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9部大正藏第71册P0001 大乘法相研神章 (5卷) 〖 日本護命撰〗.txt
《大正藏》第71卷No.2309
No. 2309
大乘法相研神章序
元興寺沙門護命撰
夫以三界九地有識之宅。五趣四生無明之報。是故六賊恒隨而難避。三毒常起以易侵。所以智人厭之期于出離之辰。賢者患之稀于遊入之事。既是所悲之境。誰不思量。亦則所度之生。何不尋覽。故能印度大士各著高論。振旦名僧共製章疏。是皆轉凡作聖之勝躅。退惡進善之梯橙。遂使日本天下篤信三寶修學大小。自徒白馬西來玄言東被以降。住持佛法。紹隆諸宗。無偏無黨。護國守人。今我聖朝。普勅諸寺令上宗要。護命幸遇昌運。久經道家。年齒八十。形神衰耄。雖爾親承勅旨。悅憮虚懷。謹上顯世界問答五卷。名曰大乘法相研神章。唯冀九重主上朝延賢臣雖不足覽。以爲口實然則資人弘法之譽代無斷絶。由法降人之美永有相續。仰願迴此智分。施彼法界。自他眞俗共見龍華于時天長七年。歳次庚戌。建巳之月也。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一
元興沙門命述
總顯三界差別門 總顯五趣差別門
總顯四生差別門 總顯善惡因果門
略顯三千大千門 略顯唯識總攝門
略顯佛教利益門 略顯佛教時會門
略顯諸宗各異門 略顯因明正理門
略顯種姓差別門 略顯最初發心門
略顯修行位次門 略顯因圓果滿門
三界九地者是有識之宅。五趣四生者是無明之報。從本有苦之廛來今無安之質。六賊恒隨而求便也。三毒常起而至迷也。智人知而欲希出離。賢者明而樂不入也。既是所悲之境。誰不思量。亦則所度之生。何不尋覽。聊示小端。望讓廣識。
總顯三界差別門。
一列名。二釋義。三辨相。列名者。一欲界。二色界。三無色界。釋義者。欲所依界欲所屬界名爲欲界也。色所依界色所屬界名爲色界。無色所依無色所屬名無色界。
問。欲者何欲耶。答。此欲有二。一段食之欲。二婬欲之欲也。今者此界二欲所觸二欲所惱。故名欲界。
問。色界之中何故名色。答。段·婬二欲已離亦伏。唯有色欲。故名色界。
問。無色界中何名無色。答。色欲已離故名無色。
問。言無色者。若無業果色以爲無色。若無定果色亦以爲無色耶。答。有定果色無業果色。故名無色界。
問。若爾定果色彼亦有。故可言色界。答。既無業色故名無色。
問。既有定色可名色界。答。三界依業而分爲三。故依業果得界名也。若辨體者。三界皆以阿頼耶識而爲自體。四種出體如常可知。
辨相者。先辨欲界相。次辨色界相。後辨無色相。辨欲界相者。欲界總有三十六處。謂天上有六處。地上有十二處。地下有十八處。合有三十六處。天上六處者。一四大王衆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覩史多天。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也。地上十二處者。謂四大洲及八中洲也。四大洲者。一東毘提訶洲。二南贍部洲。三西瞿耶尼洲。四北?盧洲也。八中洲者。東毘提訶有二中洲。南贍部洲有二中洲。西瞿尼洲有二中洲。北?盧洲有二中洲。合有八中洲也。中洲名如下。此四大洲皆有人畜。故爲別處。從此別有五百小洲。而或小有人。或都無人。或唯有鬼神。或唯有畜生。故不別處也。言地下有十八處者。從此地下有八熱地獄。又有八寒地獄。又有鬼趣住處。又有阿修羅住處。合有十八處。如是三十六處。總名爲欲界。
問。其四大洲。何爲安布耶。答。有蘇迷盧山。古人云須彌山。此山縱廣正等十六萬八千由旬那。八萬四千由旬地下入海也。八萬四千由旬。地上出海。高秀峙也。此山圍繞有七金山。第一金山名持雙山。第二金山名障礙山。第三金山名馬耳山。第四金山名善見山。第五金山名檐木山。第六金山名持軸山。第七金山名尼達羅山。第一金山高須彌山之半量也。餘六金山次第半半而減小之也。須彌山邊七金山外有四大洲及八中洲(名如先列)東毘提洲形如半月也。南贍部洲形如車箱也。西瞿耶尼彼形圓滿如滿月也。北?盧洲彼形四方也。其四大洲及八中洲人面之形如其洲形。
問。其四大洲其量幾何耶。答。東西二洲量同七千五百由旬。南洲之量六千五百由旬。北洲之量八千由旬。
問。何故四洲其量不等耶。答。南多作惡故彼地狹。東西少惡故其地量等。北最無惡故地量廣。
問。其八中洲各隨四洲其名何等耶。答。東二中洲名爲提柯及毘提柯。此云勝及勝身也。南二中洲名爲遮末羅及筏羅遮末羅。此云猫牛及勝猫牛也。西二中洲名爲舍根。此云諂也。亦名唱怛羅漫里拏。此云上議也。北二中洲名爲矩拉婆及憍拉婆。此云勝邊及有勝邊。其名所由皆有別由。如瑜伽鈔。
問。如是四洲及八中洲五百小洲之中。今我住處何洲何處耶。答。南洲之中有二中洲。二中洲中遮末羅洲者。當於日本之國也。
問。何定爲爾耶。答。既不大州也。
問。何故不大小洲耶。答。少洲者。或無人也。或有非人也。或唯空也。謹案西域記云。或有唯學小乘。如佉沙國等。或有唯學大乘。如瞿薩具那國等。或有大小兼學。如奔那伐彈那國等。或有崇事天神不信佛法。故自佛興以迄于今尚未建立伽藍。如迦摩縷波國等。又竝有外道誹佛謗法害生祠天。以此因縁多墮地獄者。又大唐等國多有道士。欲興自法亦謗佛法。信不具足。然我日本聖朝都無此類。傾捨國封建立諸寺。多度僧尼。兼復大小經論及章疏等多分皆來。所以三學之輩年年不少。四部之徒歳歳良多。權現聖人和光垂迹。感應士人同塵利生也。凡所住之地不可不知。猶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問。四大洲人身量壽量其限如何耶。答。東毘提訶人身量者自三肘半也。准贍部人肘而量八肘也。南贍部洲身量不定。或量高大。或量卑小。自隨己肘而三肘半也。西瞿耶尼其人身量自三肘半也。准贍部肘量十六肘也。北?留洲其人身量自三肘半也。准贍部肘三十二肘。八中洲人准此可知。其四洲壽東量決定二百五十歳。南量不定。或無量歳。或極十歳。西定五百歳。北定千歳。其八中洲准此可知。
問。如是四洲人壽量者有中夭不耶。答。三洲之中有中夭義。北無中夭也。中洲准知。
問。四大洲及八中洲所有有情受用事何耶。答。有三受用。一苦樂受用。二飮食受用。三婬欲受用。
問。苦樂受用者何耶。答。北洲受用種種喜樂等也。有如意樹。從彼而受用種種喜樂。自餘三洲多分受用遺乏追求種種之苦。小分受用六識相應喜樂等也。
問。飮食受用其相云何耶答。北洲自在常從寶樹而受用之也。三洲之人者追求而食。多分成劫衣食自在。住劫艱難。壞劫難得。此約段食。自餘三食隨處而有也。
問。婬欲受用其事何等耶。答。三洲之人蓄妻子。兩兩和合行事如常。北洲者不爾也。何者其也男女共往在大樹下。其樹下枝而覆陰時。兩兩交會。其事畢已。各各分散。無攝養事。樹不下枝覆陰之時。自知無縁不行其事。各分往走。
問。大洲中洲諸事略已。上六天事云何應知。答。須彌山王從海而出秀時。其量八萬四千由旬也。有層級。從此地上一萬餘由旬上有一層級。廣一萬六千由旬。彼層有神。名堅手神。從此層級上一萬餘由旬有一層級。廣前之半。彼有神住。名血手神。復過一萬餘由旬有一層級。廣前之半。彼有神住。名常醉神。復過一萬餘山旬而有層級。廣前之。彼有神住。名持鬘神。七金山中第一金山。與第四層等無差別。其金山頂於四方面有四王都。四王在彼。東名持國。南名増長。西名醜目。北毘沙門也。此處名爲四天王天也。四王所住正在須彌第四層級。其金山頂即是部落也。日月星辰金山頂而迴。從四王天更上四萬二千由旬須彌山頂。有五堆岑。四方岑上有八天子隨方而住。即是四八三十二天。於中央岑有帝釋宮。天帝住彼。合有三十三天住。故名三十三天也。然四王天在須彌半。三十三天在須彌頂。故此二天在地而居也。
問。於如是三界有二十八天。謂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合有二十八天。如是諸天各相去何耶。答。從此地平四萬二千由旬那上有四王天也。從此地平八萬四千由旬那上有忉利天(從四王而四萬二千由旬也)從此地平一億六萬八千由旬有夜摩天。從此地平三億三萬六千由旬有覩史天。從此地平六億七萬二千由旬有樂化天。從此地平千三億四萬四千由旬那有他化天。從此地平二十六億八萬八千由旬那而有大梵。即初禪地也。
問。從此人間至大梵天而知彼量也。從初梵世至色究竟。其量幾何耶。答。其量甚遠。繁故止之也。
問。若爾除彼而從此地至色究竟。其幾何去耶。答。以方四十里石而從色究竟天直爾放下無礙下也。至此人地合一萬八千三百八十三年。而到人間大地上也。此方算法以量不及。故量難知也。
問。色究竟天并大化自在天及餘天處。同處異處何等應知耶。答。他化自在與魔王宮者同一處也。梵衆·梵輔·大梵三天同一處也。其無想天與廣果天同一處也。色究竟天與大自在同一處也。
問。二禪三天。三禪三天若爲同處若在上下耶。答。若准初禪。彼亦同處。
問。若在同處。何以爲三耶。答。所得定別。神通亦別。功徳亦別。身量壽量各別。居在以地平同名爲同處。譬如此方王臣。同處而威勢別。非高下故名爲同處。
問。第四禪中無雲·福生若爲同處耶。答。不然也。無雲在下。福生在上。唯無想天與廣果同。餘高下別。
問。六天壽量身量受用事等何耶。答。四王身量一?盧舍四分之一也。凡五百弓一?盧舍也。四分之一者百二十五歩也。六尺爲弓。即五百弓一?盧舍也。六尺爲歩。准國法知。忉利天身於四王身而増一足也。増一足者。増三十歩以爲増一歩也。約此天身。帝釋一人其身即是半?盧舍。其餘天身百五十六歩生也。然則同雖一天。而帝釋身二百五十歩。餘天身量百五十六歩也。六尺爲一歩。以此量知也。王臣別故身量不同。准知之也。夜摩天身同帝釋身二百五十歩。覩史天身量二百八十歩也。樂化天身量三百十二歩也。他化天身量三百四十三歩。彼六天中四天王壽。人間五十歳爲彼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爲一月。以十二月而爲一年。彼年爲量。壽五百歳。三十三天壽。此人間百歳彼天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爲一月以十二月爲一歳也。彼壽千歳。夜摩天壽。人間二百歳爲彼一日夜也。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爲一月也。以十二月而爲一歳。彼壽二十歳。覩史天壽量者。人間四百歳爲彼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爲一月也。以十二月而爲一歳。彼壽四千歳。樂化天壽。人間八百歳爲彼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爲一月也。以十二月而爲一歳。彼八千歳。他化自在天壽量者。此人間一萬六千歳以爲彼一日夜。以此日夜而三十日以爲一月也。十二月爲一歳。彼壽一萬六千歳也。
問。彼六天生相何耶。答。欲界六天中無處母胎。藏然四天王天於父母肩上或於壞中如五歳小兒忽然化生也。三十三天如六歳小兒也。夜摩天如七歳小兒也。覩史天如八歳人也。樂化天如九歳也。他化天如十歳童子。
彼六天中受用事者。有三受用。一苦樂受用。二飮食受用。三婬欲受用。苦樂受用者。天趣多分受用衰惱墜沒之苦。有諸天子將欲沒時。五相先現。一衣無垢染而有垢染。二鬘舊不萎今乃萎顇。三兩腋汗流。四身便臭穢。五天及天子不樂本坐。時彼天子偃臥林間。所有綵女與餘天子共爲遊戲。彼既見已。由此因縁生大憂煩。又福徳天彼來生時生大怖畏。又與非天戰諍之時彼所破壞。天趣有情多分受因廣大富樂形色殊妙。多諸適悅。於自宮中而得久住。其身内外皆悉清潔。無有臭穢。又彼諸天有四種宮。所謂金銀頗昵瑠璃。種種嚴具無量無邊。飮食受用者。彼有食樹。從其樹裡出四食味。名曰蘇陀。所謂青黄赤白。復有飮樹。從此流出甘味之水。復有乘樹。復有衣樹。復有莊嚴具樹。彼食樹出皆是段食。復有三食。謂觸·思·識彼諸天衆多受衆妙欲樂等也。常無疾病亦無衰老。無飮食等遺乏所作倶生之苦。由彼食已所有段食流入一切身分支節尋即消化。無有便穢(且擧少分。不具記。)婬欲受用者。欲界諸天雖行婬欲而無不淨。然於根門有風氣出。煩惱便息。地居二天謂四天王及忉利天。兩兩交會。熱惱方息。彼夜摩天唯互相抱熱惱便息。彼覩史天唯相執手。熱惱便息。彼樂化天相顧而咲。熱惱便息。他化自在天眼相顧親。熱惱便息。
問。欲界六天得名未祥。更釋其名。願傳後學。答。實可爾也。今略示之。四天大王繞須彌山七金山中初金山頂當四方面而住在也。領四大洲名四天王也。徒衆甚多。總名四大王衆天也。於須彌頂四方面有三十二天子。即帝釋天之徒衆也。其中央有帝釋天王。故彼天名爲三十三天(梵言忉利)受用天樂日夜無休。故言時分天(梵言夜摩)受彼欲樂。多起厭離而生知足。名知足天(梵言覩史)自化樂具即自受用。故言樂化天他。所化作即自受用。故言他化自在(略釋如是。繁故止之)。
上來既明人天二趣。餘三惡趣及八難處其相未辨。今方辨之。先明地獄趣。謂此贍部洲下有八熱大地獄。一等活地獄。二黒繩地獄。三衆合地獄。四號叫地獄。五大號叫地獄。六燒燃地獄。七極燒燃地獄。八無間地獄。
問。其八地獄云何安布耶。答。從此人間地下過三萬二千由旬。而有等活地獄。從此等活下過四千由旬而有黒繩。從此而下二千由旬而有衆合也。從此已下有五地獄。各相去下二千由旬也。此八地獄皆廣十千由旬。其無間獄去此地平一十二萬八千由旬須彌山王入水八萬四千由旬。此乃過彼四萬二千由旬也。等活地獄與無間獄相去。合四萬八千由旬(略故止之)此外亦有八寒地獄。一皰出地獄。二皰烈地獄。三歇折詁。四郝郝凡。五虎虎凡。六青蓮花。七紅蓮華。八大紅蓮華。從此地平下三萬二千由旬而有皰出地獄。從此下隔二千由旬而有餘七獄。此寒地獄亦廣各十千由旬。如是地獄皆此人間作惡業故墜沒受苦。彼因果感及其名別。并受苦相。具見瑜伽及諸經等。既明地獄趣所住處已。
次明餓鬼趣所住處。謂此南洲南邊直下。深過五百由旬。有琰魔王都也。縱廣亦五百由旬。此都爲本有餓鬼住處。展轉散在亦在餘方。
問。是琰魔王亦是鬼趣耶。答。鬼趣所攝也。
問。若爾何名法王耶。答。能爲饒益諸衆生故。名爲法王。
問。云何饒益耶。答。若諸衆生執到王所令憶念故。遂爲現彼相似之身告言。汝等自作業當受其果。由是因縁。彼諸衆生各自了知自所作業。還自受果。
問。有焔魔王之使者。此何等人耶。答。衆生業力増上所生。猶如變化非是衆生。
問。生地獄人若憶念宿命若不憶念耶。答。或有憶念或不不憶念也。若有衆生不憶念宿命。焔魔法王即便教誨。令能憶念。
問。云何衆生在地獄中憶念宿命。云何衆生不得憶念耶。答。有三種人不能憶念。一極愚癡人。謂生邊地。二極放逸人。謂受欲者。三極邪見人。謂謗因果。如是人等。王令憶念生慚愧心免地獄苦。既略示鬼趣別住處已。
次明修羅所住之處。此有五類。一極弱者。今在人間山地中住。西方此土大山之中有大深窟。多是阿修羅之住處也。二須彌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宮。羅睺阿修羅在彼而住。次下二萬一千由旬亦有修羅宮。勇健修羅在彼而住。次下二萬一千由旬亦有修羅宮。華鬘阿修羅在彼而住。次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宮。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在彼而往。准此已下八萬四千由旬深於須彌山矣。起世經文與此注釋有違返者。後學勘之。欲界三十六處略明已畢。
問。畜生趣者住何處耶。答。有三住處。謂地水空也。交人天趣無別處之。
次辨色界相者。色欲所依故名色界。義如前。色界有四禪十八天處也。初禪有三天。謂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也。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衆也。於大梵前行列待衞。故名梵輔也。廣善所生故名梵天。此梵則大故名大梵也。由彼獲得中間靜慮故。最初生復最後沒。有勝威徳故名大梵也。光潔自在總名天也。禪謂禪那。此云靜慮。第二禪有三天。謂小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也。於自地内光明最少故名小光。明轉勝量難側故名無量光。淨光遍照自地處故名極光淨。第三禪有三天。謂小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於自地中此淨最小故名小淨。此淨轉増量難測故名無量淨。此淨周普故名遍淨。第四禪有九天。謂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也。初離雲居故名無雲。福轉有勝故名福生。異生之中其福最勝故名廣果也。此之三天凡聖雜住也。厭患想故得生彼天。故名無想也。此一天唯凡夫住處也。從此已上有五天處名淨居也。此唯聖人所住之處。離欲聖人以道水灌煩惱垢。故名之爲淨身。淨身所居故名淨居。此諸天處純聖所止也。煩謂繁雜。或謂繁廣。無繁雜中此最初故名爲無煩。今生下地煩惱名熱。此初遠離故名無熱。彼天形色端正好妙過下諸天故名善現。形色轉勝衆所樂觀故名善見。彼天形色最爲勝妙餘不及故名色究竟。或此已到衆苦所依身最後邊。名色究竟。
問。彼地器量身量壽量何可知之耶。答。先辨器量。謂初禪器量等小千界。二禪器量等中千界。三禪器量等大千界。四禪器量無量無邊不可稱量(且約一説言。有二説可知)次辨身量。謂初禪之中梵衆天身量半由旬也。梵輔天身一由旬也。大梵天身一由旬半也。第二禪中小光天身二由旬也。無量光天身四由旬也。極光淨天身八由旬也。第三禪中小淨天身十六由旬也。無量淨天身三十二由旬也。遍淨天身六十四由旬也。第四禪中無雲天身百二十五由旬(減三由旬也。理百二十八由旬)福生天身二百五十由旬也。廣果天身五百由旬也。無煩天身一千由旬也。無熱天身二千由旬也。善現天四千由旬也。善見天身八千由旬也。色究竟天身萬六千由旬也。
後辨壽量。謂初禪之中梵衆天壽二十中劫之一劫也。梵輔天壽四十中劫之一劫也。大梵天壽六十中劫之一劫也。第二禪中少光天壽八十中劫之一劫也。無量光天壽八十中劫之四劫也。極光淨天壽八十中劫之八劫也。第三禪中少淨天壽八十中劫之十六劫也。無量淨天壽八十中劫之三十二劫也。遍淨天壽八十中劫之六十四劫也。第四禪中無雲天壽八十中劫之百二十五劫也(以減三故不足於百二十八劫中有滅所以)福生天壽八十中劫之二百五十六劫也。廣果天壽八十中劫之五百十二劫也。無煩天壽八十中劫之一千二十四劫也。無熱天壽八十中劫之二千四十八劫也。善現天壽八十中劫之四千九十六劫也。善現天壽八十中劫之八千一百九十二劫也。色究竟天壽八十中劫之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劫彼地諸天壽八十中劫之一萬三百八十四。
問。彼地諸天其受用者何等耶。答。有三受用謂飮食受用·苦樂受用·婬欲受用。今此界中無飮食·婬欲二受用也。苦樂受用之中。初二禪中喜受相應。第三禪中樂受相應。第四禪上唯有捨受爾。乃初二禪唯喜受用。第三禪唯樂受用第四禪以上唯捨受用。無餘受用也。憂離欲捨。苦二禪捨。故唯受用喜樂捨也。
後明無色界者。於中有三。一釋名。二壽量三辨相。言釋名者。初總名。後別名。言總名者。下二界中。欲界有欲。色界有色。今此界中全無此二。故名無色。無業色故。唯有定色。界義如別。言別名者。先別後釋。言列名者。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言釋名者。修彼定時。必先厭色思無邊空。如是即作空無邊解。名空無邊處。次厭外空思無邊識。如是即作識無邊解。名識無邊處。次厭内識思無所有。如是即作無所有解。名無所有處。次非下七定麁想名爲非想。不同無心名非非想。故名非想非非想處。處者。是有情生長處。故名處也。
問。彼前三處從想得名。此後一處何由得名耶。答。彼前三處從加行故即得其名。此後一處自體非前亦非無心。當體得名。
總顯五趣差別門。
有情隨業而所往趣故名爲趣。所趣有五故名爲五。四六中間立以五名。是故總名號爲五趣。或云。五道所趣之首條不雜故。
問。五趣者何耶。答。一天。二人。三畜生。四餓鬼。五地獄。或爲六趣加阿修羅。所趣道異。名爲六道。
問。何名天趣耶。答。有光潔義。亦自在義。故名爲天。欲色諸天雖無日月而身光晃不假餘光。欲界諸天於五妙欲有自在故。色界諸天離欲界染於靜盧樂得自在故。無色諸天遠離業色。於彼寂靜得自在故。
問。何故名人耶。答。謂思量義。是則人也。人中多分思量増故。又人謂仁也。在人無仁名非人故。
問。何名畜生耶。答。畜謂資畜。互資身故。生謂生養更互食而養生故。
問。何名餓鬼耶。答。餓謂飢餓。多分飢渇所逼迫故。鬼謂神鬼。有少奇故。
問。地獄其相如何等耶。答。地謂土地。獄謂禁。獄地内禁獄故名地獄。天由光潔自在得名。人由思量亦仁得名。畜生由能養所養故得名。餓鬼從濁得名。地獄從居處及以障藏得名。
問。如是五趣六道有情以何爲體耶。答。若總報體。第八阿頼耶識心及所以爲體性。若別報體。六識之中異熟生心及以心所并五根五塵以爲體性。別報之體隨所生處而有別體尋准而知。
問。如是五趣其爲實耶。若爲假耶。答。正報體者第八心王并五心所。合六法上立一趣名。以爲假有。亦何妨耶。有六法。而各別體五趣生名。以此道理言實有者。其有何妨。若界若趣若生。體性皆可如是。若別報者。隨處處別謂。欲界者福業所減。六識異熟心及心所五根五境以爲體性。
色界天中初禪三天即異熟生四識五根三塵以爲體性。彼無香味無鼻舌故。上三靜盧別報體者。第六異熱生五根三塵以爲體性。無色諸天別報體者。異熟生第六意識以爲體性。若總報體如前唯一。第八爲體。
問。業有三種。一福業。二非福業。三不動業。如是五趣。何業之所感果耶。答。欲界人天共福業感。三惡共是非福業感。上二界中共不動業之所感果。
問。欲界六欲天中。初天何故名爲四大王衆天耶。答。彼天之中有四天王及以徒衆故云四大王衆也。
問。第二天者何故名爲三十三天。答。昔有三十三人等而修十善。後生之中共生彼。故云三十三天。具如三界差別章也。
問。夜摩天者何等其耶。答。言夜摩者此云時分。謂彼受樂而無間分。故云時分。
問。上三天得名何等耶。答。受樂之中有知足心。不求勝樂。故云覩史多天。此云知足。
問。何故慈氏必生知足耶。答。上二天中天多放逸故。下三天中多有五欲沈娛樂故。一切諸佛將成道時。必生知足不生餘天。
問。無色界中是極寂靜。何故菩薩不生彼處耶。答。無色四處無色利故菩薩不生。如是無想無六識故無利益故菩薩不生。
樂及化天唯用自變之欲塵故不用他變故。云樂變化。他化自在自亦雖變而用他變。是爲奇特。故他化自在。
問。六大安布相何等耶。答。如三界章。圍繞也。第一金山須彌山半也。餘六金山漸次半半減小在也。彼須彌山有四層級。相去一萬餘由旬那也。彼層級廣量一萬六千由旬。四大天王住。第四層級第七金山頂也。從須彌山第四層級上四萬二千由旬也。須彌最上有帝釋宮。以上二天地居天也。
問。從此地平幾何登上有天住處耶。答。從此地平四萬二千由旬而至四大王衆天。從此地平八萬四千由旬而至忉利天。從此地平十六萬八千由旬而至摩夜天。從此地平三億三萬六千由旬而至覩史天。從此地平六億七萬二千由旬而至樂化天。從此地平十三億四萬四千由旬而至他化天。從此地平二十六億八萬八千由旬而至初禪大梵天。
問。從此地平至二禪以上量准了知。凡從人間幾何登上而至色究竟處耶。答。從下量准其數甚多。猶實難知。命從上量。
從淨居頂須彌大石山無礙直下一萬八千三百八十三年而方下來至此人間。如智度論第九廣説。(彼論卷數不宣)。
問。人中四洲安布何等耶。答。東在毘提訶洲。縱廣七千五百由旬。南有贍部洲。縱廣六千五百由旬。西在瞿耶尼洲。縱廣七千五百由旬。北在?盧洲。縱廣八千由旬。
問。其四洲状如何而在耶。答。東洲之形如半月。南洲之形如車箱状。西洲之状如滿月状。北洲之状即是四方。其諸洲洲所在人等面状如處。東半月面。南車箱面。西滿月面。北四方面也。
問。四大天王各領四洲。其面等状隨何方耶。答。分明之文未爲覽見。畫師所造四王面像准色爲別耳。壽量身量等如三界差別門。
