知二諍根。是故別受想。建立二種陰。長行釋云。二事故眾生。輪轉生死。謂樂愛貪及顛倒想樂愛貪故行愛。顛倒計著故行見。二諍根者。習欲愛貪欲縛。從愛生。見欲縛從想生。愛修諸禪。想修無色。復次心法。或根或非根。法是愛。非根法是想。是隨義說。疏云。此偈明別立想受之意問意數法三十六。何故想受二數。別立二陰。自餘心數。總立行陰耶。答。中上半釋別立所以。七半結成。輪轉於生死者。若依婆沙十種解釋。此論所取偈中。有二。一由此二數輪轉愛苦。二為兩諍根本。長行有四。初二因偈。第三是修定之緣。第四根異二事故。眾生輪轉生死者。釋偈初句。此明由愛想二數故。所以輪轉生死。謂樂愛貪者。由樂受生貪。及顛倒想者。明想生心顛即倒生。便發業愛報故愛生死世也。二諍根者。釋第二句者。欲愛貪欲縛者。明在家之人深習受欲為貪使所縛。不得出離。此貪便從愛生。見欲縛者。明出家外道為諸見。所使行於行苦。此從想生。受諸禪者。為樂受故。修習諸禪想。體無色者。為破色想。修無色定。此是第三體定之緣。或根非根者。是第四根非根。是故婆沙云。所有心數法。若根性若非根若說受。當知。已說非根性。是故根性立一陰。非根性立一陰。准此論文。今云。一者想能生等者。四義之中。初由二數輪輪轉受苦即是。此想受二數。由於生死愛苦之本故別立一陰。言二者想修等者第三修定之緣。謂為破色想故。修四無色定。為樂受故。修習四禪也。述義云。無色界中。滅觀心法。無發受義。故云。想修無色。於色界中。有樂受義。故云。修諸禪也。別記云。此約分□細次第。而為言之。何者。無色界者。無色故細也色界之中。有色故□。所以細心修無色。□心修有。此約小乘。而為言之若約大乘者。無色界中。亦有於色以色有□細故。
疏成實明十四種色等者。此下第二述大小乘異計。文中有二。初述小乘異計。後述大乘異計。此文初也。言成實明十四種色等者。如論第三卷色相品云。色陰者。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總者為色。四大者。地水火風。因色香味觸。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根。此等相觸故有聲。准此論文因四微故成四大。因四大故。成眼等根。故云十四種色。今案。大義記第十二卷云。十四種色者。謂四大五根五塵也。形礙是色義。乃至廣說。具引如上也。言毘曇以四大是實法等者。如雜心初卷云。觸入者。十一種。謂四大及七種造色又第十二卷論品云。戒者四大所造彼果故。四大者觸界所攝身識境界。准此論文。五識得實境故。今四大是身識境。故云實法也。言成實觸是實法等者。案大義記第十二卷云。論云。假名故有遍。到故名大。當知假名無體。又云。五塵名中唯色與觸。兩名通五。一云。五塵體皆是觸。同發身識。二云。雖同名觸。非身識觸。但體有形段。棠觸有礙。皆觸耳。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述義云。不屬觸塵。而別立。故云離之也。言曇摩多羅部等者。述義云。是五百部中之一人也。而云但明十種色等者。數人立有無作假色。論人立有無作法。此非色非心。今曇摩多羅部言都無有。故云俱異數論也。何故云非色非心者。從心起故云非色。非慮知法故云非心也。今案。涅槃疏云。若僧祇部人。明無有無作。故非是色。明此戒直是制思法。若不作惡。即是持戒。無別無作。准此疏文。今云。曇摩多羅部者。即是大眾部律主名也。
疏次大乘有三釋等者。此下第二述大乘異說。凡有三說。初說中云故涅槃經等者。如彼經第三十作卷憍陳如品云。佛告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是識獲得解脫常住之色。今略引之。疏主釋云。今此初即是五門觀也。初言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常色者。昔對外道耶常。故說無常。今日復說常。常則在於如來涅槃。此則是逼引。明生死無常。故是逼。如來涅槃是故是引。又昔直說無常。此語監今明生死是無常涅槃是常。今捨無常獲得於常也。若是對外道。前明無常後明常。此常無常二鳥則前後飛。若是生死無常涅槃常。此則高下飛鳥也。又明為一緣。故說常無常。昔為此緣說無常緣。問。此無常謂定住無常。終不能得常。今明捨於無常獲得於常。何得言無常定住無常耶。又即是釋疑人聞者。說無常令復說常。即謂言語翻覆前說無常。令說於常耶。今說明如來有二種身若是德身則是無常。法身則是常。不乖反也。次說中云。而輕云有等者。即第一說所引大經文也。第三說中云。故地經云有等者。如十地論第二卷云。菩薩生如是心。即時過凡夫地。入菩薩地。過一切世間道。入出世間道。住在菩薩正處。入三世真如法中畢。究竟阿耨菩提。今略引間也。又華嚴十地品中第八地云。若到於第八菩薩智慧地。爾時過意界住於智業中。今指此文故云地經也。
疏通稱陰等者。此下大文第二釋名義。文中有二。初正釋名義。後問答解釋。此文初也。言謂陰蓋為義者。如仁王經上卷教化品云。色蓋心。名識蓋想蓋受蓋行蓋。蓋陰覆為用。身名積聚。疏主釋云。蓋者陰覆為用。依成實十四種色為色陰。陰蓋眾生。不能得用離生死也。言如雀在瓶等者。七女經文。列七女人說。今是第七女人所說事如玄義云。經曰。如雀在瓶中羅穀覆其口。穀穿雀飛去形壞而神走。准此玄文。今言。物者羅穀也。上集略云。○斜文繒網羅列亦同也。下玉篇。細練也。紗穀也。所言雀者。集略依人小鳥也。言通稱者。述義云。此非對別。名之為通。今方通者決也凡也。今案。碩疏云。論人明陰以陰蓋為義。蓋行人不離生死故。准此疏文。今言謂陰蓋為義等者。依成實人以辨陰名也。故大義記第十卷五陰義初云陰者蓋也。言又云陰者。蔭也等者。案。康疏云。鞞婆沙論云。陰名殺成故。十四卷鞞婆沙論第□□□(二十六字缺)述義云。陰者蔭也。者是文未詳。何者。若以蓋義釋陰。何言其義主殺。亦前已明蓋義。云何重明耶。是故陰者。蘊也。是可好耳。今謂不爾。前依成實宗。約陰蓋義。以釋陰名。今依鞞婆沙。約陰殺義。以辨陰名也。言是故經中等者。如涅槃經第二十三卷德王品云。佛告高貴德王菩薩言。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膽養餧祀臥起居洗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當准法戮之都巿。爾時其人聞王切令。心生惶怖。捨篋逃走。五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後。其迴顧見後五人遂疾捨去。是時五人以惡方便。藏所地刀。密遣一人。詐為親善。而語之言。汝可還來。其人不信。投降落欲自陰匿。既入聚中闚看諸舍。都不見人。執持瓦器悉空無物。既不見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聞空中聲。咄哉男子。此聚空曠無有居民。今夜當有六大賊來。汝設過者。命將不全。汝當云何而得免之。疏主釋云。就初方便中。有六譬言。譬如有王下。第一為觀察四大作四毒蛇譬。王譬之佛。四蛇譬四大。篋譬之身。以四大成此一身。令人膽等食。此譬佛為眾生說法四大令人調適。若令一蛇者。若一大小調則起諸病。當准法戮之都巿者。是顯D之處。此譬眾生若將四大即失法身慧命也。爾時其人聞王切令下。譬1聞佛說法四大過患。則使觀察四大。空無所有。不生不滅。求撿不可得。故言逃走也。王時復遣五旃陀羅下第二五旃陀羅。譬即是五陰。拔刀隨之者。刀譬惡法。此五陰有過患故如刀。亦譬五陰中有苦。此苦能切逼眾生。故言如刀。其人遊顧者。向觀四大竟。今次觀五陰。故言迴顧。即是觀察見其過患也。以惡方便藏所持刀者。此譬五陰中有虛妄樂。覆於有苦。令人不覺。故言藏刀。密遣一人下第三詐觀善譬。即是譬愛。其人不信下。第四為六根作譬。瓦器此重口2。今明但舉此器空無物。譬六根空無所有也。既不見人下第五為外六塵作譬。今五譬中略引第二。五旃陀羅譬釋成五陰也。
言羅會後翻等者。案。康疏云。陰蓋陰殺。是為舊翻。非為新譯。什法師以此為非。改之為眾。法花經云。五眾之生滅者。是也。大論之中皆名為為眾。故叡師序云。其事數之名。之舊義不同者。皆是法師以義正之。陰為眾。入為受。持為性。解脫為背捨。除入為勝處。覺意為菩提。直行為正道。諸如此比。改之甚眾眾。梵音失者。正之以天竺。音謬者。定以字義。不可及者即而書之。斯實匠者之功也。但以名數久定改難行。故後譯諸經。還依舊義。故翻此論名為五陰。然今言以此五法等者。以五法和聚義稱五。故婆沙第三十九卷使揵度十門品云。聚義是陰義。謂諸所有色。過去未來現在若內若外盡聚為色陰乃至識。道基師毘曇章初卷云。盡以眾多聚義。是色陰義。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言又此五法等者。一陰法。各有眾多。故云眾也。故婆沙第三十九卷云積義是陰義者。如種種雜物。合為一積。如是種種諸色。合為色陰。乃至識陰亦爾。法華疏引雜心論初卷云。積聚是陰義。羅什意准此疏文可見此疏也。
疏問者云何觀五陰等者。此下第二問答顯釋。於中凡有七番問答。此即第一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言如涅槃經云等者。如經第二十三卷德王品。云何菩薩觀於五陰如旃陀羅。旃陀羅者。常能令恩受別離怨憎集會。五陰亦爾。令人貪近不善之法。遠離一切純善之法。復次善男子。如旃陀羅。種種器杖以自莊嚴。能達於人。五陰亦爾。以諸煩惱。牢自莊嚴。害諸癡人。令墮諸有。又如旃陀羅。有過之人得便害之。五陰亦爾有諸結過常能害人。又如旃陀羅無慈愍心。怨親俱害五陰亦爾。善惡俱害。又如旃陀羅。惱一切人。五陰亦爾。以謗煩惱。常惱一切生死眾生。又如旃陀羅。常懷害心。五陰亦爾。常懷諸結惱害之心。如人無足刀杖侍從。當知。必為旃陀羅人之所殺害。眾生亦爾。無有戒足及以慧刀善友侍者。為五陰之所賊害。是故菩薩觀於五陰如旃陀羅。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察五陰過旃陀羅。何以故。眾生為五旃陀羅之所殺者。不墮地獄。為陰殺者。則墮地獄。以是義故。菩薩觀陰過旃陀羅。作是觀已而作願言。我寧終身。近旃陀羅不能暫時近於五陰。乃至廣說。今取意略引之。
言如大品云等者。如彼經第五卷云。須菩提言舍利弗。以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行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不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何以故。一切法性無所有。不隨諸法行。不受諸法相故。是名菩薩摩摩訶薩。諸法無所受。三昧廣大之用。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今略引之。
疏問五句不受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問中言五句不受等者。淡海記云。所言五句者。五陰為五句。非是五受三昧之五也。今謂不爾。此問決問五不受三昧也。答中言是故經云等者。如法華三昧經云。變無盡欲室。令人歸古鄉。古鄉名無為。號字清淨室。佛答婆羅門言般若郡。本際縣。超入城。絕句里。甘露樹下止言鄉猶縣之異也。別記云。絕句為里者。謂解四名之理也。里與鄉同意也。
疏問云何得爾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言故大品云諸法若生等者□□□(三十三字缺)
疏問若觀五陰畢竟空者。此下第四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寶積歎云等者。如淨名經上卷佛國亦。長者子寶積稱歎偈云。法五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疏主釋云。第三重歎本德。凡有五歎。此即第一王歎。文中有三。即標釋結。言法王等者。標法王。謂俗王以俗力勝民。故能澤及一國。法王以法力超眾。故能導濟無疆。言能善等者。釋法王也。法乃至無窮。而不離二諦故。故就二諦。以釋法王。善別俗而不違真。稱為不動言已於等者。結法王也。俗王則自在於民。法王則自在於法。以法無定相。隨物辨之。而順理應機。故稱自在。又即上說俗不動真。談真不乖俗。即是自在也。此句歎說。所以稽首。今略引法王歎中。第二釋句文。御製云。所言動者。乖也。失也。與今疏主第二釋同也。
疏問毘曇亦知等者。此下第五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問意云。雜心論第七卷智品長行云。名則十六行者謂無常苦空非我。因集有緣。滅止妙出道正跡乘。眾緣所持故無常。逼迫故苦。我所見對治故空。我見對治故非我。種子法故因。等超故集。相續故有。成就故緣諸陰盡故滅。三火息故止。離內惱故妙。外惱故出。趣向故道。巧使故正。等趣故跡。至究竟故乘。復次究竟故無常。重擔故苦。內離人故空。不自在故非我。准此論文。今言離陰我者。我所見也。即陰我者。我見也。述義云。無離陰我者。即人空也。無即陰我是。我是自體義。若爾。即陰無自體也。
疏問成實論知五陰所成假名人空等者。此下第六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問中言知五陰所成假名人空者。如彼論第三卷無我第三十四云。無我無所。無眾生無人。但是空。言復明實法亦空者。論第十卷身品云。又經中說。若知諸法無自體性。即能入空故。知五陰亦空。准此論文。既明人法二空。與大乘所明。有何異耶。答中言如法華云等者。如彼經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正簡大小二涅槃文。謂對小乘。非真滅故。明因果兩患本來寂滅。即是大涅槃滅也。注經云。諸法以色不離空。空不異色。為相在緣不有離緣不無。其性常爾。未嘗不寂滅故云。諸法等也。行此道也必種妙果。故云。佛子等也。言大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七卷。迦葉菩薩言。若無殺者。應當無有不善之業。佛告迦葉。實有殺生。何以故。善男子。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若有殺生。即墮惡趣。妄想之想。無有真實出世我相。名為佛性。如是計我。是名取善。疏主釋云。答作善業。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問。從前各不可斷佛性。難生然無殺。有二種。一者邪見言無殺。既見一切空。空故言無殺。二者常見言無殺。若是常者。即不可殺。今難言無殺。正是就常義。明不可殺。就常邊為難也。佛告下第二答。此還是成答此還是成答。彼正無殺難。是故今作有殺答。言眾生佛性等者。若他家以眾生為正因者著是難。今明佛性住五陰中者。五陰不生不滅。即是佛性。若害五陰者。此自害於生滅。於其自害。佛性不生不滅。終不可害。如今五陰生滅。五陰可害。五陰中具有不生不滅。即不可害。既害五陰。即名殺生。是故即墮六趣。今略引之。
第七番問答顯然。尋文可見。
疏品有九偈為二等者。言小乘五百部等者。大論第六十四卷暹毀品文。取意略引之。言大士聞之等者。如大論第□卷。譬如震雷小鳥皆怖。孔雀大鳥聞之舞踊也。畢竟空法亦復如是。小人聞之驚怖畏。大士聽歡喜踊躍。准之可悉。言法花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卷蘊草喻品偈云。復有住禪得通力。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放無數光。度諸眾生。是名大樹而得增長。疏主釋云。此二行合大樹增長。所言空者。即上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蓋是明大涅槃果位之法。故大樹因人。聞之歡喜。即八地已去。為大樹位也。注經云。前誦其說法度人。今詠其放光化物。同是陽現行。權濟世理曠之言耳。三乘之譬所以再出者。前直喻其所體之分。令復顯有增長之義也。今略引之。別記云。所言禪者。八禪等也。如此之人。亦聞諸法空也。
疏標章門為二等者。言若就義者如外道云等者。如百論上卷破神品初云。迦毘羅言。從冥初生覺。生我心。從我心生五微塵。從五微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金七十論上微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金七十論上卷云。五唯者。一聲二觸三色四味五香。物唯體能。五唯生五大者。聲唯生空大。觸唯生風大。色唯生火大。味唯生水大。香唯生地大。言十一根者。一耳二皮三眼四舌五鼻六舌七手八足九男女十大小二遺。十一心根。此中初五為五知根。次五名五作業根。乃至廣說也。述義云。僧佉義云。僧佉義云。從冥初生覺。從覺生我執。於此我執。具色等五塵。此五塵合生地大。餘大亦爾。此五大合生五根。餘根亦爾。此十一根生色身也。十一根者。眼等五根及五業根。心平等根也。今謂不爾。五塵合生五大。五大合生五根者。此衛世義。故今此所引是僧佉執。不可違金七十論并智度論也。言數人四大造五根者。雜心論第一卷文。具引如前。
言成實論四微等者。彼論第四卷苦聚色中色相品文。具引如上。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大所成法。總名為色。四大者。地水火風。因色香色觸故成四大。今取意引之。述義云。五陰成色陰者。實成五陰。與言色者。於義可顯也。今謂不爾。五陰者。通心五心數及色相不相應。今此五根准是色法。何成五陰耶。亦違成實論文故也。言數論同明等者。如成實論第七卷不相應行品第九十四云。問曰。有人言。過去善不善身口業成就。如出家人成就過去戒律儀。是事云何。答曰。是皆成就。所以者何。經中說。若人為罪福。即是己所有。二事常追其身。猶影隨形。又經中說。罪福不捨。謂能得果。若不成就罪福業者。不應得果也則失諸業。又雜心論第二卷行品云。不善善有漏。三世之所攝。以彼有報故。說名為報因。長行釋云。若善有漏及不善隨三世行於生死中。生生相續。果報生。謂善愛果。不善不受果。有業一入果報生。謂命根。准此等文。成實薩婆多二宗。同明以過去善惡業。以生現在愛非愛果報身。准之可悉。案。康疏云。因果二種。一者相生因果。如從五戒得人身等。二者相成因果。如四大成身等。准此疏文。前是約相成。以論因果。今言。數論同等者。約相生以辨因果也。
言色本無體等者。案。影疏云。若防於色因者。將明色本無體因緣故。生以過去行業為因。今世四大為緣。色生會中。如以形相為因。水鏡為緣。像現於中。離此更無。自體安在。青目以縷布為言。直逐易見處耳。今取此文。以為閏飾也。
言又四諦品云等者。如此論第四卷觀四諦品云。答曰。若謂從罪福而生果報者。果從罪福生。云何言不空。長行釋云。若離罪福。無善惡果。云何言果不空。若爾離作作者。則無罪福。汝先說諸法不空。是事不然。疏主釋云。此偈直明因果不相離。則是由因有果。果無自性。是故果空。由果有因。因亦空也。今略引之。下半偈文證因果空也。
言此釋經云等者。如大品經第□卷。色即是空。空即是空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地識亦復如是。准色可悉。
疏長行云除縷則無布等者。言而成者多報一邊等者。案。碩疏云。即今人多言。除縷可無布。除布則有縷。此如論泥瓶離瓶有泥。是則離因無果。離果有因。今明不爾。汝緣成由於果見瓶故。方詺泥。為因那得離果。有因亦爾也。言今問汝毀有等者。述義云。所言離縷之布者。舉未有布。應爾難耳。以等相因義也。言異縷布等者。亦舉未有之布。而為難之。何者。未織之縷。是雖復織。終不成布也。言今因布有縷者。論主義。言不因布有縷者。外人義也。可知之也。
疏問者若離色因有色下等者。言若望數論邱因果等者□□□(二十七字缺)言若望毘曇等者。如雜心論初卷云。彼眼入者眼識所依。四大所造淨色下。可見有對。餘四根亦如是。准此論文。今云。色為所造者。眼等五根。名為色所造也。言成實四塵是實法等者。如成實論聰法師疏第三卷聚品云。論云。色法者。色聲香味觸。解云。十四種法皆是色法。但五塵有體。於四大五根為體。故言五塵。准此疏文。五陰之中。色陰具有十四法。謂五塵五根及以四大。雖然五根與四大即假有。故唯取有體五塵。以為色陰。故彼論第三卷四大假名品云。四大假名故有。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二救義外道中識常等者。言解識是神異名等者□□□(二十七字缺)言有解云外道亦明識是常等者□□□(二十七字缺)言如僧佉云等者。如金七十論上卷云。大者或名覺。或名為想。或名遍滿。或名為智。或名為慧。是大即於智故大。得智名大。論第七十卷云。於世性中初生覺。覺即是中陰識疏主釋云。覺者。中陰識即是覺諦。以中陰識微弱。異於木石之性。故稱為覺。准此等文。今言。覺者二十五諦中第二大。是即中陰識也。言成論文云等者。如彼論第二卷立論品第十三末云。又佛為種種可度眾生。說世間等諸論義門。如莎提比丘等。不能解故其心迷亂。莎提說生死往來常是一識。佛知是等種種說法。若無論義。云何可解。以是等緣故。應造論。聰法師疏第八云。莎提執生死中無我。若心非常誰修因得果。故知。生死心常也。今略引之。
疏答曰下第三破救等者。言有因無因者因名所以等者。今案。百論下卷破常品云。內曰。若強以為常。無常同汝有因故說常耶。無因故說常耶。若常法有因。因因則無常。若無因說者。亦可說無常。疏主釋云。三者為有所以。故說常。為無所以。漫□常耶此二俱破於常。若有所以則是有因。汝言無因法常。今既有因則無常。若無所以漫說常者。既是漫說。則是無常。准之可悉。
疏問者有二種因者第四重救總明因義有二等者。如百論下卷。次文云。外曰。了因故無過。有二種因。一作因。二了因。是則無常我。虛空等常法。以了因故說常。非無因故說常。亦非有因故說無常。是故非強為常。疏主釋云。救上無常同之難也。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常法無有生因。是故為常。以有了因。非強說常。但生因有二。一別。二總。虛空以滅色為因。時以花實為因。方以日合為因。微塵以鹿果為因。涅槃以無累為因。因此五法。知有五常。故以五法為五常因。此是別了因也。總了因有二。一以言說顯示前法。令人得知。故以言說。為常了因。二因無常法。相對。故知有常。故以無常法。為常了因。准之可知。
疏答曰下第五破救六種品破無虛空等者。言此論無有破方文但邪見品末等者。如此論第四卷邪見品末云。一切法空故。世間常等見。何處於何時。何起是諸見。長行釋云。上以聲聞法破諸見今此大乘法中說。諸法從本以來畢竟空性。如是空性法中。無人無法。不應生邪見正見。處名土地。時名日月歲數。誰名為人。是名諸見體。若有常無常等決定有見者。應當有人生此見。破我故無人生是見。應有所處色法現見。尚可破。何況時方。若有諸見者。應有定實。碩法師釋云。此偈三意。第一明。上來雖二十七品廣破。今結撮略破。略破不出四種。一所執之見。即是世間常無常見。二起見之人。三起見處。四起時節。此四是體故。今略破之。此四既空。則一切法淨。偈云。何處即起見處。所隨是何方所。時節時節為在何年。何月為春秋冬夏也。誰是起見人。諸見即所起見。一切法空故。此四事不得二釋如彼。准此疏文。何處者。隨何方所。故云炎及也所言炎者。○燒也。熱貌也。重也。述義云。雜也。猶窈窈也。
疏復次現見事尚可破等者。言答外道計塵等者。如百論下卷破塵品云。外曰。微塵無分故不盡破微塵無分故。一切現見。有何過。疏主釋云。破色三番。自上以來二番已畢。今第三破微塵是可見。救意云。瓶由五法成。見一不見四。故瓶非現見。色為三分。見一不見二。故色非現見。今微塵異斯二種。下為五塵成故異瓶。無有見一不見四過。微塵無十方分。無有見此不見彼過。故不塵隨上二種破中。以其體圓不見而已。見則都見。以有此塵。為色瓶本。本既可見。末亦可見。
又諸外道計。有鄰虛微塵。為萬化之本。萬化若滅還歸本塵。准此論文。今云。外道者。通定諸外道。所言塵者。鄰虛。故云。如百論破塵品也。言內道明等者。如彼論次文云。內曰。微塵非現見汝經言微塵非現見。是故不能成現見。若微塵亦現見法。與色同破。疏主釋云。初破微塵非現見。正破外道經。外道經說塵不可見。次若微塵下。破內義。內道計。鄰虛塵為天眼見。謂數人及莊嚴。明微塵無十方分是。准此疏文。今云。內道者。薩婆多及莊嚴寺齊法師也。
疏問曰若離色有因等者。言問曰等者。述義云。應言第二偈。何者以二偈為釋章門之中是第二偈故也。
言下半傳破者。所言傳者猶重也。言長行言指破緣品中等者。述義云。若謂緣無果者。此舉非緣次破之偈。若爾以破四緣。為第一舉。非緣次破。為第二耳。今撿論文云。觀因緣品末偈云。若謂緣無果而從緣中出。是果何不從非緣中而出。今略引初句也。而言長行言指破緣品中等者。是指結破四緣中第二。若謂緣無果偈也。果可撿正本也。然案淨義寺疏云。長行云破緣品中說者。即是總結。破四緣中第二偈。若謂緣無果而從緣中出也。准此疏文。指字即無也。
疏問若二處俱不然下此生無因破也等者。言外人既聞等者。述義云。即上因中有果無果。是為二門也。言外道計鄰虛塵等者。如大論第七十卷云。有人說世間初邊名微塵。微塵常法不可破。不可燒。不可爛。不可壞。以微細故。但待罪福因緣和。故有身。若天若地獄等。以無父母故。罪福因緣盡則散壞慧也。影師釋云。次明計微塵是常外道。此亦是得禪外道既見。如劫初盡成等七日王見時。從金鍘際起火。至初禪。燒一切物盡為遊塵已。次有兩來水起。至二禪。此遊塵等在水中。赤色洞然。外道見之。謂為大安荼則天地洞然。清濁不分。外書家云。渾輪之時。清濁不分為天地之始者。正此時也。而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者。以道為本。正在此渾輪之始。名為道。從此道復生元氣。呼之為一。從此元氣洞然之後。見有成劫。風起澄清。為諸天宮殿。濁者為地水漸漸至下故。則說言元氣為一。從元氣之後。清濁分明。成於天地。故言一生二。從此二儀立也。則有人物等。故云二生三分。分三才五行。爾時則遍生一切萬物。故生始終邊見等者。此但論佛一小世界中。一成一敗之事。萬不論一。何盡生極。以前過去有無算之劫。成敗始終其何由可知也。見□是極微成。即今云。地山川等事故。說言是世間初邊。計之為常也。此塵若在內。則為身故。但待業緣會。則為人身也。若天已下。明天與地獄樂。以但化生無父母故。無橫尸。在地聚散化去。只是微塵等也。准此論文。此云外道者。優樓加計。若通而言。一切外道皆通言之。准之可悉。
言阿毘曇云等者。如雜阿毘曇心論第三卷行品云。七微成阿耨。七耨成銅塵。水菟羊毛塵。當從知七起。長行釋云。七極微成一阿耨彼是最細色。天眼能見。及菩薩轉輪王見。七阿耨為銅上塵。七銅上塵為上中塵。為菟毫上塵。七菟毫上塵為一羊毛上塵。又云。少色者謂一極微。若真實實行智。分拆色相。色之至細極於一微。故說一微。之色分齊。今略引偈初句。述義云。分拆諸色。至一極微。為色極小。即鄰虛塵。此微即極。故名極微。極者色中折至究竟。微者唯是慧眼所行。梵語阿菟。此云極。眼見色中最微細也。但是天眼輪王菩薩眼所見。今言阿耨塵。當是微也。別說云。七微者極微也。淡海記云。阿耨塵。此云。無礙塵。
言與外道異等者。案雜心論第二卷末云。問以何等故。此諸法說行。答。多法生一法。一亦能生多。緣行所作。是行應當知。長行釋云。無有法自力生。一法以多法力。故生多法。亦以一法力。故生如是一切有為法。是故說緣行所作行。是行應當知。緣彼行。故有所作。故說緣行。行所作。故作彼行。故說作行。疏解云。此釋名字。多法生一法者。心王假諸數而生。眾多數法。生心王一法也。一亦能生多故。數亦假多而生。心王亦即諸法也。緣行所作行者。明一切有為法有二種。心法非心法。心法者名緣行。亦名所作行。非心法但名所作行。心塵歷然名緣行。四相所遷。名為所作行。一法以多力故生者。是共有相扶生也。緣彼行故者。心法藉緣前境也。有所作故。為相所作。有同時共有能相生也。此亦二句釋心法之行所作故者。法體為相所作也。彼行故者。復能共有相生共相。此二句釋非心法行。有緣非行者。心王緣數法扶持故也。有所作故者。心王有所成辨故。行所作故。次用數作頭。數亦上心王故也。作彼行故者。數法復得作像貌長短等行也。述義云。是報因生者。數人云。四大成色陰。故是報因。而山河等報因。但是增上緣。成論云。山河等皆是由報因而應也。
言成論師二解等者。案。三相品疏云。開善云。以十方拆一塵。十方中一復有十方。如是拆拆不窮。以剎那拆一念。剎那中復有剎那。是亦拆無窮。則破一切智。以佛不見其邊底故也。莊嚴云。折拆則盡窮至鄰虛色。時至剎那。但開善立無窮義。莊嚴立有窮義。准此疏文。今言。成論師二解者。開善寺智藏師莊嚴寺旻法師也。述義云。此由有無二門破之者。即上因中有果無果是也。言兩家同是等者。即前成論師。二解以為兩家。數人不明心無因義。何者。足無始義故。言微塵以心為因者。二義。一者是心所變故。二者以業感得微塵故也。淡海記云。兩家等者。指於成實中兩師不同。以為兩家。則有方分無方分為異也。毘曇人不明心無因義。何者。是無始義故。是知成實也。餘同述義。別記云。數明生死無始故也。成論明說空而起。故云兩家等也。
疏答曰下直總呵等者。言以佛法無有等者。述義云。問。數論者。云無因而有法。如言極微是無因等。豈非此佛法耶。答。此諸論義師自推折言之。非聖典也。言又上已云等者。此品次上第二偈長初云。無因而有法。世間所無有。今略引之。言定有十一及與十四等者。數人云。色有十一。論人云。色有十四。可悉。
疏復次相似不相似者此第三似不似門破等者。言外人云今實見殺生知壽等者。□□□□。言種羊角等者。如成實論第三卷。非□□□□□□。彼證品第四十云。問曰。亦見有物從異因生。如倒種牛毛則有蒲生。種角葦生。答曰。我不言無從異因生。但說似因中亦生。故言。從色等生色等。不但從四大生。是故不得定言色等人四大生。今准問意可見也。
言答見身望頭足等者。述義云。頭足是因。總身為果。此因果不得相似。不得言不相似也。言又似不等者。案。琳疏云。似則為一。不似則為異也。夫存因果。定有不一常異。既非一異因果豈成。准之可悉。
言頭足與身等者。如百論上卷破一品云。內曰。若足與身不異。何故足不為頭。若頭足分等。與身不異者。足應是頭。是二與身不異故。如因陀羅釋迦不異故。因陀羅即是釋迦。疏主釋云。破上總別體一義異也。初牒一體何故下破一體也。足與身既一。頭與身亦一。身既一。頭足使一則失別相。總別既一失別則失總。還墮一切無也准之可悉。
言若頭足與身異等者。如百論。次文云。內曰。若爾無身。若足與頭異。頭與之分等異。如是但有諸分。更無有分名之為身。疏主釋云。縱其頭足異義。則但見諸分。無別總身也。總觀文前後。可有六句。一以別從總。總一別。則一得決而失別。二以總從別。則總成別。得別失總。三別不從總。別與總異。四總不從別。總與別異。五欲令總別體一。而不相從。則墮亦一亦異。六變□之。汝總別一體。而總一別不一。亦應雖一總不一。令六義之中。是第一義。准之可悉。
疏受陰及總陰下第二倒破四等者。言又上既以三門等者。述義云。相離不相離門。有因無因門。似不似門。此云上三門也。言色心相依者。別記云。謂依因色也。言一依成論取境次第等者。如彼論第二卷四諦品第十五云。五陰者眼識色為色。依此生識。能取前色是名識。即時心生男女怨親等想。名為想陰。若分別知怨親中人。生三種受。是名受陰。是三受中。生三煩惱。是名行陰。以此事起。受身因緣。名五受陰也。聰法師疏釋云。就中有三。一標。眼色下第二釋。約品苦諦聚中。廣說也。想陰但取因成假。男女實法上怨親好惡想等假。不得取相續假也。受陰取因成假。上怨親中生三受。以此事起下第三結。受身因緣。五陰中業。領受未來果。故云五受陰。今取意略引之。今案。大義記第十卷五陰義中云。總論世諦。不過假實。然於眾生俱有損益。何者。如習業青則青於我好。若習憎惡則青於我惡。若想未知好惡。要至第三方緣者。則識緣實青想。取青為瓶受領瓶。屬好行染貪受。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言依毘有二種次第等者。如雜阿毘曇心論第一卷界品。長行云。問。何故前說色表乃至識陰。答。是五陰次第□細隨說彼五陰中。色陰最粗。五識依故。大識境界故。是故前說。受陰雖非色行□。故如色說。如我首足等痛受隨轉。如是乃至識陰最細。是故後說。復次從不知本際已來。男為女色染著處故。是故前說。樂受貪故起色欲。想顛倒故起樂受貪。煩惱故起想顛倒。依意起煩惱也。法魏師疏釋云。答。是五陰下第一□細次第。若依婆沙有三。一順文義。二順受說。三□細。論主但取第三。故彼文言。五陰中色陰□故。此前說。所以者何。五識依故。六識境界故。是故說前說五根。是五根識依意識境界。五塵是五識。及意識境界。此依識俱是意識境界。受陰雖非色。行□故如以說者。婆沙云。問曰。如受非色不住方所。云何施設有□細耶。答曰。以所行故。如我手足等痛受隨轉。想轉細於受。次受說想。行轉細說想。次想說行。識最細故。在後說之。復次從不知本際下。是第二生染污次第。色生染最強。是故前說。樂受貪故起色欲者。所以色陰後說受陰者。因樂受故起貪。染著於色。是故色復次受陰。想顛倒故起樂受貪者。所以受陰後次說想陰者。前色實是不淨。妄作淨想。起於光受。是故受陰後。次說想陰。煩惱者。所以行陰後次說識陰者。一切煩惱何以得生。由有意根故。所以得起。是故行陰後。次說識陰也。彼論。具有四門。一□細。二生染。三生善。因逆說。今取決略引初二門。但此四中初三始時觀行故。先□後細。後一終時觀行故。先細後□。准之可悉。
疏今造論者欲歎義空義而說偈下等者。言如毘曇等者。如雜毘曇心論第七卷智品云。內離人故空。不自在故非我。具引如上。大義記第五卷解云。內離人故空。去離陰我。不不自在故無我。去即即陰我。准之可悉。
言成實二聖行義云等者。如彼論第十六卷聖行品第一百九十二云。有二行。空行無我行。於五陰不見眾生。是名空行。見五陰亦無。是無我行。何以知之。經中說。見色無體性。見受想行識無體性。又經中說。因無性得解脫。故知色性非真實有受想行識非真實有。又經中說。五陰皆空如幻。不可說幻為真實。幻若真實有。不名為幻。不可言無。但以無實。能為誑惑。又此行者。觀一切空。故知。五陰非真實有。如破一相故不見壁等一法。五陰亦爾無一實法也。聰法師疏釋云。此略辨二行體。文中有二。一標二行章。於五陰中下。第二釋二行章門。就中有二。一釋空行。於五陰中不見眾生者。是見假名空。是名空行。於五陰中者。是以五陰。拆假人得假名空。因五陰得假名空故。言於五陰中見五陰亦無下。第二釋無我行。就中有二。一標無我行體。何以知之。第二四序解釋。一事明見五陰無真實體性。故得無我智。又經中說。下第二事明。因無性得解脫。即是體即離二惑。又經中說。五陰下第三事。見五陰皆空。得無我。行亦不可言無者。是不可世諦皆無。故不同方廣都無。無有真之。故名為幻。又此行下第四事。見一切實法空故。得無我行。破一相故。不見壁等。一法者有二解。一云。破一假法。倒餘一切假。故不見壁等一法。二解今所習假名法。是一非二。破假名一義。不見假名壁等一法。舉假名空例實法空。今略引空行體及無我行行。標句文。大義記第五卷二聖行義初云。二聖行者。空行無我行也。假名空謂之實。實法空為無我也。稱為聖行者。聖是正名。行是法求義也。以空理真。當能使涉求心正故。以理自心。曰空行無我行。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言又此論二十七品大明三解脫門等者。所言三解脫門者。疏主釋云。五解脫門者。有二種義。一者當體立者。即此三時離種繫縛。故名解脫。如空離有縛。無相離相縛。無作離作縛也。二者無餘涅槃。名真解脫。此三通至解脫。從果立名。而言門者。依前義。當體虛。通稱之為門。依後義。通至涅槃。為涅樂之門。若三解脫門。但是無漏三三昧門。通漏無漏也。述義云。大乘云。知一切法空。為空解脫門。知一切法無相。為無相解脫門。於空無相中。無所願求。為無作解脫門。小乘云。知苦下空無我名空。知滅下四名無相。知餘十名無作。應知。言從因緣品等者。此說未必然也。何者。此論前二十五品。皆明有見。何品之中而不明空。若皆明空。則皆是解脫門。何但前來諸品。獨明空解脫耶。有前偈文云。其餘一切法。皆同於色陰。何所不盡。而獨明空乎。准三相品破諸法相。何得通以三品名為破相。為無相解脫門門耶。作者品初。雖別生起。然彼文云。上來品品中。破一切法皆無有餘。汝看心染故。而復已後方。明無作解脫門耶既不然。故不用耳。今謂不然。准前可悉。
言故經中或時歎空等者。如大品經第□卷云。設有一法出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夢。大涅槃室如不室也。言或時歎有等者。如玄義初卷云。問。涅槃經明。室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以空為世諦。以妙有不空。為身第一義諦耶。答。此對三修比丘。昔日灰身滅智。得無餘涅槃。今日妙有不空。非是判於二諦。准此玄文。今言。歎有等者。對昔灰斷。歎今日涅槃。以為妙有也。
如涅槃云汝今勿謂等者。如彼經第三卷。佛告諸比丘言。汝於戒律有所疑者。今恣汝問。我當解說令汝心喜。我已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寂。了了通達。汝等比丘。莫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疏言釋云。如來命問有二。初正勸。次許w 。一佛告等者勸問問前已於哀歎品。勸問竟。今何故復勸問。解云。前勸問則是通勸若空若不空等者。今勸是別勸。問。於戒律問。何故命比丘。答。若利根。聞已得悟。但諸比丘寂。是查澤難悟。故如來偏勸。猶如七子之中一子愚癡。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為癡者。心則偏重。我當解說下第二許答。令汝心喜者。令汝疑除得解故心喜。我已修學下。釋有能答之德。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寂者。問曰。問答應順分別法相。何得言修法本性空寂。解云。此中中論問答。要須依空。若有人問難。離空而欲答。此則不成答。還問於彼疑。問答要須依故。故修諸法本性寂也。次意欲轉關前且告諸比丘。明諸法空寂。次則轉關明。汝等勿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一切併轉。今所明空者。則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今明二諦亦異大品中以有為俗空為真。今則以空。為俗。有為真。二諦既爾。二智例然。當時不但言如來修空。今略引之。
言此是隔節破者。以無所得空。然超有所得空。破有所得有。故名隔節。文俗破性真假。互明中者。此非隔節。今以畢竟空。破有所得。性異義過越。故名隔節也。別記云。以空對破有。以有對空。此是一節。以空有對非空有。此是一節。今以非空有。對有病。故名為隔節也。
言如涅槃十對歎無所得等者。如彼經第十七卷。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實無所得者。名四無礙。善男子。以何義故。無所得者。名四無礙。若有得者。則名為礙。有障礙者。名四顛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四顛故。故得無礙。是故菩薩名為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則名為慧。菩薩得是慧。故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無明。菩薩永無明闕。故名無所得。復次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安住如是法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薩永斷二十五有。得大涅槃。名無所得。復次無所得者。名為大乘。菩薩不住諸法。故得大乘名。無所得者。名二乘道。菩薩永斷二乘道。故名為所得。復次無所得者。名方等經。菩薩讀誦如是經。故得大涅槃。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十一部經。菩薩不修。純說方等者大乘經典。名無所得。復次無所得者。名為虛空。世間無物。名為虛空。菩薩得是虛空三昧無所見。故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名無所得。復次無所得者。名常樂我淨。菩薩見佛性故得常樂我淨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菩薩斷是無常等。故名無所得。復次無所得者。名第一義空。菩薩觀第一義空。悉無所見。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五見。菩薩永斷是五見。故得第一義空。名無所得。復次無所得者。名阿耨菩提。得阿耨菩提時。悉無所見。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二乘菩提。菩薩永斷二乘菩提。名無所得。善男子。汝之所得亦無所得。我之所說亦無所得。若說有得。是魔眷屬。非我弟子。疏主釋云。中有十對。辨得無得義。初就四倒無四倒。辨得無得。有四倒者。是有所得故。無四無礙。無四倒者。是無所得故。有四無礙也。問。此四倒為是昔日四倒解云。非是昔倒。亦非今倒。今言倒者。此如哀歎品。說無常謂常。常謂無常。是名倒。下三皆然也。等二對就愚智。明得無得。第三對就因果。明得無得。生死二十五有果。是有得。斷如此生死。得涅槃果名無得。第四對就大小。判得無得。上就涅槃。明得無得。今復簡大小。大是無得。小是有得。然一家自有大小。俱是無得。非小是有得大是無得義。此中是一途也。第五對以方得對十一部。方等即是十二部廣經。自是大小九部如法花所明。大乘九部如金剛身品。自有大乘十二部小乘十二部。小乘中自有廣經。此中所明者。正是大乘十二部也。第六對即有輪迴無輪迴也。第七就常無常對。此文即譬菩薩具得常樂我淨也。第八以第一義空。對五見。五見。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也。戒取者。若見有此戒持有所求。乃至外道修戒求道等。皆屬戒取攝也。第九就二菩提相對。何者。是小乘菩提。說智無生智。此約是小乘菩提。若是七覺分。是能取菩提也。第十以問答皆是無所得入。復謂。迦葉能問。如來好答。今復謂。識此是無所得問。無所得答也。今略約第一對。而為言之。為言之。而今約在四無礙。得我所得者。此明由無所得故。能有四無礙。若有所得即無無礙。既有所得。即有所礙。有所礙故。豈得名四無礙。以無所得故。所以者能得四無礙也。准之可悉。
疏答從無常因生等者。言瓶眾四微戒等者。述義云。此數人義。所言四微者。色香味觸也。
言地持論明等者。述義云。彼明三種無常。一分段無常。二念念無常。三不成實無常。謂非拆法法即空故。瓶是本虛空無實。故名無常。不得成實。成無常故。今案。彼論第八卷方便處菩提分法品。云何菩薩觀一切行無常。菩薩觀一切行言說自性常不可得。若復不知真實無言說事。故有生滅。若彼觀無言說自性一切行無常。觀過去行無生無滅。彼亦無因。亦無自性可得。是故亦無因。亦無自性。觀現在行無生無滅。彼因不是與果。故自性可得。是故觀彼自性而無因。觀未來行無生無滅。彼因可得。而不與果。故無自性。是故觀因。而無自性。如是見三世分段諸行相續轉時。一一殺那。有三有為。有燈於剎那後。有四有為相。彼前諸行相。自性壞。次未曾行相。自性起名為生。起已未壞名為住。顧念前滅行相自性。彼起異異名為老。是故生剎那後。即彼起行相。自性壞名為滅。若觀起自性行相。即自性生住老相。無餘自性。是故剎那後。如此行此相自性滅。如是諸生等行相如實觀。此四有為相。略說二種。有性及無性。如來以以起故。立一有為相。以自性故。立第二有為相。諸行住老故。立第三有為相。彼菩薩觀有為行分齊。非生住老壞。一切時別有事起。何以故。諸行分齊起時。更無別生住老壞。諸行分齊住老壞時。亦無別生老壞(一念頃名為一剎那)菩薩如實觀者。不別有生等事可得。若有得者。離色等諸行。應別有生。如色等行自性起。彼亦應起。若然若應有二生行生及生生。若有行生及生生者。或一或異。若一而謂別有生者。彼空無義。若別有生者。此事不然。若異者彼行生非相生所為。行生相生所為者。此事不然。如生住老亦如是。若壞有法自性者。彼應生滅。若壞生時。一切行應即滅。如入滅盡正受。以少方便。心心數法滅。若壞滅時。彼一切行應生。以壞無有故。言壞有生滅者。此事不然。彼善男子善女人。一切時常有自性有。不應有厭離。離欲解脫異心應爾。以此事故。菩薩於一切諸行無常如實知。□□□(二十八字缺)
言依成論人答者由取想煩惱等者。□□□(二十六缺)
言今更卻責等者。述義云。一數人瓶從四微成義。二地持論明。三成論人義也。言如由因微等者。所言如者若也。言乃至責取相亦然者。案。淨義等疏云。數人云。所以無常者。為四相所遷故。若瓶為四相遷故無常者。四相何故無常耶。答王由小四相。是故大相無常總。問。八相何故無常。若依成論答。有為之法何故無常。由取相煩惱。與感得故無常。更責取相煩惱。復何無常耶。准此疏文。初云如由等者。難數人義。次難地論人義。後難成論人義。故云乃至也。
言如智度論責毘曇等者。如彼論第三十二卷釋四緣第三十五云。復次諸法所因。因於四緣。四緣復何所因。若有因則無窮。若無窮則無始。若無始則無因。若然者。一切法皆應無因。若有始。始則無所因。若我所因而有。則不待因緣。若然者。一切諸法亦不待因緣而有。慧影師疏云。明破執四緣相義也。今取意略取之。
疏若欲說其過下釋第二偈等者。言以僧佉人明等者。如百論下卷破因有果品云。外曰。諸法非不住。有不失故。無不生故。有相諸法。如泥團。從團底腹。從腹咽。從咽口。前後為因果。種種果生時。種種因不失。若因中無果。果則不生。但因變為果。是故有諸法。今略引注釋文也。
言百論破因果品外人云等者。如彼品云。外曰。無失有何若常故無失。泥團不應變為瓶。無無常有何過。疏主釋云。二十五諦有性不失。是彼大宗故。不以為過。注云。泥團不變為瓶者。上以不變□不失。。外道滯□改宗例。又解變有二種。一失滅名變。一轉變稱變。今言。不變者。無失滅之變。故文云。無無常驗知爾也。今取意略引之。
言又外道二十五諦等者。如大論第七十卷佛母品之餘云。得禪者宿命智力乃見八萬劫事。過是已往不復能知。但見身始。中陰識。而自思惟。此識不應無因無緣。必應有因緣。宿命智所不能知。但憶想分別。有性名世性。非五情所智。極微細故。於世性中。初生覺。覺即是中陰識。從覺生我。從我生五種微塵。所謂色聲香味觸。從聲微塵生虛空大。從聲觸生風大。從色聲觸生火大。從色味觸生水大。從色聲觸味香生地大。從空生耳根。從風生身根。從火生眼根。從水生舌根。從地生鼻根。如是等漸漸從細至□。世性者從世性已來至□。從□轉細。還至世性。譬如泥丸。中俱有瓶瓮等性。以泥為瓶。破為瓮。如是轉變。都無所失。世性亦如是。轉變為□。世性是常法。無所從來。以是僧佉經廣說世性。疏主釋云。從冥生覺。乃至從大生根。謂從細生□。根散掃大。乃至從覺還冥。謂從□掃細。雖從□掃細。從細生□。而都無所失。准之可悉。言二義俱成者。述義云。我立瓶常故。不失業報。亦見瓶常。此二義成也。
六種品第五
疏第五卷
疏所以有此品來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有無復次辨來由。次問答以顯五陰與六種差別。辨品名義。初中九。復次即為九段。此即第一復次。案。琳疏云。辨來意者。俱隨眾生。種種異說。或作五陰之號。或標六種之稱。原其聖意。為破男女定相。不欲立其定有。而外人不達。即謂定有六種。前已破其迷五。今復除其惑六。故次明之。言或作五陰之名者。如大經第三十八卷云。捨無常也。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第二十三卷云。觀察五陰。如旃陀羅。言或標六種之稱。如大品經第□卷云。地種。地種法。地種如。地種性。地種相。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水火風空識種亦復如是。准之可悉。所言六種者。元康師云。地水火因空識也。而言種者。可有二義。一是種生義。以此六法能成眾生五陰身。名為種。二是種類義。以此六法種類不同故名為種。般若燈論云。六界品即是種類義。正法念處經。第三。并婆沙論亦云。六界也。影師云。四大團空有識處之結而成身。眾生所由故名曰種。此即生義也。准之可悉。
疏二者諸方等者經等者。此下第二復次。言或觀五陰等者。案。康疏云。經說五陰本俱假名。求其實體。畢竟空寂。即如大品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云。菩薩行般若時。知色相知色生滅。知如云何知色相知色畢竟空相也。云何知色生滅。知色生時無所從來去無所至。云何知色。如是色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大經第二十三卷云。所言陰者。其義何。謂能令眾生生死相續。不離重擔。分散聚合。三世所攝求其實義。了不可得。以是諸義。故名為陰。既言無實。何得不空。准此等文。今云。或者。大經文也。言或檢六種等者。案。康疏云。經說。六種成眾生身意。明是假。既言假有當知實空。大品經云地種。地種法。地種如。地種性。地種相。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亦無所住。水火風空識亦復如是。既無來去。豈不是空乎。今論主破其有執。明六種性空。故云。觀六種品。准之可悉。
疏三者生死之身等者。此下第三復次。述義云。所言凡有二種者。四大為有分。空大為空分。謂四大團空。所言空也。既復內之空等也。言非有非無等者。如大經第二十六卷。佛告高貴德王菩薩云。諸佛菩薩顯示中道。何以故。雖說諸法非有非無。而不次定。所以者何。因眼色明心識即得生。是識不在眼中。乃至令中亦非中間。非有非無。從緣生故。名之為有。無自性故。名之為無。是故如來說言。諸法非有非無。准之可悉。
疏四者經云等者。此下第四復次。言經云諸法甚深等者。述義云。如大品經第二十卷中。須菩提言。色甚深故身若甚深。受想識乃至一種智甚深故。般若甚深。今略引之。
言百論云等者。如彼論上卷捨罪福品云。如佛說諸比丘。若有人言。我不用空無相無作。欲得若知若見。無增上慢者。是人空言無實。今取略引之。
言上以明空門等者。述義云。言上以明空門者。上立者故。論主破有。明空解脫門。此從因緣。至五陰也。今次說無相門者。今立相故。論主破相。明無相門。此即次第也。言若因空門等者。如大論第二十卷釋三三昧云。是三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相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門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辨。故不須三門。若入是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不名為名。道塞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慧影師釋是三解脫門下。明此三慧體。不曾異。但隨時受名。若小乘三種。為緣諦不同。故三智各別。今大乘三三昧。唯同緣。諸法實相。同是實智。但隨時受名不同。如論說。若從無作門入者。即具空無相二義。若使無相門入者。則具空無作二義。若從空門入者。則具無相無作二義。此約三種人根不同。故說二門。非是一人一時。併從三門入也。准之可悉。
言又一切法有二等者。所言故經中明自性空自相空者。如大品經初卷云。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慧影師師云。十八空者。蓋是涅槃之梯橙。解脫之初門。悟理之大掃。遣相之根本。將欲解釋故。以品題品因也。復次舍利弗下。次舉行十八空。勸學般若。論其空也。體未曾有二。但隨於對法。有十八名。此是經文。准上疏文。今言經者。即大品經也。言自性空自相空者。大論第三十一卷釋云。復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眾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疏釋云。明諸法體本性自空。非如奄羅□淡令異物淡。古涌性酢能酢異物。修空三昧。強使令空。但諸法本性□空故。修空三昧時。只見於本空耳。又論云。自相空者。有人言。性相小有差別。性言其體。相言可識。如釋子受持禁戒。是其性。剃鬚割截染衣。是其相。梵志自受其法。是其性。頂有周羅。執三奇杖。是其相。如火熱。是其性。煙是其相。近為性。遠為相是諸相皆空。名為相空。如說一發有為法皆是無常相。疏釋云。自空者但得相空。不得法體。云自體空者。則法體皆空。故名自相空。准之可悉。
言所以明性相空等者。如大論第三十一卷云。性空有二種。一者於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二者十二入相。自空無我無我所。是聲聞中說。摩訶衍法說。十二入。我我所無故空。十二入。性無故空。疏云。正明分別大小乘性空異義。若小乘但就十二入中。求我我所。性不可得。故明性空。若大乘中據十二入及我我所。皆性自是空。以三乘同得性空。但得有深淺不同。若小乘中。明十二入等中但無我我所故空。若大乘中。言此等皆從本已來。我我所等性。自是無故空。所以小乘言。無我我所故空。大乘中云。我我所無故空。如言無水故瓶空。瓶空故無水。小乘言。性自□者。據我我所性自爾。不論諸法。若大乘。則論一切諸法皆性自爾。故云偏舉性相空等也。有本云。論辨性相空。亦意同之也。准之可悉。言以即令小乘人等者。所言可釋法華經者。述義云。以此意可釋。法華經第一卷方便品末偈云。諸法眾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成佛之文也。
言又智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二十卷云。復次就度者有三種。愛多者。見多者。愛見等者。見多者為。說空解脫門。見一切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無有自性故空。空故諸見滅。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見一切法無常。若從因緣生。見已心同之厭離愛。即得入道。愛見等者為。說無相解脫門聞是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今略引之。疏釋云。見多者。多執著故。為說空門。愛多者多造作種種罪業。故為說無作門。愛見等者為說無相門。無男女相。故除愛。除一異等相。故斷見耳。述義云。見是決定義。作亦決定義。故言。於諸法中。無可作解令息其見也。愛是愛著義。故言。諸法亦空。令見之也。愛見等人。於諸法無可愛著。故言。無相令不起愛見也。
言愛即毒蟲等者。此取火宅偈意。以顯大論意。疏主釋云。毒害雖我。不出二種。一者顯現有形之物。謂怪鳥毒蟲。二者幽隱無形之物。夜叉惡鬼。為害之極。唯有斯二。有形蟲鳥譬三毒緣事煩惱。無形鬼神。譬迷理諸見害法身慧命。唯有理事兩惑也。又云。起三毒煩惱。名曰毒蟲。若起論見稱為惡鬼。具此愛見。便惑苦果。燒惱身心。故名火災也。所言蟲者□□□(二十八缺)
疏五者成實云等者。此下第五復次。今案。成實論第十二卷八解脫品云。等三解脫中外色□壞故。不見內外色。是名色空。如波羅延經中說。壞裂色相。斷滅諸欲。內外無可見我。聰法師云。第三解脫何故空。虛空者。以四大圍空。成眾生因四大。明虛空成眾生。既四大空故。所因虛空。自然故空虛空。准此疏文。今云。成實者。學成實之師。即聰法師是也。大論第二十卷云。復欠四大變造。色圍虛空。故名為身。是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身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於空六種和合中。強名為男。強名為女。慧影師疏云。經約三藏教。辨無相解脫門。但以六大因緣合故。強名男女等。身肉等是地大。其中濕等是水大。其中熱是火大。喘息等風是大。有盛愛等是空大。了別是識大。身屬造色。如是求其人及男女等相。實不可得也。曇影師云。四大圍空。有識處之對而為身。此為眾生本性故。名曰種也。准之可悉。
疏六者自上以來等者。此下第六復次。言故名龍樹為空論比丘者。□□□(三十九字缺)
言又如大涅槃以勸發菩提心等者。如彼經第十二卷。佛告文殊師利言。我念往昔。於閻浮提作大國王。名曰仙預。敬重大乘方等經典。時世無佛事。婆羅門通十二年。即作是言。師等今應發阿耨菩提心。婆羅門言。大王。菩提之性。是無所有。大乘經典亦復如是大王云何。乃令人物同於虛空。我聞誹謗方等。即時斷其命根。今取意略引之。法寶師疏釋云。婆羅門聞勸生謗。菩薩為護法。故不墮地獄者。是護法勢力也。而言諸婆羅門者。准重□文。應有五百婆羅門也。
疏七者從去來等者。此下第七復次。言故十八空等者。大品經初卷文。具如上引。而言為無空後者。如大論第三十一卷釋初品中釋十八空云。有為空無為空者。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無為法。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今有為法二因緣故空。一者無我無我所。及常相不變異。不可得故空。二者有為法。有為法相空。不生不滅。無所有故。疏釋云。有為空無為空者。已下為此二空。是於一對故。所以□舉解釋。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已下。此中正列有為法體即是眾界入等。若有為法相者。是四相等。若眾界入等空。是有為法空。若四相等空。是有為相空也。無為法名無因緣已下。今此中全據下從因緣無為法。不論從因緣者。從因緣者。合屬有為法空。有為法空中。亦合有此二種有為義也。二因緣故空已下。一就生空辨。二就法空明也。又論云。畢竟空者。以有為無為空。破諸法。無有遺餘。是名畢竟空。如漏盡阿羅漢。名畢竟清淨。阿那含乃至。離無所有處欲。不名畢竟清淨。此亦如是。內空外空內外空十方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更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疏釋云畢竟空者已下。明以此二空破諸法空。究竟畢竟無有遺餘。故名畢竟空。准之可悉。
疏八者上五陰品末等者。此下第八復次。如上品最後偈云。若有人問者。離空而欲答。是則不成答。俱同於彼疑。若人有難問。離空說其過。是不成難問。俱同於彼疑。疏主釋云。初偈明答不成答。故不能申正。後偈明問不成問。故不能破邪。准之可悉。
疏九者諸大乘經等者。此下第九復次。言大品云般若得者。如彼經第十三卷。須菩提言譬如虛空量不可得。色亦如是量不可得。色無量故。般若無量。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無量故。般若無量。何以故。一切種智量。不可量。譬如虛空量不可得略引之。又虛處有此喻也。言涅槃云佛性等者。如彼經第三十七卷初云。迦葉菩薩言。如佛所說。眾生佛性。猶如虛空善男子。如世間中無量礙處名為虛空。如來得菩提已。於一切法。無有量礙。故言佛性猶虛空。今略引之。疏主釋云。此第四約譬明佛性。即是約虛空為譬。亦是明性也。前問若為如虛空。佛答虛空非三世佛性亦爾。三世相待。故有佛性。既非一世。即非二世也。此中取虛空為譬者。取其常為譬。不如外道取常遍譬。准之可悉。言金光明法身等者。如八卷經第一卷。佛告虛空藏菩薩言。法身者。非是行法。無有異異。是自本故。猶如虛空。是故說常。今略引之。勝莊師云。非是行法者。謂無為故。無有異異者。離生滅變異也。興法師云。如如法身非是行法。無有異相。如如智法身是根本。故理智廣大。冥合無相。猶如虛空。是故說常。准之可悉。
言若將常遍等者。如百論下卷破常品云。外曰。定有虛空法亦遍。亦無分。一切處一切時信有故。世人信一切處有虛空。是故遍。信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時有虛空。是故常。疏釋云。此明空本。言常者。簡異毘曇有為虛空。遍者。簡異餘不遍常也。無分者。空體是一。不可分為多分。簡異計有多虛空者也。然是計虛空者。通四外道也。
