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8部大正藏第75册P0825 四十帖決 (15卷) 〖 日本長宴記〗.txt
《大正藏》第75卷No.2408
No. 2408
四十帖決
長宴記
目錄
一卷二帖(一。二)二卷三帖(三。四。五)
三卷二帖(六。七)四卷三帖(八。九。十)
五卷四帖(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六卷二帖(十五。十六)
七卷四帖(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八卷五帖(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
九卷一帖(二十六)十卷二帖(二十七。二十八)
十一卷一帖(二十九)
十二卷三帖(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十三卷一帖(三十三)
十四卷一帖(三十四)
十五卷六帖(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
凡此抄者一流之龜鏡。髻中明珠也。輒不可處聊爾者也。御書寫御懇志。諸天定隨喜感應。可爲立所者也。
右依一本加之。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兩界互不説事更互用之(云云)。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胎ノ十八道事未聞(云云)。
(寬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玄法寺者全大和尚先所住也。
青龍寺同大和尚後所住也。
四十帖決卷第一
(寬徳二年六月説)
師曰。加持衣印。右拳小許開四指灑之。如清淨印。觀有水。師曰。門前香象(或安門内)昔如來在世。有香象薰大會。從此已來用香象(云云)同月説。
(寬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師曰。遣除身中毘那夜迦印明。并辟除諸障印明。如軌次第。於彈指拍掌等之次。(行儀)加持供物之次。用之無妨。師曰。於道場外彈指唱吽。是驚覺之意也。如律中彈指之意耳。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師曰。加持香水。先右手取杵。左拳安腰加持之。●●●●●三明加持之。但●●字加持之間。於水底觀●。於水上觀●。三種明各逆順加持之。或●●之二明唯逆加持之。謂多是去垢之義故也。次散杖入水器。少許右磨唱吽發如常。但●淨水也。●水種子也。百反許加持(云云)加持畢杵安本處。右取散杖灑之(左拳安腰)灑壇上之時。或時自五色糸下灑之。或自糸上灑之。常途行法事也。師説弘法大師説。水底●。水上●觀之。以阿密里帝明加持而後灑之。
(同日)
後説曰。或以●●皆逆加持之。以●●●逆順加持之(去垢ノ意耳用逆也)師曰。吽發者遣除義也(云云)。
(寛徳二年十月十九日説)
後日説云。加持香水。水底●字立觀之。水上●亦立觀之(云云)師曰。以灑水安左。是生師傳云。加之無異徹耳。猶是起●●●之文歟。
問。灑水毎時替之耶。答。護摩時必毎時替之。灰塵汚之故。但常供養法時。人師不必替之。謂之爲靈驗水。謂之香水(云云)或文云。時時可替之(云云)可尋之不慥之。
師曰。凡顯密二教是一也。顯教分別諸法相性。密教其可修方法説也。以淺事顯深理也。卽是爲速證之道也。彼如加持香水。●空觀也。●假觀也。●●●中觀也。●不生也。●●老死也。卽不老不死之義也。是云甘露之明。謂是實相中道不老不死妙藥也。世間上藥何物如之乎。凡一切壇場供物。本尊形像行者身等。皆是眞如一理上。今以此甘露中道理水彌灑之作其觀念也。
(寛徳二年六月)
師曰。加持供物。右手取杵逆順加持之。若胎以不動明加持之。若金用降三世明。若蘇用軍荼利明。阿密利帝若吉利吉利。
(永承三年壬正月)
又加持供物之時。左右手互取杵。各逆順加持之(云云)人師自爾用意耳。
(寛徳二年六月)
灑淨之後加持供物事。胎不動明。金降三世明。蘇軍荼利明。若總唯軍荼利。諸別尊法各隨其法之意耳。
(寛徳二年六月)
師曰。清淨印三部心印用之。謂以佛部心印及其明加持次以蓮花部心印明加持也。次以金部心印明加持之。掌中觀水右旋灑之。又親見之。而爲初行者。右拳少開四指。觀有水灑之(總印也)其拳大指安掌中。四指少開也。悉地軌云。其拳四指勿令著掌(云云)記云。右作拳少許開四輪汲水(云云)持明曰。只掌中想有水。灑之。不必覆掌(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説)
清淨印。右拳微開空如本付掌。觀有水灑之。此總印也。爲初行者用之。今三部心印眀。各以之加持之。掌中觀有水灑之。唯右旋灑之。如總印灑水之勢也。加持衣印如清淨印拳少許開四指。大指著掌。觀掌中有水灑之(云云)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決之。師曰。清淨印於掌中觀水灑之(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唱禮出胎藏界。謂驚發地神之處云。
先當爲一切如來作禮(云云)此卽受地一具文也。先爲三寶作體唱名也。乃至九方便三部被甲等。乃至持地印等。皆是受地作法也。以字燒字以後正是行法也。故一卷軌(金智)初以字燒字以下出之。故無受地作法。別尊之諸法不可必用唱禮也。只爲世間爲莊嚴用之也。全非其法之意也。又金界無唱禮。但是准胎用也。但禮懺是青龍寺童蒙等例時作法也。故是別卷書也。非彼界之正意也(但於金界。五悔是普賢行願故用之。又別尊法九方便用普賢行願故也)。
(寛徳二年六月)
隨行私記并胎記(書合)驚覺眞言註云。驚三界諸佛(云云)師曰。三界者甚奇也。卽是三部諸尊歟。若界字誤歟。可云三部諸佛歟。如大日經第四卷。諸尊菩薩天等眞言説已。如云此諸佛眞言也(或如意輪記云。驚覺三千界諸佛云云法性房記也)。
(寛徳二年六月說)
九方便印。一一當額禮(云云)而發心方便印。不必爾也。
(寛徳二年六月説)
發心方便印。不必當額禮(云云)作禮方便印。或説舞之後散之也。而乍九可舞歟。但不用之煩故也。發心方便明之次有増加之句。如戒儀發心之明次如云今所發心是也。大日經第七其増加向分明也。奉請法身方便者。卽是我身之中法身如來奉請之。或説前勸請方便請轉法輪也。今奉請法身方便請住涅槃也。卽請佛住世是也(云云)其意金剛智一卷軌分明也。
(寛徳二年二月二十日)
奉請法身方便有二説(如先日記之。同五年正月記之已上裏書)又奉請法身方便是請佛住世願也。其意金剛智一卷軌中分明也(云云)。
(同二年壬月十九日説)
胎軌作禮偈異第七卷。其意同故歟。
問。胎玄軌何故不載作禮方便文耶。答。第七卷所出是。世共所誦也。今軌所載作禮之文意亦不違耳。但亦懺悔已後之文正是發言所可唱也。至作禮只以禮拜爲儀。不必唱言。存此意故略不載耳。胎藏自三部出。金剛自五智生。胎藏以虚心合掌爲本三昧耶。金剛以金剛合掌爲不三昧耶也(云云)胎藏三部三昧耶印。入佛三昧耶是種子也。如處胎。法界生初出生也。轉法輪如習技藝也。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胎軌入佛三昧耶文。三法界道者。義釋有多釋(或三業云云。寛徳二年十一月十九日説)。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師曰。入佛三昧耶印。二大指是菩提心幢也(云云)師曰。法界生蓮花部當。火淨除義也。蓮清淨之義故歟。今此三部當胎内胎外學藝三也(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丹波御房駕拄大原洞給。胎藏受地之偈結香呂印。
(長曆四年九月二十日説)
地天勸請偈。清涼説唐音誦之。
彌勒讃并驚發地神偈是四智讃二反曲也(云云)驚發地神印。右脛本指頭右外按之(師傳)又雙膝指頭向左按之(北山説)。
(寛徳二六月十三日説)
師曰。驚發地神。左杵横當心上。右掌押地指向左方押之。坐不必跪不改也。
(同日)
師曰。又持次第印。内縛開掌而大指叉下捶杵而卽置杵(云云)安然和尚説。二大指頭相去付各風。此不持杵也。五輪印。五古其形方也。八葉印其形圓也。三角印可知。轉法輪印。風大之旋轉義歟(問。爾其印當額旋歟。答。不旋轉只以印當額也。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五輪中地輪者卽金輪是也。故云●字金輪黄色也。有情所居大地非輪數。只是金輪上垢也。金界金龜亦是地輪也。卽金輪名也。
師曰。五輪者。卽五智五佛也。具如尊勝破地獄法中(云云)(長久三年四月説)。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安然和尚説。五輪成身·五相成身是一致也(云云。而未以五合五。可尋之)但以五相成身五輪成身猶是意同歟。又五輪成身是因中修行也。五相成身是正成正覺之時行也。後日記云。胎軌五輪成身金軌五相成身。是皆行者修行修習可成佛行法也。故皆在因中也。其大日如來眞實成道之相。金剛頂教王等經中具在之。非行者修行之方軌耳。而出軌者。以經意爲行者修行之方軌也。凡果佛眞實成佛之相。金剛頂經等中具在耳。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風輪種子●字不加引點(云云)加引點者不動種子也。
(長久二年四月二日)
師曰。云五字觀身。云内護摩觀。云灌頂(正灌頂處也)皆以五字持身也。非受大灌頂者不令知(云云)皆是同事通塞同之。
不令通塞五輪成身之次十二眞言之布字。傳法記之意。從頂布之。謂●(頂)●(右耳)●(左耳)●(額等。在別授者多樣多樣是也)頂上字臥頂上觀之。如百光王眞言●字布法耳(諸説不同等。如寛徳三年正月下旬記之)。
(長久三年四月説)
問。十二眞言王頂上暗字如百光暗。臥頂上觀乎。師曰。可爾歟。又云。師曰。十二眞言王布字時。除眞言末句。唯至鑁縛二字誦之。餘時皆誦(云云)胎傳法次第。十二眞言王三處用之。謂五輪成身之後百光王已前。用十二眞言主布字。又花臺印(謂十二眞言王印明也)又八印之前用之歟。抑或説。八印之前用此布字。爾者五輪成身之時可止歟。云何。答。爾也。若五輪成身時用之者。八印時可止歟。答。可止布字但誦明(云云)又布字時此眞言末二句不誦(云云)先日説如何。答。五輪處事也。爾者何八印前此明全三莎訶出之。答。八印處皆可誦問。花臺時皆可誦歟。答。爾也。師曰。十二眞言足字結加半加足陽布之。但字頭下隨宜耳。若指方可爲上歟。十二眞言布法諸説不同。各據一文耳。又●●各安左右耶。答。軌意一往意也。任現圖曼荼羅。且對當之也。不可會釋。故亦無失。問。大師説十二布法●(左耳)●字依眞言王軌意。是佛母之位也。故可云右耳歟。答。入祕密釋。●一字腿上。●一字在足下。然單足二皆有之。今於一足置之管兩足也(云云)謂●●字。一説以●安兩腿。以●安兩足。故云單足二皆有之。又一説。只於右腿安●。於右足下安●。管左腿并足也。故云於一足置之管兩足。
胎藏安立器界後入佛法界轉輪三印。或説不用之重故也。或説用之文載也。況對記等云。三十六印(云云)
問。胎藏供養會。有如來頂如來頂相二印明心何。答。如來頂者。總同世尊頭相也。如來頂相者。無見頂相也。胎藏頂印以虎口安頂上。次引下以風節安額爲毫相(云云)
師曰。胎藏施無畏印。左拳乍取袈裟之角奉握仰當臍。與願之時亦爾也。但悲生眼時捨袈裟。以左拳安腰(云云)(寛徳二年六月説)。
(同十月十九日)
胎持鉢印。先於左脇下取袈裟二角。引繞合取左掌作之。二耳若不結如物耳。若結折反如常。無畏與願二手時。乍取袈裟而拳仰付臍前。悲生時捨袈裟作拳安腰(云云)。
胎界十力印。大指屈並不押彼屈小指。開悟印大指屈並不押屈水指。
(寛徳二年六月説)
傳法軌與滿願眞言之末。或一本有怖魔。如前之注。多本無之。而檢經軌。大日經第四密印品之中。此等行者道具之印明出之。其次第見。
先入佛三昧耶。法界生轉法輪。大慧刀。法螺。花座。金剛大慧。如來頂。毫相持鉢。無畏。與願。怖諸魔(智手拳舒風以毘倶胝形)南〃〃〃魔訶沫羅○(云云)悲眼。索。鉤印(阿薩婆怛羅云云)如來心。如來臍。如來腰。如來藏。大界(麗魯補履小呪也云云)無堪忍(軌云。驚發地天之前呪也)普光。如來甲。如來舌。如來語。如來牙。如來辯説。持十力。念處。平等開悟。普賢如意珠。慈氏(次諸尊印明也)廣大軌攝大軌(二本)皆同經與願之次有怖魔印明也。故知與願之次可有怖魔也。而玄法青龍軌。於道場觀後乃至轉身作薩埵之後大界五供之前安之。而今軌怖魔如前者。一説指前無堪忍(驚發前)一説此道具印明軌文數之三十二也。謂初入佛三昧耶乃至無能害力明妃也。此三十二印明或除之。如隨行軌。或此三十二印明安五供養普供養之後布字八印之前。如青龍一本(正僧正本)故如此印明安之前後不定也。如彼正僧正本。怖魔在前。此三十二印明在後。故與願之次無怖魔。故注可云怖魔如前也(謂准經意)今軌亦如彼本。以三十二可安五供後歟。故云如前歟。若准安後本云如前歟。又以彼顯之歟。胎藏滿願眞言次怖魔如前者。一説於此間用怖魔印明也。如前者。前無能堪忍是其歟(長久四年三月上旬説)。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説)
師曰。大海印胎藏有二説。一二大頭拄而付風。一二大各風側付頭不拄(如先所説)金剛界大海印只如文。内縛仰之。二空内叉凹掌中也。或時准胎藏作之(云云)。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胎界香水海大蓮。卽花藏世界無障礙土也。故其大蓮量五古莖量等。不可測量其大小(云云)又云。花藏世界花葉八葉觀之。謂八葉含無量葉也(云云)見義釋(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寛徳二年)
又云。花藏世界蓮中臺八葉蓮。同皆白色也。又云。大蓮花王并半敷蓮及八葉妙蓮。共皆白蓮花也(云云)。
(同日)
又云。祕密壇所云羯磨上半敷蓮并莖上八葉蓮(前云中臺八葉蓮是也)亦同白蓮花也(云云)。
胎藏華藏界大蓮華并中台妙蓮。共是白色芬陀利(菩提心義五云。非世間白蓮。可見)又其大蓮并中台蓮下有無量葉者。同其八葉一一葉攝無量葉耳(永承九年十一月記。有之可見之)。
問。胎藏大蓮華藏界其葉數云何。答。義釋問云。蓮華藏界葉數不定也。或百乃至不可説。何故只八葉耶。答。表八智葉等(云云取意)此文是問答花藏界也。非中台八葉蓮也。故知花藏界葉亦八葉也(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問。於華藏界八葉觀何佛土乎。答。今只觀臺上實報土。不觀葉上土。故有無不論耳。若准常途。可有佛土無妨耳。師説半敷蓮上有八葉蓮者。表因果具足之義(云云)謂半敷是因也。上八葉(云云)是果地也。卽因中説果耳(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華嚴經等所説花藏界。千葉一列周匝。又重重有之。二説有之(云云)可尋勘之。
師曰。八葉間三古是四智四行表歟。入定時定印是普通之印也。故不可必用眞言耳。但有二説。一不用眞言也。一蓮花部有其眞言。
謂三摩地破納麼是曰(云云)佛部金部等又借用蓮部眞言(云云)未見餘部眞言(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長久三四月説)
師曰。道場觀海中。先觀大蓮華王(花藏界也)臺上觀中台八葉華及諸尊各各花座故。一一界道皆於大蓮花臺上布之也。一一諸尊小蓮花無莖(云云)大蓮花八葉無安尊位。
問。花巖云葉卽三千界也云何。答。今教不必同彼説(云云)唯台上是花藏界也。
華藏界大蓮准中台八葉可云八葉蓮也。而經并釋等不云之(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師曰。以大日經之所説法界宮可准想道場觀大宮殿之儀式也。卽此大宮殿有二説。一云。此大曼陀羅在一大宮殿中也。一一諸尊有各各宮殿也。入祕密曼陀羅品意也。而大宮殿者如王宮王城也(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又云。胎界四重諸尊皆是華台上實報土所居衆也。師曰。道場觀之時。行者卽住花藏界上。謂蓮花臺卽因陀羅網花藏世界也。其量無窮。中心觀大宮殿。殿中觀大曼陀羅故。其第三重院外上座修供養法也。其花臺無窮際。大宮殿外有無量莊嚴。謂寶池寶樹寶網寶幔寶花寶幡諸音樂共命鳥等也(具如文)師曰。胎藏三重諸尊眷屬并天等。皆向院至坐。而圖繪曼陀羅不能如之畫之。師曰。胎曼陀羅除中台之外三重院也。院者垣也。故中台不云院。中院者初重院也。又云第一重院。圍中台故也。
(金界可有歟)
師曰。道場觀是成所作智也。故東寺一説。道場觀之時。十指外叉開掌覆胸。二大二小端拄尖。是則羯磨印也。而二中不入掌也。又閼伽是平等性智也。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寛徳二年六月説)
輪壇印。胎壇佛空身(身四處)金身佛壇空。兩界共印空。外翻印之。軌云。結大輪壇印(云云)謂指金界印明也。借彼文耳(云云)(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師曰。胎輪壇印。先覆印壇。次外翻向印佛。次内翻。抑印空。次如本覆反向身印身。凡七處也。金界亦外翻印空(云云)(寛徳二年六月説)。
三力偈而住(云云)謂我觀念一一莊嚴供具等。不散失不假想成就住祈意也(此偈猶呪願也。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供養次第法。以三力偈五供養之次用之。如前。此偈是呪願之意也。我觀念住云也。此偈住字點○住書。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五色具縁品白赤黄青黒(五佛之色也)奧品白黄赤青黒(受色ノ次第也)問。五色有二次第。
義釋出之爾者其愛染色次第又卽當五佛次第歟。師曰。爾也。謂白(大)黄(寶幢)赤(開敷)餘(如常)私云。見釋文疏文有此義。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師曰。胎藏先結五古印誦阿字明。
而後觀曼陀羅(云云)或時先結無所不至誦阿字明。而後觀之。凡曼荼羅觀之時。先結其本尊印誦其眞言而後觀之(云云)(同日説)。
胎藏觀曼陀羅時。五古印結之觀之。先誦阿字明三反。次觀之。師曰。或用無所不至必先印明次觀之。別尊法其根本印明(云云)(寛徳二年正月十三日)。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參丹波池上御房記之)
問。行法之時觀本尊。身量幾許乎。師曰。金剛手問佛。佛答意之隨行者觀見大小任意耳。又云。諸行法。道場觀時見本尊身量大小隨意。但稱行者身量可歟(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問。本尊身量幾乎。師曰。義釋云。只隨行者觀念耳。唯繋心有便程可觀之。問。胎大日何故住法界定印乎。答。爲表法界之理住之也。此界説理故也。卽是理界故也。如金剛界。是説智故智界故。結智拳印也。卽是他受用身理智冥合凾蓋相應之表也(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師曰。法界定印者。以右手背安左手掌上。大指頭平拄之。謂以右手四指背第二節。加左手四指内第二節等。並重二大指。右風側申付。平頭拄也。又大指平臥拄之。不合竪(云云)又此印如前大指拄竪是鉢印也。
T75082901.GIF
大師上綱説云。法界定印。先日之説四指叉之。與今不同也。謂私案之。彌陀定印有叉不叉不同也。法界定印亦有叉不叉二説也。問。名妙觀察智彌陀定印名法界定印。有何由耶。
(永承二年七月下旬)
師曰。彌陀定印是蓮花定印也。卽其印形蓮華形也。謂其風空相捻。状如蓮葉耳(云云)今檢如意輪瑜伽法要。説定印中。禪智蓮葉形(云云)。
三部定印事。法界定印者。二手不叉重二大指拄也。彌陀妙觀察智印(如常蓮華部也)此定印必叉作之。八指外叉二大拄金剛部定印也(云云)(長久四年九月中旬)。
(寛徳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又三部定印。妙心大之中可見之。金界五相之三摩地印。是名金剛部定印(云云)問。是妙觀察智定印也。故可用彌陀定印乎(私檢法花儀。彌陀定印用之)。
(寛徳二年六月)
胎藏金剛并別法等所用定印。多只法界定印用之耳。彌陀只彌陀法并彌陀印用之。金部定印金剛五相用之。問。可用妙觀察智印。如何。爾也。又此印金剛諸尊可用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定印有三對三部(云云)同十一月上旬云。三部定印之中。二部見妙心大(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池上御房)
師曰。道場觀之時觀作曼陀羅。是我心所變曼陀羅也。而奉請本尊入前所觀之佛身爲一身也。而是唯我心所見佛也。如彼顯教。猶是以心度量之限見佛相好等也。不見如虚空身(注也。如法華教主等也)壁所懸畫像。卽壇上所觀尊無異無別。卽所觀尊所請尊所懸畫所布畫。是唯一也。不可各別。故輪壇印亦印所懸畫像。卽於所懸畫像觀入我我入。并於其畫像心觀月輪想字道等。從畫口出字觀(云云)義釋出五位中住者。卽畫像是也。此畫佛卽入其身住故云住也。大日經五位中住者。曼陀羅是也。謂諸尊皆此中來住故云也。佛像用皮膠得失意罪者。諸尊不住歟(寛徳二年二月十九日)。
師曰。本尊者本所尊也。謂今所歸依供養本尊也。旨尊也。以此尊爲本爲旨。爲其事供養恭敬故也。或一説云。自本所尊故。是説非也。前説爲善(云云)。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不動結界印二説。清涼(如傳法法記)又説(如台記等也)不動刀印。鞘拔一匝鞘旋轉時。刀鞘手腕上越繞鞘手不搖(云云)(長久三年四月説)
胎不動刀印。安頂前後動之。如百光王印勢也。但三反動之。謂二遍動三反云度散之(寛徳二年六月説)。
師傳初鈴是驚覺之意也。後鈴是歡喜也(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問。台家亦先用實鈴杵。次用四攝之中鈴印心何云。金界鈴決中有此問耳本裏書也。此裏書下有之。用鈴杵作法具在之。後鈴有奉送意。又除召請(云云)法性房記云。初鈴五度(驚覺諸尊)二度(召請)二度(聲性寂靜)後鈴五度(歡喜)二度(聲性寂靜。除召請之二度)。
(永承二七九日)
師曰。又鈴筒口向背横安腰(云云)如薩埵持鈴之儀也(寛徳二年十一月)。
(永承二七二十一)
師曰。無杵弄杵儀。四指頗屈拳開之也。如常。但不全拳屈之小屈耳師曰。鈴安腰時。以鈴口當拄腰也(云云)。
師曰。胎記大鉤之次三部勸請必用之(云云)問。胎界亦先用寶鈴杵。次用四攝之中鈴印心何(云云)金界鈴決之中有此問耳。
師曰。遏伽浮花。或是水底飾料也。或是浴池水也。故池中蓮花表也。大師上綱云。檢文殊八字軌。閼伽觀云。心想寶池中蓮花菡萏開(云云)。
持曰。爲令水有芳芬也(今加入香芳)而表説云。水中沈花。洗浴時蹲彼花洗足。坐彼花沐浴(云云)(長元四年九月)。
又云。初閼伽勸請具故。云勸請意也。來降卽洗足也。悉地軌請前閼伽者儲置也。請前非獻之。後閼伽卽嗽口也。不必奉送意耳(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
又説云。通途供養法。三度閼伽獻之。初度洗足也。此有二説。或捧器想洗兩足。或器盤渧水傾入之左取盤也。此洗懸兩足意也。次度澡浴也。大國作法浴水之後身塗香故也。最後閼伽嗽口也(如食後漱口也)四度閼伽中二度共浴水也。共用塗等故也(云云)(長久五九月十一日)。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參著丹州池上御房記之)
胎藏供養法多分閼伽三度奉之。前二後一也。前二之中。初洗足也。卽傾器滴盤。後乍器奉之。洗浴也。後一者(念誦後也)漱口也(云云)金界唯二度奉之。前一謂洗浴也。不傾器乍器奉之。後一謂漱口也。如常。凡唯二度奉意。洗浴漱口也(云云)潤十月十九日。丹州阿闍梨御房。被期終焉令上山給。同二十五日戌時。卽參登拜禮而諮受之長宴記之。
師曰。閼伽器等二手如蓮印居之捧之。餘器可然也。而不必爾(云云)。
師曰。閼伽者圓滿義也。行者奉閼伽時。必祈求願令所求圓滿故云圓滿(三度奉閼伽。准提法見。金剛智四度奉閼伽。同軌不空本有之)勘法性房熾盛光記云。卽成圓滿器印閼伽也。以印捧頂(云云)又初度閼伽勸請意者。悉地軌先奉閼伽。次有勸請。意先儲洗足水次請也。通途閼伽初洗足。後漱口也。師曰。准提法大威徳法閼伽洗足嗽口之料。澡浴全身沐浴也(云云)(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天竺法唯以二器盛閼伽。而無塗香器。唯淨葉等盛之故器數少(云云)蓮花座觀作蓮花座。印明奉花座。畫像坐蓮花座是也。楨者絹畫像楨也。猶張也。如云曼荼羅一楨(云云)(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師曰。胎花座先結印當三度。誦明奉之。次以普印誦善來偈。次不動刀印(用之)明用之。如先辟除從魔印明(云云)(寛徳二年十月十九日)。
師曰。又四面供先捧右方閼伽之時。皆運心供四面右方閼伽。塗花香食燈皆爾也。又後供之時捧左方塗香之時。皆於四面左方塗香運心供之。花香食燈閼伽皆爾也。先師以手一一捧之勢給(云云)(寛徳二年十一月)供養法之時燈明煩故不捧之。故但用印也(云云)。
(永承三年七月二十日)
師曰。塗器之中葉。只是人之用意歟。如世間法耳。塗花水器。或説不差之(云云)。
問。胎記振鈴前成不動尊云。如何云花座之後轉大日成薩埵耶。答。文在轉阿爲縛文故。人師起此文云轉大日成薩埵也。猶是指前五輪成身大日云爾也。問。頂上●心上●心何。答。●薩埵種子也。●頂相也。
(寛徳二年十二月)
二守護印。以一拳付乳上。謂拳面向胸。以虎口向上也。其印別記之。
(長久四年三月上旬)
胎藏二大護印若存略時。唯一度結之。若不略者。各各四處結之。
(寛徳二十一)
胎二守護印。先右拳申風。拳面付胸。左拳稍屈腕如翼之勢。次左拳付胸如前。右拳稍付胸。拳面如打物之勢(云云)而二印同唯如打物之勢。不必翼。屈之煩故(云云)。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胎軌大讃前文云。毘盧遮那位及行者所居。皆有海會衆圍遶端嚴位。讃王如後述。七返稱誦之。讃曰。若持此經讃王所樂當成就(云云)謂如大日。住大曼陀羅行者亦同住中台三重曼陀羅。作此觀誦讃耳(云云)。
(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問。胎藏大讃印云何。答。金合是也。
胎行次下未有合行二
(長久四年九月説)
三部四處輪事。有二説。一隨其部念部。若佛部若蓮花部若金部。隨一布之。謂佛部先寶冠擧手印(五右印阿歸命)次阿安眉間。次佉等。次光炎。次歸命冒地阿。餘三輪准之。蓮部金部亦准之(蓮金二部寶冠眞言不説之)又一説軌意。三部四處輪是三部衆徳三部三二重(二三同中)曼陀羅布身也。故三部布之佳(矣)。
謂付此布法。山家二説。東寺一説受之(云云)山家二説。一先寶冠擧手印歸命阿。次阿安眉間。次●等。次方便。次光炎(後日決之)次冒地阿●(歸命)次三輪(如本)。
次蓮部(不用別寶冠印明)婆安眉間。次●等。次方。次光。次冒地●(歸命)次三輪(如本)次金輪(不用寶冠印明)●安眉間。次●等。次方。次光。次冒地●(歸命)次三輪准之。
問。此三部四處布字安眉間等者。重累歟傍布歟。答傍布已上山家一説(云云)。
二山家又三部一度布法。謂先寶冠擧手印明。次●安眉間。次●安阿字外方。次●安娑字外方卽誦阿娑縛明。次其阿娑縛連一度三重●等之字連。謂●等一返誦之間三重布也。誦響一反也。布字三重也。次方便并伊等一誦之間二重加之(後日決之)次歸命冒地阿娑縛。次唯安●●●(如發心輪)次●等。次光。次歸命左里也阿娑縛。次二輪准知之。已上第五●●●方便字不加歸命(云云)(後日決之。已上山家二説)
又傳法祕記意。四處輪布字畢後。方便字光炎字只一度反四處布之。一反之間布四處耳。
凡方便字光炎字可有二説歟。諸説傳法私記意也。
問。四處輪布字之時。第五方便阿字加歸命句耶。諸師不云之。如何。答。不加歸命(云云)。
問。四處輪布字諸説不同。長久四年九月中旬面受之。爾方便字光炎字布法前後不同。如何。答。諸説多云。佛部發心輪。先阿。次迦等。次方便。次光炎。次冒地阿(云云)三部四處准之知之已上。
一説。又説師依傳法私記意被修之。謂佛部發心輪。先阿。次迦等。次昌地阿。次修行輪(乃至)次涅槃輪。次方便字。次光炎字(云云)
(已上傳法記意一説也。謂四處輪布字畢後。方便光炎字反一度上四處布也。又方便光炎字不加歸命句云云)
東寺一説。先寶冠擧手印明五古阿。次眉間安阿字。次阿字右安娑。次阿字左安縛。次歸命阿娑縛。次娑字右起●等布之至●字左。次歸命冐地阿薩縛。次方便光炎。次喉●●●。次●等如前。次方便。次光炎。次歸命左里也。阿娑縛。次二輪准知之。
又云。東寺傳如前。但印先寶冠擧手印(如前)次二擧申二風側相拄(法界生印也)以二風頭隨誦字指其處(云云)。
又有一説。謂腦中安阿字。眉間列迦等。喉中安●。於喉外列●等。餘二輪并蓮金輪准知之(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長久四九説)
師曰。此布字一一觀字義。是佳矣。心思付了人有何煩耶。今此三部四處布字意。我身卽大日如來也。故今四處布三重曼陀羅(二三同中)卽成胎界大曼陀羅身也。然和上曰。成曼陀羅身也。平居如圓座。四重(加中台)曼陀羅成想(云云)。
問。我身卽大日也。亦三重諸尊卽具。爾者中台八葉是何耶。答。八葉是大日八法身也。故大日身中可具八尊歟。
(同月日)
問。三部四處輪佛部可爾。蓮花部金剛部各四處三重曼(二三同中)有之。亦各有四種●●等。三部各有主。各有曼陀羅。是皆大日三部異歟。答。不必爾。謂大日如來三部衆徳大曼陀羅也。三部發心修行等功徳也。若強分別之。義釋中極略三部可用之。謂●大日(佛部主)●彌陀(蓮花部主)釋迦(金剛部主云云)今言蓮部主者彌陀也。金部主者釋迦也。餘准知。
(同五年説)
又云。三部倶是大日三部衆徳曼陀羅也。故大日是主也。若存別意。佛部輪大日主也。蓮部輪觀音主也。金部輪金剛部主也。故各中安阿娑縛字也。又四處輪時。蓮花部金剛部二四處輪。以●●安眉間。乃至安臍前。故●等字列外時。各除●●字列之。
(裏書也)
謂蓮部●乃至●●乃至●●●(除)●乃至●輪亦爾也。金部●(乃至)●●●(除●也)●●乃至●輪赤爾也。是先師祕説也。又云。有二説。遍口八字中除●●安額故也(一説)或。不除額安之。四處輪輪安之無妨(一説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長久四年)
四處輪圖。於佛光中●●●等字列之。是義釋之中五重布法也。
四處輪等諸布字皆立觀之。如畫付耳。心月觀字臥觀之。只隨易見耳。字上頭安背方(云云)或字上頭安前上(云云)心置無生句。●亦臥觀之。胸表●字如四處輪。字只立胸易觀之而已●●(黄色也。引點白也)●●(體黄色。白白黒)●等十二字皆白色(云云)五五等體黄色。點畫各異也。
問。五輪種子五部種子等字點畫也如何。答。點畫等同色可觀歟。謂●字皆黄色也。●字皆紅色也。●字白色也。是等其類也。
二三同中位事。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師曰。曼荼羅三重同金輪等者。具如傳法私記并對受記。今師私案云。義釋意二三同中位等是四處輪布字説也。今軌此布字輪大壇曼陀羅對當思有此註也。故曼陀羅三重者。除内院之外三重歟。卽●字輪三點眷屬重也。●●字輪(二三同中)卽四大菩薩重也。●字外金剛院也。
問。爾者布字時以何對内院耶。答。凡初以字燒字之後觀五大輪。一一光安字。是種字也。而五輪成就是法界塔。卽我身成大日三形云。而布十二支。是成大日尊形也。又心置無生句者。卽心蓮上觀大日尊也。又百光王放百光。百字生自身。卽生大日曼陀羅也。故心上大日卽是内院也。
文云。曼陀羅三重内金輪二三同中位。惡字第三重黄色白色黒色也。方便一切處(云云)。
私謂。大曼陀羅合爲三重也。
謂一者中台院(内金輪三是也)二者三點眷屬院四大菩薩院(此第二第三重院也爲一重也。其色同黄白故也。云二三同中位是也)三者外金剛部院(惡字第三重云是也。謂●内院●●二三重。第四重。而念●●二重故。●字第三重也。●●)次黄者内金輪云也。次黄白色者。云第二三重色也。次黒色者。云第四重色也。次方便一切處者。第五●字遍四院爲方便故也。今此四處輪布字亦是四重也。而卽二三同中位也。故●(發心輪)●(修行)●(菩提)爲一重●(涅槃爲第三重此註也)第五●字遍四處輪爲外炎也。謂●純黄色。●●字體黄色也白色。●字體黄色點黒也。字輪諸字皆准之(已上依傳法次第并對受記之説長宴記之。而又有師説異也。如先記之。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問。内金輪者意云何。答。内院阿字純黄金色也。故云内金輪歟。如云五輪成身之中金輪也。長久四年三月上旬説云二三同中位者。布字之時事也。謂四處輪布字四重。二三重同字體黄色點白也。故爲一重也。卽文云。曼陀羅三重内金輪(云云)。
彼四處輪布字時。可想自身如圓座。一一字皆如圖圓座上列之也。
(長久三四月説)
師曰。百光并四處輪之時。仰等五字或伊等字列外輪布之(云云)。
八葉。
(永承元年一十日)
文殊明中吠陀毘泥者法住句也。阿一字種子也(一)故胎軌者文殊法住(云云一)加持句明中吠陀毘泥亦是法住句也。具如先説之(一)問。何故以八葉觀音印名法印耶。答。觀音亦有法住義歟。亦是亂脱之意歟。謂八印疏文於此文可有亂脱也。
問。何故名世尊陀羅尼耶。答。觀音是世間最所尊重故云世尊也。而非佛十號中(云云)。
又是眞言初所云佛陀陀羅尼者。佛陀卽世尊故也。私案。八印皆有世尊之名。是大日世尊之八印故也。故今云世尊陀羅尼者。卽世尊總持印也。故後義善歟。
問。八印中四菩薩印明名云何。
一八印品經云○如來支分生印(云云)軌云。一切支分生眞言(云云)疏云。名從佛支分生。印謂從如來一切支分而生也。二經云。世尊陀羅尼印(云云)軌云。世尊陀羅尼曰(云云)疏云。此是法住印眞言曰。勃駄陀羅尼佛總持(云云)三經云。如來法住印(云云)軌云。文殊師利菩薩法住眞言(云云)私云。疏文闕此印名。師曰。疏文可有亂脱歟。謂上釋世尊陀羅尼中。此是法住印五字。於下文殊釋可讀歟。其文顯著也。望文可見之。又案上世尊陀羅尼之名。眞言句釋中自明也。故疏文闕世尊陀羅尼名。故其文中此是法住印句可移下文讀之也。四經云。世尊迅疾持印(云云)軌云。迅速彌勒眞言(云云)疏云。此是如來迅疾持印(云云)已上。
問。四佛云何。
一經云。散風輪地輪如放光焔。是世尊大威徳生印(云云)二又云。風在空上如縛字形。是世尊金剛不壞印(取意)三蓮花藏印印相爾也。四萬徳莊嚴印(云云)疏云。從此中如來大威徳生。此是一切智智之明也(一)又云。金剛者是如來智非從縁生故。不可破壞故(云云二)又云。作初割花形。此是如來藏印。亦名蓮花藏印也(三)又云。以是佛智莊嚴印亦是萬徳莊嚴印也(四)(已上永承元年記)。
又云。師説云。八印中西方印。八指大屈作之。北方印如西方印。大屈只少指爲異。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日)
又云。八葉觀音三形法住印者。卽其八印中觀音印是也。可畫其印形也。又云。八葉中觀音印名法住事。是部故云歟。文殊如例(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
(長久四九月中旬)
師曰。疏中文殊法住印明名不分明者。文殊令法久住印明也。阿吠陀毘泥者。卽令法久住也。又胎藏界加持句眞言又有此句。是卽大日如來令法久住陀羅尼也。行法之終發令法久住祈願也。故於彼界行法最後誦之(云云)。
師曰。爲令法久住祈願。
文殊法修之(大威徳儀軌歟有此説)卽持念此文殊令法久住眞言。又大日令法久住明少少誦加在人意。又若爲惡人破法降伏。若只息増歟。隨時隨意(云云)。
(寛徳二年十月十九日説)
唵嚩日羅(金剛也)獄呬也(密也)左波(婆沙者語也。此亦爾也。已上金剛密語)三摩曳吽此明語菩薩眞言也。
旋轉眞言一反念珠一旋轉。謂唵嚩日羅獄呬也左波(至于五十四)三摩曳吽(終珠第百珠)如之還至三反也。又獄呬也。眞言名旋轉明。謂引轉珠也。尾嚕左那明名千轉。謂以此明一反加持珠。
其所可念誦本尊眞言千反轉當故名千轉(云云)又名加持念誦明。虚空藏軌是也。又獄呬也。眞言無量壽軌名千轉也(師曰。借音歟。又當十反歟。軍荼利軌分明也)尾嚕左那摩羅鬘也者大日鬘也。謂數珠鬘也。
又師曰。旋機珠先取母珠邊。至念珠之半引之。卽誦旋轉眞言半。謂唵嚩日羅噳呬也惹波。次從念珠半至母珠邊引之。卽誦旋轉明之未了。謂三磨曳吽。已上一旋轉。次如是亦一度旋轉。次亦一度旋轉。總眞言三反。念珠三旋也。
師曰。加持念珠隨部改印。如念誦時取念珠印也。廻轉三反卽勸未證也。三轉法輪意也(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旋轉念珠隨部改印。如念珠印(云云長久三年四月)。
又云。念珠二十一。小珠是人師意樂也。非本教之説曰。
増加念誦等二十一反之後皆除句(云云)如之三七反用之。其數非一故。人意樂用此二十一數算耳。或人云。持念尊勝陀羅尼二十一反。故用此小珠(云云)此説亦可爾也。但甚狹少也。非尊勝陀羅尼一。三七反事數多也。又云。母珠是彌陀也。彌陀達磨是法門主故也。法部主故也。
師曰。念珠二露珠表福智二嚴(云云)意者十珠者十度也。付十度分別福智。檀戒忍進禪之五福也。惠方願力智之五智也。故二珠各表福智也。又云。旋轉念珠東寺一説。從五十四反轉之(云云)彼大師御念珠五十四又又有母珠故也(云云)(長元年中決)。
師曰。先薫香次千轉之樣未見之(云云)珠鬘(云云)。
師曰。念誦中間勵聲念佛悲願等是專非増加之句耳。而世世増加者甚非也。只是山臥之所口始也。念誦前入我我入觀用之。我身卽本尊也。卽我身其尊曼陀羅也。法界者有二義。一遍周法界故也。一法界卽實相也。故不遍卽法界實相身也。念誦間字道觀用之。謂本尊心月蓮眞言字。一一分明字義。而我心月亦觀而念誦。卽彼尊心月字從尊口入我頂連我心月。從我口出入尊足連心月。如之相續。而念誦畢時。眞言字尊心月止。奉觀本尊也。或本尊右邊觀部母。納入其眞言字(云云)凡眞言行者數息觀成就人故。如之觀諸字。
心無散亂也而瑜伽未熟之人如之分別諸字甚難故。胎藏先觀種子。次種子熟更加觀一字。次熟亦加一字。乃至盡一眞言分明觀之。故胎藏諸尊眞言之初安種子字也。或疏意云。灌頂爲善(云云)謂先本尊心月眞言字觀之。其字卽從尊口出灌我頂。卽我身入納如之。從心月中先盡如瀉水無窮同。眞言字百千萬相續出。灌我頂入我身卽消罪垢(云云)我心不觀月輪。唯灌頂瀉入身也。初心人是佳矣。又唯種子尊心月觀。如前字道從尊口入我頂住我心月。從我口出入尊足觀(云云)。
又義釋有字輪句輪。字輪者唯一字觀之。輪者或一字本尊瑜祇輪轉也。或只不輪轉於尊心月觀之。而輪者輪摧破義也。破業障也。句輪者如前字道觀是也。念誦之後修三摩地念誦。於我心月蓮居眞言一一觀字義也。順逆觀之(云云)。
或唯種子一字觀之(云云)(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又云。灌頂爲善有二説。一於本尊心月布眞言字。於我心唯有月。我念誦之時。卽本尊之心月字一一出尊口灌我頂。順布我心月。卽從我口出入尊足布心月。如之旋轉也。如疏文可見之又説。於本尊心月布眞言字。我念誦之時。彼字出尊口灌我頂。如之無盡也。入留我身心也(或文有之。可見之)。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又云。入我我入者。先觀我身本尊不二也。謂本尊住曼陀羅。我亦成本尊身云。從我身顯現曼陀羅。於吾八方如本位安布諸尊。而本尊入我。我入本尊也。謂如明鏡浮影像。互顯現無障礙也。
(同日)
師曰。本尊觀時。本尊坐曼陀羅。謂諸尊圍遶。又我坐曼陀羅諸尊。如曼陀羅之位。我四方圍遶也。本尊隨方光出生諸尊。我隨方光亦出生我四方諸尊也(東寺正念誦後。如常結根本印等了後散。念誦任意千萬等念誦遍數滿之。如世人常念誦也。如淳内供如意輪説等耳永承三年壬正月二十三日)。
師曰。字道正念誦時。誦呪心月布字卽誦眞言。口出入本尊心月。卽出本尊口灌我頂。然本尊不念誦。我只念誦(云云)或又只一字旋轉。此字分明成又加一字。如此諸字觀之(云云)而後三摩地念誦。於心月上布字。一一觀字義也。諸字皆觀不可得義。此卽●本不生義也。卽中道實相義也。謂字皆帶●聲故。於諸字皆不可得義也(云云)或只種子字觀之。入我我入者入我我入也(長久三年四月上旬長元年中決。字道觀念誦之間想之云云。裏書也)。
(寛徳二年十月十九日説)
師曰。兩界念誦前三摩地重不成身。只觀我身如本尊同坐曼陀羅也。謂胎界先已成大日身已。又更將念誦之時。四處輪布字用之故。又卽大日成身也。故入三摩地時。重無安種子等成身也。金界亦五相成身先已了故重不用也。或又用入我我入觀(如常)但此入三摩地并入我我入觀。大法不云之。本文不出之。但是人師意樂也。又是爲初行者所用也。或行隨行法或別尊法修者爲所用也。但正念誦之間。字道觀是所最要也。故大法阿闍梨供養法諸會等畢後。直加持念珠入正念誦耳。又別結根本印明。是爲初行者所用也。爲修別尊法者也。爲修隨行者也。故大法阿闍梨前諸會中大日印明旣結故。重不用大日根本印明。直入正念誦用字道觀耳。而兩界私記等。多隨人師意樂准隨行等法用根本印明耳。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又依大法修別尊時有二説。一加持珠後。先入其隨樂本尊三摩地。卽從三摩地出結誦其隨樂本尊種子若明也。次其隨樂本尊根本印明也。謂此説不用念誦初大日入三摩地觀并初大日根本印明也。其由。大日印明諸會中旣用故初三摩地不必大法之意故不用之。故只准別法用隨樂尊印明也。況此尊卽大日不二故也。又説。加持珠後。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大日根本印明。次大日念誦。次入隨樂尊三摩地觀。次結其尊根本印明。次其尊念誦。次其尊三摩地。次結大日根本印明。次大日念誦。次入本尊三摩地。次其本尊根本印明。次大日根本印明。次本尊念誦。次入大日阿字觀次大日根本印明。又清涼房説同最初説。
問云。旣依大法修之者。何不入大日三摩地結誦其印明乎。答。師曰。大日是諸尊之本也。故隨在何尊。皆不離大日故也。尊勝法等皆依此義(云云)。
又一説。不必加持之時行法等。准如恒大法。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誦大日印明。次加誦本尊之眞言等(云云)又一説。先大日入我我入。次結大日印明。次大日念誦。次三摩地(大日)次本尊入我我入。次結本尊印。次本尊念誦。次三摩地本尊(云云)東寺等依之(云云)。
(寛徳二年十月十九日)
別尊法念誦前入三摩地。先胸安種子三形等成本尊身。或入我我入觀。又不必爾。本文不説故。次根本印明。次念誦。次三摩地念誦。若依求聞持法。於此處觀本尊身舒劍(云云)若准之餘法亦可餘歟。而多用觀字義等耳。
以大法修別尊法之時。大法之勸請印明之次。別可用本尊勸請印明也(同六月九日)。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
又正念誦文云。持珠當心上(乃至)持滿三落叉。普賢及文殊執金剛聖天現前而摩頂行者。稽首禮速奉閼伽水。意生香花鬘(云云)
師曰。行者正念誦時。此等聖尊現前。先卽從三密相應之身出生閼伽香華等可奉獻供養也(云云)胎傳法文云意生香等者。結五供養印而供養也(永承三年七月下旬説)。
北山云。是作五供印。運心法界流出一切供具奉供本尊也。根本印師供養法時。必入袖中作之。不令人知其印也。
胎念誦之時。佛眼印明諸會中虚空眼用之。諸別尊法中隨其部替其母耳。
不動法佛部使故用佛眼也。故大日經第七卷有説處(云云)(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同二年六月)
念誦之後五供前成事業耳。謂金剛薩埵印明也(如台前五供前印明)。
又或不動刀印結護次用成事業身。此結護成事業是一具故用之耳(如胎華座之次用之)。
(同五年九月)
師曰。後鈴前閼伽是漱口也(如天竺世儀食後漱口)師曰。加持句明結願之時。囘向之後用之。但毎日長時自行毎時用加持句拳送解界等(云云)(寛徳二年十一月説。儀式決又可見之)。
曼陀羅聖衆奉送時。卽還入心源之。謂以心觀作曼陀羅故。我心卽是本尊也。故還入之耳(又決擇可案之。永承二年壬正月二十五日了)。
奉送花上投之佳矣(云云。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諸次第等奉送解界等之後有隨方回向也。謂毎時解界奉送之時。全依此説耳。若期日者不用解界奉送。故振鈴等之次用迴向也(云云)兩界諸會眞言等。
必加歸命之句持念之(云云)兩界諸會眞言各各三反誦之。但供養會成身會只一反耳。下有委説之。供養法時兩界諸會眞言必三反誦之。
若供養會成身會如反數云誦之不云三反誦(云云)(寛徳二年六月九日同之)。
合行。
世人曼陀供合行供養之時。新圖曼陀羅並懸之無妨之。供養法何界唯阿闍梨意也。讃又兩界合誦唯隨意樂耳(寛徳二年六月説)。
(長曆四年九二十三)
合行只隨意。依何界修之。五佛印二界大日。二界阿閦。乃至二界釋迦類聚結之。自餘隨樂(云云)誦讃事隨意(云云)並結二界大日根本印(云云)。
師曰。胎合行之時。五佛之印時。先寶幢次卽阿閦。乃至次天鼓。次不空成就。次大日二界。
金界可用三昧耶會故。金合時於三昧耶會中。先大日二界。次阿閦。次寶幢等(云云)四菩薩不必結之。若結者可合四波羅蜜歟(云云)。
合名唱禮云。阿梨耶阿左羅阿左羅吒隷路迦毘惹耶等〃〃〃。問。吒隷路迦毘〃〃〃〃者誰乎。答。吒隷路迦(三世)毘〃〃(勝也)卽是胎藏辨事明王故。別禮勝三世也。大日經云降三世。軌云勝三世。梵號云怛隷路迦等(云云)。
本云。
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説遂寫畢阿闍梨澄舜。
第一帖終
右此抄者谷阿闍梨皇慶丹波州池上暫住之時分。大原長宴毎日從大原通。不審之事被決類聚之處也。當流之口決祕教之深義。不過此四十帖之口決。努努不可顯露者也。但又無二之懇志之機可令流傳傳持者也。
右依一本加之。
四十帖決第一
四十帖決卷第二
祕密成就壇花藏(三)胎三壇(四)
祕密壇成就壇花藏界可斟酌也。
金剛手持花壇者。大日經第五卷入祕密曼陀羅位品文也。彼別時心授灌頂時觀想今借用也。謂五?金剛是金剛手所持也。故以彼爲花莖。卽令持金剛手也。但彼文阿闍梨臍輪爲大海。生意生八葉花持金剛手爲莖也。今借彼文以五?爲花藏世界之莖。以持金剛手爲莖也。謂持五?莖金剛手卽立大香水大海中也。謂是依因功圓滿果地之諸徳心也。可見經并疏十六文也。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金剛手持花等者。金剛手持五古爲花莖處海也。是祕密壇意也。不關常行法所觀。不心爾觀。次者必可觀之。此卽我心法界曼陀羅也。我心本有菩提心金剛手能持此五古蓮花莖也。卽本有菩提心金剛薩埵能持大悲蓮花莖。卽顯現佛大智大曼陀羅示究竟佛事也。故菩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本。方便爲究竟等(云云)入重玄門是果上方便也。
師曰。道場觀之時。中羯磨金剛上半敷蓮花安。半敷上開敷八葉安。此是因半敷上果地開敷也。卽八葉佛菩薩位也。彼祕密曼陀羅品亦如是觀之祕密壇也。但行大悲壇之法。初行之者不必知之。只羯磨上八葉觀如儀軌文。今是義釋經文外釋也。凡祕密壇中説皆大悲壇通用。是義釋所釋也。可見之。故金剛手遍嚴云祕密壇界道亦大悲壇通用也。故内門列羯磨立。其外五色界安也。是則初大悲壇不盡一切事。後祕密壇重亦前事顯也。祕密壇曼陀羅品義釋如之。能能可見之。故羯磨敷花等合大悲用之也。但成就壇別時事也。又其半敷蓮者八葉花(シベナリ)。莟爲(シヘ)上安開蓮也。又妙色金剛莖者第七卷文也。花藏界説文也。今文借用也。故觀之者或半敷蓮莖云也。或下羯磨云也。而百千衆蓮無莖。具如持誦不同云之。又祕密羯磨之上半敷花安。半敷之上安八葉花。
T75083701.GIF
(永承元年十一月三日)
問。台蓮臺羯磨三古歟。答。爾也。台藏大蓮房位羯磨是三古羯磨耳。三古羯磨是通餘故。又羯磨金剛者是三古故也。
(同三年六月十九日)
師曰。台蓮臺羯磨是三古羯磨耳(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上旬)
師曰。胎道場觀只軌文可觀之。金剛印遍嚴者。是非大悲壇之意。羯磨金剛爲界。是祕密壇意也。而此曼陀羅中諸尊祕密壇皆具有故。依此意兼祕密壇之意可觀。羯磨金剛印界道。亦祕密壇成就壇金剛界道之外必具足五色界道。大悲壇獨只五色道也。而今只依軌文。金剛印道并五色界道共觀之耳。凡傳法軌意。偏不可云大悲壇。亦不可云偏自餘檀。只是爲初行之人抽取經之處處品品之文集之也。故此軌文兼三壇之意耳。又是依現圖曼陀羅作此軌也。
師曰。金剛印遍嚴者五色界道内立羯磨金剛也。五色外四方有門而不間斷五色(云云)。
(永承三年七月二十日)
師曰。大空點莊嚴者。於臺并八葉各中心想白色點故九也。可見義釋文(云云)師曰。大空點者九位有之。白色曜光也(云云)。
問。何故於中臺花臺布十二支字耶。答。如花藏世界大蓮臺。以十二眞言王加持卽爲花臺。卽法性十二因縁是也。故今中臺花臺亦以法性十二縁起法門安布成就之也。
(長久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百千衆蓮繞。一説云。十方不可説不可説各各花藏世界也。以此臺上爲中。十方花臺繞云也。一説云。此一花藏界界會聖衆所坐各各蓮花也。可思之(云云)。
師曰。百千衆蓮繞者。是第七卷文也。彼第七意云。香水海中觀八葉妙白蓮。妙色金剛莖(云云)是一花藏界也。百千衆蓮繞卽亦百千一一花藏界也。故不思議疏云。百千○者。化主座也。又是第一二三重院諸尊蓮水中繞也。其諸尊卽各備大日報身之徳故。一一皆是花藏界主也。若於此界。此花藏界爲主。餘衆蓮爲伴。彼一一蓮花界亦指彼爲主。餘方爲伴。是故主伴各不相見。主伴圓明具徳。是卽十方臺葉互爲主伴之義也。今傳法軌意。彼借水中衆蓮之文。今海中五古金剛莖上大蓮花藏界之臺上三重諸尊衆蓮座文爲也。
又説云。今軌意。花藏界上。中台八葉并三重諸尊蓮皆圍繞。乃至十方世界各各如此花藏界一一海中五古莖上大花藏界有。皆具中台及三重。如之不可説不可説衆蓮繞也。是則不可説花藏界也。故百千衆蓮繞之文。師説有二説是也。若一曼陀羅中台三重尊一一蓮別別在水中者。爲行者行道旋繞。云何供養諸尊。通道文如何。師説若隨者道場只是水中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又云。百千衆蓮繞者有二意。謂第七卷意。十方臺葉不可數知故。今此花藏世界臺葉具足。乃至十方亦具臺葉。故云百千衆蓮繞也。故卽彼第七卷意。於大海觀之。大海之上十方衆蓮圍繞也。今此傳法軌借彼第七卷文。觀成一花藏世界之中百千蓮繞。其衆蓮者。一曼陀羅八方所在諸尊蓮花也。衆蓮之間不隔大海故。彼此意異也。不可相濫(云云)。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問。百千衆蓮繞各有莖耶。師曰。不可爾。唯於大蓮上觀之。
(長曆四年九三十日)
百千衆蓮繞。一説云。十方不可説不可説各各花藏世界也。以此臺上爲中。十方花臺繞之。一説云。此一花藏界界會聖衆所坐各各蓮花也。可思之。
(寛徳二年十月上旬)
第七卷意。水中中心白蓮并百千種蓮繞。皆是各各花藏世界也。謂各以自界爲主。餘界爲伴。卽是十方臺葉互爲主伴義也。
同
師曰。五色道是只界縁也。非行道院。謂内院四門之外有五色界縁。是非行道院。問。爾者何云四方普周匝一門及通道耶。答。是非行道之地。只是界道故云通道耳。問。爾者内院無行道院歟。答。無之。問。爾者行者或入内院供養中台之時入何道耶。答。行者輒無入内院。文不見耳。卽以第一重佛室等爲行者出入之際耳。但中台九尊供安時。越五色界入通門置供耳。
五色界道是中台院界縁道也。而其通門之前亦不絶之。是縁道色故耳。其中台院無行道院供養院。又輒爾無入中台内耳。第一重院分爲三。一行道院。二供養院。三尊位。其尊位分爲二。一尊位道。二界縁道(三色界也。二三重亦爾也)。
又胎藏内院五色界道。通門之處不絶之。而諸佛等通門。出入無妨。但行者内院不出入故不越五色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其五色道只是地之色也。謂或以五色米粉布之。或黏五色粉塗之。其第一重院有三線道。或只白線也(不同云。其行道供養外縁等。隨一純色界。瞿醯白色云云)有三線道故分爲四分。内方第一分是行道壇也。卽行者之道也。第二分是置供壇也。第三分是尊位壇也。第四分是界縁也(如世人之房室等有縁也)其第二重院第三重院之三縁道爲四分亦爾也。而其第一重之界縁同中台。以五色爲界縁。第二重赤白黄三色用之。第三重只白色用之。
問。第三重白色界縁之外有飮食道牡丹草之地耶。答。牡丹草之地是現圖圖畫曼荼羅有之也。至地曼荼羅者不安之耳。
(寛徳三四上旬)
問。釋云。一重院分四。行供尊外也。或云。三分卽有三線道故也。爾者其界用何物耶。答。只是以絣線絣界也。非引線也。問。爾者何准轉字輪品云有三線道耶。答。以線絣界道故云線道也。又如線引之故云線道也。非實線也。故釋四絣定處文云。一一重分爲三分。其○裏一分行道。次一分供。次一分尊位。次界縁(云云)已絣量文。問。於白壇地面絣定方界。并一一重如上云之。絣界三界道也。爾者用何物用何色耶。答。用白色之粉絣之。非用黒等。故釋云。其行道及供養處外縁等隨作純一色界。瞿醯云。但用白色(云云)問。此文是説一重内小界道也。爾者於白壇面絣定方界用白色之文何。答。理往可爾故也。問。釋云。分三分法。先於第一重外取一分作界縁○超得稍通座位云何。答。殆可爲齊尊位壇廣歟。一髻尊陀羅尼經云。以檀香湯和白粉竟。於粉中染其神線絣著地上(云云)。
已上。
(同日)
又釋云。師曰。通門前最外橛邊亦立標。如常木歟。屈上線也。若瑜伽闍梨不立標不屈上線。只觀想拳線出入越之也。想過已如故也。又凡去門遠意可出入者。以無罣礙身越之而勿生越想耳。
(同日)
問。絣線用五色歟。答。不爾。只是白線也。卽以白粉絣之故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又大悲壇中台第一重同五色界也。二重三色。三重一色也。而無別界道。只此衆色縁云界道耳。只是周匝敷地故也。如云三線道等也。又界道耳。而祕成二壇於此衆色界縁之内際。尊位之外際立十字五古耳。而是觀作也。如墻立之也。界道也。
(同日)
又祕又祕十字界道成就壇五古界道。只是觀作也。謂等當門左右傍際。如墻立之也。
(同日)
諸師説。台軌衆色界道者。衆色是内院五色也。界道是五古等也。若依此意者。猶金剛惠印明者。猶是三重之杵道也。前説是一説耳。猶是爲初行者隱三重衆色耳。
(同日)
問。衆色非界道。杵等是界道歟。答。衆色又云界道。謂五色界道云是界道也。如云線道等也。又杵云界道。謂界道如墻也。
(同日)
問。外三重院各以何物爲界道耶。答。諸師説。結五古印誦●明(或云阿明)繞之。卽念五古爲其界道(云云)。
問。義釋意云。第一重五色界道。第二重三色。第三重一色(云云)義釋經軌等不云三界杵道云何。師曰。軌是結五古印誦●明或阿。布其三重之五三一色界也。如内院五色界。以五古印布之。此亦以五古布之也。軌文金剛惠印眞言者。卽是以五古印●字明布五三一色等界。是以五古金剛非爲界道(云云)。
問。爾者何故諸師説三重界道皆用杵道耶。師曰。是亦師説也。唯是爲初行者隱五三一色道只用杵道也。問。何故此隱耶。答。設何有難亦爾也。唯是盡不令知。以之爲初心後心別耳。實可布五三一色也。問。法性記傳法記等云衆色者五色道也。界道者杵等也(云云)若爾者界道金剛惠印者猶是杵道歟。
師曰。成就壇五古連屬立之。謂各一牙相鉤立之也。但上下各一牙可相鉤歟。上牙尚以緩之也。又祕密壇羯磨連屬立之。謂其左右中古頭如鉤牙相鉤連並立之也。意中胎アラタメマケツヽ鉤連スヘキ也。
(長元年中決)
又大祕密壇十字金剛界道?之端。各各相鉤。相連立之。而是觀想也(云云)凡持誦不同所圖壇壇皆是觀也。金剛界道或説臥安之(可尋見之)。
又云。諸師説三重院界五古云是立觀之也。金界式一文臥安之形歟。
又祕密成就壇外重重界道。可准各内院歟。但或准内院用之。或唯一尊用之。但多分唯依胎藏如常修之。如祕密都會壇。一一諸尊各住其祕密壇耳。
(同日)
持誦不同七云。前大悲藏嘉惠壇中台三重都有四重。成就壇亦有中台三重。此祕密壇亦有中台三重。此二壇中有列諸尊。同前大悲壇中台三重。
問。祕密成就壇如傳法軌云。有大蓮花藏世界耶。答。有之。於蓮花藏世界亦建立之耳。胎藏曼陀羅第二重界道畫匠誤不絶之隅界道事也(云云)(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説)。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又第三重外唯白色界道用之。謂是自性之色也。漸加行等故三五色也。杵道或立杵。或畫造之。畫之時臥布之。金界一文或臥布歟。
問。大悲壇唯五色。祕密壇十字。成就五古(云云)各由云何。答。成就壇五古杵是護持之意也。如釋文。餘可推知之又胎藏曼陀羅十六門也。其門作河伯面。其諸門或有立造者。或有畫造者(云云)謂或造刻之。或地上畫之也。其内院四門有五色界之内畔。其五色界之内畔四角有四橛。其四門前各有十二橛。其十二橛五色界縁已上立之也。卽以五色線引橛繞之。其門處十二橛各如亞字引之。
而其通門前之橛立標擧線引之(或想擧線出入)其三面之門直引線不通之。故文云。以線料之(云云)又瞿醯云。其三門以白色末畫同之(取意也。説其三面之門歟)又第一重第二重第三重。各各門前有十二橛。皆立界縁上也。各四角有四橛。各以五色線引之。各通門之處擧之。各各三門之處料之。各各於界縁之内畔有門并橛等也。
T75084001.GIF
世共只於壇最外畔引五色之線。是彼第三重五色也。文云。不能示第三重院必具之(云云)。
T75084002.GIF
大悲壇中台門四面各有之也。故橛之數五十二也。謂一門各十二合四十八。四角輸羅印并之五十二也(文云。三重例然云云。故可有二百八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師曰。灌頂之文三通行道繞第一重等者。是彼三重各各行道院是也。
(同日説)
師曰。持誦不同者。謂七日行法之間一一日持誦不同也。謂其日其眞言持誦等。又具出四種念誦之法故云持誦不同也。持誦不同第七所出諸尊之祕密壇。只是觀念曼陀羅也。不可顯翰墨。又祕密壇者以五大爲其壇也。若方若圓若角半月等也。諸尊別壇儀軌異之而已。
(寛徳三四月上旬)
問。胎曼陀羅内院及外三重地色云何。答。中(黄)一二(黄白)謂黄而白也。卽淺黄歟。表字色黄白二字也。三(黄黒)准之知之。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師曰。内院九尊供物。八葉尊之供安葉本際蘂邊。大日供安西門之内彌陀葉下邊(云云)胎藏内院通門列立羯磨界道。金互鉤連。其外有五色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花嚴經等所説花藏界千葉有古二説。一者千葉一列同通也。二者五十葉爲一重計薫繞也。索訶世界是從下第三十葉(云云)見彼經文可定之(云云)。
胎三壇(大悲成就)祕密(四)師曰。大悲壇者卽嘉會壇也。亦云都會壇。別本(アル)也。如常灌頂壇等也。祕密壇者卽前説大悲壇。其後彼大悲壇所有諸尊各別壇也。方圓三角等各別別尊壇也。亦各有其部類圍繞之。謂此諸尊別壇建立時用之。或於大悲壇諸尊皆各別壇可觀也。故經意於前大悲壇諸尊説祕密壇也。成就壇爲成就物也。
(寛徳二年十二月上旬)
又大悲壇者灌頂行法等引入弟子。以悲爲首故也。卽諸尊圖位如常。此壇亦名都會。亦名嘉會壇也。而嘉會壇者。觀念移大日安寶幢之位。第一重乃至炎摩等以之安中台之時。諸尊皆同嘉悅集會給。故名嘉會壇也。或於都會壇中一一諸尊皆一一具足彼一一祕密壇。此名爲祕密都會壇(云云)。
(同日説)
叉大悲壇之意。五色界道之内有四門。門内有八葉蓮花。蓮花上有九尊也而軌意加祕密壇之文。謂中羯磨金剛者卽是也。又其上大蓮花又祕密壇文也。謂今意者。羯磨金剛之上唯安八葉妙白蓮也。其蓮卽九尊位也。而祕密壇具文。羯磨上畫仰半敷蓮花。花上有莖擎八葉妙白蓮。卽九尊座也。今軌意不説半敷花并其上莖。謂大悲壇者以慈悲爲本最初引入弟子壇也。故簡略具不説之。後之壇壇委漸説顯之也。
(同日説)
又祕密壇諸尊之曼陀羅。唯是觀作曼荼羅也。非可圖畫(云云)。
(同日説)
又祕密壇成就壇。外院重重隨尊不同也。多云三重(云云)。
(同日説)
又成就壇或唯安内院不安外院。故四大護在内門。是別時意也。
(同日説)
又祕密壇成就壇不云外院界道若以大悲壇可准之歟。
(同日説)
又五色界道者唯是通道地色也(云云)又大悲壇大蓮花藏上中心八葉妙白蓮安。卽爲中台九尊位。祕密壇花王上有十字羯磨。羯磨上有半敷蓮花。蓮花上有蓮臺。蓮臺上有八葉妙白蓮也。而大悲壇是最初悲生故。不委説之存略也。而傳法軌引祕密壇文。加中羯磨金剛文。唯略半敷蓮耳。
(同日説)
又祕密壇半敷蓮上有妙色金剛莖。擎八葉蓮。謂因果具足義也。
(長久四九中旬)
