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6部大正藏第73册P0715 金師子章勘文 (1卷) 〖 日本景雅撰〗.txt
《大正藏》第73卷No.2346
No. 2346
金師子章勘文
入此海印定觀法性圓融。(文)六十花嚴第七云(賢首品)。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文)探玄記第四云。第四所依海印者。從喩爲名。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內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異。如彼兵像故。大集經第十六云。喩如閻浮提一切衆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薩亦復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別見一切衆生心行。於一切法門。皆得慧明。是爲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衆生心行所趣。解云。此中見字亦是現字。謂由見故現也。通二應知。(文)花嚴遊心法界記云。又海者。即諸像重重無盡際限難源。窮一竟無有窮。隨一宛然齊現。是故海也。印者。衆像非前後。同時。品類萬差。即入無礙一多兩現。彼此無違。相狀不同。異而非異。故云印也。定者類多差別。唯一不殊。萬像競興。廓然無作。故名爲定也。亦可海即印。四像宛然故。海印即三昧。作即不作故。亦可爲四句。一唯海而非印。不壞像而即水故。二唯印而非海。不隱水而即像故。三亦海亦印。以像海圓融一而異故。四非海非印。以海像鎔融互形奪故。亦可海即印。自在無礙故。乃至亦即亦不即非即非不即。無二性故。准思之。(文)綱目云。然此八會之人諸教義等。皆依如來海印三昧之所顯現。(文)大集經十四云。○菩薩發大欲精進。以此大欲精進力故。不久便得海印三昧。得此三昧已。即得自然無量阿僧祇百千萬法門。得無量阿僧祇百千萬億修多羅。不從他聞。自然能說一切諸佛所說。悉能受持。能了了一切衆生心行。善男子。喩如閻浮提一切衆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薩亦復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別見一切衆生心行。於一切法門。皆得慧明。是爲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衆生心行所趣(文)。
攝九世於刹那。舒一念於多劫。(文)探玄記一云。攝九世以入刹那。舒一念而該永劫。(文)六十花嚴三十八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說三世。何等爲十。所謂過去世說。過去世過去世說。未來世過去世說。現在世未來世說。過去世未來世說。現在世未來世說。無盡現在世說。未來世現在世說。過去世現在世說。平等現在世說。三世即一念。(文)探玄記十七云。第六有十種說三世者○於中前九別說。後一總顯。別中未來。既是無盡。過去說過去。何不亦同耶。釋以未來續起故云無盡。過去不起故不云也。又現在說現。既與現不殊故云平等。過未說過未。何不亦同耶。釋以過未之過未是無故。現在是有故不同也。餘義如十世章辨。(文)五教章中云。言十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各有過未及現在。即爲九世也。此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總句。總別合成十世也。(文)六十花嚴二十三云。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悉能分別一切諸劫智微細。無量劫即是一念智微細。一念即無量劫智微細。阿僧祇劫即是一劫智微細。一劫即是阿僧祇劫智微細。長劫即是短劫智微細。智劫即是長劫智微細。(文)探玄記八云。衍法師云。所知之事幽微故。能知之智微細也。辨公云。此等並難知故名微細。今准上下經文。於一法中有一切法。齊頭炳然同時顯現。是微細義也。(文)花嚴一乘成佛妙義云(青丘沙門見登之集)。又經云。或現須臾作百年。幻力自在悅世間。如夢喩者如人夢中見少年至老者住。然覺是刹那如夢。諸法亦復如是。故經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刹那。故知。一念行即無量劫行(文)。
私云。此師者。以香象清涼兩大師釋爲依憑。作此釋云也。
帝網譬其重重。(文)探玄記一云。因陀羅網參互影而重重。(文)六十花嚴七云(賢首品)入微塵數諸三昧。一三昧生塵等定。一塵中現無量刹。而彼微塵亦不增。一塵內刹現有佛。或現有刹而無佛○或有國土如天網。世界成敗無不現。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是名三昧自在力。亦無量稱解脫力。(文)探玄記四云。第三因陀羅網土故。先入因陀羅定也。於中有四頌分三。初二句標定門。謂爲現因陀羅網土故。二明其業用。於中二。先明一塵內現。後類一切塵。三後二句結所依定。雖法界緣起理數常爾。然由菩薩不亂智力。而得顯現故。云自在力也。亦名解脫者。是不思議解脫。以脫離諸礙故。如下文不思議品末說有十種。謂一塵中現三世佛事等。(文)花嚴遊心法界記云。其猶因陀羅網。皆以寶成。由寶明明徹影遞相現。於一珠中現餘影盡。隨一即爾。更無去來也。今且向西南邊取一顆珠驗之。即此一珠。能頓現一切珠之影。此一珠既爾。餘一一亦然。既一一珠。皆一時頓現一切珠影。即此西南邊珠。復現一切珠中一切珠影。此珠既爾。餘一一亦然。如是重重無有邊際。即此重重無邊際之影。皆在此一珠中。炳然遞現。餘皆准此。若入一珠中。即入十方重重一切珠中也。何以故。此一珠現中。有十方重重一切珠。故十方重重一切珠中。有此一珠故。是故入一珠時。即入重重一切珠也。一切亦然。反此思之。即於一珠中。得入重重珠。而竟不出此一珠。於重重一切珠中入一珠。而竟不離此重重一切珠也。問。既言於一珠中得入重重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者。云何得入重重一切珠耶。答。只由不出此一珠。是故得入重重一切珠。若出此一珠即不得入重重一一珠也。何以故。此一珠之外。無重重一切珠故。若出此一珠。即不得入重重一切珠也。問。若離此一珠內無重重一切珠者。此網即但一珠所成。如何言結多珠成耶。答。只由唯獨一珠方始結多爲網。何以故。由此一珠是多珠故。若去一珠網全無故。問。若如是者。此網即唯一珠所成。不得言結多爲網也。答。言結多成者。即是結一珠即多珠之一珠也。何以故。以一珠即一切珠一故。若無此一一切無故。是故此。網唯一珠成也。何以故。一切准此。問。此但據義相攝。就彼義邊說。說一珠即是一切珠。可實一珠是一切珠耶。答。今所說者。但在一珠中說一切珠。不離此一珠中說一切珠也。若不信一珠即是一切珠者。