言若取毘曇虛空是有法等者。如毘婆沙論第三十九卷云。問曰。何以知有虛空耶。尊者和須蜜答曰。佛說故。知有虛空。問曰。聞他說故。知有虛空。非已現起知。答曰。亦已現智知。若無虛空。則無容受物處。以有容受處知有虛空。以有礙無礙處故。知有虛空。尊者佛陀提婆說曰虛空不可知。非可知法故。所以者何。空非色非無色。非彼非此。所言虛空者。是世俗假名分別耳。問曰。虛空何所作。答曰。虛空無為無所作。與種種虛空界。作近威勢緣。然虛空實有體相。准之可悉。
言若將成論虛空是無法等者。如彼論第十三卷無邊虛空品云。問曰。若虛空非色。為是何法。答曰。虛空名無法。但無色處名為虛空。准之可悉。
疏問六種五陰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顯六顯與五陰差別辨品名義。文中凡有三番。此即初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言五陰合色等者。案。淨義等疏云。又五陰合色離心。離心有四。合色為一。六種即合心離色。離色即有四大。合心唯說一識種。准之可悉。
言又依毘曇義等者。如婆沙論第三十九卷云。問曰。陰取陰有何差別。答曰。名即差別此是陰此是取陰。復次陰是有漏無漏。取陰是有漏也。述義云。五陰通漏無漏者。習無漏定。而得定心。是為識陰。次起無作色是為色陰。雖心數多。而取想受二。即為二陰。四相中為行陰故通無漏也。
言六種但是有漏者。如婆沙論第三十九卷云。云何識界。答曰。五識身。及有漏意識。問曰。何故界中。不說無漏意識。答曰。若法能令有增長者立界。無漏識與此相違。故不立界復次此六界是無始法。無漏識非無始法。復次緣此界故。而入母胎。不緣無漏識。而入母胎也。述義云。識是初託母胎之識心也。含有心王心數空者。母腹內空。四大者。母身血肉等是也。
言若依實等者。如成論第三卷。何謂為五。答曰。色陰識陰想受行陰。色者。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總名為色。四大者地水火風。因色香味觸。故成四大。又十六卷無邊虛空品云。問曰。經中說。因六種故。眾生愛具。答曰。色礙於色。是色得異色無。故得增長。以此義故。說因六種眾生受身。准之可悉。
疏問數論明六種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上問答。通明陰種差別。此下二番問答。偏明六種名義。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言。毘曇四大有二種等者。如辨阿毘曇心論第十卷雜品云。問。地地界何差別。答。地謂色形處。堅相說地界。餘二亦二種。風即風或異。長行釋云。地謂形色處者。色形處是地。色入所攝眼識。識此世間名地界。說堅相者。堅相是地界。觸入攝身識。識此則第一義。餘二亦二種者。水及火亦二種色形處是水濕潤。是水界。色形處是火熅熱。是火界。餘如前說。風即風或異者。有說風即風種。以非世間立名故。有說。此亦世是立名。故有風塵。無風塵如是。此疏云。此一偈明四大假實相。以非世間立名者。非世假名。是世俗中施設法性實觸入攝。准之可悉。述義云。實法四大。謂四觸者。即是能造四大。謂性四大。以有堅濕軟動性故。地堅。觸等餘三在准知。此屬觸塵也。
形相等等者。如一地大四大所造。然直言地。不言具四大。故名形相。四大共集處。性唯以言地。故曰假名。四大集故。言毘曇識種但是有漏者。如婆沙第三十卷云。若法能令有增長者立界。無漏識與此相違。故不立界。具引如上。言成論即通漏無漏者。述義云。論人云。識是心也。何故心不通無漏耶。今案。□□□(三十三字缺)言毘曇明虛空有二等者。如雜毘曇心論第九卷雜品云。問。三無為有何相。答。煩惱斷離擊。是名為數滅。無諸障礙相。是說為虛空。長行釋云。謂不障礙種種色。以有去來等。故說虛。疏釋云。依此宗。虛空有二種。一有為虛空。如六界中說。二無為虛空。如此中說。此二虛空皆悉有體不同。譬喻所說。但有其名而無實體。又論同卷云。問。世尊說六界此云何。答所謂四大種。及諸有識。亦色中間相。此界說其本。長行釋云。四大五識身及無漏意識亦色中間。謂眼所受是空界數。是名六界。婆沙論第三十九卷云。問曰。虛空虛空界。有何差別。答曰。虛空非色。虛空界是色。虛空不可見無對無為。虛空界可見有對有為。准之可悉。
言成實論明等者。如彼論第十三卷無邊虛空品云。問曰。虛空是色入性。云何緣此能過色相。答曰。此定緣無為虛空。故能過色問曰。若虛空非色為是何法。答曰。虛空名無法。但無色處。名為虛空也。聰法師疏釋云。初問意。數人義。眼鼻井門等虛空。是有為虛空。是色法故。問。虛空色入性。云何緣此過色相。數人何故鼻井 門等虛空為有為法者。彼意。無虛空者。無有分際。遍一切處井門等虛空。故能過色相。今上二番問答也。前毘曇所說二種虛空。准聰疏意。可悉。
疏問云何觀此六種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言。下云是故知虛空等者。此品第七類餘五種偈文。如彼文云。是故知。虛空。非有亦非無。非相非可相。餘五同虛空。碩法師云破虛空是有。故道。虛空非有破虛空是無。故道。非無。破虛空無能相。故道。非相。破虛空非可相。故道。非可相。准之可悉。
言故文殊十禮經云等者。述義云。此既言諸佛如虛空相。或者便謂虛空有相。若爾諸佛亦應有相。是故釋云。虛空亦無相。離諸因果故。今案。□□□(二十六字缺)
疏答中八偈等者。言呵則責其無有者。述義云。畢竟空中。無一空相。而計差謂有。故云其無而謂有也。言相可相相待破者。述義云。相是標相也。可相是體相也。又就能所。如柱等是標相柱外空是體相等者。述義云。非無標相。故名無相直就虛空。辨其無相。故名無相與無體一也。
疏答曰下破無相有空等者。言有二法攝一切法等者。案。琳疏云。一切無有者。三有為三無為。攝一切法。故云一切處。准此疏文。今云。有為法者。三有為法。即色心有相應法也。亦可三世所攝有為為法也。亦可生住滅也。言無為法者。三無為法。即是虛空數滅非數滅也。言何者虛空等者。案。琳疏云。汝虛空是三無為中一。豈得云無為也。准此疏文。今云。豈得非為無為者。猶是不得言非有為無為耶也。述義亦同。言又約毘曇等者。有為空者。有為虛空界也。無為空者。無為虛空即是大虛。又眾生身內及門向等空。是云有為虛空。以有分齊故。鳥飛所不及處。是云無為虛空以無分齊故。具明如上。
疏下半屬第二一偈等者。言下屬第二等者。述義云。上破有中有五偈。為四之中第二也。言一者取意救於上半等者。案。琳疏云。彼明。虛空是常。後滅於色。與空作標相。非謂體相。即是救則意。准此疏文。此云。先雖無相後相成相者。後滅於色。與虛空作標相。非謂體相來而相之。言以有相故等者。以有標相故。則有虛空法也。言若先無相等者。案。琳疏云。空若本無相。後相來相者。本始既殊。相豈能相。如云真諦無名。若以名詺去真遠矣。言如常云真諦真無名等者。案。大義記第八卷二諦義云。俗是假名。無定名。而非絕名。真諦是假名。而絕名者。俗法依名而緣。猶得俗用真諦若依名而緣。乖真彌遠。故須一切妄。豈非絕名乎。准此記文。今云。常等。是開善師也。
言第二意云等者。案。琳疏云。若所相先無相。即為無法相何所相。如柱以圓為相。若無圓相則無有柱。何所相也。准此疏文。今云。即是無有法者。即是無法故。碩法師云。虛空若無則無法。無法何所相耶。准之可悉。
疏有相無相中下等者。言第二偏破等者。問。上云仍生第三偈。今何故第二偏破。解云。上云。第三者。就偈次故云第三。今就科文次。故云第二。又有本云。第三偈偏破能相。亦准之知。
疏長行釋上半為四等者。述義有二解。一云。應言。釋上半為三。而言四者是錯亂也。離有相也。釋下半為二。初正釋。次法偈結。一云。應言。釋長行為四。不可安置上半之文也。二義俱行。不敢改之。今案諸疏。初釋初釋。當元康疏。故彼疏云。如有下釋半中自有三段。第一釋無相。次有相中下。第二釋有相。次復次下第三重釋無相。離有相下。釋下半也。後釋當琳法師疏。故彼疏云長行有四。初釋前偈下半。明無相中相不住。第二有相中下。釋後偈上半有相門。第三復次下。釋無相門。第四離有相下。釋偈下半餘處不住也。
言為居前偈故者。述義云。上云上半至第二偈方釋之。然細應尋也。
疏相法無有故者。此第上偈等者。此第四偈等者。言第四偈者。述義云。若就科文。是為第三。而就偈數。名第四也。言此亦明體相可等者。述義云。所言體相可相者。且有二義。一云。體相是大虛空。可相是小分空。即是柱無處空。應知。大空故名可相。二云。體相是空。可相是柱。為空所相故。師云。就地體辨之。自論其本。名為體相。若對相義。名為可相也。然謂蓋是字應誤焉。疏文既言。今此一偈能所合破。故名交絡。故知。能相所相。誤作體相可相。偈意甚難。善應審決。勿守節也。言下半乘上半等者。述義云。此文錯亂云。下半乘上半破可相仍破相。如論文自顯也。
疏是故今無相等者。言第五結攝破者。若就科文。應云第四。今就偈數。故云第五也。言一切法不出等者。述義云。體相即大空。可相即小分空。以柱無處空。可知大虛空。故名可相等。標相即柱。可相即大空。初就大空小空。後就大空與有。又云。體相即空。可相即柱。為空所相故標相即柱。可相即空。□就空之與有也。言語小異。終決無異也。
疏問若無有有應當有無等者。言上破毘曇外道有者。毘曇立為虛空無為。虛空□實有體。出雜心第九卷。四外道立常遍。故有虛空。出百論下卷破常品。上來破執有虛空。故云上破也。言今破成論等者。如彼第十三卷無邊虛空品云。虛空名無法。但無處名為虛空。故云。成論文明等也。言故涅槃云等者。如彼經第七卷如來性品。佛讚迦葉菩薩言。汝已成就深利智慧。善為汝說入如來藏。若言諸法皆無有我。是則斷見。若言我住。即是常見。若言一切行無常者。即是斷見。諸行常者。復是常見。修一切法常者。墮於斷見。修一切法斷者。墮於常見。如步屈虫要因前腳。得移後足。修斷常者。亦復如是。要信依斷常。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此破斷常以明中道。言今修者。只是觀察因修。觀察此常見。常有過。則執於斷故。言修常者。墮斷見。修斷亦然。准之可悉。言如開善義明虛空是二諦所攝虛空是世諦等者。述義云。開善意言。既稱虛空。即及名言。故是世諦耳。今案。大義記第八卷二諦云。夫法無不總。義無不該者。真俗之理也。故五陰通束諸有界入。則有無悉收。既以陰界等為俗。總何法不盡乎。是以上通涅槃下遍涅槃下遍生死。虛空為斷滅。無非名相。故上言。俗有真無者。謂名相為有耳。名相為有故。空等俗諦。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然破無凡有二種等者。言如成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十二卷八解脫品釋第三解脫云。外色亦壞故。不見內外色。是名色空。如波羅延經中說。壞裂色相。斷滅諸欲。內外無有見乘。聰法師疏釋云。第三解脫何故空。虛空者以四大圍空者。以四大圍空。成眾生。因四大。明虛空成眾生。既四大空。故所因虛空。自然亦空。准之可悉。
言故云法無有無之相等者。此涅槃無名論妙存章文。今略引之。述義云。第三明平等相有三。謂標釋結也。今云。法無至之知。此即標也。所證不二之境。無因緣有無之相。以中道理。為方物之執則之義。故曰法。能證正觀之智。無因緣有無之知。以無二智。為群心之至靈義。故曰聖也影公曰。至人以無心之妙慧。契無相之虛宗。內外□濱。緣觀俱定。然則境無境相。智無智相。境智一味平等平等。次聖無至涅槃。第二釋章門至人如此。證理之時。智相絕內。境相絕外也。心是內法。即能取相。以正觀。離有無之智。取相之心。由是滅矣。數是外法。即所取相。以中道。絕有無之相。故虛妄之數。由是息矣。既遣內外之取相。故境智一味。此者內智。彼者外境。萬物正觀同一體也。言浩然大均者。取第九演明契會義之處文。換泊爾無朕。謂真正觀無所不遍義。曰浩然。為一切法。作本義。言大均也。言乃曰涅槃者。境智平等。離能所相。融會無二。一相無相。泊爾寂靜。無境智之別朕。曰實相涅槃大道也。具如第四也。
疏是故知虛空第二類破虛空等者。有人言此是解正虛空義等者。□□□(三十七字缺)言是以眾經等者。八卷金光明經初卷。以虛空喻法身。大品經第十三卷。以虛空喻般若。涅槃經第三十七卷。以虛空喻性。故云眾經也。
言故肇公云等者。如般若無知論答隱士。疏云。何則言非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謂是非有。言非無者。言其非無。非謂是非無。述義云。此明離相義。非取相之有。故言非有。即遣有相。遂不得是無。故曰非謂是非有。亦非取相之無。故言非無。即遣無相。遂不得是有。故曰非謂非無。而是非有之言。不當有無。肇公維摩注云。如來言說。未嘗有心。故其所說法。未嘗有相。何即如來。去常故說無常。非謂是無常。乃至去相故。言寂滅。非謂是寂滅。具如遣有無二相類遣俱非等相耳。掌珍論云。此非有言。是遮詮義。汝執此言。表彰為勝。我說此言。遮心為勝。此非有言。唯遮有性。功能斯盡。無有勢力。更詮餘義為避所餘妄執過失。乃至一切心之所行。悉皆遮止。所行若滅。心正隨。又解云。此明中道義。言非有等者。解有三義。一者橫義。有二種意。一云。非有者無也。謂為治有故。說無。二云。或者捨有執我故。說言為除有。明無耳。二者豎義。亦二意。一云。非有者。是偏中。謂為治有故。說偏中。二云。或者。非有謂有故。說言為治日。明非有。有既無。何有非有也。三合離義。為治定性有無。明非有非無。此非有非無。屬所治病。以或非有非無是謂有故。說言為定性有無。明非有非無。定性有無既無。何有非有非無也。
言非記無記者。述義云。大小乘皆言虛是無記故。言可不留心者。猶是可不遊耶。
言問何故等者。案。大論第十五卷云。問曰。佛法常空相中。非有非無。空以除有空。空遮無。是為非有非無。何以言愚癡論。若言非有非無。是則可說可破。是生心處是諍論。佛法則不然。雖因緣故說非有非無。不生著。不生著則不可破不可壞。梁攝論第十二卷釋依慧學差別相第八云。諸菩薩不分別一切法。乃至不分別無上菩提。何以故。諸法無言說中。強立言說。故名戲論。言說有四種。即是四謗。若說有即增益謗。若說無即損減謗。若說亦有無即相違謗。若說非有非無。即戲論謗。菩薩無分別智。不可以言說顯示。故稱無戲論無分別。何以故。出過世間智故。略引之。准之可悉。
疏餘五同虛空者等者。言如經云等者。如大品經第六卷。佛告須菩提云。是一切法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也。慧影大論疏云。諸法非一故。言不合也。非二故。言不散也。就諸色中聚。對眼者名色。對餘四情者。名對。此等皆有狀貌。故名形。此等皆不可得。故云無色無形無對也。一相所謂無相者。此有二解。一解云。雖復百花異同。是一陰。萬法雖殊。同一如相。故云一相。一相此如。相亦不可得。故云無相也。一解云。諸法皆是一畢竟空相。故云一相。此畢竟空相亦無。故云無相。今略引之。述義云。上既言虛空非有非無。即是無色無形之異名也。
言一就本末等者。若准論文。應云。一就難易。二約本末也。諸疏皆然也。
疏答曰淺智見諸法等者。言故花嚴云等者。如彼經第五卷。文殊所說偈中有此言。今略引上半偈文。言有人言智者體悟生滅不二等者。□□□(三十二字缺)
言有人言此是智者跨節悟等者□□□□□(二十七字缺)所言跨者渡也。即超渡義也。
言如百論云等者。如彼論下卷破因有果品末云。內曰。緣故不斷壞。故不常。汝不知耶。從穀子牙等相續。故不斷。穀子等因壞。故不常。如是諸佛。說十二分因緣生法。離因中有果無果。故不著斷常。行中道入涅槃也。今取意略此之。
言大智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三十一卷釋十八空云。復諸法合集故。各有名字。凡大人隨逐名字。生顛倒染著。佛為說法。當觀其實。□遂名字。有無皆空。如迦旃延經說。觀集諦。則無無見。觀滅諦。則無有見。如是種種因緣。是名散空今取意略引之。慧影師疏云。迦旃延經者。離有無經也。
染染者品第六
疏所以有此品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明來由。後辨品義。實中有二。即標與釋。釋中有八。即為八段。今言一者上來諸品等者。第一復次。言故十二地經云等者。如十地論第七卷。金剛藏菩薩言。諸佛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念作。論曰。但是一念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今略引之。案。大論第二十九卷云。菩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隨心所念。悉皆得見。慧影師疏云。明。心造天堂。心作地獄。二十五有三界果報。皆由心作。心若造惡。即為地獄。心若作善。即是天堂。心不起惑。即成於聖心。若解脫即得涅槃。准之可悉。
疏二者生死患累等者。此下第二復次。言生死患累等者。案。碩疏云。三者明貪是染之別稱。何因緣有六種。五陰六情等。良由三毒故有。是故三毒為因。六情為果。若汝破無六種等果耶。有三毒之因。而今現在有三毒之因。故知。有六種等果。今正欲破此貪染之因。故有染者生。准之可悉。
言涅槃十二因緣等者。如彼第二十七卷。佛告師子吼菩薩言。善男子。佛性者。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斷不常。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准之可悉。述義云。引大論明無因。以證此品觀無因也。言大品觀十二因緣等者。如彼經第二九卷無品佛。佛告須菩提言。是十二因緣空。是獨菩薩法。能除諸邊顛倒。會道場時。應如是觀。當得一切種智。准之可悉。述義云。意意趣亦同。何者。觀十二因緣不生滅。乃至不因不果。即是實相般若。能知之心。為觀照。為眾生說為文字。此亦取無因之處為證也。言得上諸品等者。述義云。若得上諸品意。即顯佛性等也。言若見十二因緣等者。疏主釋云。二河者。凡有五種相對。一者緣河對佛性。此是二用相對。二者生死河對涅槃。此是得失兩果相對。三者眾生河對佛。此是得失兩人相對。四者善法河對惡法。此明乘持兩法相對。五者煩惱河對智慧。此就迷解惑相對。而釋迦教中。具有河之與海。多借河名。舍那教中。具有河海。多借海喻。此同取春深廣無邊流注不沈淨等義。若是師子吼品明。生死河中有七種人。欲度生竭。即生死河也。迦葉品中明。七種人求涅槃。即涅槃河。又云眾生壽命。入如來壽海中。即眾生佛河。又云。雖有龜魚。□不離於河。大論云。舍利弗不能度布施即河善法。又云。如來海。眾生海。智慧海。即善法惡法等也。問。何故師子吼品是生死河。迦葉品是涅槃河耶。答。師子吼品明。七種人同欲度生死。有度不度者。欲斷煩惱。有斷者。故是生死河。迦葉品明。七人同欲求涅槃。有得不得者。欲見佛。有見不見者。故是涅槃河也。唯總而論即有二河。一生死。二涅槃河。今一往難了故。成五對十河也。准此。於是舉十河之中。初緣性河。具如三論略章二河義也。
言問智度論等者。如彼論第二十七卷云。見多者從因觀。愛多者從果觀。慧影師疏云。所以經中。恒作二種。明作二處。明觀十二因緣者。為眾生。雖諸煩惱無邊。以惑大分之。不過見愛。為此二人故。恒說此二說也。疏主釋云。利根出家外道起見。鈍根在家眾生起愛。准之可悉。
言答智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二十七卷云。復次菩薩摩訶大悲愍眾生。故多求度脫眾生老病死苦。不求分別種種戲論。譬如長者有一子愛之甚重。其子得痛但發藥能老病者。不求分別種種戲論。譬如長者有一子愛之甚重。其子得痛但求良藥能老病者。不求分別諸藥名字。取之時節和合分數。以是故。諸菩薩從果觀十二因緣。不從因緣。不從因觀。慧影師云。疏長者喻菩薩。子喻眾生也。從果觀十二因緣下。若從無明行觀名從因觀。今菩薩唯為生生老病。生憐愍心。欲救拔之。故云。從果觀也。今取意引之。問。此論為鈍根說法。應是淺。答雖為鈍根。而子悟曰悟大也。
疏三者自上已來等者。此下第三復次。案。碩疏云。第二明。前破六情五陰及與六種。此但破法不破人。縱使破人。只是傍破。若使破法師。是正破。今此染法染者。即是雙破人法。為欲雙淨人法。故有此品生。准之可悉。
疏四者的從上品末生等者。此下第四復次。言上云淺智等者。略引偈上半文。碩法師云。呵責其是淺智。故見有異無汝道見有見無。便言定有定無。淺智如此。深智不然。准之可悉。
言長行云見諸法生時等者。如彼文云。諸法生時謂之為有。取相言有。見法滅時。謂之為斷。取相言無碩法師云。愚者見法生時。取相言有。則起於有見。見法淺滅時。取相言無。則起於無無見。見既爾。則聞亦然。聞法生時。思惟言有。則起於有見。聞法滅時。思惟言無。則起無見。准之可悉。
疏五者欲破一切內外等者。此下第五復次。言淨名經云等者。如彼經上卷弟子品善吉章。維摩詰云。若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乃至雖成就一世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取食。疏主釋云。若須菩提等者。此第二就解惑平等門呵。善吉所謂量唯二徹。一斷三毒。二者與俱。俱謂凡夫。斷即二乘。令聞不斷不俱。現出理意外。故茫然不解。大士體三毒。本自不有。故不與俱。今亦無滅稱之不斷。又若有三毒可斷可俱。本性無三。何所俱斷。又三毒屬又可論俱斷。竟自無人。誰俱斷耶。又三毒屬心。可論俱斷。求屬無從即斷俱義也。雖成就等者。總結也。善吉其既是人。人必成就於法。謂不捨上來所明一切惡法。而復具足善法。故雖成就一切法也。而實未曾善惡。故云。離諸法相也。乃可取食。若能備如上說。則得平等觀。使是福田。故取食也。
言明斷不斷等者。述義云。煩惱是所斷。智是能斷。若爾言智是前煩惱是後耶。若爾智已有故。不應言煩惱是智也。問。若煩惱與智。雖是一時。而以智斷煩惱者。亦應智與煩惱是一時。故以煩惱斷智。若煩惱與智。非前後非一時者。可謂非煩惱非智非斷。即違以智斷惑之宗。又以智斷惑者。智見惑故斷。不見故斷。若見故者。二物可□。如大經云。以明破闇。無有是處。若不見者。何能斷之。問。若如此破。如何會通。大品經云。一念相應慧。斷無量煩惱及習氣。答。有二義。了悟煩惱本自不生。今亦不滅。故言斷耳。又淨名經云。為增上慢。說斷煩惱得菩提。為無增上慢。說煩惱即是菩提也。然經中說。斷與不斷。只以不斷為正。由求斷惑不可得故。
言故涅槃云是諸外道等者。如彼經第二十三卷云。復次善男子。一切凡夫。雖善護身。心猶故生於三種惡覺。以是因緣。雖斷煩惱得生非想非想。猶故還墮三惡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度□大海。垂至彼岸。沒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說三有。還墮三塗。何以故。無善覺。所謂六念處。凡夫之人善心羸劣。不善熾盛。善心羸劣故。慧心薄少。慧薄故增長諸漏。法寶師疏釋云。復次至三惡道中第四明受漏之中。凡夫不知增長諸漏。文中有法喻。合此文法也。言受漏者。受非是漏。由受三覺。稽留生死。故名受漏。亦是三。漏因故名之為漏。而言一切凡夫等者。漏體未除也。以是因緣下。明退惡趣也。善男子譬如等者。喻也。凡夫之人等者。合也。何以故等者。釋也。由無善覺。慧心為少。謂諸漏故雖生非想。終必退還。今取意略引之。述義云。所言垂盡者。垂猶將也。
言釋凡夫有二師等者。述義云。外道雖以有漏世俗智。伏迷事修惑一分。而不伏為理見惑。然毘曇云。明外道離欲見修雙斷。成實明見修雙伏。然依大乘。凡夫不作諦觀。故見惑一分不伏。以六行等智。欣厭事故。唯伏修惑一分。謂伏六識貪。瞋憍慢慢此三。相應無明及與隨惑也。
言數家明凡夫斷惑者。案。大義記第五卷四果義云。數論雖俱明四果。而義不同。何數有超果。謂凡夫未嘗斷結。入佛法見諦。斷十五心為同。第十六為初果。若曾斷欲界六品。即十五心為第二向。第十六心為第二果。若曾斷九品十五心為第三向。第十六心為第三果。凡夫不能斷非想結故。無超證第四果也。論明。凡夫不能斷結。悉次第證果。但有出觀不出觀果耳。乃至廣說。又成實第十一卷斷過品云。又三解脫門。皆緣泥洹。以此解脫門。斷煩惱。無餘方便。故知。但無為緣道。能斷煩惱。乃至廣說。聰法師疏釋云。是真諦觀。能斷煩惱。准之可悉。述義云。外道有六行等智。觀於上止妙出。觀於下苦□障。以觀有止妙出。故云見有得道也。
言三者二乘之人等者。疏主釋云。若依三藏。十信伏見諦。十解斷見諦。十解伏思惟。十行斷思惟。從十行第七心者。伏無明及四住習。從初地已去。斷無明四住習。今此大意。四住二乘所斷。無明佛地斷盡。准此疏文。二乘之人。斷三界見滅。得須陀洹果。斷三界修惑。得後三果。而未除三界見修二惑習氣。及變易生死緣無明住。准之可悉。
言四者大乘人等者。疏主釋云。八十八使。為見一處住□□。貪瞋慢無間四使。為欲受住地體。受慢無明三使。為色有二住地體。若以愛見二法為體者。三界見為見一處住地體。三界愛。為三愛住地體。不了生二空及如來藏。為無明住地體。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地。此之五法惱亂身心。故云煩惱也。伏斷五住。准前可知。
疏六者又如諸部者。此下第六第七復次。第七復之中。言如無行經云等者。如諸法無行經下卷。文殊師利自舉本事云。過去久遠劫有佛。名師子音王。滅度已後。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喜根。但說諸法實根清淨。二名勝意。持戒清淨。行頭陀法喜根為勝意徒。一心說偈。婬欲即是道。又大論第六卷末。說文殊本緣處。具在是事。慧影釋云。釋偈中義若能婬欲無婬欲者婬欲實即相即是於道。於慧癡等亦爾。此明實相義。明婬欲實相即是道義也。說時當廣出其意。了道實相即是婬欲實相。故言一也。故華嚴云。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疏主釋云。貪欲即是道者。求貪欲四句。內外畢竟無欲。從貪欲本來自在性清淨。即是實相。如此了悟。便名般若。述義云。今言道者。即彼涅槃。道是所證。涅槃是能證。即是實相謂體實相。准之可悉。
言涅槃經云等者。如彼經第六卷。佛告高貴德王菩薩云。善男子。有因緣故。心共貪生。共貪但滅。有共貪生不共貪滅。有不共貪生共貪但滅。有不共貪生不共貪滅。善男子。若有凡夫。未斷貪心。修習貪心。如是之人。心共貪生。共貪俱滅。何以故。不斷貪故。聲聞弟子有因緣故。生於貪心。畏貪心故。修白骨觀。彼聲聞人。未證四果。有因緣故。生於貪心。證四果時。貪心得滅。菩薩得不動地時。心共貪生。不共貪滅。是名心共貪生不共貪滅。若菩薩斷貪心已。為眾生故。示現有貪。以示現故。能令無量無邊眾生。諮受善法。具足成就。是名不共貪生共貪但滅。謂阿羅漢緣覺諸佛。除不動地。其餘菩薩。是名不不共貪生不共貪滅。以是義故。諸佛菩薩不決定說心性本淨性本不淨。疏主釋云。共貪生共貪滅者。凡夫貪心即生。復貪息癡生。心逐貪滅。心逐癡生也。如欲界眾生成就初禪味禪之貪。若火定起時。即得此定。貪現前也。心共貪生。不共滅者。即是聲聞弟子。有因緣故起貪。畏於貪過。修白骨觀。正觀心現前貪滅自滅。是名心共貪生不共貪滅也。菩薩得不動地時。心共貪生。不共貪滅者。要須得不動地時。乃能斷貪。不肉貪滅。若未得此地。則非不能共貪滅也。法寶師云。聲聞弟子。先起後伏也。未證果者。先起後斷也。菩薩得不後斷也。近云。不動地者。謂性地以上。遠云。八地前七地中有受佛心。八地捨故。述義云。合有四句。今此第二句也。初句就凡夫人。何者貪心上起癡心。此癡心共貪心生。貪心癡心俱生滅故。次句就修白骨觀人。貪女色心不起。故得觀行。此觀行心。不共貪心滅故。第三句就諸菩薩眾。無貪心故。無心共生。而隨凡夫。示生滅故。名共滅耳。第四句就佛及二乘無學也。別說亦同。淡海說云。攝師云。心共貪生。約無礙道也。不共貪滅。就解脫道也而今所明。心共貪生。謂生死縛時也。不共貪滅。謂了無生死所縛也。又云。共貪生。約窮子時也。不共貪滅。約長者子時也。有記亦同。
言又法花呼斷結等者。如彼經第二卷信解品云。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爾時窮子雖欣此過。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疏主釋云。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第三領上得益。貧賤之人。其心局小。恐不得力而徒勞之弊。□先取其價。然後乃作。二乘小心。畏不得果。故前期涅槃之□。然後修行斷結。此譬即鄙之深也。爾時窮子雖欣此遇下。大章第四明稟教得益。蒙上加價慰喻稱歎三事。故云欣此過也。未識大乘。為容作。尚守小分為賤人。今取意引之。
言論主憐愍等者。所言長者者。疏主釋云。世之長者。凡有三種。一有德德長。二乘高長者。三巨富長者。有德長者略明三藏。一者有智。二者有德者。三者清潔無瑕。以具此三義故。居物之宗。稱為者。如來亦爾。一則照理周窮。謂之般若。如長者有智。二眾德斯備。所謂法身。如長者有德。三萬累永盡。所謂解脫。如長者無瑕。三德既圓。居在物表。稱為世尊也。當年長者。以德重年高。為物所敬。佛亦如是。一備眾德。二壽命無量。以具此二義為物所尊。此據法身為譬。以法身壽不可盡。二者借老人。以譬應身。老人生途已窮。餘命無幾。譬如來此身最後無復餘生。故釋論云。我生胎分已盡。是最末復身。我以得解脫當復度眾生。三取廢化來久作。譬昔為菩薩。教化□□諸□違教。經於劫數。菩薩廢化已久。故名為老。故□解品云。自念老朽。無有子息也。巨富長者世之財寶。能離苦得樂。法寶。亦能離生死苦。得大涅槃樂。福慧具足為財富。出用無窮名無量。言憐愍者。下玉篇。屑隕反。傷也。愛也。亂也。今須愛訓也。
言問大品云等。如彼經第三十八卷中。佛言須菩提。菩薩法亦是佛法。數知一切種。是得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當得是□法。以一念相應慧。知一切法。已得菩提。又第三十一卷末。佛言。能具足是佛道因緣已。以一念相應慧。得一切種智。爾時一切煩惱習永盡。以不生故。今略引第三十一卷文。述義云。此就對治斷。何者以解斷惑。名對治斷。從初發心。至第十地。以習果解斷。習因惑亦以無礙伏。以解脫斷。今金剛心。唯以習因。解明伏斷。亦以無礙。明伏斷。准之可悉。
言又云菩薩等者。如大品經第三十八卷差別品。佛告須菩提言。若菩薩摩訶薩。無礙道中行。是名菩薩。解脫道中。無一切時蔽。是為佛。□智斷五習。或為無礙隨。已脫五住。為解脫道。今取意略引之。述義云。無礙道者。亦名無間道。正斷惑時。解脫道者。斷惑已時。此菩薩者。唯就金剛最後心。無明最極微細。是故惑盡。於金剛心。此就等覺。佛者妙覺。報佛智起道凡有二義。就正斷門。無礙是斷。解脫不斷。是在無累中故。就證斷門。無礙是伏。解脫是斷。由因證果。不起一切累故。無礙是伏。解脫是斷。由因證果。不起一切累故。無礙解脫。是即二念。前是無礙。後念是解脫。准之可悉。
言又如地論云菩薩等者□□□(二十七字缺)言大乘經論明斷者。以了惑不生等者。述義云。於一切有無等四句之處推求。煩惱從緣生。故無自性空。以諸煩惱畢竟無眾。即心無依。以心無所依。即諸煩惱寂。故名斷耳。如此了悟畢竟空時。諸惑滅之義。名之為斷。准之可悉。
言大品又云等者。彼經第三十七卷。佛告舍利弗文。今略引之。論解曰。若眾生及諸法。先有今無諸佛聖有過罪。過罪所謂令眾生入無餘涅槃。永滅色等一切法。入空中皆無所有。以斷滅眾生及一切法故。有過罪。述義解云。所有諸法。非有非無。從因緣故。假名有無如外人。作定報言諸法先有後無等者。諸佛即有謗法之罪。若爾外人言有惑斷起謗法罪。何言斷乎。言又二十六卷最後云等者。案。道證般若集云。大品經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大比丘大數五千人。尼及士五百。菩薩無量。三十卷。或四十卷。或二十七卷。八十九品後。後秦弘年。鳩摩羅什長安逍遙園譯。述義云。今就二十七卷經。經文云。佛告須菩提。諸法先有今無耶。准之可悉。
疏八者遍釋等者。此下第八復次。言如普賢觀云等者。案。邁法師翻經圖記。云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開無錄云。或無行法字。亦云普賢經下注云。出深功德經中。十六紙。今案。彼經云。□□□(二十五字缺)言無緣大悲者。由無相理而起悲□故名為無緣大悲。而言無緣者。有人解云。若依護法宗。緣空無自性理。與起悲故。名無緣悲。若依清辨宗。由無此分。而所起悲名無緣大悲。今案。大論第二十卷云。無緣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三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相。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疏主釋云。無緣大悲也。非是不不緣從生。但緣眾生欲與樂而緣也。所緣與無所與。故名無緣也。言三障者。一煩惱障。為召生死果之緣。二者業障。為召生死果之因。三者報障。即是分段變易之身也。若就三點離報障。為法身。離煩惱障名為般若。離業障。為解脫。准之可悉。
疏染染者不同等者。此下第二釋品名義。文中有二。初直敘異計。後問答解釋。此文初也。有三世間。所謂三外道。迷計三內學異報。今言。一世間人等者。第一世間。所謂。案。碩疏云。物情所謂。今現見世間。有染人染法淨人淨法。何故爾。若無染深。那有智慧煩惱人。繫縛解脫。而有智慧。即淨人。有煩惱即染人。有□縛即是煩惱。有智慧即是解脫。故知。應有淨人淨法及染人染法。准之可悉。
疏外道亦明三毒等者。此下第二辨外道迷計。言如僧佉覺諦等者。所言覺諦者。如大論第七十卷云。得禪宿命智力。乃見八萬劫事。過是已法不復能知。但見身始。中陰識而自思惟。此識不應無因無緣。必應有因緣。宿命智。但憶想分別。有法名世性。非五情所知。極微細故。於世性中。初生覺。覺即是中陰識。異於木石之性。故名為覺。金七十論上卷云。決智名為大者。何名為決智。謂是物為礙。是物名人。如此智覺者。疏主釋云。舊云覺。有二種。一始。二淨。淨中有四。一者福德。殺生祀天。二者智慧。謂二十五諦智。三者不差。謂四禪定。四者自在。謂三神通。不淨覺中。亦有四種。謂罪癡差欲不自在也。言黑染□者。如大經三十九卷。闍提首那言。是二十一法。根本有三。一者染名愛。二者□名瞋。三者黑名無明。准之可悉。
云衛世師求那諦中等者。疏主釋云。求那此言依。諦有二十法。謂異合離數量好醜八也。次有苦樂憎愛愚智勤惰亦八也。次有五塵。即色聲香味觸也。五塵依五大生。諦中八依神意二生。諦餘八通依。准之可悉。
疏婆沙雜心等者。此下第三明內學異執。言雜心出內學三部等者。如雜阿毘曇心論第四卷使品。長行云。彼婆蹉部。說人成結成事成。阿毘曇者。說人不成結成。譬喻者說。結成人不成事不境界不定有欲無欲故。有時於彼。起欲起瞋起慢。起嫉起厭。起悲起捨。准之可悉。
言無預之人者。預餘據反。安也。樂也。舍須樂訓也。適漠者。述義云。猶是非也。且好惡之異名也。
言唯識論及攝大乘明者。所言唯識論者。述義云。魏時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此云智希。中印度人之所擇。唯有一卷。今案。彼論云。楞伽經中。唯識論一名。破色心論。天親菩薩造。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月等事。凡有二十三行偈。長行釋云。問曰。此初偈者。明何等義。答曰。□復有義。如大義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依相應心說。非依不相應心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相應心。二者不相應心。相應心者。所謂一切煩惱結使愛想行等諸心相應。以是故言。義一名異。不相應心者。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故言。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是以偈者。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者。明畢竟無色等外境。但有內心。妄生分別別能見色等外識境界。准之可悉。
言攝大乘等者。如梁攝論第五卷差別章云。論曰。如此諸識成立唯識。云何諸塵現前顯現。知其非有。如佛世尊說。若菩薩無四法。相應能尋能入一切戲無塵。釋曰。四法是智。菩薩若與四智相應。在方便中。能尋理。得正解。能入理。故知。一切唯識無塵。以釋應知。勝相第二云。識所變異。雖有內外事相。不內實。唯一識無有塵等別體。故皆以識名。准之可悉。
言莊嚴師等者。述義云。事成是定。然簡人成耳。言斥同兩家之義者。述義云。謂犢子與薩婆多。名為兩家也。斥猶別也。
疏問既稱等者。此下第二問答解釋。凡有五番問答。此即第一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言。僧祇及地論云心性本淨等者。述義云。彼論第十卷解。菩薩如實知眾生諸心云。以自性清淨心故。准作此言。未詳其人。言成實師云。心有得佛之理等者。□□□□(三十三字缺)言薩婆多云本有不淨心及以淨心等者。婆沙第三十二卷云。煩惱未斷現在前者。或有染污心。次第起煩惱。現在前。或有不染污心。次第起煩惱。現在前。准此論文。今云。不淨心者。染污心也。淨心者。不染污心。故雜心論初卷云。染污名惡色。不染污名好色。言如貪凡等者。此相應縛義。如以三毒勢心王縛於心數。心數縛於心王。各令不自在故。此云。相應縛。然今此所。且舉三毒之中一貪心也。言復有前後染義等者。此所緣縛義。謂心王心數。於所緣境。不得自在。故云緣縛。又解心王與心數相應。心心相應。縛故名相應縛。以心取境。以境傳心。故名縛縛。又解貪心。緣三世境。縛三世境。所言縛者。即染差義。如我心差女境也。而言前後者。但約於境。言前後耳。非謂就心。名為前後也。述義云。緣縛者。緣有漏境。能發緣縛。譬如月見緣無漏境不能發緣。譬如日見。此是損緣故也。言成實師明等者。案。大義記第十卷五陰義云。苦集之體。辨緣中果報性善惡。於報中更辨作用。而心之作用。在強分別。是以識想。有苦樂善惡在行。又云。識了實法。想取假名。受領損益。已皆始得緣。故雖想受分別。分別尚弱。而第四行。心以好惡為好惡。故分別力強作。能作來果。又云。識想受心。是一向無記。乃至廣說。准之可悉。如成實論第五卷非想應第六十七云。凡夫識造解時。四法必次第生。識次生想。想次生受。受次生思及憂喜等也。從生貪瞋癡。故說即生。准之可悉。述義云。此但是前後要染者。但就於心言前後也。
疏問勝鬘經云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問中言勝鬘經云自性清淨心等者。如彼經云勝鬘白佛言。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應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何以故。剎那善心非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崦有染者。難可了知。今略引佛答文。以為問難。疏云。釋云。此自性清淨下第二解釋。就文為三。第一略釋。第二何以故下廣釋。第三唯佛世尊下。仰推於佛。初文中一牒淨心。二客塵煩惱。顯隨隨緣隱覆。此自性清淨者。牒第五。如來藏。牒第一。但牒始終。餘略不牒。而客塵煩惱凡言而者。返前述後之辭也。客塵煩惱者。是性成煩惱。望推本性淨心之舊。故說為客。又無始無明。自心分別所作。無有真實。故名為客。坌污稱塵。上煩惱者。現起煩惱也。淨心為此二煩惱所染也。不思議者。性淨而染。明下情不及也。如來境界者。辨唯上智能知也。何以故下。第二釋也。何以故者。問也。何以淨心而染。是不思議佛境界故耶。剎那善心下。對問釋也。就文為二。一者舉現近法無染。以況遠細。二從自性清淨下。正明細心不染染義。就初又二。第一明染無所染。二從世尊然有煩惱下。明不染染義。就文又二。一正明無染。二從煩惱不觸心下。舉不觸。釋成無染。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者。此借□顯細也。善心是淨。不善心是垢。善心之中。無貪瞋癡。是為淨中無垢。無有染義也。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者。不善心者。是三毒心也。當起三毒時。善心也謝。不善心既是煩惱。是則唯垢無淨。唯能染無所染。亦無染義。心不觸煩惱下。第二舉不觸。釋成無染。善不善。通名為心。此二種心。□不觸煩惱。有善心時。則無煩惱。一切無相觸。如指端不自觸。煩惱不觸心者。善不善心家二種煩惱□不觸。有煩惱時。無有善心。故煩惱不觸善心。煩惱即是不善心。一體之法。亦無相觸。故煩惱不觸不善心也。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者。此結無相染義。善不善心。竟無相觸近義。云何得有相染耶。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者。上來求煩惱染心。義不可得。即是染無所染。而於眾生。宛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此是無染而染。問。云何是不染而染。答。前心是淨。後心是垢。垢心起時。障於淨心。故名為染。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者。上來舉□。今是況細。三界□心染義。尚難可了知。自性清淨心。而為所染。豈易可知。雖本性清淨。而於眾生。成顛倒不淨。故名客塵煩惱所染。雖為客塵煩惱所染。而常本性清淨。故實無所染。難可了知。廣如寶崛下卷末也。
疏問煩惱為心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今案。雜心論第五卷使品末云。問。彼便為心相應。為不相。此何所疑。二師異說故。毘婆闍婆提欲令不相應。育多提婆欲令相應。於此有疑。答。相應何者。謂使煩惱心。障礙不違淨。妙善心可得。非不相應使。長行釋曰。使有二事。故惱心緣及相應。若使心不相應者。不應於緣中惱心以彼無緣故。一切心不相應法無緣亦不相應。非相應法故。為使所惱。如所說。貪欲惱心故。心不解脫。以此說故知。使心相應障礙者。若使心不相應有。道生時不應障礙。不違心相續故。以障礙故。非不相應。不違淨者。若使心不相應。不應與善心相違。與善心一時俱生不應作過故。是故非不相應。復次妙善心可得。功德相違故名使。若使心不相應者。彼常行故。善心應無生處。善心生故。當知非不相應。彼論疏釋云。自下一偈。第四明使相應門。毘婆闍婆提說。使非色非心。不與心相應纏。是心法與心相應。育多提婆說。是心法與心相應。謂使煩惱者自下。以四義釋相應。一煩惱。二障礙。三不違淨。四妙善可得。以四義故知。相應障礙聖道通不得□。當知煩惱與心相應。不違淨者。若使不相應者。則不違清淨之心。應與俱生而不□生。故知。使是心法妙善心可得者。煩惱與善心。相違故名使。是不相應者。常在前善心。則無生處。如妙善可得。明知使者。是心法。廣釋如彼。又案。成實論第十卷辨煩惱品末云。問曰。是使為心相應。為不相應。答曰。心相應。所以者何。所說貪等使相。是諸使相。與喜相應。若喜心不相應。是事不然。是喜若在樂受中。名為貪使。又貪名染著心。不相應中。無染著義。故知。諸使與心相應。准此等文今言。數者。雜心論師。又言。論者。成實論師。言毘婆闍婆提等者。案。婆娑論第三十二卷使犍度一行品云。毘婆闍提復作是說。使是纏種子。使不與心相應。纏與心相應。使能生種。若現在前名退。阿羅漢諸使已斷。故不能生纏。准之可悉。言如雜心使品末說者。如前所引雜阿毘曇論第五卷文也。
疏問文具破三毒等者。此下第四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言三毒俱累等者。案。淨義等疏云。通而為論。一切煩惱勞累眾生。□名為染。別而為論。□□貪受一使。名之為染。令知觀此。故云觀染者品。言又染是三毒等者。案。碩疏云。三毒之中。貪為居首。若列三毒名。道貪瞋癡。是故從初作名也。言又生死本際等者。述義云。無明是前分本者。為已起現在五果之本。由無明有故已起不可治者。無明是有為法。念念生滅。故初念盛起時。不可治。亦過去謝滅。故進厭不可言也。愛是後分本者。為未來兩果之本。由愛可生未來兩果故。念□。案。磊經第二十七卷師子吼品云。復次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是二中間。則有生死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准此文。今言。又生死等者。大經第二十七卷文略引之。次言無明等者。疏主釋成也。言不起三因等者。別記云不起三毒之因。即免三途之果。今謂不爾。所言三因者。現在三因。即愛取有。二果者。未來兩果。即生老死也。
疏問三毒之中等者。此下第五番問答。文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言貪雖是染等者。案。琳疏云。開貪為二。上界愛。准此疏意。□是染。而染之名通三界。彼貪之名。但詺欲界。上二界□愛故。今欲遍治三界惑。斷故前破染也。
疏貪欲有種種名下等者。言如見一色等者。案。影疏云。三毒是萬有之本。而貪在其首。若破貪本。則滯有自喪。初名愛。如見一色念想始生。曰愛。心遂連囑。曰。纏綿深固。曰染。狂心發動。曰婬。方便欲以為己物。是名曰貪。前三尚輕。故無不在。後二遂重。故唯欲界。准此疏文。愛□染三尚輕。無處不在。故通三界。婬貪二種遂重。故但在欲界也。言連囑者。屬字亦作囑字。元康師云。喻者。屬也。爾雅云。屬□也。纏綿者。綿綿長而不絕貌也。
疏以此三毒因緣故下第三總結。三業有三種等者。言大品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十八卷。佛言須菩提。眾生不知是諸法自相空作業因緣。若善若惡若無動。罪業因緣故。墮三塗道中。福業因緣故。在人天中生。無動業因緣故。色無色界中生。言成實及禪經明福業從欲界等者。案。成實論第八卷三愛報業品云。問曰。經中佛說三種業。樂報苦報不苦不樂報業。何者是耶。答曰。善業得樂報。不善業得苦報不苦不樂報。是業不必定愛。若愛則受樂報。非苦□。餘二亦爾。問曰。是諸業亦得色報何故但說受耶。答曰。於諸報中。受為最勝。受是實報。色等名為具報(乃至)問曰。從欲界至三禪中。得愛不苦不樂報耶。答曰。得愛。問曰。是何為業報。答曰。是下善業報。上善業則受樂報。問曰。若爾何故第四禪及無色定中說耶。答。彼是自在。所以者何。彼中但有是報。更無異受。以寂滅故。
言大品總相明義等者。此疏主會釋經論相違。案。碩疏云。以此三毒因緣。起三業。若自成論不便彼家。只三毒為意業只應道。以三毒因緣起二業。那道三業耶。若毘曇則為便明。三毒起時。別思數為意業體因思數暢身口。即是三業有時。道非是身口意三業。是三界之三業故。文道。因三業起三界也。明。此三毒起業。能感欲界三塗。即是罪業。明。三毒能起業。感欲界人天。從三禪以上即是福業。明。此三毒能起業。感第四禪。與四空等。即是無動業也。吾謂。若依數義。四空等即是禪定業感。那道三毒。今明。若無貪愛。則不能潤生。故猶有貪癡等也。准之可悉。
疏文曰下第二破等者。言又即明斷煩惱法等者。言無礙道者。亦無間道。正斷惑時。解脫道者。斷惑已時。故大品經差別品云。若菩薩摩訶薩無間道中行。是名菩薩。解脫道中。無一切闇蔽。是為佛。述義釋云。此菩薩者。唯就金剛最後心人。無始無明最極微細。是故一切惑。盡於金剛心。此就等覺。佛者妙覺。報佛智起任無累中。言暗蔽者。所有一切微細無明。然二道。凡有二義。就正斷門無礙是斷。解脫不斷。是在無累中故。就證斷門。無礙是伏。解脫是斷。由因證果。不起一切累。故無礙解脫。是即二念。前念是無礙。後念是解脫。准此等文。今言。求煩惱不得等者。前念正觀。於一切處求解惑無從。則知。心無所依。則眾累清淨。故名為斷。即是無礙道。後念妙覺。報佛智起。在無累中。為解脫道。此乃據正斷門。以判二道也。但說中言破斷煩惱法者。明無斷道理。解惑無從故。後說中言。斷煩惱法等者。正明斷惑。那二說相違。初說意。為有惑可斷無惑可斷。如此推求畢竟□斷。後說意如此了悟。則是斷也。故二說不相違。可悉。
疏若離於染法等者。言答莊嚴云等者。述義云。前三心非木石。而廣知故名人。又為成人作法。故名人。故云。前三心成人至行心時。能起染故云。而未起染也。
疏若有若無染下第二破染法亦應有一行半偈等者。准上破染者。應云。若離於染者。先自有染因。是染欲法應生於染者。若我有染法。云何有染者。案。琳疏云。然者無自體要由染生。若染居先。便可因之生者。故云。若有此是與門。但染不自有要因者。生是為染。不居先因離生者。故云。若無染准此疏文。然者無自體等者。釋縱門一偈。但染不自有等者。釋奪門半偈。故云。若有者初一行雙縱也。若無者半行俱奪也。言開善云者。述義云。前三心。但是為成人作法。未有人名。故言。無人此取前法後人義也。又染是因。前三心亦是因。故云。□是前染後人。此不前三心為染也。
疏長行前釋一行半等者。述義云。要當先染者。釋上偈上半也。然後起染等者。釋下半偈也。若先我染者等者。釋次偈初句也。則無下釋者。釋次偈等者二句也。然言從要當等方牒偈本等者。案。影疏云。從要當已下。蚊順偈意。准此疏文。今言。牒者。恐書寫之誤也。言偈本前無人等者。會釋偈與長行相違。即重釋初假誤作前有前無以責外人。案。碩疏云。偈與長行小異。偈中縱許。汝若先有染者。染者可能起染。今前無染者文誰起染。今長行則道。縱許前若有染者。亦不能起染。何故爾。染者前已染竟。那能起染耶。偈與長行。各顯一義。准之可悉。
疏問曰若染法染者先後下第二一時門破然此三偈如涅槃納衣梵志難得者。言三偈者。上來破前後一時三偈也。言納衣梵志離等者。案。大經第三十卷云。納衣梵志復作是言。作善不善。未來還得善不善身。是義不然。如瞿曇說。因煩惱故。獲得是身。若如是者。身為在前。若煩惱在前。誰之所住在何處。若身在前。何言因煩惱得。若一時是亦不可。(乃至)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身及煩惱。俱無前後。一時而有。雖一時有。要因煩惱。而得有身。終不因身有煩惱也。今取意□加言矣。疏主釋云。納衣梵志論義。此人論因果。即是論根本。前煩惱與等。此□是未來。無煩惱與身。何者在前。故今論此因果根本。煩為因。何者。在前身為果。此之根本。何者在後。就文為二。第一納衣難。第二佛答。今難中為二。前難正義。次立邪義。若就納衣。作章名。前破邪義。彼謂佛義。為邪也。欲立正義。自謂自義正也。今初破邪。前牒義總非。如瞿曇說下。正破前更牒定開。若煩惱在前下。正難。若煩惱在前。未有身時。誰起此煩惱。煩惱為屬誰。為在何處。煩惱不客在草木無情處。在有情處。爾時未用身。何有煩惱耶。此則違理屈。若身在前亦不可。本因煩惱故有身。既無煩惱。何得有身。此則無因而有果。汝自言。因煩惱有身。今既無有身者。即是違言屈。若一時亦非因果義。佛言善男子眾生身及煩惱下。答第三難。明身及煩惱一時而有。言一時者。借一時破前後。此無性如幻夢故。雖一時有下。此復是破一時義。故下雖字雖者。則是不定。故要因煩惱。而得有身。不得因身有煩惱。既因煩惱有身。即是前後。故雖一字。是以一家因。若離因緣。則不得言。何故爾。汝前後定前後。一時定□意。不□他難。今明因緣者一時。是前後一時也。述義云。外人立一前後一時。同梵志難。論主破之。亦同佛答。言煩惱與身一時而有者。借一時破前後。要因煩惱而有於身者。借前後破一時。問。若爾何故但言。要因煩惱。而有於身不言要因於身。而有煩惱。答。二義。一者外道云。我身有神我。由此神我。有種種法故。若言因身有煩惱者。即同外道之見。二世間人言。厭惡此身。而不言無此身故。若爾由煩惱有此身。故欲教斷煩惱不受此身。故云爾。
言開善云等者。案。涅槃疏第二十卷云。若是開善云。此正難流來義。無明初一念識。託空起時。爾時即有同時煩惱共起。今言。身者。只名此識為身。佛既言因煩惱有身者。今問身為在前煩惱為前也。述義。論因果者。生死法起立義為果。無明是煩惱。煩惱因門攝故為因。又無明初念一時中互有因果。煩惱與心相應。無明者。煩惱也。由煩惱有心。煩惱者因。心者果也。由心有煩惱。心者因。煩惱者果也。又由煩惱有心者。生死報因報果。果心有煩惱。有出世習因習果。又云。無明初念□空而起故□生滅。生滅法故。有因果名義論果也。
言莊嚴云等者。案。涅槃疏云。若是莊嚴解。明不難流來義。但就即身為難。只此身為煩惱在前。為身在前。述義云。就過去二因與現在識支因。為同時因果。此師用無始義故。就此同時因果 要因煩惱而得有身文也。言他問涅槃經作此說等者。言前云經雖說等者。述義云。上未顯有此文。但三相品有。然以義言五陰六情等名字。此佛如幻說故。指此應言。今謂不爾。此品初長行外。引小乘經說。以立義。論主合曰。經雖說有三毒名字。求實不可得。言心。小乘經中說。有三毒名字。大乘經中求實不可得。故云前云耳。
言問人法一時等者。案。涅槃疏云。開善解云。此是流來義。無明初一念。即有同時煩惱。故言一時。若是莊嚴。明煩惱潤識義。要前煩惱潤識方受生。此是前後義。准之可悉。述義云。無明初念人法一時者。慮知法故為人。煩惱法故為法。色識一時成人者。五陰之中。舉初後二陰耳。五根五識是一時也。
疏行破一時有三過等者。述義云。煩惱常等者。□煩惱得有□涅槃。未盡身智。故名有餘。滅外智。得無餘涅槃。既人是□□身智。故不得之。今案。俱舍論云。自身染法。是自性斷。他身染法。及一切色不染污法。是緣縛斷。即此二斷所證擇滅無為。是涅槃體。於有學位。未名涅槃。至無學位。即此擇滅。名有餘涅槃。至身智盡時。名無餘涅槃。准之可悉。
疏復次今當以一異法破下。上前後一時等者。述義云。前後為異一時為。又前後為一時為異。何者欲釋一時中。各有兩體。亦是異義故也。
疏離伴應有合者。正難一合也。伴有親□等者。案。康疏云。山門云。伴有二種。一親。二□。人是法體。法是人伴。此則是親。因六根塵。而得起染。此則是□。今言疏伴若人法是一而自合者。此則不藉根塵。故云離伴。應有合。既藉根塵方得合。當知非一。若人法是異而能合者。此亦不藉根塵。故云。離伴亦應合。既藉根塵方得合者。當知不異。准之疏文。今言。伴有親□等者。山門所說也。
言又依毘曇等者。案。雜心論第二卷行品初云。先當說心心法猶由伴生。若彼心起時。是心必有俱。諸心法等聚。及不相應行。長行釋云。諸行展轉□因生彼心。□依若□□□那生。彼心法等聚生。疏釋云。此偈意明心法□。心起時□□一切五品心數。諸心法等聚者。謂十心聚等也。及不相應行者。謂無作色。生住異滅四相等也。准之可悉。
言下半破異有合等者。案。琳疏云。下半縱中有二過。一者異染有人。不須染伴。異人有染。不須人體。即是離而自合也。二者近異相須。而遂合者。遠亦應合也。所言須者。得之須也。言問一異俱稱離伴等者。案。碩疏云。問。此兩種離若為異耶。答。異。上離則明無汝既一法自合染者。無染法時。染者應自合。下離則明既相異而論合。亦應相離而論合。准之可悉。述義云。答一明離伴等者。上半意言。若染法染人一而合者。但人可合亦灑可含。以一義同故。名獨合。下半意言。若染法染人異而合者。人法相望。各得異名。若爾。人與法各可有合。故名此是名。言離伴各自合等者。染離染者。即無其伴染者。亦離染無其伴而染人。雖而有合者。既言其異。即無相伴。故云。離伴各自合。人法二伴相離去。故云。有二伴而相離也。言常解等者。古舊人所解如此。然未□彼人也。
言人是染餘者。所言餘者。猶是伴餘之餘也。
疏問曰一下合可爾者此生等者。言衛世師四合知生等者。案。百論上卷神品云。外曰。不然。憂樓迦弟子誦衛師經言。知與神世是故神不隨無常中。亦不隨無知。何以故。神知合故。如有牛。注釋云。譬如人與牛合。人名有牛。如神情意塵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知故。神名有知。疏主釋云。優樓迦謂佛寶也。弟子謂僧寶。誦衛世師經謂法寶也。言知與神異者。立己宗也。衛世師稱為勝異。異於僧名勝異。其人立神知異者。見一宗有過也。四合知生者。欲顯神受知名也。准此論文。今言。四合知生者。神情意塵。此名為四也。述義云。根塵意神。此四生和合生知。又根塵光明。我以此四法合故。得生覺也。別記云。四大和合。心平等根也。
言又外道是無常等者。案。百論疏上卷云。苦樂憎愛愚智勤惰。此八以依神意二主諦。准此疏文。今言。染者。愛愚人者神也。言心者。神是主諦所攝故常。染是依諦所攝故無常。故云□□□□求那諦□□□正爾也。言求那者。此云依諦也。凡有二十一法也。言又成實師云等者。述義云。約真諦境故云境無淺深也。
疏何事者若染不能自有等者。案。琳疏云。何事者染不自有。要藉者生。則人有起染之事者不自在。要由染成。則染有成人之事。今人與染異名自有竟。則人無起染之事。染無成人之事。准之可悉。
言又人染異義已成等者。案。碩疏云。染者染法若不修。然異可得因染者起。染法能染此染者。如此合則成有用。今染法染者既修。然異何須染者起染法。染法染者既修。然異何須染者起染法。染法染此染者。方論合。是故雖合無用。何事只是何用。言又異則水火等者。案。影疏云。何事異則水火。何相與事可知。
疏異相無有成下等者。言此兩可有二意等者。案影疏云。異相無成。稱列上來失宗之咎。應以或人先知異無成。立人法相依。為欲成合。品初五偈。為竟無成。眼見異合為復說。若依文次第。以破前後為無成。立一時為欲合。次三偈為竟無成。見異合為復說。准之可悉。疏異相不成故者。此等者□□□(以下空白)。
中論疏記卷第五(末)
中論疏記卷第七(之本)(集眾異說不敢和會)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疏第七卷末 觀合品第十四
疏所以有此品來者具於六義等者。約此品由來文有二。初有六復次。次明來由。後問答以顯品名目。初中有六。今此初復次。言無待無絕者。述義解云無有單空故名無待。亦觸空亦無故名無絕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卷習應品中。佛告舍利弗言。菩薩行般若時。不作是念。有法與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何以故。是菩薩不見法與餘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相應。今略引之。大論第三十七卷釋習應品下釋曰。一切法無有法與法共合有。何以故。諸法無少分合故。譬如二指有四方。其一方合三方不合。合合多故。何以不名為不合。(乃至)以是故言。無有法與法合。無合故亦無不合等者。一切法一相故名等。不等者各各別相。菩薩不見等與不等。何以故。一切法無故。自性空故無法。無法故不可見。不可見故無等不等。等與合是習相應。不合不等是不相應。准之可悉。
疏二者上來等者。此第二復次。言上來有四種等者。案。上行品末外人。有四種□。一者外人立有實人法。論主即破。二者外人有虛空妄人法。論主即破。三者外人云。無實無虛即是空。便應有空。論主即破。四者外人云。無有無空乃是大空。論主即破。准之可悉。
疏三者諸行等者。此次二復次。言諸行名五陰等者。案。此論行品初長行云。諸行名五陰。從諸行。生是五陰名行。琳法師釋五陰名行。自有二義。一者五陰從三行生。從因受名。故名為行。以業行之因。妄取不實。還感五陰虛妄之果。是以五陰名行。故云。從行生故名行。准之可悉。
言行品破無性五陰等者。案。影疏云。上品破無性五陰。今遣緣合根塵上以後異明無彼還執異以難無。今以異方明不合。還使執異以救合。故二品中俱有破異。准之可悉。
言答顛倒眾生。案。疏云。上品破虛妄五陰。此品遣緣合根塵。二乘凡夫謂有根塵和合。遂生毒煩惱。既生便招業。若今破根塵本自無合。則煩惱不生。煩惱既無。業苦便息。今復舉而觀之。故次明也。准之可悉。
疏五者上行品等者。此後二復次。言含識之流等者。案。琳疏云。旨歸者然含識之流。皆言萬像為果。自他差別。我所紛然。起於惑業。不得解脫。今明。萬法一如。異義無從。自他平等。或業不生。准之可悉。