又祕密壇者。大悲中諸尊各各壇也。故於彼大悲壇中可住各各其壇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成就壇者。世間成就品有四種念誦。一意念誦。謂先觀本尊相好了了分明也。而於尊心月先觀種子字。種子分明卽眞言之字一一加之。乃至一眞言字皆分明也。故台界之意諸眞言中。先種子字。次諸字也。是觀次第也。如不動明種子在終。雖然先必觀種子(云云)而一一字了了分明。而卽觀一一字義更分明也。而卽諸字有聲。一一字旋轉流灑一一有聲。謂如●字唱阿聲。乃至眞言諸字皆有聲唱字名也。此念誦純熟之後。次二作先持念誦。謂其本尊眞言依教。若一洛叉等之數反滿之持之也。而後三具支念誦。謂辨香花等諸事供供養本尊等也。次四作成就法。謂前之三念誦已成就了。更作成就法也。謂祈境界。謂若我以何物可爲成就物乎。可祈之也。若夫夢可成就杵。若釼若蓮若種種異物。隨其境界作儲其物。然後卽以其物修成就法。卽依其物發神通。手持其物住反十方佛刹。爲持明仙乃至登覺耳。卽今此三摩地所成就物。謂之三昧耶戒也。卽本初入門中三摩地所成之標幟也(已上此作成就之作法。謂之成就壇也。若無意支作先持。乃至無前三作成就。還妨祕法。何有其驗耶。卽諸別軌等多是第四作成就法也。而無前三直作第四云無驗。痛哉痛哉。但依台藏金剛智三藏一卷軌意者。不作前三直作成就云云。聊有法驗。依此意尤可貴尤可貴)。
師曰。其尊手所持之物。是爲三摩耶形也。凡三昧耶形者。是其尊三摩地所成物形也。由此三摩地成就其物卽發神通。故云三摩耶形。凡成就其物卽發神通依三摩地故。持明仙等手持三昧所成之物往反十方(云云)乃至諸佛菩薩金剛天等之手所持物。亦是昔日我三摩地所成三摩耶形也。卽彼三摩地幖幟(如金剛三昧。以金剛杵爲表。卽是印也。此印是定也。眞言卽惠也。凡印有二。相印手印也。相印者。三古五古等諸三昧形也。卽手所執物也。手印者。手所結三昧耶形幖幟印契也)。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大日經世間成就品。相似成就説之也(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一日説)
百光王三部事(見)●●疏云。
百光王事(五)。
百光王者。●等二十五。●等二十五。●等二十五。●等二十五。是百光也。以此百字爲●字光也。王者●字眞言王也。是●字是一切眞言中王字也。謂一切眞言字皆從●字出生故也。如云十二眞言王。●字是王也。又大日經云。布眞言王者。卽●字也(云云)先師曰。今此百光卽是大日如來果地(●字是大日果地徳也)上百法明門也。
問。百法明門者。初地初住所證也。今五字成身四處輪卽成大日尊。果地更證百法明門耶。答。百法明門初地初住所證者。顯宗一途説也。今意自初至終具百法千法萬法。有何不可耶。況因果位異。淺深明昧殊有之耳。
(問。百光布字時以伊等十二爲●字光炎。若爾者百十二字也。何云百耶。答。伊等諸字莊嚴也。卽諸字三昧點也。非以之可爲別字數。然此伊等從阿音起故。於●字邊加之也。而是諸字三昧畫也。師説。此布字如四處輪布字四處布之。頂上唯有暗字及伊等十二。但或説。頂上百字布之。猶如戴圓座也)。
師曰。人師説。用無所不至者。勿用百光印明布字(云云)謂無所不至中有百光王故也。若有●王字。百光自然有故。無所不至廣也。百光略也。若行者心用百光欲除無所不至印明。替用百光印明并布字等。尤佳矣。人師説重不可用之(云云)是説定佳矣。問。供養會五字成身次有百光王印明。於彼用布字耶。師曰。不也。唯印明用之。彼五字成大日身後大日尊髻具也。
(永承四二下旬)
百光王●字赤色觀之。或定點是白也。伊字八字色。或若通金色也。或白色(義釋文可尋之)百光王頂上●字首安腦後。又説。腦中立之(云云)又百光王唯大日一部也。而又瑜疏意似有三部。可思之(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永承三十一)
師曰。百光王暗字。色赤色觀之。或黄白色。
體黄點白(云云)又一切諸色有通色有別色。通者一切皆是黄金(云云)別如常。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三部百光王隨一用之。謂●●●也。以●等爲●等之外輪。次於四處輪之處布五五二十五字故百字也。其●等是諸字三昧故別列耳。問。何故百光中台加點耶。答。百光者初地初住百法明門也。故得法身體成分身佛故加成果之點也(云云)。
(永承五年七月下旬)
又軌百光布字文末云。頂戴盤珠掌内。進力屈上節。問。此十一字交中間心何。又屈進力者何。師曰。百光王眞言。無所不至眞言。此二明是大日眞言也。隨一用之。故爲顯此義故。於百光眞言文末加加持念珠也。顯念誦百光眞言之意耳。屈進力者。屈進力押禪智頭。猶如無所不至印勢耳。又唯屈進力付忍願側耳。如加持珠印勢耳。
師曰。六月修者。非凡夫所修事。月者一見義也。見者見證也。洛叉義中又有見義也。地水火等字觀之也(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本云)
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訖。 澄舜
四十帖決卷第三
金行次(六)
(寛治二年六月九日説)
拍掌印不同一左右互合拍。但二掌相去時。頗左右四指屈之而又合拍(三反)一兩手旋轉而後拍。如之三反一腕合兩掌拍之。一外縛不解之。而兩掌及兩股相去而拍之(又此拍教王經見。又蓮花部心軌)已上金界拍掌也。
(永承三年七月二十日説)
又金界拍掌。慈覺大師説樣也。一説。如華山胎記。是只出一説也(合腕)一樣先師授樣。如一字軌穀眞言拍掌也(開腕而五指少屈也)。
(寛治二年六月九日説)
一悉地拍掌。辟除左手不動。以右掌拍左掌也。一兩手各以大捻小甲。二掌直相合拍之。此又左不動以右拍之(已上悉地)。
(同日説)
又云。彈指辟除。或仰拳或立拳。但左轉彈之。
(寛治二年六月九日説)
金剛界唱禮之後五悔之前。不用驚覺印明。謂四禮之前有金剛起故重不用之(同二年十一月説)。
(永承二年三月下旬)
又五悔之前不用驚覺。四禮之前用之故耳(而若用之。是誤説也。二十四帖説同之。可見之)。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説)
五悔之中加歸依無發願。而第五願之中有發願迴向之二意耳(云云)。
(寛徳二年七月上旬説)
金界不必用唱禮。文不見也。胎藏本文有之。
(寛治二年十月十九日説)
金界加持四處。心額喉頂恒儀也四禮文西方禮云口者。以喉不可著地故。喉口同處故且云爾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又金剛界加持四處(心額喉頂)加持者以印安其處也。謂毎處安之。四處者依多分説。或云五處(云云)如降三世印也。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金界加持供物有二説。一著座用塗香之後。如胎等先加持香水(乃至)光澤次淨地(乃至)金剛地大(云云)一著座塗香之後。先淨地(乃至)金剛地大。次加持香水(乃至)光澤(云云)師曰。二説中前説猶便也。其加持印明金界無之。仍用悉地耳。一如胎記。但不動降三世異耳。
(同日説)
金記或説云。加持供物之時。用金剛眼勝悉地之後重亦用之。師曰。此説不然。只於勝悉地後用之。卽是加持供也。重重用之頗不可也。故先師唯於勝悉地後用之。於加持供之時不用之(云云)。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淨三業印。虚心合者。卽是蓮花合掌也。其印相同故云虚合也。而實是表蓮花清淨之意也(云云)。
又金界淨身印。左拳以拳面印身(云云)(永承元年七月説)。
(寛徳二年十月上旬説)
又蓮花合掌有二説。一虚心合掌八指稍屈拄。而猶似虚心合。非如大勢至印也。一虚合二火一麥許開之(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金界四禮之外。又有大日禮。謂普禮是也(云云)又金界四禮者。先阿閦禮者。謂行者於心上觀●字。字變成五古(立觀之)全身通是五古體也。其杵量等自身也。卽想我身卽五古也。其身中微塵數心所(小乘明四十六。大乘眞言門微塵心所也)卽各變成金剛薩埵。卽微塵數薩埵也。此卽於微塵數諸佛所。全身委地行禮拜。卽自身三昧耶形觀只身中微塵心所尊形成也。此全身只五古不成尊形也。餘三禮大底准之。但虚空藏手取寶冠。於一一佛頂灌之。謂我成道之時。十方佛亦爲我如之灌頂給。法菩薩請法輪。又請住世也。業菩薩。作事業也。
又云。四禮之處。阿閦心謂第八識本故。額灌頂寶冠處故。口説法之智故。頂頂戴供養故。五佛加持同之。但如大日可思之(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師曰。金界四禮之時。我身成三昧耶形。有此我身中微塵數心所。卽從三昧耶形出成微塵數金剛薩埵。寶法業於塵刹土。各舒合掌作其禮法。我身雖成三昧耶形。而又於此本尊前各作其禮(云云)(寛徳二年六月説)。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問。四禮文云。身中微塵數○爲金剛薩埵○捨身遍法界。奉獻阿閦尊。盡禮事諸佛云心何。師曰。身中微塵數眷屬爲金剛薩埵者。心所法其數塵數也。一一心所一一爲金剛薩埵。始阿閦於十方一切佛前全身委地禮觀也。下三禮准知。
問。心所有四十六。何云塵數乎。答。顯密教異也。不可會之。
問。寶生記云想於無邊刹手持五佛冠灌一印佛頂心如何。師曰。塵數心所爲塵數虚空藏菩薩。修禮皆手持寶冠。遍一切世界皆灌佛頂也。西禮北禮皆准之(云云)。
(寛治二年一月十九日説)
師曰。諸説五部種子●●●●●字也。色各本部之色白同色也。謂若依攝眞實經者。白赤金佛經雜(云云)或●黄金色(云云)三昧耶形色。可隨彼物之本色。謂塔五輪其色各各也。若輪杵等金色也。隨物體可分別之。
師曰。金界金剛眼麼吒字安兩眼。變爲日月。此日月中出現五古杵。卽日月白眼也。爲金剛黒眼也。今此五智眼以遍見總見佛也。從眼出飛五古者甚非也。可笑(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金剛蓮花三昧耶印隨部可改歟。而其印不知之。仍難改其印。不似彌陀三昧耶印(云云)至眞言鉢納摩句可改之。而金剛薩埵軌不改用之。故知金剛部不改之也。餘部准之不改無妨。
金界蓮花三昧耶印明隨部改其句。又改印謂三昧耶會大日阿閦寶生不空成印也。而薩埵軌唯用蓮花三昧耶印明故通用歟。義決云。改之(云云)。
問。召罪摧罪印如何。答。召罪印外縛結之卽不離腕。地水風空四指卽内縛結摧罪印也。
問。不離腕結摧罪印意如何。答。召罪印掌中召入罪業故。掌中入接罪障等故。掌持不離腕也。不漏落意也。
問。召罪印是外縛。摧印何故煩改結内縛耶。答。印意一切罪業等召入掌中也。摧印卽改外縛以八指入攝掌中。卽是入攝業煩惱意耳。是卽依先召印召入罪業也。
(長久二年九月九日)
又摧罪印二火相磨者。上下磨之(云云)左右磨誤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厲聲者(ハゲシキ)聲也。世間誦眞言音是也(云云)。
(同日)
師曰。月上如來者二説。一過去如來也(然和上説)二月上如來觀也。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問。五相成身初云妙觀察智者如何。答。猶是歎空掌并五相成身觀故云妙觀察觀歟。而非四智之中妙觀察智歟。未詳可尋可思(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十九日説)
金界五相之前定印。仰外縛二空纔相拄(云云)問。何故五相成身之前修觀空耶。答。師説。五相成身是月輪觀也。修月輪時。必先可修空觀也。何以故。月依空而住故也。故依空觀觀月輪而已。空卽月所依也。所以先觀彼所依(云云)金界五相私記云問師者是意也。
胡麻事。
一説以胡麻散布之。一説胡麻中油一粒中彌滿無不滿處。如彼諸佛滿空無不滿處也(云云)。
(寛徳二年十月説)
空中諸佛其大小量如胡麻者。大小者唯是多少也。
(同四月二十二日説)
問。大悲成就之滿空諸佛。大如胡麻(云云)如何其形量極少耶。答。非形量。是大者多義也。故可云大如胡麻也。多滿空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云。如胡麻者。胡麻粒數多如諸佛滿空中也。如胡麻油者。一粒中油彌滿。以一粒喩空。卽大空粒中諸佛麻油彌滿也。又説法身理滿空。粒中油滿如。故云麻油(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千手軌云。觀無邊如來遍滿法界。一一佛身微細由如胡麻。相好具足了了分明御坐(云云)或處云(慥不憶之。可尋見)空中諸佛大小如胡麻(云云)問。師説云。空無邊際故。諸佛身會如胡麻。而非胡麻許之身量(云慥可云。證十地三字師説十地決之。云云。菩薩入空觀別時意也。是則後心菩薩也。七地入空是常説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五相成身記云。證十地三字有口傳(云云)何師曰。第十法雲地中卽沈空被諸佛驚覺也。疑云。第十地何爾耶。答。此教異顯教也(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五相之時。召前●字。見大樂軌(云云)持明曰。通達菩提心亦名徹心明。謂徹見自心本淨菩提心故也。修菩提心正見自心而淨月輪耳。菩提心堅固謂見菩提心體成三昧耶形也。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説)
問。徹心明者心何。答。是通達菩提心明也。故徹者通達義也(云云)。
(寛徳二年二月二十日)
問。金界五相中菩提心堅固者。於心月觀字。字變成三形也。爾者其三形卽擧體成其形歟。師曰。不爾。謂於此時於心月觀其字。字變成其形。卽稱心月量不遍本體也。而後卽舒金剛(若蓮若塔也)之時卽普周法界。斂金剛之時擧體卽成其三形也(云云)又云。五相成身時。
於身上先仰觀月輪(如圓座)於月上觀種子臥觀之。或字首向前或字向後(二説也)而則字變成三形時。其五古若塔。月上立觀之。而月輪普周法界時。此月輪如圓珠卽遍法界。而斂之如身量。自身卽住此月輪中。其形如圓珠等而卽成佛身也。故凡月輪於心上觀仰觀之(如圓座)卽於其上觀種子。懸心易故。仰月上臥字觀也。不爾者難觀故也。若自身全住之時。如圓珠觀之(阿字觀於仰月上臥觀阿也)
師曰。五相成身之五古立觀之。但三昧耶會前古上臥觀之羯磨會前羯磨杵心上臥觀之。
(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問。金界隨部多改印明。爾者舒斂金剛二印有別異耶。答。舒金剛印如三古金剛杵形。斂蓮花印其三指屈如蓮葉形也。自餘塔寶羯印通用金剛印耳。是例耳又云。舒金剛印成金剛身之次用之。謂先作舒印如常(三反)引舒之。
而印肩邊安修第四普周法界誦其眞言。次觀諸佛菩薩一體(云云)次斂印如常(三反)斂縮之。第五成本尊如常。
(同日)
問。舒金剛時。虚空諸如來悉入金剛中(云云)爾者諸佛皆成一體在金剛中歟。爲當一一佛各各體並座歟(自餘部准問)答。斂金剛意。以此金剛周遍法界也。故十方界中一切諸佛身土悉現此金剛中也。未合成一體。而後斂金剛時合成一體耳。
問。斂金剛意如何。答。斂周遍法界金剛同己心量。己身卽金剛體也。爾時一切如來悉入己身金剛中合成一體。更不見衆多差別身。而金剛變卽成本尊身(云云)。
(同日)
五相成身説云。斂蓮花時可思虚空諸如來悉隨於蓮花斂量同己身。所在諸如來皆入成一體。猶如於明鏡能現於萬像(云云)問。此記意云。猶如於明鏡現萬像(云云)旣云現萬像。猶是諸佛各各形像別別現歟。答。不爾。謂記文如於明鏡現萬像者。只是無妨礙意也。非云各各體現並耳。又只是形像見現邊云如明鏡現萬像等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舒?印如法花記謂舒時以右三指磨左三指。而引舒誦舒金剛明。卽引?誦?金剛明。卽右印三指付左三指上更不磨(云云)此印唯舒?各一反可作之也。但或説舒?各三反作之(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舒?之印如次第文。但?之時不必轉磨唯相當誦?明(云云)。
又云。舒?印舒時漸引申早反至印。?時漸引促早擧申印(云云)先日説(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師曰。成本尊明隨何尊耶野佗薩縛等明(云云。但印隨部用之)。
(永承三年四月上旬)
問。金輪軌云。諸如來加持者心何。答。大日是諸佛本也。故云諸如來耳。總諸佛章耳。又四方四佛各現大日身。今此大日是北方釋迦不空成就如來所現大日也。乃至阿閦佛國所現大日阿閦如來所現也。諸方例爾也。以大日爲總諸如來位故。大日名諸如來耳。
(長久五年九月上旬)
金界大日斂印。二頭端二中上節下際加之。又或説二頭端二中甲下畔上節上際加之(云云)。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金界傳記諸如來加持印安心上(云云)謂以心爲本故安心上耳。與灌頂處異耳。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金剛界五相成身而卽受五佛灌頂。眞言曰。入縛里耶(光明)毘灑迦(灌頂)卽光明灌頂也。五佛光明入我頂也。四佛眞言無入縛哩句略也。卽是自灌頂也。顯教所説。唯是光明灌頂也。此卽金剛界一種灌頂也。今此五相成身是也。
問。自灌頂他灌頂者何。答。可尋之。但自灌頂者。如五相成身後自被諸佛灌他灌頂者。師卽爲我授五佛灌頂。是云自灌頂他灌頂歟(云云)。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五佛灌頂印者。是卽著五佛冠標也。繋鬘印者。是更著鬘也。又五佛灌頂印者。卽頂上灌五佛智也。鬘印是正莊著冠身歟。
(同二年三月十九日説)
問。五佛寶冠者心何。
私案。五佛灌頂印者五佛五智灌頂之意也。其五佛寶冠者。卽於頂上表彼五智灌頂故。以其佛形安之耳。若非其佛形。以何表其佛灌頂耶。
其冠中五佛現在故云五佛寶冠耳繋鬘印正是冠之名也。而只於冠邊表其像也。又冠者或只鬘髻冠也。或寶冠耳(云云)。
又云。師曰。五佛灌頂印者。卽是自灌頂法也。又云。師曰。南方寶菩薩手取寶冠冠一切頂。如彼五佛共以冠冠行者頂也(云云)又五佛繋鬘眞言云。一一云●。謂是結之義也(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金界被甲印明如胎印明用之。義決等亦爾也(如新説也)問。案金軌。先旣召無漏智閉心門成薩埵身已了後。重次現智身現薩埵。次見智身之時。鉤召引入縛(乃至)四字明心何。答。案經意。是爲造曼荼羅重成事業身也。其意對受記甚委悉也(名現智見智之由)。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金軌想種子并誦唅鑁鉢羅者。是三輪種子也。并誦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於金龜背上觀須彌七金山等故。於龜背觀海水也。此龜卽是金輪故也。如彼軍荼利軌等。其意是著也。又如毘曇等云。於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處中而住(論文)又云。如是九山王住金輪。入水量等八萬踰繕那(云云)金界道場觀時。於空中觀大日令澍海水(云云)謂此大日●字水輪大日也。又智拳印大日也。
(長久四九月九日説)
金界於須彌頂説之故。道場觀猶觀須彌也。而三層八葉花是花藏世界也。又花藏界或以須彌爲莖(云云)。
(永承二年説)
寶山印共成九山(云云)加鐵圍也。
(同五年九月十一日)
又金剛界教主從尼吒天下須彌頂説之故。道場觀如此界須彌山觀之。而山上觀大蓮花。卽此大蓮花是花藏世界也。作此觀時。行者卽坐花藏界上。向大日尊而坐。交聖衆之中(云云)金界八山七海於金龜上觀之。謂金龜者是金輪故也。卽同毘曇等意也。又如毘曇等。可有九山八海也。加外海及鐵圍也。在軌見之(云云)。
金剛界道場觀。於金輪(龜)上觀須彌。又云。其須彌山頂卽此壇場及自身所座卽是也。問。若爾者此壇場已下金輪已上纔八萬由旬也。須彌山高十六萬由旬也。云何。答。金輪已上壇地已下可觀十六萬也。又卽此道場卽花藏界也。何滯其高下耶。花藏界不可有齊限者也。故不可壇下輪上只八萬也。
又金龜者金輪也。卽地輪是也。而其形如龜形也。謂非生龜(寛徳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説)。
(寛徳三二月)
又金龜。又説。只是堅牢之義也。卽地輪金輪之義也。
私金輪形似龜歟。世間法爾因果強不可尋(云云)金界金龜是金輪也大地屬金輪也。別不云之台海地輪卽金輪是也。大地別不云之。器界建立時。金輪是最上輪也。專不云地輪建立之。
(寛徳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金界金龜上三層蓮者。卽如佛眼曼陀羅三層蓮也或人云。三花房三層間有莖(云云)是言甚謬也。不可仰信之(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道場觀是成所作智也。故東寺一説。道場觀時。十指外叉。開掌覆胸。二大二小端拄尖。是則羯磨印也。而二中不入掌也(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金界五獸座可得意也。以師子爲中台座。暫可爾也。世間法師子次象是最也。故東方也。象次馬世法重也。故南也。孔雀金翅可得意也(但義決釋可見之。云云)。
又五部獸座種子字毎方三字也。但中心一字正獸種子也。左右字表本部意也。非座種子(云云)。
又三昧耶會大日明。縛曰羅〃〃阿阿阿故大日獸座中心●字。左右●字歟。金界意。啓請啓白等之時。諸尊獨住法界宮。觀佛海會之時。諸尊來會在場中宮。其眞言惹惹者。鉤召義故也。其印彈指聲亦遍法界。驚來集故。如打揵椎集衆僧也。而諸尊乍在宮中誦十六尊讃。次四字印明故來住場門内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師曰。金界羯磨王菩薩印并觀佛界會印。二手交抱胸。謂同以左付胸。以右押左肘上(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百八名讃者。卽大日百八名分十六也。卽是等大日讃也。
(長久四年九月二十日)
又云。百八名金界十六尊論之。瑜經三十七尊論之。然皆百八句不足也。只是百八徳挍十六論之。廣通三十七論之歟。又百八讃者。十六尊一百八名讃也。謂彼十六徳合計百八徳也。有先徳略頌(云云)如十六尊讃云百八名也。
(永承二七月二十日)
又入平等性智擧閼伽者。先日説灌頂智故也。今度説水有平等義耳。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又閼伽是平等性智也(云云)。
(長久二九中旬)
師曰。一説以百字明爲閼伽(云云)滿願義也。
觀自在王儀軌。捧閼伽誦百字明。可尋之。尚是如世間儀耳。如世洗手水献主時。以私要事啓白之。又同軌。先四攝。次閼伽。次八供(云云)謂四攝是勸請故。於閼伽前安之。如台藏耳。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般若軌云。由此百字眞言奉閼伽故。所有願求速得成就(云云)
問。金界記等何於成身會末用鈴杵。卽花座之後重用鈴杵印明耶。答。先用鈴杵是驚覺義也。後用鈴杵印明是歡喜義也。而東寺只後印明之處用鈴杵。先觀曼陀羅後鈴杵不用之。而山門先實鈴杵後印明也生起云。將啓請振鈴驚覺諸尊(云云)又閼加後次鈴杵護淨結界(云云)或記云○前鈴是將奉請鈴。閼伽後鈴是將供養之鈴(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金界若不修諸會之時。先五供養之前修八供養印明。如後五供養之前三昧耶會八供養印明也。佛眼并愛染法不修諸會之時准之。
師曰。金界五供次者。香花燈塗飮。具在口傳。若如胎藏。人任意而已。常途行法亦在人意而已但師云。我修供養時。依香花燈塗食次第(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上旬)
師曰。金剛界普供養印明。可用唵字眞言也。印金剛合掌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又普供印明依海説用摩尼供也。又唵字印明是也。
(同日)
師曰。金界飮食印明有二説。一台藏之中用之。一金界中薩埵三昧耶印明用之師曰。前日説寶幢三昧耶者非也(云云)。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
師曰。金界飮食印明。或用台藏界飮食印明。用此界薩埵三昧耶明爲飮食印明(云云)故略出經第四説薩埵三昧耶明云。以一切如來無上金剛喩三摩地。修習上妙飮食衣服雲海普皆供養(云云)。
又云。師曰。此界普供養用摩尼普供印明(云云)而猶非此界印明。如對受記云。不空羂索經者。是台藏蓮花部法也。故此印明非金界意(云云)正。以唵字印明爲普供養(云云)其印金剛合掌用之。唵者供養義也。
師曰。金界飮食印或用台食。或用寶幢三昧耶印明(云云)私謂。軌説寶幢三昧耶○及雨種種寶。所求令滿足(云云)心要云。檀波羅蜜(云云)今此印明是檀波羅蜜印明也。故一界中爲令具五供。以之爲之歟。又或人問云。何金界無閼伽飮食等耶。答。羯磨三昧耶兩會是自受法樂處也。自受用無飮食故兩會無之。大供養會他受法樂處也。他受用土有閼伽故。以六波羅蜜安大供會攝六種供養。飮食攝檀波羅蜜禪波羅蜜(云云)。
少少落失。
百字讃若佛眼。唵菩駄嚕左尼薩埵縛三昧耶摩拏波羅耶菩駄嚕左尼薩埵縛(乃至)薄伽梵薩埵縛怛他蘖他菩駄嚕左尼麼寐悶遮菩駄哩左尼娑縛摩訶三摩耶薩埵縛●(問。若大日彌陀等之時。又可改薩埵縛耶師曰。不爾。若大日若彌陀等。其部薩埵云故。不可改。如云唵鉢納摩薩埵縛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師曰。百字讃者卽初地初住所證百法明門也。卽百種功徳法門也。彼十六尊中最初金剛薩埵是初地初住菩薩也。其所證百法明門也。故成金剛薩埵後誦此讃(云云)百字讃曼供時。不可高誦之(阿闍梨部也)只微音誦之。
(永承三六月十九日説)
金軌云。衆會眷屬自圍繞。住於圓寂大鏡智(云云)謂如來尊住曼陀羅衆會眷屬自圍繞也。住於圓寂大鏡智者。我身并衆會眷屬住大圓鏡智菩提心月輪也。行者住此觀。結本尊印誦本尊百字明。卽誦本尊根本明七反而散之。別不用入定印耳(古私記或用定印觀之。今不用之)凡此處百字明根本印明等。隨前成身意各用其尊其部耳。今傳法私記意。於此處金蓮二部之行法大略出之。但隨人意樂唯隨一部用之耳。又若唯任傳法次。
若金薩埵自初行之而加大日念誦於此處結金薩埵印誦金百字并薩埵明。次結誦大日印明。次念誦耳。又若自始依蓮部修之。亦蓮百字并蓮薩埵明之後。結誦阿彌陀印明。次正念誦耳。若依常途者。隨本尊從初成身至此處。唯用其部成身其部百字其部印明其部念誦耳。前後相稱如常説耳或説百字明於陳三昧耶時用之。而未詳。猶是陳三昧耶之時成金薩埵畢思故用歟。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師曰。依金界意者。入三摩地之後有加持珠。卽念誦也。再不取珠也。
(同日説)
金軌云。次應捧珠鬘七反後以加持句如法加持(云云)謂虞呬耶之明是也。捧珠鬘引轉也。後以加持句者。毘盧遮那摩羅明是歟。又云(蓮百字後文)捧珠鬘本尊眞言(七反乃至)虞呬耶(云云)金軌云。次應捧珠鬘(乃至)一千或一百隨意而念誦。眞言曰。唵縛曰羅薩埵縛(云云)問。何故以金薩埵爲本尊耶。答。金軌意以金薩埵爲初門修之也。凡一切斷惑證理以最初菩提爲初。斷一分無明顯一分性也。故亦先修行金薩埵之後。可叶後位故也。卽可有五部金剛薩埵耳。陳三昧耶成金薩埵之事。以此意准可知歟。凡此軌意以初薩埵爲初門耳。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問。此界念誦何明耶。師曰。傳法次第意。以金薩埵明用之。今但可用大日羯磨明(云云)金界奉送印明隨部改用耳。軌所云是只蓮部也。若修大日者。以三昧耶會劍印?花。其明改鉢頭麼之句云率都波薩埵穆。餘准知之。又胎界奉送印明依金界也。故准彼意用大日部奉送印明耳(云云)。
(永承元七月二十日説)
又可有五部奉送印明。佛(釼)金(普賢三昧)寶(寶部印)蓮(如常)羯磨(彼印若大指若小指可?歟)奉送法波羅蜜印者。卽金剛界印故也。但訖哩都婆呪非法波羅蜜呪。是已作如是勝上利等偈梵語也。
(永承二年二月十九日)
縛曰羅穆乞沙之明。是金部限耳(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奉送(金界)眞言(亦名解脱事眞言)可見文殊五字軌(云云)
金界羯磨三昧鬘菩薩印并終寶印。如五佛鬘印。空風指捻繞之。
金界供養法之終甲印。如前被甲印用之。而後申二風誦●●繞之。而眞言先後異也。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
金軌末云。當結寶印。次結甲冑印。眞言●●●●●●●等(云云)。
問。被甲印明云何。師曰。先寶印寶契(如軌)次結被甲印。至誦迦縛左句。護身次以●●繞十二處(如常)又寶印者四部之總寶鬘寶冠印也。非寶部之寶。只是寶冠寶鬘之三寶眞言中寶之句亦爾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人天本體香者。人天所有沈檀等本體香也。和合變易香者。如合薫也(云云)。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又人天本體者。人天自然本體之果報香也。和合變易香者。多種香和合變易本形也。如世間薫等也(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劫樹者。如略出説。但劫名劫初時衣服等於樹掛之故云歟。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却樹者。劫初時自然衣服出生樹故以名之。又如略出故(云云)。
五種明者五明也(云云)滿月(云云)又如花髮等(云云)半月者(云云)。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金軌云。人天意生花(云云)持口蓮心花歟。台軌云。意生香花鬘(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
金軌初云。長跪合蓮掌。運心對聖衆。陳罪應隨喜。勸請及發願(乃至)淨地(云云)。
問。五悔淨地乃至四禮等後出之。今亦淨地前五悔之文有之。有何故五悔二重耶。師曰。此文末著座之前。先用此五悔也。但用其意未必全誦文歟(云云)但又或師曰。後所出五悔意。先前出列之也。總標也(云云)。
(同日説)
金界軌意。以蓮部爲旨故。若有意樂者。以彌陀爲本尊修之者。有何妨耶。但道場等唯如軌者有何妨耶。又觀自在王軌是金界彌陀別行法也。
卽海中一莖花觀彌陀(云云)卽以此意可修彌陀法(云云)
虚空眼印如記。但二空有二説。一二空並立之。一二空押二中之節。胎觀自在院毘倶胝印。其風指交初節(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馬頭印。二風二水甲背合(云云)或不著有間如牙也。二大指並屈虎口令如馬口開。二大如脣。或二大各各開立如馬耳。
(同日説)
文殊會中戟杖幢等印召之者。只是仰其指也。不如鉤召印曲之。
(同日説)
不思議童子有二説。一如文二風甲各背合。一如文立二風屈上節。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除蓋障眞言。曩〃〃〃阿薩○(云云)。
(同日說)
滅惡趣有三説。一如金界寶生羯磨印。而稍高擧之。一右五指申仰當肩上高擧之。謂擧五趣也(五指是也)一右五指申小屈形當右眉上。向下如打勢耳。謂打破惡趣也。
(寛徳二六月九日)
初門釋迦左手鉢也。右手吉祥印者。初成道時説法吉祥印也。謂大空相捻。是報身説法印也。疑云。水空相捻。可應身印而佛以大悲爲本。卽以大悲利生法門爲法樂故。大悲門釋迦探本令結受法樂報身印也。又報身毘盧遮那如來有冥顯二利益。顯益爲十地菩薩現身。冥益普爲十界衆生施益。故從本令結報身印也。或儀軌。依此義故。水空相捻。應身印結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白傘印。右金拳面向左方立之。又此印左拳是金拳也。而疏文異之。謂出大指拳(云云)又右拳面向左作之。謂諸用印作法。只隨手便宜作之。如拳面掌面等向左方也(云云)。
(同日說)
普花天子印。右手仰掌横胸前。以風付火背。空如文立之。一説掌向左心前立之。
(同日)
光鬘印。一説如前横心前。一説立之。可知。
(同日)
火天天后印更無別。只以眞言爲別耳。又説有差別。如傳法次第耳。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五仙印。押地二節文時。地指不屈而少覆臨。謂大指及地程自然爾也。又開地立時空在掌中(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師曰。台軌南方増長天明中有藥叉句。是本經誤也。謂此藥叉句可在北方部歟。今軌只出本經中明也。本經者陀羅尼集經是也。此明出自彼經故也(神樂岳君之難一也)。
(永承元年七月七日説)
難陀拔難印。難以左安上。拔以右安上。是定也。謂以右手覆掌向下。以左手掌直齊覆右手背。猶如法界定印勢。而反右掌向下也(而二大指不拄相重也)拔難印反之可知。謂以右掌覆左手背也。又説難陀印左右覆掌向下十指舒。而以左腕覆安右腕上。二小指相鉤二指面各合。如四攝中索印二風合勢形也。拔難印反之。以右安左。二指相合。印勢如降三世印勢。而十指皆舒。二掌向下也。摩醯首羅。印以左空押地甲。故軌云。空押地甲曰加者。以空加彼也。又云。對合曰持者。地甲對合空面持空也。凡加持者此意也。行者以呪加彼。彼能對合持之。故云加持也。摩醯首羅后及妃印。空地加持如摩醯首羅印。只三指開合爲異也。妃印反同摩醯首羅印也。七母印唯一度結(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參内)
大夜叉印(如花山記)眞言用夜叉明(云云)夜叉尾地也駄哩明也(云云)。
(寛徳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持國天印。二風屈各當空面三四分許不相著。猶如捻香勢。此印名龜印。而無龜形。如何(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日)
持國天印。二大指開屈不付頭指而二三分許不相至名龜印。其空風始如捻香勢(云云)。
師曰。三十七尊中大日阿閦彌陀觀音。以三昧耶印誦羯磨明。若准之者。三十七皆可爾歟。爾文有可用之。文無准彼。強得意用頗無益也。
師曰。金界大日根本印明。弘法大師慈覺大師説云。結三昧耶會劍印誦羯磨大日明(云云)此卽師資相承所傳也。但弘法大師所傳。羯磨明末加四字明(惹吽鑁斛云云)。
師曰。五佛別法等結如來三昧耶印誦羯磨明者。内證外用合之歟。三昧耶會印明内證徳也。羯磨印威儀也。眞言名號也。其名者理智冥合名也。謂縛曰羅者卽金剛也。是五智金剛也。達都界也。界有差別界體界也。體者則諸法實體是實相理也。卽理智冥合名金剛界如來也。金剛界如來者。卽大日如來名號也。差別界者。卽世界萬法也。法界者卽法諸法也。界卽體也。實相理也(金剛界名准之可知也)。
(寛徳三年六月九日)
又金界五佛根本印。結三昧會印誦羯磨會明。謂三昧會五佛眞言皆云金剛智(嚩曰羅惹那南)無五佛差別用之(見諸軌等之中)但四波羅蜜已去三十餘尊。皆以三昧會印明爲根本印明。其明皆有各別之義故也。
師曰。智拳印左右拳面向自身(一説)又右拳向身。左拳向左(一説)又右拳向身。左拳向右(一説)但右拳以火水二指把大指甲。以頭指甲首拄大指初節上(云云)見一字軌。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問。餘處左手金拳(云云)不云頭指拄大背。云何。答。師曰。可依一字軌結之也。而金界云文略也(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智拳印者。理智冥時成等正覺而所示印故名智拳印。羯磨身所結印也。理恒然不變三世常住也。智不冥之時遂不成佛。若智冥之卽成等正覺故。成佛時智是最也(云云)。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北佛羯磨印。大開腕平手背。二地二空如獨古左右端也。而或頗用心少寄腕(云云)。
(同日)
師曰。又二火不入掌印是蓮花三昧耶印也(云云)私曰。金界北佛印不入二火掌中在之何。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羯磨印有二説。一如蓮花三昧耶印也。而其手開腕。二小二大平申柱之如迦利印。二大二小獨古形作也。卽可作羯磨形也。而唯依師説。如蓮花三昧耶印結之。不開腕亦二大二小如獨古結之。但東寺説。道場觀時以此羯磨印開掌覆胸。二小如獨古在兩頭上下觀之(云云)一説二中入掌開腕。二大二小如迦利印二大二小。是則羯磨形也。卽獨古羯磨也。人思。羯磨唯三古形也(云云)今案印相獨古形也。不必唯三古形(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師曰。金界王菩薩印。先左付胸。次以右押左肘外交之招之(如觀佛界會)。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説)
羯磨會十六菩薩二十天用印相同之。但以左右拳相替爲異耳。問。金界三昧耶會五佛契。如五佛加持印五處安之耶。答。不必爾。只於心前結之。
金剛頂經三説十六尊三昧耶印云二手如月形(謂外縛之。其縛形圓如月也。謂圓珠月也。各掌名月。是仰月輪也。如先)中指如金剛。餘指面不著(謂如常二地二空開散中指合也)金剛薩埵印。頭鉤(王菩薩印)勝指交。謂瑜伽護摩軌云。愛敬名爲最勝(云云)。
十六尊中愛菩薩獨得勝名也。五種護摩之中又敬愛爲勝也。故此文非指之名五佛頂次第也。是愛菩薩得勝名也。其由建云。能迴天地心(云云)凡世法事以寵愛爲最勝事。如得貴人之寵之時。難事無一故。又敬愛有破壞義。存此一意愛菩薩名勝也。例如大佛頂眞言中。五部種族之羯磨部蘖羅惹倶羅耶(象族云)云謂釋迦初入胎時。母夢見白象入胎。故釋迦部云象種也。蘖羅惹者象也(云云)。
(永承三年壬正月)
金界之供會光菩薩眞言以●(二合)字(與識反)謂翼音也。其梵字亦有翼音。謂●字通阿伊等音故賀有餘音也。卽伊與餘同音也。如●字●字有●音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金界大供會喜菩薩印。於臍上結之。安臍上想安腰後(云云)或(東寺觀同之)左右。手指遣腰後結之(如花山記云云)。
師曰。大供養會十六縛印不必散之(云云)。
曼陀羅地掘深彌勝(云云)(十一面軌)。
(永承元七月二十日)
疏六降閻摩尊是文殊眷屬(云云)又云。羊耳馬耳象耳等是鳩槃荼眷屬(云云)。
(御本云)
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畢。
阿闍梨澄舜
四十帖決卷第四
胎曼(八)
疏六云。若初心行人依世諦曼陀羅云何召入(云云)何。師曰。世諦曼陀羅。只是事相盡顯本尊行相等是也。此人初心只依之。未入壇不能見心中所具法界之曼陀羅等也(寛徳三年四月十日説)。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如常曼陀羅供時。不必布曼陀羅等(云云)。
(長元年中決)
花山曼陀羅。謂之梵號曼荼羅(云云)。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大三法羯胎中不説之(云云)而有三昧耶形耳。
師曰。台曼荼羅。若字若畫。壇敷曼陀羅。其中台藏不減十六指(云云)故釋云。
此曼荼羅極少之量齊十六指(云云)又具縁品云。十六央倶里(指也云云)此是説白檀曼荼羅處文也(見義釋也)其十六指者。胎八葉量也。其十六指者。謂有所表也。八葉上各有八種善知識。各持金剛慧印。釋云。故云遍三於諸葉間(云云)卽八葉與八尊也。故十六也。又表金剛頂超十六菩薩生入如來也(云云。寛徳三年三月十日説)。
疏五云。胎曼荼羅中台院量。極少不減十六指(云云)准之意。如敷曼荼羅等。中台圖量極少十六指而已。是則八葉之位八種善知識各持金剛慧印故。是十六指表十六法也(見疏)又是金剛頂十六大菩薩之標也。超十六生入如來地標幟耳。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師曰。凡現圖曼荼羅只是爲世流布隨宜所圖繪也。唯爲祕經中大曼荼羅也。故或有安所要尊。或有顯一義等耳。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説)
胎金二曼荼羅倶云現圖隨宜(云云)對記云。金界天竺隨宜。又現圖(云云)顯圖故。菩提心義云。金現圖(云云)台曼現空中准師口傳也(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二日)
師曰。現圖曼荼羅是現空中也。然師資傳來有此説。未見文(云云)。
(永承二年七月六日説)
先師説。台現圖曼荼羅尊位只是隨宜。隱祕之圖也。強不可尋之(云云)。
(寛徳二年十月十九日説)
胎藏三昧耶形等圖一卷。是法性房贈僧正大和尚御弟子調定院所造畫也。件院後住愛宕護山(云云。石泉故法矯御傳説也)但件畫之裏所記者。是安然和尚御説也。見台藏釋迦會不同也。調定院之圖。淳祐君之梵號三形等之圖是相似(云云)。
師曰。世流布台藏曼荼羅。謂之現圖曼荼羅。昔無畏三藏云。經中大曼荼羅佛所密也。顯露圖之恐違佛旨。若任意圖亦非也。仍別請給。卽佛空中現此曼陀羅故云現圖。又佛隨宜現之故亦云隨宜曼荼羅(云云)今此曼荼羅。觀世音金剛手等院諸尊二三重安之。處狹故也。如除蓋地藏院一重安之。皆可向大日也(云云)又云。台藏曼荼羅是三重曼荼羅也。除内院云爾也。二三同中等者。別時意也(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胎藏曼陀羅除中台之外三重院也。院者垣也。故中台不云院。中院者初重院也。又云。第一重院圍中台故也。
(永承九年十一月十日)
胎曼荼羅三重各有主。遍知印(初)文殊(二)釋迦(三)若併中台總有四主也。遍知印者卽大日也。文殊亦是佛也。故軌注梵號云滿祖室里沒駄曩(云云)卽有佛句也。故四主皆佛也。義釋十六云。文殊會中西方部云虚空藏也。乃至一菩薩爲主(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又胎藏三重。第一重智門。第三重悲門。第二重悲智二門中也。第三妙吉祥者。文殊是智門菩薩也。又三種悉智眞言中以文殊眞言爲應身眞言故。是大悲門意也。故寄悲智在悲智中間也(云云)。
又台曼荼羅中台三重卽四種佛土也。中台寂光。初重實報。二重方便土。三重同居土。以文殊爲方便土化主者。卽是應身如來故也。如以文殊眞言爲應身眞言也。付應身可分二。勝應卽方便土主也。劣應卽同居主也。是第三重釋迦凡聖同居也。
(長曆四年四月二十日說)
第三妙吉祥者。文殊是智門菩薩也。又三悉地眞言中以文殊眞言爲應身眞言故。是大悲門意也。故寄悲智在悲智中間也。
(長久三年四月中旬説)
師曰。第三妙吉祥者。遍知院是智門。初釋迦院是悲。文殊二中故云第三(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三重院諸眷屬菩薩皆向我我主(如金界也)又義釋云。觀音院又或唯皆向大日尊(云云)心王如來。心所聖衆。故皆可向大日歟。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問。第一重院東遍智印。南金手。北蓮手。西不動等也。何故只云三點眷屬院耶。答。西方不動等一重院是佛部使者也。更非別院耳。
(長久元年中決)
胎曼荼羅有三軍荼利。蓮花軍荼利。金剛軍荼利(一虚空藏院軍荼利菩薩。是蘇眷屬訖)。
(長元二年十月中旬)
師曰。八葉遍智院持明院(佛部別説)是佛部也。觀自在虚空藏蓮部也。釋迦金剛手(乃至)諸天金剛部也。釋迦金剛金剛部諸天主故也。又義釋十方諸佛又金剛部所攝也。穢土主故也。總略三部者。大日(佛部)彌陀(蓮部)釋迦(金部主)又教時義云。三部者有二説。一義釋中第一重分爲三部。上方如來智印佛母摩尼。下方不動勝三爲如來部。勝方觀世音等及諸眷屬名蓮花部。右方執金剛手及諸眷屬爲金剛部。中台九曼荼羅極果(云云)義釋中毘盧遮那是佛部也。阿彌陀是蓮花部也。卽觀世音釋迦是金剛部卽金剛手。諸傳法者因之分此四重以爲三部。中台爲佛部。勝方觀音第二重地藏。初方文殊。右方除蓋。蓮花方虚空藏并諸眷屬爲蓮部。右金剛手花方。不動初方。釋迦併諸眷屬及第三院世天爲金剛部也。
問。檢台現圖曼荼羅。寶幢在北(阿閦觸地印故)開敷在東(寶生與印故)雷音在南(與金界不空印同故。其印右掌向外指末垂向下)何故此三佛位異常耶。答。是唯隨宜畫像也。不可爲定量。唯隱祕本位故也。
問。旣隨宜之所圖也。爾者可有一往之隨宜之由也。何答。經一云。北方不動佛離惱清涼定。疏四云。此是如來涅槃智。是故義云不動。非其本名也。本名當云鼓音如來(云云)今現圖隨宜畫像故。不動之名通阿閦故。暫以阿閦佛安北方也。
問。若爾以北佛可安東佛位也。何故以北佛安南。以南佛安東耶私且案之。爲隱祕二佛之位故也。故以北移南。以南移東也。若以北直移東。南佛之位不移故也。
問。若爾何故不移西佛耶私案。諸教所讃多在彌陀故。一切咸彌陀是西方故不移也。
(同日)
問。此旨五佛印相唯是異金界也。故寶幢與願印。開敷(施無畏印似之)鼓音觸地印也。以金剛界佛印准之云三佛之位違耶私且謂。圓堂本圖云。寶幢與願印也。開敷右掌向外。鼓音觸地印。又種子圖諸本皆注云。東方寶幢。南開敷。北鼓音(云云)故此現圖曼荼羅三佛之位。如本位不違之也。或説不謂位違也。
(永承二年三月二十九日説)
台不説五佛羯磨形。是隱祕也(云云)只是依今耳。而其位參差(如先問)而其位前唐院本全如金位耳。
又同日記云。台四佛不説其形。隱故耳。皆可住定印歟。而借圖金四佛形。而經北方不動(云云)借名以阿閦安北故彌差也。如先。
師曰。台藏四佛所著衣袈裟也。十波羅蜜般若菩薩等所著卽羯磨衣。有所爲時衣也。事業衣也。金界四波羅蜜衣又是也。鬼類腰帶謂之力布(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又云。羯磨衣多是女人所著也。謂強隱身也。如金界四波羅蜜女也。而男形菩薩又著之。如台般若菩薩十波羅蜜等也。師曰。兩界四佛是同佛也。寶幢等者義名也。阿閦等者生身名也。又天鼓等者最勝經微妙聲是也(釋迦也)寶幢佛幢者旗也。幢懸旗歟。戰具也。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胎軌四行菩薩普觀文殊彌勒是爲初行之人。亂脱之也。又隨宜曼陀羅(現圖也)又普文觀彌爲流通之人。不亂脱之。義釋云。實義普文彌觀(云云)。
(永承二年七月二十日)
問。台現圖曼荼羅觀音彌勒如次乾艮心何。答。只是隨宜所現也。若實可依義釋文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問。胎藏内院四隅之瓶由如何。師曰。此是四智瓶也。故灌頂時於彼瓶上置四瓶也。
(同日説)
問。四大菩薩院四角之瓶心何。師曰。只是出闕位安之。師傳胎界以賢瓶安闕位。金界以三古安闕位。檢曼荼羅降三世會。以獨古安闕位。自餘諸尊三古也。
(同日説)
問。賢瓶之口有羯磨杵形由云何。師曰。只是莊嚴之具也。如尊勝軌云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八葉角三古無釋之。而義釋云。十六智印如八葉(云云)歟未詳。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師曰。遍知印是諸佛之位標幟也。是降伏智印也。智火表故三角形也。中表萬字。是圓滿之徳也。
(永承三年四月十三日説)
遍知印三角尖方向下事。
持明曰。於東方見之。其尖二向下歟疏五云。一切遍知印。眞銑下向純白也(云云)是三角火投下地意耳。如法界生印。以三角尖頭投地。卽是以智火投焚法界也。今此印亦説其用歟。
(永承二年七月十日於谷御房決受之。長宴)
抄記云。問。東方唯有三角虚空眼及如意寶○何。答○如來毫相如來舌如來牙(乃至)甲等皆在此重也○其佛頂在第三院○(云云)。
今檢此義釋火曼荼羅如之。
師曰。佛室者白檀之時事也。二明王中間故也。事發云置般若經。安般若菩薩耳。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佛室之位安般若菩薩。只是相替般若經等意耳。神室者。天竺人本尊神云故。又如之佛堂卽云神室也。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
又云。佛室者白檀曼陀羅時坐位也。自餘之時更不言之。
問。白壇時乃至畫竟。後阿闍梨座尚有佛室歟。
釋三云。至畫曼荼羅竟時。阿闍梨座位出檀門外。當於佛室之位置意樂尊。或置般若經。或珠○若杵○鐸(云云)師曰。建立曼荼羅竟後。於第三重門。前六撅廟衞之間修供養法等(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問。何故名佛室耶答。此是白檀曼荼羅時。行者修供處名也。而佛室者。行者入佛室住處故。別得此名。總諸尊位處名佛室。而行者入此佛室處故。蒙行者二明王中間且名佛室也。可思之。
釋三云。行者住佛室如上觀諸聖尊竟。當轉阿爲縛。以金剛薩埵加持自身塗香等(云云)(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表紙)。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胎藏現圖曼院羅降三世二尊正坐。謂風方勝三世及四面八臂降三世也。師傳云。降三世有四種忿怒身顯之也。一降三世。二不動。三勝三世。四月黶(云云)今私案云。現圖曼荼羅意廣普攝諸尊。又爲廣觀法也。是以金剛界中降三世爲辨事尊。卽此一尊攝三十七尊。一一皆入降三世三摩地(降三世會意也)故此尊爲最也。故此現圖曼陀羅中安此四面八臂降三世。攝金剛界三十七尊也(云云)又瑜伽護摩軌中。以薩王愛喜爲降三世四種忿怒(云云)。
師曰。胎藏觀自在院耶輸陀羅者。非羅睺羅母。是同名足門菩薩妃也。
師曰。觀自在院有地藏。地藏菩薩屬蓮花部意也。問。何故圖地天在東北耶。答。只是隨宜圖也。不可定准也。不審非一。是祕本曼陀羅所圖也。
(永承元十一月十日)
問。何故除蓋障在地藏院耶。答。互爲主伴義也。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
捨於二分位當畫八菩薩者。除蓋障是院主尊也。故其眷屬八菩薩主左右各一分隔居之云也。
如世間禮節。去席程之地隔捨菩薩歟。或其二分位亦可眷屬有。釋可置二使者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勝方地藏者。四州之中北州勝故也。如涅槃經等云也。或左者非也經二云月靨。或記靨。持誦不同靨(云云)軌云。月靨尊者降三世也。此尊半月輪中現黒色忿怒故。似月靨故云爾也。
(同日)
問。胎藏金剛手院是佛左也。爾者可云定。如何智耶。答。離智定是劣也。
今智上建立定也(云云)觀自在亦是出假利生智也。卽義釋云。三點眷屬(云云)是金手空。觀自在假。上佛部中也。
問。第一重院東遍智印。南金手。北蓮手。西不動等也。何故只云三點眷屬院耶。答。西南不動等一重院是佛部使者也。更非別院耳。
(长久四年九月中旬)
師曰。台藏曼荼羅千手金剛藏本云。一曼荼羅大日三摩地。但千手是觀音大悲三昧所現也。金剛藏是金剛薩埵大智三昧所現也。而大悲門福徳門也。求願福衆生多故。現千臂利益之。大智門入之者少。求之者少故。現一百八臂利益之。福智二身手多少。以之可得意歟。又此二尊各可在其觀音自在金剛手院内也。
而左右相分十波羅蜜菩薩爲此二院攝也。卽壇等五觀自在院福徳莊嚴也。惠等五金剛手院智惠莊嚴也。若依此義者。虚空藏菩薩獨一無眷屬。而然和尚説云。下大曼荼羅等菩薩是其眷屬也(云云)。
問。若爾十波羅蜜菩薩各於彼二院可圖云何於虚空藏院圖之耶。答。師曰。虚空藏是福智兼備菩薩也。爲顯此義故。於虚空藏左右畫之。今此虚空藏持劍寶。卽表福智也。故一説十波羅蜜菩薩虚空藏眷屬也(云云)台曼荼羅千手金剛藏上所畫飛天是首陀會天也。是闕位處畫之也(長久四年九月中旬)。
(同日)
問。千手金剛藏何故在虚空藏院耶。答。非在虚空藏院之中。千手是觀自在院一具也。金剛藏是金剛院之一具也。但是隨宜繪界道等之形也。不可爲定量耳。
(同日)
問。虚空藏直下界道下有八尊(一説。出現智眷屬如之)之中有十一面。猶以不審何。答。古一説云。西方第二重虚空藏。北方檀禪并其下四尊。及其下界道下十一面等四尊。
并千手菩薩等并十四尊併是觀自在院之所攝也。又虚空藏之南方惠等五。次下五(或四)其下界道下四尊及金剛藏。併是金剛手院之所攝也。但是現圖隨宜之繪像故。於虚空藏左右畫之也。虚空藏一尊是西方之本菩薩也。義釋中曼荼羅具虚空藏眷屬。凡此現圖曼荼羅是祕經中曼荼羅故。爲世流布所現曼荼羅也。隨宜畫圖也。故不可爲定量耳。披義釋中曼陀羅具之。
(同日)
問。十波羅蜜何故攝南北之會耶。答。檀等是福也定也。惠等是智也惠也。故各攝之更一説云。
十波羅蜜直下北四尊南四尊(或五)合八尊(或九)爲虚空藏眷屬耳。自餘十波羅蜜及界道下十一面等。如前説隨方各攝觀自在金剛手院耳(巳上私抄諸師説在別紙之上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十波羅蜜眷屬者。又可有局般若菩薩也(云云)。
(同三年四月日)
師曰。蘇悉地眷屬者。虚空藏眷屬(云云)又金剛部眷屬(云云)又蓮花部眷屬。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二日)
問。蘇悉地眷屬者何。答。古師傳説虚空藏南方波羅蜜下菩薩。是蘇悉地迦羅菩薩也。出現智卽是也。其菩薩有八眷屬。謂虚空藏直下界道下左右各有四菩薩。是其眷屬也(云云)其中有十一面等耳(猶未詳)。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蘇悉地眷屬院出現智菩薩眷屬也。或云。虚空藏眷屬也。又虚空藏下左右分爲觀音金剛手攝(云云)或云。出現智爲主。爲蘇悉地眷屬院(云云)十波(如前)。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問。出現智直南有四尊誰耶。答。或曼荼羅有此尊。或曼陀羅無此尊。故左右各四菩薩也。此尊是曼荼羅菩薩也。謂曩莫悉哩也地尾迦南明。并唵縛曰羅斫迦羅明眞言主是歟。金剛輪菩薩是也(可尋之)。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纔發心菩薩者。胎藏虚空藏院下在之。金界因菩薩是也。是轉法輪義也。又云。以釋迦爲外金剛部主。猶不可顯露之。大日如來隱祕説尤爾也。
妙成就以釋迦爲曼荼羅主(云云)謂蘇悉地是金剛下部故耳(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永承元年七月九日)
問。遍智眼(或能寂母或如來實)如何。答。遍智眼者。能寂母是也。未聞如來實説耳。只是相對歟。是不分明。遍知眼能寂母者是釋迦佛母也。卽内第一重佛眼母是法身佛眼母也。今能寂母是生身佛母也。問。胎曼陀羅分生法二身眷屬云何。答。釋迦諸眷屬并外金剛部是生身眷屬也。四大菩薩三點眷屬等是法身眷屬也。釋迦院無能勝。陀羅尼集經無能勝。尊勝軌無能勝。佛眼無能是同尊歟。不可越守護無能勝不必同尊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除蓋障在勝方者。顯互爲主伴義(云云)二迦葉釋迦院狹故於下畫之(云云)或云。降魔院故也(云云)虚空藏院下重左右分爲觀音金剛手攝(云云)或云。出現智爲蘇悉地眷屬院(云云)十波羅蜜事如前。持明院只可有不動勝三世也。二王中間十七金剛也。中心佛室也。聲聞坐荷葉。令表心蓮不開耳。支佛坐蓮。成佛想故歟。義釋云。若聲聞縁覺或坐倶勿頭華葉(云云)天部坐荷葉者。謂未開心蓮故耳。但圖中梵天座蓮花者。三界主故表勝耳。問。胎現圖曼陀羅何故有二帝釋耶。答。有三説。一云。北是三十三天地受妙樂之身也。東是鬪戰之時身形也。故東門之帝釋以之爲護方神也。一云。北是他界帝釋也。東是此界帝釋也。一云。有所表(云云)未詳。凡此曼荼羅是隨宜所圖也。不可爲定量也(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釋四云。上方諸尊依帝釋之左。居下方諸尊多依龍馬之右(師云。右寫誤。可作左字也)師曰。帝釋右者梵天位也。龍馬左者地天位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問。胎軌東北五淨居(云云)又東南云四禪五淨居(云云)而圖中東南淨居無之。爾者此等意如何。師曰。上方故置淨居等也(云云)。
私案。軌文東北天部初。五淨居各別列之安東北。而亦四禪定中可有淨居天也。故次文云四禪五淨等也。而東北列故圖不列之歟○。
胎圖四空處有佛形也。謂支佛形也。猶是表出離之意耳。故安支佛也(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持曰。四空處中畫支佛形也。是表出離之意耳。居三界頂也(同七月下旬説)。
(同日)
師曰。后者如中宮也。妃者女御也。或后者父母與如妻也。妃又宜如爲妻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胎藏第三重西門内。軌文有二龍并地神及二守護。而圖無地神。門中心有賢瓶。瓶下有荷葉。瓶口如例有華杵等形。師説此瓶有二口傳。一云。西門是通門故。門前灑水瓶安之也。一云。此瓶是地神三昧耶形也。故合軌文耳。
師曰。地天持瓶是佳矣。謂地天三形是瓶也。西門瓶一説是地天三形也。又其印圖屈作之。卽瓶印也。或卽二大指并召之。其二大指是瓶蓋也。卽四瓶也。但現圖曼荼羅鉢盛花持之。未詳。凡現圖曼荼羅是隨宜也(永承三年壬正月二十三日説)。
地天是女天也。而有后妃者是定惠義也。又或經佛成道時出現地天二女天也(可尋之)彼一云后歟。后者非必有夫歟。
(長久二年四月日)
師曰。堅牢地天是女天也。而有后者是表定惠歟。如梵天歟。問。現圖曼陀羅何故地天在東北耶。答。彼曼荼羅不審非一。皆是爲祕。本曼荼羅所現圖也(云云)。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問。何故圖地天在東北耶。答。只是隨宜圖也。不可定准也。
(寬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問。難陀跋難二龍可有何門耶。答。可勘曼荼羅經軌等也(云云)今檢曼荼羅。最外第三重院。
南北門内各有二龍(軌文亦爾)西方最外門説云難徒跋難徒(云云)圖同之。軌并圖東門無二龍。又云可勘之。
(長久三年四月)
問。以四大護爲一院意如何。答。准問者故爲一院歟。更可尋之(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師曰。四大護二守護中胎四門有之。五色界道四面皆可有門也。狹故不畫之。又曰。四大護逆迴謂降伏意也。卽辟除意也。是二守護所在之門叵一定。然和上種子三形等抄文殊院門云。對面護門(文殊右)不可越守護也。對面護門相向守護也(取意)又檢現曼荼羅。第三西門中有對面護(梵號云●●●●)對破天(梵號云●●●)又第三重南門中有對面護又文殊門有對面護(梵號云●●●●)對面護(梵號云●●●●)是第二重也。玄軌云。門門二守護無能○相對(云云)文殊院云。對面護(云云)次下云。不可越守護(無能是也)相向守護相對守護是也。又金剛部云。西門内左右念無能勝不可越歟。阿毘目佉對歟。又檢義釋。大曼荼羅第一重持明院門中有之。左相向守護。右不可越守護也。又持誦不同第二卷。第一重院西方持明院出二守護。又義釋云。守護者常在佛内門受佛勅(云云取意)師曰。若依此義釋意者。内院四門有之也。而見上諸文。第一重門第二重門(文殊)第三重門皆用之。恐尚是重重有之歟。
(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師傳二守護有二説。一者有第一重之四門(三點眷屬也)而説成就壇中。内院門在之(云云)此是別時意也。謂成就壇或時唯内院限。不必具初重二重三重等故。唯内院不安外院之時。二守護者安院之門也。又義釋常在内門者。
猶是第一重之門歟(巳上一説意也)一者第一二三重各四門并十二門。皆二守護者。謂圖第二重(文殊門)第三重(西門)義釋第一重門如有之也。
私云。成就壇意亦内院有一守護者。如上諸文三重門皆爾也。若爾必十六門有之歟。
四大護玄法軌意。初重列之。可尋經及疏也。但金剛智軌意。外金剛部之中列之。文東門○無畏字可挍他本。大護○乃至西門○最勝降伏者。東北伊舍居位。乃至西北風神王王(云云。可見之)又持誦不同七云。私云。第一重四方安四大護(云云)無畏(云云)四門(云云)又檢義釋。曼荼羅初重院。東方無所畏大護者。北方懷諸怖畏大護者。南方有二護。謂難降伏大護者。金剛無勝大護者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
難降伏護者西方大護也。今南方在之心如何。師傳四大護在第一重門(云云)圖諸文或第三重門有之。恐是十二門皆有之歟。
胎藏難堪忍無堪忍南方無堪忍是一尊也。而無堪忍火界明末●●句。是南方普護明(其明驚發地明神前也)若以此明爲四大護明。餘東方句改●●句可云●●等也。又麗魯布里呪南方普護呪四護普用也。而東方南莫三曼多模陀南縛麗魯乃至南莫三〃〃〃?欠麗魯布里(云云)隨方改加各種子字。亦加歸命句。歸命或不加隨宜(云云)。