但以墨點點西南邊一顆珠著時即點著十方重重一切珠也。何以故。一切珠上皆有點故。若言十方重重一切珠不即是。西○耶。是故一切珠即是一珠者。定無疑也。西南一珠既爾。十方重重一切珠亦然也。既珠重重無際點一皆周。主伴始終一成咸畢如斯。如喩例法思之。法不即然。非喩爲喩也。據一分相似故以爲言。喩但影周質不即入也。云何知。案花嚴經云。以非喩爲喩。即其事也。如上之義。可審思之。(文)華嚴一乘十玄門云(大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釋智儼撰。承杜順和上撰)第二因陀羅網境界門者。此約譬以明。亦復具教義等十門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爲喩。今言因陀羅網者。即以帝釋殿網爲喩。帝釋殿網爲喩者。須先識此帝網之相。以何爲相。猶如衆鏡相照。衆鏡之影現一鏡中。如是影中復現衆影。一一影中復現衆影。即重重現影成其無盡復無盡也。是故如第七地讃請經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量無邊佛。於中而說法。此即智正覺。世間又云。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此即據器世間。又云。於一微塵中。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此即據衆生世間。又云。如一微塵○復示現。所以成其無盡復無盡。此即是其法界緣起。(文)梵網經下云。爾時釋迦從初現蓮花藏世界。東方來入天宮中。說魔受化經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爲釋迦牟尼佛。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爲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文)五教章指事上云。元曉師云。如帝釋宮覆寶珠網。一明珠內萬像俱現。如一明珠諸珠皆爾。斯則萬珠影像。皆入一珠。一珠影像。遍入萬珠。一切相入不相障礙。普亦爾互爲境。影如微微有明鏡義含明了性。一心成故。十方世界皆是影像分別所依現似有故。所以咸入一塵明鏡。一切相望皆亦如是。斯則一切諸法。或鏡或影。一心成故。分別作故。由是道理相入無礙(文)。
錠光喩其隱隱。(文)探玄記一云。錠光頗梨照塵方而隱隱。(文)六十花嚴三十四云。亦於念念中。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刹微塵等如來。佛告寶手菩薩言。譬如定光頗梨珠。照十佛刹微塵等世界。此珠白淨寶網。轉輪聖王善根所成。(文)探玄記十六云。二亦於念念下。明見佛身。如錠光珠照囑塵大復明淨故。下辨珠分齊。亦非餘位所見故。結屬輪王。(文)孔目一云(智儼集)依小相品○又白淨寶網。轉輪王位時。有定光頗梨鏡。光明照十佛刹微塵數等世界。(文)六十花嚴三十四云。隨應度者。皆悉得見諸天子。譬如明淨錠光全頗梨鏡。與十世界等。彼鏡中見無量刹一切山川一切衆生地獄餓鬼。若好若醜形類。若于悉於中現。諸天子於意云何。彼諸影像來入鏡不。答言。不也。諸天子一切業報亦復如是。無來去處。而能出生善根果報。(文)探玄記十六云。八鏡含萬像喩。喩業影現本識而實無來去。斯則花嚴三昧之大意。(文)花嚴遊心法界記云(法藏撰)言花嚴三昧者。解云。花者菩薩萬行也。何者以花有生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雖復內外兩珠生感力有相似。今即以法託事故名花也。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潔。隨用讃德故稱曰嚴也。三昧者理智無二交徹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絕。故云三昧也。亦可花即嚴。以理智無礙故。花嚴即三昧。以行融離見故。亦可花即嚴。以一行頓修一切行故。花嚴即三昧。一行即多而不礙一多故○亦可三昧即花嚴。以理智如如故。如是自在有障礙。或定或亂。或即或入。或智或理。或因或果。或一或異。性海實德法爾圓明。應如理思絕於見也。此云何知。案花嚴經云。一切自在難思議花嚴三昧勢力故如是(云云)。廣如經辨。此解行爲言名花嚴三昧(文)又云。此云何知。案法花經云。如王髻中明珠不以與人有功勳者而賜之等。解云。王者所謂心王。髻中明珠者。即明此行心最尊勝。即花嚴三昧也。不與人者。無實功行不證法也。唯有功勳而賜之者。有實功行能破諸見得此三昧也。是故行者。要實修行不可虛言妄爲眞證。如斯妙理宜審思之。(文)法藏師五教云。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文)大品經五云(幻品)復次須菩提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思惟。不以空色故色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云云)。五教章指事中云。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者。大品經文也(文)。
一明緣起者。以金無自性。隨工巧匠緣遂有師子。起起但是緣。故名緣起。(文)花嚴遊心法界記云。又此諸法緣起相由。即云彼中有此。此中有彼。是即但得其門。不關其大緣起義也。何者以大緣起法。而定一異不可得相由。而成融通無礙故。且如一中有一切時。即是一切中有一時。今欲定其門說。故知。得其門不得其法也。既不得彼法。而言一切中有一一中有一切者。此但妄攝非稱大緣起法也。如人見水向東駃流於上有泡。言泡中有水。而計泡有於手中。即言手中泡內有水者。此是妄心中有非稱水有也。以泡離水即無何得有泡。而言泡中有水。是此緣起已壞。不可言有也。夫言一者。必具一切方是一也。若不具一切即不是一。一切亦爾。此大緣起法法爾具足(云云)。
