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9部大正藏第76册P0001 行林抄 (82卷) 〖 日本 靜然撰〗.txt
《大正藏》第76卷No.2409
No. 2409
行林第一。
釋迦。滅罪。定光(法曼院)。
釋迦法。
一支度。
註進。
釋迦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佛一鋪(若一幀)。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基(可有半疊)。酥密。名香(沈水白檀欝金龍腦)。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牧。長櫃一合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月日。
淨衣色(依陀羅尼集意者。黃色。但白色亦無妨歟)一起首時分。
集經云。十二月月生一日(云云)。
牟梨曼〃經云。簡擇好時月日。所謂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
一向方。
集經云。面向東(云云)。
一行法。
若持大日經中釋迦眞言者。依彼教而可修行(云云)。若持陀羅尼集經中釋迦眞言者。壇場幷曼荼羅奉請供養等。依彼經說而修行(云云)。
若持牟梨曼荼羅經中釋迦眞言者。壇場幷曼陀羅等可依彼經說。
若就持誦大日經中釋迦眞言。可有都別兩種行儀。其別壇中亦有三種。今附都壇且依大日卽本尊觀。略示大途。
前方便等(如常)。
唱禮。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東方寶幢佛。
〃〃南方花開敷佛。
〃〃西方無量壽佛。
〃〃北方天鼓雷音佛。
〃〃東南方普賢菩薩摩訶薩。
〃〃西南方文殊師利菩薩〃〃〃。
〃〃西北方觀世音菩薩〃〃〃。
〃〃東北方彌勒菩薩〃〃〃。
〃〃佛眼部母菩薩〃〃〃。
〃〃曼荼羅主釋迦牟尼佛。
〃〃五大明王冐地薩坦波耶摩訶薩坦婆耶。
南無大小自在十二宮天諸宿曜等一切權現天等。
南無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私云。若別壇者可用三身略唱禮。集經行法中記。
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釋迦善逝(或能忍如來)。普賢文珠。觀音彌勒。諸大菩薩。加葉波等。諸賢聖衆。三部界會(云云)。
三三昧耶乃至衆色界道。次觀曼荼羅(三部四重宛然想第三說東門釋迦?本尊也。卽是中台大日如來無二無別)。
次治路·成不動(乃至)。讃(大讃五讃本尊四智。若略時大日小讃本尊四智)。若唯用供養者。此次可有入本尊觀·根本印明·加持珠(乃至)。禮佛出堂。
本尊讃。
軌云。應身讃曰。
嚩每迦旨羅娑哆擗曩?素多曩婆怛鑁(三合一)跛曬迦賀娑多(二合)鼻哩(二合)俱胝(二合)穆佉髻迦羅(引)乞懺(二合二)惹悉底哩野(四合)多波怛鑁(三合三)阿(引)哩摘曩麽儞(三)野(二合)阿者楞制吒(去)喃(引)弭地燄(去四)。
釋迦如來涅槃後彌勒菩薩悲願讃(有前唐院大師傳〃錄〃)。
曩讃沒駄也羯曩迦皤(一)爾多骨嚕達禰羅夜三(二)呬底播赦薩嚩喃(三)薩嚩薩怛縛南阿室囉(四)野枳若曩摩藐赫〃迦沙曳(五)輸婆悉徵囉虞嬭尾[卄/縛]囉惹恙穆儞(七)。
釋迦如來眞實圓滿功德讃。
曩謨鄔波加頡里(二合)也(引)[山*履]摩訶駄耶(二合)多駄(引)演難(那二)母尼鑠(捨引)迦吒也(二合四)[氵*枲]僧(思孕反)訶(五)鉢囉鉢底(十八反六)嚩折羅(二合)達麽(七)摩護(引八)忋哩野(二合九)惹耶(二合十)鉢刹勿(普)嘌(二合)怛寫(十一)係多(去)也(十二)嚩瑳牢覩帝(四)。
釋迦讃(不空譯)。
嚩枳琰(二合)或若(引)利鉢羅(二合)底設?路(引)釼素哩琰(二合)戍若(引)梨哩嚩鉢納麽南(一合)喩?(儞吉反)多舍枳也(二合)母?鉢羅(二合)儞(儞指反)跛怛婆每(二合)曩跛麽賀迦嚕抳迦野舍惹帝(御本云云)。
私云。右讃等隨樂用之。師傳用眞實功德圓滿讃(云云)。
對受記云。若欲讃釋迦牟尼可用佛本行經偈(云云)。
次遍知印(乃至)。普世明妃布字八印(如常)。次加持(如常)。
次入本尊觀。
普光淨月輪。阿字置其中。
次當阿字。成大日牟尼。
絹穀嚴身服。寶冠紺髮垂。
寂然三摩地。暉焰過衆電。
猶如常鏡內。幽邃現眞容。
喜怒顯形色。操持與願等。
正受相應身。明了心無亂。
無相淨法體。應願濟群生。
此尊心月輪。於中有五字。
及本尊眞言。右旋而布烈。
T76000201.GIF
大日心月輪。本具此眞言。是故大日尊。
紫金光聚身。具三十二相。被服袈裟衣。
座白蓮花座。入寶處三昧。由此三昧故。
如來出于世。如來出現故。五乘法寶現。
破二十五有。普閉惡趣門。名破有法王。
我身中亦有。心月輪眞言。與本尊無異。
彼月輪諸字。從本尊口出。入從我頂上。
右列我心月。亦從我口出。還入本尊身。
如是無間斷。手契及眞言。觀念平等故。
大日卽本尊。本尊卽我身。身口意和合。
三平等無異。具足於三身。量周遍法界。
不生亦不滅。離言離言相。生與於無生。
無非大日尊。
次出定根本印(先三種印次本尊)(若盡諸會本尊觀後。取珠念誦不可用別根本印契。更問)
大日經第四(密印品)。如前持鉢相。是釋迦鉢印。彼眞言曰。
南麽三曼多勃駄喃(一)薩嚩吃麗(二合)奢儞(入)素捺那(二)薩婆達摩嚩始多(引)鉢囉(二合)鉢多(三)伽伽那三迷(四)莎訶。
義釋第十云次如前佛鉢印卽釋迦佛鉢印也。眞言。
薩縛吉隷鑠(一切煩惱也)濕蘇那曩(掘也。如利钁掘地。直下令徹底也)薩嚩達摩(一切。法)嚩吉多(自在也)鉢囉鉢羅(得也。謂於諸法而得自在也。)伽伽那三銘(虛空等也。以於諸法得自在故。等於虛空。以此法而掘煩惱也)。
私云。如前佛鉢印者。是指瑜伽持鉢印也。經云(密印品)。住瑜伽座。持鉢相應。以定慧手。俱在臍間。是名釋迦牟尼大鉢印。眞言。
南○喃(一)婆(上急呼)。
釋云。次作如來鉢印。左手持兩衣角(其法取袈裟近手尖角及搭肩之角。繞臂迴入手中。令二角如雙耳也)。
仍以二手相重令以右加在上。如坐禪手。引上令當齊。稍屈如重手承鉢之形卽是也。作此印卽同如來。持恒沙諸佛標幟之儀。亦能令一切非器衆生皆堪爲法器也。
其眞言。婆是有義。卽三有也。除此三有而得如來眞實之有。謂諸佛法身(云云)。
廣大軌云。二羽仰臍間(攝軌同之)。
對記云。海大德說。先結跏趺坐或半跏座也。得金剛不動座也。尤手先執左袈裟上角。次以右袈裟角從臂上而引超之。從手下入手。執其角令二角如牛角。以此印手安跏趺上。仰右手安其上。二空稍立相合。是以與定印爲別也。
又樣決云。如前只叉二手。二空平端相拄。亦是定印也。
胎軌云。紫金光聚身。往彼而說法(鉢印)。智手吉祥印(空持火)。
釋迦牟尼佛眞言。
曩。喃(引一)婆薩嚩吃哩(二合)捨涅入素娜曩薩嚩達磨嚩(無鉢)反始多鉢囉(二合)鉢多(二合)誐誐曩三麽(引)三麽娑嚩(二合)賀(引)。
義釋第四(具緣品)云。東方初門釋迦牟尼。作說法之狀。謂以左手執袈裟角。如今之阿育王像。右手竪指以空水輪相持。是其標幟也(云云)。
對記云。海說。用前鉢印。左手執袈裟角。右手安左手上不相叉。仰安心前。鉢印如前(云云)。文云。智手吉祥印(空持火)者。二手各空火端相捻。令火背直也。各令水風少屈也。各地直立也。慧印向外當嬭也。定印仰安心上。是名吉祥印。此一印不正。前印爲正。意大德說鉢印(但云。左申仰安心。右空火捻向外。名說法印。左名鉢印)。
稠上人云。珍和上云。二手各空水相捻。以慧覆定。法身印也。空火相捻亦覆報身印也。空風相捻亦覆應身印也。是釋迦三身印釋迦文法云。根本毘盧遮那化身印。
定手水空相捻惠手亦爾。二手水空共相著餘地火風三指散立。
釋迦文佛眞言曰(私云如胎軌)。
師傳云。初門釋迦左手鉢也。右手吉祥印者。初成道時說法吉祥印也。謂火空相捻是報身說法印也。疑水空相捻可應身印。而佛以大悲爲本。卽以大悲利生法門爲法樂。故大悲門。釋迦捨本令結受法樂報印也。
又報身毘盧遮那有冥顯(引)。二利益。顯益爲十地菩薩現身。冥益普爲十界衆生施益。故從本令結報身印也。或儀軌依此義故。水空相捻應身印結之(云云)。
大日經第二(普通眞言藏品)云。時釋迦牟尼世尊。入於寶處三昧。說自心眞言。
南○喃薩婆○三摩(引)三摩莎訶。
義釋七云。薩嚩吉禮捨(是一切煩惱)?素娜曩(是摧伏)薩嚩達麽(是一切法)嚩始多鉢羅鉢多(是得自在。此意云摧伏一切煩惱。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也。以初娑字爲眞言體。娑名爲漏。亦名爲堅。言一切有漏有爲之法。無力無堅而爲諸衆生。謂有性實。堅著不捨。是故此法無常敗壞時。卽便沒在愛若大海。今入卽空門故。則知諸漏本來不生。況有堅固住者。故能以此法王三昧。遍破二十五有。普閉一切惡趣門。轉無量塵勞。盡成寶所。故名爲破有法王於法自在也)。
未句云。誐誐曩三麽(引)三麽者(譯云。等虛空無等者。言三昧非但於一三千界內而得自在。乃於無盡諸衆生界而得自在。是故廣博無際等同虛空。又如虛空雖無所不遍而具含万像。種種不同。故言無等。復次如寶性是一而力用不同。有辟邪除毒者。有愈疾者。有持財者。有能成就種種幻術者。有能普雨衆物乃至可共語使令者。有能示衆生宿命行業乃至賢聖大會。悉於中現者。故云等不等也。又云。釋迦牟尼眞言。婆是有義。以法王三昧普現二十五有隨類之身。皆爲淨調諸有令入祕藏。故加傍點也)。
次正念誦(先佛眼。大日。本尊。三部心。諸天總一字。又佛眼(字)普賢·文殊·觀音·彌勒。諸佛頂。諸聲聞。諸緣覺。眞言等可加誦之)。
護摩六段。作法如常。息災增益可隨事(云云)。
本尊收。勸請。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本尊釋迦文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收(可請供一曼荼羅諸尊)。
護摩眞言(可用種字心明)番橧眞言(可用台軌眞言)後加持(台軌眞言。或無能勝歟)。
次入本尊三摩地。
先觀大日如來五字眞言義理。次思本尊眞言義理。
疏七云婆字門一切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者。梵云婆嚩此翻爲有。有謂三有乃至二十五有等。若見波字。卽知一切諸法皆悉有因緣。衆緣合故說名爲有。無決定性。所以者何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是卽爲常。如說三世者。未來中有法相。是法來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卽墮常見。若說定無。是無必先有今無。是卽爲斷滅見。因是二見故。遠離佛法。今觀諸有。從緣卽是本不生義。以本不生故。無作無行乃至無縛無脫。是故婆字門。以從緣有故具足一切字門。若具一切字門。卽是三昧王三昧。能破二十五有。釋迦牟尼由此義故。名爲破有法王也(云云)。
又云。一一字門皆言不可得者。爲明中道義故。今且寄車字門說之。如觀鏡中面像。以本質爲因淨鏡爲緣。有影復現見。是爲所生之法。妍蚩之相現前不謬。故名爲有。以種種方便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爲空。此有此空皆不出鏡體。體卽一名中。三相不同而同不異而異。是故世間論者不能思議。此眞言門亦爾。以觀心爲因三密爲緣。普門海會現前不謬。故名爲有。以種種門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爲空。此有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說爲中。三諦不同而同不異而異。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議(云云)。
蘇疏云。訶字者。一切諸法因不可得義也。一行阿闍梨云。因有六種。如餘論說。若見訶字門。卽知一切諸法。無不從因緣生。是爲字相。以諸法展轉待因成故。當知最後無依故。說無住爲諸法本。所以然者。如中論。以種種門觀諸法因緣。悉不生故。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卽是一切種智。種智卽是諸佛法界。法界卽是諸法之體。不可得因也。以是言之。因亦是法界。緣亦是法界。因緣所生法亦是法界。此釋具依字相字義說之。訶字帶於本不生聲。字義灼然(云云)。
私云。波字字相字義可准知之。
吽字義云。一切世間但知字相未解字義。是故爲生死人。如來如實知實義。所以號大覺(云云)。
次根本印明乃至解界奉送等。
已上台藏都壇行法大略如右。或祕密壇三種別壇准次次而知之。又大日經第七卷行法可見之。
釋迦別壇。
其壇黃金極令鮮好。於中畫金剛杵(三古)。杵上安蓮花。黃色花上置鉢。鉢邊遍有焰光。若作佛形者。畫釋迦佛。又以金剛圍之。右邊置袈裟(卽僧伽梨)。左邊置錫杖也。
T76000401.GIF
此等諸佛位。若以釋迦爲中。則佛頂等列。若次院若隨一一本尊中取一爲萬荼羅主。卽移釋迦在外餘皆可例解耳。
私云。已上別壇持誦不同圖也(著略抄之)。
或依金界者。有五部都法。五部隨一諸尊隨一等行法委可問之。
菩提心義第五云。梵號禮懺云。阿目伽悉地娑怛(二合)他誐多耶。此云不空成就如來。三摩地禮懺云。釋迦牟尼佛此云能寂。疏云。釋迦牟尼佛是不空成就佛異名也。金光明云。北方微妙聲佛。大日宗云。北方天鼓雷音佛。義釋云。譬如天鼓不作意而能作利益。此佛利物亦復如是(文)。理趣釋云。婆伽梵一切如來智印如來者不空成就之異名也(云云)。鼓音·妙聲·不空·釋迦。一佛四名(云云)。
私云。若五部隨一依羯磨部諸尊隨一不空成就是也。
一尊形幷曼羅。
大日經第一(具緣品)云。東方初門中。畫釋迦牟尼。圍繞紫金色。具三十二相。被服袈裟衣。坐白蓮花臺。爲令教流布。住彼而說法(云云)。義釋第四云。於東方初門中。先置釋迦牟尼。身眞金色幷具光耀三十二相。所被袈裟作乾陀色。坐白蓮花作說法之狀。謂以左手執袈裟角。如今之阿育王像。右手竪指以空水輪相持。是其幖幟也。此白蓮花卽是中台淨法界藏。世尊爲令此教廣流布故。以此生身幖幟而演說之。然與本法界身無二無別。故云住彼而說法也(云云)。釋迦文法云。先作曼荼羅。其中央畫釋迦牟尼像。金色之身具四八相。被服袈裟。應身說法相。智手吉祥印。理手向上置齊前。於白蓮花臺。結跏趺坐。普賢文殊觀音彌勒住於四隅。如台藏說。各坐蓮座半跏而居於佛前。有如來鉢。於佛右邊有賢瓶含花於佛後。有錫杖於佛左邊。有寶螺各安蓮花上光炎圍繞(云云)。
私云。大日經第五。義釋十二可見之。不能具抄(矣)。白蓮花。經云。釋迦來膩沙紺青鬘眉間白毫光照東方八萬。身相黃金色。左定結拳印。右慧開外方屈無明小指叉中頭大指。跏趺左押右垂下。右輪被服袈裟衣。住彼而說法。三昧衆圍遶各護持經者(云云)。
圖云。黃色當心作說法相印。著赤色袈裟坐蓮花(云云)。
一巧能。
大日經第二云。時釋迦牟尼世尊入於寶處三昧(云云)。義釋七云。由此三昧故如來出現于世。以如來出現故則有無量無邊五乘法寶。悉皆出現。猶如轉輪王正住時世間種種伏藏自然開發。又如諸寶山無所不有。隨諸衆生有信手者。則能自恣取之。法花經化城喩品。此中當廣說也。
釋迦文法云。金剛手菩薩曰。毘盧遮那佛言。我見色身戴大寶冠。冠中現五佛。標非因非果。處大月輪。住於虛空。常寂光處恒說金剛祕密之教。聲聞緣覺所不能知。或居蓮花臺上。現報佛身。更說金剛一乘法界唯心無上祕法等。依內證之德常見常聞。唯諸新發者迷惑不解。唯願世尊隨衆生意而作利益。佛若許可我欲演說。如來應現釋迦牟曩曳法。爲諸愚人得佛惠故。唯願如來隨機說法開方便惠。令諸衆生示眞實相。悟金剛乘入阿字門○毘盧遮那言。善哉普賢能知我心○我於昔時修三昧密門證。執金剛(乃)。坐金剛妙菩薩。座降伏衆魔成等正覺。從是以來。經於多世而諸衆生由宿福故。雖會我前。隨機得見佛根得聞。如汝見我於色界頂第四靜慮。成等正覺。卽下蘇彌盧頂。於金剛大因陀羅壇。一切如來請轉法四種輪。一一輪中各有三十七聖者。住悲愍三昧。降衆天魔。令入正見。今正是時。更欲演說大乘上上祕法。然後當歸圓寂之道。如來祕密神通之力。無智人中。勿妄宣傳(云云)。
又云。于時金剛手○而說是法○若住此法。所須皆成。不轉此身見佛色身。生生世世離諸惡趣。常得興法。利生之德。疾證○菩薩。隨根得成。若求仙果。佛現瞿曇仙而爲說法。若求大乘普現身而爲說法。漸漸誘彼令入佛道(云云)。
智證大師在唐記云。問大日與釋迦爲一爲二否。和尚答云。本來一佛無有二體。但約機見似有其別。儀軌上鉢索心藏等印。皆是大日尊一身上事也。更無別異(云云)。
已上大日經中。釋迦眞言時念行儀畢。
集經所說釋迦眞言持誦法則。
一支度。
曼荼羅(如經)。壇脇机。燈臺。禮盤。蘇密。燈油。壇供。壇敷。大幕。敷設新器等(如常)。幡。造敷。鈴。帶。珮。鏡。寶瓶五(各受所無風?)。燈九。盞綵帛。香(蘇合。龍腦。麝香。欝金。沈水。旃檀香。安息。勳陸。白膠)。五穀(大麥。小麥。小豆。稻穀。胡麻)。白芥子。淨衣三具(上下俱黃不宜新色云云。二具亦得云云)。
右支物等。見經文委可沙汰之。
一起首時分等(如上)。
一行法(依蘇悉地)。
依私師說。案廣攝不動意云。就一尊持明者行法有四種別一先用通法。次本法加之。若有法所不說者當用通法而備足之。蘇悉地經供養品云。若本法中。有如是等金剛牆等眞言。重應結之(云云)。
二。檢三藏所撰諸儀軌等。若有本法直用本法。本法所缺補以通法。
三。或時直用通法。不用本法。
四。或時直用本法不用通法。今隨易行用第二意。若據經意用彌善(云云)。
私云。今見集經中。此佛之法護身結界等。用蘇悉地。故知此中所缺以彼行法而可備足之。丹州地上私記依悉地通法。仍任其次第注行法首尾。
先淨手漱口。次加持衣。次著衣。次淨三業。次三部被甲(已上房內作法)次入堂。淨三業。禮佛。著坐。塗香。灑淨。次加持供物(乃至)。光澤。開白·神分等。供養文。次唱禮(本記無之私加之)。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遮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三反。可加大曼荼羅生句)。
〃〃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或可云怛他誐多作乞蒭菩地薩怛波耶摩訶)
〃〃
〃〃諸大菩薩摩訶薩衆。
〃〃聲聞緣覺一切賢聖僧。
〃〃阿鉢羅爾多等諸大明王冐地〃〃〃〃
〃〃大小自在〃〃〃〃
〃〃三部〃〃〃〃
次驚覺(乃至)。發願(云云)。次三部被甲(乃至)。金剛牆。
次道場觀。
記云。觀想前地結上方隅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寶蓮花。花上有寶樓閣。懸以繒幡。上有寶繖覆。矜羯尼網而莊嚴。
次三力偈。次虛空藏普通供養印明。
次觀尊(用定印)。
觀想曼陀羅中心有寶蓮花台。〃上有月輪。輪上有●婆字。字反成大鉢。鉢變成釋迦如來。住說法印。具四八相。三部聖衆圍繞(云云)。
私云。云觀曼荼羅可依經文如下抄之。
次寶車輅(想七寶車輅送靈鷲山)。
次請車輅(羯利沙也句下可加釋迦牟尼曳醯呬之句)。
次迎請聖衆(記三部心印明皆用之。私云。法云。勸請奉送依如來部云云)。
私云。經云。佛頂奉請印。准前身印。唯改二頭指。直竪相去四寸半。並二大指直竪。去中指八分。誦佛頂心呪至第四遍。二頭指漸漸屈入掌。呪滿七遍。反手身卽和南頂禮向內散矣(心呪如下出)。
身印去常佛頂印也。如下出之。
次除遺從魔(乃至)。五供。普供。讃(記用眞實圓滿功德讃)。
私云。經云。頂禮釋迦牟尼佛○以偈讃曰。南無佛智慧精進那羅延力骨鎖身。
波羅蜜多六度行大慈悲父常爲人。
次入三摩地。
記云。觀想。心月輪上有波●字。字反成大鉢。漸大量等己身鉢。反成釋迦牟尼如來。住說法印。具四八相(云云)。
次根本印。
私云。經第一云。釋迦佛頂身印第一。
反叉左右二無名指二小指。在於掌中。直竪二中指。頭指拄。屈二食指頭。押中指上節背。並竪二大指。捻中指中節側。頭指來去。說佛頂心呪。呪曰。
那(上音)謨(上音)薩婆惹耶(一)唵(二)多他揭都烏瑟膩(二合)沙(三)阿那跋盧(輕音)枳跢(四)謨欝地(二合五)帝殊羅施(六)嗚?(二合七)什皤羅什皤羅(八)駄(去音)迦駄迦(九)毘駄(去音)迦毘駄迦(十)陀囉(上)陀囉(十一)毘陀囉毘陀囉(十二)瞋駄瞋駄(十三)頻駄頻駄(十四)嗚?嗚?(二合去音)泮泮(半吒反十五)莎(去音)訶(十六。私云。見一字切利軌眞言。是五佛頂之中光聚佛頂眞言也。釋迦卽光聚歟可詳之。但台釋迦院)。
經第二云。釋迦佛心印呪(釋迦外別光聚佛頂此卽光聚也。仍別人也。但義釋意五佛頂此釋迦五智之頂此如來三部衆菩薩也。今皆云釋迦又無妨歟)。
二大中小六指。各竪頭相拄。以二食指向內相叉。右壓左。無名亦爾。開腕四寸。呪曰。
唵(一)薩婆悉底(二合)雞(二)毘輸陀羅(上音)泥(三)莎訶(四)。
私云。大原甚密抄出此印呪。
次加持念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問之。次一字金剛藏。十一面。四天等。次又部母)金剛藏菩薩印呪。
左右無名指掌內相叉。右押左向虎口。直申二小指竪相捻。二中指竪相捻。直竪二頭指。相去四寸半。並竪二大指。去中指一寸。誦金剛藏心呪。
唵(一)跋折囉(二)悉婆(二合)婆皤(去)耶(三)莎訶(四誦七遍。徐屈頭指向掌內。次頂禮)。
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印呪。
二中指直竪。頭相捻直竪。二頭指相去四寸半。並二大指直竪。二無名指相去一寸八分。二小指直竪。相去五寸。頭指來去。呪七遍已。漸屈頭指入掌。○呪曰。
唵(一)阿嚧力(二)莎訶(三)。
護摩(作法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本尊釋迦文 金剛藏菩薩。
十一面觀音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大少杓油後。以小杓金剛藏等供一杓。自餘供物同。我二菩薩於諸尊收供之。
世天段(如常。但可加四天王分)。
經云。若知有鬼病者。作四肘水壇。中心著火爐。燒柏樹枝。數〃誦呪卽差○(云云)。上所出心印呪也。
又云。若王病時。於七日中設齋。作四肘水壇。香花飮食百種供養著於壇中。其壇中心。復安火爐。呪師日日香湯洗浴○入於道場。喚佛菩薩四天王等。取菩提樹。若無此樹穀樹亦得。一百八段。一段一尺○燒於火中○乃至七日。王病卽差(云云)。
佛心印呪。
右手大指屈向掌。餘四指散向上竪。
跢姪他(一)阿彌哩(二合)羝阿濕波(二合)湯計(計亞反三)摩末羅摩末羅(四)奢摩波羅奢摩(五)烏波奢摩(六)都奴毘都奴(七)都例都例都謨例(八)莎訶(九)。
誦此呪至都謨例竟。卽噵王名病差。然後口道莎訶竟。燒於火中(云云)。
又云。又法呪胡麻稻穀花一千八遍。請釋迦佛。坐於火中蓮花座上。取少許。呪一遍擲火中○滿一百八遍○滿七日已。心力身力皆悉具足。一切四衆菩薩。諸天善神常隨衞護(云云)。
護摩呪(可用經第二卷眞言)。
番僧呪(經二明隨一用之)。
後加持呪(經二明隨一用之。若無能勝歟)。
次置念珠於本處。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
次部母(記云。佛眼部母依本部者。用金剛部母云云。私云。依法意者可用佛眼。若依私師說釋迦別部者能寂母無妨歟)。
次五供。普供(乃至)。禮佛。
次奉送(記云。結送車輅印誦其眞言。除迦羅灑野句。加蘖瑳瑳句。以大指向外。佛中指頭。次結迎請聖衆三部明末迦蘖瑳瑳句。以大指向外拂之。或不用之)。
右依丹州池上記抄入經文等。只爲自行也。早可破却之。
遍知眼(又名能寂母)。
內縛。二大竪合二風當火背少不相著。
怛他誐多作乞○(二合)尾野(二合)縛路(引)迦野ソワカ(在歸)。
無能勝。
經云。阿跋羅質多呪。唐云無能勝。
唵(一)阿跋囉(二合)質提(二)?(上)泮(三)。
一曼荼羅。
經第一云。於淨室中安置佛頂像。其作像法。於七寶花上結跏趺坐。其花座底戴二師子。其二師子坐蓮花上。其佛右手者。申臂及掌仰掌。當右脚膝上。指頭垂下到於花上。其左手者。屈臂仰掌。向齊下橫著。其佛左右兩手臂上各著三箇七寶瓔珞。其佛頸中亦著七寶瓔珞。其佛頭頂上作七寶天冠。其佛身形作眞金色。被赤袈裟。其佛右邊作觀自在菩薩(一本云。十一面觀世音像)。右手屈臂向上把白拂。左手申臂向下把澡罐。其罐口中置於蓮花。其花端直。至菩薩頂。臨於額前。其佛左邊作金剛藏菩薩像。右手屈臂向肩上。手執白拂。左手掌中立金剛杵。其一端者。從臂上向外立著。呪師於佛前。左右邊䠒跪。手執香爐。其佛光上作首陀會天。散花形。作此像已。於清淨處。好料理地。莊嚴道場。於中安置此像已(云云)。
私案經意云。於此像前起首。從白月一日至于十五日可修行法。第十四日。於佛像前。結長二尺花鬘十六箇著之。復安十八瓦鉢。十鉢中盛滿香水。八箇盛滿牛乳。復安種種飮食。復安蘇燈百八盞。復安燒沈香。請喚佛。種種供養。誦呪竟而發遣之。第十五日五更頭。還如十四日。種種供養訖。於道場中作水壇竟。喚帝殊羅施安置。復安火爐。取沈水香長一尺。百八段。兩頭塗蘇合香。一一誦呪七遍訖。火爐中燒。如是燒盡百八段。時佛隨行者願(云云)。
又案下文意云。每月月生一日。至月生七日。獻八盤食。一切雜菓。東北·正東·〃南·正南·西南·正中·西北。各置一盤。從月八日至十五日。日日獻食如菓子法。若不得日日獻者。月三日五日七日。應獻菓子。其月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應獻食供。若能月一日至十五日。日日相續。供養菓子食種種諸物香花等者。最勝第一。十六日已去。直以香花供養誦呪。乃至月盡月月如是(云云)。
經云。金輪佛頂像法。欲畫其像。取淨白氎。若淨絹布。闊狹任意。不得截割。於其氎上畫世尊像。身眞金色著赤袈裟。戴七寶冠作通身光。手作母陀羅。結跏趺坐七寶莊嚴蓮花座上。其花座下竪著金輪。其金輪下畫作寶池。繞池四邊作欝金花。及四天王各隨方立。其下左邊。畫作文殊師利菩薩。身皆白色項背有光。七寶瓔珞寶冠天衣。種種莊嚴乘於師子。右邊畫作普賢菩提。莊嚴如前。乘於白象。於其師子。白象中間畫大般若。菩薩之像。面有三目。莊嚴如前。手把經匣端身而坐。於佛頂上空中。畫作五色雲蓋。其蓋左右有淨居天。雨七寶花(云云)。
私云。金輪佛頂者。非是一字金輪。指釋迦佛頂云金輪佛頂也。臨文而知之。又有八肘壇法。安置三十二尊。依繁不可見經文。
一功能。
經云。佛告諸比丘。此呪能解一切諸呪。若外道若魔醯首。呪名能除却諸惡鬼神。亦救衆生五苦八難(云云)。
私云。呪者佛頂心呪也。
已上集經所說釋迦眞言持念行儀畢。
牟梨曼陀羅經所說釋迦眞言持誦法則師傳云。此經與寶樓閣經同本異譯(云云)。私云。檢經文其旨顯然。牟梨經者。闕序分直譯正說歟。就寶樓閣經有二本。菩提流志幷不空譯也。今此等經相會可持念此眞言。
一支度。
曼荼羅(有二私曼荼羅。一地壇曼荼羅。二畫像曼荼羅。以地萬陀羅爲敷曼荼羅以畫像可懸之歟)。大壇。護摩壇。寶塔一基安置舍利。幡蓋。五色幡。盆三十二。瓶三十二。燈三十二。寶瓶五。名香(沈水。白檀。欝金。安悉。蘇香。薰陸。龍惱。紫檀)。
右支度大略如此。委勘經文可沙汰之。
安經意云。當於佛前幷諸天前各燒自分香。
所謂佛前(蘇合不空幷流志同)。拔折羅波膩燒俱嚕唬(杜婆云安悉)(不云金剛手前燒安悉。流無之)。摩尼跋折唎前燒突縮迦香蘇合(不云摩尼金剛前燒蘇合。流同)。四天王前燒薰陸香幷薩社迦香突迦香(不云薰陸蘇合白膠香和燒。流云薰陸及薩闍羅婆香白膠)。摩訶提婆前燒白檀香(不云吉祥天女前燒白檀香。流同之)商企尼前燒安悉香(不流同)。社底堵(云使者)。前別燒陀羅枳香(不云金剛女使者前燒薩羅計香是青膠香。流云悉必栗迦是苜蓿香)。栴檀沈水香健多伽羅香施路超香龍腦香麝臍香欝金紫檀香等。以如是等。香和水浴於諸天(流云以爲塗香塗天神上)。
一起首時分等(如上)。
一行法。
師傳云。牟梨經說悉地等作法甚委悉也(云云)。
私云。護身結界奉請供養等之取用同於悉地。仍行法首尾可用蘇悉地歟。
唱禮。
三身至釋迦(三反)佛眼。
南無阿梨耶阿鉢羅爾多冐地薩埵〃〃〃五大明王。大少自在。三部界會。
已上師傳。
三身(釋迦三反)。
南無摩尼寶花幢王如來(流志本云寶華王幢如來)。
〃〃種〃摩尼如來(流云寶清淨光明如來)。
〃〃金剛超誦王如來(流云妙寶金剛超王如來)。
〃〃端嚴摩尼種〃清淨建立如來(流云妙種種色寶善住清淨如來)。
〃〃執金剛摩〃
〃〃觀世音菩薩摩〃
〃〃曼殊尸利〃〃〃
〃〃彌勒菩薩〃〃
〃〃阿梨耶阿鉢羅爾多〃〃〃
〃〃五大明王〃〃
〃〃大小〃〃〃
〃〃三部〃〃〃
右私依樓閣經意記之。人更不可用之。
道場觀(大略如集經法)。
私依閣經意云。可想此壇場卽是寶燈世界也。壇中有七寶浮圖。其中有三如來。全身舍利釋迦如來入其塔中。而同座住金剛手等諸大眷屬。十方諸佛自界他方聖衆圍繞。行者在前而向本尊(云云)。
勸請(三部心印明皆可用之)。
讃(師傳用功德圓滿讃)。
根本印。
牟梨經云。牟梨曼陀囉母陀囉者(私云。根本呪印也)。先以兩手合掌當心。卽各屈其大指。又屈招指令甲端相柱。其二小指力竪相合。其中指無名指各相交入內。
不空本云。二手作合掌。應置於心上。屈於二頭指。及以二大指。相捻猶如環。二中指蹙屈。猶如於寶形。竪合二無名。搩開二小指。是名根本印。智者結此印。誦根本密言。卽成先行法。
流志本云。根本印者。先以右手頭指。與大拇指相拄。以頭指捻大拇指甲側。左手亦然。二手合掌當心。屈二中指相拄猶如寶形。二無名指相著如獨鈷杵形。直舒二小指相去少許。誦根本呪。
誦此陀羅尼滿三萬遍。五逆重罪卽得除滅。○若能日別誦一百八遍者。一切所向無不獲利○(云云)。
若呪白芥子稱曷囉闍名。一呪一燒八百遍已。能令曷囉闍屈曲隨從無復違逆(云云)。
於梨大曼荼羅母陀羅(私云心呪印也)。
復次其於心印?大曼陀羅母陀囉者。右手大指無名指頭兩相捻。餘指直舒仰當心上。左手大指捻小指端。展其餘指仰左膝上。
不空本云。次說心印相。先以於右手。仰掌安於心。大指與無名。而以頭相捻。餘三指平舒。次以於左手。大指捻小甲。餘三亦直舒。覆於左膝上。是則名心印。亦名安慰印。巧德如根本。
流志本云。心印者。應以右手大拇指。與無名指相拄。舒餘三指掩於心上。復以左手大拇指。與小指相拄。舒餘三指覆左膝上。直展指頭。名爲安慰手(云云)。心陀羅尼曰。
若有誦滿十萬遍者。得見一切諸佛○誦滿百萬遍者。得一切諸佛授菩提記。若人犯五逆無間等罪。能誦十萬遍者○重罪○除滅。而得入於不退之位(云云)。
若能日別誦持此呪。其人功德果報不可得思不可得說(云云)。
隨心烏波囉母陀羅者(私云隨心呪印也)。
復次其烏波羅隨心母陀羅者。右手大指捻無名指端。展舒三指仰橫當心。其左手仰於左膝上。屈招指一節餘悉展之(云云)。
不空本云。准前心印相。大母與頭指。相捻猶如環依前左膝上(云云)。
流志本云。隨心印者。應以右手拇指與無名指相拄。餘三指展之。仰安右膝上。復以左手拇指與小指相捻。三指展之橫仰心上(云云)。
若有誦滿一萬遍者。能令一切毘那藥釵諸魔眷屬。惡神鬼等悉皆俯伏。呪師足下以胸著地。求哀乞命。○若誦滿十萬遍者。蒙一切佛皆爲現身○(云云)。
念誦(先佛眼。大日。本尊經三呪。三部心。諸天總。又佛眼。一字)。
私勘不空本云。念誦時眞言曰(欲念誦本眞言時。先誦此眞言)。
唵嚩日囉(二合)摩儞迦緊迦哩吽〃泮吒(半音)。
護摩(師傳息災又可隨事)。
六段(如常)。
私云。本尊壇釋迦幷四如來(塔中三佛寶燈仁●)可請供之歟。諸尊壇意樂護摩執金剛觀音文殊彌勒等歟。世天壇四天王吉祥訶利底等之分可加之歟。
護摩呪第三呪。伴僧呪第一呪。後迦持第一呪。
一壇場幷曼荼羅。
牟梨經云。復次今爲汝說。若已得驗若末得驗。欲結壇者及肘法用。先當簡地然始作壇。壇開四門○用前五色規畫其壇。其中心壇方二肘作。以白檀塗之欝金散上○其中心壇用七種色。畫作蓮花七寶雜莊。於其花上畫千輻輪輞。輪外周圍皆作火焰。其蓮花莖如吠瑠璃寶狀作之。其上作佛(不空本云。於小壇中畫七寶樓閣。於樓閣中畫一佛形像。作說法相。佛前作一蓮花。七寶莊嚴。於蓮花台中畫作一輪。其輪百輻齊輞具足。輪外畫焰光。其蓮花莖吠瑠璃色云云。流志本同之。但無樓閣文)。於佛左邊畫作金剛。右手把杵左手執鉞斧(不空本云。佛左邊畫金剛手菩薩。而作忿怒形。右手執金剛杵左手執白拂云云。流志本同之)。於佛右邊畫摩尼拔折?菩薩。種種瓔珞莊嚴。其身一手持如意珠一手把鉢塞莫(云數珠。不空本云。右邊畫摩尼金剛菩薩。左手執持寶珠右手執白拂云云。流志本云。寶光金剛菩薩)。四角之位畫四天王。身具牟甲○作可畏形○其中心壇稍如高作(私云。師傳云。如高者高座也云云)。復須幢幡傘蓋懸竪莊飾(不空本云。其小壇中畫七寶界道。於其壇上懸一傘蓋。可一肘量。於傘蓋四面周匝懸幡云云流志本同。但云。其壇大門向東而開)。壇外四方各作火爐各好柴如法燃火。爐別四角各安幢幡。五色繪綵周壇圍遶。南面唯留一門出入○其中壇門外右頰。畫作摩訶提婆幷毘摩提婆共一處著。種種瓔珞以爲嚴飾。左邊門中畫啇企尼。第三門中心。畫作伐折囉杜地。有八臂手手別各把別別器仗。種種瓔珞莊嚴其身。高擧兩手過其頭上。張青絹狀(不空本云。於中壇南門中。畫大吉祥天女。北門中畫餉棄尼天女。西門中畫金剛使者天女。八臂持種種器杖云云。流志本云。於小壇東門內南邊。畫吉祥天女。北邊畫餉棄尼天女。壇中門應畫。金剛使女神。其神形安八臂)。東門畫阿唎唎(丁利反)幷六箇姉妹。右邊西畔。畫摩訶提婆幷補色波但地。北邊畫毘摩提婆(不空本云。其大壇東門中畫訶利帝母。七子圍遶。於南門中畫大自在天王。西門中畫花齒羅刹女。於北門中畫毘摩天女。有七採女。流志本同之)。其壇四邊捶箭三十二枚。以五色線繫箭圍之(不空本云。於壇上四邊挿三十二隻箭。其一一箭以五色加持線纒。周匝圍繞。於線上懸五色小幡以爲莊嚴)。復次今說畫像之法。取新白疊未經割汚者。隨力大小臂方作之○疊正中心畫其佛。坐於師子座上○頭上空中畫作幢蓋。其像形勢如說法狀(不空本云。畫七寶莊嚴樓閣。於樓閣中畫如來。流本同。但無樓閣文)。其佛右邊畫作十二臂金剛像。作紅白肉色(不云。右邊畫金剛手菩薩。十二臂黃色)。手中各執種種器杖。當作四面。前正一面作慈悲面。左邊一面可作畏瞋面。右邊一面作狗牙上出瞋面。第四一面作皺眉可畏面髮皆上聳。各以花鬘攬括束其髮居蓮花座。一脚屈上一脚垂下(不空流同。但於蓮花上半跏而坐)。其佛左邊作摩尼伐折囉菩薩。當作四面有十六臂。右手把如意珠如奉佛勢。左手把蓮花。一手仰展舒五指相。兩手合掌。一手把錫杖一手把輪。第三一手把合蓮花。第四一手把數珠(未詳)。第五一手把羂索。第六一手把阿迦囉低(刀也)。第七一手把兩頭鐵鎚。第八一手把須彌山。第九一手把窣堵波。第十一手把貝經夾(不本云。右邊第一手持眞多摩尼寶作獻佛勢。左邊第一手持蓮花。右第二手作安慰手。左第二手持三戟叉。第三二手合掌餘手皆執諸器杖。右第四手持輪。左第四手持劍。右第五手持金剛杵。左第五手持花篋。右第六手持念珠。左第六手持軍遲。右第七手持刀。左第七手持梵夾。右第八手持寶塔。左第八手持須彌山。於蓮花臺上半跏而坐)。當前一面作慈悲面。右邊一面作摩訶迦羅天面狀(不流同。青色)。左邊一面作半師子面半人面狀(流同之。不只作師子面緣也)。第四面作皺眉露齒瞋面。其面作不淺不深綠色可畏相貌(不流同。但不云。頭上面。流云後面)。一脚屈上一脚垂下居蓮花座(不流同之。於蓮花臺上半跏而坐)。其座下近前。作啇企尼像。雙膝跪坐。其有八臂手中擎花供養於佛(不流同。但云胡跪合掌)。其右邊金剛座下。作摩訶提婆尸羅提婆。其摩訶提婆。兩手捧鉢盛種種寶物奉上於佛(不云。金剛手座下作吉祥天女云云。流同之)。其摩訶提婆後。作莎社地天。作笑面有其四手種種瓔珞莊嚴其身。手中皆各執於器杖(不流云。金剛使使者天女)。其商企尼後作補色波但地。著白色衣手中把花。瞻仰佛面(不流云。花齒天女)。其佛座下別作七寶蓮花。其花莖作吠瑠璃狀。具足百葉。其花中心作純金之台。令極分明(不流同。但云輪外周匝皆有光焰)。其花下(不云蓮花根下)作四天王○被其甲鎧。其花莖下作其池水。四欄楯雜寶填厠種種莊飾。池岸之上作多衆白衣仙人。皆悉䠒跪仰瞻佛面。持香執花或搯數珠。各異嚴持而爲供養。其佛幡蓋之上作摩訶提婆及其眷屬。又作梵天及其眷屬。又作那羅延及其眷屬(不云。梵天毘紐天大自在天。流云。梵天帝釋大自在天)。其諸天等各執種種異花等。若翔颺空中旋蓋供養(云云)。
一功能。
牟梨經云。若有至心依教。具足爲法但能至心。一度入此壇者。十方一切諸佛同授是人清淨之記。過去現在一切重罪皆悉消滅○若欲周匝供養摩訶提婆大自在天那羅延天梵天帝釋三十二尊天者。但依此壇一施供養。卽如各各供養諸天訖已。一切天等皆悉歡喜○若有厄難年命不安。求其珍貨以難諸偶。一切事意皆悉不吉者。入是壇以一切如意○一切時處獲上福利。捨此身以生生之處。從一佛土至佛土。恒於佛前寶花上坐。一切佛行皆得具足。不久卽得無等等道(云云)。
又云。若於高山頂上而誦之者。所有一切山空水陸諸衆生等。眼見境界及見呪師。其諸強類其報令。更不墮於三惡道(云云)。
功能文廣可見經文。
右牟梨經所說釋迦法畢。抑疑者云。以閣經幷牟梨經眞言師傳名寶樓閣經法。未云釋迦法。若依釋迦說。云釋迦法者。法花仁王等法可可釋迦法。加之一代諸教中釋尊所說陀羅尼神呪千。且皆可云釋迦法歟。此事如何。答約能說主者釋迦所說補呪等皆云釋迦眞言不可有失。但於今者非云。然檢祕錄。以牟梨經入釋迦法。其眞言等豈他佛之法哉。況牟梨曼陀羅者。師傳云。牟梨者牟尼。萬荼羅者。義釋云。眞言仍釋迦牟尼眞言云也(云云)。師傳名寶樓閣法者。依陀羅尼名也。末云非釋迦法。牟梨經與閣經旣是同本異譯也。更可有差別耶。問。祕錄以樓閣經入方等法。何不入釋迦法之中哉。答經意方等部者。且入方等法歟。非全云不釋迦法矣。
●●
種子●。三形鉢。本尊釋迦。
根本眞言釋少呪。印相內縛三古印。護摩呪。迦梨舍儞同呪用。釋迦少呪相加用之。番僧呪。滅罪眞言曰(後加持同用之)。問。本尊外以別眞言爲戶摩證是何耶。答是常事也。如光明眞言等法。問。五種護摩中依修何法耶。
師曰。息災可修之。
唱禮。曼荼羅。釋迦(云云二說或三身中釋迦三反。次別釋迦梵號)讃。釋迦。
問。何以釋迦爲本尊歟。
師云。此眞言出方等陀羅尼經。故能說釋迦爲本尊也。
天台方等十十云文(引)。此眞言(云云)。可見之。大眞言事也。小眞言陀羅尼集經出之。大眞言方等陀羅尼經第四卷出之。
滅罪眞言。
離婆離婆帝俱訶俱訶帝陀羅尼帝尼伽羅離帝毘摩利帝娑婆訶。若有四衆持此呪無始罪障皆悉滅。若男千犯一切女人一切男子。若誦此呪一遍者。一切婬穢下淨報無遣消滅。永不現主永斷欲煩惱。終後疾證無上菩提。若有出家時呪者。所犯破齊戒諸重罪皆悉消滅。乃至無慚無愧有受信施乃至四重五逆等罪皆遠離消滅。更莫有遺餘耳。當後世得證無上菩提。
若獨修時。離婆婆帝眞言念誦之次可用之。陀羅尼集經第一云。迦梨沙舍尼印呪第十九(唐云滅罪)。
准前唯改二頭指。各側博中指上節側。頭離一寸。離二大指頭四分。陀羅尼曰。唵(一)迦梨舍儞闍(二)。若善男子善女人。至心作印誦陀羅尼。隨誦一遍。百千萬億俱胝那由他恒河沙劫。四重五逆一闡提罪一切罪障悉皆消滅。若能一生。日日常誦千遍萬遍。能令行者。無始以來一切罪障悉皆消滅。印相准上智輪印第十七云。先竪二中指頭指相拄。屈二無名指。各苾(クヒリヒロケヨ)中指中節背。頭離一寸二分。以二頭指。各押二無名指上節背。頭離中指甲三分。屈二小指在掌中。以二大指。各捻中指上節內。合腕。
次智頂印第十八云。准前唯改二頭指頭。各捻中指甲上。指頭各與中指頭齊(云云)。
今迦梨沙舍尼第十九印。准上件二印作之耳。右滅罪法承保三年十一月一日。功德院明解(實圓)。於定林房奉受以彼草書之。
私勘。方等陀羅尼經雖有上明。文字大異。于今眞言又功能文全以無之。於彼經有異本歟。一遍集所出於眞言幷功能文同與上。更可勘之。
定光佛。
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阿字。字變成佛頂形。形變成定光佛頂。相好圓滿眷屬圍繞。
讃(用四智讃。或用佛讃)。
印。普印。眞言曰。唵三摩地入縛羅沙縛賀。
已上大原道場觀。
或云定光佛呪。
曩〃〃南薩羅婆地(二)微麽底(三)枳羅寧(四)達摩駄暏涅闍多參〃(五)娑婆訶。
私云。此眞言台軌諸菩薩眞言也。今用佛明如何。
唵婆誐梵(引)娜莫素覩(二合)帝尾設娑婆(上)哆羅(二合)阿祇儞(二合)烏拏迦烏哆羅(二合)柅炎吽〃泮吒泮吒莎訶。
私云。右眞言有阿彌陀房口決之中。戒壇上網御說(云云)。
寬元三年六月同十九日。於相州鎌倉名越房以岡崎僧正(成源)御本書寫畢。遍照金剛兼胤(二十六世)記。
播州明石郡太山寺常住物也。六十七卷。
裏書。
最勝心明王經云。聖觀自在菩薩。右手住安慰(卽以風空頭相堅餘指作引手勢)。左手持蓮花。身如秋箭。色白色。
私云。大和尚曰。以普文二尊爲釋迦脇士。此經之說也。又釋迦金輪一體之旨。同此經明白也(云云)。
經云。其佛左邊安淨箱子。盛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日日讀之(云云)。
又云。復數數誦般若滅罪呪(云云)。私云。何呪哉可尋之。
法云。以難勝忿怒爲結護明王(又名無能勝云云)。
私云。不動使者法云。難勝奮怒王尊勝二卷軌云。言難勝忿怒者。是最勝佛頂明王(云云)。以是等文思之。難勝忿怒之稱。又普令蒙大力大護者大歟。
三井說云。護摩相應物時可用。羯磨會不空成就眞言。
唵阿目(引)伽悉弟惡。
私云。本法云。勸請奉送依佛部(云云)。
然者可用佛眼。台藏意外金剛主也。
用奔麽鷄母無妨歟。
又依別部者可用能寂母。
蘇疏第三云。十方三世自他依正。不出我一念。十方塵刹供養雲海。在此一塵。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終日雙非終日雙照。一一塵遍法界。一切塵在一塵。融融無礙供養諸尊。一尊遍諸尊。諸尊遍一尊。供一卽供諸。供諸卽供一。如是供養本尊。以爲最上。是故文云心意供養最上更無過者也。若得此意。諸供一一無非法界供養。一一無非顯現菩薩妙供養(云云)。
大日疏第二十云。行者猶身印眞言及觀本尊。此三事和合故。本尊卽自降臨道場而來加被也。然此行者初行之時。尚是凡夫自無德力。何能卽感佛菩薩等如是而應耶。但由彼佛菩薩等。先立誠言大誓願故。若有衆生依我此法。而修行之不虧法則者。我必冥應。或雖不來而違加護之。若行人法則如法而不應赴。卽是違本所願。故不得不應也。亦如明珠向月而水降。圓鏡向日而火生。因緣相應而無思念。此法亦可爲喩。非是諸佛有心行。而同凡夫之赴應也。若心不相應事緣有闕。則本尊不加護念。故無應驗。非佛菩薩等之過也(私云。此文至要也可存念之)。
T76001101.GIF
釋迦佛心用佛頂印呪。請坐四角。金剛誦結金剛藏呪印。奉請金剛各住本位。如法而座(云云)。
私云。大和尚曰。通法者。兩界蘇悉地別法者。各各經軌等也。
謂除兩部成身。加別法成身。若道場觀觀曼〃〃各依別法也。而今乃尊法委不說行法。仍殊無可取具所。但一乘修行法道具印明等。併成身所可加結也。
文心四具歟。
八方中心。長四尺。入水五穀七香爐黃四角。中心八流八方。
四肘。
私云。大和尚曰。金界無此尊。仍行法煩多。一端所云也。若欲修之者。如常薩埵行法。但五部中依羯磨部修之(更問)。又准別法十七尊十三尊曼〃〃可觀之耳。但在唐記云。大日薩埵十七尊餘十三尊(云云)。而釋迦大日一體無二。依此十七尊曼〃〃有何事歟。若羯磨釋迦不可然歟。若只如瑜伽軌五種軍荼壇隨事用之尤可也(此萬陀羅二十五尊有之)。具如彼文也。今所云十七尊。此尤祕藏。不可形翰墨。早可聞口傳。若隨樂曼〃〃。如瑜伽壇等。略八方天。十七尊曼〃〃云。
但違常途。更號十七尊曼〃〃與古說相濫。頗可有憚歟。善善可斟酌之(云云)。
(私云。十七尊軌常舍之。十七尊旨。承師御口傳訖。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四德波羅密取攝成處之意也。能可思之)
右圖。大和尚息心抄釋迦卷中在之。依釋迦院令圖給也。
T76001201.GIF
具支灌頂第五云。義釋五云。其作字曼荼羅者。經中有種子字。當如法置之。如經不載。當取梵名中最初字爲種子。或可通用阿字也。沙門良賁仁王經疏記說。以最初字爲種子者。則有二義。一引生義。以最初字引生以下諸字義故。二攝持義。以最初字攝持以下諸字義故。今此中云。取初中後宗要之字。皆並得也。可謂宗要。亦具二義。今造此壇。轉字輪法採而言。自有六法。一用一切諸佛眞言心。所謂阿字。二用三部普通種子。謂阿娑嚩。三用一切眞言初字。除歸命外。四用一切眞言宗要。謂初中後。五用諸尊各別眞言。謂一宗明。六用諸尊各別種子。謂經中於依此六法轉諸尊宗門(云云)。
大和尚御說依延命修之。甲冑爐屈婁草比餘物十倍。以延命明投之。合物。本尊呪。伴僧。半念誦。半讀經。一時一部助修多不斷經大切也。伴僧後加持釋迦院明。
戶摩呪。無指小呪梵號加用之(云云)。具彼御抄。普賢(參摩多弩蘖多尾羅㘃達摩儞社多摩賀摩賀ソワカ。有歸)。
文殊(矩摩羅迦尾目吒底鉢他悉禰多娑摩羅〃〃〃鉢羅底然ソワカ。有歸)。
觀音(薩嚩怛他蘖多嚩路吉多羯嚕儜摩鉢羅〃〃呼惹ソワカ。有歸)。
彌勒(阿吟草惹野薩縛奢野弩蘖多ソワカ。有歸)。
聲聞衆(倞暏鉢羅底也野尾蘖多羯摩濕惹多吽有歸)。
緣覺衆(縛。有歸)。
一切諸佛頂(鑁鑁鑁吽吽吽泮吒ソワカ。有歸)。
私云。大原說云。名藏一切佛頂者。是諸佛頂也。總印眞言(云云)。
大和尚御說云。唱禮常三身左善也。但釋迦三反禮之。更問。若大曼〃〃主在靈山釋迦牟尼佛(三反)。
南無ヱイキヤキサラウスニサ(若ハホチサタハヤマカサタハヤタイケタヤ)。
南無佛眼佛母菩薩摩〃〃。是遍知眼也。又云能寂母。
〃〃觀音虛空藏等菩薩摩〃〃
〃〃アシラシタ毘儞耶羅惹摩訶羅惹。
〃〃大小自在〃〃〃三部界會〃〃〃
(私云。大原御說云。三身之中釋迦三反。或三身之外萬荼羅主釋迦牟尼佛三反)
私云。大和尚曰。金曼〃〃中無此尊。爲置之煩多。仍付台藏修之。大小都別四法著別。大法者。付大非云。以初門釋迦爲本尊。其院諸尊印明。併皆結誦之具如台記了。
若都法。如常以本尊內入。其處安地印。若別法卽是金剛部也。所謂金剛手釋迦世天等也(已上部主印母明主成就各異也。善〃尋訪具足修行之)。
若小法中台釋迦。第二重彼院諸尊第三重八方天也。此四法之外。道場觀觀曼〃改靈山淨土說法花儀式。可觀之。更問。
若悉地成身(更問)。道場觀觀曼〃如第五法。此五中第五幷悉地易行。又依佛部行之(云云)。
享保十五庚戌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二
藥師法。
一支度。
註進。
藥師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
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沈。白檀。欝金。龍腦)。蜜。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五色糸各二分長一丈。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扚三柄。折敷三枚。呂子一覆。長櫃一合。淨衣。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駈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敷設雜器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修一佛法時支度大略如右。但依陀羅尼集經意者。五色大幡四十九燈等可有之。仍師匠云去保延四年七月六日一院御祈。於中堂被修一佛法之時具大幡等。若可具之者可注載。本願藥師經十二卷。大幡一流(五色。長四十九磔手)。七層輪燈一基(四十九燈料)。切燈臺三本(讀經料)。經机三前。油五斗二升五合(四十九燈七箇日料。日別七升五合。坏別五勺定)。放生(四十九頭。七日之間三箇度)。
右大播等隨時早晚。依施主形勢可出之耳。
裏書云。起首時分(總)五種護摩相應時節(總)向方(總)名香(總)五種護摩印(總)三摩波多(總)尊形(已上)。
註進。
藥師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半疊一枚。燈臺二本。名香(鬰金白檀)。酥。蜜。壇敷布一端。五色糸各少〃。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二口(各可加杓)。折敷二枚。淨衣。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結線事。
人人支度多不載之。用否在意歟。
一起首時分。
大日經具緣品云。遇良日辰定日。時分宿直諸執。皆悉相應。於食前時値吉祥相。
義釋云良日辰者。謂作法當用白分月。就中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皆爲吉祥。堪作曼茶羅。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勝。此常念誦。亦應加功也。定日者。西方曆法。通計小月合當何日。若小月在白分內者。其月十五日卽屬黑分。不堪用也。又曆法通計日月平行度。作平朔。皆合一小一大。緣日月於平行中。又更有遲疾。或時過於平行。或時不及平行。所以定朔。或進退一日定望。或在十四日。或在十六日。大抵月望正圓滿時。名爲白分十五日。月正半如絃時亦爲八日。但以此准約者。卽得定日也。時分者。西方曆法晝夜各有三十時。一一時別。有名號。如晝日卽量影長短計之。某時作事則吉。某時作則凶。某時中則平。各〃皆有像類。言宿直者。謂二十七宿也。分周天。作十二房。猶如此間十二次。每次有九足。周天凡一百八足。每宿均得四足。卽是月行一日程。經二十七日。卽月行一周天也。依曆算之。月所在之宿。卽是此宿直日。宿有上中下。性剛柔躁靜不同。所作法事亦宜相順也。諸執者。執有九種。卽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與羅睺計都。合爲九執。羅睺是交會食神。計都正翻爲籏。籏謂慧星。除此二執之外。其餘七曜相次直日。其性類亦有善惡。如梵曆中說。食前時者。晝夜各有三時。食前可作息災。暮間可作增益。夜可作降伏事也。入曼荼羅灌頂。與息災相應。故云食前。値吉祥者。謂作法時。或地上或雲中有色聲等種種異相○(云云)。
蘇悉地經分別悉地時分品云。我今解說吉祥成就時節。行者知已尋求悉地。謂時節者。八月臘月正月二月及四月。此等五月十五日。應作上成就。亦當作扇底迦亦卽此五箇月黑十五日。應作中下二成就法。亦應作補瑟徵迦事。阿毘遮魯迦事。於月蝕時。成就最上之物。於日蝕時。通上中下成就之物。或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應作成就諸一切事。最上成就。應取上宿耀時。然諸宿中。鬼宿爲最上。若作猛利成就。還依猛利宿曜時等。
又云。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於其中間。應作一切成就。或取本尊指日。或諸月中白黑十三日。於初夜分。下成就時。於中夜分。中成就時。於後夜分。上成就時。
疏云。若不知時節。輒爾修行者。違世道理。神祇不感。凡世間森羅本則勝義。若違差別勝義亦難。故仁王般若云。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又云。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了達此一二。眞入勝義諦。准思可知○。
所言八月臘月等者。然東夏西天。相去遙遠。指用時候。有其不同。今引諸文。略詳定之。○良賁法師釋仁王經。初年月八日。文云。初年月八日者。此方四時。時各三月。皇唐御曆。建寅爲正。西國三際。際各四月。寒際之首當十一月。卽同往古建子爲正。黑半標元。二十三日卽初八矣。
南荆州沙門無行在天竺國。致於唐國諸大德書云。中國安居。正當漢地後安居。卽五月十六日。又黑前白後。四部皆同也。今檢諸文。彼天竺國立年初日。不同唐國。彼土年初。卽用漢地正月十六日。然佛如來旣出天竺。豈以遠取漢地所指之日而示悉地成就時哉。今推文意。所言正月等者。月稱卽取漢地之名。指時始終。定依佛國。是卽譯家隨方標名。令人密知佛正旨也。若不爾者。成就時月相違聖意。所求悉地無成就期也。餘時月等須從佛國年初之日。計其日數卽定四時作成就(云云)。
文云。行者所修本法所說宿曜時等。又本尊所授宿曜時等。依此應修(云云)。
已上普通成就上中下法月日時也。此尊經軌。雖有數本。委不云起首時分等。但二卷經云。從白月八日至十五日(云云)。仍書普通成就時候。又有五種護摩相應時節。如下出之。臨事用之。
一行法。
此尊所依本經軌等。非其一途。先就經有四本。一宋孝武之世。大明元年。沙門惠簡。於鹿野寺譯經。名藥師瑠璃光經。亦名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灌頂經第十二卷)二。隋大業十一年十二月八日。三藏法師達磨笈多與大隋翻經沙門法行明則長順海馭等。於東都洛水而上林園翻經館重譯。名曰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三。大唐貞元元年。三藏玄奘於慈恩寺譯。名曰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四。大周沙門法師義淨新翻經二卷。名曰藥師瑠璃光如來七佛本願功德經(右經於禁中內道場佛光殿譯之。卽三藏譯出梵本。皇帝手自筆受)。
已上四經同本異譯。見七佛藥師經疏等(云云)。
又此外有隨願藥師經(云云)。相傳云。件經無所見。本期人師拾諸本經文成一卷經(云云)。立誓云。若違佛說可無驗者。投火以可燒之。誓言。投火中不被燒。仍古今所歸依也(與唐代譯全同意。但有一兩無彼譯文)。
右四本經。雖盛說本誓悲願。更無印契密言。新翻經中雖說眞言等又不說手印。抑宋隋唐譯幷陀羅尼集經。只說藥師一佛功能。周譯二卷經。上卷總明東方七佛淨土。下卷別明瑠璃光佛淨土及本願功德。多與唐本同也。披文之時先得此意矣。
儀軌有四本。一。藥師如來念誦儀軌(不空譯。奧有結護讃。世傳受之)。二。同三藏別譯軌(比前本聊委悉也)。三。陀羅尼集經第二卷別有一段文。雖說印眞言幷壇樣。不明行法首尾。傳教大師抽彼一段文。名藥師千燈儀式。四。有大師所述兩卷軌(依蘇悉地略法述也)。此四本外。本朝永觀年中法橋奝然有持來本。人人傳授之。此外亦有香園國土譯。無師資傳承(云云)。
以前經軌不明行法。大師依蘇悉地製作軌儀。八家錄云。仁·珍·和尚·依阿閦軌傳之(云云)。件軌悉地金剛部行法也。丹州池上依悉地佛部而有次第。師說云。別尊法。多依悉地修之(云云)。
藥師如來略行法私記(丹州)。
先建立道場。次洗衣浴身。次門前香水。次辨備供物。次還房洗手漱口。次加持衣(如悉地)。次著衣。次護身。先淨三業。次佛部。次蓮華部。次金剛部。次淨三業(已上如十八道)。次入堂(堂門之外灑水。次入堂)。次禮佛(卽淨三業次正禮佛)。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濂淨供淨。次加持供物(用辨事印明)。次去垢(如悉地)。次清物(如悉地)。次光澤(如悉地)。次啓白。次神分。次祈願。次供養文。次唱禮。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次佛部。次蓮華部。次金剛部。次護身。次地結。次金剛墻(已上如十八道)。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墻內有瑠璃地。是淨瑠璃淨土也。莊嚴無量淨土中心有七寶樓閣。樓閣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大蓮華臺。臺上有●字。變成凸佛頂印。印變成藥師如來。左右有日光月光無量聖衆周匝圍遶。行者於聖衆中親向佛前(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私云。迦羅灑野句下加毘逝者虞嚕吠瑠璃鉢利婆喝闍野怛他蘖多野噎醯呬句)。次迎請聖衆。內縛二空並竪不著。頭指屈之招三反。唵爾那爾迦毘逝者虞嚕吠瑠璃鉢哩婆喝羅闍野怛他蘖多野噎醯呬。
次辟除從魔(依悉地)。
右手以空指押地甲。舒竪三指押腰。左手亦作此印。左轉右轉上下五處。眞言曰。
唵抧里〃〃縛日羅吽發吒。
次視三昧耶(依悉地)。
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竪三指。作三古形。向外託之。眞言曰。唵昇羯㘑三莽焰莎訶。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捧器先祈願)。次花座(已上如十八道)。次普來偈(用普印)。
普來尊者。由本願故。降臨道場。
當就此座。受我微供。
次重結大界(如悉地)。次塗香(如胎藏)。次花鬘(如台藏)。次燒香(如台藏)。次飮食(如台藏)。次燈明(如台藏)。次普供養(如十八道用普印)。次讃(在別)。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T76001501.GIF佛頂印。漸舒漸大擧體成佛頂印。印變成藥師如來(云云)。次根本印(在別)。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置珠本所。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字。諸法本不生義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
二手虛心合掌。屈二頭指以端著二中指背上節。二大指捻二中指中節。眞言曰。
唵沒駄魯灑儞莎訶。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如前先祈願)。次解界(以大院印左轉三返)。次奉送。
此中有二印。先結前迎請聖衆印。誦眞言。改明末曀醯呬句。爲輅車〃〃。以二大指向外撥之。次請前諸車輅印。改明末迦羅灑野句爲輅車〃〃。以二大指向外撥之。
次佛部。次蓮華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已上丹州記畢。
唱禮。
南無三身(云云)。南無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
曼荼羅主淨瑠璃淨土十二上願藥師瑠璃光佛(三反。或可云俱魯吠女里也鉢羅婆羅惹野怛他蘖多野)。
〃〃日光月光遍照菩薩〃〃〃
〃〃五大明王〃〃〃。大小自在〃〃〃
〃〃金毘羅縛日羅等十二大約(或可云金毘○等捻舍毘那毘那尾藥叉摩訶細曩鉢底)。
〃〃三部〃〃〃
私云。若付胎藏時都壇者可用八葉唱禮。但佛眼。次加禮本尊。別壇者可用三身。
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十二上願。醫王薄伽。日光月光。遍照大士(若修七佛時可云本尊界會。七佛世界。本願功德。甚深妙典。普珠金剛。釋梵四王)。十二神將。部類眷屬。大聖不動。大悲明王。三部界會。諸尊聖衆。外金剛部。護法天等。盡窮法界。一切三寶。還念本誓。降臨道場。所修三密。靈給勝利。決定現前。護持大施主。消除御惱(以上二句二反又消除句隨事可改之)。息災延命。增長福壽。恒受快善。無邊御願。決定成就。決定圓滿。殿內安穩。諸人快樂。及以法界。平等利益(五大願如常)。
發願詞大略如右。帝王臣下隨時可有用心。
道場觀。
撿大師儀軌。先觀大海須彌。然者先觀置大海須彌等山頂。想淨瑠璃淨土。中心可觀樓閣等歟。淨瑠璃淨土標云。藥師如來通身淺碧色。坐百寶蓮華師子座上。入大空三昧。放無數光明。一一光中無量分身諸佛。悉入大空三昧。右臂揚掌調手開葉。左安臍輪下勾小指。號大寶瑠璃藥。左第一重有金剛藏王菩薩。通身淺紅青色。坐寶蓮台上。右手掌中立三股金剛杵。左手屈臂五指向上大指押小指爪上。出數菩薩以爲侍者(云云)。○右第一重有蓮華幢金剛手菩薩。通身淺青色。坐寶蓮華台上。左手執眞陀摩尼。白寶蓮華台上安金剛。右手作與願印(屈中指)。出數菩薩衆以爲傳者(云云)。左第二重有日光菩薩。通身赤紅色。左手掌安日。右手執曼朱花。或開敷。或半開。或未開。或其實菓爲之。出數菩薩以爲侍者(云云)。右第二重有月光菩薩。通身白紅色。左手掌月輪。右手執紅白蓮華。出數菩薩以爲侍者(云云)。如來近後有十弟子等羅漢。無數聲聞衆以爲眷屬(云云)。佛前左右外院上下八方。有十二神衆。無數金剛童子以爲眷屬(云云)。
種子
師傳云。●阿字。或云●鞞。或(云云)。
三昧耶形。
師傳云。佛頂印。
或云阿迦陀藥。或云鋨(越音)。或云五古(弘法大師御說)。或云三古。
持明房說云。露地座主云。以●字爲種子(云云)。今云。和尚依普通種子。今依集經者以●毘字爲種子(云云)。
私云。師曰。勘不空軌。左手令持藥器(云云)。以之可爲三形。以所持物爲三形。是師說棄文說也(云云)。
問。若以藥器爲三形時。以何字爲種子字耶。
答。以●字可爲種子歟。更問。
問。師傳以阿字佛頂印爲種形依何說耶。
答。依普通義品。故大日經義釋云。經中有種子字。當如法置之。如經不載當取梵名中最初字爲種子字。或可通阿字(文)。又云。十方佛等各依常相圖之。若作契印當以如來頂相。種子卽以阿字(文)。諸尊種子字有六法。具如釋迦法中。引具支文。
裏書云。出生義云。十六大士手之所持。皆本三摩地之幖幟也。覩物求義其何遠哉(云云。已上)。
送車輅(可想送淨瑠璃淨土)。
請車輅(如谷記)。迎請聖衆(如谷記)。
讃。
曩謨薩縛勃駄曩薩縛爾奈(入)迦盧拏怛麽(二合平)迦訶囉(引)覩迷(存念於我)俱嚕吠女哩耶(二合)入縛(二合)囉(引)入縛(二合)囉(引)他多揭多摩訶捺耶(二合辨事大成就義)南謨悉羯羅(歸命頂禮義)。
私云。此讃出不空譯小軌。名結護讃。師云。八家祕錄云。本尊讃一本(仁)卽此讃也。可通用諸尊。但俱嚕吠女哩耶句隨尊可改之(云云)。持明房說出此讃而註云。錄外。又或佛讃(普通)或四智(慈覺大師)。
根本印呪(私云。師曰。修火供時根本印。次可加當檀護摩印眞言)。
集經第二云。藥師瑠璃光印呪。
以左右手頭指以下八指。反叉入於掌中。右壓左。兩腕相去五寸許。以二大指來去。呪曰。
唵(一)呼盧〃〃(二)戰駄(去音)利(三)摩燈祇(四)莎訶(五)持明房說云。二手內縛立大指也(又用佛部印)。覺大師云。兩腕相去五寸許。以二大指來去。證大師云。不離腕。只佛部心印也。露地座主云。蘇悉地佛部心印爲根本印。今云。依集經者。以鎖菩薩印爲根本印(云云)。藥叉供阿闍梨說口授(云云)(或人云鎖印是也)。
或抄云。藥叉供阿闍梨傳印。先師曰。於聖登阿闍梨邊受學之。此鎖印也。此是法性房尊意和尚之傳(云云)。
又云。有云。佛部卽是佛部攝故。有人用金輪佛頂印。隨願陀羅尼藥師佛頂放光之中說之。故用佛頂印也。有說如彼形體。左手持壼。右手與願。此其卽也(已上三說輔圓大德之傳云云)。
弘法大師曰。藥師印者。以左手開置臍下。以右手重上。二大指頭指合。眞言曰。
南謨[卄/縛]伽伐帝(云云)。
又內縛兩腕稍相去禪智來去。眞言曰。
唵呼嚕(云云)。
私云。法御說。有印方抄。以彼大師御手跡本出之(云云)。東寺祕說用定印。但誦眞言有口傳矣。
集經第二云。藥師瑠璃光佛大陀羅尼呪曰(印用前印)那謨囉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那謨全毘羅(二)和耆羅(三)彌佉羅(四)安陀羅(五)摩尼羅(六)素藍羅(七)因達羅(八)婆耶羅(九)摩休羅(十)眞持羅(十一)照頭羅(十二)毘伽羅(十三)那謨毘舍闍瞿留(十四)毘留離耶(十五)鉢囉頗囉闍(去音)耶(十六)跢姪他(十七)唵毘舍是(十八)毘舍闍(十九)娑摩揭帝(二十)莎訶。
是法印呪。佛在維耶離音樂樹下。與三萬六千人俱及十二神王幷諸眷屬。天龍八部大神王。俱說此法。是卽名爲結願神呪。若有受持。能拔身中過去生死一切重罪。不復經歷三塗。免離九橫超越衆苦。十方世界隨處安樂自在無礙(云云)。
七佛經云。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滅除一切衆生苦惱。旣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呪曰。
南謨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薜瑠璃鉢喇婆喝羅闍也但他揭多也阿囉歇帝三藐三勃陀也咀姪他唵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莎訶。
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瑠璃光如來。至心慇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呪勿令廢忘。印方抄云。私云。藥師眞言經及軌。粗有異。但以今眞言可爲數遍寶。又爲除一切衆生短命病苦等。藥師如來入滅除一切衆生苦惱三摩地從肉髻光中所說出也。寶髻中明珠意在此眞言所(云云)。
師傳云。藥師小呪曰。唵鞞設逝。
日光月光等印眞言。
日光月光十二神將印眞言(大師御傳云云)。
唵嚕褒(引)儞庾(二合)多娑縛呵。
外縛進力竪。反屈如寶形。大指直竪。不改寶印而以下三指開擧。而復旋轉。
唵賛捺羅(二合)鉢羅(二合)婆野娑縛呵。
右手作拳置腰。左手大指水指相捻如持花勢。臂向外。掌中觀有半月。
用大陀羅尼。始自曩謨至于微伽羅也。但云旋底迦俱魯娑縛賀。
內縛地水合竪也。又可用諸藥叉眞言。
已上大師御本。
諸藥叉印眞言。
定拳屈風如鈎。惠手置腰。
曩南藥乞叉(二合)濕縛羅野裟縛(二合)賀。
唵婆多曳娑婆訶(唵下加十二神當名)。
集經第十一云。一切藥叉法印呪。
以右手四指。向下鈎左手四指。其二大指直怒。二大指來去。呪曰。唵(一)俱毘羅(二)莎(去音)訶(三)。
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本尊。大陀羅尼頂上光明。十二神將。三部心。諸天總。一字。又佛眼)。
若修護摩者。當壇護摩呪可加誦。
結線。
集經第二云。說戶嚕〃〃印呪了云。若有人等。多諸罪障。及諸婦女難月產厄。願欲轉禍求福。幷患鬼神難差者。以五色線而作呪索。用繫病人項及手足腰腹等處○然後與作五色呪索。作呪索法。得線未搓。卽燒名香發願已。呪四十九遍香烟熏竟。搓線作索。呪聲莫絕。搓作索已。以印拄之。更呪其索四十九遍。然後結作四十九結。一呪一結。數足卽止。應將此索。繫彼人身○所有罪障皆得解脫。臨產之時。一無苦惱卽得易生。所生孩子形藐端正。聰明智惠壽命延長。不遭橫苦常得安穩。鬼神之病立卽除斷○(此次有大陀羅尼明壇法)。具如經說(云云)(智證大師曰。如經說者。指本願藥師經及七佛藥師經一一能可披覽云云)。
私云。所載支度。五色糸七尺許搓之。供養法念誦之時。阿闍梨自線之。三十九結。每日相分三日許可線畢。結線了者。可令繫施主頸。
師說云。此呪索袋縫裹繫頸也。勿著膚耳。又日來月來乃至經言。其檀越願成就。請呪師。供養法。件糸令解也。呪師本人他人可用之。若成不成不解糸。還成障難(云云)。
結願神呪不同。
集經有二明。所謂戶嚕〃〃幷十二神將呪也。不空軌。以薄伽筏帝明。名結願神呪。本願經云。以五色縷結我名字(七佛經幷得度經等同之)。依之用大陀羅尼歟。
結線作法(井房)。
先建立小壇陳列供具。
次略供養法。念誦了後。以未搓線燒亦香。發願已誦呪加持三十九遍(十二神呪幷辨事明等)。
次以線熏香烟搓線作索(呪聲莫絕)。
次以印拄之呪其索四十九遍。根本印十二神將呪。然後一呪一結作四十九結(結線作如六字法)。
結線了更祈願。次後供養等如例。
承曆五年正月二十五日依青蓮房律師命一番經營中間俄草之。
智證大師御說云。結願神呪者。青龍和尚曰。以五色線作索。卽書十二大將名一一結於線中。限若干日。要期願之稱竟訖。便解前結(丁糸一度樂比支出可樂也次一許結之)。修供養畢禮拜發遣。
私勘藥師經疏(道倫)云。以五色縷結我名字等者。西域僧口傳云。以左絞縷結神名字也。謂若人臨厄難時。屈請七僧。卽詣道場令讀此經四十九遍。爾時施主者藏結線縷作新匣長七寸廣二寸。作三十匣竟。施主棒匣進七僧前。至心三禮胡跪叉手誓願所求。爾時七僧一時發願讀經。一僧各讀七卷。七七四十九篇竟。每一卷節各至神名處。息讀經時。施主進七僧前。以縷次第結其神名。後五神名者七僧一時等唱一一神名。而施主如先例結之竟而取縷入匣閉戶。然後送七僧。待其難息。若得求已。更請七僧如前先結十二神名字。次第還解也(云云)。梵僧口傳尤有其興。但是讀經結線作法也。修行法時結線作法可依集經明文歟。
護摩。
五種護摩相應時節。
悉地經分別悉地時分品云。七月八月是雨時後節。應於此時作扇底迦法。又云。於初夜分。是作扇底迦事時。
建立非云。息災初夜時(瑜伽軌同)。
又云。月初至八日(云云)。
瞿醯經云。若作息災曼荼羅者。於日沒時。起首作法。又云。於日沒時應作事者。勿中夜作。違本時故種種難起。
又云。於日沒之時。諸天集會觀視作法之處。加威彼人。是故日沒時作法起首奉請諸尊。卽來降趣益於彼人(火吽軌意同之)。
文殊八字軌云。若爲息災故定夜以之初(已上。息災)。悉地經云。九月是冬初節。應於此時作補瑟微迦法。
瞿醯經云。若作增益曼荼羅者。於日出時。起首而作法。
建立軌云。若求增長者。名布瑟置迦。月九至十五。
瑜伽軌云。增益初日分(建立軌同)。
火吽軌云。日出時吉祥。諸天下遊此界。觀集時樂成。世間豐饒法。如是作法。
文殊八字軌云。若求福德門。後夜而起首。(已上增益)悉地經云。三月四月是春後節。應於此時作阿毘遮嚕迦法。
瞿醯經云。若作降伏曼陀羅者。於日午時起首而作法。
建立軌云。若作降伏法。阿毘遮嚕迦。二十四月盡。瑜伽軌云。日中分應作降伏猛利法。(建軌云。中猛利降伏)大威德軌云。所熒惑日午時作法。
悉地經云。於日月蝕時。卽當作法。不觀時分。凡猛利成就及阿毘遮嚕迦事。日月蝕時最是相應。火吽軌云。午時夜半時乃至是諸惡藥叉羅刹鬼遊行集時。樂願成就世間一切詞伏他法。
八字軌云。降伏日正中(已上降伏)。
瑜伽軌云。鈎召一切時(建立同)。
建立軌云。若求歡愛法。名縛施迦月。十六日二十三。
瑜伽軌云。於夜作敬愛。
八字軌云。敬愛欲眠時。鉤召亦同前(已上鉤召。敬愛)。右五種護摩相應日時。非藥師一法。要諸尊隨意可用之。藥師法師說多分依增益(云云)。大僧正奉爲九條右府。令修七佛法時依息災。何爲規摸矣。
向方。
瑜伽護摩軌云。面北依息災。增益向東方。應面南而住。以作降伏事。若敬愛相應。應住面向西(建立軌同之)。
右向方亦非限藥師一法。諸法通用耳。
淨衣。
建立軌云。衣服當潔白(瑜伽同之)。
瞿醯云。應著茅草之衣(已上息災)。
建云。衣服黃色(瑜伽同之)。
瞿云。應著芻麻之衣(已上增益)。
建云。諸色上青黑(瑜云。皆用黑)。
義釋云。所被衣服赤。
瞿云。應著青色衣及血濕衣。或破穢衣。或復裸形(已上降伏)。
建云。所服紅白黃。瑜云皆用赤(已上鉤召)。
建云。所服紅白黃(私云。合出二法用同文)。
瑜云。同鉤召色(已上敬愛)。
右淨衣色隨法用之。臨時可斟酌。
名香。
私案。蘇悉地經幷疏意云。香花等供隨部殊異。今且就香辨其差別。佛部等三。稱爲三部。息災等三。名爲三品。聖者說。諸天說。地居天說。號爲三等。於此九類所用各異(如左出之)。
三部所用香。
沈水。白檀。欝金(如次三部用之)。
或三種香和通三部。或取一香隨通三部用。所謂所用香和之。悉是沈水。皆是白檀。悉只欝金。一一無非法界之體。是故通獻三部。取一香隨通三部其義亦然。
瞿醯云。白檀沈水相和供佛部。尸利稗瑟多迦等諸樹汁供蓮部。黑沈安悉供金部。
三品所用。
擣丸香。作丸香。塵末香(如次息增降同之)。
私云。建立軌云。沈香。白檀。安悉(如次息增降用之)。丁香。蘇合(敬愛。鉤召用之。取意出之)。
三等所用。
熏陸(通獻諸天天女)。沙糖何梨勒以和爲香(地居天及護術)。安悉。通獻藥叉。
私云。聖者說所用經中不見之。
遍通九種香。
龍腦。熏陸。安悉。柴膠香和合以燒之。遍通九種最爲勝上。
瞿醯經云。普通和香。白檀。沈水。龍腦。蘇合。安悉。熏陸。香附子。甘松。柏木。天木。以沙糖相和。次第供養諸尊(云云)。
和合香有三類。
蘇合。沈水。欝金等香和爲第一。又加白檀。沙糖爲第二。又加安悉熏陸爲第三。如此三種和合隨用其一遍通諸事。
三部通用。
沙糖訶梨勒石蜜和合爲香。通於三部一切事用。
或有一香遍通諸事。所謂隨方隨得香也。
右香等隨法可用之。諸尊通用。藥師本經等。唯云燒種種香。不說別香耳。
護摩卽眞言。
息災印。
師云。二手內縛二火合竪。舒二風竪二火側如鉤。二地二空竪端相合。息災護摩眞言。
唵薩嚩幡(引)波娜訶那嚩日羅(二合)野娑縛(二合)訶。
增益印(先依傳授。次更列本文)。
師云。文云。增益寶摽幟者。是南方寶生佛三昧耶契也。定惠外縛竪忍願初節相挂如寶形。種子怛羅(二合是寶生佛種子出圖幷經中)。
金剛頂儀軌云。返屈如寶形。
略出經云。如本縛。屈忍願度。初分相拄。智定度面相拄。爲寶形。是寶生佛三摩地。
又云。由寶金剛契故。得成一切寶主。
增益護摩眞言曰(儀軌無護摩二字)。
唵縛日羅(二合)補瑟吒(二合)曳娑嚩(二合)訶。
延命眞言。
唵嚩日羅(二合)喩囇沙嚩(二合)訶。
印相。師云。二手作金剛拳。二風如鉤相鉤。印身四處(先心次額次喉次頂)。
金剛壽命菩薩種子。喰字(出註)。
不空譯壽命經云。當誦護身被甲眞言曰。唵砧縛日羅(二合)欲。
次當觀欲字。光明晃曜遍照成大金剛壽命菩薩。
已上延命眞言。是依護摩儀軌所列之次。卽以延命法接在增益護摩故。出此段中。
降伏印(先依傳授。次亦列本文)。
師云。文云。金剛怒降伏者。是降三世印也。定惠作忿怒拳。以右押左。檀惠相鉤進力圍竪。辟除結界。印身五處。降三世種子吽字(出圖及經)。金剛頂儀軌云。二羽忿怒拳。檀惠背鉤結進力二背竪。
略出經云。以止羽腕上置觀羽。以檀慧度相鉤。竪進力度作喝相貌。欲結此契。先應三遍稱吽字結之。似雲陰雷聲。名三界威力決定勝契。降伏護摩眞言曰(儀軌無題目)。
吽嚩日羅(二合)薩怛嚩(二合)野發吒。
鉤召印(先依傳授說。次列本法文)。
師云。文云金剛鉤鉤召大召而相應者。是金剛鉤菩薩也。外縛以右風指。屈如鉤形招之。鉤菩薩種子惹字出圖。
金剛頂儀軌云。由縛進如鉤。
略出經云。如本縛曲進力度作鉤。此名金剛鉤菩薩三昧耶契。由金剛部印契。能接招一切鉤召護摩眞言曰(儀軌無此題目)。
吽縛日羅(二合)羯哩灑(二合)耶弱。
敬愛印。
師云。文云。敬愛蓮花部者。是用八葉印。是則蓮花部通印。又用前鉤召印。
瑜伽儀軌云。若作敬愛法並同上。若如此文者是同尊也。此印可決。種子弱(出儀軌中)敬愛護摩眞言曰。唵嚩日囉(二合)吠捨弱。
右六種護摩印眞言依師說。付都率御說出之。隨法用之。諸師異說不遑毛擧。
護摩六段(或加摩波多。三藥師護摩多分依增益。但依息災又無妨歟)。火天(乃至)。本尊段(如常)。諸尊段(日光月光加供之)。
世天段(十二神爲加供。若供物多者。一一呼其名。金毘羅一杓乃至毘迦羅一杓供之。若供物少者。唯自曩謨至于毘迦羅誦之。總供一杓云云大原決云也)。
私師說云。日光月光十二神將等。於本尊段可供之也(云云)。
鷄足抄云。三昧和尚御說云。本尊段供物大杓油三度小杓十七度。餘供物月十七度。今以配之。本(三)日(一)月(一)金等各(一)次作法如常不記之(云云)。
護摩呪。
用小呪(師說如上出之。又用戶嚕〃〃呪)。
伴僧呪。
用肉髻光明眞言。
後加持。
用大陀羅尼(十二神將呪也。但用薄伽婆帝亦無妨歟)。
三摩波多分。
師傳云。施主家修戶摩時。修三摩波多護摩。而近代皆不修之。傳聞冷泉院御時以往皆有之。以後唯用後加持(云云)。
又云。師曰。三摩波多戶摩諸尊段。未奉送之前修之(云云)。
三摩波多作法。
大日經第二云。復以三昧手。次持諸弟子。慧手大空指。略奉持護摩。每獻輒誠誦。各別至三七。疏八云。方引一〃弟子。於護摩處。於阿闍梨左邊以恭敬心蹲踞而住。師以左手執弟子右手大指。而誦寂災眞言。每一誦之。一施火食。如此至二十一遍。諸弟子如是作(云云)。
灌頂私記云○用曼荼羅主眞言。用牛蘇護摩七迦。復以寂靜眞言之護摩牛蘇七遍。復以牛蘇於其弟子頭上右轉三遍。而作護摩。
瑜伽護摩軌云。次說三摩波多法(究竟成就)。
安所成物於蘇器前。或物大安於右左邊。隨便所行人身·蘇器·盛物·爐·聖衆。如是五集應巡環次第安立。取小杓滿杓蘇。加於所成物上。誦眞言至娑縛(二合)訶字。卽擧杓投火。與訶字聲俱下。便長引訶聲。令杓却至物上。訶聲方絕。若加持人。卽安杓頭上。若用本尊眞言。無娑嚩訶字者。當加而誦。若遙加持人。或抄名或著前人衣。標心而加持。若無蘇卽用乳亦得。
或護摩私記云。卽手執小杓。綾變蘇。卽置杓於其物上。誦眞言末加寂災護摩眞言。與娑縳賀聲俱投火。便長引賀聲。還安物上。又令至蘇器方絕聲也。
悉地云。其莎(去)字。卽寫爐中。呼其訶(去)字。還觸其物。却至蘇器(云云)。如是來去三處觸不斷絕。是名三簸多護摩法也。
私云。可然人御祈時。願主雖被進不可密呼寄座左。但以杓指遣左方。可修之歟可隨體也。又有標物取寄可修之歟。
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阿字。諸法本不生義也。
部母(如谷記。用佛眼)。
奉送(此中有二印云云如谷記)。
已上行法存略抄之。凡一〃事〃緣難具。須用觀念而助成之。所謂送彼如來形像七軀。有道場觀之時。花鬘瓔珞幡蓋伎樂普供養時可存念之。慈悲喜捨本等之心(云云)。
四無量觀別可用卽明。燃七層之燈。若一〃像前各置七燈。燈明卽時可存念之。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者。可有本尊觀時。如此之事只在行者用心而已。
一頂上光明眞言句義幷梵本。
南謨(度我義也)薄伽伐帝(世尊也)鞞殺社(藥師也)窶嚕(二合)薜瑠璃(瑠璃也)鉢唎(二合)婆(光也)曷羅(引)闍耶(王也)怛他揭(如也)多耶(來也)阿羅喝帝(應供)三藐三勃陀耶(正遍知也)但姪他(卽說呪曰也)唵(三身義。無見頂相義。本不生義。如來高功德義也)鞞殺逝〃〃〃鞞殺社(此三句藥師也)三沒揭帝(自度度他也)莎縛賀(速疾義也驚覺義也)。
印方抄云。私云。三沒揭帝之句不祥。十二神將呪末云。三摩揭帝卽三沒與三摩全同。三摩者究竟成就義也。揭帝度脫義也。故法藏師心經疏云。揭帝此云吉也度也卽智慧功能。重言者自度度他。依今釋云。三摩揭帝者究竟度脫之義也。卽結上藥師義也。此句注文依之祥之。右疏根本御經藏本也。大師御隨身唐本具在御判(云云)。
右梵漢前唐院藥紙第三十九帖有之(云云)。裏書云。或云。師云。毘社字毘字可云ハイ。且爲假世云毘也池上云ハイ(云云)。
或人云。前唐院藥紙第二十九帖有梵本眞言。同怙奧有漢字眞言。明覺慮外傳得之。梵漢相並書之。以之可爲正本也。
義淨所譯云。三沒揭帝(文)。●字與●字頭●字相合云沒也。世人不知此旨。呼云母利又暗。
推梵本作●●形尤可悲之(云云)。
私云。安然和尚依金剛智大佛頂梵本書藥師眞言。梵字之中作●●形。或人專不可悲〃。於唐院藥子本者。尤可爲正。於安然御說又不可悲者也(已上)。
一眞言數遍。
集經二云。誦是神呪濟十萬遍(私云十二神將呪也)。
下文云。誦呪數滿百千萬遍。
消災念誦軌云。廣數百千。略之百八(云云)(此軌數遍之眞言肉髻光中眞言也)。不空別譯軌云。誦呪數滿百千萬遍。
又云。誦呪於七日中誦滿一千八返(肉髻光中眞言)。
一經卷數。
本願經云。讀誦此經四十九遍(云云七佛經灌頂經集經等皆云四十九遍)。
一僧數。
本願經云。請諸衆僧(云云)。
消災軌云。須請七僧(云云)。
藥師經疏(遁倫)云。西域僧口傳云。屈請七僧(云云)。
一行法日限。
集經云。若一日夜。三日七日。若七七日。以晝兼夜誦呪(云云)。
不空軌別譯軌云。像前念誦四十九日(云云)。
本願經云。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
一四十九燈。
私云。本願經上文云。燃七層之燈。下文云。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云云)。同新譯本無七層文。有七佛各七燈文。七佛經又如此。灌頂經幷集經有一佛七層文。無七佛各七燈文。
或云。或人修七佛法。一一佛前置七燈。此外別立七層一基。或人難之。修一佛法立七層。修七佛法不用七層。只每佛置七燈(云云諸師只用後說)。
一尊形幷曼荼羅。
不空別譯軌云。壇中心安藥師如來像。左手令執藥器。亦名無價珠。右手令作結三界卽。著袈娑結跏跌坐。令安坐蓮花臺(云云)。
印方抄云。私檢曩初唐本佛云。右手揚臂。頭指從第二節折鉤與大指端相合。以大指押頭指傍如彈指。餘三指直開立左手近仰尚而聊凹臍下。掌中心置映徹碧色花形合子。胸有滿字。其字有焰光(云云)。不空軌結三界印者。恐今尊右手印相歟可尋之(云云)。又捨法性房說右手相與今相同(云云)。又檢三五古本。唐佛左掌上安合子。尚安壼。未有其證(云云)。又鎭西傳教大師所造四體藥師佛。皆左手掌持珠玉(云云)。丹州師云。大日經義釋中。通相佛令持玉。云件像爲求法傳燈所奉造也。義釋當初無之。大師說尤貴(云云)。
裏書云傳教大師傳云。延曆二十二年閏十二月二十三日。於大宰府竈門山。爲四船平達敬造檀像藥師四軀。高亦尺餘。其名號無勝淨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云云)。
師曰。六尺餘者。大師御等身歟。慈覺大師傳云。夢見一沙門。長六尺餘。顏色清朗。傍有人曰。是叡山大師也(云云)。仍得此意也(云云)。
保元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座主親王於冷泉御壇所奉爲上皇被修藥師法。御本尊自上被奉渡。其尊右手以中大指持錫杖。左手仰掌置齊。掌中安玉玉壼碧色無蓋(已上)。
不空別譯軌云。清淨處如法治地。以淨土築令平。以淨牛糞和檀香塗圓壇。中心藥師如來乃至花臺已下十二神將八萬四千眷屬上首令住。如來威光中令住日光月光二菩薩(云云)。
消災念誦軌云。塗拭曼荼羅。方圓隨本意。安排十七位(云云)。
集經二云(如下書千支燈文)。
印方抄云。藥師曼陀羅無指證本。但法性房本別在之(云云)。
淨瑠璃淨土標云。寶窟中白寶蓮花師子座。左第一重作金剛藏王菩薩。○塵數菩薩衆侍者。○右第一重作蓮花幢金剛手菩薩。○塵數菩薩衆以爲侍者。○左第二重作日光菩薩。○右第二重作月光菩薩。○如來近後作十弟子及二十一三十五等羅漢。○左右後作無數仙人仙女等。○佛前左右外院。作無量天衆妓樂形○外院上下八方。作十二神將(云云)。
七佛經云。造七佛像幷執金剛像。皆於像身安佛舍利。於此像前。如上所說種種供養(云云)。
印方抄云。叡山大師爲或施主畫七佛藥師像。記文云。圖七佛於三副。中臺大佛像。左上方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左次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左下方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右上方無憂最勝吉祥如來。右次法海雷音如來。右下方寶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云云)。
私云。件文檢御手跡記之。但手印相好不明之(云云)。
日光菩薩。
標云。左作日光菩薩。通身赤紅色。左手掌安日。右手執蔓朱赤花貌。或開敷。或半開。或未開。其寶菓爲之。
胎圖云日光菩薩肉色前本持蓮花上安日形後本蓮花上安紺珠坐赤蓮花。
月光菩薩。
標云。右作月光菩薩。通身白紅色。左手掌安月輪。右手執紅白蓮花(云云)。
胎圖云。月光菩薩黃色。右持未開蓮花。右持青蓮花。上有半月。坐赤蓮花(云云)。
十二神將。
標云。第一。宮毘羅伊舍那方可畏大將。其色黃。標駕虎。執載荼釼。左手押左腰。
第二。伐折羅因達方金剛大將。其色青。眼赤。駕莵。執三?伐折羅。左手屈風仰占第三。迷揭羅阿揭拏方護法大將。其色帶炎上青煙。駕龍。執鉾鑷上炎旗二手調之。
第四。安儞羅阿揭多方護法大將。其色帶炎上黃煙。駕蛇。執載荼鉞。左手拳。申風指火珠之。
第五。安底羅閻魔羅方正法大將。其色赤。放炎雷眼火髮。駕兩翼馬。左執代月慮。右執鏡上炎之。
第六。珊底羅濕哩竪底方羅刹大將。其色黃赤。作羅刹像。駕羊。左執鏡。右執載荼釼。或執代只里之。
第七。因達羅濕哩底方帝使大將。其色黃。駕獲。左執白拂。右執鈴。令瞻之。
第八。跋伊羅縛骨荼方狼龍大將。其色白錯。駕金翅鳥。左執如意珠。右執金剛鐸。
第九。摩睺羅縛庚方大將。或云折風大將。駕狗。狗形可畏。所謂天狗。左拳申風指輪。右屈風。其色如黑風。
第十。眞達羅縛庚方折水大將。駕猪。右執鉤。左屈地水。其色如黑水。
第十一。招扗羅毘沙門方護世大將。又摩尼大將。駕鼠。右執如意珠。左執羂索。其色夏日黑雲色。
第十二。毘羯羅伊舍那方懃忿大將。駕牛。卽水牛也。手執寶弓箭。其色黑青。但稍滅前色。
已上十二神形色異說多端更可勘之。
十二神將安立方角。
大乘止觀院圖。壇向東方。
中臺安立瑠璃尊。佛左方(北方)。日光。佛右方(南方)。月光。四角四天(艮提頭羅吒。坤毘盧博叉。巽毘盧勒叉。乾毘沙門天)。次右圍佛立十二神。東面立三神將。
第一金毘(寅)。第二和耆(卯)。第三彌佉羅(辰)。
南面立三神將。
第一安陀羅(巳)。第二摩尼羅(午)。第三索籃羅(未)。
西面立三神將。
第一因達羅(申)。第二婆耶羅(酉)。第三摩休羅(戌)。
北面立三神將。
第一眞底羅(亥)。第二照頭羅(子)。第三毘伽羅(丑)。
私云。右次第依標說石泉法橋立之(云云)。
又或圖位。
T76002201.GIF
私云。中堂圖。以金毘羅安東方之北一。卽爲寅神也。後圖以眞底羅配東方之北一。卽爲寅神。大相違。一行阿闍梨集云。金毘羅是微明。卽亥神。和耆羅是河魁成神。(乃至如此逆列十二神。以十二月乃配十二神。依逆次。文)
妙見菩薩陀羅尼經成就功德品下卷云。次復有十二神○名曰微月天魁(乃至)大吉神后(文)。依此經文者。以亥神爲始。列月將次第。與一行說相叶。卽金毘羅亥神(乃至)眞底羅寅神。逆安之。後圖依之歟。又十二神將有月將(正月微明等)及月建(以寅爲始)二次第(云云)。
十二神將梵語不同。
藥師經疏(請邁)。
一宮毘羅(宋本云。神名金毘羅宮金不同。傳梵音輕重爲已故耳。餘皆同耳)。
二拔折羅 宋云。和耆羅 隋本云。跋折羅三迷企羅宋云。彌佉羅隋云。迷佉羅。
四安底羅 宋云。安陀羅隋云。安捺羅。
五類儞羅 宋云。摩尼羅隋云。摩怛羅。
六珊底羅 宋云。宗林羅隋云。摩涅羅。
七因達羅 宋云。因持羅隋云。因陀羅。
八波夷羅 宋云。波耶羅隋云。波異羅。
九摩虎羅 宋云。摩休羅隋云。摩呼羅。
十眞達羅 隋本。同宋云。眞陀羅。
十一招杜羅 宋云照頭羅 隋云。招度羅。
十二毘羯羅 宋云毘伽羅 隋云。鼻羯羅。
此是鬼神名。鬼神語。印度人亦自不解。爲此三譯。皆悉不翻。其中少少不同者由諸三藏言有楚夏。音有輕重故耳(云云)。略抄之。
私云。集經第三擧列般若十六神王名。師說云。此四天幷十二神也(云云)。其梵語與上諸本大異可見之。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讀。
本願藥師經(ㄙ)卷(無讀經者可留之)。
奉念。
大日。一字。佛眼。本尊。護衞護摩。三部。火天。曜宿。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御祈所。
奉念。
大日。一字。佛眼。本尊。三部諸尊(可隨時)。或日光月光等。
奉供。
閼伽供。飯粥供(若一時ナラバ只可書飮食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行林第三。
大法別行。小壇行法。後加持。千燈。阿闍。善名稱。
七佛藥師法。
一支度。
註進。
七佛藥師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佛七體。本願藥師經四十九卷(可囊五色囊)。
經箱一合(置嚴麗案上可具幡蓋打敷)。五色大幡一流(長四十九磔)。五色小幡四十九流(長五尺)。輪燈七本(各一層)。大壇一面。護摩壇一面。禮盤二面(各可有半疊)。脇机四脚。花机七前(七佛供養料。但古佛者不可入之)。經机六前(御讀經料)。小壇三面(方三尺各可有半疊之)。燈臺三十四本(之內切燈臺六本。御讀經料若古佛者可略。七佛料十四本)。五色糸(色別一分。長一丈)。酥。蜜。蠟。名香(沈。白檀。欝金。龍腦。安悉)。大幕二帖。白布九段(六段。壇敷料二段。蠟燭料一段。兩壇佛供覆料)。芥子袋。壇供能米二十一石(若護摩壇供如大壇者二十二石四斗也。又夜叉供十二天壇者三十一石一斗也)。大壇七石。護摩壇八石四斗。十二天壇二石一斗。夜叉壇一石四斗。聖天壇二石一斗。燈油一石三斗一升六合。大壇七升。護摩壇一斗五合。輪燈七本料一石五升。十二天壇一升四合。夜叉壇一升四合。聖天壇二升一合。御讀經所四升二合。
裏書云。本願經云。
若於此經受持讀誦○若自書若教恭敬尊重以種種花香○而爲供養以五色綵。作囊盛之○(云云)。新經云。若於此經以五色繒綵。而裹袠之。
灑掃淨處置高座上。
大法。別行。小壇。行法。後加持。千燈。阿闍。善名稱。玉云袠除切亦作祑同上。
伎樂(開白結願可有之)。放生(七箇日間。每月三十九頭)。赦(可被行之)。
淨衣。
阿闍梨。伴僧十二口。承仕四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日別二石四斗七日定也。人別二斗也。但不斷經供。十六石八斗可故加下之。伴僧二十人者日別四石。七日料二十八石也)。
敷設雜器等。長櫃一合。小桶三口(各可有杓)。自餘桶等(如常)。
右注進如件。
康治二年正月二十一日皇后宮御祈師匠被支度也。
裏書云。不斷經上代。中古無之。自青蓮院時。依法印上綱諷諫。始有此事後來知之。令私云。赦事上古人云不被載之。法印上綱以可有旨。令諷諫給。其後人人雖非門人多以載之。公家(大赦恩之可有時儀)。上皇。母后。執柄。功勳臣(或奏問之禁固。或私甚責可免除之)。次臣下庶民祈時。不可載赦。但修善時有繫閉者以免除由可勸誘也。
淨衣色。
私云。此註多分依增益修之。然者可用黃色。但大僧正依息災令修之。尤可爲規摸耳。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如一佛法中記)。
一行法(大旨如一佛法。今記一兩要)。
先堂莊嚴。
七日七夜不斷修法如例三時也。讀經但夕座也。十一日雨時。始七佛開眼經題名讀經發願成剋修法發願。十七日雨剋。續經結願。十八日辰剋。御修法結願了。讀經。初日發願導師御房。呪明靖。唄忍。花安。
裏書云。或人云。九條殿北面。延喜四宮一品康子內親王產祈也(云云)或人云。橫川阿闍梨。於朱雀院西宮。爲別當殿北方祈被修如法藥師法之。
私云。不經年紀。但是大僧正凡僧御時御事歟。別當殿九條殿也。北方彼四宮歟。
右天曆十年五月。九條右府御祈。大僧正令修給圖也。
T76002401.GIF
私云。師曰。近代諸闍梨依此圖樣七佛前立花机。每夜奉獻飮食幷備燈明等守株。未識情也。見彼時日記。佛開眼讀經發願護摩開白皆別時也。每夜讀經發願有之。依有此等事。別佛前立小壇排備飮食等也。然近代無其作法。仍更不可立小壇。又近代以經置大壇上。未知其據。若是依敷設高座而用安處之文歟。爾者彼者是書寫經而安置供養作法也。尚欲住彼方法者。大壇邊便宜之處可安置之也。大僧正御時圖大壇不安之。尤是爲誠證者也。
右師匠近代被修圖樣也。
T76002402.GIF
裏書云。私云。御廟御時只夜叉壇許。無十二神天。任彼御時。但立夜叉壇許有何妨哉。或人。夜叉壇中心居一抔供。不指蠟燭。(云云)是藥師歟。尤不可然。中堂藥叉供。中心居藥師幷日光月光。彼別時行法也。不可供今時私存念。中心居四坏供。可供四天別供。十二夜叉是依我等眷屬。衞護。是人。皆便解脫諸有願求悉令滿足之誓願也。四天亦然。安經意云。爾時曰天王與其眷屬皆詣其所供養守護無復橫死(云云)。尤可別供。但小壇等多多非無煩。仍夜叉壇合供誠得其便歟。先般若十六神者。十二神加四天云十六神也。十二四天一壇清供頗有眉目歟。
師曰。十二天壇尤可有也。於聖天壇者。不可女有(云云)。南山房僧都。延長元年六月二十九日。依勅奉爲中宮御產。於右僕射東五條家七ケ日間修不動法。第四日初夜之後。大聖歡喜天示現異相。稱名乞酒。因茲加供聖天(云云)。
私云。如此例者尤可行供之酒蘿茯等可供之(已上)。
本尊。
七佛經云。造彼如來形像七軀(文)。
又云。亦應教造七佛形像(文)。
問。依七佛經造晝善名稱等七佛之時各其形像如何。答各各形像經不說之。但師說云。善名稱等唯可造與願施無畏或第七佛一順可造耳(云云)。
問。本願經之形像七軀文與七佛經七軀文同異如何。
答。本願經意。以第七佛云七軀。七佛經意。指善名稱等云七佛歟。但兩經意尤以難測可能尋訪。
問。世共所修七佛藥師法是依何說哉。
答。可問明師。
經卷。
本願經云。若自書若教大書(云云)。七佛經同之灌頂經云。能以好索帛書取是經(云云)。
陀羅尼集經云。寫藥師經一卷(云云)。
大幡色幷長。
本云。懸著五色續命神幡(云云)。灌頂經同之。又云。造五色綵幡。長四十九磔手(云云)。
灌云。神幡色四十九尺(云云)。
集經云。一長幡以五色成四十九尺。
七佛經云。一長幡四十九尺(云云)。
問。磔手與尺同異如何。
答。本願經疏(靖邁)云。磔者尺也(文)。七佛經疏極泰云。唐本云。四十九磔手。磔手卽應一尺(云云)。
問。大僧正圖。繫二丈餘長幡(云云)。是依何文哉。
答。於元意者不知依何說。但師傳云。四十九磔手者。所配二丈四尺五寸歟(云云)。私云。如師說傳一磔手者長五寸歟(智證大師記云云)。一折倭言比度乎。此卽散舒中大兩指之量名也(云云)。若依此說者。一折者六寸歟。四十九折之所當二丈九尺四寸也。
問。玄奘在前譯本願經。書磔手。義淨後來翻七佛經云。四十九尺梵本是同。磔尺不可異。況靖極兩疏主磔者尺也(文)。又檢多字書訓磔字皆注釋字。然者可用四十九尺歟如何。
答。顯密諸文磔量不同。其說千殊各存。一意不可偏執更可勘之。
大幡樣。
卯方抄云。師說云。五壼也(云云)。以五尺色。成四十九尺事。成說。五壼幡故以五色卽可配五壼。又或說云。一色卽一丈也(云云)。五色上下次第。或說云。五囊從下囊如次配地(黃)水(白)火(赤)風(黑)雲(青碧)之五大色(云云)。或以水等四色屬第二已下四囊。配東西南北四方。以黃色屬第一囊上方故(云云)。又幡足等各屬一色但以黃色屬中心之是佳(云云)。
小幡。
七佛經云。造雜綵幡四十九首(云云)(本願經幷餘經軌等未不說之)。
問。雜綵者其色如何。
答七佛經意。大幡色雜綵歟明不說色。但本願經及他經等譯雜綵文。皆云五色。准知。小幡雜綵是五色歟。又世多以一色染一幡交雜懸之。又大僧正圖云。中尊左方小幡皆青色。右方皆白色(云云)。
妓樂(行法了復行道誦經妓樂如初前後供時可奏音樂也)
本願經云。鼓樂歌讃右遶佛像(文。上文云。幡蓋妓樂而爲供養)。
七佛經云。鼓樂絃歌稱讃功德右遶佛像(文)。
放生。
本願經云。應放雜類衆生至四十九(文)。
七佛經云放四十九生(文)。
集經云。又教放生四十九頭。
消災軌云。放水陸衆生。日滿四十九(文)。
赦。
本願經云。赦諸繫閉(文)。
七佛經云。放大恩赦。脫諸幽厄。苦惱衆生。
次正明行法(胎藏)悉地。
師傳云。修七法開白結願入堂之初。先行道。誦四智讃。槌鉢打繞。如曼荼羅供作法。右繞佛像之也。此間可有伎樂。
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
〃〃無能勝淨土善名稱吉祥王佛。
〃〃妙寶淨土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
〃〃圓滿香積淨土金色寶光妙行成就佛。
〃〃無憂淨土無憂最勝吉祥佛。
〃〃法幢淨土法海雷音佛。
〃〃善住寶海淨土法海勝慧遊戲神通佛。
〃〃淨瑠璃淨土藥師瑠璃光佛。
〃〃曼殊室利菩薩摩〃〃
〃〃執金剛菩薩〃〃〃
〃〃阿梨耶薩羅那他〃〃〃
〃〃四大明王〃〃〃
〃〃釋梵四天等提婆摩訶提婆。
〃〃金毘羅跋折羅等十二大將。
〃〃三部海會〃〃〃
右唱禮私師說也。師云。梨本教王兩座主。數修七佛法之時。用通途藥師唱禮(云云)。恐兩座主意趣在一卷經心歟。大僧正西方院等御說依二卷經。具禮七佛。右唱禮是也。但加私潤色聊取捨耳。
觀曼荼羅。
私云。師曰。若大悲壇。以藥師可置遍知院。一切佛心衆之處(一七ケ間)。
若壽乞壇。其作法如常。若都壇。中台本尊。右蓮花部。左金剛部。第三重世天(如常)。若別法隨其部以本尊可置中院也。若隨行法中台本尊。第二重眷屬。第三重世天。但隨一佛七佛一法二經之心各聊可加觀之。
又或釋迦院安之。卽其院樂音樹下也。釋迦依曼〃〃請。七佛名號本願。說可觀也。又七佛共從本土來至此土。同音說呪不可觀也。若依一卷本。無藥師來至此土之說。釋迦唯說經思有無本尊失。仍藥師來至之觀尤大要也。凡別尊法至有本經者必可觀。其說會儀式也。
若依金界修之隨部五相成身更至觀曼荼羅可觀作。大日成釋迦牟尼如來依曼殊室利請演說藥師經也(依二卷經心七佛來至此書尤至要也可加觀之)。若都法。佛部大日具足世七尊(存略七尊)。若別法十三尊曼〃〃觀之。若隨行法准此界別尊法。成身先成教主釋迦於樂音樹下說此經可觀念耳。
已上私面授師說之。
裏書云。大原決云。曼〃〃界緣道安隨方之佛。謂東方界緣。藥師善德也。餘皆准之。而猶多。內二重緣可安歟。最外頗聊樂耳(云云)。又凡同居土一切教主多請安外金剛部之中(云云)。如釋圖。
私勘義釋者。
凡獻中台供具當置台外一重空界中若獻無名諸尊當置三重界緣之內。准此文意曼〃〃中無名體尊。於第三重界緣之內請供無妨歟。
義釋第四云。次當入中先定中胎外界。次第二重外界。亦同中胎○第三重○復於一重〃分爲三分。其最向裏一分。是行來周道。次一分安置供物。次外一分○尊位○次於此外復作周匝界緣。於此空位中蓮心觀察。隨其方面。分位相應諸尊皆都請供養。所以爾者。爲阿闍梨臨事有所忘誤。安置諸尊。或不周悉。其應請召而無位次者皆當運心於此中供養(云云)。
私云。決所云。此釋文意也。已上私面授師說之。
師傳云。胎曼〃〃東方初門置藥師。一曼荼羅皆是藥師佛土也。中台是藥師法界身八葉是藥師四智四行也。乃至外金剛部是藥師隨類化身也(云云)。
私云。七佛同安彼院。各眷屬圍繞。可想七佛同是一體分身隨機緣所七種淨土成佛利生。
師傳云。依大法修別尊時。有二說。一加持殊後。先入其隨樂本尊三摩地。卽從三摩地出結誦其隨樂本尊印明。次正念誦。次三摩地念誦。謂其隨樂種子若明也。次其隨樂本尊根本印明也。謂此說不用念誦。初大日入三摩地觀幷初大日根本印明也。其由大日印明。諸會中旣用。故初三摩地觀不必大法之意。故不用之。故只准別法用隨樂尊卽明也。此尊卽大日不二故也。
又說。加持珠後。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大日根本印明。次大日念誦。次入隨樂尊三摩地觀。次結其尊根本印明。次其尊念誦。次其尊三摩地念誦。次其尊根本印明(云云)。
又一說。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大日根本印明。次大日念誦。以入本尊三摩地。次其本尊根本印明。次本尊念誦。次入大日阿字觀。次大日根本印明(云云)。又清涼房說同最初說。
問云。旣依大法修之者。何不入大日三摩地結誦其印明乎。答。師曰。大日者是諸尊之本也。故隨在何尊皆不離大日故也。尊勝法等皆依此式(云云)。
又一說。不必加行之時。行法等唯如恒大法。先入大日三摩地。次結誦大日印明。次加誦本尊眞言等(云云)。又一說。先大日入我我入。次結大日印明。次念誦(大日)。次三摩地(大日)。次本尊入我我入。次本尊印明。次本尊念誦。次三摩地(本尊云云。東寺等依之云云)。
又功德院實圓明解面授。大原云。以別尊居中台義。是持明院說。聞之。谷不許此義。謂以別尊居中台事。受明灌頂時事也。通途行法尚有怖(云云)又以別尊居本位修時。本位其尊一曼荼羅觀。是祕密壇意也(云云)。私云。別尊曼多羅。其本位觀置之。如尊勝曼荼羅等也(云云)。又云。師曰。以兩界修別尊。有三說。一以大日居寶幢佛傍。以本尊居中台(是說議行者有怖之)二本位修之。三大日卽本尊也可觀想(無動寺座主用第三義云云)。
已上依大法行別尊。師傳等了。
若依悉地者。
曼荼羅中有七蓮花座。〃上各有●字。〃變成佛頂印。印變成七如來。眷屬圍繞。
入三摩地。
以月輪〃有●字。字變成佛印。〃變成藥師佛。形善名稱等一體相卽無二無別。
印明(佛部心印明。開腕。但於明者。私師說可用七佛同意呪云云。其呪如左)。
經下云彼七如來見是相已。各從其國來至索訶世界。與釋迦牟尼如來共相問訊。爾時曼殊室利。白言世尊。唯願爲說大力神呪。能令來世薄福衆生病惱所纒。日月辰星等所有厄難疫疾怨惡及行險道。遭諸恐怖。爲作歸依。令得安穩。時諸如來讃曼殊室利言。○有大神呪。名曰如來定力瑠璃光。○時七如來以一音聲。卽說呪曰。呾姪他具謎具謎謦尼謎膩呬上末底末底馺䫂坦他揭多三摩地頞提瑟恥帝頞帝末帝波例波跛輸但儞薩婆波跛那世也勃睇勃圖嗢答謎塢謎矩謎佛鐸器怛羅鉢里輸但儞曇謎眤曇謎謎嚕謎嚕謎嚧尸朅麗薩波哥羅蜜栗覩(丁庾反)尼波唎儞勃提蘇勃睇佛陀頞提瑟佗泥娜偈路叉覩謎薩婆提婆三謎頞三頞三曼䅗(奴和)漢㘓覩謎薩婆佛陀菩提薩埵苫謎苫謎鉢唎苫曼覩謎薩婆伊底塢婆達婆薩婆毘何大也。薩婆薩埵難者晡㘓泥晡㘓泥(去)晡㘓也謎薩婆阿舍薜瑠璃也鉢喇底婆細薩婆波跛差揭羯囇莎訶。
私云。此呪誠足爲七佛呪。但念誦間以雖持念。人多不暗誦之故也。擧世只用頂上光明眞言其故歟。
念誦(師云。金剛手曼殊室利眞言可加誦之)。
結緣(如一佛法中記)。
護摩(大旨如一佛法中記)。
本尊段(奉座花可投七房歟)。
勸請詞云。
我今稽首請。善名稱佛尊七正遍知者(云云)。大小杓油燒供等各七反可供之歟。
諸尊段。世天段(具如一佛法中記)。
護摩眞言。
私說之諷多沒駄毘逝〃他多蘖多耶ソハカ(師說也更問)。
伴僧呪(如師說者可用七佛同音眞言。但頗難念誦歟具如上記)。
後加持(大陀羅尼)。
夜叉壇行法。
師傳云。夜叉供十八道供養法。道場觀。十二荷葉上有十二嚕字。變成十二神將。讃(諸天讃)。不用念誦前後入定(云云)。
私云。小壇阿闍梨行法。師說。
護摩壇阿闍梨俱時可起座(私云大阿闍梨正念誦時赴護摩壇也)。先護身(三甲等若不動然後立座也)。次禮佛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供物等。次觀曼荼羅。(私云如上師傳)次輪壇。次打磬二度(想奉驚在大壇所請尊)。次取香爐勸請之頌曰。
唯願(ㄙ)。尊。降臨此處。哀愍納受。我此微供。
近代作法壇上在香爐下座磬。仍此間出之。若無之直用卽明勸請也。
私云。結普卽可誦。智證大師勸請文(或執香爐)。其文云。
至心奉請。金毘羅大將。和耆羅大將(乃至次)。毘迦羅大將。各有眷屬。七千夜叉。總合八萬。四千夜叉。皆是大日。法門眷屬。順佛教勅。以大願故。主年主月。主日主夜。主時主剋。常住世間。普惡不別。大慈普薰。守護佛法。救護衆生。是故我等。一心歸依。一心頂禮。唯願十二。夜叉王等。主伴權實。悉皆降臨。慈悲納受。所設供具。護持伽藍。護持人法。無諸災難。善願圓滿。
私云。祈願詞等隨施主心臨事改之。
次置香爐結當部印。請之。
明末加尊號幷曳醯呬句。想大壇尊來與此曼陀羅尊契當一身也。
私云。以右手四指向下釣。左手四指其二大指直怒來去。呪曰。唵(一)俱毘羅(二)莎(去音)訶。
次閼伽。次花座。次普來偈。次五供普供等(如常。若有蠟燭供者飮食。次奉献)。
私云。飮食印。次召承仕令付蠟燭火。其次第如上圖位。
次讃(諸天)。次根本印(私云。可用勸請印明。或云云)。次念誦(私云。大日。十二神將。呪諸天藥叉。大吉祥。佛慈護)。次還珠。次根本印。次左方五供等。次讃。次閼伽。次迴向。次奉送。(私云。結前勸請印。大指向外撥之。)。次誦金剛輪陀羅尼(三五反。想令補行法之間越法過也)。次下座禮佛。次還著本座。
十二天壇(可有蠟燭十三杯)。
聖天壇(可有佛供二坏)。
私云。二壇行法如藥叉壇。但觀曼陀羅勸請印明等在意可消息耳。大僧正圖無此二壇之。
已上行法粗抄記畢。
後加持作法。
先三部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迎諸聖衆。次根本印(當時本尊)。次馬頭。次上方金剛網。次火院。次發願。
私云。師曰。諸師皆云無別作法只發願誦呪許也。三昧云。可加本尊根本印(云云)。依此說加私潤色記之。至結願時解界奉送(云云)。發願詞云。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普名稱等七佛世尊。曼殊師利。執金剛手。十二神將。部類眷屬。三部界會。諸尊聖衆。外金剛部。護法天等。叡山三寶。盡窮法界。一切三寶。還念本誓。證智證明。所修三密。靈驗勝利。決定現前。護持大施主。御願圓滿(二句二反)。本尊加持。眞言法藥。護摩功德。薰入五體。貴體安穩。息災延命。增長福壽。恒受快樂。無邊御願。決定成就。決定圓滿。殿內安穩。諸人快樂。及以法界。平等利益。
五大願(如常)。
私云。師云。殿內以下幷五大願開白結願時許用之(云云)。
裏書云。爲他人護身作法。
師曰。予少年時見三井寺人作法。成人後憶念所護向外能護向其肖護之顯露作印(如所護令向外爲令不見印也)。山門只用三部被甲。但聖行房隨丹州傳受書中有彼三井樣幸甚〃〃。仍予用此說。智師云。三部等(云云)。予以丹州御傳執申。爰尤可然有興之由頗示給(云云)。
天養元年二月三十日。以師御抄記書之。慶勝記(已上)。
一功能(先出神呪功能。次略擧七佛各悲願。三引感應緣)。
不空別譯軌云。若欲隆伏惡人者。作一印以瞋心誦。一百八遍。遙打一切外道破滅。
若人欲遠去怨家。加持苦練子一百八遍。一呪一燒投火中燒。其人卽遠去。
若人心病者。加持青木香塗心除愈。
若人心患腫者。加持桂皮二十一遍服之除愈。
若人患頭病者加持柱心二十一遍服之除愈。
若人或患瘧病。持此呪者視患瘧人。誦此呪一千八遍。其患卽除愈(私云以上呪者頂上光明眞言是也)。
集經云。若有受持能拔身中過去生死一切重羅罪。不復經歷三塗。免離九橫超越衆苦。十方世界隨處安樂自在無礙(云云)(私云。大陀羅尼功能也)。七佛經云。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爲彼病人清淨澡嗽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呪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患皆消滅。若有所求至心念誦。皆得如意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文)。
又云。七佛形像前後坐誦呪〃此人前有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
又云七佛名及此神呪。讀誦書寫恭敬供養。現世皆得無病長壽(文)。
又云。諸衆生於此神呪。若自書若教人書。受持讀誦廣爲他。常蒙諸佛之所護念(乃至)。亦無橫死(云云)。
私云。已上神呪功能。此中不空軌集經別說。藥師一佛呪功用。七佛經總明七佛神呪德。
裹書云。淨土論中云。第九。如藥師經云○有八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寶檀花菩薩。無盡意菩薩。藥王菩薩。藥尚菩薩。彌勒菩薩。皆當飛往迎其精神。不逕八難生蓮花中。自然音樂而相娛樂(已上)。
案七佛經意云。第一。無勝淨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發八大願。其第三願云。若有衆生。爲貪瞋癡之所纒逼。造無間罪及諸惡行。誹謗正法不修衆善。當墮地獄受諸苦痛。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令無間罪及諸業障悉皆消滅。無有衆生墮惡趣者。常受人天殊勝安樂。乃至菩提。
第八願云。若有衆生。入於江海遭大惡風吹其船舫無有洲諸而作歸依極生憂怖。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隨心至安穩處。受諸快樂。乃至菩提。
第二。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發八大願。其一願云。若有衆生。爲營農業及尚賈事。令心擾亂廢修菩提。殊勝善法。於生死中不能出離。各各備受無邊苦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衣服飮食資生之具金銀珍寶隨願充足。所有善根皆得增長。亦不捨離菩提之心。諸惡道苦。咸蒙解脫。乃至菩提。
第三願云。於十方界。若有女人。貪婬煩惱常覆其心。相續有娠。深可厭惡。臨當產時。受大苦惱。聞我名字暫經其耳。或復稱念。由是力故衆苦皆除。於此身已。常爲男子乃至菩提。第三。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發四大願(云云。終說神呪)。第五。法海雷音如來。發四大願。其第二願云。若有衆生。生在邊地。由近惡友造衆罪業不修善品。三寶名字曾不經耳。命終之後墮三惡趣。彼諸衆生暫聞我名。由是力故。業障消除。遇善知識不墮惡趣乃至菩提。
第四願云。若有衆生。由先惡業。共相鬪諍作不饒益。弓箭刀杖互爲傷損。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不相損害。不善之念尚自不生。況於前人欲斷其命。常行喜捨乃至菩提。
第六。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發四大願。其第一願云。若有衆生。造衆惡業。種植殖耕耘損諸生命。或復興易欺誑他人。戰陣兵戈常爲殺害。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資生之具。不假營求。隨心滿足。常修衆善乃至菩提。第七。藥師瑠璃光如來。發十二大願(云云)。
私云。以下經文同與一卷本。至奧有七如來。來至此世界文時。七如來以一音聲。卽說呪曰(云云)次執金剛菩薩說神呪。又有執金剛呪。其後七佛世尊各還本土。
已上六佛本願略抄之。至第七佛者。如本願經。不能具引(文)。
消災除難軌云。歸命滿月界。淨妙瑠璃界。法藥救人天。因中十二願。慈悲弘誓願。願度諸含生。我今申讃揚。志心頭面禮。中堂十二藥師供文云。三世常住。大日如來。六名釋迦妙法教主。憶念弘誓。像法轉時。以大方便。稱號藥師。瑠璃光佛(云云)。
南岳法門傳下云。釋智璪。清渧人。俗姓張氏。晋永嘉遷居臨海。祖先秀梁倉部侍郎臨海內處文文環。陳中岳將軍。璪自小言行無怙。親隣奇之。年十七父母俱亡。璪因累年說疾。醫藥無効。因靜夜策杖。至庭中向月而臥。專心念月光菩薩。願慈悲救護。如此數夜而無散亂。忽於夢中見一人形色甚異。從東方來。謂璪曰。我今故來爲治汝病。便以口遍璪身吸。翔目而漸差(云云)。
義淨三藏傳云。帝(睿宗眞皇帝)以昔居房部幽居無歸。祈念藥師遂蒙降禮。駕慈澤重闡供獻。因命法徒更令翻譯於大內佛光殿。譯成二卷(帝御法莚手自筆受云云)。
續高僧傳三十云。釋眞觀。字聖達。吳郡錢唐人。俗姓䓽氏。祖匠蒸給事薰內侍郎文先通眞散騎常侍。母桓氏。溫良有德。甞悱憤無胤。潔齋立誓。誦藥師觀世音金剛般若。願求智子。○依藥師經七日行法。至於三夕覺遊光照身。因餘心性非恒。言輒訟達。豈非乘天託人寄䓽弘釋者也。及其誕育。奇相不倫。左掌仙文右掌人字。○從幼至終未甞病謁。○雖老不衰(云云)。
祕教類聚(吉備大臣撰)云。餘年三十有六之時。稍煩身病○卽餘參藥師寺。敬禮藥師丈六瑞像。而申云。依命身病老母悉苦。伏願欲痊。○至七日夜。夢見自天降下短籍一枚(長一尺許廣二寸許)。卽餘持取其籍而見者。記云。七八八八九年。實是雖知餘命之遺數。而猶惑七八八八九。爾時空上教云。四十年哉。○今餘至七十有六(云云)。
已上感應緣。其說繁多可見三卷疏等。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讀。本願藥師經(ㄙ)卷。
奉念。大日〃〃〃。藥師〃〃〃。護衞本尊〃〃〃。三部〃〃〃。諸天〃〃〃。增益〃〃〃。
奉供。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依仰旨始自今月十七日至于今日幷九箇日夜之間七口僧綱大法師等相共勸修上件教法。抑所修御願如法如說造彼如來形像七軀。書寫經典四十九卷。四十九燈盡夜恒明。每日放生都二萬三十。復續命神幡四十九尺。五色神幡四十九首。以五色縷。結願神呪鼓樂歌讃。恭敬供養。而殊致精誠奉祈。
大施主御惱消除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謹言。
治曆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權律師。
御修法所(謹奏二字公家御祈用之。臣下不然)。
奉讀。
本願藥師經(ㄙ)卷(假令七ケ日番僧ㄙ。不斷經卷數載之)。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二千一百遍(七ケ日三時各百反定)。
一字金輪眞言佛眼部母眞言。
藥師如來眞言(阿闍梨每時千反。伴僧同。但伴僧呪反隨本尊呪大小可定之。如不動藥師等每時千反。如尊勝千手每時百反。如一時金輪文殊等。各萬反)。
護衞本尊眞言。(ㄙ)護摩眞言。
三部諸尊眞言火天曜宿眞言。
奉供。
大壇供二十一箇度(私云。師云。近代七日修法大壇供書七ケ度未知其故。古人書二十一ケ度可依之)。
護摩供二十一箇度。十二天供一七箇度。
藥叉供一七箇度。聖天供一七箇度。
諸神供三箇度。
右謹依。宣旨(若綸言或綸旨。以上公家用之。太上皇院旨。皇后等令旨。臣下仰旨)。
仍錄行事謹奏(公家用之。院皇后臣下謹言)。
裏書云。義釋云。凡眞言遍數應以字計之。如蘇悉地。若極大者誦至百遍。次者五百遍。小者千遍(云云)。
私云。加持瓶等時。或三部心。或部部。或辨事眞言。隨其眞言等大小可用遍數。如此云也。餘時可准知耳。
藥師千燈法。
藥師千燈儀式(傳教大師御撰。私云。出陀羅尼集經第二)。
藥師瑠璃光佛印呪第二十五。
以左右手頭指以下八指。反叉入於掌中。右押左。兩腕相去五寸許。以二大指來去呪曰。
唵(一)呼嚧〃〃(二)戰駄(去音)利(三)摩橙祇(四)莎訶(五)。
是法印呪。若有餘。多諸罪障。及諸婦女難月產厄。願欲轉禍求福。幷患鬼神病難差者。以五色線而作呪索。用繫病人項及手足腰腹等處。仍教令作藥師佛像一軀。寫藥師經一卷。造幡一口以五色成四十九尺。又復教然四十九燈。燈作七層形如車輪。安置像前。又教放生四十九頭。然後與作五色呪索。作呪索法。得線未搓。卽燒名香發願已。呪四十九遍香烟熏竟。搓線作索呪聲莫絕。搓作索已。以印拄之。更呪其索四十九遍。然後結作四十九結。一呪一結數足卽止。應將此索繫彼人身。又轉藥師經四十九遍。所有罪障皆得解脫。臨產之時一無苦惱卽得易生。所生孩子形貌端正。聰明智慧壽命延長。不遭橫苦常得安穩。鬼神之病立卽除斷。
藥師瑠璃光佛大陀羅尼呪曰。
那謨羅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那謨金毘羅(二)和耆羅(三)彌佉羅(四)安陀羅(五)摩尼羅(六)索藍羅(七)因達羅(八)婆耶羅(九)摩休囉(十)眞持羅(十一)照頭羅(十二)毘伽羅(十三)那謨毘舍闍瞿留(十四)毘留離耶(十五)鉢囉頗羅闍(去音)耶(十六)跢姪他(十七)唵毘舍是毘舍是(十八)毘舍闍(十九)娑摩揭帝(二十)莎訶(二十印用一前印)是法印呪。佛在維耶離音樂樹下。與三萬六千人俱。及十二神王幷諸眷屬。天龍八部大神王。在如是等大衆會中。說是法已。大衆皆聞無不歡喜。是卽名爲結願神呪。若有神受持。能拔身中過去生死一切重罪。不復逕歷三途。免離九橫超越衆苦。十方世界隨處安樂自在無礙。法應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受持讀誦是神呪者。日夜精勤香湯洗浴。著新淨衣持諸禁戒。如法誦滿十萬遍已。就清淨處如法治地。治地之法如餘壇說。團圓掘去數丈之地。更以淨土填築令平。若高出基最爲第一。平治地竟。以淨牛糞和檀香湯。以手掌摩隨日而轉。摩地已竟。地上布置千燈。道場上方四方。皆以種種雜寶莊嚴。懸繒幡蓋。寶網絞絡。其地面上以五色粉。周匝間布作七重院。各開四門其七重院狀。如此地水磑風輪。院院各有衆多隔子。一一隔道。各作寶階砌地之相。其地中央。作寶蓮花輪座之相。是卽名爲下方莊嚴。一一隔道兩頭著燈。重重隔隔各別著燈。數滿千盞。布置燈竟。安置種種寶瓶寶樹香花等物。布置畢已。中央座上著小床子。以錦繡等淨物。敷之床上。安置藥師佛像。仍用前印請爲座主。結界碎除三摩耶法。如下金剛軍荼利法。然後安心燒種種香。散種種花。供養種種飮食花菓。又燒蘇蜜胡麻人等而爲供養。若一日夜。三日七日。若七七日。以盡兼夜誦呪數滿百千萬遍。所求從心無量獲果。除不至心。法應如是。所有利益說不可盡。其餘功能具如經說。
續驗灌頂印呪第二十六。
二大指屈於掌中。捻二無名指甲。無名指中節相背。二小指頭相拄。二中指直竪頭相拄。二頭指屈各捻中指肖上節。呪曰。
唵(一)步三末羅(二)蘇摩鹽(三)莎(去音)訶(四)。
若欲續驗。每日平旦於水罐上結印。誦呪二十一遍。自灌其頂。還復如舊。
私云。已上大師御撰畢。但是集經第二文也。今私任現文聊編篇章。
先澡浴著衣法。
文云。香湯洒浴。著新淨衣持諸禁戒(云云)。
次先持誦法。
文云。如法誦滿十萬遍已。就清淨處如法治地(云云)。
私云。是滿先持誦呪遍數已赴成就壇意歟。
次擇地塗壇法。
文云。就清淨處如法治地(乃至)。隨日而轉(云云)。
次以五色粉作七重院法。
文云。其地面上以五色粉(乃至)。下方莊嚴(云云)。
次道場莊嚴法。
文云。道場上方四方皆以種種雜寶莊嚴懸繒幡蓋寶網絞絡。
次布置千燈法。
文云。一一隔道兩頭著燈。重重隔隔各別著燈。數滿千盞(云云)。
次安置寶瓶法。
文云。安置種種寶瓶寶樹香花等物(云云)。
次安置佛像法
文云。中央座上(私云。上文所說寶蓮花輪座是也)著小床子。以錦繡等淨物敷之床上。安置藥師佛像(云云)。
次召請供養法。
文云。仍用前印請爲座主(云云)。
私云。前印者戶嚕〃〃印呪歟。
次結界辟除法。
文云。結界辟除三摩耶法如下金剛軍荼利法(云云)。
私云。師曰。依文勘下軍荼利法。同經第八說軍荼利三摩耶結大界法呪印。今所指是歟。但聖意難測。未聞師說。任唯炳文教示許耳。集經第八云。軍荼利三摩耶結大界法印呪第二十六(亦名一切佛摩訶三昧耶印呪云云)。
以二小指二無名指。相叉交右押左。挺在掌中。直竪二中指斜舒直頭指相拄。以二頭指各屈。捻中指第三節背。以二大指各附摶二頭指邊側。開掌。呪曰。
唵(一)商迦(上音)禮(二)摩訶三昧焰(上音三)盤陀盤陀(四)莎訶(五)。
是法印呪。若有建立道場壇所。請一切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欲供養者。聖衆若到一一各作花座印呪。承迎安置本位總竟。然後作此法印誦呪。以印右轉三遍七遍。皆得稱爲靜警。是名內外嚴密之法。作是法已。聖衆皆安坐受供養。呪師不解作此法者。多有諸惡魔神外鬼毘那夜迦等之所得便。卽不安穩。○總事已竟。又作是印更呪七遍。但誦前呪。盤陀〃〃次下更加文闍〃〃。始云莎訶。以印左轉。輪至三匝誦呪七反。此名解散(云云)。
師曰。見法印呪十八契中重結大界印呪也(云云)。
私云。此軍荼利法中成就說。悉地所用地結金剛牆等。然者今行法前後首尾可依悉地歟。
次供養香花法。
文云。然後安心燒種種香散種花(云云)。
次護摩法。
文云。燒蘇蜜胡麻人等而爲供養(云云)。
私云。文中不說火爐。可作別火壇歟可詳之。
次行法日限等。
文云。若一日夜三日七日若七〃日(云云)。
次成就呪遍法。
文云。以盡兼夜誦呪數滿百千萬遍(云云)。
次所願隨心法。
文云。所從心(乃至)。具如經說(云云)。
右住文作胸臆說。後人不可爲證。恐背聖意歟。努力〃不可用之可削之。
千支燈塗壇圖(大原在別)。
私云。師說圖有之別說之。
已上千燈法畢。正欲修時能可尋習之。
阿閦佛(私緣云。出陀羅尼集經)。
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不空譯)。
私云。此法全依悉地金部。但三摩耶。次置金剛輪印明(印呪如常)。次用印。次次(如十八道)。
道場觀。
法云。壇中觀大海。中想彌盧山。上觀寶樓閣。閣中師子座。種種供養具。衆寶以莊嚴(私云。下文具出彌盧等印明)。下文云。次想於殿中。本尊與眷屬。各依花位座(云云)。
種子。●吽(私云。本法不云種子)。
三形。五?(私云。本法入三摩地文云。圓滿淨月輪。上總金剛杵。金色五智形云云)。
送車輅(法云。想至妙喜刹。本尊與眷屬。乘此寶車輅云云)。
讃(法云。卽讃本所尊。無量功德聚。或誦百八名云云)。
根本印眞言言。
法云。而成阿閦尊。具相觸地印。○無動如來眞言曰。
唵惡屈芻(二合)毘野(二合)吽。
又云。次結大身印。誦本明七反。止觀金剛縛。合中忍願二。大身眞言之曰(眞言如法可見之)。
字輪觀。
法云。於心月輪上。行列眞言字。金色具威光。唵字。諸法無流注。阿字。諸法本不生。第三閦字。諸法無盡滅。第四陛字。諸法無自性。第五吽字。諸法無因緣(略抄也。念誦後入三摩地文也)。
部母(法云。莽莫計部母。私云。以部母印出根本印與大身印之間)。
已上法意略抄之。本法不說護摩。
集經第二云。淨王佛頂印呪第十八(亦名阿閦佛頂印也)。反叉後三指於掌中。曲雙。頭指頭相拄。竝二大指掌前去頭指少許勿令相著。大指來去。呪曰。
那謨薩婆突羯羝(一)鉢刹輸達那羅闍夜(二)跢他揭跢(去音)夜(三)阿囉呵(上音)羝(四)三藐三菩陀(去音)夜(五)跢姪他(六)輸達泥輸達泥(七)薩婆跛跛毘輸達泥(八)輸提毘輸提(九)薩婆達摩毘輸提(十)莎訶(十一)。
是法印呪。若有人於白月十三日。香湯洗浴。燒香供養。至心誦呪滅無量罪。若有人能日日誦者。一切惡鬼不敢來近。又治一切病。若治病時。先以此呪。呪白芥子。呪七遍已。散於四方。卽成結界。〃〃以後治病有驗。若婦人產難產不出者。以此印〃麻油器上。呪三七遍將油摩臍誦呪。卽出(云云)。
私云。唯說此一印呪。更無他印呪。祕錄所云只此一印歟。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樓閣中有大蓮花臺。上有月輪。〃中有●暗字。變成寶珠。珠變成善名稱吉祥王如來。相好圓滿無量徒衆不退菩薩之所圍繞。
讃。
印金剛合掌。眞言曰。
曩〃〃〃南(一)暗薩縛沒駄冐地薩坦縛(二合)紇里(二合)探野儞也(二合)吠奢儞曩莫薩縛尾堀裟縛賀。
右出大原甚密抄。私云。此印明諸佛可通用之。
第三卷。
承應(癸巳)年正月十二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善祐六十六歲。
江州蘆浦觀音寺舜興藏。
此一册者。
享保十四己酉歲秋八月於出雲寺寫之。
行林第四。
阿彌陀法。
一支度。
註進。
阿彌陀護摩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炉桶)。燈臺四本。脇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沈白檀龍腦)。酥蜜。芥子袋。佛供覆。壇敷布(一端)。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小桶三口各可有杓。打敷三枚)。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見丁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敷設雜器等(如常)。
年月日。
名香。
本儀軌等不云香事。集經治病壇文云。沈檀薰陸相和燒(云云)。
(裏書云。ㄙ云。可然御祈之時九壇護摩。皆伴僧二人被與具之)。
淨衣。
軌云。著新淨衣(云云)。不云色。
集經云。共四人僧結伴行道。更不得多。四人並著黃屑袈裟。若是賢者。卽著白衣。方入作法。更不得著多雜色(云授法壇文)。
又云。其呪師衣服並皆黃色。不得餘色(云云)。求財壇文。ㄙ云。淨衣色隨法而異。今云黃色。暫依增益歟。此法多分依敬愛修之。用赤色淨衣。但滅罪事多依息災。白色淨衣何事有乎。
一起首時分。
集經云。日日三時作法供養。從十二月八日起首。至十五日(云云)。又云。每月十五日洗浴涌呪。隨意往生阿彌陀佛國(云云)。又云。從日入時卽作此法。到初夜卽休。至後夜更作。至天明卽休。如是七日爲之(云云)(治病文)。軌云。每日三時(云云)。
一向方。
軌云。壇西面安像。持誦者於壇東坐。面西對像(云云)。集經云。呪師面向東(云云)。
ㄙ云。行法向方隨其法異。隨事用之。今云。向西者依本尊所在之方歟。故經云。從隨法向餘方。若勸請之時向彼本方請之(云云)。
一行法。
此佛儀軌。祕錄取載其有二本。
無量壽如來念誦儀軌一卷(內云修觀行供養。儀軌。不空)。
金剛頂經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不空)。
此外取載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等有數本經。皆不況行法。只宜本誓等。就兩本軌·念誦儀軌說·蘇悉地蓮花部行法。然大和尚曰海和上。抽此軌中一十八道印契。充持明者通用。世呼十八道儀軌(云云)。
修行法者。依金剛界而明一印曼荼羅也。
阿彌陀佛大思惟經(出集經第二)。
此經補陀落山中說。以觀音爲對揚。畫尊像法幷阿彌陀佛身印等之十四道。印別別成就法委說之。池上私記有兩三本。附觀行軌少少存略。大旨同矣。其中一本如左出之。
先道場莊嚴。次行人威儀(請平著衣淨三業三部甲)。次入道觀。次加持香水。次加持供物。次淨三業。次普禮。次開白(並)神分。次五悔。次發願。次塗香塗手。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花部三昧耶。次金剛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入佛三昧耶。次大金剛輪。次地結。次金剛墻。
次道場觀。結如來拳印當心。
於面前觀安樂世界。瑠璃爲地。功德乳海。於其海中觀頡哩(四合)字。放大光明。如紅頗梨色。遍照十方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無不皆得罪障消滅。是字變爲微開敷紅蓮花(獨鈷首上有開敷紅蓮花。立橫五?上)。卽變其花爲無量壽如來。身在寶蓮花滿月輪上。著五智寶冠。住於定印。身相紅頗梨色。從頂上放紅頗梨光。照無量恒沙世界。皆悉頗梨色。與諸聖衆前後圍繞。如是觀已。以拳印印地七變。
功德院實圓阿闍梨奉向大原上綱云。獨古上有開敷蓮花立橫五古上(云云)。此意云何。又說處何書哉。大原答云。橫五古上立。一切佛菩薩本有五智菩提心也。其上開敷蓮花可獲生長。金剛薩埵三摩耶形也。此說金剛界意也(云云)。
池水中觀頡哩字放大光明如紅頗梨色是坐紅蓮花。
T76003301.GIF
是字變爲開敷紅蓮花。獨?首上有蓮花立橫五?上。五古獨古共金色也。獨古上蓮花紅蓮花也。五古下坐青蓮也。
T76003401.GIF
蓮華變爲無量壽如來。身著五智寶冠。住於定印。從頂上放紅頗梨光。照無量世界。身金色光紅色。坐青蓮花。
T76003402.GIF
次大虛空藏。次寶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次馬頭辟除結界。次金剛網。次金剛火院。次閼伽(右方)。次蓮花座。次振鈴。次壇上供物一一獻(右方)。次普供養。次本尊讃。次四智讃。次入定(用定印)。
卽入觀自在菩薩三摩地。閉目澄心。觀自身中。圓滿潔白。猶如淨月。仰在心中。於淨月上想●紇哩。紇哩(二合引)字放大光明。其字變成八葉蓮花。於蓮花台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分明。左手持蓮花。右手作開花葉勢。作是思惟。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法界不染煩惱。於蓮花八葉上各有如來。入定結跏趺座。面向觀自在菩薩。項佩圓光。身如金色光明晃曜。卽想此八葉蓮花漸舒漸大。量同虛空。卽作是思惟。以此覺花照觸如來海會。願成廣大供養。觀了定中誦唵娑頗羅(二合)跛娜麽(二合)心不移此定。則於無邊有情深起悲愍。以此覺花蒙照觸者。於苦煩惱悉皆解脫。等同觀自在菩薩。卽想蓮花漸漸收斂。量等己身。想已誦唵僧伽羅(二合)跛娜麽(二合)。
自身中淨月輪上有訖哩字放大光明。或文前下光無之。
是字變成八葉蓮花。台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分明。左持蓮花。右手作開花葉勢。於蓮花八葉上各有如來入定。面向觀自在菩薩。此八葉蓮花漸大同虛空。漸小等三身。
T76003403.GIF
T76003404.GIF
九尊同身金色也。依赤色也。花脇三古金色。
次結觀自在菩薩(加持四處)。次無量壽如來根本印眞言。次用念珠法(並)正念誦法。先以右手取念珠五迴纒之。卽薰香煙三度。次三度左右掌移了。次入念珠。蓮花合掌當心。誦覽字〃加持七反。次誦淨珠眞言加持七反。次以千轉念珠眞言加持七反。次發願(願一切有情)。次三度引轉。次以右千大指無名指取母珠。左手大指無名指取念珠。二手相去三寸許當心前。觀念無量壽佛相好圓滿在於壇中。亦想本尊心月輪上有祕密眞言。我心月輪上亦有祕密眞言。本尊念珠時。出從本尊御口。入從我頂。列我心月輪上。我念誦時。出從我口。入從本尊御足下。列本尊心月輪上。如是相續不絕。從一一字放大光明(如是觀念。陀羅尼一反移一珠念誦數了。入珠。蓮花合掌誓願三度。戴納莒)。
T76003501.GIF
本尊心月輪上有祕密眞言。我心月輪上亦有祕密眞言。本尊念誦時。出從本尊御口入從我頂。我念誦時。從我口出入。從尊御足下。
次結定印。則觀身中菩提心。皎潔圓明猶如滿月。復作思惟。菩提心體離一切物。離蘊界處。反離能取取法無我故。一相平等心本不生自性空故。卽於圓滿清淨月輪上想。●紇哩二合字門。從字流出無量光明。於一一光明道觀成極樂世界聖衆圍繞無量壽佛。廣如無量壽經所說。
T76003502.GIF
身中菩提心猶如滿月輪。於輪上想紇哩字。從字流出無量光明。於一一光成極樂世界。是坐紅蓮花也(私註也)。次本尊根本印(如前印身五處)。次散念誦(任意)。次佛眼部母次壇上供物獻之(行者左邊供)。次普供養。次本尊讃。次四智讃。次禮佛名號。次迴向(加誦五悔終段)。次閼伽(行者左邊供)。次振鈴(肩三度。耳一度。額一度)。次解界(火院網界馬頭牆界地界)。次奉送。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普禮。次出道場。
右池上記一本了。
裏書云。功德院奉問大原云。正念誦外散念誦者是何乎。大原答云。正念誦後散念誦云對上三摩地念誦根本印後例念誦眞言等少許用也(云云)。
先入堂。次加持供物。次淨三業。次普禮觀行軌云。蓮合掌當心閉目澄心。想在極樂世界對無量壽如來並諸菩薩眷屬。則以自身五體投地想一一佛菩薩前恭敬作禮。卽誦普禮眞言曰。
唵薩嚩怛他(去引)蘖多幡(引)那滿娜曩(上引)迦嚕弭。
次開白並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
〃〃曼荼羅主阿利也弭哆波也怛他揭多也(三反)。
〃〃觀音勢至諸大菩薩摩訶薩。
〃〃阿利也訶野吃哩嚩冐地薩怛縛耶摩訶薩怛縛耶。
南無大小自在〃〃〃。
〃〃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右出丹州池上記。其記訿云。長保五年二月於鎭西竈門大山寺偸以抄之(云云)。
又或說云。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次用金界四佛如常)。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三反)。
〃〃圓光中顯一切諸佛。
〃〃觀音勢至菩薩摩訶薩。
〃〃四波羅蜜〃〃〃〃〃。
〃〃八供養〃〃〃〃〃。
〃〃四攝智〃〃〃〃〃。
〃〃大小自在十二宮天〃〃〃〃〃。
〃〃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菩薩等。
右唱禮四佛外更禮彌陀如何。私師說云。若以大日爲本尊者。於初大日之處三反唱禮之(云云)。今以彌陀爲本尊者。於四佛之處三反禮之。不可唱之歟。
私云。若依胎藏者。都壇中台八葉(如常。但於彌陀之處三反可禮之)。
次佛眼。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若別壇三身(如上)。
次驚覺。次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極樂化主。彌陀善逝。觀音勢至。諸大薩埵。三部界會(若五部界會)。諸尊聖衆(乃至)護持(乙甲)。滅罪生善。臨命終時。心不散動。三昧現前。刹那迅速。則生彼土。蓮花化生。證菩薩位。乃至速證。無上菩薩(云云)。
若爲亡者修之者可云。
過去尊靈。滅罪生善往生極樂。上品蓮台乃至頓證。無上菩提(云云)。
次塗香塗手。次佛部三昧耶(乃至)被甲護身。次入佛三昧耶(私云。軌無之。可用胎藏印明歟)。次大金剛輪(私云軌無之)。
私云。三部被甲後用金剛輪印明。是阿閦軌軍荼利軌等之例也。用入佛三昧耶何所說哉。可尋之。
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結願。如來拳印當心)。軌大虛空藏印。次文云。
次想壇中有●紇哩(二合入引)字。放大光明如紅頗梨色。遍照十方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無有不皆得罪障消滅。
次結如來拳印。以左手四指握拳直竪大指。以右手金剛拳。左大指甲卽成。以此拳印印地。眞言加持七遍。變其世界。如來拳眞言曰。
唵步(引入)欠(乎)。
由結此印及眞言加持威力故。卽反此三千大千世界成極樂刹土。七寶爲地。水鳥樹林皆演法音。無量莊嚴如經所說。
師傳云先印左膝。次壇。次印右膝。次加四處(云云)。
丹州竈門私記云。先結定印。仰右手安左掌上。二大指端相拄。觀之前地界之上方隅內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旣見水已當起氷想。見氷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瑠璃地。內外徹地上以黃金繩雜厠間錯。其地上觀寶樹。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諸寶樹七寶花葉無不具足。又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池底布金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蓮花。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出讃念三寶音。衆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樹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夫妓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此衆音中皆出念三寶音。又地上作蓮花。想其花衆寶合成。台上自然有四柱寶幢。幢上有寶縵。有微妙寶珠以爲映餝(已上經文抄)。
次大虛空藏印明。
次紇哩字觀。定印如前。想先蓮花台上有月輪。輪上有紇哩(二合)字。放大光明如紅頗梨色。遍照十方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無有不得罪障消滅(已上軌文)。此字反成蓮花。蓮花反成阿彌陀如來。相好無邊光明照十方(相好具不可說。見觀經文。儀軌文云上分布八曼荼羅。若然可觀八曼荼羅。繁故不記)。佛左邊更想一大蓮花。如前無異。復想一大蓮花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花上。亦放金光。如前無異相。又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花上。佛菩薩像皆金色。其光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花。諸蓮花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又阿彌陀如來放無量光明。一一光明遍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於其光明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佛身量最小者丈六八釋。此凡夫行人所觀(已上經文)。行者如是了了分明觀卽成。眞實一如極樂世界(廣如觀經文)。
次如來拳印(云云)。
已上私記文。
大原決。師傳云。此記用水想觀·地想觀·想想觀等文。是一意也(云云)。
次大虛空藏。次寶車輅(軌云。想七寶車輅往極樂世界云云)。次請車輅(迦羅灑野勺下。可加阿梨耶弭跢婆耶怛他蘖跢耶曳醯呬句)。次迎請聖衆(軌用蓮花部心印明。私云。眞言未束可加梵號來句如前)。次辟除結界(馬頭)。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振鈴次五供養。次普供養(幷三力偈)。
軌云。二手金剛合掌。二頭指捻蹙如寶形。並竪二大指卽成。誦廣大不空摩尼供養陀羅尼曰。
唵阿謨伽布惹麽抳跛納麽嚩曰隷怛他蘖多尾路枳帝三滿多鉢羅薩羅吽(私云觀念文廣可見之)。次讃(本尊四智。或先三身)。五讃。次本尊軌云。卽誦無量壽如來讃嘆三遍讃曰。
曩謨(引)弭跢(引)婆(去引)野曩謨(引)弭跢(引)庾矖(引)曩謨(引)曩謨進底哩野(二合)虞拏(上引)迦羅(引)答麽(二合)寧(引二)曩謨(引)弭跢(引)婆(去引)野爾(慈以反)曩(上引)野帝(上引)母寧(引三)素佉(去引)嚩底婬(二合引)夜(引)弭多嚩(引)弩(鼻聲呼)釼跛野(引四)素佉(去引)縛底孕(二合引)迦曩迦尾喞怛囉(二合)迦(引)囊喃(五引)麽弩(鼻聲呼)囉?(引)素蘖多素帶(引)囉稜(去)訖哩(二合引)耽(引六)多嚩(引)室羅(二合)夜(引)答鉢囉(二合)體(町以反)多虞拏寫地(引)麽多(都各反七)鉢囉(二合)夜(引)弭擔(引)麽護虞拏(上)囉怛囊(二合)散尤琰(引八)。
修行者每日三時。常誦此讃讃佛功德。驚覺無量壽如來。不捨悲願。以無量光明照觸行者。業障重罪悉皆消滅。身心安樂澄寂悅意(云云)。
次入定(用定印)。私云。軌名觀自在三摩地。
軌云。卽入觀自在菩薩三摩地。閉目澄心。觀自身中圓滿潔白。猶如淨月仰在心中。於淨月上。想紇哩字放大光明。其字變成八葉蓮花。於蓮花臺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分明。左手持蓮花。右手作開花葉勢。作是思惟。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法界不染煩惱。於蓮花八葉上。各有如來入定結跏趺座。面向觀自在菩薩。項佩圓光。身如金色。光明晃曜。卽想此八葉蓮花。漸舒漸大量同虛空。卽作思惟。以此覺花照觸如來海會。願成廣大供養。心不移此定。則於無邊有情深起悲愍。以此覺花蒙照觸者。於苦煩惱悉皆解脫。等同觀自在菩薩。卽想蓮花漸漸收斂。量同己身。卽結觀自在菩薩印。加持四處。所謂心額喉頂。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頭指相拄如蓮花葉。二大指並竪卽成。誦觀自在菩薩。眞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達(轉舌)麽紇哩(二合入引)。
由結此印及誦眞言加持心額喉頂故。卽自身等同觀自在菩薩。
次結無量壽如來根本印。二手外相叉。作拳竪二中指頭相拄。如蓮花葉形。結此契已。誦無量壽如來陀羅尼七遍。以印於頂上散。陀羅尼曰。
法之。祕六云。海仁兩和尚錄云。梵字阿彌陀佛眞言一本之中有二眞言。運和上錄云無量壽如來十甘呂眞言。
大原決。師傳云。舒斂之時。臺上之觀自在菩薩葉上八如來同亦舒斂也(云云)。又先入觀自在三摩地。而後成彌陀如來也。如後心薩埵成大日尊也。八葉上一一在如來者。卽彌陀如來也。謂因位果傍因正也。故以果佛安傍也(云云)。又阿彌陀佛是第六立識之變也。卽肉團八葉心處心是也。故約彌陀論之耳(云云)。
又八葉如來共成冠中一如來形住也。自身卽同臺上觀音。蓮花變同共成觀音歟(云云)。
私云。觀音一印軌並理趣釋文皆同今軌意。凡此觀意能可尋皆之。
根本印明(軌說如上)。
大日經第五(八印品)云。復以初印而散水輪火輪。是名蓮花藏印。
義十二云。如前作印。三補吒合掌。其二水二火指開張。其地風等指先已開張。作初剖蓮花形(云云)。
私云先蓮云地字可問之。
胎軌云。開敷妙蓮花攝初印散火水地合空亦然廣軌云。卽以初印散水輪火輪。
又勘對受記。諸說皆八葉蓮花印。靈巖作三補吒。水火開張。其地風先開張。是初剖花(云云)。
眞言曰。
大日經云。曩〃〃〃〃糝索娑縛(二合)賀(胎軌名蓮花藏眞言青龍注阿彌陀)。私云。右印眞言未入者更不可用之略出經云。阿彌陀契名勝上三摩地。
教王經云。無量壽勝定。
攝眞實云。第四結除散亂心印。先舒左五指。安臍輪前。次舒右五指。安左掌上。入西方無量壽如來三昧(云云)。
守護經云。左手仰掌當於臍上。右手仰掌重左手上。以大母指令頭相拄。名第一最勝三昧之印。阿彌陀如來之印。金軌云。二手仰相叉。二頭指竪相背以二大指橫安二頭指上。定印眞言。
唵盧(引)計濕嚩羅羅惹紇哩。
對受記云。軌印異三經(云云)。
大原決。師傳云。定印二手各風空相捻其形如蓮葉卽此定印是蓮花印也。又彌陀妙觀察智佛也。卽說法之智也。表觀察之義(云云)故結定印也。定印亦云妙觀察智印也(云云)。
以上羯磨會。
略出經云。如本縛契已。曲忍願度。相拄爲花此名阿彌陀佛(私云本縛者外縛也)。教王經云。移指如蓮葉(云云)。
金軌云。二手作外縛改二中指直竪相合圓屈如蓮葉。眞言曰。縛曰羅(二合)枳惹(二合)南頡利(二合)。
以上三摩耶會。
觀自在王儀軌云。次結根本印。堅固縛以忍願相拄。如蓮花葉形。誦密言。唵(一)路計濕嚩(二合)囉(二)囉(引)惹(三)頡哩(二合四)。
石泉法橋云。印阿彌陀定印。眞言觀自在王如來眞言也(云云)。
軌奧云。無量壽如來心眞言。
唵(引)阿密㗚(二合)多帝際賀囉吽(引)。
誦十萬遍滿。得見阿彌陀如來。命終決定得生極樂世界(左右地水火空各各相捻風各各竪之)。
大原決。師傳云。此呪軌文有無不定。但多本有之。或本不出之。其心印左右三指各如蓮葉形(云云)。
集經云。阿彌陀佛心印第六。
右手中持已下三指。總屈入左手掌內。把左手大指。還以右大指。押右三指甲上。二頭指眞竪磔開之。
大〃〃師傳云。右如文左還把右三指中節已上左大指亦右小指下出左三指甲押二風各立(云云)。
ㄙ云。或云。二頭指相柱屈如蓮葉。召請之時開頭指召之。
大身呪曰(云云ㄙ云。此呪大旨似軌大呪。但闕多句可見之)。
阿彌陀佛身印第一。
左右二小指。各苾在無名指背上。二無名指頭相拄著。二中指直竪。開一寸許。二大指並直竪。一屈二頭指押二大指頭。頭相拄。頭指來去。
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第四云。
唵阿密利(二合)多帝誓訶羅吽。
此呪誦滿百千遍。阿彌陀佛自身現來。一切諸佛菩薩。四衆八部並皆得見。命終之後。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心中心呪。唵阿密栗(二合)底??。
諸尊印明。
私云。軌意分布八曼荼羅(云云)。自上古說依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云云)然者觀·慈·虛·普·金·文·除·地八菩薩印明可結誦之歟。其印明等大教中有之。更可勘之。或但觀音勢至二菩薩印明可加結之耳。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觀音。次勢至等不空羂索。次又部母部主)。
ㄙ云。部主部母。或一字佛眼。台界意彌陀佛部之故也。或馬頭白處。台藏又有屬蓮花部意。所謂義釋攝略三部之時。大日佛部主。彌陀蓮花部主。釋迦金部主也。若依金界意者。是蓮花部也。
護摩(軌不說護摩說多。觀自在王軌同。集經中火法)。
私云。此法專修滅罪爲宗。滅罪事多依用息災。是師傳也。又文火吽軌說息災功能文云。此謂息災滅罪(云云)。然者依息災可修歟。但多分依敬愛修之。火爐若依台藏者八葉(敬鉤)。若依金界者長作蓮葉形。若爲亡者鉤召無妨歟。
火天段(如常)。曜宿二段(如常)。
本尊段。
我今稽首請。本尊彌陀佛。部主馬頭尊。
唯願降臨此(云云)。
諸尊段(可請供一曼荼羅。諸尊之。觀音勢至。大段尊云異本諸尊威德)。
世天段(如常)。
戶摩呪(師傳。金界羯磨會明如上。又阿密㗚在人意耳。ㄙ云集經說法印等別之法)。多呪云。此等諸印皆心呪(云云)。
伴僧呪(用大呪)。
後加持呪(師傳。大威德云云。又用大呪無妨歟)。
隨事相應物並功能。
集經云。取牛乳蜜相和。更取頗具羅木(此云穀樹)長一尺截。一百八段。以蘇蜜注塗兩頭。一呪一投火中滿百八遍。卽得奢摩他。滅恒沙四重五逆之罪。每月十五日作如前法(云云)。
ㄙ云。敬愛相應物如愛染王法中說。
次入三摩地。
軌云。次結定印。以二手外相叉。二頭指背相著從中節已上直竪。二大指捻。二頭指卽成。則觀身中菩提心。皎潔圓明猶如滿月。復作思惟。菩提心體離一切物。無蘊界處。及離能取所取。法無我故。一切相平等。心本不生自性空故。卽於圓滿清淨月輪上。想有●紇哩(二合文引)字門。從字流出無量光明。於一一光明道。觀成極樂世界。聖衆圍遶無量壽佛。廣如無量壽經所說。如是念誦修習三摩地已(云云)。
私云。理趣釋云。紇哩●字具四字成一眞言。賀●字門者。一切法因不可得義。囉●字門者。一切法離塵義。伊●字門者。自在不可得。二點惡●字義。惡字名爲涅槃由覺悟諸法本不生故。二種執著皆遠離。證得法界清淨。紇利字亦慚義。若具慚愧不爲一切不善。卽具一切無漏善法。是故蓮花部亦名法部。由此字加持。於極樂世界。水鳥樹林皆演法音。如廣經中所說。若人持此一字眞言。能除一切災禍疾病。命終已後當生安樂國土得上品上生(云云)(理趣釋自在不可得云云)。●因不可得。●塵垢不可得。●災禍不可得。●遠離不可得。
次根本印(如前印身四處)。
次散念誦(任意)。
ㄙ云。私記意。初根本印。次取念珠念誦修三摩地。念誦字道觀等。於此所散念誦(云云)。依此次第者。部主部母明並觀音勢至等眞言。於此少少可念誦之。次部母(佛眼。ㄙ云軌不云之。竈門記出蘇悉地經蓮花部母印明。又一記出台藏白處尊印明)。
次五供。普供讃。次禮佛名號。次迴向(加誦。五悔終段)。
次振鈴(肩三度。耳一度。額一度)。次解界(火院網界馬頭。私云。軌意亦火院左轉墻。界地界一匝解界)。
次奉送。
軌云。卽結前火院印。左轉一匝解界。復結寶車輅印。誦前請車輅眞言。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頭。誦本眞言。於眞言句中除迦羅灑(二合)野句。加蘖蹉〃〃句(云云)。
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普禮。次出道場。右依各記抄寫。儀軌文並師傳等了人。不可用早可破却之。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一大悲大壇。只安本位(八葉西方)修之。
種子。軌云。紇哩(引二合)字(金界同之)●(抄記大悲嘉會壇九尊種子中說)●●祕密壇九尊種子中說。
三形。八葉蓮花(軌)。初剖蓮花(八印)。
二者嘉會壇中。以彌陀安中。毘盧安西方。餘如本壇。義釋云。凡作餘佛壇。如作彌陀壇。卽移彌陀入中。其大日佛移就彌陀位(云云)(出溫古本諸本闕文)。具支灌頂第六云。私謂。且以彌陀爲語端者。壇向西方人向東方故。先彌陀以入中台。文有二例。義曳三例。一以八葉諸尊隨入中台。大日移在彼尊位。二以二乘諸天隨入中台。九位九尊各移近邊中台院內隨方安之。大日與寶幢佛一處左右隨宜而安置之。二乘諸天外院本位。但表地印而供養之。此二乘等唯坐荷葉。彼諸天等隨坐本座。故去中台八葉蓮花。但方壇中坐其本座。亦須所移九尊各坐蓮花而已。三文雖不說而若第一重第二重。若釋迦佛隨入中台與八葉尊其座不異。亦須大日可安寶幢後邊。彼等本位法同外衆。亦表地印而供養之(云云)。
ㄙ云。根本先德說云。問二重佛菩薩並二乘諸天爲中台時。四重次第不中因果本迹二義是何次第耶。答。此祕密壇祕密中之祕密也。更問。
問。二乘諸天爲中台時。當去八葉爾時花藏界以何爲所依。答。誰言爾時觀華藏界。彼是別時立作畫作曼荼羅也(云云)。
三者或作別壇。彌陀安中。三部諸尊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
四者以彌陀安中。眷屬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請行持明者行法也。
或依金界者。
若都法者。佛部大日具三十七尊。若別法者十三尊曼荼羅(如觀自在王軌)。隨行如此界別尊軌等。
一九品往生布字。
T76004001.GIF
是布字正覺抄之中誰人說哉可尋之。
一九品說法。
上上品(以衆色押黑道定惠同眞言。妬納婆(二合)吠曰曩○南阿密㗚(二合)。達麽紇哩娑縛賀)。
上中品(以虛空捻炎中上輪眞言曰曩○南阿密哩多三婆吠)。
上下品(以大力菩薩押水自在王眞言曰曩○南阿密□哆蘗陛)。
中上品(以前一印仰左立右安甘露海上眞言曰曩○南阿密㗚多悉第)。
中中品(以前一印仰左立右安生乳上如上眞言曰曩○南阿密㗚多第際)。
中下品(以前三印處養生上如上眞言曰曩○南阿密哩多尾訖磷帝)。
下上品(以前一印皆令朱雀上眞言曰曩○南阿密哩多尾訖磷多哦弭寧)。
下中品(以前二印皆令立火於面上眞言曰曩○南阿密□多哦哦曩吉底迦㘑)。
下下品(以前三印玄武相安心部上眞言曰曩○南阿密栗多嬾上弩毘娑縛㘑)。
已上九印慈覺大師密傳(云云)。
衆色大指。黑色風指。虛空大指。炎中上輪(中)。大力菩薩(大)。水自在(無名)。中三甘露等者乳上。下三朱雀大輪等心上。
裏書云。私云。去長承三年秋八月之頃。師御共參籠四天王寺三七日之間。滿百萬反。彼有一聖人。號出雲上人。知法人(云云)。師令謁給言談之次。上人示云。阿彌陀九品印令受給哉。師曰。依不慥說處未受之。聖云。非常途之說(云云)。師令求請給。聖者明常大呪以之通用印卽妙觀察智印也。屈頭指是上品三輩。屈中指是中品三輩屈水指是下品三輩也。各各誦明三反合九反也。師曰。欲聞其說處聖人云。師云欲知其文可修學髣髴有之(云云)。禪室可同(云云)。
九品往生印眞言。
八葉蓮花印。二大指開立九指卽表九品。
唵阿密㗚帝吽。
此一弘法大師傳(云云)。
一眞言遍數。
軌云。誦滿一萬遍。獲得不廢忘菩提心三摩地(云云)。
集經云。誦呪滿十萬遍。滅罪命終生彼國(云云)。
一僧數。
集經云。共四人僧(云云)。
一數珠。
軌云。卽取蓮子念珠。安於手中○(云云)。
集經云。日日供養時。以金作數珠。若無用銀。若無銀者用赤銅。無赤銅者用水精。數一百八枚。無者五十四枚。更無者四十二枚。更無者二十一枚。如此等珠。搯之誦呪時。以珠爲十波羅蜜多○若作阿彌陀佛供養時。應用上件物等○餘物不得若作餘雜物者。一切不得驗。其中最好者。以水精○誦呪者衆罪皆滅如珠映徹。自身亦然。此水精珠者。通用一切○(云云)。
私云。作數珠法等尤委悉也。可見之。
一尊形(並)曼荼羅。
大日經云。西方仁勝者。是名無量壽(云云)。
義云。於西方觀無量壽佛。此是如來方便智○作眞金色。稍閉目下視。作寂滅三昧之形。諸佛例如是(云云)。
胎軌云。彌陀眞金色。
祕藏記云。西方無量壽如來。赤金色。入定之相。目稍閉視之。調定院圖云。無量壽佛白黃色。住定印者。輕衣坐寶蓮花。前唐院進印曼荼羅同此。後本同前。
六種曼荼羅釋云。無量光如來尊容相好如前。佛形不露肩胸。二手舒而重疊仰在臍下。兩手間秉袈裟角。孔雀承座(ㄙ云是依金界也。前佛者阿閦佛也。是佛相好云云)集經云。次畫師畫佛像法。用中央著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手作說法印。左右大指無名指頭各相捻。以右大指無名指頭壓左大指無名指頭。左右頭指中指小指開竪。佛之右相作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左相作大勢至菩薩像。佛上作寶殿。皆七寶所成。殿下作七寶帳。悉以七寶瓔珞所成。其寶殿上。畫作三箇大寶珠玉。一一寶上出五色光。於其光上化爲寶殿樓閣。其寶殿中作佛菩薩其阿彌陀佛坐七寶高座。其高座上作七寶蓮華。阿彌陀佛坐其華上。其花上其內院四角。作七寶樹。其佛內院四邊。作四七寶殿。其寶殿上各有七寶。一一寶上出五色光。一一光上有七寶殿。其寶殿中有佛菩薩○阿彌陀佛前左右。作二菩薩。各作音樂。其佛底下有甘露水。中生無量寶花。一一花上各有菩薩。左右各作五百花樹。其佛形作金色。其袈裟作赤色。其佛圓光以五色成。其佛頭上放五色光。其諸菩薩作黃白色。其菩薩身上作五色天衣。其佛左邊。大勢至菩薩結跏趺坐。左手覆掌於左髀上。右手屈臂節拄右髀上。竪臂向上。以大指捻無名指甲上。頭指中指小指。磔竪掌側當前。其佛右邊。畫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結跏趺坐。屈左臂向肩上。掌覆向背。手把蓮花。右臂節拄右髀上。手把白拂。拂尾向右出。其水四邊有無量寶樹。七寶所成。其水之岸。以七寶成。其諸佛上諸天散花。作此像已。安佛殿中(云云)。
ㄙ云。觀音勢至左右不同。觀無量壽經等顯教經。觀音左勢至右。陀羅尼集經·阿嚕力迦等密教經。觀音右勢至左。
軌云。或於勝地。或隨所居。塗拭淨室建立方壇上。張天蓋周匝懸幡。壇上分布八曼荼羅。磨白檀香用塗聖位(云云)。
裏書云。師云。仁和寺本堂彌陀三尊也。其勢至居右而依常違爲居替。先取去觀音。取勢至欲居替。凡不動移。仍如本不直。以勢至殊爲驗佛也。左右說モ在ルモノヲト偏執ヲ破レ給ケル云云。
大原決。師傳云。師曰。布八曼〃〃者。一說云。唯是八葉蓮花也。卽是八葉蓮花壇也。故云八曼〃〃。卽於臺上觀本尊。葉上不必安尊。如云延命軌等。想八葉蓮花於胎中。想阿字○成菩提(云云)。
私云。八曼〃〃者。又一說依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說(云云)。
畫圖。
中。阿 寶冠。著袈裟。金色。住定印。
東。虛 寶冠。白肉色。左掌持寶當胸。右拳安腰。
巽。普 寶冠。白肉色。左持蓮花莖。花上有舌形。有光焰。舌中有三古形。如胎藏如來舌之所持也。右手仰掌。地水屈著掌中。而如寶生佛羯磨印勢。
南。金 寶冠。白肉色。左手屈水火第二節。火面合空。而竪地風。手掌向外。當著左乳。右手持三古杵。橫著右乳。
坤。文 髮髻。黃金色。左持蓮花莖。花上立劍。右持蓮花莖。花上安寶篋。而持蓮華手。各當左右乳。
西。除 寶冠。白肉色。左持幢。右施願印。如胎藏曼陀羅。
乾。地 寶冠。白肉色。右掌持寶。當於心上。左拳安腰。取蓮花莖。花上立幢。
北。觀 寶冠。白肉色。左持蓮花莖。當臍前。其花含未敷花房至心前。右手當花。作開勢。謂屈風火與空面合。
艮。彌 寶冠。白肉色。左掌向外。竪著左乳。申五指。右拳安腰。持蓮華莖。花上立水瓶塔印。
已上八葉。葉間各出半三古形。四隅四攝尊形如金剛界。但西南鈎。西北索。東北鎖。東南鈴。
或畫圖。
中。阿 同前圖。但以花鬘各絡左右肩如灌頂時。
東。除 同前。但位異。
巽。普 髮髻冠。身色同前圖。但舌形無光(並)三古之文。右手仰掌當右乳。火風並申而指端向下。地水屈著掌中。空押水初節側。
南。金 髮髻。冠。身色同前。左持三古杵拳肘。右手開舒。五輪當右腰。如虛空藏羯磨印。
坤。文 髻髮。冠。身肉色。二手當心合掌。
西。虛 同前圖。但右手當腰。申垂五指掌向外。
乾。地 髻髮。冠。身色同前。左持蓮花莖。當左乳。蓮上立幢如前。右手施願印。如除蓋障。
北。觀 髻。冠。身色同前。右持蓮莖。花未敷房至心前。左手當心而作開勢。空風相捻(云云)。
艮。彌 髻。冠。身色同前。左手當心。持蓮莖。花上之印如前圖。右仰掌安腰。屈水火與空相令而地風申之。
已上大底皆同前圖。但除蓋障虛空藏前後不同而已。又除虛二菩薩之外六菩薩皆髮髻形也。又八菩薩俱白肉色也。
四隅四攝(同前圖)。外有五色界道。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不空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補怛落迦山聖觀自在菩薩宮殿。與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前後圍繞。爾時衆中有一菩薩。名曰寶藏月光。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曲躬合掌白言。薄伽梵。我有少疑。唯願如來聽許諮問。於是如來應等正遍知。告寶藏月光菩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作八曼荼羅者云何建立。復依何法起無量福。令修行者速證菩提。
裏書云。ㄙ云。慈覺大師御說云。八曼荼羅者。八菩薩拳安置中心四親近。別八供四攝是圓也。靜然偸案云。八大菩薩曼荼羅之曼荼羅。若是通法歟。大師御說彼經八曼茶羅トハ無レドモ奉安中心事旣是通法也。所疑念似有聊據歟。
爾時如來讃寶藏月光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問如是甚深之義。而爲利益無量無邊有情與安樂故。及能淨除三惡趣故。爲證無比無上智故。汝今善聽。若諸有情纔聞此密言者。得長壽樂。善男子。有八曼荼羅。是八大菩薩甚深法要。若有有情。依法建立此八曼荼羅一遍者。所有十惡五逆謗方等經皆悉消滅。一切所求義利勝願悉得成就。卽說如來密言曰。
唵(引)摩訶肥羅耶娑嚩(二合引)訶(引)毘盧遮那卽曼荼羅中。想於如來眞金色身三十二相坐蓮花臺。
次說觀自在菩薩密言曰。
唵纈唎(二合)郝鉢納麽(二合)室哩(二合)曳娑縛(二合)訶。
卽想曼荼羅中。聖觀自在。赤色身。左手持蓮花。右手施願。頭冠中有無量壽如來。
次說慈氏菩薩密言曰。
每訶哩爾娑縛(二合引)訶。
於觀自在菩薩。後想慈氏菩薩。金色身。左手執軍持。右手施無畏。冠中有窣覩波。半跏坐。
次說虛空藏菩薩密言曰。
阿(引)蘖婆也娑嚩(二合引)訶。
於佛背後。想虛空藏菩薩。左手持寶安於心上。右手施願流出無量寶。
次說普賢菩薩密言曰。
纈唎(二合)惹也娑嚩(二合引)訶。
虛空藏菩薩左邊。想普賢菩薩。戴五佛冠。金色身。右手持劍。左手施願。半跏而坐。
次說金剛手菩薩密言曰。
唵鑁囉嚩娑縛(二合引)訶。
於如來左邊。想金剛手菩薩。右手執金剛杵。左手安於腰。戴五佛冠。身青色。半跏而坐。
次說曼殊室利菩薩密言曰。
室利(二合)闇㘕誐娑嚩(二合引)訶。
於金剛手菩薩前。想曼殊室利童眞菩薩。五髻童子形。左手執青蓮花。花中有五?金剛杵。右手作施願。身金色。半跏而坐。
次說除蓋障菩薩密言曰。
匿伐囉拏娑嚩(二合引)訶(引)。
於曼殊室利菩薩前。想除蓋障菩薩。金色身。左手持如意幢。右手施願。半跏而坐。
次說地藏菩薩密言曰。
乞灑(二合)訶囉惹娑嚩(二合引)訶(引)。
於如來前。想地藏菩薩。頭冠瓔珞。面貌熈怡寂靜。愍念一切有情。左手安臍下拓鉢。右手覆合掌向下。大指捻頭指。作安慰一切有情想。
此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一切佛說是經已。諸大菩薩及聲聞衆一切天龍八部。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八大菩薩經曼荼羅經。
ㄙ云。又有一本。題置佛說二字。不注譯者。補陀洛迦山說。觀音白佛而說八菩薩呪。不說形像坐位。說眞言了。卽八菩薩各現八大明王。同於甘露佛頂經云。兩本同異可詳之矣。
種子圖。
T76004301.GIF
勝尾寺唐幡繡文也。
T76004302.GIF
古人所圖一印。
T76004303.GIF
師曰。舊寺得此樣(云云)。此則同一印之中十七尊曼荼羅。然文所不說之。若依此意者四佛猶可有十七尊歟。
文所說一印。
T76004304.GIF
此是一印曼荼羅也。對記六云。指歸說一印中云若持大日及金剛薩埵眞言。具十七尊餘皆具十三尊(云云)。觀自在王如來軌中只說十三(云云)。謂本尊及十二供也。
慈覺大師從唐國將來一印曼荼羅樣。今見此一印是金剛界中一印也。於此一印具十七尊又具十三尊具其文在別記。
一印十七尊樣。
T76004305.GIF
一印十七。四佛·八供·四攝·中心尊。若具十三時。除四佛。
書出圖中印(圖者九種曼荼是也)。
金剛界中一印曼荼羅樣。具十七尊(右爲種曼荼羅西北是也。又具十七尊如別記)。
寬平四年十月二十六日釋長意書出之(云云)。
金剛界輪中一印在九種曼荼羅西北是也。
T76004401.GIF
遍調伏輪中一印西南是也。四印未見圖中。
指歸云。一印曼荼羅說修一尊法。今私謂依修一尊得一印名。慈覺大師受口決。一印具十七。謂四五二十尊。取一尊印以爲一印曼荼羅。以四佛圍遶八供養四攝以爲眷屬。幷中心尊爲十七。若持大日尊及薩埵兩箇尊眞言十七也。餘佛幷具十三除四箇佛(已上口決文)歸云。金剛界輪中。第六一印曼荼羅。若持大日眞言及金剛薩埵眞言具十七尊。餘皆具十三。又降三世輪中印具十七。又遍調伏輪中第六蓮花部一印具十三。皆觀自在菩薩也。
又一切義成就輪中一印具十三說修一尊法。
寬平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釋長意抄出之右大師御說等爲調進抄之知之(云云)。
一功能。
軌云。爾時金剛手菩薩。在毘盧遮那大集會中。白佛言。我爲當來末法雜染世界惡趣衆生。說無量壽如來陀羅尼。修三密門。證念佛三昧。得生淨土入菩薩正位。不以少福。無惠方便得生彼刹。是故依此教法正念修行。決定極樂世界上品上生。獲得初地(云云)又云。此無量壽如來陀羅尼。纔誦一遍。則滅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若犯苾芻苾芻尼犯根本罪。誦七遍已。卽時還得戒品清淨。誦滿一萬遍。獲得不廢忘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顯現身中。皎潔圓明猶如淨月輪。臨命終時。見無量如來與無量俱胝菩薩衆圍遶來迎。卽安慰行者。則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證菩薩位(云云)。
集經云。爾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若四部衆及一切衆生。修行善法。得生阿彌陀佛國幷見彼佛。云何而得。佛○言○應當受持阿彌陀佛卽幷陀羅尼。及作壇法供養禮拜。方得往生彼佛國土。若四部衆。花散阿彌陀佛。發願誦呪者。得十種功德○一者自發善心。二者令他發善心。三者諸天歡喜。四者自身端正。六根具足無有損壞。五者死生變成寶地。六者生生世世生於中國及貴姓中。値佛聞法○七日成轉輪王王四天下。八者生生世世常得男身。九者得生阿彌陀佛國。七寶花上結跏趺坐。成阿毘跋致。十者成三菩提坐於七寶師子座上。放大光明。與阿彌陀佛等無有異也。是名十種散花功德。若四部衆將持七寶滿世界中。布施○諸佛。不如一錢一花一香。好心布施阿彌陀佛者。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等皆悉歡喜。死生阿彌陀佛國。若人然燈供養。生阿彌陀佛國。卽得天眼。見於一切十方世界諸佛。若人以香布施供養○卽得香身。身上香雲常出。若人○恭敬禮拜阿彌陀佛者。往生彼國。若人將以香華衣食水壇等。種種供養念彼佛者。往生彼國。卽得香花衣食。若人不以香花衣食等供養者。雖得生彼淨土。而不得香花衣食等○供養之報。若轉輪王十萬歲中。滿四天下七寶。布施十方諸佛。不如○一彈指頃坐禪。以平等心憐愍一切衆生。念阿彌陀佛功德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阿彌陀佛陀羅尼。幷作印等日日供養者。卽得滅除五逆四重○重罪。若欲得奢摩他驗。得生阿彌佛國。成男子身。端正聰明。坐於七寶。成就五通○與佛無異。
又云。阿彌陀佛陀羅尼印呪。有八萬四千法門。於中略出此要。如如意寶(云云)。
自餘經論諸教所讃。多在彌陀。不能具載。更可勘(云云)。
一卷數。
阿彌陀法。行林第四。
亨德四年五月十九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畢。
右以嵯峨二尊院本書寫之畢筆者法光院善祐六十六歲。
承應二年(癸巳)二月三日近州蘆浦觀音寺舜興藏。
于時享保十五年庚戌秋八月於出雲寺寫之畢。
行林第五。
一字金輪法(亦名大金輪明王)。
一支度。
註進。
一字金剛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楨。
名香(沈水。白檀欝金。龍腦)。蘇蜜。蠟。
大壇一面(方)。護摩壇一面(方)。可有爐桶。小壇一面(方)。禮盤二面。半疊三枚。脇机四脚。燈臺十本。白布四端二丈(壇敷四端蠟燭二丈)。壇供十七石五斗(大壇七石護摩壇八石四斗十二天壇二石一斗)。燈油一斗九升六合(大壇七升護摩壇一斗五合十二天壇二升一合)。芥子袋。佛供覆。大幕二帖。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四人。驅使六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五枚。
僧房裝束敷設雜器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月日。
以上大略取捨隨時可任人意。但此法者山家之棟梁眞言之樞機也。不可聊爾(矣)。壇場莊嚴供養支分須依五佛頂經等說盡嚴麗也。
註進。
一字金輪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燭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沈。白檀。欝金。龍腦)。蘇蜜。芥子袋。
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大幕二帖。
壇供(如常)。燈油(如常)。
敷設雜器等(如常)。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月日。
註進。
一字金輪供七箇日支度。
名香(沈。白檀)。蘇蜜。
壇一面(方)。燈臺二本。脇机一脚。半疊一枚。佛供米(如常)。御明油(如常)。
白布一端(壇敷料)。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一口(加杓)。折敷三枚。
一起首時分。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云。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或用於五日。依儀軌而作。護摩及供養(云云)。又云從白一日起首(云云)。
末法經云。若欲作法。取白月十五日及五節日。所謂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及月盡日(云云)。又云。每日三時(云云)。
又云若有人能持此陀羅尼最勝妙法。若不知吉祥之日及諸星等。汝諸天神勿爲障礙(云云)。要略念誦法云。晨暮修行或四時三時(云云)。
時處軌云。四時或三時。二時乃至一。無間一切時。三謂晨午昏。加夜半成四。二時謂晨暮。一時隨得暇(軌文云云)。
一字頂輪王經云。於三七日依持法是五頂輪王明勝章句(略抄)。
又云。三十六月斷諸談論清淨依法(略抄)。
一向方。
末法經云。以其像面。面向西方。
時處軌云。本尊像室內面西安。瑜伽者面東(云云)。
切利軌云。於清淨處安本尊像面西(云云)。
一行法。
此尊從軌等。有十餘本。池上私記兩三本也。或依時處軌云。意附金界。或依切利軌明悉地行儀。或寄要略念誦法說佛頂部極略行法。今依池上時處私記抄入軌文。
儀軌文相。堂外儀式可有行法。
一棟擇弟子法。二引入輪壇法。三內外俱淨法(內所謂六根外謂諸儀則)。四求勝處法。五建立道場法。六陳設俱具法。七安置尊像法(以上七法如軌具說)。
先禮佛。次著座(若有事供此次加持供物)。
次遍禮。
文云。每初入道場。想佛常住世。以五輪著地。如教歸命禮。復諦觀諸佛。遍滿虛空界。側塞如胡麻。卽應發是心。我今普禮獻。卽取香塗手。結一切供養。最勝出生印。先如常合掌。當自心卽以諸指右押左。初分互相叉。成金剛合掌。一切諸密印。無非從此生。故名虛空印。結印誦密言。安頂上運心想。自身遍禮。一一如來足。復捨身奉獻。誦捨身眞言。諸佛菩薩衆。求護念加持。誦一切金剛。不空三摩耶。諸佛事業心。
唵薩嚩(亡可反下同)勿(微一反)。
由此印密言。等流自身遍。十方無邊界。微塵刹土中。諸佛大海會。咸皆有自身。如羯磨菩薩。於一一尊前。持諸供養具。捨身奉獻事。皆慶愛加持(云云)。
次五悔(如金剛界)。
次阿字觀。
文云。卽結跏趺坐。全半或輪加。皆以右押左。端身定支節。左手仰跏上。仰右手安左。卽發大悲心。拔濟利安樂。盡無餘有情。以此性成就。菩提心密言。隨意念誦之。發菩提勝心。
●婀。
由適誦密言。發菩提心故。摧滅諸罪障。獲諸悅意樂。等同一切佛超勝衆魔羅。不能爲障礙。應受諸世間。廣大之供養(云云)。
次成身觀。
文云。復次應諦觀。根塵識諸法。自性本皆空。又思伽陀義。一切如虛空。虛空亦無相。諸法相應故。舒遍於一切誦此四句偈。所覩彼彼境。皆照空亦空。由勝解空體。自徹見本心。皎潔如滿月。離能取所取。自性光明成。菩提體堅固。復從日輪內。踴出大法輪。金剛之所成。輪輞皆鋒銳其色如檀金。遍流大威光。過聚塵數日依住月輪面。金剛表極堅。圓顯福智滿。利爲無戲論。斷壞諸妄執。光表一切智。除破諸愚瞑。以是現輪形。量同虛空故。虛空諸如來。盡入於輪內。卽現此智輪。變成金輪王。遍照如來身。形服如素月。以一切相好。用莊嚴法身。戴金剛寶冠。輪鬘爲首飾。衆寶莊嚴具。種種挍飾身。持智擧大印。處於師子座。日輪白蓮臺。
裏。金剛記第四云。略出經三摩耶印左前羯磨印。在後是成身次第也(云云)。金軌也。今軌羯磨印在前。三摩耶印右後。是先以壇中諸尊所持印。
奉諸後示其三昧耶印安位(云云)。
私云。今軌成身羯磨印在前。三摩耶印在後如何可問。
智證大師在唐記云。可想心上有八輻金輪。故光明之。從一一毛孔遍於十方。一一光中皆有輪放光明。後輪遍十方界。作一切三乘六道無益形用隨機利洛一切衆生。後後漸小打入身中。呪究如廣金剛略金剛誦此呪時。一切鬼神伏地禮拜行者(云云)。
次智拳加持。
文云。智拳印所謂。中小名握栂。頭指柱大背。金剛拳乃成。右握左頭指。一節面當心。是名智拳印。當誦此密言。勃嚕唵(三合)。
三密纔相應。自身同本尊能遍入佛智成佛猶不難。獲智壽萬季。得一切遍行現證大菩提。故名覺勝印。若修此瑜伽。設現造無量。極重諸罪障。必能超惡趣。剋疾證菩提。爲顯此最上。甚深微密義。故住此大印。拳能堅執持。諸佛智法海。堅固不散失。能成一切印。故號金剛拳。右執左頭指。十方刹土中。唯有一佛乘。如來之頂法。等持諸佛體。是故名智拳。復觀金剛輪。莊嚴心日輪。
次勝身加持。
文云。次結頂輪王。勝身三摩耶。印心額喉頂。其印如前作。堅金剛合掌。卽並堅中指。由如青蓮葉。屈頭指各安。中指背上節。當知印相義。大指爲結跏。中頭像佛身。名小成光焰。二掌日月輪。腕表師子座。是故名如來。勝身三摩耶。當誦此密語唵僕欠。
此毘盧遮那。佛三字密言。共一字無異適以印密言。印心成鏡智。速獲菩提心。金剛堅固體。印額應當知。成平等性智。速獲灌頂地。福聚莊嚴身。密語印口時。成妙觀察智。卽能轉法輪。得佛智慧身。誦密言印頂。成成所作智。證佛變化身。能伏難調者。由此印密言。加持自身成。法界體性智。毘盧遮那佛。虛空法界身。
次灌頂繫鬘。
文云。卽分印爲二。金剛拳從額。等引至腦後。則堅二頭指。每處二相繞。從此指歷散。如垂下天衣。誦一切灌頂。三摩耶寶心。怛囕(二合引)。
由此印密言。卽蒙虛空界。一切佛世尊。以金剛寶冠。輪鬘繒綵等。與具足灌頂。
次拍掌。
文云。爲悅聖衆故。二手當心前。平掌三相拍。應誦此密言穀(引)。
由此拍掌儀。輪王及眷屬。適悅而愛順。速滿瑜伽者。意願悉地果。當獲堅固體。
私云。以上成身觀了。師說此軌成身同金剛界五相成身(云云)。委可思之。
次陳供養。
文云。此陳供養儀。奉本尊幷聖衆。作金剛合掌。安於自頂上。誦虛空庫藏。大菩薩密言。當作是思惟。從印中流出。諸供養雲海口作是觀念時。誦最勝出生。種種供養藏。廣大儀如來。一切供養心唵。
由此密語印。加持威力故。縱觀想不成。於諸佛海會皆有如上等。諸供養雲海。眞實具成就。由諸佛誠諦。法爾所成故(以上文廣可見之)。
次讃。
文云。次當誦本尊。一百八名讃。作金剛合掌。當心左低身。是爲敬禮儀。應以美韻調。唱此金剛歌。
次誦嬉戲密言。印用前印。
唵縛日羅(二合諸同)薩埵縛僧(上)蘖羅(二合)賀(惟葉)。
不改金剛掌。合臂舒安額。卽是獻花鬘。清雅調稱此。
縛日羅囉怛曩摩弩跢(上)囕。
前印從於齊。漸上至口寫。是奏歌卽誦。
縛日羅(二合)達摩誐(去)也奈。
當心右旋轉。金剛合掌已。復安於頂上。名進金剛舞。如前誦復唱。
縛日羅(二合)羯磨迦路婆嚩。
由陳是祕密。瑜伽供歌詠讃。歎揚如來故。成佛尚不難。況求諸成就。應知何以故。所謂一切樂。不如婆伽梵。金剛薩埵樂。是故速成就。
次部母加持。
文云。次以本部母。佛眼印密言。當心誦七遍。印四或五處。四心額喉頂。五額左右肩。心喉頂上散。處各誦一遍。其印如前作。金剛合掌已。並屈二頭指。甲合並竪大。名押頭指側。誦佛眼密言。
曩莫三滿多沒駄(引)喃(引)唵沒駄(引)路者儞娑嚩(二合)訶(引)。
由部母加持。本尊幷眷屬。皆共喜愛念。瑜伽者縱有。違犯闕法等矜愍不見過。亦不凌逼他。持諸密語者。若不作此法。彼法不成就。不得微闕少。況犯三摩耶。若不依瑜伽。作事法念誦。不對壇舍利。非時處不淨。輒結印念持。決定獲殃咎。修行諸尊者。五百由旬內。尊皆不降赴。亦不賜悉地。以輪王威德。斷壞諸法故。所以一切時。先作是加持。
次入三摩地。
文云。又作前智拳。誦一字密語。身觀如前說。心日中輪臍現一●字金色。舌端亦如是。則是字爲輪。其輪爲轉輪。持葉妙色如金容。備七珍圍繞。寶輪寶在前。餘寶右旋置。珠寶與無量。摩尼衆圍繞。次寶女亦與。無邊綵女俱。馬寶及象寶。主庫藏神寶。各領自眷屬。無量衆侍立。兵寶持金剛。無能勝爲師。佛眼如來母。共寶居八方。如世金輪王。具七寶眷屬。如來頂輪王以佛無上寶。爲眷屬圍遶。作是觀念時。誦本尊密語。一一遍諦觀。從自成佛身。遍體毛孔中。等流出一切。世界微塵數。如來身舒遍盡諸有情界。拔濟利安樂。爲轉正法輪。現神通遊戲。摧伏一切魔。令現證悉地。悅意受用等。還來入自身。住三摩地念。乃至疲倦已或百八十七三。
次勝身印。
文云。復結勝身印。誦三字密言。三七隨所宜。
次加持珠。
文云。卽取菩提珠。盤置合掌內。當心誦密語。菩提心密語。三遍或七遍。捧珠安頂上。誦金剛語心。囕。
由以此密語。加持念珠故。所誦尊密語搯一珠過已。一成一千遍。
次正念誦。
文云。二手當心前。各撮聚五指。從母初珠起。一誦搯一遍。與密語齊畢。至母珠劫迴。不應越母珠。驀過越法罪萬千或百八。一數爲常定。不應有增減。數限旣修畢。還捧合加持。放置於淨處。念誦了捧珠。誦文云。
迴旋其福聚。普洽諸有情。如我無有異。
次入三摩地。
文云。復結智拳印。入前三摩地。觀念於一●字。思惟其字義。諸法本無壞無塵亦無染。清淨如虛空。清淨如空故。一切法無壞。諸法不壞故。一切法本淨。諸法本淨故。一切法無染。諸法非染故。空淨不可得。觀字義相應。心緣住於理。不緣於其字。同一體清淨。遍周於法界。獲得無戲論。輪王實相定。乃至於一念。淨心相應故。獲無上正智。無始積罪障。頓滅無有餘。十方諸如來。本尊皆現前。滿所希求願。世間出世間。一切皆賜與。乃至於現生。成就本尊身。
私云。自諸法本無壞至空淨不可得者。是明勃嚕唵字義也。所謂●●●●四字。合成一字。諸法者●字有義也。有者三有乃至二十五有也。依字相者。但知諸法有義。若依字義者今觀諸有從緣展轉待緣成故。最後無依故。說無住爲諸法本。以種種門。觀諸有因緣悉不生。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卽是一切種智。卽是諸佛法界。法界卽是諸法之體不得爲因也。以是言之因亦是法界。緣亦是法界。所生法亦是法界。卽是本不生義也。是爲●字義。本無壞者。●字損減義也。若見●字義。本無壞者●字損減義也。若見●字知諸法損減。今入阿字本不生不可得觀故。諸法無作無行乃至無縛無脫。是爲●字損減不可得義。無塵無染者●字塵染義也。清淨如虛空。●字邊際不可得義也。字相字義可准知之。有順逆觀如文可知。自觀字義相應。至輪王實相定者。是明住本不生之理也。謂無分別智用遍周於法界。三業皆通以身通故。普現色身隨類普見所喜見身以語通故。能以一音遍至十方佛刹。亦能普應一切衆生語言差別。以心通故。乃至一切衆生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無不明了。亦能知諸如來祕密之事。自乃至一念下明觀法功能如文。
次身勝印。
文云。復結身勝印。誦三字密言。卽觀菩提心。思惟阿字門。諸法本不生。
次陳供養(准常儀此所修供養。若依文三摩地前可修之。若有事供此次奉獻之)。
文云。次陳前供養。
次讃(如常)。
次解界。
文云。又結勝身印。於心額喉頂。各一掣印開。誦此解脫心。勃嚕唵(二合)目。
由此印密言。聖衆得離縛。各歸於本宮。修習瑜伽者至於解脫地。
次部母加持。
文云。復結佛眼印。誦佛母密言。如前加持身。
次無能勝加持。
文云。又用本部中。無能勝明王。密言印自身。五處如前法。八指右押左。掌內各交合。大指開微屈。少離頭指側誦此心密言。吽(短呼)。
由作此加持。於一切時處。魔寃不能毀。虎狼諸毒蟲。惡心人非人。盡無能凌屈。如來初成佛。於菩提樹下。以此印密言。摧壞天魔軍。
次五悔。
文云。復敬禮三寶。悔喜勸請句。
次堂外作善。
文云。出外轉大乘。乃至一四偈。印塔修衆善。以此積福業。加行資糧故。悉地速現前。
右依池上記而註軌文。儀軌文相言略義廣。難得其意。大旨但以觀行爲宗不假事法歟。可能斟酌矣。
略私記。
先結跏一處(可調身意)。
次婀字觀。
文云。如前誦婀字。開發菩提心。
私云。結定印想心臆間有●字。是菩提心種智本覺一切衆生等有是種三垢所纒不智不覺。今發大悲心。拔濟利安樂。盡無餘有情。卽誦性成就。菩提心密言。●婀。
次燒淨身器。
上文云。或無壇淨室。隨處作念誦。先當觀囕字。淨身及淨處安字於頂上。發智火焚燒。
私云。結火印誦囕字明。想頂上有●字。發生智火焚燒身處。清淨如虛空。
次觀宮殿。
上文云。卽於虛空中。觀婀字成殿如忉利天宮。
私云。結普印誦婀字加持虛空。想●字成七寶宮殿如忉利天宮。本尊幷眷屬在於此殿內。
次智拳印次勝身印次灌頂次拍掌。
次陳供養。
文云。金剛合掌儀。誦唵字供養。
次讃(私加之)。
次部母加持。
文云。又部母加持。
次住智拳念誦。
私云。結智拳印。想心中日輪。齊現●字(金色)。字反成輪輪反成本尊。妙色如金容七珍圍繞。卽誦本尊明。舌端觀一字。一一字從口出。皆成佛身。遍諸有情界拔濟利益安樂。爲轉正法輪現神通遊戲摧伏一切魔。令現證悉地悅亦受用等。還來入自身。
次加持珠。
文云。盤珠入掌內。當額誦覽字。然後作念誦。
次念誦了後。結智拳印。次陳供養。次讃。次禮佛。次迴向。次願以此功德(云云)。
又略私記。
先閑居一處(全跏半跏隨意而居)。
次佛部心印。
八指內相叉。並竪二大指。著右頭指側(印四處或五處)。
唵爾曩仍(入聲而孕反)。
次部母加持。次陳供養(金剛合掌)。唵。
次智拳印。次念誦。次數限畢復智拳印。次陳供養。次護身。印五處作護。晝部心。夜佛眼。
次略迴向。次極略私記。
先安坐一處。次結智拳印。次勝身加持。次陳供養。次念誦。次迴向。
文云。復次又開演。極略念誦儀。爲修瑜伽者不好樂多法。或衆世務迫用廣法恐闕。先結智拳印。卽勝身加持。次陳供養儀。卽便作念誦。亦無所闕少(云云)。
更極駈迫時私記。
先暫心散心可念本尊。次結智拳印誦密言(三反七反)。然後行住坐隨意作念誦(云云)。或准結勝身便念誦亦得支分皆不闕(云云)。
文云。若更極駈迫。恐間闕時分。但作智拳印。誦本尊密言。七遍或三遍。卽任行住坐。隨意作念誦(云云)。
智證大師曰。行住坐臥中。常結密印誦明觀尊。卽是修眞言者最勝理趣也(云云)。右略記等。依儀軌文。聊以消息更不可破(云云)。可削捨之。就中按其意淺智初行者。觀法未熟人不可聊爾行歟。又嬾墮愚鈍輩彌生怠凌歟。仍不可披露努力(云云)。
儀軌說略法了云。若如常念誦。當依定儀軌。不應執此義。而生懈怠心(云云)。
問。今儀軌中不說護摩。就此軌時不可修別護摩供歟。答護摩者。是供養諸尊之祕術悉地成就之規模也。雖不說軌不修之。況此尊餘經軌說之哉。
問。然者其作法如何。
答師傳云護摩息災火天段(如常)。
曜宿合段。
淨火。扇火。奉座(散花)。勸請。
我今稽首請 佛眼部母尊。
七曜眷屬衆 二十八宿等。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印明曜印明(但)。四字嗽口。小杓油曜明。
燒供(各六反曜三反宿三反)。房花(曜明)。乳木(曜明)。三種物(曜明)。香。小杓油。所願。嗽口。奉送(加常)。
本尊段。
淨火。扇火。奉座(房花)。散花。勸請。
我今稽首請 一字金輪尊。
七寶眷屬衆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印明(如常)。四字明(如常)。嗽口。杓觀。大小杓。油。燒供(大日本尊各三杓七寶眷屬各一杓)。
七寶。
輪寶。唵折迦羅莎賀。
珠寶。唵羅怛曩莎賀。
女。唵泥毘莎賀。
馬。唵伽莎呵。
象。唵摩莎呵。
主藏神。唵魯迦〃〃迦羅野ソハカ。
主兵神。唵阿鉢羅儞多ソハカ。
已上各誦神呪。始自西南角右旋供之。具如圖。
房花乳木三種物。合物等(已下如常)。
諸尊段。普世天段(如常)。
後五供養(如常)。但成就明可用佛眼小呪。
明曰(音曲如一字呪)。
唵沒駄(引)路者儞娑嚩(二合)訶(引)。
伴僧呪(一字呪加歸命)。
後加持呪(一字加歸命或不動云云)。以上師傳。
ㄙ云。師說。發願以後至振鈴。番僧誦佛眼大呪。振鈴後念誦一字眞言。後五供養之時誦佛眼小呪(云云)。
問。文云。本尊像南西。瑜伽者面東(云云)。然者此法依增益歟答。約向方者一往可然。但隨行者意樂。或息災或增益或自餘法修之無妨歟。故塗壇文云。方圓隨大小(文)。卽其意歟。
問。文云。當誦本尊一百八名讃(文)。是何讃耶。答。谷記奧云。文云。一百八名讃文(云云)。十六尊讃也。略時四方最初一佛讃用之(云云)。
裏。大原說云。此卽四智說師同之。私云持明房同之。
又云。新度法寶標目(云云)。一切如來說佛頂輪王一百八名讃(云云)。然者今所云一百八名讃可用此歟。
壽永二年(癸)。卯歲始渡海文也。
私云。如金剛頂於十六大菩薩中或六號或七號或八方。都有百八名。德名百八名讃。准金剛峯經三十七尊各有百八名也。勘菩提心義瑜經疏等可知之。
問。文云。佛眼如來母。共寶居八方(文)。心如何。答。師曰。佛眼共與寶居八方可思歟(云云)。
ㄙ云。忉利軌云。成本尊坐八葉蓮華。於一一葉上想佛眼尊(云云)。如此文者似有佛眼在於八方。但別本軌云。有八葉白蓮於一一葉上想七寶。當第八葉想佛眼(云云)。依此文者。以輪寶置前左方。餘寶次第右旋。第八正中前安佛眼云歟。所謂以七寶置七方。第八方佛與七寶居(云云)歟。
問。智拳勝身兩印並用其心如何。答。軌云。何故此二印獨用成具法以絕結智拳。能攝諸如來。入住愛隨順勝三摩耶適結此印時。一切印已成。十方三世佛所說之密印盡在此印中。又一切如來同一聚。密合成此一法身。更無有二相。諸佛皆承旨菩薩咸敬奉。天龍人非人攝伏而歸命。由如是義故不得諸印助。一成一切印(云云)。
ㄙ云。智拳羯磨印。勝身三摩耶印也。金界意諸尊皆有羯磨三摩耶兩部也。羯磨者事業威儀義。三摩耶者平等本誓等義也。所謂如來現證此三昧時。見一切衆生三業悉皆與如來等禪定智與實相身亦畢竟等。故云平等也。卽以平等見利益一切是本誓也。又內證外用意也。又見軌文說。多略法等之中。最略法思作智拳或結身勝亦得(文)。故知。又隨一同之無妨歟。
或依金界。池上祕記可行此尊。彼記大旨此七尊想爲大日一部加持灌頂繫鬘百字。只用大日部五部祕師掌中依然今粗抄大略矣。
先淨地(乃至)。勝悉地(已上第一行願分)。
次麽吒(乃至)。成菩提(已上第二三昧耶分)。
次定印(名妙觀察智定)。陳三昧耶(已上第三成身分)。
次大悔(乃至)。金剛輪(已上第四曼荼羅分)。
次用鈴杵(乃至)。羯磨會三昧耶會大供養會(乃至)。四印會次奉供壇上供物等(乃至)。讃(已上第五供養分)。
次百字明(私謂已上念誦作法也)。次捧珠鬘。次念誦(大日)。
次若爲別尊念誦者。結別尊印。當心心月輪中。觀其種子種子變成三昧耶形。三昧耶形漸舒漸大。變成尊形。卽想毘盧遮那成彼尊。卽誦眞言然後念誦其尊眞言。此卽師說也(或以定印作前觀想。此名入本尊三摩地觀了用印眞言)。
私云。先結智拳印當心。想大日心中有●字(金色)。變成大法輪金剛之所成輪網皆鋒銳。其色如檀金。遍流大威光。過聚塵數日依住大日心。其輪變成金剛王。遍照如來妙色如金容。備七珍圍繞。卽想毘盧遮那成彼尊本迹俱不可思議加持不二也。我身中亦有心日輪眞言大智金剛輪與彼等無異一理無二故。我身卽大日大日卽本尊本尊卽我身。作此觀念誦一字密語。從自成佛身遍體毛孔中等流出一切微塵數如來盡諸有情界機。濟利安樂爲轉正法輪。現神通遊戯。所謂作一切三乘與六道無量之形貌隨機利衆生。如是遍法界。漸漸收斂。已還來入自住三摩地念乃至疲極也(云云)。
師說云。大日卽成本尊四波羅蜜外七寶佛眼周匝圍繞。加時處文可觀置之(云云)。
次結勝身印誦三字密言三七隨所宜(云云)。
次灌頂繫鬘。次拍掌。次以佛眼印爲衞護本尊及自身。
次執珠念誦(先佛眼次本尊次又佛眼次若七寶明各少少或金剛王梵天等眞言可加誦之)。
次還珠。次結定印入三摩地(一字義如上抄)。
次根本印(若依大日尊者結三昧耶印誦羯磨明云云今云智拳勝身已上第六作業分)。
次八供養(乃至)。五悔(已上。第七三摩婆多分)。
次迴向。
右祕記略抄畢。
唱禮(依金界時可用之。或用略唱禮如下出之)。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毘盧遮那佛。
南無東方阿閦佛。
南無南方寶生佛。
南無西方無量壽佛。
南無北方不空成就佛。
南無曼荼羅生翳迦何乞沙羅烏瑟尼沙斫迦羅〃誐多他蘗多耶(三反)。
南無四波羅蜜等菩薩摩訶薩。
南無十六大菩薩〃〃〃。
南無八供養〃〃〃〃。
南無四攝智〃〃〃〃〃。
南無阿波羅爾多等七寶眷屬。
南無盡虛空遍法界金剛界一切佛菩薩等。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彼中可有都別行儀。就都有二。一一尊都會。二諸尊都會。就別亦二。一三部隨一。二諸尊隨一。如此多種更可勘之。
今依隨行示略作法。
先坊中作法上堂儀式(乃至)。啓白神分(如常)。唱禮(如下出之)。
次驚覺印明。九方便發願(如常)。
次入佛三昧耶。法界生。轉法輪(乃至)。念滿足(如常)。
次外五輪(如常)。
所觀地輪上 滿八功德水(大海印眞言)。
水中五峯杵(花臺印眞言) 杵上大羯磨(大眞言王印)。
其上蓮花王 處於花藏界(八葉蓮花印)。
蓮上有彌盧 七山八海遶(須彌王印香水海印)。
於彼妙高山 敷置曼陀羅 四方普周遍。
一門及通道 金剛部遍嚴 中羯磨金剛。
於上有八葉 白色大蓮花 妙色金剛莖。
開敷含菓實 其上復觀想 大覺師子座。
寶玉以校飾 在大宮殿中 寶柱皆行列。
遍有諸憧蓋 珠鬘等校結 垂懸妙寶衣。
周匝香花雲 普雨雜花等 繽紛以嚴地。
諧韻有愛聲 而奏諸音樂 宮中想淨妙。
賢瓶與閼伽 寶樹王閼敷 照以摩尼燈。
內外八供養 四門四攝智 各以本羯磨。
隨應而奉獻。
次三力偈次 普通供養印 次大輪壇印。
次衆色界道 次外院界道 次觀曼荼羅。
觀彼中胎內(諸尊種子分明安布先想同先) 或威曜日輪。
以勃嚕唵字 安置於其中 次轉其字門。
成佛事業輪 其量同虛空 遍諸有情界。
金剛之所成 輪網皆鋒銳 其色如檀金。
遍流大威光 過聚塵數日 依住白輪面。
金剛表極堅 圓顯福智漏 利爲無戯論。
斷壞諸妄執 光表一切智 除破諸愚瞋。
量同虛空故 虛空諸如來 盡入於輪智。
卽觀此智輪 變成金輪王 遍照如來身。
形服如素月 以一切相好 用莊嚴法身。
戴金剛寶冠 輪鬘爲首飾 衆寶莊嚴具。
種種校飾身 持智拳大印 處於師子座。
日輪白蓮臺 於一一葉上 右旋布七寶。
金輪象馬珠 女兵及主藏 當前第八葉。
想安佛眼尊 十佛頂眷屬 在前後圍繞。
次治路(乃至)。讃(如常)。次加持珠(如常)。
次入本尊三摩地(定印若結智拳印)。
根塵識諸法 自性本皆空 一切如虛空。
虛空亦無相 諸法相應故 舒遍於一切。
所覩彼彼境 皆照空亦空 由勝解空體。
自徹見本心 皎潔如滿月 離能取所取。
自性光明成 菩提體堅固 復從日輪內。
踴出大法輪 其色如檀金 遍流大威光。
依住月輪面 量同虛空故 虛空諸如來。
盡入於輪內 卽觀此智輪 變成金剛王。
遍照如來身 持智拳大印 處於師子座。
日輪白蓮臺。
次結智拳印誦一字眞言(若先法印者觀想了後但誦眞言)。
三密纔相應 自身同本尊 能遍入佛智。
成佛猶不難 獲智壽萬年 得一切遍行。
現證大菩提 故名覺勝印。
次結勝身印誦三字密言。次灌頂。次拍掌。次以佛眼印爲衞護本尊及自身。次執珠念誦。次還珠(乃至)。解界奉送等(如常)。
右智拳印及身勝印。必須受師莫獨作也。努力努力。觀曼荼羅·入三摩地·根本印明。次依釋迦院用最勝佛頂。今且付時處軌抄記之。
或大悲大壇。安本位可修行之。但師傳胎曼陀羅八大佛頂等之中無此尊。若夫攝之最勝佛頂是金輪佛頂也(云云)。最勝佛頂釋迦院。右下勝佛頂。右其尊位也。
私云。此中行法可依大軌次第。但師說云。根本印明·大日·佛眼·釋迦·能寂·最勝佛頂(轉法輪印眞言先誦本明次誦一字呪)。
次佛慈護部母可用虛空眼尊。若別部者用遍知明(云云)。或作別壇。本尊在中。以釋迦幷佛頂等同院者。爲第二院。世天爲第三院。
或作別壇本尊在中以自眷屬爲第二院。世天爲第三院。此一尊持明者行法也。
或如廣攝不動引大日經供養法(云云)。
一切法不空 自性本寂故 想念此眞言。
阿字置其中 次當轉阿字 成大日牟尼。
無盡刹塵衆 普現圓光內 千界爲增數。
流出光(炎伯)輪 遍至衆生界 隨性念開悟。
身語遍一切 佛心亦復然 閻浮淨金色。
爲應世間故 跏趺坐蓮上 正受離諸毒。
身被消穀衣 自然髮髻冠 瑜伽者觀察。
一身與二身 乃至無盡身 同入於本體。
流出亦如是 於佛右蓮上 當觀本所等。
左置執金剛 勤勇諸眷屬 前後花臺中。
廣大菩提衆 一生補處等 饒益衆生者。
左邊花座下 眞言者所居 若釋迦牟尼。
彼中想婆字 復轉如是字 而成能仁尊。
勤勇袈裟衣 四八大人相 字門轉成佛。
瑜伽者觀察(乃至) 流出亦如是 於彼右蓮花。
當觀本所尊 餘皆如上說。
私云。供養法下文云。金輪馬頭隨其所樂欲前法而轉(云云)。故知一字金輪持明行法可依彼法。但依時處儀軌意者。阿字置中。轉成大日。大日右蓮當觀金輪。若依一字頂輪王經。婆字置中。成能仁尊。彼右蓮上。觀於金輪。
以上胎藏行法大略如右。能問明師用行之。
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不空)。
文云。我今依忉利天宮會釋迦牟尼如來所說無此力超勝世間出世間眞言。上上一切佛頂主宰一字頂輪王念誦儀則(云云)。池上私記其有二本。一本全依儀軌次第。一本依常儀。相違於儀軌今書戴其兩本。私記各入本文。
先前方便(同與儀軌次第是也)。
次驚覺。次五悔。次發願。
次佛部心。
軌云。以二手內相叉。雙並。竪二大拇指。卽成。是名一切如來心印眞言唵邇那邇(入聲等)。
次蓮華部心。
軌云。准前佛部心印。屈左大拇指。入掌。右大指准前直竪。卽成。是名蓮華部心印眞言曰。
唵阿盧力。
次金剛部心。
軌云。准前佛部心印。屈右大指入掌直竪。左拇指卽成。是名金剛部心印眞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地力(二合)。
次甲冑。
軌云。以二手內相叉。竪二中指各屈上節如釼形。以二頭指各拄中指背。以印加持額右肩左肩心喉五處一返。眞言曰。
唵斫羯羅(二合)靺㗚底(二合)鉢羅(二合)賒弭多囉捺囉(二合)羅捺(二合)羅(二合引)婆(去)娑摩(二合)車盧瑟尼(二合)沙路乞灑(二合)?(引)吽發吒(申音)娑嚩(二合引)訶(引)。
次佛眼。是護身也。
軌云。以二手合掌。屈二頭指各拄中指背。並屈二大拇指入掌。以印眞言加持五處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引)南唵嚕〃薩普(二合)嚕入嚩(二合)羅底瑟?(二合)悉駄盧者寧薩嚩喇他(二合)娑達尼曳娑嚩(二合)訶。
次大海。
軌云。以二手內相叉。仰掌臂開二大指。以印右旋三匝想成大海水眞言曰。
唵微摩嚧娜地吽娑嚩(一合引)訶。
次須彌。
軌云。次於大海中想須彌盧山四寶所成。以二手內相叉。急握作擧。合腕並竪。卽成眞言。
唵阿者羅吽。
次樓閣。
軌云。次於須彌盧山上。想七寶樓閣。卽結加持寶樓閣印。以二手金剛合掌。左右手十指各交初分卽成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引)南唵薩嚩他欠唱娜蘗(二合)帝薩頗(二合)囉呬(引)?誐誐曩釼(平聲呼)娑嚩訶。
次網橛(是法上下也)。
軌云。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上節。背不相著。以二大拇指各押上下。揮轉卽成結上下界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引)南阿鉢囉(二合)底賀多舍娑娜南唵微枳羅拏微特防(二合)娑尼迦比羅貳嚩(二合)里尼怛囉(二合)娑耶嚩日囉(二合)吠賒蘗帝呶(引)囉特嚩(二合)能(上)瑟吒囉(二合)路吃沙(二合)?吽發吒。
次牆印(是金剛牆意也。私謂此三印結所視須彌山上意也。故於此處出如軍荼利儀軌)。
軌云。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兩節相迫。平竪二大栂指。附二頭指。右旋三匝卽成金剛牆界眞言曰。
噁(引)莫壑(歸命同前)。
次觀曼荼羅(軌文雖無。今加之)。
觀想。閣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四角有賢瓶。無量供具用匝陳烈。曼荼羅中心有師子座。座上有日輪。輪上有蓮花座座上有勃嚕吽字。字變成一字金輪佛頂輪王。內外八供二十天等周匝圍繞(云云)。
次結佛頂輪王印(私云成就所觀也。軌文樓閣次出之)。
軌云。二手內相叉。作拳竪二中相屈上節如釼形。並竪二大指屈二頭指捻二大指頭上卽成印五處加護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引)南步嚕唵(三合)。
次振鈴(私加之)。次送車輅。
軌云。二手內相叉。仰掌。申二頭指令甲側相拄。屈二大指各拄頭指押下。想於他方世界。奉迎本尊眞言曰。
唵覩嚕〃〃吽。
次請車輅。
軌云。准前車輅印。以二大指各撥中指頭。向身身三招眞言曰。
曩莫悉底哩也(四合)地尾(二合)迦南怛他蘖多南唵嚩日卽(二合)儗(奸以反)儞也(二合)羯哩沙(二合)耶娑嚩(二合引)訶(若奉送除羯哩沙耶加尾薩若那)。
次迎請。
軌云。准前根本印。屈頭指於中指後。向前三招眞言曰。
曩謨婆誐縛帝阿鉢囉(二合)底賀覩瑟尼(二合)沙耶翳呬〃〃婆誐吻達麽囉惹鉢囉(二合)底制(鴟奚反)南遏鉗獻談補澁奔(補甘反二合)度奔(上)末隣儞半者滿遮避路吃沙(二合)阿鉢囉(二合)底賀多麽囉鉢囉(二合)羯囉(二合)摩耶娑嚩(二合)訶(引)。
次辟除從魔(是辨事佛頂也)
軌云。次結一切辨事佛頂印。以二手內相叉。竪二中指屈上節如釼形。諸供養物及浴水洗淨土等並用此眞言加持。辟除去垢結界皆用此眞言。左旋辟除。右旋結界。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一)唵吒嚕唵(二合)滿駄娑嚩(二合)訶。
次觀三昧耶(如悉地私加之)。
次金剛網。
軌云。次重結前網橛印。一用結上方界。
次火院。
軌云。次結阿沙芥倪(倪枳反)尼印。側二手左掩右。竪二大指卽成。右轉一匝卽成密縫。眞言曰。
唵阿沙莽倪尼吽發吒。
次閼伽。
軌云。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附中指。竪二大指。各附頭指根側。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唵閼伽囉訶閼伽必哩(二合)野鉢囉(二合)底掣(鴟奚反)娜末鉗娑嚩(二合引)訶(引)。
次重結根本印(私謂。今歡喜意也)。
次奉座。
軌云。次結獻師子座印。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於二大指甲側。眞言曰。
唵阿者囉尾囉耶娑嚩(二合引)訶。
次善來偈(私加之)。次重結大界(軌文在下)。
軌云。次結大三昧耶印加護本尊二手相叉竪二中指屈二頭指中指後如釣相去一穬麥許二大指各附頭指根下旋三匝眞言曰。
唵商羯里摩訶三昧鹽娑縛訶。
次塗香。
軌云。准前根本印。屈右頭指倚於右中指下節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唵怛?(二合)盧枳也(二合)獻駄蘗帝吽發娑嚩(合引)訶。
次花鬘。
軌云准前塗香印。改左頭指。倚左中指下節。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引)唵蘗嚩盧迦補澁波(二合)步耶吽〃發〃吒娑嚩(二合)訶。
次飮食。
軌云。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上節。各附於大指側。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唵薩嚩盧迦麽里必哩(二合)夜(引)耶吽〃發〃娑嚩(二合)訶。
次燈明。
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兩節。令不相著。二大指各附於頭指上。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唵薩嚩盧迦珊捺囉(二合)捨那耶吽〃發〃娑嚩(二合引)訶。
次普供養。
軌云。二手虛心合掌十指各兩節相交。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冐地薩怛嚩(二合)南唵薩嚩怛囉(二合)僧俱蘇弭多避枳惹(二合)囉始寧曩謨薩都(二合)諦娑嚩(二合)訶(引)。
次讃。
軌云。次誦一百八名讃。〃歎。
次諸佛頂。先遍照佛頂。
軌云。二手內相叉。合爲拳。令二中指節微起。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噁(引)莫唅。
次白傘蓋佛頂。
軌云。以二大指。各捻二無名指甲上側。相合二頭指屈如蓋形。二中指微屈相合。二小指各竪相合。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囉(二合)底賀多舍娑娜南唵麽〃吽匿(儞翼反)。
次光聚佛頂。
准前白傘蓋印。拆開二頭指。卽成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囉(二合)底賀多舍娑娜南唵怛他蘖都瑟尼(二合)娑阿娜嚩盧枳多慕㗚駄帝儒囉始吽入嚩(二合)攞入嚩(二合)攞駄迦〃〃娜囉〃〃微娜囉〃〃〃瞋那〃〃頻那〃〃吽〃泮吒〃〃娑嚩(二合引)訶。
次高佛頂。
准前白傘蓋印。屈二頭指。各中指中節背。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囉(二合)底賀多舍娑娜南唵儞[卑*也]儞卑輸(二合)娜誐(二合)都瑟尼(二合)娑吽〃發〃娑嚩(二合)訶(引)。
次勝佛頂。
准高佛頂印。移二頭指。向上兩穬麥許。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囉(二合)底賀多舍沙娜南唵入嚩(二合)羅惹瑜瑟尼(二合)沙吽發娑嚩(二合)訶。
次摧毀佛頂。
軌云。二手內相叉作拳。竪二中指屈節。右中指拄左中指面。合出半節許。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嚩(二合)底賀多舍沙娜南唵尾枳囉拏度那〃〃犢(引)。
次摧碎佛頂。
准前改左中指。拄右中指面。亦出半節許。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囉(二合)底賀多舍沙娜南唵阿鉢囉(二合)底賀都瑟尼(二合)沙都薩嚩尾伽曩(二合)尾特望(二合)沙那迦囉耶怛嚧(二合)吒耶娑嚩(二合引)賀(引)。
次輪王佛頂心。
軌云。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拄中指上節。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羅(二合)底賀多舍沙娜南唵怛他蘖都瑟尼(二合)沙阿那嚩盧枳多沒駄尼斫羯羅(二合)靺㗚底吽入嚩(二合)羅入嚩(二合)羅駄迦〃〃度那微度那怛囉(二合)沙那麽囉逾瑳囉耶賀那〃〃伴惹〃〃暗惡屩鉢龍(二合)企尼君吒哩尼阿鉢羅(二合)爾多薩怛羅(二合)駄哩尼吽發娑嚩訶。
次心中心(軌此次出普通佛頂印。又本眞言。私謂。存略時可用之歟)。
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加於二中指上節上。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羅(二合)底賀多舍娑那南唵阿鉢囉(二合)爾多特(地翼反)。
ㄙ云。軌云。普通諸佛頂印。二手虛心金剛合掌。如花在掌中。修行者若悤遽不能遍結諸佛頂印。但結此印誦諸佛眞言。又本尊眞言者下頂印眞言是也。
次頂印。
軌云。准前根本印屈右頭指。竪於右中指後。令不著。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羅底賀多舍沙那南唵斫羯羅(二合)靺㗚底唵吽。
次頭印。
軌云。准前根本印。開二頭指各直竪於中指後。令不相著微屈。眞言曰。
唵斫羯囉(二合)靺㗚底吽發娑嚩(二合)訶(歸命同上)。
次入三摩地。
軌云。欲念誦。先以五支成本尊。或五相成本尊瑜伽。或於三處(頂舌心也)。想一字頂輪。成本尊坐八葉蓮花。於一一葉上想佛眼尊。坐八葉蓮花一一想佛眼尊。
私謂。文中有三種。一五支。二五相八相。三布一字。又本云於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十佛頂眷屬前後圍饒。
次根本印明。
軌云。又結根本印。
次加持珠。
軌云。次應持珠此依菩提道場所說經。
次持珠合掌捧珠。
誦淨珠眞言七返。眞言曰。
唵阿娜步(二合)低尾惹曳(而奚反)悉地悉駄羅梯娑嚩(二合)訶。
次持珠。
軌云。次結持珠印。二手各以大指。捻無名指甲上。直竪二中指二小指。屈二頭指於中指後。令不相著(如毘盧遮那經半金剛杵印)。眞言曰。
曩謨婆誐嚩底蘇悉第娑駄耶悉駄囉挮(二合)娑嚩(二合)訶。
次正念誦。
軌云。次應淨其心。如法而念誦。持珠令當心。繫心於鼻端。自句分明呼。不緩亦不急。不頻伸噦嗌。咳嗽與唾涕。染等等心相應。及心緣苦受。如是等過患。皆不得成就。當念誦時。身心不得疲怠。若勞倦。
次還珠法。軌云。念誦畢持珠頂上。
次入三摩地(私加之)。次根本印(私加之)。次部母(私加之)。
次五供養。軌云。卽應結五供養印。
次普供養。次讃。軌云。誦讃嘆。次閼伽。軌云。獻阿伽。次振鈴。
次解界。軌云。次結前密逢印左轉一匝。卽成解界。
次禮佛(私加之)。
次奉送。軌云。次結奉送印。准前根本印。左頭指外擲誦迎請眞言除翳呬〃〃。加蘖車〃〃句。卽成奉送。
次三部心。次甲冑。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出堂作善(私謂。儀軌末文加護作成就處幷成就物也云云)。
右池上記抄入軌文了。
軌末文云。次應結牆及網橛等印。加護處上下及所成物。次結計里枳里印。以左大指壓左小指甲上。餘三指拆開。直竪如三鈷杵形。右旋轉三匝。成結界。眞言曰。
唵枳里〃〃嚩日囉(二合)吽發吒。
次結軍吒利印。二小指於掌中交。以二無名指小指上。以二大指壓二無名指上。竪二中指相合。屈二頭於中指後。令一麥許不相著。右旋三匝卽成結界。眞言。
曩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也曩莫室戰(二合)拏嚩日囉(二合)跛拏曳摩訶藥乞叉(二合)細曩跛多曳曩莫室戰(二合)拏嚩日羅(二合)句路(二合)駄耶唵虎嚕〃〃底瑟吒(二合)〃〃〃滿駄〃〃呵那〃〃阿蜜哩(二合)帝吽發娑嚩(二合)訶。
從一字眞言 至於十五字 每計於字數。
一字一落叉 乃至三十字 應誦三落叉。
應作先事法 三十字已上 應誦一萬返。
忉利天會一字儀軌次第與軌次第前後相違記是也。
先前方便(如常)。次三部心。次被甲(已上三昧耶分。私謂用悉地中被甲印明如例)。
次佛眼。次佛頂輪王。次輪王佛頂心。次心中心。次頂印。次頭印(已上成身分)。
次網橛(私謂。暫只印下方或用悉地中地結印明如例)。次牆印(私謂。用悉地中牆印如例)。次大海。次須彌。次樓閣。次三力偈。
次普通供養(已上二種私加之)。
次重結根本印。
私謂。結印當心誦眞言。觀想。閣中有大曼陀羅。曼陀羅中心有八葉蓮花。於其臺上有勃嚕吽字。字變成金輪。輪變成輪王佛頂。頂輪王放光照曼陀羅。七寶佛母諸佛頂輪王隨光顯現觀已。頂上散印。
次送車輅。次迎車輅。次迎請(私謂。用意地中印明如例)。次一切辨事佛頂(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私加之)。次重網橛(私云。此度只印上方又用悉地中網界印明如例)。
次火院。次閼伽(別本有他印明)。次師子座(私謂用悉地中花座印明如例)。次善來偈(私加之。巳上奉請分)。
次大三昧耶。次五供養(私謂。別本軌不用此五供養印用只普供養印明)。
次普供養(別本有他印明)。次一百八名讃(問之)。次遍照佛頂。次白傘蓋佛頂。次光聚佛頂。次高佛頂。次勝佛頂。次摧毀佛頂。次摧碎佛頂。次普通諸佛頂(巳上供養分)(今私於此中更別若二分可知云云)。
次本尊觀(別本云。私云念誦前後)。次又根本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私云。念誦前後誦佛眼眞言)。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私用之可觀字義如時處念誦軌)。次根本印。次佛眼(已上二種私又加之。已上念誦分)。
次五供養(私謂別本記不用。五供養印明亦用普供養印明)。次普供養(私加之。已上念誦也)。
次讃。次閼伽。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次被甲(已上四種私加之。已上三摩波多分)。
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儀軌中有牆及網橛計里軍陀利問之。
已上次第與儀軌前後相違安心之後。早破早破。
右池上一本記畢。
唱禮。
三身佛號(如常)。
南無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
〃〃曼荼羅主翳迦阿乞史羅烏瑟尼沙怛他薩多耶(三反)。
南無五大明王冐地〃。
南無阿波。羅爾多等七寶眷屬。
南無大小自在〃〃。
南無三部〃〃。
私云。師云。若依末法經意者。本尊之次。五大明王之前。可禮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又五大明王之次。可禮大梵提婆摩訶提婆(云云)。
右唱禮略行之時可用之。但依大法之時亦用之無妨歟。
金輪王佛頂要略念誦法(通諸佛頂)不空。
文云諸供養儀軌。如來經中廣說。今但晨暮修行。或四時三時常習不間故。略去重疊簡其要略(云云)。
有谷私記依軌次第注其?。今任其記抄入軌文先三部。
文云。行者欲作諸佛頂念誦。先結三部心印及誦眞言。加持三業(云云)。私云。三部心印如常。
二如來拳。
文云。次結如來拳印。左手蓋光高勝四指。握拳竪左輪。右手作金剛拳。握左輪甲。眞言曰唵僕(引)欠入嚩(二合)囉吽(引胸喉中聲如牛吼)。
隨誦眞言。以印加持自身五處。身器清淨與法相應。便以印加持道場中地誦眞言七遍。其處變成金剛界宮。自然而有衆寶。嚴飾如佛淨土。
三被甲。
文云。次結被金剛甲冑護身印。卽前佛部心印。二光直竪頭相拄。屈上節如釼形。二蓋各附二光背。勿相著。以印加持額上右肩左肩心唯五處。各誦一遍。眞言。
唵斫羯囉(二合)韈(轉舌)㗚底(二合)鉢囉(二合)捨弭多囉捺囉(三合)〃〃跋娑麽(二合)攃(倉辣反)路瑟抳(二合)囉乞灑囉乞灑(二合)?(引五)吽撥(音鉢反)吒(半音)娑嚩(二合引)賀(引六)。
四迎請(十八道請車輅印明)。
五辟除結界。
文云。次結辨事佛頂印。辟除結界。卽前佛部心印。直竪二光頭相拄。屈上節如釼。隨誦眞言以印頂上左轉三匝。辟除一切不祥諸作障者。便右旋三匝。卽成結界。辨事眞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沒駄(引)南(一)唵吒嚕唵(二合)滿駄娑嚩(二合引)賀(引)。
六大三昧耶。
文云。次結大三昧耶印。前被甲印二。蓋稍開如杵形。以二輪各附二蓋下第一文。眞言曰。
唵餉(商障反)迦㘑(轉舌一)摩賀(引)三(去)麽(鼻音)閻娑嚩(二合引)賀(引二)。
隨誦眞言。以印准前右旋三匝。隨行人意遠近。結爲大界。
七佛眼(但三昧耶印歟)。
文云。次結部母佛眼尊印。二手合掌以二蓋各捻二光背。令如眼形。雙屈二輪入掌。眞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沒駄(引)南(一)唵嚕〃(二字皆轉舌)娑普(二合)嚕(二)入嚩(二合)羅底瑟吒(二合三)悉駄路(引)左寧(四)薩嚩囉他(二合五)娑(去引)駄?(頂)曳娑嚩(二合引)賀(引六)。
八本尊印。
文云。次結本尊頂輪王印。卽前辨事佛頂印。以二輪並竪。二蓋平屈兩節頭相跓。於二輪甲上。結印當心誦眞言七反或百八遍。又加持身五處各一反。加持力故。身與本尊合爲一體。一字輪王陀羅尼曰。
娜莫三(去)滿多母駄南勃嚕唵(三合嚕字彈舌爲一音。又引聲從胸喉中出其音。如擊大鼓。古譯云步林者訛略不正也)。
九閼伽印。
文云。次結獻閼伽水印。卽前大三昧耶印。以二蓋附著二光背。二輪又安二蓋下第一文。如商佉羸盃形。心想印中滿盛香水。擧印額齊。奉獻香水澡浴本尊及諸聖衆。眞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沒駄(引)南(一)唵遏(轉舌)伽(去)囉賀(二合)遏伽(去二)苾哩(二合)野(三)鉢囉(二合)底(丁以反引)砌那四沫(轉舌)儉娑嚩(二合司)賀。
十普供養。
文云。次結普通供養印。二手虛心合掌。左右必指各交上節。想從印流出無量香花飮食宮殿衣服。供養本尊及諸聖衆。眞言曰。
娜莫薩嚩沒駄(一)冐地娑怛嚩(二合引)南(二)唵薩嚩怛囉(二合三)僧矩蘇弭跢(引四)毘吉孃(二合)囉(引)始?(五)曩謨娑都(二合)帝娑嚩賀(引六)。
十一普通佛頂印。
文云。次結普通佛頂印。卽前普供養印。稍深交至中節。如花在掌中。修行者若爲事緣急速不能遍結十佛頂印。但結此印。誦諸佛頂眞言。普通於修行人亦無過失。眞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母駄(引)南(一)麽(鼻音)鉢囉(二合)底賀多舍(引)娑(上)曩(引)南(二)唵斫訖囉(二合)韈(轉舌)底唵吽(引三)。
十二讃。
文云。次誦讃歎。
裏。寫取之範弼(云云)。範本書之。
是梵本大原私自筆葉衣經奧有之(康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十三五支五相八相。
文云。每念誦。先以五支或以五相八相等觀智。成本尊瑜伽(此法並在頂輪瑜伽極深密一々皆從灌頂阿闍利親受)。
十四布子。
文云。或於自身。想布一字安三處(頂舌心)。以字威力。能成佛頂輪王尊。
十五道場觀。
文云。又想曼荼羅中有香水大海。於海中心有妙高山。七寶金山周匝圍繞。於妙高頂上有八葉白色蓮華。於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十佛頂眷屬前後圍繞。
十六念誦。
文云。先住此觀已。然後持珠相應念誦。或百或千或至於萬。常功限畢。捧珠頂戴。
十七佛眼。
文云。誦部母尊。所有功業。願尊守護。
十八根本印。
文云。又結根本印。加身五處。
十九普供。
文云。又結普供養印。如前供養。
二十讃。
文云。又以悅喜心歌讃本尊。無量悲願攝護我等。令得解脫悉地相應。廣發弘願利樂有情成正覺。
二十一閼伽。
文云。次捧閼伽如前奉獻。
二十二解界。
文云。又結辨事佛頂印。左旋解界。
二十三奉送。
文云。又結前迎請印。向外撥二中指。誦前眞言。去羯羅灑野句應云。尾野惹野。卽成奉送。
二十四被甲。
文云。又結被甲印。誦前眞言加身五處。
二十五三部。
文云。又結三部心印。
二十六作禮發願。
文云。虔誠作禮發願。
二十七出堂。
文云。往出道場或旋繞經行。轉讀大乘經典。作諸善業以助成就。是儀輒與常稱異歟。大網不違。右池上記抄入軌文。此軌行儀大略同與切利儀軌。彼軌者廣此法略歟。
問五支五相八相者何等耶。答。五相者五相成身。八相者五相加舒斂等歟。五支者按五支念誦等。以三部護身本尊云五支歟。
問。就兩軌文五支五相何耶。答。此法並在頂輪瑜伽。極深密。一一皆從灌頂阿闍梨親受。
問。頂輪瑜伽是何軌哉。答。可問明師。
問。布字如何。答。如文安三處。
問。何故安三處耶。答。淨我三業成本尊三蜜義歟。
一卷數。
御修法所謹奏。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佛眼眞言。
本尊眞言(息災護摩眞言)。金剛手眞言。
梵天眞言。三部諸尊眞言。
曜宿諸天眞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諸神供。
奉讀。
寶雲經。ㄙ部。
右謹依。宣旨(云云)。
(本云)
承應元(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二尊院本寫之訖筆者法光院善祐六十五歲。
舜興藏。
元祿十六年癸未春二月二十又六日命松安寫之。台嶺橫川兜率谷鷄頭院嚴覺供道。
寶永二年七月十三日以南溪淨教房實觀本校讐。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六。
五佛頂法。
一印不同。
時處軌(智拳勝身)。
忉利軌云。結佛頂輪王印。二手內相叉作拳。竪二中指屈上節如釼形。並竪二大指。屈二頭指捻二大指頭上。卽成。印五處加護(菩提場經·奇特佛頂經·五佛頂經·要略念誦法等皆同出此印。末法經不說印)。又云。輪王佛頂心印。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柱中指上節。眞言曰(如軌)。
心中心印。准前根本印。屈二頭指各加於二中指上節。眞言曰(如軌)。
裏書云。私云。心印·心中心印似無差別可問之(已上)。
此斗儀軌云。○次結其印虛心合掌。以二大指捻二無名指甲。二中指二小指如蓮葉。二頭指少開屈來去。次誦一字頂輪王眞言。並召北斗七星眞言。頂輪王眞言曰。曩莫三曼多那羅那羅破左羅吽集經一云。一字佛頂法印呪。准軍荼利身印。上唯改開掌腕。以二大指各側捻二頭指中節。呪曰。苾唆(去音長呼梵本一字此土無字故二合呼)。
私云。軍荼利身印者常印歟。
一眞言不同。
菩提場經一云。曩○喃步嚕(引)唵(三合嚕字彈舌)。
末法經云。部(上聲)臨(去聲)。此是唐音(彈舌呼之)。
奇特佛頂經一云。步林呼(三合有歸命)。
時處軌云。勃嚕唵(三合以此國無字同故以三字連合成一字急呼之)。
忉利軌云。步嚕唵(三合有歸命)。
奇特佛頂軌云。唵?[口*部]?(二合彈舌重呼?有歸命)。
要略念誦法云。勃嚕唵(三合魯字彈舌爲音又引聲從胸喉中土其音如擊大鼓。古譯云步林者訛略不正也有歸命)。
一字佛頂經一云。唵(二合)?(三)勃琳(琳字重彈舌呼二合)吽(四)(有歸命)。別本云。唵部?護呼(四合)。
熾盛光軌云。悖嚕吽(三合長聲呼)。
一字金輪要法別行云。曩○南唵溹婪(二合)娑嚩(二合)賀(引)。
金輪同用云。曩○南唵[口*部]嚕唵(三合)。
一梵本不同。
●(一樣)●(一樣)●(一樣今云可依之)。
裏書云。藏第四云。今約第六與第十一。故云兩重麽多。然●婆羅字直是第五麽多。據加人婁點。故云第六麽多。而紀文云。●裒菩伎反者。以與婁字合體成故●婆羅字處自有裒聲。但須裒婁暗合云部婁吽。故諸眞言中。或云勃魯吽。今云部林。或云勃婪者是婁暗合時。自成林音。如●柅暗合成柅炎音●尾暗合成尾。孕音他皆放此。
大悉曇章下云。今云此第八文名爲兩重麽多字也。其●部林字。若合●裒菩伎反及●婁力鈎反與第十一文·麽多則成三重麽多。而云。兩重者謂●裒●婁同。是第六麽多今以一體故以●鄔。後人婁作●。裒婁形。據此第六及第十一名爲兩重。作●部林形。而諸梵文或作●或作●恐出者誤(文。已上)。
一音曲。
智證大師在唐記云。讀金輪佛頂時。先讀佛眼呪。七返了。誦金輪呪長引開口唱唵字方唱後字。然則有聲如吼音也。漸漸低聲又漸高聲(可憶師口)。行者未熟之時。低聲誦之。行者熟時高聲念之(云云)。
一先持誦幷作成就法。
菩提場經四云。如上所說畫像。隨於一像前。三時澡浴三時換衣。三時以儀軌相應。誦二十五落叉遍。遍數終後。從白月一日起首。日誦一千八遍。乃至月圓滿。取蘇摩那花結以爲悵。以檀香塗三肘曼荼羅。以種種塗香花燒香飮食。用蘇以爲燈。然一千八盞當毘舍佉白分月圓滿日。結金剛跏念誦。乃至現四種相。所謂雲電聲。道場中幡花動。佛像出光明。佛像動搖。見如是相。於中所成就物則得成熟。若誦俱知遍則成先行。誦二俱知遍成大先行。誦三俱知遍能成辨一切事。誦四俱知遍一切八部皆得攝伏成大悉地。
又云。又說餘成就事業。隨取一像前。誦十落叉遍。念誦終時。於滿月一日一夜不食。以白芥子置於水中。誦一千八遍。散灑十方。則成結曼荼羅界。於像前種種飮食廣大供養。於荷葉上置牛黃或雄黃。結伽趺坐。護身加持藥念誦。乃至三相成就。
又云。神通月白分。三時澡洗三時換衣。依儀軌。時別誦一千八遍。乃至月圓滿夜。一日一夜不食。則取苾芻毘奈耶所說應量。修造鉢袈裟錫杖。隨取一事。一千三波多護摩。於像前廣大種種供養。取所成就物置於壇中。護其物念誦乃至出光。若是袈裟及僧伽梨衣。卽披。鉢及錫杖卽手持。飛騰虛空成持明仙。
一念誦初後誦佛眼明身。
菩提場經云。其修眞言者。必須初後誦此佛眼眞言(云云)。又云。修佛頂眞言者。先常誦持此明妃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反。○修行佛頂眞言者。不得成就。彼應以此大明妃眞言相和誦之。決定有大應驗速疾成就。若未經一二三期限。不得和誦。乃至第四遍求悉地不得成就然後加大明妃眞言和誦。當速疾現驗得成就。初一二三四所不應加。若加之則損持明者(云云)。
問。念誦前後。誦佛眼明有何故耶(一)。又修餘尊法念誦前後可誦各各部母明耶(二)。又和誦者。其意如何(三)。又如佛眼明有他眞言之加誦耶(四)。答。師傳云。此是以佛眼成就一字金輪也。又猶如母鎭子耳(云云)。
私云。佛眼者是佛部母。亦通成就三部五部諸法。故於此法能成就也。又如母子者可有總別意。總者佛眼者是一切諸佛菩薩生成養育母也。金輪獨非其子乎。別者。按瑜經意。從佛母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於刹那間一時化作一字頂輪王。皆執輪印。現大神通。遠來禮敬。本所出生。一切佛母。言我所說一切頂輪王眞言。唯願尊者與一切衆。作大吉祥令其成就。時一切佛母說根本明(云云)。金輪正爲其出生。專足爲嫡子歟(一)。諸尊法前後必可誦其部母明。非但限此尊。故蘇悉地經說三部母眞言了云。先誦此母眞言能衞本尊。能蠲衆飛。初後持誦。諸天增衞(云云)疏意云。部母眞言有六功能。一能衞本尊。二能蠲衆飛。三除諸災障。四悉地相應。五母通成事。六諸天增衞也。蠲除飛障其理必然。持誦初後而誦部母天衆增衞。故云初後等也(二)。和誦者誦一字明之歸命其次加佛眼明。次下加誦一字眞言爲一眞言可持誦之。仍云和誦歟。非是任愚意。聊有所見(三)。或儀軌有他眞言之和誦。更可問之(四)。一念誦中間成餘語觀法文。
時處軌云。一百八未滿中間不應語。若要語當觀囕字想舌上。縱語不爲間。
一金輪有二樣事。
師說云。大日金輪寶冠智拳。釋迦金輪螺髮定印。印中安輪(云云)。
私云。師云。依形像別行法可異。更問之。
一日輪月輪觀念差別事。
菩提心義云。一字佛頂瑜伽及愛染王瑜伽等。並約果地智德以日輪形觀本尊。約因果三昧還修以月輪形觀自心形(云云)。
私云。菩提心論云。於內心中令觀日月(云云)。極深密門云。諦觀心阿字。成月或月輪(云云)。
一問。三形輪是何輻輪耶。答。經軌不云何輪。付輪有八輻十二輻千輻雖何於理無失歟。但大方廣莊嚴經云。釋迦成道欲轉法輪時。有菩薩。名轉法輪。卽以輪寶。寶獻世尊世尊受之。轉法輪其輪唯一目具八輻以標一實佛智具八法身(云云)。觀八輻輪名金輪歟一尊形幷曼荼羅。
菩提場經云。智者應畫像。當於像中央。畫佛師子座。皆以相莊嚴。熾盛之光明。從頂而流出。法輪之大印。應畫於佛前。應畫如是佛。金色而晃曜。右畫觀自在。虎皮以爲裙。應畫忿怒形。持拂幷念珠。頂髮無量壽。肅然具三目。著蓮花色衣。左邊金剛手。身色如青蓮。以忿怒眷屬。持明大女使。金剛賓蘖羅。金剛笑師子。金剛拳聖者。甘露軍吒利。近身而應畫。難調令調尊。執持金剛拂。馬頭尊明王。意樂成就尊。白衣尊多羅。毘俱知遍照。如是之聖衆。持蓮左邊安。一切皆應畫。如彼本形狀。略示畫像法。如來之所說。於佛世尊所。兩邊應當畫。無能勝大慈。毫相幷佛眼。此等本形畫。金色初日暉。皆坐於蓮花。
又云。畫佛形像。身如金色作說法印。於白蓮花結跏趺坐。如來遍身光明熾盛。從光中出衆多輪。從頂出光明。背後上應畫山峯。於下右邊應畫持誦者。如本形持香爐。瞻仰世尊勢。祕密主。此是輪王佛最勝畫像法。一切如來之所略說。爲令愍念有情故說。
要略念誦法云。有八葉白色蓮花。於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
末諸經云。當畫世尊作轉輪像。說法之容一切世界主。座下畫梵王聖人金剛菩薩。佛上畫兩花鬘天子。坐下畫持法人。
一字佛頂經云。畫一字頂輪王身金色相。瞻仰如來。左手執開蓮花。於花臺上。側竪畫一金輪。右手揚掌。身背圓光(下文云。繞輪鋒刄畫大火焰)。
時處軌云。遍照如來身形眼如素月。以一切相好用莊嚴法身。戴金剛寶冠。輪鬘爲首飾。衆寶莊嚴具種種校飾身。持智拳大印。處於師子座。日輪白連花(云云)。又云。妙色如金容。備七珍圍繞。寶輪寶在前。餘寶右旋置。珠寶與無量摩尼衆圍繞。次寶女亦與無邊綵女俱馬寶及褭寶主庫藏神寶各領自眷屬無量衆侍立。兵寶持金剛。
私云有師傳圖如左所出。
T76006101.GIF
長久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圖之。其種子或撿大教或依師說書之。釋長宴記。
一七寶形貌(今經軌等不云之)。
輪寶。
樓炭經云。有千輪皆具足。以天金所成。高一丈四尺(云云)。起世經云。輪徑七肘(云云)。觀佛三昧經云。佛現輪王形。往須達家化老父時。金輪寶在虛空中。乘蓮花臺(云云)。
薩遮尼乾子經云。輪寶有五功德。一體純閻浮檀金。具千輻廣五由旬顯現世間如第二日輪。二飛騰虛空。一日能行八千由旬○(云云)。菩提場經云。輪寶以光。圍繞在蓮花上。
白象寶。
樓炭云。飛行端政。頭赤有六牙。繞四海內卽時還(云云)。起世云。象寶名爲烏連沙他(隋言潔齊)。薩遮云。象寶白如凝雪。於虛空水中陸地有自在用。一日三匝行閻浮提。行步平正如鵞王(云云)。
紺色馬寶。
樓炭云。身青毛衣滑澤。頭黑。繞四海內卽日還宮(云云)。
密跡力士經云。紺色神馬烏頭朱髮(云云)。
起世云。紺馬寶名婆羅訶(隋言長毛)。
薩遮云。色白如拘牟頭花(云云)。
涅槃經云。其色紺炎髮尾金色。
佛本行云。遍體紺青。頭烏黑色。髮尾甚長(云云)。
明月珠寶。
樓炭云。其珠青瑠璃色。光照四十里(云云)。
薩遮云。於夜黑闇放大光明如秋滿月。能照一百由旬。於夏日觸身得清涼。彼寶有八楞相(云云)。
玉女寶。
樓炭云。端正姝好○冬時身溫。夏時身涼(云云)。或現圖曼陀羅。肉色二臂。右手作施無畏。左手覆低下之置左膝上。坐赤蓮低左足。有頭冠。
主藏臣。
或曼荼羅。肉色二臂。竪右臂掌中置寶形。青色也。左手直臂作拳舒頭指。右手珠勢也。坐赤蓮上低其兩足。
主兵臣寶。
或曼荼羅。肉色四臂。獸王髮朱黰。八字邪立。在五色雲中。三面中肉色左右淺青。左上手作召人勢。直立頭指餘指少屈。次手執獨古杵。右上手執三戟叉。其柄長擧頭上。次手執同戟其柄短。
一字佛頂經云。主兵神面目熈怡瞻一字頂輪王。左手胸側執槊。槊上畫懸繒帶。右手執金剛杵。身被衣甲。半跏趺坐。
一七寶次第不同。
時處軌云。寶輪寶在前。餘寶右旋置。珠寶次寶女·馬寶·象寶·主藏神寶·兵寶(取意)。
要略念誦法云。於妙高頂上有八葉白蓮花。於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云云)。
甘露佛頂經云。女寶·馬寶·主藏神寶·輪寶·象寶·如意珠寶·兵寶(云云)。
薩遮云。第一夫人寶·二摩尼珠寶·三輪·四象·五馬·六主兵臣·七主藏(云云)。
妙心大云。前蓮花葉內佛眼菩薩。從右轉次輪·次寶次象·次馬·次兵·次女·從主藏(云云)。
菩提場經義釋云。言七寶者此有眞似。眞七寶者。一輪寶·二象寶·三馬寶·四珠寶·五主藏臣寶·六主兵臣寶·七玉女寶也。又有相似七寶·一釼寶·二皮寶·三床寶·四林寶·五殿寶·六衣寶·七履寶。廣如正法念經等(云云)。
一此尊法末法之中可修之事。
師傳云。一字金輪法末法之中必可修之也(云云)。凡眞言教法。多爲末法設之給耳(云云)。
私勘末法經云。爾時世尊。爲欲利益。後末世時一切衆生。故入於一切如來最上大轉輪王頂三昧。卽於眉間放一大光。普遍十方。其中衆生遇斯光者靡不欽悅。其光遍已還至佛所圍繞三匝入如來頂現種種相。其光之內忽有聲曰。我是一字之呪○(云云)。又云。當來惡世時。我法將欲滅。能於此時中護持我末法。能除世間惡毒害諸鬼神及諸天魔人一切諸呪法。若聞此呪名皆悉自摧伏。我滅度之後分布舍利。已當隱諸相好。變身爲此呪○(云云)(委可見之)。
一諸經所說中道皆一字佛頂異名事。
菩提心義云。一字佛頂於諸經中說爲中道·一乘·眞如·實相·佛性等。皆是一字佛頂異名。軌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如來之頂法(云云)。
一祕錄分金輪佛頂法一字佛頂法二篇事。
師傳云。祕錄金輪外列一字唯依經題且分別之也。或云一字頂輪經等(云云)。或金輪佛頂(云云)。
一功能。
菩提場經第一云。大眞言受持者。及餘大明王受持者。應以牛黃。於樺皮上。寫此陀羅尼。安頭髻中。若是苾芻苾芻尼繫在袈裟中。若塢波塞迦塢波斯迦繫在手臂。或在頸下。若國王帶。不被他敵之侵擾。晝夜臥安覺安。大威德賢聖諸天。而常擁護。
裏書云。一字心呪經云。若持餘呪不成就者。卽須此呪共餘呪七日內誦之卽得成就(已上)。
又云。釋迦牟尼佛纔說是眞言。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一切魔宮如一熾盛火聚。悉皆恐怖。皆自不安。歸依於佛。爾時世尊。爲令顯現輪王佛頂。故自身作轉輪王形。功德相莊嚴。七寶成就。一切圓光如輪。周匝成一聚光(略抄)。
又云。時觀自在菩薩。金剛手菩薩。以佛威力悶絕躃地。一切天仙神通皆奪歸依佛世尊。悉皆戰掉如芭蕉葉。身毛悚竪不能堪忍。觀大輪王眞言色形。爾時世尊。隱大輪王色形。刹那頃說一切如來。所說大明妃。能息一切難調有情。能成就一切佛頂輪王。能息一切鬪諍言訟。一切如來部眞言母。一切菩薩母。觀自在菩薩。金剛手爲令起故。說此佛眼。一切佛所說。能成就一切義利。速疾成就輪王佛頂(略抄)。
又云。若有智者。見遇斯像。生希有想。信喜觀禮。今世當世壽不空過。於俱胝劫。所造重飛。則皆殊滅(云云)。
又云。若見此佛像一切佛所說略說微妙像能滅諸罪業。一切諸功德悉皆到彼岸。諸天龍供養。由見此像故諸罪悉皆滅。獲四如意足。功德如大海(云云)。
又云。若有人纔誦此眞言王離一切怖畏。若能常持誦。一切諸魔悉皆遠離。一切罪一切惡作皆得消滅。
又云。而於百劫中。不能說輪王。可特之法性。此功德無盡。無盡無所得。若得此教王。彼人同如來。亦得於菩提天蘇羅禮敬心得不退轉(云云)。
又云。若有人受持此轉輪王頂眞言處。五由旬內。一切世間出世間明眞言不流通。乃至不現威德。若纔憶念此眞言。一切世間出世間眞言悉皆成就。
時處軌云。修行諸尊者。五百由旬內。尊皆不降赴。亦不賜悉地。以輪王威德。斷壞諸法故。
私云。經云。五由旬軌云。五百相違如何。
裏書云。集經第一云。是法印呪作大壇處召請已後用此印呪呪七遍已。壇法卽成每呼一遍當誦大佛頂身呪一遍。等無差別。若誦滿足十萬遍時。卽有光驗。二十萬遍卽能廣利一切衆生。若誦諸呪加此誦滿十萬遍卽具大驗(已上)。
軍荼利軌云。若有人誦持頂輪王等佛頂。五百由旬內修餘部密言者。請本所尊念誦聖者不降赴。亦不與悉地。由一字頂輪威德攝故。
末法經云。爾時會中。無量菩薩天龍八部等心大歡喜咸唱善哉。釋迦如來能說此事難可思議。我等誓當護持此呪。若於國中。見有此呪。我等恭敬彼國諸人如佛無異。各以威力防御國境令惡鬼神。凶賊猛將。風雨水火使不侵損。百姓熾盛國土安寧。財穀豐熟無諸飢饉。疫疹不祥亦令退散。爾時如來讃言善哉善哉。汝等實能如是擁衞(此經始末委可見之。末法利益尤甚深也)。
一字佛頂經云。復語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是一切如來白傘蓋佛頂輪王呪·高頂輪王呪·勝頂輪王呪·光聚頂輪王呪。同等住於一切如來三摩地中。神力皆等無量廣大猶不能及一字佛頂輪王最上大三摩地明呪之力。何故最上無上無上。假如來佛眼明呪佛毫相呪·摧碎頂輪王呪·難勝奮怒王呪。合說是呪。以此因緣得名最上無等無等侶。
出生義云。就五頂輪而金輪爲之最。不然熟知勝絕唯一法哉。故自觀自在菩薩已下。攝怖歸命矣。
一以時處軌序分文配五智五佛事。
軌云。稽首禮普賢。諸佛轉輪王。現證大菩薩。受名金剛界。爲轉教勅輪。從自頂流出。大金輪明王。威光逾疏日。七寶具圍繞。爲一切佛頂。輪王之輪王。纔現奇特身。諸聖疏皆歿。顯勝絕不共。唯一佛體故。則彼婆伽梵。以自性智光。成威曜日輪。遍照無餘界。摧壞諸暗瞑。今菩提心生。復以身口意。一切金剛界。成佛事業輪。其量同虛空。遍諸有情界。爍斷彼罪障。妄執諸結使。爲演不共法。賜髻珠七珍。令頓證菩提。是故常歸命。
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儀軌音義(高野)。文稽首至是故常歸命。賛曰。此八頌初五句有五說。一於初句言普賢者是理也。卽是爲一字攝在下諸佛故。或分爲二佛。謂普賢與諸佛轉輪王是也。或分爲三佛。先二加現證大菩薩是也。或分作四智。謂普賢者是大圓鏡智卽阿閦佛。次一句妙觀察智卽阿彌陀佛也。次一句平等性智卽寶生佛也。爲轉教勅輪一句成所作智卽不空成就佛是也。或分作五智。先四加法界體性智。所謂受名金剛界一句是也。自此下句配四方幷中臺毘盧舍那佛也。從自頂流出。大金輪明王二句東方佛也。威光至圍繞二句南方佛。爲一切至輪王二句西佛。纔現至皆歿北佛。至一體故中體佛也。次二句東佛。次二句南佛。次二句西佛。次二中體佛。成佛至同虛空北方佛也。次一中體佛。次二東佛。次一西佛。令頓二句南佛。是故常歸命一北方佛也。
五佛頂法。
一支度。
七寶(金銀。眞珠。珊瑚。琥珀。薩頗胝迦寶。唐云。似水精未詳。瑠璃)。五穀(大麥。小麥。稻穀。小豆。胡麻)。白芥子。神幡。繒綺羅幡。鈴。帶。佉他羅木橛四枚(長九寸)。大寶綵傘蓋。造花。
右支物等勘一字佛頂經等說委可出之。
一起首時分等(可依一字佛頂經說)。
一行法(或悉地。如池上記。左所出是也。或大法如同記云。若修大法者五佛頂在釋迦說中。別不可觀之云云)。
五佛頂私記(依一字佛頂經。丹州池上)。
前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次佛部心。次蓮花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
卽前佛部心印。二光直竪頭相拄。屈上節如釼形。二蓋各附二光背勿相著。以印加持額上右肩左肩心喉五處。各誦一遍。眞言曰。
唵斫羯囉(二合)韈(轉舌)㗚底(二合一)鉢囉(二合)捨弭多(二)囉捺囉(二合引)跋娑麽(二合)攃(倉輕反)路(引)瑟抳(二合)灑(四)羅乞灑〃〃〃(二合)?(引五)吽撥(普鉢反)吒(半音)娑嚩(二合)賀(引)(或重以佛眼印明護身)。
次地結。次金剛墻。次大海。次須彌。次樓閣。
一字軌云。次於須彌山上想七寶樓閣。卽結加持寶樓閣印。以二手金剛合掌左右十指各交初分。卽成。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引)唵薩嚩他欠。嗢娜蘖(二合)帝薩頗(二合)囉呬(引)?誐〃曩釼(平聲呼)娑嚩(二合引)賀。
次道場觀(用定印)。
樓閣之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賢瓶。四門各有香爐。諸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內有大輪壇。輪壇中有五月輪。中心月輪上有勃嚕唵字。字變成金輪。輪變成一字佛頂輪王。輪王放光普照曼荼羅諸尊隨現(或五佛頂種子三摩耶尊形次第一一可觀之。曼荼羅尊位別抄之。今是處不出之)。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或此次大輪壇)。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疏(結三部心印。各誦其眞言招之。或加曳醯呬句。一字軌有別印眞言云云)。
次辟除從魔。
一字軌云。卽前佛部心印。直竪二光頭相拄。屈上節如釼隨誦眞言以印頂上左轉三匝。辟除一切不祥諸作障者。便右旋三匝卽成結界。辯事眞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沒駄(引)南(一)唵吒嚕唵(二合)滿駄娑嚩(二合引)賀(引)。