又胎藏驚發地神之前無能堪忍。四大護之前火界難堪忍○四大護之中南方無堪忍。卽是三尊同尊也。而眞言異也。南方護者名無堪忍普護。卽以此普用也。釋迦會中無能勝(釋迦忿怒也)佛眼軌中云無能勝。此二尊同尊也。而佛眼之中無能勝印似無堪忍印而已。
(寛徳三年四月下旬説)
無堪忍尊形曼荼羅無之。不畫四大護故也。壇䋈者炎魔天所持也。四大護中有持之。壇拏者棒也。棒有二種。一壇拏棒。炎魔等所持也。一加拏棒。毘沙門天所持也。炎魔人頭也。多門不爾。而棒以色色帛卷作也(打手折也。如打鏡卷布也。如威徳棒二打中折也)義釋説。第二院中云所有諸闕位處皆置賢却菩薩(云云)謂左右已下別位。若一方數増壇。一方數減畫。加賢劫菩薩位等相對。就中金剛手觀自在院現圖曼陀羅三行畫之。若地壇如法圖。只一行可畫也。故義釋曼荼羅左右只一行也。如之圖繪之間有不足尊位。加賢劫菩薩云也。疏五云。又經文云。通門西向。若有因縁向餘方開之(云云)有二師説。一云。若息災時南門開之。通出入爾。降伏等之通門准之。而其曼荼羅不回向其方耳。如先云所開。故云若有因縁等也。一云曼荼羅不回之。只若有因縁。若南若東若北開之云也。如處狹少開西門無便等之因縁耳。師曰。前説佳矣。息等事隨事。必回曼荼羅耳。如王所住必隨其方面回陳也。又云。師曰。曼荼羅無位尊迎請時。界縁道安之(義釋見)師説又云。世天院中請安之。
私云。或説云。台藏外金剛部中安之。謂同居士佛故。凡聖同居也。金界賢劫千佛中安之(云云)。
阿閦此云不動(長久二年説)。
眞實經下云。釋迦如來所現道場曼荼羅等三千五百(云云。可見之)金剛界曼荼羅中佛眼有無(彼法決中可見之)。
(長久年中決)
金剛界五方五佛之色依攝眞實經(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寶生草依金界曼荼羅可見有之。蓮門不必爾歟。可通用歟。
(永承二年三月十六日説)
台金二曼荼羅倶云現圖隨宜(云云)
對記云金界天竺隨宜(云云)又現圖(云云)顯圖故菩提心義云。金現圖(云云)又金界曼荼羅不云現圖。如説圖也。九會不空所爲歟。慈覺大師説鑁部輪獨一尊卽是成身會也。更(已下落失)。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世云。八十一尊曼荼羅卽是金界大曼荼羅是也。其尊八十一也(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前唐院有普集曼荼羅一鋪(云云)以可拜之。謂是大會中集會瑜伽是也。未度大本中一曼荼羅圖來也(理趣釋指歸可見之)。
(長久三年四月説)
問。金界曼荼羅是何重曼荼羅耶。答。或云。三重也。如内院金剛輪。而是非也。何重曼荼羅者。只云外院也。故此界二重曼荼羅也。如云台藏三重曼荼羅也。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問。金界曼荼羅之二重各有四門耶。答。可有二四八門也。如前唐院金界曼荼羅。四方四攝位各有門。門中有四攝也。其門形如台門也。
(同日)
問。台界只開通門也。爾者金界亦可爾耶。答。不爾。金界曼荼羅四面四門皆開之。故開門印四方皆用之。金界開門印如驚覺印。二風頭側合之。隨誦明風開合也。
(寛徳三年十月九日)
金界四攝各有四面之門中(云云)卽檢前唐院本。於千佛位四面各有一門(其樣全如台藏門)四門中各四攝菩薩(云云)。
(同日)
金界九會曼荼羅中心會最中之月輪四隅半月上有寶珠。是安闕位也。卽爲月輪之莊嚴也。卽來四智寶也。又會會二十天等位中有三古。是闕位安之也。又會會月輪各角有T75085901.GIF(師說云酸漿)是又安闕位也。又有一師説(涅槃入等傳説)角角T75085902.GIF是各四尊三昧耶形安為也。故巽角會其四尊之三形畫之。又檢前唐院本。於正北降三世會五月輪各各角所有T75085903.GIF位。皆畫一一尊三形。謂四波羅蜜十六尊之三形也。皆如立五瓶。次第右引繞畫之。故知餘會會亦是三形之位也。而一難云。正東并乾角三昧耶會月輪角皆有T75085904.GIF之。若爾旣是可畫何耶。師曰。猶闕位之説佳矣。又闕位安T75085905.GIF除正東乾角二會之外。為莊嚴三形歟。二倶無過歟。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
金界曼荼羅内四供月輪下有雲形。只是空處故。爲莊嚴畫雲形也。
(長元年中説)
金界中胎月輪四角寶形。是闕位自然畫也。
又云。問。何故大日以花等供外。四佛以嬉等爲供耶。答。四佛供大日是自受法樂義也。大日智印故也。故身親所有具供之。謂嬉戲也。鬘首莊。歌口所宣也。舞身儀(而異嬉戲也)大日供四佛爲他所現也。卽當他受用義故用外所有花等也。又云。四攝八供千佛十六菩薩二十天。各隨其方攝其部謂香菩薩嬉菩薩鉤菩薩并東方賢劫佛東方天等是金剛部攝也。餘准知之。但千佛二十天可思(云云)其中二十天者是五類諸天也。此諸天若於佛前立誓説呪蒙佛印可攝佛部。若於觀音普賢等菩薩前立誓説呪蒙其印可。各攝蓮花部金剛部等(見義釋)故此界二十天亦隨文可攝其部歟。
問。四大忿怒何部攝耶。答。前日聞師説曰。四大是并大圓輪卽是五輪也(云云)又四忿是鎭壇也(云云)故不必攝部歟。問。四忿隨方攝之耶。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金界外供并四攝賢劫十六菩薩二十天。各隨其方攝其部。謂香等金部也。餘可知(已上處處文見。而四大忿怒不見文。且准香可攝之也)
檢蓮臺灌頂次云。内四供等佛部。東阿薩王愛喜。賢劫彌勒。不空見。滅惡趣。無憂闇。鉤菩薩。香菩薩。降三世。及帝釋。梵天。金剛摧。倶魔羅。那羅延。南西北如文可見之。此次第不云四大心何。
私云。大日四波内四是佛部耳。
金界四大不可必攝其部。唯其部内金剛輪四大種所造顯之也。而本文不見。若強攝者。如外供天女可攝也。
謂香菩薩金剛部等(云云)准之金剛界四大地水火風。但合空者五大也。今謂大金剛輪卽圓輪也。是則空輪歟。四大卽懷空輪也。又空輪依餘四輪生意歟(云云)師曰。千佛經中不説之。天竺三藏等意樂歟。可尋之。十六菩薩經中説之。其菩薩之名唯以世所貴菩薩之名通用名之也。
不必三世佛母之文殊寶威儀佛國之普賢也。凡悲華經説賢劫千佛寶蓋眷屬也。非千太子(云云)。
私云。金對記四云。悲花意。千太子誓爲千佛(云云)今見經文不見此説。可尋之。又輔正記意如何。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問。大日卽釋迦也。何在北方耶。答。師曰。北方佛釋迦事業身也。西佛釋迦智惠身也。南佛福徳身也。東佛釋迦發菩提身也。故大日如來卽釋迦尊也。此釋迦尊卽具此四身也。北方佛卽名不空成就亦名釋迦。卽供養諸佛修行圓滿。三祇百劫事業成就。悉駄太子出家成道名釋迦。爲顯此義故在事業方也。胎名天鼓雷音。此事業尊隨諸界諸趣機縁隨樂欲遍説法。猶如天鼓隨人樂有雷音。彌陀説法斷疑尊。猶堂堂爲十地菩薩説法歟。天鼓音遍應同法救度。名天鼓雷音也。又不空成就天鼓雷音卽釋迦也。而五智次第等前後次第爾故在北方。但北方佛只隨應身義邊名釋迦也。謂阿彌陀受用智惠身(云云)寶生福徳莊嚴聚身(云云)乃至寶幢自性身(云云)不空成就作變化身(云云)又阿彌陀妙觀察智佛也。卽説法之智也。表觀察智之義故結定印也。故定印亦云妙記察智印(云云)。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問。金界四親近何故不順圍繞。而前右左後次第爾耶。答。謂是親近義也。先最親前居。次親右居。次親左居。次親後居。猶如世間之儀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問。東方四親近愛菩薩誰人耶。答。愛染王是也。但形異也。師曰。南方幢菩薩是當地藏菩薩耳。地藏菩薩且搏寶幢也。
私檢古記。地藏菩薩讃謂南方幢菩薩讃也(云云)又十四帖有此説同意也。金界幢菩薩與地藏相類。恐同菩薩歟。印亦相似。古説地藏菩薩讃金界幢讃卽是也。
(永承三年壬二月二十三日説)
虚空庫。業菩薩○摧一切○摩互之。
金剛拳。轉法輪。因菩薩彌勒。
(長久五年九月日)
利菩薩劍義也。卽智惠堅利劍也。底乞瑟那卽利義也。
師曰。利菩薩者是劍義也。智惠是也。五字眞言之中●左字讀(ア)音(云云)阿響(アル)歟。
(長久五年九月十二日説)
因菩薩者彌勒是也。因者卽是十二因縁之轉法輪是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纔發加轉輪菩薩者。金剛因是也。亦是金剛輪菩薩也。亦卽大輪明王同一尊也。今案甘露頂經云。大輪明王慈氏尊現也(云云)恐是纔發心者卽彌勒歟。可尋也。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金界是忉利天所説也。故彼曼荼羅以天女等爲供養天耳(云云)。
(寛徳三年十一月上旬説)
又四波羅蜜八供養等是女也(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十八日説)
或人圖金界艮角有夜叉(云云)如何。答。未聞之。謂金夜叉有北月輪故。別不安之也(云云)。
(寛徳三年二月中旬)
師曰。四攝者入縛喜也。入者索菩薩也。謂設微塵許曼荼羅建立。此索故引入諸尊皆能令入此塵中也。故略出三云。設入微塵我皆能令引入(云云)鎖者縛也。縛住諸佛也。顯教之中四攝與此同。
又云。四攝鉤索鎖鈴卽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也。如世人依衣食等布施故卽趣來集會。故鉤布施同是也。餘准尋之。同二年六月九日云。鉤索鎖鈴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也。可相對之(云云)。
(同日説)
又攝眞實經。八供西南嬉菩薩香菩薩有之乃至東方舞塗也。是一樣説也。非亂脱耳。謂東南順引迴安西南。乃至來東北安東南也。如順迴立五瓶。如立四天王。但四攝是亂脱也(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金界内外供起自東南。謂東方香嬉引寄東南安之。謂順回意也。乃至東北准知之(如意四天王也。加五瓶也)。
鎖菩薩尊亂持○(○○○○○○○○○○○○)T75086001.GIF又說鎖菩薩三形。
T75086002.GIF(三古腰付鎖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金界曼荼羅大天方西北方也。若依此意。不可定東南。但八方天位凡兩界是定。如彼灌頂等時也。又瑜伽護摩軌同東南也。若依此意。與胎藏界同也。而卽壇(卽壇者大壇卽護摩壇也)之時猶唯可依大曼荼羅本位歟。瑜伽護摩軌別時不依大法。准護摩壇修之也。可思之。十七尊曼荼羅以大日安中臺。四方安四波羅蜜。又云。如常安四攝八供。謂十七也。又説。以金剛薩埵安中臺。餘同(云云)。
T75086101.GIF(師曰。私謂如十七尊曼荼羅餘四佛等又可然歟故或古圖有之)
一印曼荼羅者意樂尊種子中台安四攝八供安之也。或本法有曼荼羅。或本法無曼荼羅。隨意圖之。但天等爲本尊之時。不必爾。四攝等勝。天劣故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一印等圖樣。
T75086102.GIF(此猶密印曼荼羅意也)
最初圖十七尊加四佛。一説可爾歟。四波羅蜜是常也。而十七尊只大日普賢也。或私謂四佛猶可有十七尊曼荼羅歟。第二圖愛安前方。五祕密曼荼羅心也(云云)第四圖印者加四佛故歟(已上一印圖決了)。
(同日説)
師曰。世云成身會圖者不可也。但古説皆如之。如大師説(云云)。
(同日説)
又云。九會天竺震旦難一定。但於是人師爲一機所圖歟。
(同日説)
九會種子本自但中心一會有之。自餘八會種子是源照入寺始所書出也。自後自他皆所書寫也。彼入寺書出。最初以之令覽師(云云)。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金可記云。九會天竺隨宜繪像。不可爲此世界定置(云云)。
又云。佛皆住金剛定。爲表之皆住金剛杵。東南會齊説(云云)指歸三十七尊金剛杵中書。各持定印(云云)而見圖印契異也。定印無差別故也。又心大違此文者。心大只記人人説給也。
師曰。金界九會曼荼羅中羯磨會諸尊後皆二三古書之。此是羯磨杵也。而略左右畫歟。是則表羯磨會之義也(云云)。
(永承三年壬十二月二十三日説)
問。何故金界羯磨會三昧耶會先於心上舌上觀五古及十字耶。答。十字杵是事業故。羯磨會是事業威儀會故耳。五古是五智表故。三昧耶會是内證智三昧耶故耳。
問。心上舌上何。持明曰。但是三密隨一也。設三昧耶會於心上觀終不免難耳。
(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問。金羯磨會心上羯磨三古歟。答。爾也。非一古也。謂通途羯磨是三古耳。
(同日)
問。普金剛者何。答。羯磨是也。謂四邊普金剛亂故也。
(同日説)
問。台蓮臺羯磨三古歟。答。爾也問。金北佛羯磨何。答。是一古也。或説三古耳。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問。金界四佛出何佛耶。答。不分明。
(永承三年)
説云。羯磨會心上羯磨臥觀之(云云)。
(寛徳三年十一月上旬説)
師曰。佛三形是獨古羯磨也。故其佛三昧耶印是古形也。故以一古鈴安北方尤順也。
問。一古羯磨出何文耶。答。出護摩軌也。降伏爐是也(三古鈴安西有口傳如先曰)。
(長久年中決)
金界西方佛三摩耶形名蓮花杵。非獨古杵。但以獨古爲莖也(形也)蓮花之莖爲標幟仰獨古形也。是金剛蓮華也。故西佛三形共許云蓮花。●其種子也。
(同日)
蓮花種子●字或●字也。●清淨義有之故。蓮華不染泥濁故爲種子歟。可尋之。●字智業不可得可觀之。又金界寶波羅蜜三形輪可尋之。若是誤歟。可檢多本圖樣也。以輪爲大日三形。瑜伽古末軌有之。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嬉菩薩三形三古腰曲也。謂嬉戲之義故曲腰歟。
問。嬉菩薩三形何故曲腰耶。答。是嬉戲之義也。如羯磨嬉印頸見左。
金界三摩耶大供可有十六菩薩二十天也。唯獨一法界成身會不圖。諸尊等皆是有也。而不用之明是略歟。
(寛徳二年十月九日)
羯磨會成身會是供養分也。謂學佛之威儀入佛三摩耶。皆是令佛歡喜也。故是法供養具供養也。
(永承二年七月二十日)
問。以羯磨會三昧會大供養三會屬供養分心何。答。羯磨會是諸佛外用威儀也。卽他受用身也。今修之以爲供養佛故耳。三摩耶會者是諸佛内證受用三昧地智也。卽自受用身境界也。今以修之供養佛故耳。大供養會者供養有二義。一出纒供養。謂諸佛互供養給也。如大日供四佛。四佛供大日也。二在纒供養。如諸佛自受用三摩耶冥加一切有情。以三十七尊三摩地智薫一切有情也。卽是諸佛冥在纒之一切如來供養給也。凡居出障圓明之位。是名出纒如來。一切有情在纒之中。是名在纒如來也。如經所説。殺一切如來等。皆是在纒如來也。可見之。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問。三昧耶形并三摩耶曼荼羅者何。答。或處云。平等(如文)今案。云陀羅尼者惠也。三摩耶者是定也。卽口唱呪手結印也。印有二。一手印。謂手結印也。二相印。三摩耶形也。三摩耶曼荼羅准之。
(同日説)
問。金界三昧耶會所何。答。是四種三昧耶之外歟。謂三摩耶會所何者。内證之徳也。是猶瑜伽相應歟。入三摩耶云又入相應也。
(同日説)
問。四種三昧耶何。答。平等三昧耶。佛成道之後。先觀世界佛如衆生如一平等也。次卽憶本誓。我本立誓願。如我等無異也。次卽驚覺有情令入出離之道。諸佛説法利生等皆是驚覺意也。次卽令斷惑證果是除障三摩耶也。
師曰。三昧耶戒者。是爲入曼陀羅所受戒也。謂義釋意云。先受戒得度者授三摩耶戒也。故文先所受戒上授之(云云)凡此眞言教之爲體。先練三乘教而後入之也。故西天東夏日域皆教最後流布歟。叶佛御意也。
又三昧耶戒者。凡諸佛菩薩示成道登覺位。皆不離定惠二法。謂者陀羅尼也。
卽陀羅尼中一字以爲其種子三摩地門標幟也。謂百八三昧等其數非一故。一一諸尊所好所掌隨三昧顯其定標也。如日光三昧以日光爲標。惠炬三昧以燈爲摽。金剛三昧以杵等爲標可歟。若不爾。何顯其定標耶。故此二法中出顯尊形也。
又三昧耶形者。三昧耶者定也。卽手所結印也。此印標[扌*志]謂之三昧耶形也。陀羅尼者惠也。卽定惠具足入三昧耶等者相應其法也。又有四種三昧耶。一平等三昧耶。佛成佛之後見衆生性一切與佛平等也。二本誓三昧耶。見平等已憶念本誓。我令衆生知佛性(云云)三驚覺三昧耶。念本誓已正令衆生知佛性。卽是驚覺。四除障三昧耶。正除障也。
(長元年中決)
以輪爲大日三形。瑜伽古末軌有之。又一字金輪軌云。復從月輪踊出大法輪。金剛之所成。輪輞皆鐸鐃。卽觀之智輪變成金輪王遍照如來身(云云)。
略頌等決
金頂大本事(自起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金剛頂經之中委悉謂無有。如略出經。而此經猶大本略出也。雖然是甚拔要給也。
略出經頓方一肘量等。頓端直意也。謂其方面不曲直行也。頓猶如引算不曲直。又如流星頓走。略出四云。各以諸言印記之(卽稱名字是也。云云)謂以名字畫三摩耶形也。如不空見以眼爲其印等是也(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同日)
略出經云。從心上契之(云云)又契左脇右脇等(云云)謂云印云契是同也。
六卷本第五卷有之
略出中有大讃漢語。總句并五佛之讃六也。但梵語大讃除總句自東方讃起。謂阿娑摩沙羅者無比不動之義也。乃至達彌拏者法也(謂初句云無比不動常竪法云云是也)迦魯拏(悲也)怛摩迦(體也)謂次句云悲體等力勝上法(云云)是也。謂胎軌所出大讃卽是讃五佛也。又此大讃漢語是五佛各四句也。四五二十句也。卽以此二十句對金界五佛四密十六尊。謂東方四句讃是(薩王愛喜也)乃至北方四句是業護牙拳也。中央四句卽是金寶法羯也(教義云。金寶法業云云)卽亦各有五佛之義故。以二十句卽對五佛并二十尊也。
問。何故此漢語文少耶。答。專不少。謂雖梵文多之。漢文譯甚少也。是常事也。至今文者甚行教句數多也。或説大日第七卷所出是大讃漢文也(云云)已上同日説。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略出云。其灌頂壇應向大壇天方門外。下至二肘(云云)師曰。天方者上方也。云梵天方也。
(同日説)
六卷經云。花芒出外。四卷云光芒(云云)師曰。六本文可也T75086301.GIF謂於蓮下有月光。花芒出月外也。光芒者頗可思之。
(同日説)
問。檢祕錄。六卷略出有佛説本。是非大師本歟。答。師曰。慈覺大師將來之六卷本題亦有佛説字也。故以此傳授六卷本卽是大師將來本也。卽又以此本校前唐院本。全同之更無異。卽彼前唐院本題(云云)佛説金剛頂瑜伽○等(云云)奧題云瑜伽三摩地。
(同日説)
略出六説護摩文云。五部心陀羅尼○一句一遍○(云云)師曰。●●●●●是也。如台灌頂護摩。云三部心●●●。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日説)
略出一(六本)左脚如丁字者。謂翹右足當左膝形也。或寄壁等立作之。
(同日説)
又以右脚踏左脚者。謂以右足大指踏左足大指甲上也。
左大指下有物(云云)又於諸部中若不能結令跏隨意作之者。謂諸部各各坐若不能結之。唯普通坐結之。謂半跏座(若結跏坐)用之。若降若敬等皆但用通坐法耳。
(同日説)
又依於其邊月輪等(云云)已下是他受用身耳。
(同日)
又五佛倶名一切如來也。謂一一佛是一切佛聚合身故也。故云依於一切如來其邊月輪等也。
又經云。畫衆生界○乃至得一切如來大圓鏡智(薩)畫衆生界攝召一切如來(王)○以金剛箭敬一切如來(愛)令一切佛歡喜(云云)南西北四菩薩亦爾也。此一切如來者是在纒如來也。乃至北方護菩薩三摩地故。法界一切衆生皆被金剛甲冑。凡佛最正覺登果位之時。如此冥以所證功徳冥薫法界一切衆生。其佛菩薩功徳慈悲遍法界故也。如我等一切有情幾被如此冥薫耶。依此薫故。今結縁佛法微發心生善生淨土也。師曰。諸佛菩薩冥薫一切衆生。雖不覺知自成金剛薩埵。乃至成拳等必定不疑。何況隨分結印誦明仰彼冥薫耶。如彼青龍軌之初曰之意耳。結印誦明永聖加護也。又云。凡一切功徳法門。悉行者心中無始理具之法門也。若不修行在纒中不顯。若修行之者卽開顯無疑。故一切行法等我心中所具法門行顯也。故法易成驗易成耳。如天台觀心釋。一切功徳法門皆約心法觀之。眞言約第八識具一切法門耳。卽是淨菩提心云月輪也。一切染淨法門内外萬殊皆悉第八識所變耳。
問。經何故一一諸尊皆云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耶。答。此等諸尊皆以金剛薩埵三摩地爲初入位也。無超金剛薩埵三摩地故。一一諸尊皆有金剛薩埵三摩地所成堅牢之義也。又一一諸部皆有金剛薩埵。乃至大日所現大持金剛是白色金剛薩埵。如云五部金剛薩埵也。如餘虚空藏等諸尊亦有五部。而是薩埵顯初入故。諸尊皆云金剛薩埵三摩地等也。
(同日説)
又金剛頂經説曼荼羅已後文。大日如來現大持金剛之身所説也。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自佛身出縛日羅薩埵者。卽薩埵種子●字。此字變成衆多月輪。於一切有情乃至螻蟻蚊虻皆此月輪一一往覆彼一一有情。卽各住月輪中卽成薩埵身(乃至)拳亦爾也。如此諸佛自受法樂冥薫衆生令發善心。大略記之。可見經也。
(同日説)
又十方一切諸佛同入大日身故。大日名一切如來也。又於須彌頂空諸佛側塞(云云)入而不入。不入而入也。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金剛頂經十萬偈大本。金剛三藏於南海譯之。後不空三藏値金剛三藏。臨終猶乞見十萬偈。仍金剛三藏云。龍智阿闍梨猶存。西國往可請乞(云云)不空遂於龍智所請來百千偈。於唐土只譯出教王經一部三十七尊一會作法也。而其大本不譯傳。猶是於大唐非其器故歟。而示大本大概。十八會指歸是也。只其十八會名目許也。
而又隨要要從其大本各譯出一尊之法。所謂千手文殊一字頂輪等諸金剛頂瑜伽云經軌等是也。
海運記普賢阿闍梨者。當龍智阿闍梨也(云云)又金剛界前後所學不同者。金剛智不空本異也(云云)
師曰。十八會指歸者。金剛界大本有十八會。其初會亦有四大品之中其初一品是所傳譯也。故不空三藏其十八會大旨示給。是十八會指歸也。大本不傳故。令人知其大旨故記之也。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日説)
金剛頂經三本有之。疏舊本者是四卷略出經也。別本云者六卷略出經也。新本者三卷教王經也。
同二年六月九日諮問之。已上畢。
(御本云)
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訖。
阿闍梨澄舜
四十帖決卷第五
問。金剛頂經有七日作壇法耶。答。不説之。但用七日作法。准胎藏用耳。兩教互存沒互通用是常途也。又金頂護摩軌云。治地如大曼陀羅法(云云)此文頗相順。又略出經頗似有其意。可見之。
私案之。掘地治地塗拭等事。全如台藏。而七日作法金界不説之。然和尚説(廣抄)掘地等皆是七日事業也(云云)又圓成宮説(護摩抄)師傳金頂經用七日作法(云云)又略出云。治地准常(云云)別紙具抄出諸説。
金剛大日於須彌頂爲一切義成就菩薩。將成道時。自須彌頂至尼吒。諸佛滿空互相渉入。謂一一佛互接入一一身。一佛各各身接入諸佛也。而倶時入一切義成就菩薩身成大日尊(云云。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又云。金剛頂經大意者。佛於色究竟成道之後。下須彌頂爲一切義成就菩薩(白色普賢也。名大慈金剛)卽成就正覺時。從色究竟下給時。一切諸佛皆集盡空。互相渉入一切諸佛悉釋迦身中。其中釋迦昔知識善友阿閦等四佛。從釋迦身出坐四方。乃至如之現曼荼羅卽了。而第二卷未請佛説曼陀羅。佛卽爲説之。現作薩埵身。卽名大慈金剛也。説曼荼羅了。第三卷卽説灌頂也。又云。大日所現(若大日後身)金剛薩埵。白色五古杵安乳鈴安腰。名大慈金剛者也。東方薩菩薩青色也。右五古安乳。左拳安腰。其拳是慢相也。以手押腰。是憍慢形也。故理趣經左慢(云云)又大日如來現二種金剛薩埵。一大慈金剛(白色也)如金剛頂經説。曼荼羅時所現身是也。一薩菩薩(青色)卽東方阿閦前正爲他現身處月輪也。他受用也。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
師曰。十六生後成普賢者。卽普賢如來也。卽金界大日也。故金界軌初云。普賢·金剛·蓮花手(云云)卽三部也。普賢者大日也。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
又後十六生成正覺者。斷無明生。變易生也。
師曰。勝初瑜伽者。十八會中一也。勝初者金剛薩埵是初入門也。謂十六之中初生也。卽初地也。一切菩提心中初菩提心尤難尤勝。若入初地後位自然故。以入初地爲勝故。勝初二字有之。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金界四種輪只金剛界輪度。一切義成就遍調伏降三世三輪未度(云云)大本中有之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五部次第者。如來部法性自性清淨理中。次金剛部者。卽金剛杵爲三形。是五佛智慧也。卽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付第八識有染淨二分。淨分者卽第九識法界體性智如來部也。今此大圓鏡第八識中染分轉成無漏智也。金剛部名名五智金剛也。卽智慧其本也。卽内證智慧法門也。次寶部者。摩尼寶爲三形。是諸佛福徳門也。卽福智二嚴圓備。因圓果滿。方現相好莊嚴寶冠瓔珞之相示人也。卽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今方依前金智慧門所顯因圓果滿佛載五佛寶冠。以灌頂智灑一切衆生頂。授菩提不退轉職位故。此部殊名灌頂三昧地智也。又法界性智者。理上智冥合故名智也。次蓮花部者。卽自性清淨蓮花爲三形。是表一切衆生身中自性清淨理也。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卽説自性清淨之理。令一切識自性清淨句之法門也。卽是説法利生智也。次羯磨部者。卽以業杵爲三形。是事業三昧耶智也。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也。今諸佛事業者。諸佛説法利生之時。必有神通事業。謂或天雨或地動或放光或舌相等也。卽自修事業亦令一切修事業。所謂親近奉事供養等皆是也。各各四親近。具如心要等。又金剛多是從本垂迹意也(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師曰。寶部猶廣接五部。以第七識望第八識得意耳。
(同日)
問。金剛界金剛金剛部金剛同歟異歟。答。金剛界者卽五智金剛也。卽是智界也。詮五方五佛智也。金剛部亦五智金剛也。卽五智杵爲三形。五佛智也。五部之中總五智唯金剛部也。故能思之。只寛狹殊許歟。三部五部中蓮花部蓮花是赤色之蓮故。如之觀之。彼三摩耶形蓮花杵頭蓮花亦赤色現之。
師曰。五部各互爲五部故。五五二十五部也。故云五部金剛薩埵。又生師云。五部軍荼利(云云)又可有五降三世也。倶胝母總成五部(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金界五部母者。四波羅蜜四佛母也。佛部母金剛薩埵是也。卽此金薩埵成佛身也。故五部母倶在此曼荼羅中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又金界四波羅蜜(又云蘇悉地主)是四部母也。佛眼是佛母也。問。金剛曼荼羅在佛眼耶。答。不可必有曼荼羅中。若令有卽東方薩菩薩是也(云云)。
(同日)
又曰。五部母者。佛部母佛眼是也。曼荼羅別無其位。但東方薩菩薩卽是佛眼尊也。四部母卽波羅蜜是也。是卽蘇悉地主也。波羅蜜者卽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義也。事究竟卽成就養育義也。故云蘇悉地主也。私云。大師上綱曰。中台大日如來又卽佛眼也。二義也。
又金四波羅蜜是依事究竟之義者。成就之義也。又五部蘇悉地王者。依此等意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問。金界曼荼羅有五部母耶。答。四母四波也。佛母普賢金剛薩埵也。
問。何金薩埵耶。答。可東方金薩埵也。是卽大日果上所現。卽彼身受職普賢一體也。一云。金界大日如來亦名普賢如來。卽是普賢金剛薩埵也。此卽諸佛母也。又私云。初從金剛薩埵終至金剛拳。經十六大菩薩位將登正覺時。卽生蓮花臺上受職灌頂時。亦卽名普賢。卽是佛所證十六智印也。初心後心皆同一也(云云)。
又問。最後身受職成大日金薩埵。與東方佛前薩埵同異如何。答。若依位淺深者是別也。謂初普賢初發菩提心位也。後身普賢將成佛時。正坐臺上受職位也。又五部各有金剛薩埵(云云)。
師曰。十六大菩薩皆是大日如來果所現也。故初後不二不可有淺深。約次位者識是初心也(云云)。
又問。何故名四波羅蜜乎。答。波羅蜜者度無極·到彼岸·事究竟三義。此皆成就義也。故蘇悉地王。謂此四波羅蜜菩薩爲四部。爲各各部成就母。諸尊卽從此出生也。故此波羅蜜者成就義也。出生義云。四波羅蜜三世一切賢聖生成養育之母也(云云)瑜祇疏云。有五部蘇悉地法王。佛部(普賢)金部(金剛手)寶部(虚空藏)蓮部(觀音)羯部(業菩薩)有五部母佛部○(云云)四部四波羅蜜也(云云)。
問。金界之意以降三世爲辨事尊心如何。答。大日如來於須彌頂爲一切義成就菩薩唱成道。卽此一切義成就菩薩是普賢薩埵也。普賢卽白色法界普賢也。非青色東方薩菩薩普賢。而初普賢是斷無明初住也。後普賢後心普賢也。而接初後互具諸地功徳故同是一菩薩歟。彼降三世是普賢所現身也。故雖後心普賢又可現此降三世身。同是普賢所現故。云彼界將登正覺身所現明王爲辨事也。故五相成身普賢同是普賢也。此等斷惑分齊等等覺位也。又佛眼法云金剛薩埵成大日者。是法界普賢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八日)
又云。金界降三世爲總教令輪身故爲辨事。況三十七尊皆入降三世三摩地。凡以降三世爲最。又台界降三世爲辨事尊也。又不動大日如來左足也。降三世右足也(云云)右猶了了歟。此一條未詳。
兩曼指歸(十二)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問。兩界向西向東心何。答。人人説云也。或云胎藏因。故向春方。卽種子也。金界果也。故向秋方。卽果成就也。又云。台從因向果曼荼羅。金從本垂迹曼荼羅也。又東方始也。故胎云向之(云云)。
(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又云。胎理爲本生一切功徳乃至佛果菩提。春爲東卽爲一切生長之本。金智爲果卽究竟處也(秋爲西卽爲百草木菓熟也)持明曰。胎界向東。謂胎明理。理一切法本也。卽此理爲萠生一切佛果菩提也。東春也。卽一切草木萠動遂生花果等也。金説智卽果智究竟處故也。卽一切衆木百草花菓欝茂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後日説云。胎界現曼荼羅時。十方諸佛皆來集智處城。各住本初入門昔依荼吉尼得成就佛。先入荼吉尼三摩地。卽展轉入二地三地乃至十地。乃至卽入大日身。乃至昔依死王得成就佛。先入死王三摩地。乃至展轉入大日身。如之十方諸佛入本初入門。乃至轉入大日身。而卽十方諸佛各出大日身。如先各住本初入門。卽坐八方現法界曼荼羅。此界意智處城所現曼荼羅是爲攝法界所現也。而後卽如先入大日之身了。金界自阿迦尼吒天下至須彌頂。充滿空中諸佛皆是互相接入之諸佛也。謂一佛身中更互攝入十方諸佛之身故。金界意一佛卽一切佛也。故指一佛亦可云一切佛而則下須彌頂大日四佛互現諸尊現法界曼荼羅也。胎界非互相接入佛也。理趣釋等可見之。釋意指五佛云一切歟。
一問。金界四佛出何佛耶。答。不分明。
(長久二九中旬)
師曰。胎藏曼荼羅以觀不思議境之意可知之也。今此曼荼羅凡聖雜居善惡並趣。尋本大日三摩地。且置本不論之。且點一念心卽如來藏理也。百界千如三千世間法門宛然具足。故一心之中旣地獄乃至佛界雜居。凡聖不異處。善惡無隔趣。是曼荼羅卽此意圖顯也。但義釋中大曼荼羅。其事彌分明也。釋迦如來及諸佛世尊同在善惡雜類之中故也。
師曰。胎藏諸尊若付三摩地門云之者。皆大日如來一一三摩地也。若付一一果徳云之者。卽各各因圓果滿佛也。具縁品初釋文可見之。謂大日如來欲説曼荼羅時。十方諸佛如來皆悉來集坐於八方。各我爲初入發心門成佛三摩地門。乃至次第入大日三昧地。謂以荼吉尼三摩地門爲初入門佛。自荼吉尼門乃至大日也。以不動三摩地爲初入門成佛。自不動門乃至大日也(云云)而後但入大日身出也。各住曼荼羅本位。皆入其三摩地各各而住。故不可相濫(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胎界大日成道時。智處城十方諸佛來入大日之身。卽出本初入門。乃至示荼吉尼之身各各初入門也(云云)。
(永承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又胎藏是十界互具中佛界之上十界顯現也。故其曼荼羅中六道四生宛然具之。卽是天台所説觀不思議之意也。佛界乃至地獄界宛然一曼荼羅示現也。其地獄義釋曼荼羅具有之。但現圖曼荼羅無之。師説地獄接炎王也。又義釋曼荼羅天部中諸佛雜居。佛界上理具地獄鬼畜云彌顯然也。
(同日)
又云。胎曼荼羅是示現理具法門故。説理教故。從佛界至地獄示現。金界曼荼羅是果位成道相故。説果上智故。從佛至天等示現之。果上地獄鬼畜等其相隱故。
又胎藏具説理性法門。金只説果上之智。胎中非不説事智。金中非不説理趣。且以大意云之耳。
又胎曼荼羅具現佛界之上九界形状故。地獄乃至佛界宛然具足。但現圖曼荼羅隨宜以地獄接炎王不圖之了。金界曼荼羅唯現他受用現身説法相故。不專理趣耳。彼曼荼羅唯是忉利天上説故。自佛界乃至天衆現之。自人至地獄卽闕之。
(寛徳二年六月説)
又曼荼羅中日月五星等。卽是世界所有日月五星等也。謂被召入曼荼羅中住其位故也。三界諸天神等皆爾也。或亦彼大日所現諸天神等。隨類各各領世界天神各爲其部類(云云)。
(長久四九)
又胎金等曼荼羅中。諸天曜宿等皆是大日等流身也。卽是顯教中實業生此界天曜宿等是也。更無異也。尋本皆是大日如來本初入門形示也。故一卷一字經智處城此等曜天等皆列。此事獨以欝欝可思之(云云)。
又曰。猶此世界諸天曜宿等是權者也。其各眷屬或是實者也。從本垂迹者。疏二云。自本垂迹則從中台一一門各流出第一重種種門。從第一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二種種門。從第二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三重種種門(云云)青龍軌是也。謂八印次佛部乃至外金剛也。從因向果者。疏云。從因至果則第三重之所引接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所引接成就能見中台藏(云云)謂先外金剛部。次文珠等。次觀音等。次中台也(如所受次第是也。又對受記有之)但傳法儀軌諸會次第是非從本垂迹。非從因向果。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金界是自證究竟成道時説也。其曼荼羅卽成道相也。故云從本垂迹曼荼羅也。胎界是成道後爲行者説修行方軌。故云從因向果曼荼羅也。胎藏金剛兩部法是法花經本迹二門意也。胎藏迹門卽理界也。金剛本門卽智界也。理界智界名依法花本迹二門也。故法花軌卽兼兩界意也。是則本迹二門意也(已上師説也)今案。迹門中説開三顯一。聞之三根聲聞破無明惑顯中道理也。故迹門中多詮理也。本門中説如來壽命海爲旨。卽是報身惠命也。故本門多智也(又云可勘之)。
月蓮(十三)。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問。何故多云八葉蓮華耶。答。觀心中八葉肉團故多云八葉(云云)。
月輪事。
(永承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説)
師説台意觀肉心爲蓮。金意觀肉心爲月。然別尊軌等。於心上仰觀月輪(無量壽軌)或云。於心上觀蓮花(云云)(可尋之)案其別軌等意。不違大法之意。謂心者只是心位也。心外上非安別月等耳(云云)持明曰。心上者只是心相上變成月等也。其相變上云也。
問。何故台意觀肉心爲蓮。金意觀肉身爲月耶。答。案兩界大意。台是因中所有理具法門也。金是果究竟佛智也。故凡夫心藏肉團八分筋脈似含蓮。爲台藏之理具八葉心蓮臺。果位之心藏清淨肉團顯現邊。爲金界之果智清淨月輪也。故菩提心論因果相對釋曰。凡夫心如含蓮。佛心如月輪(云云)唯是於一肉團心在理邊。八分筋脈具足譬合蓮形。果位顯團圓清淨邊譬月性清淨也。又肉團有八分脈似合蓮未開敷故。此含藏之義似胎藏之因中含理之意。了成佛智之時。肉心清淨無垢無穢。卽是普賢淨菩提心圓淨滿月輪義也。故爲金界果智之觀了。各各一往施設了。理實因果共蓮月有之。觀肉心八分爲蓮。觀肉心團圓爲月耳。
持明兩界亦互具蓮月。謂胎普光淨月輪中有本尊形等(云云)金常住妙法心蓮臺等(云云)故知於一肉心觀爲蓮月。卽於此一肉心施設兩界之意也。故兩界雖因果異而同而異也。故一往蓮月雖異亦互具二。故如法花尊勝等瑜伽。兩界合爲一瑜伽耳。
持明又云。於一肉心觀第六七八識體相用薫等義。如菩提心義引起信等耳。
(永承二年七九日説)
師曰。胎藏以心觀蓮。金界以心觀月者。因時心如蓮。果位心如淨月也。故因果之界意也。蓮者卽八葉肉團卽是也。月者團肉卽是也。不異耳。八葉者八識相表之。臺者卽第九識體性是也。或因中觀月。或果中觀開蓮亦爾也。只是一往因果相對也。又金界中有觀蓮花文。如菩提心論云。凡夫心如蓮(云云未詳)。
又召智之處觀蓮花耳。或台界可有月輪之文耳。
問。或軌云。心上仰觀月輪(云云)若爾者此意。月與心異者歟。答。不爾。只是月與心同也。而於心位胸間觀故云心上也。而非肉團上。肉團卽月故也。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又云。凡於心觀種子時。若依台可觀心蓮。若依金可觀心月。或互通可觀之。如云常住妙法心蓮臺乃至三十七尊等。是金意也。如云普光淨月輪。是胎心也。或説普光淨月輪者只是説圓光形也。非月輪(云云)師曰。此説甚無用也。意狹(云云)。
(永承二年七月二十日説)
又金界意。以月輪爲本觀見菩提心體説月喩了。今此月輪漸増有十六分。今淨菩提心亦有一十六分。謂自初薩至後拳也。故依月喩故説十六位説十六尊耳。卽金頂意爲顯自心十六大菩薩觀月輪也。彼胎藏爲開自心八葉佛身。觀肉團八分爲八葉耳。其月輪十六分者。白月十五日分之前更加一分。謂前月晦夕明相一分觀也。合十六分耳。菩提心義一云。問。若喩圓明者。亦可喩鏡等。何故必以月輪爲譬。答。菩提心論云。凡月輪有一十六分。喩自薩至拳。凡月一分明相。若當合宿之際。但爲日光奪其明性。所以不現。後月初日日漸加。至十五日圓滿無礙。故知晦夕日月相並之際。爲日光奪月光全隱。若於日月一分過之後。必有月光小現。以此少分合後月十五日分爲十六分(可見之甚廣)又云。問。胎藏教中於凡夫肉心八分令觀八葉蓮花。何故金剛頂中不明心所心。亦不令觀八分爲八葉耶。答。彼中爲開自心八葉佛身。觀肉心八分爲八葉蓮花。此中爲開自心十六大菩薩。只以肉團令觀月輪。非不明心所心也。故論云。凡夫心如合蓮花。佛心如滿月。此則凡夫心藏如合蓮八分。若發一念菩提心卽名佛。故觀此肉心形如月輪(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菩提心論云。凡夫心合蓮。佛心如滿月(云云)師曰。凡夫心中有肉團之蓮故也。爲觀佛心自潔清淨義故。於佛心觀之也。女人心蓮向下。於心蓮觀佛等之時。反觀心蓮向上(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月輪如圓室如圓珠。或云。仰安心(云云)二文意各別也。謂全心住月輪時。如圓珠圓室觀之。於中令住全身。若心上觀之時。平觀之。是繋心故也。現見月輪平如餅。故爲繋心時心上仰觀之。各據一義。不可諍之。金界云。背後入月輪者。卽全身住月中也。只背非如光立(云云)以畫像等不可爲例者也(云云)。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又云。我心上觀月輪。皆仰觀之。於曼荼羅觀月輪。皆如圓珠如圓室觀之。兩界諸尊月輪爾也。又別尊法樓閣之内月輪皆爾也。
師曰。心如月輪者。心體非本自月輪。月自性清淨爲譬喩。卽觀心自性也。若心形本自非如月者。金界之心爲阿梨耶(云云)卽以自性清涼滿月淨藏識之薫習染汚(云云)。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又云。心月輪者卽是第八識也。此中諸染汚諸種子本自有之。故於月輪上所觀見●等諸字。卽是第八識中所出現也。非自他所現耳。字變成三昧耶形。又是第八識中本具故卽現也。三形變成尊形。亦是第八識中所具法門故卽顯現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又云。凡觀月輪觀種子等。唯繋念易成。是尤佳矣。故又云。不可偏執。唯隨時耳。大底如上。又於曼荼羅觀月觀尊。唯如佛光。於佛背觀之。是佳矣何以故。繋念易成故。先立觀如圓座月輪。於月面觀種子。觀三形而成尊形。故月在背耳。本是如圓珠可觀之。而如佛光四邊赫[亦/火]於背造之。今如圓珠於背後立觀之。又或處建立形像如之。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
問。何故云内心妙白蓮耶。答。白是自性色故。觀白色菩提心自性清淨故(參州云。世白蓮内外之色頗異也。可思之)。
(永承三年壬正月)
男肉向上。女肉向下。向下故云非是法器也。非妙法之心蓮台。非開敷可爲佛位故也。故將等正覺之時。必蓮反向上故云變成男子耳。
問。何不觀日輪必觀月輪耶。答。諸佛心猶如月輪(云云)是猶白淨菩提心之義也。今觀是諸佛菩提心自性清涼之體。煩惱垢障自遠離耳。況月十六分當十六大菩薩。卽是普賢大菩提心有十六分也。日輪唯是果地智徳藏熾盛光焔之義。不顯白淨清涼菩提心之義故。如頂輪愛染表果地智徳故。日輪中觀之諸尊所坐月輪皆是各各自心菩提心之白淨月輪也。自住其中(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T75087001.GIF
九重月輪也
九重月輪事
師曰。九重月輪者。九識皆如月觀也(長久三年四月説)。
又云。九重月輪是九識也。卽先觀心性理故也。於最中月中觀●字。卽是初託聖胎種子也。又今此胎藏之意。自●字起故。卽以●爲種子。此字卽眞言王也。釋云。以如來性加持自身(云云)卽行者行法之時。先結入佛三昧耶之印。觀此九重月中阿字。誦三昧明加持自身(云云)卽此入佛三昧耶印明之時作此觀耳。今此九重月輪於我心上觀之也。卽是後心置無生句意同耳。
T75087002.GIF(第九識也)
問。何故阿名如來性耶。答。阿卽法界體性也。卽是如來體性也。義釋中釋之。又九重月輪者。如圓珠如圓室在心上也。而有九重月輪。中心少最外大也。中心爲本。次八月也。故中心是第九淨識爲一切法本也。中心輪中觀●字(云云)又一説云。九重者非有九月輪。彼如王宮名爲九重宮。今心上月輪亦是心王所居宮也。故云九重也(云云)。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又云。九重輪觀心若圓若仰。在人意耳。三部三昧耶者。平等三昧耶三昧耶。次謂入佛三昧耶時。於心上觀九重月輪。其輪如圓珠。重重外大内少也。中心月輪中觀●字見法界平等也(可見法花軌)或結定印觀。次結此印。或結此印作此觀(云云)蓮金准之可尋。
問。九重月輪何第九識耶。答。餘八識以第九爲本。第九上。所有也。故中心是第九也。故中心安●字觀法界理。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胎藏花藏界大蓮花竝中台妙蓮花。是共白色芬荼利也。三部五部中蓮花部蓮花。是赤色蓮花也。故如之觀之。彼三摩耶形蓮花杵頭蓮亦赤色觀之。
三身塔婆(十四)
中(法身)東(自受)南(他受)西(遍於三身)北(應身。永承三表紙)。
報身之内立自他受用事。
分別聖位經(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五身説法事(菩提心義三末十九。楞伽三身皆説法云云)。
況顯密意異耳。又智法身可説法歟(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已下永承二年七月二十三説)
問。眞言教主是何身耶。答。是他受用身如來説也。
問。他受用者是報身盧遮那如來也。今眞言教主名摩訶毘盧遮那心何。答。顯教常途説。摩訶毘盧遮那者法身也。盧遮那報身也。今眞言宗意立四種法身。謂自性受用變化等流也。此四身共是法身也。更無一異。乃至及荼吉尼之等流身不離法身之境界故。四身倶名摩訶毘盧遮那也。又如顯教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舍那釋迦成亦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乃至四徳波羅蜜成就(云云)。
又云。三身相卽無暫離時。旣許法身遍一切處。報應未甞離法身○何獨法身遍一切處(云云)。
問。他受用爲教主事已爾也。爾者自受用境界云何。答。先案金剛頂經。
大日如來初於阿迦尼吒自智所成眷屬圍繞唱自受用成道。
乃至五峯金剛入佛心住佛常等(如經説之)而則以初薩菩薩三摩地冥加一切衆生令勸發菩提心。乃至金剛拳三摩地薫一切衆生。乃至三十七尊三摩地皆爾也。自受用如來之自受法樂之境界。晝夜無間斷冥加一切衆生。
如是冥薫功積自然生死之中有情有發心修行之輩。皆是自受用如來冥薫加持之力用也。我等日夜常被自受用如來冥加。惡業厚覆不能了之。然則眞言行者晝夜常可觀念我卽被三十七尊冥薫也。乃至念彌陀佛之時。卽觀彌陀如來自受用身自受法樂之境界只今冥卽加我身。
若凡夫身壞命終之後卽生極樂世界清淨花王毘盧遮那智處城。晝夜無間斷見彌陀如來之報身。
凡可觀毘盧遮那如來三十七尊智諸共不斷我目前不離我身前。哀哉悲哉不奉見之。凡大日如來無處不至之徳。尤可憑尤可貴。諸界諸趣之中何處大日如來不至。一微塵之間何處大日如來不通乎。然則設交猛炎之中。設閉寒氷之底。入餓鬼飢饉之城。遭畜生齊噉之苦。大日如來不離我身。自受法樂之境界無間斷者也。卽眞言教之意。自受用身之境界起自大悲。以此利生三摩地卽爲自受法樂之境。如心地經云。四智圓明受法樂者。是未專利生意耳。今此自受用境界。十地滿足無能覩見(云云)如聖位經説之。
問。自受用他受用分齊云何。答。大日如來於尼吒唱成道。自智所成之眷屬倶冥加衆生(具如經之所説耳)今此自受用境界唯佛與佛之境界也。非十地等覺所見。故分別聖位經云。十地滿足無能覩見。冥加有情身心罪障悉令殄滅。無能知者。雖不能知。冥息諸苦而生善趣(云云)而大日如來下須彌頂(乃至)薩菩薩現阿閦前。月輪等是他受用身也(金剛頂經太分明也)。
問。付四法身之中。受用身有自他受用耶。曰爾也。爾者付自性身亦有幾耶。答。理法身智法身也。理者如如理也。智者正境智冥合猶函蓋。唱成道時也。猶未受用法樂耳。如國王之譬(如先先所説耳)。
問。自性受用二身各二。曰爾也。爾者變化身有幾耶。答。有二。謂勝應劣應也。同居方便歟。
問。自性受用變化各二身。曰爾也。爾等流身有幾耶。答。有二。謂九界等流身分爲二。一六道等流身。二三聖(除佛界二乘菩薩也)等流身也。謂凡聖不同故分二身別耳問。眞言教凡立幾身耶。答。或一身(大日一身也。如抄説云)或二身(如義釋第一初)或三身(如心要云)或四身(如瑜祇等諸經云也。四法身云云。菩提心義一引梵本楞伽偈云。自性及受用。變化并等流。佛徳三十六。皆同自性身。并以法界身。總成三十七。云云)或六身口傳(法性理自勝説智他方)或七身(上六是自性受用變化也。更加等流故七身也)或八身(於上七更分等流爲二故八也。如上問答)菩提心義四云。二身(智論等生法身)三身(佛地等法應化)四身(楞伽等自性受用變化。受用開爲二)五身(今密教菩提心論等。自性受用變化等流。受用開二也。巳上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顯教云法身如來者。但是如如理也。而猶但無如來義。無覺者義。何名佛耶。猶是顯教中隱一隅不説也。故密教意。法身有二。理法身智法身也。理法身者唯理也。顯教所云是也。智法身者正是境上智稱成法身佛也。故報身又有二。自受用他受用也。境智相合正雖成法身佛。未自受法樂。而後正自受法樂受用三十七智。是自受用報身也。如國王登位。卽名境智合。如正受五欲樂。名自受用身也。而後爲十地機現形色。三十七尊現月輪中。是他受用身也。此二報身分明分別聖位經中也。又智拳印是所照理之上能照智之稱標也。理智相稱也。非謂大虚名爲圓佛。可有二意。一尚是但大虚不合智。不謂佛故。可准智法身義歟。次只是從勝而説也。是瓔珞相海之身尚勝別佛也(次義私云)又本有四徳爲所依。乃至二義齊等故互具也。尊勝破地獄法別本云。智法身亦名報身(云云)此文尤叶。謂智法身正有境智冥合之義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師曰。智拳印右拳是能照之智。左拳是所照之境也。顯境智不二義故拳相累也。卽示境智冥合他受用身。現十地菩薩前身印也。
(寛徳二年六月説)
顯教以自受用身爲因圓果滿佛。攝記貶之。密宗以理智冥合如凾蓋之時。爲因圓果滿自受用之時。少異也。
案分別聖位經之意。理法身者如如理也。智法身者境智冥合身也。未自受法樂。如登王位未受五欲樂也。自受用身者正自受法樂也。他受用者爲人現身也。謂住於月輪也。如王出外治民也(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理法身者如如理也。智法身者如如智也。境智冥合未受法樂。而後正受法樂名自受用身。未猶現身示他。而後正現身住月輪中名他受用身(云云)。
(已下寛徳三四上旬説)
師曰。大日受法樂之後。卽現金剛薩埵身住阿閦之前月輪。卽是他受用身也。又大日卽下須彌頂之時。卽爲他受用現曼荼羅説曼荼羅也(可見經意也)。
(同日説)
又大日四種身共名法身者。謂於法身之上所施設諸身也。故探其實理云法身也。
師曰。無所不至名率都婆者。五輪相累故也。謂塔以五輪成也。
T75087201.GIF
此法身縁起塔也。生身舍利塔十三重也。
金界劍印凡三昧耶印三形標故。名率覩婆。
(永承二七二十日説)
師曰。法身縁起塔攝收三十七尊。地(外供四攝)水(十六尊。若四攝可接水也。内四供四攝塔四門有也)火(九佛頂等)火輪上四隅有寶形(張鎖料也)此四寶珠卽四佛也。四佛卽四波羅蜜也。中心寶珠卽大日也。卽虚空輪也(此塔事可見出生義等分別聖位等也。又義釋中有曼荼羅爲塔之意。可見之)。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説)
又云。出生義中塔者。是五輪法界塔也。上方五頂等尚是如來頂相功徳也。下方十六執金剛者。十六大菩薩也(云云)。
又云。出生義云塔者是五輪塔也(云云)。
(御本云)
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拾帖決遂寫功畢。
阿闍梨澄舜(云云)。
于時寛永十六年(己卯)曆十一月三拾日書之畢。
四十帖決卷第六
悉地決(十五)
悉軌○浴本尊及奉閼伽者。是洗浴漱口之意歟。水中念誦者。洗浴之次於水中念誦也。
送車輅印中已下六指各轉著掌中不起二大付二風本(一説也)次二大向外撥二火端送意也(一説也)悉地處處文金剛部眞言通三部用(云云)謂此軌本是金剛部成就法也。故雖金剛下部能成就三部(云云)故金剛部成就法故。以本部成就眞言通三部耳。悉地下云。以金剛墻結上方界云何。答。謂是只文未治定歟。又金剛鉤欄後有金剛墻由何。答(云云)問。金剛墻之形云何。答。周圍立三古金剛。而股股相連如行道界也。或高大三古立周。或衆多三古亞連(云云)或只堅固之墻也。如築墻等(云云)。
問。金剛鉤欄者心何。答。謂是金剛網連也。多多三古金剛各股相鉤連鎖如網耳故云也。
問。地結印心何。答。以橛打入地故。其地卽堅密也。如撨客緩束之木。更打入一兩枝等更堅密耳。悉地意。三古五古等諸金剛杵供養持誦時。金剛手等眞言主請爲本尊耳。悉地下云。成就物有二。一雌黄○二心意淨(云云)謂心不淨不得成就故。心意淨之縁必可具也。故二成就物共必可具之。悉地歸命句是金剛部之歸命也。謂娜莫羅怛曩怛羅也者。先歸命三寶也。非寶部寶。是三寶之寶也。次次句句是金剛乃至大夜叉等也。是則悉地之金剛部歸命。凡諸娜莫羅怛曩怛羅夜也者。皆是歸命三寶也。非寶部意耳。曩莫三曼多嚩日羅赦者。是胎藏金剛部之歸命耳。歸命普金剛等也(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悉軌施成就跋折羅法之請金剛等眞言之主○供養(云云)又云。請金剛等眞言之主。持誦香花而用供養。又謂千遍卽名成就。是秡折羅(云云)大師在唐記云。或本云。呪王者或云軍荼利根本呪也。請金剛者謂青面金剛也。此等二説可勘記也。問。青面者何。答。可尋之。若是胎藏金剛手其色碧色故曰青面歟。今悉地意只是依胎藏意耳。若依金界意者。東方薩菩薩或青或白二色不同也。軌云所説耳(巳上永承三年三月下旬於谷御房決之)。
悉地軌下卷末有一亂脱。謂讃文一中絶在奧。一於上讃之次。有之加持古印非亂脱也。故於末出之也。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日説)
十八道中有二普供養明。而諸軌中互通用之。但是非大小呪耶。或人云。大小呪也(云云)又不可遮之。無妨(云云)。
(寛徳二年十月上旬説)
悉地辟除障印於頭上左右各三反轉之。拳面向左也。悉地上玄聞師説云。又各印除之云三四玄也。八印坑印具也。謂大海之中八功徳水也。海之用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十八道不多不少卽中容也。又二十空十六空等空中。十八空中容不多不少。十八道表十八空(云云)是生師口傳也。又十八者加三力偈足云十八也。
(長久二年四月中旬)
師曰。蘇悉地胎藏妙成就法也。謂修胎藏經年月。未得成就時。卽修此法得成就也(云云)。
師曰。蘇悉地軌二重。謂先室内次入堂也。各有其作法故也。門前洗足等脱履向堂故也。商佉與螺者。商佉如常也。螺者法螺歟。鉤欄者。鉤者網形如交三古。欄者網端物歟。灌頂印密故。於奧説之。而非亂脱(云云)讃復懺悔是一説也。初不修五悔於此修之也。悉地重結大界眞言注云。是三重界内結大界眞言者。謂曼荼羅通途多三重也。故於三重界曼荼羅重結大界也。内者三重内結也(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蘇悉地結眞言之中二合注上字付之。是引合點如也(同日説)。
十八道金剛駕御(云云)謂悉地之意軍荼利也(十一面云軍荼利金剛)。
(同日説)
猶隨尊隨法可改之歟。如佛眼日月曜等駕御歟。如不動二使者駕御歟(云云)。
地結印有二説。一隨意大小若干地程結想。以印大指著地右掣繞之。猶牆印繞之勢也(一説)一以大指打地掣上亦打地。於一處。三度打之也。謂於一處打撅。隨意大小其程地堅固成也。如世人緩物打轄。其物分割卽堅成也。昔見樵客束薪。若緩釋然之時。以一木打入其中心卽堅固成也(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日説)
師曰。蘇悉地次第妙心大中有之。正是慈覺大師之御私記也。又蘇悉地中行法次第不可新作之。傳教大師御藥師私記是也。
(長久五年五月十一日)
蘇悉地經十八曼荼羅者。檢經可定其數也。率爾計之十七有之。蘇悉地教是胎藏三部中金剛部法也。以此金剛部成就上二部也。故文云。雖金剛下部(云云)此金剛部中分別三部也。故金不同胎三部耳(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説之)。
(寛徳二年六月之)
或視三昧耶或示三昧耶車輅印交六指頭各臥著掌也。胎花曼印六指頭少許起立也。一師説云。二頭指跓如小蓮葉圓。軍荼利軌云。二風圓拄(云云)叶彼説也。法花軌云。中指以下六指屈起如花形。二風圓拄(云云)此文叶上二説也。
(同日説)
迎請本尊眞言之末加本尊之梵號。
梵號之下有薄伽梵之句(王菩薩記等文諸記等文)薄伽梵者世尊也。凡佛菩薩天等皆云尊也。故菩薩天等迎請之眞言末有此句耳。
(寛徳二年十一月日)
師曰。召請印等向身招者。我身方招來故向身云也(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十八道馬頭印有二説。一者二空申並與二風相離(大中二空法少屈)一者二空各散開。卽如馬耳而已。不付二風而又開也。
又云。二大指如佛眼等法中。但二不屈。一説也。二大開散(如馬耳)又一説也(寛徳二年六月説)師曰。悉地視三昧耶重結大界二明昇字或商(音生)入鼻呼之(同日説)。
(永承二十一月説)
三部心印。先結佛心印誦爾曩爾迦。次結蓮花部心印誦阿嚕力迦。次結金剛部心印誦嚩日羅特力迦。
一一明末加曳醯呬(云云)或文略故只出佛部心印誦三部心印明耳。
師曰。三部拍珠卽如次法報應三身説法印也。十八道師説有七分。行願分。三摩耶分。道場分。勸請分。供養分。已上軌文唯有五分。依師説私記中加二分。念誦或作業。三摩波多分。大法等准之皆有七分行法耳。
(寛徳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説)
悉地意。加持珠明三部各別也。各可用之。或説如常二明後加用之。又閼伽眞言異常也。藥師私記用之。
(同日)
悉地辟除諸障明●瑳字誤歟。若自重●歟。開口以喉大呼之。若引點書誤歟。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佛部三昧耶印。屈二風付二火背上節。是佳矣。各風火間目形作之。二大付各風下稍開掌。是卽佛部總三昧耶佛頂印形也。三指各合立。烏瑟是也。風火間眼也。其相似T75087401.GIF是也。義釋三部總三昧耶形出之。佛部佛頂印是也。蓮部三古是也(云云)蓮花形也。金剛部三昧耶是三古金剛杵形也(云云)謂左右三指形如三古作之也。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火院印有二樣。一如例。
(同二月二十日説)
一頭已下八指側互立之(云云)。
(長久四年説)
火院者垣也(字書云。王眷反。垣也。云云)。
(長曆四年九月二十日説)
蘇悉地記。掃地自西起。悉地意。多向東修之。胎藏具法也。故自前起掃之歟。
(同日説)
又拍掌。一説左不動以右拍之。次説空捻小甲。又二手平等合拍之。不必拍掌也。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
十八道等寶樓閣後普供明四反者。謂身(行者身也)佛(所懸像也)壇(且上所現佛也。若所布曼荼羅也)空(謂虚空也)此四處皆成曼荼羅故。四反誦之。輪印以印身壇佛空。皆如成曼荼羅也。或云。成就四面供具也。又云。他多蘖覩(佛)納婆縛(生)鉢納麼(蓮花)納婆婆(生)縛日羅(金剛)納婆婆(生)三部生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師曰。車輅印花鬘印事。車印中已下三指各申臥。花印中已下三指各〃頗屈竪。如盛花形也(云云)一師説。二風圓拄(如軍荼利軌云。二風圓拄。法花云。六指盛花形。二風圓拄。云云)。
師曰。閼伽等器以八葉之印捧之(同日説)餘器可爾也。
(同日説)
悉地供養法終三部印。次遣除身中毘那耶加印。次護身被甲。次不動刀印(云云)師曰。必可爾也(永承三年閏正月三日於谷御房)。
菩提心義二云。悉地修八方便(云云)如何。謂軌中所載懺悔等文是也。以之爲行法助縁也。卽方便助成也。如行法中祈念等耳。
師曰。妙成就者。是胎藏妙成就法也。謂修行台界未猶得成就故。更修蘇悉地而得成就也。而此法唯説地水金三輪(云云)。
師曰。十八道道場觀可得意之後修之。師傳曰。壇中者非所造板等壇。是則金輪壇也。如云阿字金輪也。而於所造壇上觀花座樓閣等者。本尊坐高遠。行者處底下。故可觀金輪之壇中有大蓮花。上有師子座。上有樓閣(云云)然猶文略意含。謂金壇上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大蓮花。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樓閣可觀(云云)其大蓮花臺卽花藏世界也。行者卽住其臺上師子座前(云云)師曰。神室者道場也。西國天神廟有之習彼曰神室歟。如云祭壇又爲佛壇也。
(永承三年四月説)
蘇悉次云。●字成金剛牙菩薩(云云)持曰。妙成就是事業部(云云)故成業部尊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字是三解脱門成就一切物義也(見義釋)故爲蘇地種子也。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悉地佛蓮金三印於加持供之前用之。是諸説也。故彼藥師記云。
發願之次護身印明(云云)今謂件三部印明用之處具在心耳。若加持供前用。發願之後不可用之。若發願之後用之。加持供前不可用之。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
忙摩雞通三部可得意也。若是摩雞者母義歟。故不限唯金部也(蘇悉疏釋可得意。若又部母可見之)。
妙成就以釋迦爲曼荼羅主(云云)謂蘇悉地是金剛下部故耳。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又悉地軌下卷末有一亂脱。謂讃文中絶在奧。於上讃之次可有之。加持五印非亂脱也。故於末出之也。又云。悉地軌似有一亂脱。謂下卷末降三世讃。可在上菩薩金剛等之讃之次也。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三部心呪名三字半眞言。謂爾那爾迦(半音)阿嚕力迦(半音)●●●迦(半音)。
