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3部大正藏第77册P0786 寶冊抄 (10卷) 〖 日本杲寶記.賢寶補〗.txt
《大正藏》第77卷No.2453
寶册鈔第一。
金剛頂經翻譯事。
略出經翻譯年記事。
同經略出十八會中何會耶事。
同經具譯四千頌梵本否事。
同經四卷六卷兩本中以何爲治定耶事。
義決譯六卷略出經事。
教王經翻譯年記事。
教王經譯出初會品第一曼荼羅事(付三十教王經具譯初會事)。
略出教王兩經梵本不同事。
兩經說相不同事。
兩經所說會會次第不同事。
塔內無量頌本卽爲法爾本歟事。
兩經本朝請來事。
金剛界大儀軌撰者事。
同儀軌譯出金剛界大曼荼羅行法事。
同儀軌異本事。
寶册抄第一。
福貴道詮群家諍論上云。夫眞言宗者。近代所傳。未詳所師。彼宗是三論之支流耳。唐朝不空三藏(末詳何許人也)譯大毘盧舍那經七卷及金剛頂經蘇悉地經專以爲宗簡(文)。
此師以祕宗稱三論之支流。未辨所由。胸臆浮言不足會通。就中廣智三藏芳名振五天。德化盛三朝。飛錫超遷嚴郢圓照等書碑銘記行狀。其本並行于世。然云未詳何許。有眼之士豈不咲之乎。又大日蘇悉地兩經者。無畏三藏所譯也。而云不空譯違失之甚也甚。或復以龍樹釋論慈覺大師疑月忠僞作。以薩埵釋經智證大師稱不空述記。如此異說條目稍多。今爲決其正訛且就所學之要本擧經論譯家示章疏述者。因抄說相梗概。粗注請來祖名。兼勤結集傳者。以加部帙之末。略有十篇。分爲十軸(矣)。
第一(金剛頂經) 第二(大日經)。
第三(蘇悉地經) 第四(大日經供養法)。
第五(理趣經理趣釋) 第六(般若心經)。
第七(菩提心論菩提心義) 第八(釋摩訶衍論)。
第九(大日經疏義釋) 第十(兩部大經結集者)。
金剛頂經翻譯事。
承和二年三業度者。官符云。金剛頂經梵本有十萬偈。大唐所翻一百餘卷有十八會。一一會各說三十七尊乃至百八尊四種曼荼羅四印等。超過諸地頓入金剛祕密藏。不經三劫速證大日尊位○大毘盧舍那如來與自眷屬諸佛菩薩金剛天等自受法樂故所演說。從金剛薩埵親授大日如來付屬師師相傳七葉于今矣(文)。
私云。高祖大師三學目錄所載金剛頂部經軌。金智不空兩三藏所譯六十二部七十三卷也。官符文大唐所翻一百餘卷者加何經軌乎。可決之。此中以略出教王二部專爲金剛頂本經故。今且就此兩經所記其要目也。
金剛頂略出經條條。
略出經經翻譯年記事。
金剛頂經義決云。此經百千頌本此國未有。此略本至此土者。於開元之初金剛菩提三藏阿闍梨云。我從西國發來度於南海。其有大船三十餘隻。一一皆有五六百人。一時同過大海。行至海中逢於大風。諸船及人並皆漂沒。我所附船亦欲將沒。爾時兩本經夾常近於身受持供養。其時船主見船欲沒船上諸物皆擲海中。當時怖懼忘收經夾。其百千頌亦擲海中。唯存略本。爾時我發心念作除災法。大風便止。去船周迴可一里餘。風水不動。船上諸人皆歸於我。漸漸發來得至此岸。來到此國於開元七年中至西京。一行禪師求我灌頂。聞有此異希有法門。乃令伊舍羅譯爲漢文。一行等乃親自筆授(文)。
貞元錄第十四云。
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羅尼經一卷(第二出與日照三藏譯者同本。開元十一年於資聖寺譯)。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亦云經。開元十一年於資聖寺譯)。
金剛頂經曼殊師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開元十八年於大薦福寺譯)。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上三經並出梵本金剛頂經。最要抄譯。非全部。開元十八年於大薦福寺譯)。
右四部七卷其本並在。
沙門跋曰羅善(上聲)提(地之上聲)唐云金剛智。南印度摩賴耶國人(此云光明國。其國近觀音宮殿補陀落山)。婆羅門種。幼而出家遊諸印度。雖內外博達而偏善總持。於此一門罕有其疋。隨緣遊化隨處利生。聞大支那佛法崇盛遂汎舶東逝達于海隅。開元八年中方屆京邑。於是廣弘祕教建曼荼羅。依法作成皆感靈瑞。沙門一行欽斯祕法數就諮詢。智一一指陳。復爲立壇灌頂。一行敬受斯法請譯流通。以十一年癸亥於資聖寺爲譯瑜伽念誦法及七俱胝陀羅尼。東印度婆羅門大首領直中書伊舍羅譯語。嵩岳沙門溫古筆受。至十八年庚午於大薦福寺出曼殊師利五字心及觀自在瑜伽法要。沙門智藏譯語。又於舊隨求中更續新呪。智執總持契所至皆驗。祕教流傳寔斯人矣(文)(續古今譯經圖記(智舜撰)同之)。
大宋高僧傳第一云。十一年奉勅於資聖寺翻出瑜伽念誦法四卷七俱胝陀羅尼一卷。東印度婆羅門大首領直中書伊舍羅譯語。嵩岳沙門溫古筆受。十八年於大薦福寺又出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羅尼觀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沙門智藏譯語。一行筆受。删綴成文(文)。
演密抄第一云。溫古者師諱也。師學該顯密職在翻譯。准開元錄。金剛智三藏於資聖寺譯瑜伽念誦法七俱胝等經四部。法師筆授。若非深達祕旨。焉能措筆於是哉(文)。
私云。玄宗朝開元十一年於資聖寺金剛智翻譯金剛頂四千頌略本。四卷六卷略出經是也。依貞元錄大宋傳。譯語伊舍羅筆受溫古(云云)。依義決。伊舍羅譯語一行筆受(云云)。兩說相違會之有二義。一義云。筆受溫古如傳錄文。然義決一行筆受者非略出經。是五字心陀羅尼品如意輪瑜伽法要筆受者也。依之大宋傳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羅尼觀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沙門智藏譯語一行筆受(云云)。彼義決總示金剛智翻經時譯語筆授等。必非擧略出經翻譯也(云云)。但料簡有疑。一行禪師者開元十五年入滅(云云)。何接十八年譯場乎。仍大宋傳文恐誤歟。一義云。略出經翻譯時一行溫古兩人共爲筆受者歟。仍義決云一行。傳錄云溫古。決文一行等者。等字所指當溫古歟。又如開元錄等溫古爲略出等二部筆受者。然演密抄意爲四部筆受者恐誤歟。
筆受者兩人例。
貞元錄第十一(玄奘段)瑜伽師地論百卷(見內典錄彌勒菩薩說。貞觀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畢。沙門靈會明湷等筆受云云)。
略出經略出何會乎事。
問。略出經者十八會中略出何會乎。將又通十八會一一出其要歟如何。答。多略出初會。十八會最要專在初會故也。少又出餘會要歟。先略出初會者。四卷略出經第一云。略說一切如來所攝眞實最勝祕密之法(文)。初會名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會。與略出經文符合。謂略出經中有四會。一成身會。二羯磨會。三昧耶會。四供養會也。比校施護三藏所譯三十卷教王經(初會四大品具譯之)成身羯磨三昧耶三會初會初品六曼荼羅中第一曼荼羅攝也(三卷教王經同說此三會。於供養會者不說之。但三會次第與略出異也。謂成身三昧耶羯磨爲其次第也)。第四供養會六曼荼羅中第四羯磨曼荼羅攝也。此外初品中第二三昧耶曼荼羅(或云陀羅尼曼荼羅)并第二品第一大分曼荼羅等出之。次出餘會要者。略出經所說初起行住等印明正覺壇十三尊曼荼羅祕密道具等三卷教王經不說之。又三十卷教王經不載之。定是出餘會要段歟。
發問集第一(心覺)云。今略出經教王經者說金剛頂十八會初教王會。有四大品之中初金剛界品。有六曼荼羅之中初金剛界大曼荼羅。何以知。經第一二三卷初言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軌品一二三故也。但此一品猶未譯盡第二陀羅尼三微細四供養五四印六一印曼荼羅。於今此略出教王四卷三卷中不譯出之。但金剛智譯金剛頂三摩地儀軌。金剛界六曼之中第六一印曼荼法也(云云)。
略出經具譯四千頌梵本歟事。
問。略出經者四千頌略瑜伽悉譯之歟如何。答。一義云。四千頌悉不譯之歟。其故者梵本十萬頌唐國所譯三百卷可有之(見都部要目等)。准知四千頌唐國所譯可爲十卷許。若爾者略出經若四卷若六卷非四千頌全本歟。貞元錄第十四擧略出經四卷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如意輪法一卷。上三經並出梵本金剛頂經最要攝譯。非全部也(云云)。金剛智開元年中渡海之時金剛頂廣略兩本隨身此外不出所持經。而廣本沒海中。唯存略本。以知略本四千頌隨所用別出或爲四卷或爲一卷歟。一義云。義決意以略出經爲金剛頂經略本。而略本頌數定四千偈。已以略出經稱略本。豈非盡四千偈乎。但以梵本偈頌分量不可定唐國譯經多少。其故大日經梵本三千餘頌無畏三藏譯爲七卷。教王經梵本四千頌施護三藏譯爲三十卷。六度經梵本九千五百頌般若三藏翻爲十卷。華嚴經梵本三萬六千頌覺賢三藏翻爲六十卷。若不達兩國語法者輒以難一定者歟。又金剛智來唐之時兩本外要樞經軌等少少有隨身歟。所謂金剛智所譯不動使者軌要略念誦經爲胎藏部經。爲兩本外之條勿論也。然者彼五字心陀羅尼如意輪瑜伽法要必非略本四千頌攝歟。已上兩義宜仰明師決。
四卷六卷本內治定本事。
尋云。略出經四卷六卷兩本中以何可爲治定本耶。答。貞元錄第二云。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亦云經)。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譯(新編入錄云云)。
禪林錄云。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一部六卷(不空三藏譯紙三十四張策子二帖)。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一部四卷(舊本不著譯者名。與先請經其文小異也。四十四張云云)。
造意血脈云。金剛界大法梵本有百千頌。金剛智三藏譯四卷。不空三藏譯六卷。一行禪師製決三卷(云云。此文初擧四卷略出經次擧六卷略出經。後擧義決云一行製。同海雲記說歟)。依此等文案之。四卷本金剛智最初譯也。六卷本不空重令再治之歟。六卷本有品號。四卷本無之。然八家總錄注云。治六爲四。頗有加減(云云)。今見經文。四卷本第四所說灌頂法中授名供養等事六卷本闕其文。是爲最初草譯故(歟)。貞元入藏錄載四卷本。高祖大師請來此本奏入三學目錄。是爲治定本故也。但山門承澄僧正抄云。治六爲四(文)。恐展轉誤歟。高野錄云。四本舊譯金剛智(文)。圓覺錄云。六本不空譯(文)。年來不審之間。或勝本治四爲六云。尤可指南。豈資本師治哉(文)。此料簡一往雖似有謂。總錄文治六爲四之本猶以可爲正歟。其故安公選定事業具支灌頂中所引用是四卷本也。以六卷本稱別本。注中引之。可知此師以四卷本爲治定歟。但至禪林錄等者。金智不空相共譯之。故且注六本云不空譯。於四本未云金智譯。故非相違也。於造玄記者恐是誤歟。猶可細擇之。
金剛頂經義決釋六卷略出經事。
尋云。金剛頂義決者兩本略出經中釋何本乎。答。教王經疏第三云。然檢決文。只釋別本(文)。別本者六卷略出經也。四十帖第十云。金剛頂經三本有之。疏舊本者是四卷略出經也。別本者六卷略出經也。新本者三卷教王經也(云云)。同第三十三云。義決釋經六卷本也。所怙文全同之(云云)(文)。可思之。
尋云。彼義決六卷略出經悉釋之歟如何。答。海雲記所載義訣三卷(云云。造玄血脈同之)和漢兩國所流布唯在上卷中下缺之。教王經疏第四云。金剛頂訣但釋東方四大菩薩不釋南方以下經文(文)。六卷經第二初說東方四菩薩訣上卷終于此文。自此以下文定中下兩卷釋之歟。
金剛頂大教王經條條。
教王經翻譯年記事。
貞元錄第十五(不空傳)云。至癸巳年天寶十二載○全赴河西至武威城住開元寺○請譯佛經兼開灌頂演瑜伽教置曼陀羅○時西平王爲國請譯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行軍司馬禮部郎中李希言筆受。又譯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五卷。及一字頂輪王瑜伽經一卷并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一卷。並節度判官監察侍御史田良丘筆授。又承餘隙兼譯小經(文)。
付法傳下(不空傳)云。開元二十九年秋先師入塔之後有詔○使南天竺龍智阿闍梨所○天寶五年歲在景戌自師子國還○至十二載○譯金剛頂眞實大教王經等一十卷(文)。
大原僧都四十帖云。不空遂於龍智所請來百千頌於唐土。只譯出教王經一部。三十七尊一會作法也。而其大本不譯傳。是於大唐國非其器故歟。而示大本大概十八會指歸是也○又隨要要從其大本各譯出一尊之法。所謂千手文殊一字頂輪等諸金剛頂瑜伽之經軌等是也(文)。
私云。不空三藏天寶五年(景戍)還唐朝以後同十二年(癸巳)於武威城開元寺翻譯教王經等一十卷(具如上文)筆受者李希言也。又依飛錫碑文超遷行狀大宋高僧傳等。天寶十三年三藏令起武威(云云)。年紀聊相違。可悉之。
尋云。貞元錄第一云。肅宗代宗朝三藏大廣智不空譯金剛頂大教王等經一百四十一卷(云云)。具列一百四十一卷之中最初擧教王經三卷。而此經若天寶十二載譯之者。是可玄宗朝錄。文何列肅宗代宗朝所譯之內乎。答。貞元錄第十五云。玄宗肅宗代宗三朝所譯經金剛頂瑜伽眞實大教王經三卷○(一百一十部一百四十一卷其本見在云云)。不空三藏翻經流通雖及三朝。專肅宗代宗之間盛行化。故錄第一且就其增勝云肅宗代宗朝歟。一錄前後豈可令相違乎。第一卷次金剛智無能勝等所譯。爲玄宗朝。對彼以不空且云肅宗代宗朝三藏也。
教王經譯出初會少分事。
問。教王經者十八會中譯出何會乎。答。金剛頂經略釋云。是經有十萬頌三百卷十八會。其第一會名一切如來眞實攝教王。於阿迦尼吒天宮說○初會中有四品。所謂金剛界降三世一切義成就遍調伏。是四品中各具四智印。初品四印中先廣說大曼荼羅儀則。故曰儀軌品(文)。
教王經疏第一云。今此經於四大品是初大品故云金剛界○言大曼荼羅者。六種曼荼羅中擧初兼餘故云大曼荼羅。又此初會曼荼羅爲餘會本故云大曼荼羅也(文)。
私云。依十八會指歸初會有四大品。金剛界降三世偏調伏一切義成就是其次第也。第一金剛界品說六曼荼羅。一金剛界大曼荼羅。二陀羅尼曼荼羅。三微細金剛曼荼羅。四一切如來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五四印曼荼羅。六一印曼荼羅也。第二品說十曼荼羅。第三四兩品各說六曼荼羅。彼三卷教王經者初品六曼荼羅中第一金剛界大曼荼羅翻出之也。金剛頂經開題云。此三卷者初一品中翻出之(云云)。又云。金剛界者總名。已下別名(云云)。是則三卷經初各標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軌品。金剛界者初品總名。大曼荼羅者六曼荼羅隨一。故云已下別名也。三十卷教王經初品中第一曼荼羅名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軌分。與不空所譯無差異。譯出第一曼荼羅之義無疑也。
尋云。金剛頂經開題云。大曼荼羅者。一切如來具四種身。謂大曼荼羅身三昧耶曼荼羅身羯磨曼荼羅身法曼荼羅身。此會有四品卽表四身。初品說大曼荼羅身具三十七故云爾(文)。此意初會四大品表四曼。金剛界品卽表大曼荼羅。故云金剛界大曼荼羅。仍非六種隨一大曼荼羅。然者三卷經者初品悉譯之歟。如何。答。如前云比挍三十卷教王經。此經者正譯六曼荼羅中第一曼荼羅。而四大品第一與六曼荼羅第一總別雖殊同大曼荼羅爲體。故以六曼之第一卽釋四品之初品也。凡四曼不離重重相累故約分滿不二大旨如是釋之。
付。三十卷教王經具翻譯初會事。
佛說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三十卷。
右經大宋朝大平興國年中西天三藏施護等奉詔譯。
同第三十批云。此經一部梵本四千頌譯成三十卷總二十六分。自第一分至第五分終並大乘現證三昧攝。第六分至第十四分終並金剛三昧攝。第十五分至第十八分經並法三昧攝。第十九分至第二十二分終並羯磨三昧攝。自下四分並諸部祕密教理所攝起(文)。
私云。此經至第六卷初說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軌分了。其文與不空所譯三卷經大同也。批文現證三昧金剛三昧法三昧羯磨三昧者指金剛界等四大品也。依十八會指歸。四大品各有大三法羯等六曼荼羅。降三世品更加教勅大曼荼羅等四種。彼此總合說二十八曼荼羅。然三十卷經四品中不說一印曼荼羅。施護三藏所傳梵本令脫落故歟。未詳由緒矣。
略出教王兩經梵本事。
問。略出教王兩經梵本如何。答。勘見處處文。於金剛頂經有三本不同。其文如左載六卷略出經第一云。我今於百千頌金剛頂大瑜伽教王中爲成就瑜伽法故略說一切如來所攝眞實祕密法要(文)。
義訣云。此經有百千頌。廣本非此土所聞。並是諸佛大菩薩等甚深祕密境界相。亦非聲聞緣覺及人天小智之所聞知○此略瑜伽西國得灌頂者說授相付。而其廣本亦不傳之。其百千頌本復是菩薩大藏經中次略也。其大經本阿闍黎云。經夾廣長如床厚四五尺。有無量頌。在南天竺界鐵塔之中。○時此大德至心懺悔發大誓願。然後得入此塔中。入已其塔尋閇。經於多日讃此經王廣本一遍爲如食頃。得諸佛菩薩指授所堪記持不忘。便令出塔。塔門還閇如故。爾時書寫所記持法有百千頌。此經名金剛頂經者。菩薩大藏塔內廣本絕世所無○此經百千頌本此國未有。此略本至此土有(文)。
表製集第三(不空三藏遺書)云。吾自髫齓出家依師學業○方授瑜伽四千頌法○先師壽終○遠遊天竺得十萬頌法藏(文)。
理趣經開題云。此金剛頂瑜伽經有二本。一廣本卽法佛恒說法曼荼羅是。次分流本。卽龍猛所傳十萬頌經是(文)。
宗祕論云。廣開祕密之胎藏。根源三百卷西方具有此土不傳。根鈍難宣。略成七軸。頂經十萬餘偈四卷流行。祕密瑜伽二九說摩乎律教微細難窮(文)。
海雲金剛界記云。金剛頂經梵夾略本四千偈。中本十萬偈。廣本則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微塵數偈(文)。
私云。依上來文。金剛頂經有三本。一廣本。二百千頌本(海雲記云。金剛界毘盧遮那梵本經百千頌卽十萬偈也。文。探玄記第一云。依梁攝論第十勝相云。百千經者是花嚴經有十萬頌名百千經文)。三略本也。先廣本者鐵塔內無量頌經也。頌數無量故云無量頌。是則非此土所聞。次十萬頌本者龍樹菩薩開塔誦傳之經也。十八會指歸云。瑜伽經十八會或四千頌或五千頌或七千頌都十萬頌(文)。次略本者於彼十八會十萬頌中傳法聖者略出其樞要有四千頌。金剛智開元七年所持來略瑜伽是也。略出經梵本當之。次不空三藏天寶五年請來十萬頌大本。彼大本十八會中初會有四大品。教王經三卷譯出初品中。然則略出經梵本四千頌略本也。教王經梵本十萬頌大本也。
尋云。大師大日經開題擧三本不同。理趣經開題唯出二本。若爾者可云大日經三本金剛頂經二本歟。何云金剛頂經有三本乎。答。於金剛頂經有三本者。以義訣爲本據。如上引但理趣經開題不出略本者有其意。謂理趣經十萬頌十八會中第六會經譯之。是則略無量頌廣本爲十萬頌。略十萬頌爲四千頌。爰廣本雖非理趣經梵本。依爲根本所依經擧之。四千頌本非依經故不出之。本兼末末不攝本故也。
略出教王兩經說相不同事。
尋云。略出教王兩經說相建立旨趣如何。答。教王經疏第三云。次釋經文者。今依金剛頂訣等一一釋之。然檢訣文。只釋別本而彼前譯意在明修行之相。故經初說修行之法。今此新本趣在示現如來頓證祕密說法之相。是故先明現證等覺神變之相。雖有此殊而前後之本。從此以下其文稍同故。故雙其文以示經旨(文)。此中前譯者指略出經。新本者指教王經。教王經直明如來說會儀。故初說現證成覺相次明三十七尊三摩地。略出經傳法聖者於十萬頌大經略出行者入修軌則故。初明修行方法次說三十七尊三摩地。從此以下其文稍同者。六卷略出經第二普賢菩薩授寶冠繪綵金剛菩提心智灌頂品第七以下文并教王經第一一切如來性於自身加持以下文指之云從此以下。委旨披文悉之矣。
兩經所說會會次第不同事。
問。兩經所說會會次第如何。答。對受記第五云。問。金剛智前譯略出經唯說羯磨三十七印眞言及三十七功德三摩耶三十七印眞言及三十七功德。而不空後譯教王經大印說三十七功能。不說印眞言。三摩耶印說三十七印及功能不說眞言。法印云法印勝契如本儀次說眞言功能。羯磨印說三十七印及功能不說眞言(云云)。今疑大印中三十七印及眞言三摩耶印中三十七眞言法印中三十七印羯磨印中三十七眞言何等。答。教王經意大印中說金剛薩埵大印成就儀已云。誦弱吽鑁斛身中入諸佛。故知三十七尊各以羯磨印三摩耶印一一成就本尊身名大印也。此中三十七功能是同略出經三摩地三十七功能文也。故知此中各用羯三二印之中三摩耶印之功能也。略出經先出羯磨三十七。次出三摩耶三十七。次第蓋是此中大印成就之次第也。又三摩耶三十七眞言卽法印三十七。法印三十七印契卽三摩耶三十七印。而彼經中以爲二者。不空爲對四曼荼羅前作之分爲四種三十七。故軌下文亦有大三法羯四印。故法印文云。法印如本儀者是上三摩耶印也。又羯磨三十七眞言卽教王經上中兩卷神變文中三十七尊眞言(已上)。
金剛界三密抄(覺超)云。私云。略出經說羯磨三昧耶供養。會次第同軌。教王先三昧耶次羯磨不說供養(文)。
私云。略出經所說三摩耶會五佛眞言與教王經并大儀軌所說有異。自餘眞言兩經全同也。略出經所說金剛界品中第二陀羅尼曼荼羅五佛明也。委細如下注(矣)。
尋云。慈覺教王經疏四卷略出經爲舊本三卷教王經云新本。是次件兩經謂同本異譯歟如何。答。教王經者直以大本經譯之。略出經者以略本譯之。梵本已各別也。豈稱同本異譯乎。但新舊兩本者。兩經雖別本說相大同故。引證釋成時且前譯爲舊本後譯云新本。強非云同本也。
無量頌本卽爲法爾歟事。
問。鐵塔內無量頌廣經卽法爾常恒本可云耶。答。中古先德料簡不同也。大經要義第一(實範)云。問。金剛頂經無量頌本非是法爾本歟。答○私案金剛頂經法爾本如華嚴恒本性海常談似彼常轉。此亦不論會數多少。金剛頂無量頌本如華嚴上本經夾如床在鐵塔中可結集本。彼亦結集中之上故。此經十萬頌本如彼下本。頌數傳者皆同故也。故金剛頂無量頌本結集中上。必可分流。又論頌數非法爾也(文)。●●抄第四(信證)云。問。義訣云。其大經本阿闍梨云。經夾廣長如床厚四五尺。有無量頌。在南竺界鐵塔之中(云云)。此三本中何本哉。答。法爾本也。付法傳云。又問。此塔者爲人功所造爲當如何。答。此塔者非人力所爲。如來神力所造(云云)。又云。觀其內卽法界宮殿毘盧遮那現證率都婆是也。三世諸佛諸大菩薩所謂普賢文殊等皆住其中。則金剛薩埵等灌頂加持誦持所有祕密法門宣布人間(云云)。其塔已毘盧遮那現證率都婆等。所納經教大日薩埵法爾結集經。故今云法爾常恒本(文)。私云。依實範上人意者。以無量頌本屬隨緣。此外可有法爾本也。依信證僧正義者。無量頌本卽可法爾本也。兩德料簡各有所由。且依慈尊院僧正(榮|)。并寶嚴院先師法印(賴|)口說。後義相叶大師解釋歟。