次視三昧耶(如蘇悉地中印。眞言異也今用普通印眞言)。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軌中印眞言異也普通眞言)。次讃(用香印)。滿甯(寧定反引)史抳(尼整反引)薩縛惹(自摧反)蘖(言偈反)地帶(引)史抳(一)拽(延語反)捨娑尾(二合)步(引轉反)囉步(二合)囉(鼻音引)迦滿(引)駄吠(微閇反)三(去)麽(鼻)娑多(二合)尾儞也(二合)地跛作訖囉(二合)麽(鼻引)哩寧曩謨娑覩(二合)帝怛囉(二合引)怛哩作訖羅(二合)韈(轉舌)底(丁以反)寧。
次五佛頂印。先大佛頂印(是金輪佛頂也)。
菩提場經云。二手作拳。舒二中指竪相合。屈上第三節。屈二頭指互安於二大指甲上。此名輪王根本大印。眞言曰。娜莫三(去)滿多母駄而勃嚕唵(三合)(嚕字彈舌爲一音。又引聲從胸喉中出。去音如擊大鼓古譯云步林者訛略不正也)。
次白傘蓋佛頂。
菩提場經云。以二手虛心合掌。屈二無名指入於掌中。以二大指面押二無名指甲上。屈二頭指相拄令圓如傘蓋形。此名白傘蓋頂王印(一字軌云。以二大指各捻二無名指甲上。側相合。二頭指屈如蓋形。二中指微屈相合。二小指各竪相合云云)。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唵怛他蘖覩瑟抳(二合)沙阿娜嚩路吉多母㗚駄(二合)唵摩〃〃〃吽匿(儞翼反)(一字軌云。曩莫三滿多沒駄南阿鉢羅二合底賀多。舍娑娜南唵麽〃〃〃吽匿儞翼反)。
次光聚佛頂。
菩提場經云。准前印舒二頭指。則是光聚頂王印(一字軌云。准前白傘蓋印折開二頭指卽成)。眞言曰。
曩莫三滿多沒駄南(一)唵(二)怛他蘖覩瑟抳(二合)沙(三)阿那嚩路枳帝(四)母㗚駄(二合五)帝?羅始(二合)吽(七)入縛(二合)攞入縛(二合)攞八駄迦駄迦娜羅娜羅尾娜羅尾娜囉(十一)嗔那嗔那(十二)頻那頻那(十三)吽吽伴吒伴吒(十四)娑嚩(二合引)訶(引)。
一字軌云。曩莫三曼多沒駄南阿鉢羅(二合)底賀多。舍娑那南唵他蘖覩瑟尼(二合)沙阿娜縛盧枳多慕㗚駄帝?羅始吽入縛(二合)攞〃〃〃駄迦〃〃娜羅〃〃微娜羅〃〃〃瞋那〃〃頻那〃〃吽〃發〃ソハカ。
次高佛頂(是極廣廣生佛頂也)。
菩提場經云。准前根本印。二中指直竪合。是則高頂王印(私謂。准根本印者指一字佛頂印也。一字軌云。准前曰傘蓋印。屈二頭指各拄中指節背)。
眞言曰。
曩〃〃〃〃〃〃南唵入嚩(二合)囉入嚩(二合)囉儞比也(二合)儞庾(二合)那蘖(二合)覩瑟尼(二合)沙度那度那吽(引)。
一字軌云。曩〃〃〃〃〃南阿鉢羅底賀多。舍沙那南唵儞[骨*夜]儞卑偸(二合)娜誐(二合)覩瑟尼(二合)沙吽吽發ソハカ。
次勝佛頂。
菩提場經云。准前印。次二頭指各安中指第三節。是勝頂王印(私謂。准前印者指前光聚印也。一字軌云。准高佛頂印移二頭指向上兩穬麥許)。眞言曰。
曩〃〃〃〃〃南唵入縛(二合)攞惹庾瑟尼(二合)沙入嚩(二合)攞入嚩(二合)攞滿駄那麽〃〃〃弩嚕(二合)麽〃〃(一合)弩嚕(二合)麽郝賀那吽(引)。
一字軌云。曩〃〃〃〃〃南阿鉢囉(二合)底賀多金娑娜南唵入縛(二合)囉惹偸瑟尼(二合)沙吽發ソハカ。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於心上有月輪變成日輪。輪上有勃嚕唵字。字變成金輪。此金輪漸舒漸大擧體成金輪〃變。成一字頂輪王。軌云。或於自身想布一字安處(頂舌心)。以字威力能成佛頂輪王尊(云云)(私謂。五佛頂中曾用中心一字頂輪王云云)。
次根本印(用前一字印)。次加持念珠(如悉地)。次正念誦(先大日。次佛眼。次五佛頂。次又佛眼)。次還珠法念誦了盤珠頂戴置於本處。次根本印(用一字印。或次第用四佛頂印)。次部母(用佛眼)。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先車輅次部心奉送)。次佛部心。次蓮花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若修護摩事者。本尊段時。請供金輪佛頂。諸尊段時。清供四佛頂幷八供四攝等。前後餘段如例若依大法修者。本尊段時五佛頂同時請供之。
道場觀時諸尊座位。
大輪壇中有五月輪。中心月輪觀一字佛頂。前月輪觀白傘蓋佛頂。右月輪觀光聚佛頂。後月輪觀高佛頂。左月輪觀勝佛頂。四角有月輪。其中各觀嬉鬘歌舞。其大輪外有方界院。其中觀有外供四攝幷諸相好菩薩等。其外又有一重界院。其中觀有外金剛部諸天七曜二十八宿等。若修大法者五佛頂在釋迦院中。別不可觀之。
已上丹州池上記了。
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
〃〃大曼荼羅主翳迦阿乞史羅鳥瑟尼沙斫羯羅〃惹(三反)。
〃〃悉跢波怛囉(二合)瑟尼(二合)沙斫羯羅〃惹。
〃〃帝儒羅斯瑟尼沙斫羯羅〃惹。
〃〃阿毘庾弩蘖(二合)妬瑟尼沙斫羯羅〃惹
〃〃惹野瑟尼沙斫羯羅〃惹。
〃〃阿波羅爾多等諸大明王。
〃〃大小自在。〃〃〃〃三部界會〃〃。
若依大法者。都壇八葉九尊佛眼之次大曼〃〃(云云)。次四佛頂(云云)。次五大明王。
大小自在。三部。
差別壇三身(云云。如上)。
發願詞。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一字頂輪 白傘蓋佛 光聚高勝。
五頂輪王 佛眼部母 無能勝尊。
三部界會 諸尊聖衆(云云)。
道場觀(如私記)。
種子。
●(一字依軌)。●(白傘蓋)。●(光聚)。●(高佛頂)。●(勝佛頂)。(已上依胎)
三形
輪(一字)。傘蓋(白〃〃)。佛心印(火焰圍繞光聚)。
弭惹布羅迦果(菩提場經云。俱好果高佛頂)。釼(勝佛頂已上依一字佛頂經取名各尊左右持物)。
問。弭惹布羅果其形如何。答。勘准泥經云。微若布羅迦(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國有。不空軌云俱錄果)說云此間無誰知其形哉。但依文出之。或可用青蓮花。是彼尊右手所持物也。或可依胎如下抄之。
黃蓮花上寶(光聚)。蓮花上如意寶(高佛頂)(已上胎藏自餘同上。仍不抄之)。
尊形。
一字頂輪王身金色相瞻仰如來。左手執開蓮花。於花臺上側竪畫一金輪。右手揚掌。身背圓光。
白傘蓋頂輪王身金色相觀一字頂輪王。左手掌胸執開蓮花。於花臺上畫白傘蓋。右手執半開蓮花。身脊圓光。
高頂輪王身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弭惹布羅迦菓。右手執青憂鉢羅花。身背圓光。
光聚頂輪王身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花。於花臺上畫佛心印。火焰圍繞。右手當胸執如意珠。身背圓光。作種種色。
勝頂輪王身金色相。左手執開蓮花。於花臺上。直竪畫釼。右手執如意寶珠。身背圓光。瞻一字頂輪王。是五頂王面目熙怡。身狀莊采。一如菩薩。頭冠瓔珞。鐶釧衣服而莊嚴之。皆半跏趺坐白蓮花。
讃(如私記。私云。一師云。此讃通諸佛頂用之云云。此讃出要略法。其法題下云。通諸佛頂云云)。
根本印明(如私私云。若不結誦四佛頂印記明者。可用諸佛頂印明歟)。
要略法云。普通佛頂印。前普供養印(私云金剛合掌也)。稍深交至中節如花在掌中。眞言曰。
那莫三(去)滿多母駄(引)南(一)麽(鼻音)鉢囉(二合)底賀多舍(引)娑(上)曩(引)南唵斫訖囉(二合)韈(轉舌)底唵吽(引三)。
念誦(如私記)。
護摩(息災·增益可隨事)。
六段(如常·本尊段諸尊段用心如私記)。
護摩呪。
一字。或唵斫訖囉(二合)韈(轉舌)底唵吽(引)。
伴僧呪。
可用諸佛頂眞言歟。
後加持呪。無能勝。或不動。
已上行法之中要祖記之人不可用之。
一曼荼羅。
T76006601.GIF
依池上記私圖之。一字佛頂經外院四角安四天東北(提頭賴吒)東南(毘嚕佗迦)西南(毘嚕博乞灑)西北(多門)菩提場經安四方廣曼荼羅可見。一字佛頂經菩提場經等依繁不抄之。
一功能。
一字佛頂經云。若有善男子。住於無量佛世尊所。以上衣服臥具湯藥飮食財寶一切等物。日日三時持獻供養經百千劫。所得功德百千萬分不如有人於三七日依法持是五頂輪王明勝章句功德之一。何以故讀誦受持是五頂輪王明勝章句。得成就者此人決定當得不退菩提地(文廣可見也)。
出生義云。今塔之上方。所以獨有五頂輪王會者。蓋以諸頂生身。皆攝入此無上五頂智焉至如不可得而究者佛之頂相也。是至勝之法。然不可得其際也。故稱頂焉。其五頂王又一切眞言尊宰割之主也。故稱王也。就五頂輪。而金輪爲之最(云云)。
山王院大師奉爲大小比叡請度者表云(出拾文)。又頂輪王經者眞言之樞機法城之門戶也。所以祖師積年耽取習甚得呪驗。仍於延曆天子聖躬不豫之時。依經修法。奉資寶祚。山家之聞泰。莫不賴此功。是以東西弟子至今勤修(云云)。
承應二天四月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
尊勝法。
一支度。
註進。
尊勝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沈。白檀。欝金。薰陸。龍腦)。酥。蜜。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駈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月日。
一起首時分。
經(波利本)云。白月圓滿十五日(云云)。
軌(不空)云。每日入道場念誦。定其時限。或二時誦。早朝黃昏。或三時加午時。或四時依瑜伽加中夜。若於本教尊勝陀羅尼經每於白月十五日(云云)。
一向方。
軌(不空)云。像安於東壁。持誦者以面對之(云云)。
又云。若作息災法。面向北坐○(增長降伏敬愛向方如常)。
一行法。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杜行顗譯)。
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一卷(日照譯。梵言地婆訶羅)。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佛陀波利。唐言覺護)。
佛頂尊勝陀羅尼淨除業障經一卷(日照譯)。
右經皆同本也。廣演陀羅尼功能說。若住天子七畜受生旨。但淨除業障經具說往昔因緣餘本不說之。此經等不明行法印契。唯說根本一印。
佛頂尊勝念誦法一卷(內云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不空譯)。
此儀軌用胎藏三三昧耶幷五供養明等。可謂胎藏之中尊勝佛頂持明行法。但師傳云未詳(云云)(如下記)。
尊勝佛頂眞言修瑜伽一部二卷(無畏。或本云。三藏善無畏譯。弟子喜無畏集)。
此瑜伽明金界行法。但師傳云兩界合說(云云)(如下記)。
尊勝佛頂眞言修瑜伽法一卷(善無畏)。
此瑜伽與上二卷本之上卷同。但奧以加三十四功能爲異。件功能唐院別卷有之。
丹州池上私記兩三本。或依不空本。或就無畏本。其中依不空軌記如左書之。
尊勝次第(依佛部。或金剛部可尋之)。
擇地。塗壇。安置尊像。辨備供物。室內作法。入堂作法。禮佛著座(如例)。加持香水(用無能勝印明)。加持供物(用無能勝)。次彈指辟除。次拍掌辟除。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啓白等。次供養文。唱禮。九方便。五大願。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金剛甲冑。次無堪忍。次覽字觀印明。次地輪。次水輪。次火輪。次風輪。次空輪。次滿足。次覽字。次空輪。次風輪。次火輪。次水輪。次地輪。次大海。次金剛手持花。次羯磨。次蓮花。
次道場觀(用定印)。花藏上有大樓閣。樓閣內有大壇。〃上有輪壇。〃中有九位。九尊宛然坐。輪壇左有三角曼荼羅。中有不動尊。輪壇右有半月曼荼羅。中有降三世(各可觀種子三昧耶形。尊形有口傳)。輪壇左右虛空各有三箇首陀會天。童子形也。半身踊出。各執香花寶鬘等。二明王中間瑜祇者坐。具如文。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輪壇印明。次治路。次振鈴。次不動印明。次鉤印。次索印。次鎖印。次鈴印。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除障加持。次成事業。次被甲。次大護。次閼伽。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加持念珠。次金剛波羅蜜觀(如軌有三印明)。次根本印。次正念珠。次置珠本所。次入定三摩地念誦(在口傳)。次根本印。次部母印。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祈願)。次振鈴。次加持句。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禮佛。次奉送。次入佛三摩耶。次法界。次法輪。次金剛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禮佛出堂。
已上丹記依不空軌本是也。私勘彼軌云。先三〃昧耶。次甲冑。不動(辟除結界)。道場觀。奉請大鉤召。奉座。閼伽。五供養。普供養。金剛波羅蜜觀。根本印(大陀羅尼)。加持珠念誦。次根本印。次金剛波羅蜜。次五供。次不動(解界)。閼伽。奉送。次略明息災等四法向方香等。
丹州記依胎藏隨行通法。而補其閼歟。
加持香水等(用無能勝印明云云)。
私云。軌文只出明無印。明曩○南(引一)唵戶魯戶魯○(云云)。
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大曼荼羅主多禮嚕迦烏瑟尼沙毘惹耶怛他蘖多耶(三反)。
〃〃八大佛頂怛他〃〃〃〃(或略時不唱之)。
〃〃阿利耶左羅那多菩地〃〃〃〃。
〃〃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
〃〃三部海會一切佛菩薩等。
又樣。
三身(如常)。
南無怛他蘖多尾訖羅拏鄔瑟尼沙斫羯羅韈底(尊勝也)。
〃〃怛〃〃〃悉怛多鉢怛羅鄔〃〃〃〃〃〃(白傘蓋)。
〃〃怛〃〃〃帝儒羅陀鄔〃〃〃〃〃〃〃〃(光聚)。
〃〃怛〃〃〃尾惹野鄔〃〃〃〃〃〃〃〃(最勝)。
〃〃怛〃〃〃惹耶鄔〃〃〃〃〃〃〃〃(勝佛頭)。
〃〃怛〃〃〃阿毘庾唱誐都鄔〃〃〃〃〃〃〃〃(極廣生)。
〃〃怛〃〃〃阿難多娑縛羅俱灑鄔〃〃〃〃〃〃〃〃(無邊害聲多)。
〃〃怛〃〃〃摩訶鄔〃〃〃〃〃〃〃〃(廣大發生大轉輪王)。
〃〃佛眼部母〃〃〃〃〃。
〃〃阿利耶阿薩羅拏駄〃〃〃〃〃。
〃〃縛日羅蘇婆儞〃〃〃〃。
〃〃大小〃〃〃〃。〃〃三部〃〃〃〃。
右康保元年大僧正於仁壽殿被修公家御修法之時樣(云云)。
裏書云。
三身。南無金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曼〃〃主始隷瑟吒毘惹耶沒駄烏瑟尼灑也(三反)。
〃〃觀自在等八大菩薩摩〃〃。
〃〃五大明王〃〃〃〃〃。
〃〃駄羅提婆羅惹摩訶羅惹。
〃〃大小〃〃〃〃。〃〃三部〃〃〃〃。
保延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被始東宮御祈時法印上綱御說如此。同七月十八日院御祈時同被用之(已上)。
私云。尊勝梵號有多說(二樣如上)。
訶林尾訖羅那怛他誐多烏瑟尼沙(谷說)。
怛他誐多尾枳羅拏瑟尼沙(大原法橋)。
始隷瑟吒(尊)毘惹耶(勝)沒駄(佛)烏瑟尼沙(頂私師說)。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尊勝佛頂 白傘最勝 發生光聚。
無邊音聲 廣生勝等 諸大佛頂。
大聖不動 降三世尊 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道場觀。
私云。不動降三世首陀會天軌文不云之曼荼羅如下圖之。記云。九尊種子三昧耶形尊形有口傳云可聞師說歟。見今軌曼荼羅大旨同於理趣經所說大曼荼羅。彼經云中位毘盧遮那與八十俱胝菩薩俱(云云)。今軌云。毘盧遮那佛與八十俱胝十地滿足菩薩(云云)。理趣經所說八菩薩與今軌八菩薩大略同之。又撿八大菩薩曼荼羅經其中八菩薩名全同。於此軌。然者相會被兩經意。而可察此軌旨趣歟。抑無畏軌列八佛頂。不空本置八菩薩八菩薩卽八佛頂歟。更問之。
今私依軌文幷師說明道場觀。
想道場中須彌山。於山頂上想七寶樓閣。於樓閣。中毘盧遮那佛與八十俱胝十地滿足菩薩摩訶薩以爲眷屬而自圍繞。四門四隅各四菩薩及八供養以內外供養(云云)。大日變成釋迦牟尼如來。在室羅筏城住誓多林給孤獨園(私云。可想此道場卽彼誓多林會歟)。結跏趺坐作說法相座下左右帝釋幷善住天子合掌恭敬。兩膝著地。瞻仰如來請問。世尊云何除災云何。延壽云何。去七遍畜生之身。爾時世尊慈悲愍念便入除障三摩地。從頂上發生惹耶三摩地狀。若輪王之像。白色。頂戴五佛寶冠。手執金剛鉤。項背圓光通及遍身如車輪狀暉曜赤赫。便微咲。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現此三摩地十方世界六種振動。十方世界一切地獄七趣衆生應墮惡道者皆悉滅除。一切惡業不復受生。便得生天。及以十方清淨國土。爲此善住天子七遍惡道之身一時消滅。是故號爲除障佛頂輪王(云云)。
裏書云。
私師說云。依台時。可有二意。一初門釋迦依帝釋請。入除障三摩地從頂生惹耶三摩地狀。說尊勝陀羅尼。除善住天子惡道報(私云。未來世衆生亦然)。依此意以鈎印可爲根本印也。一中台毘盧卽釋迦又是尊勝佛頂也。依此意以波利經中印可爲根本印也。是深行人所行也(云云。已上)。
金剛波羅蜜觀(如軌有三印明云云)。
軌云。想自身於心中。有圓明月輪。了〃分明。於月輪上想缺字。白色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一切世界。思缺字實相義。所謂一切法等同虛空。離諸色相。離諸障礙。則於眞實理中。觀自身作金剛波羅蜜佛母菩薩。左手持蓮華。其蓮華上有五股金剛杵。右手仰掌垂手爲施願勢。具頭冠瓔珞。面貌慈愍拔濟一切衆生勢。作是觀已。二手外相叉作拳。竪兩中指。以此金剛波羅蜜印。加持於四處。謂印心。次印額。次印喉頂。印已便散手。誦金剛波羅蜜眞言。
唵(一)薩怛嚩(二合)縛日哩(二合三)吽(引四)。
當印四處時。各誦一遍。卽用前印安於額上誦三遍。以爲灌頂已。其印手分兩邊。金剛拳繫頂後誦眞言曰。
唵(一)縛日羅(二合)鼻詵左(三)。
誦三遍。卽結被甲印二手各金剛拳。各竪頭指。當心相纒。如繫甲冑。卽於背後亦復如是。次臍次兩膝卽繞腰。後漸當心。次兩肩亦如是繫。次擊頂下頂後額前。卽於腦後以金剛拳繫。漸垂手兩邊。徐下如垂帶勢。卽以兩手掌相拍三聲。誦被申眞言同。
唵(一)砧。
又拍掌眞言曰。唵(一)縛日羅(二合)覩史野(二合)斛(引)。
自想己身成本尊已(云云)。
根本印(若修護摩可加當壇護摩印明。念誦亦爾)。
軌云。二手合掌屈二頭指。甲相背。以二大指押二頭指。如彈指勢。卽誦尊勝陀羅尼曰(云云)(私云。軌陀羅尼人多不誦。仍擧世所持誦加字具足本書之。又印相。師傳云。如無所不至印。二風初節甲頗屈殆合甲也。云云根本印不同如下祕之)。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釋迦。尊勝(陀羅尼小呪)。八菩薩。三部總。諸天總。帝釋。善住天子。成就明。次又部母。
讃。蓮實房說云。師說用五讃。私云。不空軌幷二卷軌等不出讃。
曩謨薩嚩泥縛多補爾帝曩謨薩嚩怛他蘖多婆使愚儞帝曩謨播跛羯謨嚩羅拏尾戌拕曩演曩慕捨抧也母曩曳祐瑟膩灑尾惹也跛羅吉哩底帝·曩慕薩嚩沒拕慕地薩怛嚩尾惹演曩慕?都帝。
右私記中要少少抄記了。
或依胎藏都壇行者(行法如常)。
尊位(釋迦院左方下第五高佛頂南。如來舌北)。
種子●。三形。尊形。梵號。密號。
或時可想。東門釋迦依帝釋諸問。爲延善住天子壽命。入除障三摩地。說尊勝陀羅尼(具如上記)。
或依別壇(有三種別)。
或依金界(大日卽尊勝云云可依。成身會通行法云云)。
尊勝瑜伽記(前方便如例)。
先前方便法第一(軌外事也依例加之此有七事)。
先九方便(一)。次五大願(二)。次入佛三昧耶(三)。次法界生(四)。次轉法輪(五)。次被甲(六)(或此次羅字觀)。次無堪忍(七)。
次持誦法則品第二(分爲三)。
一者五輪成身(此有七)。
先囕字觀(一)。次地輪(二)。次水輪(三)。次火輪(四)。次風輪(五)。次空輪(六)(已上如胎藏)。次普通印明(七)。
軌云。以定惠二手相叉十輪頂戴。及以加持五支。卽成金剛不壞身。眞言曰。
唵薩嚩他欠嗢怛蘖(二合)諦薩叵囉醯瞞伽〃那釼莎嚩訶(引)。
二者安立器界(此有六)。
先燒淨器界(一)。次空輪(二)。次風輪(三)。次火輪(四)。次水輪(五)。次地輪(六)(已上如胎藏)。
裏書云。菩提心義第四云。問義訣云。入空三摩地。以決定妙智於下空隆。想風地輪圍山甘露海金龜蓮花藏妙顯山大殿等(云云)。千手瑜伽。先安風水地三輪。大悲台藏。安五輪同異云何。答。義訣云。此中與毘盧遮那經文安立世界別也。應知如彼說具足修行(云云)。台藏攝大瑜伽云。小乘說三輪。大乘說五輪(云云)。彼中大悲胎藏深祕法中觀三輪也。祕密法品祕中深祕觀五輪也。故須此中深祕觀三輪。祕中深祕。觀五輪。或阿闍梨此大瑜伽用彼台藏五輪卽其義也。
私云。對受記(金)第三云。南忠與衆共受此法之。後別諮。慈覺大師有所決成說云。金剛界道場觀亦如台藏。先以●字火燒。淨器界五輪成器(云云)。今云。或阿〃者若是說歟。私撿。金剛王軌用台藏道場觀。彼軌金界行法也。可爲證歟。
又云。問若成器界用五輪者亦成自身用五輪耶。答。尊勝瑜伽云。身口意業三密門。應化法身卽三密。五輪卽是五智輪。五智便成五分身。五輪盡攝法界輪。三密卽是三身故。乃至廣說。先以五字成身五輪具如台藏所說無異(云云)。
私云。如金界之中用五輪成身。台藏教中用五相成身乎。
師曰。可然。義釋之中有其意(云云)。
私云。五相成身者祕教旨趣也。若多若少文義皆有不可以其文少而言不明其義。貴在得心耳(已上)。
三者三昧耶(此有三)。
先三昧耶(一如軌文普通印次出之。今私於此處出之)。
軌云。以智定二手相叉。臍輪合掌。以智押禪。加持五處。頂左右肩心咽喉。卽名五支。眞言曰。
唵嚩曰蘭(二合)惹哩三麽野。
此名一切佛心三昧耶印。因依此印故能生一切印。是故先作此印。卽同一切諸佛菩薩三昧耶身。
次金剛三昧耶(二)(如軌)。
軌云。如前金剛合掌。便令作拳。置擊心上。當繫心時。散其合拳雙下三繫。此名供金剛界印。三繫心已。
唵嚩日羅(二合)滿駄怛羅(二合)吒。
由是眞言及印力故。能淨三業堅菩提心於持誦處遣除穢觸及障者。
次降三世(三如軌若觀曼陀羅者此次觀之。如下發請之後觀先可觀大海寶山等)。
軌云。以智定二手各爲拳。竪二風憧。屈二大空輪。入掌內。以地水火三輪押之。卽成其印。卽以定手印置在心上。以智印用觸諸物及結地界方乃至上下等界。右縛三遍指上下。卽成結十方界。
唵寧三婆嚩日羅(二合)?。
私云大海印。
觀有大海。有八功德水。最底有●欠字。色種種。成空輪圓形。空輪上有●唅字。色黑。成風輪半月形。風輪上有●鑁字。色白。成水輪圓形。水輪上有●鉢羅字。色黃。成金龜形。金龜上有●素字。成妙高山。方形。有●釼字。成七金山。迴形。如是觀已。二手內相叉。掌凹仰橫當前。右三匝迴轉。念壇卽大海(師曰。先結印當齊作空風水等觀觀了誦眞言三匝迴轉)。誦眞言曰。欠唅鑁鉢羅素釼·唵尾摩嚧娜地吽。
次須彌山印。
二羽內縛。二腕相合。直竪念山。卽如以印置壇上。念山立海中也。眞言曰唵阿者攞吽。
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於山頂上有●鑁●吽●多羅(二合)奚哩(二合)●惡●五字。以爲大殿。其殿四角正等具足四門。其門左右有吉祥幢。軒楯周環。四重階道。於其殿上有五樓閣。懸雜繒綵珠網花鬘。而爲莊嚴。彼殿外四角之上及諸門角以金剛寶之所嚴飾。想其外院復用種種雜寶鈴鐸映蔽日月。懸珠瓔珞以爲嚴飾。復於其外無量劫波樹行列。復想諸天美妙音聲歌詠樂音諸阿修羅莫呼落伽等以金剛舞之所娛樂。
次觀曼荼羅。
觀想。大殿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花。上有大圓明。內有九輪。金剛階道。內圓明中有●字。字變成窣覩婆。窣堵婆變成毘盧遮那如來。首戴五佛冠。種種寶花光焰。於七師子座上結跏趺坐。手結法界印。左圓明中有●字。字變成白傘蓋。蓋變成白傘蓋佛頂。右手揚掌向前半跏坐。右圓明中有●字。字變成輪。輪變成最勝佛頂。右手持蓮花。花上安八輻輪。光焰圍遶。左手揚掌。前圓明中有●字。字變成金剛鉤。鉤變成尊勝佛頂。亦名除蓋障佛頂。於蓮花臺上結跏趺坐。作白肉色。兩手當臍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蓮花。於花上安金剛鉤。種種光明五智冠等。大日後圓明中有●字。字變成佛心印。印變成放光佛頂。亦名光聚佛頂。左手執蓮花。蓮花上畫佛頂印。右手揚掌。尊勝佛頂左圓明中有●字。字變成釼。釼變成勝佛頂。左手執釼。右手揚掌。尊勝佛頂右圓明中有●字。字變成五?。五?變成廣生佛頂。右手持嚩折羅。左手揚掌。光聚佛頂右圓明中有●字。字變成商佉。商佉變成無邊音聲佛頂。右手持蓮花。花上安商佉。左手當嬭房上揚掌。光聚佛頂左邊圓明中有●字。字變成開敷蓮花。蓮花變成發生佛頂。左手執開敷蓮花。右手安右膝上。八佛頂各首戴五佛智冠。背圓光及以通身光狀如車輪。具種種色。大圓明下左邊有半月輪。輪中有●字。字變成五?。五?變成降三世尊。於半月輪中邪立作走勢。大圓明右邊有三角火光。光中有●字。字變成釼。釼變成無動尊。於盤石上半跏趺坐。二明王中間修瑜伽者坐前安香爐。上方左右各有三箇首陀會天。各執香花寶鬘等(云云)。
右諸尊種子形色作儀軌文。於三形者勘胎圖等而注入之。
次召請本尊等品第三(此有六)。
先振鈴(一)(私加之)。次驚覺(二)(如軌)。
軌云。以智定二手二地輪鉤鎖相連。屈其二大空輪令入掌中。以二水輪二火輪雙押二空輪。竪二風幢向前相著。以掌向上。便誦眞言。以卽從下發起諸尊。是名發生印。眞言曰。唵嚩折羅(二合)底瑟(二合)吒。
次發請(三)(如軌)。
軌云。以智定二手相叉作金剛拳。不解此拳以智風幢撥智大空。定手亦然。如是三彈。卽成發請諸尊之法。心想本尊所在之方。眞言曰。唵嚩日㘕(二合)三忙若。
次四攝(四)(如軌)(私謂但用金剛界中明)。
軌文可見。今書金界中印明。印如降三世。鉤屈進度招。索進力如環(紀云二頭指相鉤也)。鎖開腕。相鉤。鈴合腕以振。各誦本眞言。嚩日?矩捨弱(鉤召義)嚩日羅播捨吽(索入義)嚩日羅薩普吒鑁(鎖住義)嚩日羅吠捨惡(鈴喜義)。
次閼伽(五)(如軌榛器先祈願)。
軌云。以其智手水輪與空輪相捻。餘輪直竪按水器上。想沐浴本尊。灑印己身及頂上。奉獻閼伽。想灌尊頂。
唵嚩日羅(二合)牟(或云諾)迦咤。
次花座(六)(如十八道私加之)。
次奉獻香花品第四(此有五)。
先內四供養(一)如金剛界私加之)。
嬉菩薩。金縛。禪智並竪。指面仰。摩訶囉底(丁以反)。
鬘菩薩。以前嬉印。擧上當額散之。路波。戌陛。
歌菩薩。如前印契。指末向垂下。以印從臍至口開散之。戍路(二合)怛羅(二合)燥(引)契(企耶反)。
舞菩薩。大指水指相捻(師說以母指押水指中)。左右手如是。卽於前一匝旋舞。次左邊次右邊。各一匝旋舞。卽金合頂上散之。薩縛布而(而移反)。
次外四供養(二)(如軌)(但用金剛界中)。
軌文可見。今書金界中印明。
燒香菩薩。金縛向下散之一度。鉢羅(二合)訶邏儞儜。
花菩薩。以前印向上散之。破邏(引)誐弭。
燈菩薩。金縛。禪智直竪。擧三度。右迴轉。素帝惹乞哩(二合)。
塗香菩薩。金縛。開掌橫向身置乳上。隨誦眞言。掣開縛。如塗香身三度素獻蕩儗(魚枳反)。
次事供養(三)(私加之)。次普供養(四)(私加之)。次讃(五)(私加之。軌文供養之後。有歸依等七事。暫止之九方便等中有之故也。若用者別出作法)。
次五智品第五(此有五)。
先徹心明(一)(如軌)(以普印印五處)。
軌云。普通印加持五支。
唵質多鉢囉(二合)底吠能迦路弭。
次五種明(二)(以外縛五?印當心誦親菩提心等五種眞言)。
軌云。復次修瑜祇者自住妙菩提心。故速入觀菩提心智。菩提心智眞言曰。唵菩地質多牟怛簸娜夜弭。此名發菩提心眞言。亦名成所作智。速令發菩提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義。是大圓鏡智義也。
次說平等性智。眞言曰。唵底(丁以反)瑟吒嚩折羅(二合)。誦此眞言速令心住勿令散亂。卽是應身。
次說妙觀察智。眞言曰。唵拽他薩嚩(二合)怛他蘖多娑多(二合)他(去)痕。此是化身之義。加持身業。卽名爲妙觀察智。卽是應身。亦是後得智法身之義也。
次誦大圓鏡智眞言。唵娑嚩(二合)婆嚩戍度痕。此名大圓鏡智。是應身之義。亦是後得智法身之義也。加持口業。卽成應身之體。
次誦方便究竟智眞言曰。唵薩羅嚩(二合)三謨痕。此名方便爲究竟智。法身之義。加持意業。故曰法身。或進修門中以方便爲究竟。卽是後得智法身之義。
裏書云。菩提心義云。若尊勝大瑜伽五智品中亦以五指爲五智。眞言如云。一切如來具足三昧耶眞言(通達心眞言)。觀菩提心眞言亦名大圓鏡智。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卽法身義。次平等性智眞言(金剛心眞言)。是應身義。次成所作智眞言(佛身圓滿眞言。眞實經名法身眞言)。次妙觀察智眞言(淨三業。眞實經名報身眞言)。是應身義亦是後得智法身義也。次方便究竟智眞言(眞實經名化身眞言)。此名方便究竟智義。或進修門中以方便爲究竟卽後得智法身義。此五智後乃用大日法界印。己身爲毘盧遮那如來之身頭上五智寶冠(云云。已上)。
次大日法界印(三)。
軌云。用大日法界印加持五處。卽成具五分法身。具萬德之身。其法界印相者以權智。各作金剛拳。以智手執權風幢。加持五處。便住當心上。己身想爲毘盧遮那如來之身。頭上五智佛寶冠。卽是五頂輪王。具五智義(云云)。
次一切佛頂輪王心印眞言(四如軌)。
軌云。以一切佛頂輪王心印眞言加持五處。其手印相者以智定二手內相叉爲拳。直竪二火輪。卽是。此印眞言通一切用辨事召請發遣結界護身。眞言。
唵度嚕?(二合)泮吒?泮吒。
次根本印眞言(五)(如軌)(私謂已上成身也。有口決)。
軌云。次說本尊眞言印。其手印相者以二羽向外相叉合掌爲拳以右風幢曲鉤形。卽加持五處。增益時用。或一手作攝召時用。又經中所說以二羽合掌。以右手大指押左手大指甲上。除災時用。若降伏念誦時以左押右卽是(云云)。
下文云。此陀羅尼本弟子僧喜無畏於中天竺國三藏善無畏邊口授得。佛陀波利本諸本並闕少不足。故具本譯出流行。其眞言印相者以左右二手無名指及二小指相叉入掌中右押左。次二中指直竪頭相著。其二大指並屈押二無名指中節側文。又以二頭指當中指側中節。文上屈相拄卽成眞言曰。
娜麽三漫多勃駄南唵入嚩囉入嚩羅指(下是翻音注上字寧汁反)珥(幷也反)指妙(彌□反)誐(二合)妬塢瑟膩沙度〃底〃娜〃?。
先結此印誦此眞言七遍。然後誦尊勝根本眞言。此印名根本印。
師傳云。問。尊勝軌上卷根本大呪後有印明是何乎。答。此又根本印明也。如文(云云)。其印從觀教僧都御弟子利慶君受之。其印似佛頂印耳。謂二地二水叉內二中指直竪合二風押二中背初節文(文云側)。二大押二中之中節文(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
軌云。觀本尊心上圓明中。或觀己身爲本尊。於心上圓明中旋轉安布尊勝眞言如字輪形。一一字隨本法臨時本色相應。故皆變成爲漫荼羅聖衆。卽是己身爲尊勝佛頂法界曼荼羅體。
又云。以心置心輪上布眞言旋布輪上。先從心中阿字及八頂輪王種子起。卽從東北角。外起首逐日轉。一一字皆放火光。皆從自心輪出入毘盧遮那如來心上。復從毘盧遮那心出入眞言行者心上。如是漸漸澄慮卽同一心。一一字皆成諸尊本體。從毘盧遮那如來心輪上。觀阿字成大日如來。觀眞言行者心輪上阿字復變成大日尊。觀大日如來頂上如是訖。展轉周遍法界成無盡普現色身(云云)。
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用定印)(或五字或種子觀之)。
軌云。念誦疲乏隨意而或觀己身心圓明中安本尊坐。卽以己身坐於大圓明中。遍法界爲一身。
次根本印眞言(有口決)。次八供養。次事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先捧器祈願)。次振鈴。次迴向眞言(如軌普印)。
軌云。次卽誦普通印眞言。發勝願迴眞言曰。
唵薩囉嚩(二合)俱捨邏慕怛攞(二)鉢哩儜度弭(三)薩囉嚩(二合)俱捨囉慕怛囉(四)三摩多(引)鉢囉(二合)半遮達慕(二合)(五)多娑嚩(二合)婆嚩(六)悉地夜(二合)囉誐(上)曩(去)多(去)曳(七)。
次解界(如軌)(或用無堪忍)。
軌云。以智定二手相叉。作金剛拳。向頂上解。卽是。此印能解所結之界。亦能成就發遣本尊等事。解界眞言。
唵嚩折羅(二合)謨乞灑(二合)謀。
次禮佛。次奉送。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右依丹州池上記抄。入軌文等。人不可用矣。
或依池上金界祕記可行此尊法。其儀則如一字法。
結本尊印(或不空軌印。或無畏軌印隨所樂用之)。可想大日成本尊入除障三摩地說尊勝陀羅尼。威驗無極。南贍部州有衆生類盡命之後。受畜生身。墮諸地獄。希得人身生貧賤家。而無兩目。生〃劫〃惡業所爲。若有修此法。能淨一切惡道。能淨一切生死苦惱。又生一切善道。增長壽命。起教菩薩善住天子也(云云)。
記云。大日法界印(云云)。可用眞言耶。
師傳用呆口唵。中心尊卽一字佛頂也(云云)(私云。更可思之)。
記云。已上成身也。有口決(云云)。其口決如何。
又云。根本印眞言有口決(云云)。如何。
師傳云。一鉤印小呪(台藏有之)。二無所不至印。大陀羅尼(不空軌)。其文云○二頭指甲相背○(云云)。如文者甲可相合歟。但口傳云。是文祕也。二頭指甲端指合也卽無所不至印也(云云)。三三身印(密印也)。是有三樣。一手重結之。二胸當向外結之。三當脇下結之。印相頭中水次第捻大指也。用三身明(云云)。
私云。大日經密印品云。如前鉤印。慧手爲拳。擧其風輪而少屈之。是除業佛頂印。
義釋云。次除業佛頂印。如前鉤印。二手作者卽是也。謂作向內相叉。合掌。而屈右手風指令如鉤形。二空亦右絞壓左(今單手卽右手爲拳竪風指屈上節是也)。如前文殊會請召印是也(云云)(私云。如前請召印者右手作拳而屈風指令圓屈如鉤與空指以少許相到卽是也)。
胎軌云。捨除智成拳(內縛)。風輪屈如鉤(云云)(青龍兜率云。儀軌注同之內縛文頗異說歟)。對受記云。海說文云。捨除智成拳(內縛)。風輪屈如鉤者。有二印樣。一云慧羽作拳。屈風作鉤是名半印。定拳按腰。二云內縛申慧風作鉤。故文云內縛也。
傳授胎記云。右手鉤左腰。
經(波利本)云。作慕陀羅尼印。屈其頭指。以大母指押合掌。當其心上誦此陀羅尼(云云)。
軌(不空)云。二手合掌。屈二頭指甲相背。以二大指押二頭指如彈指勢。卽誦尊勝陀羅尼曰(大陀羅尼)。
二卷軌上說成身了云。次說本尊眞言印。其手印相者。以二羽向外相叉合掌爲拳。以右風幢曲鉤形。卽加持五處。增益時用或一手作攝召時用。又經中所說以二羽合掌。以右手大指押左手大指甲上。除災時用。若降伏念誦時。以左押右卽是。便執數珠○念誦(云云)。又說大陀羅尼了云。其眞言印相者。以左右二手無名指及二小指相叉入掌中右押左。次二中指直竪頭相著。其二大指並屈押二無名指中節側文。又以二頭指當中指側中節文上屈相柱卽成。眞言曰(云云)。
先結此印誦此眞言七遍。然後誦尊勝根本眞言。此印名根本印(云云)。
佛頂尊勝心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祕密陀羅尼(善無畏)。
是名出悉地。能生根莖。遍滿四方。若誦一遍。如傳藏經一百遍。
是名入悉地。能生枝葉。遍滿四方。光明晃曜入佛法界。名入悉地。若誦一遍如傳藏經一千遍。
是名祕密悉地。亦名成就悉地。亦名蘇悉地。蘇悉地者遍法界也。成就佛果證大菩提。法界祕密宮光明遍滿。唯佛與佛能入此門。緣覺聲聞不能照此。亦名祕密悉地。若誦一遍當如傳藏經一百萬遍。出悉地從是至腰。入悉地從臍至心。祕密悉地從心至頂。如是三悉地。出悉地化身成就。入悉地報身成就。祕密悉地蘇悉地法身成就。卽是三種常身正法藏(云云)。
私云。又有一本。其大綱同與前本。其文稍廣。以阿鑁等。爲上品悉地。以阿尾等爲中品悉地。是名降伏四魔能脫六趣滿足一切智〃金剛字句。以阿羅等爲下品悉地。此兩本儀軌雖說三品眞言。不出其印。師傳用三身印(云云)。
智證大師撰決示三種悉地法文示明據可見之。但其明據旨趣異今更可思之。
右此尊根本契印經軌所說大略如此。若依不空儀軌意者可用無所不至印也。若依二卷儀軌意者增益·攝召·除災·降伏四箇契印隨樂用之。又大陀羅尼奧所說印可用之。或云此一印攝一切佛頂印。是爲諸佛頂通印(云云)。若依胎藏可用鉤印。兩手單手隨一用之。若依金界。金剛界之中未見此尊形像手印。或不空軌印或二卷軌印隨所樂用之。只無妨歟。深行人者設雖依何。先三悉地。次根本印可用之。初心人者除障印大陀羅尼可用之。師說云根本印。前先用三身印。是通諸尊耳(云云)。
裏書云。
萬壽四年九月十六日參向知足院爲奉問尊勝小呪。先宣本師往年說云。故本師於法興院往年奉爲故一條左大臣殿五十箇日之間被修尊勝護摩。其間本師被示三呪遍多以闕少也。敢予一人不堪滿呪遍。早汝相代可滿此遍數也者。皇慶申云大陀羅尼如何可滿遍數矣。師僧被示云。三種悉地眞言誦之將滿呪遍也者。重奉問云。三種眞言可合誦歟。爲當誦一種眞言可滿之歟者。答隨意。若合誦三種。若誦一種可配呪遍也者。又重奉問云。以件三種眞言可爲尊勝小呪歟者。師僧含咲無言。爰皇慶本師入滅之後經數年。尋求尊勝小呪。人人云。以除障佛頂眞言爲小呪者。爰皇慶竊迴思慮。彼時皇慶未蒙許可灌頂以前也。仍本師詳不被指示歟。師僧入滅之後。雖其證文分明。在無之日面不受慥。傳所恐在於斯。仍慥爲承其傳。謹以言上之處。被命云。我所學其流同故。示以三種悉地眞言爲尊勝小呪。卽以十六日奉問委曲案內被答云。合誦三種明爲其小呪。其次第。先誦阿羅波左曩。次誦阿昧羅吽欠。終誦阿鑁覺含欠者。皇慶奉問云。如本師說。若以一種爲小呪如何。答云。有何咎耶。又奉問其根本印卽結其卽被示也。二手大指中指端相捻舒餘三指。仰左覆右如十字。二手大指中指端乍捻端相當不相至七八分許。誦阿羅波左曩。次二手大指中指端相至。誦阿味羅吽欠。次二手虛心合掌頭指無名指小指各離散。以二大指各捻中指中節側。二大指間離開。誦阿鑁覽唅欠。卽申云。以此三印念誦前後可爲根本印歟。答云。不也。次第三種印明。又奉問大陀羅尼印。卽被示抄物。文云。善無畏軌云。兩手內叉合掌爲拳。曲鉤右風幢卽加持五處。增益時用。又云。經先二手合掌。以右大指押左大指除災時用。若調伏時以左押右。不空儀軌云。二手合掌。屈二頭指甲相背。以二大指押二頭指如彈指勢。然此一印攝一切佛頂印。是爲諸佛頂通印。卽被示云。先結大呪印。誦大陀羅尼。次用三種印明。重奉問已用三種悉地明。仍以大日可爲本尊。若然者護摩加持物等入大日御口可致心蓮歟。卽答云。大日此本也。尊勝佛頂此迹也。故以尊勝佛頂爲本。尊勝護摩加持物等。入尊勝佛頂御口至心蓮花餘自修此法時如此(云云)。孫弟範胤。私爲後輩相示云。文初云。知足院者件院主辰已房睿感修奉也。云本師者。是阿彌陀房靜眞修奉也(已上)。
一小呪(私師說有十樣)。
唵婆薩嚩枳底雞戍囉ソワカ。
唵阿蜜哩多鉢羅陛微布攞薩陛鉢囉菩提娑咩悉提摩訶蘖陛覩嚕覩嚕娑縛賀(三)。
唵阿蜜哩多諦惹縛娑縛賀(四)。
唵薩婆悉底鷄毘輸陀羅尼娑縛賀(五)(已上三眞言出法崇疏)。
唵阿鉢囉(二合)底賀都瑟尼(二合)沙耶薩嚩尾伽曩(二合)尾特望(二合)沙那迦羅耶怛嚧(二合)吒耶ソワカ(有歸六)。
此眞言八。佛頂之中摧碎佛頂眞言也。出一字切利軌彼軌摧毀佛頂此尊勝佛頂也。摧碎佛頂非尊勝歟。祕錄(二)大摧碎佛頂尊勝佛頂異名也云付出之歟。
曩謨薄誐縛都瑟尼(二合)沙也薩嚩尾近曩(二合)尾特網(二合)娑曩迦羅也吒嚕(二合)吒也娑嚩(二合引)訶(引七)。
シ。ソハカ(八)(此傳聞也未檢本文)。
第九成身眞言也。
第十從師可受之。
私云。師傳云。是三種悉地眞言也。此有二說。一三種眞言讀次爲一眞言用之。謂●●●●●。●●●●●。●●●●●也。二三種之中隨一用之。就此又有二說。一●●●●●用之。二●●●●●用之。此二說之中。上冥下契之義阿尾羅吽欠用之(云云)。一增加句。
軌上云。若增益念誦時。每眞言上下。加娜麽二字。若除災念誦時。每眞言初後。加以莎嚩(二合)訶二字。若降伏時。加以纈唎(二合一字)。又云。訶利訶(二字)卽是除災等增加句義。並稱所爲者名字(云云)。
供養法云。眞言初。以唵字後加莎訶。寂災用。若眞言初以唵後加?發。攝召用初後納摩。增益用。初後?發。降伏用○(云云)。
一成就遍數。
軌下云。如法供養作法念誦十萬遍。必得上悉地。若一百二百三百四百萬遍不作法。亦得成就。一切世間所求勝事無不隨意。除遣五逆事背恩德等。餘皆成就。若千萬遍必獲無生悉地卽同本尊之身○(云云)。
一陀羅尼句義。
曩謨(引)婆誐嚩帝(引歸命世尊)怛?(二合引)路枳也(二合三世亦云三界)鉢羅(二合)底尾始瑟吒(二合引)野(最殊勝也)沒駄(引)野(大覺)婆(去)誐縛帝(世尊)怛儞也(二合)他(所謂三義卽說之義)唵(引三身義九見頂相義)尾戌(引)駄野尾戌(引)駄野(清淨)娑(上)麽(鼻)娑麽三(去)滿跢(去引)嚩婆娑(普遍照曜)娑頗囉(轉舌呼)拏(鼻舒遍)誐底誐賀曩(六趣稠林)娑嚩(二合)婆(去引)嚩尾秫弟(自他清淨)阿鼻詵左覩?(引灌頂我)素誐哆(善逝)嚩囉嚩左曩(殊勝言教)阿蜜㗚(二合)哆(去)鼻灑罽摩賀曼怛囉跛乃(甘露又云灌頂不死句)阿(去引)賀囉阿(引)賀囉(唯願攝受又云遍攘脫諸苦惱)阿庾散駄(引)囉抳(堅住持壽命)戌(引)駄野戌駄野誐誐曩尾秫弟(如虛空清淨)鄔瑟抳(二合)灑(佛頂)尾惹野尾秫弟(最勝清淨)娑賀娑囉(二合)囉濕茗(二合千光明)散祖儞帝(驚覺)薩嚩怛他(去)誐哆(去引)嚩路(引)伽?娑(上)吒幡(二合)囉弭哆跛哩布囉抳薩嚩怛他(去引)誐哆紇哩(引)娜野地瑟姹(二合)曩地瑟恥(二合)哆(一切如來神力所加持)摩賀母捺哩(二合)嚩日羅(二合)迦(引)野僧賀哆(上)曩尾秫弟(金剛鉤鎖身清淨)薩嚩(去)嚩囉拏(鼻)播野訥蘗(二合)底跛哩尾秫弟(一切障清淨也所謂業障報障煩惱障清淨)鉢羅(二合)底?韈囉哆(二合)野阿(去引)欲秫弟(壽今增長皆得清淨)三摩野(引)地瑟恥(二合)帝(誓願加持)麽抳麽抳摩賀麽抳(世尊亦云法寶所謂福惠二種資糧)怛闥哆(去引)部多句致跛哩秫弟(眞如實際遍滿清淨)尾薩普(二合)吒沒地秫弟(顯現智惠清淨)惹野惹野尾惹野尾惹野(最勝卽是眞俗二諦法門)娑麽(二合)囉娑麽囉(念持定惠相應)薩囉嚩沒駄(引一切諸佛)曩謨毘婆尸寧怛他蘗多野(敬禮毘婆尸如來)曩謨尸棄曩〃〃〃〃〃(〃〃尸棄佛)曩謨毘舍浮吠〃〃〃〃〃(〃〃毘沙浮佛)曩謨迦囉?孫駄野〃〃〃〃〃(〃〃?樓〃〃)曩謨迦曩迦牟曩曳〃〃〃〃〃(〃〃?那含〃〃)曩謨迦葉波野〃〃〃〃〃(〃〃迦葉〃〃)曩謨釋迦牟曩曳〃〃〃〃〃(〃〃釋迦牟尼佛)曩謨阿梨耶(二合)嚩路枳帝濕嚩(二合)羅野冒地薩多嚩(二合)(敬禮觀自在菩薩)地瑟恥(二合)多秫弟(加持清淨)嚩日羅(二合)(金剛菩薩)嚩日羅(二合)薩陛(金剛藏)嚩日覽(二合)婆(去引)嚩覩(願金)麽〃(是我之義自稱姓名若爲他人卽稱姓名)設哩覽薩嚩薩怛嚩(二合)難左迦(引)野跛哩尾秫弟(一切有情身得清淨)薩嚩誐底跛哩秫弟(一切趣皆清淨)薩嚩怛地薩哆(去引)室者(二合)銘(去)三麽濕嚩(二合引)娑琰覩薩嚩怛他(去引)誐哆三(去)麽(鼻去)濕嚩(二合)娑(去引)地瑟恥帝(一切如來安慰令得加持)沒地野(二合)沒地野尾沒地野(二合)尾沒地野(二合)(所覺)冒(引)駄野〃〃〃尾冒駄野〃〃〃〃(能令覺悟能令者情速得覺悟)三(去)滿跢跛哩秫弟(正遍清淨)薩嚩怛他(去引)蘗多紇哩(二合)娜野(引)地瑟姹(二合。引)曩地瑟恥多(一切如來神力。所加持)摩賀(引)母捺哩(二合)(大印所謂如來大印)娑嚩(二合)賀(吉祥之句又云成就之義)。
此尊勝陀羅尼凡有九本。所謂杜行顗·日照三藏·義淨三藏·佛陀婆利·善無畏三藏·金剛智三藏·不空三藏·所譯本。及法崇注釋。弘法大師所傳梵本等之中。今以弘法大師梵字本。與金剛三藏所譯加字漢字本所雙書也。件梵本是弘法大師在唐之日。惠果阿闍梨所授多羅葉本也。七佛及觀音梵號載于此中異他本也(云云)。
一不空軌兩部之中依何部耶。
師傳云。未詳。彼軌以金剛波羅蜜爲成身。是爲依准兩界意故也。例如無畏軌依兩界意也。但金剛波羅蜜是金剛部母也。今佛頂尊是佛部尊也。此意未和會之耳。以金剛部母尊有爲佛部尊耶。可尋之。
一無畏二卷軌又依何界行法耶。
師傳云。無畏軌是依兩界意也。其文炳著也。故其曼荼羅不動(胎)降三(金)。二尊爲教令耳。其五智等文意多付金界。故菩提心義引之證金界之五輪成身耳(云云)。
尊勝佛頂略記(且依胎藏)。
亦名除障佛頂(無畏軌幷大日疏台軌說眞言文)。
亦名捨除(大日經台軌說印文)。亦名摧毀(忉利軌)。亦名除業(大日經密印品幷疏)。亦名最勝(日照經)。亦名勝佛頂(杜行經)。亦名摧碎(台軌列名文幷疏)。亦名大碎摧(祕錄云。是尊勝佛頂異名也。大唐內供奉百員大德所持誦者也)。
前方便如例。次啓白(乃至)唱禮(八葉九尊佛眼。次曼荼羅王云云次〃以上)。次驚覺(乃至)外五輪。次入佛三摩耶(乃至)無能害力明妃(已上三十二印或略之)。次大海(乃至)道場觀(定印如私記)。次三力偈(乃至)觀曼荼羅(如私記)。
私云。可想初門釋迦與除障佛頂等周匝圍繞。依帝釋善住天子諸入除障三摩地說尊勝陀羅尼。大日卽釋迦。釋迦卽尊勝。本迹雖是異。不思議而一(云云)。
次治路(乃至)讃(大日尊勝。釋迦四智)。次根本印(先三悉地次無所不至大陀羅尼次鉤印除障明)。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佛眼。次三悉地。次大陀羅尼。次除障明。次三部總。次諸天總。次又佛眼)。護摩(爲滅罪者息災。若爲延命者延命或增益。若爲已者鉤召)。火天曜宿(如常)。本尊段(大日八佛頂請供之)。勸請詞云。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除障佛頂等。
八大佛頂尊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大小杓油(如常)。次小杓油八反供八佛頂自餘供物皆然(或總一杓供之)。
八佛頂明。
除障佛頂。訶婪(二合)尾枳囉拏半祖鄔瑟尼(二合)灑娑嚩賀(有歸)。
白傘蓋。藍悉怛多·鉢怛羅·鄔瑟尼灑·ソハカ(有歸)。
勝佛頂。苫·惹欲·鄔〃〃〃〃(有歸)。
最勝佛頂。施·尾惹慾·鄔〃〃〃〃(有歸)。
光聚佛頂。怛陵·帝儒囉弛·鄔〃〃〃〃(有歸)。
廣生佛頂。吒嚕·吽鄔〃〃〃〃(有歸)。
發生佛頂。輸嚕·吽鄔〃〃〃〃(有歸)。
音聲佛頂。吽惹·欲·鄔〃〃〃〃(有歸)。
諸尊段世天段(如常。於帝釋所可加善住天子分)。
護摩呪(訶林呪。又有師說更問)。
番僧呪(大陀羅尼)。
後加持(大陀羅尼。或不動。或訶婪。東寺一說)。
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
●(疏云。訶是行。囉是垢。鄔是三昧。照是大空。云云義釋云。賀名難諸因緣。亦名自在。此是如來力無所畏神通之頂。能柔伏一切衆生業垢。皆令清淨。是故加羅字門。點大空義。云云)。
次根本印(乃至)奉送。次入佛三昧耶等。
次重作三密(金剛合掌頂上安之時。法界生印●佛頂印●三明皆加歸命)。
右爲自行聊以記之人不可用早破早破(云云)。
蘇悉地行法(如十八道)。
道場觀。
樓閣中有八葉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訶啉字。字變成金剛鉤。鉤變成尊勝佛頂。結跏趺坐白肉色。兩手臍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蓮花。於蓮花上置金剛鉤。戴五佛冠。眷屬團繞。
讃。印(內縛右風輪屈如鈎。尊勝陀羅尼)。
小呪(曩〃〃〃南訶婪〃〃〃更問之)。
已上在原深密抄。
義訣云。以五智相屈曲如鉤。能鉤衆生出空有海上。能鉤諸佛聖智入衆生心。若有菩薩作佛事時執持此鉤往於十方界。諸佛菩薩如風疾至無能違者。若人持者持如來智。若人見者見如來智。有能觀想此契相者是人速得一切如來大自在智。甚深三昧此智印力隨心攝召。皆悉成就。一切如來及諸菩薩等所有三昧以此智印普用攝持無前無後一時滿足(云云)。
金剛頂經疏云。從本極理而生此鉤。故云金剛所生鉤。鉤召諸佛汲引有情故鉤也(云云)。
又云。成就諸佛利有情事此鉤最勝(云云)。
大日經義釋說鉤印功能文云(云云)。
私云。右文等爲思三昧耶義。聊以抄之。
●(種子)●●●●(除奇也)●●(五也云除五陰歟)●●●(佛頂也)。
裏書云。
T76007701.GIF
永治元年七月十八日依院宣於鳥羽殿法印上綱被修此法之時。始立別壇被供帝釋善住天子等。以其旨令啓師明解返報云。尤可也內心所存也。炎摩四天尤可被加供之(云云)。別行成就法所說曼〃〃是成就壇歟。須儲此曼〃〃。對彼可修此法也。而世間所流布只無畏軌所說曼〃〃許也。未見不空軌本幷彼別行成就曼〃〃。又近代作法觀置大曼〃〃(若胎若金)修護摩。仍別儲此成就曼〃〃持誦陀羅尼請供諸尊。然者此小壇非如普通十二天壇等。是密儲別行成就壇爲法成就勝緣也。門葉存此旨勿披露耳。
已上師說爲後記之。
釋迦(左舒仰掌。當乳可舒。向外大與中指相捻。當乳婆薩嚩訖哩二合捨涅入索娜曩薩嚩達摩嚩無□反)。
帝釋(內縛。二風竪合如針。二空並竪鑠吃羅二合也ソハカ)。
梵天(定掌立向外。以空捻水餘指叙散。惠拳如常。鉢羅惹鉢多曳ソハカ有歸)。
善住天子(普通印。唵迦里也二合底瑟吒二合提婆弗怛羅二合ソハカ)。
魔王(定奉。火立風少屈火背惠拳按腰。嚕捺攞野ソハカ有歸)。
持國天(定拳。叙風屈如鉤。空指叙之。空風之間不相著。右手如是。以右腕側置左腕上唵地㘑二合多羅瑟吒羅〃鉢囉末駄那二合ソハカ)。
增長天(左腕側叙。以右腕側叙。置左腕上。二掌相背。各中指相鈎如索。二小指水指頭指大損各屈之。唵尾嚕荼迦藥乞叉二合地跛多曳二合ソハカ)。
廣目天(定惠各拳。以右背置左拳背以惠風鉤之。定風如索。但以二空各押火甲。唵尾嚕博乞叉那伽地跛跢曳ソハカ)。
多聞天(虛合。二地屈入內相交。二風屈端一寸許不著。唵吠室囉二合摩拏野ソハカ)。
私云。已上眞言有師說。可聞口傳。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大日如來眞言。一字金輪眞言。佛眼部。母眞言。護衞本尊眞言。尊勝陀。羅尼。當壇護摩。三部諸尊。火天曜宿。奉供。大壇供。護摩供。諸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年月日。
寬元三年九月九日於相州鎌倉將軍家久遠壽量院僧房以岡崎僧正(成源)。御本書寫畢。
同十月五日移點了則一交了。
同十月二十一日裏書又一交了。
遍照金剛兼胤(二十六十四)記之。
行林第七(尊勝上)。
行林第八。
一曼荼羅幷道場莊嚴。
軌(不空。云云)。其念誦處地堀深一肘半。地中若有瓦礫骨灰毛髮及諸穢物等。並須除之。若無還取本土。填滿築令平正。土若有餘其土吉祥。以瞿摩夷和好土泥地面令平正。又取瞿摩夷和水。誦無能勝陀羅尼二十一遍。加持瞿摩夷○加持已。從東北隅起首右旋塗之。塗已取觸葵葉或蓮子草葉。揩拭令其光淨。於上取白粉和水。以繩分九位拼之。石磨白檀香用塗九位。其九位者。中央安毘盧遮那佛位。右邊安觀自在菩薩位。觀自在後。安慈氏菩薩位。毘盧遮那佛位後。安虛空藏菩薩位。此菩薩左邊。安普賢菩薩位。毘盧遮那佛位左邊。安金剛手菩薩位。金剛手位前。安文殊師利菩薩位。文殊師利右邊安除蓋障菩薩位除蓋障菩薩右邊安地藏菩薩位。是名九位。並用白檀香塗之。以爲延請賢聖之位耳。上安帳蓋。四面懸幡。道場四邊。晨朝奉献乳糜。齋時獻酪飯幷甜脆食及以諸漿面諸菓子。四門安四香爐。四隅安四淨瓶。盛香水挿花或青葉樹技。以爲供養。四角燃四蓋蘇燈道場前念誦者座。安置閼伽香水兩境。所盛供養。取金銀熟銅瓷器。或新瓦螺盃。或新淨葉。餘並不堪。欲盛食時。先淨洗器覆之。以香爐熏內。旣盛食已。又須香煙熏之。以無能勝陀羅尼加持水灑之則於壇中。右旋布列。然後於壇前安卑脚床子。去地半寸或籍以淨茅蓆。念誦者坐之(云云)。
私依文圖之。
T76007801.GIF
下道場觀文云。四門四隅各四菩薩及八供養以內外供養(云云)。依此文者。可安四攝內外八供養菩薩歟。
二卷軌上云畫像品第七。
先須畫像擇取吉善好月好時日。於晨朝起首畫像。好月者。正二三四五八十二月等。好日時者。日月蝕時。或地動時。或鬼宿合日。或白月十五日二十三日等。卽喚畫師。先沐浴了。與三昧耶戒。便與三昧耶灌頂。每出入常須洗浴換衣。亦不得還賈。其畫物自疊。或好細布絹等物中。如法畫之。一依圖上如左。
T76007802.GIF
T76007803.GIF
其所畫絹氎等。大小隨意。中心畫大圓明。作白色。又於大圓內。分爲九院。八方置寶瓶。於瓶口中挿以名花。上三股縛折羅。中心圓外四隅安四寶及輪。皆以嚩折羅相拄。寶瓶及嚩折羅腰繼綵帶垂之。內圓明中畫毘盧遮那如來。首戴五佛冠。種〃寶花光焰。於七師子座上結跏趺坐。手結法界印。左圓明中畫白傘蓋佛頂王。首戴五智冠。左手執蓮花。於蓮花上安置傘蓋。右手揚掌向前。半跏趺坐。其身及頭光如五色車輪形。右圓明中畫最勝佛頂輪王。首戴五佛智冠。種種莊嚴。背圓光及以通身光。狀如車輪。具種種色。右手持蓮花。於蓮花上安八輪寶輪。光焰圍遶。於蓮花上結跏趺坐。左手揚掌。中圓明前圓中畫尊勝佛頂。亦名除蓋障佛頂輪王。於蓮花臺上結跏趺坐。作白肉色。兩手當臍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蓮花。於上安置金剛鉤。如上頂輪王等。種種光明五智冠等。一依瑜伽圖。皆於白蓮花座上結跏趺坐。而坐大日如來後圓明中畫放光佛頂。亦名光聚佛頂輪王。左手執蓮花。於花臺上畫佛頂印。於佛頂印上放大光焰。首帶五智寶冠。光明等。一如上說。右手揚掌。其尊勝頂輪王。左圓明邊中畫殊勝佛頂輪王。左手執鉤。右手揚掌。首戴五佛寶冠。種種莊嚴。輪光明等亦如上說。其尊勝佛頂輪王。右邊圓明中畫廣生佛頂王。右手持嚩折羅。左手揚掌。首戴五智寶冠光焰瓔珞等。一依如上諸尊等例。光聚佛頂王。右邊圓明中畫無邊聲佛頂輪王。右手持蓮花。於花上畫商佉。左手當嬭房上揚掌。首戴五佛寶冠。輪光莊嚴等隨意種種嚴飾。光聚佛頂輪王左邊圓明中畫發生佛頂輪王。左手執開敷蓮花。右手安右膝上半跏趺坐。輪光瓔珞同如上說。皆具大仁相慈悲喜捨。大圓明下左邊畫降三世尊。於半月輪中邪立作走勢。身體青色。狗牙上出。四手。兩手結三昧耶心印。一手結心印。一手執嚩折羅(二合)下右邊三角火光中畫無動尊。於盤石上半跏趺坐。一目怒出半。一目似合。咬下脣。一邊返出。赤髮交鎖垂下左耳後。畫肥滿童形。右手把釼左手執羅索。二明王中間修瑜伽者坐前安置香爐。其像向上畫寶蓋。兩邊六箇垂雲首陀會天。童子形。半身踊出。各執香花寶鬘等。一依如上圖。或如外觀像法。修瑜祇者。觀己身爲毘盧遮那法身。周遍法界同一體相。更無異相。我今略說觀像法則已竟。當一心奉持(云云)。
私云。右曼荼羅之外。有大灌頂壇幷祈雨壇。依繁不抄。可見軌文。
一卷軌云。凡欲作法受持佛頂尊勝陀羅尼神呪者。先須畫像。畫像法者。取好絹。或用白氎。絹用三幅高一丈。綵色中勿用皮膠。須用香膠。畫師須清淨不喫熏辛。從黑月一日起首。畫像滿七日。卽須遣了。當畫作甘露山。山中作種種樹林花菓流泉鳥獸。山中作禪窟。窟內作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佛右邊作天帝釋。一切眷屬圍繞。左作乾闥婆兒。名曰善住。容貌端嚴如似菩薩。頭髮衣冠亦復如是。以種種瓔珞花冠莊嚴。又以白氈巾斜勒左肩上。右手把毬杖。又作乾闥婆眷屬圍繞善住歌舞作樂。佛右各作兩箇四天王及其眷屬。又於佛左邊作大梵天王幷魔王。畫像了已。卽須作壇受法。作壇法者。先覓淨地勿令有瓦石。以五種香湯和淨土作泥。泥地方圓一丈。又作壇中心方圓。一肘內畫作一佛頂。青色。於壇四面外各安飮食。面別七分。四方各置一具香爐。燒衆名香。南門安一銅瓶。瓶中盛香水。東門安帝釋坐處。東門安乾闥婆兒善住坐處。於西門呪師自坐。面向東方。佛像面向西方。又以五色綵帛作幡。懸壇場外四邊。又安五盞燈。一盞處中高著。四盞四角下著。如似塔形。壇場內散諸雜花。供養物等。並作壇外四面安置。勿於壇內。七日作道場。七日之中於道場內誦呪。數須滿一萬遍訖。佛頂放大光明。呪師七日之中。須數數發露懺悔起大慈悲發弘誓願永不退轉。當爾之時卽知法成。更莫疑慮。
第一法者。若人欲得壽命長遠。不墮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及滅諸罪者。每時至心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起大慈悲憐愍一切衆生。卽得四惡趣罪業消滅(云云)。
第八法者。若欲得救地獄中一切衆生罪苦者。每時結佛頂印誦呪二十一遍。卽白四方散印。卽得罪苦滅(云云)。
第九法者。若人欲得施餓鬼[將/衣]水者。取淨水呪二十一遍。以水散灑四方。作施彼之心。鬼等卽得水喫(云云)。
第十法者。若有欲得救一切畜生罪苦者。取黃淨土呪二十一遍。散於畜生身上及散四方。卽得罪苦消滅(云云)。
第十一法者。若欲得救人天罪苦及墮落諸恐怖者。剪五色雜綵花呪二十一遍。將散三寶及佛頂上。卽得一切罪苦自然消滅(云云)。
第十四法者。若人欲得滅除一切衆生業障者。當以五色綵帛作拂。常用誦呪拂掃故像及故經。常作此法。卽得一切衆生罪障消滅(云云)。
第十七法者。若有國內被鬼病所著。及時氣疫病流行。當於四城門上以青紙寫呪。用白檀香木作函盛之。鎖函以蠟印函。當於四城門上懸之。以五色傘蓋函。門別安一本。卽得諸鬼及疫病等卽皆消滅。
第二十一法者。若有國王衰福欲至禍。當以難物作一百八箇浮圖相輪。又打金薄葉各書呪一本。於一一相輪最上頭函內盛之安置。卽得衰禍消滅福作延長(云云)。
裏書云。師曰。東寺人造一基寶塔。安百八流盤。以爲百八箇相輪未得其意也。流盤與相輪者各列物也。聖德太子四天王寺手印緣起云。塔第一流盤誓手自銘之。以爲佛法衰滅之微(云云。取意)。其塔有五層。有九箇流盤(世云九輪)。自下第一流盤于今有光映(半消黑)。天下諸塔以此爲本。作九箇流盤也。
傳教大師於西塔被立相輪樘。其形全異流盤。此相輪摚只在叡山更無餘方。因茲天下緇素普不知其形。暗摧成形。豈契合佛意哉。是不尋前蹤至愚之甚也。仍可造百八箇相輪樘專造一基塔。不可安百八流盤也。
私云。非流盤之證在軌文而顯然也。文云。又打金薄葉。各書呪一本。於一一相輪最上頭函內盛之(云云)。流盤何可云頭函哉。
西域記第一云?堵波(卽舊所謂浮圖也。又曰鍮彼。又曰私鍮發。又曰塔波。又曰藪斗波皆訛也已上)。
第二十三法者。若有女人欲求男女者。於一百日棄香美飮食。乞與貧病人喫。施食之時。口常誦呪。念念莫斷。如此作法。必獲福德男女兒子(云云)。
第二十八法者。呪師每欲出行之時。常作一拂呪之一百八遍。手常持行。若逢諸類一切畜生等皆拂之一遍。卽得畜生惡業離苦解脫(云云)。
私云。師傳云。古人持白拂。拂畜生。其詞云。汝是畜生發菩提心(云云)。依上文意也(云云)。
第二十九法者。若欲令先亡離苦解脫者。呪師當於屍陀林中安坐七日。日別三時誦呪任意多少滿七日已。卽取呪師坐處土散於四方。當散之時。亡者卽得離苦解脫。悉得生天永離惡道(云云)。
第三十三法者。若有諸龍。被外道等禁繫致令國中無雨。呪師當於有龍水泉邊。作一小壇。以桑木作杵八箇安於壇中。又以乳酪三垸亦安壇上。總呪乳杵等一百八遍。卽以木栓釘泉水四邊八處。又以乳酪寫於池中。又以金薄葉上呪。著荷葉上著泉中。呪師口云。善知識今有厄難。被諸外道繫。今此作法已訖。以陀羅尼護汝發遣。收領其荷葉與呪。設不去。呪師訶氣三遍。外道禁法卽便破壞。其龍卽得解脫無難。其龍當卽出來供養呪師。龍口云。曹主有何處分。呪師口云。汝可每依時興雲致雨。將此陀羅尼頂上安置。令汝等永得無難(云云)。
私云。師傳云。金薄廣打其金薄書尊勝陀羅尼裹荷葉入龍池也。此必有効驗(云云)。
右一卷軌所明三十四法略抄了。
一合爐。
私云。出二卷軌下祈雨壇。其文云。西面外去壇三五肘作護摩壇。一爐具四種爐形。及爐內四方各書種子字。其種子者。阿字方形黃色東色。訶字青色西方半月形。鑁字圓形北方白色㘕字赤色南方三角形。底各畫印契等。東方畫輪。北方畫蓮花。南方畫嚩折羅(二合)西方鉤。依本方畫之。或當方別造。召請火天本尊及諸明王等。一依如上護摩法則更無異。唯初日除災。第二日增益。第三日攝召。第四五日降伏。第六七日極忿怒降伏等事(云云)。
師傳。合壇樣如左。爐迴板一枚許小壇指爐塗細机三脚儲之。三方立之。前方隨法向之。爐底獨古三古等。各隨方如例造其形可置方方。爐內四方計分劑當方書種子其底安契(云云)。種子契印文有亂脫可見之(云云)。又說。唯以輪契置爐底。是總攝諸壇也。息災是諸壇之本故(云云)。
T76008001.GIF
正中方形是爐也。其外方形是板也。三面是机也。又方葉是增。八葉是敬。圓緣是息。角口是降也(云云)。又此四樣之外。加延命爐塗之。卽五種之爐一也(云云)。
已上師傳。
私云。智證大師御持本建立護摩儀軌云(此軌異於普通本)。若成總成法。蓮圓爐四方。胎中轉葉輪。次上安羯磨。復置五峯杵。四方悉畫鉤。是名總成法(云云)。
私云。此總成爐若是合爐歟可尋之。
一切能。
漢土傳來緣。
經(佛陀婆利)序云。昔婆羅門僧佛陀波利。儀鳳元年從西國來至此土到五台山。向山頂禮曰。如來滅後衆聖潜靈。唯有大士文殊師利。於此山中汲引蒼生教諸菩薩。波利所恨生逢八難不覩聖容遠涉流沙故來敬謁。伏乞大慈大悲普覆令見尊儀。言已悲泣雨淚。向山頂禮。禮已擧頭忽見一老人作婆羅門語謂僧曰。情存慕道追訪聖蹤不憚劬勞遠尋遺跡。然漢地衆生多造罪業。出家之輩亦多犯戒律。唯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能滅除惡業。未知法師頗將此經來不。僧曰。貧道直來禮謁。不將來經。老人曰。旣不將經。空來何益。縱見文殊亦何必識。師可到向西國取此經來流傳漢土。卽是遍奉衆聖廣利群生。拯濟幽明報諸佛恩也。師取經來至此。弟子當示師文殊師利菩薩所在。僧聞此語不勝喜躍。遂裁抑悲淚至心敬禮。擧頭之頃忽不見老人。其僧驚愕倍更虔心。繫念傾誠迴還西國。取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至永淳二年迴至西京○向西明寺。訪得善解梵語漢僧順貞。奏共翻譯。帝隨其請。僧遂對諸大德共貞翻譯訖。僧將梵本向五台山。入山於今不出(云云)。
善住天子七畜受生先世業因緣文。
經云(波利本)。爾時三十三天善法堂會。有一天子。名曰善住。與諸大天遊於園觀○卽於夜分聞有聲言。善住天子却後七日命將欲畫。命終之後。生瞻部洲。受七返畜生身。卽受地獄苦。從地獄出。希得人身。生於貧賤。處於母胎卽無兩目。爾時善住聞此聲已。詣帝釋所。白言聽我所說。具陳上事。爾時帝釋聞善住語已。須臾入定諦觀。卽見善住當受七遍惡道之身。所謂猪狗野干獼猴蟒蛇烏鷲等身。食諸穢惡不淨之物。爾時帝釋諦思無計。唯有如來。令善住得免斯苦。卽初夜分往詣誓多林園。而白佛言。世尊善住云何當受七返畜生惡道之身。具如上說。爾時如來告帝釋言。有陀羅尼名如來佛頂尊勝。能淨一切惡道(略抄)。
經(日照本)云。帝釋白佛言。此善住往昔之世。修何福業生天。復何因緣命終墮落。作七種畜生。復入地獄受苦多劫。雖得人身卑賤無目。又修何福感空中告令知其報。惟願世尊愍其善住及我等說是因緣報應之本。爾時世尊。告帝釋言。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毘婆尸。十號具足。涅槃後。像法中。有國名波羅奈。時有婆羅門子。父捨壽母孤養。年漸長大。向田營種。貧母爲之處處求食。未得之間食時稍晚。其子飢渴嗔心恚母。便出惡言。今日何緣不來送食。恨再三返復。出恚言。我母今者不如畜生。我見猪狗野干獼猴烏鷲之類。養育兒子。不令飢渴。如何我母不送食。怨恨未久之間。母得食遽持來至。慰喩其子適坐欲食。忽於空中見一獨覺。飛從南來其子頭面作禮。邀屈臨降。支佛就祈請。其子敷白茅座。獻淨妙花減其食分。棒以奉上比丘食已。爲說法要其子後出家。而被差作維那知事。時有婆羅門造立僧房安置徒衆。復有施主送多蘇油。時諸客僧在於寺食。維那見己心慳嗔恚嫌客煩亂。蘇油等味都不與食。客僧問曰。此是檀越施現前僧。何故留之不行徒衆。而是維那卒躁惡性。卽便唱罵爾客僧等。何不噉屎索蘇耶。爾眼盲耶。見有蘇油。我匿之乎。佛吉帝釋。爾時婆羅門子者。今善住是也。由其恚言將畜比母。今招七返作畜生身。又由作維那時出食穢言。業感令其常食不淨。慳僧食故地獄受苦。罵盲瞎故得無目報。帝釋當知。如是罪業。有因會報終不敗滅。帝釋善住得生天者。由彼過去供養支佛。聞法力故。由支佛騰空過時。其人發心仰於空中。傾心致敬由是功德。今賴空中神聲預報其報之者。卽是善住守殿神也(取心略抄此前緣諸本所不說也)。
善住天子持誦眞言轉業增壽文。
波利本云。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爲衆生。說增益壽命之法。爾時世尊知帝釋意之所念。說是陀羅尼法。卽說呪曰(云云)。
佛言。天帝我以此方便。一切衆生應墮地獄道令得解脫。一切惡道亦得清淨。復令持者增益壽命。天帝汝去將我此陀羅尼。授與善住天子。滿其七日。汝與善住俱來見我。爾時天帝於世尊所。授此陀羅尼法奉持還於本天。授與善住天子。爾時善住天子。受此陀羅尼已。滿六日六夜。依法受持一切願滿。應受一切惡道等苦。卽得解脫住菩提道。增步無量甚大歡喜。高聲歎言希有如來。希有妙法。希有明驗。甚爲難得令我解脫。爾時帝釋至第七日。與善住天子將諸天衆。往詣佛所。供養世尊繞百千匝。於佛前立踊躍歡喜坐而聽法。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善住天子頂。而爲說法授菩提記(取意。抄之)。
高山幢上四衢道中安置陀羅尼利益一切能文。
波利本云。佛言天帝。若人能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樓上。乃至安置?堵波中。若有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族姓男族姓女。於幢等上或見幢或與幢相近。其影照身。或有風吹陀羅尼上幢等上塵落在身上。天帝彼諸衆生所有罪業。應墮惡道地獄畜生閻羅王界餓鬼阿修羅身惡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爲罪垢之所染汚。爲一切諸佛之所授記。
又云。於四衢道造?堵波。安置陀羅尼。合掌恭敬旋繞行道歸命禮拜○眞是佛子持法棟梁。又是如來全身舍利?堵波塔。
極重罪人無救護者受持離苦文。
日照本云。若有一切苦難衆生。罪極重者無救護者。當於白月十五日洗浴清潔。著淨衣裳受八戒齋。於菩提像前正心右跪。誦此陀羅尼呪滿一千八遍。是人所有諸罪業障悉皆消滅。當得總持陀羅尼門。辨才無礙清淨解脫。
誦呪功能閻王放赦伺命歡喜文。
日照本云。若人生來具造十惡五逆四重根本等罪。自推乘此惡業命終之後必定當墮阿鼻地獄受諸大苦。經于多劫劫盡更生。若墮畜生雜類禽獸。修環惡道無復救護。是人應當白月十五日在菩提像前。以金銀器可受一升。盛好淨水安置壇內。受菩薩戒持齋潔淨。於壇西畔面東向像。燒香禮拜右跪繫念。至誠啓自誦此陀羅尼呪滿一千八遍。於其中間不得間斷。而以是水散灑四方及以上下。願令一切同得清淨。作是法已如上惡業。應入地獄畜生餓鬼便得解脫。一切罪報悉皆消滅。閻羅放赦伺命歡喜。不生瞋責反更心恭。合掌隨喜讃其功德。若捨其報生諸佛國。
聽聞眞言惡病消滅永離苦惱文。
波利本云。佛言若遇大惡病。聞此陀羅尼。卽得永離一切諸病。亦得消滅。應墮惡道。亦得除斷卽得往生寂靜世界。從此身已後更不受胞胎之身。所生之處蓮花化生。一切生處憶持不忘。常識宿命。
日照本云。若有四生衆生一聞是陀羅尼者。現生一期更無他疾諸苦惱事(以下文同上)。
雖未誦持但聞誦音薰習利益文。
日照本云。若人雖未誦持。但得聞此陀羅尼音一經耳者。卽能熏其賴耶爲佛種子。譬如小許金剛墮於地上卽能穿入。其地雖厚不能留礙。決至本際方乃當住。此呪亦爾一經耳者。卽能熏其習性要成正覺。煩惱雖重亦不障蔽。設墮於地獄畜生餓鬼。終不爲諸業報令其沈沒。要當乘是呪力。運增終至于佛地。
增益壽命文。
波利本云。若人命欲將終。須臾憶念此陀羅尼。還得增壽。得身口意淨。身無苦痛。隨其福利隨處安穩。一切如來之所觀視。一切天神恒常侍術。爲人所敬惡障消滅。一切菩薩同心覆護○爾時佛告四天王。我當爲汝。宣說受持此陀羅尼。亦爲短命諸衆生說。當先洗浴著新淨衣。白月圓滿十五日時。持齋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令短命衆生還得增壽。永離病苦一切業障悉皆消滅(日照本同此)。
義淨本云。亦爲短命諸有情說。若欲受持當淨洗浴著新淨衣。始從白月一日乃至圓滿十五日時。齋戒一心誦陀羅尼滿其千遍。令短命者命還增續。永離病苦。若常誦念復增壽命。
信施消滅文。
波利本云。佛言若人能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應消一切世間廣大供養。捨身往生極樂世界。若常誦念得大涅槃。
杜行本云。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罪滅福增衆人愛敬。命終之後生極樂國。
義淨本云。若人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應消一切世間殊勝供養。捨身往生極樂世界。
加持淨土散於亡者骨上離苦生天文。
波利本云。若人先造一切極重罪業。遂卽命終。乘斯惡業應墮地獄。或墮畜生閻羅王界。或墮餓鬼界乃至墮大阿鼻地獄。或生水中或生禽獸異類之身。取其亡者隨身分骨。以土一把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散於亡者骨上卽得生天。
日照本云。佛告天常。若人初亡及亡已久。有人以此陀羅尼呪。呪黃土一把滿二十一遍散其骸上。而是亡者卽得往生十方淨土。若亡者魂識已入地獄畜生餓鬼閻羅趣者。呪土霑骨便得解脫。卽捨惡趣而得生天。
禽獸雜類一聞眞言不復重受畜生身文。
波利本云。若人須臾得聞此陀羅尼。千劫已來積造惡業重障。應受種種流轉生死。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界阿修羅身。夜叉羅刹鬼神布單那羯吒布單那阿波娑摩囉。蚊虻龜狗蟒蛇一切諸鳥。畜生含靈之類。聞此陀羅尼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重受。
日照本云。若復有人。就於一切畜生耳中誦是陀羅尼。唯一遍者。而是畜生耳根一聞如是陀羅尼故。盡此一形。不復重受禽獸之身。應入地獄卽得免離。
尊勝破地獄云。口開舌擧震法界宮。蓮花藏諸如來出定。卽以摧破地獄七返之殃。起教菩薩善住天子也。人主頂戴乎冠中萬國清泰。節度觀察旌旗上書寫眞言。四方日安靜。專城太守鎭遏忠誠角上題字嚴警鼓遠聞。妖氣潜熾盛布千里苗稼洪潤。人無災疫。地土神祇風恬雨順。戰鼓上書。賊軍自降一人不損。
南謨娑皤怛他揭多(一)摩儞舌多儞部底(二)濕伐羅濕伐羅(三)禪摩駄都羯昆(四)摩儞摩儞摩呵摩儞(五)怛他揭多頡哩陀耶(六)摩儞娑婆呵(或本善住天子也。之次安此呪矣)。
寬元三年九月二十日於相州鎌倉名越禪室以岡崎僧正(成源)御本書寫了。
同十月八日移點校合了同十一月四日校合了。
遍照金剛兼胤(二十六十四)記之。
行林第九。
熾盛光法上。
一支度。
註進。
熾盛光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可仰佛師)。大壇一面。護摩壇一面。脇机四前。禮盤一面(各可有半疊)。燈臺八本。壇敷布二端。大幕一帖。名香(沈。白檀。薰陸。安息。茅香)。蘇少少。蜜少少。紙三十八帖(銀錢。幣帛等料。隨年可有多少)。蠟燭供料(飯料米五石六斗日別八斗布二段。油五升日別一升)。蠟少少。淨衣(白色)。御衣。壇供御明幷人供等(如常)。雜人等淨衣(如常)。番僧十口(若八口)。鋪設(可有之)。
永曆四年七月日。
於定林房被修支度也。
裏書云。無動寺相應和尚傳云。某年皇帝玉體不豫。有勅於仁壽殿大壇護摩壇兩壇阿闍梨一身兼修未竟畢。以平豫有勅賜度者二人。御衣數裝。
私云。傳文不云行法可尋見。俗家日記歟。大壇灌頂護摩壇本是一人行事也。一身兼修尤可然。但近代有兩壇時安請護摩師無其人時兼修之。有何妨哉。
註進。
熾盛光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一大壇所。
壇一面(方)。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基(可有半疊)。白布二端(壇敷料)。大幕五帖。酥少少。蜜少少。五寶(金銀眞珠瑟瑟頗梨)。五藥(赤箭·人參·天門·茯苓·石菖蒲)。五香(沈·白檀·欝金·龍腦·安悉)。壇供(能米七斛)。燈油七升。佛供覆(布二丈)。
一護摩壇所。
壇一面(方)。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基(可有半疊)。白布一端(壇敷料)。壇供八斛四斗。燈油一斗五合。芥子袋。佛供覆布二丈。名香(如上)。
一七十天供所。
大机二脚(長一丈廣三尺高二尺五寸)。上紙(某帖隨人才可有多少)。蠟七兩(日別一兩)。白米五斛六斗(日別八斗蠟燭供料)。油一斗五合(蠟燭料。日別一升五合)。大小麥·大小豆·各七斗。白布二段(蠟燭料)。檜榑三寸(銀錢蠟燭串料)。
一十二天壇所。
小壇一面(方三尺)。半疊一枚。燈臺二本。白布一段二丈(壇敷幷蠟燭料)。壇供能米二石一斗油三升。
一聖天壇所。
小壇一面(方三尺)。半疊一枚。燈臺二本。白布一段(壇敷料)。壇供能米三石。油三升。
一淨衣(白色)。
一御衣(有無形勢)。
一御祭文
一人供(如常)。
阿闍梨。伴僧二十口。承仕五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供料)。
一敷設雜器。
閼伽棚一脚。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一枚。呂子二覆。長櫃三口。新疊十帖(御壇所料)。疊三十帖(阿闍梨宿所料)。薦。屏風。手洗楾。自餘供所雜具(如常)。
右依。宣旨註進如件。
年月日。行事大法師阿闍梨。
右大略註之取捨可隨早晚。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
此尊經軌不明。此等事隨事臨時可依常儀耳。
一行法。
勘八家錄。熾盛光法不立別篇。雖然此法經軌云二本所被載也。
熾盛佛頂威德光明眞言儀軌一卷(仁運。仁字八家錄有之)。以此儀軌載於金輪佛頂法之中末。
私云。此軌奧批云。長慶元年八月鬼宿直日於西明寺和上本寫傳五部瑜伽教輩吉祥子金眞本記耳(云云)。
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一卷(達磨栖那譯。運)。
以此經載軍荼利法之中初首。
已上二本載於祕錄。
私云。以前二本經軌同本異譯(云云)。見其大旨誠可同本。自受用大日於法界宮爲自性眷屬說佛頂祕密三摩地。不明入修行法儀則私所傳受略錄二本。一池上撰百十八部二百餘卷之中不出此法經軌。次錄者是三昧闍梨隨於井房所被傳受六十四部六十餘卷之中此法儀軌三卷所載出也。
熾盛光儀軌一卷(不空)進官錄(不載之)。
此軌題目云大蓮妙吉祥菩薩說除災教令法經。亦云熾盛光佛頂。出文殊大集會經息災除難品。內題奧云。中天竺國大那爛陀寺梵僧尸羅跋羅三藏於興元府譯。筆受僧惠琳。貞元十二年譯。
私云。此軌委說曼荼羅幷諸尊印明。雖然不明行法次第。人師私記依此軌意。
熾盛佛頂光明威德眞言儀軌一卷。
祕錄載於金輪佛頂法之中末。
熾盛光念誦儀軌一卷。
已上三本載於次錄。私云。此軌但說根本印明。不明行法首尾作法。
熾盛光佛頂大威德銷災大吉祥陀羅尼經(不空)。
私云。此經同與前軌。但文頗略。延喜七年從大唐來商人隨身將來。進上左烝相也。卽從大殿而賜之寫得之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清涼房記也(云云)。
右經軌等。皆是此尊法本法也。但以除災教令法輪軌可爲最初譯。件儀軌者大唐德宗貞觀十二年譯也。熾盛佛頂威德光明眞言儀軌等者穆宗長慶元年譯也。自德宗貞觀十二年至于穆宗長慶元年經二十五年而已。慈覺大師御記云。依蘇悉地。總持院例時私記幷池上記等。同皆附悉地行法。全依大師御記幷池上記師傳等記行法次第。
先房中作法如例。次入堂禮佛著座如例(私云。開白時。先執香呂於禮盤上䠒跪。見迴左右。唱總禮三度。禮度禮拜。同伴同禮云云。但別尊法等中多加持供物等復有遍禮。然者光澤次行之亦無妨歟)。
次塗香塗手(例時記云捻可塗頭身足)。次加持香水加持供物等(如前)。次啓白神分等如例。次供養文(如例)。次唱禮。
先三身(如例)。
南無大曼荼羅主熾盛光佛(三反)。闍婆㘑婆哩多鉢羅婆怛佗蘖多耶。
〃〃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沒陀盧左儞菩提薩埵婆耶摩訶サタハヤ。
〃〃文殊師利〃〃〃〃〃阿利也曼殊室利〃〃。
〃〃金剛手〃〃〃〃〃嚩曰羅薩埵嚩〃曰羅跛抳〃〃〃。
〃〃救護惠〃〃〃〃〃跛里怛羅拏捨也摩底〃〃〃。
〃〃不思議童子〃〃〃〃〃阿里也怛里迦〃〃。
〃〃毘俱胝〃〃〃〃〃阿里也勃哩(二合)俱胝之。
〃〃觀自在〃〃〃〃〃阿里也眞多摩尼〃〃〃。
〃〃阿利耶阿薩羅那多菩地〃〃〃。
〃〃四大明王菩地〃〃〃。
〃〃大小自在十二宮天諸宿曜等〃〃〃。
〃〃三部海會〃〃〃。
大原說皆出梵云不動之次云。
南無嚩曰羅蘇盤儞〃〃〃。
〃〃嚩曰羅阿跛羅爾帝〃〃〃。
〃〃嚩曰羅烏苾麽〃〃〃。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熾盛佛頂 一切如來 祕密除災。
教令法輪 八大菩薩 四大明王。
十六大天 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成就 護持國主 玉體安穩。
寶壽長遠 天變怪異 未然消除。
諸不吉祥 悉皆除滅 宮內安穩。
諸人快樂 天下安穩 萬民豐樂。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次五大願。次三部。次被甲。
例時御記三部之次護身(用軍荼利印眞言等)。
次大護身(用熾盛光印眞言。但件印無儀軌面。准用師說)。
二手虛心合掌。二地水內相叉。開二風指屈如鈎形各立火背。但風端不令著火背也。二空並直竪以端令著火指之內第二節卽成爲三?印。誦光佛呪三反。又七反。復印五所於頂散之(眞言如軌)。
次被甲印。
誦眞言及作印。從頂摩觸下至於足散。舒二手十指也。眞言曰。
唵度比〃〃迦也度比鉢羅入嚩里寧娑縛訶。
次結髮印。
右手作拳。直舒大指以頭指押大指上令使圓曲。作此手印指。誦眞言三反已。置於頂上卽成結髮印。眞言曰。
唵戶祇摩契莎縛訶(誦三反。佛部)。
右印等池上記略之。
次地結。次金剛墻。
例時記。此次五輪觀。
先前有囕字形三角赤色。字變成火輪。念焚燒三千大千世界幷我貪嗔癡等煩惱。次念有空輪。次有風輪。次有火輪。次有水輪。次有地輪。而復合掌可誦欠唅囕鑁阿五輪成熟畢。次五輪上觀大海。
私云。內外五輪觀等具用之者如胎藏矣。
次大海印。次寶山。次寶師子座。次寶蓮花。
私云。大海寶山共出印明次二唯出明印金剛合掌也。各別印如蜜印四玄(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次以本尊印眞言置壇中。次護身本尊。
已上例時記次第池上記。五輪觀略之。大海印等印置道場觀後。
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墻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師子座。座上有寶樓閣。樓閣有無量莊嚴周匝懸列閣內有大曼荼羅(云云)。
次大海印明。次寶山印明。次寶師子座。次寶蓮花。次寶樓閣(已上五輪印明或不用之)。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
結本尊印當心。誦眞言。觀想本尊。位上有●勃嚕唵(三合)字。字變成金輪。輪變成本尊。身金色。從一一毛孔放無量光。從光中雨無量金輪。摧滅一切災難。首冠五佛。二手如釋迦。本尊放光照諸尊座位。應光諸尊顯現(云云)。
私云。結本尊印等者。師傳智拳印勃嚕唵眞言(云云)。
次治路。次成不動身印(如胎)。次振鈴。
次發願啓白(取香呂長跪頌之。啓白了拜之卽置香呂)。
儀軌云。弟子某甲(俗人稱姓名。若僧云比丘某甲。若大臣官長云某官姓名。若國王云其國號主姓名)。
我今歸命佛法僧寶海會聖衆。仰啓清淨法身遍照如來。普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菩薩衆·一切賢聖聲聞·緣覺·五通神仙·九執大天·十二宮主·二十八宿·衆聖靈祇·四大明王·護世八天幷諸眷屬·土地山門護法善神·業道冥官·本命星主。我今遇此災變(所求之願一一具言之)。其事相勅遊宮大天。願順佛教勅受我迎請。悉來赴會嚮此單誠發歡喜心。爲我某甲除滅如是急厄災難。我承大聖攝護慈力。遇聞此教。拔濟我等及一切有情輪迴苦業唯願九執天神依佛教輪。變災爲福。施我無畏令安樂住。當來共告菩提眷屬永捨愛憎互相饒益。願施無畏令我吉祥。
私云。師說若有祭文者直讀之。不可用儀軌文。凡讀祭文三度。所謂勸請時讃後又後鈴次也。禮拜同之。表丁寧也或只一度讃後用之。或隨方啓白之次讀之。
次送車輅(想車輅至各各本宮)。
次請車輅(想諸尊各乘車輅於虛空中成大輪壇來住道場空中)。
次奉請諸尊。
先結本尊印。誦眞言。以二頭指召之(三反)。
ㄙ云。其印如下註之。
次佛眼印明。
定惠合虛心。開風捻火背。二空並眞竪。如同五眼標。七念彼眞言。印眼及兩邊。眉間爲法眼。成佛慈悲眼(誦呪七反了。以印端拭五處。左右目並眉間也。想開五眼。指眉間爲佛眼。拭眉間時自下拭上。卽於頂散之)。
裏書云。師曰。先如文作印畢。念眞言卽先拭右目。次左目。次右眉。次左眉。並眉間是也。熾盛光儀軌私記智淵之記(云云)。
私云。戒壇僧都。是此中八大菩薩幷大自在等印。師說許出之。
眞言曰。
唵嚕〃娑普嚕入嚩(二合)攞(引)底(丁以反)瑟姹(二合)悉(引)駄路佐儞(平)薩嚩(轉舌)?他(二合)娑駄(引)?曳娑嚩(二合)賀(有歸命)。
心眞言。
唵沒駄路(引)左寧娑嚩(二合)賀。
次文殊師利菩薩印明。
以青蓮花契者。七念而三召。招之惠風度想乘師子王。來降於道場。與願令滿足(青蓮花契者。以十輪作八葉。卽屈十輪而稍多屈之。卽誦呪七反。以右手風度招之三反)。
眞言曰。
係〃俱摩羅迦(二)微(上)目乞底(二合)鉢他悉體(二合地以反)多(三)娑摩(二合)羅娑摩(二合)羅鉢羅(二合)底(丁以反)枳然娑嚩(二合)賀(有歸)。
心眞言。
唵(引)嚩髻曩娜莫(六字文殊)。
次金剛手菩薩印明。
二水內相交。地火並合竪。二空亦如地。風開五?形(誦呪三反。又七反。於頂散之)。眞言。
曩○赧戰拏摩賀(引)嚕灑拏(引)?。
心眞言。
曩○赧(引一)唵嚩曰羅(二合)幡抳(二)嚩曰羅(二合)薩怛嚩吽。
次救護惠菩薩印明。
定手金剛拳。端坐安腰側。惠手舒五輪直。當以掩其心。搩竪於空輪(誦呪三反又七反卽心)。眞言曰。係摩賀(引)摩賀(引)娑麽(二合)羅鉢羅(二合)底(丁以反)枳然(二合)娑嚩(二合)賀(有歸)。
次不思議童子菩薩印明。
定慧內相叉。一合爲拳印。貳風舒別屈。第三節對之。冷甲各相背。二空並直竪(誦呪三反又七反於頂散之)。眞言曰。
係(引〃引上)緊旨(慈以反)羅拽徙阿(去急呼)尾娑麽(二合)野儜曳娑嚩(二合)賀(引有歸)。
次毘俱胝菩薩印明。
定慧內合拳。風擧交上節(誦呪三反又七反於頂散之)。眞言曰。
薩嚩(轉舌呼)佩野怛囉(二合引)散儞(入二句)吽(引)娑頗(二合)吒野(三)娑嚩賀(有歸)。
次觀自在菩薩印明。
定慧金剛縛。忍願如蓮葉。二風蹙如寶。空輪並似幢。擧地交上節。是名小心契(誦呪三反又七反於頂散之)。眞言曰。
唵(引)鉢娜麽(二合)進跢麽抳(尼貞反)入嚩(二合)攞(引)吽(引入有歸)。
心中心眞言。
唵嚩囉曩鉢娜銘(二合)虎吽(二合引)。
已上八大菩薩印眞言。
次十六大天印明。
先大自在天印。
惠羽五輪舒。承頰儼然住。頭胝右方可令受領。定手作拳押腰(誦呪三反又七反卽心)。眞言曰(或可用大赦中之印歟)。
唵翳係曳呬摩系濕嚩囉野娑嚩賀(有歸)。
次大梵天印。
定手舒五輪。空指風上節。竪印可向右方也。右手作拳押腰。誦呪如前。上節者端與端相合也。眞言曰。
唵摩賀沒囉?摩曳翳醯曳呬娑嚩賀(有歸)。
次那羅延天印。
定印申五指。向外以空橫安掌中。惠拳置腰。眞言曰。
尾瑟拏(二合)吠娑嚩賀(有歸命)。
次覩史多天印。
以右手作如來勅印召六天。以大指捻無名指甲上幷小甲上。頭中指直竪。指末來去。眞言曰。
唵釼鎧肥地曳莎訶。
次帝釋天印。
二手內縛。二風立合如針。二空幷立。眞言曰。
鑠吃囉也娑嚩(二合)賀(引有歸)。
次日天印。
先合掌。風以下四指頭相拄前方大開。以二空頭各拄水下節。眞言曰。
曩莫囉怛曩(二合)怛囉夜(引)野曩莫素哩野(一)薩縛曩乞灑(二合)怛囉(二合)囉惹野唵阿謨訶寫(名位)設底(去)娑嚩(二合)賀。
次月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左手五指相著竪之小屈其高少許過肩卽成。蓮花中想有潔白月。眞言。
唵戰(上)怛囉(二合)曩乞灑怛羅(二合)囉惹野(名位)設底娑縛(二合)賀。
次火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右手五輪指直竪相著。屈空納著掌中。風屈中節與娑嚩訶相招。眞言曰。
唵阿誐囉迦阿嚕儗野(名位)娑嚩賀。
次水天印。
二羽內縛竪合二頭指。眞言曰。
唵母曩乞敬(二合)怛囉(二合)娑嚩(二合)弭曩(名位)契奴摩娑嚩(二合)賀。
次木天印(用鉢印眞言)。
唵婆嚩(二合)訶薩鉢(二合)底曩摩比跢嚩曩(二合)野(名位)摩攞縛囉駄寧娑嚩(二合)賀。
次金天印。
二羽內縛。舒竪二中指相叉之。但慧中指稍屈之。眞言曰。
唵戌羯羅誐駄縛(二合)羅縛(二合)邏惹野(名位)室里(二合)迦里娑縛(二合)賀(引)。
次土天印(用鉢印)。眞言曰。
唵捨泥殺作(二合)囉曩乞敬(二合)怛羅(二合)跛羅(二合)訶(引)摩曩〃(引)嚕波野(名位)普瑟吒(二合)迦哩娑嚩(二合)賀。
若存略時者。七曜用總印明始胎藏。
次羅睺羅天印。
定慧堅固合。雙建二空輪竪同於憧(一切執曜印)。眞言曰。
唵囉(引戶)曩阿素羅邏惹野塞摩捨曩野(名位)扇的迦里娑縛(二合)賀。
次彗星天印(同用一切執曜印)。眞言曰。
唵嚩日羅(二合)計都曩(引)乞敬(二合)怛羅(二合)暹惹野(名位)吽ソハカ。
次地天印。
先合掌。風以下四指頭相拄前方大開。二空各著風側。眞言曰。
唵畢哩體(地以反)微曳娑嚩(二合)賀。
次淨居印(五淨居天印眞言用其一。總持院例時私記者五淨居天印皆用之。可有口傳)。定手作拳押腰慧手舒五指。但風指少橫叉火背上以空押胸前面向左。餘輪眞竪。眞言曰。
摩弩羅達摩三波迦託〃那三〃忙縒泥娑縛(二合)賀(有歸命)。
私云。右諸天印明。大原記用諸天總印明(云云)。二手合掌(私書之)。
曩南路迦〃〃羯羅野ソハカ。
次十二宮(天神印)。
用一切執曜印眞言。亦名九執印眞言(云云)。
唵仡羅(二合)係(引)濕嚩(二合)哩(引)野(二)鉢羅(二合)鉢多(二合)孺窒(丁逸反)哩麽(二合引)野(四)摘計吽(引)拃娑嚩(二合)賀(引有上歸)。
私云。儀軌右請召十二宮天神眞言。
若別用印眞言者。一一梵字上加歸命句。下加地波多曳娑嚩(二合)賀(引)句。其印同用前一切執曜印。
依宿曜經出之。
二十八宿印。
軌云。不改前印相。空火各相交。令指著手背。是一切宿契。眞言曰。
唵(引)阿瑟吒(二合)尾孕(二合)設底(丁以反)喃諾乞察(二合)忙㘑(二合)毘藥(二合)儞(寧逸反)曩捺?(去)曳摘計吽(引)拃娑嚩(二合)賀(引)。
若別別用印眞言者。一一梵號上加歸命句。下加地波多曳娑縛(二合)賀句。其印同用前一切宿契。
依孔雀經出之。
護世八天。
先伊舍那天印(欲界小自在天名伊舍那)。
裏書云。師曰。印相如文。但屈風置火第三節側是也。
軌云。定手獨爲拳。火舒風屈節。由如立戟相。以印竪立高右。惠手作拳押腰。眞言曰。
嚕捺囉(二合)野娑嚩(二合)賀(有歸)。
次持國天印。
軌云。擧右手爲拳。以拳向左。師曰。此印作拳畢。舒空安風節側而如打物勢之是也。左覆自叉腰者。空與四輪相開押左腰也。名本護印眞言曰(在大教)。
唵地㘑(二合)多羅瑟吒羅(二合)羅〃鉢羅(二合)未駄那娑縛賀(有歸)。
次乾闥婆印。
定慧內爲拳。二水輪舒立。並竪運動明。音樂。眞言曰。
尾戌駄薩嚩(二合)羅嚩(二合)係〃娑縛賀(引)。
次火天印。
軌云。定手仰當心。大空相捻合。由如三角樣。慧手竪四輪。空橫於掌中。風屈三召之。眞言曰(在十二天軌)。
唵阿誐那曳娑縛賀。
次焰摩天印。
軌云。二手合爲地風乘入掌中。如同但拏相。名曰死王標。眞言曰(在十二天軌)。
唵焰摩曳娑縛(二合)賀(引)。
次羅刹天印。
軌云。定惠合掌。二水入月交。眞言曰(在十二天軌)。
唵地哩底曳娑縛(二合)賀。
次水天印。
軌云。定惠內合拳。二風如環相。眞言曰。
唵嚩嚕拏野娑嚩(二合)賀。
次風天印。
軌云。定手掘爲拳。地水如憧(以印向右)擧建相彼憧捶動。惠手作拳安腰。眞言曰。
唵嚩耶吠娑嚩賀。
次多聞天印。
軌云。三昧智惠手。內合交指拳。二火合其峯。盛之如寶狀。眞言曰。
唵吠室囉摩拏野娑縛賀。
私云。右護世天等印。大原記用諸天總印明。其印明如上註之。
次請召諸天印明。
二手堅實合掌。眞言曰。
唵薩嚩(轉舌)禰嚩(禰禮反)多(引)喃(二)翳醯曳(二合)呬(三)阿(引)儞(寧逸反)底也(二合)素麽(四)半左諾乞察(二合)怛羅(二合)攞護計都那嚩(二合)捺捨尾摩曩(六)阿瑟吒(二合)尾孕(二合)設底(丁以反)鉢哩(二合)體(他以反)吠曳(二合七)摘枳(註異反)吽(引)柞(八)娑嚩(二合)賀(引有歸)。
私云。大原記不用此印明。
次四大明王印明。
先四臂不動印明。
兩手金剛拳。風地曲如鉤。以安口兩邊。眞言曰。
怛羅(二合)吒阿慕伽賛拏摩訶路沙拏娑頗(二合)吒也吽怛羅摩也〃〃〃〃吽怛羅吒(半音)憾?(有歸命)。
次降三世印明。
二羽交臂金剛拳。檀惠相句竪進力。眞言曰。 唵(引一)遊波儞遊婆吽嚩日羅(二合)吽發吒。
次無能勝印明。
二羽虛心合掌。十輪之端相柱令蜜合。眞言曰。
唵呼嚧〃〃戰駄(去引)利摩橙祇寧娑嚩賀。
次烏瑟沙摩印明。
右手作拳。直立大母指印五處。左手作拳置腰。眞言曰。
唵俱嚕(二合)駄曩吽惹。
軌云。是等諸天印結愈招召之。令護道場人尼者皆滿願。
私云。右諸尊印明。總持院例時私記幷大原記安讃之次。依軌意者召請之時可用之。可隨時宜歟。
次緣生偈。次金剛合掌當心。
諸法從緣生。如來說是因。此法因緣生。是大沙門說。
次十二緣生滅。不散前印。
無明緣行乃至憂悲苦惱無明滅乃至憂悲苦惱滅。
私云。大原記以緣生偈普供養之次讃之前出之。
次遣除從魔(如悉地)。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捧器先祈願後明)。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飯食(在口傳)。
師傳云。初夜時至飮食供養之時召承仕二人告令一人取棚上蠟燭供一坏。承仕以折敷居之付火於蠟燭。獻阿闍梨。阿闍梨乍居禮盤取之。誦當天明幷飮食燈明眞言捧供之。而卽與次一人承仕。承仕又次折敷居之置於本棚前。承仕復取一坏。獻阿闍梨。如是輪轉供七十餘盞。尤有効驗也(云云)。此間助修誦諸天漢語(云云)。
次燈明(在口傳)。
師傳云。設七十餘盞燈明如前供之。而蠟燭供奉之是佳(矣)。用別盞尤煩故也(云云)。
次普供養。
師傳云。紙錢(若黃若白)七十餘捧設(不必用幣帛)普供養印明之次奉之准天等冥道等奉之。不必奉佛菩薩耳(云云)。
次讃(先本尊。次四智。次諸天)。
曩莫薩羅嚩惹拏野莽恕使抳薩羅縛惹獻地帶弩使尼他捨悉??拕羅部嚩弩迦鑁駄[尾@衣]薩莽悉第也尾儞也地跛左訖羅(二合)摩禮?曩謨悉都帝怛羅多哩左訖羅嚩哩底(二合)?曩謨悉覩帝(清涼房之傳也)。
私云。右本尊讃出總持院例時記同與甘露佛頂經之讃。但字頗異與今。或云可用普通讃(云云)。大原記云。可用佛讃(云云)。
次發願文(如先)。私云。有祭文者可讀之如前記次誓願(普印)。
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聖朝福德力。乃至法界力。水陸所生。隨方妙供。金剛歌詠。三密加持。廣大雲蓋。種種供物。普奉供養。本尊諸尊。諸天護法。慈悲攝受。護持國土。天下安穩。萬民快樂(云云)。
師傳云。例發願音唱之。總持院例時作法也。又東寺供養法之時有此作法也(云云)。
次禮拜佛。
先禮三寶。次禮本尊。後普禮諸尊(在口傳)。師傳云。阿闍梨助修共起居禮拜。
禮拜次第。
南無恭敬供養一切三寶。
〃〃本尊界會熾盛光佛頂如來(三反)。
〃〃金剛手菩薩〃〃救護惠〃〃。
〃〃不思議童子〃〃。
〃〃毘俱胝〃〃。〃〃觀自在〃〃。
〃〃十六大天。〃〃十二宮神。
〃〃二十八宿衆。〃〃護世八天。
〃〃大聖不動明王。〃〃降三世〃〃。
〃〃無能勝〃〃。〃〃烏瑟沙摩明王。
〃〃聖朝安穩增長福壽(三反)。
大原記以此禮拜。置後鈴後。迴向方便之前可有音曲(云云)。
次著座持誦。
大師記云。次持受人坐。㮈婆等座。謂跏趺·半跏·賢座令身端直。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日輪上。有□□字。字變成金輪。輪漸舒大擧體成金輪。輪變成本尊。毛孔飛光散首冠五佛相。二手如釋迦(云云)。
次根本印明。
私云。大師記品云。結誦根本印眞言。不出其印明。總持院記大護身之所出。根本印件印無儀軌准用師說(云云)。大原隨兩師所受給各異也。智拳印(持明房)三?印(池上)此印出熾盛光威德佛頂念誦儀軌。其文云二手內縛相叉爲拳。竪合二中指。各屈頭指於中指後如金剛杵形以二水指各押中指第二節文(云云)。
軌云。我今宣說陀羅尼曰(於娑發(二合)吒下應云扇底(丁以反)迦室里(二合)曳)。
私云。甘露佛頂經別譯幷熾盛光佛念誦軌等。皆同以此明爲根本眞言。
小呪。
持明房說云。熾盛光者卽八佛頂中金輪佛頂也。熾〃光曼荼羅。於輪上畫之故。以一字呪爲小呪也(云云)。此呪用三?印(云云)。
甘露佛頂經(法將)云。時大日如來舒妙金色臂。雙合二掌屈二頭指入掌以二大押之(如佛頂形)。以此大印安於心前。從印發生大金輪(云云具如文)。卽說金剛熾盛光明佛頂輪王自在十字眞言曰(云云)(可見經)我今更爲汝說祕密一字心眞言曩○南(引)婀(入聲)。
我今說根本密印法。以二手虛心合掌。以二頭指入掌中以二大指押之。是名心印一字之法(云云)。
若有善男子。修行此法。先於心中觀婀(引入)。白色成大月輪。量遍法界無上中下際。成大八輻金輪。又於一一輪中右旋布八色金剛輪。依前觀身爲大我。於輪臍中作頂輪王形。卽結成就一切事業佛頂諸佛心本三昧耶印。以二手散開十指並二掌根。卽以此印指上散安十字眞言。一一字上散無量百千雜色寶光。散射十方諸佛刹土。光明熾盛三世無等。卽以印手右旋如羂索環勢。一旋一佛一輪。九佛九輪八十一億俱胝數諸佛。如說色相花臺亦然。如是本初輪印之時。不令印光斷絕光焰。此印名攝一切佛頂輪王本三昧耶發生無邊諸佛羯磨之印。不假結護及供養門。速成諸佛大三摩地便成佛身(云云)。
ㄙ云。此經所說印等師傳等之中不云爲根本印其意如何。
次加持呪(如例)。
次正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本尊。次文殊等八大菩薩。次或諸天等眞言二十一反。次佛慈護。次大吉祥。次又佛眼。若修護摩者常壇明等消息在心)。
軌云。誦熾盛光佛頂陀羅尼○兼誦佛眼文殊等八菩薩眞言一百八反○諸天及宿曜眞言各念七反(云云)。
私勘瑜經。疏云。胎八字法中(云可之)彼大悲藏等有世天七曜二十八宿。故亦須加此六破七曜等三眞言(云云)。五大虛空藏法中云。今此五大虛空藏亦是明星天子本身故。處明星圓明中。又以七曜九執二十八宿而爲眷屬故此法中亦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眞言印(云云)。今謂此法以曜宿等尤爲相宗故此法中可用破七曜等眞言。
護摩(息災)。
大壇阿闍梨正念誦之時。護摩壇阿闍梨。光護身(三部等若不動)。
次立座。行向護摩壇禮拜(三反)。
次著禮盤。塗香塗手之間見迴左右脇机。若有闕物者召承仕可令補之。
次加持香水。遍灑淨(如常迴去垢清淨等略之)重又麗想淨爐繞草座。
次取一花去垢及光澤。卽當隔爐擲想花遍諸座(想遍草上也)。
次草座。上觀大曼荼羅(如大壇等位觀之。彼所擲之花是其所座也)。
次輪壇印明。
次捧香爐心念口言。
唯願諸天。降臨大壇。各本位住。受我微供。
次結大鈎召印。誦阿娑婆明未加曳醯呬句勸請諸尊(想大壇諸尊來而所觀置曼荼羅冥會一體)。
次四字印明(鉤召引入堅住歡喜意也)。
瑜經云。爾時復說金剛吉祥成就一切明曰。
其印相二羽金剛掌。以檀慧內相鉤戒方雙屈入掌。忍願相合如峯屈進力各捻忍願上節。以禪智各捻忍願初文。是名金剛吉祥印。
一切佛母三說成就一切明眞言曰。
其印以定慧手。作不動尊力印。以刀刃互挿掌中。卽成。若欲誦一切眞言。先誦此明三七返(云云)。
復說妙吉祥破諸宿曜明曰。
內縛統指節。並逼竪二空。是名破七曜。一切不祥印。
或云心眞言。
唵勃盧吽(引)宣底伽羅ソハカ(師說愛太睿仙同之)。
熾盛光要法云。大聖息五星災眞言曰。
唵薩嚩怛伍蘖多室哩(二合)曳娑縛(二合)賀。
破宿曜眞言。
唵(引)薩嚩怛羅(二合)室囉(二合)曳三麽曳ソハカ。
熾盛光消災大吉祥タラ尼經云。
大吉祥破宿曜眞言。
唵(引)薩嚩諾刹呾囉(二合)糝摩曳室哩曳扇底迦句嚧ソハカ。或云。愛太睿仙傳(云云)。
或云。二手虛心合掌。開二風指屈如鉤形各立火背。但合風端不令著火背也。二空並直立。以端令著火指之內第二節。卽成。名爲三古印。大上軌訛傳(云云)。天曆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乘睿相法性寺座主鎭朝所禀受。說云。熾盛通印是定印也。故軌云。釋迦(云云)。別印。師云。相交爲拳。舒二大。頭指相柱。舒二風各竪火邊勿相近。形如三?。並竪二空置二水上也。是師說也(軌不出之)。
次獻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取去供物安護摩支物(如常)。
次灑淨爐內。
火天壇(如常)。
曜段。勸請云。
我今稽首請。摩醯首羅等。七大天王衆。及以九執天。唯願降臨此(云云)。
供養時誦曜明。可想供養十六大天。或可用各別眞言。
宿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十二宮主天。二十八宿衆。唯願降臨此(云云)。
供養時誦宿明。可想奉供養十二宮二十八宿或可用各別呪(云云)。
本尊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本命熾盛光。唯願降臨此(云云)。
諸尊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八大摩訶薩。三部諸聖衆。唯願降臨此(云云)。
供養時誦三部總呪。可想奉供養八大薩埵幷三部聖衆或可用各別明。
世天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四大忿怒尊。八方護世天。及以諸天衆。唯願降臨此(云云)。
供養時誦普世明。可想奉供養四大明王護世八天幷諸天衆或可用各別明。
私云。或時於本尊壇凡此一曼荼羅七十餘尊皆請供之。以初三杓供本尊。以後三杓普供養屬諸尊(云云)。可觀念也。是又師說也。
世天段奉請送之後。更重請供火天。
先淨火。次扇火。次投花(房花用加持)。次誦偈。次召請。次四字明。次合供三反(世天段時殘攝分可供之)。次油(三反)。次令承仕以殘油滴入小大杓入供火中(置杓如常)。次祈願。次漱口。次投花。次發遣。次壇上掃地(如常)。
右一段祕之中祕也。先賢祕藏不妄授與近代殆將斷絕。仍粗示之。是非不知祕誡唯爲令法久住也。
次配備供具(如常)。次灑淨。次左方五供普供等(如常)。次取一花去垢擲大壇。想諸尊送大壇。次奉送印明(用前觀請印明除請句加送句)。次誦金剛輪陀羅尼一反(若三反)。次下座禮佛就本座。
私云。以上依師說記之。近代護摩壇阿闍梨不敢別作法。唯先灑淨許用之。卽就護摩諸尊各各直從大壇請供于爐中供了卽送大壇。不用都請都送之儀文理無據歟。
護摩呪。
●。若唯以當壇護摩呪通用供養尤可也(云云)。
伴僧呪。
儀軌眞言。
後加持。
根本呪或不動(云云)。
次還珠法如倒。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諸法有不可得義。●字諸法離塵不可得義。●字諸法損減不可得義。●字諸法邊際不可得義也(又俱如時處儀軌)。
私云。修護摩時可觀想。初從施主發心至于普世天供。此間種種事業皆悉攝在本尊大日寂靜智處室宅之中。願慈悲護念早令得大成就。乃至成佛之日令此善根而無散失。隨時隨事種種觀念(云云)。
次根本印明。次佛眼印明(佛眼)。次五供養(助修此間誦成就)。明佛眼小呪(云云)。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振鈴。次發願文(如前用否在心)。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懺悔詞(以普印當心)。
所設供具(可咲踈惡)。惱亂三寶。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施與歡喜。
次禮拜(乍居禮拜)。次解界。次奉送(或用大法或用十八道)。次三部被甲。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右行法次第大略記畢。不可爲指南(又云。可取捨耳)。依胎藏大法修此尊法者(行法如常)。
唱禮。
師傳云。八葉九尊(如常)。
南無大曼荼羅主熾盛光怛他蘖多那(三反)。
〃〃佛眼佛母等八大菩薩摩訶薩。
〃〃阿利耶〃〃。
〃〃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十二宮天〃〃。
〃〃三部〃〃〃。
觀曼荼羅。
師傳云。本尊佛頂釋迦院在觀謂最勝佛頂也。若釋迦卽是也。自餘諸尊等台曼〃〃〃皆有之。謂八葉八尊及十六大天十二宮二十八宿八天四忿怒皆有之也。二十八宿者木者作者等卽是異名也。
但供養法之時加軌中諸尊印明(云云)。
私云。盡諸會者別不可結加軌中諸尊印明。若唯修供養會者可讀之。次或根本印之次可結此歟。
又觀曼荼羅。以釋迦院最勝佛頂爲本尊者。於彼院可觀置此一曼荼羅。法印大和尚曰。迷融通義暗巧惡人。不受此儀歟努力努力。
都法別法等准他可知之不能具矣。
一眞言句義。
私云。不知誰人註。以持明房手跡本書之。其本批云。於此界專寫給(云云)。佉佉與明清禪供奉住所(云云)。
熾盛光上。第九。
承應元(壬辰)年以嵯峨二尊院本書寫之畢。
舜興。
行林第十。
熾盛光法下。
一道場莊嚴。
蠟燭供棚。佛前之外。以今一脚立便宜所居。蠟燭供至供養時。移居佛前。南圓私記以此棚立護摩壇前。可否在人意歟。
T76009201.GIF
軌云。恐王者生疑。權於紙上書一切諸天名字。怗於諸尊之下。令彼斷疑而生正信。若能梵書其名最爲上妙。若不識梵字者。隨方文字題之亦通(云云)。
謂別紙書諸尊名字。敷曼荼羅下帖著。又蠟燭數都盧七十六杯。但近來人人。七星山王行疫加供。爾者八十五杯也(云云)。
又蠟燭·供幣幷銀錢·護摩布施。天壇時。取集於壇場外。燒之(云云)。但初夜時畢燒之。有何事哉(云云)。
私云。軌云。幢幡花蓋嚴敷置此輪壇。以此壇場莊嚴。理在不言。況於文炳然哉。加之此法者。山門之祕鍵國家之珍重也。嚴麗極美儀則可竭忠。天蓋一張(寸法可依大壇廣其色白色)雜綵幡(可懸道場八方)。
又軌云。須常誦熾盛光佛頂陀羅尼晝夜不間。其所燒香當用沈水·白檀白膠·薰陸·白茅和之不絕(云云)。
私云。助修結番於道場不斷可念滿呪遍。又儲大火舍可燒不斷香也。
軌云。如其事逼不及作壇。但於幽靜深房清淨或伽藍之處。取淨床敷安輪壇。北面懸熾盛光佛頂輪王像。或對一忿怒王尊像亦得(云云)。
師傳云。修此時不懸彼曼荼羅。或懸一忿怒尊修之。謂不動尊也。若餘忿怒尊也。若本尊佛頂一像等也。以曼荼羅不可露顯也(云云)。
裏書云。敷曼荼羅如軌所說。具以可全圖繪之也。唯是爲國王修之時如此。若爲梨庶修之者唯畫八葉尊。諸餘天等准點位敷之。又設覆敷曼荼羅之上。每修時去之。每修時覆之。是恐塵穢憚露顯之故也(是師傳也)。
私云。軌圖曼荼羅文說九執等十二宮二十八宿了云。惟爲國王除災卽全畫天身。自餘凡庶已下除災不應畫天身。但置位書梵字天名。點星形卽得(云云)。
又云。嚴飾一淨房。深密之處建曼荼羅。勿使多人知見。若多人知見。卽求願難得災禍不除。若國王息災者。應嚴飾一深殿建曼荼羅。依教如法護淨嚴飾如經所說。勿使女人黃門奴婢下劣人見。觸穢道場(云云)。所謂及諸畜生皆是不吉祥之類器。若猪狗猫鼠盡勿令見清淨道場。
師傳云。祭文寶號七十天名各一通書之。置左脇机之上(云云)。
有圖說道場莊嚴蠟燭供三十六坏。
T76009202.GIF
已上裏書。
一淨衣。
軌云。持法人身著純白衣服(云云)。
一日數。
軌云。少則三日三夜。多或七日七夜。或二七日夜。乃至感應得吉祥警誡此爲最勝(云云)。
一遍數。
軌云。計千計萬。乃至落叉或三落叉億數。以得願滿爲限。亦不定數爲期(云云)。
一護摩。
軌云。至心持念兼作護摩(云云)。
又云。道場滿日依眞言教法。以蘇蜜酪乳木護摩(云云)。上文云。從傳教大阿闍梨親受眞言印契幷護摩法(云云)。
熾盛光要法云。或被羅睺掩蔽日月薄蝕。或彗見。或旱澇則當於道場中。隱密處身著皂衣。面南座。以燒屍灰。畫三角壇。於壇中畫彼羅睺星彗星等形。旱澇時畫龍形。於彼心上書彼人名。於中夜乃午時燒安悉香。念誦於眞言句中加彼名。以石榴枝鞭。彼形誦眞言二十一遍。每一遍一鞭。其災卽除。若五星凌逼強盛令攘亦作此法(云云)。
又云。若火星欲入南斗。應於一忿怒尊像下點南斗形形及點火星於斗中。畫彼設都嚕形。幷書名於心上。卽結印安印於忿怒尊像身上誦眞言七遍。於娑嚩訶句上加彼設都嚕名。忿怒厲聲誦眞言。所有災禍移而不順王者身上(云云)。
甘露佛頂經云。我今更說木印法。於壇木上刻一八輻金剛輪。於輪臍中書勃嚕吽(三合)字輪四面放光火焰印。背上刻八葉蓮花。花上置月天變形(阿闍梨言伏兎是也)。作此印已誦婀婀(急呼)。一字心眞言。作二十一遍。於清淨處以光明砂麝香塗之。以印〃心額喉頂兩肩上臍下兩膝上。誦一字眞言。婀字心一印一誦如是萬遍。卽得神通(云云)。
私云是成就壇之儀式歟。
一持誦者用心。
軌云。受學之僧須得身心戒品清淨。四重十重不應缺犯。若有缺犯不應爲他作是念誦。返招殃咎亦不効驗。持法之人常須清淨(云云)。
私云。於戲末世愚凡誰可修此法哉。
又云。正念誦時深發慈心。常以佛眼瞻視此輪上諸天形像。下心祈禱焚香發願求乞恩福。不應作降伏忿怒之心。便乖聖意必不相應。此等皆是大福德天仙行菩薩道。以誓願力受比天身。爲饒益有情故令諸剛強衆生怖畏作善。豈有將此凡夫下劣微分芥福垢穢之身。而欲折伏造化天仙。無有是處。審可思慮而乃行之敬而畏之。深起慈心愍念一切有情極厄難諸衆生等。願令解脫一心持誦熾盛光佛頂眞言。唯功多爲上(云云)。
一曼荼羅。
軌云。應當灑掃一淨房室。以白色牛承取未至地瞿摩夷。用白檀香水和吉祥香遍塗其地。又以香水數數散灑屋及四壁。便極清淨。於中圖畫比息災輪。若作曼荼羅地壇。應須依教掘地。除去惡物碎瓦破器。髑髏毛髮糠糟灰炭。蜣蜋諸蟲毒蛩之類。及以剌骨朽木礰石砂蜜等物。別取河岸堅好白土其味甘者。和香填築極令堅實。然後如法塗拭。先令畫人不食酒肉五辛遠離染慾。香湯澡浴著新淨衣。日日晨朝與授八關齊戒。於淨白緤上或淨素布上。畫此十二輻金輪。若作地曼荼羅。卽應撚五色粉。其粉一一色。各別以眞言加持七遍。或三七遍然後用之。或以綵色圖畫。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祈福事了卽須收之。若是地壇應以除去形像。不應久留。恐有蟲鼠汚踐。下愚人見及邪見外道。及五旃荼羅黃門奴婢等見。卽衆生聖皆不喜悅反招其咎。若欲將隨身遠行。卽於白緤上或絹素上綵色圖畫。或方一肘或二肘。大者不過三肘四肘。隨己力分畫七十餘尊佛。及菩薩諸天形像。依法安布。於輪輻間幷書梵字眞莫題名字。若爲國王應須大作地壇。或十六肘二十四肘。上至二十八肘。其數不同凡庶之人。恐王者生疑。權於紙上書一切諸天名字。帖於諸尊之下。令彼斷疑而生正信。若能梵書其名最爲上妙。若不識梵字者。隨方文字題之亦通。從輪心中平仰。畫一八葉白蓮花。於華心中以金或銀。畫一金輪佛頂。一字陀羅尼字悖嚕吽(三合長聲呼)字後先畫熾盛光佛頂。身諸毛孔放大光明。當佛前相對隔眞言字。當畫佛眼部母菩薩紅蓮花色。各持標幟印契。以於佛右邊畫文珠師利菩薩。作赤金色持本標印。於佛左邊畫金剛手菩薩。白紅色亦執標幟。皆半跏而坐四尊相對。更於文珠右邊盡不思議童子菩薩。文珠左邊畫救護慧菩薩。於金剛首右邊畫毘俱胝菩薩。於金剛首左邊畫觀自在菩薩。如前八大尊。各有色相標幟印契顏貌。以偈誦曰。
頂輪惟一字 奇特爲中尊 熾盛佛相儀。
毛孔飛光散 首冠五佛相 二手如釋迦。
右方文殊尊 首戴五智髻 左執青蓮花。
花上立智杵 右持大慧釼 半跏坐蓮花。
當前佛眼尊 身相紅蓮花 左持五眼契。
右作如來拳 左方金剛手 身貌白紅色。
右持仰蓮花 花上立五智。
裏書下文云。若得應効。其曼荼羅。便須收却不應久留。本法如是。若是地壇便須除鏟掃去。送於長流淨水之中(云云)。
或次界。明清云。件次第大師僧都所給也。
余試問云。若有五星攝一句之誠能耶。曆葛博士答曰。有之。卽云日月爲天子。五星爲臣佐。又云日爲天子。月爲后星。五星爲臣佐是也。以餘是以可知儀軌文□十六名十二大天者。可謂以五星攝一句之時。自然爲十二。然有今字誤。可謂十六者是不可。又文殊儀問云。十二故並是五星爲一句之意耳(云云)。
私云。軌文開五星時十五尊也。合五星者十一尊也。十六十二共以不叶。爲之如何。現圖加地天爲十六也。軌文所不見也。可詳之。
軌下文。請召十二宮天神。請召二十八宿。十六言次云。都請召諸天及七曜十二宮神二十八宿諸執幷眞言曰(云云)。
私云(台藏召請諸天明也)。現圖曼荼羅加地天依此意歟。
已上裏書。
左手執鈴契 半跏坐蓮上 次明不思議。
面貌赤金色 二手內合拳 二風屈相對。
令甲背相著 向文殊奉勢 復以救護慧。
身相如白蓮 慧羽掩其心 空端直舒上。
右明毘俱胝 貌玉而爲色 前定慧二羽。
定執未敷蓮 慧手上無畏 後二定慧手。
定執於念珠 慧手執軍持 次明觀自在。
亦號如意輪 左掌摩尼珠 慧舒施願印。
身皆白紅色 住大蓮花中 如是八尊外。
圓置一界道 繞於界道上 書四尊眞言。
所謂熾盛光 佛眼母菩薩 文殊金剛手。
蜜言背後書 白粉與金銀 皆通第一義。
於眞言外應畫九執大天主。所謂日天月天五星蝕神彗星。及大梵天王淨居天那羅延覩使多天帝釋天主。當佛背後畫摩醯首羅大天。共一十二尊。列位分布周圍一匝。各有所乘各有所執。唯傳受此法者知之。於此大天外又安界道。於道外竪畫一十二枚獨?金剛杵。通至外輪輞。以爲金輪之輻。於此輻間。當佛前面向佛。右邊逐日順轉。安師子宮次女宮次秤宮次蝎宮次弓宮次摩竭宮。此六宮在佛右邊。又從佛後順轉却向佛前。安寶瓶宮次魚宮次羊宮次牛宮次男女宮次蟹宮。此六宮在佛左邊與師子宮相接。當佛背後安虛宿。當佛前安七星宿。於此十二宮外安置二十八宿。各依本宮次第安置。惟爲國王除災卽全畫天身。自餘凡庶已下除災不應畫天身。但置位書梵字天名。點星形卽得。於二十八外周匝畫輪。緣如車輞形。金色闊狹大小與輪形相稱。於此輞上畫八方天王。當佛前安焰摩天。當佛於後安多聞天王。文殊師利背後輞上安水天。於金剛手背後安持國天王乾闥婆王。四隅四天。東北角欲界自在天。東南角火天西南角羅刹主。西北角風天。於此輞上空處。金銀書熾盛光佛頂眞言及緣生四句偈十二緣生經文。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又書十二滅句。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滅。令其分布遍於輞上。又於輪外應畫一百八箇青蓮花。葉頭如承此輪之勢。卽於一一葉上梵書一阿字。應金銀或用白粉。金銀最妙。葉外四邊界外方四緣周匝畫作界道。於界道上畫獨?金剛杵。相接周匝圍繞令合便成結界。於方界內輪外四角空處。畫四大明王以爲外護。於佛前右邊角內。畫四臂降三世明王青色。於佛前左邊角內卽畫無動明王青色。於佛後右邊角內。畫四臂無能勝明王紫黑色。於佛後左邊角內。畫四臂大力烏芻澁摩金剛明王赤色。此四大明王。並皆坐寶盤石上火焰圍遶。如是依教安布。名曰一切如來祕密除災教令法輪(云云)。
軌下文云。右於輪外一百八蓮花葉上各書一阿字令周遍(云云)。檢唐本。當佛正面畫輻(餘輻准知)今圖依妙知藏本。不當正面也。
此外界道獨?杵一方四カケリ。或本三カケリ。四方同前也。
此圖人人所持本多以不同也。仍且以妙智藏本·阿彌陀房本·禪定寺本爲規模。具以圖之。圖不同軌文。叵尋羨以前唐院正本授定。但至諸尊種子者。或依舊圖。或聞師說或檢大教且書之。恐不側聖旨檀愚管矣。
長久四年三月二十五日。釋長宴記之。
中臺悖嚕吽字事。
持明房說云。中心書字後畫佛頂事。是人法俱顯之也。但或先人後法。或先法後人等。是人法常儀也。今此曼荼羅先法後人故。於前書字。於後書號也卽此一字金輪是熾盛光也。故中心字卽熾盛光種子也(云云)。
私云。中臺書種子。有口傳更問。
一百八箇阿字事。
私云。是三十六禽也。十二時各有三獸。成三十六禽。更開爲一百八獸也。如下抄之。何故用●乎。師曰。●法界種子故也(云云)。
熾盛光形像。
大原決集云。檢或圖。佛頂其形如台藏四佛之形。而結大鉢印。坐身無瓔珞。背後流光。光中有小輪數多。其座須彌山。山外有海幷重重山等。軌云。熾盛佛頂儀。毛孔飛光散。首冠五佛相。二手如釋迦。法性房記云。二手如釋迦者。惠手舒五輪向定方。火空屈合端。地水風直竪。定手舒五輪仰當心。是說法相也。又樣如持鉢印。二空端合跓。置結伽座(云云)。
甘露佛頂經云。爾時世尊身現作攝一切佛頂輪王之相。手持八輻金輪處七師子座。○世尊以印又作八輻金輪。八方八色輪中。現八種色相花座。○於東方如來面前赤色輪中。現光聚佛頂輪王。手執如來頂印放大光聚坐赤色蓮花。於如來石隅黃色輪中。現發生一切佛頂輪王。手持黃蓮放黃色光明坐黃蓮花。於如來右邊白色輪中。現白繖蓋佛頂輪王。手持白傘放白色光坐大白蓮花。於後右隅中雜巧色輪中。現勝佛頂輪王。手持利劍放雜巧色光明坐雜色蓮花。於如來後紅色輪中。現除一切蓋障佛頂輪王。手持紅蓮花。花上有鈎。放紅色光坐紅蓮花。於左後隅青色輪中。現黃色佛頂輪王。手持三股縛日羅。放青色光坐青蓮花。於如來左邊綠色輪中。現一字最勝頂輪王。手持八輻金剛輪放綠色光焰坐綠色蓮花。於如來前左隅紫色輪中。現無邊音聲佛頂輪王。手持白螺放紫色光焰坐紫色蓮花。
爾時攝一切佛頂輪王。施八方坐位。各現八種佛頂輪王相已。時世尊復現七寶眷屬女寶馬寶主藏神寶輪寶象寶如意珠寶兵寶等。周匝圍繞此大輪四面(云云)。爾時世尊。復入鈎召三摩地。○十方俱胝諸佛。聞攝一切佛頂輪王鈎召。○俱到虛空法界大金剛寶峯樓閣。於虛空中而集(云云)。
爾時十方世界諸大菩薩。所謂金剛手菩薩。乃至普賢菩薩。一時咸集至虛空法界寶峯樓閣世尊輪王前。爾時八大菩薩各各現光明輪。各現作八大金剛明王。以持如來輪故。爾時金剛手菩薩。現作降三世金剛明王(云云)。
私云。法印大和尚曰。熾盛光法以此曼荼羅可爲本尊歟。總持院本似之。然人不爲覺知。此經熾盛光印明可爲根本印明也。更問。
八佛頂座位列本同之。
T76009601.GIF
右依上經文圖之。文意八菩薩現作八大金剛。然者以八大金剛可安第二院。又以七寶遶大輪四面。文意以七寶安第二重。以八大金剛可爲第三重。是別譯文者。諸佛頂現作大菩薩八菩薩現八大。今文不云佛頂現作八菩薩。更可詳之。
別本○作八方八色種頂輪王壇。次像三重。次第二院東赤色輪(如前經說)。如上八方佛頂。各放本色光明。各本菩薩金剛天衆攝一切佛頂輪王。放設八方坐○諸佛頂輪王各現光明。各各位八菩薩。第二八大金剛王。第三皆忿怒耶如來身持輪。放現金剛手菩薩。化作降三世○乃至第四日月天。第五宿曜(云云)(第四重日月天第五重宿曜云云)。
右依甘露佛頂經別譯意圖之。八佛頂。八大菩薩。八大明王是次第現作歟。尊勝無畏軌列今八佛頂。不空軌安今八菩薩准今軌意。八菩薩卽是八佛頂之故歟。但此事人人等決之更可詳之。
抑右曼陀羅熾盛光圖曼荼羅有多本之中未見此圖。先達口傳師說等之中。又不示之更可問達者。但以彼經用熾盛光之法者何。又捨所說曼荼羅。
T76009701.GIF
私云。佛頂甘露經云。以廣生佛頂九黃色佛頂也。
一功能。
軌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從首楞嚴三摩地起。遍觀大衆而作是言。我觀一切有情。無始已來流轉生死。妄業纒覆互相愛憎。感種種業報招種種災難。我承一切如來加持神力。略說隨世方便。除滅災障教令諸天。作扇底迦曼荼羅法。佛以巧慧教勅加持。日月星辰遊宮天衆。令發慈心。○若有國界日月薄蝕。或五星失度形色變異。或妖星彗孛勅押王者貴人命宿。或日月虧損於本命宮中。此時應用此教息災護摩。或遭大疫疾病流行鬼神暴亂。異國兵賊侵掠國人。若有明人先知之者。應當奏上置荼羅。帝主日日發虔敬心。親自發願祈請加護。必獲勝利惡賊消滅。若有也人忽遭厄難王難懸官口舌。或爲怨家[麥*力]逼。惡病纒纒綿醫療不差。當此之時。恐有危禍。或宿世怨魂命難死厄。卽依此教。圖畫建立除災法輪曼荼羅法。隱密精勤加持念誦。志誠祈禱衆聖天主。○若有難時。上從王者次及儲君后妃婇女。下及百寮道俗凡庶。本命宿上五星。勅押退行留守。或日月於上交蝕。彗孛惡星[麥*力]犯宿者。於是時中卽用此法。○如是依教作者。一切災難無不消滅除殄。時文殊師利菩薩告大衆言。我從聞此教法已來。常爲衆生如是演說。一切如來當證知我。宣說教令除災法輪竟。汝等天衆當如佛教敬順奉行。爾時諸天聞說此經已。皆大歡喜異口同音咸作是言。敬依聖旨不敢違越。信受奉行作禮而去(云云)。
持明房說云。上古人云。大唐青龍寺勅置本命灌頂道場。是主御本命院也。仍代代皇帝敬重彼本命院尤盛也。慈覺大師移彼青龍寺本命院於當朝上都延曆寺。建總持院爲公家御本。敬重此院(云云)。
一七十餘尊名數。
中台(悖嚕吽)。熾盛光。佛眼。文殊。金剛手。不思議童子。救護慧。毘俱胝。觀自在(已上中台)。
第二重。
軌云。凡執大天主。所謂日天月天五星蝕神彗星大梵淨居那羅延都使多帝釋摩醯首羅。共一十二尊列位分布。
法性房記云。九執者。日與月之天四五星木火土金水也。又加蝕神(梵云羅睺星)彗星(梵云係都星)卽成九執天(云云)。
大原決集云。日天等若合五星一十一尊也。若開五星者十五尊也。何云十二尊乎。私案云。檢曼荼羅加地天開五星十六尊也。若如軌文。合五星十二尊也。若爾者軌文脫落地天歟(云云)。
裹書云。慈覺大師傳云。三年春。皇帝崩。太子卽位。則令左近衞中將藤原朝臣良相手書曰。大師虛往實歸。希世傑立。雖末接唔。而常欽仰。右僕射與本師。本自相識故也。今依遺詔。十七日甲子。可有踐祚。夫大事之中。猶有障礙。大師宜始十五日迄十八日。轉讀大般若。以護念之。又擇童子中精練者一人。爲予落髮披緇。令入覺門。然則方賴熏修之力。長得泰山之安。其轉經不必羨多卷數。唯要字句分明盛悟神靈耳。良相重手禮曰。報書具啓殿下。然使者口傳。可修新密法。彼熏修之旨。具待指南耳。伏惟凡法依人興。所謂佛法興隆唯在人主。寧爲他可起哉。爲取委曲。更遣河雄。早以通示焉。大師奏白。除災致福。熾盛光佛頂。是爲最勝。是故唐朝道場之中。恒修此法。鎭護國基。街西街東諸內供奉持念僧等。互相爲番。奉祈寶祚。又街東青龍寺裏。建立皇帝本命道場。勤修眞言祕法。今須建立持念道場護摩壇。奉爲陛下。修此法。唯建立之處。先師昔點定矣。書奏降詔曰。朕特發心願。於彼峯建立總持院。興隆佛法。九月又詔曰。雖未建立道場而擇二七僧。且修件法焉。總持院置十四僧。自此而始矣(云云)。願主入道場念誦幷酬賞修師文。
軌云。若能一一躬親自入道場。至誠祈禱所犯天神。念誦熾盛光佛頂眞言。晝夜不間斷。兼誦諸尊眞言。若身不得自入道場者。或處津公私職務或事嚴君。應奉尊貴或處幽閨禁約。或乃身力不逮或家老少病患。或卑下身不自由或容寄他方無家無處。或近邪見惡人怨家之處難爲建立。卽應訪求一明解此法教之人。或道或俗慇懃求請。供彼所須令替身念誦。愼密精誠建立道場。然後酬賞劬勞令其歡喜(云云)。上文云。帝主日日發虔敬心。親自發願祈請加護。必獲勝利惡賊消滅(云云)。
私云。於彼院每年奉爲公家。開灌頂道場。每日修熾盛光祕法(總持院例時記其儀則也)。近代纔行灌頂。此法陵怠有心之人誰不歎之哉。
已上裏書。
第三重。
軌云。於此大天外又安界道○當佛前面向佛。右邊逐日順轉。安師子宮次女宮以秤宮次蝎宮次弓宮次摩竭宮。○又從佛後順轉却向佛前。
安寶瓶宮次魚宮次羊宮次牛宮次男女宮次蟹宮○與師子宮相接當佛背後安虛宿。當佛前安七星宿。於此十二宮外安置二十八宿。各依本宮次第安置(云云)。
二十八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已上東也。
斗牛女虛危室壁。已上北也。
奎婁冒昴畢觜參。已上西也。
井鬼柳星張翼軫。已上南也。
私云。二十八宿十二宮同重可安之歟。將第三重十二宮外位第四重可安之歟。軌文不分明。或云。曼荼羅五重如月輪。內院九尊。次院十六天。次院十二宮。次院二十八宿。次院護世八天。四角明王(云云)。
第四重。
軌云。於二十八宿外周匝畫輪緣如車輞形。○於此輞上畫八方天王。
持國天。火天。焰魔天。羅刹天。水天。風天。多聞。自在。
不動。降三世。無能勝。烏芻沙麽。
私云。以上七十七尊也。若北斗七星(加輔星)山王(三聖)行疫加此等者。都八十九位也或北斗(一位)山王(一位)行疫(一位已上三位加七十七九八十杯歟)。
一沙羅樹王佛事。
軌云。文殊於沙羅樹王佛所聞此妙法(云云)。
小軌云。釋迦〃〃〃○告文殊師利菩薩○我昔於過去沙羅樹王如來眞言(云云)。別本云。釋迦〃〃〃○告我今說過去沙羅王如來所說熾盛光大威德眞言除災難法(云云)。
法性房記云。熾盛光佛頂者。非五佛頂之內。指娑羅樹王佛爲熾盛光佛頂也。大日如來卽釋迦牟尼佛卽沙羅樹王佛卽入南方花開佛。定說熾盛光儀軌也(云云)。
私云。檢菩薩心義第五云。禮懺云。羅怛那(二合)三婆縛娑怛(二合)他誐都。此云寶生如來。金光明云。南方寶相。新譯云。寶幢。大佛頂經云。曷羅怛那?蘇摩鷄都羅惹耶怛他誐多耶。注云娑羅樹王如來。私云。曷羅怛那(二合)寶?蘇摩香花鷄都幢羅惹耶王。此則大日經南方開敷花王如來。亦云花開敷佛。金光明經云。寶相。新云寶幢。幢相同。是雞都隨見異譯。例如舊云信相。云妙幢。所言幢卽是寶花幢王之略名也。此寶幢佛亦名寶生(云云)。法性御記說更可尋之(云云)。
一三十六禽。
止觀云。大集明。十二獸在寶山中修法緣慈。此是精媚之主。權應者未必爲惱。實者能亂行人。○又一時爲三。十二時卽有三十六獸。寅有三(狸豺虎)卯有三(狐兎貉)辰有三(龍蛟魚)此九屬東方木也九物依孟仲季。巳有三(蟬?蛇)午有三(鹿馬獐)未有三(羊雁鷹)此九屬南方火也。申有三(狖猿猴)酉有三(烏雞雉)戌有三(狗狼豺)此九屬西方金也。亥有三(豕貐猪)子有三(猫鼠伏翼)丑有三(牛蟹龜)此九屬北方水也。
中央土王四季。三轉旣周。卽有三十六。更於一中開三。卽有一百八時獸(云云)。
弘決云大集十二時獸者。若五行中名十二肖。肖者似也。此十二神似彼故也。大集二十四云。○一獸每一日一夜遍閻浮提。餘十一獸安住修慈。文廣可見之。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熾盛光佛頂眞言護衞本尊。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蠟燭供銀錢幣帛供。神供。
右證依。仰旨(云云)。
承曆四年八月四日。權少僧都(大原)。
一切佛頂(亦云諸佛頂云大和尚釋)廣大攝大兩軌列之。於三佛頂之未對。
一切佛頂(亦云諸佛頂廣大攝大兩軌之列於三佛頂之未對受。對受記云。大和尚釋。一切佛頂者。應通名也云云。青龍註云。謂十方佛刹土微塵數諸佛之頂。頂是尊勝之義。卽得如來頂)。
五佛頂。
第一白傘佛頂。第二誓耶(譯爲勝頂)。第三微誓耶(譯爲最勝佛頂)。第四諦殊羅施(譯云火聚佛頂)。第五微吉羅拏(譯云捨除佛頂)。此是釋迦如來五智之頂(云云)。已上具緣品疏文。
三佛頂。
第一廣大佛頂(亦名廣大發生佛頂。亦名發生佛頂。一師說。恐是大轉輪佛頂)。第二極廣大佛頂(亦名極廣廣生佛頂。亦云廣生佛頂。一師說是高佛頂也。亦云音聲佛頂)五大院云。私詳道理法身生身自二途。又五佛頂釋迦五智三佛頂。大日三部。此三佛頂應在第一重。而在第三義稍難明。無畏軌。釋迦右五佛頂左四佛頂加一切佛頂合九佛頂。又第一重上方有如來頂。法全軌。釋迦左五佛頂右四佛頂。又加諸佛頂。第一重印列有如來頂及頂相也。義釋五本釋迦左四佛頂。音大火勝右四佛頂白最摧高。又第一重上方有如來頂。五大院云。私詳道理依經爲是法身生身豈各無頂。恐可云生身九頂法身一頂合十佛頂。又五佛頂五色及三佛頂三色次第可造。若不爾者和色甚難(云云)。
五佛頂經云。
一字佛頂(一)白傘蓋(二)光聚(三)高頂輪(四)勝頂輪(五別本云超勝)。私云。菩提場經同之。高佛頂之所。人師以朱註云。一師說。此極廣廣生佛頂也。一師云。發生佛頂。私云。一尊異名也。發生佛頂梵云阿毘揭多(云云)。
奇特佛頂經列八佛頂。
遍照佛頂(一)白傘蓋(二)光聚(三)高佛頂(四)勝佛頂(五)摧毁(尾枳羅拏六)摧碎佛頂(七)一字佛頂(八)。
尊勝二卷軌列八佛頂。
白傘蓋(一)最勝佛頂(二)尊勝佛頂(三)光聚佛頂(四)勝佛頂(五)廣生佛頂(六)無邊音聲佛頂(七)發生佛頂(八)。
ㄙ云。甘呂佛頂經列八大佛頂。但以廣生佛頂名黃佛頂。自餘皆同今(矣)。
又五佛頂八佛頂大教之說別軌之說同異難知。追可勘定之。
熾盛光法下。第十。
承應二(癸巳)年正月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二月下旬命松安寫之。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十一。
准胝法。
一支度。
註進。
准胝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一名香(沈。白檀。欝金。龍腦。安息)。
一酥。蜜。
一壇。燈臺。脇机。禮盤。半疊。爐。桶等(如常)。
一壇敷布。大幕等(如常)。
一淨衣。
一燈油。壇供人供等(如常)。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淨衣供料)。
一閼伽桶。神供桶。手水桶。小杓等(如常)。
一供所。雜具。僧房。裝束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阿闍梨。
依獨部經等意者。明鏡一面。可載之文不云。其大先達被注修法支物。此法中云。明鏡(云云)。依彼經等意歟。
一起首時分。
經云(祓軌不空)從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
軌云。從月一日至八日(息災)從八日至十五日(增益)從十六日至二十三日(攝召敬愛)從二十三日至月盡(降伏。云云)。
獨部經云。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如是十齋(云云)。
私云。或人云。六齋日者。諸經見之。十齋日文唯在此經(云云)。
一向方。
不空軌幷金剛智經等(息災向此方。乃至降伏向南。如常儀)。
一行法。
七俱胝佛母准胝大明陀羅尼經(金剛智)。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名稱大城。祇樹給孤獨園。愍念未來諸衆生故。說過去七俱胝准胝如來等佛母准胝陀羅尼(云云)(不空本云。卽入准提三摩地。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云云)。
此經唯說根本眞言別行成就。不說印契行法儀則。
七俱胝佛母准胝大明陀羅尼念誦法門(金剛智)。
此法中說念誦觀行供養次第悉地佛部軌儀也。可謂蘇悉地中准胝佛母持明行法。
七俱知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祓軌不空)。
此經軌意同於金剛智譯經軌。可同本異譯矣。此外有獨部經等。大綱同於前經軌等。今依悉地通法而記行法次第。
先前方便(如常)。唱禮(奉衞)。
三身。南無曼荼羅主七俱胝部母冒地薩埵〃〃〃〃(三反)。
〃〃五大明。大小。三部。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准胝佛母 七俱胝佛 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
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
金剛智軌。三部三摩耶後。以根本印爲護身(誦根本陀羅尼)。次辟除(用烏瑟沙麽印明)。
不空軌。用第二根本印。眞言曰。
唵迦麽黎尾麽黎准胝娑嚩(二合)賀(金軌。無此眞言)。
次地結。次金剛墻。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墻內。有大壇。於壇中心。想八葉大蓮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寶樓閣。垂諸瓔珞繒幡幢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飮食。摩尼爲燈(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
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母字。字變成賢瓶(白青色。瓶口有花)。瓶變成七俱胝部母。白黃色。有十八臂。持種種三昧耶形。著白輕羅綿。坐赤蓮花。額有眼。眷屬圍繞。
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次寶車輅。
不空軌云。想七寶車輅。佛部使者。駕御七寶車輅。乘空而去。至於色界頂阿迦尼吒天毘盧遮那佛宮殿中(云云)。
金剛智軌云。車軌上有白蓮花座。如所畫像形。心中想念如在目前(云云)。
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用佛部心印明)。
不空軌云。結請本尊印。從車輅下降於道場。准前第一根本印。以二大指向身招。誦眞言七遍。眞言曰。
唵者禮主禮准胝翳醯曳(二合)婆誐嚩底(丁以反)娑嚩(二合引)賀。
問。前第一根本印何耶。答。此軌依金剛智本。云樂也所謂金剛智本。三部三昧耶後。出根本印至布字。次又出根本印(云云)。第二根本契(云云)。不空本三部。次云。結第二根本印(云云)。是皆依金剛智本。而云第二第一等也。臨文可知之。
問何故依金剛智本耶。答。金剛智者。師。在前譯經軌。不空者資。在後重譯。尤可依師本事。
私云。迎請印。或用通法而不用本法。或直用本法而不用通法。或並用之。可隨時宜矣。
次辟除從魔(不空軌。用無能勝印明)。次示三昧耶。
私云。金軌。有迎請而無辟除幷三昧耶。不軌。有迎請辟除而無三昧耶。
先德說云。問。就召請等三印。召請只請聖。何魔來故云用辟除。辟除只除魔。何去聖者故示三昧耶。答。此事難思。但後二印明。諸文出沒。凡有四說。或唯有辟除無三昧耶。此說甚多(私云。如今不空軌是也)。或唯有三昧耶無辟除。如經第七及隨行軌等。或二俱有。如胎軌。或二俱無。如不動法花軌等(私云。如金剛智軌。又是也)。以之案之只隨宜也。且述今軌(私云。胎軌也)云鉤印一往召請聖衆。亦有深意。如經第七及義意云。召佛菩薩及召請不善衆生。害其惡心。以要言之。普召一切衆生今得道也(云云)。旣普召集。須除魔留聖。故有辟除示三昧耶。此表諸佛誡惡勸善二教門也。
問。若言普召爲今得道。云何辟除。答。辟除誡惡也。由此斷惡。豈不得道。然辟除魔時聖衆退散。多出師說未得本文。若無誠證不可必會。若有誠證可會。釋云。佛製誡勸二教門已還。同善惡類。示恐怖歡喜故。行者行誡門佛則表恐怖。行者行勸門佛亦表歡喜。大聖大術唯爲利生也。
問。佛無惡何誡耶。答。或現病行。或表性惡。又云。鉤印普召善惡二人。此表分別善惡法門也。辟除普除聖魔二衆。此表空善惡諸法也。如言如筏喩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示三昧耶。唯留聖衆。表雖空罪福而滅罪生善也(云云)。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
不軌。花座次出澡浴印明。以前閼伽宛洗足。
次成身業身。次五供。次普供。
次讃(金軌不出讃。不軌有讃。但字句繁多。似難行用。或可用四智心略。或可用佛讃)。
次布字。
金軌云。結布字契。以二中指二無名指向內相叉。二大指二頭指二少指並直竪頭相著。卽成。想自身猶若釋迦牟尼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圓滿身光(云云)。
頂。●唵(白色如月)兩目。●(色如日月)頸上。●隷(紺瑠璃色)心。●祖(色如皎素)兩肩。●隷(金色)齊中。●准(黃白色)兩髀。●胝(淺黃色)兩脛。●莎縛(赤色)兩足。●(滿月色)。
一一依字次第皆以契觸布之(云云)。
不空軌云。●(兩目童人上)●(左右眼上)●(頸上)●(心)●(左右肩)●(齊上)●(左右髀)●。
此軌不云字別色。若作息災。增益。降伏。敬愛。隨四種法。白黃黑赤(云云)。
私云。布字法者。先起自心(云云)。然者先可布心字歟。
不空軌云。由想布眞言結印加持。故行者身卽成准胝佛母身。滅除一切業障。積集無量福德吉祥。身成金剛不壞體。若能常專注觀行。一切悉地。皆得見前。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云)。
次根本印。
金軌云。第二根本契。以二手向外相叉。二頭指二大母指。並直竪卽成。妙言曰。
那莫颯多南三藐三勃陀俱胝南怛姪他唵左隷祖隷准胝莎嚩訶(誦七返。以契於頂上解散)。
私云。三部三麽耶後。出准提佛母根本身契。其契相先以二手小指二無名指。相叉入掌。二中指直竪頭相著。二頭指附二中指上節側。二大指各附二頭指側卽成(云云)。不軌。唯云結根本印誦根本眞言。第二不云。第一不云耳。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一字。次又部母)。不軌云。以左手無名指大指承珠。右手以大指無名指移珠。手如說法相(私云。如說法相文可案之)。
其聲不緩不急。心專注不異緣。觀自身同本尊身相形具足。
金軌云。想七俱胝佛母口中七俱胝陀羅尼文字。一一字放五色光。入行者口裏。安自心月中。右旋布置。卽誦本尊陀羅尼一遍不急不緩。不得高聲。須分明稱字而令自聞。常取一數爲定。如有緣事。亦不得減數至一百八已下。此名聲念誦。
不軌云。若不定一百八。卽不宛求悉地遍數。念誦畢已。蟠珠於掌。頂載發願。安珠於篋中(云云)。
護摩(軌說息災。增益。敬愛。調伏四種法)。
六壇作法(如恒。諸尊段有無隨形勢)。
經云(不空)若患重病者。誦眞言一百八遍。稱彼人名。以牛乳護摩卽差。
又法國中有疾病。七夜以油麻粳米。和蘇蜜作護摩。卽得災滅國土安寧。
又法若女人無男女。以牛黃於樺皮上。書此眞言令帶。不久當有男女。
又法或女人夫不敬重。取一新瓶滿盛水。於瓶中著七寶及諸靈藥五穀白芥子。以繒帛繫瓶項。以眞言加持一百八遍。令女人結本印安頂上。以水灌頂。卽得寵愛敬重。非但敬重亦得有子息。在胎牢固(云云)。
護摩眞言。
軌云。息災眞言曰。唵者禮主禮准泥(令某甲爲他人念誦稱彼名)扇(引)底矩嚕(二合)娑嚩(二合引)賀。
私云。餘三法各改息災句。置當法句。
伴僧後加持同用上呪(但加歸命句。除當身句)。
次入三摩地(定印)。
不軌云。卽結定印端身閉目澄心淨意。當於胸臆身內炳現圓明如滿月皎潔光明。起大精進決定取證。若能不懈怠專功。必當得見本源清淨之心。於圓明中想唵字。餘八字右旋。於因明上布列。於定中須見眞言字分明。旣不散動得定。卽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思惟字母種子義。唵字者。是三身義。亦是一切法本不生義。左字者。一切法不生不滅義。禮字者。一切法相無所得義。祖字者。一切法無生滅義。禮字者。一切法無垢義。准字者。一切法無等覺義。泥字者。一切法取捨義。娑嚩(二合)字者。一切法平等無言說義。訶字者一切法無因義。由一切法本不生故。卽得不生不滅(乃至)由平等無言說故。卽得無因無果。般若相應無所得以爲方便入勝義實際。則證法界眞如。以此爲三摩地(云云)。
次根本印。次成事業身。次五供普供。次讃。次閼伽(不軌。根本印。次有澡浴印讃。次獻閼伽云云)。
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火院左轉)。次奉送。次三部護身。次下座禮佛。次堂外作善。
金軌云。讀誦大般若或花嚴或無邊門或法花楞伽涅槃大乘經論等。思惟講說。或以七俱胝佛像塔印。香泥。砂上紙上隨意印之多少。如念誦(云云)。
右依悉地通法而略記之了。唯是爲自行也。人更不可用之。
依胎藏大法行之者。可有多意。
若依大悲大壇者。行法如常。
尊位。遍知院左方佛眼北。
私云。現圖雖安此尊。經軌之中不說其印明形像。
或嘉會壇。或隨行(如前之)。或釋迦別壇(如先。但可想釋迦入准胝三摩地。如經意)。或佛母別壇(如佛眼抄)。
若依金界行之者。金界之中。未見此尊印契。密言形像。不如不行之。若猶欲行者可作大日卽本尊觀(云云)(如先先)。
一遍數
不空經云。九十萬遍(金剛智本同)。
又云。七十萬遍(金本同)。
一僧數。
不軌云。請七僧(云云)。
一念珠。
不軌云。卽取菩提子念珠。具一百八。依法貫穿。卽以塗香。塗其珠上(云云)。
一隨所求法門觀尊像。
金軌云。若求不二法門者。應觀兩臂。四無量四臂。六通·八聖·十波羅蜜如次六八十臂。若求如來普遍廣地者。十二臂。十八不共·三十二相·八萬四千法門。如上觀念(取意。不空軌無此文)。
一形像幷曼荼羅。
不空軌云。次說准胝佛母畫像法。
取不截白氈去毛髮者。於淨壁。先應塗壇。以閼伽飮食隨力供養。畫師應更八戒齋。清淨畫像。其彩色中勿用皮膠。於新器中調色。應畫准提佛母像。身黃白色。結跏趺坐。蓮花上。身佩圓光著輕穀。如十波羅密菩薩衣。上下皆作白色。復有天衣角絡瓔珞頭冠。臂皆著螺釧。壇慧著寶環。其像面有三目。十八臂。上二手作說法相。右第二手作施無畏。第三手執釼。第四手持寶鬘(金軌云把數珠)。第五手掌俱緣菓(金軌云。微若布羅迦。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國有)。第六手持鉞斧。第七手執釼。第八手執金剛杵。第九手持念珠(金軌云。把寶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寶幢。第三手開數紅蓮花。第四手軍持。第五手羂索。第六手持輪。第七手商佉。第八手賢瓶。第九手掌般若梵夾。蓮花下畫水池。池中難陀龍王。塢波難陀龍王。拓蓮花座。右邊畫持誦者。執香呂瞻仰聖者。准提佛母矜愍持誦人。眼下顧視。上畫二淨居天子。一名俱素陀天子。手持花鬘。向下承空而來供養聖者。於像下應書法身緣起偈(云云)。
又云。以檀香塗九箇聖位。如滿月(云云)。
又云。用陀羅尼九字。布列於行者身。卽成以如來印。八大菩薩所加持身(云云)。
金軌云。磨白檀香塗作八曼荼羅。猶如滿月。或似八葉蓮花(云云)。
私云。九箇聖位何等尊哉。八大菩薩又誰哉。可尋之。
圖云。白黃色。十八臂。持種種三昧耶。著白輕羅綿。坐赤蓮花。額有眼(云云)。
裏書云。或云。七俱胝及瑜伽中八大菩薩觀音。勢至。普賢。文殊。虛空藏。金剛藏。除蓋障彌勒(已上)。
一以鏡爲壇事。
獨部經云。不用諸部廣修供養。堀地作壇。香泥塗之所建立。但以一新鏡未曾用者。於佛像前。月十五日夜隨力莊嚴屈請供養。燒安悉香及具清水。結印誦呪。呪鏡一百八遍。以囊盛鏡。常持相隨。欲誦呪。但持此鏡。置於面前。結印誦呪。依鏡爲壇卽得成就(云云)。兩本經軌無此文。但說一成就法之中云。又法取一明鏡置於壇中。先誦眞言加持花一百八遍。又誦眞言。一返一擲打鏡面。於鏡面上卽有文字現。說善惡事。
一以帛可覆像事。
不空軌云。持像於精室祕密供養。以帛覆像。念誦時去覆帛。瞻禮供養念誦畢。聊以帛覆。愼勿令人見。何以故從師受儀軌畫像法。若轉與人呈像被魔得。便當須祕密(云云)。
私云。餘尊准知。皆如此歟。
一切能。
經(不空本)云。若有修眞言之行。出家在家菩薩。誦持此陀羅尼。滿九十萬遍。無量劫造十惡四重五逆五無間罪。悉皆消滅。所生之處常遇諸佛菩薩。豐饒財寶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薩。修持戒行堅固不退。誦此陀羅尼常生天趣。或於人間常作國王。不墮惡趣。親近賢聖。諸天愛敬擁護加持。若營世務。無諸災橫。儀容端正言音威肅。心無憂惱。若出家菩薩具諸禁戒。三時念誦依教修行。現生所求出世間悉地定慧現前。證地波羅蜜。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云)。
又云。若人無宿善根。無菩提種不修菩薩行。纔誦一返則生菩提法芽。何況常能念誦受持(云云)。
獨部法云。建立曼荼羅。結印誦呪。能滅十惡重罪。成就一切百法功德。作此法不簡在家出家。飮酒食肉。有妻子。不簡淨穢依我法無不成就(云云)。短命者增壽無量。求官者現世得輪王位。凡所求願無不稱遂(云云)。
行林第十一。
元祿十一年七月八日以大山寺藏本令松安書。
台山中天鷄頭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十二。
佛眼法上。
一支度。
註進。
佛眼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曼陀羅一鋪。
護摩壇一面(爐桶可具之口徑一尺五寸)。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脇机二前。燈臺四本。幕一帖。新疊三枚。壇敷布(如常)。上紙七帖(銀錢料)。
名香(白檀。沈水。丁子。薰陸。龍腦)。蘇。蜜(少少)。
壇供如常(但此外米四斗二升可被加下之。每日小佛供十二杯料)。
御明油如常(此外四升二合可被加下之。每日小御明十二杯料)。
伴僧四人。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
淨衣(白色)。人供如常。承仕等淨衣布(如常)。
芥子袋(如常)。長櫃桶杓等如常(不可被違失之)。
康和元年閏九月二十八日。
阿闍梨權律師(教王房)。
註進。
佛眼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一大壇所。
曼荼羅一鋪。
壇一面。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脇机二脚。燈臺四本。蘇。蜜。名香(沈水。白檀。欝金。薰陸。龍腦)。壇供米七石。燈油七升。白布一端(壇敷料)。
一護摩壇所。
壇一面(可有爐桶)。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脇机二脚。燈臺四本。蘇。蜜。名香(如上)。白布一端(壇敷料)。芥子袋。佛供覆。壇供米(如常)。燈油(如常)。大幕二帖。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手水料)。折敷五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六口。承仕四人。驅使六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敷設新器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康治元年十一月八日。
師匠一院御祈之時所被獻支度也。
一起首時分。
瑜祇經云。次說作成就法。於心宿直日。柳宿直日。昴宿直日。牛宿直日。不簡日月吉凶。但於此宿直日○對像壇前作法(云云)。
私云。牛宿者每日午時半直之(云云)。
一行法。
金剛吉祥大成就品第九。
此品之中說此尊法甚委悉也。疏中具明其行法。案疏意云。此中有三法。一佛眼部母菩薩法。是佛部佛母。通能成五部法也(云云)。此佛母法。加用三明。一金剛吉祥七曜吉祥明。二妙吉祥菩薩破諸宿曜明。三佛母成就一切破二十八宿明(云云)。
此中次第先須自成大日。具三十七尊印明。變成薩埵。薩埵變成佛眼(云云)。或結根本印。加持自身(云云)。二成就大悲胎藏八字法(云云)。其行法者。胎藏大悲壇祕壇各三部各別(云云)。或須具准此經序品七分行法修之(云云)。亦須加此六破七曜等三眞言印(云云)。三成就富貴大虛空藏五字眞言法(云云)。此法中等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眞言印(云云)。須具准序品七分修之(云云)。
大毘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一行述記)。
此軌中。說八大明王(五大尊馬頭無能勝一字)印明幷行儀大略胎藏行法軌也。以何爾知。觀曼荼羅文云。可觀三部海會(云云)。又五供養卽是胎藏也。仍知之耳。
佛母曼荼羅要集(珍和上與高大夫共集)。
此集初出三部。半字心印明。次明根本印明並曼荼羅(依本經)。終云七曜八菩薩八明王眞言(無印)。
十一俱胝成就六(先達傳受之式一師文章字義等有疑云云)。
此中說佛眼眞言(有註)幷功能等。
金剛吉祥大成就六經(青龍寺山林院一切經亦云五眼祕錄出瑜祇經一品仁行)。
文言全同本經。
池上私記有數本。或依兩部大法。或附十八道。先就金界。依池上新記幷師傳等粗記行法次第。
先前方便等(如常)。次淨地。次淨三業。次觀佛。次驚覺。次四禮。次金剛持大。次啓白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師傳云。凡金界意唱禮本文不見。此無別唱禮。自行不用唱禮佳矣。若爲他行者猶可用之。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毘盧遮那佛。
南無金剛堅固自性身阿閦佛。
南無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南無受用智慧身阿彌陀佛。
南無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南無曼荼羅主金剛吉祥佛眼部母冐地〃〃〃〃。
南無縛曰羅斫迦羅沒駄烏瑟尼沙但多〃〃〃〃。
南無颯多蘖羅賀勢多泥縛。
南無八大菩薩摩訶薩。
南無八大明王冐地〃〃〃〃。
南無八供養四攝智等菩薩摩訶薩。
南無五部海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五悔。次五大願。次勝悉地(已上行願分)。
次麽吒。次金剛合掌。次金剛縛。次開心。次召智。次閉心。次普賢三昧耶。次極喜三昧耶。次降三世。次蓮花三昧耶(義決云。釋曰。如上結護已隨自樂爲部主三昧耶印。於心上頂念誦本部眞言。經中唯有蓮花部三昧耶明。印餘四所。無者略故不列。若欲解者。唯有改鉢頭句。安金剛句寶句羯磨句法界句。卽是餘句皆同思之可解。印相亦隨句改之。私云。普賢儀軌用蓮花三昧耶。順決意。可用金剛三昧耶不明可尋之)。
次法輪。次大欲。次大樂。次召罪。次摧罪。次淨業障。次成菩提(已上三昧耶分)。
次定印。次徹心明(以下)。五相成身。次無染心。次觀金剛蓮花(成大日時。於月輪上想率都婆。若成金剛薩埵。想五?金剛杵。偈頌文中觀金剛蓮花一句幷眞言句。隨尊隨部可改之)。
次金剛蓮花界(准前偈頌中蓮花句幷眞言句隨部可改之)。
次有舒斂二印(略出經名羯磨印)。
次觀身爲本尊(成大日如來時。印相。謂先外縛忍願直竪指末相二指上節屈指端柱如劍首。以進力着忍願背。名劍印。若成金剛薩埵不用大日印用金剛薩埵印)。
阿闍梨行位印明。
以定慧手屈肘向上合掌。與肩齊。各屈戒忍方願入掌。眞言曰。師傳云。二無名指二中指背下向。二頭二大端相支掌下向左右臂嗔也。名中二指自上節上不合各向掌方。大指如地結勢(一說)。又名中二指各齊背合(一說)。
T76010401.GIF
●● ●● ● ●● ● ●●●
唵縛(入)日羅素乞史磨(三合)摩賀(引)娑(入)但縛吽吽
對受記云。攝一切如來大阿闍梨行位卽眞言。是金剛胎藏都法大阿闍梨位究竟滿足受職位印(云云)。
私云。師說云。此卽大日印明也。觀身爲本尊之處替用之。但淺行之人如記文可用劍印(云云)。
次成金剛薩埵(印明在別。若前觀身爲本尊時。用薩埵印。重不可用)。
想大日變成金剛薩埵。
師傳。大日所現大持金剛白色其印明如常。左鈴右杵是也。是則攝五部四攝等故。初杵終鈴持之也。印明在別者冐地心印。二手內相叉。各以禪智捻進力。眞言曰。師傳云。二風各少屈甲端少許合之。全不合而以空押風甲側也(一說)。內縛進力甲背合。以大指捻頭指初分也(一說)。二風空如捻香。非押頭指(一說)。
●● ● ●●●●●●●
唵嚩日羅(二合)句捨冒地止多吽
對受記云。金剛薩埵菩提心印眞言。是金剛胎藏都法大日阿闍梨爲成佛母。爲他傳法。先成金剛薩埵。
次成佛眼尊(用法界定印)。
觀想時金剛薩埵對一切如來前。忽然現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蓮。身作白月暉。兩目微笑。二手住臍。如入大奢摩他。從一切支分出生十恒河沙俱胝佛(師傳云一切支分者五體全身等也。其支分一一毛孔中出生佛。下菩薩是支分入一一毛孔中。云云。十恒河沙等者謂文云。還來各出十恒河沙也。是人意探見也。其白一一毛孔佛也。金色住應身說法印。其印相如台藏釋迦院釋迦手。佛者卽釋迦□□□□□□□□初門釋迦也)。一一佛皆作禮敬本所出生(師傳云。本所出生今行者成身卽成者佛眼尊了。卽從佛眼母身出生佛故皆向本所生母爲作禮)。於刹那間一時化作一字頂輪王。皆執輪印(師傳云。釋迦一字頂輪王卽化作。二手安齊作定印。印上金輪。其尊形大體同釋迦而威光稍赫奕見一字經)。頂放光明。倨傲目視現大神通。還來禮敬本所出生(師傳云。倨倨タカヒタル形也。現大神通者爲利生一時遊化上方赴他方而□卽皆還來禮本生一時所出生云云)。一切佛母言。我所說一切頂輪眞言。唯願尊者與一切衆生。作大吉祥令其成就(師傳云。我所說者卽●眞言也。以此明與一切衆生作大吉祥令成就一切也)。爾時本所出生一切佛母金剛吉祥顧視一切方所說根本明王曰。
次結根本印誦明。
二手虛心合掌。二頭指屈附二中指上節。如眼笑形。二空各捻忍願中節文。亦如眼笑形。二小指復微開。亦如眼笑形。是名根本大印。若以印拭目及眉。兼竪拭眉間。想成五眼。又以印兼誦明。右旋拭面三遍。一切見者皆悉歡喜(云云)。
〃師傳云。二小頭相拄。少開中。又當右目左磨遣。左亦爾也。額上五處皆爾也。又右拭者面塗香右順迴如。以燒香右迴。於面上准之(云云)。
●● ●●●● ● ● ● ●
曩謨(歸命)婆誐縛覩(義云世尊正云能破亦名聲亦有六義具如常云有明)瑟抳(二合)洒(此云頂髻)
T76010501.GIF
● ●● ● ● ● ● ●●
唵(字有三字是三身義)嚕嚕(是种子)娑普(二合)嚕(此云普遍)入嚩(二合)攞(此云光炎)底瑟吒(二合此云安位)悉馱(此云成就)路左寧(此云眼)薩嚩羅他(二合)娑馱?曳(此云一切義利)娑嚩(二合)賀(此云圓寂亦有十二義具如常明)
師傳云。是只佛果佛眼之上各別也。娑普嚕普遍者謂佛果佛眼之普遍自在用也。入縛羅光炎者亦佛果佛眼之光炎光明也。底悉多安住者只佛果佛眼之安住寂靜也。悉駄成就者亦佛果佛眼之速疾成就也。路左尼眼者佛果佛眼之照見中道義也。薩縛?曳一切義利者亦佛果佛眼之一切義利也。如是皆簡非全一切因果世出世之普通乃至成就及眼故。佛眼眞言猶尊特能成就一切也。不可濫餘一切眞言句義之中普遍光炎乃至成就等之義。佛眼眞言中句義。其名字同其意懸隔也(云云)。
對記云。佛眼印眞言。是金剛界都法大阿闍梨。變薩埵身成佛母身。五部深密一時齊證。及爲弟子傳授五部大教之法(云云)。
師傳云。已上行位冐地佛眼三印行之了。瑜疏此三合行行見。此最極祕密也。努力努力。具三尊者大日是我身中理具如來性也。故令結誦行位印明。顯成如來。次薩埵者是將等正覺後心普賢也。次結定印位卽是位金剛喩定正成佛母之等正覺之身也(云云)。
私勘。瑜疏第一云。三攝一切如來大阿闍梨位行品○此法是大日尊攝一切阿闍梨位行法。成就此大日阿闍梨位。次當變成金剛薩埵阿闍梨位。作諸事業。卽次金剛薩埵冐地心品是也。故或經本攝一切阿闍梨位品題下註云金剛薩埵冐地心品也。成就金剛薩埵阿闍梨位。次當成一切佛母佛眼菩薩阿闍梨位。作諸成就。卽下金剛吉祥大成就品是也(云云)。
師傳云。行位冐地佛眼三合可行見。三卽此文次先住輪印(師傳云。結輪檀印安臍前也。不誦其明)。
想爾時一切佛頂輪王。各以金剛輪置於本所出生一切佛母(師傳云行者)足下(師傳云。足下者唯座前也。如云足下禮之也)合成二輪(師傳云。其多唯成二輪也)。一承其足。一覆頂上(師傳云。一輪輪布上白蓮成其座。卽如佛眼曼荼羅。八輪輪上三層蓮花畫之上坐也。如是也。一輪如蓋覆頂上也)。時一切佛頂輪王皆悉供養圍繞。誦妙伽陀一百八名大金剛吉祥無上勝讃曰(師傳云。一切頂輪王。皆合掌圍繞。爲讃本所心生母。誦一百八名讃。其佛跏趺云云。而行者喉中微音誦之想佛頂讃佛母行者是也)
T76010601.GIF
T76010602.GIF
T76010603.GIF
T76010701.GIF
T76010702.GIF
四蜜十六菩薩八供四攝羯磨會號上下十二六中皆有三十七尊(云云)。
●●●●●娑嚩訶。
最後更有金剛吉祥之句。是佛眼佛母名(云云)。
誦畢以印〃足及頂(師傳云。以前輪印加持足印。謂覆印印之也。次印頂亦覆印印之卽散印畢)。
次大悲胎藏八字印明。
其印如釋迦牟尼鉢印。以印從定起。旋轉便結本三昧耶印。以二手虛心合掌。復當心卽成。師傳云。先鉢印(如法界定印二柱中立也)。次旋轉。次本三昧耶(虛心合也)。於心前一度旋舞也。謂左右手各一度立之也。釋迦鉢印者。台藏瑜伽持鉢印。不取袈裟也。
● ●●●● ● ●
惡(入引)尾羅吽欠纈利(二合)惡(短呼)。
對記云。八字印眞言是台藏界都法大日阿闍梨如先成薩埵。次成佛母三部。深密一時頓證及爲弟子傳授三部大教之法(云云)。
疏云。此則大日經阿闍梨眞實智品以八字布八處。昇大阿闍梨位之法(云云)。
又云。今佛母尊亦說成就大悲胎藏八字眞言印契。故知此金剛頂正說成就大悲胎藏一切阿闍梨行位法(云云)。
又云。彼大日經眞實品雖有三部五輪布字。而若不知此經成就大悲胎藏八字印明。何由得了胎藏都法阿闍梨位印明。若雖不作胎藏成身行法。而直持此經八字印明一千萬遍。則應獲得胎藏中一切法一時頓證。故此印明名爲大悲胎藏一切阿闍梨行位印明(云云)。
又云。故知此八字明。胎藏金剛三悉三位三身三部五大五智五佛具足圓滿。通能成就胎藏金剛三部五部祕法(云云)。
次五大虛空藏印明。
毘首羯磨三昧耶。
師傳云。此五印經文甚祕之不分明。今具示之。毘首羯磨者。此非業菩薩三昧耶(毘首羯磨者業菩薩故也)。印是不空成就三昧耶印也。謂外縛二中入掌面相合。二大二小各柱平申如獨古。二頭是獨古羯磨也(如迦利印也)。
而此印法界虛空藏印發也。經云。忍願相合峯如針(云云)。然抽其二中指如針合竪。二大二小平申如前無異而准下金剛吉祥印。先金剛合掌起結之。而其金合全無用也。准知此法界虛空藏印先結羯磨印。印起此次二中如針也。經云。三昧蜜印應當知者前毘首羯磨三昧耶(云云)。此起不空成就三昧耶抽忍願如針也。故經祕此印如之說之也。三昧耶印相能可知也。毘首羯磨非業菩薩。不空成就三昧耶故。此羯磨印卽法界虛空藏印。其印忍願竪合故。故三昧耶能應知云也。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法界虛空藏印明)。
次改進力如三古。是名金剛虛空藏。
師傳云。二大二小如前平申。二火二水亦如前。而以二風於二火背。初節如三古屈之不相著。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金剛虛空藏(云云)。
復改進力如寶形。是名寶光虛空藏(云云)。
師傳曰。二風端拄反如寶形。如寶生佛印二火勢也。而餘二大二小二名二中全如前無異(云云)。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寶光虛空藏了)。
又屈進力如蓮葉。是名蓮花虛空藏。
師傳曰。餘指令如前。但二風相拄如葉形也。如無量壽三昧印二火勢。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蓮華虛空藏了)。
戒方進力互相叉。是名業用虛空藏。
師傳云。二大二小全如前。二中亦全如前。但二水二風各第二節交叉。二火兩邊立之是十字形也。其二水二風叉形。各似十字也。二大二小如前。平伏申之。明曰●(不必加歸命。已上業用虛空藏了)。
五大虛空藏了。
疏云。今五大虛空藏。亦是明星天子反身。故處明星圓明之中。亦以七曜九執二十八宿而爲眷屬故。此法中亦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眞言印。此五大虛空藏大日三昧耶印。亦是大阿闍梨位者之行法也。又云●●●●●卽五佛種子故。須先成五佛。次轉五佛成五菩薩轉法界之圓明成明星之圓明。從明星之圓明會法會之圓明。自全親法具虛空藏經。文云。今此五大虛空藏尊卽一切義成就輪。蘇悉地法。通能成就一切義。成就輪五佛求富貴法。
次金剛吉祥成就一切明曰。
二羽金剛掌以檀慧內相鉤。戒方雙屈入掌。忍願相合如峯。屈進力各捻忍願上節。以禪智各捻忍願。初文。
師傳云。先金合此起也。而二小掌內鉤結。如驚覺印。二小指也。而二水合背屈入掌內。而二火合二風屈曲拄付二火初節背。而風火間有二大各捻二火初節內文。明曰。
T76010801.GIF
疏云。一金剛吉祥七曜吉祥明始一切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心法中。云七曜二十八宿不能破壞。
又云。八葉前畫一切頂輪王。次右旋布七曜使者。卽由於此故。此像前誦七明曜是佛母尊破七曜明(云云)。金剛吉祥大吉祥。日月火水木金土吉祥。大平等吉祥(云云)。
師傳云。初二句佛眼也。次七句七曜也。次一句平等句也。卽平等三昧耶也(云云)。
次妙吉祥破諸宿曜明印。
內縛統指節。並逼竪二空。是名破七曜。一切不祥印。
-師傳云。內縛二大並立。如佛部心印也統指節者竪縛也。
●●● ● ●●● ● ● ● ●
唵薩縛怛囉(二合)三麽曳室哩(二合)曳娑縛賀。
疏云。次佛眼佛母金剛吉祥。復說般若佛母妙吉祥尊破諸宿曜明(此文云。破諸宿曜故或曼荼羅外院亦加二十八宿云云)。
又云。八大菩薩中文殊師利卽妙吉祥。五佛頂經說。文殊是般若佛母。故於佛眼佛母法中。亦作吉祥破七曜法。故對前像。前誦破諸宿曜明。是妙吉祥破七曜明(云云)。一切三平等吉祥。曳字是歸命詞(云云)。
私云。義釋云。自持眞言手印想於本尊以專念故能見本尊。本尊者卽是眞實之理也。非但能見本尊而已。又如實視我之身卽同本尊名眞也。此有三平等之方便身卽印也。語卽眞言也。心卽本尊也。此三事視其眞實究竟皆等。我此三平等與一切如來三平等無異。是故眞實也。又云。以無疑故而得等引。等引者梵云三摩呬多。卽以三平等法引攝一切功德攝在自身。故云等引也。擧此三平等。是普攝一切功德。照此三事究竟皆等攝入自身名爲等引(云云)。
次成就一切明印。
以定慧手。作不動尊刀印。以刀刄互挿掌中。卽成。
師傳云。左右手各作不動刀印。以右火風挿左掌。以左火風挿右掌中。謂左仰掌伏互指入之也。各地水空三指各火風第二節握也。結此印安胸前。先觀念。
時本所出生一切佛母。復於頂上。放百千道雜色光明。於一一光中。出生無量金剛杵(師傳云。五古也)。勇健熾盛。於足下亦然(師傳云。足下放光出杵)。明曰。
T76010901.GIF
師傳云。此明是二十八宿成就眞言也。故經亦有宿事而計眞言字有二十七字。闕一字。而或處開二合□字足物釋意有之。若依此意●字開●●二字足。可出二十八宿眞言也。卽成就二十八宿眞言。故云成就明也。上七曜明如云成就一切也。知上佛母說台藏八字印明。說五大虛空藏富貴成就法。而卽說金剛吉祥成就七曜明。次卽佛母。又說妙吉祥破宿曜說成就二十八宿明也。
時諸佛頂輪王。各各還來。入薩埵佛母。一一毛孔中。忽然不現。時大會衆一時寂然。
師傳云。作此觀間卽散印頂上。謂先印散作此諸佛頂輪王。各還來之觀(云云)。
已上。此等密中最密事。記文不出之。亦無形翰墨唯存念耳。存念耳。今記文略唯出之。凡此行法眞言行之中最極祕密之行也。努力努力。聊爾勿授人耳。鑑器堪法器之者一人授之(云云)。
經云。若欲誦一切眞言。先誦此明三七遍。一切速得成就。若欲往諸方所。想前宿形(云云)。
疏云。三佛眼佛母成就一切破二十八宿明。如上佛母文云。能成諸部頂輪。攝一切諸佛菩薩金剛諸大天王。能成辨一切難解之事。此明文云此眞言能成就一切明。能攝伏一切天。能成辨一切事。若欲知未萠之事。卽於夢中見一切吉凶之事。乃至亦云此吉祥明能成就百千種事。意之所起皆得遂情。亦云若欲往諸方所等(云云)。
次諸如來加持。次四如來加持。次五如來灌頂。次四如來繫鬘(師傳云先大日繫鬘)。次如來甲冑。次金剛拍掌。次現智身。次見智身。次四字明。次陳三昧耶(用金剛薩埵三昧耶印已上成身分)。
師傳云。此次若誦百字。右拳安胸左拳安腰。如金界(云云)。但今記念誦之前誦百字(云云)。是諸說不同也。如觀自在王軌遏伽之時誦之(云云)。左右有意(云云)。
次大海。次須彌山。次道場觀。
次觀曼荼羅。
觀想須彌山頂有●●●●●五字。五字變成五峯樓閣。閣內有金剛界大曼荼羅曼荼羅上有大輪壇。壇上有三層八葉大蓮花。花台上有月輪。輪上有寶蓮花。花上有●字。字變成率都婆。率兜婆變成大日(住智拳印)。大日變成金剛薩埵(白色五古金剛鈴)。薩埵變成佛眼尊(師子冠住奢摩他印)。佛眼放白色光。照曜三層諸尊八供四攝等諸尊。隨光顯現。行人在閣前。向曼荼羅(云云)。
師傳云。或金界曼荼羅唯改大金剛金剛輪。其處替置三層八葉觀布諸尊而外二重全同金界。謂賢劫十六尊二十天四攝八供等也。是佳矣(云云)。或若存略觀者唯金曼荼羅中薩菩薩是佛母也觀(云云)。
私云。師說云。若都法者只大日變成佛眼。更不可令交坐別眷屬大曼荼機亂故也。若依本經心者。只別壇不可交五部眷屬是受明壇機亂故也(云云)。
次金剛輪(已上曼荼羅分)。
次用鈴杵。次啓請。次開門。次啓白。次觀佛海會。次諸如來集會。
次四明印。次金剛拍掌。次閼伽。次花座。次鈴杵印。次佛眼印。次一字頂輪王印明。
智拳印當心誦明。勃嚕唵(三合)。
勝身三摩耶印。金剛合掌。卽並竪中指申如青蓮花。屈二頭指。各安中指背上節。印心額喉頂及身明曰。唵僕欠。
從頂下印當額作二拳頭指。誦但覽三度相繞。次至腦後。又三度相繞。次從左右垂下至心前。從小指歷散之。次二手當心前平掌三相拍。讃蜜言穀。
次七曜。先日天印。
合掌。風以下四指頭拄相前方大開。以二空頭各跓水下節。眞言曰。
曩莫囉怛曩怛羅夜(引)野曩莫素哩野(一)薩嚩曩乞灑(二合)怛羅(二合)囉惹野唵阿謨伽寫(名位)設底。
次月天印。
左手五指相著竪之少屈。其高少許過肩。卽成蓮花。中有潔白月。右拳腰。明曰。
唵戰怛羅(二合)曩乞灑(二合入)怛羅(二合)囉惹野(名意)沒底●●。
次南方火星印右手五指直竪相著。屈空納著掌中。風屈中節。與娑縛賀相招。明曰。
唵阿誐羅迦阿嚕儗野(名位)●●。
次北方水星印。
內縛。竪合二頭指。明曰。
唵母駄曩乞殺(二合)怛羅(二合)娑嚩(二合)弭曩(名位)契努(二合)摩●●。
次東方木星印。
鉢印。明曰。
唵婆羅(二合)訶薩鉢(二合)底曩摩比跢嚩曩(二合)野(名位)月攞縛囉駄(二合)寧●●。
次西方金星印內縛。舒竪二中指叉之。但慧中指稍屈之。明曰。
唵戍(上)羯囉誐駄嚩(二合)囉嚩邏惹野(名位)室哩迦哩●●。
次中方土星印。
鉢印。明曰。
唵拾泥殺作(二合)囉曩乞殺(二合)怛囉(二合)跛囉(二合)訶摩曩嚕婆野(名位)普瑟底(二合)迦哩●●。
次八大菩薩。
先金剛手印。金縛。忍願直竪。二大指二小各開立不相著。是五古印也。明曰。吽(短)。
次文殊印。
金縛。忍願竪並屈上節如釼首。明曰。菴。
次虛空藏印金縛。二頭指竪屈如寶形。二母指並竪。明曰。但藍。
次纔發心轉法輪菩薩印。
金縛。二水直竪合。二地竪相叉。明曰。吽。
次觀自在印。
金縛。二頭指竪屈如蓮未開形。二母指直舒竪並。明曰。訖唎(二合)。
次虛空庫印。
金縛。開掌交覆橫向下。左右手各以大指押小指甲上。明曰。唵。
次金剛拳。
金縛。二大指屈入掌內。卽二頭指屈如鉤。以爪柱大指中節上。明曰。惡。
次摧一切魔印。
金縛。進力開竪少屈如牙不相著。二小指小開竪。明曰。郝。
次八大明王。
先降三世印。二羽交臂。金剛拳。檀慧相鉤竪進力。明曰。
唵(引一)遜婆儞。遜婆吽嚩曰囉(二合)吽發吒。
次大威德印。
金剛內縛。二中指直竪頭相相合。舒二頭指小曲。初合如三古戟。明曰。唵(引一)吽(引)噁吽(引)。
次大咲明王印。
以二中指各苾在二無名指背上。二無名指頭相拄。二小指開頭直竪相去一寸許。二大母指押二無名指第二節側文合腕。二頭指屈頭相拄頭指來去。明曰。
唵(引一)嚩曰囉(二合)阿吒賀娑也吽(引)發吒。
次大輪明王印。
二手金剛拳。檀慧與進力四度互鉤結。明曰。唵(引一)嚩曰囉(二合)斫訖羅(二合)吽。
次馬頭明王印。
二手合掌。二頭指二無名指屈入掌。各自相背並二大指微屈勿著頭指。明曰。唵(引一)賀耶紇哩(二合)務吽務吽發吒。
次無能勝明王印。
虛心合掌。十輪之端相拄令蜜合。明曰。唵(引一)戶嚧〃〃(二)戰拏(上)哩(三)摩蹬擬(四)娑嚩賀。
次不動明王印。
二羽三補吒。風空如彈指。明曰。唵(引一)阿左囉羯拏戰拏娑(二合)駄耶(三)吽發吒。
次步擲明王印。
左手頭指已下成拳。以大指押頭指側。想執三股杵。極力展臂向左擬勢。右手大指入掌以中名指握之。頭指及小指皆舒之。極力垂臂手背向外。利牙出現。嗔目左顧(本軌出之有立法)。
唵(引一)紇哩淫(二合)俱哩淫勃哩吽(二合引)率嚕吽儒嚕吽(二合)虎。
次八供養。
先嬉菩薩印金剛縛禪智並立指面仰。明曰。摩訶(引)囉底。
次鬘菩薩印。
以前嬉印擧上當額散之。明曰。路波輸(引)陛。
次歌菩薩印。
如前印契。指末向垂下以印從臍至口開散之。明曰。輸路(二合引)怛羅(二合)燥(引)契。
次舞菩薩印。
大指水指想捻左右手。如是卽於前一匝旋舞。次左邊次右邊各一匝旋舞。卽金剛頂上散之。明曰。薩縛布而(而移反)。
次燒菩薩印。
金縛向下散之一度。明曰。鉢羅(二合)訶邏(二合)儞儜。
次花菩薩印。
以前印向上散之。明曰。破邏(引)誐弭。
次燈菩薩印。
金縛。禪智直並竪。擧三度右迴轉。明曰。素帝惹(引)吃哩(云云)。
次塗香菩薩印。
金縛。開掌橫向身置乳上。隨誦眞言。掣手開縛如塗香身三度。明曰。素獻蕩(引)疑(更只反)。
次四攝。
先鉤菩薩印。金縛。右進指直竪屈如鉤。明曰。阿夜(引)呬弱。
次索菩薩印。金縛。以右大指入左大指頭指間。明曰。阿呬吽吽。
次鎖菩薩印。
金縛。右大頭指端想捻如環。左手准此。明曰。係薩普(二合引)吒鑁。
次鈴菩薩印。
金縛。以大指屈入掌內振金縛。卽振鈴也。明曰。健吒噁噁。
次奉供壇上供物等。次讃嘆。次祈願(已上供養分)。
師傳云。四智讃用之。不用別讃。佛母讃百八讃是也。而先誦了重不可誦之(云云)。
次百字明。
唵菩駄嚕左尼薩埵嚩三昧耶(乃至)。怛他蘖多菩駄嚕左尼麽[穴/沬]悶遮菩駄嚕左尼婆嚩摩訶三摩耶薩怛嚩。
私云。結根本印誦之。卽誦根本明。
次捧珠鬘印明。
次正念誦(先行位百反。卽是大日明也。故不用五等。次薩埵百反。次佛眼若干反。次八字字五大。次吉祥。次破。次宿。次成就一切)。
次入護摩。
師傳云。五段修之。次曜段。付本尊壇合爲一壇(大說原)。曜宿二壇供付本尊壇(聖行房傳)。
火天段(如常)。宿段。初請詞。
我今稽首請 一字金輪尊 二十八宿衆。
及以諸眷屬(云云)。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佛眼部母尊 一字頂輪王。
七曜眷屬衆 唯願降臨此(云云)。
羅計二星勸請便所可供之。又北斗七星欲供之者七曜則是也。仍用心可成其思(但不可供別杓。云云)。
又本命曜殊可供之。
諸尊壇(諸加曼〃〃諸尊云云)。
我今稽首請 五部諸聖衆(云云)。
●●●●● 五部各三木(聖行傳。云云)。
護摩呪(用心呪T76011101.GIF)。
伴僧呪(大呪)。
後加呪(大呪)無念誦(云云)。
或云。依胎藏修之不動。依金剛界降三世。依悉地佛眼呪(云云)(是蓮實房御傳云云)。
護摩了。念誦等(如常)。
次念誦已。捧珠子發大願。卽置本所。
次三摩地印。入定印是也。
師傳云。我心月輪上安眞言字分列觀字義。或唯種子觀之。●字離塵垢義也。卽塵垢不可得。亦有麽吒(云云)。又是嚕字明義也。眼種子也。
或云。佛眼種子●(●相不可得義也。點三昧也。卽離相三昧也。見萬法無相之理。三昧名爲佛眼歟)。
次根本印(已上作業分)。
次八供養。次奉供事供物。次讃嘆。次以降三世印左轉解界。次奉送(偈頌印明如金剛界)。次五佛加持。次五佛灌頂。次結寶印(繫鬘)。次被甲。次拍掌。次四禮。次五悔(已多上三摩波分)。
次迴向。
右依池上雜記大原口決細細抄記之。師之誡尤重不可披露耳。
一遍數。
經云。若欲爲大阿闍梨教授密印等。當須先誦此明一千遍。一切諸佛菩薩金剛薩埵皆悉歡喜(云云)。
師說入壇以前勤此事(云云)。但教授言可思之。又云。若持百萬遍。得大涅槃處(云云)。
一作成就法。
經云於心宿直日。於此宿直日。於一日之中不食。誦滿一千八遍。所有心願應時便遂。獲大悉地。對像壇前作法。卽得佛母成就現身。
一置道具等樣。
一仁王般若大眞言。
新譯經下云。世尊我有陀羅尼能加持擁護。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門。若人得聞一經於耳。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況復誦習而令通利。○卽於佛前異口同音說陀羅尼曰(私云。五方五菩薩同音說也)。娜謨囉怛那(二合)怛囉(二合)夜(引)耶(一)娜莫阿(引)哩夜(二合)吠(引)路(引)者娜野(三)怛他(引)蘖多夜(引四)囉訶諦三沒駄野(五)娜莫阿(引)哩野(二合六)三滿多跋捺囉野(七)冒(引)地蘖怛嚩(二合)野(八)摩賀(引)薩埵嚩(二合)野(九)摩賀(引)迦嚕抳迦(引)野(十)怛儞也(二合)他(十一引)枳穰(二合)娜鉢囉儞閉(十二)阿乞叉(二合)野句(引)勢(十三引)鉢囉(二合)底婆(引)娜嚩底(十四)薩嚩沒駄(引)嚩盧(引)枳諦(十五)瑜(引)誐跛哩儞澁跛(二合)寧(十六)儼避(引)羅努囉誐係(十七)底哩野(二合)特羅(二合)跛哩儞澁跛(二合)寧(十八)冒(引)地質多散惹娜娜儞(十九)薩嚩毘曬(引)迦毘色訖諦(二合二十)達磨沙(引)誐囉三步(引)諦(二十一)阿慕(入)伽室羅(二合)嚩儜(二十二)摩賀三滿多跋捺囉(二合)步(引)禰濕哩野(二合)諦(二十三)尾野(二合)蹄薩縛羯羅拏跛哩鉢羅(二合)跛儞(二十四)薩嚩悉駄娜麽塞訖哩(二合)諦薩嚩冒(引)地薩埵嚩(二合)散惹娜儞(二十六)婆誐縛底沒駄麽(引)諦(二十七)阿囉儞迦囉嬭(二十八)阿囉拏迦羅嬭(二十九)摩賀(引)鉢羅(二合)枳攘(二合)播羅弭諦娑嚩(二合引)賀(三十引)。
爾時世尊聞是說已。讃金剛手等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若有誦持此陀羅尼者。我及十方諸佛悉常加護。諸惡鬼神。敬之如佛。不久當得阿耨菩提(云云)。
仁王經眞言釋(池上撰)云。佛子從少年之昔。被催宿生緣。雖尊法數多殊念佛眼尊。今有仁王般若大眞言。師說云。是卽佛眼部母吉祥成就大陀羅尼也。諸師各作解釋。抄一一文句。全聊加潤色以資佛眼部母之宿上吉祥(云云)。
私云。其釋文廣可見之。
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以二尊院本寫之訖。
舜興。
行林第十三。
佛眼法下。
依胎藏。行此尊法者。
勘大日經具緣品中說其形色。祕密品說其別壇。普通藏品說其眞言。轉字輪品說種子心明。仍附胎藏四壇(大部別小)。法可行之矣。又見瑜疏第九之品有三法中第二法中委明。大悲祕密三部通別行法尤可祕藏。不能具載。瑜疏明大悲藏祕密三部各別諸法了(云云)。於上一一行法之中成身之後。皆如此品三部五輪布字品三十二布字持執金剛印布在諸字輪(云云)。又云。大悲藏亦有世天七曜二十八宿故亦須加此。故七曜等三眞言印(云云)。
就大法行之者(行法如常四重一壇)。
尊位。遍知院准泥南現圖。
經云。於其北維導師諸佛母(云云)。
● ● ●●●●●
梵號。
阿利也(二合)沒陀路左曩
密號。殊勝金剛。
種子。●伽轉●嚴藏。
三摩耶形。佛頂相。
形像。
經云。次於其北維。導師諸佛母。晃曜眞金色。縞素以爲衣。遍照猶日光。正受住三昧。
義釋云。次於大勤勇北。至於北維。置虛空眼。卽是毘盧遮那佛母也。母義如般若經佛母品中廣說。眞金是如如實相之體。畢竟淨句是彼教門之外飾。故曰縞素以爲衣。一切戲論滅時。心日光明無所不照。故曰遍照猶如日光。恬泊一心人乃能見此。故其標幟猶如天女住於正受之像也。
印相。
虛心合掌二地開散之二風開著二火背也。二空並直竪也。是名佛母印。眞言曰。南○喃(一)伽伽(上)那(虛空也)嚩囉(勝行也)落吃灑(二合)嬭(平二相也)伽伽那糝迷曳(三虛空等也)薩婆覩(一切處也)嗢蘖(二合)多(引四更無比也)避娑(去)囉(堅固不可壞也)三婆吠(平五從生也言從不可壞生也)入嚩(二合)羅(光焰照明義)那謨阿(上)目伽(引)難(去引歸命不空者也)莎訶。
已上尊位種子三形尊像等觀曼荼羅之時可存念之。
行願分。
唱禮(可用八葉唱禮九尊之次。可云南無大曼〃〃主虛空眼菩薩摩訶薩三反。次常)。
三摩耶分(云云)。
成身分(修行法了。於上一一行法之中成身後。皆加此品三部五輪布字品三十二布字云云)。
曼荼羅分(三部四重諸尊宛然可依具緣六幷轉亦意。但可想佛母院虛空眼我本尊也。種子形色等如上出觀曼荼羅更問)。
供養分(云云)。
讃。先佛讃。百八。四智。
作業分。
入三摩地根本印(行位薩埵本尊如上。鉢印。若修火供者當壇印明可加之)。
念誦(行位薩埵佛眼八字三部總諸天總吉祥破宿成就一切。若修火供者。當壇明可加念之。又欲委修者七曜八菩薩八明王等眞言可念誦之)。
護摩(多分息災隨事餘法)。
火天段(如常)。
曜段宿段(以曜壇付本尊合爲一壇。宿段別修。大原說曜宿二段俱付本尊段。聖行房傳)。
本尊段(三層八葉一曼陀羅諸尊。皆請而供養也)。
諸尊段(三部諸尊總皆請供)。
世天段(如常)。
護摩呪(可用常小呪。若普通藏品種子心明可用之。南〃〃〃〃〃●)。伴僧幷後加持呪可用虛空眼明。
三摩波多分(云云)。
右大法中行法之要存略記之。
依都法行之者(行法大都不異。大法曼荼羅相稍異前法。如字輪品祕蜜品更門之)。持誦不同云。此壇三重作。亦云布列諸尊總同前位。但以金剛連結爲異耳者。前大悲嘉會壇。中台三重。都有四重。故此成就壇亦有中台三重。此祕密壇亦有中台三重。故今文云。亦如前作之。但以十字爲異耳。可謂大悲壇五色爲界道。成就壇五鈷爲界道。祕密壇十字爲界道。此二壇中有列諸尊同前大悲壇中台三重。此祕密壇亦有四重。中有九類。一大日。二佛部。三蓮花部。四金剛部。五二明王。六佛眼。七諸菩薩。八釋迦。九四菩薩。以爲大壇。互以諸尊安中台也。是大阿闍梨祕密行法。不可輒示第三三昧耶人。若作大日大壇了時。若隨五事作餘尊法者。不改大壇。直以所樂之尊入中台位。故義釋云。凡作餘佛壇。如作彌陀壇卽移彌陀入中。其四佛移就彌陀位。若是二乘諸天等卽不合坐八葉蓮花。當去之。但於方壇中坐其本座。八葉上佛菩薩各移稍近外。各依方位也。其大日佛當與寶幢並在一處。左右無在也。然亦須在中台院內耳。如閻摩入中者。其外院本位。但表地印。而供養之也。此作扇底迦等。增益亦同之。又九類尊。若隨所樂作別壇者。義釋上下都有三例。一九類中各以主爲內院。眷屬爲次院。八部爲外院。二九類中各以所樂之尊。爲內院。餘尊爲次院。八部爲外院。三九類中合三部爲一類。成七類。互以所樂之尊爲內院。餘尊爲次院。八部爲外院。但大日三重壇不見正文。義推必爲第三三昧耶大日持明者。可作此壇。大日爲內院。遍知院等佛部眷屬爲次院。八部爲外院。又以八葉八尊隨爲內院。亦准知之。互爲主伴亦可准知(云云)。
依別法行之者(今此佛母尊胎曼陀羅中在於遍知院。依佛部別行可修此尊法。其行法者勘修行法委可見之曼陀羅前都法相異)。
持誦不同云。二佛部別壇(名如來曼陀羅亦名佛部曼陀羅)。
若別作者則遍知印爲內院。三三昧耶乃至一切法平等開悟三十印諸尊爲次院。世天爲外院。五種事雖改壇形。而其中諸尊座等各依本也。隨樂安中及作五事(云云)。佛部別壇中台有二文。一准不動壇釋可安九尊。二准諸壇例安部主。第二重有二文。一依大悲壇釋以三部眷屬爲第二重。二依佛母壇以大日諸三昧爲第二院(云云)。
依小法行之者(一尊持明者行法是也。可依隨行法。其曼荼羅可就佛母別壇作法云云)持誦不同云。七佛母別壇(名佛母曼荼羅。亦名虛眼曼荼羅。亦諸佛菩薩空母)。
若別壇者准亦三重中台。准爲二例第二重亦准爲二例准前知之。虛空眼爲中台。大日尊諸三昧爲第二重。世天爲第三重。
右四壇法。但示梗概。委曲難盡。貴在得意。予雖管見頗有禀承。愚暗之士定側自歟。
隨行法則如何。在谷私記。是隨行歟。如左所出。
驚覺。九方便。發願。入佛三昧耶。法界生。轉法輪。被甲。囉字觀。無堪忍。驚發地神。召請地天。地神持次第。灑淨。受地偈持地。覽字觀。五輪成身。念滿足。燒淨器界。外五輪。大海。金剛手持花。十二眞言王。花藏道場觀(在別)。三力偈。普供養。大輪壇。五色界道(在別)。觀曼陀羅(在別)。治路。成不動。鈴杵。召請。辟除從魔。示三昧耶。閼伽。花座。無堪忍普護。五供養。普供養讃。佛眼印明。金輪印明。七曜印明。八大菩薩印明。八大金剛印明。內四供。外四供。四攝印明。加持念珠。入定。本尊印明。正念誦。入定。本尊印明。五供養。普供養讃。閼伽。振鈴。解界。示三昧耶。禮佛。奉送。入佛。法界。轉法輪。被甲。九方便。隨方迴向。出堂。作善。依儀軌意。
已上谷記了。
於壇上有●字而作大圓明月輪。於輪中有●字作三層八葉大白蓮花。以用衆寶嚴饍。於花台有●字。等虛空不可得。字門放白色大光明。字變成佛眼印。印形法界體無有邊際。一切如來在印內無有間隙。佛眼印變作佛母。如來之相。兩目微笑。住於定印。身色如素月。寶冠輪鬘寶花天帶饍首穀綱。妙衣服衆寶珠瓔珞五色花鬘索微妙。莊身相好無比光明熾盛。從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皆作禮敬。本所生一切佛母。於刹那間化作一字頂輪。皆執輪印。內院八葉於如來前葉。有一切佛頂輪王。右旋。日月火水木金土等七曜使者圍繞莊嚴。中院八葉於頂輪王後。有金剛手菩薩。右旋。妙吉祥菩薩虛空藏菩薩慈氏尊菩薩觀自在菩薩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普賢菩薩各執本標幟。第三院。八葉於金剛手後。有三世金剛明王。右旋。焰慢德迦金剛明王大笑金剛明王不動尊金剛明王步擲金剛明王。於次院外四隅內四供養。次院外供四攝。皆執本標幟。戴師子冠。妙相光明瓔珞莊嚴皆悉具足。坐月輪蓮台。及八大外護者圍繞莊嚴(本尊觀也)。次住法界定印。入於觀門於我心蓮臺上有●字。諸法本不生無漏智種子。菩提心月輪本來自性清淨。光明熾盛。從月輪●字涌出等虛空不可得。字門放白色大光明。字變成佛眼印。印漸漸舒展遍大虛空界。虛空所有一切如來。在於印內佛眼印。還成我身量一切如來集會。我佛眼印身如胡麻油無間隙。佛眼印變成佛母如來之身兩目微笑。住於定印。身色如素月。寶冠輪鬘寶花天帶莊首穀綱。妙衣服衆寶珠瓔珞五色花鬘索微妙嚴身。相無比光明熾盛。坐於大圓明輪中。三層八葉大白蓮台。從一切支分出生凝誐沙俱胝佛。於刹那間。一時化作。一字頂輪王。皆執持輪印。內院八葉於我前葉。有一字佛頂輪王。手持八輻金輪。右旋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使者圍繞侍立。中院八葉於頂輪王後有金剛手菩薩。右旋妙吉祥菩薩虛空藏菩薩慈氏菩薩觀自在菩薩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普賢菩薩各執本幖幟。第三院於金剛手菩薩後。有降三世金剛明王。右旋。有焰慢德迦金剛明王大笑金剛明王大輪金剛明王馬頭金剛明王無能勝金剛明王不動尊金剛明王。步擲金剛明王。又於次院外觀八大供養及四攝等使者。皆執本幖幟戴師子冠。妙相光明瓔珞莊嚴。皆悉具足坐蓮花月輪(已上自身觀畢)。
已上二觀丹州記也。此書師本無題名。若是上私記所可觀曼荼羅在別者卽是歟。
問。道場觀在別者如何。答。如常可見觀之歟問。依胎藏者四攝八供不可有歟如何答。現圖中有之。設雖依胎藏何除之哉。況誰謂胎藏中無四攝八供乎。青龍說蓮花部曼陀羅中云。蓮花燈塗香四攝內供養(云云)。玄法本同之。
問。瑜祇經云。八大菩薩如理趣經(文)。見丹記八菩薩列名。依八大菩薩曼陀羅經如何。答。未聞師說。但私案之。理趣經所說與八大菩薩曼荼羅所說。只是一揆不可異解。彼八大菩薩曼陀羅經云。曼陀羅是通法歟。更問明近矣。
先房中作法。次上堂(乃至)啓白等。
次唱禮三身。
南無大曼陀羅主佛眼部母菩薩摩訶薩(三反)。
南無一字金輪大輪王佛。
〃〃八大菩薩摩訶薩。
南無八供養菩薩摩訶薩。
〃〃四攝智菩薩〃〃〃。
南無七曜使者諸宿曜等一切權現天等。
南無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入佛。次法界。次轉法輪。次被甲。次囉字。次無堪忍。次驚發地神。次地神持次第。次灑淨。次受地偈。次請地天。次持地。次覽字觀。次五輪成身。次滿足句。次燒淨器界。次外器。次大海。次金剛手持花。次十二眞言王。次花藏。
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於臺上中心四方普周匝一門及通道金剛印遍嚴中羯磨金剛。其上大蓮花三層而八葉開敷含菓實。其上復觀想大覺師子座。寶玉以校飾。妙色金剛莖在大宮殿中。寶柱皆行列。乃至照以摩尼燈內外八供養四門四攝智。各以本羯磨隨應而奉獻。
次外院界道。次觀曼陀羅(如上所出丹州。觀法三層八葉蓮道場觀但觀了故。今但於花臺有●字以下觀之。諸尊種子中形像。或依本法或可勘胎藏。依憑不記之)。
次治路。次成不動。次鈴杵。次大鉤召。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除障加護。次讃(四智。心略。諸天)。次佛眼印明。次金輪印明。次七曜印明。次八大菩薩印明。次八大金剛印明。次內四供。次外四供。次四攝印明(佛眼以下諸尊印明如金剛界行法中記)次八方天印明(用否有人心。不明如明胎藏)。
右諸尊印明欲略之者可總印呪。
佛眼。一字(如常)。
七曜。二手合。空直立。眞言曰。
蘖羅醯入縛哩野鉢囉鉢多而喩底摩耶娑嚩賀(有歸)。
八大菩薩。金剛合掌。眞言曰。
迦薩嚩他尾摩底(二)尾枳囉儜(三)達囉摩(二合)駄覩濕(引)佐多(四)三〃訶(五)娑嚩(二合)賀(有歸)。
八大金剛。持地印。眞言曰。
曩○赧吽〃〃發吒〃〃旃〃ソハカ。
八供四攝。金剛合掌。
●●●●●●●●
八方天(用諸天印明)。
次加持念珠。次入定。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佛頂印。印變成佛眼部母(云云)。
次正念誦(大日·佛眼·一字·七曜·八菩薩·八明王·八供·諸天·總成就明修火供者當壇明等)。
次還珠。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上右旋布列眞言字。觀一一字義句義成立之相(云云)。或觀種子字(云云)。●等虛空不可得義也。點大空行三昧(云云)。
次根本印。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鈴杵。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禮佛。次奉送。次入佛等(云云)。
右依丹州記爲自行抄之人更不可用之。
或依悉地修此法者如谷私記今依彼記加師傳等聊以記之。
前方便(如例)。次供養文。次唱禮(如上)。次驚覺。次五悔(金)。次發願。次五大願。次佛部心。次蓮華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次觀羽禪度橫於掌內以進忍戒壇四度握眷印五處明曰唵步入縛羅呼。
次阿闍梨行位。次冒地心(已上二印本記無之依師傳加之)。次成身觀(用定印)。
經曰。時金剛薩埵對一切如來前(乃至)根本明王曰。
次本尊印明(如經)。次結輪印。
安齊觀之。經曰。爾時一切佛頂輪王各以金剛輪(乃至)無上勝讃曰。卽讃誦(云云)。誦了以印印足及頂。次胎八字印明。次五大虛空藏印明。次金剛吉祥印明。次妙吉祥破宿曜印明。次成就一切印明(已上五印本記無之依師傳加之)。
卽想時。諸佛頂輪王各各還來入薩埵佛母。一一毛孔中忽然不現(云云)。
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須彌。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須彌頂有鑁吽但洛訖哩惡五字。字變成五峯樓閣。閣內有金剛界大曼荼羅。曼荼羅上有大輪壇。壇上有三層八葉大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上有寶蓮花。花上有鑁字。字變成率都婆。率都婆變成大日如來智拳印頂戴五佛冠紺髮拂肩有無量莊嚴。大日變成金剛薩埵白色頂戴五佛冠右手持五古杵安乳上左手持金剛鈴安腰。薩埵變成佛眼尊頂戴師子冠住奢摩他印白色光照曼荼羅諸尊隨光顯現。行人在閣前。向曼陀羅(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治路。次成不動(已上二印本記無之依師傳加之)。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結佛部心印招之)。
唵爾曩爾迦阿嚕力迦嚩曰囉特力迦菩駄嚕左儜曳醯呬ソハカ。
次辟除從魔(悉地)。次視三昧耶(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捧器祈願)。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事業身(私加之)。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心略四智諸天)。次佛眼印明。次一字明。次七曜印明。次八大菩薩印明。次大金剛印明。次內四供養印明。次外四供養印明。次四攝印明(私云以上諸尊印明。如金剛界行法中記。若欲略用者如次上出之)。
私云。高大夫私記。以諸尊印明安寶車輅之。次請車輅之前云次請本尊眞言一一奉請之。一一眞言句末加翳醯曳呬句(云云)。
次念誦作法。
次結佛母印。安心誦佛母百字明一遍。
次誦佛母明七遍(用印。如經。私云如私記)。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如先)。次護摩(如先云。私記。加之)。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或種子。云云)。次根本印明。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先捧器祈願)。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先印請次車輅)。次三部心。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右依池上記幷師傳等抄記之。只爲自行也。知者勿見初心之人根。不可行用之。努力努力。
一怱怱時行法(聖行房傳)。
先發願。次行位。次薩埵。次本經觀念。次根本名。次百八賛。次鉢印。次以根本名念誦(云云)。
怱劇時如此可修行(云云)。
以長久五年九月二十七日酉時池上阿闍梨付授院尊闍梨(云云)。
一廣中略三行(同傳)。
廣如彼次第。
中行位印眞言金剛薩埵印眞言時金剛薩埵始觀念(如常)薩埵佛眼(印)眞言。
次百八賛。次八印。次吉祥。次破。次成就。次正念誦(云云)。
略中行法准觀念無不誦百八賛。結印誦眞言(云云)。次正念誦也。自全次第作法准如中(云云)。長久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夜所被仰也。最極祕密事也。未示他人是年來教思事(云云)。
一曼拏羅。
經云。金剛吉祥母。復說畫像曼拏攞法。取白淨索絹等自身量而圖畫之。凡一切瑜伽中像身自坐等量畫之。於中應畫三層八葉蓮花中畫。我身當於我前。一蓮花葉上畫一切佛頂輪王。手持八輻金剛寶輪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第二花院當頂輪王前畫金剛薩埵。次右旋畫八大菩薩各執本幖幟。次第三花院右旋各畫八大金剛明王。又於花院四方面畫八大供養及四攝等使者皆戴師子冠。是名畫像法。
法將阿闍梨云。八大菩薩如理趣經。八大金剛如攝一切佛頂輪王經說。又以供養及四攝等幖幟如金剛界七曜形別授。疏云。法將所持攝一切頂輪王經。未度此國。其八金剛具如佛眼佛母念誦集。列金輪七曜八大菩薩八大金剛。眞言其供養法。指金剛界羯磨會也。我國所有諸佛頂衆本衆譯未見。此中八大金剛。故知應有別部攝一切佛頂輪經焉。
上文云。現作一切母身住大日蓮身。作白月暉兩目微笑。二手住齊如入奢摩他(云云)。
疏云。或曼陀羅外院亦加二十八宿(云云)。
以下紺青依無。以墨書也。
青字等師本無之。私以他本書之靜然。
●。〃曰。私意以此字可爲執曜種子歟。又字義相稱(云云)。
護世八天位以醍醐房安之。但師傳幷經本文不用安八天耳。
佛母寶冠瓔珞安住定如大日如來(金輪下界成道佛形像也。定印之上安八輻輪)。
日曜(今圖幷或圖無五馬火曜。又同尊軌下云。無五馬車。兩手抱開蓮花坐圓輪云云)。
月(今圖無牛。池圖無三鵝也。五鵝准三類。尊勝下云。無五鵝車手執風幢。上伏莵坐白月。輪中火曜五鵝也)。
降三世(今圖左拳安腰。右持三古。熾盛經云。口現二牙。以右手擲五股金剛杵云云。放青色光。身青。左拳腰在金冠)。
六足尊(今圖六頭六手六足。經云兩臂六頭兩足。齒咬下唇。竪兩目及眉。手持利劍云云。放青黑色光明云云。身青。右劍左拳腰)。
大㗛(圖右手持三古戟。左持羂索。口開咲形也。首並三髑髏。〃〃〃口現大笑形。二牙出。以左手拄青棒。右手抱羂索。放灰黑色光明云云。法云。右手執三古戟。左手舒肘持索。身赤黑。有金冠。左膝立云云踏右足面如如意輪)。
大輪(圖八臂坐蓮花。花有輪。右一手一古杵。左一手劍。次左右結轉法輪印安頂上。次右三胡。次左拳立風指安腰。次右三古戟。次左枝葉。挿者不見。又手次第不見慥。經云遍身黃色放大光明。右手持八輻金剛輪。左手柱一獨?金剛杵云云。輪手擧頂杵手把杵。頭如杖衝衝坐上)。
馬頭(圖三面八臂。左右一手結印安腰。右三手戟劍與願印。左三劍輪念珠印云云。經云遍身碧色放赤色光明。以右手高於頂橫把一蓮花作打勢。左手把軍持印云云。頂上現作馬頭云云。陀羅尼集經六云。足如大輪金剛。但立右膝如大威德)。
無能勝(今圖四面四臂坐蓮。右一劍。次三胡杵。左拳腰。次戟把畢。經云遍身黃色放火光焰。右手作擬手。法云。右手在心如執蓮花像直申。左手臂五輪上而外踏之。右擧頂把三古。當乳拳申立。頭指有金冠。是如大輪金剛。但交足腕也)。
不動(今圖四面四臂。坐如常石座。左右二拳各安乳上。右劍左索。四面三並一上云云。經云遍身青色放火光焰。以右手執劍。左手把索。左垂一髮)。
步擲(今圖足下踏花。下手數分明不見甚多云云。經云。以右手把一旋蓋。左手把金剛杵。遍身作虛空色効火光焰云云。身色青。右手持念十柄安腰邊)(法云步步印。右手執三古金剛向外。左手作拳。擧金冠。坐蓮跏坐)(已上八大金剛皆坐蓮)。
右佛母以下圖裏書等也。
長久五年九月中旬重檢師新圖尊形。不審等具予苗本曼陀羅示付之。
T76011701.GIF
一敷曼陀羅。
師曰(池上大原傳)。花山法藏有白書制上書大蓮花其花三層也。是此佛眼布マタラ也。所奉懸尊位布置爲也(云云)。
一功能。
經云。爾時金剛薩埵。復於一切如來前。又說一切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心(疏云是佛眼法其一)。出生一切法(疏云。是成就大悲胎藏八字法其二)。能滿一切願(疏云。是五大虛空藏法其三大虛空)能除一切不吉祥(疏云。是妙吉祥破諸宿曜明法是)。生一切福。滅一切罪。令一切有情見者歡喜。能解一切衆生語言。速成諸部菩薩金剛諸大天王。能成辨一切難解之事。速疾無過。五部深密皆悉能成。一時齊證(疏云。是佛眼法中功能)。又云。若有金剛生金剛子等。常持此明者。身如金剛山(疏云。堅勝法界座種也。非四寶所成須彌山云云)。如金剛杵(疏云。理趣釋云金剛加持者表如來十眞如十法界十如來也。以成上下十峯金剛大空智處文云云。卽是五?金剛杵金剛界三昧身也)。如金剛頂峯(疏云。是經中本有金剛自性所成蜜嚴花藏也)。如金剛界如來(疏云。序品云金剛界遍照如來亦者金剛界。如來亦云金剛普賢如來卽大日尊是也)。
如彼薩埵金剛。如彼蓮花手。如彼虛空寶。如彼毘首羯磨(疏云。四佛三昧耶名以四部蘇悉地法號說是同部故)。如彼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四攝八大供養(疏云。已上三十七尊也)。如一切佛心(疏云。云一切佛母心卽上文佛眼佛母是也)。如一切佛化身(疏云。上文支分出從一切沙俱生十凝誐胝佛)。如百千俱胝不可說不可說佛設利羅(疏云。菩薩處胎經云金剛輪有佛舍利山。高。二十由旬釋迦已爾。諸佛亦爾)。如佛眞身(疏云。金光明經云佛眞法身猶如虛空)。如佛擧念。所作事業皆同一切佛(疏云意蜜)。所出言語便成眞言(疏云口密)。擧動支節成大印契。目所視處便成大金剛界。身所觸處便成大身(疏云身蜜)。又云。誦此明一千遍。○一切有情見者如父母想。猶如輪王七寶具足。壽命長久千萬俱胝。若常持此明。金剛薩埵及諸菩薩常隨衞護。得大神通。所作事業皆悉成就。急難之中如日昇空。一切宿業重障七曜二十八宿不能破壞。得大安樂。疏云。此中八大菩薩十二供養菩薩名攝一切菩薩。八大金剛名攝一切金剛。七曜使者名攝諸大天王。以此三層二十四尊及外四面十二供養爲曼荼羅。廣攝召法界所有諸佛菩薩金剛天等。七俱胝成就品云。此眞言纔誦一遍則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若苾芻苾芻尼犯根本罪誦七遍已卽時還得戒品。若誦二十一遍。雖三界中女人若姊妹六親。若畜生悉行婬不受胎生苦。何況無有餘罪報。所以者何。此誦眞言者親近若男女皆悉備佛身。故若至誦百遍所生功德越三界無限量。若有金剛子持此眞言現世成悉地當生證菩提果。我道娑婆世界兩摩尼。一者名佛眼文句。二者廣大不空摩尼文句。此則我全身舍利。此則我眼。若有持念正等於我眼。若持念正等於我神力無有異。由結此印誦眞言七遍。佛母聖者加持。諸魔毘那夜迦不得其便。從初作先行時乃至求成就持念誦處誤。夫三業破三昧耶所有念誦功課定死先行成就數功不虛獲悉地。
又云。佛告普賢菩薩。唯欲得是者可住四無量亦盡珍財供養阿闍梨。若貧窮類爲奴僕先從師十二年。然好可受是文句。若至心信受者雖犯四波羅夷。不受胎生苦。故持是文句者。不擇奴婢下賤禮拜念如佛供養。不可惜七珍。一字頂輪王經云。佛眼呪誦一遍得百千俱胝劫所修功德。以印威力盡悉攝來積集功佛眼如來宣說。我於往昔爲菩薩時。於十俱胝佛所受得斯呪誦是呪。則得一切菩薩呪神盡悉現前。一切金剛種呪品亦皆成就。
師傳云此法修者現當所求殊成就(云云)。謂以七曜衆。此尊爲侍者。如不動二使者也。此七曜見在世間炳著也。故世間所求皆成就之。此七曜掌天地陰陽人間禍福故也。就中佛法者必可依導。但勿輒授他之(云云)。
一卷數。
御祈所。謹奏。
奉開眼供養。
佛眼曼荼羅一鋪。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一字金輪眞言。本尊眞言。七曜眞言。八大菩薩眞言。八大金剛眞言。破宿曜障眞言。息災護摩眞言。火天眞言。
奉供。
大壇供ㄙ箇度護摩供ㄙ箇度諸神供何箇度右謹依。綸旨(云云)。錄行事謹奏。
年月日。阿闍梨。
行林第十三佛眼法下。
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
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五日書之。嚴覺。
兜率谷雞頭院本覺藏。
行林第十四。
佛母孔雀明王(祕錄入佛母部)。
梵號。阿利也(二合)摩訶摩瑜利。
密號。佛母金剛。
種子。●。
三形。孔雀羽。
尊形(肉色。右手持孔雀尾。擎肩。左持蓮本。坐赤蓮花。後本忿怒形)。
尊位(胎曼荼羅西方虛空藏院下一髻。羅刹南。不空供養寶菩薩北)。
印明(出本軌)。
二手右押左內相叉。二大指二小指各直竪。頭相跓。卽成。結印當心。誦眞言七遍。如前以印加持四處。頂上散印。眞言曰。
唵麽(引)庾囉(引)訖囒(二合)帝(引)娑嚩(二合引)賀。
曼荼羅。
第三院從東北隅右旋畫二十八大藥叉宿曜十二宮神(云云)。
T76011901.GIF
私云二十八藥叉在三卷經中卷其名全同葉衣經。
佛母孔雀明王菩薩○白色。著白繒輕衣。頭冠瓔珞耳璫臂釧種種莊嚴。乘金色孔雀。結跏趺坐白蓮花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花。第二手持俱緣菓(其菓形似木苽)左邊第一手當心掌持吉祥菓。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云云)。
七如來。皆頭向外。各住定相(云云)。慈氏菩薩。左手執軍持。右手揚掌向外作無畏勢(云云)。四辟支佛。皆作佛形。頂有肉髻。亦住定相(云云)。四大弟子。皆著乾陀袈裟。偏袒右肩(云云)。
轉讀經者可三五人七人交替相續晝夜不令經聲間斷(云云)。
中院。聖衆燒沈香和等供養。東方天衆應燒白膠香。南方天衆以紫鑛芥子及鹽相和。西方天衆以蘇和安悉香。北方天衆應燒熏陸香。
廣說畫像壇場供養儀軌竟。若不得辨如是塗畫壇場隨意大小。磨白檀香塗作圓壇。九位中安佛像及以三五莖孔雀尾。竪於壇中上(云云)。
右曼荼羅以下文。自儀軌(不空)之中抄出之。具可見本說。
功能。
軌云。佛告阿難陀。若諸世間所有災禍逼惱刀兵飢饉亢旱疾病四百四病憂苦鬪諍。及八萬四千鬼魅嬈惱有情。所求世間出世間勝願多有障礙者。皆由無始已來貪愛無明。虛妄分別三毒煩惱。不了實相積集不善。指如是種種災難。阿難陀○若依此法轉讀是經。一切災難皆得消除。所有願求隨意滿足(云云)。
行林第十四。
元祿十六年中元日以大山寺藏本書之。
兜率谷鷄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十五。
法華法。
一支度。
註進。
法華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一大壇所。
曼荼羅一鋪。經箱一合。壇一面。脇机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經机(ㄙ)前(各可被置經一部也)。切燈臺(ㄙ)本。白布二端(檀敷料)。大幕二帖。酥一囊。蜜少少。名香(沈。白檀。欝金。龍腦)。五寶(金。銀。眞珠。瑟瑟。頗梨)。五藥(赤箭。人參。伏苓。石昌蒲。天門冬)。五香(沈。白檀。丁子。欝金。龍腦)。五穀(稻穀。大麥。小麥。菉豆。白芥子)。天蓋一面(方蓋。絹色。碧色。蓋中畫八葉蓮華云云)。小幡二十四流(赤色六流。黃色六流。青色六流。黑色六流。已上各長三尺)。寶幢四流(長五尺可懸龍頭竿)。
一護摩壇所。
壇一面。脇机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白布一端(壇敷料)。佛供覆(兩壇料)。芥子袋。酥。蜜。名香(如上)。
一壇供燈油二壇料可被下之(如常)。
一人供。阿闍梨。伴僧(ㄙ)口。承仕四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一淨衣(白色。黃色。可隨時也)。人數如上法。
一雜具。
小桶三口(各加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五枚。呂子二覆。長櫃二合。僧房裝束自餘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月日。
右支度大略也廣略臨時可斟酌歟。
一道場莊嚴辨備供具。
軌云。於其壇上張設天蓋。四面懸幡二十四口。又於四角各竪幢幡。安四賢瓶底不黑者。滿盛香水。於瓶口內雜挿種種時花枝條。於壇四門兩邊。各置二閼伽器。滿盛香水。中著欝金。泛諸時花極令香潔。又於四門置四香爐燒五味香。以用供養。又於四隅各置銅燈臺。蘇油爲明。於四角外各釘佉陀羅木橛。如無此木。鑄銅作橛代之亦得(云云)。
又云。於壇四面。皆置色香美味。種種食飮乳粥酪飯甜脆菓子及諸漿等。塗香末香時華燒香燈燭。所供養物。應以新淨金銀器銅器及好瓷器。無破缺漏未曾用者。以盛食飮。復用燒香熏其食器(云云)。
護摩壇別可有之如常。
T76012001.GIF
天蓋圖也。幡一面六流四六二十四流也(前方幡結上之云云)。
T76012002.GIF
九種八葉蓮花天蓋也。
幡色隨方異。赤色(東)。黃(南)。青(西)。黑(北)。每方各六流。幡長三尺計。天蓋廣可隨壇廣。大略方六尺五寸計。蓋紺色。碧色也。
東寺人不懸蓋。壁懸之(云云)。
師傳云。更不可然天蓋之四面令懸也。
又大壇可懸之。護摩壇全不可懸之(云云)。
三昧和尚御記云。天蓋幢幡必難儲具。至道場觀之虛空藏明之處。如此莊嚴皆悉具足觀想許也(云云)。
私云。自行之時此用心尤至要耳。
一起首時分。
儀軌中不明其時節。說行法日限云。一七日三七日乃至七七日或三箇月(云云)。又云。每日四時澡浴(云云)。
一向方。
軌云。塔門西開(云云)。下文云。於壇西面應置卑脚床子。可去半肘以來。以淨茅薦用敷其上(云云)。意可向東歟。
又上塗壇文中云。修行者面向東方長跪。以右手按於置香藥處(云云)。
一行法。
成就妙法蓮華經瑜伽觀智儀軌(不空)。
此軌初用胎藏三三昧耶印明。乃至五供養。是胎藏行儀歟。但至成身觀。修五相身。後五供養以下。皆依胎藏行法。
師傳云兩界合說(云云)。
丹州池上依儀軌。次有私記。若闕者補以通法。今附彼記抄入軌文幷師傳矣。有覺大師御記。全依儀軌次第。更可披見之。
前方便(如常)。
入堂禮佛。
南無歸命頂禮十方一切常住佛寶。
〃〃〃〃〃〃〃〃〃〃〃〃法〃。
〃〃〃〃〃〃〃〃〃〃〃〃僧〃。
〃〃〃〃〃〃大恩教主釋迦牟尼如來。
〃〃〃〃〃〃證明法華多寶如來。
〃〃〃〃〃〃法華經中一切三寶。
次著座塗香(乃至唱禮)。
三身。
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眞淨法寶(三反)。
〃〃佛眼父母菩薩摩訶薩。
〃〃彌勒菩薩等八大〃〃〃〃〃。
〃〃阿利耶阿左羅那多冒地〃〃〃〃〃。
〃〃四大明王冒地〃〃〃〃〃。
〃〃摩訶迦葉等諸大聲聞衆。
〃〃大小自在〃〃〃〃〃。
〃〃三部界會〃〃〃〃〃。
已上依大原記出之。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若自行只可發五大願)。
至心發願 唯願如來 摩訶毘盧遮那。
常在靈山 釋迦牟尼如來 證明法華。
多寶善逝 十方分身 諸釋迦尊。
平等大惠 妙法經王 普賢薩埵。
八大菩薩 四大明王 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次次如常)。
次五大願(五大願後伴僧各讀經)。次誦經眞言(大原記不用之)。
軌云。卽跏趺座結定印。誦如來壽量品。或但思惟品中妙義。深信如來常住在世。與無量菩薩緣覺聲聞以爲眷屬。處靈鷲山常說妙法。深信不疑。次當卽誦無量壽命決定如來眞言七反。作是念言。願一切有情皆獲如來無量壽命發是願已。誦眞言曰。
曩謨(引)阿跛哩弭跢(引)欲枳孃(二合引)曩尾?室者(二合)也囉(引)逝(引)捺囉(二合)也怛他蘖跢(引)也唵(引)薩嚩僧(去)塞迦(二合引)囉跛哩秫(詩筆反)駄達磨(鼻音)帝摩賀(引)曩也跛哩嚩(引)㘑娑嚩賀(引)。
若修行者每日六時。誦此眞言七反。能延壽命能滅決定夭壽惡業。獲得身心輕安。離諸昏沈及以懈怠。受持此妙法蓮華經速得成就(云云)。
師傳云。無量壽命決定如來者。卽久遠壽量佛也。卽釋迦也。亦可通一切諸佛久遠實成(云云)。又云。此眞言是壽量品之肝心眞言也。以壽量品爲眞言也(云云)。
私云。教時義云。久遠壽是約本行因圓果滿之因分而爲實成。實成報身證會法身。法身一體無久近前入後入誰久誰近。法花軌爲令衆生得此常壽故。說一切如來無量壽決定如來眞言(云云)。
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甲冑(已上如胎藏)。
次一切如來大慈印(大原記云地結也私云文意可然矣)。
軌云。二手外相叉。二大指二小指各以頭相拄。覆於心上結印成已。卽入一相平等法無我觀。起大慈心遍緣一切有情界願一一有情皆悉獲得慈心三昧。作是觀已眞言曰。
娜莫薩嚩怛他(引)蘖帝毘喩(二合引一)曳底(丁以反)瑟綻(二合)底(二)娜捨儞勢(引三)唵麽抳嚩曰㘑(二合引四)紇哩(二合)娜也嚩曰㘑(二合引五)摩(上引)囉賽(先代反)孃(輕呼)尾捺羅(二合引)跛寧(引六)賀曩賀曩嚩曰羅(二合)蘖陛(引七)怛囉(二合引)婆也怛囉(二合)婆也(八)薩嚩麽囉婆(去)嚩曩(引)?(九)吽(引)吽(引十)散駄羅〃〃〃(十一)沒駄昧(引)底哩(二合引十二)薩嚩怛他(去引)蘖多(十三)嚩曰囉(二合)羯臘跛(二合)地瑟耻(二合)帝娑嚩(二合引)賀(引十四)。
由結此印及誦眞言入無緣慈觀。能令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風輪際。猶如金剛。無量天魔不能傾動。悉皆退散。修行者若作此法。其道場地卽是金剛堅固之城。一切障者不敢觸惱。心所求願速得圓滿。
師傳云。大慈印。開掌覆胸。二大二小(二大上サマ二小下サマ)。頭柱如獨古。印相如東寺所傳ノ道場業印也。
或記云。或用小呪(云云)。常如來慈護明是也。
次結方隅界印
軌云。二手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以甲相背。並竪二大指。押二頭指。折開二小指卽成以印右旋三匝。卽成結界。眞言曰。
㘑魯補哩尾矩哩尾矩黎婆嚩(二合引)賀(私謂左轉右轉上下五處)。
次不動結界(如軌)(私謂如胎記。遣除從魔用印作法)。
丹州一本記。此次用四箇印明(大原記同之。但燒淨印。次置無堪忍印明。如台記)。
次燒淨器界印明(以火印投外用覽字明也)。
次最下風輪印明(轉法輪印)。唅(有歸命)。
次上水輪印明(八葉印)。鑁(有歸命)。
次上金輪印明(五古印)。阿(有歸命)。
右印明軌無之。用否在人意歟。
次寶山印明(私謂是靈鷲山也)。
軌云。二手內相叉。極令深竪二肘相著開腕卽是。眞言曰。唵婀左攞吽(引)。由結此印誦眞言加持力故。卽此寶山。於其壇中轉成鷲峯山。
次道場觀(用定)。
觀想此寶山卽靈鷲山。山上在七寶莊嚴樓閣。高無中邊樓閣內在大覺師子座。寶柱行列遍有幢蓋。珠鬘交絡。周匝天塗天香天花天妙飮食。寶座上座釋迦牟尼如來。宣說妙法蓮花經處。頗梨爲地。種種妙花遍布其上。寶樹行列。開敷寶花諸枝條上垂妙天衣。微風搖激出微妙音。其聲諧韻。猶如天樂。妙香普薰三千世界悅可衆心。於時想多寶世尊舍利寶塔涌現懸住空中種種莊嚴。釋迦牟尼如來及多寶佛於其寶塔中同座而坐。無量菩薩聲聞緣覺天龍八部聖賢衆會。圍繞聽法周圍八方。釋迦牟尼如來諸分身佛於寶樹下各各坐於衆寶莊嚴師子之座。乃至無量微塵數佛。多寶塔前。賢瓶閼伽八功德水悉皆盈滿。妙寶香爐燒無價香。摩尼寶王以爲燈燭。菩提妙花普散諸佛及諸大衆。天諸美膳芬馥香潔。塗香末香珠鬘瓔珞供養雲海。諸波羅蜜供養菩薩。歌讃如來眞實功德。自見己身於中供養。於其八方。諸分身佛一一佛前。悉皆如是奉獻供養。又想自身在釋迦牟尼如來前。聽聞宣說妙法蓮華經大乘勝義。
次三力偈(普印)。
以我功德力 如來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養而住。
次普通供養印。
次觀曼荼羅(用定印)。
軌云。次應心觀三重曼荼羅會衆。初中央佛幷八大菩薩及四大聲聞僧。第二院諸菩薩無量無數。第三院諸天八部幷四大威德菩薩。各於四隅幷無量忿怒眷屬。令一切諸魔退散無得侵擾。
次大輪壇。
軌云。然後結纔發意轉法輪菩薩印。二手各作金剛拳。二頭指二小指。互相鉤卽成。以印按於壇上誦眞言五遍。眞言曰。
唵嚩曰囉(二合)斫羯囉(二合)吽弱吽(引)鑁斛(引)。由結此印誦眞言故。其壇中諸佛菩薩及諸聖衆。量同虛空遍周法界或報土佛刹。一切有情。冥然身心通同一相影現於此勝妙刹中。
次入法性道場觀(用定印)。
軌云。則次應入眞如法性道場觀行。而誦此偈思惟偈中眞實勝義。乃至心與眞如體性相應爲限。偈曰。
虛空爲道場 菩提虛空相。
亦無等覺者 眞如故如來。
(私謂。先誦偈。後觀義)
偈意云。道場者佛成道場也故云道場道場旣虛空故於道場所可成。菩提覺也。亦虛空相也。無體相也(上二句意如此)。道場空。菩提空故。亦等覺亦空也。卽道場空。覺空。此覺證人亦空云也。故云亦無等覺者。故唯眞如常住周遍法界之理是如來也(故云眞如故如來也)。故能依之身。所依之土。皆同虛空。卽此周遍法界身土也。卽知常寂光土法身如來也(云云)。
大原記。普通供養印。次結輪壇印。卽觀念云。可觀想樓閣內在三重壇。內院在八葉蓮花。於臺上有寶塔。塔門西開。塔內有金床。床上有●●二字。字放隨緣色光照諸方。三重座位皆顯現。隨緣種子□字變成佛頂骨□□字成佛鉢。二放光所照諸座種子皆成三昧耶形。骨成多寶世尊。鉢成釋迦牟尼佛。二佛放光所照三形悉成尊形。圍繞寶塔二尊。此中寶山寶塔二尊分身量同虛空。周遍法界成報土佛刹。一切有情冥然身心通同一相。影現於此勝妙刹中。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其名土者。一法二義。一身卽三身。三身卽一身。身土不二。法性法爾也。起印印佛。虛空印自身等(心額頂口也)。頌曰。虛空爲道場。菩提虛空相。亦無等覺者。眞如故如來。次飮印勢散。眞言曰(云云)。
私云。此記上觀曼荼羅幷法性道場觀。不用別定印。住輪壇印修其觀行等也。
次治路(如胎記)。次不動印明(此有辟除結界護身等如胎記)。次振鈴(如胎記)。次奉請印明(如軌用大鉤召印明)。
丹州一本記。此次用索鏁鈴三印。大原記同之。儀軌無之。私云。三印如胎藏記。
私云。已上二印儀軌無之。召請辟除示三昧耶三印存沒不同。如准泥法之中記。
次閼伽。
軌云。卽取右邊閼伽器。二手捧持當額奉獻。想浴諸佛菩薩及諸聖衆足。卽於爾時虔恭殷重啓告諸佛求心中所願。速成就眞言曰。
誐誐曩三(引)麽(引)糝麽娑嚩(二合引)賀(有歸)。
由獻閼伽香水供養故。令修行者三業清淨。洗除一切煩惱罪垢。
次花座。
軌云。二手左右大小指各頭相拄。餘六指如欲敷蓮形卽成。眞言曰。
那莫三(去)滿多沒駄(引)南惡(引)。
由結此印及誦眞言加持力故。卽從此印流出無量寶師子座幷蓮花座金剛座種種諸座。佛及菩薩一切聖衆。各隨所宜。悉皆獲得殊勝之座。
次善來偈(如胎記。私云。軌無之)。次重結大界(私云。軌云普通印)。
軌云。二手內相叉爲拳。諸指節令稍起。卽誦藥王菩薩等眞言曰(云云)。
由誦如上諸眞言故。於持經者作大加持。諸惡鬼神悉皆遠離不敢附近。行住坐臥乃至夢中亦不敢觸惱。一切時中皆得安樂(此中有五眞言不能暗誦者。依師說用經中陀羅尼。結此一印。誦五種陀羅尼。每陀羅尼左轉右轉上下意想結曼陀羅外廓)。
次報恩供養(用定印)。
軌云。應作是思惟(乃至)一切諸佛及大菩薩(云云)。
丹州一本記不用之。大原記同之。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
私云。已上五供養印明一一觀念。具如儀軌說。是胎藏供印眞言也。
次普供養(如胎記。私云軌無之)。次讃(古用五讃。今謂釋迦讃。法讃。薩埵讃用之。有何妨乎。私云。讃記無之)。
釋迦讃。
曩謨鄔婆迦(引)[口*履](一)摩訶駄耶(二)多演難(三)母尼鑠(引)吃也(二合四)僧(思孕反)訶(五)鉢羅鉢底(丁以反六)嚩曰囉(二合)駄囉(七)摩護(引八)忙哩野(二合九)惹那(十)鉢利勿㗚(二合)怛寫(十一)係多(去)也嚩瑳率都帝。
法讃。
吠囉儗野(二合)惹曩南秫(詩律反)淡(一)戌婆訥蘖底謨(引)左釼(二)播囉沫體(丁以反)迦謎建耽(三)曩謎達?舍磨嚩憾(四)。
普賢讃。
嚩曰囉薩怛嚩摩賀薩怛嚩嚩曰囉薩嚩怛他蘖多三漫多跛捺囉嚩曰囉儞耶嚩曰囉幡儜曩牟薩覩帝。
私云丹州一本記此次加持念珠。
次入大空三摩地(用彌陀定印。私云。軌初文名實相三摩地)。
軌云。是修行者作是供養已。次則入實相三摩地。觀一切法如幻因緣和合生故。知一切有情無所得以爲方便。觀一切法如陽焰。上至淨妙刹佛。下至雜染世果。亦無所得以爲方便。觀一切法如夢。於世間受用。知樂受苦受皆無所得以爲方便。觀一切法如影像。知自他身業無所得以爲方便。觀一切法如響。應知一切自他語言。上至諸佛。下至有情類語業。無所得以爲方便。觀一切法如光影。於自他心知心及心所法不卽不離。悉無所得以爲方便。卽證眞如。觀一切法如水中月。初地乃至法雲地菩薩。觀心如水。觀清淨菩提心三摩地如月。心之與月無二無別。亦無所得以爲方便。卽證眞如。觀一切法如佛變化。知心心所緣慮。無所得以爲方便。則入大空三摩地。眞如法界周遍佛界有情界。無間無斷遠離言說。及離能緣所緣。若約眞證之門。唯自覺聖智境界所得(私云。若准金剛界者此觀如妙觀察智定)。
禪定記云。此觀深妙非淺智所堪。異說甚多。未知依何說。今私隨宜聊示略觀。
先結跏趺座。結定印。應作是念。我及法界一切衆生依報正報森羅萬法。皆從心生。此心如幻本性空寂。能生心尚空。何況所生法。是故一切畢竟空寂(此名無識身三摩地)。
次五相成身。
初徹心明(不散定印)。
軌云。二手金剛縛仰於跏趺上。以二頭指屈中節。相跓甲相背。以二大指頭相柱於頭指甲上。置於齊下閉目澄心。誦通達無礙心。眞言七遍。
唵喞答鉢囉(上二合)底吠(無閉反)㔁迦嚕銘。
誦眞言已。則靜慮專注。尋求自心。今我此心。爲青爲黃爲赤爲白。爲方爲圓爲長爲短。爲是過去爲是未來。爲復現在。良久推求知此心了不可得。則能通達空觀。我法二執亦不可得。則能悟入人空智法空智(私謂。金剛界云觀心如月輪。若在輕霧中。如理諦觀察。今云此文可加觀之)。
禪定記云。初通達菩提心。應念心如月輪。(在胸臆間)在輕霧中。此則阿賴耶識也。一切諸法皆依此識。此識本非染清淨無瑕穢。由具福智故。如淨滿月。此卽如來大圓鏡智。作是觀已。誦通達無礙。心眞言七反(云云)。
次無染心(不散前定印)。
軌云。則於此無所得心。觀於圓明。淨無塵翳如秋滿月。炳現於身仰於心中。此則是本源清淨大圓鏡智。作是觀已則誦菩提心眞言七遍。眞言曰。
唵冒(引)地喞多母怛憣(二合引)娜夜銘。
次觀金剛心。
軌云。誦眞言已。當於圓明滿月面上。觀五鈷金對智杵。漸引遍舒普周法界。以淨光明照觸一切有情界。客塵煩惱自他清淨。平等平等同一體性。作是觀已。誦眞言曰。
唵底瑟姹(二合)嚩日囉(二合)(私云。軌文是薩埵成身也。今依此意明之者滿月面上觀吽字。其色金色字變成五胡金剛)。
禪定記云。次成金剛心。應念月輪有五鈷金剛杵。漸引遍舒普周法界。光照觸一切有情界。自他清淨。平等一體。作是觀已。誦眞言曰(云云)。
次成金剛身。
軌云。良久諦觀。復漸收斂其金剛杵。如己身量。誦眞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引)怛麽(二合)句憾(私謂。軌文云收斂金剛。必可有舒金剛。故出其觀法)。
二手以大指押小指甲。三指舒開。如金剛杵形。以左印。仰安臍上。次以右印面安左印面。次以右手水火風三指相磨左手面三遍迴磨了。次以右印漸舒擧火空。誦舒金剛眞言念心月輪上金剛普遍法界。此法界卽成一大金剛界。乍擧印誦軌中眞言。次反同印漸垂下左印面。誦收斂金剛眞言念斂彼一大金剛法界入自身內也。收斂金剛眞言曰。唵嚩日羅(二合)娑頗羅。
斂金剛眞言曰。唵嚩日羅(二合)僧伽羅。
禪定記云。次證金剛身。應念漸收斂。其金剛杵如己身量。己身卽成金剛杵。誦眞言曰(云云)。
次觀身爲本尊。
軌云。復觀此金剛杵轉成普賢大菩薩身。光明皎潔猶如月殿。戴五佛冠天衣瓔珞。而自莊嚴。身背月輪。白蓮花王以爲其座。右手持菩提心五鈷金剛杵。按於心上。左手持般若波羅蜜金剛鈴。用按於胯。一切相好具足圓滿。作是觀已復自思惟。一切有情如來藏性。普賢菩薩身遍一切故。我與普賢及諸有情無二無別。審諦觀已誦眞言七遍。
唵三(去)滿多跋捺嚧(二合)憾(私云。用薩埵三摩耶印)。
禪定記云。次成本尊。應念一切如來皆入此金剛杵。令爲一體。其金剛杵轉成普賢菩薩。光明皎潔(云云。已上五印用定印)。
次普賢加持。
軌云。誦眞言已。則結普賢菩薩三昧耶印。二手外相叉合爲拳。合竪二中指卽成。以印印心誦一遍。次安於額。次及喉頂各誦一遍。眞言曰。
唵三(法)麽(鼻音)野娑怛鑁(二合)。
大原記。此次用五佛加持(如金界軌無之)。
次灌頂(私云。軌名五佛冠印)。
軌云。二手金剛縛。竪二中指屈上節。以頭相拄。二頭指各捻中指上節。以印置於頂上。誦眞言一遍。次安額上髮際誦一遍。次移頂右頂後頂左。各誦一遍。眞言曰。
唵薩嚩怛他(去引)蘖多囉怛曩(二合)鼻曬(引)迦惡(引)。
大原記云。私云。軌中大日灌頂印出之。頂額頂右頂後頂左五處安之。寶部灌頂明出之。案之影略歟。仍五佛灌頂共可用之(云云)。
私云。依囉怛曩(二合)句者可謂寶部。若如終惡(引)字者可是羯磨部歟。私案之此明意五佛冠總眞言歟。所謂一切如來寶灌頂云也。字五部總種子歟。
次繫鬘(私云。軌名寶鬘印)。
軌云。二手各作金剛拳。額上互相縈繞。如繫鬘勢。卽分拳於腦後。亦如繫帶。其二手各從小指徐徐散下。旋拳如舞。當繫之時。眞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麽(引)羅(引)鼻詵(去)者?鑁。
大原記云。出五佛繫鬘而云。私云。軌不出本佛印。只明繫鬘勢。金剛部明出之。但案道理加持灌頂繫鬘共可用。蓮華部若金剛部也。軌文不定之。仍總擧之義(云云)。
私云。對受記云。五者三十七尊中隨修一尊。先用其尊種子。三昧耶形其尊之身。次用其尊加持。次用五佛灌頂。次用其尊繫鬘。謂金剛王軌等所說是也(云云)。
今軌成金剛。成本尊。加持灌頂。繫鬘之所用。彼與金剛王軌等同之歟。然者可謂普賢一尊金剛部成身歟。
次甲胄。
軌云。二手金剛拳正當於心。各舒頭指互相縈繞。
書云。大原記長久二年正月十五日記(云云)。
意云。拍掌已下至于普賢三昧耶印。軌說·記意·各次第·法性次第各異也。今具列之。
軌云。次結普賢三摩地印修普賢行願。次入文殊三解脫門(如文)。次旋陀羅尼觀一一字(如文)。次誦經(一品或一部)。
記云。普賢三摩耶印。心臆想圓明誦普賢陀羅尼(如文)。次觀經一一字(如文)。次誦經。次釋經。次普賢三昧耶印明(若欲念持眞言者次取珠三轉。次結本尊印。誦眞言云云)。次取珠。次念誦。次珠安本處。次不動護身。次普賢三摩地印(可普賢行願)。次三解脫。次誦普賢陀羅尼定印旋陀羅尼(如文)。
次觀經(一一文如文)。次誦經。次普賢三昧耶印明。
已上。儀軌私記次第或存略或前後不定也。各依一說修之。
私云。拍掌之次加持珠。次入我我入師說也。次卽圓明等。次根本印明(有師說)。次念誦(有師說)。次珠置本處。次觀經字。次誦經。次入三摩地(如常)。次根本印明歟(云云)。
又謂案軌意不用別念誦。准誦經也。故准依軌文修之歟。
口稱●唵●砧二字眞言。次移背上亦相縈繞。却至當臍次右膝左膝次臍次腰。後次心右肩左肩喉及頂後。皆相縈繞。次至額上及以腦後。皆如繫鬘帶勢。二手兩邊徐徐散下。
次拍掌。
軌云。便拍掌三遍。名歡悅一切聖衆。印誦眞言三遍。眞言曰。唵嚩日囉(二合)覩使也(二合)斛(引)。
次入普賢三摩地(用定印。一本記云。私云普賢三摩耶印也)。
軌云。修行者旣成普賢菩薩大印身已。又結普賢菩薩三摩地印。應修普賢行願。入文殊師利菩薩般若波羅蜜三解脫門。所謂入空三摩地。運心遍周法界。豁然無有一法可得。於須臾頃澄心靜慮。住此觀門。由入此三摩地滅除一切見。爲除空執則入無相三摩地。於須臾頃住此觀門。由入此三摩地滅於空相。則入無願三摩地。於眞如智本無願求。須臾之間住此觀已。則於自身中當心臆間。觀其圓明可一肘量。猶如秋月光明澄淨。仰在心中。則誦普賢菩薩陀羅尼曰(云云)。卽以此陀羅尼文字。右旋布列於心月輪面上。觀一一字皆如金色。一一字中流出光明。遍照無量無邊一切世界。良久用心。心不散動則於一一字。思惟實相義門。又一一字中皆有阿字義門。詮一切法本不生不滅不有不無不卽不異不增不減非淨非不淨。若能悟此實相緣生法門。則能證得無量無邊三摩地。無量無邊般若波羅蜜(私謂。此普賢陀羅尼。若不能暗誦如前可用經文。又此中有二觀可知之)。
師傳云。普賢行願者謂圓明觀旋陀羅尼等指云也。次三解脫亦是普賢行願也。謂普賢菩薩般若波羅蜜三解脫也(般若卽文殊也)。故知。結普賢三摩地印。應修普賢行願者。所謂下文是也。故私記云此中有二觀可知之也。
次誦經(不散定印大原記云。安禪合掌)。
軌云。次應專注觀。於舌端有八葉蓮花。花上有佛。結跏趺座猶如在定。想妙法蓮花經一一文字。從佛口出皆作金色。具有光明遍列虛空。想一一文字皆變爲佛身。遍滿虛空圍遶。持經者。其持經者隨其力分。或誦一品或全一部。不緩不急(云云)。
大原記云。次誦經終住定印。可觀想。今我所誦經卷爲是紙墨。爲是翰軸。爲是我身。爲是我口。爲是我心。爲是實相文字。顯紙墨文字成卷軸。所誦音。從口出從身。身口使心。爲在我身。爲在經卷。若無我身。誰是誦者。若無經卷文字。何處雖無所誦而有經卷紙墨文字。雖無能誦。而有我身我口我意。離經卷無文字。離我身無心口。雖非內外不離內外。雖非經卷不離經卷。雖非心口。從心口出。從始至終。必無差謬。名不可思議。能作此觀。名爲三觀一心中得。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爲法施檀婆羅蜜。專心誦持。無諸遮礙。爲持戒。忍耐惡覺名聞財利不惱之爲忍辱。一心不息。從始至終無有懈怠爲精進。專念此經無有愛味。爲禪定。分別無謬序正流通。無不諦了字句分別。爲般若。自行此經爲實。他人傳受爲權。從生至老一生有辨。以此成辨功德。於始心正因種子。得心觀未明但是性德。研之不觀心相應名詫聖胎。以葉成就名修得。中間四十一位亦性亦修至極果位爲種智。伊字三點不縱不橫名大涅槃。名到彼岸第一義空平等大惠。是名誦經正觀入我我入意在之(云云)。
私云智證大師御流用後眞言歟。肝心眞言無指說所人不許(云云)。世有一書。名寬朗口決。其中以肝心眞言尤爲朝宗。寬公定爲禀承歟。可尋(云云)。
觀朗決云。法華肝心眞言字義句義。直法花迹本二門。該攝胎藏金剛兩部肝府。今出其眞言。應釋其相。肝心眞言曰。
●(三身圓滿大日如來)●(開)●(示)●(悟)●(入)●●●●(一切覺者)●●(智)●●●(見)●●●●●(如虛空)●●●(護持)。已上。
是法花迹門意也。以開示悟入四佛知見理。爲法花迹門體。此開示悟入妙理名曰三世諸佛知見之理。亦名道場所得之法。此知見道遍照如來內證法也。此功德體周遍法界故名無所不至。大日如來是則以●●●●四字顯開示悟入四佛知見。胎藏無所不至眞言以●●●●爲周遍法界四處輪種子眞言。卽其意。諸佛菩薩諸天聖衆各爲護持故。結安●●●之句是護持句也。次●(妙)●●(法)●●●●(白蓮花)●●(經)此是類名亙本迹二門。故安中間。兼於前後。次●已下法花本門意也。●(鉤)●(索)●(鎖)●(鈴)●●(金剛)●●●(擁護)●(普遍義)●●(成就義)法華本門意。表金剛界果曼荼羅智拳大日。故以金剛界鉤索鎖鈴四菩薩。安此眞言中。卽其意也。本門之時。一切聲聞緣覺諸天大衆皆悉引入無量壽命決定如來寂靜眞如大功德海中。是則鉤義也。一切聖尊住此功德海。是則索義也。一切大衆遊戲遮那願海作大歡喜。是鎖鈴二義也。今此無量壽命決定如來本地寂光功德一切法界果曼荼羅普門海會聖衆。各各現於無量神德。一一擁護故安●●●之句。是擁護普遍句也。
成尋云。闍梨記云。以肝心眞言中法花梵語爲本尊眞言。初後加唵莎呵。投乳木胡摩等。
護摩(多分依增益修之息災亦無妨歟)。
師傳云。此法不說護摩。但雖不說隨意樂修之。以普賢爲本尊故。本尊段時請供之投供物之間誦其呪。而投諸供物。又芥子等三合物與乳木三聚投之。後誦法花經要卷要品要偈等。投三種合物護摩。此卽法花護摩本意也。每誦一句投之也。取壽量品偈要句可爲呪之(云云)。
又云。十羅刹不必別供之。若欲強供者。也天段宜歟。又曼〃〃無其位。若欲強觀者。外金剛部中歟。又十羅刹形未見說處。印用諸奉教者印。內縛印是也。何以故。奉教者奉教令者是也。故此女等亦用其印也。
後加持。
壽量品偈(是無動寺和尚御說)谷用之。
昔不動。或法華肝心陀羅尼(是持明房記)。
私云。六壇作法(如常)。
火天。曜。宿(如常)。
本尊壇。
二佛八菩薩四大聲聞十六大士四大明王。一曼荼羅都請供之(供物或總供或別供消息在心)。
諸尊壇(可請供三部諸尊。別壇之時必不可有此壇歟)。
世天壇(如常)。
次普賢三昧耶印。
軌云。若念誦觀智已畢。則結普賢菩薩三昧耶印。誦眞言七遍或三遍。
次部母(用佛眼。私云。軌無之)。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
軌云。則次結五種供養印。各誦眞言三遍。供養諸佛聖衆。大原記。
後五供養幷普供養用金剛界印明(云云)。次普供養(如胎藏)。次讃(如寬)。次閼伽。
軌云。則取左邊閼伽。捧當額奉獻。祈心中所求廣大成佛之願。
次振鈴。次解界。
軌云。次結聖不動尊印。左轉解界。則入無緣大悲。自他平等喩如虛空。則入法身觀。無形無色於名於義無所戲論。則結三昧耶印。置於頂上誦眞言一遍。奉送聖會。雖約眞言門儀軌奉送。常恒思惟。一切聖衆同一法界。無來無去願力成就常在靈鷲山中。
次禮佛。
軌云。則起遍禮一切諸佛菩薩。
次奉送。
結普賢三昧耶印。印末挿時花。先誦現在諸如來偈後。誦眞言。向上投之。眞言曰。唵嚩日羅薩埵嚩穆。
次入佛三昧耶法界生。次轉法輪。次甲胄。次九方便。
軌云。右膝著地誦普賢行願一遍。
次迴向。
軌云。則起旋繞率都婆。或經行。於四威儀心住阿字觀門。入勝義實相般若波羅蜜門。念念遍緣一切有情。三界六趣四生。願獲得妙法蓮華經王。於聞思惟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右附丹州池上記抄入軌文幷師傳等了。只爲自行也。人不可用之矣。
抑此法本尊師說不同。或云無量壽命決定如來。或云釋迦。或云普賢。此等之中正所傳受如何。私云。師云。法花大旨曼荼羅意。專以釋迦可爲本尊。所以者何。於法華經爲能說教主。於曼荼羅爲中臺尊。豈閣此佛求他尊哉。但見義軌始終。上文云。從師受念誦儀軌三昧耶護身結界迎請供養。乃至觀於己身等同普賢大菩薩身(云云)。五相成身。普賢身。終文云。念誦觀智已畢。則結普賢菩薩三昧耶印誦眞言七遍(云云)。凡一軌始中終以普賢爲本尊。其說炳然。且置於此。先案道理。一代諸教。悉雖無非釋迦所說。四十餘年未顯眞實。如來本意唯在法王運啓嘉會時。至於鷲峯山。對一圓機正直捨方便但說一乘道。出世本意於此爲足。若以他尊爲本尊者。似無本意。何況儀軌之意。淨治壇地拼線三重中臺之上塔婆之內。置於釋迦。道場觀時。觀靈山會上說法華儀式。觀曼荼羅旣以釋迦爲中臺主。輪壇印時。成報佛土。眞如法性。道場觀時。凡聖一如。成虛空會。三身卽一四土不二。顯于此時。儀軌始終亦但觀於二處三會說法儀式。未觀普賢從東方來。以之思之。儀軌正意未必普賢爲本尊歟。今謂普賢者。應是大普賢地。大日卽是久成釋迦。其成本尊加持等普賢者。且依金剛部。明薩埵成身歟。
私檢對受記。成金剛成本尊加持灌頂繫鬘出六例。其第三云。三者三十七尊中隨修一尊爲門而入。先用其尊種子三昧耶形之身其本尊身其加持灌頂繫鬘。次用四部加持灌頂繫鬘。次用大日加持灌頂繫鬘。後成大日。謂略出經·眞實經說金剛薩埵法是也。頂經亦同。此三經中皆用金剛薩埵者准義決有四面大日。故且以金剛面。現薩埵身。擧始兼終。其實是教王經所說一切如來薩埵現證菩提之法。故非東方金剛部中金剛薩埵(云云)。師說意趣可謂尤合對記說歟。持明房說云。私云。如曼荼羅者釋迦可爲本尊(云云)。如五相成身等者。普賢可爲本尊(云云)。問。此法誦經外可修念誦乎。答。案儀軌意不用念誦。但以誦經爲其旨趣。各記不立別念誦篇存軌意歟。但有別願者亦持念眞言不可有妨故。師說云。或偏誦經不念誦。或誦經幷念誦(云云)。
問。修念誦者爲誦經前將誦經後。亦可持誦何等眞言乎。答念誦用處所持眞言可聞師說。
問。今軌行法兩部合說(云云)。其意如何。答。軌意大旨依胎藏歟。而兼亦說五相成身。乃爾云也。師傳云。台藏金剛兩部法卽是法華經本迹二門意也。台藏迹門卽理界也。金剛本門卽智界也。理界智界名依法華本迹二門也。故法華軌卽兼兩部意也。是則本迹二門意也(已上師說)。今案迹門中說開三顯一。聞之三根聲聞破無明惑顯中道理也。故迹門中多詮理也。本門中說如來壽命海爲旨。卽是報身惠命也。故本門多詮智也。又云可勘之(云云)(今案大原御義也)。
問。儀軌行法合兩部者。曼荼羅相亦合二界乎。答。私云。或云可爾。所謂中臺八葉台藏也。多寶塔婆金界意也。其塔形金界之形也。非五輪之形。或法華法(?)中。二佛一佛。台界定印。一佛智拳。又或曼荼羅如此繪之。是等皆存兩部兼顯之意歟(云云)。可讀不斷經事。
師傳云。修此法時結番可讀不斷經。常番僧名上番衆。不斷經衆名下番。行法時上番在幕內。讀經誦呪。下番在幕外。讀不斷經。但修法時間下番暫起去。但隨時宜耳。
近代人人不令讀不斷經。道陵遲在斯。唯是苦無問訪道人故也。
問。此法依三部大法而皆可修之哉。答。三昧和尚御說云。此法但隨行者意。兩界蘇悉地等行法。又云如修耳。又不加行有何不足乎(云云)。今且附悉地略法。爲自行記取淺極略作法矣。
軌云。如來方廣大乘經說。一切衆生身中。皆有佛性。具如來藏。一切衆生無非無上菩提法器。若欲修此法。當具四緣。一者親近善知識(卽是灌頂阿闍梨也)。二者聽聞正法(卽是妙法蓮華經王也)。三者如理作意(卽是瑜伽觀智也)。四者法隨法行(謂修奢摩多毘鉢舍那。則堪任證無上菩提)。
先灌頂。
文云。應當先入大悲胎藏大曼荼羅。幷見護摩道場滅。除身中業障。得阿闍梨與其灌頂(文)。
次受法。
文云。卽從師受念誦儀軌三昧耶護身結界迎請供養。乃至觀於己身等同普賢大菩薩身(文)。
次簡擇行處(如文)。
次作壇(如文)。
私云。此中有二種。一者七日行事地壇。二者一日手印水壇。其略壇文云。或在樓閣或盤石上船上佛殿中○則不應簡擇。惟建立四肘曼荼羅。乃至十二肘。高量如前所說。可十二肘量。
次莊嚴壇場。次安置尊像(曼荼羅如左出)。次辨備供物(如文)。次著淨衣。次護身。次入堂禮佛。
先到佛前長跪合掌。懺悔偈幷淨三業眞言。
卽禮佛。
南無久遠實成妙覺究竟三身卽一四土不二一乘教主恩德廣大釋迦牟尼無上大覺世尊。
南無開三顯一開近顯遠一切衆生皆成佛道平等大會一乘妙法蓮華經。
南無在〃所〃說法華處涌現證明多寶如來南無法界三昧諸佛長子十種願王普賢菩薩摩訶薩。
南無法華經中一切三寶。
次著座塗香。次加持香水。次灑淨供物。次加持供物等。
次啓白。
敬白祕密教主摩訶毘盧遮那如來。一乘教主釋迦牟尼如來。多寶·分身·十方善逝。平等大慧妙法蓮華經。八萬十二顯蜜聖教。彌勒文殊觀音普賢藥王勇施等諸大薩埵。身子目連等諸賢聖衆。多聞持國十羅刹女等。二處三會一切聖衆。盡空法界一切三寶而言。夫妙法蓮華經者。諸佛出世之本懷。衆生成佛之直道也。蕩化城之執教。廢草菴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眞實之妙理。三乘五性同期佛慧。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花時一現耳。佛子宿因多幸。値遇此教。今正是時。宜結良緣。故年來之間。久誦妙文。縱不知實相之深理。豈不作菩提遠因。今更受三蜜之教門。欲助一乘之妙行。願滅六根之罪垢。奉拜普賢之尊容。仰願釋迦多寶普賢大士一切三寶護法聖衆加持護念信心佛子。一切所願如意滿足(隨時可用意)。
爲令法久住利益衆生(摩訶毘盧遮那打釋迦牟尼打)。
爲梵天。帝釋四大天王日月五星諸宿曜等。三界所有天王天衆。奉倍增威光(隨意)般若心經(打)。
爲登霞聖靈大師等聖靈奉令成等覺(法華經名打)。
次〃云〃隨意祈願。
奉爲國主聖朝增長寶壽(藥師打)。
奉爲國母儲君增長寶壽(藥師打)。
奉爲大臣諸卿增長福壽(觀音打)。
次〃云〃。
仰願摩訶毘盧遮那如來·釋迦·多寶·普賢大士·一切三寶護法天等。晝夜恒常加持弟子。滅罪生善增長福壽。現世安穩後生善處。無邊善願決定成就(摩訶盧遮那打。釋迦打。普賢打)。
爲無邊法界平等利益(觀音打)。
爲法成就(大聖文殊利打。金剛手打。一字金輪佛頂打)。
次供養文。次唱禮(如上)。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靈山淨土。
釋迦如來 多寶分身 十方善逝。
平等大會 一乘妙法 普賢文殊。
諸大薩埵 四大明王 十羅刹女。
盡空法界 一切三寶 護法天等。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證知證明。
所修三寶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法界衆生 平等利益 滅罪生善。
速證菩提 聖朝安穩 增長寶壽。
護持佛子 滅除業障 斷除煩惱。
增長福壽 現世安穩 後生善處。
一切善願 決定圓滿。
次五大願。
衆生無邊誓願度。福智〃〃〃〃集。
法門〃〃〃〃學。如來〃〃〃〃事。
無上菩提〃〃成(護持佛子成善願)。
次跏趺座。結定印。誦如來壽量品。或但思惟品內妙義。深信如來常住在世與無量菩薩緣覺聲聞以爲眷屬。處靈鷲山常說妙法深信不疑。
誦經觀念畢。作是念言。願一切有情皆獲如來無量壽命念言畢。後卽誦無量壽命決定如來。
眞言七反(用明定印)眞言曰。
T76012901.GIF
私云。師傳云。此眞言是壽量品肝心。卽以壽量品爲眞言也(云云)。然者縱不誦彼品。只誦此眞言而作軌觀念亦無妨歟(或略之。云云)。
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花部三昧耶。次金剛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寶山。
二手內相叉。極令深竪。二肘相著開腕。卽成。眞言曰。唵婀左攞吽(引)
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寶山。卽是靈鷲山。釋迦牟尼如來宣說妙法蓮華經處。山上有七寶莊嚴樓閣。高無中邊樓閣內大覺師子座寶柱行列遍有幢蓋珠鬘交絡周匝。天塗天香天衣天妙飮食。其處頗梨爲地。種種妙華遍布其上。寶樹行列開敷寶花。諸枝條上垂妙天衣。微風搖激出微妙音。想多寶世尊舍利寶塔種種莊嚴。釋迦牟尼如來及多寶佛。於寶塔中同座而座。無量聲聞緣覺天龍八部聖賢衆會圍繞聽法。周圍八方釋迦牟尼如來諸分身佛。於寶樹下各各坐於衆寶莊嚴師子之座。乃至無量微塵數佛。多寶塔前賢瓶閼伽八功德水悉皆盈滿。妙寶香爐燒無價香。摩尼寶玉以爲燈燭。菩提妙花普散諸佛及諸大衆天。諸美膳芬馥香潔。塗香末香殊鬘瓔珞供養雲海。諸波羅蜜供養。菩薩歌讃如來眞實功德。自見己身於中供養。於其八方諸分身佛。一一佛前悉皆如是奉獻供養。又想自在釋迦牟尼如來前。聽聞宣說妙法蓮華經大乘勝義。
