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9部大正藏第74册P0107 律宗行事目心鈔 (3卷) 〖 日本忍僊撰〗.txt
No. 2359
律宗行事目心鈔目次
與欲事
清淨比丘犯戒等緣與欲不可成耶事。
受欲失欲人其一席作法重可許與欲耶事。
倒出失欲何時分可有耶事。
倒出失欲衆中滿四已後可有耶事。
壞衆失欲之樣如何耶事。
倒出失欲壞衆失不同何耶事。
受欲神足在空失欲通凡聖耶事。
今日與欲羯磨明日事可令被耶事。
受欲出衆坐處到禮堂等不可失欲耶事。
受欲人隱沒失分齊何程耶事。
沙彌以比丘可有爲對首耶事。
結界事
結界時四方牆等有小牆等者唱時可穿之耶事。
結界時唱相若西下直至栗木内畔等爲長久可唱耶事。
結界時引小繩其唱時不可唱内外事。
通結淨地時除僧住等者除緣歟體歟耶事有尼女山寺可爲聚落界耶事。
無尼女如高野山寺可爲蘭若界耶事。
曠野中爲布薩等五六人暫時結界時樣如何耶事。
有蘭若等自然自蘭若等相廣結界時集僧樣何耶事。
僧集不和合不問答羯磨十緣中何耶事。
無場大界可行別受耶事。
布薩自恣事
布薩時依難急可略說戒樣何耶事。
布薩時難急衆退散。卽難靜略前緣直索欲問和可行耶事。
有比丘無想作布薩中間撿出時。更作羯磨戒本自初可誦事。
布薩時唱清淨時分。序三問後乃至僧未散位可唱耶事。
說戒時誰遣比丘尼問必可作耶事。
自恣時不可用誰遣比丘尼問耶事。
梵網說戒時。三問後來唱清淨應布薩耶事。
衆布薩竟。自他所來比丘二三人行戒場可布薩耶事。
同界比丘三人沙彌衆多時。沙彌可行式布薩耶事。
說恣等時。說欲人衆多皆可禮拜耶否事。
說戒師若說欲人禮拜時下座。比丘若沙彌等皆合掌耶事。
衆布薩竟未布薩比丘來時更可行布薩耶事。
界内二比丘布薩竟未布薩比丘二人來更可行衆法布薩耶事。
布薩終行受日時自慶偈前後間何無苦見耶事。
有比丘無想作說恣等中間撿出時。有與欲說欲更可令作耶否事。
有露地行布薩等法時。羯磨竟中間去此座一尋可惡耶事。
行布薩等羯磨竟後。從外比丘入内不到衆者可惡耶事。
行說恣時。爲召沙彌出堂。若露地去比座一尋時者可與欲耶事。
說恣四處道集界外何程可集耶事。
說戒時沙彌合讀五德十數。依何文耶事。
沙彌共大僧布薩時。沙彌布薩何住成耶事四比丘布薩時。四人必共戒本暗誦羯磨解可足數耶否事。
自恣時必本安居處可作耶事。
自恣時自分恣已出時可說清淨耶。可云自恣耶事。
安居事
夏中有潤月時。安居作法可云前三月若中三月等耶事。
潤四月中中安居人。夏五月一日安居人同日可滿耶事。
依命難等移夏他所時。受日可行耶事。
菩薩御時東國移夏。第二御時西國移夏。兩大德受日不爲移夏耶事。
法同沙彌夏近日。受別受比丘戒不待通受可初安居耶事。
破初安居比丘可許結中後安居耶否事。初安居比丘被開常開五利限持正大衣人耶事。
在作法大界安居時。必可依作法界耶事。在戒場可許安居受日耶事。
一月受日未用依餘七日等緣可許受日出界耶事。
受日事
父母檀越等過重病難等而不請行時事何可牒緣耶事。
私三寶緣可許受日耶事。
小月受一月羯磨。如用大月等可依何月大小耶事。
七日受日出界滿返本界。卽日不可許受日出界耶事。
七日受日等出界限内歸本界事來盡者限内亦可行耶事。
受目出界毎日過根本所事者。他所夜宿可許耶事。
依七日緣一界内僧皆出界時受日何耶事。依半月一月緣一寺僧皆出界時受日何耶事。
大界安居比丘行戒場可許受日耶事。
衣鉢受淨事
受持衣鉢等在他處受餘衣等詞句小異常耶事。
鉢坐具護持分齊。約作法與自然攝僧界可守耶事。
鉢穿失受持分齊何程耶事。
六物體三衣鉢坐具外針筒漉水囊隨一可通耶事。
分己物時。有針筒漉水囊二時。看病者可與何耶事。
薫鉢時捨受持可薫耶事。
點淨衣後替衣色者重可點淨耶事。
借他長衣若鉢可許受持耶否事。
買得他衣鉢已價直小分殘可說淨耶否事。
買得他衣鉢已價直一向未遣者不可說淨耶事。
以已說淨錢寶等所貿得錢寶等不可說淨耶事。
已說淨己衣受持後捨受持者。又可說淨耶否事。
我說淨衣借他後返時不可說淨耶事。
長衣開忌憶知已後。更可開十日耶否事。
護衣界十三步勢分。不論人衣有無界體自具耶事。
衣置自然勢分人在界内明出不可失衣耶事。
漉水囊必可持耶事。
坐具依破失受持分齊如何耶事。
減量坐具受持時何可稱耶事。
忌點淨說淨衣後憶可點淨耶事。
離鉢坐具時可失受持耶否事。
錢寶縠米說卽日内歟。又如長衣十日内歟耶事。
錢寶等說淨可眞實淨耶事。
不足尺六八寸長衣可說淨耶事。
被耨不可說淨耶否事。
拔手綿不可說淨耶否事。
三衣鉢等囊袋鉢巾淨巾等不可說淨耶事。坐具說淨詞句可稱長衣耶事。
鉢若藥說淨詞句如何耶事。
受持衣依破失受持分齊何事。
長衣小分未說淨時。六念如何可稱耶事。
依無食若食時忌不用鉢時。中後必以水等可用鉢耶事。
針筒必可持耶事。
鳥羽莖針筒持可惡耶事。
六念時少少落若誤作。後憶其落分有誤分計可作直耶事。
坐具可有心念受持耶事。
可許長坐具耶事。
偏切鉢應受持耶事。
邊方長衣入手開十日。入手者限手取物歟。亦不爾通我物治定物耶事。
邊方入手長衣有比丘不說者可得罪耶事。紙衣許畜可說淨耶事。
褊衫與裙縫合著用可惡耶事。
縵二衣爲從受持時無替可云此縵等耶事。
於衣色和合衣和合淨樣如何耶事。
以絹作三衣著用可許耶否事。
入聚落時必可持三衣耶事。
若在佛前若聖教前僧前著袈裟不直向側身可著耶事。
六念中比丘算夏歲沙彌可算生年耶事。
六念必晨朝可作在之。可取何時分耶事。
沙彌以生年爲次第。生年等以受戒可爲次第耶事。
四人對首自恣詞句事。
亡者借物事。
加法盡形藥病差在法中前可食耶事。
鹽可爲盡形藥耶事。
未受同宿依病緣可開耶事。
從遠所欲與比丘送物。未付前所與比丘死時者。其物可屬誰人耶事。
請依止已後和尚入界。又重出界。都不知後知更可請依止耶事。
受人依止必得畜衆法後可受耶事。
遇緣失受可有執持物耶事。
三衣之財分量。又裁時故實如何耶事。
三衣脫著樣如何耶事。
大小行時可脫置袈裟。近遠分齊如何耶事。
著大衣時不可禮人耶否事。
處處靈佛參詣著小衣時不可禮拜耶事。
若無七條時著五條入衆食及禮拜等可作耶事。
大衣受持五條從衣時不可作務耶事。
欲坐倚師若床等時。必先以手按後可坐耶事。
今褊衫縫合祇支覆肩故。卽祇支覆肩可得意耶事。
當門徒褊衫與裙著樣異他門徒。依何證耶事。
買他鉢價直已與他竟鉢未取。賣者薫報知不取過限者有耶事。
三衣長廣量隨人可通量耶事。
以小段物用補衣却刺不可須說淨點淨耶事。
入聚落必可著大衣(見)爾者必可著耶事。
渡大河時中間欲吐唾時如何耶事。
僧食一味食故。一界多所作相免盜。別施主食一界多所作相可免別衆事。
知法人可供養在之。爾者僧堂異衆加增可供耶事。
如今室場未受同宿護樣如何耶事。
樒花等火淨人人置河水等後生芽時。又可令淨耶事。
多衣同時說淨樣如何耶事。
生草木花等縛束令火淨樣如何耶事。
飯齋汁等熟物可令作水滴淨耶事。
新履物等必淨人等可令淨耶否事。
東西兩國下向時。海道若律等所可宿何家耶事。
食常住時食非時藥時。必作相可食耶否事。
扇若枕屏風色紙等畫交金銀薄等不可取耶否事。
乘馬及鞭白拂袴弓懸等畜用可惡耶否耶。
律宗不審事。
露處取紙燭犯否事。
六念可改耶否事。
沙彌不受食等如何耶事。
淨施主任處分齊如何耶事。
護鉢之界同三衣耶否事。
金薄佛像佛具得捉否事。
坐具毎日必可敷耶否事。
菩薩仰云興正菩薩仰。或依古抄或依傳聞。
仰云第二長老仰。或依古抄或依傳說或依親承。
師云泉公律師。或依彼抄或依親受。
準云私準本文等意。
眞圓律師相傳般若寺導公大德自籠抄。此抄内。私云。菩薩東闍梨第二長老西闍梨。西琳寺大谷太子堂。
律宗行事目心鈔(上)
問。清淨比丘犯戒等緣與欲可不成耶否。
師云。人師設異釋。學者及異義不成之義善也。
問。受欲失欲人。其一席作法重可與欲耶。
師云。長老仰云。失欲人。本部他部四十九人之中十三難。三擧二滅。命過比丘尼式叉尼沙彌沙彌尼狂人痛惱亂心覆藏。別住六夜。此二十九人不知與欲。後依自言等失欲。此人更不可與欲。餘二十人。一席之作法可與欲也。體淨故。本律說與餘者遮十三難等不遮體淨。濟緣記云。界外場上並是體淨。自重可與。何必餘人(等文)。
問。倒出失欲何時分可有耶師云。一義露地偈已後。一義堂内引入後。一義坐列已去(云云)堂内引入已後義善也。
問。入堂僧衆滿四已後。可有倒出失耶。
師云。正源記釋云。倒出謂持欲到僧未說却出(文)此釋滿四已後(見)。
問。壞衆失欲樣如何耶師云。僧集已後。若未說前。依難來諸僧皆退散失。若一人住不失(見)若已說同事也。以後可爾(見)。
問。縱一人住。未說前受欲人出堂内不倒出耶。師云。倒出衆都不退散失。此依衆壞失故。一人住出堂内不失也。
問。神足在空失欲(見)彼受欲人局聖者耶。又凡夫上可有此失欲耶師云。凡夫上可有也。兩足同時擧不著地者。此位可失欲。抄批釋此旨見。
問。今日與欲羯磨明日事可令被耶否師云。今日與欲明日出失。猶有說恣等事者。重可取欲也。資持等釋爾見。羯磨事雖不見。凡羯磨不可令被明出事故。重可作也。資持等釋。且釋與欲一邊也。
問道場禮堂等處。旣非衆坐處。到彼可失欲耶否師云。不可失欲也。若中間有障者可墮隔障。若無隔者。覆處從本依離比座見聞失欲。此等不離故不可失欲也。
問。受欲隱沒失者。其分齊何程耶師云。雖不見分明釋。準處處釋。身分隱不見分可失也。若井窨等。若板敷等下入不見者可失欲也。
問。沙彌以比丘可有爲對首耶否師云。一界内無同類時。開與欲一法也。說戒篇又大抄記可見之。亦共大僧自恣時對五德也。
問。結界時。四方牆内若外別牆等有之時。内畔若外畔唱時可穿之耶否仰云。牆付可穿之。若透不唱無苦見也。