遣際身中毘那夜迦印明并辟除諸障印明。如軌次第。於彈指拍掌等之次加持供之次用之無妨(云云)。
三部祕要(十六)(寛徳二年六月九日丹波御房抂駕大原洞長宴記之)。
三部經説處。大日經阿迦尼吒(見經)金剛頂經須彌頂卽帝釋所住處也。蘇悉地經説處經不見之。但須彌頂之説也。謂悉地經是金剛手所説也。倶舍云。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云云)卽四部之金剛薩埵也。其中猶是金剛部金剛薩埵所説也。又蘇婆呼等經同須彌頂之説也。故彼等文云。汝天衆旣聽受等(云云)。
受職處。
師曰。義釋云。過五淨居有受職處者。見大論中。謂過五淨居有十地菩薩所居(云云)如教時義。今具云。第四禪中有魔天處。過魔天處有受職處。故大日如來成道放大光因之天魔始覺悟及起大慢。佛卽以不動召之。乃至令一切天人入曼荼羅(如義釋云云)先徳云。千葉千釋迦卽於第四禪摩醯首羅天成道。而卽與大菩薩衆倶詣臺上盧遮那之處也。見梵網經上卷(云云)故大論曰。過五淨居有十住菩薩所居(云云)梵網上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衆説蓮花藏世界盧遮那佛所説心地法門品。是時釋迦身放惠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花藏世界。其中一切衆生未能知何因何縁○是時釋迦卽擎攝此世界大衆。還至蓮花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光明宮中。見盧遮那佛坐有萬蓮華(廣如文。已上長久二年四月中旬説)。
兩部并集經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胎藏金剛界唯約自行修行理智因果也。陀羅尼集説化他方便耳(云云)。
又云。胎藏界詮理故。以阿字本不生理爲種子字。卽因位之中一切衆生所具理性之法門也。卽此阿字理之中一切萬行功徳皆有其種子。猶如彼大地耳。金界詮智。卽果位之上大日如來法界體性智等也。故卽以大日如來●鑁字大智水。灑一切衆生阿字理性之地。令生長佛種芽莖等。故以●字爲種子。此●字但依果位故。或云大悲水。或云智水。又●字卽言語不可得義也。故法界體性智大日如來種子字耳。
師曰。胎藏界諸尊種子字多安眞言初。其由字道觀時。先以種子安心月。明見其字練修之。而後亦加觀次一字。亦了了見之如是。乃至一陀羅尼字一一了了見之。而後見字練習。亦見字字皆放光明。而後亦聞字字聲。皆唱●●等之音。而後住心彼聲。思字字眞言義。此云念聲眞實義也。而後字道已成就證法爰現。身身輕觀明合目卽見本尊明了。漸漸練習開目能見本尊也。依如是次第先安種子也。
(永承二年三月下旬)
胎傳法次大日種子阿字者。發心●是也。謂行者初行之意耳。
又大日阿字明又初阿也。
(長久三年四月)
師曰。三十二相種子布安不必慥也。行法時不必用之。百字持誦宛用之。八十種好種子又有之(云云)。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金剛頂經只是佛境界不分別行人階位地位等(只明十六大菩薩生及佛地也。卽十七地也)大日經中專爲眞言教門廣明地位。
卽有十一地(十地及妙覺也)又義釋廣明三劫六無畏謂三僧祇中有六無位也。謂初無畏者戒行具足離三惡道等也第六無畏(云云)師曰。心明道者初地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胎界有十一地。謂十地佛果也。而是非別十地但斷十二品。是卽圓教之意。可斷四十一品。金界有十七地位。謂十六大菩薩因。佛果果也。初薩菩薩卽斷無明初也。但不當十地位。唯斷惑分齊是同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師曰。心明道者初地也(云云)又云。心明道初地初住也。後十六生者。心明道已後第十六生也。金界十六生加如來地十七也。胎十一地也。
但金界地位不似例地位耳(云云)大日經三句法門(可見住心品并釋)於生死中一菩提心爲一切智智種種因也。次於一切衆生乃至無餘有情起大悲。如植種之後依四大之縁。其根先周迴故云大悲爲根也。次乃至成果實成婆羅樹王。是則成一切智智究竟也。萬行圓徳無可改増。應物之權究盡。其能爲一切智智究竟也。凡方便爲究竟者。諸佛萬行圓備爲一切衆生登覺位。而起大悲方便利生。以之爲究竟之事業也。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又抄記者。疏問前三句。一者菩提心以下文是也。釋有別題之謂。是無畏三藏帖經又一一上釋之了。今文外三藏釋經大意曼荼羅大意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師曰。抄記者一行大和尚私抄記也。
(長久三年九月中旬説)
問。胎界三部何。答。佛部者眞如佛性之理也。蓮花部者其理清淨無染。如蓮花無染淤泥。雖在有情無明淤泥中。更不染自性清淨也。金剛部者其理本自非但清淨。亦如金剛不壞。此理在衆生身中雖往來六道。於此理敢無損壞。猶如金剛無毀壞也。是則三部倶理性也。理界意故也。亦是三部如次正縁了三佛性也。又煩惱業苦三道也(云云)。
部母事
(寛徳三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抄記蓮花部佛眼部。佛眼者其部部母也。是付其部各〃佛眼也。
(同六月二十日)
悉地經疏忙摩雞通三部者。是非金剛部母。謂忙摩雞者母之義也。三部母之中二部母各有別名。唯金母得唯母之名也。
(同日説)
諸別尊法念誦之後部母印明隨部用之。不動佛部使故佛母用之。見大日經第七卷。或用金剛部母。但意樂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三部悉地王者。輪王佛頂等也(如瑜伽疏)三部忿怒中。阿鉢羅爾嚲者。無能勝明王也。施婆羅訶者。檢梵號是寂留明王梵號施婆婆訶也。故其尊是歟。三部明妃中無能勝妃也。三部法王者。大日彌陀釋迦也。金剛手卽釋迦者。釋迦尊金剛部尊故云也。
明王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三部明王(最勝佛頂蘇波儞尊)阿耶紇里婆。五大八大明王猶是忿怒之義耳(云云)
忿怒法事
師曰。諸忿怒法必用内作修之。内作者經文也。卽内安住慈心也。若爲設吐嚕法。想彼此同眞理也。妄想暫爾也。或安住和平之心修之。不敢住殺等心也。文意能能可得意也(云云)。
(御本云)
文明十六年(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訖。
阿闍梨澄舜
四十帖決卷第七
(十七)
佛頂決(一)一字金輪(二)。
大佛頂(三)熾盛光(四)。
請觀音經(五)觀音(六)。
六字(七)十一面(八)
光明眞言(九)隨求(十)。
北斗(十一)妙見(十二)。
炎魔(十三)毘沙門(十四)。
摩利支天(十五)吉祥天(十六)。
佛頂決(一)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又釋迦是佛頂之主也。一切佛頂以釋迦爲主耳。又藥師是佛頂部之攝也。故陀羅尼集經在佛頂之中。其陀羅尼是肉髻光中演説大陀羅尼也。卽是佛頂光明陀羅尼也。安然和尚説佛頂光明眞言。又新渡藥師軌勸請及奉送眞言曰○曳醘呬鄔瑟抳沙○蘖車蘖車鄔瑟抳沙(云云)可見之。
(長元年中決)
台藏言一切佛頂者。是諸佛頂總印眞言也。
問。八佛頂之中攝金輪佛頂熾盛佛頂方何。答。此佛頂八佛頂之中無之。若夫攝之最勝佛頂是金輪佛頂也。金輪佛頂卽熾盛佛頂也。卽是●●尊也。
甘露佛頂經云○一字最勝佛頂輪王。手持八輻金輪。施綠色光焔(云云)。
尊勝軌云。最勝佛頂輪王○右手持蓮花。於蓮上安八輻寶輪(云云)。
(同日説)
師曰。九佛頂者。八加大日(云云)小山台記云。九佛頂者。一毘佛頂。二白傘蓋。三最勝佛頂。四尊勝佛頂。五光佛頂。六殊佛頂。七廣佛頂。八無佛頂。九發佛頂已上在慈覺大師所傳尊勝軌(并)曼陀羅文也(云云)大師進錄云。遍照佛頂眞言一紙(云云)。
(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説)
五佛頂八佛頂等者。是如來最上殊勝功徳也。如頭頂最上耳。卽是無見頂相功徳也。衆相功徳中最上故也。其中遍覆一切。是名白傘蓋佛頂(云云)其中勝功徳。是名勝佛頂。其中最勝功徳。是名最勝佛頂。其中光用功徳。是光聚佛頂。其中除障用。是名除障佛頂。
一字金輪(二)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説)
祕錄金輪外列一字。謂唯依經題且分別也。或云一字頂輪經等(云云)或金輪佛頂(云云)可見經也。
(長曆四年)
一字金輪法。若依金界修之(云云)。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一字軌根本印。如是讃四智無妨之(云云)。
一字金輪軌云。復從月輪内踊出大法輪。金剛之所成輪輞皆鋒銳。卽觀智輪變成金輪王照如來身(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一字金輪要略法。根本印。二手内縛二火竪。端拄屈如劍形。二空並立。二風屈於二空端上。各相拄。猶如無處不至印之勢也。
(同十一月上旬云)
一字金輪法末法之中必可修之也(云云)凡眞言教法多爲末法設之給耳。一字一切時處。軌之意唯隨所住之處一切可修也。而其法高勝故猶不能聊爾耳(云云)。
大佛頂(三)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説)
問。大佛頂註稱名處多之何。答。皆可稱我名也。而皆不必稱之。問。大佛頂者何。答。是五佛頂總眞言也。而以一字佛頂爲主耳。而以白傘光聚二佛頂。爲眞言題之意。可尋之。
師曰。大佛頂眞言云瑟尼灑(云云)□字是阿薩迦章字也。故可加●字。讃摀瑟尼沙也。或只如文可讀瑟尼沙也。
(同三年十一月上旬説)
師曰。大佛頂瑟膩釧之句不加鄔字。只如文可讀之。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大佛頂眞言爲行者除障説也。多坐禪者修首楞嚴等者。爲除障説之也。若絹等書之引圍居邊(云云)。
熾盛光(四)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熾盛光修之時。不懸彼曼陀羅。祕故大師曼荼羅納藏不出給。或一忿怒尊懸之修之。謂不動尊也。若餘忿怒尊也。若本尊佛頂一像等也。以曼荼羅不可顯露也。□字者卽熾盛頂也(一字頂故也)故種子字書法曼荼羅意也。後書佛頂大曼荼羅身現也。●字爲金剛手種。●爲觀音種子。若互違歟。可尋之。
(寛徳二年十一月也)
熾盛光眞言。於娑發吒下應云扇底哩迦室哩曳(云云)而煩故不必用之(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熾盛佛頂中無其名。卽是釋迦佛也。一字金輪亦卽釋迦也。此三同也。熾盛光八佛頂中最勝是也。
(同日説)
師曰。熾盛光法東寺不修之(云云)。
(同日説)
師曰。一百八箇阿字者。三十六會如弘決第八。具如修法私抄出之。
請觀音經法(五)
(長久五九月十一)
請觀音經法以阿彌陀三尊懸安置之。而以聖觀音爲本尊修護摩。其供養法多分依蘇悉地修之耳。番僧讀經。又誦經中六字章句陀羅尼消伏毒害陀羅尼二呪(件二呪隨筆隨時隨一用之)阿闍梨念誦并護摩用阿魯力迦明。又根本印明用阿魯力迦印明。蓮花部心也。又毎時設淨楊枝二枝(如世人所用楊枝)安脇机。其楊枝前後獻閼伽之時。各取一枝打渡閦伽器之上獻之。護摩本尊壇時請供聖觀音(此法口授法也)師曰。獻楊枝呪賀娑賀娑(云云)用此呪無妨歟。謂三戒之時。齒木呪也。
請觀音經中陀羅尼。是是鬼名陀羅尼也(云云)。
觀音(六)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觀音右手開花勢者。火指大指相捻也。如世畫像也。
(永承六年七月二十日説)
觀音一印法。初印明是最初三昧耶印明也。如十八道用三部三昧耶印明也。祕錄觀音部入降三世法之決(可見降三世決也)六字(七)。
六字記 正念誦
登高座 結線
大壇 高座
讀經
師曰。是如舊次第編之也。而准師傳修之。戶摩時令番僧結線讀經等是佳也。此法師説依胎藏(云云)而又依悉地可也。凡別尊法多依悉地。是可也。線滿百結之。後與檀主有二説。一中間百結滿卽與之。後時時只如恒念誦讀經修之。不打磬等耳。二計結願時。百結足與之(云云)前説佳也(云云)。
此呪索袋縫裹繋頸耳。勿著膚耳。又灑水事先師不用之。後解線時修觀音法。念誦之時卽誦眞言解線耳。已上寛徳二年六月説。
(同十月十九日説)
六時法之時結線滿百。與檀主其有二樣。或中間時百結滿卽與檀主令繋頸。已後時時不必結之(私云前日説同之)或相計第七日結願時。百結畢而與之(私云。六字私記説同之)。
師曰。六字者非字數六。是名字六也。觀音利六趣故有六名字也。又請觀音疏○有人此法依聖觀音法修之。以觀音爲本尊(云云)戶摩時闍梨念誦聖觀音呪。番僧誦佉住佉住呪(云云)若獨修之時。先觀音呪。次佉住呪。六字法中印受之了卽根本印(云云)觀音印也(云云)
十一面(八)
十一面者。除本大面。頭上有十一面也。故頂上佛卽十一面一也。
非冠中彌陀佛像(云云)冠中彌陀一説一一面花冠中有之(云云)
師説。
十一面者卽十一地也(眞言立十一地)卽表斷十一面無明(云云)頂上佛面卽第十一地佛果位也。而世所圖造十一面像。頂上佛面作身體甚非也。唯佛頭面也。如餘十面(云云)若全體現之頂上佛可不云頂上佛面(云云)或説。加大面表斷十二品無明(云云)十一面小呪。古説魯雞入縛羅(云云)未詳之。可尋之。
光明眞言(九)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光明眞言是毘盧遮那眞言也(云云)
光明眞言印。金合。二中指並竪頭合。二頭指當二中指第三節上。少不相著。二大指掌中二節相並屈入。
永承四年五月十一日。於持明房奉受了。私檢不空羂索經。第三説不空羂索根本印。與此相似耳(云云)。
又光明眞言經意猶謂不空羂索呪歟故也。呪中有不空句蓮花句等也。又猶大日眞言歟。若爾者觀音部大日歟。只隨意樂修之。或懸不空索像。何妨乎。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光明眞言軌云。毘盧遮那如來爲授母陀羅尼印品(云云)師説文點如此。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光明眞言本尊事。師曰。大日不空羂之二尊之間可用之(云云)又前日説大日(云云)持曰。只以大日爲本尊耳(云云)。
(隨求(十))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隨求八印者。大隨求菩薩八臂所持物標也。以第一印爲根本受了。以大隨求菩薩爲本尊(云云)番僧誦大陀羅尼(云云)印努印努此菩薩種子三形。印明梵號等台藏教有之。
北斗(十一)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北斗戶摩如常。六段本尊段請供七星。但七星各各一杓供物投之。本命星三杓許投之。次第一字金輪段者可有用意也。謂宿段副供之。如世天段副四辟不動也。但依台藏修之。爐樣隨法改之。但多依息災修之。又用命木命穀。命穀諸段花之次投之。凡諸戶摩相摩物燒供之(有説文)又命木宛乳木用。但世間所貴木等。若桑皆人所惜也故本尊北斗段七木許用之。是用心也。
北斗曼荼羅本法不説之。故諸説不同也。隨意樂也。或中心安不動。或安文殊。或一字佛頂也。但一字佛頂中台安説合軌意歟。軌中殊一字頂説故也。北斗四十九燈事。後日問奉受之有師説也。
(同日説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説)
延命中北斗法四十九燈。於一本輪燈可燃四十九燈也。或時結棚被居之。其輪燈便宜處安之(云云)。
(同日説。但後日説歟)
北斗形像可依圖本耳説處不分明。
(長久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北斗法如前説。但師傳燃四十九燈。或棚安之(謂七星各各七故七七四十九歟)又紙錢七捧獻之。不必用幣帛。近世俗法也。或輪燈一本燃四十九燈耳(其燈便宜處安之。其棚者臨時不能造輪燈也)大内北斗御修法四十九燈。油壹斛參斗七升貳合。日別一斗九升六合。一燈四合定。先下一斗五升(康平八年三月十五日行事)。
(長曆四年表紙)
北斗軌云。重罪擬徹算。輕罪去紀(云云。如彼記之)。
持厶
又北斗一一相對七曜。諸記皆對之(可見之。此五字注出之。云云)。
(寛徳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北斗法本法意是息災法也。而若爲延命修之者。依延命法修之。淨衣等之色只如常隨法耳。或依増益修之(云云)師曰。北斗法爲延命修之。故依延命法修之。或依増益法修之。淨衣亦黄也。四十九燈又爲延命也。
(同十一月)
北斗法念誦可用颯颯多那羅迦之呪。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如)
師曰。北斗者四北斗。三似柄。西國斗著柄也。
又二十八宿中星宿七星宿者。是非北斗七星。別星七也。又北辰妙見也等(云云)。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
或一説云。北斗軌中召北斗眞言。又奉送時同用此呪(云云)。
今私案。改曳醯呬句可云蘖車蘖車歟(云云)北斗古私記一一文一一意不可尋之。不遑得意耳(云云)。
妙見(十二)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又北辰妙見也。紫宮中心星下當有之。此妙見者卽是尊星王也。其形世所畫妙見形是也。頭光上當頂上畫七星。卽紫宮也。若木像光中作紫宮(云云)妙見根本印。右手作施無畏。屈大指向身招之三度。左手作金剛拳安腰。眞言曰。目仡帝屠蘇吒阿若蜜吒烏都吒具耆吒波頼帝吒耶彌若烏都吒拘羅帝吒耆摩吒娑縛訶。
奇妙心眞言。唵蘇涅哩(二合)瑟多娑縛訶。
師曰。此一呪慥有御傳也。
心中呪。摩訶尸利(二合)拽涅吠莎訶(已上印明奉受了)。
師曰。目仡帝之呪是卽尊星王大呪也。印中大指向身招者。如火夫印。而大指來去招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師曰。北辰等所説經者。妙見之本法也。卽尊星王是也(云云)。
炎魔(十三)
炎魔王懸病者邊供之。卽令除痊。卽彼天誓願也(云云)先師説也。未檢文(云云)
毘沙門(十四)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多聞別行軌是無止法也。天部中説七日行法只在此中耳。而此軌是未再治書也。故其文處處頗未詳耳。如三十萬反洛叉反等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毘沙門別行軌者。此軌中説七日行法。故別餘軌行法。所以云別行也(其別者大部法中多無此七日行法)又多聞諸軌之中。無此七日行。只此軌有此別行也。
(長曆四九三十日)
毘沙門戶摩如常六段修之。本尊壇請供之時。吉祥天炎魔天等諸天。皆如之觀道場等。而此天等皆大日所變身也。故入我我入觀道場觀等無妨歟。皆依台藏修之(云云)多聞儀軌。三里結界者只是齊結界之䄇也。諸經軌文多不同也。多云大小隨意或處云七里(云云)陀羅尼集經以石擲八。以爲界畔(云云)毘沙門二十八便供。或記表十二因縁。我唯供二十四(云云)不得意。不得意。不足言。不足言。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青面毘沙門事。未詳(云云)。
(長久三年四上旬)
師曰。毘沙門身呪印。二小入掌竪合。二無名二大各捻二中指甲。二風如鉤不相著。心呪用台藏諸夜叉印。此呪是八兄弟呪故。用諸夜叉印也。但呪中令二句不足也。謂内縛二頭指如鉤不相著金仰又樣。右拳安腰。左拳申風。如鉤召之(畢印)規君傳云。身呪用四天王結界(云云)或台藏中多聞又印用之(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毘沙門心呪印。諸夜叉印用之。其印有多説。外縛二地二水竪合。又半手鉤印。二手合金印作之。殆如大鉤召印。私謂。二空各付風側。故異。
別行軌者。此軌中七日別時行法説。別諸天部之軌也。故云別行。殊行異別也(云云)。
(同日)
別行軌。炉字或云○或云爐字也。謂蘆字借音也。卽(アシノ)箭也。或云以字(云云)期間或曰(マタ)。又曰八七丁召請印。五指申立。四指召之。如軌。
四天王結界印。二地又入掌中。二空屈入掌。以二風並屈拄二空背。
摩利支(十五)
摩利支隱印。左虚拳大頭相捻作環瓶口也。下尖狡。小指竪握申右掌。以指末安左瓶口大指上。摩覆之。如指剃刀筥之蓋也。只一反指之。想我身在摩利支心中。是則瓶也。彼尊以壺爲三形。尻細也。如持誦不同圖也。摩奴者人也(云云)安陀耶者穩形也。摩利支法先擧大日印明。謂表本也。大日爲本也。摩利支是迹也。以佛部心印爲大日印。或經中有之(已上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吉祥天(十六)
(長曆三年九月十九日)
吉祥天印。八葉蓮花印是也。明曰唵摩訶室利也曳娑嚩訶(云云)諸國吉祥御願猶可修戶末也。吉祥天供之也(云云)。
十八
五頂記(一)。阿彌陀(二)。
千手(三)。如意輪(四)。
馬頭(五)。不空羂索(六)。
白衣(七)。文殊(八)。
五祕密(九)。八大菩薩(十)。
彌勒(十一)。虚空藏(十二)。
持世(十三)。金剛王(十四)。
不動(十五)。安鎭(十六)。
降三世(十七)。軍荼利(十八)。
歩擲(十九)。烏樞瑟摩(二十)。
八大明王(二十一)。
五頂記決(一)
被甲印明如記文。或唯用十八道之被甲耳。次或重用佛眼印明。可見經意。閼伽普通明者。如悉地等也。
光聚印。二頭申開如放光也。穬麥者。師説喬麥是也。月輪變成日輪由。是威光赫奕義也。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白傘蓋。右拳面向左作之。謂諸用印。作法只隨手便宜作之。如拳面掌面等向方也。
(長元年中決)
甘露佛頂經云。一字最勝佛頂輪王。手持八輻金輪。放綠色光焔(云云)尊勝軌云。最勝佛頂輪王○右手持蓮花。於蓮上安八輻法輪(云云)。
阿彌陀(二)
(寛徳二年六月説)
三形
T75088101.GIF
或杵腰安華形(云云)阿彌陀護摩等猶隨息災等之法可向其方也。經云。縱隨法向餘方。若勸請之時向彼本方請之(云云)若爲滅罪修之者。猶滅罪事多可用息災也。向西方猶是本方也(同日説)。
(永承四年正月中旬說)
阿彌陀護摩。先師以盧計入縛一呪。又阿彌哩帝呪。只在人意耳(云云)。
(同三年十一月説)
彌陀軌布八曼陀羅者。唯八葉蓮花卽是也。如云延命軌等也。其八葉蓮塗滅爲聖尊位耳(云云)。
(同日)
觀自在三摩地。於八葉觀八如來(云云)謂阿彌陀如來也。其上觀自在也。其由如前日説也。抑西佛是第六意識之變也。第六識是識本也。卽肉團八葉心處心是也。故約彌陀論之耳(云云)。
彌陀觀音三形蓮花有差耶。答。彌陀可用開敷蓮花。觀音可用微敷蓮花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觀自在王如來道場觀。先於海上觀一大蓮座。蓮座上有●字。字變爲蓮花。蓮花變爲彌陀如來(云云)。
(寛徳二月二十二日説)
無量軌意。先入觀自在三摩地。而後成彌陀如來也。如後心金剛薩埵成大日尊也。而軌八葉上一一有如來者。卽彌陀如來也。謂因位果傍因正也。故以果佛安傍也。
(長久五九十一)
阿密哩帝者。不老不死義也。故阿彌陀呪中有十阿密利帝句。是阿彌陀壽命無量故不老不死義也。十甘露者。不老不死卽甘露妙藥也。如云三十三天不老不死甘露也。故彌陀佛前號甘露王如來卽此意也。甘露者。天上樹汁(也)。起自之歟(可尋之)彌陀軌如來拳印。二手金拳各面向胸。右拳把左大指印地者。印上下印地也。以左拳下小指之方如折物之勢(云云)。
(寛徳六月三日)
阿彌陀戶末時。或小呪用之。又以金剛界羯磨會明。宛念誦等反數(云云)是尤佳矣。謂觀自在王軌又出之。師曰猶是可也。
(同日説)
觀自在三摩地。八葉花收歛量等己身。卽己身成觀自在等八葉如來等共成一體歟。此可慥決之。觀音蓮花變同共成觀音歟。
師曰。八葉如來共成冠中一如來形住也。自身卽同臺上。次阿彌陀印明。是成本尊也。可觀觀自在變成無量壽如來也。師曰。爾也。卽成身(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彌陀曼荼羅。以●●等爲種子。虚空藏安前。以除蓋安前。依八曼荼羅經歟。又尊勝軌左右不定如上歟。
(同日)
無量軌奧心呪多本有之。或本出印。或本不出之。其心印。左右三指各如蓮葉形也。又陀羅尼集經印結之。其印右如文。左還把右三指中節以上。左大指亦右小指下出。左三指甲押。二風各立(云云)。
(同日説)
問。阿彌陀護摩以何爲護本尊耶。師曰。師傳寂靜用其部忿怒。忿怒用其寂靜。謂彌陀用大威徳。大威徳用彌陀等也。而今護摩本尊猶是部母也。故彌陀護摩。若依台藏者。自處尊是也。
問云。台藏界彌陀是佛部也。云何用蓮母耶。答。師曰。爾也。若依佛部之意。又是可用佛眼部母也。而又台界大日。佛部主也。彌陀蓮部主也。釋迦金部也。故又白處尊佳矣。若依金界意者。可用法波羅蜜也。蓮母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
師曰。阿彌陀軌云。布八曼荼羅者。一説云。唯是八葉蓮花也。卽是八葉蓮花壇也。故云八曼荼羅。卽於臺上觀本尊。葉上不必安尊。如云延命軌等想八葉蓮花於花台中。想阿字○成菩薩(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世所在彌陀并四菩薩。是法利因語也(云云)。
千手(三)
(長久四年九月二十日説)
千手法。以一印曼荼羅修之。世流布圖曼陀羅未得意也。人之隨心意歟。
(永承元)
千手讃軌中。惹野沒哩拏(云云)讃用之。人師名之爲悲則中讃。又用法菩薩讃。多分爾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或千手陀羅尼注。諸佛(日月燈佛等諸佛)彌陀釋迦乃至大通。號是僻者所爲歟。判爲僞也。
如意輪(四)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
如意輪瑜伽法要云。第三手持念珠。爲度傍生苦(云云)此文意如何持曰。以三毒對三惡道。以癡對畜。故以念珠百八智斷破彼趣癡暗歟(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師曰。如意輪祕密念誦軌(或勸請軌。此法未詳)。
馬頭(五)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
師曰。馬頭根本印明。十八契印中有之(云云)馬頭印。二風二水甲背合(云云)或不著間如牙也。二大指並屈。虎口令如馬口開。二大如眼。或二大各開立如馬耳(云云)。
師曰。馬頭十字明者。唵阿蜜里都明是也。
不空羂索(六)
師曰。不空羂索者。不空是心願不空義也。如云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也。羂索愛護引接之義耳(巳上)寛徳三年四月上旬於谷御房決受(云云)。
又不空羂索經上卷之初。唵阿慕伽鉢羅底曷多吽泮吒娑婆訶呪是蓮花部蘇悉地王呪也。故經文成就一切(云云)師説。蘇悉地王瑜疏中。雖有其名而不出眞言。今此經中此自在王呪是也。先師曰。難成之事必祈請不空羂索者。必得成就(云云)不空故也。如云心念不空過是也。問。不空羂索何故不持羂索耶。答。數珠與索是通用也。數珠亦是引接義也。不空羂索呪猶可有播捨之句。謂索義也。故千手中呪陀羅尼呪有此句耳。
彼經上卷吉祥星下選好時者。吉祥星相直日也。其日之下也。安香印者。謂燒香器也。香爐是也。又作蓮花印。住出入息者。蓮花印有二。一定印是也。其印二手風空相捻。各如半蓮也。而相叉結定印也。故云蓮花印歟。一如常蓮花合掌是也(已上)。
長宴私云。定印者蓮花部佛之印故。蓮花方佛羯磨印。問。不空羂索根本印明如何師説。上卷初自在王呪。是根本明也。以是宛念誦滿通數耳。除歸命用之。如常印者。千手軌中不空羂索菩薩印。以之爲根本印耳。卽以此印爲自在王呪印耳。三十卷經中根本印。猶是召請之印也。以二頭指可召之。
問。自在王呪之句中。何無播捨之句耶。答。可有歟。而略歟。故中卷云。阿慕伽播捨阿波羅底迦多(云云)然此呪無此句。可求尋之。呪千手軌中。羂索呪并陀羅集中心呪。皆有播捨之句乎。又云。只是自在呪也。不可必加羂索之句。故只有不空之句。又阿波羅底迦多者。可尋之。
下卷云。自結頂髮而護其身呪曰(云云)而不出其呪。如何師説。可用蓮花部結髮眞言(悉地中有之)又可檢三十卷本尋之。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説。不空羂索印明。如千手軌。但或以彼印用自在王呪。其呪三卷羂經説。
瑜祇疏云。彼經有悉地眞言(云云)
白衣(七)
白衣觀音蓮花部母也。冠上覆白繒。左右垂股上左腕。左手捉念珠。摸唐摸本也。白衣者卽自處尊也(云云。此白字口決有之)如禪家行道法。皆字古決有之。
文殊五字(八)
(長久五年説)
文殊眞言●●●●●(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文殊眞言。依南天音註左字也(云云)。
(長曆四年説)
文殊召請印。在二軌中(八字五字)又蘇悉意普通蓮部召印用之(云云)。
文殊五字軌以劍印可授根本印也。軌文入壇之時作法也。而用之耳(云云)。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讃。文殊行願讃者。是文殊之普賢行願文歟。又有文殊發願經一卷。具漢文歟。可尋之(云云)。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文殊八字軌云。以水一掬加持七遍。飮在身中。所有正報悉皆消滅(云云)問。正報者心何師曰。一云。正者障字借音也。卽障報也。先世業障之報也。一云。正報者有説。謂正者定意也。謂決定業報也。此正定惡報消滅也。
問。此八字軌於中間更有題。天聖妙吉詳菩薩最勝威徳祕密八字陀羅尼修行念誦儀軌次第法(云云)有何由耶。師曰。此題已後正是儀軌也。卽是出軌者。正作法行法儀則也。初文是八字經也。
故其題云大聖妙吉祥祕密八曼陀羅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出大聖文殊菩薩普集會經除災救難息障品)。
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迹○等。故知。卽是八字經一本也。中間題已後是八字軌也。
又八字軌云。結佛三昧耶○如十八道印。
念彼眞言曰。佛部三昧耶印○眞言(云云)佛部心印明也。疑云。何故有二佛部印乎。又何故初印不出眞言乎。師曰。無除所以耳。唯是出軌者。未取捨之間此本卽流通於世也。謂出軌者欲出十八道中三部印明。先書彼佛三昧耶印。而猶有所思。卽改書出三部心印明也。而彼草本未取捨。卽寫之者加寫彼文歟。
問。有所傾思。改部心如何。私案。多出部心。如頂輪經。如佛頂等法。又云。可檢之。可問。又本經意時難知之。
又定慧合蓮掌○誦密言三召文。已上軌中勸請印也。
師曰。此是青蓮印也。此卽台藏文殊院印也。二火屈捍水甲。二火形如光。風空如無所不至也。空風刀也。火等花葉也(云云)。
(同二年十一月説)
文殊八字經印與瑜經吉祥印同之。師曰。此是青蓮花印也(云云)。
(寛徳二六院)
文殊八字法諸尊段天段等之時。可供彼法曼陀羅中之諸尊等也。
(寛徳三年二二十三)
文殊使者名朣朣母魯(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又以大文殊院可見八字軌耳。文殊一字等。良明闍梨云。和尚(無動菩薩)言文殊一字者之口上。某印者可用上印等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池上御房説)
文殊一字軌有二本。其梵字異也(云云)。
(永承六年十一月十日谷御房説)
文殊一字印用劍印耳。凡文殊無印。明多用之。又説。文殊院印(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文殊一字別本軌云。唵齒臨(云云)次有●字沙汰。若是佛眼法事歟。
文殊六字印。如陀羅尼集經。但其印似内縛五古印。而二大直立合。二風圓屈付火初節已下。T75088401.GIF而經云頭卽是青蓮花形耳。指來去(云云)師曰。為根本印時不來去。唯付火背耳。凡一切印爲勸請召之。爲根本印時不召之。但爲根本印時猶召之印。如火天印也。謂其火天印以風指付大指動之也。謂以風扇火令發火也。非召請耳(云云)
又師曰。有文殊三字明七字呪者.唵嚩羅娜嚩曰囉(二合)曇(出眞末無軌中)
文殊六字印。反鉤二無名指右押左在於掌中。合腕二小指二中指直竪。頭相拄。二頭曲各捻中指背上節上。頭指來去。出陀羅尼集經。師曰。六字呪功能法。以此印爲根本印(云云)
五祕密(九)
五祕密軌意。一大月輪觀我身。我身卽中心住。前金剛弄箭。左右後三金剛皆坐。後金剛如抱我背。如之觀行住坐臥不廢耳。如傅大士云夜夜抱佛(云云)而彼五祕密軌初作法次第在之。後落落不去作法得意耳。貴貴貴(云云)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云云)。
八大菩薩(十)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八大菩薩者。或普通者也。
如云結護法之安八大菩薩(云云)而彌陀軌安八曼荼羅者。猶是八葉蓮花也。曼荼羅者壇也。
彌勒(十一)
慈氏菩薩軌以金剛曼荼羅中台。安慈氏爲一尊曼荼羅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慈氏軌根本印等其文是明。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彌勒軌云。布八曼荼羅(云云)唯是布八葉蓮也。先師於壇中畫作八葉蓮形給(云云)。
(長久五九月十一日説)
慈軌云。香(香油燈也)寶(末尼寶燈也)。
虚空藏(十二)
南無阿迦舍(虚空也)揭婆耶(藏唵以下眞言體也。同九日説也)。
(寛徳二年六月説)
求聞記。護身印(以之約根本印。軌中明用之)此法諸事只用此一印明耳。念誦之前入三摩地等不用之。軌不説之。只字道觀用之爲最耳。念誦後入定如軌文觀之。謂觀本尊令分明。更令増長周遍。於最後如本量觀之。軌云。燒蕎麥用花(云云)謂仲麥熱令如花。碎形如花也。如稻熬也。師傳是也。大虚空藏軌羯磨三昧耶二印。倶是根本印也。但師傳以三昧耶眞言爲念誦(云云)。
持世(十三)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持世菩薩種子施不可得之字有何妨耶。謂施義叶故。以義用之耳。
師曰。雨寶法以持世菩薩爲本尊(云云)其印如法(云云)。
金剛王(十四)
金剛王軌四攝。謂以悅喜三昧耶印(其印羯磨印〃〃)其掌内入二火指。如鉤召之(誦斛)此一條不慥。決可問事也。
(寛徳二年六月之説)
同十月十九日。丹州阿闍梨御房被期終焉。令上山給。同二十五日戌時卽參登。禮拜而諮受之。長宴記之。金剛王儀軌者。是愛染王法也。故其軌云吒呬吽惹(云云)又執持相似之呪。安然和尚亦説此説給(見)金界對記耳(云云)金剛王軌四攝印。以極喜三昧耶印。二火於掌内不交。叉各鉤形(鉤)次二大面合(索)次二火鉤結(鎖)次縛振之(鈴)(云云)。
不動(十五)
不動初行法者。菜食滿十萬反。謂先立壇塗爐(如常)而日日三時向爐念誦滿數遍。遍數了後護摩。一日三日以苦練木爲乳木。八千枚而八千數分三時護摩。又投供養。又斷食。若三日三時許護摩。其十萬反許也。七日計可滿其數歟(巳上寛徳二年六月九日大原説云云)。
不動十四印中火焔輪止印者心何。師曰。止外道邪火炎輪也。如云智龍火劍外道九十五種之邪火(云云)(已上同日説云云)立印軌偈。又法具載梵本者。底哩三昧耶中其出之(同日説。良祐。應徳二年夏此披閱前唐院御本葉子具載之。別有之)又立印軌金剛手光明(云云)是金剛手於須彌頂所説。如蘇悉地經薩婆呼等也(同日説)疏十云。訶盧唅鑁(不動眞言)云。師曰。訶阿同音也。鑁?同音也。●也。若訶呂●●慈救呪中有之。而又●●●●不空聖者明之中有之(同日説)。
(同四年九月中旬説)
阿嚕唅鑁四字。不空聖者明中有之。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阿嚕憾?四字。皆有阿字義(云云)
安鎭(十六)
又安鎭八方幕猶八具可儲之。乃至諸鎭之具等皆八具。而一度如師人八人可鎭之。尤吉也。又番僧猶可誦五字并不動也。又八方鎭處猶兼日張儲幕耳。又先師説幕猶劣也。板敷尤佳矣。不令出入雜人犬等也(已上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或説安鎭之時。奏地久萬歳樂之樂(云云)。
(寛徳三年六月二十日説)
安鎭法鎚。謂打坑内撅頭。故一方髮也。
降三世(十七)
良明闍梨云。和尚云。降三世小呪唵寧三婆嚩折羅(二合)吽印相如尊勝軌。又和尚云。大呪如金剛經云可見之降三世印隨吽結事。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降三世降伏第六天魔(於須彌頂)不動降伏色天大自在。卽以法界生眞言爲蘇息(云云)第四禪卽見疏文(云云)或人云。大自在有后者。唯定慧意也。強不可云爾(云云)。
(永承三年三月九日説)
摘枳王者。只是諸尊忿怒名。如云世天眞言末也。
問。祕錄觀音部云。降三世法(九)降三世會觀自在陀羅尼經(云云)心何。答。此事不分明。若是五部各爲五部義七。卽蓮花部降三世歟。問。若爾者心明王經何。答。是經非降三世。只阿魯力迦呪明王故也。卽蓮花部明王也。
軍荼利(十八)
問。軍軌何故用阿閦禮耶。師曰。軍荼利又是金剛薩埵眷屬也。故今此軍軌是金剛部軍荼利儀軌也。自古師説云。有五部軍荼利(云云)今此軍荼利與寶部軍荼利同印眞言也。卽可想同尊歟。故此軌終阿閦禮并寶軌送阿閦佛國耳(已上大原御房御言付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丹州池上説)
蓮花軍荼利蓮部辨事
甘露軍荼利金部辨事同一尊也。其呪通用。若吉里〃〃若阿●帝也。又有五部軍荼利。皆通用明(云云)又無畏決云。軍荼羅者亦名大咲明王(云云)謂寶部軍荼利也。南方咲菩薩卽是也。八大明王中大咲。卽軍荼利尊是也。
歩擲(十九)
歩擲軌云。復結前三昧金剛金契。以印於心誦眞言(乃至)擧契印頭。誦眞言被甲冑(云云)。
問。前文無印。如何云前三昧金剛等乎。答。是出大本中一品歟。故指前也。義推是金剛部三昧耶印也(十八道中印也。以此可用此明等歟)。
烏瑟沙麼(二十)
師曰。烏瑟沙麼種子●。又説惹字(云云)根本印。二手内縛開掌向下。二小二大端相拄合申。餘六指掌中互申著掌。二大拄端向心前。二小指向外如獨古兩頭股(云云)根本呪云。唵吽發吒〃〃(乃至)唵〃〃摩訶〃〃麼羅(ソハカ)(如軌受了)。
烏瑟軌云。内叉其二羽。開掌諸度舒合。檀惠成峯。微屈禪智節。互捻進力側。近甲普焔成○普焔契。又陳禪智成釘状。眞言用根本。名獨股金剛。唵吽發吒〃〃〃○(ソワカ)(引)已上根本印文也。
(同日説)
師云。火頭金剛卽是烏瑟沙摩也(云云)。
(長久元中決)
產祈願之時。人師修烏瑟沙摩法(云云)是卽不淨金剛故用之也。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阿拏迦嚩底事(見烏瑟沙摩經中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不淨金剛印。右拳立大指。而押付頭指(云云)一説也。又説。母指開去頭指側。大指翹立。是佳(云云)而以拳面覆香上。大指向上(云云)。
八大明王(二十一)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八大明王種子降三世●(台圖金圖)六足尊●(台圖)馬頭●(台圖)無能勝●(台)不動●(台)餘三明王皆用吽字(云云)。
金剛童子(二十二)
金剛童子法(小本)左縛結界右結辟除者。或字誤歟。或亂脱歟(寛徳二年六月説)。
金剛童子法。見文金剛手所變也。見題無量壽之忿怒也(同日説)。
金剛童子軌中除根本印之外有七印明。於被甲之次用之(同説)。
金剛童子印(其文不分明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師説曰。先二手仰掌。二火指第二節以上。至初節相背合。而以右手水指自火指本(第二節以下也)背横指通左風下節内文。右水甲胄當左風内下文。又以左水。自右火背。指通右風下節内文。
以左水甲當右風内下文(左右更互)而左右風屈曲互絞水指甲上。謂左風絞右水甲。右風絞左水甲也。如童蒙師子印目形也。而並二空也。各押二火側。而二空二風四指頭一度相捻。以二風拄頭。乍拄各押二空頭也。如無處不至一説印二空也。二地合竪。如獨古杵形。指地以二手腕向頭也。其二眞言唯唵以下誦念之。除歸命之句也。已上二卷金童經根本一印二明決。
(十九)
藥師(一)。尊勝(二)。
法花(三)。仁王(四)。
泥塔(五)。葉衣(六)。
放光菩薩(七)。水天(八)。
四天王(九)。聖天(十)。
吽迦陀耶(十一)。童子經(十二)。
常瞿利(十三)。深沙(十四)。
藥師(一)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藥師印。内縛二大直竪置頭指。少去腕當心。又左手作拳安腰。右拳申頭指如鉤招之。此一印但勸請時用之。慶興闍梨傳(云云)已上池上説。
或印明集云。藥師印明有三説。覺大師説。如陀羅尼集經明。唵戟〃〃智證大師説(佛部心印明同前)夜叉供阿闍梨説(口授〃〃〃)或人云。鎖印是也。
或説云。三昧耶形阿迦陀藥(云云)師曰。佛頂印(云云)印二手内縛立空(云云)慈覺大師説兩腕相去五寸許。以二大指來去(云云)智證大師説。不離腕只佛部心印也(云云)又陀羅尼經第二卷(云云)。
師曰。藥師小呪曰。唵鞞設逝〃〃〃鞞利社三沒哩揭帝莎訶(云云)隨用何印(云云)
或師説。以陀羅尼集經印。以○明十二神將呪(云云)(可尋之)或以入佛三昧耶印。謂呼盧〃〃(云云)(可尋之)。
師曰。無三昧形佛不可必觀之乎。
師曰。十二神將呪用普佛印。其印如陀羅尼集經(云云)後日説也。已上藥師印等又具奧記之。
(同日説)
十二神將呪(師説。用陀經中印云云)戶魯〃〃呪陀經中有印。又小軌同經。又傳教大師藥師軌依同經也。
婆誐婆帝呪(一)師説。用陀經中印(云云)。
又奝然法橋軌用同印。
藥師(行者向東)種子(金色)●。
大海中有寶山。山上有樓閣。樓閣内有師子座。座上有八葉蓮花。蓮花中有種子。
唱禮(八葉加藥師日月光)
南謨婆誐縛帝(歸命世尊)●逝捨(藥)倶嚕(師)吠瑠璃(青也)●●●(光也)曷羅●(王也)怛他蘖多也○●●●●●●●陀也○(十號之中三號也)怛姪他(所謂也)唵(有多義)●逝〃●逝舍(藥師〃〃也)三沒揭帝(三菩薩。可尋之)已上句義并一一句末也。鉢羅婆羅闍耶(云云)(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藥師法。如先所説。但燈先師説異近代(云云)謂輪燈七本用之。一一輪燈各七重。毎重安七燈。故七本四十九燈也。佛前安之。
藥師印(如陀羅尼經)如佛部心印。離開二腕。而二大端側合也。眞言若結願神呪。若鞞逝誓。若戶魯〃〃是也。
十二神將印。台藏諸夜叉印用之(内縛鉤惠風)或奉教者印用之(内縛也)奉教令者故用奉教印如先。其眞言曩謨毘迦羅至誦之(如前唐院本也)又護摩時普世天壇中供十二神將。若供物多者一一呼其名。今毘羅一杓乃至毘迦羅一杓也。若供物少者唯曩謨毘迦羅誦之。杓供一兩杓。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藥師法戶摩時。於世天段中。以殘物等各別供十二神等(云云)師曰。日月光可供諸尊段歟。
師曰。依本願藥師經者。以十二神呪爲結願神呪(云云)私云。或藥師軌又以十二神呪爲結願(云云)不空軌以婆誐婆帝爲結願神呪(云云)(同二月二十日説同之。或藥師軌是也)。
(寛徳巳二三十)
又陀羅尼集經以戶嚕〃〃呪爲結願神呪(如經文)依本願經意。以十二神呪爲結願神呪也。如云以五色縷結我名字(云云)故新渡軌以大陀尼(十二神呪)爲結願神呪也。私云。小軌又以●●●●呪名爲結願神呪(云云)。
藥師記云。發願之次護身印明(云云)今謂件三部印明用之處且在心耳。若加持供前用。發願之後不可用之。若發願之後用之。加持供物前不可用之(在表紙歟)。
(長曆四年九月二十日)
藥師法依増益修之(云云)又危急祈時發願後助修者集讀本願藥師經(三十九卷)若後時隨宜耳。
(長久五年説)
藥師法或造七佛像。或一佛加陀羅尼集經也。餘事如先(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池上説
七佛者猶彼新譯經七佛歟。謂本願藥師經唯譯下卷文。新經譯加上文之故。梵本猶有七佛也。故本願經彼如來者。猶七佛如來歟。又傳教大師鎭西造立給七如來中四如來共名藥師見傳。若依此意。彼七佛猶是藥師如來一佛異名歟。況先師密口云。釋迦院無能勝者藥師佛是也。亦釋迦卽藥師也。其東方七佛釋尊分身也。故大師東塔安藥師像。西塔釋迦安之同一佛故也。所以倶名釋迦。倶名藥師。有何妨耶(一義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種子(普通)三形(佛頂印)尊形往代只右施畏。左施願也(普通)又鎭西有藥師像。傳教大師入唐願故奉造給也。其像持寶珠(謂義釋中通佛所持也)。
師祕口云。台藏藥師攝時想無能勝故陀羅尼集經一字頂輪經等。以無能勝呪爲藥師呪也。
又口傳云。釋迦藥師是一佛異名也。故無能勝是釋迦忿怒也。故又爲藥師也。問。無能勝者彌勒也。師曰。彌勒者擧一邊也藥師釋迦者又一邊也。各各邊邊義也。又台藏釋迦院是釋迦所被世故名釋迦院。若迦葉彌勒世亦各其院。又淨瑠璃淨土可名藥師院也(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問。藥師法。幡并燈并佛何。答。幡量本願經云搩。七佛經云釋(云云)釋甚長歟。燈七佛經并疏云。一一像前各安一燈(云云)佛藥師七體造之。經文彼言難定(云云)。
(同四年九月九日説)
藥師法經云(本願)佛七體(云云)藥師也。幡一流(四十九尺)經七卷一切作法唯阿闍梨意樂也(云云)陀羅尼經二云。團圓掘去數丈之地。更以淨土填○地上布置千燈○以五色粉○作七重院。各開四面。其七重院状如此地水磑風輪。院院各有衆多隔子。一一隔道各作寶階砌之相○中央作寶蓮○一一隔道兩頭著燈。重重隔隔各別著燈口。
千盞奧有二説。
T75088801.GIF
可入此也。私見他本入之(已上イ本)。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説。金毘羅者子神是也。和耆羅者丑神也。乃至毘迦迦羅者亥神是也。謂以北爲首立之(陰陽以子爲始。宿曜以刀爲始。云云。可尋之)
法性御堂記云。藥師(一)日光(二)月光(三)文殊(四)子大將(五)乃至亥(十六云云)是亦子神爲始也。又有異説(云云)具如別記。而非師説耳。更多異説。師私説。金毘羅者卽是與毘沙門同名歟。毘沙門亦名倶吠羅。卽與金毘羅(又宮毘羅)同音也。故以金毘羅安正北。尤可也。毘沙門卽是夜叉之主。故卽以子神爲首也。
或本怠供記云。今毘羅是亥也(云云)可尋之。
又子是疏事相應之時也。故小山説云。以子爲首。多得靈驗(云云)謂夜初起之法(息災敬愛)以子時始之也。
又師説。降伏法用夜半(云云)此上以子云初起也(云云)。
尊勝(二)
(同日説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尊勝軌是依兩界也。而其五智等之文意。多付金界。故菩提心義引之。證金界五輪成身耳。
(長久三年四月)
師曰。尊勝法依胎藏修之滅罪等。多依息災。若爲亡者鉤召可也(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無畏尊勝軌初台後金。依兩界軌也(云云)。
又尊勝法向方可隨事也。若延命之祈塗延命爐向方修之。餘事准之可向也。凡尊勝法是鉤召之意也。故可向諸方也。若滅罪之時息災方可也(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尊勝根本印大鉤召印用之。但軌文印似無所不至印。先師如無所不至印。二風初節申頗屈殆合甲也。又三悉地印明加結。如前前説(寛徳二六月九日説)。
又尊勝小呪有二説。一者三悉之中隨用一呪(阿毘羅吽歟可也)二三悉明如破地獄軌之次第。三連之誦之。謂●●●●●●●●●●●●●●●。
或一説用胎藏碎摧佛頂眞言(云云)(同日説)。
(長曆年九月三十日説)
尊勝破獄法中三悉眞言卽是尊勝小呪也。先師説云。隨一誦之。阿尾羅吽欠可也。眷靜供奉説云。平好闍梨受之。謂三呪誦之(云云)。
根本印明台藏鉤印。誦其眞言七反。次結無所不至印。誦大陀羅尼。次結三悉印。各〃誦眞言。次念誦上件小呪(云云)依先師説。只念誦阿尾羅吽欠(云云)。
或軌中印爲根本印。但此印普通佛頂印也。鉤印也。鉤印猶佳矣。
戶摩投供之時。或誦訶林呪。或誦阿尾羅吽欠(云云)非灌頂人勿謂示之後日聞。院供養説結無所不至印。誦尊勝陀羅尼七反。是根本印明也。卽軌意也(云云)丹州説也。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師説)
設哩覽薩嚩薩埵縛難左(一句)迦野波里尾林(第一句)謂上句是一切有情也。難左者以八轉聲(可案之)。
(長久三年四上旬)
尊勝軌下喜四角香波羅蜜寶華塗香。
師曰。寶者燈也。卽摩尼燈故也。
(長久四年説)
師曰。尊勝軌(喜無畏)外四供之中寶者是燈也。謂以摩尼寶爲燈燭故也。
尊勝曼荼羅依軌新圖是佳矣。白黄赤青黒者變色之次第也。變色者白色變黄。黄變赤。赤變青。青變黒易也。二明王諸佛頂等座位左右人意不淨也。或云佛左右。或云行者左右也。是則二釋也。
此法依台藏修之。滅罪等多依息災。若爲亡者等。依鉤召修之(云云)尊勝軌白黄赤青黒(云云)是非五佛次第。變色次第也。謂白變黄。黄變赤等也。亦不能變黄成黄也。故彼曼荼羅界道如之。又義釋中有此義。故左無失(云云)又彼曼荼羅不動降三世二尊。左右不定也。或云佛左右。或云行者左右(云云)又以●字爲不動種子(見)疏中又火界呪以●爲種子(云云)以●爲降三世種子。是亦爾也。
香爐并行者座
T75088901.GIF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説)
不動是大日左足○降三世是右足(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七趣者。如女人也。
法花(三)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丹州説)
法花法如先日所説。但彼法五相成身大阿闍梨替用金界五相成身耳。煩故也。又不必別供十羅刹。若強欲供者。世天段宜歟。又曼荼羅無其位。若強欲觀者。外金剛部中歟。
又十羅刹之形末見説處。又十羅刹印用諸奉教者印。内縛印是也。何以故奉教者。奉教令者是也。故此女等亦用其印也。
又軌中大慈護印。開掌覆胸。二大二小(二大上(サマニ)。二小下(サマニ))頭拄如獨古印相。如東寺所傳道場業印也。
又東門一切義成就菩薩者。普賢是也。一切諸佛將登正覺。最後之身皆名一切義成就太子也(卽薩縛悉達也)
又軌云。壇中靈山者。壇者道場地是也。不必木壇耳。卽於其壇(地輪金輪本壇也)上。想靈山卽此山是實報土也。行者卽坐實報土中也(卽山上是也)。
又修此法時。結番讀不斷經如例。番僧名曰上番衆。自餘時時經衆名曰下番衆。在番外。阿闍梨修時上番在内讀經故。下番立去。如之七日乃至自修之。而近代我上近達不用如之上番下番。不令讀不斷經。道陵遲無如之。唯是苦無人間訪道故歟(云云)番僧者。如之經法上番下番起。而自餘法助修是佳矣。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法花法依台藏經也。故向西也。有四攝菩薩。外起依金界也。又成身等依金界也。故此法依兩界意也。胎界修之。目蓮子●字誤也。●字佳矣。蓮花門寶性草可畫之。或圖依息災意。塔戶開南甚無證也。況乖軌乎(云云)。
(長元年中決)
法花圖持國天。種子●(云云)眞言初字歟(台藏眞言也)。
(永承元年説)
法花戶摩唯隨意樂。若依息若餘等耳(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法花呼摩本尊段之時誦法花經。毎一句投供(云云)。
(同二九中)
師曰。法花軌云。次結普賢三摩地印。修普賢行願。次文殊三脱(云云)修普賢願者。可得意也。可觀眞如之理歟。文殊三脱此定印間一入觀可有也。
(同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法華法不説護摩。但雖不説隨意樂修之(云云)以普賢爲本尊。故本尊段時請供之。投供之間誦其呪。而投諸供物。又芥子三合物與乳木三聚投之。後誦法花經要卷要品要偈等。投三種合物。護摩此卽法花護摩本意也。毎誦一句投之也。師曰。法花記舒?印。如記文。但?時不更磨指面。唯相當誦?眞言。師曰。法花軌河兩岸者。非兩岸取。唯出淨土。謂河兩岸也。故熾盛光文殊八字法等。唯云河岸(云云)四大威徳菩薩者。四忿怒尊是也。
仁王經(四)
(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説)
師曰。道場觀以中心有字。字變成十二輪金輪。
金輪變成金剛波羅蜜菩薩(五大力菩薩中尊耳)四方菩薩并四攝八供等隨現(云云)
本尊觀心月□字。字變成般若經筴。筴漸舒漸大。變成般若菩薩(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仁王經法如先師説。但其番僧如法花之法。讀不斷經也(云云)番僧者。如之經法上番下番起。而自餘法助修是佳矣。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說)
仁王軌是最要略法也。故不説地結等。故以金剛部心(第三印云云)加持撅(云云)。
T75089001.GIF
三重(云云)
私謂。中院可爲圓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仁王印(般若菩薩)二手風以下八宿互相背。指端向上(如治路印勢)卽左右二風二地屈向掌。以二大左右各横押二風二地背上(云云)。
泥塔(五)
(長久五年)
泥塔以手按頂(云云)如彼成就物以手按之。不必觸塔手。此按成就意也。其傘先師唯不用莖。方紙安塔頂上也。不顧散塔。似可有五輪。而字不是也。又非五字字間雜。
良明阿闍梨云。大和尚云。葉衣觀音眞言雖受讀。其畫紛失。但其書端書付之印八葉蓮花印。或蓮花部心印。覺種子●三昧耶形。未敷蓮花(云云)。
(長久三年四上旬)
葉衣印。披葉衣經云(可尋)左手持羂索。右手作施願(云云)師曰。此羯磨印也。右手於膝上垂申五指向外。左拳安乳邊想持羂索(云云)但以三昧耶印爲根本印。明者如軌。謂開敷八葉蓮花印也。如彌陀印(云云)葉衣觀音。左一手持吉祥菓(云云)謂唯掌中持一菓也。如持寶等耳或持枝T75089002.GIF越斧者T75089002.GIF索者蓮花索也。索兩端付蓮花是也。不空羂索持索又是歟。凡索有多種。金剛索。蓮索。地索等也。金剛索者。兩端付三古獨古云是也。地索者T75089004.GIF是也。似蛇耳。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別紙葉衣菩提心眞言。替大呪可用之歟。大呪甚廣故也。如請雨經等也。又例多(云云)。
葉衣經中二十八夜叉名。磨牛黄以書之(云云)又經中一人字佳。可授之(云云)。
放光菩薩事(七)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問。世人圖二菩薩像。名爲放光菩薩。祈請一切心願。此菩薩出何説耶。答。非經説。晨旦之人所爲也。彼唐國昔有一畫工。於所畫形像必有靈瑞。彼畫匠於堂壁上。先畫地藏菩薩。次亦畫觀世音。卽畫觀音。後此像放光明。靈驗炳然也。故時俗傳稱號放光菩薩。若求福祿者。得之無疑。若攘交蘖者。滅之無疑。若難產之者。若短壽之者。祈請之必得之。其菩薩像兩比丘像也。不知何地藏觀音(在記)。
(同五年九月十一日)
放光菩薩靈應傳似之(第四卷)
水天(八)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水天供道場觀可觀。海水底有寶樓閣。樓閣四邊上下内外表裏皆恙海水盈滿。行者并樓閣在海水底也。猶如。龍魚居止水中。此天以水爲所掌故。能依所依。依正自他皆在水中也(云云)餘如記文。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水天法以陀羅尼集經爲本法修之(云云)其尊手所持物是爲三昧耶形也。凡三昧耶形者。是尊三摩地所成物形也。由此三摩地成就其物卽發神通。故云三摩耶形。凡成就物發神通依三摩地故。持明仙等手執此三昧所成之物。往反十方(云云)乃至諸佛菩薩金剛天等之手所持之物。亦是昔日我三摩地所成之三摩耶形也。卽彼三摩地之標幟也(如金剛三昧以金剛杵爲標)卽是印也。此印卽定也。眞言卽惠也。
四天王(九)
(永承六十九)
四天王總印(師説口授。陀羅尼集經第一卷有之。彼經文有亂脱)。
經云。二手頭中小三指反叉合掌。二無名指竪頭相拄。屈初節上。二大指還向内。掌中大指來去(乃至)呪曰(呪同最後)又四天王(乃至)右手大指(云云)。
此法最後呪曰。唵漸婆羅謝輦陀羅夜莎訶。又私撿云。寶樓閣經第三出四天王總印而異此文。其印蘇悉地異本軌奧出之。
聖天(十)
毘那夜迦天等所住是象耳頭山者。謂七金山之中第六之山。毘那達迦山(此云象耳)是也。師曰。爾也(云云)(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師一説。牛座般支迦部者。一類毘那迦也(云云)。
(寛徳三年四上旬)
浴油或勸請之後用之。若如閼伽意歟(云云)。
吽迦陀野(十一)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吽迦之法以十八道可修之(云云)。
(同二年九月中旬)
問。吽迦野何義耶。答。可尋之。但謂中成就也。多聞天所持棒名爲迦陀棒(云云)若以此等義可得意歟。未猶可(云云)又。
童子經(十二)
童子經記書供養經作法先日具受之。又今記異之。記云。五色糸并經令繋婦女頸者。謂末產之間母頸繋之。產後小兒頸繋之。供十五鬼之後。令母歸戴。芥子法。謂先少紙裹芥子少許令戴其裹紙緒付如笠緒頤下結之。不令落其芥子。先加持用經中神呪耳。作法已了取其芥子加裹經繋頸(云云)。
(同二年六月)
童子經或説一日書之(云云)不必爾事也。又可書一日可書。供之書時請梵天修供養法。結線結願神呪用之。夜時供十五鬼神(在別)。
(長久四年九月中)
童子經書寫之時。於書時備香花等。以梵天爲本尊。修供養法。其念誦次誦眞言結線(云云)經唯如隨方儀。擧題名許也。謂供養法次擧題(云云)於夜時供養十五鬼神香花飮食。如蠟燭供等儲之。而四臂不動并栴檀乾闥爲中台爲本尊(云云)而十二天供等以蠟燭供之。多分隨阿闍梨意樂(云云)。
(同日)
童子經必乍一卷書之。又五色糸必可合搓之。又或以糸纒經(云云)。
常瞿利(十三)
(寛徳二四二十二日)
如鉢印仰開掌如掬水勢。而二手水火風空八指曲屈。如八葉印勢。是師子爪相也乍仰開掌屈八指也。心印右手如梵無畏勢。掌向外立之。五指散開屈之。如八葉印勢是卽前根本印半印也(云云)。
深沙(十四)
師曰。深沙大王是太山府君也。是玄奘三藏於流沙所値神也。故云深沙。一説云。釋迦如來先身是也。世上談話也。有一字(云云)卽其形像臍前物面是也(云云)後説是兒女談話也。
台對受記云。太山府君古人傳云。深沙大聖也。
深沙大王者。玄奘三藏於流沙所遇也。謂太山府公是也。故可用彼印明耳。以髑髏爲瓔珞。謂玄奘三藏七生渡西天髑髏也。
對受記云。奉教官印太山府公古人傳云。深沙大聖(云云)。
問。陀羅尼集三云。次水磑風輪者何。答。七重圓輪之状如風輪之内凹上水輪之凝湛。故云如此水磑風輪也。卽此地下也。
問。風輪半月形也。如何圓云耶。答。半月者其輪傍形也。上圓也。如器居地。磑(五哀反竪也。?也。確也)竪訓叶輪歟(可尋)此壇藥師一佛千燈供也。内外輪之大小。故千燈七重並列可得意也。
師傳説藥師法七重車輪七本用之。謂七七四十九輪之其一輪遍滿安器燃燈。猶如一輪之上全盛燈火也。故云燈如車輪是也。如之本七重合七本四十九輪也。卽四十九如輪燈也。計一輪猶數百燈許歟。而近代只四十九器燈一本七重各七盞安之。最略也。又一一像前各置一輪燈。毎輪安七燈也(已上イ本奧有之)。
(本云)
文明拾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訖
四十帖決卷第八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金剛者。五智金剛。卽智惠之稱也。智惠牢固不可破壞。卽金剛義也(云云)。
百字讃事可見金剛行次決。
火天印決可見母捺羅決。
日月曜等。駕御事可見悉地決。
右四行五字異本在表紙裏。
佛眼(二十一)
師曰。佛眼之法是先師所傳授也。卽是清涼之流歟(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於谷御房決受了)。
