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1部大正藏第73册P0001 華嚴五教章深意鈔 (10卷) 〖 日本聖詮撰〗.txt
《大正藏》第73卷No.2341
No. 2341
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一
三性義
問。終教大乘意。能遍計體通八識可云耶。答。先德云。馬鳴·堅惠等。以三界八識爲能遍計體(云云)付之。凡定能遍計體事。唯可云第六七識也。五八識唯取現量境故。更不可通五八也。是以始教大乘意。不取五八識處也。何況攝大乘論中。意識是能遍計(文)明知能遍計體不可通八識也。如何答。終教心通八識可云爲能遍計體也。所以根本無明迷眞如。此立三細智相相續之位。於意識細分合之爲法執位。況其以下麁分別位。已與人法二執相應故。通爲能遍計體也。末那亙二執與諸識相應。第八與法執無明相應。爲諸識所依。又五識雖無計度妄心分別。爲遍計故悉通取之也。是以香象大師或云。謂虛妄心稱盡計度不稱境故。名爲分別。或但用分別妄心盡度行解爲體(文)但於攝論意識是能遍計之釋者。判性相論家。護法合第六七名意識。安惠通八識(云云)相宗心猶作此會釋。今性宗八識共眞如之上。迷心虛妄計度轉二執之上之處也。今如安惠會解者。意名第七。識合五八意識取第六。分別通強弱。八識皆取之。況迷眞起妄之分別。於八識何可嫌之乎。
成唯識論第八云初能遍計自性云何。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爲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爲所緣故。有義。第六第七心所執我法者。是能遍計。唯說意識能遍計故。意及意識名意識故。計度分別能遍計故。執我法者必是惠故。
述記第九(本)云。論有義八識至皆能遍計。述曰。此安惠等。執即通三性。有漏之心無非執者。五·八識唯有法執。七唯有人。六通二種○有漏心皆能遍計。楞伽·中邊等文。皆言八識是妄分別○一切經論皆有此文。攝大乘論第四卷中。及辯中邊皆作是說○安惠等師義。下第二護法等師。論有義第六至是能遍計○全非五八識。亦非一切心。執我法者方能計故。所以者何。論唯說意識能遍計故。述曰。下說有十。十故字是。若能計心通八識者。如何攝論第四但說意耶。問。如第七識亦能遍計。而彼論中唯說意識不言第七。豈七不能。七識既能而不說者。明五八識亦能不說。論意及意識名意識故。述曰。第七名意。其第六識合而言之。總名意識。即是已說。誰言不說○第七名意。第六名意識。總合名意識。故無前難。安惠等云。何不許唯第六識能遍計度。餘之七識雖亦能計。不能遍計。攝論不說。非餘不計。攝論第四本·釋二論皆作此解。云第六識能周遍計度。體順彼名。餘不然故彼論不說○第七名意。五八名識。第六名意識。彼論總合爲言名意識。亦有何過。故知八識皆能遍計。論計度分別能遍計故。述曰。五八既無計度。明無分別而不起執。攝論本第四云。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乃至是故意識無邊行相而轉。普於一切分別計度故名遍計。非五八識能普計故。若爾第七不能普計。應非此收。此言不爾。三分中計度分別。能爲七中有相分別乃是不染。非五八識有此能故。其第七識有計度故。可是此收。五八不爾。
三性義私記上云。問。且約遍計所執性。有能遍計所遍計所執性云耶。答。爾云也。問。且云能遍計何。答。若就始教意云。以第六識第七識爲遍計體。問。何故以五八識不爲能遍計體耶。答。五八識一向現量識故。非能遍計體也○問。約護法等宗。能遍計體云事爾。今馬鳴等宗意。而以何爲能遍計體。答。以三界八識爲能遍計體也。問。爾云意何。答。三界八識皆俱起。遍計所執能遍計心通三量。無有漏心非執。所以三界八識俱爲能遍計體也○問。三界八識俱爲能遍計體云者。如何攝論意識是能遍計(云云)答。其論意。總合八識俱意識是能遍計(云云)第六識不云意識。問。爾總合云意如何耶。答。第七名意。五八識名識。第六識名意識。八識俱意識是能遍計(云云)。第六識非云意識言也。問。有計度分別識方能遍計。五八識無計度分別。云何爲能遍計體。答。三分別中。計度分別計相麁故。無五八識有耳。自相分別任運分別有相分別是細。云有五八識。有何妨也○問。依何等經論文。三界八識爲能遍計體。答。楞伽經云。三界八識是虛妄分別(云云)又辯中邊論云。虛妄總類者。三界心心所(云云)又起信論云。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云云)依此等文。三界八識俱爲能遍計體云也。問。護法論師但第六第七識爲能遍計。今三界八識爲能遍計何菩薩。答。安惠·馬鳴·竪惠·龍樹等菩薩。皆三界八識爲能遍計也(文)。
問。終教之上宗意。以眞如爲所遍計體可云耶。答。爲所遍計體可云也疑兩方。若云爲所遍計體者。遍計所執者是虛妄法也。何以眞如實法爲體可云耶。若依之云爾者。於圓成既有遮情四句。若非以眞如爲所遍計者。何可有遮遣之義可云耶。如何答。終教心以眞如可云爲遍計體也。妄心分別迷於眞如起其分別墮斷常過。於此處立能所遍計也。是以述遍計隨緣一際義。若離所執隨緣無起。執隨緣爲實無異法所釋故。與眞中隨緣相對作之。非不變之處也。於眞如論所遍計義者。此義於依他之上轉隨緣與似有無別義故。於不變眞如者建立無性義此心也。
私記上云。問。所遍計體何物。答。若就始教門意云者。遠依他疏圓成爲體。問。且依他爲所遍計體云意如何。答。依他必是虛妄。執心所緣緣也。所以依他爲所遍計之體也。意所緣緣必有體法。依他亦有體之法也。所以依他爲所遍計之體也。所以攝論云。依他起是所遍計(云云)問。疏圓成爲所遍計體云意如何。答。正教中聞說在眞如。凡夫妄心執有實眞如。所以疏圓成亦爲所遍計體言也。所以唯識論云。依展轉說亦所遍計(云云)言展轉者教異名也。從前後佛御口轉來物故。教云展轉也。問。宗意而何物爲所遍計體。答。終教之上宗意。眞如爲所遍計體也。問。何故眞如爲所遍計體。答。無始無明熏覆眞如爲染法故。眞如爲所遍計體也。問。依他性虛妄。執心所緣緣。爲所遍計之體。爾可有眞如非虛妄執心所緣境。云何眞如爲所遍計體。答。若眞如理非虛妄心所緣境。眞如被熏動無明不能成染法。眞如既受無明熏變成染法。如何非所遍計。所以眞如爲所遍計體也。問。眞如無漏正體智觀所緣緣。在非無明所緣境。而物如何眞如受無明熏云眞如爲所遍計體。答。他宗意而爾有乎。今終教之上宗意。無明熏眞如。眞如受無明熏成變生死染法。所以云爲眞如所遍計體有何妨。又更云。無明熏眞如。如何眞如非無明妄心所緣緣(文)。
問。付圓成四句。且於眞如執有句有常過可云耶。答。爾也付之。眞如凝然義。是瑜伽唯識性相也。設計常可有何過乎。例彼滅道二諦貪無漏緣也ト云者。是還非ト貪釋スルカ如ク爾也。如何答。□宗中得眞如凝然之一義。猶以爲夫況於凡夫情執耶。次滅道二諦熏緣之惑難者。於隨緣不變常無常等之義來難者。建立遙異也。始爲論不足。無失。
問。付述三性義。且遍計所執性名言。爲限能緣心。爲當可云通所緣境耶。答(云云)疑兩方也。若云限能緣心者。既云遍。可通能所也。何有局別耶。若依之云爾者。所執可名能緣心。更不可通所緣境。例如世諸妙境非眞欲云。如何。
金師子章光題抄上云。又此妄心於所執境遍計著故。名遍計所執性。非遍計心所執存境名遍計性。此約能所合爲名也(文)。
問。付明三性義。且別說門意。大師三性次第。何列之給云耶。答。圓成·依他·所執ト列也付之。依大師解釋廣尋三性之建立。列遍計·依他·圓之事。常途經論次第也。大師有何意趣列圓成·依他·遍計給耶。如何答。於三性前後者。經論異說。祖師解釋隨義差別。但今章心。依直如隨緣之義故。談三性一際之義。眞該妄末妄徹眞源故。初擧圓成後列遍計。此則談眞如隨緣之德故。以成圓爲初也。但列遍計依他圓事。爲顯遣妄入眞故。以依他緣有遣遍計之實。次以圓成之眞實重遣依他緣有故。有遍計依他圓之次第。是以攝論依尋思觀。遍計置初圓成列後。依義次第差別。強非相違也。
章云。三性同異說有二門。先別明後總說。別中○三性各有二義。眞中二者○依他二義者○所執二義者○第二總說者。三性一際。隨一全收○如攝論婆羅門問經中言○又云。阿毘達摩修多羅中。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汚分。二清淨分。三染汚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爲染汚分。眞實性爲清淨分.依他性爲染汚清淨分○(文)。
玄第四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者有三門。一約三性。二約三無性。三約雙融。初中復二。初別後總。別中三性各有二義。所執中。一是情有。二是理無。依他中。一是幻有。二是性空。圓成中。一離相。二是體實。此上三一一各融不二爲一性故。總者所執是無。圓成是有。依他是俱。以眞妄該攝三相盡故無二也。二約三無性者。初無相觀境中。所執有無皆虛故。又無有有無故俱離也。依他無生性中。無幻有有性空不二故俱離也。圓成無性中。無二性有眞理亦不二故俱絕也。三約雙融者。三有三無圓融無礙二相絕故俱離也(文)。
金師子章云。三約三性者。師子情有名爲遍計。金性不變其曰圓成。金師子似有稱曰依他(文)。
唯識論第八云。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文)。
世觀攝論第一云。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知相體無性攝論並梁攝論亦同之。
私記上云。問。就直說門意。其三性者何。答。一者圓成實性。二者依他起性。三者遍計所執性。是云三性也。問。列此三性。或處列遍計依他圓成。有處列圓成依他遍計。云何次第不同。答。就始教門云者。約相似觀列遍計依他圓成。約實證觀列圓成依他遍計也。問。以何知云爾。答。攝論云。名事互爲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初半頌悟入遍計。次半頌悟入依他。後一頌悟入圓成。此列遍計依他圓成文也。此地前位菩薩起有漏相似觀悟入三性文也。地上無漏實證觀相似。所以云相似觀。唯識論引厚嚴經文云。非不見眞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土等。雖有而非眞(云云)不見眞如者。悟入圓成。雖有者。悟入依他。非眞者。悟入遍計。此列圓成依他遍計文也。說初地第四地正體智先起。後得智後起故。見圓成後悟入依他遍計言也。依他遍計後得智所緣故爾云耳。第五地以上後得智正體智同時起故。云眞俗並觀。意如餘所也。言不見之見非眼見也。此文約實證觀列圓成依他遍計文也。問。約地前有資糧加行。何位而悟入此三性。答。若依攝論意云者。有二說。一者煗頂尋思悟入二性。四如實智悟入圓成。所以名事互爲客等(云云)。二者煗頂二位悟入所執。忍第一悟入依他。初地初心悟入圓成(云云)唯識論。必入初地方悟三性故非不見眞如等(云云。樞要下卷可勘)。問。宗意而列圓成依他遍計。爲當如何。答。若就別說門云者。列圓成依他遍計。所以五教云。眞如不變。依他無性。所執理無(云云)又云。眞如隨緣。依他似有。所執情有(云云)若就總說門云者。列遍計圓成依他。所以攝論引婆羅門問經云。世尊法有三種說。一者染汚分。二者清淨分。三者染汚清淨分(云云)。問。就別說門列圓成依他遍計云意何。答。准唯識論意云者。約實證之觀列圓成依他遍計可云。若就不增不減經文云者。約本末生起次第列可云圓成依他遍計問。就不增不減經文。於本末生起次第列圓成依他遍計者。其經文何云耶。答。其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衆生(云云)。問。何故以此文列圓成依他遍計云耶。答。法身者。即圓成也。流轉五道者。眞如隨緣即依他似有。依他似有即所執情有也。依眞如隨緣依他似有起。所以眞如隨緣本。依他似有末也。依依他似有得有所執情有。所以依他似有本。所執情有末也。所以云依本末生起次第列圓成依他遍計也。約實證觀列圓成依他遍計者。他宗意也。非此宗義。有先德。約實證觀列圓成依他遍計者。是今宗義(云云)是不然也。問。依遍計所執依他色心等諸法起之時。依本末生起次第。遍計依他圓成列之。若爾也。都無妨也(文)。
問。付護法·清辨空有諍。爾者相成依他空有二義可云耶。答。章云。此乃相成非相破也(文)付之。護法·清辨諍。源始天竺。門流于今不絕。所依經論已各別。能依之論釋又有空分タリ。大師何述此乃相成非相破也。非相破之義ト見給耶。如何答。護法·清辨空有之諍論。源始于西域。流轉東漢。有空兩宗學者。並肩是非彌盛。是則色即是空摧凡情妄執。空即是色療惡趣空疵。大聖知機投藥。論師傳方者病眞空幻有失緣起勝德也。終非有空有別。是以大師以此等道理。會此乃相成非相破也給。大得諸教大意也。加之青丘曉公造和諍十門之論。會空有諍論。又此心也論師各依一門立其義故。斥一門興自義也。自非盡相徹性者。空有二門難顯示故也。無失。
章云。問。若由依他有二義故。是故前代諸論師各述一義。融攝依他。不相違者。何故後代諸論師。如清辨等。各執一義互相破耶。答。此乃相成非相破也。何者。爲末代有情根機漸鈍。聞說依他是其有義。不達彼是不異空之有故。即執以爲如謂之有。是故清辨等破依他有。令至無。至畢竟無方乃得彼依他之有。若不至此徹底性空。即不得成依他之有。是故爲成有故破於有也。又彼有情聞說依他果竟性空。不達彼是不異有之空故。即執以爲謂之空。是故護法等破彼謂空。以存幻有。幻有立故。方乃得彼不異有之空。以若有滅非眞空故。是爲成空故破於空也。以色即是空清辨義立。空即是色護法義存。二義鎔融擧體全攝(等文)。
私記下云。次文問。若由依他有二義故。是故前代諸論師各述一義。融攝依他不相違者。何故後代諸論師。如清辨等。各執一義互相破耶者。此問意何。答。前代諸論師者。龍樹·無著等諸菩薩也。各述一義者。龍樹菩薩佛滅度後七百年出說空義。無著同時出說有義者。故云各述一義。後代諸論師者。護法·清辨等諸菩薩也。各執一義者。護法菩薩佛滅度後千一百年出。作唯識論說有義。清辨菩薩同時出。造掌珍論說空義。故云各執一義也。問。爾云意何。答。今馬鳴宗。龍樹菩薩說依他爲空。不異有空故說空。非破無著菩薩有。無著菩薩說依他爲有。不異空有故說有。非破龍樹菩薩空。護法說有破情辨空。清辨說空破護法有。同事言也。次文此乃相成非相破也者。非總答也○故十二門論疏云。約依他中似有無性二義有二門。一總修門。二總違門也。龍樹·無著約總修門各述一義不相破。清辨·護法約總違門各執一義相破。故前後論師其意不相違(云云)問。何云總修門等。答。不異有空。不異空有。而有無不二者云總修門。空有二名具當云總違門也。如水與波。有無不二。總云總修門。水波二名異。當名總違門也。
問。引攝論婆羅門問經證三性一際義可云耶。答。爾也付之。依他起性具染淨二分云事。是性相二宗常談也。何引此文證一際義給耶。如何答。引攝論婆羅門問經證三性一際之義事者。經文分明。何可疑之乎。說依他二分義。不見生死不見涅槃云故。不見生死遍計融圓成不見涅槃圓成該遍計。二分不離。是云依他。故尤足證此義。無失。
章云。第二總說者。三性一際。隨一全收。眞妄互融。性無障礙。如攝論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是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中分別性及眞實性。生死爲涅槃。依無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性一分成生死。由眞實性一分成涅槃(文)。
種子義
問。穀麥等種子。於芽莖生果之因。具種子六義可云耶。答。不具(云云)付之。梁攝論文。外內不明了。於二但假名。及眞實一切。種子有六種(文)。既於內外假名眞實種具六義判。寧於彼生果之義。非云有六種可云耶。如何答。凡具六義事。依親因故。論中隨勝不具云。於親因種子之上建立之。穀麥芽子等因果者。非親因親果攝。何可六義可云耶。是以至相大師。但諸法中辨因果者。并轉理門。非實義也(文)。但至梁論外內不明了等文者。於第八識內外親因之種子立也。更非相違也。無失。
章云。第一門中有二。初列次釋。初列者。謂一切因皆有六義。一空有力不待緣。二空有力待緣。三空無力待緣。四有有力不待緣。五有有力待緣。六有無力待緣。
梁攝論第二云。外內不明了。於二但假名。及眞實一切。種子有六種。念念滅俱有。隨逐至治際。決定觀因緣。如引顯自果。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若異不可熏。說是熏體要。六識無相應。三差別相違。二念不俱有。餘生例應爾。此外內種子。能生及引因。枯喪猶相續。然後方滅盡。釋曰。已說阿黎耶識爲一切法種子。今更欲顯種子義。故說斯偈。外內不明了。於二者。種子有二種。一外二內。外謂穀麥等。於善惡二性不明了。是有記故。內謂阿黎耶識。於善惡二性則明了。或以染汚清淨爲二。但假名及眞實者。外種子但是假名。何以故。一切法唯有識故。內種子則是眞實。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爲本部。一切種子有六種者。如此內外種子不過六種。何者爲六。念念滅者。此二種子剎那剎那生滅。先生後滅無有間故。此法得成種子。何以故。常住法不成種子。一切時無差別故。是故一名○(文)。
孔目第一云。六約熏成不成辨差別者。一梨耶是種子必熏成。若餘法爲種子即不熏成。不熏成故即非實種。問。若如是者。穀麥等種非是熏成。應非種義。答。外穀麥等。從梨耶熏變故。穀麥等假說爲種。若定是種。種穀麥等。定應齊得。既不齊成。當知。業爲正種。故穀麥等是其假因。此義不疑。故論文擧內外本。證內有熏○但諸法中辨因果者。并轉理門非實義也○七明生引二因義。證唯有本識。若以因義顯之。成二種因。一者生因。二者引因。猶如人射。發箭爲生因。彎弓爲引因。乃至能生果報及以命終。是其生因。枯喪相續。是其引因。是二種因。離阿賴耶識即不得成。故唯有識。八內爲外本。證唯有識者。所以知之。一切皆識故是本也。外法○。
文永三年六月八日。於常樂院書寫了。聖嚴之(生年二十二歲)
五教章深意鈔卷第二
種性義
問。小乘教心。除如來於餘衆生。有佛性可云耶。答。章中說。佛一人有佛種性(文)付之。設雖小乘教心。若云有成佛衆生者。何於餘人可云無佛性耶。是以分別部心。於一切衆生有佛性大涅槃性(云)何況佛性論中。出三種人分別之時。定有佛性即三乘人。如判。二乘人有佛性(見)如何答。當章心。除佛一人餘一切衆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者。小乘薩婆多心云。十方世界唯有一佛故。何於聲聞人可立佛種性耶。小乘者是依薩婆多之義。但分別部一切衆生有佛性者。彼許十方佛故。可許聲聞人佛性。非今章意趣也。佛性論中出彼部心。以空義爲佛性。廣雖立之。三乘種性各別。必非成佛種性。況佛性論定有佛性即三乘人者。今佛性者。三乘覺性名佛性。非云成佛之性故。今一人者。薩婆多心。一人成佛故。不許聲聞人佛性。其意趣已別。更不足爲難也。
章云。雖於此中說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是故當知。於此教中。除佛一人餘一切衆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文)。
佛性論第一云。小乘諸部解執不同。若依分別部說。一切凡聖衆生竝以空爲其本。所以凡聖衆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者。即一切衆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衆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等云云)。論文廣博也。略之。
問。章中付明種性義。依小乘心。說佛一人有佛種性(文)爾者佛性論性得修得二性中。當何位可云耶。答。當章雖無分別。可當修得之性也付之。設雖小乘心。何不立本有性得之性可云耶。若無性得之性云者。小乘修得性。依何立之可云耶。是以俱舍論中頌云。學異生亦六。論中有學異生種性亦六。六種應果彼爲先故(文)此等文心。寧非述六性本有之義耶。若以性得不爲因者。不同無因見耶。如何答。當章中。雖無性得修得分別。依佛性論并至相大師解釋等。小乘中無性得佛性。但是修得性也(云)又當章然非是彼大菩提性等者。是即無性得佛性故也。小乘聞法修行之以後。始立種性。是故俱舍論順解脫分善根位立三乘種性(云)但至學異生亦六等俱舍論釋者。於羅漢位立六種性故。彼利鈍六種別有異生學位。故云六種應果彼爲先故(文)然非云有本有性。解脫分前無解脫種故。至無因感果難者。聞法信受之時。植解脫分善位。以之爲因成種性云故。更無無因感果之失。今性得佛性者本有佛性故。更小乘中不可立之也。無失。
章云(如上所引)。
佛性論云(如上)。
俱舍論第二十五云。
五十要問答。
或私記云。問○答。小乘迷佛方便不了義說。執一切衆生無性得佛性。然不執無因感果。以修行爲因故。所以無失。又云。聲聞苦忍以上得佛性等。是非性得佛性。於修得佛性云爾也(文)。
問。付瑜伽論所說二種性。且六處殊勝文。爲付有爲性判之。爲當付無爲性述之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付有爲性判之云者。正見章文。即內六處中意處爲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爲性種性(文)。今此文依無爲性判之(見)若依之云爾者。大師餘處解釋中。依有爲性判之給。如何答。始教門心。若依相宗心者。瑜伽論所說六處殊勝者。生滅本識中立本性故。尤可云立有爲性也。是以大師餘處解釋中立有爲性此義也。彼簡終教眞如無爲性故也。然當章心。立性習二性分五性別事。雖依始教門義。新熏種立種性故。以意處殊勝與本覺解性一味取之。付無爲性判之。立二性五性別。爲始教其種性體隨新熏故。本性立無爲性也。所望已異。各據一義。無失。
章云。瑜伽論云○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爲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爲性種性。故梁攝論云。聞熏習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爲因(等云云)。
玄第五云。性種有二門。一就有爲無常門。如瑜伽云。六處殊勝無始展轉法爾所得(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以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爲性種性可云耶。答。云爾也付之。凡尋始教大乘心者。唯述生滅賴耶之義。未談如來藏本覺義。是以唯識論中。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文)此文心。未必云本覺解性。如何答。凡於始教義。有始終兩門。始者偏依相宗。當教之義談之。終者會權入實故。以實教一分之義。則以深蜜第三時不空爲終教者。是則始教之終。終教之始也。取其實義者。但是始教門義也。立五性義談不成佛故也。今本覺解性爲性種性者。又此等心也。本性習成之義。立五性之上。是爲始教種性立本有故。其義依終教心。本覺爲性種性也。大師立義大在之。依宗可知之。
問。始教大乘心。立性習二性云事。何位可云耶。答。至堪任以去立之付之。依解釋見瑜伽論所說云。本性住種性。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云)釋習所成種性。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文)既種性立發心之前。何必至堪任以去立之可云耶。何況仁王·本業中。習種立十住。性種置十行。爾者章家境任已去立之者。有何意趣可云耶。抑今此堪任已去者。於何位耶。如何答。章家心。至堪任位立種性事。分明也。更於性習不可立前後也。是以瑜伽中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攝論中。聞熏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二性緣起不二。若闕一性者。更不成種性也。但瑜伽論并仁王·本業經等前後難者。構答非可劬勞。大師自會此事給。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不違經。亦是互擧義意融通(文)何況習故成性。依性起習等釋。各出一義。不可云有前後也。無失。
問。瑜伽論所說性習二性。與仁王·本業性習二性。有差別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有差別者。見章前後文。出經論二種種性已了。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爲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說。義方備足(文)此等文相起盡。於二性不可有差別也。若依之云爾者。凡尋仁王·本業二性者。於解行二位立之。於三賢已前不立種性處也。然瑜伽所說。既發心已前立本性。種性之體何無差別耶。是以青丘大師解釋中。出仁王二性之了。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子名二種性故。與果德爲本性義位未得發心(文)此文心經論二性有差別(見)如何答。瑜伽·仁王等二種性者。經論建立聊雖前後互有。於種性之體者。更不可有差別也。章中釋此事。彼經大都約位而說。以初習爲習種。久習積成爲性種故(云云)十住十行如次立習種本性又瑜伽中。久習爲習種。約本爲性種述本性在發心已前。經論義雖似不同。於立種性位者。若二性不和合者。更不可爲種性故。經論共至堪任位可立也是以章中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爲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文)但至元曉師不同瑜伽地持所說等難者。仁王三種種性。三賢中已得如來種性法身故。如次三種性立三賢位。瑜伽本性聞熏二種種子述立二性義故。似有不同。是故曉公釋不同瑜伽等也。今發心住種性開之。依行增勝爲三種六種等種性。建立性習。私云。談緣起不二立堪任位事。更二師不可相違。即瑜伽定二種性之體故。顯本有性置發心前。仁王·本業依行增邊故。以三種等相配諸位也。依之大師。習故成性。依性起習等釋。青丘又依此門者。更非不存也。無失。
章云。其有種性者。瑜伽論云。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二習所成。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習所成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爲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爲性種性。故梁攝論云。聞熏習與阿賴耶識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爲因。然瑜伽既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種性習二法。成一種性。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一不成。亦不可說性爲先習爲後。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爲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如上攝論云。二義和合爲一因。故得知也。問。此二種性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內習種性種。有何差別耶。答。彼經大却約位而說。以初習爲習種。久習積成爲性種性故。說習種在十住。性種在十行。三賢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種性。瑜伽中久習名習種。約本爲性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爲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說義方備足。又經說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發心前。何以爾者。以其至得位時功能方顯。是故經說在三賢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論中說在位前。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不違經。亦是互擧義意融通(云云)。
指事云。元曉師釋仁王三性云。習種性者。前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種性。從因立名。名習種性。是在十解。性種性者。得法空觀。法性現心。現心之性。爲行所依。從本立因。名性種性。正在十行○此三位中。已得如來種性法身故立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子名二種性。彼與果德爲本性義。位在未得發心已前。又釋本業六種性云。六種種性即是一心○次釋別名。於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種性。故於十住名習種性。十行位中久習成性。成性之行轉順種性。從行自性名性種性。此二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性。不可相濫(等云云)。
問。章中付明二種性。爾者性習二性和合成一種性事。引瑜伽何文證之耶。答。章云。引瑜伽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之文證之也付之。依章家解釋。正披瑜伽論文。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性具足(文)或又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文)此等文心。但談本性住性之義。全未述性習和合之義。若爾章家引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之文。釋性習二法成一種性。寧非違所引論文耶。如何答。章家所引具種性者方能發心者。此即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之文也。章主御心。述本習二性互爲緣起之義。於無習之位不立本性故。習故成性依性起習者。一義若闕者不成種性。於二性具足之處。立發心故。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也。若不爾者。具種性者之文。可云指何位乎。無習之位以無本性故。是以大師引此文。證二性和合之義。尤有其道理也。無失。
章云(如上抄)。
私記云。瑜伽發心品(第三十五)正文云。當知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乃至)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性具足(等云云)。問。論文既約六處殊勝本性住性名種性具足。何章引其文爲證本習二性合爲一種性。答。其章意。本習二性互爲緣起專不相離合爲一。論意不相違。依先修習善根。有法爾本性。約能所別開爲二種。然正以一性名種性具足云爾故。不離習性。所以章釋云。是故此二緣起不二(等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立五性事。爲依瑜伽唯識法相。爲當別建立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依瑜伽唯識法相者。正見當章文。依新熏之時分似判五性之別。何必依瑜伽唯識之法相可云耶。若依之云爾者。凡始教所依者瑜伽唯識等也。何於彼外可設別建立耶。如何。答。五性建立者。元瑜伽唯識之法相爲本。但於新熏本有種性之體者。凡始教中有始終二義。唯識瑜伽相宗心。以理從事。有爲本識種中談種性故。立本有種。不遍衆生。依之當章心。初依始門義出瑜伽顯揚等論。述五性本有差別。但今一邊之疑難令出難給。新熏建立者。依始教中終義。五性建立。依瑜伽唯識立也。終教於本覺性立本性故五性也。別分聞熏之新種。然則今分五性爲始教。別終教之一性新熏同終教爲引一性故。是爲始教之終。無失。
問。章中付明聲聞種性。爾者於前三善根位成聲聞種性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成種性者。凡立種性事。於自種性不退之處。可建立之也。然煗頂二善是退位也。更不可屬種性。是以當章解釋中。若習小行到於忍位成聲聞性(文)若依之云爾者。章家所引智論善戒經文。明亙前三善根(見)如何答。聲聞種性立忍善根事。章家定判。其旨如一邊疑難。但智論善戒經等難者。智論依乾惠等十地加行位立性地。善戒經依十二住前三善根爲種性住。此等不簡退不退。依位配十地菩薩十二住。當章心。三乘種性立不退處故。於忍善根位立聲聞性也。然今大師案以今經論引證給意趣。經論出種性地共有忍位。於其中忍是不退故爲取之。引智論善戒種性之文云。然以前三善根非證位種性之義也。住地建立與種性不退之立義。有其不同也。若不得此心者。智論性地立四善根。善戒前三善根立種性住之義。擧之了。善三善根屬種性住之大師釋引文。自可招相違也。無失。
章云。問○答。此二既爲緣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由此亦立無性有情。先無後有非性種者。此亦不然。以習成處。定先有性。愚位未習故不說性。後起習已不名無習。是故習成則說有性。隨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則說本有彼性。問。若爾此則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性差別。答。則由此義安立五性何者。謂修六度串習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若習小行到於忍位成聲聞性。故智論云。煗頂忍等名爲性地。善戒經云。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屬種性住○獨覺准知。由此則立三乘種性。若於三行隨一修行未至本位。爾時立爲不定種性。若於三行全未修行。爾時立爲無有種性。由此當知。諸乘性種皆就習說(等云云)。
問。始終大乘心。以眞如爲種性之體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云種性體者。凡始教心。眞如凝然不反。但更不可爲種性體也。若依之云爾者。於本論瑜伽所說。眞如所緣緣種子生出世間法(文)然瑜伽既始教所依論藏。尤可取種性之體也。如何答。始教大乘心。以眞如不爲種性云事。章文分明也。故章中。彼約始教。以理從事。麁相而說。故約事中。明性種故(云)於至瑜伽論所緣緣種子難者。實性宗心。依此文心。雖指眞如。相宗不談隨緣之義故。於眞如更不可立種性也。但眞如所緣緣種子者。若依護法心者。緣眞如智。從所緣名眞如所緣緣種子。若依難陀心者。聞熏習種從正體智云也。依此等義心。更非相違也瑜伽論云。
私記引惠日論第二云。眞如爲種謬五。有義瑜伽論云。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麁重自相種子生。不應道理。答。出世間法從眞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西方兩釋。一護法等云。上是緣眞如智以眞如爲所緣緣故。名眞如所緣緣種子。二難陀等云。是聞熏習種從佛正體智。名爲眞如所緣緣種子。此二俱非。何以故。論云。若非習氣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眞如所緣緣故(乃至)二師釋與論相違者。此亦不爾。釋不違論。何以故。答意以眞如爲所緣緣之能緣智種。爲出世法因。難意既以眞如爲所緣。既通有能緣。亦應一切皆成。何故得立有無性別。若即眞如爲種能生。應但云從眞如種子生出世法。何須云眞如所緣緣種子生因(云云)。
寶師俱舍疏第一云
問。俱舍論心。立聲聞種性事。於何位立之可云耶。答。順解脫分位立之付之。道理不明。種性可立不退堪任之處。何可云立順解脫分位耶。若不簡退不退。廣立凡位者。有般無般之種性本有也。何可彼順解脫分之位耶。如何答。俱舍論心。順解脫分位立種性事。論文分明也是以俱舍論中。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爲身中有涅槃法(文)此則非不簡退不退。即解脫分位證涅槃果之種子必定故。於此位立也。雖有般無般之性本有。此善不生位其有無更難知。此善生以後。知有般涅槃本性故。云此善生已名爲身中有涅槃法。此又於忍位不退與立聲聞性相似也。無失。
問。涅槃經心。一闡提者得阿耨菩提耶。答。爾也。進云。不得(云云)付之。佛性常住定當作佛。是經宗也。何不成佛耶。如何答。涅槃經一闡提人成佛云事。一經大意。何可疑之耶。但今至不成佛進文者。是則依位云不成。何一闡提位可成佛乎。若出闡提位者。必可成佛。是涅槃大經大意也。無失。
章云。如涅槃言。三種人中畢竟死者。喩一闡提無佛性也。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根故。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等云云)。
問。出現品大藥王樹不生二處之文如何。答。可見疏抄刊定等(云云)。
刊定第十三云(可見下抄也)。
問。終教大乘心。引涅槃大經何文。可云證悉有佛性皆成之義可云耶。答。引凡有心者定當得成之文付之不明。凡有心當成者。但是可限有性。何廣可云通一切耶。例如彼如來。雖有心非當成。是以相宗心。述不定性成佛之義。設少分一切之釋。爾者如何答。凡悉皆成佛義者。是一乘宗盛談。半成半不成者。權宗未了之說。故始非可爭勝負也。但至如來有心之難者。是章家問答也。經文已簡佛故。云衆生有心。更不可相濫也。無失。
問。終教大乘心。定性二乘必成佛可云耶。答。爾也。付之。定性二乘灰斷永滅。依何因緣發心修行可云成佛耶。是以涅槃經中。喩畢竟死難治之類。何況引今經大藥王樹不生二處之文。他師證定性不成之義。如何答。終教以上教心。定性二乘成佛云事。諸部經論大同義也。以相宗五性之義不可難也。但灰斷以後迴心者。佛性內熏故。根本無明未盡故。如來大悲不捨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必心想還生迴心向大也。但涅槃經難者。彼指無餘沈空之病。終非云不成佛也。次大藥王樹不生二處難者。不捨生死之現文分明也。更非畢竟不成也。若約現在者。云不生二處。若約當者。云不捨生性也。無失。
章云。二約終教。即就眞如性中立種性故。則遍一切衆生。皆悉有性故○如經說言。衆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陀耨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有情悉有佛性(云云)經云。
玄記第十六云。又合二處不生者。以後二處無起義故。問。准上文。依佛智生三乘善根皆是性起。何故此中簡去二乘。答。前據性起所益。非是性起自體。以彼但是能依故。若爾菩薩亦是能依。何故取釋。以彼二乘無大菩提心。不順性故。不名爲起。菩薩不爾。故不同也。此中二乘涅槃合地獄深坑。以大燼灰斷故○初約定性二乘。後約凡夫。故二處不可生也。若據後文。合不捨生性。則知非究竟無。以此二位約現在說。若約當來。皆委能生也。
刊定記十三云。有不捨生性中云。然亦□者。擧前潤緣。雖即不生。生性不無。故云亦也。曾無厭捨者。佛菩提性不欲生死。不捨衆生。其性既在故。云無厭捨。故前住邪小位。只說闕緣不生。不言無性不生。
問。小乘教心。唯許一人有性成佛之義。不許多人有性成佛之義可云耶。答。爾也付之。依宗家解釋尋俱舍論文者。一切菩薩得證正覺文。大師賢劫千菩薩也釋給。明知多人有菩提性云事。何況見章家上文引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等之文。三乘種性於解脫分之位立之。彼何必可限一人耶。如何答。凡小乘教心。不談性得佛性。但述修得佛性。故修行成佛之位。唯是一人一坐成覺故。不云多人有性也。是則隨執非有門心。小乘十方世界唯有一佛故。此別始教中隨事虧盈半成半不成。終教一切皆成之義也。況聲聞忍位立種性。菩薩初從煗位一坐成覺。此位但是一人。依此云一人有性也。但至云千菩薩難者。皆是三祇滿菩薩賢劫成覺。故出其數。定成佛之性事。可指樹下成覺之位也。次至順解脫分位立種性云難者。彼但順解脫分善依爲涅槃成種之義故立種性。今依性得修得之有無。分五教別。於一人多人之成覺。顯教淺深。故限修得三十四心成覺之位。述一人佛性之義。建立少異無失。
章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佛性。餘一切人皆不說有(文)。
同上文云。若依俱舍論。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爲身中有涅槃法。獨准知。由此則立三乘種性(等云云)。
玄記第二云。事場者。如俱舍論云。於剡浮州中央。從金剛地上起金剛座。徹剡浮州地。與上際平。一切菩薩皆於中習金剛三摩地。何以故。更無餘依止及能堪受此三摩地。一切菩薩者。謂賢劫千菩薩也。
問。終教心。於佛界生界有增滅耶。答。不爾也付之。終教以上教心。說一切皆成之處。若爾者生界悉盡佛界。何無增耶。依之始教心。立一分無性不成之義。如何答。終教心雖云悉皆成佛。何於佛界生界可有增減耶。衆生數量無盡。對何忽可判增減。此非如來正知見故。還墮邪見之失。但始教心立一分無性。述不增減之義。甚以不可。然香象·清涼等御心。判此事給。若言一分不成佛者。但是不盡。非不滅義(文)無失。