問。如是四洲有幾國邑耶。答。贍部洲中八萬四千城邑聚落。八萬四千諸人王等。出最勝王經第六卷。餘洲之事未分明耳。暫准南洲耳。
問。其無色界言遍二界。未知何遍耶。答。雖遍二界。遍一切處而住不定。或反定色而住彼處。或反色身而似下身。或下涙如雨。悲鶖子滅。
問。列五趣名。若有次第耶。答。處別列。然列不定。十善業道有下中上。隨此而列人天修羅如次有也。十惡業道有下中上。隨此而列畜生·餓鬼·地獄。爾乃六趣如是次第。
問。阿修羅者。何趣所攝。答。或天趣攝。或畜生攝。或鬼趣。或別趣攝也。言六趣故。
問。何故處處所攝別耶。答。毘摩質多羅阿修王是天女之子也。故天趣攝。羅睺阿修羅王。是師子之子也。故攝。然阿修羅實天趣也。受樂同天。但無天行多諂誑。故名爲非天。如人無仁名爲非人。彼修羅身不得聖果。故彼住下於人趣也。
總顯四生差別門。
三界五趣之中。四生可得。故次述也。一卵生。二胎生。三濕生。四化生。是名四生。
問。何名卵生耶。答。卵謂卵聲。彼離產門而破卵出。故名卵生。
問。何爲胎生耶。答。胎謂胎藏。胎衣所纒裂胎而出。故名胎生。
問。何爲濕生耶。答。濕謂潤濕。承潤而生。故名濕生。
問。何爲化生。答。化謂化現。無而忽有。故名化生也。初三生是依主釋名也。後一生是持業釋名也。意顯者。依卵而生。依胎而生。依濕而生。故依主釋。後一生者化即生也。故持業釋。
問。世間所有一切衆生。何等卵生耶。答。如鵝雁孔雀舍利等鳥是等卵生之類也。
問。何等是胎生死。答。象馬牛驢飛等類也。
問。濕生其何耶。答。如蟲蝎蛾飛等是濕生之類也等胎生之類也。
問。河爲化生死答。如諸天等地獄鬼等是化生之類也。
問。五趣之中何等衆生通四生三生二生歟。答。人通四生天唯化生。畜生通三生。鬼通二生。地獄唯化生。
問。云何其人通四生。答。昔有二人。一名世羅。二名鄔波世羅。今此二人是則卵生。昔王舍城南有小山邊有小池。二鶴住彼。有人以弓殺鶴。唯有崔鶴。人往彼而犯彼女鶴也。女鶴即妊。時至即產。而生二卵。彼卵時破。卵有二男子。初破名世羅。此云山也。後破名鄔波世羅。此名少山也。有大力勢。出家修道得阿羅漢。是人卵生。今世諸人皆是胎生。即顯可知。
問。濕生人何耶。答。頂生王是也。成劫之末有王。名爲善住王也。頂上生瘡。彼瘡漸熟。遂破膿。膿中急有端正童子。善住王悅即取養育。果報端正。聰明智慧。父王極愛。父死之後繼大王位。即登高樓燒無價香。捧寶香爐向東(扌*袞)云我有輪王。願輪寶來應。爾時從東大盧空中金輪來應。左手受取。右手拭靡。從是已後七寶具應。成金輪王。領四大洲。爲天帝釋發惡逆心。遂即滅沒。是人濕生也。劫初之人皆唯化。故人通四生。
問。何畜生通三生耶。答。鳥是卵。馬等胎生。蟲等濕生也。故通三生。此約多分也。
問。鬼神何通二生耶。答。鬼子母等是生多生。則胎生也。或多唯化生。
問。化生何故無而忽有耶。答。業速疾故。
問。如是五趣及以四生皆有中有耶。答。或有或無。不必皆有惡業。極疾生身入獄。是無中有。或從欲色生無色界。無中有也。從無色界生欲色界。必有中有。
問。何故中有壽唯七日耶。答。中有者是生之方便。無別引業。甲乙生中有。即變辛死。若庚辛生丙丁死也。故但七日非六八日。
問。何故爾耶。答。甲乙者木也。庚辛者金也。金者是則木之官鬼。故甲乙生生其庚辛死。兩丁者是庚辛之鬼。故庚辛生者正丙丁死也。餘皆准之。即甲乙與庚辛相剋。丙丁與壬癸相剋。戊己與甲乙相剋。庚辛與丙丁相剋。壬癸戊己相剋。由如是事。中有壽命唯在七日。
問。生有及本有則不如是。何故中有必要如是耶。答。無自業故。是生有之方便故。
略顯善惡因果門。
善者十善。惡者十惡。各有因果別不因。佛未出世無三歸依。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是十善法除佛無能分別説者。過去佛説流轉至今。智者受行無有漏失。親近昔佛行此十善。不爾不能是。故如來初成道已。即説此法。
問。何爲十善耶。答。
永離殺生·偸盜·邪行(此身三善也)永離妄語·惡口·兩舌·綺語(此語四善)永離慳貪·瞋恚·邪見(此意三善)是爲十善。
問。何故離十以之爲善耶。答。壽者是身之本殺壽身滅命者。是形之根斷。命形盡。含生所珍。有靈所貴。於己身命貪惜無極。於他壽形陵蔑何甚。故今始制。轉輪王出世顧四大州。諸小王而令行十善。諸少王等伏膺其化能行十善。言十善者。一離殺生。二離偸盜。三離欲邪行。以爲身三也。四離忘語。五離麁惡語。六離離間語。七離無利語。以爲語四也。八離悕慳。九離瞋恨。十離邪見。以爲意三也。言雖似重。而不丁寧末俗難進。故言二返也。
問。由離殺生惡生。何等善耶。答。即得成就十離惱法。
問。何爲離惱法耶。答。一於諸衆生普與無畏。二常於衆生起大悲心。三永離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爲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與快樂。八滅除怨結衆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若能囘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問。離偸盜惡。而得何善耶。答。即得十種可保信法。問。何爲十可保信法耶。答。十可保信者。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他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讃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衆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壞施意。十命終生天。若能囘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問。由離欲邪婬行而生何善耶。答。即得四種智所讃法。問。何等爲四種。答。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生所稱歎。四妻莫能侵。若能囘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以上由離身三惡故得若干善。
問。由離忘語而得何善種。答。即得八種天所讃法。問。何爲八天所讃法種。答。一口當清淨優鉢花香。二爲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衆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若能迴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獲得如來眞實語也。
問。由離兩舌而得何善種。答。即得五種不可壞法。問。何爲五耶。答。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若能迴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正疋眷屬。諸魔外道不能頌壞。
問。由離惡口而得何善。耶。答。即得成就八種淨業。問。何爲耶。答。一言不乖戾。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須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若能囘向無上菩提。後求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問。由離綺語而得何善耶。答。即得成就三種決定。問。何等爲三耶。答。一定爲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徳最勝無上。無有虚妄。若能迴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獲得如來諸愛所説皆不唐損。以上即明語四善已。
問。由離貪欲而得何善耶。即得成就五種自在。問。何爲五耶。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三福徳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若能囘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問。由離瞋恚而得何善耶。答。即得八種喜悅心法。問。何爲八耶。答。一無損惱心。二無瞋恚心。三無諍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衆生心。七身相端嚴衆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若能囘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得佛無礙心。觀者無厭。
問。由離邪見而得何善耶。答。即得成就十功徳法問。何爲十耶。答。一得眞善意樂眞善等招。二深信因果。寧損身命。終不作惡。三唯歸依佛。非餘天等。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六無量轉福慧増勝。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九信無礙見。十不墮諸難。若能迴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一切有心之者應勤修學。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聚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
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感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因論生論。問。十者數名。善者何義耶。答。此世他世順益之義。是則善義也。
問。何名此世。亦名他世耶。答。現在名此。當來名他。爾乃善者是順益義。謂順自益他。已以爲順益義。
問。此世有益。他世有損。又此世有損。他世有益。此等名善耶。答。非是善也。
問。若法如是。名爲何性耶。答。不善及無記有如是事相。准知之耳。
問。十善之中有百行也。其事如何耶。答。於十不善。不分離殺生乃至少分離分離邪見。是名初十行。若多分離殺生乃至多分離邪見。是名第二十行。若全分離殺生乃至全分離邪見。是爲第三十行。若小時離殺生乃至小時雖邪見。謂或一日一夜。或半月一月或至一年。是名第四十行。若多時離殺生乃至多時離邪見。謂過一年。不至命終。是名第五十行。若盡壽殺生乃至盡壽離邪見。是名第六十行。若自離殺生乃至自離邪見。是名第七十行。若於此事勸進他人。是名第八十行。若即於彼以無量門稱揚讃述。是名第九十行。若見離殺生者乃至離邪見者深心慶悅生大勸喜。是名第十十行。如是十十行總説爲百行。初之三位約事。次三之位約時。後四之位約人也。
問。如全分離等。與小時等別。何而言有百耶。或至盡壽。十與自受教他何異耶。善。解意所縁趣求別故。
問。如是善法何以爲體耶。答。有十一種法。唯善心倶故名爲善。一切善法此十一爲體。
問。何等名爲十一善耶。唯識本頌曰。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於中十法通三界繋。輕安欲無。如是十法善心起時。必竝頭起。略故止之。
既略顯善困果。次顯惡因果者。問。十惡業何耶。答此翻十善而可知之。
問。彼十惡業翻善可知。其所感果如何應知耶。答。此有二門。一與果門。二損益門也。
問。其與果門損益門意何耶。答。與果門能與五果。一與異熟果。二與等流果。三與増上果。四與現法果。五與増上果。
問。何爲與異熟果耶。答。作十惡業先必沒獄。謂八熱八寒近遂獨一等。是十惡業之所感得。異熟報略顯苦相。是諸地獄無有日月而甚黒闇。鐵湯湧沸。爐火爆聲極天裂地。踰即忽爾皆作埃灰。入即爛腐皆悉成糜。鐵丸銅湯津入口仍銷五臟六時。熱銅火柱恒爲床褥。觸身體時即皆燋燃。長時無間含毒。苦事萬劫千舌説皆不盡。行者必觀此罪果報。何得忌背。不悲傷哉。
問。既知異熟果苦相已。其等流果何耶。答。餓鬼畜生人間苦報。是十惡業之所感得等流果也。略顯惡報。纔免地獄。次沒餓鬼。其果報像極醜甚麁。頸周甚細。猶如針錐。腹頭極麁悉越山岳。圓眼幽深類井中星。僅向食變成猛火。臨江欲飮急成膿血。萬春求水既難得見。千秋求食何輒易聞。百謀暫安而甚彌遠。千欲取死此猶亦難。
纔免餓鬼。次沒畜生。水陸山澤諸像生類果報極苦。略顯其相。馬牛背被案頭荷。遲即被打。速即爛腹。窮力碎身。春耕秋收。而菓實時皆悉施分。非所情望。枯草濁水常不充足。特哉罪業。難等諸鳥。鹿等群狩。遭殺縁時鳥失伴侶而驚飛亂。獸離比類而競亂奔。各臨絶潤單獨流涙。聞能殺聲而共切腹。設騰虚空而放鷹趣。若入澗藪而走犬尋託樹爲庇發箭悉體。天地山林雖廣大而無隱容處。四方望企都無相救。誰有佛性不傷悲之。或鱗或羽。如是雜類。其苦果相繁故且止。
纔免畜生。若生人中。一一皆得二種果依致生罪得二果者。一短命報。二多病報。依劫盜罪得二果者。一貧窮報。二共財而不得自在。邪婬二果者。一婦不貞良。二妻相淨不隨己心。妄語二果者。一多被誹謗。二恒爲多人所惡。兩舌二果者。一得破壞眷屬。二得弊惡眷屬。惡口二果者。一常聞聲。二所有言説恒有諍訟。綺語二果者。一所説正語人不信覆。二所有言説不能辨了。貪欲二果者。一貪財無有厭足。二多求恒爾從意。瞋恚二果者。一常爲他人求其長短。二常爲他所惱害。邪見二果者。一常生邪見家。二心恒諂曲。如是十惡一一皆備五種果報。謂三惡道苦果。及人中二種習氣報也。
問。既知異熟等流二果。其増上果何應知耶。答。由習殺生等故所感外分光澤尠少。果不充實。果多朽敗。果多變改。果多零落。果不甘味。果不充足。果不便宜。空無果實。是名増上果。如是十惡因果理且廣且深。恐厭繁文。略顯少耳。
問。云何爲離如是十惡耶。答。先應發願。發願辭曰。
我爲法界諸衆生 志求無上菩提處
菩提無患無熱惱 諸有智者之所樂
自未得度先度他 故我永離十惡業
問。離是十惡何修十善耶。答。發願頌言
願從今身至佛身 盡未來際不殺生
願諸衆生得長壽 無病安樂悉隨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 盡未來際不偸盜
願諸衆生得富饒 衆寶自在悉隨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 盡未來際不邪行
願諸衆生得直心 眞善等侶悉隨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 盡未來際不妄語
願諸衆生得所讃 發言信伏悉隨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 盡未來際不兩舌
願諸衆生得堅身 不壞善友悉隨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 盡未來際不惡口
願諸衆生得淨業 美妙言調悉隨心
願從今至身佛身 盡未來際離綺語
令諸衆生得三徳 敬答威徳悉隨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 盡未來際離貪欲
願諸衆生得自在 珍奇妙物悉隨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 盡未來際離瞋恚
願諸衆生得悅心 端嚴尊敬悉隨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 盡未來際離邪見
願諸衆生得深信 福慧轉増悉隨心
我今至誠離十惡 盡未來際無毀犯
以此善攝施衆生 願諸衆生成十善
同共迴向菩提處 速成無上大菩提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二
略顯三千大千門(世界成相門。世界住門世界壞相門。世界空門)
略顯三千大千門夫辨三千大千世界者。一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三大千世界。言小千世界者。謂一日月之所照臨爲一世界。此一世界以爲一數而足千數。即千日月。千須彌山。千四大洲。千八中州。千八熱寒獄。千餓鬼界。千修羅界。千六欲天。千色界四禪。千無色四處。如是總爲小千世界。言中千世界者。小千世界以爲一數而足千數。如是總名中千世界。言大千世界者。中千世界以爲一數而足千數。如是總爲大千世界。如是三千大千世界總合而有百憶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下。百億四大洲。百億八中洲。百億地獄。百億鬼界。百億修羅界。百億六欲。百億四禪。百億無色四處。如是名爲三千大千世界差別也。意顯者。謂一日月之所照臨爲一世界。此一世界積足千數。如是名爲小千世界。彼小千界爲一世界積足千數。如是名爲中千世界。彼中千界爲一世界積足千數。如是名爲大千世界也。
問。何故三千大千世界爲一世界耶。何故不言二千大千世界。亦不言四千大千世界耶。答。有鐵圍山繞小千界。其高至於色界初禪也。有鐵圍山繞中千界。其高至於第二禪頂。有鐵圍山繞大千界。其高至於第三禪頂。其鐵圍山唯有三繞。無二四。是故世界唯有三千大千世界。
問。繞一四天下。而亦有鐵圍山。何故不四千耶。答。彼四天下小鐵圍山。三千之内不以爲數。尚不及欲頂。唯三百餘由旬。故不入數。
問。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中。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既知見已。毎四天下各有四州。其四洲中。南閻浮提有二千五百河流入大海。西?耶尼有五千河流入大海。東弗婆提有七千五百河流入大海。北欝單越有一萬河流入大海。此四天下如是二萬五千河相續不他。此水甚多。或有百餘龍王雨大流中倍前河水。
問。何故大海水不増長盈滿耶。答。大海有四熾然光明大寶布在其底。性極猛熱。常能飮縮無量大水。是故大海無有増減。何等爲四。一名曰藏。二名離潤。三名火焔光。四名盡無餘。若大海中無此四寶。從四天下乃至有頂其中所有悉被漂沒。
問。何故大海水其味其鹹耶。答。有二因縁其水味鹹。
問。何爲二縁耶。答。一生彼衆生福増上故。二陸地衆生一分非福増上故。是故海水味鹹。
問。初因縁意如何應知耶。答。由水鹹故非人所渉。生彼無量微細衆生不被採害。
問。後因縁意如何應知耶。答。又大海中種種珍寶差別可得。由水鹹故。陸地衆生一分難得。
世界成相門。
夫辨世界成相者。於中有三。一火災所壞世界成相。二水災所壞世界成相。三風災所壞·成相。且火災所壞世界成相者其成相者其成相耶。昔空劫終。爾時最初於虚空中。色界初禪器世界成。猶如化生忽然而有。三天器世界忽然顯現。宮殿已成。爾時二禪以上業盡諸天子等漸漸來生。光明晃耀。神徳無量。最初來生爲大梵王也。次虚空中欲界空居四天宮殿自然而成。亦如化生忽然而有。業盡上天他界有縁悉隨來。以上五天從上而成。如是諸事有情業力之所爲耳。此成已後。諸有情業増上力故有大風輪從下而興。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其風輪状有二種相。一仰周布。二傍側布。風輪厚量十六億由旬那也。最極堅實。設那羅延大力之士以金剛杵繋其風輪。彼杵有碎風輪不動。爾時則由有情業力。於虚中大雲忽起。名金藏雲。而住於大金雨。風輪之上有別大風。撃其金水而令堅固。是則名爲金性地輪。其厚三億二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也。金性地輪成堅已後。於虚空中復大雲興。名海藏雲。而雨大雨。其雨種種成大水聚。更有別風鼓水令堅。其中清淨最勝精妙成妙高山(須彌山)則彼山者四寶所成。東面銀性。西面金性。南面琉璃。北面頗胝。縱廣正等十六萬八千由旬那也。八萬四千由旬在下水浮。八萬四千由旬在地秀峙。地上峙中。上四萬二千由旬。直爾而峙也。頂有四峰各五百由旬。毎其四峰有八天子。即是四八三十二天。其中央在帝釋宮殿。合有三十三主。從下四萬二千由旬。有四層級。其品性成七金山繞妙高山。第一金山名持雙山。妙高山半四萬餘由旬。第二金山名障礙山(先山半也)第三金山名馬耳山(先山半也)第四金山名善見山(先山半也)第五金山名檐木山(先山半也)第六金山名持軸山(先山半也)第七金山名尼民達羅山(先山半即二千五百餘由旬)其下品性者。妙高四周七金外成四大洲及八中洲也。五百小洲隨之而有也。四八洲外有鐵圍山。高三百十二由旬。繞彼四洲。次成修羅宮。即在妙高山下。依水而住。廣八萬由旬。厚五百由旬也。次成大雪山及無熱大池也(贍部洲中從中向北有三黒山。從此而有大雪山也。從雪山北有香醉山。二山中央有無熱池。縱廣五十由旬。八功徳水瀰滿也)次成最下八熱八寒。所餘小獄隨二大獄而成立也。次成餓鬼界也。傍生即在人天之邊水陸地空。無別處處也。如是如是欲界三十六處成也。四空居從上而成也。下三十二處從下而成。如是如是世界成立。經二十劫也。其二十劫中。初十九劫器世界成也。後一劫中有情世界成。是名成劫。此時人壽竝無量歳。福徳厚廣。從此已後。諸有情惡行漸起福徳漸減。壽命彌減八萬四千歳。此爲成劫終也。如是成劫之中問各各分別問答分別。
問。八熱八寒二種地獄方有何處。耶。答。此大地下過三萬二千由旬下有初等活。從此等活過四萬二千由旬有黒繩。從此黒繩過二千由旬有衆合。下六地獄各隔二千由旬而下有也。八寒亦爾。二種地獄竝各下有也。
問。四洲之中。何洲之下有此地獄耶。答。南贍部下有此諸獄。一云。除北拘留三洲下有人云前説爲好。
問。何故地獄唯在此洲耶。答。此洲之人多造惡業。故此洲下有此地獄。
問。北洲可爾。不造惡故。東西二洲爲造惡業。爲不造之耶。答。多分不造。少分有造。猶造輕惡。不造重惡。故彼洲下無地獄等也。
問。若爾南洲造惡業處。何故諸佛唯出南洲。不出餘洲耶。答。南洲有苦有厭離心故佛出度。餘三洲中無重苦故無厭離心。佛不出世也。
世界住相門。
夫辨世界住相者。劫成與壞之中間故名住劫。有二十劫。初劫唯減以爲一劫。後劫唯増以爲一劫。中間十八一増一減以爲一劫。是爲住劫二十劫也。
問。何爲住劫始。何爲住劫終耶。答。人壽八萬四千歳以爲住始也。乃至人壽極至十歳以爲住終。此今世時即住劫之初一劫也。中間十八劫以一増一減而爲一劫。最後一劫唯一増也。如是總爲住二十劫。
問。今此所明二十住劫其名如何耶。答。名爲賢劫。
問。何故名賢劫耶。答。此劫始成唯有水聚。其水聚中有一千葉蓮華而浮爾時他方得神通人見彼蓮華。而方思言此劫將賢。以是因縁名爲賢劫。
問。何故今合今我釋迦佛號名賢劫第四佛耶。答。人壽四萬歳時。?留孫佛出世度生。人壽二萬歳?那含牟尼佛出世度生。人壽一萬歳時迦葉佛出世度生。人壽一百歳時釋迦佛出世度生。今此住劫唯有四佛而出世也。釋迦牟尼如來當第四佛。故言第四。
問。今時諸有其壽長短幾何爲極耶。答。八十爲極。然可七十小分増減耳。從今已後。人壽極至三十歳時飢饉劫起。合七年七月七日。一切有情多分飢死也。人壽極至二十歳時。疫病劫起。七月七日多分病死也。人壽極至十歳之時。刀兵劫起。七日七夜多分戰死也。飢饉劫人身量四尺。疫病劫人身量二尺。刀兵劫人身量四寸。然由起厭故壽漸増至八萬四千歳(住劫二十劫事已畢)。
世界壞相門。
