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3部大正藏第73册P0177 華嚴五教章不審 (20卷) 〖 日本實英撰〗.txt
No. 2343
五教章上卷不審一
二日
一。華嚴一乘教分記(文)當章立題有五名。以何爲正耶答。先德取捨雖不一准。以和本可爲正也難云。宋朝四家以花嚴一乘教義分濟章名牒釋。何以和國現行本爲正云耶答。以花嚴一乘教分記之名可爲正也。故賢首國師寄海東書云。花嚴探玄記二十卷兩卷未成。一乘教分記三卷等(文)又花嚴傳第五云。花嚴教分記三卷(文)海東書但云一乘教分記。而略花嚴二字。花嚴傳云花嚴教分記。而略一乘二字。是即隨時略擧之也。其實影略互顯。則須雙題。故和本豈非符合章主自所立之正題哉。但餘衆名者。亦是傳謬歟。或作者一時之假立歟
一。花嚴一乘(文)通法花·勝鬘等一乘歟。局花嚴別教一乘歟答。可通法花等一乘也難云。既云花嚴一乘。何可通餘經耶。何況下卷題花嚴經中一乘(文)明知。局花嚴一乘也。如何答。花嚴是爲一代諸教之根本法輪。故半滿權實無不從此根本流。大小遍圓無不還歸此根本一乘。故知。花嚴一乘之言廣攝諸教。無不包盡。故探玄·大疏共云爲本故者。正明此義也。是以指事云。言一乘者。有其多義。一存三一○二遍三一。三直顯一(文)等但於難者。指事云圓教故。攝方便故(文)准之。通攝一代諸教所說一乘乃至二三四五無量乘也。以未不離本故等思之。
一。義理分濟第九(文)和本·唐本以何爲正耶答。依和本義理分濟科爲第九。可爲正也難云。本正否可依義理順否。然上卷能詮教有三一不同事釋。中卷尤明三一所詮差別。至下卷可明別義理分濟也。如何答。唐·和兩本中。和本審祥宗家面受相承正本也。宋本會正亂以後二百年計。後宋朝流傳本也。彼審祥面受比ヨリハ三百年ハカリ後也。豈和本非正耶。サレハ淨源重校序釋明證也。又若就法義等釋明證也。能能思之。但於難者。上卷專三外有一義釋顯。殊三外有別義爲釋顯。於中卷別教義理釋也。故順理歟猶疑云。探玄大疏所詮義理次第。相例如何答。約乘門。約教門不同故。以彼不可難此也猶疑云。鈔三下云。然賢首義分濟第二卷廣明。釋分明。所詮第二卷(見)答。一義云。宋本次第(見)爾者第二二字アヤマレル歟(云云)此外四箇之會通在之。
三日
一。今將開釋迦佛(文)今經教主者釋迦歟答。爾也難云。釋迦是丈六卑少之化身也。何爲今經教主可云耶。是以下文釋主異。謂此一乘要是盧舍那十身佛(文)答。當段云釋迦佛海印三昧(文)但於難者。今經意釋迦即非十身舍那之外。爲顯釋迦即舍那。云釋迦海印等也何依云釋迦海印。可云化身佛耶。
一。海印三昧(文)今此海印三昧限別教所依歟答。爾也難云。見章起盡。付海印一乘。開同別教義。其同教中擧三乘等。知通諸教所依(見)答。清涼大師解釋中。事事無礙海印炳現。若非別教一乘無此義也(文)限別教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若依該攝門。一切三乘等法本來一乘故皆依海印。今章依此義邊歟。若分相門限別教不通諸教也。
一。即十佛自境界也(文)解境行境中何耶答。一義云。以解境十佛可爲本也難云。可云行境十佛也。其故者。解境猶是前五句中。法門不泯絕故。未同果海行境去已前五句泯絕。全同果海。故今性海果分義。第六句泯同果海義親。是故今十佛者。行境ナルヘシ。解境是因分。行境是果分故也。サレハ大唐四家共行境十佛(云云)答。一義云。以解境十佛可爲本也。從本今解境者。即非前五句中解境。五句泯絕。解相空處有解行相融解。此位解者。性相離言。三世間圓融身體。是云解境十佛也。是第六句行境上立歸。圓融無礙解アリト(爲言)如此解境是更非因分教說義也。兩義中以此義可爲正義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四日
一。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文)因果二分說不說義限別教歟。通前四教歟答。可限別教也難云。至相大師釋十地論教義二大。
云通一乘三乘不通小乘(文)教義二大既因果二分也。知通三乘云事答。凡前四教因中即有,至果即無云事。一乘所定也。何可有不可說果海耶。是以見章下文起盡。前四教中無開因果二分。(見)但於難者。教義二大雖通三乘。果分不可說義トハ可相替歟
一。緣起因分即普賢境界也(文)限普賢一人歟。廣通普機歟答。限普賢一人也難云。緣起因分說相廣被普機。何可云限普賢一人耶。依之先德釋此事。非普賢一人。廣通普機云普賢境界(文)答。凡今章至相禀承實義述云事一章習也歟。然至相十玄門中。普賢文珠相對問答普賢因分之義之時。雖復始起發。於妙惠圓滿在於稱周。
是故隱於文珠獨言普賢(文)既對文珠云普賢境界。故尤可限普賢一人也。但先德廣於取普機云難者。設廣雖取普機。其源以普賢爲本。然者且不云普賢之本廣該取普機歟。或又先德不見至相之釋如此釋歟。
一。此二無二全體遍收(文)超越果分不可說。別可立總依一心之法體耶答。一義不立也難云。超越二分。別可立所依一心也。是以清涼大師釋云。普光明智超絕因果。該通因果(文)遙超二分義說。別可立此界也。今章釋云。依海印三昧。開因果二分。次引十地論文。釋二分義說了テ。釋此二無二全體遍收其猶波水豈非指掌文理耶答。一義云。果分不可說者。即是所依之一心也。何超此一心。別可立所依之一心耶。但於難者。學者異義也。且依一義也。
五日
一。門外三車(文)門外三車同所設之歟答。爾也難云。二乘纔離分段之繫業爲究竟。菩薩永超二種生死。法既各別也。喩車豈同處耶答。妙經中但云門外三車不說別處。丈六權智是牛車體之。解釋此意也。但於難者。始教以三乘同見爲本。故約化身出牛車。化身斷惑證理二乘無異故置同處也。
一。誘引諸子(文)小乘菩薩門外牛車攝之歟答。可攝也難云。門外牛車在三身。共以大乘佛果也。何以小乘菩薩可攝牛車耶。尤可攝羊鹿也答。凡小乘菩薩有教無人故。始教化身一分感見。此我教佛思。故彼教佛全牛車一分也。何不攝牛車哉。設又雖有實類。始教三乘同見化身斷感證理分濟。三祇百劫因行樹下成道義門教門。說相一向同。故牛車一分可攝之。何況無實類哉。但於難者。雖攝牛車。尤可有大小不同也。彼羊鹿雖攝愚法二乘。大小二乘不亂。例思之。又於一箇牛車。可有始終頓三類。准思之。
一。權實差別(文)終頓二教菩薩攝門外之三車歟答。爾也難云。清涼大師解釋中。終教已上是一乘也(文)既是一乘也。尤可攝大白牛車也答。一義云。宗家意當章(并)探玄記第一等。皆終頓二教三乘教故。攝門外三車(見)但於難者。清涼心於法花以前實教。有會不會二義。若依實體不足皆屬法花之釋者。可有攝三車之義歟。又宗家心玄記一處釋合終頓二教。釋同教一乘。爾者。又以終頓二教。可有攝大白牛車之義歟。宗家心對花嚴法花等純一乘。指餘教釋三乘。清涼依一性五性門對始教之三乘。以終教已上釋一乘。雖異表裏不可相違歟。但會解記師資相違(云云)。
一。大白牛車(文)於宅內直可有授大白牛車義歟答。可有也難云。見妙經文。於界內爲三乘諸子。雖說三車教。未爲一乘諸子。說大白牛車旨不見也。何可有界內直授義耶答。於宅內有一乘根機者。直可有授大白牛車義也。但於難者。妙經之大字說迴三入一之義。就義可有界內直授之義歟。
六日
一。復更索耶(文)妙經何處說菩薩索車之義耶答。以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之一文。通爲依憑也難云。有菩薩索車之義者。尤可有領解受記。既無之。故知。無菩薩索車之義(見)答。當段下云。以此得知。三車同索(文)集成云。古有難云。若菩薩索菩薩應領解。領解既無。故知。不索。文句答曰。汝不聞。法說竟天龍四衆皆領解。其非菩薩。謂是何耶(文)但於難者
一。亦不可說界外索車但是二乘(文)菩薩索車者。局界外機歟答。爾也難云。既三乘同索車。其三乘中菩薩定可遍地前。何無界內索車之義耶答。當段云。
指彼牛車只在門外(乃至)至本所指車所住處而不得故。復更索耶(文)鈔釋同之。此等釋意局界外索車(見)但於難者。有二義中。且伴一義也。
七日
一。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文)索大白牛車歟答。爾也難云。經既列三車了。願時賜與(文)何況當章下。以此得知。三車同索(文)豈非索三車耶。云經文。云解釋。全所不見索大白牛也答。方便品初略開權顯實之時。彼三根之機共聽受之。其中身子即請法說之佛惠。至譬喩品更請喩說之一乘等。豈非索一乘大白牛車耶。但於難者。於三果雖生下劣之想。未聞一乘受決作佛之義直有一乘玄旨不知之。故無力重索三車。本意自索大白牛車也(爲言)。
一。此中三車約彼三乘等(文)三車約所求之果歟答。爾也難云。三車既在門外。若偏局所求果者。諸子自宅內乘何物出門外耶。若不乘教理行之因乘。不可有剋果。如何答。當段云約所求果(文)但於難者。乘通因果。三十七品斷見思惑。皆是因乘。無盡生智皆名果乘。要因因乘斷惑盡。方得果乘盡無生智。言車在門外也。
尋云。所求果者。分果滿果中何耶答。一義云。以分滿兩果可爲所求果也。一義云。局分果。不通滿果也。
一。以是元意所標趣故(文)約佛元意歟。約機元意歟答。一義云。機元意也難云。義苑云。以是元意所標趣者。如來標三乘。令趣一實故也(文)佛說三乘之本意。只是假標擧。爲令貪著深之衆生先知三界苦。速得出世不退益。終趣向一乘故也。如何答。折薪云。以是元意所標趣故者。初以三乘引之得出。從昔已來標意。趣向自所求果。既不得車。故求之也(文)但於難者。集要記云。易簡曰。彼三乘人元本標意趣向三乘權果故。私議曰。諸記釋元意標趣皆同。唯義苑異(文)准此。震旦先德多約機元意也。以之可爲正歟。指事先德釋佛元意也。但標趣二字少異義苑也。而大意同也。
八日
一。二教義差別(文)教義者。能詮之教。所詮之義歟答。三乘教義俱教。一乘教義俱義也難云。三乘有教義。一乘有教義。何三乘唯教。一乘唯義云耶答。諸記異說也。且一義云。凡三乘教以方便虚說故。教非實語。以非實語之所詮故。理行果亦非有實義。故知。能詮所詮教理行果通爲教。故法花論云。
如經舍利弗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喩言辭演說諸法。如是等故。種種因緣者。所謂三乘。彼三乘者。唯有名字章句言說。非有實義。以彼實義不可說故(文)但於難者。如手持一菓言有三菓子。唯有三言。無三言之所詮三菓。三乘亦爾。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唯有三教。無三教之所詮三義。是故三乘唯爲教也。如開三菓方便。令示一菓實語實義。一乘亦爾。開三乘方便。詮示一乘實教義。是故一乘教義望於三乘。唯爲義也。以教義共爲三乘所詮故也。
尋云。以三乘爲教。以一乘爲義者。即是同教意也。何今別教分相門中談此義耶答。折薪正答此問云。合則爲同。揀則爲別。今以教義揀。今非教義爲一也(文)。
一。以佛教門(文)以佛教之言通大乘歟答。爾也難云。案妙經三因大意。唯可局小乘歟。方便品云。我始坐道場。三七日思惟。小智樂少法。不自信作佛。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爲五比丘說(文)是唯思惟欣樂小乘之機。全不思惟大乘機。此法說之思惟也。又譬喩品云。復更思惟。唯有一門。而復狹少。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文)即此喩說之思惟。則局小乘。不通大乘。既兩品思惟唯局小乘。其誘引所出之佛教門。豈非但局二乘耶。況上文云一門狹少。又云下劣小車。既局小乘。次下云以佛教門。豈非指上狹少之門耶。准法譬二說之思惟。見文相連續之起盡。無爭。以佛教門之言但約二乘不通菩薩(見)答。引文不盡妄致僞難。正見譬喩品文云。舍利弗若有衆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衆生○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文)既別擧三乘。各云從佛聞法出於火宅。即下總結云以佛教門。何以得知。以佛教言但約二乘不通菩薩。明知總指三乘云事。但於兩品偏思惟二乘小子等難者。凡妙經中。破權教可有二途。若約正歷事儀灰身滅智。沈小涅槃不趣大道者。唯破二乘不破菩薩。莊嚴論云。雖恒處地獄。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文)縱雖權大乘菩薩。亦深有此信解。故望此大心意樂之時。非所嫌也。但彼權乘菩薩。雖自分發心如此。而未悟覺性遍滿之實理。故許實有入寂二乘。即望此教門權施不了。則可破會之。此二途中。妙經正明初義。
故今章下文云以法花中正破小乘(文)又云以法花非小乘故(文)兩品思惟專存此旨。小乘實滅既被破會。大乘權教隨亦被破。故探玄記云。深破二乘即是破三。是故破二破三。皆不相違(文)。
一。尋教至義(文)今至義者。指一乘歟答。爾也難云。指事云。言尋教至義者。界內示教得出爲義(文)此釋意。約三乘自宗。以出世爲義(見)如何答。折薪云。言尋教至義等者。尋求牛車人之教。至其本義。同於二乘皆無得也(文)次下引譬喩品云。舍利弗若有衆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至于皆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文。即爲證據。更結釋云。此即尋教至義。同於二乘同得大車也(文)此釋意。爲明經文不簡之義。指經現文。故云彼求牛人等也。所謂經文正列三乘。各別令求三車。同出門外之後。長者更爲三人。平等賜一大車。次下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如來爾時。
令三乘人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云云)是即通指三車同名佛教門。指大白牛車名如來滅度。既尋三車教門之時。三人同求之。賜大車實義之時。三人等得之。明知。彼求牛人尋大乘教門。更至一乘實義亦同二乘也。其故者。以大乘極果無實體。全同二乘極果無實果故。云俱不得故也。爾者。以佛教之言豈但約二乘耶(爲言)但於指事釋者。違上總標之教義言也。不可爲依用。
九日
一。皆云非本所望(文)非本所望之言但約二乘歟。通菩薩歟答。可通菩薩也難云。非本所望之言偏述身子等得作佛記。心生觀喜之旨。何可通菩薩耶答。當段下云。亦不可說非本所望言但約二乘(文)解釋分明也。但至三因聲聞領解之文者。實出語領解之人雖是身子等。而其所領解之法理。即是一因一果之妙義。故昔來別執三因三果權乘菩薩。於身子等受記之言下。共始領解一因一果之成覺也。
一。聖言無失(文)難破他之語歟答。非破他之語。只成自義也難云。一義云。是難破他之語也。謂若有人會云。縱雖經不簡別。非本所望之言爭通大乘耶。定知。唯是二乘ナルベシト云者。何故經不簡哉。若無由而不簡者。汝於聖言付不盡理之失。若云言總意別者。正見經文。不總言三車願與。既云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三人別索。是言別也。何云言總耶。故知。汝立義之者。旁於聖言可有失也。如何答。義苑云。聖言無失者。因經不揀。通相論三。昔大爲權。故無有失(文)案此釋。云非破他之語。只成自義也。謂非本所望之言通相不限二乘。亦通大乘者。聖教通論三乘。故昔大亦爲權。有何失耶。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又云多諸○行眷屬也(文)八部等異生衆名行眷屬歟答。爾也難云。
凡天龍八部之翼從不可爲一乘不共之德乃至小乘三乘等中。亦可有此義。今何爲一乘萬行不共之翼從耶答。探玄記第二卷說衆生世間圓滿中云。異生衆中先辯金剛力士衆。以衞佛近故先列也。表佛德緣起不壞相故。衆行所依如金剛際故。即行眷屬。餘衆亦然。由是故知無量天龍八部衆所翼從名僕從也。以爲一乘萬行之翼從故名行眷屬(文)指事中亦引彼釋而判。今章家意。當大乘基又釋也。但於難者。彼小乘等中雖有此義。而彼但以佛菩薩威神降伏之。彼魔外等悉令歸向。或又佛菩薩所化現之異生衆也。全不同一乘教之法界家實德所攝。謂一乘開會大智現前。則魔外小乘所修之行所求之果。悉成佛因佛行之眷屬也。
十日
一。又彼三中牛車唯一等(文)局始教大乘歟。通終頓歟答。可通終頓也難云。終教大乘者。說三大中。一心體上具備過恒沙性功德之相大。既具萬德衆相。非一相方便。總今云以彼宗明一相方便(文)定知。不通終教云事。如何答。上云。此別教一乘別於彼三乘。既通中間三教。今何局始教耶。定知。可通終頓也。但於難者。終教所說三大者。只是事理無礙也。然今約事事無礙。以明主伴具足攝德無盡。故彼相大等尚屬一相方便也。
一。是故經云我有如是七寶大車等(文)爲何義之證耶答。證一乘無盡之教義也難云。探玄記云。同教一乘如法花等(文)鈔四下云。以事理無礙宗內該法花·維摩經等故(文)處處解釋悉明此旨。
全不許法花明別教一乘事事無礙法界之義今何引此一文。忽作誇節之釋耶答。當段云此顯一乘無盡教義等(文)意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事事圓融故云其數無量(爲言)但於難者。所引探玄記鈔釋約多分如此釋也。
一。以初二三地等(文)爾者所寄之諸乘法外。別有所顯之地體歟。所寄之諸乘即是所顯之地體歟答。直取諸乘之法。即爲地法之體歟難云。諸乘是所寄能顯之法。即五乘人法不同也。十地是能寄所顯之法。唯菩薩所證也。何直取彼諸乘。即爲此十地法體耶答。探玄大疏共釋寄顯諸乘之義竟。總結云。故以諸乘爲此地法(文)明知。直取所寄之諸乘。即爲所顯之十地法云事。但於難者。依圓經意可通二義。若約詮旨。則能所既不同也。何取能顯之諸乘。直爲所顯之地法耶。又諸乘是所化之衆主。亦是能入之機。十地是能化之菩薩。亦是所入之法也。不可混亂。但今別教一乘意。能顯之外更無所顯之法。故十玄義釋詫事門云。今此一乘所詫之事相。彼所顯之道理更無異也(文)。
十一日
一。八地以上寄一乘法(文)八地以上即是一乘法門歟。寄彼八地等顯此一乘義歟答。寄八地等顯此一乘義也難云。探玄大疏共釋十地寄諸乘之義。云初二三地寄世間人天乘。四五六地寄出世三乘。八地已上出出世間是一乘法。鈔釋大疏文云。八地已上既是一乘故不云寄(文)如解釋者。八地已上即是一乘法體也。如何答。凡寄位門意。寄地位淺深顯諸乘不同之時。寄八地已上任運無功用。顯一佛乘圓融自在之許也。何云八地已上即一乘法門耶。是以當段云八地以上寄一乘法。不云即是一乘也。但於鈔釋者。十地位相甚深甚深位相難說。是故以能寄世出世間小乘三乘等之差別。顯所寄一乘甚深甚深位相也。然八地已上是所寄法門一乘甚深甚深。十地能寄法體是一乘無礙教法。故以一乘顯一乘之義。寄相自亡。是故於八地已上。更不可云寄也。則約十地論之時。八地已上能寄所寄共是一乘ナルカ故不可云寄也。今章主意依梁攝論莊嚴等論之故。於所寄十地必非一乘法。只以自在無功用第八地爲所寄。以一乘道爲能寄之故。寄乘義易成。依此義今章云寄。清涼依十地論不云寄也。
一。梁攝論云二乘善名出世(文)二乘者。大小二乘歟答。爾也難云。檢彼論始末。雖聲聞緣覺名二乘之文是多。未見大小二乘名二乘之文。是以彼論第十五明十義意趣一乘中。本論云。聲聞緣覺俱趣一乘。釋論解此文。云說二乘人同趣一乘(文)此等並是聲聞緣覺名二乘也。如何答。當段云彼云二乘名出世者。即大小二乘也等(云云)但於難者。二乘名廣故。聲聞緣覺名二乘之義。非所遮之。諸經論所說(并)梁攝論始末。全如來難。但今章主所引論文。正就寄顯門。以諸乘差別明地位淺深之文也。
春季談義者。當年從五月八日。依維摩會執行(予)竪者遂之間令延引畢。八月(仁)可有沙汰之處。此一兩年以前(仁)法輪院圓乘房得業。被處一生不免之罪科之處(仁)被人駿府(江)令下向。以有緣達于上聞。可致寺住之旨令訴訟。則深井坊澄延得業·金藏院祐藝得業·福藏院賴賢。此兩三人爲罪科之張本人間。令對決可遂本意旨。以伊豆般若院御前申調。從大久保石見守兩三人之召文來畢。依之兩三人從六月下旬之末被下向畢。
然七月二十一日(仁)從石州無量壽陀訓秀得業(予)兩人就法輪院罪科之儀從上意可有御尋子細在之間。急可致下向之旨。折紙到來訖。依之自七月二十九日立出南都。則八月十二日(仁)駿府御城御前(江)罷出。先御禮申處(仁)俱舍論大綱日月行度之沙汰(并)大乘法門八識九識之義。令問給畢。其後無量壽院師公(予)御前立廣櫞迄出處(仁)寺社奉行南禪寺之傳。長老法輪院之儀。可有御尋間(予)一人可罷出之由。被申畢。依之立還處(仁)直近所(江)被召間。則法輪院者。一生不免之間。不叶免除儀之間。寺法相立候樣之趣申上處(仁)大御所曰。彼人者致於學問。剩彼僧寺住無之者。三論之法門令斷絕之由申間。免除可然之由被仰畢。重(而予)申云。三論之法門者。無量壽院寺役被勤之間不斷絕候。若法輪院於還住者。一生不免之法度。此度相破之趣申上處(仁)然者(予)次第(仁)可致旨被仰出畢。遂滿寺之本意訖。則十月自二十日春季談義致沙汰者也。
慶長十七年(壬子)十月晦日
大法師實英(六十)
五教章上卷不審二
二日
一。信如來智慧者(文)今此妙經文在纒本具之果智歟。修習證得之義歟答。修習證得義也難云。
今所引文正明善男子等可信自心本具如來智慧旨(見)豈非果性耶答。在纒之因具出纒之果智者。正是事事無礙之義。故偏局圓經。不通餘經之旨。可任兩祖解釋。探玄記十六云。謂佛果智與衆生中因性本覺無差別故。是故即在纒之因具出纒果法。以圓教中因果無二。餘聖教中未見斯義(文)大疏九上云。非花嚴宗無有斯理(文)但信如來智慧者。是信當來應得也。妙經上文云修習是難得。故偏約始覺修生也。如來智慧者。是無爲無漏。不同餘權大乘說有爲無漏也。委細可見纂釋也。
一。示教利喜(文)示教利喜四字者。通能化所化歟答。爾也難云。智論六十九說約能說之人(見)如何答。今文意。或四字共約能說之人意樂。或四字共約所被之機。又示教付能說之。利喜約所被之機。文相顯著也。仍和漢釋家多存此義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以法花中正破小乘(文)破小乘歟答。爾也難云。妙經大意雙會三乘同入一乘。故當段上文云。是故大乘亦說迴也(文)今何云正破小乘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約事破二乘。約教亦會權教大乘。故非相違也。
三日
一。猶爲假名菩薩(文)三乘教菩薩望一乘法。爲假名歟答。爾也難云。此文意地前地上相對校量。全非三一對論也。依之得一中邊義鏡殘第五牒今章文。即破云。不知凡聖。謬分權實。故先示正義。後庠邪宗。示正義者。汝所引文是地前三賢菩薩非地上菩薩。謂地前凡夫菩薩無量億那由他劫。雖聽聞受持花嚴。而猶爲假名菩薩。不眞實菩薩等(文)今此難破似有其理。如何答。當段云。解云。此明三乘菩薩根未熟等(文)一段之文相三乘菩薩爲假名。一乘菩薩爲眞實云事分明也。但於義鏡之難破者。不足言之事歟。凡當教菩薩共受一教。故縱雖五位相望行證有淺深。而同信一道。同期一果。故地前三賢菩薩亦應聞花嚴信花嚴也。何況法界品(五十五)云。彌勒告善財云。無量菩薩於無數劫修菩薩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得等(文)若如彼難破者。應云地前菩薩無數劫修行地上菩薩一生皆得耶。
一。
當知是前法花經內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是也(文)以示教利喜菩薩指同假名菩薩歟答。爾也難云。當章上來所引譬喩品門外牛車。是法花爾前菩薩也。囑累品餘深法示教利喜者。是佛滅後初心菩薩也。今性起品無量億那由他劫菩薩者。即久遠熏修行布教之人也。三類大異也。何指同之耶答。當段但於難者。雖三類異。而同是三中大乘故指令例知也。
一。此文意明花嚴是別教一乘故不同彼也(文)指何法云不同彼耶答。不同彼瓔珞經等所說之三乘權教也難云。一義云。簡異法花也。謂雖上云假名菩薩與餘深法是同。而於其一乘同別是異。不可混亂(爲言)如何答。此通伏難也。故折薪云。瓔珞經等十千劫修行。十信行滿。何故此中無量億等不信此經答。以彼但於行布位中修行等。於圓融普賢十信。一攝一切猶未聞信。由此故知。二宗差別故今云不同彼也(文)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四日
一。解云此品中正明信位終心等(文)爾者祖師以意釋成歟。當經有明文歟答。有明文也難云。見賢首品。每句句躡前起後。如云若生無上菩提心則能勤修佛功德。若能勤修佛功德則能得生諸佛家等。是則展轉推功。以顯信勝能之計也。何必爲圓融相攝之義耶答。凡賢首品說十信成滿之德。然今先辨信勝能云。信爲道元功德母。諸位行相皆信而成。故總云信能轉勝成衆行究竟必至如來處。是先擧能攝法也。次明廣攝住行向地之四位中。雖餘位名字不分明。而於十住初發心住及十地中歡喜離垢不動等者。名俱明鏡也。況說十地終心灌頂受識竟。證得法身等之相。豈非明文耶。以之思之。餘位之配釋亦不可疑。故知。一宗列祖處處解釋。云十信終心作佛得果者。依此等誠文也。但於難者。今經文正約緣起相由門。明圓融相攝之義也。探玄記釋云展轉鉤鎖該攝等者。即此意也。
一。爲說菩薩道(文)三乘教唯說菩薩道。一乘教說佛法歟答。爾也難云。三乘教說佛法。一乘教說菩薩行也。何三乘唯云菩薩道耶答。當段御釋菩薩道約三乘。無盡佛法約一乘旨分明也。但於難者。三乘教唯說行布一相因分少分佛法。不說主伴無盡果分圓滿十佛境界。一乘教寄普賢門。顯主伴無盡果海十佛境界。故名說佛法也。指事問答意也。
猶難云。義鏡殘趣善惠地菩薩。能知衆生諸根差別。爲說三乘○外凡夫初發心之人有其二種。或有樂悲人。或有樂智人。樂悲之人有住生死濟衆生苦之意樂。
其樂智之人有生淨土成就佛法之意樂。彼第九地菩薩能知初發心菩薩意樂之差別。說相應法。爲樂悲人說住生死濟衆生苦。故有慈悲心爲說菩薩道。爲樂智人說居淨土成就佛法。故云有無上心爲樂佛身說無盡佛法。故知。此文但爲三乘證。不作別教一乘故等(云云)似有其理。如何答。汝堅執菩薩乘無權實異。故於今文強約樂悲樂智二人會通之者。且法界品彌勒菩薩告善財云。無量菩薩於無數劫乃至汝今一生等。又過去諸佛專求菩薩。乃至善財。汝今皆得成就等。既圓經意。於菩薩乘如是明說勝劣三類。若於今文強約樂悲等會通之者。此法界品文如何和會哉。又約乘門出機類時。若堅執於菩薩。約悲智別擧二人。而非權實二類乘性者。何不於聲聞亦約時解脫不時解脫。分爲二箇乘哉。何況且就大悲檢二教說。若依性起品。以一成一切成圓融無礙之大智。觀見一切衆生本來成佛。是名究竟至極大悲引攝。若依唯識論。明必執菩提有情實有。可發起猛利悲願。准此。豈非今賢首品所說大慈悲心。與無上心之二人爲權實二類哉。
一。廣在經文略如下辨(文)如下者。指何文耶答。下卷指行位章也難云。指事云。
此指第八施設異相門(文)何指行位章云耶答。宋朝四家共指第九所詮差別中行位章等(云云)則下云。縱無教證依彼義異。尚須分宗者。意顯依所詮義須分宗之旨。故指第九所詮差別者。尤有其便。故折薪釋云。縱無上十重教證。但依所詮中行位等義異故尚須分宗。況復有上十重證耶(文)何況章云。行位因果等相者。等取時分依身斷惑等義。故知。尤可廣指所詮差別章也。但於難者。伴多分先德義也。
五日
一。三乘望一乘有二門謂不異不一(文)爾者不一之義。該攝門所以歟答。爾也難云。凡該攝門者。一切三乘本來一乘之義也。三一不一之義既背本來一乘之義。何可爲該攝門之由耶。是以章文又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門此中不異是此該攝門也(文)答。當段云。一切三乘等法本來悉是彼一乘法。何以故徵。謂不異不一(云云)此文起盡無諍二門共該攝門所以(見)見當段下釋二義畢。是則不壞不一而明不異結。是則若無差別。無可圓融之義。故不一猶該攝門所因也。但於難者。又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門等者。是既又釋也。知上不一不異共該攝門也。但折薪意。何以故言。分相該攝二門相違進退徵問。
以不一不異之二義答分相該攝二門(見)一一乘即三三乘即一之義。別教歟。同教歟答。別教中該攝門之義也難云。既三一相即之義也。尤可同教。是以章文釋二門了結云。此是如下同教中辨(文)答。一義云。雖三一相即。本來悉是所目故別教一乘之義也。該不同同教三權一實之相望也。但於章文如同教中辨等者。相同義勢相似計也。非謂此門一向同教義也。
一。隱顯四句返上思之(文)爾者返上者。唯四句返之歟。問答及總結文返上歟答。義·折·指三家共通返之。餘記但返四句。不返問答也難云。問答(并)總結文返上者。一乘機爭入三乘耶。若入者入三乘有何詮耶(上人所存壽令等所存不審也)答。指事云。普機兼知權實法故。唯知自分法。不知他分法不名普。故今知他分義。故云入三乘。又一乘法門主伴具故。本末無礙故。以末攝本故。云一乘入三乘也(文)但於難者。前義約法。後義望機。兩義共不可違。望機時從一入三義不可有之。約法時從一入三可云也。彼從空入假。從假入空作樣ナルヘシ
尋云。就法者。如何一乘機一切法知。何入三乘可云耶答。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云如。只智一切法知且入三乘云歟隱顯四句等ノツクリヤウ。指事法付作ナルベシ。上人義望機御料簡アル也。如此心得兩義共不可違也。
六日
一。二同教者(文)同教得名三一合論談之歟答。爾也難云。二同教者。於中有二。初分諸乘(文)既云分故無三一合說之義也。見下二乘段中聲聞緣覺爲二乘。
又三乘段中云小乘中自有三乘(云云)何有三一合說之義耶答。一義云。當宗意同教得名定三一合論意。同教義雖廣不可出二門。
一會昔成今義(是名三乘同教義)二彰今異昔義(是名一乘同教義)第一會昔成今者。一切小乘三乘五戒十善。皆其當分サナカラ佛因佛行談邊三乘同教名也。是直三乘合名一乘之故。義以說四宗。三乘外別非有一乘也。疏一上云。如攬三點以成一伊點。別非伊具三點(文)鈔二下云。別說三乘。三皆是權。合三爲一。故得稱實。非三點外更有一伊(文)以此文成三乘同教義也。二彰今異昔者。昔日大有權實。權實共望法花一實者。皆是不足故。昔權實一乘三乘會歸法花一實。故依之立一乘同教也。疏一上云。若依昔未顯說一切具有如來知見根敗之種。今並說成(文)鈔二下云。謂昔日雖有大乘。亦說如來藏性涅槃法身眞道道理。
未曾顯說一切衆生皆悉具有如來知見○則一乘三乘昔權今實。於理昭著○權之爲化悟物。雖弘於實體不足皆屬法花。固其冥宜(矣文)准此文立一乘同教義也。是爾前之中大乘有權實。權實共是望法花。是不足故別立一乘也。然此乘有三一合論義。故名一乘同教也。但於難者。五戒十善等分濟全ヲサヘテ。佛因佛行見。只五戒十善。同教十善·同教五戒·同教一乘名。或聲聞緣覺當體ヲサヘル。亦佛因見。是名同教二乘。名同教一乘也。望能同一乘名同教一乘。望所同人天乘及所同二乘時。名同教人天乘同教二乘教等也。乃至同教三乘教同教一乘教等。從淺至深。皆以此趣於同教分種種不同。故名分諸乘也。若不依佛因佛行門直名同教者。如何於人天小乘等當位。與同教一乘名耶。如此雖有能同所同義。同教云得名不依能同所同義也。只三一合論故同教名立也。若如此當位當位於。諸乘當相佛因佛行見。一一一三和合義成故名同教無失也。
一。初約法相交參以明一乘(文)一乘垂三乘。與三乘參一乘。必合此二義方爲一箇一乘歟答。爾也難云。焚薪之趣合二義。爲一箇一乘有三失(云云)如何答。先德異說互諍是非。一義云。折薪云。若唯明三中有一乘法相。非今一乘。若唯有一乘中有三乘法相。亦非今一乘。要互相交參。方是此一乘義也(文)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亦有說因陀羅微細等(文)因陀羅與微細者。合爲一事歟。離爲二事歟答。可爲二事也難云。當段云因陀羅微細等。故指事先德合爲一事也。如何答。探玄記列十門。云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二其門也。見宋本章。
云因陀羅網及微細等事(文)依之宋朝諸記並離爲二事也。加之今章十玄義亦云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也。但於難者。何雖無巨害。離爲二事可爲勝歟。
尋云。所依經論如何答。集成云。因陀羅如四卷楞伽第一。微細諸記指淨名(文)四卷楞伽第一。十卷楞伽第一同云。如因陀羅網(文)七卷楞伽第一云。如因陀羅(文)言微細等事者。義苑云。如淨名毛容巨海。芥納須彌。常在靈山等(文)疑云。指事云。若依三乘如梵網經(文)如何答。此釋不可然。彼梵網經羅網是梵王宮中有幢幡張羅網。以嚴飾之。名羅網幢。非帝釋宮之羅網名因陀羅。故指事釋謬也。章主梵網疏釋相替旨分明也。
七日
一。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文)約所流證文歟答。爾也難云。此文是攝方便一乘義。於所流一乘不證其證。如何答。既所流門下御引用也。但於難者。設所流也所流之體即非佛行者。不可名一乘也。爲證此義所流三乘等之處。當分。ハタラカサスシテ。佛因佛行ナル處名一乘之義顯今引之也。上攝方便三乘權果攝歸一乘見之也。今汝等所行等文引意。未攝歸所流處。聲聞其當位分佛因佛行也。緣覺其當位即佛因佛行義以引證計也。
一。又經云毘尼者即大乘也(文)此勝鬘經文所流之證文歟答。爾也難云。開勝鬘經之文。述聲聞緣覺世出世間之善法。皆從摩訶衍出生之義。唯列六法皆立大乘之名。更三乘一乘相對無開會之義。何以此文證所流一乘可云耶答。當段出所流門之證也。但於難者。明雖不見所流一乘之義。如阿耨達池。出八大河水。自摩訶衍乘出生聲聞緣覺。是出世間善法之故。證三乘所流之時尤引之也。
一。餘二即非眞(文)餘二者。何耶答。望別教大小二乘。望同教聲聞緣覺也難云。先付別教義。任大小常途義相。二乘言明可定聲聞緣覺也。何可云大小二乘耶。次付同教義。設雖同教一乘意。法花談會三歸一旨。故非三乘定執可歸一佛乘理也。故望同教一乘可云大小二乘也。如何答。當段之御釋。付同別二教。云聲緣二乘。或云大小二乘事分明也。但於難者。今此殊勝門意。約別教不作之。權實已有異。一外無三。故何一乘之外可立大乘實也耶。是故大小二乘釋事。尤有其理也。次付同教。餘二者聲聞緣覺者。法花正破二乘。爲入一乘故。菩薩雖權同菩薩所乘故。融大同一說一乘。顯二乘非眞也。云爾菩薩實終非云不迴也。是則殊勝門一相建立也。
八日
一。如經云我是在靈山等(文)指何經耶答。指法花經也難云。當段結七種一乘畢云。依上諸義則三科等並名一乘(文)法花豈三乘耶答。一義云。下卷攝化義引法花常在靈山同教一乘(云云)即染歸淨土故。以法花同花嚴菩提樹下即花藏之義也。上同別教之義也。但於難者。約多分云三乘。或又等者。等取一乘歟。
一。六約八義意趣依攝論如問答中辨(文)攝論意依幾因說一乘耶答。約八義意趣也難云。探玄記第一云。攝論十義一乘(文)演義抄三上云。攝論第十○彼有十意(文)法花玄賛第一云。若准攝論合以十義說於一乘(文)惠日論第一云。攝論一乘依十義說(文)自他宗列祖一同之定判也。今何云八義意趣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合二意樂爲一。不說究竟故說一乘句。故爲八義也。意云十義中前九是密意。第十是顯了。今於密意中。合二意樂爲一義。而除第十顯了故成八義。即當章乘教開合中。云密意一乘如八意等者。正是此意也。若密意中開二意樂即成九義。加顯了意方成十義。故探玄演義云十義也。故探玄等且依無性攝論并彼譯者意。故云攝論十義一乘皆同深密會釋歟。或言總意別歟。
一。以本宗定故(文)本宗者。指一乘歟答。爾也難云。本宗者三乘也。依上諸義等者。依上三一和合之義故。三乘等名一乘。
以隨之下以二故字釋成非別教之義也答。一義云。依上義三乘等名一乘事。以隨一乘之本宗定故。主伴不具下釋成非別教之義也。依之法相交參之中。十眼十通具五眼六通。教事深細中引法花之常在靈山。十義方便中鬘中寶珠譬一乘等。自本同教一乘之義也。豈以三乘可爲本宗耶。又所流攝方便等意。以二乘小行等。隨一乘之本宗。名所流一乘等。全無三乘爲本宗義也。但於難者。有二義中以一乘爲本宗之義勝歟。
九日
一。此中合愚法(文)迷法空理名愚法歟答。爾也難云。依唯識論者。則定性超寂偏名愚法。准此。不定性可名不愚法(見)如何答。圓覺略抄四上之愚法者。不了法空也。即是法執(文)若依覺抄。則無簡定不定。但迷法空理通名愚法。折薪云。迷法空理故云愚法(文)但於唯識論者。彼所引深密經意。且依初時聲聞不知有大乘。偏期超寂之一類。故如是說歟。但彼經意至第二時說般若經。會座一切聲聞皆悉信解大乘。不迷法空理。故通名不愚法。亦名迴心聲聞也。
探玄記第一云。就聲聞藏中。准諸經論。曲開三種。一諍論聲聞藏○二稱實聲聞藏○三假立聲聞藏(文)諍論聲聞者。即愚法也。稱實者。今迴心也。即是亦名不愚法也。准此。愚法·不愚法者。但約說聲聞法盡理·不盡理分別之。謂若彼不盡理之經論及受學此教之小機。不簡定·不定通名愚法。若此盡理之經論及受學此教之當機。亦不簡定·不定共名不愚法也尋云。愚法名字出何經論耶答。貞元經第九云。
如是甚深阿賴耶識○愚法聲聞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文)尋云。迴心者。其相如何答。迴心隨教有淺深也。深者。如法花會上三周得脫之聲聞。然今且彼阿含經中。聲聞全不知有大乘之類。至般若經會座。始知有大乘。信解不疑。是名迴心。然於此大乘不謂已分也。可見纂釋也。
一。合愚法同迴心(文)愚法迴心合歟答。爾也難云。愚法是唯小全不知大。何合迴心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愚法迴心雖約解心勝劣有異。皆是小故今合之也。集要記心也。
義苑折薪雖有料簡。今此集要記引發衡。此釋順章文也。
一。三者聲聞緣覺爲二(文)如御釋歟答。爾也難云。今同教者。三一合說故(云云)以聲聞緣覺爲二者。何有三一和合之義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今諸乘開合。或合一同三。則爲令練習權機。或開一異三。則爲令捨劣進求勝乘。例如行位章云。若全異彼難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文)今愚法迴心或開或合。亦有此意歟。
十日
一。三明三乘亦有三種(文)三乘有三種歟答。爾也難云。正檢次下文。唯明二種三乘。謂一乘三乘小乘。及大乘中乘小乘也。此外更不出餘類。今何標亦有三種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先德異釋非一。且折薪云。初標有三。釋唯二者。應脫一段(文)一義云。孔目章云。二三通三二(文)此文意二通三。三通二可心得也。若爾。二云語勢三云語勢通。故乘語便云三也。是復古記意也。彼記意以本祖釋爲證也。一義云。第二段中別科亦有三段。此三段中第三段以遠總科第三段。近別科第三段成也。是總別兩兼釋也。他師釋義有此例。觀經定禪義第三在之(彼宗學者可尋之)。
一。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文)不出界義限終教已上歟。通始教歟答。一義云。一分可通始教也難云。當段云。
以彼愚法約大乘終教以去並不名究竟出三界故(文)限終教(見)答。始終二教相望時。始教二乘影似之教。又於始教可有第二第三時不同也。依之第三時心一分不可許出界也。但於當段釋者。自元約分明計也。非遮第三時歟。
一。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文)彌勒問經論之心。但能折伏義通迴心歟。限愚法歟答。可限愚法也難云。見彼論起盡。上表一切聲聞。次不能如實修四無量判。然不愚法不證法空。故不能如實句可攝也。然何次但能折伏言。不攝不愚法耶答。論文雖難量。當處釋起盡。愚法二乘在界內引證。又斷惑章終教段引今文畢。相對始教作二釋。二釋共不許愚法斷惑(見)又斷惑章一處所引彌勒問經論。許二乘斷惑證理。以知。不許愚法許迴心歟。但於難者。一切言分一切歟。次不能如實義誠雖可通不愚法。不愚法信知法空故不可攝歟。
十一日
一。汝等所得非眞滅度(文)偏破愚法涅槃歟。通迴心之所得歟答。當章意偏破愚法所得涅槃也難云。法花會上正對當會聲聞衆云汝等所得。專可指迴心。何偏破愚法云耶。何況上釋門外三車云。若望自宗並皆得果。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文)彼云俱不得。此云非眞滅度。豈非全同耶答。當段結云。是故當知。門外三車不通愚法。以法花非小乘故(文)知法花所破專鹿苑證果愚法二乘也。但於難者。開會之時雖不簡愚法迴心。所破愚法爲本也。開權顯實之時大乘權教亦猶會之。況二乘哉。是故實雖不簡愚法·迴心。而約事破二乘實滅。則殊指此身子等昔在鹿苑執有實滅之位也。
一。如此大乘中亦有三乘即爲三藏(文)普超三昧經所說三藏通小乘歟答。不可通也難云。見小乘經論。爲緣覺說十二因緣。何不立緣覺藏耶。又慈悲愛行從二乘勝有六度菩薩。何不立菩薩藏耶答。凡三藏各別建立限大乘。不可通小乘。愚法·不愚法大小不同。始不可論之。是以當段云。唯大乘說有三藏釋安唯言。又探玄記今普趣三昧經入大乘論三藏。三藏云彼經論中。皆云大乘之中。有此三藏。故非謂小也(文)彼小乘教總不立三藏。上今普超三藏不通小乘事。兩處釋分明也。但於難者。不立緣覺藏事。同斷我執。同證生空故。又共下乘故也。又不立菩薩藏事。所斷所證同二乘故。又唯佛一人故(見)又問答抄無實類菩薩故也(見)不可有相違。
纂釋問答抄等令彼見書集畢。不可有定量矣。
慶長十八(癸丑)三月十一日
總讀師實英(六十一歲)
五教章上卷不審三
二日
一。解云不思議經者彼論自指花嚴是也(文)智論意不思議經者。指花嚴經歟答。爾也難云。智論中不思議經者。花嚴經也云文無之也。如何況既云不共般若。明知。般若經中別圓法門之事答。智論中云。又如佛說不思議解脫經。五百阿羅漢雖在佛邊而不聞。或時得聞而不能用。是故囑累諸菩薩(文)此文五百羅漢聾盲類即本會說當也。但於難者章主探論意如此釋也。
委細者纂釋·問答抄·見聞抄。可見之。
一。梁攝論云善成立有三種(文)善成立之言通小乘三乘歟。限第三一乘歟答。可通小乘三乘也難云。當段云第三一乘最居上。故名善成立。即其事也(文)限第三一乘(見)答。標云善成立有三種。故善成立言可亙三種也。梁論本文成立正法有三種等云也。仍書寫誤云義有之歟。或只佛正法置善字也。終名善成立。一乘故讃善云也。但於難者。小乘三乘一義淺深次第列ヌルヲ云善成立也。
一。若言說大品等時一音異解得小果故等(文)章主意可許一音異解之義歟答。可許也難云。當章意說花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耶破。不許一音異解之義(見)答。當章(并)玄記等中。擧數家立教之時。一音教第一師也。而不分一音異解與大小。並陳二種一音教。於諸德立教直讃云。聖說差異其宜各契耳(文)但於當章起盡者。大品經自本對三乘機說三乘各別法。花嚴經別教一乘故。二乘隔見聞。非聞大悟小。聞小悟大等一音異解。故非無一乘三乘等之差別破也。若依一音教。亂三一等教者。清涼(并)當章所破一同也。若以一代時教者。如來一圓音者。宗家清涼共所許也。
尋云。若爾。自宗意都不可許一音異解義歟答。一音異解者。諸經論之常說。性起語業之一德也。何不許之耶。但今所遮者。三宗差別一向屬異解謬釋也問。今師正義與彼謬釋其差別如何答。案今師意或約本質教。或約影像教。可有二意。一云。佛音本於一名句中具多名句。故三宗不同之詮表亦無不備。如性起語業有十門中。善如天女喩者是也。佛意各別密赴三機也。故大智律師資持記一上云。此謂如來一音演法。衆生隨類得解。然此但望言教是一。至於佛意不無密赴。故使隨類得益也(文)准此可知。
三日
一。一則融一乘○教理可知(文)教理可知者。依憑證據之教理歟。所發所開之權乘教理歟答。先德注解雖區。任一義者。上來依憑證據之教理也難云。義苑云。言教理可知者。據開顯說。約教則廢三立一。三教虚說故。約理則開三顯一。言有三理。覆於一極。開無三理。一極自彰故。故結云。此約一乘辨(文)如何答。一義云。折薪云。融一同大俱是菩薩。合愚法同迴心俱是小。
故云教理可知等也(文)此約依憑教理釋之也。集要記云。融合之意既曾辨。是故指云教理可知也。此約一乘辨者。良以權教不明大外別有一乘。何藉會融又對昔小別立三乘。豈以愚法合於通大。今既融合。是故指云約一乘辨(文)但於難者。自元伴一義也。
一。二謂一乘三乘小乘人天爲四(文)加三乘爲四乘歟答。爾也難云。義苑所牒宋本章云。二謂一乘小乘人天爲四。此總開意也(文)即彼疏釋云。二則上至一乘下該凡小。則如來初戒道時。爲提謂長者等說人天乘。次方說小。故此總開矣(文)准此。除三乘二字也。然今何加增之何爲正耶答。當段(并)今現所流傳之宋朝印本章云。二謂一乘三乘小乘人天爲四。此總開意也(文)加三乘二字可爲正也。但於難者。義苑所牒本必是可寫脫。故折薪云次義准海東本。此中脫三乘。正云一乘三乘小乘人天爲四。既上開一乘。下開人天。故云總開意也(文)。
一。三謂佛與二乘天及梵亦爲五(文)梵者。總指色界四禪歟答。爾也難云。折薪云。言及梵者。以天中復開於梵也。梵即初禪○於天中分此二者。由梵王即娑婆世界主故。又毘曇云。二禪已上無語言法。故不立王也。由初禪中有覺觀語言。則純主領故獨開梵王也。若瓔珞經諸禪皆有梵王。俱是加修四無量心。報勝爲王。而無緣御也。故初禪中獨有梵王。天梵補梵衆二天也(文)何總指色界四禪云耶答。義苑云。
三則老比丘佛與愚法聲聞緣覺欲天及梵世爲五。以權乘說無色界天無體故(文)梵世者。總指色界四禪也。但於難者。義苑爲勝。以攝諸天盡故也。
四日
一。此同教諸乘等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文)同教義宗歟。釋同教得名之所以歟答。一義云。會融無二等二句者。總標同教之義宗也。難云。折薪云。此等本末以法界融之。方得本末無二處。三寶章中出通收所以云。以本融末。圓融無二相故。攝方便故。同一法界故。彼云圓融無二。同今會融無二。彼云同一法界。正同今文。彼是同教所以。今得非故。今由同一法界有二門故。方得上分諸乘三之與一或合爲一。或分爲二三等。
皆得自在也(文)此師意釋同教得名之所以也答。復古之二融下二融本末二。初標章○此同下二釋相。初標分。此同教者。指分諸乘中或三或一權實礙角立互成。而總名一乘者。良由應法界而有二門。有二門故。兩宗並立應法界故。三一無礙皆入法門。故吾祖曰。或亦通收。以本末圓融無二相故。攝方便故。同一法界故。是故乃至人天所得亦在其中。又曰。若攝方便如前諸教。並在此中。是故同教一乘先分別諸乘。後明融本末也(文)但於折薪注解者。復古之易簡折薪將同法界。作同教是名所以者誤也○皆是同教一乘義也。何以故。爲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義甚分明。同教之名但由三一共耳(文)意云。會融無二等二句者。總標同教之義宗。有其二門等者。轉釋其會融之因由(爲言)。
一。是故三乘即一雖具存懷竟必有盡(文)三即一之時。三乘盡歟答。爾也難云。三即一之時既許存義。何更云必有盡耶。一即三之時雖具隱義。而亦云終恒無盡例難可等。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折薪云。由上義故。縱則三有存懷。奪則存亦有盡以三攬實無體故也。次義縱則一有隱顯。奪則隱亦無盡。以即權而不失體故也。
尋云。前該攝門亦云存壞隱顯等。與此有何異耶答。此存壞隱顯即上該攝門二四句中義也。上該攝中三一異。乃是二門俱齊。此既縱奪明義門有異也。
一。由此鎔融有其四句(文)今此四句一乘義一章總結歟答。爾也難云。一義云融本末內作之。第一句當科泯權歸實門。第二句攬實成權門。
第三句初即不壞權○而不礙一(文)第四句是故一三○體無二也(文)意體無二非三非一之故。設同教法門。直約法體即同果海也。若爾者。當門中建立也答。一義云。今科四句即是總一章總結也。第一句上分相該攝兩門也。第二句即分相中所別三乘。該攝中所融三乘也。第三句同教中分諸乘融本末兩科也。第四句即上性海果分當是不可思議者是也。但於難者。自元雖有義勢。以此義可爲正也。
五日
一。二臨門三車自有教義(文)示相之科可有三乘別教相望之義歟答。無此義也難云。既示相之上辨開合。開合之中三別相望。示相之科何不釋三別相望之義耶答。當段之示相之科。不釋三別相望之義故無此義也。但於難者。示相者。出開合之法體。俱非教義等已開合之義。故示相之科不釋也。
一。仍教義即無分齊(文)教義無分齊者。相對一乘判之歟答。爾也難云。見當段文。唯於三乘中自定教義分齊。何還望一乘。可判無分齊之義耶。是以可堂心以教義無二之義釋無分齊義也答。三乘教義分齊實望自宗。雖有教義。望一乘爲彼所流所目故。終其教義不立。故可云即無分齊也。所以望三乘當宗。作教義之分齊事。彼教義終無分齊。故望同教隱義。望別教教義共無故。爲顯此等義。暫作教義爲方便也。是以本朝先德存此義尤有其謂也。但於可堂釋者。誠雖於三乘自教成作教義之所以。聊不順章家本意也。強不能會釋。思之。
疑云。可堂之釋如何不順章本意耶答。設教義攝益義門者。不思留三乘教義之攝益。開方便門之施設。爲引入一乘示眞實相之教義故也。
一。三以臨門三車爲開方便教(文)今此三車可通小乘歟答。兼可通小乘也難云。以臨門三車已設界外。小乘未云出三界。何通彼可云耶答。臨門三車兼可云通小乘也。虚指方便不通小乘者。四阿含等諸經爲何用可說之耶。若界內設三車者。寧可出三界耶。若又不出三界者。小乘聲聞後入大乘。可云有斷惑證理耶。故界外設三車。引界內諸子。尤通迴心愚法可有三車誘引也。今不通者一門之義也。
六日
一。別中一乘三乘各有三句(文)有二種之三句歟答。爾也難云。前示相科中約別教·同教·三乘教。顯示三義不同。今何不約彼三義。以作三種之三句。唯有二種之三句耶答。當段云一乘三乘各有三句(文)別不出別教·同教三句也。但於難者。折云。約教有三。約乘唯二。以同別二教皆一乘故。唯有二三句也(文)。
一。三乘三句者或具教義(文)以三乘望別教一乘。有爲教之義歟答。非教義也難云。三一相望教義。以方便眞實爲教義。縱雖別教一乘。何無以三乘爲方便之義耶。是以章文云(乘教開合)一本教。謂別教一乘○二末教。謂三乘小乘。從彼所流故。又名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爲方便故(文)此釋無爭三別相望名究竟方便。既以三乘望別教名方便。何無爲教之義耶答。一義云。准下決擇其意文云。八三乘根不定。進入別教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爲彼所目故如會三歸一等九直往別教機。一切佛法並是本來唯一別教本來不見三乘等(文)今俱非教義者。依八九二門也。已爲一乘所目。依何差別可立教義耶。但於難者。乘教開合名究竟方便等事。有一乘三乘相望釋權實。有本末相對顯開合。付本雖表別教兼同教。本意三一之差別顯不簡同別之一乘。故知。決擇其意七八二門合名別教。名本教。名一乘也。同別二教車體同故。況第七門如花嚴同教(云云)以花嚴名本教名一乘時。豈可除花嚴同教耶。若於花嚴之中。揀定同別二教之義之時者。於別教者。三乘相望不可爲教義。今章依此義云俱非教義等也。
疑云。見當段起盡。總辨教義時。初二句三一相望教義。一乘者別教一乘(見)至第三句釋約同教說故。如何答。當處總辨科。初二句一乘者。可同教一乘。既上示相別釋等科。全無三別相望教義。總者總別。何至總辨科。始可作三別相望教義耶。但至第三句釋約同教說事。第一句三乘爲教。第二句一乘爲義。第三句取上二句三乘一乘爲同教。同教者具前諸教。故第一第二句一乘雖同教一乘。唯三唯一。三乘不名同教。第三句三一共名同教也難云。別釋之科。一乘三乘三句。
共三別相望俱非教義(云云)而總辨科無俱非教義之句。以知。三別相望爲教義云事。若三別相望不爲教義者。何如別釋不作俱非教義之句耶答。三別俱非教義事。別釋之科委細。故爲滿四句之次第。除之歟一義云。總辨初二句一乘者。同別不分一乘也。故不作俱非之句歟。別釋中唯別教故云俱非也。總別影略歟。
一。爲彼所目故(文)以三乘爲所目之義。局別教歟。通同教歟答。可局別教也難云。孔目章結釋十義方便一乘云。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所流故。又爲一乘所目故。又與彼究竟圓通一乘爲方便故。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文)此十義方便者。正是同教也。既結釋之。云所流所目爲方便等乎。更判非即圓通自在義。豈非通同教之義耶答。凡所流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之義也。天是同教分齊也。而所目者。三乘本來一乘所具之一德也(爲言)爭可通同教之義。是以當段云。約別教一乘說。爲彼所目故(文)總所流所目之名義。學者有諍論。謂以所流爲同教之所由。以所目爲別教之所由者。是學徒之常所謳歌也。但於孔目章十義方便之結釋者。有人會云。彼釋諸方便乘依究竟一乘教成之所由。總有三義。一約所流辨。二約所目辨。三約攝方便釋。此中初後二義正是同教意。第二義是別教意。是則因釋方便乘依一乘教成之義便。具以同別二教之所由釋之。如是例證其數非一歟。但次下云非即圓通等者。別結第三義歟。
七日
一。一乘三句者(文)今此一乘者。同別中何耶答。一義云。一乘三句云。合同別總云一乘也難云。今此一乘云可唯別教一乘。其故三乘三句云。以三乘爲能望。作俱非等句。然者一乘三句尤別教一乘爲能望。可作三句也。仍以別教一乘約同教一乘。可有唯義非教。是以義苑云。以別教望同教亦成義。蓋不談海印炳現故等(云云)意云。
同教望三乘爲唯義ツルヲ(上示相門第三句也)又望別教可爲唯教。所以者何。不談海印炳現故(云云)而故以別教約同教爲唯義也。
仍以唯別教一乘作或具教義·或唯義非教·或非教義也(云云)答。一義云。一乘三句云。合同別總云一乘也。是以第一句別教。第二句同教。第三句又別教也。文言分明也。第二唯義非教云。上三乘三句中第二唯教非義句裏面也。仍兩俱三乘同教一乘相對。唯教唯義句成也。則私記云。約彼方便門中教義並是能詮。約一乘門中教義斯所詮故。故云或唯義非教(云云)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或唯義非教約同教說(文)同別相望可有教義之義歟答。既是一圓教也。不可有相望論教義義也。難云。今一乘三句中。云唯義非教約同教說(文)若准前後之釋義。言唯義非教者。是則別教也。約同教說者。出所對而爲教歟。例如三乘第二句云唯教非義約同教一乘說(文)言唯教非義者。是三乘也。約同教一乘說者。出所對而爲義故。加之孔目章第二云。同教者。入一乘遠方便攝(文)既云方便。豈非爲教耶答。探玄記第六云。同別無礙爲一圓教(文)同別二教中只是入門之不同。於所入之乘體全無差異。何可云一實一權耶。但至今一乘第二句者。若出所對者。則可云約三乘說。而混亂三別相望之句故。直約能對以言約同教說歟。若此第二句同別相望作教義者。下總辨中何不出此句耶。以總必總於別故。既總辨中不出此句。明知。別中不可有此句也。次孔目章釋者。既云同別二教只是入門。何不云方便耶。
非謂如彼三乘小乘名方便之義也但望自別教加遠字也。
一。或具此二句約同教說(文)有二句歟答。爾也難云。唐本云或具此三句約同教說(文)何云二句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今依和本也。若依集成云此三句者。牒第三句或具句也(文)。
八日
一。二或攝界外機令得出出世益(文)出出世益者。唯指佛果歟。通諸位歟答。可通諸位也難云。如彼直往別教之機者。唯指證入生名出出世。全不通諸位。若許諸位者。如何可分出世與出出世之二位耶答。以三乘名出世。以一乘名出出世者。源依梁攝論·莊嚴論等寄顯門之義。然梁論意。總以一乘因果寄在八地以上。故花嚴問答下云。一切世間人天因果皆有初三地。一切二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四五六三地。一切三乘大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第七地。一切一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有在八地以上三地。若以此門者。不相參當自位也(文)是則三一相望之時出出世者。通諸位也。但於直往人分三生。則解行位名出世。以證入生名出出世。而其證入生者。且依鮮演法師。清涼雖通指地上。章主意限佛果。故決擇第二云。三生之義各在何位。唯賢首說。長流凡夫見聞成種名見聞生。四十心位十地聖人眞解眞行名解行生。妙覺如來因圓果滿名證入生。准清涼義。但取十地爲證入生。餘同賢首(文)。
准上花嚴問答(并)決擇記。三一相望時出出世者。通一乘諸位也。但於直往人者。解行位名出世。證入名出出世。而其證入生者。雖通地上等。付本可取佛果也
一。先於一乘已成解行(文)見聞解行二生中何耶答。解行生之出世益也難云。若是三生廢立者。何不擧見聞生。直指解行生耶。何況次下云如小相品說。豈非指地獄天子末入地獄以前并地獄生。云先於一乘等耶答。和漢先德探當科本志。即約天子得益。互諍是非也。雖然當科意。攝界外機令得出出世益中。有同教。有別教。上釋同教云。若先以三乘令其得出。後乃方便得一乘者(文)故見聞生此文不見。解行·證入二生可取也。但於難者。自元先德學者異義也。且約一義也。
一。後於出世身上證彼法者(文)今此出世身者。指兜率之身歟。界外出世身歟答。可指界外出世也難云。述出世身上證彼法者。結如小相品說。明知。兜率出獄之身名出世(見)如何答。今此界內界外出世出出世之分別。依十重佛刹自分見聞解行益之起。依此等義思之。出世解行者。尤界外解行者可云也。善財兜率天子等。解行出世身上證出出世一乘法。故可云後於出世身上證彼法者也。兜率身者。是界內也。何可云出世身耶。但於難者。兜率天子得益出彼品。即天子得益寧依云界內解行之類。彼解行之身可云爲界內娑婆之身耶。解行身者。設在穢淨之爲所居。故十刹虚融無淨穢之別。出世解行出出世證入依之判故。雖出如小相品說。後於出世身上之益。以兜率出獄之身非云出世身。然今章心必不出其人也。
九日
一。若先以三乘(乃至)此如法花說(文)上攝界外機令得出出世益。有二類中之初爲。與今通攝二機令得二益。亦有二類中之初類有差別耶答。不可有差別。擧一機之始終也難云。攝界外之機。令得出出世益之中初義。三一各別。三乘益非一乘益。攝二機之中初義。三乘益即一第方便故。三乘即一乘益也。先攝界外機不云攝界內故。後攝二機故可有差別也答。常途一義云。所引之機唯是一人。而義門別故再擧之。謂若界內界外相對。唯從界外取之顯相。是屬初門中初類。亦可名世間出世間相對也。若就界外之得益。有出世間出出世間之二重。相對明之。是屬當門。雖義門別並攝機始終盡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尋云。先以三乘引出。後得一乘之義可通別教耶答。不通別教也難云。下決擇其意科。三乘根不定而進入別教(云云)何不出此義耶答。進入別教之機。三乘本來一乘所目見故不出之也
一義云。前約三一別論門。是彼三乘益非是一乘教之攝益故。偏云攝界外機也。今約所流攝方便等故。彼三乘等總爲一乘之所益也。雖事物是一。由所望有異故前後兩出歟。
一。若界內見聞等(文)今界內出世者。約其依身分段變易歟。約業力之繫不繫歟答。一義云。不約依身也。假雖分段身。不爲業力所繫縛者。是名出世。亦名界外也。若未離業縛者。是名世間。亦名界內也難云。初住已上是解行位。又離業繫。而今云界內通見聞解行。豈解行位之人爲業力所繫縛。尚於三界不得自在耶。是以指事意。以分段名界內。以變易名出世。正約依身(見)答。圓教意不立變易。以分段身直至佛果。是以天子并善財等。皆以界內依身窮五位法。豈名世間耶。是則假雖界內分段身。不爲業力所繫縛。任本願力於三界生得自在者。是名出世。明知。不約依身也。但至界內通見聞解行等釋者。此有多說。一義云。非眞實之解行。只指見聞中信受解悟名解行歟。
一。出世唯解行(文)可有出世見聞之機歟答。章文不出此類也難云。定性二乘無餘還生之後進入一乘。豈無出世見聞之義耶答。三生門建立者。付直往機所談之也。無餘還生進入一乘之類。煩惱已斷無漏已生。故進入一乘即得解行益。故無界外見聞之義也。但於難者。自元於入寂以後迴心之人者。不可有三生施設。今不約迴心類。無相違也。
十日
一。一依菩提留支依維摩經等立一音教(文)菩提留支一音教。大小並陳歟答。一義云。大小並陳也難云。當段云。隨根異解故有多種(文)一音異解(見)如何答。刊定記·大乘義章大疏演義抄。菩提留支大小並陳。羅什一音異解也。但於當段隨根異解之釋者。佛音兼陳大小。隨小機聞小乘邊。大機聞大乘邊。故隨根異解釋也。
