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7部大正藏第72册P0201 華嚴五教章指事 (6卷) 〖 日本壽靈述〗.txt
《大正藏》第72卷No.2337
No. 2337 [cf. No. 1866]
華嚴五教章上卷指事本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始稱華嚴一乘教分記者。擧一部通名。所言卷上者。表此卷之別目矣。初通名中。言華嚴者。所釋之經稱也。一乘教分記者。能釋之章目也。初中言華嚴者。擧喩況。而標行德矣。問。華有幾義。復何所表。以華爲嚴。答。華有十義。所表亦爾。一微妙義。是華義。表佛行德離於麁相故。說華爲嚴。二開敷義。表行敷榮性開覺故。三端正義。表行圓滿德相具故。四芬馥義。表德香普熏益自他故。五適悅義。表勝德樂歡喜無厭故。六巧成義。表所修德相善巧成故。七光淨義。表斷障永盡。極清淨故。八莊飾義。表爲了因嚴本性故。九引果義。表爲生因起佛果故。十不染義。處世不染。如蓮華故矣。後能釋名中。言一乘者。有其多義。一存三之一。如般若等經。不破三乘之疑執。亦不會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說一乘故。如十義一乘等。二遮三之一。如法華等經。會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別執。說一乘故。三直顯之一。如華嚴經。不對二乘。無可破故。爲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儀故。今標如是一乘義。故名一乘矣。問。既題華嚴一乘。唯可標第三直顯一。何兼餘義。答。圓教故。攝方便故準下同教可知。言教者。是五教也。謂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圓教也。分者齊也。謂五教分齊。各別故。記者録也。言卷上者。此教分記三卷之中。此卷次居初首故名卷上。言建立乘一至所詮差別十者。初依海印三昧。盡建立諸乘差別。乘爲本故。是故初有建立乘門。已建立差別訖故。次可明其之教義攝益。是故第二有教義攝益門。既雖明教義攝益。而未知彼教義一時攝益。多時攝益。是故第三有古今立教門。已雖顯他立教。未明自立教。是故第四有分教開宗門。上來雖明乘差別辨教類別。而未明乘教開合。成大教網分齊。是故第五有乘教開合門。已雖知乘教開合。成教網。未知其教網同時起。前後起。是故第六有教起前後門。既雖知教起前後。未知其教前後起所由。是故第七決擇前後意門來也。上來既雖明一乘三乘教義差別。辨教起前後等。未知依何異相三乘外別立一乘。是故第八施設異相門來也。上來已雖知異三乘別有一乘。未知其別教之義理分齊。是故第九有義理分齊門。上來多分約理淺深。明教類別。今約所詮法義差別。明能詮教類差別是故第十有所詮差別門。義海雖無盡。而且擧一周圓教。顯無盡義門。
言釋迦佛海印三昧等者。問。說此經佛。是即一大法身十身舍那佛。如何不言舍那海印三昧。言釋迦佛海印三昧。以釋迦身爲化佛故。釋曰。此釋迦身。隨教淺深。故下卷云。此釋迦佛身。或是化非法報。如始教說。或是報非法化。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說。但深淺爲異也。或是法非報化。如頓教說。或亦法亦報化。總如三乘說。或非法非報化。如別教一乘。是十佛故也。又經云。或名舍那。或名釋迦故。今欲明約一乘教。此樹下化身釋迦。即是一大法身舍那十身。故云釋迦佛海印三昧等也。
言海印三昧者。賢首品疏云。海印者從喩爲名。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內。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異。如彼兵像。故大集經第十四云。喩如閻浮提一切衆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薩亦復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別見一切衆生心行。於一切法門。皆得惠明。是爲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衆生心行所趣。解云。此中見字亦是現字。謂由見故現也。綱目云。然此八會人法教義等。皆依如來海印三昧之所顯現故。賢首品云。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三昧者。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惠均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問三乘宗中。依如來後得智。起言說法。如何今依海印三昧耶。答由三乘淺故。定內不起言故。以一乘深故。定內起用故。寂用無礙故。由斯即知三乘與一乘別如第八異相中述知之。
言一乘教義者。於中有二義。一別教一乘教義。二同教一乘教義。初如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如華嚴經說。後中有二。一者臨門三車。自有教義。謂界內示教。得出爲義。如解深密經及瑜伽等說。攝方便故。所流故。三乘等皆爲一乘。二以臨門三車。爲開方便教。界外別授大牛車。爲示眞實義。此如法華說。廣如下同教門及教義攝益門說也。
言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爲二門一別教二同教者。終南云。夫圓通之法。以具德爲宗。緣起理實。用二門取會。其二門者。所謂同別二教也。今述彼本義。故云然此一乘等也。
言別教者。天台云。別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說。故名別教。略明有八。一教別。二理別。三智別。四斷別也。五行別。六位別。七因別。八果別。故名別教也。教別者。佛說恒沙佛法。別爲菩薩。不通二乘。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也。智別者。道種智也。斷別者。塵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行別者。歷劫修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也。位別者。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眞。斷無明。是聖位之別也。因別者。無礙金剛之因也。果別者。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終南云。別教者。別於三乘。故法華經云。三界外別授大牛之車故也。今若準下文。述章主之意。略有十門。一者時別。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七日。攝前後際演說。二者處別。謂此一乘要在華藏界中衆寶樹下。即攝七處八會等塵數世界也。三者主別。謂十佛也。四者衆別。謂普賢等及佛境界中諸神王衆等。五者所依別。謂依海印三昧中出。六者說別。謂此方說一事一義。結通十方。七者位別。謂所有位。上下皆齊。八者行別。謂一行即一切行。九者法門別。謂十十法門。十者事別。謂舍林等事。皆是法門故。如是法門。別於三乘。是故云別教也。
言同教者。天台云。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名爲通。略出八義。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斷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教通者。三乘同禀因緣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見偏眞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之一切智。斷通者界內惑斷同也。行通者見思無漏行同也。位通者。從乾惠地。乃至辟支佛位皆同也。因通者。九無礙同也。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之果同也。終南云。同教者。經云。會三歸一。故知同也。又言同者。衆多別義。一言通目。故言同。又會義不同。多種法門。隨別取一義。餘無別相。故言同耳。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又言同者小乘三乘·故。前德已述通別二教。而未見釋相。今以理求。通之與同。義無別趣也。若准下文。述章主意。略有六重。一者同教一乘。於中有七。初約法相交參明一乘。謂如三乘中亦有說因陀羅微細等。而主伴不具。或一乘中。亦有三乘法相等。謂如十眼中。亦具有五眼等。乃至七約十義方便明一乘。二者同教二乘有三種等(云云)三者同教三乘。亦有三種(云云)四者同教四乘。有三種(云云)五者同教五乘。亦有三種(云云)六者同教無量乘。謂一切法門。又疏云。一同教一乘。如法華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案云。同義雖多。非過三義。一三乘人。共所得故。二一乘同於三乘故。三三乘同於一乘故。名爲同教。
言一是性海果分等者。謂究竟果海。十佛境界。圓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說其狀相。又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此即當地論之果分不可說。
言何以故者。此徵上義。謂如何其果海。當不可說耶。
言不與教相應故者此即釋也。謂究竟果海義。唯佛內證境故。對於機緣。發起言教。不可說其相狀故。故云不相應也。
言即十佛自境界也者。此顯上果海十佛自境界。元曉云。欲明十佛。略開三門。一者列名。二者辨相。三者顯六相。初列名。如離世間品言。菩薩摩訶薩。以十種見佛。所謂無著佛。安住世間。成正覺故。願佛。出生故。業報佛。信故。持佛。隨順故。涅槃佛。永度故。法界佛。無不至故。心佛。安住故。三昧佛。無量無著故。性佛。決定故。如意佛。普覆故。次辨相者。初無著佛者。亦名正覺佛。無著衆患之本。正覺者諸德之元。無耶患而不離。故言無著。無正德而不圓。故言正覺。二願佛者。謂如理智。窮無生際。方能出生無量佛事。即是大願故。名願佛所以願得無生智者。爲欲出生無量佛事。今擧所爲。以顯願佛。三業報佛者。謂無量相好莊嚴色身。無量身業所感之報故。名業報。所以感得妙色身報。爲令見者咸歸信。故擧所爲意。以顯業報佛。故言信故。四持佛者。謂佛圓意。周遍三世。住持佛法。無窮無盡。順一切智。無窮盡故。五涅槃佛者。說門之中。名爲化佛。化現滅度。非實滅故。所以涅槃非實滅者。永度生。非生滅法故。六法界佛者。謂無礙法界。即是佛體。名法界佛。智慧光明。亦同法界。無處不至。是故亦名爲法界佛。七心佛者。謂正直心。安住所緣。故言心佛安住也。八三昧佛者。謂佛三昧。無量無邊。思議路絕。故言無著。九性佛者。謂如來性。即是本覺。本性自覺。非修所成。故言性佛。十如意佛者。謂神力自在。名如意佛。周遍一切。故言普覆。後六相者。如論說言。一切十句。皆有六相。何者爲六。一者總相。二者別相。三者同相。四者異相。五者成相。六壞相。今就十佛。顯此六相。言總相者。謂初一佛無九佛不攝故。二別相者。謂九佛於一開九故。三同相者。十皆離著故。四異相者。五對各別故。五成相者。攬九成一。一佛圓滿。六壞相者。無不一作九。九外無一故。又章主法身章云。通攝一切三世間故。衆生及器無非佛故。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三身等竝在此中智正覺攝故。案云。夫如來法身。無障無礙。融三種世間。爲一佛身體。分一佛身。爲十佛身。何者十身。一衆生身。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獨覺身。六菩薩身。七如來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虛空身。具如論說。此十佛身。一即多。多即一。具足六相。無礙相即。謂初衆生身。無九身不攝故。是爲總相。後九身。於一開九故。是爲別相。十身皆有衆生身故。即是同相。十身各異。是故異相。攬九成一。一身圓滿。故是成相。分一作九。九外無一。故是爲壞相。是故初衆生身。具總別十身。全爲一衆生身。初是總衆生。九是別衆生。以別總成故。於總開別故。是故別必帶總。謂國土身。帶衆生身。乃至虛空身。帶衆生身。以初衆生身。望後國土等九身。爲異體也。望後九衆生身。爲同體也。然初總身守自位故。爲衆生身。以攝別故。即是國土身乃至即是虛空身。後九別身。守自位故。爲各別身。以同有總故。俱爲衆生身。欲明一切衆生身。周遍法界。因陀羅網。無邊際也。乃至十虛空身爲總。餘九身爲別。是故虛空身中。具足十身。全爲一虛空身。餘准上也。是故十身門中。各攝十身。合爲百身。於中亦有同異二門。各攝一百。合爲二百。異體門內百身。復自即入。重重無盡。同體門內百身。復自即入重重無盡。是故同異二門。各有十無盡。圓融自在。作因陀羅。高出思議之外。玄超識知之境。此謂毘盧舍那如來。依正無礙。一多自在。因陀羅網。重重無盡。周遍法界。不可思議。圓滿究竟。十種法身也。
言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地論第二。釋經偈云。前言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聞說。今言我但說一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於果分爲一分故。言我但說一分。此文既云但說一分者。是因分故。知果分不可說也。故今取論意。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也。探玄記第十卷。釋此二義。有五說。第五說云。今釋有兩重。一此十地有二分。一就實十地。唯佛所知。佛智所行。名爲果分。上論云。此智是誰證。偈言佛智所行故。又上文云。智起佛境界故。又上加分中。言不思議佛法。又如鳥跡所依大空爲果海等。二隨相十地。菩薩所知。菩薩所行。名爲因分。是則果分玄絕。當不可說。因分約機。是則可說。此義通一部。經中大意。二云。十地有二分。一約妙智正證。智如境故。離相離言故。名果分。則不可說。如彼鳥跡同於虛空。不可說也。二約方便寄法。顯地差別。如下文。初二三地。寄同世間。四五六地。同二乘故。又寄禪支道品諸諦緣生。以顯地別。令衆因此表解地義。故名因分。如空中跡約鳥說異。名爲因分。同空無別。名爲果分。一跡通二。故爲二分。問。約鳥約空。跡皆離相。云何有可說。有不可說。答。跡雖離相。就鳥得說。所說常離也。跡同虛空。理不可說。所況地智。准此可知。此釋局斯地品。
言二是緣起因分等者。謂不可說性海果分。隨因位機緣。以小分起故。隨彼機緣。發起言說。令解其狀故也。與教相應故。云緣起因分。
言普賢者。德周法界曰普。至願成善稱賢。凡證普法皆稱普賢。非直一人目普賢也。即此因位普賢等機之所知境界也。
言此二無二全體遍收等者。因分果分。以爲此二。謂因分不異果分。如鳥跡空不異太空。果分不異因分。如大空不異跡空。故爲無二。然大空不異跡空故。跡空全攝大空。跡空不異大空故。大空全攝跡空。故云全體遍收。
言其猶波水者。波隨緣起。有分齊故。譬於因分。水不隨緣。無分齊故。況乎果分。然波不異水故。水門全攝波水不異波故。波門全攝水。故云猶波水也。
言如法華中宅內所指門外等者。宅內者。是分段三界火宅內也。即以異熟賴耶。爲其體性。言門外者。三乘之教行。合名爲門。能出三界火宅故。理出教外。故名門外(以上基師釋也)智周師。引吉藏師釋云。復有義。此名三界限城爲門。故後文云。即此三車。皆在門外。復言所燒門。故知。三界以之爲門。問門宅何別耶。答如世間人。總擧一宅。名之爲門。或稱一家。或言一戶。今亦然也。議曰。甚有理也。若經文勢。接言三車者。三乘所求之果。以言教方便。開此三果。誘引三乘之人。令得出分段生死繋業故。然此三車體。釋者甚多。論云。第一人者。示世間中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然後令入大涅槃故。注云。二乘菩提。未出變易。世間相從。名爲世間。善根體性。是五取五蘊。非一衆多。今總標故。名爲種種善根。別擧定故。名爲三昧。以權施設二乘菩提故。言方便。大乘基云。以二乘所得生空無漏智。唯爲羊鹿體。虛指二乘所得。有漏假智。世間三昧。名爲種智。稱二車體。有名不見。亦不登遊。不能分別諸法故。若自生空智。爲車體者。二乘既得。云何經云言不得。故知。有漏解行智。是二車體也。菩薩以無漏正體智。爲牛體。以無漏後得種智。爲車體。有師云。二乘之人。亦不有無漏種智。經文以無漏禪定根力等。喩二車故。以小分無漏種智。爲二車體。若以有漏後得計解智爲車體者。豈佛開迷執。以爲所求果。以誘引二乘哉。問若以小分無漏種智。爲二車體者。羊鹿車體。亦可實有。二乘亦可登遊。若爾何經云不得哉。答言不得者。以昔三乘。望今一乘。故不得耳。非體無故以爲不得。吉藏師云。今明。未得眞無漏已來菩薩心。及十信等。地前方便。名爲世間。下論。釋法師品中及分別功德品。並明地前未得眞無漏。故名世間。今說地前種種功德。令其歡喜。義一師云。初二乘故。不顯實理。隨世間三乘根機。而爲說。故云世間。此中言說盡無生二智及寂滅三昧功德。隨世間根。又隨欲暫令遊喜。權方便說故云世間。是盡智及無生智等。非一故云種種。靈範師云。三車非一。名種種。即取有餘涅槃。以爲車也。今在門外者。非想貪爲門。以涅槃是無漏法非貪所繋。名在門外。玄一師云。今詳二德。皆有不盡。且基說不盡者。今此下論文。明爲令七人得其利益。謂前論文明治七人病。自下論文。明令得利第一人利者即令得三車。既爾。何故唯說二車。不說牛車。設爲彼救者。此經之宗。二是方便。一是眞實。今言方便令喜者。即是方便教門。是以且說二車。不說一車。又城體。實是根本觀中所得擇滅者。亦可車體實是根本智。若謂下根所不聞解也。故不取者。涅槃亦可爾。若謂假解中所變擇滅苦不息。故實不取者。亦可假解非種智。故不應名車。若謂雖非種智。方便令希者亦可。雖非苦息處。而方便令希。是以若約實者。八證智及所得滅。如次名車城。若據現相。假解及所變滅。如次名車城。又車未必是種智。但明乘權實故。以車名耳。藏說不盡者。今此方便令喜者。說令欣樂三車。然發心及有學等。定非爲車體。如何得言發心等也。應作此說。世間中。種種善根。三昧功德者。即是三車所喩功德。謂彼功德。超出世間。無間異生。難可了知。是故如來隨彼分別所可解。有所得世間之相。而示三乘之實功德。故名世間。由此義故。二乘聖者。至無學位根未熟時。以有所得功德。而爲眞實。將熟機時。應非有所得而爲眞實。爾時喩言索。若菩薩者。至初地時。了違諸法空無所得。異於昔時有所得心中所聞相故。更求無所得無障礙佛果。爾時喩言索也。又說世間者。是世俗諦故。是以後得智。名世間智。以知世俗故。正體智名出世間智。以知勝義故。約此義故。瑜伽第四十六卷。作四車喩。以大乘中地前地上所見別開故。言四車者。一鹿(喩聲聞是劣故。與此不同。此中獨覺喩也)二牛(喩獨覺勝聲聞故)三馬(喩地前所見涅槃上亦喩涅槃故)四褭(喩涅槃地上所見以最勝故)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見涅槃。喩爲假車。見諦及初地以上所見涅槃。喩於實車。解云。所喩雖別。而義意無別。故取爲證。若約彼論言。二乘之車。各分應爲二。然彼時近同有所得觀故。不別開二。既開牛車。爲二故。三以外有一大車。其義無傷。地前地上。所見雖別。明一佛果故。三以外更無別車。亦有何過。又下信解品疏云。經遙見其父者。由去大乘不退位遠亦去眞理遠故。亦可此但聞見。非證見故。名爲遙見。基云。此見化身淨土之相。今謂見實德。問。基意何故見淨土相。答。其實德相。甚深難見故。今將此意。而補本義。謂佛實德。無相無礙。甚深境界。始覺菩薩。不能聽聞。不能尋思。是以雖希實德。而說淨土化身之相。令彼欣樂以彼麁相得可聞故。即是初所示牛車。案云。若依此義。明章主意。三乘始覺菩薩。不能聽一乘無盡佛法。故彼權教中。且示一乘行布一相。智正覺之一分佛身。令仰求故。喩爲牛車。爲求彼車故。出三界之外。分見此佛身故。望自宗皆俱得果。以機熟故。見自所求三乘佛法。依一乘無盡教起。此彼阿含之方便故。更進願求主伴圓滿無盡佛法。是故喩名爲索車也。又若依章主。總出世益。以喩三車。是故下云。若望自宗並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又云。得出世益。以爲究竟。又三乘教義。喩於三車。是故下云。無量寶車。顯於一乘無盡教義。准此故知。臨門三車。亦顯三乘教義。問。是三乘教。若通愚法二乘教耶。答。有二義。一云。臨門三車。亦通愚法。故下文云。一者一乘三乘名爲二乘。謂如經中四衢所授并臨門三車。此中合愚法同迴心。俱是小乘故。二云不通。故下文云。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爲三乘。此顯法本末故。上開一乘。下開愚法。故有三也。乃至是故當知。門外三車。不通愚法。以法華非小乘故。依此二門不偏執也。
言界外露地所授大白牛車是一乘教也者。三乘人。同出分段三界之外。名爲界外。若二乘者。斷煩惱障。到有餘涅槃露地故。若三乘菩薩者。到十住以上不退位。離分段繋業。分見法身故。名爲露地離煩惱障。出分段生死。無權名露。各有所依果。滿足位名地。三乘之人。到此露地。以機熟故。爲說一乘。是故喩名授牛車也。然是一乘體釋者(云云)灌頂記云。光宅云。取佛果究竟盡無生二智。爲車體。天台云。諸法實相正是章體。華法師云。地前若趣向大乘。無分別智。爲乘體。故元曉師云。所乘之法。略而說之。有其四種。一謂一乘理及一乘教一乘之因。一乘果如是四法。更互相應。共運一人。到薩婆若。故說此四。名一乘法。猶如四馬互相應共作一運。故說四馬。名爲一乘。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准此義。顯章主意。一乘一運。即一切運。主伴無盡理教因果。喩於大車。是故下云。無量寶車。顯於一乘無盡教義。又疏云。若依普門一位即一切位。故亦一運即一切運。名不思議乘。乘此乘者。十信滿心。即得六位。案云。此通教義因果人法等一切法。以爲乘體。准思可知。此約別教。若依起信論說。牛車體。即一心體大。乘此本覺體大。到如來地故也。是故論云。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藏記云。即始覺之智。是能乘。本覺之理。爲所乘故(此約同教)。
言一權實差別等者。鴻臚小卿。對希顏。權實義序云。權也者。有二乘焉。有菩薩焉。實也者。有菩薩焉。有如來焉。即如解深密。佛地。阿毘達磨經等。瑜伽。雜集。唯識論等。皆爲權宗。以其有爲無爲唯即別。末果盡其至極也。若華嚴。涅槃。勝鬘。楞伽。密嚴經等。智度。中觀。寶性。起信論等。皆爲實教。以其有爲無爲鎔融即離。便可示其究竟也。惠華師云。大乘權實義云。言權實者。略有二種。一者簡似。二者正顯。前中不同。妙法華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眞。又不同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佛菩薩皆隱本形現果位相。所以者何。今明。唯大乘菩薩中。有權有實。非約二乘望菩薩也。後正顯者。如大般涅槃經第七云。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爲不了義也。了義經者。名爲菩薩眞實智慧。隨猶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乃至云。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不了是權了義此實)又三十六云。非佛性者。所謂一切壚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此正因佛性也。若言五種性者。是不了義。違此文故)晋本第八云。一切世界。諸群生。尠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爲易(權大乘也)能信是法甚爲難(實大乘也)唐本三十八云。若有衆生。心下劣。爲彼演說聲聞行。名心明利。樂辟支。則爲彼說中乘道。若有慈悲樂饒益。爲說菩薩所行事(權大乘也)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實大乘也)廣如大乘權實義說。智鎧禪師云。問曰。尋至道即是一。若格前方便。三教所明。補處佛果。遂傳爾懸殊。此意難解。會曰。二義往釋。一有教有人。二有教無人。若三教方便之說。因中禀教之者。即玆有教有人。佛果補處。及上位菩薩能說三教。此玆有教無人。所以者何。禀三教行人。因教各權利有教無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爲三乘之佛。菩薩人物。慕果行因。因行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緣憾感便應。緣謝便息。空拳誑兒。引時還家。手中實無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是。若是圓教有人者。因中禀教。乃至法雲。有教有人。斷四十一品無明。法身補處。此實非虛。妙覺法身。無說之說。即是果上有教有人也。有教無人。名之爲權。有教有人。名之爲實。問曰。若爾四教明果。可分權實。四教因地。皆有教有人。何故得分。至其權實。答曰。今明三教之人。名爲權人。禀圓教之人。則人教俱實。故四教明因。分權實也。問曰。三教之因。既立權人。三教之果。何意不得辨權人答曰。三教行人。可成圓人無有三教之佛。修因作圓佛。故非類也。案云。三乘共教。爲引攝地前初心菩薩。令長養彼根機故。且示一相小分因果。令願求故。如其教施設。未得彼果故。又定性二乘。許實滅故。以教不究竟故。名爲權教。一乘實教。對乎普機。備開示普別圓滿因果故。如教安立。得佛果故。寂滅二乘。許成佛故。以教究竟故。名爲實教。由此權實差別。顯一乘三乘別。
言以三中牛車至務令得出者。此有二義。一約事同二乘。出三界之外。未得佛果故。俱同於二乘。唯得出世益故也。二約教。同於二乘教。許二乘實滅故。同二乘教。非實教故。令同羊鹿等也。
言是故臨門三車俱是開方便門者。元曉師云。此名方便。略有四義。一者佛方便智之所說教。依主立名。名方便教。二者即三乘巧順三機。持業作名。名方便教。三者爲一乘教。作前方便因。是後說一乘正教。對後正教。名爲方便。四者於一乘理。權說方便。非眞實說。是方便義。對眞實說。名爲方便。依此四義。故名方便。此名爲門。有其二義。一者出義。諸子依此出三界故。二者入義。又依此教入一乘故。然門有二名。若言佛門人門。則門非佛人。若言板門竹門。則門是板竹。今三乘教名方便門者。同板竹門云。即是方便。是故名爲方便門也。開方便門。有其二義。若望出義。說三乘時。開而不閉。望其入義。說三之時。閉而不開。雖出三界。未入一乘。故今說一乘教。言三是方便。方開方便門。令入一乘故。如經下文言。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此言正開方便之門。
言四衢別授大白牛者方爲示眞實相者。四衢者釋者(云云)大乘基等云。四衢道者。四諦理也。三乘竝觀四諦理故大般若中。說四衢道爲四諦故。惠淨師吉藏師疏。玄範。皆與此同也。吉藏統略云。余昔依舊。釋四衢。喩四諦。此解可約昔教出三界證四諦便得涅槃。此是見車。得車不應更復索。舊又明四衢及露地。明無五濁。亦同上過也。望今教釋者。四達曰四衢。則四方皆空。不見車。不得車。靈範師云。四衢道中者。衢謂曰交道。喩於我生已盡等四智究竟道中。灌頂記并御製云。四衢譬大乘四攝四等。言三乘人發大乘心化衆生之機。言大白牛者。與三種大并七種大相應故名大也。無漏淨絜。能離繋縛故。名白矣。
言示眞實相者。元曉師云。此示亦二。先明所示。次明能示。所示之眞實相。謂一乘人法。法相常住道理究竟。天魔外道。所不能破。三世諸佛。所不能易。以是義故。名眞實相。而非三非一。無人無法。都無所得。如是正觀。乃名眞實究竟一乘(云云)能示之用。有其二種。一者同開之示如前。開三是方便時。即知一乘是眞實。故如開門時即見內物。二者異開之示。異前開三別說一乘聞。是皆得悟一乘義。故如以手指方見內物。如下文言。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如是等。言眞實相也。
言若三中至後更索耶者。此難吉藏師大乘基等諸德。唯說羊鹿。以爲權車。牛車是實故也。
言亦不可說等者。此除大乘基等諸德。難吉藏師等諸古德。以唯說二乘索車故。
言以此得知三車同索者。釋者(云云)大乘基師云。隨三乘機。皆於佛所。專意希求自乘妙智。義同於文各索其車。二乘之人。離分段生死。已得解脫。證於四諦。入於化城。已名出宅。專於佛所。聞思修習。種智了達。求證諸法。名索羊鹿。菩薩之人。依此本論。初地以上。雖離分段。未證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餘。不說菩薩入化城。故入無住涅槃。亦息分段死。名入城。未乖道理。若爾。亦應許上羊鹿。故知。但如初解。爲善。已伏煩惱。出分段死。亦證四諦。亦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於文索其牛車。灌頂記云。索是求請之別名。在意名求索。在口名請索。在身名乞索。如朦者求知。如飢者請食。如迷者問道。凡居不達之地。何有不索之理。由索故許與。許與故歡喜。上宮云。問曰。今三車中。其二車實無故。第二第三二子宜索。而大車即如許實有故。第一子但即乘。不應求索。何故皆同索耶。釋曰。如上法說中釋等。第一子。在火宅時。但聞三中有大車。未聞唯有一大車。今出門外。既不見二車。因何得知此是許我大車。所以亦索曰。何其許我大車也。釋索。或云言教中索。或云意中索。或云機中索。未審誰當。但私懷者。或是機中。有如是可索耶。何則若就外譬作論。亦可得言中索。亦可得意中索。然就實爲論。三乘人。大乘機雖發。如來未明唯一之前。那得知無三。既未知無三。那得言中意中爲索也。故云唯機中可索也。
言此中三車約彼三乘所求果說者。若依經云。聲聞獨覺不退菩薩。以爲所求果也。故經頌三乘得益云。是諸子等。若心決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緣覺不退菩薩。大乘基云。合依吉剋難。心決定者。不疑四諦。得證眞諦。具足六神通者。得阿羅漢。餘二果可知。論說不退位。初地以上。出分段生死故。今依章意。一若依初教。初地以上。出分段繋。得不退位。若依終教。十住以上。出分段宅。得不退益。二若依此章上下文云。總出世益。以爲所求果也。是故文云。總出世益。以爲所求果也。是故文云。若望自宗。竝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又下文云。得出世益。以爲究竟。
言以是元意所標趣故者。然夫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本意者。若爲界內初機劣不能信受。恐墮三途。受重苦。故初且說三乘。方便拔彼三途重苦。出三界火宅。然後依一乘教。令到佛果故。是故初說三乘方便。標趣於三界外。今如初所標。出三界外故。故吉藏師云。示世間中善根者。此釋佛意。佛意我本說世間善根。拔汝三途重苦。令汝歡喜。然後令入大涅槃城。云何乃保爲勝妙果報。爲治此故。故說火宅譬喩。此之謂也。
言若望自宗竝皆得果者。問。二乘聖人。出三界外。得有餘涅槃。故望自宗。可言得果。大乘菩薩。未得佛果。何望自宗。可言得果。答。雖未得佛果。而由三乘教。出三界之外。得不退位。分見法身。現八相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故云望自宗並皆得果。
言若不得者如何出世者。若由三乘。不得果者。何求三車。出門外耶。既出界外。明知得果。即由此文故。知章主但出世益。以爲三乘所求果矣。
言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者。彼三乘人。由彼自教。出三界外。根機熟故。見自所得三乘法。皆依一乘無盡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故。又雖出分段三界。未出變易故。是故云俱不得等。
言是故以實映權則方便相盡故等者。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爲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會三歸一。映故也。映(於敬反奪也不明也)。
言爲欲迴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迴也者。此有二種。一或有衆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盡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二或有衆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故進入別教。問。三乘中菩薩。界內示佛乘。出三界外。亦示佛乘。非如二乘迴入異乘。如何大乘亦說迴耶。答。昔在界內聞說三乘。即執爲實。今至界外。聞說一實。迴昔三乘別執。入今平等大會。是故大乘亦說迴也。問。若說三乘因果皆是方便故歸一乘者。爲歸一因。爲歸一果。元曉解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隨其本。歸因歸果。是義云何。聲聞緣覺。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當知。此二皆歸一因。歸一因故。終到一果。彼教中。說佛乘因果。分別佛地化身少分。如經說言。我實成佛以來。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當知。彼說佛乘因果。同歸於一乘果中。若有菩薩。依彼教故。望樹下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若准此義。釋章主意。一乘如前。權教大乘。所說佛乘。因果分別。一乘圓教。所說三種世間圓融。十無盡。一大法身。少分化用故。彼佛乘因果同歸於一乘圓果。若有菩薩。依彼教故。望色頂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乘圓因。同彼二乘。未至佛果故。是故經云聲聞緣覺不退菩薩。乘此實乘。直至道場。
言若不爾者至其何色人也者。此明三乘菩薩。退不同凡二。進未得一乘。謂彼菩薩。求牛車故。出三界外。到十住不退位。得出世淨心。異外凡夫。故不同凡夫既以過二地。不求二車故。不同二乘。然未會三乘別行歸一乘無盡普賢圓因故。不同一乘。是故梁攝論云。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又云。十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由是故知。此三中大乘。非露地一乘也。
言以至自位至別教一乘者。此明三乘菩薩。到出世自位究竟處。根機成熟故。進入一乘也。即下文云。或有衆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爲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如會三歸一等。此之謂也。問。三乘菩薩。極至何階。根器成熟。能信一乘。答。古德云。極至三賢位。必定信一乘。是故疏云。問。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薩。答。文無正斷。准其劫數。十千已過。僧祇未滿。應是三賢位人。問。更至何位。則能信此。答。極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終無證地。而不信此。問。若爾此位未究竟位。云何名爲自位究竟。答。古德云。雖未到極位。依彼三乘教。出繋業三界。得出世益。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到十住以上。自位不退處。住大乘自位究竟不退故。由此義故。名究竟不退。故名究竟也。所以者何。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者。若爲界內初機之徒。直往宣說道場所得無盡佛法。以根機劣。不能信受。恐墮三途受重苦故。初且說三乘。方便拔彼三途重苦。出三界火宅。然後依一乘教。令到佛果。是故三乘權教。初引界內機。令得出世益。以爲究竟也。一乘實教。後引界外機。令得佛果。以爲究竟。是故經說三乘益云。得不退菩薩。又說一乘益云。與諸菩薩及聲聞衆。乘此寶車。直至道場。又說云。唯攝界內機。令得出世益。即以爲究竟。又云。三乘人爲求三車。出至門外者。即三乘俱是出世間自位究竟也。即是此中四地以去。至七地是也(解云名二乘)又疏曰。心不退者。論說。釋自住處。畢竟智謂大乘法。是菩薩住處。住於大乘心不退轉。名畢竟智(解云。此明不退心。爲自位究竟。由是明知。三乘菩薩。得不退位。住於大乘自位。以畢竟不退故。是故名爲自位究竟)又釋究竟有二。一者有學究竟。二者無學究竟。今言究竟者。有學究竟也。信位滿心。成就般若。斷界內煩惱。得出世益故。地地滿心。皆爲究竟故。是故梁論第七卷云。究竟道有二種。一有學究竟。二無學究竟。此位最清淨智慧。生處故。最微細。或障滅盡。無餘故。故名究竟位。諸地乃至如來地。皆有此究竟義。問。依何教證。十住以上。出繋業三界。得不退益。答。起信論云。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衆生。乃至亦非業繋。有大願自在力故。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爲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又梁論云。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又云。十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又寂法師云。十解以上。出繋業三界。亦得說云出三界。以十解菩薩。得位不退。出繋業三界故。亦得云出宅受車。是故經云。第四生貴眞佛子。捨離生死。出三界。有說云。唯依三乘教。一乘根機熟。以爲究竟。難云。若爲唯根熟名究竟者。退位凡夫。一乘根亦熟。亦可言爲自位究竟。若言爾者。隨緣退墮。忘本發心。何爲究竟。如身子等。若出三界。得不退位。根成熟故。名究竟者。二乘聖者。出三界外。得有餘業。根未熟位。不退究竟。若未究竟者。違得出世益以爲究竟也。又二乘位。已究竟。如何不言自位究竟。是故不論熟未熟。若熟若不熟。總得出世益。爲自位究竟。深契當於章主本意。有說云。三乘菩薩。居地前位。未出分段。而得第七地。出世間。自位法故。名爲究竟。何以故。寄於五乘。顯十地相。以第七地法。寄三乘菩薩故。此非直違佛言亦甚違道理也。今徵難云。問。地前位菩薩。得第七地法。爲聞佛教。信受故得耶。爲當如實證得故得耶。若如前者。何依教唯得信受第七地法。不得信餘初地法乃至佛地法。故若共信受。如何唯得第七地法。若如後者。如實得故。居地前位。可斷伏見修惑。證遍滿眞如。譬如身在欲界。修得色界定人。斷彼界惑。得彼地法。若言爾者。既如實證得彼地故。直爾可名爲第七地菩薩。如何名地前。若身在地前故。猶名地前人者。何有行相。名爲地前若未得無漏法。未斷見修惑故。名爲地前。若爾。云何如實得耶。此其一失也。又若地前人。得第七地出世法故。名出世者。若約本質。名爲出世。若約影像。名爲出世。若如前者。世間凡夫。亦皆可名出世。以信受出世法故。若言爾者。如何求三車。出三界外耶。若如後者。隨能發心。爲世間有漏。何爲出世。此其二失也。又若第七地。以爲菩薩自位究竟。四五六地。以爲二乘自位究竟。寄位同故。若此不爾者。彼亦可不爾。若爾。有一乘無學位。豈非究竟位。又世間凡夫。寄初二三地故。可名自位究竟處也。若言爾者。五趣四生。輪轉不定。何爲究竟。此其三失也。又八地以上。寄一乘故。唯八地以上法。可名一乘法。七地以下。諸地法門。可非一乘法門。約菩薩法等。難亦可爾也。此其四失也。有迷者云。三乘菩薩。依彼權教。修滿十地。證得佛果。後根機熟。方入一乘。是故佛果位。以爲自位究竟處。又云。法華論云。七種增上慢中。第一求勢力人者。示世間中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者。三乘佛果。望一乘。名爲世間善根三昧。又論云。四者實無。謂有增上慢心。已有世間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思者。是即爲以三乘佛果望一乘故。名世間有漏等也。又論云。第六人者。說大乘法。以此法門。同十地行滿。諸佛如來。密與授說故者。二乘人等。到三乘第十地滿位。受佛故。是故云同十地行滿。由此明知。三乘之佛。迴一乘也。又云。三乘佛果。望於三乘。更爲有漏愚癡凡夫故。更迴一乘。以入一乘故。預一乘見聞位故。由預見聞位故。退墮惡趣(如是云云。不能具述)竊依聖教。驗求義。與諸聖教。皆不相應。又勘諸古迹。亦共相違。既非佛教。亦違群人。誰背群典。獨信愚情。但此迷權實之教義。謬述愚倩之妄義。遂滅世間慧眼。永斷出世善種。現爲闡提頂。當招無間苦。謗法重罪。亦莫過斯。願諸智者。謬而許之。都無聖教。既違道理。不足破難。直可諫止。是故律云。若比丘。如是諸長老。我於某村某城。親從佛聞受持。此是法是毘尼。是佛所說教。若聞彼比丘所說。不應生慊毀。亦不應呵。應審定文句。已應尋究竟修多羅毘尼。於授法律。若聽彼比丘所說。不與修多羅毘尼法律相應。違背於法。應語彼比丘。汝所說者。非佛所說。或是長老。不審語。何以故。我尋究修多羅毘尼法律。不與相應。違皆於法。長老不復須誦習。亦莫教餘比丘。今應捨棄。若聞彼比丘所說。尋究修多羅若毘尼法律。與共相應者。應語言。長老所說。是佛所說。審得佛語。何以故。我尋究修多羅毘尼法律。與共相應。而不違背。長老應若持誦習。教餘比丘。勿令忘失。
言問臨門三車爲實爲不實耶者。問。上已明權實訖。何更問實不實。答。此非問權實。但問虛實耳。是故苑云。問。若權教菩薩。畢竟還須入實教者。權教所說。十地佛地。豈虛設耶。答。權教所設。因果行相。非實非虛者。爲攝引故。長養根器故。無實十地。故非是實也。亦如小教說佛菩薩因行果證。彼說非實。非不實也。即經云。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衆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今此問答。明此經意耳。
言此二無二唯一相也者。三乘之教。各望自宗。皆出三界之苦。得出世利益。故名爲實。若望一乘。非究竟益。故云不實。望自望上。實上實殊。故云此二。雖實不實殊。而其體非二。故云無二唯一相也。餘說(云云)不能具述。
言二教義者。者字或本作差別。准上下例。其爲好也。三乘教爲教。一乘教爲義。由此教義。明一乘與三乘各別。問。三乘有教義。一乘有教義。云何一乘唯爲義也。其三乘亦唯爲教耶。答。如手持一菓言有三菓。引子唯有三言。無三言之所詮三菓。三乘亦爾。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唯有三教。無三教之所詮三義。是故三乘。唯爲教也。如開三菓方便。令示一菓。實語實義一乘亦爾。開三乘方便。詮示一乘實教義。是故一乘教義。望於三乘。准爲義也。以教義共爲三乘所詮故也。是故下云。以臨門三車。爲開方便教。界外別授大牛之車。爲示眞實義。此之謂也。
言尋教至義者。界內示教。得出爲義。問。既有三教。無三教之所詮三義。云何至義。答。如無三菓。言有三菓。引子至家。至家無。三乘亦爾。唯有三教。無三教之所詮三義。而由三教。誘子出家。假名爲義。非實三義。言三所期差別者。臨門三車。是則宅內。與子所期。露地大車。非宅內所期。由此期非期。顯一三差別。
言非本所望者。灌頂記云。本求羊鹿大牛。期出分段。今得白牛。遣出變易。過本所望。豈不歡喜。上宮王云。非本所望者。譬非本所望。一佛果今忽得也。
言聖言無失故者。若非本所望言。但約二乘。非大乘者。聖言可有失。故若如來一言。含無盡義故。三乘各隨機而聞故。聖言無失。若爾。小乘一言。亦可名大乘耶。所言一言。含無量之義者。是豐義昧辨。故雖一言之中。有無量之義。而不相乖。是如來德豈相乖。各聞名爲一言哉。問。若爾。一音隨類各聞。亦不成耶。答。一言與一音。其義趣異也。所言一音。如來報感總德。是故經云。佛以過去行。得一微妙音。無彼亦無此。而能應一切等。即其一音。含圓音教。言一言者。是一名言。總圓音上。起別名言也。是故不例。
言四德量差別者。其三中牛車不具德。露地大車具德。由具德不具德。三一差別。言寶網寶鈴等者。大乘基云。周遍四生。說七辨。以弘濟。灌頂云。譬四衍下地也。
言此則體具德者。此章家釋經文。謂一乘體。具恒沙性功德。故云寶網等無量衆寶而莊嚴等。是故論云。從本以來。離恒沙無量煩惱業等妄染相。具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恒沙性功德故。
言白牛肥壯等者。基云。白牛體。即根本無分別智。導引種智車。如牛引車故。白者衆色之本。如白蓮華。經諸乘本故。萬德主故。正智之中。內德圓滿故。云肥壯也。灌頂記云。譬無漏般若。能導諸度一切萬行。到薩般若。白是色本。與本淨無漏相應。體具萬德。如屆宛煩惱不染。如色潔。若依論說。白牛體。即一心體大。此體大本覺理智。導一切萬行。到佛果故。此體大。爲諸乘之本故。白者衆色之本。是故論云。一切諸佛。本諸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章主疏曰。即始覺之智是能乘。本覺之理爲所乘。故攝論云。乘大性故。名爲大乘。此體大。本覺理智內。具恒沙性功德故。云肥壯也。是故論云。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乃至有大智惠光明遍照法界義故。言大力者。遍馳無方智力圓遍。無理不盡。又能化十方。入生死險。無勞倦故。又逢怨必勝。破一切障。除生死故。具此三義。故名爲大力。灌頂云。力譬五力也。言其疾如風者。基云。正智證性。一刹那中。緣遍法界。大悲所繋。內圓衆德。外化群生。無遲滯故。灌頂云。八正道中。引速疾到薩婆若故。
言用殊勝也者。此章家意謂。明一乘用大殊勝。是故起信論云。三者用大。謂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章主云。用大者。謂隨染業幻自然大用。報化二身麁細之用。令諸衆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釋也。此約同教。若約別教。一念成正覺故云也。
言多諸儐從等者。基云。以二智爲先。萬行神通。六度四攝。覺分解脫。涅槃利生之法。皆通之起。名多僕從。又佛地經云。其有無量天龍藥叉人非人等。所翼從名僕從。儐音卑刃切。相也。導也。出接賓曰儐。入讃禮曰。相。今前導爲儐。後隨爲從。灌頂云。若僕從者。譬方便波羅蜜。能屈曲。隨人終侍。使令衆魔外道。二乘小行。皆隨方便智用故。淨名云。皆吾侍也。又果地神通。運役隨意。即僕從也。
言行眷屬也者。此章家釋。今章家意。當大乘基云又釋謂佛地經云。其有無量天龍藥叉人非人等。所翼從名僕從。所以知者。探玄記第二卷。說衆生世間圓滿中云。異生衆中。先辨金剛力士衆。以衞佛近故。先到也。表佛德緣起不壞相故。衆行所依。如金剛際故。即行眷屬。餘衆亦爾。由是故知。無量天龍八部衆。所翼從。名僕從也。以爲一乘萬行之翼從故。名行眷屬。
言此等異相竝約同教一乘以明異耳者。三乘之外。露地一乘。自有二。一同教一乘。二別教一乘。今此處經文。約同教一乘明異三中大。或有惑此義云。法華一乘。以三中大故。名同教一乘。華嚴一乘。以三外一故。名別教一乘。此不如一乘二義故。致是惑耳。既迷文義。非難破例。
言七寶大車其數無量者。基云。七聖財飾。名七寶車。各自修智圓。有爲智非一。名其數無量。灌頂云。若教若行。皆摩訶衍。即財多也。今章意云。一乘教理行果。主伴具足無盡。無盡故。云其數無量等得也(部亦反。之也止也往也歸也得也)。問。若依此文。法華中亦說別教義。華嚴經亦有同教義。何以故。法華名同教一。華嚴目別教一。答。約多分義目同別耳。謂法華中多說同義。少說別義。故目同教。又三乘一乘和合說故。華嚴經中。別教義多。同教義少。故名別教。