夫辨世界壞相者。初三惡道受苦衆生。死移他界。八難衆生皆死不生。鬼傍生亦復如是。皆死移他界。次隨有一人。自然法爾得第三定。此人爲師人人習學住。死而生所得定地不還來生。二十劫中初十九劫有情世壞。後一劫中器世界壞。有情世壞六道四生皆悉都盡。是名有情世壞了也。爾時天雨都不注。下由無水故。大地草木皆已枯槁。日輪熱。勢彌増甚熱。日輪熱増。一切燒也。更有六日輪其熱倍前日。由此大小溝坑。大河小河無熱大池大海須彌。皆悉燒燃。即此火熱爲風所吹。極至梵世。知是世界皆悉燒盡。二十劫了。既無灰墨。況有餘影哉。
世界空相門。
夫辨世界空相者。如是燒盡經二十劫。空虚無物。唯有闇色。名空界色。既無質色故影亦無。爾時名爲空劫二十劫。如是欲界三十六處乃至色界梵王住處已破。火災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一)又火災七遍而一水交(火七水二)又火災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三)又火災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四)又火災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六)又火災七遍而水一交(火七水七)火與水交。如是可知。又火災七遍而風一起(火七風一)火與風交。如是可知。合火災八七遍。其間水七遍。後一風災。
問。何故七火而後一水耶。答。爲滿第二禪諸天壽量故。准而知之。是名爲六十四轉也。
問。成劫時人以何爲住以何爲食耶。答。爾時未有家宅及諸聚落。一切大地面皆平正。自此已後。由諸有情福業力故有地味生。次復處處粳稻叢生。於是有情方現攝受。次由受用味等資縁。有情之類惡色便起。光明遂滅。其多食者惡色逾増。身極沈重。此諸有情互相輕毀惡法現行。由此因縁所有味等漸沒於地。復從此縁更相顧時便起愛染。次由能感男女業故。一分有情男根生起。一分有情女根生起。遞相陵犯起諸邪行。遂爲他人之所調此。方造室宅以自蔽隱。復由攝受粳稻因故遂起攝受。由此縁已更相爭奪。不與取法從此而生。即由此縁立司契者。彼最初王名大等意。如是便有刹帝利衆·婆羅門衆·吠舍衆·戍陀羅衆出現世間。又彼依止光明既滅。世間便有大黒暗生。日月星宿。漸漸而起。其日輪量五十一踰繕那。月輪其五十踰繕那。日輪以火頗胝所成。月輪以水頗胝所成。此二輪中。月行速及與不定。又彼日輪恒於二洲倶時作明。復於二洲倶時作暗。謂於一日中。於一日出於一夜半。於一日沒。又一切所有日月星宿歴蘇迷盧處半而行。與持雙山高下量等。又復日行時有遠近。若遠蘇迷盧立爲寒分。若近蘇迷盧立爲熱分。即由此改沒有遲速倶舍云。日月衆星依何而住。依風而住。謂諸有情業増上力。共引風起。燒妙高山。空中旋環運持日等令不停墜。乃至廣説。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行此洲路有差別。
故令晝夜有減有増從雨際第二月後半第九日夜漸増。從寒際第四月後半第九日夜漸減。晝増減位與此相違。夜漸増時晝便漸減。夜若漸減晝即漸増。光法師云。印度國法分十二月爲三際。一執際有四月。二雨際有四月。三寒際有四月。隨其方俗立際不同。雖有多説。今解言。世親菩薩造論更立三際。當此間從十一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爲熱除四月。從三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爲雨際四月。從七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爲寒際四月。其雨際第二月後半第九日夜漸増。當此間五月九日。與夏至日稍得相當。此即夜極短已去説夜増。其寒際第四月後半第九日夜漸減。當此間十月九日。與冬至日稍得相當。此即夜極長已去説晝増減翻夜應解。
又此月輪於上稍㿲便見半月。由彼餘分障其近分遂令不見。如如漸側。如是如是漸現圓滿。若於黒分如如漸低。如是如是漸現虧減。由大海中有魚鼈等影現月輪故。於其内有黒相現倶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缺。此義不然。如伽基抄廣破此義也。諸星宿中。其量大者十八拘盧舍量。中者十拘盧舍量。最小者四拘盧舍。倶舍云。星最少者唯一倶盧舍。其最大者十六踰繕那。二十四指横布爲肘。堅稍四肘爲弓。謂尋。竪積五百弓爲一倶盧舍。説八倶盧舍爲一逾繕那也。
略顯唯識總攝門。
夫三界九地者是一心之變矣。六道四生者是三變之作矣。巖海寰區皆心之影。形骸耳目悉識之像。然則生死遭迴是心之迷。菩提映曠識之悟。清淨法界者是心之性。淨分依他識之相。心清淨者法皆清淨。識雜染者法亦雜染。所以擧之攝界趣生。標之總蕩處界。三界唯有此而難調。一處制之無事不辯。是故九會珍堂唯擧一心而攝萬象。七寶圓集。特標八識而括百法矣。華嚴經十九卷頌曰。
譬如工畫師 畫種種五蘊
一切世間中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衆生然
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別
諸佛悉能了 一切從心轉
若能如是解 是人眞見佛
身亦非是心 心亦非是身
起一切作用 自在未會有
若人欲求知 三世一切佛
應當如是觀 心造諸如來
智度論云。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隨心所念皆悉得見。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自不知。亦自不知亦自不見。若取心相即皆無。智無心亦虚妄。皆從無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相楞伽·厚嚴·深密等經。瑜伽·中邊·莊嚴等論。所説皆同。是故行者以唯識觀爲入道如也。
問。雖據聖旨玤境留心。以事詳明。物有乖返。如天蓋所覆川嶽萬類。如坤輿所載卉木千殊。事驗自存。何斷唯心。境界都無耶。答。海樓崇聳。蜃氣虚構。色境粉雜。心相幻起。樓非趨蜃。迷者執蜃畫樓。境不離心。惑者計境非識耳。
問。唯識言。遮心外實境。若爾不遮心内似法耶。答。心内之境非是遮例。唯遮心外耳。
問。據心内境可言唯境耶。答。其境之體通於内外。外無内内有。識唯在内。若境言唯。恐濫外境亦是亦是實有。由境有濫不言唯境。識無此過故言唯識。
問。論言唯識。經言唯心。心識何別耶。答。識者即心也。集起採盡爲主名心。獨立唯名攝所餘法。了別爲主名識。亦立唯名攝所餘法。唯言爲遮所執我法離心而有。識言爲表因縁法性皆不離心。顯法離心決定非有。名爲唯識。非謂一切唯一識心更無餘物。善友惡友。諸果諸因理事眞俗皆非無故。
問。法有三性。謂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也。何故偏説唯識唯心耶。答。彼亦唯識。無非唯心。
問。其意云何耶。答。遍計所執唯虚妄識。依他起性唯世俗識。圓成實性唯勝義識。皆是唯識。何法非也。
問。若爾三性皆是唯識。何故五重識之中。遍計所執遣而不存耶。答。五重之門其意稍別。簡法有無存有遣無。故遣所執而不存之。三性之門意廣。故取有無倶爲唯識。
問。雖簡有無而不離識。何遍計性不入五重耶。答。五重意別。初遣虚妄不爲唯識。唯存眞實以爲雖識。次捨有濫不爲唯識。唯留有純以爲唯識。次攝枝末不爲唯識。唯歸根本以爲唯識。次隱劣弱不爲唯識。唯顯強勝以爲唯識。其第五重遣有爲事。有相状故。唯證無爲理爲唯識。一眞法界以無相故。初重去無而不取之。其存有而爲唯識。第二重捨濫而不取之。唯其留純以爲唯識。第三重去末而本爲唯識。第四重去劣而勝立唯識。第五重去相而性爲唯識。故五重門。初去遣遍計無。次捨依他濫。次簡相見末。次去心所劣。後遣有爲相。既立唯識而有取捨。故其意別。若總論則若遣若存倶在識上。皆不離識。以爲唯識。
問。佛説百法。所謂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應六無爲也。何故今言唯有識耶。答。八識者是識自相故以爲唯識也。心所者是相應故以爲唯識也。色法者是識所變故以爲唯識也。不相應者識分位故以爲唯識也。無爲者是識實性故以爲唯識。爾乃五法事理皆識無非唯識。
問。識自相中既有八識。何故本頌列能變云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耶。答。彼總八識爲三能變。故無有過。
問。何彼八識爲三能變耶。答。阿頼耶識爲異熟能變。以末那識爲思量能變。總以六識爲了境能變。
問。本頌文言此能變唯八。有何過失而總爲三耶。答。以行相別而爲三類。爲顯彼別而總爲三。謂第八識雖有多名而言異熟。偏有勝能故以表。之第七末那思量義勝故表此名。六識倶有了境相等。總以爲一。阿頼耶者此言藏也。末那此云意也。
問。第七名意識。第六名意識。二名何別耶。答。第七意者持業釋名。意即識故。第六意者依主釋名。依意之識故識相應中。間。何故百法論心所有五十一瑜伽論云五十三耶。答。百法論意。翻別境五而立煩惱。欲與勝解不翻別立。謂翻念立失念。翻定立散亂。翻慧立不正知。何故不翻欲。何不翻勝解。是故瑜伽論翻二而立二。謂翻欲而立邪欲。翻勝解而立邪勝解。然則二十隨煩惱中。加有二十三。
識所變中。問。何故安惠相見二分爲遍計性而言無法。護法二分名爲依他而爲有法耶。答。安惠意者。自證所執所取之義以爲相分。自證所執能取之義以爲見分。既是自證之所執法故云所執。既言所執。故爲無法也。護法意。自證分者是現量心。不邪分別。唯其見分通三量心有邪分別。相分者是雖三量心之所縁。而依他中實。倶非所執。是依他起故爲有法。
問。法爾無漏三乘種姓非識自相。以有無漏其體別故非識所變。識不縁故。何是唯識耶。謂彼依附阿頼耶識有。此無漏所依第八是有漏故不識自相。頼耶唯縁有漏種子不識所縁。故有此疑。答。識所變類故又依附識故。以識自相故爲唯識。
問。二説何長耶。答。然此無漏識自相故。然此無漏識所縁故。
二説倶得説分位中。問。不相應中有二十四法。何故唯識論文破小乘計。唯破十四而不破餘耶。答。隨小乘計而破。彼立故破十四。非謂大乘有十四法。
識實性中。問。眞如無爲體實有故可爲識性。餘五無爲唯假不實。何故爲識實性耶。答。於眞如上假施設故。隨所依眞而爲實性耳。
問。内識有八。内境有幾耶。答。有三類境。一性境。二獨影境。三帶質境。
問。識既有八。何故其境唯有三類耶。答。識雖有八。攝爲三能變。境亦理有八。攝爲三類境耳。
問。何爲性境耶。答。因位五識心心所境因第八識心王所縁以爲性境。色者實色。以質礙故。以實境故。名爲性境。
第六意識所縁龜毛空花石女無爲他界等以爲獨影境也。第七所縁第八見分之所現相分以爲帶質境。樞要上卷慈恩法師作頌曰。
性境不隨心 獨影唯從見
帶質通情本 性種等隨應
問。性境何不隨心耶。答。有三不隨心義。一性不隨心。二種不隨心。三繋不隨心。三不隨義而以爲性境。如五識縁自界五塵。能縁五識通三性心。所縁五塵唯是無記。是即性不隨心也。能縁五識從自種生所縁五塵亦自種生。各別種生是即種不隨心也。能縁五識唯欲界繋。所縁色聲通色界繋。是即繋不隨心也。性種繋中。設能所同。而唯是同不是隨義。三法各別而有同耳。以同爲隨。理不可故。餘皆准之。若獨影境皆是隨心。若帶質境皆通情本。
問。第八心王縁三種境。謂一五根及根依處。二器世界。三諸法種子。以爲三種境。是爲何境耶。答。是性境也。
問。何不隨心耶。根及依處有漏性者唯無記性。能縁第八因位有漏倶是無記。何故其境性不隨心。器界亦同。種子亦爾。皆唯無記。性既隨心。何其境是隨心耶。答。各別無記。不隨無記。繋·種如是。設是有同。何隨心耶。
問。如是三類境。若一一有別耶。若通二三耶。答。於中在通。謂三境單句。或三境倶句。若約一法。唯有二合無三合句。若約聚者亦有三合。
問。云何約聚而有三合耶。答。如第八識縁第六變定果色時。心王所縁亦是性境。亦是帶質。心所所縁唯觸影境。是爲三合。
問。約一法論。必無三合耶。答。必然。是無也。
問。如第八識縁能生種。何有不隨耶。答。所縁種子影前念種所生。能縁第八見現在種所生。能生種子既有二世別。故是不隨心。
問。約因位八識。何識得實境。何識得假境耶。答。因位五八必得實境。第七有漏唯得假境。第六通得假實之境。
問。果位四智云何得境耶。答。通得假實。正智得實。後智通得。
識自相中。問。識有四分。何分以爲識自相耶。答。於中分別。立一分師唯自證分爲識自相。立二分師見分自相相分所變。立三分師。自證分者爲識自相二分所變。
立四分師唯自證分爲證分爲識自相三分所變也。
問。第四分者内縁之分。何爲所變耶。答。爲證自證所起識用故所變攝。或二分自相二分所變。若爾識體猶有二一法。法有二體。理不可爾。故見而可知。前説爲長。自證爲識體三分識用故。
問。識相應中。應中忿等十法即無實體。云何名相應耶。答。隨所依實以爲相應也。餘准而知。
經部諸師難大乘論所立唯識。問。心王唯八。謂八識是也。何故心所有五十一耶。答。如一國地王唯有一臣有衆多。此亦如是。助成心事名爲心所。故心所多。心王唯一。
問。何故名爲心所有法耶。答。以有四義名爲心所也。一者心之所有故。二者恒依心起故。三者與心相應故。四者繋屬心故。是故名心所。如王有臣人有財等。王所有臣。人所有財等。
問。心所有法與彼心王爲一爲多耶。答。三宗説別。薩婆多云。心與心所定異不同。經量部云。心與心所定一無異。大乘者言依世俗故説有差別。不同經部。依勝義故非即非離。如日與光。不同薩婆多。
問。依世俗者。心與心所定有不同。其縁境時何等差別耶。答。心於所縁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
問。云何總相云何別相耶。答。於一青色。心王取。此名總想。心所於此取彼別相。謂一青色以爲總相。於彼總相有可意相。有不可意相。有倶相違相。彼觸心所取此三相也。於總青境亦有順相違相非二相。彼受心所取此三相。於青總相亦有言説因相。彼想心所取此別相。於青總相有正因·邪因·非二因相。彼思心所取此三相。彼諸心所□非所取相。即作意所取。心王唯取彼青總相。心所即取總別二相。餘諸心所與此遍行取境亦同。
問。何故心所竝取總別相耶。答。凡其心所助成心事。於心王所取取彼別相而成其事。譬如畫資依模填採。中邊頌曰。
三界心心所 是虚妄分別
總了境名心 亦別名心所
總有四難頌曰。
若識無實境 則處時決定
相續不決定 作用不應成
一頌四句之文也。四句之中。初句之文牒大乘義。第四之句不應成者正難也。第一難云。若説有識無實境者。則處決定不應成也。何因此識有處得生。非一切處。顯難意者。何因縁終南山之識。此山處起。餘處不生。此及餘處境實無故。彼立量云。非縁終南處。縁此識應生(宗)執境實無故(因)如縁終南山處(喩)此言現。若比識者非此處亦生故。此即處處定難也。第二難言。何故此處有時識起。非一切時。即此明時定不成也。既無實境許此識生。何故如縁終南山處識。於一時起。非一切時。餘時境倶無故。即立量云。非縁終南時。縁此識應生(宗)執無實境故(因)如縁終南時(喩)此亦難現識。而非比識也。此即時定難難也。第三難云。若識無境有多相續。同一處時應有見者亦不見者。顯難意者。今對虚空。如眩翳人見髮蠅等。非無眩翳有此識生。即立量難云。有多相續同一時間。於一境處應定一見餘不能見(宗)執唯識故(因)如多相續同一時間於虚空華等有見不見(喩)是第三句相續不定不應成難也。第四難云。若識無境。有何因縁諸眩翳者所見髮等無髮等用。餘髮等物其用非無。顯難意者。如同病人所見髮蠅。其體都無。作用亦無。若境不實。無目病人所見髮等作用亦都不應成也。立量難云。眩翳所見髮等應有實用(宗)執無實境髮等識生故(因)如餘髮等(喩)是第四句作用不應成難也。
問。見是四難皆有道理。所立唯識悉應不成耶。答。今開大乘廣旨遣小乘狹難也。總答四難即作頌曰。
處時定如夢 身不定如鬼
同見膿河等 如夢損有用
今是一頌以三事喩釋前四難。且答初難云。如夢中雖無實境。而或有處見有村園男女等物。非一切處。立量質云。汝夢於是處見村園等。
應非處定(宗)汝許夢境非實有故(因)如餘夢中所不見處(喩)餘不見處例所見處。比量亦爾也。
有人難云。是比量宗有世間自宗二相違。今汝大乘既立處。世間有情亦見處定。何比量宗建汝夢於是處見有村園等應非處定耶。答。置汝言故簡之也。顯此理已。返解他難量云。其非夢時。境雖無實而處亦定(宗)許境無實故(因)如夢所見(喩)此因言許。無隨一失。答第二難云。即於是處或時見有村園等。非一切時。立量准前。此以一喩釋處及時二種難訖。答第三難云。身不決定。猶如餓鬼見膿河等。由惡業故所見水等或爲猛火。或謂膿河。或謂糞尿。或見有情執持刀杖遮捍守護。不令得食。故身不定。其理極成。
問。何稱身不定顯唯識無境耶。答。若境實有。何故多相續鬼。於同一處。其見不同。既知是境各心所變。非心外境也。即立量云。同於一時於一一時同於一處相續不定。其理得成(宗)許境無實故(因)猶如餓鬼見膿河等(喩)答第四難云。如夢中境。雖無實而有損失精血等用。即立量云。有翳無翳所見髮等有用無用。其理亦成(宗)許無實境故(因)如夢失精等(喩)。
問。今是解未分明如何耶。答。譬如夢中兩兩交會。境雖無實。而男有損精用女有損精用。雖無實境而有作用。何不成哉。上來一頌引三種喩釋四難訖。又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爲逼害事。故四義皆成。然則大乘妙理有門應入。小乘疑網無劔可斷也。
問。是獄卒等何趣有情耶。答。是獄卒等非有情攝。皆悉無體。此則惡業有情由先世業報。妄見獄卒耳。
問。攝有情趣者。不何妨耶。答。世親二十唯識論云。所攝實有情趣無獄卒等。
問。若爾者。隨所在而攝地獄趣。亦有何妨耶。答。若攝地獄趣者都無受苦相也◎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三
略顯佛教利益門。略顯佛教時會門。略顯諸宗各異門。
◎略顯佛教利益門。
諸佛出世必有二縁。一如來大悲。二有情機感出世説法亦有二益。一義益。二輪益。如是二益。大乘小乘所説殊異。
問。云何名爲義益亦爲輪益耶。答。佛所説教能顯義理而生他解。名爲義益。佛所説教能生他解而起法輪。名爲輪益。顯義即遠。若近若遠以有此益。佛出世説三乘之教。
問。大乘小乘説此二益。云何殊異耶。答。小乘之中。二十部別。
其多聞部·薩婆多部·雪轉部·犢子部·法藏部·賢冑部·正量部·蜜林山部·化地部·經量部同説。佛所教非必有益。或有二益或無二益。
其大衆部·一説部·出世説部·鷄胤部·説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飮光部十部同説。佛所説教必有二益。無非利益。
問。云何諸部如是異説耶。答。初十部意。唯八正道教必有此二益。自餘諸教皆無此益。今佛問阿難言可天雨不。又問諸比丘乞食易不也。如是佛言有何利益。後十部意。佛一切言教皆必有二益。問天雨事。問乞食事於法審定。傳於未來亦賀悲問勤修精進早令入道。何故無益。
問。大乘義意。此事如何耶。答。佛言必有二利益也。令諸有情若近若遠勤修入道。唯於其中有正及助。詮八正道是正法輪。餘助法輪皆以有益異初十部。以有正助異後十部。
問。如是諸説其是非何耶。答。是非難判。作如是計。有證聖果亦具方便。何是何非。但大乘義得中道耳。
問。既知生解名爲教益。何名法輪耶。答。生正解已起無漏智。是無漏智名爲法輪。
問。何無漏智名爲法輪耶。答。譬非輪王所有輪寶能伏未伏能鎭已伏。聖無漏智亦復如是。能除無知能斷惑障。是故喩輪。
問。行者位多。何位智解喩輪寶耶。答。聲聞獨覺有七方便。有見修位。正眞見道初無漏智以喩輪寶。菩薩有五位彼亦如是。正眞見道初無漏智以喩輪寶。
問。何故見道初無漏智喩於輪寶耶。答。如聖王輪寶有轂輞及輻而輪轉行。聖無漏智亦復如是。正見·思惟即是如轂。正語·業·命即是如輻。精進·念·定即是如輞。聖無漏智能具此八摧煩惱。以喩之也。
略顯佛教時會門。
彼印度堺無教時諍。此大唐界異説不同。深蜜·瑜伽未來已前。諸師任意各述異説。明文已闕。後學無據。今者依憑深蜜·瑜伽述教時會(深蜜第二。瑜伽七十二卷)如有師立頓漸二教。此説不安。凡爲頓漸無別教文。以互通故。彼深蜜經云。勝義生菩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爲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輪。雖是甚爲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輪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爲發趣I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希奇甚爲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爲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眞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今依此經及瑜伽論定教爲三。既是一經一處之文。而非是彼此處之義。以是定時也。是則如來所説三時若據資時。初於鹿苑説阿笈摩有四諦教。依此教時佛滅度後一百餘年。二十部小乘出分傳法有教。婆·倶舍·順正理等諸論則是也。于時衆生唯著有教未解法空。附著小乘未求大位。次佛在鷲嶺説大般若空二取教。破先有執廣解法空。依此時教。佛滅度後五百年後龍樹·提婆諸大論師也世造論而傳空教。則是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是也。于時衆生唯著空教未悟中道。既墮偏空未契正理。後佛在七寶宮説三界唯心。雙令離有空契會中道理遣心外二取而破初有執存識内一心爲遣後空見。於是慈氏·無著·世親等諸大論師出世造論。深述中道教。是即瑜伽·顯揚·雜集·唯識等論是也。
問。彼深密經是大師釋迦盡理之説。此瑜伽論則是當來導師慈氏極性之教。有何意趣定教三時耶。答。既此先師及以後徳究竟之教。亦則現在及以當來至極之言。不敢准量。至心仰信耳。唯依大乘基師傳授而述彼要。謂諸異生起自無始迷執有我。不了我無。沒愛河輪迴癡海。故佛初説四諦法輪。令知我空但有彼法。憍陳如等最初得道。彼聞法有證我皆空。便執諸法爲眞實有。付著小果不求大位。佛爲方便後説法空。破除有執故。次時中説大般若言一切法本性皆空。須菩提等迴心趣大。彼聞法空隱密言教。便撥諸法相性都無。何所造修何所斷捨。佛爲除此。復説唯識三性等教。勝義生菩薩信解修學。遍計所執知。我法倶遣。依他圓成有(ナリト)照。眞俗雙存。
問。遍計所執無之言。何有所無耶。依他圓成有之言。何有所有。然彼言有耶。答。無者無所無故言無也。有者有所有故言有也。
問。無與有者既是偏言。何以顯中耶。答。言有而有亦可言無。遍計所執眞俗無故。言無而無亦可言有。當情我法二種現故。
問。若爾何故言無及有耶。答。令除所執我法成無。離執寄詮眞俗稱有也。
問。若爾我法既離空有。亦彼眞俗既離有空。共等離言。何依我法空證眞俗有耶。答。妄詮我法非無非不無。當情顯現據體無故。妄詮眞俗非有非不有。非稱妄情體非無故。
問。若爾我法離言而寄詮有。亦彼眞俗離言而離執無耶答。此義不爾也。爲遮異執而離言也。存而不遣。爲捨妄情而離言也。遣而不存也。我法無故倶是執皆遣。眞俗有故諸離執皆存。
問。若爾雖言有無而無執者皆悟。若其言無有而有執者皆迷耶。答。如是如是。由此應言。迷情四句擧四句皆非。悟情四句擧四句皆是也。
問。若爾云何般若遣執。云何深蜜捨偏耶。答。説境我法空而破初執有。是般若之宗也。示心眞俗有而除次執空。則深蜜之旨。爾乃有空既遣。空有不存矣。
問。若爾諸偏見者何迷耶。諸中道者何悟耶。答。初聞説有便快心於空起謗。後聞説空亦復協心便謗於有。是則偏見之過也。非有非空中道之教。則是中道之徳。