章云。若謂衆生由有性故。並全成佛說有盡者。是則便於衆生界中起於減見。衆生既減佛界必增。故於佛界便起增見。衆生增減非是正見。故不增不減經云(等云云)廣可見光顯抄(云云)。
貞疏云。若言一分不成佛者。但是不盡非不減義(文)。
問。於衆生界執有增減事。何見攝之可云耶。答。章中引邪見(文)付之。凡尋邪見者。擬無之見也。然增減見者。斷常二見之所攝。是邊見之所攝可云耶。如何答。佛界生界增減者。違正知見。妄見所起故總名邪。必非撥無見也。於撥無見名邪見者。是其失重故。偏是云邪見。今廣指妄心所起名邪見故。無失。
章云。故不增不減經云。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衆生界增。見衆生界減(等云云)。
私記云。章云。如是增減非是正見(云云)五見中何見耶。答。是即邪見也。故章引不增不減經文云○起邪見心。問。爾也。付之。凡尋增減兩見。是計斷常故。可邊執見。何云邪見耶。答。於佛界衆生起增益損減見。是從顛倒妄心所起。所以名邪見。不違諸論說。故俱舍論云。一切妄見皆顛倒轉。並應名邪。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甚故(云云)此文玄賛釋云。五見名邪見。非要撥無方名邪見(乃至)名爲稠林(等云云)。
問。終教心。於無性不成之義。付多過。爾者第三難心。何破之耶。答。最後之佛無說三乘教。以無聖機故付之。諸佛說教可隨機緣有無。若無聖機。何必可說之。何況諸佛出世。雖爲一乘。如無彼機者。但說三乘。加之如迦葉佛。但說諸惡莫作等八字(云)多寶如來又不說法(見)以此等相例。第三能破不成也。如何答。今第三難心。實背諸佛本意。如來同體大悲。是授聖果故。出興於世。無聖機故。無說三乘一乘之教者。如來出世更無其用也。但至迦葉多寶等不說難者。有聖機感之上。如來不說之者。如來大方便。說不說其利生善巧也設雖不說。何爲此例乎。今依無聖機。復佛不說三乘等教者。是爲大過。斷同體大悲也。何況不說者。此等皆是一途別門義也。以之不可准例也。無失。
章云。又今已後諸佛。無有一佛得說三乘等教。以無得聖機故。即斷諸佛同體大悲也(文)。
私記云。重付五過破。此建立悉有佛性道理也。五過者。一斷受用過。二所化無聖過。三不說三乘過。四行不圓滿過。五虛行成佛過也○問○且付不說三乘過。如迦葉佛。但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八字。不說三乘。或如多寶如來不說法。例此等佛法最後佛不說三乘法。有云何妨。答。此一途說。理實可說大乘法。故華嚴經云。迦葉如來具大悲。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處。是故此處最吉祥(云云)。又多寶佛有說法義。何以一途說疑多說耶。凡三世諸佛以同體大悲體。今教化衆生得三乘聖果也(等云云)。
問。同教一乘心。談主伴具足之義可云耶進云。爾也付之。主伴具足之義。別教所談也。何於同教可云談此義耶。如何答。凡主伴具足無盡重重者。別教一乘之義。更非同教之所談也。但今並皆具足主伴成宗者。已始云攝前諸教所明種性。終結攝方便故。攝已前諸教爲眷屬故。以方便爲伴云具足主伴。全非別教主伴伴主相見無礙之主伴也。無失。
章云。約一乘有二說。一攝前諸教所明種性。並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攝方便故(云云)。
問。別教一乘以何義爲種性可云耶。答。章云。五信之中位位內六決定義等。名爲種性(云云)付之凡尋六決定義者。源出十地論。然彼於地上證智作六決定之義。未見於地前有此義云事。若爾者大師何判種性義可出六決定義之樣耶。如何答。凡六善決定。是諸位通體。隨位漸增。於諸位有差別。發心住下賢之初。其位最劣故。約種爲名。十地是證位眞證故。立決定名也。位雖有勝劣。其體同善決定故。爲種性體云也。無失。
問。章中以六決定爲種性體(文)爾者六決定共爲種性體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云六決定共取者。大師餘處解釋中。十住十行位無大善決定(云)若依之云爾者。當章中雖以六決定爲種性。未無簡別言。明知六種共可取之云事。如何答。實當章中以六決定爲種性者。六決定是諸位通體故。雖無簡別之言。依位位差別。委分別其相之時。六決定具足者。但是十地一位也。前三位非證智故。隨漸增之相備不具之。其旨如一邊疑難。然當章言之總也。委分之者。具不具不同也。無失。
章云。二據別教。種性甚深因果無二。通依及正。盡三世間。該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諸法門。本來滿足已成就訖。故大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等。此之謂也。或隨門顯現。即五位之中位位內六決定義等。名爲種性。亦即此法名爲果相。以因果同體唯一性故(云云)。
玄第九云。二別名者。一觀相善決定。謂彼正智照理名觀。契同一味名相。此當體得名。二眞實者。即實智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虛故。相形立名。三勝者。過劣故。具勝德故。亦當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諸能成果故。從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無限局。體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謂因入果德。情無怯懼。此從心境立名(云云)。
十性品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文)。
玄五云。三與法界等者。是勝善義。謂大自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義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也。四與虛空等者。是因善義。謂成無常愛果因故如虛空。以在地前。略無常果因。又亦由上深故等法界。廣故同虛空。或俱通二。或與上別。可知。五是不怯弱義。以從佛種中生故。亦是釋種性名義。又亦得諸佛從菩薩性中生。又是釋上諸句。謂何以得知深廣等法界等邪。釋云。以是三世佛種性能生一切菩薩等故(云云)。
又次上文云。何故此名種性。乃至十地名善決定者。以此位最劣。約種爲名。十行次增。約依種所發業行爲名。十迴向更增故。約行後大願爲名。迴前諸行向正證故。十地已得眞證必然故。名善決定。此等並是位中通體。隨位漸增有茲階降。是故十住十行無大善決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賢中下故。最劣故。未辨此大用也。又以自利增故。又以約種未現行故(文)。
注經第二十六(十住品)云。佛子。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佛子。菩薩住三世諸佛家(文)。
注云。一廣大與法界等。是勝經處○二虛空等者。是因住處。因有二種。一無常愛果因。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色。色不盡故。二常果因。今是地前故闕此也○三住三世諸佛家。准論此名不怯弱住處。謂菩薩住處。即佛所住故名佛家。進住佛家是不怯弱(文)抄第二十五云。謂與法界等。與虛空等。是勝住處者。下論釋云。大勝高廣一體異名○古人亦取下論立其三義而云。一勝善決定。二因善決定。三不怯弱善決定故○疏今是地前故闕之也。且依行布。未證眞如故。無常果因盡未來際○然類六決定。而但有三者。餘三證如方得有故。一謂觀相善。云無雜。二眞實善。云不可見。三大善。云普能救護一切衆生。皆未證如故無此三矣(文)。
古經第十二云(十行品)諸佛子。菩薩行業不可思議。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所行法故(文)。
玄第六云。又釋。前行業當觀相善決定。不思當眞實善決定。法界當勝善。如空當因善學三世當不怯弱。餘同前會釋(文)。
注經第三十二云(十行品)佛子。菩薩行不思議。與法界虛空等。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而修行故(文)。
注云。若取論勢。菩薩行爲總句。餘皆是別。不可思議即眞實行也。彼約地前不見。此約凡愚叵思。亦名眞實行布。位中無眞如觀故。無觀相行。二與法界等。即是勝行。亦是佛本故。三與虛空等。即因行也。是無常因。亦未得地智。闕常果因也。四學三世佛而修行者。是不怯弱行。未能順理眞實救護故無大行。餘同前會。
抄第二十八云。不可思議者。例後十地六決定中有眞實善決定。彼經云不可見。今以不思議當之。無觀相行者。彼云無雜。無帶相之雜故。今經地前執帶如相故。無無雜之言故。無大行者。大行今云偏一切佛智不可能救護一切衆生。今無此言。
古經第二十六云(十迴行品)佛子。是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大願。悉普救護一切衆生。菩薩摩訶薩立此願已。作學三世諸佛迴向。
玄第七云。又此中初是觀相。次大善。後不怯弱。六決定中有三也。餘義同前擇。
注經第三十九云(十迴行品)佛子。菩薩摩訶薩有不可思議大願。充滿法界。善救護一切衆生。所謂修學去來現在一切佛迴向。
注云。若取論勢。亦初句是總。下三句別。一充滿法界即是勝願。以是一切佛根本故。二普救一切即是大願。順作利益故。三所謂學佛迴向。是不怯弱願。決定入佛大願故。亦未入地故無觀相及眞實願。大悲增故。加前住行大願利益。而餘行中有無常愛果因。今此闕者。大悲既增惟願救護。不欲自求菩提果故(文)。
十地論第一云
問。終教大乘心。非情上可立佛性可云耶。答。唯除草木等。如終教說付之。佛性者是眞如性也。眞如性既通情非情。何於非情可嫌佛性耶答。於非情不立佛性事。是常途性相也。是以大師。眞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文)此則眞如雖通情非情。佛性之名限有情。以通非情名法性故。眞如之普遍更無其妨也。無失。
章云。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終教說玄第十六云。問○答。若三乘教。眞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謂草木等(云云)。
問。以梁攝論聞熏習與阿梨耶識解性等文。證何教種性可云耶。答。證始終二教種性也付之。凡始教付有爲性立種性。終教於無爲性判之也。種性之體既水火也。何可爲二教之證耶。如何答。凡依一文證諸教之義事。探其意趣。依一義證之。是常途之習也。今梁論文。其義亙二教。各引之爲證。相宗心。付本識之種立本有性。建立五性之差別。當章心。聞熏新種立之故。以意處殊勝攝本覺性爲性種也。然新熏立性故。本性立本覺性。分性習二性。爲證有爲無爲別引之非爲證也。是又若望始教。當宗者依聞熏習種顯本性故。於本識有爲種中。可立本覺解性名也。當章今不存此義也。今爲終教證事。眞如立性。眞如內熏種爲種性故。今引之者。即正爲取本覺性也。二教所引各依一邊。無失。
章云。問。夫論種性必是有爲。如何此教約眞如爲性種性耶。答。以眞如隨緣與染和合成本識時。即彼眞如中有本覺無漏。內熏衆生。爲反流因。得爲種性。梁攝論說爲梨耶中解性。起信論說梨耶二義中本覺是也。
同上文云。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爲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爲性種性。故梁攝論云。聞熏習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爲因(文)。
問。圓教心。有非情成佛之義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成佛云。既是非情也。何有成佛之義耶。若依之云爾者。尋圓教成佛者。通依正具三世間成十身滿果也。若不許成佛義者。通依及正盡三世間等之義。如何可判之耶。如何答。凡非情成佛者。如來成覺之時。觀見法界是一味性。情無情無二相。故依性相相融之義。述非情成佛之義也。更非情有覺性非云發心修行成正覺也。若許此義者。法性轉變。非情忽可有變情之失也。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性。故說無情有成佛義(云云)文心分明也。無失。
章云。
玄十六云。若三乘教。眞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謂草木等。若圓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如下文辨。是故成佛具三世間。國土身等皆是佛身。是故唯局佛果。通遍非情(文)。
抄十九上云。由此有云。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說無情有成佛義。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之相。亦得說言諸佛衆生不成佛也。以成與不成情與無情無二性故。法界無限故。佛體普周故。色空無二故。法無定性。及十身圓融故。緣起相由故。生界無盡故。爲因周遍故。遠離斷常故萬法虛虛故。故說一成一切成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若許此義。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便同邪見(云云)。
文永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於仁和寺常樂院書寫之了。佛子聖嚴之(生年二十二)
華嚴深意鈔卷第三
行位章
問。小乘教心。明十二住廢立可云耶。答。章中明十二住付之。依大師解釋。披小乘論藏說。全不說十二住處也。何大師依小乘教說十二住判之給乎答。小乘十二住之文。實雖未見列之論藏。已瑜伽論中比類聲聞十二住說菩薩十二住之時。聲聞自種性住爲初。至于羅漢最後位列之爲十二住。雖無小論中。大現依瑜伽列之給。有何失可云耶。何況傳來小乘論藏諸部中。纔得一二以管見。不可疑高覽若有列十二住論藏者。何必可爲無之乎。無失。
章云。初者依小乘論有四位。謂方便·見·修·及究竟也。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爲究竟。及說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廣如小論說。
指事下(本)云。言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爲究竟者(未驗小論)瑜伽論第四十八云。當知。菩薩十二種住隨其次第類聲聞住。如諸聲聞自種性住。當知。菩薩初位亦爾。如諸聲聞已入正性離生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二住亦爾。如諸聲聞已入正性離生住。當知。菩薩第三住亦爾。如諸聲聞已得證聖所愛味爲盡上漏增上戒學住。當知。菩薩第四住亦爾。如諸聲聞依增上戒學引發增上心學住。當知。菩薩第五住亦爾。如諸聲聞如其所得諸聖諦知增上惠學住。當知。菩薩第六第七第八住亦爾。如諸聲聞善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九住亦爾。如諸聲聞成滿無相住。當知。菩薩第十住亦爾。如諸聲聞從此出已入解脫處。當知。菩薩第十一住亦爾。如諸聲聞具一切相阿羅漢住。當知。菩薩第十二住亦爾(梁攝論第十一卷亦有此文)。
景法師抄云。自下第二明聲聞十二住。聲聞十二住者。一是種性。即在未發心時本有種性。二在七方便。三在見道乃至初果。第四戒學。第五定學。此在進斷欲界修惑方便道中。第六在斷上三品惑。第七在斷中三品惑。第八在斷下品惑。此三是惠。第九已得四根本定與彼無□□□□□。第十是三無色以一無色有眞無漏捨一切相□□□□□從斷悲九無礙及得滅定。十二是即阿羅漢□□□。攝論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十二住但類菩薩學地十二住。不取第十三如來住(基抄中亦釋。恐繁不擧)。
行位章私記云。十三住者。一種性住(未發心前五位不攝)二勝解行住(資糧加行二位也)三極喜住(初地。此中初一分見道所攝。一分修道所攝)四增上戒住(第二地也)五增上惠住(第五地)八緣起流轉息相應增上惠住(第六地)九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第七地)十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第八地)十一無罣礙住(第九地)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第十地。已上皆修道攝)十三最極如來住(究竟也)。
又云。大乘義章云。十三住義出地持論(瑜伽菩薩地也)行成之處名之爲住。又成不退亦名爲住。住義開合廣略不定。今據一門且論十三。名字是何。一種性住。所謂習種及與性種。佛種建立堅固不壞。名種性住。二解行住。謂解行地於出世道正觀修行趣入不退。名解行住。三歡喜住。謂淨心地。出世眞證菩提心生。堅固不退自慶所得。名歡喜住。四增上戒住。謂離垢地。淨戒具足微過不犯。名增上戒。五增上惠住。所謂明地。定心殊勝。名增上惠住。六菩提分法相應惠住。所謂炎地。觀察三十七道品法。名菩提分法相應惠住。七諦相應增上惠住。謂難勝也。善觀四諦相。名諦相應增上惠住。八緣起相應增上惠住。謂現前地。善能觀察十二緣起法故。曰緣起相應惠住。九有行有開發無相住。謂遠行地。有功用行共相開發。名有開發。寂用俱行離於有無間隔之相。名無相住。十無行無開發無相住。謂不動地。報行純熟無功用行共相起發。名無行無開。遠離間隔功用之相。名無相住。其第十一名無礙住。謂善惠地。能以四十無礙辨才說法利他。名無礙住。其十二名最上住。謂法雲地。學行窮滿故曰最上。其第十三名如來住。果德窮滿出離清淨。名如來住(等云云)。
地持論第九云。聲聞住法亦有十二。如菩薩次第當知。一者聲聞自種性住。二者入正未越次取證方便住。三者越次取證住。四者得不壞淨味聖戒轉上漏盡住。五者依增上戒增上意學出生住。第六第七第八得眞諦智增上惠學住。九者觀察生無相三昧方便住。十者究竟無相住。十一者解脫學處住。十二者一切種阿羅漢住(文)。
同疏十一云(惠遠)於中初總明聲聞所有十二住。如菩薩地次第當知故。二辨十二住相。一自種性者。別於外道及大乘□名自。謂五停心總別念處等所有善根。與外道分□雖墮惡道。要因於此必得涅槃。此則當□□□□□也。二入正未取越次證者。謂煗等四現忍心法□□□□學觀四諦。與外道分□決定不退故名入正。然□□□□□□過凡夫生死次第取證見諦故。名未越次也。此則當菩薩第二住。謂解行位十行十迴向是。三越次取證住者。謂□見道苦法忍等(乃至)十六心現觀決定超昇離生得成初果。此則當菩薩第三淨心住。四得不壞淨者。學前第十六心以得成就四不壞能起修道位(乃至)五依上戒增上意等者。謂依增上戒更復進斷第三品惑。成就增上道共定。此即家家中第二二人用第四品受六生家家也。第六第七等者。以依戒定發出勝智障。深觀眞諦成就增上惠。前明戒定。非無有惠。以戒定別住故。故不明惠。今此明惠。非無戒定。以惠別住故不明也。就惠中別有三人。第六一人斷第四品惑成增上惠。用第五品惑受四生家家。此則家家中第三人也。第七斷五品惑六品惑成增上惠。始斯陀含也。第八人斷第七品惑成增上惠。是進向斯陀含也。九觀察生無想等者。謂初禪阿那含觀察欲界生死是苦無常等。得盡欲界第九品。成就初禪無相三摩提。方便者。謂依未至禪加佛方便修彼無想三摩地。得斷第八品惑成就一種子也。十究竟無想住□□□□界九品究竟捨離欲界相。此即住果阿那含也。第十一解脫學處住者。謂進向阿那含得斷色界惑□解脫色縛覺於空處四諦義也。第十二一切種阿羅漢者。謂進斷三空惑盡。成就非想阿那含具足。是阿羅漢一切種因行也。然戒經中說是阿羅漢果。當善思之。此是非想地最後身。即於此身得成羅漢故。言羅漢也(云云)。
問。以乾惠等十地爲始教引攝門。有何故耶。答。章云。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漸次修行至佛果故(乃至)方便同彼。以二乘人於現身上得聖果故(文)付之。設雖十地內有菩薩地佛地。三乘位相水火異也。何爲誘引二乘之教乎。次又設雖佛地立十地之內。何必同二乘現身得聖果耶。如何答。始教中迴心教心。引二乘令得佛果之方便說相也。然今乾惠等十地者。三乘共說名十地。二乘之後置菩薩佛地事。爲令知下位不足欣樂上佛果故。終置之也。或又二乘人現身期聖果故。引入方便示同彼教。二乘地之後同說佛地。速爲令引入佛乘生大菩提之願樂故也。以是爲迴心教本意名三乘共十地也。無失。
章云。又亦得爲說乾惠等十地。第九名菩薩地。第十名佛地者。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漸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以二乘人於現身上得聖果故。不在後也(文)。
問。付乾惠等十地。且菩薩遍經此十地耶。答(云云)兩方。若云遍經之者。凡乾惠等十地三乘共十地云事。常途性相也。何菩薩共經此等十地可云耶。若依之云爾者。龍樹智論中。菩薩遍經此十地(見)如何答。菩薩經乾惠等十地云事。雖不見於當章中。正於智論說於聲聞菩薩二類配釋今十地爲二乘說者。如當章述。爲引二乘入佛乘也。是爲迴心教三乘共十地爲菩薩說之者。三乘菩薩機麁淺故。□似小乘以菩薩三賢十地等位配釋今乾惠等十地。依今論心菩薩經之云者。即此門心也。更初自聲聞乾惠地非可迴入緣覺如來地也。例如比類聲聞十二住說菩薩十二住。此等即始教門建立也。無失。
智度論七十五云。此中佛更解得無上道因緣。所謂菩薩從初發心來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初地乃至十地。是十地皆佐助成無上道。十地者乾惠地等。乾惠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爲涅槃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住受道。或習觀佛三昧或不淨觀。或行慈悲無常等觀。分別集諸善法捨不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惠地。於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性地者。聲聞人從煗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法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薩位。見地者。初得聖果。所謂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鞞跋致地。薄地者。或須陀洹斯阿含。欲界九種煩惱分斷故。於菩薩過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氣亦薄。離欲地者。離欲界等貪欲諸煩惱。是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智無生智得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小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秦言因緣亦名覺。菩薩地者。從乾惠地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菩薩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有人言。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佛地者。一切種智等諸佛法。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問云。何以故不說菩薩似辟支佛地。答曰。餘地不說名字。辟支佛地說辟支佛名字故。復次菩薩能分別知衆生。可以辟支佛因緣度者。是故菩薩以智慧行辟支佛事。如首楞嚴經。文殊師利七十二億反作辟支佛。菩薩亦如是。滿足九地修集佛法。十力四無所畏等。雖未具足。以修習近佛道故名具足。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無上道。是諸法皆因緣和合故。非初亦不離初。非後亦不離後。而得無上道(云云)。
僧侃疏十三云。釋乾惠地中。言聲聞人獨爲涅槃乃至受道者。總標乾惠地位。言或習乃至無常等觀得者。別出行體。言觀佛三昧不淨觀慈悲者。略出三停心。言無常等觀者。略出總別念處。分別已下釋名義。分別集諸善法捨不善法者。釋惠義。言不得禪定水者。釋乾義。解性地中。言於菩薩得順忍者。標性地處。此謂種性解行位也。言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者。雖法愛未已。而邪見不起。此明勝下而不及上。得禪定水者。亦對下地明勝理。是濕而不與名者。但諸地義立名不可一一例對。或言上地皆濕故。此不獨與名。解八地中。言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薩位者。謂初地始心。若然何有八人之教。言大位相當來必事與小乘相似。解見地中。言初得聖果所謂須陀洹者。謂第十六心住果須陀洹。此以見諦滿足故名見地。亦可從因立名。非三道中見道。於菩薩是阿鞞跋致者。謂初地住心滿心。薄地中言或須陀洹或斯陀含者。標薄地處。須陀洹唯取進向道。斯陀含取住果及進向道。言欲界九種煩惱分斷者。釋薄名義。謂欲界修道煩惱斷一品已去。皆與薄名。須陀洹進向道有二義名薄。一對令未斷者故。以分斷名薄。二對後多斷者故。以分斷名薄。斯陀含亦有二義名薄。一對所斷麁者故。以所未斷名爲薄。二對令斷盡者故。以小許未盡名薄。此言薄地。則究不同住薄之義。於菩薩過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者。此亦標薄地處。謂二地已上七地以還。今以無功用道名未成佛。正明應言乃至無功用道。又解。無功用道相同於佛故。以功用終心名未成佛。或言乃至金剛者不然。斷諸煩惱餘氣亦薄者。釋薄名義。在初地時。已斷煩惱。二地已下唯斷習氣。若釋薄義。類同於前。言餘氣者。唯取功用法愛。不取無功用中所斷細習句。以得知今云斷餘氣盡即不知欲。故知唯取法愛。若不爾則無功用不名離欲。乃至未成佛亦應通於金剛。解離欲地中。言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者。謂功用之欲形下生上故。或五或六神通解菩薩地中。以三義釋之。初義通於凡聖。第二義唯聖非凡。第三義通於外凡。上來解十地竟。言菩薩於自地下。解得果。經文言於自地行果具足者。自分所行也。於他地觀具足者。此有二種他地。一遍學二乘而證。二限觀佛而欲證。自下向無料簡言。何以故不說菩薩似辟支佛者。此問答含有二意。直問不說似之所由二意。若不說似。何故菩薩得具足辟支佛。答中先答初問云。餘地不說名字者。餘雖是聲聞同地。不說人名故。雖義與菩薩相配。辟支佛以人名標地。人既不同不說。以理言之辟支佛中亦有前七地。但今就人總說故不配之。若依大乘同性經中。說四種十地。謂有聲聞二地辟支佛十地。此中直分聲聞爲七。餘三皆存總名。當是終經不同故也。言復次菩薩能分別知衆生可以辟支佛因緣度者。次答第二問意。此明菩薩應作辟支即是其身。何須說似始名具足。若然亦作聲聞。何故聲聞就似釋具足義。解言。辟支在於無佛之世。自力大師既是菩薩應作。更無辟支並出故。即是釋其具足。若應作聲聞必似佛力化主不妨。更有實行聲聞。就似釋具足。菩薩亦如是者。舊云。文殊既爾。自餘菩薩類然。今解。知下類前辟支別釋具足佛地。何故類前者。以俱不說似。而云具足故也。上明應作辟支名爲具足。今明雖不作佛故仰習漸近亦名具足。類前具足義同故。云亦如是。亦有菩薩應作佛身。但非今論意耳(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直進菩薩行位等相影似小乘云耶。答。爾也付之。迴心教自本引小故。尤可同小乘。直進之教非迴小之教。何必可云影似小乘耶。若影似小乘引小機者。何可云異迴心教耶。如何答。直進菩薩影似小乘者。是章家問答也。煩非可劬勢。即章中出二義設於會釋。或云。直進之人機麁淺故。不能盡受大乘深法。或述凡以大乘似小說。皆通二義。一爲引小。二爲機淺。但至可同迴心云難者。迴心教中。說聲聞位果。有同不同別。此引愚法人令入大乘。今爲直進人說菩薩位果。爲令迴入二乘引佛乘。猶影似小乘。二教共合爲始教。同爲一乘之方便也。無失。
章云。二爲眞進人顯位相者。彼說菩薩十地差別。又以十地說爲見修。及通地前以爲大乘十二住義。何以故。爲影似小乘故○問。何故此教所立名數。多分類似小乘耶。答。爲隨方便影似引彼有勝方便故。若全異彼。難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問。若引二乘。可須似彼。必爲直進。何假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以始教中直進之人機麁淺故。不能盡受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義理仍別。二凡以大乘似小乘說者。皆通二義。一爲引小。二爲淺機。是故說此爲始教也(等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判直進菩薩行位。引梁論須陀洹道前有四位等文。爾者大師御心。小乘道前四位者。煗等四善根耶。答。爾也付之。依章家解釋。於梁論文。出願樂行人四種方便。擧信解行向四位終。但如須陀洹道前有四種方便結例。未列煗等四善根。是知例信解行向四方便思之。以三賢四善根小乘道前四位也。可云也。是以淄州大師以五停心等爲四位判給。如何答。凡須陀洹道前有四位之梁論文四善根云事。章現文分明也。始非可勞之。彼五停觀等資糧位者。是遠方便也。不可云道前近方便也。今但對無分別智見涅槃勝義之智。取近方便之四善根也。即梁論中。如世第一人未得無流心說爲不清淨等者。即此心也。何況唯非高祖一師高判。於梁論疏文。又同以四善根爲道前四方便(云)但於淄州釋者。正於彼釋。於多釋中一釋也。解釋意趣大異。必不能會釋。即又其一解釋中四十心又取四善根。此釋者意趣雖異。還取四善根。今大師御心。依始教門十信猶成位立四位故。今梁論文大順同也。今五停等爲七方便。於今四方便之文。何強可云廣亙可云耶。無失。
了義燈七云。然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有四方便。謂四十心者。或如小乘五停心觀·總相念處·別相念處合四善根爲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或言總意別。意取四十心滿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或翻譯謬。魏·梁·隋·唐同本異譯。餘本總無。故筆受謬。
章上文云。若立五位。謂見道前七方便內。分前三種爲資糧位。以遠方便故。後四善根爲加行位。是近方便故(等云云)。
章云。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彼十信亦成位故。此亦爲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位。謂煗頂·忍·世第一法。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等云云)。
梁攝論第十一云。願樂行人自有四誰。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爲菩薩聖道有四種方便故有四人。如須陀洹道前有四種方便。此四人名願樂行地。於第一阿僧祇劫修行得圓滿。此地若已圓滿。此觀人未得清淨意。行以未得證眞如。未得無分別智。故無分別智即是清淨意行。又猶同二乘心故。非清淨意行。又未至菩薩不退位。故非清淨意行。如世第一人未得無流心。說爲不清淨○(文)。
梁攝論疏六云。文別有三。初明四方便。二如須陀洹下。擧小顯大。三未得淨意下。對後辨異。初分中言四方便者。一名習信。二名習解。三名習行。四名志願。第二分中。煗頂忍及世第一法。名須陀四方便(等云云)。
問。付直進菩薩行位。且煗等四善根爲第十迴向之外別立之。爲當第十迴向所攝耶。兩方也若云別者。第十迴向終說四善根事。常途性相也。何可云別立之耶。是以他宗人師。第十迴向攝也釋。若依之云爾者。章家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之釋。十迴向之外可立之(見)如何答。凡五位開合分別時。雖分資糧加行之差。以四善根第十迴向之攝云事。是經論通說也。但至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者。於彼第十地滿如開等覺位者。彼必不置第十地之外。今四善根又以今此第十迴向之終攝在之。開之爲四加行。故有十迴向後別立之言。若不爾者。迴向之外可云別位乎。又可爲十地所攝乎。無失。
章云。又亦爲似迴心教故。以信等四位爲資糧位。二迴向後別立四善根爲加行位。見等同前(等云云)。
玄記七云。第四定位者。此當解行位終第一僧祇滿。依佛性論。至此位滿方名不退之位。依瑜伽。此中猶知墮地獄中。有說。此猶屬資糧位。以於迴向後別說四善根爲加行故。有說。此通二位。以於第十迴向之中攝加行故(等云云)。
大疏云(十迴向品)第四定位者。若約資糧等五。諸說不同。一云。此迴向位。是修大乘順解脫分資糧位。終從十信來皆資糧故。十迴向後別立加行故。莊嚴論說。行盡一僧祇。長養信令增上。增上達修分善根。又成唯識第九云。初無數劫福智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爲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雜集十一亦同此說。有云。此十迴向是加行位。復有二說。一云。四決擇分中。是後二攝。謂十解爲煗。二行爲頂。前九迴向爲忍。第十迴向爲世第一。成唯識云。此四善根亦勝解行攝。此文爲證雖不分明。玄奘三藏意存此釋。一云。四加行中。世第一攝。故眞諦翻攝大乘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爾。有四方便。謂四十心。若依此釋。則無五位。地前四十心皆加行故(云云)。
瓔珞本業經云。住於十地修學四善根者。是印學修習(文)。
又次上文云。如四善根。約住內門修故。於第十迴向位中別開。四善根既迴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攝(文。此上下文。十住位立不立分別委細有之)。
問。章中付明三品成就之義。爾者聲聞獨覺於三品成就修行有差別耶。兩方也。若有差別者。章中引瑜伽文。證聲聞三品成就。後引如說聲聞獨覺亦爾等文。故明知不可有差別也。若依之云爾者。聲聞獨覺觀智既有勝劣。三品成就何無差別耶。何況如彼麟喩者。一度成覺人也。三品成就何可判之耶。如何答。二乘聖者依智惠勝劣有少分之別云事。是所不疑也。但三品成就者。三業共自發心之始。菩薩方便地至得果漏盡廣立之。在見諦以前。何於獨覺耶。是則論藏之誠說也。始不可難之。但麟喩獨覺之難者。一座成覺者。是百劫修行之滿也。發心以後寧強可揀之耶。又如部行之類者。大與聲聞同。三品成就之義。二乘無有之也。無失。
章云。如喩伽說。云何已成就補特伽羅相。謂諸聲聞先已串習諸善法故。若時安住下品成就。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非於現法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中品成就。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上品成就。爾時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即於現法得般涅槃。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種性同故(文)。
指事云。聲聞人中三品爲三。此三俱在見道已前方便地中。聖入聖道及以盡漏有其遲速。一者已修解脫分善及煗等。仍於惡趣未得不生。即於現身未能入聖得果盡漏。第二人者。住方便已。免惡趣中。現身入聖得沙門果。更生更死。未能盡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現能入聖得果盡漏。是現般人○第三十七卷云。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同種類故。而此獨覺與諸聲聞有差別者。謂住最後。有最後所得身。無軌範師。宿習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斷滅煩惱。證阿羅漢。故名獨覺。景抄云。言如聲聞獨覺亦爾者。亦同聲聞有其三品。初下品人。已修解脫分等。未免惡趣○第二人。住方便道。已得惡趣非擇滅○入聖道已。作七生人等。復受生死。於最後身。在無佛世得阿羅漢。此前二人。是其部行。而聲聞同。如此文中。推同聲聞。第三上品。是百類百劫滿已。於最後身。出無佛世。依第四定起不淨觀。乃至盡漏(文)。
問。始教心。付明三乘退不退位。爾者佛性論心。何判三乘不退位耶。答。章引佛性論。聲聞至苦忍。緣覺至世第一法。菩薩至十迴向。方皆不退也(文)付之不明。彼佛性論文依薩婆多義述之。何可爲始教門證耶。何況聲聞忍位是不退位也。何至苦忍判不退耶。次緣覺不淨觀以後。一座成覺聖也。何云世第一又得不退耶。如何答。始教門心。引佛性論判三乘退不退事。章家所判也。不能劬勞。但述薩婆多義云難者。大師釋此事給。雖是薩婆多說。然非彼宗。說有十迴向名位故。小乘無此位。雖述彼小乘義。傍顯始教門故。今引始教之證也。但聲聞忍位以上不退。緣覺不淨觀等云難者。凡始教門心。隨麁相說三賢故。十迴向以上置不退位。聲聞緣覺同例之。聲聞至苦忍。緣覺至忍位。證入人空得佛性故。以之定不退位也。即菩薩三賢定退位故。例彼置苦忍等也。難勢聊與今義門別也。無失。
章云。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論。聲聞至苦忍。緣覺至世第一法。菩薩至十迴向。方皆不退也(文)。
玄第四云。若就始教。以隨麁相。說信爲位。是故今彼三賢亦隨麁說。是故至十迴向以上。方得不退。如佛性論第一卷說。問。彼論中是叙薩婆多師說。豈是大乘耶。答。雖是薩婆多說。然非彼宗。以說有十迴向名位故。小乘無此位也(文)。
佛性論第一云。若依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衆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衆生凡有三種○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第一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得於佛性(云云)。
同論疏云。以聲聞乘三中最鈍。要入聖位方始得之。緣覺次利。至世第法位方能得之。菩薩最利。十迴向以上而便得之。問云。菩薩爲求佛果說得佛性。是義可然。聲聞獨覺所求各異。亦無有得成佛義。但聲聞位中。至世法上證入空理。與菩薩位十迴向以上證入相似。是故通說聲聞緣覺至此位上得於佛性。非謂至此有作佛理說得佛性(文)。
問。終教以上意。以十信爲位耶。答。不立位也付之。依宗家解釋。檢梁論所說。例小乘道前四方便。出信解行向四位故。尤可云爲位也。何況仁王經以地前四位寄四輪王報。佛性論爲修四行□四得。立信解行向之四位。若爾大師何以得十信不立位耶。如何答。凡終教心。於不退以上立位故。信是退位也。更不可立位也。是以大師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云)今此釋心。明不可立位也。但於今出給經論釋者。若是立位者。皆始教門義也。若依寄法有立之事者。但是寄顯門說也。正可非述終教之位相也。始教麁淺故。爲引小故。位相同小乘。終教不同彼教故。不立位也。章家所釋分明也。更不可致疑難也。無失。
尋云。至第六信立不退之稱如何。他宗人師依之立位如何。
章云。若依終教○又於地前但有三賢。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本業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云云)。
法華玄賛二云。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退生邪見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後不退入二乘故。三證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證得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有爲無爲法皆能修故(云云)。
玄第四云。四定位者。此十信法於始教中自是位。如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四位謂煗等。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又彼論及佛性論等皆云。地前修四行。謂十信修信樂大乘行。十解波若行。十行三昧行。十迴向大悲行。又爲除四重障正使故。謂初除闡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執障。三除聲聞畏苦障。四除獨覺捨大悲障。又信成淨德因種。解成我德因種。行成樂德因種。迴向成常德因種。又仁王經寄四輪王報。謂鐵銅銀金。以此教義故知。十信亦是位也。若約終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位故。本業經云○故知無位。但是方便行也(等云云)。