問。結界時。西下直至標木内畔若外畔等久固作法時唱無苦見耶否仰云。如四王院南門。分明衆僧可緣樣不可有苦見也。
問。引小繩唱時可唱内外耶否師云。繩微細故不可唱内外歟。
問。通結淨地時。除僧住行來處者。除體耶除緣耶師云。如攝衣界除村除緣也。
問。有尼女。山寺依結界集僧時。聚落蘭若間何界可得意耶仰云。聚落界可得意也。
問。無女人如高野山寺。聚蘭中何耶師云。寺僧雖單界。不如俗人前。蘭若界可云也。
問。曠野中五六人結界作布薩等時。如何可結耶師云。四方角立標。自其標直至其標等唱可結也。
問。在六相自然中結界時。自相廣結時集僧樣如何耶師云。自相廣結時。不依相可集標内也文見。
問。僧集不和合不問答。羯磨十緣中何耶
仰云。僧集不問答第四緣也。和合不問答第五緣也。其故者。行宗一上十緣中。六問答四不問答(云云)四五六七九十。此六緣用問也。一二三八。此四不用問也。旣用問者入第四緣。明知。僧集不問答是也。
問。無場大界可行別受耶否師云。西琳寺御義不可行(云云)戒壇圖經見故。長老仰云。可行(云云)資持上一。除大界不行法。不除受戒法。又跋摩結水界行受戒。又記主釋受戒所依處。云或就大界或就戒場。此等文分明也。明知。圖經且約有場大界也。長老御義順諸文也。
問。布薩時難緣急時。可作略說戒樣如何耶仰云。白竟難來誦序竟云餘者僧常聞。若不及誦序者云。今十五日布薩時。各正身口意莫放逸可去見。
問。作布薩依急難來不及作羯磨退散。卽日難散。作布薩時。略前緣維那行事等。直索欲問和可作耶否仰云。直索欲問和可作也。
問。有比丘無想作布薩。戒本中間檢出時者。直白計作直。戒本可誦讀耶否仰云。更作羯磨戒本自初可誦也。
問。布薩時。唱清淨時分。何位可唱耶師云。序三問竟。乃至後序後唄終僧未退散位來可唱見。
問。說戒時。誰遣比丘尼問必可作耶仰云。無二十夏比丘不可及略作法。不可作問。可作法程可作問也。
問。自恣時不用誰遣比丘尼問耶否仰云。不可問其旨釋見。記云。以說戒時尼請教誡身不現前。有無俱問。自恣不爾。縱有不問(文)。
問。梵網說戒時。三問後來可唱清淨耶否さ正安二年仰云。三問後來可唱也。
問。衆布薩竟自他所來比丘二三人行戒場布薩可惡耶否菩薩仰云。戒場上布薩難緣開之。自外來衆布薩竟等緣可開也。
問。同界比丘三人沙彌衆多時。沙彌衆法布薩可作耶否菩薩仰云。凡不可有苦見歟。但無比丘衆法沙彌行事儀不當故不可作也。
問。說恣等時。說欲人衆多時。皆同時可拜耶否菩薩仰云。比丘三人可同禮。不可及四人已上。沙彌衆皆同時可禮拜也。
問。說戒師若說欲比丘等禮拜時下坐。比丘沙彌等皆可合掌耶否菩薩仰云。非受禮拜儀。恭敬心皆可合掌也。
問。界内衆法布薩竟未行布薩。比丘來時者更可行布薩耶否仰云。外來比丘。自界内比丘衆多。更可行。不爾者後來比丘別所可行(見)。
問。界内二人比丘對首。布薩竟未行布薩比丘二人來時。更可行衆法布薩耶否仰云。更可行也。
問。布薩竟行受日時。後唄竟自四快偈前可作耶。又後可行耶仰云。前後間何不可有苦見也。
問。有比丘無想作說戒自恣等。中間檢出時。羯磨說戒等作直。如其若有與欲說欲時。更可與欲說欲耶。又以前可用耶正和二年四月五日仰云。與欲說欲不依別衆成法故用前。更不可作與欲說欲也。
問。露地布薩自恣等時。羯磨竟去比座一尋者可惡耶師云。可惡可謂別衆也。
問。布薩自恣時羯磨以後。自外比丘來入界内不到衆中者可惡耶否仰云。一向不到者。入界内後說恣事不可成。別衆故。若布薩唱清淨行間。戒少少誦之。若共自恣行間。兩三人自恣不可有苦見也。
問。說戒自恣時。沙彌召來出堂内。若露地去比座一尋作相時。與欲可去耶否仰云。說戒正宗已竟。自恣比丘竟。其上事作止故。不與欲不可有苦見也。
問。布薩自恣時。可四處通集在之。然者界外何程可集耶師云。釋文雖不分明。可召作法界處近自然界分。至作法界各結故。雖不召不可有苦見歟。
問。當時說戒時。沙彌令讀五德十數事在之。令讀五德十數出何文耶準云。祇薗圖經出也。
問。沙彌共大僧布薩時。沙彌布薩何位成耶師云。或五德十數位。或教勅位。或後序位。多義在之。後序成義善歟。
問。四人布薩時。共戒本暗誦。羯磨誦解可足數耶師云。一義云。必四人俱戒本暗誦。其上解羯磨可足數也。一義云。雖不暗誦戒本。解羯磨者可足數也。律中不覺戒本行他寺。各一篇二篇可誦說故。後義爲善也。
問。自恣必本安居處可作耶。又餘處可作耶仰云。凡本安居處可作見。然局安居處不見。前餘處自恣不可有苦見也。
問。自恣時。與欲可與欲自恣見。然而衆中自分自恣畢出時。可云與欲清淨耶。又諸衆自恣未終。猶可云與欲自恣耶師云。自分自恣已竟出時。可云與欲清淨也。
問。夏中有閏時。結夏前三月。若中三月等可結耶。又前四月中四月等可結耶乾元二年仰云。有閏時如常。前三月若中三月等可結也。不可結前四月也。
問。閏四月中中安居人夏何日可滿耶師云。至八月一日可滿也。五月一日安居人同樣可滿也。閏月非本月故不入數也。
問。依梵難等移夏時。受日可出界耶否應長元年五月二十一日仰云。依難緣不住本界。移他處人無可受日理故不可受日也。
問。菩薩御代願證大德西國下向時。中長老御代良緣大德東國下向時。用受日下著後被移夏(云云)然如此可行耶否師云。兩大德可有上路儀有受日程。夏内上洛難叶故。無力被移夏也。依難移夏人不可及受日也。
問。法同沙彌夏近日受別受比丘戒。先依別受安居後受通受。又安居如此二度可安居耶。又別受安居不作。待後通受一度可安居耶仰云。二箇度安居不可有待後通受可安居。但至後安居日未受通受者。依別受可安居也。
問。破初安居人可許結中後安居耶否。
應長元年閏六月十六日仰云。五分律文。可許結中後安居(見)雖爾南山靈芝御釋中不見依用。然前者末學。輒不可依用也。
問。初安居比丘被開。常開五利限持正大衣人耶。又通不持人耶師云。限持正大衣人。不開不持人文見。又不可受功德衣。正源記等可見之。
問。在作法攝僧界安居時者。必可依攝僧界耶。又可有依伽藍耶師云。有作法攝僧界處安居時。必可依作法界。不可依伽藍。記云。若僧坊界定須依界(文)。
問。在戒場可許安居受日耶師云。尼鈔釋可許(見)但輒不可行也。
問。依三寶事行一月受日未用。依餘七日事可許七日受日耶否師云。別事故可許七日受日也。
問。有父母若檀越等受重病若遇災難等時。不請爲助彼受日事如何可牒耶仰云。牒檀越事可受日也。
問。私三寶緣可許受日耶否延慶元年仰云。業疏齊緣等意。爲私衣食。或爲通利阿含梵動等經可許受日(見)然者私三寶緣可許受日也。爲邪命總別共禁之。如法總別共可許(見)。
問。受一月羯磨法。受月可有大小。用月可有大小。然可依受月大小耶。又可依用月大小耶仰云。雖有異義可依用月大小。
問。受七日法出界第七日還本界竟。若有緣者卽日受日可許行耶。又必經一夜第八日受日可行耶菩薩仰云。必經一夜第八日受日可行。行事鈔等意。必經一夜受日可行(見)。
問。受七日法出界。經二三日還本界。經宿事不盡者。七日限内亦可許行耶否。
師云。事不盡者。七日限内可許行(見)。
問。如般若寺僧受招提寺講經請。受日行講經時。不闕彼經往西大寺夜宿可許耶否仰云。不闕彼講經事者。不可有苦見也。
問。夏中依七日緣寺中僧皆出界時受日如何耶仰云。一義云。停一人可爲諸人對首。出界人不可受日(云云)一義云。互爲對首可受日文對出界人不可受日。不遮故後義好也。
問。界中有五人比丘。依半月一月緣皆出界時受日如何耶師云。四人能秉一人所爲五番受日可行也。五人自恣時。二度如差五德。互作能所可受日也。
問。大界安居比丘行戒場可許受日耶師云。大界安居比丘行戒場。不可許受日文見。
問。受持衣鉢等忌置他處。受持別衣等捨故前衣等時。詞句可不如常耶否師云。此手不持捨故。可云彼安陀會彼欝多羅僧等也。
問。鉢坐具護持分齊。約何界可守耶師云。仰云。作法攝僧界可守攝僧界之内。自然界可守六相自然之内也。
問。受持鉢穿失受持分齊如何耶師云。粟漏程可失(見)粟五穀通名也。米等漏程可失受持也。
問。付六物體三衣鉢具外可加針筒耶。又可加漉水囊耶師云。針筒漉水囊。隨有何通(見)。
問。分己物時。針筒漉水囊二俱有時。看病比丘可與何耶師云。可與針筒也。
問。薫受持鉢落先薫故。捨受持可薫耶否師云。長老仰云。雖摩落先薫盡不落然故不可捨受持也。
問。點淨衣後染替色者。重可點淨耶否師云。重不可點淨也。已點淨衣故也。
問。借他長衣鉢可許受持耶菩薩仰云。借他衣受持文許之。借他鉢受持文不開之。
問。買他衣鉢。衣鉢已受取。價直少分未遣可說淨彼衣鉢耶否師云。衣許借受持故。未辨終可說淨也。鉢不許借受持故。未辨終者不可說淨也。
問。買衣鉢等。一向價直未遣時不可說淨耶否仰云。價直一向未遣者不可說淨也。
問。相當已說淨物而貿易。更不可用說淨耶否仰云。鈔二衣篇引多論云。若說淨財寶及以衣財。若人貸之後時。寶還寶錢還錢。乃至衣財相當者不須說淨。若還不相似物。更須說淨。以非異來貪貯過少(文)。
問。我已說淨衣借他令受持後還時。重不可說淨耶否仰云。不可說淨也。以異人前說淨之法不可失故也
問。長衣開忌在之。然者假令得衣。第五日忌經多日後憶。憶得已後。更可開十日耶。又憶得已後。開五日通前十日可開之耶師云。雖有異義。不忌前日與憶得已後日。取合十日之分可開之也。更不可開十日也。文更可開十日(見)然而可依急歟。
問。護衣十五自然界。四分意者。立十三步勢分。不論人衣之有無勢分可有耶仰云。不論有無可有也。勢分者非人衣勢分。本藍界等體。十三步分爲藍界等所攝也。
問。衣置自然界勢分人。在界内至明相出衣不失耶否師云。雖有異義可不失衣也。文釋見。
問。漉水囊必可持耶否師云。六物隨一故必可持也。不可過半由旬在不也。