此外人法影略文義(并)當章略述十家。故於一音教別不立二重。二師義合心得也。
一。依楞伽等經立漸頓二教(文)誕法師依楞伽立漸頓二教歟答。爾也難云。彼經意地前四十心通爲四漸。地上佛果總爲四頓。何以此文爲總判一代於漸頓二教之依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經文多含人解不同也。何執一途之配釋。抑餘師之高判耶。
一。遠法師等後代諸德(文)遠法師立漸頓二教歟答。爾也難云。大疏中釋曇牟懺三藏半滿二教了。云隨遠法師亦同此立(文)其半滿者。是聲聞菩薩之二藏也。而今章漸教中具大小乘。頓教唯菩薩乘也。名字義勢共相違。如何答。當段意立漸頓二教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此師具立半滿與漸頓之兩種二教故。隨一義各指同之耶。
十一日
一。立三種教謂漸頓圓(文)光師三種教中。今經攝何教耶答。今經圓教所攝也難云。光疏第一云。今經者。三教之中蓋頓教所攝(文)何背彼師立教。可云攝圓教耶答。當段云。故各爲圓。即此經是也。探玄記第一云。
即以此經是圓教所攝(文)圓教所攝云事分明也。但光疏約化儀頓教所攝(云云)非遮化法圓歟。
一。故名爲圓即此經是也(文)光師意。圓教所被機者。限地上歟答。可通地前·地上也難云。既云分階佛境。知初地以上云事。是以智論中。不共般若被唯地上菩薩。不通地前(見)不共般若豈非花嚴經耶答。演義抄二下云。上達之言義兼地前。分階佛境即是地上○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豈非分階佛境之人(文)但於難者。不得文義之趣誤致誇節之難歟。
慶長十九年(甲寅)三月十日
總讀師實英權律師
五教章上卷不審四
二日
一。一因緣宗謂小乘薩婆多等部(文)初二宗者。限薩婆多成實之二部歟答。不限二部也難云。大疏辨違云。但收義不盡。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文)抄釋此文云。但判二者。唯明有部及經部故。除本二部故云十八部中(文)如解釋者。限二部(見)如何答。折薪云。薩婆多。此云說一切有。而云等者。等取雪山部多聞部。輪論指此二部。多同一切有部也○成實經部等者。等取說假部也(文)但於難者。大疏釋約文段之面如此判歟。今有等言間不限二部也。
一。就護身法師立教。第四眞宗教第五法界宗相替歟答。可相替也難云。眞宗名通依正。法界名通情非情也。佛性名局有情。何不名佛性宗立眞宗稱耶。第四第五差異難分也答。第四眞宗教者。專以佛性顯宗故限有情。第五通情非情一切境界遙相替也。但於難者。今眞宗者。佛性名眞宗也。佛性即眞故也。
一。付耆闍法師六宗教。第三第四各別歟答。爾也難云。第三第四教名言雖異也。其義更不可有差異。所以然者。如幻者是喩。眞空者是法也。唯是法喩之別。其義無差異。何各別也可云耶答。六宗教中第三第四故可有差異マテハ無子細也。但於難者。不眞約欲諦。眞宗約眞諦也。又不眞依他如幻也。不動依他體也。眞宗圓成眞理也。事空理空不同也。
尋云。若爾者。第四第五如何不同耶答。
第五眞諦中約不空性德別立一教也重尋云。此師不眞宗衍師所立不眞如何異耶答。法門分同也。但所仍經定時。衍師限般若經。此師通諸經也。
三日
一。亦名漸教(文)漸頓祕密等四教。藏通別圓異名歟答。一義云。付增相一往配釋也。非剋定之異名也難云。當段云。
亦名漸教亦名頓教亦名祕密教(文)是化法中異名(見)如何答。一義云。漸教祕密教者通四教。以聲聞不見聞。花嚴是祕密義增故。約增相名祕密教。又乾惠等十地三乘通漸教之增。是故約增相名漸教也。
雖然祕密漸教得名不通四教云非也(爲言)是約化儀。如本宗可心得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四名圓教(文)天台圓教可談事事無礙歟答。爾也難云。事事圓融之深義。自宗圓極之所談也。何可通餘宗耶。是以大疏之中。釋天台圓教之義。述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不許事事無礙之義(見)答。當段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花嚴是也(文)無諍事事無礙之義也(見)但於難者。法相圓融不知業用圓融談也。
一。花嚴是也(文)以何經爲圓教之證耶答。以花嚴爲圓教也難云。彼宗以法花爲純圓。尤可指法花經。花嚴別圓兼含。更非彼師所存如何答。當段云。四名圓教○一切即一等。花嚴是也(文)但於難者。彼宗法花超八教心得故非相違。或法花花嚴同ナレハ。強非相違。依之唐本章云。花嚴等經是也(文)等言法花可攝也。
四日
一。八依江南敏法師(文)敏法師者江南人歟答。爾也難云。花嚴傳第三云。釋法敏。姓孫氏。丹陽人(文)何云江南人耶答。當段云。八依南江敏法師(文)但於難者。遊方化物故。隨擧一處也。非相違。
一。釋迦經謂屈曲教(文)釋迦經限屈曲。盧舍那經限平道歟答。爾也難云。法花涅槃等經中。說如來藏性實相法界。平道不限遮那經(見)加之花嚴四諦品中。既說權法門。屈曲教又可通舍那經也。何況梵網經既舍那說。不可名平道歟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涅槃經等平等一性說三乘機對處屈曲取也。又法花涅槃說キタマワサル佛。花嚴不說之佛ナシ。次梵網經雖於臺上舍那誦出。而釋迦傳受於十住處散說。正是釋迦說也。則釋迦爲教主故。不同於娑婆穢土以舍那爲教主也。
一。以彼臨門中牛車(文)光宅師意。臨門三車中菩薩乘者。小乘教中菩薩歟。大乘菩薩歟答。大乘菩薩也難云。光宅疏釋方便品尚無二乘。何況有三之文云尚無二乘者。
尚無偏行六度菩薩乘等(文)偏行六度菩薩者。是小乘教中菩薩也。如何答。探玄記云。以是大乘中權教方便說故(文)但於難者。光宅意雙破二類菩薩故。不可偏屈也。
五日
一。名轉法輪(文)今轉照持之得名。指所被機之觀行歟。能被教之說相歟答。一義云。能被教之說相也難云。如轉法論有爲自爲他之二轉。爲自轉者。正是所被機。速疾摧破三界煩惱。證得見修無學三道之義也。三乘觀智照破實有執名照法輪。令三乘人修持實有法名持法輪。依之述記第一本云。世尊初說三乘。同行四諦有教名轉法輪。以十二行相獨得轉名。第二時說大乘。獨行空行之教。照破有故名照法輪。第三時說遣所執空存二性有。三乘之人。
皆可修持名持法輪(文)是即三時並約所被機之觀行立名(見)答。大疏二上云。眞諦三藏。依金光明立轉照持三轉之教○謂七年前說四諦名轉法輪。七年後說般若具轉照二輪。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後具轉照持。以雙照空有。持前二故(文)既云說四諦名轉法輪。明知。約能說能轉名轉法輪也。今佛說般若照破二乘法執實有。佛說深密照示空有。以明於法體上任持空有二義之旨也。是則總約能說能轉名轉。雖初時別各轉法輪。而後二時亦云具轉照持也。集成云。一轉法輪。深密云四諦輪。二名照法輪深密云隱密輪。三名持法輪。深密云顯了輪。故慈恩云。金光明經。說此三輪名轉照持(文)深密云隱密顯了。定知。是約能詮教之了不了。爾者金光明所說之名字。亦應是同也。但於述記釋者。彼即轉照持之三乘局對三時。然大疏令後後具前前也。
一。三名持法輪(文)唐三藏意。第三時顯了說者。局三性歟。通三無性歟難云。唯識論本頌云。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文)述記第八上云。總密意說三種無性(文)凡言三無性者。指第二時般若經之所說。然其所說。是隱密覆相之說也。何云通第三時顯了說耶。是以當段云。顯了意說三性及眞如不空理等(文)顯了所說者。不通三無性云事明鏡耶答。探玄記第一云。第三時中。
方就大乘正理說三性三無性等唯識二諦方爲了義(文)大疏第一上云。第三時中。
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爲盡理(文)第三時顯了所說。通三無性云事解釋分明也。但於本頌文者。大疏第一上云。於彼三時。初墮有邊。次墮空邊。俱非了義。後時具說遍計性空。餘二爲有契會中道方爲了義也(文)於三無性可有二義。若約隱密總說之無性。唯得遮情之一邊。不見表得之實義。是名密意屬第二時教也。若約遍計理無依他無性圓成相無等之義。以三性顯了言指般若無性。爲三無性非空非有之教。是名顯了屬第三時也。故大乘法苑林第一云。花嚴深密唯識等第三時也。以顯了言說三無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文)此意也。次當章釋者。雖第三時通三無性。且對第二時。唯三無性以爲顯勝故。偏標三性也。一義云。只是略無。不可有別由也。
一。此三法輪中○始終二教(文)深密第三時爲終教歟答。爾也難云。探玄記中。
合第二第三時共爲始教(見)何爲終教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會此相違。和漢先德雖有異義。依指事意者。若約成佛不成佛門者爲始教。若約空不空門者爲終教故。非相違也。
六日
一。就法分教(文)就法法指能詮教法歟。指所詮義名法歟答。能詮教法也難云。既云就法分教。所分是教法也。所約就之能分法豈亦教法哉。況探玄云以義分教。知指義理名法也。加之當段下文云。此約理以分教耳(文)如何答。義苑云。就法者教法也。謂於一代教法之上。約其大小權實漸頓偏圓流類別故。分成其五。若爾賢首約義以判五教。何得却云教法耶。雖義爲能分教爲所分。此中既云就法。知。是其教法。故下結云。此約法以分教耳。若就法義如下別辨(文)但於探玄記釋者。於能分有不同也。謂探玄記者。以義爲能分。當段者以教法爲能分。所分者。兩釋共五教也。於能分兩釋不同子細於第五圓教稍不同也。玄云。明一位即一切位。
一切位爲一位(乃至)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文)當章爲善伏太子所說名爲圓滿修多羅故立此名(文)故玄記以義分教。當章仍教法立教名也。前四教以之可准知。所分五教。彼此淺深優劣等不同無之也。
一。爲善伏太子所說等(文)圓教證歟答。爾也難云。見經文說圓滿修多羅之時有三乘得益。何可云圓教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三乘得益當機之益。太子得益一乘法門善財所得之法門也。故知。圓教必具無量眷屬經故。三乘得益眷屬經。太子所得主經益也。
一。中間三者○三乘教也(文)始終頓三教皆可名三乘教歟答。爾也難云。清涼大師。終教已上一乘釋總三乘教義不許之。爾者師資相違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師資不同。各依一義。今章主意。中間三教皆三乘教。清涼彼三教一乘。宗密終圓二教一乘云。三義不同也。然今三人所得故名三乘教事。古來有二義。一義云。法花以前諸楞伽勝鬘淨名等中。說一乘道理云事。三乘中菩薩乘。見解望說之。菩薩直解一因一果實理。三乘三果各別執心無之。是故望菩薩所知。一因一果一乘大道也。清涼大師。望菩薩終教已上一乘釋也。雖然聲聞緣覺更不辨之。此二乘不知望猶三果各別執滯。宗家望此邊三人所得釋也。兩師各存邊邊一義表裏差別也。是故或云三乘或云一乘。非相違也。
七日
一。即如上深密經等三法輪中後二是也(文)深密第二時教可通終教歟答。第二時者始教也難云。深密第二時可攝諸部般若。而般若部中可有淺深歟。是以智光三教。依般若經立第三時一切皆成之義。加之至相大師。以大品般若釋三乘終教(給ヘリ)如何答。探玄記云。判以深密經中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爲一教。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共始教大乘意也定。但於難者。般若部中雖有淺深。皆空爲本故。大品般若等少分屬無可心得歟。
一。法鼓經中以空門爲始以不空門爲終(文)始終二教得名者。依法鼓經歟答。爾也難云。如經說者。可名有餘教無上教。何背經文名始教終教耶答。當段云。
謂於漸中開出始終二教○無上說非有餘說(文)章主既引得中之證文(給)故任解釋也。但於難者。直名有餘教者。小乘又有餘說ナルヘシ爲亂此義改名始教也。若直名無上教者亂後圓教故。改名終教也。
一。就信言中約始終二教說空不空二眞如(文)起信論空眞如者。深密第二時之空門始教歟答。爾也難云。起信論是性宗終教之本論也。法性眞空理。何可同第二時之空門耶。何況准法鼓經文。空門是有餘未盡理之教也。豈起信論空眞如。有餘未盡之說耶答。一義云。五教之淺深。專依眞如法性隱顯之義建立之。而起信論絕言依言空不空等之義。眞如門根本也。故依此建立始終頓之三教也。依眞如空門建立始教。依不空門建立終教。雖始終二教等有淺深。於眞如空不空之義。全不可有淺深。例深密三時。初時約依他說有。第二時約遍計說空。第三時約三性說中道。雖有空中三時有淺深。約第三時中道時。全無依他之有淺。遍計之空深之義。空不空二義又以爾。空不空教所依也。全非淺深也。但於難者。起信論五教總含之論故非相違。
八日
一宗乃有十(文)依斷證次位之差別建立五教。約所尚差別開十宗歟答。爾也難云。若依斷證次位之差別建立五教者。終教已上同菩薩位。尤可合爲一教。又迴心教立乾惠等之十地。直進教立五十二位。既斷證次位全別不同。何不開爲二教耶。若約所尚差別開十宗者。始教中有空二門。圓教中有同別二教。何不別立耶。如彼小乘中三四五六之四宗者。纔約法空有小分異。分爲六宗。今亦可爾。且如同別二教者。事理無礙與事事無礙義門大別。何不開爲二宗耶答。大疏一(下)云。又夫立教必須斷證階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別。前之五宗執法有異故分五宗。斷證次位不離八輩合爲一教(文)抄第四(下)云。教有斷證等宗不約此位等無多故但有五。所尚各別故有十宗(文)但於難者。終教已上縱雖同菩薩位。於斷證次位有其差異故。開爲多教。具如下卷立十門釋。次至迴心直心之二教者。凡始教者實有大小之二機。各歷自分之次位。由是不同終教已上但菩薩教故不分二機斷證次位(矣)重意云。於一代教。或有雖三乘機別而同用一位。是小乘教也。或有三乘機異亦歷各別之次位。即始教也。或有無三機別唯歷一道。即終頓圓之三教是也。雖無三機別唯是菩薩乘。而不可妨斷證次位有其差異。具如下卷行位章。次於十宗等者。縱雖何教。若有所尚差異。則其教中所被機。不論聲聞菩薩。共可宗尚。即如小乘教中。或執法無去來。或執現通假實等。三乘共有此之執計。而始教中空有二門者自本。此教通被大小二機故。或有迴小入大之教門。是名迴心教。或有直往入大之菩薩。是名直進入。是則別開二門。各攝一機也。全不可言所尚異。次同別二教者。只是上中二機之入門異。而其所入法界同是別教一乘故。亦不可言所尚不同也。故抄云。位等無多故但有五。所尚各別故有十宗者。尤有其謂矣。
一。此有二一人天乘(文)人天乘教可攝十宗中耶答。爾也難云。十宗建立。是就佛教門可建立之。以非佛教如何屬佛教宗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今人天乘者。是一向以梵王等所說五戒十善等。非名人天教。屬十宗內人天乘教者。是佛成道最初。爲提謂等五百價人說三歸五戒等。以此等爲人天乘教也。所詮同是如來金言也。更非凡人說故。可屬佛教宗也。
一。彼立三聚法(文)三聚聚義。是積聚義歟答。爾也難云。以無爲難名聚者也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無爲有三無爲。三種合集名一無爲故。於無爲猶在聚集義也(爲言)。
九日
一。二法有我無宗(文)小乘說法空歟答。爾也難云。准諸經論所說。小乘但說人空未明法空(見)何說法空云耶答。阿含經云。無是老死無誰老死(文)無是老死是法空。無誰老死是生空故。說法空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有二義。一從多分小分。小乘多分明人空。二從顯了不顯了。雖說法空。未顯了故不說法空云也。依不顯了說及小分說者明法空也。
一。謂大衆部等(文)等取七全一少分歟答。爾也難云。會解記云。法無去來宗中。有八全一少分(文)如何(集成亦引清涼云八全一少分文)答。抄四下云。謂大衆部等者○等取六全一少分。謂都七全一少分(文)但於難者。抄有異本歟。現流布本皆云都七全一少分(文)次於集成所引者。會解記第十釋彼抄云。有本云雪山轉者非□(云云)。
一。以過未體用無故(文)談過未無體用義歟答。爾也難云。過去已滅。未來未生。體用俱無云大乘所談也。差異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過未無體義。大乘更無異。就現在有體用義大小不同也。今法無去來宗意。現在上體用者。俱即實有也。更不可云假法。大乘意。現在上體用者。仍他如幻假有。不可談實有。差異遙別也。
十日
一。四現通假實宗(文)現通假實者。唯約俗諦歟。通眞諦法歟答。可通眞諦也難云。部執異論云。分別說部是執義本。苦非是陰。一切入不成就。一切有爲法相待假故立名苦。無人功力(文)唯局有爲(見)如何答。折薪云。清涼云。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說假部。此與一說說出世別。非一向假故不同一說。即非出世法一向皆實故。不同說出世部。既世出世法皆有假實故。順所立以標名(文)通眞諦法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以道諦是眞諦。是有爲故非相違也。
一。諸法在蘊可實在界處假(文)五蘊實。十八界十二處假歟答。爾也難云。若依義定假實者。蘊是聚集義也。何云實耶。若約所攝法判假實者。蘊不攝無爲。尤可名假也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於現在色色分聚集。乃至識識分聚集他法不集(文)唯自類ヲノミ集故。五蘊云實。界處根境識三。互相望他法也。他法集立假也。根對境。境對根立相待假也。
一。成實論等經部別師(文)指成實即名經部歟答。寬狹有異。成實亦是經部別師也難云。探玄記釋現通假實宗。
云成實論及經部別師亦同此類(文)豈非成實外別有經部別師耶答。演義抄四下云。其成實論。先是數論弟子。以所造爲能造。後出家入佛法時。經部攝故(文)又大疏一下云。釋現通假實宗云其成實論經部師即是此類(文)抄釋云其成實論即少分末經部也(文)准此成實名經部別師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三論玄云。問。跋摩既排斥八楗陶汰五部。成論之宗正依何義。答○眞諦三藏云。用經部義也。撿俱舍論。經部之義多同成實(文)探玄記釋。經部種類。是繁多故。擧成實而等取諸餘也以成實亦是其隨一故非相違也。
探玄記成實論及字經部別師有多類不同故。以及字多類經部兼也。
十一日
一。五俗妄眞實宗(文)俗妄眞實通約三科論假實歟。別約蘊門明之歟答。通約三科可論假實也難云。第四宗既許界處是假故。今所論假實者。尤於蘊門上可論之。若於界處更論假實者。假義同前。何有第四第五之勝劣耶。實義還淺於第四宗。豈非顛倒耶答。一義云。現在法中。總通三科。世間因果是俗諦是假也。出世因果是眞諦是實也。然第四宗。執五蘊唯是實。今通假實。又前宗唯執有爲法相待假。不知滅諦涅槃無爲眞實。今表顯諦理之實義故。四五兩宗有淺深也。但於界處通假實。側假同前。實劣於前。云難者。此亦彼界處中。世間有漏分是假也。出世無漏分即可爲實也。
一。此通初教之始(文)分通大乘義。局一說部歟答。爾也難云。第三宗以後。漸談過未之法空。何不通大乘一分耶。況第四宗攝成實論。而成實論分通大乘者。南山大智等律家列祖之定判也。加之乾闥婆城喩。是大乘法門也。彼論中亦有此喩。尤可通大乘如何答。分通大乘之義。諸師異釋也。當段釋分明也。加之折薪釋此通初教之始文云由此教有二。一迴心二直進。於始教亦分始終。如下類有此。況正當小乘分通大乘故。六宗立在小乘分通大乘爾(文)意云。迴心教名初教始。以直進教可名終故。或空有相望可分始終歟。但於難者。諸師取義隨宜不定故。二十部中判空有假實亦不一准。如南山等。小分諸法空即入空宗。如當章則窮法空方名空宗。即諸法但名者是也。各依一勢非相違也。
慶長二十年(乙卯)爲春季恒例談義任古抄書集畢不可有定量(矣)。
花嚴末資實英
五教章上卷不審五
二日乘教開合第五
一。初約教者(文)以乘攝教之義無之歟答。可有之也難云。當章意。欲以自宗五教會通諸師所立之乘教。其中初義會此方諸德之立教。次義會西域現傳一乘三乘之異說。然以乘攝教之義。非今所用故不述也如何答。一義云。准第二義反以自顯故。不立別科歟。但於難者。無文義自在之故無相違也。
一。或開爲二○爲方便故(文)別教三乘相望。可有所流攝方便之義歟答。無此義也難云。當段云彼所流故。又云爲方便故。諸教相收科云以攝方便故者。皆是三別相望如是釋也。故知。三乘望別教一乘。可有所流攝方便之義也答。教義攝益第二云。或俱非教義。約別教一乘說(文)加之一乘義中。約同教出七種一乘之時。方有所流攝方便之義。即知。非別教意歟。但於難者。三別相望名方便究竟。是則唯爲顯三一之差別。都不思同別之有異。直約乘體無二如是釋也。對比權門之義邊。自落在于同教門。若自別教者。本來不見三乘等。彼同教者。尚是教相施設也。此以權機引入門。即名攝方便教也。唯別教一乘。是圓教之正體也。仍至于別教加自言。深有其謂歟。
一。先明一乘隨教有五(文)以中間三教名一乘歟答。爾也難云。前分教開宗中。以中間三教爲三教。今何通名一乘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折薪云。上約揀別故三一不同。今約收攝。則以義攝之故。約絕想佛性平等密意三義以明一乘爾(文)。
尋云。一乘之義不通小乘教。有何意耶答。折云。以小乘一向不共大乘故。無一乘義爾(文)疑云。既以密意亦爲一乘者。一乘義云如小。論云。自有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文)一乘亦名大乘亦名佛法。如此經第九地初偈云。爲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文)既許小乘亦有佛法。何無一乘義耶答。今所立一乘者。雖有顯了密意不同。並有會同三乘令一味之義故名一乘。然小乘中佛法者。一向不共二乘故。全無一乘義也問。探玄記第一云。小乘教中亦有詮示菩薩乘法。何不亦名菩薩藏耶答。以彼宗菩薩所斷所證所入涅槃。亦與二乘無差別故(文)准此小乘教意。亦有三乘共一之義。何不與一乘名耶。例如清涼。立十重唯識中。約小乘以立假說一心如何答。
三日
一。五密意一乘如八意等(云云)此約始教(文)八意一乘。通終教已上歟答。爾也難云。當段云此約始教(文)如何答。上同教一乘種類中。擧此八意證一乘故。不限始教也。但於難者。此八意一乘性相通論故。以一乘義配屬諸教時。以八意屬始教無失。總此八意一乘。含說密意顯了二重故。通終教及同教之條勿論也。
一。一小乘中三○以俱羅漢故(文)小乘云終同者。約有餘涅槃歟答。爾也難云。探玄記第一云。一始別終同三。謂始約因修四諦緣生六度等別。終就得果三乘之人身智同滅。如俱舍等說(文)此約無餘以釋也。如何答。當段云以俱羅漢故(文)是約有餘歟。依之義苑云。律中說。佛度五人已即云通佛。有六羅漢出世間。又同座等故曰終同(文)但於難者。小乘中三。俱入寂故。其義亦不遮也。探玄記釋出一邊計也。
一。始教中三始終俱別(文)終別之義。約有餘涅槃歟。約無餘涅槃歟答。約無餘也難云。二乘所得不局無餘故。彼終極之果。尤可通有餘也。故小乘中三乘釋終同云以俱羅漢故(文)此正約有餘(見)答。凡始教意。以許二乘有不定性迴心向大乘故。約此類則可云終同故。今約定性二乘入寂。釋成終別義。尤有其謂歟。但於小乘中云以俱羅漢故之釋者。彼明同義時。三乘俱得有餘無餘二涅槃彼此全同。更無異徹。又二乘無有迴心向大。若至有餘果必定入無餘故。隨擧何果於終同之義無違失也。
疑云。若爾何故探玄記釋小乘中三乘云身智同滅是約無餘。釋始教中三乘有二義。並約有餘(見)如何答。小乘隨擧何果於終同之義無違失故。不可爲相違。但於始教二義者。初義約第二時。彼見道已上不許迴心故。設約有餘還同定性。第二義約第三時意同今章故。如上會釋可知之。
四日
一。終教中三始終俱同並成佛故(文)終教中三乘。可有始別終同及始終俱別等義歟答。可有之也難云。終教中三始終俱同並成佛故(文)限始終俱同(見)答。復古記云。終教自具四句。一始同終別三。同聞般若等故始同也。皆爲三人所得故終別也。以終教亦收入共教三乘故。二始終俱別三。以大品等通說三乘法通益三人。則諦緣度別。是三法始別也。通三人得益。是終別。雖有權實皆具三乘。此世根性定故。未過八萬劫未迴心故。三始別終同三。約此世根性異。未至無餘位不發心須說二乘引令入道。諦緣度不同始別。又以八六四二萬十千劫醉三昧酒。始別酒消。然後覺終同也。四始終俱同三。始同聞同觀也。終同者。以許迴心作佛也(文)但於當段釋者。且出一邊歟。
一。同教中三始終俱同(文)別教中可有三乘歟答。今章文和本雖標同教。唐本但云圓教故。有諸記異釋。准義苑釋無三乘可成申也難云。凡別教意。
三乘等法本來悉是一乘(云云)尤可云別教中三始終俱同也。加之若於法界既體義雙存。則三一全不泯故。該攝門中。或有一乘機還入三乘之義也。依之折薪云。五圓教中三者。此圓教俱有同別二教義。若三乘等行。從一乘無盡教起。而會三行爲一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此當同教義。若知三行本來悉是一乘。此通別教(已上)准此釋意。同別二教共有三乘。各始終俱同(爲言)如何答。建立乘之末文。總作四句中。雖同教判亦一亦三。而言或唯一乘謂如別教。故知。別教唯一非三也。爭云通三乘耶。依之義苑云。同教之圓若論別教。杳絕三乘故。非此所說(文)況依集成云圓教。按三韓本并決擇第五卷。並云同教中三始終俱同。所以定知。此中圓字誤者。上文曰。或唯一乘。謂如別教等(文)集成記意。全同和本。尤可承用也。但該攝門等意者。全廢機根直就法界。以約體義雙存門故。假立三一名。皆是三乘望一乘之門事也。縱雖有三乘。只是一乘也。然今五種三乘。皆就機根各正依行。具論始終之同異。既別教中廢機緣直論法位。有何三乘機論其始終耶。不可有相違。
一。度天人龍(文)今云天人者。機法中何耶答。一義云。約法也難云。通指大小乘所被機云天人龍也如何答。集成釋今文云。人天善根皆圓教攝(文)案此釋意。言人天者不別約所被之機。只總取人天乘之法。故知。言涅槃者。亦只是圓滿空寂之理。即法界法門也。即如大疏第一上云。五戒十善亦圓教攝。尚非三四。況初二耶。此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文)此意也。但於難者。伴一義計也。
五日教起前後第六
一。教起前後(文)今教起者。通明一代五十箇年間之教起歟。將又成道最初之教起歟答。一義云。初說後說前後也難云。復古記云。教起前後者。略辨如來一代所說。約時顯教。本末交映與奪相資。方爲善巧攝生方便也(文)此釋意通一代歟答。一義云。凝然大德云。教起者雖通一代。今且別就一乘三乘小乘之初起論前後。以顯法本末權實也。謂此花嚴一乘。是根本教故。最初第二七日說之。即是前也。餘三乘小乘中。三七五七等方說之。即是後也。故知。一乘唯前無後。以本教時處俱定故。餘三乘等。隨機改轉故通前後也(爲言)今章末後總結文。正見此意歟。又探玄記云將欲遂機漸施末教等釋准思可知。但於難者。今章文偏明初起。而意通一代也。不可有相違。
一。與一乘同時異處說(文)本末二教相望。有同時同處說歟答。當章(并)探玄記等中。不出同時同處之義也難云。如來化儀無方也。縱雖同時同處。普對三一之機。各說隨宣之法。何爲難耶。是以梵網經。於菩提樹下初成頓說菩薩戒藏。震旦人師。多依十地論判第二七日如何答。一義云。不可有同時同處之說也。凡以時處等校量顯法之時。樹下得菩提。不起其處即說所得法。則正是表顯自內所證一實法稱本而說故。不移處也(章次下自釋此義)豈彼末教中有如是義耶。故知。樹下成道。即於其處不起而說法。唯局花嚴不可通餘經也。縱雖化儀無方。何忘此等別理耶。但於梵網經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之說者。會之雖有異義。任一義者。聲聞戒漸漸待犯戒因緣是制。菩薩戒頓結故云初結也。非第二七日也一義云。一代教化制二教アリ。制教不妨同時同處。今云化教事故。無同時同處云也一義云。古佛本戒誦故。本戒方本教一本外末教不見。末教スカタニテ同時同處無云也。梵網本戒方全本教ミナシテ末教不見樣云也或人義云。一代初中後三ワタル。成道初方ナラハ二七日(乃至)一年二年後說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云ヘシ。非第二七日也(云云)次於震且人師等釋者。若有違宗家定判者。不可依用也。一義可有同時同處說也(云云)(纂釋可見之)。
一。初義者是同教故(文)同時異處說。是同教者。彼三乘小乘所說法門。實是可同教一乘歟答。非化法約化儀也難云。凡判一乘三乘者。專約其教所說法門分濟可論之。而纔以時處同異校量三一不同。實不足信用。豈不成戲論耶答。義苑云。初義是同教故者。三乘之教同彼初時。表本末相濟故。三乘之教今經兩處示非別教故。此約化儀表示同別。非論化法耳。後義本末相分故者。謂時處俱異隔曆不同。則本末差別門也(文)但於難者。凡三一和合。而說名爲同教。於中若約化法。則開會昔時所說三乘。顯示今一乘實理。是謂三一和合名爲同教。若約化儀。則三一同時說之。正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之義故。亦是三一和合而說。豈非同教耶。非相違也。
六日
一。如密迹力士經說(文)密迹力士經者。寶積經第三密迹力士會歟答。爾也難云。爾者可名力士會。何名經耶答。折薪云。即大寶積經第三密迹力士會(文)但於難者。通路記云。密迹力士經。昔西晋竺法護三藏。
譯一部七卷別行世間○如是新舊單重總集合成。以爲大部。神龍二年賢首六十四。此年流志方譯寶積。厥後至玄宗皇帝開元元年癸丑。首尾八年譯訖。其第三會必定神龍二年編入。自爾已前既是別行不名寶積。不立會名。直號密迹力士經。賢首大師造五教章。年齡三十有餘之時。流志未來未譯寶積故唯名經。章中所引正是此本也(文)。
一。廣益三乘衆得大小等果(文)三乘共聞四諦歟。爲當各聞諦緣度歟答。今所云能被教。俱是四諦法也難云。三乘一乘可顯同時說者。何別說三乘不益三機耶。依之披寶積經密迹力土會文。雖明爲三乘各別說諦緣度等之行。而全無轉四諦益三機之義如何答。探玄記第三引密迹經云。三轉四諦通益三機(文)望三乘機說四諦教(見)如大乘初門般若教益者。以般若一無生益三乘機。例之以一箇四諦益三機有何相違哉。所迴愚法小乘教。三乘俱皆修行四諦成三果故。望之能似教故。雖大乘三乘教。說四諦通益三機釋歟。但於難者。三乘教行。設雖各別諦緣度行。實不過世間出世因果。緣覺雖明十二因緣。觀因緣流轉之時。世間因果也。觀還滅十二因緣之時。出世因果故。可屬苦集二諦故。不可過四諦。菩薩六度行。設雖六波羅蜜行。屬世間出世因果。不可過苦集滅道四諦因果故。無相違歟。
一。又大品經云佛初在鹿野園轉四諦法輪(文)大品經意。第二七日。於鹿野園轉法輪歟答。爾也難云。披大品經說。雖云初轉等。全無第二七日之言。又不指鹿野園耶答。當段云。解云以此教證○同時說也(文)大品經初轉法輪之文者。鹿園二七之說云事。高祖定判也。但於無現流布之文云難者。或有異本歟。或有梵本歟。又密迹力士經。正有第二七日鹿園轉法輪之時廣益三乘之文。而大品經中雖無二七鹿苑之文初轉法輪時。廣益三乘之義大同密迹故。准益相義同例同說時說處。既大品云初轉。相當密迹第二七日歟。但大品經新舊二本中。無初轉益三乘之文。而准智論可了簡歟。
尋云。智論釋大品經。而智論說。既五十七日初說法(云云)知大品初轉之言。可五十七日如何答問。撿大品經一部所說。全無當間所引之文。章主解釋。似無所見如何答。此事不局今家所判。慈恩大師玄賛第一(并)法苑林第一。引菩提流支之說。又道邏師甫正記亦同此說。故知。大品經中有異本歟。或在現本歟。
七日
一。無量一生補處菩薩(文)此無量一生補處菩薩。同時皆住都率天歟答。爾也難云。彌勒可言補處。如何餘稱補處耶答。
當段云無量一生補處菩薩(文)況玄賛要集云。問。都率天中一生補處菩薩有多少。答。有教有五百菩薩。正量部說一千菩薩在彼天中。傳化作佛皆是一生補處(文)但於難者。智論第十七曰。除彌勒菩薩外餘菩薩衆。雖非此方補處。於十方補處故多。補處於理何妨(文)。
一。補處菩薩一時成佛(文)於一世界二佛並出歟答。爾也難云。地持論第三云。無量世界有無量佛。無一世界二佛俱出何以故。菩薩長夜作如是願。如是方便。
我當於一無佛法處演說正法調伏衆生○大願果成。又一如來能於三千大千刹土。悉能施作一切佛事。第二佛出無所利益(文)如何答。梵網經等意。一大千界有百億國。每一國有一佛出世(云云)但於地持論說者。是隨轉理門之說。即是薩婆多部之所計也。非謂大乘意亦可爾歟。
一。二小乘者如彌沙塞律說(文)彌沙塞律者。五部律中何耶答。五分律也難云。探玄記第二云。依五分律八七日(文)如何答。折云。彌沙塞。此云不著有無觀。經云。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虚空識相名彌沙塞律法。
即五分律也(文)五分律第十五卷受戒法中有此等文。以繁廣故取要引之。釋迦菩薩至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已。即起此處到欝鞞羅聚落。有林樹下初夜順逆觀十二因緣。爾時世尊。身有風患。摩修羅山神取呵梨勒果奉佛。佛受食之。風患即除。
於此樹下七日受解脫樂(章云佛初成道等者是)過七日已遊行人間時。五百價客。其中有二大人。謂離謂與彼利也。即有樹神。勸此二人。以蜜和(麦+少)令供養佛。時四天王。同時奉鉢。佛以此鉢受彼(麦+少)蜜。爲二大人授二歸。未有僧。佛亦呪願有二行偈。示教利喜(是第二七日也)○從三昧起。到阿預波羅尼(牛+句)類樹。其中路受女人酪。即授二歸。食已於尼(牛+句)類樹下七日入定(是第七日也)從定起作是念。我所得法甚深微妙。智者所知非愚所及(云云)爾時梵王。來詣佛所三請慇懃。第三請時。如來受之。佛觀世間最初應度。欝頭何藍空中告。終欲度五人。詣鹿野苑(乃至)陳如見諦善來得戒。五人悉得應果(已上取意)准此第二七日。爲提謂波離授二歸。作呪願故。今章欲明與一乘同時之義。獨指此時略說歟。但於難者。探玄記指梵王三請之廣說時故云八七日歟。
問。若欲取同時義獨旨第二七日者。彼在欝鞞羅聚落。今何云鹿野苑耶答。實如來難。但今約終擧之。據正轉法輪處明異處之相有何過耶。
八日
一。又普曜經云第二七日○當得作佛等(文)今引普曜經者。爲顯小乘經同時說歟。若又云此經所說雖通三乘故。爲顯三乘同時說歟。若又云有義亦攝人天等故。爲顯人天乘同時說引之歟答。依普曜經顯小乘同時說之時。彼經所說說授記作佛旨之故。似非小乘經。付說授記作佛經文。可通三乘經之義釋之。次有義剩小乘中攝人天乘教。說與一乘同時之義也(爲言)文正意。爲顯小乘經同時說引之可心得也難云。今文意。引彌沙塞律明小乘同時義畢云。故知。小乘亦與一乘同時說也。明知。上文限顯小乘同時義歟。次引普曜經意云亦攝人天等法亦與一乘同時說也。文正意。顯人天乘同時義也(見)如何答。今引普曜經意。雖顯小乘同時義。此經所說亦通三乘。亦如有義所立者。通人天乘教也(爲言)其故探玄記云。爲五百價人說四諦法輪(取意云云)知是以小乘爲本云事。若然者。如經說相者。亦小乘同時說也云。
若云授記作佛故云大乘同時若可云人天乘教同時義也(爲言)但於難者。既云當得作佛。又釋雖通三乘等教故。更不限人天乘同時義也一。佛與授記當得作佛(文)當得作佛之名號曰蜜成歟答。爾也難云。鈔云。皆同一號名曰齊成。又法苑第一云。當得作佛名曰齊成(文)諸師一同之所引也。何獨改密成耶答。折薪引普曜經云。時五百人。因獻佛(麦+少)蜜。四王捧鉢盛蜜(麦+少)。如來呪願畢已即食。食已即爲授記言。以是德本。於將來世。
諸賈客等當得作佛名曰蜜成(文)但於難者。凡酬因感果。如影隨形。既由施(麦+少)蜜之德本。所授之佛號名曰蜜成。尤有其便。若是齊成者。有何謂耶。鈔釋者折薪云。演義引云齊成。齊字恐誤(文)法苑解釋。准之可知也。
一。此經所說雖通三乘等教(文)總指普曜經所說判爲三乘教歟。爲當別指今一段所說成道第二七日所有化儀通三乘耶答。
別指今一段所說正是第二七日化儀也難云。凡爲賈人唯授成佛之記別。不說得二乘果。明知。唯大乘益不通三乘之益(見)如何答。普曜經是後時說故。但是遙明昔成道第二七日所有化儀。更非直指彼普曜經也。但於賈人得益唯是大乘不通聲聞等云難者。實雖普曜不說之。提謂經中即有此事。雖經是別典。而人事是一故。准彼經指普曜中所說之事云通三乘也。
九日
一。或三七日後說如法花經說(文)妙經意。三七日思惟之後。即說小乘法歟。爲當通三乘歟答。說小乘法也難云。正檢章前後文。上明同時異處中。三乘小乘各別引結釋之。今明異時異處之時。總引諸經論。
次下但云當知三乘小乘教並非第二七日說。明知。不局小乘。兼通三乘云事。何況見妙經文。明諸佛道同儀式。並皆先小後大。先三後一之旨云。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惠微妙最第一。衆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爲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法僧差別名(文)又諸佛慰喩中云。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爲諸衆生類分別說三乘(文)准此三七日思惟之後。通可說三乘云事答。三七日思惟畢。即趣波羅奈。爲五比丘說法。豈非阿含等小乘經耶。但於難者。思惟之時雖通三乘。正趣波羅奈。即先說小乘也。然今不直說一乘。而開方便門。其方便門可通三乘故。云亦應說三乘等。雖然非謂波羅奈即說三乘也。
問。經云亦應說三乘者。指小乘中三乘歟。又今妙經意。何以遮三七後即說大乘三乘耶。准密迹等經。尤可有此事故如何答。經云。三乘者。非唯小教中三乘。廣可指大教中三乘也。
一。或六七日後說如四分律(文)四分律意。最初說法之義云何定之耶答。六七日後說之也難云。見四分律文。雖第六七日後梵王請法。而佛不即說法。因此勸請始觀所應度者。經重重觀機後往鹿苑。又雖往鹿苑。爭可率爾說法。必先方便誘引。可經數日者也。例如多論云。佛與五人安居。一時或三人乞食二人聽法(等文)明知。彼論所說。漸次誘引至八月八日。方始說法以度五人云事答。當段云或六七日後說如四分律(文)但於難者。如四分律云。第六七日入定受樂。從三昧起其後觀機。往鹿野苑度五比丘也。故今章主得此意引用之也。
一。及薩婆多論說(文)六七日說法歟答。爾也難云。見彼論說相。七七日間唯入三昧。觀見機宜未轉法輪。明知。七七日後方說法云事答。當段但於難者。不限當段之釋法花第一云。然律及薩婆多傳云。過六七日梵天來請。方乃說法(文)嘉祥法花義疏第四云。律中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日方說(文)諸師一同之定判。必有所以歟。
問。意恩嘉祥並云薩婆多傳者。應是非薩婆多論故。行事抄上一(十門中第十門)擧應引用之正經中云。薩婆多論(并傳已上)會正記第二(允堪述)云。注并傳者。准舊解云。即關西江東師資傳。梁僧祐撰凡五卷。
故下云薩婆多師資傳是也(文)若是今亦指此傳歟。
十日
一。或七七日乃說如興起行經說(文)七七說指興起行經歟答。爾也難云。折薪記云。或七七如興起行經者。嘗讀此經即無此說。後讀出曜方見此文故。出曜第八云。佛受二賈客食呪願已食。時世尊七七四十九日。默然不說等(文)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現流布本無此文。有梵本歟。又有異本歟(御所覽本有)。
天台妙樂大師如法被引。
大疏興顯行經(云云)又刊定記二云。興顯行經七七日(云云)。
一。或八七日乃說如十誦律說(文)八七日說十誦律說歟答。爾也難云。餘處五分律引八七日證。何引十誦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十誦五分。共有此說故。各各引一說也。
一。或一年不說法(文)十二遊經第二年說法義歟答。爾也難云。當段云經十二年方度五人(文)第二年說法不見。十二年後說(見)如何答。折薪云。十二遊經云。佛以二十九出家。三十五得道。
四月八日至八月十五日坐樹下爲一年(即一季不說法)二年於鹿野園中。爲阿若(牛+句)隣說法○五年○舍利弗便得須陀洹。歡喜即還爲目連說。亦得初果。六年須達與祇陀建佛精舍。
作十二佛圖寺七十二講堂三千六百間屋五樓閣○十二年還王城中○爲父王及釋迦種說法○釋曰。據此經。初一年不說法從第二年至十二年說法度人。今文云十二年方度五人者。恐十字是第字。合云第二年方度五人(文)此意一年不說法云。實十二月非爲一年。一年一夏爲一年也。又云。或先德意。十二月十二年(云云)爾十二年經說法間總アクル也。上一年不說法云故。第二年五人度云也。但於難者。十二年說法間。
初五人度第二年說法也(爲言)折薪意十字誤也。可第字(云云)。
十一日
一。有人解云。五十七日一年不說法同歟答。爾也難云。十二遊經自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以一夏爲一年(文)爾者以夏爲一年。何五十箇七日同ナラン耶。依之折薪云。十二遊經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爲一年者。乃僧臈年。非歲時之年。古人錯會歲時之年。則進退皆失。何者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正有九十八日故。進非五十箇七日。退非五十七日。而章引彼會釋似失撿對。而大疏雖云亦失辨對。今對經文顯然易見(文)先德進退之難破。尤有其謂歟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一夏中後。不可取第二年故。二年三年乃至十二年。皆普通年說也。但佛樹下成道儀式說一夏爲一年也。總非指年說也(云云)。
一。以此等教當知三乘小乘教等(文)自下總結也。爾者唯結第二時處俱異歟答。雙結二門也。自初至或前後故者。別結第二時處俱異門也。次是一乘法下。雙結同時異處異時異處之兩門也難云。次上所引妙經四分等。並唯明成道最初說小乘云事。何通云三乘耶答。
當段云以此等教當知三乘小乘教並非第二七日說等(文)但於難者。上總引六教。未必別標三乘小乘。多分最初說小乘之證文也。但其中或大乘教說小乘事。如法花等。或小乘教說小乘事。或亦可有大乘經說大乘事。隨機異聞法應爾故。今通結云以此等教。當知三乘等也
元和二年(丙辰)三月十一日爲春季談義任古抄不審書集訖不可有定量後學可被糺其謬矣。
權大僧都實英(露命六十四)
五教章上卷不審六
二日決擇前後意第七
一。決擇前後意(文)上章教起前後前後今章前後同歟相替歟答。可相替也難云。今章前後上章前後更不可有差別。今章本意。上章前後決擇論之替目計也。前後義更無不同也如何答。今章前後者。是一代前後也。上章教起前後前後者。最初頓說前說後說論也。是故前後義各別ナルヘシ。但於難者。自元兩義也。伴一義故非相違。
尋云。上章一乘三乘前後差別如何答。上章心一乘是唯前無後義也。三乘是亦前亦後義也猶尋云。三乘亦前亦後者。
諸經相望一代通互亦前亦後義在之歟答。不爾。三乘第二七日所說。是亦前義也。第二七日以後所說三乘。是亦後義也。諸經相望互非作前後也。
一。如諸小乘諸部執不信大乘者是也(文)擧二十部小乘歟答。爾也難云。今明如來在世一代之化儀始終聞小之義也。如何出滅後諸部異執證之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如來滅後小乘異執紛紛。更不信大乘義擧在世始終聞小義顯也。既置如字可思之。
一。三或有衆生○堪入終教即便定者(文)擧終教根機歟答。爾也難云。第三時三乘教也。五性各別教也。何云終教根機耶答。當段云堪入終教(文)但於難者。不空方終教也。非相違。
疑云。縱不空方終教義當是聞機皆三乘各別執者也。何始教進入終教根機所深密第三時終教根機セン耶答。
縱三乘各別執不空カタツラハ可當終教也。況又此不空聞菩薩中不空義ツレテ。三品各別方都不取。一向不空義ハカリヲ信類アラハ。終教根機云事何失カアラン耶。
三日
一。初三十二菩薩及文殊等(文)文殊不二三十二菩薩外歟答。三十二內也難云。
當段云三十二菩薩及文殊等(文)置及字三十二外云事分明也如何答。撿維摩經文。始自法自在菩薩。終至樂實菩薩三十一菩薩也。合文殊三十二也。但於難者。總三十二內別又及文殊云事。文殊不二法菩薩不二法門中最上故。又此超絕文殊擧也。爾者只總別二擧也。是常義也。有學者云。三十二外也。誠人體云時。三十二文殊除其數不足。然諸菩薩中。一人菩薩二段不二說故。法一以人キリテ三十二云ヘキ也。
一。六或有衆生等(文)今此十門。依淺深次第歟答。爾也難云。第六又還云三乘。非成淺耶答。第一至第五者。是淺深次第也。又第六至第十者。是又淺深次第也。若初始終聞小第六始終聞三對第一淺。第六是深也。是故十門皆淺深次第也。但於難者。淺深有二重不同故非相違。
一。即說三乘教法(文)通始終頓三教歟。局始教歟答。通始終頓三教也難云。始終頓三教者。爲三機各別說之。各受一教互不知餘。然如今釋。可有三機同見佛從初雙說三教之機(見)如何答。今十門中。第一始終聞小。是小乘定性也。第九第十兩門。始終聞一。是一乘定性也。今此第六門。始終聞三。亦三乘定性也。於中或可有始終聞始教之機。或可有始終聞終教之機。頓教亦爾。以此三類同是三乘教故。合爲一門。何必可難有見佛雙說三教之機耶。其餘六門。並約此世根不定者。如文可知。但於難者。今釋始終聞三機出故。不知一乘分也。
一。如上密迹力十經及大品經(文)始終聞三證文歟答。爾也難云。今此二經。只第二七日三乘說カリ也。何涅槃三乘聞類證可云耶答。今既始終聞三證據御引用也。但於難者。成道初時花嚴也。彼既說三乘見。爾此機前一代悉三乘可見故。初擧也。非相違。
四日
一。五或有衆生見佛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說一字(文)今此不說一字義。頓教中意歟。通始終二教歟答。頓教中義也難云。鈔三上云。有云。佛無色聲。總有五義。一遮過顯德。二眞俗二諦。三傳古非作。四悲願所成。五本質影像○明非緘口名不說耳。餘門可知(文)要不可限頓教。傳古非作等義。大乘已上何宗不可遮之。故隨義可配屬□答。當段云五或有衆生於此世中頓悟機熟即便定者等(文)始終聞頓機故。頓教義也。況鈔三上云。若楞伽經兼出所以故。第三云○大惠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等覺。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說。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等(文)今此緣自得法及法住法者。是寂莫無言門建立也。然鈔所引不說五義。不出緣自本住兩門釋故。二門既頓教故。知是五義共頓教意也。但於難者。少分不可遮通餘教也。
一。七或有衆生○堪進同教一乘者(文)此同教一乘者。根本正乘名一乘歟。方便乘上立一乘名歟答。根本正乘名一乘也難云。見當段文。自所得之三乘法。從一乘無盡教起。爲彼一乘作方便故。此方便乘上立一乘名。更不見直指所入根本正乘名一乘歟如何答。當門一乘之體。晨旦先德。殆及異釋歟。且義苑云。本末無礙門也。即見至阿含施設。謂初擧照山王之極說。明非本無以垂末也。是故至如會三歸一等。謂後顯歸大海之異流。明非末無以歸本故。本末交映與奪相資。方爲攝生之善巧矣(文)此釋尤符順和本章意。既上云一乘無盡教等。次下云如花嚴經等。以此等義爲當門一乘之體。明知。直指根本正乘。名爲一乘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五日
一。如花嚴經同教中說者是(文)指末會攝比丘會歟。廣指花嚴經中同教義歟答。廣指花嚴經中同教說也難云。一義意限末會攝比丘會也。何廣指花嚴經中同教義耶答。廣指花嚴經中同教說也。其故當段云皆之一乘無盡教起等者。當依本起末門。即今經佛日初出先照高山大機。乃至邪定衆生等照等文。是文順歟。今章云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者。即指末會攝比丘會也。是即攝末歸本義也。是故廣依本起末攝末歸本義通指可心得歟。但於難者。自元雖有二義。廣指花嚴經中同教說義可爲正義也。
一。八或有衆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等(文)今此第八門意。爲別教一乘歟。同教門之所談歟答。一義云。七同教八別教也難云。今明從三入一之旨。尤是同教門之所談也。是以引證之時。如會三歸一等(文)孔目章云。同教者。經云。會三歸一。故知。
同也(文)況宋本章云如法花經同教說者是(文)豈爲別教之證耶答。此事學者異義。不一准。且一義云。第七云進同教一乘。今第八云進入別教一乘。既各別標之。何強混亂耶。若是同教者。與第七門有何異耶。但於難者。一義云。七八兩門俱是同教也。但由機有利鈍。分爲兩門云。或一義云。七八兩門。共是從三入一之一類機。全非利鈍之二機也。但第七約能入之門。顯從三入一之相故。云進同教一乘。第八約所入之法。顯從三入一之相故。云進入別教一乘。是則就一類捨權入實之機。約能入門所入法分爲兩門。何爲利鈍之二機耶。
例如第九第十約因門與果海分爲兩門(云云)如此異義雖非一准。且伴一義計也。
一。如會三歸一等(文)上迴三入一會三歸一相替歟答。爾也難云。餘處迴三會三俱同教義取也。如何答。迴三上第七出之。會三今第八出之。故又迴三者。三權一實之義。會三者。三即一義也。可有差異也。但於難者。迴三同教。會三別教云。迴三乘邊執改一乘正理入也。會云。三體オサヘテ。三即一會取處云也。餘處會三歸一同教云。機向ツクル也。其法。アツクレハ。所因所別教云也。仍同教門下。別教義顯也。今會三歸一本末不異取別教方攝也(云云)。
六日
一。九或有衆生此世具有普賢機者○於初時第二七日等(文)今此普賢機者。唯以初時第二七日爲自所聞之說時歟。更通一代五十年行布差別之時歟答。唯以初時第二七日爲自所聞之說時也難云。見上來諸門之建立。各各諸機。並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一代五十箇年。悉見自所聞之說時。更不見說餘法也。今普賢機所見例亦可爾。何必云並於初時等耶答。今章意。從初成道乃至涅槃。並於初時第二七日。悉令說盡之。明知。普賢機。唯以第二七日爲自所聞根本法輪之說時。更□五十年長遠之時云事。是以探玄記云。一乘本教要在初時第二七日。更無異說(文)是故從初成道乃至入涅槃。並於初時第二七日海印定中自在說盡者。即此意也。但於難者。然上來諸門者。隨逐機宜。施設末教方經五十年故。或前或後經歷多時。隨自根所堪見說時亦不定也。故知。說時總有三種。一常恒說時。遍前後際。二根本法輪說時。唯局初時。三逐機末教說時。遍通前後也。
一。本來不見說三乘小乘等法(文)直往□教之機。聞如來隨宜之說教歟答。不聞也難云。上根必下根分兼知何不見等云耶答。當段云本來不見三乘小乘等法(文)但於難者。先是自分前劣三乘等不見事云也。若他劣機感見分機ニヨセテ見時。他分非不知也。約上能兼下之義爭不見耶。但不謂實義故同不見也。
一。此約普賢教分齊(文)普賢教者。能詮之聲名句文名普賢教歟。又證入果海不可名普賢門歟答。非能詮之名句文名教也。又證入果海亦普賢門攝也難云。一乘義初因分名爲普賢門。證果海名爲十佛自境界。今亦但指見聞解行名普賢教分。何云三生並是普賢門攝耶。是以義苑釋第十門云。前門約見聞解行二生。此約證入生故分二門之別。是以解行則見因門緣起。
證入則覩果海難思(文)此釋尤符順一乘義釋者歟答。復古云。此約普賢教分等。普賢門中。若但約教證以分二分。則教分中有見聞解行。入證分齊爲證分。孔目曰。此約教分說。又曰。此據證說。或開三分。所謂見聞分解行分入證分。或名三位。或名三生。孔目曰。當是圓教證分已去。又云。在圓教位中見聞處說。又曰。普賢解行分教義是也。三分並是普賢門攝。今文約教證二分爲九十兩門故。教分中見聞及解行處說也(文)十地品有說大義大。今至相大師改名教大義大。或名教分證分。故知。非能詮之名句文名教也。又證入果海。亦普賢門攝(見)但於難者。復古意。第十門但是約緣形對果而非究竟自在果故。云普賢門攝也。不可有相違。
七日
一。見聞及解行處(文)見聞位一切佛法並於初時第二七日等云中可入耶答。爾也難云。解行生本如來說法聞クハトノ機尤第二七日融前後際劫說盡法會可見。見聞生多分滅後遺法像形等ヲミルホトノ劣機也。何則見如來從初成道乃至涅槃一切佛法並於初時等云中入ルヘキ耶答。當段云見聞及解行處(文)但於難者。一義云。見聞生云滅後也。然見聞位云事。廣カルヘシ。其故善財童子解行生菩薩也。生云時解行ナレトモ。而十信猶見聞位分也。初住解行位故善財文殊知識値信位也。今彼信位指見聞位云也。非見聞生。彼善財又在世機故。則見如來云無失也(云云)。
一。解行滿已證入果海(文)爾者約緣形對果歟。究竟自在果歟答。約緣形對果也難云。當段既云證入果海。又下云果海難思不可說不可說等。豈非究竟自在果耶答。復古云。十普賢入證分。此即一乘根性定權成此門。衆生解行滿足證入果海。則知。非是寂滅圓極自在果也。又云即見上諸教等者。當知此中果海。即是發心品。初發心時所得果耳。亦不思議品所顯之果。此中說者。即顯果海不可說也。此文云不可說不可說者。乃是具德難思出於數法耳。非言果分玄絕不可說。是故結云此□一乘入證分濟處。既言就此處說顯非果海明矣(文)但於難者。今此十門。並明如來隨機授法之儀式故。今第十門。亦述所化衆生因位窮滿。證入果海即知見前九門化儀之行相故。約緣形對果也。
一。即是圓明無盡果海(文)今約三生成道分別歟答。爾也難云。三生成道非自宗正位(見)如何答。當段云見聞及解行處。
或云解行滿已證入果海(文)約三生成道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三生成道非自宗正位云。別義相也。其證果海外果分不可說無之也。
八日
一。論云此法勝故在初時及勝處說(文)今此勝處者。局他化天歟。通菩提場等歟答。可通菩提場等也難云。此法勝云十地法證位故。地前法勝也。勝處云他化自在天也。表所證眞理非自作故。寄他化顯也。何可通菩提場等耶答。十地論云在於初時及勝處說。初時既取□本經初始成正覺之文。勝處豈不苞含初會菩提場耶。
何況論自釋云此處宮殿等勝是名處勝(文)上云此處宮殿。唯擧他化一處而云等者非內等。豈非等取其外菩提場等耶。故望一代經時處等校量也。若望七處八會。花嚴一經勝劣出來ルヘシ。但於難者。正雖他化天也。隨義轉用令通七處故非相違也。
一。二者處異(文)今經說處花藏世界歟答。爾也難云。經正明說處云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等(文)此外七處八會。並在娑婆閻浮州內。今何云以花藏爲說處云耶答。
當段云二者處異謂此一乘要在蓮華藏世界海中等(文)又折云言要在花藏中衆寶菩提樹下者。以說此經時。花藏六種震動。又第十三重即此娑婆故也(文)但於難者。上寂滅道場始成正覺之處。重轉釋時。其地金剛釋故。知此寂滅道場。即花藏之中未刹也。無相違。
一。即攝七處八會等(文)今經說處限欲界人中天上歟答。爾也難云。花嚴一乘佛教最上也。色界淨居天等所何不說耶。サレバ李長者。第三禪可說等覺法立十處十會。經來不盡釋如何答。今經說處。限欲界人中三處天上四處云事常途談旨也。但於難者。上二界是難地非修行身故不在彼。修行之身。要是欲界他化最極。寄顯法勝(云云)色界アマリ快樂勝レタルハ。難受化故爲難處。又淨居天那含人生處故非機也。總說花嚴處皆勝處凡佛法在處欲界也。欲界中人間勝。人中南州殊道器。苦樂相雜故(云云)仍摩伽陀國寂滅道場始成正覺示給也。仍此處總本スル也。
九日
一。是故不動道樹遍昇六天(文)六天俱今經說處歟答。六天悉非說處也難云。當段云遍昇六天等者是此義也(文)答。六天中四王樂變化天。除故。六天悉非說處也。但於當段釋者。言總意別也。
一。具十八種圓滿(文)十八圓滿淨土者。在三界外歟。與三界不即不離歟答。界外土也難云。迴向品疏釋方所圓滿云。一自受用周遍法界。於三界處不即不離(文)今何判三界外耶答。當段云在三界外受用土中(文)解釋分明也。但於難者。依佛地經。十八圓滿。唯約他受用說。難所擧迴向品疏釋。釋因圓滿。約自他受用變化等三身釋之。亦是約今經宗非彼佛地經意故無相違也。
一。此依三乘終教及一乘同教(文)佛地經十八圓滿淨土者。通終教同教歟答。爾也難云。法花經中說即染歸淨之旨。
漸同花嚴指菩提樹下即爲蓮花藏界十佛境界故。名之同教。而佛地經在三界外受用土中(云云)既染淨隔歷。何爲同教所說之即染歸淨義耶。尤限終教不可通同教也答。當段云此依三乘終教及一乘四教(文)折云。此義通三乘一乘故。約二教以顯終教可知。及一乘同教者。如下以佛地經化身具實報切德爲即權歸實故。屬同教攝。彼約身此約土。既身是釋迦令居化土。而經顯十八圓滿。即化土以顯執土。
即化顯報故屬同教攝也(文)但至在三界外受用土中之釋者。且約終教釋之。是經正意故。同教是義含故非相違。
十日
一。謂此一乘經首唯列普賢等菩薩(文)花嚴經會座可有聲聞衆耶答。唯列菩薩(云云)難云。十地品云。其餘樂小法者。聞是甚深難思議事。或生疑怪(云云)寧非有二乘衆耶答。當段云謂此一乘經首唯列普賢等○大小二衆等(文)解釋分明也。但於十地品文者。章主玄第十釋此事。云餘處後時小衆爲餘。非是會中有此小衆。又是地前不定種性。不能一向修菩薩道故云樂小也(文)准此解釋可會之歟。
一。是故(乃至)佛等諸位在信等位中(文)以十信爲位歟答。爲位也難云。終教已上。以信不爲位。何以十信爲位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方便正位分時。十信十住方便行故不云位。然而不分方便正位。廣名位時云位無失也。
一。彼有三佛此有十佛(文)三乘教中可說十佛耶答。無十佛也難云。勝天王經說十佛如何答。當段云彼有三種此有十佛(文)但於難者。准孔目第三卷。瓔珞經十諦同教義。花嚴十諦別教義(云云)知三乘教中。縱雖有十佛十諦之名義。非無盡圓融圓教之義也。
十一日
一。十者事異等(文)圓經中施設法門時。正以事相顯法門施設歟。ハタ總無礙圓融事ナレハ圓教事異三藏云事歟答。義勢雖非一准。一義云。入法界中品本會中有三種現相。答海會之疑問也。是則受覺賢三藏口傳。法業法師即釋此三重也。又請佛陀三藏之口決。光統律師釋此三種緣起。清涼引之釋(云云)難云。如章現文者。隨有舍林等皆是法門者。其舍林等。即是行即是位。或教或義故。云皆是法門者也。如彼詫事顯法及諸法顯義等。例准可知。然如配釋者。毫光示益分中。衆海頓證之行位。是謂或是行等。普賢開發之言教。是謂或教義等。即非謂舍林等事物。即是行位即亦教義。何指此等爲事異耶。明知。此釋全失章主意者也如何答。一義云。事異之言雖廣。而別就法界品所說以明其事異。而本末二會意少別也。若約本會。則義苑云隨有舍林等者。謂花香雲林。即法界之法門。刹土衆生本十身之正體。所以逝多林重閣忽然廣博。三種莊嚴園林重閣虛空也。以此三種之現相。答彼海會之疑問。豈非法門耶。故云皆是。或是行位者。令彼海會頓證法界故。或教義等者。普賢文殊。依此開發故。而不壞其事者。壞相而作非不思議故(文)但於難者。伴一義也一義云。復古云。如善財隨處遇貪嗔癡等。皆得法門。遇山入山法界。遇水入水法界等。皆即事即眞也(文)一義云。折薪云。十者事異。即託事顯法生解門。并諸法顯義體之意也(文)託事門者。尋十玄義自可知之。顯義體者。探玄記第一云。第五能詮教體者。通論教體。從淺至深略有十門○第三遍該諸法門者。謂一切諸法。悉爲教體。此亦二種。一有爲法。二無爲法。以無不能令生開覺故。如下文花鬘寶地香樹雲閣法界法門無非佛事。如勝音菩薩及所坐蓮花。即通人法教義行位因果理事。總能發生勝解行故。並爲教體。准思可知(文)一義云。事異者。一乘則此目前舍林等境。即是稱性緣起事事圓融。即入無礙之事故。即此事相。正爲理量無礙甚深觀知之境故。云皆是法門等也。三乘不爾。即此舍林等差別事相。爲遍計心所緣故。必照即空即如等時。方成觀境故云爾也。未必別約託事顯法等義門。只是總約事事無礙對辨三乘也。即末文通伏難。云若以神通不思議力等。是亦總就事事無礙。約德相業用簡別三一不同。其意分明也。