問。終教心。初住以上不退位可云耶。答。爾也付之。設雖終教心。甚深次位退不退何必有差異耶。是以初僧祇勝解行地菩薩退云事。補處所說也。何宗家可判初住不退之義耶。何況本業經中。如舍利弗·法才王子。於第六住退菩提心(見)依之於第七住既立不退稱。更不可有初住不退之義也。如何答。終教心。十解以去菩薩。依上觀智修唯識眞如等觀。方得不退。不墮二乘地故。於初住位可立不退也。是以梁論中云。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或述。十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故(文)是則終教性相也。更以始教建立不可來難也。但於第六住退者。起信論中會此事。示現退(文)是以宗家。爲慢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入發心住即得不退(文)無失。
章云。又仁王經云。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進有退。猶如輕毛隨風東西等。在此修行經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乘地。況諸惡趣及凡地耶。設本乘經說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論中釋彼經文。爲示現退也。爲慢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入發心住即得不退也(文)。
玄五云。七止觀雙運緣不能壞。故云不退(第七住名。云云)。
本業經上云。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止觀現在前。復値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爲退。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値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衆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値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爲退相(文)。
問。終教大乘心。從初發心定不退位事。引何經論證之給耶。答。梁論·仁王經等引之也付之。依大師之所引。正檢本經本論之說。仁王經中說地前得人空。梁論中云十解以上名聖人。或梁論中。雖言得出世淨心。經論共不有不退之言。大師何爲證初住已上不退之義。私加不墮二乘地句給耶。如何答。終教心。自信成就發心之位立信滿入住不退事。常途性相也。更不同始教以三賢爲退位也。依之梁論十解以上名聖人。仁王經地前得人空之文。尤可修不退之證文也。但不墮二乘之文。大師私加之給云難者。仁王·梁論中雖無不墮二乘地之文。既信成就初住之處有名聖人之詞。得出世淨心等云故。得終教大意。置不墮二乘地之文。尤叶其道理。無失。
章云。梁攝論云。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十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仁王經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證等。又起信論得少分見法身作八相等。皆此義也(文)。
問。終教大乘心。於地前可云今別資糧加行不同耶。答。不爾付之。設雖終教心。既有三賢四善根之功德。何不立資糧加行分位耶。是以始教心。立五位分資糧加行分位。終教有何意趣不立資糧等位分耶。如何答。終教心。於菩薩位地不分資糧加行等別云事。宗家所判。始不可疑之。但是爲趣聖方便立比證別。許忽不立遠近之麁細。是以大師餘處解釋中。三賢總爲趣聖方便。不分資糧加行近遠(文)所以始教於諸位立淺深遠近別。委分別位相。終教依眞如智立比證之別故。趣聖方便之釋。自此起。不依見修等名言也。無失。
章云。若依終教。亦說菩薩十地差別。亦不以見修等名說(等云云)。
玄七云。有說。十住初即位不退。況至於此。又三賢菩薩能遊生佛國。況墮惡趣。又三賢總爲趣聖方便。不分資糧加行近遠。此約終教(文)。
問。終教心。於初發心住唱八相成道可云耶。答。爾也付之。尋初住菩薩者。位纔在發心。但得人空一理。業惑未除斷。更不可作八相化用。若又唱正覺者與圓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可有何差異耶。如何答。終教心。初住以上現八相者。是宗家性相也。菩薩自初信依業識心信見眞如。今至發心住之時。依比觀門。隨順法性。見平等性。捨生佛彼此之見。入究竟寂滅。依此智少分見如來法身故。以願力暫現八相化用也。但至與圓教不別云難者。章主釋此事給。述終教云。但在當位暫起化故。述圓教義。於初位中起此用時。於後諸位並同時起。皆以得故(文)更無失。
章云。起信論中說。三賢初位中。少分得見法身。能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衆生(云云)。
章云。問。前終教中不退際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與此何別。答。彼於此位示成佛時。於後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當位暫起化故。此即不爾。於初位中起此用時。於後諸位並同時起。皆已得故。是實行故。該六位故(文)。
起信義記云。謂十解菩薩依比觀門見於法界故。云少分見也。亦可依人空門見法身故。二以見法身下。明八相益生。即利他功德。十解初心住中能作此事(文)。
問。終教心。三賢菩薩由惑業受生可云耶。兩方。若云由惑業者。正見章文。又以願力受身自在。亦非業繋何況見餘處解釋。今明菩薩於報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業故。云非業繋(文)今此文無諍不由惑業(見)若依之云爾者。今此菩薩故留惑即潤生。分段之報猶未捨。往業未已故。更不可云不依惑業也。若不依惑業云者。此菩薩依可受生耶。如何答。終教心。三觀菩薩依何留潤生之惑。談願力受生。何云亦非業繋。更非云無業惑也。雖有業惑。以智力御之。偏不隨彼力。願智力助之。依願受諸有之生。於業繋不同自在者。願力更不助業惑。何亦非業繋(見)此終教大意也。無失。
章云。又以願力受身自在。亦非業繋。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報身佛。其所修行皆順眞性○又梁攝論中。十信名凡夫菩薩。十解名聖人菩薩等(等云云)。
起信義記云。初往業未亡以微苦相續下。顯異凡。既聞業苦未亡則謂與凡夫無異。今明菩薩報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業。故云非業繋。以留惑益生悲願之力故。云以大願等力也(云云)。
問。終教所立法相影似小乘云耶。答。不爾付之。二乘迴心之義正在終教。終教若誘引二乘者。所立法相尤可影似也。何況始教直進教猶影似小教。設雖終教。有二乘迴心之義者。尤可如彼教也。如何答。迴心教中法相正引二乘入大故。所立法相尤可影似小乘也。終教已上教深勝。所引二乘又是高勝人也。更不可影似小教。已入大乘何還可似小教乎。是以大師釋此事給。此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是純熟高勝機故。不假似彼(文)更無失。
章云。問。此教豈不通引二乘。何故行位不似小乘說。答。此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是純熟高勝機故。不假似彼也(文)。
問。宗家證實報三生之時。引汝及文殊俱得見我等文。前位但是因圓果在後位(等文)爾者今此因果者。爲判善財因果。爲當彌勒因果可云耶。兩方。若云善財因果者。正見經文。彌勒下生成佛之時。雖說文殊善財俱得見我。更不見屬善財義之處也。何況因爲欲化度彼諸天故等之生天四義此文所來也。明知彌勒因果云事。若依之云爾者。正判實報三生之時。第二解行位中既出善財證。第三證果海生之中引此文。前位但是因圓等云故。尤可證善財因果也。如何答。凡前位但是因圓果在後位者。是則善財因果。更非彌勒因果也。章家判實報三生之時。出善財因果釋之。何今可出彌勒因果耶。是寄人顯得法之時。對因人知識得法雖在佛會。終不値果人事。成果隔因故也。今以我當見我之文。證善財果海者。以値果人顯法表成果。是以大師餘處解釋中。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示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謂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說當見得。無失。
章云。成見聞位○二成解行位○又如善財始從十信乃至十地。於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賢諸行位者。亦是此義也。三證果海位。謂如彌勒告善財言。我當來世成正覺時。汝當見我。如是等。當知此約因果前後分二位故。是故前位相但是因。圓果在後位故。說當見我(文)。
晋經第六十云。善男子。我於南方。隨諸衆生所應示現。而化度之。於此命終生都率天。爲欲化度彼諸天故。顯現勝妙智慧功德。消欲渴愛。令知諸行皆悉無常。天趣壽命咸必有衰。入摩訶衍一生菩薩。皆悉雲集。爲欲教化諸同行故。欲開釋迦牟尼世尊所化蓮華。現彼受生。善男子。我於彼中壽終下生成正覺時。汝及文殊師利俱得見我(文)。
玄二十云。二生兜率爲四種衆生。一爲化彼天。二集一生說法。三化宿世同行。四開佛所化。謂釋迦遺法所化衆生。根未熟故。如花未開。又利益未得。亦如花合。待彌勒佛令其開發故也。三下生成佛汝及文殊俱見我者。釋有三義。一云。我當來成佛時。亦說此華嚴。彼時亦有文殊善財所說之法故云也。二云。我成佛時。汝與文殊俱來。助我宣物法化。三爲表法。謂善財何故上於佛會俱求諸善知識。而不求佛者。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謂不求。量成果隔因故。說當見佛(文)。
問。離垢三昧通因果二位耶。答。爾也兩方。若云通者。既立離垢三昧名。尤可限果定也。是以當章中。雖云都率天子。至離垢三昧前。未云得之。若依之云爾者。餘處解釋中。通因果二位(見)如何答。凡第十地滿菩薩。離二障微細垢故。得離垢三昧之少分云事。是出因位所得。非果定。故云一分也。是故經中離垢三昧少分也者。則此心也。是以宗家通因果二位釋給。尤有所以也。但當章離垢三昧前者。或指因定一分。或簡果定故云前不。更無失。
章云。二成解行位。謂都率天子等。從惡道出已。一生即至離垢三昧前。得十地無生法忍(等云云)。
玄十六云。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二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如此文是。將現成佛在此天上。住此三昧。能利衆生令離垢故(文)。
晋經三十四云。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少分也。
玄十六云。謂雖得十地因滿。簡不因果故。云猶未能等也。
華嚴自防遺忘集第三云(行小果三生究竟門)沙門文超述三生義云○問。若此一生因行即圓。更不假餘生者。如何下文云未得離垢三昧之少分耶。既云未得離垢少分者。故知更待餘生。何得一生成攝耶。答。云未得離垢三昧少分者。則此三昧有其兩重。一因滿所得。即天子獲者是也。二果滿所得。約果滿三昧邊。是故云未得少分也。問。因修得者與果滿得者。有何差別耶。答。因修得者。離微細礙微細者垢故名離垢。得法正見故名三昧也。果滿得者。離於因垢故名離垢。所作究竟故名三昧也(云云)圓宗文類第二十引之。未渡事也。
問。圓教心。肉眼唯見三千界事可云耶。答。不爾。見十佛剎土世界海等(文)付之。肉眼其用微劣也。何可云見十佛世海耶。若肉眼見彼世界者。天眼以何爲所見耶。是以龍樹智論中。唯見三千界事(文)如何答。圓教肉眼見十佛剎塵世界云事。經文分明也。始不可諍之。但龍樹智論釋。作三乘肉眼故。見三千世界云也。但小乘心。肉眼雖不見被障細遠之色。依三乘教。已云見三千世界。況一乘深教心。云見十佛剎塵世界。可有何苦耶。無失。
章云。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剎塵數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則不如此。故智論云。肉眼唯見三千世界內事。若見三千界外者。何用天眼爲。故知不同也(文)。
晋經四十二云。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衆生死此生彼故。
問。今經所說白淨寶網轉輪王者。可云金輪王耶。兩方。若云金輪王者。正見經文。種一恒河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輪王等(文)既恒沙金輪王善根所起也。更不可云金輪王。何況如瓔珞經中。金輪王世界性等其住處也。若依之云爾者。既是輪王也。所感輪實是何物可云耶。若非金輪實者。鐵銅銀輪豈彼所感耶。若爾捨劣就勝。尤可云金輪也。是以新譯經清淨金網之詞。寧非指金輪實耶。如何答。白淨寶網輪王寶體。誠輒雖難定。檢清涼大師捧家意趣。其體是可金輪寶也。但是非千子具足四天下之王也。一恒河沙輪王善根所起。第十地解行因滿王也。其所住即世界性等萬子以上輪王感錠光玻璃鏡。其所得具十眼至離垢定前。寧所感寶網劣乎。然經中云白淨寶網。分明不出寶體。忍雖難指金寶。新譯經中以彼白淨寶網之舊經文。云清淨金網轉輪王。以之知即可金輪寶云事。是以清涼大師引金剛頂經。以金輪佛頂備其證給。但寶體種是全恒沙善根之所起金銀銅網等多寶爲所具。何非三乘金輪等類也。無失。
疑云。瓔珞經十地寶網輪說白淨寶網者。是當第九地白雲寶網輪。然者今金網清淨可當第九地。何以之可證第十地之王金輪寶耶答。是則清涼大師引瓔珞經。與今經對判之時。以彼取之可當第九地。則此可爲所具(云云)次若取十地爲清淨金網正當十地。次無畏珠及清淨義述。以三義證十地之義給。然者今經金網出其體。舊譯寶網出其莊嚴終。引金剛頂經出今輪佛頂之證。明知白淨輪王感一恒沙輪王善根所起之金輪寶。爲十地解行滿之輪王。可爲十世界以上之王也。
章云。如普莊嚴童于等也。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住。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文。云云)晋經三十四云。彼諸衆生具足種種淨香自在光明善根。若有衆生見法蓋者。彼諸衆生種一恒沙轉輪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王等(文)。
玄十六云。得一恒沙輪王善根。皆如白淨寶網等。此是世界性中萬子已上輪王。如愛見善惠王等。非是金輪千子王四州等。謂一恒沙箇白淨寶網輪王善根。暫見此蓋頓得成就(文)。
唐經四十八云。了知如是悉是虛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若有衆生見其蓋者。種一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文)。
大疏八下云。今初。准晋經云。種一恒河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輪王等。是則多箇輪王。非一輪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淨金網者。准瓔珞上卷。金輪在十迴向。初地以上皆是瑠璃輪。而增寶數爲別。是知舊譯爲寶網者勝金網也。故彼經云。歡喜地百寶瓔珞七寶相輪。爲四天王一萬子以爲眷屬。百法身爲百佛國土中化十方天下。已後略無化之分齊。寶數一一增至第七地。十三寶相輪。八地但云大應寶相輪。九地云白雲寶相輪。十地百萬神通寶光瓔珞無畏珠寶相輪。若順晋經。白淨之言則是九地。即前香幢雲自在光明。若然彼但是所等。則金網無失。若取十地爲清淨金網。正當十地以無畏珠爲清淨義。又攝化分齊。與上第十地攝報果同。則證十地明矣。故下此王放光遇者。亦登十地。言一恒沙者。謂從九地已還乃至十住銅輪。以此十地前化分齊。比前諸位如恒沙矣。故晋經云寶網輪王等。等取前也。
抄十八下云。疏今初准晋經云。種一恒河沙下○初言多箇輪王者。即寶網是一。等取金網瓔珞等多故。有一恒沙也。言非一輪王之多善者。則次舊經彈於今經。云種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恒沙善根。則一輪王有多善耳。言梵本亦然者。即以梵本成於晋經。疏而言清淨金網者。第二牒擧今經。准瓔珞上卷下。第三引瓔珞經成立二經○初言至第七地十三寶相輪者。以初地七寶。二地八寶。三地九寶。四地十寶。五地十一寶。六地十二寶。七地十三寶。八地以上不增寶數故。但云大應寶相輪等。疏若順晋經下。第二成晋經。謂今得十地成九地以上善根。白淨同白雲寶故。從即若香幢雲者。引前行經證成晋經。晋有白字。此前有雲字。二經合成瓔珞白雲寶義。若然彼但是所等則金網無失下。第三會取今經。於中又二。先順晋經收今經。謂晋經得十地。有九地已下白淨寶等諸輪王善。彼云白淨寶網等。等即等於金銀輪等。若是能等爲金網。則十地非金。若以所等爲金。金等何失。則晋經從九地向下等。今經從十迴向當中向上等故。言無失則亦是多箇輪王善根。謂得金網等一恒河沙輪王善根故云無失。疏若取十地爲清淨金網正當十地者。下直順金網一轉輪王多善根義。以三義證成。一以無畏珠爲清淨義。二以人攝化分齊同十地義。即次行經云。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教化衆生。正同十地攝報果中所化分齊。三故下此王下。以轉益文證成。此王轉益尚皆得於十地。故知此王即是十地。故彼經云。菩薩安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亦復如是。則金網非所等。正是十地但其金字。瓔珞雖無。餘經或有。故金剛頂經廣說金輪佛頂○恒河善根。雖金輪爲所等。能義主則不同。一恒河善根二經須一。言九地已還者。正順晋經從白淨九地向下等故(云云)。
問。今經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文)爾者與舊來成佛之義同說圓教成佛可云耶。兩方。若同說之者。凡圓教正意。不依位分。何可說終心作佛之義。是則寄終教不退際上顯之。更不可云舊來成佛義同也。是以圭峯大師解釋中。終教心也(見)若依之云爾者。初心速得之文。今經正說信滿究竟。宗家定判也。一位一切位故。無不佛果圓備。明知說華嚴圓教之成佛云事。如何答。圓教心。非古非今。舊來成佛之外。更不可有他義也。云其身者。十佛之身。滅三惡○云其智者。三世十智朗照。是以法身無性故。於心境不見差別。無古今異。故三乘爲本有德。於如此道理。是離言果海故。言詮非所及故。言詮佛或寄權門顯言。或就實教示玄。是故爲顯位位成覺。寄終教不退之處。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雖然非如終教初住八相等。彼於彼位不得自在。今經心。六相圓融故。主伴具足故。初住量正覺。寄於終教。顯位位成覺。終爲示舊來本有之成果。此則雖有如來藏性本有之性種。於習成之處。如立本有習成之二性。若爾圭峯終教之釋。儲如此會釋者。更不可有相違。是以大師。若自別教。則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說(等)者。此心也。無失。
意云。問○答彼(終教也)於此位示成佛時。於後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當位暫起化故。此則不爾。於初位中起此用時。於後諸位並同時起。皆已得故。是實行故。該六位故○問若是信等初同即一切者。何不信位初心即得。而說滿心等耶。答。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說。以彼教中信滿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處。一時得此一切前後諸位行相。是故不於信初心說。以未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行故(云云)。
玄五云。初發心時是因。成正覺是果○今釋發心時得故。下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此明滿入位時即得普賢位故。一位一切位。乃至佛果無不圓備。故云正覺○是豈因中說果耶。此一乘普賢行位。因果圓融相即無礙故致然也(文)。
圓覺經云。始知衆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作夢(文)。
同略疏二云。今詳教理略擧六門○三者終教相出性顯名成正覺。四華嚴說十信位滿初發心住即成正覺。五者頓教一念悟時即名爲佛。六者圓教本來成佛。故佛嚴云○今經文者。若約觀成方能知之。即當四五兩門。若約所知衆生本來皆佛。則唯第六(文)。
五十要問答上云。問。十信作佛與十地終心作佛差別云何。答。若但信十信作佛。不論十地終心作佛。即是三乘教。何以故。由法義道理不具故。若個五位及九位作佛。則是一乘圓教攝也。何以故。由具教義等具足說故(文)。
問。見聞解行證果海三生成道。非今經正位可云耶。兩方。若非今經正位者。凡三生成道之義。偏在今經。更非餘教之義。若依之云爾者。餘處解釋中。非今經正位(見)如何答。見聞解行證果海三生成道非圓經心者。更無餘經處也。無數僧祇隔歷諸位。從之疊三生解行因滿。立一生成佛之義。何非今經正位可云耶。但至餘處解釋中非正位之難者。一法接一切。一行該諸行。一念入無量劫。無量劫入一念。述普法圓融之德故。出時何立三生之異耶。此又寄三乘行布之門。非正位云也。此觀普法之德。若說之。何今宗心修因感果之位分。不立之可云耶。無失。
華嚴問答下云。問。見聞等三位普法正位耶不耶。答。不也。但從三乘位作如此說耳。若普法正位即無住無不住。一切六通三界一切法門。皆無不普此位。又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如位法門。一切行教義等法門。皆爾可思(文)。
問。位佛行佛相望。其位同時可云耶。答(云云)兩方有疑。若同時者。位佛者十住初心。行佛者十信終心也。何可云同時耶。若然云者。人師解釋中。同時也(文)兩方不明。如何答。行佛位佛其建立誠以有差別。雖然但出一處所望也。別非云別時也。限信者不成位體故名行佛。望初住已成位故名位佛。此則如父子相望。望父名子。望孫云父也。更無失華嚴一乘成佛義云(青丘大師。見登之集)成佛有三。位行理佛。初約位者。寄終教三立中。十住等五位明此成佛。故本疏云。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至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接即具諸位至佛果也。第二行成佛。疏第三云。一約行總不依位。自分勝至究竟即至佛果。章下卷云。由信成故是行佛。非位佛○問。十信滿心與初發心有何差別。答。此無差別也。問。若爾十信終心成佛。即位成佛。何名行成佛。答。此義望異。彼體不異。意不退階即名爲位。信心行義名爲行也(文)。
問。善財童子以當來成名證果海生事。大師引何經文證之給耶。答。入法界品云。如彌勒告善財言。我當來世成正覺時。汝當見我(文)引此文證也付之。依所釋見經文。彌勒當來成佛時。善財及文殊俱來雖見我成佛。更所不善財童子當來成佛義也。何引此文證之耶。
章云。二約法明位○汝當見我。
指事下卷云。言又如善財至是此義也者。如入法界品○案云。此三釋中。今此章解當第三釋。思准可知(文)。
文永三年七月二十六日於仁和寺常樂院書寫了。聖嚴之
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四
時分義
問。付修行時分。且三生四生極疾者。鈍根之類可云耶。兩方。若云鈍根者。今此上中下根遲速得果。必非鈍利之別。極疾者何必可定鈍根耶。何況極七反有。聖者雖最鈍。遙經七生定。是以光法師俱舍疏中。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文)若依之云爾者。既下根不許多劫經歷。明知三生四生之者。必鈍根之事。是以光法師下文。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文)是則三生四生非嫌于鈍根類耶。如何答。三生四生極疾之聲聞獨覺二類。必不可定鈍根。是則可通鈍利也。今所出章之三根上中下者。聲聞獨覺如來相對判之。委不分別鈍利之義。今聲聞三生六十。獨覺立四生百劫事。未必依鈍利非立遲速也。是以光法師俱舍疏中。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云。但至一邊類者。自元三生四生之人利根云事。非令同。六十百劫極利之輩。則章中以六十百劫如中下根依云利根非云極利也。是以彼疏中非要利根亦通鈍根釋了。引婆沙非如聲聞極利根者經六十劫。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之文證之。寧非此心乎。無失疑云。婆沙論中。三生解脫者名時解脫。六十劫修行者名不時解脫云事。如何答。三生解脫者名時解脫者。對六十劫極利者。鈍根三生得解脫。不經六十劫故。名時解脫也云然。三生解脫之人必非云皆鈍根也。聲聞人速願出生死人無餘。非利根者速出之義難也。而鈍根之者依極精進力。又可有三生得脫之類故。本於利根云。亦通鈍根也。是以極生反有最鈍故受七生云是也。六十百劫。是極利者。經劫之間。調練智慧。如佛時長劫故。其根最利。無失。
章云。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根者。謂諸聲聞。極疾三生得羅漢果。謂於一生種解脫分。第二生修決擇分。第三生漏盡得果。極遲經六十劫。中根者。謂獨覺人。極疾四生得果。極遲經百劫。上根者。謂佛定。滿三僧祇劫○問。何故下根返經時少。而上根等乃多時耶。答。能於多時修練根行等。以爲難故。是故多也。
俱舍云。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起入聖乃至得解脫(等云云)。
俱舍光疏第二十三云。此據聲聞。極疾三生修加行。極遲六十劫修加行。若據獨覺。極疾四生修加行。極遲百劫修加行。若據佛乘。極疾三無數劫及餘九十一劫修加行。若極遲者三無數劫及餘百劫修加行。此據修者。餘即不定。或有殖已經一劫或無量劫不能入聖。佛時長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根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故婆沙三十一云。非如聲聞極利根者經六十劫。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餘文可知。
復古記云。
雜集論第十三云。獨覺乘補特伽羅者。謂住獨覺法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脫發弘正願。修厭離貪解脫意樂。及修獨證菩提意樂。即聲聞藏爲所緣境。精進修行法隨法行。或先未起順決擇分。或先已起順決擇分。若先未得果。成先已得果。出無佛世。唯內思惟聖道現前。或如麟角獨住。或復獨勝部行。得盡苦際。或先未起順決擇分亦不得果。如是方成麟角獨住。所餘當成獨勝部行(文)。
問。小乘教心。六十數中阿僧祇耶六十數也可云耶。答。爾也付之。正披俱舍論說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數也。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非第六十重之數。如何答。小乘教心。以解脫經六十數爲三僧祇數量事。始非可論之。是以大師依俱舍論。至第六十名一阿僧祇云。但於新譯第五十二之一數云難者。解脫經讀誦之人。妄失八數。其後得五十二數見。依之眞諦之妄失中間八數。奘師妄失餘八譯。清涼大師釋此事給。即俱舍說六十。向後更無數也如述。小乘六十已至無數者。此定無數。謂此數外更無非是阿僧祇耶(文)此第五十二僧祇非第六十無數釋給。此釋心尤叶道理。其所以者。三僧祇諸佛修行時分也。依讀誦人妄失。菩薩修行可留第五十二僧祇乎。依之云中間八妄失。阿僧祇置第六十(舊俱舍)或五十二之外至第六十重可有無數之數也(新俱舍釋會)更不可留五十二數也疑云。小乘三乘心。阿僧祇者是數終極歟。如何。
章云。上根者。謂佛定滿三阿僧祇劫。此中劫數。取水火等一劫一數。十箇一爲第二數。如是展轉至第六十。爲一阿僧祇。以此數三僧祇(文)。
玄十五云。一准俱舍論。數至六十重名一阿僧祇。撿錄。此約小乘(文)。
(裏書)
大疏八下云。以是圓教所明深廣無涯。唯佛方測。不同凡小所知。如黃帝算法。但有二十三數。始從一二終至正載。已說天地不容。小乘六十已至無數。此有百二十四。倍倍變之故非餘測。數之終寄不可說(文)。
演義抄十八下言。小乘六十已至無數者。即俱舍論說六十。向後更無數也。即第十二論引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數。彼文具列。從一至十爲十。乃至跋羅攙爲一阿僧祇耶。於此數中妄失餘八。俱五十二。今云小乘六十已至無數者。是定無數。謂此數外更無。非是阿僧祇耶也(云云)。
舊俱舍第九云。阿僧祇既無數邊。三數云何成。不應如此知。若爾云何。雖然有六十數處名一阿僧祇。於餘經中說如此。何者爲六十。有第一數無第二數。是處名第一。十此第一。名第二處○十摩訶婆洛沙名阿僧祇。中間有八忘失。如此大劫。次第數至六十處。說名一阿僧祇。度一更如此數名第二。第三亦爾。故說三阿僧祇。非一切方便所不能數。故名阿僧祇(等云云)。
俱舍論第十三云。十跛邏攙爲阿僧祇耶。於此數忘失餘八(文)。
婆沙一百七十七云。十跛邏攙爲大跋邏攙。十大跛邏攙爲阿僧企耶。此後更有八數。及前爲六十數積一大劫。至此第五十二阿僧企耶數時。名一劫阿僧企耶。第二第三劫阿僧企耶亦復如是(文)。
問。小乘教心。付出證法身之四種時。爾者百劫修相好時出之可云耶。答。爾也付之。於百劫位者。唯修相好之業。何出彼時證法身之時也可云耶。如何答。於證法身之時中。出百劫修相好業時事。章文分明也。何始可疑之乎。僧祇之間學五明。百劫修相好業之事。總相分別之。何強可云不修法身乎。何況釋迦如來讃歎底沙佛之時。依七日七夜精進之緣。使超九劫爲精進波羅蜜多圓滿之時。依之於百劫之時有何失乎。無失。
章云。又依婆沙等。菩薩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者。謂戒等五分。修此法身亦有四時。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時。二於百劫修相好業時。三出家苦行修禪定時。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於最後身。伽耶城淨飯王家受生報身。於摩迦陀國而登覺道(云云)。
俱舍光記十八云。三十二相一一妙相各百福莊嚴。何謂百福。答。此中百思名百福○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後復起五十思今其圓滿○問。何者是五十思耶。答。依十業道各有五思。謂依離殺業道有五思。一離殺思。二勸道思。三讃美思。四隨喜思。五迴向思。乃至正見亦爾。是名五十思。有說(等云云)。
古答會婆沙論云。三僧祇修百劫。初阿耨菩提對菩薩義語云。汝容受我不。若欲容受者。心器令清淨(云云)即此義也(東大寺行嚴大法師答。云云)。
問。章中依俱梨數量定僧祇劫數云事。大乘終教義也可云耶。兩方。若終教義者。正見當章文。始教門義也定。若依之云爾者。大師餘處解釋中。終教義也定給。如何答。以俱梨爲三僧祇之初數事。約始教論之。當章現文分明也。更不可疑之。次終教中出定不定二種僧祇。定三僧祇是一方化儀。始終之俱梨之外。不出別教。明知定三僧祇劫數不異始教云事。但餘處解釋中。配終教云事。始教中有迴心直進二類。迴心教中引二乘故。云過十重迦他名阿僧祇。彼依引攝門之義。是名初教。直進菩薩自始菩薩大心向佛菩提。今始終二教共俱梨爲僧祇初數劫量。是可同也。是則過迦他者始教文始。以俱梨數量云始教之終。是與終教同也。然終教終不留定三僧祇。以不定僧祇爲教意。始終二教以之爲別也。無失。
問。終教所述定僧祇與始教僧祇無差別乎。如何答。依迴心直進二門會釋。教章·玄記相違事。於始教之義猶雖似相違。共付十大數之初數定僧祇故。實修門心二教共無差別也。終教立不定僧祇。圓教說十大數。今三祇者對權小麁淺之機□。延促在機。仍終教僧祇。何異終教定三僧祇乎。
章云。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經三阿僧祇。但此劫數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數至百千劫。數此復至百千。爲一俱梨。名第一數。數此俱梨復至俱梨。爲第二數。如是次第以所數等能數。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數中第一數也。依此數滿三阿僧祇(云云)。
玄云。阿僧祇此云無數。即數之極故。諸聖教中通有四說。一准俱舍論○二依智論第九。數通十重已後。名阿僧祇。論云。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千萬名億。千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千萬頻婆名迦他。過伽他名阿僧祇。如是數三阿僧祇。解云。此既云過迦他。知即通過後諸數故云阿僧祇。此約始教說。三依智論第六。引此品文。還有百數。至阿僧祇等。此約終教說。四依此品。百數阿僧祇。始是初數。如是次第以所數等能數。至第十名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等方爲數極。是故前教數極乃是此中初數。故知此門極廣初圓教辨也(文)。
疏云。小乘六十已至無數。此有百二十四。倍倍變之故非餘測。故數之終寄不可說○初言一百洛叉爲一俱胝者。是中等數。洛叉是萬。俱胝是億。故光明覺品云過一億。梵本皆云俱胝故。若依俱舍以洛叉爲億。則俱胝當兆也。若兼取一十百千萬等下數法。則通有百三十七數。由前易故。略不說之。俱胝已下並是上等數法倍倍變故(云云)。
古會云。始教中有引攝直進二門。當章依直進門。引十大數中第一數俱梨。玄記具述二意。依引攝門義過十重迦他立僧祇。依直進門亦引十大數俱梨(云云)。
疑云。設雖始教中立引攝直進之義。依一百俱梨數重定僧祇事。玄記以此爲終教義者。更不免此難也。始教直進者可定終教耶。如何。
問。始教大乘心。三僧祇滿所逢化。可云同小乘耶。答。初二僧祇滿。與小乘同。第三僧祇滿。與小乘異也付之。凡終教大乘心。僧祇數重遙踰小乘。何僧祇滿佛小乘同也可云耶。次初二僧祇滿佛既同者。第三僧祇獨何異耶。如何答。大乘教心。於三祇之外。更不說別修相好業因之義。小乘說百大劫之別修故。順之雖說百劫。但是變化非實修也ト述。非實修實行也。依之優婆塞戒經心。三祇滿所逢迦葉云也。小乘說百劫修相好之實修故。尤百劫之終可逢迦葉也。大小乘修行時劫說相不同也。然三僧祇滿之佛號不同云難者。小乘說百劫實修故。更迦葉不可置第三僧祇滿故。所逢諸佛已其數多。何迦葉已前佛置滿歟。即又置毘婆尸佛百劫之初。非迦葉一人而已。此等皆可有第三僧祇之內也。無失。
疑云。但是變化非實修也者。始教門心。依化身之門者。如小乘別修百劫相好業云心歟。又優婆塞戒經中。依釋迦身於三祇修因不出百大劫之修者。是依實報歟。依變化身歟。若實報者。不可云釋迦。若化身者。不云百大劫之修乎。但是變化非實修也云釋相違。如何答。始教中引本業經百大劫了。但是變化非實修也者。始教非云說百大劫修行。還是顯無實行之義也。何者。小乘已百大劫修行云實行。以王宮誕生之身三祇百劫修感之實報生身定。不福智並修故。三祇之外設百劫修爲相好業因之修行時也。今依大乘心。三祇之外不立百劫之修。以王宮誕生之身此爲化身。三祇修感實報之身。或在宮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處處不定云。皆居淨土。是故指彼小乘實報生身。云非實修也。此則實報相好并修行之時。垂下化身。爲引二乘故。同小乘演百劫之修。更非云實修也。次優婆塞戒經不說百劫三祇修實行可成實報。何就化身說乎云難者。私非可設答。大師所釋分明。問。三無數劫修諸實行應成報身。何故乃就化身說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機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見故。是權教故。作是說也(文)又佛果義中。出化身相好業因中云。一亦是方便。爲引二乘。即於此身。亦示勝因果。以實報身非彼見故。二此等亦即是實報相垂在化中顯現故(文)此等釋分明。何始可疑之乎。權教就化身談故。不動小乘說相三祇實行下百大劫。雖說百劫修實修行。可在三祇之中云心也。依之優婆塞戒經說三祇之實行。而就化身說。所逢之佛是則三祇之外無百劫之修事。分明也。以之爲實義也。此則與終教定三僧祇同也。彼更不立百劫之修也。
章云。優婆塞戒經云。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我於往昔釋迦佛所。始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文)俱舍頌云。三無數劫滿。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文)。
問。始教大乘心。修相好業事。爲三祇之間。爲當百大劫中修之可云耶兩方。若三祇之間者。凡始教心。爲引小乘之淺機。義相同小乘說之。更三祇之間不可云修之。是以今釋中。若小乘及初教。三僧祇後百劫中修相好別業(文)若又三祇之間福惠雙修云者。與終教可有何差異耶。若依之云爾者。見今章文。又依本業經。亦有百劫修相好業。但是變化非實修也(文)既百劫修者。是非實修云故。實修之義不在三祇。何位修之耶。明知實修在三祇之中別感實報之果。可有非化相之邊可云耶。如何答。始教心。修相好業因果。同小乘於百劫修。就化身談之。實報身非二乘所見故。直進執同迴心教所說法相影似小乘。是故未說實行實修。今實行實修。配終教心。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惠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文)雖然如問者御難。暫縱行論實行實修之義者。尤有三祇之中可修相好之業歟。始教心。釋家雖配化身。化下實報。暫與許之者。彼實行尤可有三祇之中。更與終教可無別也。但福惠雙修難者。終教眞如行之上雙修也。始教無此義故。雖云福惠雙修。非福惠修差別不同。終教福惠眞修雙行也。故釋家以實行實修配修教百劫修相好之義。付釋迦化身也。是以優婆塞戒經中。說迦葉佛所滿足第三僧祇劫。此外別不出百劫修行者。大與此義同也。無失可答申。
章云。又依本業經。亦有百劫修相好業。但是變化非實修也。又由以一偈嘆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成佛也。問。三無數劫修諸實行。應成報身。何故乃就化身說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機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見故。是權教故。作此說也。若依終教○亦云無百劫修相好業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別修彼業。始教引彼亦同彼說。仍是化也。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惠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文)。
又云(佛果義)若三乘中。或亦但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化身之相。仍即空是相義○問。何故智論等。於此化身辨金鏘馬麥等往業所到。三十二相等亦各出因耶。答。爲引二乘同下而說。現業果不亡故。聖道斷惑非滅報故。如羅漢食沙。金鏘等亦爾。小乘以爲實。始教即空說。以是方便故。如大乘方便經說。其相好出因有二義。一亦是方便爲引二乘。即於此身亦示勝因果。以實報身非彼見故。二此等亦即是實報相。垂在化中顯現故。得出因也(等云云)。
玄云。亦修時者。三十二相。若小乘及初教。三僧祇後百大劫中修相好別業。若或極遲百劫。或超九劫等。如智論第五說也。若終教已去。從初發心修因滿果便現。或是修生義是修顯(等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百劫修相好之業云事。大師引何經給耶答。引本業經付之。依大師解釋。正披本業經。說劫數量。全於百劫中不見修相好之業云事之處也。大師何引彼經可說百劫修相好之義給耶。如何答。本業經百大劫之證。大師所引分明也。雖無出相好業因。出阿僧祇數量了。末云。其數百劫乃得等覺。若一切衆生入是數者。得佛不久(文)此寧非說百劫修乎。大師以此文可云爲百劫修之證也。無失。
章云。又依本業經。亦有百劫修相好業。但是變化非實修也。