尋云。義訣釋無量頌本云厚四五尺雖云無量頌實可有頌數。何以此經直可云法爾本乎。凡法爾經者。釋云。道之本無始無終。教之源無造無作。亙三世而不變。遍六塵而常恒(云云)。無量頌經已蘊結安塔中。是隨緣結集經也。全非法爾不變教。若爾者實範料簡猶似宜如何。答。今宗意雖云周遍法界。非無分限方域。雖存分限方域。實周遍法界。以刹塵方便開八葉壇。以無極大悲制十人限。皆此意也。方丈室安高廣床。芥子收大須彌等。豈以常情可量乎。是故塔內卽法界道場也。所安之經教亙三世遍六塵。不可論頌數分齊。故號云無量頌。但厚四五尺者此是密號名字也。非情謂限量。四四曼。五五大。祕密甚深幖幟也。若爲常途四五尺分限者。豈云無量頌經又云根未有堪乎。若法爾本外有無量頌經者。大師處處釋擧兩部經本之中法爾本外何不出無量頌經乎。何況理趣經開題金剛頂經出二本。一廣本。二十萬頌本也。依金剛頂義決立此兩本。彼文云。廣本非此土所聞(云云)。又云。此經有百千頌(云云)。是其本文也。而訣意彼廣本者塔內無量頌本也。卽云菩薩大藏塔內廣本是也。開題指此廣本釋法佛恒說法曼荼羅。大師解釋深旨顯無量頌廣本。卽法爾經者歟。
略出教王兩經本朝請來事。
問。略出教王兩經誰人請來本朝乎。答。大師御請來錄云。
金剛頂瑜伽眞實大教王經三卷○大廣智不空三藏和尚譯。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一部四卷○金剛智三藏譯(文)。
八家總錄上云。本經集錄一。
金剛頂瑜伽眞實大教王經三卷(內云。金剛頂一切如來眞現證大教王經。實攝大乘不空譯。貞元目錄圓覺無注。新入仁·行·運·珍·叡)。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六卷(兩本金剛智各小異。仁)。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兩本並金剛智海·珍。私云。此二重出治六爲四。頗有加減文)。
同錄云。金剛界灌頂本經法二。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六卷(金剛智仁。錄外)。
佛說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一部六卷(運與前小異也)。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四卷(金剛智。海·珍治。六爲四頗有加減)。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四卷(叡與前小異也)。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亦云。經貞元錄梵釋寺圓覺寺缺注私云。上三同經。已上六四兩經是同經治定也。治六爲四。互有加減文)。
付。金剛界大儀軌撰者事。
些些疑文(智證)云。或云。金剛界大瑜伽本者三藏元不譯出之。口授俗士。次彼自記出之呈覽三藏。卽蒙許可仍始流傳(云云)。此有憑不。若非虛言。請示其人(已上)。
金剛界瑜伽記(智證)云。金剛頂瑜伽初歸命文是三藏作之自歸三寶。引起下文普賢與金剛薩埵及蓮花手(云云)。
石山記云。不空三藏造此儀軌(云云)常用此說(云云)。
同儀軌譯出金剛界品行法事。
金剛界對受記第六云。今此大軌初金剛界品金剛界大曼荼羅行法故。不可以餘品曼荼羅而攝此中也(云云)。
又云。今此儀軌是六曼荼羅中初金剛界大曼荼羅修行之法故。不可以第五四印第六一印安此中也(云云)。
私云。此儀軌說四會成身羯磨三昧耶大供養是也。初三會出金剛界品中第一金剛界大曼荼羅不空所譯三卷教王經說相與此同也。後大供養一會出金剛界品中第四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教王經不說此一會。略出經說此會。三十卷教王經此等會具以說之。但供養會終所出散花等十七種雜供養三十卷經不說之。是非初會所攝故歟。又儀軌所說三昧耶會者。三昧耶印與法印眞言相合出之。同教王經說相。彼經第三云。次復我今當遍說法印。勝契如本儀(云云。此後三昧耶會三十七尊眞言說之)。對受記第五云。法印文云。法印如本儀者。是上三摩耶印也(云云)。可知之。又略出經所說三昧耶會五佛眞言與大儀軌全別也。彼經五佛眞言是金剛界品中第二三昧耶曼荼羅(亦名陀羅尼曼荼羅)所出也。何以知者。三十卷教王經第六說彼曼荼羅三十七尊眞言。其中五佛明同略出經說。自餘與略出經異也。今准例五佛明案之。三昧耶會三十七尊明相通六曼荼羅中三摩耶曼荼羅歟。大儀軌所說羯磨三昧耶二會印明雖大曼荼羅所攝。然亦兼通金剛界品中第二第三曼荼羅。故此軌雖別不說彼兩箇曼荼羅行法。相連第四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以四會行法令擬屬金剛界品四種曼荼羅歟。又此軌說第五四印第六一印否諸師所傳非一途。具如別抄矣。
同儀軌異本事(付本朝請來事)。
八家總錄云。
金剛頂蓮花部心念誦法一卷(內云。念誦儀軌不空譯。貞元新入目錄。圓覺云。金剛頂蓮花經心念誦法海運叡云或云二卷可史)。
金剛頂蓮花部心念誦儀軌一卷(仁與海本少異又叡一卷與前海仁兩本小異。都有三家一卷異本)。
金剛頂蓮花部念誦儀軌二卷(仁)。
金剛頂瑜伽眞實教王念誦法二卷(不空或一或二或四又叡新本二卷又行二卷都有四本兩卷。少少文異以上錄文)。
私云。此儀軌有一卷二卷。異本共以現行流布就。一卷本如總錄文海仁叡三家本少異(云云)。今檢仁叡別錄不載一卷本。如何。又二卷本仁珍叡三家請來也。如總錄圓行同請來之。然彼別錄不載之如何。又一卷本無四會品號。二卷本有品號。成身會品羯磨會品爲上卷。三昧耶會品供養品爲下卷。亦二卷本陳三昧耶後說蓮花部百字中眞言。一卷本不說之。至念誦分說金剛蓮花二部百字也。或云。品號本亦大師有高覽歟。二卷大儀記內題下注大師御諱。彼記被載四會品號同軌文也。又延命院僧都九會密記以品號本爲證據明此軌唯四會行法。然者東寺亦以品號本可爲指南歟。但石山內供四卷次第專引用一卷本兼引二卷本名新儀軌。是爲後日將來故也(二卷大儀軌記大師御作之條頗有疑。若宗叡記歟)。
貞和六年正月十二日於東寺西院僧坊書寫之了。大法師賢寶(生二九)。
後日書加本儀軌等料簡了。
右舊損尤甚也補綴成就傳于來葉了實見此寶册則金剛頂經傳付明白也後葉得意而褫焉。
延享第四丁卯歲夷則盡日。
僧正賢賀(俗壽六十四)。
寶册鈔第二。
大日經翻譯事(無畏來唐并翻譯年紀事)。
付。
大日經以無行請來梵本譯之歟事。
同經梵本不同事。
同經本朝請來事(無畏來朝并高祖大師請來有無事)。
胎藏大儀軌本朝請來事。
根本渡唐本事。
寶册鈔第二。
大日經翻譯事。
諸部要目(不空)云。依毘盧遮那成道經大本十萬偈可有三百卷經。唐國所譯略本七卷(文)。
宗祕論(御作)云。廣開祕密之胎藏。根原三百卷西方具有此土不傳。根鈍難宣。略成七軸(文)。
承和二年度者官符云。空|奏曰。此二部經王名祕密眞言藏。金剛頂經梵本有十萬偈。大唐所翻一百餘卷○毘盧遮那經亦有十萬偈。此間所譯四十餘卷說大悲胎藏曼荼羅王爲主。三部曼荼羅其數過塵沙。已上兩經並是大毘盧遮那如來與自內眷屬諸佛菩薩金剛天等自受法樂故所演說。從金剛薩埵親授大日如來付屬。師師相傳七葉于今(矣)(已上取詮)。
私云。高祖大師三學目錄所載胎藏部經軌無畏金智不空三祖之翻譯七部十三卷也。然官符文此間所譯四十餘卷者。加計何經軌乎。頗以似難思。今迴愚慮。彼錄意分三藏故。次以蘇悉地蘇波呼二經屬律部不入經部。又以蕤呬經(亦名瞿醯經)加雜部。然檢智證大師瑜伽記云。妙成就蕤呬耶等經是十萬大本中抄出(云云)。又安然八家總錄以蕤呬經爲胎藏灌頂部本經。准此等記。官符文同以悉地瞿醯兩經加屬胎藏部歟。又無畏所譯胎藏攝大儀軌高祖請來錄雖不載之。令經高覽給歟。眞言傳受作法(御作目錄入之)所引無畏三藏胎藏儀軌者當此軌故也。又大日經疏二十卷無畏三藏攝集大本之要賛述略經之文。故息障品疏與三卷底哩三昧耶經文相大同。自餘准可知。仍不可例常途釋家以無畏疏直屬本經部令勘計歟。若然者所學錄所列七部十三卷外蘇悉地經三卷瞿醯經三卷攝大儀軌三卷大疏二十卷四部二十九卷都盧勘合成四十二卷。故云四十餘卷歟。其外無畏所譯胎藏廣大儀軌三卷金剛智所譯大毘盧遮那要略念誦經一卷不空所譯毘盧遮那五字眞言儀軌等雖現行流布。未知大師高覽之有無故不能勘計。又七軸大經爲胎藏部根本故。今且就當經注抄其要篇耳。
貞元錄第十四(沙門圓賢等奉勅撰)云。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第七一卷是念誦法開元十三年於東都大福光寺譯)。
蘇婆呼童子經三卷(唐云妙臂童子亦云蘇婆呼律。或二卷。開元十四年於東都大福光寺譯)。
蘇悉地羯羅經三卷(唐云妙成就法。此與蘇婆呼並是呪毘奈耶。不曾入大曼荼羅不合輒讀。同未受具人盜聽戒律便成盜罪。開元十四年譯)。
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經一卷(出梵本金剛頂經成就一切義品。略譯少分。開元五年於西明寺菩提院譯)。
右四部一十四卷其本並在。
沙門輸波迦羅。具足梵音應云戎婆揭羅僧(仙䈄反)訶。唐音正翻云淨師子。以義譯之名善無畏。中印度摩訶陀國人。住王舍城那爛陀寺。本刹利種姓。刹帝利捨俗榮貴依佛出家。神氣清虛道業恢著。精通禪惠妙達總持。三藏教門一心遊入。五天諸國久播芳名。大悲利生有緣東漸徐至北印度境響震摩訶支那。我皇搜集賢良發使迎接。以開元四年景辰大齎梵夾來達長安。初於興福寺南院安置。次後有勅令住西明。至五年丁巳於菩提院譯虛空藏求聞持法一卷。沙門悉達譯語。沙門元著綴文筆受。其無畏所持梵本有勅竝令進內。緣此未得廣譯諸經。曩時沙門無行西遊天竺學畢言歸。迴至北天不幸率。所持梵本有勅迎。還比在西京花嚴寺收掌。無畏與沙門一行於彼簡得數本梵經竝總持沙門。先未曾譯。至十二年隨駕入洛。於大福光寺安置。逐爲沙門一行譯大毘盧遮那經。其經具足梵文有十萬頌。今所出者撮其要耳。沙門寶月譯語沙門一行筆受承旨兼删綴詞理。文質相半妙諧深趣。又出蘇婆呼蘇悉地二經。無畏性愛恬簡靜慮怡神。時開禪觀獎勸初學。慈悲作念接誘無虧。人或問疑剖拆無滯(文)。
開元錄第九(智昇撰)同之。
大宋高僧傳第二云(凡有三十卷)。
(左街天壽寺通惠大師賜紫賛寧)
(左街相國寺講經論大德賜紫智輪同奉詔撰)
唐洛京聖善寺善無畏傳。
釋善無畏本中印度人也。釋迦如來季父甘露飯王之後。梵名戍婆揭羅僧訶。花言淨師子。義翻爲善無畏○開元四年丙辰齎梵夾始屆長安。勅於興福寺南院安置○至五年丁巳奉詔於菩提院○先譯虛空藏求聞持法一卷。沙門悉達譯語。無著筆受。綴文繕寫進內。帝加賞歎。有勅畏所將到梵本並令進上。昔有沙門無行。西遊天竺學畢言歸。方及北印不幸而率。其所獲夾葉悉在京都花嚴寺中。畏與一行禪師於彼選得數本並總持沙門。先所未譯。十二年隨駕入洛。復奉詔於福先寺譯大毘盧遮那經。其經具足梵文有十萬頌。畏所出者撮其要耳。曰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沙門寶月譯語。一行筆受删綴辭理。文質相半妙諧深趣。上符佛意下契根緣。利益要門斯文爲最。又出蘇婆呼童子經三卷蘇悉地揭羅經三卷。二經具足呪毘奈耶也。卽祕密禁戒焉。若未曾入曼荼羅者不合輒讀誦。猶未受具人盜聽戒律也。所出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卽金剛頂梵本經成就一切義圖略譯少分耳(文)。
大日經後記云。右大唐開元十三年。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唐言善無畏。於東福光寺譯。沙門寶月譯語。見開元錄沙門一行筆受(文)。
私云。依右文。大日經善無畏三藏於大福光寺翻譯之。寶月譯語。一行筆受(云云)。翻譯年代聊有異說。一開元七年。海雲記云。開元七年釋迦沙門三藏善無畏奉詔譯沙門一行筆受(文)。二開元十二年。開元貞元錄并大宋傳意。至十二年隨駕入洛於大福光寺譯此經(見)。卽其證也。三開元十三年。大日經後記意也。第一說違傳錄故難用。會後二說有二料簡。一謂前六卷十二年譯之第七卷十三年翻之。彼大日經後記第七卷奧書故云十三年。貞錄宋傳約前六卷云十二年。依之錄文云。第七一卷是念誦法。開元十三年於東都大福光寺譯(云云)。以第七卷別而云十三年譯。以知前六卷十二年譯也。二謂。入洛十二年翻譯十三年也。錄已云至十二年隨駕入洛。是開元十二年入東洛故也。第七一卷是念誦法等錄文者先表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其下注文也。意云。第七卷等者七卷經中別示第七一卷是念誦法。開元十三年等者總顯七卷翻譯年代。文意如此。更不可存異義矣。此二義中後義爲正。其故者初義開元十二年翻譯前六卷者。依貞元錄至十二年隨駕入洛於大福光寺譯毘盧遮那經文。其毘盧遮那經者全不限前六卷總指七卷經也。以何得知者。大宋高僧傳云。十二年隨駕入洛。復奉詔於大福光寺譯大毘盧遮那經。其經具足梵文有十萬頌。畏所出者撮其要耳。曰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文)。又略付法傳云。十二年隨駕入洛○譯大日經一部七卷蘇婆呼蘇悉地兩部經(文)。如文者。十二年入洛奉詔所翻經亙一部七卷。何云限前六卷乎。又貞元錄并高僧傳隨駕入洛下大日經蘇婆呼蘇悉地等經並擧之。十二年若爲翻譯時代者。蘇婆呼蘇悉地等兩經又可云十二年翻之歟。而錄擧彼二經云。十四年譯。明知十二年者只示入洛之時全非翻譯年。但錄長行釋別不明翻譯年者。初擧大日經七卷注十三年譯。擧蘇婆呼蘇悉地兩經注十四年譯。譯經年記此文明故恐繁重更不示之。然則十二年入洛十三年翻譯之儀旁順文理也。
大日經以無行將來本譯否事。
問。當經者以無畏持來本譯之歟。又以無行所持本翻之歟。如何。答。依一義者。以無行所持本翻譯之。貞元開元二錄如然見故也。就之亦有二義。一義云。無畏不持來大日經梵本故得無行本譯之。大經要義第一云。二錄意無畏所翻梵本曩時沙門無行所持也。而序云三藏乃持梵祕典來。故相違也(文)。卽此意也。一義云(學者料簡)。二錄意。無畏雖將來大日經。依令進內廣不譯諸經。是故更以無行所將梵本翻之也。已上一義畢(義淨三藏求法高僧傳云。無行禪師者荊州江陵人也云云唐高宗乾封二年赴西天同上元元年歸東土。路次卒。此人於中印度那爛陀寺學瑜伽中觀研俱舍求律典云云)。又一義云。無畏自持梵本來唐。卽以其本翻譯之。演密抄序(孝嚴奉勅撰)云。粤從唐代有三藏善無畏者。自中天來持以梵本。與禪師一行受詔同譯(文)。
海雲胎藏記云。
三藏釋迦善無畏○開元七年從西國將大毘盧遮那梵夾經等來至此國。玄宗皇帝禮爲國師。隨駕兩京翻譯大毘盧遮那等經(文)。
大日經序(崔牧)云。至開元丁巳歲三藏乃持梵祕典杖錫來儀○禪師以三藏懷寶遠來受詔。次口禀因請宣譯(文)。
略付法傳云。以開元四年景辰大齎梵夾來達長安。初於興福寺南院安置。次後五年丁巳於菩提院譯虛空藏求聞持法一卷。十二年隨駕入洛。於大福光寺安置。遂爲沙門一行譯大日經一部七卷蘇婆呼蘇悉地兩部經(文)。此等文皆以無畏持來本翻譯之(見)(已上一義了)。
唐本開元錄等大福光寺(云云)。
已上兩義中後義宜也。
尋云。若依後義者。開元貞元二錄云何可會之耶。答。二錄之意無畏所持梵本雖云進內未云大日經故非相違。三藏養老元年(當唐朝開元五年)來朝持來大日經。何云依進內不得其本乎。縱雖進內奉勅詔譯之。豈不被出之乎。又於華嚴寺雖云得數本梵經。更不云大日經。何輒可云以無行本譯之乎。以知錄文廣明無畏來唐以後事。謂或有所持梵本進內。或有得無行持來梵經。又至十二年入洛後翻大日經譯蘇悉地等之旨。次第釋之必非云大日經以無行本譯之(矣)。
同經梵本不同事。
問。大日經梵本有不同乎。又無畏所譯七卷經梵本頌數如何。答。
大日經開題云。此經總有三本。一法爾常恒本。諸佛法曼荼羅是也。二分流廣本。龍猛所誦傳十萬頌經是也。三略本。三千餘頌(文)。
異本開題云。凡此經可有三本。一法爾常恒本諸佛法曼荼羅是也。二分流廣本。金剛手所誦傳十萬頌是也。三略本。有三千餘頌經是也(文)。
疏第一云。然此經流布閻浮提略有十萬偈。若十佛刹微塵大衆各各廣演身口意差別法門則無限量(文)。
又云。毘盧遮那大品有十萬偈。以浩廣難持故。傳法聖者採其宗要凡三千餘頌(文)。同第六云。若現世天身者卽說彼天三昧道。若現聲聞身者卽說聲聞三昧道。若現辟支佛身者卽說辟支佛三昧道。若現菩薩身者卽說菩薩三昧道。若現持金剛身者卽說持金剛三昧道。當知此中偈頌如是無量刹塵。非世間結集經卷所能具載(文)。
同第十一云。本經有三千五百偈說此五字義也(文)。
就此文有二料簡。一云。略經梵本頌數三千五百偈也(爲言)。一云。大本經中別說五字字義文有三千五百偈釋之。非云略本經全部頌數也。
諸部要目云。大本十萬偈可有三百卷經。唐國所譯略本七卷(文)。
私云。大日經可有三本。一法爾本。如金剛頂無量頌本。疏第一則無限量。同第六無量刹塵本是也。二分流廣本。與金剛頂經中本頌數傳者全同也。疏第一及要目十萬頌本是也。三略本。如金剛頂經略本。疏第一三千餘頌本是也。今無畏三藏所譯七卷經者第三略本也。要目云。唐國所譯略本七卷(文)。又開題云。頌文三千經卷七軸(文)。則此意也。而海雲記以四千頌經爲今時所傳。大日經序以二千五百頌爲當經梵文。是皆違疏釋。謬說之隨一也。
大日經本朝請來事。
大日經誰人請來本朝乎。答。無畏三藏及本朝眞言諸家所將來也。其證如左載矣。
和州久米寺流記云。
一東塔院大塔大日經安置事。
此塔者多寶大塔高八丈也。遷南天鐵塔之半分以善無畏三藏起立之(日本最初之多寶大塔也)。件三藏者斛飯王五十二代玄孫中印度摩訶陀國之大王也○開元四年(丙辰)從印度來子晨旦。玄宗皇帝敬爲國師。而依東土邊州利益之願齎持大日經獨入烏卯馬臺之國。初著于東大寺西南之阿(後弘法大師建南院之地也)。三藏普踏迴四瀛八埏焉求七軸安置之場。大日本國高市郡王舍側。此地尤足稱美。仍廬東院之岫。而三箇年七百二十日際起立一寶龕而號之東塔院。卽以三粒之佛舍利納寶石之底。又以七軸之大日經安刹柱之下。卽記云。馱都惟釋尊之遺身。經王又舍那之全體也。然而少國片域大機未熟。仍留此法於斯地將待機所待時也。來葉必興法利生之菩薩來而可恢此教。於世記而歸晨旦國畢。其後弘法大師○佛前發誓願曰。從佛法常求尋要。三乘五乘十二部經心神有疑未以爲決。唯願三世諸佛示我不二一心。祈感夢。有人告曰。於此有經名大毘盧遮那經。是乃所要也。卽生隨喜尋求件經王。於大日本國高市郡久米道場東塔下得此經(云云)。
鑁上人云。此經王者誰人所安。善無畏之所安置也。偸爲見密機之熟生。粗爲知祕教之行藏。乘一葉舟來吾本國。邦人不怪土俗不知。只執空有宗未甞醍醐味。迺知機根未熟興時未至之故。空入桑梓徒歸李唐(文)。
扶桑略記第六云。元正天皇(四十五代女帝)○或記云。大唐善無畏三藏養老元年入朝。
私云。無畏三藏來本朝事不見處處之文。因茲世人多不知也。但勘下文延曆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內侍宣稱。昔天竺上人自雖降臨不勤訪受徒遷豁舟遂令眞言妙法絕而無傳。若是指於無畏三藏來朝之時歟。彼人既是西天之國王眞言之祖師也。頗似相階○文。
已上善無畏三藏持來證也一。
八家總錄云○胎藏界灌頂本經法。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無畏澄海仁行運曉珍叡文)。
又云。胎藏界部第二本經義釋一。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亦云大毘盧遮那成佛經。貞元梵釋月輪圓覺無注文)。
已上文本朝八家請來證也(梵釋寺圓覺寺本由來可尋之)。
或人云。大日經者不待祖師之請來。元來在本朝。其故者。金胎兩部者理智曼荼羅主陰陽二義形東西兩方。仍金剛頂經自西天流傳大日經自東土弘通也。金剛頂經安南天鐵塔。鐵形西方。塔高十六丈表金界十六尊。大日經納久米木塔。木主東方。塔高八丈擬胎藏八葉(見流記文)。凡國名大日本國。神號天照靈尊。祖師稱遍照金剛。自然道理所顯現。豈○只人功始所作乎。若依此義者久米所納經若梵本若漢本。自然道理所現。非人所爲。然其經本因善無畏三藏經行緣出現故。流記等且稱無畏持來歟。實是今發起本有經典之助緣也。非其經從來無之(云云)。
問。此經高祖御入唐以前於本朝御感得久米所納本(云云)。然八家總錄所註。此經爲大師御請來。若有請來者何進官錄不被載之乎。仍總錄說頗有疑。如何。答。一義云。久米所納經者梵本也。何以知者。無畏三藏來朝養老元年也。當唐開元五年。大日經翻譯開元十三年也。翻譯以前所持來經定可梵本。而間大師於唐朝始謁青龍和尚。擧大日經梵本題所請祕決也(祕藏記有之)。若爾者於漢本經者大師御請來之條非有疑之。但不載請來錄者。安然總錄云。又諸錄中諸阿闍梨祕不載者。若有見聞並亦加矣(文)。准此記大師祕不被載錄歟。但瑜祇經者祕中之祕也。猶以錄被載。大日經何必可被隱祕乎。且高祖錄外請來少少總錄出之。是經非祕書。何至當經不載錄乎。一義云。久米所納本漢本也。其故吾朝依漢語可發惠解。無畏持來梵本有何益乎。依之久米流記七軸安置(云云)。都部要目云。唐國所譯略本七卷(文)。七軸經爲譯經之義無疑。但三藏來朝無可信誠文者。難定養老元年。無畏開元十三年翻譯此經同二十三年入滅。其間經十一箇年。不知來朝爲翻譯以後歟。縱雖爲養老元年。又云漢本可無其難。今宗意梵漢共本有也。何偏拘翻譯年紀乎。鹿島大明神甲文鑄付翻譯三十頌。准可知之。若爾者漢本經者無畏先立請來之故大師重御請來依無其詮錄不載此經歟。但總錄爲大師御請來之旨注之。又非無謂。謂無畏持來本大師有御隨身入唐歸朝時。又持來件本。仍云請來強無咎歟。
或義云。久米所納經者漢本也。於大日經有未會。經唯漢語。無畏來唐之時雖被翻語。依勅正被翻事開元十三年之故。日本安置經者未會漢語之大日經故云七卷經也(此事息心抄委細問答有之可見之。彼抄□記)。
胎藏儀軌請來事。
問。胎藏大儀軌本朝請來如何。答。胎藏部儀軌其數雖多自他門諸師所依行。專在四部。所謂善無畏所譯攝大儀軌三卷廣大儀軌三卷法全阿闍梨撰集儀軌玄法寺本(此有二卷三卷兩本)青龍寺本(此有智證宗叡兩家不同)是也。具如八家總錄載。此中攝大廣大兩軌開元貞元目錄不載之。廣大軌者草本歟。文有爛脫。攝大儀軌者出祕密灌頂作法。故祕密不入大藏目錄歟。或云。攝大儀軌高祖大師有高覧歟。眞言傳受作法(大師御作云云)。可受法人之相如善元畏三藏胎藏儀軌說(云云)。胎藏儀軌者指攝大軌(云云)。又御作胎藏次第五指立名被標●等五字。相似攝大軌說。若此軌雖有御請來祕惜所被進官歟。可尋之。