一。非是彼法自性如是(文)諸法自體云法自性歟答。爾也難云。法自性云法爾自然道理也。自然云外道自性諦云同也。外道自性諦云一切諸法皆冥性以爲體。仍一云一自體アレハコソ一ナレトテ。自性常住計ヲナス也。今義同之也如何答。諸法自體法自性云也。一多廣□□シテ。大小融通事法爾自然道理□法自性如是三乘不知。只神通力等以暫現也。依之云非是彼法自性如是也。但於難者。佛法因緣德用如此法爾自然云也非謂有自體也。
春季談義五教章上卷六箇年仁令結願訖元和三年(丁巳)三月十一日
總讀師法印權大僧都實英
五教章下卷不審一(心識章)
二日
一。華嚴經中○義卷下(文)當章題名與上中題□□差別歟答。一義云。廣略雖別。共不相違也。□□□上中二卷宗明一乘故。名一乘教分記。下卷廣談五教故。五教分濟云也。何云廣略不同耶。況前八門化儀化法不同法門皆約能詮教明之。今中下九十兩門約所詮法義釋五教不同也。加之判勝不。若隨多上中二卷共□□□一乘教分記。尤可云勝。又卷文含□□故。又諸造書人最初爲好故。或書初好終謬故也。如何答。指事云。上中卷云花嚴。謂花嚴經中也○廣略雖別共不相違(文)但於難者任一義斗也尋云。於一部釋如此題名有不同事。他師釋有其證據歟答。善導和尚觀經疏題名。或云觀經玄義分。□□觀經定善義。或云觀經散善義。□於一部之釋如此不同也。今亦可准此例也尋云。上中云記。下卷云義。其意如何答。義記兩字所以甚深以爲義也。此所以甚深之義通義記兩字。故上中云記。下卷云義。是同義ナルヘシ。是以起信疏具云義記也。
一。略擧十門義差別故○差別非一(文)上下共□□□□□即云差別亦云非一歟答。爾也。難云。上云義差別者。五教所詮之義差別也。下云差別者。五義能詮之教差別也。非一者是指十門不同也。謂五教差別非唯一種。或約心識顯五教差別。或約佛種性顯五教差別等。擧十門故云非一也。謂顯差別非唯一門(爲言)故知依此二義文點可異歟。或文點雖同而意不同歟。如何答□□□復古云差別者。所詮義中各有五門。□□□□□緣起一心具五義門。由此得知彼□□法五類不同。故云顯彼非一(文)意云。上下共指五教不同即云差別亦云非一也。但於難者。
上約所詮義下約能詮教而皆通指五教也□□□□顯彼能詮差別非一。余如別說(文)□□如此意顯能詮差別事。如余孔目等說(爲言)是五教爲所詮義也(古章點如此)如何答。尋云。顯彼能詮差別非一(文)此文差別即等也。
三日
一。第一心識差別者(文)今心識者局第八識歟。將通八識歟答。雖學者異義。且任一義可通八識也。難云。見當段起盡。始教中云於阿賴耶但得一分生滅之義。終教中述於此阿賴耶得理事通融二分義。不釋轉識差別。何況既標所依心識。釋異熟報識爲諸法依。所依言尤可第八識。如何答。□□專依憑至相大師。而彼問答上卷中□□識差別。約始教廣出三能變。
加之當章引深密經建立心意識文知可通八識也。但於難者約本識一分具分之義專分二教之別斗也。何況若心識之言限第八者。小乘六識豈不漏標言耶。次所依言又可通八識也。五教共以心識爲諸法之本也尚難云。當章下文。約法約機結束五□□意識時。唯就賴耶顯五義差別。
□一章上下未見一處而約七轉釋諸教差別之文何云通八識耶答。小乘但以六識爲所依心。以義分心意識者。本由不知賴耶之實義故。約攝義從名門釋其差別云爾。
非謂於阿賴耶但得其名以爲所依心識也。次於一章前後□無釋轉識之文云難者。小乘段但有六識等之解釋。始教段引用深密經中云不見熏習ナリ。義苑折薪集成等同釋能熏七轉也。終教段引起信論不生不滅與生滅等文。彼疏釋生滅之言廣攝無明七識。豈謂無擧轉識之文哉所依心識通八識歟局第八歟事。文理分左右輒難決之。且任一義斗也。纂釋委細也。可見之。
一。如小乘論俱有六識(文)今此六識者。通指眼等六識歟。別指第六意識歟答。雖云六識但是一意識也難云。既云六識。豈體性唯一乎。況薩婆多宗談色心諸法各有異體。乃至過去之法尚執有實體。況前□□獨何無實體哉。若但以第六爲體以前五爲用者。全同大乘中諸識體一之義。就中起信論明五意中。說意識云。
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爲意識亦名分離識(文)同疏釋云。名意識者。此論就一意識義故不別出五識。但說意識分別六塵。亦名分離者。分於六根別取六塵。故云分離也(文)圓覺略抄之□□全同今論判。豈是小乘之意哉□□□第四卷頌云。心意識體一(文)長行釋□□文有二師說。第二師云。
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文)演義抄第八下云。唯識第五云。云何應知此第七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釋曰。以小乘謂此俱是第六入過去故。故爲此問(文)復古記用此抄意正釋今章文。云。□說心意識名。體即第六。小論即毘曇俱舍也(文)是即始自四依論判至高祖并先德之解釋。小乘教雖立六識。剋論其實體。則但是第六識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是非一歟ハタ差別與非一於義可有不同歟答。差別者五教不同云也。非一者今十門指釋也。是故差別非一義即可不同歟。若爾者今文□如上點可讀也問答□引折薪復古。可見之。
一。餘如別說(文)指心識等之十門外法門歟。爲當章之外指別書藉云余歟答。章之外指別書籍云余歟難云。余者。心識等之十門外法門也。若指別□□者。如余別說可云。不可云余如別說。□□□□有□□余如別說(文)答。指事云。言□□別說者。指嚴法師問答等也。彼建五十要問答顯一乘義故(文)但於難者。余者心識等之十門外法門也。別說者指問答。婆娑雜心等論藏中。或約三世或約三科施設分心意識時。皆通六識事不及異論。總小乘中六識體一異各別也。薩婆多六識體別。成實六識體一也。雖然婆娑復次之中六識體一義有之歟。且約一異之通相一意識釋歟。
若一異別論之時隨其部計可得意也尋云。如小乘論(文)今此小乘者。通二十部歟答。不通二十部也。依諸祖定判檢小乘部計。全不一准。何必通以六識爲所依耶。所謂犢子部以補特伽羅爲染淨因。薩婆多以未來藏爲雜染清淨所依等也。明知今以六識爲所依之義。未必通二十部也。
一。義分心意識(文)心意識三廣亙六識歟。限第六識歟答。亙六識上分之也難云。前五識上何有思量集起義耶。何況清涼大師釋云。小乘謂未來名心乃至體即第六(云云)如何答。集起思量二義前五識中雖非如第六識明了對五識境思量其相。又集起業因等故。非無其義分也。故折薪三云。但有六識。於此六識義分心意識也(文)但於難者。在未來集起於過去依止義故。亙六識可有心意識也。清涼釋者。第六識其本故歟尋云。薩婆多意。未來名心等義如何答。薩婆多意。未來藏諸法起故。未來位有時名心也。過去名意者。意者所依義。過去所依心起也。所依者。過去謝滅被引現在法生故。如云開導依。現在識者。現取境義歟尋云。過去名意者。意者限所依義歟。若有思量義者。於過去思量義如何答。依依止之義也。
四日
一。如小論說(文)小乘教意。於第七識名義俱得之義可有歟答。第七識名義不可得之也難云。既於第八識得其名。於第七識者。人我之根本故。小乘尤可得其名義也。故唯識第五云。又大乘經處處別說有第七識。○解脫經中亦別說有此第七識。如彼頌言。染汚意恒時諸惑倶生滅。若解脫諸惑。非曾非當有。彼經自釋此頌義言。有染汚意。從無始來與四煩惱恒俱生滅等(文)述記五末云。論解脫經中至非曾非當有。述曰。此大小乘通許之經。
○然四阿含不攝零落之經諸部皆有○其此頌文長行自解○此經大小共信。十八部共許(文)如何答。當段云。但有六識(文)明知第七識名義不可得之也。但於難者。述記以下即續云。諸部解別。上座部等許。即染第六諸惑許並生。別有細心。是第六意恒現行故○大衆部等解。如常施食受樂。非謂一□□有名恒。○薩婆多等非四惑同時俱。此則前後有俱常施食等。今大乘云。即是我第七識(文)意云。大衆部薩婆多等云。時時相續名恒時也。如例云常施食常受樂。未必謂常恒不斷相續也。就中薩婆多執四惑不俱起故。約前後有俱也。總皆不許第七識也。燈第五委釋。可見之。
一。於阿賴耶識但得其名(文)有部意。四種賴耶以能執藏之貪愛爲體歟。以所執藏之法爲體歟答。以所執藏之法爲體也。難云。述記釋云。四種體是貪(云云)豈非以能執藏之貪愛爲體耶。如何答。述記四本云。起愛所著之處必阿賴耶○四名如論。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無性云。愛是總句。餘三現在過去未來如其次第三世別說。□□恒時極希願故申樂欣喜。是故總名阿賴耶也(文)同述記云。彼部計云。執餘蘊等。
但是貪所著處即名阿賴耶故(文)此等釋以蘊等之所愛著之法體名阿賴耶也。如攝論唯識等也。但四體是貪者。且釋能愛著體。非釋阿賴耶之體歟尋云。小乘所得賴耶立識名歟答。不可名識。□論中於小乘阿賴耶出三義。五陰我見樂受相應貪也。不出識也問。若爾者。無性攝論等說阿賴耶識如何答。以大乘心云爾也問。愛阿賴耶等如何可訓耶答。愛阿賴耶等可訓歟。唯識論。是貪總別三世境故云。故知賴耶者境也尋云。愛樂欣喜能貪之心者。小乘意。於第六識上分之歟。亙六識歟□愛樂欣喜者能貪心賴耶者所執著境也。尋云。貪總別之事樂欣喜現過未配所由如何答。就字訓義有歟。
一。如增一經說(文)增一阿含經說四種賴耶歟答。爾也難云。現流布經全無此文如何答。當段釋分明也。但於難者。梁攝論無性攝論四種阿賴耶證據指增一經故。章主依論說也。梵本有之歟尚難云。檢增一經說。但貪愛心上所立愛樂欣喜四種賴耶也。何以彼經文小乘中說。阿賴耶識可云耶答。章主御意自元小乘中不說第八識故。云但得其名。第八執藏之義於三世之貪上立其名。即是愛樂欣喜阿賴耶也。小乘不得阿賴耶之實義故。纔說其名終引大乘爲方便也。
五日
一。從業等種辨體而生(文)等者習氣義有三有支熏習者。述記云。有謂三有。支者因義分義。即三有因生善惡趣差別因也。通前六識皆有此熏(文)但於難者。依業感當果有名有支故。且擧有支歟。
一。異熟報識(文)異熟名付有義勢。何義爲正耶答。一義云。異類熟故云異熟也。
因是善惡果是無記故以之可爲正義也難云。於異熟無記因是善惡果是無記之理有疑。因果相順之法。必可同性。何以善惡業種爲因感無記果耶答。一義云。異熟者。異時熟故云異熟也難云。若爾者。等流果豈非異時熟耶。是以此義亂等流之過在之。一義云。異處熟故云異熟也難云。種今擧有支習氣(今業種子也。正依業感當果有名有支也)我執名言等歟答爾也難云。親辨自果因緣正名言種也。又論文三熏習初名言熏習也。云道理云文便尤擧名言可等餘二熏習。何今釋云從業等種辨體而生耶答。唯識論中。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文)長行釋此頌出四復次。一福等三業。二三熏習。三十二因緣。四二種生死也。四義共釋業習氣與二取習氣。謂福等三業業習氣。色心心所等種子二取習氣。又十二因緣者惑業苦三道也。業習氣。惑苦之種即二取習氣也。次二種生死者。漏無漏二業爲因即業習氣。煩惱所知二障爲緣即二取習氣也。故四義共以業種名言種等爲生死相續之因緣也。爾者從業等種辨體而生者。不可限三熏習。可通論四義也。判空依他耶。
□□□□□有二門。相成就當於始門。理成□□□□□□□□□者。即第三時所建立之法□□□□□□□爲始門。
其上更云終門即空□□□□□□識及百法等之法相豈非直空□□□□□但於難者。付此依他無性有體空□□□□□□二寺諍也。若依他體不見□□□□□ヤムヘシ。自性等過アルヘキ也□□□□□今內外者。何物云內外耶。□□□□□□者如理智。於外者如量智也□□□□云。內即所熏故不見藏住。外即能熏故不見熏習。既內外俱不見故。無攝藏義。故不見阿賴耶。既無攝藏之種子則無能攝之果識。故不見阿賴耶識等(文)一義云。集成云。於內外若爾者。豈從人感人總報之類無異熟果可云耶。乃至從初禪生初禪等。准之可心得之也。一義云。變異總報果生故云異熟也。難云。若爾者。一切種子生果之時無變異耶。諸法種果生事必變異生故。亂餘果變異過在之。一義云。異類熟故云異熟也。
因是善惡果是無記故也(已上)諸義中以之爲正義也。述記二末云。言異熟者。或異時而熟。或變易而熟。或異類而熟。或異熟因所招名異熟果(文)但於難者。因是善惡果是無記是皆增上緣種子生方云異熟識也。自名言種生方等流果也。果因等無記故。是以述記二末云。此異熟因增上緣種(文)尋云。尚因是善惡果是無記委意如何答。異熟無記心心所能生因緣種有二類。一親因緣種。是即無記現行法所留自習氣之性也。其性即無記。親辨無記之果。二疎因緣種。即善惡業種也。業種者。業者造作之義也。是第六相應思心所造作善惡業熏自思種。此種子業勢力強勝故。能有助他無記劣種之力。彼羸劣無記法親因緣種子其力羸劣故無自生現行之力。故蒙彼業種勢力生自無記現行故。此無記現行正親因緣種雖無記種子。力劣故隱不論。談勝助緣業種名無記果能生因。故名因是善惡果是無記之法。雖然實能生種子是自無記習氣種子也。
一。異熟報識爲諸法依(文)始教大乘意。以生滅一分異熟報識爲諸法所依歟答。爾也難云。今此異熟報識者。自七轉之業種生其體但得生滅一分。若爾者。何以彼異熟識可云爲諸法所依耶。
是□終教已上教心取彼異熟報識不爲所依(見)如何答。當段云。異熟報識爲諸法依(文)但於難者。□□□□□法所依有二種依。
即持種依迷□□□□□即無眞如隨緣眞妄依持之義故。□□□異熟識之中立諸法所依。性相二宗心別也。何以隨緣義可難之耶非相違也問。付第八識有阿賴耶阿陀那等之諸名。何故擧異熟爲諸法依耶答。阿賴耶名不通八地已上二乘無學等位。異熟名通菩薩金剛心二乘無餘以前。阿陀那名通具縛乃至佛果。故取中擧異熟名也。又異熟者。第八識果相故。對上辨體而生也。
六日
一。方便漸漸引向眞理(文)今此眞理者。指終教之眞理歟。始教空理歟答。終教之眞理也難云。既云熏等悉皆即空。悉皆即空之言豈非指始教之空理耶。
加之次下引經文結釋之云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眞也。無諍會八識之事相歸始教之眞理(見)是以復古記中。此約初教故云漸漸引向眞理(乃至)但云悉皆即空(文)如何答。
章文既方便漸漸引向眞理(云云)知八識法相說即空事。爲引入終教眞理也。若只於始教內直會事歸理。何可有漸漸之義耶。故義苑記釋下故說熏等悉皆即空云。密符眞性者。定知是終教眞性也(云云)又折薪記釋下結文云。解云下正令彼捨執而玄通之。此令相宗趣後。不是朋於空宗。○由八識無性歸眞。是趣後教眞實義(文)既云不是朋於空宗。又云是趣後教眞實義。明知令趣向終教眞理也。但於難者。章文云悉皆即空。會歸眞也者。此等解釋自本於始教內八識之事相即空之義釋也。如此即空釋事。爲引入終教之眞理故。漸漸引向等釋給也。先德又釋述此意歟猶難云。引深密經成立熏等即空義。是經豈非當教誠文耶。其上引此文畢。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眞也(文)知今諸釋趣當教中會眞理之義成立也。
是以孔目中於始教內相成就理成就二義釋セリ。今理成就者。是當教終門也。今熏等即空義豈非此等義耶答。引向眞理言。上漸漸言以照之。遙指終教義歟。但今所引深密經文有二意。若依顯相。熏等即空義說。是當教終門建立也。孔目中理成就云。就顯相熏等即空義釋云也。若如來祕密意趣約探云之者。說熏等即空本意。遠終教甚深眞理ヲモワヘテ説之也。是故若約意趣者。不可關當教之分。今章方便漸漸説者。約如來祕密善巧者。遠超越當教之分故。漸漸等說也。就顯相說熏等即空義者。當教之內終門也。理成就者。依此門所論也。但理成就云約如來密義說之者。以終教眞理所歸所成就眞理可云也。
一義云。今總標云引向眞理者。雙含始教空理及終教眞理。次下結文云會歸眞者。別指始教眞空。故光顯抄上卷云。宗家立四宗時。般若已居第二。空小乘有。深密亦在第三建立依他法相。若深密不說眞空者。何引向終教不空眞空理耶。是故章云。方便漸漸引向眞理故。說熏等悉皆即空(云云)所言眞理者。即含深密所說眞空終教不空法門也。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眞也之結句指當經空理。方便漸漸引向眞理之標文欲及終教不空妙義等(文)。
一。故說熏等悉皆即空(文)今熏等即空者。
與深密第二時般若經所說之即空同歟異歟答。可不同也難云。凡依他即空者。即三無性中生無性之義也。唯識論第九云。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詫衆緣生無。
如妄執縱說無性非性全無(文)既唯無妄執之實法非謂衆緣所生之依他性全無。明知但空所執不空依他。
是即深密第二時所說之空外至第三時更空依他不可云也。今何云熏等即空。即外者。主山曰。內身根識。外境六塵等(文)何如理如量云內外耶答。一義云。指事云。於如理智所觀眞如境內境○此說不安。違上釋故(文)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七日
一。不見阿賴耶等(文)不見等處可通如理如量之二智境界歟答。梁論意可通也難云。解深密經意。以法住智之所建立非祕密(云云)不通如量智之境(見)答。梁論云。諸佛如來如理如量。由此義記諸菩薩能通達意識心祕密義(文)但於難者。如量智有緣事緣理之二能。故知梁論約緣理深密約緣事故非相違。
一。不見阿陀那識(文)深密經所引阿陀那識者八識中何耶答。第八識也難云。梁論第一云。不見本識及阿陀那識(文)佛性論第三云。如無上依經中說。阿難。於無生無滅法中心意及識決定不生故。釋曰。心者即六識心。意者阿陀那識。識者阿梨耶識。於此三中不得生故。此中若無三識。則無分別(文)眞諦三藏意。第七末那名阿陀那歟。故或云本識及阿陀那或云意者阿陀那。仍嘉祥寶窟下云。攝論第七識名阿陀那。此云無解識(文)准此等經論并人師解釋。第七識名阿陀那非第八云事分明也。如何答。大疏云。阿陀那者此云執持。執持種子及色根。此名通一切位(文)花嚴深密攝論唯識等之諸經論並云阿陀那是第八識也。但於難者。如此異說非一准。今任常途之所說斗也。
一。建立一切心意識祕密善巧(文)祕密者。不了密意之義歟。甚深祕密義歟答。甚深祕密之義也難云。深密瑜伽等心。以八識三性之建立爲第三時了義之說。以畢竟皆空之義爲第二時三無性門未了之教事。相宗一家定判也。是以唯識論中。述因果同時恆轉如流之義了。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解深密經文。長行說不見之義重頌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以八識種種現因果相依之建立甚深正理定。何以業等熏習定不了。皆空義可嘆甚深祕密耶答。
正深密瑜伽等中以外不見之義或名勝義善巧菩薩。或云祕密善巧菩薩。云眞菩薩。若所解之義不了者。能覺菩薩何勝義眞實菩薩耶。加之瑜伽論中。異熟生滅等義爲愚癡無智說(云云)愚智無智之所解豈甚深耶。但於難者。深密等中建立諸法有二義邊。一異熟生滅等義俗諦門建立。引迴心二乘爲令知八識五熏之因果也。瑜伽論愚智無智者。二乘等也。二攝相歸性勝義眞實門。因果能所熏等皆即空離言也。此則菩薩證智境界也。故云勝義菩薩等。以此即空無性眞俗相依之建立故。說建立心意識祕密善巧也。又經論中深妙甚深等者。嘆此眞俗相依之八識。全非異熟生滅之分。故經文祕密善巧者。無諍甚深祕密之義也。但章之結釋文。生滅等相皆是密意者。指異熟因果即云不了密意也。不可混亂。
八日
一。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文)今生滅者。通三細六麁歟。限七轉識歟答。廣通三細六麁也難云。起信義記中。依楞伽經生滅者七轉識也釋不取三細(見)如何答。以生不生和合名阿梨耶。三細既賴耶三分也。爾者生滅者專可取三細也。但於難者。起信疏釋。先初約根本三細生滅釋不一不異之義了。依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爲生滅等已下。就麁顯之七轉識釋不一不異之義。是則七轉熏如來藏成三細梨耶。故七轉亦不離阿賴耶之義釋也一義云。擧麁分七識攝最細無是也私云。建立義門之時。三細六麁次第生起。若剋體之時。七識生滅即梨耶生滅也。七識生滅與眞如不生滅和合爲梨耶體。若離二分無梨耶自體也。但起信論義門建立之時。生滅分麁細。細爲根本無明麁爲七識合麁細。爲生滅一分也。楞伽經不分生滅麁細故。唯立七識不云根本無明。然而彼經根本無明分七識之中不別開之可心得也。差別之時楞伽經中以七識爲相生滅。以無明爲流住生滅也。自本終教心八識一也。七轉識即本識差別功能更無別自體。故自根本無明至枝末七識。皆取爲本識生滅。十重唯識中以末歸本門云。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文)故知所有生滅皆本識生滅也。即本識以二分爲體也。
一。以許眞如隨熏和合成此本識(文)終教大乘心可有眞如受熏之義歟答。爾也難云。唯識論中。能熏所熏各有四義。其所熏第三能識第一正遮眞如熏習之義。縱雖終教。能所熏云何可成耶答。當段云。以許眞如隨熏等(文)但於難者。自元法相宗揀眞如受熏之義。今法性宗亦七識等爲能熏以八識爲所熏。其第八中以如來藏隨緣成立含有生滅不生滅義故。熏第八即熏眞如故無相違。
一。不同前教業等生故(文)終教大乘意。
可許從業等種辨生異熟報識之義歟答。可許之也難云。當段云以許眞如隨熏和合成此本識等。終教但明眞妄和合辨體而生。不可許業等所生之義(見)若終教亦許此義者。何云不同前教耶。又始終二教差異如何答。起信別記(元曉)云。問。如瑜伽論等說。阿賴耶識是異熟識一向生滅。何以故此論乃說此識俱含二義。答。各有所述。不相違背。何者此微細心略有二義。若其爲業煩惱所感義邊辨無令有。一向生滅。若論根本無明所動義邊。熏靜令動。動靜一體。彼新論等依深密經爲除是一是常之見約業煩惱所感義門故。說此識一向生滅心心數法差別而轉。
今此論者依楞伽經爲治眞俗別體之執就其無明所動義門故。說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不異。然此無明所動之相亦即爲彼業惑所感故。二意雖異識體無二也(文)此釋分明也。但於難者。起信論所說無明熏習有根本枝末二種熏習。以深有兼識之能故。起信雙明二義。以識不兼深故。瑜伽等唯明爲業煩惱所感義邊。即當枝末無明熏習之一義也。起信約終教瑜伽約始教也。意云。不同前教業等生故者。相傳義終教意依業等種賴耶生義非遮也。然而不同者。今如來藏隨緣義通。始教但業等種所生局。故以通屈云不同也。
九日
一。爲無始惡習所熏名爲識藏(文)無始惡習者。根本無明歟答。爾也難云。復古云。如來藏即所熏也。惡習能熏七轉識也(文)如何答。義苑云。無始惡習所熏者。根本無明也(文)但於難者。義苑釋可依用也。自根本無明始無染法故。無始之言相叶也。
一。又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文)今此因者。根本無明歟。枝末無明歟答。因者。轉識無明。是執妄無明也難云。本識能生無明是迷眞無明也。此根本無明眞如和合非一非異名本識。枝末不可爲本識之能生因。若爾者與因俱若生若滅云因。何云七識無明耶答。根本無明眞如和合成本識。然此位唯一迷眞微細生滅。更不論三界趣生別故。微細生滅位受三界苦報。直受果義無之。是則習熏無明本識相應義也。然依轉識資熏無明力。隨善惡資熏或感人天苦報。或感地獄餓鬼等苦果也。
如此於三界若生若滅報感事依執妄無明力也。依此道理今章與因俱苦生苦滅云因者。即七識無明爲因也。直非成本識能生因。
只本識微細果報上加資熏力彼資熏爲能生感三界果報也。但於難者。自元引證文意趣各別故非相違。
一。約終教釋爲第一義眞心也(文)三界虛妄唯一心轉者。十地論主意。第一義眞心如理虛融平等不二故云一心歟。眞妄和合染淨不二故名一心歟答。第一義眞心名不二也難云。正見論文大有二段。初推末歸本門云。一切三界唯心轉故(文)若偏依此門。既推末歸本故且可云眞心。但依第二本末依持門者。即云此是二諦差別等。
明知眞妄和合染淨不二故名一心(見)章主何偏判云眞心耶答。當段云。釋爲第一義眞心也(文)但於難者。雖二門異。而同以第一義眞心爲能作。故強不可爲相違。
十日
一。又如達摩經頌(文)達摩經者指一部經歟。通指大乘經歟答。通可指諸大乘經也難云。唯識述記第一(本)列論所依之六經云。爰引六經。
所謂花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毘達摩·楞伽·密嚴(文)既是六經之隨一。何通可指諸大乘經耶答。演義鈔八下云。攝論第二云。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謂薄伽梵於阿那達摩大乘經中說。釋曰。
此乃通指大乘經爲對法經耳(文)但於難者。一義云。雖阿毘達摩經指一經。今所說道理廣通諸大乘經故。通指大乘經心得置無相違也尚難云。了義燈中釋攝論事。
阿毘達摩經攝大乘品釋論云事(見)爾者別有一經名阿毘達摩經可云耶答。
一。及第九地說(文)第九地說十心歟答。爾也難云。折薪云。然說十雖表無盡。但是一心差別十相非是十種心。次明一心十德。始是一心十相之義且如晋經十地品中。二地有十種直心。三地有十種深心。五地有十種心平等心。恐九字誤爾(文)今章欲顯圓教心識無盡相即之義。廣指圓經說十心之文中。初離世間品者。是說緣慮心體分爲十種之旨(見)後性起品者。雖於心體不分十種。而但明一心具十法也。然其中間所指第九地說者。案文相起盡。須如離世間品所說體性各別之十心也。但彼地中說一心十相未見心體分十種之文。然第二地三地等正有說十心之文。故知九字誤也尚意云。第九地所說。但是一心十相者。彼十心中初莊飾世心者。通擧八識。第二速轉已下轉釋是心上行相等。非是心體各別故云爾也。故探玄記第十四云。初言莊飾世心者。以八識心能莊世也。故知只是一心上差別十相非是十種心也答。當段云。及第九地說(文)何況五十要問答上云。又說十心欲顯無盡。故如第九地說(文)列祖一同之定判也。何云九字誤耶。但於難者。先德釋者。用否可隨宜也。
一。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所明心識(文)爾者同教中可攝別教歟答。一義云。攝前四教不攝第五。以同教是能攝故也難云。一義云。通攝第五同教(云云)准注同教問答。若依易簡記立三種同教中。是名法界本末融會同。若依會解記立四種同教中。名全收諸教同者是也。故會解記第八云。同教名義總有四說。一若教章中謂同教一乘者。要一乘三乘和合不異。若唯三乘名三乘教。唯一乘即別教。具三一名同教也(文)今第五圓教中。前釋別教後釋同教中。云攝前諸教等故。通攝第五圓教也。如何答。一義云。唯攝前四教不攝第五。以圓教是能攝故。即當段上標攝前諸教等下徵釋所以云。是此方便故等(云云)前諸教者。以並是此第五同教之方便故。從此圓教而治故。既云是此方便從此而流。豈非指第五圓教云此耶。爾者上云攝前諸教。定知偏但攝前四教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一義云。今同別二教者。於圓教中分之故。是此從此言總圓教云此也。是故今圓教前云頓教已下諸教指也。同教別教非云前也(云云)。
十一日
一。由此甚深緣起一心(文)今甚深緣起者。上法界緣起歟答。爾也難云。折薪云。此五義門同一緣起故曰緣起。一心具五義門。以一心要具五義攝機亦足。即闕一義則攝機不足。故同一緣起(文)此記意約所具五義同一緣起故。能具之心名甚深緣起一心也。章下總結文云。五義相融唯一心轉也(文)明知今總標云甚深緣起者。是亦五義相融同一緣起也。如何答。義苑云。稱性大緣起心融萬有故。五義以齊彰。逐機宜而別化(文)意云。總該萬有之一心稱性融通故云甚深緣起一心也。既融萬有故具五義。隨機攝化(爲言)復古云。即緣起理實一法界心也(文)意亦同之。是即上云性海圓明法界緣起者是也。若以五義爲緣起義。
甚深緣起義即狹若以法界緣起甚深緣起心得即廣博也。以此義可爲正義也。但於難者。約一義也。
一。一攝義從名門(文)攝第八義阿賴耶等名從第六識談云事歟答。爾也難云。小乘意。以六識三毒爲所依心識。以四種阿賴耶爲所依心識事不談之。何釋所依心識體云攝義從名門耶答。小乘總不知賴耶義故。以名爲所依心識也。依之上於阿賴耶識但得其名(文)但於難者。小乘爲所依事。望大乘已去義。以四種賴耶爲小乘心識云也。若依小乘當教分者。以六識三毒爲所依故。當教意以賴耶爲所依心識義不知。實云之者。爲所依也。當教意不知故。談賴耶名斗也。譬愚法小乘實第七識惑斷不知故如思不斷也。右一册破損之間加修復者也
寶歷八年五月十五日
上生院晋懷
五教章下卷不審二(種性章)
二日
一。第二明種性差別者(文)指佛乘種性歟。廣明三乘大乘種性歟答。標章云。二明佛種性(文)難云。今見章文。小乘教段廣明六種性。始教中具成立五性不同。何偏局佛乘哉。況自下諸章中廣明三乘行位時分。又述三乘斷惑等不同。明知今云種性廣可通諸乘種性也答。初總列中云二明佛種性。全不可通余乘種性(見)是以當章下文偏約佛性顯諸教差別。
所謂終教段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佛性○始教中說多人有性○終教一切衆生皆當作佛(文)何況問云何種性約就諸教差別不同。即答之時立約法約機二門。偏約佛性釋之。若廣通諸乘種性者。何故小乘云隨執非有哉。以彼小乘正有六種建立故。不可云一切皆無唯除一人。又云隨事虧盈如始教說。其亦不可爾。如前心識章。此亦有異義。且一義云。當章就佛乘簡別五教差別。凡當卷十門不出理行果三法。謂初二門是理法。次五門是行法。後三六是果法也。其理法者。千聖不易之大道。五乘同歸之實理也。故今就其理法以論諸教權實得失。若實不得則言非有。故名隨執非有門。若實末窮則有虧盈。故立隨事虧盈門。但此等皆由結緣異暫趣異路。故下諸章爲彼一往假說行位時分等。然無有一人永留自乘涅槃。逐迴心向大必當證三身之滿果故。第七立二乘迴心門者正此意也。良由天眞法理都無二途故得爾也。是即當卷十門建立之意也。此義許爾者。今章所明種性唯論佛乘者亦何疑哉。但於小乘段列釋六種性等之難者。此是爲顯二乘人於佛菩薩性全迷不知故於異乘虛相隨情安立也。故章擧六種性已。次下即云雖於此中說佛一人等。又終教段云。若小乘等(等文如上引)又章終立約法約機二門。其意尤明者乎難云。約三乘之覺性云佛種性故。其佛種性之言更不可限菩薩乘也。或又設雖標佛種。約勝擧其名言。終非謂不明餘性也。當段中廣論種性不同。豈但限菩薩乘耶答。始教段立五性不同。若以無種性之人入種性差別之標言者。無性有何覺性名佛種性哉。是知佛種性之言通非指覺性正標菩薩乘也。若不爾者。無種性之人還可成難義也難云。約多分云佛種性也。無種性其中只一故。或又種性言廣種類義等可通也。如何答。
一。若依小乘種性有六(文)小乘教意於何位立六種性耶答。通諸位可立六種性也難云。俱舍論二十五卷云。論曰。於契經中說。阿羅漢由種性異故有六種(文)小乘六種性約應果立也。何通諸位云耶答。光記二十五云。婆娑第七云。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種性乃至不動種性(文)寶師云。一切衆生法爾身中具六種性(文)論文解釋分明也。但於難者。小乘意但有修得無性得故。雖通凡聖而無學爲本。可通諸位也尋云。今此六種性皆通本來與練根之二類歟答。退法一種唯是本來得也。餘五種者通二類也問。其種性者何法爲體耶答。小乘論藏不見定判。但探義意。以信等五根可爲體歟(云云)。
一。謂退思護等(文)退必退乃至不動定不動歟答。可有不退類也難云。於退法種性有不退之類。如何以之名退法耶。又於思護住昇之類必可有退機。如何以之不名退法耶答。退法者。設有不退之類。遇少緣可退意アリ。是故獨得退名也。後四種性設遇勝緣不可退意アリ。然雖不退有退意。故如得退法名。設退スルトモ有不退意不得退名。得思護住昇等名也。但於難者。退名約容有歟。正義心只其根性論ハカリ也。退セサル事モアル也。不動自性本來不動必不動也。練根得不動又種性退昇進ニモ乃至退法ナル也。
但退法カ不動マテニナルタルハ退法マテモカヘリテ本性成事アル也。昇進不動マテ至ルハ昇進マテモ下ルヘキ也尋云。練根進時縱令退法種性護法トナリ乃至超不動トナル等義アルヤ答。不爾。次第次第可進也尋云。六種應果但是既斷煩惱。如何退起煩惱耶答。小乘意。既斷煩惱而於過去有惑得故。遇緣即退再起也。然就退類初退法必以少緣退也。後思法等退時。必遇極勝緣再起也。
三日
一。不動性中有三品(文)不動性聲聞可有上中下三品歟答。舍利弗既下品也。不可有三品也難云。演義鈔十三(上)云。據法花中則不動羅漢亦有上中下三根。聲聞悟不同故。五百千二百亦稱下故(文)不動性聲聞可有三品(見)答。當段云。
下者聲聞性如舍利弗等(文)聲聞種性不動性人證出也。自聲聞中上根智慧第一對獨覺故下トナル也。但抄十三上釋。彼付一乘悟入分上中下三根非小乘三根。不可准例也。
一。說佛一人有佛種性(文)小乘教心。可有多人同時有佛性之義歟答。無此義也難云。彌勒菩薩補處菩薩也云事。阿含經所說也。無佛性耶。又准佛性論。分別部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之義(見)加之探玄記中釋。俱舍論一切菩薩坐金剛座成等正覺。
一切菩薩者賢劫千菩薩(云云)既同劫中有千菩薩(見)何況入大乘論中引阿含經。六十菩薩同時成佛云ヘリ答。當段云。說佛一人有佛種性(文)佛性限一人者。且約薩婆多宗同時多佛不成之義也。唐朝盛流布宗故。小乘教者多分出薩婆多義也。若依薩婆多宗者。縱雖有多人佛性之義。約成佛唯一人之義邊故。釋佛一人有佛種性也。次分別部者。以三乘空理名佛性也。必非如來性歟。但於難者。部計既別也。可有多人佛性多佛並成之義歟。次賢劫千菩薩等釋。
且小乘教中唯無七佛不立三劫三千之佛云事論義也。縱七佛千佛無有多佛並成之義故。云一人有佛性也。又說佛一人有佛種性者。一大三千界內唯佛計佛種性人餘皆二乘性也。是橫一時見也。若竪論賢劫千菩薩アリ。又彌勒菩薩可成佛。故種性人多之也尋云。今說佛一人有佛種性者。佛性論性得修得二性中當何性耶答。當章雖無分別可當修得之性也。委細者如略文義也。
一。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文)小乘教心。可有佛德無盡之義歟答。不說佛德無盡義也難云。宗輪論中大衆部出世部一說部等計釋。佛身無邊佛壽無量(文)加之基師疏。佛壽無量也。雙林入滅等皆化現也(云云)答。當段云。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文)但於難者。眞諦疏云。大衆部依用花嚴涅槃金光明等大乘經(云云)是又薩婆多一義者。部別不同也。不及和會歟尋云。上揀非大菩提性。今大菩提性。佛許見故相違也。如何答。上大乘小乘下言也。今小乘自教前大覺性云故不相違也尋云。小乘自教前云大覺性證據アリヤ答。俱舍論二十五云。獨覺大覺名二覺者(文)。
四日
一。就有爲無常法中立種性故(文)以眞如爲種性之體義無之歟答。爾也難云。檢本論瑜伽所說。眞如所緣緣種子生出世間法(文)然瑜伽既始教所依論藏。尤可取種性之體也。如何答。始教大乘意以眞如不爲種性云事章文分明也。故章云。彼約始教以理從事麁相而說故。約事中明性種(文)但眞如所緣緣種子者。若依護法心者。緣眞如智從所緣名眞如所緣緣種子。依難陀心者。聞熏習種從正體智云也。依此等義心更非相違也。
一。即是一分無性衆生故(文)無性有情發菩提心可許發心修行之義歟答。爾也。難云。實不可有發心修行之義也。云雖復發心勤行精進事約容有論之也答。一義云。無性有情實可許發心修行之義也。釋雖復發心等即此意ナルヘシ。雖然彼身中四智無漏種無之故。何勤行精進皆成人天之善根終不成佛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無有斷盡(文)此道理相宗依用義歟答。非依用義也難云。既有佛性者必成佛故。以義云之有可斷盡之義。設若於有性許斷盡義。有無性衆生故。於生界無盡期故。諸佛利樂衆生之願不可有間斷也。尤叶道理也。何不依用耶答。法相擧非談此義。佛地論中立此道理故。後爲破之先擧此道理也。但於難者。有性皆成佛者。以義量之可有可盡義云意也。
五日
一。本性住二習所成(文)瑜伽二種於一種子上立之歟。ハタ於二箇種上立二種性歟答。於一種子上立之也難云。本性住唯識論第二云。有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文)即四智心品法爾無漏種子也。習所成者。同第九云。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文)依聞等熏習所成種性也。何於一種子上立之耶答。義燈云。雖一種子未增增別增位。不可更得本名(文)只同一種了上未增位云本性。此未增種蒙聞熏習本有無漏種フトリ增位云習種性也。是故二種性於無漏一種子上論之也。但於難者。唯識論文一箇種子遮義不見也。非相違不依熏習法爾云也。
一。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文)瑜伽論所說六處殊勝文付有爲性判之歟答。爾也難云。正見當段文。即內六處中意處爲殊勝。
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爲性種性(文)今此文依依無爲性判之(見)如何答。始教門心。若依相宗者。瑜伽論所說六處殊勝者。生滅本識中立本性故。尤可云立有爲性也。是以章主餘處解釋中立有爲性判。彼簡終教眞如無爲性故也。但於難者。當章心。立性習二性分五性別事。雖依始教門義。新熏種立種性故。以意處殊勝與本覺解性一味取之。付無爲性判之。立二性也。所望已異。各據一義無失尋云。瑜伽六處者何耶答。有三義。一義佛果六根六境六處殊勝云也。一義以六位云六處殊勝也難云。今後一義不可然。其故瑜伽中。於聲聞說六處殊勝。豈於聲聞具等妙等位哉(云云)答(云云)一義云。於六處殊勝有三重言總。六處中取意處。意處中取第八。
第八中取無漏種子也(爲言已上)三義中以此義爲正義也尋云。殊勝言限無漏種歟。通所依本識歟答。限無漏種子也。此無漏名殊勝者。無性第八無出世無漏種故。對彼具無漏衆生說六處殊勝也。今內六處者。是簡外六處也。
一。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爲種性(文)始教大乘心以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爲性種性歟答。爾也難云。尋始教大乘心唯述生滅賴耶之義不談如來藏本覺義。是以唯識論中。本性住種性。
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云云)此文心未必云本覺解性。如何答。當段云即攝賴耶識中本覺有始終兩門。始者偏依相宗當教之義談之。終者會權入實。故以實教一分之義爲始教之義。則以深密第三時不空爲終教者。是則始教之終終教之始也。取其實義但是始教門義也。立五性義談不成佛故也。今本覺解性爲種性者。又此等心也尋云。即攝賴耶識中已下文。義苑折薪集成三記不同アリ。其義如何答。集成第二云。即攝等者約實教出體故。下之起信論中說。梨耶二義中本覺是等(文)此記意。帶妄之眞從帶眞之妄隱攝談之。故爲本性住種性也。重意。眞心本覺義有爲無常識中隱談四智無漏種云也。若爾者今章文云。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爲種性故可訓也。纂釋委細也。可見之雖有義苑折薪之了簡。以集成可爲正義歟。
六日
一。
梁攝論云聞熏習○以此爲因(文)今此梁攝論文約法爾種性明性習前後義歟答。爾也難云。今文專明性習通融義誠文也。何以此文可談性習前後義耶。是以次下釋性習無礙義云。然有二義無二事。
如上攝論二義和合爲一因故得知也(文)准此釋以梁論文約性習無礙義云事如何答。始從始教之段至梁論一切聖人以此爲因。約法爾種性釋性習前後義。然瑜伽既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等已下文段總約新熏義論性習緣起融通義也。但於難者。以一論文證多義事。其例多之。故始教段用之。後終教段引之。況一教中以彼論文約本有。性習前後義心得。約新熏明性習無礙義可心得也尋云。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文)堪任者。十信心得或初住心得タリ。何義耶答。異說紛紜。一義云。義苑云。言堪任者賢位之前也。
謂成就菩薩功德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故(文)總指十信云三賢位前也。折薪記以十信名爲堪任。亦以初住已上兼名堪任持也。一義云。集成記別指十信中第十心名堪任位也。一義云。復古云。但可位至堪任者。是發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住以往也。
章主御意初住(見)次下文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云云)豈非初住耶。
一。具種性者方能發心(文)具種性者。具性習二性歟。唯具本性住歟答。具性習二性也難云。依集成指事等所引正見本論文。可指局本性住。其故者。瑜伽第三十五云。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性具足。
是名第一初發心因○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性具足(文)章主所引全同法文。云具種性者。論云種性具足是也。云方能發心者。論云初發心因是也。即論次下自轉釋種性具足之義云。若諸菩薩六處殊勝等(云云)豈非局本性住耶答。章下文重牒今文云。以論說種性必具性習。明知今云具種性者。雙具性習者也。但於發心品文者。義燈云。
發心即是習種性○退與不退俱名發心(文)(具如上引)准此本性住者。通爲二發心因。習所成者。偏爲不退位發心因。故論發心品約通唯擧本性住云六處殊勝等。而不可遮習所成亦爲發心因之義。故知論文意兼含習種。仍今章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歟。
一。是故此二緣起不二○習爲後(文)性習二性無前後歟答。爾也難云。本性住是無始本有之性也。習所成即今始聞熏習所成之功德也。何云無前後耶答。當段云。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不成。亦不可說性爲先習爲後(文)但於難者。依章家意。五性各別不必法爾。皆由熏習方說其性。此亦有二義。一義云。依折薪意攝聞熏所成之善種。以歸本識立性習無二之義故。此不可有先後。一義云。依集成意。今此二性通論其實體。只是一箇之解性。然彼解性未被熏習之時。不定屬大乘不定屬小乘。既不定屬。名何性哉。既無所名故。指此位名無性有情。若縱雖熏習未致本位名不定性。若發大乘心行六度等熏修功成與彼解性和合融通時。方名菩薩性習具足。謂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爲習種。若發自調心等。准此可知。是故若不由熏習有性種者。是自性無緣。如孔目第二所破。即次下引之。故知不可說性爲先習爲後也。
七日(此略文義也。下問答抄可成之)
一。
問此二種性與仁王及本業經○有何別耶(文)瑜伽論所說性習二性與仁王本業性習二性有差別歟答。無差別也難云。仁王本業有二性於解行二位立之。三賢已前不立種性處也。然瑜伽所說既發心已前立本性種性之體。何無差別耶。是以青丘大師解釋中。上出仁王二性了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子名二種性。
彼與果德爲本性義位未得發心已前(云云)此文經論二性有差別(見)答。瑜伽仁王等二種性者。經論建立聊互雖有前後。於種性之體者。更不可有差別也。章中釋此事。彼經大都○爲性種故云十住十行如次立習種本性。又瑜伽中久習爲習種約本爲性種述本性在發心之前。經論意義雖似不同於立種性位者。若二性不和合者。更不可爲種性故。經論共至堪任位可立之。是以章中。
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無二相故(云云)但於元曉師不同瑜伽地持所說等難者。仁王三種種性三賢中已得如來種性法身故。如次三種性立三賢位。瑜伽本性聞熏二種種子述立二性義故。似有不同。是故曉公釋不同瑜伽等也。今發心住種性依行增勝開之爲三種六種等。種性建立性習和合談緣起不二立堪任位事。更二師不可相違。即瑜伽論二種性之體故。顯本有性置發心前。仁王本業依行增進故。以三種六種等相配諸位也。依之章主習故成性依性起習等釋。青丘又依此門者。更非所存也(以上略文義也)。
一。問。
此二種性與仁王及本業經○有何別耶(文)瑜伽所說性習二性與仁王本業習種性種一體歟答。一義云。可別體也難云。見當章起盡釋成經論之二種性。即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等(云云)如解釋者。經論二種性同體也(見)如何答。瑜伽之二種性二種種子也云事。自他宗共許之。而仁王本業經等出十住已上位之體名習種性等。十住十行二位豈限種子耶。即當章文釋經論二種性有發心前後。然彼功能必有所依等(云云)能所既異也。知可別體云事。
是以諸記心指事中引元曉大師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性等之解釋不取捨。集成復古等。經約現行論依種子釋成。種現亦異也。何可云同體耶。但章文互成緣起無二相等者。經論二種性雖別體。性習之前後名義互相成故。顯緣起不二計也略文義經論二種性一體之義歟(見)。
一。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文)始教意立性習二性事何位耶答。至堪任以去立之也難云。依解釋見瑜伽論所說。云本性種性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釋習所成種性。述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既種性立發心之前。何必至堪任以去立之可云耶。何況仁王本業中。習種立十住性種置十行。爾者章家堪任以去立之者有何意趣耶答。章家意至堪任位立種性事分明也。更於性習不可分前後也。是以瑜伽中。云具種性者□能發心。攝論中。聞熏習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云云)二性緣起不二若闕一性者。更不成種性也。但瑜伽論并仁王本業經等前後難者。不可私劬勞。章自會此事云。
要由功能顯方可說○義意融通(云云)何況習故成性依性起習等釋各出一義。不可云有前後也。
一。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文)功能者。指二種性歟。限習種性歟。又所依者。通二種性歟。亦限本性住歟答。功能云所依云俱可通二種性也。或云習種或本性不可取定也難云。今章云。
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不違經(文)今依此釋。經依習種功能顯說有本性。是故習前性後也。論由有本性住種性說起習種功能。性前習後也云此釋意分明也。若爾者。功能所依各通二種云事。道理不明。如何答。此文意。初住發心位依二種性功能顯所說有所依二種性故。經意亦具論意也。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釋此意也。若瑜伽中於十信所依性位說二種性故。由有此二種性果初住發心位可起二種性功能道理在之。是故論意亦具經意也。今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釋等皆此意也。上方可說有有者。所依二種性有可說云事也。又要由有性性者。所依二種性アルニ依テト云事也。但於難者。經論互說義道周備故。功能所依通二種無相違歟。
八日
一。知種性至堪任位說(文)堪任得名位名歟答。就種性爲名非位名也難云。至相大師解釋中云。滿十千劫住堪任持者並皆成佛(文)依此釋者。以十住位爲堪任地。是豈非位名耶答。以種性爲堪任在二義。一若依所依性論之者。既入十住於大菩提等有所堪任故。名堪任持也。是以方論中云。自乘種性有大勢力於大菩提等有所堪任故。名堪任持。此文既明鏡也。更是非位名也。是就所依性論種性故。於十信位論性習緣起義也。但於難者。於大菩提所堪任功能實至極所望。正種性名堪任之義。至初住位成就云計也。位即是非云堪任也猶意云。演義抄釋種性十信(見)今章主御釋初住(見)似相違。故折薪記會釋此事。十信位正種性位也。十信位種性知事。又初住堪任位種性顯時。立歸知故至極處云堪任位云。立歸見處云。十信心得也。故無相違也。於太子位法四海功能如有之。正太子功能成就至極即位後法四海功能如顯。雖然即位之位不可與太子名。如以初住位不可名堪任也。即位後太子功能如顯。
至發心之位種性名堪任之義顯也(爲言)纂釋之愚案一義之趣能能可心得也。
一。若不從愚夫至堪任以來中間修此串習行者更何位修也(文)中間者何位耶答。一義云。中間即十信位也難云。一義云。堪任位有諸記異釋。今十信位名堪任。然愚夫與中間者。於薄地凡夫中雖聞無漏教。而生得善分濟無解了。以無解了故發心不眞。縱雖串習施戒等善。而未成順解脫分故。是故愚夫。若聞教成慧解發菩提心串習施戒等。即成加行善已去名順解脫分善。而不深信因果等故。未入十信。是名中間。述記九(末)云。此在四十心及已前位從初發心。乃至十迴向終名順解脫分(文)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十心既云及已前位。明知未入十信已前也。如何答。當段云必已修行若已修行者。愚夫未修習發心堪任中間十信位修串修行。依此行功至發心位成堪任性也。若此中間十信中不修此串習行者。更何位修耶。若既不修者豈至堪任耶云此文意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得位以未見第二住故(文)章主意。習種性位者。通初住以上歟答。得位已去是第二住故等之解釋者。性習二性位不通初住已上(見)難云。唯識論中出習所成種。聞所成等熏習所成(文)晨旦人師釋此文。勝解行地發心已去未入初地名習所成故(文)初地已前通名習種性位(見)何況演義抄(十一上)引唯識論其聞熏習非唯有漏聞正法時亦熏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增上展轉乃至生出世心之文。生出世心者。即是見道判。然既云展轉乃至。明知習種性通見道已前也。如何答。習種性之位分雖有異釋。且任多分之義總指地前名習種性。其旨如難勢。但於當章文者。非謂習種性不通勝解行住。
且就十二住門第一種性住第二名勝解行住者。初住以上者是菩薩正位故。捨種性住名。種昇第二住故。初住已前不具性習。何得登正位。若不登正位者。何名第二住耶。但於難者。十二住門與性習二性門配立既別也。何得混亂耶。
九日
一。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文)成菩薩種性事必依退不退成堪任性歟。要不依退不退之義歟答。要依退不退之義非云成堪任也難云。設具二種性。退墮惡趣失菩薩性者。更至堪任意無之無成種性甲斐。如何。何況集成記堪任位分濟者。十信之內至第十信有決定不退者。指此不退位爲法身佛性之性。是名種性初位。又引起信論得信成就堪能發心之文爲此義之證(云云)明知此師意齊位不退成菩薩性云事答。一義云。今判三乘種性成就者。即以性習融通成一種性正爲種性成就。故章上文云。具性習二法成一種性等。又云。性習融通以爲種性。又云。然彼功能必有所依。又云。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云云)准此等釋。定知約性習融通之時方爲種性成就也。但於難者。若准天台等釋。第七信已上既得信不退成堪任故。墮在三惡更不可墮二乘地。成堪作歟。又集成意。寄終教門以例顯始教菩薩性之成相。故引起信如是釋也。
一。智論云煗頂忍等名爲性地(文)四善根共名性地歟答。爾也難云。於忍位者不轉向餘乘故。無轉根成佛義。屬性地事道理可然。然於煗頂二善根者。轉向餘乘故。許轉根成佛義。爾者如何以煗頂二位屬性地耶答。當段云。煗頂忍等名爲性地(文)何況天台四教義第五云。問云。若煗頂退者何名性地。答曰。此人雖造惡墮地獄。一入受罪竟終不重入。有性善根故能得聖果。是故經云。寧爲調達不爲欝頭藍子。調達造三逆罪墮於地獄。出生於人中得辟支佛。諸根猛利過舍利弗(文)解釋分明也。但於難者。智論說三乘共十地中。三賢名乾慧地。四善根名性地也。依智論意者。亦不以性地判爲不退位也當段云。直不云性地屬種性住云屬字意アル字也。
一。若依俱舍論得順解脫分善根位(文)俱舍論意順解脫分者指何位耶答。指三賢位也難云。
愚縛異生所修一花一香等之微善名順解脫分三賢四善根通名順決擇分(見)如何答一義云。始從微善至三賢位通名順解脫分。唯取四善根名順決擇分(云云)論二十三云。從此念住後順決擇分初善根生名爲煗法等(文)但於難者。兩義俱有文證。此義爲勝也。
十日
一。由此則立三乘種性(文)就種性義唯識論有三師異說。今章所立性習融通緣起不二之義依用何論師耶答。新古合成之護法論師義也難云。章主就熏習所立之二性融通義者。專依瑜伽論攝論探慈尊等本意成立之。兼約會同仁王本業於瑜伽之義彌顯二性緣起不二之義。若謂相承之依憑。則至相孔目章第二有種性章。依地持論立性習二性云。
若欲出體則用本有修生緣起福惠定惠等門爲體(文)然至相承于法常。法常是眞諦孫弟也。是則章主依憑之次第也。何云賢首又依護法立耶。是以探玄記第五(十住品)亦立種性義。彼出體門中明習性有無云。一約護月唯本性。二勝軍唯習性。三護法俱二。四如緣起俱離(文)此云如緣起俱離者。正是當章所明二性融通緣起不二之義也。既護法等三師之外別立爲一門。豈非指孔目章所述本有修生緣起不二門耶。是則護法謬執瑜伽立法爾五性。
章主依相承探瑜伽玄旨述性習融通之義暗破護法之謬執。何還云依彼立耶答。折薪云。依唯識論。本有新熏三師異說。
第一淨月等師(應等護月)唯立本有○第二難陀唯立新熏○第三護法正義。論云。有義。種子各有二類。一者本有。二者始起○又云。其聞熏習非唯有漏。聞正法時亦熏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增。展轉乃至生出世心。釋曰。出世心者即見道。其第三義正同瑜伽三十五種性品引文。即前瑜伽本性住文全同(上皆鈔文)清涼既以第三師正同瑜伽。賢首又正依此立。但約習成處。方約新熏本有說彼性。亦大同而已(文)但探玄記明種性中。云性種有二門。一就有爲無常門。如瑜伽云六處殊勝○二無爲常住門。
如寶性論云眞如性者如六根聚經中說(文)即次下擧四說中。護月等三師是於前有爲無常中更細分之。第四云如緣起俱離者。今前無爲性之義也。爾者正是當終教意歟。何與始教性習融通之義令全同哉。非相違。
一。諸乘性種皆就習說(文)定性無性不定性之三類。就一人上竪論位前後歟。橫有三類可始終各別歟答。章下文云。當知此中就位前後有無恒定不相由也(文)難云。凡判諸乘之種性。橫可論種類不同。何就一人上竪分位前後耶。若如今解釋者。未至諸乘本位之前名不定性。然見本論瑜伽。橫分四種聲聞中。迴向菩提聲聞可通乃至第四果(見)顯揚唯識等諸論皆以如是。今既以瑜伽爲依憑明性習融通之義。何至定不定性之分位忽可違本論耶答。凡論諸乘種性。或竪分定不定。或橫論有性無性。經論所說不一准列祖解釋亦不同。
且如般若淨名等經許見道已前迴心不許已後迴心。是豈非竪分定性不定性之二類耶。又佛性論第一卷破小乘品云。分別衆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佛性。
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文)無性不定性及定性之三類竪論前後云事。論文分明也。誰謂不爾耶。
雖當章現文不引此等經論至行位章明始教不退相之時。正依佛性論今文釋成其義。今亦明始教門諸乘種性。祖師豈不存此等論證耶。但於違瑜伽論云難者。既聖教中或約竪或約橫各論諸乘種性。其說不一准。故今就瑜伽種性品文。明性習融通義之時。且依約竪之一說分諸乘之性種。何必爲難耶。若依約橫之一說。
建立四種聲聞之義更非所遮之也折薪記引演義鈔五性竟會通之云。唯無性二祖全同。餘四性少異。清涼但以偏習爲定性具習爲不定性。今約位說至位成定性。未至名不定性。故少異爾。以賢首據瑜伽種性必具性習故。要至位不至位說。清涼約會二宗故。不克位以克位。出瑜伽論故也(文)。
一。畢竟死者喩一闡提無佛性也(文)一闡提與謗大乘有差異歟答。無差異也難云。鈔第十九上云。一謗方等經。二犯四重禁。三作五逆罪。經三未必撥無因果。撥無因果即一闡提(文)有差別(見)答。寶性論第三云。向說一闡提常不入涅槃等。
無涅槃性者○爲欲迴轉誹謗大乘心等(文)是則一闡提與謗大乘無差異(見)但於難者。謗大乘五逆罪一闡提之三類但喩畢竟死故。無差異心得無相違也。
十一日
一。
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所引高貴德王品文說闡提作佛之義歟答。爾也難云。今文全無一字加減。但現流布本云。一闡提輩不得阿耨等(云云)若依此本者。所引之文全不見闡提作佛之義。如何答。當段云。亦得阿耨等(云云)但於難者。指事云。或經本云一闡提亦得。或經本云一闡提輩不得(云云)既是異本也。且依一本也重意云。
徵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文無諍闡提作佛之義也。不得者指闡提之位也。故章結釋云。就位前後有無恒定等(云云)。
一。善男子以何緣故等(文)今引涅槃大經文證始教義歟答。爾也難云。涅槃經說一切衆生悉有佛性道理。故無性有情終續善後成佛也。是則皆成義談也。何始教段引皆成之教證耶答。當段既御引用也。證文無諍也。但於難者。折薪記有此問答。彼答心。彼一本覺眞如性談方。終教義故。其方不引證據。聖教之證據引就。有樣樣斷善續善二位。分位斷善位畢竟死喩タレトモ。續善位不名闡提方取也心得故無相違也。
元和七(辛酉)三月十一日。春季談義不審。以纂釋問答抄略文義書集畢。不可有定量矣。
法印權大僧都實英(六十九)
五教章下卷不審三(種性章)
二日
一。就眞如性中立種性故(文)終教大乘意許非情成佛歟答。不許之也難云。終教意既以眞如爲種性。眞如遍情非情。何不許非情成佛之義耶答。清涼釋云。眞如以照明爲性(文)非情不具照明性故云不成佛也。故智論云。在有情性爲佛性。在非情性爲法性(文)今眞如性者。取佛性邊也。玄十云。若三乘教眞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文)但於難者。眞如性隨物緣其名言異也。眞如無差別故通情非情。其有情中眞如。有情有心故。隨此緣立開覺佛性云名言也。然者同眞如亙情非情眞如云。故通情非情釋。此眞如有情モタセツレハ。開覺佛性云也。開覺佛性眞如上有情處名言也。體同眞如方名眞如。爲簡情非情別云開覺佛性也。今立無爲對前有爲計故。唯眞如云也。若コマカニ簡情非情時。如餘處釋開覺云ヘシ。涅槃經簡去草木故遍一切衆生云也。故涅槃經云。若說草木有佛性者。是外道說(文)。
一。俱云衆生有心不云佛也(文)以此釋簡佛可云歟答。爾也難云。中觀論破如來品云。如來者亦名衆生(文)衆生言豈除佛耶。加之探玄記第二云。佛是大心衆生(文)若准此釋。縱雖言衆生有心。何成簡濫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衆生之言通于佛者。此非經論常途之說。纔是異門少分之意也。爭以少分屬無之義難通相常途之說耶。設經論異說衆多中。若有衆生言通佛果之文者。並不論之。但今涅槃經文法喩共約于當得以說衆生有心等。全不見可通佛果也。仍就此經文作如是釋。其義極成者歟。若有少分以異門佛名衆生之義。故以此少分之文會同諸經者。不增不減經云。即此法身流轉五道名爲衆生等(文)此衆生言亦可佛通果耶。若謂依經文相有不會之不同者。今此涅槃經約當得菩提之衆生云凡有心者。明知簡已得菩提之佛。其餘凡有心者乃至無性不簡之云事分明也。
一。以處處受生名衆生故(文)衆生云二字釋歟答。爾也難云。十二門論疏云。六大五蘊積成生故云衆生(文)起信疏(并)別記釋論明生滅因緣中云衆生依意意識轉故之文。攬此諸法積聚成名爲衆生(云云)今何約處處受生釋衆生義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經論釋衆生得名不一准。故處處解釋各依一文不相違也。懷感禪師阿彌陀經疏云。衆生即如來所化之機。大法鼓經云。一切法和合施設名爲衆生。謂以四大五陰十二因緣十八界等合成假名爲人。號曰衆生。般若燈論云。謂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爲衆生。大品經云。無有法可名衆生。但假名故號爲衆生。但是名字本無有法。強爲立名爲衆生。不增不減經云。此法身本性清淨。若爲恒沙煩惱所纒。隨順世間往來生死。即名衆生(文)行願記第五(釋第九願中)全同之。准此今章依般若燈論。餘處釋者依法鼓經歟。