言五約寄位差別者。此寄五乘。顯十地階降。第七地寄大乘顯。八地以上。寄一乘顯。若無一乘大乘別者。如何七地寄於大乘。八地以上寄於一乘。是故由此寄位。顯大乘一乘別。故云約寄位差別。
言如本業經至寄一乘法者。下云。初二三地。寄同世間。以得世間故。四地寄是須陀洹等。以得品故。是初出世故。五地寄是聲聞羅漢。以得四諦法故。六地寄是辟支佛。以得十二緣生法故。七地以去。寄是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本業經說。上來唯約三乘教說。以來到出一乘法故。又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寄三乘菩薩。以未自在故。八地以去。寄一乘法。以得自在故。如涅攝論等說。此約一乘三乘等。分相而說。
言是故當知至七地者是也者。此明出世。以爲自位究竟。案云。若二乘者。預流已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俱爲出世自位究竟。何以故。以其四地寄預流故。初出世故。住於二乘自位。以究竟不退故。三乘菩薩。極至三賢位。必定信受故。十住已上。初出世故。住於大乘自位。以究竟不退故。共三乘益。已究竟故。由是故知。未必無學位爲自位究竟。以預流果入究竟故。
言六付屬差別者。法華經付屬品。如來付屬一乘法云。若未來世。信如來智慧者。當爲演說此法華經。是爲一乘教。若不信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是爲大乘教。若無一乘大乘別者。以何法。爲深法。除一乘故。小乘不稱深故。是故由此付屬。顯大乘一乘別。故云付屬差別。
言若有衆生不信受者。當知是人。華嚴性起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爲假名菩薩者是也。案云。以不信法華人。不信華嚴故。反此明知。信法華人。即信華嚴。或有惑此義云信受法華。無量億劫。修行六度。猶不信受華嚴經者。非直迷惑一代聖教。亦爲聾盲此章文義。願諸智者。共垂愍矣。
言示教利喜者。基法華疏第七云。示教利喜。即新翻云示現教導讃勵慶喜。顯揚第二。更加令離欲。謂呵毀諸行。令離愛染。名令離欲。示現四種眞實道理。名爲示現。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爲教導。若彼退屈。策發令進。名爲讃勵。彼隨法行。讃令忻悅。名爲慶喜。章家起信記云。示其義。教其行。得義利。行成喜故也。
言是故當知法華別意正在一乘者。佛說法華之別意者。三乘五性。皆爲令得平等佛慧。不同深密等大乘中。不說三乘五性皆得平等佛慧故。謂守權教人。會法華實教。亦令同深密等權教故。爲遮此亂。權教三乘外。別立實教一乘。非謂三乘佛。令迴一乘故。三乘外別立一乘。故云法華別意等(餘說云云。不足信用)。
言七根緣受者差別者。根機成熟。即有受法緣。若不成熟。無受法緣。故云根緣受者。謂菩薩摩訶薩。若根機未成熟。無受一乘緣。故名爲三乘菩薩。若根機成熟。有信受緣。故名爲一乘菩薩。若無一乘菩薩大乘別者。彼未熟菩薩。爲何色人也。既不信一乘。故非一乘菩薩也。以摩訶薩故。非小乘也。若非三中大乘人。更何人耶。是故由根緣受不受差別。明一乘三乘別。
言如此經性起品至假名菩薩者。疏云。此明聞信難得。若菩薩依於三乘漸次教中。縱經爾所劫。修習六度道品等行。以根未熟故。不聞不信此一乘經。若不爾者。瓔珞經等。十千劫中。修信成滿。豈可無量億那由他劫。修行六度。猶不信此經。既非二乘。更是何等菩薩也。此同法華中。若不信此法。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亦同上文求大乘者。猶爲易。能信是法甚爲難。問。所許劫行。猶未能信。今諸凡愚。云何得信。答。宿有種姓。聞便信受。若不爾者。多劫難入。今時有人。多不信者。不足爲怪也。問。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薩。答。文無正斷。准其劫數。十千已過。僧祇未滿。應是三賢位人。問。更至何位。則能信此。答。極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終無證地。而不信此。問。何故二乘。縱得阿羅漢。亦未信入。三乘菩薩。不至地上。而能信耶。答。以三乘勝故。是近方便故。不同二乘也。是故若入此法。則於十信滿心。具一切位。同時而得也。有迷者云。無量億那由他劫。名爲三阿僧祇劫也。經三祇劫。得佛果人。名假名菩薩。今難之云。若爾可云假名佛也。又上古哲人。探諸聖典。斷定階位。流通末代。末葉愚夫。何發誑心。不信此文。反迷妄說。若無正斷故。不信此文者。何聖教中。正斷此不信者。爲三乘佛果耶。願示現教。決此疑難。若依寶積。作此說者。驗彼經文。都無此文。若依法華。驗經亦無。驗上古經疏。亦都無此文。天受所見。豈勝上古。既無聖教。何作妄說。如思禪師。智者禪師。靈山聽法。憶在於今。即作章疏。流通末代。彼章疏中。不作此說。又此土古德。訓僧都等。名高一朝。學普六宗。近受詳法師。遠依藏法師。傳彼一乘宗。都無如是說。今汝依誰。爲此妄說。非直無現教。亦無教授師。愚夫妄義。由何建立。又汝愚云。五教云自位究竟者。以得佛果故。名自位究竟。今亦難云。若藏法師。作五教時。以佛果位。爲究竟處。作經疏時。豈說三賢位信入一乘耶。若不見正文。謬說地前者。未見正文。何作五教。以佛果位。爲究竟說耶。如是徵難。都無走避。由此可知。佛果迴之義。但是汝等之妄說耳。
言當知是前至亦眞實也者。此如次上說。亦由不信法華人。即不信華嚴。反知。信法華人。即信華嚴。以處而說信法華不信華嚴故。愚者迷甚多故。現示耳。
言八難信易信差別者。難信法。以爲一乘法。易信法。名爲大乘法。由此難信易信差別。明一乘大乘別。故云難信易信差別。
言求大乘者甚希有至能信是法甚爲難者。疏云。此同性起品云億那由他劫。修行六度。不信受持。猶爲假名菩薩。亦同法華中。若不信此法。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案云。由此即知。此求大乘者。地前三賢位。求三中牛車也。上權實差別中云。大乘亦說迴也者。即是求大乘者。此第八卷末文。如所引文。然初句少異。云一切世界諸群生。疏云。顯信行者難(具不說之)。
言信位終心即攝一切位等者。問。何以故。唯說信位終心。攝諸位。即成佛。不說信初心。攝諸位。成佛。答。信位初心。未得不退故。未出三界故。未得般若故。未見平等界理故。由不見此理。不能解普法。是故說初心成佛。到信滿位。得不退心。出三界外。成就般若。分見平等法界理故。得解普法。由解普法故。初位攝後位。即成正覺。是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定惠身。不由他悟。由此明知。三乘菩薩。亦得不退。信入一乘今時凡夫。見聞一乘。亦到彼位。可得普法若不爾者。何初發心。即成正覺。
言九約機顯理差別者。爲別機而顯淺理。以爲三乘教。爲普機而顯深理。以爲一乘教。由此機理淺深。明一三別。故云約機顯理等也。
言若人根明利至說無盡佛法者。問。三乘教中。亦說佛法。何唯爲說菩薩道耶。有一乘教中。說菩薩行。何故說無盡佛法。答。三乘教中。雖說行布一相因分少分佛法。以未說主伴無盡果分圓滿十佛境界故。唯是菩薩所知。因分之少分故。隨初心菩薩機。名說菩薩道。一乘教中。寄普賢門。顯主伴無盡。果海十佛境界。故名說佛法。是故下云。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也。此之謂也。後句云無盡佛法。疏不說也。
言一相一寂等法也者。如法華經第三卷云。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乃至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榮師疏云。一相者。謂同一無相。一味者。同一解脫味。解脫相。離相滅相等者。於一相中。更立三名。竝是空之異名。同以人法二空。爲其體故。云終歸於空。又大般若第三百八十三云。通達一切有爲無爲皆同一相。所謂無相。案云。三乘教中。唯說如是一相佛法。以未說無盡佛法故。不同一乘。
言以此地中作大法師等者。若菩薩住此地。始爲大法師。得四無礙辨。說法故也。是故經云。是菩薩住此地。爲大法師。守護諸佛法藏。入深妙義。用無量慧方便。四無量智。言辭說法。
五教上卷指事(本)
華嚴五教章上卷指事(末)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言十本末開合差別者。本者一乘。末者三乘。開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合者會三歸一。若無三乘一乘別者。如何三乘法入遮那海。是故由此本末差別。顯一乘三乘。故云本末開合差別。
言如大乘同至智藏大海者。此經下卷云。佛有十地。一名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乃至十名毘盧遮那智海藏地。乃至聲聞辟支佛解脫。如彼河水。如來解脫。如大海水。海妙深持菩薩。復問佛言。世尊諸大小河流入海不。佛言如是如是。善丈夫。如汝所說。何以故。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廣說十地名體。如寂法師章說。問。上引元曉師說云。聲聞緣覺若因若果。皆於一因。分別爲二。當知。此二皆歸一因。歸一因故。終到一果。彼教中說佛乘因果。分別佛地化身少分。當知。彼說佛乘因果。同歸一乘果中。若有菩薩。依彼教故。望樹下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如何今釋云三乘諸法。悉皆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答。約一乘中。自有二門。一因果差別門。二因果無二門。前釋約第一門。今此約第二門。是故不違也。
言廣在經文略如下辨者。此指第八施設異相門。彼云。此異相隨事繁多。約以十門以顯無盡。一者時異。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日說。三乘等不爾。以隨逐機宜時不定故。乃至十者事異。謂隨有舍林地山等事。皆是法門。三乘等即不爾。但可說即空即眞如等故(云云)。
言二以一乘即三至更無一也者。此明准上存壞四句作此隱顯四句謂。問。若據後門。一乘即三者。未知。彼一爲顯爲隱。若顯如何唯三。若隱彼一乘機。更依何法。而得進修。答。有四句。一由即三故。不待隱。二由即三故。不礙顯。三由即三故。無不隱。四由即三故。無可顯。由初二義。一乘機得有所依。由後二義。一乘機得入三乘。由四句俱即三故。是故唯有三。更無一也。問。若由後二義。一乘機得入三乘者。一乘機人。如何更反。入三乘耶。答。普機兼知權實法故。唯知自分法。不知他分法。不名普故。今知他分義。故云入三乘。又一乘法門。以主伴具故。本末無礙故。以末攝本故。故云一乘入三乘也。
言是則不壞不一而明不異者。問。云何唯明不壞不一而明不異。不說不壞不異而明不一耶。答。擧一門。而影顯餘門。是故唯明不異門。可知不一門交參(厝乾反。孔安國曰。汝罪惡衆多參列在天也。周易言。參謂相參也。方言參分也)言如三乘中亦有說因陀羅微細等者。若由一乘。如此經云如因陀羅網世界。十地論云。帝網差別。唯智能知。非眼所見。藏云。如帝釋殿天珠網覆。珠既明徹。互相影現。所現之影。還能現影。如是重重。不可窮盡。諸世界海。亦復如是。諸世界中。亦有微塵。此微塵內。復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究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若依三乘。如梵網經。是故玄門。云因陀羅網境界門。如梵網經即梵宮羅網爲喩。
言或亦說華藏世界而不說十等者。疏云。若約一乘。十佛化境。蓮華藏世界海。有三種。一蓮華臺藏世界。雖遍法界。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增減。寄有色頂。唯說一界。二即此遍法界之等藏。說十顯無盡。即無盡箇華藏。一一皆遍法界。各有十無盡無盡也。此三中。初約同教一乘辨。後二約別教顯耳。今文據須彌山世界中。辨華藏故。是故風輪水輪。還似彼也。以易信解故。印機而成故。令同教一乘中。唯說第一蓮華臺藏世界。唯說一界不說十等。如梵網經說也。
言謂如十眼中亦具有五眼者。晋經第四十二云。菩薩有十種眼。謂肉眼見一切色。天眼見一切衆生死此生彼故。惠眼見一切衆生諸根故。法眼見一切法眞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力故。智眼分別一切法故。明眼見一切佛光明故。四生死眼見涅槃故。無礙眼見一切法無障礙故。普眼平等法門見法界故(於中初五是三乘中五眼也)疏云。智論中。無常肉眼。畏大風故。不見他方。此經是眞常肉眼。見十方色故。無量壽經。惠眼見眞。又法眼觀察究竟諸道。爲此不同。准釋可知。此中皆從根境立名可知。後五中智眼。分別事法。無礙眼。見事不礙理也。普眼見理事平等。餘竝可知。
言十通中有六通等者。第三十九云。菩薩有十種通。謂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出生無礙天耳方便智通。出生知一切衆生不可思議心心數法方便智通。出生無礙天眼觀衆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義自在神力示現衆生方便智通。出生身示現不可思議世界方便智通。出生於一念中往詣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說不可說化身示現衆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說世界成阿耨菩提不可思議示現衆生方便智通。疏云。正以身現法門。業用無限故云也。一宿命。二天耳。三他心。四天眼。次五神通。一現神力。二示多身。三速往來。四能嚴刹。五現化身。後一漏盡。示成菩提。此十皆以通惠爲體。故名智通。從起齊出生。
言而義理皆別者。三乘一乘。皆共雖說五眼六通。而唯名同。以義異故。是故下云如普莊嚴童子等也。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住。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刹微塵數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即不如此。故智論云。肉眼唯見三千世界內事。若見三千界外者。何用天眼。爲故知不同也。又云。問。如一乘攝方便中迴心。與三乘中迴心。所得法門分齊云何。答。若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門。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惠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等。此之謂也。
言是則兩宗至一乘故也者。於中所言根欲性者。第二十八卷第九地。云諸根難欲難憶難。論經。云根稠林。欲稠林。性稠林。次下釋云。是菩薩知諸根濡中上差別相等。藏云。是諸器故。謂是說法。所授之器。名鈍根中根利根。謂速受者利。遲受是鈍。中容是中(云云)次云。是菩薩知諸欲濡中上差別相。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欲差別相。苑云。知樂欲稠林。於所樂境。起希望。次云。是菩薩知諸性濡中上差別相。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性差別相。苑云。知性稠林。性謂積習成性故。案云。雖有器根。無樂欲。則不能聞法。雖有樂欲。無習成性。雖聞而不能受持。故必具根欲性。得聽受法故。故云成根欲等連綴(張衞反。句也連也合會也)。
言故云諸有所作等者。方便品文也。驗本皆字爲常字。
言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者。藥草喩品末文也。論云。一者示現種子無上故。說雲雨譬喩。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行。善根不減。同後得果故。基師云。汝等所行等者。聲聞所行。成佛遠因故。是菩薩所行方便之道。名菩薩道。義一師云。問。前所修行善根者。爲取前未退時大乘善根。爲取前已退時小乘善根。答。有說。唯取未退時大乘善根。現行雖退。種子存故。小乘善根。非大因故。有說。亦取小乘善根。若已迴心。爲大因故。於一分二。二本一故。案云。若見章意。順於後釋。謂於一乘。分別說三。是故三乘。從一乘流。故從其本名爲一乘。
言又經云毘尼者即大乘也者。勝鬘經云。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爲大乘故說。基師云。經論二藏。善名住。除障名滅。或中略本名波羅提木叉。廣律本名毘尼。此乃所學三藏之法。能學之人。名出家受具足。二乘人法。合成六處。既言皆爲大乘故說故知。小學爲成大因。
言四殊勝門至餘二則非眞者。問。此殊勝門。以三中一。名爲一乘。如何引唯此一事實。以爲證耶。以唯此一事實。爲無三之一故。非三中一故。答。所以引唯此一事實等。非證一事實以爲三中一。以唯言餘二則非眞。非言餘三則非眞故。明知。不破三中大乘。以不破三中大乘故。望於二乘。爲殊勝故。同無三之一。爲佛乘故。融三中大。同無三之一。故名爲一乘。非謂一事實即爲三中大矣。有人迷此文云。法華一乘。名爲三中一者。聾盲此章文。盲後學眼耳。此即方便品文也。
言又云止息故說二等者。遊心法界記云。問。若後之一。說獨爲究竟。前之諸說。皆是方便者。何故法華經中。不言止息故說三而但言說二耶。答。大乘自有二種。一者實教。二者權教。若以聞權異實。許二入滅。即三乘各殊。小不向大。皆爲究竟。不言止息。今就泯權歸實權教大乘即眞。不待迴故。所以但言息處說二。不言說三也。此云何知。案云。法華經云菩薩乘者。即佛乘等。此就泯權說也。案云。見彼說意。亦似依殊勝門不迴菩薩也。以菩薩乘即佛乘故。非如二乘迴異乘故。是故云息處故說二。此化城喩品文也。長行云爲止息故說二。涅槃頌云息處故說二。問。上文云爲欲迴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迴也。何彼文云不待迴。答。三乘菩薩。未聞法華。雖知自身當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聞三乘皆共成佛。迴昔三乘別心。入今平等大惠。是故大乘亦說迴也。然三之中一。與無三之一。俱皆是佛乘故。共菩薩所乘故。非如二乘迴異乘故。是故即眞不待迴也。所望異故。不相違也。是故寂法師云。問。三乘中菩薩。爲亦須破不。若須破者。云何不言破三明一。若不須破。云何言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答。三乘菩薩。未聞法華。雖知自身當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聞此經。方除別執。故言菩薩疑綱皆除。雖爾。猶名菩薩乘者。非如二乘迴入餘乘。是故不言破三明一。此之謂也。
言此文有二意等者。問。此文意。唯說餘二耶。爲通說止息故二耶。答。通亦無妨。問。若爾菩薩豈入化城耶。答。雖經不說菩薩入城。而依此文勢及以餘師釋。何妨以義入化城也。是故玄一師云。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見涅槃。喩爲假車。見諦及初地以上所見涅槃。喩於寶車。又基師云。菩薩之人。依此本論。初地以上。雖離分段。未說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餘。不說菩薩入化城。故入無住涅槃。亦息分段生死。縱名入城。未乖道理。案云。若依此義。明章意云。雖未得初地已上眞無漏。而地前三賢位。依於比證門。得無住涅槃。息分段繋業。是故假名入化城也。
言五約教事深細等者。法華經壽量品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衆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下卷云。法華論主。釋爲報身菩薩也。當知。此約一乘同教。何以故。以法華中亦顯一乘故。其處隨教。即深歸淨。故說法華處。即爲實也。如菩提樹下。說華嚴處。即爲故說法華處即爲實也。如菩提樹下說華嚴處即爲蓮華藏十佛境界。法華亦爾漸同此故。是同教也然未說彼處即爲十蓮華藏及因陀羅等故。非別教也。
言六約八義意趣依攝論如問答中辨者。教師問答下卷云。問。一乘語字。幾意故說。答。有八意說。一爲不定機性聲聞通因及果故說一乘。二爲欲定彼不定性菩薩。令不入小乘故說一乘。三據其法。眞如是一。諸乘皆依眞如。以體攝相。故說一乘。四據無我等。無人我理。既是通法。大小乘共據無我理通。故說一乘。五據解脫等。大小諸乘。脫煩惱障。據脫障通。故說一乘。六據性不同聲聞身中。先修種性。後入聲聞。約性二處是通教。故說一乘。七據得二意。此有兩意。初二意者。一佛意者。佛欲攝一切有情。得同自體意樂。我既成佛。彼亦成佛。據此意樂故。說一乘。自體者。法性爲自體。第二。佛先爲彼聲聞授記。欲發聲聞平等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佛爲此意。與諸聲聞等。皆授記。據佛等意故。說一乘。第二義。於一言下。有二義。一聲聞攝。從自體意樂。二有實菩薩。名同聲聞。及菩薩化爲聲聞。於一授記下。有其二義。據一授記意樂故。說一乘。八據爲化意。佛爲聲聞。作聲聞佛。所以同彼聲聞者。欲令彼修聲聞行故。現同小乘欲攝末歸本。道我此身即是一乘。據能緣化意故。說一乘。約此八意。括聲聞乘。本來是一。唯聲聞人。不了自性謂言別。愚住聲聞行。從彼愚故。諸佛所呵。令一乘所數者。據此病別也。此文義在攝論也。無性攝論云。爲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釋曰。依此密意。佛說一乘(云云)諸攝論本。皆同不異。問。驗諸論中本。皆云十義故說一乘。何故八義意趣故。說一乘。答。觀問答意。合二意樂爲一。不說究竟故。說一乘句。故爲八義。也問。何故除究竟故。說一乘句耶。答。未知所以。然元曉師。楞伽宗要云。又攝論說一乘意中。言究竟者。是雖明修行地決定別趣。而望究竟地。終歸一果。何者欲門一向趣寂二乘。約修行地。一向性別。決定趣入無餘依界。一切諸佛。不能令其入無餘成無上覺。而其後時。離醉得悟。修菩薩行。終歸究竟說爲一乘。如下經言。說三乘者。爲發趣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爲欲建立畢竟能取寂靜之地故。乃至見法無我。得三昧樂行故。聲聞獨覺。究竟證得如來法身故。若准此說。第十究竟。非密義一乘。而爲顯了一乘故。今疑問答意。若依此說故。不說第十究竟一乘。或有云。是十義中。法無我等八義。此釋不安。違問答故。
言約十義方便如孔目說者。孔目第一卷云。一乘義者分別有二者。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正乘如華嚴經說。亦非別分別。方便乘者。分別有十。一對三寶分別。佛寶是一乘。法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無盡故。法僧則不定。二對四諦分別。滅諦是一乘。三諦是三乘。何以故。滅同無盡故。三諦則不定。三對二諦分別。第一義諦是一乘。世諦是三乘。何以故。第一義諦。同無盡故。世諦則不定。四對過分別。無恐邪者。即是一乘。有恐怖者。即是三乘。何以故。如如來藏等。則依無過。即同無盡故。六識及心法智。此之七法。刹那不住。不種衆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由是俗諦故。依不自在故。五對人及智分別。有三種人。成三種智。成三種智者。一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甚深法智。以爲一人。二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隨順法智。爲第二人。三若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染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第三人。前之一人。是一乘智。後之兩人。是三乘智。何以故於第一智。是證智同無盡故。後之二智。未證實法。是不定故。此依勝鬘經說。六對所解了法虛妄。契實無分別。隨文解義。是三乘法。知法虛妄。契無分別。是一乘法。何以故。契無分別。同無盡故。隨文取者。是則不定。此依楞伽經義說。七對一乘三乘小乘分別。一乘是一乘。三乘等是三乘。何以故。一乘則無盡故。三乘則不定。八對大乘中乘小乘分別。大乘即一乘。何以故。大乘尊上。即無盡故。中乘小乘。義則不定。如經會三歸一故。九對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分別。出出世間。即是一乘。餘則三乘。何以故。出出世間。勝同無盡故。餘二則不定。如法華經界外露地。別索車者。即是其事。十對譬喩分別。如王髻中明珠及大王等。是一乘。寶珠繋汝衣裏及窮子等。即是三乘。何以故。髻珠王祕。其甚深故。餘則不定。此依法華經說。上來所辨。於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於方便之處。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說(有人云。引第四卷云。十世界海十國土等文此即不然。達者可見)。
言依上諸義至本宗定故者。謂三乘等。竝名一乘者。皆從一乘流故。隨彼一乘本宗定故。名爲一乘故。云以隨本宗等。
言主伴不具故等者。此通伏難。難云。若三乘等。隨本宗故。名爲一乘。亦即可言隨本宗故名別教。通云。雖隨本宗名爲一乘。而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別也。是故孔目說十義說。結云。上來所辨。於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於方便之處。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說。若橫依方便進趣法門。即有二義。通說一乘。一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爲一乘教所因故。二與彼究竟圓通一乘。爲方便故。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此之謂也。以此實文。述彼文故。或有人云。隨三乘各本宗定故。是同非別。難云。若爾者。可云隨末宗定故。以三乘爲末故。處處者云三乘皆從一乘流。故名爲末也。如何反此三乘稱本。又違孔目故。
言一者一乘至故有二耳者。問。四衢所授大白牛車。名爲別教。別三乘故。如何今說爲同教耶。以此門中說同教故。又三中大乘。異於小乘。何合小爲一類故。答。三中大乘。雖異小乘。而共小之大故。望於一乘。俱爲權故。云合爲一權乘。露地牛車。雖三外一。而三與一。和合說故。三乘之人。俱信受故。屬同教耳。是故權三。與實一乘。名爲二乘。會二乘。合歸一故。
言二者大乘至愚法異迴心者。問。愚法迴心。共小乘故。合爲一類。云何迴心。同於大乘。爲一類耶。答。愚法二乘。令迴大故。迴心二乘。既迴大故。合於大乘。以爲一類。愚法小乘。未大信故。異於迴心。故引彼令迴故。別爲一類。
言以經中愚法至別有一乘者。案云。小乘教中。愚法二乘。約彼自教。雖出三界。而望大乘終教。未究竟出三界外。故猶居宅內。以居宅內故。更由大乘教。可出三界故。故云在所引諸子中等也。爾乃三乘之教。不同愚法小乘教故。故云三乘外。別有小乘。既以大乘三乘之教。亦引愚法二乘之子。是故所引小乘外。別有能引三乘教。故云小乘外別有三乘也。三乘人。由彼自教。至露地已。更別授大車故。由是明知。三乘權教外。別有一乘實教也。故云三乘外別有一乘。
言以人執煩惱至一切故者。論第五云。又聲聞人。辟支佛等。一切善根。皆爲自身。其心常爲自身樂故。雨於涅槃。畏煩惱。爲伏諸結。修行無量。非爲衆生。案章意云。愚法二乘教中。唯說九十八使。未說百二十八煩惱。又唯說六識中煩惱障。未說末那惑及本識內惑種。故唯於彼所說。雖得斷證。而於未所說。不斷證故。故云但折伏也。
言經云汝等所得非眞滅度者。法華經第四。云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案云。於未說惑種。不能斷證故。云非實滅等也。故章下云。問。如瑜伽。顯揚論說。諸識成就不成就中四句內中。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者。阿賴耶識及諸轉識。俱不成就。既本識轉識。皆滅無餘。後生心。以何爲因。無因而生。不應理故。答。彼諸論。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麁顯。不從眞起故說有滅。又爲順小乘故。亦許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動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梨耶識。又由於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爲究竟。化城因喩。應便有失。解云。准此明知未所說者。不能斷證。若雖不說。而能斷證者。根本無明。并所動識。雖未說而可言斷證。彼已不爾。此何爾耶。爾乃愚法二乘。非直斷證根本無明并所動識。亦即非斷證末那相應惑及本識。爲煩惱種子。是故終南問答云。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上心。由觀智淺故。退菩提心。聲聞及迴心聲聞等。竝斷末那。爲觀智勝故。故云非眞滅度也。
言又經云若不信此法得阿羅漢者。法華經方便品云。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非如所引。更驗餘文。若依此文。明章意者。若有阿羅漢。不信此法者。可知。是即愚法羅漢。非實羅漢。迴心二乘。知大乘故。易信此法。得實羅漢故。愚法二乘者。未信大乘故。難信此法。未得實羅漢故云也。
言又大品云欲得阿羅漢等者。此明學修大乘般若。得實羅漢。學愚法小乘教。不得實阿羅漢。
言入大乘論中亦同此說者。入大乘論上卷云。問曰。汝說。善入摩訶衍論。如是功德。云何名爲摩訶衍耶。答曰。菩薩藏處。名摩訶衍。問曰。佛不說三乘亦摩訶衍乎。答曰。如是此大乘中。亦說三乘。即名三藏。如菩薩藏經中說。佛告阿間世王。族姓子藏。有三種。問。何等爲三。謂聲聞藏。辟支佛藏。菩薩藏。族姓子非聲聞乘。故名爲三藏。亦非以辟支佛乘故。名爲三藏。唯諸菩薩所學大乘。得名三藏(云云)
言是故當知至非小乘故者。以臨門三車引子。令得出。是大乘三乘教。非愚法小乘教。若此三車。通愚法者。法華經。即可成小乘。以法華經說三車故。以法華經非小乘故。故知。三車不通愚法。
言其瑜伽聲聞至是事也者。謂小乘說九十八使。大乘中說百二十八。又小乘中。說十使不通迷四諦也。大乘中。說通迷四諦。又彼無頓斷得果。此有頓出離。又彼無斷末那惑也。此有斷之。又彼唯斷煩惱得也。此斷種子。又彼不許分斷所知。此許分斷所知。如是大小分齊各別故。云不同等也。
言梁攝論云至即其事也者。第八卷云。論云。佛說正法善成立。釋曰。一切三世諸佛。共說此法。所說理同。不相違背。故名正法。又欲顯說者勝。故言佛說。由所說道理勝及所得果勝。故名正法。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於此三中。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
言三小乘中至二乘故也者。此第三段中。有二義。一近爲第二段中三勝。二遠爲明三乘亦有三種。而作第三段也。若不爾者。無初三段中。第三段故也。又非直壞上三字。亦即不成下三字故。若爲此說。上下三字。俱成立故。
言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等者。小乘中三。始別終同。以俱羅漢故。唯彼佛法。慈悲行。異二乘故。
言三謂三乘至准上可知者。准上大乘中乘小乘爲三乘也。可准釋也。謂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四地。
言謂三乘人天爲五者。謂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
言竝准釋可知者。第二五中人天者。欲界天及色界梵。合爲一天。第三五中。開欲界天及色界梵故。
言六者或無量乘等者。入法界品文。攬(虛取反辛取也撮持也)。
言初即不壞至體無二也者。問。初不礙三之一。後不礙一之三。是即不一。何同法界。以法界中無二相故。答。泯權歸實門。三乘即空。而全歸一乘故。一乘同體。而無二相。攬實成權門。一乘即空。而擧成三乘。故三乘同體。而亦無二。是故二俱。同一法界。無二相故。然彼泯權之。一與攬實之三。是即不一。是即不壞。不二而明二相。又不壞二相。而明無二也。
言餘釋乘名體等竝如別說者。章主起信論疏云。大者當體爲因。包含爲義。乘者就喩爲稱。運載爲功。法喩合擧故。云大乘。又大者就義。謂體相用三大莫過。乘者約用。謂即佛性三位成運。自性住佛性爲所乘。引出佛性爲能乘。至得果佛性爲乘所至處。三義體用。唯一心轉。是故亦乘。亦大。持業釋也(云云)今指此等故。云如別說。
教義攝益第二者。上已明乘差別。今爲明其乘之攝益。是故次此門來。
言一者如露地牛車等者。此有二義。一十十無盡。具主伴義。此當別教。如華嚴說。二開方便門。示眞實相。不具主伴義。此當同教。如法華說。今此明初義也。
言仍教義即無分齊者。有人云。三乘教義。機不定故。隨其根機不定。教義亦不定故。故云無分齊也有云。三乘自宗。雖有教義。望於一乘。但有言教。無其義故。云無分齊也。今解云。三乘教義。望自宗縱雖教義。以一乘所流故。爲彼所因故。仍無自三乘教義分齊故。是故云也。又三乘教義。謂界內示三車爲教。得出爲義。此義亦教。無三義故。與界內教。無差別分齊。故云無分齊。
言爲彼所目故也者。有云。一乘教義以爲網綱。三乘名爲網目。以綱之外。無別目故。三乘教義。爲彼一乘教義綱之所目故。云經云張大教網亘生死海等。有云。三乘教義。爲彼三乘所目。非爲別教一乘所目。故約別教一乘。俱非教義。今解云。三乘教義。爲彼一乘之所目故。一乘教義外。別無三乘教義故。是故下云。或有衆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爲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又孔目說十義方便訖云。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爲一乘教所目故。又與彼究竟圓通一乘。爲方便故。云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
言或教義俱教等者。三乘教義。俱望一乘。爲開方便教門故也。
言或教義俱義等者。一乘教義。俱望三乘。皆爲示眞實義故。
言或具此二句約同教者。同教者。同教一乘中。有二句。一教義俱教。謂臨門三車。望一乘。爲開方便教故。二教義俱義。謂露地一乘。望三乘爲示眞實相故。上諸句等。准此可知。
言一或唯攝界內機令得出世益等者。三乘權教。引分段界內機。令得出世益。即以爲究竟。若二乘者。預流以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皆共初得出世益自位不退益故。永超三途故。三乘權教益。究竟故。故云究竟。上自位究竟准此可知。
言二或攝界外機等者。一乘實教。引分段界外變易機。令得變易界外出出世利益故。出世間上。亦有出世。故名爲出出世。是故經說出出世一乘益。云與諸菩薩及聲聞衆。乘此寶車。直至道場。
言此小相品說者。第三十四卷。小相品云。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憧王。普照十世界微塵數刹。遍照彼處。地獄衆生。滅除苦痛。令彼衆生十種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行業。皆悉清淨。彼諸衆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聞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諸天子盧舍那菩薩。今住離苦三昧。應當敬念。乃至爾時諸天子。廣聞普賢迴向善根。悉得十地諸力莊嚴。具足三昧。皆悉成就衆生界等。善身口意業。滅一切障。皆得清淨。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刹彼塵數七寶蓮華。乃至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疏云。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一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如此文。又云。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善巧法。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又云。謂雖得十地因滿。簡不同故。云猶未能等。又云。此等衆生。悉先修善者。明宿有見聞一乘修普賢善根故喩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禪。身雖未轉。而得彼天樂。如是衆生。遇此光明。頓得十地。身猶未轉。令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問。諸天子等。昔在何位。見聞一乘。退墮地獄。答。雖未見正文。准聖教道理。從愚位。乃至十信位。見聞一乘。修普賢善。遇惡因緣。退墮地獄。今以種善根故。遇善知識故。盧舍那佛威神力故。於地獄。命終生於天上。聞天妙音。除滅業障。聞普賢法。入信滿位。諸位相攝。得十地位。此約普賢門。得如是耳。若約別門。不得爾也(妄說云云非述破例)。
問。此諸天子。現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云。一者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身。現身成佛。如普莊嚴童子等。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惡道出。生兜率天。現身成佛。三者依閻浮提勝功德身。如善財等。現身究竟普賢之位。後生即見佛。四者依法華經。龍女之身。南方成佛義。當成之身。疾得成佛故。
言若界內見聞出世得法等者。如善財童子等。
叙古今立教第三者。上既雖明散義攝益。未知彼教一時攝益。多時攝益。是故第三有古今立教門。
言如剋其本唯是如來一圓音教者。苑云。後魏菩提留支。立一音教。此依本質教說。若就唯識教。分本影。則非唯一音。影像多故。隨聞者識。聚集異故。若約無礙法界。則說聽圓融。全互相攝。一多無碍也。由此准知章主意。亦依本質。立一音教。依影像教。而不立也。是故云剋其本等也。
言如來一圓音者。章主云。如來圓音。有其二義。一謂。如來能以一音演說一切差別之法。所謂貪欲多者。即聞如來說不淨觀。如是等乃至一切。故名圓音。是故華嚴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二謂。如來一音體。同一切差別言音。謂諸衆生。各聞如來唯爲己說。故華嚴經云。一切衆生語言法。一音演說盡無餘(餘說云云不能具引)。
言故經云等者。是維摩經上卷佛國品文。
言二依誕法師等依楞伽等經等者。入楞伽第二卷。集一切佛法品云。佛告聖者大惠菩薩言。大惠譬如菴摩羅果。漸次成就。非爲一時。大惠。衆生。清淨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非清淨。非爲一時。又云。大惠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現一切色像。如來世尊。亦復如是。無有分別。淨諸衆生自心現流。一時清淨。非漸次淨。苑云。隋朝誕法師。亦立漸次教。教既有憑。義復無失。故出現品云。若即說深法衆生恐怖。是故如來漸降法雨。如摩耶斯。若頓說大乘。如莊嚴。又法華云。若但讃佛乘。衆生沒在苦。是故以方便。分別說三乘等。廣說應知。文既至。教義復極成。無過故也。
言遠法師等後代諸德多同此說者。苑云。西秦曇無讖三藏。立半滿二教。謂依涅槃經。喩顯大小乘教。如半滿字。隋遠法師亦同此。十地論遠疏云。聖教萬差。略要唯二。謂聲聞藏。及菩薩藏。聲聞藏中。所教有二。一聲聞聲聞。二緣覺聲聞等(云云)菩薩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漸入。二是頓悟。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習大法中。退學小。後還入大。大從小來。謂之爲漸。言頓悟者。有諸衆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則能入大。大不由小。名之爲頓。故云多同此說。
言三依光統律師立三種教等者。苑云後魏光統律師。立漸頓圓三種教。若漸根生熟俱漸。頓根生熟俱頓。漸頓可分。既云未熟名漸。已熟名頓。此則於一漸根。生熟爲異。無頓義也。或應彼一有漸頓二根。生必至熟。必從生故。或應一切皆是漸根。無有不從生至熟故。又圓機既是分階佛境。則地前無有堪聞此經。釋便有自教相違。出現品云。今此會中。有佛刹塵數衆生。發阿耨菩提心故。又發心功德品及離世間品皆云。我等諸佛。悉共同心。護持此經。令現在未來諸菩薩衆。未曾聞者。皆當得聞故。釋曰。此未曾得之輩。應是地上。既爾。必唯被上達分。階佛境者耶。
言四依大衍法師等一時諸德立四宗教等者。苑云。齊朝大衍法師。立四宗教者。第二假名。豈唯經部。又不眞之與假名。雜表差別也。
言五依護身法師立五種教等者。苑云。齊朝護身法師。五宗教中。初之三教。會釋如前衍師處說。四五兩教。俱是部別之宗。非通宗之教。
言六依耆闍法師立六宗教等者。苑云。耆闍法師。六宗教中。初二同前衍師處會。第三第四。只是一義。謂不眞如幻。約喩顯空。眞空理性。就法說空。法望於喩。豈二門也。第五恒沙功德。與第六無礙德用。此之二宗相望。稍別亦無過也。
言七依南岳至不見聞故者。章主立五教。影似此四教。其名義稍殊。還此四爲本。而似立五教。是故今略擧其名義。顗禪師云。一釋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云云)問曰。佛於三藏。初開三乘大乘最勝。何不以大乘爲正小乘爲傍耶。答曰。鹿苑初說四諦法輪。俱隣五人。見諦成道。八萬諸天。得法眼淨。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故以小乘爲正也。大智論云。佛於阿含中。雖爲彌勒授記。亦不說種種菩薩行。故大乘爲傍也。二釋通教名者。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名爲通。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眞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也。正爲菩薩。傍通二乘。故大品經云。欲學聲聞乘者。當學般若。欲學緣覺乘者。當學般若。欲學菩薩乘者。當學般若。三乘同禀此教。見第一義故。云通教也。所言通者。義乃多途。略出八義。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斷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教通者。三乘同禀因緣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見偏眞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之一切智。斷通者。界內惑斷同也。行通者。見思無隨行同也。位通者。從乾惠地乃至辟支佛地皆同也。因通者。九無礙同也。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之果也。通義有八。而但名通教者。若不因通教。即不通理乃至得成通果也。故諸大乘方等及諸般若。有二乘得通者。爲同禀此教也。問曰。何故不共教。答曰。共名但得二乘近邊。不得遠邊。若立通名。近遠俱便。別通圓也(章主立同共教淮之可知)三釋別教名者。別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說故。名別教。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化菩薩。不談二乘故。聲聞在坐。如聾如啞。法華經明迦葉領解。自述往昔聞方等大品。淨佛國土。成就衆生。心不喜樂。即其義也。所言別者。義乃多途。略有八。一教別。二理別。三智別。四斷別。五行別。六位別。七因別。八果別。故名別教也。教別者。佛說恒沙佛法。別爲菩薩。不通二乘。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也。智別者。道種智也。斷別者。塵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行別者。歷劫修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也。位別者。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眞斷無明。是聖位之別也。因別者。無礙金剛之因也。果別者。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別義有八但名別教者。若不因別教。則不知別理乃至得成別果也。問曰。何故不說爲不共教。而作別教之名。答曰。智度論明不共波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說。如不思議經。今明別教。如說方等大品。二乘共聞。而別教菩薩故。用別名也。兼欲揀非圓教。別雖異通。猶是未圓之號也(苑云此師別教同)四釋圓教名者。圓以不偏爲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圓教也。華嚴經云。顯現自在力。爲說圓經。無量諸衆生。悉授菩提記。此經云。一切衆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也。大品經具足品云。諦法雖空。一心具足萬行。法華經云。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涅槃經云。金剛寶藏無所缺故。名圓也。所言圓者。義乃多途。略說有八。一教圓。二理圓。三智圓。四斷圓。五行圓。六位圓。七因圓。八果圓。教圓者。正說中道。言教不偏也。理圓者。中道即一切法理。不偏也。智圓者。一切種智圓也。斷圓者。不斷而斷。無明惑斷也。行圓者。一行一切行也。位圓者。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也。因圓者。雙照二諦。自然流入也。果圓者。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也。圓義有八。但名圓教者。若不因圓教。則不知圓理乃至得成圓果也。問曰。教理若圓。何得更有行位因果之殊。答曰。只由教理圓故。便有智斷行位因果之殊。如世間法盡極體之本。臨學之者。得有階差。雖復初臨劣於後臨。本來曾異也。言通教中乾惠等十地者。一乾惠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故大品經云。菩薩初從乾惠地。至菩薩地。皆行皆學。而不所證。佛亦學亦證。故言三乘通位也。廣說住相。如顗禪師四教義。苑云。陳朝智顗禪師四教初。名三藏教者。立此名本依智度論。對迦陀延尼子弟子。而言三藏中。如是如是說。非謂一切也。故彼論一部文中。通名小宗。或云聲聞法。或云二乘法。或云小乘法。或云三藏法。當知。小乘之名。隨自宗語。三藏之稱。隨他宗言。非共名也。而顗禪之徒。不曉此意。務在誑異。誤製教名。自成四失。一濫涉大乘失。謂若小有三藏。則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藏。二大無三藏失。謂小乘有三藏。獨名爲三藏。大不名三藏。大應無三藏。三持違至教失。謂法華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既以小乘。爲能別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屬小。諸大乘經。皆無偏目小乘爲三乘者。闍王下卷及入大乘論。皆破小乘。不許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謂智度十一龍樹自云。如提達呵多等。亦以三藏聲聞法摩訶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獄。是事云何等。又經量部。唯立經律二藏。經詮惠處。是對法故。大衆部師。說有四藏。三藏之外。更立雜藏。通詮三學故。犢子部師。亦立四藏。於三藏外。立呪藏故。成實論宗。立有五藏。於三藏外。更立雜藏及菩薩藏。准上諸部。立藏多小。數既不定。何得都名小乘爲三藏教故。今與作不定過。云爲如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爲三藏耶。爲如經量部等。不立三藏小乘。不定名三藏耶。有喩。又若此教傍教菩薩。則應一切菩薩。皆因小起。總無頓機。無簡言故。二以三乘同禀。名爲通教。此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眞諦理者。小宗之中。亦說。聲聞辟支佛菩薩。同禀小教。亦應名通教耶。又佛說般若時。二乘在會。爲聞生空。爲聞二空。若唯生空。則與菩薩異。何名同禀。若言聞言雖異。以同會故名同禀者。則教皆爾。何立直般若一音異應。豈不然乎。亦不可說二空教。權二乘異行異雜亂故。又別圓兩教。豈亦不說因緣即空無生四眞諦理。三別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薩。二乘在座。如聾如啞。此教明因緣假名者。圓教應共二乘人說。非的化菩薩。又別圓二教。所明因緣。應不即空。應執一切爲實有也。四圓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別爲上利根人說者。華嚴爲是別教。爲是圓耶。若別非圓。則應說因緣假名。不說不可思議因緣二諦中道。所說理事應別。不具爲上利根人說。若圓非別。二乘在會。應不如聾。若亦圓亦別。有前相違。或無四教也。案云。見顗師意。四教文義。雖似相濫。窮定義理良無濫失。細見其義。可授釋也。恐繁不集。