本業經下云。佛子。汝先言。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遠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廣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銖。梵天中百寶光明珠爲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廣亦然。以淨居天衣重三銖。即淨居天千寶光明鏡爲日月歲數。三年一拂石乃盡。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佛子。劫數者。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盡。名五十里劫。百里石盡。名百里劫。千里石盡。名千里劫。萬里石盡。名爲萬里劫。佛子。一切賢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門。時節久遠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若一切衆生入是數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薩(文)。
問。釋迦菩薩依嘆弗沙佛超九劫(文)爾者所超之劫可云大劫耶兩方。若非大劫者。菩薩所經劫數。自本依大劫數之。所超劫何非大劫耶。若依之云爾者。出菩薩所超劫數事。經論異說區也。何必可言大劫耶。是以他宗人師。釋迦之超劫中劫也定。如何答。作行成佛三祇劫數。以大劫數之。所超九劫。尤可大劫也。是則智論·婆沙同言大劫。更無其疑。但是與彌勒同時發心菩薩也。何同劫成佛云難者。於釋迦彌勒發心者。諸經異說不同。忽雖難指定所超劫。先德會此事。或彌勒同可有超劫義也(云云)疑云。
章云。又由以一偈嘆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文)。
心地觀經第一偈云。雪童爲半偈捨全身。超十二劫。摩納仙人布髮之時。超八劫。薩埵王子身投餓虎。超十一劫。弗沙佛讃嘆之時。超九劫(云云)賢劫經大旨同之(云云)。
智論第四云。問曰。菩薩幾時能種三十二相。答曰。極遲百劫。極疾九十一劫。釋迦菩薩九十一大劫行辨三十二相(文)。
婆沙論第百七十七云(同智論也)
瑜伽論第四十八云。當知。此中略有二種無數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數方便。時無量故。亦說名爲無數大劫。二者大劫算數方便。超過一劫算數之量。亦說名爲無數大劫。若就前說無數大劫。要由無量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就後說無數大劫。但經於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覺菩提。不過此量。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衆多中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當知決定無有能轉無數大劫(文)。
唯識論述記第九(末)云。若上上精進。或轉衆多中劫。或有轉多大劫。決定無轉無數大劫。即釋迦菩薩所超量中劫也。一小三災劫增減劫數(文)。
私記云。問。五教中。又由以一偈嘆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云云)案心地觀經。可云超三十劫成佛。何故云超九劫而九十劫成佛。答。今謂五教且略。隨轉小乘。九十劫成佛(云云)大乘義不爾。但三僧祇內超劫。更無百劫修相好業故。不云九十一劫成佛也○問。其超九劫者。大中小劫中何劫。答。唯識疏第九云。若上上精進。或轉衆多中劫。或有轉多大劫。決定無轉無數大劫。即是釋迦菩薩所超量中劫也。一小三災劫增減劫數(云云)。
問。終教大乘心。修實行成實報身者。引何經說證之耶答。引法華。我實成佛以來。經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等(文)付之不明。凡今此文。法華一乘久遠實成之義也。何以此文可證終教實行耶。何況大師餘處解釋中。以靈山淨土即染歸淨土。是同教一乘之義。法華顯一乘故(文)若爾者。所居之土既一乘也。能居之佛豈終教耶。如何答。終教心。說實行實成故。立不定僧祇。定三僧祇非教意故。爲嫌之引法華實成之文隨教引證事。釋家之恒習也。但是取實成之篇云。然非取五百塵點久成之義。終教自元一性宗故。處處釋文恒與同教同位。即以佛地經十八圓滿淨土。如云就終教菩薩同教一乘說。以實教說證權義。依權教義爲實教證事。祖師恒例也。更所證意趣□教可得之文。於教宗廢立不相亂也。無失。
章云。若依終教說有二義。一定三僧祇。約一方化儀說故。又此教中修實行故成實報身。不約化說。故法華經云。我實成佛已來。經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章下攝化章云。若說釋迦報土在靈鷲山。如法華經云。我常在靈山等。法華論主釋爲報身菩提也。此約一乘同教。何以故。以法華中亦顯一乘故。其處隨教即染歸淨故。說法華處即爲實也(等云云)。
章上卷判佛地經(十六)圓滿土(云云)此依三乘終教及一乘同教說(云云)。
問。終教大乘心。付明定不定二種僧祇爾者定三僧祇。付化身佛爲判之。爲當實報實行之時也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云約化身者。凡付化身判三僧祇等義者。是始教門建立也。然終教述實行成實報之義故。更不可云約化身也。是以起信論中。以一切菩薩皆經三僧祇劫(文)今此文心。非付實報演之耶。若依之云爾者。當章中。出定三僧祇。約一方化儀說故(文)明知定三僧祇約一方化儀化身云事。如何答。終教心。定三僧祇就一方化義云事。章現文分明也。更不可云就實報實身修行。是以章中。定三僧祇。約一方化儀說故(文)但起信論皆經三僧祇之難者。是寄始教門可云立三僧祇修行也。終教本意。不定僧祇爲教意。實行實報以之爲本。今定三僧祇者。在該通十方之不定僧祇之內。雖可爲實行。約一方化儀事。以化身爲本。八相化用。示一世界。即約彼淺近之機。就化儀云也。云約三祇修行非云變化修。若此變化之修云者。爲得變化身可云立修行時耶。變化者實報之上變化。更不可立別修行時也。
疑云。起信論中。皆經三阿僧祇等修行之後成佛唱色究竟。彼實報正覺。是可云一方化儀耶。成佛唱實報之正覺。三祇何就化儀云耶。如何答。今就化儀云者。望化身化儀云也。是就釋迦身述三祇之義故。如優婆塞戒經等說。然三祇者實修行也。可望實報。何云化儀耶云難者。三祇實行成報。即是色頂報身也。彼實報身垂八相化用事。是一方一世界化用也。於不可計數僧祇實行之中。出一方化用。云三僧祇故。三祇實行雖云望一方化儀。實不可計數僧祇實行隨一也。正實行所感云者。是報身也。而今色頂報身垂一世界八相化用故。隨所現化用置一方化儀中也。雖然以彼身非云化儀身也。
章云。如次上論義抄之。又如下抄。
起信論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爲怯弱衆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爲懈慢衆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移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
大疏二下云(抄下抄之)。
同鈔七下云(如下抄之)。
問。妙經中。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文)爾者爲說釋迦之受化。爲當顯燃燈釋迦一體之義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云顯得授記之義者。正見經文言。我說燃燈佛等云故。非云燃燈則我身乎。是以光宅·清涼等諸師。存二佛一體之義給。若依之云爾者。當章中。我說於燃燈佛所得授記等(文)明知說釋迦之授記云事。如何答。引我說燃燈佛等文事。自元爲證方便之義也。實成在五百塵點之前。近成唱伽耶寂場。其中間所說。皆是方便說也。仍此文示方便之義。其中設燃燈是說我身。皆是中間方便說也。今大師所引加得授記之詞給本意。久成之後章說燃燈成覺久成之後。授記之詞爲方便之證。有其深意。中間諸行諸僧祇修因等。皆是方便說故。等字之下。得其意趣。加得授記之詞給。又餘師心。燃燈即云釋迦。併是中間方便之義。無失。
章云。又云。我說於燃燈佛所。得受記等。皆以方便分別故也(文)。
光宅疏第八云。第二過去益物之名不同中有二階。一者言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正出過去益物之名不同。則言燃燈定光只是釋迦(云云)。
教章指事下云。經云。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案云。依此文意。總會前教。燃燈佛所授記。皆是方便說也。亦更驗之。
慈恩釋云。此約平等意趣門說(云云。私記引之)。
問。小乘教心。三僧祇之間。但修智分不修福分可云耶。答。章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云云)付之。檢俱舍論之說。菩薩要經三劫無數修大福德智惠資糧等如云。明知三祇間兼修福智二分云事。如何答。小乘心。修大福德智惠資糧者。此則三祇之間。修六度行學五明。因行滿趣佛果。云修大福德。此非相好業因。亦不修福分者。不修相好業因。云不修福業。彼修大福德者。此爲智惠資糧之因也。今論福惠雙修事。智惠相好雙修之因也。小乘立百大劫修因。更不說三祇修相好之因也。無失。
章云。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別修彼業(文)。
問。終教心。通雜類世界立不定僧祇事。引勝天王經說證之耶。答。爾也付之。依解釋正見勝天王經說。如來力盡無邊量之故。餘衆非可測知故。以無量劫修之功。爲可得成佛之說。雖然未見通雜類世界經不可計數劫云事。大師何引此文證之給耶。何況雜類世界是花嚴所說耶。彼經一部中。無說雜類世界。如何答。立不定僧祇事。引勝天王經證之。通雜類此界云事。不定僧祇不限一世界。化儀不通十方界者。不可立之。故證不定僧祇引勝天王經。雜類世界非云彼經所說也。不定僧祇言更於彼經通雜類世界經僧祇云也。無失。
章云(如下)。
勝天王經第二云。況復如來於無量劫修無量無邊萬億三昧。何以故。如來不可思不可觀故。餘時勝天王白佛言。世尊。我聞如來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云何而說無量劫修。佛言。不也大王。何以故。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功力之所能辨非爾許劫時。始得入法平等理。稱爲成佛(文)。
問。引寶雲經所說不可計數僧祇之文。證終教不定僧祇可云耶答。爾也付之。既佛德無限故。不可計數僧祇所得也云故。明一乘所說之劫數也。何以彼經文可證終教不定僧祇耶。是以清涼大師釋今經剎海塵數之文。以瑜伽·起信之三祇之文。云約三乘一乘化儀。引寶雲無量僧祇之文。約一乘剎海塵數劫釋給。如何答。引不可計數僧祇寶雲經文。證終教不定僧祇事。章現文分明也。說僧祇數量故。尤可爲終教之證也。但清涼大師爲一乘剎海塵數劫證文事。對三祇淺近之說。以剎海塵數之劫數其義相順故。引之爲證云然。勿非云一乘十大劫數也。取長遠之時許。已有僧祇之詞。十大劫之中初數也。隨義引證。是恒例也。無失。
章云。若依終教有二義。一定三僧祇(如上)二不定僧祇。此有二義。一爲通雜類世界故。如勝天王經說。二據佛德無限量故。如寶雲經云。善男子。菩薩不能思議如來境界。如來境界不可思量。但爲淺近衆生。說三僧祇修習所得。菩薩而實發心以來不可計數也。解云。此中不可計數者。是不可計數阿僧祇劫。非但三也。問。何故前教定三僧祇。此中乃有定不定耶。答。前教生故。此教熟故。方便漸漸勸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是說也。
大疏二下云。然瑜伽·起信等。約三乘教。一方化宜一類世界。定說三祇。今約一乘。該通十方及樹形等界故。云殺海塵數。是以寶雲經言。我爲淺識衆生。說三僧祇劫修行。然我實經無量阿僧祇劫修行(等云云)。
鈔七下云。然瑜伽起信下。第二隨難別解。即重釋三祇約三乘。一乘以通。言該通十方者。對上一方化儀言。及樹形等界者。對上一類世界。且如娑婆一劫方安養得爲一日。則安養世界乃經三無數日耳。更方袈裟幢剎未經歲月。況於後後以劫爲日之剎耶。是則不可以此一方類定於成佛時劫之數。二異類剎者。即於一界即具諸界。互不相見。時劫亦殊。安知脩短○言寶雲經者。經云。善男子(云云)。
(裏書云)
抄七下云。言寶雲經者。經云。善男子。菩薩不能思如來境界。如來境界不可思議。但爲淺近衆生。說三僧祇修習所得菩提。而實發心已來不可計數。賢首釋云。不可計者。不可計數阿僧祇也。義分齊云。始教三祇不同小乘。小乘十十數之。此即倍倍數之。仍說百劫修相好等。智度論破此別修相好。不許三祇之外別修。即是實教之意。然實教之意。自有二義。一定。三僧祇一方化宜故。又是實佛故。起信論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爲怯弱衆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爲懈慢衆生故。能示如是無量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爾。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斯則定也。二者不定。復有二意。一爲通雜類世界故。如勝天王說。即前樹形等剎是。二據實佛德無限故。如實雲經。若瑜伽說有二種無數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方便顯時無量故。二者如常說。若依初義經無量劫。若依後義但三僧祇。然依此釋不同寶雲。寶雲不言爲淺近衆生說於大劫。爲於深勝說日月劫。明知意殊。是則瑜伽亦是一方所宜說耳。又時無別體下。約別教一乘融攝以說。如毘目仙人執無財手時輕多劫。處歷無邊故。不可以長短思之也。
大疏二下(花藏世界品)○如引初(云云)又時無別體。依法上立。法既無盡。時亦無窮。況念劫圓融不應剋執(文)。
所依身章
問。迴心教心。分段身至究竟位。有何所以耶。答。爲迴二乘故也付之。小乘既以分段身至究竟位。彼教亦同說以分段至究竟者。有何到方便可云誘引二乘耶。若爾迴心教心。都可云無說變易生死耶。如何答。迴心教以分段身至究竟位云事。尤爲引二乘也。二乘分段之外不知變易故。設雖說變易。非彼所知故。於佛乘可絕其望。今以分段至究竟位云事。是則二乘所知分齊故。接引教意有其方便也。彼乾惠等十地列置二乘地之上。相順二乘現身得果故。立三乘共十地。如爲迴心教方便也。但是非實分段。化上建立也。無失。
章云。若始教中。爲迴聲聞。亦說分段至究竟。佛身亦爾。然是化非實也(等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依實報門。以分段心至金剛以還云事。引十住經何文證之耶。答。引十住經十地已還有中陰者之文證之付之。依解釋檢十住經。全未見十地中有中陰之義之處也。若爾大師何引彼經文證之耶答。始教心。依實報門。以分段身至金剛以還事。十住經正文雖不云十住已還有中陰。正檢經文。世尊入無形觀三昧。普見中陰衆生之事。亦復見彼中陰形質。從一住地至于十住地(文)此寧非云十住地中有中陰耶。無失。
問。始教大乘心。除迴向菩提聲聞。可云有受變易身之者耶兩方。若云有者。凡尋始教心者。有迴心直進之二類。迴心教中不說變易。直進中以八地以上變易爲寄顯之義。實報門中。以分段身至金剛已還。於此外何物有受變易身之者耶。若依之云爾者。八地以上菩薩無漏智果恒相續故。於煩惱障既無現行。何受分段身耶。始教所依經論。既以智障爲緣受變易身定。是以唯識論中。謂諸爲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性勝細異熟果。名變易生死(文)若爾者。何受變易身者唯可限迴心聲聞耶。如何答。始教心。迴向菩提聲聞已斷惑障故。受變易身云事。章家現文分明也。於此外何人可受變易身耶。彼直進人中寄顯門心。爲顯功用無功用之別。暫雖分段變易之異。依實報門。已留惑種。至金剛以還。若受變易身者。所留惑種更可爲無功用。此則章家問答也。但唯識論等立變易身云事。章家則指等爲寄顯門說。但是就麁略之異。雖分二種生死之位分。更非實變易也。
章云。若始教中。爲迴聲聞。亦說分段至究竟。佛身亦爾。然是非實也。若直進中有二說。一爲寄顯十地之中有功用無功用麁細二位差別相故。即說七地以還有分段。八地以上有變易。二就實報。即說分段至金剛以還。以十地中煩惱障種未永斷故留至金剛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十住經中。十地已還有中陰者。是此義也。問。八地以上一切菩薩。於煩惱障永伏不行。以無漏智果恒相續故。如阿羅漢。既無現惑。何得更受分段身耶。答。若是凡夫即以現惑潤業受生。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故雜集論云○解云。聖非現潤。彼復留種。如何不受分段身耶。若言八地以上智障爲緣受變易者。所留惑種即便無用。何不於此第八地初永害一切煩惱種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若約迴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彼即可以所知障受變易身通諸位也。
復古記云。言變易者。即以無漏業所知障欲色二界異熟五蘊爲體。謂諸聖者由以悲智上求下化。念斯分段短促。不能長時遠征。大劫修行遂□。所知障爲緣。無漏業爲因。冥資故業之致資。便能熏感識等五支。五支種子既致感已生現功能。而後殊勝改麁爲細。易短爲長。名變易身。唯識論云。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異熟果。名變易生死。今現行者所依之身故云實報。此教既留煩惱。至金剛位受分段身。以煩惱發業受分段故(文)。
指事云。言十住經中十地已還有中陰者等者。十住斷結經第九云。爾時世尊即入無形觀三昧。普見五道中陰衆生。乃至亦復見彼中陰形質。從一住地至十住地。案云。蓋疑此經文耶。驗十住經。無此文故(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八地已上菩薩留惑受生之義。引雜集論之何文證之耶。答。章云。雜集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云云)付之。依大師解釋正檢雜集論所說。全未見此文之處也。何況於凡夫二乘菩薩判結生相續之別中。求菩薩結生相續。若諸菩薩願力受生者。命終等心。當知一切一向是善(文)既雖云願力受生。更無依隨眠力。如何答。始教門心。十地菩薩留惑受生云事。章家處處定判。然十地菩薩雖云願力受生。非惑種之潤力。更不可有愛生之義故。用潤生攝化之故也。誠如今出難給。雜集論中雖無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之正文。若諸菩薩願力受生之上文。述已離欲聖人受生。然此受不復現行。彼由隨眠勢力令生相續云故。以菩薩留惑受生之義。與已離欲聖人之受生。此爲一義。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云也。依義得其心引文事。大師恒例也。無失。
章云。答。若是凡夫。即以現惑潤業受生。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故雜集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云云)。
雜集論第五云。相續力者有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於三界中各令欲色無色界生相續。謂從欲界沒還生欲生者。即以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如是從色無色界沒。若即生彼若生餘處。有六種心。如其所應盡當知。又此自體愛唯是俱生。不了所緣境。有覆無記性攝。而能分別我之自體生差別境界。由此勢力諸異生輩。令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愛現行。然能了別。以對治力之所攝伏。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雖未永斷。然此愛不復現行。彼由隨眠勢力令生相續中有。初相續剎那唯無覆無記。以是異熟攝故○若諸菩薩願力受生者。命終等心。當知一切一向是善(文)。
復古記云。故雜下二引證隨眠即是種子故問。論文全無一切聖人之言。又未離欲聖者有現行之愛。何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等耶。如何答。
問。付寄顯門。且第四門心。七地以還寄羅漢。八地已上寄菩薩者。大師引何經說證之。答。引仁王經遠達菩薩伏三界習因業果滅住後身中住第七地阿羅漢位之文證之付之。依解釋檢本經文。無生智盡智五分法身皆滿足。住第十地阿羅漢等(文)爾者何背經文可證七地以還之義耶。如何答。以第七地寄阿羅漢位事。是仁王經之所說。第七地是三界繋業分段之極故。滅三界習因業果云故。以之寄羅漢云也。但經文第七地之難者。經中玄達菩薩是第七遠行地也。大師依之引第七地給。經中第十地者。十地之前有三賢位故。此三位置初地之前。云第十地也。以之實非云第十地也。無失。
章云。四七地以還寄同羅漢。八地以去是菩薩位。如仁王經云。遠達菩薩伏三界習因業果滅。住彼身中。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此約始教直進中說。此中既寄聲聞至第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是菩薩。行位勝前。是故唯有彼所知障及變易身。
指事云。言仁王經至阿羅漢位者。下卷云。復次玄達菩薩。十阿僧祇劫中。修無生法樂忍。滅三界習因業果。住後身中。無量功德皆成就。無生智盡智五分法身皆滿足。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疏云。玄達菩薩即遠行地也。無生法樂忍者。七地得無生。始證法遍神。故名法樂忍也。滅三界習因業界者。此就分段。非永盡也。前六地滅因。七地滅果也。又六地斷正使。七地斷習也。住後身者。三界繋業分段之窮。名住後身也。言十地者。加前三賢故名十地。十地之中。是第七地故。案云。章家七地准之可知。測云。玄謂玄遠。達即通達遠至功用邊。名之爲玄。創入無生忍。名爲達也。滅三界等者。滅三界中業果細習。住後身中者。住分段生死中最後一身。至第八地即成變易報也(等云云)。
仁王天台疏云。住後身住第十地者。令前三伏忍已爲第十也。
問。圓教心。可云立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耶。答。章云。不立分段變易二種差別(文)付之。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者。是聖教常說也。何圓教心獨不立耶答。大師御心。於圓教不立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之別之事。章家定判也。即以分段身至十地離垢定前得普見肉眼。云見十佛剎塵世界。何處可立變易耶。凡今教心。於生死中說實益故。不同餘教立變易也。依之章中。但以此教不分生死麁細之相。總就過患以爲一際。述唯滅法性身皆爲生死麁身。其中說微細功德。爲圓教深意。若世界性等身分。以甚極微細爲變易者。過三業變易更不嫌之。雖然但是生死中麁細也。以分之不爲德也。無失。
疑云。李長者處處云變易。如何答。以彼甚極微細勝功德身云變易。實義無相違也。
章云。若依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聖於十地離垢定前。以至彼位得普見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如善財等。以分段身窮於因位故也。問。何故此中不說變易。答。如世界性等以上身分。甚極微細出過諸天。應同變易。但以此教不分生死麁細之相。總就過患以爲一際。至信滿後頓翻彼際故不說也(云云)。
玄記云。又如善財童子。以分段身至普賢位。然并是即法門之分段故。非過患也(文)。
問。以善財普莊嚴等。可云現身成佛之人耶。答。至相大師於四類之中出之給付之。既解行因滿大士纔至離垢定前。何以此等類現身成佛之人也可云耶。何況如善財童子證果海生。既置當來。寧現身成佛之類耶。如何答。善財普莊嚴童子等現身成佛云事。一宗大意也。始非可論之。因位窮滿勝進分之處沒同果海者。何可疑之。彼信位之終心勝進分之處。云信位終心作佛得果名行佛。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云位佛也。但或云至離垢定前。或善財證果海置當來云難者。彼依行布之次位。以因隔果故。有此等義門也。依如此篇故。三生之次位云非今經正位。或云若約自別教。即不依位成也。無失成佛妙義云。
玄三云。又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爲信位自分。聞初經爲信位勝進。見後佛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爲解初勝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但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衆生並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性德本滿故。
孔目章第四(第二十八章云)又依彌勒文。諸佛菩薩無量劫修。善財一生得者。依華嚴經疾得成佛。有其五種。一依勝身一生即得。從見聞位後。一生至離垢定後身即成佛○初義有四。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之子。現身成佛。如普莊嚴童子等。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惡道出生兜率天。現身成佛。三者依閻浮提功德身。如善財等現身究竟普賢之行。後生即見佛。四者依法花經龍女之身。南方成佛。義當留惑之身疾得成佛(等云云)。
文永三年四月五日。於常樂院書寫之了。聖嚴之本(生年二十二歲)
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五
斷惑義(上)
問。始教大乘心。五識相應貪瞋癡三惑通分別起。有何故可云耶答。章云。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云云)付之。設雖邪師等三因所引五識。自本無分別也。何彼相應煩惱。可云通分別起耶。是以所詮七惑五識無分別故。如無與五識相應。爾者如何。
章云。煩惱有二。謂分別俱生。總有十種。一貪。二嗔。三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十戒禁取。於中四種唯分別起。謂疑邪見見取戒禁取。餘六通二種。五識得起初三。亦通分別及俱生。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意識具十種。四分別六通二。
復古記云。二五識下三識分別四。初五識得起初三即貪嗔癡。由用下釋分別起因也。假三因生方有分別心數。云五識由與意識惑同體或異體故。經云有一意識與五識共緣境故。此約三乘始教麁相說也。
問。末那相應四惑。通分別俱生可云耶。答。俱生不通分別(云云)付之。第七識任運獨我。恒雖內緣第八既有計度分別。何唯限俱生可云耶。何況設自識雖無三緣。何依意識三緣不起分別惑(文)。例如彼五識相應惑通分別起。加之唯識論中意起時。則二俱轉。所謂意識及與末那(文)。又轉識得智之時。轉染末那得平等智。是第六意識力也。尤彼相應惑引意識三緣。可云通分別起也。是以無相論中。第七識相應煩惱通見修斷(文)明知。通分別俱生云事如何。
章云。末那唯四但俱生。六中除嗔及遍見。以嗔唯不善。此識有覆無記故。又以一類相續緣第八識剎那剎那執我故無遍見。又以後三見及疑藉三因生。此識無彼故不起。又由恒相續故。非第六所引不同五識。是故唯四。
又云。無末那煩惱亦初地斷麁。後除殘習故。無性攝論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云云)。
又下云。十三依雜集等論。以分別俱生二種煩惱。寄顯見修二位差別何以得知(乃至)如實義者。但一煩惱有麁有細。見位斷麁。修位斷細。如末那煩惱通二斷。如無相論云。第二執識及相應法不相續位。既意滅盡。若見諦由煩惱識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時。畢竟斷滅。餘殘未盡。但屬思惟。是名第二識(云云)。
復古記云。末那下三末那唯無地明慢身見○又由下唯識章對治門云。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癡不同五待六引也。問。末那何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緣於外緣義不緣。故不得起分別我見。是故唯俱生中四也○問。若爾第七亦有分別煩惱。以有計度分別故答。彼非強盛故無分別。又有三義無分別惑。一是內緣。二唯有覆。三緣微境第六。此故有十分別。瑜伽第一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由內因力故。與身俱有名爲俱生(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嗔煩惱可云通三界耶。答。嗔唯欲界。付之。上二界無嗔境故。雖不現行。何可云無嗔煩惱耶。是以仁王經中。說滅三界嗔煩惱。成實論中。亦有嗔煩惱述。若爾者。何會此等經論說。可云無嗔煩惱耶。如何。古會云。仁王經滅三有嗔者。是言總意別也。故注經云色者。無色界雖無嗔根。今此欲界是三有中。隨一界攝故。通云三界有(云云)或生上界凡夫不現行。種子猶具故。亦云有三界。成論同之。或惠遠法師會成論釋。繋屬欲界。假上界起。猶是欲界之攝。雖有嗔煩惱。猶非通上界(文)無失。
章云。此分別俱生皆通三界。嗔唯欲界。以上二界煩惱。皆是有覆無記性故。
仁王教。
成實論云。
問。始教大乘心。欲界四諦下幾煩惱通迷可云耶。答。四諦下十使共通迷(云云)付之。身見偏起迷有漏果處。正迷空無我理。遍見亦同果處起妄執。斷常遍見既是有漏麁果處轉惑也。何通迷滅道可云耶。是以唯識論中。身邊二見唯果處。起空非我屬苦諦故(文)加之非因執因非道計道等戒取者。是苦道所斷也。何戒取又可通集滅所斷耶。如何。
章云。其分別起者。欲界四諦各有十種。即爲四十。上二界除眞諦別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十二。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嗔各唯五故。合有十六。通前分別總有一百二十八也。問。何故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諦。此中通耶。答。此有二義。一以三乘中煩惱功力漸寬廣故。障一切也。二又由迷等義通一切境故也。
復古記云問答云。若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所得一滅。依三乘初教。名同前義中深淺異。若據三乘終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後斷得三世滅也。據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數多數忍多數一數忍。一數多數智多數一數智等。則知惑品於諸乘中。力用有大小狹不同。迷境亦別也(云云)。
唯識論云(如私記引文。云云)。
斷惑義私記云。問。唯識論第六云。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若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別謂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文)。
問。倍離欲己離欲者。入見道時以前十五心爲初果。何爲當中二果向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初果向者。既超越證聖者。第十六心住中二果。尤可云中二果向也。是以瑜伽論中以未智當知根三果向也定。若依之云爾者。既見惑能治也。如豫流設雖超越者。前十五心尤可定初果向也。依之大乘義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初果向判セリ。如何答。古會云。己倍離慾己離慾人。不見道第十六心。如次證第二第三果。尤可云中二果向也。況瑜伽未知當知根定三果向耶。但至大乘義章釋者。違□釋者難依用歟。但彼釋意者。勘得淨影餘處釋。於見道者三果共向故定初果向也(云云)故可存此心也。淨影涅槃義記釋云。見道三果共同故。雖超越者判初果向也(云云)可勘之。
章云(如下)。
瑜伽論(五十七)。
大乘義章(十七)。
問。□前三果中可云有得第四果之者耶。答。□□□□聖者利鈍不定也。何直無得第四果之者可云耶。依之廣賢經章中。瑜伽對法更有一種超前三果。如被廣說(云云)加之。涅槃經時須拔多羅佛稱。善來比丘髮鬚忽墮。證羅漢果(文)此□□直非□□□□四果云耶。何況菩薩處胎經中。或有衆生從凡夫地。不向信地須多洹斯陀含阿那含。取阿羅漢(文)既不向前三果取第四果。是非超前三果之疑可云耶。如何答。古會云。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不可有也。凡云非想一地世智不智。又述世道無容離有頂故。品行智纔伏八地修惑。非無漏智無所有頂惑。此大小常途道理。自他共許性相也。但至賢經章文者。光德會此事。超前三果(文)對法論中無此說故。一種超前三果者。恐廣章文誤也。況彼章文前第三果可有超義。非第四以有頂惑。非世間道能□滅故(云云)明知。廣章者不許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也。次至涅槃說者。據彼經說。依善來比丘之鬚髮忽落。不見伏非想惑。超學地所以後分□□須拔多羅從佛聞說大般涅槃甚深妙典。而得法眼清淨(乃至)漏盡意許得羅漢果(云云)文意者。梵志□謂佛所見聞大乘得法眼淨。此後信心堅因。遂求出家。如來譽梵志。兼稱比丘自作沙門。階無學果既得法眼益了。證羅漢果法眼淨益。豈非小乘初果益可云耶。何忽超前三果者得心處。況長阿含中。須拔多羅入佛法以來。經四年。今佛涅槃之日得應果(云云)若依此文。密入佛法已得初果。臨涅槃座席始可示入佛法得羅漢果。增一阿含中出須拔得益。即於座上得法眼淨(文)廢此等文。何強可超前三果者得心耶。次至處胎經之文者。可有多會釋。先說取阿羅漢不云正證果。若爾者。此可說伏三界之惑。證羅漢向者。斷非想惑非取應果。或猶是次第證者。頓證學果。且不留彼地者。望之不經生說不向須陀等歟。何況任機緣淺深說了不了。此且隨機之說非顯性相。攝論四意趣之中。衆生樂欲意趣。大論四悉檀中。各各爲人悉檀也。機感萬差言說非一。強以性相不可令疑難。或望一類之權人儲此說歟。舊來爲集量論論義。以有漏智斷非想地惑(云云)興福寺永超僧都云。幼少時於叡山戲書付此論義(云云)仍不可依用歟。有人云。集量論意者。起願力以有漏智斷非想惑(云云)此未度論也(已上。古人會釋如此也)。
章云。第二斷得果者。先斷分別有其三人。一若從具縛入眞見道。剎那頓斷三界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二倍離欲人。入眞見道兼斷倍離慾得一來果。言倍離欲者。謂凡夫時欲界修惑九品之中。伏斷前六品故云倍離欲。入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是以得彼果也。三若已離慾人。入眞見道兼斷九品得不還果。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有其三種。隨其所應證三果故(文)。
涅槃經。
菩薩處胎經。
廣賢經章。
問。以何聖者名頓出離聖者可云耶。答。三界修惑品品言斷預流果。無間唯證羅漢故。名頓出離也。(云云)付之道理不明。最所斷之惑者。上下二界麁細遙異也。云能斷之道者。法類二智其觀不同。何三界九品修惑。可有品品言斷之義耶。若所斷之惑三界言斷者。能斷之道可云有三界頓緣之義耶。如何答。古會云。凡頓出離者。一類利根經者也。設雖上下二界異法類二智別聖者意樂不同。於頓斷三界之義有何失。所以漸斷義鈍根聲聞常習也。何於一類利根之聖無頓出離義可云耶。
章云。二頓出離者。得初果已。即頓斷三界。漸除九品。即得羅漢。更無餘果。何者。以彼慾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總三種九品各初一品。一時頓斷故云頓斷三界。竪論九品。一一別斷故云漸除也。若爾何故有漸斷者。以於三界法不能頓緣故。對法論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乃至廣引指端經等○問。何故前愚法二乘無頓出離。此中有耶答。爲前劣故此超過。愚法二乘無此勝智。顯彼教劣。方便漸引起彼勝欲。令捨小從大故作是說(云云)。
指事云。言對法論聖等如彼說者。第十三卷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品品別斷者。謂頓斷欲色無色界修道所斷。上上品隨眠如是。乃至耎品頓斷三界者。如見道所斷。非如世間道界地。漸次品品別斷。此義以何爲證。如指端經說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爲一分一團一種一聚。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是無常一切苦。乃至廣說。依如是觀。但可建立初後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者唯斷慾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羅多於現法。或臨終時善辨聖□□□□□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覺。勝果說不辨者。未能無餘離諸欲故。即以願力生欲界者。彼能迷證說涅槃故(云云)。
問。頓出離聖者。三界修惑品品合斷之事。何地斷道可云耶答。章云依。止未至定(等云云)付之。道理不明。今此經者。雖品品合斷。何強可限未至定耶。是以或他宗人師。通依四根本定判如何答。古會云。□出對法論。彼論既云依止未至定故。任本論文如是釋也。但廣通四根本定。何強遮之可云耶。或先德云。頓出離唯可依未至定也。不盡□□滅不可起根本定也。
章云(次上攝之)。
唯識述記。
問。漸頓出離二人聖者。斷末那煩惱之事。何位可云耶。答。章云。皆與非想地惑一時頓斷(云云)付之道理不明。凡尋第七識者。既通三界所繋。若爾者。若欲界所繋者。與欲惑同時斷之。色無色所繋又同與彼同時可斷之也。何與非想之惑一時頓斷可云耶。例如彼頓出離聖者。雖品品合斷無頓緣之義故云漸除九品。如何。
章云。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前漸頓二人。皆與非想地惑一時頓斷故。瑜伽云。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非想處欲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故也。
指事引瑜伽第六十三云。末那恒與四種任運煩惱相應。於一切時俱起不絕。謂我我所行薩迦耶見我慢我愛不共無明。乃至廣說。是諸煩惱當知。唯離非想非非想處欲。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漸而斷。
斷惑義私記云。問。若爾。第七相應俱生煩惱障何地耶答。第十地金剛無間道斷也。故章云。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云云)意云。其末那相應俱生煩惱行相細故。非金剛已還菩薩之所斷。所以同前第六相應俱生煩惱障種至佛地盡云也。又唯識論第十云。第七識俱生煩惱障種。三乘經得無學果。一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云云)今章文不引之文。而由如是等文。無第七相應俱生煩惱至佛地斷也問。若爾。第七相應俱生所知障何地斷答。此亦金剛無間道經成佛時斷也。故唯識論云。所知障種經成佛時。一剎那中一切頓斷(云云)。
章略不說(文)。
右抄物云。問。第七識何地有可云耶。答。法相宗人云三界有之。問。若通諸地者。何非想第九品惑同時斷耶。答。第七識相應惑唯無學障也。故斷非想地第九品時同地斷也(云云)。
問。於愚法小乘教。可云有所知障分斷之義耶。答。兩方。若有者。正見章現文。爲引愚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文)今此上下文相明愚法小乘中。無分斷之義(見)若依之云爾者。無俱解脫聖者。除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云事。是俱舍婆沙常說也。何背此法相論文。可云無分斷所知障之義耶。如何。
章云。其所知障趣寂者。入無餘時一切皆斷。唯是非擇滅也。其餘一切有斷不斷。慧解脫不斷。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謂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修八解脫所對治故。如瑜伽說。又由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聲聞及獨覺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脫故。當知此始教爲引盡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得故。此即不爾。斷種子故(云云)。