三日
一。寶性論云向說闡提無涅槃性不入涅槃者(文)向說者。指經說時歟。指論文段歟答。一義云。寶性論上指說闡提文也難云。就一代時教指般若深密等五性教可云向說也。是以疏一(上)云。是知前來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經。皆是未說法花之前。就其長時之定性無性非永定永無故。寶性佛性等論皆說。
以一闡提謗大乘因依無量時說無佛性非謂究竟無清淨性(文)見一代勝鬘已前諸經說闡提故。般若等經指云向說闡提也答。一義云。向說者。指當卷初文云向說也。其故當卷初說三種性中。說無涅槃性物故云向說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爲欲示顯謗大乘因故(文)一闡提謗大乘斷善根此三類同歟答。可同也難云。涅槃經現病品。畢竟死之中出謗大乘五逆罪一闡提三種人。是三種人亦復如是(云云)若闡提謗法一體者。何各別可出耶。加之西天之境始終聞小之輩立大乘非佛說義。既是謗大乘也。而諸果聖人也。何可名闡提斷善者耶。爾者闡提等三類各別也(見)答。楞伽經中說闡提焚燒一切善根(云云)涅槃經中以斷善根故(云云)知闡提斷善一體也(見)況當段所引佛性寶性二論。闡提者謗大乘者也云ヘリ。思經論之說相。闡提等三類無諍一體也(見)。但於難者。元曉大師解釋。闡提有二種。一別一闡提。
謂起大邪見斷善根者(云云)是即斷善謗法具足名一闡提。經論多分說此一闡提故。或謗大乘斷善根等是。二通一闡提。謂未發大信。乃至小乘四果皆入闡提位(云云)是雖名闡提。未必斷善謗法。爾者畢竟死中謗大乘者。別一闡提。一闡提者通一闡提歟。又探玄記第一釋背正非機云。如提婆達多一闡提頂(云云)爾者提婆闡提聞。而提婆不斷善人(云云)此等異義期後勘。今章。一闡提者必謗法斷善義也。又大乘非佛說等之小執輩。依元曉師者。通一闡提也。不可攝。今章別一闡提也。
一。以彼實有清淨性故(文)今以眞如爲種性者。局理佛性歟。通行佛性歟答。可通行佛性也難云。理性者。是所迷所悟之理也。行佛性者。四智無漏種子。如云本性住。依之始教意。理非行性。行性即非理性。故所迷所悟理性法界有情遍。行性即不遍無性也。何行性遍一切衆生云耶答。今終教意理性行性體無二故。理性遍一切衆生。行性亦隨遍也。凡理性行性者。即體相二大法門也。平等不增減之理豈不帶性德義耶。是故理遍行性即遍也。但於難者。自元始終二教所談各別故非相違也尋云。此行必者。是有爲無爲中何耶答。體是無爲用即有爲義。是以探玄記中云。眞如性中具有爲功德。此故(文)此釋意。直以相大德釋有爲歟。依之起信論中。遍照法界義故眞實識智故等說。即是行佛性體也。此本有行性有爲釋事。相用必帶染淨故。望其邊釋歟。於相大返對妄染義有爲功德云歟。或始覺眞智塵垢遠離處本覺隨增明道理。是故望修生於本覺似有增上義。如此心得於本覺相德中似有有爲生滅義歟。法相。若有作用應是無常以爲大難。今實教意。自性用處可隨隨緣生滅有功能。更非所痛歟。
但功能隨緣用處所見非如生滅歟性相二宗之理性行性之事。纂釋委悉也。可見之。
四日
一。離有離無(文)離有者。隨緣故不守自性義離有云歟答。爾也難云。既上云決定本有。何今云離有耶答。決定本有者。不修得先本來本覺性故云本有也。本有者其體實義出也。故折薪等意云。夫實教所說佛性者。順因緣門非偏在有非偏在無。故知二部所執有無諍論。共不應道理故。破小乘品最末後總結云。是故佛性決定本有。離有離無故(文)是即實教之正義也。
然外道等亦不識佛性實義作有無即離之定執故。破外道品中廣明立破之旨。仍今指彼品也。但於難者。離有者。除偏局有也。限不變一義有過故非相違。
一。解云又此論前文廣破無性(文)章主引佛性論何文破無佛性之義耶答。引佛性論第一卷破小乘品文也難云。依今解釋。正披彼論見破小乘執品云。若從分別部說。則不信有無性衆生。若薩婆多等部說。
則不信有皆有佛性(文)如是標之一品始末偏明分別部對薩婆多付五難三失等之相。全非大乘中性相二宗對論之義。然則分別擧五種問之時。薩婆多具立五種道理。分別部就彼五種道理更付太過不及之兩失。或付二性相違之難如此立破者。但是小乘教中兩部諍論也。是以同類譬喩中。分別部爲難薩婆多所引經者。是阿含經也。何引此等論文爲大乘中權實對論之證文耶答。佛性論破執品中文有三段。然今文破小乘品文也。薩婆多立五性各別義。分別部意建立一性平等義也。就中今章所引佛性論問答。
論主依分別部一性平等義破薩婆多所立五性全文也。雖然論主意以一性平等義非爲實意。故助分別部義破薩婆多之義也。助分別部義事順大乘一生故也。是故助分別部意在大乘。若論主意通大乘云者。所破五性不可限薩婆多五性。若分別部當分所談。依一性爲能破者。所破亦限薩婆多也。此論主意樂望在大乘邊。所破亦傍破瑜伽五性義在之。祖師論主深歸大乘一性故。探非分別部一性義意趣。能立一性通大小之故。所破五性亦可通大小也。如此探論主意趣之日。能立中含大乘一性義。所破中大乘五性破義可有也。是以彼論答中。若憎背大乘者○(文)此憎背大乘言豈預小乘分別部所立義。是故論主意在大乘故也。祖師引用深在由緒者歟但於難者。凡一切界差別可得等五種道理者。
始自薩婆多等小乘部計至于瑜伽顯揚等法相論藏。凡立五性各別許有無性有情之教門。並是一同之所立也。又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之義者。始自分別部至于一乘宗。是亦一同之所立也。是以世親論主明小乘分別部五種難破中。雜以大乘實教意兼述一乘旨也。雖破品正意破小乘執。而今別取所兼述之實教文義引爲證也。
一。
問前始教中○非爲究竟了義也(文)今此問上之問若並有性如何建立五種性中無性者耶云此問相替歟答。可相替也難云。問答之趣何就無性有情起問難故。更替不見也答。前後之問答故可相替事勿論也。但於難者。上問者。今終教意。一性皆成者。何五性各別經立無性有情耶。云問也。答意者。終教暫時五性意。此難會通也。今問者。重上答義付。始教意決定有無性不成佛云也。更不暫時此終教皆成佛義二教說相違。ナニト可會。耶問スル也。答意者。以了不了會通スルカ故。前後問答相替也。非相違。
五日
一。
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佛性(文)小乘教意唯許一人有性成佛之義不許多人有性成佛之義歟答。爾也難云。依章主解釋。尋俱舍論文。一切菩薩將登正覺文賢劫千菩薩也釋給。明知多人有菩薩性云事答。凡小乘教意不談性得佛性。但述修得佛性。故修行成佛之位唯是一人一座成覺故。不云多人有性也。是則隨執非有門意。小乘十方世界唯有一佛故。
別始教中隨事虧盈半成半不成終教一切皆成之義也。況聲聞忍位立種性。菩薩初從煗位一座成覺。此位但是一人。依此云一人有性也。但至千菩薩難者。皆是三祇滿菩薩賢劫成覺故出其數。定成佛之性事。可指樹下成覺之位也猶疑云。見章家上釋。引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等之文。三乘種性於解脫分之位立之。彼何必可限一人答。順解脫分善依涅槃成種之義故立種性。今依性得修得之有無分五教別。於一人多人之成覺顯教淺深。故限修得三十四念成覺之位述一人性佛之義。建立少異也。無失。
一。是則於衆生界中起於滅見等(文)終教意。於佛界生界有增減歟答。無增減也難云。終教已上教意。說一切皆成之義。若爾者。生界悉盡。佛界何無增減耶。依之始教心立一分無性不成之義(見)答。終教意雖云悉皆成佛。何於佛界生界可有增減耶。衆生數無量無盡。對何忽可判增減。此非如來正知見故。還墮邪見之失。但於難者。始教意立一分無性述不增減之義。甚以不可然。章主清涼等御意判此事給若言一分不成佛者。但是不盡非不減義(云云)纂釋(并)可見光顯抄也。
一。見衆生界增見衆生界減(文)於衆生界起增減執者。五見中何所攝耶答。經大邪見者(文)難云。增減之見即斷常二見之攝。是邊見之所攝可云也。尋邪見者撥無之見也。何云邪見耶。是以章文斷見減見常見增見等(云云)如何答。佛界生界增減見者違正知見。妄見所起故。總名邪見。必非撥無見也。於擬無見名邪見者。是其失重故。偏是云邪見今廣指妄心所起名邪見也。但於難者。
今總邪正二見相對時邪見心得置無相違也(若當五見時增減見邊見也)尋云。對正見非邪見名邪見證據耶答。俱舍論云。一切妄見皆顛倒轉。並應名邪。而撥無名邪見者。以過甚故(文)又玄替云。五見名邪見。非要撥無名邪見故(文)此釋法花入邪見稠林文釋也。
六日
一。諸無性者不成佛故即便起於常見增見(文)無性有情不成佛起常見增見歟答。爾也難云。無性不成佛常見云事良可然。何增可云增見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唯無性有情不盡アルヲ增ストハ云也。故折薪云。以不減爲增非加添爲增(文)答。爲對前減義且不減多增云也。
一。而衆生界亦不增減(文)衆生界不增不減唯約理性歟答。約事理共不可有增減也難云且若約事相差別義者。雖衆生多漸漸成佛。豈無減之義耶。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義則有減。但未盡故(云云)如解釋者。可有少分減之義(見)答。清涼大師處處解釋者。對初教之立一分無性爲生界不減之義故。終教之中約理性平等義成立不增不減之義。是則爲破始教之義專約一理法性斗也。非許於衆生事相分減之義。是以初地十願中說十無盡界。謂衆生界虛空界等也。衆生界之無盡。豈獨約理性耶。又普賢十願中段段皆說衆生界虛空界無盡之義。即衆生依世界世界依虛空。虛空無盡故世界無盡也。世界無盡故衆生無盡也。既衆生事相無盡也。全不可有增減之義。但於義則有減之解釋者。擧始教相宗之義也。若終教實義約衆生事相許分減之義者。豈不墮若有漸損必有終盡之難耶。不可有相違尋云。約事法界成衆生不增減義者。所度衆生設無量。能度佛隨可無量。是故無量佛一時度無量生事何爲難耶此義若成者。何爲不增不減耶答。無量衆生宿因開發一時爲無量佛爲所度者。誠有論盡期之理然衆生宿因造業不同故。設諸佛大悲懇切。無緣衆生難度。是故不可有衆生終盡義也。唐經十行品疏一上(并)鈔三上等。問答抄引之。可見之。
一。義意言說衆生界等(文)屬上法說歟屬下喩說歟答。一義云。屬上法說經文也難云折薪云。義言下喩況(此義吾祖擧喩非經文也巳上)集成云。義言下二喩結成(已上)兩記共以此七字屬下喩況也。如何答。一義云。屬上經文也。義苑云。何以故。衆生定相不可得故。義言說衆生界。釋曰。此下三科答自語相違難也。既言衆生無有定實之相。則盡與無盡體無有二何相違之有乎。猶如虛空。假使無量勝神通之者(乃至)非以遊行令其得際。釋曰。約喩以明也(等文如下引)又復古云何以下二徵釋所由。何故爾許時界多佛度生界而不增減。衆生既無定相。將何以增減法身被染故曰衆生從緣成立。性本自空。譬如虛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以義從名假立衆生耳。故經云若成正覺與不成正覺亦無減。何以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能成所成皆無有相。復何增減猶如下二喩結成(已上)如此科釋者。兩記共以此七字屬上經文也。復古云。法身被染下釋衆生無定相之義也。謂法身被染名爲衆生。故知衆生以法身爲體性。以妄染爲義相。從緣成立體性本自空寂故云無定相也。雖體性空無定相。
而約法身被染之義邊相從以名假立衆生也(爲言)准此章云。義意言說等者。以義意而言之方說衆生界(爲言)但於難者。先德異義也伴一義也(義意以言說衆生界猶如虛空文。左點下喩說屬文點也。右點上法說屬義也)。
七日
一。
又今已後諸佛無有一佛得說三乘等教(文)以不說三乘等教無性不成之義付過歟答。爾也難云。諸佛說教可隨機有無。若無聖機何可說之耶。何況諸佛出世雖爲一乘。無彼機但如說三乘。加之如迦葉佛但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八字。多寶如來又不說法(見)以此等相例。無有一佛得說三乘。能破難成。如何答。當段釋分明也。實背諸佛本意。如來同體大悲欲授聖果故。但於迦葉多寶等不說難者。有聖機感之上如來不說之者。可背諸佛本意。如來大方便說不說共利生善巧也。設雖不說何爲此例耶。今依無聖機彼不說三乘等教者。是爲大過。斷同體大悲也。何況不說者。皆是一途別門義也。以之不可准例也。
一。何有不令一人得聖而於自身得成佛耶(文)以大悲行背爲專云難歟答。爾也難云。上不令得聖果事釋畢。又何無一有情得聖果故云耶。豈非繁重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其言同。所立義義異也。又所遮難不同也。上佛德盡義難也。今還行闕由釋故。非繁重也。一。不謂彼過還墮此宗(文)此宗者指法相宗歟答。爾也難云。終教也。諸難皆會通故。終教六難來不謂云也。此人六難有云吾サハ不謂云意也。復古云。此上諸過是法相宗立此以難性宗故。云不謂彼過。彼即性家也。謂隨此宗即相宗也。以能立過設難之家爲此。受難之家爲彼也(文)集成云。結過如復古。即不覺自毀之謂也(文)義苑意全同也。但於難者。伴多分先德注解也。
八日
一。問夫論種性必有是爲(文)必是有爲言約始教歟。約終教歟答。於當教內問答也難云。今此問意依始教以致難也。謂凡種性者。第八識所含藏法爾無漏種子也。故以第八名持種依。此所持種方有內薰之功能故。爲三乘種性也。彼眞如但爲迷悟所依全無內薰力。何得爲種性耶答。一義云。義苑云。若云種性必藉薰修克。彼眞如畢竟離相。焉得此宗以離相之眞爲種性之有(文)意云。夫種性者是種子也。唯識論第二云。種子既是習氣異名(文)此等義理即是性相兩宗共許之所談也。然彼眞如畢竟離相非是薰習之法。何爲種性之體哉。此於自宗中以不變難隨緣也。即此義苑更釋答文中。其義分明也。但於難者。設雖性宗意。正爲種性之位眞如隨薰變異處立性種性故。必是可有爲義。更非所遮。是故擧必是有爲義問作也。若爾種性之有爲事。性相一同之法門也。
一。本覺無漏內薰衆生(文)本覺無漏熏衆生爲種性歟答。爾也難云。本覺無漏內熏衆生者。即一平等也。以何於衆生有斷迷開悟之前後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無漏內薰密意衆生平等。於無明厚薄不同故。於衆生斷迷開悟遲速不變也心得置。無相違。
一。梁攝論說爲梨耶中解性(文)以梁攝論聞薰習與阿梨耶識解性等文證何教種性耶答。證始終二教種性也難云。凡始教付有爲性立種性。終教於無爲性判之也。種性之體既水火也。何可爲二教之證耶答。凡依一文證諸教之義事。探其意趣依一義證之。是常途之習也。今梁攝論文其義亙二教各別之爲證。相宗心。付本識之種立本有性建立五性之差別。當章心。聞薰新薰立之故。以意處殊勝攝本覺性爲性種也。然新薰立性故本性立本覺性分性習二性爲證有爲無爲別引之非爲證也。是又若望始教當宗者。依聞薰習種顯本性故。於本識有爲種中可立本覺解性名也。但於難者。當章今不存此義也。今爲終教證事。眞如立性。眞如內薰種爲種性。故今引之者。即正取本覺性也。二教所引各依一義無失。
九日
一。從無始來畢竟諸法體故(文)以眞如爲體歟。以六根爲體歟答。以眞如爲體也難云。見論文。
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畢竟諸法體故(云云)文相起盡以六根爲諸法體(見)答。當段云。
取彼畢竟眞如理以爲性種性(文)既如來藏四義之中及彼眞如性之偈釋故。諸法體者決定指眞如也。若六根者但有情自體也。何可云諸法體耶。但於難者。六根如是等者。眞如諸法之體故。六根從無始世以眞如爲體云心也。故章釋約衆生取眞如等云歟。
一。今簡非情故約六處衆生數中(文)爲性種性時簡非情歟答。爾也難云。
於一味法性何寂用遍非情照用限有情云耶答。當段云。解云以眞如○此與瑜伽所說各同(文)但於難者。眞心迷成妄心之時眞境隨成妄境也。然迷悟在心。於非情非論迷悟。一心若清淨眞境亦現。心若不淨。妄境隨現也。總迷悟即就智論故即開覺性限有情也疑云。迷悟依智論故。開覺性限有情。器界非情之妄境是妄心所起相分故。猶是心用分限也。皆眞智之變作開覺上所起彰像云非情云妄境也。若爾者寂用遍非情云事不審也答。見分帶相分之時。相分是彼見分之種生似。彼能見心本識中名言之種撃發如云帶相分。今非情緣慮妄心所變照體緣起似成非情。然妄心帶妄境之相之時。彼妄心即法性中空寂之義熏動即帶非情之相也。
見分名言種撃發即如帶相分妄心法性中空寂義熏動爲所緣非緣慮之相也。相見所變見分緣慮種如不可成非緣慮之相分。非情是妄心變起照體緣起非成非情非緣慮之相分也(爲言)。
一。又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文)涅槃經心第一義空者。理智中何耶答。智慧也難云。鈔十上(須彌偈讃品)云。六度能生菩提故。爲菩提生因。佛性能了菩提。明知佛性之體即是了因。言若以第一義空爲佛性者唯是正因者。揀智慧性也。然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慧。此二不二。以爲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爲智慧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慧但名法性。由在智慧故名佛性。以性從相即唯衆生得有佛性。有智慧故。牆壁瓦礫無有智慧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牆壁等皆是第一義空。于何非性。故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論云。
以色性即智性故○今分性相故分二義(文)第一義空不在智慧(文)如何答。當段云。第一義空名爲智慧(文)但於難者。以性從相名智慧間無相違也。
十日
一。離言絕相名爲種性(文)頓教意於眞心離言上如實建立種性耶答。爾也難云。離言絕相者。絕言眞如也。既絕相也。何立種性名言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一切諸法皆離言絕相名眞如。種性當體亦離言法性也。離言法體無定相故。還心識種性云彌離言無定相眞如也。
一。並皆具足主伴成宗(文)同教意許主伴具足之義歟答。爾也難云。主伴具足者。別教一乘事事無礙之義也答。當段但於難者。主伴成宗者。主伴有一相主伴無盡主伴二重。一相者。一乘爲主三乘爲眷屬。一相故也。無盡者。亦名互爲主伴。擧一爲主餘爲伴。如此互主伴具足無盡重重互爲主伴云也。同教主伴者一相主伴也全非別教主伴伴主相見無礙之主伴也。
一。即五位之中位位內六決定義等名爲種性(文)別教一乘以何義爲種性耶答。以六決定爲種性也難云。凡尋六決定義者。源出于十地論。然彼於地上證智作六決定之義。未見於地前有此事若爾者。
大師何判種性義可出六決定義給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六決定是諸位通體隨位漸增於諸位有差別。發心住下賢之初其全最劣故約種爲名。十地是證位眞證故立決定名也。位雖有勝劣。其體同善決定故。爲種性體云也尋云。六決定共爲種性體歟答。六決定滿足事十地一位也。前三位不滿足。但章等取十迴向之三願十行五行十住五種性也。以別教甚深之種性寄五位門顯義也。以此甚深之種性融果體即爲佛果之體義也十住十行位無大善決定(云云)孔目第三云。此六決定是十地體。通十地故。亦通十地已來故。經云。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迴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文)鈔十上云。然類六決定而但有三者。餘三證如方得有故謂觀相善云無雜。二眞實善云不可見。三大善云普能救護一切衆生皆未證如故無此三矣問答鈔委細也。可見之十一日。
一。問云何種性約就諸教差別不同(文)別教一乘意可分性習二性不同歟答。爾也難云。頓教既不分性習異。別教何可分之耶。是以見當釋段無教習異。知不分之云事答。諸記共不釋之。雖難知。一義云別教分本有修生。今此本有修生即性習二性也。故孔目章第二云。一乘別教以六決定爲種性(云云)然孔目第三釋六決定云。
此義通彼修生及本有(文)准此本有是性種修生是習種也。若就今章文料簡之者。初明理事等法本來滿足之旨。是性種也。後若隨門顯現下當習種歟。然性即習習即性。無礙融通甚深廣大也。但於難者。今釋者圓融根本釋給。故分性習之異マテヲハ不釋給歟。
一。各述一門隨機攝化義不相違(文)明約機攝化之義歟答。爾也難云。約法約機之兩段各別也。然今第一之約法段也。何云約機明攝化之義耶答。當段云。隨機攝化義不相違(文)但於難者。今約法釋段故。機方非爲本。法體本有五義故。一義一義機ナクル也。故非相違。
春季談義不審纂釋問答抄略文義等書集畢。不可有定量。後學糺之矣。
元和八年(壬戌)三月十日法印實英
五教章下卷不審四(第三行位章)
二日
一。第三行位差別者(文)行位者。雙明行與位之二事歟。爲當行之位歟答。當章本意限位明之。兼非釋所修行體也難云。種必如生現行。依佛種必可起修行也。依何道理限位可云耶答。於行體者。三乘五乘更不可有不同。其故何教以三學六度爲行體故也。此三學等生空智上安立。小乘行云乃至二空智上行。始教終教云計也。是故以明位爲本也。但於難者。自元今云行位者。明彼造修之行所依之位。故非相違重難云。當段云。皆以三義略示。一明位相○明行相(文)第三行相者。正是明行體不同(見)何限位云耶答。當章正明行相者。且一義云。標章行位之行與下行相之行。雖言同而義異也。謂彼云行相者。由智行淺深立諸位上下。其位中三乘人之行儀相貌是名行相也猶難云。諸記釋行相言。竝約所行之行法。不約能行人之行儀也。謂小乘段云。其行相亦如彼諸論說(文)義苑釋云。
謂諦緣度伏斷或定或慧種種現相等(云云)又復古釋迴心教云又此位相及行相之文云。位相即上十地等○行相者。謂五乘人所觀行相也(文)如此等釋者。行相之行言正指戒定惠等之行體故。
與標章行位之行言是全同也爾者位相與行相雙標爲章名。豈非行與位之二事耶答。下云行相者。位中能行人之行儀相貌。全非所行之行法也。故下章云種性位行相。又云地上行相也。但於諸記解釋者。能造修人之行相若離所行之法則不可顯故。擧諦緣度戒定等之所行法顯能行人之儀相也故義苑釋始教段行相中所引瑜伽文云。勝解行位菩薩者。正明三賢造修之行相也(已上)思之知大疏一上云。夫聖人大寶曰位。
若無此位行無成(文)又云欲登妙位不階(文)是則依加行登妙位居位修位中行意也。
如此アレハ行位二相成セスシテハ難成歟今標約本旨限位可云歟。
一。依小乘有四位(文)小乘教心於七方便依分資糧加行爲五位義可有耶答。不分也難云。既以七方便分解脫分決擇分二位。何不立五位耶答。當段云。有四位(文)若言方便。則三賢四善根共名方便。若召加行亦同名加行。故頌疏第二十二云。第二廣明加行。就中四。一明身器清淨。二明五停心。三三賢。四明四善根(文)准此七方便總名加行。又名方便道故。但云四位也。但於難者。就加行位中細分之時。三賢名順解脫四善根名順決擇。是細分門所談也。一義云。章主意爲對簡始教定立五位故。今小乘中不分爲別位歟重難云。成實論資加等五位(云云)如何答。今小乘者段段多分出薩婆多義也。成實別部也尋云。下時分義云。初於一生種解脫分。第二生彼決擇分(文)此釋分二位(見)如何一義云。小乘論異說歟雖分解脫分決擇分。不立資加二位故。不云位也。
一。又說小乘十二住(文)小乘中說十二住歟答。爾也難云。五千七千藏經所載小乘部經論中全無說十二住文也。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小乘論藏雖不勘文。瑜伽論等已例小乘立菩薩十二住云故。小乘有十二住心得無相違也猶難云。指事云。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爲究竟者(未驗小論)瑜伽論第四十八云。當知十二種住隨其次第類聲聞住等(文)如何。何況瑜伽論所說是迴心教也。何爲愚法小乘十二住耶答。實爾也。但諸師皆引之爲愚法十二住義故也。有一義云。宗家御所覽小乘論等有十二住配立也。一向不依瑜伽等歟。義林上人義(云云)又一義云。
瑜伽地持等述聲聞十二住義相一向愚法小乘故(云云)又一義云。愚法迴心二種聲聞多分法相同故。
諸師等以瑜伽地持第十二住爲愚法十二住歟(云云)凝然大德義(云云)一義云。瑜伽論說迴心聲聞時。不說十二住。說菩薩行位時准聲聞說。故知愚法十二住也云事(云云)一義云。可通迴心愚法也。今聲聞十二住者。已渡小乘經論中全不說之。瑜伽地持等文相例菩薩十二住而立之。知專迴心聲聞位也云事尋云。以爲究竟者。意如何答。以十二住配立談聲聞位相爲至極義相云事也。
三日
一。及說三界九地(文)三界九地廢立付。
欲界爲一地色界之四地無色界四地合爲九地歟答。爾也難云。欲界是五趣差別。何總爲一地耶。又無色界無別處。何立四地耶答。欲界五趣地離生喜樂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地爲九地事常途之所談也。但於難者。欲界一散地故總爲一地。又無色界生有四種故建立四地也難云。若欲界一散地總爲一地者。色界一有色地同定地故總立一地。無色亦然也答。色界雖一定地。器世間及修因生果各別。又於靜慮支有差別不同故別立四地。又無盡界亦修因生果各別故別爲四地。但欲界五趣雜亂故總立一地也。
一。十一地等(文)十一地者。加未至與中間禪歟答。爾也難云。折薪云。三界九地者。一五趣雜居地。此即欲界。二初禪離生喜樂地。三二禪定生喜樂地。四三禪離喜妙樂地。五四禪捨念清淨地。已上四禪即色界。六空處地。七識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非想地。已上即無色界。言十一地者。加未至地滅想地(已上)滅想地者滅盡定也。唯識論第七云。由偏厭受想亦名滅彼定(文)又復古云。十一地者。九地復加十未至定地十一滅受想地(文)集成亦同之。諸記共除中間而加滅盡定。何加中間可云耶答。俱舍論第二十七云。欲四靜慮未至中間并四無色名十一地(已上)同論二十八云。依十一地除七近分。謂欲未至者入未至中初未至也。中間禪者有色界初禪中也。梵王所居之在初禪而起初禪故別爲一地也。
未至入本中間(文)欲界四靜慮四無盡是九地也。更加未至中間故成十一地也。但於難者。先德釋不可爲依用。可任論文也尋云。除七近分限取初近分意如何答。正理云。上七近分無無漏者。於自地法不厭背故。唯初近分通無漏者。於自地法能厭背故。此地極隣近他災患界(文)問。九地十一地配立其意如何答。一義云。三界九地約所隨所治。十一地約能治義也尋云。欲界地非想非非想邊地無無漏(云云)爾者何以十一地爲能治耶答。一義云。成實非想非非想處許遊觀無漏(云云)又欲界地起有漏智伏惑事許。此等義故十一地爲能治也(云云)復古云。未至定地與滅受想(文)料簡同也尋云。滅受想地者中間禪歟可尋之。
一。九地十一地(文)爲行位之地歟答。爾也難云。凡位者。就智行熟不熟論之。然今三界九地等異生依業惑煩惱所受果報依地也。今何以此等爲位耶答。二乘聖者若約所斷見思兩惑。並依止界地建立。有向果不同故。謂見道中法忍法智約斷欲界煩惱以立之。類忍類智約斷上二界煩惱以立之。若修道中約九地九品煩惱立一來已上向果不同。如常所說。既約界地有斷惑次第。又立向果不同故。屬行位。攝也。大乘不爾故不立爲位也。但於難者。此非行位。行位所依出之。故非相違也。
四日
一。至忍位得不退(文)小乘教以忍位已上爲位不退者。以不墮惡趣爲由歟答。只下不落不退取也難云。既判忍不墮惡趣。不墮惡趣爲由(見)答。俱舍論二十三云。此順決擇分四皆修所成○初二亦退捨(文)論曰。初二善根亦由退捨。由死退者唯異生非聖。由失地捨唯聖非異生。忍及世第一異亦無退(文)折云。言忍位者即第三善根也。忍者印也。謂修行者至此位印四諦下所詮之理亦名決定。謂諸修善者至此處決定不退故(文)(不退ニヤウヤウアリ是ハタタ下ヘヲチヌヲ忍不墮惡趣トテ不退ニ取ル也)心云。捨三アリ。一失地唯聖也。二命終捨唯異生也。此二通四善根。三退捨。於四善根聖人一向無退捨之義。付凡夫後二善根都無退捨。先二善根有無不定也。故云忍不退也。非謂不墮惡趣不退但於難者。忍不墮惡趣者。不退上勝利功能也。下忍位得惡趣不生。上忍位中得無想北州二形等不生也尋云。今忍位不退者。二十部小乘中何部意耶答。毘曇義若依成實。煗位不退歟。俱舍頌云。煗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文)探玄記第三云。成實煗頂已上釋名正定永不退故。毘曇忍心已上方得不退。若依地論。見道已上方名正定(文)准此可知問。於忍位有上中下。此上中下皆合爲不退歟答爾也。
一。問何小乘行位等相不廣顯耶(文)此問答意局當章歟答。通前後諸科也難云。若實通諸科者。何於初章不致此問答耶若安中間兼通前後者。何不安依身章等耶答。折薪云。此問答雖見於此。實通前後諸科意(文)先德注解分明也。但於難者。心識種性之二章直談所依法理故。約機法之二義判五教之施設。即每章未致其問答者是也。行位已下諸科有。始明能依之修斷等事。而今行位章是最初故殊在此科。初爲此問答也。既小乘異大理無疑。故准此。
一。若依初教○此中有二(文)始教中迴心直進之二教者。竪約一機之始終歟。橫約大小之二機歟答。二意共可有之也難云。迴心直進者。如次漸頓二機也。何云一機之始終耶。
五日
一。施設迴心教(文)迴心教者指深密第二時教歟。又通第三時聲聞歟。通以第二第三時聲聞行位等名迴心教歟答。可通第二第三時聲聞行位等歟難云。探玄記釋假立聲聞藏云。如大乘經中。爲引聲聞令迴心故。所立法門亦同聲聞名數而說。如無作四諦及道品等。如諸大乘經中說(文)如此釋者。假終教已上聲聞之行位等建立皆可云迴心教耶。加之當章文所引智論三乘共十地中菩薩地者。觀喜等十地也。
又以佛地攝十地之內事同二乘現身得果之義(云云)爾者菩薩行位佛果相若同二乘誘引。皆迴心教可云(見)如何答。當章心有三重。初見等四位全同愚法。次資加等五位唯識等論中本是菩薩行位也。又通聲聞三者三乘兼雜位。如乾慧等。此三重建立皆迴心教也。所被但聲聞也。但於難者。此外假立聲聞藏縱雖通終教。所被機既聲聞也。可攝迴心教歟尋云。迴心教之所被機者局不定性歟。通定性歟答。通定不定也。如瑜伽聲聞決擇等也。但約自宗五教建立者。以捨權入實爲本意故。今迴心教安立以不定性爲當機。顯一切二乘迴小入大之旨。故兼含定性皆成之義也答。二義但可有之也。若約漸悟則是一機之始終也。故折薪云。迴心教亦名始教之初。直進亦名始教之終(文)若對頓悟。則是大小之二機也。故斷惑章云。若依始教具足三乘斷惑差別。由此是其三乘教故(文)但於難者。非聲聞有差別。顯有盡理不盡。以爲引小趣大之方便。又令發信解大乘之菩提心也。依之探玄記第一云。問。此中所說既與小乘諸部不同。豈聲聞人有兩種耶。答。此約教中說聲聞法盡理不盡故開爲二。非謂聲聞亦有差別(文)。
一。分前三種爲資糧位○是近方便(文)以資糧加行二位爲遠近方便者。望見道云遠近歟。又望極果歟答。一義云。雖兼正有異並可通遠近也難云。唯識論。第九云。
爲趣無上正等菩提修集種種勝資糧故(疏云望菩提爲號○此即依自利釋)爲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疏云望涅槃爲因)此論疏等心。資糧名遠望菩提涅槃之極果也。但資糧名約自利順解脫名約利他(見)又同論云。爲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煗頂忍世一法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眞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文)此論心。資糧者遠望佛果。加行者近望見道也。如何但於難者。唯識論約正以義顯故。三賢望極果令得資糧名。四善根望見道立加行名。是則應之配屬也。若再往言之不可妨互通歟。如何答。一義云。雖兼正有異。並可通遠近。謂三賢雖正望極果得資糧名。而不可遮兼望見道爲方便之義。四善根雖正望見道近作加行。而不可遮兼望極果遠爲方便之義又清涼演義抄十四下釋四加行位云。
望於地上即爲十地之加行也(文)如解釋加行位不局見道。通望十地成加行(見)。
一。爲資糧位○爲加行位(文)資糧加行之得名者三賢四善根互通歟答。唯三賢名資糧不通四善根也。加行之得名通三賢也難云。加行名通資糧者。資糧名可通加行也。何不齊耶答。唯識論云。非資糧無加行義(文)述記九(末)云。對法八說。所有資糧皆加行道。有加行道而非資糧。此四善根非資糧道。加功而行初位亦名加行。近見道說。獨此得加行名○問。初位心猛獨名資糧。四善近見獨名加行答。以近見道名加行。初位不得此名。加功萬行方行初位亦名加行。故於五道中四善獨名加行者。近見道義故。彼初位不得此名。加功而行初位亦名加行。此不齊解○前解爲勝(文)但於難者。今約不齊解故非相違難云。加功而行萬行。初位亦得此名者。四善根亦望大果可有資糧義。何四善根不名資糧耶答。初位發心最猛利名資糧。四善根不名資糧。萬行加力方行初位亦名加行也。若齊解者。此四善根果之資糧亦可名資糧。今以不齊解述記前解爲勝釋故依初義也。
六日
一。又亦爲說乾惠等十地(文)今此三乘共十地迴心教中建立歟答。爾也難云。始教聲聞若定性。於佛地菩薩地等絕望何可有引入義耶答。鈔十九下云。今先例名後當釋義。初例名者。一乾慧地○十佛地。大品云。菩薩從初乾慧地至菩薩地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故云通三乘法也。二解釋者。初乾慧地者。三乘初心通名乾慧。即是大乘三賢之位。小乘即是五位心等(文)付三乘共經十地。聲聞留七地。獨覺留八地。又菩薩唯九地修行等也。況當段上一爲引愚法二乘令迴心故。施設迴心教(文)但於難者。自元始教中若定性成佛不云。但自乘上有佛果令知計也。非相違。
一。欲引二乘望上不足乃至得聖果故(文)二乘誘引義述歟答。爾也難云。設雖十地內有菩薩地佛地。三乘位相水火異也。何爲誘引二乘之教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爲令知下位不足欣樂上佛果故。無相違也尋云。望上不足者。二乘果上置佛果故。望上不足云歟答。常義爾也。但一義云。第七已辨地置聲聞極果。第八置緣覺果。其上置菩薩因位。第十置佛果。故望第九菩薩成望上不足義也。
一。以二乘人於現身上得聖果故(文)迴心教二乘於現身證聖果歟答。爾也難云。二乘得果形極速。猶經三生也。俱舍論二十三云。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云云)何云現身得果耶。何況顯揚論等中述證果之遲速。極速三生四生等義有之。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相宗仲算私記云。
凡夫不覺生多少○聖人知業多少(云云)凡夫不知生多少故。欲現身得果也。實雖不可得。約彼志云現身等也。若知業多少。第三生人亦修可得也。折薪記釋不約志念。約分段身云現身歟。
七日
一。方便漸漸引向大乘故(文)引向者。愚法二乘大乘者菩薩乘歟答。爾也難云。迴心教聲聞之中有定不定性。若云引向菩薩乘者。唯限不定出不定性。引向菩薩乘故。云漸漸引向也。何所引云愚法耶答所引小乘是愚法二乘。所向大乘是直進菩薩。如是能引向者即是迴心教也。復古云。此既下指此迴心教。退非愚法進非菩薩。
即是三乘中聲聞乘也(文)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二爲直進人顯位相者(文)直進菩薩者。唯局頓悟機歟。可通漸頓二機歟。答。可通漸頓二機歟難云。直進者對迂迴之言也。故知對漸悟迂迴之機教立頓悟直進之機教。若云直進中攝漸悟者。迴心教是爲何機耶又教是直進機是漸悟。豈爲機教相當耶。義苑云。不渉小乘而來故云直進(文)是則直進者唯局頓悟也。如何答。但云迴心教云直進教。則如次二乘教與菩薩教也。若彼二乘人迴心向大行菩薩大行已去。皆是直進教所被機也。故知直進菩薩之名可通漸頓二機歟。但於難者。迴心菩薩迴心向大之後可經五十二位故。名直進菩薩。故非相違。
一。二爲直進人(文)今此直進中可攝小乘教菩薩耶答。不攝小乘菩薩也難云。五十要問答上云。維摩思益仁王勝天王迦葉佛藏等爲直進菩薩。仍直進有二種。一大乘中直進。二小乘中直進菩薩。此二處教亦有同異。准攝可知(文)答。如探玄記第一云一別教小乘二同教三乘者。別教名兼通小乘。同教稱亦通三乘。可例知之。當章者大乘直進也。不可攝小乘菩薩也。但於難者。要問之釋別途之建立也。凡名目無定。不可一概也。
八日
一。又以十地說爲見修(文)初地入心之全爲見道歟答。爾也難云。
清涼一處解釋以初地之全屬見道攝二地已後方爲修道(見)故上所引折薪云見屬初地等者是也。如何答。大疏三下釋五位中云。三通達位。即是見道。謂初入地二種見道。四修習位。始從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剛無間心位。名爲修道(文)意云。以初地入心爲見道。以住心已後爲修道也。述記釋修道轉依云。
即於初地住出心後漸至究竟金剛來(文)鈔十三上云初地二見道後即是修道。且約地分見屬初地。故從二說(文)意云。今且以約地分故。初地之全總屬見道。從二地說爲修道。其實於初地中唯以二見道爲見道。是入心也。住心已後屬修道(爲言)但於難者。自元約地初地之全總屬見道故。非相違尋云。若初地入心爲見道者。彼入心中取一分爲見道歟。取全分歟答。一義云。取入心之全也問。當章斷惑義十八門寄在中第三門引梁攝論三十三僧祇。依彼論意。地地之中入住出三心各經一僧祇劫。故知初地入心可經多劫。何悉屬見道耶。以見道雖有直相二。而其時短促未積劫數故。
明知彼多劫中一分可爲見道不可取全云事。次慈恩對法抄擧得滅定之人。
約十地入住出三心即有三十人(云云)就見道位無入滅定者。以入心長遠故。雖其一分是屬見道。而不遮餘分屬修道故有入滅定之人歟。如何答。見道位有眞相二見。於相見中亦有三心十六心。於十六心中更有所取能取上下八諦之二類。如此修習豈不經多劫耶次於對法抄釋者。彼且擧應得之人體未必見道位即得滅定歟。或又言總意別歟。故彼師述記第十釋修道轉依云。
即於初地住出心後漸次究竟金剛道來(文)此亦取入心全總爲見道(見)。
一。爲影似小乘故(文)以十二住義影似小乘歟答。爾也難云。迴心教自元引小故。尤可同小乘。直進之教非迴小之教。何必可云影似小乘耶。若影似小乘引小機者。何可云異迴心教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直進菩薩機淺故不可受大乘深法。故似小也。
一。以彼十信亦成位故(文)直進教意以十信。爲位歟答。爾也難云。縱雖始教。以十信是輕毛位故。彼教亦許未成不退。何強立爲位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若退位故不立爲位者。此始教意。十住十行亦未得不退。何爲位耶。故知不可依退不退。況殊有別意。故取十住爲位也。折薪云。所以信亦成位者。正欲影似四善根故也(文)。
九日
一。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位(文)今此四位者煗等四善根歟答。爾也難云。正見梁論文。只云有四種方便。不云四善根。何輒釋煗等耶。何況既云須陀洹道前有四種方便。此方便之言廣亙五停心等。於理尤有便歟。加之能例之菩薩既盡道前四十心。所例之須陀洹道前何不盡道前方便耶。是晨旦人師開三賢爲三合四善根爲一。名之四方便(云云)此釋叶道理歟答。當段釋分明也。但於難者檢彼論前後。未見指何等位名四方便。故諸師解釋不一准也。於煗等四加行有諸說不同。直諦譯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亦爾等者。
意取信住行向如次配屬煗頂忍世第一之時。取彼小乘煗等以例此菩薩煗等也。如是得意。則影似小乘之義極成者也。廣亙五停心等更非所用也。至能例盡地前所例不盡道前之難者。凡影似門義不一准。或約名字同或約總數同。其中今但取名字同者相例之計也。非論盡種類不盡等也。以晨旦人師釋不叶道理也。何況資糧位修行總望究竟道。加行位善根別望見道。然既云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豈非別指近見道之四加行方便耶。宗家解釋尤符論文。倍順道理者也。
一。又亦爲似迴心教故(文)資糧加行名言爲相似迴心教歟答。爾也難云。資糧加行名言專俱舍婆娑等性相也。爾者愚法有之。何強迴心。似云耶。若如此釋者。愚法無資糧等名言可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誠難心得釋也。暫以引迴心直進教兼心故。先迴心似云歟。愚法無其位名言不可心得歟尋云。若爾者。何愚法小乘段但立四位無五位廢立耶答。略故爾歟。
一。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爲加行位(文)三賢外別立四善根歟答。爾也難云。以第十迴向終爲四善根事。常途性相也。是以他宗人師第十迴向攝也釋。何可云別立之耶。況初僧祇三賢經畢。第二僧祇初地入二僧祇中間經何時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三賢四善根相攝異釋不一准。今約一義也尋云。當段云。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文)爾者以十信爲煗善根等歟。亦十信位修煗等善根歟。亦彼四位此四位。故相配計也答。但四位等故配計也清涼釋心。攝論四十心皆加行取也五位建立無也。今章心。別立四善根故只宛四方便也。不取加行位歟。疏牒攝論文云。若依此釋。則無五位。地前三十心皆加行攝(文)有云。眞諦心地前四十心即煗頂等四位義也。眞諦弟子寶常義亦爾也。至相大師亦寶常弟子也。故搜玄記中釋十住結文時。頂位修云乃至十迴向時世第一法修釋。十住頂位事分明也。今章如爾可心得歟飾宗記七云。常法師云。此四善根如其次第配地前四十心位。謂准本業瓔珞經。於十住前更加十信(文)又云。(功+書)法師云。第十迴向最後位中開四善根。唐三藏意取(功+書)法師以爲正義(文)此記總出三師異義中。
寶常法師信(煗)住(頂)行(忍)向(世第一也)僧(功+書)法師意第十迴向中立善根也。
惠休法師意十住(煗)十行(頂)前九迴向(忍)第十迴向(世第一)如此相配也大疏五上異說可准之。此中眞諦弟子寶常法師四善根如次相配信住行向。今章釋可准此義歟。一義云。至相約終教十信乃至十迴向合願樂行人等一位取修煗等善根義釋成(給)宗家約始教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義成故。煗等不可配四十心也。然者師資互影略歟問。別立四善根屬第二僧祇歟答。屬初僧祇。
十日
一。爲引小二爲機淺(文)今總標之二意與次下皆通二義之二義同歟異歟答。可相替也難云。機麁淺故者。爲機淺云更相替不見。如何答。一義云。折薪云。答有二下初標二義。一以下釋。然第二義中便云凡以等者。但是結通二義。非是標釋。然恐文脫合云二亦以此引小故似小乘。
方可云凡以大乘似小乘等也(文)凡以大乘乃至爲機麁等者。重言似。故折薪記第二義爲引小ハカリ義出結文凡以等云ヘキヲ文落タルカト心得タリ。然總別付第一義一義擧第二義總擧何カタカラム耶。其上既直進上。引小時必機淺義可兼。故第二義引小一義ハカリヲハ不出歟一義云。集成云。答中易簡云。初義正就菩薩答。次義通約大乘初門答。復古釋後義曰。既爲淺機。又復引小。評曰。復古義長(文)一義云。上總標云答有二意者。初意以直進菩薩機麁淺故等(云云)如文應知。後意爲小故云一爲引小。然其所引之小乘麁淺故。能引之大乘似小說故。云二爲機淺也。意爲欲簡下釋終教行位不似小乘之所以云所引二乘純熟高勝機故不假似彼也。故知今云二爲機淺者。是所引之小乘也。非指前直進之人也一義云。第一答云。直進教設雖不引小直進菩薩機淺故似小也。是答直進教不可似小云問。非謂直進教不引小。第二答凡以始教大乘似小事。直進迴心皆通引小機淺二義也(爲言)第二答機淺者。通指所引二乘(并)直進菩薩也。是正答問中迴心教可似小直進教不可似小云難心故。云皆通二義也。但於難者。
始教二乘機即淺故能引ッレテ無力淺ナル也一義云。前麁淺者從愚法入者歟。機淺者直入歟。
一。如說聲聞獨覺亦爾(文)三品成就聲聞獨覺同歟答。爾也難云。聲聞緣覺觀智既有勝劣。三品成就何無差別耶。何況如彼麟喩者。一座成覺人也。三品成就何無不同耶答。獨覺亦爾之當段所引之論文分明也。但至麟喩一座成覺云難者。部行麟喩合作三品也問。於獨覺作三品成就樣云何答。先付聲聞三品異義紛綸。且景疏心方便位中至四善根位命終下品也。自方便位至見道已上更生中品也。自方便位入無餘者上品也。獨覺上品者麟喩也。自煗位一座成覺一生入無餘。故中品下品部行也。聲聞下中品也。然無佛世出世獨覺故獨覺之三品云也。下品從解脫分至煗等死也。後出無佛世得果。中品住果更生也。後出佛世得果。此二聲聞緣覺部行也。與聲聞同也。上品可知一座成覺也景疏指事引文也(可見之)性同者部行歟」。
一。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論聲聞至苦忍(文)始教意判聲聞位不退。依何論說判耶答。依佛性論也難云。凡定教法相可依瑜伽唯識等。然瑜伽二十一說聲聞不退正判忍位歟。仍景興道倫等意皆以忍位爲不退。今何引用見道始得不退之論文耶。就中此佛性論是終教之依憑也。何引此論釋始教義耶答。實雖此佛性論之正所宗是終教意。而爲破薩婆多五性各別故明彼部所妄計有性無性之相。因其義便兼擧大乘權教三乘人得佛性之階位。即此大乘權教既許三乘各別以判其不退。豈非始教之義耶。仍引用之以爲依憑。誰云不然耶。但於瑜伽論者。是隨轉理門之說歟。若約實義。則以今佛性論見道十六心中第一苦法智忍方得不退之文可爲定判也問。凡論退不退之遲速者。可由智行勝劣。且如菩薩者。終教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受行之菩薩解行頓契實理故。願智殊勝入初住即得不退。是速疾也。然始教未盡法源故。願智力劣。至十迴向方得不退。是遲延也。若爾聲聞亦爾。然今愚法即忍位不退。不愚法至苦忍有佛意耶答。凡權施不了之教者。一往對機以誘引之。不可責盡理歟問。以佛性論爲三乘不退之證不可爾。正見論文云即得佛性。是即明證得佛性之位(見)何爲位不退之證耶答。佛性論第一云。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文)問。佛性論文依薩婆多義述之。何可爲始教門證耶何況聲聞忍位是不退位也。何至苦忍判不退耶。次緣覺不淨觀以後一座成覺聖也。何至世第一又得不退可云耶答。前位雖不退。不退極處判不退也。此即覺勝劣定之也。但至薩婆多意何云始教云難者。大師餘處釋中雖是薩婆多說。然非彼宗說。以有十迴向名位故。小乘無此位也(云云)問。如此釋者。既非薩婆多說。何云若依毘曇耶答。不談性得佛性立修德等薩婆多義云歟。悉非依薩婆多也尋云。今此不退惡趣不退歟。又位乘不不退歟答。共不退歟問。小乘猶忍位立不退。大乘聲聞何至見道始可得不退耶答。又亦菩薩等者。瑜伽異說出也當段如瑜伽云者。三十七卷也。此付清涼大師始教義第七住不退義出間論義也。宗性僧正始教機上中下三品。上根七住。中根十迴向不退。下根初地初不退得也/>會釋セラレケリト口傳スル也。
十一日
一。菩薩至十迴向方皆不退(文)不退者初迴向已上不退歟。第十迴向不退歟答。自初迴向不退也難云。探玄記云。
依佛性論至此位滿方名不退位(文)既云至此位滿等。如何答。准佛性論。云聲聞苦忍已上獨覺世第一法已上菩薩十迴向已上。既三乘共云已上。明知各入其位即是應得不退。故今章云至十迴向方皆不退者。纔至初迴向即得不退(爲言)但於探玄記釋者。此釋意總以三賢爲一解行位。於中判不退時。即以十迴向爲不退。然以十迴向是解行位滿故云位滿也。言此位者。次上所標之行位也。非謂別指十迴向滿心也問。且依章主意或云十迴向不退。或云地前總退。爾者只是異說不可和會歟。如何答。義苑釋佛性瑜伽二論云。前據佛性上賢不退。此約瑜伽三賢皆退。何以爾者。謂前約勝行。此論見眞故。各成不退之義耳(文)問。不退者其相如何答。於不退有已得未得不同。已得不退者。於自地所得法者永不退轉也。設雖自地法於未得者退義可有也。況於他地者。必可退也。但今不退者。於自地法者不簡已得未得不同。更不可爲退轉也。若於他地法者。亦退轉義可有。若依佛性論意者。十迴向已前已得未得俱退也。既入十迴向者。更於已得法者不可爲退轉也。若依瑜伽初地不退義者。初地已前設雖自地法。於未得退轉也。若入初地者。於自地法者已得未得俱不退歟。於他地法者不遮退義也。若依第八地已上者。於他地法即不退轉也。無相無功用念念増進故也問。佛性論意。聲聞苦忍不退義。於世第一法位者退墮餘乘及惡趣歟答。聲聞正於世第一位者無退義。猶是有漏心故可退墮之義。是故約決定云苦忍不退也。世第一法但是一刹那故。實義無退義也。約容有退位攝也尋云。若爾者。獨覺世第一及菩薩十迴向猶是有漏故。約容有如何不爲退位耶答。獨覺菩薩種性勝故。約容有更無退義。是故世第一法不退云或十迴向不退云也尋云。若爾者。定三乘定性時。聲聞至忍位定種性釋。所詮忍位已上不退故。於不退位定種性(見)如何答。上定種性成就位分斗也。別依退不退二義非釋種性成否也。今佛性論又不依種性成否正定不退位斗也問。定直進菩薩不退之時。分別部心薩婆多爲所破能破中三乘不退也。何以分別部能立不退證始教直進之不退耶答。小乘分別部所立退者。彼部意豈於菩薩許十迴向不退義耶。以之得知。今此不退是大乘中三乘不退也云事。所詮論主心即在大乘故。動分別部能立義明中交明大乘義也法花玄賛二云。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退生邪見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後不退入二乘故。三證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證得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以上名不退地。有無爲法皆能條故(云云)。
一。菩薩地前總說爲退(文)章主意地前總退歟答。爾也難云。定種性事至堪任既是或十信終或初住等也。
又此始教中同定不退引佛性論十迴向(云云)爾者地前總退義自語相違。云何答。今地前總退之義章家之所立也。任當段釋也。但於難者。此義且依有漏位云總退歟。始教機有三品。約下根云地前總退歟尋云。地前總退者。退菩薩乘墮二乘等歟答。不爾。但往惡趣者名退。非退菩薩乘也尋云。猶墮諸惡趣故者約業繫歟答。問異補闕章有二說也。
寬永元年(甲子)三月十一日。爲春季談義,古抄書集令不審沙汰者也。不可有定量矣。
法印權大僧都實英(七十二)
五教章下卷不審五(第三行位章終教下)
二日
一。亦不以見修等名(文)說終教意可立見修等五位歟答。不立也難云。見修二道者大小一同通途性相也。縱雖終教意。何不立之耶。就中唯識論第九云初照理故亦名見道。又釋修道云。
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文)爾者終教意豈不許最初照理復數修習等之義耶答。當段不以見修等名(文)但於難者。始教寄分分別俱生煩惱故立見修二道。終教不分分別俱生故不立見修也。
一。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文)終教意以十信爲位歟答。不立位也難云。
疏三下云七亦依仁王五十二位當其第二(文)此釋十住云第二。知十信又位也。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約終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位也。此則開方便異本位義也。依之鈔云。此之十心是習種性中爲十住因。開因異果故加此十。剋實唯五十一開等覺故。亦通諸經有五十二(文)。
一。在此修行經十千劫(文)輕毛十信時分經一萬劫歟答。爾也難云。本業經云。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中(文)地持論云。善趣菩薩經無數劫入種性地(文)攝論云。十信菩薩經一阿僧祇(文)任此等經論文。不見一萬劫。如何答。當段云。經十千劫(文)但於難者。一萬劫者。鈍根精進類付釋也若依鈍根懈怠者。或經多劫或一劫二劫等。亦可不定也元曉大師本業經疏。上根一劫極鈍一萬劫中根不定(云云)法洗律師梵網疏。一劫者大劫。十千劫者小劫會合(云云)但本業十信劫數大劫(見)故天台等。一萬劫者大劫(云云)本業經十信時分三品。一一劫二劫三劫。二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三十千劫(云云)三種皆大劫(云云)。
三日
一。起信論中釋彼經文爲示現退也(文)限本業經六住退歟答。爾也難云。通瑜伽地前總退等之義可會示現退也。何可限本業六住退耶答。當段意會本業經六住退(見)サレハ起信論云。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等(云云)但於難者。既云修多羅中等。不指論文也。又論中不指退人故。終教已上會論者。始教機淺故也可會也。
一。能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文)初住菩薩作八相化用歟答。爾也難云。初住菩薩業惑未斷除。何可作八相化用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小分見法身故。分示現八相。此即示現八相也尋云。若爾者圓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有何差異耶答。圓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實成覺故。不可同此也。故起信疏云。謂十解菩薩依此觀門見於法界故云少分見也。亦可依人空門見法身故(文)。
一。又以願力受身自在亦非業繫(文)以願力受生歟答。爾也難云。今此菩薩故留惑既潤生。分段之報猶未捨。往業不亡故。更不依惑業不可受之也。若不依惑業云者。此菩薩依何可爲受生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留惑種子伏現行。此種子爲因。以悲願力飾之。果報修短隨所欲自在也。約自在如凡夫非生故。不由惑業云也。約自在故非業繫判也。
四日
一。又依三昧亦得小分見佛報身(文)見報身色相約觀解歟。依三昧歟答。依三昧也難云。披起信論所判。無依三昧文。尤依觀解小分可爲眼見也。若約觀解。散心觀解豈無小分見義耶。依之疏下云。報中簡比異證○深信眞如法少分見者。十解菩薩等依比觀門見眞如理。是相似覺故云小分(文)何依三昧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定心上眼見故非相違也折薪云。三賢初位等者。即信成就發心中文○又依下即眞如用大中文。正云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眞如法故小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濟。唯依心現不離眞如今云依三昧者。以心即定故(文)。
一。所引二乘亦是純熟高勝機故(文)終教行位不相似小乘歟答。爾也難云。終教中可有假立聲聞藏。何終教云不似小乘耶答。當段復古云。問。此下當知。此引二乘令迴心向大。非三車所引諸子也(文)義苑云。純熟等者。說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皆成佛故。不分六位各全證故不似彼(文)但於難者。今先付菩薩行位問答不似小乘之義也。假立藏別途事也問。終教心許聲聞入無餘等之義。爾者退不退等義云何定耶答。終教中許始教之稱實聲聞故。定行位等事可如始教也。終教所談但說定無性皆成佛道。二乘行位等非所許故不云也一。若依頓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說等(文)頓教意許行位差別歟答。不可許也難云。若爾者。如何頓教意立凡賢聖果四位釋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宗密釋中依頓教意雖立凡賢聖果四位。此位即無位位也釋也。是以自問云。如何無位處立位耶。徴答之此頓教一念不生機觀智成處ソハ交合自當凡賢聖果四位也(爲言)即是無位位スル也。是傍觀名也復古云。若爾如何祖師復說頓教無位之位而指起信翻妄四位凡賢聖果次第說耶答。彼鈔注曰。傍斷。譬如逐鹿者不見山。斬蛟者不見水。志在蛟鹿忘於山水。傍觀之士言。其登山有高下。入水有淺深。行者忘心唯知寂滅。世尊說。彼斷惑有麁細得位有高下。法爾必然無位之中有此位。故論結四位云。而實無有始覺之異。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問。起信亦頓教乎答。以起信三重因地凡賢聖果四位圭山釋義總屬頓門。與圓覺一體。故云。今用論分濟一也。良以論中衆生滅門入眞如門。生滅是能入之假。眞如是所入之實。以假從實故。屬於頓。又此論難有四法正以一體摩訶衍爲宗故當頓教。若爾何以復云正終兼頓。當知此約衆生心生起染法。如來藏隨染故云欲究妄本。約凡以標心。義判要彰動末先明靜體故。正終而兼於頓也(文)。
五日
一。如楞伽云初地即八地(文)此文頓教義歟答。爾也難云。若依釋論家意者。今初地即八地等文雜亂住心得也。若依宗密意者。行位安立皆顛倒故。說初地即八地破地位倒執也。若爾者。立地位故頓教義難云也。如何答。起信論眞如門即頓教分濟。而於彼眞如門亦有絕言依言之二科。即彼疏釋云。擧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文)今亦爾也。初泯絕而無寄只是知而也。復古科云。約離言也。後若寄言下。依言辨義爲信入門。復古科云。約寄言也。故依言絕言俱頓教義門也。依之鈔三上云。疏不依位地下○彼經第四先長行云。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地位云。十地則爲初。初則爲八地○無所有何次。解曰。初七句約義配同。最後一句據理都泯十地則爲初者。同證如(矣)初則爲八地者。初地不爲煩惱所動同不動(矣)第九則爲七者。第九同第七無生忍(矣)七亦復爲八者。純無相觀與八同(矣)第二爲第三者。同信忍(矣)第四爲第五者。同順忍(矣)第三爲第六者。第三中地獲三慧光。第六地中得勝般若。同慧義(矣)無所有何次者。
頌上經文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文)約義配同釋以義類相似云初地即八地等也。但於難者。以最後無所有何次一句爲頓教正意也。
一。如楞伽云初地即八地(文)頓教十地歟答。爾也難云。三十二菩薩不二終教。淨名默理是頓教也。今此初地爲八地等頓教。不可有地位義成也。何以之頓教地位云耶答。當段上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云結若見行位差別相等即倒云若寄言顯云若言則差別言也。寄言顯云非頓教十地耶。但於難者。於頓教之機。可有二類之別也。從無言默理等直入之機(是一)即之得無言理。即地位解寂靜無次第義之類(是一)即頓詮此理故名頓教等者。一向不可限無言無文等。頓詮此理即是頓教也。
一。無所有有何次第(文)引楞伽經所說歟答。爾也難云。經文只云無所有何次。一有字并第字無之。何云經文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一義云。何次之次字本含有之文點故。章主直加引示之歟一義云。經云無所有何次。此有字或屬上或屬下兩度讀之。以有字再可讀。爲欲易解故。無所有有何次第釋也。謂一無所有。二有何次。例如俱舍論第二十卷也尋云。其例委意如何答。如俱舍論第二十卷經部破薩婆多三世實有。頌曰。何礙用云何(文)頌疏第二十云何礙用云何者。此用字兩度言之。一何礙用。二用云何。礙用者。經部破云。汝說三世法體常有。應一切時能起作用何法礙用時有時無。用云何者。汝說法體由作用。故三世有別。又此作用云何得說爲去來今。且作用中而得更立有餘作用用上有用便致無窮(文)准此可知。