總錄云。攝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入蓮華胎藏海會悲生曼荼羅廣大念誦儀軌三卷(無畏譯一行筆受寶月譯語仁根本)。
攝大毘盧(乃至)念誦儀軌三卷(仁以前本脫中間。與良相國。人多持之)。
攝大毘盧(乃至)念誦儀軌三卷(珍是前具足本。但中卷文與前少異。亦字頗異)。
攝大毘盧(乃至)念誦儀軌三卷(叡前根本本。但中卷文與珍本同。字與仁本同)。
大毘盧遮那經廣大儀軌三卷(無畏叡法潤付惟謹本)。
已上總錄文。
根本渡唐本事。
胎藏爛脫儀軌二卷文言相似玄法寺法全本。或號根本渡唐本。或號曼荼羅寺本。或云此軌不空三藏說(云云)。不知定說。子細如左載。
心目(心覺記)云。或人被示云。有二卷本。不注作者。是大師御請來歟。衆本中可信用之。其所以者。池上平救闍梨傳受件本。其批云。根本渡唐本(云云)。隨鎭西藥仁大德所持同之。件本外題下書曼荼羅寺御本。驚爲不審之處。讃州教禪供奉語云。此儀軌大師御歸朝後授門弟等給御本也。仍題下令書御名二字。而門徒忌諱改書曼荼羅寺也。爰尤有其興。深以甘心之。但付之私加二難。一何不載進官錄。二何本寺不傳受之。或人會之云。若未再治故不載錄歟。寔文言不調次第違亂。世云爛脫本是也(云云)。次不傳受事求治定本猶豫之間。後後請來無畏法全等儀軌文言調委細注。各好傳受之歟。又全非無相傳。如平救日記。教禪口狀。況傳受于今不絕流有之。可尋受之。依如此證據二卷本御所持云事可仰信之。但相似二卷本注云玄法寺法全。豈可云御請來耶。若不然又誰人撰集可得意耶。私案之二卷本俱不空三藏集說歟。其故他家抄云。玄法寺兩卷儀軌不空三藏說三部各別曼荼羅也。故與攝大儀軌廣大儀軌其意異也(文)。不論自他宗於有道理可用潤色也。至注法全者可存三義一不空集法全治定歟。二注傳持人歟。三依安然錄後學謬注歟。所以御請來未再治本不注撰者。是不空草本可得意歟。勝語集云。池上平救阿闍梨傳授賴尊律師二卷日記云。根本大師御本也。興隆御房奉受了(云云)。興隆御房未知。若是般若寺歟(已上)。私云。件集勝定坊物語自證房被記(云云文)(已上心目)。
八家總錄云。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華胎藏悲生曼荼羅廣大成就儀軌二卷(法全仁)。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華胎藏悲生曼荼羅廣大成就儀軌二卷(法全惟正與同本。但上卷有爛脫及處處有注)。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華胎藏悲生曼荼羅廣大成就儀軌三卷(法全仁。云云)。
胎藏對受記第一云。慈覺大師將來玄法寺法全和上兩卷三卷儀軌惟正大德將來法全和上兩卷異本爛脫儀軌(云云)。私云。此兩文所指惟正大德請來本恐同彼曼荼羅寺本歟。此本不空集法全治定歟。可決之。
延享第四歲次丁卯夷則盡日補綴全備傳之後世了。
(東寺定額僧貫主初修寺淨土院兼帶)僧正賢賀(世壽六十四)。
寶册鈔第三
蘇悉地經事(翻譯。說者。住處。大意。題目。判文)。
付。
兩部三部大法由來事。
東寺本傳爲兩部大法事。
蘇悉地經軌列祖相承次第事。
蘇悉地經爲胎藏部攝事。
同經爲大日經十萬頌別出否事。
十八道爲蘇悉地略行歟將爲金剛界略行歟事。
蘇悉地大事依當經否事。
蘇悉地經軌本朝請來事。
慈覺大師奏金剛頂蘇悉地兩業度者事。
寶册鈔第三。
蘇悉地經事。
翻譯。
貞元錄第十四(沙門圓照等奉勅撰)云。
蘇悉地羯羅經三卷(唐云妙成就法。此與蘇婆呼並是呪毘奈耶。不曾入大曼荼羅。不合敷讀。同未受具人盜聽戒律便成盜罪。開元十四年譯)。
沙門輸波迦羅。具足梵音應云戍婆揭羅僧(仙䈄反)訶。唐音正翻云淨師子。以義譯之名善無畏○出蘇婆呼蘇悉地二經(文)(開元錄并大宋高僧傳同之)。
續古今譯經圖記(智昇)云。蘇悉地羯羅經一部三卷。善無畏開元十二年於大福光寺爲一行譯。沙門寶月譯語。一行筆受承旨兼删綴詞理文(文)。
蘇悉地經疏第一(慈覺)云。此經一部三卷是唐朝輸波迦羅此云善無畏譯(文)。
私云。道詮群家諍論。唐朝不空三藏譯大毘盧遮那經及蘇悉地經專以爲宗簡(云云)。誤之甚以可知矣。
說者(付蘇摩呼童子經)。
同疏第一云。初半品經初明忿怒軍荼利請問也。次從爾時吉祥莊嚴一切持明大執金剛應供養者告彼大精進等以下至經文盡。是第二明大執金剛答也(文)。
教時義第二(安然)云。蘇悉地經執金剛手在須彌頂普賢宮殿爲軍荼利菩薩所說。又蘇摩胡經亦金剛手在此宮殿爲蘇摩胡童子所說(文)。
私云。蘇悉地經有三十四品。第一請問品當品上半軍荼利問也。此中有四十一問。自下半至經終金剛手答也。爾者以金剛手可爲一經說者也。
住處
蘇悉地經疏第一云。若明處者應指普賢宮。卽須彌山頂金剛手所住。無非普賢宮故也(云云文)
大原四十帖第十六云。蘇悉地經說處經不見之。但須彌頂之說也。謂悉地經是金剛手所說也。俱舍云。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云云)。卽四部之金剛薩埵也。其中猶是金剛部金剛薩埵所說也。又蘇婆呼等經同須彌頂之說也。故彼等文云。汝天衆既聽受等(云云文)。
大意。
蘇悉地經疏第一云。所言蘇悉地羯羅經者是三部經王諸尊肝心。緒總眞言之祕旨詠貫大教之要妙。是以精進忿怒擊衆機發數十疑問。持明大仙悲未來開眞言法則。致使羯羅五莊嚴遍涉眞明而爲經緯悉地九成就亙通諸部而成階位。修行之輩五攀三際之利信修之類寔獲世出世驗。諸部大教非此經王支分不備。衆尊祕法非是眞典未有妙術。陵大虛之靈翅開地藏之神術。唯是此眞典也(文)。
題目。
同疏第一云。言蘇悉地羯羅者是則西域音。此云妙成就也。羯羅者。今檢梵語又云迦羅抳。此云作也。又羯刺麽(引)抳此云業。又迦羅抳此云務者並應通用。今此經妙成就世出世諸作業也。世作業者謂六趣四生諸有生所樂之業也。出世業者是二乘菩薩等諸聖者所樂之業(文)。
判文。
同疏第一云。若准諸經應有二序及以屬累。今於此經無是事者。然傳持人略其不要但傳眞要。故無如是等二序及囑累(文)。
私云。此經三十四品皆是正宗也。序分及流通闕無之。光記云。汎明諸論正宗定有。序分流通有無不定(文)。准可思之。
兩部三部大法由來事。
問。自宗中或稱兩部大法或號三部大法。其由緒如何。答。海雲付法記云。自佛法流傳東夏神州延一千年。所有持念祕密心地教門流行不過此二本大教王(卽大毘盧遮那大教王及金剛界大教王是)統攝一切持念教門。次有蘇悉地妙成就教廣明三部亦攝諸持念法。此中但明事成就。與金剛界及大毘盧遮那義味相涉。亦是至極要妙法。三藏善無畏所譯。兼前二部大教及蘇悉地與成三部大教(文)。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批云。與阿闍梨之後可授蘇悉地大法事。右大法者爲胎藏金剛兩部大法之羽翼。是以唐大師等我慈覺大師殊祕惜之不同他部。仍自今以後傳法者須教授弟子令登阿闍梨之後方與授件法。若不爾者恐損大道歟。故定如件。
貞觀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阿闍梨大法師圓珍。
阿闍梨大法師承雲。
阿闍梨法眼大和尚位遍照。
已上。
智證大師授雲和尚官符云。胎藏金剛兩部大法者先來本朝非不傳之。至蘇悉地大法者其名未曾有之。爰故阿闍梨圓仁應五百之運創傳得斯道。大中之大實在此門能有未有非伊人誰歟(五百運者。文選五百歲賢人出。指此義歟)。
蘇悉地對受記(安然)云。雲記云。夫行者欲作法。當知三部大意。胎藏從阿字生起。以五輪成身。金剛界從鑁字生起。以五相成身。今此中從吽字生起。以三吽成身。行者先心觀吽字一誦吽字。變成五智金剛。次舌上置同字。次置頂上。共變成五股金剛(誦吽准上)卽結五股印五處加持。想自身金剛牙菩薩。是則此界初入門也(文)。
近來智證慈覺餘流學者以海雲記三部大法阿闍梨位之至極者。在山門三井於東寺三流者只傳兩部不傳蘇悉地之奧旨依之高野古風不行之古德詞有之。兩部外蘇悉地阿闍梨位極位有之。
私云。東寺一門專用兩部大法稱。他門兩流(慈覺智證)專用三部大法稱。各有所由。所謂登壇受職傳法灌頂祕法者大日金剛頂兩部大經所說也。蘇悉地中不說其法。故就其本教唯立兩部稱也。彼蘇悉地經專說持明行者作成就要法故。爲兩部大法羽翼兼以爲所學要樞。故亦以爲一部總號三部大法也。貞元錄注蘇悉地蘇婆呼二經云並是呪毘奈耶。高祖大師奏祕密三藏目錄以件二經列律部。准可知之。
又智證大師三部曼荼云。又蘇悉地通一切三部。凡無別瑜伽。一切佛菩薩等皆依此法作供養。次第卽將那尊本眞言持念。所以此瑜伽別無念誦。如如意輪十八道念誦。是無量壽儀軌亦然(文)。
又智證大師求法傳受目錄云。大中九年七月十五日入大悲胎藏五瓶灌頂得般若波羅蜜菩薩便授學胎藏大教畢。又至十月三日入金剛界五部灌頂得金剛波羅蜜菩薩便授學金剛界蘇悉地并諸尊瑜伽進一百餘本畢(云云)。
慈覺大師嘉祥元年奏狀云。會昌元年○其年五月於青龍寺勅置本命灌頂道場不空三藏第三代弟子義眞阿闍梨邊受灌頂受大毘盧遮那經祕旨及蘇悉地大法(文)(在唐記同之)。見此等文。他門兩祖或入金剛界灌頂壇學金剛頂諸尊瑜伽之時兼學蘇悉地法。或入胎藏灌頂壇學大日經等之時同受蘇悉地軌。於蘇悉地不行灌頂作法。依之思之。自他門祖承風範大旨無異轍者歟。
東寺本傳爲兩部大法事
問。或記云。法全以三部大法付後入唐宗叡阿闍梨。阿闍梨付同入唐弟子禪念闍梨。但寬平禪定法皇初於圓城寺益信僧正所受學兩部大法兩部傳法阿闍梨灌頂。後神日阿闍梨蒙法皇仰以三部大法傳奏法皇。寬平第三入道親王隨法皇大阿闍梨仰以去延喜十三年五月三日。於東寺灌頂道場禀學兩部灌頂三部大法(文)。此記意圓城寺僧正取傳云兩部神日律師所傳云三部。其子細如何。答。粗考舊記自門所傳以兩部相承爲規模。所謂承和二年度者。官符云。空|奏曰。此二部經王名祕密眞言藏○已上兩經並是大毘盧遮那如來與自內眷屬諸佛菩薩金剛天等自受法樂故所演說。從金剛薩埵親授大日如來付屬。師師相傳七葉于今矣(文)。
不空授惠果文(付法傳下載之)云。卽授兩部大法阿闍梨位毘盧遮那根本最極傳法密印(文)。
惠果授大師文(付法傳下載之)云。今有日本沙門空|來求聖教以兩部祕奧壇儀印契。漢梵無差悉受於心猶如寫瓶(文)。
御請來錄云。宜此兩部大法曼荼羅一百餘部金剛乘法及三藏傳付物并供養具等請歸本鄕流傳海內(文)(此外御作文濟濟可引勘之)。
性靈集序(眞濟述)云。去延曆末衒命入唐。適見京城青龍寺大德惠果阿闍梨○卽授二部大曼荼羅法百餘部祕藏(文)。
承和五年(當唐開成三年)實惠等八人付圓行入唐送國信等。於惠果和尚墳墓牒狀云先年入唐求法奉遇青龍寺內供奉諱惠果大和尚受學胎藏金剛界兩部祕密教(文)。
唐朝開成四年義眞法潤等十一人相送返牒云。空|大師去貞元中來此國投之故內供奉灌頂教主惠果和尚處習學。至永貞還本國。弘三部大法爲彼土大灌頂師(文)。
本朝大師門人牒狀云兩部。唐朝義眞等贈答云三部。各有所由。如先云於祕密灌頂相承者不過兩部。故圓城寺所傳云兩部傳法阿闍梨灌頂也。然於所受經軌者盡其枝流故以蘇悉地經爲所學隨一。無畏金智以來祖承次第如次下勘載。又彼神日律師是玄靜阿闍梨付法資也。玄靜是自他門兼學人也。天台安然最圓受法弟子亦東寺宗叡禪念入室資也。三部大法精研無如此師。其所傳次第如左載矣。
延喜四年玄靜授神日付法記云。玄靜始從禪林寺僧正法印大和尚位宗叡大阿闍梨受金剛界大法等。後依僧正許可於內供奉十禪師禪念阿闍梨所受胎藏大法悉曇章等。復從安然阿闍梨聽受毘盧遮那蘇悉地蘇磨呼瞿醯瑜祇等經及大日義釋等。兼更授學胎藏金剛兩部大法等并悉曇藏。復受傳法灌頂。及與傳法總印眞言等畢。而未與印信之間奄忽遷化焉。爰最圓阿闍梨卽尋本意授蘇悉地大法并與三部印信○復次延喜三年六月十五日於神護寺而私師內供奉依在寢席准於以心灌頂之法授與兩部傳法印兼亦傳付蘇悉地大法已畢。玄靜不肖之身忝蒙師許。非機之器謬寫法味○以此三部祕藏付囑同山苦修業比丘神日法師既畢(文)。
又云。金剛弟子神日○去寬平二年九月十四日於玄靜所而入胎藏界曼荼羅初受胎藏大法。同四年二月五日復入金剛界曼荼羅授學金剛界大法。同九年九月十五日亦禀蘇悉地大法既畢。又金剛頂大日蘇悉地瑜祇等經五部三部總別行法諸尊瑜伽作法次第及悉曇藏等禀學有解決擇無疑。當今延喜四年歲次甲子十月四日斗宿和善之日先於胎藏界曼荼羅而授深祕傳法之職位。明日次於金剛界曼荼羅而同授與阿闍梨灌頂之法既畢(文)。
或記云。爰法印大和尚位宗叡入唐迴朝日始以金剛界大法付玄靜闍梨。後僧正大師石倉山寺沈大病。玄靜闍梨參向之次仰云。我今所勞煩重不能自教授遺法。仍須就先學師達而受學(云云)。卽以教書送於高尾禪念律師所。仍律師隨教旨以胎藏大法蘇悉地大教并兩部灌頂三部祕印授玄靜闍梨。闍梨又以兩部灌頂三部祕印付神日寂照闍梨次律師傳奏禪定法皇。闍梨寂照奉付第三親王阿闍梨(文)。
蘇悉地經軌列祖相承事。
問。蘇悉地經軌祖承次第如何答。金智不空等列祖次第相承之。其證如左載。
不空行狀(超遷)云。後於祖師處哀祈瑜伽五部三密求之。三載未遂夙心。爲法之故欲歸天竺。是日宿于新豐逆旅。祖師此夜偶然而夢。京城諸寺佛菩薩像悉皆東行。忽而驚悟令疾命還。及聞迴至祖師大喜。我之法藏盡將付汝。次於他辰爲與傳授。五部之法灌頂護摩阿闍梨教大日經悉地儀軌諸佛頂部衆眞言行一一傳持皆盡其妙(文)(大宋高僧傳第一同之)。
編年統論第十六(祖琇)云。不空因求授瑜伽五部智未之許。不空擬入天竺求之。智一夕夢。京城佛像皆東行。及寐以誥不空。空啓以西游意。智曰。汝有授道之資。吾何蔪哉。卽授以五部及毘盧遮那經蘇悉地軌範(文)。
私云。金剛智蘇悉地經御相承其源龍智傳歟。略出經第三云。擇地等法不異蘇悉地說(云云)。三藏來唐時依遭難風所將梵經等皆以投海。唯持四千頌略瑜伽(云云)。然者金剛智所授不空蘇悉地大日經等定是爲無畏所譯本歟。依之玄靜闍梨授神日大德付法記云。善無畏三藏唐開元四年將大毘盧遮那經等梵夾從中天竺至唐。玄宗皇帝禮爲國師。特降詔勅翻譯大毘盧遮那蘇悉地等經。爲大毘盧遮那曼荼羅灌頂大阿闍梨三藏和尚。復將此教付南天竺國三藏金剛智及大興善寺沙門一行保壽寺新羅國沙門玄超矣金剛智三藏付大興善寺三藏不空智(文)。又不空三藏都部陀羅尼目錄出六部本經要目。大日經蘇悉地經其隨一也。不空從金剛智令受無畏所譯本被抽出其要歟。將又於印度直令習學梵本歟。由來難知矣(不空所譯觀自在大悲成就法云。若澡洗時應依呪律及悉地中洗浴法事云云此中呪律者指何乎。可尋之)。
圓行請來惠果行狀云。又於無畏三藏和上弟子玄超和上邊求授大悲胎藏毘盧遮那大瑜伽大教及蘇悉地大瑜伽法及諸尊瑜伽等法。一一親垂旨授(文)。
海雲胎藏付法記云。次沙門玄超阿闍梨復將大毘盧遮那大教王及蘇悉地教付青龍寺東塔院惠果阿闍梨。阿闍梨又傳付成都府僧惟向汴州辨弘新羅國僧惠日悟眞日本國空海○(付法傳阿闍梨灌頂位者數有十二人文)。
佛祖統記第三十云。開成四年正月三十日青龍寺內供奉還狀云。胎藏大牟尼法金剛戒光明相會蘇悉地密嚴戒儀空海大師去貞元中來此國授之故。內供奉灌頂教主惠果和尚處習學。至永貞初還本國弘三部大法爲彼土大灌頂師(文)。
弘仁十四年十月十日官符云。眞言宗僧五十人○件宗僧等自今以後令住東寺。其宗學者一依大毘盧遮那金剛頂等二百餘卷經蘇悉地蘇婆呼根本部等一百七十三卷律金剛頂發菩提心釋摩訶衍等十一卷論等(經論目錄在別云云)。
蓮臺寺僧正受法記云。延喜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於白雲寺蒙傳法許可灌頂。十五日受蘇悉地法。十八年八月十七日太上法皇授傳法灌頂已了(云云)。
天曆元年三月二十八日蓮臺寺僧正授寬靜僧正血脈文云。吾昔少年之時候彼仙洞。成人之後出家入道則相從。故律師神日阿闍梨研學諸尊儀軌三部大法護摩悉曇等之法。其後法皇屢召愚僧以前所學之法重復授與○我今以此法皇所授之法皆悉授與寬靜大法師。則去延長三年三月一日授金剛界大法。承平二年六月五日授胎藏法。天慶七年三月三日授蘇悉地法。同年六月五日授與傳法灌頂職位先了。宜以此三部之法味必報彼三世之師恩(文)。
天曆七年蓮臺寺僧正授遍照寺僧正(寬朝)日記云。三部法并傳法灌頂阿闍梨位傳授大法師寬朝。
金剛界法。
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一卷。
天曆元年(歲次丁未)十二月十四日甲午(柳宿木曜)於宮中眞言修法院傳授之。
胎藏界法。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花胎藏菩提幢幖幟普通眞言藏成就瑜伽儀軌三卷。
同二年(歲次戊申)二月六日丙戌(觜宿日曜)於宮中眞言修法院傳授了。
蘇悉地法。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二卷。
同二年九月九日戊辰(張宿金曜)於宮中眞言修法院傳授之。
天曆七年月日。
大阿闍梨權少僧都法眼和尚位寬空。
已上。
永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官符云(寬朝授灌頂於熙極奏狀)。右得彼寺別當阿闍梨僧正法印大和尚位寬朝。去年十二年九日奏狀侢○件熙拯爲故小僧都救世之弟子受學三部大法諸尊儀軌護摩祕法悉曇梵字等也。重從寬朝研習件法(已上)。
依此等記。東寺先哲相並于兩部大法兼受蘇悉地經軌爲師之風範。但蓮臺寺僧正天曆記所載胎藏菩提幢儀軌者法全闍梨撰集也。號青龍儀軌是也。智證宗叡兩師請來其本大同小異也。又於蘇悉地經者。圓覺梵釋兩寺藏錄入之。根本大師傳來同本歟。列三藏目錄被奏定一宗所學者也。於蘇悉地儀軌者。依安然記善無畏一卷本法全和上治爲兩卷。慈覺智證惠運圓行宗叡等請來其本有差異。廣中略不同如下載。此本非高祖御請來。天曆記所載定是爲後入唐傳歟。蓮臺寺僧正初就神日律師受三部大法。後從禪定法皇受兩部灌頂。彼神日律師者玄靜阿闍梨付法弟子也。玄靜是宗叡禪念等付屬人也。具如先段注矣。
蘇悉地經爲胎藏部攝事。
問。密宗所學本經不過兩部雜部。然者蘇悉地經可攝何部乎。答。可攝胎藏部。此經說五供印明作三部配立故也(胎藏說五供。金界說八供胎藏說三部。金界說五部)。諸部要目(不空)云。蘇悉地經中教依三部。所謂佛部(五佛頂等)蓮花部種類甚多。金剛部金剛薩埵等變化無量○供養五種。除閼伽。一者塗香。二者花鬘。三者燒香。四者飮食。五者燈明(文)。則其證也定深隨聞記第一云。就蘇悉地有二說。一師云。蘇悉地者易行祕法也。依胎藏界立於三部出其軌則故名蘇悉地。蘇悉地者梵語。唐云妙成就也。是爲正傳。一愚人言。蘇悉地者兼判兩部大曼荼羅事(云云)。此義不然。何以故。無畏三藏依胎藏法立於三部譯出此經故也(文)。
安然瑜祇疏上云。此瑜伽中有十二品有十四法。是金剛界蘇悉地法。譬如胎藏蘇悉地經十八曼荼羅法(文)(四十帖云。第十五云。蘇悉地經十八曼荼羅檢經可定其數也。率爾計之十七有之文)。
又教時義第四云。今眞言宗雖無文說據理論或可言一藏。謂眞言祕密藏。或可云二藏。一金剛界祕密藏。二胎藏界祕密藏。雖云一眞言祕密藏而說行法儀軌別故或可言三藏。加蘇悉地祕密藏以十八道而爲紀網。與前兩界少差別故。又阿闍梨印信云是兩部大法之羽翼也。奉勅受學兩部大法竟者方始授之。或可言四藏加瑜祇祕密藏。謂蘇悉地行十八道雖異兩界。而立三部同胎藏界。實是胎藏大法中之悉地成就法也。今金剛頂瑜祇經是可言兩部大法之肝心也。以說兩界阿闍梨位行法故也。其中大悲胎藏頓證八字印明卽是大日經中阿闍梨眞實智品印明。而明五部三十七尊法實是金剛界中之悉地成就法也。故與蘇悉地法相對足爲四藏(文)。
四十帖第十五云。師曰。妙成就者是胎藏妙成就法也。謂修行胎藏界未猶得成就故。更修蘇悉地而隨成就也(文)。
又云。蘇悉教是胎藏三部中金剛部法也。以此金剛部成就上二部也。故文云。雖金剛下部(云云文)。依此等釋以蘇悉地經爲胎藏部攝。以瑜祇經爲金剛頂部攝。若爾者他門亦雖云三部實不出兩部也。
蘇悉地經爲大日經十萬頌攝歟事。
問。蘇悉地經爲胎藏部攝者。可云大日經別出歟。如何。答。智證大師金剛界瑜伽記云。又妙成就玉呬耶等應是十萬大本中抄出(文)。胎藏部本經流傳此界不過十萬頌。大日經疏第一云。此經流布閻浮提略有十萬偈(云云)。可思之。或人云。不空所譯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儀軌出蘇悉地經大明教分(云云)。然彼儀軌三學目錄列雜部。准列蘇悉地經亦可攝雜部歟(云云)。
十八道行法爲蘇悉地略行否事。
問。四十帖第三十三云。師曰。三部大法各有別法。胎隨行金三摩地。蘇十八契也。是卽三部別法也(云云文)。此意於三部各有廣行(亦名大法)略行(亦名別法)。胎藏界廣行者無畏所譯攝大廣大儀軌。略行者不空所譯五支七支念誦也(軌題略攝念誦隨行法云云)。金剛界廣行者不空所譯蓮花部心念誦儀軌。略行者金剛智所譯毘盧遮那三摩地儀軌也。蘇悉地廣行者蘇悉地供養儀軌。略行者十八契印儀軌也。金剛界對受記第三云。記者私云。十八道法是蘇悉地法非此界法(云云)。
又十八道儀軌生義云。今十八契者胎藏支末蘇悉地略行也。是故立三部攝諸尊(云云)。此等義是非如何。答。十八道印明多雜蘇悉地經軌故。以十八契印云蘇悉地略行。非無謂歟。但自門所傳必不可定蘇悉地略行。可稱金剛頂別行歟。其故者。大師三學目錄以不空所譯無量壽如意輪阿閦軍荼利等軌金剛頂部被載之。此等儀軌說十八道眞言印契。然依金智不空兩三藏所譯如意輪儀軌。大師撰出十八契印儀軌。山門承澄僧正抄云。問。諸軌題下多注譯者。而此軌不見如何。答。此軌初已下至于淨三業眞言。是金剛智如意輪瑜伽法要文也。自下不空如意輪軌文也。故無別譯者名耳。問。然者誰人抄之哉。答○中川上人云。弘法御撰也(云云)。如意輪軌兩本同爲金剛頂部。十八契印儀軌依憑此軌。然者此法不依蘇悉地。是金剛界中別行法則也。何況蘇悉地經軌不說淨三業并摩抳供養印言。是依無量壽儀軌。彼軌亦金剛頂部攝也。又大輪金剛修行悉地成就法(無譯人名)云。我依金剛頂經略述大輪持念次第(云云)。此軌所出淨三業三部被甲以下摩抳供養不異常途行用。然軌文初標我依金剛頂。頗不可作異端論。此軌慈覺宗叡二家請來也。尤足爲誠證矣。
尋云。無量壽如意輪阿閦軍荼利儀軌等說十八道印眞言。此等儀軌有何所由屬金剛頂乎。答。無量壽儀軌說金剛界三昧耶會觀自在王如來密印故也。又如意輪軌說本尊三種印明。與金剛智所譯如意輪瑜伽法要全同也。彼瑜伽法要同文初云。我今順瑜伽金剛頂經說摩尼蓮花部如意念誦法(文)。可思之又阿閦佛是金剛界五佛隨一也。修行軌則出金剛頂經。推可知之。又軍荼利儀軌說淨三業眞言巳如金剛頂瑜伽中說(云云)。其證也。