二辨色空。以師子相虛。唯是眞金。師子不有。金體不無。故色空。又空無自體。約色以明。不礙幻存故。故色空。(文)花嚴法界觀云(終南山杜順集)眞空觀第一。理事無礙觀第二。周遍含容觀第三。第一眞空觀門有四。一會色歸空。二明空即色。三空色無礙。四泯絕無寄。初會色歸空有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是斷空故。不是空也。以色擧體。是眞空也。良由即是眞空故非斷空。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黃之相非是眞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黃無體。無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云不即空也。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會色無體故即空。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無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簡情訖。四色即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異眞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是故色即是空。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第二明空即色觀。亦有四句。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斷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眞空必不異色故云即色。要由眞空即色故。令斷空不即色也。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黃故云即色。空故不即色。然非青黃之眞空。必不異青黃故云。即色。空故不即色。要由不異青黃故。不即青黃故。不即色也。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與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能依故即是色。是故良由不即色故即色也。上三句以法簡情訖。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眞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色。如空色既爾。一切法皆然第三空色無礙觀者。謂色擧體全是空故。即色即空現空擧體不異色。全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隱也。是故看色無不見觀空無非見色無障而礙。爲一味法也。第四泯絕無寄觀。在謂此所觀眞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諸法不可。不可即不可。此法亦不受迥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知。是謂行境界。何以故。以生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又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門皆簡情顯解。第三句一門解隨趣行。此第四句一門正成解體。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玄正解。若守解不捨無以入前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文)。
三約三性者。師子情有名爲偏計。金性不變號曰圓成。金師子似有稱曰依他。(文)五教章中云。三性各二義。眞中二者。一不變義。二隨緣義。依他二義者。一似有義。二無性義。所執二者。一情有義。二理無義。由眞不變·依他無性·所執無。由此三義故。三性一際同無異也。此即不壞末而常本也。經云。衆生即涅槃。不更滅也。又約眞如隨緣·依他似有·所執情有。由此三義亦無異也。此即不動本而常末也。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衆生。由此三義與前三義是不一門也。是故眞該妄末妄徹眞源。性相通融無障無礙。問。依他似有等。豈同所執是情有耶。答。由二義故。故無異也。一以彼所執執似爲實故無異法。二若離所執似無起故。眞中隨緣當知亦爾。以無所執無隨緣故。問。如何三性各有二義不相違耶。答。以二義無異性故。何者無異。但如圓成。雖復隨緣成於染淨。而恒不失自性清淨。只由不失自性清淨故。能隨緣成染淨也。猶如明鏡現於染淨。雖現染淨。而恒不失鏡之明淨。只由不失鏡明淨故。方能現於染淨之相。以現染淨。知鏡明淨。以鏡明淨。知現染淨。是故二義唯是一性。雖現淨法。不增鏡明。雖現染法。不汚鏡淨。非直不汚亦及由此反顯鏡之明淨。當知。眞如道理亦爾。非直不動性淨○非直不壞淨明於性淨。亦乃由性淨故方成染淨。是故二義全體相收一性無二。豈相違也。依他中。雖復因緣似有顯現。然此似有必無自性。以諸緣生皆無性故。若非無性即不藉緣。不藉緣故。即非似有。似有若成從衆緣故。必無自性。是故由無自性得成似有。由成似有。是故無性。故智論云。觀一切法從因緣生。從因緣生即無自性。無自性故則畢竟空。畢竟空者。是名般若波羅蜜。此即由緣生故。即明無性也。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者。此即由無性故。即明緣生也。涅槃經云。因緣故有。無性故空。此即無性即因緣。因緣即無性。是不二法門也。故非直二義性不相違。亦乃全體○所執性中者。雖復當情稱執現有。然於道理畢竟是無。以於處橫計有故。如於木杌橫見有鬼。然鬼於木畢竟無。如無木鬼非無者。即不得名橫計有鬼。以於木有非由計故。今既橫計。明知理無。由理無故得成橫計。成橫計故方知理無。是故無二唯一性也。當知。所執道理亦爾又云。三性一際全收。眞妄互融。性無障礙。如攝論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是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中分別性及眞實性。生死爲涅槃。依無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性一分成生死。由眞實一分成涅槃。釋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眞實性成涅槃故。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別一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說一分。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由此意故。如來答婆羅門如此。又云。阿毘達磨修多羅中。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汚分。二清淨分。三染汚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爲染汚分。眞實性爲清淨分。依他性爲染汚清淨分。依此義故說三分。釋曰。阿毘達磨修多羅中說。分別性以煩惱爲性。眞實性以清淨品爲性。依他性由具兩分。以一性故說法有三種。一煩惱爲分。二清淨爲分。三二法爲分。依此義故作是說。此上論文。又明眞該妄末相無不攝。妄徹眞源無不寂。眞妄交徹二分雙融無礙全攝。思之可見。