疏問誰計合耶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顯品名。文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有二。初出四師計。後正破執。以顯品目。言外道人等者。案。百論上卷破神品云。外曰。不然。優樓迦弟子誦衛師經言。知與神異。是故神不墮無常中。亦不墮無知。何以故。神知合故。如有牛。經曰。譬如人與牛合故。人名有牛。如是神情意塵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知故。以神合知故。神名有知。疏主釋云。衛世師稱為異。異於僧佉。勝於僧佉。故名勝異也。四合知生者。欲顯神受知名。准之可悉。言毘曇人等者。案。雜心論第二卷行品長行云。觸者。觸者。於依緣心和合。生觸境界。疏釋云。能和三事使更相願樂。光法師解觸謂。根境識和合生。能有觸對。准之可悉。
言成論義等者。案。彼論第五卷無相應品第品十五云。又經中。因眼緣色眼識生。三事和合故名觸。若說心心數法一時生者。則無三事和合。若說一一生則有三事和合。以是等緣故。無相應。准之可悉。
疏品開為二等者。言此品稱說曰等者。述義解云。般若燈論云。說者開演義故。此直解曰說。更言曰論。然則論主得陀羅尼。具妙辨才。為解釋佛經意。故唱說曰。居於品初。此說曰者。論主應物施教之功。若就因果是因。因有權實是實。實有凡聖即聖。聖有大小即大。然就淺深次第論之。凡所有言。皆佛說曰。諸二智無所不遍。所有之法皆是佛事。而以休用本末之義。法身是本。能起用義。故有說曰。應化不爾。又就應化有本末義。應身能起種種化用。故有說曰。化身即無。又彼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種知功德具足成就。故是極果。如諸菩薩。地前地上皆此因位故。故未是極。所以化身。當有說曰。菩薩即無有諸。又菩薩分。各有法身觀智□觀之義。故有說曰。而凡夫人無如此事。故無說曰。然說曰毘有五種。一者佛說曰。謂佛所說十二部經八萬法藏。於是處無所不攝故。二者菩薩說曰。謂佛滅後。四依菩薩。出世造論。而為解釋佛經意故。三者凡夫說曰。謂世間雖有佛經菩薩論。而末代眾生不能自悟。故凡夫之人。依准經論。造玄疏等。而隨自分。申經論意。令當時人有利益故。四者所證之理。腎起能化三種說曰。故就真理。而言說曰。五者由所化有能化由能化有所化。所化無所。不得有能化。能化無處。不得有所化。如有鳥處得以張網。不有鳥處不得張網。諸佛菩薩以教起緣。猶如慈母以乳起兒。故就所化之緣言說曰也。今此處言。說曰者。就本為論。是佛曰。而當論主自造此論。為令開合今後之徒。故知。正是菩薩說曰。然此說曰。具有五義。一者相起義。謂菩薩造論。而能說起佛經妙奧之義故。二者相生義。謂由菩薩論。而能生化緣之解故。三者相合義。謂能稱經意。而申明顯故。四者相因義。謂由能證智。有所證理。由所證理。有有證智故。五者相待義。謂無所證理。不得有能證智。無能證智。不得有所證理故。又有二義。一通理教名為說曰。謂說中道理及二諦教故。二但就教名。為說曰。謂但是音聲言說故。於二義中後義為正。准此義意。應有二說曰。言此品攝等者。用論主說曰。謂能化之說曰。言又上品等者。明所化之說曰。故碩法師云。今第一文言。取意指前破者。謂情雖不發言。執根塵和合。以冗論主。而壞抱決。言有根塵共合。有覺知見聞之用故。論主取彼謂情指上已破畢竟無所有也。所言心下者。述義云。猶心內也。提者者舉也。
疏八偈為三等者。言三法具故無合等者。案。碩疏云。見即眼根所見即色塵。見者即是人也。眼在身中。所見境在遠處。假人又非色非心。此三各在異方。云何得合耶。言問世間外道等者。此文上下相違。何者。初云世間等。但明異而合。次言異不合。何名破邪。故更可尋求也。言答此有二義一者等者。案。碩疏云。今偈縱計三事有異。亦不得合。何者眼在身中。所見境在近處。假人又非色非心。此三各在異方。云何得合邪。故偈云。終無有合時也。若遠遂得合者。譬外之色與相遠。亦應得合。眼應見障外色。准之可悉。言此中破不得合等者。此第二義。謂二義之中。第一義破而合。第二義異而不合也。
疏長行為五初釋偈本者。言我或在內或在外者佛法學人等者。案。康疏云。佛法中犢子部計。我在身內。如樹神依樹無約住處。外道計。我是常遍一切處。今案。廣百論第三卷云。論曰。一類外道執。我周遍於一切處。受苦樂故。我無形質。亦無動作。不可隨身往來生死。故知。內我遍於一切。一類外道作如是言。我性如色隨所依身形量不定。雖無形礙。而有所依。轉變隨身。受諸苦樂。雖依形質有卷有舒。而我體性無生無滅。修法師釋云。言一類外道等者。此是論勝論二宗我執。周遍無偈礙常住。以身遍行一切處時。由不出我境故。恒與苦樂相應。故知。遍一切。言一類外道等者。此是露形尼乾子。執我稱身量舒卷不定。體亦實有。常住共同。是故我宗所立我性。應如色心隨所依身形量不定。此我體性雖無形礙。而有所依之身。轉變隨身。領受苦樂。准之可悉。
疏復次下第二開二關責之等者。言又應水漬眼者。玉篇。漬似知反。浸也。漚於候反。漸也。久漬也。言又數論云等者。案。婆沙第作卷云。到有二種。若以取境界言之。六根盡到。若以無間言之。則三到謂鼻舌身根。三不至謂眼耳意根。成實論第四卷根塵合離品第三十九云。眼識不待到故知塵。所以者何。月等遠物亦可得見。又假空與明故得見。若眼到色。則間無空明。如眼篦觸眼則不得見。當知眼識不到而知。言又大士眼等者。案。華嚴經第七卷。賢首菩薩說偈中言。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起。示現色法不思識。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法中入正受。於眼起定念不亂。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於耳根中入正受。於聲法三昧起。示現聲法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聲法中入正受。於耳起定不亂。觀耳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法藏師解云。約自身中。約十二處辨。於中緣起無礙定等圓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對無礙之相。第一對根境無礙。既觀根入定還應根。為顯此根即是境故。從境出也。以心緣起無二而二故。恒相則而根境兩分。述義解云。凡夫未入定時。不用六識。又見空時。不見有。菩薩入定時。用六識。形靜在而耳聞。物空有□見。准之可悉。言又持法華等者。案。彼經第六卷法師功德品云。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女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脫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乃至)三乘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飾。疏主釋云。言遙聞香者。舊釋任根常用。即如數論等釋之。今依經力故。鼻能遙聞。法花論云。一根具六用。而言鼻邊聞者。是此智境勝用鼻根知故。此意鼻根既具六用。豈不能遙聞香耶。蓋是菩薩無二而六。權智巧用。無六而六名實方便。六而無六為方便實。持經人既悟此經。具足二慧。故能爾也。准之可悉。
問曰下第三外人救義等者。案。碩疏云。所以作此救者。論主上責。若合而見合即是到。到以邊有眼與人。此不可。若未合而見。即是不到。不到而見。應見遠方之色。二關俱有過。彼今救云。但見聞之體。必須具四法。若四法不足。即不得見聞。故言和合。和合由是不闕養耳。何得聞和合。便令根至塵塵到眼耶。以此意救。上破眼不無見與可見等也。今看此文。全是優樓迦人四合生知義。一者神我。二意根。三眼根。四色塵。神我既御四種和合。故知。雖是外道義。而今世學佛法。人立義與此更無異。一者假名行人。二眼根。三者色塵四者意根。四種具足。前惑心為意根。後生為眼識。故眼識備藉此四緣生。豈非四合生知義耶。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第四破救等者。言六情品中明三法無見等者。案。彼品文凡有八偈。初一偈立。次七偈破。於中為二。初有六偈。正破眼情。次有一偈。類觀餘五。六偈為六。第一偈正破。即舉不自見。況破見他。第二偈約三時門。以破見他。第三偈重約色破眼見。第四偈明法無故無人。即破色無見義。第五偈明人無故法無。第六偈明因無故果無。准此。疏文今言。眼不能見者。六偈之中初三偈意言色不能見者。第四偈意。即見不能有見。非見亦不見。若已破於見則為破見者是。言人不能見者。後二偈意。
言故云識等四法無者。六情品末偈云。見可見無故。識等四法無。四取等諸緣。云何當有。今略引偈第二句。准之可悉。
言具破因果者。約此偈文。識等四法無者。破無果也。四取等諸緣者。四取既無。則不起二業。三業無故。未來兩果已觀見可見空。則十二緣河竭佛性水生。此偈即明。破六情之大意也。言此即具破因果者。疏主解云。所言因者。眼色和合。生於眼識。乃至四取故。眼識色為因。識等為果。准之可悉。
言又根品中等者。取上六情品意。案。彼品文。論主破眼情。凡有六偈。初三偈破眼見。次一偈明法無故人無。次一偈明無故法無。又云。初三偈破。三偈破眼見。次半偈破人。次一偈半破法。准此此疏文今言。見者。眼根也。見者者。人也。可見法者。色塵也。
疏深與於可染下第二偈等者。言由眼見色等者。案。康疏云。眼見好色起貪。見惡色起嗔。見中色起癡耳聞鼻嗅莫不皆爾。
言今染等無合者染可染染者無合。案。康疏云。染為心。可染為境。染者是人。以眼見色心中染著故。准之可悉。
疏復次異法當有合者第二破無有等異者。言又合由異生等者。案。影疏云。要以異故有合。合故有異。然合因異生故無合。異因合有故無異。無異則無合。無合則無異。亦以異故無合。合故不異。准之可悉。言是以二品俱有破異者。述義云。六情品與合品是也。淡海記亦同之。今謂不爾。違起盡故。上文既云上品明以後異破性外還投異救性。今以異明不合外還執救合故。所以應言上行品與今合品名為二品也。故行品疏云。破救大意但破其義。上以虛妄顯空而變著虛妄。今以後異顯無復著於異。以彼執異性故今明無異即無性。准之可悉。
言故今求異不得等者。述義解云。眼與境異故合。合故起貪。貪故有業。業故有苦。而求異相不可得。即三毒不生也。問。眼與境界何得言異乎。生死涅槃推求亦爾。今意佛具一切種智。眾生不具一切種智。故名平等。何以故。異而不成異。故名平等耳。
疏問曰若有定異法有何咎第二偈等者。言外云義捲由指有等者。案。影疏云。有定異法。言眼色相因而異故可爾。如天上月闇中瓶。此則定異無相因故。准此應言。捲指相因而異故可爾。捲柱此則定異。無相因故。名定異法也。言若離五指異等者。案。康疏云。舍從梁棟得。則梁棟為從異。舍為異也。若離梁棟異。別有舍為異。准此應言。捲從五指得。則五指為從為捲為異。若離五指從異而捲異者。亦應當捲異與瓶住柱等而有異也。言今離五指異等者。案。康疏云。離梁棟從異。無別有舍異。何得言舍為異。准之應言。今離五指從異。而無別有捲異。當何物與瓶柱為異也。
疏長行為二第一前□破外人立等者。言迥破外人立義者。□者。猶越也。遠也。言此意須翻取之者。述義云。有二義。一者不異法。在異相中時。不可言異相法。二者異相法。在不異中時。無有不異。若無不異者。何言異相法耶也。
疏復次下第三段明無異故無合等者。言如指一方等者。案。大論第三十七卷釋習應品下云。一切法無有法與法共合者。何以故。諸法少分合故。譬如二指有四方。其一方合三方不合。不合多故。何以不名為不何。准之可悉。
觀有無品第十五
疏此品來有近遠兩義等者。約此品來由。大文有二。第一約近遠兩義。以明來由。第二問答以顯品目。初中有二。第一遠來由。第二近來由。初中又二。初約上諸品意。以明來由。後破他說。以明來由。此文初也。
言六種云等者。案。彼品文云。答曰。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疏主釋云。此破無。凡有二種。一者若有無異體。無有可待。即無有於無無。二者有無一體。有有故有無。若無有即無無。今略引上半偈文。言行品云等者。案。彼品云。答云。若有不空法。即應有空法。實無不空法。云何得空法。疏主釋言。此偈直作相待破之。若有不空。可待之說空。不空即無。何有空耶。如空內名內本不有。何有空耶。此亦略此偈上半文。言略破散破者。述義云。破有處不破無。破無處不破有。故云。略破散破也。言廣破束破者。述義云。就破無而破有。故名廣破。以一切不出有無故。名不破也。言諸見根者如因有無等者。案。法花經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中云。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中六十二。疏主解言。初句明一見。謂總名外道諸見。為一邪見。邪見智多。譬如密林。故云。稠林也。次句明二見。智度論云。愛多者。著有故起有見。見多者。著無見。又云。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次二句明六十二見也。大品經以我見。為六十二本。又以一異為本。此經。有無為本。此三不違也。由計有我。故生諸見。即我為本。以有我故。計我與陰一異。故以一異為本。我與陰一。即陰滅。我滅使起斷見。我與陰異。即陰滅。我存故起常見。斷常即有無故。以有無為本。有無謂邊見。邊見。為六十二見本。我為邊見本。准之可悉。問。經疏云。有無即是斷常。今何故云。因有無成斷常。答。案。此品疏末文云。且約人作。人因陰有。即無自本。若人有自體。不假陰成。陰雖斷滅。即人存。故是常。瓶柱亦然。故有是常。然因果相續。名為不斷。今因遂滅無。即果無所續。故無即是斷。故云。有無即斷常也。碩法云若謂三世定有。如從未來來現在現在入過去有法不可令無。因此即生常見。若推獲諸法定無。無有因果罪福。同草生。滅同燈滅。無復來續。此即因無成斷見。故云。因有無成斷常。各有義門。故不違也。言如佛呵迦葉等者。案。大經第三十五卷。迦葉白言。世尊。若言五陰是佛性者。云何說言眾生佛性非內非外。佛言。善男子何因緣故。如是失意。我先不說眾生佛性是中道耶。迦葉言。世尊。我實不失意。直以眾生於中道不能解故。發此問也。疏主釋云。此是生善中第二。辨中道佛性。今此約非內非外。明中道。前迦葉難。因前五陰是佛性言為難。若五陰是佛性。佛性即應是內。前了吼章中明。佛性中道耶。佛答正呵。止。答前處明中道為佛性。今那復作此問耶。次迦葉佛亦為眾生多起二見。不解中道所以問也。述義解云。我先不說等者。就四諦教時。而為言之。言汝何故等者。就涅槃教時。而為言耳。今謂不爾。准疏可見。
疏又有此品來者有人言等者。此下第二破他說。以明來由。言有人等者。此北土三論師說。即是應琛法師說也。言故作者品云等者。案。品文破人法見有二。初問答以生起。後正以偈破。初中又二。即問與答。今此答文所引全同。元康師云。下明離斷常過也。假名為有故非無。無有決定故非有有則墮常。無則墮斷。既非有無則非常也。無有決定如海所說者。汝說定有定無。墮斷常過。今不如此。准之可悉。言無有非道等者。述義云。外道之道。名非道也。外道之義。名非義也。外道道與義無。故名無見也。
疏次破合品等者。此下第二。明近來由。言惑者云等者。所言萬化者。萬法之異名也。化猶有義也。言無無異相等者。謂於無無者異相也。於有法者有異也。言又外難論主若言無異者。(云云)
疏問云何是有無耶等者。此下第二大段。問答以顯品目。凡有兩番問答。此初番問答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就因果明有無。後就人法明有無。初中又二。初就外道因果明有無。後就內學因果明有無。言曇無德等者。述義云。亦云。曇摩崛。此云。法藏。此部多同大眾部執。言俱舍論出天親小乘義云等者。述義解云。如現在行十善因。未來天報即有。故云。現在作因等也。今案。真諦所翻俱舍論。□□□(二十六缺)言迦葉鞞義作因便作等者。案。成實論第三卷過去業品第三十二云。論者。言迦葉鞞道人。說未受報業過去世有。餘過去無。琳法師解云。又迦葉鞞義。作因雖謝。而有感之能。名之為有。得果因滅。號之為無也。述義解云。五百部中。一師名為迦葉鞞也。准此等文。今言。作因者。業也。業是造作義故。
疏若就人法明有無等者。此下第二就人法明有無。於中有二。初約外道明有無。後約內道明有無。初中言三外道□計有人法等者。僧佉。衛世。勒沙婆。此三外道俱計有人法也。言邪見外道等者。六師外道中。第一富蘭那迦葉。故注維摩經第三卷須菩提章云。羅什曰。迦葉母姓也。富蘭那字也。此是邪見外道撥無萬法也。肇法師曰。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斷滅性空無君臣父母叫孝之道。准之可悉。言迦羅鳩□應物起見等者。案。注維摩第三卷弟子品須菩提章。羅什曰。迦羅鳩□迦旃者外道字也。其人應物起見。其人問言有耶答言有。問言無耶答言無也。肇法師云。姓迦旃延字迦羅鳩□。其人謂諸法亦有相亦地相也。准之可悉。
疏佛法內亦有三部等者。此下第二約內道明有無。於中有二。初約人法明有無。次約塵識明有無。此文初也。案。淨名玄初卷云。二佛滅度後五百論師諸部異宗亦不出四句之義。如龍樹所引。犢子計有我有法名為有見。方廣無我無法名為空見。薩婆多謂無法有法。即是亦有有亦無。訶梨言世諦有我有法故非無。真諦無我無法故非有。即二諦合明中道非有非無。述義解云。大論等處處所引犢子部言我法二種俱有體性。立三聚法。一有為聚。二無為聚。三非二聚。前二聚法。第三聚我。又立王法藏。如上所說。言方廣者二十部中一說部是。彼言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體。故名為空見。方廣方等是大乘異名。彼部所言似於大乘。故以為名。依四阿含作如是說。何者阿含就世俗言諸法無主色欲如幻。既言欲界色界無主如幻。故知空也。薩婆多言有法無我。如俱舍論前之八品分別諸法後之一品破我見也。梵語訶梨跋摩此言師子鎧。造成實論人名。彼論論門品云。有二門。一世諦門。二第一義諦門。世諦故說有我。第一義諦門故說無我。故中道。又一切明無品云。方便說有。方便說無。若決定說有即墮常見。若決定說無即墮斷見。離此二邊名行聖中道。准之可悉。
疏若就法識論有無等者。此下第二就塵識明論有無。案淨名玄初卷云。三明即世所行塵識四句。一薩婆多問不得法空計有塵識。二方廣道人學毘佛略執邪無之義明無識無塵。三羅什未至之前有心無之說明有塵無識。者計無塵有識。如執識唯無有境界。述義解云。薩婆多義但空於人不空於五陰法。何者人是假故空。五陰法是實故不空。然於五陰法中觀於人空以得道。故為見有得道耳。觀人空者。如其義云。內義人故空者於五陰內無有人故。不自在故無我者。自在是我之異名也。而今言舊大乘義者古舊學大乘人也。玄疏各舉一義也。毘佛略者廣之異名。此小乘十二部中一也。謂無塵識。此邪無義似大乘耳。大論初卷云。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我所有。譬如菟角龜毛常無即其證也。言若心無義等者。案。二諦搜玄論云。晉竺法溫為琛法師弟子也。其製心無論曰。夫有有形者也。無無象者也。然即有象不可謂無。無形不可謂有。是故有為實有。色為真色。經所謂色為無者但內其心不滯外色。外色不存衿情之內。非無如何。豈謂廓然無形為無色乎。將明心空必舉境以明之。故知心空由照空境。境空由心而顯。境智相成猶函蓋相可也。而解心無凡有三義。一者色塵是可見法。心是不可見法。非如可見相故名心無耳。非是心體無故名心無。二者色法更不應空。唯其上執著心是可空。故名心無。三者所證理空故能證智亦空。若所證理雖空而證智是有有契耶。當知量空心亦復空。故名心無。言若唯識論等者。楞伽經中唯識論一卷亦名破色心論。彼論初偈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見毛月等事。又末偈言。諸法心為本。諸法心為勝。離心無諸不法。唯心身口名。心身口名者。但有心識。無身口業。身口業者。但有名字。實是意業。身口名說。准之可悉。
疏問眾生何因緣故故起有無見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文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三十七卷釋習應品下云。或有眾生。謂一切皆空。心著是空。著是空。故名為無見。或有從生。謂一切六根所知法皆有。是為有見。愛多者著有見。見多者著無見。如是等眾生著有見無見。是二種見。虛妄非實。破中道。譬如人行陜道一邊大火二邊俱死。著有著無二事俱失。所以者何。若法實定有。則無因緣。若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自性。今略引之。慧影師解云。愛惑多緣事生。故曰著有。見惑多緣理生。故云著無也。陜道者。喻中道深水者。喻無見。大火喻有見也。以眾生於此二見強故。說為深水等也。言又云四見多者著有等者。案。大論同卷次先文云。一切世間著二見。若有若無。順生死流者。多著有。逆生死流者。多著無。我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無。復次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二毒多者著有。無明多者著無。今略引之。慧影疏云。凡夫多著有。二乘小聖多者無。明為明菩薩有無二見悉捨故。先出他家所見等也。復次四見下明。就五利使分有無二見也。二毒多者下。次就鈍使明於二見也。無明者。此據邪見無明。故云著無。准之可悉。
疏初長行立等者。案。碩疏云。今第一外人立有性義云。有力用故者。以力用證有性義。如瓶有持水之力用。布有作衣服之力用。力用既殊則有性。瓶有瓶性。故泥遇緣成瓶。縷有布性。遇緣即成布。故云。是性眾緣合時即出。若先無性者。眾緣合時。不應有果生。以此證有性義。准之可悉。
疏答中上半等者。案。碩疏言上半總非不然。不然其上說言。是性眾緣合時生。今禪此說。汝語自相違。若自性不順眾緣。若眾緣生即是無性。而言有性從眾緣者。不然也。下半正破。若言有性從眾緣。即是作法。若是起作之法。即無定性。何得謂有性耶。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生第二偈受論主責等者。案。碩疏云。問意正如數義。未來有性須藉現在緣乃至今問云。若諸法性從眾緣作。此有何過邪。准之可悉。
疏答中上半等者。言明性非因緣所作等者。案。琳疏云。明性不可作。作則非性。汝言有性而復云作。言自相違性將安在。然性雖是有要須緣發。如木中火性要假人功攢3方得火也。准之可悉。
疏長行初以二義破自性等者。言一就因成門破等者。案。琳疏云。長行初以二義破自。一舉因緣破。文言。諸法性從緣作故。二舉相待破。文云。亦因待成故無自性也。言後亦引二義等者。案。碩疏云。若爾者下此釋無他性義。他於他是自故。文云。他性於他亦是自性也。亦從眾緣生。相待故者明他由自有。即是從緣相待有。亦無他性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生破自他外有等者。言自他外有者。案。碩疏云。此偈通先四句計明非但自他不得生。亦他非自他俱無生義。准此疏意四句之中第三第四云自他外有。今疏主不爾准之可悉。言意云諸法等者。案。琳疏云。外云。泥無自性不觸生瓶。要藉眾緣。緣亦無性觸不能復藉淤泥。雖無因緣自他之性但有瓶法有何過。今疏主不爾。准之可悉。
疏答中上半等者。言以陰中人為自等者。述義云。□以五陰及人為自也。准此記文。應讀疏文。陰與中人為自也。
疏長行云。必有見者此見非是等者。言必求有見者。述義云。此以邪推求有所見也。謂此乃是深著等者。案。碩疏云。虛妄尤重。故云深著。准之可悉。
疏佛能滅有無下第二引經勸捨有無等者。答此是小乘經等者。案。碩疏云。阿含經出佛化迦旃延事。即名化迦旃經。如經中說。比喻名城喻經也。此人本在外道中。此人利根。種種推盡。廣起諸見。經歷多年。不能得道。後到佛所。為說正見我同有無。即得悟道。准之可悉。言大品經引先尼得信等者。案。彼經第四卷末。須菩提言。如是先尼梵志。不取相住信行中。用性空智。入諸法相。今取意略引之。大論三十二卷解云。問曰。此中何因緣說先泥梵志。答曰。此經種種因緣說法空(乃至)無徵相可取。人心疑怪不信。是理難見。以畢竟無相故。以是故須菩提引證。小乘中尚有法空。何況行大乘法者。而不信法空。又云。先尼是那若婆羅門4也(乃至)廣說。影疏解云。問曰下明論主自科經文也。答曰下正釋科文之意。以小證大義也。此經是佛成道五十說之。已明先尼得道。而大本經始言成聖者。當知。非是實人始於後席得果(乃至)廣說。
言上半有無是斷常者。案。碩疏云。上半明。因有無成斷常見者。若謂三世定有。如從未來不現在現在入過云。有法不可令無。因此即生常見。故云。定有則著常也。次句明。因無成斷見。推獲諸法定無。無有因果罪福生同草生。滅同燈滅。無復來續。此則因無成斷見。故云。定無則著斷。准之可悉。言下半勸捨等者。案。碩疏云。明道理無有二見。但迷心橫。謂謬執有無。即成二見。故遠離正道。故有智慧人。不應起見。言纏垢者。案。法宗原云。十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嫉。四慳。五悔。六眠。七掉舉。八惛沈。九忿。十覆。纏縛有情。故名為纏。初二是大不善地法。嫉慳忿覆是小惑地四。惡作睡眠是不定中二。掉舉惛沈是大煩惱地中二也。六垢者。一惱。二害。三恨。四諂。五誑。六憍。此六即以小惑地中六法為性。准之可悉。
疏第二偈釋有是斷常所以等者。言徵起無念等者。述義云。所言徽者猶趣也。言成壞品等者。案。彼品云。復次若有所受法。即墮於斷常。當知所受法若常若無常。今略引偈上半文。琳法師解云。此眾舉斷常二見。遮其受著。上半明。有所得人受著諸法。序其能見之心。下半所受之。皆墮於斷常。彰所計法。如有見外道即是常見。無見外道同斷見。三世有部即是常見。二世無部。則為斷見。又大乘學者。而謂斷除二死。滅於五住。別計有常住果起。諸此例□不離斷常二見。准之可悉。
以縛解品第十六
疏此一品生有遠近通別等者。約此品由來。有二義解釋。第一遠來由。第二近來由。初中有二。第一約內外大小所計。以辨縛解。第二問答以顯斷惑差別。初中有二。第一總約外道執。以辨縛解。第二別約內迷。以辨縛解。初中言。一者云眾生縛解自然而有等者。案。大經第十卷云。今有大師。名尼乾陀若提子。一切知見清淨梵行。為諸弟子。說如是言。無施無善無修無道。一切眾生逕八萬劫。於生死輪。自然得脫。有罪無罪。悉亦如是。又大論第七十卷云。有人說。眾生世世受苦樂。盡自到邊。譬如山上投縷丸。縷盡自止。受罪受福舍歸於盡。精進懈怠無異。肇法師淨名經注第七品須菩提章云。那闍夜字也。毘羅□其母名也。其人謂。道不須求。逕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轉縷丸於高。縷盡自止。何假求也。今案。涅槃疏第十三卷云。第六師計。眾生經八萬劫於生死輪。自然得脫。若不經八萬劫。眾生不得脫。故什師為其作譬。喻如以綖盡自然而住。綖不盡則住也。此人名尼乾陀者。此是出愛外道之通名。如今比丘與沙門等。出家人之通名。若提即其母名。以母標子。前是通名。今舉別。通別兩名。准此等文。今言。一切眾生等者。涅槃經文意也。如轉縷丸等者。智度論文意。合別論文也。准之可悉。言又有外道云要須修道斷惑方得解脫等者。言如僧佉云等者。案。百論上卷破神品初云。迦毘羅言。從冥初生覺。乃至神為主常。舉相處中。常住不壞不敗。攝受諸根。能知此二十五諦。即得解脫。不知是者。不離生死。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能知下上來明境。此辨迷悟所以。明迷悟者。為欲自立破他。自立者。明從境生智斷生死得涅槃。破他者。論主明。空無相無有人法。無法故迷彼二十四諦。無人故學彼神諦。是似外人謂得解脫。言論主不離生死。可悉。
疏毘曇云等者。此下第二約蚋迷以辨縛解。文中有二。初辨縛字。次辨解字。初中有三。第一明毘曇執。第二明成論人執。第三明大乘執。此文初也。案。阿毘曇章第二卷斷障義云。使有二縛。一者緣縛。二相應縛。依此宗中。聖道生時。唯斷緣使。不斷相應。所以然者。一切眾生昔於緣愚。今緣中得不愚時。但斷緣使。其相應使。極相近故。不斷相應。故心云。中得解脫。大仙之所說。下自斷云。當知。於緣中得解脫。相應解脫一剎那。故但生。故一切眾生於緣中愚。彼起不愚。煩惱解脫。准之可悉。言一緣而不縛等者。言無漏緣使者。述義云。俱舍論云。亦能緣無漏。謂二邪見二疑二無明。除此六餘一五部惑。皆緣有漏。有漏乖無漏故。以有漏緣無漏。而無漏不被縛。故有緣而不縛。又無漏心王心數相應。而非縛。然望大乘是縛也。二邪見者。謂撥無滅道二諦。二疑者。謂疑滅道若有若無。二無明者。相應無明反不共無明。不共無明。謂獨頭無明。此二無明能。暗惑於滅道二諦。此就界上二界亦同。合有十八也。九上緣使者。十一遍使之。除身見邊見。餘九是也。除身邊二見者。此二唯緣自界。而不緣他界。故此九上界緣使。何者。此九緣上界。境不隨增。故無失得。得下者。劣境。即墮增故。有失不緣也。十一邊使者。苦諦下七。謂五見疑無明。集諦下四。謂邪見。見取。疑。無明也。言二縛而不縛等者。述義云。不善心王起時。即貪嗔等不善心數俱起。故心五與心王與心數相縛。然同時起故不相緣。緣者。緣女也。生貪等。故云。煩惱與心法等也。言故雜心云等者。案。彼論第九卷雜品長行云。問。心心法。云何於緣轉。答。有緣說俱行。若有緣法。俱於緣中。轉辨一事故。問。於何緣轉。答。謂於他相轉。心心法緣他法非自性。何以故。無二決定。不自行故。亦不緣相應。行一緣亦不緣共有。同異一果故。疏釋云。無二決定者。心無二定體。故不自緣。述義解云。心王不緣心王。故名自緣。心王不緣心數。故名不緣相應。心王心數。俱在四相不緣。故名不緣共有也。言三亦緣亦縛等者。述義云。以有漏貪心。緣苦諦境。故云。有漏緣使。言四非緣非緣非縛等者。述義云。三無為等也。釋四句文。諸記皆同之。
疏成實義云等者。此下第二辨成實師執。言以無同時心數等者。案。成實論第五卷苦諦聚立無數品云。心意識體。一而異名。若法能緣。是名為心。問曰。若爾則受想行等。諸心數法。亦名為心。俱能緣故。答曰。受想行等。皆心差別名(乃至)如經中說。是人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應品云。無相應法。所以者何。無心數法故。心與誰相應。又受等諸想。不得同時。又因果不俱。識是想等法法因。此法不應一時俱有。故無相應。又第十卷雜煩惱品云。問曰。諸煩惱何故名使。答曰。生死相續中。常隨眾生。相續增長。故名為使。問曰。是使為心相應。為不相應。答曰。心相應。所以者何。所說貪等使相。是諸使相。與喜相應。若喜心不相應。是事不然。又貪名染著。心不相應中。無染著義。故知。諸使與心相應。問曰。不然。諸使非心相應。所以者何。經中說。小兒婬心無。何況能婬。欲亦為欲所使。故知。諸使非心相應。言破數人云等者。案。咸實論第十三不善根品云。問曰。是諸使為法中使。眾生使耶。答曰。因法生眾生心。隨眾生心。則受諸受。隨諸受貪等煩惱使。故知。因法生使。而使眾生。何以知之。若眾生未斷此使。則此使使。若斷則不復使。若法中使常有。故使應常常。使常不應斷。又非眾生數。亦應有使。若然者若以使故。壁等有使。以人識故。壁等亦應有識。是事實無。然則無學阿羅漢。餘人使故問曰。是使未斷則使。斷則不使。答曰。二種使使。一緣使。二相應使。是使若斷若不即是緣及相應。何故說斷則不使。若爾更應說第三使相。以不可說故。當知無也。又使緣異地而不使。故知。但眾生使。非法中也。問曰。二種使使。一緣使。二相應使。是眾生諸使。非緣非相應。云何當使。答曰。是事先答。諸使因法生。而使眾生。如阿毘云身中說。欲界眾生幾使使等。若不使眾生。云何有如是問。問曰。若使眾生。經中說。樂受中貪使。此則相違。答曰。是不盡語。應言。樂受中生貪。而使眾生。問曰。是貪亦因色等生。此中何故但說。因樂受生。答曰。以憶想分別歡喜等故貪生。非但從色等生。疏釋云。於中凡五番問答。破緣縛相應縛。就中有二。初三番問答。破緣縛。後二番問答。破相應縛。數人義。緣使者。欲界貪緣縛五陰。為欲界法。相應使者。貪起時二十一心數□起。縛二十一心數。不相離。故名相應使。故彼言。使者。使縛為義。緣縛相應縛。俱縛法。不縛眾生。故狹意。今論主對破數義故言。然明使義有二解。一云境界喻國主。貪等煩惱。喻使人也。眾生喻所使民也。二解今所習貪等煩惱。喻國主。能使故名使。眾生喻所使故涅槃經言。煩惱喻鄉主。眾生喻僮僕也。因境界生前三心。故云。因法生眾生心也。隨前三心。則受三受。故云。隨眾心則受也。隨三受生煩惱。故云。隨諸受貪等煩惱使也。又非眾生數。下第二非眾生數。亦應有使為然。汝言。同緣縛一切法。則非眾生數初使縛。既被使縛故。非眾生數有使也。若所緣有使。人識壁則應有識。而實不爾。准之可悉。
疏大乘人云等者。此下第三明大乘執。言二種生死等者。述義引大經第二十九卷云。佛告師子吼菩薩。解脫二種。一者子斷。二者斷。子斷者。名斷煩惱。阿羅漢等。已斷煩惱是故子結不能繫縛。未斷果故。名果繫縛。准之可悉。未詳執文。言復有二障之說等者。案。曉法師二障義云。言二障者。一煩惱障。亦名惑障。二所知障。亦名知障。惑有異門名。煩惱礙及與智礙。煩惱障者。貪嗔等惑。煩勞為性。遍起現行。惱亂身心。故名煩惱。此是當體。從初立名。又復能感界內煩惱悶之報。逼惱有情。令離寂靜。故名煩惱。是為因中說果名也。障以遮以為義。亦用覆蔽為功。遮止有情。不出生死。覆蔽理性。不顯涅槃。由是二義。故名為障。此從用而受名也所知障者。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二所知所照。故名所知。法執等惑。遮止智性不成現觀。覆蔽境界。不現觀心。由是義故。名所知障。此從所蔽及用得名。然人執等惑。亦有障於少分境智。而未於無上菩提。亦不蔽於一切種境。雖已斷此。不得彼故。是故不立所知障名。法執等惑。亦有少分感生死義。而不蔽於二乘涅槃。亦不止於分段生死。雖不斷此而證離。故不受煩惱障名。與奪之意義在此乎。或知之名。如常所說。廣說如彼。准之可悉。
疏所言解者毘曇之人等者。此下第二明解字。案。攝論章第二卷凡夫伏惑義云。依薩婆多。凡夫離欲見修雙斷。以不作四諦部別觀故。修慧總相。厭下欣上。見修斷若依成實。見修雙伏。凡夫不見空。不能雙斷。以俱厭故。見修雙伏。今依大乘。凡夫之人。不作諦觀。是故見惑一向不伏。六行礙智。厭下欣上。事境界故。但伏修惑。六識貪嗔。及與貪嗔。鄰近憍慢。此三煩惱相應無明。反相應修惑。廣明如彼。准之可悉。
疏問毘曇何故明凡夫斷惑等者。此下第二間答。顯斷惑差別。凡有三番問答。此初問答言以毘曇有見得道等者。案。毘曇章第二卷障義云。若依小乘論凡夫斷惑者。未見四諦。但可總觀有漏作世俗六行。如斷欲界乃用色界未來禪心。下觀欲界。作苦行□行障行。為無礙道。觀上初禪。作滅行正行妙行。為解脫道。乃至斷無所有處欲。用非想邊。下觀無處有處。作苦等三行。為無礙道。觀上非想。作滅等行。為解脫道。非想一地。凡夫不斷。以凡夫斷惑不過三界故。如闍樓虫喻。此是凡夫乃至廣說。言成初見空者。案。大義記第五卷四果義中云。數有超果。謂凡夫未嘗斷結。入佛法見諦。即十五心為初向。第十六心為初果。若曾斷欲界六品。即十五心為第二向。第十六心為第二果。若曾斷九品。十五心為第三向。第十六心為第三果。凡夫不能斷非想結。故無超證第四果也。論明。凡夫不能斷結。悉以次第證果。但有出觀不出觀不觀異耳。又二聖行義云。見諦外之外。諸結具在。理皆未見。若但觀苦不觀空。即通厭不成。我心不伏。不見真理。若但觀空不觀苦。則無緣折境。空觀不成。諸結不伏。是以遍觀諸理。通厭眾結。故惑伏解成。即見真理。而思惟資見諦苦等。能通厭我慢。以能通厭故。所以用伏結。無復方便空。空無伏義。又第十三卷見思義云。問。外道修禪伏結。非觀理除正應如懺。何義同斷下下。除上上耶。答曰。禪知見。同斷習因。故從□次第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第二問答中言喻如雖脫鐵鎖等者□□□。(三十九字缺)
第三問答中言如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七卷末。須菩提言。五陰等一切法。無縛無脫。無所有故。是名菩薩無縛無脫大莊嚴。今略引之。言涅槃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十一卷中。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如經中說。若毘婆舍那破煩惱。何故復修奢摩他耶。佛言。毘婆舍那破煩惱者。是義不然。有智慧時。即無煩惱。有煩惱時。即無智慧。譬如明時無暗。暗時無明。若言智慧能破煩惱。為到故。不到故破。若不到破者。凡夫眾生即應破。若到故破者。初念應破。若初念不後亦不破。若初到便破。是即不到。云何能破。復次毘婆舍那破煩惱者。為獨能破。為伴故破。若獨能破。菩薩何故修八正道。若伴故破。即獨不能破。若獨不能。伴亦不能。如一盲人不能見色。雖伴眾盲。亦不能見。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明修道惑。第一師子吼難。若直者難意似如云。毘婆地能破煩惱者。只毘婆舍那破。是足復不須修奢摩陀耶。今望答意。即不然。正是破其智慧能破煩惱。毘婆舍那即是智慧。人皆言。智慧是能破。煩惱是所破。見有能破所破。故師子吼接此意。問。如來破斥也。佛言下第二答。答中十段破此見。今前作有無不□破。前牒總非。何以故破。有智慧進。無煩惱有煩惱時。無智慧。智慧煩惱終不得□。故不得有破。次譬說破。若言智慧能破煩惱。為到故破。下復是一門。若不到破。凡夫應破者。論中亦有此破。今且□見諦之解不觀見諦惑。能破見諦惑。思惟之解。不見思惟惑。應破思惟惑。今經中破云。凡夫眾生即應能破者。本言。智慧不到故破。今何得以眾生為難。今明。此同取無智慧到惑為難。凡夫亦無智慧到惑邊。聖人亦爾。故凡夫應能破也。若到破。初念應破者。明若到破者初念。則到則不應須復念。古來有河園隆法師。用實法斷惑復三大法師□不用。明實法一念與惑俱滅。何能破惑。但假名破惑。假名相續道中而復著。後破初不能得。復亦不破。若初到使破。是則不到。初念使破惑者。即是不與惑□。若然終不到惑也。具如涅槃疏第十七卷也。述義解云。毘婆舍那。此翻為觀。謂二乘之人智。二乘人見苦空無常無我之理。故名觀也。又大經同卷云。善男子。慧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復有三種。一者般若。二者毘婆舍那。三者闍那。般若者。名一切眾生。毘婆會那者。一切聖人。闍那者。諸佛菩薩。又般若者。名為別相毘婆舍那者。名為總相闍那者。名為破相。此有二解。一者無淺深中。作淺深說。何者。翻般若無定。或翻為慧。或翻智慧。以慧翻時。配於眾生。如一切眾生皆有慧數。即通大地之中慧數也。毘婆舍那。此云見。即觀之異名也。明見理故。配於二乘。闍那。此云智。通達決了故。配諸佛菩薩。二者就總別。
疏此品近生等者。此下第二明近來由。案。琳疏云。生死羇繫。目之為縛。涅槃無累。稱之為解。又煩惱纏束以之為縛。智慧免羇號之為解。今明。此二世諦故有。據理則空。故云。觀縛解品。准之可悉。
疏品開為二等者。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六卷云。得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度時。當作是念。雖生死長眾生性多。爾時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是中實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大論釋曰。生死無邊如虛空。眾生性無邊。亦如虛空。以是事故。生退沒心。佛教是菩薩正憶念。生死雖長。是事皆空。如虛空如夢中所見。非實長遠。不應生厭心。眾生雖多。亦無定實眾生。度亦不能。今略引之。言正憶念者。述義解云。大論中。明六種法師功德。謂受持讀誦書寫解脫正憶念。今謂不爾。准經可悉。
疏問云生死非都無根本等者。言楞枷等者。案。入楞伽經第二卷。佛告大慧菩薩言。彼諸外道墮於二見。不知唯心。妄想分別。增長自心界。如身資生器世間等。唯是心分別。不得分別菟角離於有無。不得分別一切諸法於有無。又第三卷云。大慧應當善觀二無我相何者。人無我智。謂離我所陰界入聚故。何者。法無我智。謂如實分別陰界入相。依不實相分別。得名愚癡凡夫。妄想分別以為有。故非證實者見以為有。今取意略引之。
疏答曰下第二正作常無常破等者。言然往來之本等者。案。琳疏云。諸行往來者。行是五陰。往來即轉也。往來之本。不出人法。此二若實。要隨斷常。之則天人居在定作。何有往來。斷則六道各盡一形。誰復往來。准之可悉。言莎提比丘等者。成實論第一卷立論品末。有此人計。今略引之。引文如上。總法師疏解云。莎提執義。生死中無我。若心非常。誰修因得果。故知。生死心常。准之可悉。
疏問曰經說有涅槃下生第二章次破解本等者。言解本者。案。碩疏云。言解根者。涅槃名解脫。由滅五陰與眾生。方得涅槃。詺五陰。五陰與眾生。為解脫根本。准之可悉。言華嚴云等者。案。六十經第十五卷十迴向品第五迴向中云。菩薩不著意業及業果報。不壞因果。不取有法。不壞有法。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今略引之。法藏師疏第七卷釋云。就第五無量功德藏迴向中菩薩摩訶薩下。明入實成離妄益。有十對。初對離能迴之妄。次不妄耶佛等者三對。明離所向之妄。次為取業等二對。明離迴向業果。初對離總報業果。後對離不報業果。上來離有。次不壞等明離無。以即空而不礙存故。是故不壞。又性自即真。故不待壞也。次不取有等。明有無雙離。以不取有。是遣有執。不壞有是遣無執。次生死非離等。明離背向相。以法離生死相。故非雜亂。亦離涅槃相。故非寂靜。今謂。文意只如此。然古德有多釋遠離師云。汎釋有二。一就破相解。生死體空。故非雜亂。涅槃亦如。故非寂靜。二寂用解。生死體寂。故非雜亂。何者是體。近說空是。深說不空。如來藏是。大般涅槃有建大義。妙用繁興。無所不為。故非寂靜。然依後義。此二佛境。佛所行道名境界道。生死涅槃法無定相。故曰無法。諸聖同依。故名同止。術法師云。以緣就實。生死雜亂。以實從緣涅槃非寂靜。准之可悉。
疏若可縛前縛下第二偈次破他縛等者。言涅槃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九卷中。佛告師子孔菩薩言。如說名色繫縛眾生。名色若滅。即無眾生。離名色已。無別眾生。離眾生已。無別名色。亦名名色繫縛眾生。亦名眾生繫縛名色。今色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此中文則破莊嚴假有別體義也。有煩惱故名為繫縛。無煩惱故名解脫。法寶師解云。此辨縛體也。名色之與從生。更無別體。故說相縛。前說煩惱離合。此說全體有無即是果縛也。述義云。名者四陰。四陰微細。非眼識進故。色者色陰也。言智度論亦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檀婆羅蜜之餘云。復次是名色用和合。假名為人。為諸結所繫縛得無漏智慧。抓解此諸結。是時名人得解脫。如繩結繩解。繩即是結。結無異法。世界中說。繩解繩。名色亦如是。名色二法和合。假名為人。是結使與合色不異。便名為名結名色解。受罪福亦如是。雖無一法為人空名色故。受罪福果。而人得名。譬如車載物。一一推之。竟無車實。然車受載物之名。人受罪福亦如是名色受罪福。而人受其名。受苦樂亦如是。今取間略引之。慧影師解云。下復破假我。四陰名名。色陰名色。但有名色和合。強呼為人。何家有人。如薩波車多名為蛇蓋。低羅波夷名為食油等義。但強呼之。涅槃無名強名涅槃。人亦如是。但有名色。強喚為人。實無人也。假人尚無。況有神人。言有繫縛者共義亦然。實無有人。何所繫縛。爾時但有名色二法。此之二法。有煩惱時。說為繫。若得無漏慧解時。斷此煩惱。名得解脫。以此斷用。名智慧抓解諸結也。如繩結時亦是繩。繩解時亦是繩。更無異繩。名色亦爾。有煩惱時。名名色縛。無煩惱惱時。名名色解。亦是名色。無異名色。別有眾生。有縛解也。故大本中問云。若言名色繫縛眾生。眾生繫縛名色者。諸阿羅漢名色。應有繫縛。佛答言。斷有二種。一者子斷。二者果斷。准之可悉。
疏長行云若離五陰前有眾生等者。言問毘曇人云等者。述義解云。彼宗云。但行陰起煩惱。餘三心怯弱。不能起煩惱也。言答云等者。述義解云。清淨五陰者不起染者之心。故名清淨也。又陰垢時者。能起染心。故名垢也。
疏復次亦無有解第二次破解等者。言如有為解脫等者。述義解云。就小乘言。前三果是有為解脫。羅漢是無為解脫。就大乘言。金剛以還。是有為解脫。剛道後。是無為解脫。准之可悉。言如計我見等者。案。法華疏第六卷末云。三計我見人即是外道。謂。何執有我。不信寂滅。准之可悉。而言我見者。於五取陰。隨觀為我。或為我所也。有人解云。隨於所立。故云我見亦云身。疏主釋云。五陰名身。於中起見。名為身見。有人解云。以隨所迷。故云身見。以不知五陰合假故。准可悉。大義記第十三卷十使義云。因疑起見。決定盡境相。謂之見義。然五見有通別。言身見通別者。論云。五陰名身。於中起見。名為身見。見皆從陰起。悉應名身見。但眾生執陰。用以當我。故計我名身見。是以此見。兩稱謂身見我見。受身名。餘見不立也。述義解云。道壞障方有萬德。圓滿曰方便淨涅槃。二就本始。其涅槃出於三世。非先有染後時顯淨。故曰性淨。如佛果中修生功德斷結無為本。無而今除障嫁淨。曰方便淨。三就體用。如來功德總分為二。一自在德。金剛道後。證報佛沙功德生現成就。一起無盡。常恒寂靜。故曰性淨。二現前德。後時隨宜正作用。遂緣現前用。用恒寂方便。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二破無為解脫者。言如言本有涅槃等者。案。淨名玄第四卷正二道門中云。地論人真修般若。則本自有之。緣修般若。則修習始起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亦爾。述義解云。言真修者。亦言真照般若。非境非智。智即佛性。佛性即空。以自性清淨心為體。言緣修者。亦言緣修般若。境智冥會。轉無常。作常等。證實已緣。名為性淨方便修生。方便修顯。為方便淨。故十地經云。淨相解脫。遠離諸趣。名方便淨。自體本空。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後時離者。說為性淨。准之可悉。今案。十地論第二卷云。彼智已顯方便壞涅槃。復示性淨涅槃。乃至廣說。菀法師疏解云。彼智者。彼前微智為方便壞。示性淨者。不同相涅槃。從其方便壞障。而得名方便壞也。同相涅槃者。體性清淨。故曰性淨。准此論文。今言。方便淨者。方便壞涅槃。即不同涅槃相也。性淨者。同相涅槃也。述義解云。性淨即名同相。謂寂滅無相之理滅。以方便淨。名不同相。謂有餘無餘之而滅。何者。一切眾生本有理滅。平等不異。名曰同相。已今當證。名別非一。名不同相。又體涅槃一味。而無能所知相。猶如虛空。名為同相。證用凡行。差別眾多。為不同相而言性淨方便淨者。有通別義。就通義言。以體涅槃。名為性淨。以用涅槃為方便淨。就別義言。即有三解。一就隱顯謂無二智。在道前時。雖為惑隱。而其自性。湛然清淨。故名性淨。此即性淨。一切眾生。有而未要須方便。修德除顯證得。故曰方便淨。何者。法身之體。與煩惱染。如白在泥中。恒有不染義。曰本來清淨涅槃。雖不染而有。
疏答曰下正破無為涅槃等者。言南方云等者。案。淨名玄第四云。有人言。修空無相。會理圓通。心意識滅。煩惱清淨。此無為般若。則是實相。若有心行。未免生死。則菩薩六度。得十地差別。名有為般若。此南方尚禪師義。碩法師云。明慶寺尚禪師。用即空是佛也。准之可悉。言攝論師云般若是正體智是無為等者。言涅槃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卷。佛告迦葉菩薩言。如求是常。不變易法。此常法稱。要是如來。非是餘法。迦葉應當如是知如來身。今略引之。疏主釋云。下第四結。明內法是常外法無常。詶其問。彼前問云。佛亦說常外道亦說常。何異者。今外道說此。是虛妄謬說也。迦葉應當下。正結常宗也。法寶師解云。此常法稱下。結使彼常名唯在佛非餘也。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一卷檀度中。有人言。從初發意。乃至道樹下。於其中間。所有智慧。是名般若波羅蜜。成佛時轉名薩婆若。影疏解云。第四解從初發心。至金剛。不問有漏無漏。智慧皆名般若也。淨名玄第五卷云。大品以般若為因。薩婆若為果。因果更無有二。般若之因變。名薩婆多果。如什公云。薩婆若則老身般若也。述義解云。梵語。薩婆若。或云。薩云若。或薩芸然。皆訛也。正言。薩伐若。此云。一切智。然論第十九卷云。是般若在佛心中。變名為一切種智。此以二智體同故言爾。名一切智。是正義也。佛智照盡二諦之境。故為一切。菩薩隨分雖照未盡。故唯為慧。今案。玄第五攝智門云。一切智為空智。一切種智為有智。又云。一切種智為空智。一切智為有智。以種種性則實相理。為諸法根本。故名為種一切智。智一切法為有智。准之可悉。今言。變者。猶轉之異名也。言入無餘時無此二受等者。案。琳疏云。外云。捨此二受法得涅槃。以之為解。故言。不受諸法也。今明。受因不受而生。不受因受而起。但知體自無。豈有不受也。若見不受異於受。而受於無受者。當知。未免於受。故云。還為受所縛也。准之可悉。
觀業品第十七
疏此品為五人故來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第一明來由。第二問答。以辨品目。初中有二。第一明為人故來。第二明通別。此文初也。案。淨名玄初卷云。如龍樹所引。犢子計有我有法。名為有見。方廣執無我無法。名為空見。薩婆多謂無我有法。即是亦有亦無。訶梨云。世諦有我法故非無。真諦無我無法非有。准此文意。今言。有我部等者。犢子部。無我部等者。薩婆多部。第三是成實義。第五中言。如云初地等者。案。述義引大經第二十七卷末云。佛告師子孔菩薩言。成就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一者多欲。二者知足。三寂靜。四者精進。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脫。九者讚歎解脫。十者為大涅槃。教化眾生乃至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今取意略引之。解云。言初地猶有法我者。就法執有俱生分別。就我執亦同之也。分別法我二執。粗故易斷。初見道時。即能除滅。生俱法我二執。細故難斷。後修道時。方能除滅。故云。初地有法我執。有法我執者。就法執也。計陰為實。名為法執。我者。自體義也。今案經文。凡有六番問答中。第四番云。爾時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一切眾生釋有佛性。如金剛力士者。以何義故。一切眾生。不能得見。佛言。善男子。譬如色法雖有青黃赤白之異。長短質像。盲者不見。雖復不見。亦不得言無。何以故。盲雖不見。有目見故。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不能見。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十住菩薩所見佛性如夜見色。如來所見發書見色十住菩薩十分之中得見一分。諸佛世尊見於佛性。如觀掌中阿摩勒□。(乃至)佛性者。一切眾生悉有三種破煩惱故。然後得見。疏主釋云。三種破煩惱者。即是見諦道。思惟道。無學道三。次云。方便道無礙道解脫為三。招提云。六地以來斷正使。七地斷習氣。八地斷無知。斷煩惱不出此三。准之可悉。言亦言住十住等者。案。同卷第六番問答中云。善男子。如汝所問。十住菩薩。以何眼故。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世尊。以何眼故。見於佛性。而得明了。善男子。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為菩提行故。則不了了。若無行故。則得了了。住十住故。雖見不了。不住不去故。得了了。(乃至)廣說。今略引之。疏主釋云。今言。慧眼不了了佛眼見了了者。此就因果判。在因名二慧。在果名二智。因名二智。果名二身因是慧眼。果名智眼。因中則晦。果地則明。因中晦故。見則不了了。果地則明。故見則了了。准之可悉。
疏又此品來意有通有別等者。此下第二約通別。以明來由。文中有二。第一約約通明之。第二約別辨之。初中有二。第一以四復次明來同卷第六來由。第二明。為邪見外道等亂此品。初中有四。今此初文也。言故下偈云等者。案。此品一偈文云。雖空而不斷。雖有亦不常。業果報不失。是名佛所說。今略引上半偈文。碩法師解云。此偈明隨情說世諦不斷常。一偈為三意。今上半明。世諦假名業行。不斷不常。以破斷常二見。雖空不斷者。正破其斷病。其謂諸法若空便無業果。是故今明。是畢竟空非是斷也。雖有不常者。其謂既不是斷便應是常。故復明。雖說是有而非是常。此宣彈破其斷常二見。問。既言其空。何故不斷。既言其有。何故不常耶。答。空是有空故。雖空不斷。有是空有故。雖有不常也。又雖是不空不住之辭。空不住空故。空不斷。有不住有故。有不常也。業果報不失。此一句是第二意。彈外人執。汝自貪□顛倒。言業果不失。是有耳。實相之道。何曾有汝所見耶。是名佛所說。此一句第三意。引佛說為證。親以佛說業行不常不斷畢竟空非我。強作此難相破。故結云。是佛說也。言長行釋云等者。釋此偈長行云。此說義離於斷常。何以故。畢竟空寂滅相。自性離有。何法可斷。何法可悉失。顛倒因緣。故往來生死亦不常。何以故。若法從顛倒起。則是虛妄無實。無實故非常。復次貪□顛倒。不知實相。故言業不失。此是佛所說。今略引之。碩法師解云。長行釋偈。還為三意。今初釋上半偈。前解雖空不斷義。恣外人謂。有此業但空。空之使成斷滅。為此明。業本來畢竟空。復有何法可滅之爾斷耶。顛倒因緣故下。釋雖有不常。畢竟空但於倒者為有。顛倒有何所有。故非常也。復次貪□下斷。偈第二意引佛說為證。准之可悉。
疏二者諸大乘經等者。此下第二復次。言如涅槃師子吼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一卷師子吼品。佛告了孔菩薩言。善男子。一切業。有輕有重。輕重二業。復各有二。一者決定。二者不定。或有重業可得作輕。或有輕業可得作重。非一切人唯有愚智。是故當知。非一切業悉定得果。雖不定得果。亦非不得。善男子。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者智人。二者愚癡。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獄極重之人業。現世輕受。愚癡之人現世輕業。地獄重受。(乃至)智者善根。學固難動。是故能令重業為輕。愚癡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而作重業。以是義故。一切諸業。不名決定。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若小教。輕業得輕報。重業得重報。亦大乘教謹有重業輕受。業重受等無定。二乘不知也。法寶師解云。善男子至二者不定者。明所作之業輕重不同。定不定異。輕重不同。由心不等。定不定異。由治有無。或有重業至可得作重者。此明輕重二業皆可輕也。非一切人至亦非不得者。示正義也。定與不業。由愚智故。善男子至地獄重受者。明愚智故。善男子至地獄重受者。明愚智二人轉業相也。智者善根至不名決定者。明不定相也。由智故輕重令輕。由愚故轉輕成重。輕重隨緣故。成不定也。義解云。愚人即以輕為重者。謂有造五逆人。欲懺悔滅此罪。即有斷常過。故名以輕為重。懺悔欲斷此罪為斷。謂實有罪為常。如小鐵丸沈於水也。無而成有者。有淨行人。謂我持戒他不持戒。而發取捨斷常之心。此是戒取所攝。故云爾也。智者能轉重為輕者。雖作重罪。觀空滅之。如大鐵缽浮於水也。謂造殺生。必具眾緣。緣所生故。即殺無性。若無自。何得言殺。故無造者。無受報者。但可墮地獄業者。暫痛頭腹等止耳。轉有令無者。所有逆罪。以觀空力。令無有也。眾記亦同。准之可悉。言普實觀云等者。案。彼經佛說偈末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思實想。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今略引之。述義解云。端坐者。端猶正也。准之可悉。
疏三者內外大小雖立諸業義□不成等者。此下第三復次。言如須跋陀羅等者。案。大經第三十卷末。梵志須跋陀羅言。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由往日本業因緣。何以故。我見眾生。習行諸惡。多饒財寶。身得自在。又見修善貧窮。多之不得自在。今略引之。疏主釋云。彼義明。一切眾生苦樂果報皆由往業。此義參於佛法。則難分別。而今異者。彼一向全由往業。失於現在因緣。故為邪義。此中文意。正迷悟多本。苦樂之報。由往業。往業作苦事。故現在得苦果。此即是迷。今欲盡於苦果者。現在終苦行。受苦亦盡。自然得解脫。此即是悟本。故舉為問也。述義解云。此所計與佛法有同義。何者。命根是眾生正果報。由過去業得故同。梵志言。眾生果報。皆由往業。五根者別報。不由過去業得。故此異也。言尼乾子云等者。案。注淨名經弟子品須菩提章羅什解曰。其人起見。謂罪福苦樂盡由前世。要當必償。今雖行道不能中斷。准之可悉。又大經第三十卷初。納衣梵志言。眾生善身及不善身。獲得解脫。皆是自性。不從因緣。述義解云。此依尼乾子宗。如此言也。由不善業。所得惡報。以修道因緣。而不斷。此計與化佛法。亦有異義。何者。定業不可免。故羅漢果人猶以宿業。受惡報苦。此同義也。不定業可轉滅。是異義也。言下偈云等者。此品下。此偈所引全同。碩法師解云。此明世諦第一義不生不滅。故論初云。深求不常不斷。即入無生無滅義。所以知。此偈明第一義諦者。長行釋云。第一義中諸業不生。以此為證也。上半明不生。下半明不滅。以為屬因緣無性。故本來不生。本因性故。本既不生。則今亦無滅。准之可悉。
疏四者又為一切有所得等者。此下第四復次。文中有二。明為有所得說此品。次明為外道小乘說此品。初中有二。初直明來由。後問答釋顯。此文初也。言故淨名呵優婆離等者。案。淨名經弟子品優婆離章云。優婆離白佛。昔二此丘犯律行以為恥。來問我言。願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說。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婆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疏主釋云。不堪為三。初明被呵之由。次述能呵之旨。後明時眾得答。初文有二。初明比丘犯罪。事別出經。有二比丘林間修道。一比丘疲勞仰臥眠熟。忽有女人。以女形置一比丘。而比丘不淨流出。眠覺始覺。而向同伴述之。彼比丘云。伺求而彼女忽來。比丘便往逐之。女人怖走遂墮坑死。故云。犯律律行也。第二明彼離依律篇聚。定罪輕重。未得為其說詳過之法。故云。如法解說也。次時維摩詰下第二明能呵之旨。文中有二。初明彼離錯教。此丘見有身心。對著也。復言。有罪可起。心生疑悔。而欲滅之。二對著也。而彼離定其罪相。則對著彌厚。對著彌厚。則罪轉增。三著也。今前誡之。故云。無重增此二比丘罪也。當除直滅下第二。明淨名善治。有三。此初標也。彼離有失。一者不說實相。於理成迂。二不應大機。於緣而曲。今對此二事。還明兩法。一說實相。稱乎理實。名直除滅。二應大機故。不擾其心也。所以者何下第二。釋善治。有四門。此初罪空。夫罪之生。由因緣有。求其實性。不在三受。不在三受則見罪空。以見罪空。便悟理實。悟理實。則發生正觀。正觀既生。則煩惱斯滅。煩惱尚滅。罪豈存哉。不在內者。不在我心也。若在我心。不應待外緣也。不在外者。不在他身也。若在於他。不應由我起也。不在兩間者。合自他求罪爾得也。又識為內。塵為外。根為兩間。而罪不在三處。又罪因為內。罪緣為外。內外兩間也。今略引之。述義解云。佛在世時。有二比丘。山中坐禪。一女人來。犯眠比丘。比丘驚悟。而追去之。其女墮穴而死。比丘悔犯二波羅夷。將欲懺悔。而懷恥悔之心。不敢問優婆義。優婆離依五篇七聚之法判也。淨名呵云。汝欲懺悔滅罪故是斷見。欲成懺悔解故是常見。何於二罪。增斷常二見。但以正觀。可懺悔也。
疏問如此人有何過耶等者。此下第二問答釋顯。凡有二番問答。言答因緣品。緣緣章長行云。實法可信。隨宜所說不可為實。今取意引之。琳法師解云。如為直實究間之談。理宜可信。隨宜之教對機而已。不可為實。故云。初法等也。准之可悉。