問。既知三時定教之意。佛説諸教有前後之別。誰爲先教誰爲後耶。答。依時先後不定教時。今依理淺深又依機入道。故判教時而爲三時。不約前後。
問。其意如何耶。答。約理及機漸入道者。大由小起。乃有三時諸教前後。若非漸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無三時諸教前後。但爲頓漸無別教耳。
問。華嚴經者。佛出世最初説。被普賢機。遺教經者。佛臨終最後説。被小乘根。豈非是則頓爲大根。亦非是則爲小機漸耶。答。無如是理。華嚴有小。遺教有大。不得頓漸以互有故若約深理華嚴第三時也。若約淺機遺教初時。
問。法藏師立有五教。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終教。四頓教。五圓教。且見初三放深蜜三。後二若經文耶。夫論依經而釋其義。亦疏依論而顯是文。今所建立五教等者。依何經論而立此事耶。初之三教像深蜜三。後之二教放何經論。
問。惠苑師立有四教。一迷眞異執教。二眞一分半教。三眞一分滿教。四眞具分滿教後三之教。像深蜜文。初一之教在何經論耶。答。一切文字及以語言無非佛説。唯以横計名爲外道。今以本體交佛説教。非以爲正攝佛出世所説諸教。理顯淺深。事示差別。而定教時要交非理◎。
◎略顯諸宗各異門。
成劫之末。有諸智者。爲導世間造論立宗。總有十六之計。所立宗在佛道之外。名爲外道。此間不要。故不以述。佛滅之後。有諸聖者。爲廣佛法造論立宗。總有二十之部所立宗存大小之異。故名小乘。末代不樂。故略而止。
華嚴一宗今辰最要。我此日本大乘世界。聖王重代崇仰三寶。賢臣繼跡安養四民。聞昔見今。方是大乘恨性世界。爾乃大方廣佛華嚴經者。是佛成道第二七日最初所説。大乘之本正理之源。今述彼旨。此經一部八十卷。三十九品。四萬五千偈。七億九萬字。七處九會之説。實叉難陀之譯矣。西域相傳。
此經之本結集之後龍宮所收佛滅之後六百年中。龍樹菩薩入龍宮誦出下本十萬偈文。造不思議論廣傳人間也。世親傳云。彌勒菩薩教無著法師。修日光三摩地。無著如説修學得定。得此定已。昔未所解悉能通達。有所見聞永憶不忘。佛昔所説華嚴等經悉能悟解。彌勒於兜率多天。悉爲無著法師解説大乘經義。法師悉能通達。皆憶持。後於閻浮提造大乘經優婆提舍。釋佛所説諸大乘經。
問。既知經本有二代傳。一龍樹誦出。二無著習傳。若爾今傳依何本耶。答。依惠苑師。今學傳者則依龍樹誦出而傳。
問。若爾世親造十地論而釋此經。十地論者禀龍樹之旨造論耶。習無著訓而造論耶。答未分明也。遠見龍樹之誦出本。近習無著之教授旨。其有何妨。
問。若爾何今傳諸師違二代義耶。龍樹中論本頌曰。
雖復勤精進 修行菩薩提道
若先非佛性 不應得成佛。
清目菩薩釋此頌言。如鐵消練。意欲成金。無金性故終不成金。無佛性者雖行加行終不成佛(云云)此則建立一分無性。無著莊嚴論頌曰。
一向行惡行 普斷諸白法
無有解脱分。善少亦無因(以上慈氏等頌文)。
無著釋云。頌第四句言亦無因。畢竟無性(云云)若爾建立一分無性。二代宗旨同而無異。何今學者依華嚴宗一切成佛乃至草木。此大違宗。答。以法性同主伴相集。而言一成一切成等。尋法道理細定宗者。都無乖通。
問。明説經處既言七處。何爲七處。答。人間三處。天上四處。合爲七處。人三處者。一寂滅道場菩提樹下。二普光明殿。三祇樹給孤獨園也。天四處者。一須彌山頂帝釋宮中。二夜摩天宮。三都史天宮。四化他自在天宮。
問。既知説經之處有七。聞經衆集在幾之會耶。答。會則有九。
問。何故七處中。樂變化天宮而不爲説處耶。答。都史天宮説十迴向。他化天中説十地法也。迴向者是有漏之位。十地者是無漏之地。爲顯有漏與無漏別故。越樂化而在他化説十地法。
問。何故色界此經不説耶。答。説法之事必有因縁。色界之天以無因縁。彼不説經。
問。何故彼天無説經耶。答。顯揚論云。極苦不如惡趣。樂不如上界。故欲人天佛出現觀。准此論文。色界天處是極樂地。無厭苦心。故彼天處此經不説也。
問。何故如來成道已後。初七日中此經不説。過七日已。第二七日説此經耶。答。十地論云。思惟行故。因縁行故。初七日中佛不説法。
問。思惟行故因縁行故。論意云何耶。答。如來出世本爲説法。理須思惟籌量可説。故須思惟也。此思惟行。因縁行故者。能生佛果名爲因縁。有二因縁。一佛性因縁。二十地因縁。由有佛種姓由有十地行。以佛種性爲正因。以十地行爲助縁能生佛果。思惟衆生佛種性因十地強縁。而籌量已方爲説。故初七日中佛不説法。
問。佛出世意本爲利。何更思惟彼因縁等耶。答。先爾何法而諸衆生令生信心。如是思惟。如是籌量。出之意衆生成佛。爾乃衆生有佛性因耶。有十地因耶。有三賢縁耶。佛既知見一分衆生有佛性因故説此纒。知見一分衆生性不定已。更説三時次第教也。
問。本爲度生故成佛道。纔成佛道即頓遍覺。何更經日而不説法耶。答。一顯所得道廣大深奧自受此樂。二令生衆生深信樂心。三隨順世俗。四未來令習如是事故。
問。説經之處既知七處。衆會之事復在九會。何處唯七會即有九耶。答。普光明殿。重會三返故。會成九。
問。重會光有何所以耶。答。最初起信之處所以三重。
問。十地論中説六相除定執。其意何耶。答。顯法無定故。説此六相也。
問。欲聞其六相。何等爲六相耶。答。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也。
問。如何總相等耶。答。人爲總相也。四大五蘊以爲別相。言人之時以含五蘊爲總相也。所含五蘊以非一故。是即別相也。別依於總而成總故是雖非一而不相違。能成總故。即是同相也。然各各異。以爲異相也。爲一縁起體爲成相也。各住自法不移轉故。是即壞相耳。諸法無定性。實如是如是莫執有定性。
問。種子有六義。攝大乘論説。彼論第二卷有五頌中。第二頌曰。
刹那滅倶有 恒隨轉應知
決定待衆縁 唯能引自果(以上)
初刹那滅義。法藏師改名空(トモ)有力(トモ)不待縁(トモイフ)(云云)此改名意如何耶。答。改名意者爲顯義深。不唯改名。
問。其義深何耶。答。種子名空。自性空故。依他起法先無今有。有已還無。縁所撃發今方似有。何來不知也。有已還無。何去不知。是故假名自性空等也。其有力言顯引後法而有勝勢力也。不待縁者。滅不待縁故名顯義。
問。引後有力故名有力(云云)滅時引後耶。生時引後耶。若。滅時引。滅入過去。無體何能引後耶。又前法之滅後法之生是同一時。何其種子同時引自耶。攝論意者。以是有爲刹那必滅。不言滅時引後。自類引後之義。恒隨轉故。
問。既言刹那滅。即是有相法。何改其名空。若空言滅者。虚空可滅耶。既空何滅耶。此義不安。可如論文。一刹那滅。二果倶有。三恒隨轉。四性決定。五待衆縁。六引自果。謂種子法必具六義。非必具六名爲種子。
問。九世十世。其義云何耶。答。三世各具有三世義。名爲九世。總三爲一。名爲十世也。
問。三世之中何亦有三耶。答。且約過去世。過去之過去。過去之現在。過去之未來。餘亦如是。經第五十九卷頌曰。
過去一切劫 迴置未來今
未來現在劫 迴置過去世
今依此文立九十世。
問。如是迴轉。十八變中何變所收耶。答。時無別體。因果相待上假立時。唯轉彼心。境無轉義。唯轉所化有情心想。而時無轉。是轉變變也。
問。同時具足相應門。其意云何耶。答。妙喜世界水輪以上斷取在掌。同一時間示十方面。是十八變中示現變也。教義理事因果師弟等十同時者。唯語無實。虚言之耳。餘亦准之。皆神境通所起十八變之勢力也。
問。現執利益受職位故。後報利益摩醯修羅智處生故。其文意何耶。第三十九卷解第十法雲地處之文也。答。第十法雲地菩薩之身。三界有漏最後之身。是最後異熟果之身。大自在宮師即生在故。名爲後報。生彼即是大利益耳。即於此身諸佛職位之所授故。名爲現報。即於一身得二利耳。
大小持律宗
夫律學者。是生天之梯橙入聖之橋津矣。戒行者。是菩提之首目善逝之種姓。矧乎三摩呬多之基。三摩跋底之城者矣。寧抱渇死而弗飮虫水。豈惜繋終而傷草葉哉。堅護浮囊前路可期。固持徳瓶勝縁何難。致是勤者唯依律教。脱危者但憑戒行。故聊示隅。總有四名。一名爲律。律謂法也。若就教者。量定輕重名爲律也。若就行者。調伏三業名爲律也。二名爲戒。若就教者。防非之法名爲戒也。若就行者。止惡之心名爲戒也。三名波羅提木叉。是梵語也。此云別解脱。謂別別解脱過惡也。四名毘尼。是梵語也。此云滅也。若就教者。是能息諍名爲滅也。若約行者。斷除生死故名爲滅也。
問。如是四名差別何等耶。答。初二約因也。謂内填云律。外防云戒。後二約果也。謂盡煩惱名爲解脱。身智倶亡名爲滅也。
問。佛所説法三藏所攝。一修多羅藏。此云契經。二毘奈耶藏。此云調伏。三阿毘達磨藏。此云對法藏。此中。此律何攝耶。答。毘那耶藏攝也。
問。此毘奈耶藏有幾部類耶。答。有五律五論而明此戒律也。
問。其五律者何耶。答。五律者。一十誦律。謂薩婆多義五十種得戒。二四分律。謂法藏部義。三僧祇律。謂大衆部義。四五分律。謂化地部義。五伽葉惟律。此後一律此土無縁。不來傳也。前四律今現此土而傳來也。
問。五論者何耶。答。一毘尼母論。二磨得勒論。三善見論。四薩婆多論。五明了論。今此五論其義各別。
問。何故律藏分爲五種。其論有五耶。答。迦葉·阿難·優婆離·阿拏盧頭優婆掬多。如是五師隔世而傳爲一大毘尼藏傳來也。優婆掬多弟子五人。各有異見。同世五分故有五律。
問。聲聞戒有二百五十。於中四重。謂婬·盜·殺·妄語所餘戒者輕戒也。若菩薩戒依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輕戒。依菩薩地。四重四十二輕戒。依優婆塞戒經。即有二十重戒。何故聲聞戒婬戒爲初餘戒爲後。菩薩戒中殺戒爲始餘戒爲後耶。答。聲聞戒中。初制婬者有二種義。一云。隨先破戒而爲初後也。一云。聲聞之人宗厭生死志求涅槃。故婬爲初。隨重制故。菩薩之行不厭生死。不樂涅槃。大慈悲行以爲最勝。殺戒爲始。隨重制故也。
問。何故聲聞婬以爲重耶。答。婬是生死之根本。所以爲重。
問。何故婬事爲生死本耶。答。夫婦會遇沈著世間。子孫相續愛樂世事。由此惑業起。續輪迴生死。早欲涅槃故先離之。
問。故菩薩要以慈悲爲先修行耶。答。菩薩大士法界爲家。六道爲親。四生爲子。先樂度彼。後求自度。故慈爲本也。
問。聲聞戒中若有一人。於一女人而犯婬戒。先所受婬戒皆悉破壞耶。答。於一女戒悉破已。於餘女戒全有不壞。
問。於一女人犯婬戒時。於一切女無誡恐心。犯有何障。何故於餘其戒不破耶。答。初受戒時。於法界女戒善已發。由犯一人何其失戒。故餘全有。於一戒中上纒破戒。中下纒犯不必失戒。
問。若爾餘戒如何耶。答。餘戒亦爾也。
問。若爾何故於一犯時成不共住耶。答。犯邊得罪故衆不共。不約餘善。
問。若爾犯一以爲人師耶。答。雖犯一人。若上品纒以犯戒者。不爲師範。中下品纒以犯戒者。有餘善者何妨爲。
問。依何律意而作是説耶。答。是十誦意如是可知。
問。比丘戒有二百五十。若總爲分。幾分所攝耶。答。總爲支分。而總攝者四支分攝。
問。何爲四支耶。答。一受具足。二受隨法學處支。三隨護他心支。四隨護如所受學處支。
問。云何名爲受具足支耶。答。若初表白。第四羯磨。及略攝受隨法學處。是名受具足支。爾時名爲大比丘。
問。云何名爲受隨法學處支耶。答。爲大比丘自此已後。於一切戒守護奉行。廣律教中。守護律儀名爲隨法學處支。
問。云何名爲隨護他心支耶。答。由成前二而軌則具足。所行具足。名隨護他心支。
問。云何名爲隨護如所學處支。答。於微細罪中深見怖畏等。名隨護所學處支。
問。彼比丘戒二百五十既略知已。亦四支攝既略見畢。今三業中制業等耶。答。身三語四合七支。具支而成性戒。
問。何爲身三耶。答。殺盜婬三也。言語四者。妄語惡口兩舌綺語也。因護此七而成道器。
問。若爾何故名二百五十戒耶。答。性戒者有七。餘爲護。此非別有體。
問。優婆塞五戒者爲幾支分耶。答。有三支分。
問。何爲三支耶。答。一受遠離最勝損他事支。二違越所受重修行支。三不越所受支也。
問。其三支意如何耶。答。初支有三。一離殺生。二離損他財。三離損他妻也。第二支者即離妄語。第三支者離酒家放逸處。即殺盜邪欲妄語不飮酒及不放逸。即身三一以爲性戒。
問。酒及放逸何不性戒耶。答。彼前四非有別體。
問。優婆塞戒。若具受五而爲戒體。若一一受耶。答。五中一一亦成戒性。既是初機。漸誘導故。
問。一日一夜時持八齋戒。幾支分攝耶。答。五支分攝。
問。何爲五支耶。答。一受遠離損害他支。此離殺盜也。二受遠離損害自他支。此於自妻亦於他妻倶無犯戒。三違越所受重修行支。此離妄語。四不越所受正億念支。
此離歌舞伎樂·塗冠香鬘·昇高大床·非時飮食。五不壞正念支。此離酒家及放逸處。
問。何故沙彌十戒中。遠離歌舞伎樂以爲一戒。塗冠香鬘以爲一戒。以爲一一戒。答。在家之人於此處所非不如法也。出家之人極不如法。是故於在家人就輕總制而爲一也。出家之人於此處就重別制以爲二也。
問。如是齋戒。大小乘説若同若異耶。答。小乘説別大乘別。
問。其別如何耶。答。倶舍論十四云。有七因縁而授八戒。一要晨旦。二在卑除病。三必從師。四隨師教受者後説。五具八支。六必離嚴飾憍逸。除常身具。七必須晝夜。大乘之義不必如是。但有六縁必無隨師。
問。五戒優婆塞以戒優婆塞若有自受。何故從他耶。答。瑜伽五十三云。由有二種遠離惡戒受隨護支。所謂漸與愧也。
問。何故慚愧以爲二縁耶。答。由有慚故自現罪時深生羞恥。由有愧故於他處現罪深生羞耶爲此二縁故但自受。亦從他受。
問。菩薩十重戒其次第何耶。答。殺·盜·婬·妄語·自讃毀他·慳·瞋·謗法。如是八種依本業道也。中間二罪謂沽酒與説過別爲俗制。爲護初四故制沽酒。爲護後四故制説過。
問。殺戒之中若有輕重耶。答。有輕重也。
問。其輕重何耶。答。即有五門。一約事。二約心。三約三時。四約稀數。五約戒。
問。五中約事何等耶。答。所殺之中有凡夫人。又有聖人也。殺凡即輕。殺聖最重也。凡夫之中有發心人未發心人。如次可知也。餘隨宜知也。繁故止之。
問。盜戒之中若有輕重耶。答。有輕重也。
問。其輕重如何耶。答。盜三寶物即爲極重。三寶之中佛物爲重。法物次重。僧物之中常住僧物極重也。
問。婬戒之中若有輕重耶。答。此亦有輕重也。
問。其輕重何耶。答。若婬母女以爲極重。持戒尼次重。發菩提心極重也。
問。婬戒何爲性重耶。自他倶和生極喜故。答。邪婬即重。壞他意故。餘恐繁廣且略止之。
三論宗。
三論者是前聖之後心。後賢之所尚。佛滅之後。六百之年。大士出世。厥名龍猛。位登十地。徳挺五天。受佛記而降神。臨法場而垂化。初出月氏爲外道之宗匠終入龍宮作内法之標領。智山峨峨其峯難究。法海浩浩其底頗盡。乃繁宗人之守杌。傷燕石之濫玉。紆彼神筆造此雅論。名爲中論·十二門論。佛日再照。法輪重轉。八百年中有大菩薩名爲聖天。達空花之易落。知幻蘂之難攬。於是翫此本論。又造百論。文約義豐。清有執之智水。遣邊見之龍炬。故耶示彼旨。
所謂三論者。中論。謂明中道正觀之論故云中論。一部四卷二十七品也。本龍樹造。釋清目製。龍樹本造大無畏論。於中略出。二者百論。釋百偈之論故云百論。此論一部二卷。有十品。本提婆造。釋天親製。三者十二門論。謂釋十二部經之論故云十二門論。此論一卷二十六偈。本龍樹造。釋清目製。或云。本釋倶是龍樹之造也。
問。如是三論以何爲宗耶。答。此論二宗。謂總論之。以一切法皆無自性而爲總宗。若別言之。中論二諦以爲別宗。百論二智以爲別宗。十二門論境智以爲別宗。
問。以何得知。此三論者總一切法出無自性以爲總宗耶。答。佛道已。三七日中。仙人鹿園以四諦相轉正法輪。五比丘等知我出唯有諸法得聲聞果。佛滅度後。由執法有二十部起。付著小果不求大位。佛在鷲嶺説一切法聞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諸聲聞等迴心趣大。佛滅度後。爲空二取令求大果。馬鳴龍樹提婆等出世造論。傳法空教破法有執也。是故總以諸法。聞空爲三論宗。
問。論若之中。何故論若。或云中論或中觀論。答。此論題若有廣略。廣若中觀。略若中論。故以二義爲論題名。
問。唯以一若足爲論若。何故用二若耶。答。具足教理及以境智故須廣名。若説一若。生悟解者何須説二。問。況若中論。有是大乘。何故論中申小乘義耶。答。正明大乘兼宣小義大兼小故。
問。爲何兼明小乘義耶。答。亦令二乘終歸大道。
問。若爾其申人天乘義。亦令人天終歸大故。答。理實可爾。但人天乘權止三惡。況非出要故不明之。
百論之中。問。何故名曰論耶。答。言百者偈□。論者釋偈也。明一百偈之論故云百論也。
問。若爾。論中具有百偈耶。答。有五十偈。不足百□。
問。若爾何故名爲百論耶。可言五十論。答。梵本之中具有百偈。五十無縁。此土不來。今隨本名稱百論耳。
問。現有五十偈。若別五十偈。若後五十偈。答。別五十偈。
問。若爾義意若爲老耶。若不老耶。答。義意悉老。無不具備。
問。若爾後五十偈明何等事耶。名爲百論大爲無用耶。十二門論有十品也。初品名爲捨罪福品。何名爲罪何若爲福耶。答。罪者摧折義。造不善感彼三惡。重受罪報摧折有情。故名爲罪也。言福者富饒義。起造善業招人天業。故稱爲福也。
問。罪招苦報可得名捨。福感業果何故名捨耶。答。罪住時苦。福或時苦。二時竝苦故可共捨。
問。何名爲捨耶。答。入實相觀心無所依。故稱爲捨。
問。罪福之名爲因名爲果名耶。答。罪福之名。苦是因名。而得果名耳。
十二門論之中。問。何故名爲十二門論耶。何爲十二。亦何爲門。亦論是何耶。答。此論釋佛經十二分之門。稱爲十二門。爲簡二藏故名爲論也。
問。若爾十二者是佛經也。門者則是論也。爾乃佛經是故也。十二門亦教。云何以教而顯其故耶。答。經有教理。論有理教。若以論教而顯經教。若以論教而顯經教。十二門論即是教。持業釋名也。若以論理而顯經理。若以論理而顯經教。則十二門之論。則依主釋名也。
問。龍樹自造三部論也。一無畏論。二中觀論。三十二門論也。中論既言出無畏部。此十二門云何亦爾耶。答。可有二説。一云。門中論也。一云。中論内取其精要爲十二門。
問。以何爲正耶。答。初説可畏。
問。中論十二門共一部造。有何殊異耶。答。略有十異。初四異云。中論具大小義。十二門唯述大義。
法相宗。
解深密經初二無自性品。并瑜伽師地論初七十二劫云。世尊。於今初三時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聞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自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是眞了義(云云)意顯者。依初一時人我空教不得入中也。依初二時法我空教不得入中。依二空教入中道故。令依二時二我空教。有入初三非空非有中道正理。是故慈氏。佛滅度後九百年中。降臨人間。有在無著堂而説四論。一瑜伽師地論。二大乘莊嚴論。三辨中邊論。四分別瑜伽論也。前二時教。佛既判云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云云)此初三時。佛有判云是涅槃了義無上無容非諸諍論安足處所。然則法相大乘宗者。是非二之教。亦終歸之理也。中邊頌曰。
虚妄分別有 於此二都無
此中唯有空 於彼亦有此
故説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以上)
空妄分別者。謂有所取能取分別也。於此二都無者。謂有於此空妄分別永無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謂空妄分別中。但有□所取及能取空性。於彼亦有此者。謂有於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空妄分別。若於此非有由彼觀爲空。所餘非有故。如實知爲有。若如是者則能無倒顯示空相。故説一切法者。謂諸有爲及無爲法。空妄分別名有爲。二取空性名無爲。依前理故説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空妄分別故説非空。由無所取能取性故説。非不空有故者。謂有空性空妄分別故。無故者。謂無所取能取二性故。及有故者。謂空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空妄分別故。是則契中道者。謂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順符教若等經説一切法非空非有(云云)。
問。空妄分別有者。其何法耶。若所執性若依他起耶。答。長行論云。謂有所取能取分別(云云)意顯者。所取能取則分別之所縁也。言分別者所取能取之能縁也。故稱有也。即依他心名虚妄也耶。
問。依他性中。有漏無漏何名虚妄也。答。且擧有漏雜染依他而稱虚妄。理實無漏依他起性亦是虚妄。
問。以何得知無漏依他是虚妄法耶。答。望雜染法雖非虚妄。而望涅槃如是虚妄法。最勝初一云。涅槃如是實。縁聞虚妄。又云。無生是實。生是虚妄。又云。不實之法是從縁生。涅槃實之法不從縁起。是故則知。無漏依他亦名虚妄分別無妨。範法師問。無漏有漏爲若是涅槃實。何故楞伽經云。於諸虚妄法。諸得最虚妄。故知無漏雖非諸得亦名虚妄耶。答。須知無漏有爲對眞如圓成亦名爲妄。若對雜染亦是圓成。故非最妄。由此雜染唯是最妄。故得此稱(云云)依此師意且擧雜染故云虚妄。無漏依他望眞如性亦是須妄。而望雜染非是虚妄。今言。理亦然也。然而佛果無漏依他亦是虚妄。由大悲縁而且似有。其實者是無自性法也。既言無自性故此是虚疎。既言虚疎何是實哉。既言非實何非言妄哉。故有無漏依他起心聞名虚妄分別。無妨。
問。聞夫三論與法相常有諍競義。其諍如何耶。答。二宗無諍。三論意者。爲破有執而設空藥。無著世親聞傳彼宗。於中何諍。唯佛滅後。千一百年。清辨出世。別造大論而起諍論。非是三論法相所諍。解深密經云。世尊。在昔初二時中。唯爲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聞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轉正法輪。世尊。今於初三時中。普爲發趣一切我者。依一切法聞無自性乃至自性涅槃無自性性轉正法輪。三論之宗依無自性性而説諸法空。既契經意。由此無著世親傳旨何處何諍。然清辨論師非依無自性性而別立虚宗。諍由此起。二宗無諍。世尊初二時中言一切諸法。聞無自性等文。不依無自性性而擧體聞空。故彼清辨師違如來説既起邪見。何由正見與此相諍哉。然佛滅度後千一百年中。清辨菩薩出世造論。述法空義。掌珍論一部二卷。違彼龍樹提婆等宗。乖此慈氏無著等旨。由此論故初起諍論。諍空有宗。有爲空量遮十八計。無爲空量亦復如是。
問。彼論師云。等觀世間不正尋伺。邪見所羂。生死所籠。故我依止如淨虚空絶諸戲論寂靜安樂勝義諦理。略造此論。廣立彼量。即立此量頌曰。
眞性有爲空 如幻縁生故
無爲無有實 不起似空花
汝今既言故我依止絶諸戲論勝義諦理。於無戲論而起戲論。是則自語相違過失。理門論中説。彼自語相違過云一切言妄云。自言爲是他言爲妄。謂自言實。餘言爲妄。是自語違。今汝既言依無戲論即發戲論。言前後違汝立不成。若依無戲論可無戲論。依無戲論發有戲論。豈是量正哉。
問。汝恒建立一切諸法望眞勝義其體都無。若一切法望世俗諦其體悉有(云云)今於有法所擧有爲其何有爲耶。若眞性門之有爲耶。若世俗諦之有爲耶。答。擧世諦有爲以爲空也。
問。汝俗諦門之有爲者。汝彼計有。何言是空耶。即違宗過。若眞諦門之有爲者無體。有爲所別無故。是所別不成宗過。問。今擧眞性所言有爲。有是無體。因無所依有因所依不成過也。
問。同喩幻者爲有爲無耶。答。是畢竟無也。
問。若爾大般若經初一劫云須聞無實而現似有(云云)既言似有。何成空宗。所立不成喩過失也。
問。宗言有爲。若擧諸法有爲。若擧汝宗有爲耶。答。唯擧諸法説有有爲也。