或記云。又問。無量壽及大如意輪等儀中所說十八道者胎藏金剛界兩部中正屬何法耶。答。不屬胎藏亦不屬金剛界。問。若爾屬何部耶。答。屬蘇悉地部○(元慶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記云云)。
私云。此記安然記(云云)。可問眞僞也。
蘇悉地大事大據并相承事。
問。祕密相承有蘇悉地大事(云云)。是依蘇悉地經歟如何。又根本大師御相承歟。將又高野舊風不行之歟如何。答。此事旨趣多端難載文書。小野流祕決更同之。天元三年(庚辰)七月十五日聖行授仁海僧正(于時凡僧)血脈文云。今尋血脈者兩部大法并大灌頂是弘法大師之流。又三部大法并傳法灌頂是慈覺大師之流。三種悉地法天台傳教大師之流。師資相傳之道也(云云)。山門相實法印記云。金智不空惠果弘法只兩部相承不立三部。定有深心歟。更問(云云)。
蘇悉地經軌本朝請來事。
問。蘇悉地經軌本朝請來如何。答。
八家總錄云。
蘇悉地羯羅經三卷(無畏。澄。圓覺。梵釋云云)。
蘇悉地供養法二卷(無畏。珍錄外。略本)。
蘇悉地供養法二卷(仁。錄外與前小廣)。
蘇悉地供養法二卷(行。與前稍廣)。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一部二卷(運。與前更異。都有四本。第二是最初本。餘三法全治定)。
蘇悉地羯羅供養眞言集一卷(澄仁)。
(已上拾要引之)。
智證本批記云。大中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於長安城右街龍興寺淨土院居和上房請全和上本抄寫勘定。本國僧圓珍記(云云)(總錄文珍錄外略本者指此本歟。此本內題下三藏善無畏譯云云)。
禪林錄云。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一部二卷(善無畏三藏譯。與先請經其文小異也。三十二張云云)。
此本總錄不出之如何。
蘇悉地羯羅重玄門儀軌云(元慶寺。勅傳法阿闍梨福聚金剛集)。
此中言供養法者善無畏譯。元有一卷。法全和上治爲兩卷。兩卷之中三本不同。一圓覺僧正本廣。二慈覺大師本略。三圓珍和上本極略也。今抄廣本以入此中(云云)。
件本奧批云。以作者然和尚御草本書(云云)。此記所出善無畏一卷本誰人請來耶。總錄不載之如何。
慈覺大師奏金剛頂蘇悉地兩業度者子細事。
嘉祥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官符云(貞觀格第六載之)。
圓仁所求胎藏金剛并蘇悉地三部大法教廣義豐。雖粗弘傳猶未獲大展矣。延曆聖皇賜山家年分二人。一人止觀業。一人眞言胎藏業。跨世愼尊各勤其業。至於金剛界蘇悉地兩部兩法難全兼學。而人志有限教門浩博。禀學之徒未能窮其微細。伏望恒例年分度者二人之外□蒙兩人各令習學。一業令一人學金剛頂瑜伽□兼讀法花金光明兩部。令一人學蘇悉地供養法兼讀法花金光明兩部經。並使精通文義□嚴試其業。預得度之例不出山門守紀修行(文)。
元慶二年官符云。本宗年分度者二人之外更加金剛頂蘇悉地兩經之業各一人。嘉祥三年十二月十四日蒙勅許從四年創試度(云云)。慈覺大師新撰金剛頂蘇悉地兩經疏應流傳天下之由智證大師上表。元慶二年十二月二日被下官符。符文類聚三代格第三載之。
貞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於東寺西院僧房書之了。當卷特以要樞也。深可祕之。
大法師賢寶。
後日書加自他門祖師傳記等了。
眞言密教與天台一乘之蘇悉地差異。自非此寶册者誰開眼目。補綴舊損傳諸來葉。
延享第四丁卯歲夷則盡日。
僧正賢賀(春秋六十四)。
寶册鈔第四。
大日經供養法卷說者事(爲三藏撰出歟事爲文殊所造歟事)。
付。
要略念誦經第七卷同本異譯歟事。
胎藏界略行經軌部類不同事。
胎藏部略行儀軌本朝請來事。
寶册鈔第四。
大日經第七卷說者事。
德一未決云。經卷數疑者。開元釋教目錄云。毘盧遮那經七卷善無畏三藏譯。今披經攬其文句。毘盧遮那如來對金剛手菩薩三十一品。此卽第六卷末載囑累品終行云歡喜奉行。是以明知止齊初六卷是毘盧遮那佛所說。彼第七卷此是誰語。若言是毘盧遮那所說者。何故彼第七卷初云稽首毘盧遮那佛。准此文知彼第七卷是人所作非佛所說。此疑未決(文)。
私云。驚此疑。案第七卷說者異說非一。或云掬多感受或云無畏撰出或云文殊所造或云大日說。是非雖難知。且依先德一傳爲大日說之義爲正歟。其故者龍猛菩薩入南天鐵塔所相傳大本十萬偈結廣難持故。傳法聖者採其宗要略成七軸經。十萬頌大本已佛說也。七卷略本何非佛說乎。都部要目云。依毘盧遮那成道經大本十萬偈可有三百卷。唐國所譯略本七卷(文)。又大日經開題云。頌文三千經卷七軸(文)。留意可思之(是一)。又金剛智所譯要略念誦經與第七卷同本異譯者古德所傳也。兩經比校說相大同也。然要略經題大毘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云云)。尤可謂良證(是二)。次菩提心論中引第七卷文。若掬多感得若無畏撰出者。爭龍猛菩薩前代所造論中可引後代出現文乎。傳法院●上人胎藏界沙汰云。師云。龍樹菩薩鐵塔已前大日現空授念誦法後入鐵塔。從金剛薩埵受兩部大法給。其文證菩提心論付法傳十住心論第十卷見。大阿闍梨者金剛薩埵(云云)。菩提心論供養法引。不思議疏云。非北天感得。前鐵塔內受引也(文)。是其意也(是三)。依此等道理第七卷爲佛說之義不可疑之。但至稽首毘盧遮那佛經文者。經具文云。稽首毘盧遮那佛開敷淨眼如青蓮。我依大日經王說供養所資衆儀軌(文)。稽首句依經言誠似非佛說。倩案縡意是又非相違歟。私案可有二義。一義云。傳法聖者自十萬廣經中別略出此經之時安稽首依經言。諸經五成就等皆結集者所安也。始不可驚疑歟。一義云。今宗意以人法不二爲義故。隨所說法門能說佛體又別也。例如理趣經十七段大日一佛隨所說法門現各別教主。凡隨卷隨品乃至隨說一字一句能說人其體大別也。然則總部經者廣明體性法門。第七卷者別說供養事業。業用佛禮體性佛。何必爲怪乎。密教深旨以常情不可致疑而已。要略念誦經歸敬序文云。歸命滿分淨法身毘盧遮那遍照智○我今依經要略說自利利他悉地法(文)。此經題安佛說二字。然內文初云我今依經略說。今亦可爲例證也。
爲無異撰出歟事。
問。十四卷義釋第八(世間成就品)云。阿闍梨於烏仗曩國撰出毘盧遮那供養次第法(文)(十卷本第六同之)演密抄第七(覺苑)云。阿闍梨者卽指無畏三藏。於烏仗曩國或云于闐國。撰者集也。謂於大本中揀取此品所有津要獨成一卷分爲五品。卽此經第七卷是也(文)。依此釋第七卷是無畏三藏撰出也。爾者如何(烏仗曩國南印度境也。于闐國者胡國境也。兩國別別也。然演密抄爲同國異名歟。考西域記可決之)。答。安然和尚持誦不同第四云。達摩掬多阿闍梨在烏仗那國出其供養次第法。卽第七卷文。其次第目具出十四卷義釋世間成就品初。今當出之(云云)。同師菩提心義第一云。問。大日經義釋云(十四卷本文也。二十卷本無也)。阿闍梨於烏仗曩國撰出供養次第法(取意文也)。略有五分。與第七卷供養法同也。而何故此菩提心論引彼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文耶。答○彼第七卷供養法疏云。和上(毱多)於金粟王塔下感得文殊現金色字於虛空中受持供養法以授無畏(云云)。故知無畏在烏仗曩國出彼所承。時人不了云三藏撰出。此義釋本三藏說一行記。智儼治溫古再治。故本記外多加人言。故知菩提心論所引供養次第法者。天竺本見彼文。非引三藏在烏仗曩所造文也(文)。依此等釋第七卷是達磨掬多阿闍梨在烏仗曩所感受也。無畏三藏於彼所令禀受。然人不了無由謂三藏撰出。仍義釋所載是智儼溫古再治之時加人言也。何以知者。二十卷疏者無畏直說一行親記之。是最初正本也。此中無此詞。測知無畏撰出者後日再治之時本記外新加人言也。爾者不足爲證矣。凡兩本義釋慈覺智證請來也。安公雖爲覺大師門葉猶以呵破之云。多加人言。況他門學者強勞會通乎。但安公云。掬多感得恐違不思議疏釋相歟。無其證文者猶以難信受歟。
爲文殊所造歟事。
問。不思議疏上云。北天竺乃有一城名乾陀羅。其國之王仰憑和尚受法念誦。其經文廣義淺不能尋遂供養次第。求請和尚供養方法。和上受請於金粟王所造塔邊求聖加被。此供養法忽現空中金字炳然。和上一遍略讃分明記著仰空云。誰人所造也云我所造。云誰我也。云我是文殊師利也。卽喚書人遂便寫取卽與其王一本。自寫一本隨行將行流通四方也(文)。第七卷終文云。右阿闍梨所集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中供養儀式具足竟(文)。不思議疏下釋云。右阿闍梨已下翻譯家語也。此中阿闍梨者聖者文殊師利也(文)。依此事文文殊所造(見)。不思議法師無畏三藏面受口決弟子也。所述定無相違歟如何。
安然菩提心義意不思議疏爲本。疑義譯如上引。相違如何。
私云。菩提心義第一依不思議疏掬多祈感供養法卷授無畏。仍龍猛引用彼掬多感得本故引天竺本。非引三藏在烏仗曩所造(云云)。但見供養法疏全不云掬多。無畏感見之。依之安公教時義第三意無畏受經於掬多之後文殊授供養次第法(見)。爾者一師釋似不治定。如何。
答。此有兩傳。一先師法印(賴寶)傳云。文殊所造者是不思議疏謬也。其故者如前云。龍樹所造菩提心論中引用第七卷。若於金粟王塔下無畏三藏始感得之者。爭龍樹論中可引載之乎。量知疏謬也。加之八家總錄云。大毘盧遮經供養法疏二卷(不思議行義釋仁和上本云三藏於烏底那國作。此供養法疏云空中示現金色字故人多疑文)。此釋義釋爲本疑疏歟。其故者同錄云。大毘盧遮那經序一卷(行胎藏相承云金剛手付掬多。而此序云北天山腹爲風吹落故人多疑文)。例而可知。義釋爲本還雖安和尚誤。疑不思議疏尤有其謂歟。二慈尊院僧正(榮海)傳云。不思議法師爲三藏面受弟子。其所記著敢不可云謬說。然則無畏三藏於龍智所雖受塔內相承供養次第法。示現感得奇異爲增國王信心。於塔下請加被卽蒙文殊指授忽得空中金字。雖同經龍智禀承者塔內誦傳法爾經也。文殊所示者塔外相傳隨緣經也。高祖大師爲付法正嫡故傳法爾經。頌文三千經卷七軸釋卽此義也。不思議法師非正緣故傳隨緣經。供養法疏所明卽此意也。●●抄第二(信證)云。問。今經隨自隨他二門之四身之中何門身所說乎。答。正是隨自四身所說耳。自鐵塔內所流出大日所說十萬頌經是也。釋迦一代一百落叉部契經略無鐵塔(云云)。問。何眞言隨他門所說。答。龍樹所傳略攝念誦法并無畏所寫供養次第其一分也。四種法身隨類普門應現所說有十方微塵刹土之中。必不傳此(文)。此中隨自所說塔內流出者七卷經也。隨他所說塔外流傳者供養法疏所釋文殊所傳本也。若能得此意。菩提心論引疏所釋文殊所傳本也。若能得此意菩提心論引塔內流傳經。不思議疏約塔外誦傳邊。凡法爾隨緣不離法體也。是故一經含兩義。或釋文殊所造塔外相傳或云大日所說塔內誦傳。兩說各依一邊。更不可相違者也已上兩傳是非難知。雖然後義宜歟。
要略念誦經與第七卷爲同本異譯歟事。尋云。要略念誦經與第七卷同本異譯歟如何。
要略經後批云。南天竺國菩提金剛三藏譯。伊舍羅傳誦(云云)。
私云。東印度婆羅門大首領直中書伊舍羅略出經譯語者也。同人也。
答。四十帖第三十三云。師曰。金剛智譯胎藏一卷軌是伊舍羅口所誦也。三藏卽隨口誦譯之。卽是大日經第七卷同本異譯也(文)。胎藏一卷軌者指要略念誦經也。慈尊院僧正傳云。龍猛菩薩於鐵塔外所得念誦法要者要略念誦經也。無畏三藏於金粟王塔下所得經第七卷也。於天竺兩本各別流行。兩三藏各得一本翻譯。爾者別本別譯可云之歟(云云)。
私云。依此義者。於大日經供養次第總有三傳。一於鐵塔外龍猛菩薩所得本。二塔內相傳本。三無畏三藏於金粟王塔下所得本也。塔內本與塔下本文言全同故合兩傳爲一本。無畏三藏翻譯之。於要略念誦經者梵本文言聊別歟。金剛智得此本翻譯之。本本相傳不可亂之。但此等料簡無分明判釋。追可尋決之。
胎藏略行經軌部類不同事。
問。胎藏界略行次第經軌部類有幾種耶。答。持誦不同第四云。達摩掬多阿闍梨在烏仗那國出其供養次第法。卽第七卷文。其次第同具出十四卷義釋世間成就品。不空三藏抄第七卷略出要用名曰略攝念誦隨行儀軌。入貞元入藏錄奉勅牒別行於世(云云)。無畏攝大儀軌上卷大日一尊一念誦法用六月修亦同第七卷儀式(云云)。後阿闍梨所製。大日經供養持誦次第儀二本(一運一叡)。大日經供養次第上卷(海)。大日經持誦要略一卷。大日經供養儀式一卷。此等四本並同第七卷意(云云)。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一卷(不空)。大毘盧遮那略要速疾門五支念誦法一卷。此等二本是略念誦法非本儀式。故或雜務中臨時用之。若欲此中用之。或於意支念誦法中用之。此八本中以第七卷正爲本法。若有所樂加用餘本耳(已上)。又云。故知第七卷是世間成就品悉地出現品成就悉地品世出世持誦品之行法也(云云)。
私云。此中所出供養次第一卷持誦要略一卷未見其本文。可尋之。
胎藏界略行儀軌等本朝請來事。
八家總錄云。
大毘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一卷(菩提金剛運叡云缺經字)。
大日經供養儀式一卷(海)。
大日經持誦次第儀軌一卷(曉。運錄外)。
大日經持誦次第儀軌一卷(叡錄外與前稍廣)。
大日經略攝念誦隨行法一卷(不空。海。仁。珍。叡)。
大日經略攝念誦隨行法一卷(亦名五支略念誦要行法。不空譯貞元新入目錄。圓·覺無注。又云無本。私云。上二同本)。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一卷(不空貞元新入目錄。圓·覺·海·仁·珍)。
大毘盧遮那略要速疾門五支念誦法一卷(仁。運叡)。
大毘盧遮那五字眞言修習儀軌一卷(不空。仁。叡)。
大日如來成佛經釋中略出世間六月持明禁戒念誦儀軌一卷(運叡)。
已上。
貞和六年正月十二日於東寺西院僧坊書寫畢。
大法師賢寶(生二九)。
後日書加總錄文等畢。
嘉慶元年九月二十日書寫畢。竪濟。
同二十六日一交畢。
(本云)。
于時文安五年三月十一日。於東寺觀智院書寫之。是偏爲密教弘通也。願以書寫力必生安樂國而已。
大法師有俊(生二九)。
元祿十四(辛巳)年黃鐘上旬拭老眼謄寫之。最初口筆本此卷粉失歟。不見當之間補卷數。是併非自用。爲末資披閱而已。
僧正杲快(春秋六十八)。
寶册鈔第五
般若理趣經事(說會。會處。翻譯。相承。科段)
當經與實相經理趣分爲同本異譯歟事。
宋朝新翻經事。
理趣會經軌本朝請來事。
付。
理趣釋經事(翻譯造者)。
同釋稱經事。
同釋本朝請來事。
寶册鈔第五。
般若理趣經事。
說會。
理趣經開題云。此經者金剛頂瑜伽經第六會。金剛頂經有十萬頌十八會。並龍猛菩薩南天鐵塔中所誦出如來祕密藏之根本。不同應化所說(文)。
十八會指歸(不空譯)云。第六會名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眞實瑜伽。於他化自在天宮說。此經中說普賢菩薩曼荼羅。次說毘盧遮那曼荼羅。次復說金剛藏至金剛拳及外金剛部。說般若理趣。一一尊具說四種曼荼羅各各說引入弟子儀。授理趣般若波羅蜜多法。及受四種印法。品品中各說求世間出世間悉地法(文)。
私云。不空三藏再天之時金剛頂十八會瑜伽具以禀承。歸唐之後多令譯出大本肝要。其中當經略出第六會宗要(理趣會普賢修行儀軌同出當會)。此經有十七段。於初段亦有二箇曼荼羅總成十八段(宗叡請來理趣經曼荼羅一卷具出十八段圖樣)。且依指歸文。當會諸段各說四種曼荼羅示引入弟子軌則。然三藏翻經之時祕略而不譯之。只略出般若理趣受持讀誦功能等也。大宋朝法賢三藏新翻理趣經七卷相當第六會廣本。其說相符會指歸文。學者可悉之。
會處。
經云。在於欲界他化自在天王宮中(文)。
十七尊義述(不空譯)云。
昔毘盧遮那如來於他化自在天王宮爲諸大菩薩等說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十七清淨句門。蓋是十七菩薩三摩地之句義也(文)。
釋經(不空譯)云。他化自在天王宮者名爲欲界頂他化自在天王宮殿。菩薩證得第六地位。現前地菩薩住般若波羅蜜觀。多作此天衆王爲天人說般若波羅蜜。其天界五欲殊勝超越諸天。是故毘盧遮那佛爲金剛薩埵說大樂大貪染加持現證瑜伽理趣速疾。由是得聞不染世間雜染諸煩惱超越魔羅之境(文)。
私云。此釋意於他化自在天說此經出淺略深祕二由。初菩薩證得等者淺略釋也。次其天界等者深祕釋也。淺略釋意十地菩薩爲出假利生現十天王之時。第六他化自在天當第六現前地。又十地配十波羅蜜之時第六地當般若波羅蜜也。今經以般若爲宗。故如來在此天說此經也。深祕釋意者。第六天五欲勝妙境也。爲說金剛薩埵大欲大貪染三摩地法門特以此天爲其表示也。俱舍頌第十一云。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婬(云云)。六者六欲天也。交者四王忉利二天二根交會。抱者夜摩天互相抱成婬。執手者都率天執手成婬。咲者樂變化天相咲成婬。視者他化自在天向視成婬。如次從麁強至細妙。故以第六天爲五欲殊勝處也。
翻譯。
貞元錄第二十七云。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大唐代宗朝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譯云云)。
同錄第一云。肅宗代宗朝三藏大廣智不空譯金剛頂大教王等經一百四十一卷金剛頂瑜伽眞實大教王經三卷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已上)。
貞元錄第十五(不空段)云。玄宗肅宗代宗三朝所譯經○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經內題云。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摩地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文)。
表制集第三云。三朝所翻經請入目錄流行表一首。三朝所翻經總七十七部凡一百一卷并都目一卷○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沙門不空言。不空爰自幼年承事先師大弘教三藏和尚二十有四載。禀受瑜伽法門。後遊五天尋求所未受者并諸經論更重學習。凡得梵本瑜伽眞言經論五百餘部。奉爲國家詳譯聖言廣崇福祐○大曆六年十月十二日特進試鴻臚卿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上表(文)。
理趣經開題云。此經大唐玄宗皇帝代阿目伽三藏所譯也(文)。
私云。依貞元錄理趣經代宗朝翻譯歟。開題釋與錄文相違。可決之。
相承。
問。此經不空自金剛智相承之歟。將如何。答。此經大本十萬頌第六會經也。而金剛智來唐時大本金剛頂經沒海中。唯四千頌略本持來唐朝。測知不空再天之時遇龍智相傳之。是故法三宮(眞寂親王)御記中出相承次第龍智不空(云云)。可思之。
科段。
理趣經開題云。初從如是我聞下至于恭敬圍遶是序說分也。次從而爲說法至于執金剛位是正說分也。次從爾時一切如來至于信受奉行是流通分也(文)。
眞實經文句云。就此經中開爲三段。謂初之七事爲緣起分。次十七章爲正說分。後之一頌爲流通分。就初序中然今此經唯有通序而無別序。其通序中則有七事。第一如是者總擧所聞法體。第二我聞者別明聞持之人。第三一時者明聞持和合而非異時。第四從薄伽梵以下明聞持之所從。第五從在於欲界以下明聞持之處。第六從與八十俱胝以下明聞持之伴。第七從初中後善以下嘆所說教勝德○從說一切法以下大段第二明正說分○從一切以下第三明奉行流通分(文)。
理趣經注釋(西寺沙門集)云。此經一軸總有三分。如是我聞乃至純一圓滿清淨潔白第一序初集會分。說一切法清淨句門乃至得於如來執金剛位吽名第二正說諸會分。爾時一切如來及持金剛菩薩等乃至皆大歡喜信受行名第三囑累流通分。初中有二。如是我聞以下明通序分。常恒三世一切時下明別序分(文)。
私云。三段分科三說不同。但互以有同異注釋意依准慈恩理趣分疏科判歟。如別考矣。
當經同本異譯事。
問。當經與實相經理趣分爲同本異譯將如何。答。理趣經注釋云。此大乘經如來成道第三十年說也。後後三藏略有三翻。一南天竺國三藏沙門菩提留志奉制翻名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經。二大慈恩寺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名大般若波羅蜜經理趣分。三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名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摩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雖有三翻文約義備。書寫盈於寰區。當根赴緣誦持周於道俗惟不空譯(文)。