問。坐具破失受持分齊如何耶師云。依破失分齊文不見。不堪坐用程破可失受持歟。
問。自量少坐具受持時。不可云應量作耶師云。坐具減量如法在之。依此可云如法作也。
問。忌點淨說淨衣。後可點淨耶師云。說淨已後可點淨也。
問離鉢坐具可失受持耶否師云。可得離鉢坐具罪。不可失受持(見)。
問。錢寶穀米說淨同長衣。十日内可說淨耶。又卽日可說淨耶師云。雖有異文異義。同長衣十日内可說淨也。不說犯吉也。
問。錢寶等說淨義。是可眞實淨耶仰云。眞實說淨義也。資持下一云。錢寶等主心施俗人復是眞實義無展轉(文)此釋見。
問。不足尺六八寸長衣可說淨耶師云。長廣俱不足衣。又一方不足衣可說淨也。不說淨者可得吉(見)。
問。被耨可說淨耶否師云。雖異義菩薩仰不可說淨。又諸文不可說淨(見)。
問。拔手綿可說淨耶否菩薩仰云。不成衣鉢故不可說淨也。
問。三衣鉢裹袋鉢巾淨巾鉢覆不可說淨耶否師云。此等物衣鉢具故不及說淨也。
問。坐具說淨時詞句可云長衣耶。又可云長坐具耶師云。可云長衣也。請說淨主文衣藥鉢在之。坐具可收衣中也。
問。鉢說淨時詞句如何耶師云。衣說淨詞句替所。長衣所云長鉢著用處云受用替也。長藥時。長藥服用替也。
問。受持衣依破失受持分齊如何耶師云。雖有異文。多論意。緣切可失受持(見)可依用之也仰云。可依多論也。
問。長衣多分已說淨。小分未說淨時如何可云耶師云。可云長衣多分已說淨小分未說淨過一日等也。
問。無食一向不食時。又食時忌不用鉢時。中後必以水等可用鉢耶師云。仰云。食時必以鉢可食在之。中後爲用鉢何求水等耶。不可爾。乞食比丘不得食空鉢云事在之。必日別可用鉢不見也。但忌時墮慢可得罪也。
問。針筒必可持耶師云。善見不持針筒者犯吉見。然者可持歟。
問。鳥羽莖作針筒可惡耶仰云。骨類故可惡也。作不可持也。
問。作六念已後。或隨一忘或隨一惡作在之時。憶念自初皆可作直耶。又其隨一可作直耶師云。別別事故。其隨一可作直也。
問。坐具心念受持可有耶師云。一義不可有。諸文不見。故一義可有同衣鉢受持故。豈無人不受持耶。後義善也。
問。可許長座具耶否師云。一義不可許。一事足故。一義可許。業疏等中。坐具可說淨見。後義好也。
問。偏切鉢應受持耶否師云。應受持也。律說五綴鉢者。食以後取放洗鉢也。彼鉢旣許受持(見)此何不然耶。
問。邊方開長衣入手開十日(云云)入手者限手投物耶。又雖不投手。我物治定物可通耶師云。一義我物治定物通。不可過十日也。一義限手投物。手不投者。雖定我物不可及制也。後義好也。
問。入手長衣有比丘不說者可有過耶師云。邊方開内邊地比丘無故。開五人受具。有人依開者得吉。準此有人不說者可得吉。但謹護人不可有罪歟。
問。紙衣許畜可說淨耶否元享三年十二月十日師云。紙衣輕重儀外道服有之。大國事歟。邊方可許歟。然者可說淨也。
問。褊衫裙縫合。褊突著人在之。無苦見耶否菩薩仰云。某老者著人人候。非法衣者努努不可著申不著候。後人人可被知此旨也。
問。縵二衣爲從衣受持時詞句可異耶。又可同耶師云。縵五條爲從受持時。縵七條爲從受持時無替可云此縵安陀會也。
問。色和合淨衣和合淨樣如何耶師云。以未點淨未說淨小分衣。已點淨已說淨衣却刺縫付。色同已默淨。衣同已說淨。別不用點淨說淨云色和合淨衣和合淨也。已點淨未說淨衣縫付。衣和合淨一邊也。
問。以絹作三衣著事可許耶否菩薩仰云。以絹作三衣著。律中可開(見)在宇治寶藏。見先德三衣。多絹三衣也。招提和尚三衣中一具布。然而如來着麁布僧伽梨在之。絹三衣不著御歟。天台大師南山大師。絹三衣不著(見)而律不制之。得慈悲服名。三衣絹作著事不可爾歟。
問。入聚落之時必可持三衣耶準云。十誦律云。若不持三衣入聚落犯罪(文)羯磨經中引此文也。然者必持三衣可入也。
問。於佛前若聖教前僧前著袈裟時威儀如何準云。三千威儀經意制背向。資記釋意。若側身若屏處可著(見)然者不背向側身可著也。
問。六念中比丘算夏歲。沙彌可算生年耶仰云爾也。礪疏第八本云。俱等安居具或有數歲下三不爾者何。答。以有師徒位別依止分齊教誡尼等。下三無此故不歲。故房舍揵度中下三衆等以生年爲次第(文)。
問。六念必晨朝可作在之。可取何時分耶仰云。資持云。晨朝不作止犯六吉(文)此等釋意明相出位可作(見)辰初分内可作。不可過此也。
問。沙彌以生年爲次第。生年等以受戒可爲次第耶仰云。可云爾也鈔云。四分沙彌當以生年爲次第。若生年等者。應以出家年爲次第(文)記云。若據亦取受戒前後分上中下。此約多人。初受排次爲言。生年卽俗年長。約出家年卽入道前後(文)。
問。四人對首自恣時詞句如何哉仰云。鈔文有諸大德等。羯磨經有三大德等。然而羯磨經可爲本也。
問。亡者借物多輕物等少時不用作法直可返耶。又用作法可返之耶準云。第二長老御時。菅原善光寺如寂房他界之時。依借物多可返彼方。有仰不及作法卽令返彼方給。此樣者不用作法可返之歟。
問。加法盡形藥病差。在法中前可食耶。
仰云。不可食。行宗記可見之也。
問。鹽可爲盡形藥耶仰云爾也。
問。未受同宿依病緣可開耶否仰云。十誦意。病緣可開(見)。
問。從遠所欲與比丘送物。其物未付前。所與比丘死時者。其物可屬誰人耶仰云。分明雖不見釋。可屬能施人也。
問。請依止已和尚入界失(云云)然後和尚入界又重出界。都不知後知。更可請依止耶否仰云。都不知入出故不可有過。雖爾失故更可請也。
問。受人依止必得畜衆法後可受耶否仰云。必得法後可受。不爾得罪。其旨文見問。遇緣失受可有執持物耶菩薩仰云。故未具令觸者。不問持不持可失受。所謂可失受惡觸。誤觸受直可食也。
問。三衣之財分量。又裁時故實如何耶師云。五條周尺一丈三尺。七條三丈三尺。大衣八丈可用意歟。又裁故實。緣分裁後五切。其一三揲。一分切爲短。二分切爲長。餘二衣可准之也。
問。三衣脫著樣如何耶仰云。欲著衣。衣近置脫所著衣。其手未離前取後衣。放前衣可著也。暫不可離身見。故能能可有用意也。
問。大小行時可脫置袈裟近遠分齊如何耶仰云。南山御釋中云。設令大小便出入。袈裟近身七步(文)此釋意。周尺四丈二尺分齊遠不可置也。
問。著大衣時不可禮人耶否仰云。師若上座不可禮。但四人已上僧可禮。鈔下一可見也。
問。所所靈佛參詣著小衣時不可禮拜耶仰云。著小衣不可禮文見。便宜善著七條可禮。難治之時一心生恭敬可致念誦也。
問。若無七條時著五條入衆食及禮拜等可作耶仰云。依失衣著時可作食禮等也。
問。大衣受持五條從法時。著之不可作務耶否仰云。不可開。若七條爲從衣時可開。但可反被也。下一可見。
問。倚師若床等欲坐時。必先以手按後可坐耶仰云。必以手按後可坐。下一見。
問。今褊衫祇支覆肩縫合故。卽祇支覆肩可得意耶仰云爾也。資持釋可見也。
問。當門徒褊衫與裙著樣異他門徒依何證耶仰云。祇支先覆肩後故。又異俗著衣。故裙異俗。故裙可被左袵旨資持釋見。可見彼也。
問。買他鉢價直己與他竟鉢未取。賣者薫報知不取過限者可有犯耶否仰云。可犯未薫位不可有犯。若買已薫不待報知過限可犯也。
問。三衣長廣量分齊通三衣。二肘四肘三肘六肘半。是小大定量也。此量内隨人可通量耶仰云。此内不減不增可通量也。五分通量樣。必定肘量。其内不見可通量。只隨人可定量說歟。爾者其以各各人肘量可定。二肘四肘等歟。鈔可見也。
問以小段物用補衣却刺。不可須說淨點淨耶仰云。不可須也。鈔下一可見之也問。入聚落必可著大衣(見)爾者必可著耶否仰云。凡可著(見)雖爾入袋繫頸入不可有苦見。五百問論云。不能著大衣者。但持著肩上行者不犯(文)。
問。渡大河時中間欲吐唾時可如何耶仰云。吐手中後可棄水中。此旨善見文見。又人不用水無苦見(見)。
問。僧食一味食故。一界多所作相免盜。別施主食一界多所作相可免別衆耶否仰云。多論分明制之。不可及論事也。
問。知法人可供養在之。爾者僧堂異衆加增可供耶否仰云。僧堂不可爾。別所可供衣物。自上次第引故。許不平食都不許之故也。
問。如今室坊未受同宿護樣如何耶仰云。菩薩仰云。今度戒法興行初。如律不宿一室。未具一所令宿。然而爲攝僧依難治。於一室内空所擬露。於部屋内令守。聊背律文歟。但依攝論意如此令行也
問。樒花等令火淨令置池水等。後生芽時又可令淨耶仰云。取無芽處計者。不淨不可有苦見。此分已淨故。若欲用後生芽者。令淨已淨分無苦。證爲記識受生薑後生芽。其物善見釋云。芽處更淨非生芽處得食(文)已非生芽處得食。前非牙處自採不可有苦見也。
問。多衣同時說淨時樣如何耶仰云。以帶等物多衣一結合歟。若入裹一結口歟。如此可說淨。一縛束同一衣故。皆可成說淨也。
問。生草木花等縛束令火淨樣如何耶仰云。縛束束物可令火淨。一所縛束皆相連。同一物故不可有苦見也。不相連者別別可令淨之也。
問。飯齋汁等熟物可令作水滴淨耶仰云。律法式皆有深意。小事不可令輕。必可令淨也
問。新履物等。必淨人等令淨耶否仰云。必可令淨。沙彌淨人等令著下至七步可令步也。業疏等可見也。
問。東西兩國下向時。海道若津等處可宿何家耶菩薩仰云。不可宿君長者家。衒賣女色家故。可宿餘家也。但餘家爲與女宿戒。可宿無難家也。
問。食常住時食非時藥等時。必作相可食耶否仰云。作相可食。不爾者可犯盜(見)必可作相也。
問。扇若枕屏風色紙等畫交金銀薄等不可取耶否仰云。凡不交金薄等畫扇不可爾。覺何況交金銀薄等薄等不可取之也。捉寶戒急被制。鈔記文釋可見也。
問。第馬及鞭白拂袴弓懸等畜用事可惡耶否仰云。鞭等畜用。僧綱篇引諸文深誡之。不可有事。乘馬事。其凡道人不可爾旨分明見。雖爾病者被開揵人不被開。當時氣力不堪故。乘馬事在之歟。乘無力事畜用左樣物等事不可有。故菩薩極樂寺故長老。一期都不乘給也。能能可有存知也。
律宗不審
問。露處取紙燭犯吉事鈔中三云。僧祇若抖擻火炬在灰上瓦上不得在生地(文)談云。準知。不然地上者無罪歟。