疏又此品者為邪見道者。此下第二。明為空見外道小乘說此品。言如六師等言等者。案。大經第十八卷云。月稱大臣白言。今有大醫。名富蘭那。一切智見。得自在定。畢竟修集清淨梵行。常無量無邊眾生。演說無上涅槃之道。為諸弟子。說如是法。無有黑業。無黑業報。無有白業。無白業報。無黑白業。無黑白業報。無有上業及以下業。今取意略引之。即是六師之中第一師計也。肇不師注淨名云。姓迦葉。字富蘭那。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滅斷性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什流注云。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無所有。如虛空不生滅也。而言黑業等者。經文自釋云。諸不善業。一向名黑。染污性故。果報亦黑。不可意故。二界善名白。不雜惡故。果報亦白。是可意故。欲界人天善。名亦黑白。作業時雜。果報亦雜故。諸無漏業。名為不黑。不染污故。亦名不白。以不受三界善報故。具名如上。准之可悉。言故下偈云等者。案。此品末破現見事。凡有三偈。舉喻。次偈合喻。後偈合也。今此略引初偈文。碩法師解云。此中所以舉佛神通變化者。餘人神通。但能化作一化人。不能復更作化人。及化作餘事。若佛能重化佛。化作一化人。此化人復能作變化。轉覺聖生虛不實。故舉化佛。不舉餘人神通變化。又為餘人作化。化主滅後不能留。化佛在後化物。唯能爾。餘人化作者。化主語。化人便默。化人語時。化主便默。佛化則。化主與所化人。俱語俱默。然此中欲顯煩惱業果及作者。皆如幻俱默。然此欲顯煩惱業果及作者。皆如幻化非有。准此可悉。述義云。世尊謂眾緣所生。罪福等業。神通謂方便業。雖而示因果。如所現奇特事故。復變化等者。由善惡之業。所得果報也。
疏次近生者縛解品明無縛解者。此下第二明近來由。言又業有二種等者。疏主釋云。煩惱是漏善惡之業。從於漏生。與漏相隨。名有漏業。三乘聖人無漏之解。名無漏業。
疏問業有幾種者。此下第二大段。問答以顯品目。凡有三番。初番明業數。次番明業體。後番明煩惱與與業差別。此文初也。言約身即有身口意者。案。琳疏云。成論人明三業□以心為體。身口但是為業具而非業也。開善師解云。所受七尺。當分有體者。身也。唇舌牙齒。能吐言辭者。口也。神慮之法。能思慮者。意也。業名造義。動此三。所造故。云三業也。
言就界有罪福有不動者。琳法師解云。罪業是三途繫。福業。是欲界人天繫。無動業。是色無色界繫。無漏業。是三界不繫也。聰法師云。感三途報業。名為苦報業。感從人至第三禪報。名為樂報樂。感第四禪至無色界報業。名為不苦不樂報業。亦名不動業。第四禪以上。三災所不動。感不動報。故名為不動業。議曰。約善業有定散。初師約散善。故云。欲界人天為善業。上二界為不動業。後師約定散合論。故云。第四禪以上。為不動業。開合不同。故不相違也。言就報即有現生後者。開善師云。今身起而未滅。名為現在。更受第二身。是復生曰生報。又捨第二身。雖得第三身。避第二之生名。實次於生。故從第三。至無量身。悉名後也。若今身起業。即今身受名現報業。今身造業。第二身受。名生報業。今身起第三身受。謂後報業也。酬應是報義。造作曰業。體者。謂利疾心。於佛眾聖及父母境。起善惡業。即受現報。若於此境。起善惡心。不利而重。即得生報。若業亦利亦重。即得後報也。現報惡業者。如溺人變九色鹿也。現報善業者。如救蟻沙彌也。生報惡業者。如五逆業也。生報善業者。如不顧虫水比丘也。後報惡業者。如謗般若生生墮地獄也。後報善業者。如轉輪王及菩薩也。(乃至)廣說。言約垢淨即有黑白雜等者。成論第和卷四業品云。黑黑報業者。隨以何業。生苦惱處。如阿鼻地獄及餘苦惱無善報處。若畜生餓鬼中少分。與此相違。名第二業。隨以可業。生無苦惱處。如上二界及欲界人天少分。黑白雜名第三業。隨以何業。生苦惱不苦惱處。若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少分。第四業名無漏。能盡三有。聰法師解云。黑者。穢惡為義。而云黑黑者有三者。惡業是二世所呵。何者。今世作因時。諸佛一切聖人所呵。後世受報時。閻羅王所呵。此約因言二者。二世苦惱。何者。今世作因時。極因苦後受極重苦。約果言三者。因果俱黑。故云黑黑業。若作此業者。生全苦無樂捨處。即如地獄等。謂三途中全苦無樂也。何故造此業者。生全苦處。以有四事故。一者惡心不絕相助故。二者邪見心所作業故。三者起於重境惡故。四者損他劇故。言白白業者。生全樂無苦處業。故云白業。所言白者。淨妙為義。而云白白者。准上可思。造此業者。生全樂無苦處。如欲界人天等者。此處亦有苦。然今從多故云爾。何故造此業者。生全樂以有四義故。一者善心恒相接故。二者正見所作善故。三者起於重境善業故。四者慈非利益多眾生善業故。云雜業者。生苦樂雜受處業。如小地獄畜生餓鬼少分。及欲界人天少分。此有三解。一解云。此雜業明受二業。人天中樂有生受業。苦者受業報。三途中苦。有生受業報。樂者受報業二業也。又以十七無漏業。斷黑白雜業。故名非白非黑。何者。見道中有四。謂四諦法忍。此四法忍相應。為無漏業。斷三途黑業。修道中有九。斷欲界修惑。有九無礙九解脫。此中八無礙。斷三途黑業。以第九無無礙。斷雜業。或以四無漏業。斷白業。就色界四禪。各有九無礙九解脫。即取初禪(乃至)四禪第九無礙。為無漏業。就無色界。四空准之。成論者。上二界皆為白業故。薩婆多義。色界為白業。以無色界。無身口故。業淡顯。故不為業也。然身在欲界。具造三業。在色界中。但造白業也。此生修善業。即得報。如末利夫人及熊折臂人等。其類非一。此為現報。以第二所得。為生報。以第三生以後所得。為後報也。
疏問云何為業體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也言毘曇取善惡色聲為身口業體等者。案。雜心論第三卷業品云。是業相今當說。身業當知二。謂作及無作。口業亦如是。意業當知思。長行釋云。身業二種。作性及無作性。作者。身動身方便身作。無作者動滅。已與餘識俱。彼性隨生。如善受戒。穢行無記心現在前。善戒隨生。如惡戒人。惡無記心現在前。惡戒隨生。意業當知思者。意業是思自性。疏解云。業者謂身口意。五形積聚名自。自有造作。名曰身業。人五面門稱之為口。藉口表宣。名曰口業。心識思量名意。差別業故稱意業。業雖有三。得名有二。身口二業。從所依得名。意之一業。以相應受稱。故婆沙云。相應得名意業。或說。得名有三。所以者何。口業有二名。若言語業。即當體立名。以語即業故。若言口業者。以所依立稱。以口非業故。業體性者。部別有三。說則四。部別三者。一僧祇部。唯心心數法。是善惡業。非身口。色法故。婆沙解報曰云。僧祇說曰。唯心數法能感報非餘。二譬喻。就中有一說云。唯思是業。餘非是業。故婆沙云。唯思是報因。受是報果。二說唯意是業。非身口也。此之說意明。身口作業之具。故說身業。然身口是無記。故非業體。若依薩婆多部及此論宗。身口二業。以色為體。意業思為性。身作可見有對。口作不可見有對。無作俱不可見無對。然此偈明五業。何業五。身業有作無作。口業有作無作。意業非非作無作。以思為性。偈中初二句明身業。第三句明口業。第四句明意業。碩法師解云。數人身口即是業。身業以色為體。口業以聲為體也。不以意為意業。意是心王。心王邊同時思數。為意業體。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思即識之思量也。不為思量時。但意耳。非是業也。為思量時名業。如此心王心數。同時共起。而俱思量。故云。以思為意業體也。言成實云等者。案。彼論第七卷集諦業相品第九十五言。業有三種。身業口業意業。身業者。身所作名業。是業三種奪命等不善。起仰禮拜等善。斷草無記。又云。身能作業之具。身於餘處生時。所集罪福名為業。是故身非業也。又云。隨心力故。身餘處生時。能集業。是故集名為業。善不善非直是身。口業亦爾。非直音聲語言。以心力隨音聲語言所集善惡。是名口業。意業亦如是。若決定心我殺是眾生。爾時集罪福。亦如是。或意即意業。或從意生業。若決定意殺眾生。是不善意。亦是意業。是業能集罪。勝身口業。若未決定心。是意即與業異也。大義記第十二卷三業義云。三業者。身口意業也。所稟七尺。當分有體者身也。唇舌牙齒。能吐音辭者口也。神慮之法。能思慮者意也。業名造作義。動此三所造。故云三業也。撿此三名。有其通別。其口意二法。唯別無通。向有通別。通者五陰之體者有身名也。別者。唯七尺形段色陰為身也。然則三各論名體。業義有離合。離者謂現有起作動此到彼。唯身口是業。意無也。若體是善惡能造業報。唯意是業。身口非也。其義伊邪。以身口是色有方處法故。現有起作。從此到彼。意非形方。故無此彼造也。然意是法本。於理有乖會。故意有善惡。能造來果。身口色可割截。性非善惡。故無能造業報之功。(乃至)廣說。准之記文。今以動身口之心。為善惡招報業體。色教終歸非惡。故云。三業以心為體等也。述義云。問。意與心何異。故名以心為體。答。積聚義為心。思量義為意也。准之可悉。
疏問意地三煩惱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言毘曇三煩惱起煩等者。案。雜心論第四卷業品二云。問。幾不善業道。一時與思俱轉。答不善業道起。一與思俱轉。二三乃至八。當知次第增。長行釋曰。此身自性三不善業道。彼一一與思俱轉。謂殺生偷盜邪婬。(乃至)如是八不善業道。與思俱轉。疏解云。此偈明不善業道與思俱多少。此問意。思但取身口意。思及起者。但令身口業與思俱。在現在則名一時俱轉也。一一思俱轉者。十不善中一一業成。現在前則與思俱轉也。述義云。意地三地煩惱者。貪嗔邪見此是愚癡所攝。故名貪嗔癡也。俱舍論云。十業道中後三煩惱。是道非業。何者。先以貪心故。欲於善室。貪後念起。思數思量。於室方起作業。自餘亦爾。故三煩惱但以引道。而非業也。言成實師破此義立正義等者。案。成實論第六卷苦諦聚中思品云。願求名思。意即是思。知法句中說。惡心所作所說皆受苦果。善心亦爾。故知。意即是思。若意非是思。何者為意業。意業名意行緣中。是故思即是是意。雖總相說意行名思。而思多在善不善中說。是思有眾多分。若人為他眾生求善惡。爾時名思。若求未得事。爾時名求。若求後身。爾時名願。故知。一思以種種名說。准之可悉。言成之者云等者。述義解云。就一念善有二因。一者有報因義。二者有習因義。報因者。近受人天之報故。習因者。善善相續。遠至佛果故。言開善等者案。聰法師成實論章第二云。義本舊解。有漏不善心。即業即煩惱。報因名業。習因為煩惱。但約教化眾生。分二種異。以前輕者。為煩惱。後重者為業。大有二義。一者前能生扶能閏。後所生扶所閏。二者重者報因力。獨習因義。少役樂業。輕者報因緣習因義。多役屬煩惱。准之可悉。述義解云。不善心亦見煩惱等者。未結時為煩惱。已結時為業故。未結者既以對治道之善。可除滅。故煩惱而亦非業。未結為殺之心也。若招生之義等者。唯嗔而止。不起心結怨是煩惱。又意當起心結怨。是為業。設一念內有十殺那。初九剎那為輕。第十殺那為重。生者感生故為業。輕者不爾故但名煩惱。又修惑九品之中。初二三等為輕。第九為重也。言莊嚴光宅云等者。案。成論同卷云。第二小莊嚴師四義不善心大制屬煩惱。三義不善心大對屬業。若作決定心。我殺是眾生。爾時集罪福。名為意業。第四光宅云。直起三毒未決。有所作。但名煩惱。因此煩惱作決定心。欲有造作。是為意業若遂動身口。即屬七拔。准之可悉。述義解云。就感果不感果。故分決不決。十種者十不善也。言次建初師云等者。述義解云。建初者寺名也。此寺有二法師。同名慧□。但顏色殊。一白一黑。黑者名烏迥法師。白者名白迥法師。今此一師舉是烏迥法師義也。未詳出處。
疏長行有四等者。言如法句云等者。案。大經第三十一卷云。如法句偈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二所脫之不受業。准之可悉。述義引出曜經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得五通。自知化七日必死。共議避死。第一兄曰。吾入大海上下平等下處中間。第二弟曰。吾入須彌。還令其表無便際限。第三弟曰。吾在虛空。隱形無跡第四。弟曰。吾隱大巿猥陋眾中。各適所議。七日皆死。佛以天眼見之。即說偈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處。脫之不受死。今略引之。言故佛十力中業力最深者。案大經第三十一卷。佛告師子吼菩薩言。善男子。佛十力中最深。善男子。有諸眾生。於業緣中。心輕不信。為度彼故。作如是說。准之可悉。法寶師解云。善男子至為力最深。第二歎力深也。將欲答難。故先歎深也。有諸眾生作如是說者。明說意也。汝所引經證業定者。以有眾生心輕不信業能招感。我欲度彼不信心。故作如是說。其實不定。智者修道轉不受故也。言釋迦受作九罪等者。案。西晉天竺居士竺難提所譯大寶積經第一百八卷大乘方便會第三十八之三云。善男子。我先於說。示現眾生十業因緣。或是菩薩或是如來。於此十中示現方便。唯有智者。能知是義。善男子。不應生念。謂菩薩當有微細之罪。若菩薩如是微細不善之法。坐於道場成阿耨菩提者。無有是處。何以故。善男子。如來成就一切善法。斷一切不善法。無有生死業報習氣。若有遺餘不斷滅者。無有是處。何況有障礙業業障。善男子。若有眾生謂無業報。不信業報。為是眾生。示現業報因緣。如來實無業報。我是法王。尚受業報。況餘眾生而不受耶。為彼眾生。作如是示現。是故如來示現業報。(乃至)善男子。如來為一切眾生故。而作是方便。示現佉違羅刺。善男子。爾時佉違羅刺刺如來足。善男子。佛神力故。令否則刺入足。何以故。如來金剛之身。無能壞者。善男子。昔舍衛城中。有二十人。皆是最後邊身。彼二十人更有怨家二十人。各各思惟。我當為作親友。而至其舍。奪其命根。不向人說。如來爾時為謂伏是四十人故。於大眾中。告目連言。今此地中。出佉違羅刺。欲刺吾右足。未至足之間。即從地出長一肘。當出之時。目連白佛。我今當取此刺擲著他方世界。佛告目連。非汝所能。此佉違羅刺。今在此地。汝不能拔。爾時目連以大神力。前拔此刺。于時三千大千世界皆大震動。一切世界隨刺而舉。不能刺乃至一毛。爾時如來以神通力。上四天王乃至梵天。彼佉違羅刺。亦隨佛法。還至閻浮提本所坐處。刺亦遂還至此地中。豎向如來。爾時如來即以右手捉佉違羅刺。右手安地。右腳踰之。之。爾時三千大千世界皆大振動。(乃至)我過去世入大海中。持鑽刺人。斷其命根。以此業緣。得如是報。又為五百比丘。而從耆城藥王索段缽羅花。嗅之令下。為未來無福比丘。來入城中。乞食空缽而出。又為未來諸比丘等。示現旃遮婆羅門女。以木桿繫腹。誹謗如來。為化不知解眾生故。又示現孫陀利女。命根將盡。必為他殺。唯佛知之。為令多眾生生清淨心。增善根。如來七日不入會衛大城。又為示現五百馬。於先世中。已學菩薩乘。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故如來毘蘭若聚落。三月之中食馬麥。又為示現八千天子。於過去世敬聞迦葉比丘說七覺法。如來十五日說戒時。告長老迦葉。我今背痛。汝今說七覺之法。又為斷見三千天子及好殺者。釋種破時。如來自言我頭痛。又如來能以神力。擲此婆羅門。置餘世界。乃至不能出於罵詈之聲。見佛世界。生於捨心。婆羅隨婆羅門。以五百種。罵詈佛。如來聞已能忍。(乃至)提婆達多。放大醉象。欲害如來。亦於耆闍崛山。推下大石。俱是如來方便示現。非業報罪。亙於一卷。具說諸緣。彼今略錄之。准之可悉。述義引大論第九卷末云。問曰。若佛神力無量成德魏魏。何故受九罪報。一者梵志婦孫陀利謗。五百阿羅漢亦初謗。二者旃遮婆羅門女繫木杆。作腹謗佛。三者提婆達多推山壓佛。傷足大指。四者迸木刺腳。五者毘樓離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六者受阿耆達多婆羅門請。而食馬麥。七者冷風動故背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波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復有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索三衣御寒。又復患熱。阿難在後扇佛。答曰。佛得道時。一切不善法盡斷。一切善法皆成就。云何今實有不善法報可受。但憐愍未來世眾生故。現方便受此諸罪。言迸木者。亦云。木鏘。亦云。丸珠羅。應知。皆是刺名也。別記云。方便一乘經云。迦多羅一尺二寸也。堅木也。言仲尼厄於陳蔡者。案。莊子第二十卷云。孔子圍於陳蔡之意。七日不火食。淡海記云。仲尼與十弟子去。於陳國說禮義時。眾人不受。即成蔡蘭處時。飢可死之。爾時有一人。其形被鎧子。路走出。打即成死大魚。此魚食時。臣諫曰。不義。食之孔之。曰是時不以助身。故云。堅聖定業不得脫也。又論語第五卷子罕篇。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鄭玄曰。匡人誤圍夫子。以為陽虎。陽虎嘗暴於匡人。夫子弟子剋5時。又與虎俱行。後為夫子御至匡。匡人相與識剋。夫子容貌與虎相似。故匡人以兵圍之。准之可悉。
疏如經說下第三等者。言一下品業等者。案。康疏云。然惡有三品。上中下。上品惡業生地獄。中品惡業生畜生。下品惡業生餓鬼。善亦三品。上業生天。中業生人。下業生阿修羅。無動業亦有三業。所謂三乘道果。唯今疏主。以惡為下。善為中。不動為上。開合不同。所以不違。
疏初一業者即一善業等者。言於善業中但明慈業等者。案碩疏云。言一業者。謂一慈善業也。問。何故外人偏明善業耶。答。慈心最重。行慈必得果報故。迦葉行慈三昧施者。能獲理報。故遍行之。所以經云。慈是佛菩薩之根本也。論主既是菩薩。必有大慈。不應破慈善之業。故舉慈來以立義。准之可悉。言此明慈業之用等者。案。康疏釋上半云。有離合二釋。離釋者。降伏心謂滅三毒。滅三毒者。止惡也。利益他謂。行六度。行六度者。行善也合釋者。降心利他。通是一意。所謂行善也。准此疏意。初是當離釋。又降伏心等者。是當合釋。而言行善者。行六度行也。止惡者。滅三毒也。即三毒名為惡也。言以有慈故等者。案。康疏釋。是名為慈善。亦有離合二釋。離釋者。慈謂降伏心也。善謂利他也。合釋者。此二無別。慈與善也。琳法師云。慈是思中之妙。通前心作。故舉顯之。言今明得果者。案。康疏云。此業能生現在未來果報。故名為種。明。業有如此功能何得言無也。准之可悉。案。般若燈論第十卷觀業品云。慈者謂心。心即名法。亦是種子。種子者。亦名因。為誰因耶。謂果之因。是何等果。謂是未來現在之果。云何名心。為種子耶。謂能起身口業。故名為種子。准之可悉。
疏大聖說二業下第二一偈明二業等者。而言大聖者。案。般若燈論第十卷觀業品長行云。釋曰。云何名大仙。聲聞辟支佛諸菩薩等。亦名為聖。佛於其中最尊上。故名為大仙。已到一切諸波羅蜜善根彼岸。故名為大仙。准之可悉。
疏次以二偈明七業等者。言有人言等者。案。碩疏云。但解七業不同。今略出兩解。一云。一者身業。二者口業。三者作業。四者無作業四也。善不善中。隨取一足前四。為五業也。從用無作業中。亦有善人用惡從用。亦隨取一足五成六。及意地思業。合有七業也。第二釋云。身業中。有作無作二。口業中。亦有作無作二。即為四也。善有從用無作。惡亦有從用無作。此二無作并前四為六。及恩合為七業也。一往與此文相似。此解所用。准之可悉。言二釋云等者。案。影疏云。又下偈辨本末二相及恩為七。此七是曇無德部中。一段法數。其猶善惡等三黑白等四也。要取體相別者為數。如身業屬色口業屬聲。是名為二作時。眼耳無作時。心相亦差別。故名為四。說善不善在欲陰中。無記非七數也。此四有從作生。有從用生。作生由內。用生由外。是名為六。罪福同善惡。亦非此數。思非六所攝。善不善等。通此七中。釋中。以作無作善不善用生罪福及思為七。亦得可爾。但偈中言如此四事。小妨不見此經。何由可了。准之可悉。但述義云。影師云。此青目釋也者。此言可誤。何者。影師從用罪福為六。第七名思。論文既爾。所以謬也。今謂不爾。准文可見。言又釋云等者。述義解云。如脫衣服施他人等名事在前。受者每服施者。得福德等者。名從用善。造井橋等亦爾。問身口所作。即身口業。何別取作而為業耶。實爾。然以屈申之形有限所對義故。取為作業耳。
今所釋者等者。身中作無作。口中作無作為四。從用中身無作。口無作為六。第七名思也。從用中身中無作者。如人運衣與人。人若受用時。生作無作。無作屬於施主。作屬前人也。從用中口無作者。如法師講說。學士覆述之時。起作無作。無作屬本師。作屬弟子也。
從他而生目之為外者。謂從用無作也。言此句總明身口二業者。案。碩疏云。四業附身口而有。故云向業及口業也。琳法師云。此直彰身口是所依。非七數也。言別明身口二業等者。案。碩疏云。身作者。有舉下屈申等為作。如受戒等時驚舉合常禮拜等者。名身業善作。若揮刀舞刃殺害等。名身不善作也。如誦習經典。稱歎善事等。名口業善作。若口誦惡言論說非法等。名口不善作也。言無作者。作息已常隨逐生。如云睡眠悶等者。爾時常生也。琳法師如身業動轉旋遶恭敬名作。作已其福續生。任運恒起。名無作。口業亦爾。如歌詠讚歎者。彰在口名作。作也善業任運。常名口無作也。言無記雖有作等者。述義解云。工巧無記等謂不當善惡。今案。般若燈論第十卷觀業品云。云何名為記。謂違法非法。名為無記。無記者。有四種業。一者報生。二者威儀。三者工巧。四者變化。又無記者不記善不善。故名為無記。又無記者。不起善不善果。亦名無記。准之可悉。外業亦有作無作者。有人造寺。有此寺故他人來敬禮。由此本作人。得從用無作。今業敬禮人得作福。是故云。有作無作也。言身從用者如身運衣與他等者。述義解云。此有二意。一以衣物等。施他人時。生福名作善。此稱入內善。二所施衣物等即事在。故名事在善。此攝入外善。問。事在善非從用善。何攝從用。答依事在善。生從用善。故得攝入也。言第七名思即是意業者。案。碩疏云。問。思數是業者。為獨起故能造作。為當有伴共起耶。釋云。數義思不獨生。必與諸心數。同時共起。但思於諸數中。造作用強。故名為業。如十人共起。其中一人於造作義。強者偏受其名。准之可悉。言其猶善惡等者。述義云。善惡加無記為三也。黑黑。白白。亦白亦黑。非白非黑。為四。如前所明之。
疏答曰業住至受報下第三論主破等者。言薩婆多云現在善惡業等者。案。琳疏云。薩婆多云。現在起善惡業。入於過去為得。所得繫屬行者。後若果起。此得即斷。此只不離斷常。起而即謝為斷。在過去不滅為常。所言得者。光法師解云。得謂得彼有情數法擇非擇滅也。述義解云。數人義云。善惡之業。以得得。而得待果起方滅。故名得。得屬於行人。行人行善惡業。故此得者。就三聚中。非色非心聚攝。就三性中皆通也。謂僧祇曇無德譬喻明等者。案。琳疏云。僧祇等云。現在業謝過去。體雖是無。而有於有義。是故得果。此亦不免斷常也。謝入過去為斷。有於有義。還復是常。准之可悉。言次迦葉鞞雙用兩家義等者。案。成實論第三卷過地去業品第三十二初云。論者言。迦葉鞞道人說。未受報業過去世有。餘過去無。准之可悉。案。琳疏云。次迦葉鞞雙用兩家義。彼云。現業謝過。未得果以來。具業常在。此同薩婆多隨在常過。果起謝業。同僧祇斷義也。次成實師莊嚴等者。述義解云。因相應不違背。故云。若與果報等也。言引論文云等者。述義解云。此成實論文。過去所作善業。雖受報身而存。附著現在身心若作惡業受於苦報。而不散失。亦不妨其苦果。如身在欲界修色界諸禪。成論中云。欲界有電光定。而散亂地。故定不久。如電光也。四禪四空八定中第八極定者。定力微劣故。不得起無漏。七定得起無漏。故名七依定也。所言曾者。曇攝師云。曾音嘗也。是也。又音增。人性也。言次開善云等者。案。大義記第十二卷轉業義中云。論主即法成就。無別得繩。又唯成就過去現在。不成就未來也。其義何耶。謂。過去遠近無在。且促百劫時法。以示相貌。如百劫之初。起一念貪。從此一念。生後念。心善惡無記。悉無所在。但使後念實由前生。如是轉起相續。乃至今日。故相續道中。得云百劫初心。言論文云時起貪心相續至等者。今猶在以起貪心。尚在而其間未受報。復無相違道。得云今心昔起貪。貪今猶在。即今心能成就昔貪。是所成就。以昔起貪心。來至今。此心不異昔。得云相貪實有我也。而無未來貪相續至現在。是故不得云成就未來法。乃至廣說。准之可悉。所言我有者。述義云。人有生死報身。今謂不爾。違本文故。而云論文云等者。無彼記文明言論文。准之可悉見也。言攝師云等者。述義云。問。小乘得繩。與大乘種子何異。答。就三聚。就三聚言。得繩是非色非心聚。種子是心聚。應三性言。得繩皆通。種子體雖三性。而固是無記。與本識同故。又得繩凡聖所知。種子凡聖所不知。又得繩若生上地而捨下地。種子雖生上地。而不捨下地之種子。合四異也。
疏問曰下第二破業相續義等者。案。康疏云。是曇無德部救前義也。亦可別是薩婆我部立。以雜心論中。盛明相續義故。亦可是彌沙塞部立。亦可通是諸部立。何以知之。如毘婆沙論第二卷云。復有說者。相續有三種。一者時相續。二者相續。三者相似相續。或謂。無二相續。但有似相續。若但立一相續。即是彌沙塞部立。若通立三相續。即通是諸部立。准之可悉。
疏是善業業因緣果報者。下第二別出十善業能果報等者。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三十六卷末釋摩訶衍品云等者。案。彼論第三十六卷末釋摩訶衍口云。問曰。尸羅即總一切戒法。譬如大海總攝眾流。所謂不領須。不過中食。不杖加眾生等。是事十善中不攝。何以但說十善。答曰。(乃至)十善為舊戒。餘律儀為客。又次下文云。復有二種戒。有佛時或有或無。十善有佛無常有。今二復次文取意略引之。慧影師解云。此中一意復作客。舊解引佛出為證。客舊之義。述義解云。輪王出世八萬歲時。以十善化之。佛未出前有十善。故名舊善也。一往就釋迦言耳。餘善者。出世善。即布施等也。言優婆塞戒經云等者。案。邁法師圖記云。優婆塞戒經六卷。沙門曇摩懺。亦云。曇無懺。此云。法豐。中印度人。以北涼沮渠玄始元年歲。次壬子至姑藏。三年歲次甲寅起譯。至十年辛酉焉。今案。彼經第六卷。佛告善皇言。如是十事。三名為業。不名為道。身口七事亦業亦道。是十善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從是而得善惡二果。今略引之。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作卷釋又光末云。問曰。後三業道非業。前七業道亦業。云何言十善業道。今略引之慧影師疏解云。後三業道非業者。就七善十惡為語。凡論行殺盜婬等事者。要須先意地。起心方得造作義事。猶意地三種。通生前七業。故言。後三是業道也。不善既爾。義善亦然。意地微隱。造作義晦。故言。非業。前之七種造作義彰。是故名業。復能通暢意地三思。故言業道也。此意地三種思。若以名字數者。其即在後。故言後三。若相生次第論者。要須意地起心始能行於七事。此三復須在前。故成實論云。前行後三。中後行前七中。廣說如彼。准之可悉。言今須。會之等者。慧影師云。經論一倍翻此義云何。師解云。經意以身口等者非是正業。但是業具故名業。後三言業者。此唯據意地三思。不取煩惱及諸業具等也。此之三思正能得於來果。是故名業。是不自通。是故非道。論意。前之七惡亦以意三為根本。七善亦以意三為根本。今唯以三善根為根本名。但取其根本能通生業義。故名業道。而非業者。此但據根本能生七業義為言。各取一義。故作如此不同也。述義解云。經正取意等者。此就論人為言。故意為業耳。論人非謂立思為業故。非道者。由此意更無意起故。然貪嗔癡是意業但意不自通故。是業而非道者。但是意業耳。然此意業。於起業上。更不起業。故不名道也。七亦業亦道者。身口七業。亦當體是業亦意業道。而有更通暢業義。故名道也。論云。三是道非業者。貪嗔癡有二義。謂三根義與導義。三根義者。三毒本無業。體能起業故。導義者起業體上更起業故。雖三毒非業。但是起業之根。故名是道而非業也。
言論明四句等者。案。大論名教云。業道長短應作四句分別。一者是業而非道。二者是道而非業。三者亦業亦道。四者非業非道。是業非道者。如善直能起造作。名之為業。不能自暢不名為道。是道非業者。思有三善根。能暢前思。故名為道。非是思量作性。故名為非業。亦業亦道者。身口七拔能運動造作。故名為量。復能通暢前思。故名為道。但案。琳疏云。成論師明四句(乃至)道而非業。如智度論明三煩惱也。今案。毘曇章第二卷十惡業義中云。昔來法師約十業道。作四句分別。一業而非道謂意思是。二道而非業。謂後三業道。三亦業亦道。謂前身口七支。四非業非道。思有三根也。准此章文。今疏主意。唯取意地三思。名之為業。此之三思。正能得於來果。是故名業。思不自通。故云非道。故經云。如是十事。三名為業。不名為道。身口七事亦業亦道也。此即第一句意也。第二句意。前之七惡亦以意三煩惱為根本。今但取捨本能發通生業義。故云。道而非業等也。述義解云。二道而非業者。能起思故為道。然思為業。意非為業。故名非業。此數人義。三亦業亦道道者。合取意與身口。身口當體。是為能暢思。故名道。四非業道等者。身口色聲。由意而在。但是業具非為業。又身口是業更不通暢。但意能通暢。故名非道也。言毘曇師亦四句等者。述義解云。毘曇所云思者。業也。無更有思等者。於思處有思而無暢思。故非道但思有暢於身口。故名道。又暢思為道者。暢思於身口七支。此於身口七支。更能起業。故名道也。思前三不善根者。謂未起業貪嗔癡。將作業前方便之三煩惱是也。若與思共起三毒。即是業也。未詳其人。今案。毘曇章第二卷十惡義中云今依此案十業道體唯有兩句。前之七業亦業道。後之三道而非業。故俱舍云。貪等三種是業家道。故說業道。發故意故。依彼起故。前七亦業亦道。能顯本意故。彼種類故。若對餘門。亦有四句。一業而非道。謂三業門中思業。并無記身口雖也。二道而非業。十業道中。後三道也。三亦業亦道。前七業道。四非業非道。十一色中。除色聲無作業。取餘根塵等。乃至廣說。准此章文。今云。毘曇師者。道基師也。所言暢者。玉篇。□亮反。鄭玄曰。充也。廣雅曰。長也。達也。漢書音義曰。通也。此亦暢字在日部也。言論主答曰等者。案。大論第八卷問答云。答曰。少是多故。通名業道。後三雖非業。能起業。又得為業故生。是故總名業道。今略引之。疏云。以少從多通名業道。又此之十種悉各有造作義。故名為業。前七有通暢意三義。故云道。意三有通生前七義。故名道。有造作義。故名業。准之可悉。
疏所謂不失法如券等者。言世人現責等者。所言責者。玉篇。滓革反。求也。字不當此。文作責字。才忍切。說文會禮也。財責也。應當是字也。有本作債字。然篇無此字。但作債字。此見反反。假也。言故地經云等者。案。十地論第七卷。金剛藏菩薩言。諸佛子。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論曰。一切三界唯心輪故。今取意路引之。言答真諦三藏正量部明等者。案碩疏云。今極十八部記中。是正量部義。正量是佛滅後三百年中。於犢子部中出。其人明不失非色非心非是非惡體是無記。准此疏文。今於此中。引真諦三藏所造十八部論記文。故云爾也。述義解云。不失法持善惡業。而待果報。故名功用常。待善惡之報起。方滅故名期滅。如梨耶識持二種生死之種子。故名功用常。此二種生死種子滅時。梨耶自滅。名大期滅也。案。琳疏云。此是正量部義。其人本是律學佛滅度後三百年中從犢子部也。立有不失法能持善惡二業。令果報不失。准之可悉。
言善業如他負財等者。案。康疏云。佛陀提婆部。及譬喻成實論。俱立成就云。人為能成就。眾生為所成就。得果成就。薩婆多部立。有得繩人。知財主作善業。如負財物別有得繩。令業得果。正量部云。人如財主。善業如他負己財。惡業如已負分財。別有不失法持業。令業得果。如券持債。准此疏。又初說當正量部義。後說當薩婆多義。可悉。
疏此性則無記者第二釋二章門等者。言得繩等者。光法師云。得謂得彼有情數法擇非擇滅也。述義解云。此之得繩數約三聚者。是非色非心聚。若三性中皆通也。言攝論師梨耶不失是大乘等者。案。五重遊意云。攝大乘論者以九識者。六識名毘婆伽識。翻為分別事識。以六識為本。第七名阿陀那識。翻為無解識。亦名執識。以執相煩惱為體。第八阿耶梨識。翻為無沒識亦本識。以無明煩惱為體。此上八識就妄用辨體。第九阿摩羅識翻為無垢識。亦名淨識。以清淨真如為體。准之可悉。言又梨耶體等者。案。梁攝論第五卷相貌章末云。論曰。有受相者。果報已就善惡種子識。釋曰。此本識者。有善惡種子。果報若皆就用種子盡。但有本識在。說此本識。為有受相。准之可悉。言券部發薩婆多人亦有四種為假名眾生如財主等者。□□□(三十三字缺)
言無券部者佛陀提婆譬喻成實等但明三種等者。案。成實論第七卷不相應行品第九十四云。得者諸不成就。為眾生故有得。眾生成就現世五陰名為。又過去世善不善業。未受果報。成就是法。如經中說。是人成就善法。成就不善法。准之可悉。言今明善惡自感報等者。述義解云。言無記不感報者。但不感善惡果報。而感無記果報也。言答婆沙云。述義解云。不能感生者。謂不能感二生報也。言故不人業感報者。得繩不作業而感果者也。四相亦爾者。四相不感果報亦同之。言如智度論引集法經諸羅漢說偈等者。案。彼論第二卷云。復次欲令佛法久住世間。故加葉等諸阿羅漢問阿難。佛初何處說地。說何等法。阿難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林中。為五比丘。說是苦聖諦。我本不從他聞法。中正憶念。得眼智明覺。此義具如集法經中說。(乃至)諸阿羅漢已過度老病死汝。心念說七言偈言。已度凡夫恩受河。老病死券已裂破。見身6中四大蛇。今入無餘滅涅槃。今略引之影疏云。今此中釋。乃取小乘結集義也。言正量得是無記等者。案。碩疏云。正量解是無記者。彼意謂。業由作意而起。故業是善惡俱。得繩任運。隨業而起。非關作意造。所以但是無記也。述義解云。此不失法為得。更無得繩也。言數人明券等者。案。影疏云。以之持業。而非其業。如金石賈殊。券無貴賤。故名無記也。述義解云。詺得繩為券耳。問。若爾得繩通三性。何言無記。答實爾。然彼意言。所喻之得。雖通三性。而能喻之券。但無記耳。言若解法說者。以得繩為法也。法宗原云。得謂彼有情數法擇非擇滅也。言眾生為成就者。述義解云。能成就善惡法故也。言故婆沙云佛陀提婆說曰若眾生不離是法等者。言不離是法者。述義解云。即善惡法也。言有人言曇無德部辨心為能成就等者。述義解云。前就眾生五陰身。今但就眾生之心識。故云。心為能成就也。言又依正量部義等者。案。慈恩部執論疏云。正量部者。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故言正也。此部所立甚深法義。刊定無邪。目稱正量。從所立法。以彰部名也。言明了論是覺護法師造等者。述義解云。明了論者。凡有一卷。正量部律師佛陀多羅。此云。覺護。那含果人之所作也。真諦三藏譯。今檢。彼題論下注云。正量部佛陀多羅多造也。言論云正量部有二種等者。案。彼論第卷云。有餘師說。相離二分。無失一分。定聚一分。名相出離棄捨涅涅槃至得。如此等名修習類法。所餘皆名自性法。若人解自性法及修習類法。此人於律明了。不看他面。又云。如阿毘達磨中說。由了別性。由滅次第等差別。如文言。罪為善惡無記。或有覆無記。或自性無記。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攝。欲界攝為有流無流。有流為心法非心法。非心法為與心相應不相應相應為隨心不隨心。有隨不隨。若觀心生。生是隨心。餘非隨心。與心俱起亦爾。為有色無色非色非無色。為有教無教。或有教或無教。有緣緣無緣緣。無緣緣為業非業。業與業相應不相應隨業與業俱業俱起亦爾為先業果報應修不應修。不應修應知不應知。應知可證不可證。可證可由智不可由智。不可由身可滅不可滅。可滅由見及修。如判羅刺非羅亦爾。由了別性界滅次第。今略引之。
疏分別有四種者第二繫門等者。述義解云。分別有四種者三義。一者不失法。是無記分別。無記有四種也。二者此不失法所繫。三物有四種也。二者正量部二義。一至得。二不失法。至得者。通持三界內外繫爾繫法。不失法者。但持三界內繫法耳。今唯就不失法所持也。言依論義等者。述義解云。六道眾生。與三乘賢聖舍四人也。曇無德同之。
言有人言四種等者。述義解云。此明數人義。言報生者。現在五陰果報無記心也。威儀者。行住坐臥心。是無記也。工巧者。巧作物時心。亦是無記也。變化者。虛空中示十八變化。亦是無記。謂羅漢示變化時。始即是記而感。示變化時。無分別故是無記也。言正量部自有四無記等者。述義解云。言根本無記等者。心不當善惡。故亦無記。心王與心數也。有覆等者。以身邊二見。覆聖道。故名有覆。計有我身亦斷亦常。此是無記。何者。不起善惡之心。而計斷常故。然不順聖道。故名煩惱也。上界煩惱奢摩他所覆。而不現起分別善惡故。禪定所覆故名有覆。無記分別善惡之事。故名無記。然違聖道。故名煩惱也。無覆等者。白淨無記。即果報無記。非煩惱。故名白淨。又有煩惱而蔽自心。故名有覆。既無煩惱。故名白淨。謂無漏五陰。如羅漢識想受三心。是無漏而分別弱故。是無記也。言今依青目等。案。長行云。是不失法。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及不繫。述義解云。大分不失法所持。三界雖是繫法。而不失法。非是繫法。又三界繫法。雖有善惡無記。合名惡法。亦名有漏。若不繫者。是無漏是善。准之可悉。言所以通四種者。正量部云等。述義解云。此非正量部正義。此部立。不失法就為無為者。是有為。以大期滅故。就漏無漏者。是有漏。以不繫無漏故。就三性者。是無記也。三界有漏。得不失法。是有漏無記。就三界故。為三無記。出世無漏。得不失法。是無漏無記。有三無記為四種也。今案。彼義解云。持三界繫法三無記與持不繫法至得無記。合名四種也。今案。□□□(十六字缺)
言例如薩婆多明二無不等者。述義解云。虛空無為。與非數滅無為也。言成論明識想受意等者。別記解云。羅漢識想受三心者。是無漏。而無漏以分別弱故。是無記也。言若不失法通繫不繫等者。述義解云。若不失法。通漏無漏。即應通斷不斷。故可名見諦斷。何故唯言思惟斷見諦斷乎。正量部義不失法但是繫。不通不繫不繫是至得。若言不失法通不繫。即違論文。故名便通斷不斷也。言攝論梨耶等者。所言長觀者。委曲觀察也。今以不失法。持三界繫業。以至得持不繫法。具如上明也。
疏見諦所不斷但思惟所斷者第三等者。言攝論依大乘義判見思等者。案。梁攝論第八卷二智差別章初云。論曰。若菩薩如此入初地。已得見道。得通達入唯識。釋曰。此下顯見道為修道依止由。先成立見道。故修道得成。若菩薩於願樂地中。具修諸方便。得入初地。所以得入初地。由得見道故。見道即無分別智。所以得無分別智。由通達真如及俗諦故。又云。論曰。云何菩薩修習觀行。入於修道。如佛廣說所安立法相。於菩薩十地。釋云。於菩薩十地即修慧境。小乘亦有十地。故以菩薩標之。地地皆有十相。故言十地(乃至)廣說。攝論章第四卷云。初所證所者。於其真實正見道中。但證真如。不緣俗境。故此論云。於法界中。現見相應。說名見道。不說俗諦。又下論云。見先未見生法界。故名為見道。准之可悉。言梨耶至金剛心等者。興攝論第二卷說種子六義處云。隨逐至治際者。治謂金剛心道。阿梨耶識於此時。功德則盡。故名際。言金剛者。述義解云。金剛是能破義。何者。金剛擬無不破。謂一切沙礫瓦石諸毒鬼等。第十地剛喻定亦爾。摧滅一切煩惱及外道魔怨。又金剛者。清淨義。無闕無染故。定亦復爾。於入定時。無此穢惡。又金剛者。難得義。俱輸王得。下賤之人難得。此定亦爾。但第十地菩薩所得。二乘凡夫及下地菩薩不得。又金剛者。最勝義。一切寶中勝故。此定亦爾。勝諸定故。又金剛者。難測義。世人不得計其價故。此定亦爾。除第十地。自餘之不得知也。又金剛者。是珠之名。毘婆沙云。從金非出金。從金出金剛故。如金中精。名曰金剛。又大論云。帝釋手執金剛。與修羅碎□。落閻淨提。變成如意珠。梵語。跋闍羅。此云。金剛。此金剛寶。一切諸物不能摧破。如聖天言。誰恐食金剛。執杖防從蠹。謂等覺菩薩在金剛座。於一剎那。修心觀時。無明等惑。皆大現前。故云。至金剛治際時。所言治際者。第十地之終。言本識都盡者。述義解云。就梨耶有三相。謂自相。因相。果相。此三義中。自相轉作大圓鏡智。故非云都盡。今就餘二相。故云都盡。以梨耶果相是生死報。故云都盡。也因相准之。言俱為二惑等者。述義云。共二惑之所緣縛也。縛無記。故名緣縛無記也。
言曇無德人都悄斷業等者。言數人得繩等者。述義解云。一斷謂見修。二斷及不斷者。取無記邊。以得繩通三性故。亦就無漏也。見修二惑之得繩者斷。無漏之得繩者不斷也。言明了論云等者。□□□(十七字缺)
言而不失法等者。述義解云。所言治道起時者。就道諦解。而為言之也。言故羅漢之人等者。案。琳疏云。所以四果聖人猶受三界果報者。良以見諦不斷不失法故。遍繫三界。不繫業准之可悉。言答無記是苦集攝等者。述義解云。但此五陰無記報上。前滅後生義。名苦集攝也。就三界中。欲界具有三界。上二界。但有善與無記。上界煩惱。但是無記。就成論者。云上界煩惱皆是不善也。
疏以是不失法等者。言以見諦不斷等者。案。琳疏云。以見諦不斷。但思惟重慮斷。此不失法無記義成。能持生界。令不失果。故中不失法也。案。康疏云。持諸須陀洹不失。不失令得果報。准此等文。今言。能持業者。能持諸須陀果業之不失法。令得三界報。故云。令不失果也。
疏若見諦所斷等者。言破異門者。述義解云。以正量部之正義。斥破他人之異釋也。言影師云等者。案。彼疏云。至相似。此立相中。見諦所斷都無。無記一向得報。此法若在。見諦便應得報。體是無記。得無記報。名至相似。則壞諸業。准此疏文。今言。若言為者。為猶在也。言又釋業至相似等者。案。碩疏云。此是正量部。執己義以破薩婆多部說。薩婆多部說。明見諦煩惱得繩。還為見諦解斷。今正量部難薩婆多說若言得繩通三性。為見諦斷。此即得繩。今為與業相似。何故爾。明不善業為見道斷。今得繩亦為見諦故。故與業相似也。而言業至相似者。至即是得繩。俱舍論。詺得繩為至得。准之可悉。
疏一界初受身等者。言今釋二業等者。述義解云。輕重二業得報也。今案。碩疏云。自在眾生具有三界業。隨其重者前受。不可一時□受三界身。故言一界。准之可悉。
疏或言受報已等者。言一者對上業果不俱等者。述義解云。如有人過去作可受百年報業。此至第生遇邪緣。而先受三十年報死。今存七十年報。至第三生受盡時。業力謝滅也。所言養者。猶是遂也。今案。碩疏云。如今感得人身。而往業雖謝過。而此業勢用猶在。成就樂行人。未失。故言受報等。准之可悉。若度果已滅等者。言得上果等者。述義解云。如初果人得第二果時。捨初果并向故。乃至第三第四亦爾。捨果與向。此名二滅。此之二滅。但是無漏。又云。度是取捨義。二滅者。滅見惑證無為滅諦。與得第二果時。滅修惑九品。證無為滅諦也。凡夫但就一生耳。
疏死已而滅等者。言上明三果學人等者。案。碩疏云。若是學人度果時。此有漏業滅。若是凡夫及學人死已。此業乃滅。如須陀洹人得須陀洹果時。無量生死業□滅也。度者。云得度果。猶是得果。可得聖果時。有漏生死業滅也。言凡夫死時業滅者。明由業得此報身。此身未謝時。業勢用猶在。即是前因養果義。亦報身滅時。此為業勢用乃滅。故言。死已滅也。羅漢亦爾。案。康疏云。凡夫未曾得果。無果可度。阿羅漢已度果訖。不復受度。故滅同凡夫。准之可悉。
中論疏記卷第七(之本)
中論疏記卷第七(之末)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觀業品餘
疏於是中分別等者。言一得果捨等者。案。康疏云。凡夫業為有漏。須陀洹已上至阿羅漢。業為無漏。又云。以須陀洹等受身業為有漏。得果業為無漏。述義解云。此之二滅等者。就前三果捨果與向。名二滅。如前明之。准之可悉。言三者羅漢等者。述義解云。不失法所持之業。如似手足等。雖報身有漏。而其智無漏。故云。羅漢捨故業。准之可悉。
疏復次不失法等者。言又從業自分別因相生等者。述義解云。自分因業。有可生自分果之業。此從業生業義也。言如初習業輕等者。述義解云。如作羅網人。初作時惡業輕。然作不已。轉久惡業為重。言然又有臨終等者。述義解云。有人現行五戒十善。臨終起邪見心。墮惡趣等。又現作十惡五逆。臨終發菩提心。懺悔生天堂等。如大論引佛經說。應知。
言從現行滑利業等者。述義解云。現在雖作善惡之行。將死七日之間。有善知識。為修善者。生淨土。為作惡者。墮三途。准之可悉。言滑利者。玉篇云。滑獲八反。野玉。案。說文。滑利也。
謂滑利不濇也。利害之利亦曰滑也。言業謝過去等者。述義解云。現在時四相所切。過去冥伏時。不為所遷。既言謝過去。故現在之業。四相所切。言曾者。就現在業。又大小四相之中。小四相用但現在。大四相用通三世。故業現在時。雖四相切。而過去時。但小四相切。而大四相不可切。准之可悉。
疏答曰是義俱不離斷常等者。言答此法持業等者。案。碩疏云。不離斷常可有二義。一明若有不失法。持業至果者。則名為常。若持業不至果。前滅則名斷。二者不失法理數。是無常。則與業同何能持業。若是常者。則是無為。無為何能持業。若是常者。則是無為。無為何能持有為業耶。是無常即墮斷。是常則墮常故。不離上斷常過。准之可知疏答曰下第二七偈二章等者。言初又二前兩偈等者。案。碩疏云。就第一兩偈。即為二章。初偈明隨緣說世諦不斷不常。第二偈明隨緣說第一義諦不生不滅。准此疏文。應言。前偈明世諦不斷常。次偈明第二義諦不生滅而言前兩偈者。前之字謬寫耳。述義解云。應言前偈明二諦不斷常。謂上半初句雖空不斷者。是世諦。次句雖有不常者。是第一義諦。故云。明二諦也。言涅槃云若以聲聞心等者。案。彼經第二十四卷云。若依聲聞言不見施及果報。是則名為破戒邪見。今取意引之。述義解云。此有二義。一者聲聞不知實相。以不知實相心。而言無布施。故名破戒邪見。二者放生是布施。若無布施。即不持不殺戒。故名破戒邪見也。言智度論云聲聞之空等者。案。彼論第三十七卷釋習應品下末云。下墮聲聞辟支佛地者。空相應有二種。一者但說空。二者不可得空。但行空墮聲聞辟支佛地。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則無處可墮。復次有二種空。一者無方便空。墮二地。二者有方便空。則無墮處。直至阿耨菩提。今取意略引之。言九道業者。三乘與六道業也。
言影師論序云等者。此偽秦長安曇影師。此論序文。今案。彼序末云。以真諦故無有。俗諦故無無真故無有。即雖無而有。俗故無無。則雖有而無。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真故無有。雖無而有。則是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俗故無無。雖有而無。即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述義解云。於非有假說有。於非無假說無。言真際者。猶真諦空。則非有義。立諸法者。謂假說有。言假名者。猶俗諦法。即非無義。說實相者。謂假說無。所言動者。猶失也。乖也。言雖空而有等者。此影師語。故案。彼疏釋此偈處云。真諦空故。雖空不斷。俗諦有故。雖有不常。佛以此義。說業不失。如何者。此不失便謂真諦。准之可悉。
疏若業有性下第二破外人義等者。言答論有多體等者。述義解云。多體者。體猶宗也。
言下半罪福等者。案。琳疏云。損害為罪利益為福。若有定性。便不可損益。害豈有罪福之差。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五番等者。言仍上最後等者。案。上疏文云。後一偈舉煩惱破業。准此疏文。今言。領無因者。即上最後從以煩惱破業之文而起也。而述義解云。以煩惱破業生者。成論者云。以見諦惑潤業。以修道惑發業。數人云。以見修二惑潤業。以修惑發業此解非也。尋之自顯也。
疏答俱舍論云等者。別記解云。煩惱者正非是因。而業是正因。今案。彼論□□□(二十字缺)
疏問曰下第六番破業人義等者。言毘婆沙云等者。案。彼論第二十卷無慚無愧品云。問曰。如無明是蓋亦是結。愛亦是蓋亦是結。何以唯說無明覆。不說愛覆。不說愛覆耶。答曰。或有說者。欲現種種文種種說故。若有種種文。義則易解。復有說者。蓋義是覆義。更無有結覆眾生慧眼如無明者。繫義是結義。更無有結繫於眾生者。猶如一人有二怨家。一縛其手足。二以土坌其因。是人初縛無因不能有所至。如是無明覆眾生慧眼。愛結繫之。不能趣向涅槃。以是事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說。以無明覆愛結繫故。不善法得生。今以意略引第二說之。言下半立作受二者等者。案。琳疏云。下立作從二者。不一不異實法故。作者神人謝滅於前。牛生於後。是故不一。假名相續轉。人受牛所以不異。准之可悉。
疏答中二偈為兩等者。言涅槃經云等者。案。彼經第十九卷。耆婆答阿闍世王言。大王若當於佛所聞無作無受。所有重罪。即當消滅。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佛則能治身法則能治心。具示治身心處則答上言也。無作無受者。此作受畢竟不可得故。是無作無受也。與外道六師所說作無受者。彼唯有無作無受一句。此中有三句義。所以不同。言五逆罪滅者。世有五人不脫地獄。謂五逆罪。世王應具三逆。而一成。餘二逆不成。故護財象害佛不成。又欲害母復不成。今正殺父一種。而經云。無量無邊罪者。殺父復是殺君。復是須陀洹人。即是無量無邊罪。經中說有七逆。足樣和上阿闍梨。但今言五逆者。此五逆之中一。故云。五逆罪滅也。
疏答中三偈為二等者。言肇公用此作不真空論等者。案。彼論云。故放光云。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作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康疏解云。此有三讀。一者連三句。通為一段。二者譬如經化人為句。後兩句相著也。三者譬如化人非無幻人為句。已後為一段。今且從初也。幻化異者。從無起有為化。從有起有為幻也。非無等者。非無者即非地也。非真者即非有也。言答佛化與餘人化凡有三異等者。述義解云。佛滅後能留化者。大論第八卷云。諸外道及聲聞。滅後不能留化。如佛世尊。自身滅度。後復留化。如佛無異。又第十卷云。有時暫來北天竺月氏國。降阿婆羅龍王。又至月氏國西。降女羅剎。佛在彼石窟中一宿。于今佛影猶在。有人就內看之。即不見。出孔遙觀光相如佛。又西域記云。北印度那揭羅曷國城西南二十餘里。至小石嶺深澗。東岸有大洞穴。瞿婆龍王之所居也。昔有佛影。煥若真容。近代已來人不遍睹。至心祈請。暫視不久。此龍請佛常居此窟。又請諸弟子。恒受我供養。佛即告龍。吾涅槃已後。為汝留影。遣五羅漢常受供養。汝若毒心起時。觀吾留影。以慈善心。毒心當止。此賢劫中當來諸佛。悉以慈悲。為汝皆留影也。言毘婆沙云佛但說於七使等者。□□□□(三十四字缺)
言分別七使為九十八者。所言七使者。案。康疏云。從事分阿毘曇論云。謂貪欲使。嗔恚使。有愛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能眾生迴轉三界。故名為。此七使中第一及第三是貪。第二是嗔。其餘是癡。此則分別三毒。為七使也。准之可悉。言九十八使者。案。琳疏云。依毘曇。約三界五行。下欲界有三十六。苦下具十使。謂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也。集下七。除身邊二見及戒取。滅下七。亦除三也。道下八。除身邊二見。思惟有四。謂貪嗔癡慢。合三十六使也。以界五行下三十一。若下九。除嗔。集下亦。除身邊二見嗔及戒取滅下六。如集。道下七。除身邊二見嗔。思惟下三。謂貪癡慢。合有三十一。無色界五行下亦三十一。與色同。三界合九十八使。准之可悉。言又成論破九十八云等者。案。彼第十一卷雜問品第一百三十八云。問曰。若爾者不名九十八使。答曰。諸使隨地斷。不隨界。故不限九十八也。聰法師疏解云。問意是十使通迷四諦者不名九十八使。應欲界中三十。色界中四十。無色中四十。合百二十八使。以思惟十二。足前百三十二使。答意並破數義。汝義義云界。制立九十八使。而斷諸使。隨地斷。。不隨界斷。若爾汝使頭數。應不限九十八使。何者。明無漏智斷使者。斷欲界中。四諦下三十二使。斷色界中四諦下二十八使。斷無色界中四諦下亦爾。斷欲界中思惟四使。斷初禪思惟三使。斷第二禪思惟二使。乃至斷非想思惟三使。都合百十六使。若以有漏等者智斷使者。斷欲界三十六使。斷初禪三十一。乃至不用處三十一。都合二百五十三使。故言不限九十八使。若論主制立九十八使者。約小乘教門。此門眾生。不離三界過患。故同數義制立。論主欲破迷通門執教門曲執。故舉迷四諦理通門一邊執別門偏破耳。今取意引之。言九結者七使者。案。琳疏云九結者謂貪。嗔。癡。慢。疑。見結。他取結。慳結嫉結。述義解云。七使者。是根本也。慳嫉是支條也。七使與慳嫉。為九結。故云。根本也。慳嫉是支條也。七使與慳嫉。為九結。故云。根支合說也。言十纏六垢等者。案。琳疏云。十纏者。謂嗔。慢。睡眠。調。悔。無慚。無愧。慳。嫉也。六垢者。謂惱。諂。誑。高。恨。害也。述義云解云。十纏之中七但在欲界。三在色界。就三之中。諂誑於初禪發也。憍至於第四禪也。疏主解云。五鈍使為五結也。身見邪見邊見此三見。為見結也。戒取見取。為他取結。合五利。為二結也。十纏之中偏舉慳嫉者。雜心云。此二但是不善。又是獨頭而生。故偏取之。婆沙云。為帝帝修羅故。偏取慳嫉。入於九結。帝釋慳甘露食。嫉修羅美女。修羅慳美女。嫉帝釋甘露食也。故說慳嫉。入九結中也。准之可悉。
疏第八卷 觀法品第十八
疏此所以來者凡有三義等者。約此品來由。凡有二門。第一明品來由。次問法是何義下第二。明品名目。初中有二。第一明遠來由。次近從業品生第二。明近來由。初中有三。第一約通方觀行。以明來由。第二約破病。以明來由。第三約實相體用。以明來由。此文初也。言通方者。述義解云。猶汎論之異名也。
疏二者破病故來等者。此下第二約破病。以明來由。於中有二。初約總別觀。以明來由。次問答顯來由。此文初也。言論有總別破等者。述義解云。此論因緣品中破四緣。七偈中分為總別也。言經明廣略等者。述義解云。如大品經說般若道有廣略等也。
疏問為破顛倒法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顯來由。凡有三問答。如文。言又此論二十五品大開三意等者。述義解云。此事前後相違。何者。初大科處云。二十五品分為二。初二十一品。破世間人法。辨大乘觀行。後四品破出世人法。辨大乘觀行。就二十一品。分為三。初十七品破邪執。明實相。次一品明得益。後三品重破執明實相。今此處二十五品。分為三。初二章加前三。從破時品以十七品。重破執明實相。言雖廣略。而意旨同。言答依智度論解習應品等者。案。彼論第三十六卷釋習應品中。佛告舍利弗言。菩薩摩訶蒴習應五陰。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一切諸法空。若有為若無為。是名與般若相應(乃至)第三十七卷釋習應品下半卷。廣說菩薩習應身若。故云。初說菩薩習應身若。言次中章明得益等者。案。彼論釋習應品下第三十七卷云。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般若。惡魔不能得其便。世間眾事。所欲隨意。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諸佛皆悉擁護是菩薩。令不墮二乘地。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貳吒天。皆悉擁護是菩薩。不令有礙。是菩薩所有重罪。現世輕受。何以故。是菩薩用普慈。加眾生故。言辨得益音等者。同卷次下文。亦明習應。廣說如彼。論主釋曰。相應有二種。一者心相應。二者應菩薩行。所謂生好處。值遇諸佛。常聞法正憶念。是名相應也。言如來說經等者。如來說大品經。既有此三。龍樹菩薩造論。亦有三義。不可異人也。述義解云。明得益者。由悟實相。隨分證三乘果等是也。
疏三者自上以來明實相體等者。此下第三約實相體用。以明來由。於中有二。初直明體用。次問答以顯體用。於中有二。即問與答。如文言九十六術皆云等者。□□□(二十八字缺)言阿毘曇人以四真諦理名之為實者。案。雜阿毘曇心論第六卷賢聖品云。入法中總觀。得法真實相。此四是無常空無我非樂。疏解云。此一偈明總相念處。入法中總觀者。入懷緣法念處中。總觀一切法。得真實相者。離常樂等例。名真實相此四是無常空無我非樂者。四念處。皆是無常。及以非樂。又論第七卷定品云。真實不顛倒。謂四真諦。又第一卷界品云。真實者。四聖諦不顛倒。謂以學八忍八智。見彼真諦。故名見真實。疏解云。真實者。涅槃果法也。四聖諦者。此四為聖人所成就。故名聖諦。不顛倒者。上解諦義。故婆沙云實是諦義。審義。如義。不顛倒義。不異義。是諦義。准之可悉。言成論云唯一滅諦等者。案。彼論第十六卷一諦品云。問曰。若不以四諦得道。以何法得道。答曰。以一諦得道。所謂為滅。准之可悉。言南方大乘等者。述義解云。成實論師云。真諦四忘故。四句之所不及。是究竟義。故云。真實。問。今宗真諦與彼何異。答彼是開門真諦。故不究竟。今宗合門真諦。故是究竟。故知異也。言北方實相般若等者。述義解云。智度論師云。實相非般若。以能生義故名般若。問。此與今宗何異。答。約實相有二。謂體實相。用實相。彼是用實相。今宗是體實相。故知異也。言乃至攝大乘學者等者。述義解云。舊攝論師云。阿梨耶識轉微之時。名阿摩羅。是即涅槃。故彼引論云。生滅不生滅。合名阿梨耶。然則生滅為阿梨耶。不生不滅。為阿摩羅。此約細時言之。具明如名記第二卷也。言今總而究之等者。述義解云。大論之中具舉四論。有無名不實論。亦有亦無。名二邊論。非有非無。名愚癡論。非非有非非無。戲論。論准之可悉。言故涅槃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十卷陳如品末云。善男子。是相法界。畢竟知第一義諦第一義空。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上智觀故。得無上菩提。法寶疏解云。第三辨觀不同也。是相等者。牒前實相等四也。下智觀故以下明。三乘人觀彼四法。淺深不同。得果異也。今取意引之。言故淨名經云等者。此即彼經中卷觀眾生品文。今略引。具如明記第四卷。而言從無住本等者。疏主解云。由無住故想倒。想倒故分別。分別故貪欲。貪欲故有身。既已有身。則善惡並陳。善惡既陳。則萬法斯起。故云。從無住本住一切法也。而言無住者。是諸法實體。為一切法本。既稱無住。則絕四句妄百非。言斷慮窮。然則實相無有本。准之可悉。言今舉其二等者。述義解云。問。我無我是明。今何故言體用。答。我無我之非我非無我義。即是體故。即而言也。問。一乘具體用。今何故但就用。答。一乘之言教。就於實相開。若一乘所詮之理。即是體也。五百部乃至圖書讖記。由如此書。應悟實相。故皆是實相之用也。
疏賓眾業品生等者。此下第二明近來由。案碩疏云。此品來者。從前品生。上外人執業行。為救有諸法。論主即破。外人即云。若爾都無業行果報。便墮斷見中。論主答。雖空不斷。雖有不常。此論所說離斷常。既不斷常。即無生滅。彼云。若無生滅無有業行果報者。今那現見有果報事相顯然。既有苦樂果。驗知有善惡業行。故前品末。論主。舉幻化復化作人為答。化人相色顯然對眼。而實緣無所有。業是亦爾。外人因此稍欲生信。但未知苦為能得悟。即請同行方法。論主示其觀行方法。故云。觀法品。准之可悉。
疏問法是何義等者。此下大段第二段問答以釋品名義。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如文。言如云正法等者。此即六十花嚴經第三十五卷普賢菩薩所偈文。今略引第一句。疏主釋云。夫正法性。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非無。故言。遠離一切趣。此則一切諸法之本。諸佛菩薩得正法根本。故名聖人。謂佛如來登地以上大菩薩等。得正法性。故名聖人。准之可悉。言又云一切無礙人等者。此亦花嚴經第六卷中普賢菩薩答文殊問之偈文。今略引之。述義解云。一切無畏人者。諸佛悉離煩惱業苦諸怖畏事。故稱無畏。一道出生死者。舉一道之利益。以體道之人必離生死故。自他俱以一乘之道。出於生死。如法華云。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火燒。雖復自他以一道俱出生死。而今唯論眾生。何者。若有無畏之人。何言從生死出。其所言。出為開生死為不開耶。若方開者。雖言為出猶於內。若不開者。無生死處應言出。是故若不言從生死出者。即知出於生死外。故是有畏人。既言從生死出。故知。即在於生死內。是故為無畏人。然即出生死者。了悟生死涅槃無二。乃名出生死耳。雖出生死。而無所出。是故無出而出。出而無出。如此妙悟。悟諸眾生。令出生死。以此半偈證前他義。准之可悉。言二者體名法等者。述義解云。身口色聲是教。由此顯理故。又色心自體。是詮表之教。以此色心。詮非色非心之法故。此色心空義。是理教也。言大論十八卷明識所緣法等者。案。彼論第十九卷釋初品中三十七品第二十云。問曰。法念處是外入攝。云何言觀內法。答曰。除受餘心數法。能緣內法。心數法是內法。緣外法數法。及無為心不相應。是為外法。復次意識所緣法。是名為法。如佛所說。依緣生意識。是中除受餘心數法。是為內法。餘心不相應行。及無為法。是為外法。今取意略引之。慧影疏解云。問曰法念處下。第四次釋法處中三種觀也。法念處既是法入。為意入所緣。故云。外入攝也。答曰除受者。乃屬法入攝。但四念處分受。既屬受念處。故云。除受也。餘心數者。即是想數行數。法念處中此之二數。是心法。故能緣內外。若緣內法者。即屬內法念處也。此數等若緣外者。即屬外法。心不相應行等。故宜是外法也。如佛所說以下。明依緣生識。緣內法名內緣。外法名外耳。緣能生識。故間識緣時。諸數必隨。除於受數。餘隨意想行數等。以隨意故。意識屬內。此數亦隨。得云屬內法外法。內外法亦如是也。然述義云。大論第十二卷云。一切法者。識所緣法。是一切法。所謂眼識緣色等。復次智所緣法。是一切法。所謂若智等。今略引之。識所緣法者。是意識所緣法。就因位中智所緣法者。就佛果智也。今謂不爾。以前為正也。言外道亦有此三法者。述義解云。一軌則名法。謂二十五諦法是。二身體名法。如內色等法是。三神所緣法。如內意所緣法是也。