四顯無相者。以金收師子。金外更無師子相可得。故云無相。(文)華嚴五教止觀云(終南山杜順記)第二無相觀者。相即無相也。何以故。法離相故。經云。法離於相。無所緣故。又經云。一切皆空。無有毫末相。空有分別。由如虛空有門論云。無性法亦無。一切皆空故。觀如是法離情執故。故名爲觀。
五說無性者。正見師子生時祇是金生。金外更無一物。師子雖有生滅。金體無增減。以金無增減故曰無生。(文)又云。言無生觀者。法無自性。相由故生非實有。是即爲空。空無毫末。故曰無生。經云。因緣故有。無性故空。解云。無性即因緣。因緣即無性。又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得成。又經云。若一切法不空者。即無道無果等(云云)。
六論五教者。(文)探玄記一云。第九以義分教教類有五。此就義分非約時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文)。
此金師子唯是因緣之法。念念生滅實無師子可得。名愚法聲聞教(文)又云小乘可知(文)五教章上云。約一即愚法二乘(文)。
第二即此緣生之法。各無自性。徹底唯空。名大乘始教。(文)探玄記云。始教者。以深密經中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爲一教。此既末盡大乘法理。是故立爲大乘始教(文)五章云。以空門爲始(文)。
第三言雖復徹底唯空。不礙幻法。宛然緣生假有二相雙存。名大乘終教。(文)探玄記云。終教者。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大乘至極之說立爲終教。(文)五教章云。以不空門爲終(文)。
第四即此二相互奪兩亡情謂不存。俱無有力互立雙泯。名言路絕栖心無寄。名大乘頓教。(文)探玄記云。頓教中總不說法。唯辯眞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實唯是絕言。呵教勸離。相泯心。生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默住顯不二等。是其意也(文)。
第五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塊。繁興大用。起必全眞。萬像紛然。參而不雜。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圓教。(文)又云。圓教中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微細相容主伴無盡。十十法門各稱法界。具如下說(文)。
七勒十玄。五教章中云。略立十義門以顯無盡。何者爲十。一教義。即攝一乘三乘乃至五乘等一切教義。餘下准之。二理事。即攝一切理事。三解行。即攝一切解行。四因果。即攝一切因果。五人法。即攝一切人法。六分齊境位。即攝一切分齊境位。七師弟法智。即攝一切師弟法智。八主伴依正。即攝一切主伴依正。九隨生根欲示現。即攝一切隨生根欲界示現。十逆順體用自在等。即攝一切逆順體用自在等。此等十門爲首。能各總攝一切法。成無盡也。
此金與師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同時具足相應門。又云。同時具足相應門。此上十義。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有前後始終等別。具足一切自在逆順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時顯現成矣。
金與師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於中。理事諸相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門。又云。一多相容不同門。此上諸義。隨一門中。即具攝前因果理事一切法門。如彼初錢中即攝無盡義者。此亦如是。然此一中。雖具有多。仍一非即是其多耳。多中一等。准上思之。餘一一門中。悉如是重重無盡也。此經偈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然此一多雖復相容含受自在無礙。仍體不同也。所由如上錢義中釋。此有同體異體。准上思之可解。
若看師子即唯師子無金。即金隱師子顯。若看金即唯金無師子。即金顯師子隱。兩處看即俱顯俱隱隱。即名祕密顯即名顯著。故名祕密隱顯俱成門。又云。祕密隱顯俱成門。此上諸義隱覆顯了。俱時成就也。故此經云。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眼入正受。色塵三昧起等(云云)。又云。男子身入正受。女人身三昧起等(云云)於一微塵入正受。一切微塵三昧起。一切微塵入正受一毛端頭三昧。如是自在此隱彼現。正受及起定同時祕密成矣。又此經云。十方世界有緣故。往返出入度衆生。或見菩薩入正受。或見菩薩從定起。又於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現成正覺。轉正法輪入涅槃。現分舍利度衆生。如是無量。廣如經辯。又如佛爲諸菩薩受記之時。或現前受記。或不現前祕密受記等。如上第一錢中十錢名爲顯了。第二錢望第一錢中。即爲祕密。何以故。見此不見彼故。不相知故。雖不相知見。然即此成彼成故。名俱成也。應如是准思之。
即此師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各全收師子。一一能所師子同時頓入一莖毛中。一一莖毛中各各皆有無邊師子。又復一一毛載此無邊師子。還入一莖毛中。如是重重無盡無盡如帝網天珠。名因陀羅網境界門。又云。因陀羅微細境界門。此但從喩異前耳。此上諸義體相自在。隱映互現重重無盡。故此經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重數億諸佛於中說法。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報業。此三偈即三世間也。又云。一切佛刹微塵等。爾所佛坐一毛孔。皆有無量菩薩衆。各爲具說普賢行。無量海處一毛。悉坐菩提蓮花座。遍滿一切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現。又云。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餘者云云無量。廣如經辯。此等並是實義非變化成。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也。其餘變化等者。不入此例。何以故此並是法性實德。法爾如是也。非諸分別情謂境界。此可去情思之。問。上言一塵中現無量刹等者。此但是一重現而已。何故乃云重重現耶。答。此方說花嚴經時。云一切微塵中亦如是說。如彼微塵中說花嚴經時。亦云一切微塵中亦如是說。如是展轉。即重重無盡也。宜准思之。問。若據此文。重重無盡有何分齊。云何辯其始終等耶。答。隨其智取。擧一爲首。餘亦爲伴。據其首者即名當中。餘即眷屬圍遶。上諸教義等。並悉如是自在成耳。及前相即相入自在等。皆悉如是攝一切法。盡窮法界。並悉因陀羅成也。