私云。此注釋以三經爲同本異譯。今考其潤飾云。眞實經文句云。從薄伽梵以下第二說眞言。實相經咭利(短聲)。眞實經訖唎(二合)(文)。此文實相經眞實經兩文相對校合同異是爲同本異譯故也。依之八家總錄云。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貞元私云。是理趣經別譯文)。此文理趣經者指金剛頂理趣經歟又貞元錄第十四(菩提流志段)云。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一卷(見大周錄。第二出與大般若第十會理趣分同本。廣略少異。長壽二年於東都大周東寺譯文同錄第二十同之)第二十六(支派別行錄第三)云。理趣般若經一卷(是大般若第十會)新編上(文)同第二十七(删略繁重錄第四)云。理趣般若經一卷。右一經卽大般若第十會般若理趣分(文)。依此等文實相經理趣分理趣經三經同本異譯也。又八家總錄云。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澄云。理趣品別譯云云)。澄云者指傳教大師請來錄也。理趣品者指大般若理趣分也。是又以理趣經爲理趣分異譯也。又摩訶瑜伽自四十手深要決義(定深記)云。經云。若爲多聞廣學者當於寶經手。近代愚人皆謂寶經者是千手陀羅尼經。書寫此經令其手持也。此事甚賤○是故就大乘典尋其寶經卽當般若經○若爾釋尊一代般若中與何時般若合。謂十六會中第十般若理趣品而合之也。以何爲證。謂金剛頂千手儀軌等諸經法中觀自在三摩地唯有理趣品中性淨如來般若也。性淨如來者無量壽佛異名也。釋云。於妙國土名無量壽。於雜染界號觀自在(云云)。是故觀自在手中寶經豈非般若哉(文)。此記以理趣釋爲理趣品釋。是以理趣分理趣經謂同本故也。一義云。理趣經與理趣分非同本異譯。是同聽異聞經也。教時義第一云。佛在他化天說般若理趣分時。顯機聞爲般若十六分中第十理趣分也。密機聞爲金剛頂十八會中第六理趣會也。結集菩薩隨機結集。文殊等結爲顯教金剛手等結爲密教(文)。又云。如金剛頂十八會中大樂金剛理趣會說十七句義及五祕密成就句義卽是普賢大樂十七菩薩及五祕密五方五寸三密法門。而大般若十六會中理趣分說四十餘門菩薩句義。卽是諸分所列法門。同聽異聞顯密殊譯(文)。重譽教相抄第十同成此義。披而可見之。依此義者。結集梵經理趣經理趣分其本各別。玄奘不空兩三藏各得一本譯之也。一義云。非同本異譯又非同聽異聞。彼理趣分釋迦說。此理趣經大日說。二經遙異也。何云同本又云同聽耶。上來兩義顯密二教俱爲釋迦所說。共以不契自宗正意。恐纒顯網致料簡歟。聽海抄第四(道範)云。問。理趣般若與理趣分同異如何。答。遙異也。問。言既多同而翻譯不同(見)如何。答。言相似不難。違言可爲難。其所以者。釋迦者法界宮法身如來之影像身也。影像似本質。始非可驚。釋迦一代化儀無不一法界宮之儀則。然彼法身說隨機顯故。如一代時皆無非傳其本質(文)。理趣經者大日法身所說。以印眞言爲體。理趣分者釋迦生身所說。以遮情空理爲宗。仍長行文言聊雖相似。理趣分不說印眞言理趣經說之。又理趣經初段約十七菩薩內證說十七清淨句。義述云。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十七清淨句門蓋是十七菩薩三摩地之句義也(文)。如理趣分者說四十餘句。是忘內證祕密之表示圍隨緣逗機之門故也。又七母三兄弟等外部說段理趣分闕之(實相經亦然也)。何況理趣經是金剛頂十萬頌少分十八會中第六會別出也。理趣分是大般若二十萬頌少分十六會中第十會別出也。金剛頂大般若二部大本印度別行。何至理趣經理趣分可謂同本乎。只拘文言相似混兩經部袟。理豈可然乎。凡彼十六會般若者三乘共聞說會也。大日經疏以之屬第二劫分齊。彼釋云。前二劫中雖云度二乘地。雖須菩提等猶能承佛威神衍說人法俱空。而於此祕密一乘心生驚疑不知所趣。乃名直過聲聞辟支佛地也(文)。同第三云。二劫智慧尚與二乘共聞。亦非甚深般若。第三劫等虛空心無邊智慧一切二乘不能思議。乃名甚深般若(文)。於一代顯教中大花嚴不思議解脫經非三乘同會說故名不共般若稱甚深般若。況此祕密一乘甚深般若法體者自性法身內證金剛薩埵肝腦也。唯佛與佛談話非十地等覺境界。爭可混同彼三乘共聞般若乎。上所引注釋文判成道以後第三十年說。是則以醍醐濫生蘇之族也。不足爲論矣。但至眞實經文句者。會之有兩義。一義云。實相經理趣分是同本異譯也。共以大般若第十會別出也。以貞元錄爲其證。於理趣經者非彼異譯。然眞應二身所說文言相同猶如質影相似。仍文句釋比校周唐兩譯示其同異也。雖然非爲同本也。但八家總錄注實相經理趣經別譯者。是指大般若理趣分云理趣經。准貞元錄文可知之。然學者誤解錄文謂金剛頂理趣經。頗以無謂也(已上自性上人料簡)。一義云。理趣經實相經是同本也。兩經同段段說種子眞言。說相大同也。理趣分非兩經異譯。但至貞元錄者不可用之(云云已上先師賴寶法印說)。私案前義叶文歟。貞元錄是不空門人圓照撰集高祖大師請來也。輒不可棄破之。彼錄意枝流別行錄中擧實相經爲般若第十會別出。未出金剛頂理趣經。何況理趣經者五部具會段不說種子眞言。七卷理趣經亦以然也。不說種子之所由見理趣釋文。然實相經於當段出眞言。是則應身說教隨轉一門故似忘祕密意趣。如此異端不遑具擧矣。又傳教大師錄文理趣品別譯經者指實相經歟。理趣品者般若理趣分也。是依准貞元錄指實相經稱理趣品別譯歟。然八家總錄以澄錄相配金剛頂理趣經。恐是混濫也。又定深深要決末師注解不足支證。但彼釋只爲證無量壽觀自在一體之義引釋經文也。必以釋經非謂理趣分末釋也。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右一經西天三藏施護大宋朝大平興國年中奉詔譯。今披經文說相大同實相般若波羅蜜經。此經說十七清淨句。段段說種子眞言。但列同聞衆六十八俱胝菩薩摩訶薩(云云)。又經終說二十五種般若波羅蜜門眞言與理趣經大異也。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七卷。
右一經西天三藏法賢大宋朝新譯也。此經有二十五分。前十四分(終于第三卷)與不空三藏所譯一卷經大同也。以廣略爲異。七卷經梵本具翻譯之。諸段說四種曼荼羅各說引入弟子儀軌亦說世間出世間悉地法。與指歸文符合。理趣釋如廣瑜伽說(云云)。相當此經梵本。一卷經脫略此等文。又七卷經合說外金剛部三段(七母三兄弟四姉妹)。故有十四段。又善哉等偈頌五部具會段次後說之(一切如來已下四句無之。流通奉行分故也)。次說五祕密十七尊曼荼羅說引入弟子法等。已上三卷說相了後四卷說相不載于指歸文。不詳子細矣。
理趣會經軌本朝請來事。
問。理趣會經軌本朝請來如何。答。總錄云。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內云。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摩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不空譯。貞元新入目錄海列外題仁·珍列內題也。澄云理趣品別譯經)。
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會普賢修行念誦儀軌一卷(不空譯。貞元新入目錄。海·珍·仁)。
又云。
大曼荼羅十七尊釋一卷(內云。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大樂不空三昧耶眞實金剛菩薩等一十七尊大曼荼羅義述。不空譯。貞元新入目錄。圓·覺·珍列外題云義述。海加釋字。仁列內題云述義)。
理趣釋經事。
翻譯。
表制集第三云。三朝所翻經請入目錄流行表一首。三朝所翻經總七十七部凡一百一卷并都目一卷理趣般若釋一卷。沙門不空言○凡得梵本瑜伽眞言經論五百餘部奉爲國家詳譯聖言廣崇福祐(文)。
貞元錄第二十九云。
般若理趣經釋一卷(經內題云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貞元新入目錄(三十紙文)。
私云。依已上文。理趣釋經者不空三藏奉詔譯之。而眞言疑目後人爲高擧書言奉詔譯(云云)。此疑太以無謂。表制集第三所載表文不空自記之。又貞元錄者諸宗共依用。何可云後人高擧書之耶。
造者。
二教論下云。又以顯句義勿傷祕意。若見薩埵釋經此義可知。勿怪勿怪(文)(十住心論第十同之)。
大日經開題云。●●●●者金剛薩埵釋云。離傳聞出工言。我金剛薩埵親從大日尊聞也(文)。
理趣祕傳抄上(道範)云。問。今此理趣釋經誰所說所譯乎。答。大師二教論若見薩埵釋經(等文)。又今文不空奉詔譯(文)。仍金薩釋不空譯也(文)。
私云。依已上文金剛薩埵造也。
問。就此義疑貽非一。宗叡眞言疑目云。理趣釋者是可天竺釋。卽言三藏奉詔譯故。今疑於天竺阿闍梨等中是爲誰釋。或云。是佛所說(云云)。斯事甚難信。道理都不聞。亦釋末云。如一切教集瑜伽經所說薦福大和上金泥瑜伽曼荼羅是也(云云)。薦福寺者大唐伽藍也。何昔天竺人指今唐爲證返知大唐阿闍梨記也。卽疑。後人爲高擧書言奉詔譯兼亦入經錄歟(文)。此中所引如一切教集等者釋經第十六段文也。薦福寺大和上者金剛智事也。金剛薩埵所造中何載之乎。又第六段釋得一切成就句云。此句梵本初功能。漢本在第四(文)。已比校梵漢兩本。金剛薩埵豈作此釋乎。爾者爲金薩所造之義一往難思如何。答。凡自宗以人法不二爲大宗之故。能釋人所釋法更不可有相違。所釋理趣經金剛薩埵三摩地也。金剛薩埵自造此經釋。誠有所以者歟。高祖大師親受青龍口說釋薩埵所造。不可不信。但至兩段(第六段第十六段)釋者。是譯者加言也。依之或本注書之。例如瑜祇經八大菩薩如理趣經說并菩提心論准毘盧遮那經疏等矣(已上一義畢)。
大毘盧遮那略解眞言要義(仁叡請來無記者名)云。興善三藏解有四種義。所謂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大般涅槃(云云)。
此文興善三藏解者指理趣釋第二段釋歟千手述祕下云。稱念觀音往生極樂者。此有二義。一觀音是西方補處故。稱名生彼國。二如不空三藏云。觀自在西方稱無量壽佛(云云)。觀音彌陀一體二名故(文)。
此文所引不空三藏釋者是釋經文也。文云。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者是觀自在王如來異名。則此佛名無量壽。若於淨妙佛國土現成佛身。住雜染五濁世界則爲觀自在菩薩(文)。取此文意引觀自在西方稱無量壽佛也。
菩提場經略義釋第三(智證)云。此祕教不用細科直隨文釋。例如興唐大日義釋及以興善理趣釋等。事如前述(文)。
教時義第二(安然)云。問。不空三藏理趣釋云。一時當說經之時(文)。
私云。依已上文者。不空三藏所造也。
問。此義又有難。智證些些疑問云。又理趣釋何誰造之。三藏奉詔譯。明知非造者(文)。此疑云何可決之乎。次二教論并大日經開題已爲金剛薩埵所造。云何可會之耶。答。先會初疑者。聽海抄第六云。問。理趣釋經者何人所作乎。答。禪林寺律師(靜遍)尋石山座主(僧都)座主云。不空釋也。律師云。不空譯(云云)。云何。僧都云。雖爾釋定事不可浮虛(云云)。師云。此人人不言委細之旨暗心。謂不空天竺人也。故於天竺釋之卽自持來唐譯之弘之也(云云)。故云不空譯(文)。此料簡尤有其謂歟。例如仁王般若陀羅尼釋。貞元錄第二十九云。仁王般若陀羅尼釋一卷(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文)。陀羅尼釋不空作也。是於天竺造之來大唐譯之歟。准可思之。次會後難者。二教論薩埵釋經者說金剛薩埵法門之經故云爾。全非造者。例如云金剛薩埵五祕密儀軌。大日經開題文者於如是我聞句作三重釋。於中有表釋。初表●●●●者已下釋也。是則次第釋三重義之時初釋爲金剛薩埵我聞之義。●●●●者金剛薩埵。釋云可訓之。●●●●者金剛薩埵者。金剛薩埵我聞云意也。釋云下引釋經文釋其義也。復次廣眼尊下釋爲大日我聞之義也(已上一義畢)。
問。已上兩義中以何爲正義乎。答。先師法印(賴|)傳初義爲正。慈尊院僧正(榮|)傳後義宜也(云云)。尊運僧都料簡和會兩說謂。金剛薩埵所造不空三藏得之譯出之時任意樂加言翻之故。或云薩埵釋或云不空作共以妨歟。例如義訣內題云智藏撰大師付法傳云金剛智三藏說。又大日經疏內題云沙門一行阿闍梨記。十住心論一云善無畏三藏說也(云云)。師師意樂各別取捨宜在學者意矣。
以理趣釋稱經歟事。
尋云。以理趣釋可稱經乎。答。爾也。
貞元錄第十五云。般若理趣釋一卷(經內題云。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摩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文)。同錄第二十九經部列之。其文如上引。又三學錄同列經部云。金剛頂大三昧耶理趣釋經一卷(文)。聲字義云。金剛頂理趣釋經有十界文(文)。二教論下云。薩埵釋經(文)。依此等文可稱經也。
尋云。以祖師釋直云經其意如何。答。理趣祕傳抄上(道範)云。問。今釋題目或大師眞言三學錄入經部云金剛頂大三摩耶理趣釋經御請來錄般若理趣釋一卷(文)。如是或云釋或云經其義如何。答。今釋經最初大日如來說。次金剛薩埵於塔中傳龍猛薩埵。以師爲經以資爲釋也。仍約最初佛說云經。次依金薩傳云釋也。二名無違。但常以今釋云不空。本說之上不空少少加釋詞歟(文)。又義云。起信疏上(惠遠)云。若通言之。一切皆論。謂五明論是也。一切皆經。謂五經是也。若別言之。佛所說者名之爲經。若餘人說佛所印可亦名爲經。如維摩勝鬘等是也。若佛滅度後聖人自造解釋佛經名之爲論。凡夫所造名爲義章(文)。依通義祖師釋文云經歟。
本朝請來事。
問。理趣釋經本朝請來如何。答。四家請來也。如左載。
第一弘法大師錄云。般若理趣釋一卷。
第二慈覺大師錄云。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一卷(不空)。
第三智證大師錄云。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昧耶經釋一卷(不空)。
第四惠運僧都錄云。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一部二卷。
總錄云。般若理趣釋一卷(內云。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密多理趣釋。不空譯。貞元新入目錄圓·覺列外題海·仁·珍列內題。運云。一部二卷)。
貞和六年正月八日於東寺西院僧房書了。
賢寶(二九)。
此寶册繙閱訖。披見理趣釋祕要抄者雲霧勿晴後若可得意舊損悉綴了。
延享四丁卯歲夷則二十二日。
跋陀羅係怛嚩(世壽六十四)。
寶册鈔第六。
般若心經事。
羅什玄奘二師譯分別事。
異譯心經諸本挍勘事。
略出大般若心要歟將爲別會說歟事。
三國釋家事。
寶册鈔第六。
般若心經事。
翻譯。
祕鍵云。此經數翻譯。第一羅什三藏譯。今所說本是(文)。
問。就此釋勘處處文。羅什所譯經者全非今所說本所謂。
貞元錄第六(鳩摩羅什段)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一卷(亦云摩訶大明呪經。初出與唐譯般若心經等同本文)。開元錄第四同之。
同錄第二十(有譯有本錄)云。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第一譯拾遺編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譯(出內典錄第二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文)。開元錄第十一同之。
同錄第二十九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一卷(亦云摩訶大明呪經)一紙(文)。開元錄第十九同之。
八家總錄上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一卷(亦名摩訶大明呪經。羅什譯。貞元圓覺文)。
心經疏(元興寺智光)云。翻譯此經凡歷三代。一者秦時羅什三藏○譯出之曰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二者唐時玄奘譯出之曰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者唐時南印度人菩提流志此云覺愛○譯出之曰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此三代內所譯出經同一本。各唯一紙。前二見行於世。後一尋本未獲(文)。
同經略疏(眞興)云。一後秦羅什三藏所翻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文)(此中出七本不同。一羅什。二玄奘。三義淨。四菩提流志。五月法。六般若。七智惠輪。後六依繁今不引之)。
依此等文羅什所譯經題大明呪經也。祕鍵所釋經題心經也。題額已相違。何釋今所說本是乎(是一)。
貞元錄第十四云。姚秦譯者題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經中云。是大明呪無上明呪無等等明呪。經後略讀讃受持功能。能除十惡五逆等罪。文字少殊。大唐三藏玄奘譯者題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正宗經云。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餘義無異。此之二經同本異譯。但有正宗並無序分及流通分。今法月所譯三分具全。正宗經文不異玄奘譯(文)。
依此文只非外題相違內文隨而異也。所謂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唐譯)是大明呪無上明呪無等等明呪(秦譯)等相違是也。加之羅什舊譯三藏也。今所釋心經皆安新譯語。謂舊譯云波羅蜜舍利弗五陰觀世音等。新譯云波羅蜜多舍利子五蘊觀自在等。譯語已相違。爭可云羅什譯耶(是二)。爾者如何。答。此條古來難決題目也。未聞決定料簡。一義云。濟暹僧都開門決云。羅什所譯心經有五本不同(云云)。先德判斷定有。所見歟。可勘之。今案有二本不同。一大明呪經。貞元開元錄等所載是也。二般若心經。文鑒注心經所擧是也。彼注經序(右衞開寶寺金字經藏主辨才大師賜紫文鑒注)云。洎乎起自四天八部宣揚。於梵本傳東夏。三藏翻譯花言。前後六譯有殊。立名稍異。第一秦朝羅什三藏譯一紙。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大唐三藏譯一紙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今所行者是也。三東天竺三藏譯二紙。云新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四于闐國三藏譯二紙。云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五罽賓國三藏譯二紙。與于闐三藏同。六不空三藏譯一紙。與大唐三藏同(文)(開寶九年丙子正月二日文鑒自書云云)。大師高判鑒師所釋自然冥會。何守一文可忘餘傳乎。
尋云。若依此義者。大明呪經與般若心經共羅什譯也。爾者爲再譯經將爲異說。又譯語相違會通之樣如何。答。學者推義雖致再譯料簡無分明判釋故輒難治定之。追可勘本文。所詮大師於唐朝受青龍口說定羅什所譯。幸唐朝人師釋中得其潤色。誰可云非什公譯乎。但至譯語相違難者。是又不定義難歟。只大明呪經與玄奘所譯心經比校一旦定新古譯語。若廣不見新舊譯經者何輒可定其譯語乎。依鑒師說。已羅什所譯云般若波羅蜜多。又釋論舊譯論也。有觀自在五蘊語。菩提心論雖新譯論云五陰。爾者以管見不可局執者歟。已上一義古來學者料簡也。
一義云。貞元開元二錄出羅什所譯云大明呪經。是第一譯也。次玄奘三藏貞觀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於終南山翠微宮翻譯。是第二譯也。玄奘以前羅什外無翻此經之人。而玄奘渡天以前神人授與此經於三藏。定知是可羅什所譯經。貞元錄第十七(般若三藏段)云。又甞諷味般若心經。此經羅什翻譯。名曰大明呪經。玄奘法師當往西方臨發之時神人授與路。經沙磧險難之中至心諷持災障遠離。是大神呪斯言不虛。後得梵文譯出無異。唯少序分及後流通(文)。依此文以羅什所譯大明呪經神人授與玄奘三藏至心諷持。是大神呪斯言不虛(云云)。倩案其意。初擧經題云大明呪經後示內文云是大神呪。大明呪經中無此語。初後似相違者歟。今推之羅什所譯大明呪經授與玄奘之時。神人鑒三藏唐譯機改舊譯語加新譯語。約根本云大明呪經。就新加云是大神呪。此神人授與本効驗殊勝故。自昔迄今流布世間。總意云。兩本雖別行共羅什所譯同經中異本也。而貞元錄等意。神人授與本非羅什根本譯經故且不擧之。高祖并文鑒等神人少雖加新語總而言之羅什譯故以列所翻經也。例如大般涅槃經四十卷十三品曇無讖三藏親譯之(北地行故亦云北經)。後預州沙門惠嚴等依六卷舊泥洹經成三十六卷二十五品(南土行故亦云南經)也(開元錄第十一貞元錄第二十一內典錄第六等見)。
尋云。玄奘感得經者梵本而非漢本。般若心經顯幽記科門(智曇撥)云。昔奘三藏將遊天竺訪尋佛法祈禱觀音。冥助果化一老人授梵本大般若心。故往來誦持凡遇嶮難無不脫難。是經之力也。既東歸躬譯之。文雖一十四行而曲盡六百卷之心髓也(文)。若爾者何云授與漢本乎(是一)。次當時流布經者玄奘所譯也。文鑒注經序擧玄奘譯云。今所行者是也(云云)。又眞興略釋云。今所釋者世所流布玄奘之譯也(云云)。爾者何云羅什譯乎(是二)。如何。答。先玄奘感得經定可漢本。其故者貞錄云。後得梵本譯出無異。是與前得漢本無異故云爾也。誰捨錄文依末師釋乎。又慈恩傳第一云。初法師在蜀見一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汚。慜將向寺施與衣服飮食之直。病者慚愧乃授法師此經。因常誦習。至沙河間逢諸惡鬼奇狀異類遶人前後。雖念觀音不能全去。及誦此經發聲皆散。在危獲濟實所憑(文)。蜀已非印度。所得經豈梵本乎。智曇科門新渡書末師釋也。頗不足依用。次眞興釋者。譯出無異故以羅什譯濫玄奘譯作此釋歟。文鑒釋者。開寶寺別用玄奘譯故云今所行者歟。爾者非相違者也。已上一義賴瑜法印料簡也。私案初義宜歟。神人加新語授與玄奘事無分明判釋者。貞觀往事末學爭可加諳推乎。猶可仰明師決矣。
異譯心經挍勘事。
問。當經異譯本有幾種別乎。答。和漢諸師所甄錄互以有存略。開元錄出三本。貞元錄出七本。文鑒注經出六本。祕鍵出五本。總錄出六本。智光疏出三本。眞興疏出七本。都盧勘合有十家異譯。此中六本現行流布。四本未見其本。具錄如左矣。
(一)羅什譯一卷一紙。
此有兩本。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開元錄·貞元錄·安然·智光·眞興等出之)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祕鍵·文鑒出之)。
(二)玄奘譯一卷一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開元·貞元·祕鍵·文鑒·安然·眞興·智光·加摩訶字)。
(三)義淨譯一卷一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祕鍵·眞興·但祕鍵意存佛說二字歟)。
(四)法月譯一卷二紙。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貞元·安然·祕鍵·眞興·文鑒名新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五)般若譯一卷二紙(仁請來)。