一。六位不同隨得一位(文)圓教意立十信爲位歟答。爾也難云。終教既不成位。圓教何可立位耶。是以探玄記第四云。若約寄法即同終教(文)答。當段加之披圓經文。第二會說十信。第三會說十住等。既別開一會說十信。豈不立爲位哉。是以圓覺略抄五下云。一信位者。然約圓頓之宗。此位是萬行萬德根本。初心同佛方名信故。不信自心是如來藏非菩薩。故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故。故花嚴特開一會六品說之。此經起信皆開爲一位。權教漸教中多不開者。彼但信教便名爲信。未必悟解故。如道上輕毛隨風不定故。十千劫方入初發心住(文)意云。花嚴圓覺起信以圓頓之宗故。特開一會立十信爲一信。以不開爲位之教却爲權教漸教(爲言)但於難者。若寄終教分行位不同之時。以十信是行而非位故不成位也。若約十信終心作佛得果之時者。十信亦可成位。故知處之解釋各述一邊。圓教意十信一位可通二義歟。方便正位分時。十信位方便故是不入。方便正位合位云時終教又住也尋云。隨得一位得一切位義從十信初可談此義歟答。不爾也。設圓機也。圓教稱法界信心成就處。於隨得一位得一切位普眼開也。然信位初心信心未成就故。於信初不可開圓融普眼也(爲言)。
六日
一。
謂始從十信乃至佛果等文是故經中○是其事也之文又以諸位○是此義也文此三段文義即各別歟答。爾也難云若三義即別者。如何釋是故經中耶。是故言定重成上義(見)答。第一總顯六位圓融義也。別一位爲本非顯圓融。次第二文即十信滿心攝諸位義顯也。是就信一位別顯圓融計也。第三文初信初住初行初迴向初地等行相似故。初後即同時也。如此十信滿十地即同時成也。但於難者。上五位圓融內十信攝諸位一義證故云是故也。然總別異故兩段不同也。
一。二約報明位但有三生(文)約報有三生者。隔生各別果報之生歟。約修行得入之法門分三生歟答。約報者。本寺義三生共隔生故。三生果報云末寺義見聞解行果報也。證果海法門生也。修因答勝進三身次第スクルレハ智勝タル報約報云也難云。別教意以分段身直至佛果。圓機何至十地因滿可有分段隔生耶。是以孔目章普莊嚴童子等現身成佛機定。如何答。當段既云約報。若不隔生者。約報但二生也。何可云三生耶。
是以善財童子證果新舊二經共在當來(見)加之威光太子於第四佛所成就普賢行畢。
命終生須彌山上天宮(見)何況大威光太子者毘盧舍那乃往過去之本事也。知證果在後云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尚難云。於等覺位死始感妙覺生耶答。以等覺智斷佛果障時。此無間道位開普見內眼并即父母所生肉身。然無間道滅解脫道生位得無漏無相普眼。更是非父母所生身可心得也。證果海生者是也。如善財童子父母所生肉身五位經歷之相是解行也。然至普賢知識所因位滿畢沒果海之時。此善財更是非父母所生肉生。非異熟果報。無爲無相之法性身。更非世間所知也。既因位果報別盡法性眞身別生故。是證果海生云也。於果報因果二報即各別也。是故因位總報捨可感果位生也。若爾者解行證果海隔生更無疑者也此義只一生一身上分二生故。更非隔生義。常途隔生義者。死此生彼別感證果海生義也。
一。謂見聞此無盡法門成金剛種子等(文)廣通三乘五乘等結緣歟答。爾也難云。當段正標一成見聞位判謂見聞此無盡法門。
況鈔一下引出現品設有衆生見聞於佛業障纒覆不生信樂等文即釋云。上雖明見佛是花嚴佛故。舌根甞法味故。賢首品云。此法希有甚奇特。
若人聞已能忍可○如是所作甚爲難等(文)此等解釋偏局一乘普法之見聞(見)答。若論機根現今所結緣。則可通一切佛法。若論其內熏密益。則亦可約毘盧法界眞實德用。故大疏一上云。五戒十善亦圓教攝。尚非三四。況初二哉。
有其所通無其所局(文)故知權機當分縱雖見聞所局之人天教。而究竟得益可約所通之圓乘。如法花云。諸有所作皆爲一大事因緣(文)思之可知。且如起信疏上云。今因本覺不思議熏力起厭求心。又因眞心所流聞熏教法熏本覺。以體同用融領彼聞熏。益解性力損無明能等(文)縱雖人天乘。若是佛教。皆名法界等流。縱雖望世樂。若信佛教止惡修善。豈非因本覺熏力哉。爾者能熏之本覺體與能流之眞如體是同一體也。起厭求心之用與聞熏教法之用亦融一用也。餘如疏釋應知。此等不約權機局情專任法本融通自然道理。悉取爲一乘見聞生益相也。但於難者。當段釋約毘盧法界眞實德用如此釋歟。
七日
一。二成解行位(文)解行位者通三賢十地歟答。爾也難云。孔目第三云。若一乘義。十信地見聞終心成解行。勝進向十解得究竟證(文)此釋亙三賢十地不見耶答。當章意十信終心已去至第十地滿可攝解行生也。但於難者。孔目章釋付圓融分三生。故非相違也。
一。至離垢三昧前(文)兜率天子得離垢三昧歟答。未得果定而得因定也難云。當段云至離垢三昧前。明知未得三昧也。是以孔目章第一云。若約解行法分齊剋。唯未得離垢三昧。
其離垢三昧是未受職之前定(文)小相品結天鼓說法得益分齊云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也。准孔目章案此經文意。其未能見之三昧者。是未受職之前定即是因定也。故知天子猶未得因分歟。如何答。今章云離垢一昧前者。前字含二義若約因定則現前故云前也。依此義則天子現彼因定也。若約果定則在前故云前也。依此義則未得果定也。但於孔目釋者。意云。識之前因定也(爲言)故復古云。離垢三昧前者。地論說離垢三昧現在前。又此是果地而有二分。今得十地故言前也(文)離垢三昧者。玄十六通因果釋也。前者因現在前果已前也(云云)。
一義云。於解行位一向不得離垢定也。既經文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等(文)。
一。如是普賢諸行位者亦是此義也(文)限等覺因滿諸行攝之歟答。爾也難云。清涼通妙覺諸行攝之也。如何答。章主釋限等覺位諸行攝之也。但於難者。今伴章主義也。實義因果同體故兩師所存不可有異端也尋云。此約因果前後分二位故者。今此因果者。善財因果歟答。爾也難云。正見經文。彌勒下生成佛之時。雖說文殊善財俱得見我。更不見屬善財義也答。爲證善財三生引之也。寄人法門。善財今生修因身毘盧舍那前遇普賢爲知識。不至毘盧舍那所因中窮果故。又當來彌勒成佛時。遇彌勒爲表證果海。善財今生非謂果海。十信終心已證故。又於普賢所同法界畢。可思之。
八日
一。是故前位但是因同(文)善財童子至普賢所不至毘盧所事。因中窮果故歟答。爾也難云。若因中窮果者。何因後當來遇果人窮其德耶答。因滿至果。此果不離因。雖然爲顯果邊遇果人顯也。但於難者。果置當來事。寄三乘教非圓教意也。
一。三約行明位(文)今約行者。別約十信終心歟答。爾也難云。今約行者。即約此一乘無障礙普遍五位之普賢法界當體行德也。是以探玄記第十九云。普賢願行者。是一乘無障礙普遍五位之行願也(文)如何答。凡自宗意以信滿成佛爲自證究竟。此外更不可立自證增進之階位。即當章自下專明此旨。廣興七重問答委釋成之。乃至末後云信成故是行佛等。故知今云約行者亦此行佛之行也。何況花嚴一乘成佛妙義(新羅國見登述)第二行成佛疏第三云。二約行總不依位。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云云)但於難者。且伴一義也。
一。謂自分勝進分(文)通七重自分勝進分歟答。爾也難云。當段既云約行明位(文)豈非局第四行位相望之一義耶答。折薪意。勝進通於因圓與極果(云云)明知可通七重也。復古引探玄文欲令通七重歟。當段文云。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濟處說(文)准此思之。可通七種歟。但於難者。先德注解非一准。且伴一義計也一義云。依折薪記云。勝進有二等。但局六七兩重歟(云云)又集成云。自分如初發心功德。勝進如明法故鎭國曰。前明當位所成之德。今辨趣後勝進之行。文曰。自分已圓將趣十行說於明門。以爲勝進(文)自分如十行。勝進如十藏(文)此師別就第六約二位之一重釋之歟。
九日
一。法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處說(文)此釋通釋二分歟。但明勝進分歟答。一義云。諸位解行第一寄位第二約報中解行得法分齊處別指位位滿也難云。折薪只約六七兩重。復古意諸位解行者。七重二分配釋。得法分濟者所得三昧也注。何得法分齊指位位滿可云耶答。一義云。指事云。言諸位者。謂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諸位也。以位位皆有自分勝進分故也。以解行位亦有自分勝進分故。得法分齊處者。謂位位滿皆名得法分濟處也。以位位滿勝進分位攝上諸位成正覺故(文)意云。今此二分約前二義以明其相。故云此門通前也。謂言諸位者。指第一寄位顯也。言解行者。指第二約報明位中解行生也。言得法分齊處者。此別指十信滿十住滿乃至行向地名其窮滿之處。不同前十住十行等中位位皆有二分。是即上約諸位與解行則總辨相攝之義也。今別指位位滿則五位互攝之意歟。但於難者。先德注解非一准伴一義也。
一。世界性等以上處(文)以上者。瞿夷所居十世界云以上歟答。爾也難云。先花嚴經中普莊嚴童子是世界性通領見ヘテ候。然世界性中又有十不可說佛刹微塵數等香水海說。今以上者。指此不可說不可說小香水海(見)。此義順文相自面也。如何答。一義云。以上者。瞿夷所居十世界云以上也瞿沙優婆夷所居十世界也。擧第一世界性等取第二已下世界海等也。下攝化章在此十重。釋此十重。了云。此等當是萬子已上輪王境界結釋。今章如普莊嚴童子乃至世界性等已上釋。上下符合歟。此十重世界是萬子已上輪王境界云故。普莊嚴童子亦二萬五千第二王子故。世界性一世界不可限。十重世界可通領故云以上義。道理極成歟。復古集成指事之三家共此義也。但於難者。先德注解非一准。且任義家多分義也准唐經(并)大疏解釋。
世界性等十重世界瞿婆知之境界花藏界中諸刹種等之體相等也。普莊嚴所居亦花藏中刹種也。故義理相當歟。集成引孔目第一指世界性等之十重世界。爾者等世界海等下九也。折薪云。世界性者。唐經世界種也。晋經云。有世界海名淨光普現眼。中有世界性名勝妙音。彼世界性中有香水海名清淨光○釋曰。此言世界性等上住者。等於香海須彌山寶林王城也(云云)。
一。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文)白淨寶網轉輪王者指第十地歟答。第十地輪王也難云。當章起盡擧白淨寶網等之行相畢。結解行位內之行相總通解行位(見)加之清涼大師准瓔珞經。白淨寶網者第九地白雲寶相輪也釋(給ヘリ)。如何答。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者。兜率天子三重十地之內第二見蓋益之文也。此得益第十地云事。孔目第四(并)探玄大疏等例祖不及異端。但於難者。白淨寶網之言雖第九地王。擧所具取能具第十地也。故集成云。今章與孔目以所具銘能具。謂具白淨寶網等諸輪王善根之位(云云)尋云。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者。第十地化報云事以何知第十地果報耶答。天子放鬘荼羅自在光明時。所益衆生說得第十地益時。白淨寶網等說也。所益衆生既得第十地益。乃至得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說。知是能益天子得第十地感白淨寶網位云事。不可疑之也。
十日
一。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刹塵數世界海等(文)爾者一乘肉眼見十佛刹塵數世界歟答。爾也難云。三乘教意。五眼中肉眼者。一見近不見遠。是云遠近相對也。二見明所不見暗等。是明暗相對也。一乘肉眼也何見十佛刹塵數世界云耶。天眼何別耶答。常段釋。圓教心五眼中麁劣肉眼尚見十佛刹塵數世界海等說。對三乘彌顯甚深也(爲言)但於肉眼所見如此者。天眼以何分差別耶。云難者。圓教心肉眼諸功德被飾。其用等天眼肉眼天眼之差別者。晋經四十二云。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衆生死此生彼故(文)尋云三乘教意。總以肉眼不見三界外耶答。設肉眼若天眼與力助成除障時。肉眼見暗處肉眼見遠歟。若如此之時。肉眼見三界外可許之歟。是以智論云。因天眼開障肉眼見聞(文)小乘被障細遠之色不見。三十二卷論依聞般若力見三千界也智論釋五眼有五義。一近見遠不見。二麁細三前後。四明暗。五障內障外。肉眼皆見上不見下。天眼皆見也。
一。其福分感一錠光頗璃鏡(文)感一頗璃鏡歟答。爾也難云。解行位人所感福聚可無量無邊。今何必出此一鏡耶答。當段。此釋章主非私所述。經既云此珠輪王善根所成。故如此釋也。然經前段云頗梨鏡。後段云頗梨珠。故知此鏡以珠爲體也。義苑云。前智此福二足齊彰。是以定爲福體。故衆德咸成言言感一錠光頗璃云。謂此菩薩福智既備故。一即具多。若彼玻璃明鑑遠近齊照故(文)折薪云。言福分者。此約攝報果故也(文)又集成云。海東記云。定光頗璃是寶名。一乘義章云。又白淨寶網轉輪王位時有錠光頗璃鏡。光明照十佛刹微塵數等世界。以此驗之當知。白淨寶網轉輪王之位福令不少也(文)但於難者。一具多故。福聚可無量無邊者也。
一。是故無有未得後而不得初也(文)今此不得不字傳寫誤歟答。非誤也難云。此答意不得後得初事無之云意也。然不得不字非誤耶答。當段云。而不得初也(文)諸本不字有之。無本不檢。故更非誤也。但於難者。今此難者意。初得時得後云一中多計得未得多。中一思難也。故今直破此難也。一中多得時。即非得後後。又並多中一得故。不得多一不可得本難事破歟。文意云。再不證後位無有不得初位也(爲言)未得後(多一重證)不得初(本一)(也)故難者本一坪有多一不知。本一上重可得多一思故。本一坪即得多一。重不得多一不可得本一不可難也。顯故非誤心得無相違也。
十一日
一。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文)別教意不依位者初信可云成佛歟答。爾也難云。集成記之意。舊來成佛談爲別教本意故。前後相即猶寄位帶同教也。フリスキタル非別教。釋意也(云云)何自初信可云成佛耶答。折薪記云。直論別教。初信亦具。既位位皆具一切。不必須到滿心。故云不依位成。非是別教不約位說也(文)折意。自別教初住位不可云爲成佛。初信可云爲成佛。故即不依位成云也。今即寄彼者。圓融置初住同教義也。寄終教不退談成佛同教義故寄彼也。但於難者伴一義也。
一。是行佛非位也(文)行佛位佛可有前後歟答。無前後也難云。當段云行佛非位佛也(文)既望信成云行佛。望初住云位佛也。更同時不見也。如何答。一義云。行佛者。第十信即願心終也。寸終如云尺始。第十信心初住始即是同時。信終住始同時故。望行位分二佛也。但於難者。信非位住位故如此釋歟難云。等妙二覺刹那前後而不可云同時。今第十願心與初住始刹那前後。信必非住道理前後既不同者。分二佛事道理顯也答。花嚴成佛義云(見登)問。若爾十信終心成佛即位成佛。何名行成佛答。此義望異故。彼體不異意。不退階位即名爲位信心行義名爲行也(文)。
寬永三載(丙寅)三月十一日
古抄令披見爲謂當座書集訖。不可有定量。後覽輩可糺之者也。
法印機大僧都實英(七十四)
五教章下卷不審六(第四修行時分)
二日
一。極疾三生(文)三生四生極疾者鈍根類。經六十劫百劫者利根之類歟答。爾也難云。今此上中下根遲速。必非鈍利之別。サレハ極七反有聖者。雖窮鈍遙經七生定。是以光記云。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文)如何答。光記云。佛時長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故。婆娑三十一云。非如聲聞極利者?六十劫。非如獨覺利根者唯經百劫(文)此論文解釋。六十劫爲利根也。但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者。聲聞緣覺三生四生人アル故。鈍根人モマシワル也。佛三生四生フル人無之。其根最利經無數劫也。重意云。三乘六十百劫人利根。三生四生人有之故。此人鈍根故。二乘不局利根。又通鈍也。
問。弘法師釋(并)業疏四卷釋。大智律師等意。三生等極利。六十等極鈍(見)如何答。四善根已上等人初果已上等人。利根者早入涅槃。至入涅槃等也。鈍根者經多時。七反聖者等也。見道等前利根久。佛必經三祇。麟喩必經百劫。是皆四善根以前此等利根久也。鈍根見道以前早也(云云)私云。南山等釋。第三生必證入義。見道以後極利也。俱舍等依見道以前論鈍利歟尋云。極速疾機中。可有一生入聖之類耶答。俱舍婆娑等諸論中出極速機。但云三生。不擧過此之極疾機也問。金剛仙論第七云。二乘之人心小意狹志無遠怖。聞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得成。便生怯弱退之心。但欲一生三生乃至六十劫劬之行道。速出三界盡分段生死。證羅漢果(文)入楞伽經菩提流支第五云。羅漢極利一生三生。極鈍六十劫。辟支佛百劫等(文)若如此文者。可有一生入聖之類歟。
一。得羅漢果(文)第三生限羅漢果歟。通初果已上歟答。初果已上皆取爲第三生也難云。當段云得羅漢果。或釋漏盡得果故。限第四是(見)如何答。廣指初果已上也。故頌疏二十三云。於第三生方得入聖。乃至得阿羅漢也(文)第三生初果タニ證シタラハ。可云三生得果也。元得果マテノ三生故不限羅漢果也。但當段釋先擧第四果。初果已上通可攝。故非相違。
一。取水火等一劫爲一數(文)以八十增減劫爲一數歟答。爾也難云。集成記取風災。六十四轉劫終取被注也答。頌云。八十中大劫。大劫三無數(文)此文意以八十增減劫爲一數(見)非六十四轉劫也。但於難者。今不依集成記故伴一義也。
尚難云。今章廣云水火等。然廣可指六十四轉。云先德之注解叶文段者也答。
當段云水火等於壞劫若火災壞時八十增減。若水壞時八十增減劫アル也(爲言)。
三日
一。修此法身具有四時(文)百動之間修法身因歟答。爾也難云。百劫既修相好業(云云)尤生身因也。何云法身修因耶答。當段云。修此法身具有四時(文)修法身時出之也。但於難者。相好與法身修因互資助故。百劫修行通法身因故。章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云云)。
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時(文)六度中前四度歟答。爾也難云。指事引婆沙云。四波羅蜜者。施戒精進般若(云云)爾者除忍禪(見)如何答。見當章起盡。除禪慧取前四波羅蜜也。依之折薪云。婆沙第十并第十四皆云一切諸佛盡。於三阿僧祇劫。修諸方便四波羅蜜。即前四度也(文)但指事所引婆沙百七十八卷也。婆沙一師異說歟。婆沙論云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方得圓滿(文)一義云今四波羅蜜者。檀戒進智之四度也。如指事所引。但此四度攝忍與定。即成六度故不相違。
一。受生報身(文)父母所生之身故云生報身歟答。非父母所生之身也難云。折薪復古共父母所生身注。依之當段云。淨飯王家受生報身(文)答。勵律師父母生身之外別出報生身。明知。非父母所生身也。酬三祇百劫之修因。所得五蘊假立名生報身。即報體酬因位之行法名生報身也。但於當段釋者。由三祇百劫之行業。所可酬感之報體。於淨飯王家示現之(爲言)。
四日
一。若依始教(文)不明小乘修行時分歟答。爾也難云。今此始教存三之教也。故前後諸章於此教中。具明三乘種性行位斷惑等相。何當章但明菩薩所經之時劫。不別出二乘修行時分耶答。當段不出之。故任御釋也。此教中二乘時分同小乘。故不別說也。但於難者。三生六十劫等全同愚法二乘教。故不重出也。
一。數此復至百千爲一俱梨(文)明始教意歟答。爾也難云。餘處解釋中。以今俱梨第一數。數三祇釋終教義。今何爲始教門義耶答。當段但於難者。餘處釋始教迴心方釋故。別時始教アツル也。今章始教直進方。終教定三僧祇同也。是故コソ終教段定三僧祇方。別ヤソキ樣出始教異ナリト云事ナケレ。不可有相違。一義以之爲始教事。章文分明也。但餘處釋者。此必非定菩薩修行。只諸聖教中僧祇云事四說出計也。有四重。暫配四教也。俱梨百數始教義也。以十重始教云事。始教有始終。始以十重爲數。終以百數爲數。終教以不定僧祇可爲正位也(云云)。
一。數此俱梨復至俱梨爲第二數(文)翻俱胝名億義不可歟答。非不可也難云。探玄記第十五云。俱梨者。新名俱胝。或翻名億。此恐不可。以百千是十萬。十萬爲一億。此即億筒億方名俱胝。亦俱梨筒俱梨方名一不變(文)何非不可可云耶答。玄第四云。俱胝者。此云億(文)光明覺品疏抄盛云俱胝爲億。又僧祇品疏第八(下)云。洛叉是萬。俱胝是億(文)故翻名億非不可也。但於難者。今雖由十萬爲億不可判釋。依後後算法之時。不可妨翻俱胝爲億之義歟。況於億數有四種不同。以萬萬爲億之義爲最極歟。
五日
一。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文)此僧祇者。化身之所經歟。又實報身所經歟答。化身之所經也難云。三祇數量已始教之終門通終教。知直進菩薩修行成佛時也。爾者直進菩薩所經三祇。何約化身耶答。當段云。或云仍此教中就釋迦身。或何故乃就化身說耶等之問答之起盡。今三祇全付化身談之(見)是以優婆塞戒經三祇滿佛。多分同小乘教之三祇滿之佛也。但於難者。雖一百重僧祇直進報佛所經。約三乘同見故。僧祇滿佛相似小乘說也。非相違。
一。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文)第三阿僧祇於迦葉佛所滿足歟答。爾也難云。俱舍論意。於勝觀佛所。滿足第三僧祇(云云)今何云迦葉佛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折云。法苑中會云。若正滿時爲言在於勝觀。若已滿爲言在於迦葉。則經論有致(矣)今詳更有二義。俱舍約小乘教說。故滿在勝觀。則賢劫第一佛也。戒經約始教化身說故不同也。亦是施設迴心教引二乘故。不可全同全異。所以第三佛別也(文)。
一。即超九劫(文)百劫中超九劫歟答。爾也難云。披心地觀經說相。初僧祇中雪山半偈超十二劫。又云。供養燃燈佛故第二僧祇。布髮供超八劫。第三僧祇中身施餓虎超十一劫。同劫滿時翹足讃歎。方超九劫。總而言之。超四十劫。今何唯云超九劫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實超數十劫也。今超九劫者。義聖私記云。隨轉小乘九十一劫成佛(云云)大乘義不爾也。但三僧祇內超劫。更無百劫修相好業。故不云九十一劫成佛也。
六日
一。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文)小乘三祇百劫之間。不修福分歟答。爾也難云。俱舍論云。菩薩要經三無數劫。
修大福德智惠資糧(文)此文心三祇間福智並修(見)今何云偏修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此文心必非相好之福。只三祇因位福分故非相違。
一。爲通餘雜類世界故如勝天王經說(文)勝天王經說雜類世界歟答。爾也難云。檢勝天王經說。都無說雜類世界文。今何指彼經耶答。當段加之演義抄等。就終教門立不定三祇時。各分二義。其初義者。正是樹形等雜類界也。是以抄中。一爲通餘雜類世界故。如勝天王說。即前樹形等刹是(文)但於難者。雜類世界名言。非云有彼經。只非三阿僧祇。無量劫成佛云事。勝天王經說證計也。引雜類世界文事。非爲顯深。至所化無邊云事證也。至無邊雜爲世界マテ可至云也。
尋云。圓經中明說異類界。閣此明文。殊引不顯了勝天王經。有何意耶答。不指圓經明文者。准攝化分齊義。說樹形等異類世界者。唯是圓經不共說。不通三乘終教(云云)故知。圓經之顯了說者。不可屬終教門。但當章意。欲令勸彼三乘向一乘。故立不定義。約終教當體。未可顯了指樹形等。只只是界類別。則時劫亦別。故不可定三祇(爲言)。
一。二據佛德無限量故如寶雲經云(文)以寶雲經證終教不定僧祇歟答。爾也難云。佛德無限量故。經不可計數僧祇云義。一乘所說之劫數也。何以彼經文可證終教不定僧祇耶。是以清涼大師釋今經刹海塵數之文。以瑜伽起信之三祇文。云約三乘一方化儀。引寶雲無量僧祇之文。云約一乘刹海塵數劫(見)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爲通雜類世界。經不可計數劫云事。本一乘所談也。終教又實教談之無失。
七日(第五修行所依身下)
一。若始教中爲迴聲聞等(文)迴向菩提聲聞。以分段身至究竟位歟答。爾也難云。迴向菩提聲聞。要受變易身。可修行長遠之佛道。何云分段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若已迴心入大乘之後。正行菩薩道之位。實如難可受變易身。即此機者依直進教。發心修行之機也。今爲引彼愚法小乘令趣大乘故。始破彼法執之時。其所被機尚是本分段身。能化佛未改鹿園所見之身相。即般若等經是也。是即始教有迴心直進二教中。迴心教故無相違。
一。佛身亦爾然是化非實也(文)迴心教意。以分段身即成佛歟答。爾也難云。孔目章云。三者約迴心教門。有其八義○八約生死最後分段身上。即成其佛。此約化身。若約報。分段身後即成其佛(文)既云分段身後即成其佛。定知。佛身非分段也答。當段云。佛身亦爾(文)但於難者。約報者上云約化身。故知。約報者是約報身。
謂化身三十二相亦是報身八萬四千相好中一分故。若約此報身一分。則分段身後成其佛(爲言)。
一。二就實報即說分段至金剛以還(文)始教意約實報。可立變易身歟答。不立也難云。瑜伽唯識等諸論之中。立分段變易也。是增壽也。全非終教之義。即始教當中也。何背本論可立十地分段之義耶。是以清涼大師鈔十上云。若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變易(文)十地分段之解釋。非背本論。似師資相違耶答。當段云。二就實報即說分段。至金剛以還(云云)不立變易也。但於難者。始終二教共地上有教無人故。分段變易皆寄說一門也。雖然終教就三乘教實義。爲顯佛法漸漸深極。分段麁相之因果滅盡之後。立變易微細之生死。故許彼教所立。始教未盡法源之教。初地已上爲潤生攝化等。故留煩惱種子。至金剛無間位。既唯留潤生惑種。蓋潤分段之生耶。縱雖潤增壽變易。所資故業所感之異熟。全欲色二界之所繫也。何可名界外變易耶。故知。聖教中七地以還分段。八地以上變易者。爲寄顯功用無功用二位差別也。若依留惑云生之實義者。只微細分段生死也。清涼大師八地方受變易解釋。依寄在門義無相違也。
八日
一。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文)於聖人位不許現惑潤生之義歟答。可許現惑潤生之義也難云。
當段云若是凡夫即以現惑○用以受生(文)不許現惑潤生(見)答。可許種現俱潤生義也。依之下文之惑現惑種皆得自在(文)加之唯識論云。由說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爲失(文)但於當段釋者。就八地已上論之故。聖非現潤等釋也。
一。若約迴向菩提聲聞(文)前三果迴心人可受變易身歟答。爾也難云。折薪云。二乘有學位人不得變易(文)如何答。佛地論云。學位迴心即伏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令於長時生死相續。名不思議變易生死。言即伏惑明非無學。無學斷故。准此。學人得變易(文)准此法相宗許有學位迴向菩提即受變易身也。但於先德釋者。用不可依時也。
一。通諸位(文)諸位者。信住行向等歟答。爾也難云。縱雖學位迴心。要至無學果可受變易。然彼至無學果。更無分段生。故迴心入十信。即可受變易。不可待後位。何通住行等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二乘聖者有利鈍二類。若鈍根人。以入無漏定生無漏智。是最爲難故。或可有由有漏定願資助力。以延壽命。進修信住等行位。速至後位中。方受變易之類故知。縱雖無學位迴心。可受身通諸位也。無相違。
九日
一。亦於佛地分出阿羅漢(文)引對法論佛地證分大小義歟答。爾也難云。對法唯識等諸論。並以三乘之極果共名阿羅漢。
何以此論文證於佛果分大小之義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凡阿羅漢者。是不生義也。正名三界不生。而得三界不生者。或於初住。或於初地。然至佛果尚不唯言成如來。而雙成羅漢如來。約煩惱盡邊。假名羅漢。令生聲聞勝欲樂也。
一。如仁王經云遠達菩薩(文)遠達菩薩者。指第七地歟答。爾也難云。仁王經指第十地(見)何云七地耶答。遠達菩薩者。第七地名遠行地也。但於難者。以三賢十地爲十三法師之位故。第十地云ヘトモ。十地ニテ見レハ第七地也。
一。至第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文)煩惱障至第七地歟答。爾也難云。寄羅漢分段身至此位可爾。羅漢斷彼故。何煩惱障可至此位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此等皆寄在門故。密不可論性相也。
十日
一。是初出世故(文)於第四地初出世云事歟答。爾也難云。初地以上出世位也。何第四地初出世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實義初地已上出世位。初二三地相同世間故。第四地初云出世歟。
一。第七地寄三乘菩薩(文)以第七地寄三乘菩薩歟答。爾也難云。驗論文雖有出世出出世之言。寄一乘三乘事無之。何依梁攝論立此門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既以初地乃至六地寄同世間二乘故。七地以上寄同菩薩章主本意故。非相違。
一。如地論等說(文)以十地論爲當門之證歟答爾也難云。列祖一同指所五教所依經論中。釋圓教之經論。花嚴一經十地一論(云云)今何云此約三乘等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約行布一邊也。折云。此上十門但取果位從深至淺爲次。不約乘教淺深爲次也(云云)。
十一日
一。略有二類一悲增上○二智增上(文)於地上菩薩可有悲智互增之義歟答。當章心不許之也難云。依文釋思道理。釋迦忍土出世。彌陀西方引攝。是皆本誓悲願異故。化儀分淨穢。況文殊主智普賢主理者。自他宗共許之。已成如來·因滿大士。化儀分於本誓修行。滿於二利事常途性相也。爾者縱雖地上菩薩。悲智互增義不可相違(見)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佛菩薩本誓悲願差別。非悲智增減之義。佛果等覺等位不可有增減也。即是悲智平等之上差別之化儀也。
一。若依圓教不說變易(文)圓教意不立變易生死歟答。爾也難云。二種生死之建立經論常說也。圓教獨何不立之耶。就中別教行布門收始終二教之義。終教既地上唯變易也。圓教何可廢耶。是以晨旦人師依圓教立變易生死也。如何答。當段(并)善財都率天子等。皆以界內分段身至普賢位。知不可立變易。但於難者。行布門即同教義也。同教者。攝前諸教故。又可攝變易之義也。次人師釋者。決疑論之釋歟。是又且依不壞相之門歟。或世界性等已上身。同變易故。釋得變易歟。
尋云。世界性等身分既出過諸天。何非變易耶答。世界性等已上身分者。即普莊嚴童子等也。而普莊嚴童子是愛見善王之太子也。既有父母。知分段身也。但見聞生分段大都如三乘教。解行生分段者。法門所成故出過諸天也。
寬永四年(丁卯)三月十一日任古抄書集之畢
老耄之故不可有定量。後學可糺之(矣)
法印權大僧都實英(露命七十五)
五教章下卷不審七(斷惑分齊第六)
二日
一。若依小乘如餘別說(文)問。小乘段有標無釋歟答。爾也難云。准上下文。尤可說愚法小乘斷惑分齊。何不明小乘斷惑耶答。當段有標無釋間不明之成可申也。但於難者。指事有二釋一以文墮故云無說。二略故不說(云云)復古有四釋。一小乘異大乘理無疑故。二師承有據。至相尊者亦不說小乘煩惱。三今說三中二乘惑品。即同小乘義雖有異。名字是同故。四作者任放辯義(文)折云。斷惑分齊者。有云。下如下問云。何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諦等。又下以迴心對揀愚法。即知今文亦應有八十八使等數(并)斷惑得果之相。但傳寫脫爾(文)。
難云。既指如餘別說。讓在于外。何云寫脫耶答。彼唐本唯有若依小乘之一句。無如餘別說之句。直續若依三乘之句。故如是釋也。若依和本。尤無此疑者歟。猶指事釋委悉也。可見之尋云。如別說者。指何耶答。俱舍婆娑餘指也。小乘云多分薩婆多本。又如餘別說者。小乘事釋書。大師御釋アルヘシ。
一。若依三乘(乃至)寄惑顯位(文)今此三乘者。何教耶答。始終二教歟難云。上來多中間三教皆名三乘(見)何可除頓教耶答。約位滅惑寄惑顯位二門。頓教無故。此二門本以標不可入頓教也。但於難者。可依處。必不可一准。故三乘名雖通。始終二教是存三。故今殊專就之云若依三乘。非相違。
尋云。約位滅惑與寄惑顯位。有何別意耶。頓教是泯二之教。故存三義以始終二教爲本也答。約位滅惑位中斷惑故實義門也。寄惑顯位麁細惑アテコト作立。淺深位<コレ寄顯故。假コト非實義也。下第十三寄在全始教正意也。故折云。十三寄煩惱顯見修。然是法相宗正義。今以義竅定故爲寄(文)。
一。初義者若依始教等(文)約始教明三乘斷惑歟答。爾也難云。終教亦是三乘教。何於始教中獨明三乘斷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折云。終教雖具三乘。然無三乘別斷。以二乘一切煩惱但能折伏而已。唯菩薩實有所斷。故今云始教具二乘等也(云云)終教三乘始終俱同成佛故。不別說二乘斷惑也(云云)。
三日
一。障有二種(文)執與障相替歟答。爾也難云。安惠論師意。執障即一體心得故。障既通五識。執隨通也。依之彼論師意。能遍計通八識心得也。如何答。護法論師意執障各別故。執限第六七二識。障廣通前五識也。然執義不通前五識也。但於難者。自元論師異解也。今且伴護法義。故非相違」。
猶尋云。執·障不同委意。如何答。執是別境心所中第五慧心所也。於此惠心所中。以分位善慧·惡慧兩別假立也。此二位中惡惠以爲執也。即是三見等是也。障是貪·嗔·癡·慢·疑。以之爲本也。是障非執歟難云。若爾者。三見者是執非障歟。若非障者。十煩惱時如何屬障耶答。執即是兼障。故十煩惱時屬障也。障更不可兼執。貪必障無貪故也。若不障者。不可名貪。故障義要不兼執也。
一。謂煩惱所知(文)煩惱所知二障一種子所生歟答。爾也難云。廣檢經論說。准當章文。二乘斷煩惱種子。不斷知障種子。菩薩初地已上故留煩惱種子。地地斷智障種子。斷位既雲泥也。種子何可同耶。是以晨旦人師解釋中。二障體別(見)如何答。唯識論中判體雖無異而用有別。成二障一體之義。加之佛地論中。一種子體亦有多用(云云)始教意人法二執未斷相依之時者。定應同一種子也。唯識佛地誠說分明也。加之唯識論中。我法二見用雖有別而不相違。同依一惠(文)若人法二見必相應。豈無二惠並生之過耶。佛地論云。體雖無二而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由薰生二種子體亦有多用(文)述記九(末)云。體不相違。可唯一體用義分故可說有別。同一種生用分成二。如一識體取境用多故(文)但於斷種各別之難者。撲揚大師會云。用既有差。斷彼一分用取依體。聖道功力有分限故(文)次人師解釋。此付已斷煩惱無學所起之智障。立別種之義歟。或又依用所依體分限故。爲破三相別體之義立二障別體之義歟。於同時相應之二障者。全不可有別種之義也。
一。先辨二乘斷煩惱障(文)煩惱所知二障爲同體歟答。爾也難云。煩惱所知二障其相遙異。麁細隔雲泥。何云其體同耶。依之論二障斷位。斷煩惱障之時。不云斷所知障。若云同體者。豈不無同時合斷之義耶。知非同體云事答。唯識論中體雖無異。而用有別(文)若非云同體者。二障其相雖遙。癡闇之性是等。豈可別體耶。依之唯識論中。於所知障體見疑無明愛恚慢等(云云)其性既煩惱也。寧云別體耶。又同體者。煩惱以百二十八惑爲體。所知障亦以百二十八惑爲體。故云同體也。有抄云。於一貪煩惱。迷五蘊假者爲實人。所知障也。於此生愛著煩惱也(云云)但於難者。同體別用也。意云。雖同體而惱亂有情身心。令不寂靜之邊名煩惱障。障知之邊名所知障。故同體別用也。非相違。
難云。義燈云。經論誠說二障體別(文)二障別體之旨顯也答。是破西明圓測之時釋也尋云。所知障百二十八頭數可有之歟答。述記云。頭數亦與煩惱障同。若煩惱障俱必有所知障故(文)演祕七云。不同煩惱地地九品分爲麁細斷之。前後言無品數。非言無彼愛恚等類名無品也(文)。
四日
一。後斷得果(文)煩惱所知二障通障菩提涅槃二果歟答。爾也難云。唯識論第九云。能障涅槃名煩惱障○能障菩提名所知障(文)此論文煩惱涅槃障。所知菩提障(見)如何答。同第十卷云。應知聖教依勝用說。
理實俱能通障二果(文)此文通煩惱所知菩提涅槃二果障(見)但於難者。實義煩惱障法空智障非。煩惱障生空智障方アルカ故二果障云也。所知障又理障云者。法空理障也。生空理障非。但煩惱所知共理智障中。二乘理智中理求故。二乘アタリ分煩惱涅槃障說。所知障法空理方アレトモ。菩薩智求方勝故菩提障云也。 一。總有十種一貪(文)十煩惱之次第如何列之耶答。當章所列先五鈍使。後五利使也難云。依晨旦先德之義。今章專依標孔目問答(云云)而孔目中先列五見。後列貪等。依之瑜伽論所列又以如此。爾者有何意趣。今列次有瑜伽孔目等耶答。十煩惱列次諸論不同故。人師解釋又非一准。利鈍使前後強不可取捨。唯識本頌云。煩惱謂貪嗔癡慢疑惡見(文)當章列次依此論歟。即貪嗔等三毒煩惱根本也。反對三善根故初列之。故先五鈍使也。但於難者。至相五十要問答中。五鈍使先列。是又利鈍使前後依邊邊一義。瑜伽論中可有此二次第歟。況唯識論中列所知障之頭數時者。見疑無明恚慢等(文)故十煩惱之列何非相違。
一。百論云。貪嗔慢癡疑見(云云)述記釋云。顯通利鈍遍上下故(文)意云。癡通利鈍故安中間。貪嗔慢鈍。疑見利也。但貪嗔等見疑俱時可通利也。述記云。四通利鈍(文)四者。貪嗔癡慢也。問答抄可見之尋云。此十煩惱次第自重至輕建立歟答。不爾。我見本事。無明本事。又貪本事(云云)。
尋云。煩惱所知云。所知障云不染無知也。不染無知能知ツケタル名歟答。爾也尋云。不染無知所知障歟答。爾也。
但トリヤウニコソ差別アレ(云云)又所知障根性無知云。智惠障障也。
一。亦通分別及俱生(文)貪嗔癡三種通分別俱生歟答。爾也難云。俱生任運起惑可然。分別邪師等三緣カル煩惱也。五識此三緣義無故。難起分別煩惱也答。當段云。亦通分別俱生(云云)但於難者。意識所依根本起識。依意識三緣煩惱起時。彼引起有分別心得置無相違。
尋云。章云。邪師等三因引故(文)此文意如何答。前五識中先眼識生有九緣中。以第六識爲明了依。故五識生起必假第六之義。今五識所起分別第六識中所起。依邪師等三因所起。五識煩惱名分別起。五識中無計度分別故。依第六分別起也尋云。若依第六三因他五識中起分別云者。同依第六三因。第七識中可起分別起煩惱耶答。前五識必是有間斷。故第六爲明了依。五識中得起分別也。第七一類相續無間斷。故分別不起也。
五日
一。末那唯四但俱生(文)末那識可起分別煩惱歟答。不起分別煩惱也難云。前五識既雖無自識三緣。第六識三緣所引通分別起。第七何不然耶答。於末那識者。自識不起分別煩惱也。當段云。但俱生(文)但於難者。非第六所引。此識者。無始已來一類相續之自力強故。不依第六所引也。前五識隨緣間斷故。隨第六三緣通分別起也。不可有相違。
尚難云。初地已上第六識入二空之無漏位。第七識必轉平等性智。五識轉成所作智者。佛果之位也云事。正義性相分明也。爾者於前五識與第七識。第六識引起之義。漏無漏位何參差耶答。至漏無漏之例難者。諸識漏無漏之轉得。專依第六識斷惑證理功。有漏位第七執我行相強故。非第六所引。無漏位第六識二空功力大故。伏第七二執。雖然於前五識者。不共依五色根。即第八識親所變相分故。必定是有漏也。不共依有漏故。五識不能轉無漏也難云。下寄在門等中。引無相論·攝論等。第七識煩惱通見修二道義釋成。豈非分別起耶答。無相論等依終教之義。不分俱生分別。約煩惱麁細。而末那通見修二斷。非分別起也。其上無相論文者。斷障章云。雖無相論說第二執識。通彼內煩惱見修所斷。然彼文錯。不可依用(文)既斷障中彼文錯。不可依用(云云)又准章下文。此論文終教意。第七煩惱分麁細。故麁云分別。細云俱生也。是則寄顯意也。非始教心也。
一。末那唯四(文)第七識一類相續識歟答。爾也難云。刹那刹那緣第八執我者。唯可起我見。如何起愛慢等可云耶答。當段云。又以一類相續緣第八識(文)但於難者。非謂我見獨起餘惑不間起。薩迦耶見緣第八之見分起我我執。後貪慢癡等緣前所起之我。或起無明。愚我相迷無我之理故。或起慢煩惱守所執我。令心高擧故。或起貪煩惱。於所執之我生愛著故。所以餘三惑非離我生故。第七相應之惑云我癡我見我慢我愛也。
一。以嗔唯不善(文)嗔煩惱唯限不善歟答。爾也難云。所知障中嗔無記也。爾者與第七識可相應耶答。當段云。以嗔唯不善(文)但於難者。燈七云。望煩惱障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無記(文)。
尋云。所知障中嗔通無記者。上二界可有耶答。一義云。煩惱所知障其體一也。既唯不善欲界相應故。
又上界別體不可有無記嗔煩惱也(云云)又一釋所知障時嗔唯不善(云云)。
六日
一。又以一類相續緣第八識(文)末那識釋邊見不相應故歟答。唯識論云。述非一心中有二惠故。邊見不相應也難云。縱一類相續云。何無護法正邊見耶。義意第七識相應別境中惠。豈非二惠並生耶答。唯識論中於末那心所相應門出多有義。第一有義。四煩惱與五教遍行。唯九心所相應(云云)孔目第一要問上卷。末那唯九法相應之義也。同於唯識一義也。依此等義。自本別境中惠不相應也。故當段云。
又以一類○故無邊見(文)此識刹那刹那同一行相我計故。斷常等計別行相惑不起也。依之折薪云。此識常執第八見分爲自內我。無暇起邊見也(云云)但於難者。唯識第四云。我見雖是別境慧攝。而五十一心所法中。義有差別。故開爲二(文)述記云。我見即是別境所攝。五十一心所中義別說爲二。一惠是境。通三性九地故。二見唯染汚。通九地等故。既有寬狹。別說不同故開爲二(文)非一體並起。以義門說相應也。故非相違。
一。其第八識總不起(文)第八識煩惱不相應歟答。爾也難云。元曉大師二障義中。第八識法執相應(云云)如何答。唯識論云。此識唯是無覆無記異熟。若是善染法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又此義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如極香臭應不受薰故。善染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無覆無記(文)同論藏識全無(文)當段云。總不起(文)但於難者。元曉釋違論文解釋故不可依用也。
一。嗔唯欲界(文)嗔煩惱可通上界歟答。不通上界也難云。仁王經下卷(受持品)云。復次德惠菩薩。以四無量心滅三有嗔品等煩惱(文)答。唯識論第六云。此中煩惱何界繫耶。嗔唯欲。餘通三界(文)又云。嗔唯不善。損自他故。餘九通二。上界者。唯無記攝。
定所伏(文)薩婆多唯識嗔唯欲界之性相一同也。不亙異義。故當章云。嗔唯欲界(文)鈔十三上云。欲界四諦各有十惑。爲四十。上二界各除嗔。有七十二(文)但於仁王經文者。言總意別也。
難云。成實論第十二(雜門品)云。問曰。欲界中具十煩惱。色無色界除嗔。餘殘一切是事云何。答曰。彼中亦有嫉妒等。何以知之經中說。有梵王。語諸梵言。汝等而詣瞿曇沙門。汝但住此盡老死邊。是名嫉妒。有嫉妒故亦應有嗔(文)答。
成實論三界十使皆不善(云云)又嫉妒通上界故。經部一義別途性相也。不足和會歟。若強會之者。准淨影大師解釋。依借起下界嗔煩惱。釋亦應有嗔歟猶難云。依淨影西明師等解釋。經部成實等意。嗔煩惱通三界(云云)答。經部等小乘部計各別也。不及和會也難云。付大乘。元曉大師引瑜伽文。嗔煩惱通善心(云云)若通善心者。何不通上界耶答。元曉釋菩薩利生時。善惡俱起之義也。非謂嗔煩惱通上界也。次淄州大師所知障嗔無記(云云)既無記也。何不通上界耶。是以淨影大師釋十使界繫。約大乘義釋云。雖無文證理亦應通(云云)答。燈釋付色界嗔煩惱。約二障釋之。上二界自本嗔煩惱不起。何可及異釋耶。次淨影釋。隋朝瑜伽具本唯識等未翻傳。故有此髮肆釋歟。西明仁王疏云。然嗔煩惱諸宗不同答。依薩婆多唯在欲界。依經部宗嗔通三界。今依大乘瑜伽說同薩婆多。今依此經同經部說。或可此經隨轉理門。或可此經文言總意別。謂三有中欲界有嗔。故言三有嗔等。據實不通上界(文)尋云。
上二界煩惱皆是有覆(文)爾者於上界現行煩惱作惡業。可墮惡道耶答。上界諸煩惱皆無記。故不可作引當果之業。但無記現行成潤生業也尋云。何故上界惑皆無記可云耶答。定所伏故也問。爾者嗔煩惱定所伏。無記上界可相應。如何答。餘貪等煩惱通染汚無記二性。故界繫上界可相應。嗔唯不善故。本上界無故。定所伏不可云也。唯識論六云。嗔唯不善。損自地故。餘九通二。上二界者唯無記攝。定所伏故(文)。
七日
一。其分雖起者欲界四諦各有十種(文)滅道二諦有十煩惱歟答。爾也難云。身見偏有有漏果處。正迷空無我理。邊見亦同果處起。妄執斷常邊。既是有漏麁果處轉惑也。何通滅道可云耶。是以唯識論中。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文)加之非因執因。非道計道等戒取者。是苦道所斷也。何戒取又可通集滅所斷耶。有抄云。空非我行相唯在苦諦。迷此空非我行相。而起身邊二見。即迷空行相執我所。迷非我行相執我。於五取蘊執斷常之邊見。所以云苦諦有十種。除苦諦餘三諦無之(云云)如何答。當段云。其分別起者。欲界四諦各有十種。即爲四十(文)但於難者。述記六(末)云。然立一百二十八煩惱。唯依數總別緣者說。若依總行相數別說。便無一百二十八故(文)燈第五云。然迷諦相別有總有別。總有四句。一數總行別。二行總數別。三數總行總。四數別行別(文)數者十煩惱。行者四諦歟。假令四諦各有十煩惱云數總。各迷自諦云行別。謂苦諦下十煩惱。但迷苦諦下行相等也。依此第一數總行別之義云百二十八。若依餘句者。不定也。燈第五云。問。一百二十八依何者立。答。依數總行別(并)修道惑(文)此四句疏燈釋義幽玄故。本宗猶上古難義(云云)。
一。其俱生者欲界具六(文)俱生者。任運思察恒與身俱之儀歟答。爾也難云。清涼大師解釋中。惑餘妄心迭共同事故云俱生(云云)隨宋朝先德多分引彼釋。成今文(見)答。唯識論第一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薰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文)述記一(末)云。與身俱起名曰俱生。復橫計生名分別起(文)論文解釋與身俱生云事分明也。但於清涼之解釋者。雖有俱生名言別途之義。而非分別俱生之俱生故無相違。先德釋者。縛即妄心。謂惑與妄心遞共同事故云俱生○然離惑不名妄心。離心惑依何住。故迭相依名爲不捨(文)鈔十七(上)云。一夫言俱生者。必有二物。煩惱是一。與何物俱。少妄心事同時生也。二生即雜染。則煩惱與生事俱也。然離惑下以論相依釋經不捨(文)是但釋妄心與煩惱相依同事之義云俱生。若分別俱生之俱生者。煩惱稠林義。何可限俱生煩惱。不通分別耶。
一。合有十六(文)俱生煩惱約四諦不算之歟答。爾也難云。折云。其俱下此不約四諦者。前未見諦故。四諦爲所迷。由見諦已證於初果。俱生正障三界。所以欲界惑潤欲界七變生死。上二界惑潤上二界生死。斷此惑已。方證阿羅漢果。故約三界以分生也答。當章釋不約四諦也。若依薩婆多。見惑迷理。修惑迷事故(云云)若依大乘。十煩惱中貪嗔癡慢四唯迷事。餘六迷理也。但於難者。約相應互通迷事理故。分別起十多分迷理故約四諦。俱生六中身邊二見唯迷事故約多分。不約四諦。或隨轉小乘故不配四諦也。六卷私記六云。問。煩惱所知二障分別理事如何。答。但約煩惱障。見所斷惑多分迷四諦理故名理惑。然分有事識。修所斷通事理。謂與五見俱起惑迷諦理故名理惑。獨頭行貪等迷麁事故名事惑。若約一地分別。前八品惑一向事惑。第九品惑理事間雜也。所知障准之可知(云云)此文修惑多分事之義也。
八日
一。總有一百二十八也(文)於所知障有百二十八頭數歟答。可有頭數也難云。所知障是唯無記。微細之法也。何可有頭數耶見以唯識論中。煩惱障中百二十八根本煩惱釋。所知障段不出頭數。依之檢當章前後。全無於所知障釋百二十八之義。加之清涼大師解釋之中。所知障細無分品類釋(給)答。唯識論中。釋所知障擧見疑無明愛恚慢十煩惱體。而所知障既廣通四諦修道之五部。縱雖微細法。何無百二十八之不同耶。是以清涼引唯識論文了。
見疑已下并於頭數與煩惱障同(云云)但清涼所知障細無多品類之解釋。會唯識煩惱百二十八云。所知但標見疑無明愛恚慢等不云百二十八。煩惱障麁有多品類。所知障細無多品類釋也。心煩惱障麁顯易了法故顯頭數。所知障微細一類無記故不顯頭數云心也。不妨知障有微細百二十八頭數也。
一。問何故前愚法小乘等(文)見道惑約四諦數之。修道惑約九地數之歟答。爾也難云。分別惑迷理惑故。配當四諦理數之。俱生惑迷事惑故。配三界九地顯斷相(見)如何答。見惑修惑俱雖有親疎。皆迷四諦理。又見惑修惑俱可有九地九品別也。然見惑約四諦數之事。約斷惑門之時。約三界四諦以法智類智各別斷之。大乘眞見道位雖頓斷之。於相見道位有漸斷相故。是故約迷諦之行相爲一百一十二也。又見惑雖有九地九品別。約斷惑門之時。於見道位只一品斷。而無漸斷之相故。不云九品之相也。又於修惑雖有迷諦義。斷之時無漸漸之相。故約四諦不數之也(云云)但於難者。伴一義計也。
一。先斷分別有其三人(文)二乘之人於凡位可伏分別煩惱歟答。可伏也難云。瑜伽論云。異生離欲時。唯除貪等煩惱。非見道所斷薩伽耶見(云云)述記第十(末)釋云。此據異生二乘等說(文)唯識論云。諸有漏道不能伏分別惑(云云)演祕五釋云。今據二乘及外道等(文)如何答。七方便位既修諦理觀。何不伏迷理見惑耶。故今章云。若從具縛入眞見等(云云)從具縛之言。豈非伏位耶。是以了義燈釋次第證超中二果之類云。或於見道前不伏修惑。
唯伏見惑(云云)或於七方便但伏見惑(云云)云此事學者異義(云云)一云。
次第證超中二果之類伏之。超越一來不還不伏(云云)一云。諸二乘不伏(云云)一云。諸二乘皆伏見惑(云云)此第三義可存也。但於瑜伽唯識等文者。依外道異生之離染。彼唯欣上厭下。無理觀故不伏見惑也。
難云。爾者何述記演祕皆云此據異生二乘等耶答。一義云。二乘若六行觀時分不可伏故也。不可遮理觀歟。
一。唯識論第六云。諸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分細俱生。而能伏除俱生麁惑(文)細俱生者。俱生身見也。地地第九品有漏道不得伏也。演祕云。論諸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等者。問。下第九云。資糧加行能伏分別。二位豈非有漏道耶。答。彼約菩薩。今據二乘及外道等。有義二釋。初義同前。二云。後約理觀。今依事觀。有漏六行名爲事觀。觀無我等名爲理觀(文)義林第二(斷障章)云。有漏諸道不伏見惑。故瑜伽論云。世間道唯能伏除俱生煩惱。而不能伏分別煩惱及俱生薩伽耶見隣近憍慢。此依六行。非加行智彼能伏故(文)。
九日
一。入眞見道刹那頓斷三界(文)二乘眞見道位經幾刹那耶答。可有三刹那也難云。當段既刹那頓斷(文)何云三刹那耶答。鈔十三(上)云。唯識論九云。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眞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眞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刹那事方義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釋曰。言雖多刹那者。此一心見道以無間解脫(并)一勝進故。中間有多刹那(文)准此釋。雖云刹那頓斷。可有三刹那也。此則一心眞見道頓斷義也。此一心見道三乘一等也。至相見道者。一三心相見道。二十六心相見道。付之所取能取十六心。上下八諦十六心。諸小乘經論唯說上下八諦十六心。不說餘二種相見道。雖然了義燈第七演祕七等。於三心相見道者。經之不經云二義アリ。取捨任情。二種十六心二乘經之(見)但於當段之刹那頓斷之釋者。多刹那相續。刹那刹那惑斷。總刹那云歟。頓斷者。一相續義也。
尋云。今刹那頓斷者。依一心眞見道之義。云刹那頓斷歟。約十六心見道歟答。一義云。義苑云。於初果向後一刹那間。頓斷三界迷諦分別(文)折薪云。言眞見道者。揀異相見道也。即第十六道類智一刹那中。頓斷三界分別見惑入初果也(文)此兩記共以十六心名眞見道。而第十六心一刹那間斷盡三界分別。故義苑云。後一刹那也。若依大乘者。十六心是相見道也。然小乘爲眞見道。故今爲揀異大乘。故云眞見道也(爲言)。
一。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文)以幾智斷見惑耶答。以八忍八智斷之也難云。成實意不立八忍八智。見道位經無量心。此無量心者。唯無間道也。四諦下分別惑。總合漸漸斷之。斷盡位立一解脫道也。故多無間一解脫道也。斷修惑亦如此。雖有九地九品。每品無間道多念解脫道一念故。成實論云。以無量心斷諸煩惱。非八非九(文)凡成實論破四諦次第見義。述四諦一時見之旨。同時見四諦理故。不許毘曇十五心見道義也(云云)如何答。大小乘說異也。且依毘曇意者。斷見惑有八種智。一者苦法智忍(乃至)八道類智忍也。以苦法智忍斷欲界苦諦惑。以苦類智忍斷上二界苦諦惑。
以道類智忍斷上二界道諦惑也(云云)是則於見道八忍八智。忍斷惑。智證理故。總云見道十六心也。若大乘意。唯識論有二師說。漸斷師義十六心見道。如薩婆多所取能取十六心爲異也。頓斷師一無間一解脫道也(正義師)所取能取十六心爲相見道。於此十六心。先十五心見道。第十六心修道也。是通三乘說也。但於難者。自元依成實論意者。如難勢。今依毘曇大乘意。故非相違也」。
一。二若倍離欲人(文)倍離欲已離欲人。眞見道位斷見惑之時。兼斷修惑者。以見道一智合斷之歟。爲當別起修道智斷之歟答。此有三師義。然以見道一智合斷義。以之爲正義也問。抑合斷者。第十五心無間道位合斷之歟。爲當第十六心解脫位合斷之歟答。第十六心合斷也尋云。何以故無間道位不斷之耶答。十六心是俱見道。第十六心是既屬作道。故於此位斷之也問。若第十六心屬修道故斷云者。即第十五心起見道智斷見惑。第十六心修道智起斷修惑義也。若爾者。更是一智合斷義非歟答。無間解脫第十五第十六心不同。同是見道十六心故。俱是見道智也。是故云合斷歟。
一。謂凡夫時欲界修惑等(文)付凡位斷人。且欲界修惑一二品。乃至五品斷之類可有歟答。可有此類也難云。清涼大師必無斷。第二不斷。第三(云云)如何答。鈔十三云。論云。且依見道十五心位。建立衆生有差別者。頌曰。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斷次三向二。離八地向三。釋曰。梵行品已引取意。不同今後引之。謂於前時未以世道。斷欲修惑名具修惑。此爲一人。或有漏道斷於一果。至於五品即爲五人○至見道中名初果向。趣預流果故。若斷六七八名爲次三。此有三人。至見道中名向第二果也(文)但於難者。必無斷第二等者。初果上斷道事也。
十日
一。伏斷前六品故(文)凡位已伏俱生種子。以見道智合斷歟。起別治道歟答。以見道智合斷也難云。集成云。一測師云。二惑既異而起二道別斷。先起一無間斷分別。
次起一無間斷俱生(文)起別治道(見)如何答。當段云。入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文)依之述記六(末)云。一云。見道起二無間。一斷見惑起解脫道已。復起無間道斷前所伏修道之惑等已。方起相見道。二云。由加行時先已伏故。一無間道與分別俱斷此爲正義(文)集成云。二慈恩云。一智能斷。雖有麁細皆是煩惱障。而由加行願力一智能斷(文)但於測師義者。不正義故非相違。
一。三若已離欲人入眞見道(文)大乘心付超越證人。可立相見道歟答。爾也難云。見章文起盡。眞見道之後即得第二果等。未見相見道之位分。何可立之耶答。見道配立雖大小異。大乘之中二乘經二種十六心相見道事。雜集論等之定判也。次第超越頓出離等。皆十六心相見道之義可有也。但於難者。當章文略相見道位分故。眞見道次刹那即得初二果等釋歟。俱舍等中立十五心見道。瑜伽等中於二乘立十六心相見道(云云)。
尋云。二乘相見道初果之內立之歟。又二種十六心俱初果向歟答。燈既聲聞至第十六建立初果(云云)鈔三上下八諦前十五心見道。第十六心修道(見)鈔十九下云。智論八人亦初果向通十五心。而若約超斷容餘果向(文)。
一。兼斷九品得不還果(文)付次第證人。且初果上唯斷欲界修惑一二品惑。斷五品。不斷第六品。經生之類可有耶答。當章雖不分明。准清涼大師解釋。不許此類也難云。慈恩大師對法抄中。可有一品二品五品斷家家(見)又述記十(末)云。若九品別斷出觀。若不出觀斷九品者(文)別抄同之。既有九品別斷出觀者。豈無一品二品斷等人耶。加之斷八品有第九一品名一間。何無五品斷之家家耶答。鈔十九(下)云。智論文名家家者。亦俱舍義。頌曰。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五向二。斷六一來果(文)問。何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答。謂由聖者。得初果已斷欲修惑。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三品名一大品結也)有生死故○斷第五品必斷第六者。謂斷第六品證一來果。以一品能障得果故。
斷三四品必斷第六(文)一二品五品斷家家無之云事。大小一同之性相也。但於章文者。先德(常瞻)會云。一生惑來生在名爲一間(文)煩惱惑也。章云(慈恩)理實今有第九一品增損半生。極能障故。今據未斷第八品說。故言兩品共增損半生(文)。
猶難云。慈恩大師略章云。一生惑來生在名爲一間(文)撲揚周記云。謂有一大生之因名一種子(文)答。周記且不正義述歟。燈云。唯有一少生之業名一種子(文)。
十一日
一。入見道果者有其三種(文)見道十五心限初果向歟。通前三果向歟答。可通前三果向也難云。大乘義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判初果向(云云)如何答。當段云。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有其三種。隨其所應證三果故(文)既章所引瑜伽(并)俱舍論。
以十五心通前三果向(見)是則大小一同性相也。但於大乘義章釋者。淨影涅槃義釋云。見道三果共向故。雖超越者判初果向也(云云)。
一。隨其所應證三果故(文)入聖已去超一果之類可有耶答。當章不出之也難云。十住斷結經中。說一來果云。或有超越取第四果。不使流滯住阿那含(文)是豈非超第三果取第四果耶。加之述記釋欲界九地惑斷之義。若不出觀即斷九品(文)是又超第三果得第三果(見)答。復古云。折玄云。問。還許得初果已超二證三否。得二果已超三證四否。答。若依大乘。亦許此義。今依小乘不爾。爲得初果已。欲擬進斷三界修惑時。必須依地九品次第而斷。斷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文)小乘之意。超一果之類不許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斷結經或有超越者。指超越一來之體。取第四果者擧極果也。不住那含者。不留第三果一生取第四果云心也。述記大抄會云。此文總也(云云)意云。一觀中或斷三品四品。或斷五品六品(爲言)今望品品出觀之類。云若不出觀等也。或又頓出離人釋歟。
一。入眞見道(文)一心見道歟。ハタ十六心中第十六心名眞見道歟答。若依雜集論意者。十六心中第十六心一刹那名眞見道歟。是小乘隨轉義也。若依唯識論意者。一心眞見道入眞見道釋也問。依唯識論意。於一心眞見道中合斷修惑者。無間道斷歟。解脫道斷歟答。無間道可合斷歟尋云。准雜集十六心見道。無間道斷見惑。解脫道可斷俱生惑歟答。第十六心是屬修道故。解脫道修惑合斷也。然若依一心眞見道之時。設解脫道斷之。非屬修道之義。是故不准例雜集道理ナシ。若爾者トテモ一智合斷者。一心見道義。無間道位見修二惑可合斷歟。
春季談義爲用意。任古抄書集畢。不可有定量也。後學可被決之者也。
寬永五(戊辰)二月二十六日
總讀師法印權大僧都實英(七十六歲原本表紙裏云)
見聞抄云。略不釋小乘事。是何道理耶答。一義云。大乘異小事無疑故也。一義云。三乘中不共聲聞斷惑大都同小乘。故略不說也問。章云。如餘別說(文)然唐本中無此四字。爾者此章加增是何道理耶答。如問宋本中無此文。然栂尾有鏡惠房云人。此僧爲渡聖教於我朝。經海路入唐。然臨當章講談之庭。聽聞彼談義之處。就若依小乘若依三乘之章文言。深煩料簡。依之彼仁日本本語有如餘別說四字事。宋仁聞此說深信用之(云云)。