言八依江南至華嚴是也者。苑云。唐初江南印師等。立平道屈曲二種教者。義寛斷狹。多所違犯。何者。謂云釋迦說皆是近機隨計破著。舍那說經。皆遂法性。自在而說。若爾者。涅槃。法華。維摩。楞伽。密嚴。勝鬘。佛藏經等。皆釋迦說。應不明於如來藏性實相法界等。華嚴。梵網。既舍那說。何故華嚴說於四諦。普賢行等品等。皆云隨諸衆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又問。明淨行。梵行。三賢。十地。離世間。入法界等諸品之中。所應皆說對治行法。梵網應唯逐法性說。不隨雜類畜生等器。方便而說。亦不應說化身佛。禮報身佛。請聞法等。是故此師所立。多違教理。甚難依也。
言九依梁朝光宅寺者。苑云。光宅雲法師。四乘教者。一三之名備陳衆典。權實之說。尤著法華。能詮則憑於實教。所詮則當乎了義。權實合總。目爲四。依乘立教。理極成也。
言十依大唐三藏至不空理等者。基云。世初說三乘。同行四諦有教。名轉法輪。以十二行相。獨得轉名。第二時說大乘。獨行空行之教。照破有故。名照法輪。第二時說遣所執空存二性。有三乘之人皆可修持。名持法輪。苑云。玄奘三藏三時法輪。祇可唯是漸教。唯論三性。一法。唯爲一機。不可以爲定量割判一切佛法。測法師。解深密記。宗家中。釼清辨護法兩家判教云。問。諸部般若宗。明無相。此經了義。淺深何別。清辨解云。深密等經明有所得。淺而非深。諸部般若顯無所得。爲最甚深。護法判云。二時所說無相之理。理無淺深。而深密爲了義者。約三性義。次判諸性有無道理。顯了說相故。名爲了義。非無相中。有淺深相。故名爲了義。又成唯識論記第八卷中會釋云。清辨說解深密。爲不了義者。有所得故。諸部般若。爲了義者。無所得故。而彼經中。說深密等爲了義者。以對機根說三性義。易可了故。勸令受學。於一時聞說。爲了義。以約盡理。名爲了義。釋曰。准此所叙故。知深密不能定斷一切佛法。若不爾者。則衆生界中。無頓機故。又使佛無圓音。應知。又不能斷佛性常法界解脫。具分眞性。如來藏等無量法門。約時剋教。極難成也。若謂三時約義淺深。不據時節者。深密不應說初昔今。故彼第二云。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痆斯國。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爲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乃至云。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爲發趣修大乘者。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乃至云。世尊於今第三時。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以顯了相。轉正法輪。
言此三法輪至別教一乘者。問。經疏云。解深密經。以爲始教。云何今說。爲終教耶。答。義門不同。若約成佛不成佛門者。解深密。以爲始教。以許定性入實滅故。若約空不空門。以名終教。明不空故。義望不同。故不相違。
言何以故至嚴法門也者。此亦約時節異。明不攝一乘。若約法義異相無量。略擧十義。明不攝一餘准。一約眞如唯說不變眞如。未說隨緣眞如。二約心識。唯說生滅一分賴耶。未說不生滅與生滅和合。理事無礙賴耶。三約唯識。唯說八識相分影像一分唯識。未說本影無礙一心圓滿唯識。四約佛性唯說五性差別有爲行性。未說本覺平等無爲佛性。五約乘門。唯說三乘行果各別。未說會三歸一平等一乘。六約行位。唯說行布一相行位。未說圓融無礙自在行位。七約時節。唯說三阿僧祇。未說不可說僧祇劫。八約空門。依三無性但說遍計空。未說依他圓成空。九約佛身。唯說智正覺一相小分三身。未說三種世間圓融圓滿無礙十身。十約相好。唯說八十隨好一分。未說十蓮華藏微應相好。由上諸義。以深密大乘。爲權教大乘。以華嚴等。爲眞教一乘也。是故彼法輪中。不攝別教一乘。若守權乖實歸權。甚爲可愍。故百喩經第一卷云。昔有聚洛去王城五百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勅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遠此村去。時彼村移主。語諸人言。汝等莫去。我當爲汝白王。改五百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來不疲。即往白王。王爲改之。作三由旬。衆人聞已。使大歡喜。有人語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無有異。雖聞此言。信王語故。終不肯捨。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修行正法。度於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厭倦。更欲捨離。頓駕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爲易行修善進德。求度生死。後聞人說無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語。終不肯捨。如彼村人。亦復如是。解云。此經即是金口。良斷權實。顯然可息諸說耳。
言亦如思禪師至廣如僧傳者。僧傳云。思禪師。是釋惠思。俗姓李氏。武律人也○嘗夢梵僧勸令出俗。駭悟斯瑞。辭親入道○誦法華等經。三十餘卷○以避此難。時冥空有聲曰。若欲修定。可往武當南岳。是入道山也○又將四十餘僧。徑趣南岳。即陳光大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即至告曰。吾寄此山。正當十歲。過此已後。必事遠遊○年滿當移。不識其旨○神異難測具如僧傳。七代記云。應化之語。不妄也。往生之身。不謬也。所以生於倭國之王家。哀矜百姓。梁棟三寶。智者禪師。是釋智顗。字德安。姓陳氏。頴川人也○及誕育之夜。室內洞明。信宿之間。其光乃止○忽有二僧。扣門曰。善哉兒德所重。必出家矣。言訖而隱○年十有八。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沙緒。而出家焉。又詣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受業心觀。思又從道於就師○思每嘆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先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積四十載。定惠兼習。蓋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預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識。當來相就。宜種豆造醬編蒲爲廗。更起屋舍。用以待之。顗即往天台。既達彼山。與光相見。即陳當要。具如僧傳。
言又如雲法師依此開宗講法華經等者。雲法師是釋法雲。姓同氏。義典陽羨次人也。七歲出家。從師住莊嚴寺。及年登三十。於妙音寺。開法華淨名二經。至天監七年。勅爲光宅寺主。創立僧制。雅爲後則。初雲年在息慈。雅尚經術。於妙法華。研精累思。垂名梁代。嘗於一寺。講散此經。忽感天華。狀如飛雲。滿空而下。延于堂內。昇空不墜。訖講方去。具如僧傳。
言分教開宗第四者。已雖顯他立教。未明自立教。是故第四有分教開宗門也。
言一小乘教。至五圓教者。苑云。此五大都影響天台。唯加頓爲令別爾。然以天台呼小乘爲三藏教。其名謬濫故。直曰爲小乘教。通教但被初根。故改爲初教。別教被於熟機。故改名終教。圓教之名仍其舊也。所立頓名。不據根機。入法非漸故。引思益證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於一地。又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無所有何次。又云。呵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默住顯不二等是其頓也。
言初一即愚法至別教一乘者。問。何以故。次第不說。唯擧初後。答。初後二教。俱爲不共教。俱擧一處。謂初爲不共。小乘故。後爲不共。一乘教故。初令小而不共大故。後令一以不共小故。無交雜故。中間三教皆俱爲共教故。大小共故。一三交雜故。開合不同故。共擧一處。釋開合新故義。問。由何正教。立此五教。答。有云。雖無正教。而由法義差別。建立此五教。如大乘基師。雖無正教。以由義差別故。以言略語廣等四門。決判諸教。爲了不了。此五教亦爾。依義類別。而建立耳。有說。依深密。楞伽。法華等。立此五教。謂由深密經。建立初三教。然此三教。俱爲漸教。對漸機故。共在言等故也。未顯頓義故。是故楞伽等經。建立漸頓二教。以前深密三教共爲漸教。同在言說階位次第故也。絕言頓顯理。無階位次第。名爲頓教。故爾。乃漸中開三教。加一頓教。爲四教。然此頓教。雖爲一乘而爲三乘之所得故。屬三乘攝。共爲三乘教。未顯別教一。是故法華建立一乘三乘二教。前四教。以爲開方便之三乘教。今一實。名爲示眞實之一乘教。爾乃前三乘中。開四教。加今一實。爲五教也。理教既顯然。何無教也。
言以此經本至故立此名者。第五十五卷云。過去勝光王太子。名曰善伏。至法輪音聲虛空燈如來所。五體投地。乃至爾時如來。知諸衆生應受化者。而爲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乃至廣說故。
言頓教者。至依此立名者。苑云。古德五教中。立頓教。既引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等。及楞伽云無所有何次等。又云呵教勸離毀相泯心。乃至云如淨名默等者。當知。此竝亡詮顯理。何復將。此立爲能詮。若此是教。更復何理。若言以教離言故與理不別者。終圓二教。豈不離言。若許離言。總應名頓。何有五教。若謂雖說離言。不礙言說者。終圓二教。亦應名頓。以皆離言不礙言故。又此頓望誕及光統所立之頓。便有兩重。以彼漸頓機中皆有勸離言等者故。蓋知。此所立頓。但是餘教所詮法性。非能詮教也。章主立意。夫於諸衆生。令生開解。名之爲教。爾乃名字即空。頓顯理性。令生開覺。如何非教。是故疏云。四假實雙泯。非聲非名。以即空故。言即無言故。維摩云。文字性離。是即解脫。十地論中。風喩音聲。盡喩名字。若動樹葉。風及壁上盡且。是即可取。若空中風。及空中盡且。皆不可取。大乘聲名。當知亦爾。皆不可取。以相盡故。又云。如頓教中。非直心外無佛色等。衆生心內。所現之佛。亦當相空。以唯是識無別影故色等性。離無所有故。一切無。無言言亦無故。是故聖教。即是無教之教。如經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案云。如動樹葉風及壁中盡且。是可取詮有爲及依言眞如。音聲名字。亦復如是。且是耳識之可取境。如空中風及空中盡。是不可取。詮絕言眞如。音聲名字。是亦如是。非耳識等之可取境。是故有名可取。漸教之外。別立無名不可取之頓教。於理何妨。是故終南云。有名之教目。有名之義。無名之教目。無名之義。有名之教。顯有名之義。此當熟教位中。即性實成有之義。非是所謂有也。無名之教顯無名之義。當在頓教位中。一實三昧說也。此之謂也。
言亦有說名頓教等者。論第一云。未聞者。未至耳識邊故。未曾受持者。雖至耳識邊。不誦持諸頓說教及諸修多羅法。謗以是義故。如來說此修多羅等故。
言法鼓經等者。下卷文也。所引文。如本不異也。唯沙門下。有及字。
言又如起信論至二眞如也者。論云。心眞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眞如。案云。此約頓教門。顯絕言眞如。又云。復次眞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爲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眞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衆生。以有妄心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爲空。案云。此就依言中。約始教門。顯空眞如。又云。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眞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案云。就依言中。約終教門。顯不空眞如。若無能詮三教淺深差別。由何因緣。有所詮眞如三。淺深差別。依此明知。有始終頓三種教也。
言此約理以分教耳者。此明依所詮理之淺深而顯能詮教之差別也。謂就依言中人空門立愚法小乘教也。約俱空門。立大乘始教也。約不空門。立大乘終教也。約絕言眞如門。立頓教也。約圓通無礙自在門。立圓教也。
言若就法義等者。此明諸教所詮法差別故。彼能詮教。差別非一。廣如下卷辨。
言二以理標宗者。聖教所崇所尊所主名爲宗也。謂小乘一乘崇尊主法名利故。案云。十宗中初六宗。約依言眞如中人空所顯理門立也。約如實空所顯理門。立第七一切皆空宗。約如實不空所顯理門。立第八眞德不空宗。約絕言所顯眞如門。立第九總相俱絕宗。約空與不空主伴具足圓滿無盡自在所顯理門。立第十圓明具德宗。
言二小乘中至後一是我者。問。二乘聖者。已斷人執。證人空理。何更立我。答。宗輪論云。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大乘基云。其犢子部。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謂實有我。非有爲無爲。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如外道等所許之我。悉皆是無。非無一不可說藏即蘊離蘊我。既不可說。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者。謂我非即非離。蘊處界亦爾。然世說云。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蘊等。假設此我名。我實非蘊等。測法師云。然彼二乘所許我者。如犢子部及經部等。如異部宗輪論說。問。如下所說犢子部計。非即離我。二障之內。何障所攝。若言煩惱。如何羅漢。起煩惱障。若所知障。如何論說生空智斷。三藏解云。是我執故。煩惱障攝。此部未得羅漢果時計我相。同佛在時犢子外道。由此立號。名犢子部。初談未成羅漢時計故。說彼部亦名計我。理實得已類我執。經部等計。應准此釋。宗輪論云。其經量部。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且基云。但是微細。難可施設。即實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蘊離蘊之外調。然有別體故。
言現在世中諸法在蘊可實等者。問云。何諸法在蘊門實。在界處假。答。基師宗輪疏云。以依積聚緣亦積聚。積聚之法。皆是假。雖積聚假義以釋所蘊。蘊體非假。無依緣故。義林章云。聲名句等。若在處等。體非實有。以說依緣。有積聚故。若在蘊等。聲等便實。雖有積聚。不說依緣。以名蘊故。
言乘教開合第五者。上來既雖明乘差別。辨教類別。未明乘教開合成大教網。大聖善巧。是故第五有乘教開合門。
言一小乘中三謂始別終同等者。小乘中三。初修因時。修四諦觀。修緣起觀六度行。各別修故。故云始別。雖因行別。終三乘俱得羅漢故。故云終同。
言二始教中三等者。始別如前。言終別者。菩薩性。不定性。得佛果故。定性二乘。入無餘滅。不成佛故。故云終別。
言三終教中三等者。因時同在如來藏平等佛性故。同修六度。同學般若故也。終皆俱成佛故。故云始終同也。
言五同教中三等者。始因行時。二乘行果。歸一乘因故。俱爲一因。故終俱成佛故。云二俱同。問。終教中三始終俱同。同教中三始終俱同。二教俱同。何有差別。答。終教雖說三乘俱有如來藏性平等佛性。同學般若。而未說會三乘行果皆共當得十十無盡一切種智。同教一乘。非直說有如來藏性平等佛性。亦即會於三乘差別行果。令歸一乘平等圓因故也。是故雖說同俱成佛。終同二教所詮各別。
言是諸教下所明義等者。由本攝末故。一□中有三乘法門。以末攝本故。三乘中有一乘法門。如是交雜義。准此門可思。
言張大教網亘生死海等者。第五十八文也。經但有亘生死海字限。無餘下句也。
言教起前後第六者。已雖知乘教開合成教網。未知其教網同時起前後起。是故此第六門來也。
言於海印定中同時演說十十法門者。此同時具足相應門。海印定中。十十無盡法門。同時顯現故也。是故下云。此上十義。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有前後始終等別。具足一切。自在逆順。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時顯現成矣。海印三昧如上說也。
言主伴具足圓通自在者。此主伴圓明具德門。是故疏云。此圓教法理。無孤起。必眷屬隨生。經云。此華者世界海塵數蓮華。以爲眷屬。又如一身爲主十方爲伴。餘方亦爾。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見。主伴伴主。圓明具德。言該於九世十世者。此十世隔法異成門。下云。此一乘教。橫遍十方。竪該九世。遍十世中。同時別異。具足影現。以時與法不相離故。言十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各有過未及現在。即爲九世也。然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總句。總別合十世也。問。此十世猶難知。何三世各三世。解云。十世義作二門。一建立門。二相攝門。初建立者。如過去世中法。未謝之時名過去現在。更望過去名彼過去。爲過去過去。望今現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爲過去未來。此一具三世。俱在過去。又彼謝已。現在法起。未謝之時。名現在現在。望彼過去已滅無故。名彼以爲現在過去。望於未來是未有故。名現在未來。此三一具俱在現在。又彼法謝已。未來法起。未謝之時。名未來現在。望彼現在已謝無故。名未來過去。更望未來亦未有。名未來未來。此三一具俱在未來。第二相攝者。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義故。一緣起相由義。二法性融通義。初緣起相由者。且如過去。現在法未謝之時。自是現在。以現在望之。乃是現在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去。所望異故。不相違。又現在現在法。自是現在。以未謝故。以過去現在望之。乃是過去之未來。又未來現在望之。復是未來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未。又未來現在法。亦現在亦未來准之可見。又此九中三世現在必不俱起。六世過未亦不俱。一現在二過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隨其所應。有隱有顯。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現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謝。此不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令過去過去無也。以若不此有彼無謝故。又由過去現在有。令過去未來無也。以由彼未謝。令此未有故。又由此過去未來無故。令彼過去現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謝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謝故也。又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未來無也。謂若彼不無。此現在不成有。現在不成有。此未來不成無。是故此無展轉由彼無也。又由過去未來無故。令過去過去無也。反上思之。如過去三世有此六義相由。現在未來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現現相由。亦有六義。謂由過去現在有。方今現在現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無法可謝。至此現有。又由現在現在有故。方知過去現在是有。以若此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無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謝無。不謝之有。非緣起有故。不成有也。現在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准上思之。過去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謂若過去現在不有。則未來現在有不成故。反此亦准知。依是道理令諸門相入相即。如經云。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迴置過去世。斯之謂也。法性融通門。如餘處說。
言盡因陀羅微細境界者。此因陀羅微細境界門。此擧喩況。顯法義分齊。下云。體相自在。隱映互現。重重無盡。故元曉師云。如帝釋宮覆寶珠網。一明珠內。萬像俱現。如一明珠。諸珠皆爾。斯則萬珠影像。皆入一珠。一珠影像遍入萬珠。一切相入。不相障礙。普法亦爾。互爲鏡影。如微塵有明鏡義。合明了性一心成。故十方世界。皆是影像。分別所依。現似有故。所以咸入一塵明鏡。一切相望皆如是。斯則一切諸法。或鏡或影。一心成故。分別作故。由是道理。相入無礙。
言則於此時至同時顯現者。此微細相容安立門。一切因果理事等法微細曠然。於一時中。同時現顯故也。是故下云。教義等法。於一念中。具足始終同時前後。逆順等一切法門。於一念中。炳然同時齊頭顯現。無不明了。故此經云。菩薩於一念中。從都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及所謝益。諸衆生等。於一念中皆悉顯現。
言卷舒自在至在於一時者。此相入自在無礙門。謂此時法。舒己證入九世法中。即卷九世。令入己內。舒卷同時無礙故。是故經云。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
言此卷即舒舒又即卷者。此相即無礙自在門。謂此時法。必舒己同他。擧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恒卷他同己。全彼一切即是己體。是故己即是他。己不立。他即是己。他不存。他己存已同時顯現。經云。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等。
言同一緣起故無二相故者。此明上諸法相入所由也。諸法容入。所因無量。今且擧二。一緣起相由門。二法性融通門。初緣起相由門者。於中間有三門。一諸緣互異門。即異體門也。二諸緣互應門。即同體門也。三應異無礙門。則雙辨同異也。此三門中。各有三義。一互相依持。力無力義。由此得相入也。二互相刑奪。體無體義。由此得相即也。三體用雙融有無義。由此即入同時自在也。初緣起互異門者。謂於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參雜。故云異也。依持義者。一能持多一有力。是故能攝多。多依一故。多無力。是故讃入一。如多依一持既爾。一依多持亦爾(云云)相入義竟。二諸緣相奪體無體者。多緣無性。爲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體能攝多。多由無性讃同一。故一無性。爲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是故一望於多。有有體故。能攝他同己。癈己同他。即無障礙。多望於一。有無體有體。亦能癈己同他。攝他同已。亦無障礙(云云)相即義竟。三體用雙融有無門者。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擧體全用。則唯用而無體。但有相入。無相即也。二以用無不體故。歸體則唯體而無用。但有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礙其用。全用之體。不失其體。是故體用不礙。雙存則亦入亦即。無有障礙。鎔融自在。四全用之體之泯。全體之用用已是則體用交徹。刑奪兩非。即入同源。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應去情如理思攝。緣起異體門竟。二諸緣互應門者。謂衆緣之中。以於一緣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爲其一。是故此一。具多箇一。然此多一。雖由本一。應多緣故。有此多一。體無差別。是故名爲同體門也。於中三義。一依持容入義。二互相刑奪。體無體義。三體用俱融。即入無礙義。皆准前思。同體門竟。三應異無礙雙辨同體異體者。此二門同一緣起。不相離故。若無異體。則諸緣雜亂。非緣起故。若無同體。緣不相資。亦非緣起故。要由不雜。方有相資。是故若非同體無相異故。若非異體無同體。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擧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全體是同亦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至攝故。三或俱以同異無礙雙現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奪俱□故雙非也。餘入即等。准思知之。由此義故。大小諸法。容入自在。故云同一緣起故。第二法性融通者。謂若唯約事相。則互相礙。不可即入。若唯約理性。則唯一味無可即入。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彼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中攝理而不盡。則眞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盡。多事不隨理現。則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多事豈不於中現。亦依此義一多之事無礙即入故。云無二相故。
言經云於至廣如經說者。此引證。而證成上義。謂一塵中。建立三世。於一念中。八相成道。由此明知。一七時中。攝於九世。同廣說十十法門。
言一時前後說前後一時說者。初句欲明攝九世。二七時中說法。即恒該二七之九世。前後時中。同時說法。後句欲明該二七之九世。前後時中說法。即恒攝九世之二七時中。同時說法。爾乃雖一時恒說。而不違前後。雖前後恒說。而不違一時。思之可知。
言是同教故者。漸誘引三乘。令歸一乘故。是故彼三乘。與一乘同時說也。以三乘同於一乘故。云同教也。言初者如密至一時成佛者。問。上既說云。由三乘教。未得十地果。何得初地乃至十地。答。良由權教無有得果。唯此一乘大菩薩等。爲引界內機。令得出界外。方便示現。由彼權教。修行得果。是故天台云。三教行人。因教各權利故。有教有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爲三教之佛菩薩。令物慕果行因之行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緣感便應。緣謝便息。空奉誑小兒。引將還家乎。中實無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斯。
言有義亦攝人天等法者。劉虬五時教云。第一時者。佛初成道。爲提謂波利等五百賈人。俱說三歸。五戒。十善。世間因果教。即提謂等五戒。本行經。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若依此義。人天教攝(云云)案云。非直小乘同於一乘。亦即人天亦同一乘也。
言故地論云時處等挍量顯示勝故者。是第一卷文。遠云。時處等者。第二七日是也。其第二七日。對於後時。比挍度量。顯勝於後時。自在天處。對於下處。比挍度量。顯勝於下處。
言決擇前後意第七者。既雖知教起前後。未知其教前後起所由。是故第七此門來。
言則見如來初時至如中論初說者是者。中論第一云。問曰。何故造此論。答曰。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喜樂天生。有言。從和合生。乃至有言。從微塵生。有如是等謬。隨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種種說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此初時轉小乘法輪諸外道)又爲己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見疑乃至龍樹菩薩爲是等故。造此中論(此後時見將大乘初教即空法輪也)。
言如維摩經中初三十二菩薩者。入不二法門品云。爾時維摩詰。謂衆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爲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爲入不二法門(此爲第一)乃至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爲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惠眼乃能見。而此惠無見。無不見。是爲入不二法門(第三十二)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爲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言。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眞入不二法門。
言如楞伽經說等者。第八卷化品云。復說。如來遍知。何等夜證大菩提。何等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又第十卷云。何等夜證法。何等夜入滅。於此二中間。我不說一字。
言七或衆生至華嚴經同教中說者。三十六卷云。爾時尊者舍利弗。承佛神力。見文殊師利童子以苦薩莊嚴。而自莊嚴。出祇洹林。遊行南方。見已作如是念。我今當與文殊師利菩薩俱行。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六千比丘眷屬圍曉。從自房去。來詣佛所。禮足辭退。向文殊師利。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共行弟子。皆新出家。其名曰海智比丘等。乃至爾時文殊師利。告諸比丘。汝等當知。若善男子等。成就十種大心。則得佛地等(云云)乃至若善男子等。成就如是十種大法。則能長養一切善根。離生死趣一切世間性。超出聲聞緣覺之地。生如來家。具足成就菩薩大願。行菩薩行。住菩薩地。成就如來功德之力等(云云)疏云。鷲子向會如盲。何故此中乃云得見。釋以出本會故。承佛力故問若爾者鷲子亦是大菩薩。何不同在。問答寄迹。是聲聞故。同彼共行者。鷲子行。如上文殊同行菩薩。此亦如是。新出家者。未得羅漢果故。染習未除。明易迴故。又釋。新出小乘分別心家已。入三乘位。鷲子是三乘中法將。故引之。文殊是此一乘法將。方便引之。又疏第一云。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機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故說此經。唯爲菩薩。不攝二乘。設第八會。有聲聞者。爲寄對顯法。表如聾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下卷云。或合具前四。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約一乘攝方便說。問。如一乘攝方便中迴心。與三乘中迴心所得法門。分齊云何也。答。若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門。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惠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迴於五位法也。終南云。舍利弗身。在佛法中。義當聰明位。今擧爲迴者。顯其行終具智惠相。
言施設異相第八者。上來既雖明一乘三乘教義差別。辨教起前後等。未知依何異相。三乘外別立一乘。是故第八有施設異相門。
言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七日說等者。論經初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等。性起品云。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山等。今合引此經文故云也。
言論云此法勝故等者。遠云。就彼時處。以表法勝。謂此地法勝餘小乘及小住等故。在初時及勝處說在初時故。勝後所說小乘等法。在勝處故。勝下所說十住等法(云云)問。若他化天。勝於下天。顯法勝者也。色界彌勝。何不在彼答。遠云。言此處感果故者。謂此欲界他化天處。物有機感。又欲界地。其性勇健。凡所爲作。果決能成。是故在此。感是根也。果是欲也。藏云。地論云此感果故。謂機感在此。是故勝感是能感機也。果是如來起根酬欲之相也。又釋。表所詮眞理非自作故。寄他化顯也。又上二界。是難地非修行身。故不在彼。修行之身。要是欲界。他化最極。寄顯法勝故在也。又第七地攝報果位。在此天王。寄顯十地攝法寛故。何者以第七地是菩薩位故。攝上一乘。是出世位故。攝下二乘。表此十地通攝五乘故也。
言若爾者何故至如論釋者。問。若第二七日。勝於後時。得顯法者。初七彌勝。何故不說。答。遠云。思惟行因緣行故。籌量於法。爲思惟。思心涉境。故名爲行。所行境界體。非定性。諸法同體。互相緣集。故曰因緣。因緣集起。目之爲行。行此因緣故。初不說。問。若爾者。本現八相。爲利衆生。今既道成。何故不說因緣行。答。顯示自法樂故。初不說。問。何故顯己樂耶。答。佛將欲說。先顯己樂。然後捨樂。爲衆生說。彰悲深。欲令衆生感荷聖恩。聞法受行。問。諸法無量。何故獨行因緣之義。經中亦名緣起緣集。假因託緣。而有諸法。故曰因緣。法起藉緣。故稱緣起。法從緣集。故名緣集。分別有三。一是有爲。二是無爲。三是自體。言有爲者。生死之法體。有無常生滅所爲。故名有爲。從業煩惱因緣而有。故名因緣。言無爲者。所謂涅槃也。體非生滅。名曰無爲。藉道而有。故曰因緣。此之二法。皆從前因。集起後果。是事緣起。言自體者。即前生死涅槃之法也。當法自性。皆是緣起。其云何如說生死本性即是如來之藏。如來藏具足一切恒沙佛法。而此諸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無有一法。獨守自性。雖無一性而無不性。無一性諸法。皆如無不性。故法界門別。生死既然。涅槃亦爾。同體諸法。互相集成。故曰因緣。亦名緣起及與緣集。此自體中。復有三種。一者有爲如來之藏。隨妄爲染。二者無爲如來之藏。離妄名淨。三者自體塵緣。論實言不共者。釋有三義。一正不共耶。唯佛法中。說有因緣餘道則無。故曰不共。二大不共小。自體因緣。大乘所知。小乘不得不解。故曰不共。三果不共因。因緣實性唯佛乃窮。餘不能究。故名不共。
言謂此一乘要在蓮華藏等者。問。說此經處。是娑婆界乃閻浮提等及六欲天。何要在蓮華藏界耶。答。但依此經。染淨二出。鎔融相攝。有其四句。或唯娑婆。以本從末故。或唯華藏。以末從本故。或雙現。以依華藏而有娑婆。染淨相分。末依本故。經云華藏界中娑婆世界此之謂也。或染淨雙絕。以就果海不可說故。此上四門。合爲一出。鎔融無礙。隨說皆得。又融攝有三重。一此覺樹下。即攝八會人中天上。是故皆云不離此也。二攝十方無餘刹土。皆悉不離此樹王下。三攝毛端微塵內。等重重之刹。猶如帝網。無有窮盡。以皆是此蓮華藏界之所攝故。故云要在華藏界等。
言三乘等即不爾在娑婆木樹等者。問。一乘中說寶樹。三乘中說木樹。若爾。菩提樹體。有二種耶。答。菩提樹體。唯有一種。但機有淺深。教說二類。非謂樹體實有二種。今就教開。不約樹體。如對一水天見瑠璃人見淨水。隨彼所見演說。瑠璃亦說淨水。此亦如是。准思可知。
言三者主異等者。問。十身佛。與三乘三身爲一身佛。爲一身佛耶。答。一釋迦身。隨應群機。教說多種。非謂佛體實有多種。准樹可知。廢如綱目等說。
言盡三世間說者。第三十五云。佛說。菩薩說。刹說。衆生說。三世一切說。故云盡三世間說也。
言答彼中初列聲聞等者。或本云。彼列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爲示如聾如盲顯法勝也。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等。非是前列衆。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今迴向一乘故。作如是說也(有云。此後說難見也)解云。此後說亦勝上。云或有衆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盡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如華嚴經同教中說者是故。故知。是在三乘位。長養根機。入一乘同教也。
言七者位異至餘位亦然者。地論云。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思議佛法。爲一緣起。以六相總別等義。而用括之。又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又云。此初發心菩薩。則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衆生皆同等。案云。此一乘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歸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何以故。由六相方便諸位圓融故。故云佛等諸位。在信等位中也。
言東方一切至常供佛等者。賢首品云。或東方見入正受。或西方見三昧起等(云云)疏云。通論文中。有四重無礙。一處無礙。謂以東方則西方故。是故不移東而西也。問。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東設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見在東亦常見在西。故知。非移動也。二佛無礙。謂以東佛則是西佛故。常在東佛前。則是恒在西佛邊也。三身無礙。謂在東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動東身。常現西也。問。豈不分身。一身在東。一在西耶。答。若多身在多處。何成奇特。何得名爲不可思議用也。是故當知。定不分身。四入出無礙。謂以入定則是出故。不壞入定。常見出也。理實義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爲但顯彼菩薩功力故。初之二種。非此所辨。以初二則菩薩無力。問。此刹那入定。何因則是出耶。答。如幻師巾作兎。此兎則生是死。何以故有則是無故入出等亦爾准思之。又此菩薩以法界爲身故。是故縱東方百千世界外見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隨顯現處。無不令現。故菩薩身。常在入定中現。恒在出定中現。無礙圓融。難思議也。是故若向出定門中者。唯見出不見入。亦不見出竟時也。餘義准之。
言此有十佛者。第三十七說正覺佛等十佛。第三十一說衆生等身十佛。第四十二說無著佛等十佛。
言此有十通者。第三十九文。
言此有十明者。第三十卷也。
言此有十解脫者。第三十九卷。
言此有十無畏者。第三十九文。
言此有十眼者。第四十二卷。
言此有十世者。第三十八卷文也。
言此有十諦者。十地品第五地文也。
言有十辨者。第三十八卷。
言此有十不共法者。第三十一卷文也。
五教上卷指事(末)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本)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言義理分齊第九有四門者。上將開釋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略作十門。中八門者。上卷說訖。今此中卷。釋其第九門。故云第九。前第八門。已雖明異三乘別有一乘。未明其別教之義理分齊。是故第九此門來也。
言三性同異義一乃至六相圓融義四者。一乘義理雖無盡。而不過此四。然一切義理。皆以三性爲根本故。是故初有三性同異門。既雖知三性同異緣起。而未知彼緣起者無因緣起有因緣起。今簡外道自然生等妄執諸法。欲明佛道因緣生之甚深緣起。是故次有緣起因門六義門。已雖明因果緣起義理。而未知其緣起爲一相緣起爲無盡緣起。今簡三乘一相緣起。將明一乘無盡緣起。是故第三十玄緣起無礙門來。既知一乘緣起無盡。未知此之無盡緣起依何教說。今將明依六相方便教門說此無盡緣起。是故第四有六相圓融門。
言眞中二者一不變義等者。眞如體性。不生不滅。本來清淨。自性不動。名爲不變。雖自性不動。而能隨染淨緣。擧體動而成染淨諸法。名爲隨緣。此隨緣義。於三乘權教中。未所說也。
言一似有義等者。緣生諸法。似有顯現。是故名爲似有。由緣生故。依緣求體。都無所有。是故名爲無性。問。三乘教中說生無自性性。與此三無性。云何別耶。答。彼由依他起上無遍計所執自然生性。說生無自性性。而未說依他體都無所有故。是故不同彼也。
言由眞不變至衆生故也者。若准經疏。不異門中。自有四門。一以巾上成兎義(眞如隨緣義)及兎上相差別義(依他似有此且一義)合爲一際。故名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爲衆生等(此第二不異門也)二以巾上住自位義(眞如不變義)與兎上體空義(依他無性義)合爲一際。名爲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經云。一切衆生即如也。不復更滅等(即此第一不異門也)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末。此二雙融無礙不異。此是本末平等。名爲不異。以前二經文不相離故(即此不異門也)問。何以故疏說不異門。此云不一門。答。有二義門。一本末差別門。二本末平等門。疏約本末平等門。名爲不異。此約本末差別門。名爲不一。所望異故不相違。四以所攝歸本之末。亦與所攝隨末之本此二相奪故名不異。此是本末雙泯。明不異。以眞妄平等共不可得(此不異門此記不說)際(子例反。廣雅際合。爾雅際接也)經云。衆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肇云。本性常滅。今復何滅也。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衆生故者。不增不減經云。舍利弗。即此法身。過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纒。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爲衆生。
言即由此三義至不一門也者。上明同義。此明異義。若依經疏。此不一門。以爲不異。所以如上。爾乃此記與疏合有六不一門。初即此文。二以巾住自位義(眞如不變義)與兎上相差別義(依他似有義)此二本末相違相背。故名非一。楞伽云。如來藏。不在阿梨耶識中。是故七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者。不生不滅此之謂也。三巾上成兎義(眞如隨緣義)與兎上體空義(無性義)此二本末相反相害。故名非一。勝鬘經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藥。非涅槃因。唯如來藏。受苦樂等。四以初相背與次相害此二義別。故名非一。謂相背則各相背捨相去懸遠。相害則相與敵對親相食害。是故近遠非一。以前經文不相雜故。五以極相害。俱泯而不泯。由極相遁。俱存而不存。不存不泯義。爲非一。此是成壞非一。以七識即空。而是有故。眞如即隱。而是顯故。六上五非一與四非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眞如二義與依他二。相對既爾。三性各二互相對准之可知。