問。六念改否資持上三斥世濫已云。故須清晨念定。不容後改。亦有念已復從他請。貪情恣任無由約也(文)。
問。沙彌不受食等如何事鈔下四云。五分下三衆無故造罪亦吉羅。四分律結吉羅。謂無緣而損傷。乃至不受食殘宿自煮等。無人則開。有淨人故作則結吉羅例之(文)談云。不受食等。若無淨人。設有比丘可開之歟。
問。淨施主住處如何事鈔下一云。僧祇齋三由旬知其存亡。五分知其在世在道。薩婆多施主若死若入異國。更求淨主等。四分無文。隨意採用(文)記云。僧祇必在百二十里内。五分取知不定近遠。多論須在本國。然國境廣遠。但約州郡不可相聞理須別請(文)談云。當世行事依五分說歟。但十日之内可聞存亡。以爲分齊歟。故僧祇曰。若不知施主存亡便失淨法不得過十日(文)問。護鉢之界同三衣否事鈔下二云。問。但畜一鉢不加受法。過限犯捨否。答。不犯。由是制畜事同三衣。但犯不受持鉢罪。若有長者準衣說淨(文)記云。前編所明三衣不加過日非長。今欲例同一鉢故問釋之(文)料簡云。問答大意。雖爲顯於過日非長之由。準由是制畜事。同三衣之文。若衣鉢同用十五自然等歟。
問。金薄佛像佛具得捉否事鈔中三云。僧祇中○若四月八日及大會供養時。浴像金銀塔。及菩薩像供養具有金銀塗者。使淨人捉。若倒地者佐助捉無金銀處。若塗遍者裹手捉(文)記云。裹手捉者。恐損壞故。暫開佐助。世有持戒者。裹手捉錢愚教之甚(文)料簡云。恐損壞故者釋佐助淨人之由。若爾者無倒地之緣不開於裹手歟。
問。坐具毎日必可敷耶否事鈔下一云。其用法大同鉢也(文)記云。持用犯皆無異故(文)鈔明鉢受用行護法云。五百問云。若一日都不用鉢食犯墮。重病者開不用。若出界去經宿不失(文)付之有二義。一義云。夫鉢者受食之器故不用罪。坐具爲坐儀之具。不坐無制。多分是同不遮少異。故鈔云。釋同也。一義記旣云皆無異故。何必除日用耶。若用彌是精進。何意除是耶。前義難云。無益。苦行還同外道。欲辨佛制須知大意。何者爲坐求坐具。爲坐具不求坐。若云毎日用者。所謂爲坐具求坐也。更無理。若云一切同者。受用行護云。一科一切可同耶否。若爾者不審尤多。
已上七箇條者。去弘安三年興正菩薩(御年滿八十)御時。本寺末寺智行有德衆會精談之後。備和上之高覽所被定置也。
律宗行事目心鈔(上)
本云。自去延慶元年之秋始迄于嘉曆參載之春季。已上二十一箇年之際。爲同止作之隨行。漸漸類聚諸律之要文。爲全和上之嚴判。連連抄記庭訓之行事焉而已。定謬解多端歟。仍所愼外見也。冀法燈久捶兮長耀九天之迷路。戒香遠薫同證三佛之覺果而已。
嘉曆三年(歲次戊辰)三月中旬候釋沙門忍仙謹記一校畢觀亮。
菩薩仰云興正菩薩。或依古鈔或依傳聞。
仰云第二長老仰。或依親承。或依舌鈔或依傳說。
師云泉公律師。堯海定泉。或依彼抄或依親受。
準云私准本文等意
律宗行事目心鈔(中)
問。盡形藥局丸散湯膏煎等作耶。又通胡椒生薑等當體耶師云。雖有異義。局丸散等。生薑等當體時藥也。可作盡形藥物體也。鈔中三引五百問文。其文云。中後一切有形之物不得入口中(文)同中三記云。五百問有形物語通四藥(文)諸文局丸散等(見)問。三藥加法局中前耶。又通中後耶師云。非時藥七日藥加法局中前。盡形藥加法通中後也。三藥記識必可限中前也文見。
問。三藥隨受隨飮通中前中後耶師云。通中前中後也。
問。不加法三藥中前無病可服耶師云。中前無病服不可有苦見也。加法三藥無病者中前不可服也。
問。任運失受樣如何耶師云。時中手受四藥放置過中。加法三藥過期。非時單手受三藥停過須臾。皆任運失受也。
問。轉味失受樣如何耶師云。時中單手受四藥。於時内藥味轉變。不論手持不持失受。非時中單手受三藥同事也。又時中加法三藥。非時中加法盡形藥。不論時非時持不持轉味皆失受。鈔云。樂變成酒酒變成熟。並失本受(文)轉變不失受。
問。七日藥說淨了。六念第四念可念說淨耶師云。勿論可念。鈔文云。衣鉢藥等隨有者念說淨(文)如是釋故不可及疑事也。
問。受時食若盡形藥等。乍手持令觸沙彌等可惡耶師云。比丘食乍手持。沙彌等令觸非法。可失受惡觸。鈔等文可惡(見)。
問。六念第二念。僧食後可食請食等耶否師云。此事唐土人師及異義。菩薩仰云。可許食也(云云)當世此事常在之歟。本律中常乞食比丘不得乞食。然居士請與食食之(見)彼比丘朝六念。定可作我今食乞食。常乞食比丘故。然食請食(見。)爾者無所念食時食餘食證據也。
問。無所念食時食不念時。更第二念可作直耶師云。不許改作故不可作直也。
問。第二念僧食。然有僧食不食僧食。食請食施主食等可許耶否。若不許者食可得罪耶師云。雖有異義不可許。若食可有違念罪。有念食以無可許之道理也。
問。非時漿者限生葉等可作耶。又作散等後和水若湯漉清若擧清可作耶師云。作散等後和水等清可爲非時漿(見)。
問。茶湯可非時漿耶師云。如澄薄捶。又雖滋澄分可爲非時漿也。散位若滋捶盡形藥。無病者輒不可服也。
問。足食犯。今師正義者。付正食境足可有犯在之。然者小分不足正食用可開耶否菩薩仰云。律意可許(見)雖爾當世用者惡可有足食犯歟。覺故不可爾申也。
問。粽擧糄[米*(十/冖/玄)];可爲正食耶否師云。無義可正食也。
問。不正食和正食小分得不正食名物可爲不正食耶否師云。正和不正小分可被唱不正名物可爲不正食也。唱善。設不唱不有苦見也。
問。從淨人等受食時。不持手器物等落入更可受耶否師云。受手若觸器物等落入更不可受。不觸直淨人手落入更可受也。
問。加法盡形藥無遇緣失受耶否師云。雖及異義。口法不可失。手受可失歟。然者淨人等令持事不可有也。
問。黑米籾無食時可作火淨耶否師云。黑米生物故。食用可爲火淨也。
問。爲比丘紙未曾水作時。自手取紙與淨人等可惡耶否師云。可惡。可有惡觸罪也。
問。爲比丘比丘自手書符時。紙墨及墨付筆等受可書耶仰云。受可書也。不受書與可有不受等罪歟。
問。法同沙彌。以比丘爲能授人可受食耶否師云。下位對上位受食違儀。故不可有事也。但不可遮受成事也。
問。大麥小麥粟薭黍飯餅糒等正食不可食中何耶師云。正食也。其當體不正食也。作飯等者正食也。十誦十三粟莠子䵃麥等正食(見)。
問。已足食比丘。作餘食法食。又病者殘食小分食後不作法食食。又非病者殘食可食耶否師云。不作法食。又非病者殘食正食不正食不可食也。多論文制之也。
問。足食犯於境足食犯在之。然者受食分齊。可定境足不足耶師云。受食分齊可定境足不足也。依不受食不可定境足不足也。諸文如此(見)。
問。薄粥不作聲吸食事不可有苦見耶師云。不作聲吸飲不可有苦見也。僧祇文見。
問。小麥餅喫切食可犯遺落耶仰云。小麥餅喫切食可犯遺落也。小分切一口一口可食也。
問。淨人菓俱在不淨地。以爪刀淨食可食耶否準云。濟緣記二上云。成淨不可食。爪刀雖非内煮非處故(文)此文分明。更不可疑也。
問。破戒比丘受食通餘比丘耶否師云。初二兩篇違犯比丘受。不可通餘比丘。下四篇違犯比丘受。可通餘比丘也。下四篇違犯比丘。足數生善門法故也。
問。施主食僧食請食如何分別耶師云。入厨庫已食僧食。施主不入厨庫。別營食施主食也施主請施食請食也。
問。已足食已比丘爲自食。或爲餘比丘受食成受耶否師云。或如法爲作餘食法成受。或非法爲自食受免不受罪文見。以此意思。爲自食成受。爲餘比丘不可成受也。
問。已足食已比丘。爲餘比丘受食不可成受有其謂。爲病者可開成受耶否師云。爲無病比丘不可成受。爲重病比丘可成也。例證者。無病比丘不可食盡形藥。爲病者許加法二受並成。此不可食。爲病者可開成受也。準云。仰趣無未足食比丘時。爲重病者可開之。
問。足食犯行住坐四儀犯見。然者乘馬乘船時。其馬其船止時食。馬行船行猶食。可犯足食耶否師云。雖有異論。不可犯。其故足食戒之下釋。被舁床等行行時。猶此坐攝見證據分明歟。
問。一施主食一坊中皆食時。不作次第請。
又不送衆僧食處一分食可免別衆食樣如何耶仰云。部屋部屋二三人入食者。不可犯別衆食也。有隔食處不滿四人故。
問。内煮内宿樣如何耶準云。行事鈔下二意。内煮依處不淨地比丘有無皆犯。淨地有無俱不犯。内宿依比丘。於淨地不淨地二處有比丘犯。無比丘者二處俱不犯(見)。
問。時已前不正食點心食可惡耶菩薩仰云。律意雖開。當世食可生足食等罪歟。覺故立僧制。病者不制限也。
問。比丘自手受茶捶可惡耶否仰云。有沙彌等。比丘我捶事不可有也。惡可有不受惡觸罪歟。事闕時器物等能能洗可作歟。
問。比丘茶懷中與沙彌等。爲比丘捶事在之。受飮可惡耶否仰云。失受惡觸左樣事言不可有事也。彼一心不與者。可生惡觸。藥篇可見
問。受食時作縵心受食皆在之。然者何時分可作耶有抄云。日淨長老云。粥時入僧堂已今日施食。皆可受作縵心也。
問。受四藥若服四藥時。必可著袈裟耶否準云。五百問論意。不著袈裟受食犯罪(見)十誦律意。不著袈裟食得罪(見)然前受持若說淨三衣中。著隨一袈裟受喫也。
問。二人共病一人夜行不持自衣。誤取他衣出衣界至明出時失否如何菩薩仰云。行人誤取人衣出故失。無故離心故可無離衣罪。住人不誤取出。亦無故離心故不可失受持。亦可無離衣罪也。了論文分明如仰見。
問。貿寶戒者。賣衣財等物制取錢寶等。然者賣物不可取錢耶否仰云。事鈔有主坊戒。下釋坊己物故。自賣可取錢(見)已許賣坊取錢前賣餘物取錢何不許之耶。今戒爲利買寶制也。非爲利者許之(見)。
問。當時行事不爲利者賣物取錢可許耶仰云。文不爲利者可取見故。義不爲利可取申。我身不取思故。小袖等賣時。量價分當某分借物方作他物賣返也。
問。點妄罪身語二業中何哉師云。身業犯也。四分許互造故。身表語業故也。律攝釋如此見。
問。法同沙彌。私三寶可開掘地壞生耶仰云。釋文等分明不制故。爲一切三寶可許之也。
問。海水中大小便涕唾可開耶仰云。海水可開也。善見意海水不犯見。