五教章下卷不審八(斷惑分濟第六)
二日
一。斷俱生者(文)俱生煩惱約四諦可算歟答。不約四諦也難云。若依大乘。十煩惱中貪嗔癡慢四唯迷事。餘六迷理。但約相應。互通迷事理故。分別起十。多分迷理故。約四諦。俱生六中身邊二見唯迷理。餘四唯迷事故。約多分不配四諦(見)何一向約四諦不算耶答。折云。其俱下此不約四諦者。前未見諦故。四諦爲所迷。由見諦已證於初果。但俱生正障三界。所以欲界惑潤欲界七變生死。上二界惑潤生上二界生死。斷此惑已。方證阿羅漢果故。約三界以分生也(文)但於難者。薩婆多見惑迷理修惑迷事故。隨轉小乘故不配四諦也。
一。第六識俱生(文)前五識相應俱生不擧歟答。爾也難云。唯識論第六云。餘六識倶煩惱障種。見所斷者。三乘見位。眞見道中一切頓斷。修所斷者。隨其所應。一類二乘三界九地。一一漸次九品別斷(文)此文心。
餘六識煩惱修所斷モノハ一具是斷(見)何第六識出耶答。當段云第六識俱生(文)但於難者。前五識相應倶生不擧事。第六識相應倶生斷時。一度斷之故不擧之也一義云。小乘心。一意識根隨眼根依詫時眼識名故。隨轉且本。第六出歟。或又菩薩斷道准唯識第十云。前五識設未轉依無漏伏故障不現起云如第六識無時其隨五識障不發故。斷道六識中イツモ第六本ナル故。先擧第六也。
一。又進修道人有其二種(文)於所知障。地地九品之別可有歟答爾也難云。他宗人師解釋中。不可依地而立品數(云云)如何答。同體煩惱既有九地九品之別。所知障何無之耶。是以唯識論中。可有九地九品別(見)依之菩提院云。凡有漏法。善無覆猶有品數。雖無繋縛他法之力。地地被繫故。必有品數也。故所知障隨煩惱可有品數不同也。但於難者。煩惱地地有麁細品數。麁先斷。細後斷。所知障不爾故。無品數者。對煩惱麁論之。有品數者。隨煩惱分之也。無相違。
唯識論第十云。
所知障種○通緣內外麁細境生品類差別有衆多故(文)述記十(末)義林第二六卷私記問答抄引之。委細也。可見之。
三日
二頓出離者(文)頓出離人之斷惑。約九地九品斷之歟。約三界九品歟答。約三界九品也難云。晨旦人師釋。約九地九品斷之(見)答。正見對法論。云頓斷三界一切煩惱。
章主即述此文意云頓斷三界漸除九品○以彼欲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總三種九品名初一品一時頓斷故。云頓斷三界(文)既云總三種九品。明知。約三界九品斷之。不約九地九品也。加之義苑第六云。不備歷階漸故云頓也。謂此一類人。由根勝故。將三界八十一品修惑束成三九。纔斷欲界一品。將色界一品無色界一品。一時齊斷故云頓斷三界。然後却斷第二品第三品等故云漸除九品(文)折薪云。從初果身上頓成第四阿羅漢果故也○今機勝於漸出離人故。上二界不分爲八地七十二品。但約三界有三九二十七品。若斷欲界第一上上品時。上二界上上品亦同時斷。以智勝故。能頓緣三界也。斷第二品至第九品皆然。以三界同斷故。云頓斷三界。以不壞九品次第而斷故。云竪論九品(文)此等師意並云。九品八十一修惑。束成三種九品可斷之云事。正順章釋。又對法論既云頓斷三界。不云九地也。但於晨旦人師義者。不可爲依用歟。
尋云。頓出離聖者。於三界上上品修惑。一時頓斷之時。一無間等斷歟。又九無間等歟答。復古記云。地地皆起一無間道斷惑。一解脫道證眞也(文)。
尋云。頓出離人斷欲界六品煩惱之時。何故不得第二一來果耶答。一來果者。偏可用欲界治道也。而頓出離人。合斷三界修惑。偏非治欲界故。不得一來果歟(云云)燈二云。問○答。斷欲六時。並上界各斷六品故。復不休息。未出觀故。不得第二。斷欲九品時。並有頂惑亦皆盡。即得第四故不取中二(文)。
猶意云。頓出離者。此人小乘教無之。此人先見惑斷畢證初果。後斷修惑時。上上品九地通一時頓斷。上中下等。一一九地通頓斷也。故九地修惑九無間九解脫斷之也。超中二果證第四果也。
一。漸除九品即得羅漢(文)頓出離人。不斷盡九品煩惱之中間。有出觀命終之受生義歟答。且容有出觀命終受生之義也難云。頓出離人。一度起大加行。於三界修惑爲一聚九品。以速疾之治道斷之。何所作事業未終中間。出觀命終哉。依之思相例。俱舍論中釋家家一間等起大加行。
不說未斷一大品結有死生故(云云)相例此又可等哉答。披對法論說。多於現法。或臨終時。若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勝果(云云)此文明有中間出觀者(見)但於難者。多分不出觀。有少分人不能斷盡九品中間出觀即命終故無相違也。
對法論文中有三類人。一云多出現法者。一入觀便斷八十一品者也。二或臨終時等者。數數出觀。而一生中斷盡九品者也。三云設不能辨等者。此一生不能窮辨斷證。而經生方斷盡者也。付初二兩類人。能斷智根本後得事。述記第十(末)引之。纂釋可見之。
一。一時頓斷故云頓斷三界(文)頓出離人。爲唯利根類歟。爲當通鈍根歟答。可通利鈍也難云。凡鈍根者。觀解稍劣。不可有頓斷三界之義。今既頓出離之。尤可唯利根耶答。廣賢聖章中間云。超中二果爲利爲鈍。答。理而言之但通利鈍。此人既超中間二果出無佛世。成辟支佛。理應通二(云云)以知。可通利鈍也。賢聖章私記意云。涅槃經判經生爲鈍。判現般爲利。今超中二類之人。前二現般故爲利根。設不能辨由願力故等云。後一人經生故爲鈍根云也。凡三類頓出離之中。多於現法。或臨終時云。前二現般故爲利根。設不能辨由願力故等云。後一人命終後出無佛世成獨覺人故是經生。所以可鈍根也。但於難者。利根中強分別利鈍無相違。
四日
一。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文)頓出離之所依地。唯限未至定歟答。爾也難云。述記十(末)二釋。一初未至四禪下三無色(云云)通依四根本(見)加之表無表章云。
依四根本未至中間下三無色(見)今何限未至定云耶答。一義云。今章主意。唯依未至定。不可通四根本定。
當段云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道等(文)何況對法抄云唯依未至定如唯識樞要(文)但於難者。述記兩釋也。二云。唯依初未至(云云)無分明取捨。然北京靈泰如理師等。以第二釋爲正義(云云)。
一。當段引對法論云依止未至定據多分(見)謂於凡位不伏上界惑。得初是後起修惑對治道。頓出離可依未至地也。對法論依之歟。若於凡位伏乃至下三無色惑人。可依四根本等也。述譯釋依此人歟無相違。表無表章云。依初未至得第四果。據多分決定能故。不據容有故亦無爽(文)。
問。爾者四根本等。欲界斷對治歟答。爾也。於初果上。伏欲界惑依根本等。即是根本欲之斷對治也。
尋云。小乘教意。斷對治之依地如何答。未至定也。俱舍性相。四根本地等。非斷對治之依地定歟。可尋之。小乘毘曇心。根本非欲斷對治故(云云)。
尋云。頓出離人。於何位伏俱生煩惱耶答。顯幽鈔(從方師)云。師云。超中二果。
以見道智一時伏九地八十一品煩惱(文)菩提院云。一入觀斷盡諸惑之人。
起一加行勝進九無間解脫也(云云)一加行勝進者。見道以後之伏道也。
一。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文)末那煩惱有九地九品別歟答。爾也難云。慈恩斷障章云。除第七識等(云云)爾者無九品別歟。加之唯識論一云。無麁細起(文)此下疏更無九地九品別釋如何答。雖有異義。述記釋三義。有九地九品之別爲正(云云)正義心。惑體但障無學等非想處惑下下品。唯有九地麁細。無八十一品別歟。本頌云隨所生所繫。論釋云。隨彼所生彼地所繫(文)既有界繫。何無品類耶。但於難者。自元有異義伴一義也一義云。末那四惑。雖有九地九品等義。與非想地下下品惑勢力等故。無漸斷義也(云云)。
第五卷述記二釋。一九品。二唯一品。二說中前解爲勝(云云)。
一。皆與非想地惑一時頓斷(文)第七識惑。一時頓斷歟答。爾也難云。第七識者。通三界所繫。爾者欲界所繫。與欲惑同時斷之。色無色所繫。又與彼同時可斷之。何云一時頓斷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第七識相應惑。唯無學障也。故斷非想地第九品時。同時斷也。非如餘惑漸次而斷也。
五日
一。非如餘惑漸次而斷(文)愚法二乘斷末那惑歟答。不斷也難云。約教道者。不斷末那惑。若約證道者。尤可斷之也。若不斷末那惑者。何出三界成羅漢耶答。當段云其說末那惑滅小乘無者亦准此(文)加之五十要問答上云。其末那識依三乘教。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等(文)但於難者。證道云メクラ斷斷教道前六識外不知也。
一。其說末那惑滅(文)第七識法執相應歟答。法執不相應也難云。探玄記云。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文)依之護法意。二執相應(云云)答。至相釋云。起四惑不起法執(文)サレハ安惠意。唯人執也。但於玄釋者。引唯識論故非正意歟。
一。是謂二乘斷煩惱障(文)釋二乘斷惑歟答爾也難云。上來唯明聲聞斷惑之義。何云二乘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言總意別也。一義云。行位章云。如說聲聞獨覺亦爾。道與聲聞種性同故(云云)准之可知也。
尋云。爾者獨覺斷惑。全同聲聞歟答。障名數等。多同少異歟。故云二乘惑也。一座成覺等之義。與聲聞異也。
六日
一。諸趣寂者入無餘時一切皆斷(文)定性人入無餘時。所知障斷歟答。爾也難云。諸趣寂者。於自分濟之所知障。何前位不斷之耶。依之俱舍論中。二乘斷不染無知之事(云云)知。二乘人於所知障有分斷(見)何云入無餘時一切皆斷耶答。常段趣寂者。其根最劣。保執猶堅。未修所知障對治道故。入無餘之最後也。彼勝緣既闕。決定不生之義定故。彼非擇滅也。但於難者。不染無知者。大小所說不同也。大乘意。下劣受名不染無知歟。小乘意。出不染無知之體。有十一師義。正義釋於境不悟。或述不能如實覺知。俱舍論說非相違歟。
難云。諸趣寂二乘入無餘時。斷一切所知障者。彼最後刹那位。與佛有何差異耶答。彼最後心正斷位非已斷故。不可云與佛等同。若至無餘位者。身智都滅。不可定等不等。況入涅槃心可所知障攝也問。二乘其性下劣。未悟法無我之道理。入無餘時。何云一切皆斷耶。依之勘經論說。全無說二乘聖者斷盡所知障耶答。非起對治道斷之故。不可背經論之說也。
一。惠解脫不斷(文)惠解脫人不斷所知障歟答。爾也難云。縱雖惠解脫羅漢。可得四根本定等也。若得四禪定等者。何不除一分定障耶。依之俱舍論中。不染無知有二。謂定障無知根性無知也(云云)此中惠解脫人。既斷根障無知。何云惠解脫不斷耶答。當段但於難者。雖斷根障無知。小分故不出之歟。譬如二乘雖斷不染無知。對佛不染無知猶未斷故也。准可思之。指事云。惠解脫不斷者。此人唯能斷初障惠縛得脫。惠簡擇此離縛故。即名解脫。惠所有脫名惠解脫。今顯此義。是故不斷等(云云)。
尋云。二種無知相如何答。根障無知者。練根次第可進上位意障惑也。謂退法思法進。思法進護法等也。障此意不令進根障無知云也。定障無知者。無進求上定之心云爾也。
問。不染無知定障。所知障惠障。如何以定障攝所知障耶答。有一義云。今此不染無知者。非二障中所知歟。其所以者。處處四禪四無色定等障釋時。皆下劣受釋故。下劣受者。受領納義也。意初定得領納此定分。是爲至極。不思得上定。是下劣受也。此定障不染無知也。故所知其心別也(云云)。
一義云。設二障中所知障云不可有相違。能障涅槃名煩惱。障菩提名所知障者一往釋也。據實二障俱障二果(云云)清涼釋云。無知即所知障之別名也(文)指事云。於上等至不肯進求所知障攝(云云)問。惠解脫聖者。於八解脫得之可云耶答。有二釋。一云。於前七解脫得之。於滅定不得之。一云。不得之。若得前七解脫類攝屬俱解脫也(云云)問。愚法二乘可許分斷所知之義耶答。俱解脫羅漢。修八解脫等。婆娑俱舍所說也。分斷義可許也。
一。俱解脫人分有所斷(文)二乘斷所知障歟答。爾也難云。二乘既不起法空智。何可斷所知障耶。是以演義鈔所引唯識論中。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俱斷(文)答。當段但於難者。集成所引妙嚴品鈔曰。所知障中亦有二種。一於所知境而能爲障。即是不染無知而非法執。如於五明處有所未解。即是無知。何曾有執○二所知即障名所知障。此體即是善心心所。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前據了欲此據證眞說名智障○然唯識正義。唯所知之障。今就理通用之(文)准此清涼解釋。八解脫障不染無知者。即非執所知障攝也。知障所引起故攝所知障。非法執所知故云分斷所知也。同學抄定障者。是下劣受也。非細此執(云云)燈釋意也。付之又但伏生果功能不斷種子(云云)但對法抄第三。不遮定障種。亦能斷者。約現行之功能會也。故燈伏而不斷(文)若依此義者。唯伏現行故。又分有所斷可云也。但上唯識文述記九(末)會云。彼中定障二乘亦斷小故不說(文)。尋云。此定障能治之道。漏無漏中何耶答。定障者。異熟生下劣受事障故。以欣上厭下事觀伏除之故。鈔釋云非生理觀。但以事觀能伏於彼(文)。
七日
一。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修八勝解所對治故(文)八解脫八勝解者同歟異歟答。可不同也難云。有人云。八解脫八勝解。同對治不染無知能對治行也。但於義少有差別也(云云)尊玄抄云。修八勝解者。可八解脫。即指事心存此旨歟(云云)如何答。折云。八解脫即所障境。不染無知即能障惑。約所障目障故云八解脫障。言不染無知者。天台釋云。無知有二種。一染汚無知。能招生死故曰染汚。於境不悟故曰無知。即見思惑。二不染汚無知。不招生死故曰不染汚。於一切種冥故曰無知。即界內外迷事之惑。清涼云。於所知境而爲障。即不染無知如是。則所知障之別名也。言修八勝解所對治者。此能治之智也。在境名解脫。在智名勝解。即修八解脫也(云云)但於難者。約境智各別心得置無相違也。
尋云。惠解脫人得八解脫耶答。或人云。不得之也問。爾者不得四禪八定歟答。或人云。得定不入定也。謂雖得四禪八定不得八解脫之人。於所得定不得自在出入也。縱雖入初禪定。出此定將入第二禪定。有下劣受不自在也(云云)若得八解脫俱解脫人。於四禪八定出入自在也。又身證不還得八解脫也。此人第三禪惑皆斷。第四禪并四無色惑皆伏。得八解脫也。此人雖不得第四果。而得八解脫也(云云)惠解脫人得八解脫否事。有云有二釋。一云。於前七解脫得之。於滅定不得之。一云。一向不得之。若得前七解脫類。攝屬俱解脫也(云云)釋所可尋之。
尋云。八勝解者指八勝處定歟答。法苑林章意。八勝解者。觀解自在之義也。非八勝處定也。法苑林章云。由前三解脫。引發勝處遍處等故(文)八勝處十遍處等。前三解脫所引起通德也。別段之法門也。古八勝解者。八勝處定云事有歟。非今章本也。又俱舍二十九。八解脫八勝處。各別釋之。可見之。
一。爲引愚法○故所知障亦許分斷(文)迴心教許分斷所知。愚法二乘不許分斷所知歟答。爾也難云。俱解脫人。除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云事。俱舍婆娑常途所說也。何無分斷所知義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有一義云。愚法二乘自教。雖斷所知障。實不可斷之。所知障是法執也。愚法豈斷法執可云耶。只是於煩惱障中習氣。八解脫障等。立所知障名也。無相違也。
一。謂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修八勝解可對治故(文)八解脫能斷付。八勝處定德付。是只同體物コソアリヌレハ。解脫八勝處云タル事アリケン。一初七緣已解脫境爲除定障。起神通而緣解脫名解脫。第八棄背想受故名解脫(云云)八勝處。此八能制伏相也。理趣分疏云。勝伏所緣名爲勝處也(云云)頌疏第二十九在之。名言與大乘大旨同。兩三文字相違等有之。遁麟記云(第二十九)八勝處者。唯於前三解脫分出。辨差別者。解脫是因勝處爲果。因修解脫入勝處故。前三解脫。於諸色中。但能總取不淨之想。今八勝處。於諸色中分別多少青等異相(文)光二十九云。惑終不起。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故名勝處。或勝煩惱故名勝處。或此善根即名爲處。處能勝故立勝處名(文)復古云。八解脫即所知障境解脫(云云)遁麟云。心勝於境者釋名也。由能制伏故名勝境。故婆娑云。降伏所緣摧滅貪欲故名勝處(文)
問。八解脫通有漏歟答。有漏位云八輩者不云八解脫也。無漏位修云八解脫也。
一。鈔十九下釋八解脫中滅受想解脫云。有解。厭背受想。有解。厭背一切有所緣心。有云。解脫定障故名解脫(文)以上八解脫八勝解八勝處沙汰。
一。以彼唯斷煩惱得故(文)愚法小乘斷煩惱障者。唯斷煩惱之得。大乘許此義歟答。此即不爾也難云。定煩惱斷相可隨義宜。設小乘說其義叶道理者。大乘猶可用之。而小乘云。斷得者其義尤可然。所謂修能治道斷惑品之時。斷惑得故不成所斷惑成道得故。所斷惑又不起。成無爲得故。所斷之惑證滅。故凡聖無雜亂之失。斷未斷分明也。何不許此義耶。隨於大乘所立義者。旁有疑。若不斷煩惱得者。不可有斷未斷差別。無治道得者。豈無凡聖雜亂之過耶答。當段云以彼唯斷得故此則不爾斷種子故(文)又密嚴經疏第二云。薩婆多意。入有餘時。煩惱業等體性。猶在治道力故。不能生後同類法故名斷。除之非體成無。如種已燋體。雖有在不能生後也。燈滅等喩。喩入無餘涅槃之時。能治所治。一切皆盡。如燈油盡燈亦隨滅(文)此釋分時也。但於難者。小乘心不許種子相生之義故。諸煩惱有得云未斷。無得者云已斷。大乘心。許種子相生之義故。成種子云未斷。不成種子云已斷。故斷未斷雜亂之過不可有。又無凡聖交通之過也。
問。於煩惱得與種子如何異耶答。煩惱得既過去藏謝永可生功能無之。是故作用止處斷得云也。穀種煎永如芽可生功能息。然非云無穀種。大乘種子斷者。直其種斷故也。非其功能體。直穀種斷如也。
八日
一。此則不爾斷種子故(文)小乘教無種子斷歟答。爾也難云。指事云。問。檢俱舍論云。如是聖者所依身中。無生惑能名煩惱斷或世間道損所依身中煩惱種子。亦名爲斷。與上相違名爲未斷。今何唯斷煩惱得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雖斷煩惱種子。若無得者。以斷未斷義不成故。由煩惱得離未離而斷義成故。是云唯斷煩惱得。俱舍論述經部義。今且依薩婆多宗故不相違也。
一。斷種子故(文)大乘意。斷煩惱種子者。無間道位可惑種猶俱歟答。無惑種也難云。無間道正斷位也。惑種猶可有之。無間道無惑種者。次念起解脫道有何用耶。知無間道猶可有惑種也答。基師唯識疏中。無間道中無惑種(見)但於難者。無間道能斷惑。解脫道能證滅。雖無間道已無惑種。證彼無爲有此用。別起解脫道。此一解也。又無間道俱雖無惑種。而未捨彼無堪任性。爲捨此故。起解脫道(云云)。
一。二障俱斷(文)付直進菩薩斷惑。可分九地九品之品數歟答。爾也難云。當段云不同二乘約界分品(文)如何答。於二障分別俱生現種習氣等。皆可有九地九品義也。是以基師。斷障章等。可有九地九品之別(見)但於當段釋者。直進教心。皆雖有九地九品之別。斷惑證理義相。全異二乘故。云不同二乘等。非謂無九地九品之別也。
九日
一。但於二障分別起者等(文)二障分別起者。地前伏現行歟答。爾也難云。
瑜伽論於有漏位不伏分別煩惱(見)今何云地前伏現行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瑜伽論據異生二乘判。今直往菩薩。彼障現起。地前伏心得置無相違也。
尋云。直進菩薩。於地前二障伏道各別起之歟答。第九卷述記云。伏煩惱時。此俱法執亦不起故。名伏法執。非別起伏道(文)又同十(末)云。見道已前唯伏法執。其煩惱障隨此而伏(文)准此兩處釋。於二障中。縱雖何障而伏一障餘隨致伏(文)故不可各別起伏道(見)。
尋云。若地前伏之者。資糧加行二位中何位耶答。資糧位此麁現行伏滅。二障細現行即未能伏。至加行位分別細者亦皆伏也。
一。初地眞見道時一刹那中頓斷彼種(文)眞見道位經幾時耶答。二刹那或三刹那也難云。當段云一刹那中頓斷彼種(文)何云多刹那耶答。唯識論於見道斷惑有漸頓斷二師異。縱雖頓斷義。可有無間解脫二刹那也。依之唯識論釋眞見道云。雖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文)加之鈔十三上。釋上論文云。言雖多刹那者。此一心見道。以無間解脫并一勝進故。
中間有多刹那(文)准此釋可有三刹那也。但於當段釋者。今一刹那者。約正斷之無間道歟。
一。初地以去自在能斷(文)始教意。第六識相應俱生煩惱障。於何位斷之耶答。初地已上自在能斷留故不斷。何以故。潤生攝化等(云云)難云。凡地上菩薩。遙送一大僧祇之行。分別二障永斷。妙備根本後得之智。生法二空之理忽顯。設雖不借惑種之資助。受生有何煩耶。是以瑜伽論中。業力結生。謂諸異生智力結生謂諸菩薩(云云)明知。菩薩受生。非借結使之助潤云事答。實地上菩薩。雖深位之大士。未至究竟自在之位故。悲願之上留煩惱。爲助願受生之緣可云也。是非章主私釋。源出諸論之說。對法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云云)梁攝論六云。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二乘故。留彼種子。又諸菩薩。留隨眠惑爲助道分(云云)加之唯識論云。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助願受生(云云)此等論文分明也。但於瑜伽論文者。先德會之有二意。一望顯說云也。或云智力結生謂諸菩薩。全無簡業力故無相違也。
十日
一。不墮二乘地故(文)留煩惱不起勝行者。可墮二乘地云事歟答。爾也難云。地前立不退事。出經論之誠說。登地以上有退墮云事。未見其說。若爾設於地上不留俱生煩惱。何有退墮二乘地耶。俱舍等述三乘轉不。若起佛種性善根。即不可轉。極猛利故(云云)況大乘宗。地上菩薩。寧許退墮二乘之義耶。加之下乘涅樂障第五地斷之。設許此義全不可通六地以上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實菩薩從起深因大心。全不趣二乘之果道。然而直往菩薩。速斷煩惱障種子。恐可同二乘速趣圓寂之行云計也。非謂斷彼惑退大心證小果。是以唯識論云非如二乘速趣圓寂。
梁攝論不同二乘速般涅槃(云云)又云異二乘故留彼種子(云云)旁無相違。
一。爲斷所知障故(文)留故不斷者。爲斷所知障歟答。爾也難云。煩惱所知二障。迷相既別。全依煩惱斷不斷。不可定知所障離不離。設斷俱生煩惱障了。後起所知障治道斷除之事。可有何煩耶。例如彼初地見道位。分別二障惑雖頓斷。十地滿心速盡二障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有人云。若趣煩惱治道偏斷彼者。何間修所知障對治道。故暫止煩惱對治。唯起地地障タル所知障對治道也。是以梁攝論云。由惑至惑盡等(云云)唯識論云。
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等(云云)至初地見道位二障分別頓斷。十地滿心究竟斷盡云例難者。以生法二空觀。速爲盡二障故非相違。
一。爲得大菩提故(文)爲至二轉妙果。俱生煩惱障故留歟答。爾也難云。備轉緣之果德。源依斷二障之種子習氣也。設斷俱生煩惱障事。爲佛果之勝緣。還不可爲障佛果之違緣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至轉依菩提者。留自在可斷之惑。久住生死。送僧祇大劫之時。普修勝行。由之證大菩提故。所留惑種也。依之當段爲得大菩提故(文)但於難者。任梁攝論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之文時無相違也。
尋云。八地已上可有故留不斷義耶答。爾也難云。八地已上無漏智果恒相續。任運無功用之位也。爾者。普現色身之應用。偏可任禪定神通之力也。何泥利生之行。煩可留煩惱障耶。況八地已上。唯受變易之位也。留煩惱障有何用耶答。始教意有二門。一寄顯門。七地已前分段。八地已上變易也。二實報門。十地已還皆依煩惱種子受分段身故。有故留義也。故章主引十住經。十地已還有中陰者。是此義也(云云)凡八地已上。於自利行雖無功用。於利他行。猶不自在故。爲攝生留惑種可云也。百法抄九云。攝論云。煩惱伏不滅如毒呪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此即攝論第十卷文也。言留惑至惑盡等者。爲由留彼俱生煩惱種子在故不似聲聞速般涅槃。得至究竟。諸煩惱盡時。證佛一切智(文)集成云。圭山曰。煩惱俱生種者。初地已去自在能斷。留故不斷。其現行者。地前漸伏。初地已上頓伏。八地已上不行(文)。
十一日
一。即由留煩惱障起勝行故(文)如教菩薩。第六相應俱生煩惱現行。初地伏盡歟答。爾也難云。探玄記第九云。修道位中。地地別斷一無明故。於煩惱障亦永伏離(文)如十無明地地別斷。於煩惱障。亦地地與無明同漸漸伏離(見)加之鈔十五下云。其俱生煩惱。若約現行。亦地地別斷故(文)准此等釋。俱生煩惱現行。於初地不伏盡。十地間地地伏之(見)何。況宗家釋唯識論第四地所斷之故能永害二身見等之文。正斷所知煩惱不起同名永伏(云云)如解釋者。至第四地猶斷煩惱障(見)知非初地永伏云事答。於第六相應俱生煩惱現行者。初地眞見道位頓伏之。種子金剛心斷之故。全不可有地地別斷之義。依之唯識論第十云。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爲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文)但於宗家解釋者。第四地所斷。雖正法執種子。此所知障。昔多分與俱生身見同體而起故。斷此知障種子之時。同體煩惱所依斷故。永不起也。地地所斷。正雖所知障。七地已前。煩惱現行。從所依所知障。漸漸伏除之故。第四地以去。煩惱俱生我見。永伏不起也。故七地已前云暫伏。八地以上云永伏也。六卷私記(第六)云。問。俱生煩惱障現行。初地伏盡了。而何云初地以上耶。答。一云。初地有入住出三時云初地指入心。云以上指住出。一云。以惑力現初地頓伏。以故意起七地以前隨宜伏盡故。云以上也。
尋云。第六識相應俱生身見。唯識論第九。於第四地伏第六相應俱生身見(云云)爾者種現中何耶答。有云種子也(云云)問。前五識相應俱生煩惱又留耶答。不爾。第六識人法二空隨一入時。暫伏不起。於其餘時。七地以還有起有漏也。凡今不明前五識斷惑事。有云與第六識斷位全同故(云云)。
一。煩惱障種至金剛位(文)所留煩惱者種子歟答。爾也難云。已伏惑種潤生無能者。相宗之定判也。爾者留種子有何用耶。況唯識論中。判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爲失。既七地已前許有現起。豈不依現行力耶答。當段解釋。正所留種子也。剩不遮有現行。然八地已上。雖無現行猶受分段。豈非種子之潤生哉。是故正所故留者應種子也。但至已伏惑種潤生無能之文者。先德會之。不爲過患。是似已伏。菩薩依悲願力不失潤生之功。何有違已伏惑種潤生無能之道理。故無相違。又解云。已伏惑種潤生無能者。若有人起能治伏道。遮防惑品現行故。所伏惑品。無潤生之能云也。今此所云。於俱生惑品。若登地已上。先所知障治道爲先。不修煩惱治道故。七地已前暫起之。八地已上觀智無間斷故。自不起煩惱也。故全不可云已伏惑種歟。次唯識論雖暫現起文者。七地已前可通故起現行故。章云。煩惱障內第六識惑○或現或種皆得自在(云云)無失問。相宗意。地上故留煩惱事爲何義耶答。有云。彼宗意。七地已還爲潤生攝化也。八地已上遠相假藉故云留也。遠相假藉者。爲受變易身遠緣云事也。一義云。而與聖道不相違故。故留不斷(云云)八地已上留種事樞要有多義(云云)可檢之問。相宗意。七地以前故起煩惱。不依所依所知而可有獨起之義耶答。契經云(大乘經也)初地斷貪二地斷嗔(云云)所知也。論中前七地菩薩。故起俱生煩惱(云云)唯識疏云。七地以前菩薩。故起貪嗔(云云)而燈云。故起煩惱必依所知。無有煩惱離所知起(云云)離所依所知已斷之位。煩惱獨起義不可有也。故起貪等位隨起所知故(已上或抄)問。章上云。漸悟菩薩受變易通諸位(云云)爾者已斷煩惱種。云何同事攝生耶答。非實報分段。唯變化利益也。爾者留種受生與變化利益。於利他事可有勝劣耶。
煩惱故留自留事(問答抄引述記可見之)
來春季爲恒例談義用意任古抄書集之畢不可有定量後學糺其非(矣)
寬永六年(己巳)閏二月二十七日
法印實英(七十七歲)
五教章下卷不審九(斷惑義始教直進菩薩下)
二日
一。其所知障○是故地地別斷(文)第六相應俱生法執。於第四地永斷歟答。爾也難云。章文第六相應所知障。現種種地地別斷(云云)法執既所知障之體也。若第四地斷盡。何可有地地別斷之義耶。是以唯識論。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
無由發起猛利悲願(文)豈非七地已還起法執耶。依之慈恩大師般若論釋(并)對法抄等。於第四地斷法執小分。通七地以前(見)。
答。於第四地修得無漏菩提分法。而俱生二執彼障故。法執種現我見之現行。於此地永斷故。花嚴經云。菩薩住涅槃地所有身見○皆悉斷滅(文)唯識論文。亦以同也。但於難者。七地以前菩提有情實有之執者。非實法執。法執所引羸劣隨眠等也。或又第七法執未除。第六識尚帶法執歟。慈恩大師解釋。又依此等之義四地少分斷通七地以前云歟。章地地斷。又依三隨眠等之義也(問答抄可見之)。
一尋云。唯識論第九。
於第四地伏第六相應俱生身見(見)爾者種現中何耶答。有云種子也(云云)問。前五識相應俱生煩惱又留耶答。不爾。第六識人法二空隨一入時。暫伏不起於其餘時七地以還有起有漏也。今不明前五識斷惑事。有云。與第六識斷位全同故(云云)。
尋云。地地別斷(文)從初地斷之歟。第二地已上斷之歟答。折薪復古。皆二地以上斷之(云云)サレハ初地斷分別二障。謂異生障是也。何可斷唯所知耶問。五識相應所知障何位斷之耶答。述記十(末)云。此五識。若所知障地地分斷能障地故(文)。
一。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文)末那俱生可攝法執歟答。可攝也難云。今章專依孔目等。然孔目云。起四惑不起法執(文)是安惠師義也。依此釋。今章所知障不相應也。故章前後。總第七所知之言無之如何答。一義云。今章以護法正義爲本故。於第七識法執可相應歟。但於孔目章釋者。今章主心義意少可異歟。
尋云。依何當章依護法正義知耶答。安惠論師意。五八識限法執相應釋故。然今章主。於前五識貪嗔等煩惱相應釋故。
知是依護法論師義不依安惠義云事分明也。若爾者當段釋。一徹依護法正義。於第七識法執相應可心得歟。
一。其第七煩惱性非潤生故(文)第七識相應煩惱。可有發業潤生之義歟答。無發業潤生義也難云。元曉二障義云。若約末那起相應四惑。一切位中恒有現行。通能作發業結生(文)結生者潤生也。既云發業結生。豈無潤生耶答。當段云其第七煩惱性非潤生故非所留(文)但於難者。其體微細。而唯緣內。潤生必緣外趣生故。無相違。元曉釋付所依義云發業結生歟。
三日
一。七地已還有時暫現等(文)第七地可有觀智間斷之義歟答。可有間斷之義也難云。第七地純無相觀。即是無漏相續(見)何可有間斷耶答。當段云以觀智有間故(文)但於難者。相續起多。間斷時少故。云相續。實間斷起有漏心心得置無相違慈恩別抄云。問。第七地純無相觀。即是無漏相續如何。得於無相中作加行。障諸加行皆有漏故。解云。相續起多。間斷時少故云相續。理實間斷起有漏心故有加行(文)。
一。其所知障皆後地起或於前地起(文)於此釋異義紛絃也。何義耶答。一義云。於後地可起之。所知障或有於前地起(爲言)可依此義也。此義後地起。或人或字改可作惑字。謂惑者是所知障也難云。
其所知障皆後地起或於前地起如此文致讀無殊義。何或字可改耶。依之斷障章云。其六識中俱生所知障。并習氣。亦有九地八十一品○十地斷故。不分麁細前後說斷。不廢初地斷細二地斷麁。初地斷有頂二地斷欲界。但隨障此地智即便斷之故無前後(文)准此釋。後地起惑前地起等者。現起伏斷顯異煩惱也。大抄云。所知初地智。伏後九地障。第二地智。伏後八地障等(文)答。一義云。和本起字剩也。或字誤也。故唐本云。其所知障。皆後地惑於前地起(文)折薪云。釋云。圭山云。如十地所斷之障。在第九地。乃至初地障在地前也(文)早可體異說歟。但於難者。依一義也。各各在理歟。
一。問若爾何故而有處等(文)而有處說等云。
唯識論等諸論多七地已前煩惱起云指歟。若爾云。末師心地地別斷詞フム云ヘリ。心已地地無漏智起漏失義ナカルヘシト難也。指何文義云有處說耶答。指唯識等七地以前有漏心起說文。若爾者。攝上問答詞也難云。第六識煩惱或現或種。皆得自在(云云)又六七二識所知障。地地別斷(云云)爾者通十地可有漏。如何云七地已還起有漏問也。意二障俱通十地而有。何七地已還起有漏云哉問也。如何。爾大德義也答。此問意。初地已上菩薩。於第六相應俱生煩惱障。現行種子共攝其用。不起過患者。何有處七地已還起有漏心云耶云問意也(尊玄抄一義)但於難者。自元古來異義也。且伴一義計也。
四日
一。即似有漏(文)故留煩惱障似有漏歟答。爾也難云。雖故留煩惱。其體性自本有漏也。何非實有漏耶答。當段云即似有漏(文)但於難者。寔煩惱體。是實有漏也。而智力所伏故。雖現不起過失(云云)似有漏也。
尋云。似有漏云證文歟答。對法論云。此諸菩薩。雖未永斷煩惱。然此煩惱。猶如呪藥所伏諸毒。不起一切煩惱過失。一切地中。如阿羅漢已斷煩惱(文)又云。十地菩薩所起煩惱。勝二乘人所起無漏(文)猶勝無漏。豈實有漏耶。
一。此二通十地(文)第六相應煩惱所知。通十地現起事歟答。爾也難云。第六相應煩惱所知。通十地現起事不明。唯識論云。煩惱障者。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爲失。八地已上。畢竟不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能違彼故(文)全八地已上。第六相應二障不現起(見)如何答。第六相應二障。非八地已上現起。二障現行限七地已前。種子通八地已上也(尊玄義也)重意云。此二通十地者。第六相應俱生煩惱。七地已還故起。八地已上永不起故。唯種子也。第六相應所知障。現種共地地別段。八地已上一向無漏故不現起。爾者八地已上。二障共種子也。故知。此二者。第六相應二障種子通十地(爲言)但於難者。約二障種現。總通十地也。而八地已上。二障種子也。不可有相違。
一。此二通十地(文)此二者。似實二種有漏歟答。此二者。異義有數多也一義云。於第六識中。以似實二種有漏名此二也(云云)或於第六相應所知障中。種現名二(云云)一義云。義苑意。指六七二識名此二也(云云)難云。雖何義現行有漏。不可通八地已上。何云通十地耶答。一義云。言總意別也。謂於種現中。別指種子也。或雖言總十地。而意別指七地已前歟。但於難者。八地已上。二障共種子。非現行有漏故無相違。
難云。見問文言云起有漏心。是就現行起問(見)何約種子可答之耶答。誠問爾ナレトモ。答廣種子方モ云也」。尋云。約種子答章有證歟答。
當段云若約第六識中煩惱障彼既留故等(云云)既云故留。豈非種子耶。仍所知障。同一具種子可云也。次末那煩惱約現行釋之。七地已還有無不定(云云)知八地已上無現行也。爰知。約末那煩惱。釋至於七地有無不定。是當段正答也。
尋云。直進教心。何位斷前五識煩惱耶答。伏斷專如第六識歟。見聞抄云。問。如何今章不釋五識相應二障斷位等耶。答。五識相應微弱故略之也。此五識相應二障。十地間更不起能治道。至金剛心位可斷之也。末那相應二障。至金剛心滿始斷之也。
五日
一至於七地有無不定(文)末那煩惱。七地已還有無不定歟答。爾也難云。八地以上。亦第六識入二空觀時。第七識惑不現起故無漏也。若第六識入生空觀時。第七猶有漏也。何當段釋至於七地有無不定哉。八地已上亦有無不定故如何答。當段云至於七地有無不定(文)解釋分明也。七地已還。第六識入二空觀時。第七識惑不現起。第六識出觀時。第七識惑現起故。於惑現行釋至於七地有無不定也。八地已上任運無漏故。第七惑不現起也(云云)私記云。第六入人空觀時。末那猶是有漏。俱伏彼第七煩惱故。若第六入法空觀時。末那即成無漏。由彼法空觀即帶人空觀故(文)又云。有云。八地已上無漏相續者。人空無漏觀法空觀有間斷(云云)私云。第六識入二空觀時。第七識惑不現起者。所知障不現起也。第七煩惱。第六識入生空觀時不起也。生空觀不能伏所知障。若第六識生空觀出觀時。第七煩惱可現起故。可云至於七地有無不定也。以第七識所知障不相應義。如此可心得歟。但於難者。八地已上。第六識入生空觀時。第七識猶有漏者。約所知障也。所知障不違生空觀故。八地已上猶可現起故。約之爲有漏也。若第七相應煩惱障。違生空觀故。八地已上不可現起也。六卷私記云。問。且云。八地已上二空無漏相續云意如何。答八地已上。第六生空無漏相續無間斷。法空無漏。多分現起。少分間斷。是故約生空無漏依長時相續云相續。約法空無漏。依多少相續云相續故。合云二空無漏相續也(云云)問。何以知。少分間斷猶名相續耶答。別抄云。問。
第七地純無相觀○故有加行(文)以此文例可知其義也(上三日不審如引)問。若言八地以上二空無漏無間斷有何失答。若爾第七法執可不現起。第六入法空觀時。第七法執不行故。第七法執不行者。多違聖教也問。若爾八地以上第六入單生空觀時。第六法執亦可起耶答。不爾。一聚中明闇相違故。第七是他聚故。不可例難也。
一。如築即押○廣如對法論說(文)今此喩說。對法論之所說歟答。爾也難云。廣勘彼論。雖說明闇同時喩說。未見如今章如築等文。何云彼論所說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如對法等者。第七卷文也。如築即押喩。非說彼論。彼論第六卷中。低昂時等喩心ワタシテ釋也猶難云。義苑記意。今章喩說。是傳者誤也。對法中更無此喩故。今章傳者誤如築等釋歟。爾者如本論可說明闇喩也答。宗家楞伽玄義釋中。說二喩中。第一如今章如築等喩說也。第二釋說明闇同時喩。故知。今章非誤歟。如此釋了。廣如對法論說等釋故。彼論意可合二喩意歟。加之折薪云。其低昂喩却在第六卷中(文)。
探玄記云。謂後水推故前得流。
或前水引故後得流(文)河水流如前水後引行押名。後前ックヲ築□普□□□云只ツクト囗ヤウニ心得フレトモ。聖教囗囗約束スルハ常似サル事アルナリ。
一。即空無分別是其障義(文)始教意。以空理爲障義歟答。爾也難云。空理是自性清淨之德。障法是妄性不實之法也。何以空理可云障義耶。加之始教意。談智起惑滅同時相返之義。不述惑障本無之義歟。而今若談此義者。何異終教三時無斷之義耶答。當段云即空無分別是其障義(云云)故義苑云。且法相大乘見有實惑可斷。惑滅智起故。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今此章意。順性宗故說障既依識本自無性。自性即空妄說爲障義也。若更深而究之。所依之識亦無有性。圭山云。識如幻夢。
此中依識無性之言亦含斯義思之(文)准此義苑意。上明同時相返之義。正是相宗之□中□□心識章釋始教內之事成就科之意也。但於難者。今以惑障本無之義。是自宗之高談。亦是心識章之理成就意也。故今云即空無分別等者。心識章云。方便漸漸引向眞理故說薰等悉皆即空之意也。義苑云。今此章順法性宗者。即此意也。無相違。
六日
一。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等(文)終教意。約聲聞論煩惱障斷不斷歟答。爾也難云。終教明一性皆成之旨。不立諸乘差別故。偏可明菩薩斷惑之相。何最先述聲聞斷惑之是非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始終二教。皆通三乘趣入故。但是三乘教故非相違。
猶難云。縱雖約三乘趣入屬三乘攝。而約存三泯二之時。彼始教即存三故。尤可述聲聞等斷惑之相故。上文云。若依始教。具足三乘斷惑差別。由此是其三乘教故(文)然今終教泯二不存。何及斷不斷之所論耶。是以上來諸章中。每至終教段。全不述聲聞之行相。偏明菩薩之種性等。何故當章獨異餘門耶答。實如來難終教正明唯一佛乘之旨。即此一乘之理。通可三乘趣入。仍不許二乘實斷實修。若許二乘有實斷證者。不可難唯一乘之義。例如始教思之。今既云於煩惱障尚不能斷等。明知。二乘證滅修道。定是方便不了權說。其實唯一菩薩乘之斷證也。
一。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文)當教意。不許聲聞斷惑歟答。爾也難云。二乘聖者。斷三界惑品證盡無生菩提云事。大小通滿之性經論常途之說也。何云但能折伏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愚法二乘觀智劣故。究竟不斷煩惱心得置無相違。有記云。終教意。達惑體本空心性本有。斷根本無明。顯自性靈明。此則實斷惑證理也。依之若望自宗之釋前。雖似有得果。非眞滅度之說邊。猶未許涅槃。以實奪權之時。彼二乘人。不斷根本無明。不盡所知障。又無廣大心不說二空。依有此等失故。釋但能折伏者也。
猶疑云。或記云。問。起信論及疏云。若二乘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既說二乘人斷煩惱障。何故今云不斷耶答。案云。今此論意。六種染心爲煩惱障。根本無明爲智障。煩惱障中。既有人執法執。今二乘人。唯斷人執倶六染中初執相應也。今終教意。二乘不斷煩惱障者。未斷六染法執故。人執亦不斷。六染俱名煩惱障故。然指事云。愚法人未斷根本無明所起煩惱並末那煩惱者。
根本無明住地云六染中法執也(已上栂尾有抄中在之)。
一。彌勒所問經論云等(文)今此論文。不許聲聞斷惑者。通迴心愚法歟答。准一乘義。終教以去不許愚法聲聞斷惑也難云。所引彌勒問經論文。全無簡別故。元曉大師引今論文。證愚法迴心共不斷之義給。依之當章問答始終二教之差異之時。又釋心既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云云)知初釋心。愚法迴心。皆不許斷惑(見)如何答。准一乘義解釋。或愚法二乘並在所引中(云云)或望終教已去。
愚法二乘無廣大心等(云云)迴心聲聞不斷惑不出界之義無之。加之至相大師。釋末那惑愚法聲聞不斷。迴心聲聞等並斷(云云)爾者當處問答。初始教誘引教故。不簡別愚法迴心。直許二乘斷惑。終教全不許愚法也。
故章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等(云云)次又亦可以下又釋心。縱始教許斷惑。迴心聲聞爲本攝愚法之義也。今終教全不許愚法故。不同也(爲言)但於元曉大師解釋者。分明不言通二聲聞。縱通不許者。別途建立也。何況章次下文。引彌勒問經論許聲聞斷惑。豈非迴心聲聞耶。不可有相違。
七日
一。楞伽文亦如上說(文)上者指彌勒問經論歟答。爾也難云。指事云。自此以上約斷惑義。無有引楞伽處故。此有二疑。一疑上文墮故無有此文也。二疑上字可訛。應是下字。是故下二乘迴心義云。楞伽云。
樂著三昧樂等(文)此二義俱指楞伽文(見)何云指彌勒問經論耶答。一義云。折薪云。楞伽者彼經第二云。復次大惠。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文)斷惑章中。無引楞伽文故。上者可指彌勒問經論也。
楞伽經亦如上所引彌勒問經論所說(爲言)但於難者。且依一義者也。
尋云。折指二記何爲正耶答。四卷楞伽第二。全如折薪所引。又同十卷經第四云。復次大惠。一切聲聞辟支佛。不離智障。不離業煩惱習氣障故。是故我說唯一乘道。大惠。聲聞辟支佛。未證法無我。未得不可思議變易生。是故我爲諸聲聞故說一乘道(文)其外七卷經第二云。又彼未能除滅智障及業習氣。未覺法無我。未名不思議變易死。是故我說以爲三乘(文)准此等經文。全同彌勒所問經論所說故。今章主所引指同上論說故。云如上說。折薪記釋。尤可依用也。
疑云。准四卷經。長行云。煩惱障業習氣不斷。偈頌云。彼起煩惱滅除習氣愚。又十卷經第八云。大惠。聲聞辟支佛涅槃無差別。何以故。斷煩惱無差別故。斷煩惱障非智障(文)准此等文。二乘斷煩惱障(見)況見所引經文等。只是未除習氣。非謂煩惱障種子歟。何引此等文。指同彌勒問經論耶答。
一。不分俱生及分別(文)終教心。付菩薩斷惑可分見修二道歟答。不分也難云。於煩惱行相。或有分別計度所起。或有任運俱生所起。既所斷惑品。有強弱之差異故。能治斷道。分見修之次位事。是必然之道理。又經論之常說也。今終教心。依何義門不分俱生分別耶。就中最初照理名見道。復數修習無分別智名修道。終教何無此義耶答。當段云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文)又行位章云。不以見修等名(文)況終教實義者。不分分別俱生云事。如下第十三寄在門明之。凡始教菩薩。見道斷分別。修道斷俱生者。順二乘見修道寄顯門之說相。而非菩薩實義。今終教意。談菩薩斷證實義故。登地已上無漏智現前位。染淨森羅萬法。悉會無性。唯眞如法界現前故。障利益衆生之行見修煩惱一時斷盡。仍十地間。唯斷習氣也。是故於分別俱生不立別斷位者也。所引彌勒問經論意也。但於難者。雖有最初照理復數修習之義。但名十地淺深不分見修二道也。今所遮者。以分別俱生配見修道計也。
疑云。所引證彌勒問經論云。
見修道中一切煩惱等(云云)專立見修二道(見)況下所引十地論文云諸見縛者先已除斷等者。豈非見修二道之誠證耶。加之下章述終教實義。如實義者○見位斷麁。修位斷細(云云)爾者立義引證相違。前後解釋似自語相違如何答。所引彌勒問經論文。對揀聲聞見修二道各別斷之義。菩薩見修煩惱一時倶斷之義成立。已見修煩惱同時斷之。依何可立見修二道耶。次十地論(并)下解釋者。見修名言假權小所立。非謂當教菩薩所經之實義也。
一。地前伏使現(文)終教大乘意。三賢菩薩可有斷惑種之義歟答。次下云。自在能斷留故不斷釋。唯伏現行不可斷種子也難云。見起信論翻妄之四位。初發心菩薩覺念異(云云)言念異者。是人我執。即煩惱障也。覺者即是斷之義也。若謂今覺者。是伏義者。餘位覺生住滅。亦可非斷耶。若云覺生住等是斷之義者。今覺念異何云伏耶。縱雖煩惱留故不斷。而所知障非所留之惑。可許於地前斷麁分之義耶答。
當段云其其菩薩人於二障中○地前伏使現(文)明知。地前唯伏二障現行。縱雖所知之麁分。不可許於地前斷之耶。故章云。
初地以上斷於知障一分麁故(文)設其麁分至初地始斷之故。總不可許地前斷惑之義也。但於難者。覺斷可相替歟。
八日
一。初即不墮二乘地(文)爾者引何文成初住不退義耶答。引梁攝論仁王經起信論成之也難云。雖云得於出世淨心。或云得少分見法身。於退不退義全所不見也。況梁論雖云十解已上名聖人。全無不墮二乘地之文。又仁王經雖說入生空位聖人性故。更無而不取證之文。何如此釋耶答。初住已上菩薩。示成道於八相。施化用於十方。觀解既叶法性眞理故。無退墮義也。但至攝論無退墮在之言。仁王經無而不取證之文難者。章主探文意私加言也。何況檢十地論說。唯不退轉菩薩。方見法身(文)然起信論。述初住以上少分見法身會二論意。初住以上菩薩。定不退轉被得不可有相違。
一。自在能斷留故不斷(文)終教意。於地前三賢位。可有故留不斷義歟答。爾也難云。凡論煩惱斷位事。可有地上證位。何於地前可起斷惑之道耶。若非斷位者。不可有故留義耶答。
當段云然彼地前三賢位中等(文)於地前有故留不斷義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終教意。既或云得出世淨心。或云少分見法身等故。地前住於煩惱障得自在故。可有留惑義也。
尋云。依何經論成地前留惑義耶答。梁攝論仁王經起信論(并)本業經也。委細問答抄引指事畢。可見之。
一。所引彌勒問經論文云即見道中一切俱斷(文)爾者限煩惱障歟。二障共斷歟答。一義云。可通二障也難云。所引論文。正述擧聲聞所斷見修煩惱。菩薩見道頓斷之旨。加之云一切煩惱不云所知。故知。不通所知障云事如何答。一義云。立義引證可相順故。通二障可云也。既論文云一切煩惱能障利益衆生行故。障利生行事可通二障。非如聲聞於煩惱見修異時斷。
菩薩於二障見修同時斷也(爲言)但於論文唯云煩惱不云所知云難者。起信疏釋論煩惱礙智礙云。麁細染心名煩惱礙(文)筆削記云。麁細染心者。四麁三細(云云)又起信別記云。三細及智相相續共法執。執取計名人執也(取意)是則三細四麁。皆同惱動眞心故名煩惱礙(見)何況探玄記(五)云。以所知障亦得名煩惱(文)思之。一義可局煩惱障也(如問答抄)。
九日
一。無性攝論云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文)終教意。末那惑種初地頓斷歟答。爾也難云。初歡喜地位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少分者。始教常說也。何引此文爲終教證耶。是以孔目章中。引無性攝論今文了。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文)既是初教義也。豈可頓斷耶。加之下寄在門之中。引無相論證末那煩惱通見修二位之義畢。無性攝論亦同此說。如上所引指同爾者唯非師資相違。剩似自語相參差如何答。終教意。煩惱種子。初地頓斷云事。不及異論故。末那四惑種子。亦初地頓斷。更無疑者歟當段釋意。初現觀時。不斷種子。唯以伏斷分之者。不可云修道位中轉復清淨。然既云轉淨。故知。修道位中。唯除習氣。是故爲終教初地頓斷之證也。但於孔目釋者。種子習氣麁細之斷位。寄在見修二位名目之義者同始教故云屬始教。故集成云使行稠林章云是又初教攝者。見修道言通直進故(文)一文含多義故。今章釋若依始教。容如彼說依此意歟。非相違也。
一。見故當知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文)今此文結釋末那煩惱歟。爲當通六七二識釋二障歟答。結釋末那煩惱也難云。見所引寶性論文。有點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
依彼二種習氣障故(文)通二障云事明也如何答。一義云。見文相起盡。上明末那煩惱正使習氣之斷位了。結釋是故當知等。明知。不通二障。付第七相應煩惱可論也。但於難者。寶性論文。雖明二障習氣。本意爲證末那煩惱習氣地上所斷也。無相違也一。故寶性論云不淨者(文)引寶性論證終教之義歟答。爾也難云。彼論次上文云。邪見疑所攝煩惱見道遠離(文)又云。此得滅歸如來法身。因於見道修道及無分別(文)是則唯識論判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而述分別起者見所斷攝任運起者修所斷攝。此唯識論文全同無異。若爾者寶性論云。亦分俱生分別。於見修二道別斷之歟。今何引用之證終教義耶答。同論次下文云。阿羅漢雖盡有漏。而不斷一切煩惱習氣(文)又云。不淨者。以諸凡夫煩惱障故。有垢者。以聲聞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點者。
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氣障故(文)上文擧羅漢云不斷一切煩惱習氣。定是無間生之習氣也。下文擧菩薩云依彼二種習氣。豈亦非無間生之習氣耶。故知。今觀兩處文。言習氣者。是種斷無間所生之習氣也云事分明也。而菩薩摩訶薩唯有此習氣(云云)豈非地上除習氣之義耶。若許此義者。不分見修。初地頓斷之。亦以分明也。但於所出之論文者。且符順權小常途之所談歟。或自宗意。許一經一論中含多教故非相違。
十日
一。解云論釋地上(文)何論耶答。智論也難云。上引寶性論解云。
論釋地上名摩訶薩(文)當段釋指寶性論(見)但現行論本一部始末。再三檢之全無此文。爾者或大師御所覺本有此文歟。或大師問日照三藏。是西域相傳歟。況本業經正有此文。明知。寶性論亦可有此釋。大師解釋旁不徒然也如何答。一義云。折薪云。言論云者。此非寶性自釋。有云。即智論中說也。此中以無間道是正斷惑時。從此正使種子斷也。方有習氣也(文)當段釋意。上以諸菩薩摩訶薩言。地上取定爲智論ヲヨセタル也。但於難者。有異義中且伴一義也。
一義云。今云論釋者。恐是傳寫誤也。本業經上(賢聖學觀品第三)云。
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等(文)既云進入初地名摩訶薩。豈非明文耶。故知。應云經釋。論字誤也。例如三性義引起信論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之文而標經云也。今引本業經文而標論釋。反例可知。
一。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文)摩訶薩名言限地上歟答。論釋地上名摩訶薩難云。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者。菩薩通名也。何名地上耶答。當段解云論釋地上名摩訶薩(文)上以諸菩薩訶薩言。地上取定爲智論也。但於難者。地上名摩訶薩者。自本地上菩薩故云地上也。摩訶薩言。非謂不通地前也。
一。若地前及始教容有彼失此中無也(文)終教心第八識二障相應歟答。可相應也難云。見章前後。全無第八識煩惱之斷位。何第八識煩惱可相應耶。是以相宗意。第八識二障不相應(見)如何答。終教意。三細梨耶。豈非法執細分耶。既立三細梨耶。尤可法執相應也。但於難者。當章且對始教爲棟差別。但釋七轉之斷位。實斷惑之義可通第八也。
十一日
一。又此教中正斷惑時等(文)終教心惑智同時歟答。此教無斷而斷故。前教同時斷異也。非初非中後等(文)難云。唯識論第九云。二眞見道現在前時○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文)既云諸相違法理必應然。豈不爾耶(探玄記釋此論文云。麁相可爾。細尅實難○不成對治文)答。非初非中後者。十地品許說分濟門明義大中。別顯地智微妙有同不同二相。言同相者。法爾本然自性清淨義也。立不同相者。修生顯得離垢清淨義也。今云非初非中後者。其不同相亦有五種相中。斷惑相者是也。已上十地論科判也。然今引地論所揲經文也。前中後取故者是論文也。上云非初非中後。而下云前中後取故。其意探玄記第十云。即此三時求斷。不得方成斷義。此即不斷斷也。前中後取故者。謂於前中後三時之中。取彼非初中後。非異三時取彼非三也。如於色等處取彼眞空。非異色等別取斷空。此亦如是故不失斷義(文)折薪記云。言非初非中後者。此句正是經文。此約無性義故。得三時俱非。言前中後取故者。此句是論文也。約緣起義故。得三時總取。此約經論反覆相成(文)准此等釋。大意可知。探玄記第十立二門釋。謂一相翻門。二相續門也。相翻者。付惑滅智起之相。或約明闇相翻。或約起滅相翻。以釋成不斷而斷之義故云相翻也。相續者。不約惑智相對。但就一智自有三時。論依此釋(文)但於唯識論文者。彼論但執法相一邊。不知性相無礙之深義故。半縱半奪也。探玄云。麁相可爾。細對實難。何者若同時者。智自生時。或自滅時。不相由故。何成對治。如東家男生。西家女死。雖亦同時然無相由。不成對治(文)。
尋云。明生闇滅是同時而相由者。道理必然也。現量所見也。然東西兩家男女死生。全非所例。何擧爲例難耶答。演義鈔云。中卷論廣說。即以三時門明無斷義。無斷即是性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故成斷義(文)私云。其一切法中。今且明約能斷智與所斷惑。以有空義故。成能所斷之義者。眞智順空理時方增其用。妄惑入空理時正可斷盡。故探玄記第八云。罪違於眞。入如則滅。善順於眞。入如則廣(文)其空理者。非惑智外別有其性。但照體無自性。是名眞智順於空理。惑本無自性。是爲妄惑入於空理。故知。若照體不空。則全非眞智。又不可證眞理。以抄三上云照體無自。即是證如故。若惑體定有。則不可作所斷惑。又不可有能斷智。如抄亦云照惑無本即是智體。即大疏云。由能斷無性方爲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文)正述此意也。又刊定記明不斷而斷之義竟。次下云。問。照惑無性。惑即滅照智無性智應亡答。照無性理。順智違惑故不同也(文)准此惑智本空。則順智違惑故。智爲能斷。惑爲所斷。是名不斷而斷也。然若定有惑有智以爲能所斷。則違智順惑。爭有斷惑之義耶。爾者惑滅是自滅。全非智力。智生亦自生。不由惑滅。即探玄云。惑智各兩失者是也。
又尋云。就相翻門可許惑智同時明闇相翻之義耶答。探玄記云。無間道智正斷惑時。爲智先起惑後滅耶。爲惑先滅智後生耶。爲同時耶。此三時惑智各有兩失故不成斷。謂智有自成無漏過不能滅惑過。煩惱有自滅過不障聖道過。於三位中思之可知。如燈破闇三時不破。此亦如此(文)大疏全同之。故不可許明闇相翻之義也。
尋云。就非初非中後經文。遠法師意如何答。遠法師意。初中後三時各別取之者。不能斷故云非初非中後。三時總具方成斷惑故。云前中後取故也。尚意云。淨影釋意。斷惑初智中智後智三智各別力用弱クシテ難斷也。故三智皆取斷之也。譬燈火如燒炷。炷惑也。火智也。燒斷也。三智焰上炷近爲初智。中程爲中智。末消處爲後智也。此三力合燒炷也。タタ炷近處許火力用弱クシテ不可燒炷也。三智合斷事又如是。經非初非中後。遮三智各別取。論取初中後取三智合斷也。章主意。惑本空シテ無可斷法云非初非後也。釋云相反門。或斷而不斷(云云)如是不斷法強云斷初斷云中斷云後斷云也。是釋云相續門。又不斷而斷云也問。何故惑不斷耶答。惑體本眞如理性也。能斷智惠也。惑體外無理智故。今始證理無始已來煩惱也。故斷云即不斷也。可斷法無故。清涼釋云。照惑無本。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理性故(文)相宗等。惑智各別談故。惑自滅智自生難付也。
一。不異眞如是煩惱義(文)以眞如爲煩惱義歟答。爾也難云。設雖談眞如隨緣之旨。隨染淨之緣。迷悟二法其性異也。故起信論云。染心義者。名爲煩惱礙。能障眞如根本智故(文)既能障所障水火相反法也。
是以大師釋以違眞故非其用也(文)何釋不異眞如等耶。況又煩惱眞如不異斷煩惱時可斷眞如乎答。當段云不異眞如是煩惱義(文)但於難者。迷悟染淨之相。雖似異。共一如來藏性所起故。其體一也。照妄體即如之時。彌自性清淨理明顯故。不可有斷眞如之過也。
起信論云。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是無漏無明種種業行。皆同眞如性相(文)筆削記三云。滅惑准知者。世人皆謂斷盡惑結然後證眞。殊不知惑體本眞全覺之不覺。如迷東爲西。誰之過耶。欲求滅西相然後見東愚之甚矣。
寬永七年(庚午)二月二十三日爲來春季談義用意任古抄不審書集畢不可有定量(矣)。
花嚴末資法印實英(露命七十八)
五教章下卷不審十(斷惑義寄惑顯位下)
二日
一。第二明寄惑顯位者(文)十八寄顯門中。可攝始終二教實義歟答。爾也難云。義苑云。與前約人實斷全異也。折薪云。
此中不同前科當教實有所斷故云寄也(文)既隨機安立之假施設也。何可有實義耶答。章云。十三依雜集等論。以分別俱生二種煩惱。寄顯見修二位差別(文)等言。瑜伽唯識等法相所依諸論等也。此見修(乃至)二十二愚等建立。法相宗實義也。依之折薪云。寄煩惱顯見修○然是法相宗正義。今以義覆定故爲寄(文)始教十地分段。終教十地變易等義。十八門中無之。知始終二教所談。爲當教實斷。其餘異說爲寄在門歟。但於難者。此十八門寄顯者。偏約始終二教。其當教實談之外。爲假施設。望圓教時。總指一切三乘教所談。爲隨機安立之施設故。總標中含寄在實義兩門心得置。無相違。
一。寄滅二障所顯二位(文)寄滅種子歟。約現行歟答。一義云。地前伏滅現行地上斷滅種子也難云。如所立義。正是實報門之所談也。今即寄顯門故。不簡種現。悉可斷之。何約實談可別配種現,於地前地上耶。況所引證論文。全不見其簡別耶答。若約實談。則地前雙伏二障現行。地上雙斷二障種子也。然□地前唯滅煩惱。地上唯滅智障。各別滅之故。□寄顯雖然。其伏斷之義。不可違實報門故。地前滅煩惱障者。是應伏滅現行。地上亦同之。是以章云。顯比證二位(文)若地前滅煩惱障。即是斷種子者。可名證位。何云比耶。明知。地前唯伏現行不斷種子故。未得無漏智。未親證理性故名比位也。但至所引文者。以義會文。是釋家之常法。何始疑之耶。不可有相違。
一。又云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文)當門引證歟答。爾也難云。梁攝論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等文。終教自在能斷等實義門所談也。何引寄顯證文耶答。十八門第一門。梁攝論文。四箇處引之中第二引之故。證文勿論也。但於難者。此文地前以比觀智得生空一分故。尤顯比觀二位之證文故。一文二義含常例也。自在能斷故。煩惱障斷シツヘケレハ。出世云邊カラハ實義也偏煩惱實地前斷云方二障雙伏斷セサルカ故寄顯也。無相違。