此師眼收師子盡即一切純是眼。若耳收師子盡即一切純是耳。若諸相同時相收皆具足。即一一皆純皆雜。亦一一皆是圓滿藏。故言諸藏純雜具德門。又云。諸藏純雜具德門。此上諸義或純或雜。如前人法等。若以人門取者。即一切皆人故名爲純。又即此人門。具含理事等一切差別法故名雜。又如菩薩。入一三昧。唯行布施無量無邊。更無餘行故名純。或入一三昧。即施戒度生等。無量無邊諸餘雜行俱成就也。如是繁興法界純雜自在。無不具足者矣。宜可思准之。
師子諸根一一毛頭皆各金收師子盡一一皆徹遍。師子耳即眼眼即鼻自在成立無障礙故。故諸法相即自在門。又云。諸法相即自在門。此上諸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自在成耳。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即入。重重無盡無盡故也。然此無盡能悉在初門中也。故經云。初發心菩薩。一念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義。言一念即深廣無邊者。良由緣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如彼同體中。一錢即得重重無盡義者。即其事也。何況無邊劫者。即一一門中。各顯無盡義者是也。所以爾者。此經又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也。由此緣起妙理始終。皆齊得始即得終。窮終方原始。如上同時具足故。得然也。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是故得一即得一切。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十信終心即作佛者。即其事也問。如同體一門中即攝一切無盡者。爲一時俱現前後耶答。於一門中。一時炳然。現一切者。屬微細攝映互現。重重者。屬因陀羅攝。餘義即同即異。即多即小。即有即無。即始即終。如是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仍隨擧一爲首。餘即爲伴道理。一不差失。舊來如此辯。同體一門中。具足自在無窮德耳。餘異體等門中。亦准思之問。若一門中即是一切無盡自在者。餘門何用爲答。餘門如虛空。何以故。同體一門並攝一切無盡故問。此同體門中所攝一切者。但應攝自門中一切。豈可攝餘門中一切耶答。既攝自一切復攝餘一一門中無盡一切。如是重重窮無法界也。何以故。圓融法界無盡緣起。無一一切。並不成無邊量故。此經偈云。不可言說諸劫中演說一切不可說不可說劫。猶可盡說不可說不可盡。又偈云。一切衆生心。悉可分別知一切刹微塵。尚可算其數。十方虛空界一毛猶可量。菩薩初發心究竟不可測。良由此一乘圓極自在無礙法門。得一即得一切故耳。因果俱齊。無前後別故。地論云。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思議佛法爲一緣起。以六相總別等義。而用括之。明知。因果俱時相容相。各攝一切。互爲主伴。深須思之。此事不疑。又經云。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衆生皆悉同等。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無量廣如經文。問。此歎因中德耳。豈可即果德耶。答。此一乘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者。因即不成困。何以故。不得果故非因也。問。上言果分離緣不可說相。但論因分者。何故十信終心。即辯作佛得果法也。答。今言。作佛者。但初從見聞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解行。解行終心因位窮滿者。於第三生即得彼究竟自在圓融果矣。由此因體依果成故。但因位滿者。勝進即沒於果海中也。是證境界故不可說耳。此如龍女及普莊嚴童子善財童子兜率天子等。於三生中即翹彼果義等。廣如經辯。應准思之。問。上言一念即作佛者。三中已有此義。與此何別。答。三乘望理爲一念即作佛。今此一乘。一念即得具足一切教義理事因果等。如上一切法門。及與一切衆生。皆悉同時同時作佛。後後能新新斷惑亦不住學地而成正覺。具足十佛以現無盡逆順德故。及因陀羅微細九世十世等。遍通諸位。謂十信終心已去。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及佛地等。同時遍成。無有前後具足一切耳。然此一念與百千劫無有異也。宜須思之。
師子或隱或顯。若一若多。定純定雜。有力無力。即彼即彼。主伴交輝。理事齊現。皆盡相容。不礙安立。微細成辨。故名微細相容安立門。又云。微細相容安立門。此上諸義。於一念中。具足始終同時前後逆順等一切法門。一念中炳然同時。齊頭顯現無不明了。猶如束箭齊頭顯現耳。故此經云。菩薩於一念中。從兜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及所被益諸衆生等。於一念中。皆悉顯現。廣如經文。又云。一毛孔中。無量佛刹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又云。於一塵內。微細國土一切塵等。悉於中住。宜可如理思之問。此義與上因陀羅云何別耶答。重重隱映互現因陀羅攝。齊頭炳然現者微細攝。此等諸義並別不同。宜細思之。
此師子是有爲法。念念生滅刹那無間。分爲三際爲過去現在未來。此三際各有過去現在未來。總三三位以立九世。即束爲一數法門。雖後爲世十世各各有融隔不同。相由成立通融無礙。同爲一念。故名十世隔法異成門。又云。十世隔法異成門。此上諸義遍十世中。同時別異具足顯現。以時與法不相離故。言十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各有過去未及現在。即爲三世也。然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總句總別合成十世也。此十世具足別異同時顯現成緣起故。得即入也。故此經云。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或百千大劫爲一念。或一念即爲百千大劫。或過去劫入未來劫。未來劫入過去劫。如是自在時劫無礙相即入渾融成矣。又此經云。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佛刹。又云。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諸佛佛事。又云。於一微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轉法輪。如是云云無量廣如經文。此普攝上諸義門。悉於十世中自在現耳。宜可思之。