言數論因明此之三法等者。□□□(三十八字缺)言十地經云等者。案。花嚴經第二十七卷十地品第七地偈文云。若到於第八。菩薩智慧地。爾時過意界。住於智業中。(乃至)第九地。偈云。譬如幻化示種種身色。如是諸身相。皆無有實事。今取意略引二處文。言問淨名經云等者。案。彼經中卷文殊問疾品有此文。所引全同。疏主釋云。此下第三將欲尋物病原。故前斷義菩薩自斷乘及空等三病。今復欲斷眾生三病者。實無三法可除。但除空謂病耳。如眼病見空花。但治眼病無空花法可除。故云。不除法也。又一義不除法者。但破眾生執性有等病。不除因緣假名法也。故涅槃云。但斷取□。不斷我見。我見者則佛性也。此二各有其義。非無兩釋。准之可悉。
言二者涅槃經云等者。此即彼經第五卷末文。今略引之。疏主解云。唯斷取□不斷我見者。他云。但斷假實二惑。不除假實二境。故言。唯斷取□。論人言。但斷虛忘取□。不除法即法門也。今謂淨名經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釋此文有二。一義言。但除心謂分別無所立可除。故言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此非今文意也。二者便除理外有所得取等。不除理內假名四句。以其我無我等因緣佛性義故。論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等。是今文意也。若有所我無我四句。此即豎論。若無所得我無四句。此是橫辨。何故爾。有所得四句。是逐執辨。一人執有我。以無我為破。復執無我故。以亦我無我為破。如是乃至四句故是豎論。若無所得我無我等四句。因緣具足。即是佛性。故是攝論也。問。若不除理內法者。與地論不除法界法門。若為異耶。今明彼法門始終常有不可為無。成論人云。假實兩境。今明因緣有。豈有法之可有變。此故大異彼也。
疏前問意云從因緣品等者。言若以實相入實相等者。案。大品經第三十六卷實際品云。須菩提白佛言。若實際即是眾生際。菩薩即為建立實際於實際。佛言。須菩提。實際不可建立於實際。今菩薩行般若時。以方便力故。建立眾生於實際。今菩薩行般若時。方便力故。建立眾生於實際。實際亦不異從生際。實際眾生際。無二無別。大論第九十卷釋云。須菩提意謂。菩薩為度眾生。故行般若。佛意眾生假名虛誑。畢竟不可得。菩薩為一切實法。故行般若。實法即是實際。准之可悉。
疏答滅我我所名為入等者。言發今學大小乘人等者。述義解云。言菩提是所證者。就理言也。言花嚴云如來深境界等者。彼經第六卷明難品中文殊所說偈文所引全同。法藏師疏解云。此偈答境界。上半舉所入法。此通二義。一齊者等也。謂齊等虛空。則色真如為所緣境也。二齊分齊也。謂齊法性真空已去是佛境。又上句深。下句廣也。下半明眾生證入。言無所入者。以眾生則法身。故無更入。如常在虛空。豈得更言入虛空也。准之可悉。言大集經云等者。案。彼經第十八卷末云。不可說菩薩語無所眾菩薩。觀諸法等。名之為佛。(乃至)無轉無說。故名轉說。無入之入。名為法入。無門之門。名為法門。今略引之。言亦如開般若宗身子問答者。案。大品經第一卷末。舍利弗白佛言。菩薩云何應行般若。佛言。行般若時。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亦不見我行般若。亦不見我不行般若(乃至)菩薩行般若時。不見一切名字。不見故不□。今略引之。言智度論第一卷等者。案。彼論第一卷末。如是我聞一時。釋論第二云。如說阿陀者經。摩犍婆提耆難中言。決定諸法中。橫生種種想。悉捨內滅故。云何當得道。佛答言。非見聞常知。亦非持戒得。非不見聞等者。非不持戒得。如是論悉捨。亦捨我我所。不取諸法相。如是可得道。摩犍提問曰。若不見聞等。亦非提持戒得。非不見聞等。非不持戒得。如我心觀察。持啞法得道。佛答言。汝依邪見門。我知汝癡道。汝不見妄想。爾時自當亞。今略引之。慧影師疏解云。此中問答臨文當廣說。而難言決定法者。彼執言。但外法可捨不捨內法。決定如此。內法者。即是神我。佛云何於此決定法中。或復說有。或復說無。故難佛云。橫生種種想。若捨內法者。則無得道人。內法既捨。誰復得道。執此義故。所以難佛。云悉捨等也。此人執云。外法一向定可捨。是斷見。內法決定不可捨。是故常見。故佛舉非見非不見聞等中道實義。來破其境。令入中道。不知佛法聖人。若則已般若為心。論其語也則詮談實相。文字性離語無語相。即是解脫。不解脫不解其指。故言。行亞法得道也。佛答意云。汝之妄想。不見此理。故自言。持亞法得道。若汝汝所見者。明若離持戒亦不得道。執著持戒相。亦汝自當行亞法。非佛法中持亞法也。應云汝妄相不見爾時自當亞。但婆羅門語多倒。故乃云汝不見妄心耳。一云。非見聞等已下二句。明離有見。非不見聞等已下。明離無見。如是論悉捨一句。雙離二見。亦捨我我所一句。離非有非無見也。不得道內外兩妄。乃可成聖。故云。如是可得道也。述義解云。摩犍提者。外道名也。偈者。為通此難。而佛說偈也。行亞法得道。此就亞亞。汝爾時自亞亞此就善亞亞者。離著之義也。
疏偈本關內舊分之為三等者。言關內舊等者。□□□□□(二十九九字缺)言近代人云等者。案。康疏云。此偈文而諸家不同。擇善斯從不善斯改。深師最往今所據用。然取其意。不取其言也。十二偈分為三章。初有五偈。明小乘觀行。破小乘所破之法。解聲聞人悟入實相。次有六偈明大乘觀行。破大乘所破之法。解菩薩人悟入實相。復有一偈。明中乘觀行。破中乘之法。解緣覺人悟入實相。准之可悉。述義解云。言近代人者。疏主同時人也。言又依長行末等者。案。此品長行末云。佛說實相有三種。若得諸實相。滅諸煩惱。名為聲聞法若生大悲。發無上心。名為大乘。若佛不出世無有佛法時。辟支佛因遠離生智(乃至)少觀厭離因緣。獨入山林。遠離憒鬧得道。名辟支佛。疏主釋云。下第二別釋。即是偈中三章。初釋第一聲聞法。若生大悲下。第二釋菩薩法。若佛出世下。第三釋緣覺法。蓋是青目自聞偈為三。准之可悉。言一師相承開之為五等者。案。碩疏云。答中有十二偈。開為五。初一行半。明除我與我所兩病。次第二有一行半。明得無我慧。第三二行。明二種涅槃。第四五行。廣序佛教。第五兩行。明三乘人得不同也。述稱解云。古舊三論等也。
疏就初五偈明聲聞觀等者。言上半破即陰我者。案。琳疏云。如毘曇。明只陰其人。成論復有即陰。若作此計。同外道計有神我。故破云。我即為生滅。准之可悉。言下半破離陰我者。案。琳疏云。如成論。明攪陰成人。別有假人異陰。此同外道所計神如虛空等。准之可悉。言又云我有赤白等四色者。案。成實論第十卷身。是品云。有人見神如麥如芥子等住於心中。婆羅門神白。剎利神黃。遠神赤。首陀神黑。案。大經第八云。卻後數時先逃王子。從國還來本云。復得為王。既登王位。復問諸臣。汝見刀不。答言。大王。臣等皆見。覆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天子。其清淨如優□羅花。復有答言。形如羊角。復有說言。其色紅赤猶如火聚。復有答言。猶如黑蛇。時王大笑。卿等皆不見我刀真實之相。法寶師疏解云。第五聖復本化。辨邪異聖喻也。待此眾生道機熟時。先去菩薩還來現化。名後數時。先逃王子等者。先云菩薩。成佛度人。名得為王也。既登王位等者。微憤責實也。延云。如優□羅花等者。喻彼外道四色之我。外道計。婆門神白。剎利神黃。毘舍神赤。首陀神黑。准之可悉。言又云我如淨珠等者。案。成實論第十卷身見品云。又違觀陀中說。冥初時。大丈夫神色如日光。若人知此。能度生死。更無餘道。小人則小。大人則大。住身窟中。有坐禪人。得光明相。見身中神。如淨殊中縷。如是等人計色無我。述義解云。大論第十二卷中。有人言。神在心中。微細如芥子。清淨名為淨色身。更有人言如麥。有言如豆。今取意引。亦可推外道經書也。此文不當。更可推求也。
疏若無有我者第二明法無我等者。言十八卷。論主引小乘經云等者。案。彼論第十八卷釋初品中般若第二十中云。空門者。生空法空。如頻婆當羅王迎佛經中。佛告大王色生時但空生。色滅時但空滅。諸行亦爾。是中無吾我。無人無神。無人從今世至後世。除因緣和合名字等。眾生凡夫愚人逐名字求實。如是等經中。佛說生空法空者。如佛說大空經中十二因緣無明乃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誰老死。是皆邪見(乃至)若說誰老死邪見。是名生空。若說是老死名法空。乃至無明亦如是。慧影疏解云。此就小乘解。先引大空者。聲聞法中。以法空為大。故引大空經。解法空也。凡小乘經。明生空亦不盡。明法空亦不盡。於眾法中有。是故名眾生也。若說誰老是邪見名生空者。誰即是人我等。為執實有人我等法是老死。故是邪見。誰老死誰老死不可得此明無人可老死。故云。誰死是生空也。是老死者。若執□實有此老死定是老死。故是邪見。是老死者。明是老死法無實不可得。是老死法空故。故云。是老死法空。今欲取法空。但舉生法空義。成法空義。准之可悉。言楞伽攝論等明小乘但得人空者案。入楞伽經第七卷。大慧菩薩白佛言。復說。諸聲聞得入無我。而不得法無我空。又第四卷云。佛告大慧。聲聞辟支佛未證法無我。未得不可思議變易生。案。梁攝論第十二卷未云。釋曰。所知分中。復有二種。謂人法二空。聲聞於知分中。但通達人空。止於苦等四諦。生無漏智。今□略引之。
疏滅我我所故下第二明稟教得益等者。言亦是有為無二解脫者。疏主解云。五分法身解脫身。謂有為解脫。數滅涅槃是無為解脫。大乘法中。明二智以為解脫。不二而二。開因果不因果中二智。為有為解脫。果門權實。謂無為解脫。述義云。五分法身者。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戒者。一切無漏戒。定者。一切無漏定。慧者。一切無漏緣有為慧。解脫者。一切無漏勝解。解脫知見者。緣一切無為解脫無漏智。此五勝故。積眾多故。偏立為身。就五陰相攝者。初一是色陰所攝。後四是陰所攝。戒以無學身口二業為體。定以行陰所攝定數為體。解脫以行陰所攝勝解為體。即舊云。解脫數乃是小乘。通大地中解脫教。不異凡夫解脫數。解脫者。前念緣青。第二念即緣異。以即離義。名解脫也。世親論明。云何勝解。謂於決定事。即知所了。印可為性。若就常無常。因位二智。名有為解脫。果位二智。名為無為解脫。若就有相無相判之。若此因位。皆此果位。皆是有為解脫。准之可悉。
疏內外我我所下第二明二涅槃果等者。言一云子縛盡等者。疏主解云。一約乘明餘無餘。煩惱盡為有餘。望後猶有餘身智在。約後別前。名前以為有餘涅槃身智盡竟。望後更無餘身智在。故曰無餘。述義解云。猶有餘累者。就未除報身也。言肇分云等者。案。涅槃無名經論第一折窮竅體中云。將絕朕於九止。永淪大虛。而有餘緣不盡餘跡不泯業報猶魄聖智常存。此有餘槃涅槃也。今取意略引門之。述義解云。此結名字。謂化法身。已絕六道三乘之業。永證寂滅涅槃之樂。而為化道所化有緣。本願力故。存於身智。名曰有餘也。言餘緣者。謂所應度人天之類。不盡猶無邊之異名也。如言眾生無邊。餘跡者。謂本願力。由初發心起大悲。願盡眾生際。未窮盡空故爾。是曰泯盡也。又云。夫大患莫若於身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述義解云。此初明滅身身智。謂身患最大無比。故曰莫若。於作業中智勤最先。故曰莫先。聖人之灰身滅智。淪於虛無。而永為為患苦所牽。廣說如彼。言大乘餘無餘等者。疏主解云。一就大乘。說餘無餘。五住因盡為有餘。二生死心為無餘。所以然者。金剛心斷變易因盡。而變易果猶存。有餘累故曰有餘。佛果為解脫道起。則無復因患。變易生死果。亦已則無累故。無餘累故。故名無餘。問。若爾小乘金剛心。斷分分段因盡。分段因盡分段果猶存。羅漢果作解脫道起。分段因既盡。分段果亦應無。答。不類佛解脫道起。此是常智此。常智起即是常身起故。無常身即謝。小乘解脫道起。此是無漏者。非是變易報。不得言智起變易報亦起。分段報即謝。所以然者。無漏智是變易因。故云。無漏業因。無明為緣。感變易報。所以無漏起時。非變易報起。是故分段報不即無。問。要待佛果常身起。無常報方無者。亦應要得變易報起。分段報方無。答。非類。斷分段因盡。而灰身滅智。分段報任動無變運無變易報方起。如人謝故天報起。不由天報起故人報謝。佛果法身。與此非類。要由解脫起。解脫道是法身。故法身起。變易報方無。所以非類也。問。金剛心類變易因盡。即名有餘涅槃者。亦應金剛斷變易因盡即是盡智。答。此是一類義。要由佛果起。方名盡智要由佛果起。方名有餘涅槃。但約佛果。望因盡義邊。為有餘。望果盡義邊。名無餘耳。非金剛心斷惑即名有餘涅槃。問。若爾。金剛心斷惑不盡。答。雖盡要待解脫道起。證惑無處。始相去離故。金剛心未得盡智。未得涅槃名。問。若佛果起。變易因果即無。若爾豈非生死斷為斷見。佛果起為常見。答。有所得人作此解者。則墮斷常。今明悟變易因果本來無生。故名為斷。非前有法斷即今無也。又云。小乘前得有餘。後得無餘。大乘一時而得。但舉佛果。望於二患。無因患邊。說為有餘。無果患邊。說為無餘。准之可悉。而言小乘前復得二涅槃者。若就體論之。是同時得。今就用而言。故云前後得也。言大有得無餘者。疏主解。金光明三身品凡有十五門云。五約涅槃論三身門。應化二身不住涅槃。以二身念念滅數數出現故。不住涅槃。法身不住槃涅槃。槃涅槃者。又涅槃也。法身既常不入滅也。次明三涅槃義。二身是有餘涅槃。以二身非究竟故也。法身是無餘涅槃。以法身是究竟故也。三身合論。是無住處涅槃。法身不住生死。二身不住涅槃。名無住處。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法身自利。自利德滿。故為無餘。應化利他。利他未滿。故為有餘也。言以其俱滅二著等者。以不著生死與涅槃故。言七卷金光明經等者。此經有五譯中。第二梁代真諦三藏譯。本於四卷經十八品加三身淨障滿願最淨地四品而為七卷。今此三身品在彼經初卷也。言攝大乘明四種涅槃等者。案。梁攝論第十三卷初云。釋曰。二乘與菩薩。同以惑滅為諦。二乘惑滅。一向背生死起槃。菩薩惑滅。不背生死。不背涅槃。故異。二乘菩薩此滅於四種涅槃中。是無住處。一本來清淨涅槃。二無住處涅槃。三有餘。四無餘。菩薩不見生死涅槃異。由般若分別生死。即住生死。若分別涅槃即住涅槃。菩薩得無分別智。無所分別。故無住處。真諦三藏解云。此四涅槃。同以真如為體。由約四位。以立名四名。就凡夫位。立自性清淨。就菩薩位。立無住處。約二乘位。立有餘。就如來位。立無餘。而無餘等云是道果。自性清淨。不名道果。且無住涅槃為道果者。由悲智故。生死涅槃。俱無所住。故仍為目。當知始從初地以上。無分別智。及與大悲為體。准之可悉。言大小合論等者。案。騰鬘經中第六說無邊聖諦章云。是故世尊。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疏主解云。分段名曰有為變易名曰無為。分段之因。名為有漏。變易因名無漏。分段果名有為。變易果名無為。對界內有。語界外為無漏。然實是有漏對界內有為。名界外無為。然是有為也。得無為人所得涅槃。名無餘涅槃。未得無為所得涅槃也。名有餘槃。望大後猶有涅槃。在故名有餘。此是將後別前。故名有餘。佛性論云。二乘有三種除。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業餘。謂無漏業。三果報餘。即意生陰。准之可悉。
疏諸佛或說下第二明菩薩觀等。言即是法花者案彼經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今略引下半偈文。疏主解云。。此一行揭智慧故唯之一有事出章門。上標為大事故世。下半舉真偽釋成佛。唯一事實。餘二非真。是故諸佛但為一事故出世。問。上言無二無三。今何故乃云二非真耶。答。前明無二。謂無緣覺。我三明無體聞。即是今文二非真實。但上明其俱無。今明方便說有但非實有耳。准之可悉言又本得大等者。述義。真解云。猶由大成小也。言又下長青目者。案。此品下長行云如般若中說。菩薩有我亦不行無我不亦不行。述義解云。此大品經第二卷文。故云。佛告舍利弗。菩薩行般若。不習色色我。不習色非我。受想識亦復如是。又第五卷云。須菩提言。若菩薩欲行般若時。不行色受想行識我。不行色受想行識無我。今應引第五卷廣。准之可悉。
疏就初為等者。言如毘曇等者。案。雜阿毘曇心經七卷智品云。名則十六行。事或說十六。於十六行。除闇非無漏。長行釋云。名則十六竺得。謂無常苦空非我。因集有緣。滅止妙出。道正跡乘。眾緣所持故無常。逼迫故苦。我所見對故空。我見對治故非我。種子法故因。等起故集。相續故有。成就故緣諸陰盡故。三在息故止。離內惱故妙。離外惱故出。趣向故道。巧便故正。等趣故跡。至究竟故乘。准之可悉。言又如成實者等者。案。彼論第十卷身見品第一百三十云。問曰。若說無我。亦是邪見。此事云何。答云。有二諦。若說第一諦有我。是為邪見。若說世諦故有我。第一義諦故無我。是為正見。今略引之。聰法師疏解云。若說第一義諦有我者。違第一義諦有我是為身。何者。第一義諦。即是假名我。舉體不可得。假名從眾緣和合故有。若推尋其體。舉體不可得說。即是第一義諦。而汝有真實見我。不可分析。故乖違舉體不可得第一義。故說。違於第一義真我即是為身見也。苦說世諦為無我是為邪見者。是說重方三世諦假名。即是為邪見。上來第一一事。雙非偏執若說世諦下。第二舉是顯非。准之可悉。言智度論云等者。此即彼論第一卷文。今略引之述義解云。言人等者。等取柱瓶乃至萬物。如此諸法俗諦故有。真諦故無也。
言若論具足半滿等者。述義解云。理教具足。權實具足。乃名滿。故云。非我無我等也。
疏諸法實相者第二兩偈釋章門等者。言故天女詰身子云等者。案。淨名經中卷觀眾生品云。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乃至)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疏主悉云。天曰等者。汝乃知解脫無言。而未悟言即解脫言。所以者何等者。釋上方即解脫也。一切法皆是解脫。豈獨文字異解脫乎。今取意引之。言四生不能生等者。案。涅槃無名論第一開宗云。六趣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化其體。述義解云。六趣不能等者。明離生義。謂凡夫等受生。不過六趣。然大涅槃已超六趣。必不能令攝其生也。力負無以等者。明不變義。無常大力雖負萬物以令變化。而不能變涅槃之體。言力負者。即是無常變易之義。廣明如彼。准之可悉。言智度論四十一卷解等者。案。彼論第四十三卷釋集散品下云。經曰。舍利弗復問須菩提。云何是色性。云何是受想行識性。云何乃至實際性。須菩提言。無所有是色性。無所有是受想行識性(乃至)無所有是實際性。影疏解云。更廣歷法。明所以不可得義。准之可悉。然述義解云。諸法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自性畢竟空故。法性不見諸法。色性不見法性。法性不見色性。乃至識性亦如是。今取意也。言又天主歎須菩提所說等者。案。大品經第十三卷云。佛語帝釋言。五陰但假名。須菩提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以所者何。諸法相無壞不壞相故。須菩提所說。亦無壞不壞。今略引之。琳法師疏解云。相即是體。即不用陰為體。准此疏文。今言。相者。即是體相也。即實相是也。
疏一切實非實下第二等者。言此釋即是體相也。即實相是也。實無等者。所言無者。□□□(二十三字缺)言上根人云等者。所言箇者。玉篇。柯賀反。廣雅。箇凡也。說文。竹筊也。有本作筒字。玉篇。莫耨反。7蒼竹也。述義解云。箇者彼也。所謂涅槃也。言又正將此文望今攝大乘等等者。案。梁攝論第五卷釋應知勝相第二云。論曰。一依他性相。二分別性相。三真實性相。依他性相者。本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差別。釋曰。由本識能變異。作十一識。本識即是十一識種子。又云。論曰。如此等識。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體。釋曰。如此等識。即顯十一識及四識。一切法中唯有識。更無餘法。故唯識為體。此體由有故。異分別性。由虛妄分別性攝故。異真實性。此性非實有非實無。故不免虛妄。此虛妄是其性故。說虛妄分別攝。又云。分別性相者。實無有塵。唯有識體。顯現為塵。是名分別性相。釋曰。如無我等塵。無有別體。唯識為體。不以識為分別性。識所變異顯現。為我等塵。無而似有。為識所取。名分別性。論曰。真實性相者。是依他性。由此塵相永無所有。此實不無。是名真實性相。釋曰。虛妄義。永不有顯現因。由顯現體不有故。亦不可得。譬如我等塵。顯現似實有。此顯現依證比聖言三師。尋求其體。實不可得。如我塵。法塵亦爾。永無有體。故人法皆無我。如此無我實有不無。由此二種塵無有體故。依一不可得。亦實有不無。是名真實性相。准之可悉。言天親之意等者。述義解云。舊梵本云。婆藪般豆。此云。天親。原夫天親立三性旨。良與龍樹正觀之風。義趣同焉。豈乖反哉。言而學人等者。述義解云。西方護法難陀戒賢等師。乃至唐界泰廓基測等僧也。
疏是名諸佛法者第二結四句教意等者。言舊義但得等者。述義解云。亦實亦非實之句。名為一枝也。言智度論云等者。此即彼論第二十七卷文。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二乘得小空。如毛孔空。菩薩得空。廣遍如十方空。廣明如記第三卷也。言問經何處等者。述義解云。實不實非實非非實。是名三方便也。
言答大品如化品云等者。此即彼經第三十九卷。佛告須菩提之中文。今略取之。言又云菩薩等者。案。大品經第二十八卷末。須菩提言。菩薩行般若無真實不可得。何況真實。乃至行一切種智死真實法不可得。何況真實。今取意略引之。言問度論等者。案。彼論第一卷釋悉檀處云。如摩訶衍義偈中說。語言盡竟。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說諸行處。名世界法。說不行處。名第一義。一切實一切非實。用一切實亦非實。一切非實非不實。是皆名諸法之實相。疏解云語言盡下四言偈成者。初一行明。第一義中離諸一切相。古今常湛如性淨涅槃也。後一行偈約二諦。明第一義悉檀體也。次一切實下七言偈成者。作二意釋之。一解云。一切實者明真諦。一切不實者明俗諦也。及一切實亦非實者。明諸凡夫以聲為實以響為虛。諸小菩薩亦復如此。以涅槃為實。性死為虛。今言涅槃皆不實。故云。及一切實亦不實也。故仁王經云。聲與響俱空也。花嚴經云。生死與涅槃。二俱不可得也。一切非實非不實者。明大菩薩解諸法故。亦不以涅槃為實。故言。一切非實亦不。以生死為虛。故言非不實。故花嚴云。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若有生死可生死。則生死可雜亂。既無生死。故生死非雜亂。有涅槃可涅槃者。涅槃可寂靜。今既無涅槃。有何涅槃可寂靜。故言。一切非實非不實。次釋如彼。言所絕之理等者。述義解云。絕四之理。絕有相等相四句心。故去。所絕之理絕心也。知絕四之理。此心亦絕四句。故云。絕理之心絕也。言答具二義等者。述義解云。三人有三根之事。易故不解。但解一人有三根也。
疏自知不隨他第二示得解人相等者。言答造論影傍等者。述義解云。影猶隨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十三卷中善知識品第五十二末云。須菩提言。是深般若誰能信解者。佛言。有菩薩摩訶菩薩。先於諸佛所。久行六度。善根純熟。供養無數百千萬億諸佛。與善知識相隨。是輩人能信解深般若。須菩提白。能信解是深身若有。有何等性何等相何等貌。佛言。欲嗔癡斷離是性相貌。是菩薩即能信解深般若波羅蜜。今略引之。言論解云三毒斷等者。案。大論第七十一卷釋善知識品末云。須菩提問。佛法是甚深微細。誰當信解者。佛答。說久行等因緣能信。更問。久行等人有何等相。佛答。是人離三毒心。亦不見是離。深入諸不實相故。問曰。是人未得無生忍法。云何言斷三毒。答曰。斷有二種。一者根本斷。二者薄少斷。此中說薄斷。行者不分別是斷是煩惱。何以故。煩惱相顛倒不定。故煩惱即是斷。是故言離。今略引之。
言趣智品明行般若人明五種相等者。案。大品經第二十三卷趣智品第五十二云。若阿鞞跋致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時。不以他人語為堅要。亦不隨他教行。不為三毒心所牽。不遠離六度。聞說深般若時。心不驚。不沒不怖。不畏不悔。歡喜爾聞。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行。今略引之。大論第七十一卷釋驗智品第五十三云。阿鞞跋致菩薩所識事。於他語中不生念。是中有實不實。何以故。他人有二種。在家人著五欲。樂虛誑不淨。出家外道著諸邪見不實。此等所說皆無實事。是故不信。自得諸法實相故。乃至佛身來。說破諸法實相者。亦不信。得無為法故。心慢安重。不復移轉。是菩薩雖未得佛道。貪欲等諸煩惱折薄故。不為所牽心常不離六度。知善法果報味故。心常愛樂。不離六度。如是種種因緣聞深般若。不怖不畏。歡喜欲聞。讀誦問義修習如雷電。小鳥則怖畏悶死。孔雀大鳥歡喜舞戲。般若如是。邪見凡夫。聞則恐怖。不退菩薩。聞則歡喜。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又大品就二種六說般若等者。述義解云。一就法門說般若者。從序品至經耳。凡有十九卷四十五品。正說般若義是也。二就行般若人相等者。從大事品至稱揚品。凡有九卷十六品。明信者行是也。
疏自知不隨他者天魔外道等者。不能干之者。玉篇。干柯寒反。犯也。杆也。觸也。求也言花嚴云等者。案。彼經第八卷法慧菩薩說十住處。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語。述義解云。不由他語者。信解實相正法。不由他語悟他法。准之可悉。言則知法無等者。涅槃無名論妙存章。明平等相處文。取意引之。文中有三。今此初標也。述義解云。所證二之境。無因緣有無之相。以中道理。為萬物軌則義。故曰。法能證正觀之智。無因緣有無之知。以無二智。為群心之至靈。故曰聖。如影公曰。至人以無心之妙慧。契無相之虛宗。內外□冥。緣觀俱寂。然則境無境相。智無智相。境智一味平等。言心無有無等者。第二釋。述義解云。至人如此證理之時。智相絕內。境相絕外外也。心是內法。即能取相。以正觀離有無之知故。取相之心。由是滅也。數是外法。即所取相。以中道絕有無之相故。虛妄之數。由是息矣。既遣內外之取相。故境智一味。
言彼此寂滅者。第三結也。述義解云。此者內智也。彼者外境也。言浩然大均等者。引取第九演能古文。加妙存章文。以為一句。述義解云。真正觀無所不遍。義曰浩然。為一切作本體。義言大均也。言名為實相者。述義解云。泊爾寂靜無間智之別朕。乃曰實相涅槃大道。准之可悉。
疏若佛不出世自上以來等者言花嚴云等者。案。彼三十三卷末。普賢菩薩答普慧菩薩云。菩薩摩訶薩臨命終時。於右掌中。出大光明。名淨境界。悉能嚴淨三千世界。若有無漏諸辟支佛。覺此光者。即捨壽命。若不覺者。光明力故。從置他方餘世界中。一切諸魔。及從外道有見眾生。悉皆從置他方世界。除如來住持所他。今略引之。言答其□聲聞從師等者。述義解云。所言二盈之間者。盈猶日也。滿也。又二箇月月生。十五日滿。望月之間名二盈也。言答法花玄義等者。法花玄第五卷具明緣覺人。今指此文。故云。且辨之也。言答雜心云等者。案。雜阿毘曇心論第九卷雜品云。問。何時佛出世。何時轉輪聖王出世。地辟支佛出世。答。劫減佛興世。增劫轉輪王。二時辟支佛。如是應當知。長行釋曰。劫減時佛興於世。順解脫師故。佛是解脫師。為捨生死。出世說法。增時眾生。向生死見轉勝樂故。若爾時佛出世者。則為空出。以眾生不能捨生死極著樂故。減劫眾生背生死見煩惱惡行極增上。故能捨生死。是故乃至百歲眾生時。佛乃出世。非減也。若減者爾時眾生。非法貪法不正貪。悉行邪法。對利煩惱。非善法器故。轉輪聖王多於增時。出于世間。能以十善。建立眾生。是故減時不出。以彼眾生向惡行故。是故增時易化。時淳故。初減轉輪聖王亦出於世。猶淳故。辟支佛二時世出作自事故。彼論疏解云。此偈明三出世。劫有增減相故。減佛興世者。但據釋迦如來為論。彌勒即是增時。二時辟支佛者。佛前佛後。又謂。增減二時。非法貪者。謂著五欲。不正貪者。雖有修善。猶求人天。不求解脫。故言不正。作自事者。但能自度。不能化他也。今略引偈文也。言一本乘辟支等者疏主解云。本發緣覺心。後得緣覺果。比謂本乘。略舉有二。一極遲百劫。此是大辟支。二極疾四世。中間不定。此二種人成緣覺果。決定不值佛。然大小緣覺未得果時或值。或不值佛。此無定也。有人云。何百劫竟至果竟時。名大辟支。此人因時雖鈍根。而得果竟時。即為利根。又勝身子。此人隨分。具足相好。故獨出無佛世。佛化度眾生故云。不遇佛也。言二者退菩提辟支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九卷云釋往生品中云。復次是補處菩薩離欲來。久具足佛法。以方便力。隨補處法。生兜率天。未證四諦者。故留不證。若取證者。成辟支佛。今略引之。影疏解云。此據實。補處菩薩但出無世。教化眾生。恐成辟支佛。故於四諦不取證。准之可悉。言三聲聞辟支等者。疏主解云。非本乘緣覺。其人本是聲聞。於佛法中證得初果。初果人但十四生漏值佛則成羅漢。不值佛辟支佛。如此之人本願見佛故而言第七生中者。案。賢聖義云。對法論說極七返有者。謂即預流於人天。往來雜受。極至七返得盡苦際。此論意說次第行者。得預流果。三界修惑一毫未斷。人中三洲及六欲天往來雜受。極至七返。(乃至)言一生者。人中得道。往生天上。還來人中。一往一來。名一大生。或唯天上或在人中。但受一身名半生。故唯此師意今言。七生者。約大生言之。法花玄十四生者。約小生言也。言答俱舍論云往外道法中等者。述義解云。梵語。袈裟。此云。離塵服。有品數。謂五條條。七條。九條。九條亦三品。謂下中上各有三品。從九條至二十五條。准知。真諦三藏金剛般若疏云。五條在彌帝羅國。七條在半尸國。大依與錫杖在罽賓國。尼師壇在迦毘羅國。由此佛三衣。至今成世間。今案。(以下文缺)言四者有犀角喻辟支等者。此本緣覺中。極遲百劫行之人。故俱舍論云。犀角喻百劫也。疏主解云。此人既是利根大辟支。雖然出無佛。出時既正法滅盡。亦無末法。此時眾生鈍根。故無得□法義耳。非辟支不能令其得道。所言犀角者。玉篇。作羼字。先啼反。說文。羼遲也。獸名之羼。為羼字。思雞反。形似牛豬頭士腹卑腳。腳有三蹄。黑色三角。一角在頂。一在鼻。在鼻者即令角也。小而隤。好食棘也。有人云。此狩四足。此中有二。一者通天羼。二者陸行羼。今取後也。言五者有部行辟支等者。案。俱舍論第九卷分別世間品一云。此中部行者。先世聲聞或獨覺。有餘師說。先世凡夫。後部行獨覺。若此人於世已。修決擇分善根。今生自然覺悟聖道。於本行經中說。在一山處。有五百外仙。修難行苦行。(乃至)有一獮猴與獨覺共住。後至外仙所。現獨覺威德莊嚴。五百外仙皆成獨覺。疏主解云。其人自有待眾部儻。如佛有弟子眷屬。故名部行。此人行行。不必具滿百劫。亦可六十劫。如身子時節故。此人亦不值佛也。言答經五百辟支等者。述義引報恩經第三卷。佛言。過去鹿母夫人生五百子。自悟無常。出家成辟支佛。乃至廣說今。具明如法華玄第五卷。准之可悉。
疏如五陰無常下第二明等者。言一者欲明五陰等者。述義解云。能相謂四相中生滅二相也。所相謂五陰法也。謂如毘婆闍婆提明等者。案。毘婆沙論第二十卷色品云。復有說者言。此法是無為。加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說。若此法是有為者。其性羸劣。以羸劣故。不能生法住法滅法。無為有力。以有力故。能令法生住滅。或有說。此二法是有為。一是無為。如曇摩崛部。作如是說。二是有為。謂生住一是無為。謂滅。若此是有為。其性羸劣。不能滅法。以是無為法故。能滅法。准之可悉。
疏若離五陰下第二破離陰我等者。言外云神如虛空無有相貌等者。□□□(二十字缺)言即是顛倒品等者。此論第四卷顛倒品偈文。今略引上半文。碩法師第二明無起惑。以之言與也。起惑之主。即是我人。而上半五句。求不可得。煩惱從何而生耶。非正有無。求我不可得。無我之煩惱有無。 亦不可得。准之可悉。言第二釋中初借人日譬等者。此文難見。應云如來下第二釋三種比。於中有三。初釋如本。次釋如殘。後釋失見。就第三中又三。初借人日譬。示比知之相貌。次如是苦樂下。第二外人正舉共相比知證有神。次如見人民下。第三引類。可也。言答百論等者。案。彼論上卷破神品云。內曰不然。神能知故。(修□路)若不知時。欲令有神者。神則不能知。亦無知相。所以者何。汝神無知時。亦有神故。復次若無煙時。現見火知有火。神若有知若無知。無能見者。是故汝喻也。得復次汝說見共相比知故有神。此亦非也。所以者何。見去者去法到彼故。(修□路)若離去者無去法。離去法無去者。到彼如是。見去者日。到彼必知有去法。若離神無知。是事不然。是故不應以知故知有神。不可見龜而有毛想。不可見石女而有兒想。如是不應見知便有神想。疏主解云。內曰下破無知時有神也。復次汝說下第二破其比知初牒外義也。人之與日。共有去相。見人去比知日亦去。名為共相比知。草木若爾。若有依相。以草木有依。比知苦樂亦依於神也。此亦非也者。第二句總非也。所以者何下第三句釋。此釋意縱其日有共相有去相將人比日。奪其草木覺知共有依相。將木草有依。比此苦樂亦依神也。所以縱一奪一者。文自釋之。言見去者去法等者。見人從東至西。人既有去。亦見日從東至西。日亦有去。故可得如日。不得云見草木有依。謂苦樂亦應依神。注前釋縱人日相比也。若離神無知下。此釋奪其二依相比。汝言。草木必依他地離地無草木知必依神離神無知。作此比者。是事不然也。是故不應下結可也。不可見下。取意重破之。外云。天下之物皆悉有依。如外草木既依於地。內之人民則依於王。不應苦樂覺知獨自無依。是故呵云。汝見草木依地。見苦樂亦依神者見餘鳥有毛。見龜亦應有毛。准之可悉。
疏因有我故下釋第二法無我等者。言小乘無在於見諦八聖道亦在見諦等者。疏主解云。又約小乘義。見諦道正見法輪。小乘舊義云。牟尼說。見道疾故名法輪。瞿沙亦爾。故云。或復說八支轉至於心。八支猶是八正道。八正道即是見道。明佛自悟八正。至五人心中故名轉也。述義解云。小乘舊義者。雜心論之意。瞿沙。此云。妙音。即薩婆多師也。疾者。速進也。見道是捷疾道。以一品道。頓斷多結也。法宗原云。八正道者。正見。正念。正定。正精進。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初三以大地法中法念定為性。正業進以大善地法中勤為性。正思惟以不定中尋為以不定中尋為性。語業命以色中無表為性。皆唯無漏。准之可悉。言大乘人無我等者。案。梁攝論第十一卷釋論云。先於十解已通達人無我。今於初地又通達法無我。此二空離有無性。若能通達即與此法同。是故離修。准之可悉。
疏又無我我所者於第一義亦不可得者前明世諦中等者。言故三法印云等者。案。大經第三十卷云。佛在婆枳多城。在師子吼。一切諸法無常無我。涅槃寂靜。離諸過惡。宜依此文明。三法印。一諸行無常。二諸不無我。三涅槃寂靜。又大論第二十三卷云。一切有為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涅槃。是名佛法義。是三印。一切論義師。所不能壞也。准之可悉。
疏諸佛以一切智下悉第二菩薩法等者。言問為凡夫說無我等者。此問意云。凡夫迷我無我。為凡我無我。今悟我無我。可有益。聖人解我無我。為聖人說何益耶。答為令聖偉法利人等者。此答意云。此不就利益判為說直明凡不解我無我。聖解我無我。以聖解我無我故為聖。說我無我。此為益凡。利他不自利。如阿難稱我聞。為益眾生也。此一番問答是在二諦章上卷。而言如為難等者。案。大論第二卷初云。佛般若涅槃時。阿那律語阿難。令聞四事。佛具答之。我涅槃後經初。亦應稱如是我聞一時。是故當知。是佛所教也。法花疏釋我聞云。一者佛命令稱我聞。今順佛□。故云我聞也。二者集法藏時。迦葉順阿難。佛在何處。最初說法。阿難以答僧眾。故稱如是我聞。准之疏文。如如為阿難等者。當第一釋。次言如為聖人等者。當第二釋。所言如者。猶是也。顯在玉篇。
言毘曇人云等。案。雜阿毘曇心論第一卷界品云。真實者四聖諦不顛倒。謂以學八忍八智見彼真諦故名見。聖人所成就。故名聖諦。不顛倒者。解上諦義。雙論第二卷擇品末云。若事分別時。捨名則說等。分別無所捨。是則第一義。長行釋云。名著此則等事。非等一義。次定事不可得故。如瓶。分別色香味觸時。捨瓶名。非捨色香味觸別有瓶名。是故名等事。如是一切分別。無所捨。是則第一義者。若事分別不捨名。是第一義。如五盛陰名苦諦。若分別五時。亦不捨苦名。以色是苦故。乃至識亦如是。准之可悉。言成論變然故云等者。此即成實論第十卷身見品文。今取意略引之。聰法師疏解云。若說第一義諦有我者。違第一義諦有我是為身。何者第一義即是假名我。舉體不可得。假名從眾緣和合故有。若推尋其體。舉體不可得。即是第一義。而汝有真實我。不可分拆。故乖違舉體不可得經一義。故說違於第一義諦有。真諦有真我。即是為身見。若說世諦無我。是為邪見者。是說違於世諦假名我。即是為耶見。上來第一一事。雙非偏執。若說世諦下。第二舉是顯非。准之可悉。言如般若中說下等者。此引大品經第五卷。准上可悉。
疏問曰下此解釋章門偈等者。言一者涅槃名滅等者。案。琳疏云。實相是涅槃名滅。若聖人不滅心。何得向涅槃耶。故知聖人心亦滅。准之可悉。言第二引例通等者。述義解云。入無餘時。空身心。故云空。定為心空也。今案。琳疏云。若數人以十六心。為三解脫門。空無為空。若無常與集道下各四為無願門。滅下四為無相門。若論家假名空。為空門。實法空。為無相門。平等空。為無願門□以真智。為三脫門。但真觀絕名亡想。難可分別故。而將方便中名來。目於真觀也。滅盡想者。那含人滅心。准之可悉。言即是法經等者。彼經第三卷藥草喻品長行在。此文略引之。疏主解云。凡聖終歸大涅槃。故云。終歸於空。又自昔以來開五乘教用。至於法花。息用歸體即無復五乘末。本對於五。故明不五。既無有五。亦非不五。即言辭寂滅。而論云。終歸無餘槃。今引終歸於空文者。或名畢竟空。或名大涅槃。若名諸佛道。然涅槃絕四句超百非。不知何以目之。強名為空。所以為證也。琳法師解云。終歸無餘者。羅漢入滅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若佛不說我非我不下釋第二方便章門等者。言一者明佛有無量方便者。琳疏云。今且責。佛為見眾生。為不見眾生。若見即顛倒。若不見便成盲瞎。今言方便力不可見不可言。非汝所解。而見與不見。□隨緣方便也。此是佛無生觀也。言二者諸法無決定相等者。案。琳疏。諸法無決定者。是所觀之境。且就色法。明非有非無。乃至四句准之可悉。
言但第三句與前二句相違等者。述義解云。上二句云。生死涅槃。皆名不實。非生死非涅槃名實。所以相違。今明不明不相違。即各各為人悉檀准之可悉。
疏問曰知佛下此釋第二章菩薩得等者。言即發起偈二文等者。述義解云。自知不隨他與下三句是也。言寂滅相故下等者。所言戲論者。疏主釋云。無記心中往復言論。名為戲論也。碩法師解云。五鈍煩惱。名愛論。貪。真。慢。疑。無明五利使。名見論。身見。邊見。戒取見。取邪見。准之可悉。
觀時品第十九
疏所以有此品來等者。就此品來由大文有二。初明來由。次明品目。初中有三。初約三章。以明來由。次二者諸佛菩薩下。第二約二段。以明來由。次問何故下。第三問答以明來由。今此文初也。案。琳疏云。又前二十一品明世間觀行中。有三意。前來一十七品略廣二文。破遣迷情。顯示中道。第二觀法品。迷執既除。實相又顯。故有三乘得益。但眾生無盡。其中復有未悟之者。故從此後第三。重破迷顯實。使未悟之徒因而得曉。已解之輩觀行增明。而即觀時品者。對前法也。准之可悉。
疏二者諸佛菩薩等。此下第二引例約就三段。以明來由。謂約二十一品。初十七品名正說。明次觀法一品。名稱歎。今此時品下。此第三門。准之可悉。
疏問何故次法品等者。此下第三問答明近次上品生。凡有三番問答。如文可悉。述義解云。時法相對者。數人云。因法假名時。離法無別時故。言三者法品末最後偈云等者。案。彼偈文云。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今取意略引之。言既有三時者。述義解云。辟支出時。及前後二時。准之可悉。
疏所方時者外道有二師等者。此下第二。明品目。言外道有二師等者。此二外道計顯在。大論初卷末。具引論文。解釋如記第二卷也。案。碩疏云。但外道解時有二種。一師云。時是常。何故爾。四時三世是常有。故名不變因。所以計時是常。一師云。時是無常。何以爾。所以釋論云。時來眾生熟。時出即摧促。時能覺悟人。是故時為因。所以計時是無常。言一云時體常等者。影疏解云。更有實執云。諸萬物等。非時所作。但既時常故。以時為生因。花果等為了因。時既常法。微細不可見故。以花□等來證。取了出此時。常知有。時是常法。是第三執也。言次云別有時體等者。影疏解云。此第二時執。彼人計云。微塵世性時。方虛空涅槃等是常。乃至一切萬物。由之而生。故云。以時為因。言故偈云等者。時經偈文。所言時來等者。由夏時來故。所以熱。春時涼。若使其者。那無實時。今者就熱時為語。故云熟耳。具明如上也。言佛法中亦有二師等者言婆沙云為止此說明法即是時等者。□□□(二十五字缺)
言薩婆多部中有四大等者。案。婆沙論第四十八卷云。薩婆多中有四種論師。一說事異。二說相異。三說時異。四說異異。乃至第一名達摩多名。第二名瞿沙經三名和須蜜。第四名佛陀提婆。言一者相異等者。婆沙論第四十八卷云。相異者。言法行世時。過去法有過去法有過去相。非不有未來現在相。餘二亦爾。如人愛一女色。於餘女色非不有愛。彼亦如是。今案。雜心論第十一卷釋品云。相異者。過去法與相合。不離未來現在相。如人著一色非不著餘。彼亦如是。今引雜心文。以為潤飾言一為正未來傍有過去現在義等者。述義解云。此未來有可不過去義。亦有為現在義故也。所言瞿沙人者。雜譯論云。尊者妙音也。言二者事異等者。婆沙云。說事異者。言法行世時。事異體不異。譬如金銀器破已更作。雖形有異。其色不異。乳不成酪時。香味雖異。其色不異。如是未來法至現在時。雖捨未來法。不捨其體。現在法至過去時。雖捨現在法。不捨其體也。雜心論亦同之。言達摩多羅者。新譯論云。法救也。言第三時異等者。言法行世時。以異故生於異名。非其體異。譬如算籌初下名一。一轉名十。復轉名百。如是至千萬算籌是一。轉其處故。有種 名。彼亦如是。如是說世者。名不嬈亂。說以所作故。便有三世。若法未有所作。名未來。已作名現在。所作已滅。名過去。雜心略同。述義解云。此第三世友說。以就作用。位有差別。謂法作用。未有為未來。有作用時。為現在。作用已滅。為過去。非體有殊。言迎送正望等者。述義解云。迎就未來言。送就過去言。正者現在望之。應知。言正現在等者。述義解云。正現在謂。是現在也。曾未來謂。今日望昨日為未來也。當過去謂。今日望明日為過去也。
言正過等者。述義解云。正過去謂。望今日而昨日為過去也。曾未來謂。望去第三日而昨日為未來也。曾現在謂。當昨日昨日為現在也。言正未來等者。述義解云。正未來謂。望今日而明日未有故為未來也。當現在謂。當明日明日現在也。當過去謂。以今日望明日今日為過去也。言第四異異等者。婆沙云。說異異者。言法行世時。以前後故。生異名。猶如一女亦名為女。亦名為母。以其有母故名女。以其有女故名母。如是法行世時。以前後生於異。非時異體。如是說者。即名嬈亂。所以者何。一世則有三世。地去世有三世。過去前後殺那。名過去未來。過去中殺那名過去。現在未來世亦如是。雜心亦同。俱舍論第十四卷分別惑品第五。具說四種薩婆多。恐煩故略之。
疏品開以二等者。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四卷初。舍利弗問言。為欲說有一菩薩不須菩提語。於諸法如中。欲使有三種乘耶。舍利弗言。不也。如中可得分別有三乘不。舍利弗言。不也。是如。有若一相。若二相。若三相。舍利弗言。不也。汝欲於如中乃至有一菩薩乘不。舍利弗言。不也。今取意略引之。
言次偈明不相在等者。述義解云。不因過去。而有現在相。故云不相在也。
言就釋難中有五等者。述義解云。何以故下。一難也。三若字下。即為中三難也。如是亦應下。第五難也。
疏問曰如有歲月日下生第二等者。言體相者。述義解云。時之相也。時者。體也。故名體相也。言攝論約五種明時等者。案。梁攝論第十一卷釋因果修差別之二修時章第五云。阿僧祇有二種。一謂阿僧祇劫。何以故。由此劫日夜半月。月時行年雙等時不可數故。名阿僧祇劫。二謂阿僧祇。何以故。於此劫中。菩薩修行。若以劫為量。又不可數。故名劫阿僧祇。今略引之。言十二月分為三分等者。述義解云。十二月下半至四月上半。以為一分。四月下半至八月上半。以為一分。八月下半至十二月上半。以為一分也。西域記云。如來聖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時至五月十五日。為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為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言一分有雨時者。一分內四月各以二月。為一時故也。言次有小劫時等也等者。疏主解云。從八萬四千歲。漸減至十歲。名一小云。如是十九變為中劫時。如是八十變。不大劫也。言小乘六十數等者。疏主解云。有人言。經言三大僧祇行成佛者。此取數六十四為大劫之劫滿三僧祇也。今謂。經中多明水火劫等。為三僧祇。不取後大劫為三僧祇。若必有文證者。亦宣明也。又淨名經疏云。然劫有大小。大劫有三。火水風。所以名大者。時節長故。壞處闊。從欲界至三禪故。人之與物。□皆無故。故名大也。七過火劫起。燒欲界初禪。然後一水劫起。漂欲界乃至二禪。如是七七劫起。有七劫起。後更七火劫起。然後有一風。吹壞欲界乃至三禪也。故雜心論第十一卷。偈云。一火一水災。七七火七水。復七火後風。小劫亦三。飢饉。疾疫。刀兵。所以名小者。謂時節但。又但在欲界。唯閻浮提。但損於人。故名小也。准之可悉。智度論一彈指等者。□□□(二十一字缺)
言康偽會云等者。述義解云。有傳記云。集眾論義。而取勝處。以集作書。又有云。是人名未詳。應推。今案。高僧傳第一卷末云。康僧會。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年十餘歲二親□亡。至性奉孝服畢出家。厲行甚峻。明學三藏博覽。從吳黃武元年。至建興中。所出維摩。大般泥洹。法句。瑞應。本起等四十九經。曲聖義。并注了本生死經等。又出小品及六度集雜譬喻等。又注安般守意法鏡道樹等三經。并製經序。至吳天紀四年四月。皓降晉。九月會遘疾而終。是歲晉武太康元年也。
言同百論等者。案。彼論下卷破卷常品云。內曰。過去非過去。(修□路)若過去過去者。不名為過去。何以故。離自相故。如火捨熱不名為火。離自相故。若過去不過去者。今不應說過去時行過去相。未來亦如是破。是故時法無實。但有言一說。今略引注文。更加語耳。疏主解云。注釋為二。初別解偈本。次是故時漢下。總結無時。初又二。前開二關。破過去。次例破未來初中又二。初門有四。言若過去等者。第一牒也。土為過去。是一過去也。此土復滅。無復土相。復是一過去。故云。過去過去也。不名為過去者。第二難也。土既滅後。無復有土。故不名過去也。何以故下。第三釋也。土既謝滅。則離土自相。故無復過去也。如火下第四舉喻也。若過去等者。第二關正釋偈本。又二。言去不過去者。第一牒也。明過去土住過去土不謝滅。故云。過去不過去也。今不應說下。第二破也。若過去土不謝滅。則猶是現在。汝不應言過去行謝滅之相也。未來下經二。例破未來。亦應開兩關問之。一云。若未來未來。則無瓶相。以瓶是未來。名一未來。復未有此瓶。復名未來。若爾便無未來。若未來不未來者。已有瓶相。便是現在。汝不應言未來行未有之相。准之可悉。
觀因果品第二十
疏問自上以來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問答以明來由。次問答以明品自。初中有二。問與答。答中有三。初約廣略。破以明來由。次約所詮義差別。以明來由。後約品次以明來由。此文初也。案。琳疏云。又因果道理。從義大宗。立信生解。趣正之本。然惑者多謬。上來諸品雖復略破。今復重而廣論。准之可悉。如外道計等者。案。康疏云。計因果中。自有四家。迦毘羅人謂。因中先有果。因果是一。衛世師人謂。因中先無果。因果是異。勒沙婆人謂。因中亦有果亦無果。因果亦一亦異。若提子人謂。因中非無果。因果非一非異。准之可悉。言大小乘人十家所說者。一因中有果家。即是僧佉之與上座。明因中有果。二因中無果家。蓋是衛世僧祇二世無義。三因與果作因家。即成論師義。四因不與果作因家。是毘曇義。亦是攝論師立二義。一立聞薰飛滅作報佛。二立聞熏習滅不作報佛。五因果一時。亦是成實五陰。一時成人。薩婆多八相。一時共起義。六前果後因家。七因滅變為果家。八因滅不變果。九與十者遍不遍義准之可悉。具明如疏。
疏二者上來雖破因果為成餘法等者。此下第二約所詮義。以明來由。案。碩疏云。然因果是佛法中難義。前來已散破。但未別作破因果名目說故。如破因緣品中破四緣。亦已破因果。但來意各有主對。因緣意正為破生義破。生則涅槃及因果。次破五陰。破苦即是破果。觀行觀業等者。即是破因。雖復已破。但是逐執散破。未約作破因果名。然因果之理難識。凡情種種謬計。論既將竟。故復收來別因果名。准之可悉。
疏若逐近來者從時品生等者。此下第三約品次以明來由。案。碩疏云。破時後即以破因果。從前品明。因果法生在三世中。而時無別體。假法為體。彼雖聞破時。猶計有因果。因果別成。時義則在。准之可悉。
疏問因果有幾種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明品目。凡有二番問答。即分為二。初悉問答。顯因果數。次番問答。正明品目。如文。案。康疏云。言因果者。因是假藉之名。果是先逐之目。能生為因。所生為果。然因果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內謂因業有身。外謂因種生穀。又有二種。一者了因因果。如燈照物。二者生因因果。如穀生種。又有二種。一者正因因果。如種生穀。二者緣因因果。如地水等。以碩疏云。因果略有三種。一者相生因果。如泥生瓶。如善惡因得苦樂果也。二者相緣因果。如梁柱成屋。合五成捲一時而有也。三者了因因果。如萬行了出本有涅槃。如燈照物等。准之可悉。
疏所以四偈絞絡等者。所言絞絡者。曇攝字釋云。上交絡。廣雅云。交也。五人邊也。下力各反。郭璞云。絡繞也。言以佛地因果等者。述義解云。因果正是中道者。就因緣之因果也。有無正等者。就定性有無也。言如經云等者。此即大經第二十一卷德王品文。今略引之。疏主解云。此正答他生難。前云。有漏之法亦是生家之他。無漏之法亦爾。何故不生無漏之他耶。今正答之。法寶師解。未至生位。或未出胎前。已有生性。故云。有漏之法等以有生性故。生緣能生。故云。故能生也。具如中記第六卷也。言又若事因於理等者。述義解云。所言更有所因者。即是所依。因者由也。准之可悉。
疏第三偈上半重牒有等者。言外道泥中之瓶等者。百論上卷破一品云。外曰。不然。多因一果現故。如色等是瓶。(修□路)如色分等多因現一瓶果。此中非但色為瓶。亦不離色為瓶。是故色分等不為一。足等分與身亦如是。准之可悉。言內法瓶為四塵成等者。述義解云。五塵之中。簡除聲塵。非能造之法故也。言又內法等者。述義解云。成論云。泥之四塵是實。瓶是假色以識心知實。以想心知假故。言三者二俱是無等者。述義解云。所言而有有無者。果有因。果無因。在者成果因。亦可在不成果之因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因為果下第二破等者。言成論師云因是有為等者。□□□(二十字缺)言又云一念之因辨果力足等者。□□□(二十七字缺)言故成論文云等者。案。彼論第三卷過去業品第三十二云。論者言。迦葉鞞道人說。未受報業。過去世有。餘過去無。答曰。此業若失則過去。過去若不失。是則為常。失過去異名。則為失已。後失是業與報作因。已滅報在後生。如經中說。以是事故。是得生。如乳滅時與酪作因。何用分別過去業耶。今取意略引之。言又去作因已滅者。案。成實論第二卷二世無品第二十二云。又汝言智生者。因與果作因因與果作因與已滅。如訓與牙作因已滅(乃至)雖過去滅未來未至。以成就故。不得無言。今略引之。聰疏解云。又汝言下。破第五事習因有故過去有義。因與果作因已滅者。明過去無邊。言雖過去下。破第九事。就在有三。此初明。曾有當有是正見之境。非溟伏怪有也。述義解云。成就力者。因與果竟雖滅。而以成就力。現在不失而有。故名成就。以用不起故。名滅耳。然成就在故。能引生後果。如過去冥伏有義也。言今遂言作等者。今遂言。成於自果亦自滅者也。言如百論等者。案。彼論下卷破因有果品。內曰。(修□路)疏文所引全同。注釋云。汝言。泥中當出瓶。故因中先有果。今瓶破故。應當無果。是以因中無果。疏主解云。破上各取因證因中有果也。此就當義破之。汝果非是現有。必是當有。泥中之瓶。有當來義。復有當破義。若泥中瓶當成義。遂言因中有果者。亦因中瓶當破義。亦應當無果。准之可悉。言又難開善義云等者。述義解云。所言成就現在等者。成就現在之心。為能緣以不也。言若不能緣等者。述義解云。毘婆闍婆提部義宗。立一切煩惱。皆攝於不相應。故不能緣。故非立一切煩惱。皆攝於不相應。故不能緣。故非心。能緣為故非色。若非色心非心者。應同彼義也。今案。雜心論第四卷使品末云。問。彼使為心相應。為不相應。此何所疑。二師異說故。毘婆闍婆提欲令不相應。育多提婆欲令相應。於此有疑。准之可悉。言又開善亦是過去過去義等者。所言同迦葉鞞等者。成實論第三卷。難迦葉鞞義云。失者過去異名。則為失已復失。准之可悉。
疏問曰若謂因不與果下第二破等者。言至長安見攝論師等者。述義解云。疏主從南土至長安也。言如人工等者。述義引婆沙云。從金非出金。從金出金剛。故知。金之中精名金剛。所言朴者。玉篇。普木普角二反。王逸曰。朴大也。方言。朴卒也。郭璞曰。倉卒急速也。說文。木皮也。有本。作非字。言以成實師本執金剛心等者。述義云。金剛心者此喻名也。婆沙云。從金非出金。從金出金剛。故知。金之中精名金剛也。問。金剛與如意珠何異。答。二義。一大論云。帝釋與阿修羅鬧時。帝釋所執金剛。墮閻浮提。而還成如意珠。故知不異。二者婆沙云。金剛能破波賴珠。亦能破知意珠。故知異也。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上半牒等者。言破意云夫相生之道等。案。碩疏云。凡論相生之道。能生在現在。所生在未來。不得□。又理應能生是有所生是無。以能是有。故能生他。所生是無。故從他生。如因體是有前。牙在未來。是有故能生他。所生是無。故從他生。如因體是前。牙在未來是無。由因有力。辨無成有。汝若立因果一時俱有。則失因果能所相生之義。生者能生。可生則所生。能所生一時俱有不可。准之可悉。言又涅槃云等者。彼經第二十九卷是師子吼品。佛告師子菩薩文。今取意略引之。法實師解云。此辨縛體也。名色之與眾生。更無別體。故說相續也。述義解云。名者四陰。四陰微細。非眼識境故。色者四陰。具明如縛解品記。准之可悉。
疏問若先有果生下等者。言如須達等者。金剛般若疏上疏此卷。引賢愚經第二卷文。廣說須達長者造祇洹精舍之因緣云。舍衛國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曰須達。其人居家巨富財寶無限。好喜布施(乃至)是時須達遶佛三匝。卻住一面。世尊即說四真諦。皆即證初果。白佛。唯願垂慈。願舍衛城中。使眾生除邪就正。佛言。彼無精舍。云何得去。須達言。能起。願許。世尊默然。須達言。唯使一弟子共往□示。世尊思惟遣舍利弗。於時二人案行諸地。無可意處。唯有祇陀太子園。正得處所。舍利弗告之。須達白太子欲買。太子笑之。須達不已。太子戲云黃金布地。令間無空地。便當相斷與。須達布金。太子不許。須達責之。即共往詣。事人所。時首陀會天。當為佛起精舍。斷事人云。不應妄語而有戲哭。既已許賣。不宜中悔。遂斷園與須達(乃至)諸外道言。不可造精舍。舍利弗即為說法。各得道跡。六師弟子三億。於舍利弗所。出家學道。長者共身子。還圖精舍地。物自捉繩一頭。身子含□。長者即問六欲天何處最勝。身子答云。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恒有一生補處菩薩。來生其中。須達言。我正當生第四天中。長者出此言已。五宮悉滅唯第天宮湛然不變也。身子言汝於過去毘婆尸佛。亦於此地。為彼佛起精舍。乃至今日。凡九十一劫受一種。不得解脫。生死長遠。唯福是要。不可不兼。是故身子8憂長者悲愍也。長者起精舍。用妙旃檀為香泥。別房住止千二百處凡一百二十處。拓犍槌謝設欲往請佛。白波斯匿王。我為佛已起精舍。願大王遣使請佛。時王聞已。遣使詣王舍城。請佛及僧。願赴曠舍衛國。爾時世尊與四眾。前後圍繞。放光動地。至舍衛國。漸近城邊。一切大眾持諸供具。迎待世尊。到已放大光明。指案。三千世界。皆悉振動(乃至)世尊爾時隨病。為說法藥。各是道跡。今取意略引之。言難陀實未得地犯等者。述義解云。引雜實藏經第八卷云。佛弟難陀。其婦孫陀利端正人少雙。佛將難陀。向那波山。令見老獼猴。至忉利天。見諸天女。至地獄見苦難等。乃至廣說。言又影。公云等者。案。影公此論疏云。第八遣先果後因。非直欲備諸破門。惑者亦有此謬。如謂先有舍法故備楝梁。如其無先備之何為。今略引之。言又經中云等者。案。大經第一卷末。佛告高貴德王菩薩言。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者。即非無漏常住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為無。菩薩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斷煩惱愷已。便得見之。當知。涅槃是常住法。今略引意。疏主解云。此答。初本無今有。可是無常。今既本來已有。故非無常也。然兩土諸師解本有義。不出二家。今明涅槃未曾有無。豈論本始此文所以明本有者。此是德王本無今有。故無常之難。故云本有。此一時答難。至論涅槃。未嘗本始當之與現也。准之可悉。
疏答曰。上半牒等者。言如數人命根等者。述義解云。彼宗以修惑發業也。以見修二惑。通為潤業故。雜心論云。欲界三十六使。一一今有亦有續故今云。十使中隨一使。潤一生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因不盡滅下第二外故等者。言舊云昔日等者。涅槃經智度論云。昔七寶鹿已今變成釋迦等。如此等事如來誠言。然琳法師光法師等。□作經疏同執。作有所得分別而說。故成所破耳。述義解云。發心菩薩五陰假者。相續至佛。故經中言。昔時鹿我身是也。此謂人度萬福萬行至金剛心。因中行不至佛地。故行不度。准之可悉。言又僧祇義心性本淨等者。□□□(三十七字缺)言又如外道等者。大論第七十卷。有此外道計。具引如先。影疏解云。從宜初來入。即曰後入冥初。立此始終二種。邊見說無嵩義。然諦云。僧佉經廣說世性。即是僧佉外道計也。
言又攝論師云梨耶體無生滅等者。□□□(二十字缺)言楞伽明八識義者。案。入楞伽經第二卷。佛告大慧菩薩。諸識有二種滅。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阿梨耶識虛妄各別。種種熏滅。諸根亦滅。是名相滅。相續滅者。相續因滅。即相續滅。今取意引之。
疏答曰泥團前滅而有瓶生不名為變等者。言如百論等者。案。彼論下卷破因有時果品云。內曰。若果生故有不失。因失故有失。(修□路)汝言。瓶果生泥團不失。瓶即是泥團。若瓶果生。是時失泥團因。故是則無因。若泥團不失。不應分別。泥團瓶有異。今實見形見。力知名等有異。故有亦應失。今略引釋文。疏主解云。破上有不失也。注初牒外不失。瓶即是泥團正破之也。凡有四難。初作即是難。若瓶果生者生者。第二失因難。若泥團不失下。第三作無異難。今實等者。第四舉五事異驗失。五事者。一泥瓶兩形異。謂泥形滅瓶形生。謂形失也。二泥時滅瓶時生。三泥滅瓶力生。四智泥智滅。智瓶智生。五泥名滅瓶生。准之可悉。