新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貞元·祕鍵·安然·眞興·文鑒名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六)智惠輪譯一卷二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安然眞興)。
已上六本並現行于世。初三本唯有正宗。後三本三分具存。
(七)吳優婆塞支謙譯一卷。
摩訶般若波羅蜜呪經(或無摩訶字。貞元)。
(八)唐菩提流志譯一卷。
般若波羅蜜多那經(開元·貞元·眞興·智光加摩訶字略那字)。
右一經與大明呪經等同本也。貞元錄第二十四載之。
(九)唐實叉難陀譯一卷二紙。
摩訶般若隨心經(貞元·文鑒名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般若譯同本云云)。
(十)不空譯一卷一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安然·文鑒與玄弉譯同云云)。
已上四本。內初三本貞元錄第二十四有譯無本錄中列之。後一本彼錄不出之。
八家總錄云。私云。六本如箴誨更有不空智惠輪二本(云云)。羅什玄奘法月般若四本外加不空智惠輪二本云六本也。箴誨者指道詮箴誨迷方記歟。此說猶有疑。不空三藏三朝所翻經軌貞元錄表制集等載之中不出心經。又三藏所譯錄外經軌高祖大師請來錄載之。此等錄中無心經。不空若翻此經者。大師豈無請來乎。文鑒注序恐令相濫大興善寺三藏智惠輪所譯誤擧不空譯歟。彼序不空所譯之外不出智惠輪所譯。推可知之。道詮亦雖不見不空本任文鑒注出此本。恐致展轉誤歟。又智惠輪三藏本祕鍵不載之。是大師御歸朝以後所譯歟。智證大師入唐之時面受智惠輪(云云)。此心經彼請來歟。又大師請來錄所載般若輪三藏同人歟(毘沙門儀軌譯者也)。可尋之。
當經略出大般若心要歟事。
問。今此經者略出大般若經心要歟如何。答。依他師意者。略出大般若心要。依大師釋者不然。今略勘自他宗解釋以示其義勢異矣。
注心經(提婆)云。撰錄大般若之要言用顯幽祕之義故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文)。
此文可校本□□也。聊有疑。
心經疏(香象)云。第四釋題名者○般若等是所顯之法。心之一字是所引之喩。卽大般若內統要裏妙之義。況人之心藏爲主爲要統極之本(文)。
幽賛上(基)云。般若波羅蜜多者大經之通名。心經者此經之別稱。般若之心經也。三磨娑釋依士爲名。蘇漫多聲屬主爲目。雖此心經亦名般若彼總此別故但名心(文)。
又云。心者堅實妙最之稱。大經隨機義文俱廣。受持傳習或生怯退。傳法聖者錄其堅實妙最之旨別出此經。三分二序故皆遺闕。甄綜精微纂提綱?。事雖萬像統卽色而爲空道。縱千門貫無智而兼得。探廣文之祕旨標貞心以爲稱(文)。
大般若傳上(智照)云。西國相傳。般若心經非別時說。阿難取大都肝心別結爲一經(文)。
注心經(文鑒)云。梵云質多此翻云心。心者緣慮也。卽通八識皆能緣故。有爲法中心最要故。況一紙經文於大般若三分之中心也(文)。
又注心經(無待)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者大般若經中略出也。文少義深。詞簡理博。網羅一切種智包括十二部經(文)。
大般若開題(或人云。大師御作云云。但實範覺鑁兩師大師御作目錄不載之。或人云。傳教作云云)云。於般若有多本。則實相觀照文字大品光讃天王問等般若也。又有廣本留在於龍宮卽說千億那由多之偈也。今此六百卷者其中略也。爰隨機緣大之則彌宇宙。細之則攝於毫釐。近則般若心經一卷十七行半二百餘字也。此大般若經六百卷之義理略說之此十七行半之經耳(文)。
心經釋(智證)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大經通名心經者此別號(文)。
心經疏(智光)云。所言心者中實爲義。亦是堅實最要之稱。諸部般若文義俱廣。奉持傳習或生怯退。然卽欲令群生易修習故集法藏人於佛所說般若教中出最要旨別爲此經流行於世(文)。
已上諸師解釋任管見引載之。略出大般若心要之旨一同所釋成也。意趣浮文易見。不及加私注釋(矣)。
祕鍵云。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者。卽是大般若菩薩大心眞言三摩地法門(文)。
又云。般若心者。此菩薩有身心等陀羅尼。是經眞言卽大心呪。依此眞言得般若心名。或云略出大般若經心要。故名心。不是別會說(云云)。所謂如有龍之蛇鱗(文)。
已上高祖解釋取要引證如斯。或云者上所引慈恩香象等解釋也。是則不生不滅等文言相似大般若故釋略出彼心要。龍有蛇之鱗。龍名不可云蛇。法准思之。
尋云。略出大般若心要者。三國諸師一同所判也。然大師獨作異釋。他宗豈可共許哉。爲之如何。答。大師在唐之日受青龍和尚之口說作大心眞言之解釋。以何知者。祕藏記中擧此經眞言加注釋。彼記者被注和尚口說故也。可知此義祖祖相承口決也。何況高祖昔爲靈山聽衆親作此祕釋。爭比餘師判釋可生疑殆乎。大師自記云。昔予陪鷲峯說法之筵親聞是深文。豈不達其儀而已(云云)。不可不貴不可不仰。今就大師解釋勘其潤飾略有十證據。
一異譯經具明三分故。謂法月般若智惠輪所譯經具說序正流通三段。彼慈恩香象等師以闕序正流通爲略出心要之所以。幽賛上云。三分二序故皆爲闕(文)。香象疏云。此既心經。是以無序分流通也(文)。卽此意也。此等師未見三分具足心經故馳胸臆令作釋。然法月般若等三藏持來具足梵本翻譯流布之時。慈恩解釋參差忽以令露顯也。然者如彼師云今又可云具有三段。故知別會經也。祕鍵云。又法月及般若兩三藏翻並有序分流通(云云)。反對可辨解釋正訛也。
二羅什所譯名大明呪經故。謂案貞元錄大明呪經與般若心經同本異譯也。已不云心云呪。明知非心要義。是說般若菩薩大心呪故或名心經或名呪經。加之實叉難陀譯名隨心經。是又非心要義。菩提流支譯無心字。豈以般若波羅蜜非爲此經別稱乎。
三異譯經自立般若心名故。謂法月三藏譯經云。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蒙佛聽許以佛神力入於惠光三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蘊自性皆空三昧。定起告舍利子言。善男子。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多心名曰普遍智藏(文)。慈恩香象等意於根本佛說者不立心名。傳法聖者約略出心要始立心經稱。而此經意佛自立般若心名。豈非大相違乎。
四以六度經爲依憑故。謂彼經第二(陀羅尼護國品)云。爾時六波羅蜜多菩薩具尼威儀而於佛前各各自說陀羅尼祕密文句○第六智惠波羅蜜多菩薩說眞言曰。南謨薄伽伐諦曳(合一)揭諦揭諦(二)波羅揭諦(三)波羅僧揭諦(四)冒地莎訶(五)(文)。當經已以此眞言爲宗體。豈非說般若菩薩三摩地法門乎。
五依陀羅尼集經意故。謂彼經第三卷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心經一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呪曰歸命同前)跢侄他(一)揭帝揭帝(二)波羅(二合下同)揭帝(三)波羅僧揭帝(四)菩提(五)莎訶(六)(文)。祕鍵云。又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說此眞言法。經題與羅什同言般若心者。此菩薩有身心等陀羅尼。是經眞言卽大心呪。依此心眞言得般若心名(文)。留意可思之。
六大般若中無觀音對告文故。謂當經觀自在菩薩慈恩香象等意以觀達自在義得此名。非觀音一人。其故者彼大般若中別不顯觀音。故幽賛上云。非住西方來遊此者。彼大經中不別顯故(文)。卽此意也。而智惠輪譯云。是時衆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自在(云云)。法月譯云。爾時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在彼衆中卽從座起(云云)。般若譯云。爾時衆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云云)。此等經意名觀音一菩薩。而大般若中觀音對告文無之。略出心要釋豈非謬說乎。又羅什所譯大明呪經云。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文)。縱於觀自在者雖設觀達自在一釋。觀世音稱云何可會通之乎。
七大經中無揭諦等眞言故。謂於散文者傳法聖者雖出最要眞言是如來祕密語也。輒難加取捨。縱雖加取捨。何無相似眞言乎。已大經中無之。略出義又難成矣。
八兩經宗旨各別故。謂大般若以無所得般若爲宗。此經以眞言持明爲宗。初說散言已總歸持明。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呪等經文顯此意。是祕密甚深建立也。爭可同常途說相乎。
九二經說處一多不同故。謂大般若四處十六會說也。四處者良賁仁王經疏上云。大般若經總依四處十六會說。言四處者。一王舍城鷲峯山。二室羅筏給孤獨園。三他化天宮摩尼寶藏殿四王舍城竹林圓池白鷺側(文)。今經鷲峯山一處說也。般若智惠輪及法月三譯經說住處成就云耆闍崛山。說處已有一多異。何可云同經乎。祕鍵云。此三摩地門佛在鷲峯山爲鷲子等說之(文)。卽示此意者歟。
十心卽般若體性故。謂大日經疏第六云。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者。如大般涅槃經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卽名首楞嚴定亦名金剛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佛佛道同更無異路(文)。是則以衆生心處心名佛性亦名般若。般若菩薩三摩地卽顯衆生本性妙智。名之爲毘盧遮那。施護三藏所譯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觀想成就儀軌所列眷屬與胎藏曼荼羅四行菩薩同也。此經所說分別諸乘分中建絕相二一法門。是此尊眷屬般若也。六波羅蜜經說般若波羅蜜相。一切衆生本智如日(云云)。眞言問答引此文合大日尊。可知般若菩薩者衆生本性大日本智也。故立般若心稱也。●●等眞言攝七宗行果(云云)。可思之。
疑云。見貞元錄等。羅什玄奘菩提流志三譯爲同本異譯。又法月般若兩三藏譯爲同本異譯。可知玄奘經與般若譯別經別本也。爾者般若法月譯經雖別時別會說。至羅什玄奘所譯者略出大經心要歟。今引別經備潤色難他師釋。似無謂。如何。答。羅什玄奘所譯與法月般若譯經是同經之別本也。以三分具闕爲異。然則可云別本不可云別經。依之貞元錄第十七釋羅什玄奘譯經已云。次於開元末年法月三藏復譯此經。二文竝有。今遇般若三藏梵夾具有。此則與法月經同本異譯也(文)。復譯此經言與玄奘等所譯爲同經之義無疑。依之文鑒注經并眞興略釋八家總錄等出心經異本玄奘法月等所譯列擧之。何可云別經乎。依之眞興略釋非智光釋云。津州智光師云。基測等師以觀自在與菩薩合爲一句爲人名者甚不可也者。此師意云。以觀自在對揚之大士以菩薩爲能修行之人分爲兩句。能契經旨。今謂。此說反表自愚。法月三藏譯云。於是觀自在菩薩○般若三藏譯云。爾時衆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智慧輪譯同之。明知觀自在菩薩者卽是一句。何誇井蛙之見輒謀海鼈之智。自餘謬言不足言也(文)。已異譯經爲證破智光釋。是則玄奘法月等譯爲同經故也。大師御意又以鷲峯山爲此經說處。專依法月等譯。是故今引異譯經備潤色。尤有其謂者歟。
尋云。玄奘法月譯爲同經異本之旨誠以可然。但三段具闕眞興略釋有一箇問答。彼釋云。問。若言錄其大經中要別出此經三分二序故皆闕者。何故法月及智惠輪般若三藏所翻之本皆有三分及二序耶。答。略有二釋。一云。傳法聖者略出此經。隨所聞故更有兩般若。隨其所出梵本不同。二類三藏各得隨一故譯不同。二云。親見梵本無序與通。法月等三藏推大經意梵本之外潤飾添之本外加譯。其例非一。玄奘等三藏全得梵本故不同也(文)。此中設二釋。一傳法聖者所出梵經兩本不同也。其中釋闕二文之經云。略出心要故強不遮出三分二序肝要。二梵本無序與通。法月等推大經意加之。若爾者以有三分何必可定別會證乎。答。此兩釋共無其謂。先破初釋者。基師等釋以闕三分爲略出之故。若有三分二序者。定是別時別會說也。爾者於法月般若等譯經者。不略出大經要歟。縱雖別本已以同經也。法月等譯若非略出者。玄奘等經又可非略出之義道理極成者歟。次破後釋者。親見梵本無序與通(云云)。眞興所覽梵本誰請來乎。對譯心經傳教慈覺將來之。彼經中具有三分二序。又不加漢注之梵本流行。是又有三分。加之般若三藏梵夾惠運將來正有三段。爾者何云梵本無序通乎。小嶋先德雖酌高祖門流猶賞基師解釋頻設胸臆會通。恐是舊痾未除謂歟。
三國釋家事。
問。當經釋家有幾許乎。答。眞興略釋云。造此經疏十人各撰。提婆法師(中天竺國)基測邁啓法藏智關等師及與武敏(並唐)空海智光(日本)或有疏鈔無作者名。今依基疏(文)。
般若心經義一卷(智關撰)。
同經要決義一卷。
同經注二卷(一卷淨覺師撰)。
同經疏一卷(献誠法師撰)。
已上四部靈巖圓行錄載之。
同經幽賛二卷(基撰)。
同經略賛一卷(同上)。
同經疏一卷(圓測撰)。
同經疏一卷(孤山智圓撰)。
同經疏一卷(靖邁撰)。
同經疏一卷(唐藏撰智證請來)。
同疏連珠記(玉峯沙門師會述)。
同經顯幽記二卷(智曇|)。
同科文一卷(同上)。
同經註一卷(中天竺提婆)同經註一卷(文鑒|)。
同經註一卷(忠國師|)。
同經註一卷(武敏|)。
同經註一卷(無待|)。
同經註一卷(法雲|)。
同經十六會一卷。
同經序注經一卷。
同經頌一卷(已上三部不知記者)。
同經疏詒謀抄(釋智圓疏)。
同經疏一卷(或述義日本智光)。
同經疏集一卷(叡山圓仁)。
同經料簡一卷(同上依法藏疏)。
同經開題(智證)。
同經幽賛記二卷(善珠或六卷)。
幽賛解節記六卷(山田寺護命撰)。
同經疏集鈔一卷(沙門嘉遁集)。
同經略釋一卷(眞興撰)。
見此寶册而視賢寶師之祕鍵聞書。從來疑惑粲然。加繕修傳之後世了。
延享四丁卯歲夷則二十二日。
眞言一宗勸學院僧。正賢賀(降年六十四)。
寶册鈔第七。
菩提心論造者事。
當論兩部通局事。
三種菩提心本說事。
同名異論事。
付。
菩提心義造者事。
寶册鈔第七。
菩提心論造者事。
眞言疑目云。菩提心論云。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云。若無勢力廣增益住法。但觀菩提心。今疑。論是龍猛所說也。次第法者無畏所感也。而何昔論引後書文。或宗人曰。此論可僞。所以者何。經疏卽重書也。天竺論何取之(云云)。又論首云大阿闍梨。是爲指誰。或云大日。或云薩埵。此言不定。若指佛薩埵以稱大阿闍梨者。龍樹佛後久時之人也。於何處聽受之(文)。
私云。今驚此疑檢當論造者。龍樹眞論雖非可孤疑。聊擧古德異說重所評其眞僞也。
雜抄第七(智證)云。不空三藏菩提心論(文)。
義釋裏書(同)云。興善三藏菩提心論(文)。
雜問雜記(同)云。菩提心論。愚按。貞元拾遺綠云不空三藏集。此言甚好。大阿闍梨之言不令指佛菩薩(文)。
些些疑問(同)云。菩提心論或云龍樹造或云興善故三藏集。此未決解。私謂。後義爲正。此義如何(文)。
私云。依此等文。寺門所傳爲不空造爲正義(矣)。
二教論上云。此論者龍樹大聖所造千部論中密藏肝心論也(文)。
菩提心義第一(安然)云。問。古德有云。有目錄云。菩提心論不空集也。故非龍樹說。此言用否。答。論云龍猛菩薩造不空奉詔譯。而言不空集者無憑。叵用(文)。
私云。依此等文。東寺山門相傳定龍樹造(矣)。
問。智證大師以貞元拾遺錄爲證據。彼錄云不空三藏集故也。又阿闍梨言不指佛菩薩。若龍猛造者。或大日或金薩指之可云阿闍梨。已不指佛菩薩。豈安此言乎。爾者如何。答。大師親受青龍口訣以定龍樹所造。智證縱雖受法全口授。比高祖猶非對論。何況於此一篇者。或云愚按或云私謂。恐可謂不足言。抑貞元拾遺錄者指何文處乎。相尋彼門葉古來未勘(云云)。今私按之。智證請來目錄云。貞元釋教目錄一卷(文)。貞元錄第二十云。就別錄中更分爲七。有譯有本錄第一。有譯無本錄第二。支流別行錄第三。删略繁重錄第四。補闕拾遺錄第五。疑惑再祥錄第六。僞妄亂眞錄第七(文)。指此中補闕拾遺錄云貞元拾遺錄歟。同錄第二十七云。別錄中補闕拾遺錄第五○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代宋朝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譯。新編入貞元目錄(文)。此中已云不空譯更不云不空集。智證釋已違本文。謬失之至智者察之。依之菩提心義云。言不空集者無憑叵用(云云)。凡以當論爲不空譯。諸家目錄一同。所謂貞元錄第一云。肅宗代宗朝三藏大廣智不空譯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已上並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譯(文)。
同錄第二十二(有譯有本錄中大乘集義論七十八部三百六十五卷三十五帙)云。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文)。同錄第二十九入藏錄上云。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文)。八家總錄(安然)云。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不空譯)。和漢諸家目錄大概如此。智證請來本同不空譯(云云)。何猥以譯者爲造者乎。非可求違文於他家。智證些些疑問云。理趣釋何誰造之。三藏奉詔譯。明知非造者(文)。已於理趣釋者云三藏奉詔譯故釋非造者。當論又云奉詔譯。何彼云非造者此云造者乎(是一)。智證進官錄云。金剛頂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不空。云云)。又大日經指歸(智證)云。龍猛菩提心論云。惟眞言法中○於諸經中闕而不書(已上文。文)。以不空集爲正義者。何云龍猛菩提心論乎。量知於智證意此事未決定歟。何輒判傍正乎(是二)。次大阿闍梨言不指佛菩薩者。是又不爾。金剛頂經云。當得大金剛阿闍梨位法性大日之身(文)。又大日經疏第三云。如金剛薩埵是名阿闍梨。復次毘盧遮那是名阿闍梨(文)。如此文不遑毛擧。智證釋依憑有何處乎。
問。上所引眞言疑目意大日經供養次第法善無畏三藏於金粟王塔下始祈感之。爭先代造論中可引後代所感文乎。此疑尤應理歟。又論中引載大日經疏。若龍樹眞論者。豈引一行疏乎。參差之甚也如何。答。先引供養法文者。此有數料簡。一義云。龍猛菩薩入鐵塔內所傳十萬偈大經也浩廣難持。故傳法聖者略成七軸經卷。都部要目大本十萬偈略本七卷者卽此意也。大本經已龍樹誦傳也。自大本所出略經定可爲塔內相承。但就傳法聖者有二傳。一龍猛。二龍智。若依初傳者。龍猛自引第七卷文。若依後傳者。引說大本供養次第法文。雖與第七卷同文。必不可云引第七卷文。成七卷者龍智所作故也。次善無畏感得者。此有許不許兩傳。如上注。所詮今論所引非彼無畏感得經。是鐵塔誦傳經文也(此義傳法院上人胎藏界沙汰意也)。已上一義畢。
又一義云。龍猛菩薩於鐵塔外所相傳念誦法要者第七卷也。今論所引此經文也(云云)。以引大日經疏。菩提心義第一云。問。若爾菩提心論亦云准毘盧遮那經疏○豈非不空引一行記乎。答。彼是後人引彼疏文注入論中。而有論本是書長行者寫生誤(文)。教時義第三(安然)云。或目錄云。菩提心論不空集也。有人因判不空撰也。大阿闍梨云論初先云大阿闍梨云是龍樹指我所承我所承卽妙吉祥。今文殊是也。故不空譯梵文非自所撰也。注引大日經疏。是後人加(文)。然溫古本有此開示悟入之釋出。於無所不至眞言處有人不見而言疏無。迷哉迷哉。依此等釋不空三藏翻譯後有人注入疏文於論中也。二大經要義第三(實範)云。私撿二師碑文。貞元錄等。一行開元十五年長逝。春秋四十五。不空神龍元年誕迹。明知當禪師行年二十三三藏誕生也。法第三藏譯此論日注入先哲禪師疏文寧可怪乎(文)。依之料簡不空三藏自被注加疏說也(濟暹僧都菩提心論私記第三亦載此義也)。不空菩提心義(大師御請來)引載大日經疏文。准例可知之。
菩提心論翻譯年紀事。
秀句上云。大唐至德二年(當日本國天平寶字元年也)。天竺三藏阿目佉拔日羅(二合)譯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云云)。
私云。至德二年事可考本文也。貞元錄文代宋朝不空三藏譯(見)所云至德二年。至德者是蕭宗朝也。秀句釋尚可考本據也。
菩提心論兩部分別事。
問。當論屬金剛頂部歟將通兩部歟如何。答。古來學者料簡不同也。各有所據。令考其依憑云。
大政官府治部省。
應度眞言宗年分僧三人事。
(一)金剛頂瑜伽經業一人。
應學金剛頂瑜伽經所說諸尊法之中一尊義軌及龍猛菩薩所造菩提心論一卷金剛頂十八會指歸一卷。可兼暗書·誦梵字大隨求陀羅尼。又可習四種曼荼義。
(一)大毘盧遮那成佛經業一人。
應學大毘盧遮那經所說諸尊法之中一尊儀軌及大毘盧遮那經住心品疏五卷。兼可暗書·誦梵字大佛頂陀羅尼。又可習卽身成佛義○。
承和二年正月二十二日。
太政官符。
應度眞言宗年分者三人事。
(一)金剛頂業一人。
應學十八道一尊儀軌及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一部十卷。
(一)胎藏業一人。
應學十八道一尊儀軌及六波羅蜜經一部十卷。
右二人業應兼學三十七尊禮懺經一卷金剛頂菩提心論一卷釋摩訶衍論一部十卷○。
承和二年正月二十三日。
八家總錄云。
金剛界部第三。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不空譯·海·仁·珍·叡·貞元新入目錄·圓覺)。
釋摩訶衍論十卷(龍樹○云云)。
私云。承和官符兩通內。二十二日官符以當論屬金剛頂業。二十三日官符爲兩部兼學。又安然總錄意以菩提心論釋摩訶衍兩論同列金剛界部。然大師三業十帖義意以此兩論問題爲胎藏業義。仍兩部攝屬學者料簡似無一定。今謂。一論總題金剛頂瑜伽(云云)。內文相所持在三種菩提心。其本據出金剛頂勝初瑜伽等所說(如次下勘載)。二十二日符文屬金剛頂業。而斯故也然發菩提心爲佛家大宗兩部大經同以爲專要。依之論中多引證大日經文。胎藏業人亦以可兼學。故二十三日符文以此論爲兩業通學。改安祕謂胎藏部例如三十七尊禮懺文雖爲金剛頂別出爲兩業兼學。胎藏十條義亦以可准例也。自餘潤色其篇多端。具如別抄(矣)。