即此師子與金或隱或顯或一或多。無有自性。由心迴轉。諸事說理有成有立。故名唯心迴轉善成門。又云。唯心迴轉善成門。此上諸義。是一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轉也。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然一心亦具足十種。如性起品中說。十心義等者。即其事也。所以說十者。欲顯無盡故。如是自在具足無窮種種德耳。此上諸義門。悉是此心自在作用。更無餘物。名唯心迴轉等。宜思釋之。
說此師子用表無明。託此金體具彰眞性。二事合說。況阿賴耶識令生正解。名爲託事顯法生解門。又云。託事顯法生解門中。此上諸義。隨託別事以顯別法。謂諸理事等一切法門。如此經中說十種寶王雲等事相者。此即諸法門也。顯上諸義可貴故。立寶以樹之。顯上諸義自在故。樹王以顯之。表上諸義細益故。資澤故斷齶故。以雲樹之矣。如此等事云云無量如經思之問。三乘中以有此義與此何別答。三乘託異事相表顯異理。今此一乘所託之事相。即是彼所顯道理。更無異也。具足一切理事教義。及上諸法門。無不攝盡者也。宜可如理思之。此上十門等解釋。及上本文十義等。皆悉同時會融。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普賢境界諦觀察餘時。但在大解大行大見聞心中。然此十門。隨一門中即攝餘門。無不皆盡。應以六相方便與會通之。此可准。上來所明。並是略顯別教一乘緣起義耳。於其中諸餘法相及問答除疑等。與彼三乘或同或異。所因所設爲方便等。廣如經論疏鈔孔目及問答中。於彼釋矣與彼三乘全別不同。宜可廣依花嚴經普賢境界准之問。此上道理。與彼三乘義別不同。此可信矣。又以何文證知三乘外別有一乘耶答。此經有誠文故。偈云。一切世界群生類。尠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爲易。能信是法甚爲難。良由此法出情難信。是故聖者。將彼三乘對比決之。又偈言。若衆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衆苦。若復有衆生。諸根少明利。樂於因緣法。爲說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於衆生。爲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爲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由此一乘非下機堪受。是故大聖善巧。於彼三乘位中。隨其機欲方便少說。由不窮法界源故。權二身三身等佛。今爲如是無上心機樂大事欲。方始顯佛十身境界說無窮佛法耳。名現佛身說無盡佛法也。三乘但隨機而已。未顯諸佛十身自境界故。非現佛身。又隨機少說一相一寂一味理等故。非窮盡說也。何以故。三乘以此無窮爲過失故。然此一乘。以無窮爲實德故耳。又此經云。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此據本末分齊說耳。聖教文義顯然。不可以執情而驚怪者矣。
第八括六相者。言一師子是總相。五根差別是別相。共成一緣起是同相。眼耳各不相是異相。諸根合會復有師子是成相。諸根各住自位是壞相○六相緣起三門分別。初列名略釋。二明教興意。三問答解釋。初列名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相者。一含多德故。別相者。多德非一故。別相者依止總滿彼總故。同相者。多義不相違。同成一總故。異相者。多義相望各各異故。成相者。由此諸義緣起成故。壞相者。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第二教興意者。此教爲顯一乘圓教法界緣起無盡圓融自在相即無礙容持。乃至因陀羅無窮理事等。此義現前。一切惑障一斷一切斷。得九世十世滅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顯一切顯。並普別具足始絡。皆齊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良由如此法界緣起六相容融因果同時相即自在。具足逆順因即普賢解行及以證入果。即十佛境界所顯無窮。廣如花嚴經說。第三問答解釋者。然緣起法一切處遍通。今且略據緣起成舍辨。問。何者是總相。答。舍是。問。此但椽等諸緣。何者是舍耶。答。椽即是舍。何以故。爲椽全獨能作舍故。若離椽舍即全不成故。爲此若得椽時即得舍矣。問。若椽全自總作舍者。未有瓦等。亦應作舍。答。未有瓦等時。不是椽故不作。非謂是椽而不能作。今言作者。但論椽能作不說非椽作。何以故。椽是因緣。由未成舍時無因緣故。非是椽也。若是椽者。其畢全成。若不全作不名爲椽。問。若椽等諸緣。各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何過失。答。有斷常過若不全成。但少力者。諸緣各少力。此但多箇少力。不成一全舍故。是斷也。諸緣並少力。皆無全成執有全。舍者無因有故是其常也。又若不全成者。去却一椽時。舍應猶成。在舍既全不成。故知。非少力並全成故。問。無一椽時豈非舍耶。答。但是破舍無好舍也。故知。好舍全屬一椽。既屬一椽。故知。椽即是舍也。問。既舍即是椽者。餘?瓦等應即是椽耶。答。總並是椽。何以故。却椽即無故。所以然者。若無椽即舍壞。舍壞故不名?瓦等。是故?瓦等即是椽也。若不即者。舍即不成椽瓦等。並皆不成。今既並成。故知。相即耳。一椽既爾。餘椽例然。是故一切緣起法不成。即已即相即容融無礙自在圓極難思。出過情量法性緣起通一切處。准知。第二別相者。椽等諸緣別於總故。若不別者。總義不成。由無別時即無總故。此義云何。本以別成總。由無別故總不成也。是故別者。即以總爲別也。問。若總即別者應不成總耶。答。由總即別故得成總。如椽即是舍故名總相。舍即是椽故名別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總別相即此可思之。問。若相即者云何說別。答。只由相即。是故成別。若不相即者。總在別外故非總也。別在總外故非別也。思之可解。問。若不別者有何過耶。答。有斷常過。若無別者即無別椽瓦。無別椽瓦故故即不成總舍。故是斷也。若無別椽瓦等而有總舍者。無因有舍故。是常也。第三同相者。椽等諸緣和同作舍。不相違故。皆名舍。椽非作餘物故名同相也問。此與總相何別耶答。總相唯望一舍說。今此同相。約椽等諸緣雖體各別。成力義齊故名同相也。問。若不同者有何過耶。答。若不同者有斷常過也。何者。若不同者。椽等諸緣互相違背。不同作舍。舍不得有故是斷也。若相違不作舍。而執有舍者。無因有舍故是常也。第四異相者。椽等諸緣。隨自形類相差別故。問。若異者應不同耶。答。只由異故。所以同耳。若不異者。椽既丈二瓦應亦爾。壞本緣法故。失前齊同成舍義也。今既舍成同名緣者。當知異也。問。此與別相有何異耶。答。前別相者。但椽等諸緣。別於一舍故說別相。今異相者。椽等諸緣。