問。付爲覆頭人說法戒。如女人者多分上衣。然者授齋戒等時。頭分可令脫耶仰云。日本女人。禮間令脫無骨。所詮令脫無骨可開。不無骨可令脫也。
問。塔宿戒爲守護開宿在之。臥宿坐宿共可開耶仰云。不開臥宿。五百問論制之可開坐宿也。
問。塔中不爲守護限日數爲勤行。不臥參籠事可許耶否仰云。左樣事雖不見開文。可許道理也。不可有苦見。
問。湯屋等不淨地。若志曾若忍冬等入熱湯。汁出飮用可惡耶仰云。不可有事也。謂内煮之所攝。
問。依道行緣被開別衆食其樣如何耶仰云。道行限當日被開之。依前日道行緣亦依明日道行緣非開別衆食也。義鈔釋分明如此見。
問。尸陀林安五輪塔可犯塔下理死屍戒耶否仰云。菩薩仰云。顯人形人塔五輪。不可有苦見歟仰云。七重五重九重寶篋印塔等可惡也。
問。持御舍利大小便所行可犯持佛像至大小便戒耶否仰云。菩薩被仰候。恭敬心甚切御舍利等欲不離身持行可開歟。無恭敬心可惡也。
問。向塔塔下遶塔等嚼楊枝戒不限塔堂同可制耶仰云。勿論事也。不可開也。然而當時堂緣楊枝。又向事在之歟。能能可愼守也。
問。衆學形中爲反抄衣人說法戒等諸戒除病被開病時者。限所被病時耶。又通能說病時可開耶仰云。限所被病時也。能說病時不可開也。何依能說病可開所被不恭敬都無其謂也。
問。爲持劍矛刀人制說法。然者對持人說法時必可令離身耶仰云。凡爲正所被人必可令離身。但荒武士等令離無骨歟左樣之時菩薩前可開也。
問。以存亡人髮爲被結緣縫佛菩薩種子或縫經事可惡耶仰云。律文畜用人髮制之。不可爾事也。
問。販賣戒所貿局衣耶。又通餘物耶師云。無疑可通餘物也。此戒爲利買犯也。本律文廣通餘物(見)。
問。減六年戒犯。受持三衣未滿六年制更作耶。又不局受持三衣。餘長三衣六年未滿制更作耶師云。不論受持三衣長三衣。作三衣已六年之内。自作令他作共制也。
問。減六年戒從非親里乞衣財作制耶。又非親里乞衣者墮乞衣犯非此戒犯。若不乞與衣。若買得衣財制作耶師云。多論等意者。乞衣財制作。不乞物作不制見歟。本律意制造作故。不乞自與物等作制也。乞非親乞衣犯也。
問。鉢中水手水桶水可犯水中戲耶仰云。手水桶水。ロロ令掬滴者可犯。鉢中水準之可得意。尤急也。一切可準之也。
問。小溝河上。始僧厠造用可犯淨水中大小便戒耶仰云。善見掘厠厠底水出。比丘不得先上。淨人先上後比丘可行見。準之先淨人令行。比丘後行可開也。已淨人行後處不淨也。彼處流入水不淨故開之。
問。著草履入塔中制之。然而當時著入塔中不違制耶否仰云。日本國著爲禮故。著入塔中。如是事隨處貴行佛開故也。
問。著富羅入塔制。其形何樣物耶仰云。見釋樣日本樣物歟。
問。制向塔燒死屍。遠處燒見事在之。見所可惡耶仰云。有隔自遠見。何樣直向事不可有也。
問。制向塔涕唾。自隔上見可惡耶仰云。何樣見向涕唾可惡歟。向塔舒脚坐戒。有隔見向舒脚坐可惡歟。
問。爲愚鈍人作所對時。彼人忌句句可教耶否仰云。不審事。自恣法中愚法人忌。句句教可令作(見)準之教可令作歟。
問。付定羯磨竟。古師說字。南山竟字。慈恩持字在之。然者以何可爲正耶師云。菩薩仰云。何可貴不可取捨也。所詮至持字如法可作也。
問。作羯磨竟結句訶者。結句計可作直耶。又羯磨可作直耶菩薩仰云。結句計可作直也。
問。道場四方取放。覆露二處中何攝耶師云。長老仰。猶是覆處攝也。簡正釋如此處履處收。但鈔主御釋露處攝歟。釋露處同與女宿戒室相故。雖爾同大途得意無相違歟。釋半覆半露時。半覆取簷下(見)。
問。已作羯磨少不差訶差。縱不差可作直耶菩薩仰云。不差不作直者可訶不止羯磨故可作直也。
問。於已作羯磨生疑語比痤比丘可成訶耶否嘉元四年仰云。可成訶也。業疏等見。
問。通受時羯磨所牒名字差可授直耶否正安二年八月仰云。名字差可授直也。別受可授直也。
問。下三衆學大僧大尼戒聚。又暗誦可許耶否菩薩仰云。占察經大智律師釋中可許學(見)許學上者可許暗誦也。
問。覆露二處隔障分齊何程耶師云。一義與女宿戒中間隔障分齊出。一律云齊脇。一律云二尺。似相違。坐齊脇得意無相違。準此中間高二尺計有隔者可別衆也。一義云。隔障者雖高兩方相見可足數。如?子也。又不透見傾兩方見者可足數。一向高不見分云隔障也。作四句時。聞不見句出隔障。此義好也。
問解一席法可足數其法(見)然者必一法分四緣通解可足數耶師云。解四緣可足數也。迷四緣者猶癡鈍人也。
問。有輕病共衆行時。六念第六念如何可作耶有抄云。菩薩御老體之時有小御病。共衆行御行。有病隨分行道作御(云云)。
問。載總三寶事書可持之耶仰云。載總三寶事書。雖爲誰人誂持可行也。
問。律開別請。梵網等制之。然者菩薩前不可受別請(見)若在家人別請時如何耶。
師云。有別請時。住不受別請之意樂。至彼所令作作相。食不有苦見也。不遮十方成無遮食等次第請食。所謂初別請。後成僧次故免別請也。若不作作相食可犯別請也。
問。食前後至他家戒局中前。
非時入聚落可局中後(見)然而無請緣不白中前入聚可犯何罪耶師云。教誡儀等。可知去處在之故。可得違制吉罪也。
問。比丘爲在家出人爲使持書行不可許耶仰云。凡爲比丘爲在家人爲使持書事不可有。但父母信心優婆塞病等難開之也。又同法等誂書。見書如法可持行。但輒自可不持。可令持淨人等也。
問。六念第一念約一月稱大小耶。又白月不云大小。黑月稱大小耶師云。賓疏尼鈔。約一月可稱大小見。事鈔白月不云大小。黑月可稱大小見。菩薩仰云。行事鈔可爲本也。
問。六念第四可念坐具耶師云。祖師御釋中。可念不見前不可念也。餘記中三衣鉢具具字。坐具釋事雖有之不足依用也。
問。法同沙彌中前受比丘戒可作比丘六念耶否正平二年仰云。不作不可有苦見也。
問。見聞二屏二不定時。屏處取。九十時露處取。可二處相違耶否師云。取邊邊釋非相違也。取屏邊云屏。取異露處邊云露處也。九十戒時取露處時。一丈用定犯。單露處八尺用定犯可得意也。又一義云。二不定見聞二屏。覆處二屏也。九十付露處云二屏也。可見戒疏。
問。北京義酒鹽不可有苦見。入汁菜等用之。南都義堅禁之由如何耶師云。菩薩仰云。小酒和多藥無酒色香味許服。酒入汁菜等香味不失故。非可許。律意酒付草葉不可入口見。然前入酒鹽不可服也。
問。祇律意歲過七十人不許受具。然通受過七十者不可許受具耶否正安二年九月中別受時。受者中依有過七十比丘。評定被取探。然依取當被授畢。
問。五八戒犯重者可許五八重受耶否師云。能令懺悔可許重受也。
問。分己物若形同法同等白羯磨竟。事中間外來比丘入界内不到前中。如說恣時可惡耶否嘉元四年仰云。分己物形同等時。不可有苦見也。
問。在僧厠内嚼楊枝。若吐唾可惡耶否準云。四分律文分明制之。不可作事也。
問。夏竟必去安居處行他處可一宿耶否師云。受檀越請安居。必可去。不去可得吉(見)然者受請安居。去安居處可一宿。非受請受居不去不可有苦見也。
問。衆多比丘作四分布薩已。依要事行自然地在其自然界。梵網布薩式式可行耶否師云。梵網布薩七衆共行法故。然界式式行不可有苦見也。約六相分可集衆歟。有人云。和尚仰云。式式不可行。比丘衆滿可行結界也。
問。一界内比丘二三人法同形同等衆多時。梵網布薩式式可行耶否師云。可行也。梵網布薩。在家出家共行法故。不可相違也。
問。安居卽日受日出界不可叶(云云)卽日依有僧受日計可作耶否師云。受日計行不可有苦見。卽日出界可惡也。
問。非時入聚落白無比丘時。對沙彌可作耶師云。無比丘時。對沙彌可作見釋在之歟。
問。已足食比丘。爲餘比丘受茶樂七日等藥與。不可有苦見耶否師云。茶等藥不可有苦見也。
問。湯屋内陳等。赤露茶煎物等受服可惡耶否師云。凡不著袈裟不可受服食(見)前赤露受服不可有事也。和尚仰其趣也。
問。以火淨爲初煮可許重煮耶否師云。可應火淨物令火淨煮可許也。不可應火淨。如于苧莖等。令火淨煮不可及開事也。
問。重煮樣如飯餅等。受重煮云爾耶。又必重煮淨地可作耶師云爾也。
問。爪刀火等淨可通種相二淨耶否師云。火淨無論可通也。刀爪淨可依樣。若其核等斬其物應淨也。不斬物不應淨異火淨也。
問。麁末盡形藥。加法自煮服用可開耶否師云。麁抹加法煎用開也。淨地若不淨地。何所可作。但盡形藥開内煮也。
問。無病比丘。爲病比丘盡形藥等加法與可開耶否師云。爲病比丘開(見)牒彼各可加法也。
問。於院相不周處結大界時可依不周耶。又可加白二法耶師云。可依不周。不可加白二法也。菩薩御代及御不審。然而不可加白二(云云)。
問。已於院相周匝處。結大界并淨地後。院相壞時可依結法耶。又可依不周耶師云。可依結法。已作法結故不可依不周也。
問。說戒中間依急緣出界時。與欲出可惡耶否仰云。爲界外事作與欲事不可有。若定可出界。白衆且止說戒可出也。
問。說戒中間出界人。更不可作布薩耶否仰云。羯磨竟序三問以後出人。更不布薩不可有苦見。於界内已會故也。
問。尼到僧中作自恣時。僧自恣中間令作耶仰云。中間令作之。自恣篇見。可見彼也
問。受食時食墮作受意成受不作不成耶仰云。作成不作不可成。其旨釋文見。鈔云。行食時比座餘食逆入鉢中成受(文)記云。行下次明食墮亦約作意故成(文)僧祇云。行餅糗飯等抖擻篋器逆落盈中。不作意者不成。反上成受(文)記云。作意者。塵飛入時須起受意(文)。
問。雪氷雹等。無人時者不受自取可食耶仰云。僧祇云。雪氷雹無淨人處淨洗手自取食。有者應受(文)。
問。爲記識受生薑等。轉變生芽時本受不失耶仰云不失。鈔云。二明轉變。善見受生薑後生芽不失受。芽處更淨。非生芽處得食(文)記云。下列諸物。雖有變動。不易本質故皆不失受(文)本受不失。比丘置地自押芽分淨人可令淨也。
問。中前手受四藥過午失在之。過午卽失耶。亦過午後待一須臾失耶師云。異義在之。然而待一須臾義善歟。藥篇可見也。