三種菩提心本文。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出吉祥勝初教王瑜伽經)云(不空譯)。修行者先應教如是心。我當安樂利益盡無餘界。爲成就此心故應以自性成就眞言隨意誦之○由纔發是心誦眞言故。斷一切障獲一切安樂悅意○以觀一切法無自性卽名已修菩提心。乃住普賢大菩提心。觀由如滿月潔白分明。又想月輪上涌成五股跋折羅光明瑩徹。其跋折羅乃變同金剛薩埵(文)。
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薩埵念誦儀軌(不空譯)云。
瑜伽修習者 願興利樂心。
十方盡無餘 一切衆生界。
眞言性成就 隨意稱誦之○。
由纔發此心 滅除一切障。
獲安樂悅意 超彼衆魔羅。
卽同諸如來 世天皆供養。
知法無自性 達勝義菩提。
思惟己體中 普賢心若月。
身相歸空寂 湧現跋折羅。
五股潔白輝 變同薩埵貌。
一字頂輪王儀軌云。
端身定友節 左手仰趺上。
仰右手安左 卽發大悲心。
拔濟利安樂 盡無餘有情。
以此性成就 菩提心密言。
隨意念誦之 發菩提勝心。
婀由適誦密言 發菩提心故。
摧滅諸罪障 獲諸悅意樂。
等同一切佛 超勝衆魔羅。
不能爲障礙 應受諸世間。
廣大之供養 復次應諦觀。
根塵識諸法 自性本皆空。
又思伽他義 一切如虛空。
虛空亦無相 諸法相應故。
舒遍於一切 誦此四句偈。
所覩彼彼境 皆照空亦空。
由勝解空體 自徹見本心。
皎潔如滿月 離純取所取。
自性光明成 菩提體堅固○(文)。
同名異論事。
貞元錄第二十二云。
大乘集義論七十八部三百六十五卷三十五帙○。
發菩提心論二卷(或云發菩提心經)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單本)。
右此發菩提心論大周錄中經論二錄俱有其名。今以菩薩所造論出論錄但存一本。或云天親菩薩所造亦云彌勒菩薩所說。未詳熟是。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亦名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貞元新入目錄(已上貞錄文)。
貞元入藏錄云。
發菩提心論二卷(羅什譯)(或云發菩提心經亦云經論二十八紙。云云)。
宋朝目錄云。
廣釋菩提心論四卷(蓮花戒菩薩造。西天竺三藏傳法大師施護奉詔譯)。
私云。此論第二卷引用大日經所說菩提心爲因等三句。經文可知密部論也。釋相專出悲智三摩地三種菩提心也。
菩提心義造者事。
大宋高僧傳第五云。唐京師興善寺潜眞傳○。
又述。菩提心義發菩提心戒各一卷。三聚淨戒及十善法戒共一卷。
兼承不空祕教入曼拏羅登灌頂壇受成佛印顯密二教皆聞摶贍關內河東代歷四朝闡揚妙旨(文)。
總錄云。菩提心義一卷(海運。云云)。
安然菩提心義第一云。菩提心義無造主名。而古德皆云不空造者有疑也。問。疑何。答。文中唯引華嚴維摩虛空藏菩提心經本業仁王經等起信顯揚論等明顯教菩提心。非眞言菩提心。又引長耳三藏說。亦非眞言三藏說。唯一處引大日經疏故有疑也。問。既引毘盧遮那經疏。何言非眞言義乎答。大日經義釋亦名義記。是一行記。何以不空三藏引爲證乎○問。菩提心義末有古德注云。高野大僧正進官入唐學法目錄中云不空譯也。今謂。恐是彼不空集耳(文)。此語用否。答。縱令不空集。可集祕藏文。何故唯集顯教經論。故難用也(云云)。
手草上云。不空三藏釋云。菩提與心不爲二。此乃釋名門中說。故云。同異法不有妨難。問。爾何故不空云求覺之心名菩提心耶。答。彼假立能所門意。今一體相通門意。故不相違(文)。
此書作者或云安然(云云)然菩提心義文不空三藏釋(云云)(此事安公記歟。可糺實正也)。
私云。大師進官錄所載以菩提心義列不空所譯。雖然安云所疑誠非無謂歟。今加愚推。見大宋高僧傳不空三藏弟子潜眞和尚撰菩提義(云云)。恐指此本歟。潜眞受三藏指授所記故且不空譯經一段列載歟。例如表制集中所出不空三藏三朝所翻經軌目錄編例良賁法師仁王經疏矣。
長耳三藏者。法衡抄註之。披可見之。
右菩提心義造者事私追加之了。
釋賢寶(記之)。
果寶師抄賢寶師追加。彼此寶册也。自非此抄者誰知一論之眞僞哉。後覽開眼目。遂修補傳于後世焉。
延享四丁卯歲夷則念二僧正賢賀(春秋六十四)。
寶册鈔第八。
釋摩訶衍論眞僞事。
三船難。
傳教難。
安然釋。
付。
起信論眞僞事。
寶册鈔第八。
釋摩訶衍論眞僞事。
三船眞人送戒明和尚狀云。
釋摩訶衍論十卷(馬鳴菩薩本論龍樹菩薩釋論)。
一昨使至。垂示從唐新來釋摩訶衍論。聞名之初喜見龍樹之妙釋。開卷後恨穢馬鳴之眞宗。今檢此論實非龍樹之旨。是愚人假菩薩高名而所作耳。但其本論者實馬鳴菩薩之起信論也。梁承聖三年甲戌眞諦三藏之所譯也。今此僞釋序云。迴天鳳威姚興皇帝製弘始三年歲次星紀(庚子)於大莊嚴寺筏提摩多三藏譯也。晋書云。後秦姚興生稱大秦皇帝死稱天桓皇帝。始終無迴天鳳威之號。又姚者姓也。興者名也。取皇帝姓名卽爲名未之有也。又自弘始三年至承聖三年相去一百五十五年。取後譯之本論合前譯之釋論同爲一人譯。是大虛妄也。又檢本論文雅義圓。今此僞釋文鄙義昏。同卷異筆必非同譯理則明矣。今大德當代智者。何勞遠路持此僞文來。昔膳大丘從唐持來金剛藏菩薩注金剛般若經亦同此論並僞妄作也。願早藏匿不可流轉。取笑於萬代。眞人三船白。
寶龜十年閏五月二十四日狀。
戒明闍梨座下。
已上。
私云。此中所擧疑難四箇條歟。一無迴天鳳威名難。二取姓名不可爲名難。三前譯論牒後譯文難。四同卷異筆非一人譯難也。
守護國界章上(傳教)云。麁食者曰。又釋摩訶衍論云。伏闡提不信陣得十信位。伏外道著我障得十住位。伏聲聞畏苦障得十行位。伏緣覺捨心障得十迴向位。斷異生性障等十障得十地。准此等文明知地前四十心位猶是凡夫。猶是退位。於六塵境顛倒妄念。何名聖位。若是藏通別菩薩非圓教不爾。彼所立四教不極成故。彈曰。汝引釋摩訶衍論。不足爲誠證。何者翻譯不分明故。隋唐諸目錄不載見錄故。其眞言字不相似梵字故。其義理相違本論故。姚興在秦眞諦在梁。秦代筏提譯已同梁家論。若正義論者。從秦以降至開元目錄不載疏師不引。是以不足歸信。此論者大安寺誡明法師去天應年中自唐持來。尾張大僧都爲傳。檢勘日已勘成僞論。汝何以疑論輒遮華嚴經。此亦一愚失耳(文)。
私云。此中所出有七失。一翻譯不分明難。二隋唐目錄不載難。三眞言字不似梵字難。四義理相違本論難。五秦譯同梁譯難。六疏師不引難。七大僧都爲僞論難也。
教時義第一云。問。摩訶衍論昔者戒明和上將來之時有諸道俗論定僞論。又南大寺新羅國僧珍聰傳云。是論新羅國大空山沙門月忠撰也。而何引爲龍樹論證。答。昔有居士論付四失。後有僧衆更加七失。次有眞言僧都上奏入眞言三藏之中流行天下。其官符文載貞觀格。後有福基和上箴誨迷方記中具會舊人四失論定眞論。論題下云龍樹菩薩造。故引爲證據。可謂顯晦隨時行藏在運者也(文)。
八卷藏第一云。有四種字。一僞作字。二妄計字。三黯推字。四眞實字。一僞作字。叡山本師守護國界章云。釋摩訶衍論○勘僞論(文)。次依空海僧都上表。大日金剛頂等修多羅藏。蘇悉地摩呼等毘奈耶藏。釋摩訶衍菩提心論阿毘達磨藏。可以流通。官符施行。次我和上據大安寺新羅國僧珍聰口說。是新羅國中朝山僧月忠僞作。於延曆寺目錄注云月忠作。其後道詮法師作箴誨中廣破戒明將道多海居士之日居士所出四失于後南京釋疏所出七失決爲眞論。今據叡山兩大師判以爲僞論。其中眞言文字亦爲月忠僞字(文)。
私云。此等釋四失七失者。三船難云四失傳教難云七失歟。傳教元住大安寺故云南京釋疏歟。
八家總錄上云。
釋摩訶衍論十卷(龍樹)(戒明初來之日道俗判爲僞論。次德師引用叡山本師破爲僞論。仁和上問南大寺新羅僧珍聰云。新羅中朝山月忠妄造。後海和上上奏入眞言三藏流行天下。次福貴山道詮和上箴誨破右僞論立爲眞論文)。
私云。安和上或破或用。且依叡山兩大師判以爲僞論(云云)。傳教破文如國界章。仁和上所以爲僞論依新羅國僧珍聰口說。卽任彼口說延曆寺目錄注云月忠作。安公處處釋在此意矣。
問。此等疑難誠有其謂歟。而東寺大師定龍樹眞論諸御作中多引用。若不設會通者。他家學者不可失許歟如何。答。思此論弘通。於唐朝者諸師一同引用更無僞論疑。至日本三船眞人傳教大師等始雖貽疑。高祖大師入三學目錄忝經上奏官符施行。所謂弘仁十四年承知元年同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三日度度官符載而明白也。若猶致疑執者。顯招違勅之罪冥背佛陀之睠者歟。今且一一會彼謬難矣。
一會三船難。
一。會無迴天鳳威號難。
迴天鳳威者自元非皇帝諱。是嘆帝德之言也。迴天者現流布本云。天册鳳威(云云)。天者喩帝王於天。册者崇敬言也。如天册之故云天册。鳳威者皇德喩鳳王之爲衆鳥王云鳳闕。云鳳扆皆此義也。聖法記云。回音瑰允也。好惠反。寶册也迴也續也。此中册字契當而已。此字在文殊師利答第一經十一卷(文)。八十花嚴經序云。天册金輪聖神皇帝製(文)。大周錄序云(大唐天后勅佛授記寺明詮等撰刊定衆經目錄一百八十七部千四百六十六卷)。我大周天册金輪聖神皇帝陛下道著恒劫位隣上忍垂本願而下生演大悲而廣濟(文)。依此等文或天册或鳳威或金輪皆是嘆皇帝之通號也。而三船以帝德定其名還加謬難。頗足可咲矣。
二。會取姓名不可爲名難。
就此疑粗開勘傳記以姚興爲皇帝名之證據非一。所謂梵網經序云。弘始三年淳風東扇秦主姚興道契百王(文)。貞元錄五云。時秦主姚興專志經法供養三千餘僧並往來宮闕(文)。又云。秦姚興皇帝時妙法花經翻譯提婆品納長安城之內不令出餘城(文)。慈恩傳第八云。姚興時鳩摩羅什譯經。姚主及安城侯姚嵩執筆(文)。
文證如此。何至當論可生疑乎。
三。會前譯論牒後譯文難。
會此難有法爾隨緣二意。先法爾者。梵漢兩本雖似隨緣出現。而實法爾本有非人造作。亙三世常恒也。不增一字不減一字。例鹿島大明神御甲有唯識三十頌漢文與玄奘所譯無異(云云)。又當麻曼荼羅緣有觀經文與畺良耶舍所譯文無差。此經未渡來本朝之先也。此等皆後譯之文在于前代。時代不同頗雖似難思。倩案其道理梵漢俱本有三世不改故前後無差異。何見隨緣顯現假相可疑法爾本有實理乎。然則起信論又不可謂弘始承聖年代始譯之。法爾不改漢文無人造作故。始起出現學本有不自由。前後譯文敢不可相違者也。次隨緣者。如清涼演義抄云。大唐翻譯三藏若有失譯聖教。後同經同論梵本重漢土請來之時。先後本同之寫先譯奉上之(云云)。於釋論者弘始三年雖譯之。起信梵本重請來之日依爲同本。眞諦三藏承聖三年寫先譯摩訶衍論中本論文言奉上有何過乎。且檢其准例。寶積經者四十二會也。往古三藏隨得梵本多以別出翻譯。而唐代菩提流支三藏具翻譯四十二會。全部成一百二十卷。其中多編入先代別出所譯。披讀翻經圖記第四可悉之。
四。會同卷異筆非一人譯難。
此難荒涼也。同卷異筆者何事哉。推之本末兩論文筆相違事歟。本論馬鳴所造末論龍樹所造也。梵本文章各別故漢本隨不同也。例如玄文論眞諦三藏所譯也。其文筆全非如起信論與釋論全同也。是起信玄文梵本各別故雖同三藏翻譯兩論(起信玄文)。文體不同歟。本(起信論)末(釋論)二論相違准而可知之。次釋論文鄙義昏者。高祖窮外典之底盡內教之源。芳譽普和漢才智及遐邇。是以性靈集序云。和尚昔在唐日作離合詩贈土僧惟上。前御史大夫泉州別駕總一時大才也。覽則驚奇。因送詩云。何乃萬里來。可非衒其才。增學助玄機。土人如子稀(文)。而大師已定龍樹眞論。以三船短才爭可云文鄙義昏乎。
三船狀不審絛條。
守護國界章上云。此論者大安寺誡明法師去天應年中旬唐將來(文)。三船狀云。寶龜十年閏五月二十四日狀戒明闍梨座下(云云)。就兩文勘年代記。寶龜十二年正月一日改元則天應元年(云云)。爭在前代(寶龜十年)疑後代(天應年中)請來論乎(是一)。又寶龜十一年有閏月十年無之。何云寶龜十年閏五月乎(是二)。
三船事。
或書云。淡海公(不比等大織冠二男)和銅元年正月叙正二位任右大臣。養老三年任太政大臣固辭不就。四年八月薨(年六十二)贈太政大臣正一位謚曰文忠。天平勝寶四年八月贈淡海公(文)。
私云。自養老四年至寶龜十年六十年也。知今所云三船者非淡海公歟。
類聚國史六十四云。桓武天皇延曆四年七月庚戌。刑部卿從四位下兼因幡守淡海眞人三船卒。三船大友親王之曾孫也。祖葛野王正四位上式部卿。父池邊王從五位上內匠頭。三船性聰敏涉覽群書尤好筆禮(文)。
私云。國史所載當此人歟。猶廣可勘之。
已上會三船難畢。
二會傳教難。
一。會翻譯不分明難。
釋論序(姚興皇帝御製)云。朕聞其梵本先在于中天遣䮊來迎近至東界。以弘始三年歲次星紀九月上日於大莊嚴寺親受筆削敬譯此論。直飜譯人筏提摩多三藏。傳俗語人劉連陀等。執筆人謝賢金等。首尾二年方繕寫畢功(文)。翻譯年紀譯者執筆等此文分明也。傳教大師不見此文歟。將又不用序歟。若不見序者恐可謂管見若不用者其所以如何。姚興皇帝求請法花經受持梵網戒。歸法致誠皇德救物。諸傳所載德行尤多。今自製論序具明翻譯相。有何謂輒不用此序乎。
尋云。筏提摩多三藏翻譯此論誠序文分明也。但彼三藏唯譯當論不譯餘經論故猶可謂翻譯不分明。如何。答。貞元錄第十七云。
佛說十力經一卷。
右一部一卷龜茲三藏沙門勿提犀魚(唐言蓮花精進。於安西城西蓮花寺譯文)。
勿提犀魚唯譯十力經不譯餘經。雖然錄文分明故人不疑之。當論如是。序文分明也。誰可疑之乎。
二。會隋唐目錄不載難。
錄外經論其例是多。限當論何強可致疑乎。翻譯名義集序(唯心居士荊谿周葵敦義述)云。然佛法入中國經論日以加多。自晋道安法師至唐智昇作爲目錄圖經蓋十餘家。今大藏諸經猶以昇法師開元釋教錄爲準。後人但增宗鑑錄法苑珠林。於下藏之外如四卷金光明經摩訶衍論及此土證道歌尚多有不入藏者。我國家甞命宰輔爲譯經潤文。使所以流通佛法至矣(文)。此中以當論已定錄外論。金光明經證道歌等同此類也。又金剛頂瑜祇經一卷(金剛智三藏譯)佛心經二卷(菩提留支三藏譯)花嚴經心陀羅尼一卷(實叉難陀三藏譯)等開元貞元二錄中不載之。雖然大師御請來之。又金剛智所譯要略念誦經善無畏所譯胎藏攝大廣大儀軌等同不載彼二錄。雖然自他門高祖請來依行。誰以之稱非乎。凡當論者後秦翻譯後其本祕惜不行于世歟。通法大師賛玄疏第一云。然斯釋論肇從秦代迄至皇朝僅七百年間未曾流布。遘一千運內方遂傳通(文)。七百年間論本未流布。故隋唐目錄不載之。是則行藏在運顯晦隨時故也。
三。會眞言字不似梵字難。
此難只守一隅未訪三端。凡於文字梵胡漢三國體異也。且就梵書云之者。悉達太子初學之時有六十四書(法苑珠林等出之)。又依智廣字記意。十八章建立不同也。釋第十八章云。此章字類流派無盡(文)。所謂●多達●祇耶等字是也。非一切智人者誰敢窮其極乎。於胡文者未傳此方(云云)。至漢字六書八體其類太廣。若具不達此等文字者爭輒可作僞字疑乎。論第八卷成就止輪因緣門所出[囗@(王/(王*王))]字輪聖法記釋云。此字在金剛大輪無礙虛空總明陀羅尼經第一卷中(文)又論第九卷所出[〇@九][(几@水)/(几@山)]等十二字同記釋云。此中神呪外道經呪。謂在十萬六千偈阿羅羅馱尸那總明弟子經二百五十七卷(文)。龍樹菩薩初交外道衆習呪藏後遇金剛手傳祕教。以傳教短才爭可疑龍樹博覽乎。
異類字。
慈覺請來吽迦陀野天儀軌上(金剛智譯)云。
佛部母眞言曰。T77082301.gif
蓮花部母眞言曰。[阝*(具/寸)](一)[阝*梨](二)[阝*(具/寸)][阝*梨]。
金剛部母眞言曰。T77082302.gif
翻譯名義集第六(法雲大師撰)云。
卍(熏聞曰。志誠纂要云。梵云室利靺瑳此云吉祥海雲。如來胸臆有大人相形○)。
T77082303.gif(苑師云此是西城萬字佛胸前吉祥相也)。
T77082304.gif(音萬。是吉祥勝德之相○宋高僧傳明翻譯四例。一翻字不翻音。諸經呪詞是也。二翻音不翻字。如華嚴中T77082305.gif字是也。以此方萬字翻之。而字體猶是梵書。三音字俱翻。經文是也。四音字俱不翻。西來梵夾是也文)。
又云。
T77082306.gif章安疏云。言伊字者外國有新舊兩伊。舊伊橫竪斷絕相離。借此況彼。橫如烈火竪如點水。各不相續。不橫不同烈火不竪不同點水。應如此方草下字相。細畫相連是新伊相(文)。
非梵非漢字。
佛相好萬字義略記(大師御作)云。問。佛御胸T77082401.gif若漢字若梵字歟。答。難思。又諸人不知。今云。非梵字非漢字也。文卽字故云萬者三點圓滿言也。故大般若經解八十種好云。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旋德相。文同綺畫色類朱丹(文)。
悉曇藏第一(安然)云釋摩訶衍論說佛法行人修止觀法入佛位時服此[囗@(王/(王*王))]字及說邪魔化作佛形故惱行人時說作佛形六根眞言其字非梵非漢佉婁書未傳豈肯此哉(文)。
四。會義理相違本論難。
其義理相違本論者。篇目何事哉。難破人趣荒涼也。頗不足會通者歟。推之依本論立義少文開三十三廣宗故云相違歟。將又釋論多依字義門作釋故致此難歟。共以無謂。依少文開廣義攝義論相通也。何況玄文論第八明發願繫屬因緣。於往昔時佛誓吾成覺道說百億經。馬鳴願吾爲弟子造百部論。佛教造論相云。謂三十四法大海。若有論者具此法名言圓滿大海論。若有論者不具者名言一分小智論。以如是大要因緣我今依三十四法該攝安立無餘說(文)。今聞往昔發願因緣彌仰龍樹大聖之金言者也。次字義門釋者祕教大體也。理趣釋經等例太多。執顯句義不可疑密意矣。
五。會秦譯同梁譯難。
會通同前段矣。
六。會疏師不利難。
法花義疏第一(嘉祥)云。而瓔珞經云。六住退者。龍樹釋此語云。欲怖地前菩薩令速入初地故云退耳。其實不退(文)。
私云。當論第七卷有此釋。此外現流布龍樹論中無此釋。喜祥大師引用此論無疑者歟。但法花統略引此釋爲十住毘婆娑論文。彼論中無此釋。以知後人誤書加之歟。
起信論疏上(惠遠)云。言馬鳴菩薩造者是爲顯其論主名也。亦釋博者如龍樹論釋(文)。
私云。當論第一具馬鳴名字。此外龍樹所造論中無此釋。淨影又引用當論(矣)。
晋水淨賢七祖圖引手鏡云。龍樹造釋摩訶衍論云。一百部經爲本經(文)。
私云。此中所引證手鏡者清凉釋歟。遍年統論中隨聞手鏡一百卷爲清涼制作之旨載之。此外無云手鏡之書。若爾者清涼之所覽無疑者也。
圓覺經略抄(宗密述)云。或以一部論釋多部經。如龍樹釋摩訶衍論(文)。
宗鏡錄第四十五(智覺禪師述)云。且如馬鳴龍樹皆是西天傳佛心印祖師。馬鳴製大乘起信論廣說阿賴耶等三細識六麁相一心眞如生滅二門。龍樹製摩訶衍論引一百本大乘經證說八識心王性相微細等義(文)。
大宋太祖皇帝開寶八年(乙亥)。智覺禪師入滅本朝當圓融院御宇天延三年也。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引下(五臺山金河寺沙門道㲀集)云。問曰。佛具一切智。豈不知得陀羅尼也。答。有三義。一者表此陀羅尼最勝最深令人生於尊重。所以言佛不知而自求之。二者謂權教中佛不能知得圓宗密呪。如小乘極果不能知得大乘深法。三者密宗神呪卽體便是圓圓果海故。佛不得如釋大乘論說圓圓海佛亦不得。今六字大明准提神呪卽體便是圓圓果海也(文)。
筆削記第一(長水沙門子璿錄)云。准摩訶衍論說有六馬鳴前後異出○然准大論所說。此菩薩道成先劫號大光明佛。今乃助化示居八地。父名盧伽母名瞿那(文)。
復古記(玉峰師會撰)云。一乘者不二摩訶衍法也。龍樹曰大本花嚴所說圓圓海也。或稱一味大乘(文)。
私云。此中所引龍樹釋者釋論第十文也。
折薪記(觀復撰)云。賢首解起信立義分。脫體與釋論相違。解釋亦乍同乍異(文)(會解記第一同之)。
集成記第一(希迪撰)云。釋論第一云。是法極妙甚深獨尊○性德圓滿果是焉。所以者何。離機根故。離教說故。第十又曰。大本花嚴契經中作如是說。其圓圓海得諸佛勝故(文)。
翻譯名義集第六(姑蘇景德寺普潤大師法雲編)云。又摩訶衍論立十種識總攝諸識。云何爲十。於前九中加一切一心識。論上文云。所謂以一心識遍於二種自在無所不安立。如佛告文殊師利言。我唯建立一種識。所餘之識非建立焉。所以者何。一種識者多一一識。此識有種種力能作一切種種名字。而唯一識終無餘法。是故我說建立一種識。今謂。一切一心識是此方言。梵語正名乾栗陀耶(文)。
大元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第九(講經律論沙門慶吉祥等奉詔譯)云。
釋摩訶衍論十卷(龍樹菩薩造)。
天竺三藏筏提摩多譯(新編入錄)(文)。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第三(高麗沙門義天錄)云。
釋摩訶衍論十卷(龍樹造)。
通玄鈔四卷。通玄科三卷。大科三卷(已上志福述)。
通賛疏十卷。通賛科三卷。大科一卷(已上守臻述)。
賛玄疏五卷。賛玄科三卷。大科一卷(已上法悟述)。
已上。
私云。義天靈芝元照事也。宋朝人也。大智律師弟子也。律師爲述開講要義。又花嚴宗書圓宗文類二十卷同義天述也。而義天爲一時叡才釋論并末書等錄之。末書內通玄抄并賛疏長治二年五月中旬將來于本朝。通賛疏十卷未渡書也。其外聖法法敏普觀等師作記作疏釋此論。如左載矣。
釋摩訶衍論記一卷(沙門聖法作)。
同論記六卷(皇宋光嚴寺無際大師普觀述)。
小栗栖常曉和尚請來錄云。
釋摩訶衍論疏一部三卷(法敏法師造)。
已上一部依眞言宗傳法阿闍梨等申求來。
右摩訶衍論者橫釋顯教竪括祕藏大論。雖先來左右未定。今以此疏證彼大乘(文)。
已上唐朝諸師或令引用或作末書一朝盛依行。敢不存異義。隨見及書出之畢太政官符治部省。
眞言宗僧伍拾人。
右被右大臣宣稱奉勅件宗僧等自今以後住東寺。其宗學者一依大毘盧遮那金剛頂等二百餘卷經蘇悉地蘇婆呼根本部等一百七十三卷律金剛頂發菩提心釋摩訶衍等十一卷論等(經律論目錄在別)○。
弘仁十四年十月十日。
已上。
私云。此官符爲根本承和元年同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三日重被成官符者也。於日本一國誰可違越此格乎。
一乘開心論(道雄)云。問云。何三爲一毘盧遮那耶。答。龍猛菩薩云。分流花嚴契經中作如是說。盧遮那佛三種世間爲其身心○又云。性淨本覺三世間中皆悉不離○(文)。
私云。此中所引兩文初文釋論第十次文第三也。
教時義第一云。龍樹摩訶衍論建立十識。八識如常。第九一切一心識。第十一心一心識○論題下云。龍樹菩薩造故引爲證據(文)。
箴誨迷方記(福貴山道詮和上作在東大寺東南院云云)。
安然和上云。後有福基和上。箴誨迷方記中具會舊人四失七失論定眞論(云云)(教時義八卷藏八家祕錄同有此釋)。
奧州德一引用此論(云云)(可勘之)。
或云。守護國界章麁食者引釋論爲證。件麁食者指德一(云云)。