迭互相望各各異故也。問。若不異者有何過耶。答。有斷常過也。何者。若不異者。瓦即同緣丈二。壞本緣法不成舍故是斷。若壞緣者不成舍。而執有舍者。舍無因故是常也。第五成相者。由此諸緣舍義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緣。若不爾者。二俱不成。今現得成。故知。成相耳。問。現見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舍。何因得有舍義成耶。答。只由椽等諸緣不作故。舍義得成。所以然者。若椽作舍者。即失本椽法作故。舍義不得成。今由不作故。椽等諸緣現前。由此現前故。舍義得成矣。又若不作舍椽等不名緣。今既得緣名。明知。定作舍。問。若不成何失。答。有斷常過。何者。舍本依椽等諸緣成。今既並不作不得有舍故。是斷也。本以成舍名爲椽。今既不作舍故即無椽。亦是斷。若不成者。舍無因有故。是常也。又椽不作舍得椽名者。亦是常也。第六壞相者。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故。問。現見椽等諸緣作舍成就。何故乃說本不作耶。答。只由不作舍法得成。若作舍去不住自法者。舍義即不成。何以故。作去失法舍不成故。今既舍成。明知。不作也。問。若作去有何失。答。有斷常二失。若言椽作去。即失椽法。失椽法故。舍即無椽不得有故。是斷也。若失椽法而有舍者。無椽有故是斷常也。又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辨果。壞即各住自法。乃爲頌曰。一即具多名總相。多即非一是別相。多類自同成於總。各體別異顯於同。一多緣起理妙成。壞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識。以此方便會一乘朽。
第九成菩提者。此云道也覺也。眼者師子之時。見一切有爲法更不須得壞。本來寂滅。離法所捨即於此路流入薩般若海。故名爲道。解無始已來所作顛倒無一實體。故名爲覺。畢竟具一切種智名成菩提。(文)六十花嚴三十七云(性起品)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此菩薩摩訶薩。知見解一切義滅除疑或。不二等覺無相無行無退無量無過無縛無脫。遠離二過知。(文)探玄記第十六云。第七明性起菩提○於中略作五門。一釋名菩提。此云覺。謂大智開悟故。以爲名。舊云道者非也。一體性。攝論云。二智二斷爲菩提體。若依此經。通一切法。如文知之。三種類有五。一菩提有二。謂性淨菩提。及修成菩提。出大品經。二有三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緣覺菩提。三諸佛菩提。出十地論。三有五菩提。一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五無上菩提。亦出大品經。解云。五中初一是十住初位。二是三賢位。三是初地見道。四修滿。五是佛果究竟道。四有十菩提。如離世間品說。五通一切法。經云。一切法即菩提等。解云。三菩提約初教。二五約終教。一切法就頓教。十種據圓教。通即可知。第四業用者。謂緣二諦斷二障。證二空起二智。印群機現萬像。具十身邊十方。周於毛端微塵等處。通因及果。業用無邊。如此文中具足。五釋文者○亦以十門。明菩提體性。一覺解爲性。言一切處者。眞俗境義也。二斷障爲性。滅除疑或者斷二障也。三證理爲性。謂證離能所故。云不二等。四別擧離所取相故云無相。五離能取見故云無行。六令此相見永不再起故云無退。又釋四當體離相。五性不遷流。六隨流不變。七具多功德故云無量。八盡於未來故云無邊。九性淨爲性。謂在纒無縛出障無脫。十中道爲性故云離二邊。上來亦是內證平等(文)。
第十八涅槃者。見此師子與金二相俱盡。煩惱不生。好醜現前心安如海。妄想都盡無法逼迫。出纒離障永絕苦源。爲入涅槃也。(文)六十花嚴三十七云。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此菩薩摩訶薩。欲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者。當如是知。如如般涅槃。如來大般涅槃。亦復如是。如實際。如法界。如虛空界。如實性。如離欲際。如無相際。如我性際。如一切法性際。如眞實際如般涅槃。如來大般涅槃。亦復如是。何以故。涅槃非生滅法。若法不生。當知不滅去無所至。(文)探玄記十六云。第九明性起涅槃○略作五門。一釋名。二體性。三種類。四業用。五釋文。前四如別說。釋文中○就初門中三。先擧法勸知。當云何知。謂如如般涅槃等當如是知。二如如下正辨所知。先標一如門。以會涅槃。謂即此雙林北首涅槃。即同眞如平等一味不生不滅故。云猶如眞如涅槃亦爾也。下九例然。並是如之異名。意顯涅槃同彼眞性令明淨。故約此多門說也。三何以故下。釋法同喩。亦是釋事同理。(文)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云(法藏撰)涅槃名圓寂即正理也。(文)孔目四云。涅槃者有三種。一小乘涅槃。謂有餘無餘。有餘者。有餘身知。無餘者。無餘身知。同數滅無爲爲體。二者三乘涅槃。有其五種。一無住處涅槃。二自性涅槃。三方便淨涅槃。四有餘涅槃。五無餘涅槃。無住者。智悲相導。無住著故。此義通因果。性淨者。本有故。寂滅故。方便淨者。藉緣修故。涅槃同前釋。有餘者。有餘應化。末窮盡故。無餘者。法身無餘。順寂滅故。三一乘涅槃者。如前所有義。若約別教言。即十種涅槃。如離世間品說。餘義如別章。(文)俱舍論光記第二十三云。圓寂。梵云槃涅槃。般云圓。涅槃云寂。(文)又杜順和尚花嚴三昧云。但法界緣起或者難階。若不先濯垢心。無以登其正覺故。大智論云。如人鼻下有有未異嗅。沈麝香等具爲嗅也。故維摩經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故。須先打計執。然後方入圓明。若有直見色等諸法。從緣即是法界緣起也。不必更須前方便也。如其不得直入此者。宜可從始至終一一微問。致全斷或盡迷除法絕言見性生解。方爲得意可。問曰。云何見色等諸法。即得入大緣起法界耶。答曰。以色等諸事本眞實已詮。即妄心不及也。故經云。言說若絕行眞實雖文字。是故見眼耳等事。即入法界緣起中也。何者。皆是無實體性也。即由無體幻相方成。以從緣生非自性有故。即由無性得成幻有。是故性相渾融全收一際。所以見法即入大緣起法界中也。問。既言空有無二。即入融通者。如何復云見眼耳等即入法界中耶。答云。能見空有如是者。即妄見心盡。方得順理入法界也。何以故。以緣起法盡離見已情繁興方緣故。問。既知如是以何方便令得入耶。答。方便不同。略有三種。一者微令見盡如指事問。云何者是眼。如已前小乘中六種簡之。若入一切諸法但名門中收。無有一法非名者。復須責其所以。所以知。眼等是名。如是展轉責其所以。令其已言絕解。二者示法令思。此復有二門。一剝顛倒心決盡如指事。以色香味觸等奪其妄計。令知倒或所有執故。不順於法。即是意識無始妄見熏習所成。無始急曳續生三界輪環不絕。若能覺知此執。即是緣起當處無生。二者示法斷疑。若先不識妄心示法反成倒惑。