指事(云云)。
俱舍論第二十五云(玄弉譯)諸阿羅漢得滅定者。名俱解脫。由惠定力解脫煩惱解脫障故。所知障未得滅盡定者。名惠解脫。但由惠力故。□□得解脫故(文)。
問。始教大乘心。直逢菩薩斷分別惑之事。依三界品數別斷之可云耶。答。非約界分品(云云)付之。設雖直進菩薩。三界上下既異。煩惱麁細不同也。何約界別分品數不斷之可云耶。是以如彼二乘漸頓二人。約界分品類云別斷之。如何。
問。始教大乘心。俱生煩惱障初地已上不斷之。故留有何所以可云耶。答。章云。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爲斷所知障故。爲得大菩提故(云云)付之。先付潤生攝記故者。明凡地上菩薩願力受生者。是論藏常說也。設雖不假惑種之力。何無攝化利生之義可云耶。是以瑜伽論中。乘力結生謂諸異生。智力結生謂諸菩薩(文)何況餘處解釋中。今明菩薩於報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乘(等)如述。今文如終教心故。留惑雖立三賢。既不由惑乘述。設雖留惑有地上。受生之義是可同也。如何。付之。第二不墮二乘地故不明。於彼地前三賢位猶第七住。既立不退住之稱登地(已上)寧有二乘退墮之義耶。加之。下乘般涅槃障有五地斷之六地(已上)又不可有此過。例如彼終教地上中。雖不立故留惑。無二乘退墮之道。如何。付之。第三故不明。設煩惱障雖地地別斷。殘煩惱潤生。何必不斷所知障可云耶。是以雖二乘聖者九地漸斷。如殘煩惱潤生。何況設雖斷所知障。并云斷煩惱障有何失耶。是以初地眞見道位二障。分別頓斷之十地滿心速盡二障。例難齊等也。如何。付之。第四故不明凡佛果菩提者。依斷二障種習也。何依留煩惱得菩提可云耶。何況終教地上雖不故留教二僧祇修行。如何答。古會云。始教心地上菩薩猶願智力劣故。未至果位之前。由惑力助願力受生也。是出對法唯識等性相瑜伽文。智力乘力相對寄顯說也。次不墮二乘地故者煩惱悉斷之者。寧可同二乘速趣圓寂耶云然。非云退大心證二乘果。只行願自同云許也。是以唯識云。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梁攝論云。不同二乘速般涅槃(云云)次爲斷所知障故者。是論藏說不及私會釋。但分別惑難者。分別惑正障二空頓斷之顯二空。以頓斷不可難漸斷之義也。次爲得大菩提故者。留煩惱久不留生死者。二步行何修之可云耶。故依煩惱久處生死。助勝行證大菩提故云也。無失。
章云。直進菩薩斷惑者。二障俱斷。又煩惱障中。同丕一乘約界分品。但於二障分別起者。地前伏現行。初地眞見道時。一剎那中頓斷彼種其俱生中煩惱障。初地以去自在能斷。留故不斷。何以故。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爲斷所知障故。爲得大菩提故。攝論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解云。惑盡者。是所知障盡即由留煩惱障起勝行故。得至此位證佛果。又梁攝論既云留種。是故當知。煩惱障種至金剛位。其所知障行相細故。正障菩薩道。是故地地別斷。要至佛地方得總盡。由是即說二障修惑俱至佛地故。對法論云。又諸菩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得菩薩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故。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云云)。
私記云問。且就潤生義。始教意八地已去無分假生死不藉也。助潤何故不斷煩惱答。樞要下卷云。如初地怖煩惱。斷伏受變易。亦如二乘有學迴心即受變易。雖無分假。不斷煩惱。所以者何。煩惱雖無親助潤變易如分段生。遠勢且有。又惑類在變易時。長不假數資。若無惑種。變易時俱如二乘無學。須願不假數資(云云)。
攝論十四云。論曰。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釋曰。諸菩薩留隨眠惑爲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章滅盡及證圓智(云云)。
章下文云。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等云云)。
問。直進菩薩斷第七識俱生煩惱事。爲初地位斷之。爲當第十地滿金剛心位可云耶。兩方。若初地斷之者。末那俱生四惑行相微細也。更不可云前地所斷也。是以先德心第十地金剛無間道斷也(文)加之唯識論中。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一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文)例如彼漸頓不離二人聖者。而非想惑之一時頓斷。若依之云爾者。凡初地菩薩既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外分相應之煩惱何不斷之耶。是以攝論中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以證得如述如何。
章云。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
章上云。漸頓二人末那斷惑前如攝之。可見彼(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地上故留煩惱障。實有漏也可云耶。答。似有漏。付之。彼故留惑障。是自本有漏也。何始可論似實不同耶。若爾者。二種中設雖實有漏。更不可云似有漏也。如何。
章云。問○答。若約第六識中煩惱障爲有漏者。彼既留故。即似有漏。若約者所知障爲漏。即實有漏。此二通十地。若末那煩惱即實有漏。至於七地有無不定。以有時暫起有漏心故。
問。於八地已上。有煩惱所知二障現行可云耶。兩方。若云現行者。凡八地已上任運無功用位。無漏智恒相續故。更不可現行之。是論家常說也。何云有現行之義耶。若依之云爾者。見章文。因七地以還起有漏心等之間。擧第六識煩惱所知二障。此二通十地(文)此文心可現行(見)如何答。古會云。此二通十地者。正非云現行。種子通八地已上故。今者言總意別也。
章云(如上抄之)。
章次上又云。是故當知。於彼煩惱。或現或種皆得自在。其第七煩惱性非潤生。故非所留。行相細故。七地已還有時暫現。以觀智有間故。其所知障皆後地起惑於前地起。或現或種以地地別斷故問。若爾。何故而有處。說七地還起有漏心等耶答。若約第六識(等云云如上)。
問。頓出離聖者。第六品斷之位。得一來果可云耶。答。不爾。付之。設雖三界合斷。漸除九品故。得三品惑未斷之。何可云不證一乘果耶。例如彼先斷下八地之者。雖斷上界之惑。第十六心之位猶證不還果。如何。
章云。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如始教小乘頓出離人。斷色界惑六品盡時。上界六品同盡故。猶尚不能得彼一來果。況此菩薩道力殊勝。又說已斷智障使故。若地前及始教容有彼失此中無也(云云。終教之處)。
文永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於常樂院書寫之了。佛子聖嚴之(生年二十二歲)
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六
斷惑義(下)
問。終教大乘心。所知障正使爲於初地頓斷之。爲當地地別斷也可云耶。兩方。若云地地別斷者。見章前後文。初地頓斷(見)是以章中是故二障不分見修。至初地時正使俱盡(文)若依之云爾者。見大師餘處解釋。其所知障一分麁者。亦初地盡。餘分及習於諸地中各別正斷(文)餘分及習之文言地地別斷(見)如何。
□記十一云。若依終教。如梁論等。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後習其所知障一分麁者。亦初地盡。餘分及習於諸地中各別正斷(文)。
章云(斷惑義)○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淨。然彼地前三賢位中○以此菩薩唯怖智障故。修唯識眞如等觀。伏斷彼障。於煩惱障非直不怖不修對治。亦乃故留助成勝行。初地以上斷於智障一分麁故。於煩惱障不復更留。是故二障不分見修。至初地時正使俱盡○有點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氣障故。解云。論(寶性論也)釋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不得不墮二乘地耶。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等云云)。
章上文云(所依身章)若依終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於初地中永斷一切煩惱使種。亦不分彼分別俱生。所知障中亦斷一分麁品正使。是故地上受變易身(云云)。
問。終教大乘心。第七識相應煩惱正使初地斷之者。引何論藏說證之可云耶。答。引無性攝論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文證之。付之。凡初歡喜地現前之位。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少分云事。論家常說。始教門又立此義。雖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故。至佛地悉盡之定。故知。麁品種子雖初地斷之。細品種子地地別斷。故可云轉復清淨也。是以至相大師解釋中。引今此文。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文)若爾者。師資解釋以相違。如何。
章云。其末那煩惱。亦初地斷麁。後除殘習。故無性攝論云。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解云。轉淨者除習氣也。以正使先斷故。後但云轉淨更不云斷也。若言此是入眞見道時。暫伏不起非正斷者。即不得言轉復清淨。以總未斷何名轉淨。若依始教容如彼說。是故當知。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故。寶性論云。不淨者。一切凡夫有煩惱障故。有垢者。以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點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氣障故。解云。論釋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此中習氣從斷正使種子。無間方有習氣。何以故。未斷以前無微薄故。種斷無間方有微薄故。論說名無間生習氣(云云)。
問。付終教斷惑。且以能斷道相望所治惑障之時。於初中後三時之中。何智斷可云耶。答。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云云)故三時無斷也付之。凡尋十地論者。三時別取之者。初中後三時共無斷義故。三時合成斷義故。可云前中後取故也。何依此文可云三時無斷義耶何況唯識論中。聖道現前惑種必滅。如秤兩頭位昂時等(文)此則又同時斷也。何可云非三時斷乎。若無三時斷之義者。終教都不論斷惑之義可云耶。如何。
玄記第十云。釋此文有二門。一約相翻門。二約相續門。初中謂無間道智正斷惑時。爲智先起惑後滅耶。爲惑先滅智後生耶。爲同時耶。此三時惑智各有兩失故不成斷謂智有自成無漏過不能滅過。煩惱有自滅過不障聖道過。於三位中思之可知。如燈破闇三時不破。此亦如是。如雜集論第四云。從何而得斷耶。不從過去。已滅無故。不從未來。未生無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從諸煩惱麁重而得斷。乃至廣說。經云。毘婆舍那不能破煩惱等。皆是此義故云非初非中非後也。問。唯識論第九中。聖道現前惑種必滅。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若據此說。即是同時。如何此中三時俱非。答。麁說可爾。細剋實難。何者若同時者。智自生時惑自滅時。不相由故。何成對治。如東家男生西家女死。雖亦同時。然無相由。不成對治。問。答爾。如何斷。答。則此三時求斷。不得。方成斷義。此即不斷斷也。前中後取故者。謂於前中後三時之中。取彼非初中後。非異三時取彼非三也。如於色等處取彼眞空。非慢色等別取斷空。此亦如是。故不失斷義。二約相續門者。謂此地智生滅相續。前中後三何時定能斷煩惱耶。唯前不能斷。以落謝故。唯後不能斷。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斷。以不住故。是故三時皆無斷義。若爾云何斷。論云。如燈炎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此則唯初唯中等不可前中後相續取可有斷義問。既三時單取各不成斷。縱此和合豈成斷耶答。有人解云。三時別取各不成斷。三時相續。假說爲斷。故云前中後取也。此麁說可爾。細剋不然。以別就三時各不成斷。總此三時豈成斷耶。如一沙無油多沙亦無。今釋此言前中後取者。是簡濫之言。何者人謂此智前中後位各不能斷。則謂同於無聖智處惡取空也。故簡云。此於初上取非初。中上取非中。後亦爾。不同無智故。非惡取空故。云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問。餘處論說聖道初起則能滅惡。何故此中乃云非初答。依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治結同然。依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盡。治結亦爾。若大乘初教。初念亦斷。中後亦然。若依終教。如緣起性三時俱不能斷。即由不作緣起方成故不無斷也(云云)。
大疏六(上云)二斷惑相者。謂三時無斷方說斷故。故云非初非中後。釋此有二義。一約相翻。二約相續。言相翻者。謂無間道正斷惑時。爲智先起惑後滅耶。爲惑先滅智後生耶。爲同時耶。此三惑智各有兩失故。如不成斷。謂智先起智有自成無漏過。不能滅過。煩惱先滅煩惱有自滅過。不障聖道過。智後同時各具四過。如燈不破闇可以喩此。又涅槃云毘婆舍那。不破煩惱。若爾云何說斷。若依唯識第九。明二眞見道現在前。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者。此但擧法相一邊。亦不違亦不違餘緣集斷義。若望此宗則有所遺。謂秤衡是一低昂無妨。解惑不爾。豈得俱時。明闇之喩。雖則相傾到有不到俱不破闇。同時則相乖。異時不相預。故若此宗斷結要性相無礙。上明非先後。俱爲顯無性。無性緣成則說斷結。由能斷無性方爲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若定有者則隨於常。不可斷故。若定無者則墮於斷。失聖智故。言相續者。不約惑智相對。但就一智自有三時。論依此釋就此三時後有二種。一約初心究竟。通分三地。二約無間道中剎那三時。經論並通此二。論云。此智盡漏爲初。智斷爲中爲後。答云。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云。非初中後故。此上順釋偈文。無定三時。唯約智說故。言是智斷惑。若爾三時無斷云何斷耶。論云。如燈炎非唯初中後。前中後耶故。此擧喩釋成。謂實教斷惑必性相雙明。經文正顯證智。唯據甚深緣性不可說義。論主兼明斷義故性相雙辨非初中後。辨因緣無性。是斷之不斷。前中後取即不壞緣相。是不斷之斷故。大品云菩提非初心得菩薩。亦不離初心。後心亦爾而得菩提。譬如燃燈非初炎燋炷。亦不離初炎後炎亦爾。而炷實燋故。龍樹判云。佛以甚深因緣答。涅槃二十九亦云。衆生五陰。雖念念滅而有修道。如燈念念滅而有滅而有光明。上諸經論。皆顯性相無礙無斷之斷。又今經論反覆相成。謂若定斷者。一念便足。何假三心。既並記方成。明知無性。無初中後。無初中後是無性。故方得成於初中後斷。此則因緣故無性。無性故因緣也。若云初念則能斷。後念方究竟斷者。不異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若云初念獨不能斷。積至中後方能斷者。不異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然。勿失宗旨。上猶通實教。若依圓宗所斷之惑。一迷一切迷故。一斷一切斷。無斷無不斷。若具顯諸宗差別。如別行章(文)。
演義抄十四(上云)疏若云初念則能斷後念方究竟下。第四結彈古義。即遠公解。前解經云治必階漸非定始終。故云非初亦非中後。正論其果斷在窮終。不得說言非初中後。今乃據果反談昔因。因時不頓。是故說言非初中後。下釋論云非初智斷亦非中後。云非初智獨斷。中後亦然。通取三時方能盡結。次釋論。若爾云何斷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不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治結同然。若依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然。治結亦爾。若依大乘惠心明勝一念能斷。但相續始終方盡究竟故。經說言念念具足一切助道。於一念中尚能具足一切道品。何有不能斷除煩惱。但相續始終方盡究竟。是故今說前中後取。如義正知名之爲取。釋曰。此公雖明大乘慧勝。要明具足三時始終方斷故(文)。
問。終教大乘心。以何義爲煩惱障之義可云耶。答。章云。不異眞如是煩惱義(文)付之。設雖萬法眞如隨緣所作故。煩惱不離眞如。迷悟二體既水火。何可云不異具如。是煩惱義耶。是以論家染心義者。名爲煩惱礙。能障眞如根本智故(云云)何況大師餘處解釋中。釋眞如用大以違眞故。不得離眞。以違眞故非其用也(文)所以妄法雖不離眞。以違眞如非用大釋(給)。故煩惱雖不離眞如。更以之爲所以不可爲煩惱義。次煩惱是眞如斷煩惱時。可有斷自性□□心之滅也。如何。
問。終教心解惑同體耶。兩方。若有者。章文不見。若不同者。大乘義章中。盛立此義。如何。
章云。又此教中煩惱等法。皆是眞如隨緣所作。是故不異眞如。是煩惱義。如起信論說。又經云。一切法即如如等。煩惱准此。是故當知。與前諸教施設不同。宜可准知(云云)。
問。終教大乘心。地上菩薩爲助願受生留煩惱障耶。答。章中不留付之。何不留耶。若不留者。可墮二乘地耶。是以始教中許地上留惑(文)云何。
章云。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等云云)廣文如上抄之。可見之。
問。第四地所斷二身見者。以何可云爲其體耶。答。大師餘處解釋中有三釋。初見二障同體我見爲體。次見以法執中我我所見爲體。後釋以分別俱生爲體。付之。初釋不明。凡捨凡夫我相障證遍滿眞如之事。是初歡喜地之位也。若爾者。人執我見既初地所斷。更不可云第四地所斷也。是以第二釋心。以法執中我我所見爲二身見之體判。云何。
玄記十二云。二我見言或二障同體我見。以正斷所知煩惱不起名永斷。理實但除法執我見。或法執中我我所見爲二身見。或分別俱生名二身見。盡處總說四地斷二身見。此三釋中初釋爲勝。寧知此與第六識俱(此問也)第七識俱執我見等。與無漏道性相違故。八地以去永不行。七地以來猶起。不論釋有三因。非是第七。此即初亦與餘煩惱爲依持。此麁彼細。伏有前後故。此但與第六相應。身見等言亦攝無始所知障定愛法愛。彼定法愛三地尚增。入四地時方能永斷。菩提分法特違彼故(等云云)。
斷惑義私記云。問。其二身見者何。答云。此廣疏有三釋。唯識疏有二釋。問。廣疏三釋何答○問。唯識二釋二身見者。謂初見道已離第六識中分別我見。今此後離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盡處說名二身見。非今離二如。第四定言滅失根(云云)後釋又正斷所知障身見等。并不起煩惱障中身見等。故說二身見名永害。非煩惱身見亦起對治(云云)大抄判云。彼釋爲勝也(云云)。
問。終教大乘心。二乘聖者於煩惱障伏斷非實斷云事。大師引何論藏之說證之給耶。答。引彌勒所問經論證之付之。二乘聖者斷三界惑品。證盡無生菩提云事。大小經論常說也。何云但能折伏耶。是以始教門心。立漸頓二門。述斷惑證果之義。彼寧非實斷惑證果義可云耶。若爾。二乘聖者終無斷惑之義者。更不可趣入自乘無餘也。次今此論造論者不分明。何引之可爲證耶。如何。尋云。楞伽文亦如上說者。如何。
章云。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尚不能斷。但能折伏。何況能斷彼所知障。故彌勒所問經論云。聲聞辟支佛。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等。楞伽文亦如上說(云云)。
指事云。
古抄云。有人云。興福寺永綠僧正。於維摩大會精義時。每度尋彌勒問經論作者。諍其用否。仍以東大寺法相宗定嚴大法師。尋興福寺學窓之處。有修學者云。述記末文云。義云。彌勒問經論南地吳人非眞聖教(云云)。
爾者僧正以此文精義歟。
或記云。問。起信論及疏云。若二乘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既說二乘人斷煩惱障。何故今云不斷。答。案云。今此論意六種染心及煩惱障根本無明爲智障中。既有人執法執。今二乘人唯斷人執。具六染中初執相應也。今終教意。二乘不斷煩惱障者。未斷六染法執故。人執亦云斷六染。俱名煩惱障故。然指事云。愚法人未斷根本無明所起煩惱。并末十煩惱者。根本無明住地云六染中法執也(文)。
問。始教門心。於二乘聖者。判全斷惑障分斷所知之事。爲愚法不愚法共論之。爲當雖限不愚法二乘有此義可云歟。兩方。若愚法不愚法共論之者。是章上文。與全斷惑障分斷所知之義。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云云)。
如述。此釋心限不愚法(見)若依之云爾者。凡判始終二教斷不斷差異。大師出二義(給)依始教心。彼爲引二乘故。未深說故(乃至)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云云)依終教同。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故。不能究竟伏煩惱障(文)今此文心不分愚心不愚。有此義(見)若但限不愚法者。與第二釋更不可有差別也。如何。
章云。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尚不能斷(如上)○問。此說何故與前教不同耶。答。彼爲引二乘故。未深說故。是故以上就下。說煩惱障同彼二乘佛地方盡。又以下同上。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故。不能究竟伏煩惱障。又亦可。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文)。
章上文云。是謂二乘斷煩惱障。其所知障○分有所斷○當知此始教爲引愚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障故。此即不爾。斷種子故(云云)。
問。終教心不愚法二乘實斷煩惱出三界可云歟。答。
問。終教心付菩薩斷惑。且於煩惱所知二障可云分分別俱生斷之耶。答。章云。不分俱生及分別(云云)付之。煩惱種類不同。現行行相既不等也。或有分別計度所起。或有任運俱生煩惱。此等現起行相差別顯然也。終教心何強可云不分分別俱生耶。是以始教門心立此義。何況於能治斷道既立見修等。次位□於所斷之惑。何強不立分別俱生可云耶。如何。
章云。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地前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淨(等云云)又地地別法先德心智障種子有麁細二種。麁種初地斷盡。地上但除習氣。細種地地別斷。佛位究竟清淨。所以初地伏使種。地上除習氣之文。望煩惱種子并一分麁種論之。細分種子別不雖隨習氣可云地上障也。彼無性堅惠釋。此但望麁品種子。云先已除斷麁種子。無別斷唯除彼殘習。所以云轉復清淨述。□□□之言。是麁分種子望麁種之習氣。非麁種習氣相對細分種子。云但除章家引無性堅惠釋。地上除習氣云事者。智障麁種。爲顯初地斷盡。強地上俱云除習氣也。云然細分種子不遮地上別斷故。
章云。初地已上斷於智障一分麁故。
探玄記十一卷。若依終教。如梁論等。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唯有彼習。其所知障一分麁者亦初地盡。餘分及習於諸地中各別正斷(文)既云初地除智障一分。餘分習氣地地別斷。豈非微細之種子地地別斷。又其所知障地前亦學伏。初地斷一分。餘皆諸地各斷一分(云云)此等文證皆云智障之麁種初地斷盡微細種子地地斷也。章家所釋偏望麁種。如此可無其過也。
章云。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等者。是明煩惱障現行種子。非明二障共。初地已上斷於一分麁故者。明智障也。探玄記中。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唯有彼習之文。今章地前伏使現等云文相當。次其所知障一分麁者等云文。章初地已上等云文相當也。求云。上其菩薩人於二障中等云二障。共擧何如此分別乎兩方。云於所知障種子初地斷。地地別斷共可云麁分。凡煩惱所知二障有麁細者。麁分現行種子也。細分可云習氣也。何於種子有麁細云乎。況初地所斷麁分。地地別斷細分者何。章云。初地已上斷於智障一分麁故可云耶。又初地頓斷先德心。所知障種子盡初地之義。依章家上下文勢。住始終二教淺深之義道也。正判終教斷惑之時。云初地斷使種。判地上除習氣。況量但除之言乎。加之既云修道位中轉復清淨等。更不可異求。但至一分麁者文。控玄記餘分及習之釋。所知障者微細障也。故細分習氣上上種也。一分麁者無種子也。探玄記及習氣言指上煩惱障習氣也。更非相違也。
問。寄惑智二障顯比證二位之時。弘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等。梁論等文證之可云耶。答。爾也付之。不明凡三賢伏使現。初地斷使種云事。終教常談也。依之十解以上依得人無我智少分位。既叶不退作八相等化用故。或云得出世淨心。或說入生空位等云也。何況起信論三賢覺異相夢者。是唯寄比證二位差別。實不覺可云耶。如何。
章云。一寄滅二障以顯二乘。謂分惑智二障。顯比證二位故。梁攝論云。地前漸除煩惱障。地上漸除智障。又云。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又云○又仁王經云。習種以上入生空位。得聖人性故。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云云)。
問。金光明經心。依染心三位麁細寄顯三身之時。顯得化身事。依何道盡何心得之可云耶。答。依證依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云云)付之。凡三身共是如來所得也。依法身垂報化。若爾。何三賢之位得之可云耶。何況第六相應煩惱種子。始教至金剛以還。終教初地盡之。若爾。依何義趣三賢伏道位盡之可云耶。如何。
問。依三道三人寄顯三身之時。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文)爾者諸識分別時。今此依根本心者。何識也可云耶。答。章云。依根本心是未那(文)付之。無明乘相所起之麁念心。依賴耶根本心故。可云依根本心也。此則當第八識少分并第六識細分也。是以餘處解釋中。第八少分第六細分(見)加之他宗人師解釋中。善不善業相應之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趣生所依本故(文)或又煩惱障并所發業名依根本心。是煩惱所依本故(文)如何。
章云。五以染心麁細。寄於三位以顯三身。如金光明經說。依諸伏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依勝拔道。根本心盡得顯法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緣賴耶本心故。勝拔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文)。
起信義記云。若別就位通說者。如金光明經言。依諸伏道。起事心滅。依法斷道。依根本心滅。依勝拔道根本心盡。此言諸伏道者。謂三賢位起事心滅者。即此論中捨麁分別執著相。是異相滅也。法斷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滅者。猶此論中捨麁念相。即是住相滅也。勝拔道者。金剛喩定。根本心盡者。猶此論中離微細念。是生相盡也(等云云)。
古抄云。勝莊師以異熟第八識釋根本心。大乘基師云。見修惑相應心名起事心。由此煩惱起造諸業。感異熟果事故。善不善業故。應之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趣生所依本故。三有苦果相應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或如惠沼師釋。煩惱障并所發業名依根本心。是煩惱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云云)可檢本文(云云)。
問。寄惑等三障顯三身事。如何配之可云耶。答。惑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障清淨能現法身(云云)付之。三身共如來所得。何身三障共不斷可云耶。若爾者。依何意趣如此可配顯乎。何況化身佛受宿業云事。大小常途之說。同寄顯之者。何以化身配業障清淨句也可云乎。如何。
章云。六寄於三障直顯三身。故彼經云。煩惱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障清淨能現法身(云云)。
復古記(云)。
問。以迷三無性之理所起煩惱。寄顯三身之時。以何身寄何煩惱可云耶答。章家正雖不配釋。先德云。解思惟分別相顯化身。滅依他相顯應身。淨成就相得法身(云云)付之。正見章現文。但能解能滅能淨至於三身ト判シテ未配釋之。先德心何恣如此可分別乎次成就相者。是圓成實性也。在纒眞如未雖不淨也。何以彼可云迷無性所起煩惱耶。如何。
問。以迷三無性之理所起煩惱。寄顯三身之時。引何文證之可云耶。答。金光明經引一切凡夫爲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等文證之付之。依所引證文。正見經文。擧遍計依他圓成三性。無能解能滅能淨之義者。不得三身ト云ナリ。何以彼文迷三無性之所起煩惱可云耶。若爾。設雖三無性上所起煩惱。更不可云三無性也。如何。
章云。以迷三無性所起煩惱。寄三身。故彼經云。一切凡夫及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二身不至三身。何者爲三。一者思惟分別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是故不得至於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是故諸佛至於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但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他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纒眞如。修令淨故(云云)。
勝莊疏云。第二顯德。謂於遍計所執自性通達無相。悟入空性。除遣所執至於化身。又復由此通達實性。即能永斷離染依他。至於應身得無上覺。由此永斷客塵煩惱。圓成實性及顯清淨至法身。是故諸佛具足三身(云云)。
問。斷闡提不信等四障正使。寄顯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之事。大師答。章中斷闡提不信障。顯十信位成信樂大乘行。爲淨德因識輪王報。以外道我執障。顯十住成般若行。爲我德因銅輪王報。以聲聞畏苦障。寄十行成故虛空器三昧行。爲樂德因銀界輪王報。以獨覺捨大悲障。寄十迴向成大悲行。爲常德因金輪王報(文)付之。凡檢經論誠說。以四行云能治。以四障定所治。若爾。能治之道生彼所治之障滅可云也。何先滅四障可云成四行耶。若無能治之道者。依何可云滅彼四障耶。次十行位斷聲聞畏苦障。成破虛空三昧云事不可然。正見佛性論文。空三昧者。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云云)今此文心是地上所得也。何十行位可云耶。如何。
章云。八寄四障以顯四位。此有二義。一約正使寄顯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何者。謂闕提不信障使滅已。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大乘行。爲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我執障。寄以翻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爲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虛空器三昧行。爲樂德因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行。爲常德因金輪王報(云云)。
指事云。言成破虛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論云。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入觀之時。不即有無不離有無。喩如八地眞俗雙觀。而異八地者。八地以上無出入觀。初地入時則同。出時則異問。既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得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無妨也(云云)。
問。以四障習氣。寄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之事。大師何釋之給乎。答。大師初二三地滅闡提障習。相同世間。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淨德因。除因緣生死。四五六地滅我執習。相同二乘。得福德王三昧。成我德因。除方便生死。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樂德因。除有有生死。十地佛地滅獨覺捨大悲習。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成常德因。除無有生死(云云)付之。道理不明。次凡依論藏說案四種生死廢立者。以方便生死爲先。因緣生死爲後。是以攝大乘論中。初二三四地滅方便生死。五六七地滅因緣生死(云云)加之。梁攝論中。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由破此障故。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乘。由破此障故。得大乘果(等文)何違此等文大師如此釋給耶。是以法相人師依此等論說破此義。非無道理。如何有難云。因緣生死是我德障。何初二三地斷之可云耶。方便生死是淨德障也。豈至四五六地耶。答。古會釋云。四種生死廢立經論盛談。是故相續解脫經乃至攝大乘論等。皆說四種三昧力。滅闡提不信等習氣。盡四種生死證淨我樂常。所以華嚴大師寄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等事。依經論說。傳大師所釋也。況香象大師探一代聖教。存隨文就義二釋。淄州所破似不顧此二釋歟。次因緣方便二生死前後。大師所釋非無其道理。依佛性論心。無明住地生無漏業。有因緣方便二義。所謂無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緣生死。是同類果故。生智慧行名方便。爰知。因緣方便互具其義。依之相同世間。初二三地望無明住地觀因也。四五六地四諦緣生觀解。望無明麁方便也。依之此義前寄因緣。後寄方便也。是則第二就義釋也。若作隨文釋者。如經論說歟。依之眞諦三義又同因緣前方便後釋給也。
章云。
指事。
一乘義私記中云。
佛性論第二云。
無性攝論疏云(神廓撰)若約四種釋通(而)皆有。若據位別准。依梁論二十二無明感十一麁重釋中。初八無明感四麁重。是方便生死。故知方便在前四地。次無明感三麁重。是因緣生死。故知因緣五六七地。次六無明感三麁重。是有有生死。故知有有在八九十地。次二無明感一麁重。是無有生死。故知無有是金剛位。若是方便及因緣并有有生死。自地起自地斷。若無有生死障佛地今時斷。所以然者。十地是學位故自地障自地斷。佛地是無學位。故佛地障金剛斷也。
成佛妙義云。
玄十一云。三所感變易方便生死報並是所離(文第二地也)。
蜜嚴疏第一云。彼華嚴中就四生死分爲三重。謂初二地爲因緣生死。三四五地爲方便生死。六七二地爲有有生死。開此三死生別有爲三無有生死。以第七故知兩經開合雖異。義不殊。辨諸佛土勝嚴證也(文)。
問。世間二乘菩薩三位寄顯十地之時。七八九地之位斷三界色習煩惱云事。引何經說可云耶。進云。引仁王般若之文□□見經文。所謂遠不動觀想。亦斷三界心□離煩惱(云云)所釋不以經文。如何。
章云。
文永三年三月一日於常樂院書寫之了。佛子聖嚴之(生年二十二歲)
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七
寄惑顯位門
問。以攝論所說三十三僧祇。望三僧祇時分。有長短不同耶。答(云云)疑。兩方也。有長短不同者。菩薩修行非可有長短不同耶。若無者。三十三三僧祇名方異也。尤可有不同耶。
問。皮肉心三煩惱差別何耶。
章云。二寄皮等三惑顯三僧祇故。梁攝論云。初僧祇斷皮煩惱。第二僧祇斷肉。第三僧祇斷心。三以此三惑。寄顯地地三心不同。如梁攝論三十三僧祇中說。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肉(等云云)。
攝大乘論十一云。論曰。復次三十三阿僧祇○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爲三十三。論曰。方便地中有三阿僧祇。一信行阿僧祇。二精進行阿僧祇。三趣向阿僧祇○論曰。於十地中地地各三阿僧祇。謂入住出。釋曰。爲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爲除肉煩惱障住初地。爲除心煩惱障出初地。何以故。地地菩薩煩惱有三品。上品名皮。中品名肉。下品名心。上品者下品道所破。中品者中品道所破。下品者上品道所破。乃至第十地亦爾。約此三品故各立三僧祇(文)時分義所委抄事了。
問。寄起事心等三心。顯法報化三身。可□□□□耶。答。章引有人義云。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是地上。依根本是末那。以依緣賴耶本心故。勝拔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文)心者。伏道者地前三賢位。法斷道者地上位。勝拔道者金剛心位也。起事心者第六識。造業而成五趣異熟果事故。根本心者第七識。恒緣第八見分執我我所故。根本心者第八識。二種生死根本故云也付之付答申。先地前位盡第六染心云。顯化身可爾。第六識相應煩惱七地已前猶行。阿□□盡耶。次第八識自體白淨。唯無覆□□□云染心耶答。第六相應煩惱七地已前現行。始教心終教心。二障種子初地斷盡。況寄惑顯位門意。以實斷不可被難。所以十解已上伏盡第六識染心現行。唱八相成道故云顯化身也。次第八自體白淨不染心者。亦始教大乘心□說。今終教意微細法執體。所謂賴耶二識□□不覺義也。故以第八識云染心無夫問。就答申終教意。以賴耶不可云染心。尋第八識是所熏識。□堅住性無記性可熏性與能熏共和合性四義。若染心者。以非此義。豈強受熏耶。況第八識障是染心者。又見道無漏智初起位。可無第八識障治相違故。若許爾者。無所熏義故種子應失。又是勝莊師以異熟第八識釋根本心。經文不云染心。終教意以賴耶云染心答申退。又設許染心以賴耶不可云根本故。彼大乘基師無見修惑相應心名起事心。由此煩惱起造諸業。異熟果□故。善不善業相應之心名依根本心業。是□所依本故。三有苦果相應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云惑如惠沼師釋。煩惱障并所發業名依根本心。是煩惱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違此等義。何釋如此耶答。今終教心約不思議熏論之。以可思議□□被難。所以楞伽經不思議熏不思議□□□□□染心成所熏無失。故起信別記之餘論中□□□初教就麁相說。而實此識迷無相眞如義邊故。□□根本無明住地。若不爾者。即應常緣第一義諦。即一衆生半迷半悟。謂六七迷而第八識悟也。又若其佛地與圓鏡智相應者。則知凡地國與無明相應。何以故。與上相違故。若若凡地餘識無明與相應。□□非根本識自有。若亦應佛地諸智非本識。既佛地起者則知凡地起愚故不起也。又若一向染煩惱別不得成無記法。何以故。若無煩惱則一向清淨不得名無記。是故一向清淨者。即名爲善。一向染者則名不善。染淨無二故。則非染淨名無記。□□以淨屬眞分。染屬妄分。二分不二名爲和合賴耶無記識也。若此位中無染細者。以何簡淨成於無覆無記。既無記非淨。故知有染細也。剋覆言之。唯眞如體是故賴耶。異熟唯是位也。□迴心聲聞故似說也(云云)。