問。若爾護法宗有爲者汝所不許。護法有爲約眞俗諦非空非不空。汝都所不所別不成過失。汝宗有爲。約眞有空。約俗是有(云云)擧自不許。何有所別耶。依般若文作法自相相違云眞性有爲有。宗從縁生故。因猶如幻事。喩若依般若。彼論頌應言眞性有爲有如幻縁生故(云云)智度論初四引徳女經。彼經文中。佛問徳女。幻是有耶。徳女答言。不也世尊。幻非是有。佛復問言。若爾幻是無耶。徳女答言。不也世尊。幻非是無。佛復問言。若爾幻見耶。徳女答言。幻是眼見。由此經文。幻非有亦非無。既在異品何爲同喩耶。則所立不成道幻耶空有非有非空。望一向空宗有成宗異品也。或清辨論師違佛所説。解深蜜經云。依一切法聞無自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之轉正法輪。是甚希有無上無容是涅槃了義。意顯者。般若經説法無自性。依三無三性而作此説。非據依他及圓成實。以三無性聞遍計故。依遍計性説無自性。非謂二性聞無自性。然而清辨説縁生性體性都無。既違佛説。成大邪見。以乖佛説。而爲邪見。若深蜜經云非佛説。纔爲作答也。若許佛説不可得答。
天台宗。
問。其宗何耶。答。以大乘止觀而爲宗旨。
問。何名爲止。又何爲觀耶。答。止有二種。一止下。二止住。今此止住爲修得宗有名爲止。慧名爲觀。
問。止有住。三昧是也。何故三昧名爲止耶。答。止心一境而令不散。故名爲止。
問。此有三種。一三廣地。二三廣呬多。三三廣跋底。何名爲止耶。答。近三摩地名爲止也。餘二可爾也。
問。若爾其止若唯爲定亦通散耶。答。三摩地止通在定散。止心一境三摩地故。
問。觀有是慧聲聞乘行方便根本。方便行中。有三種觀。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處觀。三總想念處觀今言觀者。三中何觀耶。加行觀中有煖·頂忍·世初一法。聲聞乘人依無我觀觀蘊處界。縁覺我人依無我觀有七十七智觀有四十四智觀。若根本位有四諦理十六行觀。今言觀者。若是何觀耶。若菩薩觀·三性三無性觀·能取所取觀·十住十行十迴向所有諸觀·十眞如觀·七眞如觀。若佛果位。三念處·四種一切種妙智觀。三不護等。何觀名觀門。
三摩地·三摩跋底·三廣呬哆觀。是止中有其意如何耶。
問。有八解脱·八勝處·十遍處觀。何名觀耶。諸如是事。比叡延曆寺圓證義眞法師等之所悉也。
問。瑜伽論説有止擧捨。三乘行者由此修行得自乘果。何故唯説止及以觀而不説捨。止有是定也。觀者是則止中慧□。擧與捨二略而不明。理須明説。
問。若爾擧捨亦可明説。何名爲擧。何名爲捨耶。答。行者住止。定心若止下。有便修擧擧者高聲讀經禮佛行道等行。如是行擧。心若散亂亦還住止。心若羸時便有住捨。捨者有唯無念安息心羸也。行者如是因圓果滿故。止擧捨是行者所擧也。
問。天台師等立有四車。羊鹿牛車加何爲四耶。答。牛車分二。故有四車。
問。何故分二耶。答。與羊鹿共説有三者。同羊鹿假。露地與車有異彼三故以爲四也。
問。何故羊鹿共説。牛車非是實耶。答。唯同二車。唯有言故。
問。二無一有合爲三車。是有何妨。何故共二而所許者必同二假。譬如有人有三幼子。手持一梨。餘物都無招三子云。汝速出來。爲汝説三。各方與之。三子諍來。有父語云。有三物是我方便。唯有一梨即分三與。佛亦如是。唯有牛車。即語子云。有羊鹿牛。汝等速出三界火宅。以此三車各一一與。諸子出來。有便語云。唯有一車。二我方便。分一牛車而等與子。如是譬喩。世間非無。何便計云。與二授牛。同彼非實。後與是實云耶。
問。頗有經文云有四車耶。答。法華經中都無此文。須無顯文而意存四也。
問。既經文無也。意存等者是妄語耳。答。瑜伽論説有四車義。於三加象。是顯文也。
問。彼論意別。以有四車而喩涅槃四徳。不喩種智。
問。須無顯文而義意存四車義者。彼義意何耶。立四車義。彼大唐有四智徳。一光宅寺雲法師。二天台山智顗師。三法藏師。四惠苑師。日本神洲有一智徳名聖徳太子。合有五師立此四車。其所建立各有道理。但無顯文。述義意耳。自餘諸師此義不許。合有五理。是以三外別有一乘。臨門三車教爲三乘權教。露地授白牛爲一乘實教。大乘之中況有權實。故有四車。若不爾者。諸子出宅各應得車。更不可求。何故三子倶出求車。羊鹿是權。出宅不得。故出而求牛車。是實。何故出已而齊索之耶(以爲一理。)若四衢等授。是三中牛者且其二子先自無得大車之心。不期而舍有歡喜言非本所望。其大一子正當無志。何故喜意非本所望(以爲二理)經文既言。初以三半誘進諸子。然後但與車。如來亦初説三乘引導衆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以爲三理)經文既於一佛乘分別説三。既別説三。并本佛乘。有顯有四。何無別一(以爲四理)經文亦彼佛出時須非惡世。以本願力故説三乘法。意願者。惡世本願方説三乘。不爾諸佛唯説其一。明知三中之大非實教大(以爲五理)如是五理證有四乘。於中初四所言小似。初五理者不相似也。甚可笑哉。會初理云。宅内所期。三界之外有三乘果。至彼果時聞有種智也。仍三乘子各求自果。意望種智也。然二乘子出三界宅而得自果。況得至果而無種智故進索之也。菩薩之子未得所募。佛果極位故。在下智起進求心得果無智。進心何輕。果智未得。求心何遲。故倶索之也。淺取經義。謬謂得理。何不悲矣。會二理云。何有廣略。先即示略。由此出宅。今亦授廣故非本望。又喜至深名非本望。以爲二大。愚至甚哉。會三理云。初以三乘因。令修三乘行。今與一乘果令修一乘行。何故爲二大耶推甚哉。會四理云。於一極果説爲三因。又云於一佛乘之時。唯有一而無三也。言分別説三之時。唯有三而無一也。以何爲四。初五理者不足言也。以何相□哉。夫見野雉而爲鳳者。非唯不知鳳。亦其不知雉。夫見秋楊葉而爲金鋋者。非唯不知金鋋。亦猶迷楊葉。以何故之。
成實論宗。
此論一部十六卷。或二十四卷。有二百二品也。卷數雖別。同是一論也。訶梨拔摩此言師子鎧之所造也。此論師者。佛滅度後八百餘年中。印度境婆羅一家而出世也。神度弘深。天姿高拔。懷高世之道業。秉逸群之才能。經部出家。其經部者。佛滅度後四百年中。從薩婆多部出。依修多羅而立自義。故云經部。此論二翻。而共是羅什所譯。
問。此論卷數不定。或十六卷。或二十四卷。羅什所譯。既一師所譯。何故卷□不定耶。答。初譯未暇治正。卷□未定而流行。後譯具而流行。故卷□不定。
問。二本以何爲別後譯耶。答。身受心法名念處者。別本也。身受心法爲憶處者後本離左右別而體不殊。
問。今此論師者。號地位何耶。答。四依之中。初依菩薩位在地別。
問。此人初從外道法出家。何云菩薩耶。答。付法藏傳列二十六付法人中。初二十五人名師子。彼有此論主。
問。世間之人。多在同名。此論主。有師子鎧。彼付法人名但名師子。何其同人耶。答。未得慧眼。何得堅執哉唯疑其人耳。
問。此論文云四塵爲能造。四大爲所造。何與佛法其義相違耶。答。此論師本□論法中出家。習學本所學義。不違正理。而傳此義。
問。其□論師本所立義如何其意耶。答。其外道云。無等五種名五唯量。乃是能造造地水火風。此地水等造眼等根。能造所造雖聞無常。然非生滅。轉變無常竝聞有礙。今此論師本所學義以爲論文。
問。佛道義中。小乘大乘都無此義。四大是能造。四塵是所造。而今所立全乖此義。何以爲信耶。彼論文意云。四塵爲能造。四大爲所造。四大爲能造。五根爲所造。爾乃四塵一向是能造也。五根一向是所造也。四大通二也。如是相違如何會通耶。答。不見會通。唯自可會。色香味觸爲能造者。地水火風中有四塵。以知四大則四塵之所遣。准之會耳。其宗學者云。四塵實有以爲能造。四大假立故爲所造。
問。何故四塵體是實有。四大假有耶。答。地堅性。水濕性。火煖性。風動性。由四塵助而方生起。既依四塵而四大生。故四大假而是所造。
問。若爾地之堅性等於四塵上具。若四大之上備耶。答。由四塵力堅等方生。假名四大。既是假立故是所造。
問。若爾四大有是四塵之所造也。四塵必具而造四大。若一一別而造四大耶。答。三大者是倶是四塵之所造也。一大者是但是二塵之所造也。
問。三大者是何耶。答。地水火三。此四所造。其一大者風大是也。唯香與觸二之所造(更見)。
問。大乘有宗於見道別立七方便。如此論意亦有如是耶。答。此成實論唯立五方便。不言七也。
問。彼五方便除何而立耶。答。念處爲一。并四善根以爲五也。
問。念處有四。謂身受心法。何故合爲一耶。彼四善根合而爲一。開其念處而爲四者。其有何妨耶。答。念處之觀。一人唯觀一而入四善根。不必具四念。善根之觀。必一人觀四。若不具觀不能入見。故其四念處合爲一方便。此四善根開爲四方便。
問。四諦之中。滅諦者。何滅故名爲滅諦耶。答。滅三心故名爲滅諦。
問。何爲三心耶。答。一假名心。二實法心。三空心。是名三心。
問。何名假名心等耶。答。迷假名法名爲假名心。迷實法心名爲實法心。悟空理心爲空心。
問。云何此三名爲滅耶。答。初二是者是迷心須滅。空心者是以行法故。是苦法故須滅也。
問。初二心者是迷心故云滅。彼若爾人法二執相配耶。答。假名心者是人執也。實法心者是法執也。
問。空心何執耶。答。空心者體是有爲行法。名爲空心。非是迷故非二執法。
問。彼宗中言見有得道見空得道。何等其耶。答。見四聖諦是有得道。見四聖諦是空得道。
問。此宗意者立何得道耶。答。見空得道此是宗義。見有得道非此宗旨。
問。若爾見有而得道者何宗義耶。答。是薩婆多義。
問。若爾此宗不言四諦有耶。答。約俗諦者可爾言。唯正入見而得道者見空入道。
問。此論者二十部中何部所攝耶。答。説師多有。然經部攝。是正義也。
問。若爾經部建立種子。此論中有耶。答。此論可言建立種子。
問。論文之中何文有耶。答。論初二卷四諦品云。入滅定者。須無現識而得有識。初一卷云。生死相續中常隨衆生故名爲使等。以此文見立有種子。
問。若以此文立種子者。何故有師説云。此論多門部攝。其多聞部不立種子故耶。答。多聞部攝。是不正義也。
問。論名之中。何故論名成實論耶。答。成者梵言闍那迦。此唐言成也。實者梵言婆樓務。此唐言實也。論者梵言優婆提舍。此唐云論也。言成者顯立義昔隱今也。顯者有出也。立者有住也。昔隱今顯。顯而令住。故名爲成也。言實者眞義。對俗得名。成明有用。約爲人語。眞語眞實當體立稱也。然則實名四諦。爲成此法故造此論。名成實論今顯名。成者能成之名。顯立爲義。實者所成之理。眞實爲義。謂四聖諦理。體非虚妄故名爲實。此論能顯立故名爲成。於中有四。以教成教。謂以論教而成經教。二以教而成理。謂以論能詮教而成經所詮理。三以現而成教。謂以論所詮理而成經教。四以理而成理。謂以論理而成經以理教而成教。以教而成理。成實有論。持業釋名也。以理而成教。以理而成理。成實之論。依主釋名也。
倶舍宗。
阿毘達磨倶舍奢薩多羅也。梵語如是也。此間譯云對法藏論也。論一部三十卷。品合有九。有六百行頌。本頌并釋論竝是世親所造也。阿毘者對也。言達磨者法也。言倶舍者藏也。奢薩多羅者論也。此間總合稱對法藏論。
問。夫法興有由。論起因何耶。答。今此論主世親菩薩。北印度境揵駄羅國國師婆羅門之子也。於説一切有部中出家入道也。因有受持彼部三藏也。彼學經部宗。情謂爲涅槃。於本所學説一切有時檄取捨。有更欲往迦濕彌羅國研檄有部考定是非也。念彼諸師心壞忌憚。遂改本名潜往尋究。時經四年。□以經部義難破有部宗也。時有阿羅漢名塞建地羅。唐言悟入也。怪其神異。有入定觀遂知世親。有私告曰。急還本國。長老比來數以經部義而難破吾宗。然此衆中。未斷欲者非一衆多。若知是世親。恐當時將相害。因此遂歸本國。未久之頃。造倶舍論六百行頌。寄於門人遣伽濕羅也。時彼國王及諸大衆。聞皆欣悅。嚴飾幢幡·花香伎樂。出境來迎。標頌香象。別後引從。至國尋讀。咸謂能弘我宗無不嘆悅也。于時悟入告衆人曰。此非專弘汝宗。云何須嘆。頌有傳説之言。似相調辭。若其不信。請釋自知。於此國王及諸衆僧發使而遣請釋并奉珍珠。論主受請爲釋本頌也。凡八千頌釋也。還使迦濕。遂以悟入所言。論主意朋經部。故此論頌往往置傳説言也。
問。以言傳説。何言相調耶。答。爲顯非親聞致傳説之言。故似相調也。是則此論之起因也。問。西方造論皆釋佛經。佛教甚多。釋何佛經耶。答。佛經須多順三法印。今者此論意釋諸法無我。須擧一釋。而明三印。
問。其三法印者何耶。答。三法印者。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槃寂靜。佛所説此三所印。若不所印皆是耶。非是佛説。
問。若爾有三印。何故今此論唯釋諸法無我耶。答。佛教之中。或經説一。或經説二。或經説三法印。諸論師等意樂各別。或偏釋一法印。或擧一印而明三印。今者此論擧一明三。
問。何論釋一法印耶。答。如五蘊論。唯釋一印。謂諸行無常。如涅槃論亦釋一印。謂涅槃寂靜。
問。何故此論唯爲釋一諸法無我耶。答。諸行無常唯明有爲也。涅槃寂靜唯明無爲。諸法無我通有無爲。此論欲障無事不攝。就廣以明。
問。此論既明無我理者。何故初品名爲界名耶。答。法有事理。事淺亦麁故先明界。理細亦深故後明之。
問。此論總餘幾法門耶。答。總有七十五法門。
問。何爲七十五耶。答。謂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爲。色中有十一。心法略有一。謂唯一心王。心所四十六。不相應十四。無爲唯有三。是名七十五。
問。今此論者有何等義與大乘別耶。答。略有十九義。一有爲法體恒有。二有爲無諸法實有。三一切法中有者爲涅槃無者爲俗。四極微和合而麁色。五極微麁色共是實有。六六因得四果。七無爲法無因果。八有不染無知以慧爲體。九四相之中生相在未來住異滅三在現在。十過未極微散住空界。現在極微和合成麁色。十一六識界竝起。十二無爲唯有三。十三四果之中預流果不退後三果有退。十四不定有八。十五見道有十六心。初十六心在修道。十六四相及得皆有大六。十七滅定是有漏法。十八尋伺竝起。十九不相應有十四。如是違義衆多非一。略示十九。餘別理義後學尋知也。
且約初義。何有爲體而恒有耶。答。體是常住。其用無常耳。界爾體用有何別異哉。比學生等。此義之中言有二傳。一法體生滅而恒有也。二法體無生無滅恒有。如是妄傳多流末世。悲中至悲。佛法淩遲如何甚哉。今述本聞不必當用。有爲法體無生無滅恒在不斷。是此本義。代至像末。人失義本。不可得悲也。倶舍論初一界品中明十二處。言心心所法生長門義是處義。訓釋詞者。謂能生長心心所法故名爲處。是能生長彼作用義。光法師疏初二卷云。心心所法(至)彼作用義者此釋處義。心等生長門義。是處義。彼十二種能生長心等。故名爲處。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但能生長彼作用義(以上疏文)既言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何有生滅耶。或亦可言法體先有不可言滅。是故法體有生滅者。愚之甚矣。彼新羅國順本法師現在之日。老僧生年十七之時。親聞彼言。諸有爲法體不生滅而帶生滅。名爲有爲。若爾無爲體不生滅而可帶生滅。不得通此難。作如是説。非本習傳義。非唯違文亦復乖理。有爲法體若有生滅。過未法體在何處所顯過未無體。何言三世恒有實體顯。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三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四
元興寺護命撰
略顯因明入正理門十(顯示釋名門。顯示六因門。顯示九句門。顯示立破門)。
釋名門者。因明有五。一因之明。二明之因。三因興明。四因即明。五屬在何義。正理有五。一諸法本眞。二立破幽致。三所立義宗。四陳那本論。五屬在何教。入者達解論者簡藏之名。
問。初因之明其意如何。答。因謂二因。明謂説因之教也。言二因者。一言生因。謂立論者立因之言。二智了因。謂敵論者了因之智。今説二因而令入解諸法本眞。故名因明論也。明即教也。
問。次明之因其意如何。答。明者敵論者智了明也。因者立論者言生因。其言生因是智了明之因一。今以此因而令入解立破幽致故名因明論也。
問。次因興其意如何耶。答。因者立論者言生因也。兼智與義而名爲因也。明者敵論者智了因也。兼義與言而名爲明。今以因與明而令入解所立義宗。故名因明論等也。
問。次因即明其意如何。答。二因即明也。雖言生因非是了法。而明之因名爲明也。
問。第五屬在何教其意如何。答。因明正理倶通前四。名爲屬在。見而可知。
問。因明之法。宗爲所立。因是能立。何故不言宗明喩明而唯言因明耶。答。因明大旨擧所樂宗。而以因喩能成立之也。宗唯所立。喩唯能立。因通能所。以寛廣故唯名因明。或因寛具三相。名義亦復廣故。唯名因明。
問。因具三相。其意如何。答。言三相者。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異品遍無性。若言因時遍在三處。以寛名因明也。
問。名義寛者其意如何。答。言因之名既通三處。即義遍三故云寛也。
顯示六因門。
言六因者。生因有三。了因亦三。故名六因。生因三者。一言生因因。謂立論者立因之言也。敵論者智了因之因。故名生因。二義生因。謂立論者言所詮義。即生言生而名生因。三智生因。謂立論者發言之智。即現比智。了因三者。一智了因。謂敵論者了因之智。憶念本極成智。二言了因。謂立論者言生因也。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三義了因。謂立論者義生因也。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
問。立者言義雖非了法。而了因之因故名了因者。若爾立者智生因亦了因之因。何故不言了因耶。答以隔言故不名了因。
問。如是六因各有別體。答。以體唯四。以義有六。以略唯二。
問。以體有四者何爲四耶。答。生因三者。立論者發言之智。言所詮之義所發之言。如是三因爲生因三也。智了因者。是敵論者了因之智。合爲四也。
問。以義六者何等其耶。答。立論者之言及義者。以敵論者了因之因名爲了因。此即義意非有別體。故合爲六。
問。以略爲二者其義如何。答。一生因。二了因。是即略三。問。因既有六。或有二四。其因之果有幾種果。答。果有二種。一生果。謂敵論者了宗新生之智。二了果。謂立敵者了因所顯了宗也。生因之三望於生果而爲因也。了因之三望於了果而爲因也。大綱如是。學者知之。
問。生因者是本欲生了宗新生之智也。了因者是本欲顯所顯了宗果。然則六因二果顯然。有人以智了因爲了異者。其意如何。答。如是迷謬世間繁多。不可典據。
顯示九句門。
言九句者。有三種三此則九句。初三句者。一同品有異品有。二同品有異品非有。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也。中三句者。一同品非有異品有。二同品非有異品非有。三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後三句者。一同品有非有異品有。二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三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也。九句宗頌曰。
常無常勤勇 恒·住·堅牢性
非勤遷·不變 由所量等九
初一句者初三句宗。第二句者中三句宗。第三句者後三句宗也。九句因頌曰。
所量·作·無常 作·性·聞·勇·發
無常·勇·無觸 依常性等九
第一句者初三句因。第二句者中三句因。第三句者後三句因。
問。作量如何。答。第一同品有異品有者。如聲論師。立聲爲常(宗)所量性故(因)喩如虚空此中常宗瓶爲異品。所量性因。於同異品皆遍共有。第二同品有異品非有者。如勝論師。立聲無常(宗)所作性故(因)喩如瓶等(喩)無常之宗空爲異品。所作性因。於同品有。於異品無。第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者。如勝論師。立聲勤勇無間所發性(宗)無常性故(因)喩如瓶等(喩)勤勇之宗以電空等而爲異喩。無常性因。於同品有。於異品中電等上有。空等上無。此即初三句也。中三句中。第一同非有異品有者。如聲論師。立聲爲常(宗)所作性故(因)喩若虚空(喩)此中常宗瓶爲異喩。所作故因。於同品空上無。於異品瓶上有。第二同品非有異品非有者。如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爲常(宗)所聞性故(因)喩若虚空(喩)此中常宗瓶爲異喩。所聞性因。同異品中二倶非有。第三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者。如聲論師。聲爲無常(宗)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喩若虚空(喩)此中常宗以電瓶等而爲異喩。勤勇之因於同品空一向非有。於其異品瓶等上有。電等上無也。是中三句也。後三句中。第一同品非有異品有者。如聲論師。立聲非勤勇無間所發(宗)無常性故(因)喩若電空(喩)此非勤宗瓶爲異喩。無常性因。於同品電上有。於空上無。異品瓶中一向是有也。第二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者。如勝論立内聲無常(宗)勤勇無聞所發性故(因)喩若電瓶(喩)此無常宗空爲異喩。勤勇之因於同品瓶等上有。電等上無。異品空中(ニハ)一向非有也。第三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者。如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無常(宗)無質礙故(因)喩若極微及大虚空(喩)此中常宗以瓶樂等而爲異喩。無質礙因。於其同品虚空上有。極微上無。於其異品瓶等上無。於樂受有也。理門論中。料簡頌曰。
於同有及二 在異無是因
翻此名相違 所餘皆不定
言於同有者。謂能立因於同品有。言及二者。於同品中非有也。言在異無者。此能立因於同品有。在異品無。及同品中亦有非有。於異品無也。言是因者。此二因者是皆正因也。言翻此名相違者。違此二因爲相違因。
問。此九句中。何爲正因。何爲相違。何爲不定。答。前頌已顯然。今重料。第二·第八二爲正因。第四·第六爲相違因。自餘五因則不定因。
問。且第二句正因量中。如聲論師作決定相違云。聲是應常(宗)所聞性故(因)喩若聲性(喩)既有此過。何爲正因耶。其勝論師亦立聲性。謂同異性。共許所聞故成比量。若對佛子不立聲性。即無同喩。若對勝論如何遮之。答。以現教力猶勝論勝。聲論墮負。故是正因。
問。其現教力其意如何。答。一現力。謂世間現見聲不恒。有或時可聞或不可聞。汝聲恒鳴違世現量。二教力。謂諸教中不説聲常。違世教量。聲論既負。故成正因。
問。既第八句正因量中同喩有二。謂電與瓶也。勤勇之因。瓶有電無。即於同品有及非有。喩有一分能立不成。何成正因。答。謂有三説。一云其喩有過。因即無過。故云正。此説不當。喩既有過。非正比量。正因不成。二云。非因於同不遍爲失。同有一分即不過失。三。爲令見因遍不遍故。作法擧二。理對立量不擧其電。故是正因。
問。三説之中正不何耶。答。初説即非也。後二説者學者取捨。唯言同品定有而不言遍有。以此義故第二説正也。然擧電瓶。勤勇(ハ)電(ニ)無(ナリ)。何非一分能立不成。以義故第三説得也。
問。立不定中不共不定其意如何。答。所同之因。於電瓶無。於虚空無。若爾其聲如何是常耶。因於同異而倶不遍。其意猶豫。故是不定。
問。決定相違。九句之中何句所攝。答。二八正因攝。
問。所違量疑。能違量疑。倶是疑因。何在二八。答。以此道理而言之時。九句不攝。
問。九句不攝可無勝負。何前負後勝耶。
顯示立破門。
且能立者即有二義。一一因二喩。二因一喩二。一因二喩約因三相也。因一喩二。約因·二喩也。
問。因三相者何爲三耶。答。一遍是宗法性。謂因遍有法也。二同品定有性。謂因在同喩。三異品遍無性。謂因異品無也。言一因者遍是宗法性。言二喩者同品定有(ト)異品遍無(ト)也。因闕初相即有四不成過。一兩倶不成。二隨一不成。三猶豫不成。四所依不成也。因闕第二相有五不定過。除決定相違也。因闕第三相有四種相違過。合因離十四過。離此十四名眞能立。言能破者。如前可知因離十四名爲能破。
問。因一喩二其過相何耶。答。因過如前。喩有十過。同喩有五。異喩有五也。同喩五者。一能立不成。二所立不成。三倶不成。四無合。五倒合。異喩五者。一能立不遣。二所立不遣。三倶不遣。四不離。五倒離。