次三力偈(普印)。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
結輪壇印。可觀想樓閣內在三重壇。內院有八葉蓮華。於臺中有寶塔塔門西開。塔內有金床。床上有●●二字。字放隨緣色光照諸方三重座位。皆顯現隨緣種子。字變成佛頂骨。●字成佛鉢。二放光所照諸座種子皆成三昧耶形。頂骨成多寶世尊。鉢成釋迦牟尼佛。二佛放光所照三形悉成尊形。圍繞寶塔二尊。此中寶山寶塔二尊分身量同虛空周遍法界。成報土佛刹。一切有情冥然身心通同一相。影現於此勝刹中。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其名土者一法二義一身卽三身三身卽一身身土不二法性法爾也。起印印佛虛空印自身等(心額頂口也)頌曰。虛空爲道場。菩提虛空相亦無等覺者。眞如故如來。次飮印勢散之。眞言曰。唵嚩曰囉折羯羅吽弱吽鑁斛。
次治路印明。次成不動。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眞言迦利沙也句下可加唵曀醯?〃〃〃〃怛他誐娜麽縛曰羅之句)。次迎請聖衆(三部皆用之)。
次辟除從魔。
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竪三指作拔折羅形。左轉三匝。右轉三匝。上下五處。右手亦作此印。安腰。眞言曰。唵枳哩〃〃嚩曰囉吽發吒次示三昧耶。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竪三指作拔斫羅形。向外託之。眞言曰。唵昇羯隷三莾焰沙婆訶。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事齊身。次五供(應念以微妙塗香等奉獻一切三寶及妙法蓮華經)。次普供。次讃(如上。樂最略者心略四智)。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我心臆間有八分之肉團。卽爲本有妙法之八葉蓮華。三重曼荼羅自身中宛然也。彼心所變曼荼羅與本有理性曼荼羅無二無別。皆從阿字畢竟空之中。開發無盡莊嚴之相也。一切衆生心曼荼羅亦復如是。佛界卽心界。心界卽衆生界。一如無二如。是則爲普賢法界曼荼羅。是大略也。淺深只任行者觀智而已。
次根本印(可問之)。次加持念珠(作法如常)。置本處。次誦經(定印)。
觀想。於舌端有八葉蓮華。華上有佛。結跏趺座猶如入定想妙法蓮華經一一文字。從佛口出。皆作金色。具有光明遍列虛空。想一一文字皆變爲佛身。遍滿虛空圍繞。持經者其持經者隨其力分。或誦一品。或全一部。不緩不急(云云)。此中可兼存。天台誦經觀意。
次誦經畢取念珠念誦(先佛眼。大日。釋迦。普賢。一字不動等)。次置珠本處。次入定觀念。次根本印。次部母(用佛眼)。次成事齊。次五供。次普供。次讃。次閼伽(祈願)。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火院左轉)。次奉送。次三部被甲等。次起座出堂隨意作善。
右依十八道略行法抄記了。人更不可用矣。
問。曼荼羅大旨似書顯寶塔品意有何故耶。答。法華一部之始終迹本二門之中。徵顯于寶塔品之中其故何者。
一曼荼羅。
T76013001.GIF
問。八菩薩次第有何意哉。答。依對揚故有此次第(云云)。
問。四大聲聞居中央四隅有何意趣。答。有論云四大弟子如四賢瓶故。安中臺之四隅也。經云我等今者眞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云云)。佛道聲聞此意歟。
問。四大明王之中列烏蒭沙摩有何故乎。答。此法卽是觀染淨不二。速得六根淨故。不淨金剛成其事業故(云云)。
已上兩三條或私記有之。
一功能。
軌云。若修行者爲求六根清淨。滿足六千功德。成就法華三昧。現世入初地。決定求證無上菩提者。應一七日三七日乃至七七日或三箇月。應依儀軌(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眞言八千二百遍。
本尊眞言五萬遍。
護摩眞言八千二百遍。
三部總眞言八千二百遍。
諸天總眞言八千二百遍。
奉讀。
地藏菩薩補闕分眞言。法華肝心眞言。
那謨阿羅怛那多羅夜耶唵佉羅〃〃俱注〃〃摩羅虐(魚加反)羅吽賀賀素怛拏沙(素靺反)末摩拏薩嚩訶。
此陀羅尼流起者。巨唐朝靜定住僧道如。自光和年中晝夜六時專讀誦法華經數及一萬餘部。於是隣房有老僧怱歿畢。已及七日乃得蘇生。道如法師所清談。吾初歸冥途之時。猶如異形。惛解逼到閻羅王宮。見中別床座。其上在地藏菩薩。乃召老僧云。隣房道如法師。未離攀緣廢亡句偈數千萬。未納法藏。方今得此眞言授與彼道如法師。則告知每讀誦經典可念持眞言三反。縱雖者補闕皆悉如說成就。故名補闕眞言。
法華經五十六部。
奉供。
護摩供二二十二箇度。
花水供二二十二箇度。
飮食供十四箇度。
右依仰旨始自六月二十七日至于今日。合二七箇日夜之間。五箇口傳燈大法師等異口同音。殊致精誠奉請供幷三部聖衆念讀上件眞言經典等。奉祈。大施主御息災增長福壽之由。仍錄遍數謹言。
永承三年七月十二日。大法師。皇谷。
承應元年以嵯峨二尊院本書寫訖。
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下旬命松安寫之。
台嶺橫川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十六。
仁王經法。
一支度。
仁王經御修法支度。
曼荼羅一鋪。仁王經(某)部。大壇。護摩壇。十二天壇。聖天壇。天蓋一張(軌云。壇上張青色蓋。稱壇大小云云)。幡二十四流(軌云。繞壇懸幡二十四口。不云色)。賢瓶四口瓶帶四條(各長四尺青黃赤綠)。
軌云。當四角上置四賢瓶。金銀銅瓷新瓦亦得。受一升已下。滿瓶盛水挿枝條花。用四色繒各長四尺。青黃赤綠如上次第繫四瓶項(云云)。
名香(軌云。燒沈檀薰陸蘇合等香。自餘支分如常。臨時可斟酌)(云云)。
一起首時分。
軌云。出息災等四法起首日。如建立軌等說。然後云。如有切要不得依日。但晝夜分依時建立(云云)。
說時文云。息災初夜(乃至)降伏日中中夜(云云)。
又云。若求出世無上菩提修瑜伽者。晝夜四時。後夜日中黃昏中夜。運心供養最爲上勝(云云)。
一向方。
軌云。息災等四法向方(如常)。此法多分息災(耳)。
一行法。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出金剛頂瑜伽經不空)。
丹州池上兩本私記。依此儀軌而有次第。具出如左。
仁王經私記。
前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次佛部心。
軌云。兩手當心(乃至)速得成就。
次蓮花部心。
軌云。兩手當心前(乃至)皆悉滿足。
次金剛部心。
軌云。右如前印(乃至)令無諸災厄。
次被甲。
軌云。又用三部(乃至)疾走而去(令依普通被甲印)。
次地結。次金剛牆。
軌云。右以前金剛部印契(乃至)於頂上散(今依普通用二印眞言)。
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師子座。座上有寶蓮花。蓮花上有七寶樓閣。有幢幡寶蓋等無量莊嚴。閣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賢瓶。四門各有香爐。門左右各有閼伽諸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蓮華臺。臺上有月輪。輪上有●吽字。字變成輪。其輪具十二輻輪。變成金剛波羅蜜多菩薩。菩薩放光照曼荼羅諸尊。隨光顯現。有圖位別出之。行人於閣下向曼荼羅。
次三力偈(用普印)。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想至本尊所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
軌云。右用前三部(乃至)頂上散。
次遣除從魔(如悉地或用馬頭)。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
軌云。右以兩手持捧摩尼(乃至)諸灌頂。
次花座。
軌云。右以兩手當心(乃至)堅固寶座。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軌文但用此印明誦眞言五反。爲五供養。今依別用別印明)。次讃(四智)。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枳惹字。字變成般若梵夾。梵夾漸漸舒大。擧體成梵夾。梵夾變成般若菩薩(軌云。其菩薩像。結跏趺座乃至)。住三摩地。
次根本印明。
軌云。又以兩手(乃至)諸佛之母(私謂。若存略者用胎藏中般若菩薩眞言)。
次加持呪(如悉地)。
軌云。手持數珠(乃至)頂上戴已。
次正念誦。
軌云。然後當心(乃至)心願念(私云。若存略者依軌文略數誦大陀羅尼二十一反。然誦胎藏中明有何妨乎)。
次還珠法。
軌云。遍數足已。卽頂戴珠數置於本處。
次入三摩地。
軌云。結三摩地印(乃至)卽是般若波羅蜜多三摩地觀。
次根本印。
軌云。從此却結(乃至)於頂上散(私謂。若略者用胎藏中明有何妨乎)。
次部母(用佛眼)。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軌文如前用此一印明)。次讃。次閼伽。
軌云。對聖衆前(乃至)速至彼岸(私謂。祈願意耳)。
次解界。
軌云。次結前界印(乃至)卽成解界(私謂。今依普通用火院)。
次禮佛次奉送。
軌云。次結前三部印(乃至)各歸本土(先車輅奉送次部心奉送)。
次佛部心。次蓮華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出堂作善。
軌云。行者作禮而去(乃至)勿散動也。
私謂。修此法。相分助修可爲上下番。不斷令讀仁王經。但上番僧護摩轉讀之伴僧中。或可令下番僧護摩已後讀之。
右丹記了。有今一本前後次第皆如右說。觀曼荼羅之中輪種子●不以此爲異耳。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釋迦牟尼如來。
十方三世 諸佛如來 仁王護國。
甚深妙典 五方鎭護 諸大菩薩。
三部五部 界會諸尊 般若外護。
十六神王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三反)。
〃〃金剛波羅蜜菩薩〃〃〃〃。
〃〃東方金剛手菩薩〃〃〃〃。
〃〃南方金剛寶菩薩〃〃〃〃。
〃〃西方金剛利菩薩〃〃〃〃。
〃〃北方金剛夜叉菩薩〃〃〃〃。
〃〃八供養菩薩〃〃〃〃。
〃〃四攝智菩薩〃〃〃〃。
〃〃大小自在菩薩〃〃〃〃。
〃〃三部〃〃〃〃。
根本印。
師傳云。二手風已下八指互相背指端向上(如治路印勢)。卽左右二風二地屈向掌。以二大左右各橫。押二風二地背上(云云)。又此法。本尊曼荼羅相違。曼荼陀羅在五大力菩薩三形等。本尊用般若菩薩。修此法時不必安置般若菩薩像。只可懸彼曼荼羅也。但胎藏般若菩薩眞言用念誦幷根本呪用。印仁王軌中般若菩薩印用(云云)。經中所擧眞言字數多故替用也(云云)。又軌中所擧眞言等隨何界依修可云事可定也。若胎藏般若菩薩以爲本尊。依胎藏修之有何妨乎(云云)。又只可依軌意修之也。
五大力印眞言用五大尊印明有何妨乎。
已上。
中道說云。仁王經法本尊五大力聞之。般若菩薩只部母故成身許也。以之不可必爲本尊。諸成身如此例多。阿彌陀成觀音。佛眼法如成薩埵也。
私云。圓融房五大尊。聖行房五大力(云云)。
軌云。第十結般若波羅蜜多根本印。
又以兩手背相附。收二頭指。以二小指屈於掌中。以大拇指各押二指頭。置於心上誦經中陀羅尼七變。由結此印誦陀羅尼故。行者自身卽身卽便成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爲一切諸佛之母(云云)。
一眞言。
T76013201.GIF
T76013301.GIF
T76013302.GIF
私云。經意此陀羅尼是五方菩薩異口同音說也。儀軌成身文。成般若波羅蜜多菩薩。見其形像。頗相似於胎藏般若菩薩像。但彼六臂此二臂也。然而今文云。左手當心持般若梵夾。撿胎圖。左第一手持梵凾。當心。今文云。右手當乳。作說法印。以大拇指押無名指頭。胎圖云。右第三手竪掌。屈水指舒四指(云云)。恐今軌意彼六臂中擧初後二手歟。然者此般若菩薩者。五菩薩中。中方金剛波羅蜜菩薩歟。將別人歟。若同者何形像全異哉。若異何閣曼荼羅中臺尊。用他尊成身哉。更可詳之。
般若無盡藏印呪(一名般若眼。又名般若根本。亦名金剛般若心)。
以二大指各捻二小指甲上。平屈二小指下節中節相背博之。二中指二無名指各相背博。直竪向上。各屈二頭指相背。令平中節。背相著。與二小指相稱令平。如高座上安置經藏。當心著之。當誦呪時。專想繫念。一切經藏。皆從印出悉入心中。般若無盡藏陀羅尼呪曰。
娜(上)謨婆伽筏帝(一)鉢囉若(若治反)婆羅弭(上)多曳(法二)唵(三)唎伊(伊棄反起音二合下同四)地伊(二合五)室唎(上音合二)(六)輸嚧(二合)陀(七)毘社曳(八)莎訶(九)。
佛言此陀羅尼印。有四種名。一名般若無盡藏。二名般若眼。三名般若根本。四名金剛般若心。此陀羅尼印有大功德。若能至心如法受持。隨誦一邊。出生一萬八千修多羅藏。又彼一一修多羅中各各出生二萬五千修多羅藏。又彼一一修多羅中。出生百萬修多羅藏。又彼一一修多羅中。出生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修多羅藏。如是乃至展轉。出生無量無盡修多羅藏。所出經題名句義味。各各不同而不重出。如是念念出生無盡。是故名爲無盡藏陀羅尼印。此陀羅尼印。卽是十方三世諸佛宗祖。亦是十方三世諸無盡法藏。一切般若波羅蜜母。過現未來諸佛菩薩。常所供養恭敬讃歎。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以至誠心。書寫讀誦如說修行。是人所有百千萬億恒河沙劫生死重罪。於須臾頃悉滅無餘。此陀羅尼印。所有功德。我若住於百千萬億阿僧祇劫。歎猶不盡。何況餘人歎之能盡。若欲修行般若法者。一食齋戒香湯沐浴。著新淨衣入於道場。要當先誦此陀羅尼幷作此印。滿百萬遍。然後修行餘般若法。決定成就。是故名爲般若根本。此陀羅尼印。悉能照了一切般若波羅蜜法。故多般若波羅蜜眼。此陀羅尼印。悉能摧滅一切障礙。悉能住持一切諸佛菩薩功德。故名金剛般若心也(是一印呪筏梨耶思蠅伽法師譯)。
右印呪出陀羅尼集經第三。或云仁王經根本印用之(云云)。
私云。此印相似儀軌印。於眞言者胎藏般若菩薩眞言也。
儀軌入三摩地文云。結三摩地印。諦觀圓明鏡智縱廣一肘。漸遍法界。布字行列。右旋次第觀一一字。光明徹照。從外向內。至於地字。從內向外漸觀諸字周而復始。至第三遍。心善寂定。了了分明。觀所詮義。不生不滅一一平等皆遍法界。非動非靜定慧雙運。永離諸相。卽是般若波羅蜜多三摩地觀(云云)。
私云。地字者指何字耶。陀羅尼之中三處有冒地字。指此等字歟如何。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不空)云。第五明陀羅尼觀想布字輪。若修行者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經。修瑜伽觀智者。於此陀羅尼從初至末所有文字一一句一一字思惟觀察。於自心中清淨圓明大圓鏡上。想一金輪。外第一重有十六輻。次第右旋想十六句。分明顯現。次第二重有十二輻。想十二字右旋安布。次第三重布列於十字。於中有一地字。此中意者。攝前長行乃至諸會大般若等。爲十六句。攝十六句爲十二字。攝十二字爲其十字。攝彼十字歸于一字。從廣至略漸減漸深。一字現前周於法界。性相平等至究竟故(云云)。以此文思之。字輪中央可量種子●也。軌意指此而可云地字而已。
承曆四年七月下旬。或人禀受。大原上綱說云。●字者般若種子字。胎藏以●字爲種子。三摩地觀時布字中心可觀種子字也(云云)。
軌文明之。上師傳如此。
私云。依胎藏者或佛部或金剛部別壇。設雖依別壇。尚以本法曼荼羅尊可交觀置也。
或行儀首尾附隨行軌。而觀曼荼羅可依本法。
護摩息災。
師傳云。本尊段三種合物等末。誦二諦偈。少少供之(云云)。
護摩眞言。
唵地(入)室哩(二合)輸嚕(二合)多尾惹曳ソワカ。
伴僧呪(可用經大陀羅尼。若不讀付。般若菩薩眞言何事有哉)。
後加持二諦品偈。或不動(云云)。
讀經(須讀新經。儀軌意依新翻之故也。但依不口付用舊譯。有何事哉。彼如法花軌雖依添品法花。修彼時讀誦妙本等是也)。
隨伴僧數。半念誦半讀經(云云)。
一壇場莊嚴。
可奉安置經(作七寶案以經卷置上)。
敷曼荼羅(種子若圖位歟)。張蓋懸幡(如常)。大壇護摩壇十二天壇等安立作法(如常)。
新經云。嚴飾道場置百佛像百菩薩像百師子座。請百法師解說經(云云)。
舊經云。當請百佛像百菩薩像百羅漢像百比丘衆四大衆七衆。共聽是經。請百法師講般若波羅蜜。百師子吼高座前。燃百燈燒百和香百種色花。以供養三寶三衣什物供養法師。小飯中食亦復以時(云云)。
私記云。一請賢聖○以實身難見故置形像。以表敬儀。百比丘下第二明聽衆。天龍人鬼及四衆又當機法緣發起影向等四衆。七衆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清信士女也。請百法師下第三請法師下。第三請師講說。百師子吼下。明供養。三衣下供養法師。小飯中食下。供養飯食(云云)。
嘉云。百佛菩薩羅但請像。以其末世七難急故。若佛在世且請佛菩薩羅漢等身。何故皆百以應百部鬼。以應百部鬼神也。明六種供一百師子聖。二燃百燈。三百和香。四百種色花。五三衣十物。六小飯中食。百高座者。以有百法師故。燃香花各有百者以供養百佛等故。
道云。百佛百菩薩百羅漢百比丘各百者爲應百部神祇所敬也。四大衆七衆共聽明聽衆(云云)。新翻經下奉行品云。汝等諸王。應作寶幢及以幡蓋。燒燈散下廣大供養寶函盛經。置於寶案。若欲行時。常導其前所在住處。作七寶帳衆寶爲座置經於上種種供養(云云)。
良賁疏云。經汝等諸王廣大供養。解曰廣建道場表其敬也。經寶函盛經。解曰。寶函寶案表至重也。舊經云。佛告大王應作九色幡。長九丈。九色華。高二丈。千枝燈高五丈。九玉相。九玉巾亦作七寶案。以經卷置上若王行時常於其前百步(云云)。
私記云。勸供養文云。初中皆言九者。九表衆生苦。幡者標顯行。勝明九苦之內建解脫勝幡也。九色花表九苦衆生行般若因也。青黃赤白黑五塵花。地水火風四大花也。二丈表二諦。千枝燈表十善功德各以般若展轉相資成千智慧。高五丈明照五道也。九玉箱表九居清淨爲法器。九玉巾表九居衆生得般若巾。案者喩寶相般若。以經置上者文字能詮實理也。七寶者表七方便人皆爲人寶也。
道液疏云。幡花以嚴之。燈光以照之。玉箱以盛之裝。玉巾以覆之。七寶案以置之。
私云。此等供養具支。隨形勢而可調儲歟。況新舊兩經意只是讀經時作法也。一一事不可必用之。
陀羅尼集經第三云。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薗。說以梵天爲對告。時佛告梵王。我於他化自在天中。略說咒印。我今爲汝說此功德(云云)。當設二十一種供養之具。作般若波羅蜜多法會。隨力堪能唯好精妙。何等名爲二十一種。一者嚴飾道場安置尊像。復以種種香。所謂龍腦丁香。欝金沈水。香湯浴像還置本處。二者像前當作水壇。三者龍腦沈水。上妙香等。用塗像身。四者諸妙花鬘絞絡佛身左右肩上。五者頂掛天冠。六者寶釧纓絡莊嚴佛身。七者寶帳。八者燒種種香。九者懸雜色幡。十者懸於繖蓋。十一燃燈。十二百呼飮食及好甘菓。十三懸於諸小鈴珮。十四懸諸音樂。十五諸雜色華。十六寶扇。十七種種衣服。十八寶鏡。十九寶瓶。二十寶眞珠網。二十一白拂。以如是等勝妙之具。至心供養。能令人王等及一切衆生無始已來十惡五逆諸罪消滅。復令現在所求隨意。若不能具二十一種。五種亦得。何等爲五。一者香水。二者雜華。三者燒香。四者飮食。五者燃燈(云云)。
又云。呪師若欲治病者。自作護身竟。於病人邊。作四肘水壇。莊嚴已竟。種種香花。燃四十九燈。種種飮食布置畢已。正面向東。向北亦得。次燒蘇蜜胡麻稻穀花香供養已(云云)。
一曼荼羅。
軌云。其壇三重於壇中心畫十二輻輪。東邊畫五?金剛杵。南邊畫金剛寶。西邊畫金剛劍。北方畫金剛牙。此上五事卽是五方菩薩手中所執祕密之契。東南隅畫三?金剛杵。西南隅畫寶冠。西北隅畫箜篌。東北隅畫羯磨金剛杵。當四角上置四賢瓶。金銀銅瓷新瓦亦得。可受一升已下物。滿瓶盛水?枝條花。用四色繒各長四尺。青黃赤綠如上次第繫四瓶項。第三重東門畫金剛鉤。南門畫金剛索。西門畫金剛鎖。北門畫金剛鈴。東南角畫香爐。西南角畫荷葉。於中畫雜花西北角畫燈。東北角畫塗香器。所畫杵等皆有光焰。三重壇外一重界道。四面畫門(云云)。
經云。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南方金剛寶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摩尼放白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劍放金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鈴放瑠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中方金剛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輪放五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軌云。第一東方金剛手菩薩○與彼東方持國天王及將無量乾闥婆衆毘舍衆而爲眷屬。與四俱胝菩薩往其國。第二南方金剛寶菩薩○與彼南方增長天王及將無量恭畔荼衆薛茘多衆。而爲眷屬。四俱胝者。且一俱胝者。如花嚴經云百洛叉爲一俱胝。卽當此方百億數矣。第三西方金剛利菩薩與彼西方廣目天王及將無量諸龍富單那衆而爲眷屬。第四北方金剛藥叉菩薩○與彼北方多門天王及將無量藥叉衆羅刹婆衆而爲眷屬。第五中方金剛婆羅蜜多菩薩○與天帝釋及將無量諸天而爲眷屬。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私云。軌文第二重不分明。若以其菩薩契內四供四角四瓶爲二重歟。然撿舊圖等。以五菩薩契印皆爲內院更可詳之。或圖六圓明中。有五方月輪。月輪畫五方大士寶冠瓔珞莊嚴。慈悲菩薩像也。皆座寶蓮花上。所持之物如經所說。但經(略)一手所持物也。以帝釋及四天王爲外院(云云)。
舊圖。
T76013601.GIF
ㄙ云。軌造曼荼羅文。東五?。南金剛寶。西金剛劍。北金剛。此上五事卽是五菩薩手中所執祕密之契(云云)而見上形像文杵寶劍。同造曼荼羅文第四金剛夜叉持鈴。曼荼羅文置文互相違。如何。
同。
T76013602.GIF
T76013603.GIF
私依軌意圖之。
新經云。當立形像而供養之(云云)。
賁疏云。隨於所在以彩畫等。作其形像供養(云云)。
集經第三云。畫大般若像法。
畫大般若菩薩像。可取八月十五日。以細好絹兩幅。或三幅亦任意用。高下闊挾必須相稱。其菩薩身。除天冠外身長一肘(人一肘如來一搩是也)。通身白色面有三眼。似天女相。形貌端正如菩薩形。師子座上結跏趺座。頭戴天冠作簸箕光。其耳中著眞珠寶璫。於其項下著七寶瓔珞。兩臂作屈。左臂屈肘。側在胸上。其左手仰五指申展。掌中畫作七寶經凾。其中具有十二部經。卽是般若波羅蜜藏。右手垂著右膝之上。五指舒展。卽是菩薩施無畏手。菩薩身上著羅錦綺。繡作?襠。其腰以下著朝霞裙。於上畫作黃花褺。天衣籠絡絡於兩臂。腋間交過出其兩頭。俱向於上。微微屈曲如飛颺勢。其兩手腕皆著環釧。菩薩右廂安梵摩天。通身白色耳著寶璫。其項上著七寶瓔珞。立?毺上。右手屈臂向於肩上。手執白拂。左手申臂手執澡罐。其腰以下著朝霞裙。以羅錦繡嚴飾衣服。其梵天身被紫袈娑。頭戴花冠作簸箕光。其手脚腕皆著環釧。菩薩左廂安帝釋天。通身白色耳著寶璫。其項上著七寶瓔珞。立?毺上。右手屈臂向於肩上。手執白拂。左手屈臂肘節向左。掌向腹仰。掌中竪著一跋折羅。跋折羅頭向外著之火焰圍繞跋折羅身。其帝釋像。從腰以下著朝霞裙。以羅錦繡嚴飾衣服。天衣籠絡。頭戴花冠作簸箕光。其手脚腕皆著寶釧。菩薩光上兩廂。皆畫作一須陀會天。而散雜花及齎瓔珞而爲供養。其像座下。畫作香鑢供養之具。其供養具左右兩廂。各畫布置八神王像。其神王色。青黃赤白各爲一色。面作威怒。一一神王各著五色金銀細甲。各執器。杖。威嚴而立五色石上。次下右廂畫呪師像䠒跪而坐。兩手捧於香呂供養。面仰向上。如似瞻仰菩薩尊顏。畫其像已。當立道場(云云)。
私云。集經意說般若總法。今軌別明仁王般若行儀曼荼羅軌文分明也。於此曼荼羅者。只爲潤色抄之。於仁王般若法之中非用之耳。
一功能。
經云。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等。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願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國土。若有此經受持讀誦解說之處。我當與如是眷屬。於一念頃卽至其所。守護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國界無諸災難。刀兵疾疫一切皆除。世尊我有陀羅尼能加持擁護。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門。若人得聞一經於耳。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況復誦習而令通利。以法威力當令國界。永無衆難(云云)。
T76013701.GIF
又云。爾時世尊聞是說已。讃金剛手等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若有誦持此陀羅尼者。我及十方諸佛悉常加護。諸惡鬼神敬之如佛。不久當得阿耨菩提矣。又云。佛告大王此經名爲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亦得名爲甘露法藥。若有服能愈諸疾(云云)。軌序云。則知此陀羅尼。諸字母之根底。衆瑜伽之藪澤。如彼水木歸其本源故菩薩演之。王者建之。黎人念之。諸佛讃之(云云)。
軌云。夫依經建立護國護家護身除災轉障從凡成聖。修行瑜伽至究竟曼荼羅(云云)。
集經云。國祚延長人民安樂。四方無事災禍不侵。保守貞幹無諸痩苦(云云)。
又云。念佛功德非是比對。其誦呪功力。狀等日月之光。念佛功德同夜燈之光。不得具譬。若日日供養誦呪兼念佛功德。如須彌之高大海之深。若空念佛不兼誦呪功德。如香山之少。如阿耨達池之細。不可校量。若日日供養諸佛誦呪滅罪如燒草木。滅罪亦爾。若能日別三時供養。念佛誦呪。比空念佛不可比校。口不能宣。功德利益不可思議。當知般若功德成就讃不能盡(云云)。
私云。此一文非仁王法要品持誦者總要也。
行林第十六。仁王經法。
承應元年極月一日以二尊院本書之舜興元祿十六年三月書寫之了。
雞頭院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十七。
普賢延命法。
一支度(定心房大原圓融房私案已上五通在別)。
一道場莊嚴(此有六。一大壇。二二十一小壇。三四天王壇。四護摩。五十二天壇。六聖天壇)。
先大壇(此有三)。
初擇地塗壇。
集會經云。先當簡擇清淨之處。以栴檀末而塗其地。成一方壇。
私云。此壇七日作壇歟。將一日水壇歟。
師云。然和尚云。不掘地等多是一日水壇(云云)。今文不云掘地是水壇歟。但文略歟。更可問之。
次栴檀末。
師云。栴檀此朝無之仍不戴。支度直以欝金塗作小壇(云云)。
私云。准義釋第五幷聖德太子傳者白檀沈水是栴檀也。以此二香塗壇如何。
師曰。准二文者誠可用二香末。但塗壇時必可成塗。栴檀想塗了。後察可結誦印明(更問)。
三壇縱廣。
集會經云。縱廣七肘。定心支度云。方七肘ㄙ云。定心和尚白河院御在位之時。初奏聞而修此法。大壇護摩壇二十一小壇等被調儲之。其壇具等今有法勝寺。法印和尚被承修之時。件具等被下給。大壇方一丈五寸(云云)。
大原支度云。九尺八寸圓融云。縱廣八肘高一尺師匠支度云。七尺五寸。
ㄙ云。肘量經論不同。若准俱舍等論意者。七肘者是一丈二尺六寸也。一肘者一尺八寸云故也。義釋云。凡一切量法皆用拇指上節側。而相捻是其正數也(云云)。一指量。准俱舍者七分半。二十四指積一尺八寸也。有云一指量者五分也(云云)。如此說者。二十四指積一尺二寸。七肘者八尺四寸也。肘量長短其說殊異。五天竺境於俗不同。譯經之主隨當國法故參差也。般若提雲何代人哉。尋彼時代可定七肘量歟。
二二十一小壇(此有十)。
先作壇作法。
集會經云。其人應從月初八日○滿于七日至十五日。一日不食其日中時。以欝金香於壇上作二十一小壇。其一處中名如來壇。餘二十壇名金剛王壇。
ㄙ云。定心說二十一小壇爲結願作法。大原說自開白時塗作小壇。
大原新記云。初作七肘大壇之後。先磨欝金香。壇上塗二十一位。如台藏白檀曼荼羅位。作法而後於壇上安諸尊耳。如文。
又云。而猶迴二十一壇之文。已爲初日(云云)。
ㄙ云。師匠現修付大原說。自開白時大壇上直以欝金塗作小壇。不立二十一小木壇。
次小壇等縱廣(私云。經文但云小檀。不云寸法)。
定心支度云。
大原支度云。二十一小壇之內。一壇方一尺五寸。二十壇方五寸(高各二寸)。
圓融云。小壇縱廣一尺四寸(高三寸五分)。
三小壇立樣。
定心圖(大原一本同之圓融圖同之)。
大原圖。
T76013801.GIF
師匠圖。
T76013802.GIF
四燈。
集會經云。又以香油燃十支燈。置如來壇。爲供養十方佛故。自餘諸壇各燃一支(云云)。
五花。
ㄙ云。不見經文。諸說皆在。師曰香花燈明供養理在。不云准文不說必可用之(云云)。
師匠現修。黃菊造花挿於瓶口尤可也。
六香。
集會經云。取黑沈香及龍腦香。共滿一兩置於壇上。又取白檀香或沈水香。或龍腦香。或復丁香迦矩羅香。而置於壇。其人誦此陀羅尼呪。呪此諸香。於日日中皆七七遍滿于七日○復取麝香龍腦白檀欝金之香及紫檀末。於如來壇若壇若散若塗而爲供養。自餘諸壇隨取一香而供養之○於前所呪諸香之內。取龍腦及沈水。於如來壇而燒供養。其餘壇上然自餘香。將然香時其如來壇及餘壇香。復應各別誦此神呪而以呪之。
私案經說大旨。以香爲所成物。然所成香供養之香結願燒香三番擧之。可能斟酌。如經意者。黑沈龍腦。或白檀丁香迦矩羅香。共滿一兩置於壇上。日日加持麝香龍腦白檀欝金紫檀末。五種香於如來壇。自餘諸壇若散若塗而爲供養。呪香之內龍腦及沈於如來壇而燒供養。其餘壇上。然自餘香大都如此。可分別歟。
先達皆以諸香等各別裏之。人於香苔置大壇上。日日加持至結願時。燒於諸壇別燒火舍令聞檀越。
又麝香等五種香若散若塗而爲供養。是結願之時作法也。而迴結願作法。自開白用之時。若散塗每日可有哉。仍必種香多申請之。始自如來壇於諸壇可供養也。日天王壇可用之哉。文云。自餘諸壇隨取一香而供養之(文)。諸壇之內四天王壇在無。更問。
抑迦矩羅香是何香哉。
師說云。安悉香也。以桃野尼替之。謂以此作安也(云云)。
私勘諸文云。
多利心呪經云。掘具羅香(安悉香也)。
千手合藥經云。掘具羅香(安悉香是也)。
千臂經云。求云羅香。
集經云。求羅香(唐云安悉香)。
牟利曼拏羅經云。嚧俱但虎杜波云安息。
ㄙ云。諸說皆是安悉香也。梵音不同彼此無違歟。香字抄。引本草云。安息香其味辛苦平無毒。似松脂。黃黑色爲塊。新者亦柔軟(音刃)案之。安悉香是今安息香彙耳。
七香藥置所。
私案。經意置大壇上可加持歟。
定心圖。如來壇左邊置之。但彼流二十一小壇結願作法也。置香藥事自開白在推之。不立小壇以前置大壇中心歟。
大原圖。如來壇前金剛王壇前奧方置之。圓融圖同之。
師匠現修。置大壇左脇机上。而每時開蓋加持之。有便宜故也。
八小壇等置杵。
大原一本圖幷圓融圖。如來壇置五古。金剛王壇置三古。定心圖無之。師匠現修同。
師曰。文所不見也。必不可用歟。
私云。造曼荼羅有廣中略。廣者形像。中者三形。下者種子。置五古等是三形意歟。
九●●字。
大原新記云。如來之位書●字。二十壇上書●字。謂金剛薩埵種子也(但以水書之云云)。
師曰。書之何事有哉(云云)。師匠現修無此事矣十置經寶瓶。
私云。師匠現修寶瓶上置般若壽量兩經立如來壇。諸說無之。更問。
三四天王壇(此有八)。
初作壇所。
集會經云。又於壇外作四小壇。名四天王壇次壇縱廣。
私云。經文但云小壇。不云縱廣。
定心支度云。二肘大原支度云。方二尺八寸圓融云。方三尺高八寸師匠支度云。方三尺五寸。
三安置方角。
私云。經文但云壇外不指方角。
定心圖。東北(北天云面向南)北天南(東方天云面向西)東南(南方天云面向北)西南(西方天面向東)。
大原圖。東北(北方天)。
圓融圖同之。
師匠現修。
道場南向四天共南向懸北壁。
大壇。東(東方天)東方天東(南方天)。
大壇。西(北方天)北方天西(西方天)。
私云。陀羅尼集經。四天王法中云。作是像已於道場北面向南邊作安置竟。
說印明文。東南西北以爲次第若一行安置之時。且依此說亦無失歟。
又同經。烏瑟沙摩法中。東北(提頭賴吒)。東南(毘盧荼迦)。西南(毘盧愽叉)。西北(鞞沙門)。立四角時依此次第有何妨哉。
又鎭西四王。向西中央最勝太子。其北一北方天。次東方天最勝太子南方南方天。次西方同護摩堂向西中央向東。塗鉤召爐最勝太子爲本尊。南端向北塗。息災爐毘沙門爲本尊向東塗。增益爐持國天爲本尊北端向南塗。降伏爐增長爲本尊向西塗。敬愛爐廣目天爲本尊(云云)。一行四角。又以此等可准知歟。
四供瓶。
經云。又取乳酪酤及沙糖如次第以新瓶四口各別盛之。置四天王壇上(云云)。
大師傳云。以新瓶四口各別盛清水入乳等。四種四瓶各?十二種花。仍四瓶料四十八支花可儲之(云云)。或四天王壇一壇三本一瓶交差立之。
師匠現修。但以四瓶乳等四種合入一瓶?菓樹花以一瓶置一四天王壇。
私案文意乳等四種如其次第四瓶各別盛之。各置四天王壇歟(四四十六瓶也)。
陀羅尼集經第五云。當其像前別差四椀。其四椀中各盛一味。謂盛石密沙糖乳密知其次第各盛供養。不空羂索經中卷云。吉祥瓶法四盤盛酪。一盤盛蘇。一盤盛乳。一盤盛密。於瓶四面各置一盤。
私云。四味別盛置於一壇兩經明白。雖不云供四天王。准用有據。但諸說中敢無此義永不可用努〃。
五十二果樹。
經云。又以淨水著於瓶內。採十二種果樹之花而置其中(云云)。
私云。師曰。十二果樹無指說所。可尋訪之。
定心支度云。梅花。李〃。杏〃。桃〃。梨〃。柘榴〃。柑子。橘〃。柿〃。松棗〃。蓮花。
圓融圖裏書云。梅。李。杏。桃。梨。棗。柘榴。栢。柑子。柿。栗。橘(師匠支度同之)。
六香。
師曰。大師傳云。四天王壇香事(集經文云)。安悉(伽クラト云是也)不令知人捻之(云云)。非閉目時不可授之(云云)。但是他軌也。非彼經說(云云)。
私云。捻香事不能具記。可見息心抄。
七開白結願存沒不同。
定心說。結願一時立四天壇故。彼支度云。四天王像各一楨(但第七日行法也。件日當離日者。天像兼日可開眼之)。
大原新記云。問。四天王壇結願作法歟。自開白之時可有耶答。可在之。但見文結願之時。猶是結願作法歟。而猶迴二十一壇之文已爲初日。況此文可得意也(云云)。
私云。師匠現修之時。始自開白三時供之初夜蠟燭一坏在之。
四護摩壇(此有四)。
初壇縱廣。
念誦法云。作量廣三肘。於壇中心用白粉作一肘半。金剛甲冑。定心支度云。方四肘。
大原支度云。圓融云。方四肘高九寸。
師匠支度云。方六尺(自上彼送古壇六尺云云)。
次置壇方角。
師曰。三昧阿闍梨云。依胎藏時大壇右方立護摩壇爐不安首項。依金界時大壇左方立護摩壇爐安首項。
三爐形(此有三)。
先爐肘量。
念誦法云。於壇中心用白粉作一肘半。金剛甲冑。中央穿作一肘。火爐或深半肘。
次正爐形。
念誦法云。金剛甲冑。瑜伽護摩軌云。其延命爐如前。增益爐外作甲冑形(云云)。說增益爐文云。增益應正方。下說肘量文云。增益兩肘量深量應用半。
私云。息災降伏鉤召爐。皆云一肘而增益兩肘其意如何。
瑜伽別本軌云。延命如增益爐外畫甲冑如人被甲形。而令雙袖垂袖如三獨?。下如覆熏籠。上作三峯形如三獨鈷杵(云云)。
建立護摩軌說增益爐文云。爐方二肘量周圓深半肘(云云)。
火吽軌出息增降愛四法了云。已前四爐皆方寸肘(小尺一尺八寸)。深則半之。
私云。建立軌不說延命護摩。息災等爐其量一肘至增爐之方二肘(云云)。
三葉火爐。
念誦法云。中央穿作一肘火爐。若其不能穿之取火爐。俱案於壇心亦得印位花緣依作之(云云)。
私云。集會經等不說護摩。師傳依念誦法修之。
四相應物(如下記)。
五十二天。六聖天壇。
修法之時別立兩壇。祈請法驗諸法之通例上古之舊規也。
一幡。
定心支度云。幡十流大原支度云。八色幡八流。師匠支度云。雜色幡某流。
一壇敷。
定心和尚被用黃色壇敷之由。慶嚴闍梨所記置也。
私勘祈雨壇法文云。壇四方白色布幕繞之(云云)。增益法諸事用黃色。壇敷大幕可用黃色問。佛供可染黃色哉答。建立軌息災文云。衣服當潔白。食香花地燈燭亦復然。下降伏文云。飮食以柘榴汁染(云云)。
師曰。一四十九燈。
ㄙ云。諸佛集會經等不說之。依普賢延命經說師傳加之。付師傳或復不用。
定心大原共被用之。圓融和尚不被用之。傳聞中道房智深阿闍梨說。慈覺大師令修此法。不被燃四十九燈。就普賢延命經上下簡別二行儀異。所謂上請三七僧轉讀此經四十九反。別傳陀羅尼滿十萬遍。下依月一日建立道場燃四十九燈(等文)。此別儀也。上下全異不可混雜。以仁王經法爲其證據。此說於一經尚辨二儀式。況立二十一小壇時哉可思之。
右道場莊嚴大略如此。香花燈明辨備布列具如圖等。
一行法(就此有七。一經大意。二大壇。三護摩壇。四四天王壇。五十二天壇。六聖天壇。七結願作法)。
先經軌大意。
金剛壽命陀羅尼(金剛智譯)。
兢伽河側之說。以四天王爲對告。但爲讀誦說陀羅尼明。其功能不說。入修行法儀則。
諸佛集會陀羅尼經(提雲般若譯)。
恒伽河邊之說。以四天王爲對告。大旨開於金剛智譯。但說持咒壇場儀則。不明行法印契護摩具如經文。
普賢延命經(不空)。
兢伽河側之說。普賢菩薩得諸佛心印。宣說金剛壽命陀羅尼。十方執金剛四天王等助成諸呪。同前兩本。但說普賢延命形像燈四十九燈讀誦此經。或別持此陀羅尼。不明行法印契護摩。具如經文。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不空)。
金剛壽命念誦法金剛智與不空譯。
兩本經法同。大日於須彌頂說三摩地門根本印明護摩法等。具說如文。
右經軌等大略如此。前後首尾往而可見。
師曰。先金剛智本不說行法曼荼羅印契等。次提雲本說曼荼羅。所謂七肘壇上如來壇等二十一小壇是也。第三本說普賢延命形像。第四五兩本說根本印明幷護摩法。然近來以普賢延命而爲本尊。以第二本二十一小壇而爲壇場。號爲普賢延命法頗無謂歟。所以者何。譯人旣異所見各別。皆有所存各住其說受持讀誦無不滿願。若有所闕不如法者。翻譯聖人似無本意。更彼此混雜不可修行之。依一軌說有何不足。第三本偏明受持讀誦法。於清淨屋舍請三七比丘。然四十九燈。高聲讃詠此陀羅尼。不說行法曼陀羅。若欲勤修行法護摩。付第四本可修行之。全不可立二十一小壇。但以普賢延命形像安置道場。燃四十九燈。行法護摩依第四本。以此法者可號普賢延命之法。若依提雲本修行之時。中臺諸佛。第二重執金剛等。第三重四天王。以此曼荼羅而爲本尊。燃十支燈。備十二種菓樹之花。於諸壇上燒衆名香聞香得益。然於此時更不可燃四十九燈。以此法者號而可謂諸佛集會經法也。一兩師範皆許此義。雖然不可違先達說之由有教誡耳。今禀承有二家說。
一定心和尚說(隨阿彌陀院師受之)。
二大原僧都說(隨圓陽大教等師受之)。
和尚僧都同隨池上。而受學之。然兩家行儀非無異說。其源雖同支流成異。仰而取信而已(云云)。
次大壇(此有三。一胎藏。二金界。三悉地)。
先胎藏(就供養會。此有七分)。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五大願)。
二三昧耶分(自入佛三昧耶至持地印)。
三成身分(自內五輪至慈氏印)。
四曼荼羅分(自一切三也無礙力至示三昧耶印)。
五供養分(自閼伽至密讃)。
六作業分(自入本尊觀至救世加持)。
七三摩波多分(自解界至迴向)。
付初行願分。
唱禮。
八葉。佛眼。
曼荼羅主大安樂不空眞實三昧耶冒地薩怛婆耶摩訶薩怛婆耶(三反)。
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次三摩耶分(云云)。
次付成身分
有都別等異(更問)。次付曼荼羅分。
道場觀(如常)。
觀曼荼羅(且依別法都法等觀。更可問之)。
師曰。中臺諸如來第二重金剛。第三重四天ㄙ云。中臺諸如來大日釋迦兩尊隨一爲諸如來且無妨歟。第三重中護世諸天可加觀之。又普賢延命卽是中臺諸如來也。可觀念歟。
次付供養分。
讃(五讃。若存略者本尊四智)。
本尊讃。
唵嚩日囉(二合)囉細(堅固勇勤)摩訶燥奘耶(大安樂者)嚩日囉(二合)喩勢(壽命)摩訶喩囇嚩日囉(二合)惹儞多摩訶惹儞底(延命)嚩日囉(二合)毘喩(不老不死)摩訶毘耶唵(三身佛眼佛寶)砧(法眼法寶)欲(惠眼僧寶)曩謨?都(二合)帝。
次付作業分。
入三摩地。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云)。
次說三摩地門。結跏跌座閉目端身。二手重疊或結定印。安於臍下。於虛空中遍想諸佛了了分明。卽自身中當其心上。觀淨滿月光明瑩徹。上有五?金剛杵形。舒熾漸大如已身。變爲降三世金剛菩薩。頂有毘盧遮那如來。從佛身遍體毛孔中。出自甘露灌注自身。
次於心中復觀金剛薩埵相好殊勝威德自在。念誦法云。說三摩地門。結跏跌坐端身閉目。二手重疊安於臍下。虛空中遍想諸佛了了分明。卽於自身中當心觀如滿月。光明瑩徹。上有五?金剛杵形。漸大如等身。變爲降三世菩薩。頂有毘盧遮那佛。從佛遍身毛孔中出甘露灌頂注自身入於心中。復想金剛薩埵菩薩。
師曰。延命入三摩地四種曼荼羅三種意生身。他家不知尤祕藏之由。故三昧阿闍梨所被示也。然先師老病耄昧不能諮詢。遇面授口決。資大教阿闍梨聞三箇祕事已了。
延命入三摩地。如念誦法等。所說三摩地門。但於愚意未得斟酌。於師說者可仰信之。
且私案之。可有三意。一者毘盧遮那如來於色界頂。現不動明王身降伏摩醯首羅。卽以至死說法法界生眞言。令彼蘇息(蘇悉意也)。二者毘盧遮那如來於須彌盧頂。現降三世明王身降伏摩醯首羅。卽入金剛壽命三摩地。說延命眞言令彼蘇息(金界意也)。三釋迦牟曩曳。在兢伽河側。於心轉光明。召集十方世界諸佛。各放光明。遍觸普賢菩薩令宣說金剛壽命陀羅尼。先先是卽他受用身降魔相也。集會經等應身說法之儀式。恒伽河側之會場也。依此經時何必用彼成身儀哉(云云)。
私案。理趣釋有五部降魔。可爲五部延命之法。
裏書云。建立軌云。觀於阿字門(本不生義卽是菩提心)惑障所覆蔽。入於猛利智。周匝成光焰。如劫火熾盛。持刀及羂索。焚燒業煩惱。無明株杭等。不復有遺餘。次觀菩提心。沐以大悲水。當想遍身中。流注白甘露。灑於十方刹。熱惱諸衆生。滋長菩提芽。次第生諸字(卽是五輪字成佛心)。聖觀音軌云。如是大悲爲菩提心。發是心已。於囉字上具圓點。卽爲覽字爲法界種子。想爲二囉字置二眼中。如盛燈光普照一切。用此光明智慧之眼。觀自心中置阿字。了一切法本來不生。卽於阿字流出白色光明。照曜無邊塵沙世界。除一切有情身中無明癡闇。卽想自身轉成毘盧遮那(云云)。
義釋第十。釋迦如來齊直言云。阿沒㗚(二合)都納婆(二合)嚩(甘露生也)。甘露者智之別名。能除身心熱惱。得而服之不老不死。可以喩於如來之智也。今以此智除一切衆生熱惱。令得常壽之身。此甘露味亦從佛心生也。
私云。亦從佛心生者。上如來心眞言。釋云。是諸佛之智。此智不從他得。還從佛心生也(文)。仍爾云也。此文尤至要也。善可思之。
已上裏書了。
T76014201.GIF
根本印(先三種次本尊)。
師曰。先結胎一切佛心印。誦經陀羅尼。
次結誦延命印眞言。次結五?印。誦經一切執金呪。次四天王印(胎諸會印)眞言(經中四天各說呪也)。
諸如來眞言。
金剛智本云。爾時一切諸佛爲加持故。異口同音。卽說一切如來金剛壽命陀羅尼曰。
怛姪他(一)者犁(二)者攞者犁(三)彌娜坻薩嚩(二合)薩底(二合)稽(四)斫紇浪(二合)蘖南五鉢囉(二合)舍滿都薩婆路誐(六)薩婆薩怛嚩(二合)南(七)阿娜?(八)俱那?摩訶娜?(九)遮㘑〃〃(十)係麽繞(羊矯反)哩(十一)係麽儞鏟尼(十二)係摩尸棄(十三)矯囉徵(十四)矯囉迷(十五)係俱囉微(十六)俱羅犁(十七)俱摩尼(十八)微始麽泥〃〃(十九)戌〃毘嚩(二十)阿者犁(二十一)彌者犁(二十二)麽尾囕麽(二十三)戶毛〃〃(二十四)唵(二十五)嚩折囉論師(某甲二十六)娑縛訶。
提雲般若本云。如是一切諸佛如來。俱時發聲而說呪曰。
折禮(句一)折羅折禮(句二)毘那(借音卽此字之上聲下有字傍注上去者皆倣此)微(彌里反句三)莎(蘇枯反)悉底(都以反下同)鷄(句四)斫迦爛揭時(句五)鉢羅舍漫都(句六)薩婆嚕(依魯字本音而轉舌呼之其下口邊作梨犂羅麗皆倣此)伽(句七)阿那(上)?(卓諧反句八)俱那(上)?(句九)摩訶捺?(句十)折?〃〃(句十一)醯(呼計反下句)摩具?(句十二)醯摩儞產(去)地(句十三)醯摩室尸(句十四)吉囉(上)陛(句十五)吉囉(上)鞞(句十六)醯(引聲)俱囉(上)?(句十七)俱末底(句十九)毘奢麽(謀跛反)泥(句二十)戌暑(輸矩反)毘(上)婆(句二十一)阿折禮毘折禮(句二十二)摩毘濫婆(句二十三)呼(去)牟呼(去)牟(句二十四)。
不空本云。爾時普賢菩薩得諸佛心印。卽住金剛壽命三昧耶。於身毛孔中放無量微塵等數光遍十方界。以自在神通力卽說。陀羅尼曰。
怛儞也(二合)他(一)者隷(二)者攞者隷(三)尾曩知娑嚩(二合)悉底(二合)計(四)折羯[口*頼](二合)誐爾(五)鉢囉(二合)捨漫覩(六)薩嚩路誐(引)薩嚩娑怛嚩(二合)南(七)阿曩?(八)句曩?(九)摩賀曩?(十)者隷〃〃(十一)係摩憍(二合)哩(十二)係摩儞鏟儞(十三)係摩尸棄(十四)矯羅吠(十五)矯囉悌(十六)係俱囉吠(十七)俱羅?(十八)俱麽底(十九)微捨麽寧(二十)戌秫毘嚩(二合二十一)阿者梨微者梨(二十二)摩尾囕(二十三)吽牟呼牟(二十四)唵嚩日囉(二合)諭曬娑嚩(二合)賀(引)。
金剛王眞言。
金剛智本云。爾時十方佛所。一切執金剛菩薩。異口同音亦說延命陀羅尼曰。吽吽尸棄(一)薩嚩訶。
如是一切如來及十方執金剛菩薩。說陀羅尼已隱而不現(云云)。
般若本云。爾時十方諸佛。一一皆有金剛密迹王親近圍繞。此無量金剛王衆。復共同聲而說呪曰。?(呼濫反引聲句一)?(句二)室勢(句三)颯婆(去)訶(句四)。
不空本云。爾時十方如來加持一切執金剛菩薩。異口同音亦說延命陀羅尼曰。唵嚩日羅(二合)諭勢吽吽尸棄娑嚩(二合)賀。
如是說已。一切如來十方執金剛菩薩。隱於空中而已不現(云云)。
四天王印眞言(如下出之)。
延命印眞言(更問)。
陀羅尼經法云。次結金剛壽命加持甲冑密印。各以二手作金剛拳。以進力右押左相鉤。安於頂上。卽誦壽命眞言七遍。安於額前分手繫項。繫項後已。直舒進力旋轉如環。下至心上相纒如繫甲勢。次至背後復繫。來至臍兩膝腰後。當心二肩項前項後。復至額前重繫項後。金剛拳繫漸垂兩手。徐徐而下如垂帶勢。當誦眞言成被甲冑護身被甲眞言曰。唵砧(讁簪反)嚩日囉(二合)欲。
由結密印加持威力。身如金剛堅固難壞。離諸災橫見者歡喜。一切人民生大恭敬。
念誦法云。卽結金剛壽命菩薩陀羅尼印。二手金剛拳。以頭指右押左相鉤。安於頂上。誦金剛壽命陀羅尼七遍。安於額上。分二手繫頂後直舒二頭。指遍身旋轉如擐甲冑勢。甲冑眞言曰。
唵砧嚩日囉(二合)欲。
念誦。
先部母。次大日。次釋迦。次延命(陀羅尼小呪)。次降三世。次三部總。次諸天總。次一字。次又部母。
三摩波多分(准胎科文者。以解界已下可爲此方。准金科文者。後供養已下此分也)。
師傳云。阿闍梨下座。微音發五大願。而主伴相共誦陀羅尼四十九遍。加持所置諸香(云云)。又云。雖須用集會經陀羅尼。其句闕少也。仍用金剛智本。字句具足之大呪(云云)。
私云。三時加持香等。但結願時不可有之。日本呪香取分燒故也。
三護摩壇。
丹州師說云。私案云。兩界護摩其作法各別。猥不可雜用(云云)。
ㄙ云。禀承護摩私記何界哉。更可問之。
相應物。
屈婁草。粳米。比餘物十倍。
乳木。
菓木。或天木(松木也)。或柏木尤宜(云云)。
屈婁草等具如延命法記。
火天壇(如常)。曜宿壇(如常)。
建立軌云。增益文云。光音及歲星榮支意宿等(云云)。
私云。光音誰哉可尋之。歲星者木曜也。榮支者三九宿之中榮宿支宿也。意宿者六宿之中第三也。三九六星隨人異也。以施主歲可定之也。
本尊壇。
中央●(十方如來●)。執金剛四方圍繞四天。
念誦法云。卽於火中想八葉蓮花。於花胎中想阿字。光明遍照。成金剛壽命菩薩(云云)。
經法云。於光焰中觀作八葉蓮花。於花胎中當觀欲字。光明晃曜遍照。成大金剛壽命菩薩(云云)。
ㄙ云。念誦法意。壇上安置爐中觀念同之。金剛壽命菩薩。然經法塗壇文云。設壇旣了懸諸幡蓋。安置金剛降三世尊像(云云)。爐中觀作云。金剛壽命菩薩壇上。本尊爐中觀請相違如何。
又金剛壽命菩薩種子念誦法。
又念誦法等爐中觀念。依集會經建立曼荼羅時可否如何。
諸尊壇(可有二意。更問)。
世天壇(如常)。
護摩眞言(小咒)。番僧(經陀羅尼)。後加持(同陀羅尼)。
大原說云。古昔降三世。近代小呪。
四四天王壇。
私云。小壇行法如藥師法。但四天王各別印明。可知之。
東方持國天(提頭賴吒)。
種子。●(地利)。
三形刀形。
色相。赤色。忿怒形也。左持劍。右押股上也。
眷屬。無量乾闥婆衆。毘舍闍衆。
印。定拳。叙風屈如劍。空指叙空風之間不相著。右手如是。以右腕側置左腕上。眞言曰。
唵地齡多羅瑟吒囉囉〃鉢羅末駄那ソハカ唵縛日羅諭勢末臨嚩〃〃〃ソハカ(以此咒可用念誦之下問)。
南方增長天(毘樓勒叉)。
種子。●(毘)。
三形。刀。
色相。赤色。右手持劍。左手作拳。安腰著甲胄。
眷屬。無量荼畔多衆。薜茘多衆。
印。以右腕側叙置左腕上。二掌相背各中指相鉤如索。二小指水頭指大指各屈之。召時來去頭指。眞言曰。
唵尾嚕荼迦藥乞叉(二合)地跛多曳ソハカ。
唵縛日羅諭勢摩蹬凝摩蹬儗抳輸摩輸謀ソハカ。
西方廣目天(毘樓愽叉)。
種子。●(毘)。
三形。三股戟。
色相。或曰赤色。著甲胄右手持三?戟。左手安股上。
眷屬。無量諸龍富留那衆。
印。定慧各拳。以右拳背置左掌背。以惠風鉤定風如索。但以二空各押大甲。每誦以空召之。
唵尾嚕博乞叉那伽地跛多曳ソハカ。
唵縛日羅諭勢者理者理者理隷ソハカ。
北方毘沙門。
種子。●(吠字)。
三形。寶棒。
色相。著七寶莊嚴甲胄。右手托腰。左手捧寶塔。
眷屬。無量藥叉衆。羅刹娑衆。
印。十指內相叉。二水竪頭相柱。二風竪微屈。左空入右掌中押左火甲。右空越左空背入左掌中。押右火甲。眞言曰。
唵吠室羅嚩拏野ソハカ。
唵嚩日羅諭勢濕吠帝濕吠多隷理ソハカ。
右四天勸請法。當天印誦明。明末加曳醯呬句召之。或可通用諸天印明。但明末可加各梵號來句。所謂嚕迦〃〃迦羅也提頭羅吒泥婆南(南者等也眷屬等也)曳醯呬(餘三准知)。
讃同可用諸天讃也。或以多聞天讃通用之(云云)。
ㄙ云。四天念誦呪依師傳出。不空軌呪金剛智幷提雲本呪抄記如左。
供養次第。或以北方爲始。自上﨟次第供之。經軌等說一往可然。或以東方爲始。次第供之師匠現修依後說。
壽命經(金剛智)。
先毘沙門。
● ●●●● ●
始尾(二合)帝始尾怛利(二)栗利(金剛智般若云犁。不空隷。故知●歟)
次毘樓勒叉。
●●● ●●●● ●●●●
摩登霓(一)摩登儗尼(二)輸麽輸謀(三)
次提頭賴吒。
●●● ●●●
者禮ここ者羅利
次毘樓博叉。
●●●●●
末臨麽麽麽
集會經云(提雲般若)。
先毘沙門。
私供(句一)說怛梨(句二)履梨(句三)。
次毘盧勒叉。
摩蹬耆(瞿鷄反句一)摩蹬耆(祇里反)尼(儞咨反句二)暑(輸矩反下同)摩暑母(句三)。
次提頭吒。
折麗〃〃颯婆(去)訶。
次毘樓博叉。
跋凌(去)婆(上)婆。
收食散淨處。
集會經云。先所呪香並燒盡已。然後收彼四天王食散於淨處(云云)。
私云。經文收食結願時作法也。然今自開自立四天王壇。每日可收歟。若有煩者結願收之無妨歟。收食作法可有斟酌(更問)。
五六十二天聖壇(行法如常)。
十結願作法。
行法如日來。但取日來所呪香。於如來壇及餘壇。而燒供養也。
集會經云。於前所呪諸香之內。取龍腦及沈水。於如來壇而燒供養。其餘壇上然自餘香。將然香時。其如來壇及餘壇香。復應各別。誦此神呪。而以呪之。
ㄙ云。於壇上所呪香等結願時取之。以龍腦沈燒。如來壇以自餘香相和可燒。二十壇火舍也。先以火舍威香二十一火舍。各別呪之。然置各壇上可燒之也。又別取此呪香等。日來所置壇所大火舍捻之。
安如經机上。居檀主前燒之。令聞其香氣(云云)。置文云。若有衆生得聞此香。非時夭橫。靡不除滅之故也。
師曰。呪香檀越之分。盛別火舍。置於其前。始自定心。次次人師皆以如此。但於檀越不來會者。不可有此事。壇那會時者。增上所燒聞香得益有何疑哉。別檀越分不可儲歟。若有故障不來會者。必可送之。昔幼稚時。先師法眼。康和之初。於椒景舍被修此法。結願之時。火舍盛香。令持承仕。參清涼殿有後加持。親所見也。今度進入御簾之內。每日雖令會。時不違師說之故。所進入也。
又以五種香。至結願時。於欝金壇。或散或塗。前來未有。以私巧惠初行此事(云云)。具如息心抄可見也次金界(就成身會此有七分)。
裏書。
文集第四云。又令方士合靈藥。玉釜煎銖金爐焚九華。悵深夜悄悄。反魂香反夫人魂。
十洲記曰。聚塵洲在西海中。上多眞似雲館。第比門有大樹與楓不相似。而共香聞數百里。名爲反魂樹。有聲如牛呴聞者駭振伐其心。於玉釜中煮取法。更微煎令丸。名驚精香。或名震靈。人名反生香。或名人鳥精。或名却死香。香聞數百里。死魔在地聞氣仍治(云云)。
帝王世記云。漢武帝時。大疫死者過半。長安皆臭。王母持藥三七九而來與王也。大如梅子也。以此可燃。王割一丸而燃。其香及於三十餘里。其香所及之人民皆盡起立也(云云)。
ㄙ云。世間淺近云神藥。猶有如此力用。況如來呪加持之妙香哉。
已上背書了。
次金(就成身會三十有七分)。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勝悉地印)。
二三昧耶分(自麽吒印至成菩提印)。
三成身分(自等持印至陳三昧耶印)。
四曼荼羅分(自大海印至輪壇印)。
五供養分(自啓請印至普供養印)。
六作業分(自百字明印至後根本印)。
七三摩波多分(自八供養印至迴向)。
就初行願分。
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金剛堅固自性身阿閦佛。
〃〃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受用智慧身阿彌陀佛。
〃〃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大曼荼羅王金剛壽命菩薩摩訶薩(三反)。或可唱縛日羅瑜曬冐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
〃〃十六大菩薩摩訶薩。
南無八供養菩薩摩訶薩。
〃〃四攝智〃〃〃〃。
〃〃縛日羅蘇婆儞冒地薩埵婆耶摩訶。
〃〃〃〃〃諸大明王〃〃〃〃。
〃〃遊空地居等五類諸天。
〃〃五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三昧分(云云)。
成身就分。
五相成身(可依金剛薩埵成身)。
就曼荼羅分。
道場觀(如常)。
觀曼荼羅(有五部都法觀。五部隨一觀。諸尊隨一觀。更問)。
集會經等。恒伽河側諸法儀式念誦法等。須彌山頂。盡空法界一切如來皆悉集。降三世教令輪。降魔之相。可能思念。
供養分(讃等如胎)。
就作業分。
入三摩地。
念誦法等三摩地文如胎中書。
根本印(先大日次降三世次本尊)。
念誦。
先部母(同之)。次大日(同之)。次降三世。
次延命。次五部總。次諸天總。
次成就明(同之)。
三摩波多分(云云)。
私云。延命法依金剛界而可修之。其旨可見本軌等(矣)。
護摩。
丹州說云。私云。兩界護摩其作法各別。猥不可雜用。瑜伽軌云。迎請從三昧耶至迎請。皆依本法。乃至各立本羯磨印。安立示本三昧耶。請護摩眞言一百遍。然後取一花(云云)。
今依此文意。若修金剛界作法。瑜伽護摩如例修供養法。然後結羯磨三昧耶印。誦眞言。次結當壇護摩印。誦眞言。然後誦同明一百八遍。然後始修護摩(云云)。
ㄙ云。大綱如此。正修儀。則可聞師說。
相應物等(如胎中記)。
三蘇悉地(此有七分)。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五大願)。
二三昧耶分(佛部三昧耶等)。
三成身分(云云)。
四曼荼羅(自地結印至普通供養)。
五供養分(自送車輅至普供養讃等)。
六作業分(自入三摩地至後閼伽)。
七三摩波多分(自解界至迴向)。
就初行願分。
唱禮。
三身。佛眼。
曼荼羅主縛日羅瑜曬冒地薩埵婆耶摩訶羅婆耶(三反)。
五大明王。四大提婆摩訶提婆。
大小。三部。
右唱禮。師匠現修之時被用之。
三昧耶分(云云)。
成身分。
師曰。別尊軌等所說。成身印等可用之(云云)。
ㄙ云。延命法不見別成身印等(更問)。
曼荼羅分(依集會經意)。
供養分(通讃別讃如常)。
作業分(入三摩地根本印等如胎中記)。
三摩波多分(云云)。
護摩(如胎中記)。
已上行法大略了。
問。以欝金塗二十一小壇時可有別作法哉。
師傳云。如胎藏白檀曼陀羅圖位作法。
私云。就塗小壇有二。師傳。一者(大原)自開自時。七肘大壇面上計小壇等分劑而以欝金塗二十一方壇。一者(金剛壽院)至千結願時。於其七肘大壇上別立二十一小壇。其小壇等面塗欝金(世多用此說)。先立大壇點記小壇等位(圖位如上出)。
阿闍梨。先護身等(如常)。次成事業身(印明等如胎藏可想我身作金剛薩埵)。而後與知法弟子相共。於壇面上枰定二十一方壇(若准枰線時作法者。以大日身可枰壇矣。今日用事業金剛身)。
次加持香水灑淨壇面(用胎藏灑淨印明)。
次當用欝金塗作二十一方壇(先起自中位至于東北順迴可塗之。其欝金兼以淨水磨和之)。
次中心壇書□字。二十一壇皆書□字(但以水書之)。
次當以大日如來身(轉縛成阿首中百光王。安立無垢眼。以此加持故。成大日身。相轉前薩埵身。成大日矣)。
誦持地眞言(或三或七能多益善。印明如台藏須每位持誦之。雖然只或七持誦諸位)。
次取麝香龍腦白檀欝金紫檀末。於如來壇。若散若塗。而爲供養。自餘諸壇隨取一香而供養之。以事業薩埵身供之。轉阿成嚩(云云)。
次結印誦眞言。手安位誦之一遍。如是一誦一案乃至七反(中位結金剛合掌印誦唵阿娑嚩賀。二十位結內縛印誦吽吽尸棄娑嚩賀)。
次禮拜起立。
右依師傳。准彼白檀曼荼羅作法而聊記之。自行猶有疑懼。況及他用哉。早可破却〃〃〃。
一僧數。
普賢延命經云。請三七比丘清淨僧(云云)。
一讀經卷數。
普賢延命經云。請三七比丘。轉讀此經。各四十九遍。
私云。二十一僧各四十九遍。通計之一千二十九卷也。但師傳修此法時。自發願時。二十人番僧晝夜不斷轉讀經矣。
一呪遍數。
普賢延命經云。別持是陀羅尼。滿十萬遍。卽獲壽命(云云)。
已上三事。集會經無之。
一行法日數。
集會經。滿于七日(云云)。普賢延命經不云之。
一本尊形像。
普賢延命經云。我此延命法先須彩書普賢菩薩。如滿月童子形。五佛頭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契鬘縱緩帶坐千葉寶花。花下有白象王象有三頭。鼻卷獨股杵。各具六牙其象四足踏一大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群象。各負其輪。於菩薩身放百寶光。光外書白月輪衆彩莊嚴。書得其像。敬於清淨處建立道場(云云)。
師傳云。滿月童子者非有別其人。只是圓滿端正之義也。圓滿之形如滿月少壯之童子形耳。此菩薩像卽如肥滿端正童子也。此菩薩處滿月中。其菩薩形如小壯之童子容。故云滿月中童子也。象有三頭者。延命像或乘三象或六象各有所表而已。三象者。經所說之三頭象身三也。而師說此三頭象可有四頭也。卽表生老病死四苦也。經不說死頭也。謂死了書形無故也。六象表六道利生也。唐院曼陀羅中台像三象。世間流布本多一身三頭象也而或人等三象指南(云云)。如此佛像圖不可佛執。唐院多本被渡歟。不可一定事歟(云云)。
經云。象有三頭。其象四足踏一大金輪(云云)。
右件三象云意。象有三頭讀也。牛三頭云如也。四足踏大輪者。三頭象各踏也。四足云只是云也。委云所謂三四十二足可云歟(持明說云云)。或處有延命像人不知之。謂有六ケ象尻聚一處。各而向外。其六象之上在一普賢延命之像(二十辟也云云)。
巡禮記云。次開普賢堂。禮普賢菩薩像。三象竝立。背上安置一菩薩(云云)。
金剛智三藏口決云。言金剛壽命薩埵智身者。五智取集而爲大樂金剛薩埵。以四波羅蜜十六尊而爲手臂五分法身。而爲寶冠。定十手掌慧十手掌。各各每手十波羅蜜內供養。而爲禪悅。外四供養。而爲法喜。四攝方便三世諸佛。爲毛孔額已上。過去千佛心已上現在千佛心已下未來佛。以之號三世常住金剛壽命薩埵智身(云云)。
師傳云。台界大安樂不空卽是普賢也。普賢菩薩爲延命。故所現身也。此二十臂之尊於法等發願等時。同云普賢延命大願薩(云云)。又此二十臂像卽攝金界三十七尊也。謂五佛冠中在之四波羅蜜(十六中四方各初一尊攝四波羅蜜三形又與四佛同之)。十六四攝等三形二十臂持之。八供養隨義可攝餘尊三形也。又三十七尊最後四攝也。故十六尊乃至四攝故八供自然攝也。故金界三十七尊。此胎界攝安此二十臂尊遍知卽安也。謂彼院一切佛一切菩薩等總位安之處故也。又二臂普賢延命初杵乃至終鈴持之。卽三十七尊攝之。五佛冠在四波四佛攝。又十六各方初一攝之。謂薩(乃至)拳。內四供外四供四攝也。謂八供薩(乃至)鈴故中間攝也(云云)。般若波羅蜜理趣經大安樂不空三昧眞實金剛菩薩等。十七聖曼荼羅義述(三藏沙門阿目迦序)云。其一所謂大安樂不空三昧眞實金剛菩薩。蓋表諸佛□常體寂不妄不壞故有此名也。左持金剛鈴是適悅義。置腰之左表大我焉。右持五?金剛杵是五智義。轉拳向外示衆生也(云云)。
T76014801.GIF
右前唐院本也。以圓融房御本圖寫之。彼本云。天喜六年(戊戌)三月三日。以唐院唐本圖寫之。金剛弟子良。
件本諸尊影像繪之。今依其繪圖以文書之後人知之。諸尊銘幷色全。是苗本定也。
T76014802.GIF
延命曼荼羅(此外唐院本。二十臂延命幷種子曼荼羅在之。可見之)。右二圖金剛壽院本(大原法橋傳云云)。
私云。前二圖依金。後圖依胎歟。
一功能。
普賢延命經云。令諸衆生增壽命故無夭橫死。亦令獲得金剛壽命堅固不壞。成就菩提到不退地。爾時普賢菩薩卽說陀羅尼曰(云云)。又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怖畏夭橫非命及不吉祥事。卽以沐浴著新淨衣燒香散花。持我延命心眞言。卽得增壽。若有病苦衆生。求長壽故離於病苦。卽建立道場。於清淨屋舍。或就伽藍。請三七比丘清淨僧。轉讀此經各四十九遍。別持是陀羅尼滿十萬遍。卽獲壽命。病者卽於夜夢自見殊勝境界(云云)。
又云。我此延命法先須彩書普賢菩薩。於清淨處建立道場。令清淨僧持是眞言。及轉此經乃至書寫。及持金剛壽命陀羅尼滿十萬遍卽增壽除夭橫故(云云)。又云。爾時四天王等乘佛加持。助普賢菩薩延命各立誓言。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但有此經法流行之處。我等四王卽爲結護令無夭橫。如有此經法清淨道場。如不降赴。願我失此威光。損我果報。退失菩提心不得解脫(云云)。又云。爾時佛告四天王言。若有衆生怖畏死難病苦夭橫。有如是苦。但書寫此經受持讀誦。或別持此陀羅尼。或畫普賢延命像。合掌禮拜高聲讃詠此陀羅尼。及懺悔往咎。不墮三惡道。捨此身獲得金剛壽命更不輪迴。若有比丘比丘尼及四衆。轉讀此經而不廢忘。離於短命夭橫之怖。及夜惡夢厭魅呪咀。惡形羅刹。鳥鳴百怪之屬。亦不爲水火兵毒之所傷害。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攝受護念。亦諸佛之所護念(云云)。
諸佛集會經云。爾時世尊告四天王言。諸天等此陀羅尼。從一切諸佛所生。一切諸佛共所知見。若善男子善女人。乃至有能一日之中讀一遍者。是人終不墮於惡趣。當於是人起大師想。若有人爲欲利益一切衆生。於日日中讀誦斯呪。能令衆生壽命增長。亦令其人災橫怖畏普得消除。無諸惡相及衆疾苦。水不能漂火不能燒。刀不能傷毒不能害。若在在處處有能讀誦此陀羅尼。當知此處則爲十方一切諸佛常所護念。何以故。若於衆生能作饒益。則爲供養一切佛故。若有專欲擁護其身。當書此呪佩著身上(云云)。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念誦每日三時時別千遍。過現所有惡業因緣短命夭壽。由持此陀羅尼故信心清淨。業障消滅更增壽命。若有修習三摩地者。現生不轉父母生身。獲五神通陵空自在(云云)。
念誦法意同之。但過現字作去字(云云)。
又云。若能於三長月。或自生月乃至生日作是供養。能除災難增益壽命。具大福智勝願圓滿。行來出入官位高遷。豐饒財寶皆悉稱意(云云)。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念誦法云。若能於三長齊月。或自本生日。作是供養。能除災難增益壽命。國土安泰。無諸災疫。風雨以時。一切賢聖擁護其人(云云)。
一經軌等不同。
念誦法幷陀羅尼經法。同大日於色界頂第四禪成正覺。卽下須彌頂說之也。
問。大日教意只是一處一會。何云下須彌頂耶。答。案菩提心義意云。言須彌盧者是非世間所知須。卽是毘盧遮那所座之名。名爲堅勝法界座也(如義)。於如來座而有兩種。謂世俗勝義·眞俗不二。論佛座也。往詣者。從本不生際赴差別之境故云也。卽無著不二而論往詣也。如十八會各在別所。是一切法界諸法爲名隨在何處無非法界。然以隨法界體隨立異名也。
壽命經(金剛智)。普賢延命經(不空)。諸佛集會經(提雲般若)。此三經同競伽河側釋迦所說也。皆以四天王爲對告。大旨同。但金剛智菩薩提雲譯意。大陀羅尼是釋迦及赴集之十方塵數諸佛。異口同音所說也。
不空譯。普賢延命經意十方恒河沙諸佛。以光明照觸普賢菩薩。令說此陀羅尼也(一不同)。
又四天王列名次第。金剛智本如次毘沙門(北)毘盧勒遮(南)提頭賴吒(東)毘盧博叉(西提雲本同之)。不空譯云。毘沙門(北)毘盧勒叉(南)毘樓博叉(西)提頭賴吒(東)。以兩譯第三釋爲第四也(二不同)。又者禮〃〃陀羅尼。金剛智幷提雲譯。是提頭〃〃說也。不空本爲毘盧博叉說。未臨〃〃陀羅尼。金提兩譯毘盧博叉說也。而不空譯爲提頭賴吒說(三不同)。
問。以前相違等。云何會之哉。答。譯人旣異所見各別。不須和會(云云)。
問。經云大旨同。受持方軌大異也。誠如所言。譯者旣異所見不同之故也。而師傳何故混合經軌等說。而爲一修行儀則哉。豈不違譯者各意樂哉。答。各各依一經方法而修行之。以可爲足。有何不足。但其說雖異。同是普賢陀羅尼延命之方術也。仍相會諸說。成一軌儀無煩失(矣)。
四天王誓約。
普賢延命經云。爾時四天王等乘佛加持。助普賢菩薩延命各立誓言。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但有此經法流行之處。我等四王卽爲結護令無夭橫。如有此經法清淨道場如不降赴。願我失此威光損我果報。退失菩提心不得解脫(云云)。
行林第十七。
(本云)。
享德四年六月二十八日(於)西園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時承應元(壬辰)年十二月八日以嵯峨二尊院本書寫之訖。
元祿十六年上已日命松安寫之。
雞頭院嚴覺供道。
享保十三戊申羊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十八。
造塔法。
一支度。
一造塔作法。
佛說造塔延命功德經(罽賓三藏般若譯)。
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波斯匿王以爲對告)。
私云。此經中廣說造塔儀則功能等。
造塔功德經(日照譯)。
ㄙ云。忉利天宮說。以觀音爲對告。以諸法因緣生偈名法身偈。置塔內。造塔儀軌委不說之。
有丹州池上私記。依經有次第左所出是也泥塔私記。
若人欲作泥塔延命者。先發心持戒修福。
經云。發心者發四無量心。言持戒者持不殺戒。修上福者無過造塔。悲愍救護一切衆生。
次用心法。
經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造塔時。先於一切衆生起大悲心。而爲先導。以菩提心而爲根本(云云)。
私謂。如文於一切衆生起大悲心。我作此塔爲一切衆生也。
次作壇。
經云。然後淨地作壇供養。以瞿摩夷塗之燒香散花(云云)。
私云。於山頂峯築作壇。地大少在意。以瞿摩夷塗之。若屋內若無便處。隨宜可用机等歟。燒香散花者。兼可修閼伽等供養歟。
次著座。
坐於壇西面正東。坐作是思惟。佛薄伽梵自利利他功德圓滿。復能滿足衆生之願。我今成就第一法身發菩提心。於薄伽梵所有造塔軌儀法則。一一次第如法奉行(因普印)。
次採集妙花。誦眞言七遍散布壇上。眞言曰(如經)。
曩謨薩怛他(三合)耶埵(一)阿耨羯多跛囉(二合)底瑟恥(二合)帝布數波(二合)罽答迷(二合)怛他蘖多耶三藐三母駄耶怛儞也(二合)他補澁閉(二合)補澁閉(二合)蘇補澁閉娑縛賀(二合)。
次作普印誦眞言。於泥團上觀安婀字。眞言曰(如經)。
曩謨捺闍溺崛芻(二合)悉底(二合)耶捺嚩(二十)薩嚩怛他蘖多哆難(上)滿泥(上)囉怛曩(二合)怛羅(二合)演輸梵阿閦鞞阿彌陀畔嗟(子何反)薄伽梵阿哩也嚩嚕枳帝濕嚩(二合)羅耶虞嚕。
私云。於埴。觀阿字。想此是如來身也。故歸命泥土。誦此明也。
次正打埴時。誦俱胝眞言二十一遍。眞言曰(有經)。
怛爾也(二合)他唵蘇(上)佉澁茗(四合)蘇佉澁茗(四合)蘇佉澁麽(四合)阿耨羯諦訕諦訕諦延諦儞(平)囉拘梨曳戌嚩提(九)諦主嚩提(十)薩嚩母駄(十一)阿地瑟姹(二合)曩(十二)阿地瑟恥(二合)多阿母底羝羝(十四)莎嚩(二合)賀(引)。
次作普印。於泥團上。觀安娑頗(二合)字。當觀此泥團猶如水精。又如頗胝迦寶。內外清淨分明瑩徹。卽誦眞言一遍。眞言曰(有經)。
唵嚩日囉(二合)嗢多皤嚩耶娑縛(二合引)賀(引)。
私云。娑頗字形如何。可尋之。●●●妙經云頗利。正經云水精(異本)。
次作普印。作火色觀。卽知一切世間出間法。皆從微塵而得成就。作此觀已。取乾赤土遍塗泥團。又作普印。觀一切本來無生畢竟空寂。作含字觀想。此泥團如鎔金色。卽誦眞言一遍。眞言曰(有經)。
唵阿囉左尾囉左娑嚩(二合引)賀。
私云。先觀火。次觀風。燒泥團成純金。故云如鎔金色歟。
次以泥團入摸時。誦眞言一遍。然後入摸。眞言曰(有經)。
唵嚩(入)曰羅(二合引)駄都蘖陛娑嚩(二合)賀。
次入法身眞言時。誦眞言一遍。然後入印子中。眞言曰。
唵達摩駄都蘖陛娑嚩(二合)賀。
次椎打塔印時。誦眞言一遍。然後椎打。眞言曰。
唵嚩(入)日囉(二合)補特伽羅拘吒耶拘吒耶娑嚩(二合引)賀(引)。
次椎打竟。以手作塔階時。誦眞言曰。
唵嚩(入)日羅(二合引)喩曬(二合)娑嚩賀。
次塔正從摸中出時。誦眞言一遍。然後出之。眞言曰。
唵達摩底珠娑嚩(二合引)賀。
次脫塔出摸已安置時。誦眞言一遍。眞言曰。
唵蘇鉢羅(二合)底瑟恥(二合)多縛(入)日羅(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賀(引)。
次安罪塔座了。以手按塔頂上。誦眞言一遍。眞言曰。
唵?囉藍(二合)摩哆喃曳(平)娑嚩(二合引)賀(引)。
次於塔上安傘蓋時。眞言一遍。眞言曰。
唵跛囉藍(二合)摩婀喩曬娑嚩(二合引)賀。
供養作法。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表白。次神分。次靈分。次祈願。次發願。次念誦(若誦經)。次六種。次迴向。
經云。無印相。私暫用普印。後人取捨有心。
寬弘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僧皇慶抄出之。
已上丹記了。
ㄙ云入法身時用眞言加持(云云)。其法身眞言何哉。
師傳云。或說用經中。達摩駄都蘖陛娑嚩賀眞言(云云)。或說用延命小呪(云云)。
私撿日照譯造塔功德經云。於彼塔內。藏掩如來所有法藏十二部經。下至於一句偈○爾時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不審如來四句之義。唯願爲我分別演說。爾時世尊說是偈言。
諸法因緣生 我說是因緣。
因緣盡滅故 我作如是說。
善男子。如是偈義名佛法身。汝等書寫置彼塔內。何以故。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說名法身(云云)。
私云。經文明白也。他說更以不可用之。
又撿南海傳第四云。又復凡造形像及以制底。中安二種舍利。一謂大師身骨。二謂緣起法頌。其頌曰。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滅 是大沙門說(云云)。
私云。此偈大論弘決南海傳熾盛光軌。各有異。人師多出熾盛光記說。又熾光軌南海傳。名緣起偈。人師或依造塔經。名法身偈。或依大論止觀等。名三諦偈。熾盛光軌云。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此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云云)。曳達磨係都鉢羅(二合)婆嚩醯(引)覩帝私多他(引)誐始賀里(二合)嚩娜蘖帝散吒曳儜隷地噎梵嚩儞摩訶(引)[糸*兹]羅(二合)摩拏(入)。
私云。右偈梵漢隨一書之。可入泥塔中矣。
大日經釋第七。引毘尼文。同南海傳。文但云彼法因緣盡。大論第十八云。馬星比丘爲舍利弗說偈。諸法從緣生。是法緣及盡。我師大聖主。是義如是說。此偈但說三諦(云云)。止觀第六云。又頞鞞說三諦。身子破見經。七日後得阿羅漢(云云)。弘決云。頞鞞曰。諸法從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緣及盡。我師如是說。身子聞已而得初果。諸法從緣生苦諦也。是法說因緣集諦也。是法緣及盡滅諦也(云云)。文句第一同決引之。但云是故說因緣(云云)。
發願。
至心發願 造立泥塔 功德威力。
天衆地類 倍增法樂(乃至) 信心施主。
消除不祥 息災延命 增長福壽。
恒受樂(云云)。
念誦(五字眞言)。觀音。延命。佛眼(一字)。
私云。發願後可有五大願。其次可釋泥塔功德也。次念誦(云云)。
或私記意云。結五?印誦阿鑁藍浛欠明加持其土經有加持泥丸眞言等。若用此印眞言者。不可用彼眞言(云云)。
私云。若存略時。用此記意有何妨哉。經意大略觀五輪歟。更可詳之。
若修行法供養之時。胎金悉地有行者意消息隨時。亦有先達供養作法。可依此歟。
造塔作法次第如經文(持明房)。
著座。用塗香。三部被甲。加持香水。供物加持。觀四禮。金剛持。啓白。神分。發願。五大願(例作法耳)。
但道場觀本尊觀之處可有用意歟。一一塔皆是如來法身塔也。以●●●●●之五字所生也。一塔中在三十七尊(種子三昧耶形)及五部界會五十佛世界微塵數諸佛。以印言出生無量供具奉供養一一諸尊。如此可觀念歟。
先供供例正念誦五字眞言可誦歟。次散念誦佛眼眞言可宜。次後供讃普供養禮佛迴向(云云)。如例。
右以彼自筆草本書寫了。
一功能。
經云。爾時波斯匿王在大衆中。卽從座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禮佛雙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相師占我。却後七日。必當壽盡。我爲無常苦所逼惱。無所依仰來投世尊。唯願世尊爲我救護。云何令我得離憂苦。佛告言。大王善自安慰勿得憂怖。諸佛如來有善方便。能令大王獲殊勝利近延壽命。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說。大王當知。若欲免離無常苦惱。超入如來法身壽量。應先發心持佛淨戒修最上福。能發此心延王壽命。王白佛言。唯願世尊爲我救護。所說發心持佛淨戒修最上福。我便奉行亦令國人奉行此法。未知發心等何心。持何等戒。何福最上。唯願如來爲我宣說。佛告大王。發心者發四無量心。言持戒者持不殺戒。修上福者無過造塔。悲愍救護一切衆生。諸天善神常來守護。不相捨離如影隨形。發生大王無邊福壽。大王建立佛塔福利難思。三世如來所共稱讃。我爲大王略說因緣。王當諦聽。乃徃古昔有一小兒。此地牧牛。有諸相師來共占相謂言。此牧牛兒却後七日必當壽盡。是牧牛兒又於異時。與諸小兒聚沙爲戲。中有小兒摧沙爲埏。言作佛塔。高一磔手。或二或三乃至四磔手。時此小兒聚沙爲塔。高一磔手。却後更延七年壽命。於聚沙時。有辟支佛持鉢而行。時諸小兒以嬉戲心。持沙奉施言我施[麥@少]。時辟支佛引鉢受之。以神通力沙變成[麥@少]。時諸小兒見此因緣。皆悉獲得清淨信心。時辟支佛與諸小兒悉授記莂。作如是言。汝諸童子所造之塔。高一磔手者。於未來世鐵輪王。王一天下。二磔手者作銅輪王。王二天下。三磔手者作銀輪王。王三天下。四磔手者作金輪王。王四天下。時諸小兒以嬉戲心。造如是塔。感得如是果。何況大王發至誠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決定心如法造塔。乃至一肘量一磔手一指節一穬麥。所得功德無有限量。常有諸天雨花供養。是故大王。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造塔時。先於一切衆生起大悲心而爲先導。以菩提心而爲根本○佛告大王。善男子善女人。以清淨心依此軌儀造作佛塔。若自作若教人作。若復讃歎若當信受。所得功德與造佛塔等無差別。當知是人於此一生。不爲一切毒藥所中。壽命長遠無有橫死。究竟當得不壞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五星七曜隨順駈使。一切怨家悉皆退散。隨所生處身常無病。一切衆生見皆歡喜。無淨戒者淨戒滿足。不調伏者能了調伏。不清淨者能令清淨。破齋戒者齋戒復生。若犯四重及五無間極重罪業悉得銷滅。無始劫來障累皆盡。若有女人欲求男者。卽生勇健福德之男。四大天王常隨擁護。造塔功德其福如是。若塔破壞變作微塵。風吹一塵散落他處。塵所經過山林河海。一切衆生觸斯塵者。永更不受雜類之身。捨身受生常得見佛。大王若善男子善女人。若於造塔及陀羅尼。想觀分明一心憶念。永離水難火難王難賊難。刀兵等難無能傷害。若於曠野若空閑處。若於聚落及大會中。能以此經宣告大衆。卽爲救護衆生身命。所獲福德量與空等。若於後世書寫流通。塔雖未造而與造塔等無有異。我爲大王及未來世一切衆生。廣開造塔延命功德(云云)。
行林第十八。造塔法。
享德四年閏四月二十一日於西園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之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
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哉生明寫之訖。
台峯兜率谷雞頭院嚴覺供道。
行林第十九。
童子經。
一支度。
註進。
童子經書寫供養支度。
一寫經所。
壇一面。半疊一枚。燈臺二本。脇机一脚。佛供米三斗。御燈油二升。白布一端(壇敷料)。白薄樣三枚(寫經料)。五色糸一丈許。白芥子少〃。名香(沈白。檀)。
一十五鬼供所。
大幕一帖(可有幕串八本)。長薦五枚。淨鍬一柄。上紙三帖(銀錢幣帛等料)。白絹三尺許(疋帛料)。白米三斗。大小麥。大小豆各三升。白布三丈(蠟燭料)。酥。蜜。蠟。名香(安悉)。裏黑三十口。桶二口(大小)。杓二(大小)。折敷三枚。長櫃一合。
淨衣(白色)。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保延四年六月二十日。
右師匠奉爲中宮所被書進支度也。至於中夜相具白芥子等參椒房令頂戴之。
一起首時分。
經云。於月八日十五日(云云)。
一行法。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菩提流支譯)。
此經略說十五童子名體作用幷結線法供神王法戴芥子法。有二陀羅尼。共不說印矣。
有丹州池上上記。左所出是也。
童子經作法。
先兼日以吉日書寫童子經。次可縒五色糸一丈餘許。次建立小壇(辨備供物如例)。次修供養法可結是糸(結線眞言如經說供養法等可問師)。次先當日晨朝令婦女著新淨衣。
授八齋戒(兼日沐浴)。八齋戒作法(如例)。
次供養童子形。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啓白。次神分。次五大願。次三段分別(如例)。次訓釋經。次佛名(如例)。次祈願少〃。次六種。次迴向(願以此功德云云然後以五色糸幷經。令懸婦女頸幷小兒頸)。
次可儲十五鬼供物。
五穀粥(如例)。淨衣。蘇蜜。香花。油等可加入之。又可儲散米少〃。幣帛十六。捧各可?。(銀錢淨薦二卷)。
次入初夜可修十五鬼供。
先以淨鍬可掃除淨處。次行人令駈仕持供物行淨處(駈仕在前行人在後)。次至淨處二卷薦並敷淨處。次行人向東方坐其前。次駈仕以供物置行人右方(然後駈仕退去他處)。次行人加持供物。先灑淨印明(如悉地)。次加持供物(用事印辨明)。次加持飮食印明(如施餓鬼)。次須彌印明(如施餓鬼)。次一字心水輪觀印明(如施餓鬼)。次以幣帛立位處(次第如圖)。
次勸請。以普印當心。頌曰。
至心謹請。栴檀乾闥婆王。與諸眷屬。受此供養。護持女大施主。守護嬰兒。
至心謹請。第一名彌酬迦。第二名彌迦王。第三名騫駄。第四名阿婆悉摩羅。第五名牟致迦。第六名摩致迦。第七名閻彌迦。第八名迦彌尼。第九名梨波坭。第十名富多那。第十一名曼多難提。第十二名舍究尼。第十三名健吒健泥尼〃。第十四名目佉曼荼。第十五名藍波。降臨於此。受此供養。
次以五穀粥供之(次第如圖)。
眞言曰。唵路迦〃〃迦羅野娑婆呵。
次供散米(次第如前眞言如前)。次普供養(如十八道)。次讃。次心經。次諦緣度。次祈願。次啓謝(用普印)。次發遣結印。
先唱言。汝今疾去行速如風到於四方(七反唱之)。然後誦眞言。發遣之(七反)。
次行人護身而後起去。次駈仕取集幣帛銀錢以火燒。次以下薦令裹供物遠去檀越居處令捨淨處。駈仕無顧視之。
次行人至夜半還至佛所。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啓白。次以灑水灑婦女頂。次令婦女長跪。稱南無東方善德佛盡東方一切諸佛。卽起令禮拜餘九方佛如是令稱禮。
次取少芥子令置彼婦女頂(作法問師)。次令誦梵天所說陀羅尼(七反如經說)。次令誦世尊所說陀羅尼(七反如經)。次六種。次迴向。
若修供養法行此事等此最勝也。師傳(云云)。依經者月八日十五日可修之。
已上丹記了。
供養法等可問師(文)。如何。
次師傳云。童子經書寫之時。晝時備香花等。以梵天爲本尊。修供養法。其念誦之次誦眞結線經。唯如隨方之儀。擧題名。謂供養之。
次擧題(云云)。於夜時供養十五鬼神香花飮食蠟燭等物儲之。而四臂不動幷栴檀乾闥婆爲中台爲本尊。而如十二天供等。以蠟燭供之。多分隨阿闍梨意樂(云云)。
取芥子置婦女頂作法問師(文)。如何。
決師傳云。先少紙裹芥子(少許)。其裹紙緒付如笠緒頤下結之令戴。不令落其芥子(云云)。
今私依師說記行法大略。
先以吉日書寫經。次可搓儲五色糸一丈餘許。次先當日晨朝令婦女著新淨衣授八齋戒(兼日沐浴)。次建立小壇(辨備供物如常)。
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啓白。次擧經題。
次發願。
至心發願 新寫經王 功德威力。
天衆地類 倍增法樂 栴檀乾闥婆。
大鬼神王 彌酬迦等 十五鬼神。
各增法樂 護持女大施主 懷妊成就。
處胎初生 安穩無患(產生後者可出三句)。
所生童子 無諸患難 晝安夜安。
晝夜常安 得壽百歲 見得百秋。
恒受快善 無邊大願 決定成就。
及以法界。
衆生無邊誓願度(云云)。五大願(如常)。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將釋此經依例。可用大意釋名入文判釋三意。初大意者。此經是如來初成道時。依梵王請所說也。凡人界衆生從妊胎之初。有種種怖畏。妊胎之時藥叉羅刹伺其短。出胎之後十五鬼神數作惱亂。茲以大梵天王愍此故。對世尊問其對治。如來大悲說神呪。酬其請問。若有女人依教奉持。產生安穩無諸怖畏。所生男女安穩快樂。無有諸惱。以說此法爲此經大意。次釋題目者。佛者能說教主。具云佛陀此云覺者。說者四辨八音之所開演。護諸童子陀羅尼法門是也。護諸童子陀羅尼者。是能護所護並爲題也。經者常義。聖教通名也。故云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三入文判釋者。此經略無通序。付文大分爲三。爾時如來以下梵王請爾時世尊以下。如來正說。時此以下梵天奉行也。具如經文。
次神分靈分祈願等。
次供養文唱禮。
南無三身(釋迦三反)。佛眼。五大明王。
南無大梵提婆羅惹摩訶羅惹。
南無栴檀乾闥婆羅惹摩訶羅惹。
南無彌酬迦等十五鬼王。
南無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三部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大海寶山寶師子座寶蓮華寶樓閣。樓閣之內妙白蓮華臺上有●字。字變成鉢(或說法印)。鉢變成釋迦。金色之身具四八相。被服袈裟。應身說法相。智手吉祥卽。理手向上置臍前。坐於白蓮臺結跏趺座。右大梵王。左乾闥婆(內院第二重十五鬼神第三重護世威德天次第而安布)。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用金剛印)。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釋迦諸天)。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
先釋迦印。
左手仰掌橫置心上。右手火空相捻地直竪。水風竪少屈竪辟向外。眞言曰。
多姪他(一)菩陀〃〃(二)〃〃㝹摩帝(三)菩提〃〃(四)摩隷式叉夜(五)婆舍利(六)婆多禰(七)婆羅陀(八)頭隷(九)〃〃婆臘多頭隷(十)舍摩膩投隷婆臘帝(十一)收藍舍彌帝(十二)槃絺(十三)婆訶膩(十四)陀波尼(十五)蘇婆訶(十六)膩婆羅膩(十七)蘇婆訶(十八)。
次梵天印。
定掌立向外。以空捻水。餘指叙散。惠拳置腰。眞眞言曰。
多姪他(一)阿伽羅(二)伽甯那伽〃甯(三)婆漏隷(四)祇隷伽婆隷(五)婆隷(六)不隷羅扠隷(七)修羅鞞(八)遮羅鞞婆陀尼(九)婆羅尼訶沙尼(十)那易彌那易(十一)蘇婆訶。
次乾闥婆印。
內縛二水叙立不相著。
曩○南尾戍駄娑嚩羅嚩係係ソハカ。
次諸部多印。
定拳直竪火。而風當火皆屈之不相著。又定拳直竪火也。
喁縊(上)喁伊(上)蘖懵散寧步多南娑縛賀(有歸)。
次諸天(普施明妃印呪如常)。
次加持念珠。次正念誦(部母大日釋迦梵天乾諸步多諸天佛慈護大闥婆次又部母吉祥)。
私云。念誦之時先可訓讀童子經一卷。念誦護諸童子陀羅尼之時。以五色糸。付師左手。糸末令持他清淨人。一呪一結作一百八結(云云)。結線眞言諸說不同。或世尊陀羅尼。或乾闥婆呪等也。然而案經意。誦此陀羅尼一遍一結(文)。此陀羅尼者。可指護諸童子陀羅尼。安然和尚求子胎妊法之中。但出梵天所說陀羅尼兼引結線文其意歟。谷記結線眞言如經(云云)。
次法施(心經貴文)(諦緣度。諸經。三摩耶戒等)。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忙莽鷄)。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隨方迴向。次禮佛。次出堂。
私云。以糸纒經上。以紙裹其上。而可對之矣。
已上晝時作法了。
私問。結線之法。過厄會期必解結之。然者今法過童子期者。可解結之哉。答。經文不分明。又未聞師說。更可尋之。
次入初夜可修十五鬼供。
先儲十五鬼供物。
五穀粥(如例)。淨水。蘇密。香花。油等可加入之。又可儲散米少〃。幣帛十七捧(各可?銀錢)。淨薦二卷。
私云。灑水燒閼塗花可調置一前机也。
次以淨鍬可掃除淨處。次行人令駈仕持供物行淨處(駈仕在前。行人在後行)。次至淨處二卷薦敷淨處。
私云。於其薦上以幣帛立次第如圖。每幣帛前置蠟燭供以一前机而立其前置閼塗等香爐磬等可有之耳。私記意不用蠟燭供。但以五穀粥每座供之。蠟燭有無可隨意歟。或云每座鬼名立(云云)。可用標歟。
次行人向東方坐其前。先護身等(如常)。
次加持香水洒淨自身幷供物等。次加持供物等(如常)。次加持飮食印明(如施餓鬼)。次須彌王印明(如施餓鬼)。次一字水輪觀印明。次取香呂略啓白神分祈願等(如常)。
次五大願(云云)。次三部被甲。次金剛輪陀羅尼。次勸請(取香呂若用普印)。
至心謹請 四臂不動 與諸眷屬。
來臨於此 受此供養。
至心謹請 栴檀乾闥婆 與諸眷屬。
來臨於此 受此供養。
守護嬰兒(私云。若未產者可云守護妊婦)。
至心謹請。彌酬。彌迦王。騫陀。阿婆悉摩羅。牟致迦。魔致迦。閻彌迦。迦彌尼。梨波抳。富多那。曼多難提。舍究尼。健吒波尼。目佉曼荼。藍波。降臨於此。受此供養。守護嬰兒。
私云。若存略時。可云彌酬迦等十五鬼神。降臨於此。受此供養。守護(ㄙ甲)。又欲用印明勸請者可用大鉤(召印明)。
次閼伽(取散杖。誦閼伽眞言。各座位灑之。三反)。次奉坐(右手取花。誦花座明。各各座位置之眞言曰。唵縛日羅味羅也ソワカ)。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已上一〃閼伽拳之。准飮食之時火付。於蠟燭而誦飮食灯明二箇明。但此間誦諸天漢語。若以五穀粥總供合者。以拘酌粥。誦普供養眞言。先四臂不動三杓。次〃各一杓供之)。次散米(先取散米加持之用加持飮食印明等。次散之誦普供養明若施食明)。次普供養。次讃(諸天)。次念誦(大日不動乾闥婆佛慈護大吉祥)。次法施(心經諦緣度尊勝多羅尼等)。次祈願。次嗽口。次啓謝(用普印)。次迴向(願以此功德云云)。
次發遣結印。先可唱之(私云。可用大鉤召印明歟)。
汝今疾去。行速如風。到於四方。七反唱之。然後誦眞言發遣之(七反)。
次護身而後起去。次駈仕取聚幣帛銀錢以火燒。次以下薦令裹供物。遠去檀越居處。令捨淨處。駈仕無顧視之。
或云。以淨桶。梵天幷諸鬼神供物併入集。尋生子生氣養者方堀穴。深入以爲犬類不可令食。但可避天一大白方(云云)。
已上十五鬼供了。
次行人至夜半還至佛所。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啓白。
敬白祕密教主大日如來三部五部諸尊聖衆。殊釋迦牟尼大薄伽梵。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大梵天王。栴檀乾闥婆。十五鬼神。總盡空法界一切三寶境界言。今沙訶世界南瞻州大日本國山城州葛野縣皇都。有一產婦。敬釋尊遺教。信梵王諷諫。有頂戴芥子盡結經綖給。其由緒何者。有十五鬼神王遊行天下。喜傷胞胎徘徊人中。樂惱妊婦。雖纔產生。卽奪精氣。難適經旬月令不得成人。爰以憑梵天之悲願。仰經王之功能。殊致深信頂戴芥子。書持經綖給者也。依此威力故。能生夫人安穩無患。所生童子終保年壽。三寶日日加護衆人。愛敬八部夜夜宿衞施與無畏。仰願釋迦牟尼如來大梵天王栴檀乾闥婆。各還念本誓。知見女大施主御願。制彼十五鬼神。不生惡心。處胎初生。安穩無患(次寶號可隨早祈願等晚)。
次灑水(洒婦女頂)。次令婦女長跪。稱南無東方善德佛盡東方界一諸佛。卽起令禮拜(餘九方如是)。
南無東南方無憂德佛。南無南方栴檀德佛。
南無西南方寶施佛。南無西方無量明佛。
南無西北方花德佛。南無北方相德佛。
南無東北方三乘行佛。南無上方廣衆德佛。
南無下方明德佛。
次取芥子令置彼婦女頂(作法問師)。
私云。師傳如上。
次令誦梵天所說陀羅尼(七反)。呪曰。
多姪他阿伽羅迦甯那伽伽甯婆樓隷祇隷伽婆隷鉢不隷羅收彌修羅鞞遮羅鞞婆陀尼婆羅呵易利沙尼那易彌那易蘇婆呵。
次令誦世尊所說陀羅尼(七反)。呪曰。
多姪他菩陀菩陀莵摩帝菩提〃〃摩隷式叉夜婆舍利婆多彌婆羅陀頭隷頭隷婆臘多頭隷舍摩膩收隷婆羅鞞陀波臘帝收藍舍彌帝般陀般絺婆呵膩摩祇摩祇摩膩陀波蘇呵膩婆羅膩蘇婆呵。
南無佛陀成就此呪。護諸童子不爲諸惡鬼神之所嬈害。一切諸難一切恐怖。悉皆遠離蘇婆呵。
次六種。次迴向。
已上頂戴芥子法了。
右三種行儀依私師說記之。只爲自行也。人不可用之。師曰。令頂戴芥子。師自誦二種陀羅尼。而可加持婦女也。作法了。取芥子加裹經令繫頸。產後小兒頸繫之。又若產婦在他所。師行向而令戴芥子者頗可有用心也。先令婦女洗手漱口。次令誦淨三業眞言也(沐浴心也)。次誦ヒマラソワカ眞言(著衣心淨心)。次啓白。次授懺悔偈。次授三歸。次授三昧耶戒。印明若戒波羅蜜。次令戴芥子(云云)。
私云。產生以後爲新生兒書寫之時。可山頂戴芥子作法歟。
一功能。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呪經(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如來初成正覺時有一大梵天王來詣佛所。敬禮佛足而作是言。
南無佛陀耶 南無達磨耶 南無僧伽耶。
我禮世尊 照世大法王 在於閻浮提。
最初說神呪 甘露淨勝法 及禮無著僧。
已禮牟尼足 卽時說偈言 世尊諸如來。
聲聞及辟支 諸仙護世王 大力龍天神。
如來等諸衆 皆於人中生 有夜叉羅刹。
常喜噉人胎 非人王境界 強力所不制。
能令人無子 傷害於胞胎 男女交會時。
使其意迷亂 懷妊不成就 或歌羅安浮。
無子以傷胎 及生時奪命 皆是諸惡鬼。
爲其作嬈害 我今說彼名 願佛聽我說。
第一名彌酬迦。第二名彌迦王。第三名騫陀。第四名阿波悉摩羅。第五名牟致迦。第六名魔致迦。第七名閻彌迦。第八名迦彌尼。第九名梨婆坻。第十名富多那。第十一名曼多難提。第十二名金究尼。第十三名健吒婆尼尼。第十四名目佉曼荼。第十五名藍波。
此十五鬼神。常遊行世間。爲嬰孩小兒。而作於恐怖。我今當說此諸鬼神恐怖形相。以此形相。令諸小兒皆生驚畏。
彌酬迦其形如牛。彌迦王者其形如師子。騫陀者其形如鳩摩羅天。阿波悉魔羅者其形如野狐。牟致迦者其形如獼猴。魔致迦者其形如羅刹女。閻彌迦者其形如馬。迦彌尼者其形如婦女。利婆坻者其形如狗。富多那者其形如猪。曼多難提者其形如猫兒。金究尼者其形如鳥。健吒波尼尼者其形如雉。目佉曼荼者其形如懃狐。藍波者其形如蛇。
此十五鬼神著諸小兒令其驚怖。我今當復說諸小兒怖畏之相。
彌酬迦鬼者著小兒眼精迴轉。彌伽王鬼者著小兒數數嘔吐。騫陀鬼者著小兒其兩肩動。阿波悉魔羅鬼者著小兒口中沫出。牟致迦鬼者著小兒把拳不展。魔致迦鬼者著小兒自齧其舌。閻彌迦鬼者著小兒喜啼喜咲。迦彌尼鬼者著小兒樂喜著女人。梨婆坻鬼者著小兒現種種雜相。富多那鬼者著小兒眠中驚怖啼哭。曼多難提鬼者著小兒眠中喜啼喜咲。金究尼鬼者著小兒不肯飮乳。健吒波尼尼鬼者著小兒咽喉聲塞。目佉曼荼鬼者著小兒時氣熱病下痢。藍婆鬼者著小兒數?數噦。
此十五鬼神。以如是等形。怖諸小兒。及其小兒驚怖之相。我皆已說。復有大鬼神王。名栴檀乾達婆於諸鬼神最爲上首。當以五色綖。誦此陀羅尼一遍一結。作一百八結幷書其鬼神名字。使人齎此書綖。語彼使言。汝今疾去行速如風到於四方。隨彼十五鬼神所住之處。與栴檀乾闥婆大鬼神王。令以五色綖。縛彼鬼神。兼以種種美味飮食香花燈明。及以乳粥供養神王。
爾時大梵天王。復白佛言。世尊若有女人不生男求○子息保命長壽者。常當繫念修行善法。於月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清淨洗浴著新淨衣。禮十方佛至於中夜。取小芥子置己頂上。誦我所說陀羅尼呪者。令此女人卽得如願。所生童子安穩無患。盡其形壽終不中夭。若有鬼神不順我呪者。我當令其頭破作七分。如阿梨樹枝。卽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呪曰。
多姪他(一)阿伽羅(二)伽寧那伽伽寧(三)婆漏隷(四)祇隷伽婆隷婆隷(五)不隷(六)羅收彌(七)修羅俾遮羅俾(八)婆陀尼(九)波羅呵冒利沙尼(十)那易彌那易(十一)蘇婆呵。
世尊我今說此陀羅尼呪護諸童子。令得安穩獲其長壽故。
爾時世尊一切種智卽說呪曰。
多侄他(一)菩陀〃〃〃〃(二)㝹摩帝(三)菩提〃〃(四)摩隷式叉夜(五)婆舍利(六)婆多彌(七)婆羅陀(八)頭隷(九)〃〃婆臘多頭隷(十)舍摩膩收隷(十一)婆臘帝(十二)那他槃浠(十三)婆呵膩(十四)陀婆膩(十五)蘇婆呵(十六)膩婆羅膩(十七)蘇婆呵(十八)。
此十五鬼神常食血肉。以此陀羅尼呪力故。悉皆遠離不生惡心。令諸童子離於恐怖安穩無患。處胎初生無諸患難。誦此呪者。或於城邑聚落隨其住處。亦能令彼嬰孩小兒。長得安隱終保年壽。無諸災難。南無佛陀成就此呪。護諸童子不爲諸惡鬼神之所嬈害。一切諸難一切恐怖。悉皆遠離蘇婆呵。時此梵王聞說此呪歡喜奉行。
一帶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加持作法。
妊者帶加持作法(大原)。
先淨物上安帶。灑水一口。燒香一杯。杵一枚儲之。
次淨三業。次灑淨自身並帶。次表白。
敬眞言教主大日如來。十二大願醫王薄伽。大聖不動明王。諸尊聖衆驚白。女大施主(某甲)御懷妊時至。住帶法思食故。結印契誦眞言所致加持給也。卽始自今日至產生時。能生所生共安穩。御產平安。御願必令成就給。
次五大願。次觀想。
我是金剛薩埵也。妊者同具此性平等無二也。
次加持帶(用杵)。先結不動印(慈救呪)。次藥師印明。次護諸童子印明(用普印)。明白。
多姪他阿伽羅伽寧那伽伽寧波樓隷祇隷伽波隷鉢隷不隷羅收禰修羅俾遮羅毘波陀尼波羅呵冒利沙泥尼那易彌那易蘇婆呵。
次訶利帝母印。
合掌屈二大母指入掌中。明曰。唵弩〃摩利迦呬帝ソワカ。
次少祈願。護身。
右以十妙師匠本書之。彼師云。私師云。或佛眼部母可觀也。三世佛母之故也。又云成就也。又童子經中梵天呪尤可用之。出生諸有情故。仍產所供梵天事有之(云云)。
私云。見法印上綱度度加持。無別作法。只以不動藥師千手陀羅尼等。令加持之給。
凡妊者帶事。外典醫書內法等之中所不見也(云云)。
易產陀羅尼。
T76015701.GIF
T76015702.GIF
唵母(引)素嚕哩藥始(一)蘗羅婆跢羅(二合)護室者娜羅寫母紫野穆訖跢薩縛婆野曩哩野娑縛(二合)賀(引)怛你也(二合)他阿弩吠娑縛(二合)賀(引)阿弩縛弩吠娑縛(二合)賀。
南無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第二佛)。
行林第十九。童子經。
承應元壬辰年仲冬二十四日嵯峨二尊院以本寫之畢。
元祿十六年三月下旬敬寫。
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道。
此易產陀羅尼出陀羅尼集經第二帙第五卷。
阿夷驕病呪經。
其陀羅尼大集經內記。
第一唯衞佛。第二尸棄佛。第三隨棄佛。第四樓奈佛。第五?那含牟尼佛。第六迦葉佛。第七釋迦牟尼佛。若有病者。若有鬼神嬈者。若有飮食中毒者。若被火水溺者。若逢懸官者。若怨家得便者。若瞋不悟者。若異(此字不審)道婦人所迷惑者。今故說是經呪。神皆會所犯者。無有敢當戒者。是四天王常守護是經陀羅尼。不隨我語者頭破作七分。南無佛。梵告解脫厄難從佛受是德。若急讀呪持齋戒一心讀之。不能讀者但著中持行一心便除諸難。女人產生難者說之不能說者。但手把經呪一心念。及頂帶卽自易生。卽說呪曰(呪如前)。覺不安卽頂帶平安了燒之爲灰遠置流水中。其陀羅尼於清龍寺東塔院經內抄出。僧法名眞。
行林第二十。
請雨法。
一支度。
註進。
祈雨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曼荼羅。青幕。青幡十流。新淨青衣。青物座。名香(白膠。香薰陸)。紫鑛(若無者流黃)。芥子。安悉。
右支物等依經幷師傳注之自餘雜具可就普通歟。
外記日記云。延長三年七月二十三日甲辰於神泉院造龍形三頭。始自今日三箇日被修請雨經法。阿闍梨志全番僧五口(云云)。第三日降雨(云云)。又平等房和尚被修此法(云云但依尊勝法修之云云)。件等支度可尋入之。
一起首時分。
一向方。
經云。面向東坐(云云)。
一道場莊嚴。
祈雨壇法云。於露地作壇(云云)。
師傳云。近龍池邊於陸道場。神泉苑等歟。
大壇(如常。但近邊立机安龍王供云云)。
護摩壇(如常)。
青幡十流之內。以小幡八流堂內八方懸之。大幡二流左右立之(懸竿)。又說東西(云云)。以青色幕上方幷四周引覆之。如花机之覆也。
右堂莊嚴大略如此。委細臨時而斟酌(云云)。一安置尊像辨備供具。
東壁懸曼荼羅(圖樣在別)。
四面供具(如常但燒香幷飮食異例)。
燒香(四面火舍以四種香隨方一種燒之)。
東方(白膠香)。南方(紫鑛相和芥子及鹽)。
西方(蘇和安悉香)。北方(薰陸)。
飮食。
四面八坏飯青色染用之。又別荷葉盛設飮食。別机上安之(云云)。
私云。法云。飮食菓子等皆染作青色。散青色華。道場中所用物皆作青色(云云)。
其葉食。師傳不云數七裹許歟。
一行法。
大雲請雨經一卷(內云。大雲請雨品第六十四)。天竺三藏闍那耶舍等譯。
師傳云。此法唯修供養法。讀經別有請雨品一卷。漢音讀之(女字書聲讀之)。又有二卷經。若讀之或替經用施一切樂陀羅尼(云云)。
私云。此經中列難陀等百八十五龍王名幷毘盧遮那藏大雲如來等五十四如來名號。又說多神呪。至奧明作壇結界等法。
大雲經祈雨壇法(不空)。
此法中明作壇法等。大旨同經。勘陀羅尼集經第十一五龍法。五龍身首等只同此法。尊勝軌說。又以同前。欲修此法者。以彼等說可爲潤色歟。
師傳私記二本(一本平等房一本本房)。
私云。件二本私記。大原隨丹州。師傳受之。卽彼記師說云。今所授次第二帖之中。本房次第是佳矣。此請雨儀幷二帖次第。是故阿彌陀房供奉被傳授(云云)。此慈覺大師御傳歟(云云)。
二本私記行儀。大略依蘇悉地。今其中就本房私記。抽要抄之。
供養法(附十八道。師傳云。此法向東修之。謂增益法也。但色異。謂青衣等是也)。
唱禮(在本房記奧)。
三身(如常)。佛眼(如常)。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金剛手菩薩〃〃〃。
〃〃輪蓋龍王菩薩〃〃〃(或云。南無三千大千世界主輪蓋龍王菩薩〃〃〃)。
〃〃難陀龍王菩薩〃〃〃。
〃〃跋難陀龍王菩薩〃〃〃。
〃〃東方三頭龍王菩薩〃〃〃。
〃〃南方五頭龍王菩薩〃〃〃。
〃〃西方七頭龍王菩薩〃〃〃。
〃〃北方九頭龍王菩薩〃〃〃。
〃〃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道場觀。
師傳云。次第所土道場觀不分明。且出十八道文也。謂先觀大海水。卽如圖曼陀羅具觀之。但先觀釋迦。次蒙釋迦光。一曼陀羅皆現(云云)。
行者卽坐一莖蓮華。海中向尊住。卽西方龍後是行者住位也。卽不觀須彌樓閣等也(云云)。
私云。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大海水。海水中有宮殿。是卽難陀跋難陀龍王宮摩尼德大雲輪藏寶樓閣。於龍宮中有釋迦牟尼如來住說法。佛右畫觀自在菩薩。佛左畫金剛手菩薩侍衞。於佛前右畫三千大千世界主輪蓋龍王。佛前左畫難陀跋難陀二龍王。於壇四方。用瞿摩夷汁。各畫一龍王。於東方畫一龍王。一身三頭量長三肘。幷眷屬圍繞。又於南方畫一龍王。一身五頭。量長五肘。幷諸眷屬又於西方畫一龍王。一身七頭。量長七肘。幷眷屬圍繞。於北方又畫一龍王。一身九頭。量長九肘。幷眷屬圍繞。皆在靉靆青雲中。半身已下如蛇形。尾在池中。半身已上如菩薩形。皆合掌。從地涌出(云云)如是等八十四。復百千那由他龍王俱在會坐(云云)。
送車輅(記云。想七寶車輅金剛駕御寶車乘空。而遣於靈山淨土云云)。請車輅(如常)。奉請印明(佛部心印大鉤召明)。
五供養(記出金剛部印明等。私云。用胎藏印明。亦云妨歟)。
師傳云。師曰。此法燒香飮食二種有祕傳。謂四面火舍之燒香。例孔雀經法燒香用之。彼法云。東方白膠香燒。南方紫鑛相和芥子及鹽燒之。西方以蘇和安悉香。師傳之中脫之。仍私依軌文入之。此方薰陸香燒之。此亦孔雀經法密事也。其白膠香者。師說有三種。上品栴檀野尼。中品桂野尼也。桂樹穿穴內所出野尼是也。下品白膠木野尼。是截枝處出八。紫鑛者。高野大師說似流黃物也(云云)。師傳。卽以流黃替用之故。彼孔雀經法行等向此法修此流黃。南方鑪。行者之鼻前薰甚臭(云云)。知師傳人修時事也。而今此請雨法行等向東修之。故流黃之香非鼻前(爲事[忄*送]憶持如之記也)。此說黃芥子及鹽相和。芥子碎可和歟。用心也(云云)。
安悉香。師傳桃野尼替用之(云云)。薰陸(如常薰陸是也)。飮食壇上四面供如常。但青色染用之。卽以此供。供本尊諸尊諸龍等。一曼陀羅如常法。但別設葉食。謂荷葉盛設飮食一葉。而壇近邊別机等上安之。加持供物之次加持之。而壇上飮食供養。次殊亦捧此葉食。供養諸龍。而卽與承仕。承仕取此葉食。卽入龍池。凡修此法時。必猶有龍之池邊。架壇立場。謂近龍王迴向功德送與葉食。爲祈請雨也(神泉池邊。有壇場東寺被修之)。今此葉食送龍池。是尊勝法意也(云云)。
私勘尊軌云。護摩畢。更與灌頂諸龍王等。廣設供養。令生歡喜。便加食飮廣設供養。其食飮皆著荷葉中供養。供養已。令荷葉裹送河流水中。或龍池中(云云)。
讃(記云。四智云云)。
師傳云。釋迦讃。諸天普通四智讃等用之(云云)。
入我我入觀。
師傳云。是常途故記中不云之。若欲用念誦者必用之耳。但此法唯是續經。不用念誦故。不云入我我入等也。如法華法。
根本印(釋迦印)。
左掌橫仰置心。右火空相捻立臂向外少屈地水直立。是說法印。呪曰。曩莫三滿多沒駄南婆薩嚩吃里(二合)捨涅(入)素娜曩薩縛達摩嚩始多鉢羅婆他誐誐曩三摩〃〃莎訶。
次觀音印。
二手外相叉。二頭指相拄如蓮花。二大指並立。呪曰。唵縛日羅(二合)達摩紇里(二合)。
次金剛手印。
二手相叉。二中指合立。二小指二大指亦合立。二頭指當中指上節。頭不相著。呪曰。曩莫三曼多縛日羅(二合)赦縛日羅(二合)播抳縛日羅(二合)薩怛縛(二合)吽。
次馬頭護身印。
二手合掌。二頭指二無名指屈入掌各相背。並二大指微屈忽著頭指。呪曰。唵阿蜜栗(二合)妬納婆(二合)縛吽(引)發吒莎訶(三反)左匝辟除(三反)右匝護身。
私云。已上印明。出記文。二龍諸龍印明用之如何。
次讀經。
記云。發五大願讀經。若誦陀一切樂眞言(印金合掌)。
私云。記一切樂陀羅尼(依不空譯出之)。
爾時龍王復白佛言。何者名爲施一切樂陀羅尼句。爾時世尊卽說陀羅尼曰。
怛儞也(二合)他(一)駄(引)羅抳(尼貞反)駄(引)羅抳(二)嗢跢(引)囉抳(三)三(去)鉢羅(二合)底(丁以反)瑟恥(二合)跢(引四)尾惹野韈羅拏(二合五)薩底也(二合)鉢囉(二合)底(同前音)枳孃(二合引六)。
薩(引)賀(引)枳孃(二合引)曩嚩底(七)嗢答播(二合引)娜?(八)尾嚧(引)賀?(九)阿鼻灑左?(十)阿鼻弭也(二合)賀羅輸(上)婆(去引)嚩底(十一)阿惹麽底(十二)噎呬禁婆(引)路(引)底(十三)嚩(引)賀(引)訶囉訖禮(二合)餉度曩(十四)播(引)跛戌(引)駄野(十五)沫巘(引)?哩(引)賀迦達麽曩(引十六)秫(詩律反)駄(引)路(引)迦(十七)尾底銘囉賀囉惹索(十八)耨佉(上)捨摩曩(十九)薩嚩母駄(引二十)嚩路(引)迦曩(引)地瑟恥(二合)帝(二十一)鉢囉(二合)枳孃(二合引)曩(引)霓(二十二)娑嚩(二合)賀。佛告龍王。此陀羅尼句一切諸佛加持。汝等常須受持讀誦成一切義利得入法門。是名施一切樂句(云云)。
次念誦。
記云。轉經念誦了(云云)。
私云。用念誦者。先部母。次大日。釋迦。觀音。金剛手。諸龍。施一切樂陀羅尼(若讀經者不可用之)。當壇護摩。成就明。部主。次又部母。
次釋迦呪印。次觀音呪印。次金剛手呪印。次馬頭護身印。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禮拜。
記云。起禮毘盧遮那藏大雲如來(百反)。
無邊莊嚴海雲威德輪海龍王菩薩。
四大龍王菩薩百八十二龍王菩薩。
次誓願。次火院解界。次發遣印(外縛二中指合立)。次示三昧耶。次現在諸如來偈(如例)。次五悔。次迴向。次護身。次出堂。
右附本房記。而抄入師傳等了。
一曼荼羅(如道場觀)。
一功能。
祈雨壇法云。於一切有情起大慈悲心。至誠請一切佛菩薩加持。晝夜虔誠。讀此大雲經。或二人三人乃至七人更替讀誦經不應間斷。亢旱之時。如是依法讀此大雲經。或經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定降注甘雨。若災重不雨。更作假使大海。或有必降甘雨。過限越潮依此經作法轉讀。無不應効。應發願讀經所生功德迴向諸龍。願皆離諸苦難。發無上菩提心。爲一切有情降注甘雨(云云)。
(本云)
建久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於石山寺東院坊西部屋書畢。執筆隆雅生年三十一。
(本云)
享德四年六月十四日於西園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之畢。
(本云)
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之訖。
元祿十六年春三月下旬寫之訖。
雞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二十一。
六字法。
一支度。
大壇一面(方ㄙ尺高ㄙ寸可有禮版)。護摩壇一面(方ㄙ高ㄙ可有禮版)。
若省略之時只可儲護摩壇許。
高座一面(方三尺五寸高二尺四寸許讀經料。可有半疊)。小壇一面(十二天供料)。燈臺六本。
高座小壇可隨形者。
鏡四面。小弓四張(長三尺或時云。桃弓又楊桑等可隨形云云)。小矢四隻(可有鏃。或時云蘆矢別行軌云爐箭四隻)。小刀四柄。白色糸(一丈許。中道房云。五色糸云云略祕法云。三尺五寸云云雖然不足也。可用一丈許云云)。
六字經(ㄙ)卷。壇供(ㄙ石)。大壇。護摩壇。十二天壇。聖天壇。御明(斗升)。蘇。蜜。名香(丁子。白檀。沈水。薰陸。龍腦)。麵。蘖等(云云斟酌有無)。
教記云。
註進。
觀音六字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御等身聖觀音像一體)。御衣(御加持料入莒可有臺)。
大壇一面(方七尺二寸高一尺)。護摩壇一面(方五尺四寸高一尺。可有爐桶口徑一尺五寸)。禮版二面(高八寸各可有半疊)。壇敷布三端。五色糸。五寶。五藥。五香。五穀。名香。明鏡四面。鑌鐵刀四柄(長一尺)。桃弓四張(長二尺五寸)。蘆矢四筋(鏃可有之長八寸)。高座一基。六字經二卷(各複三卷)。經机一前(灑水結線置杵可兼之)。白練糸一兩。淨衣(白色)。
伴僧八人(護摩一人。讀經一人。結線二人。手替一人。灑水一人。金打一人。唱禮一人)。承仕四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雜人布淨衣(如常)。
御明油一斗五升(如常)。大壇護摩壇供合十六石八斗(如常)。人供(如常)。壇所敷設。大幕。桶杓。長櫃。續松等(如常)。阿闍梨休息所敷設等(可有用意)。
右支度注進如件。
年 月 日行事大法師阿闍梨。
伴僧(減定六人)。承仕四人。驅仕四人。見丁二人。
中道闍梨支度加幡墨筆紙綾絹細布等可見之基法師意可見之。
別行記云。懸神幡十六流(云云)(中道支度云。五色幡十六流長四尺。云云)。
支度不出私可儲物等(愼勿令知他人)。三類形(日別料各七枚)。
註進。
觀音六字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圖樣可仰佛師)。六字經六卷。
壇一面(方七尺二寸高九寸)。禮盤一面(方二尺五寸。高七寸。可有半疊)。脇机二脚(長二尺一寸。廣一尺二寸。高九寸)。燈臺四本(高三尺三寸)。高座一基(方二尺五寸。高二尺二寸可有半疊)。經机三前。名香(白檀。沈水。薰陸。丁子。龍腦)。酥。蜜。桃弓四張(長二尺五寸)。蘆矢四隻(長一尺可有鏃)。刀四柄(長八寸)。鏡四面。白練糸一兩(練縿可悉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段二文(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二帖。桶一口(口徑一尺三寸。高九寸爐桶料)。小桶三(各加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呂子一覆。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淨衣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註進。
觀音六字供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圖樣可仰佛師)。六字經三卷。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高八寸)。燈臺二本(高二尺五寸)。脇机一前(長一尺五寸。廣一尺。高八寸)。半疊一枚。名香(白檀。沈水。龍腦)。酥。蜜。桃弓四張(長二人)。蘆矢四隻(長八寸可有鏃)。刀四柄(長六寸)。鏡四面。白練糸一兩。壇敷布一端。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三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右二支度爲宛私要粗抄注之。小供之時用弓箭等。私所傳受。雖無此說。依一師傳註載之。用否在人意耳。
一起首時分。
一向方。
一道場莊嚴。
T76016101.GIF
已上圖樣古說如此。但先師上綱以弓矢刀各各四橛副立。鏡面內對立。又中心安置六字經(私云。若無大壇者。可隨便宜歟。師云可入莒)。師說云。弓矢刀鏡等置壇事。毘沙門別行軌意也(云云)。若然者懸幡十六流者如何。又基法師撰云。五色綵幡長五尺(云云)。可見之。又蓮實房座主未申高座。前立花机。机上置灑水器(加散杖)。白線同置之(云云)。又大原法橋竪頂上畫釼(云云)。可思之。
一本尊。
可奉懸聖觀音像(云云)。
大原上綱密密有奉加懸之像。南師等依。無師說不被甘心也。南師意恐之注之有恐之。
私云。法印大和尚諮師阿。曰定心。大原用觀音與天王。被載支度。而桂林。師說。南師等不被甘心(云云)。此事如何。師阿云。南師者安慶歟。若少時先師早世。仍面受少(云云)。故不委不甘心歟。大原一人說可信之。況定心耶。
一縒線作法。
略祕法云。白線以十四糸縒爲繩(云云)。
三昧記云。白糸十四條。以片偏七筋爲一片。以兩片右合爲繩等(云云)。古云。以未嫁女令縒(云云)。委作法在別。尤可祕之。
中道說。依驗記意用五色。其結樣尤深奧也。在別。可見之。
教記云。結線可縒儲支度所下白糸長一丈五尺許迴經捻合見大箸本太許定糸口方末留總切左右等分分左右各七分本方紙捻付結末方十四筋左縒十四右合右糸成末借染堅置。
此縒樣出何文耶是只仰師傳許也。
私云。一說以白糸一丈五尺許。十四筋分先右縒之。左右七筋分各左合之成二筋。次此左合二筋糸右合之成一筋也(云云)。右上指上也。左下引下也。
一行法。
八家祕錄。六字經法不立別篇。聖觀音法之末載此法經軌等。
六字神呪王經。
此經中說十番神呪。不明印相。第九呪中有結線事。
六字略祕法(珍錄外)。
文云。若欲修瑜伽者。依聖觀音儀則(云云)。結文云。具如廣軌(文)。
此法中。明結線護摩讀經作法六字眞言幷其印相。文言極略。行儀髣髴。
丹州池上依十八道而有私記。念誦結線護摩讀經。依略祕法註其次第。
私所傳受私記二本。一桂林。一教王。兩記之說抄記如左。見者斟酌隨宜用矣。
六字略記(六字非教。是有六名也。所謂六觀音云云)。
初入堂儀式及加持供物種種前方便一一如常儀。若有新佛經者。啓白。初先開眼。其作法(云云)。
新被造立(若圖繪。云云)。次啓白。啓白了。揚經題名。題名了。發願四弘。次讀經。次釋佛經(云云)。次神分祈願等(云云)。
次唱禮。
南無三身。佛眼(或用半拏羅波悉儞。教記唱半〃〃〃〃)。
〃〃六字章句眞淨法門(或時可唱部母上云云教記不唱之自餘全同云云)。
〃〃曼荼羅主阿梨耶嚩嚕枳帝入縛羅冒地サタハ耶。
〃〃阿梨耶賀耶四利嚩冒地〃〃〃。
〃〃五大明王〃〃〃〃。
〃〃大小自在〃〃。
〃〃三部海會〃〃〃〃。
先師上綱大小自在之上加六字泥婆羅闍摩訶泥婆羅闍。南北師說不唱之。蓮實房座主等說有多說。雖然付師說注之。隨時可取捨之。
次九方便。次發願。
教記云。
至心發願 唯願摩訶 毘盧遮那。
本尊海會 大慈大悲 聖觀自在。
六字章句 眞淨法寶 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叡山三寶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各各還念 本誓悲願 降臨道場。
證知證誠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護持施主 消除不祥。
消除災難 惡人怨念 呪咀厭媚。
惡靈邪氣 三世怨敵 年月日時。
理運非常 一切不吉 鉤召引入。
火壇曼〃 悉皆焚燒 燒盡無餘。
眞言法樂 本尊加持 護摩功德。
薰入玉體 玉體安穩 寶壽長遠。
無邊御願 決定成就 宮內安穩。
諸人快樂 天下安穩 萬民豐樂。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次供養法。
師說。或修胎藏供養會。或依悉地。尤可也。
凡別尊法多依悉地。是可也(云云是三昧和尚御說者)。
私云。道場觀。勸請。結界供養。讃歎等並如聖觀音之中記。
根本印(先達有被不審事云云)。
教記云。以二手內相叉。直竪右大指。卽成。以印當心。誦眞言七反。加持心額喉頂。
唵阿嚧力迦ソハカ。
六字略祕法軌內縛三古。以二大指押二無名指。誦佉知佉住之眞言。以之爲根本印可。而又以之辟除結界用之。
私云。師說云。若依胎藏者。先觀音院主印明。次蓮花部心印明。次略祕法印明(或時先大日印明。又修護摩者隨事相應印明)。
次正念誦。
先誦聖觀音呪百反。次六字呪耳。
私云。先部母。次大日。次聖觀音。次六字。次成就明。次當壇護摩。次諸天總。次部主。次又部母。
次結線法。
略祕法意云。正念誦了。登高座結線。
呪師向鬼門。白線著右無名指。施主向人門。著無名指(男右女左)。百遍一結。則灑香水於施主頂萬呪百結了。更復加持。與授施主。
次著火壇修護摩。次登高座讀經三卷(云云)。
池上私記。依此有次第。
古記云。後供養前。加持百遍許(云云)。
又云。念誦分限訖從高座下。次至本座加持香水一百八遍。卽三反灑受者。百八反加持受者。次後供養等(云云)。
次讀經(三反)。次呪者往火壇。修火供(云云)。
但師說云。五大願了。後伴僧相分讀六字經。誦六字呪。若六人者三人讀經。三人念誦(云云)。正念誦時。一人登護摩壇修護摩。一人登高座。轉經(或時無高座只於別座轉之)。一人結線。一人打金。一人灑水。於檀主(若表物。云云古說中共用。檀越幷表物。師說不然)。其作法。讀經一卷。誦呪百反了時。六人相互見合異口同音(或云高聲唱吽發。或又云伴吒)。隨其音響引堅線也。此時一人打磬。一人灑水也(或時不用灑水)。若一人時者。百反誦呪了。先灑水。次打磬。次引堅糸(云云)。又雖有古說。師傳不用之。又古記。檀主手自結之見。病者不得結線者。師結之無失(云云)。
裏書云。
大阿〃〃記意。正念誦之次。登高座。結線。令施主結之。從施主手返取之。艮置。護摩壇可作三摩波多法。而後加持之。與授施主。私謂。若施主無便。自結線者。阿〃〃殊迴觀念。自可結之。次下高座。就護摩壇。次阿〃〃重登高座。轉讀六字經幷心經各三卷(爲法施也)。次下高座還著火壇。香水灑淨念誦少少。而後供養已下如常(云云)。
私云。此次第依略祕法歟。但以結線。置護摩壇。修三摩波多法條。略祕法不見之。但以線爲此法。成就物意歟。山門傳授無此說。更思之。今結線與所成物。其意門耶異耶。可詳之(已上)。
教記云。前五供養了(云云)。讀經師登高座。向壇鬼門(丑寅角)讀之。不緩不急一卷呪百反讀合可用意也(經云。誦呪七遍一遍一結此相違如何)。讀經始時結線人施主糸頭無名指懸男左(或右)女右(或左)。結線人糸末引左無名指懸右旋引入同音吽發唱相待。經末章句者也云時。念誦人一百反誦畢合互見合聞合經呪畢同音切音吽泮吒唱。應音結線人旋設糸引堅灑水人灑施主金打人打金。若施主不來時一人代施主引糸灑水人灑表物(表物者衣服也御衣也。古私記云若爲自身修此法者以糸繫行者右臂結之云云)。讀經結線等如此一時五六反一七日一百八結可滿也。若擇吉日雖不滿七日此間有河臨者。河臨前一百八結滿了尤吉也。爾時別計合一時七八反可滿也。河臨結線此數可入也(七日內結線送了後後時不可結線也)。若待七日滿有河臨者。又相計其程時別結線數可相計也。滿了中間與檀越可令繫也。
次護摩了。下座。
抑護摩必燒三類形。縱雖非調伏法。必可燒之(云云)。火天段(一隻)。本尊段(六隻。云云)。
次阿闍梨入三摩地等(云云)。
大原法橋火天曜宿三段間伴僧奉讀六字經(小本)。本尊段(乃至)世天段畢誦六字眞言(云云)。
後供養等(如常)。
一護摩。
多分依息災修之。但降伏增益等隨事可用心耳。
裏書云。大阿〃〃記云。問。此法於息災等中。與何法相應耶。答。先達云云不同。或云息災。或云調伏。或云四種相應問。諸說之中。以何爲尤耶答。息災調伏爲好。何者若自身他人有病患時等調伏相應。若爲攘災息災相應(云云。已上)。
一護摩呪。
若觀音若六字。可隨意(云云)。或時示給云。初誦六字呪。次誦觀音呪。或先誦觀音。次誦六字呪(云云)。
一伴僧呪。
用六字呪
一後加持呪。
師曰。宇治大相國御修法勤仕之時。以六字呪奉加持之。被仰云。此眞言イミシク聞(云云)。後日勤仕。後冷泉院御修法之日。以聖觀音呪奉加持之。主上被仰云。相叶外記日記之由。者蓮實房座主同被用阿嚕力迦呪(云云)。
大原法橋用大威德呪(云云)。
私云。井房阿闍梨(每〃)——用馬頭呪。是蓮花部明王之故也(云云)。師道被用六字呪耳。
一伴僧數。
師曰。或六人或八人必所用之(云云)。或請多助修。爲上番下番時之間。上番僧。讀經時了下番僧連續聲。至于後時讀經(云云)。
一相應物。
祖師御意云。三類形必可用之。雖非調伏法。爲除呪咀也(云云)。又骨婁草同可用之。爲延命也(云云)。
古記云。爐用鐵爐。以麵染蘖。作人形及天狗形。皆書其名。一夜各七枚燒之。其人長者五尺又長短隨宜耳。若無麵者。畫其形亦得之(云云)。
又云。以麥粉丸黃汁作餅等(云云)。
又云。或以土作之。又以芭蕉作之(云云)。
又云。愼莫知他人。師密自設少許麵作之(云云)。
又墨書著其呪呾怨家姓名。若不知之。著其宇。注其在所乃至國郡其宅其條其坊男女(云云)。
教記云其形。
T76016401.GIF
一燒三類形用心。
古記云。三類形○如此能內護摩投爐。護摩非是損人身。斷其命根。但爲燒滅其所作惡事。不令成就。消除彼種種不善貪瞋癡本所起妄想分別之垢。不復重作也。心懷慈心。能應觀練內護摩義也。作調伏法。慈心爲先。內無慈悲自損他損不識佛意。何堪護摩思之燒之(云云)。常加用以勿令廢忘努力努力(但內字可思之)。
教記云。右記云。誦六字呪。先投燒天狐形時可云降伏呪咀施主天狐吽發。投燒地狐形時可云降伏呪咀施主地狐吽發。投燒人形時可云降伏呪咀施主類吽發。次誦降三世呪。燒毒花百反(用阿苦)次以聖天。燒毒花百反此等雖非師傳。以不可惡故試可用之。
又古記。此外有所作。所謂人形。桃木·楊木·棗木。此三木各作人形。各八十(乍用之私略只各一)。又此三木箭八十(是不可略之。但造之有煩故此。只各一可有也)。護摩時以前造之弓矢可射三類形。未入爐可射之歟。先以桃弓矢可射桃人形(八十矢)。次以楊弓可射楊人形(八十矢)。次以棗弓矢可射棗人形(八十矢)。如此二百四十度射殺燒之。矢作之有煩故。只以一取返可用之。仍矢只各一可作也。
雖非師傳。試如此用之。有何異乎。道具已有弓矢刀。思之如此可用意耳。仍以刀射了段段可切歟。鏡天狐等隱來照料歟。仍取鏡十方可令電歟。時了施主歸不可必反閇。以加持力可爲護身故也。
一灰。
略祕法云。取少許灰用之(云云)。
師曰。每時終取燒相應物之灰。粖之令服病人。其服法者。先食前以粥漿可服之。不可以酒令服之。若有數度修之者。每時終之。每早旦可服之(云云)。
古記云。以彼灰碾之和酒。令飮病者大吉(云云)。可用之不可然歟。
又古記云。發遣次取燒天狐等灰小許。出堂之後研(五賢反平嬰)。于灰和於漿令服。不可和酒。然不令彼知其是色。師獨知之。若護摩數度每度用之(云云)。
教記云。或入漿服。不可加酒(云云)。或入酒(云云)。
此二說中可依制酒說歟。
一以線與檀越作法。
從開白時。至結願時。一時何結計宛足百結之後與之(一說)。又中間百結滿卽與之(一說)。
師曰。第二說尤佳(云云)。若然者後後時時只念誦讀經許勤之者。
略祕法云。百結已竟。其結線更後加持。與授施主。著臂。男右女左(云云)。
師云。百結了後。卽與檀主令懸頸(或懸臂等云云更問)。其呪索袋縫裹令繫之。勿著膚矣(云云)。
一送文詞。
進上。
結線一條。
灰一裹。
右日來結線一百八結滿了。仍進上之。件線縫裹絹令繫御頸御耳。灰加御膳可聞召也。言上如件。
年 月 日。
教記云。結線滿百八結了。頭末取合念珠十弟子緒結樣結三四寸許殘末方長本等切二三寸許ワケテ紙裹尻頭ユイテ。又其上紙卷如小立文ユヒテ可送。其送文詞云(如上。俱云可令繫御身。公家者玉體可書之云云)。
年 月 日 等別不可書之。
松竹若花枝付可奉也。
私云。取竹枝。有口傳。
一解結事。
若檀越病愈事亦平息請阿闍梨令修供養法。卽令解線(云云)。若不解爲行者作障。解糸放呪神等歟。其解糸時。先修供養法解之。謂聖觀音法修也。念誦之時解之(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讀。
六字神呪經一百八卷。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二千一百反。
護本尊眞言。
聖觀音眞言。
延久三年十一月卷數不載之。
六字眞言十七萬反。
同三年二十七萬九千反。
息災護摩眞言。
三部諸尊。
諸天曜宿。
奉供。
大壇供一七箇度。
護摩供二十一箇度。
神供三箇度。
六字河臨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七百反。
本尊眞言二千一百反(後度〃七千反)。
三部諸尊〃〃七百反。
諸天曜宿〃〃〃〃〃。
息災〃〃七百反。
右(云云)。九口阿闍梨(云云)。
或時護摩供次河臨七箇度。
神供次祕密襖法七箇度。
私問云。讀經一百八卷有何處耶。師云一結一卷。故云一百八卷也(云云)。
又問。百結也。答師說一百八結(云云)。
二七三七日等連修之時如何。可尋之。
又問。勤仕後冷泉院御修法之時。只六篇也何。答。加經爲七也(云云)。南師云。讀經多少可隨時宜(云云)。
教記云。
御修法所。謹奏(公家案)。
奉讀。
六字神呪王經一百八卷。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二千一百反。
聖觀世音菩薩眞言二萬一千反。
觀音六字神呪十八萬九千反(伴僧八人足也)。
息災護摩。
三部諸尊總呪。
諸天曜宿眞言。
奉供。
大壇供七箇度。
護摩供二十一箇度。
神供三箇度。
右謹依。宣旨始自 月 日至于今日幷一七箇日之間。九口僧綱大法師等。相共勤修上件教法。特致精誠。奉祈。金輪聖王玉體安穩寶壽長遠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謹奏。
年 月 日。阿闍梨。
卷數付御衣奉取返使結線等相具灰密密可令召由。能含可進上之。
一問答料簡。
問曰。六字神呪經者。是何尊法耶。答。是觀音法也。
問曰。經題只之六字神呪。不加觀音之名。何以知是觀音神呪之事耶答。六字經說呪了云。願此呪常吉。觀世音觀照我身。憐愍我故。卽說呪曰(云云)。當知觀音法乎又請觀音經約觀音行法。立六字章句之名。隨又其文義。彼經此經相似。准之可知又六字略軌云。若欲修瑜伽者。依聖觀音儀則(云云)。又八家祕錄聖觀音部中。載六字經。依此等說。可知觀音神呪也。
問。六字者付經所說神呪。有六字歟。答。人人推量云。六字呪佉知等有六字歟。然云不詳得其六字。
問。旣計之無六字何事。答。或驗記云。六字者觀音略名也。意云。觀音有大悲等之六之名字故。名觀音。祕六字也。委見驗記(可見彼也)。觀音之六字之神呪云也。
問。大悲等六觀世音者。是天台所立也。所不爭也。但今所言之六字之言。付觀音之六種立云事。所不見也。仍猶六字者。付神呪之字可論耳。如彼一字金輪。唯有一字。文殊一字五字六字八字皆有其字數。例之觀音六字。其字之數。可有六字也。仍付字數可尋思之案經文云。觀世音消伏毒害虛空藏寶幢孔雀陀羅尼六字章句等(文)。六字章句猶付神呪置六字之言。呪所云六字者。是六觀音。此法是聖觀音法證文先出了。何廣云六觀音耶。若六觀音法於六觀音像前可行之。例如七佛藥師法。向七佛耶。何只向聖觀音一像行之哉。儀軌說祕錄篇不可背彼耶。
答。付字數不得其六字故。以別意付六觀音消六字之意也。問字旣不得其六字。故有遮詮無表詮。故不付字數以別意問答家俱可思之也。但六觀音於六觀音像前可行至經文不云可對六觀音像。故今對一體修之有何失耶。七佛藥師經說故也。今雖向聖觀音一像。其六觀音之義不可異乎。本體聖觀音付修無異乎。故軌云。依聖觀音法耳。非遮六觀音乎。祕錄意又以聖觀音爲本體。故可不云千手等。故沈爾入聖觀音像中乎。
問。付字數尋之問答家共不得之。至于一字金輪文殊一字五字八字例者。問。家得例答家不能會釋。
以下重重事(在別出之必可見之)。
師曰。六字者非字數。六是名字六也。六觀音利六趣故。有六名字也。請觀音疏有釋(云云)。
賢暹乍恐尋之。此義與請觀音疏合時耶。能可思之。
行林第二十一。六字上。
享德四年六月六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畢。
承應二(癸巳)年三月十七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行林第二十二。
河臨。
一支度(桂林)。
大船一艘(壇所料)。
編合二艘爲一船(但舟廣者不可編者。圓支度云。並結兩三云云。付板敷云云)。
厨船一——(圓支度云。拔加入佛具船)。
護摩壇(方四尺二寸。圓云。五尺云云)。禮版一面(可有半疊)。脇机二前。壇敷布一——。閼伽壇供等七前(四面)。
或時云。閼伽二十八前(云云)。或時云。米十石五斗(一瀨一石五斗之內。壇供幷雜人等食也云云)。
油七升(一瀨一升定)。
或時云。油三升五合(燒油二升一合御明一升四合圓云。油三升云云)。
燈械五。
或時云。御燈樓四具(云云)。
護摩支分七具(或時不載之總米內有之故也)。
錫杖四棒法螺四口金剛鈴四口(若立定者可用例鈴云云)。小大鼓一面(可有拔)。打磬四(或時云。一口)。
鐵人形。蘗人形。藁人形(各七枚)。
或時云。各四十九枝(云云)。圓云。一尺蘖二十枚等(云云)。
菅拔七枚。解繩少少。大幕一帖。鋪設少少(或時云。疊四枚云云)。三類形七具。松。鐵末。毒舂。穀。續松少少。中臣祓僧一人(伴僧之內)。蘇。蜜。名香。御衣(若有僧主者等云云)。
或時云。
壇供四面(但五十六坏。一坏料五升菓子五十六杯)。餅同前。羹同前。閼伽二十八前。橛四枚。標木二杓一具。五色糸。弓四。箭四。鏡四。小刀四。香爐一。打鳴。灑水三(各加散杖)。六字經。結線。燈心少少。出器(大小)。胡麻一升。芥子三合五勺(每度半合)。粳米三合五勺。熟五穀。生五穀。飯。鹽。花。香。名香。丸香。乳木七具。薪七束(松七把)。三類形七具。散米七具。箸一。箒二。閼伽桶(加杓)。折敷二枚。
裏書云。
私云。大和尚曰。定心和尚申請陰陽師令讀中臣祓。大原以伴僧令讀之。兩人共隨谷面受。其說不同。可隨宜歟。
若申請陰陽師者消息禮紙可申。其旨不可載支度矣。
見定心房現修之時日記。陰陽頭賀茂道言朝臣。勅使等乘別船。令來。御衣者預陰陽師是卽陸上御祓摩物料也(云云)。
御衣事。私云。大和尚曰。檀主來臨者。不可具之。不來者可具也。
承曆四年(庚申)九月十一日。圓融房法印於桂河奉爲。公家。被行河臨法。助修十人(被申請二十人勅之十人云云)。行法船一艘(編舟八艘爲一艘)。助修料舟一艘(合六艘)。從僧等舟一(同)。厨舟一(同)。御舟屋形高五尺餘六間也。舟指八人也(已上)。
教記云。
先支度可出之。
注進。
六字法河臨一夜支度。
大船一。
編船二可爲一歟。舍形張一丈。長三間。高從棟下六尺許。護摩炎無危程。
船裝束(大幕二帖。疊六枚。莚薦無障引圍之。承仕等相共可沙汰之)。
厨船二(舍形幷薦等可引圍之)。
護摩壇一面(方五尺。高八寸爐桶可有之)。禮版一面(方二尺五寸。高七寸半疊一枚)。脇机二前(廣一尺五寸)。燈蓋四名香(如前)。蘇。蜜(各少少)。五色糸。鐵人形四十九枚(長五寸廣一寸)。蘖人形四十九枚(長廣如先)。鹿皮人形四十九枚(若蒲若藁)。菅貫七枚(以菅可造之不可用茅)。解繩少少。折敷九枚(之內二枚閼伽料也)。小大鼓一(桴二可有燈臺可有之)。大寶螺四(私云。借求不可憑被下之)。金剛鈴四。鉦鼓一(桴二可具之)。壇供料米七石(瀨別一石)。御明油三升(之內一升厨船二燃料)。壇敷布一端。炭一俵。
伴僧十人。駈使七人。見丁二人。淨衣(白色)。雜人布淨衣(如常)。
但御修法不經數日者。不可入支度者也。
續松七十把。
人供御修法一夜料可被下之(七壇行法故。當二日餘一時須被下二日料哉)。
右支度注進如件。
年 月 日。行事大法師。
阿闍梨位(ㄙ)。
支度端書可云。船行事幷伴僧一兩人相具。自日。赴河點定。七瀨可立標(如竹物七筋可用之)。晚景始行法。未明可修畢矣。
一道場。
第六日後夜時了後。阿闍梨番僧承仕檀越雜人等相共。臨河乘船。以幕引圍。壇所中心置護摩壇(其中心置葉火爐。師云別可塗爐)。閼伽一前幷護摩支分等安置之。或時四前(云云)。可隨形歟。
向壇奉懸觀音尊像(云云)。
師云。壇所觀音奉渡也(云云。南師說同之)。但儲別像可宜歟(云云)。幕外立大鼓二口。淨人可擊之。但小大鼓一口。可隨宜歟。
一日時。
問。定第六日後夜時了。可赴河歟。
師云。不可必然。第五六七日間可擇吉日也(云云)。
又本記云後夜時畢可修。猶初夜時畢可赴河也。晝極揭焉之故也。後冷泉院御時。於大井河被修之日。東寺僧侶河邊雜人等成巿覽之(云云)。仍可有憚也(云云)。
裏書云。承曆四年圓融房被行之時。己初被始。申終結願(云云)。
一行法等事。
記云。第六日後夜時畢後。臨河等(云云)。
師云。初夜護摩了後供養以前赴河也。河臨事了。還歸壇所之後。修三摩波多分也(云云)。後日說云。初夜護摩如例。迴向等了。後可赴河也(云云)。
T76016801.GIF
此指圖只大略許也。不爲規。如此事隨時可許。以便宜吉先耳。兩記共無之。私所入也。
私云。河臨時。船壇本尊。定心和尚。懸觀音。大原僧都。懸天王。可依何說耶。師云。師阿云可懸觀音也(云云)。
長久四年決意。
或人云。歸壇處之後。重修護摩(云云)。可尋之。
今案安鎭作法。有其儀耳。
教記云。師傳曰。河臨當日後夜日中時。如例迴向等之後。赴河。此定以河行法可爲初夜後夜之二時也。而大原僧都乍禀受此師說。初夜時亦修赴河還壇所被行後夜日中之二時。仍承之一門只如此修來計。思以壇所之時。慥滿二十一時以河行法別數爲可思。依之初夜時亦行早早超河秉燭始未明可畢也。下第七瀨赴事共沙汰了。實檢繫聖觀音船向此次第上瀨修上也。河臨之事由。略可啓白。
供養法護摩讀經結線(如壇所)但結線不可通三度。
已上教記。
師云。第七瀨。
先供養文。唱禮。九方便。次略供養法(十八道)。次略護摩五段(南師說。護摩只火天·本尊二段也云云。私見禪定僧都諸壇合行作法火天加曜宿。本尊加護諸尊之說。云云。以之可潤色歟。北師說。火天本尊也云云卽之北說尤可也云云)。
此間助修讀經誦呪結線灑水打金唱發事等如常。每瀨三卷三百反三結(云云)。或一結(云云)。結線用不二說相分。雖然必可結線歟(云云)。
於豫州所修給之河臨。不結線(云云)。
次護摩了後。助修一人(讀中臣祓)。一人令解繩(本記云解功繩)。中臣祓畢。伴僧四人誦六字呪(振鈴)。四人亦誦呪(振錫杖)。四人吹螺。一人(無間打磬誦呪)檀越應發響。卽取鐵等人形各七枚。取合摩自身人形吹繫息置之。卽有一人。茅一枚被壇越(如六月禮。後越)。然後以散米散人形上卽解繩菅拔人形投入河中。已上面授說也。本記意亦同此意。而先日所下賜口決說。長久四年護摩間中臣祓等(云云)。
本記云。阿闍梨伴僧等皆怒音瞋目內慈悲數唱吽發(云云)。
教記云。護摩了後。番僧等可掌事等兼差定護摩了可相待之。
十人定。中臣祓一人。振鈴一人。螺吹四人。鼓打一人。金剛鈴二人。鉦鼓一人(已上十人)。
護摩了。壇拂了。閼伽等如本取居程差定人人桴取設螺當口相待程阿闍梨乍坐禮盤向高聲出迦知等聲付中臣祓打出讀合鼓螺等亂聲。口高聲唱法知等吽發。外現怒相之。內發慈悲心。中臣祓解繩了後。檀越八鐵人形·蘖人形·藁人形取合摩自身息氣吹人形然後置之。一人以菅祓被檀越頸後身下祓出後サマニ超。如此三度後散米散人形上壇所立鑌鐵刀以切菅拔解繩·人形等取加置折敷投入河左(東方也)。入河止嚮等修後供養乃至發遣了。佛供等取出吹瀨料壇供閼伽取置了指船令上。次瀨○著。次上瀨了又如先修法等也。
次後供養(助修唱●)。讃(四智)。發遣等(如常)。
裏書云。
師曰。以壇所立刀切菅拔事。大原·定心等說不見之。壇所立刀是結界歟。然者行法中問令拔者憚多。況國隨口傳中云。七瀨拔時。以鑌鐵刀置河右也。人形置河左(云云)。爾者以件刀。可切之。不然者其刀無用也。但左右者是陰陽師之左右歟。更可尋之。仍支度可載用刀也。有陰陽師者。以彼可令切之也。
師曰。大奴佐振有呪(云云)。
或陰陽生云。南斗北斗三台玉女。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前後翼輔急急如律令(其呪也)。私案云。呪詛諸毒藥等。一行可用之。密誦之努力努力不可聞人。穴賢穴賢中臣禮事。
或云。覺大師傳此河臨給者。中臣祓倭語也。如何之(云云)。先祓作法。自唐云相傳。自上古所知也。於此朝。成倭語。又不可難事歟。吉備大臣自唐。
大和尚曰。注中臣祓云。素戔烏尊犯天罪之時。令天兒屋命。以掌其解除之大淳辭。厥後皇孫天降之時。五部之神陪從而天兒屋命其一也。卽中臣之遠祖也。故中臣忌部歷世相承供奉其議矣。
大唐無禮作法者。何於本朝。此解除法付祓名耶。彼朝定有其文言歟。但雖有。中久任國云古風。用此祓文不可難歟。更可尋訪之。
禮(去——云。苦計反。三月三日河上浴而欣。目契。所以却災也)。
祓(去——云。方睇反。福也。三月上巳。於水上浴除垢穢也。又音弗)。
上巳者。私云。漢書云。三月上巳。官人皆禊於東流水上。鄙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添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拂除不祥。晋書志云。季上巳。官人及百姓皆禊東流上。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上巳。曲水之遊是也。
圓融房於瀨瀨一結合七結也。前行法之間九十三結(云云)。
圓融房三段。
火天(但合曜宿)。勸請諸天總印呪。燒供火天眞言三杓。曜宿眞言各一杓。乳木三把(各三支)。
本尊段(合諸尊段)。本尊眞言只百反許可誦之。合三種物只百反許可投之。若當段物百反。餘物各二十一反可投之。但從始合投宜歟。乳木二十一支·三支·乳木三把。諸尊段料可投之。誦延命眞言。古呂草可投之。本尊段末可燒三類形。
世天段(如例)。先欲修此行法者。可成此觀念。厭媚呪咀等之起。是偏無始。彼此愛慢妄執顛倒起仍入本尊平等慈悲三摩地。無始厭離虛妄心。悉鉤召引入本尊三摩地摧彼解脫。令歸入本尊眞如一平等理可想也。如此觀念法驗定顯歟。少起橫心修定不吉歟。能能可觀念。是最極祕事也。世天段時。必誦十二神將呪。一杓可供之。其所以者。諸厭媚呪咀作法。離十二神。無作之。十二神祈厭也。仍必十二神總可供之也。
又世天段初可誦不動呪。是爲護身也(云云)。又未被始行法前。略神供一度又七箇度行法之後。又修神供(云云)。又瀨瀨間行也。依河便宜也。
已上圓融房說(靜算面受記之)。
承曆三年九月三日。或人面受井房說云。七瀨者。隨河便推量可移瀨瀨也。其瀨瀨間一町歟。若一町餘歟。從下至上。第七瀨。從船下可歸也。歸下始瀨等。頗不宜事也(云云)。已上。
一次瀨瀨事。
作法如上。但亦五悔許(云云)。
教記云。七瀨護摩了後。相應物燒灰小許取可將還。七瀨行法亦修未明畢還壇所可行後夜日中也(相應物灰小許河臨灰取加可置之。破壇了。慥可令入流清河也。努力努力)。
一灑水事。
長久四年決云。六字幷河臨時。灑於檀越不用之。又先師不用之。但檀主來可灑之(云云)。
教記云。若檀主不來者。標物灑水菅拔等スヘシ若檀主雖來不乘壇船。在別船者。標物灑水人形等。菅拔彼別船持渡シテ可令爲也。
一衣服事。
長久四年決云。若有檀主。菅拔狩衣脫副(云云)。面授云。不用衣脫(云云)。
一上下瀨事。
長久四年決云。可尋世法(云云)。
後日面授云。自下瀨至上瀨修之也。若自上至下有流留物之故(云云)。
故惟範阿闍梨於東三條殿池修之。世人云。池臨阿闍梨。又從上至下修之(云云)。
一作三種人形本色代物事。
陰陽家七瀨祓。此三種人形用之與今不異(云云)。
鐵(是本也。若無鐵者可用行。但不可削皮。下付皮可作也。似合耳)。
蘖(是本也。無替用物云云)。
藁(展轉之末也。本用脯。無脯者用鹿皮。無鹿皮者用藁也。鹿皮求之不難。仍可用鹿皮人形也)。
一三種人形重樣。
三種人形一枚取三枚。上蘖。中藁。下鐵重。重時有呪(云云)。一人形三反呪三枚合九反也。誦呪重了中結合扇骨樣引壇前向誦呪。是人形入魂呪也。唵悉多唎也娑婆呵。
引互形。
T76017001.GIF
以一結一度撫之一瀨七撫也。一瀨三七二十一枚人形了。
一菅貫事。
陰陽家無本文。只是此國舊習耳。
一讀中臣祓作法事。
讀間大奴佐振讀之。大奴佐以紙作之非法。麻用。大奴佐振有呪(云云)。
一解繩事。
藁不法也。ツルソヲ可用之。七瀨祓時。以鑌鐵刀置河右。以人形置河左(云云)。七瀨祓。本是一人所作也。末代以七人被行之。一人勤時從下瀨始之(云云)。
已上五事。自教記之中抄之。和尚會陰陽頭安倍國隨朝臣被尋聞之(云云)。
私云。依何文。修河臨法耶。
師曰。未得本說。只師師口傳來也。依之師傳云。大阿闍梨(谷也)云。昔慈覺大師於大唐受此法。殊祕之給。歸朝之後。廣不流傳。只大師門跡傳受此法(云云)。實弘法智證等門葉皆不知之而已。
私云。覺大師於大宗。隨何師令受習給耶。
師曰。見巡禮記。其旨不詳。但谷隨靜眞受學此法之時。靜眞以右狀所教示也。傳法人是有浮言耶。
靜眞於誰人。所受學之耶。
師曰。覺大師祕藏之始。欲絕而靜眞於木寺喜勝內供之許。傳受之(云云)。
木寺喜勝內供何所人乎。
師曰。未詳。木寺有二。一在仁和寺。一在深草邊。而東寺人皆云仁和寺木寺。仍山六字法東寺爲本也(云云)。此言不然。東寺誰人行此法耶弘法大師更不傳之給。喜勝知河臨實是我山人也。雖自門人。依緣住他所。古今常例也。此事與故寬運僧都相論得勝畢(云云)。
私云。六字經法旨趣如何。
愚案。若是觀音本誓呪咀返却還著本人。其祕密深甚行儀歟。河臨者。其中正作成就之時。作法歟。
行林第二十二。六字下。
享德四年六月八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畢。
承應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之畢。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三月下旬書寫之。
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二十三。
聖觀音法上。
一支度。
注進。
聖觀音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有無隨形勢)。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蘇。蜜。名香(沈。白檀。薰陸。龍腦)。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仕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各一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供所新具房裝束(如常)。芥子袋。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仕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各一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供所新具房裝束(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注進。
聖觀音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脚。半疊一枚。蘇。蜜。名香(沈白檀)。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段壇敷料。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仕一人(已上)(人共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集經云。每月十五日(云云)。
阿嚕力迦經云。白月八日或十五日(云云)。
又云。從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
又云。正月一日起首至十五日(云云)。
時分。
集經第五曰。晝夜三時(云云)。又日別三時(云云)。
阿嚕力迦經云。三時(云云)。
一向方。
集經云。呪師面向東坐○(云云)。舍利塔內。
阿嚕力迦經云。畫像畢於淨處面西安置(云云)。
私云觀行儀軌幷一印軌。不云起首向方。香集經云。燃薰陸香(云云)。阿嚕力迦經云沈水白檀(云云)。
一行法。
大聖觀自在菩薩心眞言瑜伽觀行軌(出大毘盧遮那經不空)。
私云。此軌依胎藏。但儀則簡略前後起盡頗似難見。能可斟酌歟(其文次第如下記云云)。
陀羅尼集經第五卷(觀世音卷中)。
私云。此卷明千轉觀音白衣多羅毘俱知印呪等。
師傳云。文說千觀音心印呪功能云。千劫○業障○滅盡得俱千佛聚善根。背千劫流轉○見千轉輪王(云云)。觀音所詮法門無數。且爲利生所現以千爲極。謂千手等也。幷今文以千爲其數。卽千手菩薩所持標幟皆是一切觀音標幟也。如意等一切觀音皆在其中也。皆是一種法門也。今言千轉觀音者。卽彼一千功德聚也。彼千手菩薩唯四十餘年所持明之。今此觀音卽彼一千手所持標幟是也。師說卽以此千轉印明。爲一切觀音印明。乃至諸經所說有名無法觀音皆依之修之(云云)。
私云。經始文云。若作此印法。一切觀世音菩薩見之(云云)。終文云。通一切用作是法者。觀世音歡喜(云云)。此中不明入修行儀。只說根本印呪兩三之成就法(矣)。
觀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蓮花部念誦法門(不空)。
私云。此念誦法用悉地中三部三昧耶寶車輅等印明道場觀。依金剛界成身亦用五相成身。金對記云。不空智瑜伽蓮花部念誦法觀音部阿闍梨行法。亦通當部諸尊法。更問。
觀自在菩薩心眞言一印念誦法(不空)。
私云。此法明一印行儀。非常途作法矣。
已上經軌大略如右。池上大原私記未見。但有一印私記。如下書之。今就兩部及蘇悉地各略注其梗概矣。
先依胎藏大悲都壇而行之者。
先受持地分(分爲三)(私云。八前有著衣上堂加持供物隨方啓白神分唱禮等法如胎記)。
一禮懺法(私謂普賢行願也)。分爲九(作禮等九方便是也)。
二護身結界法(此有六)。
先入佛三昧(一)。次法界生(二)。次轉法輪(三)。次被甲(四)。次羅字觀(五)。次無堪忍(六)。
三正受持地法(此有六。軌文有師說加請地文印明)。
先驚覺地神(一)。次地神次第(二)。次灑淨(三)。次受持偈。次召請地天(師說加之五)。次持地(六)。
第二住觀成身分(此有十二)。
先囕字印明(一)。次五輪(二三四五六)。次十二支句(七)。次百光王(八)。次心置無生句(九)。次離染字(十)。次安立無垢眼(十一)。次念滿足(十二)。
第三安立器界分(此有六)。
先燒淨器界印明(一)。次五輪印明(空風火水地二三四五六)。
第四法界標幟嚴身分(此有三十二)。
先入佛三昧耶(一)。次法界生(二)。次轉法輪(三)。次大惠刀(四)。次法螺(五)。次吉祥(六)。次金剛大惠(七)。次如來頂(八)。次如來頂相(九)。次毫相(十)。次瑜伽持鉢(十一)。次施無畏(十二)。次滿願(十三)。次悲生眼(十四)。次如來索(十五)。次如來心(十六)。次如來臍(十七)。次如來腰(十八)。次如來藏(十九)。次普光(二十)。次如來甲(二十一)。次如來舌(二十二)。次如來語(二十三)。次如來偈(二十四)。次如來辨說(二十五)。次如來十力(二十六)。次如來念處(二十七)。次一切法平等開悟(二十八)。次普賢如意珠(二十九)。次慈氏(三十)。次一切三世無礙力明妃(三十一)。次無能害力明妃(三十二)。
第五觀道場分(此有十)。
先大海(一)。次金剛手持花(二)。次花臺(三)。次妙蓮花王(四)。次正觀道場(五)。次三力偈(六)。次普通供養(七)。次大輪壇(八)。次衆色界道(九)。次外院界道(十)。
第六觀曼荼羅分。
文云。觀彼中胎內普光淨月輪(乃至)。次八曼荼羅眷屬自圍遶(第一會中形)。
私云。四方四佛(如常)。東南(普賢)。西南(文殊)。西北(彌勒)。東北(觀音)。
四菩薩次第八印品幷入位品及抄記如是。
普賢文殊(方位如上)。西北(觀音)。東北(慈氏)。廣大軌。
持誦不同意云。廣大軌說擧世相承行之。未知出處。持蓮抄記。發心修行證果涅槃之次第也(云云)。
觀音(西北葉)。
梵號。●●●●●●●●。
密號。正法金剛。
種子。●(母八葉)●(然和上胎藏種子)●(胎記右泉)。
三昧耶形。法住印。
尊形(肉色。左手開掌當乳。右手持蓮花與左相對首冠中安無量壽佛)。
觀音院主。
梵號。密號如八葉尊。
種子。●(或軌)●(或軌然和尚又觀白在院)。
惟軌云。觀嚩字光輪轉成聖者身(云云)。
青龍云。惹●(種子卽不生義。或以初薩字爲體驚覺義云)。
三昧耶形。開敷蓮花。初割蓮花(胎界記)。
尊形(肉色。左手未開蓮花以右手如開一葉勢坐赤蓮花)。
已上二尊隨取一尊可爲本尊。但至八葉尊者說。雖依大法聊爾不可行之。此外釋迦院文殊院亦有觀音。皆是彼等侍者也。仍除之耳。
裏。有人云。此開敷蓮花。繪師佛書違也。
一說云。蓮花部院T76017201.GIF
聖觀音軌云。未敷蓮花(云云)。
又觀音院〃〃〃。
台軌七集云。
初割蓮花●。T76017202.GIF
調定圖。初割蓮花云也。
釋迦院觀音三昧耶形T76017203.GIF
文殊院觀音三〃〃〃T76017204.GIF
金剛界圖。蓮花上橫三古。三古上竪獨古。獨古上有火炎。法菩薩。
T76017205.GIF
仁和尚本云。法住印(八葉觀音)。未敷蓮花T76017206.GIF
次東遍知印(第二會)。北方觀自在(第三會)。南置金剛手(第四會)。依濕哩底方不動如來使風方勝三世(第五會第二院)。四方四大護(第六會)。初門釋迦文(第七會第三院)。第三妙吉祥(第八會)。南方除蓋障(第九會)。勝方地藏尊(第十會)。龍方虛空藏(第十一會)。及蘇悉眷屬(第十二會)。護世威德天(第十三會第四院)。
或云。可云十三大院。而不可云十三大會(云云)。
第七名請分(此有十五)。
先治路(一)。次成不動身(二)。次振鈴(三)。次勸請(四)。次三部心(五六七)。次索(八)。次鎖(九)。次鈴(十)。次遣除從魔(十一)。次示三昧耶(十二)。次閼伽(十三)。次花座(十四)。次善來偈(十五)。
第八成事業身分(此有三)。
先除障加護(一)。次正成金剛薩埵(二)。次被甲(三)。
第九結護分(此有八)。
光怖魔(一)。次難堪忍(二)。次四方四大護(三四五六)。次門門守護(七八)。
第十供養分(此有七。加閼伽者成八)。
先閼伽(一)。次五供(二三四五六)。次普供養(七)。次讃(八)(大讃五讃四讃)。
裏。請決云。又師說云。學密教者。先可知其門三部大法門各別。言門異者胎藏金剛兩部以理爲正兼事也。蘇悉地以事爲正而兼理。謂之門別也(云云)。
元慶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記。
安然和尚不動記云(胎藏界攝)。次供養法先閼伽(乃至)。燈明已上。供物一向取右方。作先印契次卽以手一一捧之。
大讃。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用普印。謂金剛合掌也。
又云。又其大讃出大日經第七卷中及金剛頂四卷六卷本。經並皆唐翻。今玄法寺兩卷三卷儀軌出其梵文。慈覺大師傳其詠曲(云云)。
又云。私云見大和上見行之法。唯用大日小讃。
毘盧遮那讃(從海大德及護僧正大和上得)。
薩縛尾也(二合)比波嚩訖羅(二合)訖哩(二合)也。
索檗哆地缽帝爾(而已反)曩怛賴(二合)馱覩迦摩訶攞佐 尾嚕左曩 曩謨娑覩諦。
T76017301.GIF
其小讃。本但是口傳未見經文。然玄法寺爛脫兩卷儀軌出此讃。又於小讃亦有慈覺大師及珍和上幷正僧正三家詠曲。權僧正大和尚說珍和上說。謨字恭敬之聲呼之。讃岐守說。慈覺大師此處傳大日小讃也。但珍和上以此小讃爲法身讃。更加報身應身二讃。傳三身讃。並有曲調(云云)。
私云。小讃漢語(出青龍寺三卷本。任梵讃四句。如次爲漢語四句)。
一切善生種。妙用體無礙。三界如大王。遍照我頂禮。
五讃(出惟謹本。一讃佛。二讃法。三讃僧。四讃普賢。五讃金剛手)。
佛。摩賀迦嚕抳建曩貪(一)捨娑跢(二合)藍薩嚩吠(引)儞(泥以反)南奔(去)女(鼻引)那地蠅(二合)慶拏(引)駄㘕(三)鉢羅(二合)拏(上)摩弭怛他(去引)誐耽(四)。
法。吠羅儗野(二合)惹曩南秫(詩律反)淡戌婆納蘖底謨(引)左劍(二)幡囉沫體(丁以反)迦謎建耽(三)曩謎達麽?舍麽嚩憾(四)。
僧。目訖耽(二合)目訖底(二合)幡他(引)鉢囉(二合)跛耽(二合一)試乞灑(三合)夜素彌也(二合)嚩娑體(二合)耽(二)乞灑(二合)怛囕(二合)尾始瑟鷃(二合)虞拏鑁(三)曩謎僧(去)建左婆(去引)婆羅嚩哆(都各反四)。
蓮花部。薩嚩母駄鉢羅(去)捨娑跢(二合引)野(一)三(去)勃哩(二合)跢野虞隷虞藍(二)阿嚩路枳多僧枳孃(二合)野(三)曩謨(引)?殿摩訶答摩(二合)寧(四)。
金剛部。摩訶嚩攞野左拏(上)野(一)尾儞野(二合引)攞惹野娑駄吠(二)訥難跢娜麽迦夜(三)曩謨悉帝嚩曰羅(二合)嚩拏曳(四)。
私云。已上五讃。佛法僧讃讃佛部也。普賢讃讃蓮花部。金剛手讃讃金剛部也。
四智讃。
攝大儀軌云。次誦吉慶伽他句。眞言曰。
唵嚩曰羅(二合)薩怛嚩(二合)僧(思孕反)誐囉(二合)賀嚩曰囉(二合)囉怛曩(二合)摩拏怛㘕(二合)嚩曰囉達摩誐野捺(三)嚩曰囉(二合)羯磨迦嚕婆嚩。
私云。此讃梵語漢翻並出。金剛頂經三四卷本中一字儀軌出其用印。
金剛合掌。當心左低頭(初句嬉戲)。不改金剛合掌。合舒臂安額(第二句花鬘)。前印從於臍漸上至口瀉(第三句二卷云奏歌)。當心左右旋轉印安於頂上(第四句金剛舞)。
勘金對記。四智讃印有四家說(高野和上。入唐三君。嵩大夫。行和上)。一字軌說也。
三身讃(法身讃如上出大日小讃是也)。
成就菩提報身讃曰。
T76017302.GIF
T76017401.GIF
阿難跢摩(引)畢跢(引)娑虞娜者藍(引一)曩莫三娑瞻(二合)素誐耽怛囉(二合)迦攞沓徒(沓含反引二)摩賀摩賀(引)難帝摩賀摩賀紇哩(二合)沓(引三)摩賀摩賀(引)拽野摩賀摩賀(引)阿怛摩(二合)南(引四)。
金剛應身讃曰。
T76017402.GIF
嚩每迦旨囉娑跢擗曩?素多曩娑怛鍐(一三合)頗曬迦賀娑多(二合)鼻哩(二合)俱胝(二合)穆佉髻迦囉(引)乞懺(二合引二)悉底哩野(四)地尾罽(引)爾娜嚩哩(引)缽囉(二合)底僧婆覩(二合)多(引)娑怛鍐阿(引)哩摘曩麽尾彌野(二合)阿者攞制吒(上)南弭地(上)焰(四)。
已上三讃出青龍寺本三卷胎藏儀軌上卷普供養眞言之次。青龍寺儀軌有二。是名別本儀軌。
私云。聖觀音讃有通外外讃者。謂出觀自在修習三摩地法中。卽金界十六尊中法菩薩讃也。卽亦通用諸菩薩讃(云云)。
第十一諸會分(此有十二云云)。
第十二布字分(此有二。云云)。
第十三八印分(此有)。
第十四百光王分(云云)。
私云。此次結本尊印(八葉觀音院隨樂而用一)。誦本尊明。想大日卽是本尊(云云)(若修護摩可如當壇護摩印明)
根本印。世尊陀羅尼印。
傳授記云。蓮合二火端圓相柱此師傳也。與文小異也。眞言。
歸命沒駄達囉尼娑沒嘌(二合)底沫羅駄曩迦履(三)駄羅〃〃駄囉野〃〃薩鑁(四)婆誐嚩底(五)阿迦(引)羅底(六)三摩曳(七)娑縛賀。
胎軌下(玄法)云。准前屈火輪。如鉤相背(云云)。
對授記云。海說。文云准前屈火輪(如鈎相背)者。十輪端相合聚。如無堪忍印。唯以少屈爲別。意說同。權僧正說。惠說。十輪密聚少屈。不似無堪忍印。開立二水。珍說。惠好。別記云。由前印火頭少屈相柱(前支分生印云。外記云。虛心合掌。二火頭少開。二空少屈)。正僧正說。伊舍那方觀音以前印屈火(前支分生。〃正僧說。蓮掌雙立二空少屈)。東寺山說。如前印少屈火大。入掌安喉(此記文殊印爲前云云)靈巖。作三補吒。地空各捻。在掌開火。其風頭合也。
已上對記。
法性記云。次觀音印。蓮合二火端圓相柱(云云)。
春定額記云。准前普賢印。屈火如鉤相背。二頭指均齊勿合。有方角。師云青龍和尚說。八葉蓮花印。指頭稍屈(云云)。
泉記云。虛合屈火入內相著其背。
惟軌云。卽以此印屈其火輪餘指如前。是世尊陀羅尼印(云云)(上文云。蓮合立二空稍屈之。是支分生印也云云。取意)。
觀音院印。
傳受記云。用八葉印相如開敷蓮花眞言。
(歸命)娑(上)薩嚩(二合)怛他(引)蘖多(引)嚩路吉多(二合)羯嚕儜摩野羅〃〃吽惹娑縛賀。
私云。疏明觀音院印云。初作開割合掌。以二空指二地指聚而相捻。餘六指散之。其火風指皆相著。水指獨立卽是也(云云)。撿對受記。八葉印中。觀音印。權僧正說同於今疏文耳。
對受記云。海說次觀自在菩薩印(部主也)。用蓮花印(開敷蓮花印)。意大德說同(但云八葉)。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海說也(云云)。而於部主初觀自在唯說座印不說手印。是故傳者加部主印(云云)。軌云。承以大蓮印(云云)。
第十五六月成就分(云云)(是別事非念誦時也云云)。
第十六念誦分(此印有六)。
先加持珠(一)。次正念誦(二)(先佛眼。次大日。本尊。三部。想諸天惣當壇明。護摩時之餘明不爾)(次又佛眼)。
私云。若修護摩者。此次就大壇。
六壇作法如常(此法多分息災又隨餘法。云云)。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部主大日尊。本尊觀自在。唯願降臨此。納受護摩供。
護摩呪。唵嚕力迦娑嚩賀。
伴僧呪。觀音院眞言。若阿嚕力迦。後加持呪。
師說。諸觀音阿嚕〃〃(云云)。但依胎者用觀音院明亦無妨歟。
次還珠法(三)。次入三摩地(四)。次根本印(五)(先大日)。次本尊。次虛空眼。
第十七後供養分(此有十二)。
先成事熏身(一)。次五供養(二三四五六)。次普供養(七)。次讃(八)。次閼伽(九)。次振鈴(十)。次發願(十一)。次加持句(十二)。
第十八三摩波多分(此有十二)。
先解界(一)。次示三昧耶(二)。次禮佛(三)。次奉送(四)。次護身(五六七八)。次九方便(九)。次隨方迴向(十)。次下座禮佛(十一)。次出堂(十二)。
古依池上胎軌科文立十八分。但彼直約軌文。今就傳受私記。仍有少加減耳。若欲略行者。法界標幟嚴身分(有廿二)。諸會分布字八印分事可略去之。
以前行儀是名大悲胎藏都會壇(亦名嘉會壇)。三部唯在都會壇也。或時三部都法大阿闍梨作都會大壇畢。爲第三三昧耶人(此有三。一三部都法。二三部各別。三諸尊隨一也)。
授受明灌頂之時。不改大壇直以所樂尊安中台。是名嘉會壇。中別本尊。法師傳云。是非常途行法(云云)又常途可用之(云云)。
唱禮。
八葉九尊(如常)。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也阿婆路吉帝濕縛羅冒地〃〃〃〃(二反)。
次〃如常。
已上都壇行法了。
蓮花部尊別壇(名觀自在曼荼羅。亦名蓮花部曼荼羅)。
復次祕密主。觀世自在者。祕密曼荼羅。佛子一心聽。普遍四方相。中吉祥商佉。出生鉢曇花。開敷含菓實。上表金剛慧。承以大蓮印。
布一切種子 善巧以爲種 多羅毘俱知。
及與白處尊 明妃資財主 及與大勢至。
諸吉祥受教 皆在曼荼羅 得自在者印。
殊妙作標相 何耶揭哩婆 如法住三角。
曼荼羅圍繞 嚴妙初日暉 巧惠者安立。
釋云。作方曼荼羅。內畫商佉。上有蓮花。蓮花上有金剛。金剛上又有蓮花。花上置觀音菩薩。或可安印或安字也。諸印上皆安種子字。謂商佉金剛及花上也。其次院安大勢至等處。周遍作光。勿生疑慮也。以本種子巧皆安置之。而作種子也。空處當置七日吉祥。一一皆有二使者。此經略言之。日別有觀音部法中具載當別詳檢也(更問)。明妃資財主。是能自在施與求者也。及大勢至等。如法作之也。作得自在之尊。持標相印也。當殊妙作之。如馬頭在三角壇中畫之。如法作之。住三角中其餘諸尊。亦各有形色等別。及方圓半月三角等皆如廣本也。前云須五事。謂形色印本尊及位。卽此事也(如畫彼尊合作何色。及形像等各〃有印)。前者大悲藏生是都會壇。今此中隨三部各各別有也。如此中蓮花部壇。中胎是吉祥壇。以觀音爲主。胎外留空地。水卽是第二座位。悉置觀音部諸尊。餘盡如作大壇法。其空處亦置十方佛。其第三座位亦置八部衆等。準前可解也。三角中猶如日出之暉。謂日初出赤黃色也。在明王側者。在大勢至側也。若作馬頭曼荼羅者。當在三角中置之。在外三重曼荼羅亦皆隨之。作三角也。作此時何耶疙哩嚩在中。卽移觀音。替居勢至之處。餘眷屬圍繞之。餘皆迴互可以意得耳。
私云。前者大悲藏生是都會壇者。是大悲胎藏嘉會壇也。三部唯在都會壇也。
今則或在都壇或在別壇。第二座位空處置十方佛者。普通藏品。有一切佛眞言也。諸印皆安種子者。商佉●金剛●蓮花●也。七日吉祥。此中部主加五眷屬。一忿怒爲七吉祥。馬頭曼荼羅。在三角中。在外三重亦作三角。卽移觀音移居勢至處者。是樂入內別作時也。其尊壇方圓角月點等可祥(云云)。隨五種事互入中台。
觀自在(●□。初割蓮花前品大日右)。多羅(○●○。青蓮花開已却合觀音右)。毘俱胝(○●○□。數珠髻觀音左)。大勢至(●□。未敷蓮花毘俱胝左)。耶輸(●□。鮮妙花枝勢至左)。白處(●□。鉢曇摩花多羅右)。馬頭(●□。馬口觀音下)。十方佛(●□)。
蓮花部別壇三重。
T76017501.GIF
私云。中台二文。一准不動釋可安九尊。二准諸壇例可安部主也。第三重二文有。准大悲壇文。以三部眷屬爲第二院。二依當部文以當部眷屬第二院(云云)。
私云。已上別壇持誦不同文也。此中可有多種要事。更訪明師而後行之。
或依隨行法可修之。其作法如常。抽要注之。
唱禮。
三身。南無阿利耶半駄羅縛濕尼菩薩摩訶薩。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阿縛路吉帝〃〃〃〃(三反)。
南無阿利耶賀野紇哩縛〃〃〃。
南無五大明王〃〃〃。
南無大小自在〃〃〃〃〃。
南無三部〃〃〃〃〃。
道場觀。
觀想。於臺上中心四方普周匝。一門及通道金剛印遍嚴中。羯磨金剛其上大蓮花八葉具鬘蘂妙色。金剛莖開敷含菓實。其上復觀想。大覺師子座寶玉以挍飾在大宮殿中(乃至)照以摩尾燈(云云)。
觀曼荼羅。
觀想。大覺師子座上有淨月輪。輪上有蓮花座。於蓮花臺上○有婆(上)字(黃金色)具無量光明。變此娑字成聖觀自在菩薩。結跏趺坐身如金色圓光熾盛身被輕穀僧綵衣。著赤色裙。左手當臍上。執未敷蓮花。右手當胸。作開花葉勢(私云。師傳云。大指相檢也如世畫像也云云)具頭冠瓔珞首戴無量壽佛。住於定相(云云)。
一印軌云。於蓮花八葉。每一一葉上各有一如來。入定面向觀自在菩薩(云云)。
私云。阿彌陀軌。觀自在三摩地之文幷理趣釋等可見之。
讃。
嚩曰囉(二合)達麽素婆怛嚩(二合)囉他(二合)嚩曰羅(二合)跛納麽(二合)素輸駄迦路計濕嚩囉素嚩曰囉(二合)乞叉(二合)嚩曰囉(二合)寧怛羅曩謨塞都(二合)帝(全界法幷讃也。或用蓮花部讃)蘇悉地軌云。
次歎觀自在。
諸佛大吉祥。圓備於尊德。號名觀自在。
歸依常寂默。入定觀本尊。
觀想。我心月輪上有●字。字變微蓮花漸舒漸大擧體成蓮花。蓮花變成觀自在菩薩相好具足與本尊無異。則觀本尊心上。有圓明寂靜月輪於月輪中右旋安布陀羅尼字。其字皆放白色光遍周法界。其光還來入行者頂。於修瑜伽者心月輪中。准前左旋布列了了分明。其字復放明准前作觀。如是觀已。修瑜伽者自身與本尊觀自在菩薩身等無著別。如彼鏡像不一不異(云云)。
根本印明(觀音院印明如上)。
軌云。觀自在菩薩心印。以二手內相叉。翅竪右大拇指。卽成結印。當心誦觀自在菩薩心眞言七遍。以印加持心額喉頂。誦眞言曰。
唵阿(去引)嚧(引)力迦(半音乎)娑縛(二合引)賀(引)。
隨誦眞言。以右大拇指向身招之。卽成名請(云云)。
私云。一印法大悲成就集經皆同此印明。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馬頭。不空羂索又部母)。
本尊眞言(諸會明如上)。本軌眞言隨樂用一。
軌云。若作出聲念誦者。於眞言中應作此句。誦眞言曰。
唵阿(去引)嚧力(力音中合迦字也)枳(引)囉底(二合丁異反下同)羅乞灑(二合)弭(去)尾步底銘娜〃娑縛(二合引)賀(引)。
私云。此加句人更不誦。但師匠每被修此法時。伴僧幷後加持用此加句明。軌文尤炳然歟。
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右旋安布陀羅尼字。思惟字義。阿(上)字門者。一切法本不生故。羅字門者一切法遠離故。攞字門者。一切法相不可得故。此攞字爲加聲變成力字。從此力字中流出迦字。迦字門者。一切法無造作故。應如是觀。繫心於眞言文字之上。卽思字下所詮義門。謂本來不生等如上句義。如是作觀終而復始名爲三摩地念誦也(云云)。
私云。或可觀種子義●。諸法諦不可得義(云云)。大日疏云。入娑字門一切法無染著。是蓮花義(云云)。
部母(白處尊)。
二手虛合。二水二空入月。卽成當心誦眞言曰。
(歸命二合)半怛他蘖多尾灑野三婆吠(二)鉢娜麽(二合)忙履儞(入三)娑婆賀。
私云。此記爲六觀音。通記合行之名。恐後人所付歟。
或依悉地行者池上六觀音合行私記。
房內作法(如常)。次入堂作法(如常)。次禮拜。次著座。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啓白。次神分。次供養文。次唱禮。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三部被甲。次地界。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應想。地結上金剛墻內。在樓閣。閣中有大壇。壇內有曼荼羅。曼荼羅上有蓮花。蓮花上有月輪。月輪中有●娑字。字變成蓮花。蓮花亦變成觀音(云云)。
諸供養菩薩眷屬聖衆圍繞(云云)。
私云。此中出千手等之。種子三形。今暫止之。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寶車輅。次請車輅。次請本尊(蓮花部)。次遣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金剛界法菩薩讃也)。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私云。如軌)。
私云。此次出千手等印明。今暫止之。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云云)。次置珠。次入定。次根本印。次部母(白處尊。私云。印明如出之)。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祈願)。次解界(火院左轉)。次禮佛。次奉送(結寶車輅印。誦請車輅眞言。除迦羅灑野句。加蘖車〃〃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頭。次結迎請印。改眞言未阿蘖〃〃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之)。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已上丹州池上記略抄了。
或依金界行之者。
一印十三。四印十七。五部三十七。各有儀則。若依都法者五印三十四(存略四印十七)。若就別法者。一印十三。若隨行一尊(云云)。對授記云。十隨要一尊印明。別念誦法。指歸金剛界品六十。第五四印曼荼羅。具二十一尊。如上四曼荼羅中所求悉地。於此像前求成就故。前可作大日四印四接十二供養二十一尊曼荼羅。作成就法。如大日者。餘尊亦爾。又彼義釋。祕密壇中說最初正等覺大曼荼羅中隨要。若以寶幢安中臺時。則以大日安寶幢位。若以菩薩安中臺時。則以大日爲寶幢側。隨安左右。若以閻王安中臺時。則移八葉安中院內。隨可傍邊。如此上首諸尊准爾(云云)。今亦准之。都法大阿闍梨爲自他願修隨要法。隨取一尊。安中臺時。准彼修此。以此三十七尊。互爲主伴(云云)。指歸降三世會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印。大樂五祕密法。以五尊法各住五方。瑜祇五方五大虛空藏法。雖似此中。彼各別品別會行法。非此中法(云云)。
理趣釋云。時婆伽梵者如前所釋。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者。是觀自在王如來異名。則此佛名無量壽。若於淨妙佛國土。現成佛身。住雜染五濁世界。則爲觀自在菩薩。復說者。則其毘盧遮那佛爲觀自在菩薩。說一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出生般若理趣。說四種不染一切煩惱及隨眠煩惱三摩地法。所謂世間一切欲心清淨故則一切瞋清淨者。此則金剛法菩薩三摩地。所謂世間一切垢清淨故則一切罪清淨者。此則金剛利菩薩三摩地。所謂一切法清淨故則一切有情清淨者。此卽金剛因菩薩三摩地。所謂世間一切智智清淨故則般若波羅蜜多清淨者。此金剛語菩薩三摩地。由瑜伽者得受四種清淨菩薩三摩地。於世間非願。生於六趣。不被一切煩惱染汚。猶如蓮花。以此三摩地能淨諸離染。○修行者持觀自在菩薩心眞言。欲求成就般若理趣。應建立曼荼羅。中央畫觀自在菩薩。如本儀形。前安金剛法。右安金剛利。左安金剛因緣。後安金剛語。於四內外隅。各安四內外供養。於東門畫天女形。表貪欲心。南門畫蛇表瞋形。西門畫猪表癡形。北門畫蓮花表涅槃形。得入此輪壇。至無上菩薩。一切諸惑皆不得染汚。或時自住壇中作本尊瑜伽。心布列聖衆圍遶。以四字明召請。誦心眞言誦持四種清淨般若理趣。入一一門遍周法界。同而後始。成一法界自他平等。或時想己身紇哩字門。成八葉蓮花。胎中想金剛法。於八葉上想八佛。或他身想吽字五?金剛杵。中央把處想十六大菩薩。以自金與彼蓮花。二體和合成爲定慧。是故瑜伽廣品中。密意說二根交會互塵成大佛事。此以三摩地。奉獻一切如來。亦能從妄心所起雖染速滅。疾證本性清淨法門。是故觀自在菩薩。手持蓮花。觀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性自性清淨光明。一切惑染所不能染。由觀自在菩薩加持。得離垢清淨。等同聖者○此一品通修觀自在心眞言行者。亦能助餘部修瑜伽人也。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馬頭觀音眞言。白衣觀音眞言。本尊眞言。ㄙ護摩眞言。三部諸尊眞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聖觀音法上。第二十三。
(本云)享德四年七月十六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了。
承應二年六月二日以二尊院出之了舜興。
行林第二十四。
聖觀音下。
觀音一印念誦私記(丹州池上。又有大原記)。
先擇地。次洗衣浴身。次建立壇場。
於先所擇地建立壇場。其壇八肘或六肘四肘二肘也。
私云。若雜具事緣者。暫可用一前机。恐頗似疎略歟。
次辨備供物。次洗手澡口。次加持衣。次著衣。
內心三毒外懃威儀。若出家菩薩者。必須被袈裟。若不被此者。法定不成就。又非佛弟子(云云)。
次三業。
二手蓮花合掌。當心誦眞言七遍。眞言。唵秫(詩筆反)稊耨戌(引)駄曩(引)野娑嚩(二合)賀。
由誦此眞言七遍。卽得三業清淨。則成八功德水。灌身口意。
次護身。二羽內叉。拳禪度出外竪。誦眞言印額右肩左肩心喉。一處一誦。眞言曰。唵阿嚕力迦娑縛賀。
次入堂禮佛懺悔著座(云云)。次淨三業(先塗香塗乎云云印明如前)。次加持香水(取杵。若無者用三?印)。
眞言曰唵吉里〃〃縛曰羅吽發吒(大原記云。法性房說用馬頭印明云云)。
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
以左拳安腰。右手作掬水。誦明。灑淨供物等。明曰。唵阿嚕力迦娑縛賀。
次啓白神分靈分祈願等(云云)。次供養文唱禮裏。表紙云。
一印觀行軌文次第。
●●●形像功能。
或記云。一行法次第事初行願分。始自入堂儀式至于五大願。屬此分。委旨如生疑。第一第二三昧耶分始自入佛三昧耶。
第三成身分(本軌意。先大日成身釼印五字。次觀音蓮花部心印明也)。
第四曼荼羅分(始自地結方隅了大海乃至道場觀至于迎請聖衆印明是也)。
第五供養分(自五供養至于讃祈願是也)。
第六作業分(從入三摩地根本印念誦又至入三摩地根本是也)。
第七三摩波多分(三〃〃〃者此云究竟。從三摩地根本是也。讃閼伽等至于出道場是也云云)。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嚩嚕枳帝冒地〃〃〃〃〃〃〃〃(三反)。
〃〃阿利耶賀野吃哩縛冒地〃〃〃〃。
〃〃大小〃〃〃〃。
〃〃三部海會〃〃〃〃〃。
次驚覺印明(如常)。次五悔(胡跪合掌誦之。金界五悔也)。
若不用供養文等。替用金剛輪印眞言(云云)。
次發願幷五大願(云云)。
次則結觀自在菩薩心密印○卽成三昧耶印明如前護身。
次又結前印誦眞言三反。左轉三反(辟除)。右轉三反(結界)。
次道場觀(用定印)。
想前結界內有八功德水。大海中有寶山卽補怛落山。山上有八葉大蓮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七寶樓閣。樓閣內有大壇。於其樓閣垂諸瓔珞繒綵幡蓋寶拄行烈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飮食摩尼爲燈(已上道場觀)。壇中心有八葉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中有娑字。字變成初割蓮花。蓮花變成觀自在菩薩白肉色。左手取蓮花右手開敷之形。相好圓滿具不可說。諸蓮花部聖衆圍繞。菩薩我向菩薩作此觀已。
裏。種子。或記云。或以薩爲體(云云)。
●(軌)。縛字(胎謹軌●)。惹字(台青龍軌●)。●字(台圖八葉)。
三形。文殊。觀音。
初割蓮花觀音(開敷蓮花觀音台軌初割蓮花云)。白拂(釋迦院觀音)。
T76017901.GIF T76017902.GIF
又開敷蓮花(云云)。
初割者未敷蓮(云云)。T76017903.GIF
次三力偈(用普印云云)。
次奉請結前印誦眞言七反。以禪度向身招之(明未加曳醯?之句)。則觀自在菩薩蓮花部一切聖衆皆來集會。
次閼伽(取閼伽器加持三古印吉里吉里明)。次作八葉印當額捧持水器。先求心願。而後誦觀自在菩薩心眞言奉供也。供了。以閼伽水小入其盤而後置本處。若無事供者用前印眞言獻之。
次奉座結前印誦眞言七反。成蓮花之座(私云當額奉之)。次善來偈(用普印云云)。次五供(結前印誦眞言五度云云若其事供者一一加持薰燒香誦明奉獻云云)。次普供養。結金剛合掌。誦眞言(三反)。想無量無邊塗香雲海○(云云)。眞言曰。
(歸命)薩嚩他(引)欠○釼娑縛(二合引)訶(大原記用前印云云)。
次讃(用普印)。
次觀想結前印誦眞言七反。則想自身。聖於八葉蓮花臺中相好威光具足圓滿。等同觀自在菩薩。於蓮花八葉上。每一一葉上各有一如來入定面向花。觀自在菩薩行者如是觀念。極令分明。擧印於頂散之。
次加持珠(云云。如常)。
裏。讃金界法菩薩讃也縛曰羅達魔索娑怛縛羅他嚩曰羅鉢娜摩素輸駄迦路計濕縛羅素縛曰羅乞叉縛曰羅寧怛羅曩謨素都帝。
次正念誦。
則二手當心。各聚五指如來敷蓮花形(私謂左持珠右水空移珠)。當心誦眞言。不緩不急應歷歷分明。不應出聲寂靜念誦。每誦眞言後字聲施齊移一珠。於眞言句中者。初後字念誦之時。勿令散亂。身心凝寂更不異緣。唯觀本尊。專法念誦。卽想身前有八葉蓮花。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圓滿處月輪中。復觀自身同彼觀自在菩薩等。無有異。
次還置珠念誦。數畢捧珠頂載。起慈悲發大誓願。一切有情所悕望願。出世間殊勝上願。速得成就。珠則安於本處。
裏。念誦畢。入三摩地。本尊種子觀字義也。
●字全諸法諦不可得義也。
或私記念誦次第。
大日。白衣。馬頭。本尊。
軌云。作出聲念誦者。於眞言中應知此句。誦眞言唵阿(去引)盧(引)力(力音中舍迦音也)枳羅底(二合丁異反下同)落乞灑(二合)弭尾步銘娜〃ソハカ(引)。
次根本印。
又結前印當心。誦眞言七反。卽成三昧耶。
次五供養(如例)。次普供養(如例)。次讃(如例)。次閼伽(如前)。次解界。
結前印誦眞言。左轉一匝成解界。
次奉送。
結前印以禪度向外擲之。誦眞言三反。擧印安於頂上卽成。奉送一切聖衆。
次護身。
結前印誦眞言。如前加持自五處。則成被甲頂上散之。
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私記略抄之。正念誦已下依大原記耳。
觀行儀軌文次第(私早可破却)。
先建立曼荼羅。
文云。修瑜伽者。先於靜處建立曼荼羅。以香水散灑。以種種花而散其上。
有沐浴著衣。
文云。行者先須澡浴著新淨衣。
次入堂。
文云。次入道場。
次禮佛著座。
文云。對尊像前。五輪投地發慇重心。頂禮一切如來及菩薩。卽結跏趺坐。
次觀佛。
文云。觀想諸佛如在目前。
次自誓受戒。
先懺悔。
文云。我某甲自從無始已來。乃至速得消滅(如是三說)。
次正受戒。
文云。復應自誓受三歸依戒。乃至慈悲攝受。
次捨身供養。
文云。次應捨身供養。乃至(如是三說)。
次三輪觀。
文云。次於最下方空中。觀賀字黑色。其字變成風輪。其形半月。於風輪上。應觀嚩字白色。其字變成水輪其形圓滿。於水輪上。應觀囉字金色。其字變成猛利金剛杵。依出金剛火焰其形三角。從下向上至於地輪及自身。火焰焚燒唯有灰燼。卽以此灰變成金剛輪。其輪白色堅密。隨量大小其形正方。
次觀本尊。
文云。次於金剛輪上。觀想八葉大蓮華。具寶鬚蘂。於蓮華臺上。想娑(上)字黃金色。其字具無量光明。變此娑字成聖觀自在菩薩。結跏趺坐身如金色。圓光熾盛。身被輕縠繒綵衣著赤色裙。左手當臍執未敷蓮花。右手當胸作開花葉勢。具頭冠瓔珞。首戴無量壽佛住於定相。
次入佛三昧耶。
文云。卽結三昧耶印(乃至)。名超過法界道。
次法界生印。
文云。以二手各作金剛拳(乃至)。徐徐下散。
次轉法輪印。
文云。以二手當心(乃)頂上散印。
次大日如來劍印。
文云。以二手當心合掌。屈二頭指中節橫相跓。以二大母指。幷押二頭指上節如劍形。結此印已。卽觀自心中有八葉蓮花。於蓮華中想阿字。放金色與印相應。想彼阿字。了一切法本來不生。卽誦眞言曰。那莫三(去)滿多母駄(引)南(引)惡(引)尾囉吽(引)欠。
誦眞言八遍。以印如前加持自身五處。於頂上散印。
次普供養印。
文云。以二手合掌(乃至)。頂上散印。
次觀行布字法。
文云。修瑜伽者應觀想。自身眉間置吽字。赤金色。變成白毫相。於腦交縫內置暗字。白色光滿其腦中。於頂上置囕字。作赤色光分焰上掣。於佛頂上應想唵字。白色光照法界。於自右足掌置娑嚩(二合)字。左足掌置賀字。卽觀自心爲菩提心。離一切我離蘊處界能取所取。於法平等。了知自心本來不生空無自性。是故應當觀察。自心非我人衆生壽者等性。何以故。彼我人等性。無所造作無所得故。我人等本無。寧有自性。卽得遠離一切我見。是心亦非蘊處界性。何以故。此蘊等性。於勝義中實不可得故。蘊處界分別自性。卽非彼心。是心亦非能取所取。非彼能取妄想之心。非彼所取青黃等相故。世尊言。心不住內亦不住外不住中間。何以故。本來清淨無分別故。如是觀察則知自心無我平等。了一切法本來不生。離妄分別。皆無自性猶如虛空。緣諸有情思情愍念。彼無始來不知自心本來清淨。妄生分別顛倒鬼魅之所噉嚼。於生死中受種種苦。我今云何起大精進。令諸有情覺悟自心。了清淨法。令彼遠離虛妄分別。如是大悲爲菩提心。發是心已。於囉字上具圓點。卽爲囕字爲法界種子。想二囉字置二眼中。如盛燈光普照一切。用此光明智慧之眼。觀自心中所置阿字。了一切法本來不生。卽於阿字流出白色光明。照無邊塵沙世界。除一切有情身中無明癡闇。卽想自身轉成毘盧遮那如來。具頭冠瓔珞坐白蓮花。身如金色光明照曜。作住三摩地。相應如是觀。
次觀自在印。
文云。次結觀自在菩薩心印。以二手內相叉翅竪右大拇指。印相卽成。結印當心。誦觀自在菩薩心眞言七遍。以印加持心額喉頂。誦眞言曰。唵阿(去引)囕(引)力迦(半音)娑嚩(二合引)賀(引)。
隨誦眞言。以右大拇指向身招之。卽成召請。
次三摩地念誦。
文云。卽觀本尊心上有圓滿寂靜月輪。於月輪中。右旋安布陀羅尼字。其字皆放白色光遍周法界。其光還來入行者頂。於瑜伽者心月輪中。准前右旋布列了了分明。其字復放光明。准前作觀。如是觀已。修瑜伽者自身與本尊觀自在菩薩身。等無差別。如彼鏡像不一不異。次應思惟字義。阿(上)字門者一切法本不生故。囉字門者一切法遠離塵故。攞字門者一切法相不可得故。此攞字爲加聲。變成力字。從此力字中。流出迦字門。迦字門者一切法無造作故。應如是觀繫心於眞言文字之上。卽思字下所詮義門。謂本來不生等如上句義。如是作觀終而復始。名爲三摩地念誦。
次出聲念誦。
文云。若作出聲念誦者。於眞言中應作此句。誦眞言。
唵阿(去引)嚧(引)力(力音中含迦字也)枳羅底(二合去又反下同)落乞灑(二合)弭尾步底銘娜娜娑嚩(二合)賀(引)。
次觀四字義。
次應觀前阿羅攞迦等四字黃金色。誦前眞言。卽得增益。法中所求皆得。前所觀心中阿字及腦中暗字。體是一也。眼中囉字頂上囕字。如是四字義。以成自字義。以成自身等覺句也。
次觀菩提心。
文云。復觀菩提心(私云。以前觀行布字中觀自菩提意歟)。
次結入佛等印。
文云。卽結前三昧耶印。及結法界生轉法輪幷鉤印等。加持自身五處。各誦本眞言。
次禮佛出堂。
文云。卽禮佛發願迴向已。出道場。
次堂外作善。
文云。常轉大乘花嚴般若等教。及印佛印塔經行。旋遶窣堵婆令速成就。
右任文次第而抄記云。但生起次第似遠亂。趁類正之。其所闕以通法可補之歟。
問。三印後用大日劍印何意哉。答。有師說。更可問之。但私勘金剛記云。攝軌唯有佛部窣覩婆印。聖觀音軌亦以此印爲根本印。又云。隨行三十七尊持明行者。各持誦印眞言。且胎藏界大日持明者印○仁和上云。無所不至者。聖觀音軌亦雖用此爲本尊印。而不的指言傳法印。故持明者不能知之(云云)。
問。聖觀音軌亦以此印爲根本印者。卽謂爲觀音根本印歟。將謂爲大日根本印歟。答。對受記意謂爲大日根本印歟。更可問明師。
問。軌意以無垢眼觀自心中無生阿字自身轉成毘盧遮那。卽用觀音根本印明。其意如何答。可想大日卽觀音歟。更可詳之。
●●●(師傳云。是口授法也)。
種子。●。
三形。連花。
本尊。依經意三尊也。雖然有禁忌故。只其中觀音爲本尊也。
●●呪小呪●●(云云)。
●●●消伏●●●●●●。
番僧消〃〃〃〃〃陀羅尼。
或讀經若六人三人相分可念誦讀經。
以羊時置●●●上有二說。
一例人所用之者。四而●●●鉢口之上各一置也。大五寸許歟。是世間人食後用之意也。是大原說也。
二亦●●●枝細置也。非人用物(云云)。是中道房說(云云)。是散杖義歟。
或花瓶花加指是一說也(云云)。
或人別水盛土器。其上柳枝置(云云)。
供養法(多分依悉地修之)。
根本印明(千轉用之)。
經中六字章句幷消伏〃〃〃〃〃二呪隨事隨時隨一用之。所謂祈呪咀時可用六字章句。祈病時可用消伏〃〃〃〃〃。獻羊時呪閼伽呪縛曰羅●●〃〃可加用之。是三尸羅之時●●呪也(云云)。
護摩。
本尊壇時請供聖觀音(云云)。
已上師傳書之了。
經云。我今當說十方諸佛。救護衆生神呪。
多姪他(強鵝反)嗚呼膩(名好填鬼)摸呼膩(名癡鬼)閻婆膩(名怕人鬼)耽婆膩(名叛人鬼)安荼詈(名不白鬼)槃荼詈(名白鬼)首埤帝(名青鬼)槃荼羅〃〃〃(名鬼母是前鬼母)囉婆私膩多姪他(如是)窪梨(名去鬼)鞮首利(名程反鬼)迦波梨(各戴髑髏鬼)佉鞮端耆(名食兒鬼)栴陀梨(名就人鬼)摩蹬耆(名師子頭鬼魔王師子頭)勒叉〃〃(守護一切衆生)薩婆薩埵婆〃耶埤(云一切可鬼)婆呵(云悉去)多姪他伽帝〃〃(云悉去)膩伽帝(云已去)修留毘〃〃(云莫來〃〃)勒叉〃〃(云守護)薩婆〃耶埤娑呵(云急去)。
白佛言世尊如此神呪。乃是十方三世無量諸佛之所宣說。誦持此呪者。常爲諸佛諸大菩薩之所護持。勉離怖畏刀杖毒害。及與疾病令得無患。說是語時毘舍離平復如本(云云)。
爾時世尊憐愍衆生覆護一切。重請觀世音菩薩。說消伏毒害呪。爾時觀世音菩薩。大悲熏心承佛神力。而說破惡業障消伏毒害陀羅尼呪。
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南無觀世音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大慈大悲唯願愍我救護苦惱亦救一切怖畏衆生令得大護。
多姪他陀呼膩(名大鬼)摸呼膩(吳音名水鬼)閻婆膩耽婆膩阿婆熙(唐翻名大填鬼)摸呼膩(此鬼口出光名白光鬼)分荼梨(名白華鬼)槃荼梨(此鬼身白名白鬼)輸鞞帝(名極白鬼)槃荼羅婆私膩休樓休樓(名三頭鬼)分荼梨菟樓〃〃(名三頭兒鬼)槃荼梨(名母黑兒白鬼)周樓〃〃(入山中去不周樓周樓名好偸人小兒鬼山中住鬼名此)膩槃荼梨(名出白鬼)豆富〃〃(名敬便富富名不來鬼去鬼)槃荼羅婆私膩矧墀([弓*亶]資反名意鬼)疏墀(乃軫反名不億鬼)膩疏墀(名最億鬼)薩婆阿婆耶羯多薩婆坦婆娑陀(莫作著疑人)阿婆耶(莫住畏)卑離陀(云餓鬼)閉殿娑呵(云莫來急去)。
一切怖畏一切毒害一切惡鬼虎狼師子。聞此呪時口則閉塞不能爲害。破梵行人作十惡業。聞無呪時蕩除糞穢還得清淨。設有業障濁惡不善。稱觀世音菩薩誦持此呪。卽破業障現前見佛○(文廣可見之)。又云。爾時毘舍離人。卽具楊枝淨水。授與觀世音菩薩(云云)。
一形像。
軌云。於蓮花臺上有娑(上)字(黃金色)具無量光明。變此娑字成聖觀世音菩薩。結跏趺坐身如金色圓光熾盛。身被輕穀繒綵衣著赤色裙。左手當臍上。執未數蓮花。右手當胸。作開花葉勢。具頭冠瓔珞首戴無量壽佛。住於定相(云云)。
胎軌(玄法)云。光色如晧月。商佉軍那花微笑坐。白蓮髻現無量壽。住普現三昧。蓮花部眷屬(云云)(觀自在院)。大日經疏五云。頂現無量壽者明此行之極果。卽是如來普門方便智也。此像及菩薩身作住現法示凞悅微笑之容身色如淨月。或如商法卽是上妙螺具。或如軍那花。其花出西方亦甚鮮白。當總三譬言其光鮮潤徹。白中之上也(云云)。
胎記云。觀音頗梨色彩紅金剛幡(云云)(八葉文)。
惟軌云。色如紅頗梨。是名聖觀音。○其曼荼羅猶如如彩虹。而遍圍之垂金剛幡(云云)(八葉文)。
金界軌云。左蓮右開勢(法菩薩羯磨會文)。
安祥和上說。右手竪五指。掌向外名開勢也(云云)。
圓堂圖云。肉色。左手開掌當胸。右手持蓮花。首冠中安無量壽佛(八葉觀音)。
肉色左手持未開蓮花。以右手如開一葉之勢。坐赤蓮花(觀自在院)。
肉色。右持白拂左持腰立蓮花(釋迦院觀音)。
肉色左持蓮花右仰安股上坐花(文珠院觀音)。
念誦結護法。觀自在菩薩。身耀焰如紅蓮花色。頂上髻中有觀自在王如來。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在持青蓮花當心上。右手如擗蓮花葉(云云)。
如意輪經云。想聖觀自在身相好圓滿如日初出放大光坐蓮花上。
不空羂索經九曰。觀自在菩薩左手持蓮花。右手作掌䏶上跏趺坐。
最勝心明王經云。觀自在菩薩身相白色。虎皮爲裙。白頗梨寶以爲腰條。以黑皮角絡而披住白蓮花。左手持白蓮花。右手施願。無瓔珞臂釧(云云)。
又云。聖觀自在菩薩右手住安慰(卽以風空頭相捻竪餘指作引手勢)左手持蓮花身如秋箭(白也。云云)。
集經第五云。畫觀世音菩薩像法。一切觀世音菩薩像。通身白色。結跏趺坐百寶莊嚴蓮花座上。頭戴七寶莊嚴華冠。而有重光。其花冠中有立化佛。其花冠後作簸箕光。其光之內總作赤色。其像背倚七寶繡枕。其像左手屈臂當心。又屈中指向上直竪。右手屈臂。向左手上。屈頭指與大指相捻。而柱左手中指之上。其像頭有寶珠瓔珞。左右臂腕各有寶釧。又以寶花莊白繫絡膊。身著花莊白縶之裙。其裙腰作青色赤裹。又以寶繫其腰上(云云)。
同經第六○其左相畫觀世音像。其身白銀色。瓔珞天衣莊嚴身分極令飾。蓮花座上結跏趺坐。左手執白拂(云云)。
私云。此說文殊曼荼羅也。以文殊爲中尊。以普賢爲右尊。同胎曼荼羅文殊院。但彼院觀音左手持蓮。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云。聖觀自在赤身也。左持蓮花。右手施願。冠中有無量壽如來(云云)。
阿嚕力迦經云。我今說畫像之法。取淨氎未曾割截。童女織者最上。中畫阿彌陀如來。長六柝手。住說法印於蓮花臺結跏趺坐。身純金色作白焰光。佛右畫觀自在菩薩。左畫大勢至菩薩。皆純金色作白焰光。二菩薩右手各執白拂。左手各執蓮花。大勢至身相稍小於觀自在。皆種種寶莊嚴其身。著寶瓔珞手釧。皆衣白衣。髮並上結不得披下。於自在之右。畫聖者半拏羅婆悉儞菩薩(白衣觀自在母也)髮亦上結。寶冠種種寶衣以爲莊嚴。著白色衣天衣爲黑。左手持棒或持羂索。右手執於般若梵夾。於大勢至近下。應畫行人。手執花冠或紅蓮青蓮。瞻仰尊顏。佛座正下爲蓮花池。中畫寶蓮。蓮之右廂畫難陀龍王。左畫跋難陀龍王。皆立而半身出水。各出一。手捧佛座。託蓮花。面貌忻悅以寶嚴身。身作赤色。池之左右各爲天女。身服寶衣。二手執花仰奉如來。佛後應畫如意寶樹。樹上桂種種寶衣及諸珍寶。乃至音樂作舞歌鳥。當於樹上畫諸天等。以手散花雨於佛上。畫像畢。於淨處面西安置(云云)。
又云。我今復說刻像法。取一白檀木。中央刻阿彌陀佛。右觀自在。左大勢至。各執白拂。衣裳瓔珞等並如法。唯除池等。於此像前造護摩鑪。鑪中先下五穀及五寶。以阿說伽木然火。以蘇蜜乳酪及種種花相和。安金銀及銅器中。調二千五百遍。便作護摩。從白月一日起首乃至七日。每日如是作二千五百遍護摩者。隨求何事必稱本願而得悉地。已後任所作法皆得自在(云云)。
又云。爾時觀自在菩薩。重白佛言。我今更說別畫像法○中央觀自在菩薩。左手執紅蓮花。右手直下與餓鬼水。上結身著白衣。如前珍瓔珞莊嚴。天衣爲黑。於蓮花上結跏趺坐。左廂畫大勢至菩薩。右廂普賢菩薩。各執白拂(云云)。
又云。我今更說刻雕像法。或用金銀或用香木。己六指量刻觀自在菩薩像。左手執蓮花。右手施無畏○(云云)。決第二云。觀世音左手把楊枝。右手持澡瓶(文)。
又云。楊枝拂動以表慧。淨水澄淨以表定(文)。
一功能。
軌云。修行者如是祕密要精誠作意修行一切所爲速得成就。世出世間諸願圓滿業障消滅。三昧現前。不轉此身騰空自在隨意卽往十方淨土。歷事諸佛速成無上菩提(云云)。
大日疏釋眞言義之中意云。觀謂如來之觀也。以大悲爲體。身心內外純以大悲爲身也。如來觀者。言菩薩雖未成佛而見等同於佛。由見蘊性故得故觀名也。唯以悲爲體。此悲從離三毒得無貪等三善根。而成三解脫也。又云。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像衆德莊嚴。下方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花部。左方是如來大惠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是故金剛部。是故入阿字門。一切諸法不生是法身義。入娑字門一切諸法無染著。是蓮花義。嚩字門一切諸法離言說。是金剛義。如下字輪品中以此三字統攝百明意在此也(云云)。
理趣釋云。觀自菩薩者○表一切如來大悲。隨緣六趣。拔濟一切有情。生死雜染苦惱。速證清淨三摩地。不著生死不證涅槃。皆由觀自在菩薩金剛法現證(云云)。
又云。清淨者。表離垢清淨。由瑜伽法。一念淨心相應。便證眞如實際。不捨大悲。於淨穢土。受用身變化身成佛。經云潔白者。清淨法界本來不染。與無量雜染。覆蔽異生無明住地。其性亦不減。預聖流證佛地。其性亦不增(云云)。
又云。由如來清淨意識與妙觀察智相應。證得一切法本來清淨。於淨妙國土。爲諸菩薩能轉無上法輪。○由如來無漏五識與成所作智相應。現三業化。於淨妙國土及雜染世界。任運無功用無分別。作佛事有情義事。
又云。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者。是觀自在如來異名。則此佛名無量壽。若於淨妙佛國土。現成佛身。住雜染五濁世界。則爲觀自在菩薩(云云)。
法花疏二云。觀世音者。天竺云婆婁吉抵祝。思益云。若衆生見者卽得畢竟。得於菩薩。稱名者得免衆苦。故名觀音。悲花云。若有衆生。受苦稱我名。爲我天眼所見聞者。不得免苦不取正覺。寶藏佛言。汝觀見一切衆生。生大悲心。今當字汝爲觀世音(云云)。
行林。聖觀下二十四。
建久二年五月二日於石山寺東院坊西部屋書了。
沙門澄雅(二十一歲)。
享德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了。
承應二年三月十九以二尊院本出寫之舜興。
元祿十六年卯月書之。
兜率谷鷄頭院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二十五。
千手法上。
一支度。
註進。
千手觀音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有無隨形勢)。千手經一卷。
壇一面(可有爐桶方五尺)。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脇机二脚。蘇。蜜。名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五色糸少少。芥子袋。檀敷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駈使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結線(依私師說載之)。
經云。誦此呪五遍。取五色線作索。呪三十四結繫頂(云云)。
名香。
姥陀羅尼經云。沈水栴檀蘇合龍腦。
注進。
千手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禮盤一基。脇机一脚。
或文云。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白衣。馬頭。本尊。護摩。三部諸尊。曜宿。
奉供。
護摩供。花水供。飮食供。神供。
右〃〃〃〃〃。
年 月 日。
又。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馬頭。白衣。護衞本尊。本尊。當壇護摩。火天。曜宿。三部總呪。不空羂索。
右謹依。仰旨。始自八月二十一日。至于今日幷一七箇日夜之間。七口大法師等。相共殊致精誠勤修上件赦法。奉祈。前大相國殿下御息災。安穩增長福壽之由如件。仍勤行謹言。
保延四年九月四日。阿闍利大法師。
又。御祈所。
奉念。
大日。馬頭。白衣。本尊。不空羂索。
奉供。
花水供二十箇度。飮食供各七箇度。神供三箇。
右〃〃〃。
保〃五年六月十日。
得長壽院觀音供卷數。
半疊一枚。蘇。蜜。名香(沈。白檀)。檀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二口。折敷二枚。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姥陀羅尼經云。正月五月九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又云。正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又云。日別三時。又云。能常日初出時午時暮時。
儀軌云。四時三時。
千臂經云三時一時(云云)。
一向方。
軌云。於壇西面安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像。持誦者於壇東對像(云云)。
姥陀羅尼經云。面東趺坐(云云)。
千手經云。如是災時。當造千眼大悲像。面向其方(云云)。
一行法。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不空)。
文云。我依瑜伽金剛頂經。說蓮華部千手千眼觀自在身口意金剛祕密修行法(云云)。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唐菩提流志)。
私云。此經雖說多種印相形像曼荼羅別行成就功能等法。不明入修行儀則。智通本同。
有池上私記。依本軌儀則。但以通法而補其闕。左取出是也。
千手次第。
先方便如例。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淨地(如金界)。次淨三業(如金界)。次觀佛(如金界)。
軌云。卽運心觀想。遍滿虛空一切如來。具諸相好皆入法界定。
次驚覺。
軌云。又觀自身住佛母會中。卽結驚覺一切如來印。二手各作金剛拳。檀惠相鉤舒進力。二度側相跓。誦眞言以印三拳。眞言曰。唵縛曰嚕(二合引)底(下以反)瑟姹(二合)吽。
由結此印誦驚覺眞言而如來皆從定出。瑜伽者應作是思惟。啓告諸佛。我身少惠少福沒在於苦海。依詑諸佛威神之力。唯願不捨大悲本願慈悲。矜愍觀察護念拔濟於我。彼一切如來各以神力加持護念。修瑜伽者。獲無量福聚身心自在。
次四禮。
軌云。次應禮四方如來諸求加護。
先東佛。
軌云。先禮東方阿閦如來等。一切如來瑜伽者卽以塗身委地。
二手金剛合掌。長舒頂上以心著地至誠敬禮眞言。
唵薩縛(無可反)怛他(去引)蘖多布儒(舒目反引)跛娑他(二合)曩(引)夜(引)多摩(二合)南?哩野(二合)多(上)夜(引)銘(三)薩嚩怛他(去引)蘖多(四)縛曰羅(二合)薩怛嚩(二合)地瑟姹(二合)娑嚩(二合)?(五)呼。
由結捨身印及誦眞言。奉獻供養禮敬故。瑜伽者由作此禮。乃至成佛常得金剛薩埵加持。令菩提心圓滿。
次禮南方。
軌云。次禮南方寶生如來等。一切如來如前展身委地。金剛掌下當心。以額著地。至誠禮敬。眞言曰。
唵薩縛怛他(去引)蘖多(一)布(引)惹(慈攞切引)鼻曬(引)迦(引)夜(引)多麽(二合引)南(二)?哩野(二合引)多(上聲)夜(引)銘(三)薩嚩怛他(引去)蘖多(四)嚩曰羅(二合引)囉怛曩(二合)鼻詵左?(引)怛落(二合引)。
由結捨身印及誦眞言。奉獻供養禮敬故。乃至成佛地。地中常得虛空藏菩薩。受與灌頂福德圓滿具諸相好。當爲三界法王。
次禮西佛。
軌云。次禮西方無量壽如來等。一切如來如前展身。金剛合掌置於頂上。以口著地。至心誠敬禮。眞言。
唵薩嚩怛他(去引)蘖多(一)布惹鉢羅(二合)韈怛曩夜(引)多麽(二合引)南(二)?哩野(二合引)多(上)夜(引)銘(三引)薩嚩怛他(去引)蘖多縛曰羅(二合)達麽鉢囉(二合)韈怛野?(引三)紇利(二合引入)。
由結捨身印及誦眞言。奉獻供養禮敬故。乃至成佛。常得觀自在菩薩加持。智慧圓滿轉妙法輪。
次禮北佛。
軌云。次禮北方不空成就如來等。一切如來展身如前。金剛合掌置於當心以頂著地。至誠禮敬。眞言曰。
唵薩嚩怛他(去引)蘖多(一)布(引)惹(引)羯摩抳阿(去引)多麽(引二合)南(二)?哩野(二合)多(上)夜銘(三)薩縛怛他(二合引)蘖多(四)嚩曰羅(二合引)羯麽矩嚕?(引)惡(入)。
由結捨身印及誦眞言。奉獻供養禮敬。乃至成佛常得金剛業。菩薩加持。於一切佛世界成就廣大供養業。
次加持香水等。啓白神分供養文唱禮。次五悔(軌文觀佛前置之。今依例此處用之)。次發願。次四無量心。
軌云。然後結跏趺坐。端身正念不動支節。閉目寂靜。入無量心觀(云云金剛界用勝同地。今此四無量心意悉彼耳)。先慈無量心。
軌云。卽結定印。初入慈無量心。定以慇淨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心有情皆具如來藏。備三種身口意金剛。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普賢菩薩。如是觀已卽誦大慈三摩地眞言曰。唵麽賀(引)昧(引)怛囉夜(二合引)娑頗(二合)囉。
次悲無量心。
軌云。次應入悲無量心三摩地。智以悲愍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沈溺生死苦海不悟。息心妄生分別起種種煩惱隨煩惱。是故不達眞如平等如虛空。起恒沙功德。以我修三密加持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虛空藏菩薩。如是觀已卽誦大悲三摩地眞言曰。
唵摩賀(引)迦嚕拏(上)夜(引)娑頗(二合)羅。
次喜無量心。
軌云。次應入喜無量心三摩地。智以清淨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本來清淨由如蓮花不染。客塵自性清淨。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觀自在菩薩。如是觀已卽誦大喜三摩地眞言。曰。唵秫(詩聿切)駄鉢囉(二合)謨(引)娜娑頗(二合)囉(一句)。
次捨無量心。
軌云。次應入捨無量心三摩地。智以平等心遍緣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離我我所。離蘊界處及能取所取。於法平等心本不生。性相空故。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虛空庫菩薩。如是觀已卽誦大捨三摩地眞言曰。唵摩護(引)閉乞灑(二合引)娑頗(二合)囉。
瑜伽者修習四無量心。定誦四無量心眞言。於未來所有人天。種種魔業障難悉皆除滅。身中頓集無量福聚心。得調柔堪任自在。
次金剛合掌。
軌云。次結金剛合掌印。二手十度右押左互相交。卽成眞言曰。唵嚩曰?(二合)惹(慈欏反)哩。
由結金剛合掌印。速得滿足十波羅蜜得十自在。
次金剛縛。
軌云。結金剛縛印。卽以前印十度外相刄作拳卽。成眞言曰。唵嚩曰羅(二合)滿駄。
由結金剛縛印。瑜伽者速得十地滿足。
次開心。
軌云。次結摧十種障。金剛縛印如前。金剛縛以印三度掣拍心上。卽成眞言曰。唵縛曰羅(二合引)滿駄怛羅(二合)吒(半)。
由結此印。能摧滅心中十種惑障。則顯現發揮身口意金剛。
次召智。
軌云。次結金剛遍入印。如前金剛縛印禪智屈入掌。各捻戒方置於心上。眞言曰。唵嚩曰羅(二合)吠(微閉反)捨噁。
由結此印。瑜伽者身中三密金剛。皆得順伏加持不散。
次閉心。
軌云。次結金剛拳三昧耶印如前。金剛縛遍入印。進力屈柱禪智背。卽成眞言曰。唵嚩曰羅(二合)母瑟置(二合引)鑁。
由結金剛拳三昧耶印。身口意金剛合爲一體。修瑜伽者速得一切成就。
次普賢三昧耶。
軌云。次結三昧耶印。如前金剛縛直竪忍願相合卽成。誦眞言三反。眞言曰。唵三(去)摩野娑怛鑁(三合)。
則觀自身等同金剛薩埵。處在月輪又觀金剛薩埵在身前。如鏡中影像與身相對等無有異。由結此印誦眞言觀念相應。故卽得於一切印爲主宰。
次極喜三昧耶。
軌云。次結大三昧耶眞實印。二手金剛縛忍願屈入掌。面相合。檀惠禪智直竪相合。以忍願頭頻觸心上。誦眞言曰。唵三(去)麽野斛(引)素囉多娑怛鑁(三合)。
由結此印。驚覺瑜伽者身中金剛薩埵。以威神加持行者。速得成就普賢菩薩身。
次降三世。
軌云。次結三世勝菩薩印。二手各作金剛拳。右手加左手腕上。檀惠及相鉤直竪進力安印。當心誦眞言三遍。眞言曰。唵遜婆(去引)?遜婆(去引)吽(短聲後同)紇哩(二合)恨拏(二合)仡哩(二合)恨拏(二合)吽(二)仡哩(二合)舋拏(二合引)跛野吽(三)阿(去引)曩野斛(引四)婆(去)誐鑁(五)縛曰羅(二合引)吽(置短聲)?吒(六)。
卽入金剛忿怒威光熾威。三世勝三摩地。此菩薩有四面。皆忿怒。八臂各執器杖。左足踏自在天。右足踏烏摩。如丁字勢立。遍身火焰烟燃如劫災火。此卽三世勝聖者三摩地觀也。修行者應住菩提心深起悲愍。滅除內外人天等障。卽以印在轉三匝辟除障者。便右轉三匝隨意。大小結爲方隅界。卽印心額喉頂各誦一遍頂上散。印由結此印誦眞言住此忿怒三摩地。身心所有煩惱業障以金剛猛利惠火焚燒悉盡。
次蓮花三昧耶。
軌云。次結蓮花三昧耶印。如前金剛縛檀惠禪智竪相合。置於口上。誦眞言曰。唵嚩曰羅(二合引)跛娜麽(二合)三(去)麽野娑怛鑁。
瑜伽者作是思惟。我今此身等同觀自在菩薩想。左手當心執蓮花。右手作開敷花勢住圓滿月輪中。了了分明。由結此印誦眞言加持故一切三摩地。一切方便般若波羅蜜速得成就。
私謂金剛界此次有七箇印眞言。用不任人意耳。
次妙觀察智。
軌云。次結三昧地印。如前金剛縛仰安跏趺上。進力屈中節竪相背禪智橫相跓於進力上。卽誦眞言曰。唵三(去)麽(引)地跛娜銘(二合)紇哩(二合入引)。
瑜伽者端身正坐儼然不動。想自身在一切如來海會。觀無邊如來遍滿法界。一一佛身微細由如胡麻。相好具足了了分明。卽入觀自在菩薩觀智。作是思惟。一切法本來清淨我亦清淨。於世間貪愛清淨故則嗔恚清淨。於世間塵垢清淨故則一切罪清淨。於世間一切法清淨故則一切有情清淨。於世間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則薩婆若清淨。
次微心明。
軌云。瑜伽者作是觀已。身心豁然清淨。卽誦通達心眞言曰。唵喞多(上)鉢羅(二合)底(丁以反)吠(微閉反引)㔁迦嚕(引)弭。
瑜伽者誦無限數。當證二無我顯現如來藏。證圓滿菩提心。
次無染心。
軌云。卽誦菩提心眞言曰。唵冒(引)地喞多(上)母多跛(二合)娜夜(引)弭。
卽閉目澄心觀。自身中正當胸間有圓滿清淨潔白滿月。一心專注更不異緣。
次觀金剛蓮花界。
軌云。於圓明上想有八葉蓮花。於蓮華胎中觀紇哩(二合)字。如紅頗梨色。卽誦加持蓮花眞言曰。唵底瑟姹(二合)跛娜麽(二合)。
次金剛蓮花界。
軌云。想其蓮花漸舒漸大乃至遍滿小千世界及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其花具大光明照曜六道衆生。滅除一切苦惱。彼等獲得安樂悅喜。卽誦引蓮華眞言曰。唵娑頗(二合)羅跛娜麽(二合)。
復想。是蓮華漸斂漸小量等己身。卽誦歛蓮華眞言曰。唵僧(去)賀羅跛娜麽(二合)。
又想。空中一切如來悉皆入此蓮華中。合爲一體。
私謂用舒歛印如金記。
次觀身爲本尊。
軌云。其蓮華變成觀自在菩薩。身紅頗梨色。坐蓮花臺上。首戴寶冠。冠中有化佛。了了分明以決定心。如是觀已卽誦自身成本尊瑜伽眞言曰。唵嚩曰羅(二合引)達謨(引)含。
由誦此眞言加持故。瑜伽者自身與本尊身等無有異。
私謂用次加持也。
次加持。
軌云。次結四處加持印。如前金剛縛進力合竪屈如蓮葉。禪智並竪卽成。以印加持四處。所謂心額喉頂。各誦一遍。眞言曰。唵嚩曰羅達麽(引)地瑟姹(二合)娑嚩(二合)?(引)。
由結此印加持故。修行者威德自在離諸障難。本尊瑜伽速得成就。
次灌頂。
軌云。結佛寶冠灌頂印。如前金剛縛忍願直竪。進力相柱如蓮葉。安於額上。誦眞言三遍。眞言曰。唵怛他(去引)蘖多達麽吽(引)。
由結此印及誦眞言。則獲得無量壽如來寶冠灌頂。
次繫鬘。
軌云。次結蓮花鬘印。二手各作蓮花拳當額如繫鬘。相遶三匝。卽分頂後亦遶三匝。兩邊徐徐下如垂帶勢。從檀惠度次第舒散十度。誦眞言曰。唵跛娜麽(二合)麽(上引)梨達麽紇哩(二合)?。
由結蓮華鬘印。當得爲蓮華部中法王。
次甲冑。
軌云。結金剛甲冑印。二手各作金剛拳。直舒進力。於進力二度端想唵砧二字。卽誦被甲眞言曰。唵嚩曰羅(二合)迦嚩左嚩曰羅(二合引)矩嚕嚩曰羅(二合引)嚩曰羅(二合)唅。
隨誦眞言。以進力二度初於心上相繞三匝。分至背後亦相繞。還却至臍相繞。次繞右膝。次繞左膝。還至臍背相繞。次至腰後却至心前。次繞右肩。次繞左肩。次至喉復至頸後。又至額前復至腦後。每處皆相繞三匝。如前徐徐兩邊下如垂帶勢。從檀惠度次第舒散十度。
次拍掌。
軌云。便以二手旋轉如舞。當心三度拍掌。卽誦拍掌眞言曰。唵跛娜麽(二合)都史野(二合)斛(引)。
由結金剛甲冑印。乃至成佛於一切處一切心生。常被大慈金剛甲冑。莊嚴身心。求出世間悉地速疾成就。內外諸障毘那夜迦不能侵嬈。由誦眞言金剛拍掌故。一切聖衆悉皆歡喜。
次道場觀。
軌云。於下方空中想憾(胡感反)字。其字如深雲玄色。漸舒漸廣成大風輪。於風輪上想鑁(模感反)字。白色漸引漸大與風輪相稱。變爲水輪。於水輪上想鉢羅(二合)字。金色稱其水輪成一金龜。於龜背上想素字。變爲妙高山四寶所成。又想釼(平)字。變成金山七重圍繞。則於妙高山上虛空中。想毘盧遮那佛。遍身毛孔流出香乳雨澍七金山間。以成八功德香水乳海。於妙高山頂上。想有八葉大蓮花。於蓮花上有八大金剛柱。成寶樓閣。於蓮華胎中想紇哩(二合)字。從字流出大光明。遍照一一佛世界。所有受苦衆生遇光照觸皆得解脫。於此大光明中涌出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具無量相好熾盛威德十波羅蜜菩薩。周匝圍遶。八供養菩薩各住本位。於寶樓閣四隅有白衣大白衣多羅毘俱胝等四大菩薩。各與無量蓮華部衆前後圍遶。諸天八部以爲眷屬。如是觀想無量聖衆及本尊。極須分明。勿令妄失次第。
私謂。軌云。於此大光明中(乃至)熾盛威德(云云)。
若准例者可觀想字變成開敷蓮花。蓮花變成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
次大輪壇。
軌云。卽結纔發意轉法輪菩薩印。二手各作金剛拳。進力壇惠鉤結。卽誦眞言曰。唵嚩曰羅(二合)斫訖羅(二合)吽弱(自洛反)吽鑁斛。
卽以印置於身前壇上。卽成蓮花部世間調伏大曼荼羅。以印安於心上。卽自身成大曼荼羅。以印觸本尊像。彼像或畫或銅或塑皆成大曼荼羅。以印置身前空中。卽滿虛空界成大曼荼羅。修行者設有越法誤失三業破三昧耶戒。由結此印誦眞言加持故。能除諸過皆得圓滿。
次振鈴。次啓白。
軌云。次結普請驚覺一切聖衆印。如前金剛縛。直竪忍願進力屈如鉤卽成。瑜伽者應以清雅梵音誦驚覺聖衆眞言三遍。驚覺本尊並十波羅蜜菩薩蓮花部聖衆。眞言曰。
阿(去引)夜(引)呬(馨異反)試伽囕(轉舌呼二合)素蘖跢(引)枳孃(二合引)吠(微閉反)誐多(入聲一)鉢羅(二合)拏弭旦(得安反)帝嚩囉薩怛嚩(二合)尾訖囉(二合)麽(入聲二)迦嚕呬薩鑁嚩囉娜(引)摩賀(引)麽攞(入引三)阿賛拏迦嚕(引)薩怛嚩(二合)尾秫(詩聿反)地迦(引)囉脚(引四)怛怛隷(二合)難底(丁以反後同)囉閻底(同上)囉閻(五)尾囉閻尾囉閻(六)阿囉囉訖哩(二合)播(引)麽野娑嚩(二合引)賀。
次觀佛海會。
軌云。便結普召集佛菩薩印。卽分前印胸前交臂。右押左以忍禪願智禪指。卽想左手拓金剛乾搥。右手執獨鈷金剛杵。搖擊聲徹十方世界諸佛菩薩一切聖衆。
次誦召集眞言曰。
唵(引)嚩曰囉(二合去)三麽惹(速作反)惹鉢那麽(二合)囉誐?末蘭迦(引)麽囉(引)誐母怛?路(引)迦囊(引)他滿駄迷薩嚩秫駄悉?左。
聖衆聞已皆悉集會於曼荼羅上空中。
次諸如來集會。
軌云。瑜伽者卽住觀自在菩薩三摩地。卽誦蓮華部一百八名讃。普禮一切聖衆。誦讃嘆曰。
惹(自攞反)野覩沒哩(二合鼻聲)拏(上引)羅餉佉惹(准上)吒計捨迦羅跛駄囕(一)鉢麽(二合)嚩?(引)誐機瑟置(二合)怛羅(二合)野寧(引)怛囉(二合)娑賀娑囉(二合)步賛(自含反)娑怛多娜莫娑訖哩(二合)姤(引)粃尾儞野(二合)駄囉儞(引)嚩誐喃(三)阿賀麽(上)嚩路(引)枳帝濕嚩(二合)囉麌囕娑多(上)單鉢囉(二合)拏多(入聲四)跛娜麽(二合)囉(引)誐?(寧逸反)麽(上)藍(五)迦(引)麽(上)羅誐母答?(六)跛(引)迦曩(引)他曼駄銘(引七)薩嚩秫(詩聿反)駄悉地野(二合)左(八)。
次四明印(此四攝菩薩印眞言也)。
次結馬頭明王鉤印。二手金剛嚩。進力屈如鉤向身招之。誦眞言三遍。眞言曰。
唵賀野疙哩(二合)嚩(一)麽賀(引)跛娜莽(二合)矩舍(引二)羯囉灑(二合)野試伽覽(二合三)薩縛娜摩(二合)矩攞三(去)麽琰(引四)跛娜莽(二合引)矩捨駄囉(五)吽弱(引)。
由結此印請召一切聖衆皆來集會。
次結不空羂索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進力禪智金剛縛。右手禪度入左手虎口中。卽誦眞言曰。
唵阿(上)謨(引)伽(去)跛娜麽(二合)播(引)捨(一)矩嚕(二合引)駄(引)羯囉灑(二合引)野鉢囉(二合)吠(微閉反)捨野(三)麽賀(引)鉢輸(上)跛底(丁以反四)焰麽嚩嚕拏(上)矩吠(引)囉(五)沒羅(二合)憾麽(二合)吠(引)灑駄囉(二合)跛娜麽(二合)矩攞三(去)麽琰(引七)吽吽(引八)由結此印一切聖衆皆引入大曼荼羅。
次結蓮華鎖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進力禪智金剛縛。各相捻如環。卽誦眞言曰。
唵跛娜麽(二合引)娑怖(二合引)吒滿駄(一)薩嚩跛娜麽(二合)矩攞(二)三(去)麽野(引)熾(引)伽囕(二合三)吽(引)鑁。
由結此印。一切聖衆以大悲本誓。於道場中各依本位堅住不散。
次結蓮花俱摩囉印。
二手蓮華合掌。禪智屈入掌。各置檀惠戒方度間。卽誦眞言曰。
唵殺囉穆佉(一)娑曩得矩(二合)麽(引)羅(二)吠(引准前音)灑駄囉(三)跛娜麽(二合)健吒夜(引)吠(引)捨(四)薩嚩跛娜麽(二合)矩攞三(去)麽琰(引五)薩縛母捺囕(二合引)滿駄野(二合)薩嚩悉駄喩(引)銘鉢囉(二合)拽蹉(七)跛娜麽(二合引)吠(引)捨惡惡惡惡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一切聖衆皆大歡喜。
次獻閼伽。
軌云。次獻閼伽香水。二手捧閼伽器。當願奉獻誦眞言七遍。想浴一切聖衆雙足。眞言曰。
娜莫三(去)滿多母駄(引)南(引一)唵誐誐曩(二)三(去)麽(引)糝麽娑嚩(二合)賀(引三)。
瑜伽者獻閼伽時。心中所希望事。卽發願啓白聖者我所求悉地願速成就。
次結蓮華嬉戲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禪智並竪微開安於心上卽成。瑜伽者觀想自身等同嬉戲菩薩。想從心中流出無量嬉戲菩薩。供養本尊及一切聖衆。蓮華嬉戲眞言曰。
唵跛娜麽(二合)羅(去引)細囉(引)誐野(一)麽賀(引)禰尾(二)囉誐布(引)惹(引自攞反)三(去)麽野吽(引三)斛。
由結此印誦眞言供養故。不久獲得如來地住法圓滿現法樂住。證成無上菩提。
次結蓮華鬘菩薩印。
卽以前印舒臂向前與自額齊。運想從額流出無量蓮華鬘菩薩。供養本尊及一切聖衆。蓮華鬘眞言曰。
唵跛娜麽(二合引)麽梨(一)鼻詵(去)左(引)鼻攦(引)迦(二)布(引)惹三(去)麽野(引)吽(引三)。
由結此印誦眞言供養故。獲得相好具足當爲三界法王。
次結蓮花歌讃菩薩印。卽以前印下至當臍。蓮華合掌徐徐漸上至口。以印從口向前下瀉。想從口流出無量蓮華歌菩薩。供養本尊及一切聖衆。蓮華歌讃眞言曰。
唵跛娜摩(二合)儗(霓以反引)帝(一)誐(引)娜儗(准前引)多(二)布(引)惹三(去)摩曳(引)吽(引)。
由結此印誦眞言供養故。不久當具六十四種梵音四無礙辨。能於無量世界轉大法輪。
次結蓮華舞菩薩印。
二手各作蓮華拳。先於胸右樂相旋轉如舞。次於胸左亦樂相旋轉亦如舞勢。次於頰右。次於頰左。如前旋轉。眞言不間斷。末後蓮華合掌置於頂上。想從頂流出無量蓮華舞菩薩。供養本尊及一切聖衆。蓮華舞眞言曰。
唵跛娜摩(二合)?㗚(二合)底曳(二合一)薩嚩布(引)惹(引)鉢囉(二合)韈多曩三(去)摩曳吽(引)。
由結此印誦眞言供養故。當得三種迅疾意成身。刹那頂於無量世界。作神通遊戲利樂有情廣作佛事。
次外四供(如軌)。
次結蓮華焚香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覆二手向下散。想從印流出妙香雲海。周遍法界普供養一切如來海會。蓮華焚香眞言曰。
唵跛娜摩(二合)度(上引)跛布(引)惹(引)三(去)摩曳(一)鉢囉(二合)賀羅(二合引)娜野(二合)跛娜摩(二合)矩囉娜以帝(三)摩賀(引)誐抳計(四)跛娜摩(二合)羅底吽(引)。
由結此印供養故。獲得如來無礙金剛解脫智。
次結蓮花花供養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向上如散花勢。運想從印流出種種天妙花。普供養一切如來海會。蓮花花供養眞言曰。
唵補澁跛(二合)布惹(引)三(去)摩曳(一)跛娜摩(二合)嚩(引)悉?(二)摩賀(引)室哩(二合)曳(三)跛娜摩(二合)矩羅鉢囉(二合)底賀哩(四)薩嚩(引)囉攤(二合引)娑(去引)駄野吽(引五)。
由結此印誦眞言供養故。獲得百福莊嚴無邊受用身。
次結蓮華燈燭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禪智堅相合。蓮想印流出無量摩尼燈光。普照一切佛刹。蓮華燈燭眞言曰。
唵儞(引)跛布(引)惹(引)三(去)摩曳(一)跛娜摩(二合)矩羅遜娜里(二)摩賀怒(引)底野(二引)跛(引)犍散惹(引)曩野(三)跛娜摩(二合)薩娑嚩(二合)底吽(短聲四)。
由結此印誦眞言供養故。獲得如來清淨五眼。
次結蓮華塗香菩薩印。
二手蓮華合掌。當胸上分散如塗香勢。想從印中流出塗香雲海。普遍供養一切如來海會。卽誦蓮華塗香眞言曰。
唵獻駄布(引)惹(引)三(去)摩曳(一)摩賀跛娜摩(二合)矩羅(二合)際致矩嚕(三)薩嚩羯摩(引)抳謎(四)跛娜摩(二合)悉地吽(引五)。
由結此印誦眞言供養故。獲得戒定惠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
次十波羅蜜(如軌)。
次結檀波羅蜜菩薩印。
右手仰掌置膝上。屈忍度與禪度相捻。餘度皆舒。左手如右仰置心。卽誦眞言曰。
唵婆(去)誐嚩(無可反)底(丁以反)娜(引)曩(引)地跛帝(二)尾娑㗚(二合)惹(引)布(引)囉野娜(引)難娑嚩(二合引)賀(引三)。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卽滅無量劫慳悋業種。獲得三種施福。所謂資生施無畏施法施。卽檀波羅蜜圓滿。現生獲得富饒資緣具足。心得自在壽命長遠。
次結戒波羅蜜菩薩印。
二手內相叉禪智直竪。卽誦眞言曰。
唵誐(引)攞駄(引)哩抳婆(去)誐嚩(無可反)底(丁以反)吽(引)赦。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卽滅無量劫破戒業種。獲得三種功德。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卽戒波羅蜜圓滿。常以戒品莊嚴身口意業。所有違犯四重禁戒苾芻苾芻尼。犯八他勝罪悉皆清淨。當來獲得隨願往生淨妙佛刹。
次結忍辱波羅蜜菩薩印。
准前戒波羅蜜印。以進力相合如針。禪智並竪卽誦眞言曰。
唵婆(去)誐嚩底(丁以反)凡鏟(二合引)底駄哩抳(二)吽發吒(三)。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則滅無量劫嗔恚業種。獲得三種忍功德。所謂怨害耐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則忍辱波羅蜜圓滿。儀容端嚴令人樂見不相憎嫉。皆來親附勝解智深隨念變化。
次結精進波羅蜜菩薩印。
准前忍波羅蜜印。進力拆開。卽成眞言曰。
唵尾(微一反一引)哩野(二合)迦哩吽(引)尾哩裔(二合)尾哩裔(二合)娑縛(二合)賀。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卽滅無量劫懈怠懶惰業種。獲得三種精進。所謂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利樂有情精進。則精進波羅蜜圓滿。身心安樂離諸疾病無有苦惱。修世出世福智願皆得成辨。
次結禪波羅蜜菩薩印。
卽結跏趺坐。左手仰掌於跏趺上。以右手仰於左手上。以禪智二度甲相跓。卽誦眞言曰。
唵婆誐嚩底(一)薩播(引)跛賀(引)哩抳(二)摩賀(引)奈(引)底曳(二合三)吽(引)吽(引四)吽(引)吽(引五)發吒。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卽滅無量劫散亂業種。獲得三種靜慮。所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卽禪定波羅蜜圓滿。身心輕利所修神通速得成就。諸魔不能侵擾。一切業障悉皆消滅。
次結般若波羅蜜菩薩印。
左手平舒五指仰置心下。以右手覆於左手上。卽誦眞言曰。
唵地(引入)室哩(二合引)輸嚕(二合)多尾惹(引)曳娑縛(二合)賀。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卽滅無量劫愚癡業種。獲得三種惠。所謂人空無分別惠。法空無分別惠。俱空無分別惠。則般若波羅蜜圓滿。獲得聰明智惠。悟解世間出世間法。博達五明甚深義理。
次結方便波羅蜜菩薩印。
右手檀戒握禪度。左手惠方握智度。二手相搏忍願相背直竪如針。進力平舒側相跓。卽誦眞言。唵摩賀(引)每(引)怛羅(二合)喞帝娑婆嚩賀。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卽滅無量劫無善巧方便業種。獲得二種方便。所謂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有情方便善巧。卽方便波羅蜜圓滿。修時世間六波羅蜜。由此印眞言瑜伽相應。少施巧業福德廣多疾得成就。皆至究竟勝上無上菩提資糧。
次結願波羅蜜菩薩印。
右手直竪五度以掌向外作施無畏勢。卽誦眞言曰。
唵迦嚕抳(尼貞反)迦嚕抳賀糝。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卽滅無量劫惡願業種。獲得二種勝願。所謂求無上菩提願。利樂有情願。卽願波羅蜜圓滿。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所求世間出世間殊勝上願。皆得圓滿。
次結力波羅蜜菩薩印。
准前戒波羅蜜印。禪智進力忍願皆竪。頭相合卽誦眞言曰。
唵娜摩?母儞帝吽(引)賀賀賀吽弱。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卽滅無量劫於世出世劣意業種。獲得二種力。所謂思擇力。修習力。於諸對治法伏得諸煩惱。斷諸惑障。修道時決定勝解一切天魔鬼支不能移易。獲得不退轉。
次結智波羅蜜菩薩印。
二手外相叉作拳。檀惠直竪樂交少分屈。進力頭相跓令圓忍願直竪頭相合。卽誦眞言曰。
唵麽麽枳孃(二合引)曩迦哩吽(引)娑嚩(二合引)賀(引)。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卽滅無量劫俱生我執種。俱生法執種。獲得二種受用智。所謂受用法樂智。成就有情智。斷二種障。所謂煩惱障。所知障。證得一切法。如幻。如陽焰。如夢。如影像。如谷響。如光影。如水月。如變化。如因陀羅網。如虛空。不久滿足十地住法雲地。爲大法師。
次四大菩薩。
次結白衣觀自在菩薩印。
二手內相叉作拳。竪進力頭相跓令圓。禪智並竪。誦眞言曰。
曩謨(引)羅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引)縛路(引)抧帝濕嚩(二合)囉(引)野(二)胃(引)地薩怛嚩(二合引)野(三)摩賀(引)薩怛縛(二合引)野(四)摩賀(引)迦(引)嚕抳迦(引)野(三)娜囉捨(二合)曩娑鉢(二合)捨曩(引)毘琰(二合引)縛(引六)室囉(二合)縛拏(鼻)娑麽(二合)囉抳(引)曩嚩(引)寫(引)麽城(七)薩嚩薩怛嚩(二合引)南(引二)薩嚩弭也(二合引)地喞吉蹉(上)迦(九八)怛儞也(二合)他(去引十)羯[齒*隶](恭敬反引)尾羯[齒*隶](引)羯微羯[齒*隶](十一)羯吒羯吒羯微羯[齒*隶](十二)婆(去)誐嚩底(丁以反)尾惹曳(引)婆嚩(二合引)賀(引十三)。
次由結此印誦眞言七遍。蓮華部母聖者加持故。諸麽毘娜夜迦不得其便。從初作先行時乃至求成就時。念誦遍數奉獻。此尊掌持設令出念誦處。設失三業破三昧耶戒。所有念誦功課定死先行成就數功不虛棄。剋獲悉地。或有惡人無事作留難者。想彼人在瑜伽者足下。誦眞言二十一遍。所有所作留難者悉皆消散。慈心相向不能障礙。
次結大白衣觀自在菩薩印。
二手內相叉進力二度合竪微開。禪智並竪卽成眞言曰。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野(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縛(無可反)路(引)枳帝濕嚩(二合)囉(引)野(二)冐(引)地薩怛嚩(二合)野(三)摩賀(引)薩怛嚩(二合引)野(四)摩賀(引)迦(引)嚕抳迦(引)野(五)怛儞也(二合)他(去引六)濕吠(二合引)帝(七)濕吠(二合)黨(引)霓(八引)濕吠(二合)多(上)部惹(蘇攞反九)濕吠(二合)多嚩(無可反)撥悉怛隷(三合十引)濕吠(二合)多麽(上引)隷(引)羅攞(去聲)訖哩(二合)帝(引十一)惹曳(引)尾惹曳(十三引)阿(上)爾帝阿波羅(引)爾帝(十四)薩嚩悉駄娜莫娑訖里(二合)帝(十五)呬哩弭里枳里(十六)捺羅捨(二合)野娑(去聲)駄野娑嚩(二合)賀。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無量劫積集十不善黑業悉皆消滅。一切善品白法無漏圓寂皆得圓滿。瑜伽者於眞言久修持。忽生疑惑欲知未來成不成善惡之事。於欲眠寢時以衣覆頭。以右手右旋摩其面。護面誦此大白衣眞言二十一遍。卽右脇須臾項卽夢見老人。或見國土淨行。或見白衣小年婦人。或見花菓種種吉祥勝事。當知未來剋獲成就殊勝吉祥。若夢中見旃陀羅身。著垢弊破衣服。或見女人醜惡形容。或見不吉祥之物。當知所求事不成必有障礙。
次結多羅菩薩印。
准前大白衣印。進力頭相合如針。卽成眞言曰。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一)娜莫阿(去引)哩耶(引二合)嚩路(引)枳帝濕嚩囉(引)野(三)胃(引)地薩怛嚩(二合引)野(四)摩賀(引)薩怛嚩(二合引)野(五)摩賀迦(引)嚕抳迦(引)野(二合)怛儞也(二合)他(去引)唵跢(去引)隷(轉)咄跢(去引)㘑(九)咄㘑娑縛(二合引)賀(引)。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助本尊力令修瑜伽者於諸有情。大悲尤深速獲成就。
次結毘俱胝菩薩印。
准前多羅菩薩印。進力微屈如蓮葉。卽成眞言曰。
曩莫薩嚩怛他(去引)蘖帝(引)毘喩(二合引)囉曷(二合)毘蘖(二合)三(去)藐三(去)母弟(引)毘藥(引二合)唵婆野曩(引)捨?(三)怛囉(二合引)薩?怛囉(二合)娑野怛羅(二合)細(引四)鼻哩(二合)矩胝怛胝(五)吠(微閉反後同)怛胝(二合)吠(准上)怛胝寧(二合)吠(引)囉胝(七)濕吠(二合)帝惹致?娑嚩(二合)賀(引)。
由結此印誦眞言三遍。獲得威德自在。諸障麽業不能侵擾。
次事供養。次普供養。次讃(已上三種軌文無。依例加之)。次入本尊觀三麽地(用定印軌無。依例加之)。
觀想。心月輪上有紇哩字。字變成開敷蓮華。此蓮華漸舒漸大擧體成蓮華。蓮華變成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
次根本印。
軌云。結本尊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根本印。二手金剛合掌稍曲。手背合掌相離。次忍願二度相合。檀惠禪智四度折開各直竪。卽成誦根本陀羅尼曰。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嚩路(引)枳(鷄以反)帝濕嚩(二合)羅(引)野(上)胃(引)地薩怛嚩(二合引)野(三)麽賀(引)薩怛嚩(二合引)野(四)麽賀(引)迦嚕抳(尼貞反)迦(引)野(三)麽賀(引)尾(引)羅(引)野(六)娑(上聲諸同)賀娑羅(引二合)乞灑(二合引)野(七)娑賀(引)娑羅(二合)室哩(二合引)灑(引)野(八)娑賀娑羅(二合)播(引)娜(引)野(九)娑賀娑羅(二合)爾(引)賀嚩(二合引)野(十)娑賀娑羅(二合)步惹(自攞反引)野(十一)曀呬娑(去)誐刎阿(去引)哩野(二合引)嚩路(引)枳帝濕縛(二合)羅(十三)鄔蘖羅(二合)阿(上)底庾(二合)蘖囉(二合)麽賀(引)鄔蘖羅(二合十五)麽賀(引)曩(引)娜(十六)枳里枳里枳里(十七)弭里弭里弭里弭里(十八)喞里喞里喞里(十九)曩跓(胝嚕反)曩跓曩跓曩跓(二十)訖羅(二合)娑(上聲下同)訖囉(二合)娑訖囉(二合)娑訖囉(二合)娑訖囉(二合)娑(二十二)矩嚕矩嚕矩嚕矩嚕(二十三)曀醯(去引)曳呬(二十三)麽賀(引)尾囉(二十四)麽嬾娜娜(二十五)尾(引)哩演(二合)娜娜(二十六)薩嚩迦(引)?銘鉢囉(二合)拽野磋(二十七)試(引)伽囕(二合重聲呼)嚩陜銘(二十八)囉(引)瑟(菖尋反)吒鴫(二合聲)娑囉(引)惹(自攞反)兢矩嚕(二十九)娑(上)賀娑囉(二合)步(引)惹(三十)娑賀(引)娑羅(二合)尾(引)囉(三十一)路(引)髻(引)濕嚩(二合)羅婆(引去)駄野(三十二)娑娜(引)悉朕(地婬反)銘娑(去)嚩(三十三)縛羅努娑(去)嚩(三十四)阿(上)麌嚕(二合引)娑嚩(引)弭(三十五)唵(引)曩謨(引)?堵(二合)帝娑(去)誐刎(三十六)阿(去引)哩野(二合)縛路(引)枳帝(引)濕嚩(二合)囉(三十七)鉢囉(二合)沒地野(二合)鉢羅(二合)枲娜?(三十八引)嚩囉努(引)麽麽(三十九)婆(去)嚩(引)喜婆嚩(二合引)賀(引)。
誦此陀羅尼七遍已頂上散印。由結根本印誦此陀羅尼。能作四種成就事。一者息災。二者增益。三者降伏。四者敬愛鉤召等。所有希望世間出世間果報皆得滿願。此本教所不說成就法者。用彼蓮華部中法。對此像前作必護成就也。
次加持念珠。
軌云。結加持念誦印。卽取蓮子念珠安於掌中。合掌當心。誦淨珠眞言。加持七遍眞言曰。
唵尾嚧(引)左曩(引)麽攞娑嚩(二合)賀(引)。
卽捧珠頂戴。然後以右手禪戒二度捻珠。左手智方二度捻珠。餘六度直竪當心。相去二三寸許。以千轉眞言加持七遍眞言曰。
唵嚩曰羅(二合)獄呬耶(二合引)惹(引)跛三(去)麽曳(引)吽(引)。
私謂若依例者。先引轉次頂戴。
次正念誦。
軌云。卽以二手各聚五度。如來敷蓮華。以智禪戒方三度移珠誦千手千眼陀羅尼一遍。與娑嚩(二合引)賀字聲齊移一珠。如是念誦不緩不急。不應出聲稱呼。眞言字令一一分明。寂靜念誦離諸散亂。一心專觀本尊勿緣異境。或百或千常定其數。
次還珠。
軌云。念珠畢已捧珠頂戴。至誠發願安珠本處。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軌無依例加之)。
觀想。心月輪上有紇哩字。智業不可得義也。若分字觀之。賀字諸法因不可得義也。囉字諸法離塵不可得義也。伊字諸法災福不可得義也。噁字遠離不可得義也。若最上根性月輪上旋布陀羅尼。觀字義句義成立義。又順逆義觀諸字是施陀羅尼觀也。
次根本印。
軌云。復結本尊印。誦根本陀羅尼三遍。不解此印誦蓮華部百字眞言一遍。頂上散印。眞言曰。
唵跛娜麽(二合)薩怛縛(二合)三(去)麽野麽努(鼻)播(引)攞野(二合)跛娜麽(二合)薩怛縛(二合三)怛吠(二合)怒(引)跛底瑟姹(二合四)怛哩(二合)濯(引重聲呼)銘波(去)嚩(五)素姤(引)數喩(二合引)銘婆(去)嚩(六)阿怒(鼻)羅訖姤(二合引)銘婆嚩素報(引)數喩(二合引)銘婆嚩(八)薩嚩悉地婬(二合上)銘鉢羅(二合)拽磋(九)薩嚩羯麽素左銘喞多(上)室哩(二合)藥矩嚕(十)吽(引)賀賀賀賀斛(引)婆(去)誐鑁(十二)薩縛怛他(去引)薩多(十三)跛娜麽(二合)麽(上引)銘悶(上)左(十四)跛娜弭(二合引)婆(去)嚩(十五)摩賀(引)三(去)摩野薩怛(二合)阿(入引十六)。
由誦百字眞言加持故。能令本尊三摩地堅住身中。設曾犯五無間罪。謗方廣十乘經。一切罪垢悉皆消滅。現生所求殊勝悉地皆得圓滿。
次部母印(用蓮華部母軌無。依例加之)。次後供養。
軌云。復結八供養印。各誦眞言。
次諸尊印軌云。復結十波羅蜜菩薩印及白衣觀自在等四大菩薩印。各誦本眞言一遍(私謂若存略止之)。
次事供養。次普供養。次讃(私謂已上三種軌文無。依例加之)。次閼伽。
軌云。卽獻閼伽。心中所希望隨便啓告(私謂印眞言如前)。
次振鈴。次解界。
軌云。卽結三世勝菩薩印。左轉解界。
次禮佛(私加之)。次奉送。
軌云。結奉送聖衆印。如前金剛縛忍願直竪相跓。如蓮葉。卽成以一時花。置於印端捻之。誦奉送眞言一遍。頂上散印。眞言曰。
唵訖哩(二合)妬(引)嚩(無轉反一)薩嚩薩怛嚩(二合)囉他(二合)悉地捻跢(引三)拽他(引去)努(鼻)誐(引四)蘖嗟陀鑁(二合)母駄尾灑閻(上)補曩羅(引)誐(六)麽曩(引)野都(七)唵嚩曰羅(二合)跛娜麽(二合)穆(八)。
次五悔。
軌云。卽對聖衆前發露懺悔。隨喜勸請。迴向發願(私謂五悔如金剛界)。
次加持。
軌云。又以此奉送印。加持心額喉頂。
次灌頂。
軌云。卽結灌頂印。
次繫鬘。
軌云。如前繫鬘。
次被甲。
軌云。金剛拍掌各誦本眞言一遍(私謂次總文云)。
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
軌云。然後禮佛。
次出堂作善。
軌云。隨意出道場常令身心和悅。住本尊瑜伽觀。不應散亂。常樂修諸善品。安以香泥印塔助本尊瑜伽於念誦處。數須塗拭及洗浴佛像。旋繞有舍利?堵婆塔。深入六念三摩地及入三解脫門。如是衆善所生有爲無爲福聚迴向。一切有情我所希望殊勝悉地。願一切有情無諸障礙皆獲成就。
右池上記云。但本記書軌文前後今皆書入。莫爲棄失。
行林第二十五。千手法上。
康正元年八月十六日寫之了。
承應二(癸已)年三月十日書之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夏四月書寫之。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二十六。
千手下。
唱禮。