言是故眞該妄末等者。此總結上二門。
言眞中隨緣當知等者。若准上者。問。眞中隨緣。豈同所執是情有耶。答。由二義故。故無異也。一以彼所執執隨緣爲實故。無異法。二以無所執無隨緣故。問。何眞如隨緣。與依他似有。相對不問耶。答。眞如隨緣。即依他似有故。共緣生義故不問也。
言何者無異者。此重問也。
言且如圓成至成染淨者。下答有三。謂法喩合。此即法也。
言猶如明鏡至鏡之明淨者。第二明喩。
言當知眞如至豈相違也者。第三明合。於中有三。初明由隨緣義。現現不變義。後非直下明由不變。成隨緣義。合喩可知。是故以下。第三總結。
言第一護分別執第二示執之失者。此二之內。顯迷情四句。四句皆失也。
言顯示其義者。此一之門。顯悟情四句。四句皆得也。
言餘二句可知者。准前四句中。後二句可知。謂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無二性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具德故。
言離所謂故者。離情所謂定執有故。
言下三句例然者。問。無耶。答。不也。離所謂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離所謂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離所謂故(准初句可知)。
言戲論故者。以其執者。於有無中。所計不成故。退即以情謂非有非無。爲道理故。名戲論也。
言有多義門故者依他起中。有五蘊門。十二處門。十八界門。四智心品等。多義門故。云非無也。
言約觀遣故者。依生無性觀。而遣自然生性故。是故唯識論云。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詫衆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此約權教。若約實教。觀緣生無性。故遣依他體。亦無所有。是故苑云。問。大般若等亦說色空相即之義。此則正當理事無礙。何故別在一分滿教。答。此色義兩宗異釋。一分滿云。依所執性故說爲空。具分滿云。依他無性故說爲空。又權實義云。無生觀。權實不同義。初中依成唯識論第九云。即依此三性乃至云。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長行釋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謂依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詫衆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後實教中。依維摩經弟子品云。唯大迦葉乃至云。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又迦旃延中云。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華嚴經賢首品云。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起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評曰。前論爲破外道無因緣生。皆自然有。此宗無彼自然生故。故說無生。此即無他受稱。後經爲破小乘法執有實因緣。即此因緣從本不生故說無生。
言異圓成故又約遍計分故者。依他性由具兩分故。由分別性故。異圓成故。遍計分故。故非有也。又由眞實性故。異遍計故。以圓成分故。故非無也。是故論云。說法有三種。一染汚分。二清淨分。三染汚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爲染汚分。眞實性爲清淨分。依他性爲染汚清淨分。依此義故說三分。釋曰。阿毘達摩修多羅中說分別性。故以煩惱爲性。眞實性以清淨品爲性。依他性由具兩分。以二性爲性。說法有三種。一煩惱爲分。二清淨爲分。三二法爲分。依此義故作是說。有云。異圓成故者。依他無性義。異圓成隨緣義故。故非有也。又約遍計分故者。依他無性義。約遍計理無分故。故非有也。以圓成分故者。依他似有義。是圓成隨緣分故。故非無也。此解不安。若三性各二義互異故。作四句。何唯依他性中。作四句也。餘二性中不作四句。以餘二性各二義故。依此明知。彼義非也(又有多難且擧顯耳)。
言答不也無道理故餘句准之者。准上二句。下二句亦同。可答云以無道理故。謂遍計理無故離四句也。
言又問有耶不也執有故等者。明由遍計情有義故。離四句也。言無相觀境故者。成唯識論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乃至長行釋云。謂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此約權教。明觀三種境。成三種行也。若依實教中。但觀依他無生。無生即圓成實性。亦即是其二無我性。三性一觀。不待歷修也。具如權實義說。噎(於計反)。
言經中不染而染者。勝鬘經云。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汚。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爲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非如所引文但得意引耳)問。如何定知是文。答。探玄記云。勝鬘經云。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難可了知(由是明知定是文也。除是文更無文故。有人引餘文。恐不爾也)又起信記云。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爲煩惱所染。亦難了知。
言經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者。是四卷楞伽第四卷文。經云。如來藏常。故作持。能令轉識知苦樂。與七識生死因俱。若生若滅。元曉云。猶海水之動。說名爲波。波無自體故。無波之動。水有體故。有水之動。如來藏與七識。亦如是。
言論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者。起信論云。衆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法等。或本作經非也。下卷引此二文。云楞伽云又起信論云。由此明知非也。
言以此教理者。經名爲教。論以爲理(由此故知論字可好)。
言經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者。維摩經弟子品云。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遠法師云。離相窮極。名爲畢竟。理寂無爲。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其無常之實性。故無常義。上宮說。三聚法。即體自空。無生滅。是無常義。
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者。大品經文也。
言又云衆生即涅槃不更滅故等者。是維摩經菩薩品文。
言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眞俗別執者。是梁論第一卷初頌文也。疏云。初句中。言智障者。無明住地。能礙眞解。名爲智障。言極盲闇者。障中窮細。名之爲極。無其惠目。稱之爲盲。迷覆眞如。故名爲闇。言眞俗別執者。理絕情亡。名之爲眞。事爲情知。目之爲俗。眞俗體同。事似波水。惑情之家。迷彼眞如不二之理。計其眞俗。有其異體。名爲別執。
言無緣生因者。緣生即因。非緣生之因。謂由緣生似有。成無性義。故若無緣生似有。由何得成無性空義。是故緣生似有。爲無性空之因。
言眞如是有義至餘如上說者。指上第一護執門中。五重四句。若准彼四句。即亦可說言。眞如是有義。以不變故。隨緣故。何以故。由隨緣故。不變常住也。聖智行處故。
言又眞如是空義至餘亦如上者。如上如前。若准上亦可言眞如是空義。由不變故。何以故。由不變故。隨緣不現也。離所謂故。何以故。離情所謂有故。眞如名爲空義。
言以具德故者。以眞如具過恒河沙性德故。廣如起信論。無差別論等說。
言違順自在故者。以違染順染。皆得自在故。案云。違染不隱故。故亦爲有義。順染。而隱故。故亦爲無義。
言餘翻說准上知之者。若准上亦可言眞如是非有非無義。以離所謂故。何以故。以離情謂有故。故非有也。由離情謂無故。亦非無也(餘准知之)。
言如攝論婆羅門問經言等者。梁論第六卷云。論曰。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此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性中。依分別性。及依眞實性。生死爲涅槃。依無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由眞實一分。成涅槃。釋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眞實性。成涅槃。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由分別一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一分。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由此意故。如來答婆羅門如此。論曰。阿毘達摩修多羅中。佛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汚分。二清淨分。三染汚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爲染汚分。眞實性爲清淨分。依他性爲染汚清淨分。依如此義故說三分。釋曰。阿毘達摩修多羅中說。分別性。以煩惱爲性。眞實性。以清淨品爲性。依他性。由具兩分。以二性。爲性。故說法有三種。一煩惱爲分。二清淨爲分。三二法爲分。依此義故。作此說。眞諦疏云。前婆羅門問經中有二。前問。後答。答中有二。先約分別及眞實性以答前問。何以故下。但約依他以答前問。於依他中。依分別性。及依眞實性者。擧依他性。取其二性。生死爲涅槃。依無差別義者。分別是其生死。眞實性以爲涅槃。分別生死。即是眞實涅槃。眞實涅槃。即是分別生死。名無差別義。此上不見生死者。不見生死異於涅槃。
不見涅槃者。不見涅槃異於生死。何以故下。此更重釋。何以故。不見生死。不見涅槃。
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者。凡夫本識乃至金剛執分別性。故成生死。
由眞實一分成涅槃者。如來本識。通達眞實。即是涅槃。此答上問。依他性。不定屬生死。如來本識。成涅槃故。亦不定屬涅槃。以因中本識成生死。釋論從後向前解釋。
依他性非生死者。如來本識。爲依他性。非生死也。
由此性因眞實性成涅槃者。此依他性因。證眞實性。即是般若。故成涅槃。此釋由眞實一分成涅槃。
此性非涅槃者。生死本識。爲依他性。非是涅槃。次釋其所以。
此性由分別即是生死者。生死本識。由取著分別性。名爲無明。即是生死。此解論本由分別一分成生死。
是故不可定說一分者。結依他性。不可定說爲生死一分。以成涅槃故。亦不可說爲涅槃一分。以成生死故。
言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者。釋前生死爲涅槃依無差別義。若見生死分別一分。餘涅槃眞實分體。不異生死分別。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結前二義。以答前問。是依他性。不定屬生死。不定屬涅槃。故言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是生死。是涅槃。故言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次引阿毘達摩修多羅中。本論有二。一明如來說法有三。二問答解釋。釋論亦二。先解答文。後解說法有三。分別性以煩惱爲性。性者三界煩惱。屬分別性。根塵等雖非煩惱。能生煩惱染汚。亦名煩惱染汚。
依他性由具兩分者。有二義。一與染淨爲本。故具兩分。二體通染淨。若本識爲依他性。生死本識爲染。如來本識爲淨。若意識爲依他性。世間取著心爲染。出世無漏心爲淨。餘文准之。
緣起因門六義法第二者。上既雖明緣起果門之三性同異義。而未明其緣起因門之種子六義。故是故第二此門來也。緣起是所生。因門是能生。緣起之因門。則依主釋也。又緣起即因門。即持業釋也。是故經云。佛種從緣起。又六義更互相由起故。故云緣起因門六義。
言謂一切因皆有六義者。梁論第二卷云。偈云。外內不明了於二。但假名及眞實。一切種子。有六種。長行釋曰。已說阿梨耶識。爲一切法種子。今更欲顯種子義。故說斯偈。外內不明了於二者。種子有二種。一外二內。外謂穀麥等。於善惡二性。不明了。是有記故(無性論云無記故)內謂阿梨耶識。於善惡二性。則明了。或以染汚清淨爲二。但假名及眞實者。外種子但是假名。何以故。一切法唯有識故。內種子即是眞實。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爲本故。一切種子有六種者。如此內外種子。不過六種。今擧此文意故。云一切等也。
言一空有力不待緣(刹那滅義)二空有力待緣(但有義)三空無力待緣(待衆緣義)四有有力不待緣(決定義)五有有力待緣(引自果義)六有無力待緣(恒隨轉義)者。問。何故即此六義次第。不同攝論等六義次第耶。答。彼攝論等。爲遮外道等邪執妄因。而顯亦大乘宗眞實眞種故。依簡失。漸次明六義次第。今章家意。約地論等。欲顯種子自體空有相由緣起之實德故。是故不同攝論等也。問。何依簡失。漸次明六義次第耶。答。爲簡常法非種子故。是故初說刹那滅義。故無性攝論第二云。刹那滅者。生已無間即滅壞故。無有常住。得成種子。於一切時。無差別故。成唯識云。一刹那滅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此遮常法常無轉變不可說有能生用故。問。若刹那滅。爲種子者。前念種子。應與後念現行爲種。或雖同念。他身相望。應爲種子爲遮此失故。次說俱有義。是故攝論云。雖刹那滅。然非已滅。何者。種子已滅生果。不應理故。如死鷄鳴。是故應計種子與果俱時而住。以此與果不相違故。如蓮華根。成唯識云。二果俱有。謂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此遮前後及定相離。現種異類。互不相違。一身俱時。有能生用。非如種子自類相生。前後相違。必不俱有。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同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依生現果。立種子名。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故俱應說與果俱有。問。若俱有義。爲種子者。一刹那住。猶如電光。應爲種子。又轉識等。應爲種子。爲遮此失故。是故次說恒隨轉義。故攝論云。雖後俱有。然非一二三刹那住猶如電光。何者。應知。此恒隨轉。刹那傳傳。經於多時。恒隨轉故。成唯識論云。三恒隨轉。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此遮轉識轉易間斷與種子法。不相應故。此顯種子自類相生。問。若恒隨轉。得名種子。應善種等生不善等。爲簡此失故。次說性決定。是故攝論云。若恒隨轉。非計少分互爲種子。何因緣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爲避此難故。說決定雖恒隨轉。以諸種子功能定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成唯識云。四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此遮餘部執。異性因。生異性果。有因緣義。問。若要善等種。方爲善等因。種既恒有。應頓生果。爲簡此失故。次說待衆緣。故攝論云。雖爾。何故不一切時常能生果。爲避此失。言待衆緣。非一切時會遇衆緣。故無過失。成唯識云。五待衆緣。謂此要待自衆緣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自然因。不待衆緣。恒頓生果。問答設有緣善等性。定應善色等種生善心等果。爲簡此失故。次說引自果。是故攝論云。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言唯能引自果。成唯識云。六引自果。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唯一因生一切果。或遮餘部執。色心等互爲因緣。解云。此爲遮邪執故。隨邪執起漸次以明六義次第耳。不明種子六義自體自爾義也。今此章家。不隨邪執。直爾欲明種子六義自體爾故。是故不同彼攝論等。彼義句者。謂爲正因對緣。唯有三義。一因有力不待緣。二因有力待緣。三因無力待緣。此三義因中。各有空有二義故。成六義也。爾乃空三有三。各次第列故。不同前耳。廣如下引地論等說。
言二是俱有義者。有云。因與緣俱故。名俱有義。此說不爾。以違攝論等故。今云果俱有義。非緣俱有。何以故。攝論等皆同說果俱有故。問。答爾如何下云俱故非孤是待緣也。答。果俱有因。必待緣故。待緣生果故。故云俱故非孤。是待緣也。如引自果義。雖不屬緣。而引自果。必待緣故。有待緣義。今此亦爾。雖俱有義非屬緣。而果俱有因。必待緣故。俱故非孤。非謂俱有屬於緣故。俱故非孤。若此句者因緣和合生果句故。爲緣俱有者。亦可說言。引自果義。亦因緣合生果句故。爲俱有也。彼既不爾。此何爾耶。是故可云。彼引自果故。自必待緣。此俱有義。果俱有故。非孤待緣。
言由隨他故不可無不能違緣故無力用者。有云。由隨增上等他緣。故。不可無也。即不能違彼緣故。無力用。此解亦不爾。若隨增上等他緣故名隨他者。彼緣非恒有。如何恒隨轉。至究竟位耶。是故成唯識云。或遮餘部緣恒非無。顯所待緣非恒有性。故種於果非恒頓生。今解云。種子必恒隨果轉故。若不生果。種子者。恒隨所依本識轉故。是故攝論廓法師疏云。言刹那傳傳。經於多時。恒隨轉故者。種子必須恒隨果轉方成種子。言所以者何其根損益支等同故者。證恒隨轉。如青蓮華根。若損益其支等果即同損益。故知。因隨果轉。又測法師云。若不生果。種子隨所依本識轉故。
言第二建立至不增減也者。問。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云何唯有六。不增減耶。答。由義門異。開合不同。不過六義。是故唯六。不增減也。是故樞要云。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第一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爲法因。謂或爲生因。或爲得因。或爲立因。或爲成辨因。或爲作用因。即當六義中第一刹那滅。第二又雖無常法。爲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爲因。亦與後念自性爲因。非即此刹那。即當六義中。第二果俱有。第三恒隨轉。其與他性爲因者。即種望於現行。名爲他性。緣不緣礙不礙隱顯等。種種異故。名爲他性。即果俱有。其與後念自性爲因者。非即此刹那。種子相生。名爲自性前後生也。即恒隨轉。故唯識云。此顯種子自類相生。攝論唯識以果也別開之爲二。瑜伽據一倉因。能生二果。因無別故。合之爲一。必不相違。第三又雖與他性及後自性爲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爲因。非未生已滅。即當六義中果俱有及恒隨轉二。唯識云。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同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正顯爲因之世。非正種子之義。現行之因。得諸果等皆亦爾。故攝論唯識。以通諸法不唯種子故。果俱有中。因言叙出。瑜伽前既合二爲一。故別門說爲因之世。故不相違。現在去來。非種子也。第四又雖已生未滅。方能爲因。然得餘緣。非不得。即六義中。第五待衆緣。第五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爲因。非未變異。即六義之中。無別相門。即待衆緣攝。夫待緣有二一顯一因體。不能生果。故待衆緣。二顯待緣已方如變異。瑜伽據體易有別。開一爲二。攝論唯識以待緣義等。合二爲一。亦不相違。變異是轉易義。故第六又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爲因。非失功能。即當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又雖與功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爲因。非不相稱相順。即當六義中。引自果。總而言之。合六義中。第二果俱。第三恒隨轉。爲瑜伽第二第三義問對說。開六義中。第五待衆緣。爲瑜伽第四第五。自餘一切六七無差別(勘論文如所引文勘抄文亦不異也)。
言答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等者。四緣中因緣名爲因事也。事謂因別稱事。以別緣故。云因事。增上等三緣。謂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也。因必待此緣。方能生果故。問。四緣中。因緣名爲因事。體具六義者。豈七轉識。具六義耶。何以故。成唯識云。一因緣謂有爲法。親辨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乃至現行者。謂七轉識故。答。種子因緣。具六義也。現行因緣。不具六義。今章家意。約多分。以四緣中因緣。名因事耳。
言答此有二義至望他亦爾者。有云。答中二義者。一增上緣。望自增上果。二增上緣。望他果。今案此答文。唯顯因望果得有六義不。答。前緣對因亦。有六義不之問。所以知然。
言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以還是親因攝故者。前增上緣。即是親因。故知。正因望於自果。不緣對因。顯有六義。後望他果等。亦可准知。此釋不爾。不知章家問答之意。謬謂不成前問之答。今問。彼云。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者。若待緣不。若不待者。何具六義。若待緣者。前親因還爲所待緣不耶。若不爲所待緣。非直違道理。亦違章文。違論文(尋之可知)若爲所待。此即自成。緣望因。得有六義。既擧一知多。何更須說也。是故約前親因生自果門。而見之時。自常即成。緣望因具六義。約增上緣生自增上果門。而見之時。自常即成。因望於緣。具六義也。以還親因攝故。何迷此義。敢顯愚情。狂後學徒。亡出世眼。是故今解。此問答意。欲明因緣互爲因緣相由。甚深緣起道理故也。上雖明因待緣具六義。未明前緣還爲因。前因還爲緣。得有六義。今爲明此義故。起此問答。是故問意。顯因望緣。亦望自果。得有六義。未知。緣望因亦望自增上果。亦得有六義不。答意顯增上緣望親因。亦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以還是親因攝故。望前親因他果。成疎緣故。所待緣故。不具六義。前親因。望自果。具六義。望他增上果。不具六義也。緣成疎緣故。還爲所待緣故。然由文影顯。而問答不同耳。謂問處。俱顯因望緣得有六義。顯因望自果得有六義也。緣望因亦爾也。答所。但顯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顯影增上緣。望前親因。得有六義。爾乃問處既云緣望因具六義。明知。答處亦有增上緣望因得有六義也。又答所。既云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明知。問處亦有緣望自增上果具六義不。由此明知。問答相應。然下綺文。顯文章術。練後學心。令生深解。非問答違。達者可知。問。依何文證。增上緣還爲親因緣。答。十地經云。是中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令行不斷。助成行故。餘(餘文亦爾)論曰。是中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令行不斷。助成行故者。無明有二種。一子時。二果時。法藏師云。今尋此文意。只發行無明。爲子時。所發之行。爲果時。以行是無明果故。說無明有二時。問。無明望行。無親因義。云何說行即是無明果時。答。無明是行增上緣故。名爲子時。是行是無明增上果故。名爲果時。又云。無明等自生因親緣事故者。謂無明生行。是自生因。問。無明行果。云何名自。答。以行賴無明。無自體故。故緣力令攝。非是分故。前明不即。故說他因。此顯不離。名自因。餘亦如是。是故章家。由十地論作說耳。酬(時周反。傳云報也。有本云作[酝-云+羽])。
言答隨勝不具者。隨種子勝。得有六義。現行劣故。不具六義。問。何爲勝耶。答。謂常相續故。勝於現行。是故基師云。唯說種子是因緣者。依顯勝說。非盡理言。云何顯勝。謂常相續故。勝現行。如穀互生芽。相顯於現行故。今言顯勝。
言地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自因生故尋者。地論云。第八卷云。論云。深觀者。有四種。一者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二者非自作。緣生故。如經云無明因緣行生。因緣能生行等(云云)三者非二作。但隨順生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如經無明因緣行。是生縛等(云云)四者非無因作。隨順有故。如經無明因緣行。是隨順有觀說。探玄記云。第八因緣生者。亦四門初約經。理實無明望行無因緣義。而言因緣生行者。二義。一自種爲因。無明爲緣。合說故云因緣。然隱彼親種。顯此勝緣。故云無明因緣也。二但彼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是親因。故說無明爲行因緣。餘亦如是。欲明果不自起要從因緣。因緣形奪。復名無性。是故言因緣生乃顯無生。此猶順觀逆觀。一泯非生不生可知。二約厭離有爲中諦觀六門中。此當第六名深觀。此深觀中。攝後三門。合成四句。一不自生。二不他生。三不共生。四不無因生。釋此四句。諸論不同。略有五說。一約破外道。謂諸法不從眞諦自性生。故云不自生。二不從梵天自在天等生。故云不他生。三亦非微塵大種和合生。故云不共。四亦非無因自然而起。故云不無因生。二約破二乘。一謂諸法不定自因類因生。故云不自生。二不定從彼異熟因生。故云不他生。三又亦非彼俱有因生。故云不共生。四小乘中許。無明支前。不正思惟。託虛而起。似若無因。今亦不爾。故離無因。三約法顯空。一果不自起。名不自生。二自既不立。對誰辨他。又他亦各自。皆不成自。何他生。故云不他生。三自他因果。既各不成。故云不共生。四離四緣外。無別果法。故云不無因生。此上三重。如般若燈論等說。四約因緣形奪。對法論云。自種有故。不從他待衆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凡諸緣起。俱亡雙句。已爲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五約緣起無礙門。但因緣生果。因緣相望。名有二義。一全有力。二全無力。一謂因望於果。全不生。緣必全生。故云因不生。緣生故。二緣望於因。亦全不生。因必全生。故云緣不生自因生故。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無力。亦不俱。故不無因生。此門有二義。一據力俱有不有義。故令相入。謂因有力時。緣必無力。是故由因有力。故能攝他。由緣無力。故能入他。會彼緣力。總歸因力。名不他生。雖言不他反顯自生。因力歸緣。不自亦爾。反前思之。以二力二無力。名不俱故。無彼不相入一力一無力。相歸故。恒時相入。以不相障礙。增上緣寛故。一切諸法。無不相入。十忍品云。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衆多法。衆多法中。解了一法。良由此門故也。二據體有空不空。故有相即。謂非直因力。歸緣明其相入。亦乃因體由緣。顯因性空攝因於緣。何者謂若無緣。則無因故。以生果名因。無緣果不生。是時不名因。明知。此因會歸彼緣。爲不自生。是故緣是有義。無不能攝。因是空義。無不所攝。因所攝故。廢己同緣。緣能攝故。攝因同己。擧因攝緣所等竝准思可知。由此義故。諸法相即。無所障礙。上文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皆此義也。是故無盡大緣起法。無礙自在。從此門而開現矣。
言又集論云自種有故等者。彼論第四卷云。又諸緣起法。不從自生。不從他生。不從共生。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是故甚深。乃至又有差別。謂待衆緣生。故非自作。雖有衆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無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衆緣。皆有功能。故非無因生。是故如是說。自種有故。不從他。待衆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若緣起理。非自非他。遣雙句者。猶爲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
言問此六義與八不分齊云何者。問。云何無次。頓起此問。答。種子六義。明緣起法無性空義。八不亦明緣生空義。二義齊等。難知差別。欲明此差別。故今起此問。
言八不者。大般若第三百八十四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中論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言六義爲不壞相等者。夫異相者。諸緣相各異故。名爲異相。爾乃不壞六義。各異相故。名爲異相。有人不知意越。改壞字。成即字。非直失自惠眼。亦即失他惠眼。達者可思。
言答六義據緣起自體等者。六義據緣起種子自體。建立故。六相據緣起體上差別義門建立故也。以法體入六義。遂成差別四句。六相依義門。建立故。以六義。入四句。即順三乘。入六相即順一乘也。
言又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者。由因若有。緣及果必無故。緣及果即是因。何以故。由因所成無自性故。若有自性。不依因故。非緣起也。由緣及果若有。因必無故。因即緣及果也。何以故。知緣及果所成。無自性故。若有自性。不依緣故。非緣起也。是故緣起法。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
言由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者。因有全力。所以能攝緣。緣全無力故。所以能入因。因有全力。所以能攝緣。緣全無力故。所以能入緣。不據自體故。非相即。力用交徹故。成相入。
言由有待緣至異體門也者。由有待緣義故。有異體門。謂諸緣起各別體故。若不別體。緣起雜亂。非緣起故。問。何爲別體。答。若約十二緣起。無明闇障爲性。行支造作爲性。乃至老死衰變命終爲性。若約四緣。因緣種子爲性。等無間緣。開發爲性。所緣緣。任持爲性。增上緣。不礙爲性(出般若經第三百八十四卷)如是緣起各別體故。名爲異體。由不待緣義故。有同體門。謂一因遍應多緣故。本一因中。具多箇因。此所具多箇因。與本一因。無差別故。名爲同體。且約十二因緣。說同體義。謂初無明支。遍應餘十一支故。隨所應十一支。能應無明支。亦有十一。然此十一無明。與本無明。無差別故。云同體也。如無明既爾。餘十一支。准之可知。是故疏云。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具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別故。名爲同體。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入相即。合此多一。亦有入即一也。
十玄緣起無礙法門義第三者。上已雖明果門因門緣起義理分齊。而未知其緣起爲一相緣起。爲無盡緣起。今簡三乘一相緣起。將明一乘無盡緣起。是故第三此門也。義海宏深。微言浩汗。略擧十玄門。顯無盡緣起。是故名十玄緣起等。又終南云一乘十玄門。今述彼義。是故云十玄等也。
言夫法界緣起乃自在無窮者。一乘十玄門云。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者。不同大乘二乘緣起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此宗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今述此義。是故云法界緣起等。
言今以要門至即其義也者。一乘玄門云。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因者。謂方便緣備。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明十佛義是也。今此段中。述彼義。
言如華嚴經中究竟果分等者。有人云。如經云十身中國土身等。此即國土海及十佛融攝義也。如舍那品云。法界不可壤。蓮華世界海。此國土海。即法界也。此等即是十佛所知。故云果分。案云。此說雖然。而違疏故。不可信用。今正示疏指示處。疏云。三依一乘。有二。一約果分。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說。寄緣說十。如第二會說。即驗第二會經文云。諸佛子。當知。佛刹不可思議。佛住。佛國。佛法。佛刹。清淨等。皆不可思議。乃至廣說十佛世界佛名號(娑婆世界外有十佛世界)疏云。此中大意。於一味法界義。分爲二。一能隨之土海。二所隨之機緣。此二無二。通融無礙。若以緣從體。即當相圓融。無別可別。言說不及也。若以體從緣。復印成差別緣起。約此殊形緣起。反顯土體妙極難思。是其意也。今指彼文。是故云如華嚴經中究竟果分。今助解云。凡此經中所說國土及十佛體。有其二分一就實國土海及實十佛自體。唯佛境界。佛智所行。名爲果分。如三乘中。自受用身及自受用土。非菩薩所知。此亦如是。二隨相國土及十佛身。菩薩所知。菩薩境界。名爲因分。如三乘中他受用等菩薩所知。此亦如是。是則果分玄絕。當不可說。因分約機。是則可說。隨一佛國土。有此二義。故如十地有二分。准之可知。是故藏云。此十地有二分。一就實十地。唯佛所知。佛智所行。名爲果分。上論云。此智是誰證。偈言。佛所行故。又上加分中。言不思議佛法。又如鳥跡所依太空爲果海等。二隨相十地。菩薩所知。菩薩所行。名爲因分。是則果分玄絕。當不可說。因分約機。是則可說。此義通一部經中大意。此之謂也。
言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者。謂十玄門中。帝網重重門。是故旨歸云。此華葉一一塵中。各有無邊諸世界海。世界海中。復有微塵。此微塵內。復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如帝釋殿天珠網覆。珠既明徹。互相影現。所現之影。還能現影。如是重重。不可窮盡。經云。如因陀羅網世界。十地論云。帝網差別者。唯智能知。非眼所見。是謂第八帝網門也。
言微細等者。微細相容安立門。是故旨歸云。此華葉中。悉能顯現微細刹土。炳然齊現無不具足。經云。於一塵中。微細國土。曠然安住。又如第九迴向微細義說。是謂第七微細門也。等等餘門。欲明十佛自體。國土海等。圓融自在。玄絕言故。不寄因陀羅網喩及微細等義門可論彼國土海狀相。何以故。帝網門等。由普賢門。明國土相狀。開解生機故。
言此當不可說義者。謂地論二分中。當果分不可說義故。是故云也。
言不與教相應故者。上果分義。不對於機緣。發起言說。可說其狀故。是故云也。
言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等者。前已雖引。而文遠故。亦更引之。地論第二。釋經偈言。前言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說間。今言我但說一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釋。一分者是因。於果分爲一分。故言我但說一分。此文既云但說一分者。是因分。故知。果分不可說也。故今取論意。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也。
言問義若如至知形對耳者。一乘十玄門云。問。不思議法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於因門說耶。答。此等雖是果德。對緣以辨果。非是究竟圓寂之果。是故與因同一會說也。今此問答。述此本意。案云。第六他化自在天會。說十地法。今不思議品等。與此十地因。同會而說故。故知形對。此依晋經。若依周經。非同會也。問。若爾。如何與因形對。答。亦與十定等因同會而說。故亦爲形對。
言一者異體二同體者。一異體者。緣起互異門。謂於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參雜。故云異也。二同體者。諸緣相應門。謂於衆緣之中。以一緣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爲其一。是故此一。具多箇一。然此多一。雖由本一。應多緣故。有此一。然與本一。體無差別。是故名爲同體門也。若准處第二門次。亦應有第三同異無礙門。然此章略故。無第三門。是故藏云。三同異無礙門者。此二門同一緣起。不相離故。若無異體。則諸緣雜亂。非緣起故。若無同體。緣不相資。亦非緣起。故要由不雜。方有相資。是故若非同體。無異體故。若非異體。無同體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擧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全體是同。缺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全攝故。三義或俱。以同異無礙。雙現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奪俱盡。故雙非也。
言一不相由義至緣等是也者。此同體門。謂因緣之中。以於一因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爲一因。是故此一因具多箇一因。然此多一因。雖由一因。應多緣故。有此多一因。然與本一因。體無差別。是故名爲同體門也。爾乃一因。遍應多緣。故所應多緣。全爲因之所具德故。是故因外。無別緣也。故云不待緣也。
言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者。此異體門。謂於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參雜。故云異也。爾乃雖所應多緣。全爲因之所具德故。更無待緣。若無因緣。各別體者。因緣雜亂。失本法故。非緣起也。是故因緣別體。方成緣起。由別體故。因外有緣。是故待緣。
言由他無性以自作故者。有云。由他無性。以作自故。此說不爾。藏云。多緣無性。爲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體。能攝多由多無性。潜同一故。乃至一無性。爲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亦爾。准此可云由他性自所作故。餘句准之。元(或本作元字。驗疏。處處皆作元字。又或處作无字)。
言依因六義內准之者。上因六義。第三句數門云。有二種。初待體有無。而有四句。後就用四句等(云云)案云。約體四句。以體收用。無別用故。約用四句。以用收體。更無別體故。准彼可知。
言一者一是至十非一矣者。章文其略故。今具顯示也。一者一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一中二。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一即二不成故。即一有全力。攝於二也。仍二非一矣。三者一中三。四者一中四。五者一中五。六者一中六。七者一中七。八者一中八。九者一中九。十者一中十。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一即十不成故。即一有全力。攝於十也。仍十非一矣。
言餘九門亦如是等者。如上說。一門中。具十。餘九之門。具十亦爾。謂一者二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二中一。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二。即一不成故。即二有全力。攝於一也。仍一非二矣。三者二中三。四者二中四。五者二中五。六者二中六。七者二中七。八者二中八。九者二中九。十者二中十。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二即十不成故。即二有全力。攝於十也。仍十非二矣。餘門准之。
言一者十即攝一何以故等者。此門甚略。難知其趣。若准前門。亦可說云。一者十是本數。何以故。緣起故。二者十即攝九。乃至十者十即攝一。何以故。若無十即一不成故。即一無全力。歸於十也。是故表員集云。此中數數法者。一者十。二者十中九。乃至十者十中一。又元曉云。數此十錢。有其二門。一向上去。二向下來。向上去中。亦有十門。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一即二。何以故。若無一者。二不成故。乃至十者。一即十。何以故。若無一者。十不成故。以緣成故。向下來中。亦有十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即九。何以故。若無十者。九即不成。乃至十者。十即一。何以故。若無十者。一不成故。餘者准之。是故當知。一一錢中。皆具十門。更互相即。一切諸法。皆亦如是。一與一切。互相緣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數錢法。嚴法師出。亦有道理。故今取之。由此故知。今一者。十即攝一者。略擧始終。謂一者十者。爲始門之始。即攝一者。爲等十門。謂十者十即攝一。
言餘例亦然者。餘九八七乃至一門。例前亦爾。謂一者九。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九中十。三者九中八。四者九中七。五者九中六。六者九中五。七者九中四。八者九中三。九者九中二。十者九中一。何以故。緣成故。謂無九即一不成故。即一無力。歸於九也。仍一非九矣。餘八七門。准之可知。
言如是本末二門中等者。第一錢爲本門。第十錢爲末門。如此本末門中。各具足十門。餘中九錢。准以思之。
言若不爾至自性無緣不得名一也者。計所執自性一。住自性不藉緣故。不得有一。何以故。依二三等緣。以得成故一。既云不依二三等緣。一是誰一。是故無緣。不得名一。餘准可知。
言問若去一至無障礙故者。玄門云。問。既其各各無性。那得成其一多耶。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如維摩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又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今此問答述其意也。
言華嚴。入諸法。皆悉如幻。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衆多法。衆多法中。解了一法。
言四句護過去非顯現德等者。護過四句。准上三性。問。一門中。攝十盡耶。答。不也。十中一故。問。不盡耶。答。不也。一中十故。問。亦盡亦不盡耶。答。不也。二門體。無二故。不相違故。問。非盡非不盡耶。答。不也。離戲論故。又一多緣起故。應離四句也。顯德四句。二門中攝十。一盡一中十故。二不盡十中一故。三盡亦不盡。二門雙有現在故。四非盡非不盡。定取不得故。又應云。緣起故。得成四句也。解云。由四句。去執者非。亦由四句。顯甚深緣起無礙自在德。是故云也。
言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一即十等者。略擧始終。今具顯示。一者一是本數一。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即二。何以故。若無一即無二故。由一有體。二爲空故。是故此一一即是二矣。三者一即三乃至十者一即十。何以故。若無一。即無十故。由一有體。十爲空故。是故此一即是十矣。
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即一等者。此亦擧始終也。亦具顯示。一者十是本數十。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即九乃至十者十即一。何以故。若無十。即無一故等(云云)。
言又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現前者。且如因體由緣。顯因性空。攝同於緣。何者謂若無緣。即無因故。以生因名因。無緣因不生。是時不名因。明知。此因會歸彼緣。爲不自生是故緣是有義。無不能攝。因是空義。無不所攝。因所攝故。廢己同緣。緣能攝故。攝因同己。緣體由因。顯緣性空。攝同於緣。何者謂若因無。則無緣故。以生果名緣。無因果不生。是時不名緣。明知。此緣會歸彼因。爲不他生。是故因是有義。無不能攝。緣是空義。無不所攝。緣所攝故。廢己同因。因能攝故。攝緣同己。爾乃由因緣相即故。因緣門中。空有二義。即現前也。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現前。即成大過。
言十即一者准例等者。准前應云。答。只爲十即是一故。是故名爲十。何以故。所言十者。非是所謂十。緣成無性十。爲此十即一者名十。若不爾者。不名十。何以故。由自性故。無緣不成十也。
言問上一多至皆得如是者。玄門義云。問。若一多要待緣成者。爲是同時。爲是前後耶。答。緣成故。常同時而前後。所以然者。一即十。十即一故。常同時。而向上去。向下來。故有先後也。今此問答。述其意也。
言具足逆順者。向上去。名爲順。向下來。名爲逆。是故玄門義云。若順數經一至十。向上去。若逆數從十至一。向下來。此句釋上前後句。
言同體不違者。此釋上即同句。
言問如上所說去來義等者。玄門義云。問。既有明先後去來。即是有增減。何名不動本相耶。答。雖先後去來。而常不動故。經云。不來相而來也。如一即多。而不動一相。如此一相。亦非情謂一。多亦如是。雖多即一。而不壞多相。亦非情謂多。今此問答。述彼意也。
言自位不動而恒去來者。若約向上去者。一自位不動。而恒去他九位故。若約向下來者。十自位不動。而恒來他一位故。下釋准之。
言問若由智者至舊來成故者。玄門義云。問。此之一多。既是緣成。不同情謂者。爲是本來有。此一多爲是始有耶。答。云本有不有者。爲欲就智辨本有。爲自就一多體辨耶。若自就一多體。辨不論智者。體即息諸論道。同於究竟圓果。離說相故。今若辨一多者。一約智說也。若約智故辨本有者。以智照故。本有如室中空開門見時此空即是本有(云云)今此問答。述其意也。