疏問曰因雖滅失下第二破滅不亦等者。言若謂理善感等者。述義解云。又佛應為事。又佛出世故以可生善。遂成之義。為事應也。言經云有為無常等者□□□(三十字缺)疏問曰是因遍有果下等者。言凡計因果等者。案。琳疏云。問是下第五破遍不遍一雙。謂初句牒。三句破。凡計因果。各自不同。乃至廣說。准此疏意。凡計果因下。釋偈文破。十家因果將就。故總釋顯之。言見蓮中有子下。顯第一有無一雙。次見因滅下。顯第三前後一時一雙。次見乳下。顯第四滅變不滅變一雙之中滅變。次見鏡中下。正釋第五遍不遍偈。尋文自願。言數人云等者。案。婆沙論第三卷云。問曰。得忍凡夫命終時。為捨忍不。答曰。或有說者捨。問曰。何以不生惡道。答曰。復有說者。彼惡道也。得非數緣滅終不現行。慧基毘曇章第三卷四善根義中解云。問曰。捨凡夫性者。若世第一捨。為苦法忍捨。答。婆沙有三說。一世第一捨。二苦法忍捨。三說二處共捨。問曰。有三邪性。一者邪趣。謂三惡趣。二者邪業。五無間業。三者邪見。謂五見也。此何處捨。答。或有說者。苦法忍捨彼三邪。問曰。邪趣邪業。實義言之修道所斷。云何乃言苦法忍捨。答曰。所言對治。有其眾多。有捨對治。有持對治。不作對治。不趣對治。其苦法忍。是凡夫性。正捨對治。京於見苦所。斷十使。為斷對治。諸無漏道。是持對治。不作無間業及餘不善業是。不作對治。不趣惡趣。是不趣對治。如是等故。名捨邪性。准之可悉。言今問涅槃破先尼云等者。案。彼第三十九卷如品云。梵志先尼言。一切眾生有我。遍一切處。是一作者。佛言。若我周遍一切處者。應當五道一時受報。若爾者。汝等梵志何因緣故。不造眾惡。為遮地獄。修諸善法。為受天身。今略引之。
疏復次若言過云因下第二總破因果等者。言又未來當果等者。述義解云。成論師云。未來之境為生現在心在境。今難。若未來境。為現在心生之境者。可言現在。不可言未來也。言經即生此念時等者。勝鬘經初五言偈中有此文今略引之上半文。疏主解云。即生此念時者。應時也。佛應與心念同時。若聲響之相應。亦云。要須力成就。如來應念現身。但示起速無著。故云爾。佛於空中現者。明應處也。若約釋者。男女有隔。既應後宮。不宜到地。若約理而言。法身無為而無所不為。即寂而動。亦可示起感無方來無處所。卓爾現空。亦可會勝鬘上難。上難云。我所聞佛音聲。世所未曾有。世間之人不知感逝空即應。今既知感。逝空即應故。是世間所無。准之可悉。
疏若因空無果下等者。言此猶是去來品等者。案。去來品凡有二十五偈。大有七破。然最後二偈云。有無破。亦云。決定不決定破謂決定有去者等。二偈是也。作者品凡有十二偈。文分為四。初有六偈。第一實有實無門。二半有半無門。三一有一無門。四一三門。准之可悉。謂決定不決定者。當果空不空。實有實無者。當因空不空也。
疏此品有成壞品第二十一六意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明來由。次問云何下。第二明品名目。初中有六。今此初也。案。淨義等疏云。所以此品生者。從因緣訖。此破世間人法空人。外情便謂。向未初破。則有人法成。今既被破。則人法壞也。若爾則有成壞。不應都空。准之可悉。
疏二者外人等者。此下凡有四段。第一約總別。以明來由。第二約賓主成壞。以明來由。第三約內外法成壞。以明來由。初三如文。第四之中言五淨土不毀等者。案。法花經第六卷。如來壽量品偈文云。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書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今略引此半偈文。疏主解云。此一行偈。結淨土不毀眾生見燒。准之可悉。言如二緣見一質淨穢等者。疏主偈云。次明一質異見。所言一質者。此有多門。若望正道為論。未曾淨穢。隨淨穢一緣。見淨穢二土。以對淨穢二見。故言非淨非穢。名為一質。故言。一質二見也。若就緣自論一質異見者。自有是一淨質。薄福之人。自見其穢。自有是一穢質。於定福德之人。自見其淨。准之可悉。
疏六者世間外道等者。此下第六文。言聞經中五輪世間界成等者。備法師廣百論疏。初引成立世界經云。諸聖弟子佛言。地輪何。佛言。依金剛輪。乃至水輪何依。言依止風輪。風輪何依。虛空輪。復更問言。空轉何依。佛即答言。汝問大過。虛空無色無空無見無對。當何所依也。述義解云。此言經者。樓炭長阿含等應見。五輪者。成器世界。最下有空。於空輪上有風輪。風輪上有水輪。水輪上有地輪。故大論第八卷云。此三千大千國土中。風上水。水上地。地上人。又新俱舍論第三十一卷云。謂諸有情增上力。先於最上依止虛空。有風輪起。其廣無數厚十六億踰繕那。雨澍風上滴如車輪。積水成輪。感別風起以搏此。水結成金。於金輪上。有妙高山等也。言三災世界壞者。大論第八卷云。是三千大千國土。大劫亦三種破。水。水。風。小劫亦三種破。刀。病。飢。火災至初禪。水災至第二禪。風災至第三禪。下皆至無間獄。諸經論中處處說之。可知。言故下文云等者。案。此品下偈文云。復次。若謂以現見而有生滅者。則為是癡妄而見有生滅。今取意略引之。碩法師解云。此就無生滅。引以破成壞偈上半。取意明。汝若言我眼實見諸法生滅。汝云何破言無耶。生滅猶是成壞耳。下半呵嘖破。亦是□撥破明。汝以愚癡因緣。橫謂見見有生有滅。其實無也。此一往□撥是癡妄所見。彼猶不信。更須為釋旖妄所見不可信意明。此肉眼是過去顛倒因。生因既是無明。虛妄不實果報所見。寧當可信耶。言然所見境既無等得。此取涅槃無名論妙存文。以釋顯之。如先類引釋。恐煩而已。言內外□冥等者。此曇影師智度論序文。略引之。言是名涅槃者。此亦涅槃無名論文准之可悉。云何名成壞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明品目。言成名眾緣合等者。案。康疏云。成是成就。壞是破壞。即以緣合為成。緣離為壞。准之可悉。言五輪合等者。案。寶崛中卷云。劫初成時。有持水風。令水不散。有消水風。令水漸盡。以成世界。世界壞從下以向上。世界成從上以成。故論云。初壞處最後成。最後壞處最初成。故用水聚。出生三千大千世界。水之輕妙音。成上諸天宮殿。水之滓濁者。成下山河大地。是水聚能生大千世界藏。問。欲界身不能觸得上界物。云何得以欲界火燒上界禪。答。俱舍論云。從欲界火別出火燒初禪。不用欲界火。燒上界禪。又淨名疏云。時節長故。所壞虛闊。從欲界至三禪故。人之與物□皆無故。故名大劫也。言六種合等者。案。大智論第二十卷。釋初品中。三三昧第二十二云。復次四大及造色圍虛空。故名為身。是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身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於空六種和合中。強名為男強名為女。又淨名疏云。時節短故。又但在欲界。唯閻浮提。但損於人。故名小劫也。言又如地論人等者。述義解云。總相者。真諦是常。俗諦是無常故。又一切有為法。皆無常故。別相者。俗諦之中。三聚別別故。又雖無常法。而苦空無常無我故。同相者。三聚之中。以色攝色類。以心攝心類故。不相應亦爾。又苦空無常無我。雖別而皆同無常故。異相者。具足四相。是有為。不具中四相。是無為故。成相者。有為法一念起故。壞相者。有為法一念壞故。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生第二盡不盡門破等者。言故云無常等者。述義解云。無常是能切。行苦是所切也。又云。成論師義云。若受有輕重。而非謂行苦有輕重。金剛心菩薩生滅無常。與三途眾生生滅無常同。故無輕重。但有□細耳。
言地地論稱不成實無常等者。案。彼論第八卷方便處菩提分法品中。廣說菩薩觀一切行無常義。具明五陰品記。述義解云。彼明三種無常。一分段無常。二念念無常。三不成實無常。謂非折法法即空故。瓶是本來虛假不實故名無常。不得成實。成無常故。准之可悉。
疏若謂以現見下第六生滅門破成壞等者。言即攝論無塵等者。案。梁攝論第五卷釋應知勝相第二云。論曰。如此眾識唯識。以無塵等故。釋曰。識所變異雖有內事相不同實唯一識。無有塵等別體。故皆以識為名。若無塵此識離塵。愛憎等受用。云何得成。今取意略引之。故云似根識等者。梁攝論第五卷釋應知勝相第二釋論云。若廣說有十一種識。若略說有四種識。一似塵識。二似根識。三似我識。四似識識。一切三界中。所有虛妄分別。不出此義。由如此識。即約顯現。今略引之。述義解云。似塵識者。五塵也。似根識者。五根也。似我識者。末那識也。心識識者。六識也。此皆梨耶識為本而也。言又今論與楞伽同實無外四句鯐等者。言攝論師云等者。案。梁攝論第八卷云。釋曰。知塵無所有。是通達真。知唯有識。是通達俗。復知此識無有生性。是通達真。知此識是假有。為通達俗。。若不通達俗。無以能得見真以離俗無真故。若不通達真無以遣俗。以俗無別體故。准之可悉。然未其人名也。言□現業品者。案彼品云。雖空而不斷。雖有亦不常。業果報不失。是我佛所說。諸業本不生。以無定性故。諸業亦不滅。以其不生故。疏主解云。此二偈中二諦中道。明業離斷常。於中前偈明二諦不斷常。次偈明第一義諦無有生滅。述義解云。初偈明世諦不斷常。次偈明真諦無有生滅。准之可悉。問若爾攝論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釋曰。外塵本來是無。識變異所作。識即緣此為境。故言。無轉為境。此義已立。不應復疑何以故。若撥無此理。無成佛義。今略引此文。以為難問也。言又就外義等者。若薩婆多義者。十四不相應中。有生滅。即是四相之中二。此不相應攝。十八界者。此法界所攝。故云生滅是法塵也。然不相應是假。故非五識所說。一人處為色入。答。雖有眾色。但說一色入。當知。一淨入中陰境界故。釋曰。於彼入中。三眼境界者。是為色入。肉眼。天眼。慧眼。以色□故。說十種。所謂青黃赤白。長短正不正。方圓高下。雲煙塵霧。光影明闇。彼長等此事。三種分別。餘悉無記。彼論疏解云。色入得名廣。若十一種。此中取□二。說三眼所見。偏得色名。以色□故。說二十者。舉數別名。彼長等下生性各別。次下疏文准之可悉。言論云此是相待假想心所得等者。□□□(三十六字缺)
疏問曰下第二救義等者。言犢子亦說等者。案。真諦所翻俱舍論第二十二卷破說我品第六云。跋和弗多羅部所說。必定有我與五陰。不一不異。准之可悉。言方廣亦說等者。案。大論初卷云。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菟角龜毛常無。准之可悉。言摩亦說等者。案。大品經第二十卷初。佛言。須菩提。惡魔到菩薩所。壞其心作是言。薩婆若與虛空等。無所與有相。乃至諸法空。無所有相中。無有得菩提者。亦無有不得者。准之可悉。言一者就法等者。案。碩疏云。二者約因果。謂明不斷不常。以因壞滅故不常。果起續因故不斷也。然此成實師義也。言二就人明不斷常如業品云等者。案。彼品文云。無明之可蔽。愛結之所縛。而於本作者。不異亦不一等。文略明下半偈。又淨義□疏解云。下偈立。作受二者不一不異。以人牛約假之實法生滅。是故不一。假名相續轉。人作牛。所以不異。亦可約人牛兩形。是故不一。神明無別。所以不異。准之可悉。言故淨名云者。此即彼經上卷佛國品寶積長者所說偈文。疏主解云。此合就人法。辨非有無也。以無我人。是故非有。而不無因果。所以非無。但今為破斷常顯示中道。故明無人而有於法。所以然者以無人故。破其定常。以有法故。非是斷滅。故遠離二邊。稱為中道。而我是受者異者。我為真宰之主。此為體也。能造善惡之因。受禍福之報。此二為用。是故為異。准之可悉。
疏復次若初有滅者下第八三世門破等者。言又毘曇明等者。案。雜心論第十卷雜品云。問。幾種有。答。生有及壞有。本有亦復中。當知二剎耶。一染三有二。釋四。生有者。謂生分五陰與俱。故名生有。相續心俱生義。壞有者。死邊五陰與死俱。故名死有設心俱起。本有者。除分死分五陰。彼中間。有本業所種久住。故名本有。中有者。死已乃至未得餘生有。於其中間。向受生有。五陰□所不攝。於二中間起。故名中有。准之可悉。言又二生死等者。案。□□□三卷云。七種苦諦惡三種集諦。故名出世。章第五卷變易生死義中解云。三種集諦謂皮□□□□□諦謂三分段為三。變易有四。故七種。准之可悉。
中論疏記卷第七(末)
中論疏記卷第八(之本)(集眾異說不敢和會)
大安寺沙門案澄撰
疏第九卷
如來品第二十二
疏大乘觀行凡有二門等者。約此品由。大文有二。初明來由。後明品目。初中有二。初約世出世。次辨來由。後約出世一間。以辨來由。初中有四。第一明世也世難易。次又自上已來下。第二明以無出世亦無世間。次又大小學人下。第三明世出世等無有二相。便入實滅迷。次又惑者下。第明因性悟出世。如文可悉。而言涅槃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七卷。具有此文。今略引之。寶疏解云。俗相有異。真體無二。愚者知俗異。智者知真一也。述義解云。明者解也。無明者煩惱也。今疏主解云。今明。求此時無明體相。畢竟不可得。何所論其異。若了明無明不二。即是智人。若見明無明二。則是愚人。准之可悉。言因世間悟出世間者。述義明云。問。二十一品為破世間之中。今因何世間。令悟出世間。答。二十一品所破。此是橫世間。今因如幻化世間。今悟出世間耳。問。令悟出世間。何故破出世間耶。答。外人謂。世間有生滅。出世間無生滅。故求其橫謂世間。令悟即是出世間。然以彼謂異於世間有出世間之出世間故。名破出世間也。判世出世四義。一義一者十信為世間。三十心為出世。此就未伏無明。與伏無明。二者初地至六地為世間。七地已上為出世。此就不□觀義與□觀義。三者七地以還為世間。八地以上為出世。此就功用與無功用。四者十地以還為世間。金剛道後。為出世間。准之可悉。
疏就一間凡有四品等者。此下第二約出世一章以明來由。於中凡有三復次。此即第一復次。有五第一約世出世。以明廣略互現。次又顯執出世間下。第二明破世間即破出世。次又世為出世本下。第三約本末辨之。次又如來下。第四約人法。解惑以論之。次又破如來下。第五約人法。以明之。如文可悉。言前世間中直以廣略為二者。述義解云。上二十一品中七品辨大乘行為略。十四品辨大乘行為廣。故以廣略為二也。准之可悉。
疏又四品次第等者。此下第二復次。於中有二。初明諸佛出世為破煩惱。說四諦教宗歸一滅。次又如來下。第三明能離所離所觀所證四義。如文可悉。案。琳疏云。雖有四品。合而言之但唯人法。如來是人。餘三是法也。但以人為法將開導之原。所以先明如來。大覺既興。累無不遣。破染成淨。次觀顛倒。然解生惑滅。必假勝境方成。次觀四諦。四諦平等即是寂滅涅槃。所以後觀涅槃。准之可悉。
疏又前破如等者。此下第三復次。於中有四。第一明世出世互破人法。次二者下。第二明以有人故必應有法。次三近從成壞品生下。第三明通從上品而生。次四者下。第四明的從上一偈而生。如文可悉。言世間法中等者。就二十一品破世間人法。初七品破法。次作者品下破人。然破法之中。非無人。破人之中。亦非無法。互有傍正故也。言世間是生滅等者。案。碩疏云。造而為論。外人謂。世間虛空可得是無。出世如來不無也。若無如來即邪見。故得舉而破之。准之可悉。言以內壞結等者。案。碩疏云。外人云。如來內壞外壞魔軍。故菩提樹下得成佛道。便有成有壞。何俱言無成壞耶。述義解云。內壞結賊者。謂起心惑。又有漏五陰身也。外破摩軍者。謂煩惱魔也。又有漏四取也。亦可魔者。四魔也。軍者。十軍也。
疏所言如來者等者。此下第二明品名目。於中有三。初明如來名義。次釋如來不同下。第二明外人情計。即為所治。次問若具破一切佛下。第三明論旨歸。此文初也。於中有二。初明觀如來之所以。次據法而言下。第二正明如來名義。如文可悉。言據法而言等者。第二正明如來名義。如文可悉。言據法而言等者。案。大論第二卷釋初品中。婆伽婆第三云。云何名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如諸佛安隱道成。佛如是來。更不去後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影疏解云。此正明義合三號如來如去如住等義。准之可悉。
疏釋如來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外人情計。此中有三。第一明外道所計。次經小乘有三說下。第二明小乘計。次地論不真宗下。第三明大乘計。此文初也。言故論云等者。案。此品破他之中。第二縱破偈長行云。我有種種名。或名眾生人天如來等。康疏解云。我名無量。略舉四種。如大論說我眾生等十六名字。准之可悉。
疏小乘略有三說等者。此下第二明小乘執。於中有二。初通明三師所執。次成論師立五時教佛下。第二別明成論學人所執。此文初也。有三師所立。即為三別。文處易知。言犢子部云等者。此初師計。所言人法者。猶是人體也。言成為師明等者。此第二師執。於中三說。言假別有體等者。是莊嚴義。言無體無用者。是光宅義。言無體有用者。開善義。此三師□是成實宗大師也。言阿毘曇等者。此第三師執。案。雜心論第十一卷擇品云。若修諸相即方便彼起業。從是轉增。進說名為菩薩。長行釋曰。度三阿僧祇劫。於百劫中。種相好業。乃至廣說。彼論疏解云。此偈明決定菩薩相。凡有二決定。一者菩提心決定。謂從初阿僧祇云。至第三阿僧祇劫。決定成佛。不退作二乘是。二者趣到決定。謂從百劫之初。造相報業。始得決定到佛是也。述義解云。三十四心者。斷三界見惑。十六心與斷九地修惑。九無礙。九解脫。合為三十四心。此中前三十三心不因位。第三十四心為果位。問。二乘斷見修。與佛斷見修何異。答。異。何者二乘但斷染污無知耳。佛斷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故異也。染污無知者。見修之中無明是也。不染污無知者。不知草木幾塵所成之心。餘物准之。言在無漏心等者。案。琳疏云。毘曇人明二種如來。一有漏五陰。為生身如來。二無漏五陰。為法身如來。故三僧祇行有漏行。百劫修相好業。後三十四心成佛。佛在無漏心。不為緣縛。若出在有漏心。則為緣縛也。准之可悉。
疏成論師立五時教佛等者。此下第二別明成論學人所執。案。灌頂玄第十卷 云。莊嚴旻師判四時教。謂十二前明三藏見有得道。名相教。十二年後。明見空得道。名地無相教。於無相後常住之前。指法花會三歸一萬善悉向菩提。名同歸教。最後雙林。明一切眾生佛性闡提作佛。名常住教也。開善光宅用五時教。四時不異前。更約無相之後巋之前。指淨名思益諸方等經。為褒貶抑揚教。准此師意。今言。成論師者。開善寺智藏師。光宅寺法雲師。所言五時者。三藏。大品。淨名。法華。涅槃也。案。法華御製法師品疏云。高原譬初教及第二般若教。乾土譬八十年果。施功不已者。譬聞淨名教。濕土譬淨名教。七百阿僧祇果少近泥。譬今日法花經至法花方知壽量果。准之可悉。悉第五時佛之中言一云如來體是世諦所攝等者。□□□(二十五字缺)
言二釋既云等者。案。碩疏云。二者計空是佛。如明慶寺尚禪師用即空是佛。用大品中空無來無去。無來無去即是佛也。疏主解云。此南方尚禪師義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三卷大如品末云。爾時須菩提語諸天子。汝等言。須菩提直佛子隨佛生。云何為隨佛生。諸天子。如相故須菩提隨佛生。何以故。如來如相不來不去。須菩提如相亦不來不去。是故須菩提隨佛生。今略引之。言次北土智度論師云等者。案。淨名玄第四卷末云。有人言。佛有三種。一者法身佛。二者報身佛。三者化身佛。實相則是法身佛。實相可軌。名之為法。此法有體故名為身。而實相非佛。能生佛故所以者名佛。二者報佛則修行。會實相理。實相既常。報佛亦常。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三化佛則應物之用。此北土論師釋也。言四云佛果靈智非二諦攝等者。此應莊嚴義。故碩法師云。 佛出二諦外。不同俗諦浮偽之有。不同真諦虛9之空也。
疏地論不真宗等者。此下第三明大乘執。案。北地論師作四宗。一因緣宗。謂數家義。二假名宗。是成論義。三不真宗。指三論義。四真宗。謂唯識義。又法花玄第三云。爰至北土。還影五影。製於四宗也。述義解云。光律師所立。彼師取他宗。為自宗。故以為所破。今灌頂玄十卷云。六者佛馱三藏學士光統。所辨四宗判教。此即南方所立。何為指此師耶。然未詳彼名也。言真宗明於三佛等者。述義解云。不住道者。謂權智也。又言。以大悲故。不住涅槃。經云。不動真際。建立諸法。由空觀故。不著生死。經云。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故云。不住道為因。故有化佛也。言助道為因等者。謂十地六度萬行因。就三智者。加行智也。證道為因者。謂正因也。證於真如正體。無分別智也。
疏問若具破一切佛等者。此下第三問答申論旨歸。以遣惑情。文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有三。初別破空有四句。次又論破十二種佛下。第二據通破十四種佛。次又有異三師云下。第三破異師說。以顯論是歸。此文初也有三。初正破四句佛。以為論旨。次又大小乘人下。第二破有佛之見。次又有所得人下。第三破邪正二見。初中言外人計佛等者。案。碩疏云。外道小乘大乘眾計雖多。不出四句。一計有是如來。如外道小乘人。言有佛是一切知人不可無也。二者計空是佛。如明慶寺尚禪師。三計亦空亦有。以佛是世諦故言亦有。即真邊故言亦空。如開善解。四計佛出二諦外。不同俗諦浮偽之有。不同真諦虛9之空。故非空非有。如莊嚴解佛二諦外。下文具破如此四句。准之可悉。次中言故淨名呵善吉云等者。案。淨名經上卷弟子品須菩提章內外平等者門中。有此文。而云乃至可取食者。此疏主加引之。言此明善吉等者。疏主解云。善吉自謂見佛聞法。而言不見聞者。其言似反。其理實順。若有佛可見。即是有見。故不見佛。若有法可聞。即是有聞。故非聞法。今明。無佛可見。乃名見佛。無法可聞。始是聞法。蓋是斥三乘之有。是故說無。既知佛非有。則識佛非無。如是五句無所受始是法身。如斯而悟名見佛也。後中言故淨名呵云等者。案。彼經文云。外道六師(乃至)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之所墮汝亦墮墮。乃可取食。今略引之。疏主解云。彼外道六師者。聲聞人。謂以見佛聞法。即事佛為師。已為弟子。異於外道。故次泯之。釋迦出世正值六師也。言是汝之師等者。此令善吉事外道為師。因其出家。現世受其邪法。故墮邪見。後世同其果報。故墮惡道也。言乃可取食者。若不同六師。則見邪正相異。便無等觀。故不能受食。若知六師即是法身。以同六師。是同法身便得等觀。乃可受食。問。云何六師即是法身。答。四句求六師不得。六師身即是實。實即是法身。故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又同六師。即體邪即正。故是正見人。若不同六師。則謂邪正二。名邪見人。故同六師也。言七佛者。案。四分戒本初偈云。毘婆尸式棄。毘舍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釋迦文。賓律師疏解云。過現七佛同說。一毘婆尸。二式棄。三毘舍。四拘留孫。五拘那含牟尼。六迦葉。七釋迦文。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故下偈云等者。案。此品最末偈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今略引上半偈文。碩疏解云。此來偈略示如來體性。前偈既言。佛過戲論。恐外人云。若爾世是與佛異。世間虛妄不無。如來出過世間故。終應是有故。今齊世出世法。無毫釐差別。世間既無性。如來亦爾如來無性。世間亦爾。准之可悉。
疏又論破十二種佛等者。此下第二通破十四種佛。此中有二。初明列十四種佛。破此故以名品。次問十四種佛下第二問答。明十四種佛初破之所以。如文可悉。而言論豐十二種佛等者。案。此品文云。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寂滅相中。無常無常等四。寂滅相中。無邊無邊等四。疏主解云。初偈破空等四句是佛。後偈破常邊等八句是佛。准之可悉。
疏又有異三論師等者。此下第三破現說以顯旨歸。文中有二。初列異師二說。是應北土三論師即琛法師等。次今明不然下。第二破謬執以顯正義。如文可悉。
疏大分為二等者。言佛於九道中尊等者。案。康疏云。為世所尊。故曰世尊。更無與等者。故曰唯有。體如而來。故曰如來。如法相知。故稱正。窮一切種。謂之遍。無礙謂之知。於法自在。故名為王。無法不知。名一切智。問。法性無量無邊。佛智能盡知不。答。十住論中。論主自釋言。所知法無量無邊。佛智亦無量無邊。以無量無邊智。知無量無邊法。如函大蓋亦大。問。大品經中。佛言。一切智是二乘智。一切種智是佛智。今何故云佛是一切智人耶。答。下不兼上。上得兼下。故知。佛亦名一切智。准之可悉。
疏所以有此五章者等者。此文中總明此如來一品五章。即為五別。第一明破有是佛章。次外人既聞有非是佛下。第二明破空是佛章。次外云若空有下。第三明料簡空有俱非佛所以章。次自上以來破病既周下。第五明呵責外人章。次三問破病下。第五明略示佛相章。如文可悉。
疏初偈五求破等者。言五求破者。述義解云。論文云。為五陰是如來。為離五陰有如來。為如來中有五陰。為五陰中有如來。為如來有五陰。准之可悉。言楞伽經有法身品等者。入楞伽經第六卷此品文云。佛告大惠菩薩。如來法身於五陰中。非一非異。如來法身五陰一者。即是無常。以五陰是所作法故。如來法身五陰異者。即二法。不同體相。如牛二角。乃至法身之相。於五陰中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今略引之。
疏長行為五等者。言一者陰陘生滅等者。案。琳疏云。若與陰一。則同陰習。則無積習之功智照之用。准之可悉。言如五陰品說等者。案。此論第一卷觀五陰品最後偈長行云。若實無常。則無業報。眼耳等諸法念念滅。亦無有分別。若之可悉。康疏解云。答家反難云。汝難我云。若也是常。則無業報。眼等諸法不能分別故知。無常者我還難汝。若也無常亦無報。眼等諸法亦不可能分別。何得是無常乎。
而言眼耳等法者。眼耳等六根法也。亦可眼耳等是根。諸法是塵。根塵無常。念念不住。能所皆然。若為分別耶。雖有二說。今取初說也。言涅槃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二卷中。佛告德王菩薩。云何非常。以有知故。常法無知。猶如虛空。如來有知。是故非常。今略引之。疏主解云。瞿師羅長者。大富而無兒息。請禱神明。後生一女兒。身長三尺。此兒不久。忽然死已。長者愛念失於本心。如來觀其道根應熟。化作此身。長者見大歡喜得悟。佛因復本身。為說法。即得初果也。如來非常。身有分故。即是丈六之身。分限故也。就就身業也。次明。有起即是意業。有言說即是口業。今略引意業文。法華玄第九卷云。又非常故。不同虛空。下云。常法無知。如來有知。是故非常。念念滅不同有為。故如來身非有為非無為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二不自不他門破等者。言即是犢子計等者。案。大論第一卷具有此人計。今略引之。述義解云。此部宗立人法俱有。而言五陰和合別有我法者。我者是人。法者即體。謂五陰和合別有人體也。四大和合別有眼法者。同毘曇義。以四大造根造根等五根及一切色。而能造之色是無記。所造之色通三性。何者。四大品是報法。故為無記。所造之色。有報色及善無作。與惡無作色。故通三性。准之可悉。言又是成實等者。莊嚴云。假有本。有用有名。開善云。無體有用今取此二師說。故云師等也
疏答中有三偈等者。言俱舍論出犢子義等者。案。真諦所翻論第二十二卷破說我品中。有此文。今略引之。具引之如燃可燃品記也。
言無佛者為釋疑故來等者。所言無佛者。此文標釋相違。亦檢論文。亦無此文。若有異本。然今本云。若法非我者。即應此文。若爾此文應云。無我者為釋故來也。下釋處云我故也。言故常云等者。述義解云。人者神我之異名。以統御義為人。如眾生命者等也。玉篇。孔子云。仁者人也。鄭玄曰。人謂施以恩義。准之可悉。
疏若不因五陰下第三前後破等者。言答本住品等者。案。此論第二卷觀本住品初長行。具有此文。今略引之。案。琳疏云。此是衛世師外道。雖復離身計我及微相。還用陰等為相。准之可悉。言二者小乘人謂等者。所言五分法身者。述義解云。戒身者。佛盡無生智。無學正見智。共生身口無漏戒也。又以道共戒為體。以色十一中無作為性。依第四禪起也。定身者。佛盡無生智。無學正見智。共生無漏三三昧。與無漏道相應而起。以心所中定數為體。依第四禪起也。慧身者。謂無漏正見也。解脫身者。正見智共相應。起解脫數。新譯書云。無漏勝解。此有為德。亦是智德也。解脫知見身者。謂盡無生起。於解脫身中起。故名解脫知見。此無為德。亦此斷德也。
疏今實不受陰下第二偈奪破等者。言破初家義等者。案。琳疏云。下一偈奪。上半奪本。言今者。今於本也。明本既不受陰更無如來法者。夫明有法不出色心。本地既無五陰。則無色心。將何物為有。故云。更無如來法也。准之可悉。言故肇師云等者。案。肇法師註淨名經序。具有此文。疏主解云。原肇公論本跡之意者。正欲解不思議。此經說既名不思議。約何物法辨。不思議中。有本有跡。故開本跡二門。雖有本跡而同。是不思議。故明不思議耳。述義解云。本者理之與智。跡者。教之與形。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二章偈破空等四句等者。言如江南尚禪師者。案。碩疏云。如明慶寺尚禪師用即空是佛。准之可悉。
言開善義佛具空有二句等者。所言金剛者。案。開善師金剛心義云。金剛三昧者。是學地之終極。以其照鄰佛慧。萬惑因此而忘故。借以金剛。喻其解用。世有金剛。真實堅而且利。以其堅故。所不能傷。以其利故。能摧壞萬像。譬窮學之心。以其照一切境故。能斷諸惑。以思壞道遣之相故。惑所不能。又此是慮法。故受心名。是定中能有。故名三昧。准之可悉。所言至忘彌存者□□□□□□□□言四句不可說者。案。康疏云。不可言方有空。不可言無空。不可言亦有亦無空。不可言非有非無空也。即如大虛空。誠是無物。今以四句微責義亦不成。何者。太虛若有。有何形質。太虛若無。無所容受。亦有亦無。是則相違。非有非無。復成戲論。世間大虛。當離四句。至於理也。豈復可論。故曰。空則不可說也。准之可悉。言如涅槃無名等者。案。大經第二十三卷德王品云。如抵羅婆夷。名為食油。實不食油。強為立名。名為食油。善男了。是大涅槃亦復如是。無有因緣。強為立名。准之可悉。言涅槃經生生等六句等者。案。彼第二十一卷德王品云。佛言。善男子。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云何不生生不可說。不生名為生。云何可說。何以故。以其生故。云何生生不可說。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可說。云何生不生不可說。生則名為生。生不自在故不可說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說。不生者。名為涅槃。涅槃不生故不可說。何以故。以修道得故。生亦不可說。以生無故。云何不生不可說。以有得故。云何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十四緣法為生作因。以是義故。亦可得說。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第五能難之中。有七句。彈其難。初標七句。次云何不生生下。第二釋七句。於中有二。初有六句。正彈共四句六句。即是彈其生義。彈其說義。彈有六句。第二有一句。彈其無六義。彈無說義也。十四緣法為生作因者。十二因緣中。是第十一。老死第十二。今不取生老死。但取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此十因緣為生作因。准之可悉。述義解云。今合六句。為四句不可說而證。以常等四名不得取佛也。第七為一句可說而證。但以假名說之也。十法者。即大經云。十二因緣法。謂六因四緣是也。
言空違於有等者。案。碩疏云。明空與有想違。是相違害法。為汝執有假名說空。以違完汝有耳。實無此空也。准之可悉。
疏如是正觀思惟下生第二偈等者。言攝論云等者。案。梁攝論第十二卷釋論云。譬如虛空有四種德。一無染。二無礙。三無分別。四無邊。根本智亦爾。一切世間八法七流等。所不能染。由是彼對治故。故說無染。於一切境。如理如量。無障無礙。故說無礙。於一切法。一味真如。空遍滿故。故說無分別。離一切諸邊。中道不可量故。故說無邊。譬如色於空中顯現。空不可分別。色可分別。後得智亦爾。因不可分別。此智可分別。謂此是能分別。此是所分別。若佛果是無分別智所顯。離則別眾生。云何得作眾生利益事。如理不倒。今略引之。
疏如是性空下第二明等者。言般若實際品等者。案。大品經第三十七卷實際品餘初有此文。所引全同。所以不引。言又諸法性等者。述義解云。冥寂者。絕智曰冥。絕境曰寂。斯乃廓然寂靜之義。又云。冥者。泯然能所無間。故云冥也。支道琳師以泯為冥也。叡師亦以泯然為冥。今意亦爾。心泯成中。智泯無相。准之可悉。言答大品云等者。案。彼第三十七卷實際品餘。佛言。第一義相者。無作無為。無生無相無說。是名第一義。亦名性空。亦名諸佛道。今略引之。言問成實論二世有無品云等者。案。彼論第二卷二世無品第二十二中云。又汝言則無佛者。佛之滅相。雖現於。不稱有無。況滅度耶。今取意略引之。聰法師疏解云。第十七事破第十九事無佛難。就中有二。此初約本明有無。言佛寂滅相等者。解者不同。一云。佛應身即空。即空故寂滅相。寂滅相不稱有無。況滅度。二彌沙塞部解云。約應身為論。佛身非業煩惱所造。不得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現顯故。不得言無。故言。佛寂滅幫不稱有無。三解約本為論。佛法性身非有非無。故言寂滅相。應身雖現於世。隨本不稱有無。今同第三解。准此論文。今應云二世無品。不應言二世有無。以彼論無二世有無品故。但有一切有無品。然彼品中。無此文故。又言不攝有無者。准論應言不稱有無也。言以智度輪。第十一卷忍度餘有此文。今略引之。影疏解云。本為破有病故。所以說無。為破無病。所以說有。為破非有為病。故說非無。為破非無病。為破非無病。故說非有。若聞說。諸法不可說是常。不可說是無常故。剬執言諸法定是非有常非無常者。此還是。故為癡論。此論縛論。非為解論。何意如此。本為破有破無。故說非有非無。有無既無。何得別有非有非無。無法在故為癡論。此是無知論。故云癡論。一云。癡論者。見前三句有過。遂計有一法。不同前三。不得言說。為啞論。亦名愚論。准之可悉。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十六卷。佛告須菩提言。若法性外更有法者。應壞法性。法性外法不可得。是故不壞。何以故。須菩提。佛及佛弟子。知法性外法不可得不可得故。不說法性外有法。今略引之。言又楞伽等者。案。入楞伽經第六卷。佛告大慧菩薩言。不生不滅者。即如來異名。譬如釋提桓因帝釋王等。雖說百千名號。而不知是如來異名。乃至有知實際者。有知涅槃者。有知法界者。有知法性者。准之可悉。
言淨名云等者。案。彼經下卷見阿□佛品中。有此文。今略引之。具明如記初卷。言是故經云等者。此諸法無行經文。案。目錄云佛說諸法無行經一部二卷三十二紙也。今案。彼經下卷。文殊自舉本章。過去久劫有佛。名師子音王。滅度已後。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善根。便說諸法實相清淨。二名勝意。持戒清淨。行頭陀法(乃至)善根。為勝意徒。一心說偈。婬欲即是道等七十餘行偈。大論第六卷末又有此事。影疏解云。若能解婬欲無婬欲者。婬欲實相。即是於道。恚癡亦爾。此明實相義。明婬欲實相即是道義也。而今言貪欲者。染者品云。貪欲有種種。名愛□染婬貪欲。准之可悉。
觀顛倒品第二十三
疏問四品破出世間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問答以明來由。次問云何為顛倒下。第二明品名目。初有三番問答。此初番問答。有二。問與答。如文。言前破世間等者。案。康疏云。前雖破世間。亦破出世。縛解品是也。後破出世間顛倒品是也。准之可悉。言三者又顯等者。案。碩疏云。今品非但破外道邪見。亦佛法中計涅槃如是常亦破。若言不破者。那有破如來涅槃耶。故此品破常。即是破汝所見出世間法也。准之可悉。言四者二乘之人等者。案。大乘玄八倒義中云。外道起生死。計有常樂我淨。佛初說四諦。破四倒。說生死中但有苦無常無我不淨。無有常樂我淨。比丘聞此。非便生死苦無常無我不淨。佛果亦苦無常無我不淨。起後四倒。故涅般經云。便生死無常無我不淨。佛果是常樂我淨了□□□□破其佛果苦無常無我不淨。若外凡夫起到者。是見諦煩惱。若學人起者。是修道煩惱。若羅漢起者。輥界外煩惱也。外凡人不起前四倒。八內凡位。不復起之。後四倒者。八內凡位。乃至羅漢起。准之可悉。
疏問染者品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明煩惱難破故須多破。次又前破染下。第二約愛見二使。以顯二品差別。如文可悉也。
疏問何故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約自行化他。以明來由。次二若接下。第二明近接上偈文起之。如文可悉。
疏問云何為顛倒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明品目。文中有二。第一明外人情計即為所治。次問云何破顛倒下。第二申論旨歸。正明品目。初中又二。即問與答。答言中有二。初明通倒。後辨別倒。此文初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八卷末。須菩提言。眾生顛倒因緣故。造作身口意業。隨欲本業報。受六道身。又第三十八卷末。佛告須菩提。凡夫人不入聖法。不知法無性相。顛倒愚癡故。起種種業因緣。是諸眾生隨業得身。若地獄身乃至天身。今略引之。
疏別而為言等者。此下第二明倒。文中有二。初列顛數。次三倒者下。隨列別釋。文中有四。第一明三倒。第三明十二倒。第四明八倒。初中又二。初舉邪顯正。次問答以辨三倒生斷差別。舉邪之中。凡有三異執。文處易知。言想心見者。述義解云。想謂心數法中想數也。心謂心王也。見謂心數法中慧數也。言毘曇云等者。案。雜阿毘曇心論第八卷修多羅品長行云。如是說者。此義不然。何以故。顛倒是見性故。想心為見所亂。故說想心顛倒。受等雖為見所亂。非世所傳故不說。今略引之。述義解云。想但於長短方圓。能想像耳。未起決定心。故非倒體也。心但想心之為想像。境上總為緣耳。不分別此青黃等。故非倒體也。見者於前二境。分明起決定執。故為倒體。花嚴十藏品云。先起想。次起心。後起見。體僻為心倒者。四心之中識心是也。言毘婆闍婆提人言等者。案。雜心論第八卷修多羅品長行云。毘婆闍婆提欲令有十二顛倒。所謂無常常想倒。見倒。心倒。餘亦如是。彼八種見道斷。無常無我六。(此二各心想見故也)若有樂見倒。不淨淨見倒四。見道修道斷。苦及不淨想倒心倒(樂淨見一向見諦斷。樂淨想心見道修道斷。以見諦者見道斷而想心不盡也。)今取意略引之。
言成實師有二釋等者。言今龍樹意等者。疏主解云。一切心了別是心倒。一切心想像。皆是想倒。一切心決了。名見倒。可悉。
疏問三倒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明三倒生斷差別。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如文。言智度論釋隨喜品明等者。案。彼論第六十一卷釋隨喜迴向品第三十九云。問曰。見為諸顛倒本。如得初道人。然起想心顛倒無見顛倒。以見諦斷故。答曰。是顛倒生時異斷時。異生時想在前。次是心。後是見斷時先斷見。見諦所斷故。顛倒體皆是見相見諦所斷。想心顛倒者。學人未離欲。憶念忘故。取淨相起結使。還得正念即時滅。如經中譬喻。如渧水墮大熱鐵上。即時消滅。小錯故名顛倒。非實顛倒。是故說。凡夫人三種顛倒。學人二種顛倒。今取意略引之。影疏解云。問曰下婆沙釋云。三倒之中。唯見為倒性。唯從見倒。生四顛倒。此意以見違理故。說為倒性。心想二倒。但緣事起。是愛分故。非正是倒也。答曰正若大乘諸義皆言。從顛倒生心倒。從心倒生見倒。從見倒生四顛倒。此是從受生見。故斷見之時。四倒永滅。若小乘中乃言。從遍使生諸煩惱者。即是從見生愛。此中既扶大乘義。故云。生時斷時異也。師釋云。言從見生愛者。是及起相生。從愛生見者。據住處相生耳。准之可悉。
疏四倒者。此下第二明倒。文中有二。初總明種顛倒。即是前四倒。次問答釋成。凡有三番問答。文處易知。言四倒者。謂於生死中等者。案。婆沙第四卷末云。有四倒。所謂常樂我淨。為相似法所覆。故不知無常。為適意威儀法所覆。故不知苦。為皮膚所覆。故不知不淨。為所作事覆。故不知無我。言同四倒等者。此初番問答。案。婆沙次文云。問曰。此四倒性是何。答曰。是慧性。准之可悉。言問五見等者。此第二番問答。案。婆沙次文云。問曰。若是慧者。此五見幾是倒。幾是非倒。答曰。二見半是倒。二見半非倒。二見半是倒者。身見見取及邊見所攝常見。二見半非倒者。邪見戒取及邊見所攝斷見。言我見中等者。案。婆沙卷。說無常見常處云。問曰。邊見是何義。答曰。取於斷邊。取於常邊。是邊見義。復次起我見者。猶是邊僻下賤。世所呵責。況復於我。計有斷常。復有說者。此見行邊處。故有二種義邊處。一行常邊。二行斷邊。以是等義。故名邊見。今疏主引此文。加增釋成上。述義解云。獨頭足上者。於無物處。取有物心。是名獨頭見取。由前心。而起後心以定執故。名足上見取也。又婆沙第四。說淨見不淨處云。問曰。此但說我見。何以不說我所見。答曰。我是見顛倒性。我所見非倒性。復有說者。我見是根本。若說我見。當知亦說我所見。准之可悉。言問何故爾耶等者。此即第三番問答。案。婆沙第四卷末文云。已說自體所以今當說。以何等故名為倒。答曰。倒有所增。故名倒。此四倒唯見苦斷。所以者何。緣苦生故。還見苦斷。復次此倒緣果生。還以見果慧斷。復次身見。見苦所斷性。是倒若斷身見亦斷。復次苦□。若於□苦有錯謬者。賢聖所呵。如人書日錯謬。人之所呵。三諦微細。若於微細有錯謬者。不深呵責。如於夜中有脫失者。則世人不深呵責。准之可悉。但初三如次相當。然後二前後相當也。述義解云。迷理惑者。謂見諦惑。迷事惑者。修道惑也。果上起等者。數人云。四倒迷於苦集理。故但由若集起耳。成論云。淨倒起苦集上。何者。苦集是不淨物。謬計淨故。常樂二倒。依苦集道。二諦無常苦。謬計常及樂故。我倒通於諦起。何者。四諦下皆無我為計我故。今就數人義。而為言之。言婆沙又云等者。案。同卷次上文云。問曰。以何等故二見半是倒。二見半非耶。答。以三事故名倒。一轉行。二增益。三性倒。邪見斷見。雖轉行性。倒而非增益。所以者何。是壞物性故。戒取雖轉行。雖增益性。非是倒。所以者何。有少相似法故。亦說。有色界道。能離欲界欲。有無色界道。能離色界欲。此是自體。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又案。第五十四卷智犍度他心智品下云。先作是說。以三事故。是顛倒。一以猛利。二以妄取。三以一向性顛倒。須陀洹愛染。雖是猛利及以妄取。而非一向性顛倒。今古引此二文。准之可悉。述義解云。言同性倒者。於假我上。起實我故。此是我倒。又昨日色相。似今日色。故計有我。此是常倒。世間之中。實無樂淨。而沐浴時謂淨。計五欲為樂。此皆妄取也。猶利性者通起也。言俱舍三義立倒等者。案。彼論第十四卷分別惑品一云。餘師說。其取云何以我所為倒。彼見我於是處自在。故於是處。起我所見。是故此見。皆是身見。由二門起。若汝計我。是第一執。我所第二。若我與帶物稱我。此二文應成別執。云何不立餘惑為顛倒。由以三因成立顛倒義故。云何為三。偈曰。顛倒故。決定度增益故。釋曰。此二見半一向顛倒故。於境界決定度故。境益義故。斷邪見不能增益。非有門起故。戒執取非一向倒。隨分量清淨。為境界故。所餘諸惑。不能決度。是故不立為顛倒。若爾於經中說。於無常執常。是名想倒心倒。此中云何唯見為倒。偈日。想心隨見故。釋曰。由隨樂見倒與相應想及心亦說為倒。云何不說受等為倒。由世間成故。於世間說。此人顛倒心此義明了。不說世間顛倒受。如此顛倒。於須陀洹人。一切皆滅。由諸見見諦所滅故。所餘相應法亦同滅。今略引之。
疏次明十二倒等者。此下第三明十二顛。言上座部及毘婆闍婆提明四倒等者。案。雜心論第八卷修多羅品云。毘婆闍婆提。欲令有十二顛倒。所謂無常常想倒。見倒。心倒。餘亦如是。彼八種見道斷無常無我六。苦有樂見倒不淨淨見倒四。見道修道斷苦。及不淨想倒心倒。今取意引之。無常無我。各有想心見故六也。樂淨見一向見諦斷。樂淨想心。見道修道斷。以見諦者。見斷而想不盡也。又婆沙第五十四卷智犍度他心智品下文。如次下所引。言俱舍論更出一師云等者。案。彼論第十四卷分別惑品有此文。如次上所引。言數人云等者。案。雜心論第八卷修多羅品長行云。謂彼四顛倒。當知。見苦斷者。一切四顛倒。不尋根本。故苦處起。故見苦斷。又又婆沙第四以五義。明名倒所以。次上所引。又俱舍論第十四卷分別惑品云。是前所說。有常倒我倒。為喻是名倒。為更有餘。顛倒有四。謂於無常常顛倒。於苦樂顛倒。於不淨淨顛倒。於無我我顛倒。今引此文。准之可悉。言問初二果人等者。案。婆沙論第五十四卷智犍度他心智品下云。問曰。須陀洹斯陀含。起愛染時。為是樂想淨想。為是苦想不淨想。若起想淨想者。云何不是顛倒耶。若是苦想不淨想者。云何起染愛耶。答曰。應作是說。起樂想淨想。問曰。若然者云何不是顛倒耶。答曰。先作是說。以三事故。是顛倒。一以猛利。二以妄取。三以一向性顛倒。須陀洹愛染。雖是猛利及以妄取。而非一向性倒。復次或有於諦計樂計淨。或有於境界計樂計淨。於境界計樂計淨者。須陀洹未斷。復有說者。須陀洹起愛染時。計苦計不淨。問曰。若然者云何愛染耶。答曰。從無始已來。學習此法。身心生熱。為制伏此心故。起此染愛。猶如自喜婆羅門指觸糞穢。詣鍛師所以火淨之。時鍛師語言。可以灰土浣草而以淨之。婆羅門言。如此等物不能淨於我指。必當以火淨之。是時鍛師燒鉗。作火色以鉗其指。時婆羅門為熱所苦逼。便振其指苦口中。婆羅門審指不詳。但為苦痛所逼而著口中。彼亦如是。今略引之。言鍛師譬者。玉篇。鍛都亂反。搖也。推也。小冶也。言十二倒者毘婆闍婆提云等者。案。婆沙第五十四卷云。此四顛倒須陀洹幾斷。幾不斷。問曰。何故造此論。答。始如毘婆闍婆提。說有十二顛倒。謂無常有常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苦有樂想見心顛倒。無我我想心見顛倒。不淨之想心見顛倒。八是見道斷。四是修道斷者。無常常想見。苦有爾想見。無我我想見。不淨淨想見。四是修道斷者。無常計常心。苦計樂心。無我計我心。不淨計淨心倒。同見道斷者。苦比丘忍現在前。畢竟斷。諸修道斷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畢竟斷。今略引之。言若依雜心等者。案。彼論第八卷修多羅品云。顛倒是見性故。具引如上。准此論文。今言。見心者。想心見中。唯見之所起。名為顛倒。非謂見與心之所起。准之可悉。
疏所言八倒等者。此下第四明八倒。言雜心師等者。言成論師云前後八倒皆是見惑等者。□□□(十八字缺)言常謂無常等者。述義解云。就後以四倒中而為言之。言復有說云後四倒屬無明攝等者。□□□□□言問皆外道凡夫等者。案。婆沙第四卷云。無常有常見者。無常名一切有為法。而外道言常者。見色相似相續。諸心法憶本所作。能誦持諸論。是故計常。苦作樂見者。五受陰是實苦。彼諸外道言是樂者。以少時樂故。如人極時息為樂等。不淨見淨者。不淨名為一切有漏法。彼諸外道見者。愚於所行。以少時淨故。如治爪等。疏主解云。八倒者。前倒常樂我淨。外道起四倒。謂常倒。樂倒。我倒。淨倒。佛破四倒。故說無常苦無我不淨。比丘佛果上更起苦無常無我不淨。更起後四倒。謂無常倒。苦倒。無我倒。不淨倒。前後合論故有八倒。准之可悉。言答言具有也。疏主解云。只就今具得有八倒。今且就初倒作倒。後即可知。如來實非是苦。彼謂如來是苦。此於樂中。生於苦倒。以計如來是苦故。自謂此解為是。既謂此解為是。即生歡喜。故復是顛。是即具二倒。謂若說如來是無常。名大罪苦。此是佛名其為罪苦。若言如來是常。即是我見。我見無量罪。是故說如來無常。謂此解為稱心。故歡喜樂也。無常常。想法師云。此約令昔語無常者。名不修空不修苦。故壽命短促者。此語難解。今明。言不修空者。空無十相。十相者。五塵三男女等。今涅槃修空。空無此十相。故是常。若不修空者。有此十相。故即無常也。。無我我相者。二乘不修空。故壽命短促。故無我。佛法修空有我。故壽命得長。廣說如四倒品疏也。
言凡夫之人具足八倒者。述義解云。生死計樂常我淨。亦計二乘涅槃是無常苦無我不淨。應知。言答此品等者。案。碩疏云。然顛倒有通別。通論一切有得皆是顛倒也。若別則唯三倒四名倒耳。問。三倒四倒八倒。何者通。何者別也。釋云。三倒即通。四倒八倒即別。如一常倒。具有三倒。謂想心見。故三倒通。四倒即常樂我淨。八倒更足苦無常無我不淨。復成十六倒。何者。只見生死是苦無常等。見涅槃常樂我淨等。向已自是倒。何故爾。諸法實相中。豈有生死是無常涅槃是常。見有此八。已自是倒。而復橫謂生死中。作常樂我淨。計涅槃苦無常無我不淨。復是倒上更起倒。故二八成十六倒。准之可悉。言凡夫八行者。生死是無常苦無我不淨。涅槃是常樂我淨。此為八行。望於實相中八行。皆是倒。故名破八行也。隨分為言。無常等四是行非倒也。今案。大第玄第三八倒義云。三修者。一常無常。二若樂。三我無我。常者凝然也。無常者遷流。樂者怡應愈。苦者逼惱。我者性實。無我不自在。通稱修習業也。若具足而應是四修。離即八修。謂淨不淨。所以除淨不淨者。不淨觀是遠方便。因中除不淨觀。故果中除淨觀。准此玄文。今言行者猶是修也。然有經云。生死是苦空無常無無我不淨者。就生死之無我。分為二義。如成論云。知無我者。名之為空。知法體空。名為無我。依淨名意。知無有我。名為無我。知無法體。名之為空。文云。眾生是道場。知法無我故。諸法是道場。知法體空故。然則一無我上分空義。故為五。空與無我合故為四。准之可悉。
疏問云何破等者。此下第二問答申論旨歸。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三。初明。不知本性空寂。而令知之。次又內外大不下。第二明外顛倒生滅。而令識不生滅。次又外人下。第三明破二見悟小二。如文可悉。
疏開此品者異釋云云等者。言開此品者等者。琳法師云。此品二十四偈。分之為二。初一偈外人總立。下二十三偈展轉破之。康師云。前有十二偈。破顛倒所起之煩惱。後有十二偈。破煩惱所因之顛倒。碩法師云。品開三段。初十二行破煩惱。次九行破顛倒。第三二行雙破二種涅槃。准之可悉。言又淨名經云等者。案。彼經上卷弟子品須菩提章有此文。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此第二就解惑平等門呵善吉。所謂理唯二徹。一斷三毒。二者與俱。俱謂凡夫也。斷即二乘。今聞不斷不俱。理出意外。茫然不解。大士體三毒本自不有。故不與俱。今亦不無。稱為不斷。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普賢觀經云等者。言故無行經云等者。案。彼經下卷文殊自舉過去事處之偈文。今取意略引之。具明如上也。言又天魔等者。此他化自在天魔也。言故火宅中等者。案。法華經第二卷譬喻品火宅偈初具有明毒蟲惡鬼事。具引文明如上。言又依花意等者。案。法華經第二卷譬喻品火宅偈。明迷悟不同有四種人以為淨第。初明在家起愛眾生。不知生死亦不知出。如經有五百人止其中下。明五鈍使是。第二明。出家外道知厭惡老病。迷於出路而不知出處。如經處處皆有魑魅魍魎下。明五利使是。以上二人顯總譬中。第三明二乘之人知厭知出。但是曲出。故於佛道□迴稽留之住半。不更進求。如經是時長者下頌三車救譬是。第四明菩薩之人知厭知出。名為直出故。第是寶車直至道場。如經爾時諸子下頌。等賜大車譬是。准之可悉。
言從憶想分別等者。案。碩疏云。憶是心倒。心能憶境也。想即想倒。分別者即見倒。見能推獲分別也。餘二師亦同之。准此等文。今言。三毒因者。想心見三倒也。何者。以眾生內邪三倒故。外見淨色即生貪。見不淨色即生恚。見中庸色。即生癡也。言故淨名云等者。案。彼經卷觀眾生品中。說兩捨行處有此文。今以意略引之。言貪欲者。前世貪愛也。受身雖具藉從結閏業閏生。愛為其主。故偏說欲貪。言顛倒者。法本非有。倒想為有。既以為有。然後明其美惡。此則或心內傳為倒。然後妄分別外事也。憶想分別者。虛妄分別也。無住者。非有則絕四句亡百非。言斷慮窮。即是諸法實體。為一切法本。而此實相更無有本。然今檢經文次亂。何者。經云。貪欲本分別。分別本顛倒。顛倒本無住故。述義解云。今此言。顛倒者。虛妄分別也。想分別者。顛倒想故不相違也。
疏答中五偈等者。言經中明煩惱等者。案。碩疏云。今第一作無性破。無性故無法。汝引經言。三毒等從緣生。故應必有。今明。只為從緣生。故知其決定不有。何者。三毒等煩惱。本無自性。乃因不淨故生。復無自性。因前世業。前世業亦無自性。如是推求。卒終不實。既其無實。則無所有。准之可悉。所言經中明得者。第一偈長行。經說因淨不淨等者是也。
疏第二偈以人例法破等者。言大品多舉等者。彼經第三卷中。佛告須菩提言。譬如說我名和合故有。是我名不生不滅。但以世俗名字故。說般若般若波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亦不生不滅。但以世俗名字故。今取意略引之。言龍樹云等者。案。大論第一卷云。佛弟子等雖知無我。墮俗法。說我非實我。今限意引之。言上半舉我以無者。案。碩疏云。以之言與也。起惑之主。即是我人。准之可悉。
疏若謂雖無我下生第四偈五求破等者。言答攝論師等者。案。彼論第二卷釋中云。於世間中。離分別依分二法。更無餘法。阿利耶識。是依他性。餘一切法。是分別性。此二法攝一切法。皆盡三界。唯有識故。准之可悉。
言若身見與五陰一等者。案。影疏云。若與陰一言。即應為五。變是色聲及善無漏等。若異即同無為。非陰所攝。准之可悉下半有二各五求等者。案。康疏云。煩惱於垢心。五求亦不得者。雜心云。煩惱者。九結十纏。從此煩惱。更生害恨誑高。是煩惱之垢。故云垢心。煩惱於垢心中。五求不得也。前以我為能有。五陰是所有。於五陰中。五種求我。不可得。今以煩惱是能生垢心是所生故。於垢心中。五種求煩惱。亦不可得。然此五求不出一異。影師作一異。互求釋云。若結即垢心。應在識陰。垢心即結應攝行陰。若結非垢心。應離心別有垢心。異結則可與善俱起。若准此釋。則垢心是心王。煩惱是心數。不得以害恨等為垢心。准之可悉。言即釋淨名經明等者。案。彼經上卷弟子品優婆離章。維摩詰言。唯優婆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也。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今取意引之。疏主解云。如佛所說下。第二次辨心空。夫罪由心起。則心是罪根。然心本尚空。罪未寧有。故逆尋其本也。凡有三句。初此佛誠言。夫心有垢染。則眾生受果。眾生受果。便是垢累眾生。垢義既爾。淨義亦然也。心亦不在下。第二句明心空也。若在內應不由外境。心若在外。內應無心。即非二處。豈在兩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此第三句以本類末也。夫罪之生由因緣有。求其實性。不在三處。不在三處。則見罪空。以見罪空。便悟理實。悟理實則發心正觀。正觀既生則煩惱滅。煩滅尚滅。罪豈在哉。准之可悉。言又即大乘人皆執經中云。三界一心作。或云。一貪心作等者□□□(二十字缺)
疏問曰下第三救等者。言此救來意有二等者。案。康疏云。問。前言。從淨不淨。生貪恚癡。令何故言。從六塵生耶答。此義無別。但言有出沒。因見六塵有淨穢等。故生三毒。前但舉六塵家淨穢。今舉淨穢之六塵。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第四破等者。言還破外救中等者。述義解云。由六塵起淨不淨倒。由淨不淨倒生三毒。此為三事。應知。言一莊周時間無定等者。案。莊子內篇齊物章云。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耶。郭象注曰。此略舉四者。以明天下所好之不同。不同也而非之即無。以知所同之如是矣。成法師解曰。毛嬙越王之嬖妾。麗姬晉獻公寵嬪此二人者。姝妍冠世。人謂之美也。然魚見怖與深入。鳥見驚而高習。麋鹿走而不顧。舉此四者。誰知宇內定是美色耶。故知。凡鄙愚蕊10迷。妄生憎愛。以理觀察。孰是孰非哉。決卒疾貌貌也。麋似鹿而尾長。薦旻草也。准之可悉。言二譬喻部明等者。案。雜心論第四卷使品長行云。譬喻者說。結成人不成。事不成境界不定。有欲無欲故。有時於彼。起欲起嗔起慢起嫉起悲起捨。准之可悉。言三攝論明境亦空等者。案。彼論第六卷。說十種散動中。異執散處長行云。若投分別性。說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此分別色。永無所有。此永無所有。即是有即空。此空即是色無所有。不如依他性於真實性不可說一。由清淨不清淨境界故。今取意略引之。
言法之有無等者。案。影疏云。未與心合。夫法之有無。何假心合。若未合時。無合豈有耶。此將明倒由心生。不在諸境。如魚深鳥翔安住。准之可悉。言及楞伽經有二種意一者從此想心謂有前境等者。案。入楞伽經第二卷。佛告大慧菩薩言。彼諸外道墮於二見。不知唯心。妄想分別。增長自心界。如身資生器世間等。唯是心分別。不得分別免角離於有無。不得分別一切諸法離於有無。又第三卷有文。具明縛解品記也。今略引之。
疏問曰經說下第二次破顛倒等者。言二者此中所立等者。案。碩疏云。他解。若金剛心還是無常苦空。金剛心後。是常樂我淨。若於金剛心已還。作無常苦解。則非顛倒。若於後心佛地。作常樂我淨觀。亦非顛。若於佛地。作無常解。則是倒。若凡夫外道。於生死謬計。常樂我淨。亦是始終合舉。則成八倒不倒。今此文中。略舉四不倒也。准之可悉。昔倒不倒等者。述義解云。昔於生死。起常等四倒即無常等倒。故此倒不倒。今皆成倒。合為八倒也。今佛果上。起無常等者四倒即常樂等非倒。故倒非倒。今皆成倒。亦為八倒。生死涅槃合十六倒也。言又計生死無常等者。前四倒各有四句。後四倒各有四句。合三十二倒。一一句中。皆有想心見。數之九十六倒也。
疏答曰。下九偈三門等者。言可著是常無常境等者。案。碩疏曰。著即是前境。可愛之境。可行人意。故生著。故云可著也。著者。即是起貪著之人也。著即是受。心領納前可愛境果也。所用著法。即是□□隨用何根中取境。名為所用著法。准之可悉。
疏有倒不生倒下第二三時門破等者。言又前是奪破等者。案。碩疏云。所以須作此破者。為上來性空門及寂滅。但是□奪破。直明諸法性空寂滅。都無如此倒與不倒。故今縱開。縱汝言有者。不出三時。故次以三時責也。准之可悉。
言一師明生滅無生滅二種煩惱等者。述義解云。所言客煩惱者。直於理中無生滅。橫計生滅。故名客耳。非望奪為客也。言如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一卷末云。佛告舍利弗。行般若時。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亦不見我行般若。亦不見我不行般若(乃至)菩薩行般若時。不見一切名字。今略引之。
疏如是顛倒滅下自上以來等者。言則十二因緣河傾等者。案。涅般經第三十二卷師子吼品中云。佛言。善男子。如恒河邊有七種人。乃至廣說即是生死河七人。又第三十六卷。迦葉品中。佛言。如恒河中有七眾生。乃至廣說。即是涅槃河七人。疏主解云。生死深曠。迴流不息。悉能漂沒六道眾生。故名為河。佛性亦爾。深而無底。曠而無邊。□□□大乘賢聖皆在其中。故名為河。准此等文。今□十二因緣河緣生死河。佛性河即是涅槃也。
言問若爾經云等者。案。大品經第三十一卷有此文。今略引之。
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疏所以有此品來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明來由。次但諦有二種下。第二明品名目。初中有三。第一約二十七品次第。以辨來由。次二者外云下。第二約如來說說法前後。以明來由。次三近從下。第三約次上前品生。以明來由。此文初也。言苦集二諦等者。案。琳疏云。所言四諦。謂苦集滅道。三相所切為苦。相續感後為集。因果盡寂名滅。三學能通為道。四諦當相實而作虛。目之為諦。然苦集兩數是生因因生果。滅道二諦通有二種。苦望本寂滅涅槃。性與法身。是了因因果。若據方便涅槃。始起二身。是生因因果。又苦集二諦名染因染。稱為世間。滅道二諦是淨因果。名為出世。染淨雖殊。而因果俱實。故云四諦。准之可悉。