問。宗是所立此爲無過耶。答。宗亦有過。非所樂宗。不樂爲故有多過失。
問。有幾過失耶。答。有五相違。有四不成。合有九過。
問。五相違何耶。答。一現量相違。二比量相違。三世間相違。四自教相違。五自語相違。
問。四不成何耶。答。一所別不成。二能別不成。三倶不成。四相符極成。
問。陳那已後。宗唯所立。因喩能立。古因明師。瑜伽十五。顯場十一。宗爲能立。其意如何耶。答。古因明師大意顯者。且立一法而成立已。餘法亦成。如所作故聲無常時。餘四塵法亦所作者。成無常法也今所立宗以爲能立。所餘准成。以爲所立也。或有法及法(ハ)是宗所依。不相離宗(ハ)是能依宗。今不相離宗立所依法有法故。能依合宗以爲能立。所依法有法以爲所立。古師依此理故宗爲能立。
問。陳那理門宗唯遣五過。不遣餘四過。是故理門頌曰。
宗等多言説能立 此中唯隨自意樂
爲所成立説名宗 非彼相違義能遣
既言非彼相違義能遣。唯遮四不成。若爾有四不成之宗。亦可眞宗耶。答。此有二説。一云。宗所別不成(ハ)是因所依不成(ナリ)。推因而宗不遮也。宗能別不成是因不共不定以重而不遮也。倶不成者是前二故。符過者自本非宗。何爲遮之哉。故不別遣。一立理門論意略也。五相違過是過重故。重猶遣之。
問。比重量相違是宗之違因也。四種相違者因之違宗也。因之違宗既有四種也。宗之違因亦有四種明。答。倶有四種。謂有法自相。有法差別。以違因故既成二過。法自相法差別違因。何不過哉。故有四種也。
問。若爾決定相違何耶。若有四種。答。此亦有四。
問。三之四種相違差別何等耶。答。四種相違用必用本也。法自相相違喩必改也。餘三隨宜爲本爲改也。宗互乖反也。決定相違四種因喩角成宗互乖反也。比量四種即隨宜可知也。宗四違一因。謂初無後無因違宗四故。唯識比量決。唐朝貞觀年。有大名法師。諱曰玄奘。俗姓陳氏。陳留人也。慧基早樹。智力夙就。行潔珪璋。操逾松柏。遂能躬遊聖域。謂稟微言。實季俗之舟航。信緇林之龜鏡者也。依於中天戒日大王無遮會請立此一量。内外無敢。大小無指。大乘衆會稱讃而號摩訶耶那提婆。小乘諸部嘆美而名木叉推婆。今陳量詞則進末學。比量辭曰。眞故極成色不離色於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喩)。
問。誰人爲敵而立此量耶。答。諸部小乘計執各別。但皆隨俗。託自乘學。而演説云。心境相離。即便不信境唯心理。今對此等而立量。
問。彼小乘部是佛弟子。何故彼等不信唯識耶。答。佛説教法悉隨機器。大根未熟不與大教。佛雖入滅而根漸熟。是故今者立量令信。
問。眞故何耶。答。是簡別之言也。謂爲簡過而設此言。
問。不言眞故。有何過失耶。答。得有世間相違過失。故置此言而簡彼違也。
問。何法名眞耶。答。眞有二義。一勝義名眞。二大乘殊勝義名眞也。
問。眞二義中。方取何眞而爲眞故耶。答。二義倶用而爲眞也。
問。何故二眞倶用名眞耶。答。世間有二。一者學者世間。二非學者世間。對二世間爲簡相違。故用二眞。
問。彼二世間爲一人耶。爲二人耶。答。唯敵論者一人爲二。非是二人。
問。若爾二眞爲一體耶。爲二體耶。答。彼亦一體對二世間而爲二。
問。何彼學者非學者以爲一人耶。答。一人之智有二之義。一者由學之智。二者隨世之智。由學智者。由師教授而學得智也。隨世智者。由世流布而非學得智也。
問。世流布智其相云何耶。答。父母宗親。飮食飯菜。非習而知。隨世所言與彼言故。
問。由學智者云何其耶。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性唯識。二諦。四諦。唯由師授而學得之。敵者一人有此二智。計執心境界義相離故設二眞而幾彼違。
問。眞俗二諦大意云何耶。答。二諦深妙。聊述綱要。言二諦者。一世俗諦。亦名隨顯諦。二勝義諦。亦名眞諦。古人名第一義諦。今明二諦。有無體異。事理義殊。淺深不同。詮旨各別。故於二諦各有四名也。世俗四名者。一世間世俗諦。亦名有名無實諦。二道理世俗諦。亦名隨事差別諦。三證得世俗諦。亦名方便安立諦。四勝義世俗諦。亦名假名非安立諦勝義四名者。一世間勝義諦。亦名體用顯現諦。二道理勝義諦。亦名因果差別諦。三證得勝義諦。亦名依門顯實諦。四勝義勝義諦。亦名廢詮談旨諦。
問。言世俗諦者以何義名世耶。以何義名俗耶。答。世謂隱□也。可毀壞義也。俗謂顯現也。隨世流義也。
問。世名隱□其所以何耶。答。隱□空理。
問。俗名顯現其所以何耶。答。有相顯現。如結手巾爲菟等物。隱本手巾菟相顯現。此亦如是故名世俗諦。世即是俗。持業釋名。
問。諦者何義。何故名爲世俗諦耶。答。諦者實義。有如實有。無如實無。有無不虚。名之爲諦。世俗即諦。持業釋名。或世俗之諦。依主釋名。
問。勝義諦者以何義名耶。答。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界名義。二道理名義。前三勝義境界名義。第四勝義道理名義。
問。如是二諦名有四種以何爲諦耶。答。初世俗諦有名無實。謂瓶·軍·林·我·有情等。離色香味無別體故。離於人等無別軍故。離木葉等無別林故於五蘊上假説有情及以我等雖體故。
問。第二世俗其體云何耶。答。謂所安立如蘊處界事。第三世俗即四諦理。第四世俗即所安立。勝義諦性。以帶安立。名爲世俗也。第一俗體假名安立。後三俗諦有相安立。
問。四勝義體其云何耶。答。第一勝義。謂三科法爲體性。第二勝義。四諦因果以爲體性。第三勝義。二空眞如以爲體性。第四勝義。謂非安立一眞法界。
問。涅槃經中云。世諦第一義諦皆有中智及以上智。何名中智。何名上智耶。答。此顯人法各有二諦。此即人二諦。人有中上。智有上中。凡夫之智名爲下智。二乘之智名爲中智。菩薩之智名爲上智。
問。二乘之人不二諦觀。何彼所知爲二諦耶。答。二乘自説雖不依二諦觀行入眞而今説於彼亦證生空加行觀時許觀眞俗故。彼所知名爲二諦。
問。依人二諦。中智所知名爲世諦。上智所知名爲眞諦。若爾下智所知何諦耶。答。非以爲諦。凡夫之人不知諦故。二乘之人少知諦故。
問。法二諦者其相云何耶。答。二智之中。彼所知法隨其淺深隨有無體而分二諦。謂蘊等中。假名無實爲初俗諦。蘊等體事以爲第二。於蘊等法因果差別以爲第三。於蘊等上依詮而顯二空理以爲第四也。蘊等事體以爲初眞。於蘊等法因果諦理以爲二眞。於蘊等法二空所顯以爲三眞。廢詮談旨。一眞法界。以爲第四。是名法二諦。
問。既爾眞諦實有四種。以何眞諦而爲眞諦耶。答。以四種眞而爲簡別。
問。以何知爾耶。答。謂有二證。一教證。二理諦。言教證者。十卷楞伽第十卷頌曰。
心意識八種 俗故相有別
眞故相無別 相所相無故
大乘基師述記第七説此文云。若以初俗執有別者即對四眞而無別理。第一眞門如幻事故。第二眞門因果性故。第三眞門竝無我故。第四眞門心言絶故。似無別相也。能所相無者。識爲能相。境爲所相。識中用能相體是所相也。以此文准。四眞爲眞。若以初俗執心便離即對四眞皆無離義。第一眞門如幻事故。第二眞門因果性故。第三眞門三無我故。第四眞門心言絶故。對執相離而説不離倶舍論二十二卷頌二諦曰。
彼覺破便無 慧折餘亦爾
如瓶水世俗 異此名勝義
頌意顯者。若法折時失名之者。名爲俗諦。若法難折而不失名。爲勝義諦。謂瓶軍林破折之時。即失自名。所依四塵難破亦折。而不失名。故爲勝義。若對此時。後三眞故境不離心。又四眞皆取而無妨也。前解好也。所以者何。彼五蘊上假名爲俗。彼五蘊事名爲眞諦。立此二諦而執離故。婆沙論七十七卷説此二諦云。於四諦中有事有理。即事爲俗。彼理爲眞。即評家釋也。依此二諦而爲相離。即依後二眞而爲簡別也。婆沙一師云。四諦理事皆爲俗諦。於諸法中空無我理以爲勝義。此師立二諦如是執相離。若對此師以第四眞爲簡別。眞所對計執如是不同。故取四眞而爲簡別。唯問何眞。答而可言。正第四眞。兼前三眞也。
問。第四眞門心既絶。廢詮盡談。云何彼門可言離不耶。答。雖絶心言而唯識性。既色心性。以性同故何可執離哉。
問。大乘基師所説唯識三性等依第二眞而建立。何依四眞而立比量耶。答。彼依因果建立門説。此依對他破執門説。不可准思。
問。別義簡眞故。既引教理而明決畢。有法之中言極成色。彼意如何耶。極成之言亦簡別義也。謂色有四句。一自成他不成色。二他成自不成色。三自他倶成色。四自他倶不成色。於中爲取第三倶成而言極成。
問。自成他不成者何等色耶。答。他方佛色也。謂大乘意。他三千界在佛出世。小乘之中。此三千界佛出世時餘三千界無佛出世。爾乃他方佛色大乘獨立。小乘不言。名自成他不成。若立此色而爲唯識。一分所別不成過。
問。他成自不成色者何等耶。答。後身菩薩染汚色等也。謂佛生王宮。是最後生身。此起染汚。何者其也。攝妻拏故有不淨色。大乘宗中無如是事。彼此化身。所化影事。都無染汚。故名他成自不成。
問。何爲自他倶成色耶。答。一切人等共所了知眼等所縁色等云也。
問。何爲倶不成色耶。答。異生外道所立身具我事色也。今爲局別此等不極。而言極成色也。
問。不離眼識者何爲眼。何爲識耶。答。眼者根根也。識者依眼而了色之識。是眼之識故名眼識。依主釋名也。
問。何彼眼識而依眼根耶。答。識之依根即有五義。謂依發屬助及以如眼也。一依於根。二根之所發。三屬於根。四助於根。五如根故。彼眼識依彼眼根。
問。於五義中。第一依眼之識者其義意何耶。答。彼有二義。一眼中之識故名眼識。二依眼處所與識得有。故名眼識。
問。第二根所發者其意如何耶。答。眼所發之識故名眼識。由眼變異識必變異。如有眼病。損眼根故所見青色以爲黄色。
問。第三屬於眼者其意如何耶。答。屬眼之識故名眼識。由識種子隨逐於根而得生故。此即生依也。
問。第四助於根者其義如何耶。答。助根之識故名眼識。由根合識有所領受。令根損益故。
問。第五如根其義如何耶。答。如眼之識故名眼識。根識二法倶有情數。
問。識若無自名。依根而得名耶。答。識名即了別也。六識倶了別義。爲別彼六故依根而得名也。
問。何故隨境而不得名。唯隨根得耶。答。互用之位。一識縁多境故不隨境也。根雖互用位而必一定故。雖互用位眼識必依眼根而起。即互用故也。
問。自許初三攝等者意如何耶。答。自許之言顯共許義。彼敵者許立論自許也。
問。若爾應言共許。何故而言自許耶。答。是自字者其意深也。若有餘過。必爲簡故。
問。若爾自言是誰之自耶。答。立論者自也。於共許因是此自者言共許耳。
問。不言自許。有何過失耶。答。或小乘云。有有法□□相違過。謂極成色不離眼識而是色也。不離眼識而非是色也。是有主別也。大乘立者。存不離眼識而是色也。小乘敵者。存不離眼識而非是色。
今作相違云。眞故極成色非不離眼識之色(宗)初三所攝眼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喩)大乘立者。作不定云。彼極成色如眼識。自許初三所攝。眼所不攝故。非不離眼識色耶。爲如自許他方佛色。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彼極成色不離眼識而是色耶。爲遮如是故置自許。
問。彼薩婆多師云。何不離眼識非是色等耶答。彼敵者。小乘薩婆多云。眼識縁色時眼識有似色相。如大乘相分。唯是非色。心之相貌耳。故云不離眼識非是色也。
問。設自許言知遮後過。彼初三攝其意如何。答。謂十八界攝爲六三。則三六十八也。
問。六三者何耶。答。一眼界色界眼識界。二耳界聲界耳識界。三鼻界香鼻識界。四舌界味界舌識界。五身界觸界身識界。六意界法界意識界。是爲六三。今言初三所攝者。六三之中初三所攝。言眼界者眼根也。言色界者根所取色也。言眼識界者。即眼識凡其託根境而識則生故所依根。所縁境。所生識。以此三法而爲初三。餘亦如是。
問。何故十八界攝以爲六三耶。答。六根爲所依。六塵爲所縁。六識得生。爲顯此義以爲六三。
問。言眼界者則眼根也。何故名界耶。答。持義是界。謂眼與色能持眼識。故名眼界。亦名色界。
問。若爾根色以持識義名爲界也。眼識何故名爲界耶。答。眼識界者。不捨自相以名爲界。
問。眼識何等不捨自相耶。答。用能持體名爲界。雋法師如是説也。或體能持體。名之爲界。範法師如是説也。或眼識之體能持自聞也。基師如是説也。新羅興判云。大乘基説是則正義也。
問。基師意者體能持聞。何興師判而爲正説耶。答。眼識自體能持自聞。相状不失。謂慮礙等體能持聞。其聞不失。故名爲界也。餘後五三界義亦爾。
問。依於眼根而色爲境。其眼識生故。
問。初三何故色境立不離識。而不立根爲不離識。答。根因識果。因果之法定不即離。故不立根爲不離識。
問。境因識果。是亦可立不即不離。何故不言耶。答。雖境因識果。而境者是識之所變。即在心中。若爲所依而持義者非心所變。是在心外故。根與識不即不離。境者即識以所變故。
問。明界義中。興判不當也。體能持用以爲正説。以體生用。十二處中六識爲處。何故不爾耶。答。此難實爾也。又違對法文不捨自相是識持義。今解。大乘基師意存二解。一云。眼識自體然有任持自體之用。即是體之持體之義。同範師説所。對法論云不捨自相。即其義。六識自體持己自體名之爲界。六識自體無生自體之義。故不以爲處也。此解能順樞要意。
問。因明之法唯有同品及以異品也。非同異。此中都無。若爾眼根若爲同品耶。若爲異品耶。答。於此比量以爲異品。
問。何爲等爾耶。答。定同異者非異宗也。非同宗也。唯在宗處以爲同品。唯無宗處以爲異品。爾乃根與識者非即非離因果法故。一向不離之宗非即離處都無。故是異品。餘後五三准之知也。
問。初三所根其義顯然。言眼所不攝者。意如何等耶。答。眼者眼根。彼極成色。眼根不攝。能所取別。根境別故。
問。但言初三攝而不言眼所不攝之時。其有何失。答。由不言眼所不攝而即有三過失。
問。其過相何耶。答一不定過。二法自相相違過。三決定相違過。不定過者。彼極成色爲如眼識初三攝故不離眼識耶。爲如眼根初三攝故。彼極成色非不離眼識耶。
問。法自相違者何等彼耶。答。眞故極成色非不離眼識(宗)初三攝故(因)猶如眼根(喩)。
問。因明之法闕異品遍無性。即有共不定。立一向不離宗。以初三攝而爲因也。此因遍在不即不離異品眼根有不定過。是實可爾也。法自相相違同無異有。闕後二相。即有此過。同有異有。闕後一相。有不定過。何故二過一量合有耶。答。法自相違是假説過。不是實過。或云。實過若非實過。何勞假説。後學取捨。
問。決定相違其相云何耶。答。一云。法自相違即決定違。更無別過。
問。由在眼所不□而何遮遣前二過耶。答。既言眼所不攝而不以眼根爲不定喩。故簡遣之。法自相違亦復如是。不以眼根爲異法喩。
問。唯言眼所不攝。而不言初三攝。其有何妨難耶。答。簡不定過。謂不言眼所不攝者作不定云。眼所不攝故。爲如眼識不離眼識耶。爲如五三眼所不攝故離眼識耶。故有此。
問。以大乘殊勝義。爲簡別眞而云何遮違學者過耶。答。彼小乘學者以自分小乘義。謂色心離。若擧大乘殊勝眞。即知大乘殊勝義。故彼以不違。
問。以勝義諦爲簡別眞云何不違非學者以耶。答。彼即謂言。彼在相即勝義諦。故乘謂相離。由世流布如是知故。不違彼以。故擧二眞。有深(ノ)所以。
問。大乘殊勝義。彼小乘者之所不許也。何以彼義而簡相違耶。答。成大乘經是佛説也。慈氏七因。唯識五因。以成已畢。故殊勝義成共許已。
問。若爾以境不相離義前已在畢。今更在者在已成過。答。有四道理。一法爾道理。二觀待道理。三作用道理。四證成道理。前以三理成心取内。今以證成道理而成。故不已成。
問。彼證成道理其意如何耶。答。謂以因前而成宗果。是證成理丁寧成在。教授可成。
問。非學者過不知勝義。何爲簡別耶。答。我以非學隨世而流。以勝理知。可如是故不違。彼新羅邊國有順憬師。作決定相違過失。過失付弟令裕師至大唐慈恩寺。以上大乘基師。其相違辭曰。
眞故極成色定離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猶若眼根(喩)大乘基云。宗依共者。因用自因。喩所立不成。
問。何宗依共耶。答。有極成言。是以共許也。
問。何用自因耶。答。極成之色眼識不攝。汝獨所許。我大乘宗色者是即眼識相分也。何所不攝耶。有隨一不成過。眼根離眼識。汝獨將許耳。根因識果不即離義大乘所立。汝何不爾。有所立不成過。
問。此唯識量。經論之中有其本量耶。答。有六經十一部論仍以立量。然論第七且引一經以爲根本。厚嚴經頌曰。
心意識所縁 皆非離自性
故我説一切 唯有識無餘
依此經文。論第七卷立比量云。極成眼等五隨一故。如餘不親縁離自色等。餘識識故。如眼識等。亦不親縁離自諸法。此親所縁定非離識此。二隨一故如彼能縁所縁法故如相應法。決定不離心及心所。慈恩法師云。即四比量。第一總量云。極成眼等識不親縁離自色等(宗)五隨一故(因)喩猶如餘(喩)意顯者。且五識中。取一眼識故言極成眼。而簡不共許也。大乘宗中他方佛眼。小乘宗中佛非無漏眼。後身菩薩不善眼識。自他不極成故。極成言爲之也。不親縁離自眼識之色等與此親縁言。簡他身中自心外色及第八等所變爲眼識本質。彼亦疎所縁縁故。因中所言五識隨一故者此論文略也。如餘耳等四識也。耳等四識五識中隨一攝故。不親縁離自色也。離自色者。眼識境故。耳等唯縁不離自聲等故。如是餘四識展轉相望。四量亦爾。
第二量云。餘識亦爾親縁離自諸法(宗)是識故(因)如眼等識(喩)極成之言。流而至此也。第七八識他不成故。謂第六識五識之餘。若別言第六者。即便恐他以七八二識爲不定過。故但總而言餘也。別取第六意。兼七八亦在其中。如眼識等亦不親縁離自諸法。故以爲喩。即是縁不離自識境而爲境義也。
第三量云。謂此六識親所縁縁。
定非離此六識(宗)相見二分中隨一攝故(因)如彼能縁見分(喩)見分不離識。即是識用故。以爲用喩也。
第三量云。謂一有爲無爲。但所縁法。
定不離識(宗)以是所縁故(因)如相應法(喩)相應法者體所縁故。又一切自識所縁。決定不離我能縁心及心所(宗)以是所縁法故(因)如相應法(喩)。
問。此四量中何量爲本之唯識量耶。答。顯依後二。理通四量。
問。疏文中云。謂第六意五識之餘。若別言第六者。即恐以七八二識爲不定過。但總言餘。別取第六意。兼七八亦在其中。何以七八爲不定過耶。答。爲如眼等識以是識故第六意識不親縁離自法耶。
爲如汝七八以是識故第六意識親縁離自諸法耶。
問。誰許七八縁離自法何是不定耶。答。第七八識未建立爲縁不離自諸法故爲不定。
問。彼第七八。今將建立縁不離自法。何以彼二而爲不定耶。答。建立之後無不定過。未建立爰猶有不定。
問。宗有法中兼在七八。小乘不許。所別不成。何脱彼過。又因一分隨一不成過。如何免脱也。答。言顯不擧故無此過。意許之中何有彼過耶。又因隨一亦爾。中印度境摩竭陀國。其杖林中有賢居士。聲徳獨高道頻五天。時賢不敢斥其尊。號曰抱致迦。此云食邑。學勢超群。理當食邑。諱即勝軍。然是論師對諸少乘。立一比量。彼量辭曰。諸大乘經皆是佛説(宗)兩倶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因)如増一等阿笈摩經(喩)四十餘年無敢徵詰。玄奘大師至彼印度。判比量云。有不定過。彼發智論。薩婆多師自許佛説。亦餘小乘及大乘者兩倶極成。非佛語攝。然則此論兩倶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彼薩婆多作不定云。爲如自許發智兩倶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經非佛語耶。爲如増一等兩倶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經是佛説耶。此不定實難免脱。是故玄奘於其因上置自許言即遮此過。日本聖朝有大名師。其諱善珠。戒珠無瑕。慧鏡有鑿。延曆年中。於中臣寺講因明也。徵僧在座約此比量作決定相違云。諸大乘經非佛説(宗)自許極成佛語。所不攝故(因)如六句論等(喩)彼小乘者大乘經者是非佛説。此大乘者大乘經者皆是佛説。立敵更互別説彼非定佛説。非定佛説故。極成佛説所不攝也。極成非佛説所不攝也。大乘宗意取極成非佛語所不攝義而以爲因也。小乘宗意取極成佛語所不攝義而作相違。彼此齊等以何爲正。大名法師不敢斥過。
問。決定相違誰爲勝者誰爲負者耶。答。決定相違前邪後邪。前後倶是不定之法。以誰爲勝負。然立者意本欲立宗。不得成立以爲負者。文軌師云如殺遲碁。義諸有乖信用不便。
問。決定相違三支無過。何不爲正。而爲不定耶。答。三支無過。前亦如是。後亦如是。證者猶豫。心無定量。故是疑因。
問。何爲疑因耶。答。前後倶爾。
問。此比量者西方既用爲正比量。大唐亦滅爲正比量。而今有過。何其意耶。答。復學類者。尋思免脱耶。問。有人免云。因有隨一。何者其也。既有自許佛語不攝。大乘不許。故有隨一。
問。非唯自許。重有極成。大乘自許。其大乘經非極成佛説。亦非極成非佛説取片爲因。若有隨一。取片爲因。本量因中。有隨一過。後學深思耳。
略顯種姓差別門十一
種姓者是因姓之義。差別者是衆多之義。謂彼種姓衆多非一故。故種姓差別四門分別。一列名。二釋名三出體。四問答。
言列名者。惑有五乘。一人。二天。三聲聞。四縁覺。五菩薩。惑有四乘。人天爲一。三乘爲三。惑有三乘。人天種姓唯越惡趣。非出世乘。故此不列。以出世乘唯列三乘也。惑有二乘。一聲聞乘。二縁覺乘。無言二乘列一小乘二大乘文。或有一乘。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言釋名者。人乘者。人仁也。或思量義名之爲人。有運載義故云乘也。福·非福·不動等之三業能運有安人天故云人乘也。天乘者有自在義有光潔。故云天也。乘義如前。
問。此人天乘三乘方便。彼乘可攝。何故別立五乘種姓。人天爲別耶。答。有三乘姓。雖在人天而彼乘攝。今別立意。人天所有種姓唯是有漏。是生死法。由非福業而生三惡。由福業故生欲人天。由不動業生二界。天梵釋四天輪王四種以爲極果。都無三乘無漏種姓。故別列之。若有出世無漏姓者爲三乘故。聲聞者。師友音聲爲縁得果。惑佛道聲聞衆生故名爲聲聞。縁覺者。不託師友見法無常。爲縁覺果故云縁覺也。菩薩者。菩謂菩提。此云覺也。薩者薩埵。此云有情。菩提爲所求果。薩埵爲所度生。故云菩薩。共能運載故云乘也。
出體者。信等五根爲種姓體。言五根者。一信根。二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也。初之二根。十一善中信精進二也。後之三根。別境心所中後三是也。云何爲信。於實·徳·能深忍樂欲心淨爲性。對治不信樂善爲業。言精進者。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爲性。對治懈怠滿善爲業。云何爲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爲性。定依爲業。云何爲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爲性。智依爲業。云何爲慧。於所觀境簡擇爲性。斷疑爲業。
問。善有十一。三十唯識頌曰。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捨及不害
問。何信勤二以爲種姓耶。答。由有信根五乘善生。由有勤根三乘果成。故取此二。理皆可有。
問。如是五根。一切有情皆具足有耶。答。具足皆有。
問。一切有情具此五根。云何立有五乘別耶。答。如是五根中。或唯生人天果。或唯生二乘果。或唯生菩薩果。各望自乘爲種姓體。或通生菩薩聲聞二乘果。或通生菩薩獨覺二乘果。是爲二乘不定姓人。終得大乘菩提之果。或通生聲聞獨覺二乘果。是爲二乘決定姓人。終不得佛菩提之果。或通生菩薩聲聞獨覺果。是爲三乘不定姓人。終得大乘菩提之人。