言不成即已成者。若約一多體。本來平等。不相由故。爲不成也。若約一多相。一多差別。互相由。故爲成也。又緣起各守自位。不相由故。云不成也。又由不守性。互相由故。云成也。
言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是本數一中即具十等者。此門作法。小異前門。今具顯示。一者一是本數一。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本一中即具二。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一自體是一。亦復與二作一。故即爲二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二箇一耳。仍一非二也。三者本一中即具三。何以故。緣成故。是一自體。是一亦復與三作一故。即爲三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三箇一。四者本一中。即具四。何以故。緣成故。是一自體是一。亦復與四作一。故即爲四一。五者本一中即具五。何以故。緣成故。是一自體。是一亦復與五作一。故即爲五一。六者本一中。即具六。七者本一中。即具七。八者本一中。即具八。九者本一中。即具九。十者本一中。即具十。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一自體是一。亦復與十作一故。即爲十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箇一耳。仍一非十也。
言初一錢既爾餘二三四等者。一者二是本數二。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本二中即是具一。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二自體是二。亦復與一作二故。即爲一二。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二箇二。仍二非二也。三者本二中。即具三。乃至十者本二中。即具十。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二自體是二。亦復與十作二。故即爲十二。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有十箇二耳。仍二非十也。餘三四等。准之可知。
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中一等者。略擧始終。今具顯示。一者十是本數十。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中九。何以故。由此九與十作九故。即彼初九。在十九之中。離十九。即無初九故。是故此九。即十中九也。仍十非九矣。三者十中八。何以故。由此八與十作八故。即彼初八在十八之中。四者十中七。何以故。由此七與十作七故。即彼初七在十七中。五者十中六。由此六與十作六故。即彼初六在十六中。六者十中五。由此五與十作五故。即彼初五。在十五之中。七者十中四。由此四與十作四故。彼初四。在十四之中。八者十中三。由此三與十作三故。彼初三在十三之中。九者十中二。由此二與十作二故。彼初二在十二之中。十者十中一。由此一與十作一故。彼初一在十一之中。以離十一。即無初一故。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仍十非一矣。
言一者一是本數一何以故緣成故一即十等者。此擧始終。今具顯示。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一是本數一。二者一即二。何以故。由此二一即是初一故。無別自體故。故此二即是一也。三者一即三。何以故。由此三一即是初一故。無別自體故。是故此三即是一也。四者一即四。五者一即五。六者一即六。七者一即七。八者一即八。九者一即九。十者一即十。何以故。由此十一即是初一故。無別自體故。是故此十即是一也。
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即一等者。略擧始終二門。謂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者。擧始門也。言十即一。何以故等者。擧終門也。准前可知。玄門義云。問。此同體門中。與前異體門中。有何別耶。答。前異門。言一中十者。即望後九故。名一中十。此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問。若一中即有九者。此與前異體門一即十。有何別耶。答。此中言一有九者。有自體九。而一不是九。若前別體門說者。一即是彼異體十。而十不離一。問。此中言自體一即十者。與前同體一中十。有何別耶。答。前明同體中有十。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爲異也。
言不相知故者。遠公釋。以無我知者能造作故。章家云。因正有力時。緣必無力故。不得相知故。云無知者故也。
言教義者。玄門云。教即是通相別相三乘之教。即以別教。以論別義。所以得理。而忘教。若入此通宗。而教即義。以同時相應故也。旨歸云。無盡言教及所詮義。
二理事者。玄門云。若三乘教。辨即異事顯異理。如諸經。擧異擧事。喩異理。若此宗。即事是理等。旨歸云。緣起事相及所依眞理。
三解行者。玄門云如三乘。說解而非行。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人。若通宗說者。即行即解。如看其面不說其名而自識也。相顯爲行。契窮後際爲解(旨歸中無解行有境智)。
四因果者。玄門云。順相爲因。契窮爲果。旨歸云。五因果一對。謂辨菩薩生了等因。及顯如來智斷等果。亦是普賢圓因。舍那滿果。
五人法者。玄門云。文殊顯其妙惠。普賢彰其稱周。明人即法也。旨歸云。八人法一對。謂佛菩薩師弟等人。顯說法界諸法門海。
六分齊境位者。玄門云。參而不雜。各住分位。即分齊境位。旨歸云。四行位一對。謂普賢行海。及辨菩薩五位相收。當此門。
七師弟法智者。玄門云。開發爲師。相成即弟子也(旨歸中無此對體用一對爲第七也)。
八主伴依正者。玄門云。擧一爲主。餘即爲伴。主以爲正。伴即是依。旨歸云。六依正一對。謂蓮華藏界并樹形等無邊異類諸世界海及顯諸佛菩薩法界身雲無礙依持(當此依正)。
九逆順體用者。玄門云。即是成壞義也。旨歸云。九逆順一對。謂文中顯五熱衆鞞一王形虎。及顯施形順理正順。七體用一對。謂此經中。凡擧一法。必內同眞性。外應群機。無有一法體用不具。又疏云。七華體同眞。用應機故。九逆同五熱。順十度故。案云。若依此說。旨歸中。第七九二門。合爲此第九門。又此第九門。開爲彼二門也。
十隨生根欲性者。玄門云。隨緣常說也。如涅槃經云。此方見滿。餘方見半。而月實無虧盈。若此宗明者。常增減而常無增減。以同時相應。旨歸云。十應感一對。謂衆生根欲器感多端。聖應示現。亦復無邊。舍那品云。一切衆生所樂示現雲等然。
言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等者。綱目云。初是諸緣契合義。是總也。疏云。此蓮華葉。具前十義。同時相應。具足圓滿。故是初門也。問。何以故。此依海印。同時顯現。彼由華葉。同時具足。答。欲明無盡大緣起法。一各互具足一切法。同時顯現故。彼此互擧。非相違也。問。何知由海印同時顯現耶。答。綱目云。然此八會人法教義等。皆依如來海印三昧之所顯現。故賢首品云。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言海印者。從喩爲名。如脩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內。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異。如彼兵像。具如疏說。三昧者。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惠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問。若爾云何定內具教義等。以定中不言教故。答。由三乘淺故。定內不起言。以一乘深故。定內起用。以寂用無礙故。玄門云。第一同時等者。即具明教義理事等十門同時也。何以得如此耶。良由緣起實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得然。非是方便緣順所成故。得同。今且據因果同時者。若小乘說因果者。即因以成果。因滅始果成。若據大乘。因果亦得同時。而不彰其無盡。始似舍緣。以成舍。因果同時成。而不成餘總。以因有親疎故。所以成有盡。若通宗明因果者。擧疎緣以入親。是故如舍成時。一切法皆一時成。若有一法不成者。此舍亦不成。如似初步若到。一切步皆到。若有一步非到者。一切步皆非到故。經云。難成等正覺。不捨初發心。又如大品經云。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而明菩提也等(云云)。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本)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末)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二者一多相容不同門者。既總雖明上諸緣起同時相應。成一緣起。未明諸緣力用有力無力。互容入義。今欲明此義故。第二此門來也。是故綱目云。約緣今有力今無力義故。有相容門也。疏亦爾也。
言此經偈云以一佛土等者。第四卷文如引。文不異也。疏不說。
言所由如上錢至思之可解者。若准十錢喩。釋此十義法。以十錢喩。況上十義。約此十義力用相入中二門。一異體相入。二同體相入。初中亦二。一向上去。二向下來。初門中有十門。一者教義。此本數教義。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教義中理事。何以故。緣成故。若無教義。理事不成故。即教義有全力。故攝於理事。仍理事非教義。乃至十者教義中逆順體用自在。何以故。若無教義。即逆順體用自在不成故。即教義有全力。故攝於逆順體用自在。仍逆順體用自在。非教義矣。餘九門亦如是。一一皆有十。准例可知。向下來亦十門。一者逆順體用自在。何以故。緣成故。乃至十者逆順體用即攝教義。何以故。緣成故謂若無逆順體用自在。即教義不成故。即教義無全力。歸於逆順體用自在也。仍教義。非逆順體用自在矣。餘例亦然。如是本末二門中。各具足十門。餘一一義中。准以思之。二同體相入。亦有二門。一者一中多。二多中一。初一中多者。有十門不同。一者教義。何以故。緣成故。緣成故。是本數教義中。即具十義。何以故。由此一教義自體是教義。亦復與理事作教義故。即爲理事教義。乃至與逆順體用自在作教義故。即爲逆順體用自在教義。是故此一教義之中。即自具有十箇教義耳。仍教義非逆順體用自在也。以未是即門故。初一教義既爾。餘理事因果已上九門中。皆各如是。准例可知耳。二者多中一。亦有十門。一者逆順體用自在。何以故。緣成故。乃至十者逆順體用自在中教義。何以故。由此教義與逆順體用自在作教義故。即彼初教義。在逆順體用自在中。教義之中。以離逆順體用自在之教義即無初教義故。是故此初教義。即逆順體用自在中教義也。仍逆順體用自在。非教義矣。餘下九八七乃至於一。皆各如是。准例思之。是故云准上思之。玄門云。此約理說。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即體無先後。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此即緣起實德。非天人所作。故經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自在願力故能爾(云云)方範云。從理異耳。問曰。若爾。方範及玄門。約理容入。綱目及此章。約用相入。二入相違。何和會耶。答。相即相入。皆有二門。一約緣起相由門。二約法性融通門。由此二門。不可相違。是故疏云。相容門者。謂一事是不實。以無性故。無性眞理。既無分限。是故於一事上。觀無性時。無不圓盡法界眞如。若觀一少事無自性時。不得圓盡法界眞如者。即眞如有分限。便同有爲。是故事無性。即攝眞盡。攝眞盡時。餘一切法。既不礙存。而即眞故。同理俱在一事中現。多中亦爾准之。又由俱不壞本事故。不是相即門也。由不實之事。攝眞理故。得相入也。又但此經中。相即相入義釋。皆有二門。一約緣起相由門。二約法性融通門。故之謂也。爾乃約理相容者。約法性融通門。約用相入者。約緣起相由門。是故不相違。不可邊執。
言三者諸法相即自在門者。上諸緣起。非直由力用有無互相容入。亦即由體空有。相即自在。爾乃上雖明相入義。猶未明相即自在義。今欲明此義。故第三此門來。是故綱目云。約緣起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疏亦爾也)。
言故此經云初發心菩薩等者。第七卷賢首品云。彼一念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猶不盡。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案云。初發心菩薩一句得經意而引。疏云。初一擧少猶無盡。後二顯多則亡言。何得說之。而示略耳。
言此經又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也者。第十卷發心功德品云。此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惠。所化衆生。皆悉同等。疏云。即是佛者。有人釋。或云。因中說果。或云。解同佛境。或云。約理平等。若約三乘教。亦得如上說。今尋上下文。約一乘圓教。始終相攝。圓融無礙。得始即是終。窮終方原始一由陀羅尼門緣起相攝故。二由普賢菩薩心遍緣六位故。即因是果也。三由法性無始終故。發心入始。即正是終故也。是故上文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之謂也。
言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者。第一卷云。住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疏云。此成攝位功德。此有二義。一攝前諸行入信等五位之中。二隨在一位。即攝前後一切諸位。此亦二。一約相入明攝。二約相即明攝。此從十信滿心已去諸位。有此相攝。是故下賢首品中。信滿之處。即具一切位乃至佛果等。是此義也。
言又言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者。第九卷云。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今略取文。案云。信初位中。攝後六位。故名一即多。後六位中。攝初位。故多即一也。所由如上錢喩中說。於中可述異同二門相即義也。
言此經偈云不可說等者。第三十一卷。阿僧祇品云。不可言說諸劫中。說不可說。不可盡。不可言說諸佛刹。皆悉盡末。爲微塵。悉於一一微塵中。演說一切不可說。悉能善於一念中。說不可說諸世界。不可稱說。諸劫中。念念次第而演說。不可說劫。猶可盡。而不可說不可盡。今異取文。尋之可知。
言又偈一切衆生心等者。第十卷。發心功德品文也。如所引文。疏不說也。
言故地論云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思議等者。第一卷云。經曰。又一切菩薩。不可思議諸佛法明說。令入智慧地故。攝一切善根故。善分別選擇一切佛法故。廣知諸法故。善決定說諸法故。無分別智清淨不雜故。一切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間法善根清淨故。得不可思議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論曰。是中一切菩薩者。謂住信行地。不可思議諸佛法者。是出世間道品。明者見智得證。說者於中分別。入者信樂得證。智慧地者。謂十地智。如本分中說。此是攝本入。如經又一切菩薩不可思議諸佛法明說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羅中說。依根本入。有九種入。一者攝入聞惠中。攝一切善根故。如經攝一切善根故。二者思義入。思惠於一切道品中。智方便。如經善分別選擇一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義中。無量種種智故。如經廣知諸法故。四者教化入。隨所思義。名字具足。善說法故。如經善決定說諸法故。五者證入。於一切法。平等知。見道時中。善清淨故。如經無分別智清淨不雜故。菩薩教化衆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六者不放逸入。於修道時中。遠離一切煩惱障故。如經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者地地轉入。出世間道品。無貪等善根淨故。如經出世間法善根清淨故。八者菩薩盡入。於第十地中。入一切如來祕密智故。如經得不可思議智境界故。九者佛盡入。於一切智相入智故。如經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是諸入。爲挍量知義差別次第轉勝。非根本入。一切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六種相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者是根本入。別者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本故。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如世界成壞。法藏云。九句中。有四位。謂願樂位。見位。修位。究竟位。初四寄在地前。願樂位次一寄初地。見位次三。寄修位。後一明究竟位。問。此中正爲說十地法。何故。乃說地前乃佛。答。爲顯十地前有起下之功後有成上之義。又釋。由十地證智。放阿含光。是故地前是此十地阿含分攝。由此地智依果海成故。有佛果。上不思佛法及下鳥跡所依空等。竝是其事。案云。地前信地菩薩及佛果不思法。爲一緣起。以六相方便。圓融相即故。一一位中。各攝六位。一一位滿。皆到佛果。是故云也。有人引初地位行挍量中信行及不思法。釋此文者。是甚謬矣。所以何者。彼行挍量中。不說六相故。又彼但說信行。不說信地故。又引此證者。爲證初發心位到佛果位義。非證初地位證得佛果義。是故甚非也。
言此經云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等者。第十卷發心功德品文。如所引文。疏云。此五句約佛內證盈滿等。於中一總。四別。別中初二所依法等。一俗諦境。一眞諦境。後二能依德等。一身。二智。所化等一句。屬下釋文。
言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者。第九卷梵行品末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眞實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今略取文。疏云。初發心時是因。便成正覺是果。故下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此明行兩入位時。即得普賢位故。以知一切眞實者。顯理圓也。具足惠身者。智德備也。不由他悟者。內自開覺也。豈是因中說果耶。此一乘普賢行位。因果圓融。相即無礙。故致然也。宜須思准。
言答今言作佛至不可說耳者。答意。顯究竟果海。雖絕言說。而因果相由。爲一緣起故。若無果即因不成故。是故爲成因。對於因位。准其果德。非謂於實果海。明其果法也。
言此如龍女至應准思之者。言龍女者法也。如經第五卷說。尋之可知。天台四教義第十一云。又法華經說。龍女於刹那項。發菩提心。成等正覺。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道場。轉於法輪即是。大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即是。涅槃經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初住分證眞涅槃也。如此等諸大乘經。悉是圓教。明初發心住也。
言普莊嚴童子者。是毘盧舍那之本因行也。如第一會末說。藏疏云。義准上下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爲信位自分。聞初經。爲信位勝進。見後佛。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爲解初勝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衆生並已成究。更不新成。以餘相盡故。性德本滿相皆盡故。又第二會初疏云。問。未知。此舍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說信法。即信中佛。餘位亦爾。思之。
次善財童子者。如入法品說。藏疏云。問。此善財是何位菩薩。答。經無正斷。位相難明。或有判爲地上菩薩。設復發心。即是四種發心中。後二位也。又是論中。三發心內。證發心也。或有說。是實執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准釋。應善趣信中行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此普賢法故。成彼解脫分善根故。如歎德中辨者是。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者是。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潜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若爾。善財定是何位。謂是何位。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賢位。餘義准宗思釋。
言兜率天子者。如第三十四卷小相品云。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世界微塵數刹。遍照彼處地獄衆生。乃至彼諸衆生。見光明已。皆大歎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聞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諸天子。盧舍那菩薩。今住離垢三昧。應當敬念。乃至爾時諸天子。廣聞普賢迴向善根。悉得十地諸力莊嚴具足三昧。乃至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也(云云)藏疏云。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善巧德。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普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問。此諸天子。現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云。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身。現身成佛。如普莊嚴童子等。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惡道。出生兜率天。現身成佛。三者依閻浮提勝功德身。如善財童子等現身究竟普賢之位。後生即見佛。四者依法華經。龍女之身。南方成佛義。當留惑之身。疾得成佛故。
言此一念與百千劫等者。玄門云。問。既言久修始得者。云何言一念得耶。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攝修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終具足。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乃至具足惠身。不由他悟。譬衆流入海。纔入一滴。即稱周大海。無始無終。若餘江河水之深。不及入大海一渧故。即用三乘中修三乘。多劫不及與一乘中一念。故下明。善財從文殊發心。求善知識。經歷一百一十城已。而不如一念得見普賢菩薩。故知。得入此緣起大海。一念豈不成佛。又云。今擧耶一念成者。即與佛同位。未見究竟故。復有淺深之殊。如人始出門乃與久遊他土。難同在空中。遠近有別。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復辨其淺深。此中須善思之。方範云。從用異耳。准前可知。
四者因陀羅微細境界門者。上諸緣起。體用即入。非直一重即入。亦即鏡影各互重重即入。如因陀羅網。然上明一重即入。而未明重重即入如帝網義。今寄喩明此義。故第四此門來。是故綱目云。緣起力用。重重攝故。有帝網門也。疏云。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故。有重重無盡帝網門也。玄門云。此約譬以明。亦復具有教義等十門。如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爲喩。今言因陀羅者。即以帝釋殿網爲喩。帝釋殿網爲喩者。須先識此帝網之相。以何爲相。猶如衆鏡相照衆鏡之影。現一鏡中。如是影中。復現衆影。一一影中。復現衆影。即重重現影。成其無盡。復無盡也。
言此經云至各受報業者。第二十七卷第八地文也。此三偈即三世間者。初一偈。明智正覺世間也。次一偈明器世間也。後一偈明衆生世間。
言又云一切佛刹至自在現者。第三卷勝音菩薩偈文也。疏中釋初頌云。多各遍法界之佛。同坐一毛孔。釋後頌云。如一毛一切亦爾。各具主伴。此三如是。漸次增廣也。又釋云明毛孔中。現無量三世間。重重無盡。
言又云如一微塵所示現等者。是第七卷文也。
五者微細相容安立門者。上既雖明緣起體用即入重重無盡義。而未明彼諸緣起不壞大小相。而於一門內。同時現顯義。今欲明此義。故第五此門來。是故玄門云。此就相說。如一微塵。此即是其小相。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山等。即其大相。直以緣起實德無礙自在。致使相容。非是天人所作。故安立如似微塵中有穢國土。而即於此微塵中。具有不可說淨國。在此微塵中。而於彼穢國。不相妨礙。而此淨國之相。仍爾不共。乃至有諸國土尸羅盆幢形三方及四維等國。在此一塵。常不相妨礙故。問。綱目云。約緣起同體門攝法故。有微細門也。疏云。由異以門。攝同體中相入義。故現微細門也。旨歸云。異體相容。具微細義。何三文不同耶。答。由義門無盡。隨擧一義。而顯無盡耳。
言故此經云至皆悉顯現者。言又云。一毛孔中等者。第三卷云。一毛孔中。無量佛刹。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彼一切盧舍那佛。於衆海中。演說正法。疏云。此二頌明毛孔現刹佛於彼中爲衆演法。毛孔即明正執攝化佛還在自毛孔之內。今唯引初頌耳。
言又云於一塵等者。即次頌云。於一塵內。微細國土。一切塵等。悉於中住。一切世界。有種種形。悉於其中。轉尊法輪。疏云。此二頌明塵內所現種種形界。佛亦在中。轉尊法輪。塵是依報。攝正等也。今略引初頌耳六祕密隱顯俱成門者。上來雖明一多緣起。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不壞大小相。微細安立義而未明彼緣起隱顯俱時成就義。今欲明此義。故第六此門來。是故綱目云。緣起有無。各不竝故。有隱顯門也。疏云。由一攝多時爲顯。全一入多爲隱。多攝一入亦爾。又就用相入爲顯。全就體相即爲隱。即顯入隱普亦然。又異門即入爲顯。全同體爲隱。同顯異隱亦爾。旨歸云。異體相。是具隱顯義。玄門云。此約緣起說也。還具前教義十門。所言隱顯者。如涅槃經半字及滿字。昔說半字故。半字即顯。滿字即隱。今日說滿字者。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即約緣而說隱顯。又如日喩品云。此方見半。他方見滿。而彼月性實無虧盈。隨緣所見故有增減。此即是大乘中說。若通宗辨者。不待說與不說。常半常滿。隱顯無別時。如彼月性常滿而常半。半滿無異時。是故如來於一念中。八相成道。生時即是滅時。同時俱成故。所以稱祕密。如似十數。一即十。一即是顯。二三四至十即爲隱。又如眼根入正受。即是顯。於色法中。三昧起此即名隱。而此隱顯體無先後。故言祕密也。
言故此經云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等者。廣如第八卷賢首品說。疏云。就初二世間自在中。何以得成東入西出等者。通論。文中有四重無礙。一處無礙。謂以東方即西故。是故不移東。而常在西也。問。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東沒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見在東亦常見在西。故知。非移動也。二佛無礙。謂以東佛則是西佛故。常在東佛前。則是恒在西佛邊也。三身無礙。謂在東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動東身。常現西也。問。豈不分身。一分在東。一身在西耶。答。多身在多處。何成奇特。何得名爲不思議用也。是故當知。定不分身。四入出無礙。謂以入定則是出故。不壞入定。常見出也。問。何必不是先入後出耶。答。既言常見入亦常見出故。知是分也。理實義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爲顯彼菩薩功力故。初之二種。非此所用以初二則菩薩無力故。問。此刹那入定。何因則是出耶。答。如幻巾作兎。此兎則生是死。何以故。有則是無故。入出等亦爾。准思之。又此菩薩。以法界爲身故。是故縱東方百千界外。見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隨顯現處。無不全現。故菩薩身。常在入定中現。恒出定中現。無礙圓融。難思議也。是故若向出定門中者。唯見出不見入。亦不見出竟時也。餘義准之。文若約境論。理數法爾如此圓融。若約智說。由菩薩智了達此法。迴動自在。今此文中。具通二也。
言眼根入正受等者。疏云。衆生無間自在中。二初約自身。後約他身。自中有五對。是即第一對根境無礙。既觀根入定。還應從根出。爲顯此根即是境故。從境出也。以一心緣起無二而二故。恒相即而根境兩分(云云)三昧此云等持。離沈浮故。空惠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注一境故。名持也。納法在心。名爲正受。
言又云男身等者。疏云。菩薩既具三世間身。則以一切衆生實執之身。作自身故。是故現彼身入此身出也。
言於一微塵等者。疏云。是菩薩身。現於彼中。出入定也。非是觀彼入定等以文中皆言現故。現者現身於彼中也。
言又經云十方世界有緣故往返等者。第八卷賢首品文也。疏文三昧業用。往返約方。出入約定。此總標意也。
言又於彼十方世界念念示現等者。第七卷賢首文也。疏此一偈明現八相。此海印三昧力也。問。此中既是十信菩薩。現成佛者。爲是暫時化現。爲實成耶。答。若三乘初教中。總無化現成佛以未得不退故。若終教十信滿心。勝進分上。入十信初。則得不退。故能暫時化現成佛。如起信論說。若一乘圓教中。實則不依位。寄終教位相以辨之。於信滿不退際。則明得彼普賢法界行德。具攝因果。圓融無礙。若以因門取。則常是菩薩。若以果門取。則恒是佛。由此鎔融。有其四句。或唯是菩薩。或唯是佛。或俱不俱等。思准之。問。此中果門成佛。與終教化現何別。答。彼但於一位。依一世界。化現一佛。此中具十地等。攝一切位也。十方世界者。一切處也。念念中者。一切時也。問。此中既言示現。只應暫現同上終教。答。如文。無悕望之功用。能一念頃。遊十方。若斯之德。自非因位窮滿。孰能具此。故知。定是實行滿也。不同彼是劣位人也。又一切諸佛。於諸世界。爲物成道。皆是示現。以廢機約自無成不成等故也。
言如佛爲諸菩薩受記之時等者。首楞嚴三昧經中卷云。菩薩受記。凡有四種。何謂爲四。有未發心而與受記。有適發心而與受記。有密受記。有得無生法忍。現前受記。是謂爲四。或有衆生。往來五道。諸根猛利。好樂大法。佛知是人過若干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當得阿耨菩提。名字如是國土如是(云云)是名未發心受記。或自有人。久殖德本。乃至是人發心。即住阿惟越致。入菩薩位。隨畢竟數。乃至適發心時。諸佛即與菩提記。是名發心受記。自有菩薩。勤求菩提。乃至餘菩薩天龍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薩幾時。當得菩提。乃至佛爲斷衆生疑故。而與受記。普令衆會皆得聞知。唯是菩薩獨不得聞。乃至至能自知。我爲得記。爲未得記。是爲菩薩密德受記。若有菩薩。久集善根。乃至於一切法。得無生忍。佛知此人功德智慧。悉已具足。則於一切大衆之中。現前受記。是名第四現前受記廣如經說。案云。今言現前受記者。當四受記也。餘當不現前祕密受記也。又法華論云。第六人者。說大乘法。以此法門。同十地行滿。諸佛如來。密與授記故。
言如上第一錢等者。見第一錢中十錢時。不見第二乃至第十。何以故。離第一錢中十錢。外無第二三乃至第十故。如虛空故。是故一中十錢。名爲顯了。第二錢望第一中十。名爲祕密。又第一有力。餘皆無力。是故云不相知故。下顯准之。
七諸藏純雜具德門者。上已雖明緣起重重無盡即入及隱顯俱時成就義。而未明緣起互相攝藏純雜自在具德義門。今欲明此義。故第七此門來也。是故綱目云。約緣起諸門。所收諸法。名有純雜。故有純雜門也(疏及旨歸無此門也)玄門云。此約諸度門說。何者如似就一施門說者。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等行。故名爲雜。如是純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如大品經一念品明。從始至終。不出一念。即名爲純。而此一念之中。具於萬行。即名爲雜。雖爾。而與此中純雜義別。何者。如彼經一念者。同是無得相應。不明緣起德用。若此明純者。若約施門。一切皆施。若說忍門。一切皆忍。說忍門者。諸行如虛空。即名爲純。而忍門即具足諸門。即名爲雜。純雜不相亂。故名具德。故不同彼念品也。
八者十世隔法異成門者。既雖明諸緣起體用即入及純雜自在具德義。而未明此諸緣起。遍十世中。同時別異。具足顯現義門今欲明此義。故第八此門來。是故綱目云。約所起法。分前後際。故有十世門也。疏云。由此融通自在。今依此法上所辨時法。亦隨此無礙自在故。有十世門也。旨歸云。顯於時故。有十世義。
言言十世者至成十世也者。如過去世中法未謝之時名過去現在。更望過去。名彼過去。爲過去過去。望今現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爲過去未來。此一具三世。俱在過去。又彼謝已。現在法起。未謝之時。名現在現在。望彼過去。已滅無故。名彼以爲現在過去。望於未來。是未有故。名現在未來。此三一具。俱在現在。又彼法謝已。未來法起。未謝之時。名未來現在。望彼現在。已謝無故。名未來過去。更望未來。亦未有故。名未來未來。此三一具俱在未來。此九中名三現在是有。六過未俱無。問。若於過未。既名無邊。此三世亦無邊。何但三有。而說九耶。答。設於過未。更欲立者。不異前門。故唯有九。又此九世。總爲一念。而九世歷然。如是總別合論。爲十世也。
言此十世具足至得即入也者。此九世相攝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義故。一緣起相由義。二法性融通義。初緣起相由者。具如過去現在。法未謝之時。自是現在。以現在望之。乃是現在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去。所望異故。不相違。又現在現在。法自是現在。以未謝故。以過去現在望之。乃是過去之未來。又未來現在望之。復是未來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未。又未來現在法。亦現在亦未來。准之可見。又此九中三世現在。必不俱起。六世過未。亦不俱。一現在。二過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隨其所應。有隱有顯。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現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謝。此不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令過去過去無也。以若不此有彼無謝故。又由過去現在有。令過去未來無也。以由彼未謝令此未有故。又由此過去未來無故。令彼過去現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謝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謝故也。又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未來無也。謂若彼不無。此現在不成有。現在不成有。此未來不成無。是故此無展轉。由彼無也。又由過去未來無故。令過去過去令無也。反上思之。如過去三世有此六義相由。現在未來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現現相由。亦有六義。謂由過去現在有。方令現在現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無法可謝至此現有。又由現在現在有故。方知。過去現在是有。以若此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無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謝無。不謝之有。非緣起有故。不成有也。現在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准上思之。過去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謂若過去現在不有。則未來現在有不成故。反此亦准知。問。俱者。可相由。不俱者。云何得相由。答。俱者顯相由。不俱者密相由。亦是展轉相由。以若無此不俱俱不成故。是故此九世總於五位。有此十門。如過去過去。唯一謝滅。俱是過去。現在家之過去故。二如過去現在。有二門。謂是過位中。自現在故。以現在望之。是過去故。是故此法亦現在。亦過去。以所望異故。不相礙也。三如過去未來。有三門。一以過去現在望之。此未有故。是過去家未來。二以現在緣現起猶未謝故。是此現在現在。三以未來現在望之。此已謝故。是未來過去。是故此現在現在。亦現在亦過去。四未來現在。亦二門。五未來未來。唯一門。竝准可知。上來次第相由。有斯九門。第十起間相由。謂若無初一門。無後一等。是故如次及起間無礙相由故。依是道理。令諸門相入相即。如經云。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迴置過去世。斯之謂也。凡謂相由之義。有二門。一約力用。謂若無此。彼不成。仍此非彼故。以力用相收故。得說相入。然一體不雜故。不相是也。二約體性。謂若無此。彼全不成故。此即彼也。是故約體。說爲相即。釋此二門。如別說。是故不失本位。不無即入也。思之可見。經云。無量無數劫。能作一念頃等。是此義也。第二約法性融通門者。然此九世時。無別體。唯依緣起法上。假立此緣起法。復無自性。依眞而立。是故緣起理事融通無礙。有其四重。一泯相俱盡。二相與兩存。三相隨互攝。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從末。唯事而無理。以末歸本。反上可知。經云。非劫入劫。劫入非劫。是此義也。二中全事之理非事。全理之事非理。故俱存而不雜也。經中諸劫相即。而不壞本劫者。是此義也。三中由隨事之理故。全一事能容一切也。由隨理之事故。一切事隨理入一中也。反上則是一入一切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全一即一切也。由即事之理故。全一切即一也。是故唯理無可即入。唯事不可即入。要理事相從相即故。是故有即有入。時劫依此無礙法故。還同此法自在即入。餘義思之可解。
言故此經云或以長劫入短劫等者。第三十三卷。不思議品文。
言又此經云於一微塵中等者。亦第三十三卷不思議品終也。疏云。初文現三世佛土。後文現能化所化佛事。此等約法是法性融通力。約智是如來自在力。良由此智達彼法故。無礙圓融。故能如是。此約果圓滿說。若菩薩分得。如維摩不思議解脫。皆此類也。
言又云於微塵中建立三世等者。
九唯心迴轉善成門者。上來既雖明諸緣起體用重重即入及遍十世。具足顯現義。而未明此諸緣起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所變作。即藏心爲自性。非心外境義門。今欲明此義。故第九此門來。是故綱目云。約緣起自性。故有唯心門也。玄門云。前諸義門等。竝是如來藏性。清淨眞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惡。隨心所轉故。云迴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言唯心。若順轉即名涅槃。故經云心造諸如來。若逆轉即是生死。故云三界虛妄唯一心作(云云)今此章家。釋此唯心。依諸聖教。說有多門。一相見俱存故。說唯識。謂通八識及諸心所。并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薰習力故。反顯三界依正等報。如攝大乘及唯識等諸論廣說。二攝相歸見故。說唯識。謂五通八識王數差別。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如解深密經及唯識。觀所緣論具說斯義。三攝數歸王故。說唯識。謂亦通具八識心王。以彼心所依於心王無自體故。許彼亦是心所變故。如莊嚴論說。四以末歸本故。說唯識。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識諸浪。騰躍而轉生。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解云。既離水無別有浪。明離本識無別六七。廣如彼說。五攝相歸性故。說唯識。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經云。一切衆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等。楞伽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如是等文。誠證非一。六轉眞成事故。說唯識。謂如來藏。不守自性。隨緣顯現八識王數相見種現。故楞伽云。如來藏。爲無始惡習。所熏習故。名爲識藏。密嚴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爲阿賴耶。惡惠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又云。如來清淨藏無間。阿賴耶如金作指環展轉無差別。又勝鬘經。寶性論。起信論。皆說此義。誠證非一。七理事俱融故。說唯識。謂如來藏。擧體隨緣。成辨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即此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諦。皆無障礙。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眞如門。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名總攝一切法勝鬘經云。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難可了知。解云。不染而染。明性淨隨染。擧體成俗。即生滅門也。染而不染。明即染常淨。本來眞諦。即眞如門也。此明即淨之染。不礙眞而恒俗。即染之淨。不礙俗而恒眞。是故不礙一心。雙存二諦。此中有味。深思當見。經云。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眞俗別執。皆此義也。八融事相入故。說唯識。謂由理性圓融無礙。以理成事。事亦鎔融。互不相礙。或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無所障礙。上文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等。舍那品云。於此蓮華藏世界海之內。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又此品下云。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如是等文。廣多無量。如上下經說。九全事相即故。說唯識。謂依理之事。事無別。事理既無此彼之異。令事亦一即一切。上經云。知一。世界即是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即是一世界(云云)十帝網無礙故。說唯識。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一。復有一切。既一門中。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餘一一門。皆各如是。思准可知。如因陀羅網重重影現。皆是一心識。如來藏。法性圓融故。令彼事相。如是無礙。廣如上下文說。上來十門唯識道理。於中初三門。約初教說。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說。後三門約圓中別教說。總具十門。約同教說。案云。依如是唯識道理故。一切緣起。唯如來藏心所變作。離如來藏一心。外無別自性故。故云唯心迴轉等也。
言但性起具德故等者。此通伏難。有人難云。若一切緣起。唯心變作者。即同三乘。何三乘外。別立一乘。以三乘中說一切唯識故。今爲通此難故。云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欲明三乘教。爲破小乘等。心外實境。雖說相見俱存等一分少唯識。而未說理事俱融。圓滿大唯識故。又唯說生滅阿賴耶持一切法種故。一切諸法。從彼種生。未說不生不滅如來藏。性起心。擧體動而爲成諸法故。彼諸緣起。非性起德。今一乘中。不破小乘。直對普機說理事俱融等。圓滿大唯識故。說如來藏性起擧體動而成諸法故。一切緣起。一念成性起德故。異三乘也。是故云也。