三日
一。寄皮等三惑顯三僧祇故(文)三惑者限煩惱障歟答。可通二障也難云。見攝論文。爲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爲除肉煩惱障住初地。爲除心煩惱障出初地。何以故。地地菩薩煩惱有三品等(云云)如論文者。限煩惱障(見)答。凡思三僧祇位分。初僧祇地前也。地前全無斷見修煩惱。又第三僧祇。煩惱已斷位也。不可云斷心煩惱。梁論文不見通別義。瑜伽四十八。所知障在皮膚實三麁重。同七十三云。一皮麁重。二煩惱障品。在肉麁重。三所知障品。在心麁重(取意)於煩惱障者。初地盡已。而今此皮肉心三。亙十地在之。明知。隨所知障麁細有三惑不同云事。但於難者。義燈會瑜伽二文云。理實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云云)燈云。第一麁重。總合二障不別說。是煩惱所知。第二屬煩惱障。第三屬所知(文)不可有相違。
有云。現行種子習氣。如次配皮內心(云云)有云。梁攝論中。緣外器非常名皮煩惱。緣有情名肉煩惱。緣肉心名心煩惱(云云)指事釋在之可見之。
皮肉心事
一義云。於一惑分麁細不同云皮肉心也。一麁分。二細分。三極細分不同也。然者於一切惑。約麁細可分皮等三種者歟。此義意。於一貪煩惱可有此三重也。一義云。俱生云皮煩惱。分別云肉煩惱。所知障云心煩惱云也。是孔目章意也。一義云。我所云皮煩惱。執我云肉煩惱。所知障云心煩惱也。
尋云。就第二義。初僧祇斷倶生寄事。道理不心得如何答。第二義如難寄三僧祇。初僧祇斷俱生事難心得歟。
一。第二僧祇斷肉第三僧祇斷心(文)第二第三僧祇者攝何地位耶答。第二僧祇前三地。第三僧祇四地已上也難云。經論常途之所說者。從初地至七地。是第二僧祇。八地已上爲第三僧祇。故知。攝論云。第二僧祇斷肉等。可如常途所說。何第二僧祇前三地。第三僧祇四地已上云耶答。攝論十一說三種三僧祇。一三阿僧祇。初阿僧祇(地前)第二僧祇(自初地至七地)第三僧祇(八地已上)二七阿僧祇。三三十三僧祇。而以三十三僧祇合爲三大劫。如次除皮等三惑。初僧祇(地前)第二僧祇(前三地)第三僧祇(四地已上)也。時量皆初三僧祇量也。依之集成云。此中第二僧祇。當初二三地。第三僧祇。當四地至十地。此前更有一義。如常所配□也。在第十一卷修時章(文)梁論第十一卷修時章明僧祇劫數。擧種種異說。本論云。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文)如是總標竟。次第別釋之。今寄皮肉心顯三僧祇者是釋。論正釋七阿僧祇中。傍寄皮肉心顯三僧祇之時。兼約三十三僧祇。示其三祇分濟。即如折薪云。論第十一具云。約除皮肉心三煩惱等者。是全文也。然第二僧祇。應經九劫阿僧祇(云云)是則初二三地。各經三阿僧祇故。總成九劫。指此九劫分濟爲第二僧祇。豈非第二僧祇當初二三地耶。又從四地至十地。亦各經三僧祇。總成二十一劫。指此二十一劫分濟。爲第三僧祇。豈非第三僧祇當四地至十地哉。是故諸記一同如是配釋也。但於難者。問。論次上。
釋本論云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之文云。何等爲五。一有人謂願樂行人。二有三人○第三阿僧祇劫。此無相行無功用乃成(文)此一段文。全同經論常途所說。故集成云。此前更有一義。如常所配(云云)即指此文也。彼修時章。廣會大小乘異說故。就三祇劫且擧二說。前後各據一義不可和會歟。
一。如梁論攝三十三僧祇中說(文)三十三僧祇歟。三十三僧祇歟答。三十之三僧祇也難云。三十三僧祇者。地前有三僧祇。十地中地地入住出三心アルカ故。地地皆經三祇也。何云三十之三僧祇耶答。
當段云寄顯地地三心不同或釋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肉出心斷心等(文)サレハ折薪云。雖通三十三。今唯約十地各有三心故。云三十三僧祇中說(文)但於難者。折云。地前方便地自有三僧祇。十地名正地。有三十僧祇。共三十三(文)地前通三十三立正皮等三惑除事初地已上心得置無相違。尋云。三十三僧祇者。十地等覺入住出三心開故三十三歟答。義苑心爾也。餘記心地前三僧祇。十地中地地入住出三心故。地地皆經三祇也。地地經無量時也。上品煩惱名皮。下品道破中品煩惱名肉。中品道破下品惑名心。上品道破也。
四日
一。如地持云二障三處過(文)煩惱所知二障。地前地上等三處過歟答。爾也難云二障三所過事。專是如教實義也。何爲寄顯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若就三位相論二障斷惑者。專是始教實義ナルヘシ然今爲寄在事。以三所二障顯地前地上佛地三位故。爲寄顯門也。今約終教故也。不可有相違。
尋云。驗地持論全無此文如何答。指事引瑜伽第四十八卷菩薩地文也答。折云。言地持論者。准開元釋教錄(僧智昇錄)云。菩薩地持經十卷或八卷。亦名菩薩地持經。亦名菩薩地持論。今此錄中。編之爲律。存其經名。除其論錄。同錄中此本經既有多名○評曰。今言地持論。即舊所存之名也。自開元昇師錄。後藏本但名經。然在大乘律中。即地持經也○清涼又云。地持即瑜伽同本異譯故。瑜伽四十八中。全有此文○以此證成經即是論。
亦以瑜伽名師地論故也(文)准此可知之。
尋云。染心麁細(文)今染心者。二障等中何耶答。有云。染心者染汚法體白淨故。煩惱所知現行種子習氣。皆可名染心也(云云)。
一。寄於三位以顯三身(文)金光明經意。於地前地上金剛心三位。如次得化應法三身歟答。爾也難云。三身者。是佛果圓滿之功德也。何於三位別時可得之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依斷三惑。於佛果圓滿三身也(云云)。
尋云。三身俱是如來果位所得也。何於三賢等位得化身等耶答。古抄云。終教意。二障種子初地盡之。全不可云地前滅。但此寄顯門意。伏盡第六識染心現行。唱八相成道故。云顯化身也(云云)。
一義云。准慈恩解釋。於三位得見三身。非自所現歟。如次下但經得現化身得顯應身得至法身(云云)乃至結云。如來具足三身(云云)如何。
難云。依終教意。初住已上。當位分分化身法身豈非初住已上少分見耶答。一義云。依於三位斷三惑。至佛果圓滿三身也。非謂三身別時修得也。故經結云。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也(云云)。
一。依諸伏道起事心盡(文)金光明經心起事心者何識耶答。下釋第六識(云云)難云。楞伽起信等心分別事識者。可通七轉識(見)故鈔八下釋楞伽三識云。如來藏心以爲眞識。現即第八○餘識皆名分別事識(文)例金光明起事心。尤可通轉識也。是以慈恩大師。見修一切煩惱諸相應心名起事心(文)諸相應心言。尤可通六識(見)何況前五識伏斷。一向任第六識。起事心識言。何可限第六耶答。當段云起事心是第六識(文)第六識是計度分別識故。託事起分別故云起事心歟。但於難者。經文不分明故。祖師隨義配釋邊邊在道理故無相違。答。一義云。前五識伏斷。專第六識能故。約本第六識云也。
尋云。起信今章不同。如何可心得耶答。今章約三能變識。三位寄顯也。然起信論。望生住異三相寄顯三位故。今章與起信。祖現意樂依邊邊道理釋之計也。更強不可爲和會也。隨以三身配三位。專是寄顯也。
五日
一。依根本心(文)金光明經心。依根本心者何心耶答。末那(云云)難云。起信疏云。依根本心滅者。猶此論中。捨麁念相。即是住相滅也。勝拔道者。金剛喩定。根本心盡者。猶此論中離微細念。是生相盡也(文)依此解釋。依根本心者。第六識細分(智相相續)第八識麁分(轉相現相也)何今背自解釋用有人釋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皮配釋末那不說之起信論故也。以末那攝本轉二識也。若總約八識者。可如有人釋也。
猶難云。宗家清涼等意。平等性智現他受用(云云)然依根本心爲末那者。可現他受用。何今釋得顯應身耶。彼經應身非他受用者。宗家清涼解釋也。如何答。眞諦三藏。報身以應身名也。法身理相應故名應身。或應地上機故。義苑心也。義苑云。今言應者。即是報故。應字平呼故。眞諦名報身爲應身。與法身相應故。或但去呼。以應十地故(文)。
尋云。有人解者誰人耶答。淄州釋中。眞諦解(云云)或勝莊法師解也。最勝王經疏造人也。又金光明經翻譯時證誠也(云云)或淨影大師釋也(云云)。
尋云。慈恩大師以起業心依根本心(云云)如何答。章主心。起信末那不說之論故。以末那攝本轉二識也。他宗解釋。別途廢立。強不可和會歟。
一。六寄於三障直顯三身(文)以煩惱障業障智障配釋三身歟答。爾也難云。法應化三身。共斷三障所顯也。何偏云煩惱障清淨能現應身等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誠三身共所滅三障。雖然寄顯門意。約相順如此釋也。不可有相違。
尋云。其相順之形如何答其相順者。應身是他受用報身以智爲體。煩惱熾盛位。此智不得清淨故。金光明經疏中。煩惱淨故能顯應身。由斷煩惱智得清淨名應身故(文)次化身配業清淨者。業者三業也。三業清淨於六道衆生作化用自在也。故彼疏云。業清淨故。現三業化自在功能(文)次智障者所知障也。所知障覆隱法身故。斷彼得顯現法身也。約如此義門爲寄顯門也(云云)(雙料簡也)。
尋云。以智障煩惱業三種配釋三身有異義歟答。一義云。本末相依次第也。我執必依法執而起故。依所知障本起煩惱依此煩惱造業故。從細至麁次第。依之以返智障義配法身。以翻煩惱障邊顯報身。依翻業障義成化身也(爲言)一義云。於二障障二果事。經論在不同。一智障障菩提。煩惱障涅槃(一說)一二障各障二果(一說)一智障障涅槃。煩惱障菩提(一說)如此三義不同。是故斷所知障證法身。斷煩惱障證報身菩提。斷業障成化身也。然者今金光明經說。依第三業所論也(金光明經所說之應身者。有報化之諍論。而義苑之意謂報身也)難云。當段云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文)付之化身佛。受宿業事常途所說也。何有業障清淨義耶答。皮示現故不可有相違歟。又小乘一途說也(云云)。
尋云。如常途者。煩惱障涅槃所知障菩提故。應云煩惱清淨能現法身智障清淨能現應身。今何相違耶答。以二障別配菩提涅槃。是聖教異說也(上出三義可見之)今經文即應其隨一。何執一文強非餘說耶。若以實論之。則二障各障二果故。聖教中各述一邊故。唯識論第十明斷所知障得無住處涅槃之義竟。次下云。既亦障涅槃如何。但說菩提障說煩惱障但障涅槃。豈彼不能爲菩提障。應知聖教依勝用說。理實俱能通障二果(文)彼總有三箇問答。是第三問答也。
尋云。眞顯三身之直言顯何義耶答。一義云。是一往之義也。一義云。簡別前第五門也。纂釋可見之。
一。七以迷三無性所起煩惱(文)迷三性所起煩惱寄顯三身歟答。迷三無性所起煩惱寄顯三身也難云。如所引經文者。
於遍計依圓三性有縛有障等(云云)爾者可云迷三性所起煩惱。何云迷三無性耶答。當段(并)宋朝印本云七以迷三無性等。全同和本歟。但於難者。三十頌云。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文)故影略互顯心得置無相違。
一。難云。正所引經文云爲三相故有縛有障(云云)三相者無諍三性也。有何深義迷三無性釋耶答。迷情實有爲本故。專迷都無如幻眞空之三無性也。不覺此無性之理故。迷三性故。三相有縛等說也。一義云。無字誤也。可云以迷三性所起煩惱也。
二。尚疑云。依之唐本迷三性云。不審不起也。義苑所牒本云七以迷三性所起煩惱(文)如此本者符合經文歟。但傳寫之訛歟答。今三無性有空二義也。三性有三無性空義不離故。心得三無性云歟。或又玄奘三藏空空空等。皆違妄執(文)空妄執翻故妄敵對也。故今三身遠離妄執三性上空了過失也。仍三無性者。三性上三無性義了心得如此釋也。
六日
一。何者爲三一者思惟分別相(文)思惟分別相者。遍計所執性歟答。爾也難云。遍計所執性者。是當情現之無法。即妄心所執之妄境也。何云思惟分別耶答。當段釋(并)密嚴經疏第二。出三性體云。分別性者。但用分別妄心畫度行解爲體。又復人說妄心所執妄境爲體者。此言大謬(文)同第二云。一分別性名遍計所執性也。言分別性者。謂虛妄心稱畫計度不稱境故名爲分別。就能爲名。又此妄心於所執境遍計著故。名遍計所執性。非遍計心所執境界名遍計性。此約能所合爲名也(文)解釋分明也。但於難者。此是性相二宗之不同也。又章主破護法等。是其隨一之大義也。
一。是故不得至三身(文)迷三無性所起煩惱配釋三身歟答。爾也難云。見所引經文。全不分配三身。但總明能解能滅能淨得至三身。今何云寄顯三身耶答。勝莊疏第四云。第二顯德。謂於遍計所執自性通達無相悟入空性除遣所執。至於化身。又復由此通達實性。即能永斷雜染依他。至於應身。得無上覺。由此永斷客塵煩惱。圓成實性及顯清淨。至於法身。是故諸佛具足三身(文)但於難者。此等解釋。雖分配三身。而未顯別配之意。若是約三性本末麁細。如次寄顯三身本末歟。
尋云。其別配委意如何答。一義云。無而忽有。是名爲化。即似所執性配化身也。酬因位萬行故名報身。即似依他性假衆緣而生故。寄依他性顯報身也。寄圓成顯法身。應知一義云。約麁細不同配三身也。圓成是唯眞非妄故屬法身。依他是眞妄相依故屬報身。變化是但妄故屬化身也一義云。圓成是不生不滅故屬法身。依他是因緣門法門故屬報身也。報身答六度因所成法門故。因緣義等故。依他屬報身也。變化是無而忽有法故屬化身也。化身是更爲利生所現。化身色相。皆是隨情安立故。無而忽有佛身也。是故變化屬化身也(爲言)。
尋云。能滅者染分依他性(文)依他有染淨二分。今何但云染分耶答。折薪云。若淨分依他亦圓成實。即是報身功德。以不斷常故。此不應滅。若染分依他一切染法爲過患故須滅也(文)。
一。此有二義一約正使寄顯地前四位等(文)正使者種現中何耶答。一義云。現行也難云。若四障現行地前除之。其習氣者。至地上斷之。爾者四障種子。何位斷之耶。既彼地上唯斷習氣。明知。地前可雙除種現。何但云此約使現四障耶答。義苑云。此約使現四障故。現行伏滅也(文)准此現行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終教意判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故。縱雖寄顯門不可改此理。今寄顯門。偏是地前地上對論。以明其所行等。而隱彼初地入心。斷使種子之義。是即寄顯門之相也。不可責盡理無相違。
七日
一。謂以闡提不信障使滅已(文)闡提不信等四障。如次十信三賢除之歟答。爾也難云。四障之中後二所知障(云云)縱雖終教意。何地前可斷所知障耶。就中唯識論中。
下乘般涅槃障。第五地斷之(云云)是以慈恩大師唯識義中。引寶性論四障畢。第三所知障五地斷。緣覺捨心障七地中斷(云云)如何答。無上依經佛性論等所說。地前四位伏四障事分明也。不可及異端。但唯識論(并)他宗解釋。依種子斷位故無相違。
尋云。以四障寄地前四位(云云)何教心耶答。下多分約終教(云云)付之十信既成位。尤可始教義如何答。折云。
若約寄正使地前除習氣地上淨二義雙明故云終教。若單取地前四位亦即始教故。今章約大分說也(文)。
一。二以外道我執障寄以翻顯十解位等(文)以信樂大乘等四行爲能治。以闡提不信障等四障爲所治歟答。爾也難云。先能治之道生。可滅彼所治之障。
何今云先滅闡提不信等四障得信樂大乘等四行耶答。當段之釋分明也。但於難者。當章釋滅四障得四行。經論述修四行滅四障各有其理。更不相違。可心得置也。
尋云。其不相違心如何答。其所以者。闡提外通等四人。於十信住行等之四位。善根內熏善友外催。小信大乘之理。聊發大悲心滅不信之障。乃至除衆生之執斷惑障了。後彌信大乘深起大悲。是以信樂大乘等之四行。望初起者。四障未盡之前。正圓滿者。斷惑障了後也。所以經論意。且付初起判也。當章釋正望圓滿故無相違。
一。爲我德因(文)以翻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爲我德因歟答。爾也難云。若斷我者。反可得無我。何爲我德耶答。當段云爲我德因(文)但於難者。我執我者。是小我故。以自他差別爲本。然今斷小我者。得涅槃大我故。以自在之義爲我德因故無相違。
八日
一。成破虛空器三昧行(文)破虛空三昧者。何位得之耶答。十行位得之也難云。佛性論第二云。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文)既地上所得也。何於十行位成此三昧耶答。當段云三聲聞畏苦障○銀輪王報(文)但於難者。修定因行故無妨也。指事有此問答。有云。地前分得故無相違。
疑云。經論文但云四行對治四障(云云)不分明配十信三賢如何答。佛性論第二云。復次果相義應知。果相者有二處。一者地前凡聖二位。不得四德。二者十地諸位。地前有如是信樂等四德。爲清淨佛性因。爲對治四倒。如來法身四相功德波羅蜜是其果(文)此文配十信三賢也。地前凡聖者。十信凡。三賢聖也(云云)問。所引經論說相一同哉如何答。折薪云。若四障四位四行四因文。出無上依經。若四報文出仁王等(云云)指事云。此合無上依經仁王經文以織成句。是故無上依經上云。一云闡提○四德波羅蜜果(文)。
尋云。破虛空三昧者如何答。虛空器破三昧心得也。譬如所依虛空斷空無物。成萬物所依。以二乘沈空喩爲實涅槃也。今以此三昧沈空涅槃障斷也。猶意云。二乘身智都滅。墮虛空如ナルヲ破行也。苦翻樂德也。古抄云。
破虛空三昧者。破小乘空三昧執著故立此名(云云)。
一。即爲佛子四義(文)佛子有四義歟答。爾也難云。梁攝論第八云。佛子有五義。一顯示無上乘爲種子。二以般若爲母。三以定爲胎。四以大悲爲乳母。五以諸佛爲父。由此義故得生佛家(文)有此五義。何云四義耶答。當段云即爲佛子四義(文)則佛性論第二云。佛子有於四義。一因有二。一佛性二信樂。二緣般若波羅蜜。三依虛空定。四成就大悲利益。一因如父身分。二緣如母。三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由此四義名爲佛子(云云取義)但如梁論者。種子與父是別義也。今合爲一義。如是開合。經論常事故無相違。
以般若爲母意。大疏十下有三義如纂釋。
尋云。當段云謂轂輞輻軸如其次第(文)然者今此喩說。上四障如次可配耶答。一義云。爾也。既云如其次第故也。一義云。此轂等喩。以四障合計也。必如其次第不心得不可有相違也。
一。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等(文)以四障習顯地上四位歟答。爾也難云。諸經論中。但雖除四種生死成四德。全地位配釋無之。是以了義燈中。破今義云亦不配地(文)如何答。四種生死之廢立。經論盛說之。是以相續解脫無上依經寶性攝大乘論。皆說四種三昧力滅闡提不信等習氣。四種生死亦漸盡。淨我樂常是處顯。深出經論說流傳人師釋。謂眞諦神廊疏等也。但於淄州以四種生死配十地事破之云難者。今章意。十地間變易生死之緣。因果體共雖有。且約寄顯門故何爲難耶。非謂初二三地有因無緣及果體思之。折薪二云。雖名四種生死。然有四義而無四生死。謂方便是生死緣。二因緣是生死因。有有是生死果。無有是生死滅時(文)。
猶難云。了義燈第六卷云。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緣生死四五六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無有生死在第十地。墮唐攝論並悉無文。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文)如何答。此破眞諦三藏所譯梁攝論。不足會通之事也。續高僧傳第一云。眞諦來東夏。雖廣出衆經。偏宗攝論故。討尋教旨。遍覽所譯。則彼此相雙綺繢補顯故。隨處翻傳親流疏解(文)既眞諦三藏。恃宗攝論討尋教旨。親傳疏解故練習異他。有何所謬耶。若謂違自所解故。非他爲謬者。亦可以違眞諦所譯故。彼玄奘等爲謬耶。又傳云。今譯兩論詞理圓備各無限矣已。此是上述對智愷法師譯俱舍攝論竟。如是結給也。既云詞理圓備。可有何所謬耶。但隋唐二論。並無文者。彼譯者脫文。是可名謬也。又無上依經等不配地位者。經論所說。或有隱顯。或有廣略故。何必爲難耶問。斷惑依地及所斷惑。可求相順之義。縱雖梁論所說。若不相順者何爲指南耶」。
尋云。四位名言如何答。折薪云。世間二乘大乘因圓果滿(文)又云。梁論第十一。正明四定四報等。都不言是何地等(文)問。如此釋者。以何大師地位配當耶答。義勢相順故配歟。
尋云。位行因報次第事如何答。障滅位成位依行成行依因爲因依報盛故也。
九日
一。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文)以四種變易寄十地付。於何地除因緣生死耶答。初二三地除因緣生死也難云。開經論說。初方便生死。次可除因緣生死。何背諸經論列次。於初二三地可除因緣生死耶答。當段釋誠明鏡也。但於難者。誠無上依經梁攝論說。以所知障爲方便生死。寄初二三地。以無漏業爲因緣生死。寄四五六地也。然今以因緣生死寄初二三地。以方便生死寄四五六地事。於無漏業所知障。可有親疎二義也。既初二三地是同世間說故。爲世間爲能生因緣之義。所知障親無漏業即疎也。望此義。今章以所知障名因緣生死。以無漏業名方便生死也。是章主得經意。以義釋之也。不可有相違。
猶疑云。折薪云。章云因緣生死者。然諸經論皆書方便生死。即是傳寫之訛等(文)此記心。梁論等闡提習滅處。方便生死除云故。當章釋謬也(云云)如何答。密嚴疏四種生死次第。全如今章。彼疏又誤也云耶。又眞諦三藏般若疏云。初二地因緣生死。三四五地方便生死(云云)如此等解釋。豈皆是傳寫之誤耶。故知。通途經論之說相。雖以所知障名方便生死。以無漏業名因緣生死。又以所知障名因緣生死。以無漏業名方便生死義可有歟。當宗意。眞如爲因無明爲緣義然望流轉生死義釋成時。宗密釋眞如爲緣無明爲因如此也。此釋爲生死爲親因。無明親故。無明爲因心得義。全成今章證據歟。凡當宗意。總隨文就義兩釋。若依隨文釋意者。全如經文可說之。若依就義釋意者。以智障爲因緣生死。可配屬初二三地也。無漏是出世因故。爲世間因緣義疏也。是故以無漏業名方便生死。寄四五六地也。
猶難云。勘經論文。皆以方便生死爲先。因緣生死爲後。故攝大乘論。既初二三四地。滅方便生死。五六七地。滅因緣生死(云云)何況尋因緣生死者。是我德之障也。何進斷初二三地。方便生死皆是淨德之障也。豈至四五六地哉。所以梁攝論云。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淨。由破此障故。得大淨果。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我。由破此章故。得大我果等(云云)何違所依經論文判四種生死前後耶答。仁和抄云。因緣方便二生死前後。大師所釋非無其理。依佛性論心。無明住地生無漏業。有因緣方便二義。所謂無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緣生死。是同類果故。生智惠行名方便。不同類果故等(云云)爰知。因緣方便。互具其義。依之相同世間初二三地。望無明住地親因也。四五六地四諦緣生觀解望無明麁方便也。依此義。前寄因緣。後寄方便也。是則第二就義釋也。若作隨文釋者。如經論文歟。依之眞諦三藏。又同因緣前。方便後釋給也私云。依無明生業識之次第。尤可有此義歟。興福寺永超僧都。東大寺永延得業。維摩竪義歎香象隨文就義釋云。諸宗人師。多雖存此旨。未云隨文就義釋。花嚴一宗始有此義釋(云云)。
一。除無有生死四德圓故(文)無有生死者。取變易身最後一念斷盡之處歟答。爾也難云。爾者斷位唯可金剛心一念。何通十地佛地耶答。當段云生死永盡故云無有也(文)又鈔云。更無有有故名無有(云云)此釋取最後斷盡(見)爾者因圓果滿。等覺智最極取爲無有也。變易果報衰老故。且無住相。サレハ今章云。
生死永盡故云無有(文)是釋且付無有生死中擧最極顯無有計也。衰變位非云無有生死也。但於難者。依第十地已上之行功故云爾也。
一。
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後二唯智障(文)闡提不信障外道我執障通煩惱所知之二障歟答。爾也難云。初二以麁品煩惱可爲體。何通微細所知障爲體耶。況十信十住位。既滅初二障(云云)豈此位滅所知障耶。次廣取之。後二障何不通煩惱障耶答。當段但於難者。闡提不信等之相。廣可亙二障也。此凡位故。煩惱所知二障也。後二唯智障者。聲聞畏苦等相。二乘既煩惱障斷タル上障故。智障心得置彼此通局尤有其謂歟。
尋云。初二通二障者。煩惱障習氣爲變易報可云耶答。爲變易生死成因緣者。唯所知障也。此品煩惱習氣。至地上事。非謂變易因緣也。
尋云。於地前四位等。既成信樂大乘行了。何又破外道我執障云耶答。退位故容有義歟。又自本寄在也。自淺至深故云爾歟。
十日
一。
三地終心已來斷二障修惑正使皆盡四地以去但有微習(文)始終二教中依何教耶答。約終教也難云。終教意。地前伏二障現行。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云云)何使種遠至三地終心耶答。當段釋。二障種子三地末盡(見)但於難者。誠第三地斷正使種子。似背終教性相。然而寄惑顯位門意。初二三地。相同世間位故斷種子。四地已云。出世位故。但除習氣也。故折薪云。此約世出世間二位。以分正使習氣。若終教正義。正使初地盡。地上並除習氣。今約寄顯故。四地已去。方除殘習故。云三地終心等也(文)不可有相違。
尋云。通途斷惑。入心一刹那斷之也。今何云三地終心耶答。今寄齊門故云終心斷也。第三地出心所知障正使斷初地斷見惑也。 一。諸見縛者先已除斷(文)述終教義歟答。爾也難云。終教意。述見修合斷之旨。而既云諸見縛者於初地見道已斷故。何可云終教義耶答。當段下云上來多分約終教說(文)但於難者。終教實義。誠雖述初地見修合斷之旨。今此文約寄顯一門。爲顯世間出世二位優劣。且述見修別斷之義也。無相違。
一。無明習氣者所知障種子也(文)種子習氣中約何耶答。種子也難云。既云無明習氣。尤可云爲習氣斷之證文。何以此文爲所知障種子斷之證文耶答。當段擧二障云皆悉微薄遠離。故知。無明習氣者。是斷種子令微薄也。凡此門意。四地已上二障習氣計有之(爲言)(十地論第五)但於難者。習氣云言。隨處諸聖教中。或餘殘習氣云事是名餘殘習氣。種子餘殘也。又種子習氣名タル處彼種子習氣名也。是現行習氣故也。而今地論文。種子習氣也。無相違。
尋云。十地論心。於三地終心二障種子斷盡歟答。
章云四地以去但有微習(文)又云二障種子此地皆盡等(云云)斷盡(見)付之疏七上云。論云。一切修道三縛。及彼因同無明習氣。皆悉微薄。謂煩惱障三縛現行及種故云彼因。與當地所知障種同滅故。云同無明習氣。習氣即種義也(文)鈔十五下云。言與當地所知障種同滅者。
以地地各別斷所知障(文)探玄十二云○與當地所斷所知障種。同此位滅故。云同無明習氣皆微薄。以未盡故但云薄也(文)釋此經論文云。
當地所斷分二障斷(見)全不云二障種子。此地斷盡相違如何答。折云。若依清涼大疏。消此經論意即不同。以彼約十地。十地皆斷二障修惑。至金剛位。二障方盡○不同今章○約彼始教寄位說。今約終教寄位說。經意多含二祖互釋(文)。
尋云。折薪云。言皆悉微薄遠離者。正明二障通有四縛。若種若現。一是微薄遠離。此釋經中微薄之言。此中微薄非是彼薄習氣。但說遠離除斷故云微薄。爾而不直云斷滅者。對前見惑麁故。
所以云諸見縛者初地見道已斷故也(文)今此非是彼薄習氣。但說遠離除斷故云微薄(云云)此記料簡如何答。此記意。轉復微薄者。微薄言約能斷智心得之歟。若爾者。欲縛轉色縛轉有縛轉者。正是出所斷也。斷此三縛能斷智處惑體不相應故。智微細成惑體薄成故云轉復微薄也。是故微薄言。約智論之歟一義云。微薄者。即是依習氣論之也。斷此三縛處。習氣相殘故。云轉復微薄也(爲言)。
尋云。無色相應惑如何云有縛耶答。三有頂故無色云有頂云有縛也(爲言)問。第三地出心斷習氣歟答。習氣今章既云四地已去但有微習故。四地已上所斷今於三地出心者。但斷四縛種子也。更無習氣斷義也問。色煩惱心煩惱等者。是何煩惱耶答。在二義。一義云。迷色法惑云色煩惱也。迷心法惑云心煩惱也。一義云。依一煩惱麁細。立色心二煩惱也。意微細内起惑云心煩惱。麁動外轉惑云色煩惱也。色心是內外麁細法故。以義立二煩惱名也(爲言)。
十一日
一。前之三地斷三界中色煩惱(文)無色界中色煩惱斷歟答。爾也難云。無色界總無色法。何云三界色耶答。當段但於難者。清涼大師。於無色界有二釋。初釋意可有報色(見)次釋意。無其報色。有通果色(云云)。
一。七八九地斷三界中色習煩惱(文)限煩惱障歟。通二障歟答。今章付煩惱一障論之也難云。見仁王經文。又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惠。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故。現不可說不可說功德神通(文)若爾七八九地。色心等習煩惱斷可云也。既經文通二障。何云煩惱一障耶答。
當段云仁王經說○斷三界中心習煩惱(文)當段之釋。付煩惱一障論之也。已前九地中所配限煩惱故。今十地付煩惱習釋之也。然本經中。第十地及佛地中。煩惱障中心習及所知障斷說。然者通二障可心得歟。正披新舊兩譯經文。信忍菩薩斷色煩惱。順忍菩薩斷心煩惱。無生忍菩薩斷色心習氣。寂滅忍位。獨斷無明(見)明知。九地已還。唯就煩惱障。如次別斷正使習氣。第十地佛地方斷智障云事。爾者豈非色煩惱心煩惱局煩惱障也。但於難者。指事云。今章得意略引文(文)復古云。仁王分四位。今章寄顯三位。色心合取也(文)折薪云。舊譯亦云。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章唯云色習煩惱。恐脫一字(文)但經文。第十地佛地斷心煩惱說。爾者七八九地。斷色習者。有其理歟。又集成所引。同今章有異義歟。不可有相違。
一三地終。心位得上界定。極至四定離下地色(文)付之於第四定者。離第三定已下色。何第四定離下地色云耶答。得上界定者。無色定云也。以無色定離第四定已下色云事也。極至四定離下地色可訓也(云云)見聞抄云。得上界定極至四定(文)指色界四定歟如何答。是無色界四定也。既云離下地色故云斷色惑也。故指無色定也問。欲色二界惑云色煩惱。無色界惑云心惑歟答古抄云。極至四定等者。四定者。無色界第四定也。即非想定也。意初二三地世間故。第三地終心三界究竟アツル也。離下地色等者。非想地以下。八地(九地門時也)惑盡。大乘無色有細色云故。云下地色也。是人執品分齊也。
寬永九(壬申)二月二十二日來春季談義爲用意任古抄書集訖前後次第不可有定量爲補當座也矣
法印權大僧都實英(露命八十歲)
五教章下卷不審十一(斷惑義寄惑顯位下)
二日
一。七地已還寄滅三界色心煩惱(文)依一煩惱麁細立色心二煩惱歟答。爾也難云。迷色法惑云色煩惱。迷心法惑云心煩惱也。何於一煩惱分麁細云耶答。一義云。依一煩惱麁細立色心二煩惱也。意微細內起惑云心煩惱。麁動外轉惑云色煩惱也。色心是內外麁細法故。以義立二煩惱名也。但於難者。自元有二義也。今依一義也。指事有先德釋引色心二法麁細喩色心云也。
一。寄滅色心二習無明故(文)七地已還色心二種習氣斷歟答。非斷習氣也難云。所引本業經文云。七地以還滅三界色心二習果報(文)如何答。折薪云。言二習者。即色心煩惱種子也。言無明者。即所知障也。以此寄七地唯斷煩惱。八地已去雙斷二障(文)二習者正使也。非餘殘習氣也。但於難者。七地以還故。祖意恐人不曉經中二習之言。故前特云煩惱也。八地以上習者習氣也」。
一。十地二習無明滅盡(文)第十地二習無明斷盡歟答。爾也難云。八九二地。既二習(并)無明皆盡。何又第十地滅盡云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一義云。本業經中。七地以還滅三界色心二習果報者。色心二習者。煩惱現行也。八地色習者。色煩惱種子。無明者。所知障之現行也。九地等亦爾也。十地二習等者。二習下之所知障種子也(云云)。
復古云。十一下○或名煩惱。或名習氣。或名無明。皆惑業總名。經論互擧(文)。
三日
一。以分明俱生二種煩惱(文)上十二寄在替歟答。爾也難云。前十二門。寄滅二性以顯見修二位差別(云云)若爾上門與此門有何差別耶答。十八門十二十三兩門故。可有不同事勿論也。但於難者。上門寄滅三性中二性。顯見修二位不同。此門以分別俱生二種煩惱。寄顯見修二位差別也。
一。如佛弟子雖居凡位等(文)佛弟子不起即蘊我歟答。爾也難云。外道離蘊我可然。即蘊是凡夫所起也。設雖佛弟子。何不起之耶答。當段云但於難者。雖起非如不聞佛法人。謂虛假無實法知無始串習力故。暫時起之也。今三因所發分別起。簡故縱雖初心。佛弟子遇菩薩(并)正教。正思惟起時。豈三因所發分別起生耶(爲言)所詮見惑斷シタレトモ。非見道非也」。
一。此人豈斷已入見道耶(文)此人既無分別惑。可入見道耶破歟答。爾也難云。此難意者。不許分別我見初住頓伏義也。地前漸漸伏故。如次第十四門故。則應入等者。若頓伏現行者。於資糧加行間。應入見道難也。不入故非頓伏云心也答。一義云。此人既無分別惑。可入見道耶破也。若言已下者。有人救云。雖無現行。然有種子故。不入見道云者。既無現行。則從十信應入資糧加行。重破之故。不入彼位。故知。寄顯也(爲言)但於難者。依一義故無相違。
四日
一。如實義者等(文)於一煩惱有麁細不同。見位斷麁。修位斷細云事終教意歟答。爾也難云。終教心。不論見修不同。不分分別俱生惑品。初地斷盡惑品種子。全不論麁細不同。何云見位斷麁修位斷細云耶。次終教心。末耶煩惱。初地斷盡種子。二地已上。但除習氣(云云)明知。不可云終教門證耶。次所引無相論文。全不見終教說。所引文。第二執識。至阿羅漢位究竟滅盡(云云)而終教末那相應識。初地盡之(云云)其義既水火。何爲證耶答。今此門心。約何教云事。章文不分明。試料簡之者。凡此門約終教述也。初釋非順終教心故。擧如實義者爲此門本意也。但於終教不論見修不同。初地斷盡云難者。見位斷麁修位斷細者。初地斷使種云見位斷麁。二地以上以除彼習氣云修位斷細也。即終教心云末那斷位。如初地斷麁。後除殘習故。種子云麁品。習氣可云細惑也。次所引無相論文。亦不可相違。第二執識。至羅漢位究竟滅盡者。約習氣盡云究竟。全不可有過失者也。
尋云。上來多分約始教說(云云)爾者可云始教門。何云約終教耶答。以多分言可會歟。況章無性攝論亦同此說(云云)而無性論者。前所引轉復清淨文也。彼既終教證文也。故約終教云事。彌明者歟。
一。如末那煩惱通二位斷(文)爲例證引之難歟答。爾也難云。始教心。末那煩惱通二位斷事不許之。何作此難耶答。末那煩惱。雖唯俱生。通二位斷。故知。於一煩惱分麁細也。此以終教義難始教也。但於難者。末那煩惱種子見道頓斷。習氣地地漸斷之故。證見道斷麁修道斷細義許也」。
一。十四於分別惑所籍三緣等(文)此門寄顯出何經論耶答。瑜伽論等也難云。指事云。言十四於分別至如次應知者○思惟所起煩惱(未檢正文)指事注解分明也。何云瑜伽論耶答。次下章自結云此諸義廣如瑜伽等(云云)而折薪釋彼文云。此諸下。總指十四至十八也(文)但於難者。今可依折薪記故無相違。
五日
一。十五說於俱生內等(文)今云俱生者通二障歟答。今且約煩惱障俱生歟難云。煩惱障俱生現行永伏。及入觀之有間無間。並是始教實義也。今何云寄顯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義苑釋第十八門云。帶實指權(云云)雖約當教則是實義。而約圓實教意。但是對權機。一往假說。有教無人故云寄顯也。
一。十六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文)始教心。第六相應煩惱障寄四地斷之歟答。爾也難云。始教心。第六識相應煩惱障。七地已還現起云事。其文分明也。寄至四地云事。未見其文如何答。指事云。瑜伽及唯識文也。是故瑜伽論第七十八。引深密經云。善男子。略有三種○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法我見等亦不行○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文)但於難者。七地已來現起者。就六七二識煩惱障論之也。若望第六識者。似有漏。若望第七識者。實有漏。然第八地已去。生空無漏純相續故。更無有間斷。是故六七二識相應。似實煩惱。俱是違生空智故。必不可現起。是故今章云八地以去永伏不起也(爲言)。
一。八地以去唯有所知障(文)今云所知障者。與何識相應之所知障耶答。可通八識也難云。唯識論第十云。所知障中○八地以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第七識俱者。
猶可現行(文)准此今云八地以去唯有所知障。豈非第七識俱者耶答。元曉二障義云。或有說者。法執分別遍通八識。未達法空故。取相分別故。如深密經言微細隨眠者。謂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爲依止故。
當知是說阿賴耶識微細所知障現行不斷(文)或有說者安惠師也。又云。然此識中想數爲首故。取相分別。即不了達無相眞如故名法執。亦名無明。非推求性計度實有故。無惠等餘心數法(文)述記九云。安惠等執。即通三性有漏之心。無非執者。五八識唯有法執也。唯有人六通二種(文)但於難者。唯識論述護法意。元曉明安惠義。然今章意同元曉歟。
六日
一。十七爲顯十地及佛地(文)此下二門寄在歟答。爾也難云。十地所斷者。實通二障。而爲顯無漏智之地地增進故。別擧能障之無明。實十一障可通煩惱所知二障。偏不可云十一無明。始教意。以十重障爲實義。如何今云寄在耶答。自元十八門中十七十八之二門故。寄顯云事無子細也。但於難者。義苑記釋十八門中云。如深密下。引經雙證二門。或曰。法相大乘。以此麁重正爲斷證。何以此中却爲寄顯答。據彼云斷。今此帶實指權。但是安立。何以故。有教無人故。阿含施說故(文)帶實指權者。如鈔云。唯圓教因果俱有實事。前四因中即有。至果皆無。由修權因。若入地後即入實故(文)既云若入地後即入實故。明知。十一無明。只是爲顯十地等所施設也。全非謂有如是實修實斷之人也(爲言)。
一。以十一無明返寄顯之(文)初地異生性。三性中何性耶答。有二釋。一云染汚也難云。種在本識。與識同性故。尤可云無覆無記。何云染汚耶答。私記云。有二釋。一云染汚。一云無覆無記。初釋意。依染種立故云唯染汚(文)二釋中初釋爲勝。既五無記中。不云異生性是五無記等。故非無記也。但於難者。自元兩釋也。二釋中可依初釋也。
尋云。異生性障爲煩惱障歟。所知障歟答。唯識論有二說。通二障爲勝也(可見纂釋也)。
一。既云安立(文)安立言顯非實義歟答。爾也難云。安立言有實義(見)何必非實義云耶答。當段云既云安立故知寄顯也(文)但於難者。安立云實義少分アリヌヘケレトモ。多分假染安布義也。
七日
一。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等(文)頓教意。斷惑障義曾不許歟答。爾也難云。當章上文云。若依三乘有二種義。一約位滅惑。二寄惑顯位(云云)爾者頓教既三乘教也。何寄位寄惑二門共無之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言忘慮絕故。從來無妄也。更不可許斷惑等也。
一。文殊言我教發我見心(文)三世覺母大聖文殊。實對所化我見發教給歟答。爾也疑云。斷惑障出離生死。大小權實之通談也。何發我見勸給耶答。當段但於難者。說法是出離方法也。何ソヒタスラ如是教耶。故知。我見發スヘシ。我見際即菩提故教給也。如是聞生死即涅槃覺故非相違。
一。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文)煩惱體性三乘無不同故。不說云意歟答。爾也難云。一義云。不可說其體性者。煩惱體性即果海故。不可說也。但約其用者。
約因分約相用說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等。故煩惱用甚深廣大也(乃至)但約用說斷。則體亦斷也。約體不可說。則用亦不可說也。何三乘教無不同云耶答。折云。言不可說其體性者。
不同前教煩惱體是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隨煩惱等所知障體是無明愛慢等。今並不說此也(文)故章云不分使習現種(云云)是不可說義也。圓教意。
煩惱體始終二教同故又其體不可說之云也。用云者。始終二教異也。謂一即一切法門障又一障一切障故。云甚深廣大也。但於難者。自元二義也。今且依折薪之意也。
八日
一。是故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文)圓教意。一人斷惑成佛時。一切衆生同斷惑成歟答。爾也難云。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法門。就事理二門。俱疑情難霽。先被引理性一味之道理。一人斷惑成佛時。一切衆生。悉斷惑成佛。又被引理性一味之道理。一人起無明成流轉凡夫時。十方諸佛可成迷倒衆生耶。次約事事融即道理時。一成一切成之道理。一人斷惑成佛時。一切衆生同斷惑成佛。又依一迷一切迷之道理。依衆生一迷。十方諸佛。還可成迷倒凡夫耶。若於事理二門俱許此義者。於諸佛招還作衆生大過者耶。又實一人斷惑成佛時。一切衆生悉成佛者。釋尊樹下成佛之時。我等何其時不成佛。猶爲流轉凡夫耶答。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者。圓教不共之玄旨。諸宗超過之法門也然而任法性融通之道理。就緣起相由之義門。顯生佛平等之本源。演擧一全收之大義時。成佛者。悟舊來本成故。必開與一切衆生同時作佛之知見。斷惑者。覺舊來不斷故。必成與一切衆生同體普滅之斷惑也。但於難者。依通途教相之道理故。非強相違歟。
一。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文)普賢品一障一切障者。只於一箇嗔煩惱具多不善之用故。云一念嗔心開百萬障門歟答。爾也難云。今云一障一切障者。是約事事相即等之道理。爲成圓教一斷一切斷之義故。先明一惑一切惑之即入無礙之義。而彼普賢行品。只於一箇嗔煩惱。具多不善之用。云一念嗔心開百萬障。是一體多用。諸教常談也。何必爲圓教一斷一切斷之證耶答。一義云。經云。一念嗔心開百萬障門(云云)是即唯一念嗔心。即具諸障。豈非一多相即之義耶。但於難者。彼諸教所談。縱雖一體多用。全不可有一念惡心通障五位之義。且如欲界九品煩惱。上上品是最麁強之煩惱也。下下品是極微細之煩惱也。雖一體貪煩惱。而麁細全別故。其所障之果。亦各異彼上上品。不可有通障一切果之義也。
難云。彼品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起瞋恚心。則受百千障礙法門(文)此文非自他相望顯一障一切障之義。只望自類煩惱。
以嗔煩惱最重例餘惑(見)縱約自類煩惱。強不見一障一切障義耶答。探玄記十六云。雖諸煩惱皆悉遍障一切聖道。然嗔一種。親障菩薩大悲攝物。是故偏擧於嗔以例餘惑。又釋以嗔障最重故偏說之。決定毘尼經中。菩薩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嗔。以違害大悲莫過此故。菩薩善戒亦同此說(文)。
一。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文)一斷一切斷者。一人斷惑。則一切衆生同時斷一切惑。名一斷一切斷歟答。爾也難云。見小相品說云。若有衆生得聞此香。
諸罪業障皆悉除滅(乃至)此諸煩惱皆悉除滅(文)如此經文者。於一人上。八萬四千煩惱相望。
說一斷一切斷之旨(見)更非自他相望之一斷一切斷乎。是以探玄記釋此文云。於一身中即斷八萬四千煩惱。自分勝進皆悉具足。
兼及自他俱證十地離三昧(文)此釋雖有兼及自他之言。唯除三重頓圓之一類機。不及令蒙一切衆生故。難爲自他相望一斷一切斷之支證耶答。小相品文。天鼓說法時。一切罪障懺悔也。一斷一切斷有二義。一衆生煩惱斷時。一切衆生煩惱斷。名一斷一切斷也又一衆生上付一煩惱斷一切煩惱斷。名一斷一切斷也。小相品後義當歟。小相品如此說事ハナシ。此諸煩惱皆悉除滅文一斷一切斷云也。探玄記十六云。此諸煩惱皆悉除滅者。現種使習一切皆盡。以普滅非別故。何位滅者。通五位故。云何滅等者。如虛空故。本來盡故(文)但於難者。一成一切成說時。一切衆生一時成佛云故。成佛必斷惑スヘシ。一衆生一煩惱斷一切煩惱斷セラルルモ。圓融義ワタスニ一切衆生煩惱一時斷也。不可有相違。
尋云。有四種一約證(文)四門俱別教義歟答。初三門寄在終教也。第四約實無斷者。唯別教也。但前三門。一斷一切斷方可爲別教義也。
尋云。約別教實義者。都無斷惑義耶答。約本覺體者無斷也。若約始覺門者。一斷一切斷也(云云)。
一。四約實謂無可斷等(文)今約實門與頓教本來自離相替歟答。可替也難云。頓教本來自離云。今本來清淨云文言。更替難申也答。折云。本來清淨與頓教何別。答。頓教唯約理說。今同教中即事同理故。如清涼釋無斷無不斷云。若無斷者。一切契理故。無不斷者。一斷一切斷故。即圓教若云尚無有斷。何有無斷。本性寂寥言忘慮絕爲斷者。即頓教義。今云本來清淨者。即一切契理。本淨故屬圓教也(文)但於難者。頓教唯約理說。圓教約事理無礙事事無礙故異也。又圓教有斷不斷義。頓教不爾。本性寂寥故(云云)。
以上斷惑義畢
自下第七二乘迴心下
九日
一。一切二乘皆無迴心(文)小乘教意。二乘迴心作佛義不許歟答。爾也難云。俱舍論頌云。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述。煗頂二善根位轉二乘種性。成佛乘事。薩婆多宗性相也。如何答。當段但於難者。通路記會云。今薩婆多唯是三乘轉根之事。
非是迴心向大義門(云云)然今章無迴入大乘故云皆無也。無相違。
疑云。通路記云。四分律中。沓婆羅漢厭無學果(文)是即迴心向大興法利生之義。南山律師如此已判。何云小乘教無迴心耶答。彼即南山判四分律。以爲分通大乘之宗故。約大乘成迴心義。非是小乘當教分量。況餘諸師。不許四分通大之義。唯是小乘半教分齊。由此義故。沓婆知事酬昔願力故。非是迴心向大之義故無相違也。
尋云。愚法小乘。分別部中。建立一切皆成佛義。豈無二乘迴心事耶答。彼是猥取大乘之義。非是小乘當教之義。小乘當教實義相者。唯毘曇等所談而已(云云)以上通路記。
一。如來大悲外緣不捨故(文)無餘還生之由歟答。爾也難云。入無餘位。有清淨眞如。設佛有大悲力。以清淨眞如。爭可爲所加力耶答。性宗意。入無餘位。梨耶細苦。無始已來所具也。此細苦相殘故。以有情變易果報。可爲所加力也。但御難之趣者。相宗之所談。今約性宗義故無相違。
一。如來大悲力(文)經論有依憑歟答。正法花云。謂臨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正眞道意(文)以此可爲證也疑云。既云臨滅度等。只是不定性人。有餘位欲臨滅度而未滅度時。蒙佛勸誘即發無上道意(見)何可成無餘還生之證耶答。正法花云。臨滅度者。次上文云。化作城者。謂羅漢泥洹者。羅漢入無餘泥洹故云化作城也。若是有餘者已證竟。何云臨耶。既云臨滅度。尤可指無餘滅度也。今經化城體。是喩無餘涅槃故也。但於臨滅度之臨言欲滅度臨可有餘位云難者。既有入無餘纔經一念之類。爾者此人臨滅度時。即佛在前立。總勸令發菩提心故無相違。
十日
一。根本無明猶未盡故(文)經論有明證歟。又祖師自立歟答。佛性論第三云。二乘人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等(云云)是則入寂二乘猶有三餘故。無明未盡也。又十卷楞伽經第二云。何者聲聞乘性證法○彼聲聞人邪見證智。離起麁煩惱。不離無明熏習煩惱。見己身證相。謂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離諸煩惱。同已所離故。熏習無明煩惱故。墮不可思議變易死。而作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爲得涅槃故(文)難云。諸經論無決定性受變易身云文故。今云墮變易者。必定應不定性也若許定性入無餘受變易身者。彼自可知受生死身。何執爲無餘涅槃耶。又經云見己身證相謂初地中等。是豈入寂二乘之行相耶。依之趣寂二乘我生已盡等計入無餘。何受變易耶答。依元曉法寶玄叡等意。經宗是終窮了義之大乘故。談彼定性二乘斷惑證理入無餘相之時。或云邪見證智。或云不離無明熏習。既未離無明熏習故。雖化火焚身入無餘涅槃。而猶墮不思議變易生死故。知今章云無明未盡者。此等經文成證也。但於難者。愚法定性聲聞入無餘位。無明猶未盡必墮變易。然彼不知此事故。未入無餘之前。於自所得生究竟想。唱云我生已盡等也。
一。小乘涅槃不究竟故(文)小乘涅槃非究竟歟答。爾也難云。瑜伽唯識意。二乘無餘涅槃。不墮在三界五趣四生等之諸數故。
離諸戲論究竟眞實也(見)何云不究竟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瑜伽唯識約始教許究竟。今約終教既有三餘不究竟云也。
一。此約終教說(文)終教意。二乘無餘位。可有八識五根耶答。可有也難云。起信疏云。唯有梨耶變易行苦(文)爾者可限第八識(見)答。約分段麁苦立無餘名。若望變易果報論之者。於無餘一句可有變易八識也。依之二種生死祕略抄。雖擧有無二義。而正義意通。有八識五根(云云)但起信疏釋者。且約總報體唯有梨耶釋也。
疑云。無餘間設約變易。七八二識不可有前六識。若前六識成就者。可有見色聞聲義歟。此義難信用也答。終教意。無餘位有變易之依身者。可有五根八識事必然也。但不可起見色聞聲等用歟。
十一日
一。四句內聲聞獨覺等(文)四句中初句。
以五位無心爲本識成就轉識不成就(云云)爾者第七識亦滅可云歟答。五位中。滅盡定通滅前七轉故。第七識亦滅。餘四位唯滅前六。第七不滅也難云。三十頌云。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文)是則唯約意識判五位無心。不可通第七(見)如何答。唯識論釋五位無心時。釋餘四位。並云違不恒行心及心所。然釋滅盡定云令不恒行恒行染汚心心所滅。立滅盡各令身安和故。亦名定。由偏厭受想。亦名滅彼定(文)既雙滅恒行不恒行故。通七轉識滅云事分明也。但約意識判五位無心者。約多分歟。
前六識者。數數間斷故。不恒行云也。第七識者。不間斷故云恒行也。
難云。唯識論第七云。及無心二定者。謂無想滅盡定。俱無六識故名無心(文)明知。滅盡定亦唯滅前六也。況賴耶以末那爲俱有依。賴耶不可有獨起故。同論次下云。是故八識一切有情心與末那二恒俱轉(文)既云二恒俱轉明知。賴耶成就位。必隨可成就末那也如何。
一。既本識轉識皆滅無餘(文)今此四句者。阿賴耶識與六轉識相對作句歟答。爾也難云。第七末那名轉識事。常所談也。何除第七識成耶答。第七末那雖名轉識。非異熟法。常恒無間爲第八根。置而不論。今此轉識言。除第七成可申也。但第七名轉識事雖有之。今且第七第八。依俱有依邊除之。無相違也。
尋云。如何子細前七識名轉識耶答。具三義故名轉。一三受改轉(三受相應不定故也)二三性改轉(三性心相應不定故)三緣境易脫(歷緣諸境亦間斷故)
以上
任古抄之趣書集訖老耄之故不可有定量(矣)
寬永十年(癸酉)三月十一日
花嚴末葉法印實英(八十一歲)
五教章下卷不審十二(二乘迴心之下)
第七二乘迴心下。又爲順小乘故亦許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云。二日
一。化城同喩應便有失(文)化城者。通二種涅槃歟。限無餘體歟答。當章起盡喩無餘歟難云。經文不說無餘。況法花論云。或涅槃城者。諸禪三昧(云云)或世間三昧等(云云)知非無餘涅槃云事。如何答。起信疏引法花論涅槃城者諸禪三昧等文。即釋云。以此當知。二乘無餘體雖滅定亦通方便。故云諸禪也(文)菩提心論釋無餘還生云。從化城起(云云)化城者。無餘涅槃也云事分明也。但經論共不遍有餘無餘。爾者雖無餘爲本。可通二涅槃歟。
疑云。玄賛第七云。三昧城者。謂有學凡夫專心所求在無學身。盡無生智後世間禪定所變解脫離能變無總名三昧。
此定有漏名爲世間○即是無學解脫道中所證生空理○佛說此解脫名爲化城等(文)如何答。此不許無餘還生。故唯以有餘解脫爲化城之體也。
一。又由上四因故(文)以上四因爲還生由歟答。爾也難云。此答釋中既有四因中所由。何更言由上四因耶。尤上二因可云也答。此中答釋唯有四因中二。是自相當故。今是一具指上四因爲還生由也。但雖指四因意在最初之二因故無相違。
疑云。
又由上四因(文)既置又言間各別義(見)又上四因外梨耶不滅·化城同喩出故。合依四箇道理還生之由立歟答。小乘涅槃不究竟·化城同喩有失。只是法喩差別。非各別義歟。
一。遲者經劫乃起(文)無餘時分極長者。限八萬劫歟。經無量劫歟答。不可過八萬劫也難云。楞伽經云。無量劫不覺。何可限八萬耶答。涅槃經處處皆云八萬六萬等。起信疏上云。極經八萬乃至一念(文)既云極經八萬。明知。不可過八萬劫也。但於楞伽文者。或通指八萬等劫數。總束云無量劫歟。有量云無量事通途義也。
疑云。淨影大乘義章十二下云。若愚法人取小滅者。不可稱計微塵數劫在涅槃中度是。已後心想還生(文)此釋正順楞伽經說故。又金剛仙論第二云。
入寂滅定經千萬億劫(文)然十卷楞伽經亦是菩提留支所譯。既云無量劫不覺。明知。非但八萬等劫也。何云極經八萬耶答。今章釋楞伽云。此文但總相說(文)涅槃經各別說五果住無餘之時分。故云八六等。楞伽經總相只云無量劫也。爾者金剛仙論云千萬億劫例亦可爾歟。
三日
一。故楞伽云(文)楞伽經有三部。今引何經耶答。多分同十卷文也難云。
十卷楞伽無量劫不覺(文)七卷經乃至劫不覺(文)何十卷經成耶答。所引文多分同十卷文相間十品成可申也。但於難勢者。混合三部任放引之歟。
一。樂著三昧樂(文)今此文者。說定性聲聞無餘還生歟答。爾也難云。第七卷云。聲聞辟支佛於第八菩薩地中。樂著寂滅三昧樂門醉故(文)次下自轉釋云。言入八地寂滅門者。此是先修菩薩行者。墮聲聞地還本心修菩薩行。同入八地寂滅樂門(云云)明迴向菩提之聲聞昇第八地。證入寂滅三昧樂門。彼由本習故深生味著。譬如昏醉人。爾時諸佛爲作七勸。令還生本心。是謂酒消然後寤也。何定性聲聞云耶答。見楞伽經一段文相。謬致妄難。十卷經第四云。彼決定寂滅聲聞等。妄計諸根境識以爲涅槃。未能證知自覺聖智大涅槃(文)次下云。離諸隨煩惱熏習煩惱縛。味著三昧樂等。既云雖離諸隨煩惱而熏習所縛。豈是第八地菩薩及應化聲聞哉。明知。今云味著三昧樂等者。定是應指前長行所明決定寂滅聲聞。但第七卷經文者。彼說聲聞滅定有兩段。初約實類聲聞。後明迴向菩提聲聞。被備難勢文後段文也。故非相違。
一。皆到阿耨菩提心位(文)指十信位歟答。爾也難云。羅漢三界煩惱已盡。自行等菩薩。初地斷證一分。何迴心入信位耶答當段之下。即入十信菩薩位名發阿耨菩提心被釋間。信位(見)但二乘自行斷證如難勢。彼於利他都無所行。菩薩必以利他爲本。自行斷證亦非廣大。自度執見是堅牢故。迴心向大之時唯入菩薩十信也。非相違。
尋云。入十信者。指十信初心歟。又十信各各初心歟答。此初心者。若竪取者。第一信心。若橫取者。十信各取初心之位也。
四日
一。如涅槃經(文)涅槃經說八六等劫數。無餘之時分歟答。當章意無餘時分(見)難云。
所引涅槃經文須陀洹人○經八萬劫等(文)知初果迴心人於十信位。經八萬劫至初住菩薩心(見)初果人豈可入無餘耶答。
涅槃經五果迴心諸師料簡各別也(如問答抄)雖然涅槃經高貴德王品云。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聲聞緣覺八萬劫六萬劫四萬劫二萬劫一萬劫所住名爲涅槃。
無上法王聖王住處名大涅槃(文)此文既八萬劫等所住名爲涅槃(文)知八萬等劫數無餘間也云事分明也。但於御難者。自元諸師料簡邊邊也。今依一義故無相違。
一。須陀洹人亦復不定(文)涅槃經所說五果迴心。定性不定性中何耶答。定性無餘入劫限說也難云。披經文。須陀洹人等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八萬劫得阿耨菩提。乃至辟支佛道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十千劫得阿耨菩提(文)五果類皆安不定言。此文意說不定性人(見)何定性云耶答。大經意一切諸法皆說無定相。非說定性不定性別。故經云。譬如幻師。在大衆中。化城四兵乃至泉池河井。小兒見之悉以爲實。智人知其虛誑。一切凡夫乃至聲聞辟支佛等。於一切法見有定相。諸佛菩薩於一切法不見定相(文)但相宗依此文。不定種性意得不叶經文。故非相違。
猶委意云。彼經乃至佛亦復不定說故。佛豈非定性乎。是知。不定言總法無定性故不定云也。
一。受七生已方入涅槃(文)須陀洹位入涅槃歟答。須陀洹人不入涅槃也難云。當段云。此明最鈍須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文)何不入云耶答。須陀洹人七生經故最鈍也。須陀洹果直非入無餘。必第四果證可入也。但於難者。爲取經七生義。須陀洹云心得置無相違。
尋云。得第二果受二生已者。天一生人一生故云二生歟答。如預流七生者。可云一生也。何云二生耶。又如此者。須陀洹可云十四生也答。實一來果故。一生天上人中合二生云也。又須陀果十四生云サル事影略也。
五日
一。方入涅槃(文)今此所入涅槃者。無餘歟答。爾也難云。准折薪記釋。似指有餘涅槃。故彼記云。言如入滅定者。即入滅盡定也。清涼云。薩婆多宗此定唯依有頂地起已下諸地皆名有相。行相麁重難可止息。此有頂地名悲想。行相微細易可止息。故唯有頂有滅盡定。俱舍頌云○若成實論云滅有二。一諸煩惱盡。二煩惱未盡。煩惱盡者。解脫中煩惱未盡。在次第中。一滅煩惱。故名滅定。二滅心心數。故名滅定。滅煩惱是第八解脫亦名阿羅漢果。釋曰。此須陀洹人即唯滅心心數法名滅也。若下二果三果亦唯滅此。第四果人煩惱盡故雙具二義。言復經在定中經劫也。下三果准此○言一身得三果者。此更利於前。既修惑九品皆盡。故不還欲界。於五那含天中入滅定也。言一身得阿羅漢果者。此聲聞中最利者。進斷修惑九品皆盡。現身入滅定也(已上)此釋中或前三果所入滅定。
唯滅心心數法(云云)或不還聖者於五那含天中入滅定(云云)是則於有餘位所入滅定經若干劫數釋之歟。爾者如何答。涅槃經所說五果迴心。無餘時分云事。今章意也。但於折薪記釋者。用否可依時也。
一。如入滅定(文)二乘無餘之體滅定歟答。爾也難云。若體是滅定者。何直不云滅定而云如耶答。起信疏云。二乘無餘體雖滅定(文)解釋分明也。但於如言者。無餘所入是如有餘滅定顯也。體同滅定也。非相違。
難云。滅定是心心所滅盡非依身滅。無餘心身都滅。其義大不同也。何體滅定云耶答。於滅盡定有三義。一滅煩惱故云。滅盡定。二滅心心所法故云滅盡定。三心身都滅故云滅盡定。可有三義不同也尚難云。指事記云。又滅定唯滅轉識不滅依身。此滅有身及心(文)如何答。
先德釋用否可依時也(滅定·無餘差別通路記第五十可見之)猶尋云。一乘佛性權實論下卷云。
此定於前三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中○又滅定止息想入。此定永滅想入(文)文理分明也。今何判體唯滅定耶答。法花論釋化城云諸禪三昧城。既云諸禪。豈非九次第定等耶。但雖通指諸禪。而無餘位身智都滅故。正以滅定可爲體旨顯然也。故章主釋云體唯滅定亦通方便。故云諸禪也(文)尤其理有之歟。
一。即入十信菩薩位(文)章主意迴心機者。於輕毛位經幾劫數耶答。可經八六等劫數也難云。八六等既無餘劫數也。何又可云輕毛時分耶。依之淨影大師八六等者。善趣時分。無餘無量劫(云云)答。章引有義無取捨。爾者如有義八六等劫數許也。但於難者。自元無餘時分·善趣時分。同經八六等劫數無相違。
六日
一。又有義前五人(文)爾者有義意。八六四二萬十千劫者。局迴心向大已後之時分。不通無餘位所經之時分歟答。爾也難云。正見章文。從凡得小果入涅槃○未必一向在涅槃中(云云)明知。通攝無餘位所經之時分云事答。有義者。嘉祥·淨影·菩提留支等也。然彼師意。無餘位經無量劫。心想還生之後經八六等劫。修信行滿至初發心住也。故大乘義章云。若愚法人取小滅者○於性地菩薩(文)又嘉祥引楞伽云。至無量億劫就小乘空三昧樂。猶如醉人。久久方醒(文)又玄賛第七云。引菩提留支解。
仍以非想八萬劫○爲方始發心(文)但於未必一向在涅槃中等釋者。涅槃經所說五果時分。若依有義。八六等劫是迴心向大已後所經之時劫。未必可一向偏判無餘位時分(爲言)非謂通有餘無餘二位所經之時劫也。
尋云。入無餘間是何土耶答。無餘位是只自分自分何處アレ。入無餘所微細果報變易土可心得歟。此無餘位更不可云佛土。迴心以後即生淨土也。
一。如直往人(文)直往菩薩輕毛位必經十千劫歟答。爾也難云。地持論云。經億百千大劫(云云)何十千劫云耶答。當段云。
既經一萬劫(文)當宗處處解釋不過十千劫。仁王本業又同也。但於地持論者。億百千劫者。付懈怠不信之時云爾歟。無相違。