疏二者外云者。此下第二。約如來說法前後。以辨來由。言故初教轉四諦法輪等者。案。法華經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中云。思以便是事已。即趣波羅捺。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疏云解云。若據自而言。佛初成道。目轉法輪。謂初轉也。今為他說法。即他轉之初。然轉法轉具四義。一輪。二轉。三言。國降敵。言輪者。以生滅觀為體。即可軌名法。輪轉為轉也。轉者。婆沙云。佛在菩提樹下。轉自身法輪。謂自得無漏。行四諦境。於鹿蘭為他人轉法輪。謂陳如等有應發之慧。須佛言教為其扣發。名為他轉。但自轉之義。就初成道。此義即短。從爾已後皆屬他轉。故他轉時長。言方者。義轉必有方所。即是轉境義。若爾小乘生滅觀。照四諦境。故輪於四方轉。所以然者。小乘以苦集為相生。滅道為還滅。境既生滅。觀亦復然。故生滅境。發生滅觀。生滅觀照生滅境。所以言生滅之輪四方轉也。降敵者。即辨輪用。小乘於四諦方。轉降四諦下怨。具明如法花玄第八卷也。案。大經第三卷初。迦葉菩薩問言。云何諸調御心喜說真諦。至第七卷中。為答此問。佛說四諦。准之可悉。言是迷悟之本等者。案。碩疏云。而兩品所以相隨者。是以迷四諦。故成四倒。只以悟四倒。便成四諦也。所言迷故成四倒等者。明生死實是苦無常。橫計常樂我淨。即是迷。苦諦具足。求四倒。既不識苦。豈復知集。即失集諦。既不解苦知集。即無有道。既無無漏道。將何物斷惑得滅諦耶。故為四諦。故有四倒也。若了四即識四諦。何者。諦若識苦無常無我。即除常等四倒。即識苦。識苦即了集。既解苦集理。即生無漏道。即有道諦。既有道。即能斷惑得成。故有滅諦。所以除倒即了諦。故兩品相隨。准之可悉。
疏三近從顛倒品生等者。此下第三。約次上品生。以明來由。案。碩疏云。前外人舉四倒救義。此意甚遠。何者。四倒即是能障。而四即是所障。既有能障之倒。即應有所障之諦。既有四諦。能了此四諦。即名為智慧。智慧義既成。則前如來後涅槃。如此真法皆成。出世間法既。則前世間亦成。論主上得此意故。即破四倒。四倒既不存。豈有諦四諦。是故乃至一切世法皆無。然四倒為能障。四諦所障。既無能障之四倒。豈有所障之四諦。但外人今翻舉四諦。還證有四倒。故此品來也。准之可悉。
疏但四諦有二種等者。此下第二。明品名目。第一出外人情計。即為所治。次今言破四諦下。第二申論旨歸。初中有二。第一總標量無量四諦。次釋有量四諦下。第二正出計情。此文初也。疏主解云。有量無量者。二乘智力有限量。佛智無限量亦名作無作。舉小乘諦。望後更有大乘觀諦。可以修作。名為有作。以有作觀智。詺所觀諦。故名有作諦。舉大乘觀諦。望後更無餘觀可作。名曰無作。以無作觀智。詺所觀諦。名無作諦。變名邊無邊。亦名為無為。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有量者。三界見修煩惱并斷智等有限故。言三界苦果等者。案。碩疏云。但四諦有二種。一有量。二無量。若三界內苦為苦為諦。三界內業煩惱為集。若滅三界內苦集。為滅。治三介內苦集。為道諦。此是有量四諦也。若三界內外一切苦集。為苦集諦。滅三界內外一切苦集。為滅。若道能治三界內外一切苦集。為道諦。如此即是無量四聖謗。准之可悉。
疏釋有量四諦等者。此下第二正出計情。文中有二。第一約有量四諦。以出計情。次無量四諦下。第二約無量四諦。以出計。初中又二。初正出計情。次問答解釋。此文初也。言毘婆沙云等者。案。彼論第三十八卷智楗度八道品云。問曰。諦體性是何。答曰。阿毘曇者作如是說。五取陰是苦諦。有漏因是集諦。數滅是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譬喻者作如是說。名色是苦諦。煩惱業是集諦。煩惱業盡是滅諦定。慧是道諦。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說。八苦相。是苦是苦諦。餘有漏法。是苦非苦諦。生後有愛。是集是集諦。餘愛餘有漏法。是集非集諦。生後有愛盡。是滅諦。餘愛餘有漏法盡。是滅非滅。覺入道支。是道是道諦。餘學法一切無學法。是道非道諦。今略引之。惠基師阿毘曇章第五卷四諦義解云。依此論宗。諸說之中。毘云以為善也。述義解云。有漏因者。愛取有也。名色是苦諦者。一在五果中。第二名色也。結業是集諦者。現在愛取有也。止及觀者。梵云。奢摩他此云止也。亦言定也。梵音。毘婆舍那此云觀也。言方慧。住於一境。推求曰定。於諸法中。悟達曰慧。以此無漏定慧為道諦也。當來有愛者。當果令有之愛感當來有愛者。羅漢滅現在三因故。不感未來苦果。凡夫以愛等。感當來果故。餘愛者。雖起貪心。若不用者。名餘愛也。八正道者。正語。正業。正命。此配戒學。離嗔癡起。口業者。正語。離嗔癡。身業者。正業。離貪起。身口業者。正命。故正念正定。此配定學。求定初心。守於一境者。正念。求定之心。終不動念者。正定故正見正思惟。此配慧學。於法遍達而明悟者。正見。推求諸法之前方便者。正思惟。故正精進者。通三學也。
疏問四諦攝法盡不者。此下第二問答解釋。文中有二。初問答解釋。次數論解下。第二明成實薩婆多所解不同。初中凡有三番問答。即為三別。初問答明攝法。次問答明單名諦所以。次問明名聖諦之所由。此文初也。有二。即問與答。如文。案。婆沙論第四十八卷云已說體性。何故名諦。諦是何義。答曰。實義(乃至)不異義。是諦義。問曰。若爾虛空非數滅。何故不立諦耶。答曰。若法有因有果。故立諦。虛空非數滅無因果。故不立議。復次虛空非數滅無漏故。非苦集諦。無記故非滅諦。無為故非道諦(乃至)復次若法能生厭離隨喜者。立諦。此法不能厭離隨喜。故不立諦。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數人義虛空非數滅者。不起邪見正見。故四諦不攝。若以四諦之外無法。相從而攝於滅諦也。
疏問曰何名諦諦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案。雜心論第八卷修多羅品長行云。問。何故說名諦。答。此二因緣故。有二因緣說諦。謂自性不虛。及見彼得不顛倒覺。虛空非數緣成。雖自性不虛。無記故無漏。故不說諦。准之可悉。
疏問云何名聖諦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案。雜心論第八卷云。問。聖諦有何義。聖於此諸諦起真實覺。及顯示他。故說聖諦。言雙昔有凡夫等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尊者僧迦婆修說曰。佛在世時凡夫聖人共論此事。凡夫人作如是。諸行是常樂我常。聖人作如是說。諸行是無常苦空無我。凡夫人言。我所說是實。聖人亦言。我所說是實。以是事故。共詣佛所。佛作是言。聖諳實。所以者何。聖諦是聖人所知見法。是故名為聖諦。准之可悉。
疏數論解有量而義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成實薩與蒴婆多。解有量四諦不同。文中有四。初明苦諦。次數集下。第二明集諦。次成論即此能生下。第三明滅諦。次數明一切無漏行下。第四明道諦。如文。言數明苦通三聚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云何苦聖諦。佛經說生等八苦。略說五取陰是苦。准此論文。約五取陰中。色陰是色聚。行陰之中。有不相應法。此非色非心聚。識受三陰是心聚。故云通三聚。言論但是心等者。案。聰法師成實論章第一卷云。唯據心神。不通三聚。又云。若從因名而果不定。或是有漏。或是無漏。言數但有漏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如是等諸苦。是有漏取陰所攝。是故略而之五取陰苦。准之可悉。言數集通三聚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云何苦集聖諦。佛經說。生復有愛及喜。心俱愛處處喜愛。是名苦聖諦。准之可悉。言論但取業煩惱者。案。成論章第一云。集諦業煩惱為體。業為因。煩惱為緣也。言數因集有緣等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問曰。見集諦時。見集四行。謂因集有緣。可故但說集諦。不說因有緣諦。答曰。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是說有餘也。聰法師解云。四卷毘曇云。成相似果故因。故此相續故習。一切生死窮可得故有。不相似事相續故緣。雜心云。種等法故因等故集。相故有相。成就故緣。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有事苦集。有理苦集。今所定者。是理苦集。後念應前念者為果。前念生後念者為因也。言成論即此能生等者。案。成實論第九卷嗔恚品云。問曰。嗔云何生。答曰。從不適意苦惱事生(乃至)或從屠獵蛇中來故嗔恚生。乃至廣說。述義解云。彼不說理苦集。故一期報中。前滅後生。皆為報也。
言數但取煩惱等者。案。婆沙論第四十八卷云。云何苦滅聖諦。答曰。佛經說□復有愛及喜。心俱愛愛處處喜愛。已11已捨無餘。是名苦滅聖諦。集亦應說。而下說者。是有餘說。又說苦已說集。乃至廣說。言論明無漏滅等者。案。成論章第一云。空解具三義。一照不失理。二智上無彼惑漏。三能滅無諸漏伏結。故名無漏。言數明方便道永伏等者。述義解云。四善根位信伏諸結者。此非數滅。非滅諦攝。此位未真無漏解。故名伏也。言成論明五方便中等者。述義解云。四念處為一。并四善根。為五方便也。言數明一切無漏行等者。案。婆沙第四十八卷云。云何苦滅道聖諦。答曰。佛經說八正道是也。述義解云。從苦忍以上諸無漏智。取為道諦。四善根位相似無漏。不為道諦。故名不取相似也。言論明真似等者。案。成論間第四卷云。五方便為相似道。苦忍以上為真。但空解有三義。一解二忘三善。合為道體。照空曰解。無一存曰忘。言照空者。照無所照。方名照空。亦云不只忘是照也。述義解解云。苦忍真無漏。方便相似無漏。皆為道諦也。言數明無被導法義者。述義解云。數義便入觀時。起無漏心。出觀之時。若佛若羅漢。不起無漏心。唯緣有漏境。故有緣縛義也。言論明有被導等者。案。成論章第一卷云。被導四心有一義。無被或漏也。述義解云。非但入觀時起無漏心。亦出觀時。初入觀時無漏心。而發無漏心不為緣經也。
疏次無量四諦者。此下第二明無量四諦。案。寶窟下云。權名有作。亦名有量。實名無作。亦名無量也。言作無作。從□立名。舉小乘諦。望後更有大乘觀諦可以修作。名為有作。以有作觀智。詺所觀諦。故名有作諦。興舉大乘觀諦。望後更無觀可作。名曰無作。以無作觀智。諦所觀諦。名無作。亦云。二乘智力有限量。佛智無限量。故云有量無量。乃至廣說。述義引涅槃疏云。於不極處。作四諦而故名有作。極處說故名無作。此就界內外判。今案。灌頂法華玄第三初云。有師解。勝鬘無邊聖諦。對二乘有餘。彰佛究竟。二乘是作聖諦作者。有量四聖諦也。無作四諦者。無量邊聖諦也。作無作就有量無量。就法二乘觀諦。得法不入。更有所作。故名有作。得法不盡則有限量(乃至)今明無量者。迷中重故。從事得名無作。
者。此下第二中論旨歸。文中有三。初破二人懷四諦義。次雙顯此二人下。第二破二人不解佛大小乘義。次問何故就此品下。第三明外人執空有故俱破四諦。此初文也。有二。初明大小乘人俱壞四諦。次又有二人下。第二明單小乘人壞四諦義。初中又二。初明迷執。次所以然者。下釋成。如文可悉。
疏又顯此二人等者。此下第二破二人不解佛大小乘義。文中有二。初破迷大小故出諦。次又觀諦始末下。第二迷二諦。故不識大小。初中又二。初明不識大小迷二諦。次既迷大小下。第二膽論主破迷顯道。初中又二。初總明大小二人不解大小乘義。次小乘人下。別明不解大小。如文。約論主破又二。初明。論主具智悲德。破外人迷執。顯示中假道理。次又破此大小下。第二明破大小迷執。令識道未曾大小。約迷二。明論主破執中。因緣空有二諦。初中雙二。初舉外人執。次初執有難下。難外人迷有四。初明外人執空有。難論主故迷二諦。次亦是初執下。明外人執大小難論主。故不識大小。次又初已來下。第三明外人執自性空有。故不識因緣空有。次又顯外人下。第四明外人執空有。故不成問答。如文。
疏又顯外人等者。此下第三明外人執空有故俱破四諦。凡有三番問答。如文。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十七卷成就眾生品云。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世諦。第一義諦。舍利弗。二諦中。眾生雖不可得。菩薩摩訶行般若。以方便力故為眾生說法。今略引之。言論釋云等者。案。大論第九十一卷云。不但說空。不但說有。為愛著眾生故說空。為取相著空眾生故說有。有無中二處不染等。今略引之。
疏品開為二等者。言長行可有二義等者。案。碩疏云。已破顛倒故。通達四諦境。生智斷惑得四沙門果。豈得二云都空耶。元康師解云。破四倒是四諦之因。四果是四諦之果。因果既有。四諦不無。准之可悉。
言前半行牒論主執空者。案。康疏云。然此牒前有通有別。通者。若一切法空句是世諦。初以來品品。皆明法空。若也是空則無生滅。既無生滅。何有三寶四諦耶。此是住家意也。別者。無生亦無滅句是也。論牒標八不。今牒八不中生不滅兩句。不生不滅即是空義。故云。若空無生無滅。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以無生故者。案。琳疏云。以無生故。便無苦集。以苦是可生。集是能生故也。以無滅故。則無滅道。以道是能滅。滅識是所滅。准此疏文。今言。滅至真諦者。滅諦也。言初偈明無四行者。康疏云。行者智也。以能行境。故名為行也。方後偈辨無向果者。案。康疏云。此偈明涅槃四果也。上半明失四果法。四果者。謂須陀洹等四也。下半明涅槃得向人也。得者。得於果。向者。向於果。若無所得所向之法。何有能得能向之人耶。准之可悉。言又初一偈等者。案。碩疏云。初三偈過論主無四諦。次兩偈。論主無三寶。在文分別明。又下說論主還外人之過處云。第一還無四諦三寶之過。第二還無因果罪福之過。初中為二。第一還無四諦過。第二還無三寶過。初中有三。第一還無四諦境。第二還無四諦智。第三還無賢聖過。准此疏文。今應云就偈為二。第一過論主無四諦三寶出□法。第二過論主無因果福罪福世間法。初又有二。第一過無四諦。第二過無三寶。初中有三。初一偈無四諦境。次一偈四諦智。第三一偈半明無僧寶也。次無三寶中又二。初則明無三定次半行決結無三也。
疏空法壞因果下第二等者。言一者上來等者。言鹿園者。案。法華疏云。波羅捺。此云鹿林。昔有王。以林施鹿。故云鹿林。婆沙云。仙人園。昔有仙人。在此處住。因以為名。今謂。波羅捺是其通處。鹿園是其別處。三世諸佛常在此說法。乃至廣說。言□林者。泥洹經云。堅因林。此表示如來真身堅固不可破壞等。西域記云。在河西岸。其形類檞。而彼青白。葉甚完閏。四樹特高。即是如來涅槃之處也。言今明無佛等者。佛初成道。為提謂長者等五百價人。說三歸五戒十善等世間因果道理。即提謂經兩卷云。不或目銀也。言二者上明等者。所言世間仁義禮智等者。此間五常教也。案。孝經注云。道者。扶持萬物。使各終其性命者也。是以總而言之。一謂之道。別而名之。則謂之孝悌仁義禮忠信。為之也。准之可悉。
疏答中三十四偈等者。言初明不知三法等者。案。康疏云。山門云。不知空者。我所說空。是則色空。如大品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汝不知此。謂空異有。執有難空。是故生惱也。空因緣者。為破有病。是故說空。有現病若亡。藥亦遣。如行品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化。汝不知此。謂有定空。是故生惱也。空義者。空以不空為義。如涅槃經云。又解脫者名空。汝不知此。謂空定是空。是故生惱也。言佛為治有病等者。案。此論第二卷行品末偈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今取此偈意。疏主釋云。外人向於有起愛。佛為治此病故說空。今復於空起見。乃至於絕四句。亦復起見。故云不化。此不化即化。故非永捨。廣說如彼。言故因緣品云等者。此略引被初牒長行末文。言故下云等者。此品釋因緣所生法等偈長行文。今略引之。
疏諸佛依二諦證第二等者。言諸佛依二諦中等者。大品經第三十七卷文。略引之。見文如品初也。言外人著空失於世諦等者。案。二諦章上卷云。乘往二人併失二諦。薩衛既不知諸法性空者。亦不識諸法性空者。亦不識諸法於顛倒有。既失第一義即出世諦。次方廣明諸法空。失於世諦。既世諦即失真諦。又云。中論具破二失。若大乘學二諦失二諦。若小乘不識二諦失。即是前方廣薩衛。然方廣未知何學。若小乘學則推畫起邪。明有分既無諸分亦無。於有起邪見。聞大乘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者有罪福則不就推畫空便起見也。既起空見。即不識世諦。既不識世諦。即不識真諦。又此空是邪見空故。二諦皆失。准此章文。今言。外人者。方廣道人也。言如因緣品中等者。疏第一卷末說佛滅度後下文廣說。
疏三偈即開為三別等者。言初偈明論主識佛依二諦說法等者。約釋此偈大分為二。初釋上半。次釋下半。初中有三。初明依三諦所由。次明於諦。後明於得失。此文初也。有二。初明賓主得失。後明能所俱實。各有問答。如文。今案。二諦章上卷云。問。諸佛何意。依二諦說法耶。解云。欲明十方諸佛所說皆實。故依二諦說法。何者。諦是實義。有於凡實於聖實。是二皆實。諸佛依此二實說法。是故諸佛所說皆實也。外道不爾。問。何故二諦說法。說法皆實耶。解云。諸賢聖如實悟諸佛法性空。如來依如實悟而說。故諸佛所說亦實。此依真諦說法是實。世人於瓶於瓶衣等是實。諸佛隨俗說瓶衣。故所說亦實。准之可悉。
疏問云何是二於諦等者。此下第二明於諦教諦。文中有二。初一番問答雙明於諦教諦。後二番問答。別明教諦。如文。言所依即是二於諦等者。案。二諦章上卷云。於諦從兩情解為名。但此義有兩種。一者得失。判二於諦。有於凡實。名為世諦。空於聖實。名為真諦。此有謂情有為失。此空真解空為得。此就謂情真解判二諦。二就兩謂判二於諦。如色未曾空有。凡謂色有。於凡是實。名諦。聖謂色空。於聖是實。名諦。此之有無皆是謂情故□是失。既凡謂有。聖謂空。此之空有悉須洗破。無如此有無。始得明因緣空有。既識非空有空有。即悟空有非空有也。前之空有□是所治之病。故皆失也。以如此義名教諦。以如此義名於諦。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所依即是二於諦者。權實二智所二諦。又凡夫有與聖人空。所依二諦。又瓶衣等為俗諦。諸佛知本性空。為真諦。而此所依二諦。又言得失二諦。又言悟二諦也。所言於者為。瓶衣為凡夫實。瓶衣空為聖人實故也。言百論引棗捺等者。案。彼論下卷破空品末云。內曰。不然。相待故。如大。(修□路)俗諦於世人為之。於聖人為不實。譬如一捺於棗為大於瓜為小。此二皆實。若於棗言小於瓜大者。是則妄語。如是隨俗故無過。今略引注釋文。疏主解云。如捺於瓜棗大小皆實。問。捺定譬何物。答。正譬俗也。如捺望瓜實小。形棗實在。形棗實大。譬俗於凡是諦。望瓜實小。譬俗於聖非諦。准之可悉。言智度論等者。案。彼論第二十六卷釋十八不共法三十四云。復次有人信等諸根。未成就故。先求有所得。然後能捨。為是人故。佛說求諸善法捨諸惡法。有人信等諸根成就故於諸法。不求有所得。但求遠離生死道。為是人故。佛說諸法空無所有。此二皆實。如無名指亦長亦短。觀中指則短。觀小指則長。長短皆實。有說無說亦如是。說有或時是世俗。或時是第一義。既無或時是世俗。或時是第一義佛說是有我無我。皆是實今略譬說文。惠影疏解云。如無名指已下。就五指中。若大名為大指。小者名為小指。中者名為長指。其次小指著。既無此等名。故名為無名指。此明相形復不定。皆有實義所以。將此喻來者。欲明空有二法對遣為論。相形盡有實義。既相形故說皆實。准之可悉。言能即是教教諦等者。欲明空有法對遣為論。相形盡有之義。既相形故說皆實。准之可悉。言能依即是教諦等者。案。章上卷云。為凡說夫眾生說法。不為聖人說法。明眾生迷有無未悟有無。故為眾生。說有說無。令眾生從有入無捨凡取聖。或是聖人已悟。故不愛教。何須為說。又云。為凡二諦。為聖說二諦。明凡夫迷我無我。故為說我無我。令離之。則悟中道。聖人解我無我。便聞我無我。令解之。此不就利益判。直明凡不解聖解。而言說法者。法品長行云。為凡說我無我。為聖亦爾。此為凡聖兩人。名說二諦。涅槃經但說世諦。大論唯說真諦。准之可悉。言誠諦之言者。章云。教諦者。如業誠諦之言。依凡有有說有。有不住有。有表不有。依聖無說無。無不住無表不無。此則有無二表非有非無不二。二不不二□□。不二二即是理教。二不二即是教理。教理應教。理表理。謂教二不二因緣是為得也。
疏問二於諦等者。此下第三單明諡諦。此中有三。初約情智判得失。次問已下。約兩懷判。次又三句下。通約凡聖判。如文。言答一往二於等者。案。章上卷云。有於凡是實有。空於空空是實空。此空有於凡聖各實。是故為失。准之可悉文有廣略。大意不違也。又案。章中卷初云。佛直說二於諦有三句。一皆得。二皆失。三得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即是前二於諦。諸法凡是有。此有為失。諸腎聖真知諸法性空。此空為得。示其空有。令識得失。令其捨有學空改凡成聖也。二皆失者。二皆是於故二皆是失。於凡有。有既失。於聖空。空亦失。何者。諸法未曾空有。於凡謂有。於聖謂空。如一色未曾有無。有見之人謂色有。空觀之人謂色空。一色於空有兩緣。成空有。故此空有□失也。兩皆得者。只知於二即不二。此下五句皆淨。於緣二豈是二。准之可悉。語殊而旨同也。言如涅槃云等者。案。彼經第十七卷具有此文。今略引之。
疏下半明二諦名等者。此下解釋下半偈也。案。章中卷云。諦以審實為義。俗於凡實。真於聖實。故諦以實為義。即是中百二論意。又云。欲於凡是諦。於聖則非諦。故亦諦亦諦非諦也。又真唯是諦。不得是非諦。俗亦諦亦非諦者。聖得望凡。云但望凡。不得望聖。故真但諦不得非諦。俗亦諦亦非諦。言聖得望聖。聖得望凡者。聖人了達聖境。故得望聖。問。何者是聖境。解云。諸法性空。聖人還了達聖空為實。故空於聖名諦。聖人復了達凡夫顛倒虛妄有非實。故有於聖非諦也。凡但望凡不得望聖者。凡但知凡顛倒境。此境於凡是實。故俗於凡是諦凡是諦。凡是諦凡不能知聖諸法性空。故真不得是非諦。具明如彼。准之可悉。
疏第二偈得失等者。言外人不識等者。案。十二門論觀性門長行云。若人不知二諦。則不知自利利他共利。如是若知世諦則知真諦。知真諦則知世諦。准之可悉。疏主解云。若人不知下。明不知二諦故失三利。此為識小乘人也。若知世諦下明知二諦則得三利。讚大乘人也。亦令捨小而學大也。悟世諦第一義諦生方便般若。為自利悟第一義諦世諦。生般若方便。為利他具生二慧為共利。又自悟二諦。生二慧。為自利。依二諦。為他說法。令他得二慧為他利。自他俱悟為共利也。
言故淨名云等者。案。彼經中卷觀佛道品維摩詰所說偈文。所引全同。疏主解云。實智內照為母也。方便外用為父。方便有二。而今辨適機三妙勝於實智故智稱為父也。又章上卷云問。此二種二智何異耶。解云。初則就真俗判二智。何者。了世諦第一義諦。名方便實智。了第一義諦。名實方便智。了二諦。判二智也。後就自他內外判二智智。何者。內自悟二諦。名實智。外為他說二諦。名方便智。此則就內外自悟化他。以判二智也。廣說如彼也。
疏若謂一切法不生下第三明二諦。相資等者。言若望百論等者。案。彼破空品末。外曰。俗諦無不實故。疏主解云。外道總明懸智二諦義有相違。真有三義。可得是諦。一者空是真實故名實相。可得是諦。二者空於聖人為實此亦是諦。三既名為真。真故是諦。俗有三義。不應名諦。一者有是虛妄。不應名諦。二於凡為實。不足稱實。三名中無真。不得稱諦。故云爾俗若是諦。便入於真。又若二種俱。則二俱應真。准之可悉。言故涅槃經云等者。案。彼經第十七卷有此文。今略引之。言若依百論答等者。案。彼論古卷破空品末內曰棗捺喻文是。具引如上。然今引注釋文也。
言不敢信人漫語者。所言漫語者。下篇。漫漫不可分別也。王逸曰。漫漫長也。
疏不能正觀空下第三明等者。案。碩疏云。舉譬蟻外。上半法。下半譬說。然觀空本為求道。而有利鈍兩人。若利根人觀空得道。增長法身慧今。若鈍根人觀空則住空。謂無罪福。墮斷滅見中。反自傷害。何者。空是治煩惱業。若有方便。即養法身慧命。汝今起空見。非但不能得道。翻成自損法身。方便墮三有。故成為云。寧起身見。不惡取空。不以是見墮三惡道世也。下半即舉譬。譬如為利故捉毒蛇。以不能善捉故。非但不得反所害。觀空亦爾。無方便故。非但得道。反墮惡道也。此中有兩譬。一不善□術。譬不善□術。為鬼所害。二捉毒蛇。譬不善根故。蛇為所害也。准之可悉。言故經云等者。案。入楞伽經第五卷有此文。如上所說。引亦可成實論文。述義解云。為二乘之空也。問。惡取空善取空云何。答。離有取空故。名惡取空。即有取空故。名善取空也。不以是見等者。是自見者。無記性故。不墮惡趣。又不惡取空者。猶離有見也。離有取空人者。有性墮於邪見空時。墮於斷見。若即有取空者。不墮二見之中。准之可悉。
疏世尊知是法下第四等者。言如法華云等者。案。彼經方便品說第三思惟處。直出所思惟事。凡有三事。今此半行明佛慧微妙。謂非愚非智。絕觀絕緣。故稱微妙也。言大品亦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三卷末。化告諸天子言。色如相。乃至種智如相。一如無二無別。以是義故。佛初成道時。心云默然。不樂說法今略引之。述義解云。今言我者。宜以義詺佛為我也言亦法華云等者。此亦第三思中後二思唯。疏主解云。上半明眾生鈍根。言眾生諸根鈍者。明慧根鈍也。著樂癡所盲者。非直鈍根。復有二失。一者著樂。所謂愛也。二者愚癡。謂無明也。下半明不可以妙慧授鈍根也。准之可悉。
疏汝謂我著空下第二等者。言第二一行等者。有本云。第二一行。明空義為得。略出有過。第三三行釋有過。案。琳疏云。初偈明無失。第二偈明成德。第三三偈總出彼過。准此疏文。今言第三略出有過亦無妨也。
言答前偈空亦復空者。案。碩疏云。由空故有有。如由長故有短。我既有空。空有有。是則空有俱成。空有二既成。非空非有不二亦成。是則理教。是足汝但有有而無空。以無空故亦無有。無空有故。一切法不成。准之可悉。有本云。答前偈空亦復如空則是非空非有。今明非空非有空有得成。此亦無妨也。
疏汝今自有過下第三等者。言譬說云等者。案。碩疏云。有二意。一云。其自倒乘馬。而謂他人乘馬倒。此則其自有過。而反謂他人有過也。二云。此人自乘馬。如人與百匹騎乘共行。而其數唯見九十九匹。此人遂自忘其所乘者。便謂百人中一人無馬。今亦爾。汝報諸法性有。則常無有造罪作福汝自有此過。而翻他人無因果罪福。如人乘馬自忘所乘也。准之可悉。
疏一者就破病漸捨等者。言眾因緣生法等者。案。十二門疏云。外道執諸法有自性。如僧佉五塵和合別有瓶性五塵和合別有瓶性。體與塵為一。世師為異。勒沙婆亦一亦異。若提子非一非異。外瓶既爾。內總亦爾。今明。瓶為眾緣所成無自性若有性不假眾緣也。薩衛犢子等。准之可悉。言我說即是空等者。疏云。內學之人。乃不言眾緣和合別有實瓶。與有無性假瓶。是故今明。若無有自性。云何有是法。故亦無假瓶。令內學人從因緣門悟瓶空。准之可悉。
言成論師明等者。疏云。成實師云。雖無自性之法。而世諦有於三假。是故今明。若無自性。即無有法令悟此三假。即是四絕。准之可悉。言彼即謂若爾等者。案。大乘玄初卷云。開善明二諦一體用即是。龍光明二諦各體用不相離。即眾師雖多。不出此二。准之可悉。
疏次直依因緣正義等者。言經說因緣等者。涅槃云。一切從生悉有佛性。疏主解云。因名佛性。果名佛性也。若約五種佛性者。前四名緣。一後因。然總云佛性故故皆作因名等也。大品經說四緣。約上緣合五因名因緣。開所作因。以為三緣。此中雖具因緣。總名四緣。故云。皆作緣名也涅槃經說十二緣。約此十二。各具因緣義。故云爾。言無明望行等者。且如望行於無明。肯有無兩義。謂無明內有行可生之義。此即有義。雖然行體未有。此即無義。若無明辨成行體未有者。即是因義。以親生行故。若生可生之義者。此即緣義。以助□成行故所以無明具因緣兩義。約餘亦爾。言行起望無明等者。上明行無義。明有義。述義解云。我謂行也。行體非都無矣。汝謂無明即行。依無明起矣。言數人六因四緣等者。雜阿毘曇心論第二卷行品。并明六因四緣。又婆沙第十卷雜犍度智品中。說六因差別。具明如餘文記也。言成論三因四緣等者□□□(十二字缺)
疏第二偈上半攝法等者。言答是花首經等者。案。康疏云。有人云。此兩偈是花手經文。今尋彼經。不見此偈。或可經本來未盡也。入大乘論云。問。空異十二因緣耶。答曰。不異。如尊者龍樹所說。言十二因緣空。我今欲解說假名因緣法。此即是中道。彼論雖有一偈。與此兩偈意同。應是翻譯之家隨時廣略。若准彼論此偈。是論是論主自說。非佛說也。有人解云。檢智度論。此偈四言。又彼經無五言偈。但有四言。又是長長散在。非是一處也。今案。彼經第八眾雜品第二十七末偈云。我常修行空。空空及大空雖行是空法。而不著於空。若法及所得。二俱不在空。大名為真空。世界所不測。今應此此文。亦可第六卷求法品云。若人不隨名。亦不分別我。知但假名。是人得寂滅。又云。如是展轉生。空無決定子。於法無正。但著假名字。准之可悉。
疏長行云。汝上所說下第此生第二段還有等者。言初又二等者。上外人難論主處疏云。後論主滅外人過。亦作此此別之。令案。碩疏云。今還推此二過。歸外人。即成二別。第一推還其無四諦三寶之過。第二推還其無因果罪福之過。初中有二。第一推還其無四諦過。第二推其無三寶過。初中又三。第一推還無四諦境。第二推還無四諦智。第三推還無賢聖過。初中有三。第一總還柄明無四諦。第二別明無四諦。第三結明無四也。准之可悉。言問。論主說空。空可無有生滅。故無有生滅。故無四諦耶。答。外人執諸法定性義。諸法既有性定。則未生定未生。不可使之生。故無生。已生既定生。不可令滅。故無滅也。又一意。譬如定無無不可令有者。有既定有。亦不可令無。故無生滅也。准之可悉。
疏若不從緣生下第二等者。此文應云。下第二四偈別無四諦。則釋前章門。第一偈明無苦諦。第二偈明無集諦。第三偈明無滅諦。第四偈明無道諦。此初明無苦諦。然今文顯故不更言。可悉。言數人正以無常刀切有漏五陰等者□□□□□□□□言成論師明等者。案。聰法師成論章第二卷云。第三通別。三苦通別釋有兩家。一云何苦通。二苦別而行苦通。釋義不同。一治城秀治師解。一切心遍無常所動。行緣領境。境逼於心。心境相向生苦。為通行苦。二雲見師釋。偏取心向境。是通行苦義。苦苦與壞苦。皆就苦受。合緣為苦苦。離緣生為壞苦。故言二苦別。三一家舊一解。三苦皆有通別。通三苦者。三受舉體。為緣所逼。即是苦苦。滅相毀壞。即是壞苦。三相遷役。即是行苦。別三苦者。不善果苦受。是別苦苦。因中說果。名樂受。為壞苦。後心覺前心行緣不停。心患此生苦。為別行苦也。准之可悉。言如前苦品引俱舍論釋之等者。案。疏第六卷觀品。引真諦所翻俱舍論第十六卷云。言苦受。生時苦。住時苦。滅時樂。以苦受生住二時皆苦故。與苦苦之名。樂受生時樂。住樂。唯果報壞時苦。是故樂受。名為壞苦。捨受生住壞三時苦。義□皆不彰。便為無常所遷。是故捨受。稱為行苦。准之可悉。所言捨受者。聰法師云。背苦樂故。詺以為捨。捨是功能立稱不苦不樂體為名。准之可悉。
疏苦若有定性下等者。此文可落。案。碩疏云。第二偈明無集諦唯此疏文。可言苦若有定性下破無集諦也。康疏解云。第二偈釋失集諦過也。定則自有。不應從生也。下半明既不從生則無有集也。准之可悉。次文應云。苦若有定性下。破無滅諦也。言成論師云等者。述義解云。有餘滅假實二心也。無餘滅空心者。無餘涅槃時。滅無漏智。以灰身滅智故。今案。聰法師成論章第四卷。論云。滅三種心。名為滅諦。又云。一明三心滅。論言。為心滅滅諦。謂假名心法心空心。一等四執。執異我心。名假名或。執實五陰心。名實法。或緣泥洹心。名為空心。二或是所治。空心為能治。所治是因患。能治是果患。故對舉三心。以明滅諦。准之可悉。次文苦若有定性下。破無道諦也。康疏解云。第四釋文失道諦過也。修道斷苦。良為無定。如其有定。則道不可修也。准之可悉。
疏若無有苦諦下。第三總結無四諦等者。案。碩疏云。此一偈結破無四諦。上半結破無道諦。道諦是能至。滅諦是所至。今既無滅諦所至。故無能至道諦也。准之可悉。
疏若苦定有性下第二等得。言無三寶等者。此文應言。就無三寶中即為一別。初明無僧寶。次一行偈明二寶。初中又二。初別明無僧寶。次無八聖故下。還外人結無僧寶。初中又三。初明無四行。次及四果下。第二還外人無四果。次若無有四果下。第三還外人無八賢聖。若如上分此。無四諦智。從及四果下。始是無僧寶。若爾者。從若如上分至智由何如。此第二說文也。准之可悉。問汝本有等者。案。碩疏云。所以無者汝義。凡定是凡。不見定是不見。前來是凡是凡。既不見定不見。今不應得見理生智也。述義解云。若從本不見四諦而今迴邪入正見四諦理者。本不見四諦。故四諦理無。是故名亦本不境今境也。康疏解云。而言見者。此是行也。所見之苦。先來不可見。今就不應見也。准之可悉。言二若乘前破等等。案。碩疏云。二者智由境生。無境則無智。先來四諦境無故。則無智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二別明等者。言大乘論第四卷迦旃延云等者。案。彼論第四卷釋初品菩薩第五云。問曰。菩薩何以故。以相嚴身。答曰。有人言。阿耨菩提住是身中。若身相若不端嚴。阿耨菩提不住此身中。譬如欲娶豪貴家女。其女遣使。語彼人言若欲娶我者。當先莊嚴房室。必令嚴飾。後我當到汝舍。阿耨菩提亦復如是。遣智慧使。未來世中到菩薩所言。若欲得我。先修相好。以自莊嚴。然後我當住汝汝身中。若不爾者我不住也。以是故。菩薩修相嚴身。為得菩提故。今略引之。言若爾經云等者。案。大品經第三十九卷中有此文。即是須菩提語。具引文解。如記初卷。今略引之。言問經言等者。述義解云。法華等諸經中。明釋迦所行事如此也。言故夜半等者。案大論初卷云。復次菩薩厭病死。於夜半踰城出家。□年苦行現破魔軍。成無上道。准之可悉。言故云五菩提耳等者。案。大論第十五卷云。問曰。是五種菩提。答曰。一者柔順忍。二者無生忍。及三種菩提。於三中過二。而住第三。復有五種菩提。一者發心。於生死中發心。為菩提故。此因中說果。就十信位。二者伏心。斷諸煩惱。降伏其心。行彼羅蜜。就三寶位。三者明心。觀諸法相。分別籌量。得諸法上畢竟清淨。謂般若相。就初六地。四者出到。於般若中。得方便力。故見十方佛。得無生忍。出三界到薩般若。就七地以上。五者無上道場。斷煩惱習阿耨菩提。准之可悉。
疏雖復勤精進下第二破因果等者。言明汝謂等者。案。碩疏云。此取意破。彼意謂。乃前是凡夫。後時修因得佛果。但凡時未有佛。佛時無復凡。成聖故也。寧得破我無因果耶。今取此意。而破之。汝義執有定性。凡時定有凡。定無佛。雖復勤精進。終不成佛。以無是定無故也。如鐵中定無金。雖復終日人工。終不出金。准此疏文。薩婆多云。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此部未知大乘性得佛性故。言問小乘人亦云等者。案。世親佛性論第一卷破小乘執品云。若依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凡有二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若修時即得。下解云。所立中一切眾生等者。總明性有無也。彼不明空。故無性得。言修得性。亦不同大乘非有非無等也。彼部言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又此部未知大乘性得佛性。故言。但有修得佛性。言分別眾生等者。此下別明修得性有無也。初無性可知。次不定中賢善共位以上人者。疏云。謂凡夫及四念上。若不斷善作逆犯重。稱為賢善。此有通作三業聖人。故曰共位。准此論文。今言。汝謂等者。指薩婆多等。故云汝也。言凡夫等者。共位以上不定有無之人也。述義解云。此毘婆沙論言。如法結玄引之。言十家釋於佛性者。述義解云。一師云。地雖有十家釋性。未有用中道為佛性者。雖復眾師釋涅槃。亦無有總別釋涅槃者也。如義章中真神為佛性。及以心為佛性等。應知也。言當現為異者。案。百論序疏云。北土略論當現二常。廣論滅不滅等者。略論二常者。一云定現常。一云定當常。廣論滅不滅等者。一云聞熏習滅。一云定不滅等。如此皆言有當也。准之可悉。
疏若無有空者下論主答中第三等者。言如般若經等者。案。大品經第二十卷中。須菩提言。世尊。諸菩薩般若。為大事故起。所謂示是道是非道。又第二十二卷中。佛告須菩提言。如是深般若。為大事起故(乃至)所有聲聞辟支佛法。若菩薩法。若佛法。一切皆在般若中。般若能成辨其事。今引初文也。故肇師云等者。述義解云。釋僧肇注淨名經云。法身者虛空身。眾生而無不生。無形而無不形。乃至在天而天。在人而人。豈復近□□□而遠求法身乎。准之可悉。言涅槃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卷末。佛告迦葉菩薩言。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即是法身。今略引之。言涅槃經見緣起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七卷有此文。今略引之。具引如上也。
中論疏記卷第八(之本)_
中論疏記卷第八(之末)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疏第十卷 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疏問何以故次四諦品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明來由。次釋涅槃不同下。第二明品因。初中有二。初明近次四諦品以起。次問何故下。第二明□二十五品復此品由。此文初也。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四。初明小二乘所說不同。次又此滅下。第二明大般涅槃是究竟果。諸聖之所歸。為萬法之統本。次又由下。第三明受教生解斷惑證理。次又成論者下。第四明即世所以。所說如文。言所以大小乘乘者。案。聰法師成論意初卷云。生滅流動。是為三聚法體。有此為故。詺之有為。三無為。無此為故名無為。勝鬘經言。三諦入有為。唯一滅諦。是無為也。大乘所明。准之可悉。言又成論者云等者。案。聰章初卷云。第一大意者。佛說四諦理。是法輪之始。化聲聞法。凡有二意。一通引要門。二入空勝詮。此有近遠。遠者。為除三惑。先調其心。近者令四諦平等。入第一義空也。言四諦平等者。即有兩義。一捉苦諦入空。謂以無常等柝法。作不有不無觀。則入第一義空□□一時平等。二者相待入空。謂苦□□□。滅苦。既不實。滅則為□□。□□□□□□□□。如此相待觀門。入第一義空。准之可悉。言大品盛有此說等者。案。彼經第三十八卷末。佛告須菩提言。是四諦平等故。我說即是涅槃。准之可悉。
疏問何故等者。此下第二明遠十十五品此品來由。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四。如文。言故肇公云等者。涅槃無名論第一開宗末云。恬乎而夷。怕焉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於此乎冥會。今略引之。述義解云。次彰所得。怡乎夷謂大智等者行功德皆成就故。怕焉而泰。謂大悲等化他功德悉備足說。尚書注。恬安也。方言。恬靜也。所焉猶宴寂義。九道眾生□歸趣之。三乘聖人皆會向之。無一眾生不成佛者。當知一切皆趣。如大經云。一切眾生(乃至)須陀洹等。皆悉歸於大般涅槃。准之可悉。言故法華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卷蘊草喻品長行合喻中合同異□處明佛能知文。今略引之。為證涅槃。引歸終於空文者。疏主解云。或名畢竟空。或名大般涅槃。或名諸佛道。然此品末破四句是。涅槃畢結云。涅槃絕四句起百非。不知何以目之。強名為空。准之可悉。言二者論佛等者。案。碩疏云。外人謂。諸佛菩薩出世大意本。□為令眾生捨生死得涅槃。則應有生死可捨有涅槃可得。以理惟不應都空也。言三者外謂等者。案。碩疏云。然言汝上來如此破者。□眾生既苦□□□□□□□□□□□□□□□□□。生死可捨。涅槃果可得。驗知諸法非都空。若言不欲令眾生脫苦取樂。何事劬勞出世。作教化物。破邪顯正耶。復何以用汝為菩薩有大慈悲。以此義故知。當有涅槃。准之可悉。
疏釋涅槃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品目。文中有二。初明外人計情即為所治。次問此品何故下。第二問答申論旨歸。以遣惑情。初中有三。初明外道所計。次小乘二師下。第二明小乘所說執。次大乘四種下。第三明大乘所立。此文初也。凡有七家。初四。百論所列論。後三。餘論所破。言一執涅槃等者。案。百論下卷破常品末。外曰。有涅槃法常。無煩惱涅槃不異故。疏主解云。立中三句有涅槃。是出世常法。言常者。明涅槃也。無煩惱下。釋常義也。有煩惱則有生是故無常。若無煩惱則無生死。是故名常。正是成實義也。言二計等者。論次文云。外曰。作因故。(修□路)涅槃為無煩惱作因。疏主解云。此第二計涅槃與無煩惱惱異。前觀涅槃。然後生解或得於無累。如因中發觀。觀生或滅。故名作因。亦如會真生解及數人因境發智。境為無煩惱。此是成論本有。及地論性淨。數人無為皆是有法。有生死外。故修解斷惑。然後得之。言三立等者。論次文云。外曰。無煩惱果。(修□路)此涅槃非是無煩惱。亦非無煩惱因是無煩惱果。是故非無涅槃。疏主解云。此第三計亦立涅槃與無煩惱異。名由斷惑而得故是無煩惱果。此是成實始有義。故成實師斷五住惑盡。二生死滅。然後得大涅槃即地論方便淨義。由息妄故。然後得顯真名無煩惱果。上來三家所計。此彼家有餘涅槃也。言四明等者。論次文云。外曰。有涅槃是若無。(修□路)若縛可縛方便。三事無處是名涅槃。疏主解云。第四立斷無為涅槃即是立無餘也。外云。有於身智。故名為患。若灰身滅智。此則無患。准之可悉。言次檀提婆羅門等者。案。阿毘曇八犍度論第二卷。愛恭敬跋渠云。如彼檀提羅門身。生癰疽如蛇。無常實苦實空實無我。復以二手魔枚身言。此瞿曇不病此泥洹。此檀提梵志不識不病。況當識見涅槃。准之可悉。法華疏第四云。檀提婆羅門。指自腹為涅槃。即計欲界苦。為涅槃也。言次阿羅羅計無想為涅槃等者。□□□(二十字缺)
言□頭藍弗計非總為涅槃等者。□□□□□□□□。
疏小乘二師等者。此下第二明小乘所執。言毘計無為涅槃等者。案。雜心論一卷界品云。善有四種。自性相應共起第一義。第一義者。謂涅槃也。又云。一法界有為無為。於中三種常故無為。餘法無常故有為。是故為無為共一。□□□□□不為三相所遷名常。論又□有為法□□□□□□□□□□□□滅善故常故說無上。准之可悉。疏主解云。數人所以說涅槃有者是第三諦。故為滅智知。故為無為。各有相故無為。是常故有也。言二成實明等者。案。成實論第八卷四業品第一百七末云。又泥洹名非白。是故此業。應名非白。又亦應說非黑非白。所以者何。泥洹名無法。此業為泥洹。故名不黑不白。聰法師疏解云。下第二二事。從泥洹名。名為不白。就中有二。一事明泥洹名非白。從果名名為。不白。又亦下第二從泥洹無法不白。名無漏。為不白不黑。准之可悉。
疏大乘四種等者。此下第三明大乘所立。又中有二。初明諸涅槃。次又此四師下。第二明三點涅槃。初中又二。初明所計涅槃。次雖有四師下。明能計人此文初也。
疏唯四師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能計人。言大明二種等者。案。碩疏云。若大乘中計。有常住妙有為涅槃。但釋者不同若靈味解。有體相涅槃。有功用涅槃。若舊相傳。有本有涅槃始有涅槃也。若脫地論人解。有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雖有三解。終是一意。體相與本有及性淨終故是本有涅槃耳。功用與始有方便淨故是始有涅槃耳。准之可悉。言成實者明等者。案。三論略章云。但體本有義不同。開善云。本有於當有故云本有。第二解云。本來已有眾德。用惑障故。不得修習第三解。於此無常。即有常樂。說為本有。第四解云。本有而非德。道理即是常。例如二諦天然任有也。始有者。佛修因始得。故名始有。大乘玄第三云。成論師本有始有。其義雖異。便是一體也。准之可悉。言十地師明性淨方便淨等者。案。大乘玄第三卷涅槃義云。性淨涅槃。是如來藏。本有佛性。顯為法身。亦名涅槃。方便淨涅槃。是萬德上無累。稱為滅度。故示涅槃各別。然窮論亦是正法中道為體也。述義解云。此二涅槃。有通有別。就通義言。以體涅槃名為性淨。以用涅槃。為方便淨。就別義言。即有三解。且就本始。其體涅槃。出於三世。非先有染。後時顯淨。夫涅槃者。不從作因而有。唯從了因。故曰性淨。如佛果中修生功德斷結無為。本無而今除障始淨。曰方便淨。廣如肇論述義也。言攝大乘論四種等者。案。梁攝論第十三卷釋學果寂滅勝相第九釋論云。菩薩此滅。於四種涅槃中。是無住處。一本來清淨涅槃。二無住處。三有餘。四無餘。菩薩不見生死涅槃異。由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涅槃。若分別生死。則住生死。若分別涅槃。則住涅槃。菩薩得無分別智。無所分別。故無所住。章第五卷涅槃義解云。本來性淨。通是有垢真如。若據相說。本來性淨是非擇滅。不因擇力。自餘是擇滅為體。准之可悉。言釋無住處二一依三身品等者。案。梁論第十二卷釋依慧學差別勝相第八云。菩薩於無餘涅槃。恒起二身。無有邊際。何況法身。以自利利他圓滿故。有應身故不墮斷。有化身故不墮盡也。攝論章第五卷涅槃義云。又依梁論及金光明經說。法身是無餘。應化二身是有餘。三身為無住所。准此等文今言。釋等者。釋攝論化師之語也。又案。第十三卷釋無住涅槃。有六相中。第六相云。論曰。六廣大轉。由菩薩通達法無我故。釋曰。人境功能三義皆廣大。是菩薩人故。人廣大觀法無我故。境廣大。自度度他又能究竟故。功能廣大。分別是菩薩繫縛。為除此繫縛故。修法無我觀。法無我是本。人無我是末。若得法無我。心先得人無我。雖復先得。猶未清淨。以本根未除故。證法無我。後方得清淨。法無我境能顯四德。故觀此境得離八倒。准之可悉。
疏又此四師同釋涅槃等者。此下第二明三點涅槃。言謂法身般若解脫者。述義解云。初法身者。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又以一切功德法。而成身故。言般若者。此云。智慧。能鑒照故。言解脫者。勉絕一切諸繫故。其有二種。謂心解脫與慧解脫。就淺深者。斷四住惑。世諦心淨。為心解脫。斷除無明。真諦慧明。為慧解脫。就體用者。斷五住地性結。真心體淨。為心解脫。斷染污無知。慧解自在為慧解脫就此三點。有同異義。言同義者。此三同體。其猶虛空。以同體故。諸德積聚義為法身。諸德離累義為解脫。諸德明淨義為般若。言異義者。此三異體。何者。以慧數為般若。諸佛於好色身功德。以為法身。自餘諸德悉為解脫。若以解脫數而為解脫者。自餘諸德同為法身。言生死與槃相對等者。述義解云。翻對煩惱。而說般若。般若慧明。能除惑故。對於業因。而說解脫。解脫無累。斷繫縛故。對於苦執。以說法身。法身清淨。離眾苦故。而言備於三德者。法身斷德。應身恩德。如實義者。三身皆具三德。就法身者。本來自性無染。為斷德。本覺解性。自體變照。為智德。性淨慈悲等。解利法身。為恩德也。就應身者。斷三煩惱盡。為斷德。十地行滿。成根本智證。為智德。起如量智解。現淨土益諸菩薩。為恩德也。就化身者。示斷煩惱。為斷德。食消見性。成一切智。為智德。恒行大悲。益地前菩薩二乘凡夫。為恩德也。言二者眾顯如來等者。案。大經南本第四五兩斷盡四相一品廣說如來身口意二密。謂品初。佛復告別迦葉。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分別開示大般涅槃有四相義。何等為四。一者自生。他。三者能隨問答。四者善解四緣善(乃至)善男子。如來亦爾。雖不現於閻浮提界。入涅槃中。不名常。如來出於無量煩惱。入于涅槃案樂之處。遊諸覺花。觀娛受樂。第一既口密。次迦葉復問。如佛言曰。我已名度煩惱大海(乃至)第五卷。是故涅槃名無瘡疣。第二說身密。次世尊為等名涅槃(乃至)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斷煩惱諸結縛者。當作如是持護正法。第三明意密。即是三業。次第二者膽昔身智護正法。第三明意密即是三業。次第二者明昔身智是有。解脫是無。身智是有。有即礙無。解脫是無無即礙有。有礙無故。無非無有。無礙有故。無非有無。此有無相礙故。即不□。所以名祕密。准之可悉。述義解云。具般若慧。故口中發語所自在也。言如涅槃四相品者。疏主解云。今言。四相品者。從初段開般若為四。於用因此為名。故云四相品。准之可悉。言四者對二乘等者。疏主解云。一者明昔三德不圓。有身智時。無解脫。有解脫時。無身智。時解脫不足。解脫足時已無身智。終不得三德圓正。故名為祕。准之可悉。
疏問此品何故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中論旨歸。以建或情。文中有二。即問與答。中有四。第一明破惑人執非涅槃為涅槃。第二明破執涅槃為非涅槃。第三明破大小乘人計有涅槃之執。第四明欲釋諸大乘經明涅槃義。如文。言一者惑人等者。案。琳疏云。一者上明外道二乘同稱涅槃。是有心存所得便惑有見。見即生死不名涅槃。今求生死涅槃。皆不可得。名為解脫。方名涅槃。今解上所別七種外道執非涅槃為涅槃。故須破之。言二者惑人等者。案。琳疏云。二者二乘之人。謂生死涅槃條然異體。斷除生死。別取涅槃。今明。生死涅槃性常平等。彼此樂情。理情一味。故下論云。生死之實際。及以涅槃際。如是之二際。無豪釐差別。准之可悉。言故下文云等者。案。此品二際平等偈文。所引全同。琳法師解云。此偈正明染淨雖殊而異際不二。無性理同。何得不齊。所言豪釐者。元康師解云。蠶口初出絲名忽。十忽為豪。十豪為釐。十釐名絲。以其微細故。以為喻也。言華嚴云等者。案。彼經第十一卷迴向品第五迴向中有此文。今略引之。法藏師解云。次生死非離等者。明離背向相。以法離生死相。故非雜亂。亦離涅槃相。故非寂靜。具如縛解品記也。
言三者雖有內外大小不同等者。案。琳疏云。四者涅槃寂相盡有無。隨何所見。悉不相應。然復總之寂滅。取為涅槃者。唯是自心建立妄相所存。翻成生死。何預涅槃。故攝論云。若言涅槃本寂不生不滅。是依分別性說。准之可悉。言四者俗釋等者。所言如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十二卷紀人聽法品。須菩提語諸天子言。我說。佛道如幻如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若常有法勝於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今略引之。言所以然者諸法等者。琳法師云。所以然者。法性虛凝。未曾生死。生死不有理無可除。豈有寂滅稱曰涅槃。但以眾生妄想。故成生死。為止生死。強名涅槃。妄想既除涅槃亦息。准之可悉。言故華嚴云等者。案。彼經第九卷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第十中第七。智慧菩薩說偈曰。流轉則生死。非轉是涅槃。生死乃涅槃。二皆不可得。今略引之。法藏師疏第五卷解云。聞教生慧。故云智慧。謂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又是二乘涅槃故。又染分是生死。淨分是涅槃。雙融故。俱不可得。准之可悉。述義解云。今改及作與也。言是法不可示者。案。法華經方便品略開三顯一偈中有此文。今略引上半文。
疏初偈上半牒空義等者。言下半正破空若一切法空等者。琳疏云。何斷者。是小乘有餘涅槃。斷煩惱子縛。故名斷也。何所滅者。是無餘涅槃。彼入無餘。身智俱俱盡。故稱為滅。一切法空無滅。何有得二涅槃。准之可悉。
言如大品下帙已去等者。案。道證師大般若藉因云。大品經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大比丘人大數五千人。及士女五百。菩薩無量。四十卷。或三十。或二十七卷。八十九品。後奏弘始年。鳩摩羅什於常案逍遙園譯。今約中本。故云下帙已去等也。所言帙者。玉篇。作12字纏。除貝匿反。蒼頡篇12纏也。說文。亦帙字也。在巾部也。有本。作帙字。說文。書衣也。亦作帙字。玉篇。亦作帣字。居瑗反。囊也。三解為一帣也。
疏答曰下等者。言下半破有若爾大內外等者。案。碩疏云。若諸法定性有。亦無生無滅。亦無斷無滅。亦無得涅槃義。若定性有智慧不能斷惑。是性有決定。不可斷惑。惑凡定是凡。豈有得涅槃理耶。言裁者。玉篇。辭哉反。制也。野玉案制斷也。爾雅。裁節也。廣雅。制裂也。今須斷訓也。
疏長行云所名涅槃者發下略示正涅槃等者。言又上是就緣假破等者。案。一卷玄義云。就緣假者。外又執有諸法。諸佛菩薩就彼推求。檢竟不得。名就緣假。對緣假者。如對治常說於無常。對治無常。是故說常。准之可悉。言就小乘義等者。案。影疏云。有為果稱得。無為果名至。盡相續曰斷。相不為故常。行中起故生。諸行終故滅。而實非以不□。准之可悉。
疏復次經說涅槃下第二等者。言依楞伽等者。案。入楞伽經第三卷。佛告大慧菩薩言。愚癡凡夫不能覺知唯自心見。執著外種種諸法相。以為實有。是故虛妄分別一異俱不俱等。因自心熏習。依虛妄分別心故。譬如群蓋為渴所逼。依熱陽炎。自心迷亂。而作水想。東西馳走不知非水。今取意略引之。言一□破門等者。述義解云。□有多訓。而今義言□猶直也。謂不交申而直破。不交破而直申耳。言若破外道等者。案。琳疏云。外道計有為三涅槃。如檀提計此身是涅槃。即欲界有。阿羅漢羅計無想。即色界有。□頭藍弗計非想即無色有。故是老死。准之可悉。若破內法有所得義等者。案。碩疏云。今第一偈。涅槃若是有。即是老死門。然者明有即是有所得。有所得不免二十五有生死老之患。准之可悉。
疏第二偈有為破等者。言智度論等。案。彼論第三十一卷釋初品中十八第三十四云。復次若人捨有為著無為。以著故。無為即成有為。以是故。雖破無為。而非邪見。是名有為無為空。今略引之。慧影疏解云。若人下明此則與有為俱。悉被著故云。即成。以生□處不殊。故云成也。以是故以無為言無為空。以破□故。而非邪見。邪見者。盡撥無一切所有法等。此言無者。但即法明無破□。明無有二意。故為異也。准之可悉。言五十五卷云等者。案。大論第五十五卷上下文未見此文。蓋是論本不同哉。然彼卷釋華品中云。如來亦不在五眾生滅無常苦空無我相。故非是如來。若是如來者。如來亦應是生滅。復次五眾是五法。如來是一。云何五法作一。若即是一一亦應即是五。若爾者世間法出世間法。一發亂壞。今取意引之。影疏解云。即五眾非如來也。今私案云。如來者。無為也。五眾者。有為也。然則應云。汝如來從何而得。若因五眾而得如來。亦目如來。而得五眾。若爾此兩相因。即實相為故皆是有為。更可撿求之。言若破常義等者。案。琳疏云。此偈正破大乘人言涅槃是妙有也。亦應是妙為。若言妙故非為。亦何妙故非有破明妙有是涅槃。體為是三相故。是有而非為。若爾亦應涅槃本離三相故非有。若有而非為。亦應為而非有也。准之可悉。
疏第三偈有受破等者。言若涅槃是有等者。案。碩疏云。若涅槃是有即名為受。不得名無受。所以然者。有必從受生。若是有即是受□法。若有受□即縛。縛即是生死。不得名涅槃。准之可悉。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五卷。須菩提語舍利弗中有此文。今略引之。言汝今乃至受於有等者。案。康疏云。凡言受者。可有兩種。一以五受陰法。名之為受。二以有受□心。名之為受。今言受者是受□心也。又化城喻品疏云。受者受□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生第二無是涅槃等者。言若作二外道等者。案。百論下卷破常品末。凡有四外道。一計。涅槃與無煩惱不異。二計。涅槃是無煩惱因。三計。涅槃是無煩惱。四計。斷無以為涅槃。四計之中。初三計有餘。後一計無餘。准此疏文。今言。二外道者。約計為二。初三外道同立有是涅槃。後一外道立無是涅槃也。言故百論云等者。案。彼論下卷卷破常品。四外道計中。是第四計修治。疏文所引全同。言前執今妙有等者。述義解云。前章說有是涅槃。此云。前執今妙有也。第二章計無是涅槃。此云。此執昔斷無也。今妙有者。大乘涅槃也。昔斷無者。小乘涅槃也。
疏問曰下生下第二等者。言離合二種破者。述義解云。初破有是涅槃。次破無是涅槃者。離也。第三破有無合是涅槃者合也。
疏答曰下兩偈為二等者。言如華嚴云等者。案。彼經第九卷菩薩雲集說品中。有十菩薩。各別說偈。今此文第七智慧菩薩所說偈。凡有十行。今此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之偈文。今略引半文。准上可悉。言可謂損之又損者。案。涅槃無名論演明漸第七云。是豈頓得之要。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損耳。述義解云。謂修甚深正觀道者。遊心於中道理。寂靜無為。既遊心於中道。而見疑等萬累。念念消損。如此之事何頓得耶。必經地地。漸次消損。損之更損。至於佛果。都損盡已更無可損。損者。漸之異名。修正觀者。見諸煩惱本來不生今亦無滅。乃是正道。如此之人不起惑染。是名損之。准之可悉。言答斗藪等者。述義解云。半藪者。唐俗語也。謂執衣頸而振之塵也。又云。猶慰也。玄應師四分律音義云。斗擻又作藪。郭璞注曰。方言曰。斗擻舉也。言乃至十地及以摩羅等者。案。五重遊意云。十地論以八識為宗。不及第九識。前七識如前。但第八識為異。何者。以真如為體也。攝論以九識。上八識就妄用辨體。第九阿摩羅識。以清淨真如為體。今謂。十地論所計。性淨方便涅槃。及以攝論師所立。四種涅槃。皆是化城。准之可悉。言故空權度一切者。案。大經第二十卷初品中三三昧第二十二。引佛說偈云。我坐道場時。智慧不可得。空捲誑小兒。以度於一切。今取意略。引下半偈文。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第二四偈即四等者。言破云等者。案。康疏云。有是前有。無是前無也。解脫本脫於有無。豈即二體。而為之耶。准之可悉。言又經云等者。案。大經第五卷。佛告迦葉菩薩言。夫涅槃者。名為解脫(乃至)真解脫者。名曰。遠離一切繫縛。今略引之。疏主解云。或人言。正翻涅槃為解脫。以此文。今謂不爾。涅槃是彼國語解脫是此國語。佛于時復不自翻。那忽彼國說法。此國語翻譯耶。今明將別釋耳。涅槃名總。解脫語別。准之可悉。言又若有無等者。案。碩疏云。此偈□決破。汝若有無有無合為涅槃。則應有無合為解脫。亦解脫名涅槃。而汝義有無。不得合為解脫。解脫但是無耳。若爾何和有無合為涅槃。准之可悉。
言又涅槃等者。案。碩疏云。復言非解脫破者。解脫是無法。有法非解脫。而今取有為解脫。乃取縛為脫也。准之可悉。
疏第三偈上半牒而總非等者。案。琳疏云。又受此有所得者。有無智皆是有為法。不免生死。今私案。上文即是大論第三十一卷文意。准上可悉。言又因有為等者。大論第五十五卷文意。引之如上。言如百論云等者。案。彼論下卷破常品初。內曰。若強以為常無常同(修□路)汝有因故說常耶。無因故說常耶。若常法有則無常。若無因說常者。亦可說無常。今略引注釋文。疏主解云。為有所以故說常。為無所以漫□常耶。此二俱破。於常若有所以。則是有因。汝言無因法常。今既有因。則無常耶。若無所以漫說常者。既是漫說。則是無常。准之可悉。
疏第四偈上半牒非等者。言成論論云明闇共處等者□□□(十三字缺)
疏問曰下第三等者。言是中假師等者。述義解云。此詮法師等也。言亦是立涅槃等者。案。琳疏云。問意明涅槃出二諦外故非有非無。是莊嚴義也。言又攝論師等者。案。上疏云。釋無住涅槃。有二釋。一依金光明經釋云。二云。以二無我理三無性理。准之可悉。
疏答曰上兩偈為二等者。言影師云等者。案。曇影師此論疏有此文。所引全同。述義解云。於妄有餘者。妄相勝故。餘猶勝也。言今依長行等者。述義解云。言所因者所由。謂有無矣。
言智度論六十五卷等者。案。彼論第六十五卷釋無作品之餘云。有人說。說有四種相。一者說有。二者說無。三者說亦有亦無。四者說非有非無。是中邪憶念故。四種邪行。著此四法故。名為邪道。是中正道。道是中。破非有非無。故名無法有法空。佛說。乃至破非有非無。故說無有轉。無有轉破非有非無。有二種。一者用上三句破。二者用涅槃實相破。今略此之。言肇師涅槃論破非有非無云等者。案。彼涅槃無名論折徵出第二云。請覈沙道之本意。果若有者。雖妙非無。雖妙非無。即入有境。果若無者無則。無而無差。則入無境。述義解云。次作二關。難果猶決定義。為定是有。為定是無。若定有者。言妙有而非無。即同虛空之有。若定無者。無法即無別。同兔角之無。准之可悉。