言然一心亦具足十種德等者。第三十六卷。性起品云。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此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佛子譬如虛空。悉爲一切萬物所依。而彼虛空。無所依止。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悉爲一切世間智慧離世間智之所依止。而如來智無所依止。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乃至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所不至。何以故。無有衆生。無衆生身。如來智慧。不具足者。但衆生顛倒。不知如來智慧。遠離顛倒。起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如是廣說塵內經喩等)乃至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十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恐繁不集疏說也)。
十託事顯法生解門者。上既雖明緣起無盡重重即入乃緣起自性。未明此諸緣起。即是法界法門。今欲明此義故。第十此門來也。是故疏云。由此大緣起法即無礙法界法門故。有託事顯法門也。又云。見此華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下云。此華綱等。從無生法忍所起等。綱目云。約緣起相用。理現如事。故有託事顯法門也。玄門云。此約智說。言託事者。如經擧金色世界之事。即顯始起於實際之法。一切幢一切蓋等事。是行體也。又如法界品云。開樓觀門。相見彌勒菩薩。所行因事。至菩提道。以樓觀則菩提相。所以言顯法生解也。若大乘宗中所明。亦託事以顯法。即以異事顯於異理法。此中以事即法故。隨擧一事。攝法無盡。故不同大乘說也。
言如此經中說十種寶王雲等者。第三卷云。一切如來。大衆海中。雨十種寶王雲。所謂勝金色幢寶王雲。乃至一切菩薩無量功德光明轉妙音寶王雲。疏云。三雨寶謂是法門也。又云。興十種一切妙莊嚴藏衆寶王雲。悉皆彌覆宛滿虛空。十種普莊嚴寶王雲。言乃至十種雜寶三世諸佛法身光明寶王雲。疏云。妙寶是可貴義。雲是潤益。含雨義。齗齶義齗(牛斤反齒肉)齶(五各反。齒肉上下肉也)。
言普眼境界諦觀察餘時者。約此普眼境界。諦觀察彼餘三乘小乘教等義等。俱時在普賢解行見聞心中也。是故終南問答云。問。諸教立位差別云何。答。略依一乘普賢因果制位不同。有十七門。世間六道。即爲六門。聲聞緣覺。復爲二門。小乘中佛及初迴心小乘人佛。復爲二門。此二佛。同依三十四心。依四禪等。發智得成佛。故十信以去。十地五。位位作佛。即爲五門。爲迴心聲聞。別乾惠等十地。復爲一門。爲直進菩薩。從初十信。修滿十地後。得作佛。成初一念正覺。復爲一門。廣說如疏。本三乘小乘。准以可知。問。六道因果。本非聖位。因何攝在普賢門中。答。六道因果。是背聖法。普賢方便迴成變道行及逆行門。令諸有情方便依厭得解脫。故。此之謂也。又普眼境界一句。可屬上句。謂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普眼境界。有人云。皆悉會融。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是普眼境界。諦觀察也。言餘時等者。除普眼觀察時。自餘觀時。但在解行見聞心中。准之。今此解不知其所以。今問彼云。普眼觀餘觀時者。若是三乘。一乘餘故。三乘觀時。名爲餘時。若不爾者。既除普眼。亦非三乘。河色人觀時。名爲餘時耶。若是三乘人觀時者。何三乘觀時。在解行心中。以解行位。爲普賢位故也。如是微尋。都無避走。是故不知其所以耳。
言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等者。初同時具足相應門。名爲總相。餘九門爲別相。九門同緣起故。名同相也。九互相望義各異故。爲異相也。由九門而成初門故。名成相也。九門外無初門。是故名壞相也。
言又於其中諸餘法相者。且如心法。心數法。色法等諸法相。
言及問答除疑等者。且如瑜伽說異熟識受熏。起信論說眞如受熏。如是相違事等。爲問答除疑等。
言所說爲方便等者。如設施三乘。爲一乘方便等也。恐繁不集。尋彼可知。
言又此經云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音等者。說一乘者。根本一乘。二三四等者。枝末三乘。是故云本末分齊也。
六相圓融義第四者。上來既雖明一乘緣起無盡。而未明此之無盡緣起依何教說。今將明依六相方便教門。說此無盡緣起。是故第四此門來也。
言初列名者至不移動故者。地論云。一切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六種相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相者是根本入別者釋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本故。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如世界成壞。一切十句中。隨義類知。法藏云。除事謂陰界入等者。此辨定其義。謂約道理。說融通。非是陰等事相中辨。故除簡之。別依本者。明依總開別。滿彼本者。還能成總。謂要依本之別。方能滿本故也。增相者是前九入。漸增之相。以顯異也。緣成和合。略言標顯。緣散無作。廣辨因緣。如世界成壞者。擧喩以顯。謂如百億四天合成一娑婆界。略言據顯爲成。若分別廣說。百億差別。合一娑婆。無所依住。故爲壞。
遠公云。義門不同。故有六種。此六皆是諸法體狀。目之爲相。謂除事者。事相隔礙。不具六相。云何不具。如五陰中色。非受想乃至非識。如是一切。以其別故。無有總相。無總相故。不得將別對總以說成之與壞。故曰不具。若就體性。一一陰中。悉具六相。界入亦爾。汎就諸法。解釋六相。事法雖別。理義齊通。今且就色。辨釋六相。餘類可知。如一色同體。具有苦無常等一切諸義。以是諸義。集成一色。隨義別分。色有無量。謂無常色。苦色。空色。無我色等。種種差別。論其總也。總外無別。謂其別也。別外無總。總爲一色。名爲總相。別爲多色。說爲別相。別中就彼無常等上。皆有色義。名曰同相。色義雖同。而無常等差別。名爲異相。成壞兩門。約就同異。釋成前二。以彼異相苦無常等體不相離。是故隨彼差別多色。得攝爲一。故稱爲成。以彼異相苦無常等義不同故。故一色隨之。分爲多色。故名爲壞。非滅壞矣。持實而言。前之四門。顯法義足。以後二門。約異顯同。成前總別。有六相。就色既爾。今色無常說六亦然。如說無常。以之爲總。隨法別分。無常衆多。謂色無常苦無常等。名之爲別。就別之中苦等法上。皆有無常。故名爲同。無常雖同。苦等各別。稱之爲異。以彼異相體不相離。是故隨彼差別無常。得攝以爲一無常門。故名爲成。異體別故。一無常門。隨之分多。是故名壞。如色無常。六門既然。自餘同體。恒沙等法。一一皆爾。色體既然。一切諸法乃至涅槃類同皆爾。
元曉云。今就十佛。顯此六相。言總相者。謂初一佛無佛不攝故。二別相者。謂後九佛於一開九故。三同相者十皆離著故。四異相者。五對各別故。五成相者。攬九成一。一佛圓滿故。六壞相者。分一作九。九外無一故。此中總別二相。標其法界緣起道理。以其別緣。而起總德。以其總緣。起別德也。所有十句。皆如是故。同異二相。明其緣起相應道理。以別無同相不成總故。同無異相不成滿故。以九別中有同異相。乃得相應成一總滿。成壞二相。顯此緣起離邊道理。以理成故非無。壞故非有。若但成非壞。墮增益邊。唯壞無成。墮損減邊。今有成壞故離二邊。二邊離故。即是中道。有成有壞。亦非一中。是謂甚深緣起道理。論云。如世界成壞者。以易顯難。如三千界成一世界。即成即壞。易可了故。十句成壞。准此可解。又說。此句擧事喩理。謂如世界成時。風輪等法。次第聚集。則有世界。世界壞時。山海等物。次第散滅。則無世界。十句總別。其義相似。攬別成總。似世界成。不可說無。散總作別。似世界壞。不可說有。但世界成壞。是事成壞故。成時非壞。壞時非成。十句成壞。是理成壞故。成即是壞。壞即是成故。是離邊甚深道理。但取少分相似爲喩。如說十佛有六種相。一切十句。皆亦如是。惇法師云。通則法界緣起爲體。別則總相以中道爲體。別相以二諦爲體。同相以如如爲體。異相以萬法爲體。成相以緣集爲體。壞相以緣起爲體。
言第二教意至華嚴經說者。若依經疏。此門次有三門。是故疏云。釋此六相義。作六門。一明教興意。謂破定執。是以顯緣起圓融之法。此理現前一切惑障。一滅一切滅。行位一成一切成等(此即是第二門)二種類者。不自不他生等四句。及不有不無等四句。并不生等八不。十不等皆悉會事入理。是此流類但彼等入理。以順一寂。今此入理圓融。彼事使相即相入。成普賢法。有斯左右耳。三明所出者。此文出在下經第四大願中。經家自說。非是論主率章而作。四明建立者。何故唯六。不多不少者。謂汎論緣起法。要有三門。一末依於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帶於本。是故相望。有同有異。三彼帶本之末。既爲本收。是故當體。有存有壞。若不具此三。不成緣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以上三門此章無也)五問答決擇者。有二。初逆。謂非總非別等。各各互相形奪。諸相皆盡故也。二順。謂亦總亦別等。各各順。相成就等。思准作之(此即是第三門)六釋文門(亦此章無)。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末)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本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華嚴經中一乘五教分齊義者。上中二卷。云華嚴一乘教分記。若爾。云何一部題目。上下相違。解云。上中卷。云華嚴。謂華嚴經中也。即是影似孔目題云華嚴經內。然略約故。直云華嚴。教謂五教。分謂分齊。爾乃上中存略。下卷存廣。廣略雖別。共不相違。問雖知廣略別不相違。未知何勝。答未知勝不。然若隨多。而爲勝。華嚴一乘教分記。是以爲勝。以上中二卷共同爲目故。又略文含義故。凡諸書題目。略文含義故。又初首故。凡諸造書人。最初爲好。故或書初好終謬故也。唯識基師疏。准之可思。
言第十諸教所詮差別者。上將開釋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略作十門中。九門者。上中卷已說訖也。今此下卷。將釋其第十門。是故云第十等。然上來多分約理淺深。明教類五種差別訖。自下約所詮法義五種之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是故次此門來。
言略擧十門至差別非一者。略擧十門所詮義五種差別。故顯彼能詮教類差別五種非一。
言餘如別說者。此指嚴法師問答等也。彼建立五十要問答。以顯一乘文義故。
言一所依心識至十佛身開合者。夫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皆用心爲所依。是故論云。所言法者。謂衆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是故最初立心識所依門。夫證得菩提。必由佛性。若無佛性。由何得果。是故次明佛種性。既雖知由種性得佛果。若不知修行道位者。向何道位。發心修行。是故次明行位分齊。既雖知修行道位而若不知彼行位時分。何備資糧。發趣大道。知道遠近。備資糧。是故次明修行時分。既雖知行位時分。若不知彼所依之身。由何依身。到大菩提。是故次有修行之身。既雖知修行所依之身。而若不知道位之賊害。何除害煩惱大賊。證得大菩提果。是故次有斷惑分齊既雖知斷煩惱。到大果。若不知會三歸一平等圓因。而由何證得平等滿果。是故次有二乘迴心。上來已說因行。自下三門顯其果德。既雖知因行。若不知因之所感果。由何修因。是故次因顯其果德。然萬行因。所感依正二報中。正報爲主。是故初明正報佛果義相。既明能依正報化主義相。故次必可明所依依報攝化分齊。是故次明攝化分齊。既雖知依正二報。而未知佛身一多開合。是故次明佛身開合。然夫義海雖無盡。依一周圓數。且擧此十義。顯五教分齊。餘義准之。
○第一心識差別者。約心識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
言但有六識至如小論說者。俱舍論第四云。頌曰。心意識體一。論云。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爲心。即此爲他作所依止。故名爲意。作能依止。故名爲識。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遠云。若依毘曇。就一事識。隨義分三。五義別之。所謂名。義。業。世施設。名者。名心名意名識。義者。集起是其心義。思量是意義。了別是識義。業者。論言。遠知是心。謂知未來。未來之法。未曾現起。與我身居。故說爲遠。前知是意。續知是識。世者。論言。未來說心。過去說意。現在說識。言施設者。界施設心。入施設意。陰施設識。
言於阿賴耶至增一經說者。無性攝論第二云。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有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衆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釋論云。是說一切有部中說。愛阿賴耶者。此句總說。貪著阿賴耶識。樂阿賴耶者。樂現在世阿賴耶識。欣阿賴耶者。欣過去世已生阿賴耶識。喜阿賴耶識者。喜未來世當生阿賴耶識。又梁攝論第一云。論曰。如增一阿含經言。於世間。喜樂阿梨耶。愛阿梨耶。習阿梨耶。著阿梨耶。釋曰。初句略說根本。後次三句。約現在過去未來。更廣釋之。著阿梨耶者。約現在世。習阿梨耶者。約過去世。愛阿梨耶者約未來世(又出唯識論第三卷也)。
言若依始教至生滅之義者。若約理實。阿賴耶識。不生滅與生滅。和合成故。具足不生滅與生滅二義。然始教中。權爲引生機。唯說一分生滅義。而未說不生滅義。是故云但得一分等。如下終教說。准之可知。
言以於眞理至不作諸法者。若約理實。於眞理中。具足不變隨緣二義。是故隨緣作諸法。即成無常。然始教中。唯說不變凝然常一分。未說隨緣無常義故。是故云但說凝然等也。
言故就緣起至建立賴耶者。此結成上。謂事不徹理。理不融事故。是故但約生滅事中。建立賴耶。
言從業等種辨體而生者。上明所生果法。此明能生種子。謂阿賴耶識能生種子。有其二種。一根本無明。熏動眞如。成阿賴耶識。二七轉識。附阿賴耶。熏業種故。從此種子。生阿賴耶識。今始教中。唯說業種所生一分賴耶。未說無明所動阿賴。是故元曉云。問如瑜伽論等。說阿賴耶識是異熟識一向生滅。何以故。此論乃說此識俱含二義。答各有所述。不相違背。何者。此微細心。略有二義。若其爲業煩惱所感義邊辨此。令有一向生滅。若論根本無明所動義邊。熏靜令動。動靜一體。彼新論等。依深密經。爲除是一是常之見。約業煩惱所感義門故。說此識一向生滅。心心數法。差別而轉。今此論者。依楞伽經。爲治眞俗別體之執。就其無明所動義門故。說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不異。然此無明所動之相。亦即爲彼業惑所感故。二意雖異。識體無二也。是故云從業等也。
言異熟報識爲諸法依者。瑜伽深密經云。復次廣惠。阿陀那識。爲依止。爲建立故。六識身轉等(云云)唯識論等三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此第八識。自性微細。故以作用。而顯示之。頌中初半顯第八識爲因緣用。後半顯與流轉還滅作依持用(云云)廣如論說。今明此義。是故云諸法依也。
言漸漸引向至悉皆即空者。上明緣生假有之俗諦。自下明漸引向緣生即空眞理。是故云方便漸等。
言如解深密經至祕密善巧者。解深密第一云。廣惠。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乃至不見意法及意識。是見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爲勝義善巧菩薩。乃至如來齊此施設彼。爲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測疏云。此正明地上。是佛所說。於中有二。初約第八三名。辨如實知。後約十八界。明如實知。初中眞諦記云。菩薩若如此前來。見識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由如實。不見前來所明識義。佛方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此明識虛妄無所有即眞。由達本祕密。於虛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解云。於內各別者。內謂眞如。諸法自體。故名爲內。各別者。隨詮顯眞。名爲各別。不見阿陀那等者。如實不見阿陀那用。如實不見阿陀那體。賴耶及心體用差別。准此應知。不見色下。後明不見十八界故。名善巧菩薩(廣如疏說)曉法師云。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等者。於內定心各別所詮之門。通達諸識。離言說性。不取隨言所詮之義。故於一切。皆言不見。問驗瑜伽論并深密經。皆云於內各別不見阿賴耶等(云云)今章家。言於內於外不見藏住不見熏習者。此何處文。蓋有本文。答曰。有也。是故梁論第一。引深密經云。廣惠諸菩薩。由如實不見本識及阿陀那識等。於內於外。不見藏住。不見生及長。不見眼及眼識。乃至諸佛如來如理如量。由此義。記諸菩薩能通達意識心祕密義。彼論疏云。菩薩若如此。前來見識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田如實不見前來所明識義。佛方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此明識虛妄無所有即眞。由達本祕密。於虛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嚴法師問答云。問於諸教內。建立意識差別云何。答若依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餘如小論釋。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異熟。賴耶受熏成種。所以知之。故無性攝論云。今立異熟賴耶。此亦無傷。既知。無傷故。知亦權立爲迴心聲聞未達法空。權擧異熟相。漸引小乘變易生死。漸向細滅。實即不然。若據實理。一切緣起。不離法界。所成理事。是法界能。由如金器離金無器。是金之能。言勳果報者。據位而說。此可思簡。故起信云。眞如熏無明。無明熏眞如。此意向實也。義若如此。何故瑜伽論。異熟受熏。爲愚者說。於內於外。無有熏習。即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起信即熏眞如。因何辨成熏習。今會此意。瑜伽爲對聲聞。先識異熟。後知無生。順觀行故。今起信論。爲直進菩薩。識勝起相。即會無生。故作別說。廣如彼說(今此心識所依門者述彼義可知也)。
言瑜伽中亦同此說者。第七十六卷。深密經文。亦同之也。問經及論。共云於內各別。何章家云於內於外。又經及論。共善巧菩薩。云何亦云菩薩摩訶薩。答此并釋成。非相違也。答前問云。於如理智所觀眞如內境。不見藏住等故。是故云於內。於如量智所觀俗事外境。不見藏住等故。故云於外。由如理智內證眞如。後如量智外證俗事如幻故也。是故梁論云。諸佛如來。如理如量。由此義。記諸菩薩能通達意識心祕密義。疏云。此明識虛妄無所有即眞。由達本祕密。於虛妄之末。方始明了也。此之謂也。有人云。六根六塵。如次內外。此說不安。違上釋故。准上可知。答後問云。若諸菩薩。於無我法。善巧通達信解者。名菩薩摩訶薩。是故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七。能斷金剛分云。善現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者。如來說非莊嚴。是故如來。說名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善現若諸菩薩。於無我法無我法。深信解者。如來應正等覺。說爲菩薩摩訶薩。又第三百三十八卷。巧方便品云。云何菩薩摩訶薩。共住耶。又梁攝論云。經言。是菩薩實有菩薩。釋曰。由說實有顯有菩薩。以眞如空爲體。此之謂也。
言論云不生不滅至阿梨耶識者。此起信論文也。藏記云。如來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眞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二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云和合。故下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此中水之動。是風相。動之濕。是水相。以水擧體動。故水不離於風相。無動而非濕。故動不離於水相。心亦如是。不生滅心。擧體動故。心不離生滅之相。生滅之相。無非眞。故生滅不離於心相。如是不離。名爲和合。此是不生滅心。與生滅合。以是隨緣門故。非生滅與不生滅合。以此非是向本眞如門故。非一非異者。眞心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眞性。故與生滅不一。依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爲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爲不生滅。以此二和合。爲阿梨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非異門有三種。非一門有一種。如彼廣說)。
言以許眞如至業等生故者。此釋成上論意。謂終教中。以許眞如隨無明熏。擧體動而成賴耶不同前教業等生故。
言是故楞伽至名爲識藏者。四卷經文。元曉起信別記。引此文云。其無明住地。與七識俱。當知。無明住地。非七識攝。亦非爲彼所熏種子。根本無明。親依識體。而有故。心體爲此無明。所熏動。作生滅相故。
言又云如來藏受苦樂等者。四卷經云。大惠。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元曉師別記。引此文云。猶海水之動。說名爲波。波無自體。故無波之動。水有體。故有水之動。如來藏與七識亦如是。准之可知。
言又云如來至無明七識俱者。入楞伽第七卷云。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乃至廣說。元曉云。此明藏識動而常靜。
言阿梨耶識名如來藏者。如論說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爲阿梨耶識。此識正是如來藏體。故名如來藏也。而與無明七識共俱者。欲明藏識之海。與無明共不相離故。隨無明風。起七識浪。是故亦與七識浪俱故言與無明共與七識俱。此中言無明住地者。是生死本。最極微細。在梨耶識。不通七識。藏心如海。七識如波。非心海靜。識波獨動。故言如大海波等(云云)。
言又起信論云等者。若具可云。論云。如是衆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廣如疏說恐繁不集)案云。由上經論。明知。眞如隨無明熏。擧體動而成阿賴識。非同前教業等生也。
言不染而染者等者。如彼經云。彼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
言染而不染者等者。如彼經云。彼心爲煩惱所染。亦難了知。
言如十地經云三界虛妄唯一心者。地論第八第六地云。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言攝論等約始教釋等者。攝大乘論中卷云。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爲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乃至廣說十一識等。又云。其有未得眞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經薄伽梵說。如三界皆唯虛妄有心等(廣說唯識)言十地論約終教釋爲第一義眞心也者。第八卷。釋前經云。論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云何世諦差別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法藏疏云。今釋此義。依諸聖教說。有多門。一相見俱存故說唯識。乃至十帝網無礙故說唯識。於中初三門約初教說。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說。後三門約圓中別教說。總具十門。約同教說。具如上引。恐繁不集。
言又如達磨至識如是等者。無性攝論第一卷云。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陀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釋曰。此引阿笈摩。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無始時來者。初際無故。界者因也。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故。後當言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乃至廣說言等者。等唯識論等。
言寶性論約至乃至廣說者。第四卷云。經中偈言。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此偈明何義。無始世來性者。如經說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說諸衆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聖者勝鬘經云。世尊如來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故。作諸法依止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任持。是建立。世尊。不離。不離智。不斷。不脫。不異。無爲不思議佛法。世尊。亦有斷脫異外。離。離智。有爲法。亦緣。亦持。亦任侍。亦建立。依如來藏故。依性有諸道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故。及證涅槃果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案云。今此性者。謂如來藏性者。略取所言性者乃至如來藏故文。依此有諸趣等者。超作諸法依止者等一段文。取依性有諸道者等文。
言如維摩經至是此門也者。問既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者。爲終教不二也。淨名不二。爲頓教不二也。若爾文殊所說不二。是何教不二耶。答文殊不二。亦終教攝。今略不說。是故上卷云。或有衆生。於漸教中。根不定故。堪入頓教。即便定者。即見初示言說之教猶非究竟。後顯絕言之教。方爲究竟。如維摩經中。初三十二菩薩及文殊等所說不二。竝在言中。後維摩所顯絕言之教。以爲究竟者是。
言如離世間品及第八地說者。第四十一卷離世間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何等爲十。所謂大地等心。持一切衆生諸善根故。乃至虛空等心。一切衆生。無能量故。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十種心。
言第九地說者。第二十七卷云。知衆生諸心差別相。莊飾世心相。速轉心相。壞不壞心相。無形心相。無邊自在心相。清淨差別心相。垢無垢心相。縛解心相。諂曲質直心相。隨道心相。皆如實知。疏云。先一句總。次九句別(云云)。
言如性起品說者。第三十六卷云。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此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乃至是爲菩薩摩訶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乃至復次佛子。如來智惠。無處不至(如是廣說塵內經卷等也)乃至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十勝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言一約法通收者。由如來藏。阿賴識一心法。通收眞義門故。五教隨機。各說一義。
言一攝義後名門等者。小乘中。唯說阿賴名。未說其義。攝義從名故。
言二攝理從事門等者。初教中。唯說生滅事阿賴識。未說不生滅理阿賴耶識。攝理從事故。
言三理事無礙門等者。終教中具說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事理無礙阿賴識故。
四事盡理顯門者。謂頓教中心識差別事盡。平等眞理顯故。
言其餘義門如唯識章記者。法藏師經疏云。依十地品三界虛妄唯一心文。釋十種唯識義。今指彼處。是故云如唯識章。恐繁不集。
言第二明種姓差別者。上依所依心識差別。明五教差別分齊已。今依能依佛種姓。明五教之分齊。是故第二種姓門來。
言若依小乘至昇進不動者。俱舍第二十五卷云。論曰。於契經中。說阿羅漢。由種姓異故。有六種。一者退法。二者思法。三者護法。四者安住法。五堪達法。六不動法。乃至言退法者。謂遇少緣。便退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謂懼退失。恒思自害。言護法者。謂於所得。喜自防護。安住法者。離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不動法者。彼必無退。若依大乘。如顯揚論等說。恐繁不集。
言故顯揚論至乃至廣說者。第二十卷云。問云何種姓差別。五種道理。答一切界差別。可得故。無根有情。不應理故。同類譬喩。不應理故。異類譬喩。不應理故。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云何一切界差別可得故。謂佛所說諸有情界。有種種。非一有情界。有下劣勝妙有情界。有聲聞乘等般涅槃種姓有情界。有不般涅槃種姓有情界。云何無根有情。不應理故。謂不可說由此道理亦應得有無根有情。何以故。以無根者。如外地等。非有情故。云何同類譬喩不應理故。謂不應言如刹帝利。非刹帝利等種類可轉及那落迦。非那落迦等趣性可轉。如是般涅槃。不般涅槃種姓。亦應可轉。何以故。刹帝利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種類界姓及諸趣界性故。般涅槃不般涅槃二種種姓。更互相違故。彼若無有諸界性者。彼應畢竟不可迴轉。是故同類譬喩。不應道理。云何異類譬喩不應理故。謂不可說如於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銀銅鐵監等物類種姓。後便無有。或先無後有。如是般涅槃法性。亦應先有後無。先無後有。何以故。若有此理。順解脫分。應空無果。是故異類譬喩。亦不應理。云何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謂不應言於現在生雖非般涅槃法於後生中後可轉爲般涅槃法。何以故。無般涅槃種姓法故。又若於此生。先已積集順解脫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槃法。若於此生。都未積集順解脫分善根。云何後生能般涅槃。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種姓有情。
言如瑜伽論云至善根所得者。第三十五卷。種姓品云。云何種姓。謂略有二種。一本姓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姓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姓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言故梁攝論至以此爲因者。第三卷云。由本識功能漸減。聞熏習等次第漸增。捨凡夫依。作聖人依。聖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爲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
言然瑜伽既云具種姓者方能發心者。第三十五卷發心品云。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今得意引文耳)。
言問此二種姓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姓等者。仁王經上卷。說三種姓。一習種姓。二姓種姓。三道種姓。本業經上卷。說六種姓。所謂習種姓。性種姓。道種姓。聖種姓。等覺姓。妙覺姓。案云。今取二經初之二姓。對論二性。問其差別。元曉師。釋仁王三性云。習種姓者。前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種姓。從因立名。名習種姓。是在十解。性種姓者。得法空觀。法性現心。現心之性。爲行所依。從本立目。名性種姓。正在十行。道種姓者。觀平等空。成平等道。道所依性。名道種姓。此從能依。以立名也。在十回向。此三通名爲種姓者。如來種姓故。名種姓。所以然者。是佛種類。如來體性。以之故。名如來種性。此三位中。已得如來種姓法身。故立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子。名二種姓。彼與果德爲本性義。位在未得發心之已前。又釋本業六種姓云。六種種姓。即是一心。是心隱時。名如來藏。是心顯時。說名法身。如是法身。爲種姓體。即是三世諸佛種姓。五位菩薩隨分得顯。是六通名爲種姓者。種是種類義。性是體性義。是佛種類。是佛體性故。名種姓。通名如是。次釋別名。於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種姓。故於十住。名習種姓。十行位中。久習成性。成性之行。轉順種姓。從行自性。名性種姓。此二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性。不可相濫。十回向中。得平等空。成平等道。故名道種性。十地位中。證見種性。斷凡夫性。故名聖種性。無垢地中行。過十地。解與佛同。故名等覺性。如來地中。始離一切麁重。照窮一地境界。故名妙覺性。此六皆是從行立名(云云)案云。章家之意。如章可知。
言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者。此菩薩十三住中。第二勝解行住也。俗明得位以去名勝解行住。不名種性住。故從愚位。至堪住位以來中住。修串習行。成種姓。故名種性住。是故基師唯識疏第九云。十三住者。一種性住。是此所言本姓住種姓。未入僧祇。四十七說。謂諸菩薩。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菩薩所應衆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由性仁賢。通達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釋有所制約。有所防護。住此住中。住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性不能起上煩惱纒。造無間業。或斷善根。廣如種姓品說。云何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菩薩行。皆此住攝。乃至廣說。此之謂也。
言故智論云煗頂忍等者。
言善戒經云至名第二行者。第八卷云。聲聞亦有十二種行。有聲聞性。是名初行。若得世間第一法。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三行。得四信戒得清淨。名第四行。若如戒住法得增長。名第五行。若觀四諦。名第六第七第八行。修集無相三昧。名第九行。是足成就三昧故。名第十行。獲得解脫。名十一行。阿羅漢果。名十二行。案云。既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屬種姓住。世第一法。非屬種姓。
言若依俱舍至有涅槃法者。第十八卷云。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爲身中有涅槃法。若有聞說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德。身毛爲竪。悲泣墮淚。當知。彼已植順解脫分善。如見得雨場有可生知其穴中先有種子。順決擇分者。謂近能感聖道果善。即煗等四。案云。若依此論。其三善根。不屬種姓。唯三方便。屬種姓住。
言獨覺准知者。此非論文。此章家意。謂獨覺種姓位。准聲聞位可知。
言以分位差別故者。愚位未習故。不成種姓也。位至堪任。習故成性。是故有性。由此即分有性無性二位差別。
言如涅槃云至無佛性也者。第十一卷現病品云。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緣覺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難治。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如是之病。定不可治。當知。是人必在不疑。
言善男子一至乃至廣說者。第二十六卷。高貴德王品云。如我先說。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若不値遇。俱不能發。是義云何。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法故。一闡提輩。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善男子。以何緣故。說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命盡者。雖遇良醫好藥瞻病。不能得差。何以故。命盡故。太賢師云。經如我上說。至以命盡故。述曰。釋第二難。謂一闡提。捨闡提心。方得成佛。不捨不得。以何因緣故。汝德王。說一闡提得大菩提耶。一闡提位。實不得也。由此文知。此第二病遇。有行性。案云。德王。擧六難難如來。如來釋彼六難中。此段釋第二難也。問何第二難相。答德王難世尊云。世尊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妙法。及以不遇。悉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義亦復不然。何以故。是之人。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一闡提輩。以佛性故。若聞不聞。悉亦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前釋難中。或經本云一闡提輩亦得。或經本。云一闡提輩不得。讀者可知。然章家意。引亦得本。又太賢師。亦似釋亦得經本也)言當知此中至不相由也者。言一闡提不得菩提者。愚位未習時。不成種姓故。不得菩提也。修串習行。到發心位。成種姓故。得菩提也。此二位各別。恒不相由。故有性與無性。恒分不同耳。
言故智論云至自眞性故者。
言如經說言至悉有佛性者。涅槃經第二十七卷云。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蘇耶。答言。我有酪。實非蘇。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蘇。衆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當宣說一切衆生悉有佛性。疏云。乳酪是蘇因。以巧方便。定當得故者。即有因定有果義也。心是佛因。若修道者。定成佛果。是知。有心定有佛果。一切衆生。有心既同。故知。當成是等。遇緣不同。修道異故。所以前後有別。
言故寶性論至清淨性故者。第三卷云。向說一闡提常不入涅槃無涅槃性者。此義云何。爲欲示現謗大乘因故。此明何義。爲欲迴轉誹謗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無量時故。如是說。以彼實有清淨性故。不得說言彼常畢竟。無清淨性。
言又佛性論至離有離無故者。第一卷破小乘品文。如所引文。但於長夜時者。論云於長時中。又若不得涅槃者。論云若永不得般涅槃者。
言三者失同至無性義生者。此前引文。次上文也。又如所引文。此文中。廣說小乘無性執。尋之可知。
言故佛性論至後不相違者。論云。復有經。說闡提衆生決定無般涅槃性。若爾。二經便自相違。會此二說。一了。二不了。故不相違。故言有性者。是名了說。言無性者。是不了說故(何故二字論文無也)。
言解云若小乘至皆不說有者。佛性論云。問小乘中。若從分別部。則不信有無性衆生。若薩婆多等部說。則不信皆有佛性。故明有佛性者。如何今云餘一切人皆不說有。答今約薩婆多等多部說耳。
言是故經云至衆生界減者。是亦不增不減經文。此文次即云。舍利弗如來在世。我諸弟子。不起此見。若我滅後。過五百歲。多有衆生。愚無智慧。於佛法中。雖除鬚髮。服三法衣。現沙門像。然其內無沙門德行。乃至如是等人。起增減見。何以故。此諸衆生。以依如來不了義經。無慧眼故。乃至廣說。
言又文殊般若至不可得故者。
言梁攝論說爲梨耶中解性者。第三卷云。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一切聖道。皆依此生。具如前引。
言起信論說梨耶二義中本覺是也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爲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爲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言又彼論中至爲淨法因者。亦起信論文也。是故論云。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用熏習者。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熏習力故。能令衆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眞如法發心修行。
言又寶性論云至諸法體故者。第三卷文。如所引文。及彼眞如性者。牒偈文也。
言此與瑜伽所說名同者。第三十五種姓品云。本性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姓住種姓。案云。寶性論云。六根與瑜伽論云六處。二名同也。義異如文。
言故地持云至此之謂也者。第一卷云。是菩薩種姓麁相。我已略說。諸餘實義。唯佛世尊。能決定知。又瑜伽云。應知。是名能此菩薩種姓麁相。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案云。已略說麁相。以其實義推於世尊。不宣說故。由此明知。非究竟種。
言寶性論中至明性種姓者。論云。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畢竟究竟。諸法體故。案云。以究竟諸法體故。明知究竟種姓也。
言是故佛性至名爲道諦者。第三卷文。如所引文。
言又涅槃經至名爲智慧者。第二十七卷云。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又云。十二因緣。名爲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中道。中道者。即名爲佛。佛者名爲涅槃。
言故攝論云至界所流等者。梁論第三卷云。是聞熏習。從最清淨法界流出故。不入本識性攝。此顯法身爲聞熏習因。案云。此文證成習種性亦是從眞如所成也。
言又起信中至爲外熏緣者。論云。眞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爲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用熏習者。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熏習力故。能令衆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眞如法。發心修行。疏云。言從無始乃不思業者。不空本覺。名無漏法。此法冥熏衆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業也。此中業者。是冥熏作用也。作境界性者。明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厭求成能觀智亦乃與其觀智作所觀境界也。具如疏說。用熏習者。即是衆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爲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爲眷屬父母諸親。或爲給使。或爲知友。或爲怨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衆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乃至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衆生。自然熏習。常恒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衆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疏云。言差別緣者。爲於凡少事識熏習。而作緣。謂現形不同。故云也。亦可與差別機爲緣故也。謂三賢以上乃至諸佛。能作此緣。言平等緣者。爲諸菩薩業識熏習。而作於緣。謂唯現佛身。平等無二故。云也。亦可與平等心機爲緣故也。謂初地以上乃至諸佛。要依同體智力。能作此緣。
言以與無明染法至內外說熏者。此有二意。一釋成上句。謂直約如體。雖無熏習。而與無明和合。爲習氣海。故能內熏妄心。爲出世法正因緣也亦外現化用。爲出世法增上緣也。由此義故。心玄記云。無始無明。與如來藏合。爲習氣海。通爲一切染淨法因。又由習氣海中有帶妄之眞。名本覺爲無漏因。多聞熏習。爲增上緣。或亦聞熏與習海合。爲一無漏因。此之謂也。是故云內外說熏也。二會釋違難。難曰。瑜伽論云。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爲法因也。又唯識論云。一刹那滅義。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云何眞如。爲淨法因。釋云。眞如有二。一眞如門中。不變眞如。謂不與無明和合故。不隨無明緣故。恒常不變。恒不生滅。不生滅故。恒不熏習。不熏習。故。不爲法因。瑜伽唯識等。約此眞如。不說常法爲諸法因。未說生滅門中隨緣眞如故也。二生滅門中。隨緣眞如。謂與無明染法合故。隨緣生滅。生滅故能熏妄心。以熏力故。爲淨法因。今起信論。約此門故。眞如內熏義。爲淨法因也。所望異故。不相違也。是故云以與無明等也。
言以熏力故至一眞如也者。上明生滅門中眞如與無明和合。生滅熏習故。爲淨法因。此此下明眞如門中眞如。無明盡故。不動寂靜。以寂靜故。無生滅熏習義。以無熏故。不爲法因。以不爲法因故。冥合不二。唯一眞如也。