南無五佛(金界)。佛眼(或半荼羅波悉儞)。菩薩〃〃〃(三反)。
南無漫荼羅主娑賀沙羅賀薩多冐地薩埵〃〃。
南無濕吠多等四大菩薩〃〃〃。
南無十波羅蜜菩薩〃〃〃。
南無四攝智菩薩〃〃〃。
南無阿利也訶耶紇里婆菩薩。
南無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五部界會〃〃〃。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千手千眼 觀自在尊 白衣大白。
多羅毘俱胝 蓮華部族 十波羅蜜等。
菩薩聖衆 賀耶紇哩波等 諸大明王。
五部界會 諸尊聖衆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讃(軌中一百八名讃是也或曰。軌中驚覺明用之)(師一說唯用觀音讃或曰。迦麽用之云云)。
根本印。
軌云。二手金剛合掌。稍曲手合掌相離。以忍願二度相合。檀惠禪智四度折開各直竪卽成。誦根本陀羅尼曰。
大師御說曰。根本如文。但稍開二腕作之。名爲蓮花杵印也。
南無曷囉怛那哆囉夜耶(一)南無阿利耶(二)婆盧羯帝爍鉢囉耶(三)菩提薩跢婆耶(四)摩訶薩跢婆耶(五)摩訶迦盧尼迦耶(六)唵(七)薩皤羅罰曳(八)數怛那怛寫(九)南無悉吉㗚埵伊蒙阿唎卽婆嚧吉帝室佛楞駄婆(十一)南無那囉謹墀(十二)醯唎麽皤哆沙吽(十三)薩婆阿他豆輸明(十四)阿遊孕(十五)薩婆菩哆那麽婆婆伽(十六)麽罰特豆(十七)怛姪他(十八)阿婆嚧醯(十九)嚧迦帝(二十)迦羅帝(二十一)夷醯唎(二十二)麽訶菩提薩埵(二十三)薩婆薩婆(二十四)麽羅〃〃(二十五)麽麽醯唎駄孕(二十六)俱嚧〃〃羯懞(二十七)度嚧〃〃罰闍耶帝(二十八)麽訶罰闍耶帝(二十九)陀羅〃〃(三十)地唎尼(三十一)室佛囉耶(三十二)遮羅〃〃(三十三)麽麽罰麽羅(三十四)穆帝灑(三十五)伊醯移醯(三十六)室那〃〃(三十七)阿囉嘇佛囉舍利(三十八)罰沙罰參(三十九)佛羅舍那(四十)呼嚧〃〃麽囉(四十一)呼嚧醯唎(四十二)沙羅〃〃(四十三)悉唎〃〃(四十四)蘇嚧〃〃(四十五)菩提夜〃〃〃(四十六)菩駄夜〃〃〃(四十七)弭帝唎夜(四十八)那羅謹墀(四十九)他唎瑟尼那(五十)婆夜麽那(五十一)娑婆訶(五十二)悉陀夜(五十三)娑婆訶(五十四)麽訶悉陀夜(五十五)悉陀喩藝(五十六)室皤羅夜(五十七)娑婆訶(五十八)那羅謹墀(五十九)娑娑訶(六十)麽羅那羅(六十一)悉羅僧阿穆佉那(六十二)娑婆訶(六十三)波摩訶悉陀夜(六十四)娑婆訶(六十五)者吉羅阿悉陀夜(六十六)娑婆訶(六十七)波麽羯悉多夜(六十八)娑婆訶(六十九)那羅謹墀皤伽羅耶(七十)娑婆訶(七十一)摩婆利勝羯羅夜(七十二)娑婆訶(七十三)南無喝羅怛那哆囉夜耶(七十四)南無阿利耶(七十五)婆嚧吉帝(七十六)樂皤羅夜(七十七)娑婆訶。
私云。根本陀羅尼。須用軌說然擧世所暗誦。但有古本仍出之耳。
念誦(先部母。佛眼。若。法波羅蜜可有歟。次白衣等)。次大日(羯磨若五字)。次阿彌陀(全)。次本尊。次五部總。次白衣。次成就明。次諸天總。次馬頭。次又部母。
若修大供者。當壇護摩明可加念之矣。
護摩(多分息災六壇如常)(或隨事餘法但諸尊段有無隨宜)。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部主彌陀尊 本尊大悲者。
千手千眼尊 十波羅蜜菩薩 白衣大白衣。
多羅毘俱知 蓮花部聖者 內外八供養。
四攝菩薩等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私云。師說云。諸尊段者。五部都法之時可有之。唯修一尊一部之時。於本尊壇都請其眷屬諸尊。仍不可別修諸尊壇歟。
世天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五類諸天衆。唯願降臨此(云云)。
護摩呪(用小呪)。
唵縛曰羅達磨紇哩(師說。以此爲小呪云云。私云。谷六觀音合行記之中。以此爲根本眞言)。
伴僧呪(經陀羅尼)。後加持(同陀羅尼)。
姥陀羅尼經云。若欲求一切願者。當作四肘水曼拏攞心盡蓮花。燒沈水香。誦前身呪。一千八遍。作前十允願印。卽得一切願滿稱心上文云。無願隨心印第十。
准前印(前印者。起立合掌。二大指屈入掌中云云)。屈二頭指。壓二大母指甲。其頭指甲背相著。用前身呪(云云。大陀羅尼是也)。若欲一切人歡喜者。作前第九歡喜摩尼隨意明珠印。誦大身呪。呪烏麻二十一遍。又一呪一燒。滿一千八遍。卽得一切歡喜。上文云。隨意明珠印第九。起立合掌。當心。以二大指。雙屈入掌中。餘四指直竪合掌當心。誦前大身呪(云云)。
若有方邑疫病流行。當作四肘水壇。取好好牛蘇。呪一百八遍。乃至持一呪一燒。滿一千八遍者。卽得一切災疫悉皆消滅。
又取蘇小分。與疫病人食之。隨卽除愈。昔罽賓國乃疫病流行。人有得病。不過一二日。卽已命終。有婆羅門眞帝(智通本云眞諦)。起以大慈。施此法門。救療一國疫病之者。應時銷滅其行。病鬼應時出國。當知驗耳。
私云。此法不云用何印。可用總攝身印歟。
總攝身印。第一先起立端身並脚齊立。右脚微曲少許。先以左手舒下。以無名指中指並著掌中。小指食指以大母指散舒仰掌向上。次以右手亦然。當屈肘臂而與膞齊掌面向外(云云)。
私云。此印●●口中出之。而有爲祕印。之潤色事也。
若有男子女人。一切業報命根盡者。作前滅盡定印。日日供養。燒沈水香。誦呪一呪。一稱所爲人名字滿一千八遍。卽得轉業障。昔波羅奈國有一長者。唯有一子。壽年只令十六。至年十五。長者夫妻愁憂憔悴面無光澤。有波羅門巡門乞食遇見長者。問曰。何謂不樂。長者具說上因緣。波羅門。答言。長者不須愁憂。但取貧道處分謨子得壽年長遠無矣。于時波羅門作此法門滿七日夜得。閻羅王報云。長者其子命根合十六。已十五唯有一年。今遇善緣得年八十。故來相報。爾時長者夫妻歡喜。[殸/止]捨家資施佛法僧。當知此法不可思議(云云)。
上文云。入滅盡定三昧印第十一。
准前印。直竪散頭指大母開掌。此印我在因地之時。有恒河沙諸佛如來授我此印。令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大身呪(云云)。
治病合藥經云。若有小兒患夜啼不安眠者。其兒目下書鬼之字。呪三七遍。三唾卽差息。又云。若有小兒患舌腫不能哺乳者。取東桑汁。呪一百八遍塗舌立愈。
又云。若有小兒口中生瘡不能食者。取黃蓮根細搗蒒下以和子母乳汁。呪三七遍。塗口瘡上卽差。
若有女人。臨當產時壽(智通本作受字)大苦惱。當呪蘇二十一遍。令彼食之。必定保命安樂生。所生男女具大相好。宿植德本。衆人愛敬。常於人中受勝快樂。千手千眼陀羅尼經云(伽梵達磨)。若有夫婦。不和狀如水火。取鴛鴦尾於大悲心像前。呪一千八遍。身上帶彼此印。終身歡喜相愛敬。
又云。若有被虫食田苗及五菓子者。取淨灰沙。呪一千八百遍。散田四邊。虫卽退散也。菓樹兼呪水。灑著樹上。虫不散食果也。
私云。以上前行法中。抽要抄之。
四印。一印。理趣經等。行法旨趣可問明師。
依胎藏界行此尊者。
經疏之中不云此尊。玄法。青龍。攝廣軌等。蘇悉地院別名不空鉤之。次云。千眼觀自在(云云)。不明印明。現圖安同院之北終。波藪大仙在左。功德天在右。師傳云。此尊觀音院一具也(云云)。
都壇。
尊位。
種子。●(胎圖)●(普)●(初。云云)。然和上御說
三形。寶珠(圓堂本)。或說開敷蓮花。
師傳云。一一所持之物。隨祈請之事爲三形(云云)。尊形如下抄之。
印明如上出之。
●● ● ●●●● ●●● ●● ●
梵號。
沙訶沙羅(二合)布若阿利也(二合)縛路吉帝濕波(二合)羅
或云。沙訶沙羅播抳沙賀沙羅沙乞。
密號。大悲金剛。或記云。又清淨金剛。
波藪仙。印相。卽以施無畏形(右手)。以虛空輪持水輪第二節。是一切諸仙人印是也。彼眞言曰。歸命嚩斯瑟吒(二合)㗚?(二合)娑嚩(二合)賀(引)。
右印出經。明出青全軌。
功德天。印相八葉印。心眞言曰。歸命唵摩訶室哩(二合)野曳娑嚩(二合)賀(引)。
右印明出毘沙門經。
別壇。
蓮花部別壇(云云)。
以本尊安中。移部主居勢至之處(云云)。
押紙云。
T76019501.GIF
右曼荼羅依儀軌意私以圖之。四攝記又出馬頭·不空羂索蓮花鎖·蓮花俱摩羅四菩薩。其印相同金界羯磨會四攝。彼令縛此蓮掌以爲異。眞言終。弱吽鑁惡惡。同羯磨會。具可見軌。
行法雖依三部以此曼荼羅爲通用本尊亦有何妨乎。
依蘇悉地行此尊者。
私云。行法如十八道。成身並曼荼羅可依本軌。部主部母成就明王用蓮花部(更問)。
唱禮。
三身。白衣。南無曼荼羅主(云云)。
馬頭。大小自在。三部。
道場觀。
樓閣中有大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中有●紇哩字。字變成蓮花形。形變成千手觀世音菩薩。黃金色二十七面(或經云。三十一面)。每首有髮髻冠鬘。三十二臂。印契器杖等如經(但說四十一拾面有四十二)。九百五十八臂。平掌舒重重輪環猶似圓光。每掌有一眼。蓮花部聖衆眷屬圍繞。
私云。谷說云。紇哩變成開敷蓮花。蓮花變成千手觀自在菩薩(云云)。
一形像幷曼荼羅。
軌云。或於山間勝地閑靜之處。或於清淨伽藍及舍利塔前。修治積室塗拭壇場。周匝懸幡上施天蓋。於壇西面安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像。持誦者於壇東對像敷茅薦爲座。或坐厚脚少床。壇上分布曼荼羅。列諸聖位。
又云。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十波羅密菩薩。周匝圍繞。八供養菩薩各住本位。於寶樓閣四隅白衣·大白衣·多羅·毘俱胝等四大菩薩。各與無量蓮花部衆前後圍繞。諸天八部以爲眷屬(云云)。
私云。大師御說云。問。十波羅蜜菩薩爲在觀音南。爲當在觀音西答。十波羅蜜菩薩壇在右邊前。餘四依次別惠在左邊。餘四依次第。其觀自在位不定。依四成就隨方所置(云云)。
姥陀羅尼經云。其漫拏羅。當於寺內。或迴山間。或秋泉林邊。方同八肘穿去根木·惡土·瓦石·骨等。然以好土堅築平治。起基一肘。復以瞿摩夷香水和黃土。作泥如法。塗摩分爲四院。其內外院各開四門。當中一院方闊三肘。當於心上畫一方同二肘一百八輪寶輪。又於寶輪心上畫一肘三十二葉大開敷七寶蓮花。又繞輪外四邊遍畫火焰。次於院四角角別各畫一開敷蓮花。四花臺上皆畫一如意珠。四珠上遍畫火焰。又於三十二葉大蓮花。臺上置一白旃檀觀世音菩薩麽訶薩像。次分第二院。令闊一肘四面共分八隔。四角隔各畫一開敷蓮花。又於一一蓮花臺上。各畫一三級寶須彌座。先於東北角座上畫坐大自在天王。次於東南角座上畫坐那暹延天王。次於西南角座上畫坐大梵天王。次於西北方角座上畫坐帝釋天王。復於四面隔間。共畫十六寶花花鬘。次分第三院。當闊二肘。唯畫青色金繩界道。金花莊嚴。次分第四院。亦闊一肘。復於四面共分二十八隔。於一一隔皆畫開敷蓮花。又次第於一一蓮花臺上各別畫金剛杵印。三戟叉印。鉞斧印。刀印。劍印。螺伏突印。羂索印。棒印。傘蓋印。如意珠印。閻羅王棒印。毘那夜迦棒印。槊印。輪印及種種手印。是諸印上皆繞遍畫火焰。又當南門隔中畫焰魔王。次當西門隔中畫水天神。次當北門隔中畫俱癡(無計反)羅天神。次當東門隔中畫俱摩羅天神。次於四角各依本位畫四天王神。皆令面目大瞋怒相。幷畫神僕從。次分第五院。亦闊一肘。於其四面共畫一百八箇種種菓樹花樹寶樹。又於四角。各畫一寶須彌山。於其四門中亦各畫四大海水。其壇內外院地皆作青色。壇內外界等闊三寸。遍於界上皆竪頭畫金剛杵印。頭刄相次。復於西門南階側擘開一門。呪者出入。復次以千手千眼觀世音像。當壇中心面東懸置。復以千手千眼經。置於三十二葉蓮花上白檀像前(云云)。
又云。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變像者。當用白氎縱廣十肘或二十肘。是菩薩身作閻浮檀金色。面有三眼。臂有千手。於千手掌各有一眼。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匣。一手把寶印。一手把錫杖。一手掌寶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花。一手把羂索。一手把楊枝。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澡灌。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押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掌中各執種種器杖等印。或單結手印。皆各不同。如心經說。手腕一一各著環釧。身服天妙寶衣。咽垂瓔珞(云云)。
又云。又一本云。此土無好白氎。有者但取一幅白氎亦得圖。畫其菩薩身當長五尺而有兩臂。依前第五手臂印法亦得供養。不要千手千眼。此依梵本唯菩薩額上復安一眼(云云)。上文云。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千臂總攝印。第五起立並足先仰右手掌。五指各相附後以左手掌仰押右掌上當心著。此印力能摧伏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魔。呪曰。
怛姪他(一)婆盧枳帝(二)攝伐囉耶(三)薩婆咄(徒納反)瑟吒(四)烏訶耶彌(五)莎訶(六)。
千臂經上云。次說造像法。謹案西國梵本。造像皆用白氎廣一丈六尺長三丈二尺。菩薩身作檀金色面有三眼。一千臂。一一掌中各有一眼。正前面身有十二臂及左右兩傍總一千臂。中十二臂。一手把鐵釼與身齊。一手把蓮花臺亦如釼長。一手把滅罪印。一手把澡灌。一手把羂索。兩手合掌當心。又申一手向下施無意手。更一手出無盡寶施貧人。又一手出甘露施餓鬼。前十二手中各各把物作法擬拔濟衆生。菩薩一手臂手。復各各執大作印降魔。若令人畫菩薩像。采色中不得著膠。以薰陸香乳汁和采色。菩薩頭上著花冠。身垂瓔珞。又有一梵本云。此處無好大白氎。但取一幅白氎菩薩身長五尺。前兩臂。傍無千臂亦得供養。不要千臂。此亦依梵本說。菩薩額上必須安著一眼。若不安。案梵本云。夫菩薩相好。若安額上一眼作像法用卽得具足相好(云云)。
千手經云。如意珠。羂索。寶鉢。寶釼。跋析羅。金剛杵。施無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寶號。寶箭。楊柳枝。白拂手。胡瓶。榜棑。鉞斧。玉環。白蓮花。青蓮花。寶鏡。紫蓮花。寶篋。五色雲。鍕持。紅蓮花。戟矟。寶螺。髑髏杖。數珠。寶鐸。寶印。俱尸鐵鉤。錫杖。合掌。化佛手。化宮殿。寶經。金輪。頂上化佛手。蒲桃。
有其千條。今粗略說。少耳(云云)。取意抄之。
圖云。黃金色。二十七面(五重)。正面之左面忿怒相。右如例。次二重各七面。次二重各五面。每首有髮髻冠鬘。最上正中一面(佛面有肉髻其頂有化佛)四十二臂。印契器杖等。九百五十八臂手掌。舒重重輪環宛似圓光。每掌有一眼。左第一手當脇持紅蓮。右第一手對左持青蓮。次左右二手當心合掌。次左右第三手仰臍前結妙觀察智印。從左第四手執持寶篋。玉環。如意寶。寶螺。羂索。軍持。弓。榜棑。鉞斧。紫蓮。三?。鈴。一?杵。楊柳。金輪。白拂。日輪。戟矟。宮殿等十八物。從右第四手執持寶鉢。第五手施無畏。梵篋。蒲桃。數珠。胡瓶。箭。釼(有炎)五色雲。白蓮花。寶印。三股杵。髑髏(有柄)鏡。鉤(頭有花)月輪。錫杖。化佛等十七物(云云)。前本坐寶蓮花。後本坐赤蓮花(云云)。
私云。經說圖樣互有存沒。所謂經有頂上化佛。手圖中無之。圖有妙觀察智印。經中無之。經云跋折羅者圖三?杵歟。經云金剛杵者圖一?杵歟。寶鐸者當圖三股鈴。經云寶經者當圖梵篋。凡經四十一手。圖四十二手也。又世流布像四十二手異經幷圖。所謂定印上安寶鉢。無別寶鉢手。又頂上化佛。在左方對右化佛手也。經說。圖樣。世間普通像。皆不同也。更可勘之。
一功能。
千臂經上云。爾時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我前身不可思議福德因緣今蒙世尊與我授記。欲令利益衆生起大悲心。能斷一切繫縛。能滅一切怖畏。一切衆生蒙此威神悉得離苦因獲安樂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滅後五百世中。能於日夜六時。依法受持此陀羅尼法門者。一切業障悉皆消滅。一切陀羅尼法悉皆成就。我今念報世尊恩德。隨於何等乃至村城國邑聚落。或於山野或在林間。我常當隨擁護是人。不令一切鬼神之所嬈害。爾時觀世音菩薩又白佛言。世尊。後五百歲中。衆生垢重薄福者。多不能專念。設有受者或被鬼神之所侵害。今我以佛威神。廣爲一切衆生饒益。一切衆生安樂。天人阿修羅等爲說陀羅尼法乃至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因此陀羅尼法得阿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惠念受持此陀羅尼法者。此人現世口說流利。無所質礙惠辯通。於一切天人中最爲第一。聞者歡喜悉稽首。所在處常得見佛法僧有所言說。人皆信受。爾時世尊讃言。善哉善哉。汝等如是利益安樂天人阿修羅等及淨業道。我今以智印印之。令汝永不退轉(云云)。
姥陀羅尼經云。我亦曾見過去毘婆尸佛。現斯千手千眼大降魔身。世尊。我今復現是千手千眼大降魔身。於千臂中各現化云一轉輪王。爲同賢劫千代轉輪聖王。於千手千眼中各現化出一佛。亦同賢劫千佛等出現故。世尊。菩薩降魔身中此身爲最上。
千手經云。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常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爲一切衆生故。說此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如是言。汝當持此神呪。普爲未來惡世一切衆生作大利益。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呪故超第八地。卽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衆生者。令我卽時身上生千手千眼具足發是願。已應時具足(云云)。
又云。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誦持大悲神呪墮三惡道者。我誓不取正覺。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名爲大悲心陀羅尼。一切十惡五逆悉皆滅盡。唯除一事。於呪生疑者乃至少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卽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
又云。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也。一者不令其人飢餓困苦死。二者不爲枷禁杖禁死。三者不爲怨家讐對死。四者不爲軍陣相殺死。五者不爲虎狼惡獸殘害死。六者不爲毒蚖蛇蝎所中死。七者不爲水火焚漂死。八者不爲毒藥所中死。九者不爲蟲毒害死。十者不爲狂亂失念死。十一者不爲山樹崔岸墮落死。十二者不爲惡人厭魅死。十三者不爲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者不爲惡病纒身死。十五者不爲非分自害死。十五種善生者所生之處。一者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國。三者常値好時。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純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遂。十三者龍天善神恒常擁衞。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云云)。
又云。是神呪有種種名。一者廣大圓滿。一無礙大悲。一救苦陀羅尼。一延壽陀羅尼。一滅惡趣陀羅尼。一破業障陀羅尼。一滿願陀羅尼。一隨心自在陀羅尼。一速超上地陀羅尼。
又云。一切患苦營身者以此陀羅尼治之。無有不差者。此大神呪呪乾枯樹。尚得生枝柯花葉果。何況有情有識衆生身病患治之。不差者必無是處。若不過去久遠已來廣種善根。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
大乘莊嚴功德寶王經云。若人恒念大士名。當得往生極樂界。面見無量壽如來。聽聞妙法。證無生歸命蓮花王。大悲觀自在。大自在吉祥。能施有情類。示現百千臂。其眼亦復然。具足十一面。智如四大海。
此經。奝然歸朝之時。隨身一切經內(云云)。
千手經述祕云(山王院御撰云云私云有疑)。
十種勝利。
一者爲諸衆生得安樂故。五濁亂漫無安無穩。八苦逼切。有苦。有憂。唯觀音大悲救此苦。無礙心呪與安樂故。
二者除一切病故。四大乖違。四百四病乖起。五情動亂八萬四千並發。大士獨誘四蛇嗔。安五蘊身。呪力能除業病施輕利故。四百四病者。十惡各十。則爲百惡。以此爲因有四病並本四大成四百四病。
三者得壽命故。命根體卽壽。一切有情皆愛壽命。非想八萬異熟。非無中夭怖。阿鼻五劫報。命悲斷絕時。矧手人間一九橫夭諍競逼。一期連續三五惡死並起。言趣生體非唯十善帝王愛壽。最貧乞人亦惜命。非無畏者。誰與要非大悲力豈持壽。
四者得富饒故。衆苦逼身。不如貧乏苦。如經云。貧窮在人間。實過於死苦。彼須達有七貧悲。勝軍有不飽苦。況黥首乎。是故爲救苦貧。得富饒。故說。
五者滅一切惡業故。謂流轉三有專依惡業。一念業不失必感報。如經云。業報莊嚴身。隨趣暫不離。不失法如春。亦如屓財人。如律偈云。假使經百劫不已因緣。遇會時。果必自受。一日中猶起八萬四千惡念。況一生耶。若非大悲力。誰請淨消滅方法。非總持功德者。如何斷流轉因。
六者離障難。障者三障。難者八難。此能障道。爲出離作難。乃至一切世事。隨事障難。非一總持有破難力。無礙稱寧唐設哉。
七增長白法諸功德故。謂稱善爲白法。名惡爲黑法。欲界散地善弱惡強。設雖有白法。不能增長故。
八者成就善種。一切衆生。心中雖具性得善種。若不得修善根。不能成就菩提道法。今總持中含藏萬善。一經其耳者。殖佛種。再口持誦者進大道故。
九者遠離諸怖故。謂衆生怖畏其數無量。惡獸毒蟲之蚩。邪魔鬼魅之儻。王賊治罸之恐。百病夭死之怖。如是怖畏。呪禁能除之故。
十者能滿希求故。謂八苦中有求不得苦。一一所求難稱記。其中南洲貪求於飮食衣服。招受苦因。希望珍寶資財。企憂惱緣。爲一期生。結無量劫生死業。爲電光身。殖長時受苦流轉種。帝公司馬寃[氵*麦]萬民。西施揚妃嬌生百媚。爲希求衣食故。不知當來苦果流轉也。如意之心呪。滿二求大悲之功力。斷當苦。爲如是未曾有益大悲內薰利生現外。忩忩欲說耳。
又云。除難產難。三藏師云。天竺有長者。婦人懷妊。臨產時身體分裂。不得生。經三日忽死。父母渧泣。醫術不得其驗。祈天無其感。時有一人大乘沙門。從乞求見家中不悅。問其由。具答。沙門曰。我有祕方。名千手陀羅尼。稱觀世音自在名誦之。必蘇起生男兒。長者感夢有異。沙門語曰。汝令念誦大悲明呪。故所生男得八十壽福。爲國補相無橫夭。其後兒長。大如夢感。子孫猶在。臨產婦歸命觀音。必滿所求。遊印度日所聞也○。
又云。除龍鬼神行毒熱病難。如三藏師云。毘舍離國。疾疫流行。人民妖死。王臣聽梧無治。漸經三箇年時。我尋聖跡到彼國。王臣相語此事。卽令畫千手千臂像於干前。誦呪百中除疫難國王大臣皆歸命歡喜。隣國歎異(云云)。
又云。昔印度有國。隣國王起四兵。向境時。其國王作千手像高五尺。於像前誦呪。敵自靜收兵歸國。兩國得和順。其國五穀豐饒無怨。其像傳此土現有(云云)。
又云。昔聞一比丘乞食。至大波羅門家。時彼家遇大惡病。爲惡鬼被擾惱。腹脹面目腫。百病現前。比丘適入家。屋棟忽摧折。打破水瓶。捊牛絕靷四馳走。爾時波羅門作念。斯不祥不吉之人來入我家有此變怪。卽前比丘曰。不吉人也。比丘知波羅門心。問。汝頗見家內諸子病子不。答言先見也。又問。何者惱亂哉。答言推之鬼病也。比丘言實爾也。汝當知我負千手大悲像來此屋。故夜叉惡鬼恐怖我故逃避。以是汝家梁折瓫破。鬼旣去彼得安隱。卽如比丘所言。一時除差。鄕里皆信受。以負像至家尚爾。況自造像。於像前誦呪滿一千遍。豈不除難耶(云云)。
又云。延壽陀羅尼。如三藏師云。昔天竺有一波羅門。生一子端正無比。相師見云。此子雖端正年只十八。旣十七只今一年許。父母聞不悅。時有一道人。到波羅門家。不悅問云。如何汝不悅。答。上下。道人言。我有長生不死藥。名千手大悲呪。如子若誦持者。必得長壽。卽歡樂依教。誦持七日後。夢有一冥道來。告波羅門。汝子依誦呪力得八十年壽。迺知寔有神驗。
又云。一。名觀自在。如方廣曼殊室利經言。種種身。乃至異類。二足。四足。無足。有情。無情。三界之身而得度者。卽皆現之而爲說法。爲是故名觀自在。二。羂索以結護爲名。此手中有羂索手。三。千光眼。以千佛眼。照護一切衆生故。略擧三。名逗機應多。如餘經說。爲上根現不空羂索身。爲中根現十一面。爲下根現千手千眼。今文一體三名不同彼經(云云)。
又云。千手經者。超八地之由路。登十地之龍津。與千求之神珠。消億罪之惠日也。淵府不定。以盡其深美。故寄廣大以日也。望月未可以盡其宗極。故假圓滿以稱之。大虛尚不能談其相。故擧無礙以標之。一子未足顯其心。故借大悲以明之。爰有施無畏者。厥號觀世音自在。其果先成其因後現。於空王觀世音佛所。發大悲弘誓。値遇寶藏如來。受成佛記。普現色身。散影於十方。無記化用和光於九道。於過去千光王靜住如來所。一聞大悲心陀羅尼。超第八地。卽發逗物利生願。成就千手千眼。入三有而救四生。交六道而利千群。大悲徹骨。利物薰心。愍彼衆苦。說此救法。可謂引萬行之道首。進菩提之神足。超生死之靈翼。昇涅槃之聖翮。世間如意珠。出世大寶藏。法門幽美妙旨仲去(云云)又云。一聞功超八地。再誓力具千手。發十願滅四超器。誦五反除億劫罪。大聖威德。最大神呪。功能揭焉。持章句者。諸佛授手教淨土。誦總持者。善神運足。加守護。開大悲門。閉三惡戶。然五障器成丈夫體。滅十五惡死。得十五善生。懺悔所不能通罪業。唯心呪自滅。含一句於無邊密義。過現諸佛密壞傳授聖觀音大士爲利今復興此妙說。大梵高問慇懃請相貌。自在秀答巧辯說形狀。以千手爲救。以千眼爲照。二十八部分番擁護。無邊善神立願。專持意趣無量。略叙一致耳。
補陀落山文。
述祕云。補陀落山者。或言補陀落。三藏諸師前後翻名不同。或翻小白花山。白花樹行列妙香普薰故。或翻日照山。此山秀高。日光照故。花嚴稱光明山。花樹常有光明照曜枝條花菓故。羅摩伽經。名金剛輪莊嚴高顯。卽指此寶山。若依天竺正文名甫多羅山。此無正翻。以義翻。名小樹蔓莊嚴山。少樹雜雜而峯列。蔓草茂茂而谷滋。故以無正翻故。諸師異譯不違理。山孤絕上廣下狹。如妙高層級。瀧水迴山。三十匝帶五雲而遠落。白浪灑砌七萬里。綵三臺而遙聳。隨見有隱顯。動靜如有心。草木叢竹色爛金銀而高位。薛蘿青苔。露貫碧玉。而懸落舍利。迦陵群飛而馴聖衆。孔雀鸚鵡竝遊交天人。獅子與虎胒交而含慈。猛獸毒虫相視而無害。皆聞法音同含慈悲。又每洞有仙室。列眞之所都。群聖之所宅。善財於西埵。受大悲行解脫法門。總持於中臺。聞圓滿陀羅尼章句。雖遠刹有感自通。雖居一嶋無應自隔往來。聖衆連連以不絕還詣。神仙類類常在亦迴利生山也。如安住長者說偈言。
海上有山多聖賢 衆寶所成極清淨。
花菓樹林皆遍滿 泉流池沼悉具足。
勇猛丈夫觀世音 爲利衆生住此山。
如禮讃觀音偈言。
海崖孤絕衆寶山 淨刹莊嚴甚可愛。
觀音爲首諸賢聖 放光說法歸眞諦。
八功德池生妙花 五色綵浪並起對。
異類群生同居止 馴大悲故受教戒。
若讃此山諸功德 窮劫不能盡崖際。
能所不二顯理故 我等歸命生彼界。
又山基有民海人。[卄/叵/月]葦而作居。編竹而排戶。若有祈請觀音時。或現異學身。或現自在天形而爲說法。居一鳥而不見正容。海岸孤絕山者。羅摩伽經又云。孤絕山臨蒼海上。水落白雲中。岸孤?人絕跡。光明國人眼見無能到。山記云。頂四邊亞中央凹。地平如佛掌。向西開居。左右有樓殿。前後有寶樓閣。四面相峙接簷比甍。中央宮殿是以說法所(云云)。
又云。所言莊嚴者。寶幢周匝而遠列淨幡。蓋飄颯而遙懸中天。前有沼池。瑠璃水湛八功。波梨波疊四德仙。雲靆五色神霞綵綠空。鳥雁鴛鴦雙趐。群遊魚龜鼈交首戲跳。皆莊嚴會場。補翼大士耳(云云)。
千手下。第二十六。
康正元年八月二十三日書寫了。
承應三月十二日書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命傭書寫之。
台嶺兜率溪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亨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二十七。
馬頭法。
一支度。
註進。
馬頭觀音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面(可有半疉)。酥。蜜。名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具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軌云。燒諸名香。沈水。薰陸。旃檀香等而供養之(云云)。
雜色幡蓋。寶鈴。珮鏡(四十五燈)。粳米。乳糜。供八龍王(云云)。
護摩物。胡麻人。稻穀華等。蘇蜜相和(云云)。
已上集經意可見之。
註進。
馬頭觀音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脚(或二脚)。禮盤一面。半疊一枚。蘇。蜜。名香(沈水薰陸丁子)。壇供(如常)。
燈油(如常)。白布一端(壇敷料)。小桶杓各二口。折敷二枚。長櫃一合(房裝束等)。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仕一人。見丁(已上衣人供淨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集經云。從白月十日起首。食大麥乳糜。後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三日三夜斷絕不食(云云)。
一行法。
何耶紇利婆觀世音菩薩法印品(唐翻馬頭)。當部(印卽有八呪有十六)。出集經第六。此中說護身結界等印。幷畫僧壇法等。
馬頭儀軌內云。何耶揭梨婆觀世音菩薩受法壇。此中所說。印明形像。同於集經。
池上大原私說未見。附集經而記略行。以蘇悉地備首尾耳。
先莊嚴道場。
經云。於清淨處。作一水壇。縱廣四肘(云云)。懸於種種雜色幡蓋。寶鈴珮鏡。幷諸金銀種種。間錯嚴飾道場。其道場中。立五色壇(云云)。
次安置尊像。次辨備供物。
經云。八龍王唯以粳米乳糜供養。以外餘者種種飮食供養亦得。然四十五燈(云云)。
次前方便(如常)。
唱禮。
南無三身。白衣。
南無曼荼羅主阿梨耶賀野紇哩嚩冒地〃〃〃(三反)或。阿濕嚩(馬)摩薩頗(頭云云)。
南無曀迦[女*耶]舍目佉冒地〃〃〃〃。
大小自在(或此上南無五大明王〃〃〃)。
〃〃難陀婆素難等八大龍王。
南無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遍照如來。
本尊界會 賀耶紇哩嚩 觀自在尊。
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云云)。
次五大願。次三部三昧耶。次本尊身印。次同心印。次頭印。次頂印。次口印。次牙印(已上六印如經幷軌或略之)。
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上。金剛牆之內。在七寶樓閣。垂諸寶玉。繒綵。旛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兩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飮食。摩尼爲燈(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
想。樓閣中在大壇。上在五色界道(白黃赤青黑)。界道開四門。壇中心有蓮華座。座上有●㙳字。放大光明遍無量世界。所有受苦衆生。遇光明照觸者。皆得解脫。此字變成白馬頭(或三馬口云云)。或一頭口。口變成馬頭大威怒王。有四面二臂。中面頂上作碧馬頭。仍令合口菩薩頸下著寶瓔珞。項背圓光數重色作臂釧。天衣周匝。莊嚴端身。正立紅蓮華上。正當東門。作蓮華坐。安十一面菩薩。正當北門。作蓮華坐。安八臂觀世音。南方更無花坐。作八龍王(云云)。行者在閣前。對本尊(云云)。
次輪壇。次治路。次振鈴。次送車輅。
次十一面菩薩印。
二手合掌二中指直竪頭相捻。直竪二頭指相去四寸半。並二大指直竪。無名指相去一寸八分。二小指直竪相去五寸。頭指來去。呪七遍已。漸屈頭指入掌(云云)。眞言曰。唵(一)阿嚧力(二)迦莎訶(三)。
次八臂觀音印。
二手外縛。以二小指竪相合。並二大指相著屈怒大指。來去(是馬頭身印也)。眞言曰。唵(一)夜勢夜輸誓(二)莎訶。
次八箇龍王印(用上印)。
眞言曰。阿羅闡都(四)莎訶(五)。
次十二大天總印明(如常私加之)。經軌無之。
以上印。各明末加曳醯呬句。可奉請之。
次請車輅。次迎請本尊。
結蓮華部召請印。而眞言末加阿利耶訶野訖哩縛曳醯呬之句。
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上方結。次火院。次閼伽。次華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用蓮華部讃。大原甚密抄出讃。是有別軌。見其讃。千手軌內四供歌菩薩眞言也。在所出印是也)。
唵跛娜麽(二合)礙(引霓以反)帝(一)誐(引)娜儗(准方)多(二)布(引)若(引羅反)三麽曳(引)吽(引三)。
次入三摩地(定印)。
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白馬頭。漸舒漸大擧體成馬頭。變成本尊。相好莊嚴具足圓滿。
次根本印。
經幷軌。出身印。心印。最勝心明王經說二印。如在記之。
經云。馬頭大法身印。兩手。食指以下三指向外相叉。指頭各博著手背。合掌以二小指並竪相合並。二大指相著屈怒大指來去。呪曰。唵(一)杜那杜那(二)摩他摩他(三)可駄可駄(四)訶那揭利婆(五)鳴?泮(六)莎(去音)訶(七)。
馬頭法心印。以二手食指以下四指向外相叉。指頭各博著手背。合掌並二大指相著各屈一節。勿著食指。大指來去。呪曰。唵(一)阿密唎都知(二)婆(去音)婆(平音)鳴?泮(三)莎(去音)訶。
右二印明儀軌同之。
最勝心明王經云。馬頭觀自在菩薩眞言。
唵阿沒哩(二合)都納婆(二合)嚩吽發吒。
內縛竪二空稍屈其上節。是馬頭印(眞言如前說)。內縛風甲合二空。空亦並竪是第二心印(云云)。
右二印。初印有眞言。後一印不說眞言。更可尋之。
二手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於掌內各甲相背竪。開二大指。以印左轉三匝。心想辟除諸作障者。一切諸魔見此印已退散馳走。以印右旋三匝。卽成堅固大界。唵阿蜜哩(二合)都納皤(二合)縛吽發吒(半音)娑縛(二合)訶。
右一印明出悉地之中。
先金剛合掌。竪合二中指。以二頭指。各拘名指頭頭指各中指上節小指並竪入掌中。二大指並竪與小指聚。密言曰。唵婀蜜哩(二合)姤納婆(二合)儛納婆嚩吽發吒。
右一印明出十一面軌。
次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本尊。十一面。八臂觀音。蓮花部母。諸天總。八龍王。成就明。次又部母)。
裏書云。有次第念誦。大日白處尊。本尊。不空羂索。當壇護摩明。隨事可加用。
護摩(息災。增益。隨事修之。師曰蓮花部尊。大旨謝增益可修之)。
先火天壇。次曜宿段。本尊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 馬頭觀自在 十一面菩薩。
八大龍王等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段(有無斟酌)。世天段。
護摩呪。
可用悉地之中明。若阿嚕力迦。
伴僧後加持(同可用上明)。
次入三摩地(定印)。
●字因業不可得義。空點大空行三昧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白處尊若佛眼)。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祈願。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以上依悉地行法了。
依胎藏行之者。
勘大日經具緣品疏之中。說其身相。密印品中。說印眞言。普通藏品。又說眞言。祕密曼荼羅品明明曼荼羅相。玄法。青龍。廣。攝軌等。形像印明。皆共說之。現圖之中安觀音院。
都壇行法(如常)。
尊位。右方觀音院第一行第一(勝三世北。大明白身西。現圖胎軌列名觀音次擧之)。
種子。●(言)●(種)●(大)。
三摩耶形。馬口。白馬頭(同堂本)。
尊形(在左抄之)。
梵號(如上唱禮之中出之)。
密號。迅速金剛。噉食金剛。
大日經第四(密印品)云。如前印(私云。三密抄云。如前言難定)。
印明屈二風輪。置虛空輪下。相去猶如穬麥。是何耶揭哩嚩印。彼眞言曰。歸命(一)佉娜也畔惹婆破(二合)吒也(二)莎訶。
釋十云。馬頭印。作三補吒。屈二風指。令甲去。空指根下授一麥許。不相著。其二空指。並竪稍仰其甲頭是也。
眞言。佉駄耶(噉也。言噉食諸障也)畔闍(折碎也)薩破吒也莎訶(謂打磬障人四散也)。
又第七(藏品處)云。馬頭眞言。是蓮花部忿怒明王。如觀自在菩薩於一切法界門。以普眼遍觀而得自在。今馬頭尊。還以此觀自在力。從一切法界門。大摧三障。拔苦衆生馬頭卽是大精進義也。最初吽字義同前。
釋。私云。前眞言之中吽字。云吽字本體是賀字門。賀是因義。卽是蓮花臺藏下有塢聲。是萬行鬢蘂。上有大空點。故具足開敷。只以此誠諦之言。恐怖諸障。是蓮華部忿怒義也。佉駄耶噉食義。畔惹是破壞義。颯頗吒野是破碎令盡義。皆轉釋吽字。謂以此蓮華。忿怒。噉食。三垢。破壞。三障。令摧碎無餘也。若從一法界門。卽摧障不盡。今從一切法界門。是故[歹*爾]滅無遺。然此眞言正以佉(引)字爲體。佉(引)是不可得空。長聲呼之。卽是三昧。萬行皆用不可得空。爲方便故。猶如虛空不可破壞。除諸法實相之外。一切皆噉食之。次云。娜者是施義。言所以驅除垢障之意正欲以如此除垢障。遍施衆生也。餘字門。當分別說之。
胎軌云。卽如白處尊(上文白處印云定惠虛心合掌空水入月中)。
移風空輪下相去如穬麥(諸軌同之)。
眞言同經。但初安唅吽字。此眞言密印品無吽字。藏品有吽字。無含字。青龍玄法軌。有唅吽二字。無量壽軌云。二手合掌。二頭指。二無名指。屈入掌各相背並。二大指微屈。勿著頭指。
對記云。馬頭明王印。海大德說。虛心合掌二水二風屈入月。指各勿著背也。二空並直竪也。三誦頂散。師說云。此明王是蓮花部明王也。蓮花部中以此明王。一切作業加持也。胎藏界中。以不動明王。用一切辨事加持。金剛界中。以降三世明王。一切辨事加持(云云)。意大德說。同海說。但二空直並竪云去風如麥許。
傳法記云。馬頭印。虛合二水內背相著。二風相屈端不相著。二空並竪。勿著風指。
法性記云。先虛心合掌。二水屈入月內。二風屈相背入月。此二指背少相去如大麥。二空並直竪稍仰其甲頭。
或記云。先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入於掌中。母指與頭指之間小許相去。
私云。師傳云。馬頭根本印明十八契中在之(云云)。又云。馬頭十字明者。唵阿蜜哩都明是也。其密抄之中眞言口授者。卽此眞言也。
二風二水甲背合。或不著間如牙也。二大指並屈虎口令如馬口。開二大指如唇。或二大各開立如耳。
唱禮(八葉。九尊。佛眼。本尊。次次如常)。
護摩呪(藏品。種子心。歸命。●若十字明)。
番僧幷後加持(胎軌明可用之)。
馬頭別壇。
經云。何耶揭哩婆如法住。三角曼荼羅圍繞嚴好初日暉。釋云。若作馬頭曼荼羅者當在三角中置之。在外三重曼荼羅亦皆隨之作三角也作此時。何耶紇哩嚩在中。卽移觀音居勢至之處。餘眷屬圍繞之。餘皆迴互可以意得耳。
私云。第二重第三重(如常)。
依金剛界修此法者。
四印。一印。理趣經中。觀音壇法可更問之。
又案。金界對受記云。又彼義釋祕密壇中說最初正等覺大曼荼羅。中隨要。以本尊。安中臺。今亦准之。都法大阿闍梨。爲自他願修隨要法。取一尊。安中臺。時准彼修之。以三十七尊。互爲主伴(云云)。
私云。安立三十七尊大曼荼羅。其中隨要。以本尊置中臺。之時作法如此。若以三十七尊以外諸佛菩薩爲本尊時。其意異歟。可問明師。
一形像。
大日經云。晨朝日暉色白蓮以嚴身。赫奕成焰鬘。吼怒互出現利爪獸王髮。何耶揭梨婆。釋云。次於觀自在菩薩下。置何耶揭利婆。釋云。馬頭其身非黃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花。爲瓔珞等。莊嚴其身。光焰威猛赫奕如焰鬘。指甲長利。雙牙上出。首髮如獅子。頂毛作猛吼怒之狀。
玄法軌云。大力持明王。晨朝日暉色。白蓮以嚴身。赫奕成焰鬘。吼怒牙出現。利爪獸王髮惟軌云。吼怒四牙現(云云)。
圓圖云。肉色三面二臂結印立右足也。後本一面四臂二手結印。右手持三?鉤。左手持未開蓮花。坐赤蓮花(云云)。
集經六云。畫作像法。取新瓦瓶未曾用者。染作青色。於其瓶上。畫作馬頭觀世音像。其像身高如來一?(等人一時)。畫作四箇歡喜之面。左邊一面。畫作黑色。眼精緣色。狗牙上出。右邊一面。畫作赤色。名喫呪面。當中前面。作菩薩面。極令端正。畫作白色。離像頂上。懸於空中。畫作青面。口吐寶球。其四頭上。各戴寶冠。其寶冠上。皆化佛坐。菩薩左手把於蓮花。屈肘向上捲在膊前。右臂垂五指。皆伸施無畏手。兩手腕上皆作寶釧。其像頂下著寶瓔珞。身分莊嚴。如餘處說觀世音身莊嚴之法。其像立在寶蓮花上(云云)。
又云。復次更有畫作像法。取淨白縶不得截割。其菩薩身長佛一?(長短正當以人一肘)。總有四面。中菩薩面。極令端正。作慈悲顏。顏色赤白。頭髮微竪如火焰色。右邊一面大咲顏。赤白端正似菩薩面。頭髮純青。三面頭上。各戴天冠。及著耳璫。其天冠上有一化佛。結跏趺坐。中面頂上作碧馬頭。仍令口菩薩頸下著。寶瓔珞。項背圓光數重色。仰左手屈臂手當乳前。把紅蓮花。其蓮花與菩薩頭齊正臨右膊其花臺上作一化佛。著緋袈娑。結跏趺坐。項背有光。右手仰掌。五指皆伸。臂肘手屈。其手掌擎眞陀摩尼(唐云如意珠也)。其珠團圓如作白色。赤色光焰圍繞其珠。於其右手正當珠下面種種寶。其右膊上著弊耶(二合)迦羅者摩(二合君云虎皮)。如著祇支。當右腋下。掩皮結帶。更用虎皮。縵其跨上。以外臂釧天衣裙等。皆如餘處畫菩薩法。如令菩薩端身正立紅蓮花上。空懸寶傘蓋菩薩頭。其上空中畫作種種天音樂具。兩邊空中須陀會天舞蹈供養(云云)。
文殊八字軌云。東北角畫馬頭明王。面有三面。六臂各執器杖。左一手執蓮花。一手執瓶。一手執杖。當心二手結印契。右手上手執鉞斧。一手執數珠。一手執索。輪王坐在蓮花中。大忿怒相現極惡猛利勢(文)。
不空羂索經九云。馬頭觀世音菩薩左手執鉞斧。右手持蓮花葉(文)。
頂輪王經二云。畫賀野紇哩(二合)嚩大明王身如火色。作忿怒形。鼻如猿猴以蛇。莊嚴瓔珞。臂釧膊釧。繫蓮花鬘。作瞻都輪王勢(文)。
熾盛佛頂經云。遍身碧色。放赤色光明。以右手高於頂上。橫把一蓮花。作打勢。左手把軍持印(云云)。
一作成就作法。
集經云。又有一法。當乞食喫大麥乳糜。誦七萬遍。一萬遍時。毘那夜迦卽得被縛。第二萬遍。呪法成就。第三萬遍。卽得安善那摩那熾囉荼法成就。第四萬遍。離地四指而行自在。第五萬遍。昇空而行。第六萬遍。卽得千歲活。第七萬遍。頭髮變作螺髮。親近承事於觀世音(云云)。
又法。日月蝕時。取淨牛蘇一兩。新瓦鉢盛。卽把此鉢。仰看日月呪鉢中蘇乃至猶煖或煙火出。當爾之時。卽飮此蘇。隨欲詣處擧意卽至(云云)。
一功能。
義釋云。此是蓮花部忿怒持明王也。猶如轉輪王寶馬巡履四州於一切時一切處。去心不息。諸菩薩大精進力亦復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勢。於生死重障中。不顧身命。多所獲伏者。正爲白淨大悲心故。故用白蓮瓔珞而自交身也。
集經云。若常誦此呪。一切怖畏得無所畏。所有障悉皆解脫。
或云。是大明王。噉食無明諸障。盡破摧衆生諸恐怖。謂如大馬口海呑納衆流。表示此故。頂馬頭(云云)。
有人云。百川異流。同會一海。設牝馬口不增不減。此觀自在亦如是也。謂諸佛菩薩慈悲方便。種種雖異。悉攝入觀自在身而不增不減。如大海中牝馬口也。是故現馬頭也(云云)。
已上二說用否更可斟酌之。
一卷數事。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白衣。本尊。護摩。三部諸尊。諸天曜宿。
奉供。
護摩供。花水供。飮食供。諸神供。
右〃〃〃〃。
年 月 日。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白衣觀音眞言。本尊眞言。護摩眞言。不空羂索眞言。三部諸尊眞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諸神供。
右謹依。宣旨(云云)。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白衣觀音眞言。本尊眞言。不空羂索眞言。諸天眞言。
奉供。
閼伽供。飯粥供各。
右謹依。仰旨(云云)。
(本云)
承應二天三月二十一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
元祿癸未四月命松安膽寫之。
鷄頭大僧都嚴覺。
行林第二十八。
十一面法。
一支度。
註進。
十一面觀音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有無隨宜)。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二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枸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呂子一覆。長櫃一合(供所雜具。僧房裝束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金。銀。眞珠。珊瑚。琥珀)。
五穀(大麥。小麥。稻穀。小豆。胡麻)。
右寶穀出集經第四。十一面經之中。五香五藥。不出彼經。欲戴之者香藥如常。抑五寶等。須非七日事業壇者。不可用歟。安然和尚御說云。大唐日本。古今傳法。但有一日手印行法。未有七日事業壇。法若不堀地等。多是一日事業水壇(云云)。
禀受師說云。世人皆言。近代所用木壇是水壇意也(云云)。然者。不可出五寶等歟。但近代支度。或出之而置壇。是七日事業壇意歟。若然者亦永不可名水壇(云云)。
私案。蘇悉地經意云。若於人民集會之處。作壇時。其五寶物不應埋之。但置所成物下。若於中庭及與室內。或佛堂中作壇時。亦復如是(云云)。
又檢阿嚕力迦經云。造護摩爐。爐中先下五穀及五寶(云云)。三昧和尚御說云。塗爐之時。先取五丸泥。置軍荼中心想置五寶(云云)。依此等說。五寶等物。置不置。自有二途歟。
名香。沈香。蘇合。檀香(机上)。薰陸(集經)。五色糸(緋縷。白縷。已上結線料隨事可用一)。
註進。
十一面觀音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脚。半疊一枚。酥蜜。名香(沈。白檀。薰陸)。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壇敷料)。小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二枚。淨衣(白色若黃色可隨法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結線(隨事可戴之。糸色如上註之)。
一起首時分。
軌上云。於白月十四日。或十五日。爲我不食。可一夜。
又云。從白月一日乃至八日。
下云。吉日吉辰吉曜。
十一面經云。能於半月半月。或第十四日。或十五日。又云。從白月一日至第八日。每日三時(集經幷神呪心經同每日三時云云)。
疏云。謂白月一日至八日。是卽陽時也。謂萬物順陽氣而成故。白須白月也。若欲破除。應用陰時也。謂黑月是陰時也。從十六日至三十日也。
一向方。
軌下云。東面安本尊像。像面向西。應習先行法(云云)(集經等同之)。
一行法。
八家祕錄諸觀音部十一面法三云。
十一面觀世音神呪經(周宇文氏天竺三藏耶舍那崛等譯第一譯)。
十一面神呪心經(大唐三藏玄弉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十一面觀世音神呪經(出陀羅尼集經第四)。
私云。以前三經。同本異譯而。集經中。印法稍廣。前二本經。不說印法。
十一面神呪心經義疏一卷。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三卷(內題云。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儀軌經不空譯貞元)。
私云。此經。譯者下註云。此儀軌。通蓮花部一切尊念誦(云云)。此中具說念誦儀則。護摩法等。見其行儀。可謂悉地蓮花部法。但其所用眞言印等。異蘇悉地。是則本法所說歟。先達以此儀軌。爲行法規。今且先附悉地通法而記略行。
前方便(如常)。唱禮。
南無三身白衣●●●●●●。
南無曼荼羅主曀迦娜舍目佉冒地〃〃〃〃(三反)。
馬頭。五大。大小。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遍照如來。
本尊界會 十一面尊 蓮花部中。
諸菩薩衆(云云)。
次五大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
軌云。當觀曼荼羅(私云。持明房記云。前地界是乎)爲大乳海。以二手內相刄。仰掌旋轉。卽成甘露大海。誦此密言曰。唵尾麽路捺地吽。
次寶山。
軌云。復於海中。觀蘇彌山。其山四寶所成。無量衆寶間錯莊嚴。以二手內相刄作拳。誦此密言。唵阿者攞吽。
結此印。誦密言。思惟從大海中。出生寶山也(云云)。
次道場觀(定印)。
軌云。復於山上。想寶樓閤。其殿無量衆寶所成。處處懸列珠鬘。瓔珞。鈴鐸。繒旛。微風搖動。激出和雅音。間錯。種種摩尼半滿月等而校飾之。復有無量諸經供養具。遍滿樓中。於其殿內。觀大曼荼羅(云云)。
私云。觀想。曼荼羅中央有八葉蓮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字。字變成開敷蓮花。蓮花變成阿彌陀佛。佛左邊花臺中有●字。字變成未敷蓮花。蓮花變成大勢至。右邊花臺中有●字。字變成微敷蓮花。蓮花變成觀自在。阿彌陀佛前花臺中有●(軌意)●字。字變成軍持。軍持變成本尊觀自在。肉色。四臂。十一面。右邊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作施無畏。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執軍持。其十一面當前三面。作寂靜相。左邊三面。威怒相。左邊三面。利牙出現相。後一面。笑怒容。最上一面。如來相。頭冠中各有化佛。觀自在菩薩身。種種瓔珞莊嚴。蓮花部聖衆乃至十佛世界。微塵數界會。恭敬圍繞行者在閣前。對本尊(已上觀法。依本軌意。若依通途。中臺本尊。第二重蓮花部尊。第三重護世諸天。又集經第四明曼荼羅。文廣可見之)。
次三力偈。次普供養。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軍荼利(印明如常。軌云。行者。觀想。軍荼利金剛。駕御七寶車輅。至於極樂世界。想請無量壽如來。昇七寶車中央。座左大勢至。右觀音。阿彌陀前本尊坐。云云)。
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用蓮花部心印明)。次辟除從魔(馬頭)。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先本尊。次四智。次蓮花讃)。
唵鉢納麽(二合)囉誐濕(寧逸反)麽攬迦(引)摩囉誐母答?(二合)路迦曩他滿駄銘薩嚩秫駄悉地者(出軌)。
次祈願。次本尊觀(定印)。
觀想。自身胸臆間。有滿月輪。卽此月輪。是自性光明所成。菩提心圓滿。潔白如淨月輪。於月輪面。有●字。字變成軍持。漸舒漸大。擧體成軍持。軍持變成本尊(身相如前)。我身卽本尊。本尊卽我身。一體而無二(云云)。
私云。本軌入三摩地。文。其意難辨。今依常途而抄記之。軌意可更問之。
次根本印(本軌不說之。集經第四。於十一面各有印相。起立作印印相不詳。徃而見之。凡彼經中說多印明。其中兩三抄之)。
別本軌云。次結十一面觀自在根本印。以二手。右押左外相刄。合掌。以印置頂上卽成本尊身。誦根本密言七反(云云)。
本軌上云。爾時觀自在菩薩。口說自根本密言曰。
私云。有歸命句且除之。十一面經。無歸命句。法性房胎記。除歸命句。
不空羂索經第四云。十一面觀世音印。
合腕相著。二大栂相合橫屈掌中。各以頭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握大栂指。作拳。拳面相合。面目熙怡。發大悲心印眞言曰。
唵譟(名良反)?婆娜泥波羅枲娜舍縒野?。此印三昧能祐成就一切明。法無所障礙(云云)。
●●●集經一云。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印呪二中直。相捻直二頭指去四寸半並二大竪二無名。去一寸八分二小竪去五寸頭指來去。呪七遍已漸屈頭指入掌內。呪曰。唵阿嚧力迦(二)莎訶(三)。
春定額記云。印同軌。眞言曰。唵嚩蘇摩底索里(二合)曳娑婆賀。
或說云。十一面觀音眞言。唵(歸命三身義)摩訶(大也)迦嚧尼(悲也)伽(種子)莎訶(速疾幾也成就幾也)。
丹州合行記云。金剛合掌。眞言曰。唵嚕鷄入嚩羅紇哩。
次加持珠(作法如常。軌云。蓮花部念珠。用蓮子或摩尼寶。云云)。
次正念誦(先部母。大日。本尊。蓮部心。諸天總。不空羂索。馬頭。次又部母)。
若修大供者。當壇護摩明(可加念之矣)。
護摩。
多分息災本軌。略明。息災。增益。敬愛。鉤召四種。護摩。隨事用之。師曰。觀音法大旨可依增益。
軌云。觀自在菩薩通增益法。護摩之時。迎請。觀自在。大勢至。義成就。大威德者。安置於爐東邊。並持明仙一切藥叉。吉祥天。應置爐南邊。又於爐北邊安佛並諸不退轉菩薩。梵王。並訶利底。西邊應置白衣觀自在。如上建立名增益儀軌(云云)。
又云。息災面向北。南方置戌羅鞘。西安嚩素枳。北置金剛杵。爐東邊應置三戟叉。大印各以本密言呼召及發遣(云云)。
私云。此等文意可能尋問之。
先火天。曜宿(如常)。
本尊壇。
軌云。去念誦處不近不遠對彼道場。護摩先獻部尊。次供本尊(云云)。
問。部尊者誰哉。答。軌云。次應結部尊印。誦三遍則成。加護本尊。部尊印密言先以說馬頭自在是也。
勸請詞云。
我今稽首請 本尊十一面 觀自在菩薩。
部主馬頭尊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壇(有無隨形勢)。
世天段(如常)。
軌云。所有護摩。殘物隨意。供養外諸天(云云)。
私云。軌意。火天。本尊(加部主。幷諸尊)。諸天三段歟。
護摩呪(可用阿嚕力迦)。
伴僧呪(儀軌眞言)。
後加持(並壇時者。可用軌眞言。只一壇時者或馬頭云云)。
軌云。部母白衣觀自在菩薩。印相如多羅菩薩。內屈頭指。多羅菩薩印。二手內相叉作拳。竪合頭指。如未敷青蓮花。密言曰。唵濕吠(二合)帝惹致爾半拏羅嚩(引)悉爾惹吒(引)摩矩吒駄(引)哩抳娑嚩(二合)訶。
部尊密言曰。曰唎(二合)阿(引)路力迦(亦同上明)。
私云。不說印。但註四字指上馬頭明歟。其文云。先金剛合掌。竪合二中指。以二頭指。各揭名指頭。頭指各押中指上節。小指並竪入掌中。二大指並竪與小指聚。密言曰。唵婀蜜哩(二合)姤納婆(二合)舞納婆嚩吽發吒。
次還珠(軌云。芙蓉合掌。頂戴念珠。瞻觀本尊慇懃心禮)。次入定。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一切法離作業不可得義也(云云)。
次根本印明。次部母(白衣)。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祈願。次閼伽。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奉送(先偈。次印明)。次三部護身。次出道場。
次轉讀般若隨意經行。
右。依悉地及本軌意。略記大指。外見憚多可破却之。
集經第四云。身印。合腕。左右二大指並竪。以二頭指。屈中節。各頭押二大指頭。二中指頭相拄。二無名指直竪開一寸半。又開二小指離無名指背一分許。二臂肘相著。頭指來去用上大呪。
大心印。準前身印。唯改二頭指押中指背上節。以二大指各押中指中節側。大指來去。呪曰。
唵(一)阿?耶(二)婆路枳帝攝跋羅耶(三)菩提薩埵耶(四)摩訶薩埵耶(五)摩訶迦嚧尼迦耶(六)跋跢姪他(七)訶訶訶訶(八)伊利(九)彌利(十)脂利(十一)毘利(十二)企利(十三)醯利(十四)莎訶(十五)。
小心印。准前身印。唯改二頭指屈頭。當中指中節側上。頭指來去。呪曰。
歸命(如常)。跢姪他(六)豆樓豆樓(七)訶〃〃〃(八)莎訶(九)。
私云。集經出身印等五十印明。今且其中准普通習印等三所抄記也。具可見本經文。
依胎藏界修行之者。
經疏之中。不擧此尊。玄法。青龍。廣。攝軌等。雜列其名。不出形像幷印眞言。
或都壇(行法如常)。
尊位(蘇悉地院。右方第四。千手南。一髻羅刹北)。
種子。●迦然。和上云●(普)●(初)。
三形。軍持。
尊形(如下出之)。
印明(云云)。
梵號。曀迦娜舍目佉●●●●●●●●。
密號。變異金剛。慈愍金剛。
別壇(蓮花部別壇)。
依金界者。
四印一印等如聖觀音法。但金界中不見此尊。可更問之。
一作成就法(此有十法)。
初除人畜疫法。
本軌云。復次法。若人疫牛疫對觀自在菩薩取苦練木。榅芥子油。應作護摩。以緋縷右縒作線。麁如銅筋。爲兩條。誦一遍作一結。乃至七結。繫於患者頸下或頭髻則得疫病除息解。
私云。爲兩條者其作法如何。
集經云。若有國土人民疫病。一切畜生疫病死時。取白芥子油一升。紫薑木大如筆管。寸截。數滿一千八段。先於像前。燃紫橿木。次取寸截細紫橿木。浸著油中。取其一段。呪一遍投火中燒如是。乃盡一千八段。能使人畜疫病悉得除愈。經云(玄奘本)。復次若國土中。人畜疫病起於此像前。燃任婆木。復別取彼木寸截。以爲一千八段。每取一段。塗芥子油呪之。一遍擲置火中乃至皆盡。復取緋縷。結作七呪結。一呪一結。繫置最上佛面頂上。能令疫病一切消除。疫病除已。解去呪索。
疏云。任婆木。此云木綿木。此土所無也。
私云。木綿木。本朝多多。所謂杜仲。一名木綿。和名波比萬由美。世間所謂神祭ユフ者此木皮也。似苧付榊。付神馬尾是也。而云此土所無如何。
二除拏枳儞等難法。
本軌云。復次法被拏枳儞等諸魅所持者。取白線。如前。繫於寂靜面經宿然。後取線呪二十一反。結繫病者頸下卽得除愈。
集經云。若人卒得狂病。呪其白線。一呪一結成三七結。像前䠒跪。更呪其線一百八遍繫此像正前頂上。經一宿。已取。繫病者頂。若。二日不差還取呪索。更呪一百八遍。絞著像頭。又經一宿解取繫病人項。其病卽差。
經云(玄奘)。復次法若有卒爲茶耆(上聲呼)尼等魅著成病。應取白縷。作二十一呪結。一呪一結繫著當前慈悲面頂上。經一宿已解取以繫病人頸上。病卽除愈。若業障重不除愈者。應取此索。更呪一百八遍。繫前所繫像頂上經一宿已解取。以繫病人頸上。必得除愈。
三降伏怨讐法。
本軌云。復次法。密語者欲其寃敵。勿論欲得勝者。應供養觀自在菩薩。以縛捨加木。燒芸臺子。加持白線一百八遍。繫於忿怒面。一切闘諍。言語皆悉得勝除息。若繫於寂靜面。能除一切障難。
集經云。若有怨讐。欲求人便取其白線在於像前。一呪一結。一百八結。繫像左相於瞋面頂上。經一宿已解取此索。稱彼怨字。一稱一截乃至截盡一百八結。怨人所作惡計不成。
經云(玄奘)。復次若爲怨酬。伺求其便鬪諍厭禱欲作襄害。應以種種香花等物。供養此像。以婆鑠迦木。像前燃火。取芸臺子一百八顆。各呪一遍擲置火中。復取白縷結作一百八結。一呪一結。繫着此像左邊瞋面頂上。經一宿已解取此索。稱怨酬名。截一一結。各令異處。一稱一截乃至都盡。令彼怨酬。所作不遂。自然歸伏。
四除?病等鬼病法(本軌幷十一面經無之)。
集經云。若患?病。若患鬼病。皆以此印呪呪病者一百八遍。卽得除愈。若罪障重者。用五色縷。一呪一結如是結成一百八結。繫病者項。或繫臂上。罪障消滅卽病差。
私云。印呪可見經文。觀世音甘露印呪第十(云云)。
五和結恨法。
集經云。若人相恨。取五色線。搓爲呪索。像前䠒跪。一呪一結一百八結。繫像左於瞋面頂上。經一宿已解取。自繫右臂之上。令彼瞋者和解歡喜。
私云。右一法本軌幷十一面經等無之。
六求善事法(此一法本軌無之)。
集經云。若有人等欲求善事。取五色線。搓作爲索。像前䠒跪。一呪一結成七結已。繫著正前像面頂上。經一宿已取繫自身所求如意。
經云(玄奘)復次若人欲求諸善好事。取五色縷。結作呪索一百八結。一呪一結。復於像前呪之七遍。繫置當前慈悲面頂上。經一宿已解。繫自身上所求如意。
七除障難法。
本軌云。復次衆香和水。沐觀自在菩薩。又加持浴觀自在水。一百八遍浴毘那夜迦像。一切障難皆得殄除。
集經云。若有人。自知身有障難。種種妙香於和塗像。復以香水洒浴其像。浴像畢已還收取水。對像呪水一百八遍。浴自身體。自浴身已。一切障難悉皆消滅。
經云(玄奘)。復次若知身中有諸障難。所求善事多不如心。襄禍時時無因而至。應以香水浴此像身。復取此水。呪之一百八遍。以俗毘那藥迦像身。復取呪之。一百八遍。自灑其身。一切障難自然消滅。諸有所求無不如意。
私云。本軌浴觀自在·毘那夜迦。不浴自身。集經洗浴本尊·自身。不云洗浴毘那夜迦。然玄奘譯。本尊·障者·幷行者身。次第洗浴。頗委悉歟。
抑疏云。毘那夜迦像者。此云律。亦云法也。謂如法像也(云云)。可思擇之。
八除長病幷惡鬼法。
經云(玄奘)。復次若有長病困苦不差。或惡神鬼來入宅中。應取薰陸香一百八顆。在此像前。顆呪一遍。擲置火中。乃至皆盡復取白縷。作二十一呪結。一呪一結。繫置當前慈悲面上頂上。經一宿已解取。以繫病者頸上。所患除愈惡鬼退散。
九降怨鎭國法。
本軌云。若有他敵及疫。災禍不令入國界。欲結方隅界者。燒薰陸香。作護摩。作五色線。加持繫於寂靜面。卽成堅固大威德方隅界。
集經云。復次若有他方怨賊。欲來侵境。以此觀世音像面正向彼怨賊來所。種種香花飮食供養。應取烟支大如大豆。誦呪一千八遍。滿已塗像左相於瞋面之上。令彼怨賊不能前進。
第十求子法(本軌幷經等無之。私云。一切求願法。亦可依此儀)。
先可儲支物。
本尊(圖樣可仰佛師)。四肘壇。水灌一口。五穀各少少。柳枝(各少少)。生絹五尺許。雜色幡。五色糸(各五尺許)。蓮花座。單座。十六燈。十二盤食。
集經云。若婦人無兒。欲得兒者。以五色粉。作四肘壇。壇中心安十一面觀世音菩薩。東方安阿彌陀佛頂。北方安大勢至菩薩。南方安馬頭觀世音菩薩。西方安摩醯首羅天。取一淨罐滿盛淨水。中著五穀。以柳枝等塞其罐口。復以生絹。束其柳枝。種種好花莊嚴其罐。卽將此罐著於壇中。懸雜色幡。壇開四門。燃十六燈。復以種種上妙香花十二盤食而爲供養。於四門外。各安一部。好細音聲。如不能辨。一部亦得。嚴辨供已。呪師洒浴著新淨衣。壇西門外。面向東坐。作印奉請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等。次第請已。各安本位。令其婦人香湯洒浴著新淨衣。於西門外。作大蓮花座。於花坐上。敷生淨草。次阿闍梨右手把跋折羅。以左手。把婦人右手。引來向壇北門外立。阿闍梨至心誦呪二十一遍。教令婦人至心。念彼觀世音菩薩名字二十一遍。如是次念阿彌陀佛。馬頭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摩醯首羅天王名已。令其婦人至心三禮發願。乞兒阿闍梨。以五色線。一呪一結成三七結。繫婦人項。次令婦人坐花草上。念觀世音菩薩一百八遍。次阿闍梨以右手。按水罐上。以左手。把數珠掐。呪其水罐。一千八遍竟。次與婦人護身結界。次阿闍梨手承擎水罐。婦人邊立。發願。口云。仰啓十方一切諸佛。菩薩。聖衆。天龍。八部。諸鬼神等。以他心智證知今日此優婆夷。欲得有身生好男女。願大慈悲速滿其願。婦人合掌念觀世音菩薩。阿闍梨灌其頂上。卽得聰明端正男女。具諸相好。一切求願法亦如是。隨願皆果作法。以後令其婦人。燒香。禮念觀世音菩薩。勿令斷絕。必果所願除不至心。
一形像。
本軌云。若欲成就者。以堅好無隙白檀香。彫觀自在菩薩(別本云。身長一尺三寸作十一頭云云)四臂。右邊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無畏揚掌也。在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執軍持。其十一面。當前二面作寂靜相。於左邊三面威怒相。右邊三面利牙出現相。後一面作咲怒容。最上面作如來相。頭冠中各有化佛。觀自在菩薩身種種瓔珞莊嚴像成已。於有佛舍利處安置。
集經云。爾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能依行觀世音教作呪法者。用白旃檀。作十一面觀世音像。其木要須精好堅實。不得枯篋。其像身長佛一肘(若人肘量二肘一搩)。若不得者。一尺三寸作之。亦得作十一面。前三面菩薩面。左相三面當作瞋面。右相三面似菩薩面狗牙上出。後有一面當作笑面。其頂上面當作佛面。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各安一阿彌陀佛。其像左手把一澡罐。其澡罐口挿一蓮花。右臂垂下展其右手。以串纓絡施無畏手。其像身上刻出瓔珞種種莊嚴作其像身。若以金銀鍮石等悉皆得之。
私云。十一面神呪經同之。神呪心經又同。但云。展右臂以掛數珠及作施無畏(云云)。
圖云。肉色。十一面。前三面寂靜相。三面利牙上出相。右三面威怒相。大面三左右二面青黑色。左一手持蓮花。次手把軍持。右一手持念珠。次一手施無畏坐赤蓮(云云)。
師傳云。十一面者。除本大面。頭上有十一面也。故頂上佛面卽十一面一也。非冠中彌陀像(云云)。冠中彌陀一說。一一面花冠中有之(云云)。又云。十一面者卽十一地也(眞言宗意十一地故耳云云)。卽表斷十一品無明(云云)。頂上佛面卽第十一地佛果位也。而世所圖造。十一而像。頂上佛面作身體甚非也。唯佛頭面也。如餘十面(云云)。若全體現云頂佛不云頂上佛面(云云)。或說。加大面表斷十二品無明(云云)。
十一面經疏云。十一面者。前三面慈相。見善衆生而生慈心大悲與樂。左三面瞋面見惡衆生而生悲心大悲拔苦。右三面白牙上出而見淨業者發希有讃觀進佛道。最後一面暴大咲面見善惡雜穢衆生而生怪咲愍惡向道。頂上佛面或時對習行大乘機者而說諸法究竟佛道故現佛面。各示三方三面爲化三有。故現三面。若合本面。應十二面。而十一面是方便面。本體常面。是眞實面。離於身不知面主面表內壞以顯權實。故常面上現十一面。故曰十一面也。又云。十一面者實是十二面也。上佛是果。下菩薩面是因也。謂是因果一雙也。亦上十一面是方便面。下是眞實面也。謂是眞實方便一雙也。是十一面中前三面慈相。左三面瞋相。慈是文。瞋是武。一雙也。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讃。後一面暴大咲相。是嗤。謂讃嗤一雙也。謂是觀自在菩薩反現十一面。或現佛面。或現慈面。或現瞋面。或現白牙上出面。或現暴大咲面。雜現十一面。本體不二。故擧反現面。故曰十一面也。問。是菩薩有慈面相不可怪。而何是菩薩有瞋面耶。亦有牙出相等三相耶。答。聖絕染汚之氣。豈有瞋咲相耶。然隨世間者依違境而發瞋也。依順心而發咲也。現牙出相而讃淨也。白牙上出相者方便。經曰。身口意淨故二牙白相也。故知讃淨三業有情惡大咲相者化善惡難有情故現暴大咲相也。何知然者夫咲之者見善而心喜咲也。見惡嗤謗故咲而今日暴大咲相者必雖咲謗悲惡罪。故有暴人言。故嗤彼善惡雜穢有情故有咲面也。謂世間人面表於心。心出於面。見善色善。見惡色惡。趣善惡面色善醜。故隨世間故聖現此面相也。問若化善衆生。但以慈面化惡衆生。但以瞋面而化善惡雜穢有情。但以暴咲面化淨業有情。但以白牙上出面者是娑婆有情善者甚少惡者甚多故。多以瞋面而化度耶。少以餘面化耶。答。先以瞋面而化有情惡。後若調其心而成善心者。乃以慈面而化度也。亦以瞋面。能除怨敵也。故下云取燕支一顆。誦一百八遍。粧點此像左邊瞋面面向怨敵不進也。問。若爾各各一一而現化耶。亦得具現十一面耶。答。方便化物不可定相。或具。或不具。令依具現之。但若有惡緣怨害。行者至誠發願欲離此怨者。是觀世音乃現瞋面而降伏之。若有衆生。欲求佛道。卽現佛身而爲說法也。若有衆生。懃修淨業而現白牙出面乃觀讃進也。若有衆生。欲見觀音現後化度卽現慈相而說也。若有衆生。或善或惡或行不行心性不定。欲見觀音化度卽現暴咲面爲說法也。令更釋十一面以五義而釋一聖有二化方便。一聖默然密化如維摩詰默然卽是本面也。二聖說法。謂種種方便種種說法也。卽是十一面也。二聖有二化說實惠而化有情。所現之身亦眞實體卽是前三慈面也。二說權方便惠而化有情。所現之身。亦方便身。如瞋面咲面身出面也。三聖有二化。一者聖往化如咲面嗤惡業也。二遂化如瞋面菩薩意也。牙出面讃淨業也。四聖有二化。一相順化如花嚴經田獵魚捕共助而化也。卽如暴咲面化也。二相奮化如持逼迫化卽瞋面菩薩意也。五聖有二化。一慰喩化。如維摩慰喩章。卽成此慈面咲善也。二調伏化。如維摩調伏章。卽如瞋面菩薩意也。觀不對一生菩薩而作十一面像。如法修行者願令得也。問。何故佛面是一。慈面瞋面牙出面各有三面。亦咲面是一耶。答。果道無二故佛面無二也。慈面三者慈不生三故示三面也。一慈有苦無樂有情而令離苦得樂也。二慈有福無惠有情而令(字落)。三慈有惠無通有情而令備神智慧故慈面面一也。瞋怒面三者。一怒欲離苦報重迷苦業也。二怒欲求樂果不知樂因也。三怒欣寂靜理還著散亂境故瞋面也。白牙上出面三相者爲讃三業淨故三面也。亦爲化三有故有三三九面也。暴大咲一面。捻嗤善惡雜穢有情故有一面也。問。至人無相隨緣現故不見世間人面十一身。一者。何故違世而現身耶。答。每應有以面知彼人。故淺識之者。見彼瞋面人。但知瞋人不知觀音方便。今爲洩者今知觀音一身現十一面之身故現十一面身也。
私云。師云前唐院有一檀像。是唐佛也。當前三面(中面大左右小)。左右各三面(細小)。後一面(大如當前中面)。頂上一面合掌居佛自頭至腰皆造顯之。頂無化佛。自餘九面皆有化佛。右手操瓶幷三莖蓮花。瓶口向下。右手作開蓮勢。此像只十一面也。無常面。可謂相叶經軌等說。而疏意云。若合本面應十二面(云云)。計知。大宋有二樣歟。又頂上化佛每十一面可安之也。然見今世像。頂上佛面不安化佛。頗違文歟。叡山講堂十一面頂上佛面有立化佛是大師造也。但本面上無化佛耳。
一御衣木。
十一面神呪經云。用白旃檀作(云云)(本軌集經同)。同經疏云。問。若無白檀之國者爲何木作像耶。答。若依方法者必求白檀而作像也。若以義門而推者。若求不得者。亦以柏木作像也。何故者若觀世音必依白檀木像而現瑞應。何故不空羂索經以布而作像耶。若彼經所說方與此經所說異者。此一經中用木。何故或用底花木或用任婆木或用菩提樹木或用蘇未木香。故知彼國多有種種香木故。用種種香木也。若定用一香木爲法者。可擧四種香木。若求白檀而不得者應用全木也。若燒香木而無四種木之國隨得用也(云云)。
問。柏何木乎。答。廣韻云。柏木名諸侯墓樹亦作栢。栢字玉云。補白切木名。詩云。軌彼柏舟然擧世云柏(加之波)柏(加惠)。如世說者各別木歟。
又本草和名云。柏(比)桃(嘉會)。如此異說是非難知。本朝柏木有少香氣相似白檀。世間通途白檀之代用柏木是常事歟。
一身量。
十一面經疏云。問。彼菩薩身量爲幾許耶。答。是身量亦是處處不同說也。故無量壽經云。阿彌陀佛身高六十萬億恒河沙由旬。觀世音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也。又三昧經云。身長一丈項背日光也。故准彼而造像者不可堪營也。故隨根機而造少形。不空羂索經云七尺。此經云一磔手半也。夫聖人現身長短不定故就一釋迦身量不定也。若現遍法界之身時。名盧舍那也。若現王宮時名釋迦身長一丈六尺也。若俱尸羅長者以尺量佛足自跟至膝不知(云云)。
一功能。
十一面神呪經云。爾時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神呪。心名十一面。具大威力。十一俱胝諸佛所說。我今說之。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除一切病故。滅一切惡故。爲止一切不吉祥故。爲却一切惡夢想故。爲遮一切非時死故。欲令諸惡心者得調淨故。有憂苦者得安樂故。怨對者得和解故。魔鬼障礙皆消滅故。心所願求皆稱遂故。世尊。我不見世間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若波羅門等。以此神呪防護其身。受持讀誦書寫流布而爲一切災橫魔障力杖毒藥厭禱呪術所能害者我亦不見。以此神呪隨所住處。若遠若近結作界已有能越之來相嬈害。唯除決定惡業應熟。世尊。彼當證知是事必爾唯應信受。不應分別。如此則令一切災橫。皆悉遠離不得侵近。此神呪心。一切諸佛。同所稱讃。同所隨喜。一切如來憶持守護。世尊。我憶過去過殑伽沙等劫前有出世名百蓮花眼無障礙項熾盛功德光王如來應正等覺。我於爾時作大仙人。從彼世尊。受得此呪。得此呪時。見十方佛應時證得無生法忍。當知此呪具大威力。是故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受持讀誦此神呪者應當恭敬至心繫念。每晨朝時如法清淨。念誦此呪一百八遍。若能如是現身獲得十種勝利。何等爲十。一者身常無病。二者恒爲十方諸佛攝受。三者財寶衣食受用無盡。四者能伏怨敵而無所畏。五者令諸尊貴恭敬先言。六者蠱毒魅不能中傷。七者一切刀杖所不能害。八者水不能溺。九者火不能燒。十者終不橫死。復得四種功德勝利。一者臨命終時得見諸佛。二者終不墮諸惡趣。三者不困嶮厄而死。四者得生極樂世界。世尊我憶過去十殑伽沙等劫復過於此有佛。名出世美音香如來應正等覺。爾時我身作大居士。於彼佛所受得此呪時。便於生死超四萬劫。誦持此呪。復得諸佛大悲智藏一切並解脫法門。由此威力能救一切牢獄繫閉杻械枷鎖深當刑戮水火風賊蠱毒厭禱人非人等種種苦難。由此我於一切有情能作歸依救護安慰洲渚室宅。以此呪力。攝取一切勃惡藥叉邏刹婆等。先令發起慈心愍心。然後安立於阿耨多羅一遍卽能除滅四根本罪及五無間。令無有餘何況如說而修行者。若有曾於百千俱胝那庾多佛所種諸善根。乃於今時得聞此呪。能受持如說行者。若能晝夜讀誦受持此神呪者。我當令彼所有願求悉得如意。若有能於半月半月或第十四日第十五日受持齊戒。如法清淨繫心於我。誦此神呪。便於生死超四萬劫。世尊。我由此呪名號尊貴難可得聞。若有稱念百千俱胝那庾多諸佛名號。復有暫時於我名號至心稱念。彼二功德平等平等。諸有稱念我名號者一切皆得不退轉地。離一切病。脫一切障。一切怖畏。及能滅除身語意惡。呪能於我所說神呪。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人於無上菩提。則爲領受如在掌中。
行林第二十八。十一面。
(本云)
承應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以二尊院本出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夏月敬寫。
台嶺橫川兜率谷鷄頭院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二十九。
不空羂索法。
一支度。
不空羂索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有無隨形勢)。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供所雜具僧房裝束(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注進。
不空羂索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脚。半疊一枚。酥。蜜。名香。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段(壇敷料)。小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二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
不空羂索呪經云。燒沈水香(云云)。
三卷經上云。以栴檀沈水蘇合龍腦。如是等香和雜燒之。而爲供養(云云)。
一起首時分。
經上畫像楨法分云。於春秋時。白月八日或十五日。吉祥星下。選擇好時(云云)。
師傳云。吉祥星下等者。吉星相直也其日日下也(云云)。
又云。每日三時(云云)。
經中策使羅刹童子分云。於白月八日或十四日(云云)。經下入壇法分云。若欲作壇。先擇星日(云云)。
三十卷經第二云(祕密心眞言品)。修此法者。當於十方一切諸佛。神通月修。所謂正月五月九月。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云云)。
第二十卷云。持眞言者○從後夜時至明晨時。日沒至三更時○午時子時消息○(云云)。
不空羂索呪經云。一日三時。
一行法。
祕錄被載多本經等。其中三十卷經可委披見之。所傳受者一兩本也。
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呪經三卷(寶思惟譯)。
不空羂索呪經一卷。
不空羂索神呪心經一卷。
池上大原私記未見。今依悉地而記簡要前方便(如常)。
次唱禮。
南無三身。白衣。
〃〃曼荼羅主阿謨伽(不空)。播捨(索)冒地〃〃(三反)
馬頭。五大明王。大小。三部。
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教主 遍照如來。
本尊界會 不空羂索 觀自在尊(云云)。
道場觀(大海乃至樓閣)。
觀曼荼羅。
樓閣中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八葉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中有●謨字。字變成蓮花(或說羂索)。花變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首戴冠。冠有化阿彌陀佛。被鹿皮七寶衣服。珠瓔鐶種種莊嚴。執持器仗。聖衆眷屬圍繞。
谷合行記。●字羂索(云云)。
勸請(用蓮花部心印明)。
讃(可用聖觀音讃)。
入本尊觀。
觀想。我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蓮花。花變成本尊。
根本印。
二手蓮花合掌。進力禪智金剛縛。右手禪度入左手虎口中。卽誦眞言(云云)。
經上云。南謨囉哆那怛囉夜耶○怛跌他唵阿慕伽鉢囉底曷多???吒娑婆訶。
師傳云。此呪除歸命用之。其印千手軌中用之(云云)。
私云。上所出印卽是也。谷合行記印如上眞言出光明眞言耳。
經上云。誦不空空心神呪。王作蓮花印禁出入息。默然而住(云云)。
又下云。以其兩手。作蓮花印。誦不空羂索心呪(云云)。
師傳云。蓮花印者有二。一定印是也。其印二手風空相捻。各如半蓮也。而相叉結定印。一如常蓮花合掌是也。
又三十卷經第三集經第五。各有印明可見之。
私云。金剛頂降三世教中。觀自在法云。
芙蓉合掌是爲大蓮花印(云云)。後說叶此文歟。
義釋第十出十二種合掌之中。第三屈滿羅合掌。以十指頭相合。指亦齊等。然掌內空合稍穹隆。第四僕拏(奴開反)合掌。以二地二空相著。餘指稍令開張(云云)。對受記云。珍和上說。蓮合二空小開是爲蓮掌(私云。見師作法乍立小去)。運和上云。合掌內空二中未少開(云云)。
裏書云。
有記云。根本印此印明出千手軌。印相如面眞言。唵阿謨伽跛娜摩幡捨矩嚕駄羯羅灑野鉢羅吠捨野摩訶賀跛輸跛底焰摩嚩嚕拏矩吠羅沒羅憾摩吠灑駄羅跛娜摩矩攞三摩琰吽〃。
小呪。唵鉢頭摩陀羅弭(烏可反)暮伽惹野泥主嚕〃〃〃ソハカ(此呪在二十卷本第二名祕密小心眞言)。
師傳云。千手軌印用經眞言(云云)。
三卷經上卷出之。唵阿暮伽鉢羅底喝多?〃泮吒ソハカ(有歸命)已上。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蓮華部心。諸天總呪。次又部母)。
若修護摩者當壇明。臨事可加念之。
護摩(多分息災。或隨事餘法)。
火天。曜。宿(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不空羂索尊 部主明王等。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壇(有略隨時更可思之)。
世天壇(如常)。
隨事相應物。隨法可用之。
護摩呪(本尊呪)。
伴僧幷後加持(同用上呪)。
入三摩地。
●字梵云怛麽。此翻爲我。我有二。人我法我也。若見麽字門。卽知諸法有我人衆生等字義所謂諸法吾我不可得故。是名實義人我。謂四種法身法謂諸法。從一法界一眞如一菩提乃至八萬四千不可說法。是如是四種法身。雖其數無量。而體則一相一味。無彼此。寧有吾我此處。金剛已還四種行人不知不覺言斷慮絕。經云。麽字大日種子。一切世間雖計我我未證實義。唯大日如來於無我中得大我也。心王如來旣至如是地塵數難思。心所眷屬誰不得此大我之身。經云。麽字化身義者。化者化用化作義。遮娜如來自受用故。化作種種神變。又麽字者三昧耶自在義。無所不遍義。三昧耶者。唐云等持等者。平等持者攝持法身。三密入纖芥而不近亙大虛而不寬不簡瓦石草木不擇人天鬼畜。何處不遍何物不攝。故名等持。若入麽字〃吾我門攝之。諸法無一法而不說故。經云。我則法界。我則法身。我則大日如來金剛薩埵。一切佛一切菩薩。緣覺聲聞大自在梵天。帝釋天龍鬼神八部衆等。乃至我則一切有情非情。無不麽字。是則一而能多。小而令大名圓融實義(云云)。●一切諸法執瀑流不可得(云云)。
部母(白衣印明如十一面之處)。
依胎藏界修此法者。
大日經中不說此尊。現圖之中雖置此尊。玄法青龍攝廣軌等。不明形像。印契密言雖然現圖有其形像。仍就台藏修行此法。有何妨哉。
依都壇者。
尊位。觀音院第三行中。
種子。●(台圖)●(普)●(初。已上然和上)。
三形。開敷蓮花(台圖)或羂索。
尊形(如下)。
印明(云云)。
●。●。●●●●。
梵號。阿利也母伽跛舍(台圖)。
阿牟伽皤賒(唐云不空羂索。集經第四)。
密號。等引金剛。
別壇(蓮花部別壇)。
依金剛界者。
四印。一印等如聖觀音法。或可依理趣釋觀音。壇法不能具而已。但金界中不見此尊。更可思之。
一作成就法。
經中云復次有法。應呪白線二十一遍。一遍一結以繫病人卽能除差一切諸病。亦復不爲諸鬼擾亂。又云復次有法。若爲諸鬼之所魅著。或痩或癲。應誦神呪呪白芥子。或呪三遍或復七遍。火中燒之。又云復次有法。若患瘧鬼之病。經四日者先應泥作四角之壇。散諸香花。令其病者壇中而坐。復以麵作病人形像。應誦不空羂索心王神呪。稱病人名用賓鐵刀段段截之。病人見聞心卽驚怖。瘧鬼捨離。永不復來。又云。若爲藥叉鬼所著者。呪白芥子。或一切種子。或安悉香。和白芥子。呪之一遍一燒(云云)。
若爲天龍神鬼所著者。以白壇末及沈香末相和。呪已一遍一燒(云云)。又云。若爲一切鬼神之所著者。取胡麻和芥子。或和白芥子。呪之一遍一燒(云云)。又云若有狂橫及諸災厄。或星現惡相若王難鬪諍飢饉之事。應以牛乳和鹽。呪之一遍一燒。一切惡事卽自銷滅(云云)。
一形像。
經上云。畫聖觀自在菩薩形像。其身黃白首戴花冠紺髮。分被兩肩前後。慈顏和悅放百千光。清淨殊勝面有三目。以純白綖交絡肩臆以繫泥耶鹿王皮而覆肩上。莊飾寶帶以繫其腰。尊者四臂。左邊上手執持蓮花。下手執持澡瓶。右邊上手施無畏。下手執數珠。皆以珍寶而嚴飾之身。著天衣。蓮花上有大威德瓔珞。短長交膊垂下耳。璫臂印及以環釧皆寶飾之。頂上畫作無量壽佛。於其楨內畫種種花(云云)。經中云。畫聖觀自在菩薩形像。其像立在蓮花座中。頂上螺髻紺髮垂下首上。寶冠畫無量壽佛。其尊者身一切莊具而嚴飾之。形狀白色如頗胝迦。應作四臂。右邊二手一持蓮花。一持澡灌。左邊二手。一持數珠。一施無畏。面貌端嚴熈怡寂靜。圓光之上畫作天花而嚴飾之。於其胸前作萬字印。俯身低視。
圓圖云。肉色四臂。右一手持念珠。次手持瓶。左手持蓮花。次手持羂索。以鹿皮爲袈裟。坐赤蓮花(云云)。後本不著鹿皮。
又本云。白肉色四臂(云云)。有三面。面上三目左右二面大青也(云云)。不空羂索經一云。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如大自在天。首戴寶冠。冠有化阿彌陀佛。被鹿皮衣。七寶衣服。珠瓔珞。鐶釧。種種莊嚴執持器仗(云云)。第二卷云。眞金色身顏貌熙怡。左手當胸。執金蓮花。右手指珠結跏趺坐。一切莊嚴身故。種種奇持光明(此文可問之)。
第五云。以金或銀鑄。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身長八指量(取手兩把量是)。三面兩臂。正面慈悲。左面大瞋怒目張口。右面微瞋。頻眉合口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左手執羂索。右手揚掌七寶瓔珞鐶釧天衣而莊嚴之。坐蓮花座(云云)。
第八云。口張金造像。三面六臂。正面凞怡。左面頻眉怒目張口。豹牙上出。右面頻眉怒目。合口首戴寶冠。冠有化佛。一手執蓮花。一手執羂索。一手把三叉戟。一手執瓶。一手施無畏。一手揚掌結跏趺坐。坐蓮花座。其座山上天諸衣服。寶瓔珞。鐶釧種種莊嚴。像腹內空以自栴檀香。主龍腦香末。和佛舍利內像腹中。
又云。口一面四臂。面目凞怡首戴寶冠。冠有化佛。一手執蓮花。一手持羂索。一手執三叉戟。一手揚掌。結跏趺坐天諸衣服珠瓔珞鐶釧而莊嚴之披鹿皮(云云)。
又云。一面三目一十八臂。身金色結跏趺坐面貌凞怡首戴寶冠。冠有化佛。二手當胸合掌。二手當臍。倒垂合掌以二大拇指雙屈掌中。二手心下合腕。左手五指各散微屈。象開蓮花。右手大拇指與中指頭相捻。其頭指無名指小指各散微屈。二手臍下結羂索印。一手把三叉戟。一手執寶幢。一手持開蓮花。一手執不空梵甲。一手把羂索。一手持金剛鉤。一手施無畏。一手執君持。一手持寶瓶。一手寶花。盤披鹿皮衣七寶瓔珞。天諸衣服寶珠鐶釧。而莊嚴之佩身光焰(云云)。第三十云身色相好如大梵天。面有三目(四問同第八卷)。半跏趺坐(云云)。
第十六云。一面三目。身有四臂。一手執三叉戟。一手持羂索。一手執蓮花。一手掌如意寶珠。結跏趺坐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像腹內空舍利百粒。龍腦香白檀香安內腹中。花冠瓔珞耳璫鐶釧天諸衣服種種莊嚴。
第二十二云。三面六臂。正中大面慈悲凞怡如大梵天面。眉間一眼首戴白冠。冠有化佛。右面頻眉怒目。豹牙上出極大可畏。眉間一眼鬢髮聳竪。首戴白冠有佛。○(六臂同前第八文但二手各不同也。前文云。一手執瓶云云。文云。執鉞斧。前文云。一手揚掌云云。今文把如意寶仗云云)。
又云。三面六臂○一手羂索。一手三叉戟。一手鉞斧。一手如意仗。一手澡灌。口吐蓮花。一手施無畏(云云)。第三云。不空羂索觀世音。變作大梵天身相(云云)。
私云。三十卷經形像多多可委勘。見世間普通圖八臂像。雖不見文造來久矣。可更尋問。
一使者形像(僮僕使者。羅刹使者。辨事使者)。
經中云。此使者卽是不空羂索經神呪之童僕。容貌端正○於其頭上作五髮髻身相如童子○所有衣服皆作赤色○面目喜悅凞怡微笑。其身形相淺黃白色。應作兩臂。一手執菴摩羅菓。一手持種種花。其像常於密處安置(云云)。
又云。羅刹童子色相形容如童子像。以一切莊具嚴飾其身。於頭之上爲五髮髻。面狀喜悅身相端嚴。衣服黃色如乘雲行。手執蓮花其體金色。經云。爾時聖觀自在菩薩復說使者。能辨事法。此之使者卽是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羂索經神呪之使○氎布楨上畫使者。形又作藥叉童子像頭髮直竪。如感火焰。面目瞋怒綠眼平鼻。形貌赤色身服赤衣。口出四牙二上二下。其舌於口或入或出。一手持劍一手執索。嚴身之具。皆悉周備。
一功能。
經上云。如是所說不空陀羅尼自在經呪。卽是一切祕密神呪之主。若有人能誦此呪成就之者卽能通達一切神呪。但是呪法所有事業皆期圓滿。又云。爾時聖觀自在菩薩○復說不空羂索神呪經。法若成就者福不唐捐。能令無量無邊諸衆生界。一切業障悉皆清淨。能集無量福德。資糧增長善根方便。普巧通達無邊智慧境界。六波羅蜜多皆得圓滿。復能證得無上菩提。
又云。若有常誦此神呪者。三業惡障皆悉銷滅。若誦一遍。所須飮食臥具湯藥衣服什物無所乏少。安樂無病長壽自在(云云)。經中云。爾時聖觀自在菩薩復說成就能除一切著鬼魅。若持呪人欲成就此法。應發信心。修清淨業精進堅固心無疑惑。至誠決定常懷報恩起慈悲心。此諸菩提方能成就。非諸下劣怯弱有情。何以故。由佛教中先爲阿難說於四種不思議法。所謂未尼寶珠威力不思議。神呪威力不思議。妙藥威力不思議。佛境界威力不思議。若能誦呪一百八遍。一切諸鬼所著之病皆得除差。或經一日乃至七日專誦聖者不空羂索神呪。下至一遍乃至撥聲一向。若患天行時氣一切熱病悉能除差。
經中云。若有人受持此呪。以諸花香幢幡寶蓋供養恭敬尊重讃歎。終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常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前壽命無量。一切皆如聖觀自在菩薩威德神力。
不空羂索神呪心經云。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觀自在。而白佛言。我有神呪心名不空羂索。我於往昔第九十劫時。有世界名珠勝觀。其中有佛名世聖王如來○爲我說此大神呪心(云云)。又云。世尊若有衆生造諸重罪。習行惡法毀辱賢聖。誹謗正法當墮無間大地獄中。住無數劫受諸劇苦。諸佛菩薩獨覺聲聞雖具神通。而不能救。後若聞此神呪心經。能生悔愧終不更造。若後能復能經一日夜。受持齊戒誦此呪心。所作罪業現世輕受。不復當墮無間地獄(現世輕更種々病苦文廣可見之)。由斯呪力向現輕受重罪消除。說餘有情身心清淨。聞持此呪而不獲福。先世罪業未得消除。現在未來常受快樂。又云。若有衆生爲勝他故。或怖主故。怖怨酬故。怖惡獸故。怖危難故。或隨他故。或求尊貴多財寶故。聽聞如是神呪心經。雖復聽聞而不恭敬。或復誹謗輕財毀訾智者。應故非其自力。是觀自在威神力故。今彼耳聞。爲令彼得現在未來利益事故。世尊譬如有人採沈取麝。或復栴檀龍腦香等。種種誹謗輕賤毀訾。而復擣磨用塗身體。然沈麝等。不作是念。彼凌蔑我而與其香。而性自然恒作香事。此神呪心亦復如是。雖有誹謗輕賤毀訾。○或如上說以諂誑心出寫。受持恭敬供養。而亦作彼善根。因緣令彼當來隨所生處。具戒定惠功德妙香。亦能爲他作斯香事故。此神呪威德難思信。傍俱能作饒益事。
又云。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白月八日受持齋戒。專心誦此大神呪心。乃至七遍不誰異語。當知是人現世定得二十勝利。云何二十。一者無病安樂。二雖有業病而速除癒○四者衆人愛敬○大多財受用○十九諸天善神常隨衞護(云云)。
又云。復護八法○一者臨命終時見觀自在菩薩。作苾芻像來現其前歡喜慰喩○四者得捨命時住正念(云云)。三十卷經一云。於不空羂索菩薩前。每日誦此陀羅尼眞言一百八遍者。當知其人先世今世所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悉滅無餘不墮地獄。唯除五逆。現世輕受云何證知○瘧病熱病○世尊此人以是輕受能攘地獄一切劇苦重報之罪。何況淨信輕受有情。受持此陀羅尼眞言不成就耶。
師傳云。難成之事必祈請不空羂索者。必得成就是心願不空義也。如云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是也。羂索愛護引接之義也(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馬頭。白衣。護衞。本尊。護摩。三部。火天。曜宿諸天。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行林第二十九。不空羂索。
(本云)
康正元年十一月十四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云)
承應二年三月二十三日以二尊院本令書寫畢。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卯月書之竟。
鷄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三十。
如意輪法。
一支度。
註進。
如意輪觀音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有無隨形勢)。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面(可半疊)。蘇。蜜。名香(沈水。白檀。安息。薰陸。出經)。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檀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或紅色可隨事)。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杓各三口(閼伽桶神供等料)。折敷二枚。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註進。
如意輪觀音供一七箇日仕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脚。半疊一枚。蘇。蜜。名香(沈。白壇。丁子)。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壇敷料)。小桶杓各二口。折敷二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經云。不假占擇日月吉宿。亦不一日二日斷食。亦不沐浴。亦不作壇。著常衣服。明水灑淨如常。呑食。作成就法。
瑜伽法要云。此大悲軌儀。不擇日及宿時。食與澡浴。若淨與不淨。當應不間斷。遠離於散亂。不營諸世務。
一向方。
經云。當於晝夜居淨室中。面東跏趺座。
都表如意轉輪王念誦法云。尊面西方在目前。行者像前面東座。
一行法。
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出大蓮花部金剛三昧耶加持祕密無障碍經貞元菩提流志譯)。
私云。此經略說念誦儀。則作成就法。見其儀軌。可謂悉地蓮花部法。
案開元錄第九云。沙門菩提流志。本名達磨流支。唐言法希天后。改爲菩提流志唐言覺愛。南印度人婆羅門種。姓迦葉氏。於崇福寺譯此經也。弟子般若丘多宣梵本。
如意輪菩提念誦儀軌(不空)。
此軌悉地蓮花部軌也。具其行儀同十八道。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金剛智)。
此瑜伽法。金剛界中如意菩薩持明軌也。
丹州池上私記二本共依念誦儀軌次第有大原記。亦以同前。今依丹記加師說等聊以記之。
先方便如例(次啓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三身。白衣。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震多摩尼折羯羅冒地(三反〃〃〃)。
馬頭。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私云五悔私云儀軌出金界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聖如意輪 觀自在尊 圓滿意願。
半荼羅波濕儞 大勢至等 蓮花部中。
菩薩聖衆 賀野紇哩婆等 諸大明王。
三部五部(云云)。
次五大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護身。次地界。次金剛墻。次道場觀(用定印)。
應想。有大海。海中有補墮落山。山上想寶獅子座。於其上復有微妙寶蓮花。上復觀諸寶樓閣。懸以繒幡。上有寶繖覆矜羯尼網而以莊嚴。閣內有大壇。於壇中心有大蓮花臺。臺上有●字。字左右有●字此三字變成如意寶(大原記云。有紅色妙蓮花。三字共變成金剛寶蓮謂紅色蓮花。上置震多摩尼寶)。寶變成大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六臂具足。相好圓滿。諸供養菩薩聖衆眷屬周匝圍繞。
私案經意云。分爲二院。內院當心畫三十二葉開敷蓮花出。蓮華臺上畫如意輪聖觀自在菩薩面西結跏趺座。顏貌一凞怡。身金色相。首戴寶冠。冠有化佛菩薩。左手執開敷蓮華。當其臺上畫如意寶珠。右手作說法相。七寶瓔珞種種莊嚴。身放衆光。東面畫圓滿意願明王。左白衣觀世音菩薩。北面大勢至菩薩。左多羅菩薩。西面馬頭觀世音明王。左一髻羅刹女。南面四面觀世音明王。左毘俱胝菩薩。是等菩薩寶冠珠瓔天諸衣服種種莊嚴。坐蓮花上。半跏趺座。外院東西天帝釋(云云)。具如下抄。如經意者二重內院如意輪菩薩幷八大觀音。外院世天也。若衣常途說者可依三重。中臺本尊。第二重八大觀音。第三重世天。
又勘都表如意輪法云。行者像前端坐。思惟存心諦觀。布多勒迦山。衆寶莊嚴。花菓茂盛。其山頂上聖者宮殿本在其中。應想聖者安坐殿中殊妙俱具莊嚴其身。行者於此心之中。自性彼山迎請聖者。引入道場於中心蓮花臺上安置聖者(云云)。
次三力偈。次大虛空藏(或此次振鈴)。次寶車輅。次請車輅(私云。師傳云。眞言未羯羅伽(二合)耶句下可加本尊梵號)。次請本尊三昧耶(私云。用師說用蓮花部心印明。明未加梵號來句)。次辟除從魔(用馬頭印明)。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
儀軌云。次應誦讃嘆偈。
ㄙ云。或此次可結諸尊印。
先圓滿意願明王印。
二手外縛。二中指建之如幢。眞言曰。唵嚕雞入縛(二合)欏(引)羅惹訖哩(二合)娑縛(二合)賀。
次白衣觀世音菩薩印。
虛心合掌而二水二空入內也眞言曰。歸命半怛他(引)蘖多微灑也三婆吠鉢曇摩履儞(二合)娑縛(二合)賀。
次大勢至菩薩印。
二手虛心合掌。如未敷蓮花勢也。歸命三髯髯索急娑婆賀。
次多羅菩薩印。
二手內縛而二風二空立雙合也。歸命耽羯嚕拏嗢婆(二合)吠多灑多[口*履]抳娑〃〃。
次馬頭觀世音明王印。
二手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於掌內。甲相著背竪開二大指。唵阿密哩(二合)都(引)納婆(二合)嚩吽發吒詊娑〃〃。
次一髻羅刹女印。
本軌云。禪智進力忍願等向內相叉。右押左戒方竪頭相柱。檀惠共相押。眞言曰。唵翳門惹憐吽。
次四面觀世音明王印。
普通合掌。歸命俱縛隷野娑〃〃。
次毘俱胝菩薩印。
如多羅尊印。但二風端相叉。歸命勃哩(二合)薩縛佩也怛羅散儞入娑破(二合)吒也(二合)娑縛賀。
次帝釋等印明(云云)。或用想印明。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之上有●字。空左右有●字。字變成如意寶。此寶漸舒大。量同擧體。寶成如意輪菩薩。六臂相好。具足圓滿(或用儀軌觀念)。
私云。軌云。次應思惟想於身中正當胸間。如滿月形光明照曜月上八葉蓮花上有如意寶珠。如紅頗梨色。赫赫光明至無量世界。於光明中。想自身如本尊像六臂相好。起大悲心(云云)。
大原記云。想於我身胸間有八葉白蓮花。上有心月輪。上有●字。左右有●字。此二字共合成金剛寶蓮(謂紅蓮花上置震多摩尼寶也)。此寶蓮。漸舒漸大。擧體成寶蓮花。蓮花變成如意輪觀自在菩薩身。六臂具足。紫摩金色也。項背有圓光。首著七寶冠。冠中在自在王住說法相。右第一手思惟相。第二手持如意寶。第三手持念珠也。左第一手按光明山。第二手持蓮花。第三手持金輪也。八大觀音。十波羅蜜菩薩。八供養四攝菩薩及以外金剛部天等圍繞也。如是作自身作本尊觀已訖。次亦壇上觀本尊界會如前道場。分明觀念之畢。壇上本尊與我身一體無二也。本尊引自證眷屬共入我身。臂如明鏡裏影現衆多色像。又我身率自眷屬入本尊身。亦如明鏡裏影現衆多色相。本尊入我身。卽加持我。然則蒙法身加持。我身入本尊。卽奉歸依功德法身(云云)。
次根本印(私云。若修護摩加可當壇護摩印明。念誦亦爾)。
軌云。卽結如意輪根本印。二手合掌。二頭指屈如寶形。二中指屈相柱如蓮花葉合竪二大指卽成。誦根本眞言七遍。想於本尊如對目前。頂上散之。眞言曰。
次結心印。
准前根本印。無名指小指外相叉卽成。誦眞言七遍。頂上散之。眞言曰。
次結心中心印。
准前根本印。中指外相叉小指橫竪卽成。誦眞言七遍。頂上散之。眞言曰。
私云。如意陀羅尼經曰。根本印。二手合掌虛掌內二大指相並竪。伸屈二頭指捻二大指頭上相柱。誦大心明小心明明印三遍。印頂上左右膊上喉上心護身被甲(云云)。
大心印。
准前印。改左手當心仰。改右手向外揭掌。誦大心明三遍程示聖觀自在請願成。辨一切事業。
都表如意輪法云。根本密言。云第三根本祕密眞言曰(私云如不空軌根本明)。誦此眞言於七日中滿三十萬遍。聖者卽現。持誦人前隨心所求皆得成就。若常持誦每日三時別念誦一千八遍或八百遍。如是數滿三十萬遍卽成悉地(云云)。大心密眞言。唵嚩曩(上)娜跛納冥(二合)進跢末尼磨賀入嚩囉(二合)吽發吒。
小心密言第四小心密言曰(私云。如不空心中心眞言)此中密印相貌我今說之。初作大印。當心合掌。二小指及無名指鉤在掌中。其二指押中指背第二節上。二大指並竪。此是大心眞言密印。第二根本眞言印。以二手腕相著當在胸前。其十指並散。二小指及二大指並竪。猶如蓮花形。惟有迎請。母指來去。以二手虛心合掌猶如未開蓮花。撥[扌*遣]尊者開二大指。此小心印密通蓮花部一切處用(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白衣。次大日。次本尊三明馬頭或八大觀音明各少少諸天總呪。不空羂索。次白衣)。
大原記云。次加持念珠。以右手大指與中指。取蓮子念珠。懸左手四指上節。纒五槃已。次承右掌。薰燒香煙上誦●字眞言。次左右掌三度相移畢。卽持芙蓉掌內當心。誦淨珠眞言七遍。眞言曰。唵嚩曰羅噳呬也惹跛三磨曳吽。
次正念誦。
想。本尊身有心月輪上。有陀羅尼字。右旋而分明列也。我身中亦有心月輪上。有陀羅尼字。右旋而分明列也。●●●●●●●字也。本尊念誦時。卽出自尊口聯聯(力然反。不絕也連也連合續也)。入自我頂。至心月輪上。右旋而住。我念誦時。卽出自我口入自本尊足掌。至心月輪。右旋而住。如是觀念字道觀是也。
護摩(息災。增益。敬愛等。隨事可修之。但多分敬愛並壇之時。多依息災)。
六壇作法(如常)。
本尊段勸請。
我今稽首請 本尊聖如意 觀自在菩薩。
八大觀音等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經云。白檀木長四寸許半截之。爐中累燒。等分以稻穀花白芥子沈水香和蘇乳酪。於五更時護摩五無間一切業障消滅。若天亢旱以白芥子和蘇。三日三夜如法護摩則降甘雨。若多震雨。取護摩灰。仰觀空雲明一百八遍。上散空中。其雨卽晴。
又云。若三七日作護摩者。三十三天釋提桓因。幷諸天衆皆來擁護與諸願。執金剛菩薩與大勝願。聖觀自在當現其身。授加大願隨意滿足。令世人民皆當敬伏。
都表如意輪法云。取曰恬木十六指。八百或千八(息災)蘇蜜及檀木(增益)取鹽和大麥麵隨心作善其形(敬愛)。禮嚕根苦練木王木麵和人洫諸毒藥濕薪(降伏已上取心抄也)。
護摩呪(用心中心呪)。
都表如意輪法云。作護摩用小心呪。念誦根本大眞言(云云)。
伴僧幷後加持(用大呪)。
次念誦已置珠本所。次入定。
觀想於心月輪之上有●字。是知業不可得之義也。或以心中心眞言。於心月輪之上觀布。爲字輪逆順。觀於字義(云云)。
T76022001.GIF
次根本等三印眞言。次部母白處。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或此次振鈴)。次閼伽(祈願)。次解界。次奉送(結前寶車輅印)。
誦請車輅眞言。除迦羅灑野句。加蘖車〃〃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頭。次結迎請聖衆之印故。眞言末除曳醯呬句。爲蘖車〃〃。以大指向外撥之三度。
私云都表如意輪法云。引大聖者還本宮。安置尊者彼殿已辭別。自念還本方(云云)。
上奉請文云。想念奉請大聖王。一一自須彼山。存心頂禮而奉請(云云)。
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次出堂。次作善。
右依丹記加師說等粗抄記了。爲自行也。他人不可用。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大日經幷義釋不說此尊。玄青軌等。觀音院中列名文云。大吉祥明如意菩薩(云云上句雖不要依生起出之)印明形像共不說之。現圖尊位置觀音院第二行中。
種子。●(紇里二合入)。然和上云。●(普)●(初)
三形。如意寶。
尊形。現圖六臂金色坐赤蓮花。
梵號。阿利也(二合)眞多磨尼。
密號。持寶金剛。又與願金剛。
前方便(乃至)供養(如常)。唱禮(九尊佛眼本尊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驚覺(乃至)讃(大日)。本尊(蓮花部讃若別讃)。四智。
次入本尊觀(定印)。
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呪。
右旋而布列 遮那心月輪 本有本尊呪。
是故大日尊 卽是如意輪 六臂身金色。
頂髻寶莊嚴 冠坐自在王 住於說法相。
第一手思惟 愍念有情故 第二持意寶。
能滿一切願 第三持念珠 爲度傍生苦。
左按光明山 成就無傾動 第二持蓮手。
能淨諸非法 第三手持輪 能轉無上法。
六臂廣博體 能遊於六道 以大悲方便。
斷諸有情苦 身口意和合 三密平等故。
大日卽本尊 本尊卽我身。
次出定根本印。大日本尊(經釋諸軌不出之。可用本軌印明。台藏印明集出本軌心印明)。
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三部心。次諸天總。次又部母)。
次還珠(乃至)禮佛出堂。
若作別壇者。蓮花部別壇(云云)。具如聖觀音。
或依金剛界修此法者。
金剛智譯。瑜伽法要金剛界中如意輪尊持明軌也。須依彼法。修此尊法。但其儀則。所所存略。唯三磨地軌。觀自在王如來軌等可用之。或以通法可補其闕歟。
或依對受記一意者依大軌次第觀置大曼荼羅。以本尊安中臺。三十七尊互爲主伴(云云)。
私云。慈氏儀軌有其意歟。但金界不見六臂形像更思。又四印一印理趣經等。行法旨趣。可問明師。
裏書云。後日見瑜伽法要。說六臂像金界之中。說六臂像可爲明據。
一眞言遍數。
不空軌云。次第記數之至一百八遍乃至一千八十遍。金剛軌云。一千與百八。隨力而念誦。
經云。六時時別一千八十遍相續不絕。一一字滿三落叉(梵云。落叉唐云。十萬數口云云)。
都表云。於七日中滿三十萬遍。聖者卽現誦人前。隨心所求皆得成就(云云)。
又云。若常持誦三時。時別念誦一千八遍或八百遍。如是數滿三十萬遍卽成悉地(云云)。
裏書云。私云。三時時別各千反百日通計三十萬反。私云。於七日中滿三十萬反(云云)。七個日三時合二十一時。時別萬四千二百八十五反可滿之不足十五反。
一形像幷曼荼羅。
不空軌云。六臂相好(云云)。
金剛智軌云。卽變其寶蓮爲眞多菩薩。手持如意寶六臂身金色。頂髻寶冠莊嚴坐自在王住於說法相。第一手思惟愍念有情故。第二持如意寶能滿一切願。第三持念珠爲度傍生。若左按光明山成就無傾動。第二持蓮手能淨諸非法。第三持輪能輪無上法。六臂博體能遊於六道以大悲方便。斷諸有情苦。行者如是觀坐於月輪中。身流千光明。項背佩圓光。
又云。持眞多妙寶如前己身觀今所觀亦然。
淳內供記云。六臂具足紫摩金色也。項背有圓光。首著七寶冠。冠中在自在王住說法相。右第一手思惟。第二手持如意寶。第三手持念珠也。左第一手按光明山。第二手持蓮花。第三手持金輪也。
圓堂圖云。金色六臂。右一手思惟。次手持寶。次手持珠數。左一手按光明山。次手持蓮花。次持金輪。左足上立右足也。坐赤蓮花。後本坐白蓮花(云云)。
不空羂索經九云。如意輪觀世音身六臂一手執輪一手持數珠一手執如意寶珠一手折右頰一手把蓮花一手按地結跏趺座(云云)。
如意磨尼輪聖王經(十臂四臂二臂六臂十二臂云云)。
如意輪陀羅尼經云。於閑靜處。方量四肘。或復五肘。或復八肘。隨自力能如法?地除惡云。分爲二院內院當心。畫三十二葉開敷蓮花。於花臺上畫如意輪聖觀自在菩薩。面西結跏趺坐。顏貌熈怡身金色相。首戴寶冠。冠有化佛菩薩。左手執開蓮花。當其臺上畫如意寶珠。右手作說法相。天諸衣服珠璫鐶釧。七寶瓔珞種種莊嚴。身放衆光。東面畫圓滿意願明王。左畫白衣觀世音母菩薩。北面畫大勢至菩薩。左畫多羅菩薩。西面畫馬頭觀世音明王。左畫一髻羅刹女。南面畫四面觀世音明王。左畫毘俱胝菩薩。是等菩薩。寶冠珠瓔耳璫環釧。天諸衣服種種莊嚴。坐蓮花上半跏趺坐。外院。東面畫天帝釋。左右畫諸天衆圍繞。南面畫焰魔王。左右畫諸鬼母衆圍繞。西面畫水天王。左右畫難陀龍王。溩波難陀龍王。及諸龍王衆圍繞。北面畫多門天王。左右畫諸藥叉衆圍繞。東南面畫火天神。左右畫苦行仙衆圍繞。西南面畫羅刹主。左右畫諸羅刹衆圍繞。西北面畫風天王。左右畫風天衆圍繞。東北面畫大自在天王。左右畫宮槃鬼衆圍繞。又東面畫日天子。左右畫七星天衆圍繞。又西面畫月天子。左右畫七星天衆圍繞。又西面畫地天神。左右畫諸藥叉神圍繞。又東面畫大梵天王。左右畫諸梵衆天圍繞。又西面畫阿素落王。左右畫阿素落僕從圍繞。又西面畫始縛(無可反)婆歌(婆我反)明王。是等天神。各執器仗種種衣服如法莊嚴半跏趺坐。內外院界畫寶街道。外院界上遍畫獨股金剛杵。令頭指相次繞畫火焰。此祕密曼拏羅三昧耶力不逮者。但畫座位。各於位上題畫名字。作法供養亦成就。
熾盛光軌云。左掌摩尼珠。惠舒施願印。身皆白紅色。住大蓮花中。
一功能。
如意輪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出迦陵頻伽美妙梵聲。說深妙偈讃觀自在菩薩曰。
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能愍念諸有情。
說是如意陀羅尼 拯濟有情大利益。
令信受者消諸罪 當超三界證菩提。
隨方若有修持者 世出世願得圓滿。
又云。一切諸明神通威力。無能及此如意輪陀羅尼明。神通力者所以者何。是陀羅尼。若有能信受持之者過現造積四重五逆十惡罪障。應墮阿毘地獄支者悉能消滅。
又云。此祕密曼拏羅三昧耶。是聖觀自在現身與願處。是一切諸天明佛呪禮敬讃歎守護處。是諸有情蠲除一切罪障處。是成就世出世間三種樂處。增長福聚。命終當得往生西方極樂刹土蓮花化生。著天衣服而自莊嚴。識宿命智乃至菩薩不墮惡道。
儀軌云。若能日日三時。依此念誦罪障消滅得大智慧。三昧現前成就本尊現前。所獲功德如經所述(云云)。
瑜伽法要云。若如是修習現世證初地過此十六生成無上菩提。何況世悉地現無不如意(云云)。
都表如意輪法云。若能承仕此尊者。不是一生種善根。曾經無量諸佛所修集菩提究竟門。就中若値善知識一生卽入不壞門。我若廣說此功德無量億劫嘆無窮(云云)。
一六手利益。
大心抄云。私云。問。餘手不別別度其道何故持珠別度傍生。答。六手利益可有二義。一者別表。以六種三昧。利六道衆生也。二者總表。一一三昧普利六道(乃至)十界衆生也文言雖略義趣意必然貴。在得意莫守杭矣。又問。五手所表義唯可知。
以持珠手度傍生苦其意云何。答。此義未得。念珠功德經云。珠表菩提果中絕爲斷漏。線貫表觀音。母珠爲彌陀佛。以是不應越由珠積功德故。速成就故(云云)。
今案云。珠表菩薩等者。菩薩是智德也。彌陀觀音俱是五部中智慧門之尊也。又念珠記持令不妄失是惠分也。若爾念珠表佛智慧歟。千手經云。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云云)。准知畜生愚癡重故以智手而化度也。
右第一。思惟愍念有情手。若約別義。此度地獄。地獄衆生諸苦最重。菩薩於彼慈悲偏重故。入深三昧思惟愍念拔苦與樂。總而言之。一切衆生未離苦者。慈善根力皆拔濟之。此手表之。
第二。如意珠能滿諸願手度餓鬼也。餓鬼慳貪報飢火燒其身故。如意三昧雨樂具而施與。乃至法界一切衆生。一切所願皆令滿足(總別三義准前可知之)。
第三。持珠度傍生手。畜生是愚癡偏增者也。故以惠珠手滅除癡暗。乃至法界一切衆生。無明煩惱皆令除滅。
左第一。按山不傾動手。修羅恒與諸天鬪諍於諸善品易退動也。故調伏其心。令不傾動也。乃至能令一切衆生斷惡修善。
第二。次蓮淨非法手。人道起諸煩惱垢染處也。故以蓮花清淨手令淨煩惱非法垢。乃至能令一切衆生離垢清淨。
第三。持輪轉法輪手。三界諸天難免。三途極重苦未斷生死輪迴苦故。轉法輪令卽斷苦輪。乃至法界亦復如是(已上私用意也)。
如理趣釋云。觀自在菩薩。手持蓮花。觀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性自性清淨光明一切惑染所不能滿(云云)。又有處云。觀自在菩薩。內證清淨無染智。外觀一切衆生三業清淨除五欲無礙自在(云云)。
大日經疏釋蓮花部云。是如來三昧能滋榮萬善也(云云)。
觀音是蓮花部主也。故以蓮花表其德也(云云)。
祕教中釋。佛菩薩功德有淺略釋深祕釋。淺略釋中亦有多義。佛意如大海一言含萬法。隨宜用心自得會理故。任行者智解應作種種觀。念誦時可作如此念又可觀。本尊與我。一體無二。依作此觀。所願成就(乃至)成佛是密事也(已上)。
已上大心抄。
一眞言句義。
如意眞言句義釋註。
唵●字者。覺不可得義。不生不滅義。具足三身供養佛聖之稱也。又三部中充蓮花部也。●●鉢頭磨(二合)者。是蓮花部三昧耶也淨諸非法以爲其義。自性清淨本不染故。●●●●眞多磨尼者。如意寶珠名也。眞多者如意也。摩尼者寶珠名也。是菩薩恒以如意寶施與有情。是卽發菩提心。無邊行願當被集成如意寶珠也。復於是菩薩如意寶藏有六種三昧以能滿有情所求之願此其寶藏也。●●入嚩(二合)攞者。是自在義。熾然之義。光明照耀遍滿法界之義也。或云。上驚覺諸佛菩薩賢聖。降集道場。令施有情所求所望乃至下請召一切天仙。龍神八部。令諸有情利益加護以爲其義。●吽字。是無恐畏之聲。是無因寂靜義。無住涅槃義。不著生死義也。由此吽字與相應故。摧伏四魔具薩波。若智成等正覺轉正法輪。若釋字門如來何法恐怖諸障耶。謂卽以訶字門。已下三昧盡。卽是具修德萬行。上有大空點。卽是已成萬德。如是義。故適發聲時。魔軍散壞也。又吽者。是令恐怖彼內外二障聲也。內障者是智障也。外障者是煩惱障也。是二障皆是摧滅。以威猛之力遍破壞諸縛。令同於大空。卽入佛不空法須是其義分明也。次想尊口中流出祕密言分明成字道。五色光照耀間錯殊勝色。入於瑜岐口列心月輪中。瑩如紅頗梨。一一諦思惟一千與百八。隨力念誦了。如意輪隨心眞言句義字釋注幷布字。
●唵字。一切法流注義。無所得。以方便覺不可得。●嚩字。一切法超越之義。言語道不可得。●囉字。一切法離塵義。多不可得。●娜字。一切法施義。畢竟無所得。●跛字。一切法勝義。性相不可得。●娜麽(二合)字。一切法離我取執不可得。●吽字。一切諸法了義亦不可得。
次想。一一字有五色光輪。從尊口流出轉入行者口連。心月輪中瑩如紅頗梨。從行者口出轉入尊足連。尊心月輪瑩如紅頗梨。從尊口出轉入行人口。如是不移緣。觀口出入一千與百八。隨力而念誦四時。或三時。或隨暇。如是觀照不久。當證法身三昧。
右如上眞言諸字畫作欝金之色。從本尊口引入自口。心滿月輪中分明布列已。一一諦審觀之。從此三昧耶速獲一切智。夫瑜伽法念誦數畢卽布諸字。更於心上布列小心眞言。復於字字分明。觀照如日初出明。赫奕廣照無邊。如斯觀照不久。當證法身三昧。●唵字。安於頂時圓滿如來四德常身爲法界主。一切人天三乘無能見我頂上。●嚩字置於額時。一切諸法卽相無相三點圓備。●囉字布兩目無垢。一切塵垢淨除。如來法身淨無垢眼速疾開敷。見一切生猶如一子。●娜字觀於口時。口密清淨。四辯頓足。辯才無窮爲輪王。●跛字安於心時。意密清淨。心中一切諸法皆入平等法界則無高下。證得涅槃安住寂靜。●娜麽(二合)二膊時。離我執。佛座道場普門流出。如來祕寶遍施群生。●吽字臍輪時。不久當成就如來行。獲得一切種智而具足三身。
以前觀字門。速悟無生理。不久成就獲得如來智。如意輪小心眞言。布列梵字。菩提心月輪。
T76022301.GIF
如意輪眞言句義釋法。
●曩●謨(歸命義)●羅●怛曩(三寶義)●怛羅(二合)●夜●也(所謂歸命三寶)●曩●莫(稽首義)●阿●哩耶(二合聖者)●縛●路●枳●諦(具大悲者)●濕縛(二合)●羅●野(聖觀自在)●冒引●地●薩●怛縛(二合)●野(菩薩)●摩●訶●薩●怛縛(二合)●野(大勇猛道心者)●摩●賀●迦●嚕●抳●迦(大慈悲者)●怛●儞也(二合)●他(所謂開如來藏說真言)●唵 其唵字成於三身義。此字以三字成一字。所謂●唵●阿●摩等三字共合成唵一字。●唵字者。一切法生不可得義。●阿字者。一切法本不生義。●摩字者。一切法我無所得義。又釋云。唵字化身義。阿字報身義。摩字。法身義。由此三字。契冥理則成稽首禮一切如來。亦如來無見頂義。●斫●羯羅(二合)●靺里●底能轉無上法輪義。亦摧破義。●震●跢●末●抳思惟寶義。亦如來寶有六種。能滿衆生願故。●摩●賀●鉢●娜摩(二合)大蓮花表淨諸非法。本不染故。●嚕離塵垢義。有二種故重稱也。二塵者。所謂內塵外塵也。內卽是五根眼耳鼻舌身。外色聲香味觸。於二種塵。皆以無所得爲方便。成瑜伽觀智。●底●瑟吒釋云。住義。亦云無住義。以無住爲一切法本。亦云無住涅槃。由大智故不著生死。由大悲故不住涅槃。●入嚩(二合)●攞。釋云。熾燃義。光明照曜遍滿十方虛空法界。上驚覺諸佛菩薩聖衆降集普赴。下召一切天龍八部諸覺有情類利益加持護念故。●阿●羯●哩●灑●耶請召義。由此請召諸佛菩薩天龍八部。應召而至。悉皆集加持護念。●吽字者。一切法無因義。亦云。菩薩道場。如金剛頂瑜伽經說。纔發菩提心。卽坐菩薩道場轉正法輪。由此相應此眞言一字則能證悟一切佛法。念念證悟佛法之時。具薩婆若。智直至究竟。坐金剛座。四魔現前。則入大慈三摩地。降伏四魔故。則成正覺。四魔者。謂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自悉降伏。復云。法無因者諸法無因。依勝義諦果亦無得因果故。本來清淨。●泮字者。是破壞義。亦云。摧壞義。得成佛時摧四魔。亦云。三德之中斷德義。由以智斷三界九地位煩惱習氣。皆悉斷滅。福德智慧二種資種悉皆圓滿。從無始來。一切有情以爲已觀念彼息故。往詣轉法輪處演說十二行法輪也。●吒一切法。無所得義。其吒字梵書如半月。釋云。一切法無我義。所得以爲方便。則成生空成半字義故。●婆嚩(二合引)字。平等無言說義。卽成法空智滿字義。亦云。大福德成就義。●賀(引)字。是斷煩惱義。令諸有情積大福德。斷煩惱及隨煩惱一切習氣。自他身中遍滿。圓寂後開滿字之教證。得無餘依無住涅槃。修行瑜伽者。結契誦眞言。定意專注於此一字。由與眞實道理相應。思惟時。能取所取。能緣所緣。自他平等。同體大悲。頓集一切福德智慧。理在除遣一切災禍。非令一切人見聞歡喜。所出言辭。天人敬順。不敢違越。臨命終時。衆聖現前得生極樂淨妙國土。於大集會中。蓮花化生。見無量壽佛。聽聞正法頓證無上菩提。
如意輪菩薩六臂相頌。
手持如意寶 六臂身金色 頂髻寶莊嚴。
自在王說法 第一手思惟 愍念有情故。
第二持意寶 能滿有生願 第三持念珠。
爲度傍生苦 左按光明山 成就無傾動。
第二持蓮花 能淨諸非法 第三手持輪。
能轉無上法 愍能發悲故 寶能隨施故。
珠能斷滿故 山表不動故 蓮性不染故。
輪摧障惱故 六臂廣莊嚴 能遊於六道。
以大悲方便 斷諸有情苦 身流千光明。
隨念能普照 喩如於明鏡 能現於萬像。
自心本不生 法性圓寂故。
如意輪隨心眞言旋轉字輪觀。
●唵字門。生不可得故。●縛字門。言語道斷故。●羅字門。離塵不可得故。●娜字門。施不可得故。●鉢●頭麽(二合)字門。離我執不可得故。●吽字門。無因寂靜故(是名順觀)●吽字門。無因寂靜故。●鉢●頭麽(二合)字。離我執不可得故。●娜字。施不可得故。●囉字門。離塵不可得故。●嚩字門。言語道斷故。唵字門。生不可得故(是名逆觀)。
金剛頂瑜伽說。
阿字(一切字母本不生義也。故最初開口先被稱阿字)唵(不生不滅義也。具足三身義。供養神聖之稱耳)娑字(無因寂靜無住涅槃之義也)婆字(一切法本來無言說義也)惹(吽召驚覺義也。若能誦此遍入一切衆生之心驚覺之令障盡不於法身之佛也)怛儞他(是佛部)唵(是蓮花部也)娑縛訶(是滅罪義。金剛部又成就義也)。
如意輪讃。
T76022401.GIF
已上祕訣畢。私云。如意輪觀門義注。
祕決一卷(海)右本。
如意輪菩薩眞言注義一卷(仁)可尋見之。
如意輪法第三十。
承應二年三月十五日以二尊院本令書寫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卯月旣望寫之竟。
台峯橫川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三十一。
白衣觀音法。
註進。
一行法(私云。起首時。向方等可隨事矣)。
師曰。無指本書。又不見先達私記(私云有古人記如下出之)。師傳云。白處者白衣是也。唐摺本寶冠之上覆白繒。左右之端垂肩上(云云)。驗知不空羂索經第八九二十二三十。並云白衣觀世音母。又皆有半拏羅婆徒儞之句。又十一面軌。白衣眞言。有半拏羅縛悉儞之句。而大日疏云。半拏〃〃〃〃譯云白處(云云)。
法性房御說云。白衣者白身觀世音菩薩也(云云)。
春定額說云。白身觀世音。私謂白身者白衣歟(云云)。
私云。依師傳幷法性御說等驗知。胎藏觀音院白處白身。卽是白衣之一體異名歟。千手軌中有白衣大白衣二尊。法性房說云。大白衣者。火明白身是也(云云)。春定額說同也(云云)。不空羂索經云。白身觀世音母菩薩(云云)。注大佛頂陀羅尼云。半拏羅嚩徒尼(此云白佛女云云)。蘇婆呼經云。半拏囉嚩悉寧(此云服白衣云云)。大日疏云。白住處菩薩(云云)。今暫置法性御說等。師傳依言白處。卽白衣者先付胎藏可行此尊法。
大悲壇。
尊位。觀音院第三行西終(寂留明菩薩北大吉變西)。
胎軌列名云。近聖者多羅住於白處尊(云云)(經具緣品文同之)。經云。多羅毘俱胝及與白處尊(云云)(秘密曼荼羅品)。
種子。●。
三形。鉢曇摩花(有赤白二種云云)。
尊形。白黃色。左持蓮花。右手與願手。著天衣坐赤蓮花。
梵號。跛拏羅縛悉尼。
密號。離垢金剛。又淨照。
唱禮。
三身。
南無曼荼羅主半荼羅波悉儞菩提摩訶薩(三反)。
馬頭。五大明王。大小。三部(云云)。
根本印明。
經第五(密印品)云。如前以定惠手空心合掌。水輪空輪皆入於中。是白處尊印。彼眞言曰。
(歸命)怛他(引)薩多微灑也三婆(上)吠(平二)鉢曇摩(二合)忙履儞(人三)莎訶(私云。藏品所說眞言同之)。
同種子心眞言云(經第二藏品)。歸命●半(私云。胎軌以此種子置前眞言初矣。)。疏云。次白處尊印。雙屈二水指入掌。其二空指亦而屈之令相到。餘作三補吒合掌怛他揭多肥舍耶(如來境界也)三婆嚩(生也。言從如來境界生也)鉢曇摩(二合)摩里底(鬘也。嚴身具也。卽此能生諸佛功德以爲莊嚴〃〃法身)。
又云(藏品處)。次白住處菩薩。怛他竭多(如來也)毘舍也(境界也如來境界所謂如之)三婆吠(從彼生也)鉢頭摩(白花也)利儞摩以波頭摩爲鬘。因以爲名也。卽是處義住處也。然此眞言以初怛字爲體。卽是如之也。如如卽是諸佛境界。我今從彼而生也。白者卽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卽是白住處也。此菩提心從佛境界生。常住於此能生諸佛也。此是觀音母。卽蓮花部主也。
釋云。白處尊眞言。此是蓮花部母。白是本淨菩提心。蓮花種子所含藏處。萬德莊嚴。從此出生故以爲名。初云。怛他蘖多尾灑野。是如來境界。以最初多字爲眞言體。如於心實相。卽是本淨菩提心。次句云。三婆吠是從生義。謂從彼如來境界生也。末句云。鉢納摩(二合)是蓮花。摩里?是鬘。鬘謂結集衆花以爲嚴飾。卽蓮花部衆多眷屬之義。此又轉釋前句。誰從如來境界生耶。謂蓮花鬘從彼而生。故爲蓮花母。又此白處是本淨菩提心三昧故。作女天形。若本淨之惠。卽是大日如來也。
私云。白衣印明諸處有之皆異。大日經之所說蘇悉地軌眞言與千手軌眞言同之於印者異。蘇軌未敷蓮花印也。千手軌二手內相叉作拳。竪進力頭相跓。令圓禪智並竪。十一面經中卷眞言與集經第五眞言同之印異。十一面經云。次結部母白衣觀自在菩薩印。印相如多羅菩薩。內屈頭指結此印。亦護本尊亦護白身。念誦速疾成就。密言曰。
私云。多羅印上文云。多羅菩薩印契者。二手內相作拳竪合。頭指如未敷青蓮花。
集經印。兩大指竪各捻二小指頭兩手竝竪相著。二頭指相捻。在大指小指上。無名指亦爾。二中指在上頭少不相到。掌下相著頭指來去(云云)。
十一面經下卷云。白衣觀自在密言曰(私云無印)。
唵濕吠(二合)帝濕吠(二合)帝半拏羅嚩(引)悉儞娑嚩(二合)訶(人多持之)。
不空羂索經第四。最勝心明王經。又有白衣眞言。可見之。
讃(用蓮花部讃)。
念誦(先佛眼。大日。本尊。馬頭。當壇護摩。三部總。諸天總。成就明。次佛眼)。
護摩(息災)。
六壇(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我稽首請。白住處菩薩。唯願降臨此納受護摩供。
護摩呪(可用十一面軌呪。或只用唵梵號娑縛賀云云又可用種子心明。抑用梵號有文說哉有之)。
後加持並伴僧呪(用上根本眞言。但池上一說後加持用馬頭呪云云)。
部母(若都壇者可用佛眼。若別壇者白衣卽蓮母也不可有別部母)。
或都壇。或別壇。或隨行一尊。
右三法如聖觀音法更不注之。
白衣曼荼羅。
T76022501.GIF
師曰。私圖之任。胎軌列名次第。自觀音始之。右廻令坐也。二十一尊中。取世人耳近也。餘尊壇皆傚之。但千手如意輪不空羂索等。各有本經所說曼荼羅等。斟酌用之。如此事隨時宜可有行者意耳。
私云。蓮部別壇之時可用之。隨行一尊曼荼羅者。本尊中台自眷屬爲次院八部爲第三重。
師說云。此法以攘災決之中眞言爲根本。眞言是祕說也。但彼文中。不說印。更可問之(云云)。
私云。彼決云。若日月五星在人本命宮中鬪戰失度者。當建立息災觀音壇。誦此陀羅尼。一切不祥之星能入吉祥。眞言曰(私云。名九曜息災大白衣陀羅尼)。
曩謨囉怛曩怛囉野也娜莫索摩羅嚩諾乞灑怛囉邏惹野者都地憣阿路迦囉野怛儞也他唵努麽底憣努麽底薩賓儞佉細娑嚩賀。
私云。此次出破宿曜障印眞言。幷北斗七星印眞言。九曜各別印眞言。十二宮印眞言(曜總印明)二十八宿印眞言。(總印明)然者依此決持誦彼明之時。上件印明等皆具足之可修行歟。凡案決意。日月蝕時。惡星變現。兵革蜂起。如是之時專可持誦攘災次明。若爾其時觀曼荼羅等。可有用心歟。可謂中台白衣。第二院觀音院諸尊。第三院十二大天(如熾盛光法)。第四院二十八宿。第五院十二宮神。如此建立欲修行之。但未聞師說不可用之努力(云云)。
T76022601.GIF
依十八道行之者。
道場觀。
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半字。變成體曇摩花(白色)花變成白衣觀自在菩薩。髮冠襲純白鉢曇摩花手。蓮花部聖衆圍繞。
入三摩地。
心月輪內觀●半字。字變成白蓮花。漸舒漸大量同己身。變成白衣觀世音。寶冠之上覆白繒。左右之垂端肩上(云云)(●半字一切法第一義諦不可得也云云)。
或舊人記云。天慶三年東西賊亂之時。近江國司馬賀茂忠行奏。公家言被修白衣觀音法者。兵革降滅。其法名曰九曜息災大白衣觀自在法(云云)。坊城右僕射問。或闍梨曰。如今聞者。白衣觀音法能除災害(云云)。欲修件法。于時闍梨報啓不明。仍以神護寺別當寬靜令修件法矣。彼闍梨就東寺別當寬救尋求白衣法。彼救院答曰。闍梨之職。是都法之號。豈不知有無哉(云云)。天德二年七月。信濃守宅讀經之次。隱者問般若寺神惟大德。若有白衣法耶。答曰。長慶大德云。披葉觀音此則白衣觀音也。又寬靜內供於右大臣殿有修此白衣法。彼時台山或律師參殿之次云。無白衣觀音法。依何修之。人笑云。此律師者。此天台眞言業之人。若不習學此道歟。隱者亦問曰。就何儀軌誦何眞言耶。答曰。依葉衣觀自在經誦葉衣菩薩心眞言(云云)。隱者案教法。若依葉衣經者。可誦葉衣眞言也。若依觀自在最勝心明王經及千手軌等者。可誦白衣觀音大小心呪也。若依攘災決及九曜曆等者。可誦彼所說明也。若依胎藏教者。可誦大白身觀自在眞言也(云云)。
私云。隱者私義可否如何。見師御抄息心抄可詳也。
白衣觀音法次第。
先方便加持灑淨等(如常)(次神分。次唱禮。如常)。
次佛號三身(如常)。次佛眼。本尊白衣觀音(但普通觀音名號也三反)。不動。四大明王。大小自在等。三部等(云云)。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次勝悉地印明。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降魔印明。次護身。次被甲。次結髮。次地結。次方隅結。次以覽字向內三度投之觀在文。次結五股印。次以覽字向外三度投之(口決)。次結金剛掌印誦字句。次道場觀。次大海印明。次結寶山印明(但非須彌山觀想補陀落山可)。次以我功德力偈。次大虛空藏印明。次蓮花發生菩薩印明。陀羅。毘俱胝。得大勢。耶輸陀羅(白處尊)。次白衣披葉衣馬頭等。幷蓮花印諸尊等四明王十二天也。次第印明。次大輪壇印明。次治路印明。或送車輅。但請不同也。次不動。次振鈴。次勸請。次召請(但有口傳)。次辟除從魔印明。次樂三昧耶印明。次閼伽。次本座。次虛空結。次火界結。次重大結。次塗香。次花。次燈明。次飮食等。次普供。次讃(三)。次念珠旋轉。次結定印觀想。次大。次結本尊印明。次結金剛合掌印(但有心)。次取珠入念誦大日百遍。次本尊百遍畢。
次護摩。六段作法(如常)。次護摩畢。後作法如常。
東塔院三昧大僧都。依。宣旨於桃苑妙法蓮寺。始從寬弘三年五月二日。修白衣觀音法。是長日御修法也。但以十日爲番。於此康禪修初二番。伴僧之間承行時之御手替是非普通法仍行法之次第聊以記之抑付。蘇悉地成就妙門行法修是了。
一功能。
集經云。若有人誦持能除身中百億劫重罪。一切菩薩聞此呪者。皆得奢摩他。由此因緣得成佛位。故名菩薩母。呪有能受持者不久當蒙諸佛授記。一切觀世音菩薩由此呪。卽得奢摩他記持一切。
千手軌云。誦眞言七遍。蓮花部母聖者加持。故諸魔毘那夜迦不得其便。從初作先行時。乃至求成就時。念誦遍數奉献。此尊掌持設令出念誦處。誤失三業。破三昧耶戒。所有念誦功課定。宛先行成就數劫不虛。辨剋蘇悉地。或有惡人無事作留難者想彼人在瑜伽者足下誦眞言二十一遍。所有作留難者。悉皆消滅。慈心相向不能障礙。
攘災決云。若日月五星。在人本命宮中鬪戰失度者。當建立息災觀音壇。誦此陀羅尼。一切不祥之星。能令吉祥九曜息災。大白衣陀羅尼曰(云云)(私云。其眞言如上與諸經軌等說大異)。
一卷數。
白衣法。第三十一。
(本云)
享德四年潤四月二十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畢。
行林第三十二。
葉衣法。
一支度。
傳授池上記。依經意分十二種法。先就第一第三法。明其行儀之中第一法(云云)。
先就第一法明之(私謂於呪有驗者可修此法云云)。
先畫尊像(如經說)。次可儲道具。賢瓶一口(滿盛香水挿花菓樹枝)。懸像竿一枝(有龍頭鐵橛)。法螺二口。大鼓二口(加杖)。磬二口(加杖)。香爐一口(加香壺。此等之物。兼日置道場內。以辨事眞言加持之)。
以上記文今依師傳注支物等。
註進。
葉衣觀音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一御佛一鋪(御衣絹一鋪半圖樣可仰佛師)。懸像竿一枝(可有龍頭鐵橛)。一大壇一面(方七尺二寸)。燈臺四本。脇机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
名香。沈水。白檀(欝金)。龍腦。安悉(此內安悉香十兩自餘各各七兩)。
金銅瓶一口。法螺二口。大鼓二口(加杖)。磬二口(加杖)。香爐一口(加香壺)。大瓷瓶一口(可斗納)。机一前(方二尺高三尺安瓷瓶料)。白絹五尺許(瓶帶料)。白布二端二丈(二端壇敷料二丈佛供覆)。大幕三帖(二軌壇可料一帖南門外置水瓶所料)。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五枚。呂子二覆。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十二口。承仕四人。驅使八人。見丁二(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五穀各五升。?三升。時珍菓子少少。
一護摩壇一面(可有爐桶方六尺)。脇机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名香(如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壇供(如常)。燈油(如常)。
一十二天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蠟燭料)。酥。蜜。蠟三兩。壇供三石五斗。燈油三升五合。五穀各一斗。
一雜具。閼伽棚一脚。長櫃。桶杓(大小)。疊簾。自餘雜具(如常)。
右大略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右支度存略隨時任人意耳。只依師說注大略許也。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
本經之中不說此事。但畫本尊。取鬼宿日。若准此者。或畫本尊。或起首法。或正修追鬼之法。時可取鬼宿直日也。師傳云。此法依息災(云云)。然者向方等可依息災之儀歟。
私問。師傳有何故此法依息災云哉。答。建立護摩軌。明息災護摩功用云○疾疫刀?儉鬼魅諸不祥(云云)。穢積軌云○幷除鬼神法(云云)。息災法。尤允合矣。
一行法。
祕錄云。被葉衣法七。
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經(內略無陀羅尼字。不空貞元海列外題。仁列內題云。葉衣觀自在菩薩法一卷)。
梵字葉衣心眞言一本(仁)。
私云。此經中說。
師傳云。有人心耳。若胎。若金。若悉(云云)。
私云。若依胎者。或大悲大壇。或都法壇。或蓮部別壇等。准餘法可知之。若依悉地。又如前云。若依金界者。忌四印一印等。又如他法中注。今且付大悲大壇。示其尊位。
尊位。胎曼荼羅。觀音院。第三行。西終(白身觀音西大隨求北)。
胎軌。觀音院列名云。白身觀自在。披葉衣菩薩。不明形像印明。經疏之中不云此尊。
種子。●(娑)。
三形。未敷蓮花。或鉞斧。
尊形。肉色。左手持索。右手持丈。立右膝坐赤蓮花。後本坐白蓮。
私云。經說四臂。如下出之。
印相。左手持羂索。右手作施願。眞言曰。唵(一)鉢羅拏(二合)捨嚩哩(二)吽(引)發吒(半音)。
右印明。出葉衣觀音經。
梵號。阿利也(二合)波攞舍縛唎。
密號。異行金剛。
已上依胎圖。幷印明集等抄之。
唱禮。
桂記云。
三身。佛眼(若可云。半荼羅婆悉儞冐地サタバヤ摩訶〃〃〃〃〃)。
南無曼荼羅主。葉衣觀自在。冒地サタハヤ摩訶〃〃(三反)。
或阿利耶鉢囉嚩哩底。
〃〃阿〃〃訶野〃〃〃冒〃〃〃〃摩〃〃〃。
〃〃五大明王。〃〃大小自在〃〃〃。
〃〃三部海會等(云云)。
發願(私注之)。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葉衣觀音 蓮花部中 諸尊聖衆。
大聖不動 大悲明王 三部五部。
界會諸尊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護持國主 安穩快善。
閻魔界中 行病鬼等 於諸有情。
起大慈心 令此國界 無諸災難。
息災延命 增長福壽 恒受快善。
無邊御願 決定成就 決定圓滿。
宮內安穩 諸人快樂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道場觀。
桂記云。
種子。●(南師記)●(大原口決)。
三形。八葉蓮花(大原說)。吉祥菓(南師說)。
尊形。經云。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寶冠。冠中有無量壽佛。右第一手當心。持吉祥菓(師傳云。唯掌中持一菓也。如寶等耳或枝云云)。第二手作施願勢。左第一手持鉞斧(師傳云。鉞者。麻左加利云云)。第二手持羂索(師傳云。蓮花索也。索兩端付蓮花是也)。
讃(師傳云。觀音讃云云通用云云)。
根本印。
八葉印(南師說)。大原云。三昧耶印爲根本印(云云)。開敷八葉蓮花印也。如彌陀印(云云)。次雖出羯磨印。但以三昧耶印爲根本印(云云)。羯磨印者。右手施願。左手拳安乳邊。想持羂索(云云)。眞言。
●●●●●●●●●(已上記)。
念誦(私。先部母白衣。次大日。次本尊。以蓮花部母。次馬頭。次諸藥叉。次諸天總。次當壇護摩。次成就明。次又部母)。
諸藥叉明。爲宛二十八大藥叉呪也。而師傳。鎭宅時立別壇。請供持念。餘時不然(云云)。然而案經意。第四法末云。由灌頂戴像。二十八大藥叉將。常隨擁護(云云)。意彼第四法中。刻葉衣像。受灌頂。依如此大藥叉將擁護云也。以之思之。經中諸法。皆可仰大藥叉衞護仍持念之。
護摩(師傳云。依息災修之)。
六壇(作法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披葉衣菩薩 白衣馬頭等。
蓮花部聖衆 二十八大將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諸尊壇(有無隨宜)。
世天壇(可加行疫神等分)。
十二天壇(或七箇日之間。三箇度修之。是大疏也。近代每日七箇日乃至三七日。以行法終爲期修之)。
以羅刹天可爲當壇天主。更問之。
已上私記之。人不可用耳。
第七夜正作遣除法。
記云。七日七夜修護摩法(可具助修十四人)。至第七夜。正作遣除法。於初夜時修供養法(乃云)念誦。念修已了。未修護摩。阿闍梨。助修。相共先作三部。被甲等(云云)。
私云。此日酉剋。南門外邊掃地灑淨。左方若右方。隨宜。曳大幕。其內立花机。其上安瓷瓶。入淨水。加乳酪。飮食。五穀。雜菓子。?等。種種物。且令人守之。待阿闍梨來耳。
然後出壇場。一人持賢瓶(誦心眞言。加持之。又誦之。持之)。
私云。此瓶開白時。滿盛香水。挿花菓樹枝。以絹束之。懸瓶頸。種種莊嚴。其花春秋採時花。夏冬用採花安場內。以辨事眞言等。加持者是也。
一人持懸像竿(無間斷誦大陀羅尼又先誦之加持之)。
私云。取壇場所懸之像。先誦陀羅尼。加持竿。然後。懸竿持之。出場內也。
二人吹螺(誦摘枳王眞言。加持之。又誦之吹之)。
二人鼓擊(誦摘枳王眞言二十一遍。加持所擊之杖。又誦之擊之。又令淨人荷此皷)。
二人鳴磬(誦摘枳王眞言二十一遍。加持所擊之杖。又誦之打之。又令淨人持此磬)。
二人持香爐。
師傳云。誦吉慶及吉祥也。然吉祥讃世無之。師傳曰。四智讃用之。件讃等梵語用之(云云)。
一人持香爐(燒安悉香。其香以心眞言。加持之。一百八遍。又誦之。燒之。香煙勿令斷絕。又令淨人持香壺)。
師傳云。安悉香逐鬼類也。謂桃野柅。或卽用之。兼日以來葛等。漬用宛之(云云)。
私云。安悉香逐鬼用。幷桃野柅。本菓等事。不見。更可尋之。
阿闍梨在後。出行。結根本印而無間斷。誦大陀羅尼(或持杵加持也)引入王宮。從南門入右遶一匝。又從南門而出復從東却遶城內坊巿一匝。便從城南門出。至於城南門外大水瓶處(云云)。
師傳云。先結印誦明加持道。以持杵加持行。印煩故也。又云。問城內坊巿一匝云。中軌文。內外各一匝見如何。答。爾者南門者羅城門也。內裏外一匝。又內裏內一匝也。合二匝遶也(云云)。
至彼處竟。阿闍梨誦妙色身如來眞言。加持此瓶七遍。眞言曰。曩謨婆誐縛帝蘇嚕婆耶怛他誐哆耶娑嚩(二合引)訶。
師傳云。或可用五如來名號。又如常可用神供法歟。阿闍梨示惠耳(云云)。
又誦葉衣觀自在陀羅尼七遍。於眞言句中(其句可問師)。稱國王名號。加持之(可云。國主某甲。除災安穩。增長寶壽。願王國界無諸災難)。
師傳云。●●●●●●之次稱之(云云)。
然後於路側曠野。辨擲水瓶令破。作是告言。閻魔界中行病鬼等。汝等受領此飮食。復道而歸。於諸有情起大慈心。令此國界無諸災難(金剛合掌。誦之。私謂。又誦般若心經。仁王般若四非常偈。金剛般若兩段偈頌。諦緣度等。以爲法施)。
私云。阿闍梨加持瓷瓶之間。助修等立迴幕外。加持畢令驅仕取瓶而立前行。阿闍梨助修在後行列。卽至路側可令棄之。或阿闍梨自棄之。或令驅仕棄之。可隨宜歟。門外机幕等可令取去之耳。
次阿闍梨助修。三部被甲等。然後相共還入壇場。安置佛像修護摩法(云云)。
師傳云。還入間不吹擊(云云)。
右依本記次第注師傳等了。
伴僧呪(大陀羅尼或用別葉心眞言云云)。
護摩呪(用經心呪)。
一第一法文。
經云。若國內疫病流行。應取白氎闊一肘半長二肘。先令畫人潔淨齊戒。以少瞿摩夷汁和其青綠。以香膠和勿令用皮膠。取鬼宿日。畫葉衣觀自在菩薩像。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寶冠。冠中有無量壽佛。瓔珞環釧莊嚴其身。身有圓光。火焰圍繞。像有四臂。右第一手當心持吉祥菓。第二手作施願勢。左第一手持鉞斧。第二手持羂索。坐紅蓮花上。畫像成已。懸於竿上。令人執竿。執竿之人無間斷誦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擊鼓鳴磬。所擊之杖。用摘枳王眞言。加持二十一遍。方乃擊之。眞言曰。●唵●摘●枳●吽(短聲)●弱。又令二人誦讃。一人誦吉慶讃。一人誦吉祥讃。令知法弟子三五人。一人持香爐燒安悉香。其香以葉衣觀自在菩薩心眞言。加持一百八遍。然後取香爐。燒香煙勿令斷絕。一人持賢瓶。滿盛香水挿花菓樹枝。令持瓶人在前。先行引像二人吹蠡。引入王宮。右旋一匝。南門而出。復從東却。又遶城內坊巿一匝。便城南門出。於城南門外。置一大水瓶。於中。置種種飮食。雜菓及?。阿闍梨。誦妙色身如來眞言。加持七遍。然後誦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七遍。於眞言句中。稱國王名號加持。願主國界無諸災難。然後於路側曠野。棄擲水瓶令破。作是告言。閻魔界中行病鬼等。汝受領此飮食。復道而歸。於諸有情起大慈心。令此國界無諸災難(已上第一法文了)。
一大陀羅尼幷心呪(私云。此陀羅尼字句多而難行。用者。用唐院別葉呪無妨歟)。
曩謨(引)囉怛曩怛(二合)怛囉夜野(一)曩謨(引)弭哆(引)婆(去引)野(二)怛他(去引)蘗跢(引)夜(引)囉賀(二合)帝(引)三(去)藐三(去)沒馱(引)野(三)曩莫阿(去引)哩野(二合引)嚩路(引)枳帝(引)濕縛(二合)囉(引)野(四)冒(引)地薩怛嚩(二合引)野(五)摩賀(引)薩怛嚩(二合引)野(六)摩賀(引)迦(引)魯抳(尾整反)迦(引)野(七)曩謨(引)摩賀(引)娑頗(二合引)摩缽羅(二合引)跛跢(二合引)野(八)冒地薩怛嚩(二合引)野(九)摩賀(引)薩怛嚩(二合引)野(十)摩賀(引)迦(引)魯抳迦(引)野(十一)縛(引)摩寧(引)怛鍐(二合引)曩麽寫(去引)弭(二)怛萬(二合引)曩莫寫(去引)弭嚩(引)麽寧(三)毘舍(引)止缽囉拏捨嚩哩(四)缽囉拏(二合)捨嚩妣舍(引)止(五)婆(去)誐嚩底(丁以反六)跛囉戍(上)播(引)捨馱哩抳(七)夜(引)?迦(引)?質(八)捺婆(去)夜(引)?聿(二合)答跛(二合)儞也(二合)麽(引)曩(引)?聿(二合)答跛(二合)撚帝(九)夜(引入)迦(引)室質(二合)儞(泥以反)多庾(引二十)夜(入)迦(引)室質(二合)怛麽(二合引)哩庾(二十二)夜(引)迦(引)室質(二合)坦播(引)摩賀(引)摩哩庾(二合)曳計質弩缽捺囉(二合)嚩(引三無反跛)曳計質弩播(引)夜娑(引入)曳計質捺地野(二合引)婆(去引)嚩(無博反五)曳計質弩跛薩羅誐虛(引六)塢跛薩囉誐三滿馱嚩(引七)塢跛撚帝(八)薩嚩(引)?跢(引)?薩嚩(引)娑[啍*單](二合引九)薩吠帝嚩(引)攞哆(三十)曀武(引)坦缽撚帝(三十一)曩半泥多多娑多(二合)娜甯曩薩帝曳(引)曩薩底也(二合)嚩(引)計(引)曩(三)惹惹惹(四)曀鼻室止(二合)半泥跢(引五)地瑟恥帶(引)㗚滿(可云國王(某甲)除災安穩。增長寶壽。願此國界殿內無諸災難)。
坦囉(二合)跛乃(引六)麽(鼻)麽薩嚩薩坦嚩(二合引)難(上引)者(七)囉迦[扌*忘](二合引)矩嚕(八)麌不井(二合)矩嚕(九)跛哩坦羅(二合)喃矩嚕(四十)跛哩蘗囉(二合)垣(上)矩嚕(四十一)跛哩播(引)囉難矩嚕(二)扇(引)井矩嚕(三)娑嚩(二合)娑底野(三合)野曩矩嚕(四)難(上)拏跛哩賀(引)朗矩嚕(五)設娑怛囉(三合)跛哩賀朗矩嚕(六)尾灑怒(引)灑喃矩嚕(七)尾灑曩捨曩矩嚕(八)枲麽(引)滿蕩矩嚕(九)馱囉抳滿蕩左矩嚕(五十)怛儞也(二合)他(去引五十一)阿蜜哩(二合)帝阿蜜㗚妬(引五十二)納婆(二合)吠阿濕嚩(二合)娑黨(二合引)霓(三)麽(鼻引)鼻囉麽(鼻引)麽囉(四)舍麽缽囉(二合)捨麽(五)覩奴(鼻)尾覩奴(六)覩黎睹母黎娑嚩(二合引)賀。
心眞言。
●● ●●●● ●●●
唵缽囉拏捨縛哩(二合)吽發吒(半)
祕錄云。梵字葉衣心眞言一本(仁)。
觀自在葉衣菩薩心眞言。
唵(一)曳(引)曩薩帝曳(引)曩薄誐嚩帝(引四)缽囉吉惹拏(三合五)播(引)羅蜜跢(引六)薩普吒(引七)瞋馱縛日里尼(八)作葛哩(引)拏(九)帝曳(引)曩(十)薩帝曳(引)曩(十一)播(引)跛劍(引十二)唵(十三)頡唎(引入十四)覿(入引)失利(引入)噳嚕底(十五)薩蜜哩底(十六)尾惹曳(十七)薩縛(引)賀(引十八)。
私云。前唐院別葉眞言者是也。大陀羅尼。繁廣。心眞言簡略。此眞言中用也。念誦幷後加持可用之。但伴僧等不讀付之間。用少眞言。何事有哉。
以上第一法畢。
第三法。
一支度。
註進。
葉衣觀音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一御本尊一鋪(圖樣寸法可仰佛師)。
一大壇一面。燈臺四本。脇机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壇敷料)。酥。蜜。名香(白檀。沈水。丁子。薰陸。龍腦。蘇合。豆穀)。佛供覆。大幕二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
一護摩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壇敷料)。酥。蜜。名香(如前)。芥子袋。佛供覆。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一藥叉壇一面(方三尺五寸)。半疊一枚。脇机一前。燈臺二本。白布二端(壇敷料蠟燭料)。酥。蜜。蠟七兩。名香(白檀。安悉)。上紙(ㄙ)帖(紙錢料)。白絹一丈(幣帛料)。檜榑一寸(標料)。溫石八枚(廣一寸餘長五寸厚五六分許)。朱砂一兩(可磨調不可入皮膠)。牛黃一顆(供物)。壇供能米二石一斗。燈油二升一合。五穀各七升。胡麻一升。
一十二天壇一面(方三尺五寸)。半疊一枚。脇机一前。燈臺二本。酥。蜜。蠟三兩。名香(白檀。安悉)。上紙(ㄙ)帖(紙錢料)。白絹七尺(幣帛料)。檜榑一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料蠟燭料)。壇供能米一石四斗。燈油一升四合。五穀各七升。
一雜具。
鐵槌一柄。切釘二連。鍬一口。小桶杓各三口。折敷十枚。長櫃二合。呂子覆。松明二十把。閼伽棚一脚。梯一臺(長可及寢殿梁上)。
一淨衣(白色)。
一人供。
阿闍梨。伴僧十二口。承仕六人。驅使八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供料)。
一供所雜具僧房裝束(如常)。
右支度大略註進如件。
年 月 日。行事大法師。
阿闍梨。
以前支度且依師說且任例注之。正用之時取捨可隨時宜矣。
一行法(就此有八。一大壇。二護摩壇。三十二天壇。四聖天壇。五藥叉壇。六作護持法。七作護持。後藥叉壇行法。八結願作法)。
一大壇(康午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大原上網。於花山院爲鎭宅被修此法之時無大壇云云)。
先堂莊嚴。
以寢殿南面。可爲壇所。中心立大壇(向北)。右護摩壇(左右可隨時)。護摩壇右方立藥叉壇。大壇左方十二天壇等隨便宜。各壇上安置道具。辨備供物。
供養法。
師傳云。胎金悉。可在人意樂(云云)。
私云。師曰。經文不說行法。且以台藏行法修之。就之有七分。
一行願分(自前方便至五大願)。二。三昧耶分(自入佛三昧耶至持地印)。三。成身分(自內五輪觀至慈氏印)。四。曼荼羅分(自一切三世無礙力至示三昧耶印)。五。供養分(自閼伽印至密讃)。六。作業分(自入本尊觀至奉送)。七。三摩波多分(入佛三昧耶等也)。
付初行願分。
唱禮。
八葉。白衣。
曼荼羅主阿利耶ハラハリチ冒地サタハヤマカサタハヤ。
二十八藥叉(泥羅伽等。藥叉。摩伽藥叉。依師傳。可禮大小自在後耳。更問)。
或人五大明王上禮之。私依有所存。且本尊。次禮之。更問。
馬頭。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海會。次付三昧耶分(如文修之)。次付成身分(可有都別等異。更同)。次付曼荼羅分。
道場觀(如常)。
觀曼荼羅(大慈壇如常。但以觀音院披葉衣菩薩。爲本尊。而現圖二手也。經說四手。私云。依經觀四臂可無妨歟。二十八藥叉周匝此菩薩觀圖之種子三形尊形等。更問)。
次付供養分。
讃(聖觀音讃用之。諸器等當額供養)。
次付作業分。
入三摩地(更問)。種子沙。三形吉祥菓(私云。如圖菓葉枝也)。根本印(八葉印。付之。有可如用印明。作法更問。師說云。八葉印。加阿彌陀印。私云。此旨未得意。問更)。正念誦用心呪(有二。更問)。
付三摩波多分。爲二。一者。檀那參會壇場。護摩阿闍梨左召居之。可修此法(作法更問)。不用後加持。近代。檀那雖參會。無此作法等。法陵遲也。不修其也。若壇那不參會者置標物。可修此法也。二者。所謂入佛等是也。阿闍梨自法也。具旨更問之。
二護摩壇(師傳。依息災)。
六壇作法(如常私云。師說。至本尊段。二十八夜叉加持之。以前三夕。供本尊。以後三夕。供諸夜叉云云。私云。常途師傳。於世天段供之。別別不供之。只總供三夕云云)。
護摩呪(用小呪)。
番僧呪(用小呪)。
後加持(同。或念誦。幷後加持用別葉眞言云云)。
教王房說云。鎭宅時。何用後加持耶。如不動安鎭。不用後加持(云云)。
三十三天壇(如常)。四聖天壇(如常私云。師曰。此壇存略。在人意耳)。
五藥叉壇。
經云。則於所居之處。用牛黃。或紙。或索上。書二十八大藥叉爲眞言。怗四臂上等(云云)。
傳授池上記云。書二十八大藥叉。持眞言。建立別壇。隨其方位而安置之(經云。於二十八大藥叉將位。各各以白檀香塗一小壇)。次辨備諸供具(經云。壇上燒香。雜花。飮食。燈燭。閼伽)。以助修一人。每日令勸請供養(讃後。合讀祭文)。
私謂。經文帖眞言已。作供養啓白。雖然。兼日作之。有何妨乎。
井房記云。延久三年五月十八日(壬寅)於大原山莊。葉衣法始修之。二十八藥叉將眞言。兼於山奉書之。麽牛黃。加少許朱砂薰陸。相和紙書之。長五寸廣五六分許。卽爲入大原始行法。後檜木板長五寸廣一寸許削。二十四枚。以香水洗淨。以大豆粉。奉付眞言。二更以紙板廣定切。眞言上覆。周以粉付。又板頭皆穿小穴。是釘料也。其板。頭小尖削卽板裏隨方。書東一東二等銘。四方四隅等各別取重收之。又地下眞言兼高尾山髮剃砥堀遣磨治之。長五寸廣一寸餘許作八枚設之。眞言料四枚。其眞言上覆蓋料四枚。卽四枚石書地下四方眞言梵本。以刀雕之。雕了洗淨之。卽以蓋料石。相覆以糸上下束之。爲之。又新鐵槌一柄切釘二十五六許。以香水洗淨。幷加持之。爲了。更建立別小壇。陳列供具如例。於壇四方各安置眞言。先東方次第安置四眞言。寄近東北角。安置東一眞言。板頭向外。下端向內。如是次第。匝東南角安東四眞言。南方西方北方准東方皆次第置之。次東北隅安其隅眞言。乃至西北隅了。次其內院四方安置地下四方眞言。卽其內院四隅上方四隅眞言。次第安置之。修略供養法(依十八道)勸請二十八藥叉將供養之。讃用諸天讃。讃了後讀祭文。卽經文唯願二十八藥叉等乃至壽命長遠(云云)。以此爲祈願祭文。祈願了後。卽發遣。發遣卽明。依施餓鬼法。
私云。藥叉壇行法。
大壇阿闍梨。正念誦時。先護身(三甲等。若不動。然後立座。可向夜叉壇)。次禮佛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供物等。次加持飮食等三印。次觀曼荼羅(定印)。
想。壇上有數多荷葉。葉上有●字。字變成二十八大藥叉將。各與眷屬儼然而坐。
次輪壇。次打磬二度(想。奉驚右在大壇所清尊)。次取香爐勸請之。頌曰。
至心勸請 二十八大 藥叉大將。
與諸眷屬 降臨此處 哀愍納受。
我此微供。
近代作法。壇上安香爐。壇下置磬。仍此間出之。若無之者。直可用印明勸請也。
次置香爐。以印明請之。
定拳屈凮。如鉤請之。藥乞叉(二合)濕嚩(二合)囉野曳醯呬(有歸)。
想。大壇尊來。與此曼荼羅尊。契當一身也。
次四字印明。次閼伽。次花座(四葉)。次善來偈。次塗香。次花。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有蠟燭者。此時付火。誦飮食。燈明。二明奉之)。有幣帛者。此次可供之。次普供養。次讃(諸天)。次根本印明(用勸請印明。除召儀未向)。次念誦(作法如常。大日。佛眼。葉衣。二十八將各眞言。欲略者。可用諸藥叉明慈護。大吉祥)。次法施(心經。諦緣度。諸經貴文。或大日五字明。或波羅蜜明等)。次還珠。次根本印明。次左方五供。普供讃。次祈願。
唯願二十 八大藥叉 幷諸眷屬。
各住本方 護持某甲 爲除災禍。
不祥疾病 延壽獲得 色力增長。
聰事威肅 端嚴果報 具足易長。
壽命長遠(已上經文)。
私云。爲鎭宅修之時祈願詞可改用少少句歟。
裏書。教王房記云於經文啓先賢還私添削之。
虔誠啓告 唯願四七 大藥叉將。
幷諸眷屬 各住本方 能護家宅。
水火盜賊 王難等怖 悉皆遠離。
非但當方 乃至十方 示相擁護。
護持殿主 某甲〃〃 消除不祥。
疾病夭壽 獲得色力 所生男女。
易長易養 壽命長遠 作是啓告。
諸藥叉將 不敢違越 諸佛教勅。
晝夜擁護 臥安覺安 有大威德。
非啻一家 乃至國內 災疫不起。
人民豐盛 娑縛訶(云云已上)。
次閼伽。次迴向。次奉送(用前勸請印明。□□儀如常。想。所請尊奉送大壇)。次誦金剛輪陀羅尼(是爲令補行法之間。忌念越法也)。次下座禮佛。次還著本座。
右依師說記之。近代人所行。多異之。可察之。
T76023301.GIF
此圖依師說圖之。
本山院鎭時無各各蠟燭供等。只飯二杯如常(云云)。
師匠被修此法之時。蠟燭紙錢等。各各奉獻之。又以机立壇。今依井房記不立而例置之。
T76023302.GIF
此依橫川定心房御藏曼荼羅之第二重圖之。
依此行之又有何失哉。
T76023401.GIF
此圖依經意私圖之。
一二十八大藥叉將眞言。
●● ● ●● ●●● ● ●
(東壁一)唵儞(引)囉伽(二合)吒枳(入)吽弱娑嚩(引)賀
●● ● ●●
(二)唵蘇寧怛囉(二合)吒枳こここ (三)唵布囉拏(二合)こここ
●●●
(四)唵迦比攞こここ
●● ●●●●
(南一)唵僧(入)伽こここ (二)唵塢波僧伽こここ
●●● ● ●
(三)唵啇企羅こここ (四)唵難(上)娜(上)こここ
●● ●●●●
(西一)唵訶哩(入)こここ (二)唵訶哩(入)計奢こここ
●● ●●●
(三)唵缽羅僕こここ (四)唵迦比攞こここ
●●● ●●● ●
(北一)唵馱邏拏こここ (二)唵馱邏難(上)那こここ
●●●●● ●●
(三)唵塢儞庾誐跛羅こここ (四)唵尾瑟拏こここ
●●● ● ●●●●
(東北隅)唵半支迦こここ (東南一)唵半(引)左羅巘拏こここ
●●●● ●●●●
(西南)唵娑跢儗哩こここ (西北)唵害摩嚩多こここ
●● ●●●
(地下東)唵步莫こここ (地南)唵蘇步莫こここ
●● ●●● ●
(地西)唵迦邏こここ (地北)唵塢波迦(引)羅こここ
●● ●●
(上方四隅 東北隅)唵蘇哩也こここ (東南)唵阿銀儞こここ
●● ● ●
(西南)唵蘇摩こここ (西南)唵嚩(引)庾こここ
六作護持法(私云。教王和尚。康和三年十二月。於內大臣家被修此法之時第五日。正鎭云云)。
傳授記云。次至第七夜。作護持法。於初夜時修供養法(乃至)念誦。念誦了未修護摩。阿闍梨助修相共。先三部被甲等。然後持所寫藥叉將眞言。出於壇場。到彼所居之處。隨諸方位。次第帖之。眞言已。又阿闍梨助修三部被甲等。然後。相供還入壇場。修護摩法(云云)。
私云。師說。護摩之段如常。護摩畢。護摩師。卽起禮盤。暫居本座。大阿闍梨幷夜叉供師。起座召承仕。取札等不亂方隅折敷上置之。切釘鐵鎚等相具。出堂外次第帖之。但至下方鎭仰供師阿闍梨。先於方方受地略作法修之。以驅使。令堀其地(散供因兼。可有用心)。鎭畢還入壇所。護摩阿闍梨如初。更可修護摩。一時藥叉供阿闍梨同著座。念誦少少讀祭文修後供耳(私云。祭文者。經文也。別不出之。供師密書可讀之。具作法在別)。大阿闍梨同著座。可念誦二眞言(更問)。護摩畢。如常後供養(云云)。
井房記云。至第七夜。初夜時念誦了。後往小壇所。供養啓白祈願了。卽闍梨幷助修皆三部被甲。先四方及四隅眞言各一具取重安置新折敷上。卽鐵搥釘等相具重加持之。灑淨令持一人。更令一人登天井母屋。天井上近東北角置二尺餘。帖東一眞言。次去二尺餘帖東二眞言。如是乃至東四眞言。近東南角置二尺餘帖之。先釘眞言板頭穴入以鐵搥打付棟側。此間闍梨助修共誦葉衣眞言。幷如誦其方眞言。次往南方四眞言次第帖之(如東方作法。但廣狹相計帖之。桁側打付)。次西方次北方次第作法(如前)。次東北隅帖之。次東南。次西南。次西北。此間以紙燭照帖之。帖了人人下了。次往小壇所。取地下四眞言。往下方鎭所。卽南庭南邊兼造作假舍。堀設四穴。但中心自本不動鎭宅眞言被埋安置。仍其四方除二尺許。堀設之辨備散供等。修略行法供養地神敬白事由。祈願了後。取其下方眞言。從東方安之。其眞言石。竪如柱立之。卽填土築堅了解界幷被甲護身還又入舍內。取上方四眞言如始。令上天井。從前四隅眞言上更帖之。以此表上方。從東北隅次第帖之(作法如前)。還來詣小壇所。重又二十八藥叉將啓白祈願。修後供養了。發遣之(祈願詞如經)。卽往護摩壇修護摩。六段如例。但本尊段大日。葉衣。世天段更加供二十八藥叉將。不用各別板只總供三板。護摩了後往供養法壇。修後供養等(如例)此間總護摩二箇度也。是存略故也。護摩多少可任意樂之。第七夜初夜時。幷次日中結願時修之也。又小壇眞言供養。師說從初修之。但今眞言遲奉誦之間存略。但二度修之。以此不可爲規模。
延久三年六月一日爲後記之。
安慶。
已上井房記畢。
師傳云。正鎭作法有二說。一如私記。一如例。供養法護摩世天段。趣鎭所。帖眞言了。還入壇處。更亦可修護摩。六段如前。然則正鎭時可辨備二時料支物之(云云)。
私云。帖眞言次第幷其作法。先達說不一准。如本記者。出於壇場。到彼所居之處。隨諸方位次第帖之(云云)。如大原說者。始自東一終于東北。巡帖之。次上方。皆天井上四方桁側帖之。以上方四高自四方上帖之。如文者。先四方四隅下方上方次第帖之。今始東一。終東北。以上方而下方之先帖。是依便宜也。次闍梨出外。以下方四。東南西北垣下迴埋之。其間助修等不起于座念誦。但除雜役人。又帖眞言之間。誦大陀羅尼帖之。或用心呪(云云)。又帖下方眞言之時。無別作法。垣下入一尺許堀埋之。以眞言之面向上。橫置之。或築垣之面。擧於二尺許。穿穴而埋之。以泥土塗塞之(云云)。如教王房說者。如經文。四方四隅下方上方次第帖之。但下方眞言。分助修四人。指遣四方令埋之。當日午後。四方築垣之下。各相當中心穿穴(縱一尺廣六寸許)。各行向件所。埋眞言畢。於其上令修神供。五穀粥等四具設之。又以眞言面向於中方竪埋之。又以上方札打付角木端(云云)。如前所出井。房說者。次第如經說。但以下方眞言。南庭埋之(云云)(具如上出之)如是事且任阿闍梨樂惠。且可隨時宜歟。
七護持法後藥叉壇行法。
私記云。還入壇場。供養啓白大藥叉將(云云)。
師傳曰。如前於藥叉小壇修供養也。雖無壇上眞言唯修之(云云)。
私云。師說。藥叉供師入場著壇前。先且取去壇上花器等。更箒拭。以白壇香泥二十八大藥叉位。各各塗一小壇。壇上隨方隅立標(依文意暫如此記也。如大原延命記。迴文置上。初日塗作此壇耳)。又師傳云。雖無壇上眞言唯修之(云云)。仍不可立標歟。如本花器等別置之。各各眞言少少念誦部主部母眞言必可修加之。然後頂戴珠置之。讀祭文。其文經有之(云云)。
私云。更備香花等修供養具如前。但如井房說者。神供養啓白。後起座取帖眞言事畢。修後供養。更備香花不修供養。此說尤可歟。
八結願作法(如常)。
師傳。以佛像置梁上(云云)。
私云。結願事畢。助修等退下。阿闍梨暫留。取本尊入於箱。堅封其蓋。以如釘打付之而置梁上。以釘可打付也。教王房說。出葉衣眞言梵本爲加入箱中(云云)。
一第三法文。
經云。又法。若國王男女。難長難養。或薄命短壽。疾病纒綿寢食不安。皆由宿業因緣生惡宿直。或數被七曜陵適本宿。令身不安。則於所居之處。用牛黃。或紙。或索上。書二十八藥叉大將眞言。帖四壁上。先於東方壁上帖四大藥叉將眞言。從東北角起首。所謂第一藥叉將眞言曰(云云)。帖眞言已。於二十八大藥叉將位。各以白檀香塗一小壇。壇上燒香雜花。飮食。燈燭。閼伽。虔誠啓告。作是啓告已。二十八大藥叉將。不敢遺越諸佛菩薩教勅。晝夜擁護。臥安覺安。有大威德。若有國王作此法者。其王境內災疫消除此國土安寧人民豐盛(已上第三法文)。
桂記云。經云。於二十八藥叉位○塗一小壇(云云)。今案。諸佛集會陀羅尼經所說之二十一小壇心。先簡擇清淨之處(以栴檀末而塗其地)。成一方壇(縱廣七寸)。月初八日(香湯洗浴受八戒齋)。取黑沈香及龍腦香共備一兩。置於壇上又取白檀香。或沈水香。或龍腦香。或復丁香。迦矩羅香。而置於壇。其人誦此陀羅尼呪(呪此諸香於日日中皆七七遍)。滿于七日至十五日。一日不食。其日中時以欝金香。於其檀上作二十一小壇。其一處中(名如來壇)。餘二十壇(名金剛王壇)。又於壇外作四小壇。名四天王段(等云云)。以之可潤色歟。非正用彼矣。
次云。小壇安隨方安之(云云)。
然則。建立一壇。二十八大將眞言。隨方位安之歟。各壇香塗之歟。又四隅迴大壇可建立二十八小壇歟。文暗難知。更可問之。集會經二十一壇意。一壇上可帖之。若依四天王壇意。迴大壇可安歟。
又云。藥叉眞言札經云。四壁上帖(云云)。
如口決者。准陰陽符(七十二星符等歟)。札書紙裹八方可懸之(云云)。如南授者。札書打付桁等(云云)。於地下者。會釋。築垣地上。一尺許堀埋之(云云)。但又隨時可有會釋歟。
右經中十二種法。先就第一第三兩法抄記師傳等。自餘十法。依池上記之篇目抄入經文。
第二長壽無病法。
經云。又法。欲求長壽無病者。隨意大小白氈上。畫葉衣觀自在菩薩像。於施願手下。畫彼求願男女形狀其像。置道場中。每日香花飮食。如法供養。發願。常時加持。滿其所願(云云)。
第四除宿曜難法。
經云。又法。應畫本命宿形像。每月供養。若作如是法者。惡宿直轉成吉祥。復以白檀香。剋作葉衣觀自在菩薩像。幷於樺皮上書葉衣眞言共帶。若作此法。取鬼宿直日受灌頂。其灌頂瓶。以繒綵繫頂。滿盛香水。水中著七寶及五種藥。所謂娑訶者羅。娑訶泥嚩建吒迦哩。藥勿哩訶底藥儗哩羯囉拏藥。及五穀種子。諸香等。以葉衣觀自在陀羅尼。加持一百八遍。以用灌頂洗諸障難。灌頂已。取一瓦瓶盛種種飮食。於彼男女頂上。旋遶三匝。令一人知法者遠送出野外。擲破瓦瓶。卽結界線索。以葉衣眞言加持羂索懸其頸上。若作如是法加持者。身上疫病。鬼魅厭禱。執曜陵逼本宿及惡星等。惡宿所作皆悉殄滅(云云)。
第五除人疫法。
經云。又法。若人疫病取舍彌木(此國無。取褚木替之)。燃火然後牛蘇。護摩。人髮。人骨等。護摩一百八遍。投於火中。燒七日已來每日如是供養。葉衣觀自在菩薩。每護摩之時。稱彼國城名聚落名村坊名。一切災難悉皆除滅(云云)。
第六除畜疫法。
經云。如是。象疫馬疫。牛疫。水牛疫。各取本類骨本毛。作護摩。七日七夜。亦皆災滅。
又法。取一瓶滿盛香水。誦葉衣眞言。加持水瓶一百八遍。然後以水淋彼畜身上。一切疫病悉皆消滅(云云)。
第七除頭痛法。
經云。又法。若人頭痛。取有香氣花加持一百八遍。令戴及鼻嗅卽得除愈。
第八除鬼魅法。
經云。又法。若人患鬼魅。所粳米粉。披作彼魅形。誦葉衣眞言。以賓鐵刀子段段截之。七日護摩卽得除差。
第九除瘧病法。
經云。又法。若人患瘧。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或長時患瘧。用牛黃書此眞言戴之。卽得除差。
第十除嬰魅法。
經云。又法。或嬰孩被鬼魅。出此眞言帶得除愈。
第十一除劫賊法。
經云。又法。劫賊侵奪坊巿村邑。或欲遠遊道路怖畏劫賊。取佉陀羅木末。護摩。誦眞言一百八遍。所去之處無諸障難。
第十二除苗家稼虫法。
經云。又法。若虫食苗稼。取隨其多少砂。以眞言加持一百八遍。散田中虫自遠去。五穀豐熟。如是等。種種災難。但依此法隨意加持皆得願滿(云云)。
一先持誦數遍。
經云。若欲作此法者。先於我前。誦此葉衣陀羅尼。滿三十萬遍已。然後作法。無不應驗(云云)。
一功能。
經云。爾時婆伽梵住極樂世界。與諸大衆宣說妙法。時金剛手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雙膝著地。頂禮觀自在菩薩言。聖者住大悲解脫如幻三昧。能除一切有情苦惱。與出世間利益安樂。縱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同時有種種苦惱及八難苦。或希望世間出世果報。若能一心稱念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名號。應時不捨大悲誓願。卽現種種隨類之身。能滿衆生一切勝願。亦能護持國界拔濟苦難。亦能攝受養育增長吉祥。亦能遮止囚禁苦形。亦能銷除蟲毒鬼魅及諸惡病。亦能臨陣禁制刀杖。亦能消除水火災難。亦能斷除厭禱呪咀。亦能結護方隅地界。唯願聖者哀愍未來一切有情國王男女。若淨信三寶。護持佛法。相承王業勿令斷絕。爲彼等故說此陀羅尼加持方便。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還座本處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哀愍加持。我有葉衣觀自在菩薩摩訶薩陀羅尼。能除一切有情災禍。疫疾飢饉劫賊刀兵。水旱不調宿曜失序。亦能增長福德國界豐盛人民安樂。我今欲說唯願聽許。佛言。善哉善哉。隨汝意說。爾時觀自在菩薩。承佛威神而說陀羅尼(云云)。
又云。爾時觀自在菩薩。說此陀羅尼已。白佛言。世尊。若男子善女入。誦此陀羅尼一遍卽護自身。若誦兩遍幷護伴侶。若誦三遍能護一家。若誦四遍護一聚落。若誦五遍護一國界。何況七遍乃至多遍。能饒益六趣四生(云云)。池上記云。當明此法分爲兩段。序分正宗也。就初序分又分爲二。初通序次別序也。初爾時下是通序也(此中有三。初禮尊。次聖者下歎德。三唯願下正勸請也)。次爾時下正宗也。所請大士應請說法。分文爲三。初請許。次佛許。三正說。此卽初也(此中有三。初禮佛。次合掌下擧說法。三我今下正請許也)。次佛言下佛許。三爾時下正說分文爲三。初說陀羅尼。次時觀下總明功能。三若欲下別說除難等法。分文爲二。初總明先持誦法。若國下正別說除難等法。此中有十二種法(云云)。
一曼荼羅(橫川定心房御本)。
T76023701.GIF
私云。畫大曼荼羅之時。二十八藥叉形如何。何所明之哉。可尋之。
一私問。第三法。唯爲鎭新宅修之。雖不爲鎭宅。但爲息災等不可修之歟。答。師曰。近代之習多分爾也。但第三法之意。未專鎭宅之意。以令國王。男女之難長難養。易養易長爲期崇也。雖設爲鎭宅。不修之。爲國王王子。除災與樂。尤可行此法哉。仍今上。御本坊之時。奉爲御息災安穩。依執柄御命。修此法之剋。詣鳳闕。而欲帖眞言之處。且怖違先達之行儀。且憚驚當時之耳目而愁默止。後葉察之依文可行之。縱有凡愚之誹謗。定非聖旨之元由歟。
問。二十八大藥叉供。只限第三法而修自餘法之時不可供之歟。答曰。如文者然也。修餘法之時。不可供之耳。
私云。經異本第四法末注云。由灌頂戴像。二十八大藥叉將。常隨擁護(云云)。意第四法中剋葉衣像。受灌頂。依如此。大藥叉將擁護云也。以之思之。於帖眞言之者。限第三法。而於別請供藥叉者。可通自餘諸法歟。凡經中所說諸法。可寫大藥叉將之衞護矣。
問。二十八藥叉。又在他經之中哉。答。孔雀經中(不空)云佛告阿難陀。復有二十八藥叉大將○住於十方。擁護十方所有衆生令離憂惱。名其曰(云云)。
私云。此經所說梵名與今經眞言。全同之。義淨譯孔雀經。梵漢並出可見之。
問。今經二十八眞言皆有吒枳吽弱之句。其意如何。答。未聞師說。但胎軌召請諸天眞言之未有此句。或云。請召義歟(云云)。雖未見誠文且召請句歟。更可尋之。
問。第一法文云。摘枳王者誰哉。答。
問。以牛黃書眞言心如何。答。佛意難知。未聞師說。但牛黃。除邪逐鬼德。一往存此故無碩失歟。
問。牛黃其體如何。答。開重本草云。味苦有小毒。除邪逐鬼治小兒百病。於牛得之。卽陰乾百日。便時燥無令見日月光。注云。黃有三種。散黃粒如麻豆。慢黃若鷄卵中黃糊。在肝膽。圓黃爲塊形。有大小。並在肝膽中。又云。神牛出入鳴吼者有之。唐本注云。牛有黃者。必多吼喚。嘉祐本草云。牛出入呻者有之。牛有黃者。毛皮光澤眼如血色。時復鳴吼。開重本草注云。伺其出角上。以盆水承而吐之卽墮落水中。今人多皆就膽中得之。唐本注云。喝迫而得之。謂之生黃。尤佳。嘉祐云。夜光走角中。牛死入膽中。如鷄子黃。此有四種。喝迫而得者名生黃。其殺死而在角中得者名角中黃。心中殺得者名心黃。初在心中如漿汁。取得便投水中。露水乃硬如碎蒺藜。或皂莢子也。肝膽中得之者名肝黃。大抵皆不及。喝迫得者最勝。又云。此物多僞。今人試之皆揩摩手甲上以透甲黃者爲眞言。
問。金剛壽院和尚。於宇治大納言隆國亭(土御門富小路)爲鎭宅。修此法之時第一法兼行(云云)。又康和之比。教王房座主於內大臣亭(土御門高倉)爲鎭宅。修此法之時行嚴律師日記云。第五夜修鎭件夜雨降不追鬼。作法只鎭許也(云云)。推日記意。遍有其儀歟。此事如何。答。如文說幷私師說者。更不可兼行之。但兩和尚者是我朝高德。顯密傳燈也。所行之旨定有由緒歟。更可問明匠耳。
問。名葉衣有何故耶。答。就所服得名歟。師傳云。ハカロモ如十波羅蜜菩薩所著(云云)。或云。衣者。是嚴身覆形之美。葉者是欝茂蔭涼義(云云)。
行林葉衣法第三十二。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三十三。
安鎭私記。
行法(胎若十八道)。
(決云。唱禮等如不動法。云云。種子三形讃等皆如常。云云私云。今軌大旨。以五字眞言爲不動眞言。然者阿字塔婆以之可爲不動種子三形歟。仍塔婆變成不動可想也。但降敵之時修之如常可用●字。釼形也。所以何者。軌文彼降敵法之中出慈救明。以之知之矣)。
開眼(不動八方天)。
表白(有別)。
唱禮(祭文)。
三度。一開白時事由次。二讃後。三後閼伽。振鈴後。但開白已後勸請次讃之。或略二度若一度。
一念誦。
伴僧自供養法至于本尊段之初。大日五字一千反。次不動一千反。或說發願後至世天段終大日。次不動。
一護摩(如常)。
可隨施主趣。但安鎭息災護摩呪大日五字(云云)。師曰。爐底輪(軌意)。
一乳木隨施主年紀乳木(云云)。然者命木不可加用也。長十二指(云云)。
一讃本尊之次諸天讃可加誦之。
一鎭夜初夜時。護摩畢大阿闍梨入三摩地前八箇阿闍梨相共趣鎭所。次八供鎭已還行壇場修中夜護摩。大阿闍梨登大壇。念誦等(如常)。
一幡十六流(其內八流皆白色。不動皆墨畫。八流各當方色。天採色)。
一壇所。
十六流幡。開眼時佛左右(云云)。開眼畢懸八方。
私云。十六幡不見軌文。如軌心者只九旗也。如彼文云。不動旗一旗。本方旗各一口(云云)。以之知之。凡幡數諸說不同也。其中三昧八流。是又不叶軌心。況十六流全不見軌文者也。如文不動幡一流。八方幡八流合九流也。大將以不動幡止住中央。八方アサリ各持本方幡可住各方。然近代中央無幡。其理豈然乎。如凡魚忘筌耳。件幡開眼之時。付北方並立。此東北天立佛東事金剛壽院樣。又北方天立佛東樣有之。又異說端多。
T76023801.GIF
一曼荼羅。
軌云。二手身金。坐金石無輪。四臂身紺。處輪坐山。身色所坐異其故問之。佛意難慮。只是隨時宜歟。
問。何故以二手黃色像安王近處云。八方鎭處安四臂紺青像云耶答。是又只時宜也。黃色文云。此之形像王宮置(乃至)庶民屋舍中心安置。此像四臂紺青。文云。上從王宮下至黎庶(乃至)皆於所居安置形像(文)。彼此共王民皆可供養也。又八鎭日可行之也。但安鎭大旨摧敵也。依之立印軌·使者法·底里三昧軌等皆爲摧敵說四臂尊像也。付此有金色紺青之異具。如彼軌等。仍且八方鎭時。王民黃色二臂像可供之。鎭時以四臂紺青像王民供之歟。上文云坐金盤石。下文云坐金山(云云)金石金山同須彌山王也。又鎭處置一素不動。四臂。本方天供養時王近二手金色尊置云也。
T76023901.GIF
是三昧樣也。金剛壽院同之。
谷。中臺青色四面四臂不動坐金色八輪輪盤石。外院只八方天許也。
平等房本。八輻大輪中心黃色二臂尊。輻間紺青四臂不動八體。其外八方天。
一九方鎭所。
中方寢殿前假家一宇(子牛造之)。三間許如切繫不可見人耳。八方鎭所假家一宇方丈。片庇內方高外下坦。四隅家當方隅向造。各爲向當方也。大阿闍梨幷知法助修相共鎭所點定。クヒヲ打細繩引圍。假家造之切擊仕大幕可曳也。
一受地中方受之。
午時已前中方假家內茅草敷之。上供一前。閼。塗。花。燒。飮食。菓羮。燈。錢幣(左右如常)。
神供粥一桶。散供。幣供(如常)。
一說。散米一折敷。香水一坏許(云云)。兩說有人意耳。
鍬等儲置(云云)。
先阿闍梨著坐。次禮本尊諸尊。次加持。次灑淨。次須彌王等。次啓白。
謹敬白眞言教主大日如來。大聖不動四臂明王。護世八天。別殊堅牢地神部類眷屬。今(某甲)爲鎭護國家受此地。給備種種供具加三密加持。財施法施相幷恭敬供養。願哀愍納受兌此志願令成就給(已上)。
五大願(或說五大願前小祈願)。入佛。法界。轉法。被甲。●字觀。無堪忍。驚發地神(怛鑁泥尸)。地神持次第。灑淨(アハラチサメイ)。
次地天偈(諸佛慈愍等)。地神召請(鉢印ハリチ)。持地(作禮印三反悔地)。次五供養(銀錢等)。次普供養(如台)(已上無堪忍已下印眞言私略之。具如台)。
次諸天讃。次念誦(大日文殊八字。地天。諸天大吉祥。如來慈護)。次法施(心經四六十二緣三摩耶戒)。次左方五供(普供讃閼迴向發遣護身)。次散米。次掘穴(軌云。深三肘。廣之三肘云云。勝記之)。
先以辨事明加持鍬等。
次加持土印。內縛二小指申相合指地。明曰。唵度比〃〃迦也度比鉢羅曰縛里子イソワカ。
次不動刀印加持地(慈救明)。
次外縛禪智進力竪合。唵儞佉那縛ソ提ソワカ。
次印中捽鍬小許掘穴。已後驅仕掘之。深廣各四尺許。
次瞿摩夷香等加持印。合掌二頭指二無名二節合。二大並竪二頭指如口形。唵アミリト娜ハヽ吽頗吒ソワカ。
次塗地印。右手舒五輪如塗壁塗之。唵迦羅レイ摩訶迦羅レイソワカ。
然已後幕引不見人。餘八方不作法。直以驅仕令掘之。
一輪橛鎚供養(鎭以前)。
大壇西北方立一小壇(先可然香煎少桶入置之)。次灑水一杯。塗香花燈各二杯。五供一面也。但別塗花燒各一杯可儲之。輪等供養料也。
次輪等以香水洗拭。壇中心九枚輪重置。其輪西九枚鑌鍬束置。其輪東鎚積置。其前供養法(台若十八道)。金剛薩埵爲本尊。加持香水。灑淨(自身·同伴·壇地鎭支物)。次加持去垢清淨等(如常)。次表白(若略)。次五大願。次供養法。次五供養(如常)。次輪等供。
先以香水灑輪鐝鎚等(是閼伽供也)。次以塗香塗輪等(是塗香供養也)。次取花器轉輪等上(是花供養也)。次取輪等薰燒香(是燒香供養也)。
次普供養。次讃。
ハサラ薩タ婆マカサタハ縛曰羅サルハ但他ケタサ曼荼ハタラ縛曰羅儞耶ハサラハネイナモソトテイ。
次入三摩地。種子●字。三形五古。次外縛五古。明三摩耶サタ鑁。
念誦(大日百反多百反)。
輪明曰。唵縛曰ラシヤ迦ラ吽サ吽鑁解。
鐝明曰。唵キリ〃嚩曰ラホリマンタ〃〃吽ハタ。
鎚明曰。曩〃〃南サホタ野ハサラミ婆吠ㄙハタ(已上各百反許)。
次薩埵印明。次左方五供等。次迴向(願以此功德云云)。
一鎭支物。櫃九合(各方名書付)。
一合納輪一枚。橛一枚(鎭宅明中卷付)。槌一柄(柄一尺)。七寶。金(中)。銀(西)。眞珠(南)。瑠璃(東)。珊瑚。馬腦(北)。
五香。蘇合(青)。龍(白)。欝(黃)。安悉(赤)。沈(黑)。
五穀。稻(中)。大麥(東)。小豆(南)。小麥(西)。胡麻(北)。
已上各以當方色繖裹之。
五方色。東(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黃)。
五色割出各五寸許加入。散米少紙裹入之紙一枚入之。五色合幣帛一棒五色錢形一貫(委任可隨年數歟)。白紙幣一棒銀錢一棒(但銀錢白弊?加之)。
已上一合納了。如是九合也。委如下。九合一一幡前隨書付置之。
一折敷九枚各供九種。
T76024001.GIF
一小壇九前(方各三尺五寸)。
閼。塗。花。燒。飯。菓子。灑水(加散杖)。壇敷布二丈。半疊。鈴。打鳴(九方鎭前各可儲之)。
一鎭夜初夜時已前。知法助修幷行事僧。中方鎭家內北方蓆四五枚敷之。蓆上布重敷之。布上絹重敷之。其前穴。穴前大阿闍梨座。左右八個阿闍梨座敷之。
私云。以蓆等重敷事依三昧之說歟。谷不用之。私案之於此所敷蓆等事。是加持鎭支物之料歟。然者其煩多。正鎭以前加持之有何失哉。況八闍梨各持幡入挾少借屋之內。並立幡。各坐所敷儲絹布之上。尤不穩便。仍只九箇阿闍梨各隨身鎭支物幡等。出壇所直可行道。於舞等者行法之間可作之。又尚於此所可加持鎭支物者。只蓆一枚之上如机立之置。其上加持之不可見歟。
一初夜時始之護摩畢。未入三摩地已前阿闍梨從坐起。卽八箇阿闍梨上﨟爲前次第行列。先助修一人持不動幡前行列。次阿闍梨以當天幡次列(或令持從僧)。
谷記云。助修在前誦當天明。阿闍梨在後誦不動明行列(云云)。
私云。此說與軌相叶。大原御說與軌幷師說相違。何會之。今記依大原於資心不感心耳。請同法等。可依谷御說。相叶軌故也。
次鎭櫃。次東南方一一出壇所到假家。次大阿闍梨行列(今持鎭櫃許從僧持之)。各阿闍梨不動助修當天明誦之。
一八方天明。
東方帝釋。唵因多羅野帝縛チハタ曳吽ハタソワカ。
東南火天。唵阿迦十曳利尸阿地頗多曳吽波多ソワカ。
南方焰魔。唵琰魔野嚩隷多地ハタ曳吽ハタソワカ。
西南羅刹。唵地里地曳羅訖叉沙地ハタ曳吽ハタソワカ。
西水天。唵波路吒ヤ曩迦チハタ曳ㄙハタソワカ。
西北風天。唵縛野吠佉左路チハタ曳吽ハタソワカ。
北毘沙門。唵クへイ羅耶訖叉チハタ曳吽波吒ソワカ。
東北伊舍那。唵イシヤ那步多チハタ曳吽ハタソワカ。
中央大阿闍梨。不動明。
次假家內入北方如開眼時。佛天左右並立之各櫃置前。大阿闍梨穴前半疊坐。八箇阿闍梨左右列坐。此間承仕燃火(云云)。次大阿闍梨護身結界等。次加持香水灑淨諸物等。次以辨事明加持諸物等。次以地天明加持之。次以如來慈護明加持之。次以不動明加持之。次結金剛輪印加持輪(輪壇印)。
唵ハサラシヤ迦羅吽サㄙハㄙコ。
次結金剛橛印加持橛(地結印)。
唵キリ〃縛曰ラホリマンタ〃吽ハタ。
次鎚(內縛二空並立如打勢)。
曩〃〃赦ソハタ野ハサラ三婆吠ソハカ。
次表白(安鎭供養之由)。次祭文(在別)。卽奏音樂。先亂聲·鎭舞·延喜·萬歲·地久·嘉天(舞三五可隨時。始自此時至鎭畢奏樂云云)。
次心經三卷許。次念誦(不動八方天百反諸天五字外別不可誦之。但隨時依事可斟酌之。如先示耳)。祈願(寶號願以此功德云云)。
一次大行道。樂人等同行道。始自東方九箇阿闍梨各如前幡二流相持。從東方行道。大阿闍梨最後行道一匝。中方留了。
第二匝。八箇闍梨從東方各所當方留了。
八方鎭始之大阿闍梨於中方可修鎭。但天幷不動幡無之仍不可修供養法。
私云。大行道是降怨法之時。各持幡行向心歟。然者只偏爲安鎭者。八闍梨直行當方可修鎭也。又近代作法行道之時以幡卷幢橫持之。尤不可然。持幡行事是降怨之時。以幡向怨者彼歸伏也。乃至隨靡方知勝負等歟。端直持之專不可卷隱。谷幷三昧不云之。卷持之度卷持之說被用之。於餘心不感心耳。又樂人同行道之說是永保年中三條內裏鎭之時歟。是又無其謂。如大法會行道是遶佛奏音樂作供養也。今不然。持幡向怨人作法也然者奏長曲音樂尤不相叶。若具示人如軍喚之時可之作亂打也。但鎭支物行道已前送鎭所之。
近代皆如之軌文相違。豈得成就耶。
決云。問。中心修鎭耶答。或說於中心且修顯。謂九方鎭也。卽是以鎭具鎭中心之地。如三昧支度等也。今師說不必爾也。私云三昧九鎭尤叶軌心。今師說頗乖軌文。仍可依用三昧之說耳。八方九方鎭近代各隨樂修之。但案軌心尤可九方。若捨中央者以何可爲本哉。軌文其八鎭所云只九方非云無中方。以中方爲本八方云也。八方九方鎭幡數不同。皆是師說也。今只依軌文欲行諸事耳。
一先東方。
二幡西方向東並立(佛右天左)。阿闍梨向西坐。
私云。先小行法念誦。後可用此作法也。行法以前頗不被感心耳。
次半疊敷穴底下居。開鎭支物櫃。取紙一枚誦辨事明敷穴底。次取絹上敷。
大原上綱御記云。八方阿闍梨同時具隨方旗幡。幷鎭支物各入隨方幕內立幷修略供養法(作法在別)。但至念誦也。二幡前安方壇時修鎭。先開鎭支物櫃。取紙敷穴底。乃至取散(云云)。然後供養等次以卒土築之令堅固。次以持地印明(云云)。
次輪置其上誦輪明。
唵ハサラ折迦羅辨吽弱吽鑁解。
次橛入輪穴立橛明。
私云。淨土寺和尚說。燒香灰勢取輪中方穴入。卽橛ホソラ以入灰不冷。競打一呪一打千反(云云)。是何所說哉。軌文所不見也。仍非可爲規模耳。又同說每鎭所護摩(云云)。是又軌文有無不詳。但爲成就修之可無妨。然而時短促所作事是多。兼修護摩尤煩多歟。
唵キリ〃縛曰ラハシリ部リ曼多〃〃ㄙハタ。
次取鎚誦明。
ソホニ野ハサラ三婆吠ソワカ。
次誦不動明一遍一下鎚。一千八十反打橛(云云)。
私云。不動明者是五字明也。
鎚可入穴(云云)。但近來不入云頗不法也。
次七寶布輪上分置之。
珊琉(青)
北 馬(黑) 金(黃) 虎(赤)
真銀(白)
次五香。
蘇
沈。?。安
龍
次五穀。
大麥
胡 稻 小豆
小麥
五方色。
東(青)
北(黑) 中(黃) 南(赤)
西(白)
次五色繒錢帛等立之分方立之。或重立之一?立也。
問。軌云。鎭之後夜護摩其壇四角依五方色。繒採錢帛鎭之取明相分修功德了。然者如文者。後夜護摩之時。於其壇四角。以繒綵錢帛可鎭之歟。答。如文者爾有何失。但軌之亂〃。若然者其壇指上文之時方壇歟。如云四角散五穀於橛四角以繒綵可鎭之也。依之古之人於鎭所有其作法護摩時不用此事可。
問。雖設時方壇得心。旣壇四角何橛四角得心哉答。立時方壇行此等事。仍壇四角者言總意別歟。又向壇修行法此等事仍付其邊。且〃壇歟。凡此間軌文幽玄也吉吉可斟酌之。
次蘇蜜等九種供。以加持飮食印明加持入穴。
次散供散之。
以右大指擵中指甲。又以大指捻頭指禪指。明曰。曩莫サルハタタケタハロキ帝唵三婆羅〃〃〃吽。
次施無畏印。
當食上。甘露印。曩莫ソロハヤタヽケタヤ怛儞也他唵ソロ〃縛ラソロソワカ。
次一字水印。
與願印。曩〃〃。●。
次以驅仕本土反入築堅了(云云)。
或云。平石一尺餘許置其上。是令人知不踏穢料(云云)。用不有意耳。
次以持地印按地七反。
作禮。方便印。明曰。曩〃〃南薩縛タタケタ地瑟吒ナ地スチ帝阿佐レイ尾摩レイ娑摩羅禰ハラキリ底ハリステイソワカ。
私云。此等行法如上注之。
次立小壇略供養法。
以四臂不動爲本尊。當方天加供。
東方帝釋。●。獨古。
內縛二風竪合二空並竪。明(如上)。
東南火天。●。仙杖。
右手竪向外。空置掌中。風召定腰。明(如上)。
南閻魔。●。壇拏棒。
虛合。地風入內。屈空自風上越致大指。
西南羅刹。●。劍形。
左手刀印惠腰。
西水天。●。索。
內縛二風申圓柱。是索印也。
西北風天。●。幢形。
惠拳直申。水空押地。火風申定刄腰。
北方毘沙門。●。寶棒。
虛合。二地屈入掌內交二風。加火背二大屈火不著當心歟。屈末一寸許不著。
東北方伊舍那。●。三古戟。
定拳。直立火風當火背屈之不相著。
中不動供養法(但用不有意)。
次供養法了。八箇阿闍梨持二流幡行中方。諸阿闍梨共還壇所了。
次修中夜護摩六段(此度護摩不入護摩度數云云)。
決云。中夜護摩者彼日初夜時歟。答然也(云云)。
私云。付此有次第疑。一者近代鎭之還入壇所。更修護摩一段。是名中夜護摩。其後如常修後夜日中時。若如決云。以鎭夜初夜時中夜護摩云者。鎭ー還壇所修護摩何名中夜護摩。二者軌文偈頌中夜後護摩大陽安鎭畢。隨方安鎭文當於中夜作法護摩業(乃至)。鎭後夜護摩○取明相分修功德了。如文者中夜護摩後修鎭。鎭ー修後夜護摩取明相了也。依何更中夜後夜前護摩哉。但三阿面受云。中間護摩者爲成就鎭之(云云)。雖無文說偏是師資口傳歟。
問。上置師傳付軌文。中夜護摩後修鎭。鎭了修後夜護摩不修中間護摩如何。答。可然是又一師傳也。故決云或說不如七日不修之。以第五日中夜護摩爲結願(云云)。決意。中夜者近代所修中間護摩也。准軌文者。卽是相當後夜護摩。仍不修中間護摩以後夜護摩爲結願也。加之大原記云。還入壇所修護摩。乃至後供養至明相修功德了(云云)。此記意不修中間護摩歟。
問。同記異本有中夜二字。若然者記意尚修中間護摩歟。答。雖有中夜字至下文乃至後供養取明相修功德(文)。仍記心若指中間護摩中夜云者其外又可有。後夜護摩然取明相了云。知如軌文鎭之卽修後夜護摩取明相了云歟。然者似無中間護摩耳。
大阿闍梨登大壇念誦五供養等(如常)。
一結願了曼荼羅幷十六幡各入櫃。隨方假殿梁上九方以釘打付。
一結願作法如常。
谷記云。若於鎭所無借舍者。事了助修各持旗幡入壇所。如本安置之。若有借舍者各於鎭所每時持念(云云)。
私云。近代多不然。正鎭之卽破借舍無。其謂正鎭以後不破借舍。八鎭阿闍梨各率伴侶二人。至鎭所每時可持念也。今度雖申行此事大將無承引事。事卽破舍了嶝可然哉。
私云。近代以日曜直日修正鎭。○文大陽安鎭畢者。日曜直日云師說依。然而頗思案軌。前後文隨方安鎭文云。取明分修功德(文)。此文心取明相修了云。然者大陽安鎭畢云只是可取明相何日曜直日得心哉。依之阿彌陀房口傳云。三日午前起者是以日曜爲始數之第三日火曜直日之五日午後成者。又自日曜數之第五日木曜直日也。火曜直日始之。木曜直日畢(云云)。如此說日者必必以日曜直日不修鎭歟。但師說定有由致歟。可仰信之那以取明相分文得心大陽安鎭畢云。只可取明相者是私義也。若和會師傳者。日曜直日起首。次日取明相修了可得心歟。
一修安鎭日。阿闍梨幷陰陽寮問合可撰之。第三日第五日當大陽日尤吉也。初日第二日甚早。
一土用事。
師說不可去之(云云)。仍大原圓融不忌之。但金剛壽院土用已前兼堀置(云云)。一乘同是(云云)。
一鎭日若惡日不可修鎭可延修也。仍大炊殿安鎭時。鎭日凶會也。猶延修。亦第二七日亦凶會也。故猶延修。第三七日修之。
但件法過七日事未聞之雖無例。亦會釋延修是日數功積吉歟。
一八方九方鎭不同。
三昧。梨下。金剛壽院。圓融。一乘。仙陽。皆九方。
大原。蓮實。八方(云云)。
但大阿闍梨南方鎭。家中心故也。
一旗。輪。鐝。槌。
旗(妨圍切。旗旗總名)。旌(子盈切。折羽爲ー旗同上)。旐(除矯切。[冥-六+非]蛇爲ー)。旂(渠衣切。懸旌於竿)。㫏(於ー切。旗屈)。旟(才於切。鳥卓爲ー)。?(文屈切。州里所建旗也。赤作勿)。旒(力周切。強旗乘者)。旇(普皮切。旗靡也。)旆(蒲具切。繼旌口ー)。勿(無弗切。非也又旗也)。
T76024301.GIF
旗十六流。其中八流八色如上。隨方色畫八天(綵色)。八流白色四臂不動墨畫(云云)。
長七尺廣一幅。囊長二尺五寸只一囊也。
私云。播長師傳如此。但軌云。於其鎭所其上置一素不動明王。四臂者○其素像取羅惹身量長短爲之(云云)。然者囊長五尺作也。足長隨其可計作之。囊廣隨長可計之也。其囊內等身像可出程。可計之光幷座程許也。
一龍頭十六頭。
柄長八尺。
一輪樣。
廣六寸。八幅輪外八方有半三古形。輪中心有穴入橛料也。
T76024302.GIF
一鐝。
T76024401.GIF
長一盡二寸。獨古形也八角也。
或說。
T76024402.GIF
一鎚。此樣不叶文。
T76024403.GIF鍜治中槌長三寸有柄一尺。
一支度(兼日可進上之)。
註進(教王房)。
安鎭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一御佛。
曼荼羅一楨(三幅。圖樣可仰佛師)。八色幡二具(合十六流。長七尺。旗長如上注之。七尺似無據耳)。白色二流(東方)。黃色四流(東南方。北方)。黑色二流(南方)。[糁-米+火]色四流(西南方)。赤色二流(西方)。青色二流(西北方)。
綠色二流(東北方)。
是內不動幡八流。八方天幡八流(形樣可召仰)。
一壇所。
大壇一面(方七尺二寸)。護摩壇一面(方六尺三寸爐桶三尺五寸)。小壇二面(方三尺)。燈臺十二本。脇机四脚。禮盤二脚。半疊四枚。白布五段(壇敷)。
一壇供。
大壇七石四斗。護摩壇八石四斗。十二天壇二石一斗。聖天壇一石四斗。油二斗三升一合(大壇八升四合護摩壇一斗五合)。酥蜜(各少少)。蠟(少少)。名香(沈香。蘇合。龍腦。欝金。安悉。乳頭。白芥子)。御命木(少少)。白布二丈(十二天壇蠟燭料)。
一修僧。
阿闍梨一人。伴僧二十口。承仕四人。驅仕八人。見丁二人。淨衣(白色)。
軌云。修供養時。最相應者著赤色衣服文。而近代皆著白色。如師傳者。軌心大旨增益(云云)。然者依增益可修之歟。
雜人等布淨衣(如常)。人供(如常)。
一安鎭料物。
小壇九面(方三尺)。半疊(九枚)。銅輪九枚(廣六寸。其形在別)。鑌鐵橛九枚(長八寸其形在別)。鎚九枚(其樣在別)。新鋤九柄。新鍬九柄。新錟九柄。七寶各九裹(金。銀。瑠璃。珊瑚(若無者可替用赤色珠)。馬腦。眞珠。琥珀)。五味香各九裹(沈。蘇合。龍腦。欝金。安悉)。五穀各一斗(大麥。小麥。稻穀。小豆胡麻)。酥二壼。蜜三合。乳九合。牛黃一顆。
軌文云。事眞言等。牛黃又難得借物也。不可載之近代支度不載例多耳。
五色絹幣九棒(長三尺五寸)。五色紙一帖(色別十枚)。五色絹各一丈。八色絹各三尺。弘紙十帖(銀錢料)。雜紙一帖。名香少少(沈香安悉香)。手作布九段(九方壇敷料)。米二石七斗(九方各三斗)。菓子少少(九方料)。油二升七合(九方料)。白絹八丈(中方料)。白布八丈(中方料)。雜蓆十四枚(中方料)。長莚五枚(中方料)。大折櫃九合(可在蓋)。折敷九枚。机九前(長三尺。廣二尺九方料)。小桶九口。小杓九口。續松二百杷。大幕九帖(九方料)。借屋九宇(廣八尺)(鎭所點定了可造之。但中借屋三間廣一丈許)。石九枚(鎭物埋。置上料面廣一尺餘許是標石也)。御佛櫃九合(一合長七尺。八合長三尺)。三寸釘三連。小釘二連。祭文。高梯二脚。御衣。鎭夜可有舞樂。
右註進如件。
長治元年三月十日行事大法師。
阿闍梨少僧都。
一表白。
謹敬白祕密教主摩訶毘盧遮那如來。教流布者釋迦牟尼無上薄伽梵。十二大願醫王善逝。十方三世應正等覺者。八萬十二顯密聖教。娑婆世界施無畏者。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殊別御本尊界會大聖四臂不動明王。八方鎭護護世八天。堅牢地神部類眷屬。三部五部界會諸尊聖衆。外金剛部七曜九執二十八宿ー叡山三寶乃至佛眼所照微塵刹土佛法僧境界每驚言。大日本國(某甲)深歸敬佛教。撰吉日良辰。拂當所寢殿。令修安鎭家國法給。謹尋其大旨。夫空無爲宗佛界。以四花七珍莊嚴其界。求榮愛美之人間隨官品袟。修營居所是卽世俗古今例也。依之卜別處爲戲地。立屋宅爲寄宿所之間。掘棄朽木。植新木。平崎處別立曲石移外流爲池塞通溝爲庭。依如此造營恐各咎尤深。又付處有靈鬼由陰陽家所告也。然而安鎭家國之法。毘盧舍那如來爲愍念一切有情。於三界中現威德自在。不動明王像說此殊勝。安鎭祕法殿中安置此像。行此方法。所諸佛常護念諸天擁護怨敵全無臨侵。災蘖凶衰永摧滅。殿裏安穩福德倍增壽命長國土榮盛。然卽企鎭護攘災之計。設諸神冥供之禮。寄扇底迦法建立大壇護摩壇。展隨方供養調護摩支物。自今日此時分起首。限七箇日二十一時間致三密行法。仰本尊諸尊悲願。待大陽直日施八方安鎭儀式。伏乞。願大日大悲不動明王。護世八天堅牢地神。部類眷屬當所主託神靈界鬼等。證明知見此旨。於財法二施供養。垂哀愍納受隨喜悅豫。大施主殿下慈悲覆護給。貴體久保本命。行年凡元辰三摩呪。凡三十六衰七十二危。永拂除災殃。百歲千年安穩太平。奉持子孫繁昌一家榮花。未來永永無絕。眷屬廣多自在無窮。凡一一御願併令成就圓滿給。
一鎭宅明(或說中方橛此明餘八方小明云云)。
曩莫三曼多嚩曰羅(二合)赦戰拏摩訶路灑拏羅乞叉(二合)羅乞叉(二合)?薩嚩訥瑟吒(二合)鉢羅(二合)訥瑟吒(二合)南嚩曰羅(二合)跛蘇南嚩訥野縛曰羅佉契儼曩娑婆吒野吽怛羅(二合)吒唅?呬哩(二合或本)●。
三昧說。紙鎭宅眞言書押付以朱書之(云云)。
私云。是何說哉。又鎭宅眞言者。是五大尊式所出眞言也。是又不可然。彼此異也。何依彼哉。若尚可書眞言者軌所說五字若慈救。可書歟。
一御衣開白夜可申之。
一卷數(大原)。
安鎭國家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一萬八千九百反。
不動明王眞言二十萬反。
護衞本尊眞言二千一百反。
三部〃〃〃。諸天〃〃。息災〃〃〃。
奉供。
大壇供七箇度。護摩供二十一箇度。神供三箇度。
隨方安鎭。
大日如來眞言八百反。
不動明王眞言八千八百反。
八方天眞言各百反。
壇供八箇度。
八方安鎭各一箇度。
中夜護摩供一箇度。
神供九箇度。
右謹依。仰旨。始自今月十二日至于今日。幷七箇日夜之間。九口僧綱阿闍梨大法師等。內共勤修上件教法。殊致精誠安鎭殿內八方奉祈。
殿下御願圓滿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謹言。
延久二年六月十九日。阿闍梨。
書本云。康治二年(癸辰)六月三十日。於教令院以師御本寫之。右記者是故南圓房阿闍梨耶自製也。師於彼邊諮問此法要。以自記奉覽之師。卽書寫之。然師軌文簡要幷私義等表裏所所著抄之。又本自有裏書等。凡狼藉尤其外見憚多。不可出莒底。若有披覽之同法者。明察兩師意趣勿失其旨。爲後慶勝記之。
赤黑裏書是自本所記着本也。以但黑所記師御抄著也。不可之混濫之(云云)。
康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於東塔一校之。二校之。
(裏書)
一此不許出家人行。須自禮拜諸天(云云)。
大原云。出家可行(云云)。一大日等流身故。二法身理等故禮諸天無過(云云)。
一文云擇勝上地無穢惡(云云)。
案此文。有不淨物者鎭所可去也。但此地不然尤可計也。此地不用之無驗。尤理也非法先耳。
一每月一日及十五日依此供養(云云)。
一雖非國王大臣已下皆可修安鎭法也。軌意也。金剛壽院六條大裏鎭。
一八方鎭。ー本尊幷八方幡天井安置。ー大阿闍梨中方密加修五方鎭(云云)。獨古五枚。儲先中央立綱下鎭之。次東(乃至)北方(云云)。七寶五香五穀等如私記。
依五大尊式給歟。又三井寺鎭只用此事(云云)。
金剛壽院同六條大裏鎭事也。
一大壇中央一尺六寸金色二臂不動安置之。修安鎭法(云云)。
一牛王可入支度供物。件牛王磨書鎭宅明(云云)。
一舞樂事。
每時雖可奏樂。有煩故開白鎭夜結願三夜初夜時許也。初夜時五供養時。護摩了至左方供養。不斷可奏樂。但鎭夜請僧樂人共行道(云云)。可隨體不可定執。了舞中方鎭物加持之後鎭舞。一萬歲。二地久。三延喜。四賀天。五舞。三五可隨時耳。
一曩莫三曼多縛曰羅(二合)赦戰荼摩賀嚕灑拏羅乞叉(二合)囉乞叉(二合)?薩嚩納娑婆(二合)鑁嚩曰羅(二合)吽泮吒。
一幡。三種悉地明。
表白(教王)。
敬白摩訶毘盧舍那如來。大聖不動明王。八方天部類眷屬。總三部五部諸尊聖衆外金剛部護法天等言。娑婆世界南贍部州大日本國。中宮職今構皇后宮殿令修鎭宅祕法給。以不動安鎭家國法。今此教法摩訶ヒル遮那如來爲拔濟一切有情苦難。示現不動金剛明王。威德自在身安鎭國土宮殿。令無諸衰患給。依之今爲奉令能居所居俱安穩故。今日擇吉日良曜。所令修不動安鎭家國祕法給也。仰願。大聖不動明王。還念本誓悲願給。新造宮殿可怖災橫悉拂。萬里之外國女殿下玉體可鎭御。怖却百由旬內明王更告勅八方天王。汝等各領無量軍衆摧破。內外之難示給。然東方帝釋天始。乃至東北伊舍那天王至。各引八色當方之旗幡。領無量天衆鬼神羅刹金翅鳥王藥叉軍衆。別各各當方可來怖畏拂。總從八方上下可來不祥却。各各不違明王大將教勅。一一加持擁護水火盜賊口舌病患。災地拔內外怖畏悉消除解脫。國母殿下與聖王萬歲。俱玉體安穩可奉令持給者也。御願意趣如此具被韯祭文。
次祭文(在別)。
次奉釋マンタラ幷八色幡諸尊者。先曼荼羅其中臺明王三臂金色。出同金輪王降伏形。他方來怨賊等難以威令退散之。頭左垂一辮髮。表內垂一子慈悲愛念苦惱衆生也。右手執大惠刀。承奉如來忿怒之命。敬害衆生三毒也。左執金剛羂索。繫嚩不降伏者也。安座大盤石上。爲表鎭押衆生重障成菩提心妙高山王也。左目閉。表掩閉二乘左道入阿字門也。右一目開給。表以佛眼鑒唯一佛乘也。迦樓羅炎遍身上者表智火金翅鳥王。噉食惡毒有情龍宮也。淺深祕釋不能具之。次八方四臂不動明王。爲鎭八方后害。示現極大忿怒形給也。中臺明王。守護王宮中以八方四臂明王爲大將。勅八方天王鎭八方來難給也。大旨如此。
結願時御卷數可立壇。奧佛西歟。
五味香事。
見軌文。五味香云出六種。所謂沈(乃至)安悉乳頭(云云)。然者際佛香可爲五味哉。凡出香八種也。次下文出白膠草白豆[卄/(禾*殳)]子前後幷八種也。軌文此間似有亂脫。能能斟酌也。
九方鎭物裹樣。
七寶各九裹九方斷。七九六十三裹。可裹料紙一枚鼻巾定疊入切。八枚切八八六十四成。一切餘六十三可裹也。然者料紙八枚也。然後切紙九切取片隅金書付九切置。次又取九切各一隅銀書置。次合五寶各九切馬腦書乃至珊瑚書置了。次七寶各九隨書付金銀等一具置。次以八七色絹各九切囊之。一色絹九切方四五寸許也。一尺八切今一切不足今五寸延可切加。餘三切置金以黃色絹九裹。銀白色。玉玉青色。珊瑚[糁-米+火]色。馬腦黑色。眞珠綠色。虎珀赤色。已上各九裹一具七寶去串?一方料。如此七寶?朱也。裹了斷絹七色各一尺八切。又各五加其四分之一取九成。各殘三切置可入絹七色各一尺五寸也。
五味香。
裹絹寸法如七寶。五香九方斷五九四十五裹也。料紙八枚也。切紙四十五九切取放。如七寶書付片隅沈書付九切疊。次蘇合龍腦欝金安悉各隅書付。然後黑青白黃赤五色絹。如七寶一尺五寸竪切之。沈黑色絹裹九裹也。蘇青九龍白九。欝黃九。安赤九。已上五色各九裹各?置。一色一尺八切。今三切餘。
五穀如五香。五九四十五帋隅各書付。然五穀隨書付囊之。次五色絹隨色囊大麥(青絹東)小豆(赤南)小麥(白西)胡麻(黑北)稻穀(黃中)囊斷絹五色寸法如上。但五穀世間多物仍可多囊歟。
五色絹幣各九本。謂五色各五寸切。二折各九挿絹又幷錢料。二尺許可入也。料絹五色各四尺五寸加可及七八尺歟。
又五色紙幣各九本。九方合四十五枚。各色一帖有五枚錢形彫二切散俱可切之散供半枚囊之。九方四枚半也。前後兩度料合九枚也。散供料色色薄絹一色一尺合五尺也。
銀錢一方前後神供錢幣幷埋穴料合一帖也。
已上五色絹各一丈五尺。燥色綠色各五尺五色紙各一帖。白紙合三帖。
一祭文。三昧。
單誠謹請 護世八天 七曜九執。
二十八宿 十二宮神 十二月將。
五帝九龍 堅牢地天 隱顯主龍。
寶宮神等 國內鎭寶 諸大明神。
行疫流行 一切神祇 大日本國。
一切帝王 歸依仰信 大聖明王。
安鎭國家 殊勝祕法 建立大壇。
護摩大壇 七ケ日夜 二十一時。
諸供本尊 八方鎭護 四臂不動。
三部諸尊 護世八天 諸護法者。
引以陳設 安鎭供養 燒閼塗花。
飮食菓子 摩尼燈明 繒綵錢帛。
五香七寶 五穀散米 音聲妓樂。
微妙供養 財法二施 種種供養。
唯願諸天 守宮神等 隨順明王。
大教令輪 降臨照見 哀愍納受。
同心守護 國王帝王 三十六襄。
七十二危 四百四病 萬病萬惱。
年月日時 凡宮怖畏 天變怪異。
惡夢物怪 邪氣鬼氣 怨家怨敵。
呪咀厭魅 一切惡事 皆悉消除。
未然解脫 玉體安穩 寶壽長遠。
王位無動 德化不變 佛法王法。
興隆自在 正法依法 悉皆圓滿。
一切御願 皆令滿足 宮裏安穩。
八方鎭護 七難消除 七福卽生。
千秋萬歲 無畏無難 男印女印。
恒受快樂 國土世間 亦復如是。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單誠啓白。
再拜再拜。
雖有多本繫注之。
ウラ書。
問。自上古以本尊置虹梁上文不見之何。答。師云口傳歟。思事意尤妙也。
問。或師傳云。旗幡納宮念後時用之(云云)。此言何。答。是不置虹梁非可捨故歟。軌云。若不行時於本像處安置。勿令穢汚(文)。其心有之次歟。
三昧樣。八方天幡加埋。只マンダラ置梁上(云云)。
マンタラ。不埋中方如何。
佛像埋土底四等律文。如法經如何。但如法經清淨地埋之。是如然所有何事哉。但安鎭不可然歟。皆梁上之九方置之。常事如內裏舍壇邊行鎭故祕可置。舍垣內歟是祕事也。
或說尊像不埋土。又不置梁上。只安置印宛後用(云云)。
軌云。爾時毘盧遮那如來。爲愍念一切有情。常於煩惱苦海之中流浪生死。不出三界受衆苦難。爲受苦故展轉造作無量苦業相續不絕。我爲拔濟一切有情。於三界中現威德光明自在之身。號曰不動金剛明王。能與人天安樂利益。安鎭家國令無衰患。若有國土多諸災難。日月失度。惡星變怪互相凌逼。水旱不調。衆生薄福。天龍捨離。遇此之時不祥競起無有休息。穀貴飢凍鬼魅流行。疫病妖邪虎狼殘害。暴風霜電毒惡蟲?。怨敵頻興群君背叛。多諸盜賊征戰屢興。處處災與相續不斷。絕其國仁王若知有此持明之人。應起大慈悲之心。哀愍國界一切有情。行大明王威德祕法。令諸有情增加福德。起慚愧心離諸苦業。其王爾時生大信樂決定之意。召請如是持明大士。應捨賊帛衣服。珍玩園林屋宅。象馬車乘奴婢僕從。種種上妙吉祥等物。而告之言我爲一切有情及國土不安。仁和尚爲我成就此法。我聞此法威力難思。汝當爲我一切有情速可建立此殊勝法。除衆災歿所要之持物。尚隨意取終不違。汝等持明者受請已勿生厭倦。依教修崇尚須清淨造立不動尊明王形像。及八方天王幷其眷屬。如法修造。隨其自力或金銀乃至銅鐵泥木綵畫。身長八指其兩臂身俱摩羅相。其身洪滿其色如金。頭髮左垂威容極忿怒。右持智劍左執羂索。坐金盤石光焰熾然。其焰多有伽樓羅狀。此之形像王宮中置。乃至百官黎庶。人民所居屋宅房舍皆於中心取少分處安置此像。
又云。其八方鎭處。卽作四臂大忿怒身。紺青色洪滿端嚴。目口皆長利牙上出。右釼左索。其上二臂在口兩邊作忿怒印。身處八輻金剛輪。內其輪四外現八。三古金剛杵頭輪。復有伽樓羅炎坐。四大寶須彌山上及八天王。幷諸眷屬。及鑄金輪。自有圖樣上。從王宮下至黎庶悉行此法。若不遍行無有是處。皆於所居安置形像。勿生怖畏。我本先願不捨衆生常居。一處淨同穢惡悉令清淨。及施殘食而爲供養。幷受大日如來五字心眞言。幷軍旅衆人五帶此眞言。及施殘食今增勝福。其王宮中每月一日及十五日。依法供養。以諸香花上妙幡蓋。僧幢寶網蘇燈閼伽。瓶寶器微妙塗香。種種上味珍妙甘膳。及諸湯藥幷陳種種上妙音等。其王爾時捨憍慢心。生謙下心。善爲國界及諸人民。親自祈哀恭敬供養。施繞禮拜慇懃祈請發。殊勝願增加福爲人民安樂不受諸難。每年春秋依教護摩如法供養。表王志重於諸有情。不生疲惓。爲我國界求勝上福。如是陳設八鎭之後。其國永斷一切災福。天龍歡喜愍念衆生。諸佛常常護念一切有情。爲加持故俱修慚愧。苦行十善。國界自然安穩豐饒。其諸人民受諸快樂。仁王所化倍增福宅。相繼不絕。壽命長遠國土榮盛。有大威力如獅子王。無能勝者。爾時世尊以偈讃曰。
我大日如來 安鎭家國法 現威德自在。
號不動明王 於一切有情 斷三惡道業。
能離諸八難 便三界獲出 故賛說修行。
及護摩儀軌 供養當時分 宿曜日相應。
一一悉加持 清淨無雜染 住三密觀行。
所作俱威儀 三日午前起 五日午後成。
中夜後戶摩 大陽安鎭畢 大悲根本號。
五字心眞言 王勅普流行 軍衆皆帶受。
建立尊形像 印契具分明 童子威怒身。
面貌皆宛滿 儀軌及供養 教令悉相應。
曼荼羅普通根本自著別如上次第法每鎭畫。依前起作憍尸迦右旋伊舍畢。
周百由旬內 四臂大怒王一髮左下垂
身作紺青色 半跏彌盧山 成就斫羯羅。
猛焰從心王 狀如金翅鳥 八天依本位。
面向至尊前 持自契眞言 眷屬皆奉献。
龍神咸歡喜 稱美賛人王 八難不能侵。
一切同安樂 所有難調者 災變自消除。
設使軍陣中 斷彼人身命 爲帶眞言故。
大士力加持 永斷怨害因 生勝不動國。
其王等近處 兩臂根本身 黃色坐金山。
作俱摩羅相 以幡花繒蓋 種〃妙莊嚴。
初自十五晨 王親自瞻仰 所捨於殘食。
奉献不動尊 供養勿生疑 成眞實上味。
迴奉十方佛 我願滿衆生 大千國土中。
一切同安樂。
私案。以五字眞言書於札上。欲怙八方家如葉衣法其故。何者上文云。軍旅帶眞言(云云)。偈頌云。設使軍陣中。○生勝不動國(云云)。能居人旣依帶眞言得安穩所居殿宅。又依怙眞言可無動搖。能所是同。身土不二也。其理顯然歟。大唐東都永南宮寺門樓柱上。書三種悉地眞言(云云)。推其心。是見聞覺知人自得功德。又爲鎭坤內寺歟。今五字明。彼第二眞言也。功能尤高。大日經中雖有法身。於此眞言殊號降伏四摩。解脫六趣滿足一切智智金剛智智。金剛字句經大旨以此明爲字。仍事所居殿宇欲除諸難耳。但自古至今人師不謂此事。雖無走例有何妨哉。
又此軌大旨以五字眞言爲不動眞言。於二手四臂像前可誦之也。其心尤其深也。依憚多委不記之。更問之。
問。爲降敵修之時。以下文摧他敵法中慈救呪軍衆誦之。帶之上文之中何云五字心眞言軍旅帶哉。答。五字眞言功能委示其無便。學者各知之。但互用之可無妨歟。軌上下文影略互顯歟。此軌甚深事尤有五字明也。軌趣不可示之事。
問。行此法起首日何。答。軌處處文每月一日十五日(文)。
問。每月者白黑兩月中何。答。偈末文云。初白十五晨王親自瞻仰(文)。若然者每月者白月歟。
問。慈覺大師金剛頂經疏云。天竺黑前白後(云云)。爾者何云初日耶。成立印軌等多以黑月八日爲不動法成就日者也。答。大唐者白前黑後也。然而今軌心用唐土風歟。至立印軌等之說者。陀同尊法軌主其旨異也不須和會耳。
問。彼衆〃諸法所〃起首日時。諸三藏西天曆法不須巨唐風俗(云云)。然而何今軌獨用唐土曆法哉。答。西天黑前白後。大唐白前黑後也。雖似前後殊異。於日無相違。用一日十五日耳。仍非背天竺法用唐土風而也。
軌云。次說隨方安鎭法。當欲鎭時。先起東方擇勝上地。無諸穢惡結界加持。當其鎭處掘深三肘廣亦三肘。以瞿摩夷塗飾。辨備塗香閼伽燈明飮食蘇乳菓子。別作時方曼荼羅於此壇上。置本尊像。幡花嚴飾廣設供養。尚於中夜作護摩業。其所鎭處以金銀瑠璃?磲瑪瑙眞珠琥珀七寶布輪上。於輪齊中下鑜鑯撅加持一千八十遍。一遍一下槌乃至遍數?四角散五穀。卽下土填平欲鎭之時從午後至夜半。前修良吉祥時分。卽當下鎭之了。後夜戶摩其壇。四角依五色繒綵錢帛鎭之。取明相分修功德了。於其鎭處其上置一素不動明王。四臂者及本方天眷屬。各執本契及以香花向尊供養。其素像取羅惹身量長短爲之。其功未畢。且開眼目廣大供養。設大音樂悉令殊勝。依此鎭已如是。周遍八方置如上說。卽於王宮中心置兩臂根本不動明王。依法建立如教安置也。卽勅下四方。王命及處上從宰相官下至黎庶。所居室內如前安立不動明王像。及令誦五字心眞言。幷行尚制嚴令彌加戒勸殘食供養。勿令斷絕。共持國界安樂。普聞設有於此大聖尊前。歌舞戲笑生輕慢心。此大明王寂不生厭離。我施勝福。若諸有情施少錢食。供養我者卽同以十方無量勝妙珍玩。百味飮食衣服臥具。上妙湯藥七寶宮殿。象馬車乘僮僕。奉施功德無異沷過於此。百千萬倍卽成眞實廣大供養。修供養時良相應者着走色衣服皆大吉祥。
問。軌作肘方。曼〃於此壇上置本尊像(云云)。爾者此本尊像者何歟。答。軌文亂脫實所難分別也。私案之。兵戈鎭時素四臂不動幷本尊天可置歟。如文中方不動八方本方天也。八方燒安息香。以素淨飮食各誦本方明供養。本方旗幡大將於中上宿燒沈水香。眞妙上者亦以淨食供養。誦不動明(慈ー云一也)。若非兵戈時。若息災除病豐饒求官敬愛失約求財等爲鎭不可作旗。只如上文四臂紺青尊供養。誦五字眞言。令增勝福。此時以二手金色尊王近處置也。上下其旨委細也。具見文悉之。已上有二心歟。
一說。七寶不辨方只輪上散之(大原)。
鎭所三種供(五供一前。散米一折敷)。九種供養一折敷。
私云。至當方灑淨護身可有之歟。
正鎭之間止樂(云云)但大阿闍梨大行道已前。中方支物等委不加持之。此所誦輪等明一〃可加持之。如上土左右掘置行者前方小許キサハシ樣掘爲下居也。行道或說只遶寢殿此世不用之。
念誦反數可隨時歟。
軌云。次說作戶摩鑪及所用。若護摩時。於明王前作戶摩爐。廣一肘深半肘。取本處城邑四邊。順流水及彼河峯土。及雜香加持。和爲泥以用泥爐壇。復以瞿摩塗。拭行者左邊羅惹位次。大卜位次。大將位次。地主位。地主應須親入道場發至誠心本位中坐。道場內不得過三人。於壇外四面七步外嚴勅解兵執持器杖。一如兵法。及奏種〃上妙妓樂。大陳供養。廣宣王命於大聖尊前。爲一切有情如法安立。本方天像幷諸眷屬修功德時。尚占大相如有不祥。依教攘之旣安鎭了。卽於尚處召衆三人。能修行者令彼受持三時燓香灑掃供養。每月一日及十五日。燈明飮食種種音樂如法供養。諸天歡喜護持此界。無有襄難一切安樂。其戶摩時用牛蘇四斤或三斤。五穀巨勝乳酪飮食菓子。蠟菉豆子塗香。五味香沈壇或本省之香。蘇合龍惱欝金安悉乳頭白芥子。密隨施主年紀。乳木長十二指。菉豆白膠草白豆穀子及羅惹。上服以代其位如同道場。將用所表如親自供養。瞻仰無解。每鎭鐵撅銅輪各一撅。長八指一半。已上作獨?形。仍具八摱已下樣形可入輪齊日指輪廣一肘內八輪外八方。各出三?半金剛杵。以輪齊有孔可容。[食*(少/貝)]撅每鎭不動尊。旗一口本方天王旗。一口軍馬行時卽將引落大將隨後若不行時。於大像處安置勿令穢行。
私云。五味香等文有少〃亂脫歟。蜜恐可置牛蘇次歟。又乳木次菉豆白膠草白豆穀子。此二種香又五味香文未可置之歟。又菉豆恐剩歟。上文有之故歟。
決之沈檀乃至安悉(云云)。何六香耶。答。或沈壇爲一種(云云)。
私〃。雖設令沈壇爲一乳。雙尚餘。仍合沈壇事雖非思處也。建立戶摩軌丁字白壇沈云。各別擧之。合沈檀五味數足合有。不然之如軌文所擧香等皆可出之歟。
問。白芥子擧世不謂香。今文香中似出之何。答。今文亂之恐可入五穀中歟。又接香邊有歟。建立戶摩軌息災文出香中有白芥子。然者今文置香中歟。
問。乳木次所出菉豆。白膠草豆穀子是所用哉。答。或人藥種出之。但山家例不然。更問。之建立戶摩軌息災文。〃丁香。白壇。沈。熏陸。龍腦香。荳穀。白芥子。及以蘇合香半未半爲丸(云云)。以此文准知。知文菉豆白膠草荳穀乳木次可用之歟。近來大阿闍梨只加持香水灑淨加持鎭物等次祭文。次念誦(此問奏樂)。次出假家大行道(然者八方阿闍梨各穴輪等委可加持)。又若土地人民兵役災變有不祥相。依教攘如有惡相。不作功德。三書之內必有應驗。不然別作大福。隨處迴攘卽須爲之若息災時用乳木。爐中輪印。白食白衣。若增益時。用白檀木。炉中憧印。衣食俱赤。若敬愛時。用蓮花。投火如無雜花代之炉中蓮花印。衣食俱紅。若調伏時。投苦練木。棘釘皇英刺及毒等。炉中釼契。衣食皆青。
或說天幷不動幡。八方立之其本各置積(云云)。
又若爲當國衆生周百由旬內鎭之。於王城每方面一千里。內五百里外。當取所使安鎭俱不過其信卽得。
若調伏時不應顯名目。作必須祕密爲之。勿使尚處知。唯監着者知之。藥物先須備。擬自將行要卽用之。
私云。藥物事吉〃聞口傳必用之。但降伏許可用之歟。更問。
問。今軌心五種戶摩中。正以何爲宗歟。答。軌心以降伏爲宗。如之若有國土多諸災難。乃至相續不斷絕(文)。此等災起時依降伏可修之也。
問。以何爾知。答。軌說起災之相文。與建立戶摩軌。降伏文同之。但臨事任施主等。何法修之可無失也。
問。或〃軌心正依增益(云云)。何。答。是言尤可也。隨方安鎭文末出。修供養時最相應者著赤色衣服。皆大吉祥(又)。依此文爾云也。文證炳然也。
問。大原記云。後文殘食供養時。着赤色衣也。正增益宗非〃著赤衣(云云)。答。雖有親疎殊異。先達皆是久師祖師等也。取捨可有心。非可致是非耳。著赤衣事。雖出殘食供養文。未只限其時。〃不可定執歟。隨五種護摩。衆色皆別行。息災法行者欲供養殘食脫本色。衆更著赤色哉。恐不動法他軌等殘食供養時未〃著赤色耳。
又云。如此祕法不許出家人。行持此法者。所作供養皆須自禮拜。諸天出家之人具佛禁戒。令諸天不敢受禮。所求福德悉不成就故。違行者尚犯大罪是以不傳出家之人本法。金剛智三藏於天竺大師所受得。勿令傳之。只許與白衣修行者。祕之祕之。西方深重此法。設欲行密行之不令諸國知有是。以西國相承繼嗣不絕。又西方慳法只流尊身樣於諸部中以爲大護。殊不知有安鎭家國土法。
若助修多時十六流助修令持之。
自座起爲出壇場。先八箇阿闍梨護身被甲(云云)。薦布絹重敷事置鎭支物樻料也。
營(玉曰戈瓊切度也。弋夷力切。今作?瓊渠營切。巿居也)。
軌云。不動尊摧他敵。八方天王旗幡幷八方天降怨眞言法(云云)。
又說不動眞言畢(云云)。
若行營所八旗在外。各依本方。國諸軍將士卒所下營上宿各依本方。竪立八旗。執旗人燒安息香。以諸素淨飮食本方旗幡大將於中山宿。燒沈水香。眞妙上者亦以淨食供養(文)。
又云。作一石不動尊。明王像高十二指。畫彼人形及書彼姓名。以此不像當上厭〃如是不久自尚消滅(文)。
問。今所云不動尊者。二手金色。四臂紺青。二尊中何。答。八方鎭所所說四臂紺青尊歟。
問。其故何。答。如彼文之想。不動明王號令八方天王。云汝等各領無量軍衆。摧破逆賊。若作此法彼賊自彌滅決定無疑(文)。爾知也。
問。若爾者何者何底哩三昧軌所說。四臂不動眞言不用之耶。答。彼此何必一須耶。今軌以慈救明顯爲四臂不動眞言歟。
問。近代人師多食加持四臂不動眞言。不用彼底哩三昧軌。又不用慈救明何。答。依一師傳也。依之近代皆以殘食呪。知四智臂不動眞言管見故也。
卽依同師傳以慈救呪。護摩時四臂不動眞言用之。傍人妨之。守一隅不見餘方也。師說恐依此軌心歟。他軌等皆似四臂尊。降敵時旗幡書之。
私云。谷御記云。若偏爲安鎭修之者可依息災法(云云)。
問。偏爲安鎭修之者其意何。一軌始修皆安鎭也。若非安鎭可修邊有之歟何。答。災未發之前兼修之。所謂近代於新宮如修是也。偏爲安鎭歟。故軌〃能與人天安樂利益安鎭家國令無衰患也(文)。未然行之是爲偏息災也。
決云。異國軍等來時。修降伏。但不修八鎭。只似神幡向敵鎭之如軌(云云)。
私云。若事卒爾者可然。若閑修八鎭可無妨耳。
問。摧他敵之文中。作八方旗不作不動旗故何。答。軌文似亂。上記作護摩爐。及所用物文中云。每鎭不動尊旗一口。本方天王旗一口。軍馬行時卽將引落。大將隨後若不行時於本像處安置。勿令穢汚(文)。恐以此文迴可置彼所歟。不然者大將於中止宿。燒沈水香以淨食供養誰哉。
問。或右記只八旗云何。答。是見下說。八旗文不知上交文也。若不然不對本尊。失見之又不順八方。是又失也。仍大將執持不動旗。燒香供養。想成本尊不斷誦呪賊殄滅也。
七寶九方料各以當方色割出。曩之八方色。如幡但中方黃歟。
問。八旗有文炳然也。依何文作十六旗哉。答。隨方安鎭文。ー於其鎭所置一素不動。四臂者及本方天眷屬(云云)。依此文八方作不動旗(云云)。
私云。此文心極暗。於其鎭所者中八方也。一素不動及本方天者只九旗也。中不動八方本方天也。末〃以不動置八方。何以此文爾得心耶。
師〃相傳頗所難思也。仍餘若有天運。承修此法時。可用九旗。修九鎭耳。古今八旗十六種不同有。不用九旗。頗以似無據。雖儲九具鎭支於中方旣無本尊。調十六旗有煩無詮。下文脫信上交不覺是豈可然耶。准餘獨知之。背古例雖似有恐唯任軌文耳。年來九鎭無思。諸師又文閉口今日始得此文。覺語初發者也。
問。何故軌ー八方鎭所不云九方耶。答。大將在中鎭。八方且ー八方有文炳然。重煩不可問之。但八九不同。先達賢愚之異也。如此事隨時宜也。可云顯味隨時行藏有運歟。
保延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法橋上人位無障金剛記之。說護摩所用物中文ー。大陳供養廣宣王命於大聖尊前。爲一切有情如法安立本方天像幷諸眷屬(文)。
私云此文心中不動。八方天王云得心耳。
如戒者可有前後。供養但略香水一坏。塗花燒各一坏行供養也。
當方穴キサハシ樣堀(一重行)行者下居料也。委如下。
啓白次祈願(神分略之)。其詞〃仰願地天還念大誓。此等聽與不動明王加持。當方天護念相加。擁護此等。此方可起。怖畏災害消除給(寶號等)。
又說。九方各受地仍神供等。各九前也。但先師幷人師不用之。中方事盡故也(云云)。此說吉也。
一行道路。大牆內八方鎭假家外也(仍五六尺許行道路置之)。
私云。軌心似此形像中心。第二院八方天歟。若爾者。無第三重院尊失有之。仍中心二臂不動。身長八指(四寸)。許其身金色俱摩羅相坐。金盤石炎焰有伽樓羅狀髮兩手(如常)。
又云。黃色大身(云云)。依此說只大小可任人意歟。
私云。軌ー其八方鎭處卽作四臂大忿怒。未〃曼荼羅第二重。而師傳難思。何會之耶。凡今軌心說二重曼荼羅歟。
八方四臂(丁タラー第二重)身紺青色。目口皆張。利牙上出。右釼左索。其上兩臂在口邊。作忿怒拳。處輪金剛其輪外次八三古金剛杵頭。其身有迦樓羅焰坐。大四寶須彌山(云云)。
瑜護云。四臂不動青色。二手金剛拳頭指小指曲如釼。形安口兩邊相如牙(云云)。
東方白色旗。畫帝釋。
右手持獨古杵。左手叉腰。乘六牙白象。瑜護云。乘象住五色雲中。身仰金色(云云)。
東南黃色旗畫。四臂火天。
乘羊。右手作施無畏。第二持念殊。左手持仙杖。第二持澡瓶。瑜護云。乘青羊赤宮遍身火焰(云云)。
南方作黑色旗。畫焰摩天。
乘水牛。右手持焰摩幢。左手叉腰。瑜云。乘水牛右手執人頭赤黑色(云云)。
西南方作燦色旗。畫羅刹天。
乘師子。右手持釼。左手叉腰。瑜云。乘白師子身。著甲冑。○赤肉色(云云)。
西方作赤色旗。畫水天
乘龜。右手執蛇索。左手叉腰。其天頭上有七龍。頭狀如蛇形。瑜伽乘龜綠色(云云)。西北方作青色旗。畫風天。
乘獐。右手持旗。左手叉腰。瑜云。雲中乘獐著甲冑(云云)。不說色。
北方作黃色旗。畫毘沙門天。
乘鬼。右手持捧。左手叉腰。瑜伽。乘二鬼身上著甲冑金色(云云)。
東北方作綠色旗。畫伊舍那天。
乘犎牛(野牛)。右手持三古叉。左手叉腰。瑜云。乘黃豐牛○淺青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髏瓔珞頭冠中有二仰月(云云)。
是三昧樣金剛壽院依之給歟。
安鎭私記。行林鈔三十三。
山門東塔南谷淨教房眞如藏(三百五三)。弟以本書寫之畢。
延寶四(丙辰)歲十月。日比叡南山無動寺法曼院藏朱墨校了。
(裏書云)
延寶四(丙辰)十一月。日於無動寺法曼院燈下校合了。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三十四。
光明眞言法。
一支度。
注進。
光明眞言護摩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禮盤一基(可有半滅)。脇机二脚。燈臺四本。酥。蜜。名香(沈。白檀。欝金)。白布一段二丈(坦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可有慢代箇無懸緒等)。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
淨衣(淺紅色)。阿闍梨。助修二口。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了十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敷設雜器等(如常)。
右注進如件。
保元三年四月四日行事大法師。
阿闍梨法印。
右支度美福門院五十日御逆修之時。法印大和尚被修支度也。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隨法斟酌)。
一行法。
師傳云。光明眞言法。出不空羂索經第二十八卷。自件卷別本軌記出也(云云)。
私云。師曰光明眞言儀軌世有二本。其中一本三十卷○經第二十八卷清淨蓮花明王品略文書出。今一本者全非經。立共隨圓師皆以傳授。但桂林云二本儀軌不堪依憑。以彼清淨蓮花明王一品所說爲正本書。隨彼闍梨傳受此品仍書出之可爲本法(云云)。
私勘祕錄諸觀音部。不空羂索法五之中云。不空羂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眞言一卷。出不空羂索經二十八不空譯(貞元海仁)。有大原記。依蘇悉地如具(本書也)。
光明眞言私記。
先前方便(如常)。次佛部印明。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護身〃〃(已上如十八道)。次大護身印明(如悉地)。次結髮印。
右手作拳直舒大捐。印於頂上眞言曰。
唵蘇悉地羯里娑縛訶。
次地結(如十八道)。次金剛牆(如十八道)。次道場觀(用定印)。
樓閣中有大曼荼羅。中心有●字。字變成塔婆。塔婆變成大日如來。三部諸尊陳列圍繞。
次三力偈(普印)。次普通供養(如十八道)。次治路(如台記)。次振鈴(如台記)。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奉請本尊。次臂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普印)。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用普印大日略讃是也)。次入三摩地(定印)。
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塔婆。塔婆變成大日(如前)。
次根本印(二印二明有口傳)。次念誦。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印。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如前)。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堂外作善。
承曆三年九月四日於大原仙洞被記之。
行法事。
大原說依台藏大法。或依悉地修之(云云)。
ム云。別軌題云毘盧舍那佛說金剛頂經光明眞言(云云)。然者依金界亦無妨歟。
唱禮事。
同說云。八葉歟(云云)。
私云。師說云。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遮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半馱羅縛日尼菩薩摩訶薩。
〃〃賀耶枳哩婆菩薩摩訶薩。
〃〃阿謨伽播捨菩薩。
〃〃執金剛菩薩摩訶薩。
〃〃五大毘儞耶羅惹摩訶羅惹。
〃〃大小自在羅惹。
〃〃三部摩訶羅惹。
本尊事。
同說云。師云。大日不空羂索二尊之間可用之(云云)。以不空羂索爲本尊者依彼經也。但猶以大日爲本尊尤可(云云)。
持曰。唯以大日爲本尊(云云)。
三昧阿闍梨說云。大日爲本尊。件大日蓮花部大日也。大日三部共在之(胎藏對授記有之人不知事矣)。
私云。三部大日事。對受記幷瑜祇疏委可見之。
佛部ソトハ出攝大軌。蓮花部ソトハ印出觀音軌。金剛部ソトハ印出瑜祇經(云云)。
大原說云。光明眞言經意猶謂不空羂索呪歟。故呪中有不空句蓮花句等也。又猶大日眞言歟。若然者觀音部大日歟。只隨意樂修之。或懸不空之像有何妨哉(云云)。
私云。傳聞。大原上網宇治殿御追善料被修此法。懸台藏曼荼羅(云云)。
二印二明口傳事。
大原記云。金合二中指並竪。頭相合。二頭指當二中指第三節上。少不相著。二大指掌中二節相並屈入。
私云。大原以永承四年五月十一日。於持明房受得之。私撿不空〃〃經第三說。不空〃〃根本印。與此相似耳(云云)。
三昧阿闍梨。康平三年五月二十日。於中道房受上印記。云二頭屈著二火初節(云云)。
師曰。若勝身三昧印招以二頭指著二火。初節離不離可尋之者(云云)。
●●●●●●●●●●● ● ●●● ●
唵阿謨伽尾嚧左曩摩賀母捺羅摩抳缽納摩。
● ●● ●●●●
(二合)入嚩(二合)攞缽羅(二合)韈多野吽(或本加泮吒ソハヵノ句)
又無所不至印。
合掌頭指置大指上。頭柱少有峯也。明曰
●●●●●
惡尾羅吽欠。
私云。師說云。根本印二印二明。次釋迦印。左手仰掌橫置心上。右手火與空相捻地直竪。水風竪少屈之立。臂向外。此說法印。
歸命(引一)婆薩嚩吃哩捨涅(入)索娜曩薩嚩達摩嚩(無缽反)始多缽羅缽(二合)鉢多誐こ曩三摩ここ娑嚩賀
不空羂索印。
二手蓮花合掌。進力禪智金剛縛。右手禪度入左席口中。卽誦眞言曰。
(蓮花印歸命)唵阿慕伽鉢囉底喝多??吽吒ソハカ。
部母印。
二手內縛。合二頭指圓屈。禪智並密。眞言。
●●●●●●●●●
唵旃拏摩訶樓沙拏吽(此真言金界也)。
金剛手。
五古印唯二水內相交。
● ● ●●● ● ●● ●
(金印歸命)嚩日囉(二合)播抳嚩日囉(二合)薩坦嚩(二合)吽
念誦事。
私云。師說云。大日部主部母釋迦本尊。
唵(三身時進)阿謨伽(無間無斷)尾盧左曩(大日如來)摩訶(大)母捺囉(印)摩抳(寶藏)缽納摩(二合蓮花)入縛(二合)攞(光明)缽攞(二合)韈利多野(轉法輪)吽(引菩提心義。亦是金剛不壞義)泮吒娑婆訶。
成就金剛手。當壇明三部火天曜宿佛慈護。
私云。先部母。次大日(同之)釋迦金剛手。三部總呪。諸天總呪。當壇明成就部主。次又部母。
護摩事。
大原記云。爲滅罪除病等修之時息災法修之。爲亡者鉤召法修之。又除曜宿二段(云云)。
火天段(如常)。曜宿(如常)。本尊段(以大日爲本尊)。護摩呪五字明。諸尊世天(如常)。番僧後加持(同用光明眞言)。
私云。師說且附增益蓮花部尊可增益之故也(云云)。
ム云。師說支度淨衣淺紅色也。若依增益可用黃色。可更問之。
護摩眞言大原御說用五字明。本呪長句之故也(云云)。
師曰。但用本眞言。雖云長句不似尊勝陀羅尼等。若鉢多摩之句以下可用之。
土砂加持事。
軌曰。若諸衆生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猶如微塵滿斯世界。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以是眞言加持土砂一百八遍。屍陀林中亡者骸上。或散墓土。塔上邊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獄中。若餓鬼中。若修羅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來。不空毘盧遮那如來。眞言眞實本願。大灌頂光明眞言。加持土砂之力。應時卽得光明身。及除諸罪報。捨所共身。往於西方極樂國土。蓮花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墮落(云云)(經第二十八卷同之)。
私云。尊勝陀羅尼亦有此功能。所行雖易能成難思大事。以思議之心勿疑。眞言不思議(矣)。
師曰。土砂置左脇机。每護摩終三時加持。立於別壇修供養法。似有其煩。若修五十日護摩者。初七日滿先以少少令散墓上。結願以後以多土沙。始自彼墓寒林之中。青塚黃壞散在屍上。悉皆散之可散法界皆救願也。但於此事爲現存人修此法者。不可有之。具可見息心抄。
一句義。
儀軌別本之初阿謨伽●●●者。此三身萬德如來心中密言。次毘盧舍那●●●●者。此其如來眞實明句言。次摩訶穆陀羅●●●●。此五智如來心中密言。次摩尼婆頭摩●●●●者。四攝智菩薩等心中密言。次蘇婆羅●●者。觀世音菩薩心中密言。次鉢攞婆利陀耶●●●●者。是三世三劫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菩薩等心中密言。次吽婆吒●●●者。此毘盧舍那如來。無量如來大神力威猛大勢力密言。破裂地獄成淨土句言。次蘇婆訶●●者。此證得大菩提果句言。
一功能。
軌云。若有過去一切十惡五逆四重諸罪。燼燃除滅。若有衆生隨處得聞此大灌頂光明眞言二三七遍。經耳根者。卽得除滅一切罪障(云云)。
別本云。若有一切衆生。耳聞一遍眞言。此人滅除無量億劫微細生死重罪。證得大三昧地。亦常誦持人。無量壽如來荷負令生極樂淨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莊嚴。速令成正覺。
軌云。復有衆生連年累月。痿黃病惱苦楚萬端。是病人者先世業報。以是眞言。於病者前。一二三日每日高聲誦此眞言。一千八百遍。則得除滅業障病。
別本云。此祕密眞言呪。此萬德無數諸佛如來心中祕密呪也。誦持此眞言神呪。卽萬億無數。諸佛如來歡喜。此大毘盧舍那如來。無量壽如來。兩軀如來心中呪誦一遍。爲誦百億無量大乘經。百億無量陀羅尼。百億無量諸法門了。最此大毘盧舍那如來肝心祕密呪。三世三劫一切諸佛。由誦持此眞言呪力。速得成正覺。此神呪是百億無數諸佛如來母。百億無數菩薩聖衆母(云云)。
又云。一切行人智常可受持。讀誦此眞言。一切天神地祇。一切靈鬼等。成佛因緣。
又云。誦持此眞言。常不可撰淨不淨。不可障滯。一切穢惡常不可間斷。誦持此眞言者。一切天神地祇靈鬼等。悉所歡喜。可蒙大福德故。
又云。欲令父母靈。生極樂淨土向西方。誦千遍。定生極樂淨土。是故建立父母墓所。以此眞言制無量壽梵字。安置父母墓所。必彼靈雖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必往生極樂淨土。蓮花中寶坐上成佛時。從眉間放白毫光明故。名光明眞言。
又云。若有一切女人。欲厭女身成男身。誦持此眞言者。必轉女身得成男身。若常讀誦女人得成大梵天王。若貌形醜陋女人誦持此眞言。滿一萬遍。必得端正形貌。爲世間諸人愛敬無疑。
又云。若有世間一切佛弟子。爲免妄讀妄誦罪。必誦此眞言。免妄讀妄誦罪。成如法清淨了。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一萬五千遍。
馬頭觀音眞言。白衣觀音眞言。
護衞本尊眞言。光明眞言。十一萬五千遍。
當壇護摩眞言。不空羂索眞言。
三部總呪。火天曜宿明各。
奉供。
大壇供。一百五十箇度。
護摩供。諸神供。二十一箇度。
右謹依。仰旨。始自四月十一日至于今日。幷五十箇日夜之間。三口僧綱大法師等。相共殊致精誠勤修。上件教法奉祈。禪定女院陛下。御滅罪生善。寶壽長遠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謹言。
保元三年六月一日阿闍梨法印大和尚位。
(本云)享德四年閏四月十五日於西園寺聖門院書寫畢。
行林。光明眞言法。第三十三。
裏書云。
光明眞言三身印。此印說取可尋。
虛合二水指二中指背オホへ。水指背二風オホへ。二大指二中指面間ツケヨ。是法身印。次印佛眼印。是報身也。次印左五指展心上オケ右手五指展肩アテヨ。是應身也。
有人云。光明眞言有上求下化印(云云)。可尋之。
●字義多多也注了。●●。破壞之義。以甘露之智力除諸障難者。又除放光。照法界除闇焚燒。惡業煩惱。●●。驚覺義。息災成就義。一切悉地成就義。諸佛作證明之義證得菩提之義也。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三十五。
普賢法。金剛薩埵法。
普賢法。
一支度(支物如常)。
名香(燒香。陸香。沈水香。壇香等供養普賢菩薩集經用全軌等不可也)。
一起首時分。
金剛薩埵念誦軌云圓滿月夜。
集經云。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一向方。
薩埵軌云面向東方。或面隨取隱便。
一行法。
八家祕錄諸經部之中般若法第三。此中理趣般若·仁王般若·般若菩薩儀軌等出之。內擧普賢修行儀軌等所謂。
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會普賢修行儀軌一卷(不空。貞元錄。海·仁·珍)。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一卷(不空貞元海仁珍)。
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薩埵念誦儀軌一卷(不空。貞元海仁)。
金剛頂瑜伽五祕密修行儀軌一卷(內云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圓覺。仁。珍云大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海無念誦字)。
私云。右四本諸菩薩部之中普賢法更出之(云云)。
私云。上四重出(云云)。此外擧二本。所謂。
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不空貞元海仁念誦法經。云云)。
普賢金剛薩埵念誦法一卷(內云瑜伽念誦儀軌。不空貞元。海外題證云告普賢金剛瑜伽法。仁云普賢菩薩金剛薩埵瑜伽念誦儀軌)。
又諸金剛部之中。金剛薩埵二出右經法之中二本(除普賢修行儀軌)幷普賢法之中普賢金剛薩埵念誦法(云云)。
私云。上四五出經法菩薩金剛(云云)。
私云。以前經軌法等。經法菩薩法金剛法三所重出。其意如何。可更思擇。
今勘普賢修行軌等。皆依金界說。一印曼荼羅明十七尊(大日薩埵十七自餘十三云云)。儀則多違大法修行。丹州池上就五祕密軌而有私記。如下出之。今附成身會通行法而聊記之。
前方便(如常)。淨地淨三業觀佛金剛起四禮金剛持(如常)。啓白神分等供養文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金剛堅固自性身阿閦佛。
〃〃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受用智慧身阿彌陀佛。
〃〃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曼荼羅主阿里也三曼多跋那羅菩地薩怛嚩耶摩訶薩埵嚩耶。
〃〃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十六大菩薩摩訶薩。
〃〃八供養菩薩摩訶薩。
〃〃四攝智菩薩摩訶薩。
〃〃五部海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五悔發願(如常)。次勝地(乃至)現智身○智身(如常)。
若以人佛菩薩爲本尊時。此出可加用意。今以金剛薩埵爲本尊故。今軌文觀之。
次四字明(乃至)振鈴(如常)。次八供養印明。次奉獻事供。次普供養。次讃(大日四智本尊)。
本尊讃曰(是金剛界十六尊中薩菩薩讃也)。
嚩曰羅薩怛嚩摩訶薩怛嚩嚩曰羅薩嚩怛他蘖多三漫多跛捺羅嚩曰羅儞耶嚩曰羅播儜曩等薩都諦。
金剛薩埵念誦軌云。
次當誦普賢菩薩讃曰。
先結欲金剛羯磨印誦第一句。薩嚩(引)弩羅(引)誐素(上)佉薩怛莽(二合)曩娑(去一)次結計里計羅金剛羯磨印。誦第二句。怛納(二合)嚩曰羅(二合)薩怛嚩(二合)跛羅莫素(上)羅多(入二)次結愛金剛羯磨印誦第三句婆嚩冥摩訶素(上)佉濕哩(二合)佉掣羅也諾(三)次結慢金剛羯磨印。誦第四句。鉢羅(二合)底跋儞也(二合)悉?者獨虞鉢羅(二合)拏多(入四)。
私云。四印如下書之。