佛眼法之中台三重蓮花二十五尊。卽是金界五月輪。五五二十五尊可想之歟。大日卽佛眼耳(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於御房問受之云云)。
問。佛眼成身之時。以輪印印足頂之時。誦其輪壇明耶。答。不用其明(云云)(同十一月説云云)。
佛眼成身具三尊者。大日是我身中理具如來性也。故今結誦行位印明。顯成如來身。次薩埵者。是將等正覺後身普賢也。次結定印住。印是住金剛喩定。正成佛母之成等正覺之身也。
行位明●●(金剛也)●(妙也)●(護也)。
或云。乞瑟摩(云云)北方護明同此意耳。故知此大日如來加護行者明也。若無佛加護者。云何成佛身哉(一)凡普賢者。一切如來將等正覺最後身之惣名也。今所言薩埵卽是也一凡一切行法是我心中所有之無始理具之法門修顯也。我心中有故致精進誠顯證之不難也一(已上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佛眼念誦先行位事(卽是大日明也。故不用五字等)次薩埵百反。次佛眼若千反。或時此次虚空藏妙吉祥。乃至成就一切明等皆少許用之。
(長久四九月九日參池上御房)
師曰。花山法藏有於白布四五幅上畫大蓮花。其花三層也。此是佛眼布曼荼羅也。所奉懸尊位且上布置爲也(云云)。
(永承二三月十九日説)
佛眼常散念誦等。於二眼觀●字(白色無垢眼)於心蓮花觀●字。而以能照之智眼觀所照之●理耳。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依台修佛眼時。唯於念誦所修成身耳。
(寛徳二六月)
佛眼者只是覺義也。佛中道眼也。卽開悟義也(云云)如彼密印抄。可見長久四年九月十一日行位印決。
五相成身堅固菩提心等觀如●●●決(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參丹州)
佛眼法中一一毛孔出千疑誐沙倶胝諸佛者。謂一一毛孔各出十疑。十疑也者。是文意探見耳(云云)又云。佛眼法中五悔末。若云歸命頂禮菩陀嚕左哫菩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惹只大悲毘盧遮那佛(云云)。
又云。●字可想。●●字之義也。又●字有眼之義(如眞言)此字猶有眼智明覺義歟。義釋有明之義(如普世明云云。諸天曜宿等皆有明義也。文殊一字之下有此決。雖然入此篇耳)。
又云。瑜祇疏云。二引佛眼部母念珠集。文(云云)處處引義釋(云云)師云。馬頭碧色(云云)月眼五鵝乘之(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佛眼悉私記三部印明用三部心(云云)又古人記亦爾也。又是佛頂經意也。佛頂佛眼是相似法也。通用之歟。又十八中無妨之(云云)。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佛眼印。二小頭拄開事十一倶胝品并靈巖記並所日記一説也。
(永承三年七月二十日)
瑜疏破宿明云。一切三平等吉祥(云云)其三字猶如何。而是可有三平等義歟。可尋之(云云)。
(同下旬)
金剛吉祥品行法有八種印事行法。薩埵佛眼八字五大七曜破宿二十八宿。金剛薩埵者。法界普賢事(可見金要帖)。
(寛徳三年正月下旬)
問。金剛界曼荼羅中佛眼母有之耶。答。無別位。卽是大日之所現大持金剛也。卽大日所現白色金剛薩埵之所現之佛母故也。大日所現金剛薩埵名大持金剛(金剛頂經三卷大持金剛説也)故此佛母行法先成大日。大日變成大持金剛(白色金剛薩埵也)此薩埵變成佛母也。故若曼荼羅中點位者。卽大日是也(云云)。
延命。延命軌并普賢延命經。是於忉利天所説也。諸佛集會經并壽命經。是兢伽河側所説也。又彼經中陀羅尼壽命等云。十方諸佛異口同音説也。延命經等云。普賢延命所説也(云云)金剛壽命經集會經同云。恒伽河説。十方諸佛同音説陀羅尼。普賢延命經十方諸佛皆悉赴集滿空。故光照觸普賢得諸佛心印。卽注金剛壽命三昧經卽説呪(云云)案此三經説而不相違也。
一云。普賢延命卽三十七尊一聚合身故也(一已上同日説永承元年)。
延命軌等第四禪毘盧遮那説(云云)(同日説)。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延命法依金界修之無妨歟(云云)普賢延命經云。彩畫普賢菩薩。如滿月童子形(云云)問。滿月童子者如何。答。只是圓滿端正之義也。圓滿之形如滿月。少壯之童子形耳。此菩薩像卽如肥滿端正童子也。或此菩薩處滿月中。其菩薩形如少壯之童子容。故云滿月中童子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延命法師説曰。燃三十九燈。又見彼經中。其燈輪燈重重安之(其輪安便宜之處)。
又四天王於別壇供之。或各四或合一。若唯於護摩世天段供之。卽誦壽命經中一一四天王眞言供之也。其番僧如法花法説之。不斷經讀之如之。或是苦修之也。餘先先説也。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又延命戶末供乳木等如常。但骨婁草能摘古葉等調。結束一千八十枚。請以之爲滿遍數也。其章長等乳木。各百八十束結。本末均平。切調。而戶末時本尊段之供花次。一束束本末搵蘇。取左手解緒。一一投之。謂若毎節各別搵蘇。其難也。故束搵分一一投之。而乃至如常百八木燒之。時時草合九束燒之。搵蘇如前一一投之。謂先如常投三十六木。次草三束(三百二十四枚一一投之)次木三十六。次草三束(如前)次合物。次木三十六。次草三束(一一投之如前)次合物(同餘如常也)師曰。是只意樂也耳。又骨遱草露火天段等各小許用之(云云)。
(永承三年十一月)
苓根一時千枚用之(枚數任意)百枚爲一束。十束也。一束本末搵蘇。持左手。以右手投之。延命法相應物如之。
(同日)
師曰。或處有延命像。人不知。謂有六箇像。尻聚一處。各面向外。其六象之上有一普賢延命之像。二十臂(云云)師説六六表三。
(長久二年九中旬)
師曰。延命像或乘三象。或乘六象。各所表而也。三象者經所説三頭象身三也。而説此三頭象。可有四頭也。卽表生老病死苦也。經不説死頭也。謂死可畫。形無故也。六象表六道利生也(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
普賢延命之象一身三頭之樣。
是東寺源照入寺也(云云)延命。二十臂延命菩薩口決中有之。卽是普賢菩薩也。台隨宜之曼荼羅。故攝安金界三十七尊也。卽是金界尊也。與二臂普賢延命其義全同之。
謂二臂尊亦是三十七尊一聚合身也(永承元十一月十日參谷御房諮聽要義等云云)。
(寬徳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台界大安樂不空卽是普賢也。普賢菩薩爲延命故所現身也。此二十臂之尊修法等發願等時。
同云普賢延命大願薩埵(云云)又此二十臂像卽攝金界三十七尊也。五佛冠中有之。四波十六中。各四波羅蜜三形初一尊攝。又與四佛同之。十六四攝等三形二十臂持之。八供隨義可攝餘尊三形也。又三十七尊最後四攝也。故十六尊乃至四攝故。八供自然攝也。故金界三十七尊此台界攝安此二十臂尊。遍知院安也。謂彼院一切佛一切菩薩。總位安之處故也。又二臂普賢延命初杵乃至終鈴持之。卽三十七尊攝也。五佛冠在。四波四佛攝。又十六各方初一攝之。卽薩(乃至)拳内四供外四供四攝也。卽八供薩(乃至)鈴故中間攝之。
(寛徳二年六月説)
師曰。延命菩薩身攝持三十七尊。謂五佛在冠。四波羅蜜十六尊四攝有二十手。持其三形(二十四也)謂四波羅蜜三形卽薩(東)寶(南)法(西)業(北)菩薩三形也。故四波羅蜜四方初菩薩合二十箇也(故金剛智三藏云。四蜜等云云。三藏檢尊形。有鉤等四種)金剛智口決云。四波羅蜜十六尊而爲二十辟。立分法身而爲寶冠。内四供而爲禪悅。外四供而爲法壽。□(云云)。
(同日)
延命法讃壽命經事(如長久二年四月記)。
(同日)
普賢延命別云之。初薩菩薩也。卽金剛薩埵也。總云之三十七尊也。卽三十七尊一聚合身也。或云護摩未聞之(云云)。
(同日)
延命記(前日説。延命護摩供物觀念。甘露成灑彼壽命増長潤澤)矣。三形(甲胄。或説五古)成身先成降三世猶頂上虚空觀毘盧遮那。從佛毛出甘露注頂。謂甘露者延命之意也(如瑜伽軌出甘露)卽是不老不死之甘露也。故注之也。注甘露故。其甘露入心中成金剛薩埵也。延命此有二説。一云。於降三世尊心中有金剛薩埵(云云)一云。此降三世尊擧身變卽成金剛薩埵菩薩(云云)根本印明。先結甲胄印。誦壽命眞言。次誦甲胄眞言。繞十二處(云云)。
(長久三四月日)
師曰。延命金部菩薩也(云云)種子●或欲三形印。二拳二頭指相鉤(云云)後日説曰。延命根本印。二拳二頭相鉤而分之。諸處旋繞。如文(云云)其印二拳仰二頭相鉤而繞之。軌文不委。依餘文委繞之(云云)。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延命法後加持用降三世眞言。
其由自顯教令輪身故也(云云)又普賢延命法十六盞者。一説。大壇四面八盞。古摩壇四面亦如大壇八盞。故合十六也。又説。是故大壇四面各四盞也。故云十六歟。文不云別古摩壇。故如云建立軌壇供物皆燒盡(云云)今法亦准知之。
(同日)
諸佛集會經壇如説。於壇上以香末方塗。二十一小壇如白壇壇也。而如來位●字書之。二十金剛壇●字。謂金剛薩埵也。三十支燈於壇外便宜之處然之。四面之供物如常儀耳(説大壇也。又四天壇如文説也)問。何故金剛有二十耶。答。如上文云。請二十一僧。此經以三七爲數也。故加如來壇二十一也(又云略也)阿壽命經陀羅尼。戶毛〃〃之句是眞言體也。而末加延命小呪也。故集會經除小呪。只至戶毛〃〃之句也(云云)。
(長久四九月中旬)
延命戶摩時。別小壇供四天王(云云)或戶摩世天段供北方毘沙門。次卽四天王倶供之。謂誦壽命經中四天王眞言(云云)。
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右持五古。左持鈴。是最初薩菩薩最後鈴菩薩至攝持之也。卽薩埵阿闍梨持念五部四攝等意也。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大日如來現二種金剛薩埵。
一大持金剛(白色也)如金剛頂經説曼荼羅時所現身是也。一薩菩薩(青色)卽東方阿閦前正爲他現身處月輪也。他受用也(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五部各互爲五部。故五五二十五部也。故云五部金剛薩埵。又生師曰。五部軍荼利(云云)又可有五部降三世也。倶低母總成五部(云云)。
(同日)
五部各有金剛薩埵。金剛界儀軌是蓮花部薩埵法也。略出經唯金剛部金剛五相成身也。觀自在王軌蓮花部薩埵法也(云云)師曰。普賢名金剛藏。或虚空藏名金剛藏。只是金剛寶藏也(云云)
師曰。十六尊之中金剛薩埵獨是五部都法阿闍梨也。自餘十五各隨得灌頂。故金剛薩埵持五古杵。乃至最後之終鈴也(云云)。
(寛徳二年二月上旬)
又教王略出等經十六尊。皆蒙灌頂中。薩菩薩獨蒙四部之灌頂。餘十五皆一部也(云云)。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
又十六尊中。金剛薩埵是都法阿闍梨也。卽受四部灌頂。餘尊不爾。故略出經(云云)又云。平等性智(云云)謂得四部灌頂都法阿闍梨故兼平等性智也。又經受金剛號之文。可見之。
(同日説)
問。經何故一一諸尊皆云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耶。答。此等諸尊皆以金剛薩埵三摩地爲初入位也。無超金剛薩埵三摩地。故一一諸尊皆有金剛薩埵三摩地所成堅牢之儀也。又一一諸佛皆有金剛薩埵。乃至大日所現大持金剛。是白色金剛薩埵。如云五部金剛薩埵是也。如餘虚空藏等諸尊。亦有五部。而是薩埵顯初入故。諸尊皆云金剛薩埵三摩地等也。又凡普賢者。一切如來將等覺最後身之總名也。今所言薩埵卽是也(云云)降三世爲金剛辨事由緒。如金界。
瑜經窣都波印事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
又瑜窣都波印名。金部者是普賢剛薩埵故歟(又可見疏文)。
勝初瑜伽事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勝初瑜伽者。十八會中一也。勝初者金剛薩埵。是初入門也。謂十六生之中初生也。卽初地一切菩薩心中初發心尤難尤勝。若入初地後位必然。故以入初地爲勝。故勝初二字有之。
十六生後成普賢
(長久二年九中旬)
十六生後成普賢者。卽普賢如來也。卽金界大日也。故金界軌初云普賢金剛蓮花手(云云)卽三部也。普賢者大日也。
金剛手
師曰。普賢金剛手各各者。普賢者大悲門也。金剛手者大智門也。暫悲智二門各別故也。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嵯峨入寺説。以●字爲金剛手種子(云云)謂遍一切處字故。乃至金剛部遍字也。是台藏意也。
五祕密(二十二)
五祕密軌決。師曰。此軌爲未入壇者不可授之。若依毘盧遮那佛。自受用身所説内證自覺聖智法。及大普賢金剛薩埵他受用身智(云云)師曰。謂大日於尼吒成道。自佛身出嚩日羅薩埵(云云)卽種子也。此字成衆多月。令一切衆生住二月中。卽令成薩埵卽月輪還來大日如來乃至(云云)如是冥薫衆生。以之爲自受法樂之境。是十地菩薩其境界也。經中有此等説。故云自受用所説内證等也。而下於須彌頂爲金剛薩埵。住阿閦之前日輪是爲他受用。是初十地菩薩所見故。云大普賢他受用等也。又五佛同坐五方。正爲他現身耳。凡合眞言教主以理智法身自受用身爲本須彌頂。卽花藏界中應現他受用身。正爲十地菩薩頓悟之機。現曼荼羅説祕密乘。今案金剛頂經意。正説曼荼羅時。卽大日變成大持金剛身説之。是作事業故已髣髴説之。能可案經意耳。又云。於阿頼耶識中種金剛界種子(云云)師曰。謂於第八識中薫金剛界如來種子也。師曰。此門前作法也。先行歩之間觀如文。次地門前彈指(三反)次兩目置麻吒字成日月。次以降三世右半印結護。以左半印立心前(謂吽)次正開門之室。以前所成摩吒目顧禮(云云)別本文云。次思惟(乃至)禮三寶(云云)次又有淨三業印明。師曰。謂如常行法作法耳。私檢之。理趣會軌文入也。別本軌云。修行此法者常住本尊觀。行歩踐蓮花。至於精室門彈指稱吽○右目○左目○日月以左金拳當心。竪頭指。右手亦爾(乃至)誦吽。已上異本軌説等。不必用之。仍依通途之文耳。
次著座。次四禮金剛起等(如文。別本此次有普禮印明也。師曰。此別本文不必用)次五悔全如金界。而今軌文唯是略耳(乃至)開心印。全如金剛開心殿。觀●●字。次身前觀●字。召入心殿之内。其印二大三反出入掌内召之。如金界耳。次閉心。以二風指對二空節上。如金界耳。文云。召一切印○所謂大智印。三昧耶。私案云平等性智歟。法智印。羯磨智印(云云)師曰。四智召之也。又云。今四智印發暉(云云)謂四智也。文云。得入曼荼羅○以普賢三摩地引入金剛薩埵入其身中(云云)師曰。彼入壇之時。於大壇前引入之後作法是也。文云。於背後想有月輪。以爲圓光身處在其中(云云)師云。其月如圓珠如圓室觀之。於中觀在身也。而背後者只是如畫圖之形。任人以爲云爾也。文云。若誦一千反者。卽上三昧耶眞言也。文云。次大三昧眞實印者。謂羯磨印是也。其大平開腕結之。猶如花方定印。開掌勢耳。彼金界地印亦可爾。而此等頗用心少凹掌寄腕(少許)文云。次結金剛薩埵大智印(云云)謂拳弄擲杵。而後置心上(如常勢)左拳置胯腰際。拳面付腰。拳指節方付胯也。自身卽處月中。其月者卽我第八識所變月也。自身卽一大日一大蓮中四印圍繞住。卽是我九識所變之五智所成之五尊也。次謂於身前亦一大日一大蓮中觀五尊。謂先五智印明時我身卽成五尊。是觀成新佛也。是觀成今現智時卽於身前觀古佛。卽召我身也。私又云。大悲成就軌之意可用歟。次印。如金剛界鉤索鎖鈴印是也。文云。灌頂印也。師曰。其眞言中有羅怛曩之句。而是非寶部灌頂印明。是只寶冠故有羅怛曩也。師云。被甲印全如金記(云云)師曰。我身卽金剛薩埵也。更欲金剛亦薩菩薩也。謂欲觸愛慢者。如次薩王愛喜也。而所持印頗異也。慢者猶倨傲義也。是唯觀心也。非畫曼荼羅耳。故不可形翰墨耳。此五尊色目等理趣軌明之。又可依用理趣會軌意耳。欲金剛羯磨印如金界愛菩薩也。觸金剛印者。二拳交抱胸。謂以左付胸。以右付左肘上。以右押左也。金界王印亦爾也。
問。圖繪像何故交十指抱耶。答。印者彼異也。抱時左可。故全不可如印也。以右拳面付當臍。左拳立肘。以右臂尻立左拳虎口上也(如金界幢菩薩印也。同之)二拳安胯者。拳面付腰節付胯也。
第一印。謂先大三昧耶是也。忍願面合如前者。唯是如前大三昧耶。忍願相合也。其形似箭頭故也。是獨古羯磨印也。而其下忍願指心摧破料耳。
第二印。以先印而合腕屈二風甲相合。以二空各押風如彈指也。
第三印。以先印。而以左空二風甲合兩間付之。而以左空重右空甲上。
第四印。如前印。以右火端出虎口。以左大端出右虎口。而以右風絞左火初節文。而其二風如本甲相背合。又其二火端各虎口出如眼形耳。而二地二水甲合之。又其二空如前觸印押重風甲間耳。
第五印。前印先安右胯上。次安左胯上耳。謂以二小指合間安也(云云)師云。此是指後念誦三摩地也。於此處非入其三摩地耳。師曰。念誦以後行住坐臥觀一月一蓮。四印圍繞蕩蕩無其終耳。故文無念已後作法也。若毎日若時時欲修之。又隨意樂修之。而如之相續四儀中念誦。四儀中住此觀耳(云云)凡此行法唯自行之觀心也。全不許爲他修其法耳。故不具五供等諸事相。不用隨方諸發願回向諸餘開表祈願等。只是四儀之觀心也。若向壁等。若於空室觀修之耳。如彼台藏大法意支念誦。亦不具事相。不對尊像。只觀本尊耳。今此五祕密法亦是有心行者四儀之觀法也。云有軌則不受師傳者。准餘行法者甚可咲可咲。若強入道場對尊像欲修之。若金界曼荼羅前。若薩埵像前等。若敷一薦。若坐繩床修之。而無奉送等作法。故卽下座之後於四儀中住此觀。念誦更無修之作法耳。又雖不念誦。常住此觀四儀勿廢耳。行時五處月中。臥時諸尊同臥月中。不異我身耳。問。此約五部也。爾者何故闕羯磨部耶。師曰。羯磨部者。卽是前四部之中事業是也。故以羯磨一部攝前四部中耳。爲顯此義故不出羯磨部也。如金剛頂説十六大菩薩中。云金剛薩埵得五部灌頂。餘十五尊唯得一部。而其薩埵灌頂羯磨部灌頂闕。義決中釋云。前四部中灌頂事業。卽是羯磨部灌頂也。故別不云之(云云取意)又前日師一説曰。羯磨中不説。曰羯磨中不説護摩。謂前四部中五種六種護摩卽是羯磨事業故也(云云)師曰。其尊者中台卽金剛薩埵也前金剛調箭。右觸。金剛抱我。後愛金剛持摩竭幢。左慢押腰作禮儀。頗向左方。傾頭形也(云云)今依師説。其圖之爲成觀也。非可畫曼荼羅耳。又我身中台也。四金剛圍我也。如之觀之。行住坐臥不廢耳。如傅大士夜夜抱佛(云云)故彼軌初作法後蕩蕩不云之。已上五五決了(寛徳三年四月上旬。於谷御房諮受要事等。長宴記之)。
問。五祕密欲等如次薩等也。爾者可在前右左後次第也。何故愛金無左有後耶。答。未詳。只是順軌文云次歟。又古圖有此不同。可尋之。或愛安左(云云)可尋之。師曰。五祕密曼荼羅是觀作歟。不可書歟(云云)讃受誦(云云)。
愛染王(二十三)遏羅伽。慈軌文(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愛染王事師曰。第二染愛王品心者。大日如來之愛染王也。第五愛染王品者。金剛薩埵之愛染王也。初品之中金剛持者。金剛拳菩薩也。又大金剛位者。初金剛。乃至普賢位者後身位歟。唵摩訶囉誐(云云)根本明也。印内縛二火交立如振揃也。次品伽多耶者。敬愛也。又住於熾風輪者。非金輪是日輪也。輪熾盛猛炎故也。又如射衆屋光者。一一威光射光如流星光也。降三世軌云。流射金剛大(云云)可見之。一一放箭。如流星疾走也非射星光(具如同年冬記之)又持彼者東方一樣○形安手彼物標也(若人若他等一切也)一字心明者。此眞言初吽字是眞言體也。卽此尊種子也。故云一字心也。擿枳吽弱者。非眞言體。是總呪也。此吽字經作●字。或本作●。是種子也。二手金剛縛等。外縛五古印也。是名羯磨印者。此尊羯磨形持五古當胸。其形儀所持物故名羯磨印也。又亦名三昧耶者。五古卽此尊三形故也。金剛薩妻者(或定)卽定也。男惠女定。故名定云妻也。戒方入掌交。禪智相釣結者。先以左空面加左水甲(云云)次以右空加右水甲如鎖也。進力各偃竪者。二風開立。如八印中寶幢印二風之勢。餘如文是寂災印也。進力捻忍願四指頭普齊者。前印不散。進力付忍願甲背。二頭指指上二火頭齊也(布瑟置加印)進力如蓮花葉者。進力頭相拄屈如蓮葉(如觀自在三昧會印。去二風之勢也)進力捻忍願上節蹙三角者。布瑟置迦印。二風付二火初節下。二風蹙屈(阿鼻右云云)又進力屈如鉤者。前印二風屈招之。如大鉤召之印勢(史倶施)。
師曰。已上諸印明念誦之時用之。但後五種印息災増益等事隨加用之。謂若息二根本印明之次加用寂災印。餘准知之。其明上五古吽擿枳吽弱眞言也。但此法多分依敬愛修之。故第三印可用之。私記(依金界修之)五相成身(如軌)成大日身。結劍印。誦野他サル縛(云云)次結愛王前後二印。如次誦其明。
觀身成愛染王(云云)或唯用後品印明(云云)次五佛加持等乃至陳三摩耶(如例)次百字明。改縛日羅句爲羅誐。終種子吽(云云)道場(如金界)次曼荼羅觀(輪壇印如金界)而有二意。一觀金界曼荼羅。向其中東方愛菩薩修之。而其形如瑜祇經説觀之三中心日輪中有●字。變成五古(五古是三形也。或弓箭是也。師曰。是説不爾。弓箭只是慶染王徳也)五古變成尊身(如經)四攝八供如經圍之(十三尊曼荼羅也)次乃至八供五供養讃等(愛菩薩讃如例)次愛染王入三摩地入我我入(如例作法)次根本印。先初品根本明。次後品根本印明。次敬愛印明(五字之中隨事用一耳。其明吽擿枳吽弱云云)次念誦。先大日明。次初品明。次後品明(反數在意)次入定觀●字義。次根印明等如前二印明。
(同十一月上旬説)
愛染明王法念誦之後。根本印次可用隨事印明也(云云)次八供五供乃至。師曰。根本印或唯用後品一根本印明(云云)有時又修愛染王護摩。塗用台台藏敬愛爐(云云)依悉地可修次第(如文)金剛部三昧耶之次。或此次用二印眞言者。前二根本印明也。是成身也。而金界之意被甲之前有成身故。此間用之。次觀本尊。結本尊印置心。誦眞言三反者。謂結五古印。誦吽擿眞言三反。次觀之也。師曰。染愛王(大日變)愛染王薩埵變同也。而是金剛愛菩薩也(東三)金剛王軌者。是同愛染王軌也。而其尊形是淺略搆也。又有唐本曼荼羅。全異此等軌文也。又形像不同也。或體虚形而是不可也。或不爾。謂只各別手持之。或矢(ハケタリ)。而各各持佳矣。或提波首或只口也。愛染王百字明。唵縛日羅羅誐薩埵嚩三摩耶麼弩播攞耶嚩日羅羅誐薩埵嚩乃至嚩日羅羅誐麼悶遮嚩日利羅祇婆嚩摩訶三摩耶薩埵吽(佛眼百字如同時在別卷彼中委決之)師曰。此愛菩薩(東方)金剛部之四菩薩之一。故不改嚩日羅句。只加羅誐之句也。餘部准知之(已上)(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春受了。長宴記之)。
愛染王像寶瓶吐寶者。是賢瓶也。於其由者。強可尋之乎(已上同日)。
愛染王曼陀羅中尊弓箭。或箭懸弓(云云)今不懸是佳也。又前瓶吐寶。數可隨宜耳。無定數耳。前觀音巽大威徳歟。坤大勝金剛。上彌勒。乾火天歟。畏不動。私案。左右二印是闕位安之歟(可問)師曰。一是寶幢也。一倶哩迦羅也。大勝金剛者。彼經第八品云。遍照薄伽梵。復現身手具十二臂。持智拳印。復持五峯(乃至輪。已上寛徳三年四月上旬。於谷御房諮受要事等。長宴記之)。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於谷御房決之云云)
羅新記(此法唯許第四三昧耶人耳。彼經始末皆不許未入灌頂也)先大日成身之由。如彼經修行法(云云)次結本尊染愛王印當心。觀想。大日變囉誐尊(云云)謂大日所現之三十七尊之中愛菩薩也。經云。染愛王品是也。故先成大日所現之愛菩薩形也。其尊二臂弓箭印也。謂是彼經有二品之中。初染愛王品者。卽三十七尊之中愛菩薩也。故彼品印箭印也。此亦卽愛染王也耳。
次結薩埵愛染印。觀想。囉誐變愛染王(云云)謂是正成金剛薩埵所現之愛染王也。經次愛染品之意是也。其尊形是經文分明耳。
次經若存略時唯結三種印明者。前大日成身印明。次染愛王印明。次薩埵愛染王印明是也。又修行法意。不用地結等結界印明。謂彼經意只法界宮之所説。故彼道場觀等彼法界宮可觀故耳(如彼可見)委説如先日所記之。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説)
愛染王品一字者。如先日所説耳。奧品一字者。擿枳吽等字合爲一字也(云云)又擿枳吽者只是忿怒之義也。如熾盛光軌召世天眞言中也(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金剛王儀軌者愛染王軌是也。是東方愛菩薩也。卽吒枳王也。但金剛王儀軌有二不審。一尊形全異餘説。又異瑜祇經也。二此軌依金界法也。何引用台藏道場觀文(云云)。
(寛徳二十九日)
金剛王儀軌者。是愛染王法也。故其軌云。吒呬吽若(云云)又執持物相似之。況安然和尚亦作此説給(見)金界對記耳(云云)。
不動(二十四)
形像事又不動像所執契立印軌云。右手執銳劍。左手執羂索(云云)又云。手採鑠訖底。或執縛曰羅(云云)底哩下云。手執金剛杵及寶棒(云云)一卷底哩法云。右手執金剛杵當心。左手執寶棒一(云云)(已上三樣也)。
又畫像。手採鑠訖底。或縛曰羅(二合)何鑠訖底者。見台藏釋迦院。使者法云。右手執金剛杵。左手抱羅索(云云)(已上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身色立云。青色。又云。青黒色(云云)底云。旗旛上畫無動尊。身黄肉身(云云)衣色立云。青色(云云)底云。赤火色衣(云云)座事立印云。安坐寶盤山。又云。其山色赤黄(云云。已上同日説)。
師曰。不動頂上畫蓮花是誤也。使者法者劍首如蓮花葉状(云云)。
T75089901.GIF
右像劍如是。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世人畫不動像。頂上畫蓮花誤也。使者法又誤讀也。彼文云。右把劍直竪劍首。如蓮花葉形(云云)而世人首字頭讀誤。頂上作蓮花也。而不動所持劍首不似例劍首。如蓮花葉也。
T75090001.GIF
舊畫像劍状亦如是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參丹州池上御房長宴記之)
不動尊七莎髮者莎者倭ミクリ(云云)謂天竺奴婢法以莎結髮。髮由盤頂結之。而本總結立如髮。今明王作童子給使奴僕形。結髮如奴僕。爲表七覺七結也。七結取合本一結合。本一結合如俗人髮。如古不動像。而源入寺厭如髻七結髮垂臥勢作之。又頸繋白帶。如念珠塔頸等也。謂西國人多服飾故爲莊嚴繋之也。此帶亦柔軟尊繋見不動尊莎髮并白帶如源入寺手自畫之(云云)。
莎字(廣攝不同。〃左〃女云云鍼博士宗鍵之云云云)
(同五年十一月。參著丹州池上御房。長宴記之)
不動尊頭上近代畫匠反上小髮是誤也。謂結七莎髮。餘髮末左組垂。故亦無餘髮上昇也。又下齒喫上者下右牙也(云云)。
寛徳三年二二十日説
使者卑賤之形。平鼻。鼻孔顯露畫之。
T75090002.GIF
如不動明王二使等也。故亦不空羂索經(下歟)説呪神之形中云。其使者平鼻(云云)可見之。袈裟上畫無動尊者何。次文有釋。可見之。
(像上三尊事)
立云。釋迦。右文殊。左金手。於下畫無動(取意)底哩云。先畫釋迦牟尼佛。傍畫文殊師利童子像。畫執金剛菩薩○手執金剛杵。於執金剛下畫無動聖者(云云)師云。先師説底里之意同立印。於三尊下當中心釋迦之下。於檀中心畫無動也。而文云。於執金剛下等者文意。三尊次第説執金剛在最後。故云執金剛下也。唯指文最末説尊也。而不動非寄傍當執金剛中心。只是檀之中心最上並三尊。三尊下於檀中心畫不動也。故其不動等當三尊之下也。故寄最後文重云執金剛也。而實可云三尊之下也。然云執金剛下。亦何妨。此不動此三尊下故也。非不動文殊共寄一邊。執金剛當中心。於執金剛下畫不動。甚片足長也。可咲之。
私云。上三尊之像小也。下無動像大也。故只於三尊下畫不動也。故執金剛下云文殊下云。共無妨故立印總云於下耳。
T75090003.GIF
一卷底里法云。中畫釋迦。左曼殊。右執金剛。於執金剛下畫不動尊(云云取意)使者法云。先於中心畫釋迦。釋迦右邊畫文殊。文殊左邊畫執金剛〃〃(云云)底下畫不動使者(云云。此文同立印。只云三尊底下畫不動也。已上永承元年七月二日)。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立軌云。又法畫釋迦○右邊文殊童子之形像。左畫金剛手菩薩微咲形。放下畫無動(云云)師曰。此軌是佛在須彌頂之時。金剛手所説也。卽軌文金剛手文殊問答有之。故畫彼會三尊也。師曰。或説上畫三尊。下畫不動意者。釋迦卽不動尊也。文殊卽右利劍也。金剛手卽左索也。問。何故索是金手耶。答。只是配物也。問。不動尊頸繋帶是云何。答。師曰。白帶是也。如云慈氏軌。不動三世二明王天衣朱裙瓔珞環釧白帶莊嚴取意。其繋白帶由如先日決之(云云)。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不動尊所著白帶是給使行者時襟也(嵯峨入寺記)襟(本朝或云。多須岐。順云。未詳)襅(日本記千八也。順云。不詳永承元年説)尸佉髮者何。師曰。髮名也。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又尸佉髮者。是頂髮耳。
四種身不動尊有四所現身。謂一釋迦(本)所現不動(迹)卽是坐身不動也。生身釋迦所現。卽底里三昧耶所説不空聖者是也。卽不空聖者明并十四中初索印。是印明也。二大日(爲本)所現不動(爲迹)卽是法身不動也(大日)經所説不動卽是也。彼經所説不動是也。彼經所説慈救明并刀印。是其明印也。三除蓋障(本)所現不動(迹)卽初住位不動也。熾盛佛頂經除蓋障所現不動是也。除蓋障者。除初住分之障蓋三昧之名也。故以之配初住耳。卽彼佛頂經所説明并心印是也。四金剛手(本)所現不動(迹)卽是等覺之位不動也。立印執金剛手所現不動是也。卽等覺之位金剛手。一切義成就菩薩所現不動故也。卽彼軌所説火界明并其印(謂台藏諸會中不動印也。故十四之諸會中初索印也)是也。謂是不動尊有生身法身初住等覺之四身也。而其體是一也。唯是本有四耳。
(長久三年九月中旬)
師曰。不動有生身法身(大日)初住等覺之四種示現之身。各有印明。謂生身者。底里三昧耶所現也。卽不空聖者眞言也。印十四之中初根本印也。法身者大日經所説。卽慈救眞言也。印刀印是也。等覺者立印是也。卽火界呪也。印如胎藏也。初住者熾盛佛頂經中眞言也。卽立印軌中心呪也。印心印卽無所不至(云云)師曰。四種種子卽四方種子歟。可尋之。阿字有不空聖者眞言之中。今三種慈救中有也。
阿尾捨等事。師曰。軌所説諸阿尾捨等事。皆得先承事之後事也。
故底里三昧耶法給之(云云)後日説在之(如寛徳二年四月下旬記文)但金剛童子法十一面法。不必得先承事法可有成就歟。師曰。阿尾捨者遍入義也(云云)便卽阿尾捨(云云)何。師曰。遍入也。凡今所言皆是得先承事法人事也。不爾人者不可有事也。如前説最初承事法(云云。上文云。已成初行滿云云云何)。
(寛徳三二二十)
師曰。偈最初云法是也。立印軌所言最初承事者。卽是四種念誦之中持誦法也。卽是漸深之。
(長久三年二月)
問。立印等軌何故只出第二先持誦。不云第一意支耶。答。凡意支念誦是一切行者。必定先可有之理極成不疑。故唯限反數。先持誦法出也。諸軌出先持念誦法等准知耳(或軌云。百萬反。或云。洛叉。或云若千反寸皆是也)師曰。軌云。無邊如來奉事是不動尊者。是從過去久遠已來。十方恒沙如來以此不動三摩地門。爲初發心門已成正覺。故云無邊(云云)軌次文云。復有六十恒沙倶低如來。皆蒙教示成正覺者。大日如來(今日釋迦也)從久遠實成已後。彼此大日不動三摩地門爲發心門成佛也。故有限數。
故軌文上下二文簡別(云云)凡大日諸三摩地門其數非一。或四佛四菩薩。乃至最外毘那夜迦荼吉尼等。乃至十佛刹微塵數眷屬。一一皆三摩地門也。故十方如來。或以荼吉尼三摩地初入門成佛。或乃至以不動三摩地爲初入門。以一不動三摩地爲初門成佛人。十方三世猶以不可量。況胎藏五百餘尊乃至十佛刹微塵數三摩地門。一一門幾許佛乎軌云。無邊如來奉事是不動尊○復有六十萬恒河沙倶胝如來。皆蒙示教得成無上正等菩薩(皆是金剛手説也)問上云無邊如來(云云)下云六十萬倶胝(云云)何故上下二文有差別乎。師曰。初無邊如來者。謂從過去久遠無量已來。以此不動三摩地門爲初入門。奉事此尊登覺位者無量無邊也。故云無邊如來。不云限量也。次六十萬恒河沙等者是已有限量。謂今此教主釋迦如來大日也。爲首從久遠成道已來五百塵點却之間。有六十萬恒河沙等如來。復依此不動三摩地門入覺位者之數也。故有齊限耶。
(寛徳二年十月二十二説)
金剛心菩薩登正覺之時。蒙不動明王加持。速登覺位事(見義釋)
殘食事
立印名等(皆有別記之)(立云殘食。使(云云)上分(云云)會云。分上分置之不食殘之也。二說相違何)。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供養殘食事以鉢殘飯可供之也。但或説恐餘殘故先穿以底供之。又使者法中以上分供之(云云)。
四臂不動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四臂不動是雜類之主也。二臂是如來使者也(云云)。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日)
立印軌中使者卽現等。卽是不動使者也。非二使耳根本呪事立印軌以火界呪爲根本印呪。其印有二説。謂胎藏諸會之中不動印是也。一十四根本印初索印是也。一謂此軌意以此索印爲根本印。彼火界明印謂也。故用之。使軌有別根本明。又以不空聖者明爲心眞言也。底里軌以不空聖者爲根本明也。問。立軌云。數滿十萬反等(云云)使云。一時祕密等(云云)抑是指何呪耶。師曰。自古尋爭所也。而師傳只用慈救明皆宛念誦。護摩等事。謂彼諸軌所出眞言甚句字多煩故也。故然和尚説慈救是世共所云不動呪也(云云)(已上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慈救之明○赦戰拏摩訶(ロサナ)(云云)師曰。爾也。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以不動爲本尊。修息災法時不動眞言末加息災之句佳矣。或説云。明之中除降伏之句者恐矣。餘皆准之(云云)不動戶末時只以慈救明滿數反了。投物之間亦爾也。不可務之。火界咒○(サセルハタ)怛羅他(師讀也云云)而可讀(サルハタ)怛羅他歟攝大軌云。(サルハタ)怛●怛羅他(云云)總攝慈救者。此呪中卽攝十四印并眞言等歟。誦此一呪。卽與彼諸印諸明之功用也(云云)記云。根本印有三明二印(云云)師曰。結十四印初索印。誦火界明不空聖者明。結刀印。誦慈救明(云云)刀印唯以力入鞘持胸前。誦明散之。爲根本印時不用結護等。只是道具也。成身刀印慈救呪。或根本印慈救呪。謂此軌意雖有十四印。以最初索印爲根本印也。而世共所言不動呪慈救是也。故以初根本印亦爲慈救印耳(故慈救呪印有二説。一刀印。二索印。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根本印是索印也。故輪輪如環卽索形也。而二風如杵形是索首半杵形也。或説云。二風拄合圓。卽索形也(云云)或説。左空下合左火。右空上合右火(云云)而師説誤也。又水側者不遠水側也。或處拄水故也。
十四印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不動十四印有各各明也。若明無印用●字明(云云)又一説。十四共用●字明(云云)又若存略只用初一印時唯用慈救明(云云)而十四共用慈救説未聞之(云云)。
(同日)
不動十四印初印是劍索也。而是三摩耶(劍索也)復索并劍是道具索劍也。斷惑等具也。又火焔印右旋成界。方左轉各解散(云云)是亂脱也。謂先左轉次右旋也。不動十四印初印(如上決之)而火頭各拄空面(云云)寶山印。内縛二空並合掌(云云)頭印先師説。右拳小指握處各重安左拳虎口上也。而拳面各向胸也。右泉説。左拳掌半頭上。右拳背本諸重安也。而二拳重上頂上反拳。左拳面安頂上。是樣有便宜(云云)泉説也。又或説。左拳向胸持。而右拳面左拳虎口上覆。安其右拳背第二節。向左方覆之。此印相上拳似頭髮相也(已上頭印三説也)眼印二空並入月安寶山印二空(云云)口印二空加水甲者。以空面各押水甲也。水指頗離月復押。故以空押水甲便宜。火焔印云。左右(云云)亂脱(先左次右也。如上決之)火焔輪止印如文。但二拳背第二節各相合付。但地水火三指各背第二節相付也。商佉印。二手如掬水相。並付作之。似法螺口也。餘如文。但止風臨止火。皆開竪之。謁俄印。二手各以空加地水甲。以右刀入左鞘。而卽誦明散之。更不用加持結界等事也。謂此十四印是不動明王之道具也。故於今不預辨事加持等之事也。羂索印(如文)但惠風覆面入定月也。三古印(如文)但結印立右乳邊。卽誦明散之。於此不用加持散灑等云事。謂此十四印於此處結之。只是道具也。隨處處要以之可宛其用。於此不必爾也。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火炎印右掌向左竪之。左指末向右方舒也。先左轉。次右轉(云云)而軌文先右。次左(云云)字誤歟。先日説亂脱歟。私案。次左者於後可用解界歟。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火焔輪止印者。心何師曰。止外道邪火炎輪也。如云智龍火劍。外道九十之邪火。
頭印一説以左拳小指屈處安右拳虎口上。拳印安頂之時。以右屈處安頂也。故左上右下也。
一説左拳背安右拳面上拳印反以左拳面安頂也(此一説右衆説也)十四印如本記説。唯用一字明是可也。
(長久二年)
問。十四印中云。復次三晡吒二火建如幢(云云)此印何名之耶。師曰。甲印是也。使者底里三摩耶軌中有之。但印相異之。雖印相異同印也。如輪止印。同而印相異也(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師子奮迅印師傳有用印相。謂以印先擧左肩上引下。至心前如摩勢。次又擧左肩上。又引下至心前(如使者軌如説之)。
布子。十九布子如本記。唯用●字印明尤可也。本記先布字。次十四印。今記先印次布字。謂今記依軌文次第也。記云。次棄布頭左一髮印上卽頭印上申頭指中指。並安左頂上。便引向下耳前下也(云云)師云。此印是使軌也。謂上頭印(右金拳安頂上也)。
卽於頂上申風火(餘五指如木)如釣印勢。拳面向左外。從耳前引下之也。上頭印亦拳面向左。以虎口安頂耳。問。立印軌頭印二拳重頂上安之。若爾者左拳無用也。如何師云。此頭印髮印猶唯便軌之意用之耳。甚可也(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或説。不動十九布字説一一色謂●(瑠璃色)●(水精)等(云云)此説未見聞(云云)可尋之。抑字本體黄色。點畫是白黒。是通例也(一)問。十九布字是●字。何布之耶。師曰。下面布之(云云)但字頭若前若後。隨宜耳。但猶可向指方歟(云云)不審不審。
(寛徳二四二十二)
不動種子有三。●●●(此三字如常也)故四種中●者●也。●●者如常。而●者其本也。卽菩提心本歟。問。以●●●●宛念誦護摩等耶。師曰。未聞之。但一説最略之時。慈救之中●●二字以之宛護摩(云云。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疏十云。訶盧唅鑁(不動眞言)云。師曰。訶阿同音也。鑁?同音也。若訶呂慈救呪中有之。而又不空聖者明中有之。
(長久三四上旬説)
師云。阿魯憾?四字。皆有阿字義(云云)。
(同四年九月中旬)
阿嚕唅鑁四字不空聖者明中有之(云云)師曰。四種之字卽四身種子歟。可尋之。阿字在不空聖者眞言之中。今三種慈救之中有之。
不動記被甲次●字。是如台藏髻中明珠囉字觀也。螺印二空出風火間(云云)台又同之。謂只少許出之也。火生三摩地(火印●明)或滅火唯存●融成皎月。在心中(云云)謂●字智火燒惑業身。卽惑滅彼光焔又息。如薪盡焔止。而後只存●字。謂無焔唯體存也。如薪盡焔滅唯存爝也。此●字之爝融卽皎月如銅融成湯(火生三摩地具如底里三摩軌)金剛等至熾盛光炎三摩地(火輪掣上印。謂二拳並二空出風火之問印也。火界呪)倶胝焚燒三摩地(火輪印卽台諸會之中印是也)記云。師子座上有曼荼羅。〃〃〃中有瑟右(云云)師曰。曼荼羅者風輪曼荼羅也。諸半月黒色。其上有瑟右座也。是不可令知初行者也。辟除從魔并花座之從刀印。唯自半用之。謂右刀用耳。摧伏諸魔印明本記意未了之(云云)四供讃不必誦加之。唯本尊讃用之。布字之次大身三摩耶等四箇眞言安立。必可用之。而又本記不用之。問。三摩耶攝召者云何師云。大日經第六三摩耶品之意。以之可知之。彼經云。有三種法。相續除障相應生至。所謂佛法僧(云云)此軌中眞言行者身中攝召彼三摩耶意歟。然和尚説。問。越三昧耶者心隨惡乎。答。故大日經佛説三昧耶品(云云)意爲成佛召入佛法僧也。本記云。加持珠。次入火生。次法生。次虚空眼(云云)此文分明之(云云)但法生印印臂者。唯是想了之也。謂左右傾之耳。
(長久二年説)
師云。法生印加左右臂者。只擬加之形也。不必爾而已(云云)謂左右二十十二印傾也。念誦之前火生三昧。觀自身卽不動尊住光焔中。記云。或先入定。次根本印(如恒作法也)或先根本印。次入定(云云)謂不用別定印。唯結根本印入觀也。又佛母印。只左右自二度拭之。除内外之障(云云)是爲初學者歟。念誦之後入定火生三昧自身現本尊(云云)或心月輪觀字文名相成立(云云)記云。更事業薩埵等(云云)師云。如先五供之前。今欲修五供故。又成事業身。謂五古之印曩〃赦〃戰拏摩賀路洒吽如前。或先不動刀印辟除又如前。花座之次三印。次成事業身(此二印明一具故)次上供修之。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
不動次降室莊嚴印。似作禮方便印。大指小指各皆著(云云)。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問。大大御不動。次〃加持珠。結虚空眼印。中入珠等(云云)心何。答。悉地中有此意歟。而非常佛眼明耳。未詳之。後日撿軌文而已。道場觀本尊觀等之時用法界定印。多分爾也。字道場觀有種種不同者。謂或入尊口。或入尊足等不同也。或唯灌頂爲善(云云)不動百字明用十四印中取初索印(云云)軌唱言密祕者何。師云。如人迫頸卽無聲。密云。之故云密密也。如七日光照大馬口等泉(云云)何(心地觀經云云)大精進惠印(二手三補吒風屈初節合峯。注空上節云何)師云。此印異文也。而如文者無所不至也。故密之也(云云)大惠刀印是也。金合二風屈押二大頭初節者只頭也。故大指有三節也。鉤印二羽忿縛二風屈如鉤(云云)何。師曰。外縛是也。商佉印。師云。虚合作之。而惠劍金合足生師意許也。攝召印。師云。或説大鉤召印。或説十四印中索印用之(云云)後説佳矣。卽文云。有本用索印。復次心眞言用金剛密印(云云)何印耶。師曰。無所不至是也。顯本也。努力努力。不空聖者明并一字明何不説印耶。師曰。不空聖者用初根本(云云)若加持用時刀印用之(云云)一字然和尚説有。如文羅羅吒相者何。師云。豪相也。略出經豪相觀●字。人身眞言印明。師云。最初根本印明之住處加持明印何。師云。三古金剛印。又云。海䗍印。護身法界三昧耶劍印(云云)蓮花大吉祥天女。而現前滿修行者願(云云)何天女耶。師云。吉祥天女也。蜜羅嚩菓何。比里孕遇花何。現叱咤暗嗚作怖三界相(云云)何師云。忿怒相也。戰那迦形似畢豆。和蘇護摩(云云)何或説(マメ)畢豆也。三時澡浴著所浴濕衣(云云)何。師云。取血染衣淨浴用之。只無血色洗用之也。或説律中浴衣著之修之(云云)若底花何藥厠尼來伏從者何。師云。夜叉女也但人女猶惡也。故佛制止之。又不動決之可見之。打賊用眼印。誦吽字眞言(云云)何壁畫劍以倶哩迦龍纒。交(云云)何故云壁耶。劍中觀阿字(云云)何以觀阿字耶。又法或以鏡中有一切事。或壁畫像上問看諸事等(云云)何問。立印軌中護身結界之明其印如何。師云。有二説。一十四之中三古印也。一。刀印(如前是也)。
(長久三年説)
立印軌塗香印如文似念處等印耳。花印如文而二風乍拄二空。各頭指中節已下相著也。焚香印又如文顯也。
使者法又無畏。清淨印次云。用前劍印安頂上。左手中指頭指稍屈變誦呪召之(云云)師云。以右手劍印入左鞘中。申臂印安頂上。以左風火召之也。海䗍印如文。但右掌仰作之(ツクリカタ)歟。奮迅印如文。但身立如金剛者。立赴片足引上。次以印左右摩者。以印左上至頭左引下之。次又右上頭右引之下也。眼印如文。但風火頭下向指面眉間付。上(ケサマ)少引上也。面上三目中目也。頭印如文。但虎口此安頂上也一髻印前頭印中風火如刀印。從左頸引下之。火炎印於頭上作之。遮火印如文。但二拳仰面。二拳節側合(云云)立印軌中可結此印。彼文醜故也(云云)師云。軌云。母陀者死也(云云)(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永承元説云。使者法云。母死之梵語也(云云)永承二決云。使軌云。以可里木作箆攬蘇(云云)師云。箆者如齒木形物也。持曰。(アヒエ)。或云(カムカイ)。或云(タカハリ)。又云杓○以堅木剋可受雞子黄已下乳(云云)持曰。雞卵中之黄也。謂未成鳥形之前只是黄也。其如黄許乳是也。不動使者根本眞言。
師曰。可用索印也。十四印最初索是也。甲印海䗍印(可用立印。二印共用之)私記中明(云云)謂曩〃〃〃赦憾。又可見底里三昧耶方軌等也。
使者天眼印事又使者法云。以右手無名指小指掘大母指。直申頭指中指於額上。而眉間垂頭指中指向下。漸向髮際引之向上。師曰。其風火指如刀印勢。而於兩眉間風火二指端垂向下。以風指二節初節直當額。猶順額竪理文當之。而直引上之至髮際耳(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底里三摩軌下云○作此已○落飛鳥。能令一切泉池枯竭。獲得此已亦能團風而爲一團(云云)師曰。息障品意云。
遇水風等此難觀之等(云云)今軌中具説此事也。今如是落飛鳥竭泉池等(云云)成就得後可觀團風也。不爾人不可用。後息障品意也(云云)此文甚妙也(云云)後日檢息障品疏文。與底哩哩軌文同也。又底里三昧耶法者。謂濕哩底方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故云爾也。師云。底哩〃〃軌中諸木等梵名。而其文尋始末不得之。是卽亂脱也。謂題奧批文如可有之亂脱。此中出之也。又立印軌不載(梵本闕祕事也)(云云)底哩三昧耶中皆出之(或有別本巳上寛徳二年説)。
八千牧事不動初行法者。菜食滿十萬反。謂先立壇塗爐如常。而日日三時向爐念誦滿數反。反數了後護摩。一日三時以苦練木爲乳木。八千牧分三時護摩。又設供養又斷食。若三日三時許護摩。其十萬反計也。七日許可滿其數歟(寛徳二年六月九日大原記説云云)。
問。立印云。唯除十地大菩薩等(云云)可見。若爾者何故大威徳軌云消融十地菩薩耶。答。師説云。今唯除十地者。別圓二教意也。此十地菩薩皆分破無明顯法身理。故非燒融破碎之境凡眞言門意以叶心明道心爲事心明道者。卽初地初住斷無明之位也。故非破壞燒融之境也。但或處等覺。皆有無明住地。謂乃至等覺最後品無明也。故付具無明邊云燒融也。故二處文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但大威徳軌十地者。卽通教十地菩薩也。卽此等皆爲智火被焚燒也。其智火者卽界内智火也。卽大威徳第六識智火也。故通教菩薩被燒也。九識中第六識在界内(云云)師云。五大尊卽九識五智所現也。不動尊第九識(法界性智)降三世第八識(大圓鏡智)軍荼利第七識(平等性智)蛇爲瓔珞者。我癡我愛我執我見等四種我慢蛇也(如別決古決也)大威徳第六識(妙觀察智)金剛夜叉前五識(成所作智)面有五眼者表五識也(云云)。
四尊(二十五)
五大尊曼荼羅等(三本)降三世聖主宰者何。吽迦羅者何義耶。師曰。或云。吽迦陀野可尋。首依眞實王者何。或説云。依金界堂内作法(云云)何禮(佛)淨(三業)合縛摧(自他清淨句金剛縛)入閉(開心門遍入)普賢印(金界ーー三摩耶三摩耶)按心稱(大三摩耶)本誓悅(極喜三摩耶)已。又誦此摩訶?魯駄薩怛縛唅(已上文)此文心何。又此眞言有何意耶。又其印何十四印如寶灌(云云)或説四佛灌頂也(云云)何。髻甲二擬繋(云云)或説髻甲也。印(如金色)明云(如文)何。拍掌同金剛(云云)何。卽入三摩地(云云)(或云。入定諦觀心何字成月成日生五智杵云或道場觀也)加三昧身(云云)或云。本尊竝諸佛也。吽迦羅印(云云。降三世心巳上四佛)次寶。次法。次業五佛大日用等(云云)次五佛灌頂也。寶用金剛寶。餘二准知之(云云)(法業云何)唯現於擬叱(云云)心何。又前觀智身。自心流阿字(云云)心何。生己悅我是也(云云)何(或極喜(一)拍掌(二)鈴(三)云云何)又大誓世尊卽召滿空佛入金剛鎖悅。又稱明顯言(云云)何。卽四印加持。又示羯磨印滿月已五灌等(云云)何。又四加示誓(云云)何。旋時誦是鉤(云云)何。又見自心月金剛。具五峯中有所持明。流射金剛火(云云)何。何故云。根本眞言持。或摘枳王耶。以本法四印四處制開之(云云)何。又以眞實王四印制開之(云云)何。四禮五向者何。師曰。五向者五悔也。向者第五回向也。卽以第五爲名也。降三世異本軌是一印法也。其一印者彼金界印歟。又置法界者●字歟(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同四年九月九日參丹州池上御房云云)
降三世者如義釋。又以五胎爲三摩耶形(云云)。
(同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降三世降伏第六天摩。於須彌頂不動降伏也天大自在。
卽以法界生眞言爲蘇息(云云)第四禪卽見疏文(云云)或人云。大自在有后者。准定惠意也。強不可云爾矣。
(長久四年九月ー)
降三世印二拳以右安左腕。楞以右?入左地水間鉤結地也。而二風立之臂結上下五處用之。生師説。有結印作法。隨吽字以拳安左右乳上等也。今不必用之。直結印可也。其隨吽結印法不見本文也。本軌竝金軌等皆不説之。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降三世印隨吽結事(云云)。
(同二年三月十九日説)
摘枳王者。只是諸尊忿怒名也。如云世天眞言末也。
師曰。降三世五重法界大底見縛法次第耳(云云)。
軍荼利軌。問。何故修阿閦禮耶。師云。金剛薩埵有多眷屬。軍荼利其一也。又軍荼利木是金剛薩埵所生也。故今此軍荼利儀軌是金剛部軍荼利儀軌也。自古師説云。有五部軍荼利(云云)今此軍荼利與寶部軍荼利同印眞言也。故可想同尊歟。但隨本此軌中修阿閦禮。并寶車送阿閦國也。問。此軌十指千度名從左手起何。答。殊無妨。是一説也。但今軌迴文有之。是又迴文歟。問。佛部三昧部印二頭指何。答。師説二頭指付中背節上。但至文者得意者有意樂。人故可隨師説也(十八道准之)問地結印二大指何。答。師説付地左右掣之。但此軌文但針地(云云)故左右在人意樂耳(十八道准之軌云。欠字變)成毘盧遮那如來下(云云)菩薩勝印者(智拳印是也)。
(永承三年十一月説同之)
問。何故翻名耶。師曰。瓶歟。卽甘露瓶水也。以此印除降毘那夜迦等也。又?伽名平等性智(云云)平等卽南佛也。故義通問。此軌十度名從左手小指起歟。又打地□何軌云。閣内觀阿左右吽。甘露軍荼利法身種子。東方觀吽。降三世法身種子也。南方怛羅字。金剛藏法身種子也。又西方紇里字。金剛軍童子法身種子也。北方惡字。金剛童子法身種子也(云云)心何。問。輪壇印卽因菩薩印(云云)爾者金剛輪印明何。師云。大金剛輪卽大呪歟。若爾者同可云因菩薩印明(云云)問。寶車何往阿閦佛國耶。問。花座印云。二手芙蓉合掌禪智檀惠爲臺。餘度如金剛(云云)何師云。左右各三如三古金剛竪之。問。食印云。二手合芙蓉掌結印成心何師云。又不委也。芙蓉合掌如常。仰掌二大付風側(云云)問。從金剛部母口流出本尊眞言入瑜伽之口心何。問。左承珠右搯珠。如轉法輪相者何師曰。祕事也(云云)如例記之(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軍荼利者謂瓶也。軍吒或云軍持(云云)阿蜜哩多軍〃〃謂甘露瓶(尊●)等也。故此尊以賢瓶爲三形(云云)。
(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軍○軌云。軌毘盧遮那如來色如素月光(云云)。
大威徳軌結鎙印。忿怒勵聲日日三時念誦。文鎙印者何。師曰。二手内縛風空面合(云云)椛皮事何。師曰。或(カムハ)眞言句中安彼人名何句又心呪句中安名(云云)何句耶。師曰。設吐魯句下在之(云云)鼠狼毛者何。師曰。獸名也。心印如前根本印。舒二頭屈如三戟叉(云云)心何。師云。根本印明如文。心印者内縛竪合二火。二風二火背屈不著火。是三戟叉也。卽三古形也(云云)心中心印如前心印。直竪二頭指(云云)心何。印直竪二頭指(云云)心何。師云。如心印。二風二火背不屈直竪。猶如縛曰羅(云云)問。此法有三明三印。但世間多持心呪。而以根本用之。若爾者明與印相違云何又以胎藏心呪加根本印而已八字師云。根本印明如軌。但又説。以根本印爲心呪印。卽是爲根本印明。如台藏(云云)唵惡吽布字布像反自身心何(順○心也)問。二十一種供養眞言中。閼伽之外有澡浴眞言心何。師曰。閼伽洗足漱口料也。澡浴今身沐浴之料也(云云)又供養獻念誦遍數眞言(云云)心何師云。如部母眞言歟。加持粉明。於建立壇時加持粉圍壇(云云)作法云何又壇樣何。師云。可隨法也。摩弩汝魯地羅者何。師曰。摩弩沙者人也。魯地羅面也。人面也。苦練木枝削兩頭長十二指(云云)削兩頭心何最後眞言其名何。師曰。有滿願義。不説名字(云云)閻曼徳迦者何義耶(疏云。降炎摩尊云云)此軌異本軌等何。師曰。調伏法可用内作法也(有別説。内作者内作慈悲心也)以水書設吐嚕名等。但上字未乾之間皆書畢一點不乾。努力〃。勿他聞之。
大威徳十六印第三印與軌第三印別也。異説也。第四印如文但微笑者。如佛眼印勢也。大指押二火中節也。第五印如文。但内縛(マヽニテ)各方空風相捻状。如(クサリノ也)第六印棒印。根本亦是棒印也。第十五如文。但空風各相捻。如環二水首左右虎口出第。十六印不審〃〃。案之二忿怒拳面相合。二水二火各初節中節背合節齊。二風如角。二大付二火中節。二地如本端付水中節也。而文云。二拳共相背入並掌中(云云)恐此文字誤歟。若亂腕落歟。若背字皆歟。謂二拳共相。皆入並掌中歟。心火水指入掌中也。次指字落歟。謂二拳共相背入並掌中歟。心二拳面合水火二指背合也(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同四年説)
炎曼徳迦者。或云。降炎魔尊像降伏炎魔王鬼類故也。故炎曼者炎魔也。徳迦者降義歟(未詳)此尊乘水牛。其牛異于世牛。其角如三角長大也。謂又運戴大道衆生義故乘牛。或云。降炎魔義歟(未詳)彼天乘牛故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大威徳軌只是花嚴部經中所出也。不必依三部大法耳。又有花嚴部儀軌。今軌彼中一品也。
(同上旬説)
問。大威徳軌三部之中出何部中耶。答。一切別法不必出自三部之中。或亦亦從餘部經之中出之。如大威徳軌。亦是花嚴中所出也。而譯者意異也。故彼經中不譯載之耳。如金光明經最勝經不同耳。
金剛夜叉軌根本印眞言曰。是呪印在別卷(云云)師曰。卽是●●經中印明也(云云)此軌自餘印等可尋之(寛徳二年正月下旬二度重決受此軌中要事如彼。記之可見之)。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ー)
金剛夜叉者。金剛者智惠也。夜叉者噉盡義也(云云)。
(長曆三年九月十九日ー)
師曰。夜叉印普通可用金剛界牙菩提印明也。其密印明不可普通也。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
又金剛夜叉印二拳合面。二空並立之。二風屈來去之。共二風頭住二空頭尚是宜也。或本云。合掌而多本金拳也(云云)是佳矣又同軌云。根本大心眞言曰(此呪印祕故非來儀軌云云)師曰。瑜經根本印明是也(云云)又題奧云。身印如阿闍梨口傳者。卽是瑜經中印也。又如金剛夜叉曼荼羅者。九會中降三也會。亦卽是降三世別尊曼陀羅也。五大尊曼荼羅。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又五大尊曼吒羅是息災向南也。故以東降三世安巽。乃至以北夜叉安艮也。如立五瓶等也。四忿怒之方如金界耳。今是別向南。曼荼羅故中尊向南也。又或人。圖金界艮角有夜叉(云云)如何。答。未聞之。謂金界夜叉有背輪。故別不安之也(云云)。
(同年十一月十一日説)
世云。五大尊曼荼羅無妨耳(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云。五大尊讃不動(如常)降三世謂金剛薩埵讃。是是師傳也。運荼利(如軌)或用牙菩薩讃。
文明十六曆(申辰)夷則天。
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説阿闍梨澄舜。
天文十七歳林鐘二十九(丑之上剋)山門首楞嚴院樺尾谷榮壽院於中部屋書寫畢心榮(本國常州府中田餘圓妙寺住人)卑惡(合掌)。
四十帖決卷第九
涅槃經音義五云。奎星(口携反。爾疋降婁也。李巡曰。降婁白虎宿也)經文有作金星太白星也。宜從宇讀(文)師子宮梵號云●●?呵(云云)出月藏分(云云)一切經音義一云●●?呵又作枲同(息里反)天童女名也(云云)。
玉云。繰子老反。帛青色也。若依梵字者。可有此音歟。北斗古私記云。一一文一一意不可尋之。不遑得意耳(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圓融云。本命星者。本生年直星也。邑上御時法藏僧都保憲宿禰相論。保憲遂進怠状。其後世多用本生年直星(云云)傍通者。左行二連通故也角(永承三年七月下旬)。
師曰。陀羅尼集經云。直護身不作結界(云云)若依此意者。不可用地結金剛墻金剛網火院重結大界竝辟除從摩等耳。又如聖天等。不用辟除從摩耳。但水天是護方神也。故猶可結護等歟。若依悉地經意。如此諸天神等皆是障難者也。若依胎藏意者。皆是護方結護者也。如此諸文斟酌用意耳。又如此天部不必用道場觀並入三摩地觀(云云)只如神供等修之耳(永承二年於大原書給事)。
歡喜天法不入本尊觀入我。我入等觀(云云)猶外人佳也。又凡如之天等法不用如此觀也。
問。多聞天等云何。答。可用之無妨耳(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說。云云)。
都會壇天供法(安然和尚)云。禮拜法准佛頂法等但以香爐燒香安慰不云禮拜。又金剛智不動明王安鎭家國等法時。制比丘禮拜天等。當於聖教(文引十一面法。有此文)。
(永承五年六月九日説)
天部座荷葉者。謂未開心蓮故耳。
但圖中梵天座蓮花者三界主故表勝故耳(云云)。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天部座宣臺者。其座有牙状。似宣宇耳。唯可有一箇之牙状也。而世或畫兩三也。又天部座笀。謂如同座及[?/回]打敷物也。或以毛作之(云云)如炎摩天座。如大威徳牛座等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師一説。牛座右座等尊奉花座之時。可想隨類相應之座歟。又可斟酌也(云云)
施飮食須彌王等印。施無畏印相彼鬼等多畏故。不能受食故爾也(同日説)。
良明闍梨云。七十天供以熾盛光軌爲本法(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七十天供人師意樂也。其靈驗炳著也。具圖是熾盛光曼荼羅八葉替安意樂尊也。而具供作法一同十二天供(但蠟燭等七十餘也。以之爲異也)初法養時獻蠟供。次普供次讃(如十二天供)次可禮拜七十餘尊。謂一一尊。若一二五七乃至百反。一一起居禮之(如陰陽祭。有此禮拜儀)次如常念誦一一諸尊眞言(云云)若有助修諸共滿之(云云)(已上寛徳二年説云云)先著座。次排比供物(八十四坏居之云云)或念誦之後今依先傳。次啓白神分祈誓教願次供養法。次念誦。次正供之(次第可見之)次祭文(有口傳今云。讃後祈始云云)次須彌等三眞言。次諦縁度次四非常大般若(若略頌)。次諸天總別眞言。次左方五供。次次作法如常(云云)已上法性房之初夜作法也。後夜日中如例(云云)先啓白神分唱禮九方便發願。次供養法。次讃(大日不動四智等)次念誦(大日不動三部總呪)次三種眞言加持供具。次以蠟燭刺粥上。次正供之。次以紙錢捧頂上拜供納折槇。次布施。次普供養。次諸天讃。次祭文(三反)次諸天總呪(一二三百反許)。次諸天心呪千反。次一字呪。次佛眼呪。次五如來名各各。次縁生偈。次三昧耶戒。次後供養。次閼伽。次振鈴。次禮佛。次五悔。次迴向。已上禪定僧都(初夜作法已。後夜日中可准知之)先辨備二種蠟燭。次著座。次禮拜(三寶天等)次淨地。次淨三業。次光顯。次加持壇。次表白。次神分。次供養分。唱禮。次驚覺。次五悔。次金剛輪(タラニ)。次地結。四方結。次觀壇中有含字。次四字印明。次諸天總勸請。次梵名勸請。次示三摩耶。次閼伽。華座。次虚空結火院。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尊讃。次持總供養印眞言一一供天等(用金剛合掌)次天讃。四智讃。次祈願。次以劍印加持五處。次念誦。次以前劍印。加持五處。次後供。次尊讃。天讃。四智讃。次祈願。次補闕心經。次迴向。閼伽。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撥遣。次三部被甲。已上。右私記御願寺僧都本(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諸天總小兒。或云。唵嚕迦嚕迦(ソワカ)(云云)或云。魯迦魯迦迦羅也(ソワカ)。私云。以他本書入之(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於谷御房決受云云)
問。星供出何文耶。答。可尋諸經軌等也。如葉衣經説。應書本伯命形像毎月供養。若作如是者。惡宿直轉成吉祥(云云)是也。凡此星供等作法本文不分明。只是人師用心用作法耳。
如傳法灌頂人。作星供天供等作法。必不可用之。彼天等皆順此人故也。如疏云(下帖文可見之。已上)又星供等上古諸説皆初夜時用之。非餘時(云云同日説)。
如星供等燒紙錢幣帛。自古説皆爾也。謂亡本物之體。想送彼所也(永承元年十一月十二日説)北方水曜。西方水天是同也。只是天地別耳(云云)。