問。據三乘人終定自乘不定之人。得佛菩提何等經文耶。答。大般若經五百九十三卷十六會中。第十六會云。佛在自露池側時。善勇猛菩薩請言。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爲具宣説如來境智。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惟願如來爲答所問。此經唯説有種姓人。入聖道者不説畢竟大悲斷善。依如是理大乘基師立比量云。二乘之果應有定姓(宗)乘所被故(因)如有姓者。喩此則定姓一乘唯定自乘。不迴大乘也。華嚴經五十一卷云。如雪山頂有藥王樹。名無盡根。其樹根者從十六萬八千由旬那下書金剛地水輪際生。彼藥王樹於一切處皆令生長。唯於二處不能爲作生長利益。所謂地獄深沈。及水輪中。然亦於彼初無厭捨。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唯於二處不能爲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爲廣大深坑。及壞善根非器衆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是爲如來心第七相。此顯決定二乘之人及畢竟無姓有情身中不生如來智慧也。
問。法華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説。云何今言定姓二乘畢竟無姓別有不成耶。法華既言除方便説。般若三乘性決定者及華嚴中二人。身中佛智不生。即方便説了。答。對不定姓爲引彼等趣一佛乘。即言無餘。實有三乘五姓別異。藥草喩品云。譬如一雨普潤一切三草二木生長不同。佛教亦爾。普雖等注。而所潤別三乘五姓受潤各別(云云)論爲除乘同病而佛説此喩。爲引不定聞説唯一而執無餘。爲除此執而説此喩。安樂行品説明珠喩。給餘財者定姓二乘。給明珠者不定姓人。如是經文。普見廣學。佛意顯然。有二乘人不得明珠其誰人耶。同十地行滿得髻明珠者其誰人耶。勝鬘經云。離善知識無聞非法衆生。唯以人天功徳善根而成熟之(云云)大莊嚴論慈氏頌曰。
一向行惡行 普斷諸白法
無有解脱分 善少亦無因
第五無姓中有此五人。言亦無因者畢竟無姓。前四暫時依此經論。大乘基師立比量云。所説無姓決定是有(宗)有無二姓聖所説隨一攝故(因)如有姓者(喩)問。衆生之中或有種姓。或無種姓。依教既知。亦有比量道理證成。聞智定性無姓無佛種姓。未明何人以爲無姓。何人以爲有種姓人耶。答。以六種相可知無姓。
問。六相云何。答。一深染我愛。堅著世事。堅固不動。二彼復聽聞以無量門呵嘖生死衆多過失。復聽聞以無量門稱讃涅槃衆多功徳。而於生死不起少分厭離之心。亦於涅槃不見少分功徳之心。三彼人本姓成熟上品無慚無愧。四於一切種稱當道理美妙易了。言詞辯才四諦縁起三性唯識道理開示演説不能獲得少分悟解少分發心。況能獲得身毛爲堅悲泣流涙哉。五彼復或時被王賊迫。或時被續主迫。或時畏不活迫。設暫時中出家入道。既出家已。在家等衆同共諠雜。或起邪見。或起邪欲。或爲生天。或爲餘生。捨所受戒。破戒惡行。内懷朽敗。外現貞實。螺音狗行示沙門形。六或作善時專爲自身。全爲當有。都無出世心。如是六相。可知無姓。
問。如是六相爲當具六。爲當一一耶。答。一一可知。或二三四五六易知。若無二乘無漏種姓。如是應知。
問。何人轉爲無菩薩姓之人耶。此無六度麁相爲彼人耶。問。何人而爲菩薩種姓人耶。答。有菩薩姓者必定有六波羅蜜多種姓麁相。
問。其麁相何。答。謂諸菩薩本性樂種。好讃勸化。無罪事中應時爲説。他債不柱。受寄無差。大財寶中心無耽著。是則施種姓相也。若性成熟。惡品惡業不極損他。作惡速悔。常行慈愛。知恩報恩。凡所知求不以非法。業修福業輕罪重怖見聞受苦過於自身。善事好同。惡事樂遠。於諸僮僕尚無苦言。於徳有徳恒至讃仰。是則戒波羅蜜多種姓之相也。若被他害無返報心。他不陳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是忍波羅蜜多種姓之相也。若性剋勤風悲悗寐凡事勇決樂爲究竟。大義無畏。不自輕蔑。是則精進波羅蜜多種姓之相也。若法義性審思惟。好樂寂靜。愛慕出離。所作無忘。於怨慈愍。是則靜盧波羅蜜多種姓之相也。若性聰慧瓦毀易成離惡事中有力思擇。性不能起上共共□造無間業斷善報等。設生惡趣便能速出。亦不受於猛利大苦。是則般若波羅蜜多種姓之相也。若見有此施等麁相。蓋纒輕微。麁重薄弱。決定知有菩薩本性。
問。如是具足六度種姓之菩薩者。既是凡夫未發心者。未修行者。若造惡業而墮惡趣耶。若造善業迴輪生死。答。有如是事。
問。菩薩種姓勢力最勝。何故如是耶。答。雖具種姓而由未遇眞實善友爲説菩提。設雖會遇而倒説授。亦學慢緩。善根未熟必迴生死。若造惡者亦墮惡趣。然雖迴輪而速厭離。設墮惡趣速得免出。種姓勝故。
問。既知麁相。實種姓體云何有耶。答。有二種。一本姓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姓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來。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姓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起是名習所成種姓。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問。有種姓人有如是等二種種姓。既明知耳。其種姓姓云何所知耶。答。西方三釋。勝軍論師云。無別種姓。但其身中二障種子有可斷義。以此義故言有種姓。謂何時中値善知識。聞法發心。求大菩提。地前熏成有四聞熏。一福分善根。二所熏有漏善。三道分善根。四所熏無漏善根。第四善根名習種姓。護月論師云。本有無漏法爾種子名爲本姓住種姓。復至十信聞法發心。依現行心資發文性。令彼増勝名習所成種姓隨於何時更不新熏。於舊一種義分爲二。護法論師云。地前雖被有漏聞熏。資道本種。而是本有之種類故總屬本種。是則地前無有無漏習性種體。但從性種生。初地初心無分別智。此智起已即熏成種。方是無漏習種姓體。若論有漏習種姓者地前亦有。問。六處殊勝等者其意云何。答。眼等六根以爲六處。阿頼耶識在其意處。此六處中最爲殊勝。此殊勝處有此種姓。
問。何故而言展轉傳來耶。答。其種姓體是有爲法。依阿頼耶識而展轉相續來。故云傳來。
問。何故名爲法爾所得耶。答。不由熏習而本來有。故云爾也。
問。既顯無性所有形貌。有經論中一切成佛其意云何耶。答。涅槃經三十五云。一切有佛性。一切無佛性。皆不得我意。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得成佛者。何故佛言不得我意也。爾乃或有或無可得佛意。涅槃經古三十六。新三十二云。如恒河中有七衆生。一者常沒。二者於已還入。三者出已則住。四者出已見四方。五者遍見已行。六行已復往。七者水陸倶行。大般涅槃中有七衆生也。第一常設者。注云。惡法住者則無種姓人也。恒在生死故云常沒。若諸衆生皆有佛姓悉成佛道。何故經言常沒耶。若言暫沒而名常沒。可言暫沒。
問。如是七人。一人具七。若七人各一耶。答。一人具七。或七人各一。然此七人。初常沒者畢竟無姓。以常沒故。
問。涅槃二十六高貴□王品。有三種病人。一若遇善醫若不遇善醫決定不差。此無姓人也。此則無姓畢竟闡提莊嚴論中。慈氏言阿顛底迦也即顯畢竟無姓。又涅槃經云。我一時説一乘一道一行一縁。我諸弟子不得我意而唱佛言。一切聲聞辟支佛等皆悉成佛。二乘之人皆成佛果。何佛而言不得我意。是故二乘中不定姓人決定成佛。定姓二乘都不成佛也。言我一時中説一乘一道一行一縁者。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問。佛法之中。大乘小乘所説各別。然而同是在内法中。爾乃説佛性得。各別方在其如何耶。答。旦薩婆多師不説有本性佛性。唯説有修得佛姓。謂親近善友聽聞正法。發菩提心。爾時新得佛種姓體。各別論者云。心性本淨。客塵煩惱所染穢。故名爲雜染。離煩惱時。轉成無漏。故無漏法非無因生。即大衆部一説部説世世部鷄胤部等名分別論者。立本性佛性即以心爲本性。今破之云。汝言心者若彼空理名爲心耶。若縁慮心名爲心耶。若心空理名爲心者。何其空理以爲本姓種子因耶。空理者是爲法所依。不因縁故。若縁慮心。凡夫位中唯在有漏。何生無漏耶。若是有漏而成無漏。無漏可生有漏法也。薩婆多師無本佛性。何生佛果也。若修行時佛性方生元既無性。何今方生耶。若先無今有者。今有後無。即無佛果。若修行時從何而生。汝立法體恒有。佛法性體不恒有耶。法體在何而成修性耶。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四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五
略顯最初發心門
多善言多聞熏心力有入見道。如是見道初無漏智新熏自種。此所熏種。有名爲習所□種姓。
問。先修有漏多聞熏習。所熏種子何不□□□□□假名習□。非實種姓以有漏故。不爲佛性。
問。此二種姓倶無漏善□□依付有漏初八耶。答。以有漏故不爲自體。唯以持藏名爲依付耳。
問。彼第八識。從無始來至七地滿。名阿頼耶從七地滿。至十地終。名異熱識。何無漏種彼所持藏耶。答。□是有漏。亦是異熟。而一身主。是界趣生正實自體□有。生□而不間□。故爲然持。
問。若爾彼能持識能縁彼種耶。答。有漏位不能縁也。
問。何故自持而不縁之耶。答。能持之識唯是有漏。所持之種唯是無漏。有漏無漏體性既殊。故不縁也。
問。能持□識不能縁彼。有非唯識。可□心境耶。答。□不縁彼。而能持□□故非□心。
問。能持初八縁三種境。一根及根依。二外器世界三諸法種子。既縁種子。何故不縁無漏種子耶。答。性各別故不縁無漏。
問。能持初八唯無記性。所持種子滅□無記善及不善。而同有漏同生死法故縁彼等。無漏善法。是□□生死法。故不得縁之。
問。唯識有五。識。自相唯識。二識相應唯識。三識所變唯識。四識分位唯識。五識實性唯識。今無漏種。此五種中何唯識攝耶。答。識自相唯識以無漏識自相種故。亦識所變唯識以所變類故。
問。具足如是二種種姓。善男女人何等發心耶。答。洗浴清淨趣向塔寺於佛形像別於菩薩形像別發慇淨心。策殊勝□尊重讃嘆恭敬供養。啓白。有智有行有識。我爲法界諸衆生志求無上菩提。所菩提無患無熱惱。諸有起者之所□。□尊聽許爾時有起有得善大丈夫發大悲心。起大慈心。令發彼心。令修彼行。其辭曰。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發四弘願。生死無邊我必斷群生無數我必濟。願我無量我必修。佛果無盡我必證。又發十大願心。爲教化調伏一切衆生故發菩提之心。爲除□一切衆生苦聚故發菩提之心。爲與一切衆生具足安樂故發菩提之心。爲斷一切衆生愚癡故發菩提之心。爲與一切衆生佛智慧故發菩提之心。爲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故發菩提之心。爲隨如來教令佛歡喜故發菩提之心。爲見一切佛之色身相好故發菩提之心。爲入一切佛之廣大智慧故發菩提之心。爲□現佛之十力無畏故發菩提之心。又起十種大悲心。觀察衆生無依無救。起大悲心。觀察衆生姓不調順起大悲心。觀察衆生貧無善根起大悲心。觀察衆生行不善法起大悲心。觀察衆生長夜睡眠起大悲心。觀察衆生欲縛所縛起大悲心。觀察衆生沒生死海起大悲心觀察衆生長嬰疾苦起大悲心。觀察衆生無善法欲起大悲心。觀察衆生失諸佛法起大悲心。諸修行者欲證菩提作大利益。實先發起是菩提心是悲心。譬如大海初有一渧能爲諸實。作住處。最初發心亦復如是。五乘善法□因此生。又如世界初始漸起有爲荷負諸衆生同。此心亦爾。能爲五趣無量種類荷負依止處。又如空界無界含容。大菩提心亦復如是。遍空有爲皆厭□故。如□菩提□求證故。□□衆生□深念故。如是如是發菩提心□爲下劣一念福聚而□難□。矧乎□多劫數發心修行利益功徳哉。
問。由有種姓具足力故發心修行。若無種姓發如是心修如是行耶。答。無種姓人。都不起心亦修行。設値善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而不菩提因。亦不菩薩得。
問。以何得知。設發此心亦修此行而不□因。亦非正得耶。答。中論初四·瑜伽論三十五·菩薩地持□莊嚴論云。
□復勤精進 修行菩薩道
若先非佛性 不應得□佛□
中論長行釋曰。以先無性故。如鐵無金性□復種種鍛練終不□金。瑜伽論三十五初持瑜伽處種姓品。云何名持。謂諸菩薩自乘種姓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薩分法。是爲持何以故。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爲依止故。爲建立故。有所堪能。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説彼自乘種姓。爲諸菩薩堪能性持。以諸菩薩最初發心爲所依止。爲建立故。於施戒六波羅蜜多福起資糧能勤修學。是故□彼最初發心爲諸菩薩行加行持。以諸菩薩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爲所依止。爲建立故。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是故□彼爲所圓滿大菩薩持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故。□有發心及行加行爲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論持瑜伽意。□□有三種持。一種姓持。亦名堪能性持。二發心持。亦名行加行。三菩提分持。亦名所圓滿大菩提持。如是三持有以爲因。如是菩提有以爲果。無種姓人既□三持。何□菩提地持經文亦同此文。然則大師釋迦立無種姓。當來慈氏如是建立。依誰信誰而諸衆生□有佛姓耶。若□滅經中所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當得菩提。依如是文立有佛性。何無證文哉。親光菩薩佛地論云。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依眞如理性及智性小分一切而佛作是□。論師既會。何不信用。又有四因。有種姓人發菩提心。一由見聞佛神力等故。二由聞菩薩□法故。三由見聞佛法□有便思念。佛法住世能□衆生大苦聚也。我持此法久住世間。□衆生苦。四末劫末見衆生癡亂。無慚無愧。慳嫉憂苦。惡行放逸。懈怠不□。于時思念。濁世多惡。我當發心令餘學我起菩提□。如是見聞。如是思念。由此發起大菩提心。
問。發大菩提心已。何等行□始方修行耶。答。既發心已。方可憶念現在十方一切諸佛昔與我等同在凡夫。邊劫中始是發心。如是修行。難行之因圓修畢已。難得之果滿足□。已□□□。我既善女。云何自輕□不希求大菩提果哉。攝論卷六云。
無量十方諸有情 念念已證善逝果
彼既丈夫我亦爾 不□自輕而退屈
復可憶。我等亦聞菩薩教。佛所得果無量無邊。或善丈夫既得求證作大利益之。云何我等罪中眼伏徒爛。佛性空費已哉。復可憶念。佛滅度後過千餘年。法味漸薄。□□□□□□。一切世間苦聚。我今發心修行。護持此法。久住世間。救衆生苦。復可憶念。今時者是像法之末。衆生多惡。今時者是未見之始。衆生小善。耶見繁發。正□□□也。我今發心。衆生學利而令發心。早背生死疾趣□□也。
問。如是憶念已。修何等□耶。答。供養三寶田。供養三寶。總有十種。一設利□。二制多。三現前。四不現前。五自作。六教他化。七財敬八廣大。九無染。十正行供分也。
問。既□有十。何必具十耶。答。□有十種。而所供□唯有二種。一設利□者此云□也。有佛□法身也。二制多者此云塔也。有爲如來所造靈廟也。□八之中。初七財得。□一正得。初七得中。□現前者現對佛身現向制多。名現前供養也。於不現前一切佛塔作如來想。作制多想。施設供分。若不現前供養也。
問。佛□度後。若諸菩薩造形像若造制多廣設供養。現不現中何供分攝也。答。不現前供分所攝也。佛□□□。
問。供分佛者。佛□度故可不現前也。制多也之中。若□舍利佛身現□。是何供攝耶。答。現□舍利現前供分。若無舍利。唯□制多。不現前耳。
問。現□佛時見如來身起有思惟。一佛法有諸佛性。一制多法性有諸制多性。是故我今供分一佛有法性等供分。諸佛制多亦爾。如是供分。何供分攝耶。答。是現不現供分攝也。
問。現□佛時對面供分與□度後所造形像至□供分。功徳□劣如何耶。答。功徳平等。倶無勝劣。如是□後設供分者□獲無量大福徳果。攝受無量廣大梵福也。
問。唯供分現佛。及供不現。現不現倶供分者。其福何別耶。答。唯供分現前如來及制多者。應知獲得廣大福果也。若唯供分不現前佛及制多者應知獲得大大福果也。若倶供分現不現前佛及制多應□獲得最大福果。爲無有上也。
問。自作教他二供分相云何耶。答。唯自手作。不使他作。名自作供分也。若唯教他自不作者。名教他供分也。若自作時。勸他倶行。名自他作也。
問。如是三供養彼□□劣何耶。答。若唯自作供分者。應□獲得廣大福果也。若唯教他。應□獲得大大福果也。若自他倶(ナラハ)。應□獲得最大福果爲無有上也。
問。何等名爲財敬供分耶。答。若以無量四諦什物。世間所有一切財寶。乃至無老財寶供分。五輪歸命。趨遶右旋。歌頌稱讃。如是供分名財敬供分也。
問。何等名爲廣大供分耶。答。若多供具。若妙供具。若現前。若不現前。若自造作。若教他作。若淳清浮。如是供分名廣大供分。
問。何等名爲無染供分耶。答。不懷輕慢。不住放逸。不住懈怠。非住不敬。不塗雌黄。不灌洗蘇。如是供分若無染供分也。
問。正行供分者其相何耶。答。須臾之間。於眞法性住無分別無相心。等於諸有情安住慈悲喜捨(ト)倶(ナル)心。如是名爲正行供分也。
問。廣大財敬無染供中。論云。若得衆具自在力勢。或得神通自在力而一身起無量身者等。其意云何耶。答。初地以上得百法明門自在作供分。如是供分不過十種。故唯有十也。如是菩薩如供分佛及制多等。佛所説法及佛初子如是應供也。如是菩薩□三寶所由十種相興供分時。□□三寶發起六種増上意樂。一無上大功徳田増上意樂。二無上有大恩徳増上意樂。三無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増上意樂。四猶如優曇妙花極難値遇増上意樂。五獨一□現三千大千世界増上意樂。六世□世間功徳圓滿一切□依増上意樂。於如來所。於如來法。於増所。少分思惟而興供分。尚獲無量大功徳果。何況□多供分。辭曰。我今歸依如來所知一切三寶無上大功徳田。無上有大恩徳。無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猶如隖曇妙花極難値遇。獨一□現三千大千世界。世□世間功徳圓滿一切□依。是以我等隨力堪能種種供具恭敬供分。願以大悲哀愍攝受。願於當來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分無量無邊三寶。□於當來具足菩薩一切正行。願於當來速證無上大菩提果。所修功徳。迴向諸天一切護世龍神八部。迴向聖朝四恩施主。迴向六道一切衆生。同共速□初僧祗行。同共速入初二僧祗。同共獲得百法明門。同共獲得神力自在。於一身中。化作無量相好嚴身。於無量身化作無量如意寶手。毎身毎手備持無數量上妙供具供分無際諸佛菩薩。佛佛所所得聞無上無邊法味。在在所所得滿足邊菩薩正行倶共六道父母宗親。倶共四生妻子眷屬。遍法界□等正覺。
問。如是發心心如是發□如供是分□何徳量。經。花嚴經頌曰。
發心功徳不可量 充滿一切衆生界
衆生共説無能□ 何況所餘諸妙門
若有菩薩初發心 誓求當證佛菩提
彼彼功徳無邊際 不可稱量無與等
發菩薩心論云。如諸菩薩最初發心下劣一念福得果報。百千萬劫説不能□。況復一日一月一歳乃至百千所習諸心福徳果報豈可從□。何以故。菩薩所行無。□欲令一切衆生□住無生忍無上菩提故。大集經云。譬如小寶衆不可輕。何以故。如是小寶能作大□多所利益。菩薩亦爾。初發心時不可輕。如餘小王一切悉屬轉輪聖王。一切人天亦復如是。悉來歸屬初發心菩薩。無甘?子則無種種石密諸味。若無菩提心者亦無種種三寶諸味。
問。見世上人。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後退得惡。何故有退得惡耶。答。瑜伽論云。有四因縁。能令菩薩退菩提心。一種姓不具。二惡友所攝。三於諸衆生悲心□薄。四於長時。生死大苦難得苦得。怯畏驚怖。
問。何種姓不具初發菩提心耶。答。或無姓人況不活□。或無姓人畏國王制。或無姓人隨尊長語。或無姓人隨善友□。或無姓人貧窮所迫。或無姓人病苦所迫。由善知識發菩提心。由姓不具終退不得。
問。餘三縁何耶。答。□有種姓而訖縁退也。
問。如是發心爲有守護耶。答。五百青衣大鬼神王□恒守護如影隨身。由此□災至福。此護所守若眠若覺安穩快善。
問。發菩薩心已。託何等耶。答。親近善友。
問。何爲親近耶。答。先求善友將越艱險。會□□者無莫由之也。
問云。何名爲善友耶。答□熟八支能爲善友。
問。何八支耶。答。一住戒也。住菩薩戒無缺無穿。二多聞也。覺慧□就。三具證也。得修所□隨一□善。四哀愍也。内具慈悲。五無也。爲他説法。非由恐怖忘失念辨。六堪任也。於他輕笑調弄鄙言違拒等□□悉能忍辱。七無倦也。力□充強能多思擇在四衆中説正法時。□□謇澁心不疲厭。八善調也。語具圓滿不壞法性。擇求是人以爲善友也。涅槃經云。告諸大衆。一切衆生。爲無上菩提近因縁者莫先善友。何以故。闍王若不隨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入阿毘獄(云云)。
略顯修行位次門。
天池地殊乎。行潦納百川而至道。地岳別於。堆阜積衆塵而不棄。矧乎志求大菩提者不納萬行而何證之也。樂利益他者。足衆善而豈辨之也。是故行者要於五位修二利之得。定於十地積六度之功。方滿等覺之因。有登妙覺之果也。仁門□門知而勤之也。起者得覺而行之也。
問。五位者何耶。答。一資糧位。唯識本頌曰。
乃至未起識 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 由迷能伏滅
問。此頌意何耶。答。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識求住唯識眞勝義性。齊此□是資糧位攝。
問。何故名爲資糧位耶。答。爲趣無上正等菩提。修集種種勝資糧。故名資糧位。
問。何故此位成處名爲順解脱分耶。答。爲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順解脱分。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提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意□者。謂此位中有三十心修菩薩行也。資者資益也。糧者備糧也。資益己身之備糧故名資糧位。
問。三十心者何耶。答。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也。
問。十住者其數如何耶。答。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眞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也。
問。十行者何耶。答。一歡喜得。二饒益行。三無恚行。四無□得。五無癡行。六善現行。七無著得。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眞實行也。
問。十迴向者何耶。答。一救護衆生□衆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諸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藏功徳迴向。六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七等心隨順一切衆生迴向。八如相迴向。九無著無縛解脱心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