章云。五以染心麁細。寄於三位以顯三身。如金光明經說。依諸伏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依勝拔道。根本心盡得顯法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緣賴耶本心故。勝拔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
問。寄三障顯三身可云耶。答。章云。惑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障清淨能現法身(文)付之。法應化三身共斷三障所可顯也。何偏云惑障清淨能現應身等耶。次雖應化可云化應法。如何云如此耶。答。誠三身共所滅三障。然而是寄惑顯位門意。一相說非實斷。仍云爾無失。次以智障爲所依煩惱起。煩惱起造業。流轉生死。所以依法身現應身。依應身顯化身故。譬如依空出電。依電出光。故寄此道理作此說。處共非不滅。□□□□□況源出金口微言。不可起別意趣也。但因□□□便不被難文言次第矣。
問。以迷三無性所起煩惱。寄顯三身事如何耶。答。有先德云。寄迷三無性所起煩惱顯三身歟。一解思惟分別相顯化身。二滅依他相得至應身。三淨成就相得至法身。故章云。故彼經云。一切凡夫爲三相(乃至)諸物至於三身(文)付之。□□□且案章主意。勘文無分配三身。故總能解能滅能淨至於三身(文)。何恣如此分別耶。次成就相即是圓成實性。諸法眞實性聖智所證功德也。如何以此云迷無性所起煩惱耶。答。凡經文爲三相故。遠離三身等云。豈寄三身耶。加之大師御意。寄顯三身所釋顯然。私非所答。何況勝莊惠沼等共配三身釋之故。勝莊□云。第二顯德謂德。謂於遍計所執自性□□□相。悟入空性。除違所執。至於化身。又後□此□□實性。即能永斷離染依他。至於應身。淨無上覺。由此永斷客塵煩惱。圓成實性不得清淨至法身。是故諸佛具足三身(文)次誠圓成實性雖聖智所證功德眞如爲體。在纒眞如修淨。故云迷勝義無性理所起煩惱。實圓成理非是煩惱。故章云。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但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他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纒眞如。修令淨故(云云。已上短釋雙紙問答也)。
章云。以迷三無性所起煩惱寄三身。故彼經云。一切凡夫爲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何者爲三。一者思惟分別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是故不得至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是故諸佛至於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但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他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纒眞如。修令淨故(文)。
問。斷闡提不信等四障正使。得信樂大乘行等事。大師何判之耶。答。章云。何者謂以闡提不信障使滅已。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大乘行。爲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我執障。寄以翻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爲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虛空器三昧行。爲樂德因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行。爲常德因金輪王報(文)付之。此大師廢立一一不明。先滅闡提不信等之四障。後不可云得信樂大乘等之四行。既所引之經論四行云能治。四障判所治。是以能治之道生後所治之障可滅。何云滅障證行。次十行位斷聲聞畏苦障。得破空三昧者。何佛性論中云空三昧者。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文)爾也。相違如何可會耶答。大師滅四障得四行。經論述修四行滅四障。各有其理。更不相違。其所□□□提外道等之四人。出十信住行等之四位。善根內□□□外催。小信大乘之理。聊發大悲心。滅不信之障。乃至深捨衆生之執。斷惑障之後。彌信大乘。深起大悲。是以信樂大乘等之四行斷初地者。四障未盡之前正圓滿者。斷惑障云也。所以經論之意。且付初地判能治之道。章主之釋正望圓滿云所治之行。何此二文更無相違。次以佛性論之中初地以上斷聲聞畏苦障者。此望地上斷種子爾。唯章家之意十行之位滅者。地前伏現行故也。以明利□斷。論家之釋不可會。難云。伏現行者章主義。次空三昧實初地已上能得之也。但地前得之者。有修定因行故。亦無有妨。先德會釋之(已上短釋雙紙問答也)。
章云。八寄四障以顯四位。此有二義。一約正使寄顯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何者謂闡提不信障使滅已。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大乘行。爲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我執障。寄以翻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爲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虛空器三昧行。爲樂德因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行。爲常德因金輪王報(文)。
指事下卷云。言成破虛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論云。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入觀之時不即有無不離有無。喩如以地眞俗雙觀而異以地者。八地已上無出入觀。初地入時則同。出時則異。問。既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得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無妨也(文)。
問。寄惑顯位門意。以四障習氣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樣何耶。答。今寄四障習氣顯地上四位四定等者。相同世間。初二三地得大乘光明三昧。滅闡提不信障習氣及因緣生死變易報。證淨德波羅蜜。相同二乘。四五六地得集福德王三昧。滅外道我執障習氣并方便生死。顯我德波羅蜜。相同大乘。七八九地得賢護三昧。除聲聞畏苦障習氣及有有生死。證樂德波羅蜜。因圓果滿。十地佛地依首楞嚴三昧。斷獨覺捨大悲障習氣及無有生死。得常德波羅蜜也。付之。隋唐攝論並無配十地之文。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位。何如此配當耶。依之緇州了義證中破之。次初二三地滅因緣生死。四五六地除方便生死。不可勘彼經論文。皆以方便生死爲先。以因緣生死爲後故。攝大乘論中初二三四地滅方便生死。五六七地滅因緣生死(云云)何況因緣生死是我德之源也。何進斷初二三地。方便生死是淨德障也。是至四五六地耶。梁攝論云。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淨。由破此障故得大淨果。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等(文)何違。所依經論文判四種生死之前後耶答。凡四種生死之廢立經論盛談。是故相續解脫經乃至攝大乘論等。皆說四種三昧力。滅闡提不信等之習氣。盡四種生死證淨我樂常。所以花嚴大師寄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此事依經論說傳人師所擇也。況香象大師探一代聖教。存隨文就義二釋。緇州所破似不顧此二釋歟。次因緣方便二生死前後。大師所釋非無其理。依佛性論心。無明住地生無漏業。有因緣方便二義。所謂無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緣生死。是同類果故。生智惠行名方便。不同類果故等(云云)爰知。因緣方便互具其義。依之相同世間。初二三地望無明住地觀因也。四五六地四諦緣生觀解。望無明麁方便也。依之此義前寄因緣。後寄方便也。是則第二就義釋也。若作隨文釋者。如經論說歟。依之眞諦三藏義又同因緣前方便後釋給也。
裏付云。
斷惑義私記云。因緣方便前後甚難。先德未傳(文)。
私云。依無明生業識之次第。尤可有此義歟。
興福寺永超僧都。東大寺永近得業維摩竪義。莫香象隨文就義釋云。諸宗人師多雖存此旨。未云隨文就義釋。花嚴一宗始有此義釋(云云)。
章云。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一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即顯此一位相同世間。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二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顯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顯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樂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成於常德。除無有生死。四德圓故。生死永盡故。云無有也。此上義廣如無上依經本業經佛性論寶性論梁攝論等說。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後二唯智障。正使地前除。習氣地上淨。此文亦成證也(文)。
指事下卷引梁攝論第十一云。論曰。衆類差別者。釋曰。有四三摩提。是五百定品類故名衆類。於小乘中乃至不聞其名。何況能修習。故言差別。此四種三摩提能破四德障。即四種生死。能得四德果。即淨我樂常故。立此四定爲四德道。論曰。大乘光三摩提。釋曰。大乘有三義。一性二隨三得。性即三無性。隨即福德智慧行所攝。十地十波羅蜜隨順無生。得即所得四德果。四定緣此三爲境。故名大乘。依止此定得無分別智。由此無分別智照眞如。及佛不異故名光。又有十五種光。功德勝於外光故名光。又此定能破一闡提習氣無明闇。是闇對治故名光。此定緣眞如實有易得。有無量功德故。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淨由破此障故礙大淨果。論曰。集福德王三摩提。釋曰。一切善法唯除般若。所餘悉名福德。此福德有四品。謂凡夫二乘菩薩。菩薩由此定故於四福德。未生能生未長能長。未圓能圓故名集。於生長圓三處自在故名王。由自在故能行隨等十度。圓滿菩提資糧行故。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復次一切善法依止眞如。眞如能集一切善法。名眞如爲集福德。此定說眞如中得自在故名爲王。論曰。賢護三摩提。釋曰。賢有二義。一能現前安樂住。二能引攝諸功德。現前安樂住者此定能令菩薩身不捨虛空性。免離三際故。得安樂住。引攝諸功德者。能引攝不可數量諸定。非二乘所聞知。因此一一定起無量通惠。由此二義。是故菩薩能離聲聞怖畏習氣。即是有有生死障於大樂。由破此障故得大樂果。此定緣眞如爲菩薩體故。不離智能引諸定及通慧故。以定爲體。論曰。首楞伽摩三摩提等。釋曰。此定是十地菩薩及佛所行故得此名。何以故。十地菩薩及佛有四種勝德。故名首楞。一無怖畏。由得一切智故。二無疑。於清淨衆生見自身無等故。三堅實功德。恒在觀無散亂故。四有勝能。能破難破無明住地障故。具四德人於此定能得能行。故稱伽摩。此定多行他利益事。能破獨覺自愛習氣。即是無有生死障於大常。由破此障故得大常果。言是故十地至道已斷故者。第五卷文如所引文(文)。
一乘義私記中卷云。問。變易者何云事耶。答。變者改變義。易者轉易義也。意改變轉易分段麁身。云成光明殊勝細身。而曰變易身。問。變易者新人名歟。古人名歟。答。俱通新古名。但古人變易身亦曰意生身。新人曰意成身。問。且古人云生身意何。答。意者第六意識也。意如意生故曰意生身言也。問。如意生生意何。答。意具三義。速疾義。無礙義。遍到義也。如具意此三義。變易身亦爾也。具此三義生。所以云如意生。問。新人云意識身心何。答。意生身之時捨分段麁身。別生變易細身樣也。今依大願大悲意願力。修練分段麁身。爲變易細身。前所以由意願力云。約變生之身而曰意生佛身也(可見唯識論第七并同疏第七也)。問。楞伽經三種意生身。無上依經四種變易生死者何。答。楞伽經三種意生身者。一三摩鉢底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三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也(可勘攝釋第四云云)無上依經四種變易生死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也(可勘燈第六也)。問。且何云三摩鉢底意生身等。答。攝釋第三引四卷楞伽第三曰。三摩鉢底者。此翻等至。於定得變易身。隨心生故云意生。故云意生身。覺法自性意生身者。能觀察覺了有爲如幻法無實體。於定得變易身。彼隨意生。所以云意生身。種類俱生無作行。云意生身等者。諸衆生所有隨多類煩惱。能現同類身。所以云種類身。能一時現行。所以云俱生。能任運起不假功用。所以云俱生。能任運起不假功用。所以云無作行。彼隨意生云所以意生身也。問。爾此三種意生身攝十地事何。答。三摩鉢底意生身有前五地。覺法意生身有六七二地。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有第八地也問。何云方便生死等答。無漏後得智云方便生死。所知障云因緣生死。變易五蘊云有有生死。於行苦細有說有名。故云有有變易身唯有微細生滅。有從是外更無有云物。所以云無有也問。爾此四種生死相配十地事何答。方便生死有初二三地。因緣生死有四五六地。有有生死在七八九地。無有生死在第十地。問。爾此四種生死相配地事。正義歟。不正義歟。答。此不正善也所以燈第六判曰。隋唐攝論并無文。又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如是相配是有師義也(云云)。問。何故不相配地耶。答。燈第六曰。分段生死有四種難。一煩惱難。二業難。三果報難。四過失難也煩惱難喩方便生死。業難喩因緣生死。果報難喩有有生死。過失難喩無有生死。而物何云相配地。所以云相配地。是有師不正義也問何云煩惱難等答無明愛取云煩惱難。行支全分與有支一分云業難。識等五果并生老二支云果報難。生已滅憂悲苦惱云過失難也問。約障有四難。一闡提不信障。二外道著我障。三聲聞畏苦障。四緣覺捨心障也。此四障相配四種生死物歟答。此四不相配四種生死也。問。就慈恩等師御心之事。然今就五教師御意。何云。答。慈恩等師御心。而縱練分段麁身云成變易細身。今五教師御心。而分段變易二身。從本并云。問。分段變易二身自本並在者。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耶。答。爾。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也。問。若爾。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者。可言一切凡夫位皆得變易身等物。何云入初地時得變易身。答。分段變易二身雖從本並在。被覆隱分段麁身故不顯。菩薩初地捨分段麁身故顯變易細身。所以不云凡夫位得變易身也。問。爾以何知捨分段麁身故顯變易細身云事。答。起信論疏曰。然此細苦無始來有。但爲簡細異麁故。約已離麁苦時相顯所說(云云)。問。何故變易身云細苦。答。變易身有微細生滅苦。故云細苦。問。其微細生滅苦者。如何苦。答。此身有剎那生滅義。故云在微細生滅苦(文)。
裏付云。
六相義私記下云。問。受變易身以新業得。爲當以古業得。答。以新業得。不以古業問。若爾。何佛性論云須墮洹以□不作新業。若以古業得者。以分段古業如何可得業易身答。其論不造新業者。約有漏新業也。非約無漏新業。所以不相違也(文)。
佛性論第二云。復次十地由四障故未得極果四德。金剛心方乃得之。應知。何以故。出三界外有三種聖人。謂聲聞緣覺大力菩薩住。無漏界有障。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來法身四種功德波羅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一方便生死者。是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漏業。譬如無明生行。或因煩惱方便生同類果。名爲因緣。如無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類果。但名方便。如無明生善行。不勸行故。今無明住地生新無漏業亦爾或生同類。或不同類生福行。名爲同類。以因緣俗故生智慧行。名不同類。以智是眞惠故。是名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者。是無明住地所生無漏業。名爲因緣生死。譬如無明所生行。是業但感同類。不生不同類果。善行但生樂果。不善但拓報。故名因緣生死。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緣生死譬須墮洹以上。但用故業不生新業。三有有生死者。無明住地爲方便。無漏業爲因。三種聖人是意所生身。譬如四取爲緣。有漏業爲因。三界門生身。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名爲有有。如上流阿含人。於第二生中般涅槃者。餘有一生故。故名有有。四無有生死者。是三聖意生最後身爲緣。是不可思惟退墮。譬如生爲緣。名老死等爲過失。是故無明住地爲一切煩惱所依止處。而一切煩惱通名無明者。以無明爲衆惑根本。既未滅盡。由爲一切煩惱垢臭穢熏習故。阿羅漢辟支佛及自在菩薩。不能至得無所染汚大淨波羅蜜(文)。
承曆二年法勝寺大乘會講暹高阿闍梨近快同之。疑云。無明生漏業偏可不同類。善惡相違故。爾何有同不同二類耶。
無性攝論疏云(神廓撰也)若約四種釋通而言。位位皆有。若據位別准。依梁論二十二無明感十一麁重釋中。初八無明感四麁重。是方便生死。故知名方便在前四地。次六無明感三麁重。是因緣生死。故知因緣在五六七地。次六無明感三麁重。是有有生死。故知有有在八九十地。次二無明感一麁重。是無有生死。故知無有是金剛位。若是方便及因緣并有有生死類。自地起自地斷。若無有生死障佛地。金剛斷。所以然者。十地是學位故。自地障自地斷。佛地是無學位故。佛地障金剛斷也(文)。
華嚴一乘成佛妙義云(青丘沙門見登之集)寶性論云。變易有四。一緣相二因相。三生相。四壞相。佛性論云。一方便。二因緣。三有有。四無有。無上依經云。三界中有四難。一煩惱難。二業難。三生報難。四過失難。無明住地緣起有有生死。如生報難。無明住地緣起無有生死。如過失難。解云。依勝鬘經。五住種子名五住地。依五住地起於現行。名五住起。依無明住地種子緣起現行法執。無明是變易生死。方便名方便生死。故佛性論云。方便生死者。是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流業。譬如無明生行。二因緣者依無明住地緣發無流業。是變易生死。親質助因緣名因緣生死。此前二生死非正變易。以與變易爲方便及因緣亦名生死。如三界中惑業分段因緣亦名分段生死。梁攝論云。苦集通名生死。二有有者依無流業。是業名爲因緣生死。此前二生死非正變易。爲方便因緣亦名生死。如三界中惑業是分段方便因緣亦名分段生死。梁論云。苦集道名生死。三有有者。依無流業資有流業所引變易生死。名有有生死。故佛性論云。有有生死者。是無明住地爲方便。無流業爲因。三種聖人意生身。譬如四取爲緣有流業爲因。三界內生身。四無有者。是變易生死最後身故名無有。故佛性論云。無有生死者。是三種聖人意生身最後身爲緣。是不可思議退墮。譬如生爲緣死等爲過失。問。何者是三種聖人。答。勝鬘經云。無明爲緣無漏業因生。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在地上故。楞伽經第五卷云。有三種意生身。一者三昧樂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二者如實知諸法相意生身。謂於第八地。三者種類無作行意生身。諸師釋不同。一師云。約三學別地三地是定。若約六度五地是定。故云三四五名三昧樂受意生身。第六地般涅槃若現前故。六七八地名如實覺知諸行智意聖身。而言第八地者。擧其終也。九地已上名稱種類無作行意生身。第二師云。第一略初二地。故言三四五。第二亦略初二。故云第八地。理實而言。第一通五地。第二通六七八三地。第三通九十二地。第三師云。次第二於第八地。則知第一七地已還。而唯云三四五者。此中略前後也。以實而言。第一通前七地。第二唯第八地。第三九十二地。又四卷楞伽云。第一名三昧樂受意生身。今依佛地論眞諦師釋。勝鬘經云。三種意生身者。是三乘種性聖人。入初地已上受意生身。故名三種。非是楞伽經中三昧樂等三種意生身也。故佛地論云。有有生死者。是三種聖人意所身。無有生死者。是三種聖人意所生最後身。依生梁論八地已上是有有生死。金剛菩薩是無有生死。此二生死既佛性論皆言三種聖人。故知。三乘種性至八地已上受有有生死。從本種性爲名。名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故楞伽經第七云。大惠聲聞辟支佛。於第八地菩薩中樂著寂滅三昧樂故。不能善知唯息見。墮自相同相熏習障礙。故墮人無我法無我見過。故以分別心名爲涅槃。而不能知諸法寂滅。大惠菩薩白佛言世尊。說聲聞辟支佛入第八地寂滅樂門。如來後說聲聞辟支佛不知。但是自心分別後說聲聞得入無我。而不得法無我空。若如是說聲聞辟支佛。問。未能證初地之法。何況八地寂滅樂門。佛告大惠。聲聞有二。定入八地寂滅門者。此是先修菩薩行者。墮聲聞地還依本心修菩薩行。同入八地寂滅樂門。非增上慢寂滅聲聞。以彼不能入菩薩行。未曾覺知三界唯心。未曾修行菩薩諸法。未曾修行諸波羅蜜十地三行。是故決定寂滅聲聞。不能證得彼涅槃所行寂滅樂門。問。何故得生死名。答。通名變易生死者。轉變改易若生若死。並是就相爲名。別名方便因緣。此二約用有有無有。對彼爲名故。佛性論云。有有生死如上流般阿那含人。於第二生中般涅槃。餘有一生故。故名有無有生死。是變易生死最後身故。後更無生死故名無有(文)。
探玄記第十一云。三所感變易方便生死報並是所離(文。第二地處文也)。
孔目第三云。四種生死。謂方便生死。因緣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文)。
密嚴經疏第一云。彼花嚴中就四生死分爲三重。謂初二地爲因緣生死。三四五地爲方便生死。六七二地爲有有生死。開此三死生別有爲三無有生死。以第七故知兩經開合雖異。義不殊。辨諸佛土勝嚴證也(文)。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云。世尊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如是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生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此三地彼三種意生身生。及無漏業生無明住地有緣非無緣。是故三種意生身。及無漏業無明住地(文)。
法花義疏第九云。但成佛有二種。一法身成佛。如從初發心至等覺地。轉成妙覺地佛。此是變易生死將傾故。於三界外法身成也。依攝大乘論。三界外有四種生死。三地以還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因緣生死。八地至十地名有有生死。金剛心剎那名無有生死。佛性論云。三地是世間地。宜名世諦。亦是福德。福德望智慧則福德是緣義。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出世間地。亦名眞諦。稱爲智慧。智慧是因。名因緣生死。論擧喩云方便生死如無明生行。因緣生死如行生識。故知。無明爲方便。而行正是因也。又有有生死者。有生亦有死也。無有生死者。有一剎那生後轉則成法身。法身成佛。正是無有生死(文)。
法花玄賛要集第十二云。四種生死等者。案國云。無上依經以分段生死。向上有四種難。變易喩彼亦立四種生分段。四難者。一煩惱難。無明受取。二業難。行支全有支小分。三報難。即識等五果種子并生老死及有支小分。四過失難。謂生死異滅憂悲苦惱。今變易身上如次喩彼分段立四種生死。一方便生死者。即所知障法執等爲方便故。二因緣生者。謂無漏有分別業根本智緣名無分別業。後得智緣名有分別業。名因緣。三有有生死者。即變易生死五蘊身。是一重有向上。更有生異滅三相。又是向下一重。有有上重有名有有。四無有生死者。更無後果麁外相苦果。故名無有生死也(文)。
佛性論第三云。復次應知。無明住地如煩惱難。無漏業如業難。三種意生身如果報難。不可思惟退墮如過失難(云云。依是□也)。
治承三年四月八幡宮三十講慶俊五師爲之。
問。付寄惑位門。歡喜等十地之中。七八九地斷三界色習煩惱(云云)爾者何經說可云耶。答(云云)進云。依仁王般若釋也。付之。依所釋披仁王經。所謂遠不動觀惠亦斷三界心色眼煩惱(文)所釋不似經文。如何。
章云。十又於十地。別地相中。寄顯世間二乘菩薩三位別故。仁王經說。前之三地斷三界中色煩惱。四五六地斷三界中心煩惱。七八九地斷三界中色習煩惱。十地及佛地斷三界中心習煩惱。解云。以三地終心位得上界定。極至四定離下地色故云斷色惑也。以四地以去得二乘無漏出世間位。世間色心俱盡故也。七地已去是菩薩位。漸細於前故。寄滅於色心習氣。以顯彼位也。
仁王經云。
(裏書云)
問。付寄惑門第十六門心何耶。答。
章云。十六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以去唯有所知障。此亦爲顯世間二乘菩薩故。作是說。
指事下云。言十六又以至故作是說者。瑜伽及唯識論文也。是故瑜伽論第七十八解深經云。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害伴隨眠。謂於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復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爲依正故。唯識論第九云。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礙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云云)。
問。頓教斷惑引何經文證之耶答云。引法界體性經文。故章云。我見際即是菩提故(云云)付之。頓教從本無妄也。何引此文耶。
私云。東大寺覺嚴已講。初勤御前御論義之時。天台論匠問覺嚴云。三世覺母大聖文殊。令發衆生菩薩行(云云)何說之耶。進云。色處說此事。令發衆生我見心(文)何如此說耶。覺嚴答云。所出申者。法界體性經說也。是則煩惱即菩提義也。故我宗大師引此經。說爲頓教證(云云)南北皆稱美(云云)又達磨和尚有三人弟子。一人云。斷煩惱證菩提。一人云。迷即煩惱悟即菩提(云云)一人云。本無煩惱是菩提(云云)和尚判云。第三義尤叶宗(云云)是則頓教證也。
章云。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斷及與不斷。如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云何教諸善男子等。發菩提心。文殊言。我教發我見心。何以故。我見際即是菩提故。以此准之(文)。
問。圓教斷惑何。答。章云。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現種。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故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是此義也。又此斷惑分齊。准上下經文有四種。一約證。謂十地中斷。二約位。謂十住以去斷。三約行。謂十信終心斷。四約實。謂無可斷。以本來清淨故。廣如經說(云云)今此文心者。不說煩惱體性。但付甚深眞如之用大。斷一煩惱斷一切煩惱。是則不異眞如。是煩惱義心也。心者深義。敢不可論各別斷也。所障惑一障一切障。亦以如此。所以論其證據。即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是也。
問。今此圓教心者。論相入相即旨故。於煩惱障等。又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云事不明。相即圓融□依一味法□即覺前境界妄見網中。專但在事相屬別。是以設雖圓教心。何失煩惱各別旨。所以理性是一故。體斷智雖照一法界。所治各別故。別別可斷之也。行布所非無圓教。若夫依一味法界道理云。一斷一切斷者。一切衆生斷惑成佛時。一切衆生同可成佛也。若爾者。衆生悉盡。但可有佛界耶。所以生死無始。何今無妄情境界乎。次引小相品文。證一斷一切斷之義不明。彼品云。若有衆生。得聞此香。諸罪業障皆悉除滅。於色聲香味觸等。內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二萬一千煩惱故。行煩惱等演擧八萬四千塵身。此諸煩惱皆悉除滅(等云云)是則依聞香功德。說除滅等(云云)云一斷一切斷也。普賢品中明眞煩惱過患說。則受百千障礙法門也。不云一障一切障。何依此等文證此等義乎。答。凡花嚴圓宗心者。說三種圓融。顯法性融通旨。一者事理圓融。理事互融。相入相即。二種之圓融。法界一味唯理無妄。三事事圓融。當相圓融。不待緣起。今三種圓融專出花嚴。止觀釋如次配終頓圓三教。既事事圓通自在無礙也。以六相成之。以十玄證之。依之佛界衆生界相入相即。故經云。以菩薩身等衆生故。是故衆生悉分中。現以彼□□同能現故。是故衆生無不成佛(云云)是以一佛成道時。一切衆生悉同成佛也。性起品中。以喩顯說之云。帝網有十方重重無盡玉。一方玉圖佛形像。十方無盡玉一時顯此形像。一佛成道時。十方無盡衆生心性寶珠。悉現相成道影像。明知。令衆生全佛義叶不增不減經說者也(取意出之)此喩猶不叶本。諸衆生各在悉來如此之佛故也。大師釋此等義云。當相即空之理。人天乘妄情猶不悟之。豈以妄見難法性圓融乎。故經云。以普賢眼見一切衆生皆已究竟(云云)故小相品此諸煩惱皆悉除滅之文。望圓經之大旨。是一斷一切斷之明證也。普賢品即受百千障礙法門之說。任花嚴之大宗。又一障一切障之玄文也。次寄證位行實之四義判。第四約實心者。付證剋體從本一味法界也。其心懸本覺。其旨仰果分也。如第二會寄緣說十之說也。以三乘心餘宗釋。強不合難圓經深義前問。
私云。東大寺花嚴宗俊源大法師。於維摩堂立此義。興福寺永緣權僧正。爲探顯精義者。難此義云。一成一切彌可同外道量。同虛空體常周遍之義(云云)大衆賢哲皆怖罪報重者也。
章云。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此也。是故不分使習現種。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故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此義也。又此斷惑令齊。准上下經文有四種。一約證。謂十地中斷。二約位。謂十住已去斷。三約行。謂十信終心斷。四約實。謂無可斷。以本來清淨故。廣如經說。又前三乘等諸門斷惑。若一障一切障斷即入此教。若隨門前後。是三乘等。此據別教言。若約攝方便。前諸教所明並入此中。以是此方便及所流所目故。餘義准之(文)。
四十經疏第一云。諸佛心內衆生新新作佛。衆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眞(文)。
入楞伽心玄記云。三由前二義不相離故。無礙雙現。謂佛心中衆生聽衆生心中佛說法。衆生心佛爲佛心裏衆生說法。是故全攝各無障礙(云云)探玄記第一云。文同入楞伽心玄記(文)。
正治元年九月二日。於仁和寺菩提院抄之畢。師匠抄出論義短釋雙紙。并私問答也。此等私記等文。拾之抄合了。東大寺聖詮大法師。誠謬定衆多者歟。後者正之(矣)。
文永三年九月二十二日於仁和寺常樂院書寫之了。佛子聖嚴之(生年二十二歲)
以神護寺本一校了。以同本寫點畢。
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八
迴心義
問。小乘教意。有二乘迴心義可云耶。答。章一切二乘皆無迴心。以更無餘求故。如小乘中說(云云)付之。俱舍論中。述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云云)。何云無餘求耶。答。證果以後無迴心云也。
迴心義私記云。問。何故一切二乘皆不迴心。答。章云。或一切二乘皆無迴心。更無餘求故。如小乘中說(云云)愚法小乘教中不說餘果。但二乘果說□果故也(可知云云)。
問。終教大乘意。二乘聖者入無餘後。心想還生可云耶。答。心想還生判也付之。凡二乘聖者入無餘時。身心俱都滅處也。何雖終教心心想還生可云耶。是以瑜伽論中。入無餘位。本轉二識皆滅。無餘後生。以何爲因(文)何背此等說如此判耶。答。終教大乘心者。談悉有佛性教故。彼入無餘。二乘以眞如爲因熏因。如來大悲力外緣不捨故。根本無明不捨故。心想還生云也。次瑜伽文。依始教引小乘所立賴耶行相麁顯。不從眞起故有滅云也。又爲順小乘涅槃故。入已不起判也。
章云。二或一切皆迴心。悉有佛性力爲內熏因故。如來大悲力外緣不捨故。根本無明猶未盡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是故一切無不迴心向大菩提也。此約終教說。問。如瑜伽論顯揚論說。諸識成就不成就中四句內。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者。阿賴耶識及諸轉識。俱不成就。既本識轉識皆滅。無餘後生。心以何爲因。無因而生不應理故。答。彼諸論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麁顯。不從眞起說有滅。又爲順小乘故。亦許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今終教中。就實而說。以根本無明。動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梨耶識。又由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爲究竟。化城同喩應便有失。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文)。
問。不成就阿賴耶識有有情可云耶。答。瑜伽論云。有此義也。付之。
私記云。瑜伽第五十一云。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得成就轉識。亦成就阿賴耶識歟。答。應作四句。或有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無心悶絕。入無想定。入滅盡定。及生無想天。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阿羅漢若獨覺。不退菩薩故諸如來。住有心位。或有俱滅。謂餘有情住有心位。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入滅盡定。處無餘依般涅槃界(云云)同抄云。阿賴耶四句中。如對法第二云。阿賴耶者。謂能攝藏諸法種子。又諸有情取爲我。及即我之取處名阿賴耶。今最後義故。八地等捨名不捨體。第一偏句中。云滅定者。此謂第三果人。非餘成四句故。若生死念中無意識。他宗難者。何故此中不論生死者。即悶絕中攝。第二偏句中有三位。一麁現當盡故捨名。非細法執。謂二乘人第二位。謂永伏現行入。八地以去入愛現行永伏不起。非法愛。此非留惑。以趣法空故。第三雙除麁細習。章人法二執。謂如來此中名不退者。以未得不退。以念恒增進善法。初地名不退。名已得不退。非不得時有起煩惱有漏心等。以轉識名通漏無漏。皆得阿賴耶名。種唯起有學二乘。大乘八地異熟識等即空。大乘重路二乘無學。若八無餘界二乘。如來取相。此中第四通滅定等論故。云及如來等。非不退菩薩及如來。實亦入無餘。依般涅槃。此約六識轉識。不約第七(云云)。
問。就五果迴心。且其無餘劫。限有八六四二十千不同。依何故可云耶。答。章云。由根不等故去有遲疾二種等(云云)付之。依聲聞獨覺者。其根有利鈍故。是故可然。於聲聞四果者。雖有住生多少。入無餘涅槃時。皆同證阿羅漢果。依何義辨四果利鈍耶況初果住生者。可通利鈍也。所謂俱舍光法師釋中云。根本最鈍者。具住七生。非諸利根定滿七云如何答。涅槃經中說。無餘劫限隨五果迴心。有八六四二十千不同(文)大師釋經文。此明最鈍。須陀洹人。受七生已入涅槃(等云云)明知。隨經生多少。有利鈍不同云事。或分根利鈍。又但依生多少劫長短。判之義可有也。彼業惑根有殊故。成三九別釋也。又他國惠淨師釋。五果劫限依此義見。
章云。問。如生心迴向時分齊云何。答。由根不等故去有遲疾。遲者逕劫乃起故。楞加云。樂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解此文。但總相說。若差別說者。隨其利鈍各別逕時。皆到阿耨菩提心位。如涅槃經云。須陀洹人。亦復不定故。逕八萬劫。則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云。獨覺逕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心。解云。此明最鈍須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滅心心法。如入滅定。復逕八萬劫。乃得生心。受佛教化。即能發菩提心。若於一身得第一果。受二生已即入涅槃。逕六萬劫。即能發心。若於一身得第二果。不還欲界。即入涅槃。逕四萬劫。能得發心。若得羅漢。即現入滅。逕三萬劫。即能發心。若獨覺根利。逕一萬劫。便能發心。此五人發心之時。即入十信菩薩位。名發阿耨菩提心。又有義。前五人從凡得小果。入涅槃後。起迴心修十信行。滿心已堪入十住初發心住位已來。隨根利鈍。各逕彼劫。未必一向在涅槃中。逕爾許劫也。如直往人既逕一萬劫。修信滿足堪能發心。彼獨覺人根最利故。亦似直往人。逕一萬劫。餘四鈍根。又差別故。時得多利也。上來明遲者。若極疾者。如法華經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皆總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此上並約終教說(文)。
一乘義私記云。問。此人但於初果住生。得第四果入無餘。若二三果亦住耶。答。此人既不經二三果。越中二果。得第四果入無餘。問。何故不經二三果。答。初果斷取三果障。得第四果故。既不得也。問。何故此人五八萬劫經。答。涅槃疏云。如得初果不殘七生道爲故。不越其七生。由業力故不盛七生。此復如此(云云)定若於一身得第二果等者。意云。此人初果。即果身得第二果。其位而住一生得第四果入無餘。經六萬劫發心也(云云)故涅槃疏云。第二人於初果不經生。即至第二果。上經是界人天各一生得第四果(云云)定若於一身得第□果等者。意云。此人從初二果。即身得第四三果。其位而住一生得第四入涅槃。經四萬劫發心也。故涅槃疏云。第三果於前果不經生。至第三果。經色無色生得第四果(云云)定若得羅漢。即現入滅等者。意云。此人從前三果不經生。即得第四果入無餘。二萬劫發心也。故疏云。第四人於前三果不經生。直至第四果。雖同此阿羅漢果。入於涅槃前果生不同。劫數不等(云云)。問。此等四人。謂得第四果方入無餘。若爾問云。阿羅漢八萬劫數等。如何須陀洹八萬劫等(云云)。答。從本爲名之爾。問。爾前三果可爾。第四果如何耶。答(文)。
問。付明二乘入無餘義。且不定種性人入無餘涅槃可云耶。答(云云)疑兩方也。若云入無餘涅槃者。起信論疏中。若不定種性未入無餘前。即有迴心(文)既成漸悟菩薩也。何可云入無餘涅槃耶。若云不入無餘涅槃者。菩提心論云。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文)任此文者。可入無餘見如何答。
問。不定性二乘可入無餘耶。答。此世根不定者。雖遇諸佛教。還有逢後教心故。不留淺教也。故不可入無餘歟付之。不定性者。不入無餘之文未見。誠說如何答。如本答申此世根不定者。必有逢後教心故小乘。若始教等教時。不入無餘也。依之唯識論中云。或說二乘無餘涅槃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說。後既證得有餘涅槃。決定迴心。求無上覺(云云)。
私云。迴心義私記。不定性二乘入無餘(云云)用否難定。又未知作者也。