若不示法令見迷還著於空。所以先剝妄心。復乃示法令見。三者顯法離言絕解。就此門中亦爲二。一遮情。二表德。言遮情者。問。緣起是有耶。答。不也。即空故。緣起之法無性即空向是無耶答。不也。即有故。以緣起之法。即由無始得有故也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空有圓融一無二故。緣起之法。空有一際無二相故也。如全與莊嚴具思之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不礙兩存故。以緣起之法。空有互奪同時成也。問。定是之耶。答。不也。空有互融兩不存故。緣起之法。空奪有盡。唯空而非有有奪空盡。唯有而非空相奪。同時兩相雙泯。二表德者。問。緣起是有耶。答。是也。幻有不無故。問。是無耶。答。是也。無性即空故。問。亦有亦無耶。答。是也。不礙兩存故。問。非有非無耶。答。是也。互奪雙泯故。又以緣起故是有。以緣起故是無。以緣起故是亦有亦無。以緣起故是非有非無。乃至一不一。亦不一。非不一。非不一。多不多。亦多亦不多。非多非不多。如是是多是一。亦是多亦是一。非非是多。非非是一。非非多。非非一。即不即四句。准之。如是遮表圓融無礙。皆由緣起自在故。若能如是者。方得見緣起法也。何以故。圓融一際種法見故。若不同時前後見者。是顛倒見非正見也。何以故。前後別見不稱法故。問。如是見已。云何方便入法界耶。答。言入方便者。即於緣起法上消息取之。何者即此緣起之法。即空言性故幻有方成。然此法者。即全以無性性爲其法也。是故此法即無性。而不礙相存也。若不無性性起不成收。以自性不生。皆從緣故。既全收性盡性。即無爲不可分別。隨無大少性無不圓。一切亦即全性爲身。是故令彼爲此。即性不礙幻相所以。一具衆多。既彼此全體相收不礙。彼此差別也。是故彼中有此。此中有彼故。經云。法同法性入諸法故。解云。法者即擧緣起幻有法也。同性者。緣起即空而不礙此相故。全收彼爲此。以彼即空而不礙彼相故。既此彼全收相皆不壞。是故此中有彼。彼中有此。非但彼此相收。一切亦復如是。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轉轉生非定智者無所畏。又云於一法中解衆多法。衆多法中解了一法。如是相收彼此即入。同時顯現無前無後。隨一圓融即全彼此也。問。法既如是智後如何。答。智順於法一際緣成。冥契之差顯現。不無先後故。經云。普現境界清淨身。我今演說人□聽解云。普賢者。即是法智相應頓現多法也。即明法唯普眼所知。簡非餘智境界也。境界者。即明多法互入。猶如帝網天珠重重無盡之境界也。清淨身者。即明前諸法同時即入終始。離源緣起集成見心無寄也。然帝釋天珠網者。即號因陀羅網也。然此帝網皆以寶成。以寶明徹遍相影現。涉入重重。於一珠中同時頓現。隨一即爾竟無已來也。今且向西南邊取一顆珠驗之。即此一珠能頓現一切珠影。此珠既爾。餘一一亦然。現一一珠一時頓現。一切珠既爾。餘一一亦然。如是重重無有邊際。即此重重無邊際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齊現。餘皆不妨。此若於一珠中坐時。即坐著十方重重一切珠也。何以故。一珠中有一切珠故。一切珠中有一珠時。即坐著一切珠也。一切變此准以思之。既於一珠中入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於一切珠入一珠而竟不起此一珠。問。既言於一珠中入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者。云何得入一切珠耶。答。只由不出此珠。是故得入一切珠。若於此一珠入一切珠者。即不得入一切珠也。何以故。離此珠內無別珠故。問。若離此珠內無一切珠者。此網即但一珠所成。如何言結多珠成耶。答。只由准獨一珠方始結多爲網。何以故。由此一珠獨成網故。若其此珠全無網故。問。若准獨一珠者云何言結成網耶。答。結多珠成網者。即唯獨一珠也。何以故。一是總相具多故。若無一一切無故。是故此網一珠成也。一切入一唯思可知。問。雖西南邊一珠總收十方一切珠盡無索。方各各有珠。云何言網唯一珠成耶。答。十方一切珠者。總是西南方一顆珠也。何以故。西南邊一珠。即十方一切珠故。若不信西南邊一珠。即是十方一切珠者。但以墨點點西南邊一珠著時。即十方珠中皆有墨點。既十方一切珠上皆有墨點。故知。十方一切珠即是一珠也。言十方一切珠不是西南邊一珠者。豈可是人一時邊點十方一切珠耶。縱令邊點十方一切珠者。即是一珠也。此一爲始既爾餘爲論亦然。重重無際點點皆同。香香難厚。一成識畢如斟。妙喩類法思之。法不如然。喩同非喩一多相似故爲言。何者。此珠但得願相涉入之質。各珠法不如然全體更徹故。經云。以非喩爲喩等也。諸有行者。准喩思之。
盧舍那佛過去行。 令佛刹海皆清淨。
無量無數無邊際。 彼一切處自在邊。
如來法身不思議。 無色無相無邊匹。
示現色相爲衆生。 十方受化靡不現。
一切佛刹微塵事。 盧舍那現自在力。
弘誓佛海震音聲。 調伏一切衆生類。
花嚴五教止觀云(全同)
私云。五教止觀有五門。一法有我之門(小乘教)。二生即無生門(大乘始教)。三事理圓融門(大乘終教)。四語觀雙絕門(大乘頓教)。五花嚴三昧門(一乘圓教)。今言杜順和尚花嚴三昧者。引此中第五收也。
終南山杜順禪師緣起
其禪師有一弟子。奉事以經三十餘年。其弟子常思。向五臺施來珠菩薩。他日忽然。諮量和上。弟子而已欲向五臺禮拜。願和上慈悲放(某甲)去。和上再三苦留不得。其禪師遂放去。汝早來吾得汝。遂拜辭和上。經旬日方到五臺。悉誠頂禮。忽遇一老人云。汝彼從何處來。弟子答。從□終南山來。汝有何宜來。故禮拜文殊菩薩。老人云。文殊不出此間。弟子問老人曰。在何處。老人報云。在終南山。杜順禪師是。其弟子驚怪。報老人曰。是弟子。和上奉事經三十年。老人曰。汝雖奉事由來不識。汝大忽。即迴。夜頭到即一見。若隔宿寂不見也。汝便行即得。其人極怪。來經一月方刹今日却迴。若爲投宿可對。信比丘老人語。即迴。須更覲西京日薄。陀映甚怪。便且遇諸善知識家。皆是不錯。逡巡間鼓聲動抛。趁南門出早彼閉了。甚悵望不得出城。遂却滿善知識家寄宿之。止鼓動即出城。忽行到山。其和上昨夜早已滅度訖。其人甚怨恨。不得見和上別。極悲哽。早如五臺老人言。方知。是文珠菩薩。其禪師述花嚴法界觀十玄止觀義海義章。見行於世。乃是文珠菩薩化身耳。
金師子章勘文(終)
六十花嚴(七·二十二·三十四·三十七·三十八) 大集經(十四)
梵網經下(下) 大品經(五)
探玄記(一·四·八·十六·十七) 花嚴遊心法界記(法藏撰)
綱目 五教章(上中)
花嚴一乘成佛妙義(青丘沙門見登之集)
花嚴一乘十玄門(大唐終南山太一山至相寺釋知儼撰)
五教章指事(上中) 孔目(一四)
花嚴法界觀(終南山杜順集)
花嚴五教止觀(終南山杜順記)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法藏撰)
俱舍論光記(二十三)
寫本云。
一交了元景雅勘之。其遺漏事聖詮追勘。
慶安五年七月十六日。以石水院經藏本。不恥惡筆書寫之了。
沙門永辨。同二十日一校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