水天(若神)水曜是同也。火天(若神)火曜是同也。地天(若神)土曜是同也。謂在地云水火地神。其精上空炫曜云水火土曜也。又曼荼羅中日月五星等。卽是世界所有日月五星等也。謂被召入曼它羅中住其位故也。三界諸天神等皆爾也。或亦彼大日所現諸天神等。隨類各領世界。天神等各爲其部類。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本方曜者。雖有順轉義只云本方歟(云云)又云。須陀會者淨居是也。
(永東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衆星下修事。見星事。八字(云云)日是諸陽精也。月是諸陰精也。故以曜宿各攝其位耳。如宿曜經(云云)。
(寛徳元年六月説)
本命供時以元神爲主五位安之。屬星供時以當年星爲主五位安之。是先師總供之樣也。若別供時唯安一位。本命元神供之。本命供也。若屬星供唯安一位。當年星一供也(云云)。
星供儲五前壇。或析樻若机(云云)而只机二前許宜歟。其上儲五位。或瓦器。或堝。或葉等(云云)仁宗堝之中請下星(云云)具堝者糖堝之類是也。
(同十一月説)
師曰。星供諸記。是本命供屬星供倶時修之也。謂本命供之時先請供本命元神爲主供之。本命曜宿當年屬星等爲傍。又當年屬星時以屬星爲主。餘四爲傍供之。或本命供屬星供各別修之(云云)謂只本命一星請供之屬星一曜請供之也(云云)。
(長久二年四月)
師云。本命元神者。宿曜家説不用之。今眞言家師傳云北斗七星是也(隨人有命星)卽以北斗護摩軌爲馮據。彼文分明也。但本命供時宿曜家必用本生日名本命日(云云)而今家本命供時只用吉日首起。若一三五七(乃至)百日等。在人意而已(又私云。用本生日亦無妨矣。如延命法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施餓鬼飮食印右手如施無畏印勢。臨食屈火。以空面横磨火甲。異摧罪印上下磨也。而拳作彈指。拳面本立手向外彈指。異撥遣之彈指仰拳面也。又先師説。初以空面磨火甲。而卽申立火。屈風當彈之如撥遣。火天印彈水之勢也。餘指如本立之(已上二説彈樣異也)撥遣之時彈指拳面仰。向上彈之異前也。謂掌仰勢拳作彈也。
又十二天供蠟燭供只如常白飯用之。不必五五。粥了飯上以胡麻阿禮少許覆之其上立燭(云云)(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於谷御房受丁)。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十二天供以瑜伽護摩軌爲本法(云云)。
(同月)
師曰。蠟燭最初長用之。次次用意耳。
(同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以淨人六人修十二天供。其法如瑜伽護摩軌(云云)妙心大云(云云)可見之。
(長曆四年説)
錢一貫。以一千爲一貫。但紙銀錢等隨宜貫之。一千甚煩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冥道供。若隨意樂。或准餘天供等。隨宜修之(云云)。
五如來事
寶勝如來者。寶生佛是也。妙色身如來者。阿閦佛是也。卽寶幢佛也。甘露王如來者。卽某也。廣博身如來者。毘盧遮那如來是也。廣博嚴淨故云廣博身如來也。離怖畏如來者。雷音如來是也。卽釋迦也。天鼓雷音故云雷音如來也(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寶生如來除慳貪業福徳圓滿者是南方寶勝也。妙色身如來破醜陋形。相好圓滿者。是東方阿閦也。謂以五佛相對法報等。申法東(自受用)南(他受用)故自受用是相好本也。故云相好圓滿也(云云)。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以五如來相對五佛。寶勝卽寶生。云除慳貪業福徳圓滿。故妙色身卽阿閦也。萬徳圓滿妙色具足故。持曰。東方阿閦大圓鏡智是自受用也。卽相好海本故。甘呂卽某也。廣博卽大日也。法界體性智。同遍法界身故。離怖畏卽釋迦也。爲一切衆生施無畏故也。
祭文事
師御葉衣記云。讃後令讀祭文(云云)大師御熾盛光次第。治路之次發願啓白聖衆(啓白文在儀軌)次奉請(云云)(已上次第文是佳矣)師曰此法三度讀之(云云)一勸請。一讃後。一後閼伽後。持曰。熾盛法祭文。一説勸請時用之。一説讃後祈念之次用之。一説隨方表白次可用之。
祭文法云。勸請時讃毎時用之。或毎時三度讃之(如熾盛光記)而勸請時用之者。至千後二度不必用之無妨矣。而此熾盛光法丁寧祈請故亦三度用歟。一度無妨(云云)。
神供等
良明阿闍梨云。大和尚云。神供時中安四臂不動。二臂身是本身也。更現四臂是雜類者易見身也。仍安此身。凡先請不動者。雜類來時且爲護行者。且爲止狼藉平等與食也。請此尊時。右作刀印誦慈救呪。末加曳醯呬句。凡尊於心前作刀鞘印。不用拔誦慈救呪(云云)。
又云。中院僧都云。施餓鬼開喉印。彈指作法中指内彈加持。飮食印有二説也。自用後説。謂之彈指甘露印(云云)更問云。文云。展開。答。如文可然(可決云云)仰右手申五指。垂端指指不開(云云)。
神供只以魯迦魯迦明酌散事(云云)。
神供記
辨供五穀二三升煮之如常。淨水四五升許加入之謂餓鬼等之類得水亦希有也。故入迦多水也。施餓鬼等准知之。
幣帛之數任人意耳。或二或三或四五乃至(云云)或不用之。只用散供耳。誦辨事明。加持香水灑於地上者。煩故唯用印明。謂清淨印。唵●●●●●●掌中觀有之水灑之。又供物灑香水(云云)謂先印明也。勸請先請不動。謂先師傳説四臂不動是雜類主。若無主時雜衆亂亂不能均平。少力者等或不得食分。故必請不動主耳。次請天等但經文勸請文甚多略用耳。若唯略可云。至心謹請。十二大天與諸眷屬來臨於此。
我所供養願垂納受(云云)今此雜神供只可請雜類之天鬼等也。十二天等猶不可必爾歟。謂於道場内供之故。又威徳自在故。又施餓鬼只可請餓鬼之類可也。餘衆成恐(已上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長久)
問。世人神供之後洗手入堂(云云)何。師曰。不知案内。不必爾。但灌頂之時有此文。然彼實非洗手。有別由(云云)。
(永承二年)
世間恒有普遍天故云普世天耳(云云)。
(長久九年十一月)
提婆者天也。天者依義者第一義天也。云事者。唯恭敬詞也。謂地天炎摩天等雖非欲色天人。皆云天故也。火羅圖名可尋。開元九云炎羅沙門達摩(云云)可尋之。
齋日
四天王經云。月八日遣使者。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復下二十九日太子。復下三十日四王。復自下四王下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其中諸天檢然。倶下(云云)。
私云。案之北斗法樂十五日三十日尤可殊勝歟。已下準知之。更啓。今月二十七日丙寅。世人寅日於佛事吉也。於天及神事不用之(云云)故殿下聖靈於件天等供。不被取寅日者也。未有慥説。令勘申之給宣歟。
延昌(已下元)
平等房和尚御消息草案之中有之。尤可爲規矩。件事西塔石泉房有之也。
保延六年九月十一日。於六條油小路以御本書寫了。金剛佛子。
承安元年十月二十四日。於白川御所以樂音院御本書了。金剛佛子永尊。
建久四年八月二十五日酉剋。楞嚴院解脱谷於中房書之。
季秋中旬於寂場房。以中道坊律師之御本點授了。公覺。
建保六年九月十日。於大原來迎院。賜南御房本書寫之。
寛正六年卯八。於北嶺南岫書寫了。永賢。
文明十四年(壬寅)八月十七日。於南淨戒房遂寫功(矣)已講賢心。
于時天文十七年(戊申)外月二十四日。
四十帖決卷第十
取壚土作法
爐壇樣。六壇合壇火吽。七壇大壇護摩壇。
茅草
方。色。時。杓。空器物。蘇器。灑嗽。壇敷。撅糸油。四穀。幕。薪。積木。乳木。花。三種相應物。鹽。骨婁草。稻穀花。名香。樒香。降伏。敬愛。鉤召。延命。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護摩記正宗是先師所製也。前分後分并結願等作法私加之。
上取爐土作法(二十七)
師曰。取爐土之時。先儲散供(如常)。
先室内護身如例。而往可取土處。以加持飮食等施餓鬼中之印明。如常加持散供。而誦驚發之偈三反。申掌押地如常。次勸請地神印明(謂鉢印。二風招之。吠里千微曳醯?明也。如台藏)吠里底微曳曳。次散散供。次普供養印明。次讃阿演覩等(云云)次諦縁度心經等法施。次白取土之由。祈願施主所願成就之由。次懺悔偈。所設供具等(云云)次撥遣印。此次或加持地。如取浴水時加持地。次阿闍梨結印指地。外縛二風二空立合。以二風指地(三反)次鍬挿風空竪間。夾之誦明三反許。掘始土(云云。已上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諮受之。云云)。
(同日)
取爐土時。先房中護身法等如常。阿闍梨自往受地作法略作之驚發偈等許可用之歟。驚發印慥押地上。而阿闍梨取鍬掘始之有印明之而令人掘之。具有次第。如次下記之。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説)
又持鍬印二手外縛二風二空立合。其風空間挿鍬柄而風少開柄手二空並押柄。其柄末方掌内在之。其鍬銛方前方指遣抦。最末向我身。在掌中而掘土。
T75091101.GIF
師曰。鍬印外縛竪進力並禪智(云云。長久三年説)。
又爐土或交灰(云云)又若又可修者淨紙細碎交之。如白土塗之(寛徳一年六月九日説)又蓮子草者唯蓮花也(云云。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爐。軍荼者爐孔也。如決。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日説)
建立軌頓方一射者。四方直各一肘云也。不曲不戾不頃各一肘也。頓字訓可尋之。其意如之。謂頓故不曲也。如流星直走也。
(永承–二月下旬説)
瑜伽説爐。又云。増益兩肘量。深量應用半(云云)建立軌説爐云。爐方二肘量。周圓深半肘(云云)准二軌文。増爐二肘也。師曰恐二字誤。來尚歟。猶一字歟。或如文二肘量塗耳持曰。二肘者横竪各一肘故合云二歟。私今准諸文二戶摩軌除増爐之外諸爐。皆云廣一肘量深半肘。又建軌文増爐深量已云半肘。云何卽淺半肘廣二肘耶。故知猶是可一肘量也。
又火呼軌云。四爐皆方一肘。小尺一尺八寸。深則半之。量悉地經護摩品云。頓方一肘説増爐文也。
(同日)
問。建軌増爐文云。周圓深半肘者心何。答。周者周匝也。圓者圓修也。故四方周圓等深一肘云也。
(同日説)
問。方者何義耶。答。方者面也。如東西等。方者桁之義也。謂如屋桁梁端直正方是也。問。疏十四云。方是息災。圓是増益(云云)意何。答。恐此尺起灌頂事也。謂灌頂護摩是息災而向東。故息災中用方壇也(云云)以方云息故。替増云圓歟。故又義釋灌頂護摩文云。用大方杓(云云)謂杓有四種。息(世所用杓也)増(方杓)降(角杓)敬(蓮杓)今灌頂事向東故用大方杓歟。其四種杓皆大小杓形同三角等(云云)(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永承三年壬正月二十三日説)
建立息災爐。或方(云云)謂灌頂護摩是息災護摩也。而其向東修之故。或兼増益之意故或方耳。又如云大方杓耳。
(長久説)
新撰増樣事。問。大日經壇樣兩重縁相去何量耶。師曰。兩重縁無相去。一重高。一重下。猶如階也T75091201.GIF也。問。爾者内縁外縁何下何高耶。師曰。内縁高。外下(云云)T75091202.GIF問。金剛繞縁者何重縁耶(兩重共繞歟云何本可繞歟本云云)此壇樣唯外縁一重繞之耶。師曰。兩重共繞之可繞歟。問。金剛爐依略出意者兩重也。爾者其高下云何。答。經云。内高一指。外高四指(云云)故外縁高。内縁下。火吽爐三重也。而内高外二漸漸下。問。金頂降伏爐延命爐縁何故無耶。答。先日決之。
師曰。畫師誤落也(云云)故畫之耳。
T75091203.GIF
(寛徳三年正月下旬説)
胎敬敬爐師修如意輪法也。時向西塗此爐給面見也。又有圖本而有二重縁。今面所見塗樣只一重縁。是可也。
師曰。此敬爐甚可也。可塗用之也。但竪項胎意無之。若准金界用之耳。葉之廣量用心耳(私云。依悉地修供養法用胎爐耳。是尤相應也)胎敬愛爐有二縁。内高外下。而其外縁是葉也。故唯可有一縁也。其次葉廣用心准作之。於内縁可畫八前也。其爐不可安竪項。非金界之意故。又外葉八葉如本圖。八葉別別可畫也。或説只外葉八角。塗於其上畫八葉形無妨。
T75091204.GIF
是略説也。
瑜軌云。次作蓮花葉形(云云)問。蓮葉形者何。答。荷葉形也。疑云。多本同云蓮花葉形(云云)多本有花宇也故花葉形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大小相稱者。可用心之意也。廣狹宜調叶也。作蓮花形者。蓮花葉者荷葉形也。或如敬爐花葉形也(云云)。
問。敬愛爐四隅畫何。師曰。如圖樣畫葉形(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説)
又爐葉畫以本端畫凹之。是生師所傳也。以墨丹畫之。受生師之説人見之意許也(云云)。
(同日說)
四隅蓮葉是爐莊嚴也。謂三古羯磨間空無物故也。
T75091301.GIF
師所塗給延命爐樣也(長久四年三月上旬説)
問。延命爐何故畫甲冑耶。答。是金剛甲冑之卽表壽命金剛堅固之義也。
師曰。金剛形爐鉤召爲最者T75091302.GIF如爐樣也。多用此樣。又東寺用之(云云)T75091303.GIF此頗不似金剛。今此所授六種爐樣。山門東寺合勘圖之也。鉤召爐腰尖猶吉似金剛形也。又一一爐樣竪項次小許指出物。全不用之。可上之(云云)又爐葉畫以木端T75091304.GIF(右問敬愛爐止葉形云云下入)。
如胎藏闕位畫瓶。金界闕位畫之草光也T75091305.GIF。草光也。四隅四葉亦是闕位畫之也。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説)
問。世人供養法并戶末等作法依悉地或胎等。而塗用金剛頂長作蓮花等爐心何。問。意云。如修敬愛戶末。修悉地供養法。以三把乳木供三部用金剛界運葉爐也。餘准之問之。答。建立軌是胎藏之護摩意。故爲未灌頂人不授之。先卽授瑜伽軌也。故世人多塗用瑜伽軌爐樣也。不知胎爐故也。
(同日説)
又台爐二縁内高外下。准知敬爐耳。
(長久五年九月説)
又息(三古羯磨)降(獨古)等必有塗意。未詳之(云云)。
合壇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問。合壇護摩者如何。答。師傳也。而大底見尊勝軌祈雨品中。息増降敬四法倶時可修故。以此合壇爐旋向其方。修之也。又説唯以輪契置爐底(云云)是總攝諸壇南也。息災是諸壇之本故。
T75091306.GIF
問。此爐無竪項耶。答。竪項者金界之説也。胎界不作竪項也。故此爐依胎意不用竪項。若息於壇南向方。降於壇北向南也。増敬准知之。或依金加竪項佳(云云)方葉是増。八葉是増。敬圓縁是息。角口是降。爐底之印四物四方安也。但隨法安。方隨意樂准知安之。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合爐文云。外師傳如延命爐塗之。卽五種之爐一也。
T75091307.GIF
底契印隨方安之。謂輪三古獨古蓮花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火吽七壇樣。火吽法奧文是七支念誦法也。而其六明。加虚空庫唵字明七也。如不動七支法也。
T75091401.GIF
畫作金剛鉤(火吽七壇樣)。
火吽。毘盧遮那三昧耶眞言。曩曩曩曩遏三謎底里三謎三摩曳(ソハカ)。
右結三摩耶印(金合掌是)印額右肩心喉(云云)問。此三昧耶印者。金掌是者。叶彼旋轉後結本三昧耶文耶。師曰。念誦前後五供處可用●字供養印明。故七支也。又然後坐禮拜懺悔發願文後付移(云云)師曰。五供之處可用虚空庫●字也。又慇懃發願禮拜已文後付移(云云)師曰。後五供之處亦可用●字明也。故此七支也。此二處移云心云何又出六明(二明無印。四明有印)何先日説七支耶。火吽云。澡浴眞言政知和上處得(云云)又軌云。金剛召請印八天(云云)何印之先日説無畏。於政知和上所得(云云)髣髴可況之也。師曰。金剛部召請也(如十八道重出已上云云)火吽法奧文是七支念誦法也。而其六明加虚空庫唵字明七也。如不動七支法也(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大壇護摩壇(如十二天)聖天ー。
内裏御修法時。先達立四壇(云云)謂大壇如常護摩壇引線(云云)十二天壇。聖天壇。謂毘那也迦最爲障故別供之(云云)。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問。内御修法等大壇。戶摩壇天壇等阿闍梨各別在之。爾者其作法如何。答。先師説先大壇阿闍梨登座如例修供養法。其間餘壇師皆在番僧座。同修禮懺等也。大壇師將入念誦時等如常卽修戶摩也。大壇師卽見戶摩師修世天段畢。卽修五供養等(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近代修護摩。大壇一修之。而壇上爐奧方大曼荼羅諸尊位觀置。爐大曼荼羅外有觀。爐四邊非安置尊位故請尊入爐等之事。皆隔爐爲之。瑜伽戶摩軌別作大曼荼羅。近代不依修之(云云)。
茅草。護摩壇布茅草事。右爐基下邊地布之。爲安供物等也。但是地壇作法也。非水壇作法(云云)。
(長久五年)
又布茅事。略出之聖位也(云云)今云。布茅法是爲安供物。專非聖衆之座。謂聖衆請入爐中故也。而此經意且在彼瑜伽護摩軌爐邊。安爐聖位意歟。可思之歟。長元年中決布茅爲安供物等也。見妙膊經等也。又爲聖衆座見略出經及善無畏尊勝軌也(云云)。
方事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作遍視諸方者。時時仰視諸方也。爾所以鉤從空雨故時時視之也。又可鉤召者在方視也。以此鉤鉤彼也。問。仰視諸方者心何。答。護摩之問仰諸方也。謂鉤召十方意也。仰言只在上方。諸方下蓋兼餘九方也。又卽鉤召兼諸段意也。謂若依増。若依降。若依敬等修之也。但多依降伏意也。如鉤召惡人等也。故依金剛部安薩王等也(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息増愛降所依方事。如花山護摩記(云云)。
鉤召護摩隨向何方修之(云云)。
色。師曰。息等五事相應色。依攝眞實經。但青黒。又鉤召建立軌意。敬愛中出之。故用赤色也。不對業部。故不用雜色也。但瑜伽軌鉤降伏中出之。頗不順云何(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又息災與白色相應。謂草木等枯乾時。其色愛白則寂靜也。故以衆災枯乾消盡寂靜之義爲息災色耳。増益與黄色相應。謂地色是也。大地是一切物生長之本也。故萬物生長増益之意也。以地之色爲相應耳。降伏與青黒色相應。謂青黒色是空色也。破一切萬物。以空爲能破。如説十六十八二十六空等耳。故破壞降伏之意。以大空之色爲相應耳。敬愛與赤色相應。謂如秋時。諸菓實皆悉熟赤色也。凡諸菓實熟多分赤色。此諸赤熟菓實等一切所愛身樂也。故能迴天地心一切敬愛之意。以一切愛樂之色爲相應之色耳。延命可知之。鉤召通前法等耳。
時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又息初夜相應者。謂人定時靜故。増初日分者。日出生長物故。降中日分者。日中熱炎時故。敬愛者世俗愛著夜中故。鉤一切時(云云)。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師曰。息災初夜起是一切喧花動行等。皆悉止寂靜時故也。人定時是也。増益并延命法晨朝始之。謂日出時故也。此二法前日支分。皆備安之。從明旦起首耳。降伏師口傳。或用半夜(云云)相對日中故也。敬愛夜起者。謂夜分一切時故也。夜分是男女愛念之時故也。持曰。敬愛是欲眠時也。鉤召一切時起首(云云)又鉤召向何方修之。故仰視諸方云是也(云云)而仰視者。尚是鉤從空雨仰視意也。遍諸方正是向何方云也。
(寛徳二年六月説)
降伏法起首或用夜半(云云)。
杓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問。小杓之底安輪事云何。答。人師意樂歟。而先師小杓下外蓮形也。底有輪(云云)。
T75091501.GIF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又瑜伽。寫杓文云。口旋一指量(云云)先徳云。不分明(云云)或人杓口唯指容大指許作之。甚非也。猶是深量歟。杓口旋一指量者。謂杓縁旋高也。杓事右隨法有杓不同。近代所用是息災杓也。
(長久四年四月)
師曰。大小杓隨法不同也。世所有息災也(云云)師曰。注杓者大也。注火故也。寫者小也。寫大故(云云)瑜軌寫杓文云。旋一指量(云云)先徳云。不分明(云云)或人杓口唯指容大指許作之。甚非也。猶是深量歟(云云。同日説)。
空器物事右當壇相應物器也。謂不交合餘物。唯有一種。當壇相應物也。故云空器。所謂如或以鹽爲相應物或胡摩等也。如云蘇悉地經。空蘇卽空之義。從此起也(云云)私云。略異記意與同此説歟。三宮説異今説也。
蘇器。又蘇器或竪項前方安之。或時安竪項上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問。蘇油器置何處耶。答。東寺蘇油器爐正前對行者正前安之。杓横安之。今山家會釋分取小分前榅乳木也。其榅木蘇器安蓮葉臺竪頂之間。葉餘處居之T75091502.GIF。蘇器之位也。或説竪頂上安之而高有勞。又説古末供物等器又不差(云云)今不必爾(云云)。
灑嗽嗽口段段各各二反。故總用故安爐近邊。灑水不爾故頗遠也。
壇敷。加撅糸寺。
(寛徳二年説)
又壇敷布淨洗之。安淨物上乾之。又打振引糸等皆加持之。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仁王軌云。金剛部真言加持撅(云云)持力迦明也。悉地經是此軌説也。
(寛徳十一月上旬説)
問撅打壇地等意如何。答。堅地意也。如世打轄其物卽奴堅固耳(云云)。
幕。師曰。凡戶摩處必引周幕隱之。引幕事經軌説也(云云)。
薪。薪者壇木事也。儀軌薪。後人檀木云。
(長元年中決)
積薪本末師説。如布茅作法。具如尊勝軌(云云)且左右隨宜耳。唯以本向行者積之。無妨歟。又護摩薪本末如尊勝法。但煩故唯向我前耳。唯在人意耳。護摩薪何法只隨有用之無妨也。軌山乳乾柴(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
又薪本末不必調之。但尊軌調之。
積木事
T75091601.GIF
已上火天段十四支
T75091602.GIF
諸尊段十四支如火天段也。
師曰。薪者楢是乾柴歟(云云)積木樣大略同之(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先於爐底以松並安五六。師曰。下隙謂指入火時。不消火爲發炎也。若不爾火直在灰上消不燃也。若松無十四木外先一木灰上指度。然後積木。承仕卽松付火。右脇上献阿闍梨。不献線下。線燒故也。阿闍梨取火。光爆解薪。次散蘇器。寫入油鉢。然後又汲油入蘇器。而後火指入薪下也。其薪生木新截破。以淨水洗之用之。如乳木洗之也。而後安淨物上滴水(師曰。薪者是乾柴歟)又戶摩薪以手積之可也。又戶摩積木時不見誦眞言又薪木一時用三十七枝表三十七分法。謂火天段十四。本尊段九。諸尊段十四也。若火天段薪未盡者。本尊段時若三支許於火上火體安之。若下木可燒落一兩支木指入。下方不可落(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同日説)
火天諸尊三段積木法
T75091603.GIF
火天段諸尊段三重樣之樣也
本尊段一重積之
T75091604.GIF
又乳木為檀越修之者百八木(如常)七木九把。火天曜宿本尊世天。各一把。諸尊段三把。爲施主一把。若爲自行七木八把。謂除施主一把也。若自行等不辨乳木者。本尊段二十一枝(三七支也)火天曜宿本尊世天各三木一把。諸尊段三木三把也。凡四十五枝用之(云云)。
乾柴事(右近代明松宛用是也云云)。
師曰。戶摩薪何法只三角積之(云云)又説。隨法。若三角。若方。二傳也。
乳木事(乳木必可破削事)。
右取枝者得枝卽破削也。況枝細端直破削便也。左方角乳木事。右削乳木隨法圓方三角也。但師傳也。不詳本説(云云)。
右乳木是供物也。譬如人以食爲命不食者損命。今火亦如是。以薪爲命。不増者火滅必然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問。乳木搵蘇意何。答。古云。利滑心也。謂乳木煩惱也。蘇油智也。所感惑上加觀智意也。
(寛徳二六月十三日)
又百八乳木爲二把。謂界内界外煩惱也。而投之時計分三十六三把用之。又乳木結緒後方投之。或右脇机下右方投之。師曰。或只本三十六結之。或本能計三把結之(云云)又本尊段三段乳木。譬三妄執。譬三惑(三妄三惑是同也)付之卽譬界内界外麁細十二因縁(云云)是順釋意譬煩惱之義也。又護摩乳木等(如文)但薪木或與乳木同木用之。或隨得辨之。乳木温柴者乳木也。乳木乾柴者薪也(云云)可思之。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乳木隨上中下法滅之。十二指十指八指等也(云云)。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安鎭軌云。隨施主年記乳木長十二指也(云云)師曰。謂是如北斗戶摩命木也。而下文亦説息災等木差別。各據一義歟。又凡本尊段七木不用之。故蘇蘇乳飯生花散香也。百八(如常)師曰。用否在意耳。故七把乳木也。若自行七把。若爲檀越者諸尊段之末更加一把。故八把也(云云)師曰。爾也。
房花割花
(寛徳二年四月十日)
房花二十三四房是其用數也。又割花。花多可安折敷也。師依法常爾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房花割花用之不同。謂火天座房供三房也。奉送一房也。用房花本尊段座上房(部主本尊)供六房。送二房也。曜宿段諸尊段世天段供花皆三房花用之。曜宿世天段座花奉送用割花也。謂尊數多似割花。用一座花。奉送也。
三種相應物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説)
又隨事相應物安中心。謂息中麻。右芥。左粳若増中粳。右芥。左麻。若降中芥。右麻。左粳。自餘相應物隨宜耳。一説降伏法唯用芥一種。見慈覺大師御次第別本。又見疏文。而通途用三種(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説)
又護摩三種物相應物。各可加降増息之句也。而不必爾煩故也。
(長久五年説)
又東寺説。戶摩三種相應物隨一用之。謂息准胡(乃至)降唯芥子也。此是東寺一説也。更亦用三種(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師曰。古來本尊段三種相應物。以本尊眞言投之。但末加扇底迦等之句。而是甚煩故也。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戶摩之時脇机息安三種物次第T75091701.GIF安中也。餘准之。安壇次第亦爾也。
(同日説)
又護摩三種物當壇物安中。次用物安我右。次用物安左(云云)長元年中決云。餘二隨宜先右次左歟(云云)。
又自行戶摩修之時。先必修降伏法。其後修増益法。次修息災法(云云)是先師説也。是卽義釋三種相應物意同之(同日説)。
(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又戶摩本尊段三種物各別投之時。先芥子中心麻器上重於中心投之。次以米芥子上重投之。次最下麻取上重投之(息災三物作法次第也)謂此段此三物多投故。於中心投之有便也。
(長久年中決)
又本尊段之時。息災胡麻自餘物増投之。又盛儲稍多盛之。増益降伏又各増當事相應物(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息災護摩時倍胡摩。又増益降伏准之知之(云云)愛赤小豆召鉤延草也(云云)。
粳米
(寛徳二年五月)
又粳米精之。洗之用之。
又粳米一説云。震旦等作田以糞穢散地。故艾之後經日月後更生稻也。故云更米也(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油
(永承四年三月下旬説)
又瑜軌油麻等十倍(云云)謂或一分上加九分合十分故十倍云。或一分上更可加十分歟。合十一分歟。都是事大底也。不可必定量計度。故只計其大體耳。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説)
古護摩記云。初大杓油。後小杓油。是慇懃意耳(云云)。
四穀
(長久二年四月二日)
又四穀合精合米。
鹽
(寛徳二年十一月)
師曰。鹽降伏法必用之。又鉤(云云)。
(同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又以鹽爲鉤召相應物。謂鹽是飮食中滋味也。如世人依味食故赴來集會。故以味鹽爲鉤召之物也。
(同日)
又以鹽爲降伏之物。謂鹽是強健物凋萎物也。如降伏強剛者也。故相應也。
骨婁草
(長久三年五月)
師曰。骨婁草者。或云芝也。或云非也。此國無之。而芝之根蓮蓮而長似延命義而已。
(寛徳二年六月)
骨婁草(一説)骨召草(一説)師曰。先師骨婁草息災増益等二事。皆少許用之。謂段段七枝也。猶延命至要故也。而唯延命之護摩用之。又降伏不用之。
稻穀花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或籾焦爲花(云云)或精八木替用花(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
又稻穀花者。謂糯籾煎之如花。而以之煎油用之。而降伏中唯用稻也。
名香事護摩之時名香投火事必爾也。
師曰。紙裹之用宛之也(云云)。
(同十二日説)
先名香三度投之。次樒香三反(云云)(此一行有裏書。依同不書之)。
降伏戶末事一支度有酢鹽枳麵鐵米等(云云)。
一鹽調伏并鉤召戶末必用之。自餘不必用之師曰。爾也。
一阿世美之葉入臼舂之。而以酢鹽和之。而盛器(七八合許頗大器也)而安左脇机上。謂阿闍梨自左手取器。右拔取乳木二支爲箸。濟取毒舂誦眞言投火(其乳木如本安之)。
或毒舂器安右机將投火之時。承仕取之。以箸?之。阿闍梨以小杓受之投火也。師曰。或用戶末箸。或別箸。或乳木二支宛之。火天本尊段用之(云云)。
一枳一寸計切設之。而二判付切。而盛小土器等安之。以著投之(其箸拔取乳木宛之。火天本尊段用之)。
一鐵末裹紙安之。誦呪與發吒聲倶投火。若其本尊呪無發吒當加之。師曰。唯火風空三指捻末。火天本尊二段用之(云云)加胡摩等投儀式。一三類形。謂天狗(鵄形)地狗(犬)人形也。或傳造加蛇形。皆以麵造之(師説不必用之)謂雖調伏爲邪氣等病修調伏法之時。必可用此等相應物也。謂擾惱人不過此等之類。故必用之。其三類形盛器覆蓋。而投火之時先安珠杵。(護身如常)次其形各一合取。入掌中先結召罪摧罪印。誦其明。而觀想彼惡業摧破。件物一度取摧。謂交芥子取摧了。而誦本尊明。與發吒音倶投火。件物等火天本尊二時燒盡之。又師曰。若不摧只投之。軌云。截投火(云云)。
(重決之)
其觀想者。謂今此三類形等。并彼嬈惱之三類等同四大種所造也。故今摧之。卽同摧彼也。但令彼發菩提心。令彼惡業煩惱忿恚之心摧破之也。内起慈悲心(云云)正非摧彼同分也(已上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諮決也)。
(同十一月)
師曰。三類以麵平押彫造人形云。餘二如彼形丸作之(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三類形卽亦設土嚕形也。但不必踏之足下。或又踏之(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
又降伏之法。用芥子等三種如例。但先胡摩。次米。次芥子用之。又芥子安中。又芥子十倍謂覺大師説也。此三三毒三徳三身等。約迷悟三法門也。故不可離一必用之(云云)。
師曰。慈覺大師説。降伏法二用三種物。諸此三種三道三毒三業三解脱三徳三身三般若本三物也。故此等三法門等一不減闕。如云三身相卽也。故用三種(云云)。
(寛徳三年六月十三日説)
調伏法多依五大尊法修之。多分不聞依餘佛菩薩等法。修調伏法五大尊之中不動大威徳是通例也。師曰。在人意耳。安軌云。若調伏時不應顯名目作。必須祕密爲之。勿使當處知。唯竪者知之(云云)。
私云。牟梨經意同之
敬愛師曰。敬愛戶末只以粳米増加之。有説。若具粳米赤染用之。是用心也尤可宜也。又彈丸(木槵子計)百八牧投之(本尊時)謂丸以樒香爲粉。故赤色也。爲滿及數猶赤粳米吉歟。又智證大師用赤小豆(云云)(已上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
又敬愛諸供皆成花箭。射一切衆生五處。反集射彼人五處。謂乞敬愛人也。若●●彼五處也。
問。花箭射彼人五處者。彼人者誰耶。答。我乞彼人敬愛故射彼人也。若夫乞歸愛。以花箭可射婦五處。餘准之問。隱密處者何。答。未詳之。猶是彼根歟。可爾耳。問。行者乞佛菩薩等敬愛何。答。以花箭可射佛等御五處也。皆准前意耳。又乞本尊護念之時。依敬愛修護摩可佳歟(寛徳二年六月説)。
師曰。花箭者唯是以花蓮花射彼意也。射者唯中彼意也。
(同日)
又彈弓丸者唯是箭也。以此彈弓箭射彼。異花箭也。智證大師赤小豆用之。取赤色義歟。
(長久三年四月)
師曰。敬愛相應物以赤小豆用之經見。但諸段段花之後投之。遍數可倍餘物。不能爾者只准餘物。乳木花木用之。櫻木佳矣。有乳木者息災時事也。餘必不爾。又合歡木無妨(云云)師夜合木者。合歡是也。
(長曆四年九月晦日)
又敬愛。相應物等花之次投之。凡諸壇相應物燒供之次投之。有説處(云云)。
鉤召。平呼之(云云)。
(永承元年説)
又准前。諸鉤反來鉤彼人(云云)。
(長久二年説)
又鉤召以判爲相應物枳等也。
(同日説)
師曰。敬愛鉤召全依増益修之。但異相應押。如前例(云云)。
延命。私云。委如彼法口決。可見之。
又延命甘露皆反來住某頂(云云)。
座。師曰。吉祥座軌説如文。又大師御記説如文。敬愛賢變如文。但未許作其座法耳。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十一面軌瑜伽床子者。謂定相應也。繩床等是也。早脚小床者。足本短床是也。
已上戶摩上。
下。護摩(末)。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師曰。阿喜儞者火也(云云)阿三忙銀儞火者無等火也(十一面兩本軌相對可見之本軌相同三年四月上説)。
又其義尤相應也(云云)別本云。無等火印(云云)。
下○内護摩(二十八)觀想火天足曜宿段本尊段諸尊段世天段用印眞言行儀。護摩主。護本尊略護摩所三摩波多。第二曼荼羅。依金界修自行護摩軌瑜伽軌決迴。
本命元神事。
右護摩請供之事。唯在人意。抑本命元神者。北斗之中一也。是相承也。佛法中意也。外典陰陽家云。生日若甲子神是也。又若生日納音是也。凡本命元神外説有三(云云)皆異内意(云云)。
内護摩
(寛徳二年六月二十三日説)
師曰。内護摩觀昔大師等之御世三解脱之次用定印觀之。自後以此觀爲觀(云云)露地和尚歟。
(同十一日説)
又以内護摩觀爲杓觀事。自露地御時許歟(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説)
内護摩記云。一者火尊己身火曼荼羅也(云云)師曰。火尊者火天也。次曼荼羅者爐也。爐卽是壇云火曼荼羅也。非別安諸尊之位。爐火天己身一也觀也。如云爐口卽火天口也。射卽身也。若爐不觀。只火天觀。卽非内觀(云云)又云。遮那火天己身三身口意也云其如文。又云。義釋云。火尊與己身無二無別。如火尊當火曼荼羅亦點(云云)師曰。火曼荼羅者爐是也。文意火尊己身無二無別(云云)火尊己身一如爐亦己身一也觀也。卽火尊己身火爐無二無別也。師曰。本尊段内呼摩觀可想大日卽本尊。本尊卽己身等(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師曰。三平等大意唯火壇火壇行者三混一觀詮。故内火外火一也。内薪外薪一也。投外薪卽我内薪也。卽我内火佛内火。爐外同共燒之。而頻以觀法界不爲詮如云量同法界。我身遍法界。兼法界不遮。尊觀法界不預今。世軌文灑十方熱惱等者。是説外用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又爲亡者護摩内護摩時。與行者與亡者一身口意也觀之(云云)建立軌云。持刀及羂索(云云)慈覺大師先内護摩觀。次三種座及三脱等(云云)卽想自身成不動(云云)意和上説。於杓觀之時觀之(云云)今謂作此觀時。可作不動印歟。但杓觀之時乍持杓作此觀。不可結印。但可觀力及索歟(云云)師曰。内護摩觀時先入不動三摩地。卽火生三昧也。内護摩觀是也。劍索觀大師説安杓作之。今只不安杓觀想耳。在唐説云。内護摩觀亦火生三昧(云云)。
(寛徳二年十月上旬)
師曰。内護摩觀只是入本尊三摩地也。謂三處同一體觀故。身身卽同本尊身也。此是此觀意耳。若又如建立軌説。以五字成身轉字成大日如來。而後轉大日觀成本尊身隨意樂耳。
(寛徳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師曰。内護摩觀項上●字曼壇●字心上●字以之爲縁如常。次第更生●●●●●五字也。於先●●字不必在之。火滅●可隨滅。也●●准之。不必顧耳。只以彼爲縁生五字也。或彼字存卽成五字歟。師曰。説内戶末觀火生三昧之後。五字成身如胎藏五字成身。五輪次第重之觀。但不用印明。持杓故也。唯視字重之。山下和尚説同之(云云)。
(長久四年八月中旬)
建立軌内戶摩文。卽此名法身祕密内護者。法身者。謂以五字成法身也(云云)以智火燒障成法身故也。
(永承三年正月説)
内護摩觀成大日之身。後必轉作本尊身耳(如佛眼愛染王等也)謂攝眞實瑜祇等經内戶摩之意。只成本尊耳。又先先所聞師説耳。戶末觀經段段各可作其尊也。火天段自身成火天。乃至諸尊段自身成諸尊。三密同之。餘以准之。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問。内護摩觀自身成大日(云云)爾者與火天同體也觀時。可觀大日變成火天耶。師曰。不爾。謂火天卽大日。大日一法門也。更非別異也。故不可觀變成者也。故我大日火天同體也。餘尊亦准之(云云)。
觀想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又護摩能内外火等能相應修之。不爾徒然火也。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戶末之時内火外火是一也。内煩惱業苦之薪。外所燒物亦是我煩惱業苦也。故内薪外薪一也。故内外一無差修之。故師傳内護摩火壇爐也。本尊己身同之。各三業無異耳。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師曰。護摩觀念普爲一切衆生修之。凡大乘之修行一皆不爲獨身。廣濟法界故也。如胡摩爲光明輪遍法界。摧破一切衆生煩惱業。而皆還來於檀越頂上皆放光摧惡(乃至)餘皆准知之。内護摩觀等皆於一切衆生有滅苦之分身。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息災護摩諸供物等觀念如胡摩。入天口至心蓮成無量光明輪。卽出毛孔供養十方世界諸佛等。而卽於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頂上轉之。以光明照身心。消滅煩惱業苦三道。消除無量交難。而卽其光明輪從十方還來。其無量輪輪聚轉施主頂上。放無量光照身心。滅煩惱業苦。除一切災難(若自行自王轉。其無量輪輪轉我頂上云)凡息災燒供物等。皆准胡麻觀之(云云)芥子杵粳米寶皆爾也。降伏増益諸供物准芥子及米觀耳。凡護摩諸供物依瑜軌之意。准可觀供養物也。或人師等於油粥及生等之諸支。皆作煩惱之觀未可(云云)義釋意於木有煩惱觀。是彼中意也。今於瑜軌意供養物之義去之。此木又是供養物也。卽供火也。故義釋意瑜軌意者。各存一偏。不可並觀之。又義釋意於芥子有煩惱觀。若依彼中意者。三種物許可作煩惱觀歟。雖然猶瑜軌之意供物之觀是尤可也。若息災油粥及生等一切支物觀。又皆准麻觀。凡増降敬延鉤等。皆准前觀依瑜軌意可觀之。本尊段乳木譬三妄執譬三惑(三妄三惑是同也)付之卽譬界内界外麁細十二因縁(云云)是順釋意譬煩惱之義也。問。其息輪·増寶·降杵·敬箭·鉤鉤·延甘露。何故各各從十方衆生頂還來。聚轉我頂上耶。師曰。是化功歸己意也。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又息災供物等准麻皆觀成光明輪。謂油粥反生花木麻米芥香等。皆成光明輪。一一皆遍一切衆生頂。摧破煩惱。
他功歸己一切諸光明輪皆反於檀主頂上轉上下(云云)如常上下(云云)問。諸説云。木是煩惱也(云云)云何。答。諸説爾也。然是非誠文説之。故今亦用心何光明輪觀無妨歟。在行者心耳。餘法准知之。又増益降伏諸供各准息意。背反成室。皆反杵。若杖等耳。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又戶摩諸支分隨法可觀之。
謂息災至尊之心成光明輪等(云)増(如文)降(如文)敬(如文)花箭成或以花爲箭尻(云云)。
T75092101.GIF
或云。只是花也。
T75092102.GIF
飛射彼也。猶是飛打彼。卽射意也。延命成甘露灑彼。壽命増長潤滋。鉤鉤也。
(同日説)
又護摩支分總是供物也。想之總觀之。只是煩業苦道燒之也。委悉對之無之。義釋十二因縁爲資云。是其本文也。又供物觀念瑜伽軌隨事分明也。只如彼文念之。近代人捨本尋末。可笑之。又供養物觀念等唯如軌用之。不開煩惱等諸細觀耳。煩惱等者出義釋。
火天段。火天之印印風與訶召(云云)。
問。召者勸請意也。非預今耶。答。火是動之用。必與風倶故也。故猶可召動也。
(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火天段奉送印。或唯用四字印。但猶如文用火天印。彈水指是佳(矣)謂召請印。以風指扇火指。發生火意也。奉送彈水指。是彈水消火意也。
(寛徳二年六月十二日説)
或人火天奉送花於爐東南投之。此説不爾。謂大壇尊位隔爐觀之也。故唯隔爐想火壇東南可投之。云何投爐東南安之耶。師曰。六段奉送花唯隔爐投之(云云)。
(長久三年九月下旬説)
師曰。火天種子尊形隨三種賛之歟。師説。普通種子尊形用之。不替改之(如瑜伽軌説也)。
曜宿段(加世天段少少事)曜段召請印。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虚合風空相合。唯二風開招之。又二風二空四指共開招之。但台藏中九執印用之無妨。謂虚合二空並召之。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又虚合風空相捻。而二風招之(師)或二風二空四指招之(記文)或二空並立招之(九執印也)法性記虚合二空招之(云云)。
(長元年中決裏書也)
曜召請印。師説。虚合二風二空頭指相捻。四指一度開一度召之。或只二風開招之。或合掌二空並立召之。見文見不同也。
(長久五年)
宿段以金輪爲主。未見説處(云云)。
(寛徳四年六月十三日諮受)
瑜伽軌不説宿曜二段。建軌説之。又件二軌投供物。頗有前後不同(云云)師曰。大師御私記具有之(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古末曜宿段別供由。曜宿掌人禍福。爲人成障。故別供之(云云)曜宿別段供之事不見本説。但人師得意別供之歟。又不簡本命曜宿。唯總九執二十八宿等供之。師傳也。
(同月中旬)
曜宿諸天段供養花。房花用之不用割花云。曜宿廣請供時不過五種事右廣請供時不過五種。所謂本命宮·本命曜·本命宿·本命元神(北斗二十八宿)當年屬星也。如是五種類皆總請供(云云)問。本宮具十二宮請。本曜具九執皆請供。乃至當年屬星具九執皆請歟。爾者何九執二度請之耶。答。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問。常途護摩時北斗何時來耶。師曰。北斗普世天段時來也。一切世天皆來故也。准知之(云云)但北斗護摩別注之。又曜宿二段佛眼尊金輪尊不供別杓。只佛眼九執供思一一供投也。宿段金輪准之。
本尊段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又本尊段六反供。先三(部主)次三(本尊)但先師説唯六反以本尊明投之。又説用各明(云云)可也。或説供四攝。
不見文(云云)又本尊段蘇油唯三大杓(次三小)供之順本文也(其本尊部主献可想也)餘供六度供之。師云傳説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本尊段請部主(輪王頂。若馬頭。若降三世也)言大日者。恐猶監歟。謂部主有二。一蘇悉地三部主。一義釋三部主(大日觀音金手也)而蘇悉地經主是普通也。今大日者存義釋意歟。大日猶曼荼羅主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
又口決意。本尊段投三房花(云云)師曰。是本尊部主部母也。又部主者是金輪等三部主也。凡三部上部部主部母可異也。而五部主不見之。又師傳唯請大日是曼荼羅主也。
(同六月九日)
又戶末本尊段數反必定二千反(云云)自古爾也(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
又護摩本尊眞言反數自古已來滿二千反。謂念誦之時百反。本尊段三種物前方便二種各百反。隨事相應物七百反(已上千反)乳木百反。合物三反。各三百反(已上二千反)近代只千反滿之。小念誦百反。常相應物三百反。二種物各小許。乳木百反。合物各三百反許。
師曰。護摩反數阿闍梨所滿反數定二千反。誦念誦之時一二百反許。護摩本尊段多役物之間役滿之也(云)小呪誦勿令知他人。〃〃〃〃〃本尊段投合物之間滿呪反也。
(寛徳二年十二月)
又本尊段之末隨法以隨事明七反許可投合物也。而煩故不用之。息増降等六種明皆爾也。此六種之明瑜伽軌中皆有之。建立中不全有。又建軌寂災明字句是多也。故替用瑜伽印明。
又灌頂三摩波多亦爾也(云云)又前後餘壇亦可用隨事明。而煩故不用之。此事大師御私記意也。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
又本尊段寂災眞言者不用之給師曰。先師用之。或時不用之。又戶末記中寂災明者。是多分台藏界之寂災也。而彼文字多故金界護摩之中息災替用之。諸相應物諸段花之次用之。
(長久四年九月七日)
戶摩念誦二千反。師曰。傳説也。但本尊眞言也。
諸尊段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又諸尊段有二説。一自大日至釋迦眷屬請供之。世天段之時請供外金剛部一切諸天等(云云)一諸尊段時卽自大日至外金剛部諸天一曼荼羅衆請供之。
至世天段時請供十方所有星辰諸天等現所有之者(云云)而此現所有星辰等昔皆被召入曼荼羅。與外金剛部天等同一體也。又或爲彼大日所現諸天眷屬部類。而此説云何。
(寛徳四年上旬)
本尊重來必然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又護摩諸尊段時。唯請佛菩薩等。又請世天。
而世天段時重請火天曜宿等(云云)又或説更不同也(云云)又諸尊段花座師師記投火。依釋意者隔爐投(云云)釋意者此座本尊來坐給也。師云記心火中投。座後如請尊也。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諮受)
若依金界。修護摩者。諸尊段用五把乳木。謂五部也。又諸尊段末乳木一把。若爲施主修之時。必可用之。若爲自行不必用之。師曰。五把木各三支許。若支許歟。
(永承四年五月中旬)
諸尊段末自行護摩者。謂爲阿闍梨自身滅罪之意也。故爲他修護摩必可加之。若本自爲自行修不加之。乳木七八束不同也。
滅惡趣護摩
(永承二年十一月)
師曰。滅惡趣護摩先結召罪印誦明。次摧罪印明。次誦摧罪明三反供蘇油(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又滅惡趣戶摩唯摧罪印明用之。或召罪摧罪共用之。
(寛徳二年六月十九日説裏書也)
滅惡趣護摩先唯摧罪印誦其明。次以小杓誦摧罪明。投油明一遍之間油三杓許(云云)。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又滅惡趣戶摩摧罪印明。次以小杓誦摧罪明投油。又先召罪印明。次誦摧罪明投油(云云)問。召罪摧罪印明何。答。召罪印外縛結之。卽不離腕。地等用空四指。卽内縛結摧罪印也。
問。不離腕結摧罪印意如何。答。召罪印掌中召入罪業故。掌中入攝故罪障等故。掌持不離腕也。不漏落意也。問。召罪印是外縛。摧印何故煩改結内縛耶。答。召印意一切罪業等召入掌中也。摧印卽改外縛以八指入攝掌中。卽是入攝業煩惱意耳。是則依先召印入罪業也。
(長久年中)
又滅惡趣護摩唯用摧罪眞言修之。未必用印。又不必用召罪印明而已。
(永承二年十一月)
又滅惡趣護摩有二説。二唯滅惡趣菩薩供之。一諸尊皆同入滅惡趣菩薩三摩地。觀之供之又滅惡趣護摩有二説。一是滅惡趣菩薩護摩也。説卽用特[忄*?]左難之呪。諸尊皆入滅惡趣菩薩三摩地。如金剛界降三世尊。同入降三世三摩地。觀之投油。付之又有一説。只別供滅惡趣菩薩(巳上二説)一唯是爲摧罪護摩也。摧罪故滅惡趣也。謂建立軌亦用摧罪明。是則非滅惡趣菩薩之別三摩地。唯是摧破業障之護摩也。諸尊同入摧罪三摩地。故台金二界之意共用摧罪明。別不用滅惡趣菩薩明也。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戶末觀念記云。摧罪眞言觀念可問之(云云)
謂滅惡趣者。一切諸尊滅惡趣之功用也。非獨滅惡趣菩薩耳故。金剛頂所出摧罪明是諸尊滅惡趣眞言故。普遍用之(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師曰。滅趣趣護摩以摧罪眞言供油時。可想油作獨古遍法界摧破一切罪障惡業。卽此明末怛羅吒者摧破義是也。以此獨古摧衆生惡業也。印亦獨古印也。又此明一反之間油三反投之(云云)。
世天段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世天段別有經軌。并私記意。諸尊段時世天不請也。有別段故。若依義釋等意。諸尊段時世天合來(云云)。
(同日説)
師曰。如常戶摩時北斗七星世天段可來也(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
又世天段花碎以加合物。若承仕受取碎入。若阿闍梨自碎入傳承位師曰。經中碎花用之(云云)。
(同日説)
又加持合物先須彌王施無畏印也。次●字仰掌觀之。而其卽覆掌垂五指。灌入甘露(如鈴印勢也。自五指准之。云云。師曰。爾也)。
(同十一月上旬説)
師曰。世天段之末普施明妃以之投供(云云)謂嚕迦(乃至)蘖底也(云云)。
(寛徳二年)
師曰。世天段末諸天總眞言并普世明妃皆用之(云云)。
(永承三年十一月)
世間有普遍天。故云普世天耳(云云)用印眞言。
師曰。護摩眞言者二説。若當壇隨事明是也。若火天明是也(云云)軌文云。護摩眞言一百八反。然後取一花。以火天眞言○擲(云云)此文可得意耳。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又護摩眞言者。一云。隨何法唯是火天眞言也。又護摩記念誦處云。護摩眞言百反。若隨何法火天明也。是師常途所用也。記文有二説。可見之。師云。然也。裏書也。一云。五種護摩等眞言隨事用之(云云)一云。本尊明末隨事加扇底等句也。
(長久四年九月三十日)
又五種護摩明當壇者不爾。可云隨事。若當事故蘇經等云三種事(云云)大夫記云。隨事眞言(云云)師説羯磨印(瑜護軌)以右腕下壇置左腕上。面交之。二掌各向下合如文。火風地間開竪之如三股。
(寛徳二年十一月)
師曰。護摩記羯磨印。次金剛輪印明者。金合(略也)曩莫悉底里也明。如十八道記等也。
(寛徳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又十一月説)
又護摩觀念本尊段召請之。次辟除印明者先師説。非私云之。不必用之。只是生師傳也(云云)。
(永承十一月下旬)
瑜軌是卽壇護摩。故云結羯磨三昧耶印等耳。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
二十八宿眞言護摩軌本本不同也。唯隨一可用耳。但先師傳授眞言曰。唵諾乞灑怛羅濕蘇駄儞曳(ソワ力)。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延命印爲根本印之時。被甲之勢皆用之(云云)。
(同四月二十二日)
延命印爲根本印時。處處施遶之甲冑印相故也。問。扇底迦倶嚕(乃至)阿毘遮嚕迦倶嚕(云云)其倶魯者云何。答。倶魯云羯羅云是同音也。二音倶是作義也。卽作業義也。悉地經疏云。羯羅又云迦羅抳。此云作也。又羯?麼此云業也。今此經妙成就世出世諸作業也(云云)。
行儀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淨火扇火等(巳上發火)自投花座至四字明(已上勸請)自嗽口至胡麻(已上供養)乳木三段等斷煩惱(云云)慥決云。至花是供養也。三種物者是隨事相應物也。問。香云何。答。供物也。而如建立之次第超用之也。問。花次木云何。答。或供養也。或七支無表也。遍身口七支(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又戶摩子後珠安本處之間。伴僧唱一字呪讃之後。阿闍梨祈願弄手傾首之間止一字呪。而正首起立之間出四智讃(三反如記)先師説。若爲人助修之時。可順彼人作法。勿專我耳。
(永承九年説)
又護摩後鈴次禮佛。日中不用之。初夜後夜用之(云云)。
(同年六月九日)
戶摩御記後振鈴之次禮佛者。阿闍梨助修同音乍居唱本尊梵號禮之。若不動南無阿利也左羅那多尊。若彌陀南無阿利也彌陀婆耶(云云)。
護摩之後念誦等。乃安珠之時。番僧唱一字呪○阿闍梨獨誦本尊讃。次弄手祈願。傾首祈願之時。伴僧止一字呪。而阿闍梨擧首之間卽出四智讃(如記文也)。
(同日説)
念誦等之後本尊讃不出音。密誦之。又本尊印於神内造之(云云)又後振鈴之禮佛禮本尊也。師曰。必唱梵號也(云云)師曰。戶末時修振鈴之次。乍居唱本尊梵號。同音禮佛(云云)又師曰。如例供養法并戶摩念誦等後。次俄事業身者成薩埵也。先不動刀印辟除等(如前)次卽成薩埵身謂爲修五供等成事業身也。其印明如供養會中五古印。曩〃〃〃〃赧咸○吽又●字反成也。此二事或時用之。或時不用之。或唯薩埵不動(云云)。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又卽壇戶摩供養法念誦時不持杵耳。
念誦之後(不動兼護身)持珠杵等而後就事(云云)先移供物等也。
(寛徳二年九月十二日)
念誦之時不取杵(師曰。別有取珠法故也)如常取珠法念誦。念誦了後先不動刀印護身。凡念誦之後修他事時。必用護身也。而後取珠杵。付護摩等事(移壇之物等也。師曰。爾也)又諸段扇火。若火勢有不用之。唯以杵誦扇火明。持之扇唯火勢消處隨何處用之。師曰。世人火勢盛樣用扇火。不知生師家作法也。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
加持供等印明。各加持三處。謂大壇。右机(一)左机(一)是也。但彈指拍掌唯一度作。不望左右耳。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又獻大壇供次第先菓子(等)次飯。次汁。取之擧之。是天竺藥術次第也。謂西天食時先食菓等也。汁近代次飯居之。而如曼荼羅供時。於菓次居之。而供時最後供之也。師曰。先菓。次飯。次汁。或先飯。次菓(云云)只在人意耳。
(同日説)
護摩結願時金剛輪陀羅尼(二十一反)師曰。但自行等時可爾也。中間諸時不用奉送。結願一時用之。師曰。爾也。諸尊段奉送花。只隔爐投之。謂爐内可視大壇諸尊位故也。師曰。爾也。問。何故以大日爲息災護摩主耶。答。只是佛部故。佛菩薩智寂靜圓滿義故。當寂災之義耳。果地究竟一切皆寂也。況以息災爲上成就。以中央如來部爲其主尤可也(云云)問。何故以彌陀爲敬愛主耶。答。世人以花名敬愛。故蓮花部主故也。況西方之蓮部。蓮是經蓮花也。世人皆敬愛赤紅色故。以之爲主耳。問。何故以寶生爲増益主耶。答。寶部故爲求財等故耳。可知之。問。何故以阿閦爲降伏主耶。答。金剛印故。金剛卽有摧破義故也。可知之。又阿閦觸地印卽摧破無明之地義也。息増愛降所依方事(如花山護摩記耳。已上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問。業部何故無護摩耶。答。息(佛)増(寶)降(金)敬(蓮)也。而業部依屬前四段。故無別護摩也。謂諸壇事業皆業部故也(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二十一日丹洲説)
火吽法火約普賢爲主等者。謂息災大約普賢爲主。増益大約觀音爲主。降伏大約金剛手爲主也。又件法内題奧所出諸天眞言軌文云。其八天眞言及火天眞言。已別錄。題奧卽書出。故不可捨之。又具奧所出文是此法七支念誦法也。是殊持最勝法也(云云)。
護本尊事
(長曆四年九月二十日)
先師説。忿怒寂靜水(云云)意云。若不動用大日。若大日用不動。若阿閦用降三世。若降三世用阿閦。乃至若釋迦用夜叉。夜叉用釋迦等。各隨部部教令輪身法身等互用之。凡餘尊等皆隨本部用之(云云)私謂隨部部母也(長宴私見高大夫戶摩記。出此二説可見之)。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
師曰。蓮部護本尊明。可用白處尊歟。又彌陀護摩時以白處尊爲護本尊印明。不動用忙摩鷄諸菩薩等。隨部改用之。諸天等用忙摩鷄(云云)而部母各別也。不可悉地通用(云云)悉地經下并疏云。忙摩鷄通三部(云云)師曰。此是摩鷄者唯母云也。故云佛部摩鷄也。三部各別時摩鷄是金母也。
略護摩處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作畫於中作爐等者。隨其法畫爐樣(若紙)安壇上。上置火爐也。此名略護摩處(云云)。
三摩波多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施主衆修護摩時。修三摩波多護摩。而近代皆不修之。傳聞。令泉院御時以往皆有之。以後唯用後加持(云云)。
(長久二年説)
師曰。三摩波多護摩諸尊段末奉送之前修之(云云)。
(第二曼荼羅事)
又經中説護摩云。第二曼荼羅中等者。
(長久二年)
佛爲慢法者。護摩壇卽名第二曼陀羅也。大曼荼羅第二院中作甚非也。大曼荼羅灌頂壇亦名第二曼荼羅(云云)依金界修。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又依金界成身會修護摩時。十六尊讃各方唯用初一讃(阿薩寶法樂也)此是東寺説耳。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依金界修護摩時。先著座。次淨地。乃至四禮。金剛持大。次灑淨(如常護摩)次諸如持供印明如護摩。次啓白神分等(如常也)。
自行護摩
(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師曰。自行護摩等必先修降伏法。次増。次息(云云)。
(同六年十三日)
乳木七木篇可見之。
瑜伽軌。師曰。瑜伽軌別作護摩曼荼羅。安布十七尊修之。非大曼荼羅。而依略出經者。於大壇前設爐(如台界)而修護摩時。不依瑜伽軌。安十七尊。只於壇上爐奧方。觀作三十七尊等之大曼荼羅修之(台護摩亦爾也)但隨法改方故。金界修息災時。大壇東門。南迴向北坐。増降等(云云)准知。故火天本方隨行者之座。常當左方也。准別本瑜伽護摩軌知之。又台界修息災時。亦大壇西門南迴向北坐。餘皆准知。故火天方常在行者右方也。疑云。義釋四云。經文通門西向。若有因縁向餘方開之。於理無咎(云云)又第六假令大曼荼羅向西開。火壇當在西(云云)今案此等文。修息災時不迴火壇只開南門可修之。増降亦爾也。而何煩迴西門耶。答。師曰。此難非也。若有因縁餘方開之。若灌頂時。若有要者隨要開餘方出入云也。息等法隨開云非(云云)私云。護方神之方位兩界是同。然又金界世天之中。火天之位。或圖在西北不審不審。仍檢諸圖。或東南隅降三世左方。或圖又同之。又二十天。軌云。火天在東南(云云)又別本瑜伽軌云。皆隨行人座。而起於東方。帝釋○火天焔摩等(云云)故台金火天位皆在巽。而台行者右當。金行者左方也(已上長久二年四月説)。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諮受)
師曰。若但瑜伽軌修護摩。如大師御瑜伽軌次第修之。其供養次第。
油粥飯(私見之有之)乳木穀香花(云云)師説之瑜伽意唯四段也。不加曜宿段也。但讃尊軌乳木五把用之五部。師曰。各三支若五支也。又供物觀念等唯如軌用之。不開煩惱等諸細觀耳。煩惱者出義釋(云云)。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説)