私云。軌意將欲誦讃。先觀念金剛薩埵及行者所居皆有十六尊圍繞端嚴位(云云)。
胎軌大讃初云。毘盧遮那位及行者所居皆有海會衆圍繞端嚴位(云云)。或云。諸尊涉入我我涉入諸尊譬如多圓鏡相對互顯現。
次結本尊三摩耶印誦金剛百字明(如常)。不改前印。誦薩埵明嚩日羅薩怛嚩(二合)。
理趣會軌云。誦百字眞言。由是加持。無上菩提尚不難得。何況諸餘成就。設犯五無間罪。纔誦消滅無餘。何以故。由本尊堅固己身故(云云)。
次加持珠。暫置本所。住定觀念。
大日心月輪內有五字門。次有本尊呪。右旋而布烈。
T76025801.GIF
我身中亦有 清淨滿月輪 大日本尊明。
與彼等無異 此中●字門 轉成五智杵。
反成普賢尊 戴五佛寶冠 身如水精月。
右手持五古 左手金剛鈴 是一切如來。
菩提心祖師 亦是長子也 薩埵三摩地。
名爲諸佛法 能成諸佛道 離此無有佛。
一身與二身 乃至無量身 同入於本體。
流出亦如是 一理無二故 我身卽大日。
大日卽本尊 本尊卽我身。
次出定執珠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五部。總諸夫。次成就。次又部母)。普賢金剛薩埵軌(不空)云。則住普賢菩薩大印。誦大樂不空三昧耶眞言密語曰。
●●●● ●● ● ● ● ●●●●●●● ●
唵摩訶素(上)佉縛曰羅(二合)薩怛縛弱吽鍐斛素羅多娑怛鍐。
菩提心義云。理趣經大樂金剛薩埵卽是普賢金剛薩埵。經名妙遍清淨句。其下十六句卽普賢爲主。薩王愛善爲四親近。八供四攝如次圍繞。覩有十七句十七尊。其十七印具如十七尊述義也。其十七明。別如勝初瑜伽經普賢儀軌也。彼中普賢根本眞言十七字卽理趣釋所列十七尊種子十七字也。又名蘇羅多金剛。此云妙著。卽金剛薩埵異名也。故知十七合唯普賢十七離名大樂。若五祕密法中。以此大樂四親五印具歷五方五位皆爲此法(云云)。當知一切諸尊內證外迹名義離合行相通別隨各各部皆亦如此。此義極祕不能縷說(云云)。
教時義云。如理趣會說十七句義。述釋云此十七尊各有三密。普賢儀軌同此十七。但普賢根本眞言有十七字。唵(三身)摩訶(大)素(樂)嚩曰羅(二合金剛)薩埵嚩(二合成心)惹(春)吽(雲)鑁(秋)斛蘇(色)羅(聲)多(香)薩多鑁(三味著樂心合妙樂心)惹(鉤)吽(索)鑁(鎖)斛(鈴)此十七字卽大樂十七種子如次配(云云)。普賢一尊合爲自身。令入大樂法樂。分爲十七尊身。初一字三身義爲大樂尊。次四字大樂義爲四親近。次四字金剛心義爲內四供。次四字引入住喜義爲外四供。次四字樂著亦妙樂義卽四攝也。此是開一法門眞如三密亦得諸法眞如三密。如是十七句義開合。一切諸法開合亦然。彼一法門入眞如界。眞如界卽大日如來。證得一切諸法故。以一切諸法合爲一身。則以一切諸法皆爲一種三密。名一印會。若開一法分爲諸尊。則有胎藏四重海會法諸尊。皆有三密。無有一法出此外者(云云)。
私云。薩埵軌等。以此眞言爲根本明歟。大印者是羯磨印也。軌文明羯磨印中云。普賢菩薩住金剛慢印云。五祕密軌云金剛薩埵大智印。二羽各作金剛拳。左置於胯。右手調擲金剛杵勢置於心上。右脚押左(云云)。
薩埵軌明三昧耶印云。二手金剛縛。以二中指入掌交合。二小指二大指各竪頭指柱如獨鈷杵形。是普賢菩薩三昧耶印。用前羯磨密語(云云)。
五祕密軌。以此印爲三昧耶印。眞言曰素囉多薩怛梵(云云)。理趣釋云。妙適者梵音蘇羅多也。蘇羅多者如世間那羅那里娛樂。金剛薩埵是蘇羅多。以無緣大悲遍緣無盡衆生界。願得安樂利益。心曾無休息。自他平等無二。故名蘇羅多耳(云云)。
普賢金剛薩埵軌云。次結金縛。合竪二中指。是金剛薩埵三昧耶印。密語曰。唵(一)三摩耶(二)薩埵鑁(三)(二合)。由結此印修行者。當住普賢大菩薩三摩地。坐於滿月背倚於月輪。令身圓備。
私云。五祕密軌同之。法花軌等。此印爲普賢根本印明也(云云)。但薩埵等意。以此印明爲三昧耶分。非是正爲根本印明歟。
金界羯磨會金剛薩埵羯磨印。
左手作金剛拳安左腰側。想取五古鈴。右手想取五鈷杵抽擲之三返。卽置乳上。誦眞言。唵縛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阿。
三昧耶會云金剛縛。忍願直竪。二大指二小指各開立不相著。是五鈷印。三昧耶薩怛鑁(二合)。
右二印明用不在意消息而已。
次還珠法。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應結四祕密羯磨等印(如出下五祕密記)。次八供養。次事供養(乃至)禮佛出堂。
右大略記之。專不可用之。恐懼塞心矣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私云。師傳云。此軌爲末。入壇者不可授之。云云)。
薩埵私記(丹州池上)(私云。此記者篇章書軌文。但其文略。今具抄入軌文幷註大原說。見者莫奇矣)。
大原說云。別本軌云。修行此法者。常住本尊觀。行步踐蓮花主於精室門。揮指三稱吽。右目置摩曰。左目置吒月。以左金剛拳。當心竪頭指。右手二復然。頂上三右旋。指空及下界。次復又旋轉。皆誦吽自明(云云)。
師云。此門前作法也者。行步之間觀(如文)。次於門前撣指三反。次兩目置摩吒字成日月。次以降三世右手印結護。以左手印立心前(誦印)。次正開門入室。以前所成麽吒目顧視(云云)。
別本又云。次思惟(乃至)禮三寶(云云)。次又有淨三業印明(云云)。
師云。謂如常行作法耳(云云)。
已上異本軌說不必用之。仍依通途之文耳。
私撿理趣會軌文入之也。
文云。當禮四方如來。以身供養。誦本眞言。由捨身故。則捨三業有漏之體則成受三世無礙律儀戒。
次金剛起。
文云。次於空中想一切說佛菩薩。然復右膝著地。結金剛起印。誦其眞言。心當思惟。令一切如來不應貪現法樂住。惟願哀愍不越本誓加持覆護。別本。此次有普禮印明也。師曰此別本文不必用。
次五悔。
文云。當對聖衆發露懺悔隨喜勸請(私謂如金剛界用之)。
次五大願。
文云。復發五種大願。
次發菩提心。
文云。則結金剛薩埵跏。謂以布脚押左。當結定印。誦無上正等菩提心眞言曰。
唵薩嚩瑜誐質多母怛跛(二合)娜野弭。
由誦此眞言故。一切如來令瑜伽者獲得不退轉。能摧一切魔怨。是人等同大菩薩及諸如來。
次勝悉地(私謂。文有部觀念。不散前定印)。
文云。瑜伽者作是思惟。我廣發金剛薩埵大勇猛一切有情具如來藏性普賢菩薩遍一切有情故。我令一切衆生證得金剛薩埵位。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速得大菩薩灌頂地。證得虛空藏菩薩位。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法藏性能轉一切語言故。我今一切衆生得同一切大乘修多羅藏證得觀自在菩薩位。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羯磨藏性善成辨一切事業故。今一切衆生於諸如來所作廣大供養。證得毘首羯磨菩薩位。
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旣具四種藏性獲得四大菩薩之(云云)。
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願以一切有情速證。
清淨毘盧遮那佛身。眞言曰(私云如金剛界)。
已上行願分。
次金剛合掌。
文云。卽結金剛合掌印。二手合掌。十指相交右押左誦眞言。
唵嚩曰蘭惹里。
由結此印故。十波羅蜜圓滿。成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次金剛縛。
文云。次結金剛縛印。准前金剛合掌。便外相叉作拳。誦眞言。唵嚩曰羅(二合)滿馱。
由結此印。卽成金剛解脫智。
次開心。
文云。次結金剛縛。三指自心。誦眞言曰。
唵嚩曰羅(二合)滿馱怛囉(二合)乇。
由結此印故。能摧身心所覆蔽十種煩惱。則召一切印。處在身心隨順行者成辨衆事。一切印者所謂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印。
次召智。
文云。次結金剛尾捨印。二羽金剛縛。屈禪智各置戒方間。誦眞言曰。
唵嚩曰羅(二合)阿尾捨惡。
由結此印。令四智印發智暉。有大威力速得成就。
次閉心。
文云。次結金剛拳三昧耶印。准前印屈進力捻禪智背。眞言曰。
唵嚩曰羅(二合)母瑟置(二合)?。
由結此印。能縛堅固一切印(一切印者是四智)。當於行者身中而不散失。
次普賢三昧耶。
文云。次結三昧耶印。二手金剛縛。合竪忍願安於當心。誦眞言。
三昧耶娑怛梵(云云)。
由結契印。誦眞言已。於背後想有月輪以爲圓光。身處在其中。想金剛薩埵由結此印及誦眞言故。大智印等一切部中所結一切印一切如來身口意私金剛印而不虛。無敢違越。若誦一千遍。結一切印。皆得成就。大原說(云云)。
文云。於背後想有月輪以爲圓光。身處在其中(云云)。
師曰。其月如圓珠如圓室觀之。於中觀在身也。而背後光只是如畫面之形任人以爲之爾也。若誦一千遍。卽上三昧耶眞言曰。
次極喜三昧耶。
文云。次結大三昧耶眞言印。二羽金剛縛。忍願入掌相交。合檀慧禪智面相合如獨股金剛杵。以忍願觸於心上。誦眞言曰。
娑摩耶斛蘇羅多娑怛梵(云云)。
由結此印觸心故。金剛薩埵遍入身心。速與成就欲希望諸願皆得(私謂。已上依金剛界行之已上三昧耶分)。
大原說云。大三昧耶眞實印者。謂羯磨印是也。其大平開腕結之。猶如花方定印。開掌之勢耳。彼金界北亦可爾也。而此等頗用心少少凹掌寄腕少許。
次大智印。
文云。次結金剛薩埵大智印。卽解次前印。二羽合作金剛拳。左置於胯。右手調擲金剛杵勢。置於心上。右脚押左。誦眞言。
嚩曰羅(二合)薩怛舞(二合)含。
誦已。想自身爲金剛薩埵。處大月輪。坐大蓮花。五佛寶冠。容貌凞怡。身如月色。內外明徹。生大悲愍。拔濟無盡無餘衆生界。令得金剛薩埵身。三密齊運。量同虛空。由持瑜伽大智印相應故。設若越法具造重罪幷作諸障。持彼大智印故一切供養恭敬。若有人禮拜供養尊重讃歎者。則同見一切如來及金剛薩埵。
私云。安和尚以此一印明准五相成身。文中略故但有一尊無餘四印。故下文云如自身觀以月圍繞等(文)。是故行人可加觀之。
大原說云。右拳弄擲杵而後置心上(如常勢)。左拳置胯腰際拳面付腰拳指節方付胯也自身卽處月中。其月者我我第八識所變月也。自身卽一大月一大蓮中四印圍繞住。卽是我九識所變五智所成之五尊也。
次現智身。
文云。當住此智印。則於想金剛薩埵智身自身觀以四印圍繞。同一月輪同一蓮花。各住本威儀。執持標記。各戴五佛寶冠。瑜伽者專住身前金剛薩埵。心不散動。卽誦眞言曰。縛曰羅(二合)薩怛嚩惡。
由誦此眞言故。金剛薩埵當阿尾捨顯現。
大原說云。謂於身前亦大月一大蓮中觀五尊。謂先大智印明時。我身卽成五尊。是觀成新佛也。今現智時卽於身前觀古佛。卽召入我身也。
次見智身。
文云。誦眞言曰。
縛曰羅(二合)薩怛嚩嚩(二合)濕哩(二合)捨。
由誦此眞言故。令定中見金剛薩埵了了明(私謂。此上二明不散前大智印誦之)。
次四字明。
文云。卽誦四字眞言曰。
弱吽鑁斛。
由誦此眞言故。金剛薩埵智身令召入令縛入令(云云)喜與瑜伽者定身災合體。
私謂。用降三世印。前現智身之時。身前觀薩埵智身。此卽因圓果滿薩埵也。今四字明召彼薩埵智身入於前大智印時觀所成之身也。
次素羅多。
文云。次結素羅多印。二羽金剛縛。右智入左虎口中。乃於心額喉頂四處加持。各誦眞言一遍。
蘇羅多薩怛梵(二合)。
由結印加持故。四波羅蜜身各住本常恒護持(私謂。是加持意也)。
次灌頂。
文云。次結五佛寶冠印。二羽金剛縛。忍願並竪令屈上節如釼形。進力附著忍願背。以印置於頂上。次置髮際。次置頂右。次置頂後。次置頂左。各誦眞言一遍。眞言曰。
唵薩嚩怛他(引)蘖多羅怛曩(二合)阿毘曬迦阿(引)。由結此印故。獲得一切如來金剛薩埵灌頂位。
大原說云。師曰。其眞言中有羅怛曩之句。而非是寶部灌頂印明。只寶冠故有羅怛曩句也。
次繫鬘。
文云。次結金剛鬘印。二羽金剛拳額前相繞結二羽分腦後。又結便檀惠徐開如垂冠繪帛。誦眞言曰。
唵嚩曰羅(二合)摩(引)羅(引)阿毘詵者滿?。
次甲冑。
文云。卽結甲冑印。遍身檈甲(私謂。依金剛界耳)。
次拍掌。
文云。次結歡喜印。二羽平掌拍令歡喜。誦眞言曰。
嚩曰羅(二合)都使也(二合)斛(引)。
私謂。已上成身竟。
次根本印眞言。
文云。次結前金剛薩埵大智印。誦根本眞言曰。唵摩訶素佉嚩曰羅(二合)薩怛嚩(二合)弱吽鑁斛(引)素羅多薩怛梵(三合)。
次讃。
文云。次應結四祕密羯磨印。卽誦金剛歌讃四句。每結一印當誦一句。讃曰。
薩嚩弩囉誐素佉薩怛摩(二合)曩娑怛納(二合)嚩曰羅(二合)薩怛嚩(二合)跛羅莫素囉多(二合)婆嚩冥摩訶(引)素佉涅里(二合)注掣野諾(三)鉢羅(二合)底跛?悉地也者攞虞鉢羅(二合)曩多(四)(私謂。每句各用一尊印。如文)。
次羯磨印。
文云。次作欲金剛印。二羽金剛拳。左羽想執弓。右羽持箭如射勢。卽成此尊印身。稱眞言曰。
薩嚩(引)弩羅(引)誐素佉薩怛摩(二合)曩娑。
大原說云。欲金剛羯磨印。如金界愛菩薩也。
次結計里計羅印。
准前印二拳交抱於胸。卽成此尊印身。誦眞言曰。
薩怛鑁(二合)嚩曰羅(二合)薩怛嚩(二合)跛羅莫素羅多(文)。
大原說云。觸金剛印。先二拳交抱胸。謂以左付胸。以右付左肘上。以右押左也。金界王菩薩印亦爾也。問圖繪何故交十指抱耶。答印彼異也。抱時尤可爾故全不可如印也。
次結愛金剛印。
准前二金剛拳。左拳承。右竪右臂如幢勢。卽成此印身誦眞言曰。
薩嚩冥摩訶(引)素佉涅里(二合)住掣野諾。
大原說云。愛金剛印。以左拳面付當右拳立肘。以右臂尻立左拳虎口上也(如金剛界幢菩薩印也同之)。
次結金剛慢印。
二金剛拳各安胯。向左少傾頭如禮勢。卽成此尊印身。誦眞言曰。
跛?悉地也(二合)左攞虞鉢曩多(文)。
大原說曰。慢印。二拳安胯老拳面付腰。指節付胯也。
次三昧耶印。
文云。次結五祕密三昧耶印。卽結金剛薩埵三昧耶印。作金剛縛。屈忍願入掌相合如前。禪智檀慧各相柱如獨股金剛杵。誦眞言曰。素囉多薩怛梵(二合)。
由結此印誦眞言故。神通壽命威力相好等同金剛薩埵。大原說云。忍願面合如以前者。唯是如前大三昧耶忍願相合也。其形似前故也。是獨?羯磨印也。而其印忍願指心摧破斷也。
次結欲金剛三昧耶印。
准前印屈進力上節由背相合。以禪智並押其上。誦眞言曰。
弱嚩曰羅(二合)涅哩(二合)瑟知(二合)娑野計摩吒。
由結此印故。能斷微細無明住地煩惱。
大原說云。以先印合腕。屈二風甲相合。以空各押風。如彈指也。卽結計里計羅三昧耶印。准前印右智押左禪相交。誦眞言曰。
吽嚩曰羅(二合)計里吉麗吽。
由結此印故。能拔濟護持一切受苦衆生界。皆獲大安樂三摩地。
大原說云。以先印而以左空二風甲合兩間付之。而以右空重左空甲上。
次結愛金剛三昧耶印。
准前印進力互相掘。忍願進力並合如眼勢。竪戒方相合檀慧亦然。誦眞言曰。
鑁嚩曰里(二合)掘娑摩(二合)囉囉吒。
由結此印故。獲得大悲解脫。憐愍一切有情由如一子。皆起拔濟安樂之心。
大原說云。如前印以右大端出左虎口以左大端出右虎口而以右風絞左火初節文。口左風絞右火初節文而其二如本甲相背合。又其二火端各虎口出如眼形耳。而二地二水申合之。又其二空如前印押重風甲間耳。
次結金剛慢三昧耶印。
次用前印觸其二股。先右次左。誦眞言曰。
斛(引)嚩曰羅冥濕嚩(二合)里怛覽(二合引)。
由結此印故。獲得大精進波羅密。刹那能於無邊世界一切如來所作廣大供養。
大原說云。如前印先安右胯上。次安左胯上耳。謂以二小指合間安也。
次念誦(先百字明)。
文云。次住金剛薩埵三昧耶印。誦大乘現證百字眞言曰。
唵嚩曰羅(二合)薩怛嚩(二合乃至)薩嚩惡(私謂。可用薩埵三昧耶印)。
私云。金剛百字明。如常。
次正念誦。
文云。入金剛薩埵三摩地幷結大智印。誦大乘現證金剛薩埵眞言曰。
嚩曰羅(二合)薩怛嚩(二合)。
或住大智印。或持數珠無限念誦。勿令疲頓。由住三摩地誦此眞言故。現世證得無量三摩地。亦能成本尊之身。一切如來現前。證得五神通。遊歷十方一切世界。廣作無邊有情利益安樂等事(私謂。用前大智印。或用數珠)。
大原說云。文百字明次云卽入金剛薩埵三摩地(云云)。師曰。此是指後念誦三摩地也。於此處非入其三摩地耳。
私云。誦百字明了。不散其印。而誦薩埵眞言曰。住大智印。或執數珠。入金剛薩埵三摩地。可無限念誦也。如軌上文者。以十七字明爲根本呪。如今正念誦文者。嚩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爲朝宗。更可思之。
大原說云。師曰。念誦已後行住坐臥常觀一月一蓮。四印圍繞䔽䔽無其終耳。故文無念誦已後作法也。若每日若時時欲修之。又隨意樂修之。而如之相續四儀中念誦。四儀中住此觀耳。凡此法唯自行之觀心也。全不許爲他修其法耳。故不具五供等法事相。不用隨方諸發願迴向諸餘開表祈願等。只是四儀之觀心也。若向壁等若於空室觀修之耳。如彼胎藏大法意支念誦。亦不具事相不對尊像。只觀本尊相耳。今此五祕密行法亦是有心行者四儀之觀法也。云有軌。卽不受師傳者准餘行法者甚可咲可咲。若強入道場對像欲修。若金界前。若薩埵之像前等若敷一薦若坐繩床修之。而無奉送等作法故。卽下座之後於四儀中住此觀念誦。更無終之作法耳。又雜不念誦常住此觀。四儀勿廢耳。行時五尊同處月中。臥時諸尊同臥月中。不異我身耳軌意。一大月輪我身卽中一住前欲金剛弄前左右後金剛皆座。後金剛如抱我身。如之觀行住坐臥不廢耳。如傳大士云。夜夜抱佛起也。而彼五祕密軌初作法次第在之。後䔽䔽不可作法得意可甚貴甚貴。私記奧。文有略科。文云。今此五祕密法分爲三段。初序說。次正宗。後釋義也。就初序說分文爲二。初總叙祕密乘(此中間自他受用身)。次金剛下別叙此儀軌。次瑜伽者在閑靜下。二正宗。此中行願分等得意知。次瑜伽行者行住坐臥下三釋義也。分文爲五重。初明所住法。次明所持印。三明觀智。四約諸尊。五雜明。就初分文爲二。初結前行法明觀法此卽初也。次金剛下正明所住法。分文爲五。如文可知。卽此五尊也。初就金剛薩埵分文爲三。初釋人。次釋法。後明能。此卽初也。次經下二釋法。次此法下三明初能也。餘四尊如文可知。次欲金剛者持下第二明所持印。如文可知。次欲金剛者是第三明觀智。如文可知。此中金剛薩埵先明體性也。次金剛薩埵者下第四約諸尊文中。明五部八供四攝。如文可知。次普賢曼荼下第五雜明。分文爲三。初約四大品。次約引。後約二門。此卽初也。分文爲二。初結上文明五身。次終三世下正約四大品。次金剛薩埵五下二約五部文中。無羯磨部(更問)。次五身同下三約二門也。分文爲二。初正釋悲智二門文中明也。此中釋薩埵名(云云)。次是故菩薩下引證。此卽理趣經文也。彼文五行偈頌分爲五段。此卽五部也。如文可知。文末以大日經三句釋之(云云)。
寬德三年四月十四日。延曆寺遍照金剛抄之。
大原說云。文云若依毘盧遮那佛自受用身所說內證自覺聖智法及大普賢金剛薩埵他受用身。師曰。謂大日於尼吒成道。自佛身出嚩日羅薩埵(云云)。卽種子也。此字成衆多月。令一切衆生住一一月中。卽令成薩埵卽月輪。還來大日如來乃至(云云)。如是薰衆生。以之爲自受法樂之境。卽十地菩薩非其境界也。經中有中此等說故云自受用所說內證等也。而下須彌頂爲金剛薩埵住阿字門之前月。是爲他受用。是約十地菩薩所見也。故云大普賢他受用等也。又五佛同座五方。正爲他現身。凡此眞言教主以理智法身自受用身爲本。須彌頂卽花藏界中應現他受用身正爲十地菩薩頓悟之機現曼荼羅說祕密乘。今案金剛頂經意正說曼時卽大日變成大持金剛身說之。是作事業故也。鬘髯記之。能可安經意耳。
文云。金剛薩埵五祕密卽爲如來部。是金剛卽蓮華部卽是寶部(云云)。
問。此約五部也。爾者何故闕羯磨部耶。
師曰。羯磨部者卽前四部之中事業是也。故以羯磨一部攝前四部之中耳。爲顯此義故不擧羯磨部也。如金剛頂說十六大菩薩中云。金剛薩埵得五部灌頂。餘十五尊唯得一部。而其薩埵灌頂羯磨部灌頂闕。義決中釋云。前四部中灌頂事業。事卽是羯磨部灌頂也。故別不云之(云云。取意)。又先日師一說曰。羯磨部中不說護摩。謂前四部中五種六種護摩。卽是羯磨事業故也(云云)。
已上私記儀軌之文幷師傳等抄入之畢。
軌云。瑜伽者行住坐臥常以四眷屬而自圍繞。處大蓮華同一月輪。金剛薩埵者是普賢菩薩。卽一切如來長子。是如來菩提心。是一切如來祖師。是故一切如來禮敬金剛薩埵。如經所說。金剛薩埵三摩地。名爲一切諸佛法。此法能成諸佛道。離此更別無有佛。欲金剛者。名爲般若波羅蜜。能通達一切佛法。無滯無礙。如金剛能出生諸佛。金剛計里計羅者。是虛空藏三摩地。與無邊衆生安樂。拯拔濟無邊衆生溺貧?埿者。所求世出世間希願皆令滿足。愛金剛者是多羅菩薩。住大悲解脫。愍念無邊受苦有情。常懷拔濟施與安樂。慢金剛者是大精進波羅蜜。住無礙解脫。於無邊如來廣作佛事。及作衆生利益(私云。已上明五尊所住法)。欲金剛持金剛弓箭。射阿賴耶識中一切有漏種子。成大圓鏡智。金剛計里計羅於金剛薩埵者。表淨第七識妄執第八識爲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成平等性智。金剛薩埵住大智印者。從金剛界至金剛鈴菩薩以三十七智成自受用他受用果德身。愛金剛者持摩竭憧。能淨意識緣慮於淨染有漏心。成妙觀察智。金剛慢者以二金剛拳置胯。表淨五識質礙身起大勤勇盡直無餘有情皆頓今成佛能淨五識身成成所作智(私云。已上明五尊所持印幷功能)。次金剛者是慧眼觀察於染淨分依他性知一切法非有非無。金剛計里計羅者以無染智觀染智。觀察淨分依他與果德位中圓成不卽不異。知一切法與菩提涅槃不卽不異。金剛薩埵者是自性身。不生不滅量同虛空。則是遍法界身。愛金剛者以大悲天眼觀見一切有情身中普賢體不增不減。金剛慢者以清淨無礙肉眼觀一切有情處在異生位雖塵勞覆蔽本性靜清淨。若與大精進相應卽得離垢清淨(私云。已上明五尊觀智)。文云。五身同一蓮花者爲大悲義。同一月輪圓光者爲大智義。是故菩薩由大智故不染生死。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私謂。約悲智二門明五尊。同一蓮月義。軌五部四攝八供日大密三約法門如此金剛界。胎藏無惠法門。無不攝惠。此五祕密具不見文)。金剛阿闍梨釋大樂金剛薩埵五祕密口決(不空)云。悲愍金剛以表大悲。念衆生徹骨髓。如世大界之中摩竭或呑或齒衆生無再改生表手中持摩竭憧。金剛慢以表令一一衆生證毘盧遮那佛體以表我慢。如天竺人慢於前人以二手抱腰。以成不敬威儀便成慢。成慢二金剛拳抱腰之時。同世間我慢之法。爲廣度利益有情便成印契(云云)。
依胎藏界修此法者。
大悲都壇(如常)。
尊位(八葉東南)。
梵號。阿哩也(二合)三曼多跛娜羅(二合)菩地薩怛縛(二合)。
密號。眞如金剛。
種子。●(暗)。
三形。賢瓶。
尊形(肉色。左手持蓮花上有釼。戴五佛冠。右手如三股印向外。調定圖。白肉色。右手持蓮花上有利釼圍炎也。祕藏記)。
印明。
經云。以定慧手作未開敷合掌。
義云。蓮花竪二空。
軌云。〃〃〃〃〃。
廣大軌云。作未開敷蓮花合掌。建立二空指而稍屈。
胎記云。虛合如來敷蓮花。唯中指端少開二空並竪。
師傳云。
曩○南(一)暗惡娑縛(二合)賀(引)。
對受記云。一切支分生印。
海大德說。文云普賢曼荼羅滿月金剛繞蓮花。竪二空者虛心合掌二大少開立小許二空少屈。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同海說也(但云二空直立少屈)。珍和上說惠和上說好。別記云。虛心合掌二大頭少開二空頭少屈正僧正說。大方普賢。支分蓮花合掌雙立二空少屈東寺山記如芙蓉蓮花安心(靈嚴作三補吒。稍開曲空開掌如掬水像。當心)。
私謂。已上印相未入壇人不用之。
或別壇(三重中台有二文。九尊部主第二又有二文三部自部更可問之)。
文殊院普賢。私云。此種子此東寺一圖●也一圖●也(天台)。
梵號密號(同八葉)。
種子。訶(引)。
三形。蓮花上三股。
形像。(肉色。左手持蓮花由蓮花。調定圖。肉色左手蓮花上三股)。
印明。內縛五股。曩○南(一)三曼多跛捺羅(二合)野莎嚩(二合)賀。
菩提心義云。問。八葉已有普賢·文殊·慈氏·觀音。第一重亦有觀音。第二重亦有文殊等。第三重釋迦眷屬亦有普賢·文殊。此有何別。答。抄記曰。觀音·文殊·普賢·彌勒也。在八葉中卽大日大法身也。爲度人故漸漸出于外。故次門中復有文殊觀音等。以類可解外也(云云)。
私云。撿圖。釋迦眷屬觀音·虛空藏·文殊眷屬普賢·觀音也。而今問中之釋迦眷屬普賢文殊如何。又云。華嚴云普賢。唯依如如不依國土是自性身。又云。普賢一毛孔中有不可說微塵佛刹。是自受用。理趣釋云。普賢於色究竟成受用身。爲伏九十五種外道下南閻浮八相成道。是他受用。法華云從東方來。普賢觀云在東方淨妙國土相如雜花經已說。是變化身(云云)。故以等普賢安八葉中東南方之(云云)。
又云。當知一切諸菩薩化迹無定方處。遍一切方故。安諸方無復妨難。
依蘇悉地而行之者行法如常(但依佛部)。
唱禮。
三身佛眼。
曼〃〃主阿利也三曼多跛陀羅菩地菩地(三反)嚩曰羅蘇婆儞冐地冐地。
四大明王〃〃。大小〃〃。三部〃〃。
道場觀。
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華。台上有月輪。輪中有●字。字變成五古。五古變成普賢菩薩。戴五佛冠。身如水精月色。右手持金剛杵。左持金剛鈴。身處在滿月輪。欲觸愛慢等眷屬圍繞(云云)。
讃。金剛界十六尊中薩菩薩讃用之(如上出之)。
印明。金剛界三昧耶會菩薩印明也。
金縛忍願直竪二大指二小指各開立不相著。是五?印三昧。
三昧耶薩怛鑁(三合)●。
理趣釋云。吽字者因義。因義者謂菩提心爲因。卽一切如來菩提心。亦是一切如來不共眞言妙體。恒沙功德皆從此生。此一字具四字義。具賀字以爲本體。賀字從阿字生。由阿字一切法本不生故一切法因不可得。其字中有吽聲。吽聲者一切法損咸不可得。其字頭上有圓點半月。卽謂摩字。摩字者一切法我義不可得。我有二種。所謂人我。此二種皆此妄情所執。名爲增益邊若離損咸增益。卽勢中道(云云)。
私云。若欲廣知可見吽字義。
集經第六云。普賢菩薩滅罪呪(私云。有印呪。可更檢之)。
支波啄(決定)毘尼波啄(斷結)烏蘇婆啄(生盡三)。
此呪平旦七遍夜七遍誦。去厭魅野蟲毒。能得身心惠三解脫。生不受生死身。得法身常身。境內外國怨。一切惡人。一切鬼神。一切盜賊。虎狼師子。惡毒蟲惡獸。聞此呪聲。皆口禁不相惱亂。惡夢災殃鳥鳴百怪。自然消滅。此呪功能說不可盡。
金剛薩埵。
梵號。阿利也(二合)縛日羅(二合)薩怛嚩(二合)。
密號。眞如金剛。
種子。嚩吽●●。
三形。五股。
形像。(肉色。左手拳當左腰。右手當心三股杵。坐赤蓮花)。
印明。
以二手相合。而水輪相交入於掌中。二火輪地輪向上相持。而舒風輪屈第三節令不相著猶如穬麥。是執金剛印。彼眞言曰。
南○赦(一)戰拏摩訶(引)路灑拏?。
右印明出經。
都壇作法(如常)。
尊位左方金剛手院。
或作別壇者(行法如常。今其中抄一兩要事)。
成身成地(如常)。
於彼中思惟 道師諸佛子 水中觀白蓮。
妙色金剛蓋 八葉具鬚葉 衆寶自莊嚴。
常出無量光 百千衆蓮繞 其上復觀想。
大覺師子座 寶玉以校飾 在天宮殿中。
寶柱皆行列 遍有繞幢蓋 珠鬘等交給。
垂懸妙寶衣 周匝香花雲 及與衆寶雲。
普雨雜花等 繽紛以嚴地 諧韻所愛聲。
而奏諸音樂 宮中想淨妙 賢瓶與閼伽。
寶樹王開敷 照以摩尼燈 三昧總持地。
自在之綵女 佛波羅蜜等 菩提妙嚴花。
方便作衆伎 歌詠妙法音 以我功德力。
如來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養而住。
處空藏轉明妃曰。
曩莫薩嚩怛他(引)蘖帝驃(一)尾濕縛(二合二)目契弊薩縛他(二)缺(四)鳴娜蘖帝娑頗(二合)羅係?(五)誐誐娜劍(平引六)娑嚩(二合)賀(引應多誦)。
由此持一切眞實無有異。作金剛合掌是則賀卽次當轉嚩字成金剛薩埵。無盡刹塵數普現圓光內千界爲增數流出焰光輪遍。至衆生界。隨性令開悟身語遍一切佛心亦復然。
祕密品云。
復次祕密主 今說第二壇 正等四方相。
金剛印圍繞 一切妙金色 內心蓮華敷。
臺現迦羅者 光邊如淨月 亦以大空點。
周匝自莊嚴 上表大風印 靉靆猶玄雲。
鼓動憧憧相 空點爲標幟 其上生猛焰。
同於劫災火 而作三角形 三角以圍之。
光鬘相周普 展朝日暉色 是中鉢頭摩。
赤續猶劫火 彼上金剛印 流散發焰暉。
持以?字也 勝妙種子字 光佛說是汝。
勤勇漫荼羅。
釋云。次作第二曼荼羅者。謂從蓮華部數之。蓮華爲初。金剛界第二部也。我正宣說之。謂善說也。非前非後依次而說也。其曼荼羅四方作。普以金剛圍之。以三?者作界緣相接圓之。圍中黃色中安蓮華。華上有瓶。瓶白如月色。或用金剛圍之。或用餘物圍之(謂隨彼尊之印?精爲中心·亦以其印圍之)。彼瓶上大風。謂半月形。此中如黑雲狀(如雨時雲靉靆垂黑)。其下狀如有幡形。如大風吹勢流動半月中。如火猛火焰。作三角形。如三角亦以金剛圍之。三角赤如日初出也。其中置蓮。蓮極赤如災劫火焰色(謂發深赤或可赤黑)。蓮上盡金剛(謂或畫本尊形。或畫五?印。或字也)。其金剛流出種種焰光。若畫形者心上安種子謂●吽(引)字也。若畫印者印上置字也。想●吽字謂而加持之也。此是汝曼荼羅者。佛親對金剛手說之故。告云是汝曼荼羅也。古昔諸佛皆說。我今亦如是說也。諸明各依本坐類形色者謂金剛母及金剛針鎖之類衆多金剛眷屬各依本尊形也。差別或畫形或作印或置種子字也。各依其法次第相應。謂成就妙悉地故。案此中金剛手爲中胎。諸部類爲第○院也。此皆說中台也轉作無量壇也。昔說者安右。後言者安左。隨所開門。以辨左右也。
私云。前品有五金剛。此中有七金剛。加持與劍印。亦有六。五如前。亦如槌。
又攝大軌二明王上有眞言主眷屬七金剛使金剛密一切持金剛一切奉教四印明。廣大軌云。金剛手右吽字爲種子。各現威怒身。印與持地同。金剛手左金剛峯外縛金剛。右一切奉教獨?印圖中佛奉教者(金剛部□)。如來使者△金剛拳(左二明王間□)。
金剛薩埵(●中台)。一大日●率覩波(在東葉上)。二寶幢●●光焰(同在東葉)。三花開敷●●金剛(在南葉上)。四彌陀●●初割蓮花(在四葉上)。五大鼓音●●萬德莊嚴具(在北葉上)。六普賢●賢瓶(在巽葉上)。七文殊●青蓮花(在坤葉上)。八彌勒●蓮花上迅疾印(在乾葉上)。九觀音●蓮花上法住印(在艮葉上)。
已上內院了。
一忙莽鷄(●□乾)。五股二商朅羅(●□坤)。鎖三部主(●北)。四金剛鉤●(又●)。五金剛針。六月黶(●巽)。衆器械大一切奉教(西)。
已上第一重了。
私云。具緣品釋云。若作印者。金剛座上安白蓮花上表其物。作字者。執金剛眷屬通用●字。餘金剛通用●字(云云)。若准上下壇例側半月中安三角向不作之(今且依圖作之)。可以八方天爲第三重。
右依水尾玄靜阿闍梨金剛部持誦法攝之。持誦不同文同之。持誦不同意云。中台有二文。一准不動壇釋。安九尊。二准諸壇例。可安部主第二重有二文。一依大悲壇釋。以三部眷屬爲二重。二依部母壇。以自部爲第二院(云云)。
讃。次入定觀念。次金剛等八尊印明。次帝釋等。八方天印明。
次金剛部淨珠眞言(云云)。次金剛部持珠眞言(云云)。次念誦。次入定觀念。次根本印眞言(云云)。
已上。金剛部持誦法意了。行法首尾可依隨行軌。
依金剛界行此尊者。
四印·一印·理趣經等行儀作法。可問明師。
一曼荼羅幷形像。
普賢金剛薩埵瑜伽念誦法云。
中央普賢菩薩。與八金剛明妃圍繞四隅。遶四隅嬉戲等外供養。金剛鉤女等四門無量菩薩圍繞。次當於曼荼羅中位想圓滿月。於月中有普賢菩薩住金剛曼印。次於大聖前想欲金剛。形色皆赤。衣冠鬘瓔珞種種嚴飾。自瞻大聖。住金剛弓箭印。次於大聖右想計里計羅尊。曰以二金剛拳交臂住抱印。於大聖後想受金剛。形服皆青。竪左臂執摩竭幢。以右金剛拳承其肘亦共持幢。於大聖右邊想金剛慢。尊形服皆薰。以二金剛拳各安胯。頭向左少低。此五尊皆住羯磨印。拳金剛菩薩○想聖者居中院東南隅。色服俱白。持花以爲印。雲金剛○想此尊左壇內院西南隅。形服皆黑。持香爐。秋金剛○想此尊在內院西北隅。形服俱白。持花以爲印。霜雪菩薩○想住內曼荼羅東北隅。形服皆黃色。持塗香器以爲印。次結外供養諸尊印。東南嬉戲菩薩。以二金剛拳當於心。西南金剛笑菩薩。以二拳各在口傍向後散勢。西北金剛歌菩薩。左手作拳竪臂展頭指向身持箜篌爲印。右作彈絃勢。東北金剛舞菩薩。以二拳旋轉結舞印。此四尊形服皆作金色。次結四門。菩薩印儀。東金剛鉤菩薩。居曼荼羅東門中。青色。南門中金剛索菩薩。色黃持。索爲印。西門中金剛鎖菩薩。赤色。持鎖爲印。北門中鈴菩薩。緣色。持鈴以爲印。此四菩薩各具冠鬘種種嚴麗(云云)。
五祕密軌云。金剛薩埵大智印。二羽各作金剛拳。左置於胯。右手調擲金剛杵勢。置於心上。右脚押左。金剛薩埵處大月輪。坐大蓮花。五佛寶冠。容貌凞怡。身如日色內外明徹。則於身前想金剛薩埵智身如自身觀。以四印圍繞。同一月輪同一蓮花。各住本威儀。執持標記。各戴五佛寶冠(云云)。
又云。金剛計里計羅抱金剛薩埵者(云云五尊身相如前。軌不說八供四攝像)。
勝初瑜伽輒云。依前觀滿月。皎白現壇中。大聖處於同契住金剛慢眼前在其前。冠鬘以嚴飾。二羽彎弓矢。瞻矚薩埵儀(十七尊如前經一切無異)。
大樂金剛薩埵軌云。金剛薩埵坐白蓮花臺。端嚴而處。形貌如前所成身法當住大印(云云)(十七尊如前經無異)。
普賢曼荼羅。
T76026601.GIF
(依普賢金剛薩埵軌圖之)。
(師傳云。五祕密欲等如次薩等也。爾者安前左右後次第也。而愛金無左在後。是未詳。只是順軌文云次第也)。
(又右圖有此不同可尋之。或愛安左云云可尋之)。
(一十七句)
(妙適清淨句普賢。慾箭清淨慾金剛。觸清淨句金剛髻離吉羅。愛縛清淨句愛縛金剛。一切自在主清淨金剛。菩薩見清淨清淨意生金剛。適說清淨適悅金剛。愛清淨貪金剛。慢清淨金剛慢。莊嚴清淨春金剛。滋澤清淨色金剛。聲清淨聲金剛。香清淨香金剛。味清淨味金剛)。
T76026701.GIF
(依理趣釋圖之。與前少異。金剛王軌同出此曼荼羅。以大樂十七字明爲十七尊種子。全同理趣釋)。
一金剛薩埵。二欲金剛。三金剛愛。四愛金剛。五慢金剛。六意生金剛。七金剛髻黑吉羅。八愛金剛。九金剛徹。十春金剛。十一雨金剛。十二秋金剛。十三冬金剛。十四色金剛。十五聲金剛。十六香金剛。十七味金剛。
(已上眞言十七字宛十七尊文)。
一金剛薩埵(中)。二欲金剛(前)。三髻離吉羅(右)。四愛金剛(後)。五慢金剛(左)。六意生金剛(右前隅)。七髻離吉羅(右後隅)。八愛金剛(左後隅)。九(左前隅)。十春金剛(外院四隅初)。十一雨金剛(次)。十二秋金剛。十三冬金剛(次)。十四色金剛(外院前)。十五聲金剛(右)。十六香金剛(後)。十七味金剛(左)。
已上說曼荼羅文。
法花軌。
聖觀音軌。明轉法輪印中云。觀自在身如金剛薩埵菩薩。左手執金剛鈴置於左胯上。右手持五?杵當心作跳擲勢。身如白月色。頂戴五佛冠。坐月輪中(云云)。
白蓮花經云。身相淺紫色。左定蓮上劍左惠拳押膝(云云)。
普賢延命經云。
私云。圖幷八大菩薩之中像如上出之。又有五普賢曼荼羅(云云)。金界九會之中西北會卽是也。
一功能。
五祕密軌云。於顯教修行者。久經三大無數劫。然後證成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十進九退。或證七地。以前可準福德智慧迴向聲聞緣覺道果。仍不能證無上菩提。若依毘盧遮那佛自受用身所說。
理趣釋云。時婆伽梵毘盧遮那一切祕密法性無戲論如來者。復當說五種祕密三昧地。復說最勝無初中後大樂不空三昧耶金剛法性般若理趣者。復當如廣釋。所謂菩薩摩訶薩大欲最勝成就故得大樂最勝成就者。此是欲金剛明妃菩薩三摩地也。菩薩摩訶薩大樂最勝成就故卽得一切如來大菩薩最最成就者。此是金剛髻梨吉羅明妃菩薩三摩地。菩薩摩訶薩得一切如來大菩薩最勝成就故卽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者。此是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金剛薩埵菩薩三摩地也。摩訶薩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故卽得遍界自在王主成就者。此是愛金剛妃菩薩三摩地。菩薩摩訶薩得三界自在王主成就故卽得淨除無餘界一切有情住著流轉以大精進常處生死故攝一切利益安樂最勝究竟皆悉成就者。此是金剛曼明妃菩薩三摩地。此五種三摩地密中最勝祕密。今說修行曼荼羅像。同一蓮花坐同圓光。中央畫金剛薩埵菩薩。右邊畫二種明妃本形。左邊亦畫二種。具金泥曼荼羅東南隅是也。修行者得阿闍梨灌頂。方可修此五祕密。所獲福利。文廣不可具說。得廣經者自應尋見耳。菩薩勝慧者乃至盡生死恒作衆生利而不趣涅槃者。此是金剛薩埵菩薩三摩地行願義如上文應知耳。般若爲方便知自度所加持諸法及諸有一切皆清淨者。此是欲金剛明妃菩薩三摩地行般若波羅蜜義攝也。欲等調世間令得淨除故有頂及惡趣調伏盡諸有者是髻梨吉羅明妃三摩地行大靜慮義攝也。如蓮體本淨不爲垢所染諸慾性亦然不染利群生者。此是愛金剛明妃三摩地行大悲所攝也。大慾得清淨大安樂富繞三界染自在能作堅固利者。此金剛慢明妃菩薩三摩地行大精進所攝也。成無上菩提要妙速疾法門。雖有多種皆攝四種法。所謂一大慧是般若波羅蜜也。二大靜慮。是大三摩地也。三大悲。於生死苦不疲倦。四大精進。濟拔無邊有情令證金剛薩埵。是故現自在位。同一蓮花同一圓光。體不異故輔翼悲智。不染生死不住涅槃。是故大欲得清淨(金剛)。大安樂富饒。三界得自在(蓮)。能作堅固利(羯磨)則成金剛薩埵毘盧遮那佛大悲行願身也。
私云。金泥曼荼羅東南隅是何乎。
勘祕錄薦福寺金剛三藏手繪金泥曼荼羅苗一楨(仁。會昌滅佛法日。和上密屬手工令圖一本)。
金剛三藏手繪金剛界大曼荼羅一鋪(仁。令與。分)。
此兩本中前金泥曼荼羅歟。但東南隅者見世流布現圖。西南五賢會。西北十七尊會。亦云理趣會也。於此二會可論之。東南會。現圖微細會也。更非五祕密。又不知彼金泥本如理趣會安東南歟。可更勘之。
內證自覺聖智。及大普賢金剛薩埵他受用身智。則於現生遇逢曼荼羅。阿闍梨得入曼荼羅爲具足羯磨。以普賢三摩地引入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入其身中。猶加持威德力故。於須臾頃當證無量三昧耶無量陀羅尼門。次不思議法能變易弟子俱生我執種子。應時集得身中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德智慧。則爲生在佛家。其人從一切如來心生。從佛口生。從佛法生。從法華生。得佛法財(法財謂三密菩提心教法)。三密教法。謂身密印契相成佛種語密眞言義有佛種密觀知本如佛種也。纔見曼荼羅。能須臾頃淨信。以歡喜心瞻覩故。則於阿賴耶識中種金剛界種子具受灌頂受職金剛名號。從此已後。更得廣大甚深不思議法。超越二乘十地(私云。已上總叙祕密乘)。此金剛薩埵五密瑜伽法門。於四時行住坐臥四儀之中無間作意修習。於見聞覺知境界人法二空執悉皆平等。現生證得初地。漸次昇進。由修五密。於涅槃生死不染不著。於無邊五趣生死廣作利樂。分身百億遊諸趣中。成就有情。令證金剛薩埵位(已上。別明此法功德)。
菩提心義云。普者遍一切處。賢者最妙善。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以三業善皆平等遍一切處。奉事諸佛拔濟有情故名普賢。若天台云梵號颰修跛陀。如此云普賢。位居衆伏之頂故名普賢(云云)。
義釋云。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一切紙一妙善備具衆德故以爲名(云云)。
大佛頂經云。普賢菩薩卽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爲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世尊我用以聞分別衆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衆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所。從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佛聞圓通義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爲第一(云云)。
智度論第十云。是遍吉菩薩。一一毛孔常出諸佛國土及諸佛菩薩。遍滿十方化衆生無遍住處(云云)。
一普賢金剛手同異文。
大日經列同聞衆云。其金剛名虛空無垢執金剛(乃至)金剛手執金剛。如是上首。十佛刹微出數等持金剛衆俱(私云初明金剛衆)。及普賢菩薩·慈氏菩薩·妙吉祥菩薩·除一切蓋障菩薩等諸大菩薩前後圍繞。而演說法(次列菩薩衆)。
又云。彼菩薩普賢爲上首。說執金剛祕密主爲上首。蓋義釋云所言十佛刹微出數者。如來別智印○毘盧遮那內證之德。以加持故。從一一智印各現執金剛。身形性類皆有表像。
又云次列菩薩衆。以四尊者而爲上首。前明諸執金剛。一向是如來智印。今此菩薩。又兼定慧故別受名也。亦是毘盧遮那內證功德。
又云。又般若釋論。生身佛成道時。阿難密迹力士等是名內眷屬。舍利弗·目連等諸聖人。及彌勒·文殊諸阿鞞跋致一生補處菩薩等是名大眷屬。今謂。佛加持身亦復如是。諸執金剛各持如來密印。名內眷屬。諸菩薩大悲方便普門攝受無量衆生補佐法王行如來事名大眷屬。經云。又現執金剛·普賢·蓮花手菩薩等(云云)。釋云。今比擧三聖者。以爲稱首也。執金剛對金剛智慧門。普賢對如如法身門寂災方便。觀音對蓮華三昧門增益方便。
金剛界軌云。歸命禮普賢·金剛·蓮華手(私云。師傳云。今普賢指大日。大日普賢也。云云)。
義釋一云。金剛手祕密主者。梵云幡尼。卽是手掌。掌持金剛。與手執義同故。經中二名互出也。西方謂夜叉爲祕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祕可了知故。舊翻或云密迹。若淺略明義。祕密主是夜叉王也。執金剛杵掌持衞佛故曰金剛手。然是經中深義言夜叉者。卽是如來身語意密。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勒菩薩等。於是祕密神通力所不及。祕中最祕。所謂心密之主故。密主能此印故云執金剛也。
入祕密漫荼羅法品釋云。由此菩薩能知如來身口意密故名祕密主也。如來意密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了。如意者。當知身口亦如是。今此菩薩亦能知之。當知是位同大覺。爲欲度衆生故而爲菩薩而相起發也(云云)。
理趣釋云。金剛手菩薩者。在毘盧遮那前月輪中。表一切如來菩提心。初發菩提心。由金剛薩埵加持。修普賢行願。證如來地。
又云。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者。此菩薩本是普賢。從毘盧遮那佛二手掌親受五智金剛杵。卽與灌頂。名之爲金剛手(云云)。
私云。先德引理趣經文。次出大日經幷義釋同聞衆二類文。而述義云。今金剛手非是普賢也。兩經金剛手。名同體異歟。但撿兩界密號。胎藏普賢·金剛薩埵。金剛界金剛薩埵。此三皆名眞如金剛。可詳(云云)。
菩提心義云。若金剛百八名讃。十六菩薩各有或六或七或八號爲百八(云云)。如普賢百八名中別出六號。一金剛勇。舊經云金剛薩埵(乃至)四普賢。舊經亦同。五金剛初。舊經云金剛上首。六金剛手。舊經云執金剛。疏云○今准六中第一號是私明義○第四號是三密名義。第五號是現三密身執持五?作用名義。第六號是大日尊授五?印灌頂名義(云云)。又大日經云。金剛祕密主。義釋中云。梵云嚩曰羅馱羅。〃〃是持義。此菩薩執持金剛故名金剛手也。祕密主。若淺略義卽夜叉王。其性速疾。今深祕釋。此菩薩執持大日如來身口意密故名祕密主。
密迹力士經云。有力士名密迹金剛(云云)。
註梵網經云。昔有大王千子發心願成佛道時有二兄誓成神王護千佛法。今諸寺門金剛力士二神是也。法華云。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卽現執金剛神而爲說法(云云)。
註維摩云。天竺夜叉。亦名暴惡。亦名貴人(云云)。
大般若云。諸夜叉等所說神呪言辭隱密難可了知。俱舍云。須彌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云云)。蘇悉地衣釋說處云。可楯普賢所住須彌山頂(云云)。此金剛手內證外迹(云云)。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云。次說普賢菩薩眞言曰。
纈利(二合)惹也娑縛訶。
戴五佛冠。金色身。右手持劍。左手施願。半跏坐。次說金剛手菩薩密言曰。
唵鑁羅縛娑縛(二合)訶。
右手執金剛杵。左手安於胯。戴五佛冠。身青色。半跏坐。
已上諸文。隨見抄之。二尊同異。見者細思。
普賢法。第三十五。
(本云)
承應二(癸巳)年二月二十日以二尊院本於河原森草庵書之。善祐(六十六歲)。
舜興藏。
元祿十六年卯月書之。兜率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三十六。
延命法。
一支度。
註進。
延命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壽命經四十九卷(一卷複七卷面可調七軸)。壇一面(可有櫨桶)。燈臺四本。脇机二前。禮盤一基(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檀。欝金。龍腦)。壇供(如常)。燈油(如常)(若燃四十九燈者。例油外一石三斗七升二合可加之日別一斗九升六合。燈別四合定也)。輪燈一本(七層。每層可有令輪轉之構。若燃可九燈者可載之。不然者止之矣)。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二帖。小桶杓各三○(閼伽料供料)。折敷五枚。小春日十五重燈心七十把(已上二物不燃四十九燈者可止之)。淨衣(黃色)。
阿闍梨。助衆六口。承仕二人。駈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供料如常)。
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右支度大略也正用之時存略在人意耳。
注進。
延命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六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酥。蜜。名香(白檀。欝金)。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壇敷料)。淨衣(黃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二人(已上淨衣供料如常)。
小桶杓各二口。折敷三枚。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延命法。
一起首時分。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不空)云。三長月或自生月乃至生曰(云云)。
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金剛智與不空共譯)云。三長月或自本生曰(云云)。
私云。山王院大師御說言。三長曆月者。謂正月五月九月也。故法臺云。正月是衆生現生之初。五月是興盛之中。九月是欲藏之始。又世傳云。天帝分月判四天下。正月南天。二月西天。三月北天。四月東天。五月南天乃至九月還至南天。雖未見正教。深有其理(云云)。
普賢延命經云。依月一日八日十五日建立道場(云云)。
諸佛集會經云。從月初八日至十五日(云云)。
建立護摩軌云。若求增益長者月九至十五(云云)。
一向方。
不空本說四種法(息·增·個·敬)。其相應方如常。
金剛智與不空譯本云。於東邊安金剛壽命菩薩像(云云)。
一行法。
本儀軌法。中無修行方法。但見其大旨。依金剛界可修行之。此菩薩者本是普賢金剛薩埵故。依不空所譯大樂金剛薩埵修行儀軌而可修之歟。然而見彼儀軌。雖誠依金界。多違大法修行次第。然則但依大法修之且無妨歟。今附成身會粗記大略矣。
前方便(如常)。
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金剛堅固自性身阿閦佛。
〃〃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受用智慧身阿彌陀佛。
〃〃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大曼荼羅主金剛壽命菩薩摩訶薩(三反)。或可云嚩曰羅愈曬冑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婆耶。
〃〃十六大菩薩摩訶薩。〃〃八供養菩薩摩訶薩。
〃〃四攝智菩薩〃〃〃。〃〃縛曰羅蘇婆儞胃地薩埵婆耶〃〃〃。
〃〃諸大明王〃〃〃。〃〃大小自在〃〃〃。
〃〃五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若欲略用。
三身。佛眼。本尊。降三世。諸大明王。
大小自在。五部。
次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三十七尊 一聚全身 普賢延命。
大願薩埵 五部界會 諸尊聖衆。
降三世尊 諸大明王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云云)。
次五大願。次勝悉地(乃至)五相成身(可依金剛薩埵成身)。次諸如來加持(乃至)振鈴印。次八供養。次奉献事供。次普供養。次讃(大日。本尊。四智)。
本尊讃。
唵嚩曰羅(二合)羅細(堅固勇勤)摩訶燥契耶(大安樂者)嚩曰羅(二合)?勢(壽命)摩訶喩曬嚩曰羅(二合)惹儞哆摩訶惹儞底(延命)嚩曰羅(二合)毘喩(不老不死)摩訶毘耶唵(三身佛眼佛寶)砧(法眼法寶)欲(惠眼僧寶)曩謨窣都(二合)帝。
闍梨深祕之故不載於錄。不出儀軌。口決云。金剛智三藏附不空三藏。不空附惠果。惠果阿闍梨附法全等。法全阿闍梨以此傳慈覺大師(云云)。
次百字明。
結薩埵三昧耶印。誦金剛百字明一遍。不散前印。誦金剛薩埵眞言。
次加持珠。暫置本處。住定觀念。
我旣成大日 有五部眷屬 三十七聖尊。
一一部亦有 不可說塵數 諸眷屬聖衆。
復更有已成 五部諸聖衆 一一部亦有。
不可說眷屬 而與我相對 卽是諸如來。
涉入吾身中 吾亦復涉入 諸如來身中。
譬如多明鏡 相對牙相現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呪 右旋而布烈。
T76027101.GIF
我身中亦有 清淨滿月輪 大日本尊明。
與彼等無異 此中吽字門 成轉五智杵。
變成降三世 尊頂有大日 從大日身上。
遍體毛孔中 流出白甘露 灌注於自身。
次復自心中 有金剛薩埵 相好威德勝。
種子●或●。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云。次說三摩地門。結跏趺坐。閉目端身。二手重疊或結定印安於臍下。於虛空中遍想諸佛了了分明。卽自身中當其心上觀淨滿月光明瑩徹。上有五?金剛杵。形漸大如等己身。變爲降三世金剛菩薩。頂有毘盧遮那如來。從佛身上遍體毛孔中出白甘露注自身。次於自身中復觀金剛薩埵菩薩。相好殊勝自在(云云)。
師傳云。成身先成降三世。於頂上虛空觀毘盧遮那從佛毛孔出甘露注頂。謂甘露者延命之意也(如瑜伽軌出甘露)。卽是不老不死之甘露也故注也。注甘露故。其甘露入心中。成金剛薩埵(延命也)。此有二說。一云於降三世心中有金剛薩埵(云云)。一云此降三世尊擧身變卽成金剛薩埵菩薩(云云)。
裏書云。金剛壽命念誦法云。毘盧遮那報身佛於色界頂第四禪成等正覺。卽下須彌頂金剛寶樓閣。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如來皆悉雲集前後圍遶。異口同音。惟願世尊轉微妙法甚深祕密四種輪○毘盧遮那佛受諸如來請已欲轉法輪時。卽入三摩地觀。見摩醯首羅天等剛強雖化執著邪見非我寂靜大悲之身堪任調伏。於時世尊入忿怒三摩地從。胸臆五峯金剛菩提心流出四面八臂威儀熾盛赫奕難覩降三世金剛菩薩身。遍禮毘盧遮那及一切諸佛。惟願世尊示教於我何所爲作。佛告降三世菩薩。汝今調伏難調諸天。令歸依諸佛法僧發菩提心。諸天盡皆歸依。唯大自在恃大威德來相拒敵。降三世種種苦治乃至於死。毘盧遮那佛入大悲愍三昧耶。說金剛壽命陀羅尼。復入金剛壽命三摩地。乃結印契。加持摩醯首羅天。復還得蘇。更增壽命。歸依諸佛。灌頂挍記證得八地○(云云。已上)。
次出定根本印明(先三種印。次降三世。次本尊)。
本尊印明(降三世印明如金界)。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云。次結金剛壽命加持甲冑密印。各以二手作金剛拳。以進力右押左相釣安於頂上。卽誦壽命眞言七遍。
唵縛曰羅(二合)喩曬薩縛(二合)訶(引)。
次安於額前。分手繫頂後已。直舒進力旋轉如環。下至心上。相纒如繫甲勢。次至背後。復來至齊兩膝腰。後當心二肩頂前頂後。復至額前重繫頂後。金剛拳繫漸垂。兩手徐而下如垂帶勢。當誦眞言成被甲胄護身被甲眞言曰。
唵砧(讁簪反)縛曰羅欲。
結密印加持威力。身如金剛堅固難壞。離諸災橫。見者歡喜。一切人民生大恭敬。
次正念誦(佛眼。大日。降三世。三部心諸天總呪。次又佛眼)。
護摩。
本法雖說四種壇法。不明委細。護摩儀式。師傳依增益修之。火爐形用本法。
瑜伽護摩軌云。延命爐如前增益爐外作甲胄形(云云)。同軌說增益爐深廣量文(云云)。增益兩肘量深量應用半(云云)。說爐底印云增益三?杵(云云)。別本軌云。延命如增益爐外畫甲胄如人被甲形。而令雙袖垂袖如三獨鈷下如覆薰籠。上作三峯形如三獨鈷杵(云云)。
本法云。於壇中心用白粉作一肘半金剛甲胄。中央穿作一肘火爐。或深半肘。隨其所宜(云云)。
私云。如瑜伽軌者。延命爐量可作二肘。如本法者一肘半矣。
師傳延命爐樣。
相應物。
瑜伽護摩軌云。若欲延命燒屈婁草○其粳米屈蔞草。其比餘物授十倍多(云云)。
本法云。取骨蔞草一千八莖乃至一百八莖。以搵其蘇。誦壽命眞言。隨其草數一誦一擲(云云)。
一本云。以骨屢草青者一莖搵蘇。誦金剛壽命陀羅尼一遍擲於火中(云云)。
師傳云。骨婁草能摘去葉等調結束。一千八十枚謂以之爲滿反數也。其草長乳木等各百八十束結。本末均平切調(云云)。
骨蔞草者シハノ根用也。是慈覺大師傳也。大師在唐時。大師御師匠是骨蔞草取出奉覽大師之草樣。卽此土シハノ根也。故大師歸朝ノ後シハノ根用給也(云云)。
又云三井寺人用滑蔞根(云云)。
私云護摩抄(法三宮)云。屈蔞草也者。此間當擬庭草(云云)。又云。屈蔞草者其根遠行草也(倭云伊知之波)。又云。屈蔞草者唯在天竺。自唐吾朝都無。其代用活蔞草耳(云云)。公家式文云。可掃朱雀門前庭草(云云)。件庭シハ多生。故庭草云シハノ根可得意歟。
金剛壽命陀羅尼法云。若求男女幷及聰明。當候太陽虧時。加持牛蘇服之卽得。若加持九節昌蒲令煙暖光等。三相現已而取服之。卽滿其願。日誦萬言。辨說無礙。若求陵空隱顯自在。當以牛黃一依前法無間加持。三相現已塗足點額。遊空自在。若更求餘一切諸願。但於餘部隨心作之。悉皆成就無不遂者(云云)。
乳木。
護摩軌云。增益用菓木(云云)。
本法云。先辨乳木。截長二十一指量。或可長十指(云云)。一本云。先辨乳木。長十指。麁如大指二十一莖(云云)。
義釋云。增益用樹中枝。下文云天木(云云)(私云寶樓閣經云天木松木也云云)。
師傳云。敷乘等有乳木爲乳木(云云)。乳者生育之本也。延命法願生命故。尤可用乳木也(云云)。
私云。先達云。可以松木柏木宛用乾薪乳木(柏木最宜)(云云)。
火天曜宿壇(如常)。
本尊壇。
先引本法文。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云。
於爐中燃炭。先辨乳木○以蘇搵兩頭。誦金剛壽命眞言。擲於火中。燃熾盛已。卽於火中想八葉蓮華。於花胎中想阿字(陀羅尼經法云當觀欲字)光明遍照成金剛壽命菩薩。次以四字明引請菩薩入火爐。令受諸供養。卽以右手作半金剛印。以印灑火令淨。次取一器盛滿融蘇。以骨屢草青者一莖搵蘇。誦金剛壽命陀羅尼一遍擲於火中。乃至一百八莖或一千八十莖。次後擲諸香乳酪。念誦已畢。以三滿杓蘇傾於火中。初後如是(云云)。
私云。如本法者。先擲乳木。後請本尊。其旨明矣。雖不似常途護摩。任本說作之亦無妨歟。
次依師傳明常儀則。
先積乾薪。次淨火。次扇火。次華座。次觀尊(如文。但師傳云。大日延命請供云云。私云。降三世於此段請供之。若供之者。中觀大日。左觀降三世。右觀本尊)。
次誦勸請偈。
我今稽首請 大日降三世 本尊大聖者。
普賢延命尊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次召請印明(如常)。次四字。次嗽口。次杓觀。次大小杓油(先三杓供大日次三杓總供降三世幷本尊)。次熟五穀。次飯。次生五穀。次花。
師傳云。此次取屈蔞草一束。乍束本末。搵蘇取。左手解結一一投之。謂若每筋各別損蘇甚難也。故束搵分一一投之(私云可用延命明)。
次芥子百反(用瑜伽降伏明)。次胡麻百反(用瑜伽息災明)。次粳米千反(若百反。隨宜用延命明)。次三種物總合一器。次取乳木三十六枚投之。
師傳。此次草三束投之(作法如常用延命明)。
次投合物(百反。若二十一反在意)。次木三十六。
師傳。此次草三束(如前)。
次合物。次木三十六。
師傳。次草三束(如常)。
次合物。
已上燒草作法。依師傳記之。只是意樂耳(云云)。
私禀受護摩本尊段作法。供花之次可用各各法隨事相應物(如今延命壇骨屢草等是也)。
次乳木百八枚一段投之。次三種物各百反(其中當壇物須十倍加)。次合物反數在意(本尊明)。次次(如常)。
若依此作法者。供花之次十把合千八十枚草一段投之。次百八木等。
次香等。次大杓油。次祈願。次嗽口。次奉送。
次諸尊壇(如常。請供五部聖衆。誦五部總呪。可供養之。若依普賢延命經等意者。恒河之側十方諸佛菩薩執金剛可請供於此壇。師傳云。諸佛誦佛部眞言而供之。唵阿蘇婆訶是也。執金剛經中吽〃尸呬莎訶明用之云云。金剛壽院普賢延命記云。本尊壇燒供之後。恒河之。召集十方諸佛三杓供之。次執金剛一杓。次四天王各一杓云云。又云。諸尊壇燒供之後。誦無量壽命決定如來眞言二十一遍。投粳米云云)。
世天壇(如常。若依延命經等意者。可加四天王分。師傳云。供毘沙門之次。卽四天王供之。壽命經中各眞言用之。云云金剛壽院普賢延命記云。帝釋·四天王炎魔天殊供之。太山府君等冥宮殊加供之云云)。
護摩眞言(小呪)。番僧呪(同)。
後加持呪(古昔降三世近代用小呪云云)。
次還珠法。次結定印入三摩地。次根本印眞言。次供養。次普供養。次事供養。次讃。次閼伽。次鈴杵。次迴向方便。次迴向。次解界。次奉送(乃至)四禮。
右或記師傳。或抄古跡。但抄寫之間紕繆定多歟。人不可用之矣。
先達(三井大阿闍梨)云。有人問云。若依普賢延命經云。請三七比丘僧轉讀此經各四十九遍。別持是陀羅尼滿十萬遍(已上)。今案。可用助修六人。但日中時先爲續經別可發願。阿闍梨助修各續七卷而後迴向。卽七ケ日中一比丘僧轉讀四十九卷經也。七日之間七僧所讀三百四十三卷。卽可載卷數者。此事云何。答。必可然。但事雖出彼最勝陀羅尼經。世間所讀傳之壽命經宜歟。抑予往年有見處處修善作法矣。阿闍梨令從僧及伴僧幷弟子等讀壽命經。若金剛般若是則爲新。施主息災延命兼祈一期修行無妨難之由也。近代頗有修善事以來。此事漸不被行也。上代旣修他法尚轉讀此經。何況修此法。蓋得轉讀哉(云云)。
私云。依諸佛集會經等。建立壇場行此法時(是爲普賢延命之法)。有讀經事亦共六口伴侶修延命法。未有讀經。今就先達說欲行讀經。仍以前支度中所載四十九卷經也。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師傳云。台界大安樂不空卽是普賢也。普賢菩薩爲延命故所現身也(云云)。
私云。如師傳者。依台界時。以彼大安樂不空可爲本尊矣。但經疏中不說此尊。現圖安之。胎軌依現圖而列之。不說印明。
行法。
大悲大壇(四重一壇)。
尊位(上方第一重遍知院左方南第三)。
● ● ●●●●●● ●
梵號。
縛日羅(二合)母伽三昧耶薩怛嚩(二合)。
密號。眞實金剛。
種子。●。
三摩耶形。甲胄。
形像(肉。具二十臂。持十六尊及四攝三昧耶形。首戴五佛冠。坐赤蓮花)。
印相(普通掌或是用普賢延命印)。
已上台藏印明集。
都壇。
移大日而置寶幢位。以本尊安中臺(如常。或可作大日卽本尊之觀)。
別壇。
佛部別壇。
唱禮。
八葉。佛眼。
南無大曼荼羅主大安樂不空眞實三昧耶冐地冐地(三反)。
降三世。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或依悉地修此者。如丹州池上私記。
先驚覺。次五悔(用金剛界)。次發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寶山。
次道場觀。
次定印。觀想前地界上金剛壚內有大海須彌山。山上有寶樓閣。七寶所成有無量莊嚴。閣中大壇。壇四角有四賢瓶。四門各有香爐。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花臺上有月輪。輪上有蓮華座。座上有●欲字。字變成甲胄形。甲胄形變成普賢延命菩薩。菩薩放光普照曼荼羅內外八供四攝薩埵二十天等顯現圍繞(云云)。行人坐閣下向曼荼羅(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可想車輅至本尊所居卽法界宮也)。次請車輅(眞言迦羅差耶句下可加縛日羅喩曬曳醯呬句)。次迎請聖衆。
唵嚩日羅特力迦縛日羅喩曬曳醯呬裟縛賀次辟除從魔(如蘇悉地或通用馬頭)。
次觀三昧耶(如蘇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華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華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軌云。結跏趺坐(乃至)上有(私云。吽字金色也。字變五股金剛形。乃至金剛薩埵菩薩)。
次根本印。
軌云。卽結金剛壽命菩薩(乃至)如擐甲胄勢(具如金剛界轉十二處)。甲胄眞言曰。唵砧縛日羅欲(私云。誦此眞言轉十二處)。
次加持念珠(如悉地)。次正念誦。次念誦已置珠本處。
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欲字。諸乘不可得義也(若以眞言旋布月輪上。觀其字義句義。是三摩地念誦)。
次根本印(如前)。次部母(或用金剛部母或用佛部母)。次塗香。次華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前車輅眞言未迦羅普耶句下改奉請句加縛日羅喩曬蘖車〃〃句。又前迎請聖衆。眞言改奉請句加縛日羅喩曬蘖車〃〃句)。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
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已上池上記了。
問。大辨正廣智(不空也)三藏所譯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云。安置金剛降三世尊像。南天竺國三藏金剛智與沙門不空譯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云。治一淨室。於東邊安金剛壽命菩薩像(云云)。然者修此法時。本尊可有兩說歟。
答。如文者似有兩說。但彼不空所譯至護摩觀尊文云。於光焰中觀作八葉蓮華。於花胎中當觀欲字成大金剛壽命菩薩(云云)。依此文者亦不可違彼念誦法意。上文云降三世。此且望本而云之歟。不然者豈一軌之中上下二文乖角哉(更可詳之)。
問。金剛壽命菩薩形像如何。
答。不空三藏所譯佛說一切如來心光明加持普賢菩薩延命金剛最勝陀羅尼經之中延命像是歟。
延命法。第三十五。
享德四年五月七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書寫畢。
承應二年三月一日以二尊院本書寫畢。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夏五書之。
兜率谷鷄頭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天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三十七。
文殊師利五字法(玄妙吉祥。亦云妙德。亦云妙音。亦曼殊師利。亦曼祖室利)。
一支度。
注進。
文殊五字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脇机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基(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布一端(壇敷料)。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各可有杓)。折敷五枚。芥子袋。佛供覆。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淨衣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長櫃等(如常)。
右大略注進如件。
年 月 日。阿闍梨大法印。
已上支度臨時隨事可斟酌之。
承保三年十月十一日。依。宣旨。大原上綱於文殊樓限百ケ日被修此法之時。有大壇(中央輪入五寶置也。間瓶立之輪內瓶前立之)幷十二天壇(云云)。如此事可隨時宜。不可定執耳。
名香(五字陀羅尼頌云。欝金。龍腦。白檀。八字三昧注幷軌說如彼處注)。
一起首時分。
五字陀羅尼品云(金剛智。白月十五日云云)。不空本云。或十四日十五日(云云)。修行教云。朝午昏中夜四時爲定准(云云)。
一向方。
五字陀羅尼品(金剛智)云。凡修行者入精舍時。先從東門作禮菩薩。次禮南門乃至北門亦復如是。入精舍已。面於西方以對菩薩。復五體投地一心歸命(云云)。
厶云。文意可向西方歟。
一行法。
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一卷(金剛智)。文云。爾時執金剛菩薩等一切菩薩。皆於毘盧遮那佛前各各自說心陀羅尼印。於是曼殊室利菩薩從座而起。白佛世尊。我亦爲欲利益未來一切有情速得成就摩訶般若波羅蜜故。亦說心陀羅尼。時佛言善哉善哉。時曼殊室利菩薩承佛告旨。卽說陀羅尼曰(云云)。略抄之。此法中明灌頂曼荼羅法(此中說根本印小劍印是也)五字陀羅尼義幷功能成就遍數等奥有修行法要委明入修方法。所謂金剛界中文殊一尊持明軌則也。但初用悉地之中地結·金剛牆·金剛綱(云云)。
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一品(不空)。
此法大旨與前本同。但明大三法羯四種曼荼羅文中。似有亂脫見而可知。奥有儀軌供養法。又是金剛界文殊一尊持明儀軌也。大略與金剛智本同。但無初地結等印有。丹州池上私記依不空本引用金剛智本(云云)。今就此記。次第而抄入兩本軌文。有要文者又引他本而已。
文殊五字略私記(依不空本。引用金剛智本)。
失室內作法如例。次入堂作法如例。次禮佛著座如例。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灑淨供物等如例(用文殊忿怒明若辨事)。
私云。不空本奥云。文殊師利忿怒眞言。
唵縛日羅(二合)底乞叉拏(三合)俱嚕(二合)馱瞋那〃〃吽(引)泮吒(半音呼)。用此眞言。護身辟除結界淨諸香花及一切供具等並得。
次加持供物如例(用共明)。次拍掌辟除。次彈指辟除。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三金觀。
爲成三業金剛故。當於二手舌心中。應想五智金剛杵。猶此加持皆悉地。私云。金界對記云。行和上說。三金印。蓮花合掌。掌想月輪。輪上有八葉蓮花。花上有吽字。字變爲五智杵。斷淨身中煩惱。速顯佛部諸尊。卽誦吽字三遍。次以印當口。舌上月輪。輪上八葉花。花上吽字爲五智杵。斷淨口葉。顯蓮花部。誦吽三遍。次以印當心。心上月輪。輪上八葉花。花上吽字爲五智杵。斷淨意業。顯金剛部。誦吽三遍。是名卽身成佛(云云)。記者私云。三處各有月輪八葉吽字智杵。具出慈氏儀軌下卷末也(云云)。師傳云。三處金剛杵合聚成一。其杵變成金剛薩埵。三業清淨也。
次驚覺。
二手皆作金剛拳。檀惠相鉤竪進力二度側柱成覺悟。驚覺眞言曰。唵縛日羅(二合)底瑟姹(二合)。
次四禮(私云。如金剛界)。次遍禮。
次復敬禮十方佛。想身遍在諸佛前。觀想五輪著地禮。當結金剛三摩耶。遍禮十方眞言曰。
唵薩嚩怛他(引)蘖多(一)迦耶嚩(引)枳質(二合)多(二)嚩日羅(二合)鉢羅(二合)拏梅(三)嚩日羅(二合)滿娜南迦嚕弭(四)唵嚩日羅(二合)勿(微吉反)。
私云。印相用印如金界金剛杵持火印。三摩地軌用唵嚩日羅(二合)勿一句。
次啓白。次神分。次靈分。次祈願。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金剛堅固自性身阿閦。
〃〃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受用智慧阿彌陀佛。
〃〃作反化身釋迦牟尼佛。
〃〃曼荼羅主文殊菩薩摩訶薩。
〃〃四波羅蜜菩薩摩訶薩。
〃〃十六大〃〃〃〃〃。
〃〃八供養〃〃〃〃〃。
〃〃四攝智等〃〃〃〃〃。
〃〃縛日羅蘇?冐地薩埵婆野摩訶薩埵婆耶。
〃〃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大原說云。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曼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八大文殊師利菩薩。
〃〃嚩日羅焰慢德迦冐地〃〃〃〃。
〃〃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
〃〃五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五悔(如金界軌無之)。次五大願。次勝悉地。
次誦成就妙眞言。所有衆生求勝事。願諸如來悉加持速令成就無上道。成就一切衆生眞言曰。普印。唵薩嚩怛他(引)蘖多(一)鉤悉鐸(當各反二)薩嚩薩怛嚩(二合引)南(引三)薩嚩悉馱(引)藥(四)三鉢睍擔(引五)怛他(引六)蘖多室者(二合)地(丁似反)底瑟姹(二合)擔(引七)。
次淨三業(蓮合眞言如常)。次金剛合掌。次金剛縛。次開心。次召智。次閉心(私云已上下明用印如金界)。
次文殊三昧耶。
十度相叉成滿月。直申忍願金剛劍。想身同等。
妙吉祥三摩耶眞言曰。
唵縛日羅(二合)底(丁以反引)乞叉儜(三合)三摩耶娑怛鑁(三合)。
次極喜三昧耶(印明如金界)。次降三世。
次結金剛降三世。想身同彼無差別。止觀二羽金剛拳。檀惠相鉤竪進力。左轉辟除右結界悲心示現威怒形降三世眞言曰(如金界)。
次蓮花三昧耶。
爲令觀行成就故。十度相叉作爲月。禪智檀惠竪相著。眞言曰。
唵嚩日羅(二合)跛娜麽(二合)三摩耶娑怛鑁(三合)。
次五相成身(通用一定印)。
行者應修阿薩頗那伽法者。不動支節。止出入息。令其微細。勿使散亂。卽應觀於虛空一切諸佛由如胡麻遍滿十方。以金剛彈指告行者言。善男子汝觀本心。行者聞已卽想。自身禮諸佛足禮畢諦觀本心。白諸佛言。心相無體云何修證。諸佛告行者言。善男子汝觀心中月輪。如在輕霧。卽誦瑩徹菩提眞言。諦觀心月。眞言曰。唵質多鉢羅(二合)底(丁以反)吠㔁迦嚕弭。
行者應了了諦觀。不久當見清淨菩提心。離諸塵垢淨如滿月。卽誦菩提心眞言曰。唵冐地質多母怛跛(二合引)那夜彌。
想菩提月中有曇字。如金色輝曜。如日放大光明。便卽變成般若波羅蜜劍。離諸分別。能斷煩惱。想爲智劍。眞言曰。唵底瑟姹(二合)渴誐。
想其智劍漸漸增大遍周法界。眞言曰。唵娑頗(二合)羅渴誐。
想其智劍漸漸收攝等自身量。眞言曰。唵僧賀囉渴誐。
爲令智劍堅固不散。復誦眞言曰。唵濕哩(二合)茶底瑟姹(二合)渴誐。
想空中如來盡入智劍同爲一體。作是思惟。如彼諸佛體性我亦同然。眞言曰。唵三麽喩(引)含摩訶(引)三麽喩(引)含薩嚩怛他蘖多鼻三(去)冐(引)地渴誐怛麽(二合)句(引)含。
想其智劍漸漸變成文殊師利童眞菩薩。具大威德。身著種種瓔珞。頂想五髻。右手持智劍。左手執青蓮花花上般若波羅蜜經夾。身色如欝金。心誦阿羅跛者曩一遍。
次金剛智劍印(此文殊加持意歟)。
止觀相叉作滿月。忍願背如劍形。印心及額喉頂上。卽成護身竪本尊眞言。
唵嚩日羅(二合)底乞叉拏(二合)地瑟姹(二合)娑嚩(二合)?。
私云。金剛智本云。此加持已。設心散亂本相不易。一切非人見修行者。與曼殊室利菩薩等無有異。
次曼殊灌頂印明(用金剛智印明)。
十度和合。戒惠檀方忍力願進各頭相合。禪智並竪。誦陀羅尼。印於心上右左肩喉安於頂上。各誦一遍。作此法已。五方如來皆在於頂五髻之上。陀羅尼曰。
娜摩三漫多勃陀南鉢羅低訶多沙(上)娑娜南怛姪他唵羅羅娑(桑色反)摩囉阿鉢囉底訶多沙(上)娑那俱麽羅路路跛陀哩[尼*爰](尼奚反)吽〃薩泮吒莎縛訶。
次繫寶鬘印明(用金剛智印明)。
福智圓滿。禪智入中進力相戚如摩尼寶。安於額上。陀羅尼曰。唵囉怛娜句捨阿(上)起哩也(三合)吽。
次甲胄(依金剛界)。次拍掌。
二羽齊拍三相拍。由陳拍印眞言。幷能令聖衆發歡喜獲本尊堅固體。歡喜眞言曰。
唵嚩日羅(二合)底(引)乞叉拏(二合)覩使野(二合)斛(引)。
私云。金對記二云。記者私云。凡成金剛成本尊加持灌頂繫鬘可有六例。一者三十七尊中隨修一尊。謂諸軌中心月輪上隨用其尊種子變成某尊。三昧耶形變成某形之身。次成一尊隨某部加持灌頂繫鬘(云云)若文殊軌屬第一例。唯成本尊處用根本五字明一遍。次用五鬘印明。次自加持。次灌頂。次劍灌頂。次便繫鬘用之。合略出經(云云)。
次道場觀(不空金剛智本隨依其一也。廣略在意耳)。
次當行者座前觀八葉蓮花具鬚蘂上觀師子妙高座。座上復有七寶樓中想七寶蓮花王上想曇字。具威光遍照法界靡不周。其字變爲金剛利了了諦觀如本形。
私云。三摩地軌云。想於己身前觀無盡乳海出生大蓮花王。金剛爲莖。量同法界。上想七寶珍妙樓閣。天如意寶以爲莊飾。花雲香海妓樂歌讃。於寶樓中師子座上淨滿月中現妙白蓮(云云)。金剛智本云。先於壇中畫像。心上想一?字爲金剛劍。化爲眞身菩薩。然後重請入於像內(云云)。
次振鈴(私加之私記無之)。
次四攝印明。
二手作日進如鉤。想身同於彼菩薩。金剛鉤菩薩眞言曰。唵阿(去引)夜(引)呬弱(祚惡反)。
次當結索入尊身。結月禪押智入掌。由此密印加持故變爲一體無有差。金剛索眞言曰。唵阿(引)呬吽〃。
次當鎖印令堅固。作月四度猶如環。由此祕印威力故悉令堅固而不變。金剛鎖眞言曰。唵係娑普(二合)吒?。
次結鈴印令歡喜。禪智入掌如鈴鐸。令尊及衆皆歡喜加持令速妙成就。金剛鈴眞言曰。唵健吒噁噁。
次遏伽(乍捧器。述心中願已上成身會意歟)。
行者次當兩手捧遏伽。想洗金剛利菩薩及諸眷屬足。或以百字眞言加持遏伽而獻。遏伽眞言曰。唵嚩日羅(二合)娜伽吽(引)。
(厶云。金剛智本。此次出百字明。至八供之末不出之)
次花座(厶加之。軌幷私記無之)。
三部三昧耶中。蓮花部印相也。眞言曰。唵迦摩羅娑婆訶。
次文殊羯磨印明(羯磨會意歟)。
二羽皆作金剛拳。禪羽置於自心上。右手猶執釼勢。由此羯磨妙印力。身獲如尊等無異。羯磨眞言曰。唵嚩日羅(二合)底乞叉拏(二合)曇。
次文殊釼印(三昧耶會意歟)。
結月忍願申如釼。由此金剛利妙印。當獲般若甚深智。金剛利眞言曰。唵耨佉泚娜。
次內四供養。
結月當心竪禪智。由結金剛喜戲印。速滿檀那波羅蜜。金剛喜戲眞言曰。唵摩訶囉底(丁以反)。
次結金剛鬘供養。
依前喜戲直申臂。由結此印加持故。當得淨戒波羅蜜。金剛鬘眞言曰。唵嚕跛戌(引)鞞。
次結金剛歌詠印。
鬘至齊口垂下散。由結金剛歌密下。速獲安忍波羅蜜。金剛歌眞言曰。唵戌嚕(二合引)怛囉(二合引)掃磎。
次結金剛舞供養。
二手拳旋如舞勢。由結舞印加持力。速滿精進波羅蜜。金剛舞印眞言曰。唵薩嚩布爾次外四供養。
二手作月向下散。由結燒香印力故。當證靜慮波羅蜜。金剛燒香眞言曰。唵鉢囉(二合)賀攞(二合)儞(引)寧(上)。
次結金剛散花印。
結月向上如散花。由此散花印加持。速證般若波羅蜜。金剛散花眞言曰。唵頗攞誐銘。
次結金剛燈明印。
作月禪智頭相著。由結金剛燈明印。當得方便波羅蜜。金剛燈明眞言曰。唵蘇帝惹(引)蘖哩(二合)。
次結塗香印。
加持月當胸散如塗香。由結塗香印加持。速滿持願波羅蜜。金剛塗香眞言曰。唵蘇健蕩倪(倪以反)。
次事供(厶云。先香。次花。次燈。次塗。次飮食。次普供養。用無量壽軌印明)。
次讃(十六中一歟)。
行者次應誦一百八名讃。供養本尊。
嚩日羅(二合)底乞叉拏(三合)摩訶也(引)那(一)縛日羅(二句合歟)句賒摩訶庾陀(二)曼殊室利(二合)縛日羅(二合)?(吳甘反)鼻(引)哩耶(二合引三)嚩日羅(二合)冒弟曩謨(引)蘇覩(二合)諦(四)。
厶云。軌只云誦一百八名。不出其讃。是金界十六尊中利菩薩讃也。師傳以此爲別讃八字文殊軌出此讃。祕錄云。文殊師利一百八名讃一本(運)。
次百字讃。
結金剛利釼印於心上。誦百字眞言。加持自身。假使過去世中造種種惡業五無間等一切罪障。由此百字眞言加持故。一切罪障悉皆消滅。現身獲得首楞嚴三昧。若心散亂數誦此明。或一七三七乃至七七一百八遍。心離攀緣。速得三摩地。百字眞言曰。
唵渴誐薩怛縛(二合一)三摩耶麽努播(引)攞耶(上)渴誐薩怛嚩(三二合)底吠(二合)努跛底瑟姹(二合四)濕哩(二合)住(茶護反)銘婆嚩(五)素覩使喩(二合)銘婆(去)嚩(六)阿(上)努羅訖覩(二合)銘婆(去)嚩(七)素布使喩(二合引)銘婆(去)嚩(八)薩嚩悉朕(提欽反)銘鉢羅(二合)也瑳(七)薩嚩羯磨素者銘(十)質多失唎(二合)藥句嚕(十一)吽(引)訶〃〃〃斛(引)婆誐鑁(十二)薩嚩怛他薩多(十三)渴誐麽銘門(上)者渴倪(倪以反)婆嚩(十五)摩訶三摩耶薩怛嚩(二合)惡(引十六)。
不散前印。諦觀前有本尊。及想自身如本尊無異。了了諦觀。卽誦五字陀羅尼。或以金剛語誦。或分明蓮花語誦。或誦七遍三七遍。以印於頂上解散。
次加持珠印明。
取珠。虛心合掌。頭指中指無名指相開竪。中置念珠當口。卽誦加持眞言。其眞言曰。
唵嚩日羅(二合)噳呬也(二合)惹波三摩曳(引)吽。
誦此眞言已。以珠子從致頂三變。而復置本處。
次正念誦(私云。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大威德。次觀音。次又部母。當壇護摩明五部總呪等。隨時可加用之)。
厶云。修行教云。二手持念珠。菩提及蓮子。當以蓮花印。或住說法印(云云)。
次念誦了置珠本處次三摩地念誦。
T76027801.GIF
(若三摩地念誦者。當心觀大圓鏡智。中有五字門。了了諦觀。隨義相應。心與般若波羅蜜合。此名三摩地念誦)
(金剛智本云。二羽相叉仰押臍下。諦觀菩薩。演五字陀羅尼。五色光明從尊口而出。入於行者心月輪之中。阿字當前。餘四字右旋次第而布。一一思惟五字義。是名三摩地念誦云云)
五字眞言勝相(不空)云。阿者是無生義。囉者清淨無染離塵垢義。跛者無第一義諦諸法平等義。左者諸法無有諸行義。娜者諸法無有性相義言說文字皆不可得義。以那字無有性相故。左字無有諸行。以左字無有諸行故。跛字無第一義諦。字脫故。囉字無有塵垢。以囉字無有塵垢故。阿字本不生(云云)。善男子常觀是心本來清淨無所染著。離我我所分別之相。入此門者名三摩地具眞修習。當知是人如來印可。殊勝功德不可思議(云云)。
護摩(息災增益)(餘法隨宜本軌不說護摩。本記無之。厶加入之)。
私云。護摩儀則有二種別。建立儀軌依胎藏界。瑜伽護摩附金剛界。今須依用瑜伽護摩。丹州池上護摩記云。兩界護摩。其作法各別。猥樂不可雜用之。又云可問明師(云云)。又云。又私云。瑜云迎請三昧耶至迎請。皆依本法(乃至)。各立本羯磨印。安立樂本三昧耶。誦護摩眞言一百八反。然後取一花。今依此文意。若修金剛界行法作瑜伽護摩。如例修供養法。然後結羯磨三昧耶印。誦其眞言。次結當護摩印。誦其眞言。然後誦同明一百八反。然後始修護摩。此文自得意作胸臆說。後人不可爲證。恐背聖意歟(云云)。大旨如此委細在得意歟。
先火天壇(如常)。次曜宿(如常)。次本尊壇。勸請偈。
我今稽首請 本尊妙德尊 八供養四攝。
及以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法。
次諸尊壇(有無隨形勢)。次世天壇。
私云。六壇護摩傳來久矣。但隨時宜開合在意。
師傳云。瑜伽儀軌出於三段。一火段。二諸尊段。三世天段(云云)。
厶云。諸尊段中可有二分。一三摩多分。二一切有情分。
護摩呪(五字)。番僧呪(五字)(但初加唵字。終置娑婆訶句)。
後加持呪(大威德私師說本尊呪)。
次根本印明。結本尊釼印。誦五字陀羅尼七遍。次八供養印明(如前)。次事供(如前)。次普供(如前)。次讃(如前)。次閼伽(乍持器祈願)。次振鈴(私入之)。次解界(用降三世印明如前)。次禮佛次奉送(作印可捧花歟)。
結金剛利劍印奉送諸聖各還本宮眞言曰。
唵訖哩(二合)覩(引)嚩(乃至)唵渴誐薩怛嚩(二合)目(八)。
次加持(五相次智劍印明歟)重以三摩耶印誦加持。明以印(四處)。次灌頂。次繫鬘(已上二印無文但用前印明歟)。次甲冑(如前)。次拍掌。次四禮(如前)。次五悔。次迴向。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依池上記。抄入兩本軌文。幷注自餘要事等。是爲自行也。人不可用之。本記批云。依兩種儀軌抄出之。或金剛界。亦文中雖不說依例加之。恐任凡愚違聖意。不可爲規模。所謬後賢削之。寬弘八年十月五日金剛子皇ー抄之(云云)。
或依大軌次第。可修行此尊。但以三十七尊總爲大日一部。卽用大日百字大日根本眞言三昧耶印。卽結本尊印。心月輪中觀其種子。想毘盧遮那成彼尊(云云)(具如前云云)。
已上金界總別行法畢。
依胎藏界者。大悲大壇(行法如常)。唱禮。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東方寶幢佛。〃〃南方花開敷佛。
〃〃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天鼓雷音佛。
〃〃東南方普賢菩薩。〃〃西南方文殊師利菩薩。
〃〃西北方觀世音菩薩。〃〃東北方彌勒菩薩。
〃〃佛眼部母菩薩〃〃〃。
〃〃曼荼羅主阿哩也(二合)曼殊師利(二合)冒地〃〃〃(三反)。
〃〃嚩日羅焰慢德迦冒地〃〃〃。
〃〃四大明王〃〃〃。〃〃大小自在〃〃〃。
〃〃三部界會〃〃〃〃。
尊位(八葉西南東方文殊院)。
疏云(具緣品)。往第二院畫釋迦牟尼。阿闍梨云。此中第二是隱密語耳。若從中向外。當以釋迦眷屬爲第三院。今則大日法門眷屬爲第一。釋迦生身眷屬爲第二。諸菩薩在悲智之間。上求下化故爲第三。所以如此互文者。此是如來密藏。爲防諸慢法人不從師受者變亂經文故。須口傳相付也。
厶云。師傳云。第三妙吉祥者遍知院是智門初釋迦院是悲門也。悲智二中故云第三(云云)。
都率御說云。私云。諸文略爲三類。一經中釋迦第二文殊第三。圖亦似之。二者疏幷廣軌。釋迦第三文殊第三。三者今軌。釋迦文殊俱云第三。今謂。經云釋迦第二文殊第三。疏會云釋迦第三文殊第二故似不違。今軌俱云第三。或影略經疏二記歟。或恐文誤歟。但圖中釋迦在內。文殊在外。似經異疏。恐於經文得意歟。若異說歟。更問明師(云云)。
梵號(如唱禮)。
密號。吉祥金剛。
種子。阿。
三形。青蓮花。
形像。祕藏記云。西南文殊。黃金色。五髻冠。右手執青蓮花上有三股跋折羅。右手梵篋。調定圖云。黃金色。左手持青蓮花上立五?杵(祕藏記三?杵)。右手持梵篋(左右手各當乳)。首有五髻後本髻別安化佛。右手作拳當腰持釼(軌云欝金色)。
印明。經云。虛心合掌。開散火輪。其地輪空輪和合相持。是謂如來法住印。義云。三甫吒。以二手二地二空各相捻。在掌內而開火指。其水風頭相合也。胎記云。青蓮開火輪。
傳授胎記云。虛合中指稍開。或說云。虛合十輪殊屈二地水端相柱二火稍開。
攝軌云。濕里底神方。法住妙吉祥。蓮合火輪舒地空自相合。
廣軌云。西南葉花座觀阿字輪○復以虛心合掌開散火輪。其地與空和合持之。是爲如來法住印。
對記云。海大德說文云○青蓮開火輪者。此有四印。一二地二空柱餘六皆開稍屈如青蓮花。二以前印唯直開立二火二風。三梵夾印。左仰右伏二手相合令其中空而安齊上。四虛心合掌。二火開立一寸許。
私云。玄法寺三卷本。及青龍寺三卷本。文殊眞言注云。祕印先八師子座花印稍相近坐上青蓮散火風上置梵夾印。印上合蓮花。
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同海四印。但云第一印是八師子座印。第四印是青蓮花印。珍和上說惠和上說好。
別記云。文殊師利法住印。虛心合掌。二火頭少開立(是青蓮花印)。正僧正說云。或云。八師子座印爲文殊印。印相稍屈鉤。蓮花印是也。
理界記云。文殊師利法住印。作二掌十指相並。以二地背而著二水面。以二火押水背上節。二風二空各捻頭指。此師傳也。
又虛心合掌。地空各相捻在掌中而開火指。二水二風各相合端(此經軌義釋三文說也)。先作青蓮花印開花輪是也。青蓮花印者。屈二地入月爪甲相著。餘八指少開竪指頭少開敷蓮花形。是蓮花印也。
覺傳云。開敷蓮花印。二地二空相合竪之。六指屈而端各相向各不相著之。是名八師子王印也。
又印。以前八師子印開散。二火二風直竪之。又印。前梵篋印是也。私云。或古胎記云。文殊有四成一(四印如對記海說。但第四印虛合蓋開一寸許)。一說重重安上。一說隨用其一。今前爲正(云云)。
青龍軌云。文殊師利菩薩法住眞言。曩○南(引一)阿吠娜(一具一切智謂己證之智)尾泥(謂卽己此惠能惠他人)娑婆賀(引)。
已上八葉文殊。
梵號(如前)。胎記眞言注云。滿祖室哩沒馱曩。
密號。般若金剛。亦云辨法。亦云智妙。
(私云。胎軌云施願金剛)
種子。●瞞。鑁(藏)摩(藏)。
三形。青蓮花上有三股。
形像。圖云。黃色。首有五髻。左持青蓮花上有三股杵。坐赤蓮花。右仰掌出外也。
祕藏記云。黃金色。首有五髻髮。左手取青蓮花上有三股跋折羅圍炎鬘。右手與願契。
印明。經云。復以定惠手作空中合掌。火輪水輪交結相持。以二風輪置二虛空輪上猶如釼形。如前義云。先作三補吒。以二火輪變壓二水指之背。風指屈之與二空指頭相捻。
胎軌云。文殊。三補吒掌。二火變押二水背。二風捻空輪。
傳授記云。虛合以二火各押二水甲。二風屈捻空端。又師傳云。虛合。二水二火內縛。二風屈捻空輪。攝軌云。文殊。智定手火合加水上。風空如縛字戚合以青蓮。
廣軌云。空心合掌。火輪絞水輪交結相持。以二風輪置二空輪上猶如釼形。
青龍軌云。青蓮虛心合。火輪持水背。二風捻空甲。對受記云。海大德說○虛心合掌。二地如本。二水入月相叉。二火屈押二水叉上。二空直立押二火上。二風屈押二空端。如大惠刀印勢。此印與儀軌不同也。
意大德說。虛合。火付水上。屈風捻空。又說。虛合。水火入月相結。屈風付空如鈎。
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同海說也。珍和上說。上虛心合掌。二地入立二水之下。二火少屈與二水端合。二風屈捻二空之端。是青蓮花印。
別記云。虛心合掌。二水二火叉入月。二風屈捻二空頭。正僧正說。合掌。火加水上。風空如●字。地入水下縮合(第一)。珍和上別記如此。正僧正印相二手背相合也。理界記云。虛心合掌。並舒二地之背加二水面上。屈二火指二水上節並仰於掌。二風二空各各相押頭。
覺傳云。印相內縛。二小指竪之。屈二頭指捻二火指頭如鉤也(已上)。
眞言曰(青龍軌注)。
曩莫○南(引)瞞係係(呼召訶聲因謂離二因超二葉境界係係童子住解脫道者憶念本所立願來降也)俱(碎破)麽(體)囉(四魔)迦(童子也破壞諸魔)尾目吃底(二合解脫)鉢他悉體(二合)多(道也住何處謂解脫道也)娑麽(二合)囉(憶念)娑麽羅鉢羅底然(尊者所願悉度一切衆生如無異當憶者誓也)娑縛(二合)賀。
已上文殊院。
私云。右二尊隨一用之。但至于八葉尊者非持明者所用。都法人可行用之。
或都壇(如前前。但以八葉尊安中者。移大日就文殊位。若以文殊院尊安中者。移大日置寶憧側)。或作別壇。文殊安中。三部諸尊安第二院。諸世天安第三院。是佛部別行阿闍梨行法也。
私問。約胎曼荼羅分判三部之時。中台遍知院是佛部也。觀音及第二重四菩薩是蓮花部也。金剛手二明王釋迦世天等是金剛部也。若二明王或爲佛部攝。是如來部使者故。是通途義。具緣品疏等之意也。此中四菩薩者。文殊·除蓋障·地藏·虛空藏也。約金界意者。文殊西佛四親近其一也。兩部之中旣以文殊屬蓮花部。若作三部別壇之時。可依蓮部。別壇行法。今何云何部別壇耶。
答。不思議疏云。問。何故文殊佛次說耶(私云。經第七卷說別壇中。先說大日。次說釋迦。次文殊。次說諸菩薩。故有此問也)。答。三藏和上邊面受。諸佛甚深智門故佛部中攝亦得。蓮花中攝亦得。是故佛次別也(云云)。仍且依佛部別行。非遮蓮部。更可詳之。
或作別壇。文殊安中。眷屬安第二院。以諸世天爲第三院。是一尊持明者行法也(可依隨行軌等)。文殊眷屬何等耶。可勘文殊院耳。
已上胎藏行法了。
私云。五字文殊法。必依金界可修之。胎藏中元五字眞言之故也。胎藏界形像相似本軌。仍暫抄入此中。非稱五字法而用藏印明耳。
若依蘇悉地者。
唱禮(胎藏別壇時可用之)。
三身佛眼。
曼〃〃主阿利也文殊師利冐地〃〃〃(三反)(或此次八大文殊)。
縛日羅焰漫德迦冐地〃〃〃〃。
四大明王。大小三部行法(丹州池上私記如左出)。
先三部三摩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乳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師子座上有寶蓮花。蓮花上有寶樓閣種種莊嚴。樓閣之內有大曼荼羅。周匝賢瓶閼伽等供具。壇中心有八師子座。座上有日輪。輪上有寶蓮花座上有曼字。字變成智劍。智劍變成文殊師利菩薩。相好威光具足圓滿。內外八供·四攝薩埵·二十大天周匝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摩耶。次金剛綱。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
次入本尊三摩地(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曼字。字變成智劍。智劍漸舒漸大擧體成智劍。劍變成大聖文殊師利(云云)。次根本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
次入三摩地(定印)。
以五字布置心月觀(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蓮花)。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卽祈願)。次禮佛。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三摩耶。次被甲。次九方便。次迴向。
已上私記。
●(麽字轉聲名滿。卽是妙德之一字眞言。是圓滿具足之義。言文殊童身者。四德中之我波羅蜜。無智與不妙。無德與不圓。二義具足四智澄湛)。
一四種念誦。
修行教云。念誦有四種。一者三摩地爲觀所念明。本尊口流出。隨光入我口。右旋布心月輪如以水精珠布於心鏡中。阿者無生義。娜無性相義。五句雖差別。其性無有二。心與性合者。不須重分別。佛所嘆無想無思不思亦不思。思息已及得陀羅尼。如是四句義。隨順契經說。二者言音念。依前觀諸字利高不緩急音勢如搖鈴。三者金剛念。依前入字觀察。合脣與齒少令舌微動。四者除魔念。己心爲本。外現威怒相。頻眉聲亦勵。四種雖差別一念爲無二(云云)。
一尊形幷曼荼羅。
胎藏軌云。妙吉祥。其身欝金色。五髻冠。其頂猶如童子形。左持青蓮花上表金剛印。慈顏微笑。坐於白蓮花。妙相圓普光。周匝互暉映矣。
大日經第七云。聖者妙音尊。身相猶如欝金色。頂現童眞五髻相。左伐折羅。右青蓮。以智慧手施無畏。或作金剛與願印(云云)。
疏第五云。文殊師利。身欝金色。頂有五髻作童子形。左持泥盧鉢羅是細葉青蓮花花上有金剛印。極凞怡微笑。坐白蓮花臺(云云)。
五字經云。我今當說曼荼羅法。或十四十五日。選擇極清淨處。作曼荼羅。中畫文殊師利五髻童子形狀。身如欝金色。種種瓔珞莊嚴其身。右手把金剛釼。左手把梵篋。坐於月輪中。於月輪四面周旋畫五字陀羅尼(云云)。
五字軌云。想其智釼漸漸變成文殊師利童眞菩薩。具大威德。身著種種瓔珞。頂想五髻。右手持智劍。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般若波羅蜜經篋。身色如欝金(云云)。
五字經云。我今又說契經印曼荼羅。壇中畫金剛釼。四面各於本方畫八供養契及四攝契。我今又說三摩耶曼荼羅。壇中書五字及八供養四攝種子字。
我今又說羯磨曼荼羅。壇中安般若波羅蜜經卷。日日讀誦念誦(云云)。
我今當說畫像。或白氎絹素等。中畫文殊師利菩薩。坐月輪中。輪內周旋書五字。四面書八供養及四攝。如大壇法(云云)。
厶云。於此像前可滿五十萬遍歟。
修行教云。身色如紫金。作妙童子相。五髻被嚴飾。冠寶五方冠。右持金剛劍上發火焰色。左手持青蓮有般若梵篋。住德妙色相。身處淨月輪(云云)。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云。曼殊師利童眞菩薩。五髻童子形。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五古金剛杵。右手作施願。身金色。半跏坐(云云)。
一眞言數遍。
五字經云。念誦數滿五十萬遍。卽獲無盡辨才如文殊師利等無有異。飛騰虛空。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又念誦數滿一俱胝離諸苦惱。二俱胝遍。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三俱胝遍。證悟一切諸三昧門。四俱胝遍。獲大聞持。五俱胝遍。成阿耨〃三菩提。
又法。於舍利塔四面。周旋右轉盡五字陀羅尼。遶塔行道念誦。勿令斷絕滿五落叉遍。爾時如來及文殊師利執金剛等。於虛空中而現其身。仍爲說法(云云)。
一功能。
五字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在毘盧遮那大會中。從坐而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今說本五字陀羅尼。若善男子善女人纔誦一遍者。一切如來所說法藏修多羅藏讀誦受持。等彼功德。毘盧遮那佛告文殊師利言。隨意說之。爾時文殊師利卽說明曰(云云)。
纔說此陀羅尼已。一切如來所說法攝入五字陀羅尼中。能令衆生般若波羅蜜成就(云云)。
五字軌云。若有智者。依此法晝夜四時精進修。現世證得歡喜地。後十六生成正覺。
修行教云。百千瑜伽中金剛大師說聖曼殊童子五字法。修此三昧者。疾入諸佛慧。能以凡夫身現成就佛身(云云)。
又云。此法諸佛爲最上乘者說。根性下劣者疑惑不能信。衆生性淨故。諸佛本誓願力以相應法印現成諸聖身。卽於一坐中便成最正覺。若隨此法者。應作如是信。或起於一念言我凡夫。同謗三世佛法。卽結重罪(云云)。
又云。順理修行人住於禪行者。應當觀此。爲起三昧用速獲種智故。下劣根性人癡受雜亂者。亦觀修此法。爲消煩惱障入寂靜智故(云云)。
經云。文殊師利常住東北清涼山。一萬菩薩以爲眷屬(云云)。
又云。一切諸佛之母。於三世中能現三寶(云云)。
又云。過去已成佛道。號龍種上智尊王如來。
又云。現在北方。今成佛道。號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
又云。未來當成佛道。號普見如來。
又云。一切如來般若藏。
又云。供養文殊。所得福報尚勝供養一切諸佛。
又云。若有衆生。聞文殊名。除却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俱生諸佛處。爲文殊師利威神所護。
放鉢經云。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恩力所致。譬如世間少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法波羅蜜眞言。文殊五字眞言。大威德眞言。觀音眞言。五部總眞言。護摩眞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文殊五字法。三十六。
(本云)康正元年九月二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云)承應二(癸巳)年二月二十七日以二尊院本令書寫畢。
元祿十六年癸未五月書之。
山門橫川兜率谷。雞頭院沙門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三十八。
文殊八字法。
一支度。
註進。
文殊八字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曼荼羅一鋪。
壇一面(可有爐桶)。禮盤一面(可有半疊)。脇机二前。燈臺四本。名香(白檀·沈香·薰陸·龍腦)。酥。蜜。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壇敷布一端。大幕一帖。小桶三口(各可杓有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五枚。淨衣(白色)。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淨衣供料如常)。鋪設雜器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八字三昧經云。燒種種香。沈香·白膠等香云云軌塗壇文云。白檀·白龍腦·薰陸香等云云)。
右支度最略定也。若可有大壇幷蠟燭供者如左所出。
曼荼羅一鋪。大壇一面(方七尺)。護摩壇一面(方尺在爐桶)。脇机四脚。長机一脚(長六尺廣三尺高二尺五寸)。燈臺八本。酥。蜜。蠟。名香。壇供米二十三石八斗(十六石八斗大壇護摩壇料七石蠟燭供料)。油二斗八升(八升四合大壇料一斗五合護摩壇料七升蠟燭料二升一合供所雜料)白布五段二丈(二段大壇壇敷料一段護摩壇料二段蠟燭料二丈佛供覆料)。上紙十四帖(銀錢料)。白生絹三丈(幣帛料)。芥子袋。大幕二帖。少桶杓三口。折敷五枚。鋪設雜器等(如常)。淨衣。阿闍梨。伴僧。承仕四人。驅使六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供料如常)。
蠟燭供。先達或奉之或不奉之。近代人皆不奉之。但私師面授說云。我傳授無奉蠟燭說(云云)。私云。蠟燭有無隨事可斟酌歟。
一起首時分。
軌云。復說差別事。三時或四時。無令有退轉。息災定夜。福智後夜。降伏日正午。愛敬欲眠時。鉤召同前(取意)。上文云。爲夜衆星下作此念誦(云云)。
一向方。
准軌說曼荼羅文等。行者向北方歟。但下文說五種護摩起首時。然者隨事可向餘方矣。
一行法。
寶藏陀羅尼經文殊師利菩薩八字三昧經(不入祕錄。私傳授略錄載之)。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淨居天宮。與大菩薩無量天子前後圍繞。是時世尊正於衆中爲諸大衆說陀羅尼無量妙法。復爲來世薄福衆生便入三昧。名曰演光。於頂上放無量光。其光旋照諸佛世界已。還來繞文殊師利童子便入於頂。其光從頂入已。文殊師利卽入三昧。名曰陀羅尼自在王。入此三昧已。文殊師利從於口中出無量光。其光便入金剛密迹菩薩頂中。爾時金剛密迹從座而起。合掌向方而白佛言。世尊。往昔爲我說如是言。我法滅後於贍部州惡世之時。文殊師利廣能利益無量衆生當作佛事。唯願世尊爲我演說。爾時世尊告密迹主言。文殊師利有陀羅尼最極祕密心呪幷畫像壇印等法(云云)。取意略抄之。
此經中。廣說八字呪功力及二印幷畫像法。不說入修儀則。
大聖妙吉祥菩薩祕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一卷(出文殊菩薩普集會經除災救難息障品)。
中天竺國大那爛陀寺戒行沙門菩提㗚使(二合)。淨智金剛譯。親承筆授僧義雲傳流(三藏名此地漢云菩提仙)。
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迹主言。是八字最勝大威德心眞言所住之處。如佛在世無有異也○卽說八字大威德心眞言曰(云云)。
此中委說造曼荼羅法。略明修行方軌中間又有題(云云)。
大聖妙吉祥菩薩最勝威德祕密八字陀羅尼修行念誦儀軌次第法。
此中委明入修儀則。依蘇悉地蓮部行法。可謂蘇悉地中蓮花部。文殊八字持明儀軌。丹州池上依此有私記矣。師傳曰。此題已後正是儀軌也。卽是出軌者正作行法儀則也。初文是八字經也。故其題云大聖○法私云。文殊品○云息障品。爾時世尊告密迹○等(云云)。故知是卽八字經一本也中間顯已後是八字軌也(云云)。
文殊略祕記(池上。今附此記次而抄入本文幷師傳等)。
先建立道場。
文云。若急難時。隨其處香塗或極粉作壇。若常念者應須精室如法建立道場一如前法(云云)。
上文云。若欲建立息災曼荼羅者。先當簡擇其地。當須於清淨伽藍處。或於深山吉祥勝上之地。或於城邑村落勝上有福德多花果乳木之地。建立道場(云云)。
又云。其曼荼羅法。先當心作一圓輪由如滿月(云云)。次說第二院(云云)。次說第三院。
又云。復說速疾救難立成壇法。但於無人及無穢惡高原之處。或曠野或伽藍中露地爲之。卽立有神驗。去上惡穢土。別取淨土堅築令如石使平正。以白檀磨作塗香如麺。更取精白龍腦·薰陸香等。浸取汁如乳和塗香摩塗地。小一肘。次二肘三肘四肘。圓如月輪。分爲四重(云云)。
又云。若緣國家帝王身有厄難要作護道場者。其壇應廣一十六肘。或大二十四肘。若緣五星失度·日月頻蝕·彗孛數現·四方異國侵境·劫奪百姓·大臣返逆·用兵不利·損害國人·疾病流行。皆作大壇。壇內第二院(云云)。次第四院(云云)。第五院(云云)(已上文記無之。私抄入)。
次辨備供物。
文云。香水蘇燈白花乳粥酪飯等供養(云云)。
(私入)
次持珠杵上堂(可想我身卽金剛薩埵。左手持金剛杵。右執光明磬。步步踐八葉蓮花)。
次開道場門戶時。卽想開法界道場門。先誦吽字三反。
次入門內。可想虛空界會聖衆如雲赴集如數無礙。卽至壇前。雙膝著地。作合掌當心。誦懺悔偈(云云)。
次著座。次塗香塗手(八字三昧經云。取白檀·欝金·龍腦·沈水等上妙好香。石上和水磨之。於後以用香泥塗於兩手。就指使遣香)。次加持香水。次灑淨。
次加持供物(右手取杵。誦辨事明加持。若無杵者用馬頭印)。明曰。
唵阿密栗妬納婆嚩吽泮吒。
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啓白。次神分。靈分祈願等。次普禮。
卽金剛合掌。至心想於十方諸佛及文殊大聖無量菩薩金剛密迹一切賢聖等前。一一自身而禮聖衆。普禮一切佛菩薩金剛等。眞言曰。
唵(引一)薩嚩(轉舌)怛他(引)蘖多(二)迦耶弭嚩訖喞(二合)哆(三)嚩(無撥反)折羅(二合)鉢羅(二合)梅(輕呼四)曼祖室唎(二合)嚩㗚那(二合)南(五)迦嚕弭(六)。
又心密明曰。唵(引)嚩曰羅(二合)微(微一反)多。
先合金剛掌。十度外相交。五輪皆委地。至誠恭敬禮。
次三金剛觀。復以長跪坐。合掌似含蓮。觀身如水精。吽字加三處。想成五智杵。所謂內金剛。而爲不壞體(有口傳)。
私云。三金剛觀具加五字法中抄之。
次誦偈。卽先蓮花印不散安額。誦偈。
稽首無上法醫王。難救能救慈悲主。我今歸命恭敬請。唯願速來降道場(私云。文云如是三重請。作前啓白言云云)。
次淨三業。二手蓮花合。復誦淨三業。令身器清淨。用加持五處。額兩肩心喉。念彼眞言。唵(引)娑嚩(二合)婆(去)縛戌馱(引)薩嚩達磨娑嚩(二合)婆嚩戌度?。
私云。普禮等四。有同伴時光澤之次用之如何。唯獨修時可依今次第。是私消息也。不可用矣。
次供養文(取香爐䠒跪)。次唱禮(置香爐取杵若無杵者金合)。三身佛眼(如常)。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曼殊師利冒地薩怛〃〃〃〃。
〃〃阿利也訶野吃哩嚩冒地〃〃〃〃。
〃〃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私入之)。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聖者。
大聖文殊 八大菩薩 四大明王。
十六大天 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云云)。
次五大願(私入之。若爲他人修時。於此發五大願若唯獨修時。入內發耳)。次三部。次被甲。
私云。軌文初出十八道佛部心印(無眞言)。次出三部心印明。次被甲印。如十八道眞言異彼。師傳云。此軌未再治事歟。而未取捨之間。此本卽流通於世也。謂出軌者。欲出十八道三部印明。先書彼佛部三昧耶印。而猶有所思。卽改書出三部心印明也。而彼草本未取捨。卽寫之者加寫被文歟(云云)。
次地結。次金剛牆(私云。已上二印明同十八道)。次道場觀(定印)。
先地界之上方隅內有大海。其水八功德水。海中有寶山。以四寶合成。山上有寶師子座。座上有寶蓮花。蓮花上有寶樓閣。以七寶合成。懸以繪幡。上有寶繖覆[弟*令]羯尾網而莊嚴。樓閣內有淨妙賢瓶閼伽。寶樹王開敷。照以摩尼燈。閣中心有大蓮花。蓮花上有月輪輪內字。字變成智釼。智釼變成文殊師利菩薩。相好圓滿住於寶帳中。周匝幢幡蓋天衣香雲海遍滿於虛空中。眷屬圍繞。如是了了分明觀之(具在口傳)。
私云。觀曼荼羅。具在軌說。曼荼羅之文。如下抄之矣。
次三力偈。次大虛空藏。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已上二私入之)。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奉請本尊。
文云。復請妙吉祥密迹金剛主。定慧合蓮掌。二火絞水輪峯端捻甲背二風屈相跓二空並竪之風橫押空峯。誦密言三召。
曩○南係係俱麽羅迦尾目訖底(丁以反)鉢他(引)悉體(二合地以反)多娑麽羅娑麽(二合)羅鉢羅(二合)底枳然(二合)娑嚩(二合)賀(私入之)。
私云。軌文此請本尊前。出奉請明。文云。次先作奉請。印契誦後明。召集諸聖賢。入曼荼羅內。請召眞言曰。曀醯曳呬婆(去)誐鑁寧賀薄說底也(三合)曩三麽曳嚢者閼羅健(二合)者三鉢羅(二合)底(丁以反)擔曇布遮(前以反)奔儞也(二合)鉢羅(二合)枲那咩。
或三或七遍。召請入道場。慇懃陳所請(云云。私入)。
次馬頭明王。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虛空網。次火院。次閼伽。次奉座。
文云。復次師子座。其契如後明。定慧地水交。相叉入掌內。二火合峯竪。風屈捻二空。空並仰前出。由如師子勢。想上有蓮花。念彼眞言曰。唵(引)阿佐羅尾囉野?(引私入)。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又閼伽(私云。取前閼伽如前献之。想我以本性清淨水洗浴如來無垢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
文云。縛日羅(二合)底(丁以反)乞儭拏(三合)摩賀(引)夜(引)曩(一)縛日羅(二合)句(引)舍摩賀(引)庾馱(引二)曼祖(引)室利(二合引)縛日羅(二合)儼鼻(引)唎野(二合三)縛日羅(二合)沒第曩謨(引)窣都帝(引四)。
又有漢語大讃。
歸命密迹主 摧伏諸魔者 童眞法王子。
具普賢衆行 住是本有身 無始無終寂。
妙用施諸願 降怨害三毒 改劫故修行。
而於三界中 重說祕明教 爲護有情類。
設大方便門 樣救諸含靈 令超生死輪。
從凡入佛地(私入)。
私云。軌文此次出八文殊印明(亦云八方妙吉祥童眞菩薩。亦云八文殊童子)。
請召童子(一)計設尼(二)救護慧童子(三尊右方)烏波計室尼(四)光網尊(五)地惠幢(六)無垢光矩忙羅密主(七)不思議惠(八)右八菩薩皆在胎軌文殊院中。印明亦然。但救護惠無文殊院在第九院。可尋之矣。今依軌文出八印明。私記無之。
請召童子印(胎軌云召請童子。對受記海說云。亦名鉤召童子)。
文云。惠手結爲拳。舒風如鉤形。七誦而三召(私云。定拳置腰。胎軌幷對記諸說用之)。眞言曰。
阿(引)羯羅灑(二合)野薩鑁(引)矩嚕阿然(三)矩忙(引)囉鴈(四)娑縛(二合)賀(有歸)。
種子阿(引)三形幢形像(黃色。右持幢。左持青蓮花。其形童子。坐赤蓮花)。梵號(阿翔沙尼)。密號(普集金剛)。
計設尼印。文云。智慧明爲拳。火風相合竪。由同刀標相(私云。定拳置腰。對記海說。作刀印動之。立火風以空押地水甲。云云。胎軌幷經不云以空押地水。但青龍注云空押地水甲如擬勢)。眞言曰。
係係矩忙[口*履]計(引二)娜耶枳壤(二合)難(上)娑麽(二合)囉(三)鉢囉(二合)底吉然(二合)娑嚩(二合)賀(有歸)(
(私云。胎軌初置種子枳[口*履]二合。經無之)。
種子(枳[口*履])。三形(梵篋)。形像(黃色。左持梵篋。右持青蓮花。童子形。坐赤蓮花)。
有云。胎軌計沒尼。是圖五髻文殊(云云)。於此有疑。五髻八髻一髻是文殊也。繼室尼則文殊使者也。卽云五使者各持文殊之一智(云云)。故知五髻非繼室尼(云云)。
救護惠童子印(然和上記云。亦名賢護。亦名哀愍惠)。
文云。左手金剛拳。端坐安腰側。右舒五輪直。當以掩其心。探竪於空輪(私云。對記云。文云悲手當在心竪空指向上者。舒惠五輪直而橫覆心上。以掌向身立空向上云云)。眞言曰。
係摩訶(引)〃〃(二合)娑麽(二合)羅鉢羅(二合)底枳然(二合)娑嚩(二合)賀(引。有歸)(私云胎軌眞言初有尾訶娑難四字種子也)。
種子(尾訶娑難)。三形(一股杵)。形像(肉色。左手仰掌持瓶安臍下。自瓶孔出獨股杵。右手持一股杵當乳。坐前蓮花)。
右種子三形是賢護菩薩也更勘圖及對記可詳也。
烏波計室尼印。
○文云。智慧手爲拳。而申火輪直。風屈指中節。如同戟相標(私云。定拳置腰。對記海說。立惠手作拳。風指直立以空押地水火三甲上。每誦眞言動之。文云。前拳火輪戟是也。私云。疑風指字誤可作火字。引文證故已上。私云。如疑說者地水火之字亦誤可作風字。青龍注云空押地水風甲。云云。經幷胎軌不云以空押三指)。眞言曰。
頻娜夜枳壤(二合)難(二)係矩忙[口*履]計(三)娑嚩(二合)訶(有歸。私云胎軌初置儞哩二合字)。
種子(儞[口*履])。三形(利劍)。形像(黃色。右持劍。左持青蓮花。坐赤蓮花)。
梵號(烏波髻室儞)。蜜號(妙惠金剛)。
光網尊印。
文云。三昧手爲拳。風輪擧如鉤。爲攝諸含識。令住解脫地(私云。惠拳置腰。胎軌幷經對記諸說同今文。但意大德又說云。立空押火云云。義釋云。左拳甲風稍屈第三節本鉤形。空指竪厭火指。意和上又說依此文歟)。
係〃矩忙羅耶蘖多娑嚩(二合)婆(去引)嚩悉體(二合)(地八反)哆娑嚩(二合引)賀(引)(有歸。私云。胎軌初置髯字)。
種子(儞染)。三形(羂索)。形像(黃色。左持青蓮花當乳上。右手風火空指捻當乳側。童子形。坐蓮花。或云。右手持羂索)。梵號(制利抳婆羅二合)。密號(色相金剛)。
地惠幢印(青龍注云。憶念如意幢。亦名財惠)。
文云。三昧手爲拳。而舒地水輪。直竪如憶相(私云。惠拳置腰。胎軌幷對記諸說大略同今文。但海說云。以空押火風甲端。每誦眞言上下其印動之三度。云云。青龍注云空押風火)。眞言曰。
係娑麽(二合)羅(二)枳壤(二合)曩計覩(引)娑嚩(二合)賀(引)(有歸。私云。胎軌。初置?哩二合)。
種子(呬[口*履])。三形(風天憧)。形像(黃色。右持杖其上有半月其上星形。左持青蓮花。童子形。坐赤蓮花)。梵號(阿利也二合曼殊師利二合努底)。密號(吉祥金剛)。
安都率御說云。案諸文。文殊有五使者。謂髻設尼。優婆髻設尼。質多羅。地惠。召請也。然經藏品說種子眞言中。髻設尼○財惠眞言係履。此中不說地惠召請。更有財惠印品說四眞言皆同。今軌但除種子。此中不說質多。今軌髻設尼等三人眞言印品眞言上加藏品種子爲一眞言。其名不相違。質多眞言無印品故。只藏品種子加娑嚩賀爲其眞言。地惠眞言有印品。彼眞言上加藏品財惠種子爲彼地惠眞言。以之案之。財惠地惠是異名歟。但攝軌財惠地惠眞言別出。又試會云。彼軌五使者列名幷說印文俱有地惠而無財惠。後出眞言有六。更加財惠。此中計設尼等四人只出印品眞言。質多財惠只出藏品種子。今案云。財地雖一經文二處名異呪故且別出。非是二人若不爾者。云何上文只云五使者不云財惠耶。又廣軌以係履爲地惠種子不說財惠故。名雖二體是一歟。故青龍軌地惠注云亦名財惠(云云)。
無垢光矩忙羅密印。
文云。如前三昧手。舒上一切輪。悉皆微屈之(私云。惠拳置腰。對記云海說。定手五輪直竪小屈向外。每誦眞言三遍動召。此印與經不同。文云。左蓮無垢光青連而未敷者。尊手執?非手印也。次文云前印舒微屈者。正是無垢光菩薩云云)。眞言曰。
係係矩忙(引)羅微質怛囉(二合)蘖底矩忙(引)羅麽弩娑麽(二合)羅娑縛(二合)訶(有歸私云。胎軌眞言無第二係字)。
種子(怛羅。二合)。三形(未開蓮花)。形像(黃色。左持蓮花未開。右持鉢當臍。坐蓮花上。童子形也)。梵號(尾麽羅鉢囉二合波)。蜜號(離塵金剛)。
不思議惠印。
文云。定惠內相叉。一合爲拳印。二風別屈舒。屈三節對之。令甲慈相背。二空並直竪。名爲奉教者(私云。胎軌云。定拳空風竪相合風屈第三節。傳授私記云。內縛二風竪合屈第三節二空並竪。此一人爲文殊之五種奉教者。已上。師傳云有二說。一如文二風甲各背合。二風立上節屈之。云云。對記云。海說又云。定惠內縛第三節者。更屈風入掌也。以空並押風上也。意大德說同。但第三節端合屈之如劍空並。別立記云。是五種奉教者中上首也。云云。義釋云。是文殊奉教者與使者異也。云云。對記云。五使者五奉教者。每一使者有一奉教者。此奉教者作屈膝承音告之形也云云)。眞言曰。
係(引)緊首(茲以反)羅拽徒阿(去急呼)尾娑麽(二合)也儜曳娑嚩(二合)訶(引。有歸)(私云。胎軌眞言無係係緊旨羅拽徒之句)。
種子(阿去)。三形(幢)形像(黃色。右持杵。右手立地水空屈火風。坐赤蓮花。童子形。或左手青蓮花)。梵號(枳迦哩)。密號(密持金剛)。
私云。以上八尊印明依軌文者。讃次可用之。或奉請後用之。又欲具者可盡一曼荼羅諸尊印明歟。
次本尊觀(用定印)。
先觀本尊了了分明。次觀我心月輪上有蓮花蓮花上有●字。字變成智劍。智劍變成大聖文殊師利。相好圓滿(具在口傳)。
文云。觀想於本尊。金色放光明。乘師子王座。操持智慧劍。左執青蓮花。花臺立智杵。首髻八智尊。暉光遍十方。如對行仁同。
次根本印(在口傳)。
私云。文云文殊根本契。從師密受之(云云)。
師面授說云。就密受言師傳不同。池上被獻大原狀云。所被仰文殊八字根本契印。初師傳云儀軌中勸請印。以此爲根本印。次師傳云。文殊劍印是也。已上池上狀。
又云。八字三昧經中大精進印幷如意寶印用之。
經云。便結其大精進印。印曰。兩手合掌。八指相叉皆屈掌內。以二大指少屈相並押著二以指屈節上。名曰大精進印。此是一切佛所說。欲念誦結印之時。呪用八字陀羅尼。呪曰。唵阿味羅吽却哳囉。
師云。相以佛部心印。但以二大指押頭指節上。以之爲異也。
次說如意寶印。印曰。次兩手相叉。二頭指相柱。屈其大母指入於掌內相叉。此印亦名大精進如意寶印。卽說呪曰。
唵帝儒(廣入反)嚩羅薩婆羅託(二合)娑陀迦悉地耶悉馳也眞多摩呢囉多娜吽。
若持誦八字陀羅尼人。皆須用前兩印誦前陀羅尼。然後結印。此印能廣作一切事悉得成就(云云)。
右大精進印。隨圓師受之。次下如意寶印不受之。任私意者。二印共可用之。師曰。如意寶印者。只內縛印耳。印相二頭相柱者十指之頭歟。指字止之故也(云云)。師說如此。但私思之。指字不可止。二頭指相柱而可作寶形歟。不然者何云寶契乎(云云)。後日見或人抄云。八字三昧經出二印。師傳云。頭指如寶形(云云)。師說自以允合彼傳賢慮潜通歟。師曰。師傳不同粗如此。但於愚意者暫欲用經二印。本經明文之故也(云云)。
師又或時示曰。南師縱容示云。八字文殊根本印有多說。以何可爲指南乎。予云皆是師資相承之明說也。於心未斟酌。先用劍印說。是般若智劍卽尊所持也。羯磨契時又用之歟。次用召印說通例也。是名青蓮華印。又是尊所持也。羯磨印時又顯示之歟。師云。二印事尤可然。但自意趣以青ー印召可爲正。其故先八文ー印明。皆彼院諸尊印明也。於中尊何用他印哉。軌此少隱密。先用召次至于根本印安密受之言歟。又熾盛光中文殊印。三昧和尚青蓮花印注。是八葉名。彼軌只今持青蓮花契云呪故也。或說文ー院印用。今此法又一師說用召請印爲根本印。准思之召印多說中尤可也(云云)。
私云已上面授師說如右而已。
或人受大原說云。
軌中招請印青蓮花印(云云)。幷外縛劍印共可用之(云云)。眞言可通用(云云)。又說釼印相承印也。蜜中蜜(云云)(已上或人說)。
私云。大原法橋持本軌表紙(云云)。大師。清涼。戒壇忠連。清禪。延殿(云云)。是根本印之相承歟。
師曰。持明房說。以台二印爲八字根本印。尤祕藏(云云)。
南師云。慈覺智證共用召ー印給(云云)。又云。法橋說二印慈覺大師御傳。
慈覺大師傳(讃岐守傳安然。師又曰。或古三部次第記中八字印云此二箇印出。註云須師密授。文。見此記體。恐山門人記歟。疑花山歟)。
文殊根本印。虛心合掌。二大覆捻二水面而頭相柱。屈二風橫捻二空上。又說。內縛二地合竪。屈二風橫捻二空上。
滿足句印。二地合針。二水內鉤。二火如寶。二風屈捻二空上。眞言曰。
阿尾羅吽欠。
大原御說云。此等印又文殊可爲別樣之印也(云云)。
私云。此等印檢對受記第一同第五而更可詳之。
教慶律師對丹州軌範面授說云。
傳師祕授云。若聊爾授法之時。與勸請印。更有密意。不可顯露。印契差別門。要當師蜜受。其差別者。謂息災等所用各異。若日月薄蝕·五星陵逼·曜宿失度·疾病相纒·王難刑戮·惡臣叛逆·諸難競起。當用小釼印·二手外縛。中指竪合上節釼屈。若求長壽智慧多聞辯才·聖衆護念·富貴榮盛·藥物財寶·超昇地位·證得菩提。當用青蓮花印。虛心合掌。中指稍開。若怨賊來加·隣國相伐·魔鬼嬈人外道破法·蟲蝗損苗·惡龍降雹·蛇蝎行毒·虎狼成害·當用師子座印。地水內交。二火竪合。風屈捻空空作出。
是三密印。是其差別。髻中明珠。不妄與人(云云)。
已上教上綱傳賜師本書之。
或云。印契差別門事。臺用勸請印。全用少釼印。以此爲差別。通兩部印有之。可門師之。金三昧耶會大日印歟。又云。八字三昧經出二印。師傳云。頭指如寶形(云云)。
又云。隨求八印中二印有之。明達律師用之(云云)。
次加持念珠。次頂戴珠發五大願。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八文。次當壇護摩。次部主。次成就。次又部母)。
護摩(多分息災隨事。餘法)。火天曜宿(如常)。
本尊壇(本尊幷自眷屬。一曼荼羅名皆諸供之。供物或總供或別供在人意)。諸尊壇(如常。可請供三部諸尊。別尊別法不可有此壇。本尊段之時。本尊自眷屬等。皆請供之故也)。
世天壇(如常)。
護摩呪(八字明)。番僧幷後加持(同用八字明。但師匠八字三昧經歸命句被加用之)。
南磨阿鉢哩弭多○壤嚢微寧濕嚩囉(引)擔捺囉野怛他(去)蘖多野南謨(上)曼殊室哩曳矩忙羅部多(去)野怛他也(去)他(去)唵痾(去)味羅?却浙囉(已上)(護摩私入之)。
次珠置本所。次三摩地念誦。
文云。數終住觀智幷三摩地門。在於滿月中布字爲智。或作大日觀圓耀亦復然(私入)。
●莽(吾我不可得)。空點(大空行三昧)。字相字義。不空羂索抄中委悉也。可見之。
次根本印。次部母(蓮花母也)。
以所修善專奉此尊。從初發心至于佛果。令所修善根領持不滅沒。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祈願。次閼伽。次振鈴(私入)。次解界。次禮佛(私入之)。
南無恭敬供養娑羅樹王佛。〃〃〃寶幢佛。〃〃〃開敷花王佛。〃〃〃阿彌陀佛。〃〃〃無量牽知佛〃〃〃。山王佛〃〃〃。作日光佛〃〃〃。極安穩佛〃〃〃。善眼佛〃〃〃。法幢佛〃〃〃。花鬘佛。
已上十一佛。出八字經。依師說注之私云。終可加本尊號歟。
次奉送。次三部。次被甲護身。次九方便。次迴向。次禮佛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依丹州池上記抄入軌文。幷師說等畢甚狼藉也。人不可用之。若依兩部大法者。其作法如五字法之中注矣。
一曼荼羅。
軌云。爾時世尊復告大衆○我今更說最勝大威德八字曼荼羅壇法次第。汝當諦聽。若欲建立息災曼荼羅者。先當簡擇其地。當須於清淨伽藍處。或於深山吉祥勝山之地。或於城邑村落勝上有福德多生花果乳木之地。建立道場○若爲惡厄怕怖事者。當於露處以塗香摩作曼荼羅。但書眞言及種子字。以觀想本尊形色相應與作持念擁護。若事慢要圖畫者則勿用皮膠。純以香汁調色彩畫。若作久長念誦者。卽當如法掘地。別取河岸堅好甘淡白色潤細之土微黃亦得。而用香水和築其壇。依教次第加持作之。其功人須日日清淨澡浴著新淨衣受八開齋戒訖。然得與功餘依悉地中法不可具說。其曼荼羅法。先當心作一同輪。由如滿月。當中心梵書●滿字。次從字後北面●唵(引)字。次右旋東北角書●阿字(長引聲入惡字音)。次東方書●味(引長)字。次東隅書●羅字。次南方書●?(引)字。次西南角書●佉字。西方書●左字。次西北角書●路字。以此九字爲內院中尊。或於院中畫妙吉祥童子。其頂八髻前五髻。頂上一髻。頂後兩髻。一一髻上皆有佛身(是名畫像法)。
若求福慶祿位吉祥事者。心中書●室唎(二合)字。若求息災除難殄滅七種災難。所謂日月[虫*薄][虫*食]·五星違失常度·兵賊競起·水旱不時·風雨失度·惡臣背逆·損害國民·或狼惡獸食噉衆生·五穀不登·如是災禍急厄官府王難死厄怕怖等事欲令消散者。當心中書●滿字。若求降伏怨人令相好捨惡心者。中心而書●淡字。若有惡人難降伏屠兒獵師外道不信佛法者。令惡心摧滅或令破壞者。心中應書梵文●瑟置?(三合)字已訖。內院字門畢。次說第二院安布八文殊布位法。尊前南面畫請召童子。次西南隅畫計設尼童子。次西方右邊畫救護惠童子。次西北隅畫烏波計設尼童子。次後面北方畫光網童子。次東北隅畫地惠童子。次東方左邊畫無垢光童子。次東南隅畫不思議惠童子。如是八方妙吉祥童眞菩薩。皆面向中尊如奉教勢。皆坐蓮花上。一一各乘師子。二手各有執持標熾印契。畫須如法。右圓輪外四角中畫四忿怒明王。東南角畫降三世金剛。青色。八臂。當前二手結印。檀惠反相鉤餘拳竪進力。左手執弓。右手把箭架。左一手執杵。一手執索。右一手執戟。一手把棒。三面口角現牙。坐火焰中。西北角無能勝明王。四臂。青色。三面。火髮聳上。右一手作拳竪頭指。一手執三股戟。左一手施願。一手執棒。安坐蓮花。西南角閻曼德金剛。青黑色。六頭六臂六足。各執器杖。左上手執戟。次下手執弓。次下手執索。右上手執劍。次手執箭。次下手執棒。乘青水牛爲坐。東北角畫馬頭明王。面有三面。六臂各執器仗。左一手執蓮花。一手執瓶。一手執棒當心。二手結印契。右手上手執越斧。一手執數珠。一手執索輪王坐在蓮花中。大忿怒相現。極惡猛利勢。餘皆依本法。次說第三院十六大天外護。當尊前釼菩薩(左釼右鉤)。次西焰魔后。次西羅刹主。當用燒香供養菩薩。次角北羅刹后。次北水天。西門索菩薩。次北龍天后。次風天王。西北角花供養菩薩。次東風天后。次東毘沙門天王。尊後北方金剛鎖菩薩。次東毘沙門后。次東伊舍那天王。東北角燈供養菩薩。次伊舍那后。次南帝釋天王。左方東門金剛鈴菩薩。次南帝釋后。次火天神。東南角塗香供養菩薩。角西次火天後。次西焰魔天。已上第三院。安布諸尊竟。四門及食道四角同諸壇法。寶性草亦同。四門蓮花葉細如青蓮花(云云)。
T76028801.GIF
右圖傳受本也。又有傳受圖。中院九字皆安小圓輪。幷第二重圓也。第三重方也。第二重與第三重之間角安四忿怒。又第三重外有一重。四角各書●字。是食道歟。私云。如文者。第二重可作圓。所謂說第二重畢。右圓輪外四角中畫四忿怒(云云)。
又云。復說速疾救難立成壇法。但於一無人及無穢惡高原之處。或曠野或伽藍中露地爲之。卽立有神驗法。去上惡穢。出別取淨土實築令如石使平正。以白壇磨作塗香如麺。更取精白龍腦薰陸香等浸取汁如乳和塗香磨塗地。小一肘次二肘三肘四肘。圓如月輪。分爲四重。中心種子字。周匝八字眞言。第二院中安布八文殊童子。第三院安布四門四攝·四角四大忿怒明王。第四院香水蘇燈白花乳粥酪飯等供養。更若不辨。但第二院使布八聖。所謂四攝四明王等(云云)。
T76028901.GIF
右依文私圖之。人不可用之。
又云。若像國家帝王身有厄難要作護道場者。其壇應廣一十六肘。或大二十四肘。若緣五星失度·日月頻蝕·彗孛數現·四方異國侵境劫奪百姓·大臣返逆用兵不利·損害國人·疾病流行。皆作大壇。壇內第三院外布烈十二大天。如熾盛光法次第。四院布二十八宿。第五院十貳宮神。外四明王。餘同諸尊法(云云)。
T76028902.GIF
右依文私圖之。第三重尊數。准熾盛光曼荼羅而置之。但彼現圖十六尊也。於軌文者如今。此軌云十二尊。而現圖開五星爲五。加於地天爲十六尊。今合五星爲一。加彼曼荼羅之地天而爲十二尊。是卽彼曼荼羅之中師傳之意也。
已上儀軌中三種曼荼羅畢。
八字三昧經云。爾時世尊告金剛菩薩。善男子。凡欲畫像。先著上好細氎。次須簡擇日月吉宿善曜大白直。次好時刻分吉祥善時。然後畫像。於清淨處掃灑已。牛糞塗地。懸諸幡幢。香花養供。燒龍腦香。其氎須闊八肘長十二肘。於中先畫釋迦牟尼佛。坐七寶蓮花坐。作說法勢。佛右邊畫文殊師利童子像。身佩瓔珞。頸挂[目*內]珠。種種妙眼裝嚴其身。童子色相如欝金色。䠒跪合掌瞻仰如來。作請法勢。次畫觀音像。觀音右邊畫普賢菩薩。次普賢右邊畫虛空藏菩薩。次虛空藏右邊畫無意菩薩。又釋迦牟尼佛左邊畫彌勒菩薩。彌勒左左邊畫月光童子。次月光左邊畫金剛菩薩(已上菩薩兩邊各五位侍佛側)。各處其位坐七寶蓮花上。皆畫本形。乃至手執並依本法。又於釋迦牟尼佛上空中更畫七佛。所謂廣大智其深雷音王如來除一切障如來。第三阿彌陀如來。功德處如來。普香佛。難勝勇雷音行佛。心不動佛。此之七佛皆須次第畫之。其身皆似金色。各如作法像。其畫像上兩邊空處各畫一天仙。頭戴花冠。各手捧花槃。一手散花。現於半身於空中。形貌端正。種種嚴飾其體。其釋迦牟尼佛所坐蓮花出水池內。池中後現二龍王。一名難陀。二名憂波難陀。其二龍王於其池中現出半身。蛇首具有七頭。並皆白色。種種雜寶莊嚴其身。左邊難陀龍王。右手以手託佛花莖瞻仰如來。以左手竪其五指以大母指指於額上作歸依勢。右邊龍王一如左邊。其文殊師利童子下。畫野曼德迦瞋怒王。仰觀文殊師利童子。作悚懼曲窮受教勢。於彌勒菩薩下。畫持法人。勿失本相。手執香爐。䠒跪而坐。瞻視世尊。如聽法勢。畫像四邊散畫龍王。次畫蓮花及諸妙花。諸花等下。畫梵天·摩醯首羅天·四天王天等。次畫四箇阿修羅王。次畫四箇執鬼神曜王(已上左邊侍從也)。右邊畫那羅延天王·帝釋。依本相貌畫其身形。皆須手執器仗。不得著錯。次畫九箇執神。出半身合掌向佛觀如來像。說此畫法已(云云)。又云。爾時世尊復告金剛菩薩言。此八字大威德陀羅尼法中。有祕密最勝不可思議壇印軌則。於諸法中最廣殊勝○爾時金剛菩薩白佛言。世尊。向者所說。於此法中有祕密壇法。其事云何○爾時世尊告金剛言。善哉善男子善女人等發信敬心作壇法者。先須揀擇清淨殊勝上地。當時地已。皆須深堀除去瓦礫塼石荆棘毛髮灰糠糞等穢。除去不淨物已。取好淨土堅築令平。量取其地東西南北正取八肘或四肘。取於香水塗塗其地上。使令明淨。然後取其牛糞。以香水和復塗面使令三遍。然後復取稠香水以灑壇地。卽取白繩量取八肘。東西南北以等度。其地以粉點定。長短分布壇院。以作三重。四面開門。定位界勿使闊狹不等。方始五色粉下於界位凡位。畫壇之法及以器仗印契。皆從東面起首。先畫五頂印。次畫優鉢羅花。次畫牙印。次畫文殊童子面印。次畫契印(已上五印壇內東西畫之)。次畫蓮花印。次畫憂鉢羅花印。次畫幢印。次畫傘蓋。次畫烏頭門。次畫請車輅印。次畫孔雀印。次畫白象。次畫馬。次畫犎牛。次畫水牛。次畫羖羊。次畫白羊。次畫人。次畫童子(已上印契。皆須門外次第分明畫之)。如是三種壇。壇外院更畫藥叉將。梵名摩尼跋羅。東方。次畫藥叉將。梵名布拏跋陀羅。南方。次畫藥叉將。梵名毘盧波叉。西方。次畫藥叉將。梵名毘沙門。北方。如上四將各住本方。掌壇四面領諸鬼神護其方界。次畫日月。次畫七星。次畫二十八宿。次畫訶利底母神鬼子母。是如上所說。壇外所書形像器仗印契等。悉皆如法事之。勿使雜亂差錯。皆用色彩畫法。如是今已釋訖。修行之人。依此軌儀進功修業。必獲稱心。無虛謬耳(云云)。
以上八字經中二種曼荼羅畢。合軌三種而成五種。隨其樂欲可圖繪耳。
一頭上八佛事。
私云。師曰桂師說表三身五智也(云云)。私案可有多意。或八法身。或八佛頂。或准觀音而思之是釋迦歟。如彼觀音頂戴彌陀。文殊亦同戴本師釋迦歟。或彌陀歟。所以者何。義釋云髻現無量壽者明此行極果(云云)。文殊依胎者蓮花部。依金者彌陀四親近一也。又蓮花部也。彼行極果因。是可彌陀之故也。
私云。軌云首髻八智尊(云云)。五字軌云五方如來皆在於頂五髻之上(云云)。
一成就數遍。
軌云。大教阿闍梨。深行巧惠者。欲求大悉地。應須頻護摩。每滿三落叉。一度火供養○三俱胝數滿。常得見文殊。心通解脫門。智慧不可側。世出世間願。所求皆滿足(云云)。
私云。非是文殊一法成就遍數。諸尊亦爾知之耳。
一功能。
八字三昧經云。爾時金剛密迹菩薩○而白佛言。世尊。往昔爲我說如是言。我法滅後於瞻部州惡世之時。文殊師利廣利益無量衆生當作佛事。唯願世尊爲我演說○爾時世尊○言我滅度後。於此瞻部州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間有山號爲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爲諸衆生於中說法○文殊師利有陀羅尼最極祕密心呪幷畫像壇印等法。於後來世佛法滅時。惡法增長諸災興盛○惡鬼下降變爲女人。與諸衆生作種種病○縱有諸醫不能救療。如是世時一日之時有三十毘末羅數。是故金剛蜜迹主我今令汝轉與此陀羅尼法。令使衆生展轉受持○廣爲流布此陀羅尼勿令斷絕(云云)。
又云。領萬諸菩薩。居於五頂五山。放億衆光明。人天咸悉覩。罪垢皆消滅(云云)。
又云。此陀羅尼能大利益。怜愍一切有情。如佛見在處世無異。此是文殊師利菩薩身。廣欲利益諸衆生故。自變其身爲八字呪神像。能滿一切有情意樂等事。若人能暫聞憶念此陀羅尼者。卽能滅四重五逆等罪。何況常念誦者○(云云)。又云。此經亦名文殊童子變身八字呪經(云云)。
軌云。復告金剛密迹主。此陀羅尼。若有善男子女人。不能辨作承事供養法者。復緣在家迫迮作種種生業。但能憶持不忘依時念誦。隨分不闕供養。少分隨自力辨亦得成就。除不至心不正信心不發大乘菩提心○(云云)。
又云。爾時如來復告金剛蜜迹主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念誦此陀羅尼一遍。卽得自護。兩遍能護同伴。若誦三遍卽大護住處十地菩薩不能逾勝。何況諸小類衆生。若誦四遍卽得擁護妻息。若誦五遍卽能擁護一切眷屬。若誦六遍卽能擁護一切城邑村坊聚落等。若誦七遍卽能擁護一切衆生說也。又云。若每日晨朝以水一掬加持七遍。飮在身中。所有正報悉當消滅。何況無災厄者。及諸三業亦得消蕩。壽命長遠(云云)(經云。所有惡業悉得消滅云云)。
又云。若加持飮食七遍食者。毒亦不能爲害(云云)。
又云。若入陣時。當以牛黃書此眞言帶於身上。一切刀杖弓箭鉾斧不能傷害。若入陣時。應畫文殊師利童子像及眞言。於像馬上置。軍前先引。諸軍賊等不能爲害。自然退散(云云)。
經云。復有殊勝法。能伏他兵刀。更畫文殊像。五髻童子身。騎乘孔雀。安置於幢頭。或遣人手執。使令軍前行。諸賊遙望見自然皆退散。或取金銀等造作童子形○置於幢幡上。將入戰陣中。三軍悉蒙建。第甲器仗等。威光炎熾盛。諸賊惡愚等。應時尋退散。或迷失本心○(云云)。又云。若有國王王子妃后公主及諸宰輔幷凡庶類等。能書寫此呪安於宅中。其家卽得大富貴○兒女聰明○相貌端嚴○人所愛樂○象馬畜類息盛成群。奴婢寶貨受用無盡。宅中災禍自然消滅。善神護宅人福強盛。鬼神無嬈。設有鬼神皆是有福之鬼。皆護其人。不求人短(云云)。
又云。所有俱胝劫。四重五逆罪。極苦諸惡業。觀數童子像。報障皆當滅(云云)。
又云。誦此陀羅尼。能畫文殊像。彼人獲果報。其福不可說。十方恒河沙。尚有知其教。畫像福德力。無能知其邊。
又云。一切諸天人。持於本部呪。不獲悉地願。瞻仰童子像。齎持一花菓。或以一塗香。捧持遏伽水。胡跪而供養。至心恭敬禮。期求心中願。悉獲無有疑。稱心依本願(云云)。
又云。三部聖者法。具含八字中。菩薩及金剛。諸天呪祕藏。皆屬八字攝。過去一切佛。現在及未來。一切諸菩薩。修行此法門。悉證菩提果。又云。爾時世尊告金剛菩薩言。我滅度後法欲滅時。受持此法○當知此人現世獲十種果報○一者國中無有他兵怨賊侵境相嬈。二者不爲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諸惡變怪而起災患。三者國中無有惡鬼神等行諸疫疾。善神衞國萬民安樂。四者國中無諸風火霜雹靂等難。五者國土一切人民不爲怨家而得其便。六者國中一切人等不爲諸魔所逼。七有國中人民無諸橫死者著身。八者不値惡王行諸虐苦。無非時風暴損苗稼。五穀熟成。甘菓豐足。九者善神入境。及時降雨非時不雨。名花藥木悉皆茂盛。天人仙類時時下現。無有旱澇不調之名。十者國中人民不爲虎狼走獸諸惡雜毒之所損害。金剛菩薩。善男子。此八字陀羅尼祕密藏門所在之處。有人迴心一念恭敬供養者。獲前十種果報。何況有人正意發心受持念誦。勤苦不退。日夜坐禪。觀此文殊師利童子形像。供養無虧。不闕時時行道。稱念其名。不爲現身滿其願者。無有是處(云云)。
又云。
一切諸世尊 有佛國土處 大乘所流演。
皆是文殊力 十方國土中 菩薩及聲聞。
得登地位者 皆是文殊力 九十五種輩。
修仙苦行業 得生非想者 皆是文殊力。
生餘諸天香 受持五欲樂 受命得長存。
皆是文殊力 諸修羅王等 遊行周四海。
威力勇難當 皆是文殊力 天帝共修羅。
於其天海上 鬪戰無恐怖 皆是文殊力。
諸龍無怖難 不懼金鳥食 解脫遷死憂。
皆是文殊力 諸小薄福龍 不被熱沙腦。
身體得清涼 皆是文殊力 大盛金翅鳥。
能噉諸珍寶 入復悉消化 皆是文殊力。
梵王大自在 下至四天王 救護諸人民。
皆是文殊力 功德大天人 能滿貧窮者。
衣服雜七寶 皆是文殊力。
一念誦中間不可餘語事。
軌云。若遍數未終。不得中間輒若人語使者。間斷卽法失驗。未作法時先當明告。若自作念誦。亦勿間斷(云云)。
問。若可要語者有對治觀耶。答。未作法時先當明告(文)有何要語哉。但尚有可語事者。可勘一字軌矣。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大日如來眞言。一字金輪〃〃。佛眼部母〃〃。本尊〃〃。息災護摩〃〃。護事本尊〃〃。八大文殊眞言(各各反)。三部諸尊〃〃。火天曜宿〃〃。
奉供。大壇供。護摩供。蠟燭供。銀錢幣帛(已上二供有無隨時)。諸神。
右謹依。仰旨(云云)。
御祈所。
奉念。大日。白衣。馬頭。本尊。八大文殊。不空羂索。諸天奉供。閼伽供。飮食供。神供。
右(云云)。
(本云)康正元年九月十四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云)承應二(癸巳)年二月十五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筆者法光院善祐(六十六歲)。
舜興。
元祿十六癸未夏五書之。
兜率鷄頭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三十九。
文殊下。第三十九。
陀羅尼集經第六(諸大菩薩法會印呪)。
文殊師利菩薩法印呪第三。
反鉤二無名指右押左在於掌中合腕。二小指二中指直竪頭相拄。二頭指曲各捻中指背上節上。頭指來去。呪曰。
唵(一)婆鷄陀那(去音)麽(二)莎訶(三)(又本無莎訶)。
此文殊師利印六字呪功能。我今欲說。若有持此呪欲成就者。或食乳。或乳糜。或食菜。或食菓子。食乳應食。此食日別三時。香湯洗浴。謂入五更以後爲初時。日中以後是第二時。黃昏以後至初夜爲第三時。於此三時各一度洗浴。時別各著一具淨衣。是故亦須三具淨衣。誦呪令滿六十萬遍。此爲最初承事供養文殊師利。又若欲授持成就驗者。先須畫作文殊師利像。法取好白縶勿令有毛髮。亦不得割斷纑縷。其形色中不得用膠。應以香汁和畫。其文殊師利之像。蓮花坐上結跏趺坐。其右手畫作說法手。左手正當胸上御著。畫其像身作童子形。身金色白色天衣遮臍以下。餘身皆露首戴天冠。身佩纓絡。臂印釧等衆事莊嚴。其左廂畫觀世音像。其身白銀色。纓絡天衣莊嚴身分。極令花飾蓮花坐上結跏趺坐。左手執白拂。其右廂畫普賢菩薩像。其身金色纓絡衣服莊嚴身分。極令花飾蓮花坐上結跏趺坐。右手執白拂。正當文殊師利之上於虛空中。兩邊各作蘇陀會天。手執花鬘。在空雲內唯現半身。手垂花鬘。於文殊師利像下右邊畫作。受持呪者右膝著地。手執香鑪。其文殊師利等下遍畫作池水。其菩薩像兩邊各畫作山峯形。其畫師自從座起首欲畫之時。日日與授八關齊戒。香湯洗浴。著新淨衣。然後畫作。乃至畫畢當覓有佛舍利塔處。卽安文殊師利像。在塔西面像面向西。若無大塔應以小塔。安置文殊師利像後以面向西。設種種香花種種飮食及菓子等三時供養。其道場內然於蘇燈。作其道場。要須預覓寂靜之處。呪師唯令一人供給。若正在道場誦呪之時。所須香花飮食等彈指而索不得出言。布置種種諸供具已取沈水香。截長二指一千八段。點都嚧瑟迦(二合)。油(唐云蘇合香是)燒於無煙佉陀羅炭。若無以紫薑木替取前沈香點前油中呪一遍已投火中燒。如是乃至盡千八段。一夜將曉明相出時。行者卽見文殊師利。所求願皆悉滿足。除婬欲事以外所求悉皆不違行者所願。
又法當於像前取栴檀香。截長二指一千八段。還依前法呪火中燒盡夜供養。是時文殊師利卽自現身當爲說法。所有身患皆除愈。得菩薩地而得自在。又法當於像前以瞿摩夷塗地。散衆名花燒種種香。行者於塗地場內一邊坐。誦呪滿足一百八遍。如是乃至經於一月得大聰明。悉能記持一切經論。又法日日隨心常誦莫忘。定受業報亦令消滅。又法若日別能誦滿一百八遍。臨命終時決定得見文殊師利。隨心所願皆得受生。文殊師利。爲欲利益諸衆生故。諸功能中略說少分。
復次是法印呪。若有人患惡瘡惡病。取龍腦香沈香甘松香多伽羅香。若練樹皮。是五種物檮爲末。以牛膽和而作團已。然後蔭乾。欲用之時日中曝乾。仍以淨布覆其藥上。勿令見日。當似前印印其藥上。亦似前呪呪藥。滿足一百八遍。更作小丸如彈丸大。於大盤中盛水和竟用塗瘡上二十一遍。塗之卽差。若腹中有病。取濤粳米水和前藥服二十一度。其病卽差(云云)。
私云。師傳云。文殊六字呪出集經(云云)。右印呪是也。又有別本名文殊師利菩薩六字呪功能法經(云云)。其文云。出集經說大略同本歟。若欲持誦此六字呪勸請供養結界辟除可依悉地蓮部行法歟。觀曼荼羅可用經說耳。以觀音普賢爲左右脇士。相似胎〃〃。文殊院但中尊印相與彼異也。
師傳云。集經印似內縛五古印。而二火直立合。二風圓屈付火初節。以下卽是青蓮花形耳。而經云頭指來去(云云)。師曰。爲根本印時不來去。唯付火背耳。凡一切印爲勸請召之。爲根本印不召之。但爲根本時猶召之印。如火天印也。謂其火天印以風指付火指動之也。謂以風扇火令發火也。非召請耳。
已上六字法了。
曼殊室利菩薩呪藏中一字呪王經(大周長安三年歲次癸卯十月己未朔四日壬戍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幷綴文正字)。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淨居天上。於天衆中跏趺正念普觀大衆。而告之曰。汝諸天子當至心聽。曼殊室利童子微妙之行。所謂壇場神呪作法。所須療病護身第一祕密最上呪心。一切如來所共宣說咸皆稱歎。汝諸大衆咸皆一心聽此不可思議具大威力最上神呪。卽說呪曰。
唵吒洛呬腅(此有四字總成一字是故梵漢二體俱存)。
私云。以下廣演眞言功用。具如下抄。
大方廣菩薩藏經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寶思惟)。長安三年正月二十三日。北天竺國三藏阿儞眞那(宣譯梵本)婆羅門大首領臣李無諂譯語。翻經僧尸利秣多證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淨居天寶莊嚴道場中。與大菩薩及淨居諸天衆俱。爾時世尊大慈大悲。於此會中普告一切諸天衆言。汝等善聽。文殊師利童子行輪呪法。卽說呪曰。唵齒臨(臨字離禁反)。
私云。以下廣明呪功力如下抄之。右兩方共不說印(矣)。
就明呪功力先總明呪功力。後別明療病護身。先總明者。寶思惟本云。一切如來所有極祕密心大神呪王。若有誦者我記此人。則爲已持一切諸呪悉皆圓滿一切所作。皆得成就更無過者。汝等應知。此陀羅尼於諸呪中是大呪王有大神力。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者。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常來擁護。或於覺時。或於夢中爲現身相。及諸善事。能令此人生大歡喜。諸善男子。此之呪尚能攝得文殊師利童子。此呪能消一切惡夢。一切惡怨敵。一切五逆四重十惡罪業。一切不祥呪法。亦能成辨一切善事。具大精進。當知是呪。於世出世種種呪中爲最殊勝。是諸佛心能令一切所願皆悉滿足。若以五色縱結呪索繫其頂上擁護其身。亦令諸願皆得圓滿無超過者。諸佛子等此呪能滅一切惡邪魍魎。是一切佛吉祥之法。亦能成就一切一神呪。誦此呪者。能令衆生起大慈心。能令衆生起大悲心。一切障礙皆得消滅。所有諸願皆得圓滿足未作法時卽能成辨如意等事。若發無上菩薩心誦之一遍力守護自身。若誦兩遍力能守護同伴。若誦三遍力能守護一宅中人。若誦四遍力能守護一城人(義淨本云能護一村)。若誦五遍力能守護一國中人(義淨本云能護一城)。若誦六遍力能守護一天下人(義淨本云。若誦百遍能護一國)。若誦七遍力能守護四天下人(義淨本云。若誦千遍能護四天下)。若以清旦誦一遍呪水洗面。能令見者歡喜。呪香熏衣亦令見者歡喜(云云)。又云。諸善男子此呪假令一切衆生。或於一劫或無量劫。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專心念誦假令七寶象馬滿閻浮提。猶是世間滅壞之法。此陀羅尼能令衆生。現世當來常護安穩。與諸如來大菩薩衆常爲眷屬。若爲自身。若爲他人所願皆得。是故慇懃生難遇想。義淨本云。縱不作法入壇等。直爾持手觸彼時卽便隨意(云云)。
次別明療病護身。隨時利益之中有十一法。
治頭法第一。
若患頭病。以烏翅呪之七遍。拂病人頭。患卽除愈(義淨本同)。
治眼病法第二。
義淨本云。若患眼時。取先陀婆監研之爲秣。呪七遍已小置其病便止。
治耳病法第三。
義本云。若患耳者。取象馬糞聚上地薗等。巨勝油先陀婆監各取少許。呪之七遍一處便碎絞取汁。煙之淋耳孔中其病便止(已上二法寶本無之)。
治齒病法第四。
若患齒病。呪齒木嚼之。揩齒所痛卽差(義本同)。
治霍亂法第五。
義本云。若患宿食不消腹中結痛上變下瀉。霍亂畏死者可取烏鹽。或先陀婆鹽。或諸鹽類。呪之七遍研煙水令服便差。或復苦痢不能斷者。取橘柚根及檳榔根磨擣。呪之七遍和服之卽差(寶本無之)。
治射箭鏃入骨不出法第六。
諸善男子爲箭爲中鏃入筋骨拔之不出。以十年蘇(義本云陳蘇)三兩一百八遍安瘡中。及食之箭鏃卽出。
治諸鬼病法第七。
若患瘧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或常患者。以純乳煮粥著好蘇一兩。呪之一百八遍與病人服之卽得除愈。若有一切衆生爲飛頭鬼所執。以手自摩其面。誦呪一百八遍作可畏相貌。便以左手作本生印。以大母指屈在掌中。用後四指壓大母指上。急把拳卽自怒目。陰誦此呪。而著病者所患卽除。
若人患一切鬼病。以呪呪右手一百八遍。燒安息香熏之。左手作本生印。右手摩病人頭患卽除愈。
除怨敵及惡夢等法第八。
若有怨敵及諸惡夢。種種怖畏身心不安。以七色綖結呪索作蓮花形。或作輪形。或作金剛杵形。呪之一百八遍。燒安息香熏之。於七日中繫自身頂上。一切怨敵恚皆消散。或以牛黃研爲墨。於淨紙上及白練上畫其所怖者形。於四邊作齒臨字圍之。或作蓮花或作輪形或作卍字螺魚金剛鉤寶瓶等圍之。呪七遍所怖卽除。
除師子虎狼等難法第九。
諸善男子若欲經過師子虎狼毒蛇怨賊一切險難之處。當須淨其身心。不得近諸女人及喫五辛一切酒肉。於諸衆生起大悲想。至心誦之四十九遍。而諸怨惡自然退散。
求子法第十。
若婦人五年十年乃至二十三十年。不生男女者。或自有病。或男子有病。或鬼魅所著種種病等。或爲藥所中。當以十年已上。蘇五兩孔雀尾一兩。內於蘇中呪之二十一遍。煎之擣爲粖。以石蜜一兩大呵梨勒三顆去核取皮。相和呪之一百八遍。當以清旦空腹盡服。於七日中卽有男女。
義淨本云。若是石女無產法。欲求男女者應取何說。健陀根以蘇熟擣之。令研和黃牛乳。呪二十五遍待彼女人。身淨之時令飮其藥。妻莫犯他男。夫犯他女。未久之間卽便有娠(此石女妊娠文。無寶本也)。
或復女人斷諸無子經三五年。或復多年。或被他禁呪。或由厭禱。或因諸病。或他所惱。或遭毒藥。遇此惡緣遂無子息者。應取少許孔雀尾安陳蘇中煎之數沸令相得投少石蜜量如來許。呪二十七遍服之令盡。於後七日中日日常以石蜜和乳。每呪七遍飮之女身清淨。諸病差卽便有娠。
治女人月水法第十一。
義本云。若有女人月水不息。應以阿藍部根。或以藍根一握擣之乳熟煎。呪百八遍服之卽差(此文寶本無之)。
右十一法私分篇章抄兩本文。欲持誦此一字呪者行法首尾可依悉地歟。兩法雖說呪不明其印相。但寶本治鬼病法之中只云作本生印不說其印相。未知何契可尋之(矣)。但金輪呪王經云本生印。
一字梵本(第四左手大指捻無名指第三節作拳。誦後呪了曰。南謨枳利俱利休留刄莎訶。私云。此印同異難知。唯依同名抄寫之)。
T76029501.GIF
唵叱洛泗焰。
裏書云。文殊一字勘文。然大和尚。唵T76029502.GIF叱洛呬焰此一字眞言梵字。或人作T76029503.GIF或人T76029504.GIF此二樣是合叱洛欠三字非叱洛呬焰字。欠與呬焰字異音別。又其T76029505.GIF形洛字梵音用?字梵字故亦非也。今據梵漢二體正作T76029506.GIF叱洛呬焰(四字總成一字)。其四梵字●音車。帶三昧聲故綠車聲故成叱音。●音邏。緣車聲故成洛音。●音訶緣三昧故成呬音。●音野。其省作●。T76029507.GIF名大空點。以大空點置野字上故成焰音。此大空點名摩多。點非字體故非四字內。
師傳云。文殊一字印用鉤印。又說文殊院印(云云)。
已上一字法了。
一文殊七字呪。
師傳云。唵嚩羅娜嚩曰囉曇(有古摩軌中)。
已上師傳。
私問。右呪雖出古摩軌。亦云。?口明未云文殊眞言如何答。見烏軌可知之。
問。因論生論有何故。以文殊呪用聖衆?口明耶。答。
一同三字呪。
師傳云。大威德儀軌中三字眞言也(云云)(唐院本云云)。
已上。
一髻文殊師利童子陀羅尼念誦儀軌一卷。
此經上元元年九月十八日。婆羅門嚩曰羅(二合)麌拏庚灑(二合)。唐云金剛福壽。於泰州開元寺軌寺主院譯。後至貞元十七年三月翻經沙門再遇梵本於硤內忠州薛使君宅。見天竺僧對勘定入藏。
曩謨(引)曼祚室哩(二合)曳(平聲一)矩摩(鼻引)羅部(引)跢野(二)怛儞也(二合)他(去聲三)唵室哩(二合)伽(去引)攞陛(四)摩護伽(去聲)攞陛(五)阿(上)攞摩(鼻)伽攞陛(六)娑麽三(去)滿多伽(去引)攞陛娑嚩(二合)賀。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於大衆中說此陀羅尼已。十方一切如來。諸天龍八部。一切衆咸共讃言。善哉善哉(云云)。
一起首時分。
文云。應取白月八日起首念誦。
一向方。
文云。行者面東對像(云云)。
一行法。
文不委說。只出結界眞言。可見之。可依悉地歟。根本印又不說之。
師傳云。諸文殊之法無印。總用釼印(云云)。心眞言曰。
唵(引)娑摩那始哩(二合)吽娑嚩(二合)賀。
隨心眞言。
唵(引)阿捨摩?吽娑嚩(二合)賀。
一形像。
文云。行者應先擇願宿曜吉祥之日。畫人受持八戒潔淨。於白緤上或絹素上畫一髻文殊師利菩薩童子形。金色半跏坐千葉白蓮花上。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如意摩尼寶珠。右手拍掌向外垂下五指作滿願印。凞怡微咲。種種珠鬘。頭冠瓔珞莊嚴其身。
一壇場。
文云。於淨房塗拭方壇。從內向外三院布位。安置十七尊。具如五字瑜伽法中所說(云云)。
私云。五字瑜伽者何哉。若指金剛智不空本等歟。然者彼中說十三尊(本尊四攝八供)。今云十七如何。
一求成就法。
文云。每日誦前眞言八百遍。或一千遍。便於像前臥一心思念。我文殊取睡於夢中必見。文殊作小童子形。若見此相當知已蒙加被諸願必成。所求皆遂。所說言教人皆信受。
又法於白月八日於文殊師利像前。燃燈食三白食。又以日食及種種白花。燒白檀香供養。誦此眞言八千遍。遍數足已便就像前眠睡。我文殊師利卽爲現其淨妙色身。所願皆得。每日常與一千金錢不應貯積。總持供養三寶及修功德。每日誦八百遍隨分供養。不應間闕。
又法有藥名數沙波多那。亦名薩沙波(此云白芥子)又有藥名摩訶弭多(此云藥。出蜀地)若有大風大雨霖霪久不晴明者。前件二藥共置一處。用身眞言加持此二藥八千遍。擲上虛空中風雨便止。若炎旱無雨取數沙波多那。加持八千遍擲散於有龍水中便卽大雨。又將此加持藥若散置草中。或樹林一切苗稼中。悉無虫類能傷損者。若散或竹林間或粳米及餘五穀田中。便增多取無盡。若散自身上一切鬪諍之處皆得殊勝。若入王宮及大臣諸百官家悉皆得奉命恭敬。若散商人賈客之中貨物並無竊盜。凡是賊徒不能侵奪。若散擲四面一切鬼神夜叉羅刹及諸妖魅不能爲害。若散失火之處火便自滅不能燒物。
又云。已上諸法不可總作。但隨意所樂成就一事(云云)。又云。如上所作諸法。當宜密作。更不得使。一人知聞。唯除同行願同求此事者。親伴一人必不得記向外人。加被之力當時頓失功。須愼密(云云)。
一功能。
文。爾時文殊師利告大衆言。我於過去佛所授得此陀羅尼。每於減劫衆生福盡之處卽宣說。令彼惡世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菩薩道者廣行檀施。弘揚三寶。福利化道一切衆生速令成就一切善事。越度生死大苦海故歡令受持神妙章句(云云)。
又云。若能受持此陀羅尼者。先曾毀犯尸羅。三業虧失悉得清淨。消除一切破戒罪業。永離惡道。常生人天(云云)。
文殊法下。第三十九。
(本云)承應二(癸巳)年二月二十八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舜興。
元祿十六祀五月上弦日書之。
兜率谷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四十。
無名法。
支度。
金剛壽院座主。於南泉房池上御房令奉受給記云。供養法胎藏至念誦處。先大日眞言。次文殊眞言(法住法其印)。護摩時同又用此法住印明。但番僧可令讀加持句明也。根本印明法住印明也。已上。
大原上綱於圓師範所令禀受給說云。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記云。師曰衣中文殊法住印明。名不分明者是文殊令法久住印明也。阿吠陀毘泥者卽令法久住也。又胎藏界加持句眞言又有此句。是卽大日如來令法久住陀羅尼也。卽行法之終發令法久住祈願也。故於彼行法最後誦之。大威德法有此說之。
師曰。爲令法久住祈願文殊法修之。卽持念此文殊令法久住眞言。又大日令法久住明少少誦加。在人意。又若爲惡人破法降若息增歟。隨時意(云云)。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參著丹州池上御房一令法久住法(不令人知之密修也)。
大威德軌云。欲令佛法久住(云云)。以文殊爲本尊修護摩法(如恒)。依胎藏大法修供養法。唱禮如常(文殊三反)。助修之者發願之後誦台藏加持句。陀羅尼(此明中有阿吠娜毘泥之句故也)。阿閣梨念誦幷護摩之時用台藏八印中。文殊法住眞言(阿闍梨者令法久住也)。其根本印明用同文殊法住印明(云云)。餘如先日說也。此是口授法也。
私云。先日說者如上說也。
令法久住(三昧阿闍梨說)。
種子(然和尚云圖或云)。或記云。
三形。梵夾。
尊形。八葉中文殊也。
根本印。法住印也。蓮合二中指開立。
眞言。名文殊師利菩薩法住眞言。
阿(去)吠娜尾泥ソワカ(有歸命)。
阿(此是種子也此一字是行)。吠馱(一謂具一切智也謂已證之智也)。費提(二卽以此所具之惠能惠他人也)。
義釋第十二文也。疏十七同之。
加持句(金合加持五處)。
曩〃〃〃〃薩縛他勝勝怛陵怛陵顒顒達隣達隣娑他波野娑他波野沒馱薩底也縛達摩薩底也縛僧伽薩底也縛吽吽吠娜尾泥ソワカ。
唱禮。
大原云。胎藏唱禮也。但文殊三度(云云)。
念誦。
阿闍梨幷護摩時用文殊法住眞言。助修發願後誦台藏加持句陀羅尼。又阿闍梨大日令法久住明少少可誦加之。在人意耳。
又吠娜尾泥者令法久住也。加持句有此句。法住眞言文殊令法久住也。加持句大日令法久住也(云云)。
護摩。
若爲惡人破法降伏也。若只息增歟。隨時隨意(云云)。
本尊。
問云。可奉懸八葉中文殊歟。答。只是普通文殊□吉(云云)。種子三形等普通有在人意(云云)。又云此是口授法也。仍不令人知之密修之。後加持不可有。
但隱令法久住名。只號文殊法。以大威德用後加持有何事哉。
以大威德軌爲本法(云云)。
疏文觀音有法住言如何。答。若是亂脫歟。大威德軌云。過去十阿僧祇俱胝如來皆於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所。發無上菩提心。說文殊師利眞言教法。欲令佛法久住世間加持國王。護持國界。以十善法化導有情(云云)。
三密抄料簡云。文殊師利法住(私云。文殊是智慧也。智人在世法則住世。案抄記意此當修行)。今謂行名法住。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爲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又一代教法住世多依文殊力也。眞言有釋。如五卷抄。印是青蓮花印也。智論云。陸地生花須曼提爲第一。水中生花青蓮花爲第一(云云)。
今准之云。菩薩萬行中智慧爲第一也(文)。
大教房記云。
自天永三年十月十六日。三昧阿闍梨依攝政殿下仰。爲叡山佛法興隆令修令法久住法。件法番僧必以已入壇者。仍最惟尋二人召爲伴僧。件法台藏八葉中文殊眞言誦。伴僧加持句。眞言唱。人修此法云事不令知。吉吉祕事也。
種子阿字(谷闍梨阿字有大原僧都滿字有)。三形梵夾也。唱禮台藏唱禮。後加持大威德呪以。
右久安二年之比。山上不靜之間。師匠於南山靈室被修此法之時。以前說等所被抄集也。
無名法(私)。
付之開爲三法。一者大日師資共用加〃印明。二者文殊師資共用法〃印明。三者大威德師子共本尊印明(已上二尊明隨事加句更問)。三法同懸胎藏曼陀羅修之。爲不令知本尊也。大悲都別法等隨意用之。大悲壇修之因准軌心(軌者大〃軌也)。初門釋迦他受用身可想也。佛告文殊〃〃現大威德身(用勝根本明)。釋文等三尊印明憐次結誦之。大〃明法應多誦尤可也。伴念誦同明。
問。師傳一法也。依何心開爲三法耶。答。師傳雖一其意三也。
問。其意何。答。卽師說云。文〃令法久住印明大〃如來令法久住陀羅尼(文)。又大〃〃軌有此說(云云)。依此心故開爲三也。
問。准軌心釋迦他受用等心何。答。軌者卽大威德軌也。彼軌卽華嚴經軌等之心。他受用應化斟酌觀之。但是大悲壇心也。都別等法行之不可然耳。更問。
問。師資ト云心何。答。阿闍梨助修也。
請同法等堅祕藏莒底。勿令見人。若契合佛意爲順緣。若相違背爲逆緣。又若有信謗者共益之如名香。賜紫沙門無障縛曰羅記之。
以上師匠私記也。
行林第四十一。
大隨求法。
一支度。
註進。
大隨求法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白檀。麝香。龍腦。酥。蜜。牛黃)。白絹切三尺。白布一端二文(壇敷幷佛供覆料)。大幕一帖。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淨衣(黃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仕。見丁(已上淨衣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近代多分此法但爲產婦修之。仍牛黃等出文。隨事可斟酌耳。
名香(龍腦·麝·檀香以此香湯浴云云。應燒五味香。檀香·颯畢迦·蘇合·沈·石蜜和合而燒之云云)。
欝金(丈夫求子者。應用〃香云云)。
牛黃(女人求子息。當用〃香云云)。
素繪帛樺皮〃葉(或素或繪帛。或用於樺皮或葉或餘物。寫此陀羅尼云云)。
賢瓶五口。佉陀羅木橛四枚。五色縷一修。名香以下。依經意注之。可見本文。
一起首時分。
當於吉宿時布沙宿相應(云云)。
一向方。
引入壇中心面對東方坐(云云)。
一行法。
八家祕錄諸菩薩之中被載此。隨求陀羅尼經等經軌數本可見之。今出一兩本。
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二卷(不空)。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住大金剛須彌盧峯樓閣(云云)。以大梵爲對揚主(云云)。
此經中說九箇眞言。上卷中有四箇眞言。一。陀羅尼(七紙一卷本云。是根本呪有二而九十四句云云)。二。一切如來心眞言(一卷本云一切佛心呪)。三。一切如來心印眞言(一卷本云佛心呪)。四。一切如來金剛被甲眞言(一卷本云灌頂印呪)。下卷中有五箇眞言。一。一切如來灌頂眞言(一卷本云灌頂呪)。二。一切如來結界眞言(一卷本云結界呪)。三。一切如來心中心眞言(一卷本云佛心呪)。四。一切如來隨心眞言(一卷本云心中心呪)。五。隨求大護明王大心陀羅尼(六紙餘一卷本不說此陀羅尼)。
已上九箇眞言不說其印。宗叡僧正傳有隨求八印(云云)。又大師御傳(云云)。
隨求卽得大陀羅尼神呪經。
耆闍崛山說。大梵對揚主。此經中所說八箇之神呪。如上對勘之。
右二經雖說神呪。功能不明。入修軌儀。又只云隨求陀羅尼等。未知何尊神呪。而師傳云。隨求八印者大隨求菩薩八臂所持物標也。此菩薩種子三形等有胎藏教(云云)。仍就台界而示行法大略矣。
大悲大壇(行法如恒。四重一壇)。
唱禮(都壇行法同可用之)。
中臺八葉。佛眼(如常)。
南無曼荼羅主摩訶鉢羅底薩落冒地薩埵婆耶〃〃〃〃〃〃(三反)。
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也。
又樣(別法小法同可用之)。
三身。白衣本尊。馬頭。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也。
尊位。
觀音院第二行第七(台軌列名云大隨求菩薩。經疏中無此尊)。
梵號(如唱禮)。
密號。與願金剛。自在金剛。
種子。●(初)●(普)。
三形。梵函。或五?杵。
尊形。
圖。深黃色。八臂。左第一手持蓮花有金輪光炎。次手持梵筴。次手捧寶幢。次手持索。右第一手持五股金剛杵。次手持鎊鉾。次手持釼。次手持鉞斧鉤。坐蓮花。
讃(蓮華部賛)。
根本印明。
師傳云。大師御說。內縛五?印是也(云云私云貞觀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讃岐守傳安然云云)。
眞言。
唵(引)跋囉跋羅三(去)跋羅三跋羅印捺哩(二合)野尾戌馱?吽(引)吽(引)嚕こ左黎(引)娑嚩(二合引)賀。
私云。是八箇眞言中第八一切如來隨心呪也。大師御說印。宗叡所傳八印之中第一印也。師傳以第一印爲根本印。以第八呪爲根本眞言也。或又以八印中第八印爲根本印。梵篋印是也。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三部諸尊。次諸天總。次成就明。次又部母)。
護摩。
本尊段勸請偈。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本尊大隨求。
菩薩摩訶薩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護摩眞言。
師傳云。●●●●●●●●●。
私云。大陀羅尼繁廣定難念誦歟。然者可用第八呪歟。
後加持呪。
師傳云。可用上根本眞言(云云)。
或都法壇(本尊安中。移大日而安寶幢側云云)。
或蓮花部別壇(如先云。但以本尊安中。移部主安勢至側云云)。
或本尊爲內院。眷屬爲第二。八部第三院(云云)。
已上行法略示大綱隨樂用之。
若依蘇悉地者。用十八道作法如常。今爲自行記悉地略法矣。
先加持淨衣。
文云。以眞言手印灑淨門外所換之衣。其手印相以右手作拳。取水持誦用灑淨衣。眞言曰。唵微莾羅莎嚩訶。
海說云。右拳風以下四指屈勿著掌。但空風如拳時勿離。作了以印入水。三誦灑淨(云云)。
次著衣。
文云。以眞言持誦其衣而著。眞言。
唵鉢哩嚩囉多嚩曰哩尼?(著衣眞言無手印)。
海說。此文無印。但印圖中用普印。又樣。二手各作拳。取衣三誦著之(云云)。
次三蜜護身等(如常)。次本尊護身(已上。室中作法私云。結誦本尊印明而可印身五處)。次持珠入堂(其往詣之間。可想步步蓮花承足。到堂戶了。唱吽三度。每度彈指)。
次就置香水處作灑淨印。
文云。佛部飮水灑淨手印。仰舒右手。屈無名指中節向內勿著掌。眞言曰(私云。三記云若用散杖)。
唵(一)摩訶入嚩囉?(二)。
海說云。印如文。以印入水三誦飮之了洒頂(云云)。
私云。文中有三部飮水灑淨印。今暫出佛部。
次入室眞言。
文云。入室之時。口誦眞言而入足。眞言曰。
唵入嚩哩多路者曩?泮吒(誦七遍。是入室眞言通三部用)。
海說云。文不說印。師云。如外縛二空端相柱。仰印安臍下。是佛部。仰右掌安左掌上。二空相柱安臍。是金剛部(云云)。
五大院私疑無蓮印(云云)。座主說用金剛合掌(云云)。
三記云。左拳押腰右拳置胸。應觀念三部諸尊滿塞道場。空中如影不妨。卽誦眞言超薰香而入(云云)。
次到佛前結金剛合掌。五輪著地。禮拜三部諸尊及本尊三度。而長跪誦懺悔偈幷淨三業眞言(如常)。
次塗香塗手(念塗頭面身手足云云)。次加持香水(用軍荼利印眞言)。次灑淨。
右手取散杖。磨迴香水之間。誦覽字眞言幷鑁字眞言。觀念香水中覽字智火燒淨一切穢惡不淨。又有鑁字大悲水洗除。卽誦軍荼利眞言。始自東北角順灑東南西北。壇上供物及自身伴侶等(如常)。
次加持供物。
以杵左右順逆加持二一反(辨事眞言)。
次遣除身中毘那夜迦難印眞言。
文云。以兩手大指屈入掌中。各各作拳。舒二頭指左右相叉入虎口中。以印從頂向下至足而略去。唵闇沒嘌帝賀那〃〃?泮吒。
海說云。印如文。但三略去(云云)。
師說云。以印從頂上徐徐從前下至臍前卽抽二食指。如是三度。師口此印當靈氣病者。抽如有驗(云云)。
次辟除諸障印眞言。
文云。以左手大指屈入掌中。以中指無名指而押大指。屈其頭指著中指中節側。亦屈小指著無名指中節側。卽舒怒臂。頭上右轉三遍。及觸身五處。右手大指押小指甲。餘三指直竪作拔折羅形。叉其腰側立法如前。是辟除印。那謨縛曰羅也?賀曩度曩莾他尾特夢娑瑜瑳羅也吽泮吒。
私云。師說云。左手作忿怒拳。於頭上左三轉。次右三轉。拳面向左也(云云)。
次拍掌辟除。
文云。以右手打左手掌。如是三遍。眞言。
唵嚩曰羅多羅?泮吒(三反)。
次彈指辟除。
文云。以右手彈指三遍。眞言曰。
唵枳哩枳羅羅嚩咾捺囉?泮吒。
私云。已上二印明。只共名辟除印明。文云云何名爲辟除。謂於道場花香等。衣及座等。諸物所有諸難擯逐令去名辟除也。卽得清淨(云云)。
次去垢。
文云。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上。餘三指微開直竪叉腰。三指向前。左手亦作。用此印。〃諸物令除穢惡。名去垢手印。吉里吉里忿怒聲(云云)。眞言曰。
唵枳哩〃〃縛曰羅?泮吒(誦七返)。
次清淨。
文云。以部心眞言作拳。取水持誦七遍。用灑諸物便成清淨。初佛部心眞言曰。唵爾曩爾迦(輕呼)。
次蓮花部心眞言曰。唵阿路力迦(輕呼)。
次金剛部心眞言曰。唵嚩曰羅特勒迦。
海說云。右手中指少屈勿著掌。以水入掌洒諸物。一印三明(云云)。
三記云。右手作掬。大指橫安掌中。誦軍荼利眞言幷部心眞言。時時頭指等四指觸大指舒開之。逆順壇上供物等(云云)。
次光澤。
文云。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上。餘三指微開直竪。舒其膊還以右手亦作此印。承左手肘下。以左手印〃觸諸物。卽成光澤。此通三部用。
唵(一)帝誓帝惹徒尾寧(二)徒提娑馱也(三)?泮吒(四三反)。
唵(一)儞[卑*也]儞[卑*也]儞跛也(二)摩訶室哩曳(三)莎訶(四三反)。
唵(一)入縛羅也(二)滿度哩(三)莎縛訶(四三反)。
厶云。師傳云。護摩時此次用二印(云云)。
次取香爐啓白(是最初事也)。次神分(長時以神分爲事初但初夜先令法久住云云)。次供養文。次唱禮(如胎行法之別壇中記)。次驚覺(如常)。次九方便(印眞言如常)。次發願五大願等(獨身自行此不必用發願五大願供養法終發五大願入念誦耳)。
次四無量心觀(定印)。
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本來寂靜眞如藏。而因妄想分別沈溺生死苦海。無量煩惱曾無菩提心。願以我所修三密力。令一切衆生等同普賢菩薩堅固菩提心。如此觀了卽誦慈無量心眞言曰。
唵摩賀(引)昧(引)怛羅夜(二合引)娑頗(二合)羅。
悲無量心觀。
一切有情已雖發菩提心。未知身中有無量福德莊嚴藏。違背一眞如理。輪迴六道四生。常貧窮困苦。願因我所修三密力。令一切衆生等同虛空藏菩薩圓滿廣大富德莊嚴。如此願了誦悲無量心眞言曰。
唵摩賀(引)迦嚕拏(上)夜(引)娑頗(二合)羅。
喜無量心觀。
一切有情已雖發心具德。而未具如來智慧。自性清淨不染客塵。猶如蓮花在泥不染。願以我所修三密力。令一切衆生等同觀自在菩薩。圓滿廣大智慧莊嚴。如此念了。誦喜無量心眞言曰。
唵床(詩聿反)馱鉢羅(二合)謨(引)娜娑頗(二合)羅。
捨無量心觀。
一切有情已雖發菩提心具富德智慧。而未被如來精進甲冑。本性理清淨。離我我所及能取所取。誰能度者。誰所度人。平等修菩薩摩訶薩廣大行願。住在凡夫地也。願以我所修三密力。令一切衆生等同虛空庫菩薩被大精進智慧甲冑。淨佛國土。成就衆生。發如此願了。誦捨無量心眞言曰。
唵摩護(引)閉乞灑(二合引)娑頗(二合)羅。
次金剛輪印眞言(云云)。
已上慈等觀金剛輪印明用不可有心。
次三部三摩耶(如常)。
師傳云。悉地佛蓮金三印於加持供之前用之。是說〃也。故彼藥師記云。發願之次護身印明(云云)。今謂件三部印明用處在心。若加持供前用。發願之後不可用之(云云)。
私云。今依師傳之中後說於此處用之。三記加持供之前幷發願等後兩所用之。
次護身印眞言。
文云。以二小指相叉入掌中。二無名指雙押二小指叉。上竪二中指。頭側相跓。二頭指微屈在中指上節側。相去一大麥許。直竪二大指在中指側。印觸五處卽成護身。
唵嚩曰羅祇寧鉢羅儞鉢多也莎嚩訶。
次大護身印眞言。
文云。其手印相。卽前護身印明。唵入嚩囉曩也?泮吒。
次被甲印眞言。
文云。散舒兩手十指。此是被甲印(云云)。從頂摩觸下至於足(云云)。
唵度比〃〃迦也度比鉢囉入嚩里寧莎訶(七遍)。
海說云。如文散舒者。二手各散舒諸指。若坐作法不得至足下者。想至膝上乃至足下。如是三度。更於心前一度迴轉。印如舞。謂十指向內一度轉之。
角說云。先作金剛掌安頂上。散舒二手徐徐而下仰掌安左右膝上。次迴轉被甲者二手作拳。申二頭指。處處迴轉。如金剛界中唵砧被甲。三記云。二手金剛合掌。掌中指去拳頂上各方引下(云云)。
次結髮印眞言(通三部用云云)。
文云。右手作拳直舒大指。印於頂上。此是結髮印通三部用之。
唵蘇悉地羯哩莎嚩訶(通三部用之)。
朱云。師曰。以右拳堅大指端倒置十字。通三部用之。
私云。文中此外更有三部結髮眞言。而無三部各別手印。又上文中出結髮明。同於今明。但其印相異於今印。復有三部結髮眞言。異於下文。上文中結髮印云。右手作拳。直舒大指。以頭指押大指上。令使圓曲作此手印。持誦眞言三遍。已置於頂上。卽成結髮印(云云)。此外不說結髮印相。而對記中以此契印爲佛印。更加蓮金二部髮印。
海說云。佛部結髮印如文。但以印安頂上。開散中指以下三指。執之三度。如執髮勢。作了卽中指作拳。從右頭邊漸下至心。二手至頂共散。左拳仰安心前。蓮花部結髮印。右拳但風端木著空也。用印如前。左亦同前。金剛部結髮印。右拳安頂髮執勢。儀式如前。左亦同。以上三部印。只一說如此。又云三部結髮印如文。但以印安頂佛部也。安右頂卽蓮花部也。安左頂卽金剛部也(云云)。
私云。對記諸說大略同海說(矣)。
次地結印眞言(如常)。
師傳云。地結印有二說。一隨意大小若干地程結思以印大指著地右掣繞之。猶如牆印繞之勢也。一以大指打掣上亦打地於一處三度打之也。謂於一處打橛。隨意大小其程地堅固成也。如世人緩物打轄其物分卽堅成也(云云)。
次方隅結印眞言(如常)。次內五輪觀。次外五輪觀(已上二觀具如台藏。內外五輪非在蘇悉地軌私記有之。彼軌悉地行法也)。
次道場觀。
先大海印。
二手內叉仰大指端合令可八指端各動右迴置壇中。眞言曰。唵毘莽嚕那地吽(三遍)。
私云。師傳云。壇中者非所造拔等壇。是卽金輪壇也。如云阿字金輪壇也(云云)。
次寶山印。
二手金剛內縛深相叉。頭指已下出中節八峯也(觀想大海中有寶山)。當心誦眞言曰。唵阿者羅?(三反)。
次寶師子座印。
二手合掌中間六指開中節微屈之。二大指並竪微屈之。二小指亦爾。想八師子座(觀想寶山上有寶師子座)。
當心眞言曰。唵阿者羅微隷莎訶(三反)。
次寶蓮花印。
作開敷蓮花印。十指微屈之(觀想師子座上有寶蓮花)。眞言曰。唵迦莽羅莎訶(三反)。
次寶樓閣印。
辨諸事印。卽金剛合掌也(觀想寶蓮上大寶樓閣。寶柱皆行列。遍有諸幢蓋珠鬘等。交絡垂懸妙寶衣。周匝香花雲及以衆寶雲普雨雜花。等繽紛以嚴地。階韻有愛聲而奏諸音樂宮中。想淨妙賢瓶與閼伽寶樹王開敷照以摩尼燈云云)。眞言曰。
唵曩莽薩羅嚩怛他蘖多南薩囉嚩他欠烏跢蘖帝娑破羅呬莽闇伽加曩釼莎訶(七反)。
甬說云。寶樓閣印。但觀行無印。師口樓閣印前海印耳(云云)。
謂別時說云。金剛合掌稍屈手背。是慈覺說(云云)。
私云。從大海印至樓閣印名四玄五印。是大祕密也。文中唯說眞言不出印相。別時更隨師可受之。若未受此等印人者。只作大海等觀了。結金剛合掌而誦五箇眞言加被。前所想者一一成就矣。
次三力偈(如常普印)。次普通供養(如常)。
次本尊觀。
結本尊印誦眞言(五古印)。當心觀想。前所加持寶樓閣內有七寶蓮花臺。臺上有●字。字變成梵凾。凾變成大隨求菩薩。八臂莊嚴身。相好皆圓滿。慈悲方便體。應願濟度群生。次於第二院眷屬衆圍繞。第三護世天次第而安布。如此觀已散印頂上。
次大輪壇印眞言(如常)。次治路印眞言。
二手作拳背相合。二頭指端合小許開。二中指並立。是香爐印也。若有香爐可用香爐。眞言曰。
唵蘇悉地羯哩入縛里多(上)曩南(去)多謨(上)羅多(二合上)曳入縛(二合)羅〃〃〃滿馱〃〃賀曩〃〃(上)吽泮吒(金剛部治路眞言通三部用云云)。
次護身(用軍荼利印眞言若成不動如例)。次振鈴(或人請車輅後召請用之)。次送車輅印眞言(如常)。通三部用(云云)。
海說云。大師云。作此印已卽以二大指著二中指端。外發去三度。是奉送意也。若召請時以此印。以二大指著二中指向內三度召之。是名召請意也。口決云。空與火令端爪有聲。
私云。師曰。此次可用軍荼利印明。觀想軍荼利金剛駕御七寶車輅。至本尊世界(云云)。私見十一面軌有此說矣。
次請車輅印眞言。
文云。依前車輅印唯改右手大指與左手中指頭相著。此手印通三部奉請印。
那莽娑怛隷也地尾迦南薩囉嚩怛他蘖多南唵嚩曰監祇儞也羯囉灑也(此中安來句)莎訶。
海說云。依前輅印唯以右空著左火端(正令左空附風側)此一印與師說異。召請明未文云。此中安來句者。若奉請時加句云。若請佛部時可云唵醫醯呬〃〃〃怛他哦姤若花部鉢娜磨。若金部嚩曰羅。若遣尊時云唵蘖瑳〃〃。今私檢梵語例。可云怛他哦多醫醯呬。或怛他哦多蘖瑳〃〃等(云云)。
私云。文云。或但獨請本尊或幷眷屬(云云)。
次奉請本尊。
三部心印眞言(如常)。隨部用一。於眞言未可加來句。如海說。三記云。法本尊印。次二頭指招之(可誦本尊眞言)。
厶問文中三部心眞言皆注云二十五遍(文)。心如何。
次遣除從摩印眞言。
文云。有毘那夜迦逐諸尊至已卽枳里〃〃眞言及手印。而除遣之。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直竪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
唵枳里〃〃嚩曰羅?泮吒(七遍)。
海說云。右三?印安腰。左三?向外託之。託者捧也。師以此印先左三轉辟除。次右三轉結界。次印五處。未散前印而示三昧耶(云云)。
師傳云。遣除從魔隨三部而異也(云云)。私云。今印明是何部哉。可尋之。
次示三昧耶印眞言。
文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竪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唵昇羯隷三莽焰莎訶(誦七遍)海說云。三昧耶者左三?印安腰。右三?印向外託之。託字恐誤。若可作矺。矺者捧也。師云以此印左三轉。右三轉。印五處如何。
次金剛網印眞言。
文云。依前結印唯改二大指搏著二頭指側。拳印向上而誦眞言成結空界。是金剛鉤欄牆印。
唵微娑普囉那羅(二合)乞婆嚩曰羅半惹羅?泮吒(誦七遍)。
海說云。如文唯以空付風側(名若)搏著。大師記云。以印擧頂。右三度結上方。若解界時左三迴轉成解界。
師傳云。金剛鉤欄者是金剛網也。其網多多三古金剛。各各??相鉤連鏁如網耳故云也。
次火院印眞言。
文云。以右手指背置左手指內。合無縫蹄。二大指向上直竪。右轉一遍。卽成火院。是阿三忙祇寧印。唵阿三曚祇寧賀利?泮吒(誦三返)。
海說云。印如文。唯以手橫相著。此印與常印稍別。決云。前之手作之不可爾。須橫手作之。
次獻閼伽(師傳云捧器先祈願)。
文云。其閼伽器以本尊眞言持誦而獻。或以通用閼伽眞言持誦(云云)。其手印相以護身印改其母指置於頭指側。奉閼伽印(云云)。
唵藥乞私曩那也見捺羅達弩鉢哩也鉢捨〃〃莎嚩訶(誦三遍用持誦閼伽眞言)。
海說云。二地內又以二水押叉上二大相拄。二風付火。二空付風。是通用於閼伽印。奉獻儀式如文。唯以器安印上(云云)。
私云。閼伽眞言用十八道眞言無妨歟。
次獻花座。
文云。合掌二手頭指中指無名指並相搏著。開掌中相去四指許。其二大指及二小指並相著直竪。此印通三部用。
唵味羅〃〃也莎訶(佛部)唵鉢那莽味囉也莎訶(蓮部)唵嚩曰羅味囉也莎訶(金部)。
海說云。如文唯搏著者開而屈之。軌云。先作四葉者。師云。將作印時。先作四葉印。二地一葉。二空一葉。左水火風合一葉。右水火風合一葉。次作八葉印。通奉三部(云云)。
甬說云。開敷蓮花印。此印與軌別。佛部眞言。初。加唵怛他誐多。餘如文(云云)。
次善來偈(如常用普印)。
厶云。已上三箇印明三記示三昧耶後。金剛網前置之。是依文次第歟。
次重結大界印眞言。
文云。以二手小指無名指相叉入掌直竪。二中指頭相著。二頭指屈在中指背上節。勿著中指。如三古杵。二大指在頭指側。普轉八方上下(云云)。
唵昇羯隷莽訶三莽焰莎訶(誦七返是三重界內結火界眞言)。
海說云。印如文。左三轉辟除。右三轉結界。次結上云。次下方。次印五處頂散。
次成事業身(如胎藏)。次閼伽印眞言(用不在意)。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
厶云。已上五供文中各有三部通用明。三部各別明。其明等皆異於大教。於印者各以一印而通三部用。其契印皆同於胎藏。又每供皆云前所說去垢乃至光澤。以此眞言持誦。今云暫用胎藏中五供明無妨歟。
次普供養(用普印)。
文云。次運心供養者眞言曰(云云)。
●●● ● ●●● ● ● ● ●●●●
唵薩囉縛他龕榾梛蘗帝娑婆頗羅呬?伽。
●●●●●
伽曩釼莎訶(誦七遍)。
三記此次出十二天九執二十八宿印明。
次讃。
文中有五讃。一歎佛。二歎法。三歎僧。四歎觀自在。五歎執金剛。文末又有降三世。讃以六讃。皆出漢語。胎藏對授記中引上五讃了云。私云。此中佛法僧讃讃佛部也。觀自在讃讃蓮花部。執金剛讃讃金剛部。三卷中云降三世讃出蘇悉地(云云)。
厶云。諸部通讃如五讃等。諸尊別讃如諸軌出。今於此尊未見別讃。可用通讃。五讃之中蓮花部是也。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梵凾天。漸舒擧體成梵凾。梵凾變成本尊(云云)。
次根本印(如上抄記)。次加持珠。
私云。文中有三部淨珠眞言。三部成就眞言(已上無印)。三部持珠印(無眞言此中初佛部印通三部用)。經中以成就珠眞言名持珠眞言。但此等明文字經軌頗異其體。是同胎藏對記引上眞言了云。私云。此中淨珠成珠眞言是造珠法。今念誦中以淨珠持眞言(云云)。
又云。彼經先說三部淨珠眞言。次云復爲護淨增法驗故。卽三部持珠眞言(云云)。又云彼經持珠眞言是護持也。非執持也。故與儀軌成就數珠意同。彼儀軌云。執數珠是非護持故。惠和上說中持珠眞言之後更用執持持印而作念誦(云云)。更可見之。
都率御說云。問加持數珠法云何。答異說甚多。今檢諸軌且有五種眞言。一旋轉珠(獄呬耶是也。諸軌多用之。但或只云。加持不云旋轉)。二淨珠(此亦有二。一尾盧左曩諸軌多用之。但或只云。加持無淨珠名。二蘇悉地三部淨珠眞言)。三持珠(出蘇悉地。但注名持珠。軌名成就珠)。四菩提心。五金剛語心(此二出一字頂輪王法)。此中成但用獄呬也眞言。金剛界軌(云云)。又般若菩薩軌同出此眞言。卽云。由誦此眞言加持念珠七遍。念誦一返。則成千遍(云云)。或但用毘盧左曩眞言。如文珠八字軌(云云)。或上二俱用。如千手軌(云云)(先尾嚧次獄?耶)。或又用二。如阿閼軌(先尾嚧次持珠眞言)。唵嚩蘇(上)莽室里(二合)曳鉢娜莽(二合)忙里儞輕娑嚩(二合引)賀(引)(私云此是蘇悉地軌蓮部成就珠眞言也經名持珠)。或出三部淨珠持珠合六種眞言。如蘇悉地。或又奇特最勝金輪佛頂儀軌法要云。次吉淨珠印盤珠於掌內如蓮未開形。捧合於心上三七遍加持頂戴。慇重心如法而供養。淨珠眞言曰。唵阿侗部(二合引)帝?惹曳(而異反)悉地(引)悉馱賴(二合)剃娑縛(二合引)賀。
次結持數印。二羽金剛禪智捻戒方進力忍願微後屈而不相著。七遍持數明。然後而念誦持珠眞言曰。曩莫婆誐嚩帝蘇悉地娑馱也〃〃〃娑馱羅剃娑縛(二合引)賀。
私問。何故此印明名持珠印明。答。此印是蘇悉地軌佛部執持數珠印。若持珠歟。眞言是彼軌佛部成就珠眞言也。經名持珠。問有先德云。彼軌成就珠眞言。經云持珠眞言。是護持也。非執持也。故與儀軌成珠意同。云此義云何。答今檢經云。復爲護持增法驗故(云云)。卽出三部持珠眞言。軌名成就珠是也。彼疏印名執持眞言。名護持故。先德作釋歟。此義可然。但不似此金輪軌。或云執持手洗此印。口誦此明。故名持珠印明歟。彼護持言非釋名歟。
或用菩提心金剛語心二眞言如一字頂輪王法云。卽取珠置合掌內。當心密語●。捧珠安頂上。誦金剛護心。
私云。諸軌如此。或用此用彼。或用一用二。皆各爲足未必爲闕。今胎藏軌云。餘如蘇悉地。故諸師多用彼軌二眞言。若用餘軌說時不可必加悉地。然又隨意樂或加用無失(云云)。
次正念誦。
經說三部部母眞言了了。先誦此眞言。能衞本尊。初後持誦。或云通明誦眞言次第。先誦部母眞言。次誦大日眞言。次誦本尊眞言等。次念誦終又部母。是諸教所指也。
私案。十一面軌云。先部母。次部主。次本尊(云云)。
次珠置本處。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第一義諦不可得義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印眞言。
文云。佛部母佛眼手印相。合兩手屈二大指入掌中微屈。頭指押中指上節背。●●此本書書樣也。
曩謨婆伽(上)代妬隝瑟膩沙也(一)唵(二)嚕〃娑普(二合)嚕(三)惹縛(二合)羅底瑟吒悉馱路者寧(五)薩囉剌他娑馱(二合引)寧曳莎訶。
蓮花部母半拏囉嚩私寧手印相。合掌十指並屈頭指著合掌中虛如未開蓮花仍腕相著。
那囉舍(二合)曩娑鉢㗚囉舍(二合)曩使演(二合)縛室羅儜娑莽(二合)囉嬭曩者潟莽含薩怛縛(二合)難薩囉縛(二合)微也(二合)地指枳瑳迦(一)唵(二)迦?微迦微(三)迦吒?迦吒迦楨迦?(四)婆伽嚩底微惹曳(五)莎訶(六)。
金剛部忙莽計手印相。合掌屈二頭指及二無名指入掌中。背各相著。餘六指並直竪相著。
那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也(一)那莽室戰拏嚩曰羅簸儜曳(二)莽訶藥乞沙細曩鉢多曳唵俱蘭達哩滿馱〃〃?泮吒。
私云。已上部母隨部用之。今於此尊用蓮母(矣)。
次成事業身。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捧器先祈願次誦眞言獻之)。次振鈴。次禮佛。次五悔(近代只誦迴向方便)。次迴向。次解界(火院左轉)。次奉送(此有二印明三記用胎藏奉送作法次三部三昧等但眞言同說叉謨)。
師傳云。悉地供養法終三部印。次遣除身中毘那夜迦印。次護身被甲。次不動力印。必可爾也(云云)。
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依師傳等抄記之了。是偏爲自行也。狼藉無極。人可不用。早可破却。不可用之。
師曰。圓師皇太后宮御誕生時。依殿下仰修此法時。以胎藏大隨求菩薩爲本尊。爰資問云。若依二卷經心者大日。依一卷經心者釋迦。以此可爲本尊。見二經文。全以胎大隨求菩提爲本尊旨不見。如何。
師曰。師師口傳來也(云云)。其後傳聞始自新院御誕生時至于今上降誕。自他門人奉修此法。皆以彼菩薩爲本尊(云云)。天下共許。尚不被感心。然間天養元年十月和尚令開唐院。愚僧祗候其座。開御厨子等。其中大隨求陀羅尼銘書二卷有之。披見處。中台畫台大隨求菩薩。周匝以梵字書大隨求陀羅尼。兩本一云也。無別異。皆是唐本也。
大師御將來尤可仰信。更可不致疑網。但任二經旨修行之無願失歟。若依二卷經者。以大日可爲本尊。依台藏者大悲壇中台尊也。依金界者三十七尊中中央尊也。皆是大阿闍梨位行法也。付之又可有都別等差別。
若依一卷經者。以釋迦爲本尊。可想釋迦院卽王城耆山隨求陀羅尼說會也。今經同聞衆等加觀之(云云)。
私云。具可見息心抄耳。
一壇場幷書寫陀羅尼方法。
經下云。當用瞿摩夷。塗小曼荼羅。應取五賢瓶。皆滿盛香水。新挿諸花菓。置於壇四角。餘一置壇中。花鬘及燒香。及與妙塗香。應燒五味香。種種諸妙花。諸花菓種子。隨時而供養。蘇蜜幷乳酪。穬麥及乳糜。盛滿供養器。以瓷瓦椀盛。四角滿香器。佉陀羅木橛。釘於壇四角。用五色縷。纒於壇四角。外畫隨求。人當於壇中坐。敷以淨茅薦。依法而書寫。或素或繪帛。或用於樺皮。或葉或餘物。寫此陀羅尼。女人求子息。當用牛黃書(下文云。求子者應用欝金香)中心。畫童子。瓔珞莊嚴身。滿鉢盛珍寶。左手而執持。坐在蓮花上。其花而開敷。下文云。若大夫帶者。不應畫童子。應畫天人形。種種寶莊嚴。帝王若帶者。應畫觀自在。苾芻帶者應畫持金剛。左執金剛杵右拳竪頭指擬彼難調者。波羅門帶者畫伊舍那。刹利帶者應畫魔醯首羅。毘舍帶者畫帝釋。成毘沙門。首陀帶者。畫那羅延。童男及童女畫彼闍提青色。女人帶者畫盧陀羅天。女人白色者名稱天。女人肥者。畫寶賢將。女人痩者畫滿賢藥叉。懷妊婦人。畫大黑天。或梵天王。如是諸人類。各畫本所尊。依法而書寫。常帶於身上。所求悉如意。又於四隅角而畫四寶山。金寶飾慇懃應畫此。能令胎安穩(下文云。若苾芻帶者當於四角畫四天王)。於眞言四面應畫種種印。又畫於蓮花。或二或三四乃至五蓮花。其花悉開敷。八葉具鬘蘂花荼以繪繫。花上畫三戟。戟上復繫繪。復畫於斧。亦在蓮花上。又於白蓮花。於上應畫劍。在蓮花上而畫。於商佉所畫諸蓮花。皆在寶池內。
已上略抄之。又前後相雜可見本文。
一卷本云。爾時大梵白佛言。世尊若欲書寫此神呪者。法則云何。佛告大梵。先當結壇。於壇四角各安一瓶。盛滿香。壇內畫作二蓮花。或三或四或五。四面周匝作蓮花鬢。又作一大開敷蓮花。其莖書懸繪帛。又作一八葉蓮花。一一葉上作一三戟。又莖上書懸繪帛。更作一八葉蓮花。心中作一金剛杵。一一葉上亦作一杵。其華莖上書懸繪帛。又作一八葉蓮花。一一葉上各作一越斧。又作一一蓮花。於心中畫作萬。其莖亦書繪帛。又畫作劍。於劍鉾上作花。其花莖上亦畫懸繪帛。又作一蓮花。於花心中畫作一螺。又作一蓮花。於華心中書一羂索。又作一蓮花。於花心中畫作一火焰珠。燒香散花飮食菓子種種供養。若欲書寫帶此呪者。應當依法結如是壇。餘壇方法不得相離。無同紙素竹帛。種種諸物皆悉許用。書寫此呪若。有婦人求產男者。用牛黃書之。於其帛上先向四面書此神呪。內畫作一童子。以寶瓔珞莊嚴其頸。手捧一金器。益盛滿珍寶。又於四角各畫一僮子。身被衣甲。又作種種印。若轉輪王帶者。於呪心中作觀世音菩薩。及作帝釋形。又作種種佛部諸善神印悉令具足。又於四角作四天王。衆寶莊嚴。各作本方。若繪帶者。於呪心畫作一人金剛神。衆寶莊嚴。下作一僧胡跪合掌。金剛以手按此僧頂。若婆羅門帶者。於呪心中作大自在天。若刹帝利帶者。於呪心中作摩醯首羅天。若毘舍帶者。於呪心中作毘沙門天王。若首陀帶者。於呪心中作折羯羅天。若僮男帶者。於呪心中作俱摩羅天。若僮女帶者。於呪心中作波闍波提天。從已上所擬帶者。於呪心中所畫作諸天神者。皆須形狀少年面貌喜悅。若欲杵帶此神呪者。普須各各自依本法。若懷胎婦人帶者。於呪心中摩訶加羅神其面黑色(云云)。
已上結壇畫帶作法。
二卷本下云。
金銅作蓮花 於上安寶珠 如意火焰形。
置於寶刹上 而於此珠內 安置大隨求。
於是隨求中 畫彼城邑主 若是己舍宅。
建此隨求刹 於是隨求中 而畫本處主。
於隨求四面 周匝畫蓮花 於花胎藥上。
畫於一羂索 金剛杵及輪 捧及爍說底。
如是諸契印 各在蓮花上 刹上懸繪幡。
應如法供養 由此隨求刹 能護國城邑。
及以護家族 災禍悉除滅 疫病及諸疾。
飢饉不流行 他敵不相侵 國土皆安樂。
若遇天亢旱 幷以滿雨時 應畫九頭龍。
頭上有寶珠 火焰而流出 當於龍心上。
書一金剛杵 於龍身四面 寫此大隨求。
置在於篋中 亦安幢刹上 應時降甘雨。
滯雨卽便晴 商主領衆人 或在於水陸。
諸商人帶者 應畫商主形 如前安刹上。
離賊及諸怖 悉皆到彼岸。
一卷本云。若於幢上懸者。當於高處竪一高幢。於其幢頭置一火焰珠。於其珠內安此神呪。所有一切諸惡障礙及諸疾疫悉得消滅。若每旱時。於呪心中作一九頭龍。若帶雨時。亦當依此作九頭龍。並當安著。有龍水中。旱卽下雨。滯卽得晴。若?人帶者。於呪心中於?主形。所將?衆皆得安樂。
已上安置寶刹作法。
二卷經上云。若有書寫此陀羅尼安於幢刹。能息一切惡風雹雨非時寒熱雷電霹靂。能息一切諸天闘諍。言訟。能除一切蚊虻蝗蟲及諸餘類食苗稼者。悉當退散一切惡獸利牙爪者。不能爲害。一切苗稼花菓藥草。悉皆增其味香美柔軟潤滑。若其國內旱䜎不調。由此陀羅尼威力。龍王歡喜雨澤及時。
已上安置幢刹功能。
二卷本下云。若是念誦人。應畫自本尊。若日月熒感。辰星及歲星。太白與鎭星。彗及候羅曜。如是等九執。淩逼本命宿。所作諸災禍。悉皆得解脫。一卷本云。持此呪人自欲帶者。於呪心中作一女天。又於其內作星辰日月。若凡人帶者。惟當寫此神呪帶之。
已上念誦人書寫帶身法。
二卷本云。
或有石女人 扇?半?迦 如是諸人類。
由帶大隨求 尚能有子息 若此類帶者。
應畫九執曜 二十八宿天 中畫彼人形。
所求悉如意。
已上石女帶身作法。一卷本中無此文(矣)。
一功能。
求子如願產生無患文。
經上卷云。若有諸女人。持此陀羅尼。彼皆悉成就。男女在其胎。安穩胎增長。產生皆安樂。一切病悉除。諸罪皆消滅。
又云。若能依法書寫身上帶持。所求皆得。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懷胎安穩。漸增圓滿。產生安樂。
一卷經云。復次大梵若人所求應。如法書寫此呪。隨所願求悉得成就。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善持胎藏。處胎安穩。日月滿足。安樂產生。
又云。大梵當知於摩伽陀國有王。名慈愍手(二卷本名施願手)。其王初生之時。卽申右手執於母嬭。其母兩嬭變成金色。乳自流出。於其手中又能出於無量珍寶。施諸衆生。以是因緣名慈愍手。其王無子。爲求子故設大施會。供養諸佛及諸塔廟。求子不得。後於夜分。其王竊見淨居天子來至王所。而告王言。大王當知。有神呪名隨求王卽得。可如法書寫。丈夫繫其頸下。卽當得子。時王覺已。至於明旦卽如法書寫此大神呪。與夫人帶。應時有胎。日月滿足生一僮子。色相具足。端嚴殊勝。見者歡喜。大梵當知此神呪力所求願者。皆得稱心。
經下云。石女生子息。胎孕咸增長。常加護彼人。乃至壽命存。
又云。或有石女人。扇?半?迦。如是諸人類。由帶大隨求。尚能有子息。
火不能燒文。
經上云。大梵云何得知火不能燒。於迦毘羅大城羅睺童子在母胎時。其母釋種女耶輸陀羅被擲火坑。於是羅睺羅在母胎中。憶念此陀羅尼。其大火坑便自清冷。尋卽變成蓮花之池。何以故。此陀羅尼是一切如來加持力故。大梵當知。以是因緣火不能燒(一卷本同之)。
毒不能害文。
經云。復次大梵毒不能害者。如善遊城豐才長者子。持誦世天所說密言。以持明力鉤召德刃迦龍王。忘不結界護身。其龍瞋怒齒損是人。受大苦痛。命將欲絕。多有諸持明者。無能救濟。於其城中有一優婆夷。名無垢清淨。常誦持此隨求大明陀羅尼。其優婆夷大悲成就。起悲愍心。往詣其所。以陀羅尼加持。纔經一遍其毒消滅。平復如故。時長者子。於無垢清淨所受此陀羅尼。憶念在心。大梵當知毒不能害。
降伏隣敵文。
經上云。復次大梵。筏羅捺斯城有王。名曰梵施。時隣國王有大威力。起四種共來罰梵施。梵施輔佐白大王言。大王今被他敵奪王城邑。王當今我作何謀計。却彼寃敵。是時梵施告群臣言。我有隨求大明王陀羅尼。能摧他敵令如灰燼。時諸臣白言。大王。我等臣下曾所未聞。王復告言。今正見効驗。其時梵施卽以香水沐浴。著新淨衣。依法書寫此陀羅尼。入在於篋安頭髮中。以此大陀羅尼護身被甲。卽往入陣。王獨共戰。四兵降伏。來歸梵施破無間獄罪人生天文。
經上云。大梵此大隨求陀羅尼。依法書寫。繫於臂上及在頸下。當知是人一切如來之所加持。當知是人等同一切如來藏身。當知是人金剛竪固之人。當知是人是一切如來眼。當知是人能燒一切罪障。能降地獄趣。大梵云何得知。曾有苾芻。心壞淨信。如來制戒有所違犯。不與取現前僧物僧祇衆物四方僧物。將入己用。後遇重病受大苦惱。時彼苾芻無救濟者。作大叫聲。則於其處有一婆羅門優婆塞。卽爲書此隨求大明王陀羅尼繫於頸下。苦惱皆息。使卽命終生無間獄。其苾芻屍殯在塔中。其陀羅尼帶於身上。因其苾芻纔入地獄。諸受罪者所有苦痛悉得停息。咸皆安樂。阿鼻地獄所有猛火。由此陀羅尼威德力故悉皆消滅。是時焰魔卒見此事已。甚大驚怪。具以上事白焰魔王。說伽陀曰。大王今當知。此事甚奇特。時彼焰魔王而作如是言。汝往滿足城。當觀有何事。獄卒受教已。於其夜分時。至滿足城南。見彼苾芻塔。乃見於屍上。帶此大明王。隨求陀羅尼。而放大光明。其光如火聚。天龍及夜叉。八部衆圍繞。恭敬而供養。時彼焰魔卒。號爲隨求塔爾時焰魔卒還至王所。具以上事白焰魔王。其苾芻承此陀羅尼威力罪障消滅。得生三十三天。因號此天先身隨求天子(一卷本同之)。
隨求卽得經(陀羅尼有注本)云。昔摩竭陀國有一婆羅門。名俱愽婆羅門。不見佛不聞法。日日殺生食猪羊熊鹿鵝鴨魚龜等類。各日日五十或一百生二百五十年命過卽去人間到閻羅王宮。卽閻羅王白帝釋言。此罪人賜何地獄。罪輕重何。帝釋告曰。是人罪不可量算數不所計。善金札無一善作。惡鐵札不可盡計。速阿鼻地獄可送遣。則獄卒請事投入。爾時地獄忽然爲蓮花池。彌滿八功德水。其中在種種蓮花。每其蓮上坐各罪人。馬頭牛頭閻羅王申云。此獄奇異。此罪人謬賜也。地獄變成淨土。罪人不異佛。未見聞如是事者。爾時閻羅王往詣帝釋宮言。此俱愽不罪人。神變如上說。帝釋答云。二生之善無曾一塵許。不所知戒。則詣佛界白釋迦牟尼佛言。俱愽文善如何神變如是。爾時佛告帝釋言。俱博自生不作一善。唯可見人間之骸。帝釋則來見人間葬所。俱愽葬所西方去一里有卒都波。其中在此根本眞言。卒都波眞言墮落地上。其文一字隨風彼俱愽繫䯛上。爾時帝釋來歸奇異。十八地獄移每地獄如是。遂成不受苦。爾時俱博並諸罪人。皆共具三十二相。圓滿八十種好。一時蓮臺藏世界成諸佛菩薩。上方世界之無垢佛是俱愽也(云云)(二卷經。一卷本無此因緣)。
爲採珍寶乘船入海除龍魚難文。
經上云。大梵當知。此陀羅尼有大威力。不被雷電傷害。云何得知。大梵形愚未壇城。有一長者。名尾摩囉商佉。其家巨富。庫藏盈溢。金銀充滿。於是長者身作商主。乘大船舶入海採寶。於大海中遇低彌魚。欲壞其船。海中龍王復生瞋怒。起大雷震。哮吼掣電。雨金剛雹。時商人生大恐怖。爾時商人主其心無無畏。見諸商人恐怖逼迫而告之言。汝等商人勿怖。我有大明王。名隨求陀羅尼。能降伏諸難調者。卽便書寫此隨求陀羅尼安幢刹上(般舶上榼干是)。其低彌魚應時卽見此船光明赫變如熾盛火。由此陀羅尼大威力智火燒低彌魚卽便鎖融。彼諸龍等見是相已悉起慈心。從空而下。廣作供養。令此船舶直至寶洲。大梵此皆大智大明大隨求以一切如來神力之所加持。是故名爲大明王(云云)。
犯王死罪免除刑法文。
隨求卽得經(陀羅尼有注本)云。大梵。烏禪那城有王名梵施。彼有一人。犯王死罪。王勅令殺。卽將罪人往於山中。拔刀欲殺其人。右臂先帶此呪。由此呪力出火燃。散壤如塵。是時法官言。於彼山中有夜叉窟。無量夜叉山住其中。可送罪人於彼窟內。罪人到窟時。諸夜叉來欲食噉。呪力故諸夜叉等皆見其人身光赫赫。時夜叉將此罪人送至窟外。恭敬禮拜。於是法官還以此事具白於王。王復告言。將此罪人擲置大河之中。奉教往擲。擲見人已而不沒溺。履水如地。還以是事啓白大王。王甚驚怪。王喚罪人問其所以。汝何所解。罪人白王言。無所解。在身唯帶隨求卽得陀羅尼神呪。王聞是已怪歎無量(云云)(一卷本幷二卷本無此因緣)。
一大隨求八印(前唐院葉子本)。
大隨求根本印第一。
二手內相叉。二中指合竪。二頭指於中指後微屈如鉤。二小指二大相合竪微屈卽成。梵云。縛日羅(二合)唐云五?金剛杵。
一切如來心眞言第二。
二手左覆右仰背相著。中指互相背鉤竪如斧形卽成。梵云。跛羅戒。唐云鉞斧。
一切如來心印眞言印第三。
二手內相叉。二中指頭相柱屈令圓卽成。梵云。跛羅播捨唐云索。
一切如來金剛被甲眞言印第四。
二手合掌。二頭指屈中節合手偃頭相跓卽成。梵云羯誐。唐云釼。
一切如來灌頂眞言印第五。
二手外相叉。二無名指合竪。二小指竪交卽成。梵云斫羯羅縛(引)唐云輪。
一切如來結界眞言印第六。
或本云。二手二大指捻二小指甲上。餘指竪合如三戟叉形卽成。梵云。底哩戌攞。
一切如來心中心眞言印第七。
二手外相叉。二頭指相跓就足如寶形。二大指並竪卽成。梵云。進跢(引)摩尼。唐云寶一切如來隨心眞言印第八。
以左手仰於當心展五指。以右手覆於左手上相合手卽成。梵云。摩訶尾儞也(二合)馱(引)羅抳。唐云梵甲。
以上八印。
葉子本可見。隨求別行法奧有焰羅王法身印眞言(如集經)。
私云。有宗睿所傳八印。同於葉子本。
慈覺大師大隨求印(讃伎守傳安然)。
內縛五股印是也。
貞觀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傳。
一陀羅尼梵本。
隨求卽得經(陀羅尼有注本)說大陀羅尼幷功能等畢云。下有七小眞言。是者不可持念。根本眞言別名也。若有兒女子不堪持大眞言者隨身受持耳。一一說眞言(云云)(卽說一切如來心眞言等七眞言)。
私云。二卷經下卷說隨求大護大明王陀羅尼。見其功能不出上眞言等。仍不抄之更可檢之。
行林。第四十一。
(本云)
承應二年六月十三日以二尊院本調筆了。
舜興。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四十二。
彌勒法。
一支度。
名香。沈香。龍腦。欝金。
若欲作於所成物者其物類多。如左注之。
金。銀。熟銅。賓鐵。白檀木。紫檀木等(作拔折羅料)。
金。銀。水精。馬腦。頗梨。或白檀木等(作法界塔料)。
一朱砂。二牛黃。三雄黃。四龍腦。五水銀(藥物料)。
桑耳。天門冬。棗肉豆。黃白木桂心。人參(服藥料)。
右所成物。作杵·造塔服藥等法。具如下抄。自餘支物如常途矣。
一起首時分。
軌云。每日三時。言三時者。從夜至齊時。從午時至未時。從初夜至三更常作如是。不得間斷卽障生也(云云)。又云吉宿直日鬼宿爲勝(云云)。
一向方。
儀軌說曼荼羅文云。西面門開(云云)。然者行者可向東歟。
一行法。
慈氏菩薩修愈誐法二卷(上下)。善無畏譯。
此儀軌中立於十品。明持誦法行軌儀。非偏胎藏。非偏金界。亦異悉地。但今軌意同尊勝軌。而證金界器界成身依用五輪。若依此意今軌行法但金界歟。
儀軌上云。
先淨法界(覽)。次金剛輪(遇方)。次水輪。次火輪(覽三角尖端向下)。次風輪(令半月)。次虛空輪。謙五輪形。次普通印眞言(云云)。次略觀愈誐漫拏攞(云云)。次三昧耶印眞言。次降三世印眞言。次驚覺。次發請本尊。次請本尊。次請入道場。次請住。次堅固。次灌沐本尊及己身。次奉獻燒香。次花。次寶燈。次塗香。次歸依三寶。次出罪。次隨喜。次勸請。次菩提心。次歎佛功德。次發願。次運心供養。次本尊印眞言。次執數珠。次三摩地念誦。次念誦畢以眞言印加持五處(云云)。次復從初供養香花等(云云)。次發願出罪等(云云)。次解界(云云)。次以車輅奉送(云云)。次重更結護道場兼護己身(云云)。次出道場。次堂外作善。
已上儀軌次第大略如右而已。
慈氏菩薩愈誐次第。
前方便(軌外事也。依例加之加持供物等如常)。先九方便。次五大願。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次轉法輪。次被甲(或此次羅字觀次王輪成身)。次無堪忍。先覽字觀。次地輪。次水輪。次火輪。次風輪。次空輪(已上如胎)。
次普通印明。
軌云。以定慧二手十輪相叉齊度。卽是普通印。若用此印加持身成金剛不壞之身也。若加持地上便成金剛地。
納莽三滿多[慕*冐]馱(引)喃薩嚩(二合)他(上)欠(上)[鳥*骨]捺(二合)蘖底(二合)薩破(二合)囉醯?誐誐曩檢薩嚩(二合引)賀。
此眞言亦於供養中。而成普通供養眞言。於五部之中爲普供養(云云)。次以定惠爲日月置於眼界。
私云。可用金界之中磨吒觀(云云)。
次安立器界(先燒淨器界)。次空輪。次風輪。次火輪。次水輪。次地輪(已上如胎)。次普通印明(如前)。次三昧耶印明。
軌云。以智定二手十輪相叉合掌。誦明五遍加持五處。便成三昧耶身。此名一切佛心三昧耶印。因以印生一切印故(云云)。鄔?(二合)?[白*左]囉(二合)[白*左]履三莽也。
次金剛三昧耶印明。
軌云。作前金剛合掌印。便成合作拳。置繫心上。當繫腑時。誦明一七遍。散其合掌雙下三繫。此名結金剛界印。由是眞言印力故。能淨三業堅固母地心(云云)。
次降三世印明。
軌云。以智定二手各爲拳。竪其風幢屈大空輪入掌內。以地水火輪三輪押之卽成。其印以定手印置在心上。以智手印用觸諸物。及結地界四方四隅乃至上下等方。右轉三遍。指上下便成。結十方界訖。鄔?(二合)?三婆(上一)?[白*左]囉(二合)虎?(二合二)。
次道場觀。
先大海印明(觀念用印如金剛界)。次須彌山印明(如金剛)。次結定印。觀想於山頂上有●●●●●五字(云云)。爲大殿。其殿四角正等具足四門(云云)。
(具如金記)
次觀曼荼羅(定印)。
觀想大殿內有大曼荼羅。大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花。上有大圓明。內更觀九圓明八金剛界道。其中圓明慈氏菩薩。白肉色。頭戴五智如來冠。左手執紅蓮花。於蓮花上盡法界塔印。右手大母指押火輪甲上。餘指散舒微屈。風憧種種寶光。於寶蓮上半跏而坐。種種瓔珞天衣白帶鐶釧莊嚴。於八圓明中安四智三昧耶等。下漫拏攞品中一一分別(云云)(私云。曼荼羅文如下抄云云)。
次用鈴杵(如胎記軌無之私加之)。
次警覺印明。
軌云。智定二手地輪鉤鎖相連。屈其大空令入掌中。以水輪及以火輪雙押大空輪。風憧向前相著。以掌向上。便誦眞言七遍。以印從下發起請本尊。是名發起本尊之印也。鄔?(二合)?[白*左]囉(二合)底瑟吒。
次送車輅(想送都史陀天宮珊瑚殿。又想本尊像前有七寶階道。從道場出到於覩史陀天云云)。
次請車輅(已上二印。准軌奉送文而出之。奉送用車輅奉請寧不然云云)。
次發請。
軌云。以智定二手相叉作金剛拳。不解此拳。以智風憧撥智大空。定手亦然。如是三彈指。誦明一七遍。卽成請。凡請諸尊定法。心想本尊在覩史天宮珊瑚殿上。普現色身三昧耶起。從珊瑚殿上白寶階道場。降臨道場(云云)。鄔?(二合)?[白*左]嚂(二合)糝忙[白*左](急重呼之)。
次四攝(如文私云。軌文先鉤次索次鈴次鎖也。今云。但用金剛界中印明無妨歟)。
次閼伽(私云。捧器先祈願)。
軌云。以智手水輪與大空輪相捻。餘輪直竪。按誦水器上。想沐浴本尊。以印灑尊及己身頂上。奉獻囉遏囉伽(二合)香水。想灌本尊頂。鄔?(二合)?[白*左]囉(二合)[牟*古]迦?。
次八供養印明(軌文有外四供金界羯磨會印明。無內四供。今云共用金界三昧耶會印明無妨歟)。
次事供養(私加之)。次普供養(軌文。供養之後有歸依等八事暫止之。九方便中有之故也。普供養者。八事之中是其一也。今依可有抽而列之)。
軌云。以智定二手作金剛合掌。當置於頂上。誦眞言經一七遍。卽成就諸供養具。以眞言及手印護身王處。又於手印上想一寶蓮花。花上想普通供養種子字。撿字是也。如上所想。一一皆從此字而流出。以印置頂上。想字作黃金色。放五大光明。名供養種子門(云云)。鄔?(二合)薩羅?(二合)他欠[鳥*骨]捺(二合)蘖底薩叵(二合)羅醯?誐〃曩撿薩?(二合引)賀。
次讃(軌中八事中是其一也今依可有抽而列之)。
迦(上)莽攞慕佉(上一)迦(上)莽攞盧(引)左曩(二合)迦(上)莽攞(引)薩曩(三)迦(上)莽攞訶薩[足*垂](二合)(四)迦(上)莽攞(引)婆?(二合引)慕?迦(上)莽攞迦(上)莽攞糝婆?(六)薩迦(上)攞莽攞訖灑(二合引)攞(七)納[牟*古]斯覩(二合上八)底(八)(私。師傳云。此讃通諸菩薩云云。或用金界十六尊之中業菩薩讃云云。持明房說云。依對受記者可用佛讃歟云云)。
次入三摩地(軌意。以字通觀爲要。不用念誦前入三摩地。今就通途說暫置之)。
觀想。心月輪上有遏字。字變成法界塔月輪塔婆。漸漸舒漸漸大。唯大塔婆。塔婆變成慈氏尊。相好莊嚴。具如前觀(云云)。
次根本印明。
軌云。以昧怛(二合)利也菩薩法界印。加持本尊及己身五處便成慈氏眞體法界手印日。大叉二地水輪於掌中。以二風憧各在火輪背。令頭著火輪甲下。以二大空竪捻二火輪上節文。其二火輪相離一寸半許。開二空輪來去卽成。又慈氏菩薩以法身印眞言加持本尊及愈誐者五處。卽成清淨法身慈氏菩薩法身印。曰。以地水二輪相叉屈入掌中。開二火輪竪二風輪相背。屈二空輪雙押火中文。開一寸半許。風幢來去。卽是慈氏菩薩法身印。慈氏菩薩根本眞言曰。
納[牟*古](引)喇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耶(一)納莫婀哩(二合引)也?盧(引)吉底濕?(二合)?(上)耶(二)母(引)地薩怛?(二合)耶(引三)莽賀薩怛?(二合引)耶(四)莽(引)賀(上)迦魯?迦(上引)耶(五)怛涅他鄔?妹怛利(二合引)妹怛囉(二合)莽曩洗糝昧也薩?(二合)賀。
上件眞言同兩印用之。以眞言印加持本尊五處。及愈誐者五處。卽成法身。然後入大慈生心三昧耶。眞言印卽是本尊之體。次觀本尊慈氏菩薩住發生普遍大悲心三昧耶。眞言曰。
納莽糝滿多[莫*肙]馱(引)喃遏[白*一/曳]單[白*左]耶薩囉?(二合)薩怛?(二合引)捨也弩蘖跢薩?(二合引)賀。
其心印手相。以智定二手虛心合掌。以二風輪屈二火輪下。餘如依舊。以印加持五處。卽成慈氏菩薩眞身。以印本尊及愈[宜*以]者五處(云云)。
次加持珠作法(如常私加之)。次正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本尊。次五部總。次諸天。次一字。次又佛眼)。
軌云。執珠數合掌頂戴。兩手當心念誦。觀本尊心上圓明中布烈本尊眞言字。一一分明皆放大光。遂日轉之加下圖。觀遏字變成法界塔在於圓明中。又轉變塔成慈氏本尊身。卽此尊身卽是愈[宜*以]者身。是故三密轉成三身。故以心置心。觀心如實知自心。卽是母地心。初發心時便成覺。此心發時便成普現色身三昧耶身。如是住心安布字輪。輪轉字輪了了分明。從愈[宜*以]口出一一眞言字。安布本尊心圓明中。從本尊心圓明中流出眞言字。入愈[宜*以]者頂上。遍諸毛孔流出甘露乳光三昧耶。卽此三昧變成大圓明。修愈[宜*以]者在其中心。如是觀之爲限。先觀圓明中心●字遏字名種子。卽是本尊身。然後誦眞言。或觀己身卽是本尊坐於大圓明中。自心上復置圓明。如上安布眞言。轉輪廣大遍周法界爲一體性。從愈[宜*以]者心圓明中流出●遏字。入本尊心圓明上。從本尊心圓明上流出●遏字。入愈誐者心中。如是漸漸澄慮卽同一體。一一字皆成諸戒定惠解脫三昧耶形像。又本尊心圓明上●遏字變成本尊身。觀修愈誐者頂上。又修愈誐者心圓明上遏字變成修愈誐者身。觀本尊頂上。如是展轉周遍法界。成無盡法界普賢色身三昧耶身。以眞言輪安布輪轉至於乏極。常作如是觀。若念誦欲畢。漸漸小復還本身(云云)。
次置珠本處(厶加之)。次入三摩地(定印私加之)。
觀惠心月輪上有●字。諸法本不生義也。
次根本印明(私云。如上)。
軌云。若念誦欲畢。漸漸小復還本身。以眞言印加持五處(云云)。
次八供養印明。次事供。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白其志願)。次鈴杵。次解界。
軌云。其解界送本尊印者。以智定二手相叉作金剛拳。向頂上解散(云云)今云。用前降三世印左轉解界。暫無妨歟。
次奉送。
軌云。本尊像前運想七寶階道從道場所出於覩史陀天宮善法堂珊瑚殿上以車輅奉送。慈氏菩薩諸眷屬無量天衆圍繞而去。奉送本尊眞言曰。鄔?二合?[白*左]羅(二合)[牟*古](引一)訖灑(二合)[牟*古](引)。
私云。結前車輅印。而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端三遍。誦上眞言。
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便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右依本軌者。准丹洲池上尊勝私記。而爲自行聊抄記之。人不可用。
護摩。
本軌護摩品可見之。明四種法。除災。降伏。增益。招召。盧形本色不□常儀。息災增益隨意修之。
大壇作法(如常)。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本尊慈氏尊 都史多天上。
內外菩薩衆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護摩眞言。
唵每㘑(二合)野ソハカ(或金界羯磨會明歟)。
依胎藏界修此法者。
都壇行法(如常)。
尊位(八葉東北)。
●● ● ● ●
梵號。
阿利也(二合)昧怛隷(二合)野
密號。迅疾金剛。
種子。●(瑜)。
三形。蓮花上迅疾印。
形像。
肉色。左手掌當胸向外。右手持蓮。花上安軍持冠。中有覩反婆(軌云圖金色。胎圖)。慈氏菩薩。白肉色。右手執蓮花。其上有軍持瓶(祕藏記)。
印明。
經云。虛心合掌。以智慧三昧手互相加而自旋轉。是尊迅疾印。
義云。合掌(當心相到)已左轉(轉時右手兩相而左仰相合如舊)次轉(轉時左覆右仰仍合不散)卽是也。此是如來祕密神通之力持迅疾之義也。
攝軌云。嚩庾阿逸多智慧定金剛掌更互而動搖。
廣軌云。二羽虛心合掌。以定慧手災互相加持。而自旋轉。是名世尊迅疾加持印。
玄法軌云慈氏黃金色。虛空用青點。金剛掌旋轉(云云)。傳受記云。金合以印先低竪。左方不動臂而左方旋轉三反。次低竪右方旋轉三反。又樣曰。當胸不低印不動臂而左三轉。右三轉。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文云○者。金剛合掌。先當左耳上三振。次當右耳上三振。
權僧正大和上說。慧和上說。同海說也(但大和上釋所言振者。前後振之隨手便故)。
又云。大師記云。金剛合掌。師說云。以合掌先擧左耳三迴轉之。次擧右耳三迴轉之。又樣以同印擧左耳三遍前後動之。次擧右耳三遍前後動之(云云)。
摩訶瑜誐瑜(引)擬(立以反)寧(瑜伽大瑜伽謂諸佛瑜伽也。瑜伽此云相應)瑜詣設嚩(二合)履(放瑜伽而得自在也)欠(空也)惹利(生也。謂空生也)計(迦是作此。生等於空也)娑嚩賀。
右印明。初心人不可用。胎軌及記。並攝大軌云。金剛掌。經及廣軌云虛心合。義釋但云合掌。金虛難知(但住云掌心相著云云若堅實合掌歟)。對記諸說或云金掌。或云堅實。依經文者可用虛合也。
慈氏印。
胎軌云。慈氏印准前屈風大輪(云云)(私云前者普賢如意珠蓮合風加火是也)。慈氏菩薩住發生普遍大慈三昧說自心眞言曰。
曩○南(引)阿爾單惹野(二)薩嚩薩怛嚩(二合)奢野弩蘗多(三)娑嚩(二合)賀。
傳受記云。蓮合風屈置火基。以空押風(云云)。
師傳云。二風屈之相對相去一寸許。以各大指押風(云云)。
義云(密印品)慈菩薩印。仰三補吒合掌而屈二風指令頭至大指根下。二空指並而壓之(云云)。
餘如常。此印如率都波形者。以持一切如來法身塔故。猶如觀音持佛身也。眞言歸命如前。阿誓撰(古云阿逸多。此呼其名也。其義謂無勝也。一切愛見煩惱乃至二乘等無有勝也)社耶(得勝也。於無勝中而得其勝也)薩嚩薩埵(一切衆生也)阿世耶(性也)奴揚多(知也超也卽是知義也謂地一切衆生性也)●每字(阿闍梨云此是彌勒菩薩種子字)。又云(眞言藏品)。經云。時彌勒菩薩住發生普遍大慈三昧。說自心眞言者。如前普賢菩薩住遍一切如來境界出生無盡莊嚴。今亦如是。還遍一切如來境界而起大慈。隨種種衆生性觀施與正法之樂。雖云於一切法門而得自在。其實具足一切法界門。如其自所通達演說心要。故曰眞言心也。
●●●●●阿爾單惹野。譯云無能勝。卽是瑜伽宗中彌六菩薩異名也。就彼經義以於種種金剛事業無不究。其微妙曰無能勝者。今此眞言以阿字爲體。以知一切諸法本來不生。但從緣起故。雖復生死流轉不出於如乘。此如如遍一切衆生趣中成等正覺。是名曰無能勝者。以句轉釋。無能勝因緣●薩●婆●薩埵是一切衆生。●●●阿捨耶是心性是至義·知義·逝義。乃知一切衆生心性而隨順之也。謂明見一切根緣。又知種種工伎故。能普遍諸趣。如其性欲而充滿之。所以名爲普遍大慈三昧。又彌勒正音云●昧●底哩(二合引)●曳。此云慈氏。此號卽是眞言以最初●昧字●麽爲種子。麽是心意。亦是大空。又加三昧聲言自證此心。卽是大空三昧具合萬像故。則能遍發大慈。若有衆生能修此字門者。卽同慈氏菩薩也。阿闍梨言。若就本名。以底哩(二合引)●字爲種子。所謂如實相無垢聲慈也(云云)。
右印明。未入者可用之。本軌中出此印明。如上抄之。
別壇。
私大日移而置東北葉。以於慈氏居中臺上或佛部別壇。
中臺有二文(九尊部主)。第二重有二文(三部二部)。第三重世天。
或直觀●(胎圖種子)或●(本軌幷藏品釋意)或●或●(藏品釋)字。轉成本尊身安中臺。以覩史陀天菩薩聲聞諸天等爲第二院。以八部爲第三院。
右四種行法差別可能尋問。
私案軌意觀曼荼羅可有五種。
一畫像品云。取白疊布絹等隨意大小。中畫大圓明。更分爲五圓四隅畫四半月。中心圓明置本尊慈氏菩薩。本尊右圓明中畫事業波羅蜜多。左圓明中畫七寶波羅蜜多。前圓明中畫法波羅蜜多。東北隅半月中畫花法波羅蜜多菩薩。東南隅半月中畫波羅蜜多。西南隅半月中畫塗香波羅蜜多。西北隅半月中畫燒香波羅蜜多。又大圓明下右邊畫降三世尊明王。半月輪漫拏攞中左邊畫三角形漫荼攞於中畫不動尊(云云)。
二如同品云。先觀一生補處菩薩最勝大三昧耶像。端政微妙第一。色如贍部洲檀金色。深赤黃色是也。首戴五佛智七寶冠。於大圓明中畫大白寶蓮花。於蓮花上結跏趺坐入三昧凝定。面貌慈軟含笑。三十臂各執寶蓮花。於蓮花上皆執本印勢。各表三昧耶不同。復畫內外八供養菩薩等。各執本契住於圓明。皆向慈氏本尊而恭敬相(云云)。
三又如同品云。復更說入三莽地有略一尊慈氏之像。取一幅絹畫圓明。於中圓明中心畫本尊慈氏如來(云云)。
四大漫弩攞品云。我今略說悉地漫拏攞法。中心大圓。又更分爲九圓。其中心更分爲九圓。最中心本尊·四面四波羅蜜。四面四圓四方佛。各作四部四印母地菩薩。四隅半月輪各畫四供養菩薩(云云)。第二院外畫白黃赤三道圍之。其院直東畫?嚕左曩如來等十三尊(云云)。北面直北畫觀自在菩薩等十三(云云)。南面畫執金剛藏王祕密主菩薩等十三(云云)。面西門開。左邊畫降三世明王。右邊畫不動尊明王等(云云)。第三院最外白黃赤青黑之五道圍之。其從東北角盡大自在天等二十五天。各執本三莽地契(云云)。
五觀一生補處諸佛集會灌頂漫拏攞品云。我今略說觀一生補處菩薩。於知足天上諸佛集會觀一生補處菩薩。灌頂上十方一生補處菩薩諸佛集會亦復如是。且觀一世界爲一曼拏攞會。上至有頂下及輪際爲一道場宮。地足宮爲中心。中心爲圓曼拏攞。外兩重爲方曼拏攞。中心第一圓更分爲五圓。四隅四半月皆置五尊。其中圓明外。佛向外禮十方本有法身佛。又大圓明內。慈氏如來禮我本有法身佛。第二院置十方諸佛雲集之像(云云)。第三院諸大菩薩雲集之像(云云)。第四院方壇。十方諸佛兼菩薩及二侍者八大菩薩等(云云)。第五院准上漫拏攞置二十八天等(云云)(已上文廣具如下抄)。右觀本尊法。隨樂可用之。軌意以大曼荼羅品可爲本歟。上文器界五輪上觀曼荼羅。云大圓明內智三昧耶等。下曼拏羅品中一一分明。
問。師傳云。慈氏菩薩軌以金剛界曼〃〃。中臺安慈氏爲一尊曼荼羅(云云)。如上所出五種之中是指何哉。答。大曼荼羅品其旨顯然也。但中圓明誐是雖金界曼荼羅。第二院始自大日三部諸尊皆以安置。非限金剛歟。更可詳之。
依金剛界行此法者。
四印一印五印等法。可尋問之。
若依悉地者(行法十八道)。
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曼〃〃主阿逸多冒地〃〃(三反)。
五大明王大小〃〃〃。三部〃〃〃。
道場觀。
樓閣中有大蓮花。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字。字變成率都波。率都波反成彌勒菩薩。首戴五如來冠。左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置法界塔印。右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云云)。
讃(如軌)。根本印。軌初二印。
小呪曰。唵每(上)怛隷(二合)夜野娑縛(二合)賀(引)。
以上大原甚密抄。
陀羅尼集經第六云。彌勒菩薩法印呪(私云無呪)。反叉後二指於掌中。以二食指各在中指背令頭著中指甲下。以二大指竪捻二中指上節文。其二中指相離一寸許開。頭指來去。
又彌勒菩薩法身印呪(厶云)(釋迦金輪印可見第一卷)。准前釋迦金輪印。唯改開二中指。頭指去一寸半許。頭指來去。呪曰。
唵(一)妹夷帝?(二合二)妹夷帝唎(二合三)殊怛羅(二合)摩那(上音)西(四)妹怛羅(二合)三皤鞞(五)妹怛嚕(二)婆(上音)鞞(六)莎訶(七)。
是法印呪。若有受持諸佛菩薩金剛天等印呪法者。日日洗浴入道場中。誦呪作印。卽得一切佛菩薩等皆悉歡喜(云云)。
私云。先印者軌法界印。次印者軌法身印歟。
一先持誦遍數。
軌云。念誦本尊眞言。依法一一不違法則。滿三落叉遍。每至洛叉數。更加如法供養三十萬遍。數滿己卽祈境界。卽得本尊指授。作四種念誦(云云)。
一四種念誦增加句。
軌意云。除災念誦。每眞言上下加薩?(二合)賀二字。降伏諸魔念誦。每眞言初後加虎?(二合)發吒(二合)二字。增益念誦。每眞言末稱納莾二字。攝召念誦。每眞言首尾唱紇唎(二合)納莾三字(云云)。
一造辨事?[白*左]囉(二合)等法。
軌云。其持念人手持辨事?[白*左]羅(二合)及金剛鐸母地子念誦。或水精珠。隨四種念誦用之。其杵鐸作之用五種金。一金。二銀。三鈆錫。四鍮石。五好賓鐵等。是並安梵字眞言種子字。如是作者名辨事?[白*左]羅(二合)常隨其身。每念誦時執持作業(云云)。
一作成就法。
慈氏菩薩修愈誐法分別悉地法品第九云。我今略說修慈氏菩薩摩訶薩速證悉地。不化肉身往慈氏如來宮中。見慈氏菩薩摩頂授記。一時下閻浮提同會說法者。或一生中。從初念誦至於越三無數劫行。卽證一生補處三莽地。越一百六十種心三度。卽是度三曷僧祇行。卽是無相悉地。若相應悉地者。卽本尊指授。求初作如是悉地。卽證五地八地已來。眞言菩薩或現身往知足天上。見慈氏菩薩。其成就物者衆多無數不可具陳。今略省之。?[白*左]羅(二合)者。或金·銀·熟賓鐵·白檀本等五金鑄五股三股二?獨股等。臨時取取本尊授記。如上等物。如法加持念誦。三相具現卽得成就執金剛菩薩。往慈氏宮。得見本尊。與摩頂授記(云云)。
又云。若求事法中。或求尊悉地者。卽取金或銀水精頗梨。或白檀木等。作法界塔印。卽安七粒舍利骨。作法念誦三落叉滿。其壇上放大光明。照愈[冥*以]者頂上。便得大悉地形。若七歲具足相貌證慈氏身。須臾之間往至十方世界一切知足天宮上。見慈氏菩薩莽賀薩埵。得摩頂授記作大佛事。遍十方世界分一身爲無數身大作佛事。若干世界分身度衆生。無盡修行無盡成佛。處慈氏宮珊瑚法堂廣作佛事。隨意自在(云云)。
又云。若木剋作千佛印。若河海湖上印沙爲佛塔。剋木像印沙。成塔三十萬箇。每佛塔前誦眞言一百八返。供養香花。一一如法念誦。最末後塔上放光明。照觸愈[冥*以]者頂上。便得大悉地。證得八地已來菩薩之身。須臾之間。三千大千世界大火德天王能仁天主等。幷諸大威德天衆。八十億俱胝天衆。將諸寶臺寶蓋伎樂歌詠讃歎。迎將諸刹土廣作佛事。現世造十惡五逆罪人。作此印沙佛像塔。必得大悉地。勿令斷絕。其印塔作法。一如西方塔行。中置法身佛塔。
又云。如是等之悉地之法。無量無數不可具陳者。藥物之數亦不可具陳。臨時可知。其藥物者一朱砂。二牛黃。三雄黃。四龍腦。五水銀。上件藥等皆具三種悉地(云云)。
又云。復有一法欲求悉地。乏少。一切衣服飮食資具香花等物。若欲辨求難可覓故卽妨道也。是故我今略說避穀服藥而求悉地速得成就。其藥名曰桑耳天門各棗肉豆黃白木柱心。又加人參。右如上藥等各二兩。皆作細末以白蜜加之。空服三彈丸。明日減服兩丸。後日卽減但常一丸服。棗湯及人參等湯皆須煎熟下之。服藥一劑神佛三千年。再服妙藥兩劑得四百五十年。第三劑服得五千五百年。第四劑服得四萬四千年。第五得五億五千年。第六劑服與天地齊畢。此卽名爲服藥悉地。是故我今略說。智者勿生疑慮心。每新服藥。卽却退舊藥。以鬼奏子湯幷乾棗湯煎滿腹卽止。更取新進以爲度(云云)。
一眞言有八種義文。
軌云。所說眞言有八種義。一者眞如本性一體之義。所爲無生無滅無來無去離相言語道斷心行寂滅本來淨故。二者隨想流出相成義。何以故。以性淨故。應化相應義故。三者加被護念義。何以故。四種不可思議力故。所謂業力·佛力·眞如力·藥力等護念成就。四者隨諸衆生所求不間義。何以故。本願如神藥隨服應念成就故。五者慈悲義。何以故。以慈悲證此法故。六者以佛願度有情義。何以故。隨心應像故。七者以諸菩薩度有情義。八者一切諸佛不可思議。何以故。眞言不思議力。亦成無上不思議故。恒具八義。常順眞言。如意法珠寶所求皆得。有相無相悉地皆得成就故。是故名爲眞。以眞無言如言相。是眞言也。
一手印文。
軌云。手印相者。謂誓教法印。如國王勅級印文驗隨所行處無人敢違背。此如來誓教法印者復如是。一切凡聖及諸天龍惡魔鬼神皆不能違越。又復如來勅使一人去。雖有愆過。以奉進心無人敢違。此如來教勅亦復如是。等諸佛教慈氏甚深法印。卽以在凡夫不知不覺。雖有少分不順法處。以此法身諸聖加被漸離煩惱。隨此法印隨所作處。乃至諸佛及諸金剛必不敢違越。何況天人諸鬼神等。復次此法如神藥樹。隨觸及取。卽離諸病。及身騰空飛往。隨意自在。此法亦然。法力故加被同證自在如聖本尊。是故名爲法教印也。復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依此法印行持供養。從此生已乃至成佛永離下道所生之處。更不墮落三惡道處。以法印加被故。恒爲護念。令斷煩惱漸證彼岸也。又云。復次此法不思議力。如如意寶。雖無所言。隨所願處必不違願。此如來法印亦復如是。雖無言無相作一切法必得成就。此法力不思議故也。復次法若奉持者。雖在凡夫未斷煩惱。以法力故。隨左處。等彼聖力驅使。諸賢聖及諸天龍八部一切鬼神皆不敢違。以法印力不思議故也。復次此法隨所行處。或印己身成彼本尊。或印他身亦隨他身。隨作而成。譬如拙人手執諸佛菩薩印。印於泥乃至水等皆成諸佛菩薩像。隨印成佛形像。此法印力亦復如是。雖未得悉地。以執諸佛法印之力。依教而行便成本法○雖凡愚不見。一切賢聖天龍八部諸鬼神及尾那夜迦皆見本尊眞身。諸護法明王爲此親近。須相助成悉速得成就(云云)。
曼荼羅幷形像。
軌云。慈氏菩薩修瑜誐法畫像品第五。
復次我今略說瑜誐者欲得速成就悉地者。必須知法畫像人與受三昧耶灌頂。出入澡浴著新淨衣。白疊及納布絹乃至綾帛捨心令清淨。以龍腦香和膠香香水洗之。且所用綵色皆和龍腦香等。及香膠和之。不得用皮膠等。大小任意。取吉宿直日鬼宿爲勝。依如上造像而求悉地者。必獲成就。除不至心圖如左。其畫像取白疊布絹等隨意大小。亦不得還價。中心畫大圓明。就大圓明中更分爲井。中心五圓。四隅畫四半月。圓明中間十二金剛界道。一如常法。每金剛頭上安率覩(二合)婆法界之印。中心置本尊慈氏菩薩。首戴五如來冠。左手持蓮花於上置法界塔印。右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於本尊右圓明中畫事業波羅蜜多。左圓明中畫七寶波羅蜜多菩薩。前圓明中畫法波羅蜜多菩薩。後圓明中。畫金剛波羅密多菩薩。東北隅半月中畫花波羅蜜多菩薩。東南隅半月中畫燈波羅蜜多菩薩。西南隅半月中畫塗香波蜜密多菩薩。西北隅半月中畫燒香波羅蜜多菩薩。又圓明下左邊畫降三世尊明王。半輪漫拏攞中。身色卽青。三眼四牙大瞋怒狀。屈左脚向前拽。右脚向後。於輪中如走勢。四臂兩手結三昧耶心鉤印。向背心上。左一手曲向耳上。把金剛鉤斧。右手直向頂後下把五服?[白*左]羅(二合)周旋生火。首冠五智冠門口。左邊畫三角形漫荼攞。於中畫不動尊。頂有七髻垂一髻於左耳輪災右邊脣怒開。左邊脣。怒開左目。右目稍似合。頭稍底向右。半加趺坐盤石七寶金山。右手把金剛刀。周旋生三昧火焰屈於右膝上。左手屈臂向外。執金剛索。身上周圍生三昧火焰。上件二明王。以天衣朱裙瓔珞環釧白帶莊嚴。又兩明王中間畫香爐寶子。右三世明王下畫圓明。於中置修愈誐者。䠒跪手執香爐。於大圓明上畫七寶傘蓋。兩邊畫。三箇首陀會童子。半身滿五色雲中。以香花燈塗瓶花枝等散於佛上。如上畫像法。一一皆執本印契。形狀色貌勿令相違也。
又云。復次我今更說修愈[冥*以]者速令成就大悉地故。先觀一生甫處菩薩最勝大三昧耶像。號曰莾賀妹怛唎(二合)耶三莾耶。亦名慈生三莽地。亦名慈生三昧耶像。端政微妙第一。色如贍部洲檀金色。畫像深赤黃色是也。首戴五佛智七寶冠。種種瓔珞莊嚴。天衣環釧花鬘呪索眞珠緩帶白帶髮袋等。於大圓明中畫大白寶蓮花。於蓮花上結跏趺坐成三昧凝定。面貌慈軟含笑。三十臂各執寶蓮花。於蓮花上執本印契。各表三昧耶不同。有種種身光。項背亦爾耳。左第一手執蓮花上畫法界塔印。右第一手執金剛拳。舒風憧指右頰令不至三分許。次右第二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竪畫七寶金輪。次右第二手作金剛拳。亦舒風憧橫旋弄三??[白*左]攞(二合)。次左第三准右手竪旋弄五?金剛杵。右第三手執金剛鉤。左第四手執蓮花。於蓮上置金剛羂索。右第四手倒畫寶螺。如旋弄五股杵形。第五手持寶憧幡。右第五手執蓮花。於蓮花上畫七寶宮殿。次第六手執數珠。右第六手執蓮花。於蓮花上置羯磨金剛。次左第七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置寶金剛。右第七手執蓮花。於蓮花上置法金剛。次左第八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盡如來豪相三昧耶。次第八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畫如來眉形三昧耶。次左第九手執蓮花。於蓮花上畫如來眼三昧耶。右第九執蓮華。於蓮華上畫如來鼻三昧地形。次左第十手執持如來耳根三昧耶及三莽地印。右第十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畫如來舌根三昧耶。次左第十一手持如來口三昧地。右第十一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畫佛心三昧耶。次左第十二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畫如來臍三昧地。右第十二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畫如來馬陰藏三昧地。次左第十三手持蓮花。於蓮花上畫如意摩尼。右第十三手持如意棒。次左第十四手執如來寶劍。右第十四手執如來寶鏡。次左第十五手執蓮花。於蓮花上畫師子。右第十五手把金剛鐸。已上如是三十手皆以金剛拳執寶蓮花。於蓮花上置印契。皆以繫天帶。光焰遶之。及以天衣種種莊嚴像。左右皆畫十鉢羅(二合)。[告*掌]波羅蜜多菩薩。前後復畫內外八供養菩薩等。各執本契住於圓明。皆向慈氏本尊而恭敬相。上下諸莊嚴供具菩薩畫持眞言者。皆如常法。我已略說莽賀昧怛利(二合)耶三昧耶像法竟。
又云。復次更說入三莽地省略一尊慈氏之像。取一幅絹畫圓明。於中圓明中心畫本尊慈氏如來。結跏趺坐。如入三莽地形。有兩臂又從手掌持一寶蓮花臺。於蓮花臺畫[尾@各]嚕左曩佛塔。於佛塔上畫大日如來。通身寶光。皆從光中又化出諸佛世尊。如鉢羅(二合)[告*掌]佛母菩薩像。以諸佛爲光。上下莊嚴。一如前同。對像持誦。速得悉地也。
又云。慈氏菩薩修愈誐法大漫拏攞品第六。
復次我今爲修妹怛唎(二合)耶法速令證得大悉地。是故略說悉地漫拏攞法。先簡擇吉宿直日與本法相應。擇最勝地已平治。淨土填實平正。以瞿莽移及瞿莽母怛羅(二合)幷和沈水香末水加持而塗乾訖。次取龍腦欝金香相和。以眞言加持。更塗中心。皆以眞言加持。量取十肘或八肘五肘乃至最小四肘。若十肘者五肘爲心圓明。五肘分爲兩邊。若八肘者取四肘分兩邊。四肘爲中心圓明。若四肘分二肘爲中心。二肘分爲兩邊。外院聖是也。又四面二肘分爲兩院。中心大圓又更分爲九圓。每圓中各各畫佛菩薩等。其中心更分爲九圓。於中心及四面四圓畫本尊。乃佛爲中心各有四波羅蜜等菩薩。四隅半月輪各畫四供養菩薩。最中心本尊。四面四波羅蜜。四面四圓四方佛。各依本部四智波羅蜜菩薩。四隅四內供養。四圓各作四部四印母地菩薩。四隅隨四方畫本部四攝及外供養印。以八金剛界道。每金剛界上畫法界塔印及八寶瓶等。一依如常。以鮮花挿之。又第二院分爲三道。第三院亦如此。兩院界道從外第一安位坐聖衆。第二位下飮食等供養之位。第三院分作案行行食來往位道。第二院從外畫白黃赤三道圍之。表三戒定惠之義。亦是三解脫之義。第三院最外白黃赤青黑之五道圍之。表五智之義。亦是五分義。亦是五輪之義。亦是五部之義。通前成八解脫之義。中台表十一地方便爲究竟智遏字之義也。第二院直東?嚕左曩如來。左邊畫虛空眼三莽地菩薩。右邊畫如來豪相三莽地菩薩。左邊畫妙吉祥童子菩薩。右邊畫普賢菩薩。又左右畫八大佛頂輪王。各依位書之(已上十三尊位如法書之)。北面直北畫觀自在菩薩。左得大勢至。觀自在菩薩。右畫部母白處尊觀自在菩薩。又左邊畫忿怒觀自在王菩薩。右畫隨心觀自在菩薩。左畫一髻觀自在金剛。右畫馬頭觀自在金剛。左右分盡七吉祥觀自在菩薩。各依次第如法畫之(已上十三位如法畫之)。南面直南畫執金剛藏王祕密主菩薩。左邊畫金剛母菩薩。右畫金剛鈎菩薩。左畫金剛拳菩薩。右畫金剛甲菩薩。左畫金剛鎖菩薩。右畫金剛舞菩薩。左畫金剛牙菩薩。右畫忿怒月厭王幷。左畫金剛甘露瓶。右畫金剛鎖菩薩(已上十三尊位如法書之)。西面門開。左邊畫降三世尊明王。右畫不動尊明王。左畫千手眼觀自在菩薩。右畫如意輪觀自在菩薩。左畫虛空藏菩薩。右地藏菩薩。左畫除一切蓋障菩薩。右畫十一面菩薩。又門左右畫難陀龍王及拔難捺龍王。以守護門者各依左右次第而畫。本印作之(已上八尊一邊置四尊)。如上四面四角空閑處畫外供養菩薩當部諸明王等尊。各依本部使者如法安置次第畫之。次第三院東面從東北角畫大自在天王兼眷屬。次南畫東方天以七曜圍繞之。次畫火大德天王。次正門畫能仁天王。次畫日天子七曜圍繞之。次東南角畫火仙像。次面畫那羅延天王。次畫尾嚕荼迦天王。次正門畫焰摩法王。次畫大黑天。次畫鬼子母女天。次西南角畫羅訖漉(二合)莎王。次畫尾嚕博訖沙(二合)天王七曜圍繞之。次畫月天子。七曜圍繞之。次門北畫地神天。次正門畫地神天王。次畫大辨才天女。次畫阿素羅王。次西北門畫風天王。次東畫蘖單拏王。次畫藥訖沙王。次正北畫多聞天王。次大功德天女。次畫青目天女。等如上所護十方天王衆。法界神衆一一布烈書之。各執本三莽地契。形狀嗔怒喜笑慈悲柔軟等面目。天衣珠鬘甲胄環釧。形勢一者臨時。就四種法中。如上佛菩薩金剛天衆。一一依本法相應作之。隨四種漫拏攞方圓三角半月等。隨法作之。其漫拏攞大小任意作之。分半爲中圓。半爲兩邊。一一次第足之。又於半取兩邊分爲兩院。又就兩院中每院分爲三道。從外第一分安置聖衆。第二分供養飮食香花燈塗菩薩等。第三分辨事者下食等。往來之位開西門。三方門若十肘已上門。四門寶形二十一箇。中院安五箇瓶。外兩院各安八箇。四每院角四方各安一箇。蠟燭准此數安置。香煙亦准瓶數。用蘇燈九盞中院安置。外兩院各四十九盞。燈都九十盞。菓食及三百食椀等。中院九箇。外院各准香爐數同。五色綵帛五方鎭坐。儭施物等中心五方外。外二院各四方角安置之。本尊倍加食飮施物皆加供養。所獻之物皆辟除垢穢令光顯清淨。然後供養。若不辨上法供養。中下亦得。若中漫拏攞畫印契。若下漫拏攞單畫蓮花臺。上畫種子字。若更事急不得廣辨漫拏攞。單畫名字亦得。其瓶不能廣辨。都五箇亦得。若建五色粉壇亦得。供養皆和龍腦欝金香末加作法。然後捻用之。餘事准上法用。我已略說慈氏大漫拏攞法竟。
又云。慈氏菩薩略修愈誐法觀一生補處諸佛集會灌頂漫拏攞品第七。
我今略說觀一生補處菩薩於知足天上諸佛集會。觀一生補處菩薩時。灌頂上十方一生補處菩薩。諸佛集會亦復如是。且觀一世界爲一漫拏攞會。於彌盧山頂。上至有頂下及金剛輪際爲一道場宮。知足宮爲中心。中心三重爲圓曼拏攞。外兩重爲方曼拏攞。中心第一圓內更分五圓。四隅四半月皆置五尊。一一界道次寶柱上置法界塔印。其中圓明外。佛向外禮十方本有法身佛。又大圓明內慈氏如來禮我本有法身佛。第二院置十方諸佛雲集之像。皆執袈裟角印。第三院諸大菩薩雲集之像。其皆左手執袈裟角。爲金剛拳置臍下。右手曲臂向於上。展五指颺掌。第四院方檀。十方諸佛兼菩薩及二侍者。八大菩薩各二侍者。八大明王幷諸侍者。悉地仙衆幷侍者。八大聲聞及四大緣覺等衆。皆依本法畫之。第五院准上曼拏攞置二十八天。及諸三十三天十方結護天神王等。又置七曜二十八宿十二宮辰。一一依本像法。次第如法書之。皆執本契印圖如左。其素名嚕山腰。以難陀拔難陀龍王相挍三匝盤。腰上如天人形。頭上有九頭蛇頸要已下仙天形像。兩手合掌仰觀天上。宮中。日天子妃月天子妃及五星十二宮二十八宿等。一一如法書之。又從三十三天能仁主王香白像王無量諸天圍繞。諸遏素羅兵馬軍衆。又從七金山間及諸遏素羅王各將諸鬼兵打於天衆。准此起世經諸中具各明。不繁更說。又世尊從忉利天降七寶階道。從天降閻浮提像。四洲王幷妃形皆如本方。又七金山間甘露香水等海。其中諸聖而居。又諸金山中從皆有諸賢聖。地前四十心賢聖十信十住十迴向十行等。大獨覺衆幷諸大阿羅漢衆。聖人衆。諸天龍王衆。遏素羅·蘖嚕拏緊捺羅·莽虎羅誐·人及非非人。遍滿七金山中。無處空間是皆宮殿。其七金剛山外鐵圍山間洲幷諸小洲各各同類眷屬。鐵圍山中處處地獄·餓鬼·鐵鳥毒龍遍滿山中。若欲造次大三莽地像善成就者。如上作法書已。作法求悉地。持誦三落叉遍。於像中心放大光明。便把愈誐者。畫影處一時騰空住都史陀天宮。面覩慈氏如來摩頂授記。若欲具說窮劫不盡。我今略說。觀一生補處慈氏菩薩集會灌頂壇法竟。
普通像撥云。
黃金色。左手五指伏置左膝上作施願印。右手當胸前作施無畏印是也。
一功能。
軌云。若欲現世不捨色身速證慈氏宮同會說法得大悉地者。必作此愈誐念誦。必獲無上悉地。法花疏二云。彌勒者此云慈氏。思益云。若衆生見者卽得慈心三昧。故名慈氏。賢愚云。國王見□師調象卽慈心生從是得名慈氏。悲花云。發願於刀火劫中擁護衆生(云云)。
又云慈乃姓也。名阿逸多。此翻無勝(云云)。
行林第四十二。
(本云)承應二年六月十六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終。舜興。
元祿十六年未五月二十六日命松安寫之。阿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四十三。
虛空藏法。
一支度。
名香(沈·檀·龍腦云云)。柏木(作壇料)。粳米燒蕎麥橘柏木葉丁子(已上花料。法云。若無時花當以粳米○云云)。牛蘇一兩。熟銅器。有乳樹葉枝。天蓋(大虛空藏法意)。幡(同上)。
右支分等。依求聞持法意注之。若依普通行儀時者。可通途支物等歟。
一起首時分。
求聞持法意云。必須晨朝。
師傳云。從晨朝始之(云云)。
一向方。
求聞持法云。像面正面西或容向北(云云)。
大虛空藏法云。持誦者向西(云云取意)。
一行法。
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不空)。
文云。我今依瑜伽金剛頂經說云。寶部虛空藏菩薩眞言教法(云云)。
此法中略明建立壇場。安置尊像。結界護身勸請供養。可謂金界之中寶部行法極略儀軌。
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經(出金剛頂經成就一切儀軌)。
此法中明圖像。擇地。作壇。辨供。勸請。供養。念誦。觀行。作成就法。但說一印通諸事用。非是普通念誦法則。可謂金剛界中虛空藏菩薩持明別行法。今先依大虛空藏法。附悉地通法而備其首尾先任文而記次第。
先灌頂。次擇地。次作壇。次安置尊像。次辨備供物。次入道場。次禮佛懺悔隨喜勸請發願。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淨三業。次佛部心。次蓮華部心。次金剛部心。次被甲護身。次迎請。次軍吒梨。次献閼伽。次献蓮花座。次普供養。次羯磨印。次三昧耶印。次加持珠。次念誦。次安珠本處。次三昧耶印。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心。次護身。次禮佛發願。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已上注文次第記之。
大虛空藏菩薩念誦記。
先灌頂。
法云。行者先應灌頂道場親對師受得儀軌(云云)。
次擇地。
法云。或於山間靜處。或於寺舍隨所樂處建立精舍(云云)。
次作壇。
法云。作一方壇。隨其大小以瞿摩夷塗地。作八曼荼羅。周匝懸幡上天蓋(云云)。
次安置尊像。
法云。於壇西面安虛空藏菩薩像。持誦者壇東對像念誦(云云)。
次辨備供物。
法云。以種種時花散壇上。燒香燈明飮食菓子。隨力所辨以爲供養(云云)。
次房中作法(私云。辨備供物之後。還於房中重更洗手澡口)。
次加持衣。次著衣。次護身(先於靜處跏趺坐)。次淨三業。
法云。二手虛心合掌如未敷花。誦清淨眞言三返。或七返頂上散印。則三業清淨以成勝義澡浴。淨三業眞言曰。唵舞(入)弟耨戍(引)馱曩(引)耶娑嚩(二合)賀(引)。
次三部被甲。次入堂禮佛誦懺悔偈。次著座。
法云。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意而坐。端身正念(云云)。
次塗香。
法云。當以塗香用塗二手(云云)。
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啓白。次神分。次祈願。次供養法。次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福德聚金剛寶冒地〃〃〃〃(三反)。