言是故諸法無行經云。至是名種姓者。彼經上卷。以六復次。說種姓中。今此所引文。是第六復次。如所引文。彼義可思。言故大經云至此之謂也者。十地品云。菩薩種姓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姓生。疏云。初一句總。謂五種姓中。簡去餘位故。云菩薩種姓。下五句。別顯種姓義。一甚深者是幽邃義。一約有爲性。徹窮後際故。二約無爲性。眞如法性。離相離性故。三約用。出生勝德。不可盡故。四徹同佛果。故又照窮逾遠曰深。畢竟無底曰甚。幽玄無極。故曰甚深。二廣大者。是包含義。普通義。無邊義。前則深無底。此則廣無岸。此通爲無爲能生所生因果等法。三與法界等者。是勝善義。謂大白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義。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四與虛空等者。是因善義。謂成無常愛果因。故如虛空。以在地前。略無常果因。又亦由上深故。等法界。廣故同虛空。五不怯弱義。以從佛性中生故。亦是釋種姓名義。又亦得諸佛從菩薩性中生。廣如疏說。
言若隨門顯現至名爲種姓者。言六決定者。十地論第一云。此善決定有六種。一者觀相善決定。眞如相一味相故。二者眞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三者勝善決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四者因善決定。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善決定。二成常果因善決定。五者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行。六者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地。不怯弱故。藏疏云。初釋名有二。先釋總名。六是數。決定是義。數義彰名。即帶數釋也。謂智證眞。決釋指定。順理離過。復名爲善。即地持三決定中。證決定也。通論有六義。一約行體。決定堅固不退。二望所證。決定已證。三約煩惱。決定能斷。四約所信。決定不疑。五約所化。決定能度。六望佛果。決定能成。二別名者。一觀相善決定。謂彼正智照理名觀。契同一味名相。此當體得名。二眞實者。即實智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虛故。相形立名。三勝者。過劣故。具勝德故。亦當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謂能成果故。從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無限局。礙體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謂因入果德。情無怯懼。此從心境立名。言名爲種姓者。十住品疏云。何故信中。無此義者。以未成位故。此是位體故。何故此名種姓。乃至十地名善決定者。以此位最劣。約種爲名。十行次增。約依種所發業行爲名。十迴向更增故。約行後大願爲名。迴前諸行向正證故。十地已得眞證。名必然故。名善決定。此等竝是位中通體。隨位漸增。有玆階降。是故十住十行。無大善決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賢中下故。最劣故。未辨此大用也。又自利以增故。又以約種未現行故。
第三行位差別者。上由種姓所詮差別。明能詮五教差別分齊訖。自下約行位所詮差別。而明能詮五教分齊別。以由前種姓。向此位故。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爲究竟者(未驗小論)。瑜伽論第四十八云。當知菩薩十二種住。隨其次第。類聲聞住。如諸聲聞自種姓住。當知。菩薩初住亦爾。如諸聲聞趣入正性離生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二住亦爾。如諸聲聞已入正性離生住。當知。菩薩第三住亦爾。如諸聲聞已得證淨聖所愛味爲盡上漏增上戒學住。當知菩薩第四住亦爾。如諸聲聞依增上戒學引發增上心學住。當知。菩薩第五住亦爾。如諸聲聞如其所得諸聖諦知增上惠學住。當知。菩薩第六第七第八住亦爾。如諸聲聞善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九住亦爾。如諸聲聞成滿無相住。當知。菩薩第十住亦爾。如諸聲聞從此出已入解脫虛住。當知。菩薩第十一住亦爾。如諸聲聞·具一切相阿羅漢住。當知。菩薩第十二住亦爾(梁攝論第十一卷亦有此文)景法師抄云。自下第二明聲聞十二住。聲聞十二住者。一是種姓。即在未發心時。本有種姓。二在七方便。三在見道乃至初果。第四戒學。第五定學。此在進斷欲界修惑方便道中。第六在斷上三品惑。第七在斷中三品惑。第八在斷下三品惑。此三是惠。第九已得四根本定。與彼無色爲加行道。第十是三無色。以三無色有眞無漏。捨一切相。名無相住。十一從斷非想九無礙及得滅定。十二是即阿羅漢果。眞諦攝論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十二住。但類菩薩學地十二住。不取第十三如來住(基抄中亦略釋恐繁不集)。
言及三界九地十一地者。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合成九地。以未至中間。加彼九地。故成十一地。是故俱舍論第二十八云。依十一地。除七迎分。謂欲未至八本中間。又二十七云。欲四靜慮未至中間并四無色。名十一地。
言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者。俱舍論第二十三卷云。又此位忍無退故。名爲忍法。又云。頌曰。煗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論曰。四善根中。若得煗法。雖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故。乃至若得頂法。雖有退等。而曾畢竟。不斷善根。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廣如論說。言一爲引愚至名同小乘者。案云。大乘所說二乘行位。不同小乘等。皆是也。
言見修等四位者。方便。見。修。無學位也。言餘名同前者。謂同前門見位。修位。究竟位之名也。以資糧加行位之餘故。云餘也。如對法論第八第九廣說資糧道。方便道。見道。修道。究竟道五位行相。
言又亦爲說乾惠等十地者。一乾惠地二性地三八忍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如波若經說。
言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等者。乾惠等十地中。佛地者。即在十數中。故云不在外等也。
言是故梁攝論云如須陀含道前等者。第十一卷云。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爲菩薩聖道。有四種方便。故有四人。如須陀洹道前有四種方便。案云。今所引文。非如論文。但得意引文耳。
言如瑜伽說至得般涅槃者。第三十七卷。如所引文。景法師抄云。已成就中。明三乘人。即爲三別。聲聞人中三品爲三。此三俱在見道已前方便地中。聖入聖道及以盡漏有其遲速。一者已修解脫分善及煗等。仍於惡趣。未得不生。即於現身。未能入聖得果盡漏。第二人者。住方便。已免惡趣中現身入聖。得沙門果。更生更死。未能盡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現能入聖。得果盡漏。是現般人。
言如說聲聞乃至廣說者。此文略故。今具引示。即第三十七卷云。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同種類故。而此獨覺。與諸聲聞。有差別者。謂住最後。有最後所得身。無軌範師。宿習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斷滅一切煩惱。證阿羅漢。故名獨覺。景抄云。言如聲聞獨覺亦爾者。亦同聲聞。存其三品。初下品人。已修解脫分等。未免惡趣。於現身中。未能入聖得果盡漏。便逕多時。修習入聖。生無佛世。得阿羅漢。第二人。住方便道。已得惡趣非擇滅。即於現身。入聖得果。能盡漏故。入聖已。作七生人等。復受生死。於最後身。在無佛世。得阿羅漢此前二人。是其部行。而聲聞同。如此文中。推同聲聞。第三上品。是百類百劫滿已。於最後身。出無佛世。依第四定。起不淨觀。乃至盡漏。
言故彼論云至乃至廣說者。此文異故。今是引示。即第三十七卷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就。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就。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時菩薩。住下成就。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未相應。若時菩薩。住中成就。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二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覺品善法。已得相應。極善清淨覺品善法。未得相應。若時菩薩。住上成就。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三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悉成就。景抄云。若諸菩薩。住解行地。名下品者。四十心位是。習種姓與解行住體一不殊。姓種即在十信已前。非已成就故。此不論。猶往惡趣者。若定繋業惡趣。十信前受。方入十信。繋業生惡趣者。四十不定心中。仍爲他受。住淨勝意乘地。名中品者。擧始括終。故略不言二地至七地。行正行地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者。此擧初後。括其中間。故略不明九地決定行正行地。具如抄說。
言依佛性論至皆不退也者。第一卷破小乘執品云。分別衆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住。得於佛性。
言如瑜伽云至勝解住者。瑜伽論第四十七卷文也。本文廣故。略出要文。非如引文。見人可知。景抄云。或時具足聰惠以下。念惠不定。次於諸有情下。不如眞知自利利他種種方便(言衆生者驗本作有情也)次或於一時於大菩提下。明二利行進退不定。由思擇故欲令他樂者。自利即易。利他即難。要由思擇。次於諸菩薩所有違犯下。明數有犯猶豫疑惑。然此段文。甚存略故。今具引示。論云。於諸菩薩所有違犯。多不遍知。非數遍知。無餘永斷由於毀犯數現行故。或於一時。於菩薩藏法毘奈耶。他所引奪。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數。而生驚怖。其心搖動。猶豫疑惑。
言本業經云至不云位也者。上卷賢聖名字品云。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惠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護心。戒心。願心。
言又云始從凡夫至廣如彼說者。是本業經下卷文也。彼文具云。是人從始具縛凡夫。未識三寶聖人。未識好惡因之以果。乃至値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人爾時。住前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進心。念心。惠心。定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願心。乃至廣說。
言又仁王經云至風東西等者。此文非如所引。但得意引文耳。是故彼經下卷受持品云。善男子。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亦常學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是不定人。
言在此修行至及凡地等者。此釋前經意。非經文也。
言設本業經至得不退也者。此所引文。非如論文。唯得意引文耳。今具引示。論云。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爲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法藏疏云。如瓔珞本業經中言。七住已前。名爲退分。若不値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間値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廣說。今釋此經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彼初人令不慢怠故也。
言起信論中至亦非業繋者。論文略故。今具引示。論云。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衆生。乃至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細垢相應。亦非業繋。以有大願自在力故(以上信成就發心論文也)。
言又依三昧至廣如彼說者。此解行發心論文也。此中言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佛報身者。此非論文。唯重牒前信成就發心論文意。續解行發心論文。合爲一文。謂前論云。菩薩發此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等者。依三昧得見也。次其所修以下。正是解行發心文也。論文略故。今具引示。論云。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足故。於眞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乃至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疏云。謂知法性無慳者。顯上深解也。隨順修行等者。顯上所修離相也。謂離三輪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薩得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等行。
言又梁攝論中十信名凡夫等者第四卷云。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十解以上是聖人。
言如楞伽云至何次第者。入楞伽第九云。十地即初地。初地即八地。九地即七地。七地即八地。二地即三地。四地即五地。三地即六地。寂靜無次第。四卷楞伽第四云。十地則爲初。初則爲八地。第九則爲七。七亦復爲八。第二爲第三。第四爲第五。第三爲第六。無所有。何次。今所引文。是四卷經。以無所有何次第故。曉法師疏云。十種法界及十度行。雖非是一。而無異相。其非一相。如空邊迹。其無異相。如虛空性。非一之相。不動不異。不異之相。不壞非一。設使無異壞非一相。唯應言無諸地差別。不得言十地爲初地。而今欲明不壞諸地非一之相。而隨所擧。樂相無異故。言十地爲初他等乃至三地爲六地也。
言寂滅有何次者。直就同相平等之門。本來寂滅。無位無次。故言寂滅有何次也(言樂相無異者是寂滅樂也)。
言又思益經至如是等也者。是第一卷分別法品文也。彼文具云。若人聞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是名如說修行。不從一地至一地。若不從一地至一地。是人不在生死。不在涅槃。所以者何。諸佛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乃至梵天言。以是因緣。當知。佛不令衆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爲度妄想分別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實無度生死至涅槃者。
言經云在於一地等者。是第一卷歎德中文也。
言是故經中至是其事也者。是總顯賢首品意。廣如前說。
言又以諸位至此義也者。是顯發心功德品等意。是故彼品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等(云云)。
言一成見聞位至如性起品說者。第三十七卷性起品云。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從身過。至金剛輪際。然後乃住。以彼金剛不可消故。如是佛子。於如來所。少値善根。能壞一切有爲煩惱。乃至究竟如來涅槃智慧。然後乃住。所以者何。於如來所。殖諸善根。不可盡故。今依此文。名成見聞位等。
言二成解行位至廣如少相品說者。第三十四卷少相品云。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方界微塵數刹。遍照彼處地獄衆生。滅除苦痛。令彼衆生。十種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行業。皆悉清淨。彼諸衆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生天上已。聞天妙音。名不可樂。此音聲語諸天子言。以不放逸故。於諸佛所。種善根故。遇善知識故。盧舍那佛威神力故。於地獄命終。生此天上。乃至爾時諸天子。廣聞普賢回向善根。悉得清淨。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七寶蓮華。乃至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疏云。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二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如此文。又云。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善巧法。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普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又云。喩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禪。身雖未轉。而得彼天樂。如是衆生。遇此光明。頓得十地。身猶未轉。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案云。先生殖於一乘見聞金剛種子。今生遇緣。入一乘解行位。是故云成解行位也。
言又如善財至是此義也者。如入法界品善財童子知識處說。案云。若依經疏。善財一人。具足三生。是故疏云。問此善財是何位菩薩。答經無正斷。位相難明。或有判爲地上菩薩。設後發心。即是四種發心中後二位也。又是論中。三發心內。證發心也。或有說。是實報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准釋。應善趣信中行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此普賢法故。成彼解脫分善根故。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者。是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潜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若爾善財定是何位。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賢位。餘義准宗思釋。
言三證果海位至我如是等者。第六十卷云。善男子。我於彼中。壽終下生。成正覺時。汝及文殊師利。俱得見我。疏云。下生成佛汝及文殊俱見我者。釋有三義。一云。我當來成佛時。亦說此華嚴。彼時亦有文殊善財所說之法故云也。二云。我成佛時。汝與文殊。俱來助我。宣揚法化故云也。三爲表法。謂善財何故上於佛會俱求諸善知識。而不求佛者。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謂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說當見佛。以是滿位故。無仰推等也。案云。此三釋中。今此章解。當第三釋。思准可知。
言此門通前至分齊處說者。言諸位者。謂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諸位也。以位位皆有自分勝進分故也。以解行位亦有自分勝進分故。得法分齊處者。謂位位滿。皆名得法分齊處也。以位滿勝進分位。攝上諸位。成正覺故。
言如普莊嚴童子等也者。如舍那品末廣說也。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爲信位自分。聞初經爲信位勝進。見後佛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爲解初勝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俱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衆生竝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性德本滿。相皆盡故。今指此事。是故云也。
言其身在於至以上處住者。如大智度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爲一數。數至恒沙。爲一世界性。又數此。至恒沙。爲一世界海。數此又至無量恒沙。爲一世界種。數此至無量十萬恒沙。爲一佛世界所化分齊。又一乘中。說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乃至十世界相。廣如下說。案云。普莊嚴童子身。住如是世界故。云其身在於等也。
言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者。小相品云。若有衆生。見此蓋雲者彼諸衆生。種一恒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等。今取此經文故。云白淨等也。疏云。見此法界法門之蓋故。得一恒沙輪王善根。皆如白淨寶網等。此是世界性中。萬子已去轉輪王。非是金輪千子王四州等也。
言得普見肉眼等者。此明一乘肉眼廣。小相品云。菩薩摩訶薩。安住白淨寶網轉輪王處。放大光明。名周羅摩尼。若有衆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十地。乃至菩薩摩訶薩業。清淨肉眼。悉分別見。乃至廣說。如錠光頗利珠照十佛刹微塵等世界。今取此文意。是故云也。
言若三乘肉眼至故知不同也者。此明三乘肉眼用劣。不同一乘。智論第四十二卷云。有菩薩肉眼。見百由旬。乃至有菩薩肉眼見三千大千世界。釋論云。最大菩薩。肉眼最勝。見三千大千世界。問曰。若三千大千世界中。百億須彌山乃至樹木等。是事障礙。云何得遍見。若能得見。何用天眼。若不能見。此中云何說見三千大千世界。答曰。不以障礙。故見。若無障礙。見三千世界。如觀掌無異。又云。若肉眼能過三千大千世界。復有所見者。何用天眼。
言又彼能於一念數世界中者。此依小相品。明白淨輪王化境勝過三乘金王境也。
言以約因門示故者。此通伏難。難曰。信滿以去。所起行用。周遍法界。無分齊相。云何唯得至離垢三昧前。亦照十佛世界塵教世界等耶。答約因門示故。若約因果無二門者。周遍法界。無分齊相。准思可知。
言如經云能以至乃至廣說者。上來經文。依賢首品。明信滿以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不同三乘。
言問前終教至先作是說者。依以上二問答。明三乘人至信滿位。方信一乘。傳云。先方便。令信受終教信滿不退位中。起八相成道化用已。然後方令易信一乘信滿成佛。是故彼教。先作是說。若至信滿位。不信一乘者。彼方便力。可無用故。是故明知。此位必信。
言如初後亦爾者。若准初位。釋後位者。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乃究竟位。即得初者。何須更說初諸位耶。答初說諸位。即是後中之一切者也。
第四修行時分者。上約行位所詮義五差別。明彼能詮教亦五種差別。自下約修行時分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五差別。以依行位有時分故。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下根者謂至逕六十劫者。俱舍論第二十三云。論曰。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殖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脫三位亦爾。傳說如是。又婆娑論百七十八云。聲聞菩提。加行狹少。謂極疾者。三生便得。第一生下種。第二生成就。第三生解(然未驗得逕六十劫本文)。
言中根者謂至遲逕百劫者。俱舍論第十二云。麟覺喩者。謂必獨居。二獨覺中麟角喩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麟角喩獨覺(然未驗得四生得果本文)。
言上根者謂至三僧祇也者。俱舍論第十二云。如是所說成住壞空。各二十中劫。積成八十。總此八十。成大劫量。劫性是何。謂唯五蘊。經說三劫阿僧企耶。精進修行。方得成佛。於前所說劫中。積何劫成三劫無數。累前大劫。爲十百千乃至積成三劫無數。既稱無數。何復言三。非無數言顯不可數。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企耶。是其一數。云何六十。如彼經云。有一無餘數。始爲一一十爲十。十十爲百。十百爲千。十千爲萬。十萬爲洛叉。十洛叉爲度洛叉。十度洛叉爲俱胝。十俱胝爲末陀。十末陀爲阿庾多。十阿庾多爲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爲那庾多。十那庾多爲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爲鉢羅庾多。十鉢羅庾多爲大鉢羅庾多。十大鉢羅庾多爲矜羯羅。十矜羯羅爲大矜羯羅。十大矜羯羅爲頻跋羅。十頻跋羅爲大頻跋羅。十大頻跋羅爲阿芻婆。十阿芻婆爲大阿芻婆。十大阿芻婆爲毘婆訶。十毘婆訶爲大毘婆訶。十大毘婆訶爲嗢蹭伽。十嗢蹭伽爲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爲婆喝那。十婆喝那爲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爲地致婆。十地致婆爲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爲醯都。十醯都爲大醯都。十大醯都爲羯臘婆。十羯臘婆爲大羯臘婆。十大羯臘婆爲印達羅。十印達羅爲大印達羅。十大印達羅爲三磨鉢躭。十三磨鉢躭爲大三磨鉢躭。十大三磨鉢躭爲揭底。十揭底爲大揭底。十大揭底爲枯筏羅闍。十枯筏羅闍爲大枯筏羅闍。十大枯筏羅闍爲姥達羅。十姥達羅爲大姥達羅。十大姥達羅爲跋藍。十跋藍爲大跋藍。十大跋藍爲珊若。十珊若爲大珊若。十大珊若爲毘步多。十毘步多爲大毘步多。十大毘步多爲跋邏欃。十跋邏欃爲大跋邏欃。十大跋邏欃爲阿僧企耶。於此數中。忘失餘八。若數大劫。至此數中。阿僧企耶。名劫無數。此劫無數。復積至三。經中說爲三劫無數。非諸等計不能數知。故得說爲三劫無數。又婆娑百七十。亦說此六十數。
言又依婆娑至餘如彼說者。百七十八云。四波羅蜜多。謂施波羅蜜多。及戒。精進。般若。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此四波羅蜜多。方得圓滿。外國師說。有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蜜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盧攝在般若。戒惠滿時。即名彼滿故。互至廣說。修相異熟業。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最初勝最觀最後名迦葉。乃至從子沒已。生中印。於夜中分。踰城出家。依處中行。成等正覺。今依斯等文。得意分時。故修此法身。具有四時。生身亦爾(又更可驗)勵律師云。又分大小。且就小明。如薩婆多說。成佛乃有四階。第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除禪定波若。爲種智因。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第三最後身。出家已後。修有漏四禪四無色定。斷八地煩惱。始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唯除非想。以有漏行欣上厭下。方能斷惑。非想地無上地可欣。有漏行於彼無能。故不得斷。第四菩提樹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佛。三十四者。見諦有十六心。觀欲界四諦。法忍法智。觀上二界。比忍比智。先觀欲界苦法忍苦法智。次觀上二界。觀苦法忍苦法智。此則苦下四心。乃至道諦亦四。是爲十六。於此十六心中。四法忍法智。不斷煩惱。以欲界煩惱修禪心已捨離故。四法忍法智。斷非想地。一地見諦煩惱。四禪三無色。見諦煩惱。先已斷故。不須臾斷。次斷非想修道煩惱。凡有九品。斷一一品。皆有二心。一無碍道。二解脫道。故有十八。下之八地。修道煩惱。修禪定時。先已斷故。不須臾斷。於此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菩薩學心。後一種。佛無學心。隨義以論。具有三佛。無漏五分法身。以爲法佛。父母生身及報生四陰。以爲報佛。化作佛身。於餘方施化。以爲應佛。若據大乘。此之三種。皆是化佛。言大乘三佛者。三僧祇劫滿。金剛心後。頓得常住五陰。是爲報佛。眞如法界。第九淨識。本隱今顯。以爲法身。慈悲本願。化作色身。生兜率天。乃至涅槃。爲化身佛。今律主所敬。且約小說。
言何者此取至一阿僧祇者華嚴經阿僧祇品云。佛告心王菩薩言。百千百千名一拘梨。拘梨拘梨名一不變。如是次第。一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疏云。總有百二十轉。答前十問。初一百二轉。答初僧祇問。後十八轉。答後九問。前中百千百千者。謂百千箇百千故。云百千百千。皆以所數等於能數(此中言所數等二十能數。二十者。上下二十字應錯)案云。所數者。前百千。能數者。後百千。何以故。數前百千。成後百千故。
言此則十大數中第一數也者。又經云。阿僧祇阿僧祇。名不可量。如是乃至不可說轉不可說轉。名不可說轉轉。案云。此阿僧祇數。以後。有九大數故。此阿僧祇。彼十大數中。第一數也。以望三乘爲最極數故。望於一乘。爲初數故。疏云。後十八中。初十七。是因數。後一不可說轉轉。爲果數。以極即越數之表同於果海越絕故。
言如優婆塞戒經云至三菩提心者。是第二卷文也。
言又依本業經亦有百劫修相好業者。下卷佛母品。佛子劫數者何。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乃至萬里石盡。名爲萬里劫。佛子一切賢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門。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案云。今依此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文意趣故。釋云百劫修相好業。
言又由以一偈至即成佛也者。婆沙百七十七云。天地此界多聞室等一偈。歎底沙佛。便超九劫。於慈氏前。得無上覺。乃至廣說。若依大乘。如智度論云。誦天上天下等一頌。超九劫等也。
言法華經云等者。第八卷壽量品文所。所引文。但無於字。
言又云我說等者。亦是依壽量品文也。經云。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案云。依此文意。總會前教。燃燈所受佛記。皆是方便說也。亦更驗之。
言勝天王經說者。第二卷云。勝天王白佛言。世尊我聞如來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云何而說無量劫修。佛言。不也。大王。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功力之所能辨。非爾許劫時。始得入能平等稱爲成佛。
言如寶雲經云至不可計數也者(此中菩薩者。或作菩提或本作菩提菩薩。未見本文。今更驗之)。
言方便漸漸勸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是說也者。案云。終教中。時分不定者。漸同一乘者。諸劫相入故。一切時分。皆悉不定故也。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本終)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末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第五修行所依身者。上約修行時分所詮義五種別。明能詮教亦五種別。自下約修行所依身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五種差別。上已雖明時分。若不明依身者。由何修行。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十住經中十地已還有中陰者等者。十住斷結經第九云。爾時世尊。即入無形觀三昧。普見五道中陰衆生。乃至亦復見彼中陰形質。從一住地。至二十住地。案云。蓋疑此經文耶。驗十住經。無此文故。
言雜集論云至結生相續者。第五卷云。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雖未永斷。然此處不復現行。彼由隨眠勢力。令生相續中有初。相續刹那。唯無覆無記。以是異熟故。乃至廣說。案云。蓋略取此文耶。
言又梁攝論云至留彼種子者。第十四云。由諸菩薩永斷除上心欲。但留隨眠欲故。諸菩薩。得出離成佛。何以故。若不留此隨眠欲。則同二乘涅槃。若不除上心欲。則與凡夫不異。
言有聖教說至受變易身者。此指仁王經等。故下引彼經云。遠達菩薩。伏三界習因。業果滅。住復身中。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此約始教直進中說。此中既寄聲聞。至第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是菩薩。行位勝前。是故唯有彼所知障及變易身。案云。非直寄對二生死麁細差別。顯有功用及無功用二位差別。亦即寄對二乘。顯自在未自在二位優劣故也。
言如律中說佛度五人已等者。五分律第十九云。說是法時。五比丘。一切漏盡。得阿羅漢道。爾時世間。有六阿羅漢。案云。阿羅漢人。斷煩惱障。得解脫邊。同佛無異。由此邊故。同佛不分位也。同座亦爾。准之可知。又爲生諸聲聞心勝欲樂故。同佛不別。准下知。言如對法論至及如來故者。第十四卷云。又諸菩薩。已得諦現觀。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對治道。若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案云。二乘煩惱盡邊。雖同佛而未斷所知障。邊異佛地。是故分大小也。又欲引二乘向大乘故。
言如涅槃經中說至住第十地者。第六卷云。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念人。是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乃至阿羅漢者。斷諸煩惱。捨於重擔。建得已利。所作已辨。住第十地。乃至廣說。案云。二乘羅漢。亦雖得果。而非究竟故。以望佛爲因故。寄第十地。顯其羅漢。以煩惱盡邊。同第十地故。漸引小乘令向大故。以因必歸果故。前教說同佛故。若全下同因初。恐不信故。稍下同因終。令易信故。
言如仁王經至阿羅漢位者。下卷云。復次玄達菩薩。十阿僧祇劫中。修無生法樂忍滅三界習因業果。任後身中。無量功德皆成就。無生智。盡智。五分法身滿足。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疏云。玄達菩薩。即遠行地也。無生法樂忍者。七地得無生。始證法遍神。故名法樂忍也。滅三界習因業果者。此就分段。非永盡也。前六地滅因。七地滅果也。又六地斷正使。七地斷習也。住後身者。三界繋業分段之窮。名住後身也。言十地者。加前三賢故。名十地十地之中。是第七地故。案云。章家七地。准之可知。測云。玄謂玄遠。達即通達。遠至功用邊。名之爲玄。創入無生忍。名爲達也。滅三界等者。滅三界中業果細習。住後身中者。住分段生死中最後一身。至第八地。即成變易報也。梵天位者。梵者淨也。已住清淨行位故。今章家意。如上釋也。
言五初二三地至如本業經說者。今此引文。非如本文。但得意引文。故今具引。示現也。本業經。賢聖學觀品云。歡喜地中。住中道第一義諦惠。乃至作五神通。第二地中。自行十善。教人行十善。第三地中。修世間門禪等。第四地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第五地中。修四諦觀等。第六地中。達十二因緣等。問驗本文。不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薩。云何今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薩。答既以初地乃至六地。寄同世間二乘。明知。七地以上。寄同菩薩。章家本意。如是可知。
言六世間二乘。至如梁論等說者。此寄二乘。一乘。自在。未自在行相。顯十地自在未自在二位行相。如梁論說者。第十二卷。論曰。出出世善法。功能所生。釋曰。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間。若爾。可言三乘善是出世。如何二乘善名出世。答本業經等云。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五二地。同聲聞。第六同緣覺。梁論云。八地已去。爲出出世。彼第七是何人也。是故當知。彼三二乘。名出世。即大小二乘也。以聲聞緣覺俱名小故。二乘名通具如上說。
言七於初地八過至如地論等說者。第二卷云。過凡夫地者。未現得出世間聖道。此過有八種。一者入位過。如經入菩薩位故。二者家過。如經生在家故。三者種姓過。如經種姓尊貴。無可譏嫌故。四者道過。如經過一切世間。入出世道故。五者法體過。如經位菩薩法中故。六者住處過。如經住在菩薩正處故。七者業過。如經入三世眞如法中故。八者畢定過。如經如來種中。畢定究竟阿耨菩提故。廣釋其義。如探玄記第十卷說。
言此約三乘中比證分齊說者。案云。此爲顯三乘地前。地上二位比證分齊故。說至于此位過二乘等。就理實。信滿位。既過二乘等也。
言八地前三賢至起信論說者。信成就發心末云。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言又如仁王經至一切善地者。上卷教化品云。於三寶中。生習種姓十心。信心。精進心。念心。惠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是爲菩薩能少分化衆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測云。第二正辨入位。於三寶田。生十種心。就十心中。前五自利。後五利他。前五心者。信等五根。後五心者。一施。二戒。三護三寶。四求勝果。名爲願心。五迴求菩提。名迴向心。問瓔珞經及華嚴等所說十住。與此經異。有何意耶。彼十住者。一發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眞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解云。舊來相傳。十住二種。一者別相十住。如瓔珞經發心住等。二者通相十住。謂信心等。以爲十住。諸位皆行十信心。是故本業經中。初地菩薩。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各有十心。即百法也。今此經中。依通相說。故不相違。
言九信滿心至賢首品說者。第八卷賢首品云。一切世界群生類。尠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爲易。能信是法。甚爲難。章家云。以此品中。正明信位終心。即攝一切位及成佛等事。既超三乘。恐難信受。故擧三乘。對比決之。此之謂也。
言十初在凡至推在前等者(未見本文)傳云。昔有羅漢。共一沙彌行。乃沙彌學菩薩道。羅漢觀知。即代沙彌。擔衣襟。推沙彌前。沙彌即自思惟。昔尸毘王。割肉代鴿命。薩埵太子。捨身祀虎。此難行苦行。即生退心。阿羅漢即還沙彌衣襟。自在沙彌前。沙彌問師曰。向者代弟子擔衣襟。今何故休。師答曰。爾向者發心。超我二乘境界。以勝我故。是以代汝擔襟。汝今退心。不如我故。是以汝擔推汝在後也。
言當知由此至于增上也者。案云。若約終教。初地以上。皆受變易。若約始教中。有二說。一約實報。金剛以還。皆爲分段。二爲寄二生死。顯有功用無功用別。七地以還。名爲分段。八地以上。方受變易。具如上說。由此明知。有諸教中。初地以上。受分段者。約始教說。非悲增上。有聖教中。受變易者。約終教說。非智增上。是故云也。
言故起信論至無差別也者。彼論證發心中云。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爲開導利益衆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爲怯弱衆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爲懈慢衆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根姓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逕三阿僧祇劫故。案云。由此明知。初地以上。悲智平等。無互增上。所依身亦皆共齊等。亦無麁細。以種姓等共齊等故。
言又此教中至亦如下指者。下斷惑章中云。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一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即顯此一位相同世間。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二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顯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顯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樂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三昧。成於常德。除無有生死。四德圓故。生死永盡。故云無有也。今指此文故。云如下指也。
言廣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者。第五百七十六卷。八會。會那伽室利分云。龍吉祥言。頗有能證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證。龍吉祥言。誰爲證者。妙吉祥曰。名無名妙施設語言。彼爲能證。龍吉祥言。彼既如是。云何能證。妙吉祥曰。彼心無生。不念菩提及菩提座。亦不愍念一切有情。以無表心無見心等。能證無上正等菩提等(云云)案云。此明無能證菩提者。由此即知。依頓教門。非直行位既不可說。亦即所依身分。不可說也。
言若依圓教至是分段也者。兜率天子。出地獄已。生兜率天。以此生身。至十地離垢定前故。廣如少相品說。案云。若依此普門。初入信滿。即由一位攝一切位故。以一生攝無量生故。是故分段至於十地離垢定前。若寄終教位。顯位差別。分段變易。各別可知。言又如善財等者。如入法界品云。彌勒告善財言。無量菩薩。於無數劫。修菩薩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得等。具如彼說。案云。此亦依普門。一生攝無量生。故云一生窮因位也。若約別門。不得如是。
第六斷惑分齊者。上約修行所依身。所詮義。五種差別。明彼能詮教亦五種差別已。自下約斷惑分齊所詮義五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既知修行所依之身。而若不知道位之賊害。何能除害煩惱大賊。證得大菩提果。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若依小乘者。問准上下文。於是可說愚法小乘斷惑分齊。何以故。不說耶。答傳有二釋。一以文墮故。無說也。二略故不說。謂大乘中。二乘斷惑。與小乘中二乘斷惑。小分雖殊。多分同故。更別不說。又大小顯然。易了知故。謂彼說九十八使。此說百二十八煩惱。彼說六識相應惑。此說七識相應惑。彼分不說斷所知障。此分說斷所知障。彼不說有頓出離人。此說有頓出離人。如是各異。是故易知。故更不說。
言一貪二瞋至十戒禁取者。一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爲性。能障無貪。生苦爲業。二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爲性。能障無瞋不安。惡行所依爲業。三癡者。於諸理事。迷闇爲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爲業。四慢者。特己於他高擧爲性。能障不慢。生苦爲業。五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爲性。能障不疑善品。爲業。有義。此疑以惠爲體。有義。此疑別有自體。令惠不決。非即惠故。六身見者。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爲業。七邊見者。謂即於彼隨執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爲業。八邪見者。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餘邪執。如增上緣名義遍故。九見取者。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爲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鬪諍所依爲業。十戒禁取者。謂於隨順諸見或禁及所依蘊。執爲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爲業。廣如唯識論第六卷說也。