瑜伽軌云。隨明當應作。謂隨五種明作其事也。又云。我今則略説持明之遊戲(云云)謂遊戲神通之意也。又云。大召而相應(云云)謂唯鉤召儀耳。又云。八萬天眷屬(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八方天卽眷屬也。持業釋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瑜伽軌延命眞言下之卒等之文云何。答。此文他本全無之。經注本可尋之(云云)瑜伽軌云。迎請已誦讃歎。以四攝安立聖衆。圍遶爐。然後獻閼伽。各立本羯磨印。安立示本三昧耶(云云)問。此前後交雜歟。謂以四攝安立。乃至閼伽十五字上迎請己文前可有也。讃歎三字各立本羯磨云文上可有歟。答。可然歟。瑜軌是卽壇護摩。故云諸羯磨三昧耶印等耳(永承四年二月下旬説同歟)。
(長久三年四月説)
師曰。瑜伽軌卽壇護摩也。別時一途何法也(云云)瑜伽摩軌。風天取獨古搶(云云)一?鉾也T75092601.GIF
(永承四年三月下旬)
瑜軌息災明。次或有教中説。用部母爲息災。或本尊眞言。或毘盧遮那眞言(云云)持曰。或教者是指梵文也。未必譯傳耳(云云)私云。或教者指瑜祇經。金剛吉祥只有何生耶。
(寛徳二年三月二十日説)
師曰。凡隨法隨事其尊向其方。其眷屬諸尊。一曼荼羅亦順迴向其方耳。不迴之義尚不審不審。如世國王遊巡之時。隨王所向方左右陣等亦迴立也。
(同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問。息災向北修法。爾者曼荼羅尊位迴不。答。有二説。一先師説。一曼荼羅尊位皆悉迴。故台界彼西門南面開之也。金界准知。餘方准之。故息災火天方東北也。餘増等准知之。又一説台界中台三點眷屬四大菩薩三重如前説迴之。但天部不迴之。謂天部方隅定故也。此説以瑜伽護摩軌(別本)爲證。謂彼文天位不迴之。佛菩薩位迴之。可見之。問。金界二十天位非常方隅不如何。答。二説中依前説内外倶迴之無妨。若依瑜伽護摩軌建立。定天位用二説如先(云云)問。隨處便宜曼荼羅建立。若南向安壇。其鈴杵等云何安之耶。答。可隨巧惠也。若迴安之。如前迴壇也。若如本方安之。如先不迴天部説也。
問。火天方隨法云何。答。依前二説。天部迴説。其迴方准知。若天部不迴説。何法只東南是火天方也。
(本)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畢。
四十帖決卷第十一
問。於何時有供養法及振鈴等事耶。又結誦何等印明耶。師曰。前方便印明振鈴等在表白等後也(云云)後日決云。禮佛之後可有印明振鈴也(云云)師曰。戒儀文處處三説(云云)其文全三度可説也(云云)或説慈愍故言三説(云云)。
南向禮盤前花机前受者座。座右淨薦(云云)(疊以置之薦左右歟。耳東西也)華机東端齒木二枝。師曰。多分面南説三戒也(云云)先讃衆列座。闍梨登座持杵給。
私云。登座卽加持香水灑淨歟。受者當師前座淨座上。受者卽起坐花机前座上薦也。問。受者今時可著華机前座歟。爲當與戒之時可有歟。次讃衆立誦四智讃三反。打鐃。受者不立。次居(金二打)如常。唄(云何唄也。若無人時用如來唄歟)次立如常散花(三段)次對揚。
問。散花中段出何經耶。已上彼日作法隨臆持記之。自餘事更可尋之。端落失了。可相尋之。
問。釋文非是法僧等心何。問。如文二教彼三歸者。爲弟子讃之。爲當可有用心耶。問意二可奉授三歸云耶。又義釋云。教彼三歸懺悔先罪發菩提心。具如供養法中。故今引用後文。問。此文又爲弟子可讀之耶。問意意上教彼三歸。今先三歸意申文引。卽南無十方三世佛等伽陀可授也。而中間又此文讀頗有混亂歟。又云。南無十方三世佛(云云)●(云云)問。誦此伽陀音曲如何。下運心等文同曲歟。
私云。伽陀及眞言弟子皆取其次第。以下諸文皆取次第也。
又云。三應懺悔先罪。我由無明所積集(云云)●(云云)。
私云。阿闍梨言三應懺悔。先是言則用心歟。以下諸處皆如是有用心言。自然知之。
又云。四應發菩提心淨菩提心。已上如上尋之。
又云。應心口相應發大誓願。衆生無邊○音唱之。今取次第歟。
又云。今所發心○至心頂禮(音)問。此文音曲同下運心等耶。具支云。四者教彼三歸。五者懺悔先罪。六發菩提心。今檢供養法中。唯有九方便中歸依懺悔發心伽陀眞言。故知此中宜用彼文。然諸成儀多用自作。私謂。若自作者供養法中最初眞言是護身也(云云)次法界生及轉法輪金剛薩埵。據轉字輪品義釋意。是三自歸卽眞言也(云云)次囉字是滅罪法。又○有方等陀羅尼七衆懺悔。四陀羅尼是七佛説。末代最要(云云)眞言藏品菩提心等四印眞言。是發菩提心行法也(云云)。
七者運心供養。義釋次次次當(云云)。
問。依此意者。於此處有行法歟。委曲可尋之。行儀云。運心供養云。次當授與塗香花。教令運心供養尊。諸弟子某甲等○至心頂禮●●●●(云云)。
嘉會云。義釋云。次當授與塗香花。教令運心供養諸尊(云云)行儀置之第二。今依釋次第此處出之。文云。當授塗花。須手授香花。而准行儀。受戒之後更有授與五供之法。此界雖無授文。而今依金剛頂法下文可出。故此處暫用行儀運心供養之文。或以香花授弟子手運心供養亦得。但彼出摩尼供養眞言。今且可用此界普供養眞言(云云)。
儀云。六應問遮難。諸戒儀皆問七遮(云云)其四接法者(云云)應行布施。汝等能行之否。答。能行。
私云。三問三答後。更可問之。下三同之。
問。已上已下之問弟子合掌而坐歟何。又云。如是四法是修行處。是事如是持(云云)
又云。應請戒師。弟子某甲等(云云)。
次請羯磨阿闍梨。弟子等(云云)。
次請教授阿闍梨。弟子等(云云)。
次請證戒阿闍梨。弟子等(云云)。
次請同學伴侶。弟子等(云云)。
問。嘉會此次云。請傳戒灌頂阿闍梨。弟子某甲等(乃至)慈愍故(三説。已上出最上乘學受菩提心戒)今儀不出之。不必用歟。儀云。
八羯磨授戒。經云。應如是學(云云)汝等應當乃至能持否。三説(云云)師曰。達磨(云云)又云。義釋云。佛前説乃至卽令爲説也(云云)。
問。此文爲弟子可讀之耶。又云。菩薩戒略有二種○故經云。善巧修行也。此經十萬偈大本。具有授此戒等方便。令不得此土。然金剛頂中自有授法。與彼不殊。當出取之耳(云云)。
問。此文爲弟子可讀歟。若爾者此經十萬偈大本具有等文。以下略之耶。爲當何。又云。阿闍梨次當(乃至)還三遍授之(云云)。
問。還三遍授之者心何。問。十無盡戒今又授之意何(問意云。先引經文授十戒卽問持不已。云云)。
今又十無盡者。指何耶。
又云。受已令彼表白。我某甲等○無有捨義(云云)音。
又云。苾芻某甲(師名也)稽首和南。敬白蓮花胎藏(乃至)今有娑訶世音○某甲處。今有衆多善男子受淨戒。唯願十方一切諸佛諸大菩薩一切賢聖○至心頂禮(云云)問。唯願十方以下文訓歟(若爾者至心頂禮言何)問。嘉會文求聖加護之次有此言何。問。善女人言可除之耶。
因論生論女人受具支灌頂耶。又在家人受之耶。國王等何爲一人説時衆會之言何。
私云。嘉會文無衆多字善女人字。
又云。九應求聖加護。弟子某甲○至心頂禮音。
又云。十應説戒相。十戒者(乃至)離邪見戒也。如前所示。具説如經。又菩薩有二種(乃至)當勤修學(云云)。
問。今説十戒。又問持不耶。問。十戒先已授了。今何又更説之耶。問。如前所示等文心何。
問。又菩薩有二種。以下文又授之歟。若爾者上下文頗似乖違。所以者何。旣云。先説十戒相故也。
問。今説十戒五戒等。非問持不。唯勸進修學歟。故文云。當勤修學歟。爲當云何。又云。次應當説三世無障礙智戒乃至否。三説(云云)。
又云。次應四重禁戒(乃至)否。(三説)嘉嘉答能持(云云)又云。次應授四不壞戒(乃至)慈愍故(三説音)旣能○不可壞失(云云)又云。次應發根本三歸依心○慈愍故(三説)諸佛子等諦聽諦聽○作戒羯磨(云云)問。羯磨○如先也。又云。善男子諦聽諦聽(乃至)現在菩薩今學(三説)問。三説者何(若可令云如是學處如是淨戒能持否三問三答歟)又云。汝等今如(乃至)能受持不。能答。旣發心受戒(乃至)義也(云云)。
又云。次應説戒。十重禁戒○否(三説云云)。
又云。十一發願迴向○共休無盡(云云)取次第(云云)此文可問受之。問。嘉會以此文在五供(乃至)線等法後如何。
私云。今迴向畢後令來入壇者起去。而後有五供法更問之。
又云。十二與五供養法。次加持誓水。以白檀等入水。性寺記云。次加持誓水。以白檀等入水。燒香等一一加持之。問。以何明加持誓水耶。又左手取水。右手持杵。加持之歟。問。先入檀香末。次加持歟。
私云。花机上紙裹有白檀末。阿闍梨今時捻取入水也。
問。何故與令飮誓水之時。不加持之勞今時加持之耶。問。有多弟子之時五供養何。師曰。台藏意以勝三世明加持誓水(云云)。
又云。次與塗香塗手。先唱淨三業眞言。慥可決之(云云)次護身眞言曰(云云)可決之。已上二眞言又授其印耶。又護身明授弟子耶。護身明何意有耶嘉會云。次與塗香。先唱淨三業(取次第)眞言曰(云云)次護身眞言(云云)儀云。次加持塗香授弟子掌。密語曰(云云)願汝等得(云云)師曰。問。先以此密語加持塗香。次與兩手卽令誦此密語令塗歟。
私云。師教兩手並仰給。卽仰兩掌入塗香令誦眞言。令押塗。卽有告言(云云)更問之。
問。左手取塗香器。右持杵加持歟。師曰。塗香○白花○香呂○燈明。以勝三世可加持之歟。若又不別加持。唯授弟子手。後各各授其明也。卽是加持也(慥可決之)儀云。次以密語加持白花。以授之。密語曰(云云)問。先以此密語加持之。次授弟子。又令誦此密語。次告言歟。答。如前。問。左手取花。右手持杵加持之歟。
私云。如前兩手並仰受花。卽令誦此密語給。卽有告。卽花收取置本處給了。更問之。
又云。加持香爐薫弟子雙手。密語曰(云云)問。先以此密語加持香爐。次薫弟子雙手令誦此密語。次有告語歟。答。如前。問。先取香爐。右手持杵加持之歟。
私云。如上則兩手並仰。其兩手下香呂指入薫兩手。卽令誦此眞言。次有告言。卽置香呂給了。更問之。
問。花机上無別燒香器歟。爲當故用香呂歟。
問。燒香告言中云。滋潤妙色者心何。金儀云。次持香呂。以此密語加持。薫弟子雙手(云云)。
儀云。次以密語加持燈明。令弟子視之。密語曰(云云)問。先以此密語加持燈明。次取燈令視。卽令誦此眞言。次有告言歟。答。如前。又云。左手取燈。以杵加持歟。又乍居加持歟。若爾者已上物等又何。問。視燈之間弟子手何。問。已上供等不授其印歟。
私云。加持燈卽明挑。近弟子面邊寄令視給。卽令誦眞言。次有告言。卽置燈給了(更問之。慥不憶之)問。已上唯有四供。何云五供耶。師曰。加誓水云五供也(云云)問。塗花燒燈等加持以卽授弟子。何故誓水獨先加持置之後時與耶。儀云。十三授與齒木。凡一切量法皆用大拇指上節。側而相捻。是其正數也。問。上節者何。又側而相捻是其正數者。心何以香水灌洗。又復以塗香塗而薫之。於其下末以白線纒花(云云)。
問。以香水灌洗。以塗香而薫之者。心何。又其下末者。本末云歟。當以手案。則誦不動眞言加之(云云)問。以手案者心何。答。取木加持歟。可決之。旣受戒已。師當取一齒木奉獻諸尊。餘者分授弟子○蹲踞嚼之(云云)已上齒木文不讀之。
問。師捧一齒木成何念奉獻耶。又木横當額奉歟。又兩手以捧之歟。又木端向何方耶。
問。優曇波羅阿説他者。何木耶。
問。彼曰長跪。何文曰蹲踞耶。
問。當入修羅宮者何具支五云。隨弟子數木數亦皆須一向根頭齊置嚼其少頭(云云)。
問。結縁灌頂弟子授木皆著花耶。又令嚼耶。
儀云。若嚼楊枝卽誦密語(云云)此密語○誦之七反。以觀羽作金拳。然後嚼枝。
授齒偈口(乃至)如等於明曰(云云)加持齒木眞言曰(云云)。
問。此密語能破一切煩惱等文不讀歟。問。此文頗似不次第。若先加持齒木。然後授弟子。而後令嚼之。而後令投之歟。又齒木等先總以不動明加持之逆順歟。若爾者机上乍置加持之歟。爲當左手取木等加持之歟。答。取之加持歟。可決之。又加持之後弟子斷木置机上。先一本奉諸尊歟。而奉諸尊木置。次以又一木授弟子歟。若爾者弟子兩手何受之耶。又授木時師獨誦此偈歟。爲當弟子取次第等耶。答。諸偈諸明皆取次第(云云)又此偈改明曰言耶。師曰。不可改(云云)。
問。金界此齒木不造替歟。若爾者弟子木諸尊木慥記令不取違耶。
私云。阿闍梨先捧一木。横當額奉獻諸尊。次偈歟。更問之。
次弟子長跪向東蓆。卽左金拳卽置左腰。右忿怒拳作。卽忿拳木取。水火二指把木也。卽花著方小指近。小頭大指近。卽令誦明。小頭右牙三度令嚼給。卽令結普賢三昧耶印(暫取木令結三昧耶印。印端又挿木也)卽印挿齒木。教至心令投蓆上。此事不慥憶。大底記之也。更更能能可尋之。加持事。偈事。當額事。長跪事。左手事。右忿怒拳事等。能能可尋之。
問。咲密語何反歟。念誦之耶。問。投齒木之後更又向師座歟。又所投齒木其相不吉更令投耶。極至何度耶。
嘉會云。加持齒木不動尊眞言(云云)投齒木偈云(云云)若嚼楊枝卽誦密語(云云)師一人誦取一木奉佛。次取一木授弟子。右金拳(云云)。
儀云。十四授與金剛水
又云。於別器調和香水。以欝金等種種妙香。亦以眞言加持。授與令飮少許(云云)。
問。猶盟誓之法者何。問。五供養之前已加持誓水了歟。爲當今又重加持歟。又以何明加持之耶。答。授眞言令飮歟。不重加持歟。
又此眞言授弟子耶。答。爾者將飮水時授此眞言歟。爲當何。又令飮水畢有告語耶又何度令飮耶。
私云。三口。
問。以後夜水盛之歟。又金界之時此水并器更新耶。師曰。金剛線行者常隨身左臂繋持。但繋衣上不近身。垢汗故歟。是則念誦滿遍數時等也。卽以念珠十弟子取一千數。以金線取一萬等數(云云)。
儀云。十五當作金剛線法○用五如來眞言。各持一色。然後以成辨諸事眞言總加持之。造曼荼羅亦爾。阿闍梨先自取綖。三結作金剛結。用繋左臂護持自身。次一一爲諸弟子繋臂○其金剛結不可縷説。當從阿闍梨而受之(云云)。
問。先加持二條線。以一先自繋。次以一線與弟子令繋左臂歟。又阿闍梨同先繋左臂歟。儀云。左臂(云云)更可問之。又以何明加持之耶。又二條線總加持歟。又與之時無告言等歟。又此線何故弟子永持之耶。師曰。念誦之時以之取萬之數。一時念誦難過一萬者也。以之繋衣袖上也。
又此線長搓之截之結作歟。若爾者以五如來等眞言加持之也。截無妨歟。答。兩頭截捨無妨。
又或唯結作不貫珠與之有何意耶。答。略也。
又不結作并不貫珠。唯有線一切與之。有作意耶。又結作樣何慥可決之。又繋線時師弟倶繋右臂。又衣上繋。衣裏身繋耶。答。衣上繋之。又師自繋線。又同結作耶。又貫珠耶。又唯用一切線耶。略歟何。又弟子繋線。立著本座而後有召結縁灌頂者等歟。又結縁水丁者可授此線耶。結歟。不結歟私師以一切線繋自臂給(但衣上也)次取金剛線授弟子令繋給(師教云。衣上繋之)師取自臂線置机上座下給(云云)弟子左臂繋線起去了。更可問之(長曆三年九月二十日)奉結受金剛結之樣已了。在御判。
問。已上畢後復有何作法耶。又已上畢後弟子禮師耶。問。授結縁灌頂者。齒木以花纒之耶。師曰。前方便者五佛加持五佛灌頂五佛繋鬘。次振鈴也(云云)後日書付之。
金(三昧耶曳)行儀。私云。大底皆如台戒記之。儀云。我今灌頂阿闍梨(乃至云云)(乃至)加持也(云云)次禮佛(云云)
私云。受者等諸共起居。師乍居(具如胎戒)問。於何處有灑水灑淨及供養法振鈴耶。又何印眞言等耶。具如台記問之。又云。竊以○當住自三摩地。以自性成就眞言。自恣而誦之(云云)。
問。此意云何。又云。爲具足羯磨。以普賢三摩地引入金剛薩埵入其身(云云)。
問。羯磨者何。問。意建磨歟。又云。阿闍梨若見有人。善男子於大乘祕藏○師若審知堪爲(云云)問。於此文等有存沒耶。又云。若欲學此祕密教○通達正見(云云)。
又云。初言淨三業(云云)問。此眞言令弟子取次第耶。又云。次歸命啓請者○●(云云)問。此眞言令弟子取次第耶(以下皆問之)問。又各授其印耶(以下同問之)又云。次應運心供養(或用普供養眞言亦得)。
問。唵字眞言者心何。問。普供養真言者何耶(摩尼普供歟。台藏普供歟)又云。次教發露懺悔。令自稱己名。我某甲等(云云)滅罪眞言(出九方便中。此界有摧罪眞言。今且舊出之)唵(云云)問。令自稱己名心何。又此界有摧罪眞言者何(問意云。若爾者可用摧罪呪歟)
禪要云。第三懺悔門弟子某甲等。自從過去(乃至)至心頂禮(云云)儀云。經此次有隨喜之文。一切如來及諸佛子○眞言(云云)。
問。此隨喜文爲弟子可讀之歟。若爾者何上云有十二方便耶。又何無弟子某甲等之言耶。又何無至心頂禮之言耶。又云。次今歸依三寶。諸部蓮花(云云)唵(云云)問。何無弟子某甲言。無至心頂禮詞耶。又云。次教發菩提心(云云)汝一心聽(云云)我某甲等○悉皆同得(云云)頂禮言耶。又云。已上○雖戒儀有具文。而且依本經文出之。或用戒儀文(云云)問。戒儀者何耶。又若用戒儀言者。其眞言又何耶。又云。衆生無邊誓願度(云云)問。今令發五大願時。先無告言歟。又云。今所發心○至心頂禮(云云)問。教發露懺悔此一門攝歟。又云。次略問遮難。諸佛子汝等從生(云云。私云。佛子一一答云)不(云云)汝等若犯如上七逆(云云)問。旣弟子答云不殺等。何更更汝等若犯耶。又云。次奉請戒師。先請和尚。弟子某甲等○慈愍故(云云)次請羯磨阿闍梨。羯摩事如先了。次請教授阿闍梨。次請證戒阿闍梨。次請同學阿闍梨。次傳戒阿闍梨。次羯摩授戒。苾芻某甲○師名。敬白。金剛〃〃〃○唯願十方○至心頂禮(云云)問。至心頂禮之言。音歟。訓歟。諸佛子等汝從今日(乃至。云云)又云。所謂○如諸佛所説。我亦如是持(三説)諸佛子等汝今○已受三世諸佛戒竟(云云)三説。
問。今文師訓讀教弟子詞見。何以朱音令次第書付乎。朱字若誤歟。問。如是持三説者心何。三説何事耶(音)又云。次求請加護弟子某甲。仰啓。毘盧遮耶大悲胎藏(仁和上文云。五部金剛)至心頂禮。問。改大悲胎藏句可云金剛界會(拜文)又五部金剛之者心何。又云。禪要結戒問之。問。儀上文云。十求請加護(禪要以結戒問代之云云。云云)故今文於此處不讀之歟。又云。次修四攝行諸佛子等(乃至)至心頂禮(云云)問。今文訓歟。若爾者至心頂禮言何。又云。次明十善法戒(已上受戒了。已下若結縁灌頂者不必説之)。
問。今時結縁灌頂者。皆起去歟。問。今時未入壇者皆起去歟。問。胎藏界之時未入壇者。未起之前五供法以前。有迴向發願文。今何無之。意云。於今時可用彼文耶。又云。次説用心次第。諸弟子寂然安住(云云)。
問。未入壇者起去之後可讀之文歟。又云。其師或以密語加其線索。繋其左臂。或以塗香。或以心念。以此密語而護持之。密語云。唵摩訶(云云)問。此文意云何。問。以此密語加持何物耶。又台藏戒儀線法在家後今何云爾耶。又此線與胎藏無異耶。答。無異(云云)又此線先師取一線繋自臂。次又取一線與弟子等事。與胎儀無異耶。答。此界不云事。若有要者皆借用胎藏也。准台藏而已。
又云。線台藏線外更用新耶。又文或以塗香。或以心念而護持之者心何。問。胎戒最初先以白檀未以誓水。加持誓水。今何耶。師曰。如爾事多心用心爲之。又若有便宜者。准台界耳。又云。次以此密語加持塗香。塗諸弟子掌中。密語曰(云云)。
問。胎戒先授淨三業明。次護身明。次授塗香。今意何。師曰。文不説之無妨。若有便宜者借用台藏(云云)又云。此密語授弟子耶。爾者其前後次第方何。
私云。自餘作法皆如胎戒之時。又云。次以密語加持白花以授之。密語曰。問(皆如胎戒記也)。
私云。作法皆同胎戒也。
又云。次持香呂。以此密語加持(云云)問。皆如胎戒。
私云。作法皆同台戒也。
又云。次以此密語加持燈。令弟子視之(云云)問。皆如台戒記也。
私云。作法同台戒也。
又云。以如上笑儀式。問。如上者指何耶。問。金剛劍者何。問(自餘問皆如胎戒。可尋之)。
私云。作法皆如台戒也。
又云。令面向東嚼之。淨洗嗽已所嚼齒木當面擲之○隨所向方多是其部。若向四隅多是毘盧遮那○(云云)問。洗淨嗽者心何。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又三昧耶戒時灑淨後繞灑之。謂灑香水地不踏汚也(如受戒時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日)
文戒儀中三説者。三反可唱之。又云。問。何故三戒之時以一枝献尊耶。答。西國法請人之時。必先嚴備齒木送之。將請尊故奉之。卽是勸請之意耳。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又以手按齒木。誦明者如泥塔按頂誦明也。唯以手當彼物也。如驚發偈手也。
(同日)
又三戒齒木。處云。嚼已洗嗽(云云)謂師説云。
水瓶并手洗具足(云云)於彼洗嗽齒木嚼處令擲也(云云)若掍之。
(寬徳二年十月二十日)
三昧耶戒之時齒木令嚼之後先洗之。次投薦上(云云)又先日於丹州承此説同之。又見金戒儀令嚼之後洗淨之授之(云云)。
(同日説)
又云。三戒洗淨齒木事。師曰。先嚼之。次洗之。次投之薦上前後二度。慥問受之(已上八字注也)又金戒儀云。向東嚼之。洗淨嗽已。所嚼擲之(云云)但妙心大在唐之時三戒記之(口)先洗嗽。次嚼之。次投之(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説)
又投齒木小頭向上立。最上吉也。
(永承元年七月説)
又三戒時齒木以之卽入壇投曼荼羅上也。洗淨齒木多依也。依之故也。
(寛徳二年十月十五日説)
又入壇以此齒木投曼荼羅。見其分量遠近花及木所落。其相計定尊耳。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金戒儀云。金剛劍密語加某齒木後。令弟子以掌中所受得花。供養一切如來部中尊上首者。師曰。以拔折羅帝乞瑟耶眞言。可用加持齒木之時也。嚼時眞言賀娑賀娑也。令弟子以掌中所受得花等者。此文是説入曼荼羅品時。以所散花安弟子頂上。供養弟子心中曼荼羅諸尊等。是經文亂脱也。其以花安頂上令供養事。見攝眞實經也。
又師一傳。以彼花嚴齒木令投壇上(如説用之)故今戒儀所出經文説彼入壇之時事也。卽經文亂脱兼顯此二意也。
問。以齒木投壇之時。如何定其尊位耶。答。其齒木於尊位上。立不仆是最極相應也若不立者宜觀之。若花落處是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又三昧耶戒五供只是爲令弟子具功徳也。非供佛之具(云云)出三戒五供其圖異常也。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大師御灌頂次第則本以三昧戒戒爲第七日(云云)謂是依水曼荼羅義。略以爲第七日一具也。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又陀羅尼經等先投花。次齒木等者猶是亂脱等歟。可尋之。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金三戒齒木之師。自私記勿差謬(云云)謂令擲勿差謬也文進出也(云云)。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齒木向上向下倶吉耶。
金剛線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師曰。金剛線唯萬之數注之。謂一座念誦等多不過一萬故也。
又行法護摩等之時著神線(云云)又神線事義譯悉記金童阿尾捨一字頂輪陀羅尼集。金剛線護摩等不滿友數時不用之。唯滿多數反時用之(云云)金剛線滿數反之時必具之。又神線著之。必行法護摩等事作無妨(云云)某由先日奉之。又如金剛童等諸經軌説也(茅環諸行法等可具歟)。
(同日説)
茅環非戶末時可具之歟。令手淨故(修事業時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問。白繒何故爾耶。答。世法之中有之歟。又白衣觀音冠上有之。左右長垂。又私檢記第五文。以同之。師曰。良似灌頂儀(云云。可引見之)。
(同日説)
師曰。覆面金赤台白。二色合表裏成略也。而入薄綿中許縫合。平等御藏有之。後日説是卽印袋也。又神袋云是也。師所投道具等入此袋可裹持也(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又或云。神袋(云云)或神袋(云云)謂印袋也。覆面卽印袋作也。此覆面繋肩也。謂授與也。受者所得五寶臂釧指環線金剛線杵等物。皆裹此袋可持受之也。又袖袋者。師以左袖繋資右轉也。謂哀憐之意也。法花經衣之所覆之意也。又説。神袋也。東寺覆面是印袋形也。又山門覆面是印袋也。印袋眞言行所傳受物也。
香象
又香象香不必周捻之(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門前香象(或安門内)昔如來在世有香象薫大會。從此已來用香象(云云)。
焚香
(寛徳五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灌頂衣所焚香常捻。繼不絶之(云云)疏八云。其所焚香無令斷絶(云云)。
門前香水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説)
門前香水兩界隨一。以各辨事明加持灑之。是灌頂時事也。
食道
師曰。食道如覆面表裏赤白也。台用白色方。金用赤色方。用覆面亦爾也。
(寛徳二年七月九日説)
表裏赤白四枚也。左右之端有紐(云云)胎用白面。金用赤面(云云)東寺爾也。又有支分或灌頂處支分云。疏文拂扇香呂等(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師曰。扇者如葉物如圍繞人時有之也。香呂者亦大國法也。大火舍安燒香如也。如御卽位等又大國皆爾也。
拂
師曰。拂者拂弟子煩惱業苦之塵令成佛也。信解品疏記(云云)乃至塵沙無明拂去也。又師曰。成道之時以手按身意也。
(長久四年三月上旬説)
白拂柄作杵形。而無説文。但如是道具皆令有所表(云云)依此意者可爾歟。
輪
又授輪是轉法輪義也。而安足間亦兼示千論之相也。種種色者千輻之間種種莊嚴也。
蓮臺
(長久二年四月二日説)
蓮臺是十二執金剛曼荼羅也。中央字可想(云云)若可書安草座下歟。又蓮臺者是弟子并十二執曼荼羅也。此十二執依本誓願。故來集花臺也。輔翼新佛也(灌頂時執持名號云云)而處校故供養物移大壇安也。又佛成道之座名金剛座者。十二執金剛來集輔翼。令後身菩薩成道。故名金剛座。今亦爾也。故名金剛座。又若弟子於此處坐金剛座受職位。乃至當來成佛之日。於此處虚空分齊唱成道(云云)至貴(云云)。
問。中天竺摩羯提國金剛座上三世諸佛同成道也。云何處處異耶。答。師曰。彼莊嚴劫千佛賢劫千佛星宿劫千佛中。入同三昧耶。佛於彼成道也。其中或亦可有餘所成道佛也。
私案如云賢劫千佛寶蓋梵士三億眷屬中一千人也(九百九十九加釋迦故千)又如云執持五十三佛名號同劫成佛等。是同入三昧耶之意歟。又婆沙論見金剛座處處不同可見之。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加持茅環印明。三部心印明是也。隨部用之。可見悉經悉軌耳。用三字半眞言是也。今檢十一面軌中卷云。加持臂釧及茅環。皆用部母眞言(云云)師曰。此説亦可然也。隨部改用之(寛徳二年十月十九日。丹州阿闍梨御房被期終焉。令山上給。同二十五日戌時卽參登頂禮而諮受云云)若准觀自在最勝明王心經者。以白衣觀音加持神線臂釧(云云)若准此意者。是唯以部母用之也。卽可准知。隨部可用其母眞言歟。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又云。問。加持茅環用何明耶。答。師曰。悉地中三字半明是也。謂爾曩爾迦(半)等也。隨部用之(見悉地中)又十一面中卷云。以蓮花部母明可加持茅環(云云)謂若佛部可用佛母也。若金部可用金母也。問。加持臂釧明如何觀自在明王心經并十一面中卷同云用佛母(云云)師曰。爾也。
五寶
又受者隨身五寶。謂爲終時驗也。又自今已後無大日四徳寶等具足我身。乃至成佛永不退失。從事之五寶等雖散失之。理五寶等五身成就之更無失之。如云一切智願猶在不失。義釋五寶等之理釋有之。可見之。
五古
又永授五古者。謂金剛手持之。故名金剛手。又十六尊各雙手持之。今又爾也。自今已後汝執持之。乃至成佛永不失。又是大日三昧耶形也。語五智也。今此五智金剛杵。永具己心性之中。成佛之日顯得之。縱事之杵雖散失。於理杵者自今時卽己心之中皆備之。成佛之日可顯之。五古中股法界體性智也。四古屈曲寄。四智趣向法界之理義也。卽境智相稱成自受用也。前後有五古因果不二之義也。因果位五智不二也。而隱顯異耳(見義決)。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又師曰。行位亦可隨身金剛杵也。文中亦有此説耳。其杵隨有耳。或裹之撃頸耳。或只執持耳。五?尤上也(云云)。
神供淨葉事
師曰。神供淨葉者。茅草敷安之也。而散散散猥故編草座用之。
小床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又灌頂道場中換衣處小床者。是阿闍梨時時來可休床也。今換衣時阿闍梨坐床上。故以濕衣打懸其床上獻之也。偏非可懸温衣料床也。或處見也。
鏡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加持明鏡用瞞字明。故可用文殊院印耳。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重結受金剛線金剛結法了長宴。悉地軌云。神線(云云)戶摩品釋云。梵吉(云云)阿尾捨法(云云)以龍爲神線角絡繋(云云)。
摩醯修羅形像也(此文以摩サマ々々)
金童經上云行者作法時應著黄衣及黄神線角絡加披袈裟(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諸大師等金剛線法。輒不傳之給(云云)如來祕密惠經可尋之。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又灌頂敷曼荼羅南方。荼吉尼鬼衆等之位畫匠誤之以例曼荼羅可授減之(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衆八箱中置衣并諸吉祥之物者。尚是如濕衣物□。大都只説吉祥物具也。又可尋之。
(イニハ)如之書次第也。已上十五卷之内。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訖。阿闍梨澄舜。
天文十五年(丙午)三月日。東塔北八善光院。
傳領祐海。
于時天文十七年(戊申)林鐘上旬於東塔西谷持福院書之了。別本無之間備不能校合。繁略數多可有之。後賢添削之。外無他事也。
四十帖決卷第十二
灌(三十)
供養法等如常(乃至)讃次。神供如私記。三匝供之。先飮食明。次其方天明。誦之供之。義釋文出外施食者。十方神供云。雜神供必修之。此文可得意也。曼荼羅之外故也。佛布施義釋文。洗手灑淨燒香供養。灑水越香象之閼伽燒香者。布施灑水熏燒香也(云云)念誦義釋文云。布字八印諸會云也。一一諸尊三摩地入一一供養。然不能委之。念誦次第大日無所不至金剛薩埵冐地心阿闍梨位台藏八字(各結印之後誦呪耳。已上)合行灌頂時曼荼羅懸北方並懸之。敷曼荼羅重敷(云云)。
(長久年中決)
合行灌頂之時小壇南方備供具机之西。先向西金令同台藏。次向東令同金界。
(長元年中決)
結縁灌頂釋名事(如●字帖。故八印同有之)結縁灌頂時受者授道具樣事。
(如長久四年三月上旬説)
山家結縁灌頂并三戒兼受明之意事如持明記。
結縁灌頂事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説)
問。結縁灌頂者心何。答。初遙見曼荼羅。是生始結縁也。第一結縁灌頂而卽知宿世結縁之尊也。故結縁之名可在宿世歟(云云)而又先徳云。今始結縁也(云云)又結縁灌頂。又從本座迹意歟(云云)。
(同)
問。結縁灌頂人授八印眞言耶。師曰。不令知密印明。故授之無妨。但有可替用印明可用彼也。謂觀音等也。大日必然授五古并五字明(云云)。
(長元年中決)
台界結縁灌頂無印明。菩薩可授其院印明也無印明。天等普印魯迦魯迦呪授之。移大日安彌陀。右唯是觀想也。餘尊准之。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金界結縁灌頂時授三昧耶印明(云云)小山僧都説同之。
(長歴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金界結縁灌頂授三昧耶會印明佳矣。台藏界八印不知故又無失(云云)。
又結綠灌頂時授道具。只大底許也。謂只捧之不令如傳法時作法也(云云)。
又疏五云。其三世無障礙智戒預聞。結縁者根本四戒三昧耶一偈耳語。具受者應聞(云云)師曰。此尤可然也。但説戒中間不能令起去結縁者。故愍或説根本四戒等。然後五供養等時起去結縁者也若如法者可令起去也。
俗人灌頂事
(寛徳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金界灌頂門前處云。若居士等與赤色衣。如著袈裟(云云)謂㲲也。在家人皆著染㲲也。如菩薩像也。出家人著乾陀色袈裟(云云)又換衣處云。若刹利居士著本衣。謂刹利居士高貴之人。其服香潔故不換下服。若凡人其服垢穢。故可換下服也。又居士刹利本衣香潔故。脱去濕服更著本衣歟。
(同日)
問。今無灌頂之文。如何説俗人耶。答。大唐日本兩國之習。俗人不修行眞言教。但天竺多淨行優婆塞習眞言也。故悉地有結髮印。凡眞言教中皆在家形人可修見。
又如蘇摩呼經云。除垢服外皆如比丘禁戒(云云)金剛童子經云。行者受八戒○凡諸經軌等可見之。
比丘尼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又西國等淨行比丘尼。又入壇受法等如比丘者(云云)故經云。善男善女等(云云)又一髻經説線云。男繋左臂。女繋右臂(云云)受明灌頂。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受明灌頂引入之後。隨所得尊定其部(云云)問。若爾何義釋云。若作毘盧遮那曼陀羅。若作蓮花部曼荼羅。若作金剛部曼荼羅耶(如文)答。此是別時受明灌頂也。非受大法受明灌頂。謂只是受一尊法受明灌頂云也。謂別尊儀中所説灌頂。是一尊受明灌頂也。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若建立大日曼荼羅。隨樂授別尊受明灌頂時。移本尊可觀置。中台也。若八葉尊互替大日位耳。若外三重諸尊等安中台者。大日安寶幢位。居並之左右無妨(云云)具如先先所説之釋文。
隨息災等事移位(云云取意)謂隨類相應之尊也與息災相應尊。乃至降伏相應尊有耳。如大威徳等。惟是降伏相應尊也。又火吽軌扇底迦普賢爲主。補瑟㨖迦觀主爲主。阿毘遮〃〃金剛手爲主。
問。何故。大日並寶幢之位耶。答。第八第九識是同故也。謂第八識識淨分是第九識故同位安也。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移彌陀安大日位。乃至天等者。是祕密壇中行法。是大阿闍梨爲第三三昧耶(受明灌頂也)授受明時隨要安之也。非常途作法。努努具如持誦不同第七卷(云云)乃至外金剛天等(云云)持明常途行法隨樂可移替也。無動寺説。只指大日可觀其尊也。皆大日之所具徳故不可移(云云)移大日安彌陀者。是觀想也。餘尊准之(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四旬説)
第一第二重諸尊安大日位時。
大日寶幢位當安之(文不之故決之)如第三重諸天等安中台時。大日當寶幢也。安寶幢位事可見文也(云云)。
密號
密號者是漢詞也。如云遍照金剛等也。而此名此尊徳顯故云密號也。
捺印
(長久三年九月十一日説)
印信之捺印大師用●字。若天竺●爲印文(云云)台藏傳授弟子之時。師神中結無處不至印明。令弟子拜師。次弟子授入佛三昧耶印明。金界之時結大日根本印明。謂大劍印羯磨印明也。令弟子禮拜。次弟子授普賢三昧耶印明。蘇悉地之時結五古印。誦金剛薩明(曩赦吽)令弟子禮拜。次授五古印。令誦吽眞言。是蘇悉地教主故也。
或授金剛輪陀羅尼印明(云云)或人授出現智印明(云云)又有軌云。觀師頭上有五佛寶冠禮拜(云云)(巳上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云云)。
問。人始授別法時。或授普賢三昧耶印明何。師曰。意樂也。
(寛徳二年六月二十一日説)
師曰。先師授諸尊別法給之後。授八字文殊法之時。有師告曰。我在生之間隨我受一切經軌等。若我入滅之後以所授傳法灌頂爲師。雖未受經軌等。悉以傳授人(云云)今於汝亦爾也。縱雖未受之法。有人可傳受可傳之耳。
又先師説經法之中不見眞言。而有其要尋其梵語製用之(云云)已上二條親蒙許授(云云)又諸經軌(三部經三部軌等一切諸經軌也)等師傳之點謬背義。皆悉可正讀之(已上同日説歟)。
密印等或行法之時用之。或不用有之。只如印鎰也。行位眞言(ソキシマ經ソキサ)清涼説。猶(ソキシマ)者具足歟(同日説)。
(長久年中。寛徳二年)
三身説法印。四指相當(云云)但處處文隨見耳。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問。三身説法印何。答。各四指頭指當之。
問。何故云梵篋印耶。答。印大體似梵篋印也。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三身説法事菩提心義三云。楞伽三身皆説法(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況顯密意異乎(云云)又智法身可説歟。三身印與三悉地印是同也。而攝眞實等三身印與彼異也。對受記釋迦傳法印者三身是也(云云)。
師曰。清涼之流密印中三身印見金界印也。彼五加三身八種傳法印是也。而於台中出之有由歟。或於後總出歟。
(同日)
又清涼法性戒壇等之流。皆是大師傳授者也。而只近號之云清涼法性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灌頂所授密印等不云供養之時用處。但法性房之流有其所用。又安然和上之流有示之。又具有師傳(如別流)。
(同日説)
師傳説。所授密印等其流非一。若其流作灌頂之事不授其人者。只隨所授手印傳法之流流。作其流灌頂可授耳。事業作法皆同歟。諸所授密印等如許書中示之。於供養法時可結之。而事廣故不必用之(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十一日)
重蒙兩部合行之許可密印。是補陀落賀登上仙奉授石泉法橋。法橋奉授我師(云云)。
初虚合屈二風。捻二大指端。無所不至一説也。而其二風端相不至者。一麥許去。二風甲端不相抂。一麥去也。此印明成兩界大日如來也。
次内五古。是載寶冠。
次左金拳安腰如恒。右金拳以大指下節拄眉間。虎口向眉間。大指節背指毫相處。
次阿闍梨行位印。以二手合掌二水二火屈入掌内。各背相合。而印領前上。翼二臂殆齊肩。故腕開如不空成就三昧耶印腕開。而二小二風二大如本合掌時也。而二水二火如本相背付。或座或立皆成就者。是最極祕密印也。凡一切諸印之中。此印明最也。故若坐若立結此印。卽成修兩界。卽此一印明兩界方便供養念誦修行諸會。乃至迴向等諸事皆悉一刹那之間具足成就也。故此印明佛眼之法中用。
次金剛拳羯磨印(如文)已上合行法(云云)。
台藏八字印。先住鉢印。一謂二大相拄少立之(異定印也)而於胸前旋舞二三反許。而虚合當心。卽上頂上散之(云云)經云。旋轉便結本三昧耶印。以二手虚心合掌後當心。
問。以虚心合掌名本三昧耶。所以如何。師曰。三州入道傳授灌頂密印。并信叡壽(清助右)傳授云。是傳法授職之時。參州所被受也(云云)後被奉授我大師(云云)長宴先日奉受了。師曰。台藏八字明五輪并三部也。吽●紇哩●惡●三部也(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四亥中八印是坑印一具也。故合爲一。故四玄也。五玄者加各印爲五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悉地加持土印爲密印以可有深意。可尋之。
師曰。師説眞言教中不得意事勿強判之。是非尋之謂是三昧戒一戒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行位二火水皆或著結之。或第二節拄其上不拄屈之。故法橋又云。節限拄結之(云云)私案文屈戒方忍願入掌(云云)若屈自然二節拄故住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問。玄印等者心何。師曰。至極玄妙義歟●●經上玄若有持誦餘眞言。法不成就。當令兼持此經根本眞言。當速成就。於三部中此經爲王○從腋至頂爲上。從臍至腋爲中。從足至臍爲下(云云)師曰。根本眞言者。卽是三種悉地眞言也。又卽有根本印。謂三種悉地印是也。故小山之流一説。以三種悉地印眞言爲悉地傳法印眞言(云云)其印明有二説。一三明三印是也。於持明房本受之。一一明一印是也。如御室傳受悉地印明是也。山王院大師所傳印明是兩部總持法印明也。非蘇悉地傳法印明耳。又尊破(云云)●●(下品悉地從足至臍)化身成就●●(中品令從臍至心)報身云●●(上品祕密成就品。蘇品蘇悉地。從心至頂)法身成就。
(寛徳二年十一月朔)
傳法作法長宴記之。師曰。東界界師西面。資東面。西界師東面。資西面。悉地●同東界而已記者私云。師前有香水杯。加散杖。塗香一杯。燒香一杯。五古一枚。磬一口。先著座。次禮拜(云云)啓白。次持香水灑水(謂以散杖於資頂上一一灌之。如結縁灌頂名灌水耳)次與香塗手。次授三昧戒印明(云云)次五大願。次讀(三部並同之。未畢之時間毎日口分散之時可作禮。而今略之。一部畢之日可有後禮拜也)別尊(若全未受一尊之法之人。最初隨受一法之時可有之。後後不爾)先著座(察其軌之意。若依台者同台。若侈念同金。若依悉者同悉)次加持香水。次灌水。次五大願(可有之歟)次讀。不必授三昧耶戒印明。又若察軌之意依屬三部中何部。准彼意授彼部印明耳。
受禮印明。台無所不至印明。金智拳印明。悉金剛薩埵印明。台藏諸會之中部主印明是也。別尊法各各法之根本印明也。謂資禮時師結之。師頭上有五佛寶冠觀之。
三昧耶戒印。台入佛三昧耶印明。金普賢三昧耶印明。悉有二説。一五古印●字明(謂種子字也)一金剛輪印明(金剛掌也。明如軌文。是軌最初所出故也)記者私云。先年於丹州受三部法之時。作法別有之。而悉地之時五古印●明奉受之(巳上傳法作法也。長久四年九月三日參丹州池上御房長宴記之)。
師曰。先師曰。今所授灌頂四家之流中勿授人。謂高野御門徒其流印信密印別授。慈覺大師御門徒云。別書授之。餘家亦爾。今所授印信密印四家合七流隨所書出(云云)又慈覺大師御門徒三家之流亦爾也。
灌(三十一)
(寛徳二年正月下旬)
佛眼法事欲授灌頂以前之日。先令弟子念誦佛眼眞言一千反(於佛前誦耳)此意亦吉祥品中見之(云云)又弟子入壇之時。金剛薩埵遍入弟子身(云云)如金界遍入金剛薩埵印明(云云)。
(永承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説)
見諦阿闍梨爲弟子授灌頂之時。於自身觀作曼荼羅。自身卽金剛薩埵。出弟子手授花引入。師身曼荼羅手持花故云不空手也。又見諦阿闍梨爲乏財弟子授灌頂之時。於自身觀曼荼羅。令弟子花投我身上。
卽隨花隨處尊位授其尊灌頂(云云)又灌頂之間師之身始終同大日之身。正灌頂之時師自想身同大日。十方諸佛亦同我身影現我身中。大日與十方佛同共授弟子也(云云)。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問。灌頂隨要記云。受者留廂曲(云云)師曰。此是道場之外内廂之處。非曼荼羅前六撅之廂曲耳。廂者猶是次序義也。曲者亞之左右曲入處是也。其中是二龍衞處也。問。地漫陀羅之時於何處留弟子耶。答。於道場外廂外留之。如常水漫陀羅之時作法耳。謂大壇護摩灌頂三壇之外有外廊也(云云)又引入弟子時。台藏令弟子結入佛三昧耶。口授眞言取合掌端引入之。於壇前挿花。又師説借用金剛界普賢三昧耶印眞言(云云)。
灌頂供養法念誦作法
先大日三摩地根本印明并念誦如例。次行位印(安珠)卽行位眞言百反。次薩埵印(安珠)印薩埵眞言百反。次台藏八字印明(安珠)卽八字眞言百反(已上台藏)卽灌頂事金界大日。行位。薩埵(如台藏)次佛眼印明。卽佛眼眞言百反。已上金界兩界各四印明也。又普門持誦之處文云。周遍中台藏已。次及第二院諸尊乃至終竟者。謂第一重院略之反也。終意者第三院也。凡第一院者伊等三古眷屬院是也。
十二執金剛供養次第先火方瓶内(總持自在)乃至東北角内一周。次兩門四器。金東門也(□四□二□一□三)謂先佛右供也。謂先云右(云云)又四奉教在西門者。猶是便者故也。又台神供時誦嚕迦嚕迦明。金有各別之明(云云)又二人授灌頂之時。先上臈引入之。乃至開面令坐堂内壇前一處。授大日五古明(阿字明也)謂何尊大日灌頂授故也。次引入他弟子(乃至)開面。卽引出門前。令隱居半門前香水之机邊。授大日印明。引前弟子護摩乃至中間護摩了。次又授印明。令坐一處。次引入他人。初戶未乃至中間護摩。其後二人並行之不令隱居也(云云)。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道場外邊門。台開西。金可開東也。而隨處便不必爾也。
(永承二年二月下旬)
灌頂次引瞿經云。弟子於弟子院持誦本印眞言。第二院者心何。師云。灌頂壇文云。第二曼荼羅(云云)故灌頂壇邊持誦歟。相對大曼荼羅故云第二耳。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問。不必八葉佛菩薩等爲傳法灌頂所得耶。答。爾也。先授本尊灌頂。次授三部也。
(寛徳二年十一月十日)
問。兩界灌頂之時。受者若得餘尊之時。先授本尊灌頂。後總授也。爾者本尊灌頂之時。於本明如灌頂旬耶。答。不必爾也。
(同日説)
又問。灌頂之時大印等念誦之後。根木印次用之耶。答。不爾。又師於灌頂壇以香花等供弟子有二説。一師直取閼伽香花等供之。二師如次第取閼伽香花等物。一一與弟子。弟子取之捧手供我心佛。故智大師説云。令弟子供香花等(云云)又法性記云。令弟子供感得之如來(云云)。
又三摩波多者。究竟也。謂持明仙先持誦事了後作成就之時。正成就物。護摩成就今亦爾也。受者爲所成就物。正爲令三摩耶究竟成就修之也(云云)。
師曰。三摩波多護摩諸尊段末奉送之前修之(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金界三摩波多時。正手取金剛杵。以檀鉤(云云)胎界亦爾(云云)。
(同日説)
灌頂(台)次第都説。三昧耶處文可依具支灌頂之文。但三昧耶戒梵文多順故且略之(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灌頂事竟第二日護摩。更於護摩壇之處修供養法。更如常六段等護摩爲弟子寂災也(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爾護記引弟子入帝釋方(云云)可檢二十天之位歟(寛徳三年具決)。
(同三年四月上旬)
略出經又説云。引弟子入帝釋方門(云云)師曰。弟子從前入也。其前供物等正供養時可安之歟。而今不必爾也。私案云。開東門也。謂大壇東向故灌頂壇亦爾説也。又金界蓮台從帝釋方引上者。取去花机自東門可入也。而煩故爾也(在上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金界灌頂師資南北事宜隨樂惠(云云)台。師北。資南。不能必爾也(云云)又云。金灌次云。問云。汝見何等相等。覆面後見也。又云。金灌次云。普賢法身遍一切文次誦婀字密語者。唯婀字眞言歟。加今(云云)。
又金界正灌頂之時。令弟子結五佛根本印誦其明。謂結五佛之三昧耶印。誦五佛之羯磨明也。謂弟子結大日三昧耶印。誦大日羯磨明。師卽結大日灌頂印。誦大日灌頂明。卽灌中台瓶水。次阿閦乃至不空成就亦復如是。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金灌記寶部灌印云。金縛智定面捻。
稍令曲屈悲願(云云)略出六本六文金縛二空(智定)側合少屈如寶形。忍願又合屈如寶形也。如台軌云。次當結寶印○進力如寶形。禪智亦復然(云云)傳法次云。禪智亦復爾者。禪智少屈如寶形(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又金灌次云。師以止羽。○鉤弟子觀羽。以小杓如前沃火各二十一杓(問師云云)問曰。師者何事耶。師曰。人人名二十一杓煩故略之耳。唯反渡之耳(云云)。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金灌次末一房花投掌之處云。重令要誓。如上所説。不得輒説此法(云云)文點如之。謂如上諸法事輒又不得脱。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略出云。其灌場壇應向大壇天方門外下至二肘(云云)師曰。天方者上方也。云梵天方也。
(同日説)
義釋五云。説灌頂壇云。但開一門也。其門向大壇(云云)師曰。受者從後登臺也。
(寛徳三年正月上旬)
經二云。漫陀羅初門大龍廂衞處。於二門中間安立於學人投花處也。師曰。初門者第三重門也。謂從外初故也。二門中間者。只是門左右二邊中間也。非二門也。可令於門二中間(云云)如之等經亂脱也。可思之。疏八云。引經第一重○二龍王可衞○散花(云云)師曰。第一重從外第一也。如是等是隱密之語也。疏六云。於第二重釋同之。門廂曲中置二龍王(云云)今私案恐是隱祕之語歟。如疏云。至第二之外者。第三重釋迦院之外。以護摩壇之處疏釋可准歟。
(同日説)
經二云。現對諸救世而散淨花。隨其處行人而尊奉曼陀羅。初門(乃至)安立於學人(云云)師曰。是亂脱也。謂曼荼羅等一行可讀。現對諸救等之上也。其意顯然也。初門者如上(云云)二門中間者又如上(云云)六卷經云。花芭出外。四卷云。花芭(云云)師曰。六本文可也。
T75094001.GIF謂於蓮花下有月。花芭出月外也。光芒者頗可思也。
(同日説)
師曰。灌頂壇蓮台極少狡之定同大壇中台八葉也。不可減之。
(同日)
釋云。問。釋云。若中台八尺者。第一重四尺等(云云)是卽其可建立曼荼羅定量歟。答。不爾。只是重重間校之量分別易程充之。
(同日説)
釋云。幢○二標○上横置。其廣亦爾(云云)師曰。横栝者横桁也。其廣亦爾。横栝廣卽門廣齊故也。
又云。偃月下置旗。像取繒帛裁令正方。可隅角破之以爲兩幟。各附幢竿之外。上銳下垂也。師曰。其形T75094002.GIF是也。其色不云之。可意准之○一一右界幡也。故云正方也。其隅角可破出幡手。故云隅角破之。又其首△三角也。故隅角破之也。以二幡各除一桂故一門兩幟也。凡謂門幢竿等皆懸旗也。又其旗上尖。下足。故云上銳下垂也。又云。四維際亦置幢竿(云云)師曰。四隅皆有幢也。又云。大勤勇門偃月上置如意。金剛手門拔折羅。蓮華午門○商佉(云云)問。何不云四門耶。答。交隱之也。問。東方四重門同置如意珠歟。餘方准同之。答。凡已上文是説中台門標廂衞等也。故外三重可准之歟。又畫圖出最外南北門上安其物(云云)又云。其標兩向置之(云云)謂一門兩故也。
(永承二年十一月十日)
轉字輪品云。不空手(云云)釋云(云云)謂手授花故云不空手也。轉字輪漫荼羅行品云。第三卷繒帛覆面門。而起悲愍心。作不空手圓滿菩提故。
疏十三云。不空手作圓滿故。謂彼弟子欲令無上速圓滿。故隨上中下力分辨。隨其所有供養諸佛本尊等。或持寶花等而献之也。若隨佛有上。當成就佛頂。隨面上應成就佛眼云心何。答云。終得證時事歟。依之可得成就歟(云云)。
(永承二年三月)
瞿醯受持地竟。又結蘇多羅。
受持弟子名號(云云)謂結五色線(二十一結也)謂其眞言(如先日同)於其句末加弟子名耳(云云)(寛徳二年六月中旬説)。
取浴水法先房中三部被甲等(如例)次向泉處(師前行。資後行)次至泉了先以●字●字加持其地。謂結火印誦●字燒淨其地。次結八葉印誦●字灑淨其地。是爲請出水神先淨地也。次加持散米。以●(火印)●字(八葉印)暗歩帝吽發吒(掬水印)灑水印明加持散供。又以杵誦阿密里帝吽發吒之明加持之。又以施飮色須彌王甘露一字心印明加持(如例)次以水天印明加曳醯呬之句勸請出之。次散供散之。次普供養。次讀阿演都之讃。已上財施。次心經諦縁度。次事由。次懺悔偈。次發遣(加施餓鬼飢也)次被甲不用三部等也。次資汲水。師卽於流底觀●字。於流上觀●字。令汲之次還時資持水桶前行。師後行。次棚上安水桶之後。師以杵不動降三世二明加持之。已上了。
灌頂(第三十二)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正灌頂私記中大師曰。金界灌頂曼荼羅分明説顯之。台界灌頂曼荼羅祕密不説之。故金界灌全如彼文。今台界灌頂文不分明。謂有二種之灌頂。可名佛牙灌頂樹王灌頂。謂初以字。燒字之後。於灰中以四瓶(四者五也祕之也)灌之。是卽爲生種子也。卽依阿字之地上灌水故種子卽生(五字也)次卽成塔形。是佛牙也。次卽正灌頂。是成佛之時以智水灌頂也。故知初灌水是生種及芽也。次是正授法王之職位。凡成佛身有三事。一種子。二芽莖。三樹王也。問。種子芽莖樹王者何。答。大日●寶幢●等是也。問。難云。若是梵字以之爲種子者。是唯人意也。顯何用耶。答。尋其本源云。悉地出現品意。從大日如來身分出●字。從此字出生諸字。此卽台界種子也。又金界從佛身出●●●●。卽是種子也。其所出字注衆生之心。反入佛心等。各住隨方月輪成其尊(云云。可檢)故此種子字者。從心中所出生也。隨其所尊之智用也。次卽生芽莖。謂種子依地水二大増上之因縁卽生芽莖。義釋處處有芽之文。謂三昧耶形也。塔也。次卽生長成樹王。謂正成佛身也。義釋云。顯教中説樹王之功徳。今教中説樹王種殖因縁(云云)此意。問。此記意鑁水之次卽生五字心何答。地水二大之中増上縁也。故地上灑水卽五字生也。謂五字也。謂五字重布是爲成塔形幖幟也。理實五大各各具五大縁也。如倶舍等云四大種等也。故鑁字水中卽具五大故。從●字卽生五字也。乃至餘四大亦可云爾也。故義釋云。從縛字生五大(云云)問。五大重布次第有何意耶。如顯教云。四大種雖一塵皆不離之。無重布之次第故。行者身中自足至頂不離五大也。何云爾耶。師曰。重布只爲成塔形假立也。如智拳。二拳如顯境智也。理智形非拳而標也。今亦爾也。理實如四大種。雖一塵皆具五大也。問。台軌意以字燒字之後更生五輪字歟。今疑以前火及阿字地之彼後更可生鑁空二輪也。前火動之時有風故也。又内護摩之處文准之可疑之。何更云次第生諸字耶。如灌頂處文可得意也。又台軌文經處處文一盡也。而經文如之。以字燒字之後無次第生諸字之文如何。師曰。軌爲成行法故。隨要抄文而略嚩字水義。頗祕之也。護摩爲成就用之。灌頂爲究竟用之。故軌可有二意。一重布爲成塔形故。一以字燒字還具五字。如灌頂文也。又灌頂文●●●反具五大。卽五大皆遍身無重布之意。而爲成三昧耶形故。更重布觀之也。護摩文亦如文。又具縁品釋云。從●生五字者心何。師曰。理實四大各具五大。故嚩字亦生五字也。乃至風亦爾也。
問。内護摩文云。猶如劫火無灰燼(云云)灌頂文云。灰中灑水(云云)二文灰有無心何。答。無灰者元煩惱業苦之灰也。有灰者阿字同。體理性之灰也。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説)
以字燒字之後●字火動卽風者。若無風火卽不生。火必具風。如風不通。瓶物之内燃火入之卽火銷。故火必具風。故不動尊以●字爲種子。謂不動尊智火也。●字風也。●空點是空義也。●地也。
問。火風先已滅。●地中水空有之。故唯三輪也。云何具五耶。答。前後合輪不離一身。卽具足五輪成法身也。何況不燒妄想有漏之身。云何成無漏法身體。初云同之。又付一身一一支節身體一一皆具五大也。何臍以下有之。乃至頂空輪在之。故知五輪次第重一途之説也。故前後合輪一身卽可具五大五字也。故持師曰。臍以下常觀地。臍上常觀水。乃至額上常觀風者。各於其處有地水等氣成病歟。故一一支節各具五輪義佳矣。師曰。一説内護摩觀火生三昧後五字成身。如台藏五字成身。五輪次第重之觀。但不用印明持杓故也(云云)唯觀字重之(云云。山本和尚説同之)又以字燒字。先●字方壇中有弟子身。謂□其形也。謂●是本不生之理也。理中依執迷地受生死之身。表此義故●中安弟子也。卽以●字智火燒其迷執之三道。只留不生理也。次卽以●字大悲水灌死灰。爲生長種子也。次卽次第生五字。字變各成其輪。卽卒覩婆也。
問。義釋云。●字火動之時具風。鑁字空點虚空等(云云)爾者別更不生五字也。卽反具也。云何更生五字耶。答。次第更生五字也。但義釋意者更生五字因縁出也。今此五字無因縁非改須生。前火因動空之因等有故今更生也。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問。文云。然初阿字必無空點。金剛座故。嚩囉訶佉必具空點成就法故者何。答。釋●●●●也。初●不具空點故。而金剛座成就法故者。可思之。問。或説●●乃至●(云云)如何。答。此又別一説也。不預今文意也。
(永承五年十一月十日説)
釋云。初阿字必無空點。金剛座故(云云)會云。釋●●●●●五字也。其●字是座故不生安點。只是方壇之形耳。或説●●等(云云)未譯耳。文云。嚩囉訶佉必具空點成就法故(云云)會云。此四字是成就法故成佛身。故具菩提字點也。只是除●空點之次釋歟。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釋文卽具五大。然初阿必無空點者。卽初以字燒字。●字方壇也。故次云金剛座故(云云)嚩囉訶佉必具空點者。●●●●也。問。次文云。成就法故者心何。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問。祕密品釋云。微妙法水從空而住(云云)如何。答。法水從●字生。而雨從空注故從本云也。第一義空也(云云)師曰。金剛手以五輪問佛。佛卽赴問説之。故大日經始終不過五輪也。如法花經文殊答彌勒問顯法花始終。而彼以彼顯之。此以問顯之(云云)。
又問。加持瓶四菩提與八葉四菩薩同異如何。答。恐加持瓶因位四徳用歟。謂斷惑智也。八葉卽佛果徳八法身也。故不用之歟。未詳之。故台界正灌頂有二度。初四菩薩卽生種子也。後正授職住。卽八葉用之。又加持四瓶用四菩薩者。普·慈·滅·除。謂縁起品中以此四菩薩爲首事起故用之歟。又是因義也。卽是因中之終行。故灌頂時先以四菩薩灌之因也。次正授佛果灌頂也。此四菩薩是因四徳也。八葉中四菩薩果地四徳也。故先用因四菩薩。縁起中四菩薩段之後正灌頂時用八葉正是果也。
又八葉四菩薩普賢文殊觀音彌勒者。亂脱儀軌意也。又現圖曼荼羅同亂脱也。彌勒觀音是正也。
又五瓶加持印(如記)但滅惡趣印合掌用之。如傳法記。又文四瓶者標一瓶也。謂四智是佛之正智也。而法界性智是理也。而有智名理上稱智名也。猶智法身之義以之思之。
又四寶所成瓶者有二説。謂中台瓶是也。四寶者四智寶也。大日如來瓶此四智寶所成就故也(如云四瓶是約四智也)二謂卽四瓶是也。各一智所成也。卽四智寶也。非寶穀藥香四種耳。又或一説四寶者寶穀香藥也(云云)又五瓶移灌頂壇之時。當成此念。十方諸佛來集此灌頂壇。同共作灌頂事。故十二瓶執灌頂之時。執持名號者。於此處殊唱其一一名字可祈念也。又供養之時一一可唱其名供之。而又人師意樂唱禮之中加用之(云云)。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台藏五瓶赤帶瓶東南。餘准之。四天王次第亦如之順引當東南也(云云)。
御本云
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決遂寫功畢。阿闍梨澄舜。
四十帖決卷第十三
疏傳授次第(一)。義釋(二)。
諸經典眞言(三)。軌儀由緒(四)。
●經(五)。別行經(六)。
蘇婆呼經(七)。陀羅尼集經(八)。
牟梨(九)。理趣(十)。
大日五字(十一)。金五(十二)。
三部別法(十三)。青龍(十四)。
義決(十五)。義釋加疏(十六)。
抄記(十七)。阿字觀(十八)。
義記(十九)台一卷軌(二十)。
甘露佛頂經(二十一)具支〃〃(二十二)。
嘉會壇(二十三)祕藏記(二十四)。
無畏決(二十五)梵網經(二十六)。
七星如意輪(二十七)却温經(二十八)。
祕錄之内(二十九)。
(三十三)
疏傳授次第(一)
始自寛徳三年四月十四日。於谷底御房重奉受大日經疏。師先鳴磬表白。次弟子各起禮拜(三反)次師發五大願。次讀疏。
聽衆
圓融坊僧都。無動寺僧都。定心院阿闍梨。理智房内供。安慶少僧。長宴。
疏相承次第禪念律師授仁眷君。仁眷君授長慶君。長慶君授千通院。千通院授禪覺持經。禪覺持經授皇慶阿闍梨。皇慶闍梨授長宴(云云)。
義釋(二)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超舞寺入唐三君(又云池邊公)法號遍明(云云)祕錄云。大毘盧遮那經義釋十四卷。有温古序入唐遍明和上送來。異慈覺大師御本(云云)。
師曰。件義釋是彼三宮送來也(云云)。
又檢點年代記云。貞觀五年宗叡遍明入唐(云云。相傳云。入唐三君御供宗叡僧正同以入唐)或人私被抄年代記云。貞觀五年眞如親王入唐(云云)恐是計其法號歟。師曰。眞如親王者。圓成寺三君也。或説眞如者入唐三宮也(云云)徳之入唐宮。是遍照也。圓城寺宮是眞如也(云云)。
諸經無畏眞言決(三)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説)
花嚴法華等顯教諸經譯者。略印眞言。只譯所説之理。故云印明闕不出也。如彼金光明經新古二譯。古全不出眞言等事。新猶眞言經也。
作軌儀之由緒(四)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大日金剛頂經意。或有行法不相順事等。而出軌者能捨取經文綴聚經意。以作行法次第耳。
●●經決(五)
初品率覩婆印者。外五古印是也。四接行品云其印云。四種鉤印(云云)謂如金界四接印。惹吽鑁解印是也。隨諸四字結四印是也。又壞二乘眞言(如文)卽文殊印明也。其印一院文殊劍印。外縛二火屈上節(是山門所傳也)東寺傳云。左手作拳當胸前。想右手持一莖蓮花。右手作刀印。謂左火風並申。以空押地水甲也。以此刀印右腕其上覆之右引遣。卽想蓮莖打截(云云)初品云。本有金剛性(乃至)三業持常等心行寂謂横讀之。或竪讀之疏也。或横或竪(云云)眞如實大三昧品云。内竪十度縛。忍願屈如頂。謂忍願拄屈圓形。猶如佛頂形(云云)又金剛輪密語(如文)印輪壇印是也(如文)自餘諸品決如先云所記(已上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永承元年十月説)
瑜祇經大勝品云。十二臂持智拳印。復持五峯金剛(乃至)法輪十二大印(取意云云)問。案文意只有十一印。謂二手結一智拳印故也。爾者何云十二大印耶。師説淺略説十一手。故云十二大印也。祕説(云云)智拳印者。右智法身印也。左理法身印也。卽是表理智冥合。故二拳(智上。理下)相重形也。故開一印有差別。故云十二大印也。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瑜經初品云。本有金剛性(薩)乃至無爲與作業(業)
金剛鉤召起云(王)乃至被金剛甲鎧(護)。染欲諸有情(愛)乃至盡際諸蓋障(牙)。稱讃令歡喜(喜)乃至三乘持常寂(拳)。