問。僧尼互可爲能授人耶仰云。飾宗記五(末)注云。若淨人難得處。僧尼二衆互手受食亦成也(文)此釋意可作能授(見)雖爾輒直不可受器物可受也。
問。取尼衣戒本罪可局受持五衣耶仰云。可局受持。鈔云。四分亦云。佛告尼言。當畜五衣。完堅者餘衣隨意淨施。若與人。卽與人則何簡施道俗(文)。
問。依自然界安居後結界時。猶可依自然耶否仰云。可依自然。安居篇可見之也。
問。界内在前中後安居人時。自恣可依何人耶仰云。自恣可依多人(見)自恣篇可見之也。
問。索欲問和已竟。羯磨未作中間。自界外僧入者重作問答耶否仰云。重可問答也。資持上三可見之。
問。忌成及界安居雖成後可作法耶(正通三)仰云。此二正義通三種安居。忌等卽成。雖爾作法後可作之。資持云。疏云。忌等直得後用加法。何爲答開制成立何得不有(直得是開加法依制)同記上文云。夏成在前加法有後。不以加法爲結之始(文)。
問。請依止法出界。不經宿不可失耶仰云。不經宿者不可失。若經宿若見和尚失也。
問。非法緣與欲時。與欲不成僧事可成耶否仰云。鈔文僧事成否不分明。尼鈔文可成僧事(見)然而鈔云不成是別(文)成別衆不可成歟。
問。受欲人說欲時。可牒多人耶否仰云。本宗意可牒多人(見)僧祇意不許四人歟。資持可見之。
問。受欲人至僧中縱睡若忌不說欲可成僧事耶否仰云可成。至僧中縱故不說成僧事(見)況睡等耶。但故不說者可得罪。業疏可見也。
問。依命梵難移夏得歲耶否仰云。可得歲也。注羯磨疏并記可見之。
問。羯磨十緣位有別衆前緣可成耶。又不可成耶仰云。結界唱相位有別衆可成。簡正記十五(本)見之。又如便利急緣豈待問欲耶。資持釋也。問欲已前可說欲(見)不待問欲故有別衆可成。準此釋等意。不拘別衆前緣可成。但第八緣已後勘出別衆。續前可作九十。九十竟准資持上三意。更重可作問答也。
問。沙彌夏末受戒時出界可受日耶否仰云。可受日。可有可破安居故。鈔迦絺那衣法付可見之也。
問。尼無羯磨受日耶仰云無也。鈔安居篇可見之也。
問。手巾可說淨耶否仰云。巾帊類故不可說淨歟。但五分律文可說淨見歟。
問。不捨前受衣受餘衣時可成受耶否仰云。可成受。前衣受後衣成受位失。但可有違制罪也。二衣篇可見之。
問。雨衆沙彌可許受持上衆衣耶否仰云。無縵衣時受可成受。業疏四上見其分。但可反被也
問。展轉淨主通五衆眞實局本衆耶仰云。展轉通。眞實局也。鈔二衣篇可見也。
問。内衣必可染色耶否仰云。多論意必可染色不見歟。母論意不染犯吉見。本宗意可染色見。鈔中三。業疏衣藥受淨篇可見之也。
問。無正大衣不得受功德衣耶否仰云。不可受(見)簡正記見之歟。
問。失衣時犯長衣可許受持耶否仰云。無衣時取可受持(見)但可懺本罪。戒疏三下。鈔中二此趣見。
問。受食時不可得捻鉢耶否仰云。不可得捻鉢也。鈔赴請篇云。毘奈耶云。不得捻鉢令大指入鉢中(文)記云。毘奈教食時取鉢(文)。
問。白二淨局作法。餘三淨可通自然作法耶否仰云。濟緣記二上云。初二無法並通兩界。又約道俗住二局僧居。又業疏二上云。處分通諸界羯磨局大界。記云。通諸界卽自然作法(文)此等釋。白二局餘三可通(見)。
問。取金銀像等被開捉寶戒耶否仰云。資持云。不犯中(乃至)若供養塔寺莊嚴具收擧(開捉寶)或約無淨人處。或是部計緩急。今或併淨塔廟。且就本宗開之(文)准此釋意金像等可開之。又資持釋云。金像佛鑄成聖像四分不犯(文)。
問。新受戒時。初受衣鉢等次第如何耶仰云。五條七條大衣鉢坐具。如此可受持。業疏四上可見之也。眞圓律師相傳。
問。界内有四比丘。布薩時四人必戒本羯磨誦解。可行衆法布薩耶否私云。西闍梨云。戒本羯磨必誦解可行也。東闍梨云。羯磨四人必解。戒本一人誦解可行也。
問。梵網布薩之時有不集比丘者作法礙被云非法。可不成布薩法耶私云。不可成法礙。可成布薩也。。
問。倚師足高者登作說戒等應犯高床戒耶私云。有人云。和尚所所御說法之時。倚師足高令截給(云云)東闍梨云。高床戒犯僧私兩床。但約坐臥之床(見)爲說法等床不可有苦見也。如轉輪高座也。
問。沙彌共大僧布薩時。沙彌布薩成位何耶私云。雖有異義。教勅之時應成布薩大有所準。不能具記也。
問。若在前成者。後序不來可無過耶。湯不來者當違勅之過也。
問。安居法成位何言耶私云。有人云。問答之終持言下成(云云)私云。持言賓師釋。去取不定(云云)豈此言不成耶。今云。對首三說之作法之終當成結夏也。
問。律中依命梵二難許移夏。命難分齊何耶私云。東闍梨云。律出命難出食不足。其依自氣力可衰損程分齊歟。自可量事也私云。本淨長老之大安寺管領時寺中僧中。依食不足緣被移橘寺事在之也。
問。法同沙彌無同類時。比丘爲所對可得作安居受日等對首法耶私云。有人云。無同類時。應用比丘對首也。
問。東闍梨云。此義甚不可也。不可作事也。其故者。沙彌行事。亦通心念。何得對比丘。心念可作也。
問。初安居等結已。有緣卽日受日可得出界耶否私云。有人云。卽日受日可得出界(云云)今云。必經一宿受日可得出界。簡正記其旨見。彼記可見也。
問。受日出界滿歸本界已。其卽日依緣受日出界可許耶否私云。有人云。北京行事皆許之(云云)東闍梨大違作法等文。必經一宿受日可行也。
問。且一度卽受七日一月三十七日已。在界外得用盡耶否私云。本淨長老義云。同事不可爾。異事可爾。濟緣記見(云云)西闍梨云。是不可然事也。一法滿已必歸本界。經一宿已然後應赴一法緣也。濟緣釋但云一時重受二法。延續非許有界外也。
問。受日羯磨一度可得四比丘加耶否私云。和尚云。加四比丘不可許。東闍梨云。可得加四比丘私云。不可許加四比丘歟。
問。律中二十餘受日緣外。爲利生事應開受日耶私云。和仰云。律中所說。自調自度爲本。猶以依生善滅惡事開受日菩薩利他爲本。何爲利生事可不開受日。然而若有事者。爲利生事可牒也私云。無性攝論。爲利生開破夏。今準彼文可許受日也。
問。旦受七日法二三日用已聿未終歸本界。若雖過七日重用後日耶否私云。有人云。同事雖住何日可用殘日。卽十誦白殘夜去是也(云云)私云。和上云。十誦中白殘夜去但初七日之内。若過七日已非所開也。未用者雖過何日無苦見。用始一日過七日之限後不可用也。
問。以三日五日之別緣合可得作衆法受日耶否私云。有人云。共短緣合爲長作衆法不可有苦見(云云)今云。不可爾也。若一事衆法緣。以短長合加衆法。隨意可依用。若皆短緣。加衆法不應道理也。祖師所不用也。
問。爲一所法事受日。於其中間而在他所可得夜宿耶否私云。有人云。事同事無苦見。異事不可爾也。今云。一所根本事未終。於日日中不闕其事者。設雖異事。經宿作之有何妨耶。
問。一界内比丘。皆出界時受日可爲何樣耶私云。有人云。出界之比丘不可許對首故。七日停一人可爲諸人對首也。其一人後心念可行也。衆法準之(云云)東闍梨云。諸文出界人。不可爲對首受日。不遮前衆別二法互爲對首行受日有何妨耶。
問。過後安居受戒比丘雖不受日。夏中可得出界耶否私云。有人云。不受日行不可有苦見。不結夏故。東闍梨云。受日可出界可破安居。故私云。應有破安居之過。破夏破安居之樣。業疏中可見也。
問。他門行事能秉三人行受日何耶私云。有人云。準慈恩意致此行事(云云)今云。此事僻事也慈恩意。辨事僧體四人見故也。
問。僧祇事訖羯磨得依用耶否私云。大谷云。單通受比丘。諸部律可依用故可用(云云)今單通受遍學比丘。輒不可用他部也。其故者。別受可依四分(見)然者通別兼受比丘。可四分依用。依之單通受比丘。先可依四分一律也。但依餘部致別受比丘者。可依餘部也。所謂可專一律行事也。輒不可亂用也。
問。初安居比丘。夏竟十六日之朝六念可數歲耶否私云。有人云。朝不可數歲。自恣已後可數也。自恣受歲故(云云)東闍梨云。不可待自恣。朝可數歲(云云)私云。若自恣爲本數歲者。破夏不安居比丘自恣作。彼人豈可念歲耶。又依難一向不自恣人可不數歲耶。
問。不周淨約總院相不周耶。又約一屋舍四相不周耶私云。西闍梨云。不約一屋舍不周也私云。不周淨者。但約總垣等不周。不約屋舍四相不周。開鈔疏等能能可詳之也。
問。於不周淨處可得加白二法耶否私云。和云。不可加也。東闍梨云。於後後者被留此行事畢。
已上二十二箇條者。以般若寺眞圓律師自筆抄令書寫之訖。但於本文文字少少不審之間。以義所書改也。
律宗行事目心鈔(中)。
本云。自去延慶元年之秋初迄于嘉曆三載之春季。已上二十一箇年之際。爲固止作之隨行。漸漸類衆諸律之要文。爲全和上之嚴判。連連抄起庭訓之行事焉。定謬解多端歟。仍欣愼外見也。冀法燈久捶兮長耀九天之速路。戒香遠薫兮同證三佛之覺果而已。
本云嘉曆參年(歲次戊辰)三月中旬候
釋沙門忍仙謹記
結界略次第 布薩略次第
結夏略次第 受日略次第
自恣略次第 分物略次第
布薩法則
律宗行事目心鈔(下)
無場大界初結時略次第(小机打敷置左首尾戒釋羯磨者座前先而置之)。
先作相(二返依六相自然量集之)次集堂(若餘所)次露地偈(至堂軒等作相一返)次入堂(打輪引入)次三禮著座(三禮各打輪)次表白(打戒釋二取於首尾)次僧集等問答次告不須欲由次唱相(打靜乍立唱之)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次前白(打戒釋一合掌)次羯磨(打戒釋一合掌)次作相(一反爲結淨地集大界内)次僧集不等問答次前白(打戒檡一合掌)次羯磨(打戒檡一合掌)次迴向(廣略隨時)次法始(十重同音若七佛略戒)次三禮(各打輪)次退出。若重結時者。
先作相(二反集大界内)次集堂次露地偈次入堂次三禮著座次表白次解淨地(六法如常)次解大界(六法如常)次作相(一反爲結大界依六相自然集)次僧集不等問答次告不須欲由次唱相(乍唱之)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次前白(打戒釋一)次羯磨(打戒釋一)次作相(爲結淨地集大界内)次僧集不等問答次前白(戒釋一丁)次羯磨(戒釋一丁)次迴向次法始次三禮次退出。