〃〃縛曰羅軍荼利冒地〃〃〃〃。
四大明王。大小。三部(或五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發願(用不隨時)。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能滿諸願 大慈大悲 虛空藏尊。
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云云)。
次五大願。
次佛部心三昧耶印。
法云。以止觀十度內相叉作拳。以禪智竝竪。結印已觀想。諸佛遍滿虛空。卽誦佛部心眞言三遍。頂上散印。眞言曰。唵爾曩爾迦(半音)娑縛(二合引)賀。
次蓮花部心三昧耶印。
法云。唯前部心印智度屈入掌直竪禪度。結此契已想。於一切如來右邊。有觀自在菩薩。幷諸眷屬。卽誦蓮花部心眞言三遍。頂右散印。眞言曰。唵阿(去引)嚧(引)力迦(半音)娑嚩(二合引)賀(引)。
次被甲護身印。
法云。以觀羽禪度橫於掌內。以進忍戒檀四度握拳。結此契成印身五處。所謂額。右肩。左肩。心。喉。是名五處。護身眞言曰。唵步(引)入嚩(二合)羅吽(引)。
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八葉大蓮花。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七寶樓閣。垂諸瓔珞繪綵幡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匝香雲。普雨雜花。眷屬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飮食。摩尼爲燈。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定印)。
觀想。瓔珞內有淨月輪。輪內有寶蓮花座。座上有●字。變成如意珠。珠變成虛空藏菩薩。相好(云云)。
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用蓮部)。次結請虛空藏菩薩印。
法云。二羽金剛縛直竪忍願。反戚如寶形。進力各屈如鉤○誦眞言四遍。以進力向身招之。本尊幷眷屬皆來集會。迎請眞言曰。唵薩縛怛他(去)誐多(引)毘曬(引)迦嚩日羅(二合)羅怛曩(二合)薩嚩(引)舍(引)跛哩布囉迦弱吽鑁斛(引)怛覽(二合)。
次辟除從魔印。
法云。結軍吒梨身印。以檀惠右押左相叉。入掌以戒方並押交上。以禪智並押戒方。以忍願直竪頭相柱。進力屈如鉤作三股杵形。卽誦軍吒利眞言隨誦以印左旋三匝。辟除一切諸魔。右轉三匝便成結界。眞言曰。曩謨囉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耶娜莫室戰(二合)拏摩賀縛曰羅(二合)矩嚕(二合)馱(引)耶唵戶嚕〃〃底瑟姹(二合)〃〃〃(二合)滿馱〃〃賀曩〃〃阿密哩(二合)帝吽發吒娑嚩(二合)賀(引)。
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獻閼伽。
法云。行者當壇上近膝置。二淨器滿盛香水以爲閼伽。初迎請時献右邊者。後奉送時獻左邊者。每奉獻時二羽捧閼伽器當額奉獻。卽誦眞言浴本尊及諸聖衆。眞言曰。唵嚩曰羅(二合)娜迦吽。
次華座。
法云。以二羽虛心合掌。以檀惠禪智各頭相著。餘中間六度微屈頭相離。猶如開敷蓮葉形。眞言曰。唵迦磨攞娑嚩(二合)賀(引)。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事業身。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
法云。以二羽合掌。以戒方二度外縛。以進力反戚如寶形。結成契已誦眞言四遍。普供養眞言曰。唵誐誐曩三(去)婆嚩(引)嚩日羅(二合)斛(引)。
想。從印出生無量種種供養。香花燈燭塗香飮食寶幢幡蓋。卽於本尊及一切聖衆前成就眞印。廣大供養。
次讃(用普印)。
法云。誦虛空藏菩薩讃歎曰。嚩日羅(二合引)囉他(二合引)素嚩日羅(二合引)囉他(二合引)嚩日羅(二合引)迦捨摩賀(引)磨抳(二合)阿(去引)迦(引)捨蘖婆嚩日羅荼(馱夜反)嚩日羅(二合)蘗婆(去)曩謨卒都(二合)帝(四)。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我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寶珠。漸舒漸大擧體成寶珠。寶珠變成本尊。相好莊嚴具足圓滿。
次根本印。
法云。次結羯磨印。以止羽當心仰掌。以智力捻反屈力度。如寶形。以觀羽仰掌。向前作施願勢。結此契已作是思惟。我身卽同虛空藏菩薩。卽誦羯磨眞言曰。唵嚩日羅(二合)囉怛弩(二合引鼻聲)憾。
由作此觀加持故。行者自身等同本尊虛空藏菩薩。
次結三昧耶印。
以二羽金剛縛。進力反戚如寶形。禪智並竪置於當心。卽誦三昧耶眞言曰。唵嚩日羅(二合)羅怛曩(二合)吽。
私云。金界羯磨會寶菩薩印。
軌云。進力寶形(云云)。傳授記云。二拳面相合。二頭指竪端相柱。如寶形。嚩日羅(二合)囉怛(二合)那唵。
三昧耶會印。
軌云。火竪頭反屈(云云)。傳授記云。金縛二頭指竪屈如寶形。二母指並竪。素摩訶怛鑁。
次加持珠。
法云。卽取水精念珠安於掌中。合掌當心誦加持念珠眞言三返。眞言曰。唵尾嚧(引)左曩磨攞娑嚩(二合)賀(引)。
則捧珠安於頂上。發是願言。十方世界。所有修眞言行者。彼所受持。一切眞言。願速成就。
次正念誦(私云。先部母。次大日。本尊。成就明。部主。又部母)。
法云。卽止羽承珠觀羽當心移珠。不緩不急。離散亂。或千。或百。限數畢已捧珠頂戴。又發是願。一切有情所希望。世出世間殊勝果報。以我念誦福力。速令成就。
私云。師傳云。羯磨三昧耶二印俱是根本也。但以三昧耶眞言爲念誦(云云)。
次珠置本處。
法云。卽安珠於本處。
次入三摩地。
觀想。我心月輪上有●字。如如不可得義也(云云)。次根本印。次部母(用佛眼)。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先達此次祈願)。次閼伽(捧器祈願次誦明)。次振鈴。次解界(火院左轉)。次奉送(先請車輅)。次迎請。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堂外作善。
右依大虛空藏法意附十八道聊以記之。偏爲自行也。人不可用矣。
求聞持私記(丹波池上)。
先圖畫尊像(如軌)。次擇地(如軌)。次作壇(如軌)。次安置尊像(如軌)。次辨備供物(如軌)。次起首時分(如軌。私云從晨朝始之)。次房中作法(私云。辨備供物之後。還於房中重更洗手澡口卽作手印。先左手作拳安左腰。次舒右手五指屈其頭指與大母指相捻狀如捻香。想念掌有淨水。誦眞言三遍已灑頂及身。卽令內外一切清淨)。
次護身。
先左手作拳安腰。次右手作拳。以頭指與大母指相捻。狀若捻香。其頭指屈第二節。其第一節極令端直。以印置額。誦眞言一返。次右肩。次左肩。次心上。次喉上。各誦一返(軌出之私加之)。
次入堂禮佛。
先兩膝長跪虛心合掌。頌偈曰。
我從過去世 流轉於生死 今對大聖尊。
盡心而懺悔 如前佛所懺 我今亦如是。
願垂加持力 衆生悉清淨 以此大願故。
自他獲無垢。
眞言曰。唵娑婆嚩嘙輸馱薩嚩達摩娑嚩婆嚩輸度唅。
次著座(半跏坐)。次塗香塗手(私用之)。次像所覆物擧去之(若無尊像時者留之)。次加持香水。
右大指押小指甲。三指開竪如三股杵。以印加持香水。先左轉。次右轉。左拳安腰。眞言曰。唵阿密㗚(二合)帝吽發吒。
次灑淨供物。
以右手取散枝入器引上。先灑頂上。次灑壇上。供物。堂內。皆從東北順匝灑之。
次加持供物。
以先印眞言加持供物。先左轉。右轉(已上軌外依可有私加之次若啓白神分供養文等或不用之)。
次五大願。次護身。
先擧右手。然後以頭指與大母指相捻。狀若捻香。其頭指屈第二節。其第一節極令端直。於頂上誦陀羅尼一遍。次置右肩。後誦一遍。左肩。心。喉。亦皆如是(私云左拳安腰)。
次灑淨。
作前印掌承淨水。誦陀羅尼一返。灑塗香等諸供養物幷壇及近壇之地(私云前印者前房中所用灑淨印皆順迴轉之)。
次加持供物。
如前作護身印。置塗香上誦陀羅尼一返。餘花香等乃至木壇各皆如是(私云先左轉次右轉)。
次結界。
復作護身手印。右轉三匝。更指上下。但運其印身不動搖。誦陀羅尼七返。隨其自心遠近分齊結十方界(私云。先左轉三匝是爲辟除也。次右轉三匝。是名結界。左拳安腰)。
次道場觀(用定印)。
次應閇目思惟虛空藏菩薩眞身。卽與此像等無有異(私云。可想此道場卽本尊所居宮殿。若無尊像時者。可觀前有月輪。輪內有寶蓮花座。座上有●字。字變成如意寶。寶變成虛空藏菩薩)。
次勸請。
復用護身印作意請虛空藏菩薩。誦陀羅尼二十五遍已。卽擧大母指。向裏招一度。頭指如舊(私云左拳安腰已上同安之)。
次閼伽。
先仰舒右手五指。屈其頭指與大母指相捻。狀如捻香(私云。左拳在腰。軌無閼伽。可有故今私加之。捧額奉之。若有器用之)。
次花座。
復作護身印。誦陀羅尼三返。槇上蓮花。以之爲座。復想菩薩來坐此花。卽便開目見菩薩已生希有心作眞身解。
次善來偈。
又作前印當心。誦眞言三返。然後頌曰。
今者菩薩 來至於此 是陀羅尼力。
非我所能 唯願尊者 暫住於此。
次塗香。
取器捧額誦眞言奉之。若無供物以印眞言奉下同。
次花鬘(如前)。次燒香(如前)。次飮食(如前)。次燈明(如前)。次普供養。
又結印當心先頌曰。一切諸菩薩。福惠熏修。所生幡蓋。清淨香花。衆寶之具。悉皆嚴好。
然後誦眞言一遍(想念諸供養物悉得成辨。卽持供養一切如來及諸菩薩)。
次讃(用普印在別軌無之)。次根本印(用前印眞言私加用之。當心誦眞言七遍。頂上散之)。次正念誦。
卽以手印搯珠誦陀羅尼明記返數(私云。先取珠入掌虛心合掌。微開火指未擧之頂戴。然後當心作印。二手水空相捻直舒。中小二指屈頭指各着中指上節邊。以右手二指捻母珠邊一箇珠子。以左手二指除兩箇珠子捻第四珠子。右二指引取左二指相返記數。念誦之間依軌修字道觀。私謂初心行者暫但可觀本尊而已)。
次還珠法。
身心若倦卽須止息。至誠瞻仰。便坐禮拜(私云念誦了。以右手二指捻珠纒左手頭指已下四指。更脫取之虛心合掌微開中指未擧之頂戴。然後安本所)。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閉目後觀滿月菩薩極明了。已應更運心令漸增長。周遍法界。復漸略觀。於最後量如本已方始出觀。
次根本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解界。
以前印眞言左轉三匝(已上十餘軌文無之可有故。私加之)。
次奉送。
以前印當心。先頌偈曰。
唯願慈悲。布施歡喜。復會法事。復垂降赴。
然後以印當額。誦眞言三返已。擧大母指發遣菩薩。
次護身(如前私加之)。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已上丹州記。
圖畫尊像文。
軌云。若欲如法持此陀羅尼求聞持者。當於素白氎。或淨板上先畫滿月。於中畫虛空藏菩薩像。其量下至不減一肘。或復過此任其力。辨菩薩滿月增減相稱。身作金色寶蓮花上半跏而坐。以右押左。容顏殊妙。作凞怡喜悅之相。於寶冠上有五佛像。結跏趺坐。菩薩左手執白蓮花。微作紅色。於花臺上有如意寶珠。吠瑠璃色。黃色光發。右手復作與諸願印。五指垂下。現掌向外是與願印相。
擇地文。
軌云。畫像了已當於空閑寂靜之處。或在淨室塔廟山頂樹下。
作壇文。編(玉云。卑縣反又方典切。編織繩編以次物也邊也)。
軌云。別作一方木曼荼羅。下至一肘。過此亦任其力辨。其壇下安四足。或以編附上面去地怜須四指。其材用檀沈作者最爲殊勝。不爾或以柏等有香之木爲之亦得。如法作已置於像前。
安置尊像文。怜(玉云。郎丁切心了也。字韻云。力田反。哀ー愛ー宜ー今音又連音)。
軌云。隨在一處安置其像。面正向西。或容向北。淨物覆之。
辨備供物文。
軌云。次應嚴辨五種供具。所謂塗香。諸花燒香。飮食。燈明。塗香者磨白檀爲之。花以隨時藥草所生者宛。若無時花當以粳米。或燒喬麥。或取橘柏等葉。或用丁香以宛花。用燒香但以沈檀龍腦隨應用之。食除熏穢每須新淨燈用牛蘇油亦通許。
陀羅尼梵漢句義。
南牟(一)阿迦(玄反)捨(舒可反二)揭(魚羯反)婆(去引)耶(餘可反三)唵(四)阿唎(五)迦(入)麽唎(六)慕唎(七)莎縛訶(八)。
南牟(歸起義也)阿迦捨(虛空)揭婆耶(藏)唵(三身義)阿唎(富有)迦麽唎(蓮花也。蓮花有三名。未敷名屈摩羅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名分陀利)慕唎(無垢義光明義)莎縛訶(成就義)。
字道觀文。
軌云。閉目想。菩薩心上有一滿月。然所誦陀羅尼字現滿月中。皆作金色。其字復從滿月出澍行人頂。復從口出入菩薩足如自發言諮啓菩薩足下誦陀羅尼。未止息來所想之字巡環往來相續不絕。如輪而轉。
已上文抄記之。
楨上蓮花事。
大原上綱禀受持明房說云。求聞持云。楨上蓮花以之爲座(云云)。謂畫像坐給畫蓮花也。楨者張也。謂畫佛像時絹張形付畫之。故曼陀羅等或一楨云(如私錄)謂一楨也。故彼畫像曼荼羅楨上畫座蓮花。卽今勸請尊座爲畫像一身爲坐也。故指彼畫蓮云楨上蓮花也。故結花座印時卽可想彼畫花一也歟。
蝕時作法。
本道場行法遍數已滿。結願畢之後先掃淨露地方大地。
次引幕立迴障子(但可見月輪方其外壚殊短)。
次移壇懸本尊立禮版(灑水塗香磬如常)。
次辨備供具(五供養如例。飮食供養從常豐厚)。
次以有乳樹葉七枚(桑)。敷壇上(火舍奧也其七枚以葉未出外迴敷)。於葉中置蘇器有乳樹枝一條(長一尺許宜歟)。儲之(可攪蘇料也)。
次供養法如常(乃至)。根本印明。
次念誦。先大日眞言百遍(如常)。
次作手印誦陀羅尼三遍。持護其蘇次以樹枝攪蘇勿停其手。目觀日月兼亦看蘇陀羅尼。勿限遍數。初蝕後退未同已來攪之。乃至奉送解界等如常。
於牆外同志同伴人人誦軍荼利眞言。衞護行者兼祈法成就耳。其蘇若小行者一人服之。若多同志同伴人人分服之。敢勿及他者也。
延久三年五月九日。於勝林院記之。
軌云。如是誦陀羅尼。隨其力能或一日一上。或一日兩上。從始至終每如初日遍數。多少亦如初上。不得增減。前後通計滿百萬遍。其數乃終亦無時限。然於中間不容間開。後於日蝕或月蝕時隨力捨施飮食財物供養三寶。卽移菩薩及壇露地淨處安置。復取牛蘇一兩盛貯熟銅器中。幷取有乳樹葉七枚次枝一條置在壇邊花香等物如常。數倍供養之法一一同前供養畢。已取前樹葉重布壇中。復於葉上安置蘇器。還作手印誦陀羅尼三遍。護持此蘇。又以樹枝攪蘇勿停其手。目觀日月兼亦看蘇。誦陀羅尼無限遍數。初蝕後退未圓已來。其蘇卽有三種相現。一者氣。二者煙。三者火。此下中上三品相中。隨得一種法卽成就得此相已便成神藥。若食此藥卽穫聞持一經耳目文義俱解記之於心永無遺忘。諸餘福利無量無邊。今旦略說小分功德。如至却退圓滿已來三相。若無法不成就。復應更從初首而作。乃至七遍。縱有五逆等極重罪障。亦皆銷滅法定成就。
已上文私抄之。
右兩軌行法了。師傳云。大虛空藏軌唯福德門也。求聞持軌唯智惠門也。
依胎藏界行此法者。
勘大日經具緣品中略說身相。幷眷屬等。密印品說印眞言普通藏品但出眞言。轉字品中說身相。祕密曼荼羅品明其曼荼羅。一一文等如下抄之。
大悲大壇行法如常。
尊位。第二重西方上院中。
●●● ●●●●
梵號。
阿利也(二合)迦舍蘗婆。
密號。如意金剛。
種子。阿伊(轉)阿(藏)。
三形。寶釼。
尊形。
前本。肉色左手當腰持蓮花。上安寶形。右手持釼。首戴五佛冠。坐寶蓮花。後本黃金。祕藏記云。肉色左手持開敷蓮花。上安如意珠玉寶。右手持寶釼(已上虛空藏院)。
肉色。右白拂。左拳押腰。立蓮花上。左手持蓮花。上有如意寶。右手持白拂(已上釋迦院)。
印明。
經(密印品)云。又如前印。以二虛空入中名虛空藏印。
義云。虛心合掌。以二空指並入於掌中。
胎軌云。印形如教法(云云)(私云印相不見)。
攝軌云。初印福智令風加火上節雙空入月中。
廣軌云。密印同慈氏空持水中節。
對授記云。海大德說○。文云。印形如教法者同慈氏印。移二空入月也。合掌二風屈背對一寸許也。以二空並立二風中。是慈氏印。今但二空屈入月是異也。文云。教法者謂大日經也。又樣先作虛心合掌。二風著二火背也。二空屈入月是爲正印。又樣虛心合掌。但以二風入月(有三樣)。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合掌屈二風端向下令相去一寸許也。屈二空入月也。其空稍降而入月也。珍和上說同惠和上(但屈二空指二水根)。別記云。虛心合掌。二風屈頭向下背令相去。二空入月中(已上)。理界記云。虛心合掌。屈二空入月。拄水第二節屈。二風二端柱而置空二節上。以印當心。
覺傳云(云云)(私云。同對記海說三樣)。
又有別儀軌云。合掌二頭指作寶形。二空直竪名根本印(眞言在別。已上)。
眞言。
經云。南○喃(一)阿(去)迦(引)奢矢三麽多弩蘖多(二)微質怛嚂(二合引)嚩囉達嚩(三)莎訶(私云胎軌眞言初置伊)。
義釋(藏品)云經云。爾時虛空藏菩薩入清淨境界三昧說自心眞言者。謂入此三昧時。卽智諸佛境。畢竟清淨猶如虛空。是故普門漫荼羅皆悉離一切相。唯是心佛自證不可示人而已。自在神力出納取與周給衆生不可窮盡。又如虛空正以無所有。故無所不有也。●阿(去引)●迦(引)●捨是虛空●三(引)●麽●多是等●●●奴蘖多是了知。亦是進逝謂知心等虛空故。一切諸法皆悉等同虛空。爾時以不住法具修萬行。用無所得爲方便故。亦復等同虛空故。此眞言正以最初長●阿字爲體。●長阿是發行之義。言以虛空無垢菩提心虛空遊步而修萬行。於大空中具生種種莖葉花菓也。故次同轉釋之微卽怛覽(二合引)是種種奇妙顯色之義。嚩囉是衣。達囉是被著之義。著雜色衣卽是萬德莊嚴法身。亦是畫作大悲漫荼羅莊嚴淨地。亦是大空鏡中普現萬像之義也(云云)。
又云(密印品)。阿迦奢(空也)三曼多(等也等於虛空也)奴揭多(得也前知義超義。此中云得義亦相會之)髀質多嚂(二合)摩嚩(二合也。此麽卽是點以加多羅二合之上卽爲多藍也)羅(髀質是種種義麽縛羅是衣義)馱羅(著也。謂著種種衣也。如虛空無色而能現種種形。此菩薩亦爾猶如虛空而能滿種種願利益衆生也。現種種形)。
義釋(具緣品)云。以於西方畫虛空藏菩薩。被鮮白衣。左手持蓮花。花上有大刀印。刀印上遍生焰光。及諸眷屬。皆坐正蓮花上。此菩薩持如來等虛空惠所以持大刀者利惠之標幟也。被服白衣。明白淨無垢。是其教門外飾也。譬如虛空無所分別。亦無積集。而世間萬像依之以生。今此法門亦爾。於畢竟空中出生不思議自在之用。無有窮盡。如大集虛空藏經中廣明。故名虛空藏也。此中法門眷屬。所謂虛空無垢菩薩。虛空惠菩薩。清淨惠菩薩。行惠菩薩。安惠菩薩。亦如前次第左右列之(云云)。
又云(轉字品)。西方虛空藏菩薩等。亦以諸瓔珞莊嚴其身。作白色著白衣(其白衣色映身作肉紅與身色少異也)身有光焰執大刀。彼印但畫大刀也。若但置字者。作。伊(引)字也。
又云(祕密曼荼羅品歟)。西方虛空藏菩薩。卽是文殊會中西方部主也。作圓壇極令明淨鮮白。坐白蓮上。手持刀。若不畫菩薩形者。但畫刀。其刀極利如霜(如是謂如是堅利也)。又堅固以種子字而圍遶之也。智者以自種子而種子之卽是安本種子也。
又云。若文殊爲中胎。餘菩薩爲第二重。八部爲第三重。他教此也。
又云。凡此於大悲藏大壇中。文殊一會凡四菩薩。隨以一菩薩爲主。置於中壇。餘者各於第二院。案方而列。第三院置八部也。若是大悲中第二院者。假令以觀音爲部主。其金剛部及佛頂等置依方位而列爲第二院。其第三院置八部。卽不須置文殊會菩薩也(云云)。
右依胎藏者可用上印明。幷本尊壇種子形色。但此中有總別壇法。能可斟酌。不能具矣。
陀羅尼集經第六。有虛空藏印呪。可見之。
依金剛界行此法者。
四印一印等如聖觀音法。或依理趣經虛空藏品意可修行之。其文如左。
理趣釋云。時薄伽梵如前釋已一切三界主如來者寶生佛也。寶生之變化則虛空藏菩薩是也。復說此菩薩理趣修行一切如來灌頂智藏者。虛空藏菩薩之異名。般若理趣者如前所釋。所謂以灌頂施故能得三界法王位。此則金剛寶菩薩三摩地行。所謂義利施故。得一切意願滿足。此則金剛光菩薩三摩地。所謂以法施故得身口意一切安樂。此則金剛笑菩薩三摩地行灌頂一切如來。義利施者惠施沙門婆羅門資緣具法施者。爲施不現形與天龍八部等說法等。滋生施者施與傍生之類也。修行者修虛空藏菩薩三摩地行故。應建立本菩薩曼荼羅。曼荼羅中央畫虛空藏菩薩。如本形前畫金剛寶。右畫金剛光。左畫金剛幢。後畫金剛笑。內外院四隅各列。內外四供養如本形。東門安金剛杵。南門寶。西門蓮花。北門鈴。修行者若入此曼荼羅令他人現生所求一切富貴階位悉得。滅一切貧窮業障。設盜一切有主所攝物者六分之一不得不與取罪速疾獲得一切悉地。或時瑜伽師坐曼荼羅中作本尊。瑜伽觀與諸聖衆圍遶。以四字明請召。卽誦心眞言。四種理趣門運心遍法界。愍念貧窮孤露。常行惠施。三輪清淨心無慳悋。常與等虛空三摩地相應。不久獲得虛空藏菩薩身時虛空藏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凞怡微笑。以金剛寶鬘自繫其首。說一切灌頂三昧耶。寶心者怛覽。字者具四字表四種理趣行門。多字眞如不可得義。囉字離塵義。阿(引)字一切法本來寂靜。執如虛空。莽字一切法無我義。常與此心眞言相應故。身心無礙猶如虛空。按馱那法尤於此部中最速成就。所求一切伏藏皆得現前眞陀羅尼寶。能漏一切衆生希求願故(已上虛空藏品)。
私云。若依此經欲修此法。行法用心可更問之。
虛空藏次第。
先可儲壇一面(或一前机)。
灑水一坏。塗香一坏。花一坏。燒香一坏。飮食一坏(或說未加菓子)。燈明一坏。幣帛一捧。銀錢一捧。
行者後夜起。明星出時於東方可供養之。
先澡浴清淨。次著清淨衣。次護身。次到壇前。次禮拜。次著座。次加持香水。次灑淨自身供物等。次加持供物等(用軍荼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飮食陀羅尼。以右手大指摩中指甲三兩反。三指直之。又大指捻頭指。彈指作聲。一誦呪一彈指卽也。曩謨薩嚩怛他(引)蘖多(引)嚩路枳帝唵三婆羅三婆羅吽。
次甘呂印明。
作施無畏印。以右手竪臂展五指。直上卽是。曩莫蘇(上)嚕跛野怛他蘖多耶怛儞也(二合)他唵素魯(二合)素魯鉢羅(二合)蘇嚕〃〃〃〃。
次一字心水輪觀。
先想。此●在右手心中。猶如乳色。反爲功德海流出一切甘呂醍醐。卽引手臨食器上。呪此●字一七反。中流出猶如日月乳海。一切鬼等皆得飽漏。無有乏少。此名普施一切餓鬼印。眞言曰。曩○南鑁。
次勸請(金合當心)。
至心謹請 明星天子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養。
二手合掌。空並直竪以空召之。唵路迦〃〃羯羅也曳醯呬。
次取散杖灑位所誦閼伽明。次取一房花置於座所誦花座眞言。次事塗香(用塗香明)。次獻花鬘(用花鬘明)。次燒香(用明)。次飮食(用明)。次燈明(用明)。次普供養。次幣帛。次銀錢。次讃(天龍讃)。次祈願。次心經。次諦緣度。次迴向。次禮拜(多少在意)。次啓謝。次發遣(以施餓鬼)。次護身。次禮拜。次起座。
虛空藏次第。
●字因業不可得義也。
右丹州池上記也。
明星天子文。
大集經二十一五(四十本)云。爾時明星天子聞是法時。於諸禪定出入自在(乃至)佛言善男子天子者於已於無量諸如來。所殖諸善根。無量世中修法緣慈時。本願力故。生而天處在日天前。十千由旬。所住宮殿縱廣三萬二千由旬。瑠璃所成。前後左右滿十由旬諸男女而共圍繞。是人在中離其眷屬三由旬所。獨坐寶床出入禪定一日一夜。此四天下有八十天處六十龍處(乃至)三十毘舍遮處於是處悉能調伏。如是衆生。以本願力故。往昔發願此閻浮提夜五分過餘一分在當在日前十千由旬光。當破壞閻浮提闇而作明相(云云)。
虛空藏神呪經(曇摩密多譯)云。後夜燒阿樓香多佉羅香。稱虛空藏名。現種種身懺悔所犯罪。說大乘法不退菩薩。若不現身者。應當求請阿樓那天作如是言。南無阿樓那天。成就大悲有大威勢。若出現時光明照曜遍閻浮提。幷照我身。願以我言白虛空藏便我夢中而得見之。示我方便令其懺悔根本重罪。爾時應當眠寢本處。至阿樓那天出時。虛空藏爲初行菩薩夢中現身爲說大智方便令其悔罪不忌菩提心不久當得菩提(取意)。
已上文私抄之。阿樓那天是明星歟。●●●(明闇明也)。●●●(珠明也)。此等梵音頗相似歟。
一功能。
大虛空藏法云。我今依瑜伽金剛頂經說寶部虛空藏菩薩眞言教法。爲愍念在家出家薄福少德乏少資具者。所求世間出世間。勝願多不遂意。若依此教法修行。業報等障皆悉消滅除福德增長。心神適悅。淨信大乘。利樂有情。心無退轉。出世間所有財寶。悉獲得。於一切衆生能作利益。一稱一念。所得福聚。尚猶虛空。何況作意如法修持。所願必獲殊勝成就。
求聞持法云。薄伽梵言。此陀羅尼是過去現在一切諸佛之所同說。若能常誦此陀羅尼者。從無始來。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悉皆銷滅。常得一切諸佛菩薩。共所護念。乃至未成佛來。所生之處。虛空藏菩薩恒隨守護。令諸有情常所樂見。諸有善根無不滿足。一切苦患皆悉消除·常生人天。不墮惡趣。生生之處。常憶宿命。設不如法能但能常誦。獲福如是。
觀虛空藏菩薩佛名功德行法經云(佉陀羅山正覺仙人所住之說以優婆離爲對揚)。爾時長老優婆離卽從座起。白佛言。世尊世尊。先於功德經中說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各能除一切惡不善業。治王旃陀羅尼。乃至沙門旃陀羅。諸惡律儀。如此惡事。若欲治當云何觀虛空藏菩薩○佛告優婆離。汝及未來世一切善持毘尼者。應當教此犯罪衆生。安慰其意。世尊大慈弘誓無量不捨一切。於深功德經說治罪法。名決定毘尼有三十五佛教救世大悲。汝當敬禮。汝敬禮時當著慚愧衣。如眼生創。深生恥愧。旣慚愧已一日乃至七日。禮十方佛稱三十五佛名。別稱大悲虛空藏菩薩名。澡浴身體燒衆名香堅黑沈水。明星出時長跪合掌。悲泣雨淚。稱虛空藏白言。大德大悲菩薩。愍念我故。爲我現身。爾時當起見想是虛空藏菩薩。頂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見如意珠卽天冠。此天冠中三十五像現。如意珠中十方佛像現。虛空藏菩薩身長二十五由旬。若現大身與觀世音等。此菩薩結跏趺坐。手提如意玉。其如意珠演衆法音。與毘尼合。若此菩薩隣愍衆生故。作比丘像。及一切像。若於夢中。若坐禪時。以摩尼珠印印彼人臂。印文有除罪字。得此字已還入僧中。如法說法(云云)。
又云時虛空藏菩薩結跏趺坐。放金色光。如意珠中現三十五佛。已白佛言。世尊此我如意珠寶。從首楞嚴生。是故衆生見珠者得如意自在(云云)。
虛空藏經(佛陀耶舍譯)云。西方過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刹。名一切香集依其中衆生成就五濁。彼國有佛名勝花敷藏如來。今正爲諸大衆轉妙法輪。彼有菩薩。名虛空藏○(云云)。
虛空藏神呪經(曇摩密多譯)意云。佛告彌勒。彼虛空藏成就大悲。犯根本等一切罪。趣向惡趣。諸煩惱不畏。後世能身善道。及涅槃道。刹帝利有五種根本罪。
取佛物僧物傍三乘法。或有持戒。或不持。成出家脫其袈裟。逼令還俗。或時繫閉。或加杖楚。或斷其命。若作五逆罪。撥無因果。
大臣輔相有五種根本罪。
取佛物僧物破城邑。殺人民。誹謗正法。毀出家人五逆罪。
聲聞弟子有五種(云云)。
殺盜婬妄語。
初行菩薩有八種〃〃〃(更檢取意)。
爲是等衆現隨宜種種身。懺悔罪障事(可見之)。
又云。復次族姓子。若有衆生聞虛空藏菩薩名號。圖畫形像而供養者。其人所生之處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兵刄不害毒。不能傷人與非人。無能浸害。終不橫死。事不加不犯根本重罪。無有疾病。亦不餓死(云云)。
又云。命欲終時。乃至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聞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猶有微細出入。氣息身少識在乃至究後微識。爾時虛空藏菩薩卽爲現身。若此衆生先事梵天(乃至)毘沙門隨其所事於彼人前示現其身而說偈言。
如是四聖諦 智慧者知見。
以知於生死 能度諸有海。
時彼衆生。於意識中知此法已。皆生善處。若有衆生信敬佛者卽現佛身而說偈言。
佛正智清淨 能度諸有海。
速得證諸地 遠離一切苦。
爾時衆生聞說是語。思惟佛功德故。命終之後所往生處國土。清淨無有五濁。面見諸佛(云云)。
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破惡業障祕密陀羅尼經云。若欲得福智。若欲得衆生愛惜。若好歌詠欲得第一音聲○者。皆持此呪。亦稱念我名○(云云)。
虛空藏法上第四十三。
(本云)承應二年六月十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之訖。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中夏念八寫之。
兜率鷄頭院僧嚴覺。
行林第四十四。
五大庫九藏法下。
一支度。
注進。
五大虛空藏御修法七箇日支度。
裏書云。
承曆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家御祈於麗置殿被修五大虛空藏法。密教渡此朝後此法始于此時(云云)。
阿闍梨圓融房法印大僧都。
助修六口(禪定阿闍梨。慈快〃〃〃。寬快〃〃〃。靜算〃〃〃。長俊〃〃〃。勝豪〃〃)。
御佛新佛五副(圖在別)。
大壇。護摩壇(息災)。十二天壇。
大壇東護摩壇西立之。二壇供同之。
御修法二七ケ日也。開自時許有後加持後加持呪金界大日呪也(云云)。
私云助修靜算記之也(已上)。
淨衣。
經云。若畫此像於青色或金色絹上畫之(云云)。
私云。修師所著衣色可准之歟。抑御衣絹用彼兩色。其意如何可問之。
一起首時分。
一向方。
師傳云。五佛本依金界。故向西方無妨耳。又若明星出時。觀彼星修之耳。
私云。案經意釣召有何妨哉。然者可向西方歟。
一行法。
●●●●第九品云。
爾時後說成就富貴。金剛虛空藏鉤召五字明王曰。
●● ● ● ●
鍐吽怛洛纈唎惡(短)。
行者應當畫五大金剛虛空藏於一圓明中。等自身量畫之。於一圓中更分爲五。於中圓畫白色虛空藏。左手執鉤。右手持寶。前圓中畫黃色虛空藏。左持鉤。右執寶金剛。右圓中畫青色虛空藏。左持鉤。右持三辨寶。放大光明。於後圓中畫赤虛空藏。如前。左持鉤。右持大紅蓮花。左圓中畫黑紫色虛空藏。如前。左持鉤。右持寶羯磨。是名五大虛空藏。求富貴法。若畫此像於青色。或金色絹上畫之。其菩薩衣服首冠瓔珞皆依本色。各半跏坐。畫此像了對於壇前。無間時方但誦五字明一千萬遍。卽得貴富成就。時時護摩。速獲大悉地。次當說印相。
毘首羯磨三昧耶。忍願相合峯如針。是名法界虛空藏。三昧密印應當知。次改進力如三鈷。是名金剛虛空藏。後改進力如寶形是名寶光虛空藏。又屈進力如蓮葉。卽名蓮花虛空藏。戒方進力牙相叉。是名業用虛空藏。
疏曰。此品三法中。三成就富貴。五大虛空藏五字眞言法如經。爾時復說成就富貴金剛虛空藏。鉤召明王曰。●●●●●。
行者應畫五大虛空藏於一圓明中。等自身量畫之(言圓明者。是明星標幟。故可作星色也。如經觀世音是日天子。大勢至是月天子。虛空藏是明星天子。法花三光天子卽是也。虛空藏經說西方虛空藏菩薩來時。以三昧力令諸國土。皆如虛空菩薩。額上有一寶珠。行者明星出時觀彼明星云云。又有虛空藏經說南方虛空藏菩薩來時。及觀行法。亦似前經云云。二經唯說西南二方。今准此經卽有五方五大虛空藏菩薩。於一圓中更分爲五。五方五智五佛五部。各入虛空藏三摩地。故作五方色形。左持五部三摩耶。現五部身。右皆持寶成就富貴。行者亦用五部三昧耶印。入證五部虛空藏身。例如大樂金剛五祕密法五方五佛。各與四大菩薩一一皆入大樂五尊三摩地。然金剛頂十八會第一教王會有四大輪。一金剛界輪三十七尊。皆持金剛界印。二降三世教今輪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印。三遍調伏輪三十七尊。皆持觀世音印。曰一切義成就輪三十七尊。皆持虛空藏印。云云。今此五大虛空藏尊。一切義成就輪。蘇悉地法通能成就一切義成就輪五部。求富貴法)。於中圓畫白色虛空藏。左手執釼。右手執寶。前圓中畫黃色虛空藏。左持鉤。右執寶金剛右圓中畫青色虛空藏左持鉤右持三辨寶。放大光明。後圓中畫赤色虛空藏。左持鉤。右持大紅蓮花。左圓中畫黑紫色虛空藏。左持鉤。右持寶羯磨。若於青色。或金色絹上畫之。次說印相。毘首羯磨三昧耶。忍願相合峯如針。是名法界虛空藏。三昧密印應當知。次改進力如寶形。是爲寶光虛空藏。又屈進力如蓮花。卽名蓮花虛空藏。戒方進力牙相叉。是名業用虛空藏(云云)。攝眞實經中。東南西北佛。白青金紅五色。是表寂調財愛增法。又守護經亦同此也。若仁王經。東南西北中方菩薩。各放青白金流五色光明。表降魔修龍叉衆德。今此經中東南西北方虛空藏色。白黃青紅黑紫。是表五佛。共入虛空藏三昧耶故。以五佛三昧耶色爲爲其色。像亦持五佛三昧耶印爲其印相。中方釼形印。白色獨?是鉤形之幖幟也。東方三?印。金色三鈷是金剛之幖幟也。南方寶形印。青色如寶是寶珠之幖幟也。西方蓮花印。紅色如蓮是蓮花之幖幟也。北方羯磨印。黑紫相叉是羯磨之幖幟也。然金剛界五佛三昧耶與此少異。而作幖幟。亦無大異。毘首羯磨三昧耶印。是十字羯磨印。卽不空成就佛印。亦卽羯磨薩埵印。兆金剛業菩薩三昧耶印。若用此印則此經中五印難成。有別本經。法界印。注云薩埵印。金剛印。注云。准護身印業用印。注云准不空成就佛印。今謂當准金剛界五佛三昧耶印。唯中三印用進力也。今此五大虛空藏亦是明星天子本身。故處明星圓明之中。亦以七曜九執二十八宿而爲眷屬。故此法中亦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眞言印。此五大虛空藏大日三昧耶印。亦是大阿闍梨位者之行法也。事須具准序品七分修之五相成身之處。當隨所樂。或五或一。以成自身以五佛身成五菩薩。亦隨一印十三四印。十七五印。三十七行之。●●●●●卽五佛種子。故須先成五佛。次轉五佛成五菩薩。轉法界之圓明成明星之圓明。從明星之圓明會法界之圓明。自餘觀法具如虛空藏經。
●●(五)●●(大)虛空藏略私記。
前方便(如前)。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寶山。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寶山頂有●●●●●五字。字變成五峯樓閣。閣中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上有一大圓明。卽是明星也。其上有五大蓮花座。中心座上有●字。放光照四方座位。應光如次現●●●●四字。中心鑁字變成率覩婆。率覩婆放光照四方種子。字卽東吽變成五?。南怛囉變成寶。西紇里變成蓮。此惡變成羯磨。中心率覩婆變成大日。大日放光照四方三昧形。三昧形如次變成阿閦。寶生。彌陀。不空成就中心大日成法界虛空藏。法界虛空藏放光照四佛。卽阿閦變成金剛虛空藏。寶生變成寶光虛空藏。彌陀變成蓮花虛空藏。不空成就變成業用虛空藏。其菩薩各等自身量。衣服首冠瓔珞皆依本色。各半跏坐(一一尊形具如本文)。行人在閣前向曼荼羅(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明末云。阿迦捨揭婆耶曳醯?)。次迎請聖衆(三部印明用之明末加句同前)。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可問)。次入本尊三摩地(用定印)。
想心上有圓明。卽明星也。亦有●●●●●五字。五字變各成五部三昧耶形。圓明幷五部三形。漸舒漸大。擧體成五部三昧耶形。卽五部三形各變成五如來。五如來變各成●●大虛空藏。卽一圓明之中。九識所變五智所成之五尊也(云云)。
次五根本印眞言(私云。根本印眞言師傳等。如佛眼抄)。
正念誦(無間時方。但誦五字明一千萬遍。卽得富成就)。
想心上圓明上有五部種子字。其字義句義分明觀之。
次根本印明。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
康平三年十二月六日記之。努力努力。不可及他見之。長基記之。
右大原記了。
護摩事。
經云。時時護摩速獲大悉地(云云)。
私云。增益鉤召可隨意歟。
師傳云。青色或金色絹上畫之(云云)。青者表碧空也。明星所依故也。金者增益色也。表富貴增益之意歟。本尊皆依本色。故唯於損加黃歟。又云。五尊皆持鉤。鉤召富貴故也。
私問。時時護摩其意如何。答。可案速立護摩軌等意歟。
讃事。
師傳云。五大虛空藏皆持寶故南方寶菩薩讃有寶義。虛空藏義通用之無妨。又百字讃改句如常。又菩薩通讃用之。迦摩建讃也(云云)。可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明事師傳云。疏云。今此五大虛空藏亦是明星天子本身。故處明星圓明之中。亦以七曜九執二十八宿而爲眷屬故此法中亦用金剛吉祥破七曜等三眞言印(云云)。
私云。彼三眞言印等如佛眼法中抄出之。
一曼荼羅。
一切能。
經云。畫此像了對於壇前。無間時方但誦五字明一千萬遍。卽得富貴成就。時時護摩速獲大悉地(云云)。
五大虛空藏法第四十四。
享保十三戊申天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四十五。
地藏菩薩法。
一支度(如常)。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可隨所求)。
一行法。
於此菩薩有經有軌。但十輪經。本願經等。偏說本誓。無入修法。儀軌之中纔說形像根本明等。不明行法。陀羅尼集經有二印一明。不委持誦法。大日經具緣品中略說形容色物座。轉字輪品又說形色印。種藏品中說眞言。密印品中又說印眞言。祕密曼荼羅品中說曼荼羅相。其一一文抄記如左。
欲修此法須依胎藏。附其行儀可有多種。今示梗概。
尊位。左方第二重中。
梵號。阿利也(二合)乞叉(二合)底蘗婆又尾薩縛(引)鉢里布羅迦。或●●●●●●。
密號。悲願金剛。又悲愍金剛。又與願金剛(理界記)。
種子。●普。●轉。
三形。蓮花上幢。或寶珠。
尊形。
圖云白肉色。左手持月形(或云寶珠)。右手持蓮花。上在幢幡。寶坐赤蓮花。祕藏記云。白肉色左手持蓮花。上有幢幡。右手持寶珠。
儀軌云。次說畫像法。作聲聞形像。著袈裟。端覆左肩左手盈花形。右手施無畏。令坐蓮花。復作居坐大士像。頂著天冠。著袈裟。左手持蓮花莖。右手如先。令安座九品蓮臺。
印明。
經第四(密印品)云。如前以定惠手爲拳。令二火輪開敷。是地藏旗印。彼眞言曰。南麽○喃(一)訶〃〃微娑麽(二合)曳(平二)娑縛訶。
義云。次地藏菩薩印。先作指向內相叉拳。申二火指竪之。令指頭一寸許不相到。卽是也(二空並竪餘如常也)。計都是旗。此印如旗也。
眞言。訶〃〃(離三因如上也)吠薩未曳(希有也。一切有情常有我想種種苦惱。纔念之我想卽除。此爲希有也。亦是希可義也)。
胎軌云。祕密內爲縛。舒散於火輪。
傳授私記云。肉縛二火直竪不相著。
對授記云。北方地藏尊印。海大德說以下第七會也。是第二重北方中也。文云。祕密○者開散二火直不相著之。是名旗印。此印如旗故。
大和上記云。此印如儀軌。唯二空並立也。
意大德說同海本說。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海本說。無大和上記。別記亦同(但云是旗印)。
以上北方地藏會印明訖。
經第二(藏品)云。時地藏菩薩住金剛不可壞行境界三昧。說眞言曰。南麽○喃(一)訶〃〃(二)素(上)怛拏(三)莎訶(私云。此品中不說印。諸尊皆爾)。
義云。經云。時地藏菩薩○三昧者。猶如金剛地輪。以極堅固不可壞故。能住持萬物使不傾動。又如大地出生種種珍寶伏藏無有窮盡。含藏一切種子令不杇敗。漸次滋榮。今此三昧亦如是。能持法界衆生善根種子。經無量億劫終不敗亡。出生實性功德。無有窮盡。又如金剛。以是地之實性。是故不可破傷。今此堅固菩提心。亦是第一實際。乃至常在無間地獄。爲一切衆生備受衆苦。不亦爲煩惱所傷故。以爲喩也。
初云。賀字是因義。如世間種子雖有上中下性。無不因地而生。一切衆生萬善種子雖有三乘種種差別。無不因此金剛地生。故三轉言之。卽是三乘種種因義也。復次如世間種子。雖復從緣增長有種種類形。至論地界無生無滅。今此三乘種子亦復如是。以所生法不可得故。當知因卽非因。至論實體但一金剛界耳。
次云。蘇多努者是善子義。以此堅固菩提心荷負世間。不可傾動。是則能紹如來大悲家業。故以爲名。復次種性眞正故名爲善子。觀一切衆生一毫之善。皆從寶王如來種性生。此是地藏菩薩。最眞實語正以賀字爲此眞言體也。
疏云。時此菩薩入不可壞金剛行三昧金剛者。卽是菩提之心。此菩提心卽是不可壞。依此進行是金剛行也。訶〃〃(上訶字是眞言體也。訶是行義也。亦是笑義。入阿字門卽是離。喜喜者卽生滅法。所以有三者卽三乘行。此菩薩以種種法門利益衆生也)蘇多奴(蘇是善。多奴是子義。所謂善子也。亦是輕安義也)。猶善能行此。利益有情之行。眞是佛子。從善性而生。故名善子。從佛而生。故名佛子也。此菩薩卽能說種種三乘行門。利益衆生。如十輪廣說。經第四(密印品)云。同前印申二水輪風輪。餘如拳。是地藏菩薩印。
私云眞言同藏品。
義云。仰向內相叉作拳合掌。申地水指令頭合(如峯叉也)二空並而竪之。眞言訶〃〃(離三因也。謂聲聞緣覺菩薩之因也。凡此中諸眞言皆自說本尊之德行。此總持地藏菩薩之德也)蘇哆奴(妙身也。由身德淨故名妙身。妙身卽法身也)。
胎軌云。地藏內爲縛地水空並合。
傳授記云。內縛地水空並竪合。
青龍軌云。地藏圓滿合二空風輪側。如是應器成。
攝軌云。地藏同馬頭申水風餘拳。
對授記云。海大德說。是第三院九菩薩中第五菩薩也。內縛地水空密並合竪也(此印與經不同)。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尚說。惠和上說同海說也。珍和上用鉢印。二空持二地下節。別記云。內縛二空二水地並竪。
理界記云。地水火三指頭相合窪之。以二風押火甲。以二空加風側如鉢(云云)。
(以上觀音會地藏印明了。經疏文北方地藏之外於觀音會復列此尊。雖然現圖觀音會中不置此尊矣)
山王院大師在唐記云。凡胎藏者。此法界理體。所以諸尊無有次第。亦無定位混將來置一處也。得大地藏在觀音部其義如此。又或有印無眞言。或有眞言無印。或上無名印相。如是等類皆互相顯。應得意耳(云云)。
經第一(具緣品)云。至於北勝方○。而造具善忍地藏摩訶薩。其座極巧麗身。處於焰胎。雜寶莊嚴地。綺錯互相間。四寶爲蓮花。聖者所安住。
義云。次於北方盡地藏菩薩。於種種間飾雜寶莊嚴地上以金銀頗胝水精四寶爲蓮花座。亦令窮極巧麗。其菩薩在花座上。光焰周遍其身如在胎藏。故云處於焰胎也。此聖者主持寶王心地中性起功德無邊寶藏。故其幖幟。以一切珍奇雜寶綺飾雜莊嚴也。其餘眷屬菩薩義亦同之。當於地藏於地藏之右置寶處菩薩。地藏之左置寶掌菩薩。次於寶處之右置持地菩薩。寶掌之左置寶印手菩薩。持地之右又置堅固意菩薩。如是上首諸尊。又各各於其左右畫諸眷屬以自圍遶也。
經第三(轉字輪品)云。夜叉方地藏菩薩。色如鉢孕遇花。手持蓮花。以諸瓔珞莊嚴。或置彼印。或置字句。所所謂伊字義云北方作地藏。色如鉢孕瞿花色。西方有此花。如此間栗穀之花色。房亦如穀穗。甚香也。此菩薩手執執蓮花。以諸瓔珞莊嚴其身。若作印者。但置蓮花也。若置字者作伊字也。
經第五(祕密曼荼羅品)云。北方地藏尊密印次當說。先作莊嚴座在因陀羅壇大蓮發光焰間錯備衆色。於彼建大幢。大寶在其端。是名最勝密印之形像。義云。北方地藏菩薩(大因陀羅輪也)於金剛輪中作寶莊嚴地(所謂在中無置座也)。地上畫蓮花。具種種色。花上作幢。幢頭安寶不畫形。但畫幢也。若作此印者極上色者此是形相也。此說名最上形是歎也。若作此印於諸印中最爲勝上殊妙。彼中畫印慇懃作之也。此菩薩有無量眷屬。
右印明。形色。種子。曼荼羅。文粗抄之畢。或都壇。或別壇。消息在意而已。
唱禮。
若都壇時。八葉佛眼之次加本尊號(如常)。
若別壇時。三身。佛眼。本尊。五大明王。大小三部。●●●(地)●●(藏)。
依悉地者(行法如常)。
大原甚密抄云。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臺。上有月輪。輪中有●訶字。字變成寶幢(或寶珠)。幢變成地藏菩薩。作聲聞形像。著袈裟端覆左肩左手持盈花形。右手陀無畏。令坐蓮花。眷屬圍遶(八大菩薩經云。左臍下拓鉢云云。檢胎藏圖云右手持月形。或持寶珠云云)。
讃(金界幢菩薩讃也)。嚩日羅計都。蘇薩怛縛羅他。嚩日羅特嚩惹蘇覩灑迦囉。怛那計都。摩訶嚩日羅〃〃〃野瑟?曩牟蘇都諦。
印。內縛二火直竪不相著。言曰。訶〃〃尾娑麽曳娑縛訶(有歸)。
爾時地藏菩薩說呪曰。唵閻麽他閻麽儞俱苾〃〃三曼多莎訶。
已上大原說。
心呪。唵炎曼他耆沙呵。
心中心呪。唵砥呬。
私云。已上三呪出儀軌。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諸菩薩。次諸天總。次成就明。次部主。次又部母)。
集經云。地藏菩薩法身印呪。
仰兩手二頭指二無名指各相鉤。右押左。二大指屈掌中。以二中指各屈握二大指申上。二小指又各屈掌中。大指來去。呪曰。唵(一)波羅(二合)味(平音)馱儞(二)莎訶。
又地藏菩薩印。
合兩腕二大指直竪。屈二頭指押二大指頭。二中指直竪。以二無名指各苾於中指背上。二小指開直竪。
是法印呪。若有人。每以白月十四日。黑月十四日香湯洗浴。立地端身並兩脚。已而作此印誦呪。護身滅罪療病大好有驗。
依金界者。
一印四印等。曼荼羅行法。可委尋習矣。
又八大菩薩曼荼羅。經意是通通法歟。可問之。右說以十六尊中幢菩薩讃爲地藏賛。幢菩薩卽地藏歟。或處云。濁惡世中有一菩薩。其名曰尾嚩〃哩普邏迦。此云地藏。常現威光自在藥叉之身。恒說三乘。隨其所應安置三乘不退轉地。此大菩薩安住首楞伽摩三昧。悟入一切如來妙境界。能現不可思儀。一切惡鬼發起無量殊勝功德。今是地藏菩薩。與最勝王經鴝嚧只羅菩薩一體分身。鴝嚧只囉此云妙幢。地藏以三訶字標三惡趣利益。正了知王以五訶示五道利益。妙幢現金鼓光滅三途罪苦。妙幢眞言曰。唵蘇計都吠薩嚩播野惹賀野招孃(二合)曩吽。
弘法大師最勝王經釋云。妙幢者地藏異名。古賢見聞集文云。雖本地叵測。上智炬佛見南方寶相佛也。此佛變成妙幢。有此義故中妙幢菩薩。下正了知王(云云)。
一切能。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第一云。佛言善男子。假使有人於彌勒及妙吉祥幷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爲上首。恒河沙等大菩薩摩訶薩所於百劫中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一食頃。至心歸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所以者何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令諸有情所願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如是大士。爲欲成就諸有情故。久修堅固。大願大悲。勇猛精進。過諸菩薩。是故汝等當供養。○說偈言。
地藏眞大士 具足多功德 現聲聞色相。
來稽首大師 一日稱地藏 功德大名聞。
勝俱胝劫中 稱餘智者德 衆生宿惡業。
刀兵病飢饉 隨所在惱害 皆能令解脫。
衆生五趣身 諸苦所逼切 歸依地藏者。
有苦悉皆除。
占察善惡業報經上云。爾時會中有菩薩。名堅淨信。從座而起。合掌白佛言○如佛先說。若我去世正法滅後。像法向盡及入末世。如是之時。衆生福薄多諸衰惱。國土散亂災害頻起。種種厄難怖懼逼繞。我諸弟子失其善念。唯增長貪瞋嫉妬我慢設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間利益。以之爲主。不能專心。修出要法。○以如是等衆多障礙因緣故。於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極少。乃至漸漸於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少○我今爲此未來惡世像法。向盡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請問如來。設何方便開化示導。令生信心得除衰惱。以被衆生遭値惡時。多障礙故退其善心。○世尊大慈一切種智願與方便而曉喩之。離疑網。除諸障礙信得增長。隨於何乘。速獲不退。佛告堅淨信善哉善哉。快問斯事。深適我意。今此衆中有菩薩○名曰地藏。汝應以此事而請問之。彼當爲汝建立方便。開示演說成所願。時堅淨信菩薩。復白佛言。如何如來無上大智。何意不說。乃欲令彼地藏菩薩而演說之。佛告堅淨意。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雖復普遊一切刹土。常起功業。與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童習故。及因衆生應受化業故也。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就衆生。是故在此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能過者。又於此世界。所有作業。唯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以是菩薩本誓願力。速滿衆生一切所求。能滅衆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穩。又是菩薩名爲善安慰說者。所謂巧演深法。能善開導初學。發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緣。於此世界。衆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說(云云)。
下卷云。爾時佛告諸大衆言○若人得聞彼地藏菩薩○名號。及信其所說者。當知是人。速能得離一切所有諸障礙事。疾至無上道。
須彌四域經云。地藏菩薩爲神農(云云)。
仁王經疏云(道液)地藏恒居無間。豈不深思(文)。
現在未來天大衆。吾今慇懃付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力。勿令墮在諸惡趣。
地藏曰。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本願經佛忉利天付屬文也。
地藏菩薩法。第四十四。
仁平四年孟夏之頃抄寫之事漸留筆了事事無成身也老抛諸可思後世之故也(其一)。以有限之身當無涯之書縱欲施記給聞恐脣腐齒落(其二)。僻見邪聞今後有怖(其三)。旨報之因也(其四)。人不信受空勞心神(其五)。但有傳受而無行解報在泥梨(其六)。怛所期者在依地倒者還依地起譬耳。靜然記。
承應二年六月二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五月二十四日敬書。
兜率谷鷄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四十六。
得大勢菩薩(附藥王菩薩)。
此尊無別經儀軌等。大日經具緣品。普通眞言藏品。密印品等之中。說其形色。密印。眞言等。仍欲修此尊法可依彼教矣。
大日經第一(具緣品)云。次近毘俱胝畫大勢尊。被服商佉色。大悲蓮花手。滋榮而未敷。圓鏡以圓光。
義云。次近毘俱胝左邊畫得大尊。如世國王大臣。自在名爲大勢言。此聖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爲名。所以持未敷蓮者。如毘盧遮那實智花臺。旣成果已。復如是種子。普散一切衆生心水中。更生未敷蓮花。此尊迹同。是處處一能普護一切衆生潜萠之善。使不敗傷。念念增長。卽是蓮花部持明主也。
經第四(密印品)云。如前以定惠手作空心合掌。猶未開敷花。是得大勢印。彼眞言曰。南麽○喃(一)參髯〃婆(急呼二)莎訶。
義云。次得大勢至印。作三補吒。合掌屈十指相柱令周圓。如未割之蓮也此未開蓮卽是如來寶篋。猶開敷已而却合故也。眞言瞻字是生也。娑是等智也。更問離世間生。又超菩提生住平等智中也。
又云(藏品)。又此得大勢至眞言。是蓮花眷屬。重言●髯字本體是●惹字門。卽是生義。所治煩惱障生所知障生。今以二障生義皆悉本來不生。乃至因不可得故二障不生。得眞實大空生。是故加以圓點。次有●索字。爲眞言體。是不動。若法有無。猶動與不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今以生不可得故。於娑字側更加二點。令此蓮花三昧同於涅槃第一。堅固不可動轉。此卽是如來勢位。今此眞言主持未開敷蓮令不退失。要當同得如是大位。故名得大勢也。
胎軌云。被服商佉色。大悲蓮花手。滋榮而未敷。先德云。有人以此句爲說印之文。今檢攝軌有二段文。初明諸尊形儀。及所持物。後明諸尊手印。此文在初。故知明持物也。然今軌以此兼顯手印歟。彼軌說印云。大勢福智合猶如蓮未開。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虛心合掌令普圓。如來未開蓮花意。大德說。虛心合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海說也。
別記(云)。虛心合掌(未敷蓮花印)。
尊位(右方觀音院第一行東第六)。
●● ●●● ● ● ●
梵號。阿利也(二合)摩訶薩他(二合)摩缽羅(二合)缽跢(二合)
密號。持輪金剛。持光〃〃。轉輪〃〃。轉法〃〃。空生〃〃。
種子。●索。●參。
三形。未敷蓮花。
尊形。器。肉色。左手持蓮花。右手當胸。屈地水火三指。坐赤蓮花。
道場觀。
別壇(有三種別)。
甚密抄云。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有●索字。字變成未敷蓮花。蓮花變成大勢至菩薩。肉色。左持蓮花。右手當胸。屈地水火三指。坐赤蓮花。眷屬圍繞(云云)。
讃(蓮花部讃)。
印眞言(云云)。
功能。
藥王菩薩。
甚密抄云。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臺。臺上有月輪。輪中有●鞞字。字變成蓮花。蓮花變成藥王菩薩。相好圓滿。眷屬圍繞(云云)。
讃(菩薩通讃)。
印(普印)。
眞言。唵鞞逝捨羅惹耶莎訶。
或云。三昧耶形。阿迦陀藥。
或云。眞言曩莫三曼多沒馱南訖叉拏多羅閻釼莎呵。
私云此眞言出胎藏青龍軌。通蓮花部等用之(云云)。
尊形。可檢法華曼荼羅。
得大勢菩薩法。第四十六。
承應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五月書之。
雞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四十七。
馬鳴菩薩。龍樹菩薩。
一起首。
儀軌云。始自三月三日(云云)。
別本軌云。年中三箇月修行此法。所謂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九月九日(云云)。
一向方。
軌云。東面。像向西。
一行法。
馬鳴菩薩大神力無比驗法念誦儀軌(金剛智)。
此軌中明形儀。印明。幷功能等。
馬鳴菩薩成就悉地念誦一卷(不空。吉備大臣持來。今號別本是也)。此法中明根本印呪形儀功能等。
道場觀。
甚密抄云。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華臺。上有月輪。輪中有●迦字。字變成線勾形。形變成馬鳴菩薩。色相白聞色。而合掌坐白蓮花。乘白馬。著白衣。以瓔珞莊嚴身。首戴花冠。垂右足(檢六臂各持標物。別本記云其形六臂。又二臂云云)。眷屬圍繞。
讃。
馬鳴菩薩。分形大千。化爲蠶室。口吐絲綿。巡千世界。普音在光。供養感應。福祉無邊。或用菩薩讃。
印。
屈左中指無名指。以大母指押彼二指甲。舒頭指及小指。安心上。右手把數珠。念眞言。此名玉環成就一切所願印(別本記云。十指?交右押左腕相離。以印〃五處云云)。眞言。曩謨三曼荼沒馱南迦〃馬鳴吃哩吒羅佉〃〃〃毘多羅儞莎嚩訶。
別本軌云。曩○南嚩日羅(二合)嚩多曩吽馬鳴紇里(二合)莎訶。
已上。
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鉢怛羅經菩薩萬行品云(出無畏)。
喚馬鳴菩薩眞言。喚馬鳴菩薩時須向白虛口含水向日孫之誦作印。唵薩婆毘野急流〃〃頭〃〃豆〃〃〃〃咄〃〃力莎訶。
以左右二手十指相叉。合掌當心。誦七遍頂禮菩薩。求聰明。若每日作此印供養菩薩滅罪癡罪惡(云云)。
一本緣。
南宗傳師資別錄(云云)。
阿濕難沙(譯曰馬鳴)東天竺葉岐國人。婆羅門種也。智周萬物道幡三乘。高才絕倫。辭惠通敏。決擇弘暢。無所不轉。一切外證莫不傾覆三藏祕悟盛悉達朗頌宣法教。高建勝幢。巧妙辨持別備弘廣。
摩訶摩耶經云。佛滅度六百歲已。九十六種外道邪見興盛毀滅正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外道邪證。建正法幢(云云。廣如傳可見之)。慈恩傳云。東有馬鳴。南方提婆。西方龍猛。北方童壽。前後間出。號爲曰日。能照有情哉。
婆沙第一云。佛去世後四百年間。有迦膩瑟伽王。此名攝五印度。時馬鳴菩薩。位在地前。善化彼王。令信佛法。彼王日別請羅漢。供入宮說。種種不同。王大驚怪(云云)。
寶林傳云。昔南天竺之境有一馬國。人皆生毛。聲悉如馬。鳴菩薩曾作蠶虫。出彼國。自口出糸。令人作衣。馬人化。悉爲悲鳴。故名馬鳴。
或云馬鳴菩薩文(可尋經論)。
成道七日出。涅槃時出現一三六八百。總有六馬鳴。本體光明佛。因不動位。南天竺出現。從本事立名。
一功能。
軌云。曩曰釋迦如來。菩薩樹下坐。大衆集會中。時馬鳴菩薩前白佛言。欲說我莊嚴佛法。及爲成像末。貧窮下賤。裸形衆生。有情衣服。歷無數劫行大菩薩行。所得大神呪。有大威德。色力無比。能於世間行。殊勝事。無能罣礙。時卽佛微咲告馬鳴菩薩言。善哉善哉大丈夫。汝速可說可說。唯然世尊愍念我念。聽說合掌歡喜。從口中放大光明。說光中神呪曰(云云)。
又云。我常檀那家及國土。放光明成就錦繡綿財絹縺繖之類。金寶積如山岳。世間受用咨(矣)。
又云。若有一國一人修行。我本誓故。普天率土民家。皆悉如前所說。財利莊嚴具成就。一人莫有乏患。我本願皆悉爲莊嚴財寶。
別本軌(云)。爾時說妙眞言已。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曼荼羅花。地涌七寶。一切衆生獲得悉地。財綿錦繡金寶積如山岳。世間甚以爲希有。善有在家出家。善男善女。受持是妙眞言之中一字。及我名一經於耳。消滅生生世世極貧窮果報。速疾世間出世間榮花樂具。滿足成就。供養三寶及六親九族。乃至一切乞匃者給施莫不如意。
馬鳴菩薩像。
別本軌云。六臂(云云)。
本儀軌說。二臂而合掌。乘白馬。白肉色。著白天衣。坐白蓮花(云云)。
龍樹菩薩。
甚密抄云。
樓閣中有草座。座上有●曩字。字變成梵篋。篋變成龍樹菩薩。作聲聞形像。著袈裟衣。
讃。
穆訖耽穆訖底幡他鉢羅跛耽試乞曬野素[方*甘]野婆沙體耽乞曬怛囕尾始瑟[佃*鳥]窶拏刎曩謎僧健左婆鉢羅嚩跢。
印。金剛合掌。
眞言。
唵那伽閼刺樹那。
又或說。唵嚩日羅婆捨囕莎訶。
已上。
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鉢怛羅經諸菩薩萬行品云(出無畏)。
喚龍樹菩薩印呪曰。唵〃薩婆漚婆提莎訶。
以左手掌作向右手腕上右手掌覆二掌背相如蛇口。若人遇毒龍蛇像作此印向之。
本緣。
南宗傳受法師資別錄上卷(云云)。
那伽揭賴樹菩薩(唐譯曰龍猛晋譯曰龍樹)南天竺梵志種也。天聽奇悟事不再問。以妙功德用自莊嚴建立勝幢(云云)(具如彼得)。
摩訶摩耶經云。我滅度後七百年中有一比丘。名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燃正法炬(云云)。
楞伽經云。於我滅度後。南天竺大國有大德沙門。名龍樹菩薩。住初歡喜地。爲人說大乘能破有無見。往生安樂國(云云)。
付法傳(高野云)。
龍樹傳云(云云)(文廣可見之)。
裏書云。普通形像如大師等。著乾陀色袈裟。左手執袈裟角。右手持五古。又普通造形像如聲聞形。一手持經。或人尋云。此所持經何經哉。以不知爲答。然間東大寺或少生云。珍海說云。龍樹自馬鳴手得一卷之摩訶衍經(云云)。依此說珍公持經形像始所書出也。此卽珍門弟敏覺說也(云云)。
私云。傳得一卷經之說可尋見慥說所經形像珍之始書條更可尋聞。件持經像自古有之歟。
馬鳴菩薩法。第四十七。
享德四年七月三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承應元年(壬辰)十一月二十日以二尊院本令書寫畢。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端午日書之。
台嶺兜率谷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四十八。
放光菩薩。
師傳云。世人圖二菩薩像。名爲放光菩薩。是非經說。晨旦之人所爲也。彼唐國昔有一畫工。於所畫形像必有靈瑞。彼畫匠。於堂壁上先畫地藏菩薩。次亦云我畫觀音。卽畫觀音。彼此像放光明。靈驗炳然也。故時人傳稱號放光菩薩。若求福祿者得之無疑。若捨災蘖者滅之有効。若難產者。若短壽者祈請之必得之。其菩薩像兩比丘形也。而不知何地藏何觀音(云云)(在記云云)。
二菩薩記(依悉地)。
先方便(如常)。次啓白。次神分。次唱禮。次九方便。次驚覺印。次發願。次三部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用定印)。
樓閣中有二大蓮華。蓮華上有●●二字。二字變成圍繞幷寶ー各成尊形(有口傳)。蓮華部眷屬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有口傳)。次迎請聖衆。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華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有口傳)。次入三摩地(有口傳)。次根本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明。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迴向。次出堂作善。
已上大原記。
師傳云。或依胎藏修之。又好(息災云云)。
唱禮。
三身。佛眼。
曼荼羅主阿利也縛路吉帝濕縛羅底蘖婆冒地薩埵〃〃〃〃。
阿利耶加耶訖哩縛冒地〃〃〃〃。
五大明王〃〃〃。大小〃〃〃。三部〃〃〃。
發願詞云。
本尊聖者。放光薩埵(次次句如常)。
場觀中。
●(在左)。●(右行者方也)。
尊形(如現圖)。
讃(先觀音。次地藏。十二尊中。西方一三讃也)。
入三摩地。
如五大虛空藏等歟可思可問之未決。
根本印。
八藥印(觀音)。
曩〃〃〃〃南娑薩嚩怛他蘖多嚩路吉多羯昌儜麽野囉〃〃吽惹娑嚩賀。
內縛地水空各並合竪也(地藏)。
曩〃〃〃南訶〃〃素怛弩娑縛賀。
問。何故用北方地藏耶。答。師曰。只是同蓮花部故也。他亦無失。
念誦(觀音地藏)。
護摩呪(阿口力迦地藏如前)。
番僧呪(可用根本呪如前)。
後加持(同前或馬頭呪)。
以上功德院實圓闍梨於大原上綱之所面決說也。
放光菩薩記。
梁朝漢州德陽縣善寂寺。東廊壁上張繪繇畫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各一軀。狀若僧貌斂披而坐。時人瞻禮。異光煖發。至麟德元年寺僧瞻敬。歎異於常。是以將絹親壁上摸寫。散將供養發光無異。時人展轉摸寫者甚衆。至麟德三年王紀赴任資州判史。當以摸寫。精誠供養。同行船有十雙。忽遇惡風頓起。九雙船沒溺。遭此波濤。唯王紀船更無恐怖。將知菩薩弘大慈悲。有如是之力焉。至垂拱二年。天后聞之。勅令畫人摸寫。光發如前。於內道場供養。至大曆元年。寶壽寺大德於道場中見光異相寫表聞奏。帝乃虔心頂禮。讃歎其光。菩薩現時國當安泰。後有商人妻任娠得。二十八月不產。忽覩光明。便卽摸寫一心發願於菩薩。當夜便卽生下一界。相好端嚴。見者歡喜。
水月觀音。
白氏父集第三怢云。畫水月菩薩賛。
淨淥水上 虛白光中 一覩其相。
萬緣皆空 弟子居易 誓心歸依。
生生劫劫 長爲我師。
祕錄云。水月觀世音菩薩像一軀(曉行)。
私云。胎藏觀音院之中有水吉祥菩薩(圖云。恐水自在歟)。
義釋云。水自在尊眞言。亦持法身一德。以於心水法門而得自在。故以爲名。●惹是不生生義如大雲普兩遍生萬物。雖一味平等。然亦隨分交潤。種種不同。是故加大空點。此亦是自在義也。
疏云。髯(名水自在菩薩也。由從水生名水自在。卽菩薩名也。又本中有之今此曼荼羅位不言安置處當詳同是生義除諸生滅同於大空也)。
私云。水自在恐水月菩薩歟。
水月觀音眞言。
唵阿哩庾娜迦室哩莎訶。
件眞言石山良深僧都本也。
只切紙件眞言許無指說所歟。可尋之。
承保三年六月二十一日記之。
私曰。檢大唐白居易讃等云。水月菩薩不謂觀音。檢他說同皆不云觀音。文更問(云云)。
灌頂阿闍梨良眞記之。
圓行和尚錄云。水月觀自在菩薩。
放光菩薩。水月觀音。行林第四八。
享保十三戌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四十九。
不動法。
一支度。
註進。
不動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前。禮盤一面(可有半疊)。名香。蘇蜜。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小桶三口(閼伽神供等料)。小杓三柄。折敷五枚。淨衣。
阿闍梨。伴僧。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僧坊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大略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等(若欲載之者。如常。但有無隨宜具。如十一面法中注之)。
名香(不動七支法云。燒沈香安息香。私云。五種護摩香等臨事可注之)。
淨衣(歲末御修法所被行不動法也。依息災用白色衣。是故實也。若五壇修法之時者。依調伏用青黑色衣)。
註進。
不動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六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名香(沈安息龍腦)。蘇蜜。白布一端(壇敷料)。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立印軌云。起黑月一日○至月十五日(云云)。
底里三昧耶軌云。拾月八日或十五日(云云)。
安鎭軌云。每月一日及十五日(云云)。
一行法。
金剛手光明灌頂經一卷(內云。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不空共中天波羅門僧遍智譯)。
文云。爾時金剛手菩薩入三摩地。名金剛等至熾盛光焰○時金剛手菩薩復告文殊師利言。有大威怒王名聖者無動。我今說是心及立印(云云)。
廣攝不動云。此經略說三昧耶法界生等印眞言。卽同大日經供養法也。故知是胎藏界不動明王持明行法故。今此中所缺。以彼行法而備足。故大日經云八曼荼羅時。此中諸尊毘盧遮那經不載。眞言手印卽列出餘經者。尚依彼經授與眞言手印。令依此經供養次第法行之。大日經釋息障品云(云云)。
供養法云。持明男女使忿怒諸奉教。隨其所樂欲依前法而轉(已上法文)。故知不動明王持明行法可依彼法(云云)。
底哩三昧耶經一卷(內云。底哩三昧耶不動使者念誦法。不空)。
文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執金剛菩薩言。我今爲汝說無量力神通無動使者甚能利益成就一切事業(云云)。
廣攝云。此經略說三昧耶安穩護水明印等。卽同蘇悉地所用也。故知是蘇悉地不動明王持明行法。然其印明異蘇悉地。此則彼經所指本法。如奉請品云。請善之時。應用當部明王眞言及慕捺羅。若有本法已說善請眞言。應當取用。無取別者。先請部尊。次請明王妃。三部之中皆應如是本法。若無請善眞言。應用明王眞言。而請善之本法雖說請善眞言。眞言是下。豈今請於部主。若以本法眞言請善。當速成就。不應生難也。本法若有請善眞言及發遣者。當請之時。此眞言主至部主所請云。今有某甲爲某事奉請。若發遣時亦復如是。所作事已。願證知隨意而去。又供養品云。若本法中有如是等金剛墻眞言。應重結之(已上經文)。若據此經。必須先用通法。次以本法加之。若有本法所不說者。當用通法而備足之(一)。然檢三藏所撰諸儀軌等。若有本法。直用本法。本法所缺。補以通法(二)。或時直用通法。不用本法(三)。或時直用本法。不用適法(四)。今隨易行用。第二意。若據經意。重用彌善。又云。彼中(私云悉地也)具有二十六門通修行法。今此中所缺。以彼法門而具足。
底哩三昧耶不動尊聖者念誦祕密法三卷。
根本眞言品文云。三昧耶經中。略說無動明王根本祕要成就一切事業。爲欲令諸修行者顯發諸佛實智故(云云)。
廣攝云。此法但用底哩三昧耶經所說以作持明之行法也。以彼本經不說道場及奉請等故。於此法亦不說之。當以通法而備足之。
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一卷(金剛智譯)。
廣攝云。此法但說種種事業成就之法。同前兩經。又說。兩經根本等二十部明之用法也。供養法則缺而不說。故知其行法者依前兩經通用其一亦得。
不動明王安鎭家國等法一卷。
廣攝云。人云。是善無畏三藏和上。國亂之日。因圍相請而所製也。今見正文。是金剛智所授行者。王光但許俗人修行。不許出家人行此法。但說安鎭家國等法。隨方安鎭法。三種戶摩法。摧他敵八方天王旗降怨眞言。而其供養法則印明缺而不說。故知是前兩經鎭國法中之廣法也。若欲行用之者。隨依一經亦得。又云。供養法云。當知諸佛菩薩等轉字瑜伽亦復然哉。餘經說眞言印如是用之不違背。或依彼說異儀軌。或以普通三密門。若能解了施轉者。諸有所作皆成就。故知彼灌頂經三昧耶經及使者法幷祕密法安鎭家國等法所說。又大日經幷供養法所說。旋轉行用自在無礙(云云)。
不動明王七支念誦法一卷(契進阿闍梨集)。
私云。是略念誦法。非本儀式。故雜務中臨時用之。或於意支念誦法用之。
已上祕錄所載經軌其世行。大略如左。
然大和上附胎藏法製作次第結印布字。依立印軌。復有別卷。其中唯出十四契印。異說不同。丹州池上依和尚記而有次第。其外復更在一兩本。今以此等爲行法規。或云。此法無相傳之次第。但大師作略次第。古德云。爲傳授相應和上而大師作也(云云)。其後安然阿闍梨依胎藏行法作小次第(云云)。今依然大和尚記幷丹州池上記。而加師傳等註略行法。
前方便(如例)。次啓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阿梨耶阿左羅那吒冒地薩怛婆耶摩訶薩怛婆耶(三反)。
〃〃素嚩㗚拏斫迦羅沒馱鄔瑟尼婆怛多蘖多耶。
〃〃四大明王〃〃〃〃。大少〃〃〃〃。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大聖不動 大悲明王 虛空無垢。
大輪名稱 金剛眷屬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 外金剛部 十二大天。
三部界會 諸尊聖衆 叡山三寶。
護法天等 盡空法界 一切三寶。
各各還念 本誓悲願 降臨道場。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護持大施 主御願圓滿(次次隨事可用禱訶)。
次五大願(若爲他人修法時。用發願幷五大願。自行之時。不必然矣)。
次入佛三昧耶(安然和尚別記云。文云身卽同如來者。是大日如來也)。
次法界生(和尚別記云。依此印故卽生如來內證法界之中。依此二印成大日如來身也)。
次轉法輪(和尚別記云。以此印印五處。卽成金剛薩埵。是大日應身也。能轉法輪故。故作此印。同於金剛薩埵。金剛薩埵。是一切菩薩萬行主掌也。佛成道時。衆中有一菩薩。名轉法輪。以輪奉佛。佛受說法。故名轉法輪。金剛薩埵從大日所生。而受此輪爲諸衆生說法)。
次甲冑印(私云。已上四印用印眞言如胎記)。
次觀羅字。以覽字安頂上印明(用火印同法界生印)。
曩莫三曼多沒馱南覽。
和尚記云。以上三印是成金剛薩埵身。
私云。覽字是如來智火也。由此智火大威光故。有降魔制敵大威德之力。今卽表金剛薩埵大威光歟。
次大精進惠劍印。
軌云。二手三補吒。風屈初節合。峯跓空上節。由結是印故。結使皆斷壞。
和尚別記云。二手三補吒者。虛心合掌也。師曰。世結此印。二空竪二風屈。中節置峯也。今依軌文可結此印。
又云。風屈初節合者。風之中節應名初節。是大日如來劍印也(頂散)。今金剛薩埵爲成不動尊。持大日劍印也。一切成菩薩形者。先成金剛薩埵身也。
丹州記云。私云。金剛合掌二風二空。其峯聚一處也。跓空上節。師傳云。丹州記用合掌是祕文說之故也。空上節者只頭也。故大指有三節也(云云)。
私云。如文結之。且無妨歟。可見對授記也。
曩莫三漫跢沒馱南(歸命)摩訶渴誐尾羅惹也達磨散捻囉(二合下同)捨曩沙訶惹婆得迦(二合引)也儞哩(二合)砌娜迦怛他蘖多地目訖底(二合)儞囉惹跢尾囉(引)誐逹摩儞乞厠(二合)哆吽。
次法螺印。
軌云。劍印改二空出於風火間。是名法螺印。
和尚別記云。印相如文。以印當口誦眞言三遍頂散。是大日如來法螺印也。金剛薩埵爲成不動尊。持大日如來法螺印也。
丹記云。私云。合掌二風指屈如鉤。端相跓置空指甲上當口。
曩莫三漫多沒馱南暗。
和尚記云。以上二印是大日道具。金剛薩埵爲現不動身入衆生界中斷其結使。轉此法輪作此二印。
次入火生三摩地。
記(和尚)云。其三摩地法。以前印(私云。丹記云。誦●字明)。
觀想。自身變成●覽字。以爲智火之種子也。從字出火。焚燒身中惑障煩惱。變生大日如來周遍法界大智火聚。惑滅火滅。唯存●囕字。融成皎月在自心中。是名火生三摩地。
次入金剛等至燃盛光焰三摩地。
記云。其三摩地法。以遮火印(軌火輪制止印是)誦火光界眞言。發生大火。焚燒一切魔羅尾那也迦惡鬼神等。皆令發起苦痛悶絕之聲。卽令一切衆生聞此聲者。恐怖馳走歸依三寶。制止一切不善惡毒之火。故名遮火印。
私云。軌云。爾時金剛手菩薩入三摩地。名金剛等至熾盛光焰。其光普照一切佛土。周遍焚燒三界。其中所有一切魔羅作障難者。一切尾曩也迦羅刹娑等。皆被是大火焚燒。疫楚遍入支體。苦痛絞結纒身。心迷悶絕。咸皆高聲大叫。譬如世人過大苦逼唱言蜜蜜。其聲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聞此聲者。皆悉惶怖奔走。投佛咸作是言。世尊我等今普歸命三寶。時金剛手菩薩從三昧起。告文殊師利言。汝云何見。此諸天帝釋等來至於此。文殊師利菩薩語金剛手言。我不能知。唯如來了。作是語已。二大士便無言說。時金剛手菩薩復告文殊師利言。有大威怒王。名聖者無動。我今說是心及立印故。一切大衆咸來至此。
次入俱胝焚燒三摩地。
記云。其行法。以火輪印誦火光界眞言。善集一切三乘天龍八部一切衆生。抽撮若干差別之心。皆爲一體等令住此三昧。皆悉焚燒此心。及以一切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山海大地。唯一大火聚。周遍法界。唯有火聚。更無餘物(此三印是金剛薩埵爲成不動尊身。先所現相)。
私云。軌云。時金剛手菩薩從三摩地驚覺。善集一切聲聞辟支佛。一切天龍藥叉乾闥縛阿素羅蘖嚕拏緊那羅摩護羅誐人及非人一切群生。皆來集會。復抽撮彼群生差別之心。令同一體。等住三摩地。名俱胝焚燒世界火滅。唯成一大火聚。如七日光照。大馬口等衆流俱湊。呑納無餘盡成猛焰。說是大威怒王聖無動尊微妙心。亦如大馬口呑噉一切衆生若干種心。等成大火光(云云)(私云。此次有火界眞言)。纔說妙眞言。一切衆身如劍揮斷。一時躃地。猶如利刀斷芭蕉林。亦如大暴惡旋嵐猛風飄衆樹葉。吹擲大聚置於輪圍山間。唯除十地十菩薩等。一切佛國土三千世界。咸被大忿怒王威光焚燒。同一體相成大火聚。蘇彌盧山摩訶蘇彌盧山。鐵圍山大鐵圍山。一切大海皆悉枯涸乾燒成就灰燼。大衆咸見。
次成不動尊身。
記言。觀想。●唅字安心月上。以爲不動種字變成不動明王。作唅字印(仰忿怒拳撥相差是)。誦不動種子明。
曩莫三曼多沒馱南唅。
次前印以爲火印(法界生印誦囕字明)。變前唅字智心以成不動明王智身。發生迦婁羅炎。
次前印以作力鞘印明成身。辟除結界。可用總攝慈救眞言(世共所謂不動咒是也。或用根本印誦慈救明)。
私云。刀鞘印。二手各以空押地水甲。仰左手置左膝上。覆右手刀印入左手鞘中。誦慈救眞言三反。誦了拔出惠刀印置右乳上。以鞘當頂十字右三反轉。指少屈漸自右頰邊下向下。刀與鞘一轉。如本置左膝上。刀與鞘相入。慈救眞言三反。而後拔出刀。以鞘置左乳上。以刀印自左目頰下引。自右頰邊擧頂上。此卽成身印也。次頂上左三反轉。此卽辟除印也。次右三反轉。次指天次指地各一反。此卽結界印也。次以刀印當額。次左肩次左膝。次右膝次右肩。每處一反。此卽護身也。而後刀與鞘置左膝上。如本相入。次以印當額。小時之間。次置頂上。前後仆動而後散之(云云)。
對授記珍和上別記云。行者變成本尊。以此一印代後十四印十九布字用之。
私云。此是不動儀軌中法故。云後十四印十九布字(云云)。
次囕字印明。
記云。於身前一肘。觀前●囕字。智火遍燒一切衆生心地。一切世界大地。令清淨了觀立三輪。
丹記云。結火印誦眞言三反。擲下外念燒除器界(云云)。
次風輪。記云。最下唅字風輪(半月黑色)。
次水輪。記云。風上鑁字水輪(滿月白色)。
次地輪。記云。水上阿字地輪(正方黃色)。
私云。已上三輪印明如胎記五輪觀之中矣。
次大海。記云。地上尾字大海。
丹記云。二手內相交。二空端相柱。仰印左轉三反。眞言曰。唵尾摩嚕娜地吽。
次蓮華臺。記云。海中阿字大蓮花臺。
丹記云。二手相合。二空二小並著。餘六指開少屈。如八葉蓮花。眞言●阿(有歸)。
次道場觀(定印)。
記云。臺上惡字宮殿。殿中師子座。座上曼荼羅。
丹記云。觀。蓮華臺上有●字。變成七寶妙宮殿。寶柱行列。遍有諸幢蓋。珠鬘等交絡。垂懸妙寶衣周匝。香花雲繽紛以嚴地。微妙諧韻有愛音。而奏諸音樂之響。相淨妙賢瓶及閼伽。寶樹王開敷照以摩尼燈。中有師子座。座上曼荼羅(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大輪壇。次觀本尊(定印)。
記云。曼荼羅中。觀蓮上月上唅字變成劍。變劍成不動尊(作十九觀)。
丹記云。觀曼荼羅中有瑟瑟寶盤石。其上有●字。字變成智劍。劍變成本尊。圓滿諸相好。右手執智劍。左手執羂索。極忿怒之想(云云)。
記云。一。此尊大日化身(花臺久已成佛。以本願故。爲如來使者。執持諸務)。
二。明中阿路唅?四字(三世諸佛皆從此四秘密。應觀三身菩提樹下降魔成佛。是寂滅定不動義也)。
三。常住火生三昧(囕字智火。燒一切障成大智火)。
四。現童子形身昇肥滿(表上承佛勅給使行人。下化衆生攝雜類者云云)。
五。頂有七莎髮(表七覺分法)。
六。左垂一辮髮(表垂一子慈悲)。
七。額有皺文形如水波(表懊念六道隨趣多思)。
八。閉左一目開右一目(表掩蔽左道令入一乘)。
九。下齒喫上右唇下左唇外翻出(表慈悲用力令怖魔羅)。
十。緘閉其口(表滅衆生生死戲論風)。
十一。右手執劍(表殺害衆生現在三毒)。
十二。左手持索(表繫縛不降伏者。以利惠劍斷惑業命。引至菩提)。
十三。喫行人殘食(表噉盡衆生未來無明習氣)。
十四。安大盤石(表鎭衆生重障令不復動。便成淨菩提心妙高山王)。
十五。色醜青黑(表調伏相)。
十六。奮迅忿怒(表威猛相)。
十七。遍身迦婁炎(表智火金翅鳥王噉食惡毒有情龍子)。
十八。變成俱力大龍繞劍(表智龍火劍摧滅九十五種外道龍火)。
十九。變作二童子給使(一名矜迦羅。恭敬小心者。表隨順正道者。二名制叱迦羅。難共語惡性者。表不順違道者)。
以此十九相觀本尊身也。
次護身辟除結界(私云。用不動刀印。具如前成身)。
次用鈴杵驚覺聖衆(私云。作法如常)。
次奉請印。
軌云。二羽忿怒縛。二風屈如鉤。是名鉤密印。能辨攝善事。
和尚別記云。金剛縛是名忿怒縛。亦名內縛。善請佛印也。眞言三遍。每遍善之。三遍之後頂散(如常)。
丹記云。二空並入月。以二風作揮勢。
曩莫三滿多母馱南阿(引)薩嚩怛羅(二合引)鉢羅底訶跢怛他蘖黨(引)矩捨冒地左里也(二合引)跛里布羅迦娑縛(二合)賀(引)。
次遣除從魔印(丹記云。記文無之。一本云。諸聖衆入壇內時。毘那夜迦竊從聖衆入曼荼羅中。破諸善法作障難。因是遣除私云。用印作法如胎記)(云云)。
次示三昧耶印。記云。在軌初三昧耶印明。
丹記云。忽然可修此三昧耶。所以然者。辟除從魔時。爲恐聖衆辟除我故。早可示奉留之三昧耶。是故聖衆願本誓願不還去耳。
次閼伽。
軌云。奉閼伽。以前商佉印。誦是祕密言。
和尚別記云。文云商佉印者。是法螺印也。奉請之次所獻閼伽是沐浴也。供養之時所獻閼伽卽漱口耳。
誐誐曩(引)三摩三摩娑嚩(二合)訶(有歸)。
次花座。
軌云。復次獻花座。名金剛蓮華。定惠芙蓉合。水火俱散開。由如蓮花葉。二風屈附火。初節之側住。
和尚別記云。似四葉蓮花形也。
惡(有歸)。私云。軌名奉諸佛菩薩眞言。
次善來偈(丹記云普印)。記云。以印白佛(云云)。
丹記云。私云。不散花座。誦眞言後。誦偈善來尊者。由本願故。
而來降赴。願垂加持。起大慈悲。唯願納受。
次除障加護不動印(如前遣除從魔印眞言。而作法無異)。
次執金剛。
記云。欠字(安頂)嚩字(安心)變身成事業金剛薩埵身(用五智印)是爲作供佛事業也。
丹記云。先結外縛五鈷印(一本云或三股印)置心。次鉤字置頂上。其色金色。次以●字置心。其色白色。此縛字卽金剛種子也。理須普可置一切支分。雖然以置心成置一切。作此觀已。誦眞言三反。加持五處。眞言曰。
曩莫三曼多縛曰羅赦戰拏摩訶嚕灑拏吽。
次被甲印。結先金甲印。誦其眞言。具如前。
次摧伏諸魔印。記云。以前心明印摧伏諸魔(在軌)。
丹記云(云云)。私云。用胎記摧伏諸魔印明。
次難堪忍印。記云。一字心印明結大界(在軌)。
丹記云(云云)。私云用台記印明。
次亦奉閼伽印明。記云。如前是嗽口印。
次五供養印明。
軌云。塗香供養印。二羽芙蓉合。風各如彈指。空並押風輪。眞言曰(云云)。
以前塗香印。二空住風側。中節之下際。名花供養印。眞言(云云)。
二手三補吒。地竪住水下。二火屈上節。和合少下水。二風屈中節。峯跓住空頭。名焚香供養。眞言(云云)。
飮食供養印。二手虛心合。定惠空入內。眞言(云云)。
以前飮食印。唯改二空輪。並建離滿月。名燈明供養。眞言(云云)。
記云。置處燒閼塗花食燈供時。閼塗花燒食燈先供右方。
私云。五供眞言皆同胎藏印。亦用彼且無妨歟。
次普供養(用普印)。
明曰。曩莫薩嚩怛他蘖帝驃尾濕縛目契幣薩嚩他欠烏娜蘖帝薩匹羅係?誐誐娜釼娑縛訶。
次讃嘆(用普印)。
記云。用不動別讃。或用所學通讃。
曩摩薩嚩沒馱母地薩怛嚩(二合)喃薩嚩怛羅(二合)僧句素彌多鼻枳惹囉始吠曩謨素覩(二合)帝娑嚩(二合)訶。
私云。此不動別讃也。出三昧耶經。餘處以此讃爲普供養眞言供讃。義同故歟。通讃者。或三身讃。或五讃等。或四智心略是也。
次祈願偈。記云。用我今奉獻諸供具等偈私云。菩提心義云。
如彼三世中 諸佛菩薩等修行五供養
我今亦如是 修行五供養 (淺略)。
淨心爲塗香 萬行爲妙花 功德爲焚香。
果德爲飯食 智惠爲燈明 供養自心中。
心王大日尊 心數曼荼羅 三界唯一心。
心外無別法 以心供養心 色心不二故。
(深祕)
五供諸色塵 六大所和合 大曼荼羅身。
顯形等諸色 三昧耶法身 眞言色聲中。
文字句義等 法曼荼羅身 供養自身佛。
四處威儀等 羯磨之法身 我今四法身。
諸佛同一體 (祕中深祕)。
我今奉獻諸供具 一一諸塵皆實相。
實相周遍法界海 法界卽是諸妙供。
供養自他四法身 三世常恒普供界。
不受而受哀攝受 (祕祕中深祕)。
此偈高野和尚復命上船之日。大唐山師追所馳送(云云)。
次根本等十四印(私云。記先十九布字。次十四印。今依軌文次第幷丹記說。先十四印。次布字也)。
第一根本祕密印(三昧耶經名根本。亦名無動金剛根本三昧耶印。使者法名根本心印。師傳名索印)。
軌云。次結無動尊。根本祕密印。二羽內相叉。輪輪各如環。二空住水側。火峯住空面。二風和合竪。
師傳云。是索印也。故輪輪如環印索形也。而二風如杵形是索首半杵形也。或說云。二風柱合圓。卽索形也(云云)。
和尚別記云。次根本印如文。但有六說。印有五種。本文說三。師口說二。師說一者。二羽內叉。輪輪相鉤。左空置左水側。右空置右水側。二火置各各空面。二風相舒合竪。而竪結之。加五處頂散。二者。二羽內叉。二空並置水中節。二風頭跓而竪結也。本文一者軌文。如第一師說印。唯以二空置水側。先右後左。是爲異也。二者底哩三哩耶經。中指已下相鉤。拇指捻各各水甲。風側相跓是也。三者別儀軌文。二羽內叉。進力舒跓。智押方背。禪押戒背也。四者使者法經印。是與三昧耶經同也。今謂須二經文以爲正也。
若依此軌文者。根本眞言用大身呪。若依三昧耶使者法兩經者。別有根本眞言。又三昧耶經品用總攝慈救眞言。復用一字心眞言。
私云。先案立印軌意。肝要眞言可有四種。所謂金剛手告文殊言。有大威怒王。名聖者無動。我今說是心及立印(云云)。其心者是可謂火界呪。此軌大旨以彼呪爲朝宗歟(一)。又說。不空聖者無動威怒王眞言。三昧耶經名根本心明。三昧耶軌以此眞言置根本眞言品之中。委說句義。准彼經軌意者。此眞言專爲宗要(二)。又說。聖無動大威怒王一字心眞言。大日經普通眞言藏品諸尊種子心中出之。亦是肝心也(三)。又布字後說大身眞言。和尚御說云。依此軌文者。根本眞言用大身呪(四)。次案三昧耶經幷使者法意云。三昧耶經云根本明(云云)(其明如左出)使者法。以此眞言名不動使者根本眞言。三昧耶經。又說立印軌之不空聖者明而名根本心明。使者法名心呪。使者法復說總攝慈悲救眞言云。此呪出毘盧遮那經能攝說法(云云)。今問。右眞言等中。正持誦之時。以何眞言爲根本呪哉。答。臨各經軌文而可取用之。但師傳二印三明(云云)。
火界眞言(出立印軌胎藏攝廣玄三軌出之。大日經中無此眞言)。
曩莫薩嚩怛他(引下同)蘖帝毘藥(二合下同)薩嚩目契毘藥(二合)薩嚩他(引下同)怛囉(二合引)吒(半音)賛拏摩詞(引下同)路灑拏欠佉(引下同)呬佉(引)呬薩嚩尾勤南(二合引)吽怛囉(二合下同)吒(半音)憾(引下同)?(引下同)。
大摧障聖者不動明王威怒明曰(且依底哩三昧耶軌出之。立印軌名不空聖者無動威怒眞言。三昧耶名根本心明。使者法名心呪。七支念誦法名不動尊施食眞言。世號殘食。加持眞言)。
●曩●磨●三●曼●哆●嚩●曰羅(二合)●赧(歸命普遍忿怒金剛王)怛囉吒(殘害破障也)●阿●謨●伽●戰●拏(不空威怒極惡之中極也。示形狀暴惡無有過者。乃至噉食一切世間諸障令無有餘。惡中之惡也)
●摩●賀●?●灑●儜(此是大怒也。極惡之中而更忿拏暴惡甚也。即是諸佛第一義。威猛殘害世間盡其巢穴。定入法界歸依金剛界)●娑頗(二合)●吒●野(破壞也)●吽(恐怖也)●怛囉(二合)●磨●野(坚固也)●怛囉(二合)●摩●野●?●怛囉(二合)●吒●唅●?(種子也)。
用後二字爲種子。諸句義中皆能成事業。初戰拏者是死義。入阿字門卽本無生死義也。荼是戰義。以此無生死大勢之主與諸四魔戰也。次摩是我義。入阿字門卽是無我。亦是空三昧也。嚧者有囉字。垢障義爲體。有烏聲是三昧也。卽奢磨他爲大三昧也。儜是戰義。入阿字門卽大空三昧也。薩是堅義。頗是沫義。知世間法如聚沫故易破壞也。傍有阿字之點卽行也。吒是戰義。能敵障怖畏令破也。野是乘義也。?是大空三昧。如上說。怛是如如義也。囉是無垢也。吒是作也。謂一切法無作也。唅字上有空點是圓寂義。亦名大空智。入訶字門是行義也。又有阿聲怖魔障金剛三昧行也。點卽大空也。以此大空不動之行大怖一切魔障也。?字亦名大空智。爲魔字門是我義。入阿字門無我也。謂一切法本無生滅也。又以此大空無我三昧而怖衆魔。以此字亦有阿聲及點也。阿嚧唅?。此四字皆有阿聲。卽重怖魔極畏也。卽是破內外二障之義也。
根本明曰(出三昧耶經。使者法名不動聖者根本眞言)。
曩磨三曼多嚩曰囉(二合)拏吽尾吉哩(二合)多尾迦羅摩賀必隷多尾瑟陀(二合)契怒(尼吉反)齒瑟陀(二合)賀羅案多羅(二合)摩囉馱囉者咄囉母佉什嚩(二合)邏那比路囉墮計舍吽嚩曰羅(二合)蘖囉(二合)吽泮吒。
總攝慈悲救不動眞言(出使者法。和尚御說云。菩提世所謂不動呪是也)(云云)。
那謨三曼多伐折羅喃戰荼摩訶嚕灑拏馺頗(二合)吒也吽怛剌吒鴆忙。
此呪出毘盧遮那經能攝諸印法(云云)。
私云。大日經(藏品)云。復次薄伽梵爲息一切障故。住於火生三昧。說此大摧聖者不動主眞言曰。
南磨三曼多伐折囉赧(一)戰拏摩訶路灑儜(上二)薩破吒也(三)?怛囉(二合)迦(四)悍(引)漫(引五)。
義云。初句云戰拏摩賀嚕灑拏。釋名與金剛手眞言大日而義小異。且如左字前約金剛智門明不遷變。今約蓮花臺上常智之身明不遷變。又●拏字門一生補處菩薩尚有一死。是則未離怨對。如來智身本不生故。則無有死。是永離怨對。是故不動明王能殺灌頂菩薩麁重之身。斷其變易之命。阮餘三界衆生。卽是暴惡之中又極暴惡之義也。麽●是我義。賀是因義。乃至諸菩薩等尚有微細生故。猶屬衆緣。無常無我不得自在。今如來常智離諸因緣。得成八自在我。無能害力故。此賀字名爲風輪。亦名羂索印。次有囉字。加三昧聲。正是火生三昧之體。與風輪和合猛威熾然。如來大忿怒義。次有●灑字。以本性鈍故。卽是大惠刀印。以羅字門一切諸障卽是淨法界故。幻相本來不生則無法可破。實相本來不生畢竟不可破故。此惠刀都無所破也。次有拏字。是大空三昧言。此暴惡熾然之勢。從無量門。皆悉遍一切處也。次云●●●颯頗吒野。是破壞義。轉釋前句忿怒之功也。●娑是堅固義。謂一切衆生各各於所得法堅著不捨。生可破壞想。令入●頗字門。見一切法展轉衆緣生。猶如聚沫易可摧伏。是故次明吒字。是礙慢義。如師子王欲與野干共戰。自搏材力故。以爲不足不敵。是故說此爲金剛慢。加野字故名忿怒乘也。次有吽字。卽是發誠實言作師子吼聲。賀是如來自在力義與三昧大空合故。具足普門萬行無所不遍。此是中胎吽字義也。次句云怛羅吒。是堅固義。明所以大摧諸障之意。正爲護持佛圍普令道種堅固無動無退故。此中字義。謂觀諸法如實相。卽是淨法界。有佛無佛法爾如是離諸造作。是故須彌座王不可傾動。爲此羂索所持者不可復解也。末句憾(引)?(引)二字。是眞言體。謂普門成辨諸事。雖種種方便不同。究竟同證八自在我。其蹄一撥。尚曆法廣分別之。
疏云。戰荼(極惡也。所謂暴惡之中又甚暴惡也)摩訶盧灑拏(大忿怒也)薩頗吒(破壞也)怛羅迦(堅固也)唅(平)鑁(無有反)。
用後二字爲種子。諸句義皆成就此也。初戰荼者。戰是死義。入阿字門卽是本無生死義也。荼是戰義。以此無生死大勢之主卽與諸四魔戰也。次磨是我義。入阿字門卽無我亦是空也。訶是喜義亦是行也。嚧灑者有羅字。是垢障。有鄔聲是三昧也。卽奢摩他。謂三昧也。拏是空義。第五字卽大空三昧也。薩是堅義。頗是法義。知世間如聚沫故易破敗也。傍有阿字之點卽行也。吒是戰義。能敵障怖令破也(是乘義也)。?是大空行三昧。如上說。怛(是如如也)囉是無垢也。迦是作也。謂一切法無作也。唅字●訶是行義。又有阿聲是怖魔障金剛三昧也。點卽大空也。以此大空不動之行大怖一切魔障也。鑁字磨是我義。入阿字門卽無我也。又以大空無我三昧而怖畏衆魔。以此字亦有阿聲及點也。訶盧唅鑁四字。皆有阿聲。卽是重重怖魔極怖內外二障之義也。
同經種子心中云。不動尊眞言曰。南磨三曼多伐囉赦(一)悍(疏云。悍不動主之詞是行。阿聲又是行。點卽大空。由住是住位能降一切。爲菩提心作大護也)。
丹記云。第一印用殘食加持呪。或用火光界呪(云云)。
第二。寶山印眞言。
軌云。次寶山印相。定惠內相叉。二空入滿月。
曩〃〃〃〃(二合引)赦(出丹記。私云。出立印軌。名聖無動大威怒王一字心眞言。用是一字心眞言。能成菩提一切事業。通用一切印)(云云)。
師傳云。二空相並入掌中也。
和尚別記云。內縛急握下散。卽想須彌座。而作是念。我身居礬石也。寶山眞言如根本呪三遍誦頂散。
第三。頭印眞言。
軌云。以二金剛拳。定置惠拳上。名頭祕密印。以印置於頭。
師傳云。先師說。右拳小指握處。重安左拳虎口上也。而拳面各向胸也。石泉說。右拳掌半顯上。左拳背本諸節重安也。而二拳重上頂上。反拳左拳面安頂上。是樣有便宜(云云)。
又或說。左手向胸持。而右拳面左拳虎口上。覆安其右拳背。第二節向左方覆之。此印相上拳似頭髮相也(已上頭印三說)。
和尚別記云。此有三種。一者如文。以左拳置右拳上也。安頂散之。眞言如前。二者底哩三昧耶經。以左拳安頂。以右拳押腰。三者使者法。以右拳安頂。以左拳押腰。
第四。眼印眞言。
軌云。二羽內相叉。二空入滿月。風輪和合竪。印眼及眉間。是名眼密印。
唵質路古婆皤耶娑嚩(二合)賀(出使者法。心中呪是也)。
師傳云。二空並入月。如山印(云云)。
和尚別記云。此有三種。一者如文。以此印印右眼左眼眉間。而後頂散。二者先師說。似根本印。但復結之屈空中節。而作師說之印(前第二根本印者。應是眼印)。三者底哩三昧耶經文。以被甲印。但地水內叉。中指側相跓。二頭指各押中指甲。二大指入無名指間。合甲反印刺額(疑也。私記之。文違於師說。須見本文云云)。
私檢三經。其說皆異。光明灌頂經說如上。三昧耶經云。卽以此印翻頭向內倒垂置額上。名爲聖者眼印(云云)。此印者二無名指向內相叉。便結爲拳。竪二中指頭側相柱。二頭指各捻中指甲上。二大指屈上分入無名小指間。甲相背合。卽是以印置頭左角上。名左髮印(云云)。使者法經云。次作根本心中呪印。先結眼印。以右手無名指小指握大母指頭。直申頭指中指。於額上兩眉間。垂頭指中指。向下漸向髮際。引之向上。名不動使者天眼印。誦心中呪呪之(云云)。
師傳云。其風火指如刀印勢。而於兩眉間。風火二指端垂向下。以風指二節初節直當額。猶順額竪理文當之。而直引上之至髮際耳。
第五。口印眞言。
軌云。次結口密印。地輪內相叉。水押地叉間。二火並申直。空各加水甲。二風加火甲。以印置於口。
曩〃〃〃〃(二合引)赦憾(出丹記)。
師傳云。二空加水甲者。以二空面各押水甲也。
和尚別記云。此有三種。一者如文。二者底哩三昧耶經云。二火側跓。是爲異也。三者使者法云。二頭指押二中指背第三節(上節名第三節)。旋掌向上三遍。而後以印置口。
私云。三昧耶經云。二小指向內相叉。以二無名指屈握之。二中指側柱。二頭指各捻中指甲上。各聖者口印(云云)。軌云。二大指向外並直竪置口上。使者法云。二手相並。以二小指相叉。屈二無名指。握小指第二節。以二母指捻無名指甲。二中指頭相柱。二頭指屈捻二中指背第三節。從掌向上數第三也。安此印口上。名口印(云云)。
第六。心密印眞言。
軌云。二羽三補吒。風空如彈指。是名心密印。
曩莫三滿多嚩曰羅(二合引)南唵婀左攞迦拏賛拏婆(引)馱也吽發吒(吒字半音。出軌名心眞言)。
和尚別記云。此有三種。一者如文。以塗香印安心。誦眞言頂散。二者底哩三昧耶經云。地水內相叉。二火舒相跓。二風當於火背如鉤。勿令相著。二空押火中節。三者使者法云。以先口印。二風入空本也。以印安心。
使者軌以獨股金剛杵印爲心印也。三昧耶經以三股金剛杵印爲心印也。此印者是五藏中心藏印也非根本心印。
第七。甲印眞言。
軌云。復次三補吒。二火建如幢。風住火初節。二水如寶形。二地及二空。各各而建立。印心及兩肩喉。位頂上散。
曩〃〃〃〃(二合引)赦憾(出丹記)。
師傳云。二地二空建立者。開立也。風付火背。一說二火開立(云云)。
和尚別記云。此有四種(古師說云。是名亦云心印。師曰。應是甲印。所以者何。底哩三昧耶經及使者法。以三股印爲甲印故。此印亦是三股印。若是甲印歟。云云)。一者古師傳說。印相如文。但二水二火之間相離不著。二地二空各各開竪加五處也。二者師曰印相如軌。二水二火相著不離。二地二空各竪相跓也。三遍誦頂散。然二地二空開之合之二俱宜哉。三者底哩三昧耶經甲印。合掌水風入掌令背相著。四者使者法甲印。合掌水風內叉也(並是三股印也)。
第八。惡叉波印眞言(名師子奮迅)。
軌云。次作惡叉波。名師子奮迅。不改前密印。開竪惠風輪。
曩莫三曼哆伐折囉南唵阿者羅迦娜戰拏婆馱耶吽泮(出使者法立印軌名心眞言)。
師傳云。有用印相。謂以印先擧左肩上。引下至心前。如摩勢。次又擧右肩上。又引至心前(如使者軌說之)。
和尚別記云。此有二種。一者如文。開竪右手風。二者底哩三昧耶經。結五股印。卽立作頻申舞勢。遶壇行道。五股印者。合掌二水入掌著背二風如鉤是也。頻申舞勢者。使者法云。身立如金剛勢。以印或時左或時右摩之。怒目瞋意卽吽勢。而誦師子呪者。此軌下心眞言也。自身亦成師子奮迅之勢。
第九。火焰印眞言。
軌云。次結火焰印。以惠手空輪。加於水火甲。風竪跓定掌。右旋成界方。左轉名解散。
師傳云。先左轉。次右轉。
和尚別記云。此有四種。一者如文。唯散開左手五指(是師說也)。二者底哩三昧耶經云。惠空押地水火甲。風跓定掌。定五指散開是也。已上二印用火光界眞言念誦之。初右旋結界念誦之終。左轉解界。三者別本軌云。左手大指押中指甲。以頭指跓右掌。右指皆散。用印如前。四者使者法云。右手大指押小指甲。左手作拳。舒頭指跓右掌。從右邊而旋於頭上向左。猶如旋背光勢。
第十。火焰輪止印眞言。
軌云。火焰輪止印。定惠各爲拳。空出火風間。二拳背相合。能制止諸火。
曩〃〃〃〃(二合引)赦憾(出丹記)。
師傳云。二拳合火已下三指節也。各背第二節許相付也。又樣右拳左上背合也。
和尚別記云。文是三種印卽二種也。一者如文(可依此軌文)。文云。二拳背相合。或本作皆字誤也。眞言用火光界。二者底哩三昧耶軌云。二拳相合(云云)。三者使者軌云。二拳相向並之。
第十一。商佉密印眞言。
軌云。次商佉密印。定空加地水。惠羽亦如是。二火申如針。觀風附火節。止風開竪之。
曩〃〃〃〃(二合引)憾(出丹記)。
師傳云。二手如掬水相。並付作之。似寶螺口也。餘如文。但止風臨止火背。開竪之。
和尚別記云。此有三種。一者如文。唯二火相跓側手腕而相著。呪用根本四眞言(隨所樂而用之)。二者有別本軌。如前。唯不開左風著火。三者又有軌云。地叉水火跓。右風屈而著火背。左風舒而著火背。二空押水(頂散)。
私云。三昧耶經云。以二大指各捻無名指小指兩穿卽竪。二中指頭相拄。左頭指直附中指背。右頭指屈捻中指上節卽是。使者法云。海䗍印。以左手中指已下三指。握右手中指以下三指。各以當手大拇指。捻無名指。相捉訖。直竪右手頭指。屈左手頭指。捻右手頭指第二節文。安口上誦根本呪七返。於頂上右旋三匝。隨心遠近結界卽成。無能犯者。
私問。和尚御說中。根本四眞言者。何等呪哉。答。未聞師說。但恐火界殘食一字大身也。更可詳之。
第十二。釼印眞言。
軌云。不動渴誐印。止空加地水。風火並申直。是名三昧鞘。惠手亦如之。觀風火輪入定空水地環。輪面與月合。卽釼住定鞘。抽出辨諸事。斷結辟護等。
曩莫三漫跢嚩日羅(二合引)赦唵阿左攞迦(引)拏沒馱際吒迦吽吽佉(引)呬佉呬伊南(上)仡哩(二合上。下同)囉恨曩?賀(引)攞賀攞尾沙索(入)跛哆(二合)惡紇哩(引入)郝賀發吒(噸半音)阿(引)哩夜(二合)左攞蘖縒緊止羅(引)也徒伊南(上)迦(引)哩養(二合)矩嚕婆嚩(二合引)訶(引)(出軌用渴誐印。云云)。
師傳云。作印安膝上。拔刀頂上右旋三。次竪安眉間。有少時散之。又以右刀入左鞘。而卽誦明散之。更不用加持結界等事也(云云)。
和尚別記云。先結兩釼印安兩膝上。次以惠釼一度右轉而入定鞘。誦眞言三返。卽抽惠釼左轉三返右轉三返。次結上下四方之後。一度右轉入於定鞘置左膝上。誦眞言三返。頂上擧印振而散之。從頂左右而下。手心前合掌。散去垢清淨結界辟除護身。皆用此印。是大日經說也。呪用渴誐眞言。大日經。使者法用總攝慈救眞言。
第十三。羂索印眞言。
軌云。次結羂索印。惠空加火水及地等三輪。風建入定月。止地水火拳。空風跓如環。是名索標幟。
曩莫三滿多嚩日羅(二合引)南暗播捨盆(去)惹曩吽發吒(吒半音呼)。
師傳云。惠風覆面入定月也。又初印是索也。而是三昧耶索也。後索幷釼是道具索釼也。斷惑等具也。
和尚別記云。羂索印如文。呪用下索眞言。
第十四。三鈷金剛印眞言(私云。以上十四印。儀軌不說眞言。今依私記出眞言等)。
軌云。三鈷金剛印。觀空加風甲。三輪如金剛。所有諸供具。散灑作淨除。密印已說竟。
曩莫三漫跢嚩日囉(二合)赦(引)吽尾訖哩(二合下同)跢尾迦吒尾羯囉(引)路囉特嚩(二合引)計捨吽嚩日囉(二合引)仡囉(二合)仡囉吽發吒(吒半音呼下同私云。出軌下文不云名。但用前金剛印。當誦是眞言也)。
師傳云。結印立右乳邊。卽誦明散之。於此不用加持。散灑等之事。謂此十四印於此處結之。只是道具也。隨處處要以之可充其用。於此不必爾也。
和尚別記云。三鈷金剛印如文。三論如金剛者。地水火開竪。是謂如金剛。呪用次金剛眞言。別軌云。諸印取本部中所愛樂明。以加持必得成就(云云)。使者法云。以前諸印每念誦時。依次用之。口誦呪勿留。唯持根本呪。若有功者以後諸呪印。但誦結印用之有驗。不可更復受持。又云。總攝慈救眞言。出大日經。能攝諸印。作前法竟。卽誦此呪七遍畢。心念不動尊。又作前釼印印五處。誦此呪百八返。見自身瞿摩羅。然後彈指而散。不空聖者無動威怒眞言。是根本心眞言也。用根本印。底哩三昧耶經爲根本心眞言也。十四印通用一字心眞言。
丹記云。和尚記。先十九布字用唅字印。是不動種子。成身印次十四印並用一字心明。此二法是結本尊印明。令本尊歡喜(云云)。
師傳云。十四印如本記說唯用一字明是可也。十九布字如本記唯用●字尤可也(云云)。
私云。已上諸印正依立印軌。於餘文者可爲異說。底哩三昧耶經幷同軌共不空三藏所譯。又立印軌同不空所譯也。而印已有異說。明知結一印有多種樣。又祕密使者法是金剛智所譯。其說印文或合於立印。或以各別。往而勘之。
次十九布字(丹記云。或用根本印。或定印。或用別印。私云。儀軌不說印相)。
軌云。復次聖無動布字祕密法。從頂乃至足。一一安布之。
●頂上安長欠。而成於頂相。頂相眞言曰(丹記云。右手大母指屈入掌中。四指屈爲拳。頂上安之。是使者印也)。
曩莫薩嚩怛他蘖帝毘藥(二合下同)薩嚩目契毘藥(二合)薩嚩他(引)唵婀左攞賛拏欠(引)。
●。企孕安頭上。成就尸佉髻。頭眞言曰(丹記云。二空入滿月。以二金剛拳。定置惠拳上。以印置於頭。是立印印也)。
曩〃〃〃〃唵阿左羅企孕(二合引。歸命如頂明)。
●。棄布於頭左。成一髮索垂。垂髮眞言曰(丹記云。一髮印。上卽此頭印。上申頭指中指。並安左頂上。便引向下。耳前下。云云)。
私云。師傳云。此印是使軌文也。謂上頭印。右金拳安頂上也。卽於頂上申風火。餘三指如釼印契。拳面向左外。從耳前引下之也。上頭印亦拳右面左以虎口安頂耳。此頭印髮印。猶准使軌意用之甚可也(云云)。
曩〃〃〃〃唵賛拏(已下眞言首皆安此)棄。
和尚別記云。尸佉者髻也。想頂有七髻。七髻之餘作之辮髮垂於左頰。辮髮之末一結之也。
●。長憾安於額。成攞攞吒相。毫相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憾(引)。
●長呬布兩耳。成就金剛耳。耳相眞言曰(丹記云。用根本印)呬。
●●。右眼布怛羅。其字戴長聲。吒置於左眼。半義不應全眼相眞言曰(丹記云。用眼印)。怛攞(引)吒(半音)。
和尚別記云。所以右眼置●之長聲。左眼置●之半音者。緣右眼大左眼少也。
●。長吽布兩鼻。布誦是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吽。
●。賀字第九轉。名護安於口。誦是口眞言(丹記云。用口印)護(引)。
●。短賀加空點。名憾布舌端。成金剛舌相。誦是舌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憾。
●。長莽布兩肩。誦是肩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莽。
●。莽短加空點。名?布於喉。誦是喉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
●。短跢安空點。名瞻布兩乳。布誦是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瞻。
●。短麽安空點。名滿安於心。誦是心眞言(丹記云。用心印)滿。
●。短吒幷空點。布於臍輪中。大空嚴飾故。而成就宅暗。誦是臍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咤暗。
●。宅字第九轉。頂戴大空點。安布於兩脇。誦是脇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咤唵(二合引)。
●。最初聲吒字。當用置於腰。布誦是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吒。
●。賀字十二轉。名郝布兩髀。誦是髀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郝。
●。賀第十一轉。名憾布兩膝。布誦是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憾。
●。賀字第二轉。幷以大空點。名憾布兩足。誦足印眞言(丹記云。用根本印)憾(引。歸命同上)。
是聖無動尊摩訶威怒王。布此祕密法十九種眞言。幷布諸支分。修眞言菩薩。作是布置已。自身成聖尊。一切天素羅及十地菩薩。不復能動搖。一切天及龍八部諸鬼神。於是等衆中。爲自在囉惹。
私云。十四印幷十九布字。此法祕密也。不可聊爾。就中今記多戴先達祕說。不可披露。
問。十四印皆是根本印歟。將不必爾歟。答。皆是根本印也。其中或有相好印。或有所執持器伏等印。或有道具等印。隨而以一爲根本印亦無妨。故對授記云。諸尊別軌本尊根本身印心印心中印。及以諸相好印幷所執持器等印道具等印。或軌皆出一一列用。或軌隨出其一爲根本印。故供養法唯出大日心明毫相一印眞言爲大日印。其實經中二十二印。皆大日印。持明行者隨可持一(云云)。
次大身眞言(私云。軌無印。師傳用初根本印)。
曩莫三漫跢嚩日羅(二合)赧阿慕伽噎呬婀鉢囉(二合)底賀跢噎呬婀左攞際吒婀難跢迦(引)曩底瑟吒(二合下同)底瑟吒(二合下同)左(引)拏左拏跢抳怛吒烏(二合)尾覲南(二合引)伽(引)跢也莾(引)囉也佉(引)娜也薩跢單左茗婀努滿馱婀訖娘(二合引)矩嚕婀娑荷馱曩(引)仡囉(二合)羯吒羯吒莾吒莽吒憾憾婀底摩攞曀呬摩訶愚拏避灑拏捺吒捺吒婀尾捨(引)婀尾捨婀左攞制吒薩縛怛囉(引)努跢?迦際吒哆吒那磨娜磨發吒(半音)發吒(半音)憾?。
次三三摩耶攝召眞言(私云。軌無印。師傳索印用之云云。軌有本云。用索云云。或說大鈎召印云云)。
曩莫三漫跢(引)阿慕伽鉢羅(二合)底賀哆嚩日羅(二合引)赧婀鉢羅(二合)底賀黨(引)矩施婀曩也吽婀慕伽磨訶麽朗(引)矩施婀(引)曩也吽(引)摩訶底哩(二合)三磨養矩施吽(引)怛囉(二合引)吒(半音下同)怛囉(二合)吒(半音)嚩日禮(二合)囉吒囉吒嚩曰禮(二合)迦吒迦吒嚩日禮曩吒曩吒嚩日禮(二合)跢呬跢呬黨矩嚕三磨也嚩日羅(二合)摩訶磨攞尾羯囉(二合引)茗婀(引)曩也施(引)伽囕(二合)娑他(二合引)跛也薩鑁(引)滿馱也娑禮磨哩粖哩儞慕止計慕左也滿蕩(引)婀難跢磨磨底儞婀三茗底哩三磨也摩訶摩朗(引)矩施婀娑荷婀娑忙銀儞(二合)吽荷囉荷囉婀三茗怛羅(二合)呬摩訶磨朗(引)矩施吽婀羯灑也婀三忙銀儞(二合)娑嚩(二合引)訶(一切皆同行)。
問。三三摩耶攝召者其義如何。師傳曰。師云。大日經第六三三摩耶品之意以之知之(云云)。此軌中眞言行者身中攝召彼三三昧耶意歟。檢經疏文義俱。菩提心義云。探意言之。亦有五種三昧耶。一但有惠性。於生死中最初發心而求佛果誓欲成佛。未能正觀不知何法而得成佛。未具觀照之惠。但有求佛之心。未了己身本性有何功德。二從此發惠如實智生。能離無盡分別妄見之網。安住眞實相智中。此實智卽菩提心也。此三眞實句中。了眞假已。觀無盡衆生。皆同此性。而不自了輪迴無際。我今已自覺了。今當普開佛之知見。悲自在轉無緣觀菩提心生。離衆生一切戲論。安住衆生諸子祕密藏中。皆住無相菩提。此等三法相續無間。除其爲障與瑜伽相應生。是三昧耶義梵音。此三昧耶具含相續除障二旨。此三法句卽經菩提爲因·大悲爲根·方便爲究竟三句義也。前以大悲爲根。此以能了爲根。照了是悲故生悲義相成。前以方便爲究竟。此云大悲。由大悲故施方便亦相成也。從初至後相續不斷名三三昧耶。是卽言行相應心口相應。一發心已。身口所行不相違越。口有所誓心行亦如是修。名三昧耶。卽本誓義。二者內證三寶名三三昧耶。初以大悲方便成佛。次從佛有法。從法有僧。別時解云。三是佛。摩是法。耶是僧義。名三昧耶。卽平等義。三者住此三平等修菩薩行得成菩提。次具三身亦名三三昧耶。亦是平等義。四者外現三寶名三三昧耶。佛變化身十二分教所說三乘。於一身中示現。三種一體三寶名三昧耶。住三昧耶故有此利益。亦是本誓義。五者三種禁戒名三三昧耶。一解上來所說三平等於眞言法則而成就。二彼不著一切妄執。無能爲障礙者。三不行障緣。謂不樂欲懈怠無利談話(云云)(文廣可見之)。
問。如師說者。依此眞言功力。如上五種三三昧耶之功德攝召身中也。是祕教之肝心。行者之目足也。然者於餘尊法中用之。如何。答。於理雖無失。未聞師說耳。
次護身結界三昧耶眞言(私云。軌無印。師傳用劍印云云。或說云。爲入定。身心無傾動。用劍印碎除結界及印身五處云云。私云。此記布字後。大身眞言。次入三摩地。次三三昧耶攝召等三明。次念誦也。故云入定身心等也)。
曩莫三漫跢嚩日囉(二合引)赧怛囉(二合引)吒(半音)婀慕伽賛拏磨訶路灑拏娑破(二合)吒也婀(引)曩也婀娑荷婀三忙銀儞(二合)吽吽尾覲南吽怛囉(二合)吒(半音)。
次加護所住處眞言(私云。軌無印。師傳云。三右金剛印。又曰。海蠡印云云。或記云。用劍印。如上爲入定地。令無魔障。守護常途住處。亦用此咒)。
曩莫三漫跢嚩日羅(二合引)赧怛囉(二合引)吒(半音)婀慕伽賛拏摩訶路灑拏娑頗(二合)吒也薩嚩尾覲南(二合引)磨磨娑嚩(二合引)娑底(二合)扇(引)底始鑁茗婀左攞黨(引)矩嚕怛囉(二合引)磨也怛囉(二合引)磨也吽怛囉(二合引)吒(半音呼)憾?。
私云。右四種印明。和尚記不用之。師傳云。四箇眞言安立必可用之。
次加持數珠(先三轉三戴。誦明加持。且安本處)。
丹記云。先以左右大指取珠。誦加持明。右三度引轉。眞言曰。唵嚩日羅(二合)獄呬耶(二合)惹(自羅反)跛三磨曳吽。卽纒左頭指以下四指。而更脫取之。薰壇燒香。次安左掌中則合掌。如未敷蓮花形。捧珠以千轉念珠眞言加持七遍。眞言曰。唵尾嚕左曩摩羅娑縛(二合)賀。誦已捧頂拜之。然後以珠置本處。
次入火生三昧觀自身是不動尊(用本尊印明)。
丹記云。次本尊觀(火生三昧)觀念(在傳)或先入定。次根本印(在三明二印具同師說)或先根本印明。次入定。前後不定。
師傳云。●字智火燒惑業身。卽惑滅彼光焰又息。如薪盡焰止。而後只存●字。謂無焰唯字體存也。如薪盡焰滅唯存爝也。此●字之爝融卽成皎月。如銅融成湯也(云云)。
或先入定。次根本印(如恒作法也)或先根本印。次入定(云云)。
謂不用別定印。唯結根本印入觀也。
三明二印。結十四中初索印。誦火界明。不空聖者明。結刀印。誦慈救明(云云)。刀印唯以刀入鞘持胸前。誦明散之。爲根本印時不用。結護等只是道具也(云云)。
私檢底哩三昧耶軌云。結三昧耶(私云。十四中一最初印也)。已。卽想自身全成藍字。此字想成猶如火包。從字發熾然猛焰。焚燒身中三毒煩惱及隨煩惱。一時頓盡時。火亦隨滅。唯存藍融成皎月在心中。作是觀時。不宜遲住速轉。惠心令其成就。
私云。玄法師說云。●字成皎月在心中。此心月輪中有瑟瑟磐石。磐石上有●字。字變成智釼。釼漸舒拳體成釼。釼變成本尊(云云)。
次法生印明(合掌二水二風內叉。加左右臂及頂。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印。故名法生印)。
眞言曰。曩莫薩嚩沒馱母地薩怛嚩(二合)南阿(引)薩嚩他薩嚩怛囉路計娑嚩(二合)訶。
私云。此印明出底哩三摩耶經(撿對受記。是自灌頂法也)。丹記不用之。用印印臂者。師傳云。唯是想印之也。謂左右傾之耳(云云)。
次結虛空眼印明。觀。壇上本尊與我一相。一切聖衆皆在目前。今於其前而作念誦。先於本尊心月上觀安所持眞言。卽應次第受持(以五智印風著火背。是五眼印)。
唵沒馱盧左儞娑嚩(二合)訶。
私云。丹記以此印明置念誦後(如常作法)。
次執數珠念誦(風空執珠。中隔四珠。右移記數勿過。母珠極下有。八滿了頂戴。卽安本處。正念誦時。當觀。本尊心月上眞言從尊口出入行者頂。至心月上從我口出入本尊。是至心月形如花鬘。聲如鈴鐸。環轉出入。心不他緣一向觀誦)。
丹記云。珠安掌中則合掌。如未敷蓮花形。捧珠發五大願。然後左手持珠。以右手大指無名指移珠。誦眞言一遍。與明未字聲齊移珠。念誦間觀念有多種差別。其種種之別具師口傳。謂字道觀等。如是觀行了了分明專注念誦不令間斷。違離散動一坐念誦。或百或千。若不滿百八遍則不充祈願遍數。
私云。或說云。先誦釼眞言(割斷內外魔障)。次誦火界眞言(燒盡彼等)。次誦慈護明(慈悲內薰忿怒外現普加護自他菩提心)。
次念誦了。珠安掌中。如未敷蓮。捧珠頂戴。然後置珠本處。
次入火生三昧。觀自身是本尊(或以眞言字觀布心月須逆無量)。次結本尊印明。
次以本尊印誦不動百字明。加持自身令堅固之。
唵阿三磨三磨三曼多覩娜多(去)怛嚩必底(二合)舍薩儞賀囉賀囉娑磨(二合)囉拏娑磨(二合)羅拏微誐多沒馱達麽帝娑羅娑羅三麽嚩囉荷囉荷囉怛羅(二合)野怛囉(二合)野伽耶伽耶摩賀末攞路乞叉(二合)儞入嚩(二合)羅入嚩(二合)囉那娑伽隷娑嚩(二合引)訶(引)。
私云。百字明出三昧耶經。立印軌布字後卽說四種眞言幷事業成就。而無念誦已下後供養作法。和尚御說念誦以下作法。大略依三昧耶經之次第歟。
次更作事業金剛薩埵。亦作五供事業。後供左方。
師傳云。或五?印。曩〃〃赧吽(如前)。或先不動刀印辟除又如前。花座之次二印。次成事業身(云云)。
次普供印明。次讃嘆。次閼伽(先捧器祈願後誦眞言)。次振鈴。次加持句(金合加持五所說救世加持云云。私云。和尚記無之。依丹記出之)。次解界(私云。和尚記振鈴前置之。今依丹記次第)。
記云。以一字心明印。左轉解界。
丹記云。以無堪忍印明。左轉一遍解界。
次示三昧耶(私云。記文在奉送之後。今依丹記次第)。
丹記云。以三昧耶印明頂上左轉而生是念。諸有結護皆令解脫。先所奉請諸尊各還所住。不爲無等大悲之所留止之。記文在奉送之後。今暫依大法次第。
次奉送。
丹記云。先結此印時。從禮盤下向尊長跪。而後結印。外縛堅中指端。如蓮花?。以時花當心。隨國土語奉辭。深生惜別之情。次以印擎頂。誦現在諸如來偈(云云)。
次誦眞言(和尚記云。有廣略二明。今且用略。唵嚩曰羅(二合)目乞叉穆私云。丹記出廣明)。誦了向上擲花卽上禮盤。
次入佛三昧耶(和尚記奉送後。卽以此印明用示三昧耶)。
次法界生。次轉法輪。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
次覽字觀。記云。頂上囕字印明。
次不動護身。記云。不動刀印明護身辟除(私云。已上二印記文在被甲次。今依丹記次第)。
次觀。自身是觀世音以法施心讀誦大乘請諸天等令聽之。觀世音種子心娑(急呼。加歸命)。觀世音眞言。唵阿魯刀迦(用開蓮華印)。
次從座起以和敬心接諸人事。
私云。以觀音身行於法施。是大日經第七卷意也。可見經說(云云)。
右附立印軌依胎藏法。以和尚記幷丹州記而爲綱目。兼加師傳粗抄記之。只爲自行也。早可破却(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開眼供養。
不動明王形像一軀(畫像者一鋪若一楨無新佛者可留之)。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佛眼部母眞言。一字金輪眞言。護衞本尊眞言。本尊眞言。降伏護摩眞言。三部諸尊眞言。火天曜宿眞言。
奉供。
大壇供二十一箇度。護摩供二十一箇度。諸神供三箇度。
右(云云)。
寶治元年五月三日於名越書寫了兼胤(二十八)記之。
播州明石郡太山寺常住物也六十七卷。
寶永二年十月九日以淨教房庫本命聖眞子宮奉仕松安書寫。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五十。
不動中。
依胎藏都壇修此尊法者。如廣攝云。
大悲胎藏大壇。濕哩底方安不動尊。傳教灌頂此中當作(云云)。
私云。此中行法可依大軌次第。今記大略。
前方便(乃至)啓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八葉九尊。佛眼。
南無大曼荼羅王阿梨也阿沙羅那他〃〃(三反)。
南無四大明王〃〃〃〃。大少自在〃〃〃〃。五部〃〃。
次驚覺(乃至)外道。次觀曼荼羅。
先結定印。觀想。大覺師子坐上有淨月輪。輪上有蓮花坐諸尊坐位。又有月輪蓮花坐。次結大日印當心(五古印也)。誦阿字眞言三反(有歸)。卽觀想。中台月輪上有阿字(金色也)。字放光照第一重底哩底方應光●字顯現。次照諸尊坐位。諸尊各各種子皆悉顯現。中台阿字變成率都婆五大輪相重。率都婆放光照唅字。字變成釼形。復照諸尊種子。各種子變成各各三昧耶形。中台率都婆變成大日如來。妙色超三界。消穀嚴身服。寶冠紺髮垂。寂然三摩地。耀焰過衆電。猶如淨鏡內。幽邃現眞容。無相淨法體。應願濟群生。大日如來放光照形釼。釼變成不動明王。青黑忿怒形。持刀及羂索(卽作十九觀)。復照諸尊三昧耶形。一一三昧耶形變成各各尊形。如此觀已散印頂上。
次治路(乃至)讃(先三身讃。次本讃。次四智讃)。次諸會(如常。私禀師說云。入五大院至于不動印。本軌之中十四印幷布字用之。本尊觀後更不可用根本印布字等。唯取珠念誦。云云。私檢攝大軌諸會不動文云。十九種成身。云云。是指本軌十九布字歟。私師說可謂尤允合攝軌意矣)。次入本尊觀(用定印)。
普光淨月輪 清淨離諸垢 中有本尊形。
妙色超三界 消穀嚴身服 寶冠紺髮垂。
寂然三昧地 暉焰過衆電 猶如淨鏡內。
幽邃現眞容 喜怒顯形色 操持與願等。
正受相應身 明了心無別 無相淨法體。
應願濟群生 此中心月輪 於中有五字。
及本尊眞言 右旋而布列。
T76034801.GIF
大日心月輪 本具此眞言 是故大日尊。
卽現本尊形 其中含字門 變成大知釼。
光焰遍流出 照觸無邊界 警覺魔羅宮。
廣大作佛事 其光卽轉成 無動威怒王。
持刀及羂索 頂髮垂左肩 一目而諦觀。
威怒身猛炎 安住在盤石 面門水波相。
充滿童子形 奉仕於行者(云云)。
私案尊勝儀軌意云。心月輪中觀置●字大日幷八佛頂各各種子。一一字皆放大光明。從自心月輪出。入大日如來心。從大日心出。入行者心月輪上。如是漸漸心慮澄淨卽同一心。一一字成諸尊本體。大日如來心上阿字成大日尊。行者心上阿字亦然(云云)(私云。八佛頂種子可成各々尊形。云云)。此儀軌是尊勝佛頂持明行也。然先作尊大日成身。於其上觀大日●幷八佛頂種子也。以之思之。依大法行別尊之時。大日心中觀其種子。或成三形或成尊形。大日本尊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如是展轉周遍法界。成於無盡普現色身。今置種子。是略觀也(云云)。欲具觀可置本尊一眞言字。
又案金界對受記第六意云。惠和上說珍和上說。出或人說。作五部都法念誦耳(云云)。若別尊念誦者。結別尊印。心月輪中觀其種子。想毘盧遮那成彼尊(云云)。此說意同尊勝軌文。池上金界祕記抽對受記中惠和上說。以三十七尊爲大日一部說之中。百字念誦次出前說。今謂。胎藏亦爾作都會大□欲行別尊者。大日心中觀其種子。可想大日變成彼尊。文說炳著。師傳顯然。誰謂無據乎。
心月中旋布本尊眞言。其中本尊種子變成三形。三形變成本尊形。證文(使食胎經歟)之軌尤可祕之。
義釋第三釋灑淨眞言云。以最初阿字門爲眞言之體。所謂□種子一字也。餘諸字門皆阿爲莊嚴此字故也(云云)。
私案云。心月中置大日眞言幷本尊眞言。而縛本尊種子成三形。三形成尊形時。大日眞言幷本尊種子以外字等。皆契當種子。以阿字成一成三形。幷尊形可思之。可謂於種子有二義。一引生義。引諸字生諸字義故。二攝持義。攝字諸字義故。此二義良賁仁王經疏意也。以之思之。諸字皆歸種子思。有何失哉。但心月中置大日幷諸尊眞言持念之。似有又說。其本尊種子轉成尊形。又有又說。本尊眞言字等歸種子成一事。未見文說。又不可圖師說。仍不可披露。但修觀法者。用不隨時亦存其旨。無煩失可。
以檀本寫之。
具支第四云。私詳道理。義釋但云。蓮上置字縛字成尊。而上下文未見也。一處蓮上置月。月上置字。字復未見種子變成三昧耶形。三昧耶形變成諸尊。然金剛頂五相成身十二神變六種示現廣說。此義非此經意(云云)。
已上裏書。
我身中亦有 心月輪眞言 大智寶釼相。
與彼等無異 一身與二身 乃至無量身。
同入於本體 流出亦如是 一理無二故。
我身卽大日 大日歸本尊 本尊卽我身。
次出定。先結大日印。次本尊根本印等十四印(若諸會中結之者。於不□□所不可結之。布字亦然)。次大身眞言(有印)。次三三昧耶攝善眞言(有印)。次護身結界眞言(有印)。次加護住所眞言(有印。已上四種印明用否在意)。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佛眼。次三悉地。次本尊。次三部總天。次諸總。次又佛眼)。護摩(六段作法如常。息災調伏可隨時耳)。
本尊壇勸請頌。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本尊聖無動。
摩訶威怒王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護摩眞言(慈救咒。或說略時用一字明可)。
番僧幷後加持呪(用慈救咒)。
相應物(隨法各共。今且就調伏粗出之)。
三類形(或用四類加地形也。師說云云)。
天形(鵄形)。人形(人男女等可隨事)。地形(犬形狐隨一)。
以小麥粉平速以板刻作三類形本。押當刻之尤能。又丸可造之。近來通途以紙刻之。或以唐立葉刻之用之(云云)。此物等入小土器。蓋覆十文字(賀良計天)。不令見人。置脇机也。
毒舂。阿世美葉附子細舂。相加酢鹽也。新別小臼作。可舂和之。人用臼可有毒之故也。
鐵末(鐵磨屑也)阿世美(用葉也。供養花等皆用其葉)辛立上下二宇波良付切之。鎌形也。刂(其樣也)鉤召用之。但其切樣異之也。布多萬田可切。鉤形也。丫(其形也)或亅(比度可多也)。
燒相應物作法。
私禀受師說云。須用壇壇。然而火天本尊兩段燒之(私云。三昧和尚御說云。只二段投之。山本傳也)。火天段各一具。本尊段各二具也。其作法。投花後先護身(不動刀印或用杵)。次開蓋灑水(付護摩而取移燒供等之時。取此物置花等側)。其間口唱無量義經之開涅槃門廂解脫風除世惱熟致法清涼次降甚深十二因緣用灑無明老病死等猛盛熾燃若聚日光等文。幷思惟其深理。次取三類形。先結召罪印。二羽金縛。忍願竪如針。進力竪屈如鉤。隨誦眞言。以進力召之。觀想召諸有情罪。自身三惡趣衆罪。召於掌黑色如雲霧衆多諸鬼形。唵薩嚩幡波迦哩灑拏尾戎馱曩縛曰羅薩怛縛三摩耶吽發吒。
次摧罪印。二羽金縛。忍願直竪。念獨古杵。而誦眞言間。忍願二指端相磨摧罪。怛羅字念置左中指端。吒字念右中指端。次誦吽字一度拍。次誦怛羅字一度拍。次誦吒字一度拍。當觀自身變降三世內心起慈愍摧諸有情罪三惡皆辟除。唵縛曰羅波尼尾摧諸薩普吒耶薩嚩波耶滿馱曩爾鉢羅謀乞灑耶薩嚩波耶誠底毘藥薩嚩薩怛嚩怛他誐多嚩曰羅三摩耶吽怛羅吒。次取之而三段引切(三形一重引破之也)。誦降伏呪投之。次誦降伏四魔解脫六趣滿足一切智智金剛字句。投芥子七反。
已上私師說了。
師傳云。謂今此三類形等。幷彼嬈惱之三類形等。同四大種所造也。故今摧之。卽同摧彼也。但令彼發菩提心。令惡業煩惱忿怒之心摧破之也。內起慈悲(云云)。正非摧彼同分也。
已上師傳。
私云。都率護摩記云。次木。次相應物。
此師傳次第。但今依有所思。於此不燒之。次可有之。次芥子(乃至)胡摩。次於此所燒相應物。於諸煩惱有種子現行麁重習氣。先燒種子。次燒現行。故芥子等後燒相應物芥子胡摩米。如次嗔癡貪種子也。三形是彼等煩惱所召果報之形也。召罪摧罪印明情尤在此。仍彼等印此處用耳。同見聞思記云。次三部護身。次不動火界呪。以杵加五處。然後開蓋灑淨(用無量義經文)灑淨了卽結招罪印。次摧罪印。卽取天形三枚入左手。以右指粒碎。和取芥子投之(云云)(磨芥子塗物形若石然取加芥子耳)。次地狗形地人形(同前)。但調伏法者。此次燒毒舂掐鐵末等(已上火天段)。本尊段相應物各四枚(觀念作法如火天法)。若調伏此次毒擣(云云)。
私云。右說若是小山說。願可見十波羅蜜抄。
大僧正御記云。相應物天地人形各七枚。先取天地人形各三枚。二手虛心合掌。入置掌中。次誦四字明。次作召罪印。卽誦彼明。次作摧罪印。卽誦彼明。已上二印三類形。乍入掌中作之。次護身。定羽取三類形。惠羽執杵。誦本尊呪。左右轉杵。辟除法界印身五處。次以人形三枚取合。二段引切。誦降伏呪。或火天呪。先後二度投火。次誦大日五字明。投芥子一反。次天形三枚取合二段引切投火二度。次投芥子一反。次以地形三枚取合二段引切投火二度。次投芥子一反。又樣三類物六度投之。次芥子(三反)。又樣三類物混芥子六度投之。別不投芥子耳。諸段投之異說不同也。或火天段各三枚。本尊段各四枚。或火天段各一枚。本尊段六枚。或本尊段各二枚。餘五段一枚。次毒物(阿世美附子交咸一坏酢鹽和合承仕。以箸入杓行人受之。三類形上投之三度)。次以手取辛立三支投之。次鐵末(以手投之三反)。次稍穀(以手投之三反。以此毒物鐵末等打三反彼三類形也。並用火天呪或降伏呪)。
已上一兩說爲知矣。說略抄之。
投毒舂有二樣。一以摩箸投之。二以器置承仕前。
義釋第六云。然後住瑜伽坐。以五輪字持身。首置百光遍照。以無垢眼觀自心花臺本不生字。方作普門持誦。先於毘盧遮那心月中炳現眞言。而後持誦幷示密印。周遍中胎藏已。次及第二院諸尊。乃至終竟或一一現前觀之而作持誦。或自身作彼本尊。於其心月現眞言字而作持誦。乃至頓作曼荼羅身而作持誦。隨行者觀心勢力。若不能爾者。當以一心誦部主眞言。
遍隨所餘上首諸尊各誦七遍幷作彼印也。具如供養次第中說(云云)。
私云。是灌頂之時。普門持誦作法也。師傳云。盡諸會意也(云云)。
諸大小法念誦。是此普門持誦作法願而似可有二意。能能可思之。行法大要專在斯可。
案六卷抄第四意云。成身持誦法。五輪成身首中百光王安立。無垢眼方作普門持誦。先於大日心月輪中炳現眞言。而後持誦幷示密印。次作祕密八印。次無所不至幷百光遍照王印。周遍中胎藏已。次及第二院諸尊(私云。中台藏言下含第一重也)。乃至第三重。或一一現作持誦(私云。可用秘密品賛尊觀行也)。乃至頓作曼荼羅身而作持誦(私云。疑四處輪布字持誦可)。隨行者觀心勢力(云云)。
私云。或一一現前持誦等(文)。能可諮問之。
前觀之而作持誦。或自身作彼本尊。於其心月現眞言字而已(可)。
私云。此裏書以壇那院相嚴僧正本寫之。
已上裏書。
小杓攪入如燒供投之。
師傳。阿闍梨自拔取乳木二支爲箸。濟取之。誦眞言投之。其乳木如本安之。或用戶摩箸或別箸(云云)。
建立軌降伏法中云。鐵汁皂礬水黑花芥子柏。各小置閼伽(云云)。
師傳鐵汁塗女齒物也。皂皂久利也。古新記云。黑土也(云云)。
以件兩物入加閼伽器水也。闍梨著座後手自入之也(云云)。
辛立以箸投之。鐵汁曩紙安之。誦呪與發吒俱投火。若木尊呪無發吒。當加之。火風空三指捻。未如投胡摩等儀(云云)。
次入本尊三摩地(火生三昧)。
先觀大日如來五字眞言義理。
對受記云。私云。三摩地軌云。結三摩地印。入法界體性。三昧修習五字旋陀羅尼。
諸法本不生 自性離言說 清淨無垢染。
因業等虛空 旋復諦思惟 字字性眞實。
初後雖差別 所證皆歸一 不捨是三昧。
兼住無緣悲 普願諸有情 如我無有異。
慈覺大師說云。此卽五字義理順旋布心月。
大日經云。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卽身成佛義云。六大常住曼荼羅。我覺是識大也。出過語言等句是五大也。謂以識大覺五大故(云云)大日經云。佛法離諸相。法住於法位法花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天台釋此引大經云。佛法不離六法。不卽六法。六法卽六大也。大般若云。六界□□□圓覺經云。六大不動故。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亦不動也(云云)。
次思本尊眞言義理(其一一句義等如上抄之)。
或唯觀種子字義。師傳云。是大師御說也(云云)。
私云。義釋云。訶字是因義。言此淨菩提心是一切智智之因也。傍有長阿是行上有圓點。是證是大空義。以此妙因而起正行。行等於空。用此三法而護其心念。言畢竟不可移奪也(云云)。
●(菩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本)。●(方便爲究竟)。
次根本印明(乃至)解界奉送等。
右都壇行法了。
或作別壇者有三種。如廣攝云。
祕密曼荼羅行品釋云。前者大悲藏生是嘉會壇。今此中隨三部各各別有也(云云)。則說前嘉會壇別本尊法。及以三部四重諸壇別本尊法故。嘉會壇中云。若以彌陀置中臺者。卽移大日置寶幢側。則於左右隨宜安之。若以閻魔置中臺者。卽移中臺八葉蓮花隨宜安置中院。凡諸本位安印供養(出溫古本諸本闕文)。又諸別壇中云。不動尊曼荼羅風火俱者。風謂半月。火謂三角。謂於半月壇中畫三角中作不動尊也。在泥哩底方者。故毘盧遮那之西南方作也。此不動尊曼荼羅若別作者。不動在中。毘盧在中院東方。餘金剛眷屬周匝遶也(云云)。今准諸壇別作有三。一者嘉會壇中。若以不動安中臺者。毘盧移於中院東方。二者或作別壇。不動安中。以諸金剛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三者或有別壇。安不動中。以第一重三部諸尊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何以知之。如義釋云。前者大悲藏生是嘉會壇。今此中隨三部各各別有也。如此中蓮花部壇中胎是吉祥壇。以觀音爲主。胎外留空地。空地外卽是第二坐位。悉置觀音部諸尊。餘盡如作大壇中法。其空處亦置十方佛。其第三坐位亦置八部衆等。若作馬頭曼荼羅者。訶耶在中。卽移觀音替居勢至之處。餘眷屬皆圍繞之。餘皆迴樂可以意得耳。金剛手爲中台。諸部類爲第二院也。不動尊曼荼羅若別作者。不動在中。毘盧在中院東方。餘金剛眷屬周匝圍遶也。佛母曼荼羅。其本尊菩薩於中作十字中心置之。諸餘菩薩在次院中次第而布。更外置八部也。釋師子曼荼羅。若以釋迦爲中。則佛頂等列之居次院。若隨一一本尊中取一爲曼荼羅主。卽移釋迦在外。餘皆可例解耳。文殊曼荼羅。若文殊爲中胎。餘菩薩爲第二重。八部爲第三重。他効此除蓋障曼荼羅。如文殊中說之。凡此於大悲藏大壇中。文殊一會凡四菩薩。隨以一菩薩爲主置於中壇。餘者各於第二院東方而列。第三院置八部也。復次若是大悲中第二院者。假令以觀音爲部主。其金剛部及佛頂等並依方位而列爲第二院。次當知其第三院置八部。卽不須置文殊會菩薩也。若釋迦會者卽如上說(更問)。此說是定義也。此事更問不審(云云)。故知若准嘉會壇者。本尊在中。毘盧在東。餘如本壇。若准觀音壇者。本尊在中。以自眷屬爲第二院。八部爲第三院。若准總釋文者。本尊在中。以同院者爲第二院。八部爲第三院。然不動尊諸金剛眷屬圍遶者。具緣品釋云。次往西方畫如來持明使者及諸執金剛衆。有種種形色性類種種密印幖幟皆於圖中出之(云云)。
祕密行品釋云。如前大悲藏大會中。毘盧之下不動降三世。中間畫諸金剛者。皆未出名。今方列之。謂虛空無垢金剛。金剛輪。金剛牙。蘇多金剛。名稱金剛。大分金剛。金剛利寂念金剛。大金剛。青金剛。蓮花金剛。廣眼金剛。執妙金剛。金剛無住戲論金剛。虛空無邊遊步金剛。名稱金剛。如是等壇方圓等。依前順。其色形亦如此也。依名次色周而復始也。白黃赤黑等隨文次第。最在前者白。次黃。次赤。次黃者。次又白。如是次第也。又此等金剛所持之印。或三古或一古卽針也。此准前次第。初作三股周而復始。或兩頭。此兩頭卽五股也。或鬘者或持金剛鬘也。此等金剛各以其本名爲眞言。卽此名最上字爲種子也。次隨別字及通用。各於心上置也。其手印通用。上五股金剛印也(云云)。此大悲藏嘉會大壇及祕密壇三種別壇。都有四壇。並見都法大阿闍梨圖畫之法。並通灌頂及持誦法非持明者。所不能了也(云云)。
又云。前釋壇法自有四種。一者大悲胎藏大壇。濕哩底方安不動尊。傳教灌頂此中當作。故大悲藏灌頂文中。及瞿醯經。俱載傳教許下之法。二者嘉會壇中。不動安中。毘盧安東。三部都法阿闍梨之灌頂。當於此中作之。三者或作別壇。不動安中。三部諸尊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三部別行阿闍梨之灌頂。當於此中作之。四者不動安中。眷屬金剛安第二院。以諸世天安第三院。隨行不動持明者之灌頂。當於此中作之。故祕密三昧耶中云。卽前所說第三灌頂時所入也(云云)。
T76035101.GIF
中台有二文。一依當文可安九尊。二准諸壇例可安一尊。第二院有二文。一准大悲壇釋以三部爲第二院。二依當文以北方持金剛衆爲第二院。
私云。右圖依持誦不同意抄記之。恐懼寒心早破了。
廣攝云。復大日經供養法云。
一切法不生 自性本寂故 相念此眞言。
阿字置其中 次當轉阿字 成大日牟尼。
無盡刹出數 普現圓光內 千界爲增數。
流出光焰輪 遍至衆生界 隨性令開悟。
身語遍一切 佛心亦復然 閻浮淨金色。
爲應世間故 跏趺坐蓮上 正受離諸毒。
身被消穀衣 自然髮髻冠 若釋迦牟尼。
彼中想婆字 復縛如是字 而成能仁尊。
勤勇袈裟衣 四八大人相 字門縛成佛。
亦利諸衆生 猶如大日尊 瑜伽者觀察。
一身與二身 乃至無量身 同入於本體。
流出亦如是 於佛右蓮上 當觀本所尊。
左置執金剛 勤勇諸眷屬 前後花台中。
廣大菩薩衆 一生補處等 繞益衆生人。
右邊花坐下 眞言者所居 若持妙吉祥。
中置無我字 是字轉成身 如前之所觀。
若觀世自在 或金剛薩埵 慈氏及普賢。
地藏除蓋障 佛眼幷自處 多利毘俱知。
忙莽商却羅 金輪與馬頭 持明男女使。
忿怒諸奉教 隨其所樂欲 依前法而轉。
又云。若依此如來行者。當於大悲藏生曼荼羅王得阿闍梨灌頂。乃應具足修行。非但得持明灌頂者之所堪也(云云)。此供養法是阿闍梨一尊之念誦法也。若不動法持誦時行者則有三觀。一者若持大日經中不動眞言。當觀阿字中成大日。大日右蓮當觀不動。餘如文也。二者若持釋迦所說三昧耶經及金剛手所說光明灌頂經中不動眞言。當觀婆字中成釋迦。釋迦右蓮當觀不動。經如文也。三者直觀唅?中成不動。不動眷屬前後圍遶。此通行法諸尊例然。若觀行者觀力未明。當以圖畫分明觀之(出大日釋)。又引底哩三味耶軌本事神力息障祕要品文云。如瑜伽經。佛始成道大集會時。摩醯首羅三千界主坐慢不從。不動明王往而召之。彼言。汝是誰耶。答言。我是諸佛之主。乃至彼化不淨圍遶而住。不動明王示現受觸金剛呑之。執彼令來。彼卽逃却。如是七返。不動明王奉佛教勅。乃至除之。悶絕之中受記作佛。於灰欲世界。號月勝如來。具如彼中(云云)。
私云。底哩三昧耶軌云。復更明異方便除一切障也。卽前所說不動明王本曼荼羅卽是三角曼荼羅。其中黑色是。又持誦者自想己身作不動尊明王之像。又於此中作法有二意。一者想不動尊在圓壇中而踏彼上也。二者想自身不動尊卽以本眞言印而踏上也。三角中畫彼爲障者形。然後入中。以左脚踏彼頂上。以大忿怒形加之。彼當應時退散。若彼違戾此教者主必自斷命根。是故持誦者當生慈心念言。勿令彼斷命。然此中密意不動。謂爲障者卽是從心所至惱貪等法。能爲作一切障事。今此不動明王卽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當知此卽大力威猛能永害一切隨眠等過。令彼永斷。卽是死義也(云云)。
又云。祕密主大自在天三千世界之生衆生自心。所謂無始無明住地。約諸惑中而得自在。唯除大菩提心無能伏者。斷其命已。卽於寂然世界作證。所謂生者卽是起佛惠門。是故眞言行者應一一思惟諸佛密語也。
私云。大日經息障品釋文全同今文云。廣而肝要也。往而勘之。
右胎藏界之中行法大略如斯。皆是祕密。可恐聖制更諸師可行用矣。
或依金剛界修此尊法者。
廣攝云。復有金剛頂瑜伽經。說五智如來二種身中。方毘盧遮那如來依正法輪現轉法輪菩薩之身。依教令輪現聖不動明王之身。具如仁王經念誦法也。復有牟利曼荼羅經。說轉九種識得五種智。五種智中各現三密。轉菴摩羅識得法界性智。此法界性智中。由身密故現毘盧遮那。由口密故現普賢菩薩。由意密故不動明王。具如新譯本也。
私云。此文取意引之也。具引如菩提心義。彼文云。高野和尚所傳牟利曼荼羅經文有一紙。前來無此文(云云)。又云。雖有此文。頗有相違(云云)。
又引仁王經儀軌五方五菩薩依二種輪現二種身言。此五大明王是金剛界五佛五菩薩之教令輪也。此則出生義。所說塔中下方五大明王。其金剛界五大尊法或有別法。如降三世。未度來。如不動尊。若欲持不動明王金剛界法。當依成身會通行供養法(云云)。
或依蘇悉地修行此尊者。
廣攝意云。底哩三昧耶經行儀。卽同蘇悉地所用也。故知是蘇悉地不動明王持明行法悉地中具有二十六門通修行法。今此中所缺以彼法門而具足之(云云)。
私云。今依十八道而注略行法悉地廣行。如隨求法之中記。
先房中作法。次上堂。次禮佛誦懺悔偈。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灑淨。次加持供物等。次啓白神分供養文唱禮九方便(若不備者用金剛輪陀羅尼)。次五大願。次三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觀(定印)。
觀想。地結上方隅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寶蓮花。花上有寶樓閣。懸以繪幡。上有寶徹覆[弟*令]羯尼網而以莊嚴。樓閣之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賢瓶燒閼塗花飮食燈明諸供養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瑟瑟盤石。諸忿怒護世天等座位周匝圍繞(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本尊(用定印。或結本尊印誦明而卽觀念)。
觀想。寶盤石上有●含字。諸尊坐位各有種子。唅字變成智釼。諸尊種子變成各各三昧耶形。智釼變成不動尊。青黑色左手持索右手釼持。遍身迦樓羅焰(或作十九觀)。諸尊三昧耶形變成各各尊形(云云)。
此次若治路成不動振鈴。
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結佛部心印誦眞言。眞言未加曳醯?句。以二大指召之)。次辟除從魔。次樂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事業身。次五供普供。讃(有暇者此次諸忿怒護世天等印明可結誦之)
或此次三三摩地。次十四印。次十九布字。鱗次用之(依立印軌次第。先十四印。次十九布字。若依安然和尚御說。先十九布字。次根本ホ十四印)。
次入本尊觀(若用三三摩地十四印等者。不可有別入本尊觀根本印明。但取珠念誦)。
觀想。心月輪上有唅字。字變成智釼。漸舒漸大擧體成智釼。釼變成不動明王。內薰慈悲外現忿怒(云云)。
次根本印明。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置珠本所。次入定。
觀想。心月輪有唅字。諸法因不可得義也。
次根本印明。次部母印明(用佛眼)。或次成事業身。次五供普供。讃。閼伽(祈願)。或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次三部被甲。五悔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堂外作善。
右悉地略行了。
或依七支念誦法修最略行者。
先作壇。法云。凡持誦不動尊眞言須作壇。
次辨備供具。法云。皆以青色黑色花。燒沈香安息香。隨時菓子飮食燈火香水供養。
次澡浴著新衣。法云澡浴眞言。唵主薩訶(政和上處得)。
右以水一抄誦眞言七遍。加持一抄水灑身。卽當洗浴。
次入堂。次加持香水供物。
法云。先誦本尊眞言(私云。慈救呪)。結本尊印(私云。右手釼印)。次釼取香水灑諸供養物。然後供養名淨護。卽諸魔不能穢惡。
次神分。次金剛輪。次五大願。
次三昧耶印眞言。
法云。結三昧耶(合掌是)。印額右左肩心喉。各誦眞言一遍。
娜麽三曼多沒馱南唵遏三謎[糸*逸]哩三謎三摩曳薩縛訶。
次辟除結界印眞言。
法云。卽結不動尊印誦不動尊眞言七遍。左旋爲辟除又誦三遍。右旋爲結界(云云)(私云。刀印慈救呪)。
次道場觀(只用輪壇印明)。次奉請印眞言。
法云。結界已卽結釼印(以手內叉竪右頭指)。請一切諸佛菩薩執金剛等降集道場。
娜麽三曼多沒馱南阿入(引入)薩婆怛羅(二合)鉢羅底(丁以反)訶多怛地蘖黨拘舍步地折哩野波哩布路迦薩縛訶。
右誦一遍一鉤。三鉤已卽觀一切諸佛菩薩無量聖衆等悉皆降集。
次禮拜懺悔發願陳說所求(云云)(師傳次第無之。今依文置之)。
次虛空庫菩薩印眞言。
法云。虛空庫菩薩心眞言(亦名一切如來種種供養藏廣大儀式如來眞言)。唵(用金剛合掌是)。
次讃(大日本尊)。次祈願。次大日念誦。
法云。然後結毘盧遮那心印(以無明小指外交竪。中指屈出上節令頭相跓。以頭指各微屈。以附中指上節側。大母指外交)。言如後。毘盧遮那降伏四魔解脫六趣滿足一切智智眞言曰。
右對尊像結前印誦眞言七遍。然後把數珠誦百遍乃至千遍。多多益善。
次不動念誦。法云。然後結不動尊印(卽釼印是)。誦不動尊眞言曰。
娜摩三曼多末曰羅(二合)赦戰拏摩訶嚕瑟拏(二合)薩發吒(二合)野桁(引)莽(引)。
右對尊像結前印誦眞言七遍。然後把珠誦百遍乃至千遍。多多益善。
次入定。次本尊印明。
法云。念誦了還須結本尊印誦眞言七遍。
次又慇懃發願拜禮(云云)(師傳次第無之。依文置之)。
次虛空庫。次讃。次祈願。次三昧耶印眞言。
法云。次更結前三昧耶印誦眞言三反。
次解界。法云。次結釼印左旋。眞言三遍。
次奉送。法云。卽觀諸聖歸。本土(云云)。
私云。以前奉請印明向外撥之。
次出堂。
法云。然後出道場。行住坐臥心念本尊眞言不令間斷。
次施食。
法云。不動尊施食眞言曰(私云。常殘食加持呪也)。行者每食出一分食誦眞言一遍。供養本尊。於一切處常得擁護(云云)。
右依本法幷師傳抄記了。非是常途取用。略念誦作法也。
抑施食法此尊經軌皆有其法。今引處處文如左所出。
光明灌頂經云。次說不空聖者無動威怒眞言(云云)。行者每食訖。以是眞言加殘食置淨處。奉獻無動尊(云云)。
下文云。每食餘殘者以置於淨處。奉獻無動尊。隨心獲悉地(云云)。
底哩三昧耶經云。行者若自喫飮食及諸藥物。當卽以此明加持食。誦明八遍。然後取喫。障者不能爲害。明曰。
曩摩薩嚩沒馱冒地薩怛嚩(二合)南菴嚩(引)藍娜泥帝儒莽利儞薩嚩(二合)訶。
行者若能常行供養。應每日喫飮食茶藥等。皆留少殘置淨處。至心供養之。其印。右手作金剛拳。直端申中頭二指。大指無名甲側加持上明曰(私云。殘食加持呪)。所用飮食供養聖者。此尊本願大悲捨身奉侍一切誦者。身如奴僕。現無一目相。受此殘食供養。行者若每食之時。心不忘者。我當晝夜常隨擁護。不令諸魔毘奈夜迦作諸障難。令不隨意。速滿成就(云云)。
底哩三昧耶軌云。持明行者每欲食時。以事業金剛眞言。加持自身中種子。加鑁字後。誦十八明八遍。乃食之。明曰曩麽三曼哆鑁十力明曰(云云)(私云。如經)。
如是先成就本尊飯。說所餘觸食以成辨諸事心明。供養所應食者。當用不空威怒增加聖者不動尊明誦一遍。受者歡喜。當隨行而護念之。每日如是供養。不得斷絕。常得本尊護念。諸魔不能爲害。使者法說根本眞言了云。每飮食時。寫著淨處○復更有心呪出食(云云)。下文說心呪(私云。殘食呪)了。每日自食。先出種種飮食一分。於一盞中著。待食了誦呪七返。呪之寫淨處著。日別如此所去處。常得擁護逐後安鎭軌云。若諸有情施少殘食供養我者。卽同以十方無量勝妙珍玩百味飮食衣服臥具上妙湯藥七寶宮殿象馬車乘僮僕奉施功德無異。復過於此百千萬倍。卽成眞實廣大供養(云云)。
私云。立印軌等云殘餘。使者法云出一分。相違如何。
私問。此出食法只限不動法。不通餘尊願如何。答。蘇悉地經云。若持誦人。每欲食時。先出一分。亦同置尊前(云云)。准此文者。持誦者常作法願。
五大尊合行次第(丹州池上)。
先三部。次被甲。地結。金剛牆。
次道場觀(定印)。
應想。大海中有寶山。寶山頂上想寶師子坐。其上有微妙寶蓮花。蓮花上觀諸寶樓閣。懸以繪幡。上有寶徹覆[弟*令]羯摩尼網而莊嚴。樓閣之內有曼荼羅四角。有賢瓶燒閼塗花飮燈明諸供養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盤石。四大明王幷十二大天等坐位周匝圍遶(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本尊。
結本尊心印。誦眞言三反。二羽三補吒風空如彈指。眞言曰。
曩莫三曼多嚩曰羅南唵阿左羅迦拏賛拏娑馱也吽發吒。
誦了乍結印可想之。寶盤石上有唅字。諸尊坐位有各各種子。唅字轉成智釼。諸尊種子轉成各各三昧耶形。智釼反成不動尊。諸尊三昧耶形變成各各尊形。
此次若振鈴。次隨方奉請(有香呂者捧之。若無普印)。
至心奉請 大聖不動 大悲明王。
降三世 軍荼利 大威德。
金剛夜叉 及以一切 金剛忿怒。
明王眷屬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受我供養 護持某甲。
至心奉請 東北自在 東方帝釋。
東南火天 南方炎魔 西南羅刹。
西方水天 西北風天 北方多門。
上方梵天 下方地天 日天月天。
九執大天 二十八宿 大吉祥天。
大黑天神 各各還念 教勅本誓。
與諸眷屬 降臨道場 受我供養。
護持某甲。
次送車輅(私云。以寶者輅送各〃所居)。次請車輅。
次迎請聖衆。
先結佛部心印誦眞言。眞言末加曳醯呬句。以二大指召之。
次結蓮花部心印誦眞言。眞言末加曳醯呬句。以右大指召之。
次結金剛部心印誦眞言。眞言末加曳醯呬句。以左大指召之。
次作結堅實合掌誦諸天總明。明末加曳醯呬句。以二空召之。
次辟除從魔。
以左手大指捻少指甲。直竪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托之。誦明七遍。卽三度左轉三度右轉。而後印五處。右手亦如左作印而安左腰。
唵枳里枳里嚩日囉吽發吒(七反)。
次觀三昧耶。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竪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托之。誦眞言。眞言曰。唵昇羯隷三莽焰莎〃〃〃(七反)。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當頂額心齊誦明而後祈願。次花坐。次善來偈。
次重結大界。五供普供讃(本尊讃四大明王讃諸天讃普印)。次降三世印明。次軍荼利印明。次大威德印明。次金剛夜叉印明。次十二天印明。次七曜印明。次二十八宿印明。次吉祥天印明。次大黑天神印明。
次入本尊觀。
想心月輪上有唅字。字變成智劍。劍變漸漸舒漸大拳體成智劍。劍變成不動明王(云云)。
次根本印(誦明七反)。次加持念珠(如例)。正念誦(如例)。次念誦畢頂戴珠置本所。次入定。
想心月輪上有唅字。諸法因不可得也。具(云云)。
次根本印(唯本尊)。次部母印明(用佛眼印明)。五供普供。讃。閼伽。祈願。振鈴。解界(用火院印左轉)。次禮佛。次奉送。
先結請車輅印。誦送車輅眞言。除迦羅灑耶勺加蘖車蘖車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二中指之端。
次結三部心印誦各各明。明之末加蘖車〃〃句。以大指向外撥之。
次左拳安腰。以右拳誦明彈指七反。明曰。唵嚩曰羅目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五悔。隨方迴向。
T76035501.GIF
已上私記了。
私云。瑜經第十二品疏云。若作從本垂迹觀。不動爲始。藥叉爲後。當於召請用之。若作修因向果觀。三世爲始。不動爲終。當於成身用之(云云)。又云。當例此中五月輪壇。並作五大明王輪壇。各以五大明王。轉變各作五五二十五尊(云云)。若欲以五大尊同安一壇者。當准仁王儀軌修之始。彼文云(云云)。
私云。可見彼法抄。
持明房說云。
戰荼(金剛藥叉)摩訶嚕灑拏(降三世)娑破吒野(軍荼利)吽怛羅吒(大威德)憾?(不動)口傳也(云云)。
私云。一師傳云。根本印明五古印慈救呪(云云)。
一十九觀文。
一。此尊大日如來化身花臺成佛(云云)。
義釋第四云。此尊於大日花臺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願故。現初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爲如來僮僕。給使執作諸務。
二。明中阿路唅?四字(云云)。
底哩三昧耶軌云。祕密曰。不動者是菩提心。大寂定義也。我薄伽梵大日世尊。從最初正覺坐寂滅道場。以大願故。證三世諸佛應正等覺。皆從四祕密三菩提起。應現三身成等正覺。如來成道時。先坐寶菩提樹降魔成道者。卽是大寂定不動菩提本因(云云)。
又說不空聖者眞言字義中云。阿嚧唅?。此四字皆有阿聲。卽重怖魔極怖色也。卽是破內外二障之義也(云云)。
三。常住火生三昧。
底哩三昧耶軌云。不動自身遍出光焰。卽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也。又明火有四義。二種世間。二種出世間。世間火者。一是內火。三毒煩惱也。名之爲火。能燒諸衆生諸善功德故。二是外火。能成熟衆生長養萬物。出世間火者。是大智火也。如九十五種外道法中事火爲最。如大火龍變出世火燒損衆生亦能焚燒衆物。此無動智火光。能降伏火龍。制諸異道。上至等覺。下至衆生。皆能燒諸煩惱乃至菩薩大智習氣。亦燒一切衆生無明煩惱黑闇障故。又本尊眞言句自有火生義也。卽摩賀嚧沙句是此智火。住阿字一切智門。重重燒諸菩薩廣大習氣煩惱令盡無餘。故名火生三昧也(云云)。
四。現童子形。
大日經云。充滿童子形。
義云。其身卑而充滿肥盛。作奮怒之勢極忿之形。是其密印標熾相也。
五。頂有七莎髮。
底哩三昧耶軌云。頭上七種髻。表七菩提分。
六。左垂一辨髮。
底哩三昧耶軌云。左垂一髮向下者。是垂慈悲之義。悲念下惡極苦惱衆生也。
七。額有皺文如水波。
大日經云。面門水波相
義云。額有皺文。猶如水波相。
私云。或云。面門者口也(云云)。或云不然。指面正容云面門也(云云)大日經第四云。申三昧手以覆面門。爾賀縛觸之是諸荼吉尼印。又云。繪帛覆面門(云云)。疏云。用此綵淨卽周覆弟子面門○次應開面瞻覩道場。六十花嚴二云。爾時世尊面門及一一齒間各放光明(取意)。探玄記云。面門者諸德有三釋。一是口。一是面正容非別口。光統師云。鼻下口上中間是也。今釋依梵語稱面及口幷門悉名目佉。是故翻此目佉爲面門也(云云)。
八。閉一目開一目(云云)。
底哩三昧耶軌云。閉一目者有深意。示現極惡醜弊怖魔之義(云云)。
義云。閉一目者亦深意也。以佛眼明鑒一無二無三(云云)。
又云。以一目觀之意明。如來以等目所觀一切衆生無可□故。此尊凡有所爲事。唯爲此事因緣也。
九。下齒喫上右脣下左脣外飜出。
義四云。以下齒齧右邊上脣。其左邊下脣稍翻外出(云云)。
十。減閉其口。
義云若業壽種除。則戲論語風亦皆息滅。是故減閉其口(云云)。
十一。右手執劍。
十二。左手持索。
底哩三昧耶軌云。右手執劍者。如世間征戰防禦。亦皆執利器然始得勝。菩薩亦爾。左手執索者。是繫縛之義。又如世間密捉一人。如有違逆難伏者。卽以繩繫縛捉。將諸佛祕索降伏四魔亦復如是。
義釋云。所以持利刀以羂索者。承如來忿怒之命。盡欲殺害一切衆生也。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攝方便。以此執繫不降伏者。以利惠刀斷其業壽無窮之命。令得大空生也。
十三。喫行人殘食。
底哩三昧耶軌云。喫殘食者。噉一切衆生惡業煩惱重障。令盡無餘證無生法性故。
十四。坐大盤石。
底哩三昧耶軌云。坐盤石上者。亦是不動之義。如世山岳亦以石鎭押方始不動。又如大海亦以須彌山鎭押然始得常安湛然圓滿。不動亦爾。其大石性能出生一切寶物。無動坐大盤石者。亦能出生佛功德寶。亦是降伏四摩義。
義云。鎭其重障盤石便不復動。成淨菩提心妙高山王。故云安住在盤石也。
十五。色醜青黑。
十六。奮迅忿怒。
十七。遍身迦婁羅炎。
十八。變成俱力迦龍。
十九。變作二童子。
(本云)承應二(辰巳)年十一月五日以妙門樣御本書寫之畢。
元祿十六年七月書之。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五十一。
不動下。
事業求願。形像。功能。八大童子。
一事業求願。
立印軌云。菜食作念誦數滿十萬遍。斷食一晝夜。方設大供養作護摩事業應以苦練木兩頭搵蘇燒。八千枚爲限。已成初行滿。心取願求者。皆悉得成就。發言咸隨意。取攝召卽至。欲驗法成者。能摧折樹枝。能墮落飛鳥。河水能令竭。波池便枯涸。能使水逆流。能移山及動。制止諸外道。呪術力不行底哩三昧耶經云。若欲修行作諸法者。先行法誦十萬遍已。卽於白月八日或十五日。一日一夜大作供養。於像前以苦練木一千八枚和蘇燒。一誦取一枚燒。滿一千八遍已。後所作法皆得成就。行者所有言。諸人皆敬重。無敢違者。若欲縛撲問事策使崩摧任意皆應。
底哩三昧耶軌云。若修行者菜食長齋或菓子等。誦滿一萬遍已。十月八日或十五日。一日一夜大作供養。於像前取苦練木和蘇燒。一呪一燒滿一千八遍。作此法已。然後所作一切事法皆得成就。行者出語令縛卽縛。及問事等。能摧折樹木。墮落飛鳥。能卽令一切泉池枯竭。亦能令人闘爭獲得此已。亦能圑風而爲一團。
私云。此中云團風等者。可見上卷文幷息障品釋也。所謂如上先行成就呪驗顯現人可用彼息障品意等也。故上卷中說風雨等除障方便了云。凡此法皆是久時持誦大成就。解法者乃能作之。若但聞法卽求得如是用。無此理也(云云)。
使者法云。如是無量力不動聖者。毘盧遮那使者心。一切利益成就法。欲受持者。先須行四種精進行。云何四種行自約。一者斷食。二者服氣三者食菜。四者節食。隨力所辨。自約身已。專誦根本陀羅尼。滿一落叉乃至三落叉已。卽一日一夜。水亦不食。廣大供養莊嚴於道場。於畫像前燒苦練木。如大拇指長十二指。兩頭搵蘇蜜。每誦呪一返燒一枝。滿一千八枝燒了。少少世間事便得滿願。
私云。右三經同說初持誦法也。而立印軌云八千枚。底哩使者兩經云千八枚(相違如件)何。或云。立印軌文可加倒點(云云)。或云。牟利經云。取阿迦木八千段燒之(云云)立印文非無眉目(云云)。
問。最初持誦法則如何。師傳云。菜食念誦滿十萬反訖。先立壇塗爐(如常)而日日三時向爐念誦滿數反。數反了後護摩。一日三時以苦練木爲乳木八千枚。而八千枚分三時護(云云)。私禀受師說云。先立壇塗爐(息增降等修事斟酌如八千枚者降伏願)。始行法(可依七支念誦法時。至念誦處如常念誦。其後無間相續不斷念誦除齊時等只常可在壇場。如此之間菜食節食等可隨行者勘否耳)。念誦及滿了。更嚴飾壇場。設大供養。辨備護摩支物等。行者斷食一晝夜作護摩事業(其護摩時分。又可依相應時限)。先火天段(如常)。次本尊段(至花次投八千枚及唯一段可投盡之。次三種物等。次〃如常)。次世天段(如常)。次護摩了修後供養(乃至)結願作法(如常)。
私云。諸別行成就皆可依右作法也。
立印軌云。次除死災法。以乳作護摩一千遍爲限。能除死災難。又除大死法。以骨濾草搵蘇乳蜜。護摩滿一十萬返。能除大死難。所謂國人民疾疫行夭折。故名大死難。
三昧耶經云。又取乳續續投火中。護摩念誦滿一千遍。能除疫病。又取俱屢草和蘇乳蜜等。沃火中燒十萬遍。能除大疫病。
使者法云。復次依護摩法杓子盛牛乳。一呪一燒滿一千遍。能除國中大疫癘也。護摩法者。掘地作爐。著火令燒。杓子法者。以堅木剋之頭如杓。可受鷄子黃已下乳。其柄端直長二尺許。別以淨器盛乳。以此杓子酌而呪之。西國疫癘。或一家一村遞相染著皆死盡。今吳蜀嶺南亦有此事。是法能除。鷄子黃者。持明房說云。鷄卵中之黃也。謂未成鳥形之前。只是黃也。其如黃汁乳是也。
私云。醫家云鷄黃者如牛黃鹿黃等。非鷄卵之中黃也(云云)。
立印軌云。復次成就法。入赴海河水深至於肩處。於中作念誦滿三落叉遍。得一大聚落。
三昧耶經云。又臨河海口入水至胸。誦三十萬遍。得尾沙耶。
使者法云。復次誦數滿已。入江河大海深至頂處。面向東立。每日念誦滿至三落叉已。心中所愛福田皆得滿願。其水當令無蛟龍惡獸之處。恐呪力未成。爲他所損。當須結界。
立印軌云。隨所護摩物得如是色衣。若以稻穀護。獲得無盡穀。
三昧耶經云。又取雜花擲火中燒。隨花色得衣。燒五穀子得穀米隨意受用。
使者法云。復次取百草花和蘇酪蜜。一呪一燒。所求衣服。如此花色。皆得稱心意。若求緋者。當燒赤色。餘皆准之。
立印云。又一護摩法。以密攞縛果護摩十萬遍。當獲得若心位。
三昧耶云。又取尾邏嚩木。誦明燒念誦十萬遍。卽得囉闍王愛敬。
使者云。若燒密羅嚩一洛叉。一呪〃燒。得國中第一官位。密羅嚩菓也。
或云。密羅嚩者杏又栗也。
立云。復次護摩法。以比哩孕愚花護摩十萬。成就敬愛事。
三云。又取必哩商隅木。擲火中燒。能令一切人敬愛。
使云。復次燒畢養莫花。得一切人愛樂。
或云。比哩孕愚者。謂西方花也。或云。栗花也(云云)。或云。唐葵花也。
立云。又法。以松木護摩十萬遍。得衆人歸敬。
三云。燒齒木。卽得無量僕從。
底哩軌云。柏木明燒。卽得無量僕從。
使云。燒松木十萬遍。得無量眷屬。松木長七寸。大如捐擘之。
私云。松木齒木柏木同異可尋之。文次第是同法歟。
立云。又法。以大麥護摩十萬遍。得成大長者。
三云。燒大麥卽爲長者。
使云。燒大麥呪之。得大丈夫富貴自在。大麥烏麥也。有皮者是也。
立云。應以戰娜迦其形似蓽豆和蘇作護摩。一萬數爲極。無動尊現身奉事。修行者猶如婆誐鑁。得三摩地成。與諸大菩薩得同共山住。
三云。乞食爲活。卽於像前念誦五十萬遍已。卽於夜中取詹木一萬段。一誦一擲火中燒之。滿已卽不動尊自現其身。滿行者願所作皆得成就。行者爲如來使者。證三摩地。共諸菩薩同位。
三軌云。卽於夜以詹蔔木(云云)。
使云。乞食念誦五落叉滿已。取豇豆箕。長五寸剉之。一萬莖點三物燒。於此像前至心燒誦。不動使者卽自現身。令行人見。見已卽得如來三摩地心。與諸菩薩常得一處。
私云。戰娜迦詹木豇豆箕同異可尋之。皆是同法之所成物也。
或云。[卄/皐]豆赤小豆也。或云。乃良末女似大利(云云)。
立云。又一成就惹底花護摩。滿一十萬遍。得藥厠抳來伏徒持明者。
或云。闍底花。此云一生也。謂一月一實也。此土無此木也。代用一就木也(云云)。或云。
蘆薇花也(云云)。藥厠抳(夜叉女也)。私云。其形像如下書(云云)。
又云。又法以刺木作護摩事業。能止大風雨。復能成衆事。
右事業求願。其說繁廣。各勘本文可見之矣。
一形像。
立云。次說無動尊畫像儀則法。於袈裟上畫聖者無動尊。左垂一索髮。左目而現眇。右手操銳劍。左手執羂索。安坐寶盤山。現叱咤喑嗚。作怖三界相。其身遍青色。上言袈裟畫。或赤或乾陀褐色等繪綵。是名爲袈裟。
三云。次說畫不動尊像法。取好淨疊畫不動尊。著赤土色裙。左垂辮髮髻。眼斜視。右手執劍。左手執索。坐寶蓮花。盛眉面瞋相。作降三世狀。
使云。若欲作法。應對像前。心有所緣。神應緣感。於好絹上畫不動使者。著赤色衣。斜被腰褌子亦赤色。左邊一髮下垂至耳。左眼微斜看。左手把羂索。右手把劍。直竪劍首。如蓮花葉狀。劍靶寶劍。於寶石上坐。曲眉嗔目。身赤黃色怒狀。令一切衆生皆怕懼相。
右無動尊現身得三摩地成別行像。三經皆是同像也。三文共爲第一像。
立云復次畫像法。取死人衣服。畫聖無動尊相貌。如前。
三云。又欲降伏一切惡人者。取尸陀林帛畫不動尊。以自己血淡作像色。
使云。復次別法。於尸陀林中。取死人衣裳。畫不動使者。取行人己身血開解(云云)。
右成就持明仙傳爲仙中王別行之像。三經說同像也。但立印三昧耶爲第二像。使者法爲第四像。
立云。若止諸寃敵。畫黃色大身。四面手亦四。口出現利牙。作大暴惡形。遍身成火焰。作呑他力相。所有戰陣時。置像於軍前。猶如以羂索作攝縛彼相。令使他歸降。
三云。又法。欲禁他軍陣衆令不動者。於自旗上畫不動尊。四面四臂身作黃色。上下出牙作大忿怒瞋怖畏狀。遍身火光作呑兵勢。行者以旗示彼軍衆。復想聖者以羂索縛彼兵衆。卽彼軍衆盡不能動。
右所有戰陳時令使他歸降別行之像。二經共第三像也。使者法缺此像。
立云。又法。畫釋迦牟尼如來像。右邊畫文殊童子之形像。左畫金剛手菩薩微笑形。於下畫無動大威怒金剛。著種種瓔珞嚴飾身支分。
三云。又說畫像法。中畫釋迦牟尼佛。左畫曼殊童子。右畫執金剛菩薩。作微笑面。手執金剛杵。於金剛下畫不動尊。種種莊嚴。卽於像前誦五十萬遍。然後作一切事業皆得隨意。
使云。先於中心畫釋迦牟尼佛。右邊畫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左邊畫執金剛菩薩。作美笑容。手執金剛杵。底下畫不動使者。寶瓔珞莊嚴。
右作一切事皆得成辯通行之像。立印三昧耶共第四像也。使者法爲第二像。
立云。復次畫像法。於袈裟上畫。應作青黑色髮向左邊垂。作童子形狀。手操鑠訖底。或執嚩日羅。眼睛色微赤。威焰光赫奕。坐於盤山上。其山色赤黃。著青色衣服。作孩子相貌。對此畫像形。結一切密印。皆悉得成就。
三云。又法。畫不動尊著赤土色衣。左垂辮髮。眼斜視童子形。右手執金剛杵當心。左手執寶棒。眼微赤。坐蓮花上。瞋怒相。遍身火焰。於像前結所愛樂印念誦。一切皆得成就。
使云。別畫使者法第三。若欲得見不動使者。乃至種種千事萬事人間之事皆可稱心。當畫不動使者。身赤黃色。上衣斜被著青色下裳赤色。左邊一髻黑雲色。童子相貌。右手執金剛杵。左手把羂索。口兩角微有牙出。怒眼赤色。火焰坐在石山上。於此畫像前種種結印念誦。皆得成就。
右結一切印皆得成就通行之像。立印三昧耶共第五像也。使者法爲第三像。
廣攝云。一者作一切事皆得成辨通行之像。卽灌頂經第四像。三昧耶經第三像。使者法第二像也。二者結一切印皆得成就通行之像。卽灌頂經第五像。三昧耶經第四像。使者法第三像也。三者無動尊現身得三摩地成別行之像。卽三文中第一像也。四者成就持明仙得爲仙中王別行之像。卽兩經中第二像。使者法第四像也。五者所有戰陣時令使他歸降別行之像。卽灌頂經第三像。三昧經使者法中缺此像也。
安鎭軌云。作四臂大忿怒。身紺青色。洪滿端嚴。目口皆張。利牙上出。右劍左索。其上二臂在口兩邊。作忿怒印。身處八輻金剛輪內。其輪四外八。三股金剛杵頭。輪復有伽樓羅炎。坐大四寶須彌山。
又云。或金或銀乃至銅鐵。泥木彩畫。身長八指。具兩臂身俱摩羅相。其身洪滿。其色如金。頭髮左垂。威容極忿。右持智劍。左執羂索。坐金盤石。炎焰熾然。其焰多有迦樓羅狀。
護世八天法云。中位觀四臂。不動忿怒王。兩手金剛拳。風地曲如鉤。以安口兩邊。右劍左持索。須彌山爲坐。身外現八峯。銳利金剛輪。洪滿紺青色。蓬頭垂髮索。威焰如劫燒。勢如蘖嚕拏。赫奕無能對。魔羅及鉢底。攝怖而奔竄。乘昔大誓力。現茲暴惡形。呑噬諸障惱。安慰修行者。
私云。此像今文幷安鎭軌。一面四臂青色。立印軌幷三昧耶經。四面手黃色也。
或云。四面四臂。四足青色。屈二右足。展二左足。倚坐盤石。於光焰中。現種種相。或迦婁羅師子像龍摩竭魚。或須彌山。或萬字或螺形。或金剛杵形。或輪或諸器仗。或諸天宮殿。或梵王形帝釋形。或佛菩薩形(云云)。
裏書。
於此三昧之中。證成應身界明王聖者。名無動明王。爲大悲調伏故。設身處於屍陀林中。現可畏之相。其貌青色。有四面四臂四足。拙河修羅皮以爲衣服。瓔珞鐶釧皆用髑髏莊嚴。其後左垂印赤牙直竪。大張其口。作吸唅呑啖之勢。其上二臂。左手在左頤下。其右手在上脣上。其二手舒展上下。如大張口勢。其下二手。右手執劍。左手執索。屈二右足。展二左足。倚坐盤石。於毛孔中放百千萬億金剛界光明。焰照曜十方世界。於其焰中現種種相。或作迦婁羅形。或爲師子形。或爲像。或爲龍。或爲摩竭魚。或須彌山形鎭壓二界。或爲萬字形。或爲螺形。或爲金剛界杵形。或爲金剛界輪形。或爲諸器杖形。或作諸天宮殿或爲梵王形。或爲帝釋形。或爲佛菩薩形。於其光焰中復出種種聲。或作諸天音等。或似說法聲。或讃嘆聲。或安立世界之聲。爲調伏故。或雷震之聲。如兩山相擊聲。如是種種陵吼之聲。皆是無動尊金剛界大悲神力。應順衆生現種種之及諸音聲。隨願皆應(可勘正文)。
已上裏書。
一字佛頂輪王經云。畫不動使者。面目瞋怒。左手把羂索。右手當胸邪竪把劍。
尊勝軌云。三角赤火光中。畫無動尊。於盤石上半跏趺坐。一目怒出半。一目似合。咬下脣一邊返出。赤髮交鎖垂下右耳後。畫肥滿如童子形。右手把劍。左手執羂索。
大日經云。不動如來使。持惠刀羂索。頂髻垂左肩。一目而諦觀。威怒身猛焰。安住在盤石。面門水波相。充滿童子形。
疏云。不動明王如來使者作童子形。右持大惠刀印。左持羂索。頂有莎髮垂在右肩。細閉左目。以下齒嚙右邊上脣。其左邊下脣稍翻外出。額有皺文猶如水波狀。坐於石上。其身早而充滿肥盛。作奮怒之勢極忿之形。
廣攝云。空海阿闍梨別行不動法云(私抄)。我身轉成不動尊。頭上在蓮花。頭左辨髮。右手執劍。左手持索。坐寶蓮花。身色赤黃也。遍身在炎(云云)。
惠雲阿闍梨唐本楨像。頂安黑髮之七髻也。餘唐本楨多安蓮花。
義釋云。莎髻。有云水䓗之花。有云水栗之花。有云。莎字和云佐佐女有云。大唐兒女□皆結髮。唯有奴婢法。皆蓬之頭。頭者謂額髮截。如日本小尼。左後髮面亂垂也。御馬輿者多作此形。或有野土良人要作之時。以莎草等頓結頂髮。髮末垂者赤以結之。風俗呼之以爲莎髮。又巴子國奴婢之徒皆作辮髮。以二分其髮。以辮垂之令辨面。呼名爲辮髮面。大唐或阿闍梨等。爲飾尊像頂。安蓮花。金縷結髮。世人聞其奉使行者本誓。多道頂上蓮花爲戴行者之足。或阿闍梨依法作黑髮髻。是允莎髻之文。
使者等形像。
[弟*令]羯羅(唐云能作者)。
童子者大體如正尊頂髮。迴毛不聳。莎髮不恨出。面目喜怒。禮拜供養神驗無比。乘師子勢也。著黑衣。頂令在赤蓮花。額三道皺文。如十五童子狀。左手索繩令執。右手劍令執持。眞言。曩莫三滿多縛日羅赦[弟*令]羯落戰拏吽吒。
印。不動刀印。
制吒迦(唐云福聚勝者)。
其像乘白馬。馬作驟勢。頂下懸鈴子。童子五髮總。如十五歲兒執裘枝。
眞言。曩莫三曼跢(一)勃馱喃(二)唵(三)迦蘭迦羅(四)阿契尾嚕上(五)制吒迦(六)枳惹(二合七)娑嚩(二合)訶(去八)。
使者法云。[弟*令]羯羅者問事也。
又云。一名[弟*令]羯羅。恭敬小心者是。一名制吒迦。難共語惡性者是。猶如人間惡性在下雖受驅使常多過失也。
三昧耶經云。又法。若欲成就繫迦羅法者。於白月一日日中時。於像前○誦明一百八遍(云云)。俱哩迦龍。
立印云。又法。壁畫劍。以俱哩迦龍纒交於劍上。加持一千遍劍中觀婀字(云云)。
三昧耶經云。又法。畫俱律迦大蛇。纒劍上圍繞。畫火焰(云云)。
使者法云。若欲使古力迦龍王者。於壁上畫一劍。以古力迦龍王繞此劍上。龍王形如蛇。劍中自書阿字。心中亦自觀此劍及字。了了分明(云云)。
聖無動尊決祕要義云。次說矩哩迦(唐云作尊勅)龍王像法。其形如蛇。作雷電之勢。身金色。繫如意寶三昧焰起。四足蹴踰之形皆張竪。七金剛利針。額生一支玉角纒繞劍。中畫●婀字。兼用觀心。一一分明。
若作人相者。面目喜怒。遍身甲冑。猶如毘嚕叉王。左託腰把索。右臂屈肘向上執劍。頂上置龍王蟠。立金剛山。又別本云。迦里龍王如天神凞怡之相。頭上畫出七頭龍胡跪仰視。如來令捧寶蓮花。
有先德云。唅?二字斯卽定惠之意。亦是劍索。今此劍索轉變時現異形。俱力迦龍斯其人也。但言龍者非斯龍也。假借鞘索之所變也。都盧爲降伏外道天魔等類故。凡諸明王等之忿怒形龍蛇瓔珞。皆是表瞋表偏增之法門也。非實體毒蛇等。俱力迦亦云竭誐佉爾龍。又俱力迦又云大刀。或云劍。若偏擧梵語者。可云俱哩迦誐曩。若漢語者。可云劍龍。梵漢並擧俱力迦龍。此義追可沙汰之。
蓮花大吉祥天女。
立印云。以蓮花護摩十萬反。蓮花吉祥天女等能與滿願(取意)。
使者法云。取蓮花十萬莖燒之。蓮花吉祥天現(取意)。
決祕要義云。次說蓮花大吉祥天像。天身端正。亦白色二臂。畫作種種瓔珞環釧耳璫天衣寶冠。天女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施無畏。無畏寶臺上坐。
藥厠抳。
立印云。惹底花護摩藥厠抳來(取意)。
決祕要義云。次無動藥厠抳(唐云象健神)使者像一身四手。左邊上手三服叉。下手把棒。右邊上手掌柘一輪。下手把羂索。其身青色。而大張口。狗牙上出。眼赤如血。而有三眼。頂戴髑髏。頭髮聳竪。如火艶色。頂纒大蛇。二膊各有倒垂一龍。龍頭相向。其像腰纒二大赤蛇。二脚椀上纒大赤蛇。所把棒上亦纒大蛇虎皮縵跨髑髏瓔珞像。二脚下各安一鬼。其像左右二邊。各當作一青衣童子。髮髻兩角。手執香爐。其像右邊作二夜叉。一赤一黃。執刀執索。其像左邊作二夜叉。一白一黑。執[弟*肙]執刄形狀。並皆甚可怖畏。手足並作夜叉手足。其爪長利。口神性急惡。恐損害人。宜須愼之。
私云。此像出集經第九大青面金剛呪法。是五方藥叉之法也。更可撿之。
一功能。
立印軌云。金剛手菩薩復告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諦聽。無邊功力勇健無邊如來奉事是不動尊大威怒王。復有六十萬恒河沙俱胝如來。皆蒙教示得成無上正等菩提。復有無量天龍八部等。恒常供養恭敬承事。若纔憶念。是威怒王能令一切作障難者皆悉斷壞。一切障者不敢親近。常當遠離。是修行者所住之處無有魔事及諸鬼神等。
又云。復次觀自身成就尊形狀。以眞言文字布身諸支分。一百由旬內所有難調御鬼神所持者皆悉能散壞。又正報盡者能延六月住。
義釋第七釋●●●眞言云。此是藥叉趣攝。世間所傳云。屬魔訶迦羅。人有受其呪術者。爲彼所加持故。亦好食人心故。法花云若吉蔗若人吉蔗是也。凡人身或有黃藥。如牛黃之類。若彼遇而食之。便得最上成就。能於一日中周行四域。隨意所爲。然彼法亦不得無故殺人。要知彼命期。故盡於六月內方得取之。以幻術潜盜其心。更用餘物代之。彼雖失常性。猶固未死。要至命期盡時乃散壞耳。●●●●以降三世法門化作大黑神。具大威力。以灰塗身。於曠野中。作法悉召●●●輩而呵責之。以汝常殺人故今當食。汝以方便亦爲彼衆而呑之。彼等怖畏咸歸命佛。然後捨之制令放彼白佛言。我若不食聞者如何自濟。佛言。聽汝食死人心。彼白佛言。人欲死時。諸大藥叉等競來爭取。云何可得。佛言。聽於六月間以呪法加持之。至命盡時聽汝取食。爲調伏彼衆令入佛惠故。說此眞言也。
立印軌云。若能於每日誦一百八遍。無動尊常逐修眞言菩薩。
使者法云。此不動使者。毘盧遮那佛之化身。一持之後。生生加護。若求出世無上菩提者。當清淨梵行一心精進。當得種種不思議三昧不思議境界不思議神通不思議辨財不思議力用。如是之事證者乃知不可具說。若世間多人世習未斷。雖千度觸犯種種世業。使者皆許其懺悔。不卽捨離。
台藏三卷軌云。毘盧遮那佛息一切障故。住火生三昧。說摧障眞言。爲眞言行人從發菩提心而守護增長令成佛果。終令不退失墮在非道中。
底哩三昧耶軌云。無動明王此是如來法身。以大願故。無相中而現是相。
又云。三世諸佛皆幻化義現種種身。化他調伏諸衆生故。因事立號。號不動尊。又明尊義。卽是大日世尊差別有身。以大願故。於無相中而現作相。
義釋第四云。此尊於大日花台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願故。示現初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爲如來僮僕給使執作諸務。
同第七云。不動明王是毘盧遮那成辨諸事智。爲欲普護一切菩提心遍摧一切大障故。以畢竟無相之身示作如來使形。
底哩三昧耶軌云。若念菩提心故。卽是能除諸障之因。又一切諸障由分別心生。若離分別心。卽是淨菩提心。由眞言行者憶念此心。卽離一切諸過。意常思惟不動聖者。卽能除一切爲障者。
又云。今此無動明王卽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
又云。是諸佛之主。
又云。所謂無動者卽是眞淨菩提之心。爲表是事故。因事立名。
又云。無始無明住地。於諸惑中而得自在。唯除大菩提心。無能伏者。
又云。一切如來不動菩提心。
義釋第四云。鎭其重障盤石不動成菩提心妙高山王故。云安住在盤石也。
同第七云。不動明王卽是淨菩提心。大日如來心王。
又云。淨菩提心不動明王殺害諸衆生業煩惱壽命時。卽生法性眞常之命。
又云。此明王具大威勢。普能守護一切眞言行人。使菩提心不復動轉。令彼所爲善業隨意皆成。
底哩三昧耶軌云。三昧耶經中略說出無動明王根本祕要成就一切事業。爲欲令諸修行者顯發諸佛實智故。三世諸佛應正等覺者。皆由成就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於菩提樹下現證最勝三解脫門。具一切智。彼釋師子由獲無比大明呪藏故。能催伏魔軍利樂一切。是故智者安心此門。祕密爲行。應當淨菩提心。修行此法得成就一切智。我薄伽梵大日世尊。爲一切修眞言者除障故。住火生三昧。說此大摧障眞言。此祕密明威勢。能除一切有情種種障難。乃至佛道樹以此眞言力故。一切魔軍無不散壞。何況世間所有諸障。又明此障略有二種。一者內障。謂從自心而生。其類甚多。不可具說。二者外障。從外而生。其類亦甚多。以要言之。皆能除障也。
義釋第七云。今毘盧遮那自教迹中。以聖不動降三世爲忿怒明王。以毘盧遮那普遍一切法門故。當知不動尊亦普門成辨諸事。大摧一切障也。囉字門是毘盧遮那大忿怒火。能燒一切世界。使灰燼無遺。今不動尊從此火中生。猶如軍吒利尊從執金剛火中生。是故如來住於火生三昧略說。此中障有二種。若從種種外事因緣生者皆名外障。從種種內事因緣生者皆名內障。乃至此中多不知微細之相。如般若魔事品中廣說。復次從四住地因緣生者名爲外障。從無始無明住地生者名爲內障。此不動眞言皆能壞之。
又云。如世人爲王使者一切衆生無能傷害而隱蔽之。今此明王以承法佛威命行如來事故。乃至蓮花金剛手等皆悉不能制之。何況波旬之類。是故行者當念。閻浮提三障重故。常應繫念修行也。
底哩三昧耶軌云。我薄伽梵大日世尊。復爲修眞言者。說除障之因。一切障法雖有無量。以要言之。但從心生。又由行者過去世隨順慳法故。今世多有諸障。當知亦是從心因緣生也。當知彼慳貪等是諸障之因。若能除彼因。諸障自息。若能除對治。卽是淨菩提心也。若念菩提心故。卽是能除諸障之因。又一切諸障由分別心生。心思有者卽是障。謂心中煩惱隨煩惱等。若離諸分別。卽是淨菩提心。由眞言行者憶念此心。卽離一切過。意常思惟。無動聖者卽能除一切爲障者。
義釋第七云。不動明王是毘盧遮那成辨諸事智。爲欲普護一切菩提心遍摧一切大障故。以畢竟無相之身。示作如來使形。以奉如來教勅故。無能俎壞之者。是故行者常當係念思惟。若有種種諸難起時。但持彼眞言密印。自然退散。
又云。彼眞言謂得●字門如來自在力。風與大空三昧和合。彼密印相所謂惠刀。以此三事因緣能於種種法界門遍摧一切障。此卽普通對治門也。
安鎭軌云。爾時毘盧遮那如來。爲愍念一切有情。常於煩惱苦海之中。流浪生死不出三界受衆苦難。爲受苦故。展轉造作無量。苦業相續不施。我爲拔濟一切有情。於三界中現威德光明自在之身。號曰不動金剛明王。
又云。我本先願不捨衆生。常居一處渾同穢濁。悉令清淨。
又云。設有於此大聖尊前歌舞戲笑生輕慢心。此大明王亦不生厭離我施勝福。
不動八大童子。
一。惠光童子。形少忿怒著天冠。身白黃色。右手持五智杵。左手蓮花上置日輪。袈裟瓔珞種種莊嚴。
二。惠喜童子。形似慈。面現微笑相。色如紅蓮花。左手持摩尼。右手持三劍鉤。
三。阿耨達童子。形如梵王。色如眞金。頂載金翅鳥。左手執蓮花。右手持獨鈷杵。乘龍王。
四。指德童子。形如夜叉。色如虛空。面有三目。著鉀?。左手持輪。右手三劍鉾。
五。焉俱婆誐者。戴五?冠。現暴惡相。身如金色。左手執嚩日羅。右手作拳印。
六。清淨比丘者。剃除首髮。而著法袈裟。於左肩結垂。左手執梵篋。右手當心持五?杵。右肩現露。持腰纒赤裳。其面貌非若非老。目如青蓮。其口上牙於下顯出。
七。[弟*令]羯羅。形如十五歲童。着蓮花冠。身白肉色。二手合掌。其二大指與頭指間。橫挾一鈷杵。天衣袈裟微妙嚴飾。
八。制吒迦。亦如童子。色如紅蓮花。頭結五髮(一結頂上之中。一結額上。二結頭左右。一結頂後。表五方五智)。左手嚩日羅。右手執金剛捧。順惡性之者故不著袈裟。然以天衣纒其頸肩。畫像法說已竟。
私云。八大童子可尋本說(金剛智譯)不動使者法奧有憂丘滿願法(注云。右下偈文亦是和尚譯出並同時)祕錄諸世天部中童子法九云。憂丘滿願法一卷(運仁入不動法笧子之末)其法意云。若有人等。或厄難或求官爵。或見貴人。或有有請覓者。當令燒安悉零陵霍香沈香薰陸五香。若無沈以白檀代之。不得闕安悉及零陵霍香。誦念滿十萬遍。不得間斷。若日促。須願則多人同念令速得共滿前數亦得。滿願呪曰。
迴光菩薩。迴喜菩薩。阿耨大天。志德菩薩。憂丘婆丘。清淨比丘。唯願某甲(若自身求富。當自稱名姓。爲人求者。稱前人姓名)。官事得了。死事卽休。諸大菩薩。外國羅漢。救濟某甲。過度災難。
私云。此滿願呪中。八童子中六童子名有之。雖出不動法未旣是別法也。不可云不動八童子歟。更問之。
(本云)承應二年(癸已)十一月朔日。以妙門樣御本書寫之訖。舜興。
元祿十六年七月書之。兜率谷。嚴覺。不動法中(行林三十九)。不動法下(行林第五十一)(元久二年閏七月一日於正覺院僧房書之)。
(右太山寺本如此)沙門。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五十二。
降三世法(亦云勝三世。亦云聖三世。大日經亦吽迦羅。瑜祇經。亦大染欲。教王經。彼疏。降三世爲大染欲。卽東方染欲如來大菩薩故也)。
一支度。
註進。
降三世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脇机二脚。燈臺(四本)。禮盤(可有半疊)。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大幕一帖。酥蜜。名香(沈。白檀。欝金。安悉。丁子。龍腦)。芥子袋。稻穀。鐵末。壇供(如常)。燈(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料)。打敷五枚。淨衣(青黑色)。
阿闍梨。伴僧厶口。承仕二人。駈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依仰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寶藥香穀可載之者。如常說矣。
一起首時分。
一向方。
降伏三世忿怒王念誦儀軌云。若欲修此眞言行者。面東像前忿怒坐(云云)。
又云。若欲降伏惡人。作三角爐壇向南(云云)。
又云。若欲除病者。作息災壇向東(云云)。
一行法。
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成就極深蜜門一卷(不空與遍智譯)。
然大和尚曰。又金剛頂十八會中。降三世教令輪法曼荼羅三十七尊。共入降三世三摩地。悉持降三世印。今有別行降三世極深祕密儀軌。以吽迦羅金剛爲主。是金剛薩埵降三世法(云云)。
又云。金剛界五大尊法。或有別行。如降三世。或未度來。如不動尊(云云)。
降伏三世忿怒王念誦儀軌(不空)。
師傳云。是異本軌一印法也。其一印者彼金界印歟(云云)。
私云。軌云。作契儀則可見。金剛頂瑜伽教中更不翻譯。復不須作諸契法等印。但威驗皆在此眞言。亦無有別呪(云云)。
金剛頂降三世大儀軌法王教中觀自在菩提心眞言一切如來蓮花大曼荼羅品(不空)。
然大和尚曰。又有觀世音降三世儀軌。是金剛法降三世法。如是可有三十七儀軌(云云)。
私云。祕錄以此軌出觀音部中。又出降三世法中云。私云。此屬觀音。而人多惑故重出示之(云云)。故知此軌今用矣。須依本軌修此尊法。今且附金界大法略記大途。
前方便(乃至)啓白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
南無金剛堅固自性身阿閦佛。
南無福德莊嚴聚身寶生佛。
南無受用智惠身阿彌陀佛。
南無作變化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曼荼羅主縛日羅蘇波儞冒地〃〃〃〃(三反)。
南無四波羅蜜等菩薩〃〃〃〃〃。
南無十六大菩薩〃〃〃〃〃。
南無八供養等菩薩〃〃〃〃〃〃。
南無四攝智等菩薩〃〃〃〃。
南無大小自在十二宮天諸〃〃〃〃〃。
南無金剛界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菩薩等。
次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聖者。
降三世尊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
五部界會 諸尊聖衆 外金剛部。
五起諸天 盡窮法界 一切三寶。
次五大願。次勝悉地(乃至)振鈴印(若唯修成身一會者。此次先結八供印明。次献事供。次普供養。次讃乃至禮佛出堂)。
次羯磨會三昧耶會(如常)。次大供養會(或略之)。次奉獻事供。次普供養。次讃(先大日讃。次本尊讃。聖觀音法中書之有通別)。
金剛部讃(是名通讃聖觀音法中書之)。
曩謨縛日羅(二合)攞細摩訶句嚕(二合)馱(一)嚩日羅(二合)羯哩灑耶娑莽塭(二)嚩日羅(二合)摩訶句嚕(二合)馱(三)怛賴路枳也尾惹耶曩謨素覩(二合)帝娑嚩賀(出薩埵軌。此爲別讃)。嚩日羅薩怛嚩摩訶薩怛嚩嚩日羅薩嚩怛他蘖多三漫多跛捺羅嚩日羅儞耶嚩日羅播儜曩牟薩覩帝(出金界軌。師傳以此亦爲通讃。謂一切執金剛者通皆應用云云)。
歸依金剛首 摧伏諸魔者 具普賢衆行。
無邊功德海 住是本有身 無始無終寂。
如用施諸願 調魔滅三毒 改劫故修行。
極救諸有情 令超生死輪 從凡入佛地。
右漢語讃出蘇悉地軌下卷小讃。
次四智讃。
次祈願。次百字明。
結前薩埵三昧耶印。誦金剛百字明。不改前印誦薩埵明。
次加持珠暫置本處入定觀念。
我旣成大日如來。始從四波羅蜜。具有五部眷屬三十七尊。一一部亦有十不可說微塵數諸眷屬如來聖衆。更亦有已成如來五部三十七尊。一一部亦具十不可說微塵數眷屬衆。而與我相對。卽是諸如來涉入吾身。吾亦涉入諸如來。譬如多圓鏡。相對五相影現普光淨月輪。●字置其中。阿字卽轉成法界卒覩婆。卒覩婆變成智拳印大日。其月輪中眞言文字列。
T76036401.GIF
大日心月輪。本具此眞言。是故大日尊卽是降三世。降三世瑜伽現四面八臂。二羽印當心。惠手持五?。怒臂如下擬。次箭劍直執。定上五鈷鈴。次弓次執索。皆直引臂持。四面正青色。右黃左綠色。後紅盛忿怒。自在天王妃爲座如儀軌。本尊與我身三蜜平等。故本尊卽我身。我身卽本尊。
次根本印明(先大日。次本尊)。
本尊印師傳云。二拳以右安左腕楞。以右壇入左地水間。鉤結左地也。而二風立之。臂結上下五處用之。隨吽字而有結印作法。今不必用之。直結印可也。其隨吽字結印法不見。本文之本軌幷金軌等不說之(云云)。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曩莫室戰(二合)拏(引)嚩日羅(二合)播(引)拏曳(二合)摩賀藥乞叉(二合)細曩(引)鉢跢曳唵遜婆(去)?遜婆(去)吽(短)疙哩(二合)恨拏(二合)疙哩恨拏吽(短)疙哩(二合)恨拏(二合)播野吽阿(去引)曩野解(引)婆誐[金*處]嚩日羅(二合)吽發吒。
對受記云。降三世印。日院說。二羽各作忿怒拳(頭指小指各令怒也)以拳安髀。觀自身成尊相。具如軌。觀了勵聲三誦眞言。次一誦眞言。初吽之時。卽以左拳橫安於心。次至第二吽之時。亦以右拳安左腕上。次至第三吽字之時。二地相鉤。次至斛字之時。二風各竪如角。又隨誦以印捧之當心三誦。次安頂上。左三轉作臂除。右三轉作結界。次印上方。次印下方。次印四處。心額喉頂。頂散。每印一誦(四處四遍)。香房說同日(唯初一誦明四節結印已了。以印當心。更誦二反。合爲三誦。以後同日)。
中院兩說同香說(唯惠和上說中云。二忿怒拳印安髀上。三誦吽字。次誦一反。過初三吽字時。至發吒字。拳印作同日說。是慈覺大師說。初吽左拳安右乳上。次吽右拳超左腕上。外安左乳上。次吽二地相鉤。以後同前中。今決云。初說中云二風如角者是牙也。隨誦斛者。本眞言合成二遍也。乃至云。想自身成尊)。
記者私云。慈覺大師授千手軌中說。以拳安腰三稱吽字。次一誦明。至初吽字。左拳伏安胸前。至次吽字。右臂安左臂上。至次吽字。二地相鉤至次斛字。舒立二風。一誦已了。更加二誦。合成三遍。左三轉臂除。右三轉結界。次結上下。次印四處。處別一遍。然後頂散(云云)。
別時。猷憲大德云。昔三井寺珍和上。以降三世大結護授花山和上也。因安然慇懃求請之。中院以元慶六年十月二十日。授此大結護。其正文云三世結護。
唵蘇(蘇呼反)婆儞蘇婆吽(短呼。下准先垂二拳呼與今二拳當心相對)蘖哩(二合)訶拏(二合)蘖哩(二合)訶拏(二合)吽(轉左拳)蘖哩(二合)婆耶吽(轉左拳押左)阿(引)曩野斛(引。地轉相鉤)婆誐[口*梵]嚩日羅(二合)吽(竪二風輪)泮吒二吽(一心)吽(二頭)吽(三喉)斛(四頭)吽(口振動暫住觀)三吽(左肩)吽(左膝)吽(右膝)斛(右肩)吽(角)四辟除吽(左膝角)吽(角)吽(角)斛(現威猛顯視諸方)吽(角四角皆吽守護)五結界吽(左膝角轉四方角)吽(角)吽(角)斛(瞬目而視下稍顯)吽(角)。
中院釋云。先作左右忿怒拳。令印首忿。安左右膝。初結印。一遍誦呪。初吽相合二拳二水火背節安心。次吽左拳安右嬭。次吽右拳安左嬭。次斛二拳轉迴二地相鉤。次吽發吒竪二風。二成立一遍誦呪。初吽印心。次吽印額。次吽印喉。次斛印頭。次吽印口。七振動印。暫觀自身成本尊。三護身。一遍誦呪。初吽印左肩。次吽印左膝。次吽印右膝。次斛印右肩。次吽印心。四臂除。一遍誦呪。初吽印左膝。次吽印左肩。次吽印右肩。次斛印右膝。顧視諸方。次吽印左膝。五處。一遍誦呪。初吽印左膝。次吽印右膝。次吽印右肩。次斛印左肩。次吽印左膝。瞬目視下。此降三世結護。學金剛界大法之時學之(云云)。
記者私云。此降三世結護。正文載在慈覺大師將來法詮和上胎藏三卷儀軌第一卷末。唯中院釋少異彼文。
次取念珠誦加持珠眞言頂戴發願等。皆如常儀。
次正念誦(佛眼。大日。本尊。三部心。諸天總成就明。又佛眼)。
護摩(調伏息災隨事)。
別本軌云。若欲降伏惡人。作三角爐壇向南。取惡木一返一燒。滿三百二十四遍。惡人自降伏生歸依。若又欲令惡人疾病者。作調伏壇。誦根本眞言一千八十返。燒赤黑二種芥子一千八十粒。一返一燒。眞言句中誦姓名某甲。則沈長病而無死滅之。若欲除病者。作息災壇向東。燒白米一千粒。一呪一燒。眞言句中安除病字某甲。則息災歸伏佛法無有異心。如比枝木也。若欲頓滅惡人。爐中安惡人姓名形造。則以惡心誦呪一百八返。以沙打惡人燒之則死。則忽欲甦。對忿怒王。以慈悲心誦一百八返。不過時甦復無損壞。若欲勝軍陣者。取香花木百八枚。誦眞言燒之。卽雖魔敵軍卽時得勝。亦須五穀五香。若無者隨在。若欲被敬愛國王大臣者。作敬愛爐。燒菊根百八枚。一呪一燒。則敬愛自來(云云)。
又云。若行者修此法時。七七日間須斷五穀味鹽一心無餘境。滿眞言十萬返(云云)。
護摩眞言。
唵儞素婆嚩日羅(二合)吽發吒(出熾盛佛頂軌)。
唵(引一)遜婆儞遜婆吽嚩日羅(二合)吽發吒(出佛母曼荼羅集)。
唵囉日羅(二合)吽(引)羯羅(二合)吽吽?遜婆(二合)吽(出瑜經)。
右呪等隨一用之。
或云。唵制那弭尼莎呵。
伴僧幷後加持(大呪)。
次還珠法。次結定印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明。次八供養。次事供養(乃至)禮佛出堂。
右依金界行法大略如此。更消息矣。
瑜經第十一品云。次說遜婆明王根本眞言曰。
唵嚩日羅吽(引)迦羅吽(短)吽(短)儞遜婆吽(短)吽(短)。
先住菩提大印已。羯磨四印作加持。以成三世大誓身。兩臂青色薩埵儀。然後入忿怒王業。二羽抽擲金剛杵。至空却下承薩埵。復次三旋金剛舞。至空却下金剛王。乃至善哉亦如是。卽能廣作諸事業。是名最初吽迦羅。如前所結誦心密。方應作此護摩業。
疏云。三遜婆明王五部吽迦羅三十七尊內外大法。次說遜婆明根本眞言曰(金剛頂十八會初教王會四大品中第二降三世會有六曼荼羅。所謂大三法羯各具三十七。皆持三世印。一印十三。四印十七。今文四印加持東方四尊入吽迦羅。是四印曼荼羅十七尊法。先以東方名爲最初。吽迦羅者。可作五部吽迦羅法。東方是最初故。吽者是種子。卽降伏義。迦羅此云黑暗。如仁王云。摩訶迦羅大黑天神故。以迦羅翻云黑暗。大日經疏。摩訶迦羅天云大大暗夜。又翻迦羅云暗也。此吽迦羅名勝三世。又名月黶尊也。金剛頂經呼降三世名大黑也。是降伏色也。隨色爲名。蘇悉地經云。金剛部明王是蘇皤儞亦名爲金剛部主。今金剛界以此尊爲金剛部明王忿怒部主。遜深密軌普賢亦金剛手變現吽迦羅降三世金剛。大日經疏不動尊令發菩提心。勝三世降伏三世三有三毒。此勝三世名月黶尊。而胎藏曼荼羅勝三世外。更置吽迦羅及遜婆菩薩非也。遜婆未見對譯。根本眞言在經。●●是黑暗義。●●●是降三世義。●●●三字蘇悉地云。若眞言中有三吽字者。成能菩薩一切事。亦有金剛頂降三世眞言。亦有八大明王中心眞言。並云●●●●●●●。是降三世名。亦有大日經勝三世眞言及種子心眞言云。●●●●●●是三世勝名也。此遜婆法先以十五尊成金剛薩埵五中隨一。次成吽迦羅之身。卽是金剛薩埵忿怒三昧。以入三十七尊之業。皆修降三世法。其三十七尊皆以金剛薩埵三昧耶印爲根本印。各入降三世印故。金剛頂降三世教中觀自在法。以金剛薩埵三昧耶印爲觀自在根本印。次用觀音三昧耶印業印。三十七准之)。
先住菩提大印已(上文金剛薩埵心菩提蜜言印及金剛薩埵業印眞言)羯磨四印作加持(東方四菩薩業印眞言自身四方觀此四尊)。以成三世大誓身(先變薩埵成降三世。八大明王中有兩臂降三世。非金剛頂四面八臂極深密門。金剛薩埵名眞實王。呼降三世。名大釋世尊也)。然後入忿怒王業。次作四尊降三世事業。初金剛薩埵用遜婆明降三世印。次用鈴杵。上序品云。金剛手以右手五峯金剛擲於空中。寂然一體還住手中。今降三世觀。羽抽擲五古。於空却下承住手中。手中是薩埵身。五古是大誓身。故云承薩埵也。止羽用鈴。然後三處作舞。次王愛喜降三世業亦同前儀。是名最初。次作寶部蓮部業部佛部。次如上金剛手作業。此中亦誦心蜜(有一字心短呼是也)作內護摩。准上亦有五部三十七尊五種業。或加此內火法。作外火法。須准下金剛手六種外火法行之。故云。所用護摩物。其體同此明。皆從心流出。各隨其本色(云云)。
亦准序品七分行(云云)。
私撿金剛頂降三世教中觀自在法之印品云。合掌已下二水二風交。地空各開竪。二火相合。是根本印。芙蓉合掌是爲大蓮花印。不易大蓮花開竪地空。是攘奪諸罪印。又外金剛縛合二風如蓮花葉。二空竪相逼。是三昧耶。又分二羽蓮花拳。便以惠拳旋遶。定拳作開八葉勢。是羯磨印(諸如來)。
右瑜疏所云卽是文歟。
理趣釋云。時調伏難調釋迦牟尼如來者。於閻浮提五濁末法。爲調伏九十五種異類外道。現八相成道。皆得受化。致於佛道現生釋迦族中。乃姓釋迦氏。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於須彌頂三十三天金剛寶峯樓閣中。毘盧舍那轉法輪有四種。所謂金剛輪。寶輪。法輪。羯磨輪。其四輪皆攝在二輪中。所謂正法輪教令輪。卽彼毘盧舍那於閻浮提化相成佛。度諸外道。卽於須彌頂示現威猛忿怒形。降伏魔醯首羅等憍佚我慢。忘自恃具一切智。由貪瞋癡一切雜染熏習藏識。爲令彼等清淨離諸煩惱故。示現左右脚踏魔醯首羅及烏磨妃。由入慾無戯論性瑜伽三摩地故。獲得一切瞋無戲論性。由入瞋無戯論性瑜伽三摩地故。獲得一切癡無戲論性。由入癡無戲論性瑜伽三摩地故。獲得一切法無戲論性。由入一切法無戲論性瑜伽三摩地故。獲得般若波羅蜜多無戲論性五種無戲論智。成降三世曼荼羅。中央安降三世。前安忿怒薩埵菩薩。後安忿怒善哉菩薩。右邊安忿怒王菩薩。左邊安忿怒愛菩薩。四內隅安四忿怒內供養。於外四隅安四忿怒外供養。東門安弓箭畫契其南門安劍。西門安輪。北門三股叉。一一皆如前四種曼荼羅。皆以降伏以爲三摩地。修行者欲降伏三界九地煩惱怨敵故。誦此當部中五種無戲論般若理趣。欲降伏諸天毘那釋迦及惡人厄害佛法者。運心入五種無戲論瑜伽三摩地。自身作降三世瑜伽大智印。與四印相應。誦一字明。相應入實相。理趣義同前。此忿怒吽字金剛部攝。猛利故速得成辨阿毘遮嚕迦。廣如瑜伽經所說。是故釋迦牟尼佛告金剛手言。若有人聞此理趣受持讀誦。設害三界一切有情不墮惡趣。爲調伏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者。害三界一切有情。一切有情者由貪瞋癡爲因。受三界中流轉。若與趣相應。則滅三界輪迴因。是故害三界一切有情不墮惡趣。爲調伏貪等三毒也。故得速證無上菩提。是故如來密意作如是說。時金剛手大菩提欲重顯明此義故。持降三世印。以蓮花面微笑而忿顰眉猛視。利牙出現住降伏立相。說此金剛吽迦羅心。持降三世印者。三世所謂摩醯首羅義。由此印得降伏。降伏引入佛道。以蓮花面微笑而怒顰眉者。聖者住內心。無觀自在悲愍心相應。外示現忿怒也。猛視者。於四種眼中。第三忿怒眼義也。利牙出現者。與金剛藥叉三摩地相應。住降伏立相者。降三世立印。其二足相去可五柝。屈右膝舒左膝。兩足右踏摩醯首羅。左踏烏摩。其修行者若與降伏法相應者。如前大智印。誦一字明。加前人名。想彼人在左足下。不經一七日。則彼人三毒及隨煩惱悉皆散滅。修行者作降三世本尊瑜伽觀已。自住曼荼羅中央。運心布施前右後左四忿怒八供養四門。如本教口誦五無戲論般若理趣。運心遍法界周而復始。由此修行證得無量三摩地。頓集福德智惠。以爲成佛資糧。此一品准通修降三世修瑜伽者。以爲儀軌。餘皆備諸廣本(已上降三世品)。
私云。右兩經行法可諮受明師矣。
極深密軌云。卽起平身立。擧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撓至於地已。定按於彼頂。惠踐彼王妃。烏摩乳房上。摧彼我慢故。以足加於頂。被害殞此已。灰嚴界成佛。住是三昧時。極力頻申蹋。或身掉出行。當知尊攝受。
T76036701.GIF
依文私圖之。
定惠金剛拳。二地結風背。修身視相好。歷然見如前。旋時誦足鉤眞言。
唵憣(引)迦(引)那(引)羯哩灑(二合)庾縛曰羅(二合)吽(短)。
步蹋時眞言曰。
唵縛曰羅(二合)麽吽(短聲)。
私云。此軌行法能可見之。文相髣髴。師傳不詳。更可決矣。
依胎藏修此尊法者。
大悲大壇(行法大旨不動法)。
尊位(聖三世菩薩西方第一重不動之右)。
梵號。阿利也嚩曰羅吽迦羅。
密號。吽迦羅金剛。
種子。●吽(●或軌說云云)。
三昧耶形(索。或五股。或箭。師護云云)。
尊形。
印相(二羽忿怒拳。檀惠背鉤結。當坐於寶右。心相吽字門。或大忿怒王。八臂而四面。笑怒怖形。執持諸器伏。彼眞言云云。私云。如上之)。
私云。右聖三世印明出惟謹軌也。現圖雖置此尊形像。經疏之中不云此尊。玄法青龍攝大軌等又不列之。唯惟謹本出其印明。現圖形像惟軌印明相叶本軌。仍以此尊可爲五大明王之中東方尊歟。
布字(私云。欲用之者。讃後入三摩地之時用之)。
●(心)。●(額)。●(喉)。●(頂)。
唱禮。
中臺八葉。佛眼。
南無大曼荼羅主嚩曰羅蘇波儞冒地〃〃〃(三反)。
南無諸大明王冒地〃〃大小自在〃〃三部〃〃。
或都法壇或別法壇等。具如不動法。可見之。
私問。攝大軌降三世文云。種子百八轉(云云)。其意如何。答。對受記云。其百八轉者。出瑜祇經(云云)。披彼文而可知之。
問。雖閱經文。未得其說。請詳示之。答。
勝三世。
尊位(西方第一重西北隅)。
●● ●●●● ●●
梵號。
阿利也怛㘑路迦嚩曰羅野。
密號。最勝金剛。
種子。●(郝)●訶(長聲轉)
私云。義釋云。降三世不動尊眞言。皆以自在風爲體。●長聲呼之。具足萬行。加涅槃點。爲明如來解脫力故。加成佛點爲明如來大惠力故。智斷相資猶如二翼。皆能成辨諸事。
三昧耶形。索。或五股。
印眞言。
尊形。南青色。左手持三鈷。右手持三鈷戟。坐盤石。
經第一具緣品云。次應往風方復畫忿怒尊。所謂勝三世。威猛焰圍繞。寶冠持金剛。不顧自身命。專請而受教。
義釋第四云。復次於下方西北隅際。作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首戴寶冠。持五股金剛印。瞻仰毘盧遮那。如請受教勅之狀。偈云不顧自身命者。謂應圖作至極忿怒奮迅不顧命之容。謂欲攝善法界衆生。皆使順從法王威命。此亦是成辨諸事眞言也。爲此五如來智大自在力之所滌除摧滅者。皆悉至於果地莊嚴。非唯無所障礙偏證但空而已。是故持五股印。首戴寶冠。而在風輪之中。卽法花經諸有所作皆爲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意也。
經第三(轉字輪品)云。風天方。降三世尊。摧大障者。上有光焰。大勢威怒。猶如焰魔。其形黑色。於可怖中。極令怖畏。手持金剛。或作彼印。或書字句。所謂訶字(長聲)。
釋十云。次於風方(西北方也)作三世勝害一切障者。頭上光焰貌作大忿怒。如閻魔羅。形黑色。於恐怖可畏之中。又極令恐怖。當如是作極可畏形也。其手中轉拔折羅(是三?金剛印則是定)。或但作字謂(長訶字也)。
經第五(祕密曼荼羅品)云。降三世殊異。謂在風轉中。繞以金剛印。而住於三處。
釋十二云。或三世勝異者。異謂在於風方。以此爲殊。餘同不動也。三處以金剛圍之。在半月中以來金剛圍之(謂所執印在半月中)。三處者。謂或作形或印或字也。
經第四(密印品)如前金剛惠印。是降三世印。
釋十云。降三世印。如五?金剛是也(更問)。
私云。金剛惠印。諸師云五古印也。或云內縛五古也(云云)。勘胎藏印明集。金剛大惠印。外縛五古印是也(云云)。
經第二(藏品)云。復次降三世眞言曰。
南麽三曼多伐折羅赦(一)訶訶訶(二)微薩麽(二合)曳(平三)薩婆怛他(引)揭多微灑也三婆嚩(四)怛灑(二合)路枳也(二合)微若也(五)?若(急呼六)莎訶。
釋七云。經云復次降三世眞言者。亦是成辯諸事忿怒明王。此中與不動尊小有差別者。不動尊是大惠火力。正以降伏爲用。降三世是大惠風力。正以攝善爲用。前眞言從囉字生。爲燒一切無智薪故。是眞言從賀字生。爲除一切煩惱魔故。復次如世間內外種子。以火界所持故。不腐不敗。乃至成就。以風界所持故增長滋榮。與時開發。是故降三世眞言。能折伏一切剛強難化衆生。咸使心意柔軟。發生萬行。此其差別也。所謂三世者。世名貪慾願悉愚癡。由此得有諸世間故。亦是世間所執性故。復次於過去世。已植如是三毒根。今隨行業因緣生。復於後世因中。下如是種子。是故名爲三世。又三世者名爲三界。如來以加持神力故。於首陀會天。初成正覺。以眞言威力。來下四禪中。爾時色像光明所知見法。及諸眷屬悉皆類彼諸天。而復出過於彼百千萬倍。不可爲喩。諸四禪天喜懼交至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今此處爲世界中尊而又有過我境界。不識其所從來。是何謂也。卽共集會而問佛言。大天隨行何法。威德如是。爾時世尊隨彼所宜聞法。以三轉教化而開導之。更降伏已。然後次第來下遍於三界。爲欲調伏閻浮提衆生故。以補處身從兜率天下而轉法輪。乃至於舍衞城現大神變。制諸外道及曠野鬼神訶利帝母等種種難化衆生。如金剛頂中廣說。故曰降三世也。初云賀者。正是風輪自在之用。以一切衆生無不待白成故。隨業流轉於三界中不得自在。唯有毘盧遮那。至第一無生際故離一切因。是故自在神力旋轉無礙。普遍一切時處。開發無量衆生也。三重言之。以對三世義故。又對愚童有識覺心三種衆生故。永拔三道大樹。開三德花故。又賀是喜義。如入楞伽所說。亦是如來大喜笑聲。欲授一切衆生奇特記故。變革威儀常慶也。次云微薩麽曳者。卽是奇哉怪哉之義。如佛常教。五停心等各有對治門。今此眞言則以大三毒力攘奪世間三毒。所謂以貪調貪。以瞋調瞋。以癡調癡故云奇怪。復次如二乘已死之疾。種種良藥不療治。今還以三種毒藥救之令起。故云奇怪。復次金剛種子本性不生。而今方便種植。具生種種根莖花葉。故云奇怪。以末句加曳字故。名爲大權乘也。次句云薩嚩怛他(引)蘖多(引)尾灑野。是如來境界。三婆嚩是生。轉釋前句。如是自在之用從何處生。謂從如來境界也。此中尾字是一切法語言道斷處。卽是如來自心自證之法。灑是鈍義。謂布施際不異悋貪際乃至智惠際不異愚癡際。是故無有定相可說。亦無所乘。是如來境界義。以從如是境界生故。雖在諸有之中。而煩惱不汚。業不能縛。猶如大風觸物無礙。故名三婆嚩。次云怛?(二合引)路(引)枳也(二合)譯云三世。尾惹野是降伏義。又釋前句。以是義故。能普勝三世而降伏之也。此眞言以怛?字爲體。此翻爲三世。三毒如實相卽是淨法界。加三昧耶聲。是萬行方便義。譬如善調御師只調惡馬難調之性作良馬調柔之用。是故未調伏時。材力雄駿奔縱逸群者。旣調之後則堪一日千里。但觀種性何如耳。豈易體而治之哉。佛調御亦爾。能調剛強生死作普門法界用。亦調剛強涅槃作普門世界用。是故如來三世業三毒普勝世間。次云吽者。卽此大調御士威猛之聲也。末云弱字。是呼召警覺之聲。亦是生義。言一切衆生與我無異。皆從如來境界生也。降三世風種種所□事業。正爲開敷增長佛菩薩樹。是故加淨除點。革彼剛強凝汚之性。咸使滋榮。若行者以誠諦言發此聲時。能遍入一切衆生心。令得醒悟也。
孫波菩薩(在金剛持右邊。注疏諸軌不云此尊。唯現圖置之)。
梵號。孫波。
種子。●。
三形。索。
印相幷眞言。同金剛界。
尊形。肉色。左手持獨鈷。著天衣。
忿怒降三世(現圖在南方第一重第一行第一)。
梵號。阿利也(二合)句路(二合)馱賛捺羅(二合)底羅迦。
蜜號。底羅。
種子。紇林(二合)。
三摩耶形。一股。
尊形。圖青色四臂三目。左右二手結印當心。左手持三股戟。右次手持獨股杵。利牙上出。坐蓮花。
經云。忿怒降三世。摧伏大障者。號名月黶尊。三目四牙現。夏時雨雲色。阿吒吒笑聲。金剛寶瓔珞。攝護衆生故。無量衆圍繞。乃至百千手操持衆器械。
義云。次於執金剛下。置忿怒持明。降伏三世一切大作障者。號月黶尊。此是持金剛者(云云)。
又云。金剛月黶忿怒印。此金剛在佛額毫相而生故以爲名。豪相明淨猶如滿月。故號月黶也。
如前五股金剛印。屈二風如勾。而捻二空令少屈。不相捻著。卽是也。
眞言。頡唎(二合。離因無垢。傍有點。極忿怒義也)?(三解脫也)伴吒(極令除故)。
都率。先德云。問。金剛手院有降三世。名月黶。第五院風方有勝三世。經疏名降三世。不動北般若南亦有降三世。凡此三尊同異云何。答。難詳。然有人(眞興)云。一云。別體同名。其印眞言亦各異故(私加云。身形亦異。金剛手院三目四臂。不動北四面八臂風方一面二臂。其形旣異。故人異歟)。一云。一人一名。隨本誓故。處處出現(云云)。
今私問。且就別人義。此三尊中。何者是五大尊中降三世耶。答。今撿曼荼羅圖。不動北般若南有一尊。名吽迦羅。八臂四面(云云)。同彼降三世軌也。
厶云。如瑜疏者。蘇波菩薩又是降三世也。眞興義中何不擧之哉。
義云。如蓮花眷屬以馬頭爲忿怒明王。金剛眷屬以月黶爲忿怒明王。釋迦眷屬以無能勝爲忿怒明王。今毘盧遮那自教迹中。以聖不動降三世爲忿怒明王(云云)。
對受記云。權僧正大和上別記云。降三世金剛名月黶尊。大日經有不動與勝三世。是佛部使者。此月黶尊是金剛部忿怒尊也。此尊亦名忿怒降三世也(云云)。
右吽迦羅勝三世月黶蘇波菩薩同異難計。取捨在人矣。
或依蘇悉地者。如丹州池上記。
降三世次第(依十八道)。
前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花部〃〃〃。次金剛部〃〃〃。
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前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樓閣。閣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花。花上有半月輪。月輪內有吽字。字變成五?金剛。五?金剛變成降三世明王。四面八臂。踏自在天幷后。內外八供四攝菩薩二十天等周匝圍繞(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振鈴。次送車輅(想車輅至本尊所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用金剛部心印明。明末可加嚩曰羅蘇婆作曳醯?)。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坐。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用金剛薩埵)。
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吽字。字變成五?杵。此杵漸舒漸大。擧體成五古杵。杵變成降三世明王。四面八臂。踏天王幷后。住半月中(云云)。
次根本印(金剛界)。次加持珠(如悉地)。次正念誦。次置珠本處。
次入三摩地。
心月輪上觀種子。念其字義。若欲廣觀者。施布眞言。觀字義句義(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用金剛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用二印明)。次三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已上丹州記。
唱禮。
三身。佛眼(若忙莽鷄)。本尊。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金剛部母忙莽鷄(亦名發生金剛部)。
大日經第四(密印品)云。如前印。以空輪地輪屈入掌中。是忙莽鷄印。彼眞言曰。
南麽三曼多伐折囉赦(一)怛㗚(二合)吒(輕)怛㗚吒(同上二)惹愆底(丁以反)莎訶。
私云。前印者金剛手印也。內縛五古印是也。
義云。莽忙鷄眞言。莽是母義。鷄是多義。卽十世界微塵諸執金剛之母。一切如來智印皆從彼生。故名多母也。以最初底哩字爲眞言體。多字是心如實相自性清淨一切塵垢本來不生。上有伊聲。是三昧義。此中惠性卽是毘盧遮那金剛種子還從此三昧生。若就句義。怛羅吒是破壞義。吒字半體不成。兼有死義。前殺四住地。後殺無明住地。人非但殺一切凡夫。亦殺害一切賢聖。故重言之也。惹愆底譯云勝生。亦名甘露生。此是一切無能勝者之母。故名勝生。此生卽是不死句。故有甘露之義也。
胎軌云。部母忙莽鷄。亦持堅惠杵(三股)。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文云。亦持堅惠杵者。內縛二火合直立也。二風少屈當二火背不相著也。權僧正大和上說珍和上說同海說(但以二空持二水叉上)。
一形像。
極深密軌云。金剛卽變成吽迦羅金剛。暴怒處月輪。身流火光聚。遍體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烏摩爲座。
又云。降三世瑜伽。二羽印當心。惠手持五鈷。怒臂如下擬。次箭次劍直執。定上五鈷鈴。次弓次執索。皆直引臂持。四面正青色。右黃左綠色。後紅咸忿怒。自在天王妃爲坐(如前說)。
念誦儀軌云。四面八臂極黑。大威怒形相(云云)。
下文云。右足下踏大自在魔王。左足下踏魔婦人。
胎軌(惟謹本)云。心想吽字門。成大忿怒王。八臂而四面。笑怒恐怖形。四牙熾盛身。執持諸器仗(云云)。
青龍本云。勝三世金剛。右上三股杵。次箭次三昧印。左下索次弓次鏘。
金界軌云。八臂而四面。笑怒恐怖形。四牙熾盛身。右足笡左直。踏大天及后(云云)。
略出經(六卷本)云。以左脚押大自在天王面。以右脚押大自在天妻胸乳房間(云云)。
理趣釋云。降三世立印。其二足相去可立。折屈右膝舒左膝。兩足左踏摩醯首羅。右踏烏摩。
仁王經軌云。四頭八臂(云云)。
文殊八字軌云。青色八臂。當前二手結印。檀惠反相釣。餘拳竪進力。左手執弓。右手把箭架。左一手執杵。一手執索。右一手執戟。一手把棒。三面口角現牙。坐火炎中。
尊勝軌云。降三世。於半月輪中。邪立作走勢。身體青色。狗牙上出。四手。兩手結三昧耶心印。一手結心印。一手執嚩折囉(二合。云云)。
慈氏軌云四臂。兩手結三昧耶心鉤印。向胸心上。左一手曲向耳上。把金剛鉤斧。右手直向頂峻下。把五古跋[白*左]羅周旋生火。首冠五智冠(云云)。
大日經云。畫忿怒尊勝三世。威猛焰圍繞。寶冠持金剛(云云)。
疏云。降三世忿怒明王尊。首戴寶冠。持五股金剛印。
圖云。
甘露佛頂經云。金剛手現降三世明王。放青色光。口現二牙。阿吒吒笑聲。以右手擲五股金剛杵(云云)。
一功能。
極深蜜門云。歸命聖主宰。普賢金剛手。爲降伏一切。現吽迦羅身。摧三世有毒。令速證菩提(云云)。
念誦儀軌云。爾時諸佛菩薩一切賢聖現世間。利益一切有情。時爲非正法。損壞國土衆生魔等。阿閦普賢大士。弘誓甚深故。云現忿怒形相。白佛言。我在眞言。於世甚所希有。諸如來被聽宣說眞言。我當守護諸佛教法。饒助一切有情(云云)。
又云。爾時普賢大士等說此眞言。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所有天魔界於衆生損害者。皆悉怖畏而非得安樂。各走集白忿怒尊言。唯願愍念令我無恐懼。爾時忿怒王皆令得安穩。則當右足下踏大自在魔王。左足下踏魔婦人。於國土有情皆令得快樂。誦此眞言一返。則無量無邊魔界各苦煩熱病故。於行者生障礙者無得便。變成行者僕從(云云)。
義釋第四云(如上抄之)同第七云(如上抄云云)。
一卷數。
御修法所。
承應二(巳)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以妙門樣御本書之了。
舜興闍梨。
元祿十六年癸未十二月二十三日書之。
兜率谷鷄頭院阿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五十三。
軍荼利法(亦甘呂瓶菩薩。慈氏軌。大樂金剛頂。吉里明王。建立軌)
一支度。
註進。
軍荼利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脇机二脚。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酥蜜。名香(沈。白檀。欝金。安悉。龍腦)。稻穀。鐵末。枳棘。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淨衣(鈍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駈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伴。
年 月 日。
若依集經意者。明鏡一面。大刀四口。箭四隻可載之。又寶藥香穀欲載之者。如常說矣。
一壇場(此有二種。一受法壇。二救病壇)。
一受法壇。
集經云。當道場中。以五色作四肘法壇。言五色者。所謂一白二黃三赤四青五黑。欲作壇時。更以種種名香和水。以大心呪呪其香水一百八遍。用塗其地。待㬤㬤乾。卽用粉繩而栟其地。四方正等作規界已。先下白粉。次黃後赤次青後黑。其壇中心作蓮華坐。安軍荼利金剛形像。東面安置三跋折羅。南西北面亦如東西。四角各安二跋折羅。各相交叉(如十字形)於西門內。南北兩廂各別安置二跋折羅。其上各安飮食供養。其食皆須種種餅菓。具足十盤。四面四盤四角四盤。中心一盤。外著一盤。施與一切諸鬼神等。燈五十二盞若不辨者用十六盞。中心四角各著一盞。外院四角各一盞。燈四門兩邊各一盞燈。四角各竪一口大刀。四門當中各竪二箭。中心仰著明鏡一面。呪師南邊安一火爐(云云)。
二救病法壇。
又云。若有人著鬼神病者。於病人家如法莊嚴道場畢已。卽著施主上妙衣服。與作四肘二色粉壇。一白二赤。壇開四門。五方各畫二跋折羅(十字交着)。其壇四角各竪長刀一口。四門各竪好箭一隻。中心安鏡一面。仰著種種飮食。共盛十盤。四面四盤四角四盤。中心一盤。壇外一盤。施與一切鬼神。燈十二盞。香水沙羅。一壇外西南別泥一所小圓壇子。著一盤食。安一盞燈。與一切鬼神。大壇中心著一水罐。滿盛淨水。以青柏葉青作柳葉。以生絹束?其罐口。限三日內於壇所誦前大呪。以病人差爲限卽止。唯燒安悉香(云云)。
一起首時分。
集經云。又有一法。黑月八日(云云)。
一向方。
集經云。軍荼利像宜置南方。面向北坐。呪師對像。面向南坐(云云)(救病壇文)。
又云。呪師在於西門。面向東坐(云云)(受法壇文。軌意同之)。
一行法。
甘露軍荼利菩提供養念誦成就儀軌(不空)。
此儀軌中具明入修行儀法則。所用印明同十八道。可謂悉地金剛部中軍荼利明王持明儀軌。但觀曼荼羅之文。羯磨三昧耶之印。付金剛界。更可問之。
私禀受師說云。五大尊中軍荼利者。是寶生佛教令輪身寶部尊也。今儀軌者是金部軌金剛部中軍荼利法也。豈以金部軌可修寶部尊法哉。更可詳之(云云)。
金剛阿蜜哩多軍荼利菩薩自在神力呪印品(印有二十一。呪有十五)。
此品陀羅尼集經第九卷是也。此中說結界護身供養幷壇法成就法等。其結界護身印明等。同於蘇悉地。
丹州池上依儀軌而有次第。如左所出。
軍荼利私記。
前方便(如例)次著坐。次塗香塗手(此事軌文中在下)。次驚覺。次禮佛(軌云。瑜伽者乃至皆悉攝受云云。此中向東者。向本方也。凡諸尊法中。若有本尊所居。先向彼土可作禮拜故然也)。次普禮(軌云。又應五輪乃至諸佛如來。私謂無量壽軌用蓮花合掌)。次運心供養(軌云。次應右膝着地乃至悉除彼等或纒。私謂用定印如何)。次加持香水(乃至)唱禮。次五悔。次發願。次淨三業(如軌)。次三部三昧耶(如軌)。次被甲(軌云。復作是念乃至修蜜言行菩提)。次金剛輪(軌云。次應結金剛輪菩薩印乃至等同薩埵大菩薩)。次燒淨器界(如胎記私加之)。次風輪印明(文云。次應身前乃至諸離因緣。私云。用印眞言如胎記)。次水輪(軌云。次應於風輪上乃至離言說。私云。用印眞言如胎記)。次地輪(軌云。又於水輪乃至不可得以爲方便。私云。用印眞言如胎記)。次大海(軌云。又於空中乃至捺地吽。私謂元經大海印當臍觀想。然後誦眞言)。次須彌山(軌云。爲成就變化蓮花故乃至下至空際。私謂結印觀想誦眞言)。次地結(軌云。應結金剛撅印乃至稱壇場地應知)。次金剛牆(軌云。次方隅金結墻印乃至而能侵陵)。次道場觀(軌云。瑜伽者乃至摩尼爲燈。私謂結定作此觀想。又爲燒之。次可想大殿內有印大曼荼羅云云)。次三力偈(軌云。作此觀已乃至普供養而住。私云。結普印誦偈)。次普通供養(軌云。說此偈已乃至由此法爾可成故)。次觀尊(軌云。又於寶樓閣中乃至是金剛羯抳法身種子。私云。用定印。觀想。曼荼羅中央有阿字法身種子。種子轉各爲三昧耶形。轉成尊形云云)。次大輪壇(軌云。卽結金剛因菩薩印乃至弱吽鑁斛。私云。准金剛界)。次振鈴。次送車輅(軌云。次結金剛寶車輅乃至乘此車輅)。次結請車輅(軌云。次結請車輅乃至乘此車輅空中而住)。次迎請聖衆(軌云。次結請本尊乃至卽起集會於道場)。次辟除從魔(軌云。次應辟除乃至咸皆歡喜。私云。二拳安左右腰可作觀歟)。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軌云。次結上方乃至不壞之網)。次火院(軌云。次結火院乃至吽泮吒)。次閼伽(軌云。瑜伽者應辨乃至清淨妙法身)。次花坐(軌云。次結獻花坐印乃至受得座已)。次又閼伽(如先)。次重結大界(軌云。又結大三摩耶印乃至皆速得成就)。次塗香(軌云。次結金剛塗香印乃至煩惱炎熱)。次花鬘(軌云。次結金剛花印乃至菩提心花開敷)。次燒香(軌云。次結金剛焚香印乃至速獲無礙智)。次飮食(軌云。次結金剛飮食印乃至得法喜禪悅食)。次燈明(軌云。次結金剛燈印乃至速獲如來淨五眼)。次普供養(軌云。次結普供養印乃至沙縛訶)。次讃(軌云。供養已乃至婆拏曳)。次布字成本尊(軌云。讃歎本尊已乃至微怒開口)。次本尊羯磨印(軌云。卽結本尊羯磨印乃至歷然分明)。次部母(軌云。次結金剛部母乃至頂上解散此印)。次本尊三摩耶印(軌云。次結本尊三摩耶印乃至授與悉地)。次加持珠(軌云。次取珠)。次正念誦(軌云。二手大指頭指乃至移珠齊畢)。次還珠法(軌云。數限滿已還捧念珠加持安置)。次入三摩地(軌云。然後結金剛縛定印乃至無上正等菩薩)。次根本印(軌云。又結本尊三昧耶印誦蜜語七返)。次部母(軌云。然後結部母印乃至終不散失)。次塗香。次花鬘。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軌云。又以五種供養如先運心而獻之)。次讃(軌云。則從定出乃至讃揚功德)。次閼伽(軌云。又獻閼伽乃至授與我悉地)。次振鈴。次解界(軌云。則以火院蜜縫印蜜言左轉解前結界)。次禮佛。次奉送(軌云。則結車輅印乃至誦此蜜言。此中有二種印眞言)。次三部(軌云。又結三部印誦蜜言三返)。次被甲(軌云。結護身印)。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坐禮佛(軌云。禮佛菩薩)。次出堂作善(軌云。隨意經行乃至速疾獲得。以下如文)。
軍荼利私記。
右丹州池上記了。
前方便(乃至)啓白神分等(如例)。次唱禮。
三身。佛眼(若忙莾鷄)。
南無曼荼羅主縛日羅軍荼利冒地〃〃〃(三反)。
南無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九方便等(如常)。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軍荼利明王。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次〃如常)。
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金剛輪。
二手內相叉。進力並申直。忍願纒進力。初節前各以峯相跓。禪智並申立當心。誦蜜語(私云。眞言如常)。
次燒淨器界(如胎記)。次風輪。次水輪。次地輪(已上三輪用印眞言種子形色如胎記)。次大海。
先結大海印當臍。觀想。於上方空中想欠字門。當思眞實義。所謂一切法如虛空。字變成大日如來。身色如素月。載金剛寶冠。瓔珞嚴飾身。被天妙輕衣。結菩提勝印(私云。師傳云。智拳印是也)。深起悲愍一切有情。被貪瞋癡煩惱火焚燒。積集無量不善極惡之業。想大日遍身流霔甘露八功德水。色如珂雪。淋灕六趣一切有情煩惱之火。盈滿金龜背。成大香乳海(云云)(已上軌文取意)。然後誦眞言右轉(大海印明如常)。
次須彌山。
軌云。爲成就變化蓮花故。當觀囕字門。流散赤焰而成火輪。其形三角。漸引量同水輪。忽然之間從金龜背涌出八葉大蓮花。金剛爲莖。廣大無量由旬。於蓮臺中觀阿字門。當思眞實義。所謂一切法本不生。從阿字門法界等流。涌出蘇彌盧山王。爲成就妙高山故。當結成就寶山王印。十度內相交爲拳相合竪。密言。
由此密言三摩地故。便成蘇彌盧山王。四寶所成。七重金山周匝圍遶。山間有八功德水。山王傍出四跳。四天王等各住本方。無量眷屬衞護金剛峯寶樓閣。其山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其地平正(云云)。
私云。結山印。而觀想後誦眞言。軌文意暗。更可詳之。
次地結。次金剛牆(私云。已上二印結所觀須彌山王上意也)。
次道場觀(用定印)。
軌云。瑜伽者又應於須彌山頂觀大寶殿。其殿無礙摩尼所成。四方正等。具足四門。其門左右有吉祥幢軒楯周環。遍垂珠鬘瓔珞鈴鐸繪幡。種種間錯而爲莊嚴。彌布殿中。微風搖擊出和雅音。復於殿外四角及諸門角。以半滿月等金剛寶而鈿飾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匝香雲普雨雜花。復於其外有無量劫樹行列。諸天競奏衆妙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飮食摩尼爲燈。
私云。此次可觀想。大殿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云云)。
次三力偈(用普印)。次普通供養。次觀尊(用定印)。
觀想。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花。花上有月輪。輪中有瑟瑟盤石。石上有●字。字變成賢瓶(軌云。中央吽字兩邊阿字。云云。或云阿字三股)。賢瓶變成軍荼利尊。身色瑩如碧頗梨。威光逾劫焰。赫奕佩日輪。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現。千月視不瞬。晃曜咸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剛諸器杖(四臂八臂乃至兩臂千臂)。首冠金剛寶。龍瓔珞虎皮裾。無量忿怒衆金剛及諸天圍繞作侍衞(云云)。
私云。軌意云。隨意所樂四面四臂八臂兩臂千臂(云云)。四面四臂像又云。住月輪中青蓮花色坐瑟瑟盤石(云云)。
集經意云。一面八臂立於七寶雙蓮花上(云云)。
次大輪壇(如金剛界。軌名金剛因菩提印)。次振鈴。次送車輅(軌云。至阿閦如來妙喜世界云云)。次請車輅(私云。眞言迦里灑也之句下。加アミリタ軍拏里曳醯?句)。次迎請聖衆(軌用金剛部印眞言。唵縛曰羅(二合)特勒(二合二)曀係曳(二合)?婆誐鑁(三)阿密哩(二合)跢軍拏里娑嚩訶)。
次辟除從魔(軌云。當用降三世威怒眼印密言。於兩目瞳人上。觀紇哩字。變爲日輪。流出無量威光。於一一光道上有種種金剛火焰猛利杵。顰眉怒目右旋顯視菩薩大衆。由此金剛威怒眼顯視。諸魔隱在大衆中者皆悉退散。云云。谷記云。二拳安左右。腰可作觀歟云云)。
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次普供。次讃(軌出金剛部讃)。
次布字(用定印)。
頂上●(唵赤色)。心●婀(呵雪色)。兩肩上●(紅霓色)。齊輪●(皓素色)。兩䏶●(黃金色)。兩脛●(玄雲色)。二足。掌●(素色形如半月)。
由此布字三摩地自身變成本尊。
次本尊羯磨印(私云。蘇悉地軌不同之。上卷云。左手置右膊上。亦以大指捻小指甲。展中三指如三古杵云云)。
智押惠度甲。餘三股形。惠手亦如之。右押左交臂。密言曰。唵阿蜜哩(二合)帝吽頗吒。
由此密語印。加持自身等同甘露尊。隨意所樂觀念四臂八臂(乃至)兩臂千臂(云云)。
次部母印。
二手內相叉。忍願檀惠禪智並申。如三古金剛杵形。蜜言曰。
尊勝軌云。左手當心承珠。右手移珠(云云)。
中道房說云。右手轉珠。左手舒掌承之。
大原說。右手轉珠。左手相捻輪珠也。如例轉珠是承珠云也。舒掌承珠之被云。此意見悉地軌(云云)。
私檢台藏對授記云。惠和上說忠大德說。又執珠法。隨三部尊。左手相捻如輪環形(屈聚五指端空指端著聚以指之五端)。以珠鬘入環中而懸著之。以右手移珠。隨移珠自轉。又執珠法。仰舒左承執念珠。以右手移珠(忠大德云。頻參大師謬問。右聽。卽是慈覺大師密言記抄耳)。私云。忠大德說。次又執珠如輪環者。是法全和上說也。次又執珠仰左承珠者未見說者。故知忠大德云頻參問聽大師密記抄者明矣(云云)。
私云。上文云海大德說大師記云。有云。印相如文。唯各隨三部。以右手指握持珠顆。以左手二指捻勿執珠顆。直以懸著數珠隨眞言(ヒネルスク也)。是法全和上說也(云云)。
已上裏書。
怛儞也(二合)他唵俱蘭馱哩滿馱滿馱吽泮吒娑縛訶。
瑜伽者卽觀此聖者在尊前坐蓮花臺。頭冠瓔珞如天女形。左手持五股金剛杵。右手施無畏勢。卽想從部母口中流出金字本尊密言。行列具有光明。入瑜伽者口。於舌上右旋如花鬘。作如是觀行已。頂上解散此印。
次本尊三昧耶印(私云。蘇悉地軌同之。但名軍吒利身印)。
檀惠相交入掌。並屈戒方押叉間。忍願並申。進力屈如鉤。住忍願初節後如三股金剛杵形。禪智並申。押戒方背。處於忍願間。誦此密言。
曩謨囉怛曩怛羅(二合)夜也曩麽室戰拏摩訶嚩日羅(二合)俱嚕(二合)馱也(二)唵(引三)虎魯虎魯(四)底瑟吒底瑟吒(二合五)滿馱滿馱(六)賀曩賀曩(七)阿蜜哩(二合)帝吽發吒娑嚩(二合)訶(引八)。當誦七遍。了了分明觀本尊。及自身爲本所尊(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三部總。次諸天總。次成就明。次又部母)。
以二手大指雙指當心搯珠。餘三指散直。左手承珠。右手搯珠。如轉法輪相(云云)。
私云。如轉法輪相文意如何。
護摩(六段作法如常)。降伏息災可隨事。
護摩呪(羯磨明)。番僧幷後加持(三昧耶明)。
次還珠法。次入三昧地。
次金剛縛定印。入本尊密言字輪實相三摩地。卽於兩目瞳人上觀囕字。色如燈焰。微屈頸閇目。以心惠眼照了心道。當於胸臆內觀想圓滿菩提心月輪。炳現在於身器。了了分明離外散動。由智惠定水澄淨。得菩提心月影於中現。良久心專住一緣。卽於圓明上。以心密言右旋一一字布列。意誦乃至三五遍。卽觀初唵字一切法本來無所得。與義相應時。但心緣理不緣於字。一道清淨遍周法界。卽入第二婀字門。卽觀一切法本不生。旣觀已入第三密哩(二合)字門。一切法我不可得。卽成平等眞如。自性成就恒沙功德。次應入第四帝字門。一切法眞如不可得。諦觀已。內有微細能緣所緣因緣法義。卽入第五吽字門。一切法因不可得。因無所得故果亦無所獲。次入第六頗字門。一切法果不可得。由果無所得故。卽成究竟圓滿法身。一切無漏諸法所依止。卽觀第七吒字門。一切法本諍不可得。由一切法無諍故。一切法本不可得。由一切法無所得故。一切法本無生。由一切法無生故。一切法我不可得。由一切法無我故。一切法眞如不可得。由一切眞如無所得故。一切法因不可得。由一切法因無所得故。一切法果不可得。由一切法果無所獲故。一切法離諍。由一切法無諍故。獲得清淨無戲論實相三摩地。周而復始。由一念清淨心相應故。獲得無礙般若波羅蜜。無始時來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一時頓滅。十方一切諸佛及本尊現前。不久當獲得隨意所樂世間出世間悉地成就。現前生證初歡喜地菩薩。後十六大生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云)。
私云。或唯觀種子●●。隨一任意。
次根本印(三摩耶印)。次部母印。
想。從自口中却流出本所持密言。金字行列。入部母口。兼所持本尊密言遍數。及功德附與部母。收掌守護。終不散失(云云)。
次五供養普供。讃。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先車輅。次迎請)。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坐禮。次出堂作善。
右依谷記抄出。軌文但觀本尊暫限本尊軌置四尊。其文云。於寶樓閣中央觀婀字。於兩邊觀吽(引)字。是甘露軍荼利法身種子。次東方觀吽(短音)字。是降三世法身種子。又於南方觀怛路(二合)字。是忿怒金剛藏法身種子。又於西方觀紇(二合)字。是金剛軍童子種子。次於北方觀惡字。是金剛羯抳(古譯名金剛童子)法身種子(云云)。
私云。此文意如何。更可詳之。又字道觀文云。從部母口出。本尊密言入行者口(云云)。其意如何。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檢經疏文。不說此尊。玄法軌中。金剛手院明形色等。其文大略如本儀軌。印相密言俱不說之。現圖之中。置於三方。所謂左方第一之重金剛薩埵菩薩。左邊名金剛軍荼利。右方初重觀音。右邊名蓮花軍荼利。西方下院不空金剛與金剛將二菩薩間。名軍荼利菩薩前方便(乃至)供養文(如常)唱禮(九尊佛眼本尊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驚覺(乃至)讃(大日本尊四智)。次入本尊觀(定印)。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呪。
右旋而布烈 此中阿字門 轉成三鈷杵。
杵變成本尊 現四面八臂 當前慈悲面。
右邊忿怒相 左方大笑容 後微怒開口。
二手羯磨印 右上金剛杵 次執三叉戟。
第四施無畏 左上八輻輪 次手中以下。
三指屈向掌 大捻中上節 頭指向上節。
屈臂肘向左 第四橫覆胯 指頭向右方。
我身中亦有 五字本尊明 阿字轉三鈷。
杵變成本尊 相好如前說 又本尊密言。
遍布我身分 頂上●赤色 光明照十方。
心●如珂雪 內外耀如月 兩肩上●字。
如虹霓遍照 臍輪●皓素 照一切惡趣。
兩䏶●黃金 照觸無間獄 兩脛●玄雲。
照修羅悟道 二足●素色 其形如半月。
光照諸外道 捨邪歸三寶 由此布字故。
自身成本尊 本尊與我身 三蜜平等故。
本尊卽我身 我身卽本尊(云云)。
次出定結根本印(大日本尊三昧耶印明)。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本尊。次三部總。次諸天總。次成就明。次又佛眼)。次還珠。次入三摩地(先觀大日五字義理。次觀本尊眞言字義。如本軌。或只觀種子字義。如常)。次根本印。次部母。次成事業身(乃至)出堂。
若作別壇者。用金剛部別壇(如金剛薩埵處)。
或依金剛界欲修此法者。准降三世而可知之。不能具矣。
對授記云。曼荼羅第三重四角有降三世(巽)軍荼利(坤)焰鬘德迦(乾)不動(艮)。
又金剛智三藏手繪曼荼羅中。下方列安五大明王立像。
又出生義。於塔上方安諸佛頂。於塔下方安諸明王。
又慈覺大師所傳二十天眞言。次有八大明王眞言。准略出。
經云。隨其當方八大護等。一說云。八方天也。一說云。八大明王。
一形像。
軌云。軍荼利身色。瑩如碧頗梨。威光逾劫焰。赫[亦/火]佩日輪。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現。千目視不瞬。晁曜咸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剛諸器仗。首冠金剛寶。龍瓔珞虎皮裙。無量忿怒衆。金剛及諸天。圍遶作侍衞(云云)。
又云。四面四臂。右手執金剛杵左手滿願印。二手作羯磨印。身佩威光焰鬘。住月輪中。青蓮花色。坐瑟瑟盤石。正面慈悲。右第二面忿怒。左第三面作大笑容。後第四面微怒開口(云云)。
又云。隨意所樂觀念四臂八臂乃至兩臂千臂(云云)。
集經云。其像遍身青色。兩眼俱赤。攬髮成髻。其頭髮色黑赤交雜。如三昧火焰。張眼大怒。上齒皆露而齩下脣。作大瞋面。有二赤蛇。兩頭相交垂在胸前。頭仰向上。其兩蛇尾各穿像耳。尾頭垂下至於肩上。其二蛇色如黃侯蛇。赤黑間錯。其像有八臂手。右最上手把跋折羅屈臂向上。下第二手把長戟柱。屈臂向上。其戟上各有三叉。皆有鉾叉。一頭向上。一頭柱地下。第三臂押左第三臂。兩臂相交在於胸上。右手中把兩箇赤蛇。其蛇相交各向像面。左手亦把一頭赤蛇。兩手各作跋折羅印。兩手大指各捻小指甲。餘指皆申。卽以左手押右腋前。次以右手押左腋前卽是身印。下第四臂仰垂向下。勿著右跨。五指皆申。施無畏手。左上手中把金輪形。屈臂向上。輪有八角。穀輞成具。下第二手中指以下三指各屈向掌。大指捻中指上節側。頭直竪向上伸之。屈其臂肘手臂向上。左下第四手橫覆左跨。指頭向右。八手腕中皆著金釧。以紫色地散花。錦天衣絡膊。項背令其天衣頭分左右各垂向下。將以綠表內紅裏帶用繫其腰。虎皮與錦鞔其兩跨。其兩脚脛各有赤蛇。其絞脚脛。其兩蛇色赤黑間錯。仍令其像立於七寶雙蓮花上。其左脚指還向右邊。其右脚指還向左邊。其像左邊踝子以下畫一鬼王。身似人形軀貌。麁大作白象頭。屈膝跪坐。擧頭向上。瞻仰像顏。其鬼右手把蘿䔰根。屈臂向上。左臂平屈。展手仰掌。把歡喜團。其手兩腕皆著金釧其鬼頸下著金瓔珞。將以綠帶繫其腰上。以朝霞錦鞔其兩跨(云云)。
仁王軌云。虛空藏依教令輪現威怒甘露軍荼利金剛。示現八臂(云云)。
圖。黃色。後本赤色。有圖云黃色。以兩手如軍荼利印相忿怒。著天衣坐花(金剛手右尊)。青色。持未開蓮花。著天衣(觀音右尊)。白黃。心上結印。坐赤蓮花(虛空藏院)。
一功能。
軌云。甘露軍荼利能摧諸魔障。以慈惠方便現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輪。照曜無邊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滌藏識中薰習雜種子。速集福智聚。獲圓淨法身。故我稽首禮(云云)。
集經云。爾時世尊與軍荼利烏樞沙摩等共會。宣說是大自在威力陀羅尼法印神呪。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毘那夜迦諸惡鬼神等不信敬者生大驚怕。欲走入山不得而去。復欲入海亦不能去。無處藏避。走至佛所。頭面著地請佛救護。佛言。住住汝等莫愬。金剛杵爾頭作七分。汝等曾聞。摩訶畢伽耶王。昔在於彼悉遮山中。已被金剛打殺摧碎。汝憶此不。我此金剛有大力故。若復有人誦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呪法印等。日日供養廣爲懺悔。及欲救護一切衆生厄難之時。汝等鬼神皆護助力不得惱亂。若有人等憶念此呪印等法者。汝等好看。勿使一切惡鬼神等得便惱亂。若復有人誤食酒肉五辛等味。錯食不淨鮮血食者。汝等亦忍不得惱亂。汝等若能不違我語。當令汝等得免如是怖畏之難。爾時伽耶王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等誦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神呪印壇。常能護行諸佛法要。廣設供養。我等眷屬受佛教勅。不令一切惡鬼神等作諸障礙。若復有人誦持佛呪。及作印法曼荼羅者。常能供養十方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我等護念。若令誦呪人起種種想。或令其病。或令眼闇。或念財色。由是總念不令衆生日日入壇而誦佛菩薩陀羅尼呪及作法印。設使誦持徒然無驗。皆由諸想不能成就。若復有人或以燒香散花設食作諸供具爲欲供養。遂被鬼神偸盜將去。使誦呪人作法不成。如是等事。我悉擁護。所有惡魔鬼神等輩隨逐人者。我悉遮護不令隨逐。或復有人誦持我佛正法呪印。有時誤犯錯食雜味。及其食中有諸不淨葷辛薰血器臭穢氣者。或復設與女人交雜。我悉不爲障難所惱。皆由我護行法人故。爾時金剛藏言。若復有人受持諸佛法印呪者。恐諸不淨之所染著。懼犯前事。當勤洗浴。時宣禁戒。每日平旦誦呪七遍。食時亦爾。卽破一切所有障礙。所作之法一切無畏悉皆成辨。爾時金剛軍荼利菩薩等。於佛會中說此祕密方便法已。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等皆悉印可。同時讃成我等心願。如汝所言。汝等皆當信受作禮敬奉修行(云云)。
金剛頂經云大樂(云云)。
軌云。軍荼利金剛名爲大樂。是南方施衆生無邊資遺。皆令滿足世出世大安樂故(云云)。
蘇悉地經云。疏云。言忿怒軍荼利菩薩者。於五明王。是南方明王卽虛空藏菩薩也。三部中是後部忿怒也。言忿怒者。怒謂悉也怒力悉甚也。此菩薩以如來極猛利智釼摧滅諸衆生惑障。故云忿怒也(云云)。
仁王軌云。虛空藏依發教令輪現作甘露軍荼利。
熾盛佛頂經云。虛空藏菩薩現作大笑金剛。
瑜疏云。摩尼部虛空藏現大笑金剛。
建立記云。吉里明王者是軍荼利尊也。軍荼利者是甘露義也。亦名大笑明王。謂吉里者清淨義也。卽息災義也。軍荼利者增益之義也。甘露者敬愛義也。大笑者降伏義也(云云)。
私云。虛空藏現大笑如來。建立記者卽軍荼利也。而集經軍荼利法末出跋折羅吒訶娑法(唐云大笑金剛)。如此經者別人也。又蘇悉地經出五種護衞法。則其中忿怒吉利枳羅忿怒甘露軍荼利(云云)。建記云吉里明王卽軍荼利。如何。更可檢之。
一卷數。
承應二(癸巳)年十一月十四日以妙門樣御本書之訖。
元祿十六年癸未十二月二十日書之。
兜率谷雞頭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五十四。
大威德法(教主經云大方便。疏云。六足金剛爲大方便。文殊師利大方便智教令輪故卽西方也)。
一支度。
註進。