言於中四種至餘六通二種者。此明分別俱生分別門也。餘六者。疑邪見等四餘。貪等六也。此六通分別俱生二種故。是故唯識論云。如是總別十煩惱中。六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要由惡友或邪教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
言五識得起。至及俱生者。自下釋八識俱相應門。初三者。貪瞋無明也。
言由用意識至分別起也者。此通釋伏難也。難云。五識不由邪師邪教。云何無因起分別惑。釋云。自五識中。雖不依邪師等。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
言意識具十至六通二者。四分別者。十煩惱中。疑等四也。此四唯分別起。六通二者。十煩惱中。貪等六也。此六通分別俱生故。言問何故前至中即通耶者。此約九十八使門。問以十使通不迷四諦故也。言九十八使者。見道所斷。有八十八。修斷有十。總九十八。九十八者。謂於欲界苦下有十。道下有八。謂除二見。餘二諦下。各有七種。謂除二見。及除戒取。上二界中。各除瞋恚。餘如欲界。修斷有十。廣如俱舍論第十九卷說。元曉云。凡諸我見。必緣現在自體五蘊。是故無不迷苦諦者。其邊執見。緣所存我。計其斷常。故亦迷苦。是故此二不通三諦。所以戒取。唯迷苦道者。凡論戒取二種。一獨頭戒取。緣邪戒事。計爲因等。二是上戒取。緣自邪見。計爲道等。獨頭戒取。是緣苦集。而於集諦。非正相返。於因計因故。若望苦諦。即爲正返。於果計因故。是故但爲見苦所斷。是上戒取。唯緣道下謗道邪見。計以爲道於餘邪見。不計爲道。所以然者。由求道心。起見諦道。求得此見。還計爲道諦。餘三諦不由求道故。於彼見。不計爲道。是故戒取。不通集滅。修所斷中。所以不說俱生二見者。望貪瞋等。過患是微細。由是不入煩惱中。還屬修道所斷邪智。是謂九十八使門也。今顯此意故。云不通迷等。
言一以三乘至障一切也者。此明煩惱功力寛廣。障一切。故四諦下。各有十使也。所以然者。由一我見煩惱功力。起一切煩惱故又由無明等煩惱功力。起我見等故。如是功力。互相助起故。其功力寛廣。而通障一切境也。又所障二空無我眞理。無不遍故。能障我見。亦無不障。是故通障。是故通障一切境也。言漸廣者。以未至極廣故至一乘時。爲極廣故。如普賢品說瞋行相。餘准可知。
言又由迷等至一切境故也者。此明迷諦親疎。通迷一切四諦境故。四諦下。各有十使。是故唯識論云。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疑。三見。親迷苦理。二取執彼三見戒禁及所依蘊。爲勝能淨。於自他見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相應無知。與九同迷。不共無明。親迷苦理。疑及邪見。親迷集等。二取貪等。准苦應知。然瞋亦能親迷滅道。由怖畏彼。生憎嫉故。迷諦親疎麁相如是。
言如瑜伽說至證三果故者。第二十八卷云。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此三學。入諦現觀。既於諸諦。得現觀已。證預流果。倍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一來果。已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不還果。
言對法論云至等如彼說者。第十三卷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品品別斷者。先頓斷欲色及無色界。修道所斷。上上品隨眠。如是乃至耎耎品。頓斷三界者。如見道所斷。非如世間道界地漸次品品別斷。此義以何爲證。如指端經說。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爲一分。一圍一積一聚。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是無常。一切皆苦。乃至廣說。依如是觀。但可建立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諦者。唯斷欲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羅。多於現法或臨終時。善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勝果。設不辨者。未能無餘離諸欲故。即以願力。生欲界者。彼能速證般涅槃故。
言故瑜伽云至而斷故也者。第六十三卷。有心地決擇云。末那恒與四種任運煩惱相應。於一切時。俱起不絕。謂我我所行薩迦耶見。我慢。我愛。不共無明乃至廣說。是諸煩惱。當知。唯離非想非非想處欲。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漸而斷。言其餘一切至分有所斷者。惠解脫者不斷。如對法論第十三說。謂已斷諸漏。而未證八解脫定。唯究竟斷惠所對治煩惱障。故大乘基云。瑜伽。顯揚。並與此同。此義意說。障有二種。一煩惱障。能障聖惠。不得應果。二者事障。就勝而說。唯異熟生。喜樂捨受。有下劣性。於上等至。不肯進求。所知障攝。此人唯能斷初障惠縛。得脫。惠謂簡擇此離縛故。即名解脫。惠所有脫。名惠解脫。今顯此義。是故云不斷等。言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者。對法論說。謂已斷諸漏。及具證八解脫。由煩惱障分及定障分俱得解脫故。是故云分有所斷。
言謂八解脫至所對治故者。
言八解脫障不染無知者。顯揚論第二十卷云。由六障淨增上故。謂解脫勝處遍處乃至六障淨者。一變化障清淨。由前二解脫。二最極現法樂住障清淨。由第三解脫。淨與不淨。皆清淨顯現故。三往還障清淨。由第四解脫。四引無淨等聖功德障清淨。由第五解脫。五諸漏及有障清淨。由第六第七解脫。六寂靜最極住障清淨。當知。由第八解脫。具釋障行相。如大乘基師法苑林章及瑜伽抄說。恐繁不集。今欲明如是解脫障非煩惱染故。云不染無知。
言修八勝解所對治故者。瑜伽論第五云。又八勝解脫。能引不還或阿羅漢諸聖神通及最勝住。謂未伏內色想心外無染汚色勝解。是名第一。已伏內色想是名第二。淨不淨非二色第一捨勝解。是名第三。此三解脫。於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發諸聖神通。謂諸神通。不與一切異生共有。空無邊勝解。識無邊勝解。無所有所勝解。非想非非想勝解。微微任運心勝解。此五勝解。次第善修治故。能引想受滅等至最勝住。基抄云淨不淨非二色第一捨勝解。是名第三者。由淨解脫。有三種想。一展轉相待。二展轉相入。此二通觀淨不淨色。平等觀故。名捨勝解。三展轉一味想。唯觀光明。不他。淨不淨名非二色第一捨勝脫。平等觀光明。最勝住故。名第一捨。具會違文。如彼抄說。修如是八勝解。對治定障故云也。
言如瑜伽說至得解脫故者。瑜伽論第六十二云。又諸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此聲聞及獨覺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脫。
言以彼唯斷煩惱得故者。俱舍論第四云。若爾此得有何作用。謂於差別。爲建立因。所以者何。若無有得。異生聖者。起世俗心。應無異生及諸聖者建立差別。豈不煩惱已斷未斷有差別。故應有差別。若執無得。如何可說煩惱已斷及與未斷。許有得者。斷未斷成。由煩惱得離未離故。乃至廣說。大乘基唯識疏第九云。小乘難曰。我無間道。猶有惑得。可起解脫道。與得相違。今汝無間道。已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用之何作。論主答曰。由前加行期心別故。謂無間道。能斷惑。解脫道能證滅。雖無間道已無惑種。證彼無爲。有此用別。起解脫道。此一解也。又無間道。俱雖無惑種。而未捨彼無堪任性。爲捨此故。起解脫道。解脫道起。非唯爲此及證此品擇滅無爲。即堪任與無間道。俱滅證無爲得。與解脫道俱生故。解脫道。雖不相違。惑得而亦有用。此之謂也。問驗俱舍論云。如是聖者。所依身中。無生惑能。名煩惱斷。或世間道。損所依中煩惱種子。亦名爲斷。與上相違。名爲未斷。今何唯斷煩惱得耶。答雖斷煩惱種子。而若無得者。以斷未斷義不成故。由煩惱得離未離。而斷義成故。是故云。唯斷煩惱得。廣如彼論說也。
言是故攝論至佛一切智者。梁攝論第十四卷。本論云。由惑至惑盡。佛證一切智。釋曰。諸菩薩留隨眠惑。爲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氣滅盡。乃證圓智故。
言又梁攝論既云留種等者。即上引釋論云。諸菩薩留隨眠惑。爲助道分等。
言故對法論云又諸菩薩等者。第十四卷。如前引也。
言故攝論云如毒呪所害等者。梁攝論第十四卷。本論云。諸惑已滅伏。如毒呪所害釋曰。諸惑謂見修煩惱。於菩薩地中已滅盡。餘心煩惱。雖復未滅。由智念所伏。廢其功用。譬如衆毒呪力所害。無復本能。心惑亦爾。智念所守。不能復生二惑染汚。
言又此教中至押即築等者。此非論文。准釋論意。謂惑種在滅相時如築。聖道在生相時如押。又惑種在滅相時如押。聖道在生相時如築。是故云也。
言廣如對法論說者。第七卷云。問從何而得斷耶。答不從過去已滅故。不從未來未生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然從諸煩惱麁重。而得斷爲斷。如是如是品麁重。生如是如是品對治。若此品對治生。即此品麁重滅。平等平等。猶如世間明生暗滅。由此品離繋故未來煩惱住不生法中。是名爲斷。
言又此障法至是其障義者。此有二義。若約種障依。所本識無性故。故能依種障。亦無自性。是故即空。若約現障依。所依心王。無性故。能依心所。亦無自性。是故即空。又此障法。以依識故。即無自性。是故即空。由此二釋。消文可知。
言如維摩經至起是苦義者。上卷云。迦旃如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云云)。
言若依終教至彼所知障者。若依小教。愚法二乘。雖斷人執煩惱。尚未斷根本無明所起業煩惱故。亦未斷末那煩惱故。若依始教爲順小乘故。未深說故。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然未究竟之大乘說。爲引二乘。方便說耳。今終教中。就大乘究竟理而說。彼愚法人。未斷根本無明所起煩惱并末那煩惱故。是故云折伏等。是故下云。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麁顯。不從眞起故。說有滅。又爲順小乘故。亦許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動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一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梨耶識。又由於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爲究竟。化城同喩。應便有失。又終南問答云。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上心。由觀智淺故。退菩提心聲聞及迴心聲聞等。並斷末那。爲觀智勝故。元曉云。六種染心。是煩惱礙體。根本無明。是智礙體。此煩惱礙六染之中。已攝前門二障。皆盡。又云。明二乘治道位。此有二義。若就人法二執本求相依生門者。一切二乘。於煩惱障。唯是折伏。而非永斷。所以然者。無廣大心。不證法空。由是不拔煩惱本。故如其直當人執之內。縛及隨眠相生門者。皆是永斷。而非伏斷由證人空所顯眞如。永害人執等種子故。如彌勒所問論云。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此依初門。作是說也。皆是義也。
言故彌勒問至一切煩惱等者。論第五云。又聲聞人。辟支佛等。一切善根。皆爲自身。其心常爲自身樂。故取於涅槃。畏煩惱爲伏諸結。修行無量。非爲衆生。所由如次前說。又如上卷說。
言楞伽文亦如上說者。此文訛也。自此以上。約斷惑義。無有引楞伽文處故。此有二疑。一疑上文墮無有此文也。二疑上字可訛。下字。是故下二乘迴心義云。楞伽云。樂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眠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爾。得佛無上身。案云。定性二乘。斷分段死煩惱業果。證得滅定。自謂究竟涅槃。是故小乘及始教中。說得究竟無餘涅槃。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未斷根本無明動業果。故彼所謂滅。非究竟滅。是更迴大乘。若依此釋。正文可言楞伽文亦如下說(然可待好本也)。
言是故梁攝至出世淨心者。第三卷出世淨章云。菩薩有二種。一在凡位。二在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以還。並是凡位。從十解以上。悉屬聖位。今得意引文故。故云得出世淨心也。
言又云十解以上名聖人者。第四卷云。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十解以上。是聖人。
言不墮二乘地者。此非論文。此作二釋。一得意引加。是故續上論文。爲一句可讀也。二此釋成上論文。釋曰。既稱聖人。由是明知。不墮二乘地。
言仁王經云至不取證等者。下卷云。入生空位。聖人性故。今得意引文。故云地前得人空。
言而不取證等者。此非經文。此作二釋。一雖不經文。而得意引文。故即是經文。二此釋成上經文。釋曰。雖得人空。唯是比證。非實證也。
言又起信論等者。如上數引釋也。
言故彌勒問至一切俱斷者。
言故無性攝論至轉復清淨者。第十卷云。轉染汚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於修道位。轉復清淨。由此安住無住涅槃。大慈大悲。恒與相應。能隨所樂。現佛影像。
言故寶性至習氣障故者。
言論釋地上名摩訶薩者。
言故論說名無間生習氣者。瑜伽論云。習氣者亦有二種。謂無間生習氣。及前生習氣故。
言廣如十地論說者。第二卷云。此智盡漏。爲初智斷。爲中爲後。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言非初非中後故。云何斷如燈炎。非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如是解脫。法藏師疏云。釋此文有二門。一約相翻門。二約相續門。初中謂無間道智。正斷惑時。爲智先起惑後滅耶。爲惑先滅智後生耶。爲同時耶。此三時惑智各有兩失。故不成斷。謂智有自成無流過。不能滅過。煩惱有自滅過。不障聖道過於三位中。思之可知。如燈破闇三時不破。此亦如是。如雜集論第四云。從何而得斷耶。不從過去。已滅無故。不從未來。未生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從諸煩惱麁重。而得斷。乃至廣說。經云。毘婆舍那不能破煩惱等。皆是此義。故云非初非中後也。問唯識論第九中。聖道現前。惑種必滅。如秤兩頭低即時等。若據此說。即是同時如何。此中三時俱非。答麁說可爾。細剋實難。何者。若同時者。智自生時。惑自滅時。不相由故。何成對治。如東家男生。西家女死。雖亦同時。然無相由。不成對治。問若爾云何斷。答即此三時。求斷不得方成斷義。此即不斷斷也。前中後取故者。謂於前中後三時之中。取彼非初中後。非異三時取彼非三也。如於色等處。取彼眞空。非異色等。別取斷。空此亦如是。故不失斷義。二約相續門者。謂此地智生滅相續。前中後三。何時定能斷煩惱耶。唯前不能斷。以落謝故。唯後不能斷。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斷。以不住故。是故三時皆無斷義。若爾云何斷。論云。如燈炎。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此則唯初唯中等。不可有斷。前中後相續所。可有斷義。問既三時單取。各不成斷。縱此和合。豈成斷耶。答有人解云。三時別取。各不成斷。三時相續。縱說爲斷。故云前中後取也。此麁說可爾。細剋不然。以別就三時。各不成斷。總此三時。豈成斷耶。如一沙亦無今油。多沙亦無。今釋。此言前中後取者。是簡濫之言。何者。人謂。此智前中後位。各不能斷。則謂。同於無聖智。處惡取空也。故簡云。此於初上。取非初。中上取非中後。亦爾。不同無智。故非惡取空。故云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問餘處論說。聖道初起。則能滅惑。何故此中。乃云非初。答依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治結。問然依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盡。治結亦爾。若大乘初教。初念亦斷。中後亦然。若依終教。如緣起性。三時俱不能斷。即由不作。緣起方成故。不無斷也。
言又此教中至起信論說者。彼論中。廣說六染能煩惱障。欲明根本無明。熏動一心海。而六染故。是故一心外。別無六染體。無別體故。唯是眞如。隨緣成障。是煩惱義。如論并疏廣說。恐繁不集。
言又經云一切法即如也等者。是維摩經文也。義准上可知。
言故梁攝論至漸除智障者。第九卷云。清淨位者。先於地前。漸除惑障。後登初地。漸除智障。
言又云地前至亦不清淨者。第十三云。法無我是本。人無我是末。若得法無我。必先得人無我。雖復先得。猶未清淨。以根本未除故。證法無我。後方得清淨。法無我境。能顯四德。故觀此境。得離八倒。又第十一云。於十解已通達人無我今於初地。又通達法無我。今得意引文耳。
言又云其人至滅法我執者。梁論第七云。此人我執。前十解中已滅除故。唯法我未除故。顯入唯識方便。
言又仁王經至聖人性故者。下卷云。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菩薩乃至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故。
言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者(本業經未驗之)起信論云。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爲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云云)法藏師疏云。初執相應染者。是六麁執取相及計名字相。亦是上意識見愛煩惱。所增長義。亦是上四相中。麁分別執著相也。若二乘人。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也。信相應者。十解已去。信根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故地論中。地前總名信行地菩薩。無著論中。亦同此說也。此菩薩得人空。見修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攝論云。若不斷上心。則不異凡夫。若不留種子。則不異二乘。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已上方說留惑。如餘論說。今此菩薩。非直斷四住人執。亦分斷無明住地故。此論下文云。不了一法義。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故。今但爲顯人我麁執。故不論彼也。二不斷相應者。但法執相續。生起不斷。即是相續名也。從十解已去。修唯識觀。尋思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遍滿眞如。法執分別。不得現行。故言淨心地究竟離也。廣如論并疏說。
言二寄皮等至祇斷心等者。是第十一卷文。若以此名分別內法。或增或減壞正理立非理。名肉煩惱。若以此名分別外塵。起欲瞋等。名皮煩惱。若以此名分別一切世出世法差別。離前前分別。名心煩惱。是故一切煩惱。皆以分別爲體。廣如彼說。恐繁不集。
言四以二障至地上及佛地者。第四十八卷。菩薩地說。又由如是所說十二說菩薩住。說三無數大劫時量。能斷一切煩惱障品所有麁重。及斷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麁重。於三住中。當知。能斷煩惱障品所有麁重。謂於極歡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麁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於無加行無功用無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麁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前。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麁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麁重。二者在膚麁重。三者在實麁重。當知。此中在皮麁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麁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實麁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淨智。於三住中。煩惱所知二障永斷。所餘諸住。如其次第。修斷資糧。
言如金光明經至得顯法身者。最勝王經第二卷云。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遠離三身。不能得至。何者爲三。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依諸伏道。起事心盡。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依最勝道。根本心盡。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顯應身。根本以滅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今得意引文耳。大乘基云。依諸伏道。起事心盡。起事心滅故。得顯化身。此說見修一切煩惱諸相應名起事心。發生諸業及諸果故。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隨類身。修道伏煩惱折伏故。說諸伏道起事心盡。起事心滅故。得隨類化身。善不善業相應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起生所依本故。若修聖道。便斷諸業。故說依諸斷道依根本心盡。依根本心滅故。得顯現佛應身。三有苦果相應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無漏道圓。二空智滿。有漏根本苦果方滅。故說依勝拔道。根本心盡。根本心滅故。得至如如。如如智法身。彼經意說。煩惱熾盛。不悔滅者。不見五趣隨類化身。若悔滅者。得見化身。雖悔煩惱。業熾盛者。不見應身。息惡業。見佛應身。二死苦果。未分未全。能滅除者。不見法身。若分全除。隨應得見佛之法身。由分或全。能成二智。證二理故。今章家意。如文說也。
言約正使至金輪王報者。此合無上依經。仁王經文。以織成句故。無上依經上卷云。一者闡提。二者外道。三者聲聞。四緣覺。有四惑障。不能證得如來法身無上菩提。何者爲四。棄捨大乘。是闡提障。爲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信樂大乘眞法。於一切處。謬執我見。是外道障。爲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法。於生死中。厭畏疲極。是聲聞障。爲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破虛空三昧門。背利益他。小事爲足。是緣覺障。爲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大悲。是四種人。有四種惑。爲除此惑。說四聖道。因此勝道。治四顛倒。能證如來無上最妙法身四德波羅蜜果。又如佛性論廣說。恐繁不集。仁王經上卷云。上品十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由此明知。織二二經文。爲文句也。
言成破虛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論也。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入觀之時。不即有無。不離有無。喩如八地眞俗雙觀。而異八地者。八者以上。無出入觀。初地入時。則同。出時則異。問既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修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無妨也。
言又翻前四四障至名佛子也者。佛性論第二卷。云是故佛子有於四義。一因。二緣。三依止。四成就。初言因者。有二。一佛性。二信信樂。此兩法佛性是無爲。信樂是有爲。信樂約性得佛性。得佛性。爲了因。能顯了正因性故。信樂約加行爲生因。能生起衆行故。二緣者。謂般若波羅蜜。能生菩薩身。是無爲功德家緣故。三依止者。破空定等。樂之人執斷。無處有樂淨等故。菩薩修破空三昧。能除彼執。由此定力。是故菩薩法身堅固。則不羸弱。四成就者。菩薩大悲。利益他。事無盡故。由眞如不盡衆生無數故。利益事亦復無盡。是佛性爲應得家因故。一因如父身分。二緣如母。三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故諸菩薩。由此四義。名爲佛子。今略引文。尋之可知。
言又此四種至四義應知者。又佛性論第二卷云。言四輪者。一住如法國土。二依善知識。三調伏自身。四宿殖善根。乃至廣說。總此四義。譬之爲輪。四若少一。輪則不成。解脫之名。無由得立。由此四法和合故。能得解脫道者。如輪能運能轉。至解脫時。無復此能如聖王輪備有四物。所謂穀輞輻軸。若無此四。輪則不成(彼論廣說四輪義也)。
言第二以四至云無有也者。此合無上依經。佛性論。梁攝論文。織成爲句。是故無上依經上卷云。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地菩薩。爲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蜜。何者爲四。一者生緣惑。二者生因惑。三者有有。四者無有。何者生緣惑。即是無明住地。生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是生因惑。是無明住地所生諸業。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有。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三種意生身。譬如四取爲緣。三有漏業爲因。起三種有。何者無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隨滅。譬如緣三有中生。念念老死。又如佛性論廣說。恐繁不集。梁攝論第十一卷云。論曰。衆類差別者。釋曰。有四三摩提。是五百定品類。故名衆類。於小乘中。乃至不聞其名。何況能修習。故言差別。此四種三摩提。能破四德障。斷四種生死。能得四德果。即淨樂我常。故立此四定。爲四德道。論曰。大乘光三摩提。釋曰。大乘有三義。一性。二隨。三得。性即三無性。隨即福德智慧行所攝。十此十波羅蜜。隨順無生。得即所得四德果。此定緣此三爲境。故名大乘。依止此定。得無分別智。由此無分別智。照眞如及佛。不異故名光。又有十五種光。功德勝於外光。故名光。又此定能破一闡提習氣無明闇。是闇對治故名光。此定緣眞如實有易得。有無量功德故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淨。由破此障故。得大淨果。論曰。福德王三摩提。釋曰。一切善法。唯除般若。所處。悉名福德。此福德有四品。謂凡夫二乘。菩薩。菩薩。由此定故。於四福德。未生能生。未長能長。未圓能圓。故名集。於生長圓三處。自在故名王。由自在故。能行施等十度。圓滿菩提資糧福德行故。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復次一切善法。依止眞如。眞如能集一切善法。名眞如。爲集福德此定於眞如中。得自在故。名爲王。論曰。賢護三摩提。釋曰。賢有二義。一能現前安樂住。二能引攝諸功德。現前安樂住者。此定能令菩薩身不捨虛空性。免離三際故。得安樂住。引攝諸功德者。能引攝不可數量諸定。非二乘所同知。因此一一定。起無量通惠。由此二義。是故菩薩能離聲聞怖畏習氣。即是有有生死。障於大樂。由破此障故。得大樂果。此定緣眞如。爲菩薩體。故不離智。能引諸定及通惠。故以定爲定爲體。論曰。首楞伽摩三摩提等。釋曰。此定是十地菩薩及佛所行故。得此名。何以故。十地菩薩及佛。有四種勝德。故名首楞。一無怖畏。由得一切智故。二無礙。於清淨衆生。見自身無等故。三堅實功德。恒在觀。無散亂故四有勝能。能破難破無明住地障故。具四功德人。於此定。能得能行故。稱伽摩。此定多行利益事。能破獨覺自愛習氣。即是無有生死。障於大常。由破此障。故得大常果。
言是故十地至道已斷故者。第五卷文。如所引文。
言仁王經說至心習煩惱者。上卷云。又信忍菩薩。所謂善達明中行者。斷三界色煩惱縛。能化百佛千佛萬佛國中。現百身千身萬身神通。無量功德(云云)又順忍菩薩。所謂見勝現法。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縛。故現一身於十方佛國中。無量不可說神通。化衆生。又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惠。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故現不可說不可說功德神通。復次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爲菩薩。上忍中行。名爲薩婆若。共觀第一義諦。斷三界心習無明盡相。爲金剛。盡相無相。爲薩婆若。今章得意。略引文耳。
言故本業經至無明滅盡者。上卷云。佛子七盡果報無障無礙智。所謂以三空智。觀三界二習色心果報。滅無唯餘(云云)佛子八不思議無功用觀。所謂無相大惠。方便大用。無有色習。無明亦盡(云云)佛子九入法際智。所謂四十辨才。一切功德行。皆成就。心習已滅。無明亦盡(云云)。
言色心煩惱者。信行集云。緣色等法。名色等煩惱。或可。從喩得名。色心相望。色麁心細。是故麁惑名色煩惱。細惑者名心煩惱。習氣亦爾。曉師云。斷三界心色習煩惱等者。此之三位。深證心色無生。故能斷色心等煩惱習也。藏師云。初二三地。觀色諦無明。不取著色縛道理。亦觀心諦無生。文之隱顯。從多說耳。佛子十無礙智觀。所謂無量法雲雨澍。及一切衆生。二習無明。今已盡滅(云云)案云。七地中言無遺餘者。驗經文。爲唯字。蓋此借音。爲唯字哉。
言故彼論云至故言不見。
言如無相論至名第二識者。第二識者。第七識也。以第八識。爲第一故。是故梁攝論第一卷云。第二識緣第一識。起我執。若離第一識。此識不得起。故知。有第一識。今成就第二識。爲顯第一識故。
言無性攝論亦同此說等者。上終教斷惑門中云。無性攝論云。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具如上說。
言十四於分至如次應知者。十解位。除邪師所起煩惱。十行位除邪教所起煩惱。十迴向位除邪思惟所起煩惱(未驗正文)。
言又以邪師至迴心二乘說者。唯識第九卷云。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識。求住唯識眞勝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乃至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乃至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麁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案云既依善友明知邪師所起煩惱此位伏斷)又云。煗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知。初後位立。乃至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麁重縛。於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案云。既依四尋思四如實智。明知。邪思惟所起煩惱。此位伏斷)又瑜伽論第四十八卷。第八地中云。謂諸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觀一切法。於現法中。隨順一切離染無生觀。彼先時一切所有分別執因。所生法。於當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此四尋思四如實智。廣說如前眞實義品。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位。乃至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今此住中。已極清淨。案云。此亦爲證四尋思觀初修得在加行位故。
言十五於俱至故作是說者。唯識論第十卷文也。又彼論云。修所斷種。金剛喩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爲失。八地已上。畢竟不行。
言十六又以至故作是說者。瑜伽及唯識論文也。是故瑜伽論第七十八。解深密經云。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害伴隨眠。謂於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請不俱生現行滅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復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須現行。唯有所知障。爲依止故。唯識論第九云。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修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云云)言十七爲顯至寄以顯之者。瑜伽第七十八。解深密經文也。是故彼論云。善男子。此諸地中。有二十二種愚癡。十一種麁重。爲所對治。謂於初地。有二愚癡。一者執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癡。二者惡趣雜染愚癡及彼麁重。爲所對治。乃至廣說。於如來地。有二愚癡。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二者極微細礙愚癡。及彼麁重爲所對治。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種愚癡及十一種麁重故。安立諸地。案云。十一無明者。十一麁重。二十二種無明者。二十二種愚癡。
言如法界體至是菩提故者。
言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者。彼品云。菩薩發一瞋時。障一切法者。是即明一障一切障。
言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者。彼品云。都率天子。出地獄生都率。即身至十地離垢三昧前者。明一斷一切斷。思准可知。
言二約位謂十住以去斷者。十住以上。該攝六位。成正覺故。是故十住初位。一切障斷。
言三約行謂終心斷者。十信終心。該攝六位。成正覺故。是故十信終心。一切障斷。但行位爲異耳。
第七二乘迴心者。上約斷惑分齊所詮義五教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訖。自下約二乘迴心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既雖知斷煩惱到大果。若不知會三歸一平等圓因。而由何證得平等滿果。是故次前門。此門來。
言問如瑜伽至俱不成就者。瑜伽論第五十一。顯揚論第十七卷。共云。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耶。設成就轉識。亦成就阿賴耶識耶。答此應爲四句。謂或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者。無心悶絕者。入無想定者。入滅盡定者。生無想天者。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住有心位。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或有俱成就。謂所餘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入滅盡定。若處無餘依涅槃界(此顯揚文。瑜伽亦同。然文稍不同。意不異也)。
言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者。一根本無明未斷。二根本無明動梨耶識未滅。三所謂涅槃。非究竟。四化城同喩。應便有失。又佛性論云。二乘人。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業餘。即無漏業。三果報餘。意生身。此之謂也。
言故楞伽云至以佛無上身者。問此三昧樂。九次第定中。爲是何定。答寶公云。此定於前三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名二乘涅槃。非諸定攝。後時教意。此是內身修行法中。別有一種三昧。滅分段身。非八解脫。滅盡想定攝。所以得知前教說滅異熟識。入此三昧。故瑜伽八十云。問住何等心。於無餘依涅槃界。當般涅槃。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正思惟七小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依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爲離垢眞法界在。當楞伽經。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實是三昧樂。二乘謂爲涅槃。即是四十年前。說爲涅槃。後時說爲三昧。而有變易生死。故知。非滅定也。又滅定唯滅轉識。不滅依身。此滅有身及心。故不同也。
言三一切二乘至聲聞決擇者。第七十七聲聞決擇分。廣說無涅槃種姓有情等。又第八十菩薩決擇云。迴向菩提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極微劣慈悲種姓。由親近如來住故。於廣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續。雖到究竟住無漏界。而蒙諸佛覺悟。引入方便開道由此因故。便能發趣廣大菩提。彼於如是廣大菩提。雖能發趣。由樂寂故。於此加行。極成遲鈍。不如初始發心有佛種姓者一向趣寂靜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最極微劣慈悲種姓。故一向棄背利益衆生事故。於生死苦。極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樂。畢竟不能趣大菩提。又無餘地決擇。亦說之。
言如文殊般若等者。
言此約一乘攝方便說者。此指華嚴經入法界品六千比丘迴心處。廣如彼說。恐繁不集。
言一切二乘至如盲者是者。於一乘普法。無二乘機故。是即空義。既空無二乘故。無可迴也。
第八佛果義相者。上約二乘迴心所詮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別訖自下約佛果義相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亦五種差別。上來七門。已明因行自下三門。顯其果德。既雖知因行若不知因之所感果。由何修因。是故次因。顯其果也。然萬行因所感果中。正報爲主。是故初明正報佛果義相。
言如佛性論至修得故也者。第一卷云。若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衆生。無有性得但有修得性。
言亦無常以離不離故者。探玄記第十二卷云。三離不離無常。約圓成性。以在纒時名爲不離垢。出障離時名爲離垢。約斯不定名爲無常。具如中邊論及佛性論等說。初二無常。配餘二性。
言莊嚴論云至俱常住等者。
言故梁攝論至法身等者。彼論第十三云。無不從此法身生。無不還證此法身故(生字作流字也)。
言又智論云至非生滅故者。
言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者。涅槃經文也(起信論疏云涅槃經也)。
言又經云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者。
言一約用佛至常等四句者。一常恒順法界。無間斷故。二無常。隨世間現故。三俱。二義俱現前故。四非俱。隨取一不得故。又緣起無性故。
言二約德佛至常等四句者。一無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二義。雙現前故。四非俱。謂非常修生故。非無常本有故。
言如金剛波若經對法論等說者金剛波若經云。如來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對法論等。准此可知。
言八萬四千相者。如觀無量壽經說。
言問何故智論至各出因耶者。
言如羅漢飡沙者。
言如大乘方便經說者。
言問何故攝至功德攝也者。梁攝論第十四卷。如前引也。
言故彼經云已廣分別者。
第九明攝化分齊者。上約佛果義相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自下約攝化分齊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差別也。然前明能依正報化主功德分齊。次理可明所依依報攝化分齊。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二十一種實報功德者。佛地經曰。是薄伽梵。最清淨覺。不二現行。乃至盡虛空性。窮未來際。如彼論第二卷廣說。
言若寄法顯示如第二會初說者。驗第二會經文云。諸佛子。當知。佛刹不可思議。佛住佛國。佛法。佛刹。清淨等皆不可思議。乃至廣說十佛世界佛名號。疏云。此中大意。於一味法界。義分爲二。一能隨之土海。二所隨之機緣。此二無二。通融無礙。以緣從體。即當相圓融。無別可別。言說不及也。若以體從緣。即復印成差別緣起。約此殊形緣起。變顯土體妙極難思。今寄法者。機緣法也。又隨機緣所說法也謂寄隨機所說法而示不可說國土體也。
言一蓮華莊嚴世界海等者。疏云。二即此遍法界之華藏。說十顯無盡。即無盡箇華嚴。一一皆遍法界。問驗經文。唯說一具華藏世界。云何說十。顯無盡耶。有說。世界海十世界。名爲十蓮華藏。彼說不爾。違疏文故。是故疏云。二約攝化處。有三類。一從須彌山界及樹形等已去。乃至一切衆生形世界海。爲第一類。二三千界外。別有十世界。一世界性乃至十世界相。爲第二類。三十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具足主伴等。爲第三類。此上三類通有十事。爲首成世界。一說世界海乃至十壞方便世界海。難云。既擧十蓮華藏等。三類。通有十事。爲首成世界。爾乃十蓮華藏等。各有十事。成世界。何所有十事。即爲能有十蓮華藏。達者可思。今古德依疏。作二釋。一者一蓮華藏世界海。具足主伴。無礙圓融。成無盡箇蓮華藏世界。是故擧十。顯無盡也。是故疏云。問若爾。彼十方世界是華藏不。答是不。謂由即是故。不是不是亦爾。准上思之。又何以故。由是華藏東等故。即不即也。問此十世界外更有餘界不。答無也。何以故。以華藏爲主。彼十爲伴。此主及伴。圓融普遍一切塵道。重重如帝網故。餘皆即此如虛空故。二解云。一蓮華藏海。即是無盡中一蓮華藏。是故疏云。問若爾上來諸文。何故皆以一二義等釋耶。答還以一切之一釋故無過。是故或一不少。或多不增。爲成文故。布之前後。深須得意。多少無礙。
言一世界性者。疏云。此中世界性者。謂積世界成性。積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論說。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因義故。亦得名性。問積界成性。界亦因義。何不名性。答無融結故。闕初義也。問十世界中海。望於後。亦積成餘界。何不名性。答初積結攝。已得性名。後開異義。轉立別號。故不名性也。
第十佛身開合者。上約攝化分齊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不同訖。自下約佛身開合。所詮義差別不同。明能詮亦五種差別。前明所依佛土差別不同。次理可明能依佛身開合不同。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如佛地論至智攝餘身者。佛地經曰。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爲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論第三曰。大覺是佛。具三種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變化。又第七云。初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爲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若爲地前諸菩薩等所現。一分麁相化用。攝變化身。
言如攝論無垢無罣智爲法身者。無性攝論第一卷云。一自性身。即是無垢無罣礙智。是法身義。
言金光明經中四智攝三身以鏡智攝法身故者。新經第二卷云。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勝拔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疑云蓋此文也。若置此文更無文故。又更無可驗之。又未驗古經文也)相如(下猶順也)。
言如梁攝論云唯如如等者。第十三卷。如所引文。
言如來非心非境者。觀佛三昧海經。本行品。第八九卷云。佛告阿難。如來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無量化佛身。諸毛孔。一切變現。及佛色身。略中略說者。我我爲此時會大衆及淨飯王。略說相好。佛生人間。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好。爲諸菩薩。說八萬四千妙相好。佛實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國。寂滅道場。爲普賢賢首等諸大菩薩。於雜華經。已廣分別。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