問。何十住們名爲住位耶。答。最初發起大菩提心。自心安處六度四攝四無量等。故名爲住。行末勝故不名爲行。
問。何十行名行位耶。答。此位菩薩正行六度四攝等行。所修行□既能勝故名爲行也。
問。何故名爲迴向位耶。答。以所修善。迴向大菩提。迴向諸有情。故名迴向。如是三十心□名義何等耶。釋名□□如別記註。繁故不註。
問。攝論第六説四處障。三十心中何處斷此障耶。答。斷二乘作意障而入十信心也。十住十行二位之中諸疑□疑也。迴向之中斷法執也。四善根位斷分別障。
問。何名爲二乘作意障耶。答。初行菩薩□生死苦聞涅槃□。將□□□生死六道方疾證得二乘涅槃。名之爲二乘作意。能斷此作意而有入菩薩信位。
問。何故最初斷此作意能。答。如是作意能障大乘大菩薩果。故先斷之。
問。修何觀得斷此作意耶。答。觀察生死涅槃無二。捨何生死證何涅槃經。又思衆生有我我。有衆生。法性同故。何捨衆生猶入涅槃耶。又思三界所有一切衆生□是我父母。六□所攝一切衆生□是親戚。今我何。父母在生死苦中。今我何。宗親在輪迴苦逼。猶妄求安樂耶。由此大悲斷彼作意。由能斷彼入十信位。
問。諸疑□疑者何疑耶。□耶。答。設斷作意。入菩薩□。而大乘中異説不同。菩薩有疑。惑隨執一教。謂□□有非也。
問。何大乘中異説不同耶。答。或大乘説一切諸法□無自性無生無□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或大乘説一切説法□如幻□陽炎谷響鏡像水月影像。或大乘説一切諸法□唯是如□等實際。由此菩薩隨執一教。有執此是□。有此非也。猶有疑心。猶有異慧。有是法執耶見等是也。
問。何能斷彼而入解行耶。答。佛説三性。或説無性。此位菩薩依三性觀及無性觀捨大乘中種種諸疑。而修行大□解得位。
問。何觀三性而於諸疑。能□彼疑耶。答。大乘中有安立法相三自性教。依此等教而能□疑。
問。□疑相何耶。答。大乘中説一切諸法□無自性無生□等。諸如是等永無異門□。依遍計所執自性。而作此説。大乘中諸一切諸法□如幻□陽炎等。諸如是等虚妄異門也。依□生依他自性而作是説也。大乘中説一切諸法□唯是如□等實際。諸如是等眞實異門也。依圓成實自性而作是説也。依三性觀而如是觀。異慧及疑。永無復轉。有入□行。
問。何□得位而斷法執耶。答。設□諸疑而内有執。而於所聞所思所修我謂能爲。於所思而爲實有。由此不入大乘證法言而能斷之。□捨想行。十住十行能除此想而□□行。
問。何斷分別耶。答。雖除法執而有分別。謂所引山河等境。定力所及骨鎖等境。淨法假者。謂佛菩薩等淨法所行波羅蜜等。如是境上猶有分別。既分別。何起無分別智。能證無分別理。故斷此分別入見道無相理。
門。依何觀門而斷斷四處耶。答。由生死涅槃無二之觀伏作意障。由三性觀而離諸疑。由法空觀而伏法執。由二取無觀而伏分別障。
問。在何等位而伏此四耶。答。初伏作意在十信位。由離小心入信位故。第二伏疑在十住十行。第三伏法執在十迴向位乃至忍位。由空遍計觀遣其所取離法執故。第四伏分別在世第一法。由此第一分別觀智加行息滅。得成初地最上覺故。若據相違正滅言之。斷分別位在初地。
問。略辨資糧位行相已。第二加行位其行相何耶。答。唯識本頌曰。
現前立小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菩薩先於約無數劫善備福徳智慧資糧。順解脱分既圓滿已。爲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此位有四。一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世第一法位。
問。何故此惑名順決擇分耶。答。順趣眞實決擇分故。問。何故此位若爲眞實決擇耶。答。見道位中。無分別智若爲眞實決擇分也。
問。何故此位名爲加行耶。答。近見道故之加行名。
問。何故此位有煖等四相。答。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
問。四尋思者何耶。答。一名尋思。二義尋思。三自性尋思。四差別尋思。
問。如是尋思於名義等何等尋思耶。答。尋思如是若等四法假有實無。此云四尋思也。
問。四如實智者其意何耶。答。尋思若等如實遍七名四如實智。
問。何名爲若耶。答。能詮義故名之爲名。有聲名句也。
問。何名爲義耶。答。名所詮義名之爲義有境界等也。
問。何名自性耶。答。自性有二。一名自性。二義自性。
問。何名差別耶。答。於自性上所有長短方圓等也。
問。何名爲自徳耶。答。詮義自性名名自性。差別亦爾。或能詮名有自性及差別等。尋而知之。
問。今言自性及差別者□名自性及差別□。若義自性及差別耶。答。二倶是也。
問。何故名義二別爲觀。自性差別二合爲觀耶。答。其唯與義二□異故。別尋思之。二之二相同而無異。故合尋思。
問。何故唯煖耶。答。道火□故。名爲煖也。意顯者。此位煩惱得明得定。依此定故起不尋思觀所取無。令如是觀。初獲慧日前行相。故彼定唯明得。有此所獲道火前相。彼位唯煖也。
問。何爲頂耶。答。尋思極已。名之爲頂。意顯者。此位菩薩得明増定。依此定力發上尋思。重觀所取無。尋思頂故立頂名也。明相轉。□彼定名明増。尋思位極。彼立名頂。
問。何名爲忍耶。答。於無□取決定印持。無□取中亦順樂忍。故唯爲忍。依下如實智。印別樂得。故名爲忍。
問。何唯爲世□一法耶。答。異生位中此最勝故。名世□一。此位菩薩問無間定。依此定力起上如實智。印二取□。雙印□□。皆帶相故。未能證實。
門。此四善根位得四定意猶未明了。其相如何耶。答。初在煖位□□得定。依定力故起下尋思。依此尋思。觀所取無。謂□□四也有此四法唯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故觀都無也。
問。何故所得定。名爲□得耶。答。初獲慧日別行相故名明得定。
問。何故名煖耶。答。有此是火之別相故亦名煖。
問。明増定意其相如何耶。答。次在頂位得明増定。依定力故發上尋思。觀所取無。尋思極故。立爲頂位。明轉□□故定明増。
問。印□定意其相如何耶。答。次在忍位得印順定。依定力故發下如實智。於所取無中決定印持也。無能取中亦順樂忍耶。
然取識即無實境耶所取境寧有實識相待立故。印別順後故云印順。忍境識定故亦名忍。
問。無間定意其相如何耶。答。在世初一法得無間定。依定力故發上如實智印二取定相。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云無間。異生法中此最□故。名世初一。
問。此四位中現前立小物者何法名小物耶。答。心上變如。名爲小物。
問。云何是心名爲帶相耶。答。此非無相故名帶相。
問。相者何法耶。答。相謂相状。若證眞時此相便□。未證眞時此相猶有。□空有相此名小物。
問。何其如相名言有相。答。謂見如而見言有。見此言有而謂眞耳。
問。爾時有相云何引起無相起耶。答。斷分別障而無分別。唯帶相故起無分別起也。
問。初三通達位其相何耶。答。唯識本頌曰。
若時於所縁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若時菩薩於所縁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眞勝義性。
問。何故此位名通達位耶。答。加行無間此□生時。體□眞如名通達位。
問。何故或處名見道位耶。答。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問。別資糧位有三十心。次加行位有四善根。今此通達位有幾通達位耶。答。然此見道略説有二。
問。其二何等耶。答。一眞見道。謂無分別智也。
問。何故名爲眞見道耶。答。此通達位實證二空所□眞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故名眞見道。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三心相見道。二十六心相見道。
問。何名三心耶。答。一内遣有情假縁智。二内遣諸法假縁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縁智。
問。何故如是三心見道名相見道耶。答。法眞見道二言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脱。別總建立名相見道。
問。法眞見道者。法者何義耶。答。法者法則也。放學爲義。
問。何等名爲十六心相見道耶。答。此復有二。一所取能取十六心。二上下八諦十六心。
問。何等名爲所取能取十六種心耶。答。謂於苦諦有四種心。一苦法智忍。二苦法□。三苦類智忍。四苦類□。於四諦上各有四種。有四四十六種心也。
問。上下八諦十六心者其如何耶。答。此十六心八觀眞如。八觀正智。二八十六故。云上下八諦等。
問。上下八諦其意未明。何名上下耶。答。色界無色界名上二界也。欲界名爲下界也。
問。於彼何八耶。答。觀欲界四諦而各有二心。□現觀忍及現觀□。觀一苦諦而有二心。四諦各二。合有八心。合上二界以爲一諦。有現觀忍及現觀智。合有八心。故云上下等。
問。別所能取十六心中何名所取。爲能取耶。答。此十六心八觀眞如。是所取觀也。八觀正□是能取觀也。故名所取能取十六心。
問。十六心中何八觀如。何八觀□耶。答。法品縁如有八觀如也。類品縁□有八觀□也。
問。眞見道中有無間道有解脱道也。無間道中有見分有自證也。相見道智何者法何也。誰者法誰耶。答。法忍者法眞無間道之見分也。法□者法眞解脱道之見分也。類忍者法無間道中之自□分。類□者法解脱道中之自□分。
同。上下諦觀十種心。其相云何耶。答。欲界爲一也。上二爲一也。觀下四諦□有八心。觀上四諦□有八心。故名下上八諦十六心也。
問。下有八心者何耶。答。觀四諦境各有二心。一現觀忍。二現觀智。諦諦有二故二四八也。上二亦爾也。入聖之位其□難尋。子細不得論中文。疏亦明爾。見而可知。
問。廣布□教見道者何耶。答。不起行相。唯二十六。止觀別□。觀以爲八。止爲以一而有九然。心此廣覽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説教理而知道理。爲他説故。子細如論。
問。初四修習位其相何耶。答。唯識本頌曰。
無得不思議 是□世間□
捨二麁重故 便證得轉依
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爲斷□障證得轉依。復□修習無分別□。遠離所取能取。故説無得及不思議。斷世間故名□世間問。何爲世間。何□□世間耶。答。二取種子是世間本。唯此能斷故立□名。
問。二麁重者何耶。答。煩惱所知二障種子名爲麁重。
問。何故名爲麁重耶。答。一性無堪任。二違細輕。二障種子。有此二識名爲麁重。十地位中。令彼永滅。故於此捨也。
問。何爲轉依耶。何證得彼耶。答。於十地中修十勝得。斷十重障。□十眞如。二種轉依由此□得。
問。十地中者何爲十地也。答。一極喜地也。初獲□性具證二言。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名爲極喜。二離垢地也。具淨尸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名爲離垢。三發光地也。□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名爲發光。四焔慧地也。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焔増故名爲慧焔也。五極難勝地也。眞俗兩智得相互違。合相應。極難勝故名爲難勝也。六現前地也。住縁起知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名爲現前也。七遠行地也。至無相住功用後邊。□道世間二乘道故名爲遠得。八界動地也。無分別□任運相續。相(ト)用(ト)煩惱(トニ)不能動(セラルル)。故名爲不動。九善慧地也。□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説法。故名爲善慧。十法雲地也。大法□雲含衆徳水蔽如言麁重充法身。故法雲。
問。如是十地以何爲體耶。答。總攝有爲無爲功徳。以爲自體。
問。何故名地耶。答。與所修行爲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爲地。
問。十勝得者何耶。答。有是十種波羅蜜多。
問。何爲十波羅蜜多耶。答。一布施。此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二持戒。此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忍辱。此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四精進。此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益精進也。五靜慮。此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靜慮。六般若。此有三種。謂生言無分別慧·法言無分別慧·倶言無分別慧。七方便善巧。此有二種。謂迴向方便·拔濟方便。八願。此有二種。謂求菩提願·利益他願。九力。此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十智此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就有情□。
問。如是十得以何爲性耶。答。施以無貪及彼所起三□爲性。戒以受學菩薩戒時三□爲性。忍以無嗔精進審慧及彼所起爲性。精進以勤及彼所起三□爲性。靜慮但以等持爲性。後五□以擇法爲性。説根本後得□故。
問。波羅蜜多其義何耶。答。波羅蜜多此云到彼岸也。令修得者到涅槃故。若所修得七最勝攝。有□波羅蜜多。
問。七最勝者何耶。答。一安住最勝。謂必安住菩薩種姓。二依止最勝。謂要依大菩提心。三意□最勝。謂要悲愍一切有情。四□□最勝。謂必具行一切□□。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受。六迴向最勝。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爲二障間雜。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問。何故施等必唯有十。而不増減耶。答。十地之中。對治十障□十眞如。□不増減
問。十勝行中。何故前六各有三種。得四唯二耶。答。別六別□故。得四唯後得故。
十重障者何耶。答。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初地見道悉□□□□得障。謂所知障中倶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三闇鈍障。謂所知障中倶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倶生一分執我見等。同體起故立煩惱名。五於下乘□涅槃障。謂所知障倶生一分令厭生死□起滅同二乘故。六麁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倶生一分執有染淨麁相現行故。七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倶生一分執有生□細相現行故。八於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倶生一分令無相觀界任運起。九利他中界欲行障。謂所知障倶生一分令利□有情□中。不欲勤行。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謂所知障倶生一分令於諸法不得自在。
問。何爲十眞如耶。答。一遍行眞如。二最勝眞如。三勝流眞如。四無攝受眞如。五類無別眞如。六無染淨眞如。七法無別眞如。八不増減眞如。九智自在眞如。十□自在所依眞如也。
問。涅槃如性者。一涅槃法界無有差別。何故爲十耶。答。□涅槃如性實無差別。而隨勝徳假立十種。
問。初地所□涅槃如名爲遍行。涅槃如何更十別耶。答。□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得猶未圓滿。爲令圓。得後建立。故別有十。
問。菩薩如是於十地勇猛修行十種勝行。斷十重障。□十涅槃。如其爲有何別耶。答。爲□二轉依故也。
問。何爲二轉依耶。答。一能轉依。二所轉依。能轉依二。一能伏道。二能斷道所轉依二。一持種依之。謂本識能持種故一切所依。□道轉令捨染得淨。故云轉依。二迷悟依也。謂眞如諸法性故一切所依。□道轉令捨染得淨。故云轉依。如是二種名二轉依。頌文既□便□得轉依有是此二轉依果也。
問。初五究竟位其相何耶。答。唯識本頌曰。
此有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脱身 大牟尼名法
前修習位所得轉依應知有是究竟位相也。此謂此別二轉依果也。有是究竟無漏界攝也。諸漏永□。性淨圓明。故名無漏也。界是□義。此中含容大功徳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利樂□故。
問。何故名爲不思議耶。答。超過尋思□議道故。
問。何故名善耶。答。白法性故。清淨法界遠離生□。極安隱故。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倶説爲善也。
問。何故名常耶。答。無□期故。清淨法界無生無滅。性無變異故。説爲常也。四智心品。所依常故。無斷□故亦説爲常。
問。清淨法界説常實爾也。四智心品何説如常耶。答。無斷□故亦説爲常。非自性常也。
問。何故非是自性常法耶。答。從因生故。生者歸滅。一向記故。不見色心非無常。故有以三因。故非常住。作比量云。
四智心品應非是常(宗)從因生故(因)如餘有爲(喩)四智心品應非是常(宗)生者必滅。一向記故(因)如餘心等(喩)四智心品應非是常(宗)不見色心非無常故(因)如餘心等(喩)涅槃經云。常法無知。猶如虚空。如來有知。是故無常。意顯者。常法無知者。清淨法界理法身佛也。有是自性常無變異。如來有知是故無常者。四智心品名爲有知。以有知故以爲無常。又云。如來世尊□非常住。非念念滅。意顯者。四智心品□非常住。清淨法界非念念滅也。涅槃經云。如來無常。舌根墮落。其意如何。意耶者。釋迦如來在雙樹間而入涅槃。若有情類見彼□已。有□佛無常。此人舌墮落也。以示現故非是無常。□有念念滅。而不間斷常在鷲山。然□實死舌根壞。
略顯因圓果滿門。
十地之因既圓。三身之果有滿。故云因圓果滿也。
問。修行位次中有五位次。初何位以爲因。何位以果耶。答。五位之中初也四位以爲因位得之一位以爲果位。
問。若爾説五位。既因果□畢。何更既有此門耶。答。因十地中斷十重障。滅二十二愚。修十勝行十眞如。此則因位所作之□也。果三身中有四涅槃。有四起品。有佛土義。亦有一百四十不共法等。今明此法以爲果滿。故別有門。
問。其果滿中三身者何耶。答。一化身。二應身。三法身是名三身。依佛地論·唯識等論。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云)。
問。何名化身。耶。答。有二化身。一佛形化身。二五趣化身。
問。其意如何耶。答。從天來下託生王宮。六年苦行。樹下□道。□同人天。而遂佛形也。佛滅度後。示五趣身。非是佛形也。佛在世身。佛滅度後身。故有二化。
問。一人發心修行得果。何故果中必有三身耶。答。初發心時起二種智。一求菩提願。二利益他願也。由求菩薩智。而□起法身。是眞佛身。遍滿法界無處不有。具四智品。□四涅槃。寂靜安樂。常住不變。三點四徳具足圓滿也。由利益他智而彼眞佛身變作二種身。一他受用身。此爲十地菩薩等故變作此身也。二變化身。此爲地前二乘凡夫變作此身也。以所化人有二種故智二種身。合本眞身以爲三身。
問。如是三身況知由智爲三差別。若因有三而得三身耶。若無別因得三身耶。答。有別因縁而得三身。謂一生因。二了因。彼生因者。從無始來。有法爾種。體是上品也。亦有六度。是生因助爾乃正助二生因故得此三身。
問。彼佛三身唯從生因。若有了因耶。答。理法身佛從了因得。餘生因得。
問。所謂二因。若有別□若是同□耶。答。一因別二。謂望理法身以爲了因。望餘佛身以爲生因。□有六度及法爾種。臨果分二耳。
問。此三身中得幾法門耶。答。具足四智四涅槃等無邊法門。
問。何名四智耶。答。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所作智。
問。何名大圓鏡智耶。答。大謂廣大也。圓謂周圓也。鏡謂照映。以喩爲名。如大明鏡現種種像。此智如是能現能生身土智影。故名圓鏡也
問。因位中有八識。轉何識□此圓鏡智耶。答。轉初八識而□此智。
問。何名平等性智耶。答。平謂均平。等謂齊等。性謂實性。從境得名。觀一切法自他有情平等性故。故名平等性智。
問。轉何等識而得此起。答。轉初七末那識而得此智。故名平等性智。
問。何名妙觀察智耶。答。妙謂妹妙。觀謂觀昭。察有審察。以用得名。照了性智無礙轉所有義。作謂化作。以用得名。爲利有情起·故。故名妙觀察智。
問。何名□所作智耶。答。□謂□辨。所有變義。作謂化作。以用得名。爲利有情。起化□故。故名□所作智。初二依主。後二持□。
問。如是四智以何爲體耶。答。若以自性。有別境中慧□爲□。若以眷屬。有倶相應五蘊爲□。
問。如是四智與幾法倶耶。答。二十一法恒有相應。有并心王。二十二法。
問。二十一法何耶。答。遍行五別境善。五十一。合爲二十一。有并心王爲二十二也。
問。莊嚴論云。轉於五識得妙觀智。轉於意識得□□智。何與此解有相乖違耶。答。其莊嚴論譯家錯耳。有人説云。爲顯互用理其不耶。
問。如是八識何等位中轉□四智耶。答。妙觀平等二智。初地見道始轉。以二智□□圓鏡化。智論有二説。一云唯後得智。云。亦有正□也。餘三倶具也。
問。何故初地不轉五八。而□二智耶。答。初八識是生死本故。若初地轉將佛故。誰持十地有漏種。五識者是所依五根。既是有漏。何得轉□也。
問。何故大圓鏡智唯與初八相應。不餘耶。答。初八識者從無始來。爲趣生□。能持有漏無漏種子不失。恒在佛果位中此智能持三智身土。故第八倶也。
問。何故平等性智與初七倶耶。答。初七識者□□在因位。由執我故自他差別。今我執無故有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故此識倶。
問。何故妙觀與意識倶耶答。此初六識。因位之中能縁諸法自相共相故。果位中與此識倶。此智妙觀諸法自共。爲他説故。因圓之功不可量。果滿之徳無邊際。
四智心品·四涅槃·三身·四徳·三念住·如來十力·三不護·四無所畏·不共法·四種一切種清淨·三點大悲·十自在·具三十二丈夫相·八十隨好。微塵□無忘失法·四妙智。具足一百四十法。恐末代惓而省略。願諸智者共知之。
我今隨能略讃述 凡心不解有稱理
奉資我王期千代 恒轉金輪降萬葉
群臣諸司翼□朝 身康壽遠安穩樂
願諸衆生同點福 速出生死證涅槃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五
右全部五帖。雖爲蟲損不能修補。棄置函底殆經年矣。一日褫閱之。偏難棄置焉。使弟子僧覺慧即應自幸等補其闕略加其繕裝。傳永世了。是併爲敬寶律師等披見也。仰願曩祖早迴慈眼。令滿愚願而已。
寶曆第五歳次(乙亥)六月十五日
眞言一宗勸學院僧正賢賀(春秋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