大威德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脇机二脚。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二丈(壇敷並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酥蜜。名香(沈白旦欝金安悉丁子薰陸龍腦)。稻穀。鐵末。枳棘。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淨衣(鈍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等有無。可有人意之。淨衣色(軌云。持誦者身著黑衣云云)。
註進。
大威德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六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白布一端(壇敷料)。酥密。名香(安悉丁子薰陸)。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二口(各可有杓)。折敷二枚。淨衣(鈍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軌云。取熒惑星日午時作法(云云)。
耶鬘德迦經云。黑月十五日(云云)。
一向方。
軌云。像面向北。持誦者面向南坐。
一行法。
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不空)。此法中說根本三印明多種成就法。二十三種供養眞言。而不明行法首尾。師傳云。此軌是花嚴部經中所出也(云云)。
丹州池上依蘇悉地而有次第。以十八道爲其綱紀。
大威德次第。
先洗衣浴身。次建立道場。次辨備供物。次護身(先淨三業。次三部被甲)。次入堂(持珠杵)。次禮佛(懺悔偈淨三業而禮佛)。次著坐。次加持香水灑淨供物(用軍陀利印明)。次加持供物(用馬頭)。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啓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次驚覺。次九方便。次三部三摩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墻。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先地結上金剛墻內有大海。八功德水彌滿。海中有寶山。寶山上有寶師子坐。坐上有蓮花臺。蓮花臺上有寶樓閣。諸幢幡寶蓋天衣繪綵等周匝懸列。有諸寶樹浴池水鳥等。諸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有諸香花雲及衆寶雲。普雨雜花。繽紛以飾地。宮殿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寶坐。坐上有紇里字(古婆字)字變成大威德尊形。相好分明。無量忿怒眷屬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治路印(如例。用掃地明在軌)。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奉請本尊(用心中印明在軌)。次辟除從魔(馬頭)。次示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明在軌)。次花坐(明在軌)。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閼伽(用澡浴明)。次供養金剛鈴。次供養獻衣。次寶帳。次幢。次幡。次寶軒冕。次寶樓閣。次扇。次莊嚴。次拂(已上金剛合掌)。次塗香。次花。次燒香。次食。次燈(已上呪在軌)。次普供養。次讃。次布字(用定印。師說用心中心印。卽想己身成本尊。想法在軌。唵噁吽)。次根本印。次大心印。次心中心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加持珠頂戴。發五大願而成正念誦)。次念誦了頂戴珠置本所。次入定(心月輪上種子)。次根本印(三印)。次部母(蓮花)。次獻念誦遍數眞言(用普印呪在軌)。次五供。次普供。次讃。次閼伽。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結先送車輅印誦其明。塗迦羅沙野句加[薩/木]車[薩/木]車句。以二大指向外。解撥二中指端。或用軌奉送明)。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迴向。次出堂。
掃地明本私記用治路印。今私云。壇上道場掃地可用之歟。加持五色粉眞言(圖壇時用之)。
大威德次第。
已上丹州池上記了。
前方便(如例)。唱禮。
三身(云云)。
南無阿利也賀野紇里縛冒地〃〃。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也閻曼德迦冒地〃〃(三反)。
四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閻曼德迦 大悲明王 四大八大。
諸大忿怒尊(云云)。
道場觀(云云)。觀曼荼羅(云云)(種子●●。然和尚●。圖裏三形諸說捧也)。供養金剛鈴眞言。
唵阿吒吒訶娑曩儞寧。
供養獻衣眞言。
唵尾夜(二合)迦羅(二合)左摩儞嚩薩曩(二)。
寶帳眞言。唵摩尾囕嚩摩尾覽嚩。
幢幡眞言。
唵吠縛娑縛(二合)多(二)貳尾旦多迦羅(三)。
幡眞言。唵(一)矩嚕矩嚕(二)麽麽迦哩焰(三。二合)。
寶軒冕眞言。唵(一)薩嚩舍跛哩布羅迦(二)。
寶樓閣眞言。唵(一)三摩耶摩弩娑麽(二合)羅(二)。
扇眞言。唵(一)塞怖(二合)吒野塞怖(二合)吒野(二)。
莊嚴眞言。唵(一)阿羯羅灑野阿羯羅灑野(二)。
拂眞言。唵尾訖哩(二合)多曩曩。
右十箇眞言皆用金剛合掌。
私云。以此等眞言用普供養處如何。
讃。
曩謨(引)嚩囉娜嚩日羅(二合)蘖囉(二合)曼儒具(一)灑摩賀(引)麽攞(二)娑賀娑羅(二合)吠遇尾惹曳尾覲曩(二合)囉瑟吒囉(二合)跛末娜迦(四)。
布字。●(頂)●(口)●(心)。先本尊。次自身。
聖閻曼德迦忿怒王念誦法云(妙智藏本)。次心頂口心眞言曰。唵惡吽(三字青色。云云)。
胎藏廣大軌云。想。身安三字。頂上唵字。口上噁字。安心上吽。成就尊身(云云)(玄法青龍攝大無此文)。
根本印。
軌云。次結根本印法。二手內叉作拳。二中指直竪頭相合。卽成此印有大威力大神驗。纔結此印誦眞言。其人等同大威德忿怒明王身無有異。
勝根本眞言。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引一)阿鉢囉(二合)底賀多舍娑曩(引)喃(引二)唵羯羅〃〃(三)矩嚕〃〃(四)麽〃迦哩郯(二合五)伴惹〃〃(六)薩嚩尾覲南(二合七)諾賀〃〃(八)薩縛嚩日羅(二合)尾曩(引)野建(引九)昌囉馱(二合)吒迦(十)貳尾旦多迦羅(十一)摩訶(引)尾訖哩(二合)多路比儜(十二)鉢者〃〃(十三)薩嚩訥瑟吒(二合十四)摩賀(引)誐拏鉢底(十五)貳尾旦多羯羅(十六)滿馱〃〃(十七)薩嚩(二合)蘖囉(二合)憾(十八)殺目佉(十九)殺部惹(二十)殺者囉拏(二十一)嚕捺囉(二合)摩曩野(二十二)尾瑟拏(二合)麽曩野(二十三)沒羅(二合引)仡摩(二合引)撚(引)泥縛那(引)曩野(二十四)摩尾覽縛〃〃〃〃(二十五)攞護〃〃(二十六)曼拏攞末第(二十七)鉢羅(二合)吠捨野(二十八)三摩野摩拏娑摩(二合)羅(二十九)吽〃〃〃〃〃(三十)娑發(二合)吒〃〃(二合)〃娑縛(二合)賀(引)。
心印。
軌云。次說心印法。如前根本印。舒二頭指屈如三戟叉卽成。結此印誦眞言。所作事法皆得成就。
師傳云。內縛竪合二火。二風二火背屈不著火。是三戟叉也。卽三古形也。
唵(驚覺三界一切賢皆集)紇哩(二合種子)瑟底梨(二合。摧伏一切怨家)尾紇哩(二合)多娜曩(恐婦怖)吽薩縛設咄㖮(二合。一切怨家)娜(引)捨野薩擔(二合)娑野(禁止)娑擔婆野(禁止)娑婆吒(二合)娑婆多(二合。破壞降伏破壞)娑嚩賀(軌無注。加青龍注)。
心中心印。
軌云。次說心中心印。如前心中。直竪二頭指卽成。結此印誦眞言。能成辨一切事。
師傳云。如心印。二風二火背不屈直竪。猶如縛日羅(云云)。
唵瑟置[口*剎](三合)迦(引)攞嚕跛吽欠娑嚩(二合。引)賀(引)。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此印有三。一根本印。二心印。三心中心印。內縛二火直立合是根本印也。此印二風少屈當二火背少不相著。是心印也。此印二風大開立稍去二火。是心中心印也。
意大德說。同第一印無後二印。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此處只用根本印。珍和上說同別記云。亦閻摩德迦。內縛舒二火頭相柱。
私云。玄法軌出心呪不說印。應大軌出勝根本眞言印無(云云)。
念誦(部母。大日。文殊。本尊。諸天總。成就明。又部母)。
護摩(作法如常)。
軌云。又法。對像前作三角火壇。護摩七夜。以棘刺柴然火。取苦練葉。書二相愛人名。以葉相背。用蛇皮裹。以鼠狼毛爲繩纒葉上。用一百八枚。於眞言句中稱彼人名。誦眞言一遍一擲火中。彼二人卽互相憎嫌不和。
又法。欲令惡人遠去。取烏翅一百八枚。搵芥子油。於三角爐中燒。棘刺柴然火。護摩一夜。於眞言句中稱彼名。一遍一擲火中。其人不自由卽便遠方去。
又法。欲於軍陣得勝者。取茅草葉一百八枚。長十二指。搵油麻油。三角爐中燒。棘刺柴然火。護摩七夜。誦眞言一百八遍。於眞言句中稱彼將師名。一遍一擲火中。卽得彼軍陣破得勝。
又法。取鐵末六兩。誦眞言句中稱彼人名。然後取一撮。以眞言加持。一遍一擲三角爐中。護摩七夜。彼設覩嚧卽自衰喪。
右法等皆可用心呪。眞言句中稱彼人名者。師傳云。設吐嚕句下在之(云云)。鼠狼者。
師傳云。松葉書設吐嚕等名編其葉書之(云云)。苦練葉等可准之。
又云。以□書之上字未乾之間皆書之乎。一點不乾(云云)。努力努力勿他聞。
若有惡人怨家。於善人起惡意相危害者。應當鑄一金銅威怒王像。隨意大少。於一淨室作三角壇安壇中。壇底畫彼人形或書姓名。像面向北。持誦者身著黑衣。面向南坐。結鎙印。忿怒勵聲。日日三時。一七日。其惡人或患惡疾。或患惡瘡或亦亡滅。
又法。畫彼設都盧於貝葉上。或畫樺皮上。畫了結鎙印。按彼心上。誦眞言加持一百八遍。然後置像座下。取熒惑星日午時作法。又每日於中夜。以鎙印按彼像心上。誦眞言二十一遍。想彼設覩盧在像底。幷營從眷屬皆衰喪。
又法。先畫三角壇。壇中畫設覩盧形。取佉陀羅木作橛。可長四寸。橛頭如獨股形。以眞言加持一百八遍。眞言句中安彼人名。麽麽迦哩閻。於此句下加之。便釘彼心上。一月於像前三時念誦。時別一百八遍。隨力供養焚安悉香。滿一月已。設吐盧卽坐臥不安遠走而去。久後身患至死。持誦者起悲愍。爲作息災護摩法。彼則如故。
右法等可用勝根本眞言。鎙印者。師傳云。二手內縛。風空面合(云云)。私檢十六印第五鎙印是也。問。眞言句中安彼人名於此句下加之(云云)。此句者何哉。
取黑泥捏作設吐盧形仰臥。於腹中著驢糞。又取嚧骨作橛五枚。長六寸。一一橛各誦眞言一百八遍。以二橛釘左右二肩。二橛釘兩䏶。一釘心上。面南坐燒安悉香。要在虔心。誦眞言一萬遍。其設覩盧卽患病吐血而死。
又法。取佉陀羅木橛長四指。於三角壇中。以燒屍灰畫捨覩盧形。誦眞言加持橛一百八遍。釘捨吐嚧心上。想自身爲大威德忿怒尊。以左脚踏捨都嚧心上。誦眞言一千遍。眞言句中稱彼人名。其人卽滅亡。
又法。若摧他敵者。應當建三角壇。於中畫大威德明王。身作玄雲色。遍身生火焰。執持諸色器仗。身安三字。謂頂安唵字。口安惡字。心安吽字。成就尊身已。於其像下置諸捨覩嚧幷安名字。對此像前。應當布自身一同壇中像法。威驗並皆如是。卽結印誦前大心眞言一千八十遍。於眞言句義中捨覩嚕下稱彼名字。令彼群黨自然退散。或令多病吐血斃。又畫彼像及想己身。並青黑色。六足六首六臂。所以淨六趣滿六度成六通。
右法等皆可用心呪。
若能每日誦一千遍。一切惡人怨家不得其便。令彼作惡法不成。呪咀厭禱悉皆破壞。若見惡夢。誦七遍惡夢不應。
又法。結心中心印。搖揮設覩嚕方。其家國界災起疫疾旱澇。若欲解時。起大悲心。遙想彼國人衆互起慈悲心。相向如父如母如男如女。誦眞言一萬遍。卽得災息。
右心中心呪功能。軌心三眞言所成就各異也。隨樂可持誦之。
先持誦遍數。
先誦此眞言滿一萬遍。則能成種種猛利調伏法(云云)(勝根本眞言)。對大聖像前作三角壇。誦此眞言一萬遍。功行卽成。然後取黑泥(云云)。心呪。
私云。先行不成人守文株而勿作法。豈異芙蓉求於本末乎。
軌奧有一眞言。不說其名。其文云。
又法。欲令聖者疾得降臨。速除障難滿大願者。准前建立三角火壇。當取安悉香及白芥子與摩拏沙嚕地羅。和諸毒藥赤芥子幷油獨菅之葉一百八枚。苦練枝一百八枚。削兩頭尖。長十二指。以用榅油。誦眞言曰(如文)。
摩摩者人也。魯魯血也。所謂人血也(云云)。
護摩眞言(少呪)。伴僧幷後加持(心呪)。
念誦了入定心月輪上種子(云云)。字義如餘法。
部母(蓮花母半荼羅波悉儞印明。如觀音處和云。若唯金剛童子軌者。用金剛母亦無妨)。
獻念誦遍數眞言(用普印)。唵係係婆誐問。
右依谷記抄出軌文。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大日經中不說此尊。義釋阿闍梨所傳圖別置之。降閻魔尊是也。現圖兩方第一重般若菩薩右置之。玄青廣大軌等說此尊。
前方便(乃至)供養文(如常)。唱禮(九尊。佛眼。本尊。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
驚覺(乃至)讃(大日。本尊。四智)。
次入本尊觀(定印)。
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呪。
右旋而布烈 此本尊明中 ●字轉成捧。
捧變成本尊 現六足首臂 六面皆忿怒。
髑髏爲瓔珞 虎皮以爲裙 遍身有火焰。
左右上二手 作印契當心 左手持鉾鎊。
次手握金輪 右一手持釼 次下手犯捧。
其身青黑色 乘於青水牛 足首臂標熾。
取以淨六趣 滿六波羅蜜 成就六神通。
又以唵惡吽 布置頂口心 本尊旣如是。
我身亦復然。
次出定結根本印。大日本尊(玄法青龍出心呪不說印。廣大軌出勝根本明印。玄具如上注。云云)。次正念誦(部母。大日。本尊。三部心。諸天總。成就明。又部母)。次還珠。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次成事業身(乃至)出堂。
若作別壇者。金剛部別壇(云云)。
或依金剛界欲修此法者。准降三世而可知之。不能具矣。
一十六印。
大威德尊深祕十六印(金剛智三藏口決曰露地房雜口決出之)。
根本印。證身印。密心印。心中心印。鎙印。棒印。鉾印。楯印。釼印。弓箭印。輪印。攝召印。羯磨印。六首印。眼印。
第一根本印。謂二手內拳縛。二中指末相合。胸臆間建立之(辟除上下五處)。
第二證身印(如眼印)。舒竪二頭指。相當二中指上節直申竪之(用大呪。五處上同)。
第三密心印。如前印。以二頭指相著二中指上節全著之心。
第四祕心中心印。如前印。但二頭指如微咲形。以二大指端相捻二中指文上。謂以二大指端相捻二中指文。此心中祕密之義也(咲伏者三股如伏)。
第五鎙印(鎙蘇各反。羂索也。謂結縛之義也。解脫義)。二地二水二火相鉤如索。亦二頭指與二大之端相捻相重。如羂索形。相似內縛契也。以是密索契在設覩嚕本心位上。除却妄執結縛令得智解脫(當心誦眞言頂散印。此卽隱狀法也)。
第六棒印。以最初根本印用意故作棒印。亦以行手作時。右手地水屈入掌中。以大指橫按地水風三指上。中指直申樹之。是名棒印。卽左手作拳按腰側(辟除上下五處諸惡人怨體想以此印打也)。
第七鉾印。以根本印用意故作鉾密印。亦以三戟印爲鉾印。謂二羽堅實合掌二水相交入掌中。亦二頭指相交入掌中。二地相合直樹之。二中指相合直樹之。二大指相合直樹之。二腕相合如鉾柄是也。
第八楯印。先定掌五指相側竪。向前方樹之。惠掌亦同重樹定掌內。定慧十指更互相重。右轉三匝。猶如楯圍遶。
第九釼印。如前根本印。但二中指初節微屈。如智釼首是也(如例)。
第十弓箭印。如上智釼印。屈定中指爲弓。申惠中指爲箭。以射離佛種妄分別心爲用。
第十一輪印。定惠地水相鉤如環。定惠大指中指之端相捻如重按二輪。二頭指之端相柱如虛空輪。實相觀照文字等三種般若和合輪印(初加持三葉。次加持壇四方。置於壇中也)。
第十二三昧耶攝召印。三者三界諸心意識總在善惡普遍攝召故。大威德無差別一體智身。以前印二頭指相召歸輪印。
第十三羯磨法輪印。定大指與中指之端相捻如輪。惠羽亦如此。小指無名指頭指等更互相交。右輪三匝辨事是。
第十四六首印(亦名六度印)。二手和合樹之。二少指相交入掌中。亦二大指相交入掌中。二水二中二頭各各指末開散竪之。二掌中間如虛空無際印。七處了開散頂上也(身口意左右肩喉額)。
第十五大威德無比眼印。先二地二水相交入掌中。次二中指和合端相枉樹之。次二頭二大端相捻令有三角。猶如兩眼。次二水末更互左右頭指大指中間相出。如兩目。以印在行者兩眼上。覩見惡人卽時滅死。亦以此印打暴惡輩。
復次大威德神通使者智牛王祕印。
二羽作忿怒拳。二拳共相背人並掌中。二水二中諸節齊等。二地中初節忿相屈指末附水指中節側。二頭指微屈如並角。以二大指附二火指中節上。猶如牛王狀。
是一印清涼房大師眼前結得者也。已上。
私云。師傳云。第三印與軌第三印別也。異說也。第四印如文。但微咲者如佛眼印勢也。大指押二火中節也。第五印如文。但內縛□各方空風相捻□狀如也。第六印棒印也。根本亦是棒印也。第十五如文。但空風各相捻如環。二水首左右虎口出。第十六印不審(云云)。
案之二忿怒拳面相合。二水二火各初節中節背合節齊。二風如角。二大付二火中節。二地如本端付水中節也。而文云。二拳共相背入並掌中(云云)。恐此文字誤歟。若脫落歟。若背字皆歟。謂二拳共相背入並掌中歟。心火水指入掌中也。次指字落歟。謂二拳共相背指入並掌中歟。心二拳面合。水火二指背合也。
又云。十六印行法之中無用之。但鎙印名有軌中而無其說印文。今十六中第五印是(云云)。
一形像。
軌云。聖閻曼德迦威怒王。身乘青水牛。持種種器杖。以髑髏爲瓔珞。頭冠虎皮爲裙。其身長大無量由旬。遍身火焰。洞然如劫燒焰。顧視四方。如師子奮迅(云云)。
又云。青黑色六足六首六臂(云云)。
廣本軌云。閻曼德迦像。六面六手。足黑色。肱如狼。持髑髏。鬘怒。虎皮以爲裙。持種種器杖。捧手而可畏。眼赤暴惡形。三目爲標熾。竪鬘熾光熾。或暈黑烟色。亦如安善那夏雨玄黑色。其形如劫燒。應畫乘水牛(云云)。
耶曼德迦經云。其像六面形貌嗔怒奮迅。六手六脚青黑色。腰細劫波羅瓔珞。其鬘直竪如火炎掣其向上。眼赤如血。虎皮縵胯。手執棒及種種器杖。而有三眼。其身烟色或黑雲色。作可畏相。身騎水牛。能令一切衆生怖畏。畫此像時。用血和爲綵色赤。牛脂及人脂向劫波羅頂骨中。調和綵色。取死人髮爲筆(云云)。文殊八字軌云。閻鬘德迦金剛青黑色。六頭六臂六足。各執器杖。左上手執戟。次下手執弓。次下手執索。右上手執釼。次手執箭。次下手執棒。乘青水牛爲坐(云云)。
八大童子法云。身色如黑雲。頭面臂各六(手取物如八字軌)。乘大師子王。髑髏爲瓔珞(云云)。
仁王經軌云。文殊師利依教令輪。現作威怒六足金剛。手臂各六。坐水牛上。摧伏一切諸惡龍。興大風雨。摧有情者令調伏故。
甘露佛頂經云。妙吉祥菩薩現兩臂六頭兩足金剛明王。放青色光明。齒咬下唇。竪兩目及眉。手持利釼(云云)。
胎藏廣大軌云。執劍戟棒索。右持名箭(云云)。
義釋云。降閻魔尊是文殊眷屬。具大威勢。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爲坐。面有三目。色如雲。作極忿怒之狀(云云)。
圖云。青色。六面六臂六足。前第一手結印。右二手捧。三手持釼。左二手持索。三手持戟。坐盤石。極忿怒形。在火炎中(云云)。
一。功能。
軌云。爾時釋迦牟尼佛。觀淨居天宮諸大菩薩天龍八部。告文殊師利言。過去十阿僧祇俱胝如來。皆於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說文殊師利眞言教法。欲令佛法久住世間。加持國王護持國界。以十善法化導有情。今整是時。汝當宣說(云云)。
又云。纔誦此眞言。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所有天魔毘那夜迦於世間作障者所居宮殿。皆大震動恐怖不安。皆來雲集。頂禮大威德尊白言。唯願哀愍令我無畏。爾時威德王白佛言。我今所說眞言。十地菩薩聞此眞言。不隨順佛教法者尚能銷融。況餘諸天龍八部作障難者(云云)。
八大童子法云。盡運命時。作曼荼羅。如法護摩。明王擁護故。定業延十五。能法焰摩所。必定令還來。能斷閻摩命(云云)。
私云。上護摩中所出軌文等可見之。
一卷數。
八卷之內。
承應二(癸巳)年十一月九日以妙門樣御本書之。舜興。
元祿十七年甲申二月五日命松安書之。
台嶺兜率谷雞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五十五。
金剛藥叉法。
一支度。
註進。
金剛藥叉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燈臺四本。脇机二脚。禮盤一面(可有半疊)。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一帖。酥蜜。名香(沈。白檀。欝金。龍腦)。稻穀。鐵末。枳棘。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料)。折敷三枚。淨衣(鈍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駈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可雜具等(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等欲載之者。如常說可出之。
一起首時分。
軌云。從月一日迄十五日(云云)。
一向方。
軌云。唯修法時。隨念向望方。細示方如護摩法(云云)。
一行法。
金剛藥叉瞋怒王息災大威神驗念誦儀軌(金剛智)。
此軌不說行法。唯云。若欲行此呪。如聖不動尊也念誦儀軌而作法(云云)。私禀受師說云。不動尊念誦儀軌者。是何本哉。若金剛智譯使者法者。彼法雖說種種事業成就之法。供養法則缺而不說。雖我所譯。寧指不說行法儀軌。而謂依彼哉。若說行法如底哩三昧耶軌等者。金剛智者。師在前而譯。今軌不空者。資在後而翻。底哩軌等。豈指資所譯本哉恐有金剛智所譯不動別軌本。而未渡來此國歟(云云)。丹州池上依蘇悉地而有私記。如左所出又瑜經第十二品說此尊法。其文如下抄之。又師傳云。胎曼荼羅金剛手院金剛牙卽金剛夜叉也(云云)。故依胎藏修之無妨歟。瑜經所說尊法。皆以金界行之(云云)。仍附兩界蘇悉地可行此法矣。
金剛藥叉私記(丹州池上)。
前方便(如例)。驚覺。九方便。次發願。次三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寶山。山上有寶樓閣。閣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蓮華臺。臺上有日輪。輪上有●吽字。字變成金剛牙。金剛牙變成金剛藥叉。六臂持衆器。弓箭釼輪印及薩埵羯磨。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珠寶遍嚴飾。內外八供四攝菩薩二十天等周匝圍繞(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振鈴。次送車輅(想車輅至本尊所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用金剛部印眞言。末可加藥叉曳醯?句)。次辟除衆魔(如悉地)。次視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華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用金剛牙讃)。次入三昧耶。
觀想。心月輪變成日輪。輪上有●吽字。字變成金剛牙。其牙漸舒漸大。擧體成金剛牙牙變成金剛藥叉。六臂三面(具如前道場觀中觀尊)。
次根本印(或如金剛界或口決)。次加持珠(如悉地)。次正念誦。次置珠本所。次入三摩地。
心日輪上觀種子念其字義。若作廣觀者。旋布眞言觀字義句義(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用金剛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用二印明)。次三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軌云。若欲行此呪。如聖不動尊念誦儀軌而作法(云云)。今暫依十八契明之。
金剛藥叉次第。
已上丹記了。
唱禮。
三身。忙莽鷄。
南無曼荼羅主嚩日羅藥叉冒地〃〃〃(三反)。
南無四大明王〃〃〃〃。
大小自在〃〃〃。三部〃〃。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金剛藥叉 大悲明王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云云)。
觀曼荼羅。種子或●郝(云云)。
辟除衆魔(如悉地。云云)。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竪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云云)。右三股印安腰。以左印先左三轉辟除。次右三轉結界。次印五處(云云)。唵枳里〃〃縛曰羅?泮吒。
讃(用金剛牙讃云云)。
嚩曰囉藥乞叉摩呼播耶嚩曰羅㔁瑟吒囉摩訶婆耶摩羅鉢羅摩㗚底嚩曰路蘖羅嚩曰羅戰拏曩牟娑都諦。
私云。是金界十六尊中。此方金剛牙菩薩讃也。古師傳云。此通讃也(云云)。
本軌云。讃歎藥叉金剛曰。
嚩曰羅(二合)噯咄囉藥叉嚩曰羅(二合)底哩?尾[卄/補]利(二合)賀?(引上)嚩曰羅(二合)藥仡叉摩訶藥乞叉(上)嚩曰羅(二合)囉乞叉(上)婆?伽?也(引平)噁。
生歡喜悅意。可誦此讃歎偈。
善哉善哉噁藥叉 憐愍有情我等類。
無倫比像化含靈 何者寧爲伺惱法。
私云。已上梵漢兩讃。是儀軌所列也。並別也。以此兩讃爲別讃耳。
根本印(或如金剛界。或口決云)(若修護摩可加當壇護摩印明。念誦亦爾)。
金界軌云。進力檀慧牙。嚩曰羅藥乞叉吽。
對授記云。日院說。二手忿怒拳面相合致口。二風安口左右。想立一牙三誦。香房中院並同日說。記者私云。略出云。又用檀慧度進力等置口兩邊。如藥叉牙。教王云小指牙。眞實云。次觀金剛藥叉菩薩行者。作想我是金剛藥叉。所以諸佛大方便力神通變化。我口中有金剛利牙。一切見者懷大恐怖。善能摧滅一切魔怨。我身五色。諸佛菩薩衆生十方世界亦皆五色。結金剛拳。左右小指相鉤著口。舒二頭指安左右頰。是二牙相。
私云。已上羯磨會印。
進力檀惠開小竪進力鉤(云云)。設咄嚕(二合)薄乞叉(二合)。
對授記云。日院說。外縛二地各立。二風如鉤不柱。想如牙也。香房中院並同日說(唯中院說惠和上云。二風屈端向下或亦鉤)。私云。略出經云。如本繪曲進力度開檀惠度爲牙。名金剛藥叉三摩地契。教王云。曲頭指如牙。小指亦復然。
私云。已上三摩耶會。
師傳云。金剛牙菩薩印明。金剛部普通印明(云云)。
私云。已上金剛界印明了。
本軌云。又金剛藥叉爲施調伏故。說大威怒王根本大心眞言曰。是呪印甚祕密故。非表儀軌(卽在別卷。親近阿闍梨。承事可習學。甚密故)。誦此呪時。一切魔王鬼衆不得安穩怖懼之事。如大靈驗眞言無異。但呪印別。
師傳云。在別卷者。●●●●中印明也。戒方忍願指內相叉爲齒。檀惠曲如鉤。進力及禪智曲如笑眼形。是名根本印。亦名根本心金剛盡明曰(私云。金剛盡者。教王經云金剛悉。舊云金剛夜叉云云)。
私云。或云。師曰。進力與禪智各端相捻。或云。進力頭相柱。勿相著於禪智等(云云)。
師傳云。右印明唯限此尊。不可普通也。
私云。已上口決印明了。
私檢瑜經復有一明。其文云。
更說一字心祕事最勝密。此名最勝祕金剛印語心。諸佛大悲身常在此字中。隨處誦一遍。諸大果菩薩一切人天衆。悉皆禮彼人如前所作法。或誦此密言。一切速皆成。此名最勝密。
又檢本軌云。先持行者。棒上羽爲鈴拳當乳上。以觀羽作釼縛置膝上。以止羽共第一噁字返拳縮引。共第二鑁噁字返觀羽。卽二手如鳳威粕米勢。共第三噁下止上觀拍節出聲。共第四憾(引)二羽磨轉。共第五發吒互止觀上下三遍以拳纒身。置頂左轉成辟除。右三轉成結界。後以印各押四合。瞋目怒口。甚怖畏體。誦明眞言曰(私云。軌云文云。說大靈驗眞言。下文云。誦上大靈驗眞言)。
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引一)阿胃迦(引)也(二)尾曩(引)也(三)噁(入四)毘只迦(引)也縛曰羅菴(平引五)設咄嚧(二合)鑁噁(引六)達磨薩嚩(引)吒迦爾(若以反)尾伽哩寧(引)尾伽哩寧(引七)設咄嚧吽(引平)噁(入八)訖哩訖哩伽?伽?(九)伽伽?(引十)憾(入十一)嗚[口*祖](主於反)摩羅?(引)設咄嚧吽(引十二)跋折羅跋折羅(十三)多伽?(引)也多伽?也(十四)娑發吒(二合)娑發吒(二合十五)吽(十六)發吒(引二合十七)。
又有印明。其文云。
二羽合掌作拳。屈進力作谷口撥之。心起大慈悲。眞言曰(上文云大悲三昧眞言)。
曩莫三曼多沒馱南(引)伽尾波羅(二合)設咄嚧鳴吽(引平)娑嚩(二合)賀(引)。
師傳云。二拳合面。二空並立之。二風屈來云之。其二風頭住二空頭。尚是宜也。
或本云。合掌(云云)。而多本合掌(云云)。是佳歟(云云)。
私案本軌意云。以大靈驗眞言爲根本明。次印明意者。持誦上大靈驗眞言。而降伏惡人。前人死亡眷屬無殘留。時爲令彼甦生。持次大悲三昧眞言作蘇生法也。仍此軌元意。以此二印明爲旨趣歟。而師傳之中以大靈驗眞言印不云爲根本。其意更可註之。
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瑜經明大悲三昧。出現智。諸天總。次又部母)。
忙莽鷄(亦名發生金剛部)。
南○赧(一)怛㗚(二合)吒怛㗚吒(二)惹衍底(丁以反)莎訶(印三股印大日經)怛儞也(二合)他唵俱蘭馱哩滿馱滿馱吽泮吒娑嚩訶(軍荼利軌印同前)。
降三世(如常)。
出現智(亦名蘇悉地羯羅)。
爾嚩曰羅(二合)悉體囉沒弟布囉嚩(二合)嚩怛摩(二合)滿怛囉(二合)娑囉娑嚩賀(有歸)。
入三摩地。
●字(因不可得義也。欲廣知者。可見吽字釋)。
部母(用金剛部母。私云。忙莾鷄印明如上出之)。
右丹州記中師說等抄記了。
依胎藏界修此法者。
前方便等(如例)。唱禮(九尊。佛眼。本尊。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印云云)。驚覺(乃至)。讃(大日。本尊。四智)。次入本尊觀。
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呪。
右旋而布列 本尊眞言中 ●字轉成牙。
牙變成本尊 金剛藥叉形 六臂持衆器。
弓箭劍輪印 及薩埵羯磨 五根布忿怒。
三首馬王髻 珠寶遍嚴飾 我身中復有。
五字本尊明 吽字轉成牙 牙變成本尊。
相好皆具足 與本尊無異 一理無二故。
大日卽本尊 本尊卽我身 我身卽本尊。
次出定根本印(大日本尊)。次加持珠。
次正念誦(先佛眼。次三悉地。次本尊。次三部心。次諸天總。次又佛眼)。
次還珠(乃至)禮佛出堂。
若作別壇者。用金剛部別壇(云云)。
金剛牙菩薩。
尊位。金剛手院第三行第四。
梵號。阿利也(二合)嚩曰羅(二合)能瑟吒羅(三合)密號調伏金剛。
種子。吽。
三昧耶形。蓮花上有牙。
形像。肉色。左手當腰持蓮華。上安半三股。右手屈手指當腰。著天衣坐赤蓮花。
印明。
右胎界行法大略了。
瑜疏云。第四金剛夜叉念誦法云縛日羅藥乞叉。教王經云金剛盡(是金剛牙菩薩異名也)。此經云金剛大焰口。亦名金剛大藥叉呑噉。亦名金剛盡。名金剛食(是忿怒明王名也)。
若作曼荼羅。及畫或觀成。當觀吽一字。成大羯磨輪。連續十字成大圓輪。放光焰金色。復於臍輪中。當鈷於五分。觀五大月輪。一輪安五尊。共爲二十五。用金剛界字羯磨印布安(用金剛惠羯磨會五佛四密十六菩薩種子成之。卽用其印眞言立之)。次於輪四隅。放種種色光。一隅四忿怒。四隅十六護。各持五峯杵。作金剛擲步。皆從吽字生。身作四方色。
文殊八字法云。第三院十六大天外護。南焰魔后。次西羅刹主。次角羅刹后。次北水天。次北龍天后。次北風天王。次東風天后。次東毘沙門天王尊。次東毘沙門后。次東伊舍那天王。次南伊舍那后。次南帝釋天王。次南帝釋后。次南火天神。次西火天后。次西焰魔天。此經四隅各四大護。當分四方王后加於四維。以爲四隅各四大護。准五大虛空藏五方色。中白。東黃。南青。西赤。北黑。此五若大勝品。東白。南黃。西紅。北綠。以五大品爲定。作十六色。最中圓佛(下文亦云。行人自爲佛處。於輪臍中。卽以自身先成大日。次變大日成大焰口金剛藥叉)。四隅內供養(四月輪間)。次四方面前。左右安二尊。所謂鉤等四。及香華等四(四輪各左右左攝右供)。次復相對處。安妙吉祥幢。種種諸寶網。繪衣珠鬘輪。鈴拂商佉。天女作衆樂。如是等安布。皆從吽字生。用前成就明。安已誦一遍。卽能成眞實堅固如金剛。行人自爲佛處。於輪臍中(本尊眞言先持誦成就者。名前成就明。或用唵字明等。爲前成就明)。我今更說祕。金剛藥叉形。六臂持衆器。弓箭劍輪印。及薩埵羯磨(鈴杵)。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珠寶遍嚴飾。其餘諸聖尊。盡如金剛界(先用金剛界三十七尊印明。安立已畢。次變大日爲火焰口。猶如大日。從胸現降三世。次以四密成火焰口。次東南西北四尊次第變成火焰口尊。例如吽迦羅法。以五部尊次第成吽迦羅云云。當例此中五月輪壇並作五大明王輪壇。各以五大明王轉變各作五五二十五尊。云云)。
右瑜疏文。其行法首尾。准序品七分而可行之。但委曲更可問明師。
T76038501.GIF
●字變成羯磨輪(云云)。此曼荼羅多是觀作也。而或畫之。而畫時吉祥幢等諸莊嚴文略之(云云)。以羯磨會種子爲其五月輪二十五尊種子故。經云用金剛界字(云云)。又以羯磨印明爲其印明(云云)。一隅各四忿怒。其形如忿怒尊頭面(降軍夜等也)。而一頭二臂也。一手取五?。左手拳安腰。作金剛安擲(或云擲步)。謂一足翹之。如走之狀。如尊勝曼陀羅。降三世之狀也。而四忿怒身色。依五大虛空藏色。各本方之色畫之。謂一隅四忿同色也。如立五瓶次第順迴位。其色可皆吽字爲種子也。
五月輪二十五尊最中。大日變成金剛夜叉。卽可畫金剛夜叉形(如經)。經云最中圓佛處者。佛者卽夜叉也。如此品初云。有佛名金剛夜叉是也。其中月四邊四密及四方月。各各佛各四親近之形。皆如金界曼陀羅。而結夜叉印。入金剛夜叉三摩地爲異也。如降三世會也。其二十四箇尊。夜叉羯磨印結之。其印者如佛眼曼陀羅。摧一切魔菩薩印是也。又如四臂不動印也。
四隅內四供(疏云。四月輪間。云云)。師曰。四隅各有一月。故於四月輪中(問與中同)畫也。一云分文曰。當內輪四月之間也。外供四攝經疏意。四方各二尊交之安之。謂最近尊安之意也。
問。四攝八供同結夜叉印。入金剛夜叉三摩地耶。答。准金界降三世會之中。四攝八供耳。彼十二供如例有所持。此十二供亦可爾也。疏意。其十六護是十六天也。而其形非天形。如忿怒尊形畫之(云云)。外護金剛也。卽十六箇天也。八供四攝全如金界。最中尊是夜叉也。六臂持衆器。餘二十四尊形同金界。而結夜叉羯磨印。入金剛夜叉三摩地也。如降三世會。東方一尊是降三世尊。餘二十四皆結其印。入其三摩地也。輪內四隅放種種色者。各一隅其本方之色可塗也。而各隅四護地色同色也。
十六護頭首面如降軍等忽怒尊之也。髮竪也。又有光炎遍身也。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依師說記之。長宴。
護摩(作法如常。降伏息災可隨事矣)。
軌云。若有惡人怨結於善人起惱擾。法師應當畫神驗忿怒王像。隨意大小。作三角壇。向惡人所居方。作惡心誦上大靈驗眞言。每日三時二十一遍。滿三日已。惡人死已。眷屬無殘留。若欲甦生。取蓮花根檮末。以大悲三昧眞言。一日一夜不飮食。滿一百八遍。卽惡人及眷屬甦。於佛法起歸敬(云云)。
又云。欲得佛法大靈驗。先像前作四肘方壇。壇中安白銅大器。盛滿香水。從月一日迄十五日。燒香散華致禮敬。誦大靈驗眞言。晝夜無間不甞睡眠。全堅固精進。旦不安居不安立留。十五日夜間無斷絕。滿十萬遍。藥叉王自現身加持持誦者。卽念憐愍有情故。示現妙形像。二世菩提何非成。卽隨喜怖畏。
又云。又欲急殺惡人。書人像姓名。置調伏壇。最初角削竹打穿立腹中。誦大靈驗眞言。以暴惡卒怒心。加持一百八遍。一遍一打人像便死。
又欲好女自得及令他得。松葉書彼女姓名。繫像前誦大慈三昧眞言七遍。啓白威怒王。如是每日三時繫念啓白。威怒王慈愍故。自爲好女。意非令生他念。自從宮宅跉來。極愛著。此更無他念。寧他妻。夫厭妻。妻厭夫。一心一向歸後夫常發菩提心教他夫矣。
又欲得官位。像前至心燒香。設種種供養。三日三夜乃至七日七夜間。可誦大慈三昧眞言祈願。所願無一不成。則作增益法自成就(云云)。
私云。右作成就法等。或大靈驗眞言。或大慈三昧眞言。如文可用之。但常途修法之時。護摩眞言。師傳用小呪金界羯磨會牙菩薩眞言也(如上出之)。
後加持幷番僧用別卷明。
一形像。
軌云。現三面六臂大威忿怒形。以七珍瓔珞莊身。其身長大無量。遍身火焰燃如劫焰。威猛顧視四方如獸王(云云)。
瑜經云。我今更說。祕金剛藥叉形。六臂持衆器。弓箭劍輪印。及薩埵羯磨(杵鈴)。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珠寶遍嚴飾(云云)。
仁王軌云。示現四臂(云云。裏書云。有師說。已上)。
一功能。
軌云。爾時金剛手虛空庫菩薩摩訶薩。觀察天宮諸大菩薩天龍八部等。而從座起偏袒右肩。白釋迦牟尼佛言。乃往古昔無量俱胝大劫。爲求法故。流轉器世間。多有波旬王不令進。多退佛法。唯願薄伽梵。聽示現權身。說大威神驗眞言。佛言。欲現何權身。答曰。現大聖藥叉金剛形。過去佛已現。現在佛今現。未來佛當現。我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現我自心三昧忿怒。而守護佛法愍念有情。佛言。善哉善哉。大聖欲護持佛法愍念有情。仁者善可現權說大靈驗眞言。我與仁者加持護念。俱共說眞言慈護持者。卽時未起座現三面六臂(云云)。
又云。爾時藥叉王說此眞言。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魔醯首羅天等自在力王衆所居宮殿。皆悉散動不得安穩。悉雲集來頂戴藥叉金剛。唯願大力尊哀愍。令我得無畏安樂威德。藥叉王白佛言。此等魔王等所憂惱如何願何爲。佛言。猶暫可愍令此等得安樂。卽免此等已。卽時魔王等白忿怒王言。我俱共加神力守護佛法。各退散(云云)。
又云。被此忿怒尊加持時。設諸惡人惡魔惡禽獸。乃至厭禱蠱術魑魅魍魎惡鬼神等。起惡心欲惱害行人。遠近來向行人住處。則路中自所殺害。此神驗三十里外圍繞。令無諸障礙(云云)。
私云。教王經云。大黑(云云)。疏云。金剛夜叉是北方菩薩。北是黑色故爲大黑也(云云)。 金剛頂經意云。摧一切魔菩薩現金剛牙菩薩。金剛牙菩薩者金剛藥叉也(可檢正文)。仁王軌意云。摧一切魔菩薩現金剛夜叉(云云)。瑜疏云。羯磨部摧一切魔菩薩現步擲金剛(云云)。本軌意云。金剛手虛空庫菩薩現金剛藥叉(云云)。
一卷數。
謹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金剛夜叉眞言。降伏護摩眞言。三部總眞言。諸天總眞言。
奉供。
護摩供。華水供。飮食供。
右始自今月。日至于今日。七箇日夜二十一時之間。殊致精誠。奉請本尊金剛夜叉明王。幷三部聖衆。轉念上件眞言奉祈。女大施主御產安穩之由。仍錄遍數謹言。
年 月 日。大法師(丹州池上御案也)。
軌意云。幼稚行人不可習持。唯除年滿四十(云云)。
金剛部有七種通印。
一。定惠內縛。二風並立。二肘並合。名搥印。
二。定惠內縛。二火直立相合。名捧印。
三。如前印。火輪相跓屈第三節。名刀印。
四。如前印。二火交少屈如弓。名弓印。
五。如前二火直交。名箭印。
六。如前印。二火立合。二風開屈。當火背不著。名戟印。
七。內縛二風直屈相跓。名壼印(亦名輪印。並用)。
一切無別印。金剛等隨用此印。佛部蓮華部普印用金剛合。
已上出胎藏對授記海和上說也。
師傳云。內縛槌。立火輪捧。屈上節劍。火輪交左微曲弓。右直箭內縛火合風屈在火背不相著戟印。次內縛風輪圓名索印亦名輪印。
金剛部眞言。
那謨囉怛那怛囉夜也那莽室戰拏嚩曰羅簸儜曳摩訶藥乞叉網曩鉢跢曳唵枳哩嘮捺哩尼沙訶。
已上師傳。
私云。傳授胎記云。無眞言金剛等。用一切持金剛眞言。曩〃〃〃〃赧吽(引)赧吽(引)發吒發吒髯〃ソワカ。
金剛藥叉。行林第五十五。
文久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於正覺院僧房書了。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挍合訖。
行林第五十六。
烏樞沙麽(集經云。唐云不淨潔金剛。火頭金剛(集經幷大佛頂經)。穢積金剛法。受觸金剛(義釋)。金剛呪(記))。
一支度。
註進。
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御本尊一鋪。
壇一面(可有爐桶)。脇机二脚。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五寶(金。銀。眞珠。瑟瑟。頗梨)。五藥(赤箭。人參。茯苓。天門冬。石菖蒲)。五香(沈。白檀。丁子。欝金。龍腦)。五穀(稻穀。大麥。小麥。菉豆。白芥子)。酥蜜。名香(安息。紫檀)。白布一端(壇敷打)。大幕一帖。芥子袋。佛供覆。大瓷瓶一口。壇供(如常)。燈油(如常)。淨衣(赤色)。
阿闍梨。助修。承仕二人。驅使四人。見丁二人(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三口(各加杓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
僧房裝束雜器等(如常)。
右依仰旨註進如件。
保延元年十一月之比。御產御祈師匠被修此法之時支度也。雖不載支度昌[卄/補]席。赤色坐具被用之。
裏書云。集經九云。然後作水壇。壇中心著盛五穀瓫。言五穀者。一粟。二大麥。三青稞。四小豆。五稻穀(云云)(可見本文已上)。
一起首時分。
經中多云。黑月八日或十四日(云云)。
集經云。從平旦一上。日中一上。黃昏一上。每日如是三時。各誦一千八返。或誦一百八返亦得。除此之時。不得浪誦(云云)(治病之時文也。餘時准用無妨歟)。
一向方。
軌云。依於東方置本尊像(云云)。
下文說四種護摩(息增敬降)。向方(如常)。
經上云。面東誦根本眞言(云云)
集經云。東壁張金剛像(云云)。
下文云。近於南壁金剛像。像面向北。呪師面向南。坐像前(云云)。
一行法。
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二卷(北天竺國三藏阿質達霰譯)。
祕錄云。三卷(云云)。意云。烏瑟沙摩經(上下兩卷)。最勝心明王經一卷。而烏樞瑟摩經兩卷內題前加書心明王經題。又心明王經外題書烏樞瑟摩經題。加前兩卷以爲烏樞瑟摩經三卷(云云)。然者三卷者誤也。此經雖說種種持明法幷曼陀羅等。不委入修行儀矣。
大威怒烏蒭澁麽(二合)成就儀軌(不空)。
此軌委說入修法第四種護摩儀悉地金部行儀也。
金剛烏樞沙摩法印呪品一卷。
陀羅尼集經第九卷是也。此卷盛說此卷種種印契成就法等形像曼陀羅幷護身結界奉請供養印明等。其明印異於悉地也。又非大法所用。是此尊本法地。此外穢迹金剛法金剛呪法等。皆說此尊眞言印契功能等。各往而驗也。
本軌悉地金部行法也。仍任彼軌儀記其次第。若有闕者補以通法。
前方便(如常)。唱禮。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法身盧遮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縛日羅忙莽鷄冒地〃〃〃。
〃〃大曼荼羅主烏樞瑟摩冒地〃〃〃(三反)。
〃〃五大明王冒地〃〃〃。
〃〃大小自在十二宮天〃〃〃。
〃〃三部界會〃〃〃。
次驚覺。九方便等。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烏樞沙摩明王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云云)。
次五大願。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華部三昧耶。次金剛部三昧耶。次被甲。次頭印。
已首同本尊(云云)。經下云。頭印前棒印。舒二頭指屈中節。及以頭相拄。經上云。頭印如大墻院。屈左頭指入之。大墻印。結前捧印。極開二頭指。前棒印大忿怒印是也。並雙手中名小指等互以面相著。其大指捻其三指甲。便相握成拳。舒頭指合如針(下卷云。棒印。二手各以大指押中名小甲成環。二環極力相握。舒頭指如針。用大小云云)。
文云。二羽各虛拳。禪智捻餘甲。開右拳握左。進度直如峯。擧額於其頭(私云。持明御說云。頭者非頭頂。是印名也。云云)。
裏書云。開右拳握左者。右大指入左拳內。以右中名小三指左頭指已下四指握也。進度直如峯者。右頭指直申之也(已上)。
大心眞言曰。
唵(一)縛日羅(二合)俱嚕(二合)馱(二)摩訶摩攞(三)訶曩娜訶跛佐(四)尾馱望(二合)娑野(五)烏樞瑟麽(二合)俱嚕馱(六)吽(七)?吒(八)娑縛(二合)賀(引)。
裏書云。集經此眞言。烏樞沙摩護身法印呪云。印兩手掌向身相叉。中指及無名指頭轉智掌上。小指邪竪頭相拄。屈二頭指相鉤右押左。屈二大指捻頭指上節。檢文。
次頂印(同本尊頂云)。
文云。屈頭契進峯。入掌舒力度。遂成頂契相。
裏書云。如前屈進入掌之左。頭指舒之。
已上。
唵(一)入嚩(二合)攞(二)入攞(二合)攞(三)薩縛弩瑟吒(二合)(四)娑擔(二合)婆也(五)娑擔(二合)婆也弩邏達羅(七)弩瑟吒(二合八)寧縛羅也(九)羅訖叉羅訖叉(二合)娑嚩(二合)賀。
次甲冑印。
文云。如前二契相。進力皆屈之。相捻勢如環。印身五處。甲冑眞言曰(裏書云。印母如前左右頭指舒。屈頭相拄令圓也已上)。
唵(一)薩望伽髯(二)摩訶帝髯(三)嚩日羅(二合)舍寧(四)嚩日羅(二合)播舍(上五)摩那鉢羅(二合)尾舍(六)薩嚩弩瑟鹻(二合七)娑擔(二合)婆也(八)娑擔(二合)婆也(九)吽泮吒。
次普焰印(上云。護身普焰印。手背相著。指頭垂下。名下合掌。乃深相交諸指。二小指如針大開掌。二大指互捻頭指甲側)。
文云。內叉其二羽。開掌諸度舒。合檀慧成峯。微屈禪智節。牙捻進力側。近甲普焰成。誦大心眞言。當胸安其印。
裏書云。內縛大開腕。二小指直申之頭相拄屈。二大指各捻頭指側。甲近寄者。大指各捻頭指下節者。自左右頭指甲近付也。
次棒印(裏書云。改甲進力環者是也。甲字申字書本在之。誤也。以前甲印爲今印母故也。已上)。
文云。改甲進力環。極舒自相合如針。名棒印。
唵俱嚕(二合)馱曩吽惹。
次獨古印(本尊遍入身卽同大力體云云)。
文云。普焰契又陳。禪智成針狀。眞言用根本。名獨股金剛(裏書云。以前普焰印。二大指改申頭相跓如針也。已上)。
唵(一)吽(二)發吒(半音)發吒發吒(三)鄔仡羅(二合)戌攞播寧(四)吽吽吽(五)發吒發吒發吒(六)唵(七)優羝寧囉曩(二合)娜(八)吽吽吽(九)發吒發吒發吒奄奄奄(十一)摩訶麽攞(十二)娑嚩(二合)訶。
右成身印等。軌文不詳。非師傳者。立印難成。更可聞口傳矣(保延元年十一月九日午時前。於八條大宮壇。所隨師奉受之幷承委曲畢)。
次地結。次金剛墻。次大海印明。次須彌印明。次獅子座印明。次寶蓮華印明。次寶樓閣印明(觀想。寶蓮上有大寶樓閣。寶柱皆行列。遍有諸幢蓋。珠鬘等交絡。垂懸妙寶衣。周匝香花雲及衆寶雲。普雨雜花等。繽紛以嚴地。諧韻有愛聲。而奏諸音樂。宮中想淨妙賢瓶與閼伽。寶樹王開敷。照以摩尼燈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曼荼羅(用定印)。
觀想。前所加持寶樓閣內有大曼荼羅。中心有大蓮花。臺上有●吽字。字變成獨古杵。杵變成烏樞沙摩明王。大忿怒形。目赤色遍身青黑色。擧體焰起。而有四臂。右上手執釼。次下羂索。左上手打棒印。下手三股叉。器仗上並焰起。眷屬圍繞(云云)。
次治路。次成不動。次振鈴。次送車輅(軌云。阿拏迦縛底云云。又云。單已幷眷屬隨意奉請之云云)。次請車輅(眞言末迦羅灑野之下。可加烏瑟沙摩曳醯?句)。次迎請聖衆(用金剛部眞言末可加烏瑟沙摩曳醯?句)。次辟除衆魔(軌有印明。私云。用悉地印明又無妨)。次視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
軌云。如前蓮花部三昧耶。斂六度端。如微敷蓮勢。想爲金剛葉。唵嚩日囉(二合)味(引)囉也娑嚩(二合)賀。
次普來偈。次重結大界。次成身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
摩訶麽攞也賛拏(引)也尾儞也(二合)囉(引)惹也難抳寧尾曩(引)迦地哩(二合)多娘也那莫俱嚕(二合)馱野縛日哩(二合)儞。
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二●字。字變成獨?杵。杵漸舒漸大。量同己身。杵變成本尊(云云)。
次根本印(更問)。
二手內縛。開掌向下。二小二大端相拄合申。餘六指掌中互申。著掌二大拄端。向心前。二小端向外。如獨古兩頭。此印卽如獨古(云云)。
眞言(如上)。
裏書云。妙心大云。烏蒭瑟魔根本印。二手右押左內相叉。二掌橫側之二小指頭相跓。二大母指附右頭指上。而各相去一寸許。諸指如□(云云)。
經下云。先以手背相著乃交指。小指及大指自相合如針。大開掌。根本印。根本密言曰。
唵(一)吽吽吽(二)頗吒(半音下同)頗吒頗吒(三)鄔仡羅(二合)戍羅播寧(四)???(五)頗吒頗吒(六)擾羝寧羅曩(二合七)娜(七)???(八)頗吒頗吒(九)娑縛(二合)賀(十)。
蓮良房說云。安然和尚出此印眞言(云云)。已上。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金剛手。本尊。當壇護摩。諸天降三世出現智。次又部母)。
裏書云。集經二(作數珠法相品)云。若作火頭金剛業者。用肉色珠爲以數珠(云云)。同九云(ウスサマ法)。搯赤數珠瑠璃珠亦得(云云)。已上。
護摩(軌明息災增益敬愛降伏隨身用之)。
六壇作法(如常)。但軌意三段(火天。本尊。後火天)。經意六壇(火天。佛部。蓮部。金部。世天。後火天)。
裏書云。私護摩世天段殊可加訶里帝母之分。便母殊有護妊婦之德隨在曼荼羅之中故也。故師闍梨立別壇如夜叉供等可供之由被申旨。法印大和尚被記置者也。已上。
護摩呪(小呪)。經云。進牛乳每遍烏蒭瑟摩莎縛訶(云云)。
番僧(大呪。大心呪是也。或用小呪云云)
後加持(或小呪。或不動呪。云云。師匠被用大心呪)。
次置珠本所。次入三摩地。
心月輪上觀種子字念其字義●因不可得義也(云云)。若作廣觀者。旋布眞言觀字義句義(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
軌云。戒方進力屈。二羽虛心合。屈度背相著。遂成部母契。誦明寂靜意。七遍護本尊。
唵矩嬾馱哩滿馱滿馱吽泮吒。
私云。軌意以部母印明置念誦前。字道觀從部母口而出入行人口。其儀如軍荼利軌。今且依常途作法出念誦後。
次成身業身。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捧器。先發願。次誦眞言獻之)。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奉送(先迎請。次請車輅)。次三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右附軌意依師傳等抄記之矣。
布字。
經云。復次觀門法。以指跓額。想唵字在中作赤色。次跓心。吽字在中作青色。後跓足。發吒字在中作潔白色。想己身同本尊○此三字觀門亦通諸金剛部念誦時用(云云)。
問。此法公私唯爲產婦修之意何。答。本經之中說所求身千殊萬端可祈諸身。依經一法爲產修之。其文如左。
經上云。若取五穀及新菓幷名香。置一瓶中。滿盛清水。以菴羅葉塞口。牛糞摩壇置於瓶中。加持百八遍。若毘那夜迦爲病。或遭鬼魅。或年十六已下人諸鬼神所中者。浴之著。婦人過月不生。浴之卽產。薄福之人浴之。罪滅致富。
下文云。若孕過月。加持水一百八反。令服產矣(云云)。
問。如文者。爲過月妊婦可修之。不然者不可修之歟。如何。答。易產功能旣殊以勝。何簡不過月人哉。仍近代不云過不過皆修之耳。
問。易產功能誠如經文。息災等中依何修之。答。師匠修時依降伏法。所以然者。案本經意說多形像尊像異者。於其像前應修法等亦異故也。今此法者降伏毘那夜迦像之下所說法也。仍任經旨依調伏而修之(云云)。
問。赤色淨衣如本軌者。增益幷敬愛所用也。今著赤衣修降伏法。其意如何。答。降伏用赤色。是義釋明文也。本經幷集經動言赤花赤衣赤珠。所說等多是降伏也。依軌意就增益修之。亦不可遮。在人意歟。
問。菴羅唐土尚無。況本朝哉。以何物代用之哉答。或人用梨子。或人用石榴(云云)。未得其明據。師匠修時。以青色紙塞其口。但有口傳。
問。以瓶置何處哉。答。如文者。壇中(云云)。但師匠安左脇机。每時終阿闍梨幷同伴誦眞言百八遍而加持之。其修中與檀越。或加膳飮之。或入湯浴之。
問。著赤色衣坐菖蒲席。是集經說解穢法儀也。餘時不必爾歟。答。不然。餘時餘法修此尊法皆可用之故。下烏樞沙摩呪法功能文云。若有苾芻優婆塞等。意欲受持烏樞沙摩金剛呪者。當作水壇。用赤花赤數珠赤衣。昌蒲席下敷氎(取意)。
問。本尊居所阿拏迦嚩底(云云)。是阿處哉。答。經云。阿拏迦嚩典宮(毘沙門天王宮也)五卷法輪王經略義釋(山王院)云。阿吒迦縛底者。多聞天王有三宮。一名毘舍羅婆。二名毘鉢帝。三名阿荼盤多。縱廣六十由旬。七重欄楯七寶所成(云云)。
問。此尊何故住毘沙門宮哉。答。師傳云。
若依胎藏修此法者。
檢經疏文。不說此尊。玄法儀軌金剛手院列其形像。不說印明。彼形像文大略如經。准知印明可依經軌說歟。
前方便(乃至)唱禮。
九尊佛眼。本尊。五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云云)。
驚覺(乃至)讃(大日。本尊。四知)。次入本尊觀(定印。且依都壇之中大日卽本尊觀)。
普光淨月輪(乃至)應願濟群生(云云)。
大日心月輪 內有五字門 次有本尊呪。
右旋而布列 本尊眞言中 ●字成獨股。
獨股轉本尊 作大忿怒形 黑色光焰起。
右釼下羂索 捧及三股叉 器仗皆焰起。
我身中亦有 又字本尊明 ●字轉獨股。
獨股成本尊 一理無二故 大日卽本尊。
本尊卽我身 我身卽大日。
次出定根本印(先三種印。次本尊)。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大日。本尊。當壇護摩。成就明。三部心。諸天總。降三世。次又部母)。次置珠。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次成身業身(乃至)出堂。
若別壇(金剛部)等如餘尊不能具矣。
或依金界修此法者。
略出教王等金界。本教之中未見此尊形像印明等。但出生義云。於塔下方安堵明王(云云)。此尊豈漏其中哉。貴在得意。不遑筆端。
一解穢法。
集經云。烏樞沙摩解穢法印呪第十七。以二小指相鉤。掌中二無名中指食指直竪相博。二大母指安在掌中。小指上合腕。呪曰。唵修梨摩利(一)摩摩利摩利(二)修修利(三)莎訶(四)。是法印呪。印中著水。呪七遍已洗面。然後誦持諸餘呪法。行呪法人。若見死尸婦人產處六畜產生血光流處。見如是等種種穢時。卽作此印誦解穢呪。卽得清淨所行呪法悉有効驗。若不爾者。令人失驗。及被殃害面上生瘡。解穢神呪必不得忘。行者每日以香薰身。於道場東壁張金剛像。敷金剛淨座坐。用吉祥草。如無此草。白茅代之。呪師身著赤衣用赤坐具。然後坐於昌蒲席上(云云)。
師傳云。以此法爲產祈爲解穢也。有別故(云云)。
私云。白茅師說云。須計云草也(云云)。
一形像幷曼荼羅。
經上云。次復當陳烏樞瑟摩曼荼羅相。先應具三受歸八戒。發菩提心慈惠悲慜。其立壇地當擇處。若於山間或在莊居。或於曠野或在寒林。或在淨室或河岸側。或獨樹下。或閑宅祠宇。如法治地建曼荼羅。三肘四肘或復八肘亦十六肘。若降伏法。三肘三角。若寂災法。四肘八肘。若增益法。及爲國王。十六肘作。用黑月八日或黑月十四日。以心密言加持清水用灑其地。又以紫檀摩一圓壇。布以祥草上散赤迦羅尾羅花。以塗香衆花散於壇上。加持佉馱羅撅一百八遍。釘入大壇四角及中成結地界。乃作根本遍擲印誦密言七遍。取紫檀遍塗地。以五色線拼爲界道。四角四門運以黃赤綠黑。乃於壇心畫佛。右傍畫金剛手菩薩持杵。有諸使者及金剛鉤明妃棒杵瞻仰菩薩。次左烏樞瑟摩明王持青難拏(唐云棒)。以夜叉阿修羅衆。幷訶利帝母及其愛子等爲侍從。皆瞻仰明王。於東北角大自在天王執三鈷叉幷妃。東方天帝釋執金剛杵。東南角火天執了戾棒。南方閻囉王執那拏。西南寧羯羯利帝執釼。西方水天執赤索。西北方風天執緋幡。北方毘沙門天執伽那。三面畫毘舍蛇衆。東門內畫三鈷叉守護。以新瓶皆滿盛淨水及寶物五穀等。以綵色纒頂。取一口瓶置佛前。安紫檀杵於口上。餘瓶皆以赤花或草木枝塞口。四角四門各置一一瓶。佛前置兩段衣服充供養。金剛聖衆乃至天等亦用衣服。每尊皆置飮食香花。壇外作梵行界道(壇外正方遺灰)。其瓶先加持一千八遍乃置之。請諸尊依法引弟子。誦金剛三昧耶密言。纔令弟子耳聞。散花所至彼尊有緣如法灌頂。若登此壇卽同入一切曼荼羅訖。一切天魔毘那夜迦皆悉順伏。命終生阿拏迦嚩典宮(毘沙門天王宮)。
裏書云。金剛呪法云。用淨絹四尺畫作金剛呪像。至到瞋怒。作六手。左手把弓。右手把箭。左手把刀。右手把鉾。左手把杵。右手空向前託之。其像赤黑色。髭亦然。口露兩牙。其身上火炎起。脚下著山幷置夜叉幷著呪師。於像下䠒跪把供養具。頭上左相置日。右相置月。其像右邊作二夜叉。一赤一黃。一執刀一執索。左邊作二夜叉。一白一黑。一執矟一執叉(已上)。
又云。復次重說無上祕密曼荼羅。以黑月八日或十四日。可稱讃地而建立之。四肘四門。布以五色。或搏炭末。於中畫佛。次右觀自在菩薩。次右馬頭明王大忿怒形。佛左金剛手菩薩。次左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大忿怒形。佛前摩莫鷄金剛母。四角置一瓶。佛前一瓶。以不截綵覆之名勝瓶。外壇東北隅。大自在天王執二股叉幷妃。於餘隅畫半杵或杵印。以香花飮食供養。如法引弟子灌頂。所用物充以心密言加持。
又云。復次畫像法。用緤徑方兩肘。依口酬價。乃以牛糞摩壇。竪緤於內。以赤花飮食供養。因命良工圖如來像。坐師子座。手作說法相(以左手大指頭指相捻。並舒中名小三指。右手亦然。乃以左手仰掌。橫約著心。以右手腕著左手名小指等頭。以掌向外散其三指也)。如來左畫金剛手菩薩。右手執杵。左作問法相(著其五指微屈之。如仰[銅-同+敖]形。引手向前掌向如來也)。次左畫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大忿怒形。目赤色。通身青黑色。擧體焰起。而有四臂。右上手執劍。次下羂索。左上打車棒。下三?叉。器仗上並焰起。如來金剛部母忙莽雞。多髮美貌。通身靘色。䠒跪合掌恭敬白佛。部母右行者。胡跪兩手執香爐供養。其緤勿經打汚。無毛髮者。勿用臭色及有命之色。其畫匠每日受三歸八戒。長齋具大善心。新衣清潔(行者亦爾。勿離其傍。速成爲上。復有畫像。亦准此也)。
又云。復次畫像法。取兩肘緤畫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身赤色忿怒形。狗牙露出。密目(如狸眼卽是也)髮黃色上衝。左杵右娜拏。行者食不食淨與否。像前誦三十萬遍。所作皆辨。
又云。復次不擇淨穢食與不食。先誦三十萬遍。又以應肘量緤(一肘或二肘或三肘或四肘五六肘。復言應肘量准此)。畫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作大怒形。左持杵右娜拏。左視。龍爲瓔珞(龍作蛇形)。明王左畫大寒林及行者。於明王右畫山座。
又云。復次羯磨壇。先對像面東念誦畢。便作此壇。於大河海側或大寒林中或高山上。如法摩地訖。准前畫院。開一門正方八肘。當中畫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於右畫惹稜多者哩寧明王。怒形斜目右視。於左畫阿吒吒僧伽明王。入門。門右角內畫大自在天王幷妃。又於門左角內畫那羅延天王。四臂皆執器仗。又於北方畫伽那。一角內金剛杵。西方赤索。一角阿跛羅攞龍王印(畫一小階。上畫一蛇頭。濛出項以來)。南方一口黑色劍。壇內諸尊並坐。
又云。復次阿毘遮嚕迦法。大寒林中立壇。以心密言加持己血一遍灑其地。俟乾又灑清水。又以寒林灰塗之。寒林灰界壇院。三角三肘開此門。門外畫羅刹。髮上竪怒形。以人骨莊嚴之。右手掌一髑髏盛血。作向口飮勢。壇心畫娜拏印。印焰起。三角各畫佉吒望伽及毘舍遮衆。以犬肉祀羅刹毘舍遮前置酒。
又云。復次寒林中衣應肘量者。寒林中或路上作壇以血灑之。壇北布之。以己血畫之。髮上竪怒形。四臂。一手掌髑髏。第二手娜拏。第三手人頭。第四手杵虎衣皮褌。
又云。復次扇底迦壇。於淨室或河岸作方四肘。准前壇樣圖之。當中畫金剛部母。右畫金剛拳明妃。左畫金剛鎖明妃。部母前一角內。大威力烏芻瑟摩明王。一角內金剛手菩薩。
又云。復次以白檀香木剋本尊長六指。
又云。復次以欝金畫本尊。
又云。復次按俱吒木或阿說他木剋本尊。
又云。復次黑月八日。依儀供養按俱吒樹。取其根本尊。右手舒五指以掌拓心。右手持杵。左足踏毘那夜迦。右足踏娜拏。令娜拏一頭押毘那夜迦(云云)。
又云。復次於應肘量緤上。畫大威力明王。左上手掌髑髏下手竪頭指擬勢。右上手持娜拏。下手杵。像前畫一毘那夜迦。胡跪合掌。左足下踏一毘那夜迦。立壇布像。以赤花飮食紫檀香供養。
私云。若爲產婦修時圖繪。此像可行之歟。
又云。若祈雨。黑月十四日。大河側以蟻墳土塑龍。籠葉芥子油和。遍傳之。以足加龍首。結娜拏印加持之。盡日止雨足。若以牛皮。白月五日。寒林炭末和水傳皮。皮上作龍。龍前一日三時。時一千八。進苦練葉於火中。經七日雨足。若前法不驗者。寒林中以其炭畫作四肘方壇。開南門。於中畫大威力明王。前畫三五頭龍。龍皆頭北。次南畫一池。池中青蓮花。次池南又三五箇龍。龍亦首北。四角內各畫一池。池內青蓮花幷三兩箇。龍門內畫一龍。七首頭北。以毒藥末和血。內緤花子於中。進火中滿一千八。諸龍以蛇形而現宛轉于地。語令急下雨。加持水七遍灑龍赦去雨足。
下卷云。爾時薄伽梵知衆樂聞。告言欲立此壇。於山林或大海側。或泉或河大池等側。牛欄獨樹。或寒林制帝及花林中。若在城隍近東南角或西北隅。如是等處取便而作。以牛五淨和灑其地。或用香水。又以牛尿和糞摩之。其壇四肘或八或十四或二十肘。作四門。西門北門是往來道。階高四指。四角內畫金剛杵皆焰起。壇中首東畫佛。當結跏趺坐處蓮花座。兩肩及光皆有焰起。左手大指頭指把少袈裟。餘三指微拳。其掌向外以手近脇。右手揚掌。佛右畫大力烏芻瑟麽明王。四臂。右手拂。下手執娜拏。左上手並舒五指。側手近額。微低其頭作禮佛勢。下手赤索。目赤色。次右金剛手菩薩。次右素婆明王。於菩薩左阿密哩多軍荼利明王。次金剛劍明妃。次金剛鎖明妃。於索婆明王。右磨磨鷄。於金剛手後畫明王等心。心卽半月也。所謂計里吉攞明王。娜羅尾拏明王。囉迦當伽明王。嚩日羅尾娜經明王。嚩日羅嚕囉明王。波羅摩纈哩乃那明王。摩訶戰拏舍者明王。佛左觀自在菩薩。次右波拏羅嚩細寧。次後多羅及毘俱胝明妃菩薩。左馬頭王大怒形。次左大吉祥天女。次左摩訶濕吠帝繞佛住畫諸大菩薩。西門裏左右各畫一忿怒。南邊者。一手執杵一手打羯車棒。北邊者。一手杵一手娜拏。東門內北邊青金剛一手竪指擬之。南邊阿吒訶索笑勢。南門內東邊惹瀾多者嚕。西邊波娜寧估厠波。北門內東邊訥馱囉沙。西邊訥惹庾。此門內並是忿怒者。外壇東角伊舍那天王以伽那衆圍遶。東方日月天及提頭賴吒幷帝釋等。東南隅火天以苦行仙圍遶。南方閻羅王及明羅延。西南隅寧李帝羅刹圍遶。西方龍王以諸龍衆圍繞。西北隅風天以風天衆圍繞。北方毘沙門天王以藥叉衆圍繞。
又云。復次畫像。市緤勿輕截割者。不用皮膠。於中畫像佛。處師子座手說法相。其右金剛手左持杵。右問法相通身青色。佛左威力一手執拂。其次施願。於下畫行者。右執香爐左持花籠。瞻仰大威力。
又云。復次畫像法。用應肘量緤。畫大威力明王。通身黑色焰起忿怒形。左目碧色。髮黃色上竪。咬下脣狗牙上出。衣虎皮褌蛇爲瓔珞。四臂。左上手持杵。下羂索。右上手並屈竪頭指擬勢。下手施願。眉間顰蹙其目可怖。
又云。復次應肘量緤。畫佛像。處師子座手作說法相。以觀自在及金剛手爲侍者。金剛手通身青色。右持杵左作問法相。
又云。復次畫像法。用應肘量緤。畫大威力明王。通身黑色露出狗牙。髮黃上衝。忿怒擧身焰起。左持杵右擲拏。
裏書云。或畫本。三目。四臂。淺赤色。半跏。坐赤蓮。右上手執劍。下手施無畏。左上手三?叉(懸幡)。下手執青棒。棒上在如意珠。頸纒蛇懸髑髏。首在一蛇。火焰周匝。
又或本。三目。六臂。青色。坐赤蓮。右足垂下。右上手執三古。次手持索。下手執如意棒。左上手持輪。次手執念珠。下手施無畏印。以髑髏爲繫鬘。以蛇爲瓔珞。
又或本。立身赤色。極忿怒形。火髮上空。右手執鉞斧柱地。左手左足屈上握足平。足下各在火焰。首載半三古金剛杵。
私云。師曰。此形像穢積金剛像也。私云。此像說手印中在之。可勘見之。
又或本。八臂。青色。坐石上。擧右足。左足立石上。二手各大指頭指相捻。餘指舒散。交臂抱胸。右上手執劍。次手鈴。次手索。左上手把輪。次手長刀。次手三古。足下起焰(已上)。
集經云。畫作火頭金剛。其像身長可佛一肘。二尺三寸半。除其光坐。更作高大亦珍精好。和彩色。用薰陸香汁不用皮膠。取一水罐著壇中心。日日當設一七人齋。若不辦者一人亦得。其像色青而有四臂。右手向膊把跋折羅。左手向肩而把赤索。其索盤屈狀似盤蛇。右手舒下。仰大指博頭指。直下舒。其餘三指纔屈向上。左手屈臂向上手把數珠。用中指頭而掐其珠。面貌端正極令姝妙。畫二龍王絡左膊上。其二龍頭相鉤仰視在於胸前。尾在背上。俱純赤色。又四龍王並作青色。各絞一臂。又二龍王亦皆青色。各絞脚脛。其像頭上一白龍王。絞盤竪頸。其像腰下虎皮縵跨。頭髮火焰。悉皆聳竪。非但頭上。頂背亦有火焰之光。其頭光上左右。各畫一蓮花坐。左蓮花上作阿閦佛(一本云釋迦佛)。結跏趺坐。左手仰掌橫在臍下。右手仰掌在右膝上。指頭總垂。右蓮花上作阿彌陀佛像。結跏趺坐。手作阿彌陀輪印。謂左手仰掌。大指無名指兩頭相拄。食中小三指。皆舒展之。右手同前。作但以此印覆左手上。二手大指無名指甲。參之相拄。其佛像上畫作諸天散花之像。其上作雲如電光色。其金剛像底畫作海水。中有蓮花。於其花上。立金剛著。海中畫作八阿修羅王。左邊四箇右邊四箇。其八王形皆作低頭禮拜之形。其金剛底右邊。復畫呪師形像。手把香鑪䠒跪供養(云云)。
又云。依法安置。作四肘壇。先以白粉布爲界道。壇開四門。其壇中心作蓮花坐安置烏樞沙摩像。東門更作一蓮花座。安跋折羅施可羅。南門亦作一蓮花座。安彌嚕室陵伽。北門復作一蓮花座。安漢陀釋吉智。西門安置跋折羅杜地。其西門外安呪師座。東○角安毘盧博叉。西北角安鞞沙門天王。
一功能。
經云。金剛手○顧彼衆會。卽入怖畏金剛大忿怒遍喜三摩地。然後百千俱胝所爲報障者。皆大振懾悉見其身。爲烏樞瑟摩所押伏。命將欲盡。如遇劫燒其意迷悶。俱發聲言。唯願哀憐施之無畏。爾時金剛手。從三摩地而起。告彼衆言○我今說烏樞瑟麽祕密曼荼羅法。若暫聞者。一切事業皆悉成就。不有非時夭橫。但諸惡事皆不及身。毘那夜迦伺不得便。一切衆生之所愛敬。一切怨敵常皆遠離。一切密言皆得威驗。諸金剛法任運當成。一切不祥卽得解脫。一切吉慶常當加護。若持此明滿十千遍。卽同登壇具足灌頂。如遇明師之所傳授(略抄之)。
裏書云。軌云。普賢卽諸佛受職。持金剛爲調伏難調顯此明王體。以其法勝故。淨與非淨俱。
穢積金剛法云。持我此呪無効者。無有是處。
集經云。不問吉凶黑白二月。齋與不齋。若淨不淨食與不食。先誦是呪滿十萬返。卽得法成。一切所求皆悉得力。
又云。又法不問淨與不淨。若晝若夜。但誦呪滿三十萬返。卽一切處無有障礙。
又云。烏樞沙摩止啼呪。那(上)謨(上)摩跢利(二合)伽那(上)寫(一)跋折羅俱嚕馱夜(二)跢姪他(三)朱嚕提(五)朱主嚕提(六)莎訶(七)。是一法呪。於索帛上。抄是呪文。呪索中心繫是呪文。還以此呪。一呪一結一百八結。小兒女子夜啼哭時。以繫頸下。不畏一切諸鬼神等。不復更啼。兒得長命。
又云。諸法之中皆不許染。唯烏樞沙摩金剛法通若染若淨。無所禁制。若人能去諸貪雜染。其法更好。所有功能不可具論。
大佛頂第五云。烏芻瑟摩於如來前○而白佛言。我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猛火聚(云云)。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爲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爲力士親伏魔怨(云云)。
私云。本經本軌意。金剛手所現。穢積法意。釋迦左手化出(云云)。如來入涅槃時。一切人天龍神八部。皆來供養。唯有??梵王不來。現種種不淨。而爲城塹。爲降彼。如來化出(云云)。
問。如兩文者。有二種烏瑟沙摩。此外尚可有哉。答。私禀受師說云。可有五部烏瑟沙摩(云云)。
問。世人云。不動現烏瑟沙麽。是卽底哩三昧耶幷息障品釋意也(云云)。可否如何。答。師說云。息障品釋等意。未詳之。具如別抄。
不淨金剛印。
右拳立大指。而押付頭指(云云)一說也。又說。母指開去頭指側。大指[尅-寸+羽]並。是佳(云云)。而以拳面覆齊上。大指向上(云云)。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莽麽鷄母眞言。金剛部心眞言。降伏護摩眞言。增益護摩眞言。本尊眞言。三部諸尊眞言。火天眞言。曜宿總眞言。
奉供。
大壇供。護摩供。諸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保延五年五月二十一日(近衞院御降誕之時師匠卷數也)。
問。烏瑟沙摩根本印師傳有二。一棒印。二獨股印。以何可爲正說哉。答。予隨師傳習二說。師資相傳來久矣。皆可爲正說耳。
問。且置師傳經軌等意。正以何印爲根本哉。答。先案經意。上卷之中說根本遍擲印等十箇印。下卷之中說根本印等(軌獨古印)十七箇印。其中或有相好印。所謂頭印。頂印。頂髮等是也。或有嚴身印。甲胄普焰印等是也。或有所執持器仗等印。所謂棒印。獨股印。杵印。羂索印。鉞斧等印也。此中相好印。器仗等印。取名其一爲根本印。有何失哉。但經下云。復次薄伽梵無量廣大力難踰越契。薄伽梵根本印。先以手背互相著乃交指。小指及大指自相合如針。大開掌(私云。軌獨股印是也)經文云。根本印之上。慈覺大師安然和尚。以此印爲根本印給。仍師傳中用獨股印。說相當經說幷先德傳歟。軌意說獨股印文云。普焰契。又陳禪智成針形。眞言用根本。名獨股金剛(云云)。說眞言了云。本尊遍入身。卽同大力體(文)。以此印眞言爲根本印明歟。但念誦文云。珠盤合掌中。誦大心七遍。智方目相捻。禪成亦復然。餘度皆直舒。進捻於忍背。力六輔願上二羽用取珠(云云)。如文者念誦時者。可誦大心眞言歟。
仁安三年八月二十七日。聊以記之。不可披露〃〃〃後日案之。誦大心七返者。若是加持珠折歟。非謂用正念誦歟。勘對受記中。旣珍和上說中云。加持念珠。先誦覽字眞言七返加持。次誦阿字眞言七返加持。次誦本尊眞言加持。謂馱都鑁眞言是也。次誦旋轉眞言。而三返迴轉(云云)。此中旣以本尊眞言用加持珠。今軌其意同歟。
(本云)承應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以二尊院本遂寫功了。
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月二十三日命松安書之。
兜率谷鷄頭院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挍合了。
行林第五十七。
愛染王法。
一支度。
註進。
愛染王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脇机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名香(白檀。沈水。蘇合。丁子。龍腦)。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佛供覆。芥子袋。白布一端(檀敷料)。大幕一帖。小桶三口(各加杓)。折敷三枚。淨衣(紅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五寶。五藥。五香。五穀。欲載之者。如注他法。
註進。
愛染王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脇机一脚。燈臺二本。半疊一枚。酥蜜。名香(白檀。丁子。龍腦)。白布一端(壇敷料)。壇供米(如常)。御明油(如常)。小桶二口(加杓)。折敷三枚。淨衣(紅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經云。於白月鬼宿(云云私云。是畫像時分也。行法起首亦可因歟)。
一向方。
經云。造像安於西。行人面西對(云云)。
一行法。
此尊無別儀軌(先造達以金剛王軌爲此尊別軌云云)●●●●之第二第五兩品之中。前品大日入馬陰藏三摩地。說染愛王心眞言印。後品薩埵更說愛染王畫像及一字心印眞言。幷五種成就印契。案修行法意云。其之行法准前序品云。堅固染愛王品結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圓滿(云云)。准後愛染王品云。金剛手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說愛染王一切如來共所成就雜法悉地。及畫像法扇底迦等法○故知染愛王品(私云。第二品)愛染王法(私云。第三品)四攝行法(私云。第六品)大勝心瑜伽品(私云。第七品)並是同法說非略次爲禁慢法(云云)。故相會彼四品大意。而可修行此尊法矣。又修行法意。瑜經諸法皆准序品。七分行之。唯改成身及眞言主(云云)。具在左抄之。
丹州池上或依金界火供。或依蘇悉地(此中有二作法。一先修大日成身。一但本尊成身)。而有私記具出如左。
羅誐私記(依悉地)。
前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五悔(金)。次五大願。次三部心。次被甲護身。
以觀羽禪度橫於掌內。以進忍戒檀四度握拳。結此契成印。身五處所謂印額左右肩心喉。是名五處。護身眞言曰。
唵步(引)入嚩(二合)囉吽(引)。
由結此印加持五處。卽成被金剛光焰堅固甲胄。一切諸魔不能障難。所持眞言速得成就。
次成身觀。先妙觀察智定。
軌云。應結跏趺坐(乃至)究竟眞實智。
次五相成身。初徹心明(亦名通達心。不散前定印)。
軌云。卽觀於空中(乃至)迦嚕弭。
次無染心(亦名修菩提心。不散前定印)。
軌云。藏識本非染(乃至)圓滿益明顯。
次觀金剛蓮(亦名堅固菩提心。亦名金剛心。從此五部始分不散前定印)。
軌云。諸佛復告言。菩提心堅固。復授心眞言。觀金剛蓮花(私謂。蓮花二字改可爲塔婆。其所以者。是法先成大日身。故云修行法云。亦大日爲本尊云云)。私謂。眞言。唵底瑟侘(二合)嚩曰羅?覩波。
誦眞言後。觀想。心月輪上有鑁字。字變成?覩波。
次觀金剛蓮花界(亦名卽爲蓮花界。亦名普周法界。亦名證金剛身。亦名金剛界眞言。不散前定印)。
軌云。汝於淨月輪觀八葉蓮花(私謂。改八葉蓮花四字。可爲?覩波塔)。令普周法界。唯一大蓮花(私謂。改蓮花二字可爲塔波)應當知。自身金剛蓮花界(私謂。改蓮花二字可爲塔波)舒塔波眞言曰。唵縛曰羅?覩波娑頗囉(印如例。但開三指)。
金剛塔婆界眞言。唵嚩曰羅?覩婆怛麽句唅(前印於肩上印末指。後誦此眞言)。
?塔波眞言曰。唵嚩曰羅?覩波僧賀囉(印如例)。
次觀身爲本尊(亦名佛身圓滿。亦名成本尊)。
軌云。復白諸世尊。我爲蓮花身(私謂。改蓮花二字可爲塔波)。時彼諸如來。便授此眞言(印眞言如軌。塔婆成大日如來。已上大日成身畢。此意可見修行法)。
次結本尊染愛王印。當心觀想。大日如來變成囉誐尊。眞言如經。
次結薩埵愛染王印。觀想。囉誐尊變成愛染王眞言。如經(若存略時。唯結三種印。可誦其明。如烏瑟澁麽五祕密等軌。但猶可修成觀已)。
次地結。次金剛牆(此二印依修行法意者。不可用之。雖然爲結護出之)。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金剛頂峯樓閣。卽是法界道場自心處是(具如修行法)。其中有金剛界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師子座。座上有月輪。輪中有蓮花座。座上鑁字。字變成?覩波。?覩波變成大日如來。大日如來變成囉誐尊。囉誐尊變成愛染王(意趣可見修行法)。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振鈴(用不在人意)。次送車輅(可想法界宮)。次請車輅(眞言羯囉捨也之句下。可加嚩曰羅〃誐曳醯?之句)。次迎請聖衆印。結金剛部心印。以左大指招之。眞言曰。
唵嚩曰囉持力迦嚩曰羅〃誐曳醯呬娑嚩賀。
次遣除從魔(如悉地)。次觀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祈念。次眞言)。次花座。次善偈。次重結大界(如悉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念誦。
先百字明結囉誐印。當心可誦囉誐百字一遍。次誦眞言七遍。次結愛染王印。誦其眞言卽散之。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還珠法。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可想。心月輪上有護●字。是因不可得義也(成以眞言觀布心月輪上順逆觀之)。
次根本印明(二種俱用之)。次部母(可問)。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先祈念。次眞言)。次振鈴(用不在人意)。次解界。次奉送(先乍居禮拜)。先迎請奉送(改眞言末曳醯?之句。加[薩/木]車〃之句。向外撥之)。次請車輅奉送(改眞言末曳醯之句。加[薩/木]車之句。向外撥之)。次三部心。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永承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叡山遍照金剛記之。
右私記前所云。悉地二作法之中。先修大日成身記是也。此中師傳等私抄記之。如次下矣。
前方便。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摩訶羅誐冒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三反)。
南無嚩曰羅蘇婆儞冒地〃〃〃〃。
南無大少自在〃〃〃〃。
南無五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驚覺。次五悔(金界)。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愛染金剛 一切佛母 明妃中主。
四大八大 諸忿怒尊 三部五部。
諸尊聖衆。
次五大願。次三部心。次被甲護身印(如私記)。次成身觀(師傳或略之。私記意猶可修之云云。仍爲自行而記略觀。具如大軌所說)。
先妙觀察智定(是卽成身前方便也)。先作是念。一切衆生沒在苦海。無依無怙。願我早成佛。爲衆生依怙。次作是念。我及法界一切衆生。煩惱業苦依報正報。森羅萬法。唯從一念妄想生。此心如幻亦如陽焰。如乾闥婆城。如旋火輪。如空界響。所生諸法亦復如是。心及法界畢竟空寂。不生不滅。如大虛空。如是諦觀。不見身心。住寂滅平等究竟眞實智想身。證十地住如實際(已上無識身三摩地)。
次五想成身。次徹心明(亦名通達心)。
想。大日釋迦藥師彌陀乃至五部一切如來。
遍滿虛空如大地油麻律膩滿中空中諸如來。皆舒金色臂。彈指而驚覺告言。善男子。汝之所證處。是一道清淨金剛喩三昧及薩婆若智。尚未能證知。勿以此爲足。應滿足普賢。方成最正覺。身心不動搖。定中禮諸佛。眞言曰。
唵薩嚩怛他哦多[口*跛]娜滿娜南迦嚕弭(不出聲。密誦想禮諸佛)。
禮已作是念。唯願諸如來。示我所行處。諸佛彈指同音言。汝不知實相妙法。應自心成最正覺。卽授徹心明曰。
唵(一)質多鉢羅(二合)底(二)吠鄧迦嚕弭(三不出聲。密誦一反多反乃至無數。下四准之)。
誦眞言已。便想自心如月輪。若在輕霧中。諦觀本不生。生清淨無垢性。
次無染心(亦名修菩提心)
想。此月輪是阿賴耶識也。一切諸法皆由此識。此雖有漏而本性清淨。除客垢時圓淨如月。映徹虛向廓無瑕翳。是名大圓鏡智。雖非月而似月。歡喜白佛言。我已見自心。清淨如滿月。離諸煩惱垢。諸佛皆告言。汝心本如是。汝〃觀月輪證菩提心。授此眞言曰。
唵(一)冒地卽多母怛跛(二合)娜夜弭(三)。
誦已諦觀心月。極令清淨。
次觀金剛蓮花(亦名堅固菩提心)。
應作是念。諸佛告言。菩提心堅固觀金剛塔婆。授心眞言曰。
唵(一)底瑟姹(二合)(二)縛曰羅(二合)(三)?覩婆。
誦眞言後想淨月輪中有●鑁字。字變成?覩波。
次金剛蓮花界(亦名卽爲蓮花界。亦名普因法界。亦名證金剛身。亦名金剛界)。
應作是念。諸佛告言。當知自身金剛?都波(已上四相通用定印)。
舒塔婆眞言。唵縛曰羅?都婆娑頗囉(印如例。但開三指)。
金剛塔婆界眞言曰。唵嚩曰羅?覩婆怛麽句含(前印於肩上印末指。後誦此眞言)。
?塔婆眞言。唵嚩曰羅?覩波僧賀囉(印如例)。
次觀身爲本尊(亦名佛身圓滿。亦名成本尊)。
應作是念。復白佛言。我爲塔婆身時。諸如來勅行者言。觀身爲本尊。復授眞言曰。
唵野他薩嚩怛他哦多薩怛他唅(印用釼印。已上大日成身畢)。
次結本尊染愛王印。當心觀想。大日如來變成囉誐尊。二手內縛忍願竪端相交眞言。
●●●●●● ● ● ●●●●● ●●●●
唵摩賀囉誐嚩曰羅瑟抳(二合)灑嚩曰羅薩埵(二合)弱吽鍐穀。
師傳云。謂大日所現之三十七尊之中愛菩薩也。經云。染愛王品是也。故先成大日所現之愛菩薩形也。其尊二臂弓箭印也。謂是彼經有二品之中。初染愛王品者。卽三十七尊之中愛菩薩也。故彼品印箭印也。此亦卽愛染王耳。
次結薩埵愛染王印。觀想。囉誐尊變成愛染王。外縛五古印。眞言。
●●●● ●
吽摘抧吽(短)弱。
師傳云。謂是正成金剛薩埵所現之愛染王也。經次愛染王品之意是也。其尊形具經文分明耳。
又云。私記注。若存略時唯結三種印明者。前大日成身印明。次染愛王印明。次薩埵愛染王印明是也(云云)。
又或唯用後品印明(云云)。
私禀受師說云。羅誐尊卽愛染王也。然記文何云變羅誐尊成愛染王哉。以此旨雖諮問師。師未得決審。私案之云。彼羅誐尊者。是金界東佛四親近其一第三菩薩。其形肉色二手也。而以金界行愛染王法時。大曼荼羅中求於其尊。指彼第三菩薩。而變成本尊可想也。變彼肉色二臂形。成赤色六臂像也。然者先成大日。次成第三菩薩。次成愛染王可觀也。佛有二種身。一正法。二教令也。卽第三菩薩是正法。愛染王是教令歟。但以別法行之時。不可必爾觀。只變大日成愛染王可觀也(云云)。又諸師皆云。染愛王是大日變身。上品所說也。愛染王是薩埵所現。印品所明也(云云)。此言未詳。案本經意。上品大日入隱馬藏三摩地。說愛染王心印眞言。下品薩埵更說其一字印眞言形像幷五種護摩印。其功能等也。未見薩埵變成愛染王。恐上品染愛二字可讀亂脫歟。凡本經四品皆是愛染王一品(見)。集經者爲祕密故。且一品之內置別題目。亂其次而不令人易知歟。但薩埵變成愛染王。非簡之。東佛四菩薩皆變成云無失。例彼如牙菩薩成烏瑟沙麽。又法菩薩成大威德等也。薗城唐本五大尊圖。東寺講堂見之知之。不能具矣。
次地結。次金剛牆(記云。此二印依修行法意者。不可用之。雖然爲結護出之。云云)。
師傳云。修行法意。不用地結等結界印明。謂彼經意只法界宮之所說故。彼道場觀等彼法界宮可觀故耳(云云)。
私云。經序品云。金剛界遍照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覺本初大菩提心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光明心殿中。與自性所成眷屬十六大菩薩四攝八供金剛天女使(云云)。修行法云。則住本有金剛界普賢滿月光明心殿行之。其處遍一切處法界道場自心處是也。不可受用三輪世界蘇迷七山等處(云云)。
(裏云)序品。
修行法云。先入法界定觀金剛界三十七尊。次五想成身五種嚴身。次觀普賢現智見智。次觀曼荼羅安立三十七尊羯磨三昧耶印。次作供養。次思惟十六尊義圓滿五部三十七尊。悉地當用金剛頂瑜伽略出念誦法則(云云)。
私云已下諸品行法大旨在斯歟。能可思之。
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金剛頂峯樓閣。卽是法界道場自心處是也(具如修所法)。其中有金剛界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師子座。座上有有月輪。輪中有蓮花座。座上有鑁字。字變成?覩波。?覩波變成大日如來。大日如來變成囉誐尊羅誐尊變成愛染王(意趣可見修行法。私云。形像如下抄之)。
次三力偈(乃至)讃(私云。先大日。次本尊。次四智)。
本尊讃(師傳用愛菩薩賛或第二云云)。
嚩曰羅還誐摩訶燥企也嚩曰羅嚩拏縛商迦羅摩羅迦摩〃訶嚩曰羅嚩曰羅左波曩牟薩都帝。
次正念誦。
先百字明結羅誐印。當心可誦羅百字一遍。
唵縛曰羅囉誐薩埵嚩三摩耶麽拏播攞耶嚩曰羅羅誐薩埵嚩底尾弩播底瑟姹濕哩濁弭婆縛素覩使喩弭婆嚩阿拏路訖覩弭婆嚩素補便喩弭婆嚩薩嚩悉地弭鉢囉野瑳薩嚩羯磨素者弭只多室里藥句盧吽呵〃〃斛薄伽鑁薩縛怛他誐多縛曰羅〃誐摩弭問遮嚩曰利囉祇婆嚩摩訶三摩耶薩怛嚩吽。
誦畢不散前印。誦羅誐眞言七遍。
次結愛染王印。誦其眞言卽散之。
師傳。若作護摩業者。此次可用經所說五種相應印。經中不說五種各別眞言。其明通五種而用上五古印吽摘抧吽弱眞言也(師傳也)。但此法多分依敬愛修之歟。第三印可用之(云云)。
私云。寂災印。
戒方入掌交。禪智相鉤結。檀惠合如針。忍願竪相捻。進力各優竪。
師傳云。戒方入掌交禪智相鉤結者。先以左空面加左水甲。次以右空加右水甲如鎖也。進力各優竪者。二風開立。如八印中寶憧印二風之勢也。餘如文。
右瑟置迦印。進力捻。忍願四指頭並齊。
師傳云。前印不散進力。付忍願甲背。二頭指指上二火頭齊也。
伽跢耶(私云。敬愛)印。進力如蓮葉。
師傳云。如前印。進力頭相拄屈如蓮葉。如觀自在三昧會印之二風之勢也。
阿毘左嚕迦印。進力捻。忍願上節[式-工+(上/日)]三角。
師傳云。如前印。二風付二火初節下。二風[式-工+(上/日)]屈是也。
阿俱施(私云。鉤召也)印。進力屈如鉤。隨誦而招召師傳云。如前印。二風屈招之。如大鉤召印勢也。
私禀受師說云。已上五種明如師傳。但各可加其句矣。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金輪。次大日。次本尊。大小。次成就明。●●●。次部主。次又部母)。
若深行人(先佛眼。行位。薩埵。初品。後品。大勝金剛心。金剛吉祥。破宿曜。成就一切明。一字。又佛眼)。
護摩(經中說五種。但多分依敬愛修之)。
(裏云)東寺傳云。中御室說。以前色紙造蓮花葉百八枚護摩(云云)。
東寺傳云。入道法親王說爐圓(向西)法敬愛(云云)。
六壇作法如常(私云。可依瑜伽意)。
經云。又令伽跢耶取紅蓮花蘂一百八護摩。一宿卽敬愛(云云)。
又云。又取彼那麽。置於師子口。加忿怒降伏。一夜當終竟(云云)。
又云。若七曜淩逼。命業胎等宿盡彼形那麽。置於師子口。念誦一千八速滅不復生(云云)。
私云。此作法等如何可問之。
本尊壇勸請。
我今稽首請 部主大日尊 本尊愛染王。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相應物(且附敬愛)。
師傳有二樣。一以且古箭ハス形作香赤染成用之。大國箭石箭。石樣以弓射之也。且古行方ハス樣作也。T76039801.GIF其形也。二用赤小角豆(智證大師傳也)。
私云。毘門法中云。若求曷囉闍愛樂者。取赤小豆百八顆(云云)。
(裏云)
尚書曰。堯子朱始作彈弓。丸立爲矢也。
乳木。瑜軌云。花木說敬愛(云云)。
師傳云。櫻木可也。又合歡木(應合木也)用之(云云)。
護摩眞言(用小呪)。
伴僧後加持(用大呪)。
次還珠法。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可想。心月輪上有護字。是因不可得義也(或以眞言觀布心月輪上。順逆觀之)。
根本印明(二種俱用之)。
(裏云)
東寺傳云。入道法親王說伴僧用三摩耶明(云云)。
廣澤小野兩門師通行此法。令伴僧讀三摩耶明愛菩薩眞言也。是祕大呪故也(云云)。
師傳云。念誦之後根本印。次可用隨事印明也。
次部母(記云。可問之)。
私云。可問二字。其意如何。未得師傳。私云。案之。或佛眼(五部通用)或金剛波羅蜜(唯用金剛印)。此二之中隨一用歟。
次塗香(乃至)出堂(云云)。
右依丹州一本記抄記師傳等畢。
先驚覺。次五悔(用金剛界)。次發願(用不有人意)。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或此次用二印眞言)。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寶山。山上有寶師子座。座上有大蓮花。蓮花上有寶樓閣。有無量莊嚴閣。內有大壇。壇上周匝有寶瓶閼伽等諸供具(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本尊。
結本尊印。置心誦眞言三反。然後觀之。壇上中心有大蓮花。臺上有日輪。輪上有吽字。字變成五胡金剛。金剛變成羅誐王。相好圓滿(如經說)。內外八供養四攝菩薩依位住曼荼羅。周匝圍繞。行者住閣。前觀後散印(云云)。
次振鈴(用不在人意)。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眞言末迦羅灑野句下可加摩訶羅誐曳醯?)。次迎請聖衆。
二手內縛。右大指入掌。以左指隨誦眞言招之。眞言曰。
唵嚩曰羅特力迦婆伽梵摩訶羅誐曳醯呬娑嚩訶(三反)。
次辟除從魔。二手以大指押小指甲。舒開三指。如嚩折羅。以右印押腰。以左印左轉上下五處。眞言曰。
唵吉利〃〃嚩曰羅吽發吒(三反)。
次視三昧耶。前印以左印押腰。以右印向外託之。眞言曰。
唵昇羯[?*余]三莽焰娑婆訶(七反)。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捧器祈願。然後誦眞言)。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如金界十六第三)。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日輪上有吽字。字變成五?金剛。漸舒漸大量同己身。五?變成本尊(云云)。
次根本印眞言(用二印眞言。或用一印眞言)。次加持珠(如前)。次正念誦。次念誦置本處。次入三摩地念誦(用定印)。
觀想。心日輪上有吽字。卽觀字義吽字義有別。或以眞言日輪上右轉。順布順逆觀字義。
次根本印。次部母印眞言(用忙莾計印明。如悉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先祈願次眞言)。次振鈴(用不在人意)。次解界。次禮佛(乍居禮之)。次奉送。先結前請車輅印。誦前請車輅眞言。除眞言末迦羅灑野句。加摩訶囉誐蘖車〃〃句。以二大指向外撥之(三反)。次結迎請聖衆印。誦眞言。眞言曰。唵嚩曰羅特力迦婆伽梵摩訶羅誐蘖車〃〃。
卽以左大指向外撥之(三反)。
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若願以此云云)。次下座。次出堂。
右丹州池上依悉地二記之中。唯限本尊修成身記是也。持明行者可依此記。如記觀尊者十三尊曼荼羅歟。謂本尊四攝八供也。
金剛部三昧耶之次。或此次用二箇眞言者。
師傳云。前二根本印明也。是成身也。而金界之意被甲之前有成身。故此間用之也(云云)。
觀本尊結本尊印。置心誦眞言三反者。
師傳云。謂結五古印。誦吽擿○眞言三反。次觀之也(云云)。
或依金界大法修之者。
行願分。三昧耶分。成身分。
師傳云。五相成身成大日。次結前後二品印。如次誦其明。觀身成愛染王(云云)。
次百字明。改嚩曰羅句爲囉誐終種子字吽(云云)。
私云。成身分終陳三昧耶後可用之歟。
曼荼羅分。
師傳云。曼荼羅觀(輪壇印。如金界)而有二意。一觀金剛界曼陀羅。向其中愛菩薩修之。而其形如瑜祇經說。觀之(云云)。二中心日輪中有●字。變成五古(五古是三形也。或說或弓箭是也。師曰。是說不爾。只是愛染王德也)。五古變成尊身(如經)。四攝八供如位圍之(十三尊曼荼羅也)。
私云。若依第二意者。五相成身之中。直成本尊。不可成大日歟。
供養分。讃(愛菩薩讃)。
作業分。
師傳云。次愛染王入三摩地入我我入(如例作法)。
次根本印。
先初品根本印明。次後品根本印明。次敬愛印明(云云)。次念誦。次根本印明等(如前二印明)。
三摩波多分(云云)。
右依師傳。私抄記畢。更可斟酌。
私云。谷記一本●爲種子。一本●爲種子。其兩說意如何。又以●字爲種子時。以何爲三形哉。
或云。或●字爲種子。兩三胡杵爲三昧耶(兩三胡杵上下相。更是依金剛界說耳)。或●字爲種子白蓮花爲三昧耶(是經初品耳。有人云。金剛界五部各有五部。其中今尊是金剛部蓮花部也。是故以蓮花爲三昧耶)。
(裏云)
序品云。時金剛染菩薩。以金剛白蓮擲於虛空。寂然一體還住手中。說此蓮花曰●(二合)。
或●●二字爲種子。二字各成人形杵。二杵轉交爲一五智杵。然後變成一身兩頭尊(云云)(此是依祕軌文)。
或更以●字爲種子。以箭爲三昧耶(是依金剛界理趣會耳)。是等皆有染愛之義。所謂染愛非獨所爲必用二也。所以有能染所染故(云云)。
斛字者。瑜祇經中名悅字。卽歡喜義。染愛之中寧不用歡悅哉。云何一字爲二三胡。謂是非隔別作觀也。其杵雖二可觀從本相交之形也。卽其形二是一。而一卽二。皆是愛染不離之義。亦自他同一之義也。●訖里字。是花方種子。與敬愛合也。白蓮花雖一而具二義。謂花菓俱時出生也。彼此豈有背捨之義乎。白者謂色之本。隨意而染一切之色。所以花者愛義。白者染義也。●斛字歡喜義。吽字恐怖義。方今顯順逆不二之義。成自他是一之相。寧無愛染之義哉。又以一箭爲愛染三昧耶。云何不具弓豈。有離弓之箭乎。但以箭爲弓用。設雖無具弓。自於此箭有飛行。速疾相合竪立。立已不散等義(云云)。
或云。若斛字爲種子時。以弓箭爲三昧耶形。是愛染不可相違義也。若有弓無箭者。更無其力用。若有箭無弓者。亦無力用。是故弓箭和合成其力用。故以爲三昧耶弓。隨意作之。卽得成就也。箭者速疾之事也。若欲相逢朋友者。作愛染三昧耶箭。成交會相名愛染箭(云云)。問。觀置弓箭時。定慧方云何。答。弓左觀之爲定。箭右念之爲慧。問。人所表云何。答。弓女箭男也。定妻慧夫。來和合義也。問。人形杵觀何。答。●字左觀之。是金剛薩埵種子也。●字右觀置。是愛菩薩種子也。此二種子變成二種人形杵。此二種人形杵逆順交會成五鈷杵。無有闕減。此五鈷變成一身兩頭染愛明王(云云)。其形兩頭左面赤肉。忿怒形。右面白肉。慈悲形。有四臂。左右一手作刀印。次左右持三鈷杵。坐赤蓮花。住月輪(云云)。
私云。已上或說。莫知孰是。見者取捨。
師曰。東寺最闍梨云。圓城寺法三宮(寬平法皇第三御予)御經藏愛染王一紙書。一身兩頭像有之。又人形杵繪書有。三古片方中古無二有。又貞觀寺眞雅僧正(弘法大師舍弟七歲爲御弟子)聖教目錄中。金銅人形五古杵一枚被書(云云)。
T76040001.GIF
T76040002.GIF
修行法云。二一切如來金剛最勝王義利堅固染愛王心品說云。爾時世尊。復入馬陰藏三摩地。告金剛手言。有眞言。名一切如來金剛最勝王義利堅固染愛王心眞言○所持諸餘眞言。若佛頂部及諸如來部蓮花部金剛部阿闍梨位品羯磨部等。皆能持罰。彼等眞言令速成就(云云)。此法以佛頂部及四部法。而爲諸餘。故知。此眞言是金剛部中金剛愛密號故。眞言云。摩賀囉誐(此云大愛)。此經百八名讃歎德名中。及金剛頂羯磨會中金剛愛眞言並云囉誐。唯百八讃初列名中。此品云囉惹。是下愛染王(云云)。此名金剛王。故云囉惹。實是愛金剛非金剛王也。
又此法印外縛。忍願針交。金剛頂三昧耶會金剛愛印外縛。進力針交。並是染義。後愛染王品卽是此品作業分。此名金剛王頂中最勝名。金剛薩埵妻一切諸佛母者。是普賢之妻。立佛之母明妃之王。此法旣罰阿闍梨位品眞言。令速成就。故知。亦是大阿闍梨位人所修行之法。亦以大日尊爲本尊持金剛愛眞言。乃至變身成金剛染愛王。持金剛愛眞言。通能成就。五部三十七成就。其之行法准前序品。云堅固染愛品結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圓滿(云云)。准後愛染王品云。金剛手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說。愛染王一切如來共所成就雜法。悉地及畫像法。扇底迦布瑟置(二合)迦嚩始迦羅拏伽多耶阿毘左魯迦法等偈云。造像安於西。行人面西對。結大羯磨印及誦根本明。兼示三昧耶一字心密語。又結金剛界三十七羯磨。及以本業明速成百千事(云云)。故知。此染愛王心品說心眞言印。後愛染王品說一字心印及作業分。次四攝行品說染愛法中四攝行。又大勝心瑜伽品說愛染王一字心。治自性障。並是同法說非略。次爲禁慢法。故須隨樂。或爲一法行之。或爲二法行之。並得亦准序品七分行之。唯改成身及眞言主(云云)。
又云。五愛染品說(云云)。復說愛染王一字心明曰(云云)。復說根本印。竪合如五峯。名羯磨印。亦名三昧耶。此名金剛王○復說扇底迦五種相應印(云云)。金剛頂金剛愛印。羯磨會云。由金剛可愛契。故說是金剛妻。亦能染著三昧耶。云由金剛愛染契。故能樂一切佛法(云云)。故知。前品大日世尊。已說染愛王心眞言印。此品金剛薩埵更說愛染王畫像及一字心印眞言幷五種成就印契。並是以大日尊亦爲本尊。乃至變身成金剛愛染王。修前愛染王品眞言。旣冠阿闍梨位品眞言悉令成就。故此愛染王品眞言。亦是大阿闍梨位者之行法也。金剛愛眞言。五部通成就法。亦准前序品行之。唯改成身及眞言主(云云)。又云。六一切佛頂最上遍照王勝義難摧〃邪一切處瑜伽四行攝法品說。爾時金剛手。復說一切處無不相應眞言(云云)。復白佛言。此四行攝法。一切處一切事世間染愛。及世間一切法皆生四攝行想。故知。此法是前染愛王等諸法中。金剛薩埵四無量心觀眞言印。猶如金剛頂千手法中四無量觀。故隨所樂或爲一法。以大日尊亦爲本尊。乃至變身成金剛薩埵行之。或加染愛王等諸法行之。前染愛王品旣是大阿闍梨位行法。故此四攝行法亦是大阿闍梨位者之行法也。若別行者當准序品七分行之。准改成身及眞言主(其印經文不說。今准可用四攝四印)。
私云。經云。金剛手復說一切處無不相應眞言曰。
唵嚩曰羅(二合)薩怛嚩(二合)惹(入)吽鑁斛。
●●口云。師口云。是四無量心也。印相用羯磨會。四攝字是也(云云)。
壞二乘心眞言曰。
唵摩賀(引)演曩嚩曰羅(二合)薩怛縛(二合)嚩達摩尾秫弟吽(引)。
●●口云。師口云。壞二乘是淨三業也。用金剛合掌契(云云)。
又云。七一切如來大勝金剛心瑜伽成就品說。爾時金剛手。復說成就金剛薩埵。一字心大勝心相應。眞言(云云)。若常誦持。一切天人愛染降伏。能成就一切心願。速得成就金剛薩埵身悉地(是一法也)。時會中忽有一障者。不從空生。亦不從他方而來。亦不從地出。忽然而現。諸菩薩各如醉。不知所從來處。時金剛手白言。我今欲說此自生障金剛頂法。頌云。
若諸眞言師 持誦眞言法 於一散亂心。
此障卽爲便 能奪眞言師 所修功德業。
若持愛染王 根本一字心 此障速除滅。
不得少親近 常於自心中 觀一吽字聲。
(云云是一法也)
眞言云悉弟(此云成就)其吽字卽金剛薩埵一字心。或爲愛染王一字心。以此一字心明。成就一切瑜伽悉地。故云悉地。故品題云瑜伽成就。譬如蘇悉地經蘇悉地法王眞言。彼有三部。此有五部。如上已出。今此法中金剛薩埵一字心。是如來部蘇悉地一字心。若准此者應有五部。當准次品大勝金剛頂最勝眞實大三昧耶眞言中五部句。吽(引)怛路(二合)紇哩(二合)惡吽(引)一一作之。以其次品是五部總法。此品是如來一部別法(云云)。言障者。卽經文云。從一切衆生本有障。無始無覺。中來本有俱生障。自我所生障。無始無初際。本有俱本輪(云云)。故知一切衆生共所迷惑。無始無明住地。名俱本輪。本有思或名俱生障。本有見或名自我障。地持經云。等覺菩薩爲無我輪之所轉者。卽此自我之見惑也。一法界理自性具足此三惑障。從理起業。從惑生業。一切衆生差別而起。然其本性一切法界障一切衆生同體而有。若斷同體自性之惑。共成同體自性之佛。此自性障義。諸教所不說。今眞言者一散亂時。一切衆生共所迷惑自性生障。幻作身分。如金剛薩埵形頂。是兩手心上各現一輪。身放光明迷惑。等覺以還菩薩及以一切凡夫行人故。愛染王法中常於自心觀吽字聲。爲出入息身同金剛。如秋八月霧微細清淨光。是名微細定。亦持愛染王眞言印治之。如彼胎藏蘇悉地法。
(裏書)常於自心中觀一吽字聲○但觀字因起等同於大空(云云)。
私云。●字因義。●點起義。空點大空也。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無自性。無自性是空也。故云觀字因起等也。是卽三解脫門觀意也。一切法無自性故空也。空故無相。無相故無願。依此三解脫門觀故。諸障悉除滅。身心清淨。故云如秋八月霧微細清淨光歟。
般若經云。因緣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畢竟空。畢竟空故無取著。是名般若波羅蜜多(云云)。
亦以金剛部一字心吽字。爲根本心念誦結護法中。先結三部三昧耶被甲印明已。次於心中觀一吽字。次觀阿字。卽其明文。今此經中亦同彼義。以金剛薩埵一字吽字。常於心中觀之時。前金剛薩埵印誦。此金剛薩埵一字大勝心相應眞言。能遍成就五部悉地。又胎藏中以不動三世爲除障法。蘇悉地中以軍荼利爲結護法。今此法中以愛染王一字心爲除障。若於悉地成就之時。大小諸障內外競起。若治根本枝葉自去。故以愛染王一字心眞言印。降伏本有自性障者。然此障者當以權實二義釋之。此法通用經中一切法中。其大勝金剛心相應法。以大日尊亦爲本尊。乃至變成金剛薩埵。持此眞言及金剛薩埵印。此愛染王一字心法。亦是大阿闍梨位者行法也。當准序品七分行之。此除障法當用大力明王之次。乃至念誦常不離心。若欲別行。此除障法者。當如大日經息障品義。而五部法中一一別行之。亦准序品七分行之。唯改成身及眞言主(云云)。
已上四品文行法至要也。仍具以抄之。見者細思而莫厭繁。先所云先達。以金剛王軌爲愛染王軌者。是誰人說。私禀受師說云。大原法橋隨仁海而傳受之(云云)。但愛染王是東佛四親近第三愛菩薩也。其旨修行法委明歟。彼軌者是第二王菩薩軌歟。然者以彼軌爲此尊法頗難思。若是同東佛四親近第二王菩薩軌之故。第三菩薩別行准彼軌而行之云歟(云云)。
大原師傳中云。金剛王儀軌者。愛染王軌是也。是東方愛菩薩也。卽吒枳王也。但彼軌有二不審。一尊形全異餘說。又異瑜祇經也。二此軌依金界法也。何引台藏道場觀文乎(云云)。私云。檢彼軌始末。一處無愛染功能文。瑜經四品之中皆有愛染文耳。
問。谷說金剛王軌者愛染王軌者。與法橋說同歟。將異歟。答。谷說金剛王軌者愛染王軌者。以第二菩薩軌卽非云第三愛菩薩軌歟。金剛王者第二王菩薩非。第三愛菩薩金剛王名有。故案修行法意云。瑜祇經云。百八讃初列名中。此第二品染愛王讃。嚩曰羅(二合)囉惹摩訶邏惹(文)。嚩日羅者金剛。羅惹者王也。是下品愛染王名金剛王。所謂此名金剛王頂中最勝。名金剛薩埵妻一切諸佛母(云云)(第五品文也)。故彼百八讃初。嚩曰羅(二合)囉惹云也。實是第三愛金剛非第二王菩薩也(云云)。至法橋說者。第二王菩薩卽愛染王云。金剛王軌被傳受(ケルニヤアラム)。難知而已。抑如修行法意者。染愛王愛染王更不可別體。其文如上抄也。經意之全不差別旨。彼百八讃中第二品染愛王讃第五品愛染王此名金剛王名擧尤可爲誠證〃〃〃〃。
問。序品文云。堅固染愛品結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圓滿。愛染王品云。結大羯磨印。及誦根本明。兼示三摩耶一字心密語(云云)。又云。常結羯磨印。誦大根本明(云云)。大勝心瑜伽品云。若持愛染王根本一字心(云云)。此等文中所云大羯磨印幷一字心明何乎。答。師傳云。一字心明者。此眞言初吽字。是眞言體也。卽此尊種子字也。故云一字心也。擿枳吽弱者。非眞言體。是總呪也。此吽字經作●字。或本作●。是種子也。二手金剛縛者。外縛五古印也。是名羯磨印者。此尊羯磨形持五古當胸。其形儀所持物故名羯磨印也。亦名三昧耶者。五古卽此尊三形故也(云云)。
一形像。
經云。於白月鬼宿。取淨白素絲畫愛染金剛。身色如日暉。住於熾盛輪。三目威怒視。首髻師子冠。利毛忿怒形。又安五?鉤在於師子頂。五色花鬘垂。天帶覆於耳。左手持金鈴。右執五峯杵。儀形如薩埵。安立衆生界。次左金剛弓。右執金剛箭。如射衆星光。能成大染法。左下手持彼。右蓮如打勢。一切惡心衆。速滅無有疑。以諸花鬘索。絞結以嚴身。住結跏趺坐。住於赤色蓮花。下有寶瓶。兩畔吐諸寶(云云)。
(裏書)東寺或云。瓶地天三摩耶形也。故表大地。滿一切衆生願。必依寶珠。寶珠以地爲臺。故以瓶爲心地也。
東寺或云。頂置五古鉤事。衆生五佛功德召入義也。五古鉤付也。
師子冠師子奮迅如除塵土。此菩薩功用早除一切衆生塵垢事表也。頭上鉤可向彼乎(云云)(已上六行裏書)。
師傳云。熾盛輪者。非金輪。日輪也。日輪熾盛猛炎故也。如射衆星光者。謂其箭迅疾之勢如流星之光疾勢也。非射空星光。或形像向空引弓。如射空之勢(云云)。不得意。〃〃〃謂射可敬愛者成大染法也。其箭之疾勢可如衆星走時光勢也。何故向虛空射星光耶。又若非今師說意者。光字難消乎(云云)。又其尊身光如流星光射。故云如射金剛火(云云)。
(裏書)射字(有放訓)。
私云。花嚴傳第二云(法藏)釋惠光○其眼光外射如焰(文)。文集第三司天台云。北辰微闇少光色。五星煌〃如火赤。耀芒動角射三台。上台半滅中台折(云云)。要集第十云。問。日月摶食是何耶。答。帝釋○修羅○互爭色味競起干戈多於晦朔。然帝釋前軍日月天子。故盛光明射彼修羅眼。修羅以手遮日。故見有蝕也(云云)。射字訓以此等可准知歟。
左下手持彼(云云)。師傳續云彼(云云)。彼者彼人愛得思故。彼人尊手令持也。故手所持物。或像只小圓輪持○是也。總表何也。或像提人頭髻也。而是只男形也。意狹。凡一切男女乃至一切佛菩薩愛得爲念彼尊也。故○物是可也(云云)。持件○手如與願印。仰掌持之。弘法大師御造本如此(云云)。或云。左手持彼者。隨行者所求而持彼三昧耶也。是故或師作畫像之時。六臂之中左手作空手。隨所求臨其時。加三昧耶。置彼手成願已。若求餘事。取前三昧耶。更置今所求三昧耶。如是彼經愛染王品說扇底迦等五法。若作瑜伽教者。息災輪增益用珠。調伏用一鈷。敬愛用蓮鉤。召用鉤。延命用甲冑。世流布像令持人頭。就斯有種種祕條(云云)。私禀受師說云。持彼者。是可指自性障(云云)。蓮下佛前寶瓶。是畫像所宜也。造像頗見苦歟。弘法大師御造像無之(云云)。
五指爲量等。是帶身定歟。二寸五分許歟。如此事多用行者指量。若大若少可隨意歟。弘法大師御本尊坐身五寸許也。
傳聞惠果御筆祕[?/?]弘法大師傳之。其中云。種子●三形五古印。外五古眞言大呪。持彼者。形如赤玉。行者人玉肉心之肝也。本尊持彼故。怨家鬼魅乃至閻魔使者。爲不令取其精也(云云)。
彼御筆祕[?/?]●字不用重字印明。幷持彼口傳御筆本偏此也(云云)。
一曼荼羅。
T76040301.GIF
私云。師曰。東寺人等云。弘法大師御孫身(厶)僧都本云。自大師御世有此本歟(云云)。是唐本(云云)。但或軌明此曼荼羅件。軌僞物也(云云)。
一功能。
經云。時金剛界如來。告金剛手等言。有眞言。名一切如來金剛最勝王義利堅固染愛王心眞言。於一切瑜伽中。最勝速獲悉地。能令一切見者。皆生父母妻子之想。所作之業皆得成就也。所持諸餘眞言。若阿闍梨位品佛頂部。及諸如來部。蓮花部。金剛部。寶部。羯磨部等。皆能治罰。彼等眞言。令速成就。若持眞言行人。持經三十萬。遍一切眞言主。及金剛界大漫拏㦬王。皆悉集會。一時與成就速得大金剛位。乃至普賢菩薩位(云云)。
又云。若持此眞言。及以密印力。印心額喉頂。如金剛頂身。一切諸罪垢。纔結卽當滅。若寂災增益。敬愛與降伏。隨其所愛者。纔誦此眞言。彼卽當獲得。若毒若相憎。纔結誦當息。加持食七遍。我當降甘露(云云)。
又云。若諸眞言師。持誦眞言法。於一散亂心。此障卽爲便。能奪眞言師。所修功德業。若持愛染王根本一字心。此障速除滅。不得少親近(云云)。
又云。薩嚩訥瑟吒。及諸蘖囉訶。速滅無時。方刹那不復生。又云。取白檀香剋。金剛愛染王。五指爲重等。長帶於身藏。一切有情類。及諸刹利王。攝伏如奴僕○乃至釋梵等。水火風焰魔。頂行之惡類。疾走無邊方。一切惡種惹。淨行苾芻衆。難調毒惡龍。那延自在。護世四天王。速降伏失命。
又云。若纔結一遍。及誦本眞言。能滅無量罪。能生無量福。扇底迦等法。四事速圓滿。三世三界中。一切無能越。
一卷數。
御祈所。
奉開眼供養。
愛染王形像一楨(無新佛者可止之)。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部主眞言。部母眞言。本尊心眞言。同一字心眞言。敬愛護摩眞言。護衞本尊眞言。三部諸尊眞言。火天曜宿眞言。
奉供。
大壇供(厶)今度護。摩供〃〃。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御祈所。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部主眞言。部母眞言。本尊心眞言。同一字心眞言。成就明諸天眞言。
奉供。
閼伽供(厶)今度。飮食供(厶)今度。
右謹依仰旨(云云)。
愛染王。
(本云)享德(乙亥)潤四月始自十四日覺大師遷化之日。終至二十五日聖廟之御日。首尾十二日。拭翳眼爲令法久住。從石山寺借用本令書寫畢。
(本云)承應二(癸已)年四月十一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行林第五十八。
金剛童子法。
一本尊曼荼羅。
經云。其像獨身從海涌出。如吠瑠璃色。身有六臂。臂膊?]停。相貌充滿。面有三目。其目赤色。首戴寶冠。狗牙上出。口咬下脣。顰眉威怒。又於海中畫一寶山。像以左足踏於寶山。山上有妙蓮花。以承其足。在海水中立。沒其半膝。右第一手持底里賞俱金剛杵。作擲勢。第二手持母娑羅棒。謂棒一頭如鐵杵形。第三手執鉞斧。左第一手把棒。第二手如擬勢(作金剛拳。舒頭指)形。左第三手持劍。以一大蛇於身上用絡繫。又以一切毒蛇作膊釧臂釧腰條瓔珞及耳璫繫髮。又以一大蛇繞腰三匝。身背圓光。火焰圍繞。於火焰外有其雷電。以相輔翼(云云)(或私記世多用此像云云)。又云。畫菩薩身。種種瓔珞以莊嚴身。如火色遍身流出火焰。以右手持金剛杵。斜擧向上。左手作施願印。脚爲阿里荼立踏盤。右上施願手。下畫持誦者。右膝著地。手執香爐(云云)。軌云。次畫本尊像。長一尺五寸。而作丁字立。足踏青蓮花。身作黃雲色。髮赤。上撩亂。種種諸瓔珞環玔以嚴身。用虎皮幔跨。左執拔折羅。右下施無畏。當作極迅形。左畫一金剛。四臂黃雲色。執杵輪索刀。右兩臂使者。一手作拳印。次持劫鉢羅。腰臂跨龍纒。前俱摩羅衆八衆圍繞。上五色祥雲。諸天散妙花。刀利天王軍四天各使者。及頻那夜迦。皆請命奉教。
次別畫像法。身五尺八寸。形作紅蓮色。眼長二寸許。衣服赭黃色。脚踏金蓮花。右手拔折羅擧上。如擬勢。左持金蓮花。髮少黃右旋。獨髮籠頭冠。髮際上二寸。髮中立化佛。右錫。左澡灌。兩邊皆一佛。持錫杖。金色聖者遶其身。急雲五色光。
或私記云。最初修行之時。依儀軌所說。一尺五寸二臂像修行尤好(云云)。
一行法。
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三卷(不空。貞元。海。仁。運。珍)。
金剛童子持念經一卷。
金剛兒法一卷(仁)。
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羅金剛念誦儀軌法一卷(金剛智。仁。睿云。金剛童子念誦法一卷無量壽佛化身)。
已上被戴祕錄。私云。金剛兒法非金剛童子法。是烏瑟沙魔法也可問之。
金剛童子出生摩尼軌一卷(不空)。私傳授錄在之。有谷私記。可尋見之。
私云。念誦儀軌行法蘇悉地也。仍附悉地金部行儀。聊以記之。
前方便。唱禮。三身。莽麽鷄。
南無曼荼羅主阿利耶迦抳縛曰羅俱摩羅冒地薩埵婆耶摩訶埵婆耶(三反)。
諸大明王。大小自在。三部界會。
驚覺(乃至)發願。
至心發願。唯願大日。本尊界會。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
次三部三昧耶(乃至)金剛牆。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寶山上有寶樓閣。閣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寶花臺。臺上●吽字變成獨?杵。杵變成忿怒尊。丁字立形踏青蓮花。擧惠上執杵。定下施無畏。乾闥緊那羅二十八部衆。及餘諸天仙恭敬而圍繞行者。在閣前親對於本尊(云云)。
次三力偈。普通供養。次治路。次振鈴。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眞言羯羅捨也之句下所。加縛曰羅俱摩羅曳醯?之句)。次迎請聖衆。
結金剛部心印。以左大指招之。眞言曰。
唵縛曰羅特力迦縛曰羅俱摩羅曳醯呬沙縛賀。
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觀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綱(乃至)讃(或私記。大日四智金剛部讃云云。私云。軌出四智讃。但未有魯波儞伽摩素伽婆之句)。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吽字。字變成獨?杵。其杵漸舒漸大。擧體成獨?。獨?變成金剛童子。相好具足(如前道場觀中觀尊)。
次根本印(暫依經說)。
經云。根本印以二中指相背竪。二無名指於中指中節外橫。交二頭指鉤二無名指頭。二大於中指前中節頭柱。二小指頭相並合向下竪如針。眞言曰。
曩謨羅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野(二)曩莫室戰(二合)拏縛曰羅(二合)播(引)拏(上)曳(三)摩訶藥乞(二合)細曩(引)鉢多(上)曳(四)怛儞也(二合)他(去引)(五)唵(六)迦抳度?(七)吽(引八)發吒(半音)娑縛賀。
第二根本眞言。開修羅宮用前根本印。眞言曰。
曩莫(一)囉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野(二)怛儞也(二合)他(去引五)唵(六)度曩尾度曩(七)迦抳矩嚕(二合)馱(八)薩嚩演怛羅(二合)抳(九)吽。
師傳云。金剛童子印其文不分明。師說曰。先二手仰掌。二火指第二節以上至于初節相背合。而以右手水指自左手火指本(第二節以下也)背橫指通左風節內文。有水甲當左風內下文。又以左水自右火背指通右風下節內文。以左水甲當右風內下文(左右更互也)。而左右風屈曲絞互水指甲上。謂左風絞風右水甲。右風絞左水甲也。如童蒙師子印目形也。而並二空各押二火側。而二空二風四指頭一處相捻。以二風柱頭乍柱各押二空頭也。如無所不空一說印二空也。二地合竪如獨古杵形。指地以二手腕頭也。其二眞言唯唵以下。誦念之除歸命之句也(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部母。大日本尊。降三世。成就明。又部母)。
或私記云。大日(百八反)本尊(遍數多少任意)金剛部使者。忿怒俱摩羅眞言(百八反。云云)。
次置珠本所。次入三摩地。
心月輪上觀種子念其字義。若作廣觀者。旋布眞言觀字義句義(云云)。
次根本印。次部母(用金剛部母)。次五供養(乃至)出堂。
右附十八道粗記大略。本軌除根本眞言之外。有五六箇印。明師傳於被甲之次用之(云云)。更可檢軌文(云云)。
私云。本軌行儀悉地金部。而五供中前四供養出金剛部。至於燈明百出蓮部。其意如何。又軌題云。無量壽化身(云云)。文云。西方念誦法(云云)。若任本部。可依蓮花部如大威德。師傅附蓮花部行之。是其意也。而本軌說金剛行法。其意如何。
護摩。
軌云。
略陳於護摩 成就悉地法 爐對曼荼羅。
相望而別作 方圓隨意成 半爐熾炭充。
以蘇密安悉 芥子檀薰陸 沈蘇合白膠。
乳粥和香藥 團爲一百八 諸法廣如經。
一呪一擲火 本尊薄伽梵 觀喜滿祈願。
復次以乳粥 白芥子胡摩 粳米雄黃等。
自汁木和蘇 擲爐得現驗 使者火食法。
蘇蜜乳酪等 薰陸白膠香 胡羅蔔粳米。
求樓香沙唐 石蜜柏葉等 和擣一百八。
每團一呪擲 入爐供使者 諸天龍夜叉。
乾闥阿修羅 四天眷屬等 及頻那夜迦。
觀喜隨加護 月八或十五 常設爐供養。
種種香花食。
召集使者眞言曰。
曩謨羅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野曩謨室戰(二合)拏縛曰羅(二合)跛拏曳摩賀藥乞叉(二合)細那鉢多曳摩騰迦俱摩羅唵伽尼度尼吽泮吒娑縛(二合)賀。
或私記云。諸尊段及世天候。此兩段召集使者。眞言必可用之(云云)。
或依胎藏修此法者。
經疏之中不說此尊。玄法儀軌金剛手院列其形像。文相大略如本軌。印相眞言共說之。現圖在左方第一重第二行第三金剛鎖菩薩左邊。此中行法可有多種。或置本位而供養之(其尊位如右)。
●● ● ●
梵號。
迦尼句路(二合)馱。
密號。事業金剛。
種子。吽●。
三摩耶形。三股。私云本軌。
形像。圖。肉色忿怒形。自右肩現七佛。後本無化佛。有云。圖云。赤色忿怒形。右手執三股高擧左手舒。垂自臂現七佛。左足屈。右足蹋立也。
印相。虛合於二羽水交入虎口。風捻空下地輪竪如牙。
眞言曰。吽縛曰羅(二合)俱麽(鼻引)羅迦尼度尼吽吽泮。
右出胎藏印明集。私云。此印眞言在本軌或都法壇。
移大日安寶幢側。在右無在。但以金剛童子置大日位。
私云。觀曼荼羅時如此觀置耳。若作大日卽本尊之觀者。不可移大日歟。
本尊觀。
中胎蓮花臺上有吽字門。卽變成獨?金剛杵。杵變成本尊。在執拔折羅。右下施無畏。此尊卽大日利生方便門。若人念此尊。速得法悉地。本尊心月輪內有根本明字。字皆金色。右旋而布列。歸命句且除之。欲具足施布者。亦可安之。
T76040601.GIF
彼月輪諸字 從尊口流出 入從我頂上。
右列我心月 亦從我口出 還入本尊身。
亦來入我身 如是無間斷 眞言力無比。
能摧大障者 亦遮自他身 未來惡趣苦。
纔持眞言句 化佛從口出 種種吉祥事。
應念而自至 又印契眞言 觀念平等故。
本尊入我身 我身入本尊 入我我入故。
本尊與我身 身口意三寶 平等無差別。
次出定結根本印(先立中)。次本尊。次加持珠。
正念誦(云云)。次置珠本處入定觀念(云云)。若觀大日卽本尊之時。可用此觀念。
普光淨月輪 阿字置其中 次當轉阿字。
成大日牟尼 消穀嚴身服 寶冠紺髮垂。
寂然三摩地 輝焰過衆電 猶如淨鏡內。
幽邃現眞容 喜怒顯形色 操持與願等。
正受相應身 明了心無亂 無相淨法體。
應願濟群生 此尊心月輪 內有五字明。
次有本尊呪 右旋而布列。
大日心月輪 本具此眞言 是故大日尊。
卽現本尊形 身作黃雲色 髮赤上尞亂。
種種諸瓔珞 環玔以嚴身 左執拔折羅。
右下旋無畏 虎皮用幔跨 忿怒極迅形。
彼月輪諸字 從大日口出 入從我頂上。
右列我心月 亦來入我身 如是無間斷。
眞言力無比 能摧大障者 亦從我口出。
還入大日身 亦遮自他身 未來惡趣苦。
纔持眞言句 化佛從口出 種種吉祥事。
應念而自至 印契及眞言 觀念平等故。
大日卽本尊 本尊卽我身 身口意和合。
三平等無異 具足於三身 量周遍法界。
不生亦不滅 離言離言相 生與於無生。
無非大日尊。
T76040602.GIF
或別壇。金剛部別壇。
或私記中有此圖。是附持誦不同金剛部別壇儀所說。本尊使者四天八部等置之也。內院弓箭等是何哉。可問之。
T76040701.GIF
一功能。
經云。爾時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欲爲未來有情及末法時無福德者。以於前世不修善品作諸罪業。致於今生招感貧匱。逢遇惡人敵害有情。亦爲未來有諸國王。正法治國。尊敬三寶。爲隣國侵擾不遵正法。或有非道不信因果。毀壞三寶。滅壞佛教。有如是等種種有情。今於佛前爲彼等類。說息災增益降伏法等法。令知佛法。有威德神通自在。知諸菩薩具一切智。或見有衆生常懷惡心欲破佛法興師害善。大悲愍念作降伏法。而令彼人不遂惡業。是故說此無比大威德聖迦抳忿怒之法(云云)。又云。爾時金剛手菩薩。告大衆言。此忿怒王有無量威德大神通力。善能調伏難調伏。故示諸方便。從於三昧生此菩薩道。纔憶念一切鬼魅悉背馳走。一切惡心衆生皆當損壞。一切災禍悉皆除滅。若有受持此眞言者。自然成受三昧耶戒。若求悉地速得成就。無能沮壞。不墮諸惡趣。速證菩薩地。成無上菩提。有纔誦一遍。則除一切災禍。能禁制虎狼師子惡龍等。加持土塊擲彼身上。則不能爲害。若被日月五星逼近本命宿者。能常念誦。不招災禍(云云)。又云。爾時金剛祕密主告諸天衆言。末法之時修此教者。有懈怠不具眞言律儀者。或惡龍雷震諸魔反現種種身形惱亂。持誦者好作障難。伺求人過。若不依軌法。卽爲彼魔之所得便。爲如是等種種有情故說斯法。令持誦者。不爲衆魔之所得便。我今金剛手菩薩爲愍念有情。示現眞言王忿怒形。由此眞言威力。一切藥叉羅刹天衆見我者。皆大怖畏。於求一切成就法中。一切眞言忿怒衆中。我爲最勝王。哀愍難調。於諸有情作障難者。爲調伏彼故說是眞言。於三昧中示現此形。從額流出。是故一切眞言無比大威德大忿怒大怖畏大名稱爲護王及正法。故我祕密主說金剛童子法(云云)。
私云。經說者。金剛童子金剛手變化也。儀軌題云。無量壽佛化身。此外亦可有金剛童子耶。答。軍荼利軌云。又於寶樓閣中央。觀●婀字。於兩邊觀●吽字。是甘露軍荼利法身種子。乃至次於北方觀●惡字。是金剛羯抳(古譯名金剛童子)(云云)。身種子(文)。若是北佛變化金剛童子歟。又胎曼荼金剛部中。金剛鎖菩薩前有此尊矣。准知三部五部各可有金剛童子也。
智證大師在唐記云。黃童子是彌陀化身。青童子是金剛手化身(云云)。
金剛童子。五十七。
享德四年七月六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承應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以二尊院本書之了。舜興。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五十九。
梵天法。
一支度。
註進。
梵天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名香。酥。蜜。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斗。紙(厶)帖(銀錢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蠟燭料)。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料)。折敷三枚。淨衣(白色若黃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薰陸(通獻諸天天女云云)。沈。白檀。薰陸歟。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
十二天軌云。白月良日(云云)。又云。爲息災東。爲成就南。爲敬愛西。爲調伏北。種種供養(云云)(私云。違常儀。若文亂歟)。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儀軌等。大日經具緣品明身相。密印品出其印。普通藏亦說其眞言。玄法青龍攝大軌等。列於東方。世天衆中軌首門南。義釋安北。金對記云。若准此經(私云。略出經)。於第三重外壇之中。可觀二十類○梵天爲首攝上方天也(云云)。故知此天出兩部中。其行法儀可斟酌矣。須依十二天儀軌。意召請供養此等天衆。今依悉地。聊記大略。
先前方便如例(光澤之後加持飮食須彌甘露鑁字心觀三種印明。可用之)。
唱禮。
三身。縛曰羅忙莽雞菩薩摩訶薩(若佛眼)。
曼荼羅主嚩曰羅唅麽寧泥婆摩訶泥婆(三反)。
五大明王。大小〃〃〃。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或五悔)。次發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須彌。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八切德大海水。水中有須彌山王。四寶莊嚴。山頂有寶殿。殿中有蓮花座。座上有月論。輪中有●字。字變成蓮花。花變成梵天。相好莊嚴具足圓滿。坐赤蓮花。眷屬圍繞。
持誦不同。明諸佛菩薩別壇了。引義釋云。從此上皆弘地德。故用開蓮花座。二乘用芰荷。或青蓮花。唯五淨居梵王四禪用赤蓮花。義准菩薩以下亦令半敷。勿令極開(云云)。又引釋文云。釋天眷屬之此近淨居天置大梵王○所餘四禪諸天。皆列其左。無熱等。五淨居天列在其右口(歟云云)。今准經論。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名五那含。若依此義。五那含天可與梵王四禪爲一別壇(云云)。又云。私詳道理。此五淨居是阿那含。二乘所攝故。與一切聲聞緣覺可爲釋迦眷屬。故具緣品畫五佛頂印。次畫五淨。後畫三頂(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或此次振鈴)。次隨方迴向(取香爐若普印)。
至心奉請 大梵天王 明妃眷屬。
降臨壇場 受此供養 護持國主。
御願圓滿。
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眞言未可加嚩羅唅摩寧曳醯呬句)。
次請召印(出集經。若用金剛部心印段)。
仰右手掌直伸。小指頭指屈。無名指中指中節頭並。向上竪之。大指附於頭指側上。大指來去。呪曰(私云。左拳安腰)。
唵輸嚕(二合)致(二)悉彌哩(三合)致陀羅(上音)尼(四)烏?訶(上音五)。
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摩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捧器先祈願)。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蠟燭付火誦諸天僕語讃)。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諸天讃)。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者●字。字變成蓮花。漸舒漸大。擧體成蓮花。蓮花變成梵天。相好具足。
次根本印。
胎軌云。梵天持紅蓮(准月)三昧空捻水(三密抄云。私云。上句明持物。下句明手印歟。又若上明心觀下明手印歟已上。私云。青龍同今軌。但眞言曰。注云。印有別)。大日經云。以三昧手作蓮花相。是梵天印。義釋云。左手作半蓮花印。一如作觀音印。法此不同。但一手作之耳。此是梵天印。
攝記云。三昧空持水。猶如執花相(廣軌同之。私云。似今軌)。燃盛光軌云。三昧舒五輪空持風上節。
對記云。海大德說梵天持紅蓮(准月)三昧空捻水者。蓮花座半印也。謂五輪少屈立也。准月者准前月天印也。三昧空捻水者。定手屈水入月。以空押水。側上惠手按腰。惠和上說同海說(但云押水背上。又云此又樣。是別本也)。私云。此儀軌云。梵天持紅蓮(准月)三昧空捻水故。海大德不說二印。然作印時自成二印。而惠和上旣爲又樣。攻三昧空捻水句。可爲又樣。但攝大儀軌及惟謹本。皆云。釋右梵天印三昧空持水。猶如執蓮相。而無梵天持紅蓮(准月)之文。私撿今文。此句似等持物。不似手印。次句是彼持花印耳。別記云。定手作蓮花座半印。
傳法記云。次梵天印。定掌立向外。以空捻水。餘指叙散惠拳如常。
法性記云。左手五指竪屈。水入掌內。以空捻水。背上側右拳押腰。
或記云。左手作蓮花半印。右手作拳置腰。當觀掌中有蓮花(三密抄云。掌中觀蓮明左手間。若結蓮花印。何更學觀蓮)。
私云。十二天法中。卽明如注彼法。又集經印明。可見之。
眞言。
胎軌云。鉢囉(二合)惹鉢多曳娑嚩(二合)賀(引有歸)。義釋云。梵天眞言初句云鉢囉惹。譯云一切生。次云跛多。是主義。曳是助聲。所謂一切衆生主也。如劫初時。梵宮寂寞無人。梵天適生念時。有命盡。天來降。又皆不見梵王始終。故便作是念。我等從梵王生。以能生一切有情。故名一切生主。而實衆生佛性前際無始。非是如來所生也。以最初鉢囉字爲眞言體。跛是最勝義。囉是淨法界。不爲塵垢所染。卽是蓮花胎藏。一切佛子皆如是最勝胎藏生。是故名勝子。末句加曳字。故名爲梵王乘也(私云二十本云。亦是佛化身)。
梵天明妃印(三密料簡云。圖簡。問。梵天在東待女。何在此耶云云)。
胎軌云。明妃風加火。空持水中節。大日經云。如前印作持蓮花形。是梵天明妃印。義次以左手猶如執蓮花形。梵天后印也(謂舒掌以空風於捻。其中指屈當掌內。圖中亦直申也)。攝軌云。惠風加火上。空持水中節。梵天妃密契(私云。惠風者。或本云定風。廣軌同之。但云定風)。對記云。海大德說不改前印。唯以風著火背上。惠手同前意。大德說同惠和上說。以前花座印。以風著火背。以空著火下。第三節也。傳法記云。竪定掌向外風加火背。空置水內中文。惠拳如常。用梵天眞言。法性記云。不改前印。但以風著火背上。右拳押腰。眞言同前或記云。不改前印以風指加火輪背。空持水中節。
眞言(大日經幷胎軌等不說之。但廣軌云梵天妃眞言曰。玄。云云)。
義釋云。問曰。梵天無欲及女人等身。云何言后耶。此是梵王明妃。〃〃是三昧義。故義云妃也。
次加持念珠。次正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本尊。次諸天。次大吉祥。佛慈護。出現后。次又部母)。次以珠杵安本所。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跛是最勝義。囉是淨法界。不爲塵垢所染。卽是蓮花胎藏。一切佛子皆如是最勝胎藏生。是故名勝子。
次根本印眞言。次部母(忙莽)。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捧器祈願。或此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啓謝(取香爐若普印)。
供獻之間。多不如法。唯願慈悲。施我歡喜。
次奉送(先頌偈。香爐。若普印。次印明奉送)。
大天自在威神力。令所求者速成就。唯願天主還本宮。後若請時垂哀赴。
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裏書云。集經第十一云。大梵摩天法印呪。仰右手掌直申。小指頭指屈。無名指中指中節頭並。向上竪之。大指附於頭指側。上大指來去。呪曰。
唵(一)輸嚕(二合)致(二)悉彌哩(三合)致(三)陀囉(上音)尼(四)鳴?訶(上音五)。
祕錄云。諸世天讃十四。
普集天龍八部讃一本(仁)。天龍八部讃一卷(仁。運云一本)。梵字天龍八部讃一卷(海)。梵唐兩字天龍八部讃一本(仁)。
阿(引)演(引)都泥嚩左誐素羅(一)緊那羅那(上)囉鑠迦囉(二合)那野(二)缽囉嚩羅達磨蘗哩(二合)多地迦囉(三)尾達磨左缽囉(二合)捨磨操企也(二合四)儞銘多部多銘多缽羅(二合)迦捨夜(五)怛儞賀室囉(二合)麽拏也馱(引)?(引六)。
(明覺)天龍八部讃(唐院本用此題。弘法本同今題。或云請天龍。或云普集天龍八部讃)。
● ● ●
阿(引)演(引)覩(句義未尋。諸請召呪有此句。大底請赴句歟)
●●
泥嚩(天也)
●●●
左誐(龍也。義釋云部惹誐。唐院讚一本云冐左迦。一本云胞若虎。直云左誐者謬歟)
●●
素囉—(上引●字即●也●●●云非天)
●● ● ●
緊那(上)羅那囉(●●●疑神也。點即●也。●●王也。●字眾本皆爾。唐院本或云緊馱。或本云緊曩哩曩捺囉。令直云那羅者謬歟)
● ● ●●
鑠迦羅(二合)那野(二)(帝釋歟。●字或本●。唐院本或云舍羯羅那野。梵字即今本也。或本云。鑠揭羅跢夜叉)
● ●● ●●
缽羅(二合)嚩羅(二合)達麽(勝上法也。嚩羅云二合謬也)
● ●●●●
蘗哩(二合)多地伽囉(三)(此句眾本梵字皆同。唐院本或云紇栗多地迦囉。或云吃哩(二合)馱地迦跢今漢字謬歟)
●●●●
尾達麽左(佛語歟。●字或作●。唐院本云冐淡嚩左。或云謨朕麽惹)
● ●●
缽羅(二合)捨麽(寂也。能除也)
● ●
操企也(二合四)(安樂也。唐院本或云素契也。梵字同今。或云缽羅嚩囉素迦。或作●。今作●本。私法本同之)
●● ●
儞銘(二合)多(相也。唐院本云儞弭多。或云儞弭馱。今二合謬歟)
●●
部多(實也。唐院本云部馱儞銘(二合)多)
●● ● ●●
銘多缽羅(二合)迦捨夜(五)(●●●歟。唐院本或云弭[口*但]●●。以迷達音云如是歟。次句直●●●缽囉羯捨也。此云開示歟)
●●●
怛儞賀(怛(入聲)音如也。●●此也。云如此歟。唐院或本云●●●多印賀(文)弘法本云●●●●●●肉也。唐院本●●●)
● ●
馱(云)?(引六)(法歟。弘法本●●。今云馱?謬歟。唐院一本云●●愬怛囕。此云經。唐院一本十四字為一句今依之。此讚集唐院梵本二本漢字二本。弘法梵本校定了)
義釋七云。世明妃眞言●●●●●是一切世天種子。以如來如卽是世間如故。以於因緣得自在故。勝義涅槃不可得故。不動不出故。是故如來住於寶處三昧。作種種隨類之身。若加空點。是無所不遍義。種種色所爲利益。皆成就義也。一切世天隨取一字。以爲種子(云云。已上)。
一形像。
大日經云。大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爲印。執蓮在鵞上。釋云。釋天眷屬之北近淨居天置。大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鵝車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蓮花。一手持數珠。已上是右手。一手執軍持。一手作唵字印。此上是左手也。印當稍屈頭指。直申餘指側。手安之而作語狀。是名淨行者吉祥印(云云)。
圖云。四面四臂。右一手施無畏。次手持鉾。左一手持蓮花。次手軍持。坐赤蓮花。額有眼。
梵天女。肉色。左持開蓮。右少握向外(云云)。
集經第三云。菩薩右相(私云。般若菩薩也)安梵摩天。遍身白色。耳著寶璫。某項上著七寶瓔珞。立氍毺上。右手屈臂向於肩上手執白拂。左手申臂。手執澡灌。其以下著朝霞錦。以羅錦繡嚴飾衣服。其梵天身被紫袈裟。頭戴花冠。作簸箕光。其手脚腕皆著環釧(云云)。
裏書云。白蓮花經云。四面髮髻冠。面門自肉色。每面三目相。四手惠持花。次惠持數珠。定上執鉾持。定下手側掌屈風。餘申直。身嚴妙玉。玉袈裟及天衣圓光遍寶。身坐於七鵝車(云云。已上)。
一功能。
十二天軌云。若欲得官位。自大梵天供養(云云)。
一卷數。
梵天供所。謹奏。
奉讀。般若心經(厶)卷。
奉念。大日如來眞言(厶)遍。忙莾雞眞言。梵天眞言。諸天眞言。佛慈護眞言。大吉祥眞言。出現智菩薩眞言。
奉供。花水供(厶)箇度。蠟燭供〃〃〃。銀錢幣帛供(厶)捧。
右謹依。宣旨(云云)。
梵天法。第五十八。
(本云)承應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
元祿甲申二月佛涅槃日書之。
鷄頭院嚴覺洪道。
行林第六十。
帝釋法。
一支度。
註進。
帝釋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安悉。熏陸)。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蠟燭料)。紙(厶)帖(銀錢料)。佛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斗。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料)。折敷三枚。淨(白色。若)。
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人供淨衣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等。
陽月一日(云云)。十二天軌云。白月良日(云云)。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儀軌等。但有一法義淨譯也。大日經中具緣品明身相。普通藏品說眞言。密印品中不出其印樣。大軌出之。玄法青龍攝大軌等。世天疏中東門置之。略出經外壇天衆列之。其行法等可問之。
今依悉地而記大略。
先前方便如例(光澤之後加持飮食等三種印明用之)。
唱禮。
三身。忙莾鷄。
曼荼羅主印。陀羅泥婆摩訶泥婆(三反)。
南無舍脂夫人諸眷屬等。
五大明王(或不唱之)。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五大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大海。次須彌。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八功德大海水。水中有須彌山王。四寶莊嚴。山頂有宮殿。莊嚴微妙宮殿中有荷葉座。座上●捨字。字變成獨?。獨?變成帝釋天。右手持杵。左拳安腰著甲冑。及天衣忿怒形色。眷屬圍繞。
持誦不同云。帝釋三十三天。舍支。四王。焰摩。兜率。化樂。魔天。他化。那羅延(幷眷屬)。竪那羅。乾闥婆。妙音天。
若作別壇以三十三天(四八三十二天帝在中。合三十三天)。舍支須彌四角。四金剛手爲中台。以六欲天及第六天內亦有魔天。幷那羅延妙音樂乾闥婆阿修羅竪那羅爲第二院(云云)。
私云。以八部爲第三院。當壇天族本坐之處。唯置地印供養(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或此次振鈴)。
次隨方勸請(普印)。
至心奉請 帝釋天王 三十二天。
舍脂夫人 四大天王 六欲天衆。
那羅乾闥 法俗樂神 諸眷屬等。
降臨壇場 受此供養 某申所願。
如意滿足。
次送車輅。次請車輅(眞言未可加印。陀羅泥婆南曳醯?句)。次請召印(用金剛部心印明之。未可加來句)。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摩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捧器先祈願)。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蠟燭付火)。次普供養。次讃(諸天普印)。
次入三摩地(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獨?杵。漸舒漸大。擧體成獨?。獨?變成本尊。相好具足(云云)。
次根本印。
胎軌云。帝釋印。內縛二風申如針(空竪)。攝軌云釋印。內縛拳二風竪如杵(廣軌同之)。青龍軌眞言同注云。或云。內縛合竪空地。對記云。海大德說東門帝釋天。是此界帝釋也。前是餘界須彌山帝釋也。內縛二風並置立。二空亦並直立也。別記云。內縛二風直竪。端相柱如針。二空並之。
私云。傳法記幷說記皆同對記。十二天法中印如彼法註。又集經印明可見之。
裏書云。集經第十一云。帝釋天法印呪。
先仰兩手。卽以二無名指相鉤。其二中指及二小指各向掌屈之。二頭指各斜竪。頭指種以二大指亦斜竪。附博頭指側。大指來去呪曰。
唵(一)怯皤弭唎(二合)佉(二)怯皤伽弭唎(二合)佉(三)那羅阿姥腎穰(二合)(四)阿姥皤訶(五)阿佉殊姥佉(六)娑伽提(七)時那筏囉(二合)嗅莎訶(九)。
眞言。
大日經經帝釋天眞言曰。
曩〃〃〃喃(引)鑠吃囉(二合)也娑嚩(二合)賀(引)。
義云。右釋提桓因眞言。釋迦是百福德義。以於因中作百無遮大施大會。故得成此果。故以爲名。今云釋迦羅也。是正音也。以初釋字爲眞言體。捨是本性寂義。又奢摩他。亦是正義。次轉釋云。以請業垢本不生故。復次說本性心地起諸作事及種種淨妙六塵。卽是淨佛國土莊嚴法身之義。從一字中卽具百字功德。故名百福乘。此百福輪寶乘。名帝釋乘也(私云。二十本云佛化生)。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部母。大日。本尊。四天。諸天。大吉祥。佛慈護。出現者。又部母)。次以珠杵安本所。次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本性寂義也(云云)。
次根本印眞言。次部母(忙莾鷄)。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捧器祈願或此次振鈴)。次解界。次禮佛。次啓謝。次奉送(光頌偈)。次三部。次被甲。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堂外作善。
一形像。
大日經云。初方釋天主安住妙高山。寶冠被瓔珞。持拔折羅印。
釋云。東方五頂之南畫因陀羅。坐須彌山。首戴寶冠。耳被瓔珞。持伐折羅(文)。
瑜伽護摩軌云。帝釋乘白象。住五色雲中。身作金色。右手持三股當心。左手托左胯。左脚垂下。三天女各手持蓮花盤盛青蓮花。或以盤盛雜花等(文)。
安鎭軌云。帝釋天王右手持獨股杵。左手叉腰。乘六牙白象(云云)。
裹書云。
白蓮花經云。寶冠散頂上戴持三劍。面門白黃色。左定結拳印。右惠持一鎙百千種玉。玉袈裟天飛衣。安住妙高山(已上)。
圖云。赤色。右手持一股戟。左拳安腰。著天衣及忿怒形也。
又云。黃色。右手持獨股杵當乳。左手作拳押腰。坐須彌山也。金色也。
圖西南方有帝釋女。白肉色。右持蓮花。左當腹也。
集經第三云。菩薩左廂(私云。般若菩薩也)。安帝釋天。通身白色。耳著寶璫。其項上著七寶纓絡。立氍毹上。右手屈臂向於肩上。手執白拂。左手屈臂。肘節向左。手向腹仰掌。中竪一跋折羅跋折羅頭向外。著之火焰圍繞。跋折羅身其帝釋像。從腰以下著朝霞裾。以羅錦繡嚴飾。衣服天衣籠絡。頭戴花冠。作簸箕光。其手脚腕皆著寶釧(云云)。
一功能。
十二天軌云。欲得壽命自帝釋天供養(云云)。大日經疏第五明三部幷諸世天了了。凡此等諸天大神皆是衆所知識。世間衆生各各隨性欲因緣宗。奉供養毘盧遮那。爲欲普門接衆生。故遍一切處示同彼身。卽以世間共識之標識。爲出世間祕密之標幟。猶如帝釋之像安住妙高山王。如來因陀羅三昧亦復不移此處。開出淨菩提心妙高山王。自餘法門例皆如是。不可詳說。但行者隨彼一一乘中。功行成就自當開解耳。
一卷數。
帝釋天供所。謹奏。
奉讀。般若心經(厶)卷。諦緣度(厶)遍。
奉念。大日如來眞言。忙莽鷄眞言。帝釋天眞言。諸天眞言。大吉祥眞言。如來慈護眞言。出現智眞言。
奉供。花水供。蠟燭供。銀錢幣帛供(厶)棒。
右謹依。宣旨。
文治三年三月十六日書畢。
帝釋天法。第五十九。
承應二年六月二十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之了。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冬十二月望日敬寫了。
兜率谷鷄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六十一。
火天法。
一支度(大略如梵天取捨隨時宜)。
一起首時分等。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儀軌等。大日經具緣品說願相幷眞言。密印品出其印。祕密曼荼羅品釋。又出印攝大軌等。說其眞言。其行法可問師。
依悉地者首尾大略如梵天法。其中之要在左。抄之。
唱禮。
三身。忙莽鷄。
南無曼荼羅主阿儗儞泥婆摩訶泥婆(三反)。
〃〃阿誐那野泥毘。
〃〃瞿曇仙等五大仙衆。
〃〃十二火天諸眷屬等。
五大明王(或不唱之)。大小自在。三部。
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墻內有大宮殿。殿中有寶座。座上有草座。座上有●字。字變成三角印。印變成火天。相好具足。眷屬圍繞。持誦不同云。諸大仙並在火院之中。火院卽是三角壇。其中色赤名赤院也(云云)。
私云。若作別壇。以十二火神。安第二院。前左右後如次各四(云云)。
T76041301.GIF
火天本位置地印。而供養之。餘十一天爲第三重(云云)。
依本壇者。三角三重。今且方圖之。三角三重。可有觀念。
隨方勸請(取香爐若普印)。
至心奉請 大佛火天 后妃眷屬。
瞿曇佛等 五大佛衆 十二火神。。
四韋陀等 諸大仙人 降臨壇淨
受此供養 某甲所願 如意滿足。
請車輅(眞言未可加阿誐那曳南曳醯呬句)。召請印。
義云。如前作施無畏狀。而曲屈空指。令當掌中。卽是請召火天印也。下文云。請召火天印。當側申右手。其風指第三節稍屈。又屈空指上節。向掌中。若先直而屈。是請召也。若先屈而還展。是發遣也。
眞言。南〃〃〃喃阿揭娜曳莎訶。
義云。初句歸命諸佛義。如前說。第二句阿揭娜曳。是火義。此中以最阿字爲種子。以一切諸法本不生故。卽同金剛智體。伽是行義。以諸法本不生故。雖具足萬行。而無所行。是故名爲無師自覺。若是無師自覺。卽是同於大空。遍一切處故。與娜字同體也。以諸法無師無行故。自遍一切處。於三界不動不生。而至薩婆若。是故無乘及乘者。爾乃爲大乘所以也。字加三昧聲意明。此乘定惠均等也。諸佛行菩薩道時。皆以如是。惠火焚燒一切心垢。熾然正法光明。是故如實說之。卽成眞言也。若召請時。當增加伊保〃〃字。至發遣時。加揭車〃〃字(云云)。
火天后印。
私云。經釋不說印明。攝大玄法青龍軌等。雖列名幷說其眞言。不明印相。廣軌列名印明共無。
對記云。海大德說定拳。按腰惠手不改火天印。少屈風上節。分立不召以爲列也。意大德說火天妃印。同火天文云。有云火后妃印。左空風捻安腰。右向外以風召之。惠和上說。以前火天印直立空少屈風。別記云。定惠同前。但惠手舒定直竪風屈如鉤(云云)。
眞言。阿起禰(二合)曳娑嚩賀(有歸)。
五仙印。
傳授胎記云。惠掌向外。以空捻地第二節(或水第二節)。餘指直竪並。而先離開風(一)。次開火(二)。次開水(三)。次開地(四)。次開空(五)。此爲五仙印。定拳置腰。隨開可誦各眞言也。
師傳云。押地二節文時。地指不屈。而少覆臨。謂大指及地程自然爾也。不開立地時定在掌中。
私云。五仙印幷其次第。經釋諸軌皆不分明。今勘祕密品釋云。以諸大仙而圍繞之。謂迦葉瞿曇仙等其印如前五通仙人說。四圍陀印是也。持誦不同云。其印如前五通仙人說者。密印品云。以施無畏空持水第二節。是一切諸仙印。隨其次第相應用之。釋云。施無畏手空捻地第二節。卽一切仙印從下與經別第二也。先大指捻小指。次開中。次與地少相離。次放散五指。是五大仙也。依經次第也(云云)。私云。若空捻水。是一切仙印。若空捻地。五種用之。是五仙印(云云)。
眞言。
嚩斯仙眞言。
縛斯瑟陀(二合)㗚欽娑嚩賀(有歸)。
阿趺哩仙眞言。
惡帝羅(二合)也摩訶(引)㗚釤娑縛賀(有歸)。
毘哩瞿仙眞言。
波哩(二合)輸怛摩(二合)摩訶(引)㗚釤娑縛賀(有歸)。
驕答摩仙眞言。
俱怛摩(二合)摩訶(引)㗚釤娑縛賀(有歸)。
蘖栗伽仙眞言。
蘖㗚伽摩訶(引)㗚釤娑縛賀(有歸)。
私云。已上五仙明依慈覺大師口決意書之。是師傳也。諸軌異說次第不同。更可勘之。十二火神印。通用諸仙印。其眞言可用火天眞言歟。
十二天印(若欲略者用總印呪)。
右各以印明可奉請尊。但存略隨時早晚矣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三角印。漸舒漸大。擧體成三角印。印變成本尊。
根本印。
對校記云。海大德說。次東南方火仙印。文云。火天定在掌者。惠掌向外直立。以空安掌。屈風隨誦召之。是火天印。與疏不同。文云。心置三角印者。仰左手安胸上。空相拄也。惠珠者。惠手持念珠也。操形者。定手持瓶。是名操形。〃〃者水瓶也。掌印者。惠手作施無畏也。定持杖者。定手持仙杖也。三點灰爲標者。諸外道等以灰塗身故。以灰爲標也。意大德說印相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和上說同。但云。與訶召別記云。定拳安腰。惠手申五輪向外。竪空安掌。正僧正說同海說也。
私云。熾盛光軌云。定手仰當心大。空相合由如三角樣。是契名火天。惠手竪四輪。空橫於掌中。風屈三召之。是召火天相。青龍軌同此軌二印。
師傳云。
念誦。忙莽鷄。大日。火天。后。諸天。大吉祥。佛慈護。出現智。又忙莽鷄。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諸法本不生義也。
一形像。
大日經云。行者於東隅而作火。佛像住於熾炎中。三點灰爲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而在圓炎中持珠及澡瓶。
釋云。東南隅列諸火天衆。住火炎中。額及兩臂各有三灰畫。卽婆羅門用三指取灰。自塗身像也。一切深赤。心有三角。在炎圓中。左持珠數。右持澡瓶。爲引火祠韋陀梵志。開圍陀法。示此火壇。梵行標幟(云云)。
胎軌云。行者於東隅而作火。佛像住於熾炎中。三點灰爲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惠珠定操形掌印。定持杖青羊已爲坐。妃后侍左右(云云)。
對授記云(云云)(如上抄)。
瑜伽護摩軌云。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炎。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軍持。左二手一揚掌。一持念珠。二天女持天衣。左右置苦行佛。左足跪足(云云)。
又云。火天四臂。右手施無畏。第二手持珠。左手佛杖。第二手持軍持(云云)(私云。四手持物。雖同於前。左右異前。安鎭軌出此像)。
建立軌云。身赤。髮黃。三目。具四臂(云云)。
圖云。前本仙形也。所持物後本同也。以鹿皮爲裙(云云)。
火天妃。圖云。白色無所持物。二手外開在盛火炎中。後本右持瓶。左持念珠。
一功能。
十二天軌云。爲福德火天始供(云云)。
火天記。
行法(蘇悉地。但前方便次可加申三種印明)。
道場觀(如常)。
觀曼荼羅。
中臺有蓮花座。上有●字。變成大日尊。前有三荷葉座。中心有●字變成火炎。其形三角。變成火天。右有后。左有妃。自餘眷屬圍繞。
根本印。
先大日(問之)。次火天。次后妃(同印用之)。諸眷屬衆(諸天總印明)。
讃(心略。四智。諸天)。
念誦(大日。一字。佛眼。火天。后妃。用后印。諸天。大吉祥。如來慈護。又一字。佛眼)。
法施(心經。自我偈。尊勝陀羅尼。諦緣度。三昧耶戒)。
蠟燭五坏(大日。火天。后妃。眷屬等供之。漢語讃如常)。
形像(如胎圖)。
台軌云。行者於東隅而作火。佛像住於點灰爲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惠珠定操瓶掌印定持杖。青羊已爲座。妃后侍左右(文)。
瑜伽護摩軌云。東南方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焰。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軍持。左二手一揚掌。一持念珠。有二天女。持天花。左右置苦行佛。乘左脚蹉足。
供物。
護世八天法云。供養以雜粥米油麻菉豆相和煮(文)。
十天法云。先加持所施飮食五味雜粥等料素辨。次五味雜粥稠煮勿令稀。五味者粳米菉豆油麻牛乳蘇。各量多少以意令其有味。著少許鹽。
法感。
瑜伽十二天軌云。修此法時。覆四方雲雷電響鳴。又大地振動。如知法感。又夢大蛇見端嚴小兒現。又大雨雨。大風吹。應知法感(文)。
例。
天德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甲午。於天台山令權律師喜慶率十口番僧。修火天供限七ケ日。爲攘天下火災也。自內藏寮令下料物。
始自康治元年九月二十八日。七ケ日之間。依殿下仰爲除火災。於近衞殿被修此供之間。聊以令抄記給。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亥時。於白川僧房以淨草書之。
靜然記(云云)。
本印事。
師曰。火〃大〃智火法門顯形也。然者先用其本也。未受職人五古五字。又金界三摩耶會釼印五字明。五支法中出此印也同九月一日師說記之。
康正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了。
(本云)承應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舜興。
元祿十七年甲申二月七日書之。
台嶺兜率谷鷄頭院嚴覺洪道。
裏書云。
近代公家御料米七石油七升出之。
白米一石五斗(蠟ー料夜別一斗五升)。米一石四斗佛供粥等料。
宇治入道殿御時。於東三條殿被修之時支度如此。
一日支度。
擔供米三升。五穀一升。油五合。紙一帖。絹切五尺。蠟ノ布三尺。
美福門院御產祈立姐十人而修時支度如此。
享保十三戊申天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六十二。
焰魔天法。
一支度。
注進。
焰魔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二脚。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沈。薰陸)。白檀。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蠟燭料)。能米合四石九斗(日別七斗)。油三升五合。五穀各七升。胡麻一升。上紙(厶)帖(銀錢料)。白絹切一丈(幣帛料)。小桶三口(各加杓)。折敷三枚。裏黑二十一口。淨衣(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已上淨衣)。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特分。
師傳云。如此天供以人定時修之(云云)。
一向方。
尊像面南行面北(但可隨家便宜)。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經義軌。大日經中說其印言形容座物眷屬部黨。仍其人修供養儀則須彼教。而修行之。但於其中可有都別。壇場軌則須依彼教。而修行丹州池上私記二本行儀少異。並如左出。
焰魔天供略次第。
先淨三業。三部。被甲。次入堂禮佛。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用軍陀利)。次灑淨(自身壇上供物堂內)。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飮食。次甘露。次一字心水輪觀。次開白。次神分。次祈願。次九方便(若五悔)。次驚覺。次發願。次三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壚。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上金剛壚內有宮殿。殿中有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荷葉。荷葉上有焰字。字爲怛荼棒。棒變爲焰魔王(相好如例)。王右邊有死后。王左邊有黑闇。質多羅笈多誶獄者。烏鷲婆栖野干七母等圍繞(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
次隨劣勤請(用香呂若普印)。
至心謹請 焰魔法王 降臨於此。
受此供養 至心謹請 七摩怛利。
死后黑闇 質多羅笈多 及誶獄者。
烏鷲婆栖 野干類等 幷諸眷屬。
降臨於此 受此供養。
次送車輅。次諸車輅。次迎請(結焰摩印明。未加醯?召之三反)。次結堅實合掌(誦普施明明未加曳係?召之三反)。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示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坐。次善來。次重結大界。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承仕手取一杯。指蠟燭傳。阿闍梨受取供之。然後還與承仕。承仕受取之。阿闍梨坐位置彼位。如此次第供之)。次銀錢。次加持珠。次讃。次心經。次諦緣度。次祭文。次根本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或尊勝次本等)。次念珠誦了。次根本印。次部母(金剛部)。次塗香。次花。次燒香。次飮食(但印)。次燈明。次普供之。次讃。次祈願。次閼伽。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迴向(願以此功德云云)。次下坐禮佛。次出堂。
已上丹州一本記了。奧有圖位。於下抄之。正念誦注或尊二字意如何。可問之。
念私依師說記行法大略。
先辨備供物。所謂五穀粥(以堅稠爲吉。應和香花蘇密等。又傍抑菓子)。盛垸若叩戶。坏數十九或十五或二十一。須隨時宜。又儲蠟燭幷銀錢。又疋帛細切之挿錢串胡麻成抹粥等上波木留。又儲閼伽一前並居。壇南端量鈴杵等(如常)。
次入堂禮佛。
先禮拜大日如來(三反)。次禮拜壇中天等冥道(各三反或七反)。其詞曰。
歸命頂禮大日如來梵王帝釋焰魔法王諸天冥道。
次加誦懺悔偈幷淨三業明。次著坐。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用軍荼利)。次灑淨。次加持供物。次拍掌。次彈指。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供物。次拍掌。次一字。次開白。次神分。次祈願。次唱禮。次心輪觀。
南無三身忙莽鷄。
南無曼荼羅主阿梨耶焰摩泥婆訶泥婆(三反)。
五大(或不唱之)。大小。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右五悔)。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焰魔法王 太山府君 五道大神。
司善司惡 部類眷屬 還念本誓。
降臨道場 所修三密 靈驗勝利。
決定現前 護持(厶)甲(云云)。
次五大願。次三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壚。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地結上金剛墻內有宮殿。寶柱行烈。莊嚴妙。於宮殿中。有曼荼羅。黑色半月中心有水牛座。座上有●字。字變成怛荼棒。棒變成焰魔王。手持檀拏印。上有人頭。形極忿怒。以水牛爲坐。震雷玄雲色。右閻魔后。左黑夜神及七母等奉教官。烏鷲婆栖野干等前後圍繞(云云)。本尊爲內院同類眷屬二餘十一第三(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輪壇。次治路(可思治炎摩來向之路)。次隨方觀請(用爐若普印)。
一心奉請。焰魔法王。還念本誓。降臨道場。受此供養。擁護施主。消除災難。增益福壽。得大安樂。至心頂禮。
一心奉請。死后黑闇(還念已下如上已下皆爾)。
一心奉請。焰魔長婦。大辨才天女。
一心奉請。左悶拏等七魔怛利烏鷲婆栖野干類等。
一心奉請。質多羅笈多誶獄者。幷諸眷屬。
一心奉請。九種餓鬼無量恒沙步多南。
一心奉請。焰魔界中司善司惡冥官業道部類眷屬。
次送車輅(可送炎摩國)。次請車輅([薩/木]羅灑野句下句加炎摩羅惹南或係?句)。次迎請。合掌二小二頭入內。以二大召之(三反)。曩南縛縛娑縛多野曳係呬。
次結堅實合掌誦普施明妃眞言。末加曳係呬(召之三反)。
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觀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坐(四葉)。
唵跋莎羅毘羅野ソハカ。
次善來偈(善來炎魔。諸眷屬等。由本願故。降臨道場。當就當就。受微供具)。次重結大界。次開咽喉印(以右手大母指捻中指頭。三指微屈。卽成彈指。作聲眞言。唵部布帝哩迦哆哩怛他揭多夜。三五七反誦之)。
次五供養(飮食燈明處獻蠟燭供作法如常)。次銀錢(誦普供養眞言)。次普供。次讃(諸天讃)。次法施(心經金剛般若。諸經要偈。尊勝陀羅尼。三昧耶戒)。次祭文(可隨時)。次根本印。
焰魔(虛合地風入內。背相着屈空。自風土越致火指。眞言如上)。
死王(金剛合掌。沒哩(二合)底耶(二合)ソワカ)。
七母(定拳堅空名栖印。初以印當胸。後舒臂擧印。如打勢置腰。忙底哩(二合)毘藥(二合)ソワカ)。
暗夜(定拳風火並堅空小屈着風邊。惠擧置腰。沈卽閻摩后也。迦攞囉哩底哩(二合)曳ソワカ)。
閻王妃(右鈴印。左拳置腰。閻謎ソワカ)。
奉教官(金合。只怛羅(二合)虞鉢多(二合)野ソワカ)。
拏吉尼(定拳當口。以舌着掌。如吸人血之勢。頡利(二合)訶ソワカ)。
五道冥官衆(普印)。唵閻魔羅者ウクラヒリヤアケ。
車諸天(普施明妃眞言)。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佛眼大日炎王(千反)死王等七ケ眞言(二十一反)世天夏慈護夏吉祥天子(二十一反)觀音延命又佛眼)。次念誦了。次根本印。次部母金剛部。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祈願(此次或佛布施)。次啓謝(普印)。
所設供具可咲。麁惡多不如法。惱亂冥衆。唯願慈悲。布施歡喜。
次閼伽。次解界。次禮拜。
南無閻魔法王護持(厶甲)。施主息災安穩增長福壽(三反)。
〃〃死后暗夜神等(護持已下如上。下皆爾)。
〃〃七母衆等〃〃太山府君部類眷屬。
〃〃拏吉尼諸衆等〃〃閻魔界中冥官衆。
南無護持(厶甲)。施主息災安穩增長福壽(三反)。
次奉送。次三部。次被甲。次九方便。次迴向。次下坐禮佛。次出堂。
右依私師說等。爲自行抄記了。
紙錢等可燒之。注後唄三歸(云云)。儲散米等可修神供矣。
大原記不用辟除示三昧耶金剛網火院重結大界五ケ印。本尊勸請用集經印明。
集經第十一云。焰魔檀陀呼若印呪。
以兩手中指無明小指正相叉。二頭指竪頭相柱。二大母指各附二頭指側。開掌如掬水法。大母指來去。呪曰。
跢姪他(一)唵(二)焰魔檀馱那(三)尸明迦唎尼(四)跋折唎提(五)?醯〃〃(六)莎訶(七)。
私勘。同第十一上文云。閻羅王法身印呪。
屈左手三指。仍稍出頭指。三分許。以大指博附著頭指下節文。頭指來去。呪曰。
唵(一)閻魔羅閣(二)烏揭羅(上音)毘利(二合)耶(三)阿揭車(四)莎(去音)訶。
作此印誦呪七遍。其閻羅王卽來受供心大歡喜(云云)。
私云。或文幷師傳。以此眞言爲五道大神眞言。經文者焰魔印明也。更可尋之。
先三部被甲(如十八道)。次入堂禮佛著座加持香水灑淨供物。次加持飮食(軍陀利)。次去垢。次甘露王等(三印)。次啓白神分。供養文。五悔。發願。次入佛。法界。轉法輪。被甲。勸請(台大)。劍(文)。次閻魔。死后。七母。暗夜。焰魔妃后。鐸印眞言。奉教官。拏吉尼。次閼伽。花坐。
次五供養。普供。讃(諸天)。次念誦。後供養。讃。閼伽。禮拜。祈願。次心經。諦緣度。懺謝偈。迴向。發遣。護身。出堂(已上丹州一本記了)。
一胎藏行法文。
大日經第一(具緣二)云。右方閻魔王。手秉檀拏印。水牛以爲坐。震雷玄雲色。七母幷黑夜死后等圍繞。
裏書曰。
焰魔天祕法(出自祕大要集。或云。曰延持來新度文之內也)。
大身印。二手小指各內相叉。中指無名指各屈握。大母指甲上立。二頭指相去三寸。以此印契加持自身五處。卽成無怖畏印。召請之時以二頭指來去(七反)。
大身陀羅尼云(私云)。集呼善呪也。
大身印准前身印。改二風指。指令如三角形。大心呪曰。
唵(一)薩縛炎摩羅閣(二)第毘那(二合)縒摩履也(四)多利〃〃五味(六)莎(二合)訶。
心中心呪。心中呪(私云。台藏印明)。
五道大神印。
二手各仰二水叉立。以二大指經二水端。又以二空加二火端。二地各開立。二風指相跓作三角形。是祕中祕印也。空基誠云。是名最極祕密。不輒開披之(私云。眞言集經閻摩王法身呪也)。
行疫神印。三角叉印(口受呪曰。私云。印□口傳了。如法花經)。
唵(一)阿謎哩(二)吽(三)莎(二合)呵。
炎魔王衆會一切通印(用前七母印。二手風縛地水立合私云。眞言台諸夜叉眞言也。至心誦呪直護身作莫作結界云云。私云。五龍法祈雨壇文也)。雜類天ホマ准例也。
或記次第。
啓白。神分。次指燭燃火。隨位次第。次灑淨。次須彌王等印眞言加持。次普供印眞言。次光澤印眞言。次三部被甲。次法界主印誦覽字眞言。加持壇上。次諸天漢語勸請段。次以各各印眞言勸請。次讀祭文(在別紙。但神供時燒捨之。若經多內供時日之願書之。而神供時不改其詞。可改日月耳)。
次結施食印眞言。次普供印明。次誦天讃。次四智。次迴向。次漢語賛(供養段)。次懺謝。次法施。次祈願。次結誦摩王等印明。次祈願。次迴向。次漢語發遣段。次發遣印明。次禮佛(位位三反)。次三部被甲。次退座。次神供。
勸請右手作拳舒頭指屈上一節。每眞言以去來之。眞言。
唵毘止〃〃ソワカ。唵毘遮那曳ソワカ。
唵愚〃母馱南ソワカ。幣帛分爲二分。一奉天神。一奉地祇。次結陀等。次發遣幣帛等燒火爲善。
私云。教王和上御說。御說存略之時可用之。大原七位私記有之。和上依用彼御說(云云)。
裏書。
私師說云。銀錢幣帛自兼立壇事尤不可也。蠟燭火自付渡事有之。所謂三井道覺律師修時。幣帛火付物忌無極。仍脇机二前支度乞左右立之。左方名香等置之。右方幣帛等如例串夾置之。蠟燭火付後。普供養印明。前一取之。捧供之可置机也。
維貞元二年(歲次丁丑)五月朔(辛酉)三十(庚子)吉日良辰。南瞻部州大日本國勘解由次官從五位下藤原(某)。潔齋沐浴三業清淨謹啓。請迎降臨天等冥道(某)。若冠成業才[戟-戈+夸]未深。向以不次用得恭勘判官。雖云誠是天道所令然。人間嫉妬鬼道之嫌情。不可懼戰戰兢兢間。近曾慮外有所示物怪。爰就陰陽家。且令占卜。且又[忄*弍]愼之處。夢中有告誨。問云。冥宜奉仕百日天供祈禱。爾者時免其災害。覺後退而尋問事情於僧家。僧家教至圖閻摩羅王萬荼羅。排比十九前之供具供養尤可吉。仍今隨其開導。抽赤心之誠。盡丹誠之算。圖繪此萬荼羅。燒香散花幷備五穀甘美之褒粥相。並上妙眞言之妙味。三輪清淨至仕一一尊位。仰願天等冥道。各作慈悲本誓。幸任降臨。快垂納饗。先令(某)無病全身有命保福攘除禍胎。於未萠授與禎禪於久遠。出爲國之藩屛。入作朝之股肱。厚戴帝王恩寵。深蒙家宰之引級。父母兄弟妻子僕從同共福祚。從永至戴天王謹啓。
或云。三昧和尚於山御房。百日令修此法給。其時祭文也(云云)。
頌疏云。於此贍部州。下過五百由善那。有琰摩王國。縱廣亦爾(文)。
又云。諸鬼本處炎魔王國。從此展轉散居餘處。
樓炭云。佛言。大鐵圍山外閻浮利天下南有炎羅王城。廣縱二十四萬里。以七寶作(云云)。
或處云。本宮在鐵圍山之地中。是卽冥道宮也。五萬眷屬而爲圍繞。宮中庭有檀拏幢。其頭有一少忿怒之面。上帝見面。知人間輕重善惡。人間有作重罪之者。從其口火光。光中黑繩涌出。驚覺見木札。知其姓名。斷記之。又有作善根之者。白蓮花從口開敷。其香普熏太山府君五道將軍王。常至主教。能定善惡(云云)。
振鈴事。
師曰。令不用之。未知其心。依用大法之時。豈闕之哉。
私云。依義釋以可爲種子也。
●字縛不可得義也。第八摩多自在。不可得彼結縛性。以爲不可得故。以所住三昧名無縛三昧此義也。所以本不生理除衆縛。故云以理除衆縛。不以非法也。令離衆縛。卽於諸結。而明自在故。縛不可得字。加自在不可得點願。
胎圖。
私云。字乘不可得義。所謂一切衆生乘業而來生惡趣。然觀達業自性不可得者。卽遠離生死故。乘不可得字上加遠離點。亦是大空三昧也。
金剛二十天圖。
私云。作業之義也。可觀作業不可得也。
師說尾。
私云。出何處哉。可尋訪之。
立撅引線事。
師師曰。人人不爲之。只我獨用之。建立大曼。曼修引結時。何不引線哉。人雖云五色絲者。是五佛之標也。仍縒時唱其名號。下位天等豈居其內哉。通通先大悲大壇行結依用時。何不引之哉。次者諸別尊法壇引五色絲。不必標五佛。一尊持明壇引之無妨哉。
蠟燭供外可備一面供事(白飯二杯汁菓子餅如常)。
師曰。山門人云。蠟燭供外更不奉白佛供等。但私所存頗有意趣。我所行用大悲壇行法也。仍以例佛供普供養大壇諸尊。以蠟燭供者。可供當時本尊焰摩都黨也。
已上裏書。
義釋第四云。次於右方。大日之南作焰魔法王。手檀拏印。猶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極忿怒之形。以水牛爲座。身作黑玄色。阿闍梨言。小時嘗因病困絕神識。往詣冥司。覩此法王。與后同共語言。貌甚慈忍。然此檀拏印以忿怒形。檢初生來所犯。口出大光。主爲嚴切。及驗出家以後功業。便爾寂然。不復有言。焰摩王及后尋。卽降階善言稱嘆。慇懃致敬求受歸戒因。放却還此。至蘇後。其兩臂繩所繫持處。猶有瘡痕。旬月愈也。焰魔之面作焰魔后。及死后亦是焰魔后也。東邊作黑夜神及七摩。但里譯云。七母皆女神也。其形皆黑色。經第五(祕密曼荼羅品)云。閻魔但荼印常處風輪中。沒栗底鈴印。黑夜計都印。當知焰魔后以沒揭羅印。烏鷲及婆栖野干等圍繞。釋云。南方閻魔王當作風檀。檀中畫但荼印(若印等此檀一甬向身。一甬向外也。或隨隱便安置)。王右邊畫死后。以鈴馬印。若身形卽持之。或隨後便安置。左邊畫黑暗后。以幢爲印。此幢也(梵云。計都亦旗也)。七母等同用沒蘖羅印。七母等並在風輪中。圍繞七母(凡焰摩王部類皆在風輪中也)。若持花得此鳥等亦持七母眞言也。此等各別自有持誦法。今入此曼荼羅會故耳(以爲莊嚴)。
持誦不同云。具緣釋云。閻魔之西作閻魔后及死后。今文定(云云)(私云。今者是祕密二天也)。
又云。攝大廣大云。七母幷黑夜死后妃圍繞判官諸鬼屬。
又云。荼吉尼定掌爾賀嚩觸之(云云)。
閻王●(檀荼風檀●圖△王東質怛羅笈多誶獄者。次東△夜黑天。次東□辨才天。王西△檀荼。次西△后。次西△閻魔沒栗底后)。
私云。最勝以辨才天爲焰王姊。故列此中。右死后鈴。左黑暗后。●計都七母鎚印。三鳥及狐並持花。皆在●中圖。沒栗底后在列△熱地獄△寒地獄毘舍支十眷屬●毘舍遮十眷屬。
私云。司善司惡司命獄卒。五道大神。九種餓鬼。可攝此中。若作別壇。以此等衆安第二院地獄冥官餓鬼鬼衆。如次前左右後列之。
火天壇末文云。以下八方十二天。一一皆有別壇之文。准無三重之文義。准中臺第一第二重例。若有所樂。或名隨作五種壇法。一一須作三重之壇。以十二及眷屬爲中臺。以名同類眷屬。爲次院。樂以十一天部爲第三院。當壇天族本坐之處。唯置地印供養(云云)。
已上持誦不同文。
釋云(祕密曼荼羅品)。若以彌陀置中臺者。卽移大日置寶幢側。則於左右隨宜安之。若以閻魔置中臺者。卽移中臺八葉蓮華。隨宜安中院東方。凡諸本位安位供養(云云)。
大日經第七云。持明男女使忿怒諸奉教。隨其所樂欲依前法而轉(云云)。
私云。右經釋文等。或有都壇文。或有別壇文。其行儀首尾以意可知之。不能具記矣。
一形像幷印明。
焰魔(大日經第一云釋云)。
瑜伽護摩軌云。南閻魔天乘水牛。右手執人頭幢。左手仰掌。有二天女侍。二鬼使者持刀戟。赤黑色。垂右脚。
祕藏記云。焰魔羅王肉色。手持壇荼杖。乘白水牛(云云)。
胎圖云。肉色。左手持壇拏杖。右手與願手。乘黃牛。後本乘黑牛。色赤也。仰掌出外也。
大日經第四(密印品)云。如前以定惠手相合。風輪地輪入於掌中。餘皆上向。是焰魔但荼印。
釋云。閻羅印作三補吒。二風二地屈入掌。令頭聚合二空。捻二風皆節(當第二第三間也)。其空指頭稍屈。令當火指是也。是檀荼印。玄法二三軌云。焰魔定惠合。地風雙入月(空屈至火)。青龍云。焰魔定惠合地風雙入月。
十二天法云。先合掌。二地屈。中節背相著。二風亦屈背著。以二大指各押風中節成。
熾盛光軌云。二手合爲蓮。地風屈入掌。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文云。焰魔定惠合。地風雙入月(空屈至火)者。合掌二地二風相背入月。二空從二風上超之相柱二大內第三節側。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和上說同。別說曰。虛心合掌。二地二風屈入月。二空自風上越指。火中節正。僧正說檀拏印。合掌地風入月。
大日經第二(普通眞言藏品)云。閻魔王眞言曰。
南麽三曼多勃馱喃(一)梅(無盡反)縛娑(上)縛(二合)哆也(二)莎訶。
(私云。玄法等軌。縛無背及攝大軌災無愛反)
釋云●焰●魔眞言●吠(又蓋反)●嚩●娑嚩●跢●也。是本名卽爲眞言。毘縛娑是堅固住義。以初字爲眞言。體是無縛義。所謂堅住無縛三昧。亦是以理除衆縛。不以非法也。娑是諦儀。以離言說戲論。掌如法相判決。是非無有錯謬。是故爲法王也。亦乘義。乘此如如玄。至法王位。是名焰魔乘也。
疏云。焰魔王眞言亦佛化身也。毘縛薩縛哆也(亦以本名爲眞言也。以初字爲體。更問之。所謂無縛三昧也)毘嚩是堅固義。亦是除諸縛也。謂以理除縛。不以非法也。埵字中有哆聲。卽是如如埵字有堅固也。也字是乘。乘此如如之乘。而進於行傍。有阿字之點卽是行也。乘相如如而進行者。卽玄成正覺也。
略出經(四卷本)云。唵琰魔曳娑縛賀(曳字六卷本作耶字)。
瑜伽護摩軌云。曩南焰摩耶娑縛訶(陀羅尼集經十一有二印眞言。如上抄之)。
死王(亦名死后。焰摩明王也。是五道大神也。名賁識神也。亦是炎摩后也)。
對記云。海大德說用普印。意大德說同(私云。儀軌不說印相)。權僧正大和上說同海說也。珍和上說此印未分明。是五道大神名賁識神。私云。爛脫本云。死王眞言曰(亦名后)。若爾應是死后。又經及疏有焰王后及死后。今儀軌文列名中云。死后妃圍遶印相中云。焰摩妃后鐸。惠手垂五輪。猶如健吒相。故知前死王者。是死後也。三蜜料簡云。今又私案云。祕密曼荼羅品云。沒栗底鈴印義云。王右邊畫死后。以鈴爲印。若畫身卽持之(云云)。以之思之。經云。沒栗底疏云。死后今死王眞言曰。沒哩底野。
誠知死王是死后。可用鈴印。
大日經云。死王眞言。
曩○南(一)沒㗚(二合)怛也(二合)吠(平二)莎訶。
釋云。又死王眞言是炎摩明王。主奪一切衆生命根。是故慥無明行業生者。無能出其境界。是故經云。無上諸世尊緣覺聲聞衆。尚捨無常身。何況諸凡夫。明此死王威勢最大也。●沒㗚●底野●吠卽是死義。以最初字爲眞言體。摩是義。一切衆生不觀諸法念念無常。故則生二種我係相。故屬死王不得自在。是故如來以無常句而警悟之。一切衆生則知諸法無我。若無我者誰屬死王。誰受諸苦耶。次云。底野是乘如。是以乘如實相故。能斷一切衆生業之壽命。而不爲二死所物。是名死王乘也。
疏云。次死王眞言。此是閻羅王也。亦爲成就大悲發生漫荼羅。故隨所通達而說此眞言。沒㗚底(二合)吠(此卽敬義也。死是敬義。斷其根本。名之爲敬。由本意願。我斷一切衆生命根。命根卽是無始無明諸煩惱也)。一切衆生斷彼命。盡無有餘。卽是敬也。
黑夜神(炎摩侍后也。然名暗夜天。亦名黑闇后)。
大日經云。以三昧手爲拳舒風火輪。是暗夜天印。釋云(祕密品處)左邊畫黑闇后。以幢爲印(梵云。計都亦旗也)。台軌云。言暗夜三昧拳。風火並皆申。對記云。暗夜神印。海大德說云。閻摩王侍后也。文云。暗夜三昧拳。風火並皆申者。惠手同前。定手作拳。火風申而少屈也。以空著風側也。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定拳申。風火惠拳安腰。珍和上說同。別記亦同。
大日經云。黑夜神眞言曰。
曩○南(一)迦(引)囉〃(引)怛唎(二合)曳莎訶。
釋云。又黑夜神眞言。是焰摩侍後。●迦●羅名黑。黑夜晦冥。是一切鬼物魑魅所行之處也。諸生靈等多懷其恐怖衰惱之時。獨此神於黑夜中威勢自在。亦能理其眷屬。不令非法損惱世間。如是煩惱魑魅。自恣遊行。今黑夜眞言。卽安住其中。得不思議解脫故。用最初迦(司)字爲眞言體。言一切衆生以無明故造虛妄業。迷失正路墮在生死稠林。今觀此業本不生。故無相無垢。是故黑夜如來異大明如。若捨暗求明。明復成障。住此無障三昧。於黑夜中成最正覺。名爲黑夜乘也。
疏云。次黑夜神眞言。此卽閻羅侍后迦(平)羅羅(都名黑也)底哩曳(二合平聲卽夜也)。以初字爲體(作也)。以夜暗之中多有恐怖及諸過患。爲欲除破無明黑暗中長夜諸障后畏。故說此眞言也。
七母。
釋云(具緣二)。七母皆女鬼也。其形悉皆黑色。
大日經云。三昧手爲拳。令虛空輪直上。是炎摩七母鎚印。台軌(玄云)。七母三昧拳抽空竪。鎚印對記云。海大德說。有七姊妹。定拳按腰。惠拳空直立。先安頂上。次去於頂作打物之勢。是七母鎚印。意大德說。定拳立空名搥印。用法同海說。惠拳安腰。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惠拳腰定。拳分立空。先安頂。次去頂作打物之勢。珍和上說同許(私云。義軌云。七母三昧拳。抽空竪搥印。故同此說)。別記云。閻摩姊妹有七母。惠拳安腰。定拳空直立。先安心。次擧頂外(此印用七母眞言又用之)。
大日經云。七母等眞言曰。
曩○南(一)忙怛履(二合)弊(毘也反二)莎訶。
釋云。又七母眞言。是焰摩部生諸魑魅之類。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悶●拏。二名●嬌●吠●哩。三名吠瑟拏微。四名●嬌●磨(引)●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勞●捺哩。七名●末羅呬●弭。此七名皆是眞言。今出莽怛哩毘藥。則七母通用也。●莽是母義。句中兼有等聲。是衆多非一之義。以母類衆多又爲衆鬼之母。故以爲名。亦以●磨字爲眞言體。是無我義。猶如虛空。以無相故。不礙衆生。大空亦爾。不礙一切煩惱。故能出生種種病行。以利衆生故名鬼母乘也。
疏云。次閻羅王七母有七姊妹。此七母名准餘經。皆以本名作眞言也。今說總者。如摩怛哩(二合)弊(去也)也(二合)摩怛哩。是等持義等是非一衆多之義。謂七姊妹等也。初摩字爲種子。是無我義也。
焰魔妃。
大日經云。惠手向下。猶如健吒。是閻摩妃鐸印。台軌云。焰摩妃后鐸。惠垂五輪。猶如健吒相。對記云。海大德炎摩妃后鐸印。文云。惠手垂五輪。猶如健吒相者。惠手開散垂下也。以空當於掌中。懸之如鐸子之形。然後振之同前鈴印。定拳按腰。健吒者鐸也。儀軌不說眞言。撿圖樣云。炎摩法王后眞言曰。
曩○南閻謎娑嚩(二合)訶。意大德說同(但云。用前鈴印)。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海記別記云。惠手申五輪向下。猶如鐸。定拳安腰。軌中不說眞言。今用坐位中眞言。閻謎娑嚩(二合)賀(加歸命)。已上對記文。
青龍軌云。炎摩后眞言曰。
曩○南(一)摩哩(二合)怛野(二合)吠ソワカ。
奉教官(亦名太山府君。古人傳云。深沙大聖也。義釋圖云。質多羅笈多誶獄者。五岳一色亦在判官在東岳也)。
對記云。海大德說用金剛合掌。意大德說同(普印)。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別記然同。但云。太山府君爛脫本云。奉教官眞言。亦名太山府君。古人傳云。深沙大聖也。印金剛合掌。此食肉飮血鬼也。此注諸本無也。惠和上說。此尊儀軌不載(私云。今撿儀軌。列名眞言中有之。但印相中不說其印)。
胎軌云(玄法)。奉教官眞言曰(私云。大日經中不說之)。
曩○南只怛羅(二合)虞鉢多(二合)野ソワカ。
拏吉尼(惠和尚說云。荼吉尼者支爪稱。云云)。
大日經云。申三昧手。以覆面門。爾賀縛觸之。是諸荼吉尼印。釋云。次舒左手。覆掩口。以舌觸掌。卽荼吉尼印也。胎軌云(玄)荼吉尼定掌。爾賀縛觸之。
裏書云。
私云。世人云。狐。野干。其形色差別如何。
眞興記云。狐(戶吳反。說文云。妖獸也。鬼所乘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女首丘也。薩岣云。似犬黃白色長尾也)。野干(古寒反。慈恩云。色青黃。如犬群行。夜鳴。聲如狼。形如狐。云形稍犬野野形稍小。兩形相類。大小有別。故禪經云。見一野狐。又見野干。故知二別也。今案麻果云狐。一名野干。未詳之。見法花偈矣。云云。私云。法花第二云。狐狼野干冬野干狐獨)。拏吉尼狐野干之中何哉。大佛頂夕ラニ云。注云。拏吉尼此狐魅鬼(厶)。玉云。狐戶吾切媚獸也。又狐疑猶預。
對記云。海大德說。荼吉尼定掌爾賀縛觸之者。無申定掌。橫掩面門(口也)出舌觸掌中。如食人血之勢。惠拳按腰。爾賀縛者舌也。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和上說。惠珍兩和尚說同(但惠和上說。荼吉尼者支爪稱)。別記云。亦同(但云。作舐血之勢)。大日經云(密印品)喃(一)頡[口*履](二合)訶(急呼二)。釋云。頡[口*履]字離因無垢。上有三昧傍點示忿也。訶是因義。上有點亦忿也。大日經云(普通眞言藏品)諸荼吉尼眞言。
南○喃(一)訶(去)唎(二合)訶(上)。
釋云(藏品處)。又●拏●枳●抳眞言。此是藥●叉●趣攝。世間所傳云。屬摩訶迦羅人。有受其呪術者。爲彼所加持故。亦好食人心故。法花云。若吉蔗若人吉蔗是也。凡人身或有黃藥。如牛黃之類。若彼遇而食之。便得最上成就。能於一日中。周行四城。隨意所爲然。彼法亦不無故。敬人要知彼命期。欲盡於六月內。方得取之。以幻術潜盜其心。更用餘物代之。彼雖失其常性。猶因未死。要至命期盡時。卽散壞耳。●毘●盧●遮●那。以降三世法門化作大黑神。具大威力。以灰塗身。於壙野中作法悉善。●拏●枳●抳輩。而呵責之。以汝掌敬人。故今當食。汝以方便示爲彼衆而呑之。彼等怖畏咸歸命佛。然後捨之。制令不敬。彼白佛言。我若不食肉者。如何自濟。佛言。聽汝食死人心。彼白佛言。人欲死時。諸大夜叉等競來。爭取。云何可得。佛言。聽於六月內。以呪法加持之。至命盡時。聽汝取食爲調。彼衆令入佛惠。故說此眞言也。賀是因義。以一切法皆因心有故。今以羅字門食之。名爲噉食。人心更加傍點。故永盡心垢。住大涅槃(云云)。
菩提心義云。問。大佛頂云。末摩(註云心)。大日經義釋云。佛勅荼吉尼。許食應死人之心。其心名人黃。如牛黃。是何心耶。答。俱舍論云。末摩是水。有云。人頂有七甜璃。一盡卽病。七盡卽死(吉藏取意文)。然大佛頂云。末摩輪藍(註云。心痛)。是今是世心痛之病。非頂病也(更問)。私會。恐是頂滴盡故心痛病生。又黃者恐是聞團心藏。更問。
一曼荼羅。
T76042201.GIF
T76042202.GIF
(付紙云。裹書云。十九丁ノ炎摩天)
(義釋第十二云。謂炎摩者。謂將有十六。所去謂善到惡到也。將吉敬害多膚名閻摩敬我將至善處而敬害彼煩惱也)
(花嚴音義云。炎摩王正云。琰摩邏闍。此云遮山。謂誡勗罪人也云云。幷歸權略釋云。夜摩天者。別本云。焰摩法王。盡是南方焰摩天也云云。或人云。炎摩功能可勘瑜伽論)
師本云。大治三年八月十五日。以教坊本移之。
一功能。
私云。密教之中無捐文願。餘處文等更可勘之。
一卷數。
御祈所。
奉念。
大日。佛眼。本尊。太山府君。死王闇夜神等(可隨形)。諸天總呪。觀音。延命。
奉供。
閼伽供。銀錢蠟燭供各。神供。
奉讀。
金剛般若經(右說多有之)。心經。尊勝陀羅尼。
右(云云)。
年 月 日。
焰摩妃后鐸印者。惠手垂五輪向下。以空當掌中。懸之如鐸子之形。然後振之。同前鐸印(云云)。此印名鍵吒印。健吒者寶鐸之梵語也。
承應二年卯月十八日。嵯峨二尊院御本借用寫畢。大阿闍梨無障金剛舜興。
元祿十六年十一月十日。命松安(七十五歲)書寫之。台嶺兜率谷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六十三。
羅刹天法。
一支度。
註進。
羅刹天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名香(沈。白檀。薰陸)。酥。蜜。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斗。紙(ム)帖(銀錢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蠟燭料)。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料)。折敷三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
十二天軌云。白月良日(云云)。
一行法。
勘大日經具緣品中說。其形像普通密印兩品出於眞言印相。無畏法全兩本儀軌。各出印明。略出經中外壇世天列置之矣。若依大教行。此天者其修行儀。更可問之。此天無別本儀軌等。須依十二天儀軌意。召請供養此等天衆。今附悉地。抽要記之。行法首尾具如梵天。
唱禮。
南無三身(云云)。
〃〃縛曰羅莽麽鷄冒地〃〃〃。
〃〃曼荼羅主泥哩底泥婆摩訶泥婆(三反)。
〃〃羅刹斯泥尾〃〃〃。
〃〃將兄等部類眷屬。
〃〃五大明王〃〃〃〃(或不唱之)。
〃〃大小〃〃〃〃。〃〃三部〃〃〃〃。
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宮殿。殿中有寶座。座上有荷葉。荷葉上有●字。字變成劍。劍變成羅刹天。執刀恐怖形眷屬圍(私云。依義釋者。以●可爲種子)。
持誦不同云。濕哩底王。羅刹婆。羅刹斯將。兄羅刹衆。經及義釋不出壇形。今且依圖作三角壇圖。以羅刹等安西方。以摩睺羅伽及女安南方。若作別壇。以此等衆安第二院。攝大廣大軌。以阿修羅攝天帝族。此義爲勝故。此鬼王以摩睺羅等。及野人食人者爲族。西方多野人女形大口也。蟒蛇及女蛇幷野人。如次前左右後列之(云云)。
T76042301.GIF
本壇三角今且方圖。以此圖位不可爲規。依持誦不同意注大略耳。
山王行疫。或施主氏神等。加供之。
裏書云。
T76042302.GIF
師匠。
永曆元年十月二十二日。美福門院御祈之時圖樣如此。行法三時初夜蠟燭。日中後如常(已上)。
隨方勸請。
至心奉請 羅刹大王 羅刹斯等。
摩睺羅伽 摩睺羅女 蟒蛇野人。
諸鬼神衆 帝釋天等 護方神王。
兩所三聖 當年行疫 施主氏神。
降臨道場 受此供養 某甲所願。
如意滿足。
請車輅(眞言末可加羅刹娑曳醯四句)。
迎請聖衆(用金剛部心眞言。末可加來句)。
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劍。漸大漸舒。擧體成劍。劍變成本尊。相好具足。眷屬圍繞。
根本印。
胎軌云。泥哩底方主號名大羅刹。執刀恐怖形(惠刀)。是諸羅刹娑。蓮合水入月。風竪空火交。及羅刹女等(私云。地上科文云。注二字明印)。
青龍軌文。月於上軌。但下羅刹主眞言。注又說印云。左手空捻。地水甲。火風並竪。
攝軌云○身印同朅誐。是諸略刹娑。虛合水入掌。風竪空火交(私云。廣軌同之)。
大日經說一切宿印了云。卽以此印。屈二水入於掌中。是諸羅刹娑印。眞言曰(云云)(私云。出胎軌羅刹主眞言。不說羅刹衆眞言)。
義云。次作三補吒雙。屈二水指入掌。餘如一切宿印。卽是羅刹娑印也。
私云。勘上文。一切宿印云。先作三補吒。其二火二空皆相交。右厭左。是一切宿印也。
又經上文。七母後那羅延前說云。如前濁伽印。是涅哩底力印。
義云。左手以空捻地水甲上而申。火風並竪之。卽涅哩底刀印也。
熾盛光軌云。羅刹娑王印。定惠合蓮掌二水入月交。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舒定五輪。以空押地水二甲。火風並立動召。惠奉按腰。意大德說。虛合水入月。又定向外。空押地水甲名刀印(私云。惠和上說幷別記同海。與訶召之云云)。
私云。文云。泥哩底方主(乃至)及羅刹女等。若爾言持刀者。應是持物非手印也。次二句者。應是主印。次言及羅刹女等者。應亦用主印也。然攝大軌云。涅哩底鬼王(乃至)風竪空火交故。諸師說用此文意。傳法記云。次西南方羅刹天印。左掌向外。以空押地水甲。直竪火風名刀印。右手置腰。又虛合水入內。背相著。火及空端相交。又樣虛合二水內入。背相著。文中無此一印也。
三密抄云。記云。羅刹王印。左手爲拳。舒風火直竪。空捻地水風火與訶招之。右手爲拳置腰(私云。有風火指者。經軌雖不言。而先德多同。更問)。
又云。有人云。軌云。持刀者。應是持物。非手印也。次二句。應是主印。次言及羅刹女等者。應亦用主印也。
今謂。述今軌意。亦雖可爾。經及青龍亦用刀印。先德多然。不可偏言刀非印也。或應言刀。唯是主印。蓮合等印通主伴也。故說此印云。是諸羅刹娑後說印了云。及羅刹女等但持刀者。以所持物兼顯其印。前後非一也。又攝廣軌云。身印同朅誐。
眞言。
大日經云。羅刹王眞言曰。
曩〃〃〃〃喃囉(入)吃察(二合)娑地婆多曳娑嚩(二合)賀(引)。
義云。又涅哩底眞言。是羅刹王也。正音囉乞灑娑地鉢哆曳。此言卽是眞言。羅乞灑娑是能噉義。以初字爲種子。是垢障義。如羅刹等常噉衆生無有厭足。如來亦爾。常食一切垢障衆生。無有厭足也。馱是法界義。加伊字故轉爲地聲(私云。二十本云。加伊是三昧也。所謂法界三昧也)。
跛多名住。以住法界三昧故。名爲妙住。如是妙住時。見一切垢障衆生。悉入法界藏中。卽是能噉入腹之義。若乘如是乘者。迅速無比。名爲羅刹乘也。
又經云。羅刹娑眞言曰。
(歸命)吃藍計履。
義云。又諸羅刹心眞言。吃藍計履。隨彼趣言音說之。阿闍梨不釋句義。就字門有二重。加羅(引)字噉食二重業垢入淨法界腹中。是囉(引)刹義。用初字爲眞言體也。
私勘台軌玄法青龍兩本儀軌。不出此明。攝廣二本有將兄呪。其眞言曰。乞囉(二合)迦[口*履]。此呪卽是大日經說羅刹娑眞言歟。又勘持誦不同。圖云。羅刹娑(●●朅誐)(云云)。此中種子亦是攝軌將兄呪也。經云。羅刹娑。軌云。將兄是一人歟。但圖中爲二位。可詳之。
羅刹斯印。
對記云。海大德說文云。蓮合水入月風竪空火交者。蓮華合掌。二水屈背入月。二地二風端相跓。二空二火各端相叉。此卽羅刹女幷羅刹印也。別記云羅刹斯(后也)。
私云。或記云。是則諸羅刹通印也(云云)。
眞言。
胎軌云。羅刹斯眞言曰。
曩〃〃〃〃喃落乞刹(二合)娑誐尼弭娑嚩(二合)賀(引)。
羅刹衆印。
對記云。海大德說。用前羅刹斯印。
眞言。
胎軌云。羅刹衆眞言曰。
曩〃〃〃〃喃(引)落乞叉(二合)細毘藥(二合)娑嚩(二合)賀(引)。
私云。已上二明大日經不說。出攝軌幷其法軌等。右三印先德所傳不同故引諸說耳。
十二天法印明。如彼中抄。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本尊。羅刹斯等。諸神呪。大吉祥。佛慈護。出現智。又部母)。
入三摩地。
●(一切法住處不可得義)點(一切法眼不可得義)。
一形像。
大日經云。執刀恐怖形(云云)。
護摩軌云。乘白師子。身著甲冑。右持刀令竪。左手大指押中小二指。赤肉色。二天女侍。左右二羅刹鬼持三股戟(云云)。
安鎭軌云。羅刹主乘師子。右手持劍。左手叉腰圖云。大赤肉色。右手執劍。左手結劍印向外。身著甲冑也(前本半跏坐。後本立左足也)。
一功能。
十二天軌云。爲除疫病。自羅刹天供(云云)。
羅刹天法。第六十三。
承應二年六月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了。
元祿十六年癸未冬十二月旣望敬寫。
台嶺兜率谷鷄頭院藏。阿闍梨大僧都嚴覺。
行林第六十四。
水天法。
一支度。
註進。
水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名香。蜜。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斗。紙(厶)帖(銀錢)。白絹切(厶)尺(幣帛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蠟燭料)。大幕一帖(皂色若青色)。小桶二口(各可有杓。閼伽幷神供料)。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季 月 日。
名香(集經云。燒薰陸香云云)。
淨衣色(本法不云之。但祈雨壇文云。壇四方皂布幕繞之。多懸皂幡云云准之者。亦淨衣色用皂色歟。又大雲經祈雨壇法云。祈雨之人著新淨青色云云。尊勝祈雨法中。諸事用青色。今亦依彼壇。無妨歟。又依集經向方文者。用白色尤宜歟)。
一起首時分。
師傳云。如此天等。多每日初夜時供之(云云)。
一向方。
集經云。壇北面安水天坐。呪師面向北座(取意)。
一行法。
陀羅尼集經第十一明造像法呼召印身印。師傳以此經說爲此天本法(云云)。
勘大日經具緣品說相印。密印品明手印。普通藏品出眞言。祕密曼荼羅品說壇。其行法等。可問之矣。
今依師傳。附蘇悉地。記其大略(以集經爲本法)。
先前方便如例(光澤之次加持飯食等三種印明可用之)。
唱禮。
南無曼荼羅主烏娜迦提婆那菩地薩埵婆那(三反)。
〃〃大小自在〃〃。
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發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海水。水中有七寶宮殿。無量莊嚴周匝具足。於殿內有大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曼荼羅中心有荷葉。葉上●●●字(私云。依台者●)。字變成如意寶珠(私云依台者羂索)。珠變成水天。以龜爲座。似天女形。面有三眼。頭著天冠。身著天衣。瓔珞莊嚴。以兩手捧如意寶珠。諸龍眷屬周匝圍繞之(私云。依台藏者。其形像如下抄)。行人在前向壇坐(云云)。
私云。持誦不同云。私云。都壇東門釋迦。南安帝釋。故對彼西門二龍。南安嚩嚕拏(但遜那二龍恐難陀二龍)。圖縛嚕拏南州商佉波頭摩大蓮花和修吉羯句吒矩利迦摩迦斯得叉迦阿那婆達多娑伽羅東訖勞優波束訖勞三龍。臂多二龍。優婆臂多二龍。路係多二龍。優婆路係多二龍。訖栗瑟怒二龍。小訖栗二龍。
若作別壇。以十九龍衆安第二院。以二十一龍前左右後如次列(云云)。
T76042501.GIF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或此次振鈴)。次勸請(用普印)。
至心謹請 本尊水天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養。
次送車輅(師傳云。可送海底也謂龍王所居宮殿也)。次請車輅(私云。眞言未可加烏姉迦曳醯?勺)。
以兩手小指頭側摶。二無名指在小指後指心相捻。二中指亦然。二頭指安押二中指背第一節上。仰掌。狀如掬水法。以二大母指各附食指側。大母指來去。呪曰。
跢姪他(一)烏馱(去音)迦提婆那(二)陻醯陻醯(三)莎訶(四)。
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捧器祈願。次誦明)。次花坐。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天龍讃)。次入三摩地(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如意寶。寶漸舒漸大。擧體成如意寶。寶變成水天(云云)。
次根本印明。
師傳云。可用勸請印明也。但二大指不來去。又明中除跢姪他句加唵字。又除陻醯陻醯句耳。若又用身印(如文)。明同勸請明耳。勸請印是掬水印也。身印是三昧耶印。故如如意寶之形耳。
私云。身印者。起立並脚。合掌當眉間。屈二頭指。押二大指頭。作此印者。水天身現(私云。不說眞言)。
傳授胎記云。水天印內縛二風劍圓相柱。是索印眞言曰。
阿播鉢多曳(引)娑嚩賀(有歸私云。此眞言出普通藏品)。
義云。縛嚕拏龍王眞言。此是大海中龍也。諸龍王亦通可通用之。阿半是水義。跛多是主義。曳是助聲。以於一切智水法門而得自在。是故名爲水主。以初阿字爲眞言體。以此水本來不生常不動故。又如半(引)字無有此岸彼岸。無所不遍。無所不有。同於大空。故名爲如來。大智慧海心主自在龍王常住其中。出生神變加持普門法雨潤及一切。末句以曳字故。名爲水主乘也。
勘大日經蜜印品。先說二龍印云。以搏定惠手左右相加。是難徒拔難陀二雲印。次說諸龍印云。如前羂索印。是諸龍印(云云)。此中無別縛嚕拏印。然義釋云。諸龍印云。謂作門相叉拳而申。風指勾屈相捻是也。但以右手作之。卽是縛嚕拏龍王印(此印經上無)。
胎軌云(玄法)。水天執羂索。諸龍覆散掌。二空牙相絞。二龍左右掌更互而相加(云云)(青龍同)。
攝大軌云。羂索內叉拳。抽風頭圓合出眞言中以水天諸龍眞言合爲一。諸龍呪其外出一龍二龍眞(云云)。如此諸文更可詳之。
難陀龍王。
傳授胎記云。左掌覆橫置右掌背。動之如雲勢。難陀曳莎呵(有歸)攝大云野。
拔難陀龍王。如先右置左上是也。
烏波難娜曳莎訶(有歸)攝大云野。
師傳云。難以左安上。拔以右安上。謂以右手覆掌向下。以左手掌直齊覆右手背。猶如法界定印勢。而變右掌向下也。而二大指不柱。只各相重也。拔難印變之可知。謂以右掌覆左手背也。
普通藏品云。難陀拔難陀眞言。
難徒鉢難捺瑜(二)荷訶(有歸)。
義云。二龍王眞言。難奴歡喜義。跛字連上轉聲云。鄔跛是近義。亞義。鄔波難陀卽第二龍名也。如大龍王。普雨世間。作一切衆生利益自觀勢力而生慶喜。卽是如來喜法門。云二龍者。一是惠力。次小者。是三昧力。復次初是佛地力。次小者是近佛地力。初是究竟地力。次小者是初發心力。次祕藏中初心勢力不異後心。然亦小者有差別。故云次小也。以初娜字爲眞言體。又賀空點轉故云。而雖重重大空者卽是空空之大空。又對福智權實等種種。二法門皆同大空故成不思議勢力。以此遍施衆生。卽是大空普雨之義。故加馱字。未復有瑜聲。故名爲二龍王乘也。
義云。舒散十指覆之。以二空指絞。卽一切龍印也。次同卽印。以右加左上。是難陀龍王印。迴左加右上。是小難陀龍王也。
勘對記諸說意。有云。以惠空指押定空指。輪端齊以印安頂。有云。押甲端。有云。印端向上。有云。左右大指令如一指。指端微屈向前。作九頭勢(云云)(諸龍印。以此等說可尋思歟)。
二龍印。經疏諸軌皆不分明。對記諸說亦以不同。其中別記云。難陀印者。二羽散舒五輪覆掌。以右掌加左掌上。十輪均等分舒於心。前三右轉而作雲起之勢。跋難陀印者。不改前印。以左加右上。迴轉同前。
三密抄出此說云。私云。祕密曼荼羅品說諸尊三昧耶形。彼形與此手印相同。彼中云。難陀兄弟作雲印。注云。雲中有電。復有水形。俱在壇中(云云)。故此說順文(云云)。
諸龍。
傳授胎記云。定惠五輪舒散並向外。以惠空拘定空。空端等以印置頂上。名九頭龍印。
銘伽捨儞曳娑縛賀(有歸)。
義云。諸龍眞言是一切龍通用。謎伽卽空義。扇儞是噉食義。曳是助聲義。西方謂龍爲噉雲也。雲是謂諸蔭障蓋之義。能令衆生昏蟄惠日不明。龍能須更盡之。使大虛澄廓萬像明現。復次如諸龍王。非但除一切雲。能興一切雲。今此菩提心龍王不思議妙用亦爾。能起無盡莊嚴雲。遍覆法界。如娑竭羅不動本處。降雨六天。故此眞言以最初謎字爲體。以知諸法無我。故得八自在我三昧。次云伽者。是一合義。扇是寂義。儞是大空種種蔭雲密合之相。皆本寂故。無復蓋障。同於大空。本淨中還趣佛化之雲。同體密合遍於法界。次加曳聲故名爲諸龍乘也。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部母大日水天。集經呪若依台者。用藏品眞言。二龍。諸龍。大吉祥。佛慈護施一切樂陀羅尼出現智。次又部母)。次置珠本處。次入三摩地(定印)。
●(譬喩不可得●施不可得●作業不可得)。
次根本印。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法施(心經。諦緣度。諸經貴文尊勝陀羅尼等)。次閼伽(捧器。先祈願。次明或此次振鈴)。次解界。次禮拜。次奉送(先以勸請印撥遣次車輅撥遣)。次迴向方便。次隨方回向。次下座禮尊。次出。
師傳云。辟除徒摩如餘。或天等私記等不用之(云云)。又云。陀羅尼集經云。直護身不作結界(云云)。若依此意者。不可用地結。金剛牆金剛網火院重結。幷辟除徒摩等耳。但水天是護方神也。故猶可結護歟。若依悉地經意者。如此諸天神等皆是障難者也。若依胎藏意。皆是護方結護也。如諸文斟酌用意耳。又如此天部不必用道場觀。幷入三摩地觀。只如神供等修之耳。
右行法次第。依大原記。攝入要事早可破却。集經上文所出祈雨法壇(五龍法也)。可見之。又大雲經祈雨壇法。幷尊勝軌祈雨法品。可爲潤色。又修中每日可修神供。祈雨壇文云。乞雨之時。每日煮五穀一石。散施地上鬼神等食(云云)又讀大雲經等。幷可勘祈雨法驗。祈雨壇文云。又請有德僧及自清齊入樓之內。轉大雲經孔雀經大雲輪經。六時遶壇。行道禮拜(云云)。
形像(料米。長寸法。身相。隨身作法)。
料木。
經云。以自檀木刻作其像(云云)。
長寸法。
經云。身高五寸。又云。身高二寸半作亦得(云云)。
身相。
經云。似天女形。面有三眼。頭著天冠。身著天衣。瓔珞莊嚴。以兩手捧如意寶珠。
隨身作法。
經云。造此像已安木凾內。以錦曩盛。繫於左臂。諸願悉隨(云云)。已上集經文。
胎記云。龍王縛嚕拏天。形女人狀。龍光龜爲座(云云)。三密抄云。水天是龍王也。卽名縛嚕拏。其縛嚕拏天之形。似女人狀。以龍爲頭光。以龜爲坐歟。護摩軌云。水天住水中。乘龜頭。冠上有五龍(云云)。現見其像。冠上龍頭似頭光。故一往云以龍爲光歟。安鎭法云。水天乘龜。右手執蛇索。左手叉腰。其天頭上有七龍頭。狀如陀形(云云)。又云。想水天領無量毒龍(云云)。
護摩軌云。西方水天住於水中。乘龜。淺綠色。右手執刀。左手持龍索頭。冠上有五龍。四天女持妙花。圖云。水天肉色。左持索。首有七龍。右手押腰。
水天妃。肉色(又云。赤黃色)。右手持索。首安九龍頭。右拳腰。
水天眷屬。肉色。左手持索。右持一股。頭有九頭龍。
已上門北。
水天(赤色。又紫色。左手持花上安星。右手持釼)。
水天眷屬。肉色。左手持三股戟。跪向主。今見一股戟。
已上門南。
私云。西門南北有水天同異。可尋之。門南天。若是水曜歟。但見梵號。西門南●●●西門北天。又●●●也。不審。水天水曜水義同故歟。可問明師。
一功能。
十二天軌云。欲求雨。自傳匂水天供(云云)。
陀羅尼集經云。若欲祈雨。當具作壇供養作法依祈。卽得降雨便足(祈雨法壇文)。
又云。誦呪滿足一千八遍。祈雨先得。若入水中作此印。法履水如地。
一卷數。
水天供所。謹奏。
奉念。大日〃。水天〃。諸龍〃。
奉供。花水供〃。飮食。
右謹依。宣旨始。自(ム)至千(ム)日夜之間殊致精誠。奉請水天祈請甘雨普潤之由。仍錄行事謹奏。
年 月 日。
康正元年十一月五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畢。
(本云)承應二年卯月十三日。嵯峨二尊院本恩借仕寫畢。
元祿十七年甲申二月下弦日書之。
山門橫川兜率谷雞頭院嚴覺。
行林第六十五。
毘沙門法。
一支度。
四肘壇。水瓶四口。箭四隻。刀四口。鏡四面。幡十六口。合子(金銀瑠璃。若無用瓦合子。云云)。
香藥。牛黃。雄黃。麝香。欝金。龍腦。丁子(已上別行軌)。安悉。白檀。龍腦。多蘖羅。熏陸。蘇合。和合。供養我毘沙門(已上經)。安悉。栴檀。龍腦。蘇合。多偈羅。熏陸。皆須等分和合(已上最勝王經)。燒安悉香(集經)。
私云。右支物等依別行軌意。而抄云。但箭刀等雖文說多分不明之。只可用普通支度也。又名香等之中。相計可出兩三熏陸龍腦白檀歟。
注進。
毘沙門法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名香(白檀。熏陵。龍腦)。酥。蜜。白布一端(檀敷叶)。佛供。燈油。少桶一口(加杓)。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驅使(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若欲廣修者。依唐院圖可請供使者等。或可奉蠟燭。然者其支度物等可注之歟。
一莊嚴壇場辨備供具。
別行軌云。若有人能受持我眞言法者。當先作四肘壇。於淨室中。堀去惡土。深一尺。還處取淨黃土。壇築令平正。勒成階道。高一搩手。上層方廣三尺。高一搩手。開四門。用水瓶。盛香水。爐箭四隻。刀四口。鏡四面。供養飯食用十二盤。煎餅乳酪蘇。燈四盞。散花。春夏採雜花。秋冬散綵花。其壇下層畫山石。上層畫大蓮花。四角畫海水。安像中心蓮花上。懸幡十六口。皆作神形像。
私云。此壇場樣可能尋習。爐箭其形如何。師傳云。オノヤ其形如斧。故云也。世云タチノホリ。又爐者[火*蘆]字隱畫歟。卽蘆矢也。又異本云。以字也(已上谷說)。持明房說云。有尻箭云口。無尻箭云爐(云云)。私云。或云。諸經要集有爐箭文。而舊書爐字傍注著云。可爐字。供蘆字蘆箭(云云)。又或本無爐字。有安字(云云)。
問。箭刀鏡等用何手。師傳云。以箭結付撅刀鏡等。皆撅寄立之。戶摩等(云云)。
一起首時分。
別行軌云。於月一日十五日起首念誦(云云)(持誦身呪文)。又云。每日日中時。每月十五日。月一日。正月七日。對像前念誦行道(云云)(持誦心呪文)。軌(般若折近羅)云。白月初一日起首。
一向方。
別行軌云。面向北對像前(云云)。
一行法。
摩訶吠室羅末那野提婆喝羅闍陀羅尼儀軌(般若斫揭羅)。此儀軌中。雖畫像法作壇法結界勸請呼召二十八使者法。種種作成就法。不具行法首尾矣。
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一卷(不空)。
北方毘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不空)。
此儀軌中。說作壇法結界勸請供養法等。見其所用。或同悉地。或出本法。
師傳云。別行軌者。此軌中說七日之行法。故別餘軌行法也。所以云別行也。其別者。天部法之中。多無此七日之行法。又多聞說軌之中。無此七日之行。只此軌在此別行也。而此軌是未再治書也。故其文處處頗未詳也。如三十萬反洛叉反等也(云云)。
私禀受師說云。或云。別行軌是無山法也。初心之人不可傳授。說七日行事之故也(云云)。此言不可然。撿廣攝。不動云。七日事業灌頂亦有三種。一者受持明者灌頂。七日事業如十一面神呪經及一髻尊陀羅尼經。如說此二尊者一切諸尊例。然云諸尊本法中多說擇勝地堀治等。作曼荼羅灌頂授法。而不云七日作事據理。論云。凡皆是七日事業大壇。若不堀等多是一日事業水壇(云云)。以之謂之。旣許有受明七日行事。何不傳授持明者哉(云云)。祕錄所載經軌數本。其中傳受右三本也。
丹州池上依別軌而有次第。以十八道備其首尾。左所出是也。
多聞天王念誦次第。
先建立道場。四肘若二肘。若一前机。
次安置尊像。次辨備供物。次護身。於室內三部被甲(如十八道)。次入堂持珠杵入堂。次禮拜入了對像前。雙膝長跪。蓮花合掌。先誦懺悔偈云。我從過去世(云云)。次誦淨三業眞言(如例)。印於頂上散。然後五體投地。禮拜本尊諸尊海會聖衆。次著坐取塗香塗手。想成五分法身。次加持香水。以右手作三古印。加持之。然後先灑自身。次灑淨壇上幷供物等。始自艮方順灑之。
唵枳哩枳哩嚩曰羅吽泮吒。
次去垢。右手作三古印。安腰。左手作同印。加持壇上幷供物等。用前枳哩枳哩呪。次清淨。右手作掬水印。仰取水。右迴三反灑之。
唵爾曩爾迦唵阿魯力迦唵嚩曰羅特力迦。
次光澤。右手作三古印。向外立臂。左手又作同印。仰承左手臂。加持諸物。唵帝誓帝惹(云云)。次啓白。次神分。次供養文。次唱禮(先三身。次佛眼。次本尊。次大小。次三部)。次驚覺印。二手作金剛拳。二地內相叉。二風舒端相柱當額。誦明擧動三反。
唵嚩曰羅(二合)底瑟吒(二合)吽。
次五悔。次發願。次佛部印明。次蓮花部印明。次金剛部印明。次護身印明(已上如十八道)。次地結印明(在軌)。次四方結印明(在軌)。次道場觀。
作定印。當齊觀之。前地結之上四方結之。內有大海。海中有須彌山。山中層北面有毘沙門宮。宮中有大寶殿。殿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四角有四賢瓶。無量供具周匝陳列。又曼荼羅中心有荷葉。葉上有●字。字變成寶棒。棒變成天王。相好圓滿。無量眷屬周匝圍繞(云云)。
次啓白。行者二手執香爐。啓白。
至心奉請 多聞天王 諸部眷屬。
夜叉羅刹 諸佛菩薩 金剛力等。
降臨道場 爲我證明 北方毘沙門。
天王道場 願得成就 法力神通。
得在自在 所說隨意 感天動地。
相應契合 若有神驗 永不唐捐。
天王現處 隨緣反現 令我知驗。
(本軌文未再治也。今私助文)
次送車輅印明。次請車輅印明(已上二印明在十八道)。次召請印明(在軌)。次辟除從魔印。右手作拳安腰。左手向外大指捻小指甲。自餘三指直立。如三古杵。配胸左右。三反轉之。
唵枳里〃〃嚩曰羅(二合)吽泮吒。
次示三昧耶。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立三指作三古杵形。向外托之。左拳安腰。
唵昇羯隷三莽焰娑ハカ。
次虛空結印明(在軌)。次火院印明。次閼伽。先棒器當額祈願。次誦眞言。次花座(已上三印明在十八道)。次善來偈。金剛合掌誦之。次四天王像界(在軌)。次塗香印明。次花鬘印明。次燒香印明(已上三用同印明。在軌)。次飮食印明(在十八道)。次燈明印明。次普供養印明。次讃金剛合掌誦諸天讃。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金色也。字變成寶棒。棒漸舒漸大。量等己身。棒變成多聞天王。相好圓滿(云云)。
次大身眞言(在軌)。次心眞言(在軌)。次旋轉念珠。先取念珠三返引轉之。引轉之間。誦眞言曰。
唵嚩曰羅獄呬也惹波三麽曳吽。
卽盤珠入掌中頂戴誦明眞言曰。
唵毘盧在那摩羅娑婆訶。
次下珠當心。而作正念誦。
次念誦畢。如前盤珠安掌中頂戴。安本所。
次入三摩地。如前心月輪上。觀吠字言語不可得義也(云云)。
次大身呪。次心呪。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當額祈願。次誦眞言。次解界。次火院印。左轉之。次禮拜本尊諸道。次奉送。作金剛縛。直竪二中指。端捶時花。誦眞言投之。唵嚩曰羅目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如前)。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次隨意經行印佛印塔等。
已上丹記了
大原記云。唱禮。先三身。次佛眼。
南無吠室羅摩耶也提婆摩訶提婆。
〃〃摩訶室哩野曳提婆呬多也。
〃〃五大帝子等一切眷屬部類。
〃〃大小自在等(如例)。〃〃三部(云云)。
地結印明(在軌。但如十八道)。四方結印明(在軌。如十八道)。召請印明。右手前把左手腕。於頂上左手四指來去。眞言曰。曩謨(引)吠室羅末拏薩也摩地以瑟捺羅薩也悉他婆縛覩婆多薩嚩賀。
次吉祥天召請印(用八葉印)。
唵摩訶室利耶曳ソハカ。
已上大原記。
虛空結印明(軌)。私云。十八道金剛網也。
四天王結界印明(軌)。
二手小指屈入掌中。右押左。竪二中指無名指。相離一寸。二頭指柱二大指。並屈入掌中。眞言曰。
唵婆帝也畔馱唅吽弭薩縛(引)賀(四方上下結之)。
師傳云。二地叉入掌中。二空屈入掌。以二風並屈柱二空背(云云)。
塗。花。燒(丹記。已上三用同印明。在軌。云云)。
軌云。次結香花契。二無名指二少指交叉。右厭左在掌中。乃屈向腕。卽舒中指頭舒相跓。以二頭指各捻中指第三節。以二大指各付二食指側合腕。眞言曰。
唵摩拏阿羅地鉢哩布羅迦(引)也薩縛賀。
飮食印明(在軌)。
軌云。次結飮食契。准前香花印。唯改二少指二無名指柱在掌中間。眞言曰。
曩謨(引)惹岐帝(引)婆跛薩羅帝(引)哆吒跛羅吒娜攞迦也悉婆薩婆賀。
燈明印明(在軌)。
軌云。次結燈契。右手小指無名指握在掌中。直竪中指。其頭指亦屈向掌中。大指屈中節。押頭指上節。大指頭捻中指節上。眞言曰。
唵婆閉底隷薩縛賀(引)。
讃(諸天讃)。亦名諸天王保護世間神力功德讃。
阿演都泥嚩左誐素羅(一)緊那羅那羅乞鑠迦羅那野(二)缽羅缽羅達摩薩哩多他伽羅(三)尾達摩左缽羅捨摩操企也(四)儞銘多部多銘多缽羅迦捨耶(五)怛儞賀室羅摩拏也馱?(私云。此漢字?也梵字●也。不審)
私云。別讃(持明房云。口傳。云云)。唵薩縛菩他菩地薩帝弊玖嚕夜ソハカ。
根本印(蓮實房疏云。軌文無根本印。是山本和尚私記文。□見空法橋小書也。私問。此印出何處哉云云)。
大原記云。十指內相叉。二水竪頭相柱。二風竪微屈。左空入右掌中。押左火甲。右空越左空背入左掌中。押右火甲大身。眞言曰。
曩謨(引)羅怛曩怛羅夜(引)也曩謨(引)失戰荼嚩曰羅播拏曳曩謨(引)阿他卻路(引)步跢羅也(一)地(入)捨也(二)縛左曩(引)薩也(三)摩賀(引)羅(引)惹薩也(四)夜乞叉地婆(二合)多薩也(五)嚩摩多薩也(六)薩都哆薩也(七)波捨那(八)缽羅薩縛賀麽娜薩也(九)呬摩馱吒(十)吒尼缽羅沙夜(引)弭(十一)怛儞也(二合)他俱曬弭(十二)俱曬弭俱沙(十三)尾捨攞摩娜薩也(十四)摩賀(引)羅惹(十五引)翳畔馱伽(十六)寧哆羅摩蹉覩(十七)薩縛賀。
內縛地水合竪(諸夜叉)。
心呪曰。
曩謨(引)羅怛曩怛羅夜也曩謨(引)失戰荼縛曰羅播拏曳(引)摩賀藥乞叉細曩缽哆曳曩謨阿他骨嚕藥室拏薩也摩賀羅(引)惹摩羅?怛嚂缽羅尾沙弭薩縛薩怛縛呬底瑟南怛儞也他唵摩尼縛馱羅也薩縛賀布嚕拏縛馱羅也薩縛賀摩拏㗚託也薩縛賀悉定迦羅也薩縛。賀吠失羅末拏也薩縛賀難(上)拏馱也薩縛賀
虛合二地屈入內相交。二風屈端一寸許不著。
●●● ● ● ●●●
唵吠室羅摩那野薩縛賀。
次吉祥天女印。
二羽虛合開二頭指。二中指二無名指末屈。如蓮花形。二大指二小指竪合。若念誦時。當心誦眞言七反。頂上散之。眞言曰。
●●●●●●●●●●●● ●●
曩謨三滿多沒馱南唵摩賀室哩(二合)野曳。
● ●
ソハカ
次正念誦。次入三摩地。
已上大原記文。
師傳云。師曰。毘沙門身呪印。二少入掌竪合。二無名二大各押二中指甲。二風如鉤不相著。心呪用?藏諸夜叉印(此心呪是八兄弟呪。故用諸夜叉印也。但呪中今二句不足也)。謂內縛二頭指如鉤不相著(金印)。又樣右拳安腰。左拳申。風如鉤召之(半印。已上池說)。
規君傳云。身呪用四天王縛界印(云云)。或台藏之中多聞天印用之(云云)。已上師傳。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毘沙門。功德天。諸夜叉。藥叉女。諸天總呪。大吉祥。慈護。次又部母)。
諸夜叉眞言。藥乞叉(二合)濕縛(二合)羅野ソハカ(有歸)。
諸藥叉女眞言。藥乞叉(二合)尾儞也(二合)達哩ソハカ(有歸)。
義釋第七。釋緣覺眞言。縛是語言道斷義○復次文字性離卽解脫相故。此嚩字門卽是諸佛金剛語。能以無言之聲普遍世界。若知如來常不語法者。乃名具足多聞(云云)。又釋地神眞言中云。縛字加以翳聲。翳是三昧。亦是指物之聲。謂指眞言之體。此處出過語言之地。不可示之。唯觀行者內證之境也。曳是乘義。如世間車等。要目於地而縛前進(云云)。又釋風天眞言中云。末後吠字是無言三昧。亦是畢竟空義。又釋同眞言中云。嚩是縛義。以入阿字門故本來無縛。無縛故卽眞解脫。眞解脫者卽是如來也(云云)。
私云。以此等文意。可知●字義。但●字ハラフト歟。又ハラホソ歟。腹細言語不可得。腹大縛不可得也。●自在不可得義也。短點求不可得義也。谷大原記共云。言語不可得義(云云)。
●漢字。諸本不同。
吠(攝大軌云。尾曳反。施八方天儀則云。無背反)。味(尾曳反。攝軌異本)。辟(十二天軌)。
●字漢字不同。
摩(施八方天儀則護世八天法)。嚩(瑜伽護摩軌十天法)。末(十二天軌。幷本軌心呪中)。
如攝軌尾曳反者。可讀ハイ。而●是第八摩多字也。ハイ音也。施八方天儀則。無背反。ハイ音也。然者依攝軌者。加第七摩多。若存ハイ音者。可加第八點歟。
對授記云。海大德說多聞天王印文云。多聞虛心合。雙地入掌交。空樹風側。屈一寸不相著者。虛心合掌。二地入掌相叉。二空雙直立也。二風當二火側。如鉤一寸許不相著。每誦二風召之三度。
別記云。內縛申立。水火頭相跓。舒風舒屈。隨火側頭不相到一寸許。二空直竪。二風與訶招。
毘沙門經(不空)云。我今說根本印。以二手右押左內相叉竪。二無指頭相合。二頭指屈如鉤。若迎請時。向身招。若發遣時。向外發。念誦時結印當心(云云)。
十二天軌云。合掌相著地水火三指。空指相叉入掌。風指各直竪。屈頗中節。
船軌云。八大藥叉印。定惠內叉。拳水。二風屈(云云)。
此印先德云。不同。有云。前諸夜叉印之異說歟。有云。八大藥叉印。有云。多聞天印(云云)。都率云。或云。前諸藥叉印。或云八大藥叉印。俱有其理。有云。多聞印者。可決(云云)。
私云。此印同於前經印相耳。
攝軌云。天王八兄弟門西東各四。同習一眞言(云云)。
私云。其眞言及八九行許可見之。
陀羅尼大集經云。
金界對授記。二十天中印明。中院所授二十天眞言及印(眞言文傳印相口授)。
唵嚩曰羅(二合)陪(引)羅嚩。
如前棒印。火輪少屈(云云)(前榛印者。二十天中歲星印也。內縛二大輪合。是棒印。云云)。
香房二十天眞言中之。
唵吠室羅(二合)摩拏野縛曰羅陪(引)羅嚩娑婆賀(此說無印)。已上金對記。
供養十天法云。
唵藥羯叉密那夜抱哩娑嚩訶(不說印)。
十二天軌云。毘沙門天印呪(印如前出。眞言常小呪)。
密語呪南○南唵夜叉須多多哩娑呵。
攝眞實經下之毘沙門眞言。
俱謎(半音)羅(引)野娑婆訶。
眷屬。
四大天王。八大藥叉。十二夜叉。乾闥婆。富單那。鳩盤荼。毘舍闍。
夜叉羅刹。
八大夜叉(胎軌列各各八大藥叉衆)。
義釋第四云。決於北門當置●毘●●沙門●天王。於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將。一名摩尼跋陀羅。譯曰寶賢。二名布嚕那跋陀羅。譯曰滿賢。三名半品迦。舊曰散支。四名娑多祁哩。五名醯麽嚩多。卽是住雪山者。六名毘灑迦。七名阿吒縛迦。八半遮羅。及●訶●栗●底母吉祥天女。舊云功德天女。經文闕之。阿闍梨言。此天女隨毘沙門。今在北方。若本位亦可置在西方也(云云)。攝大軌中卷云。次於其勝方。北門多聞天八兄弟。母及祖母等。吉祥功德天(文)。
叡山大師御抄雜書中云。毘沙門天王。其父字波難陀。母蘇畐(七佛神呪經第四卷)。有九十一字。同名帝(大吉祥神呪經上卷)。略抄之。
口決云(前唐院)。欲歸毘沙門者。先發興法利生願。若發邪見時。天王不護。天王眷屬皆瞋。是故天神地祇諸佛菩薩卽不守護。不守護故現當二世所願不滿。若安住慈悲歸依天王者。現生盛榮。若後世天上人中得勝妙樂。乃至隨樂生十方淨土。是天王者摩訶毘盧遮那所變俗諦之身也。佛弟子隨類守護。供給檀那也。足下三藥叉表三身佛果也。又表天王三德也。毘沙門八兄弟者。表八葉九尊(八兄弟加天王)。五方藥叉者。表五智五佛也。吉祥天女者。表諸佛菩薩慈悲也。二十二使者。表逆順十二因緣也。十二因緣皆名佛性。呼此使者名能世間。及出世同悉地滿足。始自天王迄至眷屬。皆悉本地高位之尊。隱眞諦德示俗諦形。從淺至深。引接方便呼使者。法樂論義者呼論義使者。欲讀誦經藏者呼讀誦使者。若求聰明智慧者。呼聰明多智使者(或分聰明多智二人)。若求地中伏寶藏者呼伏藏使者。若求人山坐禪及飛練仙者呼前當使者。若欲龍宮寶物者呼龍宮使者。若求隱形昇天宮反他者呼隱形使者。若求禁呪鬼神及踏陽禁火法者呼禁呪使者。若求飮食錢財衣服及寄方者。若求勝者。若求興法利生者呼右司命使者。若欲知人死者呼左司命使者。若求鎭宅攘災厭禱迴凶成吉者呼北斗使者。若欲知地獄文案吉凶者呼五官使者。若求長生不死者呼大山使者。若欲求移山拔海者呼金剛使者。若求他心及鬼神意者呼神通使者。若求水火刀箭毒藥不能損呼坐禪使者。求諸人愛樂者卽呼多魅使者。若求作人醫王者呼禪山使者。若求香氣遍身熏者呼熏者呼香王使者。若求乘神通飛行十方者呼遍在使者。若求降伏惡魔者呼大力使者。若求伏怨者呼持齋使者。
尊等勸請次第。先不動明王(若釋迦如來)。次天王。次吉祥天。次天王八兄弟(一摩尼跋陀。二布嚕跋陀。三半只迦。四沙多部里。五醯摩縛多。六毘灑迦。七阿吒婆。八半遮羅)。足下三藥叉或在八兄弟(云云)。次五藥叉。次摩王。次二十二使者。次諸藥叉女。次諸羅刹羅刹女。次三部鬼王。次龍神八部。次天神地祇。次當所冥道(足下三藥叉者。一地天。二尼藍波。三毘藍婆)。印契祕語尋求諸藏中(云云)。有人云。若不依印契眞言者。依圖位數作漢字勸請文。清淨廉潔。調供物啓白事由供養之。必天王眷族來臨。哀愍納受。成就大願。若依印契者。供物如數調備。如十二天。可用蠟燭。或不用臘燭(云云)。若用蠟燭者。不可居閼伽等五供器。但用香水器。若不用蠟燭者。一前燒閼塗花等(云云)。
又諸尊勸請之後。取請花多可散埋上壇邊。卽總天等座加印契眞言。若如是供養者。世間福祿官位榮曜敬愛。及男女所念成就。若又興法利生灌頂職位一切悉地滿足。是圖法祕密之中大祕密也。輒不可披露。若遇災難及病患亦可供(云云)。供了誦三諦偈。幷十二因緣及諸經貴文。五如來寶號三昧耶戒。祈願懺悔偈。迴向等(云云)。
毘沙門天王口決尊位供次第圖法一卷(前唐院)。
毘沙門圖。
T76043301.GIF
壇廣方五尺。高一肘。供師座同高。
飮食菓子如法可施。唯二十二使者。饌佛可加供油。餅四十九枚。二十二使者各二枚。今殘五枚者重供要使者不著油。餅四十九枚亦爾也。
口決在別。臨供養時必可披見口決文。
壇供圖初夜後夜供養(前唐院本)。
已上前唐院本了。
般若折羯羅譯云。欲驅使鬼神之時。先須加作一位。於壇外著一盞燈一盆淨水。一束淨草布於地上。已造油餅四十九枚不著油。餅四十九枚散著草上。呼諸鬼神名字施食(云云)。
私云。此軌中呼使者。如法前唐院口決。但二十二使軌二十八使也。此儀軌中說多火供成就。今抄一兩文。若求易羅闍受樂者。取亦小豆百八顆。一顆一呪火中燒。滿一百八遍。卽大王遣人喚呪師。如箭急急來。若求一切家恭敬者。當取苦練子一百八顆。一顆一呪燒火中。滿一百八遍。卽一切人家皆來恭敬呪師。若有人患時。氣病者呪青木香藥二十一遍和水服。卽得差。最勝心明王經云。沈香然火。白蓮花護洛叉多聞天王現眷屬。同至行人前。主於財皆豐足。蓮子椙三聒護三洛叉。吉祥天現爲豐饒吉祥事。
一形像(如四天王法中抄之)。
最勝王經云。於月八日或十五日。於白疊上畫佛形像。當用木膠雜彩莊飾其畫像。人爲受八戒。於佛左邊作吉祥天女像。於佛右邊作我多聞天像。幷畫男女眷屬類。安置坐處。咸令如法。布烈花彩燒香衆名香。燃燈續明晝夜無歇。上妙飮食。隨時供養。又云。薜室羅末拏王子名禪膩師現童子形(云云)。毘沙門天王經云。毘沙門王子赦儞婆現童子形(云云)。
一功能。
別行軌云。爾時毘沙門天王。告一切衆生言。善男子。汝於南閻浮提五濁惡世中。或出家比丘僧比丘尼在家優婆塞優婆夷等同在諸法中。我領諸天善神。於空中擁護是人。若聞我名者。知有我者。我當於是人邊。左右如護眼精。如護己命。無令諸惡者惱亂。若有一切男子女人。以王事我。我以王事之。以一切貴勝事我。我以一切貴勝事之。若以富樂音聲事我。我以一切富樂音聲事之。若有人能受持供養我形像。誦陀羅尼。及結印法所有行用。我於一切隨汝所求應之。汝願令滿足。若有出家人受持者。爲童子助之。若有王臣受持供養我者。當富貴兵甲王位恒願應之。誓無相背。善男子。是眞言法。我於佛前奉上世尊。護持末法比丘佛弟子及諸衆生等。若有於我世尊末法弟子起惡心相向者。我自領多兵衆鬼神藥叉乾闥婆等。摧破惡人。猶如微塵。善男子。若有於我法中。常供養依法受持。隨汝所須何願與汝(云云)。
又云。若有受持者。清淨念誦三十萬遍。天王加備。所作事業起心動念降一切一切榮祿官職。我隨汝心願。若有人於白月一日十五日。起首念誦作壇者。有音樂。但有少微塵心。依隨我常擁護。如護眼精。如護心命。口含香。念誦心自他知。若常持誦我眞言不絕。我隨是人坐臥。常隨是入出往來。我隨是人意願滿足。若每日誦眞言一百八遍。滅去身中一百八劫罪。若誦持我眞言。滿一萬遍。能滅八萬四千。十惡五逆重罪破塔破戒不孝之罪悉皆消滅。若對天王面誦持十萬遍身眞言。隨事亦須少少稱意。若日日供養我形者。乃與我作音樂粥供養。當現金甲之身示現。令願滿足。若和合諸香。取牛黃雄黃各等分。加持安我像足下。我與香法成就。隨汝所塗身額所向無處。更見國王王子大臣官長諸貴人等一切所見者。歡喜兵士愛念(云云)(已上眞言一功能)。
又云。若能每日日中時。面向北對像前。誦我心呪。滿三十萬遍落叉遍。我示現大將軍身。手持戟劍現前。或於夢中理見。或於他山遠頂示汝令見。滿諸願如不見吾身示。隨汝願力應念加備(云云)。
又云。若有受持念誦我心眞言作諸供養者。唯我身心意在汝身上。愛念汝無盡。若有人求財求官求一切外諸心事。自令汝願滿足。不令惡人害汝。能令我等受持我法者。卽得富貴安樂男子端政奴婢車乘五穀豆田莊妻妾。必決定與汝等。成就一切樂。具隨汝意願滿足。乃至命終身得所生處。隨汝意願滿。所生不相違背。若不實者。我不名爲護法天王。我必賛汝墮阿鼻地獄。汝等受持讀誦者。於法中生少疑心。誹謗輕罵者。是汝等苦業地獄因緣未盡。卽知此人無有出期。汝等人民憶持香花油蘇燈。及作水壇安置像。於中種種草花菓子飮食煎餅乳粥酪蘇蜜盤。如法供養。作音樂歌讃梵音讃嘆。如是日日每月十五日一日。正月七日。對像前念誦行道。我現身示現。或於壇中施諸寶物。與汝滿足。或隨汝從心行動。所向去處。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一切去處。乃至夜夢中皆施與汝等。又無畏人入陣刀戰相害。無能知者。但汝心存念我名及眞言句。手執契印。所擬方面彼有惡敵惡兵滅。悉自被縛。自散自滅。自顛自狂。無能害我法者。若有持我心眞言。和合用香。含口內見。貴人取麝香欝金香龍腦丁香等。合隨多少和合。用金銀合子盛。如無金銀合子。用瑠璃合子。若無用瓦合子。無合香度也(已上心眞言功能)。
種種雜呪經云。毘沙門天王欲說一偈。
我於往昔修菩提 爲衆生故作鬼王。
衆生久處無明闇 我以金錍開其眼。
惠眼旣開度生天 生死旣脫昇泥洹。
玄賛要集云。毘沙門者。此云多聞。常與佛守護道歸常聞。故曰多聞也(云云)。
兜跋事。
大梵如意兜跋藏王呪經上云。彼如意藏王。北方恒河沙國土之中。有上妙世界。名曰寶生。在如來應供正遍知。其名曰寶華功德海吠瑠璃金山金光明吉祥如來。於其正遍知所殖衆善本(云云)。是如意藏王能變萬像度諸衆生。卽現十種降魔之身。云何爲十身。十號。一者無量觀世音自在菩薩。二大梵天王。三者帝釋天王。四者大自在天。五者摩醯首羅天。六者毘沙門天王。七者兜跋藏王。其威德亦如毘沙門天王。身相貌忿怒降魔安祥圓滿。有無量福智光明。權現兜跋國大王形像。八多婆天王。九北道尊星。十者牛頭天王(云云)。
私云。觀音大梵帝釋天。摩醯首羅大自在。多聞兜跋多婆天。北道尊星牛頭天。
一卷數。
御祈所。
奉讀。
般若心經(厶)卷諦緣(厶)度(厶)遍。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莾麽鷄眞言。降三世眞言。本尊身眞言。同心眞言。同小呪。吉祥天眞。諸藥叉眞言。諸夜叉女眞言。諸天眞言。大吉祥眞言。佛慈護眞言。
奉供。
閼伽供。飮食供。諸神供。
右謹依。仰旨(云云)。
康正元年十月一日。於西園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云)承應二年五月二十六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了。
元祿十六年歲次癸未冬十一月哉生白寫竟。
台嶠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了。
行林第六十六。
四天王法。
一支度。
一起首時分向方等(可用多聞軌等說。又隨穩便)。
集經云。作是像已。於道場北面向南邊作行安置竟。呪師南坐面向北方(云云)。
一行法。
唱禮(四天王名依陀羅尼集經出之)。
南無清淨法身〃〃〃。
南無圓滿報身〃〃〃〃。
南無千百億化身〃〃(三反)。
南無佛眼部母菩薩〃〃〃。
南無東方提頭賴吒提婆摩訶提婆。
南無南方尾嚕勒叉提〃〃。
南無西方尾嚕博乞叉提〃〃〃。
南無北方吠室羅摩那提〃〃。
南無五大明王(或略之)。
南無大小自在〃〃〃。南無三部界會。
道場觀。
樓閣中有隨類坐。座上有諸尊種子。種子變成各各三昧耶形。形變成各各尊形。謂中心釋迦。四隅四天。各各部類眷屬。各各圍繞(具如胎曼云云)。
讃(釋迦。諸天賛)。
三摩地(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鉢形。形變成釋迦如來。四大天王圍繞)。
根本印(釋迦印。如胎藏幷陀羅尼集經。四天王總印。如陀羅尼集經第十一卷)。
念誦(大日。護衞。釋迦。四天王總印。護摩)。
本尊段。
中心大日。四方四天王。
供物。大日三反。四天王若各三反。若各一反。諸供物可用總呪。
世天段(如例)。但可加四天王幷部類眷屬(云云)。
番僧念誦。四天王呪。各各呪。如當今四天王御修法。番僧八人。二人誦東方天之呪。乃至二人誦北方天呪。
後加持(用四天王總呪)。
天慶年中將門亂逆之時。法性房贈僧正蒙宣旨。被修此法。今延久二年十一月三日。大原律師有宣旨。於山上被修此法。依天變地震之凶也。大原上網爲法性房末葉相繼。被修此法。可謂一門之嘉運矣。
私云。自唱禮至後加持。是卽大原說也。
一。四天王各各印明。
持國天(東方)。
集經云。側左手掌。中指已下三指把拳。又屈頭指中節。頭亦小曲。又以大指直舒。申頭勿捻著頭指上。右手亦同。唯拳腕下著於左手臂上。大指來去。呪曰。
唵(一)地梨致囉(上音)瑟吒(二合)囉(二)囉囉(三)波羅末(半音)陀(去音)那(四)莎(去音)訶。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定拳火直立也。空亦直立。與風不著。惠亦如是。仰以印伏之。以右肘而安左肘上相叉也。二風少屈召之。二空各直立也。印儀軌不說。意大德說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二手立風鉤之。二空直立。令至風下。以右肘而安左肘上。以風與訶召之。此印儀軌不說。是師傳也。珍和上說。此印儀軌不說。大唐師亦不傳。
別記云。定拳申風如鉤。空直立令至風頭。惠手亦如此。以右腕押左腕。二空與訶招。
熾盛光軌云。
增長天(南方)。
集經云。側左手腕。以右腕側著左腕根上。二掌相背。以二中指相鉤申之。如索。以二小指二頭指二大指各曲也。頭指來去。呪。
唵(一)毘嚕陀迦(二)藥叉婆跢曳(三)莎(去音)訶。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二手五輪各申開散之。定手向外。惠手向內。二火相鉤如索形也。二風直立動之。如相召之形。餘六指少屈之。意大德同。權僧正大和上說。惠珍兩和上說同別記云。二羽各舒立五輪。以右押左背相著。二火相鉤如繩。餘輪少屈。二風與訶招之廣目天(西方)。
集經云。左手側腕。以右手腕著於左手腕根上。二手中指已下三指各屈。在掌作拳。屈二大指。以二大指頭各押中指甲上。以二頭指相叉如索申之。大指來去。呪曰。
唵(一)毘嚕博乞叉那(去音)伽(二)地波跢曳(三)莎(去音)訶(四)。
對受記云。海大德說。二手各拳。以右拳安左腕上。二火相鉤如索。二風舒而屈。少召之。餘三輪如本也。正大和上說。惠和上說。又様二手作拳。以空捻火甲交腕。右押左。而二風相交。以左風鉤右風上。
別記云。二羽相背。二火相鉤。二空與訶招。
多聞天(北方)。
集經云。左手側腕屈。頭指已下四指在掌中。作拳又屈。大指押頭指上。右腕亦側之。作拳如左掌。法唯以大指直申向上。於右拳上竪著。大指來去。呪曰。
唵(一)吠賒羅(二合)摩那(二)檀那胝(半音)陀羅(三)莎(去音)訶。
對受記等說如多聞別抄。
一四天王通印呪。
集經云。四天王通心印呪。
二手頭中小三指反。叉合掌。二無名指竪頭相拄。屈初節亦二大指。還向內。拳中大指來去。
唵(一)漸婆羅(二)謝輦陀羅夜(三)莎(去音)訶。
寶樓閣經第三云。說四天王印呪。
應以右手扨腰。擧其頭指。以左手小指押其母指。立餘三指安於齊上。呪曰。
唵盧迦波唎低社耶社耶吽。
一形像。
集經云。提頭賴吒天王像。
其像身長量一肘作身著種種天衣。嚴飾極令精妙。與身相稱。左手申臂垂下把刀。右手屈臂向前仰手。掌中著寶。寶上出光。
不空羂索經云。被衣甲器杖嚴淨。作瞋怒面。眼光赤色。以手執鉤(云云)。
尊勝軌云。下云。東方提頭賴吒天王。手執琵琶(云云)。圖云。赤肉色。忿怒形也。左持釼。右押服上也。
集經云。毘嚕陀迦天王像法。
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亦同前天王法。申臂把刀。右手執矟矟根著地。
不空羂索經云。被衣甲器杖嚴淨。作瞋怒面。眼光赤色。以手執。
圖云。赤色。右手持釼。左手拳安腰。著天衣(云云)。
集經云。毘嚕博叉天王像法。
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同前。唯執鎙異。其右手中而把赤索。
圖云。赤色。著胄。右手持三?戟。左手拳押腰集經云。毘沙門天王像法。
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同前。執鎙柱地。右手屈肘。擎於佛塔。
瑜伽護摩軌云。乘坐二鬼上身著甲胄。左手捧塔。右手執寶捧。身金色。二天女持寶花等(云云)。
毘沙門經云。左手捧塔。眼視於塔。右手執持寶棒。
軌(般若折揭羅)云。著七寶金剛莊嚴鉀鏪。其左手執三叉戟。右手托腰。又一本左手捧塔。其脚下蹈三夜叉。中央名地天。亦名歡喜天。左邊名尼藍婆。右邊名毘藍婆。其天王面作可畏猛形。怒眼滿開。其右邊畫五太子及兩部夜叉羅刹眷屬。左邊畫五行道天女及妻等眷屬。廣如大經說(云云)。
圖云。黃色。左手持塔。右手持棒。胄天衣等如常。後本垂左膝(云云)。
一功能。
集經云。是四天王法印呪等。若諸人輩受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法呪之時。目有供養都會道場法壇之所幷作此印。誦呪喚天安置供養。卽得一切人等歡喜。是天王等過去亦曾供養十方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幷金剛等。其呪印法皆同諸佛之所印可。幷顯像法具諸貌咸侍佛前利益一切。又云。若作像身。於道場中日日作印。對於像前誦上呪等及誦心呪。得四天王歡喜垂恩。若然誦呪滿十萬遍。療病大驗。多有錢財(云云)。私云。心呪者。通心呪也。
私云。四天王法。陀羅尼集經第十一。最勝王經四天王品。能可見之。令件僧讀四天王品。如何。
行林。四天王法第六十六。