永仁二年舊記在之。準被記之
問。結戒場時作法如何耶答。有抄云。大略同無場大界初結作法也。若結有場大界。先結戒場後可結大界也。
問。唱相比丘威儀如何耶有抄云。起座到靜邊開坐具三禮不收坐具。寄靜本。一打乍立向僧唱之。唱畢一禮收坐具後座(云云)西大寺結界唱相。
文永三年十月二十四日
菩薩(羯磨)總持(答法)幸導(唱相)。
戒場唱相云。大德僧聽。我比丘爲僧唱四方小界相。從此寶塔東南角柱内畔中分。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西下。至西南角柱内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敷北下。至西北角柱内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東下。至東北角柱内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敷南下。還至東南角柱内畔中分。此是小界外相第一周訖(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次大界内相
大德僧聽。我比丘爲僧唱大界四方内外相。前唱内相。從當寺寶塔東南角柱外畔中分。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西下。至西南角柱外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北下。至西北角柱外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東下。至東北角柱外畔中分。從此又隨屈曲旁土居穿二柱二唐居敷南下。還至東南角柱外畔中分。此是大界内相第一周訖(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次大界外相
大德僧聽。我比丘爲僧唱大界四方内相訖。次唱外相。從當寺四王院外牆東南内角旁牆内畔西下。至南大門東牆形内角旁牆形南出。至標木内畔旁標木西下。直至西標木内畔旁牆形北入。至牆形内角旁牆内畔穿小牆南端西下。至寶生護國院四足東牆形内角旁牆形。隨屈曲南出。至國東端内畔旁國西下。至西端隨屈曲旁牆北入。至牆形内角旁牆内畔西下。至西南内角。從此旁牆内畔北下。至西北内角。從此旁牆内畔東下。至北土門西牆形内角旁牆形北出。至國西端内畔旁國東下。至東端旁牆形南入。至牆形内角旁牆内畔南入。至標木内角穿徹牆東出。旁牆内畔東下。至四王院北門西牆形内角旁牆形。隨屈曲北出。至國西端内畔旁國東下。至東端隨屈曲旁牆形南入。至牆形内角旁牆内畔東下。至東北内角。從此旁牆内畔南下。至東門北牆形内角旁牆形東出。標木内畔旁標木南下。直南標木内畔旁牆形西入。至牆形内角旁牆内畔穿徹小牆東端南下。還至東南内角。此是大界外相第一周訖。此是大界内外相各三周訖(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布薩略次第
先道場莊嚴次作相(二反若一反)次各各入堂三禮次到露地偈次作相(一反)次露地偈(輪二打上座出偈)次入堂(入堂開坐具三禮)次持戒偈(上座出偈偈了著座)次維那等行事(香水偈香湯偈)次聖僧偈次行水行湯次維那唱白次行籌次清淨偈次請說戒師次維那唱告次說戒師登高座次散華次唄(二種隨時)次戒香偈次戒師前序誦(戒釋二丁取首尾)次僧集否次和合否次未受具戒者出次說欲次誰遣比丘尼問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次羯磨(說戒師戒釋一打)次諸大德已下誦次沙彌召來次誦後序次戒師下高座次後唄次四快偈次三禮(各打靜)次到露地偈所(自末座出堂)次退散(自上座散)。
準建長年中舊記記之
問。佛前立並時維那獨三禮事如何耶師云。四快偈之後。諸衆禮拜時。維那依打靜不禮故此所禮也。
問。行事末座唱白中間起座時分何位耶師云。衆中誰少偈第三反末可起也。
問。四分說戒梵網布薩。若兩說戒時維那行籌次第如何耶師云。四分說戒時。先比丘次沙彌行也。外衆籌不行也。梵網說戒時。先比丘沙彌次外衆行也。兩說戒時。先比丘次沙彌次外衆行也。
問。行事未受籌進上座時威儀如何耶師云。四分說戒時。先取籌比丘經佛前進上座了。經佛壇後取沙彌籌進上座。經佛壇後復座。梵網說戒時。比丘沙彌籌進上座了。直經佛前外衆籌取進上座。經佛後復座。兩說戒時。比丘籌進上座了。經佛後沙彌籌取進上座。直經佛前外衆籌取進了。經佛後復座。
問。唄末燒香役者取香爐。自三禮前可取耶又後可取耶師云。有二說。一說先取香呂三禮偈意。一禮置香呂。一說三禮後取香呂。偈竟置香呂。一禮前前依後說。當時依前說也。
問。維那終打靜燒香役者問訊。小步去後可打耶。又不問訊前打。燒香役者同時問訊可復座耶師云。兩樣也。但前樣善也。其故前方便已畢可始誦戒告戒師意故也。
問。說戒師戒釋打取首尾前後事如何耶師云。兩樣在之。一樣戒釋打取首尾終置首尾。戒釋打一樣取首尾。打戒釋終打戒釋置首尾。可依前說也。
問。說戒師對上座問讀訊何箇度作耶師云。始到佛前時。說戒竟自佛前歸時二度作也。自佛前到高座本時。下高座到佛前時不問訊也。
問。說戒師香箱坐具何處置耶師云。香箱初燒香時置前机。後燒香時取坐具倚師倚師後板本置。高座高座登階右方下置也問。極略兩布薩作法如何耶仰云。堂莊嚴等如廣式。作相一反。入堂禮拜。露地偈引入三禮持偈著座。戒師佛前燒香禮拜昇座。自前序始至布薩說戒答略後。直我今已下誦音略輕戒。自終爾時釋迦誦後序。梵網說戒極略可如此。自此猶不可略也。其後始四分布薩。比丘滿四。羯磨說戒不爾出沙彌可作對首也。
結夏略次第
先道場莊嚴(上座座前小机一打敷其上戒釋首尾柄香爐花籠一入花置之)次作相(二反早下)次各各入堂(燒香三禮)次到露地偈所次作相(一反)次露地偈(打輪上座始之)次入堂(打輪引入私云。如布薩引入次維那引入之座本夏臈次第著座)次三禮(互跪合掌)次燒香戒香偈(上座作之)次散花散花偈(上座作之)次諸衆著座次維那打靜(一丁)次唄(優婆離唄)次表白(上座打戒釋二取香呂)次各各對首法(互跪相向作之)次諸衆著座次釋迦燒香(上座與最末座二人作之此間唱寶號)次伽陀次三禮(各各打輪)次著座次南山燒香(如前)次伽陀次三禮次著座次靈芝燒香(如前)次伽陀次三禮(私云收座具如布薩自未引出)次到露地偈所次退散。
準建長年中舊記記之
問。形同法同沙彌等。共大僧可安居耶。別處可安居耶師云。同共大僧可安居。不可有苦見也。
受日略次第
先道場莊嚴(掃除羯磨前小机一打敷首尾戒釋各此置之)次作相(一反)次集會(若堂若餘所)次所爲人乞羯磨(出衆中開座具三禮互跪事由私云所爲人乞法次表白可在之)次略和衆情(羯磨者戒釋二八丁取首尾)。次僧集否(置首尾合掌)次和合否次未受具戒者出次說欲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若通答若別答若別答若一月日若十五日不可云半月也受過七日法一月日羯磨若十五日)次白(戒釋一打合掌作)次羯磨(戒釋一打合掌作)次迴向次所爲人一禮復座(二行云不待廻向終一禮畢後座)次戒釋二打(所爲人待復座)次諸衆一禮次退出。
準永仁五年舊記記之
問。受日作相沙彌可集耶師云。沙彌不可集也。若布薩若開講等次有受日時。侍問自上座可去也。
問。依同事八九人受日時如何耶師云。所爲人不可到四人(見)前述事由一人作之。三番羯磨可受日也。
自恣略次第
先道場莊嚴(大途如布薩時。小机一脚打敷首尾戒釋柄香呂置之。圓坐二草座等用意也)。次作相(二反三下大鼓若四十下金所依時也)次各各入堂(燒香禮拜)次到露地偈所次作相(一反)次露地偈(打輪二)次入堂(維那打輪自上座引入)次三禮(打輪二開唯具)次持戒偈(偈了著座)次維那行事(香水偈香湯偈)次聖僧偈次行水行湯次唱白(大德僧聽衆中誰小已下)次行籌(若比丘計若有沙彌次沙彌)次散花(香水香湯同灑之)次唄(唄間散花役者散花)次燒香役者燒香(唄半分過程起座三禮。終程燒香捧持)次燒香偈(唄畢出之)次表白(上座若羯磨者戒釋二打取首尾)次僧集否問答次和合否問答次未受具戒問答次問答說欲(說欲及自恣。私云。答云。此衆無說欲及自恣)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通答若別答。私云。答云。差受自恣人白二羯磨)次差五德(戒釋一打白又一打羯磨)次五德到佛前三禮(燒香)次五德和白(三禮畢相向。若別答如常問答。上座戒釋一丁)次五德復座(一禮取唯具)次行草(行事未二人行之)次第二五德唱告(佛前開坐具不禮)次正自恣(唱告了第一五德對上座上座作始)次第一五德唱告(於佛前開唯具跪不禮待終)次二人五德復座(經佛後二人同時)次迴向(上座若羯磨者)次唱十佛名(各各戒釋打不續心經)次後唄次四快偈次三禮(各打靜)次露地三禮(上座示興法利生契)次退散。
準建長年中舊記記之
問。五德自恣當本座可作耶師云爾。不可待總終也。
問。沙彌別處自恣時不到大僧所耶師云。沙彌籌可送大僧所。大僧自恣竟到合露地之三禮所同三禮散也
問。維那等役人去役者座入於臈次可自恣耶答。師云爾也。面面役者終入於臈次可自恣也。
問。草座把大亦長分齊何程耶答。師云。大周尺三寸五分計。長周二尺二寸計可調之也。