迴心義私記云。問。二乘入無餘者。唯定性入不定性不入歟。答。定不定俱入故。菩提心論云。二乘人灰身滅智。趣其涅槃。如太虛空。湛然常寂。有定性者。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云云)。問。若定性不定性俱入無餘者。何故瑜伽八十云。迴向菩提聲聞。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發趣阿耨菩提。答。彼依三乘教分齊說。今依一乘教意說俱入也。問。何故依三乘教意說不定性不入。一乘意說入。答。三乘教意立。三乘有究竟涅槃故。說定性二乘入。自分涅槃亦既不發生。不定性二乘□分段身修練成佛。一乘教意立。唯有一滅二滅非眞故。說定不定俱入化城。而終迴心向大。問。定不定俱入無餘有何差別。答。如先定性待劫限滿發生。不定性不論劫限故異。問。若爾定性劫限滿者幾劫。答。此有多說。涅槃經云。八萬六萬四萬二萬十千劫住(云云)金剛仙論。逕千萬億劫(云云)楞伽經。無量劫不覺(云云)。問。何故如此相違。答。根有利鈍。悟有早晩故聖教互擧義不違之(文)。
又云。問。定性二乘等。何云迴心向大耶。答。不定性三界內而向大定性。三界外而迴心向大也。即界內迴心分段生死。界外迴心變易生死也。問。四果之中。何果而受變易身耶。答。必第四果而受變易身也。故佛性論云。出三界外有三種三聖人等(云云)。問。約無學聖有定不定性。同受變易。有何差別。答。不定性迴心向大。而後入無餘受變易。定性入無餘。受變易報後向大也。問。定性必成佛義可入無餘。何不可性成佛入無餘。答。終教化城名爲無餘。不同法相等太虛無餘故無妨。所以八十經云。若不信入無餘界聲聞成佛通排一切衆生眼罪(云云)。
同私記引龍菩提心論云。二乘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但淨意識不知。其他時久久成果位故。灰身滅智趣其涅槃。如太虛空湛然常寂。有定性者。難可發生。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迴心向大。從化城起以爲超三界(乃至)能得成佛(云云)。
一乘義私記中卷(寬朝作)云。問。定性二乘人。從無餘出迴心向大共教大乘。若迴心向大共教大乘。若迴心向大不共大乘耶。答。迴入不共大乘。不迴入共教大乘。問。何故迴入不共大乘。不迴入共教大乘。答。定性二乘。以無餘簡擇力。知三之中大乘權。三之外一乘實故。迴入不共大乘。不迴入共教大乘。問。入無餘二乘等著三昧樂。却不覺知□。得知三中大乘權。三外一乘實。答。入無餘二乘。雖樂著三昧樂。由如來大悲外緣力故。有彼本覺內熏力因故。自無餘出故。得知大乘權。三外一乘實。所以迴入不共大乘。迴入共教大乘。問。若爾無餘二乘。從彼出入不共大乘。不迴入共教大乘者。何疏云。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耶。答。彼約不定種性。爾云不據不定性二乘。問。何以知。不定性二乘。從無餘出迴入不共大乘。不迴入共教大乘云事。答。智度論九十三曰。阿羅漢捨分段身生何地具足佛道。有妙淨土。出三界外。阿羅漢從聞法華具足佛道(云云)以此文知爾云事。又樣云定性二乘不定性必先迴入共教大乘。然後迴入不共大乘故。疏云。謂諸二乘以根鈍故等(云云)。問。何故不云阿羅漢生妙淨土。聞深密經具足佛道。云聞法華經具足佛道。答。阿羅漢身人故。云阿羅漢實共大乘菩薩也。所以聞法華具足佛道也(文)。
私云。迴心義私記。并此一乘義私記。不定性二乘入無餘判也(云云)。
香象起信論疏上卷云。二乘迴心者。若不定種性。未入無餘前即有迴心。此不待定。若決定種性。未入無餘前定不迴心。要入無餘方有迴心。以二乘人本來不得無餘依涅槃界故。佛性論第三云。二乘人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乘餘。謂無漏業。三果報餘。謂意生身變易身也。又無上依經·勝鬘經·寶性論等。廣明無漏界中。有三種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聲聞緣覺大力菩薩名定。此中二乘是不定種性。理必不然。以未迴心有分段故。迴心已去是漸悟菩薩。非二乘故。論說二乘有三種餘。非菩薩故。當知。定是二乘自位。無餘依中大乘說彼有三餘故。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餘。是故化火燒分段身。入無餘依法爾。皆變易報殘。而彼不知謂爲涅槃而實。但是未燒身前。期以滅智。所謂滅定。法華論云。方便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解云。以此當知。二乘無餘體唯滅定。亦迴方便故云諸禪也。由彼二乘根有利鈍。滅定無防心種有強弱。是故在定極遲八萬。乃至一念。由佛根欲性皆爲增上緣力。又由本有佛性之身。令心還生於淨土中。逢佛菩薩善友力故。修大乘道。然此利鈍遲疾。諸聖教略有七位。謂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等劫。如次以配四果及獨覺人。此五如彼涅槃經說第六位中。如楞伽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消後覺。得佛無上身。此亦利於前。不逕萬劫。第七位如法華第三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惠得聞此經。唯以佛乘而滅定。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也。解云。此最利根。亦捨分段入涅槃已。即於佛土受變易身。受佛教化。入於大乘○此上七位。並是定性二乘。要入寂已。方乃迴心。不同不定性人。未入寂前有迴心故。問。爲一切定性二乘入寂悉皆迴心。爲不迴者。答。一切皆迴。何以得知。法華論云。授聲聞記有其二種。一者如來。二者不輕菩薩也。所授聲聞有四種。一決定聲聞。二增上慢聲聞。三退菩提心聲聞。四應化聲聞。後二聲聞以根熟故。佛爲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也。決定聲聞增上慢人。以根未熟。菩薩與記。方便令發菩提心也。解云。決定聲聞既在所記中。故知。定有發菩提心○問。何故新翻經論。說有入寂定性二乘不迴心耶。答。新經論中。據未入寂定不迴心。入寂已去。彼不說故。不相違。又教有了非心。別如佛性論辨。故不可怪(文)。
迴心義私記云。問。何故不云八萬七萬等。必定八萬六萬等。答。義准亦定八萬七萬等無妨。但欲顯進之一滅而說耳。
例如增劫時壽令漸增也。
問。涅槃經所說八六四二萬劫數者。善趣所經劫數也可云耶。答。香象大師釋此事給。非善趣所經囘入無餘間劫數也(文)付之涅槃大經文。以何得知說入無餘間劫數云事。是以可云善趣之間也。是以他宗人判此間也如何答。
大般涅槃第十云。如是大涅槃經。受持讀誦供養恭敬爲他說者。迦葉。爲五種人。於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爲五。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此涅槃。迦葉。是名第一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薄貪嗔癡。得斯陀含果。一返往來。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嗔恚愚癡。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亦非騏驎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欲欲嗔恚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眞是騏驎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名第五人有病。非如來也(文)。
大乘義章第十七賢聖義云問云。二乘發心向大。既在善趣。於善中爲初爲中爲在畢竟。釋云。此人不同極凡。初發心者。亦不得名善趣中上。云何得知。如涅槃說。須陀洹人八萬劫到。斯含恒人六萬劫到。阿那含人四萬劫到。阿羅漢人二萬劫。辟支佛人十千劫到。經定到者於阿耨多三菩提心。當應名彼種性地心以爲所到菩提心矣。定種性地。爾許劫數。明知。非是善趣中上問曰。一切須陀洹人。至辟支佛向種性地。悉八萬劫。至十千劫有不到者。釋曰。現在不愚地者。則發大心修學大乘。爾許劫數。容至種性。若愚法人。取少滅者。不可稱計。微塵數劫。在涅槃中度。是已後心想還生。心想生已。發心向大。向大之後。阿羅漢人。更二萬劫修學大乘。方盡種性。以是義故。非一切人。悉八萬劫問曰。須陀天上人中七返受生。至羅漢果。七返受生。不過一劫。何緣向大。爾許差降。餘果亦爾。是義難解。或容聖者。且作階降。又更解釋。若須陀等。重斷殘結至羅漢果。然後向大。所授不多。更不斷結。則向大者有此差降。所有殘結。能障法界一切行德。一切諸行悉難成故。漸入如是。言頓悟者。不從小入一往學大(文)。
問。聖者八六四二萬等。入無餘間劫數生者。爲界外爲當界內可云耶。答(云云)疑兩方也。若云界外土者。受界外生事。無漏爲因。無明爲緣義也。今無漏者。以無分別智後得智名斷。無漏業可云生彼土也。然二乘人。不起此智。以何爲因緣界外生可云耶。明知。非界外土云事。若云依之界內云者。既離三界惑品。所入無餘涅槃也。全不可云界內云耶。
八十經疏一(上)云。法華第三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惠。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等。智論九十五亦同此說。明知。趣寂決定迴心。法華論中曰。聲聞內決定及增上慢。此二未熟故。菩薩方記。方便令發心。既云未熟。明必當熟方便令發。即菩提心不可不順。已定判爲論錯。入楞伽第二第四第七皆同說。二乘無實涅槃。但是三昧力故。彼必當得無上菩提。法華論中意亦同。此皆是假說涅槃故云三昧。勝鬘亦云。定說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文)。
隨疏演義抄第三本云。疏又法花第三云下。明無趣寂。既無趣寂。則無定性二乘。一乘義亦已顯矣。疏引三文。謂法華智論及法華論。今初。即化城喩品結會世尊所化弟子。經云。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衆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我滅度後疏全同。言餘國者。有云。隨擧娑婆之外一國。即是若天台云。餘國者。方便有餘土也。立四土。一凡聖同居土。即法相中變化土也。二方便有餘土。三寶報無障礙土。即是法相中報土。通自他受用。四寂光土。即法相土。方便一土。法相所無。天台依憑智論而立。即下所引九十五文。論云。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羅漢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阿羅漢。我於餘國等。引受全同前疏。又云。若爾羅漢受法性身。應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云。以捨衆生捨佛道故。又復應言得道。雖不受生死。於菩提根鈍不能疾得。不如應往菩薩。釋曰。智論之文恐然。與法花對會。定知。雖出三界不趣寂故。結云決定迴心。疏法華論中四聲聞內等者。引論成上無趣寂義。先引後釋。今初。然論云。聲聞授記者。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聲聞。二者增上慢聲聞。三者退菩提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二種聲聞。如來與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者。若決定增上慢者。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菩薩授記者。方便令發心故。疏文略引耳。言退菩提心得。記者。如身子二萬佛所曾教化。又以下云。我今還欲令汝等憶念本願所行道故。則非獨身子。又四大聲聞自陳捨父逃逝。明已先化。第三周中。引大通智勝佛所曾已廣化。皆是退菩提心。言應化者。如富樓那由祕菩薩行。外雖是聲聞。又言。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又阿難自憶本願。偈云。方便爲侍者。羅睺羅偈云。羅睺羅密行。唯我能知之。現爲我長子。皆是應化聲聞也。故知夫能對揚聖教。影響其迹。靡不是權。而偈云富樓那是應化者。□□法華諸羅漢耳。言菩薩與記者。論主次前自云。如不輕品中。示現禮拜讃嘆作如是言。我不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者。示諸衆生皆有佛性故。此上皆論。而安國法師不許此義。云何有普明菩薩。預記今日會上聲聞。即諸佛法菩薩。謂藥王等。當與記也。釋曰。既是論主自言菩薩與記。亦論自釋。何得不依。疏既云未熟下。釋上所引論文。若決定聲聞定不成佛。則應言餘二聲聞根不熟。故不與記。既言未熟。非永不熟也。若大乘云。合言不熟。譯者之誤。言未熟。故疏結彈云。不可未字順已宗。定有寂實。便判論文錯耶。又上言方便令發心者。彼論次前有。問曰。彼聲聞等。爲實成佛故與授記。爲不成佛與授記耶。若實成佛者。菩薩何故於無量劫。修習種種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與之虛妄授記。答曰。彼聲聞記者。得決定心。非諸聲聞成就法性故。如來依三平等。說一乘法界。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授記。即具修功德行故具故。菩薩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德未具足。釋曰。由此論文故。上云方便令發心耳。言三平等者。一乘平等。無二乘故。二生死涅槃平等。三身平等。今即第三平等。疏入楞伽下。亦成無趣寂義。言入楞伽者。即後魏菩提留支所譯十卷。世尊入楞伽王城故云入也。同引三卷經文。皆說無實涅槃。明知。定無趣寂。若爾何以言得涅槃。望其當分。謂是無餘涅槃。以大乘望之。但是三昧。深入三昧沈空多時假立涅槃。以引劣器之耳。法華論中意亦同此者。同無實涅槃也。論釋七種喩中。第四爲有定人。說化城喩。論云四者實無。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間有漏三昧三摩跋提。無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顛倒所對治此故。爲說化城譬喩應云。釋曰。既云無實涅槃。明知。是假說耳。與前同。次此勝鬘。亦成上來涅槃不實耳(文)。
問。付入無餘不且速疾迴心者。引何文證之耶。答。章引法華文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引。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等(云云)付之。引今此法華文。證速疾者不明。說復有弟子不指何聲聞。云而於彼土。無言淨穢。求佛智慧之生四乘中何耶。得聞是經時遲疾難知耶。若爾大師。以何故如此釋耶。答。實法華此說遲疾難知。勘經家前後迴心顯然也。三周章段授起。皆是智勝結緣三輩也。三千塵點雖經爾許劫數一乘得脫。釋尊之世在備耳(文)適其類殘子滅後何出離。豈遠耶。況判入於涅槃。盡分段之生耶。依之求佛智慧之生。不可隔順次也。付中云。我於餘國作佛。宣而於彼土。任文相起盡何非速疾者耶。
章云(如上注也)。
問。付大師釋三乘迴心。且一乘迴心云何釋之耶。答。章云。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羅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法也(云云)付之。今此一乘迴心證據難亦尋。彼第八會聲聞者。本會身子等五百聲聞。如聾如盲隔悟。於舍衞□億。何云得十大法門等耶。末會又因陀等六千比丘。適雖得十眼十耳等。非是聲聞故。大師釋云。後六千比丘。非是聲聞。如海幢比丘等(云云)故更非迴心向大證歟。何以此等經。證成迴小入大義耶答。實身子等五百聲聞。在會坐雖如聾如盲。於南方末會中所得十大法門也。海覺六千比丘雖釋。非是聲聞。皆是舍利弗共行弟子也。故經從自導出文者。釋出小乘之分小心之家。皆斯出家說者。釋捨小涅槃也。故依經文相威儀等。如此釋也。
章云。又或合具前四。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約一乘攝方便說。六或俱絕前五。此有二種。一一切二乘。悉無所迴。以望一乘皆即空無可迴也。如經中如聾如盲者是。二一切二乘等。並已迴竟。更不復迴。如經中以普賢眼見一切衆生。皆已究竟者是此並約一乘別教說問。如一乘攝方便中迴心。與三乘中迴心。所得法門分齊云何答。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門。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羅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法門。義當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法也。
六相義私記云。問。何云爲轉爲。答。二乘之人云轉爲。問。何故二乘人云轉爲。答。二乘之人根鈍故。不能直爾聞□法一乘。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成共教菩薩。轉捨二乘之名。然後迴入三外別教一乘所以。二乘之人云轉爲。問。爾一切二乘。頓不聞此普法一乘。答。爾也。不聞。問。若爾何第八會中。除舍利弗等之人。如聾如盲。答。彼權現者不實二乘。問。權現之者不實二乘云意如何。答。對機顯法故。標如聾如盲之形。所以云權現之人不實二乘也。問。對機顯法云意如何。答。此普法一乘。深勝二乘人不能聞標如聾如盲之形。所以對機顯法也。如依黑物顯白物也。何以知二乘之人根鈍故。要先迴共教大乘。然後迴入三外別教一乘答。疏云。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云云)以此等文知爾。問。何云二乘人轉爲。答。轉捨轉得義□捨二乘名。轉根共教菩薩名。然後迴入三外別教一乘所以。云二乘人轉爲。故疏無二乘而不迴共教。無菩薩教菩薩不迴非共教(云云)問。約第八會有本會末會。本會故舍利弗末會舍利弗。其權現人非實乘答。爾。權現之人不實二乘。問。本會舍利弗。顯此善法一乘。深勝不能二乘人。不覺標權現之形。應有經云。末會舍利弗迴心。於文殊邊悟十大法門。□□權現者。非實二乘。答。據第八會聲聞。爲表法衆寄法衆。本會聲聞標法衆。末會聲聞寄法衆。所以雖共權現而無夫。問。表法寄法衆云意如何。答。大菩薩標此普法一乘。深勝非二乘人所解。而如聾如盲。所以本會聲聞云表法之衆。顯寄於同教。迴入別教一乘。迴心文殊邊。表十大法門解故。末會聲聞云寄法之者也。問。本會聲聞云權現之者有然耳。末會聲聞迴心向大。二乘何云權現之者非實二乘。答。他宗意者然之耳。今宗非謂然之。此會二乘之人却不在故也。問。此會二乘人却不在者。經初如是我聞之我誰我。不阿難我答。此權現阿難。非實阿難也(文)指事下卷云。言一切二乘至如聾如盲者是者於一乘□□。答。二乘機故。是即空義。既空無一乘故不可迴也(文)。
治承三年四月。東大寺八幡定齊講。聖詮大法師之解也。
問。華教時舍利弗。法華時身子。爲別爲當同歟。答(云云)兩方。若云二經舍利弗別者。初成道花嚴時身子。如聾如盲。漸調其機。至于法華之時。所悟一乘也。若爾彼此身子何異耶。若云依之同者。花嚴時身子權人也。法華舍利弗退菩提心也。何同歟。
問。付明入無餘聲聞得劫限。心想還生。且楞伽經乃至劫不覺文。大師云何引釋之耶。答。章引此楞伽文耳。此文但總相說付之今此楞伽經文□乃至劫不覺故。指無餘時定一劫也。何云但總相說。初總擧之耶。依之起信論義記之中。廢立劫限長短。立七位之中第六位也。若爾者大師兩處所釋。已以相違。如何可和會耶。答。古人義二途也。有人云。今此楞伽經文。正不指時分故。釋但總相說也。但至起信論義記釋者。云乃至劫不覺故。任文相大旨。獨覺十千劫次立此也。此義無指難歟。或人云。同本異譯。經文云無量劫不覺。依之可云但總相說。但至義記中立第六位。總兼別故。分取一位耳(云云)。
私云。楞伽文不指時分故。云但總相說也。非遮義記。第六位者。勝進良覺等傳也。總者兼別故。義記取第六位之義。覺嚴等之義也。章文并起信論義記上抄之耳(文)。
章云(上論義云。問。就五果迴心。且其無餘劫限有八六四二十千不同。依何故耶彼所抄之)。
起信義記上卷云(上論義云。問。付明二乘入無餘義。且不定性人。入無餘可云耶彼所抄之)。
文永三年十月十二日。於仁和寺常樂院書寫之畢。佛子聖嚴之(二十二歲)
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九
佛果義
問。小乘教意何釋佛果耶。答。章云若小乘佛果。唯是無常。不說本性功德故。如佛性論云。小乘無性德佛性。但有修得故也付之。小乘教意。何佛果功德唯是無常。無本性功德耶。見章上文。以戒定惠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爲佛果功德。是則三世常恒法也。但不可限無常一義。況佛性論。望眞如法性功德之。無性德佛性也。非不願五分法身功德也答。於五分法身功德者。前佛後佛無替。雖以其化用名屬三世諸佛功德故。猶是無常一義也。佛性論意。又以如此耳。
章云。若依小乘佛果唯是無常。以不說本性功德故。如佛性論云。小乘無性德佛性。但有修德故也(文)。
佛果義私記云(藥師寺義聖律師撰寬平三年記之)。問。就常無常義。且小乘意。何故云佛果唯無常耶。答。小乘教中。未說本性功德故。云唯無常也。故五教云。若小乘佛果唯是無常。以不說本性功德故(云云)。問。其本性功德者何物。答。本覺本有功德也。意云。小乘教中。未說本覺本有功德故。云佛果唯無常也。問。若爾有所依文耶。答。爾有。故所五教云。如佛性論云。小乘性德佛性者。本覺佛性也。小乘教中。不說本覺佛性故。曰無性佛性也。言修得者。修得佛性也。佛性論第一云。若毘曇薩婆多等論部說者。則一切衆生無有性德。但有修得性(云云)。
佛性論第一云(天親菩薩。陳三藏法師眞諦譯)復次佛性有無成破立義。應知。破有三種。一破小乘執。二破外道執。三破菩薩執。初破小乘執者。佛爲小乘人說有。衆生不住於性不般涅槃故。於生疑起不信心。釋曰。所以衆生疑者。由佛說故。小乘諸部解不同。若依別說。一切凡聖衆生。並以空解其本。所以凡聖衆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衆生。無有性德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衆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得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位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位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所以然者。如經說有衆生不住於性。永無涅槃故。又可餘說。佛十力中。性力所照。衆生境界。有種種性。乃至麁妙等界不同故稱性力。所以者何。一切衆生有性無性異故。有佛性者。即修種種妙行。無佛性者。則起種種麁惡。是故學小乘人。見此亦說。皆有道理。未知何者爲定故起心(云云)。
私云。餘文段無用故略之畢。
問。始教大乘意。法身并修生功德。俱通常無常可云耶。答。俱通常無常(見)付之法身凝然常住理性也。何可云通無常耶。次修生功德者。報應二身也。何可云常也耶。
章云(次下記之)。
問。莊嚴論中。自性無間相續。三佛性常無常中何也可云耶。答。俱常也(文)付之自性是理法身故。常云事可然也。無間相續者。修生有爲法也。此二佛性。無常可云也。何三佛性俱常判也。
章云。若三乘始教法身是常。以自性故。亦無常。以離不離故。修生功德是無常。以從因生故是有爲。無漏故亦得是常。佛無間斷故。相續起故。莊嚴論云。自性無間相續。三佛俱常住等(文)。
私記云。問。就始教義。三身俱通常無常意何耶。答。且約法身者。以是自性凝然常故。是常也。以有離不離義故。是無常也。若約自他受用變化身者。從因生故。是有爲也。無漏故是無常也。以不聞斷相續起故。是常也。故章云。若三乘始教法身是常。以自性故。亦無常。以離不離故。修生功德是無常。以從因生故是有爲。無漏故亦得是常。以無間斷故。相續起故(文)言修生功德者。自他受用變化身也。定知無常。以離不離故者。如來藏在纒之時。猶不離染故曰不離也。出離之時。已離妄染故曰離也。由此二義。受是不定故。故曰亦無常也。故控玄記第十二云。三離不離無常。約圓成性。以在纒時名不離垢。出障離時名爲離垢。約斯不定名爲無常。具如中邊論及佛性等說(云云)。
問。三身通常無常者。有所依文耶。答。爾有始何文答。五教引證云。莊嚴論云。自性無間相續。三佛俱常住等(云云)。
章云。理法身是自性常也。智法身是不斷常也。應化二身相續常也。自性常者。即凝然常也。最勝第二亦說。法身常。應化二身通常無常也(具三身義文)。
後古記下引成論云。常有三種。一本性常。謂自性身。本來性常住故。二不斷常。謂受用身。恒受法樂無間斷故。三相續常。謂變化沒已後。現化無盡故。故說三佛俱常住等(文)。
最勝王經第二云。如是三身。以有義故而說於常。以有義故說於無常。化身者。恒轉法輪處處隨緣方便相續不斷絕故。是故說常。非是本故。具云本用不顯現故。說爲無常。應身者從無始末相續不斷。一切諸法不共之法。能攝持故。衆生無盡。用亦無盡。是故說常。非是本故。以具用不顯現故。說爲無常。法身者。非是行法無有異相。是根本故。猶如虛空。是故說常(文)。
問。終教意。修生功德。通常無常二義可云耶。答。章云。通二義也付之。設雖終教意也。何以修生功德可云常住耶。偏可云無常也。如何。
章云(如下記之)。
問。終教總說門意。法身功德。通常無常可云耶。答。章云。通二義也付之。法身常住法也何可云通無常耶。
章云(如下記之)。
問。終教意。於佛果位。具常無常等四句可有云耶。答。章云。有之(文)付之。何可有此四句不同耶。何況文云此非四句(文)如何。
章云。若依終教有二義。先別明後總說。別中。修生功德是無常。以修生故。亦即是常。一得以後同眞如故。何以故。本從眞流故。無明已盡還歸眞諦故。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等。寶性起信論等。盛立此義。如彼應知。又智論云。薩婆若智與三世合。何以故。過去世等是虛妄是生滅。薩婆若云是實法。非生滅故。解云。薩婆若此云一切智。即知佛地圓智同眞如故。非生滅也。又攝論云。猶如虛空遍滿一切色際。無生住滅變異。如來智亦爾。遍一切所知。無倒無變異等。是故。當知。非直無間斷故以爲常。亦則同眞如不變常也。法身是常。以隨緣時不變自性故。亦是無常。以隨染赴機故。何以故。以諸功德並同眞。是故起用唯是眞作故。起信中。報化屬眞如用大攝。又彼論云。衆生心淨法身影現等。又云。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謂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乃至廣說。總說者。由此法身隨緣義故。是故功德差別得成。由不變義故。是故功德無不即眞。以擧體隨緣全相不變。二義鎔融無障礙故。是故佛果即常無常。具足四句。或非四句。隨義應知(文)。
佛果義私記云。問。就終教義別說門意何耶。答。此門意別云說三身常無常義故。云別說門也。問。除法身亦應化二身。通常無常如何耶。答。應化二身。以今此修生故。是無常也。還至源而同本覺眞如現故。是常也。故章云。別中修生功德是無常。以修生故。亦即是常。一得以後同眞如故(云云)爾修生功德者。即應化二身也。自受用身。亦收盡應身也。問。何故立還至源而同本覺理時常。答。應化二身。本自眞如流故。無明斷盡時。還歸眞如理體。所以云常也。故章云。何以故。本從眞流故。無明已盡。還歸眞體故(云云)。問。以何□本從眞如流故。無明斷盡。還歸眞如理體。答。章云。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此法身等。寶性論起信論等。盛立此義。如彼應知。言梁攝論者。指第十三卷(流字作生字也)。問。還歸本覺眞如理體故。如何云常耶。答。本覺理是不變常住故。始覺智亦同本覺時常也。問。若爾是應化。又說常文耶。答。爾有智度論攝論如是說。問。且智度論文如何耶。答。智度論云。薩婆若不與三世合。何以故。過去世等。是虛妄是生滅。薩婆若是實法。非生滅故(云云)章云。薩婆若此云一切智。即知佛性同智同眞如故。非生滅也(云云)重云。佛果同智同本覺眞如理故。非生滅(云云)言不生滅常云トナリ。問。攝論文如何耶。答。其論云。猶如虛空遍滿一切色際。無生住滅變異。如來智亦爾。遍一切處□無倒無變異等(云云)章云。是故當知。非直無間斷故以爲常。亦則同眞如不變常也(云云)意云。依此者。應化二身。非直無間故以爲常。亦則同眞如不變常故。諸爲常云也。問。法身佛通常無常如何耶。答。法身佛。隨無明緣成六道生死。流轉法時。不變其自性故。是常也。以隨無明染緣起時。所被機故。是無常也。言法身者。理法身也。故章云。法身是常。以隨緣時不變自性故。亦是無常。以隨染赴機故(云云)。問。何故云爾答。章云。問。何以故。以諸功德。更並同眞如。是故起用唯是眞作(云云)意云。修生功德。以既並同眞如理體故。是故所起之應化用。唯是眞如隨緣所成也問。何以知應化用是眞如隨緣所成耶答。章引起信論三處文也問。其文如何耶答。章云。起信中報化二身。屬眞如用大攝。又彼論云。衆生心淨法身影現等。又復以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離。謂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乃至廣說(云云)問。何云用大答。應化二身是用大問。何故應化二身云用大答。應化二身。是眞如用大也。於大有三大。即體大相大用大也。體大者。眞如理也。相大者。眞如之所有恒沙之萬德也。用大者。應化二身也。過於此三而無大之物故云大也問。此三寶中何攝耶。答。法寶攝也。故起信論疏云。以用大中。辨佛受用變化二身。是故體相二大。自是法身。屬法寶攝。以彼用大依體相起(云云)。問。何云智淨相耶。答。智者始覺智也。淨者離染。同於本覺也。又智即淨故云智淨也。又皆淨之相故。云智淨相也。故起信論別記云。智者始智也。淨者離染。同本覺。此中有智之淨。爲智即淨也(云云)又疏云。其智淨相者。明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云云)。問。何云不思議相。答。果德化用故爲業。非下地所測量故。名不思議也。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故。名不思議業相也。不思議之業。及不思議即業故。名不思議業。不思議業之相故。名不思議業相也。故別記云。不思議業者。果德化用故。故名爲業。非下地測量故。不思議也。此中亦有不思之業。及不思即業等。可知也(云云)。問。總說門意如何耶。答。此門意。總說佛果常無常義故。云總說門也。意云。別別不明三身常無常義。而唯總說常無常義故。名總門也問。爾其佛果通常無常如何耶答。由法身隨緣義故。是無常也。由法身不變義故。是事也。問。爾佛果唯有亦常亦無常。而無非常非無常義耶。答。佛果具足常無常等四句。又不具足也。故章總說者。由此法身隨緣義故。是故功德差別得成。由不變義故。是故功德無不即眞如。以擧體隨緣。全相不變二義鎔融。無障礙故。是故佛果。即常即無常具足四句。或非四句隨緣應知(云云)案云功德差別得成者。由此身隨緣義故。應化差別果得成。是故三身皆是無常。言功德無不即眞如者。由法身不變義故。應化二身。皆是無不眞如法身。是故三身皆是常。問。其佛果具常等四句如何耶。答。隨緣義故是無常。不變故是常。隨緣不變二義故。是亦常亦無常也。絕言離相義。是亦非常。亦非無常也。問。或非具足四句(云云)意如何耶。答。此非四句。是俱絕上所得四句故云。問。何故俱絕四句。答。約諸緣起法。不可說是常。由彼擧體即是無常故也。亦不可說其無常。由此擧體即彼常法故。是故文曰非四句。隨義應知也(師說)。問。章文問。若爾如何得說非一異也者。此意問何耶。答。此意云。隨緣不變二義鎔融無障礙者。若爾如何理智得說非一異等。問。章文答云。若始教中。以眞如遍故。智證眞如故非異也。有爲無爲不同故非一也者。此答意何。答。此說非一非異。始教終教意別也。今此答始教意也。此始教義意云。能證所不相離故。是非異也。智是有爲。理是無爲故非一也云。問。章文。若終教中功德有二義。一緣起現前義。以三無數劫功德不虛故。二無自性義。以離眞如無自體故。此中初義。與法身隨緣。後義與法身不變。是非異門。以是擧體全收故。又此初義與不變。後義與隨緣。是非一門。以義差別故。是則不動非異明非一也者。此文意如何。答。今此答是終教意也。終教意云。功德有二義。一緣起現前義二無自性義也。初緣起現前義。與法身隨緣義故。是理智非異也。復無自性義。與法身不變義故。是理智非一也云。問。何云緣起現前義。云無自性義。答。始覺智三無數劫加行之功不虛故。十地究竟方得果。既是因緣所生之果故。緣起現前義。即是修生義也。始覺智是熏眞如之所流法。而更無別體故。名無自性義。即是修生義也(文)。
問。始教大乘意。眞如與智非一非異也可云耶。答。章云。非一非異也(文)付之。非一義可然也。非異義不明。凡始教意者。眞如是凝然理也。智非理也。有爲無爲異。能證所證水火也異也可云也。何判非異耶。
問。終教大乘意。於功德緣起現前無自性有二義(文)爾者此二門非一非異也可云耶。答。章云。非一非異(文)付之。何判非一非異耶。
已上二條論議釋。以上記之了。
問。頓教心□□法身功□耶。答。章云。若依頓教。以離念故。亦唯一實身。平等平等不可說有功德。乃對。若寄言顯者。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至云。一切諸佛身。唯是法身。如是准之(云云)付之。涅槃經。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說者。是可終教等心也。若依頓教者。何云吾此身耶。又云。經云者。是華嚴經說歟。是又可圓教說如何。
章云。若依頓教。以相盡離念故。知唯一實法身。平等平等不可說有功德差別。亦不可說常與無常。若寄言顯者。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經云。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如是准之(文)。
私記云。問。頓教心。三身佛若常若無常歟。答云。頓教意。八相盡離念故。唯一自性身。更不可說有功德差別相。又不可說常無常義。若寄言顯者。一切諸佛身。唯是自性法身也。故章云。若依頓教○又經云。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云云)經者。起信論疏指涅槃經也(文)。
問。圓教意□□佛果功德。爾者約用常無常四句何判云耶。答。章云。通三世間等一切起故。具常等四句(文)付之。付用雖通三世間。何可云有常無常等四耶。
章云(如下記。云云)。
問。約德常無常等四句分別時。俱句常無常。非句非常非無常故。何釋之耶。答。本有修生故。常無常俱句也。修生本有。非常非無常非也釋(見)付之。何以本有修生。爲常無常故耶。次何又以修生本有。爲判非常非無常故耶。
章云(下記之也)。
問。約體何判常無常義耶。答。章云。以不可說爲常。與阿含相應故無常也(文)付之。設雖不可說也。何判常耶。次雖阿含相應。何可無常也耶。
章云。若約圓教。佛果常等義有三說。一約用。佛果既通三世間等一切法。是故具有常等四句。二約德。佛果既具四義。謂一修生。二本有。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圓融無礙備無邊德。是故亦通常等四句。上二四義。思之可見。三約體亦通四句。謂此經可以不可說爲顯故是常。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二義無礙故俱有。隨緣起際故俱非。此上三義。若體乃至用即俱有。以融攝無礙故。皆有常等無礙也。思之(文)。
十玄章私記上卷云。問。修生修顯因果別四句方何。答。一唯修生。謂信等善根。本無今有故。二唯本有。謂眞如正功德故。三本有修生。謂如來待了因。本隱今顯故。四修生本有。謂無分別智。內證眞如實法一相(云云)。
尋云。十玄章。修生本有等四句者。佛果義修生本有等四句同歟。將異歟如何答。
指事云。意二。約德佛至常等四句者。一無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二義雙現前故。四非俱謂非常修生故。非無常本有故(文)。
起信別記云。淨分緣起中有四句。一本有。謂眞如門。二修生本有。謂本覺。以對治得成故。三本有修生。謂無分別智。是本覺染所成故。四修生本有謂始覺智。本無今有。此四義同一緣起。隨擧一門無不全收。准之(文)。
佛果義私記云。問。圓教意。佛果若常若無常耶。答。此有三說。一約用。明常無常義。二約德。明常無常義。三約體。明常無常義。問。且約用明常無常云意何耶。答。章云。一約用。佛果既通三世間等一切法。是故具有常等四句(云云)此說約用大而說也。問。其常等四句如何耶。答。一常恒順法界無間斷故。二無常隨世間現故。三俱二義俱現前故。四非俱隨取一不得故。又緣起無性故。出指事也。問。約德明常無常義云意何耶。答。章云。二約德佛果現具四義。謂一修生。二本有。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圓融無礙無邊德。是故亦通常等四句。上二四義。思之可見(云云)此說約相大而說也。問。佛果通常等四句何耶。答。一無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雙現前故。四非俱謂非常修生故。非無常本有故。出指事也。問。約體明常無常義云何耶。答。章云。三約體亦通四句。謂此經中。以不可說爲顯故是常。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二義無礙故俱有。隨緣起際故俱非。此上三義。若體即俱體。乃至用即俱用。以融攝無礙故。皆常等無礙。思之(云云)。
此約體而說也。問。此四句意何耶。答。初句言謂此中以不可說爲顯故是常者。意云。果海唯佛與佛所知。而因人發言。不可顯其實體故。是常云。第二句言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者。意云。顯普賢因門。即與阿含相應十佛德用之體義故。是無常云。言阿含者。此云教也。此言無常。非是如彼三乘教所得雙時。變化名爲無常。此常言說故云無常也。又說云。此但修生義邊。名爲常耳。第三句言二義無礙故故俱有者。意云。常無常無無礙故。曰俱有也。第四句言隨緣起際故俱非者。定一云隨眞如實際。言語道斷。不可說常無常故。云隨緣起實際故俱非也。問曰。此上三義。若體即俱體。乃至用即俱用等云意如何。答。此意云。據此用相體。各有四句。若言用時俱成用義。所以顯此用四句中。其相四句休四句相攝入故。爲用四句也。據自餘相體四句。而互相攝入。亦復爾也。皆有常等無礙云(文)。
問。小乘教并始教引小門意。佛相者幾可云耶。答。章云。三十二相也(文)付之。佛相者。唯限三十二相。不增減耶。
章云。二明相好者。若依小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實法也。若三乘中。或亦但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化身之相也。仍即空是相義。如金剛槃若經對法論云說。此初始教引小說也。或約報身說八萬四千相。普賢實德。此約直至及終教等說(文)。
私記云問○答。章云。若依小乘○是實德法也(云云)。
案云。今小乘說相好。望始教大乘相好而見時。即是化身相好也。問。始教意何耶。答。章云。若三乘中。或亦但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化身之相。何即空是相義。如金剛般若經於對法論等說。此約始教引小說也(云云)。問云。金剛般若經文如何耶。答。金剛般若經云。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云云)對法論等文。可准知之。
問。化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者。應身法身具幾相好。答。應身法身。亦同化身也。故章下文說。實報身及法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意云。此上並約始教說(云云)。問。終教意。佛具幾相好耶。答。終教意。說報身具八萬四千相好也。又說法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故章云。或約報身說八萬四千相。普賢實德。此約直進及終教等說(云云)又下云。攝論中說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功德攝也(云云)言直進者。是三乘中可云也。今上所明八萬四千相好者。是彼三乘菩薩所被教也。
問。始教直至門與終教同。報身佛者。具八萬四千相好可云耶。答。章云。同具(文)付之。俱具之者。始終二教差別難判耶。
章云(以下記之)。
問。三乘教。化身佛修三十二相業可云耶。答。章云。修云也付之。三十二相業因者。萬善行也。此偏付實報身。修其因可云耶。何可云化身修相好業耶。
章云。問。何故智論等。於此化身辨金鏘馬麥等往業所到。三十二相等。亦各出因耶。答。爲引二乘。同下而說。現業果不亡故。聖道斷惑非滅報故。如羅漢喰沙。金鏘等亦爾。小乘以爲實。始教即空說。以是方便故。如大乘方便經說。其相好出因有二義。一亦是方便。爲引二乘。即於此身。亦示勝因果。以實報身非彼見故。二此等亦即是實報相。垂在化中顯現故。得出因也(文)。