尋云。瓔珞經云一劫二劫等(文)攝論經一阿僧祇(云云)如何答。元曉大師本業疏云。上根一劫。中根不定。極鈍一萬劫(云云)爾者瓔珞經出上根類歟。
一。若極疾者(文)爾者極疾人經幾時耶答。極疾人入無餘一念即迴也難云。所引妙經文未必言一念即迴。何可證極疾義耶答。妙經文雖不分明。既雖生滅度之想入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等(文)入涅槃已即求佛惠。不顯經劫之義。故此文中可有一念迴心之人也。但經文一念不說。可含此類故非相違。
疑云。智論中引今文。即釋云迂迴稽留(云云)爾者於無餘間可經時分(見)答。稽留時分十信等位。其故既於淨佛國土中稽留說。故知。非無餘時分歟一義會云。此經意專說入無餘之二乘皆可迴心之旨。未必定說經寂之久近。故彼土得聞之機。不可遮通八萬等。故智論云迂迴稽留歟猶疑云。既依根利鈍立八六等迴心。然二乘中麟喩即最上利根之機。而經一萬劫(云云)爾有何利機。超麟喩一念可迴心耶答。若約小乘當分之機根以判利鈍。尤如所難。若約迴心向大因緣。有遲速。縱雖聲聞而若宿有大乘結緣之類。可利於獨覺也尚難云。起信疏依楞伽經立第六位迴心云。此約利於前不經萬劫(云云)依法花立第七位云。此最利根(云云)知約機根利鈍云事答。約入大之因緣純熟釋最利等也。不約自根利鈍也尋云。相宗義依正法花文。彼土得聞人有餘迴心(云云)如何答。三乘一乘宗義各別也。不能和會尋云。一念迴心者。一念迴心云事歟。將又無餘時分一念云事歟答。化火焚燒身智都滅一念故云一念。即是無餘時分可心得也。
七日
一。如法花經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文)今此滅定弟子。皆是大通結緣之類歟答。且一義云。非大通結緣之類歟難云。清涼大師解釋中。大通結緣之類也(見)答。依光宅解釋。非大通結緣之人也。但於難勢者。大通結緣之類。皆是通菩提心也。今入無餘之聲聞。是定性也。非相違。
尋云。非大通結緣云事。經文有起盡歟答。經云。不聞是經(云云)知非大通所化之機也。
一。我於餘國作佛(文)餘國者。指何土耶答。界外變易淨土也難云。玄賛第九云。或往淨土穢土。行化名爲餘國(文)爾者今餘國者。通報化二土(見)答。起信疏釋定性二乘無餘還生之相云。令心還生於淨土中(文)又引今鈔經文。即釋云。此最利根亦捨分段入涅槃中。即於佛土受變易身受佛教化(文)清涼大師鈔三上云。若天台云餘國者。方便有餘土也(文)故今章主似同天台歟。但於難者。自元諸師異釋也。今且依一義也。
一。而於彼土(文)入無餘二乘一切皆生淨土歟答。皆可生界外變易淨土也難云。孔目章云。依小乘無別淨土(文)何可生淨土耶答。同孔目章云。論云。有妙淨土。阿羅漢當生其中。當知小乘亦有淨土(文)但於難者。且約始教義如是釋歟。
疑云。凡生淨土須有習業。小第厭其色心樂其無餘。因何得生淨土耶答。
八日
一。此上並約終教說(文)終教意不定性聲聞可入無餘涅槃耶答。不定性不入無餘也難云。見當章起盡。依終教義標一切皆迴。而一向釋無餘迴心。不出有學有餘迴心相。爾者終教意皆無餘以後迴心(見)答。起信疏云。若不定種性未入無餘前即有迴心(文)但於難者。定性不定性悉迴心向大故標一切皆迴也。非相違。
疑云。菩提心論不定性聲聞入無餘(見)依之折薪記意。不定性入無餘被得。如何答。
一。舍利弗(文)於花嚴會座舍利弗迴心歟答。於花嚴會座不可爲迴入也難云。當章文釋一乘攝方便迴心人云。舍利弗及因陀惠(云云)加之至相釋中云。
大智舍利弗與五百比丘迴心向文殊師利(云云)何不迴入成耶答。舍利弗爲權。爲專顯一乘絕分之相。故不可有迴入一乘之義也。但當章釋者。舍利弗爲六千比丘上首。故總擧之。會座迴心十眼耳等之益。限六千比丘。不關舍利弗也。
疑云。經中舍利弗詣佛會禮辭。觀密文殊內證十德等。豈非迴入一乘之義相耶答。經文觀密十德等者。約本地菩薩之邊也。
一。六千人(文)六千比丘者。聲聞菩薩中何耶答。聲聞也難云。探玄記云。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此普賢法(云云)答。當段既以六千比丘證二乘迴心之義。故聲聞云事分明也。但於如難者。一切證果性定聲聞不可有直入之義。六千初心未證果故非相違。
第八佛果義相。
九日
一。若小乘佛果唯是無常(文)小乘教意於佛果可許有常住功德耶答。不許常住功德也難云。遺教經云。法身常在而不滅(文)何云無常住功德耶答。當段但於遺教經文者。住法記有二義。約初釋可心得故無相違。
尋云。有二義中初義意如何答。住法記云。一約行人常修不斷。所修之法即佛法身也(文)約此義歟。
一。小乘無性得佛性(文)小乘教意可立性得佛性耶答。不立性得佛性也難云。准佛性論。分別部一切衆生悉有佛性談(見)何不立性得佛性耶答。當段但於難者。分別部者。以三乘空理名佛性。必非如來性故無相違。
一。亦無常以離不離故(文)約在纒出障隱顯義歟。約有爲無爲非一異之義歟答。一義意約在纒出纒隱顯義也難云。折云。離不離者。次下云。始教中以眞如遍故。智證眞如故非異也。有爲無爲不同故非一也。由非一故離。由非異故不離也(文)何約在纒出纒隱顯耶答。指事記引探玄記十二卷云。三離不離無常。約圓成性以在纒時名爲不離垢。出障離時名爲離垢。約斯不定名爲無常(文)任此先德指南成可申也。但於難者。自元先德義勢邊邊也。且伴一義故無相違。
先德義勢中。指事釋勝也。章主釋引故。
十日
一。莊嚴論云自性無間相續三佛俱常住等(文)以自性等三種常。法報化三身云何相配耶答。以自性無間相續。如次相配法報化也難云。清涼大師釋報身相續常·化身不斷常。相違如何答。莊嚴論云。由自性常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常住。畢竟無漏故。由無間常故。一切諸佛食身常住。說法無斷絕故。由相續常故。一切諸佛化身常住。
雖於此滅復彼現故(文)自性等三種常之廢立。源出莊嚴論。彼本論文既如此。何致諍論耶。但於清涼釋者。相續無間之語意。互通故非相違。
集成云。演義三十二(并)三十八云。報身相續化身不斷者。未詳所出(文)。
尊勝院僧正御義云。三種廢立源雖依法相宗。云不斷云相續。其義相似故。莊嚴論等之外以別義勢。報身名相續常。化身名不斷常釋也。所謂報身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故名相續常。化身利生益物應用不斷故。名不斷常也(云云)通路記五十一云。法身是自性常。自受用身是無間常。變化身是相續常。他受用身相續常攝。前佛入滅後佛成覺。不同應化經劫現故。經劫現者如釋迦彌勒等現分齊故。雖有即成經劫不同。俱是相續常住分齊。三種常中自性是實。餘二義分名爲常住(文)。
一。遍一切所知(文)四遍中何耶答。智用遍也難云。章主解釋中。未見四遍分別。何云智用遍耶答。演義抄第五下云。有四種遍。一約智體遍○四約理遍等(文)但於難者。雖未見章主解釋。准清涼解釋。智用遍心得置時無相違。
一。法身是常(文)約本有自性明之歟答。爾也難云。若明法身常住義者。不直云凝然常。何釋隨緣時不變自性故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爲簡別始教不作諸法自性常義故云爾歟。
十一日
一。隨染赴機故(文)釋法身無常義歟答。爾也難云。隨機緣應萬類之時。有去來出役者。隨染業幻之大用即屬報化二身。今何爲法身無常義耶答。爲微釋此義。章云。何以故。以諸功德等(文)意云。若體用別論則如難。但於難者。今攝用歸體門故。取彼二身之用爲法身義也。非相違。
尋云。若體用別論門之時。不可有法身無常義歟答。凡法身無常義者。正取法身上不守自性。可隨染緣之德也。但其本來所具德者。若不隨染赴機之時。其相難顯故如是釋也。
一。起信論中報化等(文)今引起信論等三文證何義耶答。證本覺法身隨機染緣。有生滅去來之義也難云。釋論意是下轉門之法相也。今何證出纒之德用耶答。彼論意。本覺如來之果體下來之時有此二相。
六塵亦即如來體故等(云云)而今家意判本覺還淨之相用故。是當上轉門義也。但於難者。自元義門各別也。不可有相違。
五教章下卷不審十三(佛果義相)
二日
一。
又云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謂一者智淨相等(文)引起信論智淨相等(文)證何義耶答。證法身亦無常之義也難云。智淨相者。本覺還淨之義也。則歸常住眞理。何云亦無常耶答。既云隨染生二種相(云云)始覺修生義同有爲故。可有隱顯無常也。但於難者。智淨相不思議業相二者。皆在生滅門中故。無常心得置時無相違也。
尋云。智淨相與不思議業相如何異耶答。師云。智淨相者。自分善緣。不思議業相他衆生善緣也。有人云。智淨相者。此依教法如實修十信十住等修行。次第成就從因至果也。不思議業相者。是如實修行。至本覺後又爲衆生現八相等化用。說隨機法。是云還淨本覺業用之相也。
一。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文)智淨等二相通因果歟答。智淨通因果。不思議業多分約果德也難云。既隨染本覺二相也。而智淨通因果者。不思議業何可限佛果耶。初住已上菩薩現八相之化儀。豈非不思議業耶答。起信疏上云。言生二種者。此二既在隨動門中。故云生云也○言智淨相者。明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不思議業相者。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此之二相若離染緣則不得成。故云隨染○前中亦二。初因。後果。因中依法力熏習者○此在地前滿足方便。此在金剛因位極也。果中二。初斷果。
後智果○第二不思議業中○如此即是報化二身。眞如大用無始無終○(文)解釋分明也。但於難者。自元隨染本覺之上。通因果限果位二門各別也。
一。總說者由此法身隨緣義故(文)三身相即無二故云總歟答。爾也難云。眞如無相之妙理。是名法身。隨染業幻之色身。是云報應。其相懸隔。爭云相即耶答。折薪云。以始教三身不即。無此總義也(文)准此釋者。今云雖明。是三身相離義。今云總說。是三身相即義。故下正釋總義。偏約法身二義。述混融無礙。此意也。但於難者。三身不即始教。三身相即終教之所談也。始終二教所談各別故。非相違。
猶難云。見當章(并)折薪釋。唯述法身二義鎔融無礙。未謂三身相即。如何答。凡當章意。述由法身有二義鎔融無二故。與彼修生功德全體相即之義。其修生功德者。即是報應二身也。豈非三身相即義耶。謂由法身不變即隨緣義。成報應功德差別故三身相即。又由法身隨緣即不變義故。彼所成之功德差別全體即于法身。豈不相即耶又一義在之。纂釋可見之。
三日
一。問若爾如何得說非一異也(文)依何文義起此問端耶答。以始教之意難終教總說也難云。義苑云。此問由或非四句而起。四句既非法非一異故(文)或義苑云。此教談法不即故。約智證眞。以明非異。然雖非異且智屬有爲。眞屬無爲故非一也。則是以有爲智證無爲理。如日合空。定成二相也(文)如何答。先德異義也。折薪記云。問若下此相宗。以報是無常法是即常是非一。智證眞如如日合空故言非異。今言法身有二義故具二四句。即是無常義。無常難明故有是問(文)此問意。總終教當段常無常不一不異。二義具足釋成。然始教大乘意。非一非異二義成。如何終教中限說非一異等耶問也。此折薪記意。以答趣得問意歟。但於難者。伴一義成申計也。非相違。
問答抄云。一義云。始教法報有爲無爲各別也。終教法報全體相即。爾者二教非一非異其義如何問也。即假疑爲釋顯二教非一非異不同也。一義云。始教爲無爲別故非一也。如智契合故非異也。今總說唯一法身之二義也。不顯非一之義故。以始教之心難終教總說也。
一。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法身(文)證頓教佛果歟答。爾也難云。折云。
即涅槃經文○若清涼引此釋終教(文)何今云頓教證耶答。當段釋分明也。但於難者。折云。今云頓者。以終頓二教並是實教。今約寄言經含多義。故通二教也。無相違。
一。約用佛果既通三世間等(文)約用者業用也。爾者融三世間十身者。偏局業用歟答。可通德用也難云。當段釋者。融三世間十身偏約業用。別以修生本有四義爲德相。明知。融三世間十身不通德相云事。
是以探玄綱目釋十佛通三世間之義共云以說十信及三賢等地前所見非實報故。然居花藏。非局化故(等文)既釋約機見以通報化之旨。豈非局業用耶答。章云。若依圓教。佛果常等義有三說(文)此圓教佛果者。孔目章第四(相海章云)今此花嚴不思議法品相海品小相品。有人判屬三身量。恐未然。此經無三身。但有二種十身。如前後說。今此三品初品爲體。相海爲相。小相明用(已上)准此。今云圓教佛果者。定是二種十身也。爾者用德體之三義。豈非此二種十身所具之法門哉。故復古釋今章文云。融三世間十身·及佛身自具十身。今約體相用三義說(已上)此釋尤肝要也。何況一乘義十玄義兩章。初明因果二分。並約十佛釋之。不足始論耶。但於今章一約用等釋者。圓經(晋經二十七。十地品第八地)說此融三世間十身相作云。是菩薩如是知衆生染心所樂。故釋約用。既通三世間等云故。非相違。
四日
一。謂一修生二本有(文)終教以上意修生功德者。本無今有歟答。爾也難云。若唯本無今有者。何可有三四句耶答。探玄記云。一唯修生。謂信等善根本無今有(文)但於難者。今章約義開之計也。非相違。
一。謂一修生(文)圓教意依初二句者。但修生但本有義可許耶答。不許之也難云探玄記(十五)云。總有四句。一唯修生。謂信等善根本無今有(文)故。二唯本有。
謂眞如恒斷性功德故(文)何不許但修生但本有耶答。探玄記(十五)云。三本有修生。謂如來藏待彼了因。本隱今顯故。四修生本有。謂無分別智等內契眞如。冥然一相故。此有四義而無四事。猶如金莊嚴具(文)若但修生但本有者。何可有三四句耶。但於難者。約義開之計也。非許但修但本義也。
尋云。今此四句者。同別二教中何耶答。復古云。至相云。依一乘教本有○即同教義等(文)尋云。本有修生·修生本有。二句差別如何答。本有修生約法。修生本有約人釋也。此釋可勘之。
一。上二四義思之可見(文)上二四句終教之義同歟答。不異終教也難云。義苑云。三法既融是常。有力無力等故無常。體用交徹故兩亦。互隱互奪故雙非(文)意云。三世間圓融十身同平等。是即理性德用也。爾者以法性實德古今常然故。云三法既融是常也。然能成者有力。所成者無力等。如是緣起成之義相。豈非無常耶。體用交徹者。常無常交徹應知。指事云。一常恒順法界無間斷故。二無常隨世間現故。三俱二義俱現前故。四非俱隨取一不得故。又緣起無性故(文)通路記五十一云。第三句者。取常下無常·無常下常。雙現前故。第四句者。常即無常故非常。無常即常故非無常。
故成非常非無常句(云云)此兩記意終教之四句相替(見)如何答。復古云。一乘十佛是常是無常等四句義。則是一乘圓教從共教說(文)意云。凡作常等四句。全應同前終教所明。但就三身佛以談之。今約十佛故屬圓教。而其四句義不可異三乘共教(爲言)但於難者。伴一義故。非相違。
尋云。用德二四句全不釋之。而屬學者令思之。體四句者。自釋意如何答。准復古意。上二四句並從共教說。故不異上終教義。仍不釋之而令准思也。體中四句是不共義。故若不自釋誰知之耶。
五日
一。以不可說爲顯故(文)如當段以不可說爲顯歟答。爾也難云。義苑所牒本云。以不說爲顯(文)不可說之可字無之。要問正但云不說爲說(文)定知。和本誤也答。當段但於難者。義意者不可爲相違歟。
尋云。顯·說同歟答。一義云。復古云。
用不說爲說故佛是常(文)此釋顯是說義也。纂釋委細也。可見之。
一。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文)圓教意十身具足之教主。可云有爲無常身耶答。雖難計可爲無常歟難云。十身者。眞身寥廊與法界合其體。法界既離去來。眞身豈有生滅耶答。當段云。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文)但於難者。今約與機教相應邊。且云無常。非相違。
猶難云。清涼大師解釋中。
所知十身皆是毘盧遮那正覺之體(文)十身若有爲無常者。毘盧正覺之體尚未離虛妄顛倒之過患歟。就中十身中有智身法身。豈是有爲耶。若是有爲者。全同始教。尚不及終教之所談。爭爲圓教不共義耶答。要問(上)云。一乘十佛是常是無常(文)愚推云。十身實常住之佛體也。今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云釋。爲作四句如此釋歟。追而可問明師。纂釋兩方問難擧所答無之一。隨緣起際故俱非(文)常無常一緣起。獨居自立自性ナケレハ。非常無常歟答。法界體廣具萬德故雙非也難云。折薪記云。隨緣起際故者。以法界體·緣起共爲一際。既全體起爲諸緣故非常。亦由全體起爲諸緣故非無常(文)是體相互奪義也。如何答。義苑云。二義無礙故俱有者。因果交徹故(文)隨緣起際故俱非者。不限上二故(文)此師意云。果分是常也。因分是無常。此二分交徹是兩亦也。凡法界體不局此二分。廣具萬德故雙非也。是遮唯二義爲顯廣具諸德故也。但際者。是性也。故探玄記第二云。
如來圓音如緣起性遍一切處(文)是即指一眞法界名緣起之性。彼性不局常無常二義。今非之也。但於難者伴一義故。非相違。
私記云。眞如實際言語道斷。不可說常無常(云云)是緣起際者。緣起實際眞如心得也。
六日
一。此上三義若體即俱體等(文)上約體相用明常無常等義。圓教不共之所談歟答。爾也難云。縱雖終教意。何不明體用互攝之義耶答。義苑云。融攝上三成大緣起。擧一兼餘。重重無盡故也(文)折薪云。三義互攝以彰無礙。若非圓教無是義也(文)但於難者。體用互攝雖終教意。今體相用故。圓教不共之談也。非相違。
尋云。今章用德體三義。約體相用可心得歟答。初二義配相用二大可心得歟。但第三約體者。以不可說果海爲體釋故。不可屬常途三大廢立歟。
一。明相好者(文)明三身相好歟答。唯明外用相好也難云。上明佛果義。通明本有修生等義。專釋理智內證之功德。今至佛身相好。何唯釋外用相好。不述法身自受用之相好耶答。當段唯明外用之相好。不述內證之相好故釋任計也。但於難者。實亦雖可明法身自受用之相好。由次下攝化義唯就他受用變化攝化。明五教分齊故。今明其教主相好亦唯述外用相好也。尤有其理歟。非相違。
尋云。菩薩相好何三十二不多不少耶答。探玄記十五云。智論第五云。有言。以端正不亂故。若小則不端正。若多身相亂。又觀佛三昧經等(文)纂釋問答抄。可見之尋云。相好之差別如何答。通路記五十一云。相謂形貌。身上總相。可觀嚴麗。好謂善能相中美妙微細別相。亦名小相。待對三十二大相故。亦名隨形好。亦單名隨好。亦名種好。此即八十種之好故(文)又云。今且依婆娑百七十七云。問。相是何義。答。標識義是相義。殊勝義是相義祥瑞義是相義(文)又云。大般若經廣說相好。相是麁顯大形奇麗。好是微細別別可觀。雖有麁細。皆是端嚴可愛可敬可樂形相。如來所感三十二相各以殊勝獰猛思業百福功德爲因成辨。以百福德得一相故。如是相皆由百福。其一一好亦由衆福。小乘教中薩婆多宗既立諸法實有體義。是故相好皆有實體。若成實宗談一切法假有義理。是故相好亦是假立(文)」。
通路記五十一引源信僧都要法文。三十二相出業因細釋之。可見之。法花攝釋第三(譬喩品)云。色之相狀易可了知。名之爲相。令身端嚴。名之爲好。相麁。好細。是差別故○問。隨好爲在相之處。爲不爾耶。設爾何過。二俱有失。若在相處何不相奪。若異處者云何答。且依婆娑。在諸相間隨諸相法。莊嚴佛身令極好妙。相與隨好更相顯發如林中花。故不相奪問。何位初得及圓滿答。瑜伽論云。諸隨好若諸菩薩始入淨勝意樂地時。
已異熟從此已上展轉獲殊勝清淨。
問。輪王亦得與菩薩得而有別耶答。菩薩得者望彼四勝。一熾成。二分明。三圓滿。四得處。廣如大智度論(文)。
一。若三乘中或亦但說三十二相(文)三十二相可通圓教耶答。不通圓教也難云。孔目章第三云。三十二相通凡夫小乘三乘一乘。但淺深異(文)如何答。當段下云。若依一乘。有十蓮花藏世界海微塵數相(文)一乘無盡相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今章約所局。以三十二相八萬四千等配釋小始終等。孔目付所通相好亙五教也。非相違。
七日
一。是化身之相(文)三十二相化相之功德歟答。爾也難云。若化相功德者。何於三十二相各出因耶。既智論·瑜伽論·涅槃經。以持戒施心不動得足下平滿說。以出因行。非化相(見)答。當段云。即空是相義(文)金剛般若經云。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文)對法論云。爲欲化度諸有情故。示現三十二大丈夫相。乃至非彼自體等(文)示現云故空義也。但於難者。小乘三十二相談實法故。隨順彼且出因歟。故下此約始教引小說也(文)不可有相違。
一。仍即空是相義(文)迴心教意。說三身相好歟答。唯談化身相好也難云。孔目四云。或說三佛。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此之一義當迴心教。何以故。由小乘人不立法身。此依攝論(文)如何答。當段前後之釋。迴心教小乘隨順化相功德說故。不說法報二身之相好也。但於難者。報化身三小通談。但其義異也。法身者依攝論。三十二相即入法身功德義也。故迴心教釋也。非相違。
一。或約報身說八萬四千相(文)十地能化有十重報身。爾者相好可有多少耶答。相好無多少也難云。國土蓮花座有十重寬狹。至相好何無多少耶答。新譯心地觀經第二云。二者如來他受用身。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居眞淨土。說一乘法令諸菩薩受用大乘微妙法樂。一切如來爲化十地諸菩薩衆。現於十種他受用身(文)此所說意通十種身。皆具八萬四千相好故。無多小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准入大乘論等。身座等量雖有十重異。斷八萬四千塵勞。修八萬四千波羅蜜之義。十地全同故。所感之佛身相好唯具八萬四千。不可有增減也。非相違。
八日
一。聖道斷惑非滅報(文)此義限迴心教歟答。可通直進教也難云。當段云。答爲引二乘。同下而說等(文)依之末師非滅報故義限迴心教所談釋セリ答。起信論說翻妄四位中。雖明始自業相乃至起業相漸次斷之義。而不出義繫苦相。彼疏釋云。以果報非可斷故不論第六相也(文)起信論所說既以如是。豈不通大乘耶。但於末師釋者。此末師意。以上爲引二乘同下而說文言。下連心得故致此料簡歟。雖然非滅報故義。大乘共許所談故。更不可限迴心教也。無相違。
一。非滅報故(文)報者。別報業歟答。爾也難云。總報業既滅。別報業何不滅耶答。斷總報惡業別報業不亡也。故南山行事鈔下三云。業能隨遂至聖不免(文)但斷總報惡業。別報不亡(文)此釋目連爲梵志被打。舍利弗常患風病等事。資持記云。斷總報業者。以破見思業根永喪。不墮三惡道故。別報即遭打及病故(文)意云。受總報業必藉潤生煩惱。別報未必然故。煩惱已斷之聖人亦償先業也。此並依古業(文)但於難者。自元總別二業相替故。非相違。
一。如大乘方便經說(文)已渡經中如是題名經在之歟答。在之也難云。折薪云。然經藏中無大乘方便經。却有大方便經。具云大方便佛報恩經。彼第七卷中說三十二。各別出因○如上引者。今章中恐人傳寫多一乘字也。如何答。當段云。既如大乘方便經(文)探玄記第八云。如大乘方便經上卷(文)豈兩所同誤耶。但於折薪記釋者。用否可隨宜故。非相違。
尋云。大乘方便經付出相好因說二義歟答。依折釋大方便經各別出相好因計也。不說二義也。二義者。章主解釋也。
九日
一。問何故攝論中說三十二相等(文)三十二相入法身功德攝。有二義歟。有三義歟答。有三義也難云。當段云。答。此亦有二義。一爲迴二乘○二彼以功德法爲法身故(文)何云三義耶答。折薪云。三下此復約一義以釋彼論意也。故清涼云(抄七上)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攝。然有三義。一相即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直是功德故名爲法身。釋曰。初今終教。後即前科第二義。智所現通二教。如下金光明經以智爲法身即終教。有爲功德四智攝故屬始教也。但於難者。上來二箇問答共就始教。委細釋成故標二義。自下別約終教重釋彼文故有三義也。非相違。
尋云。章云。問。何故攝論中說等者。躡上何文此問起耶答。上三十二相出因。是亂報身佛。是故問擧答之。以二義釋之。化身三十二相等報身不亂事釋也。然何故攝。攝論已下問化身相既不亂報佛者。何故攝論等中此化身三十二相等入法身屬耶問也。答此問以二釋。化身相不亂法身釋成也。是故上化身亂報身釋。此下化身不亂法身釋也(爲言)。
一。答此亦有二義(文)第一釋以三十二相即空義爲法身歟答。爾也難云。當段云。以此等功德說爲法身之解釋。取五分功德(見)如何答。第一釋。若以眞如直名法身者。難信受故。三十二相即空義爲法身也。如此說事漸欲令信受大乘眞如法身。以三十二相即空義釋法身。是迴心教意也。但於難者。自元第一第二釋各別也。第二釋。總以一切功德爲法身。故三十二相功德攝法身中置也。非相違。一義云。折薪云。一爲迴小。未可便說眞實法身。且就化相說爲法身。彼則易信也。二彼下上出論意。此正釋文。以功德法爲法身。故得有相也(文)意云。二義中第二義。正釋攝論說三十二相名法身之所以也。第一義。釋其不直說眞實法身。且就化相假說之意(爲言)。
尋云。此記釋意。今二義中初云此等功德。後云彼以功德法者。爲同。爲異耶答。一義云。復古云。若依小乘二佛。生身佛·化身佛。今始教於三十二相。寄顯法身方便誘引令易信受。又以實報功德爲法身攝在相中也(云云)此釋雖不分明。於三十二相寄顯法身等者。釋初義也。意云。眞如法身無色無形。恐小機難信故。且以此等三十二相之功德說爲法身。欲令彼易信故也。但寄顯法身者。即此眞實法身爲諸相本。故於末位立本名。是即寄末顯本。故云寄顯法身歟。例如釋法花云具相三十二用莊嚴法身之文。云即指法身爲諸相本。故云法身具三十二。例准可知。次云又以實報下釋後義也。意云。彼小乘以戒定等五分功德法名爲法身。然此三十二相之色身。是彼功德法之所依處故。攝能依功德在所依相中。仍三十二相亦入法身功德攝也(爲言)多論第一云。以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若害色身則得逆罪(文)。
一。又三十二等即無性故(文)上即空是相義。又三十二等即無性故。相替歟答。爾也難云。即空即無性故。同更替不見。何替云耶答。上始教義也。則云。
此約始教引小說也(文)今此約終教(文)相替云事分明也。但於難者。即空爲法身。直以眞如不爲法身。今三十二相無性義。即是眞如法身故直以眞如爲法身故。非相違。其上上釋三十二相·化身釋。今三十二相·法身對望義。大不同也。
十日
一。佛生人間示同人事同人相故(文)同人相者。全同歟答。非全同也難云。當段所引經既同人相故(文)全同云事分明也。如何答。折薪云。俱舍說輪王相云相不正圓明故與佛非等。此明輪王有三十二相有三義。故不及如來。一處不正。二相不圓。三相不明了。今佛端生圓明示同人而勝人也。攝釋第三云。望彼四勝(文)又智論第四云。有七事(云云)但於所引經文者。今既生人間故殊顯人於同也。相同人而勝人。好同天而勝天也。爾者所引經云。同人相勝諸天者。影略互顯歟。非相違。
猶尋云。孔目第四云。三十二相同人。八十種好同天(文)今何云勝諸天耶答。同章第三(八十種好章)云。人中不具。諸天分有(文)准此。諸天分具好而不同具。故知。兩師各述一邊。不相違也。何況今亦但云勝不云全無。思之。然義苑云。
帝釋諸天有相而無好故此勝(文)此亦不同具故云無好也尋云。於輪王與佛相猶有差別歟答。刊定記第六云。且如輪王與佛色相。雖同相之所依各有異。佛相即法身所現。王相依業因而生。凡聖雲泥。復何准的(文)。
一。爲諸菩薩說八萬四千(文)終教意他受用身具幾相好耶答。具八萬四千相好也難云。起信論云。復次眞如用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爲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何八萬四千云耶答。當段指八萬四千相好。此約直進及終教等說(文)解釋分明也。但於難者。八萬四千者。終教初門。無量相者。終教終門故。非相違。
尋云。終教意於法報身有相好可云耶答。法身必定有色相。報身(自受用報身也)有無論義也。長老自義有相好義也猶尋云。自受用色相本來具足耶又新起色生畢常住耶答。本來常住也。從無始已來。如來藏識中妙色常恒有也。清涼釋云。
自受用色智所現故(文)又密嚴疏(香象)釋三身色云。若就法身論相好者。
無始已來如來藏中具有相好○更無別相(文)釋中應化身相好。法報二身本有所具無量相海。地上菩薩八萬四千分齊見。此所見分齊云他受用。地前(并)二乘凡夫等。又先法報身相好內三十二相分齊見。此所見分齊名變化身也。故他受用變化本有色相也。三身一體又以成也。
一。諸妙相好(文)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可有勝劣歟答。可有勝劣不同也難云。同是佛德也。何可有勝劣耶。就中好依付相。若判勝劣者。可相勝好劣。是以大疏云。好依相有。德劣於相(云云)如何答。既所引經相同人。好勝諸天(云云)相劣好勝(見)但於難者。一義云。若約能依所依相對。則相勝好劣也。若約能具人天。則具好者勝故。云好勝諸天也。非相達。
尋云。相與好如何不同耶答。法花攝釋第三云。色之相狀易可了知。名之爲相。令身端嚴。名之爲好。相麁。好細。是差別故(文)猶尋云。隨好在所如何答。好者。此三十二相中間愛云好也。令身端嚴故得名好也尋云。中間愛者。一相一相上愛云中間歟。爲當一一相外立好歟答。好在所難明。然中間者。一相一相外別好立也。非一相上愛。只別別中間ニアル愛等云好也。攝釋云。且依婆娑在諸相間隨諸相法。莊嚴佛身令極好妙。相與隨好更相顯發。如林中花。故不相奪問。何位初得及圓滿答。瑜伽論云。諸隨好若諸菩薩始入淨勝意樂地時。已得異熟。從此已上展轉獲殊勝清淨問。輪王亦得與菩薩得而有別耶答。菩薩得望彼四勝。一熾盛。二分明。三圓滿。四得處。廣如大度論(文)。
十一日
一。八萬四千等義當但是略(文)於相好有三重不同中。八萬四千等當中歟答。略也難云。三重中略者。三十二相也。八萬四千是中也。何云略耶答。當段云。八萬四千等義當但是略(文)但於難者。望一乘無盡相好。八萬四千相好猶是略故。非相違。
猶疑云。探玄記十五(末)云。二略說九十四相。三廣結十蓮花塵數。爾者略中略三十二相。偏略九十四相也。然八萬四千中也。何云略耶答。
一。以雜花即是花嚴故(文)約譬說時可限蓮花歟答。不限也難云。自宗意以因果同體爲宗旨故。約譬說尤可限蓮花也答。既名雜花。故可通櫻梅桃李等諸花。法說經文說五周之因果彌不限蓮花也。但於難者。通諸花中。以蓮花爲本。不背因果同體義故。非相違。
寬永拾三年(丙子)三月十一日
法印權大僧都實英
五教章下卷不審十四(攝化分齊)
二日
一。餘百億等(文)小乘教意。以他三千界爲佛所化境歟答。爾也難云。餘百億者。以百億須彌爲一三千界量。當章起盡唯一三千界爲所化(見)如何答。俱舍論云。
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文)一佛化用及他三千界云事論文分明也。但於當段釋者。餘百億等云餘言等言廣故。當段之釋局一大三千界不見故。非相違。此會通一圓愚推也。思之。
難云。義苑云。小乘唯娑婆者。謂不信界外別有土。故此猶約化之邊量。若克佛之所依。唯處四州之一(文)此先德意。攝化之邊量限唯一娑婆百億(見)答。當段云。唯此娑婆雜穢處。是佛報土(文)於中此閻浮提等者。上總佛出世顯限此娑婆。於中以下三千界中。別此世界南州報佛所依土也。餘百億等者。他三千界一佛教化力用及分齊云意歟。依之玄第三(轉法輪章)云。六轉處者。小乘唯一娑婆百億鹿苑等處(文)既轉處娑婆百億釋間。餘百億化用及分齊歟。通路記第五十二云。報身出世南州以爲所都。所化境界自餘百億須彌世界乃至他三千界是也(云云)。
問答抄義唯一三千界爲所化(見)雖然俱舍本義抄意。一佛化用廣及十方見タル故。如此答也。可尋明師。
尋云。百億須彌者。是一三千界之量歟答。爾也尋云。百億者。億有三種(見)今當何耶答。百億者。十萬爲億。百萬爲億。千萬爲億。三種億中。以十萬爲億之義數之也。見聞抄義問。三千界者。如何積而成三千數耶答。俱舍云。四大洲日月蘇迷慮欲天梵世各一千等(文)問。三千界者。約竪建立之歟。ハタ約橫建立之歟答。約橫建立之。竪以初禪爲極頂。二禪已上非三千界攝也。
問。火災所壞故。以初禪屬三界內者。風災所壞故。以第三禪如何不屬三界內耶答尋云。以何知小千·中千·大千邊量耶答。隨此三千必三重鐵圍山在之。以此三重鐵圍山知此三千之邊量也。
娑婆閻浮
折云。娑婆者。三千大千世界總名也。探玄云堪忍。悲花經云○依此樹名贍部州也(文)折云。閻浮樹此云勝金。閻浮樹下河水底有紫金。光蔽日月。此州在樹南。故云南閻浮提(云云)。
一。演義云。俱舍易了。總以喩顯一小千界。
如一千錢一中千界如一千貫錢○今有千中千。故有百億也(文)問答抄委悉也。可見之。
一。法性土及自受用土今此不說(文)今此二土不明歟答。爾也難云。第八第十兩門廣明三身。具盡佛果內證外用之功德。何今第九章唯明他受用變化之土。不說法身自受用之土耶答。當段但於難勢者。一義云。今欲顯五教淺深。然小乘教不明法身自受用。又彼內證之理智彼此平等性相幽徹故。大乘諸教同許普周法界故。淺深之相難辨故。今約攝論分齊。探教門施設。以佛土廣狹判五教淺深。尤有其謂故。非相違法性土權實二教不同事。纂釋可見之。
一。及自受用土(文)自受用土諸佛通一土歟。爲當各別歟答。通一土也難云。行願記第六云。自受用土鏡智後得。他受用土平等後得(文)既一切有情各有八識。何通一土ナラン耶答。探玄記第三云。若自受用土佛與諸佛共有一土(文)解釋分明也。但於難勢。則玄云。猶如法身諸佛共依故。以是同法性故(文)以二由釋間無相違。
猶疑云。抄四上云。起信雖明始本不二三大修同。而是自心各各作證(文)故知。縱雖起信等意。既云而是自心各各修證。何得諸佛共唯一土耶答。抄七上云。實則一義。有其二種等(文)。
三日
一。其釋迦佛隨他受用實報淨土(文)始教意他受用土限色頂歟。通他處歟答。可限色頂歟難云。法苑第七(淨士義)云。若他受用土或在色頂淨居天上。或西方處所不定。
法花亦言○我此土安穩○十地所見乃是報土。地前所見乃是化土。隨宜而現。何得定方。別指一處欲令衆生起勝欣心。別指處所隨心淨處。即淨土處(文)始教意豈無此解釋之義耶答。當章色頂(云云)綱目云。色頂別立(云云)探玄記一云。若依始教在色界頂。
爲引小乘同界說故(文)處處解釋始教順小乘。故色界頂云事分明也。但於法苑之解釋者。始教多分摸傳燈之法相。故少分別義存間無相違。
尋云。始教意可立界外淨土耶答。處處解釋始教寄界內最勝處(云云)疑云。法苑第七又云。化土必隨三界處所○古人於此種種分別。三界之外別有處所。以爲淨土。理必不爾。所化必有異熟淺。在異熟淺必是三界攝。何得出界。土非界繫言超三界。非處有別。隨所化故(文)。
一。或有說在摩醯首羅天(文)今此摩醯首羅天者。限一大三千界頂摩醯首羅天歟。通他三千界頂摩醯首羅天歟答。一義云。通他三千界頂摩醯首羅天也難云。如今章現文爲。約一大千界建立。實報住摩醯。化身住百億(見)如何答。當段既以梵網經爲所引證。然彼經說千葉臺釋迦。此一葉上釋迦。即是一大千界頂摩醯住如來也。准知千葉上釋迦。是千三千大千世界頂摩醯首羅領如來也。然者此經意。不限一大三千界頂摩醯。可通他三千界頂摩醯首羅天也。以引證文爲本。上立義交合。摩醯即是千摩醯。百億是千百億ナルヘキ也。但於章文者。一大三千界云。他三千界云。皆是就摩醯顯實報淨土。就百億談化身所居故。當段就通相不簡別。大樣釋之也。非相違
一義云。今章約迴心教建立故。色頂淨土限一大千界。百億云一大千界一百億。但今引梵網爲證計也。千色頂·千百億等。皆取爲證非也。若別約直進菩薩明之者。十地能化地地增進。初地百葉等不可遮之也猶疑云。探玄記第三云。
寄在色頂唯說一界(文)此釋無爭約一大千界色究竟明實報所居(見)答。對建立終教已上界外無勝之土。設一大千界建立。若他三千界建立。約須彌就三千建立。皆是界內淨土故。寄在色頂唯說一界釋也。
一。化身充滿百億閻浮提是所化分齊(文)始教大乘意。十地能化他受用報身所依之化境者。通皆局一大千界歟。隨地有寬狹歟答。隨地位漸增可有十重寬狹也難云。當段云。或有說。在摩醯首羅天化身充滿。百億閻浮提是所化分齊。如梵網經及對法論等說。當知此約始教以說(文)准此明知。始教意縱雖對初地乃至十地。化境不可有增減。唯可局一大千界(見)答。十地經初地菩薩得百三昧。得見百佛。二地菩薩得千三昧。得見千佛。三地十萬佛。四地百億佛等。既所化菩薩隨地位淺深。有得定見佛等多少。即此所見之佛。一佛一國故。豈非能化教主所依之境有寬狹耶。但於難者。有人云。若約始教中直進菩薩。則隨地位漸增可有化境寬狹。若約迴心教。唯一大千界也。當段釋約迴心教心得置時無相違
疑云。於一始教中。約迴心直進分攝化境不同。當章綱目及探玄記等全所不見也。有何依憑如是簡別耶答。此事實難思。然探玄記第三云。六轉處者。小乘唯一娑婆。百億鹿苑等處。三乘或一百億。或千百億。或如恒沙爲一佛化境(文)此雖三乘中出三種。而不云何教。然被下(世界海章)云。若依始教唯有百億閻浮○若依終教如智論中等(云云)上文云或一百億。今指爲始教。上云或如恒沙者。是智論五重世界故。今指爲終教。於其千百億之一科者。雖不見別指何教。而綱目云色頂別立彼實報故。如梵網經等說此約初教(文)當章亦以梵網經爲始教。故知。彼經所說或一百億或千百億。總指爲始教云事。於中入大乘論色頂別立實報。而但令領一大千界。是當梵網一葉上。即迴心教意也尋云。迴心教意何可立受用身耶答。如三乘共十地菩薩等。迴心二乘全不經之。但爲望上不足建立之。色頂報身例之無過也難云。探玄記第三云。若依始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爲攝化境(文)答。此文但總相云百億。或一百億。或千箇百億。可通含義也。
四日
一。如梵網經(文)色頂報身指臺上歟。爲當指葉上歟答。指臺上歟難云。梵網疏云。蓮花臺藏世界之中。坐花臺上實身成佛名盧舍那。其一花上千釋迦。則是千摩醯首羅天上。各一釋迦(文)一花上既是摩醯首羅天故。臺上非彼天(見)明知。今但指葉上也答。梵網經所說千花臺上。或云界外土。或云淨居天。雖古來所諍。處處解釋以梵網經爲色頂實報之證據。豈非指臺上舍那耶。梵網經雖無臺上即是色頂云文。准諸經論。千葉臺第二地能化也。又十地能化皆居色頂故。心得引證云如梵網也。不思議光擧色頂(云云)此意也。但於疏釋者。且約經說相顯著。以所居葉上既當色頂故。能居千釋迦尤可爲初地已上能化佛。爾者臺上即應超過此千十地能化。豈非等覺能化耶。雖然經文不明。故不別指其處。無背文義故云此亦無違也。
猶疑云。若爾。臺上葉上同在一處。如何分別臺葉不同耶。明知。臺上是界外淨土。即當終教意也。今但指葉上。可證始教之義。章云對法等。即廣等取唯識等者。此意也答。孔目第四云。上釋迦於第四禪說心地法者。即是閻浮化釋迦也。又顯彼天別有實報盧舍那身(文)彼天者。指上第四禪也。遮那是臺上佛。既云彼天別有等。豈非臺上當彼第四禪耶。但於難分臺葉不同云難者。探玄記第二云。淨居之居有四種。一義云。今但爲證化身充滿百億之義。引之不取臺葉之邊也。纂釋問答委細也。可見之。
一。及對法論(文)對法論中報身色頂。化身住百億說文在之歟答。對法論無此文也難云。當段既及對法論(文)何無此文云耶答。玄記梵網疏中。引入大乘論雖成立此義。更對法論不引也。依之折薪記云。對法論中撿文未見(文)准此思之。今應云及入大乘論也。但於當段釋者。傳寫誤歟。
一。於彼天別立實報(文)始教意十地能化報身共居色頂歟答。十重共色頂(見)難云。
准花嚴經·心地觀經·攝論·入大乘論等說相。初地百葉臺。二地千葉臺。三地萬葉臺。乃至十地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葉也。而一葉則一大三千界也。摩醯已一大千界頂也。然者初地能化既以一百色頂爲所化境。知初地已上報身土超過摩醯云事答。當段云。實報淨土或有說。在摩醯首羅天(文)入大乘論下云。始從初地乃至十地在淨居天成於正覺。自在應化(文)十重共色頂云事明也。但於御難者。雖所化國土十地漸增。所居淨土專色頂心得置是無相違。
五日
一。或有說釋迦佛報土在三界外(文)實報土界外歟答。爾也難云。終教意以事理不二爲當教實義。何不談染淨鎔融身土。界內土外別建立淨土耶答。當段但於難勢者。終教意即穢土悟淨土。穢相是無明邊際故。即淨土覺義邊三界外談也。然即穢土非不悟淨土。故事理不二談無失也」。
尋云。若即穢土覺淨土者。何別指方域分限土耶答。對始教界內淨土簡別終教故。キビシク指方域分限也。雖然實界內外別遠非建立淨土也尋云。若爾者。如何下同教義不同耶答。終教意即穢土淨土談。不云界內。必界外談故。下同教即染歸淨。即穢土觀淨土。故實實報寂光眞土。在三界內不可離三界談故。二教差異大不同也。今圓教意。
法花經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談如是也尋云。西方去此三十二三十二恒河沙歟答。爾也難云。復古云。演義抄引涅槃經二十四高貴德王品。西方者四十二恒河沙(文)如何答。當段釋分明也。先德注解者。異品不同也猶疑云。復古云三十二者。恐傳寫之誤(文)答。高麗印本抄云三十二。故知。有異品歟。
一。名無勝(文)涅槃經所說無勝土者。報化二土中何耶答。報土也難云。彼涅槃經。
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等(文)若實報淨土。更不可指方域分限耶答。當段但於難者。爲衆生引攝暫指方域也。無相違難云。經中擧所例。如安樂世界(文)即探玄記第三云。十住以去不退位三賢菩薩生處名爲淨土。於中亦有四果二乘等。如阿彌陀土(文)既所例安樂界是凡小共生之土也。能例之無勝土亦以可化土。如何答。演義抄二上引涅槃經即釋云。既言爲化衆生居此閻浮。無勝國土是我嚴淨。明指報身在餘淨土(文)定判如是。何更疑之耶。但於如安樂世界之經文者。或指嚴淨邊歟。或終教意依起信論。許三賢菩薩見報身故可得往生(云云)。
天台章安疏未定報化。寶法師疏云。示勝他處以顯報淨也(云云)。
一。如大智論中(文)今此五重世界者。爲倍倍增歟答。爾也難云。如所引智論文。以一大千界爲初重。以一恒沙大千界爲第二重。何云倍增耶。後三重亦不一准。未必見倍倍增歟答。義苑云。初據三千等倍增之數以揀權小故(文)折云。倍倍增可知(文)准此等釋。倍倍增云事分明也。但於御難者。任先德之注解心得置無相違。
六日
一。爲一世界性(文)第二重名世界性歟答。爾也難云。論文第二重但云世界無性字。何第二重名世界性耶答。當段但於御難者。章主得論意加性字故。無相違。
尋云。依何道理名性海種等耶答。玄第三全同當章。而釋云。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續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爲因義。故亦得名性(文)性者。積成義也。以先大千界積成故也。若望後世界海義者。所依因義也。是故云性歟。又依彼所依因所成世界深廣如海。是故云世界海也。次世界種者。可尋之尋云。五重世界以何土爲常途一佛世界土耶答。以第一之一大三千界爲一佛土。是常途經論所明通相也。
一。爲一世界種(文)性與種有寬狹歟答。爾也難云。舊經云世界性。新譯云世界種。但是一體也。何分異耶答。章意第二云性。第四云種。尤可有寬狹也。但於難者。性種之義依處可有同異故。非相違。
一。又唯約須彌山世界說(文)終教意說雜類世界歟答。當章不說也難云。時分義終教不定僧祇。通雜類世界(見)答。當段以局此界(文)但於難者。彼終教終門通同教。今終教當中也。非相違。
尋云。又唯約須彌等者。具有釋歟答。不然。重結上釋也。意上五重世界約同類須彌山世界建立世界說佛土。故不望樹形等異類世界義結釋也。
七日
一。此釋迦佛即具二十一種實報功德(文)佛地經所說二十一種功德者。三身中就何身說之耶答。就化身說之也難云。正見經文。薄伽梵住最勝等(文)然准圓覺疏抄。薄伽梵者。是眞身之名也。何云化身耶答。當段云此釋迦佛即具等(文)釋迦是化身名。故知。明化身具二十一種功德也。但於難勢者。說彼經時。地前地上大衆所見各別者。論主定判也。然今欲證即化爲報義。故殊擧地前所見之身。即具地上所見實報之德。以顯即權歸實之同教義也。
尋云。引佛地經有說段。何故但釋佛身而不釋攝化處耶答。樹下釋迦既報身也菩提樹下即報土也。同法花靈山故擧佛取土也。義苑云。土既隨教殊勝故。身亦稱土。希寄即化爲報教義(云云)尋云。此約頓教說者。當章前後皆始終頓別列。當段何始終同頓列耶答。約三身之次第如此列也難云。一義云。若約攝化境四句次第。則小始界內。終教界外。同教亦界內亦界外。頓教非界內非界外也。何云三身次第耶答。折云。所以約教不次者。由上置約化顯報故。以同教連終教辨。今以即化顯法義別。故疎於此以說也(文)意云。約佛三身之次第。小乘教唯化身。始終同三教共是報身。頓教唯法身故(爲言)但於難勢者。自元二義也。且伴一義也尋云。五教不次第列例有之耶答。上迴心章小終始頓等列。可准之也。
一。二世界海有三類(文)今此三類爲處所各別。爲當於同處感見不同歟答。此三重付機見分麁細也難云。既云三類。何同處耶。況當段釋第二類云。於三界外有十重等。玄記第二云三千界外別有十世界。豈非處所各別耶答。花藏世界是染淨鎔融之土。具足主伴通因陀羅等。何云處所各別耶。更不可云染淨隔境上下分處也。但於當段釋者。非如娑婆雜穢故云三界外。非謂三界外實有定別處也。
尋云。如此三位於一類世界等。約麁細不同論三位云事。當段有起盡歟答。今章釋云。仍此三位本末○約麁細有此三故(文)解釋誠明也猶尋云。以三生得入之機類。如次可配當三位世界海歟答。諸餘雜類世界感見類。是付見聞機論之。十重世界感見。付解行機論之。第一蓮花藏莊嚴世界。付三生果海得入機見論之可心得歟尋云。今世界海三重。約麁細不同論之心得者。抑上國土海離此三位別立不可說土歟答。只上世界海中三位。若證智相應皆是果海不可說土故。是云國土海也。若此證相應土機教相應。於此相應處論世界海三位也。纂釋委悉也。可見之。
一。於三千界外(文)今此十重世界海者。於三千界外建立之歟。於三千界內建立之歟答。實不可離三界內也難云。當段云。於三千界外有十重世界海(文)何云界內耶答。今此三位於一類世界上。約麁細不同論三位云事解釋分明故。實不可離界同也。但於當段釋者。以離業繫義故云三界外也。無相違。
疑云。晋經五十七云。如此娑婆世界。
知十方世界世界性世界海○須彌世界中事亦復如是(文)既云娑婆界外十方世界有此十世界故。今章云三千界外也。云經文云解釋。三千界外云事分明也答。孔目章發悟記第六云。今此第二世界相者。純是解行已上菩薩所遊所住。既離繫縛無有雍塞故。云三千大千世界也。然有二外。謂事外·法外也。世界廣轉出界內量。離繫淨潔無染相故(文)准此可知(纂釋義界外云趣也。可見之)。
八日
一。世界性二世界海等(文)今此十世界者。各別世界歟。爲當一世界中所具事物歟答。晋唐兩經意少別歟。且就晋經有一義。云是各別世界也難云。探玄記第二十釋云。初知此娑婆世界中境。二知十方世界中境等(文)既云知此娑婆世界中境。其境者。衆生善惡佛因果等也。第二云知十方世界中境。其十世界豈非世界中所有之境事耶。何是謂各別世界耶答。至相·香象兩師意。必定存各別世界也。其故者。今章(并)孔目章第一·探玄記第三。並既就世界海出三類中。第二於三千界外有十世界。爲解行生人所居。又行位章釋普莊嚴童子等行相云。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文)既云等以上處。豈非擧一處等取餘九處耶若許有十處者。各別世界也云事何疑之耶。但於玄記二知十方世界中境等釋者。娑婆是現今所居之世界故。其中境事者。尤可指衆生善惡等爲化導之境也。十方是業用所及之方域部落。故只總明十方各有十世界之旨。是名爲境事。准此上云娑婆世界中境者。是所緣境也。下云十方世界中境者。正是分齊境也。以十方各有十世界爲分齊境故。兼亦可有所緣爲境之義。以瞿夷所知之境故。委細之問答纂釋可見之」。
一。此等當是萬子已上(文)今此十重世界者。唯局第十地菩薩之淨土歟。廣通解行之諸位歟答。可通諸位歟難云。玄第三云。問。涅槃中一切輪王皆定千子不增不減。何故此中乃不同耶答。彼是王四天下之輪王約三乘說。此是王世界性之輪王故。寬大深網於彼如白淨寶網等。以恒沙金輪王福所感。此約一乘說不同也(文)准小相品疏抄等。白淨寶網是第十地花報也。然此萬子輪王釋彼一恒沙金輪王福所感。豈通前九地耶答。世界性等十重世界。解行生人所依處故。不可局第十地菩薩之淨土也。依之迴心章云。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法(文)但於難者。正第十地兼通前九地義不遮故。非相違。
一。此上三位並是盧舍那(文)今此三位俱盧舍那攝化處歟答。爾也難云。同是舍那攝化處者。何煩分三位耶答。玄第三亦有此三類。但雜類世界爲第一類。十重世界爲第二類。蓮花藏界爲第三類。如是列釋竟。次釋能居人云。一乘三中多分論時。初見聞位。次解行位。後果位通即可知。三處佛身同是十佛也(文)但於御難者。且約三生分三位心得置時。無相違。
尋云。三位同舍那攝化處云委意如何答。如彼三乘教者。地前菩薩居穢土所見之佛是化身也。地上菩薩居淨土所見之佛是報身也。又於地上隨地位增。有十重舍那不同。然圓教意雖見聞解行等約報明位有三生別。而圓信圓解俱同佛境。以窮盡毘盧法界故。三處佛身同是十佛也。
九日
第十佛身開合
一。或唯眞境爲法身(文)佛地論意局理法身歟答。爾也難云。佛地論意以大圓鏡智攝自性法身(見)尤可通智法身。何局理法身云耶。折云。如佛地論者。經云。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爲五。
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論釋云。謂攝大覺地。大覺是佛具三種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變化。謂大覺所依以攝所行境界故○言攝身者。第七論云。又前五法攝三身者。有義前二攝自性身。中間二種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身。經說眞如爲法身故○論次云。有義論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爲地上菩薩等所現一分細相化用攝受用身。名爲地前菩薩等所現。一分麁相攝變化身。釋曰。前義智與自性相應。以同轉八識時得故。此義四智皆與自性相應。通四智麁細二分以攝受用變化。正當今章。吾祖判云。清淨法界攝法身。四智攝餘身也。而論說四智自性相應者。即理智冥合不即不離。由不即故有爲無爲別也。由不離故相應共有也。而論中前義以鏡智攝自受用。平等性智攝他受用。妙觀察智通報化。亦有四智攝餘身義也。並屬始教也答。當段云。
唯眞境爲法身(文)今章就唯眞如法身之義釋也。但於難者。自元佛智論有二說。當段釋清淨法界攝法身。四智攝餘身云。第二義伴故。非相違。
一。或唯妙智爲法身(文)妙智者。修生智歟。本覺智歟答。修生智也難云。當段云。以本覺智故(文)然兼存約修生智之旨故。云修智同本故(文)爾者雙通二智歟。何云修生智耶答。下引爲證攝論具文云。
由斷所斷獲得無垢無罣智等(文)斷除垢染障礙所獲之智故名無垢無礙智(爲言)豈非修生智耶。但於今章文者。展轉釋成妙智爲法身之義也。非相違。
尋云。展轉釋成之形如何答。有難云。修生智同有爲。何云無爲法身耶。故釋云。以此修生智即是本覺智故。復有難云。修智是始有。本覺是本有。始本既別。何云即是本覺耶。故釋云。修智同本故。意顯始覺還同本覺。始本不殊即是法身也。
問。此義尚不爾。起信疏釋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乃至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之文中。引此攝論·金光明以證本覺之義。既引爲證之論文。指本覺智名無垢無礙智。爾者今妙智爲法身之妙智。豈亦非本覺智耶答。彼起信疏云。在纒出障性恒無二故。云法界一相也。欲明覺義。出纒相顯故。云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既法身之覺理非新成故。云依此法身爲本覺。無性攝論云。無罣礙智名爲法身。金光明經名圓鏡智爲法身等。
皆此義也(已上)此疏意亦爲證出纒相顯等義故引之。細思可知問。若是修生智者。四智中何智耶。爲當通四智歟答。諸記異釋。若依義苑。云此教所談即寂而照。即照而寂故。以本覺智故照也。修智同本故寂也。寂照無礙故以智爲法身(已上)通一切修智歟。若依復古。云以妙智合本覺理故。妙觀察智即修生智也。大圓鏡智即本覺智也。今以修生同本覺故亦攝法身。引攝論爲據(已上)准此。今云妙智者。別指妙觀察智也。以斷惑證理偏是此智德用故云爾歟。起信疏釋生滅門。初云。此識有二義之文中云。本覺本不覺在本識中。餘二在生起識中等(文)然轉本識得圓鏡智。故云大圓鏡智。即本覺智歟。
一。金光明經中四智攝三身以鏡智攝法身故(文)金光明經四智攝三身義說歟答。爾也難云。金光明經以四智爲能攝攝三身文全未見。何引爲證耶答。當段但於難者。一義云。了簡彼經云。彼經云。一者法身法身。二者應身。三者化身。說畢還第一法身釋時。云唯有如如及如如智名爲法身。知以智爲法身義無遮之。若以智爲法身可圓鏡智故。鏡智攝法身義分明也。餘三智攝餘身事。其文雖不分明。義必攝餘身道理必然也。其上諸經論中。餘三智攝餘二身文理顯然也。故章主取意如此釋也。一義云。有記云。彼經正文如何答。新經第二卷云。
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今得此文意云四智攝三身也。
十日
一。此二句如性起品說(文)今此二句者。如次配同別二教歟答。爾也難云。自宗意立六句。第五句是解境。第六句是行境。雖解行異而同就一教中可辨之。今此二句全同彼第五六句之兩句。何分配二教耶答。義苑復古共云。初句是同教。以攝前諸教爲此經方便故。義苑云。或具合前四句以具德者。謂總收諸說。或境或智。或雙存或俱泯。就此門中融成性德。此猶約同教一乘說(文)約同別二教釋之也。但於難者。一教中開四句六句。則如所難。而今隨教門之淺深分義味於濃淡。其前四句約三乘辨。後二句約一乘辨。就此中第五句。總收全諸教。故是同頓同實義也。第六句別明圓融義迥異前諸句。唯一相一性故。正當別教一乘也。未必全同彼解行之兩句歟。非相違。
一。次別約釋迦身明者(文)就釋迦身釋五教不同歟答。爾也難云。如上既於一箇法身論教淺深。今亦於一箇報身。論有爲無爲等之不同。可論本有始有等義也。何約釋迦身釋耶答。當段但於難勢者。於一釋迦身或說報。或說化等。擧此諸教之施設。彼報應二身義自所顯也。非相違。此義纂釋不審不審(云云)一義云。是則不必專三身。反破三身之局執也。廣通三身十身故。上云俱絕前五者。意顯不局境智亦通人法教義等故。如釋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也。今釋非法非報化等也無相違。此會通可然也。纂釋可見之。
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文)小乘教可立法報應三身歟答。可立三身也難云。當段云。生身化身(云云)何立三身云耶答。當章前時分義立法身生生。今立生身化身。前後合論自成三身。以生身是報身故專可立三身也。何況行願記第二云。一小乘教有三。謂佛法僧。一佛寶自有三。
初法身即五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二報身(即丈六身)三化身(謂隨類化身已上云云)但於難勢者。小乘教佛身開合不一准。是毘曇成實之諍論也。
猶難云。孔目章第四云。若小乘人但立二佛。一生身佛。二化身佛(文)要問答上云。問。諸教立佛相貌如何。答。依小乘教。以人相爲佛。一切智等即屬於法(文)故知。小乘教意非不立法身。但屬法寶攝。不立爲佛身。故云不立法身。爭云立三身耶答尋云。小乘部計不同也。今章依何宗耶答。時分義中既云依婆娑等。三寶章云。若小乘中毘曇等宗有二佛。一生身。謂父母生相好之形○二法身。以五分功德爲法身。此中唯取無漏功德等(云云)故彼依毘曇宗歟尋云。小乘教意許智法身歟答。不許也疑云。五分慧·解脫知見俱是智也。何不立智法身耶答。義聖律師私記云。言法身者。戒定慧等五分法身也。不通理法智法身也。言生身者。可通應·化身也(文)此云應身是報身也。化身如文。故知。雖云二身即成三身。今此開合依成實宗歟。
十一日
一。受用身內分自他二身故(文)佛地論所說之四身義唯局始教歟答。可局始教也難云。終教意分自他受用。何可局始教耶。是以見列祖處處解釋。於終教中亦開出二身義(見)答。非謂終教意總不明自受用身。探彼論意。殊不可通終教等故。鈔二上先出金光明經化身非應等之四身。次擧佛地論今三身意。總結云。故雖有四義。理全異(文)但於難者。會解第四云。以金光明合法報。即是眞身實教義也。佛地開四。理智分相。不得相即。始教義也。所以全乖異也(文)先德之指南之趣。理智即不即。二教相替(見)非相違。
一。或立十佛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說(文)十佛指離世間品所說歟答。爾也難云。圓經中處處說十身。有何所由指離世間品云耶答。當段但於難勢者。第八地通行境解境。當段佛身開合者。專就行境佛身論之。故先指離世間品也。既云以顯無盡(云云)實可通二種十佛也。無相違。
解境行境之十身事
一。經說佛身種類有二。一融三世間十身。二如來身上十身。言融三世間十身者。一衆生身。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緣覺身。六菩薩身。七如來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虛空身也。言如來身上十身者。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也。二釋名者。融三世間十身名者。由善惡業流轉六道。感種種報。受衆多生。昇流不息故名衆生。體義·依義·聚義名身。國土身者。是依報處。衆生人等是能依體。彼之所居·所依處故名爲依報。封疆名國。所依名土。言業報者。業是思數造作爲義。成善惡事爲當果因。報謂酬感。由因所感苦樂名報。今此身者。唯取業相不取報相。其報相者。衆生之身是業所感苦諦果報。此衆生身是報體故。國土亦是所感依報。繫屬正報所攝收故。今業身者。衆生所作善惡諸業。取此爲身。聞聲悟道。名爲聲聞。無師獨悟名爲獨覺。修十二支由此得道。飛花落葉觀此悟道。故名緣覺。具云菩提薩埵。略云菩提。菩提是所求佛果。薩埵是所度衆生。所求所度故云菩薩。又求菩提之衆生約所能求故。又勇猛精進求菩提故。乘如實道成正覺故名如來。決斷明白名此爲智。諸法體性軌則任持故云法身。無物無礙名爲虛空。言如來身上十身名者。受職灌頂成等正覺儀軌極上名菩提身。樂欲望求決誓名願。無而忽有名爲化身。勇健任持名爲力持。形色殊勝細妙莊飾奇麗精美名相好莊嚴身。神德熾盛在衆孤標無物比類。名爲威勢。隨意自在示生。化物自在無壅。名意生身。前五波羅蜜所成果相功德無比名爲福德。法體軌持名爲法身。決斷明白名爲智身。是名二種十身名字三出體者。總言之。二種十身覺了明朗。離暗惑。智相應焉。二十身上智爲體。本智緣性。後智知相。二種十身各各言之。各有體性。依報非情色法顯現爲國土體。五蘊四蘊爲衆生體。如是出體恐繁略之○融三世間者。融會此三總爲佛身。國土世間·衆生世間·智正覺世間名三世間。國土世間亦名器世間。國土身·虛空身是名器世間。六道衆生聲聞緣覺菩薩並名衆生世間。如來身·智身·法身並名智正覺世間。三乘聖者若對智正覺名衆生身。並所被機故。若望衆生名智正覺。三乘聖者隨分覺故。十地論主以此融三世間十身束爲三分。一染分。衆生身國土身故。二淨分。如來身等故。三非二分。虛空身故。且約當相作此分判。據實言之。國土通淨。諸諸淨土淨分攝故。三乘通染。有智障故。有殘障等故。衆生等十身名爲解境。觀解照見所緣境故。如來身上十身名爲行境。修行所得所緣境故。此二種十身出第八地三世間自在經文。彼文衆生等十身各說十身。而文有同數有成。據實皆十。是故十身通成百身。今行境者。即是如來身上十身。是名十佛。離世間品等列十佛名。皆此如來身上十佛相貌。清涼貞元花嚴疏檢一經文。五處文中具列十身。皆是成正覺等十。如彼疏第一明(云云)已上花嚴五教賢聖章五十部在之。
春季談義五教章下卷當年結願畢
寬永拾四年(丁丑)三月十一日
法印權大僧都實英(歲八十五戒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