分己物略次第
先集財次作相集僧次讀衣物帳次捨衣物次略和衆情次三問答次定輕重次一問答次賞勞(看病者出衆互跪)次僧集否問答次和合否問答次未受具戒問答次說欲問答次僧今和合問次答法(作賞看病人六物羯磨)次前白(戒釋一打合掌)次羯磨(戒釋一打合掌)次看病者復座次與六物(五德與之也)次差分輕物(五德人出衆中開座具不禮互跪)次僧集否次和合否次未受具戒者出次不來說欲次僧今和合(答分已比輕衣物羯磨)次白(戒釋一打)次羯磨(戒釋一打)次分物次迴向(戒釋一打)次退散(戒釋二打一禮)。
準永仁五年舊記記之
問。輕重物帳兼可書分耶師云。持律人能能問定輕重物書分二本可支度也。
問。集財所何處耶師云。佛前屏風立隔布薩莚敷。其上輕物重物別可置之也。
問。讀衣物帳時威儀如何耶師云。五德出衆中到衣物等所展坐具。問訊不禮拜。到靜本一打歸坐具上。互跪讀帳也。收坐具復本座。
問。捨衣物時威儀如何耶師云。看病者出衆中開坐具。向僧三禮。到靜本一打歸坐具上。互跪合掌。捨之畢一禮收坐具。復本座也。
問。略和衆情作法如何耶師云。作羯磨人戒釋二打取首尾表白(廣略隨時)。
問。三問答時答誰人答之耶師云。五德若案内者答之。
問。其答詞樣如何耶師云。亡者負三寶別人物。又三寶別人負亡者物不候。若有可答有。囑授物不候。同活共財不候。如是可答也。
問。判輕重物語如何耶師云。讀輕物分畢。此諸物不論體輕重。專以助道具可爲輕物。讀重物畢。此諸物以不助道具皆可爲重物。輕物作法分重物可入常住。
問。說淨米錢等可書重物帳耶。又可集作法所耶師云。勿論帳可書。又無論少多。不集不可有苦見。又小分物集不可相違也。
問。一問答時答詞如何耶師云。不將亡者輕物送喪候可答也
問。賞勞時看病者威儀如何耶師云。羯磨者看病者出給有時。出衆中向羯磨者開坐具不禮互跪合掌。
問。沙彌出時樣如何耶師云。沙彌衆於本座所三禮互跪。受教勅已一禮從上座出。歸入隨勅也。
問。羯磨者差五德時詞如何耶師云。差無愛恚怖癡能分輕重之人。可令分與輕物。卽某比丘當其撰互跪可受羯磨。
問。正分物時樣如何耶師云。作相召沙彌。沙彌還來之後。五德行籌。看病者若便宜人起座受籌。行行竟唱告(打靜)。
問。唱告詞如何耶師云。大德僧聽。大比丘僧若干人。沙彌若干人云。唱告竟行探。
問。探何體可行耶師云。衣物等書名。其名紙書捻。自人數物。少白紙捻加兼支度。五德看病者便宜人。少少起座行探。任探行物也若和合有寄進事者。羯磨者作羯磨了白僧衆。此時無召沙彌衆僧退散時。五德殘沙汰人交替之已退出。
興正菩薩般若寺海龍王寺西大寺第二代輕重物略同聚異帳。
三衣鉢坐具針線囊漉水囊香箱長衣三衣祇支覆肩(二具)裳一手巾二(一持)褊衫四具(木蘭二黑染二)淨巾一小袖六(上中下)墨染惟九布色惟二頸卷三(上中下皆絹)奧布惟六糸副惟一椋惟一絹切少少袈裟衣財(蓮糸二切)白布二端蓮糸切切褊衫切白布切一袈裟囊二經袋二舍利袋少少舍利袋緒一脚布一汗巾一湯巾一帶三筋履二足(上下)襪二足(上下)絹襪二足(上下)手覆四平組三筋觀身衣一刀子三剃刀箱一合(在剃刀二手)火燧箱二合楊枝箱一鑷子一鍚枝二(大小)銅香爐一榱香呂箱一茶院香呂一耳挑二水瓶三菩提子念珠十四連桑念珠一連花梨木念珠一連念珠糸少少正念珠箱三檀紙六帖(一帖紅梅)原紙三束中紙四束餘雜紙四束名香少少名香器(大小)香桶一盡戒藥少少藥桶一膏藥少分茶桶三瑠璃香呂一同花立四茶垸器七(大小)茶土器三(木在臺)鉢子四施餓鬼器一茶垸サラ一硯箱七合筆箱一合筆一管唐墨切二蒔繪小箱二計算箱一唐箱一合雙紙形一油手瓶二(茶垸)絹袋(上中下)布袋一(小)藥袋一鉢囊一手箱二合(上下)袈裟箱一合頸卷絹一。
已上西大寺菩薩輕物(羯磨招提寺圓答法二代慈道御房五德觀玄御房看病隨公)人七百七十九人。
直突一巢襖子一柄香爐一輪二(大小)麈尾一小塗桶一角筆一榱單一枚樾具一金鞠二(大小)墨朱一囊(爲聖教句默不爾重)朱土器(如朱斷之)下鞘一染糸少少椙原十帖一斷紙少分表紙小分文箱拔出綿一阿伽桶一平机一脚組三筋(舍利囊緒故不爾重)。
已上般若寺觀良大德輕物同前略之長衣坐具一布小袖一綿帽子一周尺一小机一脚細蘿一細皮子一小蘿一合小塗箱二綴一懸皮子二(大小)。
已上海龍王寺長禪大德輕物同前略之。合小袖一帷三(上中下)硯一面榱硯一面文臺一針筒袋二十一鉢覆一瓢單水瓶一クケ帶三圓組帶一平組帶一瑠璃壺一同器一橘打枝一名香六十囊水引十囊水引箱一蘇合圓四囊茶桶二對(上下)檜扇一本虎杖丸盡形藥色色。
已上西大寺第二長老輕物前異集之(羯磨招提凝答法第三代淨覺房五德道禪御房看病理公)。
衾二(上下)寄懸三(上中下)枕二(大小)唐四(大小)脇息三(唐一)繩床一(在法被)蒲團五扇二本打輪九本(唐一)机三脚釣火桶行燈一(在箱)燈臺三火桶三(土木)文臺二平机二脚火箸四具燈石四弄杖二小屏風仃方蚊帳一榱紙帳五枚(大小)莚三枚楾手洗三具小手洗二唐䇺二本臺皮子一荷(在覆油單)葛二合腰打槌二手鞠三帳鼓一尺三小大鼓一磁石一湯瓶二花立二具(茶垸)瓶一(茶垸大)水精玉四(大小)茶垸小鉢三秤二(一唐)茶垸藥摩二打挑子一具藥銚子四小提一瓶子一(唐)唐梡五香盤一藥篩二盤四(大小并覆二)時藥少少藥少少甘葛三手瓶茶少少(芑)布袋一(大)幕二帖輿二丁(繩油單在之一具手繩在之)。
已上西大寺菩薩重物
足馱三足火鉢三墨染袴求衣一紫絹切皮子八鋸一織物帶一筋烏帽子一圓座三枚釣鉋油黃少少油小分油瓶三柄立袋一敷皮一枚筒五花梨木切下簾一具繧繝切少少打敷五枚炭取一疊針一木鉢三椙大箱一合檜笠三枚舛五外居三荷炭五籠白地二輕石三蓑二大刀三茶臼一一橙板二枚三階棚一曲金一錐三藁二足竹斤二皮襪二足箒三鳥箒一冶茶一木提二算一具麻苧少少末香少少疊糸少少皮香少少文机一脚桐火鉢一毛?;筆三(大小)塗師?;筆荷繩皮纑小分少分如法經指鑒茶箱張火桶盥一錢一貫文唐櫃二合桶六菜桶五
已上般若寺觀良大德重物異前集之。
常住單(一枚)行纒一具榱著一具油單四枚榱箱二合光燈臺一基茶垸大香呂一赤漆箱(一合)信濃鉢一具大蘿箱一合紙帳二枚大机二脚。
已上海龍王寺長禪大德重物異前集之小鋸一莚三枚釣火鉢一針介一麁枺盡形藥懸皮子一荷箱二足馱一足枕屏風一雙。
已上西大寺第二長老重物異前集之。
已上以四帳集當行事處判也。輕重物準此行事時可有用意也。
布薩法則
一。小食時布薩白夏中。減日白次可作之。若界内四人已上住行衆法布薩。當座比丘不滿四人時不可用白。梵網布薩時。縱比丘雖不滿四人。沙彌衆多諸佛子諦聽等白一。聞鍾偈時僧立調。維那至上座邊。右角四五人計立(上座上不可立座)對上座問訊。上座合掌受之見之。百二十下橦止息。槌繪輪打合。偈終打輪時諸衆和南。
一。上座列時。維那極緩步。衆僧問訊限奧四五尺計行過。後遲遲故也。
一。五人役者去机事五尺計立。維那右邊行事。行香水邊時。右方行左不可迴。
一。維那香湯偈了。本所歸立。行事第二。至香水邊問訊時。三人同時問訊。維那展坐具禮拜(此自慶偈後禮也。可唱三歸)。
一。維那籌頭浴香水時。卽可誦偈。
一。四人行事各取香水等。問訊去時。香水役者經手巾役者前(但可依道場便)可行上座前。手巾役者。又同隨行香湯役者。又經手巾役者前。至靜本浴槌柄了。經手巾役者。又經手巾役者前。至靜本浴槌柄了。經役者并維那前。至上座前事如常。
一。香水香湯役者。上座前來近時誦偈。浴時右手受左手合洗。必兩手不受。
一。四人行事。還正面立調。同時問訊。各置器具。又立直同時問訊。去時右方左向。左方右迴各隨次復座。
一。維那至靜本向上方立。
一。維那籌持樣。左手面内向。籌下可奉。仰左手籌下掌不可受。
一。兩布薩時。梵網爲本。諸佛子諦聽等唱(但以僧爲本故。大德僧聽。大沙門等唱不可相違)。
一。小者衆中誰小白三反了下座。維那後邊三尺計可立。
一。金剛無礙偈唱白。我前向時漸可誦始。正受籌時。兩手仰受額程。捧頂戴意可成。必不付額。具足情淨偈時。兩手覆小者可返復。
一。維那行籌時。一宛可行。不可多擧。
一。兩布薩時。沙彌籌可別行也。
一。梵網布薩時。小者先内衆籌付上座了。欲收外衆籌時。自上座前直歸正面。外衆籌可受。必後戶不可通。皆付上座了。經後戶復本座。
一。梵網布薩時。比丘尼衆參時。結緣菩薩薩内入。籌行了都合時不簡。式叉沙彌尼比丘尼若干人可別擧。
一。說戒師請取坐具時。便宜少可曲窮。必不問訊。
一。散花莊嚴偈時。三人役者。至正面同時問訊。各取花瓶立退。少問訊可去。還正面邊。三人三角蹲踞時。佛後向。
一。散花莊嚴偈了。以香湯入香水。三人立時。唄初槌可打。香水役者。必不待香湯役。漸復本座。
一。却行道時。散花ソト取可落。多擧自指間漏落。物蒔樣。
一。供養者收坐具問訊。至座所時。維那打靜。在供養者後復本座。
一。麈尾戒尺可内置也。
一。說戒師先打戒尺。次取麈尾誦戒本。後合掌後序又取麈尾。梵網說戒前後序持麈尾。但問答時。三問後合掌。
一。梵網布薩時。與欲大德僧聽。
一。還烈時。問訊四五人一度兼。至門限不可遲遲。
已上二十七箇條者。去弘安九年二月十九日。於西大寺。依菩薩仰。卽御前而澄惠等執筆所被記之也。
律宗行事目心鈔(下)
斯鈔名目心故者取菩薩御實名下字中與第二長老御假名上字下號目心本彼兩代之仰聚行事要故云爾也。自去延慶元年之秋初迄于嘉曆參載之春季已上二十一箇年之際爲固止作之隨行漸漸類聚諸律之要文爲全和上之嚴判連連抄記庭訓之行事焉定謬解多端歟欣愼外見也冀法燈久捶兮長耀九天之迷路戒香遠薫兮同證三佛之覺果而已。
嘉曆參年(歲次戊辰)三月中旬候釋沙門忍仙。謹記一校了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