私記云。問。章文問。何故智論等。於中化身金鏘馬麥等往業所到。三十二相等。亦各出因耶。此問意何耶。答。三十二相因。是其萬行之報也。此約實報身。即成其因。是約化身而得說三十二相因耶云。故言三十二相等亦出各因耶。問。章文答別問云。爲引二乘同下而既。業果不亡故。聖道斷惑非滅報故。如羅漢喰沙。金鏘等亦爾。小乘以爲實。始教即空說。以是方便故。如大乘方便經說。其相好出因有二義。一亦是方便力引二乘。即於此身示勝因果。以實報身非彼見故。二此等即是實報相。垂在化中顯現故。得出因也(云云)此答意如何耶。答。智論辨金鏘馬麥等往昔虛報。爲引二乘。同下而說。現業果不亡故也。意聖道顯惑云。不滅虛報。此小乘爲實。始教即空說。以是方便故。如大乘方便經說。其相好出因有二義。一亦是方便。爲引二乘。即於此化身。示勝因果。以實報身。非彼二乘見故。二此等亦即是實報身之相好。於業化身中。而顯現故。得出相好因云問。以方便故者意何答。此意說。據理實說。可言唯自受用身。修萬行因。即得三十二相果。然今爲顯非但自受用身修因得三十二相果。亦此化身修萬行因得此三十二相果故。於化身出相好因云。
問。攝論心。以三十二相法身功德攝也可云耶。答。法身功德攝也(文)付之。道理不明。何以三十二相。可云入法身功德攝耶。
章云問。何故攝論中。說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功德攝也。答。此亦有二義。爲迴二義。方便漸說。眞實法身。恐彼難信故。以此等功德。現爲法身。令易信受。以現見故。二彼功德法爲法身故。攝在彼中也。此上並約始教。又三十二等。即無性故。亦即是眞如法身。此約終教說(文)。
私記云問。何故攝論中。說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功德攝耶。答。此亦有二義。一爲迴二乘方便漸說。眞實法身。恐彼難信故。以此等功德。爲法身令易信受。以現見故。二彼以功德法爲法身故。攝在彼中也。此上並約始教說也。又三十二相等即無性故。亦即是眞如法身。此約終教說(已上章問答)問。就終教義。三十二相等。即無性故云意何耶答。此意云。三十二相等。即其眞如法身上所現實德故。此即空義。乃名三十二相故。言無性故也問。何故眞如法身上所現云三十二相名法身答。所被機由難信。彼眞實法身故。但現能依功德法。而名法身也(文)。
問。頓教意。佛具幾相好可云耶(云云)。
章云問。頓教意。佛具幾相好耶。答。頓教意無明說。今謂可云頓教意。說約報身有八萬四千相好。問。何者爾。答。章文云。或約報身說八萬四千相。並是實德。此約直至及終教等說(云云)言等者。等取頓教也。以此得知等也(文)。
問。章中引觀佛三昧經說。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爾者云何釋成之耶。答。章云。佛生人間。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種好。爲諸菩薩。說八萬四千諸妙好等(云云)付之今此示同人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種好云事不明。佛三十二相處。正明圓異輪王相故。可云勝人相故。說三十二相也。又示同諸天。可云說八十種好也。何今此相配釋此耶。
章云。若依一乘。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彼一一相。皆遍法界。業用亦爾。所以說十者。欲顯無盡故。如相海品說。又觀佛三昧經中。約此三宗。分佛相好。以爲三段。彼經云。略中之略者。我今爲此時會大衆及淨飯王。略說相好。佛生人間。示同人事。同人相故。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種好。爲諸菩薩。說八萬四千諸妙相好。佛實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國寂滅道場。爲普賢賢首等諸大菩薩。於雜華經。已廣分別。解云。此中三十二相等。當略中之略。爲人天二乘等。即當初也。八萬四千等。義當但是略。爲三乘菩薩等。當次也。佛實相好。如雜花說者。義當廣說。即是指華嚴相海品說。此亦說一乘別教相。即當終也。以雜華即華嚴故。餘義可知(文)。
探玄記第十五云。依觀佛三昧經有三類。一略中略。有三十二相。二略說。有八萬四千相。三廣說。有無量說。如雜花經中。爲普賢賢首等說。解云。雜花經即華嚴異名。此品中十蓮華藏世界。廣說相名無量也。此之中。初唯小乘。以兼前爲三乘。後具別爲一乘。又初唯地前見。以唯地上見。後通五位見。又初唯化以報身。後十身相(文)。
裏付云。
金剛般若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文)。
據終教中。亦有此等說。故曰約直至及終教等說也。言等者。取頓教也問。何教說八萬四千相好答。觀佛三昧經如是說也。然紹法師云。此四善根位。能化身所具之相好也(文)。
寫本云。
正治元年七月十一日。於仁和寺菩提院。古人先師抄出論義勘文私記等書。令并今案論義。少少抄之。華嚴學者東大寺聖詮大法師
問。以法華經付屬誰人耶。答(云云)進云。智論第一百云。付屬喜王菩薩(文)付之見法華文。付屬藥王菩薩(文)今何付屬喜王菩薩判耶。
智論第一百云問曰。若爾者。法華經諸會方等經。何以屬藥王諸菩薩等答曰。有人言。是時佛說甚深難信之法。聲聞人不在(文)。
私云。此智論文。探玄記第二卷引之也。
今寫本云。
寶治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午時許。於高山寺草庵書寫了。
抑此抄物。先師東大寺林觀房法眼御抄也。爲高山寺寺物所被書寫留也。厭分疏之間。拭老眼。如形令馳筆畢。定其體難見別歟。大善老陰非人性鑁(生年六十四)
文永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於仁和寺常樂院書寫之了。佛子聖嚴之(生年二十二歲)
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十
攝化分齊
問。付述小乘義。唯此娑婆是佛報土也。餘百億等化境分齊也(云云)爾者唯此界佛出世可云耶。次小乘教中可說淨土耶。答。小乘教心。但此贍部州佛出世可云也。次此小乘教心。三界外無別淨土也付之凡小乘教中。二十部異計不同也。其中薩婆多一宗許十方世界唯一佛出世。何依小乘教總此贍部州有報佛土耶。次龍權智論中云。有妙淨土出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其中(云云)淨土章引此文爲難。如何答。凡云小乘教者。專多指薩婆多一宗也。五天九州廣學彼宗故。不許他方佛也。次淨土章會此難云。今言生者。引小乘語。明彼羅漢先有淨土種子故得羅漢當生其中。或是大阿羅漢即是菩薩當生其中。宜可知之(云云)又智嚴問答云。依小乘教。無他方佛。假使有者。即是此方往彼變化(云云)故依此等釋。如此可成申也。
章云。若小乘中。唯此娑婆雜穢處是佛報土。於中此閻浮提。是報佛所依。餘百億等化境分齊也(云云)。
問。始教大乘心。釋迦實報淨土在摩醯首羅天。化身充滿百億閻浮提(云云)爾者引何經論說耶。答。章云。如梵網經及對法論等說(云云)付之引梵網證此義不明。梵網經中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云云)已說三重釋迦化用。今始教中判實報土摩醯首羅天化身充滿百億閻浮提也。故梵網葉上佛是終教心也。何總引此經證此義耶。況梵網教主一乘三類世界中蓮花臺藏世界佛也。何下引始教說耶。答。有梵網經及對法論說者。如對法論等者。感許色頂成道故。又引梵網經說同證此義。實如所難。梵網說三重釋迦爲一乘教主。但又如所難。葉上佛等。對法論等色頂成道佛故。引此經也。如花嚴十重積成土。先以上五重龍樹智論引此故。是終教意也。此亦如此也(章釋次下證之)。
問。始教意色頂報佛土爲引二乘耶。答。爾也付之以色頂報佛土爲始教引攝不明二乘見化身不見報佛土何以色頂實報土爲引接教耶答。章云。何以故爲二乘教。以釋迦爲實報。今即翻彼顯其是化故。於彼天別立實報。又恐二乘不信界外有實淨土故。寄界內最勝處說。其化身但充滿百億等亦順彼說(云云)文心顯也。故判始教引攝心也。況又探玄記中。爲引二乘同界說故(云云)依此等所釋。尤有其理者也。
章云。若二乘中。法性土及自受用土。今此不說其釋迦佛隨他受用實報淨土。或有說摩醯首羅天化身充滿百億國閻浮提是所化分齊。如梵網經及對法論等說。當知此約始教以說。何以故爲二乘教。以釋迦身爲實報。今即翻彼顯其是化。於彼天別立實報。又恐二乘不信界外有實淨土故。寄界內最勝處說其化身。但充百億等亦順彼說(文)。
問。終教大乘意。釋迦實報淨土有三界外(云云)爾者引何經說證之耶。答。引涅槃經說證之也。故章云。涅槃經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沙佛土。有世界名無勝。是釋迦佛實報淨土。此約終教說(文)付之以涅槃經所說。無勝世界名釋迦實報淨土者。明見彼經現文。云界外土。未云報佛土。況喩記。諸佛土者如安樂國。然以安樂國大師釋迦報化二土。所謂探玄記中云。於中亦有四。章二乘如阿彌陀等(云云)又別有通報化二土釋。何以涅槃經說爲證。釋成界外報佛土耶。答。涅槃經中。以無勝世界定界外土。明知實報土也。既以娑婆世界說化身土畢。對此土明彼報佛土。故知界外報身土也。但至娑婆等文者。阿彌陀土既通報化二土故。強不可相違也私云。天台章安疏云。三西方下示其無勝淨土等(云云)未定報化二土。寶法師疏云。其無勝淨土者。示勝化處以顯報淨也(云云)。
章云。或有說釋迦佛報土在三界外。涅槃經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無勝。是釋迦佛實報淨土。此約終教說。以不隨下說故。爲顯娑婆唯是化故。是故當知色頂之身亦非實報(文)。
大涅槃經第二十四云。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四十二恒河沙等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無勝。彼土何故名曰無勝。其土所有嚴麗之事。悉平等無有差別。猶如兩方安樂世界亦東方滿月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爲化衆生故。於此土閻浮提中現轉法輪非但我身獨於此中現轉法輪。一切諸佛亦說此中而轉法輪。以此義故。非不修行如是十事(文)。
問。終教大乘意。引智論五重世界。爾者此中性海種三重世界者。一乘十重世界中。世界性世界海等可云耶。答云。疑兩方若云一乘十重積成世界前五重者。花嚴所列者。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等(云云)既有性海無種知。非一乘十重世界前五也。況經所列者。一乘十重世界也。論所明者三乘終教也。更彼經此同體不可云也。若依之別者。探玄記中。此中世界性者。謂積世界成性。積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論說(云云)已讓妙智論說知同體也。如何答。有先德二義。一者論經所列者。三乘一乘各別也。更不可云同體。但云如智論說者。喩積成義之許也。或云性海等。其體可同。經具列十重。爲一乘積成世界。論列五重。定三乘終教心也。隨法門數多少。判三乘一乘差別。其例非一耳(云云)。
章云。或說。化境非但百億。如大皆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爲一數。數至恒沙。爲一世界性。又數此至恒沙。爲一世界海。數此又至無量恒沙。爲一世界種。數此至無量十方恒沙。爲一佛世界所化分齊也。此亦約終教說。以攝化漸廣於前故。又唯約須彌山世界說以局此界故。未說樹形等世界故。非一乘也(文)。
問。智論所明五重世界非一乘。有何故耶。答。章云。又約須彌山世界說。局此世界故。未說樹形等世界。故非一乘也(文)付之終教大乘中。猶可說樹形等世界也。其故彼教中。說不定僧祇者。爲通樹形等也(云云)以知可說樹形等世界也。如何答。說樹形等世界。花嚴一經一乘意也。但至上一經通餘雜類世界文者。終教終而爲入一乘也(章文次上如記之)。
問。法花常在靈山土。報化二土中何耶。答。章引法花論釋報佛菩提也。故可報佛土歟付之已云。即染歸淨土也。何非化身土耶答。法花論主釋報佛菩提故。可報佛土也。依之清涼大師云。我此等安穩者。自受用報身。天人常充滿者。他受用釋也私云。不如三界等者。法身土也釋也。故化身土也。又善財童子。於伽毘羅城。遇摩耶夫人。大州釋云。化相示異熟報常在。如常在靈山土(云云)若依此喩者。可通報化也。如何。
章云。或說釋迦報土在靈鷲山。法花經云。我常在靈鷲山等。法花論主釋爲報身菩提也。嘗知此約一乘同教。何以故。以法花中亦顯一乘故。其處隨教。即染歸淨故。說法花處。即爲實也。如菩提樹下說花嚴處。即爲蓮花藏。十佛境界。法花亦爾。漸同此故。是同教也。然未說彼處。即爲十蓮花藏及因陀羅等。故非別教也(文)。
問。佛地經。釋迦佛具二十一種實報功德(云云)爾者大師判何教耶。答。章云。約同教說(文)付之以何得知是同教云事。彼經已說二十一種實報功德。此可明始終二教報佛功德也。更不可局同教一乘。如何答。
章云。或有說。此釋迦身即爲實報受用身。如佛地經初說。此釋迦即具二十一種實報功德。彼論釋爲受用身也。此亦約同教說。何以故。此釋迦佛若三乘中但爲化身。若別教一乘以爲究竟十佛之身。今此方便勸彼三乘。顯釋迦身非但是化。恐難信受故。彼經中約說佛果深功德處。明佛身隨教即權歸實。說爲報身。即方便顯說花嚴一乘法時。此釋迦身亦隨彼教即是究竟十佛法界身也。是故以此爲同教攝也(文)私云。佛地經二十一實報功德。探玄起第七卷委釋之也。
問。因論生論西方阿彌陀土。報化二土中何可云耶。答。探玄記中有兩處釋。俱通報化二土也。問。爾者付化土釋。具縛凡夫直可生極樂世界耶。答。具縛凡夫願求之者。順次生決定可生極樂也。更不可異求也。
問。探玄記中云。十住已去不退位三賢菩薩生處。名爲淨土。於中亦有四果二乘等。如阿彌陀土生彼皆住正定等。堪任己遠輕毛退位三聚衆生共生之處。不名淨土(云云)明知極樂世界具縛凡夫不可生也。所以十信位非所居。況凡夫具縛者耶。答。薄地凡夫具縛異生生極樂之文。經論說諸師釋煥然。溢因三國傳燈。間先德詮此文。大師定此義。每見此文義。不遑注解。閣筆鳴咽耳。但至擇輕毛退位三聚衆生之大師所釋者。擧種類居人等十門之中。第四退不退門意也。依此一門。不退所生名淨土。退位所居不名淨土之釋也。如彼一向求也。向門八地已上菩薩所住名淨土。七地已遠不名淨土也。更於此釋不可致狐疑也。所以先勸極樂無過華嚴一經始終。花嚴經壽命品云。心王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如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剎一劫。於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剎。爲一日一夜。安樂世界一劫。於聖眼幢世界金剛佛剎。爲一日一夜○莊嚴惠世界一劫。於鏡光明世界定月佛剎。爲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百萬阿僧祇世界最後世界一劫。於勝蓮花世界賢首佛剎。爲一日一夜。普賢菩薩等諸大菩薩充滿無中(云云)已從娑婆校量極樂。爰知娑婆穢土終也。極樂淨土始也。始終相隣謂□其望果有人。又以極樂爲娑婆頂。依此經文也。又探玄記中釋此文云。三約別教。娑婆是見聞解行處。中間諸土唯解行諸等。彼佛土通解行滿及證入故。是故信滿位處亦名賢首故也。准今此香象大師所釋。見聞解行證果海三生中。娑婆世界決定備見聞位。所以釋迦遺法遙雖及末世。大乘深教普盛此朝。況末法萬年餘經悉滅。彌陀一教利物偏增也。所以猶留百歲之說。日日夜夜瞻仰之耶。故任大師雅意。專可期極樂往生也。
問。凡香象大師御心者。依日月劫數校量相隣。亦雖配見聞解行等次位。極樂娑婆淨穢相隔。穢土淨剎昇沈遙殊。是不顧此等義耶。依之至相大師孔目中云。西方是異界故。須假斷惑。都率是同界故。業成即往(云云)香象既禀承其流。是師資所釋成桙楯(云云)何況見聞位於穢土難成乎。彼瞻仰之肉眼不盡一經之始禀末。同聽之耳根批校五塵之染境。稱念之臆中誰成見聞之種子矣。答。凡香象大師御心。以娑婆定見聞解行處。以極樂判解行。以來後佛土判證果海。更無擇散亂麁動心。何強簡信心厚薄。何況經說云。若有諸衆生。未發菩提心。一得聞佛名。決定□□(云云)加之都率天子。出地獄生都率天。一生一身上極解行□定知地獄生前。備見聞之位也。是則一見聞花嚴法花等經。成見聞位。成金剛種子也。依之第三生至離垢三昧前也。又善財童子一生一身上已極解行位。此等皆依花嚴等聞經功德也。故於娑婆世界分段血肉之身上。備見聞功德。何爲難耶依此等心。更極樂往生不難也。彼入法界品中說云。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輔相大衆宮城內外○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遶等(云云)一代聖教中。此經文殊勝也。願求往生之輩。寧不備座右乎。又同卷偈頌云。願我臨命終時等(文)能能可暗誦也。但香象大師雖未見此文。經未來盡釋。定察此文歟。是普賢後身故也。加之圓宗付法弟子清涼山大師。依此等文。疏中解釋云。不生花藏而生極樂。略有四意一有緣力故。二是便衆生歸憑情一故。三不離花藏故。四即本師故(云云)今此四故中。四即本師故之所以者。勘楞伽經云。十方諸剎土衆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云云)爰知三世十方諸佛。皆以阿彌陀爲本師也。已有如此之機緣。大師豈釋薄地凡夫不許順次往生乎。眞言教中又有此心也。但至孔目釋者。安養都率相對分別。界內界外云時。西方異界都率同界也釋也。探玄深志。爲今此界衆生往生極樂也。所以見入法界品文。彌勒極樂常隨菩薩也。如上引成。若爾遂都率往生之日。同可預極樂往生也。彼如龍樹讃嘆偈云。繋念一花一天子。亦得往生如意殿(云云)是又如此以念彌勒菩薩。可備極樂往生正因也。況彌勒菩薩十方諸佛長子也。花嚴經前後文所見也。故經偈云。此是大悲清淨智。利益世界慈氏尊。灌頂地中佛長子。隨順恩惟入佛境(云云)若爾西方行者國。定可稱念彌勒菩薩也私云。至相寺大師決定遂極樂往生。見彼傳文故勸都率之文。如上會釋歟。又彌勒一切諸佛長子文。廣有花嚴。可勘見也。又觀經等有九品階差等。又智論云。阿彌阿國有嚴淨不嚴淨世界(云云)故通報化二土。不擇凡夫異生。無疑耳。
問。章。一國土海圓融自在當不可說(云云)爾者此義何□成耶。答。章釋此義。若寄此顯示。如第二會初說(云云)。問。國土海不可說義者。花嚴一宗難義也。於第二會寄緣說十之文。說不說義可成立也。答。實因分可說之文。果海不談之義。廣勘花嚴一經之說。引十地論等之文。可述大師所釋之旨也。先天親十地論中云。前言十地義。如是不可說。聞今我但說一分。此言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說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於果分爲一分故。言我但說一分(文)探玄記中釋此文有二段釋。一此十地有二分。一就實十地。唯佛所知佛所行。名爲果分。故論云。佛所行云佛境界。云不可議佛法也。又如鳥跡如所依太虛爲果海等也。二隨相十地。菩薩所知菩薩所行。名爲因分。是則果分言絕。當不可說。因分約機。是即可說也。此義通一部經中大意也。言十地有二分。一妙智正證十地。智如境故。離言相故名果分。則不可說也。如彼鳥跡同於虛空不可說也。二方便寄法十地。如下文初二三地相同世間等也。令衆因此表解地義故名因分。如空中跡約鳥說異名。名爲因分。同空無別。名爲果分。一跡通二故。名二分故。有說不說(取意抄之)是以因果二分者。偏佛智所了名果分。因人所知所了名因分也。次至云如第二會說者。又擧經前後文。擧大師三重釋成立也。先第二會經時。諸菩薩作是思惟。若世尊見愍我等。願隨所案。開示佛剎住佛剎莊嚴佛法性佛剎清淨佛所說法佛剎體性佛威德佛剎成就佛剎大菩提(文)次文殊答此諸菩薩問云。此諸菩薩甚爲希有。諸佛子。佛國土不可思議。佛住佛剎莊嚴佛法性佛剎清淨佛說法佛出現佛剎成就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議。何以故。諸佛子。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知諸衆生樂欲不同。隨其所應。說法調伏。如是乃至等法界虛空界。諸佛子。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種種身種種色相種種修短種種壽量種種處所種種諸根種種生處種種諸花種種觀察。令諸衆生各別知見(文)所以諸菩薩問佛果十種之功德。文殊擧十種佛果功德耶。答。皆不可思議。了宣其不思議故。擧所度衆生妄情。以種種身等十方益之。是則於一味法界。問內證果海。以所化衆生種種身等十身益之也。然則能隨土海超思議境界故。以所隨機緣顯之也。即是第二會機緣說十心也。故探玄記第四云。不思議者。此中大意。於一味法界義分爲二。一能隨之土海。二所隨之機緣。此二無二通融無礙。若以緣從體。即當相圓融無別。可別言說不及也。若以體從緣。即後印成差別緣起。約此殊形緣起。反顯土體絕緣之義。此則言在緣中意居緣外。故云不思議也。二既約緣顯土。以緣起廣算故。今土體從緣印成差別。此則明土無別之別別而不別故。不思議也。三緣無別緣。以體即緣。是故差別緣起即是甚深土海。此理至近而難識故。不思議也(思之。云云)故以此等義理。存因果二分說不說也。問。十地品并論所釋者。限十地功德論說不說也。何備一經之始終定一宗之性相乎。故義但說一分等之說。但明十地功德無量故。諸人師或云。能詮教爲因分。所詮之義爲果分。或云。前因行爲因分。地上證智爲果分。或云。十地有二種門。一若約漸增之門名因分十地。是則可說有分齊故。如月漸增可說差別。二就圓滿時門名果分十地。是不可說也。無分齊故。如月滿時無差別故。有教所安立十地法門。在聞者識上。名因分。離諸所安立相。名果分等(云云)此等所釋皆限十地功德。香象大師何付一宗性相判一經始終乎。次就實十地妙智正證十地。似無差別。同引鳥跡之喩故。次果分不可說者。第二會說之事不明。況說佛果功德者。佛不思議品明所說也。何不指彼品說強以第二會寄緣說十之文爲說果分之證乎。次以大悲攝生之義爲佛果功德。聖教常習也。至第二會說。始說果分不可云歟。次疏主二釋。俱付十地釋成之。何初釋通一部經。後釋限十地乎。答。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之義。前重引經論說。述大師釋意了。以於一味法界能隨之土海所隨之機緣相分。是則眞如隨緣不變二義也。因位窮滿證果海之時。以緣歸體者。一證湛然當相圓融。更不待言說離言相也。以體歸緣之時。逗機緣見衆生出大悲之利生也。依之若佛界衆生界並不見之者。無由成佛。不增不減經說依此佛意也。是以三世覺母大聖文殊。任諸菩薩請。答佛果不思議功德之中。擧種種身等十種妄情之衆生答之了。猶說佛果功德也。爰知以種種身等十身答佛是十功德云事。大師三重釋此明鏡也。第三釋意者。押衆生妄情業報身等點佛果功德事。殆可及內證三密深教心耳。但至佛不思議品說果分之難者。彼第七會修因契果生解分故。是因分佛也。論大悲攝生之門故。以體歸緣。非一證湛然當相融佛也。次大師十地之二釋者。初釋望因位果位故。依一經大旨。後釋述。十地菩薩所證論相同世間等地之功德故。限十地也。俱引鳥跡之喩。又以如此也。又限十地之古師釋。皆大師所故也私云。東大寺延等五師宣佛界衆生界不增不減義。立始覺受董之義。立此義見不思議品疏(云云)若如此傳者。不叶佛界衆生不增不減之義。如何答。□不守自性隨之義。沒同果海之後。出大悲攝生之門。歸衆生之妄情。彼如觀音所現三十五身等也。能能可思之愚意不及歟。
章云。若別教一乘。此釋迦身非但三身。亦即是十身。以顯無盡。然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一國土海圓融自在。當不可說。若寄法顯示。如第二會初說。二世界海有三類。一蓮華莊嚴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墮羅等。當是十地等境界。二於三千界外有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圓滿。五世界分別。六世界證。七世界轉。八世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世界相。此等當是萬子已上輪王境界。三無量雜類世界皆遍法界。如一類須彌樓山世界數量邊畔即盡虛空遍法界。又如一類樹形世界。乃至一切衆生形等皆亦如是。悉遍法界更不相礙。此上三位並是盧舍那十身攝化之處。仍此三位本末圓融相收無礙。何以隨一世界即約麁細有此三。故當知與三乘全別不同也。
問。付明一乘三類世界。且第二十重世界海。是積成世界□□□寬狹耶。答。爾也。付之世界性世界海世界輪等積成世界有寬狹不明。先見晋周兩經文。全非積成世界有寬狹。故晋經云。如知此娑婆世界。知十方世界世界性世界海世界輪(乃至)世界蓮花世界須彌世界相中事亦復如是(文)探玄記云。二如知娑婆下知十方界各十十世界者。是無盡故也(文)如此經文并疏中明積成寬狹世界。所不見也。況世界蓮花世界須彌一世界內莊嚴也。故以世界字置上也。何判積成寬狹世界耶。加之勘周經說云。如知娑婆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內微塵數世界(乃至)亦知毘盧舍那世尊此華藏界海中十方無量諸世界種所攝世界。所謂世界廣博等(文)明知一世界中體類并莊嚴等事也。全非積成世界。又無寬狹也。如何如此成立耶。答。世界性等十重世界次第積成。後後廣於前前也。故探玄記云。此中世界性者。謂積世界成性。積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論說。又此下文。於世界海中有世界性。世界性中有一世界等。故知積成也(云云)。問。探玄記所釋猶以不明。如前難申世界各付上之上須彌蓮花稱。全不見剎土別。依之總以萬子已上輪王境界。可爲一乘三類中第二世界也。餘經餘論中全無世界蓮花界須彌之世界名耶。加之以智論爲證。判種成世界。不可然。大論三乘教意也。是一乘三類世界也。況智論積世界海爲世界種。花嚴經云。此世界海中剎種難議(云云)若爾三乘一乘淺深遙殊之上說相又以不同也。故智論說全非十世界積成說也。加之智論性海種別說之。新舊經性種同體也。如何答。三界外十重世界者。是積成世界也。所以新舊經類娑婆世界擧世界性等十重世界。明知如娑婆世界。此小千千倍示寬狹。校量說剎性海種寬狹世界也。若無寬狹。何類娑婆擧十種世界云耶。依之清涼大師釋。後後廣前前也。至世界各付上云難者。世界性云有世界海云有世界種云有云也。依文上下義不可相違也。次蓮花須彌名非世界名云事。又不可然。今經異類世界云衆生形云樹形云何形何無名蓮華等之世界耶。依之方軌中云。此十界一爲首。餘九莊嚴成一百句。今此世界或是蓮花或是海。餘者莊嚴之。可准思之(文)故此等雖不可來耳私云。異類世界楞伽經又說之。何限花嚴耶章如次上記之畢。
佛身開合
問。付明佛身開合義。且始教大乘意。何以清淨法界四智心品攝三身耶。答。章唯眞境爲法身。如佛地論。五種法攝本覺地。清淨法界攝法身。四智攝餘身。此約始教說(云云)付之四智攝餘身未分明。如何相配之(云云)答。勘彼論第七云。第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爲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若爲地前諸菩薩等所現一分麁相化用攝變化身(云云)付之唯識論中正宣始教法相。判約二攝自性身。清淨法界大圓鏡智所攝自性身也。彼論釋其救云。有義第二攝自性身。以說眞如是法身故。論說轉去所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四□智品轉去藏識而證得故(云云)已轉識得智時。轉賴耶證得法身故。圓鏡智可攝自性身也。何佛地論意判初一攝自性身等耶答。唯識論中有二義。第二義云。有義初一攝自性身等(云云)佛地論五法三身相攝。可依此義也。是即始教正法相心也。故大師引佛地論文也。唯識論中第二義心。會轉者藏識意云。謂由轉滅第八識中二障麁重顯法身等(云云)故心者清淨法界無爲功德圓成實性理也。四智心品有爲功德依他起性也。故不可預眞如自性法身也。
私記。問。就終教義。無垢無礙智名爲法身者何處文。答。無性攝論第一卷如是說。問。彼論文如何耶。答。章云。或唯妙智爲身法。以本覺智故。修智同本故。如攝論無罣礙爲法身(云云)言妙智者。即無垢無礙智也。言修智身。修生智也。即始覺智也。意說無礙之本覺智名爲法身。修生之始覺智亦同本覺智故。名爲法身。云修萬行而生起智故名修生智也。論正文云。一自性身即是無垢無罣礙智是法身(云云)起信論別記云。如無性攝論。以無罣礙智爲法身故。謂離二障。諸德云。此約攝境從心名爲法身。非爲法身。是智非理。今釋。一切諸法尚即眞如。況此眞智而不如耶。既即是如。何待攝境(云云)。
問。有處四智攝三身者。何處爾說。答。金光明經爾說。問。爾彼經文何耶。答。章云。金光明中四智攝三身。以鏡智攝法身故(云云)言以鏡智攝法身故者。意說。以云大圓鏡智攝理法身智法身故云。問。彼經正文如何說。答。新經第二卷云。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云)今章家得此文意。云四智攝三身也。問。何以此文證四智攝三身耶。答。阿耨菩提攝五法故。以此文者。四智攝三身也。言五法者。眞如及四智也。問。何可知阿耨菩提攝眞如及四智。答。阿者無也。耨多羅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又三者正也。菩提者覺也。漢無上正等覺。具存漢語者。言無上正覺等覺。正覺後後之一覺字貫通上四處也。釋此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著金剛般若論有二釋。一說。無上覺者。眞如也。正覺等覺。正覺者。四智也。一說。無上覺者。滅理智正覺等覺。正覺者上擧覺總說也。自受用身是四智之體也。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用也。變化身是成所作智作用也。理法攝於大圓鏡智。是能證智故(云云)四智攝三身也。問。何云正覺等覺等耶。答。正覺者。爲簡於凡夫外道邪覺故云正覺。等覺者。爲簡於三菩提邊覺故云等覺。又正覺者。爲簡於菩薩因覺故云正覺也。可見紹能師疏文然。指事文引起事心通故得現化身等之文。而證四智攝三身也(此文不當更不可依用也)。問。有處理智合名法身者。何處文耶。答。此梁攝論之文也。問。爾彼論文如何耶。答。章云。或境智合爲法身。以境智相如故。梁攝論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爲法身。此上二句約終教說(云云)言境者理也。智者四智也。意云。所觀眞如理之境與能觀智合名法身云。又最勝王經。唯有如如如如智是法身(云云)此文非章所引問。以境皆相如故者意何耶答。言相如者。相順之義。能證智所證理相應故云相順義也。又相似義也。言梁攝論者指彼論第十三文也(如所引文)上二句者。無性攝論無垢無罣礙智爲法身。爲第一句也。金光明中四皆攝三身云。及梁攝論唯如如及如如智名爲法身云。爲第二句也(文)。
問。頓教佛身開合何判耶。答。私記云。問。頓教意何耶。答。若依頓教者。理智俱泯名爲法身。餘身不說。問。何教如是說。答。章云。或境皆俱泯爲法身。如性如來法身非心非境。此約頓教說(云云)言經者未知彼經也(文)。
問。唯眞境爲法身。唯妙智爲法身。境智合爲法身。境智俱泯爲法身。合具前四(文)爾者此同教者。唯爲限性起品所說。爲當爲通法華同教可云耶。答。起兩方。若云限性起品所說者。唯眞境爲法身四句合事。何限性起品所說。不通法花同教耶若云。滅者章中指唯性起品。以知限性起品云事。次性起品文何樣說。具前四義俱絕前五二句義。性起一品說耶。
章云。或合具前四。以備德故。或俱絕前五。以圓融無礙故。此二句如性起品說。此約一乘(文)。
私記云。問。同教義意如何耶。答。若依同教者。合以前四說爲同教一乘義。故章云。或合具前四以備德故(云云)。問。前四說者何耶。答。一唯眞境爲法身。此始教說也。二唯妙智爲法身。三境智合爲法身。此終教說也。四境智俱泯爲法身。此頓教說也。此爲前四說。前四句是三乘門之所說。今以第五句據一乘門說彼解境也。後有第六句。是正據一乘門即顯行境也○同據同教。有花嚴同教法花同教。今此言同教者何同教答。此花嚴同教也。故章說第五第六句已云。此二句如性起品說(云云)○問。今此第六句正就別教一乘問顯行境云意何耶答。果海是正智所證之境故○問。何曰俱絕前五說耶。答。此據理事二門俱絕言說云也。意說。不可說理即事。亦不可說事即理。亦不可得一向名爲理。亦不可得一向名爲事。如說理事據理智說亦復爾也。是不可說之果分境故。曰俱絕前五說也(文)。
問。付五教何判釋迦身耶。
章云。次別約釋迦身明者。此釋迦佛身或是化非法報。如始教說。或是報非法化。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說。深淺爲異也。或是法非報化。如頓教說。或亦法亦報化。總如三乘說。或非法非報化。如別教一乘。是十佛故(文)。
私記。答。章云。次別約釋迦身明者○是十佛故也。綱目云。或是化非法報。以具八相在閻浮故。色頂別立彼實報故。如梵網經等說。此約初教。或是報非法化。即此身具二十一種性勝功德受用身故。如佛地經初說。此約終教。或是法非報化。以色即如故。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此約頓教。或法亦報。如前三說故。或非法非報化。以是十佛故。滅三世間故。具足主伴故(已上綱目文)案云。約始教是化非法報者。此約化身說也。約同教終教是報非法化身。此約自受用身說也。約頓教是法非報化者。此約理法身說也。始教終頓教是亦示亦法報化者。此總據三身說也。別教非法非報化。此十身盧遮那也。
□□現樹神身事。爲何人現云耶。答。私記引起信疏爲提謂波離現之(文)付之依解釋。披五分律文。釋迦初成道第二七日後。住菩提樹下時。依空神告奉上麨蜜時。見三十二相圓光無礙相等。禮佛足作是念。過去諸佛皆以鉢受。當來如來亦如是(文)住此律文。提謂所見直見如來形相見。正不云樹神者也。依何說如是判給耶。若非此時提謂等。何時奉郵如來樹神耶五分律文上卷教起前後抄出之畢。可見彼處文也(云云)。
問。三釋黑象身誰人現之云耶答。
私記云。問。三釋黑象脚身及樹神身者爲何人□□。答。起信論疏下卷云。如三惡道習見佛如黑象脚。於三釋之身。又如提謂等以人天位見佛爲樹神及天神□等准即六道衆生並見佛不同也(文)。
花嚴一乘成佛妙義云(青丘沙門見登之集)依孔目第三顯六教差別。第一人天乘教。此有三成佛。一佛爲救三惡道現身異。彼三惡道外即成佛身。如佛現黑象脚。□新羅記云。佛現黑象脚身。地獄邊無礙行故欣□植善根。約此義故。云一佛爲救三惡道乃至即成佛身等也。二爲引人超現在佛身。如佛爲提謂長者現樹神身。記云。佛初成道。其令河邊樹下亦六十六釋身。及現相好具足身。諸商人等見此佛身爲神之奉時。種善根人爲引是人。現成佛身也。三引人天爲現其聖□等如佛是聖而與供養。成世間者。是記云。佛在樹下時。梵天供養佛。而佛默然。七日更梵天請說法故。佛第二日說法時。多人種善根。故云爲引人天乃至如人天等知佛是聖等也(文)。
問。小乘教意。於佛有生身化身不同可云耶。答。有(文)付之何有云耶。
章云。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文)私記云。小乘教中。定性身者。即是王宮身也。化身者。是其餘三千界化身也(文)。
問。佛身開合義心。一乘圓教中立幾佛可云耶。答。章或立十佛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說。此約一乘圓教說(云云)付之。
問。離世間品所說十佛與十身其體一也可云耶。答。私記云。問。章文或立十佛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說。此約一乘圓教說者。其十佛者何耶。答。言十佛者。十身盧舍那也。十身者。衆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也(文)。
指事上卷言。此有十佛者。第三十七說正等覺佛等十佛。第四十一說衆生身佛十佛。第四十二說無著佛等十佛(文)。
問。終教大乘心。引何經論說釋此教佛身開合耶。答。引攝論金光明梁攝論等文證之也付之此等經論說大旨同佛地論等說。何分攝論等文爲終教證耶答。章云。或唯妙智爲法身。以本覺智故。修智同本故。如攝論無垢無罣礙智爲法身。金光明中四智攝三身。以鏡智攝法身故。或境智合爲法身。以境智相如故。如梁攝論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名爲法身。此上二句約終教說(云云)此等文皆理智冥合能所一體也。故以此經論。說屬終教也。故異前佛地論唯□□□□攝法身也。
章云。或唯妙智爲法身。以本覺智故。修智同本故。攝無垢無礙智爲法身。金光明經中四智攝三身。以境智攝法身故。或鏡智合爲法身。以鏡智相如故。梁論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爲法身。此上二句約終教說(文)。問。金光明經意。四智攝三身可云耶。答。大師攝云(文)付之見金光明經中未見處也。何如是判經耶。
章云。義中先約法身或唯眞境爲法身。如佛地論。五種法攝本覺地。清淨法界攝法身。四智攝餘身。此約始教說(文)。
私記云。問。且就始教義。清淨法界眞如理名爲理法身。四智攝自受用等身者。何處如是說耶。答。佛地論如是說。問。其佛地論文何耶。答。章云。先約法身或唯眞境爲法身。如佛地論。五種法攝大覺地。清淨法界攝法身。四智攝餘身。此約始教說(云云)言眞境者。清淨法界眞如理也。言五法者。眞如理及四智也。言大覺地者。即佛也。意云。清淨法界眞如理攝法身。四智攝自他受用變化身云。言餘身者即自受用等諸佛如來故也問。今章文得□也。其論正文如何說耶佛地經曰。當知有五種法攝覺地。何等爲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云云)佛地論第三云。大覺是佛具三種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變化(云云)又第七云。初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爲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若爲地前諸菩薩等所謂一分麁相他用。攝受變化身(云云)。問。自他受用變化身四智共攝爲當如何耶。答。自受用身四智皆攝。於四智是四智體也。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用也。變化身是成所作智用也(文)。
問。佛地論中生身法身合二身名佛(文)爾者大師何教意也判給耶。答。始教意(文)付之以何得知之。彼論意始教意也云事。終教不判此義歟。如何。
問。本業經中以自性法身應化身法身名佛(文)爾者通始教可云耶。答。終教也付之何此義不通始終二教耶。例如三身通始終二教耶。
問。楞伽經中應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合此四佛名佛(文)爾者何教意耶。答。終教(文)付之於始教可不合此義云耶。
章云。數開合者。或立一佛。謂一實性佛也。此約頓教。或立二佛。此有三種。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三生身法身。謂他受用而化身合名生身。自受用與法身合名法身。如佛地論說。此約始教說。三自性法身應化法身。如本業經說。此約終教說。或立三身佛。如常說。此通始終二教說。或立四佛。此有三種。一於三身中受用身內分自他二身。有四。如佛地論說。此約始教二。於三身外別立自性身。爲明法身是恒沙功德法故。是故梁攝論云。自性身與法身作依止故。三亦於報身內。謂智分二故有四。如楞伽經云。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此約終教說。或立十佛。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說。此約一乘圓教說(文)。
玄賛九云。或說四種。楞伽經說。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佛。四如如佛。初是化身。中二是報身識。一是法身(文)。
私記云。問。就明數。問明佛身數有幾數耶。答云。此五教所說各別也。若依頓教者。但立一佛。若依小乘教者。但立二佛○若依圓教者。立十佛也。問。彼一佛二佛等者何耶。答。頓教立一佛者一實性佛也(此現法身也。如涅槃經說。吾今此身即是法身也)小乘立二佛者。生身化身也。始教立一佛者。一生身。謂他受用與化身合名生身也。二法身。謂自受用與理法身合法身也。三佛者。一法身應身化身也。四佛者一理法身。二自受用身。三他受用身。四化身也。終教立二佛者。一自性法身。二應化法身也。三佛者。一法者。二應身。三化也。四佛者。此有二種。一自性身法身。皆法身也。應身他受用身化身名爲四佛。二應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名爲四佛也。故章云。或立一佛。謂一實性佛也。此約頓教。或立二佛。有三種。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二生身法身謂他受用與化身合名生身。自受用與法身合名法身。如佛地論說。此約始教說。三自性身○四如如佛。此約終教說(云云)小乘教中言生身者。即是王宮身也。化身者是其餘三千界化身也。同章文。或云。十佛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說。此約一乘圓教說者。其十佛者何耶。答。言十佛者。十身盧舍那也。十身者此衆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文)。
已上三條論義也。
本記云。
正治元年七月二十三日午時許。於仁和寺菩提院草案之畢。
花嚴宗學者東大寺住僧聖詮大法師先師抄出論義無擇文。仍檢具之并今案論義多多依修學者抄之者也。後見穴賢穴賢不謗之。
文永四年正月二十六日。於仁和寺常樂院。以神護寺之本筆寫畢。
以同本一校畢。尊辨本(生年二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