疏如來滅度下第二就人門破涅槃等者。言此以能證之人等者。案。碩疏云。亦名舉況破。如來是能證之人。涅槃是所證之法。又既四句求不得。所證法豈有。無四句中故。人法皆不可得。准之可悉。言又成論云如來在世尚非有無等者□□□(二十五字缺)
言答過現已起等者。案。碩疏云。所以不舉未來。此是略耳。明現在是已起。過去是已滅。就已起滅。尚不可四句求。豈況未來是未起未滅。而當有四句耶。准之可悉。
疏涅槃與世間下自上以來等者。言肇師妙存章等者。案。涅槃無名論。演第四句曰妙存。述義解云。既言。涅槃不在有無不出有無。而為妙有。非有非無。在於即真。故曰妙存。今通取一章意。故云爾。言故涅槃經云等者。彼經第七卷有此文。今略引之。言法華明諸佛知見等者。案。彼經一卷方便品廣開三顯一中有此。今取大旨。准之可悉。
言復為對真俗異體家等者。案。二諦章下卷二諦相即義中云。次龍光解。二諦相即義。此師是開善大學士。彼云。空色不相離。為空即色色即空(乃至)但不相離為即。此師立二諦異體。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而言經言等者。案。大品經第□卷有此文。今略引之。
疏滅後有無等下第二明等者。言如淨名等者。案。彼經中卷入不二法門品。有三十一菩薩。各說不二法門是也言答淨名經云等者。案。彼經中卷文殊問。有三十一菩薩。各說不二法門是也。言答淨名經云等者。案。彼經中卷文殊問疾品中。文殊師利問言。空當於何求。維摩詰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今取意略引。然以初重答以答第三重問。疏主解云。問意欲明眾生與佛不二。故發此問也。答意六十二見即畢竟空。故說諸見。求佛解脫。即泯邪正。准之可悉。言例如大品等者。案。彼經第二十八卷中具有此事。若通亙一部然也。引文如上。言經中云等者。案。大品經第六卷末。舍利弗言。我見眾生(乃至)斷見。常見。諦見。因緣等見。佛見。轉法輪見。為斷如是見故。而為說法。是名菩薩摩訶薩。今略引之。
疏長行釋三偈等者。言如智度論等者。案。彼論第十一卷舍利弗因緣第十四中云。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當習行般若。論問曰。云何名一切種。云何名一切法。答曰。智慧門名為種。有人以一智慧門智觀有。以二三十百千萬乃至恒河沙等者阿僧祇智慧門。觀諸法。今以一切智慧門。入一切種。觀一切法。是名一切種。今略引之。慧影解云。今言。菩薩欲以一切種者。即是經之宗旨。一切種智一切法。即是一切種智。是於果德般若。問曰已下上既告身子。辨經宗致。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者。此義云何也。答曰一切種者。即是一切種種智門。法者即是一切諸法。如來具一切種種智門。知一切種別。皆知無不罄盡。欲得如此智慧能如是知者。常習行般若。准之可悉。
言阿含梵動品明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等者。述義解云。本劫本見者過去言。末劫末見就未來言也。言今依智度論七十卷等者。案。彼論第七十卷佛母品之餘。廣說六十二見。今略引之。慧影師解云。若略則就十四難明。廣則六十見也。神及世間常下神。即是眾生。世間者即是二種世間也。上常無常。既有四句。□五陰上盡爾。四五則成二十見。次邊無邊歷五陰上復二十。足前成四十。即是十四難中八句。神即是身。神異身異。名即陰離陰。兩我何為二句。次如去不如去有四句。歷五陰上復二十。足前合成十四難。離為六十二見。准之可悉。言身一神一等者。慧影師解云。言身一神一者。以五見收之。屬於邪見。即身即是神故。身滅神亦滅也。身異神異者。以二見生於五見。五見為六十二見之根本也。此是常邊故屬邊見也。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七十卷云。問曰。先說常無常等。即是後世或有或無。今何以別說如去四句。答曰。上總說。一切世間常。後世有無事。要故別說。今略引之影疏解云。此中間答明之。先言常者。即是如去。言無常者指爾。而滅即是不如去義。何故經中乃更明之。答曰下言。上無常無常乃總就眾生等三種世間及三世等明之。今此中乃但就後世明之。
言楞伽經等者。案。入楞伽經第六卷。佛告大慧菩薩言。譬如釋提桓因帝釋王等。名異義一。不依多名言有多體。我亦如是。三阿僧祇百千名號。凡夫雖說。而不知是如來異名。或有眾生知如來者。乃至有知真如來者。有知實際者。有知涅槃者。有知法界者。有知法性者。今言。法身者。即是如來涅槃。准之可悉。
言答淨名玄義等者。案。淨名玄論第一卷同異門云。今更開十門四句。以詳得失。一者人四句。二者法四句。三者塵識四句。以上三句名單四句。四複論四句。五重複四句。六鑒深四句。七絕四句。八四句絕。九一句絕。十絕一假有。委曲如彼也。
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疏論有二分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明來由。次所言觀十二因緣品下。第二明品名目。初中有二。初約大小。以明來由。次兩品即為二章下第二約邪正以明來由。初正明大小兩觀。次門他亦明下第二問答顯釋。此文初也。言四依如佛者。述義解云。實行菩薩名如佛。權行菩薩名佛也。准之可悉。
疏問他亦明等者。此下第二問答顯釋。凡有兩番問答。如文。言初品所明者。述義解云。指因緣品初牒也。言今略明一意等者。案。曇影疏云。雖法性不□真聖賢無異道。然悟各有由。故令開津不一。而著相者。未能要其會歸。遂取信非見非大乘法空。未肯便信。故復就其非見。以明其空。准之可悉。
疏兩品即為二章等者。此下第二約邪正以明由。文中有二。初總明邪正。後問答以明來由。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四。第一約淺深。以明大小差別。第二約傍正言。第三約廣略言。第四約說教本意而為之。如文。言蔓莚者。曇捷法華字釋云。上王怨文傳云。蔓延也。廣雅云。蔓長也。
疏所言觀十二因緣品等者。此下第二明品目。文中有三。初明諸佛菩薩說十二因緣之意。次問諸部云何下。第二敘諸執計。次但末世眾生下。第三明觀旨。此文初也。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明說因緣之意。次當時下。第二明論主重論。如文。言借妄止妄者。述義解云。以輕妄止重妄也。
疏問諸部云何等者。此下第二敘諸部執計。凡有二重問答。即分為二。初番問答示邪。後番問答顯正。此文初也。即二。謂問與答。答中有二。初正敘執計。次此之三部下。顯執人差別。如文。言毘婆闍婆提等者。案。毘婆沙論第十二卷人品云。問曰。何故造此論。答曰。為止他義故。如毘婆闍婆提說緣起是無為法。問曰。彼以何義故。說緣起是無為法。答。彼依佛經。佛經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住法界。如來成等正覺。為他顯王見。乃至彼以是義故。說緣起是無為。為止如是說者意故。緣起法墮在世中。當知緣起法定是有為。非是無為。所以者何。無有無為法墮在世中。准之可悉。
疏問論主今明等者。此下第二顯正。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如文。言如大集云等者□□□(三十三字缺)言文殊問經云等者。案。彼經下卷分別部品有此文。今略引之。具文如記第二也。言涅槃經三十諍論者。案。彼經第三十四卷迦葉品廣說諸諍論事。疏主解云。善男子若言如來畢竟涅槃下。第二別明說教。即具出諸諍論事。此第一明佛畢竟涅槃不畢竟涅槃。次善男子有諸眾生生於斷見下。第二明我無我諍論。次我於經中復作是言下。第三明中陰有無。次復說有退下。第四明羅漢退不退。次如來凡有二種下。第五明佛是為無為。次云何名十二因緣下。第六明十二是為無為。次我經中說作善惡業下。第七明心是常無常。次遠離煩惱下。第八明世第一法通三界唯在色界等。次四種施下。第九明施體通三業不通三業。次涅槃即是下第十。明三無為有別體無別體。次為跋婆比丘下。第十二明造色色有無。次菩提王子下。第十二明無作有無。次聖人色陰下。第十三明心數有無。次我唯有一有下。第十四六道五道。次住迦毘羅下。第十五明五八戒等具不具受得。次犯四重下。第十六明犯四重失不失戒。次一乘一道下。第十七明三乘成佛諍。次佛性具有事下。第十八明諍佛性。次以是因緣或有言犯四重下。第十九明犯重禁五逆等佛性有無。次我於處處經下。第二十明十方佛有無。然元康師云。涅槃經第三十一卷中。明諍論凡有二十一雙。案。法寶師疏第七第八中間。立五欲障道不障諍論。而今言。三十義論者。若是卷數。為當文字點餘也。
疏但末世眾生等者。此下第三明觀旨。文中有三。初總標觀旨。次問以何文下。第二問答以顯觀旨。次今正觀因緣下。第三總結也。初中言。故下破邪見品等者。案。彼品文凡有三十一偈。大分為二。初二十九偈破邪。以明小乘觀。末後二偈重明大乘觀。初中有二初中為二兩立邪見。次何因緣故名邪見下。論主破邪見。開為二。別初十二偈約道理。破二世八見。約第二中又二。初六偈破過去四見。次若世間有邊下。九偈破未來四見。初中又二。初四偈就即事破於四見。次復次生死無始下偈。就道理破除四句。又初周就人破四見後周就法破四見。准之可悉。
疏問以何文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顯觀旨。凡有六番問答。此初悉問答。答中言智度論釋小乘生法二空等者。案。彼論第十八卷釋般若第二十云。是經中佛說法空。若說誰老死是邪見是名生空。若說是老死是邪見是名法空。乃至無明亦如是。影疏解云。若說誰老死等者。誰即是人我等。為執實有人我等法是老死。故是邪見。誰老死誰老死不可得。此明無又可老死。故云。誰老死是生空也。是老死者。若執著實有。此老死法。定是老死。故是邪見。是老死者。明是老死法無實不可得。是老死法空故。故云。是老死是法空。今正欲取法空。但舉生空。成法空義也。而言大因緣經者。論第三十一卷云雜阿含大空經。又云大空者。聲聞法中。法空為大空。私案云。雜阿含經中。廣說十二因緣。故云大因緣經。亦說法空。故云大空經。准之可悉。
疏問論主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言如法華信解品第等者。案。彼經第二卷信解品偈有此文。今略引之。疏主解云。此兩偈釋不欣意也。空無小大者。此是成論人聲聞空也。慈恩解云。此二頌空無相觀諸法皆空空觀也。二我既無。何有生等。故次下說無生滅等六種所無。□無相觀也。言大品云須菩提等者。□□□(二十二字缺)
疏問何故經論等者。此下次四番問答。此中有四。初番問答明經論說二空之□□。次悉問答明大小乘說二空之差別。如文可悉。
疏品開為二等者。言即是鈍根等者。案。康疏云。總以二乘為小道。通名聲聞也。有人云。聲聞二種。一緣覺聲聞。二聲聞聲聞。今言聲聞。是緣覺聲聞也。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七十九卷釋中屬累品云。復次二乘得空。有分有量。諸佛菩薩。無分無量。如渴者飲河不過自足。何得言俱行空不應有異。又如毛孔之空。欲比十方空。無及一。今略引之。
疏答曰下第二正明十二緣觀等者。言答欲明三乘等者。案。大經第二十七卷。說三獸同渡河。及菩薩善戒經亦有此說。准之可悉。
言又智度論釋無盡品等者。案。彼論第八十卷釋無盡品第六十七云。問云。若無無明。亦無諸行等。云何十二因緣。答曰。說十二因緣有三種。一者凡夫肉眼所見顛倒者我心起諸煩惱業。往來生死中。二者賢聖以法眼。分別諸法。老病死心厭。欲出世間。求老死因緣由生故。是生由諸煩惱業因緣。何以故。無煩惱。人則不生。是故知煩惱為生因。煩惱因緣是無明。無明故應捨而取。應取而捨。(乃至)是法無定相。但從虛誑因緣。相續生。行者知是虛誑不實。則不生戲論。是但滅苦滅苦故。入於涅槃。不究盡求諸苦相。三者諸菩薩摩訶薩大智人利根故。但求究竟十二因緣根本相。不以憂怖自沒。求時不得定相。老法畢竟空。但從虛誑假名有。所以者何。分別諸法相者說老。是心不相應行。是相不可得。頭白等是色相。非老相。二事不可得故。無老相。今取意略引之。
言答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二十七卷釋初品中大慈大悲第三十五云。譬如長者有一子愛之甚重。其子得病。但求良藥能差病者。不求分別諸藥名字。取之時節合味分數。以是故諸菩薩。從果觀十二因緣。不從因觀。見多者從因觀。愛多者從果觀。諸聲聞人因邪位。故有正位□故。但菩薩菩薩邪位。今取意略引之。影疏解云。長者喻菩薩。子喻眾生也。從果觀下。若從無明行觀。名從因觀。今菩薩唯為見眾生生老病老。生憐愍故。欲救撥之。又所以經中恒作二種。明觀十二因緣者。為眾生雖諸煩惱無邊。以或大分之不過見愛。為二人恒說此二觀也。准之可悉。言婆沙問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雜犍度人品云。問曰。若為下根眾生。說緣起果。菩薩於一切眾生中。其根最勝。以何等故。觀緣起果。答曰。或有說者。彼隨順觀法故。所以者何。菩薩見老死病作是思惟。此老病死何緣而有。皆由有生。復有說者。如先所說。為初學者說果。菩薩於最後生。名為初學。雖曾無數劫因緣法。後若觀時。還從本始。如人先雖數數上樹。後若上時還從根上。彼亦如是。今略引之。述義解云。一切根中最上者。菩薩於一切人中最上利根也。言於最後生等者。然三十四心之前但有漏行。未修無漏定慧。至最後身。坐菩提樹下。始得無漏。故名初學。曾無數劫者。大論第四云。釋迦文佛從過去釋迦文佛。至四剡那尸棄物。為初阿僧祇。從尸棄佛至燃燈佛。為二阿僧祇。從燃燈佛至毘婆尸佛。為第三阿僧祇。若過三阿僧祇劫。是時菩薩種三十二相業因緣。極遲百劫。極疾九十一劫也。還從本起者。老死為起正觀之本故。最後身坐菩提樹下時。得初無漏。還觀十二因緣中初無明也。言答聲聞法中自有利鈍等者。案。婆沙第五十九卷智犍度相應品下云。有四十四智體。知老死智體。知老死集智體。知老死滅智體。知老死滅道智體。乃至知行亦如是。又云。問曰。何故不說知無明智體耶。答曰。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述義解云。十二因緣中除無明。就餘十一。明四十四智。何者無明之因無故。無明不具四四諦。而先從果應觀。何者老死即苦。老死之因是生。如言生緣。老死即集。老死之滅即是滅諦。得此滅諦。無漏聖道。即是道諦。如此求時十二因緣。具四十四智。言利根人觀十二等。案。婆娑五十九卷云。云何七十七智體。答曰。知生是老死緣是一智體。非不緣生有老死。是二智體。過去生曾為老死緣。是三智體。非不曾緣過緣過去生有老死。是四智體。未來生當為老死緣。是五智體。非不當緣未來生有老死。是老死體及智法住智。此法是無常。是有為。從因緣生。是盡法。是滅法。是無欲法。知如來法者。是第七智體。如知老死有七智體。乃至知行亦有七智體。十一切智體。則有七十七智體。而不說無明者。當知此說有餘。述義解云。七十七者。除無明。就十一因緣各具七。故正觀審法三世各二。合以為六。□泥洹智為七。此智無三世相故。一而言三世各二者。就過去十二因緣。變就現在及未來世十二因緣。其義應知。准之可悉。
疏眾生癡所覆者此第一辨無明支等者。言無明者從所無受稱等者。言答經云等者。案。八卷金光明經第四卷空品第八卷云。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生。無所有故。假名無明。是故我說。名曰無明。准之可悉。言答十使中無明等者。所言使者。案。慧基師毘曇章第二卷十使義云。婆娑有二說。初一論師三義釋使。一者微義。謂微者也。在眾生身細常起。二者堅著義。謂一切諸使。念念常生執著。三者相逐義。謂使得在身能生依果。譬如空行之烏乃為水行之魚隨也。第二外國法師國義解使。一者微義。謂自性微細。所以亦細。二者著義。謂使於此身。難離堅著。猶如小兒堅著於乳。三者遍。謂使遍在身。如油在麻。四者相逐。謂如空行影水魚隨。復次微義。使自性。著使所行。遍義。謂相應也。相逐。是使得也。又云。十名無明。諦寶中。愚無知不□名為無明。又云。此之十使七十五法。但用所法。以為體性。前五見使。用通大地。慧為體性。無明一使。煩惱大地。無明為體性。貪嗔慢疑五大地外十法三中。貪等四法。以為體性。准之可悉。言三毒中無明等者□□□(三十九字缺)
言今此中通取一切煩惱等者。案。化城喻品疏云。言無明者。一顯通隱別。故說無明。過去世中一切煩惱。皆有闇惑迷理之義。就此通義。故說無明。二者無明煩惱迷說本際集起生死。其力最強。從強為名。故說無明。無明有四。一迷理無明。所謂迷於二之理。二發業無明。所謂三根三毒煩惱。三根煩惱能發業思。三毒煩惱。發身口業。三覆業無明。謂造業已重於前境。起貪嗔等。覆助前業。令其增長。四潤生無明。若依成實唯愛能潤。餘但遠助。若據斯義。潤生則狹。唯在於愛。生即廣通於餘結。地經亦然。故彼經云。愛水為潤。無明覆蔽我心溉灌。毘曇云。潤生受生諸結皆能。但能纏垢等能潤。不能受生。准之可悉。
疏為後起三行者第二次辨行支等者。言答婆沙云亦得說因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問曰。以何等故。但說無明緣行。不說無明因行耶。答曰。或有說者。亦說無明因行。如摩訶尼陀那經所說。佛告阿難。以如是因如是緣如是事□為老死因。如生為老死因。(乃至)無明為行作因亦如是。復有說者。若說無明因行。但說因緣不說餘。若說無明緣行。則具說四緣。今略引之。言成實者云等者□□□(二十六字缺)
言問大集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卷。佛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知諸眾生以因緣故貪樂生死。云何名因緣。若諸眾生思惟不善。是名生死因緣。因不善思惟故生長無明。是故不善為因。無明為緣。因無明故即生於行。是故無明為因。諸行為緣。(乃至)因生有老死等苦。故生即為因。老死為緣。今略引以難問之。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問曰。以何等故。唯說無明緣行。不說行緣無明。答曰。或有說者。若說行緣無明。則唯說緣不說因。復次此中說。此時緣起法前生者是無明。後生者是行。問曰。如無明是十二支緣。何以但說無明緣行。答曰。或有說者。緣有二種。有近有遠。若說無明緣行。則說近緣。若於餘緣。則說遠緣。是中說近不說遠今略引之。言問五陰中行等。述義解云。四識住者。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識者心王。此心王住色等四陰。故名識住。依著彼故。有漏四陰。唯有情數。除心王及三無為餘隨四者。為四識住也。
疏以諸和行因緣識受六道身者第三明識支等。言五陰中識等者。案。婆娑第三十九卷云。云何識陰。謂六識身眼身乃至意識身。又云復次陰是有漏無漏。取陰是有漏。准之可悉。言六大四食中識等者。所言六大者。亦名六界。故婆沙三十九卷云。六界。地水火風界。虛空界。識界。又云。復次六界能生養長色身。生者是識界。養者是地水火風界。長者是虛空界。復次此六界是一切眾生根。謂欲色界眾生從生有。乃至死有心。此六界無有無勢用時。乃至廣說。言故論云等者案婆娑論第三十九卷云。云何識界。答曰。五識身及有漏意識。問曰。何故界中。不說無漏意識。答曰。若有法能令有憎長者立界。無漏識與此相違。故不立界。今略引之。言是四食說等者。案。雜心論第十卷擇品云。四食在欲界。四生趣亦然。三食上二界。搏食彼則無。釋曰。地獄中鐵丸銅洋。雖得增苦。壞飢渴故名及冷風觸身。亦名為食也。上二界無搏食。身輕微故。無色故。問。諸趣一一何食增。答。餓鬼趣意食增境。以彼意行多故。明生亦意思食增。以彼處卵當念母。故得不爛壞。三無色亦意思食增。意行多故。除第四空也。人趣搏食增。多以搏食持身故。地獄識食增。識持名色故。非想非非想亦爾。欲界天搏食增色界觸食增。受修禪食故。畜生趣中。濕生者觸食增。持義是食義。如技持瓶安住不壞。如是以食持身。身則不壞。牽有故說食。問。若然者一切有漏法是食。牽有故。答。增上故說力。能牽有故說。食有二事。故說食。謂前方便牽。牽已復長養。問。何故說四是食。答隨量所應故說四。彼搏食者。長養諸根四大。故說食。觸者。長養心心數法。故說食。意思者。長養當來有。故說食。識者。長養名色。故說食。是故四食。述義解云。毘曇人云。食以次益為義。皆唯有漏。色十一中欲界香味觸名段食也。觸數令心境和合。為長養心心數。名觸食也。思數名思食。心王名識食也。成論人云。美飲等名段食。如冷觸身。名觸食。過去思業。名為命根。此是命根。一期果報。不令滅壞。故名思食。諸根不令敗壞。故名識食。若色聲者。不相續故不為食。若無漏者。滅有漏相續。故不為食。欲界具四食。上二界但有識食也。言四空中識體是四陰等者□□□□(二十九字缺)
言此明識等者。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如行緣識。亦說名色緣識。復說緣二生識。此三有何差別。答曰。有說者。行緣名色緣識。說染行識。緣二生識。說染行不染行識。又云。何識相續心及眷屬。又云。行緣識有二種。與悔俱有不與悔俱。毘曇章第五卷十二因緣義中解云。悔俱者。謂欲內三惡道中中陰識也。准之可悉。言成論者云等者。案。開善師成實論大義記第十卷五陰義中三。次色識通別前後者。識是了別義。心皆當念了別。一切心是識。此通義。但了別功異取緣前後。故於通立別。何者。心始造緣。對實法境。既造實境照識義。又同現在。故初心宜名識。識得相應。沒識為數。是以識陰從別立。又第十一卷十二因緣義中云。行緣識者。隨業善惡。得受今身。身是父母遺體。有此色法。若無識託則非眾生。故受身初心。名此為識。然識來託胎。自有多品。故論文所說有四。入胎初一不自憶入胎出胎。所謂恍忽不自覺知。便來受身形也。後復三種。雖甚優劣。然利根福德也。但就初入復三品。一謂處廁從穢惡中。二謂處林河之間。三謂處殿堂。登上高山也。品雖多大別唯兩。一是五陰初識。二是前身行陰通識為識也。所以前後二身。業報懸絕。既改形易道。必生初識。若二身業果相似非隔絕者。則於前身見受生處。起愛則來。未更分別者。故經云。有善惡心無善惡心者。謂此也。大集經云。從業因緣。父母和合。初受意識。歌羅羅時。其身猶如亭歷子許。未有出入氣息。亦不覺苦樂。不苦不樂。離先色相。未具後色。無力無欲。無有精進。無有憍慢。初入胎心。名之為識。准之可悉。言問何故此識必是染污等者□□□(四十字缺)
言問中陰屬何支等者。述義解云。識以以正業感。故屬生陰。中陰以方便業感。故名屬行支。又生陰在後。故識支屬生陰。中陰在前。故屬行支。又唯言識支屬識支耳。識支生陰同果報故。言又釋中陰等者。此文難知。何者。中陰與生陰。以別體故。但生陰受生耳。中陰不受生故。為受生。生陰攝中陰事難也。
疏以有識著下第四辨名色等者。言一云四陰名名色陰名色等者□□□(三十三字缺)言阿含經云等者。述義解云。痛謂識陰。想謂陰。受樂謂受陰。思惟謂行陰。痛者。覺惱義。故有人偈云。痛者受陰。昔翻經時。不知漢俗語。而為謬耳。今案。彼□□□(四十字缺)
言次云即以色陰為名色等者□□□(二十八字缺)
言故成論上經云心依名色者□□□(二十八字缺)
言問化生云何識緣名色等者。案。婆娑論第十二卷云。問曰。如化生。云何識緣名色。答曰。此說胎生。不說化生也。評曰。應說化生亦爾。如化生者。初得諸根。未猛利時。說是識。時後若猛利說名。准之可悉。言答婆娑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云何名色。已受生相續。未生四種色根。六入未具。一歌羅羅。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羅呵。如是等名曰色。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未生四種色根者。眼耳鼻舌此四根未開時。不具六識。故名六入未具也。歌羅羅者。正言。羯藍。此云。和合。於七日中。阿浮陀者。正言。遏部曇。此云。皰結。於第二七日。卑尸者。正言。閉尸。此云。肉團。於第三七日。伽耶者。正言。犍南。此云。堅厚。於第四七日。波羅奢者。正言。缽羅賒迦。此云。枝枝。於第五七日也。大論第五卷云。歌羅羅受胎七日。赤白精和合時。頞浮陀二七日時。如雲胞狀。伽那三七日時。如凝酪五皰時也。准之可悉。
疏情塵和合下。第六明觸支等。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云何為觸。此諸根已能為觸作所依。未別苦樂。不能避厄害搊火觸毒物刀諸不淨。是時名觸。今略引之搊者□□□(二十八字缺)。
疏因於六觸下第七明受支等者。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云何為能分別苦樂。避諸厄害。不搊火觸毒。不把刃。離諸不淨。能生貪愛。不起婬欲。於一切物不生染著。是時名受。今取意加。爾時但至婬欲。合十八字引之。而言即涅槃者。案。彼經第二十七卷中。佛言。染習一受是名為受。准之可悉。阿毘曇章第五卷十二因緣義中解云。云何受時四五歲。知分別苦樂避諸危害。於一切物資生愛。無婬欲愛也。言婆娑問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問曰。受相應共有法何故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耶。答曰。雖是相應共有法。自有法。與彼法。有隨順。有不隨順。如觸與受作緣。隨順。受觸作緣。不隨順。如燈雖與俱生燈是照因照非燈因。彼亦如是。如向所說。此中說時緣起法。觸是前時。受是後時。是故說觸緣受緣觸。今略引之。
疏以因三受生故下第八次明愛使等者。言愛以染著為義者。章解云。云何為受。十五已去於二受中。能資生婬欲等愛也。言然三受通為愛作緣等者。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受緣愛。問曰。如樂受緣受可爾。所以者何。為稱意故。四方追求。苦受云何與受作緣。尊者和須蜜說曰。苦受與受作緣。勝於樂受不苦不樂受。其事云何。如世尊說。為苦受所逼。貪求樂受。樂受故為欲愛使。復有說者。三種受盡能與愛作緣。其事云何。義言曰。樂受作如是說。我能使生有相續。眾生以貪我故。四方追求。苦受作如是說。我亦能使生有相續。為我所逼。以貪樂故。四方追求。不苦不樂受。作如是說。有苦樂受處。我亦能使生有相續。何況第四禪以上無苦樂處。而不能也。准之可悉。言問三受等者。案。婆娑論第十二卷云。問曰。此三受云何與愛作緣耶。答曰。愛有五種。一求樂愛。二不欲離樂愛。三不生苦愛。四速離苦愛。五愚愛。求樂愛者。未生樂受。欲令生。故生愛。不欲離樂愛者。已至樂受。心不欲離。故生愛。不生苦愛者。苦愛未至。欲令不生。故生愛。速離離愛者。已生苦受。欲令速滅。故生愛。未生不苦不樂受。欲令生。故生愛已生愛。已生欲不失。故生愛。亦能生於愚愛。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於捨受亦生二愛者。如外道。身在欲界。計色界無想天。為涅槃。樂生彼天。以無想天心是不苦不樂。捨受之心。又彼生無想天者。慕不避彼處。故云。已生欲令不失也。言問何過去等者。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問曰。以何等者故。前生緣起。無明在初。後生緣起。愛在最初。答曰。復有說者。無明有四事。一緣有漏無漏。二緣有為無為。三是遍非遍。四能緣自界他界。愛唯緣有漏。緣有為。是不遍緣自界。以是事故。愛能生未來苦。勝故說在後緣起法初。此中因事故略說。後當廣說。准之可悉。
疏因受有四取下第九取支等者。言問愛取何異等者。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問曰。受緣愛。取中愛。此二有何差別。答曰。初生名愛。愛憎廣名取。復有說者。下者名愛。上者名取。復有說者。若愛以受為因。是以愛為因。是名為取。復有說者。若愛是受果。是名受緣受。若受是愛果。是名為取。准之可悉。言成實者云貪使為愛餘九使名取者。□□□(三十六字缺)
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云何為取。以貪境界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准之可悉。
疏因取故有有者第十有支等者。言謂能有來果等者。化城喻品疏解云。業能牽於三有。故名為有。又令有來果。故名為有也。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云何為有。追求之起身口意業。是時名有。准之可悉。
疏從有而生生者第十一生支等者。言數人生以起成為生等者。案。俱舍論第七卷分別世間品云。由此業從今生更退。認未來世正託生位。偈曰。更接有名生。釋曰。此位名更接。何以故。於今生是識分。於未來名生。又云。生者。是未有。向有法相。准之可悉。言成論是本無今有義者。案大義記第十一卷云。生者起成義。亦本無今有也。言數人又云生是生相等者。案。俱舍論第七卷云。如此法起名生。又云。生是有為法相。故不曾見餘常住法。應成無常法相。准之可悉。
疏從生有老死下第十二支等者。言衰耄等者。案。大義記云。衰變為老神逝。死也。述義解云。耄者。衰老也。書曰。六十曰耆。七十曰耄也。最勝王經信行音義云。耄毛報反。莫報反。八十曰耄。耄諙忘也。又亂也。言數人云等者。案。俱舍論第七卷云。變異名老。滅名死。准之可悉。
疏從老死故有憂悲苦惱者此四等者。言經云將死之時等者。案。華嚴經第二十七卷十地品中第六地云。死別別離時。貪著心熱。名為悲。發聲啼哭。五識為苦。意識為憂。憂苦轉多。名為惱。今取意略引之。法華疏第六卷引十地經第七卷云。死別離時。愚人貪著心熱名憂。發聲啼哭為悲。五根相對為苦。意根相對為憂。苦轉深為惱。准之可悉。
疏如是等諸事下等者。自上以來。別明十二因緣。今第二總結過患。文中凡有二十三番問答。今此番問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當知三道亦如是。章解云。以三道者無明愛取。是煩惱道。行有二支。是為業道。現五來二七因緣分。以為苦道。准之可悉。
疏問何故二世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如文。答中答三問。即三。初答煩惱道問。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問曰。何故過去來緣。說是無明。現在業緣。說是一切業。答曰。趣生方時。為方便起處身緣。諸過去世不現見。故說行緣是無明。現在世如上所說。趣乃至緣盡是現見。是故彼業說緣是一切結。次過業下答第二業道問。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問曰。以何等故。過去業說名為行。現在業說名為有耶。答曰。以過去業已消已用已作已與。與果無勢力。報已熟。猶如糞掃棄於空地。不能生果報。以是事故。說名為行。與上相違。說名為有。次現果交起下。答第三苦道。
疏問何故三世中等者。此下第三第四兩番問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問曰。三世各有十二支緣。何故說。二在過去。二在未來。八在現在耶。答曰。現在法以因推因果。以果推因。現在以因推果者。現在愛取有。是未來生老死。生老死是其果。以果推因者。現在五果是因。此過去無明行。以現在因推果。以現在果推論推因故。而作是說。此中說眾生數緣起法。准之可悉。
疏問無明有因等者。此下第五番問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問曰。無明為有因。不老死為有果不。若有者。云何不有十三十四支緣耶。若無者。云何無明非是無因法。老死非是無果法果法耶。答曰。應作是說。無明有因。老死有果。但不在有支。何者是地明因。謂不正念思惟。何者是老死果。謂憂悲苦惱。復有說者。無明有因。老死有果。體是有枝。非不在有枝中。是故有枝有非十三十四。無明因是何。謂老死。老死果何。謂無明。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此四。若在未來名老死。如說受緣愛。當知說老死緣無明。十二枝緣。當知猶如輪轉。准之可悉。
疏問三世各具八支等者。此下第六番問答。述義解云。答約一身等者。就一世身而說十二也。
疏問三界具十二等者。此下第七番問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此十二枝緣。幾在欲界。幾在上二界。答曰。或有說者。此中唯說欲界網生眾生。復有說者。欲界有十二枝。色界有十二枝。除中色時。無色界有十枝。除名色六入時。色界應作是說。識緣六入。無色界應作是說。識緣觸評曰。應作是說。三界各有十二緣枝問曰。色界無六入。云何俱有十二耶。答曰。如初生色界眾生。諸根未猛利。名色時。無色界雖無色有名。雖無色根。而有意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入。意入緣觸。以是義故。一切處悉有十二枝緣。准之可悉。
疏問十二因緣等者。此下第八番問答。案。婆娑論第十二卷云。問曰。此十二枝緣何剎那幾何相續。答曰。二是剎那。謂識與生。餘是相續。今加增引之。言增一阿含三十卷云。識支具六識等者。□□□(三十四字缺)言大集經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五卷末。佛告明星菩薩言。訶羅羅時住六七日。六七日轉名頞浮陀。形色猶如小棗。住七七日。轉名伽那。形色胡桃殼。今取意引之。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四卷云。伽那時知住伽那(三七日時如凝酪時名也)此亦取意也。又第四十四卷云。問曰。何故說。識即是六情。六情即是五眾。答曰。是識十二因緣中第三事。是中亦有色。亦有心數法。未熟故受識名。從識生六入。是二時俱有五眾生成。故名五情。名成故名意情。六情不離五情。以是故說識。准之可悉。
疏問五果等者。此下第九第十兩番問答。述義解云。答極小等者。除名色愛取有。故云有八也。除名色。故云十一也。
疏問十二支等者。此下第一問答。言答婆娑云何者。案。彼論十二卷云。閂此緣起法體性是何。答曰。體是五陰。五陰是緣起體。是性。是我。是物。是相。今略引之。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四十卷云。問曰。若爾。十二因緣中。處處皆有五眾。何以但說六情有五眾。答曰。是識今身之本。眾生多錯。名色未熟。未有所能。故不說。六情受苦樂。能生罪福故說。其餘十二因緣。故說五眾。今略引之。
疏問十地經曰等者。此第十二十三十四□三番問答。言十地經云等者。十地經第七卷文。今案。花嚴經第二十七卷十地品第七地中云。又十二因緣。說名三苦。無明行識名色六入名為行苦。觸受名為苦苦。受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名為壞苦。准此經文。今言。十地經者。十地經論第七卷第七地文也。今略引之。述義解云。答。無明等者。無明至六入。為無常所切。故云行苦。觸受知冷熱苦樂。故云苦苦。從愛至惱。雖我身不衰不死。而衰老死。故云壞苦也。毘曇章解云。名色六入。未是□心分別苦樂分齊。同判行苦。愛取有等心。是同歸老死散壞。判壞苦。又觀未來散壞苦也。
疏問四果具幾支等者。此下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并四番問答。言答羅漢不起三因果等。案。婆娑第十二卷云。□□□□□□□言問何故三相中等者。案。婆娑論第十二卷云。問曰。以何等故。三有為相中。生獨說一枝。老死共說一枝耶。尊者婆奢說曰。佛知諸法相。餘無能過。乃至廣說。復有說者。隨其事相故。法起時。生勢用勝。法滅用勝。老死勢用勝。復有說者。法起時。生能使此法相續成立。老死能使不相續不成立。准之可悉。
疏問病何故不立支等者。此下第十九番問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問。何等故。病不立有枝耶。答曰。或有說者。病無枝相故。得有說者。若一切眾生一切時一切處。有者說枝。病非一切眾生一切時處盡有。如尊者。婆拘羅所說。我於佛法中出家。年過八十。不曾有小頭。何況身病。如此欲界眾生不盡有身病。況色無色界。准之可悉。述義引付法藏經云。過去施藥故。今得羅漢。百六十年未曾有病身熱頭痛五死報。燒不燃。釜煮不爛。水溺不死。魚吞不壞。刀割不傷也。
疏問十二相生等者。此下第二十番問答。述義解云。無明若生不善等者。無明起過去三業事不礙。故有所作因。即增上緣。依無明起三業惡。與惡相生。故有自分因。為起業之親因。故有遍因。以上二因并是因緣也。今案。婆娑論第十三卷云。無明與不善行。作四因。謂相應共生相似遍因為作因緣。無明與色界隱沒。無記行行亦爾。今所說此有何所出。可求定之。行生識等者。由行生識支之果時。以不礙義。有所作因。即是緣緣。就報因報果門。故有報因。即是因緣也。識生名色等者。由識生名色之時。以不礙義。有所作因。自類相生故。有自今因。若識生識陰者。次第緣。若識生餘四陰者。緣緣增上緣也。名色生六入等者。若名色生六入者。以不礙義。名所作因。自類相生。是自分因。若約名色生六入者。名生六入。是緣緣義。色生六入。是因緣義。亦增上緣也。言及觸受等者□□□(二十六字缺)
言受生愛等者。由受生愛之時。有不礙義。故是所作因。即增上緣也。言愛生取等者。不障義。所作因即次第緣。自類相生義。自分因。愛與取同是現在煩惱。故亦是因緣也。
取生有等者。若取生現在不善三業者。取起三業事不障故。有所作因。即增上緣。作取起業。自類相生故。有自分因。為起業之親因故。有遍因。以上二因并是因義。故云。同無明生行也。有生生等者。由有生生之時。以不障義。有所作因。即是緣緣。就報因報果故。有報因。即是因緣義。故云。同行緣識也。生生老死等者。若識生名者。自分因。識生色云。所作因也。
疏問十二相生通三性等者。此十第二十一番問答。
疏部十二幾漏無漏等者。此下第二十二番問答。婆娑者。案。彼論第十二卷云。幾是染污。幾是不染污。答曰。五是染污。謂無明。識。愛。生。取。餘是染污不染污詳詳曰。此中說時緣起法。應說是染污不染污。如前所說五時。若是心心數數是染污。餘染污不染污。今略引之。
疏問十二因緣云何如樹等者。此十第二十三番問答。案。娑論第十二卷云。此十二枝緣如樹有根有體有花有□。無明行是其根。識名色六入觸受其體。愛取有是其□。此十二枝緣。或有花有□。或無華無□者。謂阿羅漢。准之可悉。
疏問十二因緣云何破除十使等者。此十第二十四番問答。
疏問緣生與緣起何異等者。此下第二十五番問答。婆娑論第十二卷云問曰。緣起法。緣生法。有何差別。答曰。或有說者。因是緣起。果是緣生。(乃至)尊者富那奢說曰。此中應作四句。或有緣起。非緣起。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是也。亦緣生或緣起。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死五陰。諸餘過去現在法是也。或非緣生。無法是也。准之可悉。言又有緣生等者。案。大經第三十四卷迦葉品云。佛告。善男子。有十二緣生。謂未來世十二枝也。有從緣生非十二緣。謂阿羅漢所有五陰也。有從緣。謂凡夫人所有五陰十二因緣。有非緣生非十二因緣。謂虛空涅槃。疏主解云。有不從緣生者。謂未來世十二。未有現在因緣故。故非緣。而有未來十二因緣也。有從緣生非十二因緣謂阿羅漢所有五陰。從前十二生故有緣。不更起從因果。故非十二也。准之可悉。
言毘曇又有四種十二因緣等者。案。雜心論第八卷修多品云。問。有四種緣起。何等為四。答。謂彼相續轉。剎那與連縛。及前謂分段。此則說緣起。釋曰。相緣縛者是無始義。因果展轉相縛故。說緣起輪。猶如滿月始不可知。乃至一剎那頃。一切有枝現在前故。說剎那。如身輪說於莊嚴事(乃至)展轉相縛故。說連縛因緣。根本展轉久遠義(乃至)分段間可得。故說分段。彼過去生時煩惱分說無明。餘如前說也。法魏疏解云。偈明四種十二因緣。相緣轉者。輪轉十二枝。剎那者。一念具十二支。連縛者。由因生果。果不離因。造相邊屬名連縛。分段者。明三世十二支。各有分齊段也。而言明一支起時等者。法魏師解云。合備具十二支。如一念具五陰莊嚴身輪事也。今且就貪心起時。說十二。於事無知。即是無明。同時生於貪數。即無明緣行。由愛造作。名為行。同時心五。分別前物。是識。與識俱生四陰是名色。與名色相隨諸想。是六入。總名名色。離為六入。六入和合。是觸。心法中。觸數作時分以色為觸。觸所更是受。心法中。欲數為愛支。俱生睡掉無慚等。為取支思幾及身口作業。是有支。現在五果。是過去家未來。名生支。陰熟為老。捨陰是死。准之可悉。
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疏此是第二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明來由。次明品所詮義。即釋品目初總明。次十二因緣品。後邪見品。次問答顯大上觀差別。如文。案。琳疏云。小乘法中。上辨因緣。發生正觀。正觀既興。理須遣惑。故因緣品後次明邪品。故云既破邪見也。
疏問大小乘等者。此下第二明品所詮義。即釋品目。文中有二。初廣邪見。次問前破大乘迷下。第二明詮旨歸。初中有三。初問答邪見。次就文下。第二辨通一論明邪見。次就今下。第三明此品辨邪。此文初也。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明外道邪見。次小乘下。明二乘邪見。有三。初總明二乘有俱為邪見。次如云下。別明空有邪見。次故知下總結。別明之中有二。初引在經第二十四卷德王品文明邪見。次引大經二十一卷德王品文。明有邪見□略引之。初文意。疏主解云。小乘又入於空觀不見布施。破大乘行。故云破戒。破大乘□□□邪見也。次文。案。彼經第二十一卷德王品初。佛告高貴德王菩薩言。見於菩薩從兜率下化我象降神母胎。(乃至)□尸那城入般涅槃。如是等見。是名聲聞緣覺曲見。准之可悉。
疏就文明異等者。此下第二明通一論辨邪見。文中有二。初明就大乘法中說邪見。次就小乘法中。明邪見。案。碩疏云。若大乘教中。辨凡謂有毫末有依有得。不問生死涅槃凡聖解惑。皆是邪見也。小乘法中但以五見及六十二見也。而言邪見者。案。康疏云。邪見不正之名。見是分別之稱。凡言邪見。查有二種。一通以一切有所得報。皆名邪見。二別以凡夫二乘所見各異。名為邪見。准之可悉。
疏就今品意等者。此下第三就此品而為言之。文中有二。初約所執。明三邪見。次問此品何故下。第三約此品。偏破我見及斷常。初中有二。初列三種邪見。次故下偈云下。引論文問答釋成。此文初也。言一者斷常等者。案。此品文凡有三十一偈。今之為二。初二十九偈。正明小乘破邪見次末後二偈。歸功禮讚。初中有二。初二偈立。後二十七偈破。破中開為二別。初十二偈。就理破二世八見。次復次若天即人下。十五偈就事破二世八見。初中為二。初十一偈廣破過去世四見。次一偈略破未來世四見。初中有三。初六偈破常有句。次過去我不作下四偈。破斷無句。次復次如過去世中下一偈。合破亦常亦無常亦有亦無二句。故云。斷常為邪見也。如此等即是我也。言二者別有我體等者。案。論文言。若當離於身何處別有我。疏主解云。若言我見本我身非本身。則我離身。離身何處有我耶。此即破小乘人犢子及假有緣體家。准之可悉。言三者若世諦中□無我等者□□□(二十九字缺)
疏故下偈云等者。此下第二引論文。問答釋成。言故下偈云等者。案。論文以六偈破過去世四見。第六偈第三句云非無非無。今加增引之。疏主解云。非無受結重破離門。非無結破即中若都無有我門。言故下結云等者。第四句此是決定義。疏主解云。非即非離非有非無。此是小乘中決定義也。以小乘中有假名我故。非是都無也。言答下偈破生死始等者。案。論文第二周指事破八見中云。法若定有未來。及定有去者。生死則無始。而實無此事。疏主解云。此偈正破無始。辨無有常意云。求法往來義成。可有無始既無往來。則無無始。此文分明。辨小乘教中有法空義。言又破無常等者。次偈云。今若無有常。云何有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疏主解云。舉初句例後三句。前偈明三句無故後句無也。既破無始墮於常見。亦破有始墮於常見。亦破有始墮於斷見。亦始亦無始。非始無始。墮後二見。准之可悉。
疏問此品何故等者。此下第二。此品偏破我見及以斷常文在有二即問答中又三。初明邪見以斷常文中有二即問與答中又三。初明邪見。次六十二見者下第二明六十二見。次問住下。第三問答會違。初中又二。初正明破斷常等。次又此品下。重廣明邪見。此文初也。言如二夜經等者。案。大論初卷引之二夜經。今略引之。具文如上。述義解云。未見經本良是未譯經也。
疏又此品破見等者。此下第二重廣明邪見。文中有四。初通內外。明邪見。次就小乘法中下。第三偏就小乘法明邪。次就亦邪見下。第三明通別邪見。次所言五見者下。第四別明五見。如文。言是見非邪等者。案。琳疏云。了知世間陰入等法。但名為見。不名為邪也。碩疏師云。世間正見也。言非邪非見等者。案。碩疏云。除前三。其餘諸法是也。言五陰名身等者。案。成實論第十卷身品云。五陰中。我心名為身見。實無我故。說緣五陰。五陰名身。於中生見。名為身見。於無我中。而取我相。故名為見。邊見品云。若說諸法或斷或常。是名邊見。有論師言。若人說我若斷若常。是名邊見。非一切法。所以者何。現見外物。有生滅故。經中說。有名常。無見名斷。案。次二取品云。於非實事中。生決定心。但是事實。餘皆妄語。是名及先說非勝法中。定生勝想。亦名見取。案。次文云。若人捨智以洗浴等戒。望得清淨為戒取。又云。又戒取因緣處愛諸苦。謂受寒熱。臥灰土木刺棘等上。投淵赴火。自墜高等。後世亦受劇苦果報。如經說。持牛說若成則還為牛。若不能成。則墮地獄。次案。邪見品云。若實有法。而生生無心是名邪見。如言無四諦三寶等。又云。取要言之所有倒心。皆名邪見。問曰。是邪見云何生答曰。以癡故生。染著非因似因。故邪見生。乃至廣說。聰疏解云。五陰中下。莊嚴解云。明我見體。一標體。二釋名。而言五陰中等者。有二解。一云。會身見我見二名。二解。今所習標我見體也。說緣五陰者。無離五陰緣假名我。要帶五陰。緣假名義。就中有二。初明身見名。計五陰身生。故名為身見也。於無無中下。第二明我見名。於無我中計我。故名為我見。明身見我見二名。有二解。一舊解云。然從境得名。計五陰身。計假名我故。二白馬解云。身見同舊。我見名者。從心所作我境。得名之解。今所習身見同舊。我見名從心功用得名。執有我相故。從心用得名也。次明邊見。謂斷常二見乖中道理。故云邊見。言若說諸法法等者。略明邊見體有三。初標斷常二見體次有論師下。出他解。次經中說下。第三論主引經會通前二解。若通而為論。一切萬法但一世都盡。後世永無。生邪見。名為斷常。如前解。若別而為論。計有情物是常。是斷者。如他解何者。無情物現。見一世盡不復更生。故非此斷見。故論主不非他解。引經會通。次於非實事下。明見取體有二。初明從起見趣。即是正諸見。從五見起。故言。從起見取也。但是實等者。是五見人所見所說皆是實。佛與弟子所見所說。皆是虛事妄語也。及先說下。第二明獨頭見取。即非勝勝想。謂非見取。屬邪見攝。取者引取向己義。是正諸見見取。非勝勝想見取我計法是勝妙法。引取向己故成取義。勝想者無引取向己義。故不成取義。故非見取也。次若人捨智下。明戒取有二。初標戒取體。次又戒取因緣下。明過患也。言持牛戒等者。貪牛一生中持牛戒。以持牛戒惡業得牛報。是人計牛惑以持牛或惡業得牛報。是人計持牛戒得涅槃果。故持牛戒。臨命終時。見受生處。則生邪見□。我持牛戒。故得涅槃。而今我後生。斯則無戒因。亦以邪見惡業。隨阿鼻地獄。次若實有法下。明邪見體有二。初明別邪見。是撥無一切法也。次取要言之下。明通邪見。是不當一切道理。邪心心盡推。初中有二。初總標邪見體。次如言下。第二別釋邪見。次取要言之下。明通邪見。一家解云通一見取。就見取中。離出四見。四見不攝。屬見取攝。莊嚴解云。就通邪見。離出四見。四見不攝。屬邪見攝。但非勝勝想。是名見取。勝非勝想。淨道非道想。是屬邪見攝。今用後說。而言如前釋者。此品初釋通別邪見。今指此文。故云如前也。
疏六十二見等者。此下第二明六十二邪見言上以一釋者。言一者即色是我等者。婆娑第四卷云。如分別行緣陰。應說二十。不分別所起處見。色是我。色異我。色屬我。我在色中。如色四種。受想行識亦如是。如是四見則有二十。又云。色是我者。云何為色。諸所有色盡四大。四大所造定。諸所有。有二種。一者不盡。如求糟糠等小物有。二者盡。如求一切物及糟糠等。此中唯說盡諸所有色也。色異我者。於此四陰。展轉計異於我。如人有財名為有財也。色屬我者。於此四陰。展轉計展計屬我如人有僮言屬我也。色中我者。於此四陰。展轉計是色中我。如油在麻中。准之可悉。
言又釋世出世等者。案。上涅槃品滅後有無等。偈長行云。如來滅後有無等四見。依涅槃起。世間有邊等四見。依未來。世間常等四見。依過去世起。准之可悉。
疏問經何故等者。此下第三問答會違。言我見攝六十二見者。案。大品經第二十八卷。具有此文。引文如上。言或云斷常為本者。案。大經三十八卷云。佛言。諸有薄定之人。不種善根。不隨善知識。沒在我見中(乃至)一切種種見中隨在邊。若斷若常。以邪見故。非法言法。法言非法。今略引之。言或云一異為本者。案。大品經第二十一卷佛母品云。神即是身見依色。神異身異是見依色。受想行識亦如是。今此一經。三處相違。故舉問之。言我等者。正會三處違文。言我是本等者。會初即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神好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所以者何。分折此身。求神不可得故。復次受好醜苦樂皆是身。是故言。身即是神。身異神異。者。有人言。神微細五情。所不得多。亦非凡人所見。揲心清淨。得禪定人。乃能得見。是故言。身異神。復次若身即是。身滅神亦滅。是邪見。說身異神異向身滅神常在。是邊見。准之可悉。
疏問前破大乘迷等者。此下第二大段問答。明論旨歸。此有四番問答。如文可悉。述義解云。前破小乘。復次□破大乘者。指二十五品言也。今破外道等者。小乘兩品是也。
疏開此品者多有錯誤等者。言錯誤者。玉篇上。七各七故反雜也。交也。合錯亂之錯也。
言答小乘邪見局等者。所言局者。狹也。言問何故不立現在邪見等者。案。碩疏云。問。約三世起六十二見。此中那止出過未。不舉現在耶。緣云。此是文略故耳。又云過。未冥晦難了。故須辨之。現世顯著易解。不待出。准之可悉。言冥漠者。下摩木反。幽隱也。百論記云。冥漠者。闇昧也。
言答上半明見本等者。案。康疏云。明勝有我無我等。則起常無常等四見。我無我等是因。常無常等是見。准之可悉。
疏何因緣故名邪見下生起第二破等者。言如青目等者。案。重牒長行。初釋第二偈。次不生者下釋初偈。次不生者下釋初偈。文中有二。初就第一義門釋。次復次萬物無生下就世諦六釋。准之可悉。言龍解八不始末等者。因緣品說八不。初謂不生不滅。去來品說八不未謂不去不來。故云爾也。言亦有亦無。是一句故。今案。下疏文云。復次如過去世中下。第三章一偈。次破其第三亦作不作非作□□□。准此疏云。今文應云。後一偈合破亦常□□□□□□常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二句也。故論文云。若共若不共是□□皆不然也。言下半正明等者。下半正明過去我不作今我也。言明我遍等者。案。琳疏云外人明等也。
言又釋離身既無等者。案。曇影疏云。第三偈言。離身既無更不過二。若即身若都無下當破也。所言若都無者。若猶及也。言餘二章破如文可解者。案。碩疏云。上半作滅難。汝義我是常。身相生滅無常。何得身即是我耶。故知。身不得即是我也。下半作人法顛倒難。受即是法。受者人。法即是人。便成人法倒亂。故不得以受即為受者。准之可悉。而論云但身者。案。百論上卷。破一品經云。非但是為身。疏主解云。此云。非但者。非是也。准此應云但身者身也。
疏若離身有我下此第三重破離等者。言如莎提比丘等等者。成實論第二卷立論品末云。沙提比丘說。生死往來常是一識。准之可悉。言一者如本住等者。案。此論第二卷本住初長行云。有論師言。先來有眼等法。應有本住。因是本住眼等諸根。而得增長。今取意引之。
疏長行釋總別二章等者。言如人浣衣時下等者。浣者。胡管反。漱也。刈者。魚廢反。取也。絕也。
疏問曰下第二救等者。言有用者有二種用等者。案。康疏云。初明□□□□舉喻□明罪福依我我有所依之用。我有□□□□□□□用。以此二義故。非無用也。故知者應是起業因緣者。知者能起諸業故業因緣者。又云。知者是我。此我能起諸。故名起業因緣者。有人云故字屬上句也。罪福是作法者。是我所作法也。有本云。知者應是我。從起業因緣屬下文。亦可然也。作者是我。身是我所用者。我用身。作罪福業。我是能作。罪福是所作。我有用。准此疏文。於法說中有二。初明所依用。須知者應是下。明造作用也。喻合准之。而言繫者。玉篇居的反。未燒者也。字書。土軌也。
疏復次若有顛倒下第五總破有我等者。言若有顛倒等者。案。琳疏云。若過去有我。復作今世我。則顛倒過父子一我也。言遮通者外云等者。案。碩疏云。若謂無我等者。此是取外人意。外人反過論主。汝若言。我計有實我。有上過者。汝佛法中。說五陰相續。名之為我。亦有如上過。不應獨破我也。文云。無我五陰者。此是三藏中說。佛無我。但有五陰和合相續。假名為我。但有名字。為破外道實我。彼今執此過。汝亦有此假名我。豈不同前過耶。論主彈云。不然。明三藏中。雖說五陰相續有假名字我。而有興廢。故有時用。有時不用。但眾緣和合則有用。有假我名字。此□則興。眾緣離散則□□□□□□□如苦酒。既有時用。有時無用。則無定法。豈有常□□□□□□為破斷見不識罪福者。說有假名。此則有用。若為常見有□無我。即是無用。故無上過。汝計有一我始終常定。故有如上過。准之可悉。
疏是故當知下生起第二等者。言前第二句等者。案。上科文云。就初文三。前六偈。破常有句。次四偈。破斷無句。後一偈。合破亦常無常亦有亦無二句。准此疏文。今言。第二句者。四句之中第二句也。言計過去世四句皆言等者。案。此品初文凡有二偈。初偈立過去四見。謂我於過去世。為有。為無。為有無。為非有非無。後偈立未來四見。謂我於未來世。為作。為不作。為作不作。為非作不作。又案。碩疏云。前偈破我過去是有。破過去我作今我義。今破去我是無。過去我。不作今日我。亦不可。准之可悉。言故不作之言等者。述義解云。上釋為有句說意。今釋無之句也。
次三偈別破等者。案。碩疏云。第二偈明相離過。昔不作今。離昔有今。昔我滅前。今我自生後也。第三出相離有大過。則成斷滅前時之用。無復感果之功。因既滅不得果。則失業行果報義。過去之我。既□。今我豈不他。此此受此不可也。第四偈重出過。上半本無今有過。下半明無因果過。昔不作□□□□□□無因耶。准之可悉。
疏復次如過去世中下第三章等者。案。碩疏云。此偈釋。破我於過去世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牒有無二句。既不成下。半例破餘二句。亦懷偈云。若共不亦有。亦無若不共。即非有非無。此兩句亦同前過。若前有無兩句成。可有亦有亦無。前兩句不成。汝義第四句。還是第三句。非有是亦無。非無是亦有。若第三句成。可有第四。第三既不成。故第四句自壞也。
疏復次今生死無始下生第二周等者。言佛為聲聞等者。案。雜阿含經第五卷云。佛在毘舍離獼猴地中。為在學地阿練若比丘。說法云。比丘當知。生死長遠無有能知其根源者。琳法師解云。佛為令眾生於生死起厭離。故說生死長遠無始。而凡夫不解佛意。執有無始。則是常見。准之可悉。言光宅云等者。述義解云。眾生無頭云。眾生無始也。頭猶始也。言開善去始於明初念等者。案。琳疏云。他云。無始明。始盡初念。而言無始者。無復始於此者也。言地論師云等者。述義解云。以彼論云作無始觀。故云如此也。違真起妄。猶舉也。言初偈意云等者。案。碩疏。云今求往來生死之人。不可得。誰於無始。往來六道。若有往來有。可有無始生死。今求不可得。無往來者。豈有無始耶。
言第二偈舉初句等者。案。碩疏云。復次今若無有常下。第二偈例除□□□□□為兩。上一句牒前。破常無始。是常無始不可得故。無有常也。下三句。例破餘三句。見若有常。可有無常等三句。既無有常。三句亦破。准之可悉。
疏就初五偈為四等者。言初偈意明等者。案。碩疏云。上半偈。借後世破有邊。若有邊即斷滅。那行有後世。而今有後世。故非有邊也。下半。借後世破無邊。無邊即是常。常法始終是一。無相作義。那有後世。而有後世。故知。非無邊也。
言第二偈明等者。案。碩疏云。標正見章門。即是借相續義。破邊無邊。相續不斷故非邊。念念滅故非無邊。小乘中。相續生滅離斷常。名為正見。如此也。
言初偈明若先陰壞等者。案。碩疏云。若先世陰滅壞。壞故無所因。則無後世。世間便有邊。有邊即斷滅也。言次偈明前陰不滅等者。案。碩疏云。若先陰不壞。不壞則始終常一。亦無有因前生後義。如是則世間無邊。無邊墮常見。而今現見有後世相續不斷。故知。非是邊與無邊也。
言三災洞盡者。述義解云。洞者消也。通也。
疏復次四百觀論中說下等者。言付法藏經云提婆菩薩等者□□□□□(四十二字缺)
言例如龍樹智度論第十八卷歎□□□等者。案。智度論第十八卷釋般若第二十。如讚般若偈說。般若波羅□□□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乃至廣說。凡有二十行偈。今指此文。慧影師解云。明此般若其德特尊。能出三世諸佛等四種大人故。就體相中。應須讚歎。准之可悉。言但龍樹等者。案。馬鳴傳云。龍樹菩薩南方之照。違羅法師。西方之13 。鳩摩羅羅陀法師。北方之善。馬鳴菩薩。兼三。方於東方。又云。鳩摩羅陀。章違羅二法師善業三藏。不信大乘也。言偈意明等者。案。碩疏云。此明。若具真法如行說者及聽者。三事具足。生死無邊便有邊若無三事。邊而無邊。邊無邊出兩緣也真法者。即無可得。無所得。無依深。無生滅法。說者。即無說無示。聽者。即無問無得。具此三事也。而言答其說法者等者□□□□(三十字缺)
疏一切法空故下論有三分等者。言生起來意具如初品者。指初牒明論章段開合。尋之可悉。言又依攝大乘論等者。案。梁攝論第十二卷釋云。聲聞□□□乘有上□及大乘故。菩薩乘無上以無別乘勝大乘□□□□為體。於大乘□。智為上首故。由此五義故。二乘智與菩薩智。有差別。言又接此邪見品生等者。不暢者。玉篇□亮反。漢書音義曰。暢通也。廣雅。暢達也。長也。充也。盪者。玉篇。達朗反說文。滌器也。搖動也。
疏瞿曇大對主下第二推歸於佛等者。言如百論云等者。案。彼論下卷破空品內曰。雖自性空。取相故縛(修□路)注釋云。一切法雖自性空。但為邪想分別故縛。為破是顛倒故言破。實無所破。譬如愚人見熱時炎。妄生水想。逐之疲勞。智者告言。此非水也。為斷彼想。不為彼水。如是諸法性空。眾生取相故著。為破是顛倒故言破。實無所破。今略引喻說文。疏主解云。注為三。謂法譬合。法說如文譬說中舉愚人者。對上外道呵論主。若空而破是為癡人。是故今明。愚人見炎生於水想。外道顛倒無神見神。□□見法。無空見空。今欲止其水想。實無水可破。此是便除其病。而不除法。謂病故見法無法可除。名不除法。准之可悉。言一者釋迦等者。案。十二遊經云。昔賢劫之初。有一菩薩。作大國王護國。與弟出家學道。遊行深山。求覓師故。見一婆羅門。性曰瞿曇。因從學道。形體改常。復歸本國。無人識者。謂為小瞿曇。菩薩於城外甘蔗園中以作精舍。坐禪行道。王問曰。汝無子何次王位。菩薩答曰。命在須臾。何陳了孫。王即殺之。大瞿曇悲泣。取土中餘血。以泥團之。持著山中。分作三分。著左右器。願曰。此道士若有其識。天神當使血作為人。卻後十月。左即成男。右即成女。從此已後經八萬四千二百一十土。為摩迦城王。於是立瞿曇姓。准之可悉。
中論疏記第八(之末)
夫以尋師於千里。典賁之所著。求法於百城。遍照之所宣。是以名賢。傷佛日暉沒。屢設傳法莚。後生悲法輪榍脫。常增泥習勤。於是貧道猥當行撰。謬事復述。是以集眾師異說。勒成餘卷。所恐每文違於本疏朋友難會。負譏白骨。所冀。同賢誹謗不及。良是自為。不敢示他。然誡罔像。若契先望。謹誓。願正觀之光。耀於三千。中道之風。扇於百億。廣及四恩。一切含靈。同寂二輪。俱歸不二焉(起延曆二十季迄于大同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