承應二年六月日以二尊院本寫之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十二月九日敬寫。
雞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六十七。
吉祥天法(亦名功德天)。
一支度。
注進。
吉祥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名香。酥。蜜。壇供(如常)。燈油(如常)。白布一端(且敷料)。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桶)。折敷三枚。淨衣(黃色。若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銀鉢。一口。集經意可見也。
名香(白膠。沈水。蘇香。龍腦。集經。壇香。大吉祥天女經)。
一起首時分。
法云。從正月一日至十五日。正月三月七月。餘月並不得(取意)。
一向方(本法不說隨處穩便)。
一行法。
功德天法(中天竺國菩薩寺僧阿難律木叉師迦葉師等。共瞿多法師於經行與翻。流行於唐國)。私云。此法出陀羅尼集經第十卷。雖說像法幷成就法等。不明行法。
胎軌。北方天衆列名云。門東毘沙門吉祥功德天(云云)。
說印說眞言中無之。現圖不置此天。義釋阿闍梨所傳曼荼羅。於北方衆列之。
義釋第四(具緣品)。於北門當置毘沙門天王。於其右置夜叉八將及訶栗底母吉祥天女。舊譯云功德天女。經文闕之。阿闍梨言。此天女隨毘沙門合在北方。若本位亦可置在西方也。
功德天略次第(大原法橋)。
建立道場安置本尊幷護摩等如本法說。
先房中護淨。次入道場禮拜懺悔等。次著座。次加持香水幷灑淨等。次加持供物。次啓白神分供養文唱禮。次驚覺。次九方便。次五大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本法云。於此北方毘沙門天王有城。名曰阿尼曼陀。其城有園。名功德花光。是園中有最勝園。名曰金幢。七寶極妙。此卽我常止住處(云云)。其勝園中有七寶宮殿。莊嚴微妙。其宮中心有宣臺。臺上有●字。字變成如意珠。珠變成本尊。其身端正赤白色。左手持如意珠。右手作與願印也。坐紅蓮花(云云)。種種瓔珞環玔耳璫天衣寶冠。珠妙莊嚴。左邊有梵摩天。手執寶鏡。右邊有帝釋天。散花供養等(云云)。
次三力偈。次大虛空藏〃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次迎請本尊。次辟除從魔。次視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坐。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在別)。次祈願。次千轉念殊。次本尊觀。次根本印明(在口傳)。次念誦。次入定。次根本印明。次部母。次五供。次普供養。次賛。次祈願。次閼伽。次五悔。次隨方迴向。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等。次出道場。
功德天略次第。
四年十二月一日(遍照金剛略而次第之)。
●●●●(梵號)。
三身。佛眼〃〃。寶花瑠璃世尊。
南無曼荼羅主摩訶室哩(二合)野提毘(三反)。
南無因捺囉耶等諸大眷屬。
南無大小自在。南無三寶海會。
已上法橋記了。
大原深蜜抄云。道場觀。
地結上金剛牆之內有八功德大海。水中心有須彌山王。四寶莊嚴。山腹有宮殿。殿中有妙壇。壇中有荷葉坐。坐上有月輪。輪中有●室哩字。字變成如意珠。如意珠變成吉祥天女。相好圓滿。莊嚴微妙。左手持如意寶。右手作施願印。頂背圓光。眷屬圍繞(云云)。
讃(諸天賛)。
印。
以二手虛心合掌。開二頭指二中指。無明二指微屬如蓮花形。二大指二小指竪合當心。結印誦眞言七變。頂上散之。眞言曰。
唵摩賀室哩(二合)野曳莎訶。
已上大原說了。
法云。功德天身印。私云。理界記出此印明。二無名二中指直竪頭跓。二頭於捻之。二中指背上第三節。呪如法五六行許也。眞言終注云。娑婆訶者散共。此呪求財物。故無娑婆訶。爲是不著娑婆呵也(云云)。指左右相鉤於掌中。二小指直竪。相離一寸。二大指並直竪。頭指來去。呪曰。
私撿大日義釋云。驚發義。諸佛卽驚發而起。加持行人也(云云)。或云。決成就義。又大涅槃義(云云)。今云。散去是一經意歟。
又云。功德天心印。
左右無名指少指反叉在掌竪。二中指頭相柱。以二食指頭各捻中指上節。皆並堅二大指(私云。無呪)。有藏天軌云。二手內縛。進力如寶形。眞言(如常)。
賛。或記用十二名號。有音曲(云云)。
十二名號(出十二名號經)。
吉慶(一)吉祥(二)蓮花嚴飾(三)具財(四)白色(五)大名稱(六)蓮花眼(七)大光耀(八)施飮者(九)施食者(十)寶光(十一)大吉祥(十二)。
私云。一百八名經中。有梵漢兩讃。隨意可用之。但其文繁廣。可見之。
念誦(先部母。次大日。次釋迦。次觀音。次本尊。梵天。帝釋。諸天。大吉祥。佛慈護。出現智。次又部母)。
種子義。
義釋云。安惠眞言中云。室哩是吉祥具德義(云云)。
私云。若分字觀之者。
●(捨字。一切法本性寂義)。●(羅字。一切法離塵不可得義)。●(伊點。一切法災禍不可得義)。
作成就法。
法云。又法呪師。若欲得一切衆生自來供養者。當於功德天像前。立二肘水壇。當壇西門。穿一肘火坑。呪師於壇門南坐。右手杷方鹽一百顆。一顆一呪一遍。擲火爐中。如是十五日一日。三時一時。一千八十返。幷燒蘇蜜白膠沈水蘇合香等。百味飮食自來供養。呪師無所乏少。
又法。若欲得見功德天者。當詣一大蓮花池。所以左手執香爐。入蓮花池。於其池中摘取一花。呪之一反。還擲著水中。如是滿一萬遍訖。爾時功德天。當於七寶坐。以相好水中出現。爾時行者。以銀鉢滿中盛龍腦香水。於其出處。以水沛之。於是功德天作是言。子欲令我作何等物。行者卽答。天神減少分施我。作是語已。天卽自還去。於後行者去處。皆値財寶。求者稱意。種種隨心終不乏少。
又云。須取穀麥小豆。呪之一返。擲著火中。合滿一千八返。一日三時。如是滿足四十五日。一切處中穀麥豆自然色別皆來集聚。
本尊所居。
法云。於此北方毘沙門天王有城。名曰阿尼曼陀。其城有園。名功德花光。是園中有最勝園。名曰金幢。七寶極妙。此卽是我常止住處。
最勝王經云。北方薜室羅末拏天王城名有財。去城不遠有園。名曰妙花福光。中有勝殿。七寶所成。我常住彼。欲供養此天。先可供養寶花ルリ尊。幷金光明經事法云。我已於過去。寶花功德瑠璃金山照明如來十號具足。所種諸善根。是故我令隨所念方。隨所至方。悉令無量百千衆生受諸快樂。若有人能稱念金光明微妙神呪。爲我供養諸佛世尊。三稱我名。燒香供養。供養已別以花香種種美味供施於我。灑散諸方。當知是人卽能聚資財寶物(云云)。又云。若有欲得財寶增長。是人當於自所住處。應淨掃洗浴其身。著鮮白衣。妙香塗身。爲我至心三稱彼寶花瑠璃世尊名號。禮拜供養。燒香散花。亦當三稱金光明經。至誠發願。別以香花種種美味供施於我。散灑淨諸方(云云)。
最勝王經云。世尊我念過去。有瑠璃金山寶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十號具足。我於彼所種諸善根。由彼如來威神力故。令我今日隨所念。能令無量衆生受諸快樂(云云)。
又云。爲我供養彼瑠璃○如來(云云)。
私云。或云。瑠璃金山○如來者。卽今釋迦也。
禮佛事。
法云。至心禮如是等諸佛世尊。其名曰。
寶勝如來。無垢熾寶光明王相如來。金焰光明如來。金百光明如來。照藏如來。金山寶蓋如來。金焰光相如來。大炬如來。寶相如來。信相菩薩。金光明菩薩。金藏菩薩。常悲菩薩。法上菩薩。東方阿閦如來。南方寶相如來。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
私云。行法之終禮佛之時。可禮拜此等尊歟。最勝王經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奉上佛菩薩等。大略同與今可見之。
一壇場幷曼荼羅。
法云。取未嫁女年十五者。織絹一丈四尺。用功德天大身呪。黃牛尿一千八返。以尿洗其絹面上。從月八日至十四日。將好泥地。作四肘水壇。取釋迦像一軀。安置壇中。供養種種香花飮食燃燈五盞。喚一畫師上好手者。日日與受八戒齋。清淨洗浴。亦與畫師作護身印。先共畫師斷其功力。隨所須者。呪師不得還價。其像身長一肘一尺三寸五分。除其光坐。更須高丈。亦彌精好。用熏陸香沈水香白檀香。乳汁和采色。不得用諸皮膠。功德天花身呪。呪其采色。五灌水著壇中心及四角。於壇門前作三七人齋。若無者七人乃至三人亦得。其功德天像身端正。赤白色。二臂畫作種種瓔珞環玔耳璫天衣寶冠。天女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施無畏。宣臺上坐。左邊畫梵摩天。手執寶鏡。右邊畫帝釋天。如散花供養天女。背後各畫一寶山。於天像上作五色雲。雲上安六牙白象。象鼻絞馬腦瓶。瓶中傾出種種寶物。灌於功德天頂上。天神背後畫百寶花林。頭上畫作千葉寶蓋。蓋上作諸天伎樂。散花供養。其像底下右邊復畫作呪師形。著鮮白衣。手把香爐䠒跪供養。於白素細上坐。以上功德天像法竟。圖云。白色天女形。左手持荷葉盛花。右手相扶狀(云云)。
一功能。
法云。爾時功德天女。白佛言。世尊學此法者。我當隨其所須之物。衣服飮食臥具醫藥及諸及資產供給。是人無所乏少。繫念心住晝夜歡喜。正念思惟。是呪章句發菩提心。若衆生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是說呪者。爲是等故。於閻浮提。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令不斷絕。是諸衆生聽是呪已。於未來世無量百千那由多劫。當在天上人中受樂。是諸佛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惡苦悉畢無餘(云云)。
又云。自於所居房舍屋宅。淨潔掃除○以香埿塗地。燒微妙香。敷淨好坐。以種種花香布散其地。以待於我。我於爾時。如一念頂入其室宅。卽坐其座。從此日夜令此居家。若村邑。若僧房。若露處。無所乏少。若錢。若金。若珍寶。若牛羊。若穀米。一切所須耶得具足。悉受快樂。若能似已所作善根最勝之分。廻與我者。我當終身不遠其人。於所住處。至心護念。隨心所求令得成就。
大集經云。爾時功德天。以一解器盛諸種子。奉上觀世音菩薩。而作是言。我今以此一切種子。施善丈夫。爲欲增益一切種子。願令我意所欲成滿。又今我能四天下宛足衆生資生之具。拔其苦難。令得安住菩薩之種。爾時觀世音菩薩。卽以手執彼種子器。遍示十方作如是言。一切諸佛及以諸龍令現在者。願悉令我令使。一切諸四天下所有種子牙莖枝葉藥草五穀。及諸藥味地味精采衆生精采善法精宋增長無指。又復令此四天下中三寶種性相續不斷。功德天所願皆悉滿足。常使功德能令一切衆生資財豐足。三能教化一切衆生。遠離一切惡。令發菩提心。又令衆生得離三惡道。生於天上。又云。爾時世尊告功德天言。清淨智。我於往昔與汝二人。於因陀羅憧相王佛所。同發願。我今與汝得願具足。我今已得阿耨菩提。汝亦住於功德之處。功德天言。如是如是。世尊昔於因陀羅憧相王佛所。同發誓願。令願悉滿。是故如來現於世。我令得住功德之處(云云)。
(本云)承應二年七月日書之。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命松安寫之。
兜率谷雞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六十八。
最勝太子法(此法廣可檢羅軌等今只出載大原說)。
最勝太子護摩記(勝林院)。
供養法(依台藏若悉地)。
唱禮。
南無嚩日羅記摩鷄冒地薩埵婆耶〃〃〃。
南無曼荼羅主最勝太子冒地薩埵〃〃〃。
南無五大明王胃地〃〃〃。
南無十二宮〃〃〃。
南無三部〃〃〃。
道場觀。
樓閣中有大盤石山。山上有曼荼羅。曼荼羅上有羅●字。字變成刀釼。釼變成如意天子。其像八臂四面。當前正面。作平正圓滿之相。猶如菩薩相。左廂面青黑色。大張口虎牙相。右廂一面作自在天相。赤白色。當前上面。作業叉極惡相。牙齒長利。身赤黑色。髮作金青色。其天王左右二手皆竪持刀。左右二手雙持縛折羅叉。左右二手合掌當心。左右二手下俱持搶。其身雄狀迅極可畏。以五色雲散垂爲蓋。諸天眷屬圍繞。
讃(諸天)。
根本印。
先合掌當心。卽以二大指右押左交入掌。二頭指並竪。餘三指交叉作拳。然頂戴之。三上三下。眞言曰。
唵那吒俱伐羅耶娑嚩呵。
護麽(息災)。
火天段。曜。宿(已上如常)。
本尊段(大日本尊。用唵那吒俱伐羅耶ソハカ)。
諸尊段(意樂呪加用毘沙門十臂呪)。
世天段(如常)。
伴僧呪(同小呪)。後加持(同小呪)。
堂莊嚴。相應日。
願樂法。
一面十臂呪云。
唵俱梨(二合)毘曳[地/寸]利(一)智(二)吽(三)支知呂ソハカ。
十臂呪曰。二手合掌。二水互臥。呪曰。
曩莫薩嚩怛他蘖多南入縛羅〃〃〃吽ソハカ。
承曆二年九月上旬記。已上大原說。
最勝太子大靈驗私記。
鎭西四王寺五壇修法樣(異敵降伏法)。
四王堂在山頂。西向三間四面。檜皮葺內五寶殿並居。其內各六釋四天王像。幷最勝太子大威德明王安置此。一此方天。二東方天。三最勝太子(加大威德)。四南方天。五西方天。皆向西方並立。
護摩堂擔合五間。板葺。其內五種地壇塗竪置。
一。四禪師。南端向北塗息災圓壇。毘沙門天爲本尊。
二。四禪師向東塗增益壇。持國天爲本尊。中壇向東塗鉤召壇。最勝太子爲本尊。
三。四禪師北端向南塗降伏壇。增長天爲本尊。
四。四禪師向西塗敬愛壇。廣目天爲本尊。
但春者始自三月八日寅時。至于十五日午剋。阿闍梨四禪師五壇各並居護摩。秋者始自九月八日後夜。至于十五日日中。五人同護摩。是聖朝御願也。夏者始自六月八日。至于十五日。中壇限勤修之。四禪師四人爲伴僧。冬者始自十月八日後夜。至于十五日日中結願。但夏冬二季者師大貳私所勤修也。
供養法等依蘇悉地行法。先辨備供物等(如常)。次入堂作法。先一四之四禪師。自南端妻戶步昇石橋入。次二三之四禪師。自北端妻戶步登石橋入。次中壇阿闍梨。從中戶獨入。又各唱吽字三度。次入堂內了。灑水三返。
次到禮盤前。先禮拜。先北方天。次最勝太子。次東方天。次南方天。次西方天。次返又禮最勝太子幷大威德明王。
次誦我從過去世(云云)。次誦普禮眞言。次著禮盤。次取香塗二手。先淨地印明。次淨三業印明。次三部印明。次護身被甲印明。次取杵加持灑水器。逆順各三反。次以散杖入灑水器。攪迴誦南莫三曼多沒馱南覽(三反)。次誦鑁字(三反。加歸命句)。次引上散杖灑自身頂(三反)。次灑本尊諸尊(三反)。次始自東北角灑壇上供物(三反)。次灑上下八方堂內等(三反)。次灑聖朝玉體。次灑外朝府中。次灑勅使。次灑伴僧承仕驅仕等(云云)。次以杵加持壇上供物等。逆順各三反(辟除結界之義也)。次遣除身中毘那夜迦印明(如常)。次辟除諸障印明(如常)。次辟除供物所有諸難印明(如例)。次拍掌。辟除印明(如常)。次去垢印明(如常)。次飮食印明(如常)。次甘露印明(如常)。次鑁字印明(如常)。次須彌王印明(如常)。次清淨印明(如常)。次光澤印明(如例)。次金剛羯磨印明(如常)。次普禮印明(如常)。次金打(二反)。次取香呂幷珠杵啓白事由。次神分。次唱禮。
三身(如常)。
南無當來導師彌勒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身觀音吽迦馱耶天。
南無五大明王夢智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
南無佛眼父母菩薩摩訶薩。
南無曼多羅主最勝太子低婆羅惹冒地薩埵婆摩訶薩埵婆耶(三反)。
南無吠室羅摩拏等四大王提婆曷羅闍。
南無吉祥功德提婆呬多。
南無五大帝子等提婆曷羅闍。
南無八大婆羅多提婆曷羅闍。
南無二十八使者等眷屬部類。
南無梵釋四王十自在宮天諸宿曜等一切權現等。
南無三部海會一切龍神八部等。
次驚覺印明(如常)。次九方便(如常)。次取香呂發願(金打)(但春秋五檀一度。取香呂發願幷迥向云云)。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祕密教主。
摩訶毘盧舍那 教令輪主 彌勒慈尊。
法音林菩薩 大辨相菩薩 四大八大。
諸大忿怒 三部界會 諸尊聖衆。
外金剛部 護法天等 天王本體。
娑婆世界 施無畏者 大悲觀音。
本尊聖者 四面八臂 最勝太子。
利益衆生 隨類示現 同體別體。
毘沙門天王 禪膩子童子 諸大王子。
四大天王 天王教勅 守護使者。
毘那夜迦王 十羅刹女 十二夜叉大將。
八大夜叉大將 金剛密迹 力士大將等。
天神地祇 大小鬼神 部類眷屬。
一切鬼神 還念本誓 不捨悲願。
起大慈悲 唯垂納受 同心加持。
同心守護 護持國主 消除不祥。
消除災難 天災地夭 內外惡事。
天變化異 惡夢物怪 所引災難。
皆悉消除 皆悉解脫 本尊加持。
諸尊加持 護摩功德 祕密威力。
熏入玉體 玉體安穩 增長寶壽。
恒受快樂 無邊御願 皆令滿足。
決定圓滿 外朝安穩 諸人快樂。
異敵降伏 本朝安穩 萬民與樂。
五穀成就 萬菓豐樂 伽藍安穩。
興隆佛法 利益天人 盡未來際。
廣作佛事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次五大願(次金打)。次金剛輪印明(如例)。次佛部印明(如常)。次蓮花部印明。次金剛部印明。次護身印明。次被甲印明。次天王護身印(釼印)。
呪曰。唵俱利憾(出軌)。次三部結髮印明。次地結印明。次四王結印明。次大海印明(如常)。次須彌山印明。次師子座印明。次蓮花座印明。次寶樓閣印明。次作定印。入道場觀。觀種子。三昧耶形。次出定誦三力偈。次大虛空藏普通供養印明。次輪壇印明。次治路印明。次振鈴。次寶車輅印明。次請車輅印明。次請本尊印明(三部勸請印明也)。次彌勒勸請印明。
二手內縛。二風用二空入掌內。出十臂軌。呪曰。
唵阿多吽莎嚩訶。
次二天勸請印明。
左右手作拳。各去心中觀念欲請兩度。呪曰。唵??危莎嚩賀。
次使者召請印明。
二手內縛。二風用。二空入掌中。出十臂軌(十二夜叉十羅刹等也)。
唵陀尼佉曳醯呬莎嚩賀。
次辟除從魔印明(釼印)。用不動明王一字明。
曩莫三曼多嚩日羅喃?。
次示三昧耶印明。次閼伽。次花座(但四葉印)。次善來偈。次上方金剛網印明。次火院印明。次重結大界印明。次塗香印明。次花鬘印明。次燒香印明。次飮食印明。次四種飮食印明。先飮食印。左手作拳。其上右手。作三鈷於立之。壇中奉供。呪曰。
唵陀吽?吽弟弟抳吽莎縛賀。
次羹印(如上)。呪曰。增[足*(加/寸)]吽嚩鉢。
次餅印(如上)。呪曰。唵沙吽都都[亻*(加/寸)]吽莎縛賀。
次菓印(如上)。呪曰。唵遮隷嚩吽莎嚩賀。
次燈明印。次普供養印明。次讃。
唵嚩日羅日羅野〃〃〃迦那耶(二合引)〃〃〃摩多曩(引)增阿伊(二合)野婆娑羅尼婆?(引)。
次誦毘沙門天讃。
唵沒馱冒地薩提吠句盧耶莎縛賀。
次誦諸天讃。次誦四智讃七反。次祈願。次淨珠印呪。次念珠旋轉印呪。次以珠熏香煙置。本所入定本尊與我平等不二觀念。次出定結根本印。誦呪印相。卽二手以中指直竪。頭二寸許去。以二頭指於中指背上。二無名指稍鉤置掌中。以二大指二無名指頭著。以二小指直竪。
以四大尊安於四方。各加四天王。以不動尊安於中壇。加最勝太子而修之。
唵婆〃利〃摩訶婆利婆〃利〃摩訶娑利耶羅理〃〃〃馱忿那莫僧忿那莫唵補〃〃〃。
又呪曰。唵㘃野摩多鳩羅野娑婆呵。
次不動印明(若大威德)。次彌勒菩薩印明。先合掌屈二頂指。指頭向下。下二大指直竪。置二以指間。呪曰。
曩謨三曼多沒馱南阿爾單惹野薩縛薩怛嚩奢野弩蘖多莎婆賀。
次四天王總印。二手內縛。二中指竪合如針。眞言曰。
漸婆羅(一)謝替陀羅夜(二)莎縛賀。
次毘沙門天印。先二中合掌。風水二指掌中入。火定指各立。並五所四方結界。卽念是依印加持故。一切障難者毘那夜迦等惡鬼神悉走却。不能害行人。一切所求成就卽。成多聞智惠身體。後明妃曰。
曩莫三滿多冒馱南唵摩唓都娑婆呵。
次吉祥天印。各手內縛。各風指立。返各方於乳上念。卽一切願成就(云云)。眞言曰。
唵摩賀室利提婆毘娑婆賀。
次入觀念。次誦我今念誦祕密呪偈(云云)。次取念珠正念誦。大日眞言百反。本尊眞言千返。彌勒眞言百返。四王天總眞言百返。毘沙門眞言百返。吉祥天眞言百返。佛眼眞言百返。次入護摩。次護摩畢入定。次出定根本印呪如前。次佛眼印呪如前。次至頂拜。次左方五供養(如例)。先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四種飮食印呪。次飮食印明。次燈明印明。次普供養印呪。次本尊讃。次閼伽。次四智讃。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段。次迴向。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發遣印呪。次奉佛布施。次奉送。次三部護身被甲。次出堂讀經隨意行道(文)。
甚密之法也。輒不可傳受之。
最勝太子法第六十八。
(本云)承應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舜興。
元祿十七年甲申二月旣望書之。
台嶺兜率谷闍梨嚴覺洪道。
行林第六十九。
辨才天法(亦名美音天。亦名大辨天(巳上義釋)。亦名妙音天(胎軌))。
一支度。
若依最勝王經意者。明鏡利刀四箭四可有之。名香出三十二種。可見之。下文云。常燒安息香(云云)。又云。五音之樂聲不絕(云云)。
一起首時分等。
一行法。
此天無別本經。軌云。最勝王經辨才天女品。說洗浴法壇場法結界護身等法。往而見之。
勘大日經。具緣品唯列名。不說身相。密印品出印。普通藏品說眞言。祕密品不說其壇。玄法青龍攝大軌等皆出印明。其行法儀更可問之。今依大原記。附十八道。略而記之。
先建立。壇場安置尊像。次辨備供物。次於室內洗手嗽口(用辨才印明有師說如悉地)。
裏書云。
蘇〃〃〃上云辨才眞言曰。
唵出嚕底塞[口*履]底馱囉抳虎?曜。
以此眞言。〃〃水三遍灑身作淨(私書入之)。
已上裏書。
次護身。次上堂。次於壇前禮拜。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啓白神分等。次供養文唱禮(用不隨時)。三身。佛眼。
南無曼〃〃主薩囉薩伐底泥尾〃〃〃。
大小〃〃〃。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護身。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作定印。當齊觀之。前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殿。殿中有妙壇場。四角有賢瓶。香花閼伽天妙。周遍陳列。懸諸瓔珞繪綵幡蓋。周布香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周匝有寶樹寶網流泉浴池。於殿內壇上有荷葉座。座上有●(或●字)字。字變成琵琶形。形變成辨才天女。首戴寶冠。莊嚴妙身。深嚴白肉色。色野蠶衣。種種妙德以嚴身。目如修廣青葉。衆相希有不思議。能放無垢智光。持琵琶。左膝立之(經云。常以八臂自莊嚴)。無量眷屬周匝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此次若振鈴)。次寶車輅。次請車輅(迦羅差野之句下。加沙羅娑縛帝曳曳醯呬之句)。次勸請。先二手取香爐。啓白。
唯願天女來。令我語無滯。卽入身口內。聰明是辨才(云云)。
次召請印(若結金剛部心印。於梵號末加曳醯?句。召之)。
先以右手大母指屈入掌中。中指無名指小指。又以左手向前。把右手腕。右手頭指來去。呪曰。
跢姪他(一)唵(二)摩訶提婆布怛囉(三)却吒(二合)旁伽(四)賀悉跢(二合)曳(五)莎訶(六)。
次辟除從魔印。
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直竪三指作拔形向外託之。眞言曰。
唵枳里〃〃嚩曰羅(二合)?泮吒。
次視三昧耶。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竪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眞言曰。
唵昇羯隷三莽焰莎訶。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捧器當額祈願。次誦眞言)。次花座印。
合掌。二手頭指中指無名指並相博著。開中指去四指許。其二大指及二小指並相著。直竪。眞言曰。
唵嚩曰羅(二合)味囉也莎訶。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諸天讃。私云。最勝王有波羅門呪讃。可見之)。
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金色也。字變成琵琶。琵琶漸舒漸大。量等己身。琵琶卽變成辨才天女。相好圓滿(云云)。
次根本印明(口授云云)。
私勘大日經。云仰三昧手在於齊輪。智惠手空風相持。向身運動。如美音樂。是妙音天費拏印。
義云。先仰左手當齊。如承把琵琶狀。右手相捻。餘散申之。向身運動。如彈絃之狀。是音天印(此卽攝乾闥婆等)。此是天后亦是乾闥婆類。
對記云。海大德說。定手舒。五輪仰安齊輪。惠手舒五輪空風相捻仰安心上。三度如彈琵琶。謂伏印。投外三度。意大德說。安定掌。琴勢乍伏去來。惠和上說。伏定掌上。一右迴轉。掌面投外。如是三度。
私云。大原深密抄出胎藏印明矣。
眞言。
大日經云。美音天眞言曰。
薩囉娑嚩(二合)底(丁以反)曳(二合。二)莎訶(有歸)。
義云。又美音天眞言亦名大辨天。亦名辨才天。是諸天中歌詠美妙者。於如毘首羯磨工。於伎巧類非乾闥婆也。薩囉娑嚩底曳●●●●是彼名號。正音卽爲眞言。又是一種妙音天乘也。以初娑字爲眞言體。是堅固義。如馬鳴自奏?吒和羅樂。五百王子思惟世間過患。同時出家。今此眞言亦爾。能以金剛諷誦。令一切衆生感悟三界□常。無有堅住。懃修堅法成堅固身。又法花云。言辭柔耎。悅可衆心隨順說諸法。皆令得歡喜。亦是此法同意也。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大日佛眼辨才佛慈護八字文殊月壓尊)。次珠還本處。次入三摩地。
如前心月輪上觀薩字。諦不可得義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此次若振鈴)。次解界。次禮拜本尊諸尊。次奉送。
作金剛縛。直竪中指。端挿時花誦眞言。
唵縛曰羅目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迴向。次下座禮拜。次出堂。次隨意經行。
右依大原記抄。入一兩事人不可用矣。若欲歸此天者。最勝王經辨才天品。別持常可誦之。
裏書云。
辨才天事。
竊檢經文有二說。先上文似說六臂像。下文說八臂。初文在處常翅一足(乃至)常著青色野蠶衣。好醜容儀皆具有眼目。能令見者怖○頭圓髮。是等文說形體。次云。以孔雀羽作幢(一)旗(二)振大鈴鉾(三)或執三戟(四)。左右恒持日月旗。是等文說六臂像歟。師子虎狼牛羊鷄等說十二神。諸天大衆皆來集(乃至)大婆羅門四明法幻化呪等。悉皆通等文。若依此等文。圖十二宮歟。次下八臂文明白七悉文爲一定者。上文無用何通互。但繪像六臂。日月旗三戟三手如上文。刀輪二手如下文。右手印一手上下文所不說也。然而私案之。若表辨才義歟。此尊本體故。又撰取刀輪。頗有意趣歟。適有他明文者。以可爲將南。只愚見之所及粗所說進也。但至妙智藏布巾者。猶有題筆。無祕惜者。可被奉請下慥拜見。欲開愚蒙矣。仍言上如件。
一形像。
圖云。肉色。引琵琶。左膝立也。
經云。常以八臂自莊嚴。各持弓箭刀鞘斧長杵鐵輪幷羂索(云云)。
又云。常著青色野蠶衣(云云)。
一功能(最勝一品咸說功能。其文繁廣可見之)。
私云。依經可爲女天。所謂品題辨才天女。又云。現爲焰魔長姉。依具緣品疏者。可謂男天。意云。西方近門置地神衆。次北置辨才。次置其妃(云云)。女天何可有妃哉。又義釋明手印文云。此卽攝乾闥婆等。又云。亦是乾闥婆類(云云)。釋眞言文云。是諸天中歌詠美妙者。非乾闥婆(云云)。一文上下相違如何。
又如經者。可攝屬於焰魔之類。義釋何攝乾闥婆類哉。
康正元年十月十日書了。
承應二年六月八日。以二尊院本書之了。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十月二十六日。敬寫。
兜率谷鷄頭院闍梨大僧都嚴覺洪道。
行林第七十。
訶哩底母法(氷迦羅天法附)。
一支度。
註進。
訶哩底母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燈臺二本。半疊一枚。酥。蜜。名香。壇供米(如常)。御明油(如常)。壇敷布一端。閼伽桶一口(加杓)。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
經云。燒沈水香熏陸以用供養(云云)。
大藥叉女法云。常燒沈水香。
淨衣色(黃白隨一)。
一起首時分。
經云。取用生五日起首(云云)。又云。每日三時(云云)。法云。白月一日及六日八日起首(云云)。
又云。或四時三時乃至一時(云云)。
一向方。
經云。像面·向西持誦者面東(云云。法同之)。
一行法。
訶梨帝母經一卷(內云。訶利帝母眞言法不空)。
此經中說根本眞言。幷畫形像法。別成就等。愛子心眞言。幷印。不明母印契。無人修儀。
大藥叉歡喜母幷愛子成就法一卷(亦名訶利帝母法。不空)。此法略明本緣。發心。說自心陀羅尼(無經)。心眞言(經根本呪也)。畫像法。別別成就。請召。發遣印等。幷愛子畢哩(二合)孕迦印明。形像。不委行儀。
(裏)
西域第二云。健馱邏國(北印度)至布色羯邏代底城○有率堵波○是釋迦如來於此化鬼子母令不害人故。此國俗祭以求嗣。
訶利帝母因緣經一卷(貞元云。是說一切有部律中緣起。義淨鈔出故不入藏)。此中廣說往昔本緣。尤委悉也。
氷揭羅天童子經(不空)。
此經中說愛子畢哩孕迦印明。幷形像別別成就法等。氷迦羅與畢哩孕迦梵語異歟。
抑祕錄以此經入三兄弟。曰姊妹天法。其意可尋之。三兄弟等見理趣經矣。
(裏)
蘇磨呼經云。又訶利帝兒名曰愛子。般指迦將所說眞言。彼作障難(云云)。
今依丹州池上私記注其次第。
先加持香水(用辨事)。次灑淨供物等。次加持供物等(用辨事)。次加持飮食等三種印明。新圖天時爰先開眼。次開白神分祈願等。次三部次被甲。次勸請(印明。口傳云云)。
(裏)
所傳諸天勸請印明(云云)。
私勘大藥叉法云。結請召印。以右手指於左手背叉。入把叉左手掌。左手向身三招。其印相卽成(私云。眞言可用心呪。娑縛賀上可加曳醯?歟)。
又勘經云。次愛子心眞言。唵知(上)尾知(上)?娑婆(二合)訶。
印合掌屈大拇指。入掌中。誦心眞言。供養訖。於頂上放二大拇指。卽散去。請召發遣皆倣此印(云云)。
右印經幷法。同爲愛子印。大原甚密抄。結愛子印。誦訶利心眞言。爲根本印明。若依文意者。以法請召印爲母印。以愛子印可爲子印歟。但請召印立印難成。可問之。
(裏)
集經第七金剛藏法之中。中云。召請隨心印。第五十五。以右手掌押左手背。向下相叉。左手五指來去。
私云。大藥叉法召請印。此印同歟。
次閼伽。次花座(如十八道)。次五供養。次普供。次讃(諸天)。次祈願。次根本印明(先母印明。次愛子印明)。
私云。結先請召印。可誦二種明。
法云。時歡喜母卽於佛前說陀羅尼曰。
曩謨(引)羅怛曩(二合)怛羅(二合)夜(引)耶(一)娜莫賀(引)哩底曳(二引二合)摩賀藥乞叉(二合)抳(尼移反三)阿謨伽(去引)曳(四)薩底曳(二合)嚩(引)儞(泥以反)?(五)沒馱鉢哩(二合)野(引)曳(六)惹多賀(引)哩抳曳(二合七)半左補怛羅(二合八)捨多鉢哩(二合)嚩羅(引)曳(十)畢哩迦羅(引)曳麽呬多(引)薩嚩薩怛嚩(二合引十一)曩麽塞訖哩(二合)跢(引)曳(十二)婆(去)誐鑁賀(引)哩底曳(二合十三)紇哩(二合)乃野底麽(引)韈跢以灑(引)銘(十四)沒馱帝惹(自攞反)婆(去引)爾底(丁以反十五)薩麽羅多(引)曳(十六)婆(去)誐鑁補羅〃(引)乞灑(二合)枲(十七)婆誐鑁母(引)紫(精以反)多(引)枲(十八)跛羅補怛羅(二合。十八)尾覲曩(二合)尾曩(引)野迦(二十)沒哩(二合)跛三(去)麽儞(引)多怛羅(二合)拏(鼻引)羅(二十一)滿怛羅(二合)跛娜補娜(引)攞(二十二)賀(引)哩灑(引)曳(二十三)怛儞野(二合)他(去引二十四)枲縛?(二十五)跋哩縛?(二十六)甯(引)怛羅(二合)曷底(二十七)薩縛羯麽迦羅拏(鼻引)曳娑縛(二合引)賀(引二十八)。
心眞言。
唵拏弩麽(鼻引)里迦(引)呬諦娑縛(二合引)賀。
次愛子印明(如上出之)。
(裏)
法中有降伏印擲惡人印(共無印)。可見之。
次正念誦(大日。釋迦。普賢。文殊。訶利底。氷揭羅。佛慈護。法云。不得誦金剛部眞言。及諸雜念誦呪難成就。云云)。次置珠本所。次根本印明。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如前)。次祈願。次諦緣度。次心經(私云。三歸五戒三昧耶戒等。可存念之)。次啓謝。次閼伽。次發遣(如施餓鬼)。次三部。次被甲。次禮拜。次起去(無迴向)。
右依池上記次第抄之。大原甚密抄。有觀曼荼羅。然者修道場觀等。亦無妨歟。若欲別請供氷揭羅天者。一一行儀唯前知之。別別成就法等多多可見本法。
先建立壇場安置尊像。
法云。於一密室。清淨掃洒。作四肘方壇。又以白壇香埿於方壇上。作一圓壇。安像於中。上施天蓋。懸諸綵幡。以種種時花。散於壇上(云云)。下文云。若修行者。此歡喜母法欲令速驗者。當別置淨室。極須愼蜜。不得於佛。當精舍中作法。恐難成就。又不須使人見此像及知作法。必失効驗。
或記云。先造方壇。壇上儲一同座。其前布烈供也(云云)。
次辨備供物。
法云。又以乳糜酪飯甘脆飮食。及諸菓子閼伽香水燒沈香。而爲供養(云云)。
又云。於念誦處及所居處。必須清淨。不用燈明(云云)。
下文云。畢哩孕迦法中云。及歡喜團等(云云)。
或記云。供物洗米二盃。乳粥·柘榴·餅·燒香·閼伽·塗花。但不用燒明(云云)。
次於室內洗手?口。次於壇前禮拜。次著座。次塗香塗手(乃至)光澤(此次加持飮食等三種印明用之)。次啓白神分。次供養文唱禮(用不隨時)。
三身。佛眼。南無十方一切常住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等一切菩薩〃〃〃。
南無訶里底母泥毘〃〃〃〃。
南無畢哩孕迦等諸子眷屬。
南無大少自在〃〃〃〃。
南無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三部被甲。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室內有樓閣。樓閣中有宣臺座。座上有●嚕字(若●訶字)字變成吉祥菓。菓變成天女形像。金色(經白紅色)。身著天衣。頭冠瓔珞。坐宣臺上。垂下右足。以左懷中把一姟子。於右手中持吉祥菓。諸子眷屬。周匝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寶車輅。次請車輅(迦羅著耶之句下。加迦利帝母南曳醯?之句)。次請召印明(如上所出)。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根本印明。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還珠。次根本印明。次五供。次普供。次讃。次祈願。次法施。次啓謝。次閼伽。次發遣。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作善。
右爲自行聊記之。人不可用之。
訶里帝曼荼羅。
T76044501.GIF
經云。種種飮食○以用供養一切如來文殊師利普賢等一切菩薩。然後供養我訶利帝母。何以故。我本藥叉女。如來授與我三歸五戒菩提心律儀戒。對諸十地菩薩故。以是先供養諸佛菩薩(云云)。
一每時念誦遍數。
法云。每時誦一百八遍爲常。正念誦時不應雜共人語令眞言間斷。不成遍數。虛費功力(云云)。
一先承事遍數。
法云。誦滿一萬遍。卽成先行。必須愼密。勿使人知。勿對人前誦此眞言(云云)。
又云。清淨誦眞言。滿三十萬遍(略抄。畢哩孕迦眞言也)。
一供自所食一分。
法云。持誦者每於自所食物。先減一分淨食。以眞言加持七遍。了持淨處寫之。常得擁護。不離左右(云云)。
一作成就法。
經云。又法。女人欲得男女者。月經後澡浴。取黃牛乳母子同色者。攝乳一升。置銀器中。以右手無名指攬乳。誦眞言。加持一千八十遍。然後取服。至七日內則有胎(云云)。
又法。欲令他人歡喜敬愛者。或飮食菓子。或花或香。加持一百八遍。於眞言句中加彼人名。將與彼人則得歡喜敬愛(云云)。
又法。若有人作留難口舌者。畫彼人形。右脚踏之。誦眞言。一千八十遍。則得無難(云云)。
私云。此法有師傳等。如不動法中記。
又法。欲得壽命長遠者。取骨屢草嬾苗。搵蘇密酥。護摩七夜夜別。誦眞言一千八十遍。一擲火中。則得長壽(云云)。
私云。嬾苗者。本朝野相公詩云。紫塵嬾蕨(云云)。
又法。若欲治病去時。先然燈一盞。安於竈下。以眞言加持二十一遍。卽蓋竈門。明日平旦檢看。若油盡卽去。不盡卽不須與治。必難得著。此法甚驗(云云)。
氷揭羅天經云。取赤色花。每花一誦一擲童子身上。滿十萬遍。其童子必來現身。卽得滿一切願。日施千人上妙衣食。無所闕(私云。童子畢哩孕迦像也)。
訶哩帝母經云。又法。百草花一加持散身上。得千人衣食(云云)。
已上二法是畢哩孕迦之法也。
勘妙膊經云。訶利帝兒名曰愛子。般指迦將所說眞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云云)。
一形像。
法云。若欲成就此陀羅尼法者。先於白氎上。或絹素上。隨其大小。畫我歡喜母。作天女形。極令姝麗身。白紅色。天繪寶衣頭冠耳璫。白螺爲釧。種種瓔珞莊嚴其身。坐宣臺。垂下右足。於宣臺兩邊傍膝。各各畫二孫子。其母於懷中把一孩子。名畢哩(二合)孕迦。極令端正。右手近乳掌吉祥果。於其左右幷畫侍如眷屬。或執白拂。或莊嚴具(云云。經云。金色)。
又云。我今復說畢哩(二合)孕迦刻像法。取好白栴檀香木無瑕隙者。長六指。或一欐手。令巧匠彫作童子形。頂上有五朱荼髻子。相好圓滿。以種種瓔珞莊嚴其身。於荷葉上交脚而坐。右手掌吉祥果。作與人勢。左手揭掌向外。垂展五指。此名滿願手(云云。經云。頭上作三髻用子。云云)。
氷揭羅天經云。造像法。其像用白檀香木。長六指。作童子形狀。左手把菓。右手垂作滿願掌向外(云云)。
私云。此經所說印明幷形像。同於訶哩帝法。仍畢哩(二合)孕迦與氷揭羅是一天也。
一功能幷往昔本緣。
經云。爾時訶利帝母藥叉母在佛衆會。從座而起。五體投地。禮佛雙足。而白佛言。我有心眞言。由如眞多摩尼寶。能滿一切意願。爲利益安樂閻浮提諸男子及女人故。唯願世尊。哀愍聽許(云云)。
法云。時歡喜母旣受三歸幷五學處。歡喜踊躍。遶佛三匝。白佛言。世尊。我今已蒙如來加護。我有自心陀羅尼。能除一切災難恐怖。若有受持此章句者。我諸眷屬常爲守護。令獲安樂。唯願如來聽我宣說。佛言。恣汝意說。時歡喜母卽於佛前說陀羅尼(云云。私云。大呪是也)。
又云。世尊。我此陀羅尼有大威力。猶如眞多摩尼寶。能滿一切有情意願。唯有如來及諸菩薩。當證知我。佛言歡喜母。汝能饒益有情護持我法。說此陀羅尼。未來世中我諸弟子付汝守護。悉令安樂。時歡喜母白佛言。如佛聖旨。我當奉行(云云)。
南海傳明僧食中云。復於行末安食一盤。以供呵利底母。其母先身因事發願。食王舍城所有兒子。因其邪願遂生藥叉之內。生五百之兒。日日每飡王城男女。諸人白佛。佛遂藏。其稚子名曰愛兒。觸處覓之。佛邊方得。世尊告曰。汝憐愛兒子乎。汝生五百。一尚見憐。況復餘人一二兒。已佛自他之令受五戒。爲鄔波斯迦。因請佛曰。我兒五百令何食焉。佛言。苾芻等住處寺孚。日日每設祭食。令汝等充飡。故西方諸寺每於門屋處。或在食厨邊。素畫母形。把一兒子。於其膝下。或五或三。以表其像每日於前咸陳供養。其母乃是四天王之衆。大豐勢力。其有疾病。無兒岳者。饗食薦之。咸皆遂願。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那雜事第三十一云。佛在王舍城竹林薗住。時此城內於一山邊。有藥叉神而爲居止。名曰娑多。此常擁護影勝大王。中宮妃后王臣宰輔。及諸人衆由彼力故。王及諸人悉皆安樂。時降甘雨苗稼善成。花泉池在處充滿。常無飢?乞求易得。諸有沙門波羅門。貧窮孤獨估之類。悉皆來萃摩揭陀國。時此藥叉亦皆覆護。娑多遂於自類族中娶妻同住。是時北方揵陀羅國。復有藥叉名半遮羅。恒住於彼亦常擁護。令彼國中安穩豐樂。與摩揭羅陀境事無差異。時彼樂叉亦於同類聚妻共居。復於異時諸方藥叉共爲聚會。此二藥叉得申歡愛共爲親友。執別之後各還故居。娑多藥叉。取摩揭陀上妙花菓。送與半遮羅。彼以北方所出花果。送與娑多。如是多時共申情好。復因聚會重得交歡。是時娑多語半遮羅曰。作何方便。我等沒後所有子孫。共爲親愛不相踈隔。半遮羅曰。善哉此語。我意同爾。娑多曰。今可共作指腹之親。我等二門若有男女。共爲婚媾彼言可爾。時娑多妻未經多時。遂有娠體。月滿生女。容貌端嚴。見者愛樂。其女生時。諸藥叉衆咸皆歡慶。諸親立字名曰歡喜。于時半遮羅聞彼生女。情甚歡悅便作是念。娑多藥叉是我親友。今旣生女。我當生男。彼卽是我所愛新婦。可作嚴身瓔珞衣服。令使送去幷持書曰。聞君生女。情甚歡悅。今送衣服。願垂納受。時娑多得書領信還以書答。然半遮羅意唯求男子。未久之頃婦有還娠。月滿生兒。與其立名。旣是半遮羅子。應號半支迦。時娑多藥叉。聞半遮羅生一男子。便作是念。我友生男。豈得徒然。可寄衣瓔用申歡慶。彼卽是我女夫何疑。遂裁書曰。聞君誕子。慶喜交懷。聊寄衣瓔用申欣賀。幸當爲受冀表不空。彼質書已。報書答曰。許作交親今皆遂願。各侍成立共作婚姻。時娑多藥叉婦還有娠。其時諸山出聲如大象吼。月滿生時其山皆吼。諸親議曰。此之孩子。託胎之日及以生時山皆鳴吼。旣是娑多之子。應名娑多山。旣長大已父遂身亡。自爲家主。是時歡喜年旣長成。報其弟曰。我今欲得遊王舍城。現有諸人所生男女悉皆皆取食。弟言大姉。曾聞我父於此城主及諸人衆常皆擁護。令得安樂離諸憂惱。我今宜可更加守衞。此則是我所防境界。若有餘人爲損害者。我應遮護。爾今何得生惡心宜除此念。然藥叉女由於前身發惡邪願習氣力故。復告其弟說如前事。弟知婦意事難迴改。作如是念。我力不能遮其惡念。然父在日許嫁與他。我今宜可作婚姻事。卽便裁書與半遮羅藥叉曰。我姉歡喜年旣長成。宜可爲親。當速來此。彼得書已便爲感悅。至王舍城娶妻歸故。旣至本城經多時已。與其夫主情義相得。作如是語。仁者當知。我意欲得王舍城中現在人衆所生男女皆取食之。答言賢首。彼皆汝家族住處。餘來侵害。尚欲相遮。寧容汝今輒爲酷虎。興斯惡念。勿更再言。由彼前身所願發邪願薰習力故。作不忍聲壞愼且默。後於異時便生一子。如是次第更生五百。其最小者名曰愛兒。時五百兒威勢成立。母待豪強欲行非法。夫?勸誨意不受。其夫知彼心。默爾而住。是時歡喜便於王舍城中隨來去處。現在人衆所生男女爲次食之。爾時城中旣失男女。所有人衆皆失皇臣等男女皆被盜將。不知是誰作此巨害。痛惱中極欲遣如何。願王慈悲善爲尋察。王卽勅令諸處衞衢。四面城門令兵守捉。時諸兵士亦被偸將。日覺小人不知去處。婦人懷娠者咸亦被偸將向餘處。于時王舍城中大災咸起。諸王佐重啓大王。今此國中生大災難。具說上事。王聞驚怪。卽喚卜師問其所以。答曰。斯之災橫皆是藥叉所作。宜可速辨諸妙飮食而爲祭禮。王下明勅擊鼓宣令。告諸人曰。問無言客在我境者。皆須備辨飮食香花。掃灑衞衢城隍聚落。種種嚴飾鼓樂音聲鈴鐸幡幢。于時王舍城人旣奉王勅。各以精心備辨飮食香花等物。嚴飾衞衢。如歡喜薗處處祭祀。雖勞調備設災橫不除。苦惱憂惶莫知所計。于時守護王舍城天神。於睡夢中告諸人曰。汝等男女咸被歡喜藥叉之所食噉。汝等宜可往世尊處。所有災告佛當調伏。諸人報神曰。此旣取我男女充食。卽是惡賊藥叉。何名歡喜。因此諸人皆號爲可利底藥叉女。王舍城人聞是事已。皆往佛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此呵利底藥叉女。於王舍城所居人衆。便於長夜作不饒益。我等於彼先無惡念。然彼於我懷毒害心。所生男女悉皆盜去。以充飮食。唯願世尊。憐愍我等。爲作調伏。爾時世尊。默然受請。彼等咸知佛受請已。頂禮雙足。奉而去。至明清旦。佛卽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飮食訖往呵利底藥叉住處。時藥叉女出行不在。少子愛兒留在家內。世尊卽以鉢覆其上。如來威力令兄不見。弟見諸兄。時藥叉女迴住至處不見小兒。卽大驚忙。觸處尋覓。及問諸子愛兒何在。答言我等並皆不見。便自槌胸悲泣交流。脣口乾焦。精神迷亂。情壞痛切。速趣王舍城。遍行諸坊虛莊道路。園林池沼天廟神堂。客舍空房皆求不得。更加痛切。便卽顛狂。脫去衣裳。大聲號叫。唱言。愛兒汝今何在。遂出城外巡歷村莊。大聚落中皆覓不得。卽往四方。乃至四海亦皆不見。被髮露形宛轉於地。肘行膝步蹲居而坐。如是漸次列贍部洲。七大黑山大金山七大雪山。無熱池香醉山覓皆不得。情壞苦惱。氣咽不通。又往東方毘提訶西瞿陀尼北俱盧洲亦皆不見。便往等活黑繩衆合。叫喚大叫喚炎熱極熱。阿鼻旨額部陀尼刺部陀。阿吒吒呵呵波呼呼婆。青蓮花紅蓮花大紅蓮花。如是等十六大地獄亦皆不見。又往高山處。先登下層。次登第二第三層。直過多聞天宮。至妙高山頂。先入衆車園。次入雜麁歡喜皆覓不見。又至圓生樹下乃至善法堂中。入善見城欲八帝釋最勝殿中。時有金剛大神。與無量藥叉守門而住。見彼來入便卽駈出善見城外。情加痛切。至多聞天處。於大石上投身躄地。悲啼號哭。白言大將軍。我小子愛兒被他盜去。莫知何左。願見施我。多聞天曰。姉妹。不須憂惱自作顛狂。汝今且觀近家室。晝曰遊處誰來居止。答言。大將軍。沙門高答摩在彼而住。報言。若如是者。宜可速彼世尊所而作歸向。彼當令汝得見愛兒。彼聞此語。情生歡喜。如死再生。還來本處。遙見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圓明赫奕。超千日光妙高山。深生渴仰憂惱悉除情同得子。旣至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白言世尊。我久離別小子愛兒。唯願慈悲令我得見。佛告訶利底藥叉女。汝有幾子。答言。我有五百兒。佛言。訶利底五百子中。一子若無有何所苦。答言。世尊。我若今日不見愛兒。必吐熱血而取命終。佛言。訶利底。五百中不見一子愛如是苦。況他一子汝偸取食此苦如何。答言。此苦陪多於我。佛言。訶利底。亦受我戒。王舍城中現在人衆皆施無畏。若能如是。不起此座得見愛兒。答言。世尊。我從今已來依佛教勅。王舍城中現在諸人皆施無畏。作是語已。時佛令彼得見愛兒。于時訶利底歸依如來。請受禁戒。城中人衆皆得安樂。離諸憂惱。時訶利底母親於佛所。受三歸依幷五學處。不殺生乃至不飮酒。前白佛言。世尊。我諸兒從今已去何所食噉。佛言善女。汝不須憂。於贍部州所有我諸聲聞弟子。每於食次出衆生食。幷於行未設食一盤。呼汝名字幷諸兒子。皆令飽食永無飢苦。若有餘現在衆生。及江山海處諸鬼神等。而應食者。皆悉運心令飽足。佛告訶利底。又復我今付屬於汝。於我法中。若諸伽藍僧尼住處。汝及諸兒常於晝夜懃擁護。勿令衰損令得安樂。乃至我法未滅已來。於贍部州應如是作。爾時世尊。說是語已。時訶利底母五百諸兒。及以諸來藥叉等衆。皆大歡喜。頂禮奉行。時諸苾芻聞佛說已。咸皆有疑。請世尊曰。訶利底母先作何業。生五百兒吸人精氣。食王舍城人所生男女。佛告諸比丘。苾芻汝等諦聽。此藥叉女及此城人。先所作業還須自受。汝等苾芻。乃往過去。王舍城中有牧牛人。娶妻未久。遂卽有娠。是時無佛。但有獨覺。出現人間樂居寂靜。受用隨宜邊際臥具。世間唯有此福田。時此獨覺遊行人間至王舍城。爲大設會。有五百人各各嚴身。咸持飮食。幷將音未共詣芳園。於其路中。逢見懷娠。牧牛之如持酪漿瓶。諸人告言。姉妹。可來舞蹈共爲歡樂。女見相喚便起欲心。擧目揚眉。共爲舞蹈。由其疲頓遂卽墮胎。城中諸人皆向薗內。女懷憂惱掌頰而住。便以酪漿買得五百菴沒羅果。時彼獨覺來至女傍。其女遙見身心寂定。威儀庠序。在路而行。情生敬仰。遂卽近前。頂禮雙足。持香美果奉施聖人。諸獨覺者但以身化口不說法。欲飮饒益彼女人故。如大鵝王開舒兩翼。上昇虛空。現諸神變。凡夫之人見神通時。心便歸向。如大樹崩。投身于地。合掌發願。我令於此眞實福田所施功德。願我當來生王舍城。於此城中現在人衆。所生男女我皆取食。汝等苾芻於意云何。彼牧牛女豈異人乎。卽訶利底藥叉女是。由彼往昔奉施獨覺五百菴沒羅果發惡願故。今生王舍城。作藥叉女。吸人精氣。食噉城中所有男女。汝等苾芻。我常宣說。黑業黑報。白業白報。汝等應當懃修白業。時諸苾芻聞佛說已。心大歡喜。頂禮佛足。奉辭而去。
訶利帝母。第七十。
承應二年六月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一月。命松安寫之。天台山兜率谷鷄頭院藏阿闍梨法印大僧都嚴覺洪道。
寶永元年甲申七月二十六日。以幡陽大山寺藏本一校畢。
(本云)
貞應三年九月十四日。於宇治平等院僧房書寫了。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十一。
北斗法。
一支度。
註進。
北斗御修法一七箇日支度(略定)。
壇一面(可有爐桶)。脇机二前。燈臺四本。禮盤一面(可有半疊)。酥。蜜。蠟。名香(茅香。月松。薰陸。白龍腦。白檀)。
御命木。御命穀。
御本命色割出(色別一尺隨御歲可定其色)。上紙(厶)帖(銀錢料)。白絹七尺(幣帛料)。壇供(如常三石五斗可被加下蠟燭料)。燈油(如常。但三升五合可被加下蠟燭料)。五穀各七升。白布一端二丈(一段壇敷料二丈蠟燭料)。芥子袋(絹切三尺許)。佛供覆(絹切三尺許)。大幕一帖。小桶杓各三口(閼伽神供等料)。折敷五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伴僧。承仕。駈使。見丁(已上人供如常)。僧房裝束供所雜具(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 月 日。
水精珠一顆(借物可奉返之)。
輪燈一本(七層)。
油一石二升九合(四十九燈料燈別三合日別一斗四升七合)。
右二物有無可隨形勢矣。
淨衣色(多分白色。但三昧御說云。可用本命色)。
裏書。
壇供米八石四斗(七石佛供日別一石。一石四斗燒供神供料)。
御明油一斗五合(八升四合御明日別一升二合燈別三合)
(二升一合燒油日別三合)。
(但可被加下一升四合蠟燭料也夜別二合)
桶七口(之內大足桶一口。中二口。可加杓二。已上供所誰料。小三口。一口閼伽桶。一口手水。一口神供已上各可有小杓)。
人供。阿闍梨(日別五斗)。助修(三斗)。承仕(三升)。駈使(二升)。見丁(二升)
T76044901.GIF
私云。或云。仙經云。若有橫厄。呼屬星名。常以所屬穀二七枚。入所屬色之絹嚢。男女各帶(男左女右)。衆邪疾氣萬病不能著煩又出家修道絕穀者。採屬木。造五尺七寸杖幷五寸七分枕。男女隨年常隨身者。神明不遠。衆邪不能言(云云)。可見本文。
註進。
北斗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脇机一前。燈臺二本。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茅香云云。如上)。御命木。御命穀五色色割出各一尺。五穀(少〃)。佛供(如常但蠟燭料一石四斗可被加下之)。燈油三升五合。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蠟燭料)。上紙(厶)帖(銀錢料)。白絹切七尺(幣帛料)。少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三枚。淨衣。
阿闍梨。承仕。駈使(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註進。
(厶)星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燈臺二本。脇机一脚。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白檀。薰陸。龍腦)。豉少〃(可召醫家)。白布一段二丈(壇敷等蠟燭料)。弘紙(厶)帖(銀錢料)。白絹切三尺(幣帛料)。壇供(如常)。燈油(如常)。少桶一口(加杓)。淨衣。
阿闍梨。承仕。駈仕(已上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義淨三藏屬星法意云。若修此法。准天竺法。白月五日以前。黑月五日以後。當修之。五天諸國。待月光減。修此供法(云云)。
私云。案此意。入夜分而可修之也。
儀軌意云。祿命書云。世有司命神。每庚申日。上向天帝。陳說衆人善惡(云云。私云依此意者。可用庚申日歟。依異本者可用庚辛日也)。
師傳云。本命供時。宿曜家必用本生日(亦名本命日)。而今家只用吉日起首之(云云)。
私云。本命日者。生年之支干也。假令甲子歲生人者。以甲子日爲本命日也。他致之。
火羅圖云。祭本命元神日一年有六日。但志心本命日。好紙剪隨年餞(云云)。年有六日者。是本命日也。又只撰吉日可取三寶吉神吉相並日歟。
一向方。
一行法。
北極七星護摩祕要儀軌(大興善寺翻經院灌頂阿闍梨述)。
此儀軌中。但明辨備供具作法金輪北斗(不出餘曜宿)。召請印明。不出行法首尾次第。先達異說千殊萬端。今依傳授池上私記幷口決等。粗記大略。池上記有廣略兩本。其略本云。依胎藏大法修之(云云)。其中不記行法次第。但出護摩作法。今依師說聊抄記也。
先莊嚴道場辨備供具。
軌云。於靜室中作一水壇。或圓或方。各足一時。以茅香甘松熏陸龍腦白壇五味和合泥塗之。其壇內安著圓爐。飮食菓子七分別置燒之。食謂粥飯腦菓餅蘇蜜等。但五穀幷乳木隨人命星相換用之(云云)。
三昧記云。爐底置五寶幷命穀(云云)。又生五穀可加命穀。乳木可用本星命木。故軌云。五穀幷乳木隨人命星相換用之(云云)。定難得命木者。少〃相伽壇分用耳。少〃若難得者。以例乳木觀命木許也(云云)。
私云。見勝林上綱於賀陽院殿。被修此法之時日記。大壇有之。其前置細棚。其上立銀錢。挿串(七捧)。大壇上居佛供七杯(二行)。挿蠟燭。大壇與護摩壇之中間。立輪燈一本(七層)。每層安七燈。向大壇而懸北斗曼荼羅矣。
又私師說云。或所蠟燭供居細板壇指入之或不奉蠟燭。布列七燈。無煩甚佳矣(云云)。是三昧和尚御說(云云)。私云。四角四燈外佛前。
可布列七燈耳(居蠟燭樣天位一行有人意耳。以左爲始或以右爲始。翻之可知。同一行樣又可准知之)。
T76045001.GIF
次始自入堂儀及加持供物種種前方便。一一如常儀。但光澤之次。加持飮食·須彌王·一字心·金剛羯磨·金剛輪。合五種印明可用之(但不護摩時者。金剛羯磨金剛輪二印明不可用之)。次啓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北斗廣貞那羅摩訶那羅(三反)。
〃〃北斗貪狼等〃〃〃〃〃〃。
〃〃大少自在〃〃三部界會(云云)。
谷廣本記佛眼次云。南無金輪佛頂輪王佛(自餘同上)。
三昧記云。
三身。南無一字金輪佛頂坦他蘖多。
〃〃佛眼父母菩薩摩訶薩。
〃〃北斗貪狼等那羅摩訶那羅。
但以施主本命星可爲其主。若廣貞星者。可云北斗廣貞等也。
〃〃五大明王冐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
〃〃大少自在十二宮天〃〃〃〃。
〃〃三部界會〃〃〃〃摩訶薩埵婆耶。
大原說云。
三身。佛眼。
南無縛日羅斫迦羅鄔瑟尼沙坦他蘖多耶。
〃〃颯多娜羅曩摩訶娜羅曩(三反)。
〃〃阿梨耶左羅那多〃〃〃〃。
〃〃曰大明王〃〃〃〃〃〃大少自在〃〃〃〃。〃〃三部〃〃〃〃。
私師說云。
三身。佛眼。
南無素嚩㗚拏(金)斫迦羅(輪)沒馱(佛)鄔瑟尼沙(頂)坦多蘖多耶。
〃〃曼荼心主北斗貪狼那羅摩訶那羅(三反。隨人本星可改之)。
〃〃北斗巨門等那羅摩訶那羅。
五大。大少。三部(云云)。
私云。若依大法者。都壇八葉九尊。佛眼。
南無曼荼心主颯多娜羅曩摩訶娜羅曩(三反)。次次如常。
若別壇三身(云云)。
次驚覺。次九方便。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一字金輪 佛頂如來 北斗七星。
七曜九執 十二宮神 二十八宿。
部類眷屬 三部五部。
次五大願。次入佛三昧耶(乃至)觀曼荼羅如常。加觀金輪。
廣記云。依大法者。以七尊星可安北方或安嚢括七曜之傍(云云)。
大原說云。曼荼心北方可觀北斗七星。●●●字變成七星(云云)。私云。座位如天位可觀之。
次治路(乃至)勸請(如常)。
大原說云。大鉤(印之)。次可用此北斗勸請也。凡依大法修別尊法之時如之。胎藏勸請之次可用別別也。又北斗法意。有二勸請。謂金輪幷北斗也。此二如次用之。或不用金輪勸請。謂本自曼陀羅中此尊請住故也。謂最勝佛頂是也(云云)。
次先取香爐。長跪誦奉請詞(或金剛合掌)。
至心謹請 一字金輪 佛頂如來。
北極七明 貪狼巨門。
(裏書)
火羅圖云。至心奉啓北斗七星(云云)。
祿存文曲 廣貞武曲 破軍尊星。
諸宿曜等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大曼荼羅 各住本位 受此供養。
今爲施主(自行可云。信心佛子若某甲佛子)。
災厄解脫 壽命廷長 得見百秋。
納受供養 權護施主(自行可云擁護佛子)。
災難解脫 壽命增長 所願隨心。
(已上三反金輪勸請頌無軌文。依師說加之)
信心佛子 破戒無漸 越三摩耶。
造諸惡業 唯願星宿 順佛教勅。
還念本誓 悉來赴會 □此單誠。
發歡喜心 拔濟我等 輪迴苦業。
依佛教輪 變災爲福 無畏安樂。
令安穩住。
當來共結 菩提之因 永捨愛憎。
互相饒益 一切善願 如意滿足。
私加此偈。用否在人意。縱雖省略。必可存此意耳。次結其印。虛心合掌。以二大指捻二無名指甲。二中指二小指如蓮葉。二次指小開屬來去。
次誦一字頂輪王眞言幷召北斗七星眞言。頂輪眞言曰。
●●●●●●●●●●●●●
曩謨三曼哆那囉那囉破左囉吽。
召北斗眞言曰。
曩謨三曼哆那囉曩翳醯抧頗伊(一)賀伊(二)那伊(三)迦伊(四)囉謨囉(五二合)哆囉伽(六)囉唅(七)
● ●
娑嚩賀。
私云。私記意。勸請印明如軌說。如次用二明。先頂輪王次北斗各各招之(云云)。是卽以軌一印用二明也。或軌印幷頂輪王眞言。只用金輪勸請。次召北斗眞言。更用他印。左拳押腰右拳立風火招之(云云)。
或云。金俱吒三藏所述攝災決所出召北斗印明可用之(云云)。勸請印。左手作拳捺腰。右手作拳舒頭指屬中節來去(云云)。明如下出之。
又私記中無召請宿等。若欲用之者。私造總勸請。頌云。
至心謹請 九執曜天 十二宮神。
二十八宿 與諸眷屬 來淨於此。
受此供養。
印明可用普世明妃印明。
堅實合掌。並立二大指向外招之(三反)。
唵路迦路迦羯羅野娑縛(二合)賀(私云。娑縛賀上加翳係呬句召之。諸文召請通可用此印明云云)。
次索·鎖·鈴(乃至)閼伽五供等。
私師說云。燈明印時。以承仕令付於蠟燭火。先付本命星。假令貪狼星本命者。卽始自彼次第可付之。若巨門星本命者。卽以此爲始。次付貪狼星。越巨門星。始自祿存星次第付之。他効之。此之間阿闍梨助修。同音誦諸天漢語讃三五七反。有人心。三五反等者。只誦供養一段耳。
或居別棚飮食印時。令承仕取之。阿闍梨請取誦七星各別明·飮食明·燈明明。合三種明供之。
次銀錢供。
誦普供養明奉之。或挿蠟燭上不別立之。或別置之。令承仕取之。阿闍梨請取而供之。
次普供養。次讃(大日一字諸天四智)。次入本尊觀(用定。印)。
先入大日如來阿字寂然三摩地而可觀念。無所不至之。大悲誓願力故。更出曜宿曼陀羅近住世間救護衆生之義也。次以無所不至印眞言。加持五處。可入念誦(云云)。
次根本印(軌有一印二明。如上勸請之中出。師傳云。爲根本印時。二風不招之。只如大鉤印。立屈之)。
(裏書)
私面授之時。二風端相合可開立之。
或云。金輪佛頂印·佛眼印·北斗總印·九執總印·二十八宿總印。若委修者。一一可結之(云云)。
眞言。
私面受說云桂林師曰。三昧和尚以軌中呪爲根本明。谷以攘災明爲根本(云云)。凡奉請明。除勸請句爲根本明。此常途例也。又根本印金輪(智拳)北斗結軌印誦攘災明(云云)。
攘災決云。北斗七星眞言曰。
唵颯跢而(齒)曩野伴惹蜜惹野(二合)野染普他摩娑縛弭曩(名位)羅訖山(二合)婆嚩都娑縛(二合)賀。
私云。此眞言中普他字或本普地也。或云檢本所說阿陀蜜經。攘災決等皆地字也(云云)。
次念誦(大日。佛眼。一字。北斗。九曜總呪。二十八宿總呪。諸天總呪。破宿曜障。如來慈護大吉祥。三部總呪)。
(裏書)
破諸宿曜明曰。
唵薩縛怛羅(二合)三摩曳室(二合)曳娑縛賀(引)。
如來惹護眞言曰。唵沒馱每怛哩(二合。引)嚩曰羅(二合)羅乞刄憾。
私云。阿陀蜜經有名無實(云云)。
護摩。
先火天壇(如常)。次曜段(如常)。次宿段(如常但各可用命木命穀。具如本尊段記)。
大原說。合曜宿爲一段。以佛眼爲主。令九執圍繞。外院可請二十八宿之(云云)。
先淨火。次扇火。次投散花爐上(想成蓮花幷荷葉座)。
裏書。
私記云。本尊段金輪七星同段供養傳授。私記爲各別段。繁故合之。有何妨哉。
私云。今云。傳授私記若是清涼房北斗護摩私記歟。答此私記前後次第依清涼御記歟。但又下加觀七十天之中。傳受記者。無疑三昧御記也。然者清涼三昧兩記共傳受歟。
勸請偈。
先可想爐中有蓮花幷荷葉。蓮花座上有●釼字。字變成佛頂印。印變成佛眼部母。引率七曜幷八宿無量星宿。次第列座(云云)。作此觀已。頌啓詞曰。
我今稽首請 佛眼父母尊 九執眷屬衆。
二十八宿等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次召請印明。
合掌二風空端一所捻之共召之。眞言曰。
唵蘖羅醯溫縛哩耶鉢羅跛多而喩底摩耶曳醯呬。
以後作法如常。但發遣印明四字印。舒二風發之。眞言曜明未加蘖車蘖車句。
次本尊段。
先淨火。次扇火。次投八房花(一房一字明。七房七星小呪。或用散花。想此花於爐上成蓮花幷荷葉)。
次合掌頌偈。
先可想爐中有蓮花幷荷葉座。蓮花座上有●部嚕吽(二合)字。字變成金輪。金輪變成一字金輪佛頂。頂前七荷葉(依虛空本位觀之)上各有●嚕字(若依軌者。可觀●●●字)變成星印。印變成各各尊形。作此觀已頌啓詞曰。
我今稽首請 一字金輪尊 北極七明羅。
及與諸眷屬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印明(如上勸請之中。如次用二明)。
次四字明。次漱口。次杓觀(作三平等觀大壇卽護摩〃〃卽己身己身卽北斗北斗卽大日或北斗卽金輪身口意和合三平等無異。乃至無非大日尊。或說云云)。
次大杓油三反(用金輪明)。次少杓油九反(六星各別一反本命星三反)。次粥供。次粳米飯。次生穀。次鹽。次房花(已上或物各三反。或金輪七星各一杓。我本命星倍供之)。
私面受師說云。粥以下各十杓。所謂本命星三反。金輪餘六星各一杓(云云)。
次命木(其數隨人意云云。私云。三昧御說云。百八命木先隨施主歲數計取。於此所燒之云云)。
私面受師說云。百八支命木於此一段投之。
次命穀(百反若千反)。
私面受師說。命穀於三種物後可有之。
次芥子。次粳米。次胡麻。次乳木三十六枝(或用命木)。次三種合(或用命穀)。次三十六枝(或用命木)。次三種合(或用命穀)。次三十六枝(或用命木)。次三種合(或用命穀)。
私面受師說。百八支命木花次一段投了。三種物次命穀(百反若千反)。然後以四種物和合。於一器投之。呪遍之數在於人意。一說。命穀不用別之。糅生五穀用之(云云)。
次骨嚕草(二十一反用延命呪)。次寂災(若隨事增益延命等各可用之)。次名香。次雜香。次大杓油。次合掌祈願。次漱口。次投散花。次奉送。
次諸尊壇(作法如常)。
傳授私記(廣本)云。傳授私記。諸尊壇中修三部諸尊無量壽命決定如來滅惡趣護摩(云云)。
私云。傳授記者。是三昧御記歟。彼記云。三部總呪百反後。誦無量壽命決定如來眞言二十一反幷隨意諸尊等(云云)。次滅惡趣法如例(云云)。
大原說云。誦無量壽命如來眞言。只是人之意也。必不可用之。若猶欲用者。延命眞言可宜耳(云云)。廣本又云。若依傳授私記者。如常修六段。相替本尊段。可修北斗護摩。如此依大法修之者。諸尊段時。可加修佛眼·金輪·熾盛光·大白衣·文殊·破宿曜障·被葉衣等護摩(云云。私云。今傳授記者是護摩記歟)。
次世天段(如常)。
此段中諸曜宿星等。重重能能可觀念供養之。
次念誦。次還珠。護摩了。以珠杵置於本所。次入三摩地。次根本印。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乃至)下座禮佛。
一期之間。不解界奉送樣。讃後阿闍梨。以金剛合掌當心。摺手祈願。祈願了。乍當心仰頭禮佛。助修見之。同音唱發音。卽同音誦四智讃三反。初一反。阿闍梨以金剛合掌乍當心同音誦之。次一反間。阿闍梨不誦讃而捧圓滿器誦明奉獻(卽心祈願)。次一反間。阿闍梨亦不誦讃。作振鈴儀式。與助修讃音終齊相續卽出鈴音。又念誦護摩了。頂戴數珠時。助修見之。同音唱發音。此作法清涼房樣也。法性房樣。每時奉送(云云)。
右傳授私記有三行儀。其中加觀大曼荼羅。依於大法。且據此儀幷大原說。兼師說等抄記之。只爲自行也。可却之。可削之。
護摩眞言。
正用儀軌所說眞言。或用各別眞言。今私案云。用普世明妃小呪。有何妨哉。又軌云。北斗七星者。日月五星之精也(云云)。若依此意者。用七曜明。有何妨哉(已上答廣記說)。
或可用嚢括本曜明。或可用其名。或有各別呪。可尋之(已上同略記說)。
裏書。
嚢括本曜明神。
或祿令師云。嚢括者。北斗七星總名也。嚢括衆星之故也。本曜者。云本命星歟。所詮本命星眞言用云心歟(云云)。
私案云。谷說云。依大法者。以七尊星可安北方。或安嚢括七曜之傍(云云)。北斗卽嚢括。何以七星置嚢括之傍云哉。更可尋之。抑嚢括七曜者誰哉。可問之。
大原說云。私案云。嚢括本曜明者。七星是七曜也。軌見。各彼本曜之明。以之七星各各明可爲歟(云云)。
私云。可用其名者。唵貪狼星也。ソハカ(云云。自餘准知)。
又有丹州口授印明。印(普印)。
北斗七星眞言曰。唵颯跢那羅耶(二合)娑婆賀。
雖無說所。展轉相承(云云)。師說也。可祕之。不可令知助伴等(云云)。
伴僧幷後加持眞言。
相傳云。三昧和尚依。宣旨被行此法。番僧令誦軌所出眞言(云云)。
師說。伴僧幷後加持同用攘災決明(云云)。私云。擧世如此。更不用軌眞言耳。
以命穀木獻本命星事。
私面受師說云。小切之命穀少許加之。以本命色割出裹其上。本命星銀錢串挿之。初夜時許奉之。
裏書。
或祿命師云。命木身也。仍植命木。依其榮枯知我盛衰也。令穀命也。命色皮也。爲人命穀木等皮色裹奉屬星之義歟(云云)。
私云。此義不可惡。但可尋見本文。是於身命奉星宿心歟。施身方便意可存念之。
銀錢事(或擬錢或紙錢)。
師說云。以十二文爲一貫。而隨人歲數奉之。若一歲者。七星各一貫也。或以二十四文爲一貫。而宛一年。
裏書。
火羅圖云。隨年錢刻紙。懸幣帛上。錢二連爲一貫。卽一年之數也。幣帛二枚爲一捧。各奉貢座上敷。茅草手執禮幣二捧。先財施後法施(云云)。
私云。七曜經云。用紙錢(云云)。冥道無遮齊文云。京兆沙門有災。於目伽三藏親授。幷中天竺三藏不空口決。據梵經法中。本無紙錢。自天寶至德年來。湖興國寺僧皎然。加以紙錢兼順俗法。自貞元至于大和。所在行之盛矣(云云)。
師曰。東寺最超闍梨語云。麁絹以十二尋爲一疋。是類錢心也。宇治殿被修冥道供之時。山人(某)以麁絹供之(云云)。自花山御時。止錢成絹。其後可奉絹也伴人申(云云)。
私檢珠林述記(道宣)云解祠之時。煎白紙錢。鬼得白錢用。煎黃紙錢。得金錢用(云云)。依此意者。丁寧之時可用黃紙錢也。依之師說之中或金錢以蘖染紙也(云云)。幣不必用之。近俗法之故也(云云)。
師說云。其錢供養後燒爐火。但護摩後吉(云云)。是忌其本體物送本宮意也(云云)。
四十九燈事。
只是師傳也。凡延命皆用之。今七星各七故。七〃四十九歟。若臨時不能造輪燈者。或棚安之(云云)。
水精珠事(在下記之)。
已上行法中之要粗抄記之。
傳授私記有三種法。一者單金輪北斗法(依十八道云云。私云。此法頗順軌意)。
今依此法。略記行儀三昧御說。別尊之法多依悉地(云云)。
先莊嚴道場。塗壇作法辨備供物並如軌說(具如上出)。
種種前方便加持供物等。皆如上所記。
次唱禮(如初。廣本說是也)。驚覺(乃至)發願。次三部被甲。次地結。次四方(或此次用大海等)。次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四方結之內。有寶宮殿。宮殿之內有曼荼羅。曼荼羅之上有諸尊位。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觀本尊(結頂輪王印。當心誦明。三反觀之。觀想已後。頂上散之)。
想曼荼羅上有日輪。日輪上有八葉白蓮花。花臺上有●字。●字變成金輪。金輪變成一字頂輪王。輪王放光照諸尊位。諸尊應光而顯現形(云云)。臺上觀輪王。輪王前葉上觀火天(爲供養。裏書故安〃〃)(私云。不修火供不可安火天歟)。餘七葉上觀七尊星(此極略觀也。若欲廣供養諸星宿等者。如七十天供可觀。八葉者准金輪王法也。准彼法前葉上。安佛眼部母。餘七葉上安七寶)。
私云。或時可觀想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空界。空中有七寶殿。殿內有大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蓮花臺。臺上有●字。●字變成金輪。金輪轉成金輪佛頂。有北斗七星周圍。自之以外一重界道。十二大天圍繞。曼荼羅周圍有無量供具。
或可想。一字佛頂放光遍四方。應光北斗七星九執大天十二宮神二十八宿諸曜等顯現圍繞(云云)。
我中臺一字金輪。八葉前葉佛眼。餘七葉七星。次重十二宮九執二十八宿。次重十二天(云云)。
次大輪壇印明。次治路印明。次振鈴。次隨方勸請(取香爐誦奉請詞。具如上記。存略在意)。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勸請印明(先金輪。次北斗一印二明。具如上記)。
私云。或次勸請諸天印明(普世明妃如上出)。
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金剛網。次火院(舊說已上二印善來偈。後重結。大界先安之。今暫依師說。此間安之)。次閼伽(卽祈願)。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若有蠟燭供者作法如常)。次銀錢供。次普供養。次讃(先四智次諸天讃或次曜宿讃出孔雀經)。次祈願。次禮拜(本尊北斗次第禮之低頭合掌云云)。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上有日輪。輪上有●字。●字變成金輪。金輪變成一字頂輪王佛。
私云。或口決云。今念誦只道場觀時。奉請本尊及北斗等。可奉供養念誦。別更入本尊三摩地。幷心上不可安置。星宿行法之起只至誠。以請供爲本。成身觀念。或可略之。只結根本印等。可念誦其本眞言等(云云)。
次根本印(軌有一印二明)。
私云。或云。先佛眼部母印明。次大日印明。次一字金輪印明。次本尊印明。次九曜十二宮二十八宿印明(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先大日。次一字。次北斗。次火天。裏書。私云。不修火供不可念)。
私云。或云。大日百反。佛眼百反。金輪百反。本尊若百若千。可在人心。九曜百反。二十八宿百反。諸天總呪百反。如來慈護百反。三摩耶戒眞言百反。大吉祥天子眞言百反。八字文殊眞言百反。延命眞言百反。
次入護摩(私云。先火天。次本尊金輪北斗次世天三段)。
火天。金輪。北斗(本命星爲主)(單金輪北斗意也。私云。加觀曜宿等之時。更可斟酌)。
次護摩了念誦(用佛眼明)。次還珠。次入三摩地。
可觀●字義(云云)。具如一字處。
次根本印(一印二明)。次部母(佛眼)。次五供養。次普供。次讃(祈願)。次閼伽。
先捧器啓謝云。所設供具。可笑麁惡。攀緣覺觀。多不如法。惱亂冥衆。唯願慈悲。布施歡喜。
次振鈴。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奉道。次三部被甲。
已上單金輪北斗法了。縱加觀無量星宿。行法首尾只可依之。
加觀七十天法(依十八道)。
觀本尊中云。如七十天供者。依彼尊位觀曼陀羅而行法也。此彼曼荼羅實有誠證。祕密法中古佛所說。內院安置三部五大意樂尊位(此九位人師巧惠)。第二重安十六大天。第三重安十二宮神。第四重安二十八宿。第五重安護世八天。此曼荼羅息災圓壇。依此尊位行北斗者。內院相替安置金輪北斗之位。前葉上火天不可置之。第五重中有此尊故。依金輪法相替安置佛眼部母。圓輪之外安方界道。圓外方內隅角之處。安置四大忿怒明王(此四大尊又有文證而安置之)。
私記文云。司命二星在虛北。司祿二星在司令北T76045501.GIF。依此文者。又可加觀而供養之。
若依七十天曼荼羅尊位行此北斗者。金輪之段中供養佛眼尊。中位觀故。
又修諸尊壇供養四重尊。作法如常。乃至觀尊觀想。於爐中有四重尊位。尊位上有荷葉。荷葉上有字。字變成諸尊。各持本標幟。
次投花(取散花投花)。次勸請偈云。
我今稽首請 四臂不動尊 十六摩訶天。
十二宮諸宿 護世威德天 唯願降臨此。
納受護摩供。
次勸請印明(用普世明妃印明)。次四字明。次漱口。次少杓油。次供合物。
諸尊壇後。承仕以飯穀花香等交合於粥器。此名合物。
次命木(七支)。次誦普世明妃少呪百遍。次少杓油三反。次諦緣度。次祈願。次啓謝。
所設供具。多不如法。唯願諸天。布施歡喜(以後作法如常)。
又有一說。依七十天觀尊位者。建立大壇修供養法。至護摩時。就於爐壇修護摩法。至初夜。或說日中時。辯備七十餘坏供具。各挿蠟燭。於大壇上一一供養。若不建立別大壇者。於初夜時。以板(師云。用大番)覆爐上。置供具。供養已畢。取者供具令修護摩法(云云)。
私云。此中行法次第如次上記。護摩火天·金輪(加佛眼)北斗。諸尊四壇歟
T76045601.GIF
右圖位以平等房御本七十天圖爲本私圖之。種子等依同圖或本書之。但七星各別種子依一說書之。或以●嚕字爲總種子字。無妨歟。
已上加觀七十天法略抄了。
五星供作法(本命供。屬星供並通用)。
先可儲五前壇(或用一机)。
次辨備供物(塗香·花鬘·燒香·洗米·仙菓·煎茶·燈明各一杯。紙錢等。香水一杯加散杖)。
裏書。
火羅圖云。禮北斗法。先中臺置北辰座。左(東)北斗座(七前)右(西)置本命星座(二十七宿中可求)。其次置所化神座(九曜中可求)。總四前也。所貢物者。燈明·洗米·燒香·菓子花·水·茶等也(云云)。
又云。若不知供養法者。但造一舖棚儲七前。花·水·香花供禮北斗七星。遍救人衰厄。得延壽增算。災難殃恐皆消散(云云)。
次行者先於房內洗手漱口。次著衣。次淨三業三部被甲。次入堂(持珠杵)。次到壇前禮拜。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用軍荼利印明)。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飮食印明。次須彌王印明。次一字心水輪觀。次略啓白(或神分等。或數願五大願云云)。次三部被甲。次金剛輪印明。次勸請。先一字頂輪王。
至心謹請 一字金輪 與諸眷屬。
降臨於此 受此供養(三反。作金剛合掌。當心頌之。以下皆然)。
虛心合掌。以二大指捻二無名指甲。二中指二少指如蓮花葉。二次指少開屈來去(三誦三招。以下皆然)。眞言曰。
那莫三曼多那羅〃跛左羅吽。
次本命元神(北斗中其一也。若施主意供本命星者。先可勸請之)。
至心謹請。本命元神。北斗(某甲)。星等。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
裏書。
佛供七坏菓子七坏銀錢七棒閼伽一前。大半樣壇上居閼伽內一行並居。又壇廣虛空星位樣居。供養神一度前供。後但閼伽許歟。井房闍梨被示之樣。星體供養大體祭樣也。非供養法。但召請供養可奉送也(云云)。
次結印(用金輪勸請印)。眞言曰。
娜謨三曼哆那囉曩翳醯枳頗伊賀伊那伊迦伊囉謨囉(二合)多囉伽羅伊唅莎嚩賀。
次當年屬星(九曜中其一也。若施主意供屬星者。金輪次可有之)。
至心謹請。當年所屬(某甲)。星等。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
二手堅實合掌竪二空招之。
唵蘖羅醯入縛哩野鉢羅鉢多而主喩(二合)摩野曳醯呬(私云。此一切執曜總印呪也。或誦九中其一眞言。眞言末加曳醯呬句)。
次本命曜(七曜之中其一也)。
至心謹請。本命(某甲)。星等。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次結印誦明(用前屬星印明。或用各各印眞言。眞言末加曳醯呬句)。
次本命宿(二十七宿中其一也)。
至心謹請。本命(某甲)。宿等。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
右手以空押地水甲。舒風火召之。眞言曰。
唵諾乞灑怛羅濕蘇那儞曳曳醯呬(私云。此一切宿總印呪也。或用各各眞言。眞言末加曳醯呬句)。
次本命宮(十二宮中其一也)。
至心謹請。本命(某甲)。宮。與諸眷屬。降臨於此。受此供養。次結印誦明(用前一切執印眞言。或用各別眞言。或用諸天總眞言。眞言未加曳醯呬句)。
本命供時。以元神爲主。五位安之。屬星供時。以當年星爲主。五位安之。若別供時。唯安一位。本命元神供之(本命供也)。若屬星供唯安一位。當年星一位也。本命供時。先請供本命元神爲主供之。本命曜宿當年屬星等爲傍。又當年屬星供時。以屬星爲主。餘四爲傍供之。
次奉閼伽。取散杖誦閼伽眞言各各座位灑之(各三反)。
次奉座。右手取花誦花座明各各座位置之。眞言曰。
唵嚩曰羅味羅也ソハカ(私云。金輪座可用迦摩羅歟)。
次善來偈(用普印)。
次塗香。以右手大指名指取塗香。誦塗香眞言。各各座位置之。
次花鬘。以右手取一花。誦花鬘眞言。各各座位置之。
次燒香。以右手取燒香。誦燒香眞言。各各座位右轉之。
次飮食。先以兩手取仙菓棒額。誦飮食眞言。各各座位奉之。
次洗米。次茶(作法如前)。
次燈明。以右手取燈器。誦燈明眞言。各各座位奉之。
次銀錢。以兩手棒銀錢。誦普供養眞言。各各座位奉之。
次普供養印眞言。次讃(用普印。天龍讃。或先四智)。
次法施(用普印)。心經諦緣度等在人意耳。
次念誦(作法如常)。依勸請次第。先結印次誦眞言(云云)。先大日。次佛眼。一字。文殊八字。葉衣。白衣。本命元神等。破宿曜障。如來慈護。吉祥天子。
次祭文(先盛茶各各座位奉之。舊祭文三段也。每段始先盛替奉之)。
次漱口。以右手取散杖。各各座位灑之。三反。
次啓謝(用普印)。
所設供具 可笑麁惡 攀緣覺觀。
多不如法 惱亂冥衆 唯願慈悲。
布施歡喜。
次禮拜(乍居一一拜之)。
次發遣。右手作拳。仰印誦明。七反彈指。眞言曰。唵縛曰羅母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T76045701.GIF
右依傳授丹州記幷大原說等抄記了。
師曰。本命供等修行法亦好。其作法如丹州七星私記。道場觀等臨事可斟酌之。
仙菓事。
私師說云。先達說。或炒大豆。或煮大豆(云云)。他門人云。干棗用之。崑崙棗多。仙人翫之(云云)。以先達兩說案之。若是豉歟。以大豆作之上好荼也。開重草云。豉味苦寒無毒。主傷寒(陶〃〃云。鼓食中之常用。春夏天氣不和。蒸炒以涌漬之服之。至佳依康伯法。先以醋湏溲燥。以麻油和。又蒸曝之。凡三過)。
裏書。
或祿命師云。仙菓椎也。依十善修因生天上。依無檀施行乏飮食。四種甘露難得天衆有也。如然天等下人間求食。在山拾椎食之。入苑取吉祥菓食之。有因緣事也。仍諸天仙奉之也。
又棗也。ナツメハ仙藥有。仍云。仙菓也(云云)。
本命元神事。
師傳云。本命元神者北斗之中一也。是相承也。佛法中意也。外典陰陽家云。生日若甲子神也。又若生日納音是也。又若□□□是也。凡外典三說皆異內教(云云)。
私云。祿命師云。本命元神就七星論之也。每人取二星。所謂本命星本命元神星也。假令子歲生人者。以貪狼星爲本命星。以武曲星爲元辰星也。陽男陰女前一衝爲元神。陰男陽女後一衝爲元神。子寅辰午申戌是云陽神。丑卯巳未酉亥是云陰神。就屬此神可知男女陰陽也。而陽男陰女陰陽義相叶無乖。是順也。仍前一衝取。陰男陽女其義不叶。是違逆。故取後一衝。前一衝者。假令子歲男(陽男)。丑神爲前一。丑衝未也(武曲星是也)。衝者相對心也。所謂丑未相向也。後一衝者丑歲男(陰男)。以子爲後一。子衝午(破軍星是也)陰女陽女准望可知。
以本命星喩樹枝葉。以元神星喩樹根也。仍此二星於人最要也。然殊祈供之也。又本命司命元神司祿也。本命削死藉。元神付生藉。仍本命前安利刀。元神前安筆墨云也(云云)。
裏書。
軌云。令其屬命星數削死籍過付生籍(云云)。
私云。如此文者除死與生。本命屬星一人之所管歟。更可尋之。
T76045801.GIF
陽男自本命屬星當第八星爲元神星。
陽女自本命屬星當第六星爲元神星。
陰女自本命屬星當第八星爲元神星。
陰男自本命屬星當第六星爲元神星。
自本命星右遶計之可知也。
私云。佛法中意也者。以北斗軌爲依憑歟。其軌意。七星之中本命星爲宗。其外不云元辰等也。但谷記本命元神云。可尋之。軌只本命之星云。或屬命星云元神言無之。
本命日幷本命宿事。
私云。昔法藏僧都與保憲成大相論。僧都云。本命日者。以生日支干爲本命日(假令甲子日生人。卽以甲子日爲本命日)保憲云。以生年支干爲本命日(假令甲子歲生人。卽以甲子日爲本命日)本命宿者。僧都云。量算以生時月曜所在宿爲本命宿(人間一期吉凶事月曜所管故也)。保憲云。曆所付每日宿以相當生日爲本命宿。例如本命曜(曜每日所直。曜以當生日爲本命曜也)。兩人說頗乖角。爰吉野日藏君判云。本命日可依保憲說。本命宿可依僧都說。各有由致。不能具記。自爾以來本命日幷本命宿依此判而用之。日藏君製三卷書判之(云云)。
七星私記(丹州)。
先方便(如例)。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發願。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壇。次道場觀(用定印)。
觀想先地結上。金剛壇之內。是卽大虛空界也。虛空中有七寶宮殿。殿中有荷葉。荷葉上有●字。●字變成星形。星形變成本尊(若供七尊者。七荷葉觀之。若供一尊。一荷葉觀之。或各各宮殿觀之)。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用金剛部心印)。眞言。唵縛曰羅特力迦(二合)薩婆訶。
裏書。
七星從官神。
貪(從官十八人)。巨(從官十六人)。祿(從官十四人)。文(從官十二人)。廉(從官十人)。武(從官十二人)。破(從官十七人)。
私云。七箇阿闍梨各供一星之時。隨其從宮數可居蠟燭供也。主用大。伴可用小歟。從官各各名有之。追可勘之。
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示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奉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諸天讃)。次根本印(或先入三摩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置珠本處。次根本印(或先入三摩地)。次部母(用金剛部)。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次解界。次啓謝。次禮拜。次奉送(用二印明)。次三部三昧耶。次被甲。次九方便。次隨方迴向。次下座禮佛。次出堂。
七星私記。叡山遍照金剛撰。
本命供次第。
先室中儲置淨机三前。各各其上可備置供物等。
洗米三坏。茶三坏。時菓子三坏。閼伽三坏。塗香三坏。時花三坏。燒香三坏。燈明三坏。銀錢三棒(准人年數)。如此備置三座前之其所供三星者。北斗七星之中屬星。九曜之中當年所屬。其星二十八宿之中生日命宿也。
其作法者。
先三禮。次如來唄。次加持香水。次灑淨供物。次加持供物。次禮過去七佛。次依大鉤召法勸請之。次用四明印。次若用觀念者。結如來拳印。可想身前大地上有寶殿。其內有日月北辰等九曜幷北斗七星及二十八宿諸宿曜等。周匝圍繞。如此觀念。次可讀祭文。次獻銀錢等。次棒獻供物等。次普供養眞言。次三力偈。次祈願。次念誦(當年屬星百返。北斗眞言本命宿眞言等也。破一切宿曜陀羅尼)。次迴向。次發遣。
右次第持明房說也。付保憲樣聊被加潤色歟。私云。是天文道作法也。今云。如來唄頌啓白神分祈願等可有之。觀念後以印指地。誦●●●。可想成眞實世界。
祭文。
維天曆五年(歲次辛亥)正月十三日(庚午)吉日嘉辰。弟子(某甲)位(某甲)行年若干。敬備禮奠銀錢謹請破軍星字持大景子。謹請本命宿耀心宮。謹請當年所屬。謹啓北斗宿耀宮等其星宮。(若南方熒惑星宮)伏願諸星宮等各垂慈悲降臨俗席歆饗薄禮。顧納單誠。伊傳旣生人世。忝在周行。好道求靈常見尊儀。自性愚暗恐愆失。迺者物怪屢示夢想紛紜。魂魄飛颺常居危嶮。所求不遂。疾苦相纒。加以今年行年在坤。所屬當熒惑。仍今日本命元辰吉日嘉辰。謹献上銀錢仙菓。供養於北斗辰幷本命元辰所屬星宮。伏願攘災厄。於未兆保福祐。於將來益壽增福。無諸橫禍。神魂安穩。元神自在。衰年厄月驅遠方。久保壽命永奉星宮。常蒙榮福。將謝神恩。謹啓。
献銀錢。
謹献上。
銀錢(厶)貫文。
右爲益算延命獻上北斗(某)星宮如件。
某年某月 日。某甲。
謹獻上。
銀錢。
右(云云)。本命宿(厶)宿宮如件謹啓。
某年(云云)。
謹獻上。
銀錢。
右(云云)。當年所屬(某)星宮如件謹啓。
某年(云云)。
私云。獻銀錢文三通事之。捧銀錢讀此文可獻之歟。如太山府君祭解文歟。
祈願次或念誦後可有法施(心經諦緣度等)。念誦後啓謝禮拜等可有之。
發遣(准勸請者。可用大鉤召印明)。
已上爲私用時粗記之。
右行法等大略抄記。臨事隨時而可用之。
北斗法上。第七十一。
右以二尊院本書之。
(本云)
承應二卯月七日舜興。
行林第七十二。
北斗法下。
所用眞言等事。
北斗七星印明。
七星總印明。
軌云印明如上出。
五大尊。或軌云。七星召請印。虛心合掌。以二大指捻各水甲上。二地二火指相開去二風鉤而各付中指。眞言之終來去。呪曰。
曩莫三曼多沒馱南那羅婆遮羅吽。
或云。阿陀密經云。印相。左右二火二空相係。捻二水合指前面。二地二風張立。卽其印成。眞言曰(云云眞言攘災決明也)。
師傳。依合掌二火二空內鉤結。二次指少開曲二少指大開直竪(云云)。
私云。或云。三井寺以此印爲北斗密印(云云)。
或說云。北斗七星總印眞言。左手拳押腰。右手立風火(云云。眞言攘災明也)。
或說。以九曜總呪([薩/木]羅醯)爲七星總明(云云)。
裏書。
集經第十一云。星宿天法印呪第十四。
先仰左手。右手逆覆。左手相叉。以右手無名指頭。累押左手中指內根節。以右中指押左無名指內根節。復以左無名指逆累押右中指內根節。以左中指頭捻右無名指內根節。想綟正如索。以二小指直竪頭相拄。以二頭指斜直頭相拄。以二指向身頭相拄。開大指來去。
呪曰。唵(一)那刹跢羅(二)提婆跢曳(三)莎(去音)訶(四)。
七星各別印明。
五大式軌云。七星一一密語顯之。以同印口唱作意(私云。印如前)。
貪狼星呪曰。唵知羅布羅尼伽他曳娑婆呵。
巨門星呪曰。唵多羅多羅賀尼娑婆呵。
祿存星呪曰。唵佉伽呵佉伽呵耶羅尼耶羅尼娑婆呵。
文曲星呪曰。唵鉢羅鉢娑夜羅娑夜羅尼娑婆呵。
武曲星呪曰。唵到力迦到力迦尼(引)哩賀哩賀夜哩尼娑婆呵。
廉貞星呪曰。唵迦迦迦(引)哩賀里賀夜唎尼娑婆呵。
破軍星呪曰。唵縛帝縛帝多羅縛帝婆理波理摩訶波利佐利娑婆呵。
北辰圖文云。
貪。岐都迷娑婆呵。
巨。那嚧加唀盧遮伽ソハカ。
祿。那都思虛伽ソワカ。
文。婆帝那吉那嚧ソワカ。
廉。吐都嚧陀ソハカ。
武。那吉那ソハカ。
破。朱盧羌音尚ソハカ。
極樂寺座主乘叡和尚說云。
貪。金剛合掌當額。陀羅尼陀羅尼吽。
巨。同合掌當面。俱嚕陀羅吒呵。
祿。同合掌當左眼。波羅陀哆伽吽。
文。同合掌當鼻。利陀羅吒吽。
廉。同合掌當右眼。吐吒羅尼唵。
武。同合掌當口。誐都嚕吽。
破。同合掌當頭。婆婆陀唅吒吽。
平等房本云。
唵貪狼星野ソハカ(乃至)唵破軍星野ソハカ。
私云。此說之中有七星各別印。可見之。
已上七星各別印明爲別誦本命屬星眞言所出也。但各可勘本文之。
師傳云。北斗眞言猶欲用各各呪者。五大尊式中有各別呪用之(云云)。先師說本文不慥。眞言不可用之。私尋梵本製作用之。爲除疑心也(云云)。
七曜九執印明(七曜加羅睺計都曰九執云云)。
九執總印明。
胎軌(玄法)云。九執二羽合。空輪並而申(廣軌意同云)。
經云。以定惠手相合。並虛空輪而建立之。是一切執曜印(云云)。
丸執眞言曰(青龍軌名七曜十二宮神九執眞言)。
(歸命)蘖羅醯濕嚩(二合)哩也(二合)鉢羅(二合)鉢多(二合)孺底摩野娑縛(二合)賀。
義釋云。揭栗係(行也垢也因也)濕縛哩也(自在也)鉢羅鉢多(得也)乳底(明也。諸曜故爲明也)麽也(是性義也。於明性中而得自在也。呼彼名言。於此中而得自在也)。
密印品疏云。次二手合掌。二空指亦並極磔之。令餘指相離。仡栗何印也(此則是一趣。非人非鬼也。或恐怖人時有名執曜。若近宿卽合取九執爲定也)。
七曜總印明。
五大尊式軌云。次七曜召請印。堅固合掌二空來去。亦名一切執曜印。眞言亦爾。呪曰(如台藏九曜明)。
私云。或所有七曜總印明。隨師可受學之九曜各別印明(爲別誦本命曜當年星眞言也)。
東北方日曜印(宿曜經上云。日精曰太陽。胡名密。波斯名曜森勿。天竺名阿儞底耶)。
大日經云。以定惠手顯現合掌。屈虛空輪置水輪側。是日天輿輅印。
義云。日天車輅印。顯露合掌。乃屈二風指。頭捻火指第三節背上。令與二水指頭相到也。其二水指亦在中指之背也。別本。仰定惠手並之。以空各捻二水下文。以風各繳火背。卽是與疏不同。審勘之。
胎軌云。日天福智仰風水加火背。其狀車輅形。
對記云。海大德說。文云福智仰者。二掌仰之二側相著。是名顯露合掌。二水屈入掌。以二空押二水側上當額上也。惠和上說同海說。但云。二大少起立二空並立○(云云)。
五大式軌云。日曜印。堅固合掌二空來去(九曜別別明同用此印)。
眞言。
大日經云。日天子眞言曰。曩〃〃〃喃(引)阿儞怛夜(二合)野娑縛(二合)賀(引)。
義云。又日天眞言大日之義。如初品中已說。阿怯儞底野卽是彼名。是故世間謂日爲常利衆生者。以初阿字爲眞言體。此字引聲呼之。是實佛佛日本初不生之行。亦名日出三昧。亦名破暗三昧。次云儞者。卽轉釋菩提心義。自開如是惠日。誓當轉授一切普利群生。乘此如實相者。毘盧舍那大日之位名爲日天乘也。
五大式軌云。曩莫羅怛曩(二合)怛囉夜(引)野曩莫素里野薩縛曩乞灑(二合)怛羅(二合)羅惹野阿謨伽羅設底(去)娑縛(二合)賀(佛眼集同之。法性記用此眞言)。
火羅圖云。阿儞夜(二合)野娑縛(二合)賀(祀火法用之)。
西北方月曜印(宿曜經云。月精名太陰。胡名莫。波斯名婁禍森勿。天竺名蘇摩)。
大日經云。以三昧手作蓮花相。是梵天印。因作潔白觀。是月天印。
義云。左手作半蓮花印。一如作觀音印。法但一手作之耳。此是梵天印。別本云。以空捻地文是。又云。其月天印一如梵王印無異。但觀有白月輪爲異耳。
胎軌云。月天三昧手(觀音半印)持於白蓮花。
對記云。海大德說。文云半手印者。蓮花座印之半手印也。惠拳按腰。又大師傳云。定手申五輪。以空押水背第二節側。作持蓮花相。於此蓮花上觀想淨月輪。地火風開散。如梵天印。唯以觀月輪爲別(云云)。
眞言。
大日經云。月天眞言曰。曩〃〃〃〃喃(引)戰捺羅(二合)野娑嚩(二合)賀。
義云。又月天眞言是瑜伽淨月之義。戰捺羅野卽是月名。一切世間以月能息除熱惱施清涼樂故謂之甘露造曆者。傳云。此甘露有十六分。乃至以十五分遍施衆生。以所餘一分還生。今以最初戰字爲眞言體。戰是不死義。一切甘露味中無過淨月三昧。其服之者則離諸遷變不死不生。次云娜者。卽是施衆生義。羅是無塵。又爲淨月用。以加曳聲故。所謂月天乘也。
五大式軌云。唵戰(上)怛羅(二合)曩乞灑(二合)怛羅(二合)羅惹野設底莎呵(佛眼集同之。法性記用此眞言)。
祀火法云。唵蘇摩曳娑縛賀。
南方火曜印(宿曜經云。火精曰瑩惑。胡名雲漢。波斯名勢森勿。天竺名盎誐羅迦)。
法性胎記云。師云。右手五指直竪相著屈空。納著掌中。風屈中節。與莎縛賀相攝。左拳押腰。
眞言。
五大軌云。火曜呪曰。唵阿誐羅迦魯儗野娑縛賀(佛眼集法性記同之)。
火羅圖云。火星呪。南莫三曼多沒馱南唵摩利多耶莎呵。
祀火法云。束羯攞耶娑縛賀。
北斗水曜印(宿曜經云。水精曰辰星。胡名咥廷逸反。斯名制森勿。天竺名部多。火羅云。一名北辰一名免星一名嘀。周迴一百里)。
法性記云。師曰。二羽內縛。竪合二次指(云云)。
眞言。
五大軌云。水曜呪曰。唵母馱曩乞殺(二合)怛羅娑縛弭曩契努(二合)摩娑嚩(二合)賀(佛眼集同之)。
火羅云。水星呪云。唵俱悉陀他姪他姪利多崖崖紫紫儞帝莎訶。
祀火法云。唵沒陀曳娑縛賀。
東方木曜印(宿曜云。木精曰歲星亦云空精。胡名鶻勿斯。或用涅沒字。波斯名本森勿。天竺名勿哩訶波跛底。火羅云。嗢波斯者。是歲星。東方木精。一名攝提。其星周迴一百里)
法性記云。師曰。用鉢印。
眞言。
五大軌云。木曜呪云。唵婆羅(二合)訶薩鉢(二合)底娑曩摩此跢縛曩(二合)野摩攞嚩馱(二合)寧娑嚩(二合)賀(集同之)。
火羅云。木星呪云。曩○南唵印那羅耶娑婆呵。
祀火法云。苾栗訶諷鉢底曳娑縛賀。
西方金曜印(宿曜云。金精曰太白。亦云。風精曰太白。胡名那頡。波斯名數森勿。天竺名戌羯羅。火羅云。太白星。西方金精也。其星名太白。一名長重。一名那頡。其星周迴一百里。又云。那頡者是太白星。一名長重。一名那頡云云)。
法性記云。師曰。二羽內縛。舒竪二中指叉之。但惠中指稍屈之。
眞言。
五大軌云。金曜呪曰。唵戒(上)羯羅誐馱縛(二合)羅縛羅惹室哩(二合)迦哩娑嚩(二合)賀(集同之)。
火羅云。金星呪曰。曩○南唵吠尾野薩嚩訶。
祀火法云。鴦伽羅迦耶娑縛賀。
中方土星印(宿曜云。土精曰鎭星。胡名枳浣。波斯名翁森勿。天竺名捨悉羅或賒乃以室折羅)。
法性記云。師曰。用鉢印(云云)。
眞言。
五大軌云。土曜呪云。唵捨泥殺作(二合)羅曩乞殺(二合)怛羅(二合)跛羅(二合)訶摩曩嚕婆野普瑟底(二合)迦里娑縛賀(集同之)。
火羅云。土星呪曰。曩○南唵替罰曳娑婆賀。
祀火法云。唵珊尼折攞耶娑縛賀。
羅睺星印(此宿凶星。隱而不見。一名羅師。一名黃幡。一名大陽)。
法性記云。用一切執曜印(云云)。
眞言。
五大軌云。羅睺星呪云。唵羅戶曩阿素(二合)邏惹野塞摩捨都野扇底迦里娑嚩(二合)賀(火羅法性記同之)。
祀火法云。唵遏邏虎耶娑婆賀。
計都星印(亦是隱星。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太隱熾。盛光軌名彗星)。
法性記云。用一切執曜印。
眞言。
五大軌云。計都星呪曰。唵縛曰羅(二合)計都曩(引)曩乞殺(二合)怛羅(二合)邏惹野吽(火羅法性記同之)。
祀火法云。唵鷄都曳娑縛賀。
私所傳授七曜眞言。
太陽。阿涅底也(二合)室哩。
太陰。素摩室哩。
木星。沒羅(二合)賀娑跛底室哩。
火星。阿儗羅迦室哩。
土星。捨儞始者(二合)羅始制(二合)帝室哩。
金星。戍羯羅(二合)室哩。
水星。沒陀室哩。
孔雀經云。日月及瑩惑。辰歲幷太白。鎭及羅睺彗。此皆名執曜(云云)。
大日經疏云。執有九種。卽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與羅睺計都合爲九曜。羅睺是交會食神。計都正翻爲旗。旗星謂彗星也。除此二執之外。其餘七曜相次直日。其性類亦有善惡。如梵曆中說。
又云。執者梵音紇㗚何。是執持義(云云)。
又云。梵音陽迦是執持義○蘖里何者亦是別名也。經云。鬼魅所著。或云。非人所持。智度云。著衰皆是蘖哩何鬼所作。以著人不相捨離故以爲名。其日月五星等亦以終始相隨故。梵語名蘖哩何。翻爲九執。正相會一處。天竺曆名正著時此執持義(云云)。
宿曜經云。日月天俱以五星爲臣佐(云云)。
十二宮神總印明。
青龍軌云(如上)。
熾盛光法云。請召十二宮天神眞言曰。娜莫○喃(一)仡羅糸(引)涅嚩(二合)哩野(三)鉢羅(二合)鉢外(二合)孺窒(丁逸反)哩麽野(四)[忄*商]計(引)吽祚娑嚩(二合)賀(引)。
五大軌云。十二宮神印。虛心合掌。二火外相叉。二空亦叉。以二空來去。呪曰。唵諾乞灑(二合)怛羅(二合)涅蘇那儞曳娑嚩(二合)訶。
十二宮各別印明。
七十天供中云。十二宮○若別別用印眞言。一一梵號上加歸命句。下加波多曳娑嚩(二合)賀句(用一切執曜印。或通用普印)。
私云。十二宮梵號如熾盛光法中出之。波多曳者。青龍軌梵天眞言中云。鉢多曳主也。水天眞言中云。鉢多(某也)曳(助聲也)羅刹王眞言中云。跛多(王也)曳(住也)。
二十八宿總印明。
胎軌云。宿蜜火空交。
攝軌云。一切宿曜印。蓮合火空交。
廣軌云。宿印定惠合空建火輪交。
熾盛光軌云。定惠堅固合。雙建二空輪堅立。同於幢一切執曜印。不改前印相。空火各相交。令指著乎背。是一切宿契。
五大軌云。二十八宿印。虛心合掌。二火外相叉。二空亦相叉。呪曰。唵諾乞灑(二合)怛羅(二合)涅蘇那儞曳娑嚩賀。
又用輪壇印。呪曰。唵珍尼阿銀儞娑縛賀(二十八宿通用印明也)。
胎軌云。曩○南唵阿(上)瑟吒(二合)尾孕(二合)設底南諾乞察(二合)怛羅(二合引)毘藥(二合)儞(寧逸反)曩?曳摘計吽惹娑婆賀。
二十八宿各別印明。
七十天供中云。二十八宿若用一一印眞言者。一一梵號上加歸命句。下加波多曳娑縛(二合)賀(引印用前一切宿印)。
私云。二十八宿梵號如熾盛光法中出之。五大或軌祀火法有各別明。可見之。
已上七曜總別印明了。
北斗護事。
T76046301.GIF
私云。或本云。天慶五年三月十六日。奉爲聖主給故。上本調書奉之一通也(云云)。
師曰。若人屬羅睺計都。若此二星至本命宮宿時修件法者。以彼竹筒可令帶持。其期過後。以日可燒之歟(云云)。紙(師曰。生氣色紙)方五寸切中畫北斗七星形。右迴其形。梵書北斗眞言(師曰。以朱畫之書之)。然後中折堅卷納竹箇內。表覆生氣色絹裹之。置壇近邊。一期行法了後。以日燒之。
師曰。以珠向日先取火燒之。
圖書了置壇上。以件眞言百反加持。而後納筥脇机上置行法時。如後加持了加之。七日後可懸頸。花會過了後可燒之也。
師曰。件護膚不當衣ハサマ後方。懸。不淨時取淨置不懸之。無火珠者。不燒淨納後又可懸之時用之(云云)。
生氣方色。
卯(青)。辰巳(綠)。午(赤)。未申(黃)。酉(白)。戌亥(紫)。子(黑)。丑寅(紅)。
私云。已上以師本書之。師云。東寺人進一條院(云云)。
攘災決九曜祕曆等同云。若羅睺計都暗行到人本命星。須持此北斗陀以尼朱梵書帶之(云云)。
師曰。羅計二星入本命位。或本命位卽當行年宮。或無木星助救之時。只以朱梵書此北斗星眞言可佩之。是卽金俱吒勸請星宿所示傳(云云)。
私云。古支度所戴。水精珠師傳。是取火料也(云云)。開白時向日取火。用燈明等結願之時。卽以其燈明火燒之(云云)。若依此意者。書持眞言之時。可用珠火。不然時。不可必載之歟。
三九法事(爲自抄之。若爲他時。准望可知)。
本命宿尼(榮宿房。衰宿心。安宿尾。危宿箕。成宿斗。壞宿女。支宿虛。觀宿危。巳上九宿爲始九法)。
業宿室(榮壁。衰奎。安婁。危胃。成曻。壞畢。支觜。親參。已上九宿爲中九法)。
胎宿井(榮鬼。衰柳。安星。危張。成翼。壞軫。支角。親幷。已上九宿爲後九法)。
宿曜云。凡命胎兩宿直日。不宜擧百事。業宿直日。所作並得。下云。所作善惡不成就。集云。業宿所作並得。榮宿直日。則云宜入官拜熾(乃至)承事師主。啓請要法者。衰危壞直日。不宜遠行。出入遷移買賣裁-剃頭並凶。但○衰直日。宜解除諸惡療病。安直日。移動遠行修園宅臥具作壇並吉。成直日。宜修學問道合藥求仙成就法幷吉。支親直日。結交明支吉○凡日月五星凌犯逼守。命胎之宿其人凡會之時也。宜修功德念誦眞言攘之。若犯業宿及榮安成友等宿。所求不遂。百事迍遷。不宜念普。若犯衰危壞等宿。可求稱意。百事通達(云云)。或云。命胎宿以上凶。不可擧百事。業宿所作並得。榮安成支親(以上吉。衰危壞以上凶云云)。
裏書。
六害宿事。宿曜經三九祕宿品云。凡七曜犯著人六害宿者有災。
六害宿者。一者命宿。二者事宿。三者意宿。四者聚宿。五者同宿。六者克宿。
從本命宿數第十爲事宿。第四爲意宿。第十六爲聚宿。第二十爲同宿。第十三爲克宿。
假令有人。屬婁宿爲本宿。第四得軍爲意宿。第十得星宿則星爲事宿。他准此別推卽可知也。
尼(命宿)事(室)意(尾)聚(畢)同(鬼)克(婁已上爲自注之)。
二十八宿中牛宿有無事。
大論惠影疏云。比列地動中。何故不列牛宿者。星書云。日月必合壁。五星如連珠。皆起牛宿。又堯舜嗟歎曰時之辭。日月俱起於牽牛之初。以牛宿爲根本故不論也。
僧偘疏云。此間二十八宿中唯無牛宿(云云)。
宿曜經下云。唐用二十八宿。西國除牛宿以其天主事之故(云云)。
私云。牛宿每日午時直之(云云)。
一形像幷曼荼羅。
七星。
貪狼星(狼本字)。
妙見法云。又圍繞菩薩畫七少月輪。輪中畫作北斗七星神形。西南第一月輪畫貪狼星。小赤黑色。左手持日。
或圖云。左右拳押左右腰少左方。
巨門星。
妙見法云。次四月輪畫巨文星。身面少白黃色。右手持月。
或圖云。立開左右五指。當左右乳房。手掌向外。
祿存星。
妙見法云。次西北月輪畫祿存星。少赤青色。左手持火珠。珠上火焰起。
或圖云。右手當胸。持寶珠。左拳押腰。少向左方。
文曲星。
妙見法云。次北方月輪畫文曲星。面色赤青黑色。左手掌向外。五指垂下。掌中流出水。水流形。
或圖云。右手執筆當右乳。左手立臂。如與形印。
廣貞星。
妙見法云。東北月輪作廣貞星。身面黃色。右手持玉衡。或圖云。合掌當胸向右方。
武曲星。
妙見法云。東月輪畫武曲星。色少青赤色左手持柳枝。或圖云。右手申臂持大刀。左手申五指押腰向左方。
破軍星。
妙見法云。次東南月輪畫破軍星。其色少白赤色。右手持刀。星諸星皆作藥叉形。頭髮赤色。天冠瓔珞莊嚴其身。
或圖云。左手持弓。右手持箭。當合乳房。少向右方。皆坐荷葉。似菩薩形。
裏書。
皇帝遇北斗七星圖文云。皇帝遊終南山。忽見一母披髮。身著素衣。山中遊行。皇帝問曰。是何如乎。答曰。吾姊妹七人。是北斗七星管。不問男子女。生下便屬吾管。女曰。夫事吾者。夜間北斗出後。各總北星合掌禮拜。一生中無橫惡之事。大小便及穢惡事並不得向北。緣吾姊妹在北陰之官。不忍見穢惡事。世人犯者。所以貧窮。又多疾病(云云)。
九曜。
日。
義釋第四云。○南置日天衆。在八馬車輪中。幷二妃在其左右(云云)。
九曜圖云。其形如天人。兩手安臍上。執日輪。乘五馬車。
月。
義釋云。月天乘白鵝車(云云)。
九曜圖云。其形如天人。兩手安臍上。執月輪。乘三鵝車(云云)。
火。
九曜圖云。神形如外道。驢冠。曰手執刀叉。
梵天七曜經云。老本云。形如少壯丈夫。面目嗔怒。著豹皮衣裝。右手抱刀。左手忿怒五指。鬚髮竪麗。其身赤色。首戴金兜印。火星之像也。
攘災決云。神形如象。黑色。向天大呼。
又云。其神作銅樂赤色貌。帶驢冠。著豹皮裙。四臂。一手執弓。一手執箭。一手執刀(云云)。
畫圖云。右一手持手。一手持箭二支。右一手持刀。一手持弓。虎皮裳。開足立。
水。
圖云。其神形如女人。頭戴猿冠。手執紙筆。
經云。梵本云。形如學生兒童子。著青衣。乘青聰馬。天衣珠寶裝飾。水星之像也。
決云。神形如黑有蛇。四足面食蟹。
又云。其神女人。著青衣。帶猿冠。手執文卷。
畫圖云。右手執筆。左手執紙。開左右手立。
木。
圖云。其神形如卿相。著青衣。戴鷄冠。手執花果。
經云。梵本云。形如長君子。著禮衣。帶冠寃。乘一黑猪。面目仁者如令之判史右之諸侯也。
決云。神形如人身龍頭。著天衣。隨四季色。
又云。其神如老人。著青衣。帶猪冠。容貌嚴然。
畫圖云。胸間左右手相並。捧盛花一坏立。
金。
圖云。其形如女。頭戴首冠。白陣衣。彈絃。
經云。梵本云。形如婦人。裝以綵衣。面目似笑。乘一白師子。金星之像也。
決云。神形天女。手持印。騎白鷄。
又云。其神是女人。著黃衣。頭戴鷄冠。手彈琶琶。
畫圖云。左手執琵琶頭。右手禪弦。
土。
圖云。其形如波羅門。牛冠手錫杖。
經云。梵本云。形如老波羅門師。手執錫杖。著黑袈裟。乘一黑牛。衣以金銀裝束。土星之像也。
決云。神形如波羅門。騎里沙牛。
又云。其神似波羅門色黑。頭帶牛冠。一手柱杖。一手指前。形似曲腰。
畫圖云。右手執錫杖。左手立臂。申掌執。乘牛。
羅。
圖云。三面。首九蛇。乘雲。
畫圖云。雲中出三頭。忿怒面。赤色。頭上出九蛇。
計。
圖云。三頭。首在三蛇頭。乘雲。
畫圖云。雲中出三忿怒面。三頭各出一蛇。
十二宮。
宿曜經云。第一宮。其神如師子。故名師子宮。主加官得財。第二宮。其神如女。故名女宮。主妻妾婦人。第三宮。其神如秤。故名秤宮。主寶庫。第四宮。其神如蝎。故名蝎宮。主禁病剋身。第五宮。其神如弓。故名弓宮。主壽慶得財。第六宮。其神如磨。故名磨宮。主鬪諍。第七宮。其神如瓶。故名瓶宮。主勝強之事。第八宮。其神如魚。故名魚宮。主加官益職。第九宮其。神女羊。故名羊宮。主兩足人事。第十宮。其神如牛。故名牛宮。主四足畜牧之事。第十一宮。其神如夫妻。故名夫妻宮。主子孫事。第十二宮。其神如蟹。故名蟹宮。主官府口舌。
二十八宿(追可勘之)。
裏書。
二十八宿。四方各七宿。四七二十八也。
東南西北(以昴爲始。以胃爲終。宿曜經孔雀經等說)。
或現圖東北西南(以角爲始以軫爲終)。
一功能。
軌云。謂北斗七星者。日月五星之精也。嚢括七曜照臨八方。上曜於天神下直于人間。以司善惡而分禍福。郡星所朝宗萬靈所俯仰。若有人能禮拜供養。長壽福貴。不信敬者。運命不久。是以祿命書云。世有司命神。每庚申日。上向天帝陳說衆生善惡。重罪者則撒算。輕罪者則者紀。算盡紀失卽其命已。是故如來爲末世薄福短命夭死衆生故。說是一字頂輪五召北斗七星供養護摩之儀則。爲供養者。令其命屬星數削死籍還付生籍。若諸國王於自宮中作曼荼如法護摩禮許供養。北斗歡喜爲擁護。故久居勝位恒受安穩。后妃夫人後宮綵女王子郡臣三公百官上下和穆。不行非法人民熾盛。稼穡豐饒國土安寧。無有災難不現異怪。疫病死已不起境門。怨敵群賊自然退散。故以是法甚爲祕要(云云。或本云。一切善男善女自唯於是恭敬禮拜。其感應必然也云云)。
或云。夫以北斗七星者萬物之根本衆星之統領也。人主歸之。寶祚無彊海內清平也。臣下敬之。壽命不夭禍難無臻也。庶人崇之。災害不成福祐尤盛也。緇徒信之。所行佛道皆得成就(云云)。
火羅圖云。若不知供養法者。但造一鋪棚。前花水香花供。禮北斗七星。遍救人衰厄。得延年增算。災難殃恐皆消散。若北斗星不信者。縱有犯無有免脫之期。災害自來。必須愼(云云)。若不犯七星不供九曜人無有犯免脫之期。辰祐災害自來。愼之者其願如空谷傳音聲(云云)。
一祭文。
謹啓諸星宿曜宮等。夫以人倫生乾坤之間。群品受陰陽之氣。尊卑貧福寔雖業因之所酬。禍福榮衰猶是宿曜之所掌也。是以陰陽凶緯暗隱兩將。住二六宮之都。轉四七舍之驛。或示雲上之變化。具告塵下之災祥。天道一圖普視萬類。生日行年離無好惡。生好宮好曜者自有福祐。屬惡宮惡曜者自招禍殃。然而凡夫無識者妄爲憂喜。有幸者偏謂自然之榮。不運者唯致薄命之嘆。設雖忌惡宮。有好曜助於我。何不愼。吉宮有凶曜害於已矣(某甲)。宿因多幸適生人間。自性愚暗恐多愆失。跼天蹐地常念天地之正理。朝懼暮惺。遙仰日月之眞貞。而今物怪屢示。夢想紛絃。卜筮之所告不可不愼。加以今年遊年之周到於其方。八卦曜宿之行當於其曜(九曜等)。榮衰禍福盍祈來云哉。伏惟曜宿皆悉大日如來分身。忝垂迹於萬邦。嚴施化於六道古人所傳須到歸敬矣。然則爲攘禍厄於未然。爲保福祐於所樂。待本命之日僅備種種禮奠。啓請事由於諸執曜等。伏願玄鑒必垂淨臨(某甲)。誠恐誠惶謹啓白(已上初段)。
次中段(獻茶讀祭文)。
某年某月某日(某甲)。於此清淨地莊嚴於寶座。謹儲禮奠敬奉於尊星等。抑人在二厄定業與中夭也。定業者非佛力之所拘。禱而無處。中夭者必法驗之所資。愼以可攘。而世人不辨。愚者混思。禱定業則貶無其驗。愼中夭則褒在其効矣(某甲)。具縛凡夫而不識其理。啻恃曜宿。聊獻禮奠。仰願北斗大神本命屬星諸執曜等。殊垂慈悲納受所說供具。加行年三十六。衰未然解脫臨本命。七十二危速疾消除。削死藉於北宮錄生名於南簡。四道開通百殃消滅。久保壽命永奉星宿。常蒙榮耀彌謝神恩(某甲)。再拜(中段了)。
次後段(献奉祭文)。
謹啓座上北斗大神本命元神當年屬星諸執曜等。上府繁政下土多事。降臨良久夜更稍深。留供恩於弟子之處。任福壽於施主之情。見聞觸知所屬因緣。攀首平安各願圓滿。神魂爲安元神自在。長生不死命競劫石。一切善願如意滿足。再拜燒錢。合掌供養矣(已上後段畢)。
丹州記云(先獻茶初段)。
維當(歲次某)月(某)日吉日。良辰弟子(姓名)謹備香花飮食之饌。設銀錢燈燭之奠。敬奉請當年屬星本命元神本命曜宿本命宮神諸宿曜等。致誠專心恭敬供養。伏願哀愍納受護持施主增長福壽。
次獻茶(中段畢)。
謹啓座上當年屬星本命元神本命曜宿本命宮神諸宿曜等。信心施主(姓名)敬天道信三寶無二心。而今年行年(某)奉屬(某)星不可不愼不可怖。因茲謹請所屬天尊。恭敬供養香花煎茶銀錢燈明等供具。唯願天尊垂哀愍納受護持施主。年月日時厄害怖畏皆悉消除。惡夢物怪可引災難皆悉消散。晝安夜安增長福壽。
次獻茶(後段)。
謹啓座上當年屬星本命元神本命曜宿本命宮神諸曜等。唯願納受所獻供具。護持施主增長福壽。所求如意家內安穩。消除不祥消除災難。失火盜賊口舌諍論時氣疫癘厭媚呪咀。一切不祥皆悉消除皆悉解脫。未然消除未然解脫。上下諸人安穩快樂。謹啓。
一卷數。
御修法所。
奉讀。
般若心經(厶)卷。
諦緣度(厶)遍。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厶)遍。
佛眼部母眞言(厶)遍。
一字金輪眞言(厶)遍。
北斗七星眞言(厶)遍。
曜宿諸天眞言(厶)遍。
息災護摩眞言(厶)遍。
破宿曜降眞言(厶)遍。
如來慈護眞言(厶)遍。
大日祥眞言(厶)遍。
奉供。
大壇供(厶)箇度。護摩供(厶)箇度。
蠟燭供(厶)箇度。銀錢幣帛供(厶)捧。
諸神供(厶)箇度。
右謹佑。仰旨始自(厶)月(厶)日至于今日幷(厶)箇日夜之間。(厶)口大法師相共殊致精誠勤修上件教法。奉祈大施主殿下御息災安穩增長福壽之由仍錄行事謹言。
年 月 日。阿闍梨大法師(某甲)。
御祈所。
奉讀。
般若心經(厶)卷。諦緣度(厶)遍。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厶)遍。
佛眼部母眞言(厶)遍。
一字金輪眞言(厶)遍。
御本命北斗(厶)星眞言(厶)遍。
御本命元神北斗星眞言(厶)遍。
御當年所屬(厶)曜眞言(厶)遍。
御本命(厶)曜眞言(厶)遍。
御本命(厶)宿眞言(厶)遍。
御本命(厶)宮眞言(厶)遍。
被宿曜障眞言(厶)遍。
大吉祥眞言(厶)遍。
如來慈護(厶)眞言(厶)遍。
奉供。
花水供(厶)箇度。蠟燭供(厶)箇度
銀錢幣帛供(厶)捧。
右謹佑。仰首始自(厶)月(厶)日至于今日幷(厶)箇夜之間。備香花飮食之供具。設銀錢蠟燭之禮奠。禮供御本命星等。然則啓白以祭文之由。祈禱以攘災之辭。至誠奉修。仍錄遍數。謹言。
年 月 日。阿闍梨大法師(某甲)。
北斗下。第七十二。
(本云)
承應二(癸已)年五月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二月命松安寫之。
台嶺兜率谷鷄頭院闍梨嚴覺洪道。
伏願以此書寫力速滅天變地妖一天泰平十一月十五日元變。
同二十二ヨリ後地震筥根山已東大地震江戶大火事等。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十三。
摩利支天法。
一支度。
註進。
摩利支天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酥。蜜。名香(安悉。薰陸)。佛供(如常)。燈油(如常)。壇敷布一端。閼伽桶一口(加杓)。折敷三枚。淨衣(白色)。
阿闍梨。承仕一人。駈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
經云。臈月十一日十五日爲勝(云云)。又云。庚子日正月一日。餘月謂建日爲始(云云)。又云。日月蝕日(云云)。
一向方。
經云。呪師在此壇西坐。正面向東(云云)。
一行法。
佛說摩利支天經一卷。
此經中說造像法印及壇法諸成就法。不明入修義則。
摩利支天經。
最略本也。出摩利支陀羅尼幷心眞言(佛說也)。
不說印。
末利支提婆花鬘經(不空)。
此經大略同於集經。但頗簡略(已上經等皆同本也)。
摩利支菩薩略念誦法(不空)。
此法唯出三印三明。初一印明佛部心印幷五字明爲大日印明。次二印二呪是摩利支也。
大日經幷釋不出此天印明。玄法軌東方三十天衆中列。不出印說眞言。青龍軌同之。總廣兩軌共出字明。大法行儀式都式別更可問之。
先建立壇場安置尊像。
經云。作四肘壇。其壇中心作蓮花坐。於其坐上卽安摩利支天之像。東面安置使者之坐。名婆多羅室唎夜。南面使者名摩利儞。北面使百名計室儞。西門安置呪師坐處(略抄之)。
次幷備供物。
經云。至夜燃燈二十五盞。將五水雖中心一灌四角各一。種種香花餅菓飮食而爲供養莊嚴水灌如餘部說。
次於室內洗手嗽口。次於壇前禮拜。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次灑淨。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啓白神分等。次供養文唱禮(用不隨時)。
三身。佛眼。
南無曼荼羅主摩利支泥婆〃〃〃(三反)。
五大明王〃〃〃。大少〃〃〃。三部〃〃〃。
次驚覺。次五悔。次五大願。次三部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
作定印當齊觀之。前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其空界中有寶殿。殿中有妙壇。場四角有賢瓶。香花閼伽天妙飮食周匝陳列。懸諸瓔珞繪綵播蓋。周布香雲於殿內。壇上有荷葉座(依經者蓮花坐今且依師傳)。座上有●摩字。字變成天扇形(若依攝軌意者寶瓶)形變成摩利支天。似天女形。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常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右手甲臂幷申五指。指頭垂下。眷屬圍繞。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此以振鈴)。次寶車輅。次請車輅(迦羅著耶之句下加尸利支泥娑曳醯?之句)。次迎請聖衆(供金剛部心印於梵號未加曳醯?之句)。次臂除從魔印。
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直竪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眞言曰。唵枳里枳里嚩日羅(二合)?泮吒。
次視三昧耶。
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竪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託之。眞言曰。唵昇羯隷三莽焰莎訶。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先捧器當額祈願。次誦眞言)。次花座印。
合掌二手。頭指中指無名指並相博著。開掌中相去四指許。其二大指及二少指並相著直竪。眞言曰。唵嚩日囉(二合)味羅也莎訶。
次善來偈(合掌)。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諸天讃)。次入三摩地(用定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天扇形。形漸舒漸大。量等己身。天扇卽變成摩利支天。相好圓滿(云云)。
次根本印。
念誦法云。先應結毘盧遮那佛印。二手內相叉並竪二大指卽成。誦眞言七遍。頂上散。眞言曰。阿尾囉吽欠(平呼有歸)。
次結摩利支菩薩。根本眞言印(私云。經名身印)。
以二手內相叉。竪合二頭指。二中指各糺持。二頭指合相捻。二大指並竪合卽成。誦眞言加持身五處。印額次右肩次左肩次心次喉上。以各誦一遍眞言。
曩莫(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耶(一)怛儞也(二合)他(引二)遏迦沫思(三)沫迦沫思遏度(引)沫思(四)旨跛囉沫略摩賀(引)旨跛囉沫思(六)按怛但娜沫思(七)摩哩制野沫思(八)曩謨薩覩(二合)帝(九)落乞叉(二合)〃〃〃(二合)?(引十)薩嚩薩怛嚩(二合)難(引)者(十一)薩嚩怛囉(二合)薩嚩婆庚(引十二)跛捺羅(二合)吠毘藥(二合)娑嚩(引二合)訶(引十三)。
次結心眞言印(私云。經名摩奴印。摩奴者人也云云)。
以左手虛作拳。頭指大母指相捻如環。想自身入左拳中。以右手覆左拳上。卽想此印爲摩利支菩薩形。想自身隱在摩利支菩薩心中。摩利支菩薩心。眞言曰。唵摩(引)哩制曳(二合)娑婆訶(有歸。胎軌制曳字只作文字)
經云。左手屈臂。掌向於胸前。以頭指已下四指把拳以大指押頭指甲上。少開掌中作孔。以右手申掌從左手節上向手掌摩之。到於孔上卽以右手覆蓋孔上。心相念之。左手掌見摩利支心。右手掌是摩利身。於左手掌心中我身藏隱在摩利支天心內。斯天藏我身。著摩利支在我頂上護我身(此是好知印)。
對記云。海說出先根本眞言印云。此印儀軌不說。是密印也(云云)。權僧正大和上說。定空捻四輻甲如管。以惠手平伏以覆定管上。是密印也。昔良房故大政大臣家夜居之次。珍和上所授也。私云。惟謹本云。摩利支寶瓶定乎。虛成拳智掌。舒而覆云餘本不說(云云)。
師傳云。左虛拳。大頭相捻作環瓶口也。下尖狹。小指堅掘申右掌。以指末安左瓶口大指上摩覆之。如指剃刀筥之蓋也。只一反指之。想我身在摩利支心中(云云)。是卽瓶也。彼尊以壼爲三形尻細也。如持誦不同圖也(云云)。又摩利支天法。先擧大日印明。謂表本迹也。大日是本也。摩利支是迹也。佛部心印爲大日印。或經中有之(云云)。
私勘頂輪王經意云。佛言。我今說大印。金剛手言。願說佛言。我分明解說。卽三部四印佛部心印(云云)。此是一切如來心印(云云)。眞言只出大日五字明(云)。此是一切如來心印眞言(云)。次卽說輪王根本印也。更可詳之。大原甚密抄出初印幷心眞言(云云)。
次加持珠。次正念誦(大日·佛眼·本尊·佛慈護·月厭尊)。次珠還本處。次入三摩地。
如前心月輪上觀●字。吾我不可得義也。
次根本印。次部母。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讃。次閼伽(此次若振鈴)。次解界。次禮拜。次奉送。
作金剛縛。直竪中指端挿時花。誦眞言上投之。唵嚩日羅目乞叉穆。
次三部被甲。次五悔。次迴向。次下座禮拜。次出堂。次隨意經行。
右爲自行抄記之。人不可用之。若依胎藏者附日天壇。其中用心斟酌在意。
一念誦遍數。
經云。日日誦呪一坐一百八遍。或一千八遍。若一萬八千遍(云云)。
一先承事呪遍。
經云。滿十萬遍(云云)。
一作成就法。
經云。若人欲行東西。遠行在路者。先作水壇。喚摩利支天安置。取稻穀花和蘇蜜。火燒一千八遍。幷誦呪。隨欲趣處去者。火吉得大靈驗。
又法。若欲遠行。先於私房七遍火燒董陸香幷呪者。著道之時數數誦呪行者。路中若逢賊難鬼難等。皆不得近。悉自離人。
又法。若欲得錢財者。黑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兩日之中。日別三時取胡麻粳米稻穀花三種火燒。幷呪一百八遍者。卽得錢財稱心如意。
又云。爾時摩利支天白佛言。世尊。我有別法。今欲說之。用紫檀木廣三指長三寸。其木一面剋作摩利支像。似天女形。其像左右各剋作摩利支侍者。亦似天女形。復以別紫檀木作蓋。蓋之於像。作此像已。欲行遠道。將於此像不離自身隱藏著之。莫令人知。數數誦呪。若有所願卽作水壇。壇中心安像。喚摩利支安置。以種種供養。復取蓮花一百八箇以供養之。其供養法。手取一一蓮花。一一呪之。用以供養。復以胡麻粳米火燒一千八遍幷呪說。把像行時種種得驗(云云)。
私云。作成就法。其數多多可見本經。
一形像(料材。撰好手。博士祿法。博士授戒。長寸法。正形像。帶身法。屛時離身)。
料材。
經云。應用金若銀若赤銅若白檀若赤檀等。隨力所辨作摩利支天像(云云)。
撰好手。
經云。其作像人遣最好手轉士(云云)。
博士祿法。
經云。其價直者隨博士語不得還價(云云)。
博士授戒。
經云。授八戒齋。日日洗浴。著白淨衣作之。
長寸法。
經云。身長大少一寸二寸乃至一肘。其中最好者一二寸好。
正形像。
經云。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當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如維摩詰前天女把扇。於扇當中作西國萬字。字如佛胸上萬字。字四曲內各作四箇日形一一著之。其天扇上作焰光形。右手申臂。幷申五指。指頭垂下。其像左右各作一侍者。其侍者亦作天女形。種種嚴飾(云云)。
花鬘經云。有一本云。左一手○當左乳前把拳。拳中把拂形。如講法所高坐上所把形。於其拂中作西國萬字(云云)。
帶身法。
經云。作此像已。若比丘欲行遠道。於袈裟中裹著。彼像。若授優婆塞。頭髻中藏著。於像(云云)。
頭印第二。
准前身印。各屈二中指上節頭向大指垂甲相背。卽是頭印。
頂印第三。
准前身印。唯改二大指屈上節頭入掌中。卽是頂印若比丘欲行遠道於袈裟中衷像。若倍人頭髻中著像卽作此頭頂印以安像頭上二十一遍誦呪行道。所至之處無有怖畏。
私云。身印如上可見之。
屛時離身。
經云。大少行時離身放著不得共身上屛大小行。
一切能。
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日前有天名摩利支。有太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不見彼彼能見。日無人能見。無人能知。無人能捉。無人能害。無人欺誑。無人能縛。無人能責。其財物無人能罰。不畏怨家能得其便。
又云。佛告諸比丘。若有人知彼摩支天名者。
彼人亦不可見(乃至)亦不爲怨家能得其便(云云)。
又云。此呪有大神力。所作成就破一切惡。若用結界。百由旬內一切諸惡無人敢入者(云云)。
或處云。摩利支天菩薩者。是大日三昧故。入於日喩三昧。卽日天眷屬。
又云。羅睺阿修羅王爲軍。彼舍脂女上天帝宮時。日月天子放光。照耀修羅兩眼眸子。修羅以手欲執日月天子。摩利支天有大勢方便故。現人間三歲少兒形。覆翳日月天宮命。修羅迷惑。亦吾以隱形法不令知。日月天子及修羅王。恒令帝釋天王悉摧破修羅王軍衆(或說云。摩利支爲助護天帝日月。恒隱其形懸日月天子前。如徵馬籠現其色界之形相也)。帝釋天每月千六日講說大品般若。故一切諸佛權化皆應稱。帝釋天所勢見故。摩利支天以大方便神通力。助護天帝也。摩利支有二印。身印隱形印。依隱印加持力故。一切天魔惡鬼不善邪魔外道不得其便。亦無見其行者形體。雖求覓。空盡神力。終不得見持修者形體。是故每七種所行時。以印眞言可加持。一睡眠時。二覺窹時。三沐浴時。四遠行時。五逢客時。六飮食。七如厠時(云云。取意抄之)。
(本云)
承應二年六月七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畢。闍梨舜興紙數十一丁。
元祿十六年冬十一月下絃日命松安寫之。
山門橫川兜率谷鷄頭院嚴覺(年四十五臘三十四春)。
行林第七十四。
行林第七十五。
十二天供法。
一支度。
註進。印。又。印。
十二天供(某)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二前。半疊一枚。酥。蜜。蠟。名香(沈。白檀。欝金。龍腦。薰陸)。佛供米。御明油。五穀。時菓子。胡麻。白布一端半(壇敷幷蠟燭料)。上紙(厶)帖(銀錢料)。白絹一丈(疋帛料)。小桶二口(各加杓閼伽幷神供料)。折敷。呂子。淨衣。阿闍梨。承仕。駈使(已上淨衣日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右支度大略也。廣略在意矣。
一赴首時分。
十二天軌云。白月良日(云云)。
瞿醯經云。又於日沒之時。諸天集會觀視作法之處。加威彼人(云云。私云。以此謂之以日沒時可修此法)。
一行法。
然和尚護世天法意云。興善寺三藏護摩法中護方神供。又不動鎭壇及翻經院施八方天儀則神供等法。是金剛頂大教行法。而或持明者不委諮搜。於胎藏教多以行之。青龍寺大阿闍梨供養護世八方天法。及大興唐寺大阿闍梨施諸鬼神法。元出瞿醯及妙膊中。妙膊中云。供諸鬼神已後。日別供養護方天。今儀軌中。先供諸天。後施鬼神。大悲藏及祕密壇之要用也(云云)。
祕錄云。私云。胎藏灌頂四門神供法。出大日經具緣品義釋。胎藏一百一十二天供法。出大日經祕密曼荼羅品義釋。金剛界灌頂八方神供法。出略出經。金剛界十二天供法。出護摩儀軌。蘇悉地天供神供法。出蘇摩呼及灌頂經(云云)。
私云。此供可有二意。一者受習眞言印契一期念誦。及修護摩灌頂等法。爲助修法。爲護道場。爲除障難可請供之。其時儀則可隨本法。二者但爲消除災障增長福壽。可祈供之。其請供儀須會諸文。以足効驗之扶蔬矣。
護世天法云。增益守護清淨行品及供養品成身成地。如大悲藏及祕密品。但普禮中加申壇主事主及十六天梵號十二小壇天帝爲首中央四臂不動之壇(云云)。
私云。丹州池上私記有兩三本。行儀各異。今依一本而抄記矣。
先設壇場。
此有二樣。一者作一方壇。總供諸天。二者道場之外八隅。或敷茅草。或敷蓮華。或敷餘青草。或塗圓壇。
護世八天法云。蘇婆呼經云。修眞言行者日日供養護方天神。則無災難。於道場外八方。敷茅草。或荷葉。或塗圓壇○若道場外無置位處卽於道場前閑淨處爲方界。於中布八方。
然和尚護世天法云。青龍寺傳但申小壇。唯山王院傳茅草覆地。
T76047101.GIF
私云。日月一對。梵地一對。此二對位亦有二說。一云。如今。一云。日月置北。梵地置南。
護世八天法云。中央安置梵天地天(云云)又云。於帝釋左右置梵天地天。或復於龍方梵地相對置日天月天位。曜宿皆隨。轉中位觀四臂不動忿怒王(云云)。
十二天軌云。八方天位如常。東北角梵天東南角地天西北角日天西南角月天。
次辨備供物。
瑜伽護摩軌云。十方天供養雜粥。所謂粳米油麻菉豆相和煮盛一器中(云云)。
又云。用小蠟燭。或帋燭。便挿粥上(云云)。
私云。隨所穩便懸本曼荼羅。前立小壇一面。以白布敷壇上。布上敷茅草。壇前敷半疊。疊左右各立脇机一脚。壇左右立燈臺二本。閼伽幷花瓶等如常列置。壇上鈴杵立之(師傳私記雖無振鈴。且是依道具爲法成就置。且又依爲莊嚴也)。
燈明二坏居燈臺矣。右方机置灑水器(可在散杖)。塗香(行者所用)。香鑪。祭文。打鳴。左方机置閼伽(盛瓶)。塗香(多入之)。花(數房盛之)。擬錢十三棒(湏隨尊數加之)。蠟燭粥(已上二物亦隨尊數)。
此机狹少難居數盃。五穀粥等遍能護淨。以燭挿上。隨其尊位安置壇上亦無妨歟。或云。此机便宜所立之。至供養時承仕取之獻供師(云云)。五穀粥(粳米·大麥小麥·大豆小豆能料理精好。以清淨器可煮。粥之堅稠爲吉。不可稀踈。以少鹽和。味之濃淡以意計之。勿嘗於口。亦和蘇蜜幷胡麻粉。或盛器之後。蘇蜜胡麻粉等加其上云云)。以淨器盛(若白瓷若裏黑)。覆其器物。可薰香烟(儲燒香)。然後盛之中位一坏。殊以倍加。自餘均等。莫令多少。但留少分。宛雜類料。
師傳云。十二天供蠟燭只如常。白飯用之。不以五穀粥飯。上以胡麻阿禮少許覆之。其上立燭(云云)。
蠟燭(細裁淨布而纒松木若檜。浸於油中良久染之。多銷融蠟可和雜油。列諸長燭一枚者火料)。
記云。淨人六人各令持一器(所謂燒閼塗花粥蠟)若無淨人承事一人幷之。隨阿闍梨之後(云云)。
私云。相共與六人修。此供天事可見施八方天儀則幷妙心大(云云)。
次行者澡浴清淨。著新淨衣。護身如例。
次入堂禮佛著座如例。次加持香水(用軍荼利印明)。次加持供物(用不動印明)。次拍掌碎除。次彈指碎除。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飮食印。
以右手大指摩中指申三兩遍。三指置之。又以大指捻頭指。彈指作聲。一誦呪一彈指。明曰。曩莫薩嚩怛他誐哆(一)嚩路枳帝(二)唵(引三)三婆羅三婆羅吽。
師傳云。右手如無畏印勢。修食屈火。以空面橫磨火甲。異摧罪印上下磨也。而拳作彈指。拳面本立向外。彈指異發遣之彈指仰拳面也。又先師說。初以空面磨火甲而卽申。立火屈風。當彈之如撥遣火天印彈水勢也。餘指如本立之(已上二說彈指異也)撥遣之時彈指。拳面仰向上彈之。異前也。謂仰掌勢拳作彈也(云云)。
次蒙甘露法味印。
以右手竪臂。展五指置上。眞言曰。
曩謨蘇(上)嚕婆也(二合去一)怛他(去)蘖(去)耶(二)怛儞也他(三)唵(四)素嚕(二合)〃〃(二合)(五)鉢羅(二合)素嚕(六)〃〃〃〃(七)娑嚩賀(引)。
次須彌王印。
用普印。明白。
唵蘇迷盧蘖嚕婆耶唵素嚕〃〃婆羅素嚕〃〃〃〃娑婆賀。
次一字心水輪觀印。
仰右手掌觀掌中●鑁字。從字流出甘露醍醐日月乳海。卽展開五指向下。臨食器中。明曰。●鑁(有歸)。
次啓白。次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南無三身。
〃〃曼荼羅主四臂阿梨耶娑羅那多菩地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三反)。
〃〃十二泥嚩諸宮宿曜一切眷屬。
〃〃三寶海會一切佛菩薩等。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不用供養文。唱禮九方便之時。亦可用金剛輪印眞言)。次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曼荼羅主。
大聖四臂 不動明王 以本願力。
現暴怒相 呑諸障惱 帝釋天王。
三十三天 八大藥叉 火天大山。
五大佛衆 十二大天 四十火神。
琰摩法王 死王死后 大黑夜神。
七母女天 大山府君 五道大神。
司命獄卒 羅刹大王 三部鬼王。
九種鬼神 三類神鬼 水天龍王。
八大龍王 五方大龍 二十五部。
一切龍王 風天大王 風輪毘嵐。
障散懷等 定界地中 一切風神。
多聞天王 四大天王 八大藥叉。
十二藥叉 十六神王 乾闥富軍。
鳩盤荼等 毘舍毒龍 夜叉羅刹。
伊舍那天 魔波旬天 六欲天衆。
四十住處 十一天衆 大梵天王。
四禪八天 三十六天 五那含天。
十地菩薩 地天大王 堅牢善女。
大辨功德 二十八部 河海山野。
聚落巷陌 宅園井池 竈門草樹。
一切神等 日天子衆 七曜九執。
五星七宿 月天子衆 二十八宿。
十二宮神 百官主宰 大施主等。
三九合宿 本宮本今 各各還念。
本誓悲願 降臨道場 護持(某甲)。
消除不祥 諸不吉祥 皆悉解脫。
增長福壽 一切所求 皆令滿足。
殿內安穩 諸人快樂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次五大願。次三部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端身正坐。當想前地結之上金剛牆之內有大宮殿。七寶合成。垂諸瓔珞。繪綵幡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閼伽天妙飮食。摩尼爲燈。於宮殿中有大壇。壇中心盤石。盤石之上有●憾字。字變成劍。劍變成四臂不動明王。有十二大威德天圍繞。明王各坐本位(若欲細觀。諸天本方位所各觀。置各各種子三昧耶形。其種子普初消息)。
次治路。次勸請(䠒跪合掌。或云捧香呂)。
先奉請不動明王。
謹請曼荼羅主大聖四臂不動明王與諸眷屬來降。於此我所辨供願垂納受(伏願宜加衞護於我道場施主某甲。消除災難。增益福壽。得大安。至心頂禮云云)。
次召請十方世天(心請十方諮白延請)。
謹請東方憍尸迦天主。東南方火天佛等。南方琰摩天王。西南方羅刹天王。西方水天龍王。西北方風神王等。北方多聞天王。東北方伊舍那天王。與諸眷屬(次次如上)。
謹請上方大梵天王。地居所有諸天神王。日天月天。九執諸宿。與諸眷屬(次次如上)。
若此外有所樂尊者。臨時加之。斟酌在意。
次梵號奉請。先奉請明王。
右手結刀印誦慈救明。明末加翳係呬句。三度召之。
次帝釋天印。
內縛二風申如針。眞言。鑠吃羅(二合)也娑嚩(二合)賀(有歸)。
次火天印。
定掌火空相捻。三用惠竪。四輪空度。橫在掌中。風屈三召。眞言。阿擬曩(二合)曳娑嚩(二合)賀(引有歸)。
次焰摩天印。
定惠合地風背入月。眞言。嚩(無肖反)嚩娑縛多野(二合)娑縛(二合)賀(有歸)。
次羅刹天印。
左掌向外。以空押地水甲。置竪火風。名刀印。右手安腰。眞言。羅(入)吃察(二合)娑地跛多曳娑縛賀(引有歸)。
次水天印。
內縛二風叙圓相柱。是索印。眞言。阿播鉢多曳娑嚩(二合)賀(引有歸)。
次風天印。
惠拳直叙水。以空押地火風甲。定拳置左腰。眞言。嚩(引)野吠娑縛(二合)賀(有歸)。
次多聞天印。
虛心合二地入掌交空竪。風側屈一寸不相著。眞言。味室羅(二合)摩拏野娑嚩(二合)賀(引有歸)。
次伊舍那天印。
定拳直竪火。而風當火背屈之不相著。眞言。嚕捺羅(二合)野娑縛賀(引有歸)。
次梵天印。
定掌立向外。以空捻水。餘指叙散。惠拳如常。眞言。鉢囉(二合)惹野鉢哆曳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地天印。
合掌十指端相捻屈之令圓。其掌令空如瓶形。眞言。鉢囉(二合)體(丁以反)吠曳娑嚩(二合)賀。
次日天印。
二手顯現合掌。二水入內。二地相並。二火少屈不相著。二風直竪。二空置額。眞言。阿儞怛也(二合)野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月天印。
定手火空捻。餘直竪。如持蓮花也。眞言。戰捺羅(二合)野娑縛(二合)賀(引有歸)。
次七曜印明。
先合掌十指相著。二風與二空極相開。眞言。唵蘖羅(二合)醯濕嚩(二合)哩耶鉢羅(二合)跛多而輸(二合)摩耶娑縛賀。
次二十八宿印明。
先虛心合掌。二火外相叉。二空亦相叉。眞言。唵諾乞灑(二合)怛羅(二合)濕(定而反)蘇那儞曳娑縛賀。
師傳此二明不用之(云云)。
已上諸明之末可加曳醯呬之句。
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以散杖灑諸位)。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祭文。
某甲敬白護世天王十二宮神九執火天二十八宿業道冥官本命宿等。我今遇此災變。其事相淩。敬謝天衆。順佛教勅。受我迎請。悉來赴會。嚮此單誠。發歡喜心。爲我某甲。息災除障。增長福壽○唯願護方天王遊宮宿曜。順佛教令施我無畏。令安樂住(此啓請是本文也。當時意趣臨事而用)。
次供養。
先散杖灑中心四臂不動位。眞言誦閼伽明。
次以中名指彈小塗香。用塗香明。
次以一花置之於坐處以獻花。用奉花明。
次取燒香器置之。用燒香明。
次以粥一杓供之。用飮食明。
次以蠟燭指粥上。用燈明明。
次供養世天。
先取散杖灑帝釋位。眞言。曩莫三滿多沒馱南印捺羅(二合)耶遏鉗。
次以中名指彈斯少塗香。卽言斯淡。
次以一花置之於坐。以斯花言浦澁(二合)甘(補廿反)。
次焚薰陸香置之座前(私云。取香器薰之)度補甘。
次率一杓粥置於葉上。卽言末臨。
次用小蠟燭挿在粥上。卽言儞補甘(二合)布惹(引)室哩(二合引)泥(去)嚩補怛囉(二合)寫扇底俱嚕娑縛(二合)賀。
東南。次南方。次西南。次西方。次西北。次北方。次宿。每位從水至燭獻畢。然向其次。其燭作意獻諸位。未遍已來。莫令燈滅。或須助伴驅使數人各執一事以施供。若一一自取。恐燈不終。法事似不吉祥(私云。每座位當天助。未加遏甘乃至娑縛賀)。
已上供養作法師傳。私記如此。是護世八天法之意也。私禀受師說云。先捧閼伽器誦其明。想始自中台四臂不動尊。總諸天等奉之。
次塗香。時花。燒香。粥(飮食明)。蠟燭(燈助明)。一一准閼伽奉之。但蠟燭自本粥上挿之。今只付火誦二箇明不捧之耳。私云。似違本法。右易行矣。
次讃(諸天漢語讃。右旋誦之。或打鉢云云。然和上讃世之法。慈覺大師所傳圖行。用八部讃。今文加供不動須具五讃彌善云云)。
次還著座。次普供養(如十八道)。次法花(云云)。
次再白求事(如祭文也)。
觀想護世天王。各從天宮降臨來此。作本位標心令住。某甲敬白護方天王十二宮神(云云。具如前)。
次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不動。大吉祥二十一反。佛慈護百八遍。當壇主天之眞言百八返。自餘天等之眞言。各七返一字)。
大吉祥眞言(然和尚護世天法云。有用大吉祥天女眞言。有用佛眼七曜吉祥成就眞言。今謂可上文供中吉祥天子眞言云云。私云。更可問之)。
當壇主天之眞言(息災帝釋·增益梵天·敬愛多聞·調伏羅刹)。又可有事主天勘十二天儀軌矣。
念誦了可唱云。
將此持誦 饒益諸天。
願諸天樂 轉更增勝。
次乞歡喜(師應執香爐遍乞歡喜求請無失)。
供獻之間 多不如法。
唯願慈悲 施我歡喜。
次禮拜(乍居禮之)。次解界(火院左轉)。次發遣偈曰(私云。打金取香呂。頌偈了打金云云。次作印明云云)。
諸天自在威神力 令所求者速成就。
唯願天主還本宮 後若請時垂哀赴。
印明。
以右手作拳。以大指捻頭指。仰掌彈指作聲(七反)。唵吉里吉里嚩曰羅(二合)目莎訶。
次三部被甲。次神分。
傳授記云。末後留少許。餘粥多著清水。於粥中著少許餅子菓子。塗香時。花總著了誦甘呂眞言。以手加持令人擎送淨處。寫地上施與諸惡鬼神。願擁護施主歡喜更莫迴。頗便須往還。然後洗手。於道場中發遣聖衆。始廢道場。盡皆歡喜。令得福祐也(護世八天法云。次施一切鬼諸食云云)。
右附丹州池上記之次第抄之。件私記多依護世八天法(云云)。若樂最略。行者如形師說記。今略抄出其願許耳。
普座。護身。加持香水。灑水。加持飮食等。三種印明。略啓白。勸請(大鉤召)。獻供(如上私師說)。普供。誦諸天漢語讃。法施(心經·大日·五字明·戒波羅蜜眞言)。念誦(大日·一字·佛眼·慈護·帝釋等眞言)。祈願。啓謝。迴向。發遣。護身。超去。
若依十八道欲修此供者。如丹州一本記。左所出是也。
十二天略次第。
先行者護身。次入堂。次禮佛。次著座。次加持香水(用辨事明)。次灑淨供物(先灑自身次始自東北灑口唱吽發)。次加持供物。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加持飮食。次甘露。次一字心水輪觀(已上三如施餓鬼)。次開白。次神分。次(若唱禮)。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五大願。次佛部三昧耶。次蓮花部三昧耶。次金剛部三昧耶。次被甲。次地結。次金剛牆。次道場觀(定印)。
觀想前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須彌山。山上有師子座。座上有蓮花。花上有寶樓閣。閣內有大壇。壇中心有盤石。石上有唅字。唅字變成智劍。劍變爲四臂不動。有十二大天圍繞。行者有閣前(云云)。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勸請(若香爐若普印)。
至心奉請 本尊大聖 四臂不動。
十二大天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養。
次送車輅。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或一一用各各印明勸請之)。
先右手結刀印。不動明末加翳係呬句三度召之。
次從大自在天次第結各各印。誦各各明勸請之。
次辟除從魔(如悉地)。次觀三昧耶(如悉地)。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如悉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先以承仕以蠟燭挿一杯。飮食所阿闍梨。阿闍梨受取。先誦飮食明。次誦燈燭明。次誦不動明。頂戴供養。返令得承仕。闍梨指示尊位。令置彼所。始自大自在天次第供之。但未遍供了前。不令蠟燭滅)。次普供養。次讃。次祈願。次根本印(或說始自不動十二天皆結)。次加持珠。次正念誦(不動十二天普誦之遍數在念)。次置珠本處。次根本印。次部母(金剛部母如悉地)。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用印)。次燈明。次普供養。次讃。次祈願。次閼伽。次啓謝。次解界(火院右轉)。次奉送。次三部。次被甲。次下座禮佛。次出堂(已上次第依十八道。但供養作法本軌相違。依易作之)。
池上記了。
池上記又本云。若供八方天之時。後四天除之。或供十七天。或供二十餘神。是只人師之意耳。
私云。瑜伽護摩軌出十天(八方上下如常。以東方爲始。中置四臂不動。雖無圖位。出七曜二十八宿眞言。然和尚云。金剛界十二天供法出護摩儀云云意加日月二天歟)。十天法中出十二天(以東北方爲始如常)。十二天儀軌唯出十二天(如常但以東北方爲始)。護世八天(如常)。法中出十二天(如常。但以東方爲始。又中位四臂不動云云又九執諸曜宿云云)。
十天法云。東北方大自在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右。左手五指直竪相著。地水二指屈中節。火風空三指各少相去卽成。眞言曰。唵伊(去)舍曩曳娑嚩(二合)訶。
東方帝釋天印。
右手同前。左手五指直竪相著。地水二指屈中節。以風著火背。空屈中節。眞言曰。唵闍捺囉野娑嚩訶。
東南方火天印。
左手作拳安腰左。右手五指直竪相著。屈空納著掌中。風屈中節。與娑縛訶相招。眞言曰。唵阿哦那曳娑嚩賀。
南方焰摩天印。
先合掌。二地屈中節背相著。二風亦屈背著。以二大指押各風中節卽成。眞言曰。唵焰摩耶娑嚩賀。
西南方羅刹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右手五指直竪相著。屈地水中節。以定端押地水甲卽成。眞言曰。唵地哩底曳娑嚩訶。
西方水天印。
右手如前。左手握拳。空勿入掌中。風直竪。中節少屈卽成。眞言曰。唵嚩嚕拏野娑嚩訶。
西北方風天印。
右手如前。左手五指直竪相著。地水屈中節卽成。眞言曰。唵嚩耶吠(敝洗反)娑嚩賀。
北方毘沙門天印。
先合掌十指內相叉。二水竪頭相柱。二風竪微屈。左空入右掌中押左火甲。右空越左空背入左掌中押右火甲。二風與訶相招。眞言曰。唵吠室囉嚩拏野娑嚩訶(私云。已上八方天印出略出經)。
上方梵天印。
右手作拳安腰右。左手五指相著竪之少屈。其高少許過肩。卽成蓮花想。眞言曰。唵沒羅含磨寧娑嚩訶。
下方地天印。
先合掌。風以下四指頭相拄。前方大開。二空各著風側。眞言曰。唵畢哩體(地以反)微曳娑嚩訶。
日天印。
不異前地天印。但以二空頭各拄水下節。眞言曰。唵河(去)儞底(多夜反)也娑嚩訶。
月天印。
如前梵天印。但作掌中有月潔白想。眞言曰。唵戰(散反)捺囉(去)也娑囉訶。
瑜伽護摩軌不明印。唯出眞言。皆如十天法。十二天軌印明大略同十天法。但風天以下印稍異。本明之外出密語呪。可見之。
曼荼羅。
十二天軌云。先畫其像白疊上。非寄膠。但用木膠。作四肘壇。安置其像。從東北爲首。順迴(乃至)北方毘沙門。壇中地四角安。今四天東北角大梵天。東南角地天。西北角日天。西南角月天(云云)。
一形像。
私云。此軌不明形像。此等天像諸軌散在。不遑委勘。但於此中帝火焰羅水多梵地各如彼抄。自餘四天今略抄之。古今曼荼羅可窮拜矣。
風天。
護摩軌云。西北方風天。雲中乘獐。著甲冑。左手托胯。右手執獨股頭創(別同作)。創上有緋幡。二天女傳之。幷藥叉衆。
圖云。黑紫色。右手持幢。末有半月形。赤幡靡風飄之狀也。左手拳押腰。身著冑等。鬢髻白長。仙形也。
伊舍那(舊云摩醯首羅天。亦云大自在天熾盛光軌云。欲界自在伊舍那。注云。小自在)。
護摩軌云。乘黃豐牛。左手持劫波坏盛血。右手持三戟創。淺青肉色。三目忿怒。二車上出髑髏爲瓔珞。頭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
圖云。青肉色。左持鉢。右持三股戟以髑髏爲瓔珞。著天衣。後本黑色。戟。著草袋。
日天。
圖云。肉色。左右持蓮。乘五馬車。著天衣。馬色赤。後本白馬。
或十二天曼荼羅中。右手持杖。杖上有仰月。月上日輪。左拳押腰。乘八馬車。輅前有小天。
月天。
圖云。白肉色。左手持杖。上安仰月形。乘三鳥。
或本。持杖之上有半月形。左手屈指當胸。或十二天曼荼羅。右手持杖。杖上有半月形。形上有兎。左拳押腰。
一功能。
十二天軌云。爾時普賢菩薩○卽從大寶金色蓮花座起。而白佛言。若十方微塵刹土衆生五濁惡世。煩爲貪瞋癡。煩爲嫉妬邪慢。或依山神樹神邪魔鬼神逼。爲厭魅呪咀手爲切害。壽命短損。福德威粍。唯願世尊。爲我說是法要。令得利益。爾時蓮花胎藏世界摩訶毘盧舍那如來讃言。善哉善哉大士。汝久遠已來具足大慈悲。於衆生多所饒益。諦聽思念之。護持佛法十二聖天成就大願。護助佛法。覆護衆生。若欲求壽命。若求官位。若求敬愛。應此答此。至天無不遂所願(云云)。
又云。爾時摩訶毘盧遮那如來。說此法要已。告普賢菩薩○汝普令得一切衆生聞知。皆蒙利益。先修此法時。內外清淨。勿生疑惑。在家出家大饒益。所以者何。愚癡者得於智惠。短命貧賤者得無量珍寶。修此法時。覆四方雲雷響動鳴。大地振動。必知法盛。又夢大蛇見端散小兒現。又雨雨大風吹。應知法盛。說此語時。普賢等大菩薩曼陀羅聖衆一切大衆皆歡喜(云云)。
(本云)
承應二(癸巳)年五月十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阿闍梨舜興。
元祿十六年冬十一月命松安寫之。
中天雞頭院闍梨嚴覺。
行林第七十六。
七十天供法。
一支度(支物皆如十二天法。但米油五穀紙錢等。可相計七十餘增之程也。又可見熾盛光法中七十天供之處)。
一起首時分等(可准十二天法)。
一行法。
七十提婆供法。
私云。學此天供人。以此書對受。非是本書人師抄也。
初出普禮。其次云。本軌。中天竺國大那爛陀寺梵僧尸羅跋陀羅三藏。貞元十二年。於興元府譯。
次列十六天名(私云。同熾盛光軌)。
次出諸天漢語讃。引珍和尚口決。又次五大三部十六天十二宮二十八宿八天印明出之。十六天以下諸尊印明。全同熾盛光軌。此中不出行義次第。
大原決云。師曰。七十天人師意樂也。其靈驗炳焉也。其圖是熾盛光曼荼羅八葉替安意樂尊也。而其供作法一同十二天供(但蠟燭等七十餘也。以之力畢耳)。初供養時。献蠟燭供。次普供。次讃(如十二天供)。次可禮拜七十餘尊。一一尊若一二三五七乃至百反一一起居。禮之(如陰陽祭有此禮拜儀)。次如常念誦之一一諸尊眞言(云云)。若有助修諸共漏之(云云)。
先著座。次排此供物(八十四坏或念誦了後居之云云今依先傳)。次啓白神分祈誓發願。次供養法。次念誦。次正供之(次第可見之)。次祭文(有二傳。今云讃後所始)。次須彌等三眞言。次諦緣度罪常大般若略頌。次諸天總別眞言。次左方五供。次〃作法(如常云云)。
已上法性房(云云。初夜作法也。後夜日中如例云云)。
先啓白。神分。唱禮。九方便。發願。次供養法。次讃(大日不動四智等)。次念誦(大日不動三部總呪)。次三種眞言。加持供具。次以蠟燭剌粥上。次正供之。次以紙錢捧頂拜供(納料樻)。次布施。次普供養。次諸天讃。次發文(三反)。次諸天總呪(一二三百反許)。次諸天心呪(千反)。次一字呪。次佛眼呪。次五如來名。次緣生偈。次三摩耶戒。次後供養。次閼伽。次振鈴。次禮佛。次五悔。次迴向。
已上禪定僧都(初夜作法也。後夜日中可知云云)。
先辨六種蠟燭。次著座。次禮拜(三寶天等)。次淨地。次淨三業。次三部被甲。次加持香水。次光澤。次加持壇。次表白。次神分。次供養文唱禮。次驚覺。次五悔。次金剛輪陀羅尼。次地結四方結。次觀壇中有唅字。次四字印明。次諸天總。勸請。次梵名勸請。次示三昧耶。次閼伽。次花座。次虛空結火院。次五供養。次普供養。次尊讃。次持總供養印眞言可供天等(用金剛合掌)。次天讃。四智讃。次祈願。次以劍印加持五處。次念誦。次以前劍印加持五處。次後供。次尊讃天讃。次祈願。次補闕。心經。次迴向閼伽。次解界。次示三昧耶。次發遣。次三部被甲。
已上古私記。御願寺僧都本(云云)。
已上決了。
私云。本軌那爛陀寺尸羅跋陀羅譯(云云)。是何本哉。私案云。見四城軌可知之。
一圖。
T76047601.GIF
天曆元年十二月十二日。禀受熾盛光菩薩七十天供儀軌。於法性寺座主內。供奉十禪師鎭朝阿闍梨旣畢。
七十天唱禮。
先三身。佛號。如熾盛。次梵天帝釋七十諸天諸宿曜等(云云)。次三部界會(云云)。自餘更無(云云)。
但二十八宿起自星張至千鬼柳。十二宮始自師子終于蟹宮。今案大師故闍梨御圖。不載增長廣目二天。今據能授師說圖。旣有二天王。卽大阿闍梨傳說云。今慈覺大師渡海圖無此二王。但山下座主上綱御大師胎上綱奉爲故。贈大政殿下。於九條院奉供件天供。最初之夜夢中著金銀甲冑魏〃佩金鏘二人來去。我等隨力勤仕公家。今有何意上人撰捨我等問云何人(云云)。卽度〃稱名雖今不聞。其人漸以覺畢。倩案夢想頗以難得意。但蘊計所供七十天諸威儀有勢提婆。皆以烈圖。今所不載增長廣目二人。若是天示歟。次以相加上二天奉供。其夜夢想前二人來感悅(云云)。因是我一室必可加供此二天傳說(云云)。今此夢件內供奉傳示。乘叡爲後記之。
(本云)
承應二年六月九日以二尊院本書之了。
舜興。
元祿十七年甲申上元日書之。
鷄頭院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十七。
歡喜天法。
一支度。
註進。
聖天供一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高八寸)。燈臺三本。脇机二脚(長一尺五寸廣八寸高八寸)。半疊一枚。酥。蜜。名香(沈水薰陸白膠)。白布一端(壇敷料)。紙一帖(雜用)。火鉢一口(口徑一尺七八寸許)。小桶二口(各可有杓閼伽神供料)。定桶一口。水桶二口(大小)。杓一柄。飯樻一口。呂子二覆。折敷五枚。裏黑十口。小出器五十。炭七籠。菓子十合。胡桃二百果。小豆一斗五合。能米三石五斗。油七升。
淨衣。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名香。白膠·薰陸(本軌)安息·白膠·沈水(迦陀鉢底經)。淨衣色(白赤等色隨而斟酌)。
聖天供支度(七日)。
白米三斗五升。油五升(御明一升四合。浴油一升八合。煎物料一升八合)。少麥彩一斗四升(七升糯米二斗八升一斗四升)。糖一升四合。胡桃子三升(百四十果)。赤小豆七升(三升五合)。酒一斗四合。大根十四把。時菓子一斗四升。鹽一升四合。叩戶五口。黑燒十口。少春日五十物。炭少少(十四籠)。薪七荷。續松七把。蘇蜜。名香(少〃)。紙一帖。壇一面(經二尺六寸高八寸)。脇机一前。半疊一枚。燈臺二本。火爐一口。足桶一口。大桶一口。小桶二口(閼伽桶幷神供料)。杓三(大一小二)。折敷五枚。飯櫃一口。壇敷。大幕一帖。
淨衣(白色赤色)。承仕一人(淨衣)。驅使二人(淨衣)。人供(如常)。
右或人支度也。臨時加減消息在意。
一起首時分。
軌云。白月一日(云云)。經云(廣本)。取白月四日作卽是成就日(云云)。
迦那鉢底經云。白月若黑月二日八日十五日(云云)。軌云。平曉日午(云云)。經云。一日三時或一時(云云取意)。
教行記云。日中平曉供飮食。但至初夜只用香花供也(云云)。
一向方。
使呪法經云。彼像向西方。呪師向於東方(云云)。有法同之。
私云。息災等向方可依常儀歟。又隨所穩便。
一行法。
使呪法經(菩提流支譯)。
經云。爾時毘那夜迦。於鷄羅山。集諸大衆梵天等及無量億數鬼神等。於大自在天請言。我今說一字呪曰(云云)。
私云。是略本也。此經略說作壇法浴油法。不明行法。不說手印。其廣本中說多呪法。
大聖天歡喜雙身毘那夜迦法(不空出陀羅尼集經第十一諸天下卷)。
私云。勘集經第十一卷云。諸天等獻佛助成三昧法印呪品。此卷中說梵天等乃至夜叉羅刹二十餘天印呪。歡喜天其一也。不空譯出與集經有少異。所謂集經唯出身呪。軌如心呪。心中心兩呪。軌有讃歎呪。呪水護身洗浴三呪經無之。軌造像法(六臂)。經無之。自餘大略同於集經。此兩本中不委行法。
佛說金色迦那鉢底陀羅尼經(金剛智譯)。
經云。一時佛在舍衞國加蘭竹林園○愍念一切衆生。說此陀羅尼。付囑金色迦那鉢底。爾時世尊卽說眞言曰(云云。眞言如下抄)。
佛告舍利弗。此是金色迦那鉢底除障難眞言(云云)。
此經中說塗壇法畫像法結線法。不說印相。但云印法並通用諸毘那翼迦法通用(云云)。
大自在天法則儀軌(菩提流支)。
此軌中明六道眞言加持淨水香花等呪奇飮食法造像作壇作成就法。不出印相。
私云。蘇婆呼經上卷降伏毘奈耶伽經陀羅尼集經第八十一面經奇特佛頂經第二卷等。有除毘那夜迦障難法。往而見之。不能具載。
有丹別記幷大原記。但附持明房記傳習行儀。今依彼等聊記大略。
初莊嚴道場安置本尊。
有法(善無畏譯云云)三造像已在室房中。勿置佛室(云云)。
私云。訶里底法有此意云。當別置淨室。不得於佛佛堂精舍中。作法恐難成就(云云)。
使呪法經云。於室內。用淨牛糞摩作圓壇。隨意大小(云云)。本軌調和毘那夜迦法中云。以水摩水。作二肘水圓壇。如盤大亦得(云云)。
有所云。縱廣一肘半。高一指。以黃土塗(云云)。又法云。今世塗壇處不用牛糞。若不塗土壇者。以木壇圓作之。隨願便宜耳(云云)。
或私記云。和念答忽新不能作木壇者。軌等上敷淨布。圓滿置供物。則可圓壇耳。
私云。有所說高一指者。准訶里底法。若是大壇上更作短小壇歟。若不然者。高一指言尤難思矣。彼法意云。作四肘方壇如法塗拭。又以白壇香泥於方壇上。作一圓壇。安像於中(云云)。
次辨備供物。
燒閼塗花(如常)。清酒。蘿蔔。歡喜團。餅。飯。羹。粥。唐菓子。木菓子。種種珍物。以上各二盛。但至于粥者。後夜可奉供之。師說云。以胡桃浮酒上。或和蜜入團中可煎之。
私勘本軌云。用蘇蜜和?作團。及蘿蔔根。幷一盞酒。及歡喜團。時新花果等。如是日列取新者供養(云云)。迦那鉢底經云。食用?餅乳粥歡喜團蘇蜜菓子種種供養(云云)。使者呪法經云。歡喜圓?團蜜和蘿蔔但是新勳菓子蘇燈一盞以爲供養。取蓮絲宛燈心(云云)。
教行記云。作團法。用蘇蜜和?。以小豆煮之。入其內作入油煎。又以蜜糖入餅。每時新可作之。
又云。新花菓蘿蔔美酒羹粥種種珍美之物。能能可辨備壇上。
又云。本法云。一盞酒而爲宛前後之供。已上物皆不誤各各二盞。日中平曉可供養並飯食。但至於初夜。只用香花供之(云云)。
私云。有法云。諸貴物皆備好物莊嚴。每日三時奉供(云云)。或記出此文云。違例事也(可尋之)。若二時飮食一時花水隨言便故云每日三時。云爾故不言三時飮食。供也。
(一會)次爲別意趣。三時供又有何失耶(次會)。
大日經義釋云。歡喜丸。應以蘇煮諸餅。糅以衆味及三種辛藥等。令種種莊嚴。
寶樓閣經中云。歡喜團。所謂沙糖糠米?和蜜漿作(云云)。涅槃經三十九云。蘇麺蜜薑胡麻必鉢蒲桃胡桃石留子。如是和合名歡喜團丸(云云)。
T76047801.GIF
後夜。粥·團·煎餅·菓子·大根·酒。
日中。飯·汁·餅·團·煎餅·菓子·大根·酒。
私云。有所云。蘿蔔二十枚(云云)。或記云。二十枚者。二器各可盛二十枚歟。爲當二器合可盛二十枚歟。二器合可盛二十枚也。蘿蔔多各盛二十枚彌吉也(云云)。酒以胡桃子浮其上。或記云。以蘇和入酒。冬溫盛之(云云)。或記云。酒有餘剩者重供之。例如人間與熟也。
本軌云。日別取新者供養(云云)。
或記云。有法云。餅等每時新可作之(云云)。此事似甲一也。雖而多人。依安條數日斷一度調置。是似宜耳。私安之。若好嚴重者。雖非每時。而一日斷爲一度調置尤宜歟(云云)。
又云。施主送供皆悉可盡之。不可有欲染。爲施主頗有不如法。兼爲自身可招災難。多人依此邊誤耳(云云)。
有所云。若呪師白衣著。皆驅使等淨衣。不淨者不用作。其供養時。以人口莫火吹。以扇。不信人·死亡事·產生家人·奴婢·諸女人·假名僧沙彌弟子。莫近觸淨薦莚桶杓。其資具皆清淨(云云)。
次上堂作法。
清淨沐浴。著新淨衣。入空無相無願三昧。頂上觀覺字。燒身內障外障煩惱。至道場門。彈指如常。
次未著座禮拜三反。觀智法身毘盧舍那隨類示現之身(云云)。
教行記云。欲供時。先清淨洗浴。著新淨衣。往向本尊曼荼羅。啓白三日五日乃至七日可供施大聖天之由。其辭云。今日爲某甲欲求成就其事。可供大聖天。仰願本尊軍荼利菩薩摩訶薩。勅語彼天及眷屬等。供施之間不嫌飮食麁惡。哀納接受。決定可成就悉地者。旣隨順佛法。誓願護持諸修瑜伽者。化度衆者。今日相應本願必可護持成就之。卽往天壇。未著座禮拜三返。觀想禮大日如來最後之身也。
又云。大日經釋文云。毘盧舍耶無所不至之身。我爲化度隨類衆生。普賢最後現尾那夜迦身也。
私云。此記意者。先立軍荼利壇請供祈請。然後可供此天歟。
次著座。塗香摩手。普禮大聖眷屬六道尾曩也迦等。
含光記云。將修此法時。先應敬禮大毘盧遮那。次禮觀世音。後禮軍荼利。卽得効驗。遍照與觀音是其本尊身。軍荼利其調伏者。所以先歸教也。大廣智言。若有毘那夜迦障難者。應修眞言法。其眞言法中有三部。三部卽三尊。三尊卽佛菩薩金剛。佛菩薩金剛卽毘盧遮那觀世音軍荼利。是三部法能能制三業懈怠。除其懈怠故。障難永絕不起(云云)。
次加持香水等(光澤之後。加持飮食等印明可用之)。
次加持香湯(召承事令煖湯。夏時用水亦吉)。
二手外叉。二風竪屈。頭相著。二空入掌中。明曰。唵阿拏婆折利波跛隷拏訶。
先以吉里吉里明灑香湯。然後以此印眞言加持之七返許。次以長二尺許箸挾取天像。臨香湯上。以杓酌湯。當洗浴天像。洗浴之間誦上眞言七遍。洗浴向天啓白可洗浴之。由跪取天像洗之。觀想以本清淨水洗浴毘盧舍那身。以鑁字洗阿字本不生之體義也。奉浴已。卽以二三枚紙拭天像。挾箸安本座。此洗浴初後之事也。中間不可洗浴。
私云。洗浴呪出本軌。餘經軌等中不見此事。教行記等皆用之。結願時浴油。次洗浴之。而後用五供等也(云云)。
次啓白。次神分祈願等。次唱禮。
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遮那佛。
〃〃千百億他身釋迦牟尼佛。
〃〃伊舍那耶提婆羅惹。
〃〃象頭人身大聖歡喜毘那夜迦羅惹。
〃〃毘那羅曩迦九千八百諸大鬼王無量無邊一切眷屬毘那夜迦羅惹等。
次佛部。次蓮花部。次金剛部。次被甲護身。次地結。次方結。次道場觀。
想水壇上有鷄羅山。山上有宮殿。宮殿之內有圓座。座上有荷葉。荷葉上有虎字。是字變成毘那夜迦王。象頭人身也。本誓之故。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現女天之身。相著眷屬。天等圍繞。
教行記云。觀想圓壇上。有四葉蓮花。每葉有四種字。東面葉在唵字。西面葉在頡哩字。南面葉在爾賀字。北面葉在忙字。此字變成大聖天身被勸請眷屬毘那夜迦。圍繞圓壇邊(云云)。
私云。大自在法則軌云。作四肘壇。中畫四葉蓮華。於蓮花上。東面葉上畫唵字。西頡哩字。南賀字。北面葉上畫虎?字。所作結界用?字護身。所用泮字於蓮花外畫。諸天及鬼神母等日月天於壇外畫。護世四天王各安本位(云云)。露記云。想地結上金剛牆內。有九山八海。於其第六象鼻山上。有七寶樓閣。樓閣內有圓壇。圓壇上有四葉蓮花。蓮花上有四種字(如教行記)於其中臺有●●字。此字變成蘿蔔。蘿蔔變成歡喜天。象頭人身。男天卽摩訶毘盧舍那如來。女天卽十一面觀世音菩薩也(云云)。谷記云。●●●變成本尊(云云)。不云三形。私案。含光記意云。以●爲女天種字。●可爲男天種字歟(依心呪釋)。又以●同可爲二天種字(依中心呪釋)。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印明。次請車路。次送車輅。次結召請本尊印明。
軌云。請召印呪。以二小指二無名指相鉤向內。卽以二中指竪相叉。又以二頭指各竪附中指。以二大指亦竪附近頭指側。大指來去。呪曰。唵簸迦羅(二合)主拏禰(七)縛哆也(二合)曳醯呬娑婆訶。
次辟除從魔。次示三昧耶。次上方結。次火院。
次閼伽。唵蘖拏囉卽多(引)也薩嚩賀(用心呪且吉)。
次奉座。二手外縛二腕相合眞言曰。唵嚩曰囉味羅也娑婆訶。
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次五供養。
始自塗香花燒香供養眞言曰。唵納惹夜(引)也薩嚩賀。
次飮食菓子團蘿蔔等供養眞言曰。唵末度〃〃末羅也薩縛(二合)賀。
次燈供養眞言曰。唵發吒娑縛(二合)賀(通用飮食以後了)。
次普供養印明(如常)。次讃(金合)。
軌云。讃歎呪。唵娥娜簸(波上下同)底扇(上聲呼)底沙縛(二合)悉底摩訶誐娜簸底娑縛(二合引)賀(引誦七遍)。
次祈願。次千轉念誦。次入定(入無相三昧觀想天本誓云云)。次結根本印身五處(私云。用前勸請印以不來去大指爲異。眞言用心呪)。
軌云。身呪(私云。含光記名誐那鉢底王眞言)。
曩謨尾那翼迦(二合)寫賀悉底(二合)母佉寫怛儞也(二合)他唵娜(去聲下同)翼迦(二合)娜翼迦(二合)尾娜翼迦(二合)尾娜翼迦(二合)怛羅(二合)翼迦(二合)簸哩(二合)怛囉(二合)翼迦(二合)?(引)佉賀悉底(二合)?佉迦只多扇底迦羅(二合)娑縛賀。
私云。增加句可隨所求事。智證大師傳云。若至要急事心呪。若心中心呪。終可云所求如意ソワカ(云云)。
心呪(私云。含光記名毘那夜迦生歡喜心雙身眞言)。
唵儗儗哩虎娑縛賀。
心中心呪(私云。含光記名雙身毘那夜迦調伏他惡眞言)。
唵虎虎吽娑縛賀。
私云。軌雖說三呪。不出根本印。然師傳以軌勸請印爲根本印。用初身呪。又三呪印可見含光記(云云)。今勘彼記云。二手外縛。二頭指如寶形。是契相用前大眞言。以二小指二無名指相鉤向內。以二中指竪相叉。以二頭指各竪附中指。二大指並立。是契用前第二眞言。又准前印。改左右小指無名指爲外縛。是契用前第三呪(云云)。或傳以初印名象印。次召請印。次毘那夜迦印(云云)。集經以軌召請印明名一切毘那夜迦法印呪。又毘那迦呪法云出此眞言(不說印相)。
那(上音)謨毘那夜迦(上音)寫(一)訶悉知(二合)目佉(上音)寫(二)跢婬他(三)阿知耶(二合四)那知耶(二合五)殊播帝耶(六)烏悉曇(二合六)卑耶(二合七)悉婆(二合)巴鉢耶(八)跛途薩耶(九)沙?跛遲(十)莎訶(十一句)。
又迦那鉢底經唯說一呪(釋迦說之。付囑迦那鉢底不說印相)。
嚢謨?都底(一)迦吒迦吒(二)麽吒麽吒(三)起哩(二合)[鷪-鳥+且]娜(二合四)起哩(二合)[鷪-鳥+且]拏(二合五)畔惹畔惹(六)曩謨?都帝(七)護嚕捺羅(八)跛惹尼曳(九)娑嚩賀(十)阿部多(十一)泯弩乞懺(二合)?質多(十二)曷囉(引)婆(引)娑摩誐磋底(丁以反十三)摩賀訶野(十四)摩賀悉底(二合十五)諾乞使(二合)曩(十六)鉢囉(二合)句跛野(引)弭(引十七)矩嚕矩嚕(十八)祖(十九)謨嚕謨嚕(二十)曩謨曩莫(二十一)娑縛(二合)賀(二十二)。
又勘陀羅尼集經第十(摩利支天經)有右眞言。名除障難呪。文字頗異於今。雖然全是同眞言也。集經云。又更有法。如其作壇之日。及於餘時。旦起洗手面訖。誦除障難呪。呪水散灑四方上下及自身上。所戲飮食及燈火花香。呪師浴水護淨之衣。用此佛伽那鉢帝一呪。呪上諸物。呪曰。
那謨粹覩底(一)羯吃羯吃(二)未吃未吃(三)訖柳(二合)嚧拏(二合四)盧那(二合五)畔闍畔闍(六)南無粹覩底(七)鶻盧陀羅(八)婆遮尼曳(九)莎訶(十)阿步多毘頭(十一)乞叉摩質多(十二)喝羅縛娑摩伽掣都(十三)摩訶訶耶(十四)摩訶(訶)悉都(十五)達厠曰曩(十六)波羅?波耶寐(十七)句盧句盧(十八)主嚧主嚧(十九)慕嚧慕嚧(二十)納慕那摩(二十一)莎訶。
誦此呪者。一切驗悉皆速成。一切善事如意。所營一切願事皆得如意。如其作上諸事不遂意者。呪者卽知定有障難。卽於白月若黑月或八日或十五日。牛糞塗地。設飮食花菓。燒安悉香。取白?。呪之一遍一結。如是作四十九結繫之左臂。所有障難鬼神盡皆被縛。更不得障難(以下本法)。
私云。此經意全同於迦那鉢底經。是諸法通用除障難之法也。仍用摩利天法之中歟。故置。以下本法註文見者悉之。卽一切修善時爲除障。必可加誦此眞言耳。
又勘攝大軌云。頻那夜迦天眞言(不出印)。摩訶誐拏跛跢曳娑縛賀(有歸)。
又勘金界對受記睿和上所傳二十天印明(口授說)。內傳火竪交。●●●●●●●。
同所傳文授說云。或云。內縛二火風竪交婦相(私云。眞言如前)。
次以香水灑多羅上幷火上。而後火上置多羅令油煖。其油不太熱不太冷。其間祈願。煖了之後。執之置壇中心。次以箸挾天像。拳立多羅中。以扇扇火。莫以口吹。
次誦大身呪一百八遍。加持灌油。次大日佛眼十一面眞言各百遍許誦之。
次左手執念珠。右手以銅匙若杓率油。誦大心眞言。灌浴像身頂。一杓一遍。後夜四百返。日中三百返。每百遍祈願之。灌浴了後。誦天肝心眞言天悅眞言。各百返許。又軍陀利眞言大自在天眞言歡喜天總呪如來慈護呪大吉祥天呪。各百返許。次法成就料(觀音若普賢三昧耶)。
次置珠杵本所。次以箸挾天像著本坐。
私云。丹州記無入三昧地根本印。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次沐油。次以珠杵安本所。次根本印(云云)。今且依此次第而記浴油作法。
先根本印。次念誦(先佛眼。次大日。次身呪。次心呪。次心中心呪。已上三呪隨事加句)。
十一面眞言(出含光記。私云。十一面軌上卷)。
唵娜羅娜羅地里地里度嚕度嚕壹知縛知者隷者隷鉢羅者隷鉢羅者隷矩蘇銘矩蘇摩縛縛隷壹里弭里止里止里致若羅摩跛曩也跛羅摩秫馱薩怛縛摩訶迦嚕尼迦娑縛賀。
歡喜天總呪。可問之。
軍荼利眞言(出含光記。私云。十一面經中卷)。
曩謨羅怛曩怛羅夜野曩莫室戰拏嚩曰羅鉢拏曳摩訶藥乞叉細曩鉢多曳曩謨縛曰羅魯馱野唵戶嚕戶嚕地瑟吒地瑟吒盤馱盤馱訶曩訶曩阿蜜哩帝吽發吃。
大自在天眞言(出軌)。
唵(一)毘跢囉薩尼(二)波囉未利達尼(三)瞋達尼瞋達尼(四)頻達尼頻達尼(五)莎訶(六)。
次浴油。
軌云。當取一升清胡麻油。以淨銅器盛之。用上呪文呪油一百八遍。卽煖其油。然後將像放著油中。安置壇內。用淨銅匙銅杓等率油。灌其二像頂身一百八遍。一日之中七遍灌之。平曉四遍。日午三遍共成七遍已後每日更呪舊油。以灌其像。如是作法乃至七日。隨心所願卽得稱意。正灌油之時數數發願(云云)。
私云。行法以前。調供具時。取油一升(以絹漉之)。入多羅中。置脇机上。當浴油時。開多羅蓋。取少名香(白壇丁字)入其油中。以香水灑淨多羅。幷火鉢上(火鉢亦兼入滿淨灰盛炭置火)。然後火上安置多羅。令調寒溫。其間右手執杵。左手執珠。加持灌油一百八遍(師說云。先誦身呪七遍許。次誦心呪百反加持之)。若炭不熾者。可用扇(或記云。其呪曰。唵步入縛羅吽)。然取多羅安壇上(若有鈴杵者。先取去之。可置便宜處)。次合掌啓白可奉沐浴之由。思念本誓。祈請所求。次以箸奉請尊像。安置多羅(師說云。以右手火指頭指奉取吉。私云。或記中亦有此說。欲取尊像先用塗香)。次取七酌油。誦眞言灑尊像頂。其呪反在在師口傳(師說云。右手取匕。左手取念珠。誦心呪浴之。其間能能用心。以匕莫觸尊像。誠心謹愼可奉浴之。呪反在口傳者。軌云。平曉四遍。日中三遍。共成七遍云云四遍四百反。三遍者三百反也云云私云。軌文意尤可然)。正灌油之時。數數發願(師說云。每百遍修置匕合掌。祈願。請施主所願成就之由)。浴了又以箸奉請尊像。安置座上(私云。如前可用乎。以香塗乎)。然後取多羅安本所。
次念誦種種眞言各百遍許。
十一面·軍荼利·大自在·歡喜天總呪(問之)。
肝心呪。唵伽那夜乞哩(二合)吽。
天悅眞言。唵婆羅?摩尼曳吽泮吒。
師曰。二箇眞言說所未詳。可尋之(云云)。私云。有所出之。件法先達引用之。
如來慈護。大吉祥天呪。次法成就料(觀音若普賢三昧耶)。
次法施(心經·尊勝陀羅尼·諸經中文)。
右浴油作法依丹州記加私師說記之。
次根本印。次佛眼印。次五供養等一一(如前)。次普供讃。次祈願。次懺謝。
所設供具。可咲麁惡。唯願聖天。普施歡喜。
次閼伽。次迴向方便。次隨方迴向。次解界。次奉送(結願時事也。中間朔日不可奉送)。
次結根本印。以大指向外撥之三反。眞言在儀軌(私云。前勸請眞言也。但除曳契?句。可加蘖車歟)。次三部被甲護身等如常。
以前次第。依大原法橋記。所記大略。若欲用者更可取捨。私云。勘大教文。大日經中不說此天玄法。青龍大軌等北方天衆列名中云。大戰鬼太白毘那夜迦等(上句雖非要依文生起抄)說印明中。唯攝大軌出頻那夜迦天眞言(無印)。餘軌不云其印眞言。現圖在於東北金界對受記述略出經意云。若准此經。於第三重外壇之中。可觀二十類十五歡喜自在天(云云)。勘二十天印眞言等。皆出此天。故知此天在兩部中。其行法者准焰魔等可知之歟。又第七卷云。持明男女使。忿怒諸使等。依前法而傳(云云)。抑伴僧隨師傳受此天法之時。師教誘曰。此法行人多有障礙。不知理趣之所致也。行法首尾但以大日可爲其本。可觀想毘盧遮那無所不至之身也。若依此行者。自他無障礙。能可存念。努力努力。
一軌云。調和毘那夜迦法(私云。就此可有三種法。一依當文。二依十一面經。三依集經說)。
文云。但是誦呪人夢中驚怖。見諸畜生惡境界等。當知是毘那夜迦王瞋。夢中覺己。卽慚愧乞莫瞋。明日自有飮食勞謝(云云)。下文云。非但夢中。但覺有魔事。卽作前法定好。
先作壇。
軌云。以水摩地。作二肘水圓壇。如盤大亦得(私云。可用一小木壇歟)。
次辨備供物。
軌云。?餅五顆。蘿蔔三顆。火燒熟。有花著花。幷燒白膠。薰陸等香。安於壇中(云云)。
私云。淨一杯。花一杯。燒香一杯(白膠薰陸)。飮食(?餅五顆蘿蔔根三顆燒熟自餘隨意)。燈明一杯。灑水一杯(加散杖)。
次護身(三甲等)。次著座(軌云。呪人壇西面向東坐)。次灑淨。
次加持供物(用辨事印明)。次加持飮食等三種印眞言。
次勸請(用普印)。
至心謹請 大自在天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具(三反)。
次召請印明。
軌云。請一切天。作帝珠羅施印。以二小指無名指相叉。於掌內竪。二中指指頭相捻。以二頭指各加中指背第一節下半分。大指來去。呪曰。唵(一)鑠都嚕(二)波羅摩馱儞曳(三)莎訶(誦七返)。
次閼伽。取散杖。誦閼伽明。灑座所(三反)。
次花座。取一房花。誦花座明(用金剛印)。所置於座。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次普供。次讃(用普印諸天讃)。次心經諦緣度等。
次大自在天印(私云。師曰。歡喜天摩醯首羅化身也。二界中欲界也。安然記云。二種摩醯首羅並名大自在天也。此經調和毘那夜迦者。亦名大自在。卽屬欲界第六天也。其呪卽是摩醯首羅印呪云云)。
合掌。以二大指二頭指二小指皆著竪。卽以右手中指叉左手中指無名指茇出。又以無名指復叉在左無名小指茇出。以左手無名指叉在右手無名指中指茇出。又以中指叉左手頭指茇出。二手指相叉以向外。各摶著手背節間。大指來去。呪曰。唵(一)毘跢囉(二合)薩尼(二)波羅(二合)未(平音)陀(去音)尼(三)瞋陀(去音)尼(四)頻陀(去音)尼(五)莎(去音)訶(六)。
私云。右印明出集經。上文摩醯首羅天法印呪是也。下文調和毘那夜迦法中。只出上呪。名大自天呪。卽知大自在印上。文摩醯首羅印也。軌眞言加二句。如上事也。
次念誦(大日。佛眼。大自在。軌云。誦一百八遍卽心歡喜。大吉祥。佛慈護)。
次閼伽(如先)。次啓謝(用普印)。
前設供具。可笑麁惡。攀緣覺觀。多不如法。惱亂大天。唯願慈悲。布施歡喜。
次撥遣(用勸請印明。大指向外撥。或右拳彈指。唵縛曰羅穆乞叉目。卽唱云。慚愧好去云云)。
次護身三甲等。
次取壇中雜物盤盛。出門向西棄却。西北亦得。口唱云。薩婆藥叉羅闍阿藹捨訶婆鉢闍伽車。
作是證已。棄却卽歸(私云。不得顧視)。
右調和法爲自行記之。未見先達說。人不可用之。早可破却。
一。教行記引玄奘譯一卷十一面經云。復次若知身中有諸障難。所求善事多不如心。襄禍時時無因而至。應以香水浴此像身。復取此水呪之一百八遍。以浴毘那夜伽像身。復取呪之一百八遍。自灑其身。一切障難自然消滅。諸有所求無不如意(云云)。一百八遍者。彼觀音根本大呪也。欲修行供養此大聖歡喜天像者。必可誦十一面根本眞言(云云)。
私勘不空譯三卷經上卷幷集經第四卷云。
經上卷云。復次衆香和水沐觀自在菩薩。又加持浴觀自在水一百八遍。浴毘那夜迦像。一切障難皆得彌除。集經云。若有人自知身有障難。種種妙香相和塗像。復以香水洒浴其像。浴像畢已。還收取水。對像呪水一百八遍。自身體自浴身已。一切障難悉皆消滅。
私云。集經不說浴毘那夜迦。唯云浴自身。經上卷云。浴毘那夜迦像。無浴自身。然玄奘譯頗委悉歟。世有一書。名水歡喜天供法次第(般若寺寬賢僧正次第云云)。今略抄記。
先辨供。次著座普禮。次三部被甲。次加持香水灑散。次加持灌水七反。次散安觀音像於香水中。次加持焚香眞言。次加持花眞言。次加持飮食。次普禮。次五悔。次四無量。次大輪眞言二十一反。次金剛橛。次金剛牆。次道場(可用步欠眞言)。次大虛空藏菩薩伽陀。次送車輅。次迎車輅。次四攝。次金剛網。次大三昧耶。次閼伽等供物。次普供明。次禮尊號。次本尊加持。次念珠百八。次本尊加持。次灌浴。
晨朝四百返。百返之終普供養祈願。日午百返。
次後供養。次移居其像他所。次更加持浴觀自在。次百八反(用聖天眞言)。次安天像於水中。次迎請天。次荷葉坐。次閼伽已印法則(如常)。
若滿期日。其水和湯。自身沐浴。能除一切障難。意願滿足。
次發遣眞言天。發遣眞言在其儀軌。
已上略抄了。此中所云眞言等。皆依十一面軌。但次第不正。更可斟酌。
或人傳云。先修十一面行法。至閼伽時。以觀音眞言盧計等加持水。浴觀音一百八返了。又令著本座。次以天眞言(儗里虎)。加持件水浴天。後夜四百返。日午三百反。又令著本座了。以軍荼利呪。加持上件水(阿密里帝)。浴自身(若壇主)。所謂如湯和之浴之也。爲除障難(云云)。
已上或人傳了。
私案十一面經意。是十一面法中之除障難法也。浴觀音浴毘那夜迦浴自身等。只可用十一面根本大呪也。故教行記引十一面經文了云。一百八遍者。彼觀音根本大呪也(云云)。用天眞言等說可思之。是又除毘那夜迦障難法也。仍調和法中可爲一樣。
T76048301.GIF
一。教行記云。復供養之間。若有障礙之想者。以根本法先可修調和毘那夜迦法。猶復不平和者。行者入忿怒三昧。以軍荼利金剛護身印。自身護念。誦彼金剛大心眞言。卽能像想彼摩訶畢伽那王於悉遮山隨順軍荼利菩薩之敬禮。住悉遮山中。且以懺悔謝。且以忿怒尾那夜迦王。卽時滅嗔恚之心。更無障礙。令悉地就。若夢中示現安和之想者。例供外調備歡喜團幷蘿蔔美酒。獻雙身王。以人間父母之心禮事恭敬(云云)。
私云。教行記說出陀羅尼集經。其文具抄如左。
陀羅尼集經第八云。金剛阿密哩多軍荼利菩薩自在神力呪印品。
爾時世尊與軍荼利烏樞沙摩等共會。宣說是大自在威力陀羅尼法印神呪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毘那夜迦諸惡鬼神等不信敬者。生大驚怖。欲走入山不得。而者復欲入海亦不能去。無處藏避。走至佛所。頭面著地。請佛救護。佛言。住住。汝等莫怖。金剛打爾頭作七分。汝等曾聞。摩訶畢伽那王。昔在於彼恚遮山中。已被金剛打殺摧碎。汝憶此不。我此金剛有大力故。若復有人誦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呪法印等。日日供養廣爲懺悔。及欲救護一切衆生厄難之時。汝等畏神皆護助。力不得惱亂。若有人等憶念此呪印等法者。汝等好看勿使一切惡鬼神等得便惱亂。若復有人設食酒肉五辛等味錯食不淨鮮而食者。汝等亦忍不得惱亂。汝等若能不違我語。當令汝等得免如是怖畏之難。爾時伽那王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等誦持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神呪印壇。常能護行諸佛法要。廣設供養我等眷屬。受佛教勅。不令一切惡鬼神等作諸障礙。若復有人誦持佛呪及作印法曼荼羅者。常能供養十方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我等護念。若令誦呪人起種種想。或令其病。或令眠悶。或念財色。由是想念不令衆生日日入壇而誦佛等陀羅尼呪及作法印。設使誦持。徒然無驗。皆由諸想不能成就。若復有人。或以燒香散花設食作諸供具爲欲供養。若遂被鬼神偸盜將去。使誦呪人作法不成。如是等事我悉擁護。所有惡魔鬼神等輩隨逐人者。我悉遮護不令隨逐。或復有人。誦持我佛正法呪印。有時誤犯錯食雜味。及其食中有諸不淨辛薰血器臭穢氣者。或復與女人交雜。我悉不爲障難所惱。皆由我護行法人故。爾時金剛藏言。若復有人受持諸法印呪者。恐諸不淨之所染著。懼犯前事。當勤洗浴時宣禁戒。每日平旦誦呪七遍。食時亦爾。卽破一切所有障礙。所作之法一切無畏。悉皆成辨。爾時金剛軍荼利菩薩等。於佛會中。說此祕密方便法已。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等。皆悉印可。同時讃成。我等心願如汝所言。汝等皆當信受作禮敬奉修行(云云)。
私云。此卷中盛說軍荼利法印呪等。若欲修此法者。可依蘇悉地行儀。教行記軍荼利金剛護身印者。集經云。軍荼利護身法印用大心呪相。叉二少指。於掌中以二無名指雙屈入掌中。捺於二少指叉。上合腕竪。二中指頭相柱。兩頭指少屈曲當。中指背上節。後勿著之。呪曰。唵(一)戶盧戶盧(二)底瑟吃(二合)底瑟吃(二合三)盤陀盤陀(四)訶(去聲)那訶(去聲)那(五)阿(上音)密哩(二合)帝(六)嗚?(七)棟(八誦呪七返)。
是法印呪。若但有人常欲受持金剛法者。先每日平旦洒手面已。卽以右手掬於淨水呪七遍竟。向東散却三遍泮之。後泮己身。卽入房內。作護身法。護身法當燒香已。結印不解。口誦心呪。將印頂戴。次印左肩。次印右肩。次印心前。次印頸下。次印眉間。次印髮際。次印頂上。次印頂後。如是八處各三遍印。是名護身法。
以上調和法三種作法畢。以本軌所說可爲本法集經之意總別要也。善思念之。
一。含光記云。修此法時。欲知所祈成不成者。以壇上供物盛盤。出門置西方西北淨處。還時不返見也。後時東往見之。若供物不失者。知不成之相也。若不成時。設經數日。鳥獸不食也。或上座上見之(云云)。
私云。法則軌云。棄飮食眞言曰。唵薩嚩藥乞叉(二合)囉惹惡蘖設賀(引)薩橎(引)舍蘖磋薩嚩(二合)賀。
右誦七遍盤盛。出門向西棄之。西北亦得(云云)。
私云。右眞言者。本軌所云調和法中棄食口言也。含光記意總有修中歟。或云。花山僧正每時被修此事(云云)。
一形像(此有六事。一御衣木。二長寸法。三正形像。四造畫不同。五造像日數。六工匠祿法)。
御衣木。
本軌云。白鑞銅木等及花木(云云)。
使呪法經云。阿伽木白壇木苦練木(云云)。
又云。造像取虛桃及虛[卄/棗]。剋相好不得輕爾(云云)。
法則軌云。取象牙。或取苦練木或金銀(云云)。
金剛智經云。白壇紫壇苦練木通用。餘木不得(云云)。
長寸法。
本軌云。五寸或七寸(云云)。
使呪法云。一指節長(云云)。
又云。高以五寸或復尺二(云云)。
有所云。高六寸。
正形像。
本軌云。其像形夫婦二身。令相抱立。並作象頭人身(云云)。
又云。造像法。其像形端立。象頭人身。左牙出。右牙折。面少向左。其鼻向外瘻。有六臂。其左上手把刀。次手把果盤。下手把輪。右上手把棒。次手把索。下手把牙。
法則軌云。剋作四臂。著大虫衣。頭戴七寶冠。右下手把越斧。右上手把歡喜團盤。左上手執棒。左下手執牙。其頭如象頭。左邊牙折。以此角繞取歡喜團勢。頂底種種瓔珞著。白綿朝霞。右脇上角絡。披脚踏金山(云云)。
金剛智經云。其像形人身象頭。六臂。其身正立。鼻向右曲。左上手把刀。次把歡喜團。下手把劍。右上手把棒。次手把嚩折囉。下手把索。身作金色。脚踏金山頭。上五色雲。雲內有四天王及諸仙散花。左邊有俱摩羅軍衆。右邊有阿吃薄俱元率大將。向下左畫天美女。音樂供養立。右畫四藥叉。各執器仗。一羊頭。一猪頭。一象頭。一馬頭。皆著虎皮褌(云云)。
含光記云。象頭人身。左牙出。右牙折。面少向左。其鼻向外瘻。身色赤黃。有六臂。左上手把刀(金剛智言把劍)。次手取菓盤(金剛智言歡喜團)。下手把輪。右上手把棒。次手把索。下手把牙。於此像前誦前大眞言所求皆成(云云)。
又像有二天身抱正立。雙象頭人身。其左天著天花冠。鼻牙短。其目亦細。以天兩足踏右天二脚。又左天者。著亦袈裟福田相衣。身白肉色。右天而目不慈。鼻長目廣。不著天冠及福田衣。身赤黃色。唯以黑色衣而纒其頸肩。此天以面相著前女天面。作愛惜相。是像顯權實相。於此像前持誦先第二眞言。善增惡滅(云云)。
又像二形如先相抱正立。唯以男天面繫女天之右肩。面視女天背。亦以女天面繫男天之右肩。而視男天背也。目細牙短爲婦天。其二天並不著法衣天冠。而現本毘那夜迦身。於此像前持誦先第三眞言。一切惡事皆悉消滅也(云云)。
私勘胎藏現圖。象頭人身。左手持蘿蔔。右手持鉤。白肉色。金曼荼羅二十天中左手持蘿蔔。右手拳(異本右持團)。
造畫不同。
本軌云。須畫像。或若鑄若刻並得(云云)。使呪法云。剋作四臂(云云)。不云畫鑄。金剛智經云。於白疊上畫之。刻作亦得(云云)。
造像日數。
有所云。造時一日一夜。莫越過(云云)。
工匠祿法。
本軌云。造像不得還價(云云)。
私云。文意者。如工匠乞請與之。不可爭多少也。故下文云。造此像不得還價。足數付之也。又摩利支天經云。其價直者隨博士語。不得還價(云云)。卽意同。
一功能。
本軌云。一切善事隨意成就。一切災禍悉皆消滅。其所獻食必須自食始得氣力(云云)。
又云。此大聖天祕要法。人間希有。實勿傳之。宜誡愼也。使呪法經云。爾時毘那羅曩伽。將領九千八百諸大鬼王。遊行三千世界。我等所爲神力自在。遍歷諸方。奉衞三寶。已大慈救利益衆生。自於世界俱發聲言。我以自在神通故。號毘那羅曩伽。亦名毘那夜迦。亦名毘微那曩。亦名日摩毘那夜迦。如是四大天下稱名不同。我於出世復有別名。卽以神變昇虛空。而說偈言。
我有微妙法 世間甚希有 衆生受持者。
皆與願滿足 我行順世法 世衆希有事。
我能隨其願 有求名遷宮 我召使國王。
有求世異寶 使世積珍利 家豐足七珍。
世皆所希有 有求色美者 發願虛然至。
莫須言遠近 高貴及難易 志心於我者。
我使須臾間 有衆生疾苦 神狂及癩顛。
疾毒衆不利 百種害架惱 誦我陀羅尼。
無不解脫者 獨行闇冥處 依我皆無畏。
劫賊忽然侵 我皆令自縛 世相凌寃者。
我悉令摧伏 逍遙自快樂 宛然無所之。
有念皆稱遂 有隨咸滿足 設衆惡來侵。
我悉能加護 我使如其意 住居皆吉處。
宅舍皆清寧 男女得英名 夫妻順和合。
上品持我者 我與人中王 中品持我者。
我與爲帝師 下品持我者 富貴無窮已。
恒欲相快樂 無不宛滿足 奴婢烈成群。
美女盈衢道 遊行得自在 隱顯能隨念。
出入無所礙 無能測量者 我於三界中。
神力得自在 降世希有事 我皆悉所爲。
若說我所能 窮劫不能盡 若持我眞言。
我皆現其前 夫妻及眷屬 常隨得擁護。
我有遊行時 誦我呪速至 遇於險難處。
大海及江河 深山險隘處 師子象虎狼。
毒虫諸神難 念我皆安穩 若有侵嬈者。
頭身皆七分 若住淨信心 持我供養我。
壽命悉延長 福祿自遷至。
教行記云。大日經釋文云。毘盧舍那無所不至之身。我爲化度隨類衆生。普賢最後現尾那夜迦身(云云。私云。可勘本文之)。迦那鉢底經云。金色迦那鉢底白佛言。我當擁護持此眞言者。若有衆生持此眞言者。其人所須資財臥具衣服飮食金銀珍寶僕從。給足不令乏少。一切眞言法速令成就。所作如意(云云)。
私問。蘇悉地經疏引大神力陀羅尼經云○不得食○毘那夜迦鬼魔之食○歡喜團等○於三昧力不得成就(云云)諸教法中如是等制其類繁多。何故儀軌云。其所獻食必須自食。始得氣力。豈不損悉地法耶。彼疏答此問云。教法中所以許食者。爲求得力故許食之。今斷愛喫故。不許食也(云云)。
一卷數。
叡山御天供所。
奉念。
大聖觀喜天眞言七萬遍(七箇日)。
奉供。
大〃〃〃供十四箇度。
神供幷幣一箇度。
奉讀。
金剛壽命經三百五十卷。
右謹依。仰旨。自何日七箇日夜之間。殊致精誠。請供大天。轉念前件經王眞言。慇懃奉祈。其由如件。仍錄卷數言上謹言。
右卷數在阿彌陀房難決戒壇說(云云)。同決云。戒壇口受云。聖天供更無餘念誦。一向可念聖天呪。又供具一向可奉聖天幷四部大將億那由他部類也。卷數只可書聖天眞言(云云)。
御祈禱所。
奉讀。
般若心經。
奉念。
大日如來眞言聖歡喜天眞言。
奉供。
閼伽等供〃〃〃。飮食供。浴油(厶)箇度。
治曆四年五月五日。權律師大原。
御祈所。
奉讃。
般若心經(厶)卷。
奉念。
大日。佛眼。十一面。軍荼利。聖歡喜天。大吉祥。佛慈護。
奉供。
閼伽供。飮食供。神供(某箇度)。
右(云云)。
治曆四年五月五日。權律師大原。
御祈所(私)。
奉讀。
般若心經(某)卷。
奉念。
大日·佛眼·十一面·軍荼利·聖歡喜天·大吉祥·佛慈護。
奉供。
閼伽供·飮食供·神供。
歡喜天法行林畢七十五。
承應二年卯月三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江州栗田郡芦浦觀音寺。舜興藏。
裏書。
歡喜天食蘿蔔浴油因緣。天食干肉(云云)。干肉食後腹中ニシホトモハル(云云)。天爲消干肉蘿蔔浴油(云云)。此兩種物有消物用(云云)。故用之(云云此因緣可尋本書出處也)。
歡喜天住象頭山。其形如象。天求似我形妻。時觀音現似同女身。天卽歡喜相語云。汝爲我妻。汝若有夫耶。女答云。我夫軍荼利明王也。天聞此言。雖愛念不息。怖畏退去。女又云。我縱雖有夫。汝隨我言。我卽爲汝妻。天言。可隨言。女言。汝奪人精氣損害人民。汝止此事卽爲汝妻。天卽承諾畢。卽相懷抱。歡喜天卽其形。
此事谷大原等師匠傳語也。靜眞供奉語云。未見本文。是傳語也(云云)。
私云。含光決云。雙身事有往昔因緣。如餘部說(云云)。
功德天法云。先共畫師斷其功。隨所須者。呪師不得還價(云云)。
金剛童子經上云。畫師必須澡浴清淨。著新淨衣。受八齊戒。閉口呑聲。勿令吐氣以衝其像。亦不應與彼畫人論說價直。彼此和同以賞功力(云云)。
私云。作障難者。其類雖多。勘妙膊經。總有四部。彼經意云。世間有諸障難。毘那夜迦爲覓過故。遂念誦人。於中分別總有四部。一者摧壞。二者野干牙。三者一牙。四龍象。從此四部流出無量毘那夜迦。
摧壞部主名曰無憂大將。其部中有七阿僧祇以爲眷屬。護世四王所說眞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
野干部主名曰象頭。於其部中復十八俱胝眷屬。摩醯首羅所說眞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
一牙部主名曰嚴髻。其部亦有一百三十俱胝眷屬。大梵及帝釋日月天那羅延風神等所說眞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
龍象部主名曰頂行。於其部中有一俱胝那臾多一千波頭摩以爲眷屬。釋教所說諸妙眞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又訶利帝兒名曰愛子。般指迦將所說眞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又摩尼賢將兒名曰滿賢。於摩尼部所說眞言有持誦者。彼子滿賢而作障難(云云)。此外亦說六種毘那夜迦名。
烏黑(獻燈香)。燈頂(獻燈)。笑花(獻花)。嚴髻(念誦)。水行(洗浴)。食香(獻塗香)。獻燒香等之時。法若有闕。彼等得便作種種障(取意)。如斯障難縱使梵王及憍尸迦諸天龍等不能破。彼毘那夜迦障難誓願。唯有大明眞言之教。如法修行。免斯障難(云云)。
私云。案經意。大明眞言之教者。是軍荼利眞言也。
又法則儀軌中說八種毘那夜迦名字。
一曲鼻二一牙三像取四黑頭五擔胝六利牙七魔王八烟色。如是名字之心旣憶念。所作一切法皆有感。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云云)。
軍荼利軌別本云。菩提牙印呪。唵嚩曰囉鄧瑟都嚧多迦吒尾婆耶吽佉訶娑底瑟吒瑟吒滿馱滿馱訶那訶那吽泮吒娑婆訶。
若有持呪人。被外道惡魔諸鬼神毘那夜迦之所惱者。此呪悉能摧碎而伏之。是毘那夜迦六欲天之象鼻魔王。性受殺害(云云)。
長寬二年正月中旬。奉諮法印大和尚云。或人浴油之時。正不浴尊像。只溫油置本尊前。以匙汲上成奉浴思(云云)。依用此說如何。大和尚曰。件說故圓陽房常所語給。但於予者正浴像而已。
訶哩底法云。不得誦金剛部眞言及諸雜念誦。恐難成就(云云)。今且可准之歟。
阿彌陀義決云。戒壇口受云。聖天供更無餘念誦。一向可念聖天呪(云云)。
(御本云)
寬文六(丙午)歲卯月二十五日。歡喜天法勤行之中。江州芦浦觀音寺寶藏之御本令恩借。於山門橫川飯室谷安樂院書寫畢。
正法房幽尋。
行林第七十八。
大黑天神法。
一支度。
一起首時分。
四季五更時(云云)。
私云。五更者。顏氏之問。一夜何故五更。云何訓。答曰。漢魏以來謂爲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六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爲節。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則指寅。晚時指午。自寅指午。凡歷五辰。冬夏之月雖復長短參差。然間遼濶盈不至六。縮不至四。進退常在五辰之間更歷也。故曰五耳。
一。行法。
無指本書。南海傳神愷記等明其本緣。胎軌諸本此方天衆雜類之中雖列其名不出印明。有谷私記幷大原記。依彼而行之。
先可儲壇一面。次辨備供物。
香水一坏(可加散杖)。塗香一坏。花鬘一坏。燒香一坏。菓子一坏。酒一坏(若無者用茶)。餅一坏。洗米一坏(若飯)。燈明一坏。銀錢一棒(疏加用幣帛)。
次於房中洗手嗽口。次護身(淨三業被甲)。次入堂(持株杵)。次到佛前䠒跪合掌誦懺悔偈幷淨三業眞言。次著座。次塗香塗手。次加持香水(用辨事印明)。次灑淨供物。次加持供物。次加持飮食等。三種印明。次去垢。次清淨。次光澤。次啓白神分等。次驚覺。次金剛輪陀羅尼(用金剛合掌)。次五大願。次三部護身。次道場觀(用定印)。
樓閣中有荷葉座。座上有●麽字(疏●字)。字變成袋形。袋形變成大黑天神。膚色悉作黑色。頭令冠烏帽子。令著袴。驅褰而不垂。令著狩衣。裾短袖細。右手作拳令收右腰。左手令持大袋從背令懸肩上(云云。其袋色爲鼠毛色。其垂下裾餘臀上。南海傳第一云。坐把金嚢脚踞小床。一脚垂地。每將油拭。黑色爲形)。
次勸請(用堅實合掌)。
至心謹請 摩訶迦羅 大黑天神。
與諸眷屬 來降於此 受此供養(三反)。
然後卽以二空招之(三反)。眞言曰。唵摩訶迦羅耶曳醯呬(三反)。
私云。此呪不攝大軌名摩訶迦羅神不說印相。胎軌諸本此方天衆雜類之中雖列其名。不出印明。勘對記云。此天部無印明。衆可用通法。其通法者。諸師不說。私云。爛脫。儀軌下文普世明眞言曰。注云。通用一切雜類天等印金剛合掌(云云)。神愷記中出其印呪。彼文云。其呪曰。唵密止密止舍婆隷(二合)多羅羯沙呵。
印者。內縛舒地水來去是也(云云)。
次閼伽。
取散枝誦閼伽明。於座所灑之(三反)。眞言。誐誐曩娑莽三摩娑嚩(引)訶。
次花座。
取一房花。誦花座明。置於座前。眞言。唵嚩日囉味羅耶沙呵(或但用印明四葉印如常)。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先菓子。次酒。次洗米)。次燈明。次銀錢(或加幣帛。用普供養明)。
已上供等皆捧其物各加本明而供養(云云)。
次普供養。次讃(諸天讃用普印)。次根本印眞言。
前召請印不招爲異眞言亦同。但除曳醯呬矣。
次念誦(大日·佛慈護·大黑)。次法施(普印·心經·諦緣度)。次隨行願。次閼伽(作法如先)。次啓請(用普印)。
所設供具 可咲麁惡 擧緣覺觀。
了不如法 惱亂冥衆 唯願慈悲。
布施歡喜。
次禮拜(乍居)。次發遣。
右手作拳。以大指捻頭指。仰掌彈指作聲七反是也。眞言曰。唵拔折羅母乞叉(二合)穆(誦七反)。
次護身(三部被甲如先)。次下座。出堂。
右依丹州大原兩記爲自行抄之。
一形像。
南海傳一云。又復西方諸大寺處。或於食厨柱側。或在大庫門前。彫木表形。或二尺三尺爲神王狀。坐把金嚢。却踞小床。一脚垂地。每將油拭。黑色爲形。號曰莫訶呵羅。卽大黑神也(云云)。
T76048801.GIF
神愷記云。此天誓夢中語詞之中曰。吾體作五尺。若三尺若二尺五寸亦通免之。膚色悉作黑色。頭令冠烏帽子。悉黑色也。令著袴。驅褰不垂。令著狩衣。裙短袖細。右手作拳。令收右背腰。左手令持大袋。從背令懸肩上。其袋之色爲鼠毛色。其垂下程餘臀上(云云)。
最勝心明王經云。摩訶迦羅(大黑天也)被象皮。橫把一槍。一頭穿人頭。一頭穿羊(云云)
圖云。三面六臂。前左右手橫執劍。右次手執人頭(取髮提也)。右次手執羊把。次左右手象皮張背後以髑髏爲●●也。後本云。黑淺色也(云云)。調圖云。青黑色。有三面六臂。右一手執劍。橫前左一手擬劍叉。右次手執人髮挈。左手執羊兩角提。次左右第三手取象皮張覆背。以髑髏蛇土爲●●。鐶釧冠飾也(云云)。
一功能。
南海傳第一云。古代相承云。是大天之部。屬性愛三寶。護持五衆。使無損耗。求者稱情。但至食時。厨家每薦香火。所有飮食隨列於前。曾親見說大涅槃處。般彈那寺。每常僧食一百有餘。春秋二時禮拜之際。不期而至。僧徒五百臨中忽來。正到中時。無宜更煮。其知事人告厨家曰。有斯倉卒事。欲如何。爾時有一淨人老母。而告之曰。此乃常事。無勞見憂矣。遂乃多燃香火。盛陳祭食。告黑神曰。大聖涅槃。爾徒尚在四方。僧至乃禮聖迹。飮食傳承勿令闕乏。是仁之力。幸可知時節。卽總命大衆令坐。以寺常食次第行之。大衆咸足。其飡所長還如常日。咸皆唱善讃天神之力。親行禮拜覲故覩黑神見在其前。食成大聚。而其行意報此所由。准北雖復先。無江南多。有置處求者。効驗神道非虛(云云)。
神愷記云。大黑天神者大自在變身也。五天竺幷吾當朝諸伽藍寺皆所安置也。有人云。大黑天神者堅牢地天化身也。伽藍安之。每日所炊飯上分供養。此天誓夢中語詞之中曰。若吾伽藍安置日日敬供者。吾寺中令住衆多。便每日如養千人之衆。乃至人宅亦爾也。三年字心供者。吾以此來供人授與世間富。乃至官爵職祿。應惟悉與焉。
又云。如是作畢(私云。造像如上出)居大衆食屋禮供者。堂屋房舍如自然之榮聚集涌出。又吾呪若人常持念。四季大備飾縵酒羹飮食乃至百味。以五更時不知衆多人供吾者。決定與富(云云)。
又云。來供人者。必於此神成父母想。於三寶成外護於衆人成父母故也。余久聞。天竺土風幷吾唐朝古風諸寺安此天尊。非豐饒因之。爲斷後輩之疑以野客夢事。引尋贈之焉(云云)。
新譯仁王經云。以祭塚間摩訶伽羅大黑天神。良賁疏云。言塚間者。所住處也。言摩訶者。此翻大。言迦羅云黑天也。上句梵語。下句唐言。大黑天神鬪戰神鬼也。若祀彼神。增其威德。擧事皆勝。故饗神祀也。何以知者。三藏引別梵夾之孔雀王經說。烏尼國之城東有林。名奢摩奢那。此云尸林。其林縱廣滿一由旬。有大黑天神。是摩醯首羅變化之身。與諸鬼神無量眷屬。常於夜間遊行林中。有大神力。多諸珍寶。有隱形藥。有長年藥。遊行虛空。諸幻術藥與貿易。唯取生人血肉。先約斤兩而貿藥等。若人欲往。先以陀羅尼加持其身。然往貿易。若不加持。彼諸鬼神乃自隱形盜血肉。又云。減斤兩卽取彼人身上血肉。隨取隨盡。一人血肉斤兩不宛藥不可得。若加持者。貿得寶具及諸藥土皆隨意。所爲皆汚成就。若禮饗者。唯人血肉。彼有大力。卽加護人。所作勇猛。鬪戰等法皆得勝也(云云)。
大日義釋云。拏吉尼之毘盧遮那。以降三世法門。化作大黑神。具大威力。以灰塗身作法(二十本云。以法)。悉召拏吉尼輩而呵責之。
承應二年五月十三日書之。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九月念八日寫之。
兜率谷鷄頭院闍梨嚴覺。
享保十三戊申年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
行林第七十九。
神供。
先證文。
蘇婆呼經云。復次若欲念誦及欲成就幷行諸事無諸難事速悉地者。以諸飮食祀諸天修羅藥叉龍伽路荼共命鳥等。楬吒布單那乾闥婆部多諸鬼魅等。或居地上或在虛空。
略出經云。卽從壇出取豆藥餅飯胡麻屑諸花等。和水安瓶盆中。以歡喜心四方散之。諸天鬼神眷屬等。各以誦本陀羅尼。施諸天龍鬼風水神等食。
先掃地。
令淨驅使以淨鍬掃淨其供地。
次辨供。
先設五穀二三升許以辨事。眞言加持入淨盆而煮之。其水又加持入(或用井花水)。以蘇蜜(若無代以油)煮訖。以水二斗許入淨桶。與粥相合。時花名香加之而和之(又用幣帛散供等)。
次往神供處(人定修之)。
先護身(如常)。
次令淨驅使持供具。驅使在前。行人有後行。
次著座。卽持供物置行者右邊。還去行人後。
次淨地。先結火印。誦囕字唱三反淨地。
次誦辨事明加持其地。
次加持供物。
先右手作拳。取水念誦令通灑諸物。便成清淨。唵闇沒㗚帝?泮吒。
次誦辨事明加持之。次加持飮食等三種印明次啓白事由勸請(師說蘇婆呼經啓請文用之)。
敬奉始八方神(天)。天一太白大將軍王相。大歲八神·行疫流行神等年中一切神祇·冥道閻魔法王·五道大臣·太山府君·伺命伺祿等一切冥官冥類·聖歡喜天·大黑天神·堅牢地神·五帝龍神·山王三聖王子眷屬·赤山明神·當所權現王城鎭主諸大明神·當所主託護法神等。日本國中有勢無勢已知印未知印權實二類。總普天率土一切天神地祇乃至一切夜叉·部多南·餓鬼。鬼類申言今(某甲)調穀御粥散米幣帛。加三密加持。以廣施無盡之心。勸請之供養之奉。一一降臨影向給。哀愍納受給信心。息災延命持給(隨事具可祈請之)。依三蜜力故。所瑠璃寶嚴清淨地成。供具甘露醍醐微妙飮食成就。納受給。乃至所修行法靈驗證利決定守顯給。乃至國土豐人民平持給愼申。
次先奉請四臂不動尊(刀印)。
慈救呪明。末加曳醯呬句。
次勸請諸天等。
二手合掌空並直竪招之。唵路迦路迦羯羅也曳醯呬一切天神地祇冥官冥類餓鬼鬼類曳醯呬。
三昧記無不動勸請。唯以大鉤召印誦路迦路迦呪加句(如上)。大原決云。良明阿闍梨云。大和尚(無動寺)云。神供時中。安四臂不動二臂身。是本身也。更現四臂。是雜類者易見身也。仍安此身。凡先請不動者。雜類來時。且爲護行者。且爲止狼藉。平等與食也。請此尊時。右作刀印。誦慈救呪。末加曳醯呬(云云)。
次供施。
若有幣者先供之。立地上以取杓酌粥先供。中心四臂不動(誦慈救呪)。次誦普施明。妃普供養所請天等。若散供者。此次供之(三昧記。先粥·次幣帛·次散米)。
次普供養印明。次讃(普印·天龍讃。用不在意)。次法施(五如來名號·心經·諦緣度。三昧記云。三昧耶戒發菩提心明合掌。五智圓滿五古印五字明)。
次祈願。
財法二施相並(天)恭敬供養迴向莊嚴奉悅貴給。所求一一令成就給。隨事具祈請(云云)。
次願以此功德(云云)。
次啓謝(普印)。
所設供具 可咲麁惡 惱亂冥衆。
唯願慈悲 布施歡喜。
次撥遣。
以右手作拳。以二天指捻頭指。仰掌彈指作聲。唵跋折羅母乞叉(二合)穆。
次護身。次起去。
右爲自行抄記之。抑今世修法。於道場中而修神供。雖無所據。傳來久矣建立瑜伽兩本儀軌。護摩終後。別於淨處祀八方天。若於道場修神供者。每事可有用心歟。如此事可問達者耳。大原決云。今此雜神供。只可請雜類之天鬼等也。十二等猶不可爾歟。謂於道場內供之故。又威德自在故(云云)。
神供。第七十九。
承應二年五月十五日書之。
舜興。
元祿十六年癸未冬十月三日敬寫。
鷄頭闍梨嚴覺。
行林第八十。
施餓鬼法。
祕錄世天部中施餓鬼法十五云。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不空)。
佛說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神呪經(實叉難陀譯)。
私云。已上二經同本異譯。實叉之譯。頗以簡略。
施諸餓鬼飮食及水法(幷手印不空)。
私云。此法依經委出施法。以此等經軌可爲本法矣。
先取所用飮食上分入集一器(其器用銅。若白瓷。若漆器)。
次待日入時。以淨水入其食器。居行者之前也(面向東。立坐亦得)。
次以吉哩吉哩呪加持供物。印相。右手空指加風甲。餘三指直舒。眞言曰。唵吉哩吉哩嚩曰羅吽發吒。
次以軍荼利小呪加持供物。印相右手大指捻小甲。餘三指開竪。眞言曰。唵阿蜜㗚(二合)帝吽發吒。
次以覽字眞言七遍加持。印相火印。眞言曰○南(引)覽。
次開門印眞言。
印相。右手大指與中指面相捻。餘三指相去微作曲勢。卽以大指中指彈指作聲。此名破地獄門印。眞言曰。唵(引)保補帝哩迦怛哩怛他誐多耶。
次召請印眞言(七遍)。
印相。以右大指與中指面捻。餘三指相去微作曲勢。卽是名普集印。曩謨保補里迦哩怛哩怛他誐多耶。
次開喉印眞言。
印相如前開門印。眞言亦同彼。
次甘露印眞言(七遍)。
印相。作施無畏印。以右手竪臂。展五指直上。眞言曰。曩莫蘇(上)嚕播也(二合)怛他(去)蘖哆耶(去二)怛儞也(二合)他(去三)唵(引四)素嚕(二合)素嚕(二合五)鉢羅(二合)蘇嚕(二合)鉢羅(二合)蘇嚕(七)娑嚩(二合)賀(八)。
想能令飮食及水變成無量乳及甘露。能開一切餓鬼咽喉。能令飮食廣得增多平等得也。
次施飮食印眞言(七遍)。
印相。以右手大指摩中指甲。三兩遍。三指直立。又以大指捻頭指。彈指作聲。一誦呪一彈指。卽是作手印。誦此加持飮食呪眞言曰。曩莫薩嚩怛他誐多(一)嚩路枳帝(二)唵(三引)摩羅〃〃(四)三摩羅〃〃〃吽。
想一切餓鬼各各皆得摩伽陀國所用之斛七七斛之食。食已皆得生天。或生淨土。能令行者業障消除增益壽命。現世獲福無量無邊呪當來世。
次一字水輪印眞言(七遍)。
先想此●字。在右手心中猶如乳色。變爲功德海。流出一切甘露醍醐。卽引手臨食器上。呪此●字一七遍。卽展開五指。五指向下臨食器中。觀想乳等從字中流出猶如日月乳海。一切鬼等皆得飽滿無有乏少。眞言曰。曩莫三曼跢沒馱南鑁。
裏書。
決云。施餓鬼飮食印。右手如施無畏印勢。臨食屈火以空面橫磨火甲。異摧罪印上下磨也。而拳作彈指。拳面本立手向外。彈指異發遣之彈指仰拳面也。
又先師說。初以空面磨火甲面。卽申火屈風。當彈之。如發遣火天印彈水之勢也。餘指如本立之(已上二說彈樣異也)。
發遣之時。彈指拳面仰向上彈之。異前也。謂掌仰勢拳作彈也。
良明阿闍梨云。無動寺和尚云。中院僧都云。施餓鬼開喉印。彈指作法中指內彈加持飮食印有二說也。自用後說謂之彈指甘露印(云云)。
私云。冥道無遮香文云。召請眞言幷印。以右手大母指捻中指頭。餘三指微屈。卽成彈指作聲。那謨部布哩迦哩多哩但他揭多夜。
次念開喉印呪(不散前印)。唵部布帝哩迦多哩怛他揭多夜。
法印曰。此印結ビニクキ也。大指中指相捻彈指作聲難有事也。故圓陽房大中相捻。以中指三度招。次ウルハシク彈指作聲。此與文相違。彈指作聲思。只頭大捻可彈指也。故都率記以此二印別別印出(已上)。
次發心奉持偈。
比丘某甲 發心奉持 一器淨食。
普施十方 窮盡虛空 周遍法界。
微塵刹土 所有國土 一切餓鬼。
先亡久遠 山川地主 乃至曠野。
諸鬼神等 請來集此 我今悲愍。
普施汝食 願汝各各 受我此食。
轉持供養 盡虛空界 佛及賢聖。
一切有情 汝與有情 普皆飽滿。
亦願汝身 乘此呪食 離苦解脫。
生天受樂 十方淨土 隨意遊往。
發菩提心 行菩薩道 當來作佛。
永莫退轉 前得道者 誓願度脫。
又願汝等 晝夜恒常 擁護於我。
滿我所願 願施此食 所生功德。
普持迴施 法界有情 與諸有情。
平等共有 共諸有情 同持此福。
盡將迴向 眞如法界 無上菩提。
一切智智 願速成佛 勿招餘果。
願我此法 疾得成佛。
次寫食(淨地無人行處。或水池邊樹下。唯不得寫於桃柳樹石榴下云云)。
次五佛印眞言。印相(金剛合掌)。
(寶勝如來)
曩謨婆誐嚩帝鉢羅(二合)保他羅怛曩(二合)耶怛他誐多耶。
(妙色身如來)
曩謨婆誐嚩帝蘇嚕婆耶怛他誐多耶。
(甘露王如來)
曩謨婆誐嚩帝阿密栗(二合)帝羅闍耶怛他誐多耶。
(廣博身如來)
曩謨婆誐嚩帝尾補攞誐怛羅耶怛他誐哆耶。
(離怖畏如來)
曩謨婆誐嚩帝阿婆延迦羅耶怛他誐哆耶。
曩謨寶勝如來(除慳貪業福德圓滿)。
曩謨妙色身如來(破醜陋形相好圓滿)。
曩謨甘露王如來(灌法身心令受快樂)。
曩謨廣博身如來(咽喉寬大飮食飽滿)。
曩謨離怖畏如來(恐怖悉除離餓鬼趣)。
五佛名號本文梵漢相交而出。然今梵漢一准書之。爲誦易也。
祕藏記云。寶勝如來南方寶掌佛平等正智用。福德身也。先以布施退除堅貪。故爲第一。妙色身如來者。四智中右近理大圓鏡用。萬德圓滿妙色具足身也。除堅貪可受殊勝妙果。故居第二。甘露王如來者。妙觀察智用。說法身也。甘露是妙法故。旣受妙果堪爲法器。便可授法故。爲第三。廣博身如來者。法界智用。遍法界身。旣聽授妙法。可使其咽喉開寬。身體廣大。故爲第四。離怖畏如來者。成所作智用。變化身。經六道四生界爲一切衆生作諸事業無怖畏也。旣得廣博身。其身心無畏。是故爲第五(云云)。
次受戒印眞言。
印相二手外縛竪合二中指。眞言曰。唵三昧耶薩埵鑁(三合)。
次五大願。次法施(尊勝陀羅尼等也)。
次迴向。
以我所修福 普露於鬼趣。
食已免飢苦 捨身生樂處。
次發遣印眞言(七返)。
印相。右手作拳。以大指捻頭指。仰掌彈指作聲。眞言曰。唵(引)跋折囉(二合)母乞叉(二合)穆。
次三部被甲(如十八契)。
右依丹州記抄記之了。
不空譯經云。爾時世尊在迦毘羅城尼俱律那僧伽藍所○而爲說法。爾時阿難獨居靜處。念所受法。卽於其夜三更之後。見一餓鬼。名曰焰口。其形醜隨身體枯疲。口中火燃。咽如針鋒。頭髮蓬亂。爪牙長利。甚可怖畏。住阿難前。白阿難言。却後三日。汝將命盡。卽便生此餓鬼之中○阿難聞此語已。心生惶怖。問餓鬼言。行何方便得免斯苦○鬼○言。汝於明日。若能布施百千那由他恒河沙數餓鬼幷百十波羅仙等。以摩伽陀國所用之斛。各施飮食。幷及爲我供養三寶。汝得增壽。令我離於餓鬼之苦得生天上。阿難○聞如是不順之語。甚大驚怖。身毛皆竪○卽疾至佛所。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身體戰慄。而白佛言。願救我苦。所以者何。我住靜處。念所受法。見焰口餓鬼而語我言○(如上)。世尊我今云何能辨若干餓鬼仙人等食。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今勿怖。我有方便。令汝能施若干百千恒河沙餓鬼及波羅門佛等上妙飮食○一一皆得摩伽陀國所用之斛。七七斛食。阿難。我於前世作婆羅門。於觀音菩薩及世間自在威德如來所。受此陀羅尼。故能施與無量餓鬼及諸仙等種種飮食。令諸餓鬼解脫苦身得生天上。阿難。汝今受持福壽。今皆得增長。爾時世尊卽爲阿難說陀羅尼○(加持飮食呪)。佛告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長壽福德增榮速能滿足檀波羅蜜。每於晨朝及一切時。悉無障礙。取一淨器。盛以淨水。置小飮?及諸餅食等。以右手按器。誦前陀羅尼滿七遍○於淨地上。展臂瀉之○有百千○餓鬼○悉皆飽滿○悉捨鬼身生於天上。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常以此眞言加持食施鬼便。能具足無量福德。則同供養百千俱胝如來功德等無差別。壽命延長。增益色力。善根具足。一切非人夜叉羅刹諸惡鬼神不敢侵害。又能成就無量福德○(云云)。法云。若不具足如是法者。施諸餓鬼。皆不得周匝。或有得者。或有不得者。虛用功力。深可愍哉。若有行者。發菩提心。能如是修行。具足此法。施諸餓鬼者。一切餓鬼皆得飽滿。無有乏少。持法之人。悉應知之。若以加持飮食陀羅尼。持一器淨食。寫淨流水中。能令一切婆羅門仙皆得此食。食己異口同音呪願此人。此人於現世中卽得延壽。其人具足梵天威德。行梵天行。若以此呪呪一切供養佛物。若水若香花飮食。皆呪二十一返。然後供養佛。卽如種種以供養十方一切諸佛無異(云云)。
(本云)
承應二年五月十五日以二尊院本書之。
行林第八十一。
冥道供。
T76049301.GIF
註進。
冥道供一夜支度。
壇五面(一面方六尺。高二尺。四面廣三尺五寸。長一丈三尺。高一尺五寸)。前机一脚(長二尺八寸。廣一尺六寸。高一尺)。燈臺六本(四本。高三尺。二本。高二尺五寸)。脇机二脚(廣一尺五寸。長三尺。高一尺)。禮版一基(高八寸。可有半疊)。白米二石二斗。大麥小麥大豆小豆各二斗。菓子少少。第草五束。油一斗。燈心少少蘇少少。蜜少少。蠟少少。名香少少(沈白檀)。上紙二十帖。大幕四帖(可有幕柱二十本)。布十二段(十段壇敷料。二段蠟燭料)。土器(大二百五十口小三千口)。檜榑三寸。桶七口(之內足桶二口自餘大少)。杓二柄。長櫃二合。長蓆三十枚。薪五十束。續松三十把。肉㞍十足。疊五帖。
淨衣(白色)。阿闍梨。伴僧。承仕。驅使(已上可有淨衣)。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若修護摩者。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高八寸)。半疊一枚。脇机二脚。燈臺二本。大火鉢一口。壇敷布一段。上紙。名香。炭二十籠。
已上可加註之。
焰魔王檀拏供法則。
先前方便(如常)。
次總禮。次啓白。次讀御祭文。次神分祈願。次供養文。次唱禮(胎藏但五大明王。次加禮炎魔天)。次驚覺。次九方便。次五大願(助修半念大日眞言半念佛眼眞言)。次三部被甲(某)讃(大讃佛讃百字四智)。次成身(二印明更問)。次地結。次金剛墻。次道場觀。次觀曼荼羅(如義位觀也)。
T76049401.GIF
次三力偈。次普通供養。次治爐。次成不動身印。次振鈴。次道車輅。次軍荼利。次請車輅。次迎請聖衆。次方言勸請(執香爐請也)。
蓋冥道無遮之儀。運一念而心廣。功用少而福大。境離自他之異。故曰無遮心絕寃親之念乃稱平等。能行此行。是菩薩行。能運此慈。是如來慈。爲諸福之王在三壇之上者。良由佛說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勝妙眞言加持之力也。能令一食爲無量食。又使一財成無量財。一一財食量同法界。普施有情。悉充足。甘露法食。法食充飽。罪滅福生離惡。超身受人天報。能令施主增益壽命業障消除。卽得滿足壇波羅蜜。現招勝果。當證菩提。妙力難思。信而信而不議。今日施主(某甲)奉爲皇帝宰輔及法界有情。普設無遮廣大供養。今當奉請。
一心奉請摩訶毘盧遮那佛。
一心奉請東方寶幢阿閦佛。
一心奉請南方花開敷寶生佛。
一心奉請西方無量壽阿彌陀佛。
一心奉請北方天鼓雷音不空成就佛。
一心奉請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心奉請世間廣大威德自在明佛。
一心奉請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一心奉請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
一心奉請十方盡虛空界眞淨法寶。
一心奉請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虛空藏菩薩金剛藏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大聖四臂不動明王。
一心奉請十方盡虛空界聲聞緣覺一切賢聖。
一心奉請一切護法金剛蜜迹諸善神衆。
惟願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摩訶薩一切賢聖。今日今時不捨弘願。爲諸衆生故受我等請。降此道場受今施主所獻供養。今當能以召請眞言召請冥道。惟願三寶加威護念。使一切冥靈悉皆雲集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召請眞言幷印。
以右手大拇指捻中指頭。餘三指微屈卽成彈指作聲。眞言。那謨部布哩迦哩多哩但他楬多夜。
次念開喉印呪(不散前印)。
眞言曰。唵部布帝哩迦哆哩怛他楬多夜。
常聞佛說。十方世界六道四生其中所有統領上首。皆是住不思議解脫菩薩。慈悲誓願分形布影。在六道中爲主。爲尊爲道爲師爲友。教化調伏一切衆生。悉能令其離生死苦得究竟樂。是諸聖者各有三明四智五眼六通。悉知今日施主(某甲)等幷心同力謹依佛教。磬竭精誠。運平等心。起大慈悲拔濟之心。奉設無遮廣大供養。今爲施主次當奉請。一心奉請梵王帝釋四大天王龍神八部日月星宿婆羅門仙等一切天衆。願降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焰魔法王死生明王七母暗夜侍后焰魔妃烏鷲婆栖野干衆等。各與眷屬願到道場受我供養。至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天曹府君一切天曹百司官屬都官使者及諸部從。願降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地府神君平等大王太山府君五道司命一切地府百司官屬都官使者諸司部從。願降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地主明王山川岳濱城隍社廟一切神衆。各與眷屬願到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命過僧尼未解脫者。施主先已七代久遠一切魂靈及無始時來怨家債主。願到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曠野大力燋面大士。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諸餓鬼等。各與眷屬願到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當奉請。
二百位之中一切三寶諸天護法冥官冥衆天神地祇夜叉鬼神餓鬼鬼類等。及與各各部類眷屬。乃至無名位一切鬼神。各與眷屬願到道場受我供養。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惟願十方盡虛空界諸大聖者。今日今時各隨形類。與諸眷屬受我等請。承三寶力。駕迥飛空悉皆雲集。到道場禮佛法僧。次第就座。受今施主平等無遮廣大供養。今日施主旣是凡夫。不識冥道官斑次位。惟願各隨斑位依位而坐。復次以三寶及陀羅尼不思議力。令其到已。各依本位一一位中廣博嚴淨。悉能容受無量無邊微塵數衆。不相妨礙。無迫窄相。又當奉請地藏菩薩。願以慈悲令一一聖者次第指撝無令失所。各得其位。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辟除從魔(依師說者不可用之)。次視三昧耶(不用辟除隨不可用之)。次金剛網。次火院。次閼伽(讀經祭之)。次花座。次善來偈。次重結大界。
次成事業身印。
令日謹以依佛爲阿難說施食陀羅尼。名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勝妙眞言。復有陀羅尼。名甘露王如來開甘露門眞言。復有陀羅尼。名毘盧舍那心乳海眞言。我今當以如上眞言加持飮食。能破地獄。能令一切飢渴苦趣一一各得那伽陀國十六斛食。能令此食悉皆變爲法喜禪悅甘露醍醐清淨乳海。充遍法界廣大無量。無不飽滿。悉皆解脫。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念無量威德光明自在勝妙眞言。
以大指捻母指。彈指作聲。又用大指摩中指第三節三遍。此是印矣。佛食三七遍。菩薩食二七遍。餓鬼食一七遍。眞言曰。那謨薩婆怛他楬多婆盧羯帝(二)唵(三)摩羅摩羅(四)三摩羅三摩羅(五)吽(六)。
次念施甘露水呪印。
展右手於左肩上置。衆指開申。念三七遍。眞言曰那謨蘇盧婆也(一)怛他揭多也(二)怛嬭他(三)唵(四)蘇盧蘇盧(五)婆羅蘇盧羅蘇盧娑婆訶。
次念毘盧遮那心轉乳海眞言。
展右手。五指下臨食器中。卽成想梵字於掌中。眞言曰。那謨三滿勃馱南鑁吽(又一本)。
我今悉以如上眞言加持所奉諸飮食。願悉皆具足如上美妙廣大無盡諸功德。願普爲一切諸衆生等持此法食奉獻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及法僧。願次復持此甘露法食(以粥投供之七隨宜)。奉獻十方虛空界一切諸天及護法龍神八部護世四王日月星宿婆羅門仙等一切大衆。次復持此甘露法食。奉獻盡虛空界天曹地府業道冥官諸司典吏等一切大衆。次復持此甘露法食。奉獻地主明王山川社廟先已久遠·債主怨家及命過僧尼未解脫者一切大衆。次復持此甘露法食。普施十方盡虛空界曠野大力燋面大士及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飢渴苦趣一切大衆。願諸佛子(私云。佛子卽諸冥道等也)受此無量甘露法食。受斯食已。先當奉獻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然後食之。能令佛子福德智慧廣大無量。志心歸命常住三寶。諸佛子等從來得食多是人間世俗禱祀烹宰物。令腥壇葷穢。設此食但增苦本。無解脫分。今日所說乃至是清淨甘露法食。又是清淨珍寶法財。旣承佛力法力僧力諸佛勝妙眞言之力。皆悉能令此食充遍法界。無窮無盡。假使十方盡虛空界一一衆生所受揣食猶若須彌。所飮甘露如四大海水。所用財物覆於大地。亦未能令此財此食而有傾竭。夫方以類聚物以辟分。然我所施一切無多無高無下。平等普遍不擇怨親。今日不得以貴怪賤。用強陵弱擁遏孤絢令不得食。使施均平越佛慈濟。必須互相愛念如父如母生一子想。諸佛子等各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善友親識哉。有事緣不得來者。願可各各齎持飮食錢財疋帛。更相銄置悉使充足。無令乏少。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塗香。次花鬘。次燒香。次飮食。次燈明(阿闍梨理供養之間。助修先可出諸天漢語讃。初句自第二句目音勸請段ー打鉢。次令承仕蠟燭付火。其之間可誦供養段。不可限遍數。以火付畢爲期。供養段畢。如前打鉢。次奉送段打鉢。已上段三誦之)。次普供養。次讃(佛讃四智各三反後打鉢若五讃)。次根本印(更同)。次加持珠。次正念誦(有師說)。次法施。
次當爲稱諸佛如來吉祥名號。諸佛子等志心諦聽。
南無寶勝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
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甘露王如來。
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多寶如來。
南無阿彌陀如來(已上各三遍稱名)。
次受三昧耶戒(三說)。唵三昧耶薩怛梵。
諸佛子等已具得甘露法食故。能令佛子色法二身皆悉具足。已聞寶勝如來名號故。能令佛子積却塵勞皆悉清淨。已聞離怖畏如來名故。能令佛子得大安樂離諸怖畏。已聞廣博身如來名故。能令佛子悉得除滅咽喉之苦。已聞甘露王如來名故。能令佛子所食之皆成甘露永除飢渴燋枯之苦。已聞妙色身如來名故。能令佛子色相具足端正無比。已聞多寶如來名故。能令佛子具足法財受用無量。已聞阿彌陀如來名故。能令佛子神生淨土見佛聞法住不退地。已受三昧耶戒故。能念佛子得一切諸佛清淨禁戒一切菩薩勝妙律儀皆悉具足。佛子今日已得如此勝利。非無因緣。良由過去善業弘深故。得今生遇善知識。是故經言。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菩提心。佛言。一切衆生不遇善友。於無量劫墮在生死苦海。不得解脫。佛子今日旣遇善友。必須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斷惡修善求佛智慧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唯願諸佛子等。從於今日乃至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常得値遇諸佛菩薩明師善友。供養承事而無厭足。常與普賢文殊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共生一處。同心同行習諸善本。常蒙諸佛及諸菩薩。以大慈悲憐愍攝受。放大光明照觸身心。智慧法水洗滌身心。說深妙法開悟身心。以金色手摩頂接引。旣聞法已於念念中速能開發菩提正性。速能開發大智光明。速能開發甚深三昧。一一所作與諸如來智性平等。與諸菩薩大悲普遍。汝今發此廣大誓願。百萬阿僧祇諸大願門悉皆現前。通達無礙。捨此報身同生淨土見佛聞法住不退地。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還珠。次入三摩地(同之)。次根本印(同之)。次部母。次成事業身。次五供養。次散供(是此爲案下者所儲也。作法更問)。次普供養。
諸佛子等旣受施主(某甲)等無遮廣大供養已。必須留是置福利祐。今日施主彌衆災祰百疾。延福慶益長年。仕官者高遷。資生長益。子孫嬰盛。宅舍安寧。有所願求悉皆果遂。又願古境山川冥官聖者威神赫燮。擁護人倫。驅災疫於無人之郊。引福慶於設齊之人。定內使安災害不生。風調雨順。海變河清。災害不生。禍亂不作。盛臻五福。各保百齡。開供養門盡未來際。志心歸命常住三寶。
次讃(四智鉢)。次閼伽。次振鈴。次禮佛。
南無三世常住大日摩訶毘盧遮那如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如來。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南無十方三世眞淨法寶。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南無十方三世盡虛空界一切菩薩摩訶薩。
南無十方盡虛空界聲聞緣覺一切賢聖。
南無二百位中一切佛菩薩金剛蜜迹諸大善神冥官冥衆。
南無大施主(ム)玉體安穩寶壽長遠(三反)。
次五悔。次迴向。
次燒錢財祝曰。
今日施主所有錢財疋帛悉皆奉上冥官業道百司寮屬怨家債主負財負命者。悉願領受。施主旣是凡夫。不識官斑次位。不散分判。奉請地藏菩薩大慈大悲。令一一聖者各依次第如法分付。普令周遍。無令失所。燒錢盡卽處世界。等唱三歸。
次解界。次奉送。次三部被甲。次下座禮佛。次出堂(行道一匝四智讃鉢)。
齊法云。時大唐貞元二十一年歲在乙酉五月五日。壽洲草堂寺比丘太素字海鏡。抄此本兼別傳授文書。永爲恒記。又除災祈福祭靈之法。幷押除怨靈魂神靈之法。一塗祈福者穿作團地爐。其闊深者任力作之。地爐之中滿著炭火。准擬紙錢千貫萬貫。兼以名香請一高行能誦陀羅尼師。進於地爐䠆跪而座。所誦呪一遍。誦時卽取一箇名香。二取紙錢十千文。以投於火。乃至燒盡十萬貫錢。若能有力。限三箇日及限七日。隨力作之。某詞曰。願某神靈領納名香兼此錢財。發歡喜心。莫爲國家行諸災禍。作如是言種種詞時。廣略大心如是。
T76049701.GIF
爲息災炎摩天。爲除疫病自羅刹天供養。爲欲水雨自水天供。行水道時風天供。爲五穀地天供。若貪多乏之類以花水雜花供養(云云)。白月良日(云云)。
修此法時。覆四方雲雷電響鳴。又大地振動。各知法感。又夢大蛇見。端嚴小兒現。又大雨風吹。應知法感。
火壇供養及供養十二天法(云云)。
富饒壇之烏摩和飯亦得(云云)。
成就時節。若用五月中作法。決定有雨。而覆雲雨不降。若用九月作法。決定焰雷電。有是等相現。決定成就(云云)。
大日經疏云。西方飯有多種以酪飯爲上。獻此食時。應配以砂糖鹽置諸味(云云)。
施八方儀則云。五味者。粳米菉豆油麻牛乳酪。各量多少。以意令其有味。著少許鹽切(云云)。
瑜伽現智十二天軌云。若欲得官位自大梵天供養。欲得壽命自帝釋天供養。欲得敬愛毘沙門天供養。爲調伏大自在天供養。
裏書。
行道四智讃(鉢三匝)。蕀心。
瑜伽護摩軌云。十方天供養雜粥。所謂粳米油麻菉豆相和煮。盛一器中。每座置一淨葉。先以淨瓶盛香水。寫少許置葉上獻。次塗香以禪指獻。次花燒香。次卒甞歟。一杓粥各以本眞言加持三遍。卽用少蠟燭或紙燭。便粥上。其燭作意。令獻未返。未不得令滅(云云)。
布施(梵云)壇波羅密者。唯識第九云。無貪及所起三業爲性。此三種一財施攝。誦施物者。受者此不可得三輪清淨。是眞財施。對法論云。施度是財施。餘五無畏施也。一切六法施。世親金剛般若論云。壇度攝論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云云)。二無畏施。攝論云。謂止損害濟拔驚怖。三法施。攝論云。以無染心說契經等法。千手軌也。得三種施福。所謂資生施·無畏施·法施。卽壇波羅密圓滿。現生獲得富饒。資緣具足。心得自在。壽命長遠(已上裏書)。
念誦畢可著護摩段。
若前方便等如常。
先火天段(曜宿段可略)。
次諸尊段(如常。但法界衆生護摩可略也)。
次世天段(今行法大旨以諸冥道爲朝下字。仍以是段可爲本尊段。故紙餞名香蕀心等相應物。於此段可用之。更同)。
次後火天段(如常大日一字佛眼炎摩太山府君等尊勝陀羅尼心經此間九條錫杖或心經供養)。
大日(兩)。
一切佛心(普印)。
歸命暗薩嚩設馱冐地薩怛嚩紇哩捺野儞也吠奢儞曩莫薩嚩尾泥ソハカ。
一切菩薩(普印)。
歸命迦薩嚩他尾摩底尾枳囉儜達囉摩馱覩濕佐多三〃訶ソハカ。
諸金剛(持地印)。
歸命赦吽〃〃發吒〃〃髯〃ソハカ。
諸聲聞(梵釋印置左脇)。
歸命係覩鉢囉底也野尾蘖多羯摩濕惹多吽。
諸緣覺(內縛火竪圓端相柱形如輪)。
歸命嚩。
諸天。
炎摩(虛合地風入內背相著。屈空自風上越致火指)。
歸命嚩嚩娑嚩多野ソハカ。
諸天(普印)。
嚕迦嚕迦迦羅野ソハカ。
諸龍(九頭龍印)。
歸命銘伽捨儞曳ソハカ。
諸藥叉(定拳屈風如鉤。又別本云。內縛地水合竪。是一切藥叉印也)。
歸命藥乞叉濕嚩羅野ソハカ。
羅刹衆(虛合二水內入背相著)。
落乞叉細毘藥ソハカ。
乾闥婆(內縛二水釼立不相著)。
歸命尾戌馱薩嚩羅嚩係儞ソハカ。
諸阿修羅。
歸命阿素羅?延ソハカ。
迦樓羅(下之惠手釼。五指向外。以定空杓惠空。左右如烏羽而扇雄。以左羽置右羽。立所以空杓惠空結印〃動也。三反如飛勢)。
阿鉢羅底賀多捨薩那南怛儞也他唵捨句娜摩賀捨句娜尾旦多跛乞叉薩嚩跛曩誐那迦佉迦佉呬三摩野摩奴薩摩羅吽底瑟姹冒地薩怛舞枳孃跛野底ソハカ。
緊那羅(金胎二風指。合二空散竪。掌中一寸許開也。腕不相著。又用金胎印)。
賀佉薩喃尾賀薩喃枳那羅赦ソハカ。
摩睺羅(結三角印稍開二風。以印當心風相召)。
蘖羅藍尾羅隣ソハカ。
裏書。
大日義釋云。炎摩壇拏印。
炎摩相猶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極忿怒之狀。以手爲座。身作黑玄色。阿闍梨言困絕。少時甞因重病○神識往詣冥司。覩此法主與后同共語言。貌甚慈忍。然此壇拏印以忿怒形檢初生未所犯。口出火光至爲嚴切。及驗出家以後功業便爾寂然。不復有言。炎摩王及后尋卽降階善言稱歎。慇懃致教求受歸戒。赦却還比至蘇後。其兩臂繩所繫持處。猶有瘡痕旬月方愈也。
愚依此意。壇拏供時法施處。先欲奉受三歸五戒。此由何師甚承諾。又申云。若爾菩薩十重何師又隨喜也。言師傳雖有。三戒印明總略仍如狀尤可也。我自今以後可用此言耳。仍其名同註之。
永治一年八月九日記之。
雖有飮酒者。酤酒者所無也。仍可授不飮酒歟(更問之)。具足妻妾者有之。仍准在家法可授不邪婬哉。
私云。雜神供此間供之道場不入眷屬步多等斷也。銀錢幣帛等各〃端〃少〃相加。自所望者有之歟。奉送以前尤可修事也。供師出來於東北供之。其呪云。妣止〃〃妣舍止南娑縛訶遇遇部多南ソハカ。
大火壇供養云。一切使者及諸鬼神等明。於東北方散施(文)。依此文也。私今壇上座位不著部類眷屬等也。番僧等壇下散米。私今結大日等印。可爲炎摩天本體也。
玉體安穩寶壽長遠。伴僧佛。終可唱之。此言施主可隨(云云)。讀祭文。
一欲押怨魂靈者。穿作三角地爐。亦滿炭火。其濶深者任力任之。准擬紙錢幷以蕀心有?摘等也。請一持呪師。近於地爐䠒跪而坐。取其紙錢兼取蕀心。以誦押惡靈神之呪。每一遍誦投於火中。其紙錢十萬貫許。蕀五千許。總燒盡之。其詞曰。汝某神靈。願取紙錢物。莫動惡心。若動惡心者。以此蕀心者汝不止種種音之。其誦呪師者事須禁誦之。一某作地爐處者。取一空閑淨處。張幕燒爐。勿令風入吹火。某誦呪師幕中獨坐。結界誦之。有見大唐不空三藏入於宮中。每月作如是法。若作大唐俗法。有空地敷席(云云)。
厶云。以證本可比交之。任本寫之頗不尤多端多端。
行林第八十二。
地天法。
一支度。
註進。
地天供七箇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燈臺二本。脇机一前。半疊一枚。名香(沈。白檀薰陸)。酥。蜜。蠟。壇供(如常)。燈油(如常)。五穀各一斗。紙厶帖(銀錢料)。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幷蠟燭料)。小桶一口(可有杓閼伽料)。折敷三枚。
淨衣(黃色若白色)。阿闍梨。承仕一人。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註進如件。
年 月 日。
一起首時分等。
本法不云〃〃〃〃。隨事可斟酌。
最勝王經(堅牢地神品)云。白月八日布灑星合(云云)。
一行法。
堅牢地天儀軌(善無畏)。
此儀軌明根本印呪護摩之法。無行法儀。大日經中具緣品密印品普通藏品祕密品說形印言。壇金剛界中可勘之矣。
先前方便如前(光澤之後加持飮食等三種印明可用之)。
唱禮。
三身。忙莽鷄。
曼荼羅主鉢㗚(二合)體毘曳泥婆〃〃〃。
大小〃〃〃〃。三部〃〃〃〃。
道場觀。
觀想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寶樓閣。樓閣內有妙座。座上有●體字。字變成寶瓶(圓白諸寶華菓挿其中)。瓶變成地神。相好具足。眷屬圍繞。行者在閣前向本尊(云云)。
裏書云。
大集經云。爾時功德天以一斛器盛諸種子。奉上觀世音菩薩。而作是言。我今以此一切種子。施善丈夫。爲欲增益一切種子○(云云)。文廣可見之。
T76050001.GIF
私云。作三重壇者。准諸天別壇可知之。
隨方勸請。
至心謹請 堅牢地天 大辨功德。
中央黃帝 東方青帝 南方赤帝。
西方白帝 北方黑帝 十二神將。
日遊月殺 將軍大歲 黃幡豹尾。
青龍白帝 朱雀玄武 六甲禁譯。
土府伏龍 普天率土 大小神祇。
王城鎭守 諸大明神 年中行疫。
流行神等 巖石池溝 草木叢林。
方維主託 竈神井神 庫藏厩厠。
門戶等神 與諸眷屬 降修道場。
受此供養 某甲所願 如意滿足。
請車輅(眞言末加鉢哩體毘曳曳醯?句)。
請召印明(出集經)。
合腕。以二頭指及二小指反叉。在掌中。右押於左。以二中指及二無名指直竪。頭相拄。以二大指並竪押二頭指側。大指來去。呪曰。唵(一)婆孫陀哩(二)陀那陀若(三)鉢囉婆(二合上音)囉怛(二合上音)儞(四)莎(去音)訶(五)。
讃(說天讃)。
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字變成寶瓶。瓶變成地神(云云)。
根本印(本軌云。印如集經說。眞言異彼。如左所出)。
南莫三曼多沒馱喃(一)唵(二)嚩羅(二合)嚩羅(二合)怛儞(二合四)設哩三曼多(二合五)阿馱阿馱(二合六)阿豆阿豆(二合七)比哩底曳(二合)比哩底曳(八)莎訶。
大日經云。定惠相合。二定輪圓。屈其餘四輪·亦如是。是名地神印。
義云。次地天印。先合掌。其十指頭並屈而相捻令圓屈之。空指令入其掌內。形如瓶子。卽是也(云云)。
對記云海說。合掌開掌。二空著二風側。二風端相離。少動召之。意大德說定惠。合令掌中虛。形如瓶子(云云)。
大日經云。地神眞言曰。鉢㗚(二合)體(他以反)梅(無蓋反)曳(平二合上)莎訶(有歸)。
義云。地神眞言。地爲萬物所依住處。皆悉因之而得生長。如來心地如是。爲一切衆生所依處。善種由之而得滋長。故名持本三昧。亦名普載三昧也。●跛哩●體(千以反)●吠(微具反引)卽地神名。以第三●體字爲眞言體。正音是●他字門。謂一切法皆所依住處故。如來藏猶如大地。今諸法本不生故。一切法所依住處皆不可得。上加伊字。卽三昧聲也。次有●縛字。加以●翳聲。翳是三昧。亦是指物之聲。謂眞言之體。此處出過語言之地。不可示之。唯觀行者內證之境也。曳是乘義。如世間車乘要因於地而得前進。如來已出過一切心地。不須依止進行。是故離一切乘也(二十本云。亦是釋迦方便化身耳)。
念誦。
部母。大日。釋迦。觀音。本尊。諸天。佛慈護。大吉祥。出現智。次又部母。
法施。
當誦行者心中所覺甚深法藏般若心經等(云云)。入三摩地。
觀想心月輪上有●字。一切法住處不可得義也。
右行法中抽要記之。首尾皆同梵天法等。若依最勝王經意。亦有結線事。可見之歟。
一諸成就護摩法。
軌云。以稻穀花護摩。得五穀豐登成就。
又以闍底花護摩。蠶養千萬斤成就。
私云。或云闍底花。此云一生也。謂一月一實也。此土無此木也。代用一熟木也(云云)。或云蘆薇花也(云云)。
又法以粳米護摩。得無盡福德。及生生殖福因。
又法。以大麥小麥護摩富貴。
又法。以競婁草護摩。得無數六畜財。
又法。有福人家竈額上土取。臘月八日持來我所安置。如富得取土時。用前天呪二十一返。須達多優婆塞。又檀畢哩優婆塞。福寶光明優婆夷。行此法。
一形像。
軌云。可畫堅牢地神像法。
男天。肉色。左手鉢盛花。右手掌向外。
女天。肉色。右手物當心。左亦物當股。
大日經云。地神持寶瓶。
圖云。赤色。左手持鉢盛鮮花。右手向外舒翻仰。或云。屈火水當乳下。
地神后。肉色。右手物當心。左手亦如與願契向外安腕下垂。
私云。大日經及疏胎軌。在東門亦在西門。其意可尋之。
又圖西門置寶瓶(有二口傳云云)。
不空羂索經第五云。壇中誦現地神。半耳聳髮向上。面目大瞋。眼赤如火。狗牙上出十指胛。赤脣如朱丹。貌面黑黲。身重體肥。兩臂?纖。白帶絡髆。五頭斑蛇纒繞臂腕。其蛇口眼赤大瞋怒。腰搏虎皮。一手執斧。一手執鈴鐸。觀眺九方。是神名曰大地藥精(云云)。
頂輪王經二云。地天白色。以二手捧寶花籠子。二膝跪地(云云)。
一切能。
軌云。念誦我眞言者。我恒常出地味資潤彼人命。其身中增益壽命。是地精氣充溢。行者身中得色力。念喜精進。智慧辨才。三明六通。人民愛敬。無盡大福德。如輪王福德(云云)。
又云。若有人誦持此呪。滿足十萬遍。爲最初法誦呪供養地天者。富貴無極。七珍無限。速成一切悉地。
大日經疏云。若人誦持修習。不久亦得如來心地。十二天軌云。天五穀地天供(云云)。
師傳云。犯土之時。如能可供地神故。更無崇。若不供。則爲人崇也。謂備五穀及銀錢。大底如受地法供之。又誦驚發偈等作法。具如受地之法。凡是人師意示也(云云)。
先辨備供具(閼伽香花等如常。蠟燭紙錢散米可儲之。蠟燭十杯許歟。廣略在意。臨時消息)。次先三部被甲(如十八道)。次入堂禮佛著座(面向東方)。次加持香水灑淨供物。次加持飮食(軍荼利)。次去垢等(如常)。次甘露王等三印明。次啓白神分等。次供養文。次唱禮。
三身。佛眼。
南無堅牢地天幷眷屬。
〃〃大小自在〃〃〃。〃〃三部〃〃。
次驚覺。次九方便(若五悔)。次五大願。次入佛。法界。轉法輪。被甲。次羅字。次無堪忍。次驚發地神。次勸請(先胎大鉤召)。次召請地天印(如胎可想地天形。如天女與諸眷屬來降道場。隨所求願。皆令滿足)。次閼伽。次花座(四藥)。善來偈。次五供養(蠟燭付火。誦漢語讃。其作法如常)。次散供(唵摩羅摩羅三婆羅三婆羅吽誦之)。普供。讃(諸天)。次念誦(如常)。次後供養。普供。讃。閼伽。次禮拜。次祈願。次心經諦緣度等。次懺謝偈。次發遣。次護身。出堂。
右犯土時。爲充私要聊以記之。早可破却。
T76050101.GIF
(寫本云)
建久二年八月四日比校了。
(本云)
康正元年十一月八日。於西圓寺聖門院。以石山寺本令書寫訖。
(本云)
右以二尊院本書寫了。舜興。
承應二年癸巳五月十二日。
元祿十六祀冬十月。於橫川兜率溪鷄頭院謄寫。
住持三部阿闍梨大僧都嚴覺(年四十五臘三十四夏)。
享保十三戊申天。於出雲寺書寫校合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