師曰。此十六句横讀之。又竪讀之無妨。釋疏耳。
護摩品云。悉皆云是我云。師曰。我者佛也(云云)。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又瑜祇率覩婆印。名金剛部是普賢金剛薩埵故歟(又可見疏文。云云)叡成供秦。瑜祇經撰文云。瑜祇經無人相傳。我安然大阿闍梨獨傳授之(件經甚古破本也)。
(永承四年正月中旬説)
冒地品薩埵眞言句義。金剛藏菩薩心(云云)。行位眞言句義(如先云云)。
(永承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三種悉地經上云。首尾讀誦受持。師曰。蘇悉經上云。用此根本印明(云云)一説云。三種悉之印明是也(如先日説也)今亦説云。此三悉經中印明是也。此經是蘇悉地中最極成就法也。其明有用普印○普印鉢印(如曜印也)五?印(外傳是也)其中緒勳呪(次云。緒功呪。云云)謂求聞持法者。仰者先持念誦百萬反之後。欲作最後成就之間(謂文蝕攬蘇是也)有障起。若不遂之。而彼先持授與成就法卽有間斷。故於後時不能作成就。而今此眞言功用力故。卽結前勳功。故雖問斷移時節。持讀誦緒勳眞言。卽可作成就法也。若非此眞言之功用者。更作先持誦法。卽可作成就法也。且擧求聞一法爲例耳。自餘先持誦并成就法。皆准耳。此經中有行者。天厨印明耳。
蘇婆呼經(七)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蘇婆呼經是無畏亂脱(云云)不亂本東寺(云云)七卷(云云)。
陀羅尼集經決(八)
陀羅尼集經中五部佛(一)般若(二)菩薩(三)金(四)天(五)第二云。釋迦心印呪(印如文)唵薩婆悉底鷄毘輸陀羅尼莎訶。師曰。釋迦小呪用之。
第四云。世尊我未曾見。我以此法防護其身(云云)觀音文。師曰。此文點不得意。但師説末言反二度讀之。未曾見。我以此法防護其身(云云)。
祕云。四分戒木云。爲(云云)又人云。言(云云)今案之不字無之讀不言。故未言二度讀之可爾也。
第五云。千轉觀音心印呪(如文)又云。千劫○業障○滅盡得千佛聚集善根得皆千劫流轉○見千轉輪王(云云)師曰。觀音所證法門無數。且爲利生所現。以手爲極也并今文以千爲其數。卽千手菩薩所持標幟皆是一切觀音標幟也。如意輪等一切觀音皆在其中也。皆是一種法門也。今言千轉觀音者。卽彼一千部至聚也。彼千手菩薩唯四十餘手所持明之。今此觀音卽彼一千手所持標是也。故云千轉師説。卽以此千轉印明爲一切觀音印明(云云)乃至諸經諸軌所説有名有法。觀音皆依之修之(云云)。
第十一卷請雨經(云云)師曰。聖逼法以此卷爲本文。彼御門徒祕事也。努〃〃(巳上)。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牟梨漫荼羅經(九)
牟梨漫荼羅經者。是與寶樓閣經同本異譯也(云云)師傳。牟梨經眞言是補閣等事用之。唯金剛輪陀羅尼(云云)又件經准蘇悉地經用之。説悉地等作法甚委也。又件經説護摩柴云。其爲無名。如驢蹄截之(云云)師曰。無名法者降伏法也。謂降伏法修之時。不令人聞其法名。故云無名法也。驢蹄截者。其木端打○形如驢蹄形也(云云)T75094401.GIF降伏之外法不驢蹄截(云云)又件經云。畫像曼荼羅同五色土(云云)丹是也。又云。䴵(云云)謂餅音。謂?頭也。上古内裏御修法等之時。以?頭爲壇供菓子。其形如梅枝桃枝(八種葉之物也)而其左右頭搓。又云。供養○其面凹作如並母指節外許大(云云)護摩瑜軌云。一指(云云)又牟梨經招指者。頭指是也。又牟梨(卽牟尼也)曼荼羅者(大日疏之曼荼羅者。眞言云云)故知此經牟尼眞言經也。卽其三曼荼羅卽是三眞言也(巳上寛徳元年四月上旬説)。
(永承元年七月説)
應接不動中所引牟梨經是異本也。可求之(云云)。
理趣經
若修其法彼經中説十五尊法。若一一修之。若隨一法修之。其諸尊曼羅大日金剛薩埵(云云)十七尊曼荼羅如常。餘十三尊一印曼荼羅也(十三尊之)彼經有十七清淨句。卽是彼初十七尊曼荼羅中。十七箇尊句義也。而經中非有十七尊也。一〃曼荼羅只是初二曼荼羅中一十七尊也。其十七尊曼荼羅若修之。卽若大日若薩埵經中種子卽覓般若理。謂彼經一段(其尊段意也)文意可觀之也。卽尊普賢理趣會軌是其儀軌也。以此意可修其大日薩埵兩尊十七尊〃〃曼荼羅法也。軌意若此十七尊壇得意。自餘諸尊壇也。凡其經中十五壇二十七尊曼荼羅。十三十三尊曼荼羅也(一印)一〃觀其般若理耳。如前(云云)或説。懸金界曼荼羅修之。彼寺人爾(云云)可問之(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理趣經十七段別別壇也。各其句義繋心也。
大日五字軌(十一)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毘盧遮那五字軌是大日授龍樹本也(云云)有亂脱也。如別注之(云云)。
金界五支(十二)
(同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金界五支法是四種輪中降三世輪略法也。非別尊法。金界法也(云云)。
三部別法
師曰。三部大法各有別法。台隨行。金三摩地。蘇十八契也。是則三部別法也(云云)隨行法者。此題可名大日經第七卷。謂大日文殊觀音等隨行何尊儀式也。而不名經。別軌造大日一尊法名隨行也(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同日)
三摩地法無別由。只有五相成身等三摩地一儀也。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隨行軌者。以此軌隨何尊可行也。故云也。三摩地法者。只是金界瑜伽之法也。
青龍軌(十三)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青龍三卷軌奉受了。禪林本也。東寺義受歟。
無玄法軌印明等重決受了。謂觀音部中奉教者。難陀優婆難陀阿修摩睺羅等印明也。
師曰。難陀優婆難印。難陀右五指安左手指背。掌向下。左五指竪上。横置右五指(云云)優以左安右上爲異(云云)清涼説。此印左右手掌全互相覆(云云)謂互掌覆背也。師曰。今此三卷義是東寺傳讀也。(サテ)是彼寺傳也(眞言注云。印口授者是無所不至印也)又八印結受云。其慈氏印二説。一如常。一唯心前金合只微左右轉之(云云)又云。師曰。東寺傳授睿僧正青龍三卷軌云。今所授青龍三卷軌是彼睿僧正本(云云)。
(寛徳三年六月九日)
玄法寺者。法全大和尚先所住也。青龍寺同大和尚後所住也。
義決(十五)
(長久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義決不空製也。智藏者卽是也(云云)。
(永承三年壬正月)
義決者。是智藏三藏所製也。或一本注云一行阿闍利記者大誤。又義決釋經六卷本也。所帖文全同也(云云)。
義釋(加疏。十六)
(長久四年九月説)
義釋阿闍梨者。若一行。私謂。語阿闍梨者。無畏三藏也。若無畏語阿闍梨者。達磨掬多三藏也。而望文斟酌之。炎王授歸戒。授無畏(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説)
大日疏阿闍梨者。一云。一行指善無畏也。一云。無畏指掬多也(云云授誓歸依無異云。彼云治定本)。
抄記(十七)
(寛徳二年四月説)
師曰。抄記者一行大和尚私抄記也(云云)。
(長久年中決)
抄記者。義釋奧文是也。
阿字觀(十八)
阿字觀一卷。是同眞實智品義釋意。若彼品文抄云歟。
義記(十九)
(同日)
傳教大師將來七卷義記。大體同二十天疏文。而疏亂脱多之(云云。件七卷本在谷御坊。後日可見之)。
金剛智譯胎藏一卷軌(二十)
師曰。金剛智譯台藏一卷軌是伊舍羅口所誦也。三藏卽隨口誦譯之。卽是大日經第七卷同本異譯也(云云)。
甘露佛頂經(二十一)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且依題於軍荼利法中出歟。疏未來者祕之歟(云云)。
具支灌頂(二十二)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具支灌頂缺第七卷。是卽智證大師破燒給也。但持誦不同第七卷是其也。然和上有所思食。以之顯彼也(云云)。
嘉會壇(二十三)
(長久年)
嘉令壇灌頂次第是然和上所製也。五右院者彼御住所也。門徒者可尋之。若書寫誤歟(云云)。
祕藏記(二十四)
(長元年中決)
祕藏記者可尋之。持誦不同引之。猶唐書歟。
無畏(二十五)
無畏決文中。後文抄入要文。非決文也。
梵網經(二十六)
(長元年中決)
梵網經金剛頂淺略文也(云云)魔受化者。彼金剛頂瑜伽所説降三世尊降魔事歟。又云。義決云。梵網經是金剛界淺略文也(云云)小山本台記云。慈覺大師進官錄云。梵網經毘盧遮那佛説菩薩心地戒品一卷(亦名大乘鉤鎖菩薩戒。一卷是極密)集昔擇法華經信解品用鉤鎖義。今見此文理智和合哉。故今記出件戒本顯名耳。
七星如意輪法(二十七)
(同日説)
世間有書也。
却温經(二十八)
(長久五年二十一日)
却温經或説僞也(云云)。
祕錄之内(二十九)
(同日説)
冝傍見者。如説訓知之。
(本云)
文明十六曆(申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書之功訖。
阿闍梨澄舜
(本云)
天文十五年(丙午)三月日東塔北八善光院傳領。祐海之。
于時寛永十七年正月十四日書之畢。
四十帖決卷第十四
開眼(一)。水曼荼羅(二)。
地主位(三)。道場風(四)。
三金剛(五)。門外(六)。
結界(七)。前辟除(八)。
散念誦(九)。四種念誦(十)。
自在門(十一)。行道(十二)。
行法起立(十三)。出穢(十四)。
臥誦明(十五)。後辟除(十六)。
解界奉送(十七)。東寺供養法次第(十八)。
壇上供(十九)。
三十四
開眼(加木像本末)
新像開眼之時。若非衆處者結佛眼印。
印新像五眼(如常)右旋三反(如常)若懇時毎一一尊開之。木像斷材木不謬本末。以本爲下。以末爲首。
水曼荼羅(二)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於地曼荼羅大壇外有道場。外廓如常水曼荼羅外道場外廓也。於其外門前可安灑水瓶也。
師曰。凡非七日作法。是云水壇曼荼羅等。如今代灌頂曼荼羅供等是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鎭五寶等。或説入曼荼羅之下(云云)而猶是強事也。七日地壇時入五寶等也。非水壇之作法(云云)。
地主位(三)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安鎭軌云。行者左邊羅惹位。次大日位。他主位(云云)問。王位之外有地主心何。答。上古未立國王之前亦有其地主。如大和國之主也。相傳云。倭國以犬爲主故。國主干犬尾之形(云云)件國主今居大和國(云云)以之可例知之歟。
道場不令入風事(四)
又行者建立道場不令風入内。無有間隙。密〃隱圍之(云云)故羂索經以像損之動搖爲成就相也。無風動自然動也。
三金剛(五)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説)
師曰。掌内●(身業)舌上●字(口業)心上●(意業)三字變各成五古杵。三杵變合成一金剛薩埵。三業清淨也。而右拳印四處。右拳安乳上。左安腰。想成薩埵。如金剛界中(云云)。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三金剛唯以金剛界爲本耳。
門外(六文)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室内或説。於心上觀種子云。入本尊三摩地。趣向道場意也(云云)師曰。於道場外彈指唱吽。是驚覺之意也。如律中彈指之意耳(云云)。
結界(七)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參丹州)
結界之時。若檀越之家。若一家之内結之。若自行等者。若一房。若一間結之。而於其中觀法界曼荼羅。皆圓備如淨名之室也。而長魔事故狹結之佳矣。我主宅之内有何違者耶。故家内房内任意結之無憚也。而極廣結界七重結界(云云)不過之(云云)。
前辟除事(八)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障除者迎請智處城如來等之時。其城以下魔等可從。故必辟除也。餘法亦准知之。
散念誦(九)
(永承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説)
東寺正念誦之後如常結根本印等了後散念誦。謂任意千萬等念誦遍數滿之。如世人常念誦也。如淳内供如意輪記等耳。
四種念誦(十)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諸儀軌諸經等所説行法四種念誦之中。皆是所作成就念誦也。謂初持誦之後可作之也。謂初意支念誦者。先見端嚴之像。開目閉目見之。於本尊心月輪分明。於我心觀月又分明也。而後於本尊心月觀種子卽分明也。自尊口出入我頂。乃至旋轉分明也。然後眞言之字隨分明漸加之。乃至一眞言皆分明也。故台界諸眞言種子字先在初也。但不動呪種在終。若意支念誦之次以安初觀之如是。意支分明之後乃至具支念誦之後。可觀成就念誦。而世只直成就念誦作之。不作初持誦法也。義釋之文初持誦等者此是也。無初持誦法得成就者。如修求聞持法人也。有其證(云云)。
(寬徳三年四月上旬説之)
又云。諸尊法是多第四作成就法也。而是作前三之後必可作第四也。而代只直作第四云。法無驗。是恐〃(云云)。
(同日説)
又云。不動等諸尊別軌之落叉萬等數等(云云)謂先持誦法也。卽又名先承事。名先持念誦是也。
(同日説)
又或不前三念誦直作成就法。如云十一面儀上參。先不修持。能成一切事業(云云)謂雖不作先持誦。直作成就法也。又同儀中卷意習先行法(云云)是一軌二文相違也。謂據一義也。若隨機。若隨法耳。又或別尊一軌直作成就(云云)金童歟。可見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問。立印等軌何故只出等第二先持誦。不云第一意支耶。答。凡意支念誦是一切行者必定光可有之。理極成不疑。故唯限反數。先持誦法出也。諸軌出先持念誦法等准知耳。或軌百萬反。或云落叉。或若干反等皆是也。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於谷御房)
又云。諸別尊軌等皆先持念誦法也。而立印軌求聞持法等。先持誦之時得成就之相出之。依先持誦卽得成就。故出其相也。立印中其相非一。求聞中攬蘇是成就相也。別不作成就。先持誦之時或卽得成就故耳。
(同日說)
中堂修正軍荼利結界法者。是慈覺大師所渡給也。藥睿闍梨亞修久之。其法大意者。以牛黄爲成就物。七日之間結護加持。結界道場。鎭護堂裏。逐除毘那夜迦等。撥遣作障者等。修正了時與諸行者也。如云以牛黄點額是也。是則作成就法也。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
又諸儀軌等行法皆是成就念誦之作法也。先三念誦了後正爲成就所修。成就念誦之作法也。而先持誦之意支念誦了次第四種念誦之後正作成就念誦也。而世只直作此成就念誦作法。如求聞持等。無先念誦得成就之人多之。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世間成就品有四種念誦。一意支念誦。謂先觀本尊相好相好分明也。
而於尊心月先觀種子字種子字分明卽眞言字一〃加之。乃至一〃眞言字皆分明也。故台界意諸眞言中。先種子字。次諸義也。是觀次第也。如不動明種子在終。雖然先必觀種子(云云)而一〃字了了分明。卽觀一〃字義更分明也。而卽諸字有聲。一〃字旋轉流灑一一有聲。謂如●字。唱阿聲乃至眞言諸字皆有聲。唱字名也。此念誦純熟之後。次作先持念誦。謂其本尊眞言依教。若一落叉等之數反滿之持之也。而後三具支念誦也。謂辨香花等諸事供。供養本尊等也。次四作成就法。謂前三念誦已成就了。更作成就法。謂祈境界。謂若以何物可成就物乎。可祈之也。若夫夢可成就杵若劍若蓮若種種異物。隨其境界作儲其物。修成就法卽依其物發神通。手持其物。往反十方佛刹爲持明仙。乃至等覺了。卽今此三摩地所成就物。謂之三昧耶形也。卽本初入門中三摩地所成標幟也。已上此作成就法。謂之成就壇也。若無意支作先持。乃至無前三作成就。還妨祕法。何有其驗耶。卽諸別軌等多是第四作成就法也。而無前三直作第四云無驗痛哉痛哉。但依台藏金剛智一卷軌意者。不作前三。直作成就(云云)聊有法驗。依此意尤可貴可貴(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字道事。世間成就品義可見也。
自在門(十一)
師曰。持明者隨得一成就名自在門。若入自在門者。雖未斷一毫之惑。必速成等正覺。無久流轉(云云)。
行法時行道(十二)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問。行法之時行道遲繞滿數反耶。答。見蘇婆呼經可爾也。
行法中間立起事(十三)
(寛徳二年十月説)
師曰。行法等中間可有急大小便急可出往。諸文除病等者是也。是則行法等間病也。其起立作法如前日記之。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行法中間依大小行出外時。於座上打敷等安之上安三衣。若杵等安之而出如佛室也。又説如常頂觀(云云)。
出穢(十四)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出穢時可解前所結界。更加穢等印明也。而不必解之。
(寛徳二年二月二十日説)
又入穢時觀字有二説。一頂上觀●字。左右觀●字。謂頂上●字火光。卽火頭金剛也。左右吽字。下體卽金剛也(經有此説云云)又自身卽●字體也。左右●字同前説(此一説是略出經意也。云云)。
(長久三年説)
師曰。上厠時頂上觀●字。左右脇觀●字。下體卽金剛也(云云)師曰。結護自身而後行穢時。可解前結護也。而不必爾。煩故。勞故。
(同日説)
師曰。見不淨時以烏瑟灑磨解穢印明加持面(云云)其印明在陀羅尼集經中(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入穢之時頂上●字放火。謂火頭金剛身也(不淨金剛)下體●字(左右)略出經有短吽(云云)。
臥誦明事(十五)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或軌(八字歟)或經云(頂輪經歟)。
後辟除(十六)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辟除諸事時。可用部尊眞言(悉地經見)而世唯用一字呪。而猶隨部可替之。又彼經意。若入穢等時不慮本持呪。憶念誦誦一字呪解之(云云)又成就之時亦用此呪(云云)。
(同日説)
師曰。辟除阿尾舍等之時。隨要以三部主印眞言辟除之。世人皆用一字明。而唯是佛部也。猶可換用之(云云)。
解界奉送等次第(十七)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常途供養法。解界奉送三部被甲等之後。九方便并隨方回向用之。護摩等之時振鈴之次卽九方便隨方回向等用之。後解奉送等用之。又云。如常行法之時。九方便并隨方囘向等最後用之。若護摩之時振鈴時用之。如常(云云)又云。加持句印明。常行法常用之。護摩等要期之終結願之時用之(此一條可決之)又云。一切供養法終作法。閼伽。若鈴。解界奉送三部護身之後。九方便(若五晦)若最後一段。次隨方迴向(云云)。
東寺供養法次第(十八)
東寺供養法次第。於初四智讃後云。以我功徳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三等加力故。無量無邊殊勝妙具(乃至)無上菩提(云云)此増加四句出大日第七卷。彼意耳。同次第此増加句次禮佛名號。曩謨摩訶毘盧遮那等(云云)具如東寺三摩地次第耳。
壇上供事(十九)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説)
壇上燈明。或師八盞居之。謂構之兩邊花器之次。次各居之。但法花軌云。四角心燈臺(云云)世多用之。又東寺壇供四面花器之次居之。内外不居一列。閼塗花食等居之也。
供養法時先供菓次飯。次汁。或先飯。次菓。次汁(云云)。
(御本)
文明十六曆(甲辰)夷則天於桂輪院。爲興隆佛法之四十帖説遂寫功訖。
阿闍梨澄舜
(本云)
于時天文十五(丙午)三月日(東塔北八善光院)。
傳領祐海
十五卷之内。天文十七年(戊申)五月六日(本院西谷持福院内尊忠書之畢)。
四十帖決卷第十五
行法肝心(一)。
忩忩時行法(二)。
傳法次第(三)。
年始行法(四)。
令法久住法(五)。
兩略別尊法(六)。
別尊法依兩界(七)。
別尊法多依悉地修(八)。
十七尊(九)。
一印曼荼羅(十)。
受地(十一)。
五色(十二)。
供養輪撅等作法(十三并置作法)。
除難灌頂(十四)。
求子法(十五)。
雜一(三十五)。
行法肝心(一)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一日參谷御房諮聽要義等。長宴記之)
凡一切功徳法門悉行者心中無始理具之法門也。若不修行在纒中不顯。修行之者。開顯無疑。故一切之行法等我心中所具之法門行顯也。故法易成。驗易成耳。如天台觀心釋。一切功徳法門約心法觀之。眞言約第八識具一切法門耳。卽是淨菩提心之月輪也。一切染淨諸法内外萬殊皆悉第八識之所變耳(云云)(永承元年佛眼決同可見合之)。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於谷御房)
諸佛菩薩眞熏。一切衆生雖不覺知自成金剛薩埵乃至成拳等。必定不疑。何況隨分結印誦明仰彼冥熏乎。如彼青蓮軌之初啓白之意耳。結印誦明求聖加護也。
(同日説)
青蓮軌之初啓白之意可存念耳。結印誦明請冥加耳。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大日如來爲我等法界衆生常施冥顯之利益者。謂境智冥合之後。自受法樂熏法界也。顯益者現他受用身顯熏法界也。我等佛之冥益被熏。微縁微心得之也。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日)
又經云。盡衆生○乃至得一切如來大圓鏡智○薩盡衆生界攝召一切如來○王以金剛箭殺一切如來。愛令一切佛歡喜(喜云云)南西北四菩薩亦爾也。此一切如來者。在纒如來也。乃至此方護菩薩三摩地故。法界一切衆生皆被金剛甲冑。凡佛最正覺登果位之時。如此冥以所證功徳。冥熏法界一切衆生。其佛菩薩功徳慈悲遍法界故也。如我等一切有情幾被如此冥熏耳。依此熏故今結縁佛法。微發心生善生淨也。
(長久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一座行法從因至果畢。三祇大劫行(云云)。
(寛徳三年三月二十日)
眞言意修行成就成持明仙。遊戲十方生密嚴淨土。以之爲其素意耳。又以阿字觀爲究竟成就耳。
忩忩之時行法(二)
師曰。窓窓之時不能必修兩界之時先洗手整衣發五大願。次淨三業并三部護身。次行位印明(成修台界也)次薩埵冒地印明(成修兩界也)次佛眼印明(成修金界也)次八字印明(成修台界也)其次不必修法(如立祕密軌意耳。同時記之別卷也)。
傳授次第(三)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諮授)
師曰。山門先教十八道。次教不動法。後教隨行等。次教大法儀軌。或先隨行三摩地(云云)大法而先教私記。後教尋之。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灌頂并常曼荼羅供先唯台藏界修之。但山一説授法之時。先金界授之。又東寺多先金界習之受之。胎藏界不受之(云云)禪林寺僧正青龍軌讀傳(云云)無他軌也(云云)又云。師曰。東寺傳授睿僧正青龍三卷軌(云云)今所授青龍三卷軌是彼睿僧正本也。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
東寺以青龍三卷軌爲傳受軌。而別有大師御次第(云云)金界軌與山同也。千手院傳受軌共兩界同山(云云)。
年始行法(四)
(同日説)
又我山上古人人皆年始有新年之行法。或十二天法。或毘沙門等各隨意樂。爲年穀成就修其要法(云云)。
令法久住作法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丹州記之)
令法久住法不令人知之密修之。大威徳軌云。欲令佛法久住(云云)以文殊爲本尊。修護摩法(如常)依台藏大法修供養法。唱禮(如常文殊三反)助修之者發願之後誦台藏加持句陀羅尼(此明中有阿吠娜毘泥之句故也)阿闍梨念誦并護摩之時。用台藏八印之中文殊法住眞言。阿吠娜毘泥者。令法久住也。其根本印明用文殊法住印明(云云)餘如先日説也。此是口授法也(如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也)。
兩界別尊法(六)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依兩界修別尊法之時。於入三昧地結誦根本印明。有二説。一先入大日三摩地(如常)次結大日根本印明。次大日之念誦(如常)次入本尊三摩地(隨阿尊始其教入之)次其本尊根本印明。次其本尊念誦。次入大日阿字觀。次大日根本印明(云云)又一説(清涼)先入本尊三摩地。次結本尊根本印明。次本尊念誦。次入本尊三摩地(如常三摩地念誦也)次結本尊根本印明(云云)問云。付後説旣依大法修之。何不入大日三摩地結誦其印明耶。答。師曰。大日是諸尊之本也。故隨在何尊皆不離大日故也。尊勝等法皆依此式(云云)又更有一説。不必加行之時行法等。唯如怛大法。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誦大日印明。次加誦本尊眞言等(云云)更是別説也。師曰。依大法修隨意本尊時有二説。一先大日入我我入。次結大日印明。次如常念誦(大日)次入三摩地(大日)次本尊入我我入。次結本尊印誦明。次本尊念誦。次本尊念誦。次入三摩地本尊(云云)東寺依之(云云)二如常先大日入我我入。次結大日印誦明。次念誦大日明。次念誦本尊明。次大日三摩地(云云)。
(寛徳三年二月十九日説)
又依大法修別尊時有二説。一加持珠後。先入其隨樂本尊三摩地。卽從三摩地出。結誦其隨樂本尊印明。次正念誦。次三摩地念誦。謂其隨樂本尊種子若明也。次其隨樂本尊根本明也。謂此説不用念誦初大日入三摩地觀并初大日根本印明也。其由大日之明諸會中旣用故。初三摩地觀不必大法之意。故不用之。故只准別法用隨樂尊印明也。況此尊卽大日不二故也。又説。加持珠之後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大日根本印明。次大日念誦。次入隨樂尊三摩地觀。次結其尊根本印明。次其尊念誦。次其尊三摩地念誦。次其尊根本印明。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依大法修別尊法之時。於入定念誦等之事有二説。一清涼房説。直入本尊三摩地。結本尊根本印。如常念誦而後入本尊三摩地。結本尊根本印。本尊大日非別尊故也。一説先入大日如來三摩地。次結大日印。次念誦大日眞言。次入本尊三摩地。次結本尊印。次念誦本尊明。次入本尊三摩地。次結本尊根本印(云云)抑此事先日承之。而今與先異也。是慥決受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於谷御房)
問。依台藏修藥師法。如何。可想本尊耶。答。凡對大法修一切別尊之時。只想大日卽本尊。更無別異耳。是普通師説也。又師説云。無能勝卽是藥師想(云云)又師説云。釋迦藥師卽同尊也。故釋迦忿怒無能勝明與藥師明同也(云云)故可想東門釋迦卽藥師也。又藥師彌陀及當來彌勒等。皆於智處城説曼荼羅也。若爾者被各各佛智處城身。卽中台毘盧遮那是也。其東門可安教流布之身一代教主也。故此院今此釋迦法中如名釋迦院。彌陀土名彌陀院。藥師土可名藥師院也。故於東門卽可觀想藥師也。凡曼荼羅是普通之初也。故又此台藏曼荼羅修藥師法時。勸請彼淨瑠璃界台曼荼羅故。彼大日卽藥師智處身一。東門卽藥師教流布身耳。餘尊准之知之耳。如被慈氏菩薩軌。
以金剛曼荼羅中台安慈氏爲一尊曼荼羅也(云云)又曼荼羅界縁道請安隨方之佛。謂東界縁藥師善徳也。餘皆准之。猶多内二重縁可安歟。
最外頗聊爾耳。又凡同居土一切教主多請安外金剛部之中(云云)如釋圖。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以大法修別尊法之時。修法之勸請印明之次。別可用本尊勸請印明也(云云)。
別尊法依兩界(七)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無畏尊勝軌。初台。後金。兩界軌也(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尊勝(無畏)軌是依兩界意也。其文炳著也。故又其曼荼羅不動(台)降三(金)二尊爲教令耳(或圖智拳印或圖法界定印)。
別軌等中依兩界法等。謂法花法無畏尊勝軌慈氏軌等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無畏尊勝軌倶兩界意(云云)。
別尊法多依悉地修事(八)
(寛徳二年十一月説)
北斗六字等法。又依悉地可修之。凡別尊法多依悉地可修之(云云)。
十七尊(九)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
十七尊曼荼羅以大日安中台。四方安四波羅蜜。又如常安四接八供。謂十七尊也。又説以金剛薩埵安中胎。金同(云云)。
一印曼荼羅(十)
T75095201.GIF
T75095202.GIF
(長久四年九月三十日)
一印曼荼羅者。意樂尊種子中台安。四攝八供安之也。或本法無曼荼羅。隨意圖師曰。私謂。如十七尊曼荼羅。餘四佛等又可然歟。故或右圖有之此猶一印曼荼羅意歟。)之。但天等爲本尊之時不必爾。四攝等勝天劣故也(云云)。
受地事(十一)
受地事前日説如安鎭記。次日説云。受地時所備供物等向。如常可修供養法歟。若修胎藏供養會。或念誦之後堀地。或驚發偈之次堀地無妨歟。或只驚發偈修之。
五色(十二)
(同日説)
合五色法立壇備供修法如常。次念誦之後合線(云云)不必用別供也。又用無妨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五色線一色不絶來去。攝修。爲九品。一方左右糸首聚。九筋者○(十二)二筋一色合十八也。九筋者。卽九識也。九識卽五智也。卽白一色中卽五佛五智具足。乃至黒亦爾也。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説)
問。五色有二次第。義釋出之。爾者其受染色次第亦卽當五佛次第歟。師曰。爾也。謂白大日。黄寶幢。赤開敷。餘如常(云云。私云。見釋文疏文亦有此義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五色糸事義釋第十一有之。又於一一色觀種子字。其字變成其糸色(云云)并用印明(云云)合時勝三世印明用之(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又云。東寺有一五色線。毎色右縒。總左合。又智證大師將來線同之。而未見尋之。唯聞人云。以此等樣奉問師。曰我出家門徒全不爾。皆毎色左縒爲一右繩。彼等説人謬聞歟。似不得文意(云云)就中東寺毎色左縒一合右(云云)如山家。又云。可尋之。後日私尋諸經軌文。仁王儀右合(云云)金童儀右合(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五色種子●●●●●。卽五佛種子以之爲加將五色線眞言也(云云)。
供養杵橛輪鎚等作法(十三)(念珠鈴杵橛杓等一切道具等皆准之)
先立一水壞。如常備供具。卽件杵輪等以淨水香水等洗。次安置壇中。次卽修供養法(若台藏。若悉地)隨意修之。卽念誦百反許(大日眞言也。若彼物各各眞言可誦加之)次卽以灑水灑件杵輪等(閼伽供也)次塗香塗之(兼盛儲塗香一杯宛也)次以花器轉上供之(兼儲花一杯宛也)次壇上燒香烟熏之。餘供不必用之。次如常修了(以上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同裏書云。又院供奉被記師説(云云)念珠獨古五古等橛杓等加持之樣。先供養法念誦如常。但五供養時其物上灑閼伽塗香香。置花房熏燒香。奉飮食奉燈明。而後念誦五供養(如常)是云加持也。種種諸物如是可用之(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説)
師曰。供養道具等作法如先。但五古以之想金剛薩埵三昧耶形供之耳(云云)。
(同二年二月十九日)
供養道具本尊誰耶(大日五古等皆大日道具故)勸請大日尊歟。根本印明何各別物印明可有耶。讃何。五供養作法有二説。一説如常五供之時一一供之。一面説五供等如常。而後念誦次以閼伽花燈別盛儲之供之。次五供乃至向等如常。前後兩説何可爲正乎。諸道具等一一可想大日也。
(長久四年九月三十日)
壇上安輪螺寺道具。只隨意藥安之。不必一定。凡諸事有三説。一本文説。二口傳。三闍梨樂惠也。又鏡便宜處安之。
(同日説)
古人壇安輪螺鉾杵等。皆用之。若轉法輪印時取輪。於心上左右轉之。法螺印之時取螺當口。餘准之。如台對記第二安之。
除難灌頂(十四)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除難灌頂。或爲一人修之事。彼人有厄故爲除彼厄修之也(云云)。
求子法(十五)
(同日説)
求子法依彼然和尚集。隨一法修之。
雜二(三十六)
印言種三讃。
三部率都波印。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師曰。有三部率都波印。蓮上有佛部無所至印明也八字。蓮部觀自在軌大釼印并五字明也。金部瑜祇經序品云。率都波法界普賢一字心心密言。偈文云。普賢三昧耶屈進力如鉤。檀惠禪智合(云云)五古印。此三印明各於彼部持念大日用之耳(云云)大日印明。師曰。摩利支中大日印明出一字頂經也。
金剛縛
(寛徳三年六月十三日諮受)
師曰。金縛者多分外縛是也(云云)右押左。
(寛徳六)
師曰。以二手抱胸作印時。以左近身。以右押上抱之(如軍荼利印。觀佛海合印主菩薩印等也)若不抱重時。以右腕安左腕上(如降三世所傳受印也)常以右押左。是用印之法也。故抱印者外重印。右押左少異也。
軍荼利羯磨印
本軌云。右押左交臂(云云)悉地軌上云。其手印相左手置於右膊上○後以右手置明説之。弘法大師所造給軍荼利同之(云云)千手軌降三世印云。右手押左手腕(云云)。
根本印入袖中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説)
師供養法時根本印必入袖中作之。不令人知其印也(云云)。
根本印召不召事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凡一切印爲勸請召之。爲根本印時不召之。但爲根本時猶召之印。如火天印也。謂其火天印以風指付火指動之也。謂以風扇火令發火也。非召請耳(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説)
火天印云。風與訶召(云云)問。召者是勸請意也。非預今耶。答。火是動之用。必與風倶故也。故猶可召動也。佛眼法中出之。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
諸結印作法多隨手便宜作之。謂如拳掌等面。向何方不云等印也。
(承久四年九月二十日)
諸處拳押腰者。以拳節向前方。如四天等押腰也。諸處説印文。甲者謂(カフ)(云云)(コウ)非也(云云)。
契與印同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略出云。從心上契之(云云)又契左脇右脇等(云云)謂云印云契是同也。
託外
師曰。謂諸處説印相中云託外者。只是向外也(云云)。
四種拳
(同日説)
師曰。四種拳如金拳。水火指抱空甲。屈風以甲押著空内邊。是如來拳印也。出大指拳是蓮花拳也。大指入掌以四指抱之。是金剛拳也。忿怒拳如常。
私云。自法性房反古等之中得四種拳樣。謂入大指(如來拳)出大指(蓮花拳)屈大指拄風中節側(是金剛拳)忿怒(如常)又疏十三云。出大指(一)入大指(二)外縛(三)内縛(四)或胎藏記云。如來拳者。大指横掌内。以四指屈拳也。
獨古印
(長曆二年九月三十日説)
獨古印或如薩埵三摩耶印是也。或左拳申立頭指。或金合拳頂上。全身想獨古形(云云)。
被申
(永承三年正月三日)
唵砧之字二拳。申風安左右膝觀之。而繞之堅結甲勢也。爲觀字且臍前對安之。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台金界被甲。腰後結。左右腰手遺結勢佳矣(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六日説)
二風●●字出藕絲。爲錍縮(云云)理趣會軌文鎧色繩編絲也。
與願施願
(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與願施印是同(云云)。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説)
與願施願是同印也。故求聞軌云。菩薩右手作與願(云云)大虚空藏軌云。右手作施願勢(云云)而虚空藏印。於右膝上掌向外(云云)其寶生佛印。擧肘掌向上。指端少垂之(云云)拍掌印不同。金界行次之端載之。可見之。
彈指
(寛徳二年六月九)
彈指辟除。或仰拳。或立拳。但左轉彈之。又撥遣彈指。仰拳彈之。施餓鬼中施食彈指立拳彈之(云云)。
蓮華印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定印彌陀二手各風空相捻。其形如蓮花葉形。卽此定印。是蓮花印也。
淨三業印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虚心合者。卽是蓮花合掌也。其印相同故云虚合也。而實是表蓮花清淨之意也。
四葉六葉印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
又以四葉印爲天部座。其印如八葉印。而左右水火風各並立。不合有間也。謂二地(合一)二空(合一)左水火風(一)右水火風(一)四葉也。又以六葉印爲金剛部座有二樣。一如八葉印。各以風付火側。不令有間(不動定印是也)一二地二空四指頭掌中一處聚。如臺六指開敷也。
振鈴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問。振鈴本文出何處耶。答。不空羂索經。又軌亦文有之耳。
指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五佛頂經指名輪蓋光高勝是以五佛頂名指。
(同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十波羅蜜對十指從右計之通例也(慈覺大師二説云云具如記文)又云。頭指者有示訓歟。可尋之。疏十三十指之處有口傳者。頭指云文不見。故有此口傳也。謂頭指也。卽小指也(文云。左手小指○爲惠度。頭指智度云云)。
臂肘
(寛徳三年六月九日説)
師曰。文臂肘者。肩下至臂尻也。肘名臂尻至腕也。
結願神呪
(寛徳二年六月説)
結願神呪者。童子經呪等十二神將呪等。如是結線呪也。謂隨事結願神呪也(云云)。
(同九日説)
藥師法等呼神名誦神呪結線事。若成就可解之。
入定時眞言用。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説)
入定時定印是普通事也。故不必用眞言耳。但有二説。一不用眞言也。二蓮花部有其眞言。謂三摩地跛納魔乞里(云云)佛部金部等又借用蓮部眞言(云云)未見餘部眞言。
眞言名者。眞謂眞諦。言謂俗諦。卽眞俗二部也。眞謂言語道斷心行所滅眞如之理也。此眞如理中不可有言説。今爲衆生故眞理中假言説出。故云眞言。卽佛依眞出言。衆生依言入眞也。
私云。是慈氏儀軌上卷。可見之。
(永承三年説)
明者。從身分出云明也。謂放光之義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眞言句中加名字等事。隨其眞言。隨宜加之(云云)若令無其處者。莎賀之上加之(云云)。
(同四年九月九日)
諸呪磨磨句下稱金剛名。若梵號等有何妨(云云)。
(永承三年二月下旬)
如意輪多聞等明。必可除?命耳。義釋云。凡一切眞言字依梵字無落點讀之(云云)。
如意寶珠事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佛言。我閻浮提殘二如意寶珠。一是摩尼普供養陀羅尼。一是隨求卽得陀羅尼也(云云)可檢經文也。
種三讃事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佛菩薩忿怒尊諸天等種子。或普通字。或眞言中字用之。又三形。或普通。或手取物讃。隨部用之。或只四智用之(云云)。
(同日説)
師曰。無三昧耶形。佛不必觀之(云云)。
又如千手等。多手尊之三形隨所要門。隨一手取物以之爲三摩耶形。如要福徳者觀●字。變成如意寶珠。如欲成就佛道者觀●字。變成五色雲(云云)水天決中委可見之。又成就壇決奧有之。委可見之。
(長久年中決)
佛部普通三形佛頂印也。謂佛頂髻也。蓮花部蓮花也。金剛部三古杵等(云云)爲大日種子者。約行者也。從因向果意也(云云)。
又云。以輪爲大日三形。瑜伽古來軌有有(云云)。
七寶種子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輪壇眞言。若因菩薩種子●字珠●(寶部種子)女(可尋)馬(金記云。寶部座種子●子)象(金記云。金部座種子●字)主藏主兵二神●字歟。又兵神無能勝也。種子●字也。後日説女種子泥吠字歟。謂提婆男天也聲呼(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七寶之中女寶寶種子泥吠可書也。謂男天提婆也。女天泥吠也(云云)。
讃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東寺不誦大讃普賢百字百八等。唯灌頂讃等并十六尊讃等(云云)。
(同日)
師曰。吉慶九偈之讃誦之。九頭龍讃也。九偈宛九頭(云云)。
(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説)
慈大師傳吉慶讃是歡喜聲也。東寺傳哀歎聲是也(云云)。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
四智讃第一句。唵縛曰羅薩埵縛僧伽羅迦(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兩界曼荼羅供讃。台大讃普賢讃。金普賢讃百八讃。
雜三(三十七)
形座衣蓋喩。
四面毘盧遮那。
師曰。四面毘盧遮那者。唯是頭隨向不背徳也。兩界倶何妨者耶。故或台藏曼荼羅四箇大日各向四方畫之。四寶冠在一處也(上安祥寺有之)二臂也。又作三昧耶相者云相應相形。
佛菩薩聲聞天等形如座。
(寛徳三年十月二十日説)
古菩薩像冠中作螺髻形(云云)。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説)
聲聞坐荷葉亦表心蓮不開耳。支佛蓮成佛相故歟。義釋云。若聲聞縁覺○或坐倶勿頭花葉(云云)天部座荷葉者。謂未開心蓮故耳。但圖中梵天坐蓮花者。三界主故表勝故耳。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五佛大日是智處城成道相也。故同天人寶冠瓔珞相也。四佛下界成道出家相也(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師曰。下類天等坐荷葉不爾。天等坐四葉蓮。而普通天等唯用荷耳(云云)。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是如丁字者。片足沓。片足擧故如丁字也。又説(云云)。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釋三云。大日○首戴髮髻。猶如冠形。此文不分明也。只是首陀會天形也。而亦於冠上有紺髮。此意歟。未詳也。
河泊面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毘沙門前帶形造物云之河泊面。謂河伯神形歟。又台藏門桁造形。又是河泊面也(畫匠云。カハメ)。
宣臺
(同日説)
説天部之座中坐宣臺(云云。可梨底母法等有之)謂其座似宣字故云爾也。
或古精舍五佛亦各令坐宣臺(云云)其座之形上左右角圓有牙状。猶宣字也。如地中所持瓶云白瓶。謂其瓶平如曰字也。
天女形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丹州説)
天女形或同人界。故垂髮似女人。如吉詳天女也。或天人故上髮似著冠如辨才天女八供天女也。而髮囊納髮。頂後結之。又摩利支陀羅尼集經云似天女(云云)其天形日天前如三歳嬰姟日天不能見之。羅睺阿修羅王障日天時。摩利支放光指羅眼。修羅卽退去求此放光者。不能見之。摩利支卽隱身故也。自之始其天隱身。故人盡蒙其益(云云)又云。髮囊之樣可見舊曼(タラ)也。八供養天女地天女辨才天女等皆有之。
輕衣事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一日説)
輕衣事。古説有之。可尋之。只是佛匠所云歟。持曰。輕者薄也(如金軌云。輕霧也)或軌云。薄霧(云云)又如云曉[貝*民](云云)。
旋蓋
甘露經云。旋蓋(謂旋周也。如和上闍梨等蓋。上有龍頭。釣之故云旋周云云)。
以娑羅樹喩佛事
(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
此樹根莖枝葉花菓花色。具足可喩佛萬徳歟。持曰。或師子吼法門。或娑羅樹法門。或有佛眼如青蓮者。有二説。青蓮葉細故。又眼目十七字淨若青蓮(云云)淨如蓮也(云云)
雜四(三十八)
道具相應物等
瞿摩夷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瞿摩夷者。一雪山牛糞是也。一初生之犢子初糞也。一世間所有牛糞也。未至隨地用之也(云云)。
(寛徳三年六月)
大佛頂經云。雪山白牛食香草。以此可爲瞿摩夷。餘處牛糞白糞臭穢不堪用之(云云)。
(長□四年九月二十日説)
師傳。此法上也。故云爾也。自餘法如何不用耶(云云)牧牛五淨者。乳。酪。蘇。瞿摩夷(屎)瞿謨陀羅(尿)是也。
佉陀羅末事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説)
師曰。佉陀羅本是【.75n2408 956 3 】木也(云云)【.75n2408 956 3 】本者加志乃木也(木許)猶是只堅木也。以堅木宛用之(云云)。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説)
陀羅尼經第六佉木事。得經集諸部也。故一經之中有異説歟(云云)可尋之。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賢瓶者謂有徳瓶也。謂出寶瓶也。如云大論等也。猶是仙等所持也。胡瓶云物有。謂胡國和戰時盛酒瓶也(云云)。
道具事
(寛徳二年六月説)
師曰。五部鈴杵等皆有金剛盤。謂以銅作之。其上安杵等(云云)面見之似以板作之。有三足(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説)
羯磨安壇事。或+。或×。或瓶內。或瓶外二説在人意。倶所據(云云)師曰。羯磨多分瓶内敷曼荼羅角安之。或瓶外橛内安之。或向方安之T75095601.GIF或向角安之T75095602.GIF(云云)二說在人意。俱無據(云云)。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中心塔鈴安之。輪或説塔鈴前安之(云云)或有金剛盤上安輪也(云云)又四面鈴或火舍内安之。又寶杵一樣如獨古。片頭有圓珠形。或花上安之。或如錍一頭也(云云)師曰。用鈴唯用五古鈴(云云)師曰。若用鈴具三杵時。五古杵振鈴等用之。三古加持供具香水等用之。獨古念誦等用之。若護摩時亦用獨古也。師曰。供養法之時用鈴前左右三杵(如常)但以輪安鈴奧也。可安火舍之外也。或煩故火舍内安之(云云)供養法之間可用歟。
(同日説)
八輻十二輻輪多分用八輻(云云)。
(同日説)
師曰。常曼荼羅供時。或以五瓶安壇(云云)謂中心一瓶。四角橛邊各一瓶(如常)如法性寺圖。但?花一莖灌頂時爲令出入散枝也。常曼供時多無妨(云云)又私見師行法壇。如灌頂時五瓶立之。梢?數莖花(云云)。
(同日説)
師曰。壇外曳五色線是鎭壇爲也(云云)。
五鈷
(長久二年五月中旬)
問五鈷何所表耶。答。處處云智杵(云云)寶冠拳手印(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九日)
五古之四古。寄中一古等之釋。如義決(云云)。
念珠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念珠二十一小珠是人師意樂也。非本教説耳。謂増加念珠等二十一反之後皆除句(云云)如之三七反用之其數非一。故人意樂用此二十一數算耳。或人云。持念尊勝陀羅尼二十一反故用此小珠(云云)此説亦可爾也。但甚挾少也。非尊勝陀羅尼。一三七反事數多之。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念珠二露珠表福智二嚴(云云)意者十珠者十度也。付十度分別福智。檀戒忍進禪之五福也。惠力願力智五智也。二珠各表福智也。
(同日説)
師曰。金剛子名魯捺羅樹子也(云云)。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説)
母珠是彌陀。世云達磨是法門主故也。法部主故也。
(同三年三月下旬)
又記云。念珠不令聲爲吉(云云取意)。
雜五(三十九)
梵漢聲點亂脱。
●。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四種阿字開示悟入之釋在義釋之中。疏中無之。
弘法大師祕之抄出爲別抄(云云)法花大日二教卽一部之意可祕之故也(云云)師曰。第五阿字方便授得智也。果之上所起。利生方便也。如入重玄門也(云云)。
●。
●字下點頗異。引古今可見理釋也(云云)。
●光菩薩眞言。以翊字決可見彼篇。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説)
吽(山家東寺同云。或人傳東寺説)(云云)是字書之中音也。而未詳之歟。厶音尤可也。是自上古讀來也。又東寺本自無人讀此音(云云)。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字是三解脱門。成就一切物義也。見義釋故爲蘇悉地種子也(云云)。
清濁字
(寛徳三年四月二十日)
先師説●字通清濁。謂五五字第四皆爾也。第一第二字唯清也。第三唯濁也。第四字通清濁音也。如云●●如云●等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説)
師曰。眞言中字若上字空點。下字音必濁音呼之。
誤
如意輪瑜伽法要摧罪明中云鉢羅母訖灑也(云云)●●●師曰。●字誤也。可作●字歟。●半體羅不阿有訖音耳。
通音
努●疑者云。●字可有奴音能音也。然何奴云耶。答。●音通拏音故也。如●●同音也。又如云緊那羅賢捺羅也。又如云諾乞又怛羅也。其諾字梵本●也。又如云●●●●●●●●●●。
又大佛頂云。沒哩●疑者云。●是清音也。沒是濁音也。清濁相違如何。答。●●同音故也。如云●●●●●也。●古云。主多今依梵文者可呼(スタ)又(シタ)(已上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同●●同(同日説)。
(同六月十九日説)
●●字似同音。而出自齒出自遍口可差別也。自餘皆爾也(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二十日)
法花經咩字●●●音通故也。履字●●音通故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説)
眞密者和義也。或空點字涅槃涅槃讀之。或涅槃涅槃空點讀之也。又散縛是也。又説薩縛(サルハ)讀是也。
●●。
(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説)
問。遍口八字中●字音與●字音有何別耶。答。性鈍●是屈舌之●。謂舌細丸屈卷呼之。猶如春字音初勢也。又如世人嘯之勢也。
●●。
●●●●●(云云)●是安多字也。盎迦章字也。卽可讀●(麼)●(安多)或古梵本作●。是誤也。自重多也。
●。
或云解。或云斛(第五●字音也)。
●●。
如如多字加第五第六麼多。●●字作之。●(鄔短)點不加之。謂若如如●加●短鄔點作●形。混監怨對●字故。●字加●(短)●(長)點也。如大佛頂呪中云。●●●●●是也。而或説●都六者非也。誤謂如如●加●點也。爾者又其音清濁又異也。又拏吉尼者是恒音。
(寛徳二年十一月上旬)
盎迦章部人迦〃〃(イヤ)〃〃オ人●(ユ)オ人●(ヨウホ)(云云)不必用反音之字音。
(同日説)
●等濁音字自上古皆只清音讀之。又如●●又如之。
(永承二年二月下旬説)
師曰。●●濁音呼之。
(同三年六月十九日)
悉曇字樣可依順字記也。餘經之樣樣難一定耳(云云)。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疏文處處有二字●句也。問。二字意何謂如注一文也。
翻梵語
(永承二年十一月説)
如意輪瑜伽法云。漫提自在王禮言集云。禮(●●●●末捺南又儞第)又云。滿駄縛也南無率都帝(我禮)我禮敬禮。
(同二月二十日説歸命)
南謨率都帝歸命禮頂義也。如金剛界十六尊讃漢語也。
(同日説)
幡捨者。索是也。倶舍釣是也。具如金剛界四抄明。
(同日説)
梵語集如●悉咥哩(云云)此字頗疎也。謂一切字皆帶男女二聲故也。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劫波者。髑髏也。劫波羅者時也(云云)。
(永承三七下旬説)
隨則私記云。阿利沙者此云吉祥(云云)。不思議疏云。阿利沙者。歎佛功徳也。師曰。此吉祥之説未詳。阿利沙者。猶是加持義也。
(寛徳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震多摩尼者寶也。或云思惟寶(云云)。
(永承二年三月下旬)
滿吒〃〃(縛義)問闍〃〃(解義)倶魯〃〃(事義)薩車〃〃(去義)曳醯呬(來義)怛姪他(所謂云云)金軌云。●●滿駄(金剛縛云云)。
(寛徳二年六月二十日)
悉檀者。遍施(云云)謂悉者遍也。漢土之語也。檀者翻施。西天語也。而恐舊時代梵語不慥歟。謂悉旦者是成就也。悉地悉曇檀是同音也。故楞伽經云。悉檀釋義或言宗。或言成。或言黒(云云)。
梵漢相違事
師曰。眞言字梵漢相違只依漢字讀之。譯者得深意安之故也。
●(呼嚧)如漢字者戶嚧〃〃也。卽梵字又可有戶音也。若如第五轉倶盧〃〃。都法都會(云云)或云都。虚空庫菩薩是也。灑臘(云云)神室(云云。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同四年九月九日説)
大咲大輪。
(長久四又有此點)
閉心印。陳三昧耶撥遣辟除(云云)辟除(辟字可檢)辟除〃者無妨也。除也。忙麼雜珠鬘(同日説)。
(永承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師曰。或曰。灑淨(云云)。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或軌中讀灑淨。只隨便宜而已。
(寛徳二年六月十三日諮受)
虚空庫菩薩歌菩薩(云云)。
(同三年二月二十日)
人人便易(云云)而可云便易歟。
(同三年二月二十日)
師曰。可云五藥(云云)五藥者。代所禁忌也。遺之(云云)鉤召規壇事(長元年中決)。
(長元五年九月十一日)
蘇婆呼(師説也)烏瑟澁麼(師説也)冒池(師説)火爐或三部軍荼也(師説也)温哩底(師説也)三昧耶(師説也)●字在下故可有上字空點也。
(寛徳二年四月上旬)
捻字(東寺一説音。多説二子。云云)。
(同日説)
撅(師曰。クヰナリ)字書株也。或云木釘也。未檢。涅槃經點本云。撅一卷羯磨厥栓古點誤。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日説)
疏五盟誓(云云)點本云。炎音(云云)是誤也。字書有明音。誓也。約也。
縁壇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
疏縁壇之事者。依壇種種事也(云云)。
亂脱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又亂脱自佛説起。故集者譯者及人師等以之爲規作亂脱耳。佛説亂脱者。如説第三妙吉祥。又如瑜祇經之末亂脱。又如大日經等有之。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大日經亂脱處處有之。可見之。謂●字者●字上等如也。經第六卷。百字成就持誦品。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大日經亂脱有先師誡。故不示告之。唯云有亂脱。以之爲親資而已。第一卷之初并具縁品之處處有之。凡處處非一。疏文唯乘亂脱文釋之。後日示一亂脱云。大日經一云。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十字可有爲師子座。文下故上下之文符契也。如文者樓閣之文中交説也(云云)。
雜六(四十)
雜雜
質多心等
(寛徳三年二月二十日説)
質多心者。慮智心也。汗栗駄草木心也。卽是草木等中心堅實物是也。如朽木等殘中心之堅實也。矣栗駄是積集之中精要物也。謂如塔心柱物也。此三心各依止觀心。又大日疏等云。汗栗駄人心也(云云)又宗俊師云。汗栗駄是堅實中心(云云)今案又心此三心倶有之也。慮知心尤爾也。又此五陰積聚之中。心藏是其精要也。又草木中心如有堅性。今此心中又以心藏爲其中心堅性也。故三心皆有之也。非情中慮知心無之歟。
楞伽第一義心經云。此心胡音肝栗太。肝栗太宋言心。謂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胡音質多。
三神通月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師曰。經云。神通月者。正五九月是也(云云)。
甘露日
(永承三年十一月説)
持曰。劫初雨甘露。謂甘雨是也。漸後雨無甘味也。三十三天甘露又是從空所雨之甘露耳。
一百八種命節。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説)
阿尾檜法云。一百八種命節者(云云)猶是如百會意歟。未詳。可尋之。
(寛徳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一百八命節(云云)心何謂頂上維中心也。世云百會是也(云云)。
服氣事
(永承三年閏四月十三日)
五百問事經云。服氣不得同外道故(云云)然眞言教中有之者。謂意異彼耳。彼偏以之爲眞。今不然。如彼護摩等。内道同用耳。
末磨水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或處云。供末磨水者。頂腦是也。如大藥大師。但不知醫道之人。不可取之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説)
師曰。或處取頭腦時。以醫師令取之(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疏十八云。經行比丘爲伊葉判額(云云)
師曰。先師説伊葉者。比丘良木是也。謂伊葉龍王式醫羅葉(云云)者。額有比丘良木葉也(云云)可尋之。
(同日)
師曰。疏十二末云。阿利荼者。師曰。是立義也(云云)。
香類(以挑野抳宛之。以彼造故也。安悉安息梵音不同耳)。
(長元年中)
安悉香。
(長久三年説)
師曰。安悉安息梵音不同也。而是同物也(師説用挑野抳替之。云云)謂以此作安悉也(云云)白膠香有三品。上品栴檀野抳也。中品ロアリ。字可有乞。野抳也。下品奴天野抳也。桂奴天彫穴經數日。穴内自然有之。但大日疏第七云。白膠香者。娑羅樹汁也(云云)龍腦香(有説椙木根)掘得之。(云云)或檜(云云)檉(但此説違西域記説)。欝金香(或説虎杖根也云云但此説違玄應師説。已上長元年中決)。
(寛徳二年四月)
師曰。鬱金是西國虎杖根也。私云。有玄應一切經音義出之麝臍香牟梨經云。麝臍香(云云)。
(御本云)
凡此抄者。一流之龜鏡髻中明珠也。敢不可處聊爾名也。御書寫懇志諸天善神定(而)隨喜感應可爲立所者也。
(本云)
文明十六年(甲辰)夷則天於比叡山桂輪院。爲興隆佛法四十帖説寫功旣遂訖。
阿闍梨澄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