已上本朝諸師引用如斯。然則和漢兩國諸師多以依用。傳教疑難不足爲論矣。
尋云。此論者秦代所翻也。自秦以來上代諸師不及引用。今所擧多唐代末宋朝間也。傳教疑難猶以不審如何。答。此論翻譯以後隱沒不流行故。上代遍不及引用。子細如先段載。若實爲僞作者。縱雖爲後代豈唐宋諸宗明哲徒可依用之乎。何況嘉祥淨影等古德粗得引用。所見如上考矣。
七。會大僧都爲僞論難。
尾張大僧都者誰人乎。又有何證據定僞論乎。僧綱補任云。賢撔興福寺。法相宗。尾張國人。寶龜五年二月二十四日任律師。玄昉僧正孫弟(宣教法師弟子又良敏僧都弟子)延曆三年六月九日任大僧都。不經少僧都。同十二年十一月七日入滅(年八十)幼年入道剝皮燃指精進無倦(文)。彼尾張大僧都者當此人歟。
已上會傳教難畢。
三會安然難。
安公難破雖多端。大略載守護國界章文。如前段救。此外無指疑難。但珍聰口說以此爲指南歟。件珍聰者誰人乎。勘見僧綱補任自異朝來本朝之僧中更無名珍聰之人。定知非高名之人歟。爰有釋珍嵩者。彼釋有以起信論爲僞論之語。今相監本釋以當論爲僞作云之歟。抑此論者盡密藏之奧旨窮性海之淵源。三十三種法門眞如生滅建立都非凡智之所測。誰人妄可造之乎。月忠若智人者。不愼大妄語罪何以自作可稱龍樹造乎。若愚人者爭自可述甚深法理乎。又延曆寺目錄注云月忠作(云云)。是又慈覺依珍聰口說且告此注歟。彼珍聰口說爲胸臆浮言之上者。日錄注隨而不足依憑矣。
已上會安然難畢。
一起信論眞僞事。
四論玄義第十(均正僧正撰)云。第二論師名馬鳴菩薩。傳云。此菩薩共外道論義。既降伏竟七匹馬落淚而嗚呼。時人呼爲馬鳴菩薩也。相傳云。佛滅度後三百五十年中出世造論。依摩耶經云。六百年中出世造論。論有一千偈。不來此土也。唯見起信論一卷。或人云。馬鳴菩薩所造。北地諸地論師云。非馬鳴造論。昔日地論師造論借菩薩名目之。故尋覓翻經論目錄中無有也。未知定是不也(文)。
文義要第七(珍海)云。四論玄第十詳起信論云。北地諸論師云非馬鳴造論。昔日地論師造論借菩薩名目之。故尋覓翻經論目錄中無有也。未知定是不也。
今考貞元錄出起信論一卷。眞諦譯。同論二卷。實叉難陀譯。同馬鳴造。是同本異譯也。故知西天有其梵文前後三藏俱傳之。均師早出不見後代錄而未決之故今考之耳。寶窟下引起信論證不立自性清淨色義也(文)。
貞元錄第二十二云。大乘起信論一卷(馬鳴菩薩造)梁天竺三藏眞諦(第一譯)大乘起信論二卷(馬鳴菩薩造)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新編入錄第二譯)右二論同本異譯(文)。
探玄記第三私記(青丘釋珍嵩撰)云。馬鳴起信論一卷依漸刹經二卷造此論。而道迹師目錄中云。此經是僞經故。依此經造起信論是僞論也(文)。
私云。且依釋論。起信論總所依百億經。別所依百部經也。百部經名字具列之。其中無漸刹經。依何定依彼經造此論乎。又漸刹經者起世經事也(云云)。起世經諸師同引用。依何定僞經乎。解釋之趣旁無所據。頗不足會通者歟。
聖法記云。馬鳴菩薩現。六時中造作論教。當何時耶。所謂出現一百餘歲時卽造作四部。寶册論云何爲四。一者起信論。二者玄理論。三者本原論。四者清淨論○(云云)。
衆經目錄第五云。
衆論疑惑五。一部五卷。
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眞諦譯。勘眞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右一論是衆論疑惑。
衆論僞妄六。一部一卷。
五凡夫論一卷。
右一論是人造僞妄(文)。
筆削記第一(長水)云。然論有宗釋之異此宗論也。謂馬鳴大士宗法花涅槃楞伽思益等百餘部實教大乘之所造故實。謂義豐文約無法不收。故下文云。如是此論爲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又云。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又云。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分總持說等。然此論文是證眞大土後得智中宗經所造。後人不思綆短却謂泉沽往往謗之。言非圓實。下文勸信非不慇懃。聞思修益備彰功利。不信毀謗受苦彌劫。豈不勉哉(文)。同記引海東疏云。開二門於一心總括摩羅百八之廣詰○示性淨於相染普綜逾闍十五之幽致○至如鶴林一味之宗(涅槃經)鷲山無二之趣(法花經)金鼓(金光明經)同性(大乘同性經)三身之極果花嚴瓔珞四階之深因大品大集曠蕩之至道日藏月藏祕密之玄門。凡此等輩中衆典之肝心。一以貫之者其唯此論乎(文)。
續高僧傳第四(南山大師撰玄奘傳)云。又以起信一論文出馬鳴。彼土僧思承其本奘乃譯唐爲梵遍布五天。斯則法化之緣東西互擧(云云)。貞元錄第十一同之。
右雖光師抄記今隨得勘文少所註加之也。有恐有恐。
康應二年三月 日。
法印權大僧都賢寶(生。五十八)。
當卷杲寶大德之抄記。且又賢寶師相尋勘文等所註加焉。實自非此寶册者誰知釋摩訶衍起信兩論之眞僞哉。後覽者可仰可信矣。加修飾傳諸來葉云爾。
延享四丁卯歲夷則二十二日。
時定額僧貫首僧正賢賀(生。年六十四)。
寶册鈔第九。
疏義釋諸家請來異本事。
諸家本同異挍勘事。
疏義釋勝劣對辨事。
義釋再治事(付多加人言條條事)。
疏義釋猶不盡經奧旨否事。
科章直釋兩例事。
寶册鈔第九。
大日經疏義釋諸家請來異本事。
大毘盧遮那成道經義釋目錄緣起(智證)云。如余見聞。件義釋從大唐來我國且五本焉。今見有四。謂西大寺得清大德(或書德字)請來本一十四卷(大曆七年到唐未委歸年也)。次高雄寺(法名神護)空|和尚本二十卷(貞元二十年到唐大同元年歸朝)。次當寺慈覺大師本一十四卷(開成三年到唐承和十四年歸朝)。余齎來本一十卷(大中七年到唐天安二年歸朝)。都盧對勘大同少異。不免巧拙也。又聞。平城山階寺(法名興福)有一本。此玄昉師入唐將來。昔我比叡祖大師借看昉本不堪可寫。登時還却寫西大本自宛。披覽大師緣彼本三卷已下元缺內題重復繕寫准外題加添之。兼錄經品示其當卷所釋起盡。故入藏者前後兩本也(文)。
私云。此文五本者。一玄昉僧正本。二得清大德本。三高祖大師本。四慈覺大師本。五智證大師本也。又傳教大師入藏本有兩本。一最初書寫本。二重復繕寫本(是名山家勘定本)。彼此總計成七本矣。
八家總錄云。
大毘盧遮那經義記十卷(無畏釋一行記山階玄昉僧正)。
大毘盧遮那經義記七卷(上下十四卷西大德清大德)。
大毘盧遮那經義記七卷(上下十四卷叡山本師治定)。
大毘盧遮那經疏十四卷(高野海僧正在貞觀寺)。
大毘盧遮那經疏二十卷(海贈僧正治定)。
大毘盧遮那經義釋十四卷(有溫古序叡山慈覺大師)。
大毘盧遮那經義釋十四卷(有溫古序入唐遍明和上送來同叡山和上本異仁和上本)。
大毘盧遮那經義釋十卷(叡山山王和上。私云上八本同疏異本文)。
私云。已上八本內貞觀寺本遍明和上本智證目錄不載之。此中二十卷本海贈僧正治定御請來本十卷也。大師御筆進官錄毘盧遮那經疏十卷(云云)。以知世流布二十卷本大師於本朝被調卷歟。貞觀寺十四卷本可尋見之。
義釋目錄裏書(智證)云。此二十卷本更有一本。珍曾於三井并冷然院爲猷憲探源法師等一遍讀授此釋時。以二十卷聽受之。爾文句不連難讀處多。仍事不獲已依己唐十卷本改疏字作義釋兼換述者署爲沙門一行述記。又加添一兩文句接難讀處。如今後學便抄寫件本頗有一兩。計後人或角眼故背後記之。不是自是非他。爲存彼此道也。末哲取捨之。
仁和元年九月七日。沙門珍記(文)。
私云。依此記就二十卷本智證大師改題疏字又加添一兩文句。既異根本□本故爲別本耳。
同目錄奧文云。更有十卷釋一本。卷依餘十卷本。文據持院十四卷本。偸失唐本戀慕切故有此事也。末賢知趣(文)。
堅濟私曰。智證大師請來義釋本般若寺僧正偸遣護法盜取之令披覽給(云云)。紛失者此事也。元慶八年還得(云云)。元慶八年般若寺僧正三十一御歲也堅濟公之朱書也。
勸修寺類祕抄云。智證大師記云。大日十卷疏般若僧正以護法令盜後得也。已上以法務(寬)自筆本寫之了。智證本紛失依此事歟。賢寶(記之)。
私云。智證大師歸朝之後。請來十卷本紛失未還得(元慶八年四月還得之)(云云)之間。寫慈覺請來十四卷本以擬持本。調度成十卷(云云)。以此本加以前目錄都盧勘計有十本矣。
諸本同異校勘事。
問。上來本同異如何。答。十卷義釋第十卷標紙記云。此延曆寺中有數本釋。且寺庫納兩本並十四卷。其青標紙本元初借西大寺本攸寫也。故人唐德清大德將來之。其白標紙者祖大師更令抄寫之。見定錄云山家勘定本也。聊有開科目而與前同本矣。今世多行。二十卷本此空海和上請來。與上十四卷大同少異。仍不入藏。然清大德海和上兩本不與菩提心論合。其所引開示悟入文欠缺故。總持院覺大師唐本十四卷并珍將來此一十卷本大體相同。其十卷者卽此薄紙本也。興善三藏論所引四種阿字在件兩本。細勘彼此非無少異。然是同體焉。至于少異不可會同。覽者得意用四本好耳。此本紛失經年。今四月來入手。仍與院本對勘略記來由。須造目錄載題邊文令後來辨別之。
元慶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勘了(起四月中旬末)。
前入唐釋圓珍記(文)。
私云。依此記傳教兩本高祖御本已上三本同也。慈覺智證兩本大同與前本大異也。又依八家總錄。遍明送來本同傳教本也。其文如先引。
諸本勝劣事。
問。上來諸本中以何可爲勝乎。答。古今諸德所握翫專是三本也。所謂高祖請來二十卷疏。慈覺請來十四卷義釋(有溫古序)。智證請來十卷義釋是也。自他門學徒互諍其勝劣各非無所由。今且他門釋義爲難端。依自門相承會通之。其條條如左載。
義釋目錄(智證)云。其高雄寺本以世多行更不入藏。今記數本題。爲令後代會事元由及名是非。非者此疏也。是者義釋也。凡疏體者初以筆語談於大宗攝略釋題後更開章分科解釋。諸家章疏大綱如是。而今不爾。所以題疏。與尾不合。披而須辨。其義釋者直爾釋文無有折開章段等事。以爲祕教不同常途對衆講演。只會文意潜通佛旨而我輩未諳。凡有解釋混言爲疏。學之未遇師匠耳。古今來本題額各異不此將傳諸德之望隨得入手。有何是非。述記之家非無改潤。染毫云疏斷筆稱釋。若會斯趣誰偏執之(文)。
菩提場經義釋第一(智證)云。凡眞言祕教據佛制戒不同餘經對衆講說排科消文。所以興唐記大日釋不似疏體。凡疏體者。初總述大意次立門解釋後入文清消。今者准興唐直爾述要文令披念者會悟教宗早證佛果。不煩文義(文)。
義釋目錄云。右諸本之中二十卷已前三本者與興善三藏菩提心論中注不合。不以法花開示悟入對釋四種阿字故。慈覺大師并圓珍本與彼論合也。有以開示悟入對四種阿字之故勝劣易知。自餘德失互不免之。惠者得意忘言幸甚(文)。
私云。二十卷已前三本者。一傳教大師最初書寫本(以德清本寫之)。二同大師重複繕寫本。三高祖大師二十卷本也。今依智證大師決判義釋爲勝疏爲劣。此有三由。一疏題額不應失。今考云。辨正論第一(法琳)云。章疏者擧網提綱拾遺補闕。通一部之文義。亦所以備遺志也。大法初度未遑解釋。衞安帛遠創啓玄章。自斯厥後競撝談柄○(云云)。二文句難讀失。義釋目錄裏書云。文句不連難讀處多(云云)(具如上引)。疏第九息障品以後文句不連難銷通。是未再治故歟。於義釋者自此以後與疏大異也。文句周備義理易解矣三要段脫略失。謂四●四佛配釋文是也(已上爲難勢矣)。
次依自門傳評判之。以疏爲勝。以義釋爲劣。此有數所由一約瑞應有無。謂無畏三藏持來大日經於本朝以納久米東塔。三藏記文云。來葉必弘法利生之菩薩來而可恢此教於世(云云)。爰高祖大師依靈夢告尋得此經。爲訪求其幽旨遂以入唐請益。然傳來二十卷本。歸朝之初於久米東塔創令開講此經。神祇冥衆立影向講場。隨喜法味感應奇特。既以揭焉也。解釋微言不可不貴(矣)。
二約相傳嫡末。謂本朝三門眞言同出青龍一室。其中大師獨得寫瓶之付囑親蒙和上聽許。諸本中選傳二十卷本。慈覺智證等後師入法全室恐得枝條付屬。豈可作同日之論乎。三約文句正記。謂無畏三藏暗記大本解釋略經之日。多廣經要言雜載疏中。依之一部皆撮集經說非三藏私辭。疏第二十一部結釋文云。已廣說摩訶毘盧遮那成菩提加持神變經竟(文)。廣說之詞非摽聖言乎。依之息障品疏釋其詞相同不空所譯底哩三昧耶經。有餘品品亦以可例知。若爾者非無畏三藏者誰人輒加減其文句乎。義釋再治之本還非無其失。依之菩提心義第一云。此義釋本三藏說一行記智儼治溫古再治。故本記外多加人言(文)。加人言子細如下注。安云。既爲慈覺門葉令作此釋。若無門報者誰人諍用捨乎。但前段所擧三箇過失者恐是自由疑難歟。
初疏題名不應失者。此條難辨由緒。疏題是根本無畏一行所立也。若如疑難者。彼兩祖猥令安此題歟。祖師雅意恐難測者也。但見疏古本。奧題名中或書毘盧遮那經釋義或名毘盧遮那經義記。少少有異本。推之最初立題似不一定。然後日再治之人唯令用義釋之題歟。若非兩祖改潤者寧稱規模乎。依之慈覺請來錄云。大毘盧舍那經疏十四卷(一行阿闍梨述云云)覺大師既存疏題名。何必至吾祖請來本可加其咎乎。何況菩提心論中云准毘盧遮那經疏。是又可稱過失歟。如何加之大遼覺苑法師演密鈔中每牒文皆標疏題。又智證大師自制書名疏鈔。匪啻違古哲釋還招自語相違過者也凡疏者疎決義也。若疎決文理擁滯。縱雖不開章段何必不稱疏乎。仁王疏法衡抄第一(遇榮集)云。疏猶記也。纂錄之義。纂錄諸教相應文義釋經意故。又疏者疏(平聲)也。分也決也。疏通文義分別旨趣決擇性相故名爲疏(文)。粗檢作例。依之天台文句雖不開章段名法花疏。妙樂大師製此疏末書號疏記。疏字約所釋。記言名能釋。爾者何至此疏強致疑殆乎(或云。靖邁藥師經疏不開章段直釋文云云可檢見之)。
次文句難讀失者。息障品以後疏(第九卷)文句未再治歟。雖然既是無畏直語一行記著。誰以令忽緒乎。凡祕藏奧旨者師口相承爲先。疏第十二云。此經聖者所祕故不明白次第說也(云云)。爲誡慢法者文多存爛脫。祕宗定習也。誠非師授者輒以難消通。爭可懷疑怪乎。
後要段脫略失者。此有數料簡。所謂長宴僧都四十帖云。師曰。四種阿字配開示悟入之釋有義釋中。疏中無之。弘法大師祕之抄出爲別抄(云云)。法花大日二教卽爲一部之意可祕故也(文)。若依此意者。二十卷本非無此文。大師以別意趣抄出之。全非疏失也。或云。大日經以四種阿字爲宗。法花經以四佛知見爲宗。而疏釋意存兩經一致之旨。是故疏第七或釋此中開示卽是佛知見。與法花義同。或釋此經本地常身。又是妙法蓮花最深祕處。不空三藏得此意以四阿配釋四佛知見而後日再治之時。依菩提心論義釋中書加此文。若疏中自元有此文者。何可云准毘盧遮那經疏乎。准字起盡可思之。或云。阿字具有五義等者。毘盧遮那經疏所釋五字義也。意云。疏十一并十四唯明四種阿字。第二十更明入中惡字。准處處文具釋五義。故云准毘盧遮那經疏。次又將阿字配解法花經等文不空三藏自釋也。全不准疏釋。又字起盡顯此意者歟。而以兩經配釋溫五阿釋段義釋中書加之。是後日再治之失也(此義覺濟僧正料簡也)。
菩提心義第一云。問。抑大日疏無所引文。何言准疏耶。答。高野十四卷二十卷脫此文也。慈覺大師遍明和上圓。成和上圓覺僧正等本並有其文。故知高野抄本歟(云云)(圓成和上誰人乎。圓覺者宗叡也)。教時義第三云。溫古本有此開示悟入之釋。出於無所不至眞言處。有人不見而言疏無。迷哉迷哉(文)。
義釋再治事。
問。或云。義釋非智儼私再治。一行遷化刻請善無畏可再治之。由屬付智儼法師。仍智儼請三藏令再治之(云云)。此條如何。答。十四卷義釋序(溫古)云。爾厥有中天竺三藏。字輸波迦羅僧訶。唐號善無畏○禪師一行命世之生也○奉詔與三藏譯出此經○分爲三十一品。尚慮持誦者守文失意禪師又請三藏解釋其義隨而錄之。無言不窮無法不盡。擧深淺祕兩釋會衆經微言。支分有疑重經搜決。事法圖位具列其後。次文删補目爲義釋。勒成十四卷。以梵文有一二重缺纖芥紆迴。開元十五年禪師沒化。京都釋門威儀智儼法師與禪師同受業於無畏。又閑梵語。禪師且死之日囑付法師。求請梵本再請三藏詳之。法師閣其文墨訪本未獲之項而三藏棄世。咨詢無所。痛哉禪師臨終歎。此經幽宗未及宗衍。有所遺恨。良時難會信矣。夫經中文有隱伏。前後相明事理互陳。是佛方便。若不師授未尋義釋。而能遊入其門者未之者矣。溫古嘗接諸賢末肆預聞此經。至於絕待妙門非敢窺測。不揆愚昧住心歸仰。輒以疎拙之思叙其本末焉(文)。今依此文。智儼雖受一行屬付。訪本之間三藏又入滅無所咨詢。良時難會(云云)。非三藏再治之旨解釋分明也。何云請無畏再治耶。抑智儼溫古再治者其本據如何。是又所不見序文也。非無不審。或人(云云)。慈覺付傳記云。談言於智儼溫古再治(文)(此書可尋見本文也)。安然菩提心義云。智儼治溫古再治(文)。若爾者於智儼溫古再治者。強生疑無其益歟。於三藏再治者曾不可許之。
義釋多加人言事。
尋云。智儼溫古再治之時多加人言者何文言乎。答。菩提心義第一(安然)云。問。大日經義釋云(十四卷本文。二十卷本無之)阿闍梨於烏仗曩國撰出供養次第法(取意文也)略有五分。與第七卷供養法同。而何故此菩提心論引彼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文耶。答。菩提心論云。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云○純淨法也(文)。○而彼第七卷供養法疏云。和上(毱多)於金粟王塔下感得文殊現金色字於虛空中授供養法以授無畏(云云)。故知無畏在烏仗曩國出彼所出時人不了云三藏撰出。此義釋本三藏說一行記。智儼治溫古再治。故本記外多加人言。故知菩提心論所引供養次第法者天竺本見彼文。非引三藏在烏仗曩所造文也(文)。安然釋如此。私勘之十四卷義釋第十(密印品)云。如來腰印○(此印經疏及圖互皆差別。經言直舒水輪餘亦立之。疏說餘並內叉唯申水。圖卽二水合竪餘皆內縛。今此三本不同。宜問傳大法人。方知定趣水指也文)。又云。如來藏印○此印亦經疏有異○圖與經同(文)。又云。結大海印○若依此疏說。作印不成。經圖二本亦皆差別○此之三說未知孰是(文)。又云。作大護印○(此印經與疏及圖互皆不同文)。此等文所注後人詞無異論歟。或云。宜問傳大法人。或云此之三說未知孰是。非無畏一行直語顯然也。而間智證請來十卷義釋脫此注釋改爲裏書。若祖師直說者何輒改之耶。山門覺超僧都胎藏三密抄引此等文每段疑之。尤有謂者歟。
疏釋盡經幽旨否事。
問。眞言宗義云。一行禪師以天台義爲誠證。既違其義。寧可依憑乎(云云)。又智證大師三部曼荼云。義家分別淺深兩釋。若總論之。攝於淺略甚深祕門說在師口(云云)。依此等釋疏家釋義猶祕經奧旨不載文籍歟。如何。答。眞言問答云。疏師得旨既說經意。若不信疏師言不可得經論意若信經論不可棄疏師言(云云)。彼宗義誰人所記乎。或說。大師御作(云云)。恐非無疑。三部曼荼釋是示久習眞明行意相傳授之義也。是約別途義門歟。猶可細擇之。
科章直釋兩例事
法花義疏第一(嘉祥)云。問。尋天竺之與震旦者。著筆之與口傳敷經講論者不出二種。一者科章門。二者直解釋。如天親解涅槃有七分龍樹釋般若無章門。蓋是天竺論師開不開之二類也。河西製涅槃疏開爲五門。道融講新法花類爲九轍。至如集解淨名之說撰注法花之文。但析其玄微又不豫科起盡。蓋是震旦諸師開不開兩義也。今所釋者其義云何。答。夫適化無方。陶誘非一。考聖心以息患爲主。統教意以開道爲宗。若因開以取悟。則聖教爲之開。若由合而受道。則聖教爲之合。如其雨曉並爲甘露。必也雙迷俱成毒藥。若然者豈可偏守一逕以應壅九達者哉(文)。
貞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於東寺西院僧房書功了。後日以疏談義之次勘文等書加之了。
大法師賢寶。
延享第四龍集丁卯夷則二十二日遂修補備後覽焉。
跋陀羅係怛縛(降年六十四)。
寶册鈔第十。
兩部大經結集者事。
付。
祕藏記五藏結集文料簡事。
第五陀羅尼藏兩部大經攝不攝事。
祕藏記釋守護國界經指六度經事。
德一未決事。
寶册鈔第十。
兩部大經爲金剛手結集歟事。
眞言疑目云。釋迦一代經首如是皆阿難我者擧世常言也。而今眞言家云。大日經等如是我聞是金剛薩埵如是我聞(云云)。說聽之人心不肯信。依何經論立此我義。若經論中無證文。祖師口傳宗義意何乎(文)。又云。顯教經等結集如常。今眞言教於顯教中共爲集別爲結集。若共集者阿難如是卽更無疑。若別結者何處誰人焉(文)。
私云。就此疑聊擧祖祖判釋以顯家之所存而已。
大日經開題云。問。何人如是指言。答。有三種釋。初●●●●之詞也。次●●●●親之指言也。三●●爾有無人增減。●●●●者金剛薩埵。釋云。離傳聞出工言。我金剛薩埵親從大日尊聞也。復次廣眼尊親指自證境表如實智說言如是我聞覺知○(文)。
私云。此中作三重釋。一●●爾有。二大日如來言。三金剛薩埵言也。此三重三大之功德三身之三昧也。初●●爾有者。一字一文遍法界無始無終我心分故。一一聲字皆帶理趣。法然而有無人造作。是體大理法身功德也。次大日我聞者。大日世尊發如實智慧能見聞如是法然理趣說言如是我聞。是相大智法身功德也。後薩埵我聞者。大日如來內見聞法然理趣故外必有契機之功能。是故爲金剛手能說此內證境。薩埵結集之唱如是我聞。是則用大他受用身功德也。凡教名祕密教人名祕密主。是故以祕密主爲祕密教結集者。人法相應此教深旨也。例如疏第五釋住無戲論執金剛云所以特告此尊欲令人法相應流傳有寄也。准可思之矣。
尋云。三義中且就金剛薩埵結集之義如疑目擧疑。依何經論立此義乎。答。兩部大經以金剛手爲對告衆。爲未來弟子令付屬祕密教其證也。
疏第一云。我觀一切天人沙門婆羅門乃至淺行諸菩薩無能於世尊前發如是問者。所以者何。以此三句義中悉攝一切佛法祕密神力甚深之事。復歎言善哉金剛手汝能問吾如是義也。以如來善哉言音所加持故。爾時金剛手無量功德倍增。復明於所受法終無漏失。次卽誡言汝當諦聽極善作意吾今說之。亦爲未來弟子明此囑耳。深心受法之儀式也(文)。一切天人沙門婆羅門等中金剛手獨問甚深之事於如來。如來又勅未來付囑於薩埵。已於所受法無漏失。結集流傳當其仁者也(是一)。
又同疏第一云。金剛手祕密主者○卽是如來身語意密。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勒菩薩等猶於如是祕密神通力所不及。祕中最祕。所謂心密主故。曰祕密主。能持此印故云執金剛也(文)。於三祕密教者補處大士猶所不知也。阿難等聲聞衆更非其境界。諸菩薩中金剛手獨受祕密主稱。結集傳持偏此菩薩力也(是二)。
又同第三云。乃至於解三密人中最爲上首。如金剛薩埵。是名阿闍梨(文)。如來所說教爲將來流通結集之日。解三密之人中爲上首。金剛薩埵閣之誰人結集乎(是三)。
又同疏第一釋菩提心爲因句云。菩提心卽是白淨信心義也。釋論又云。佛法大海信爲能入(文)。釋論者智論第一釋五成就中信成就句(如是我聞)文也。引此文合菩提心句。菩提心者金剛薩埵三摩地法門也。然則經初安如是我聞言。是則薩埵內證也。非金剛手者誰稱此言乎(是四)。
又理趣釋經云。如是者所謂結集之時所指是經也。我聞者蓋表親從佛聞也(文)。此意如是我聞者遮傳聞顯親聞之言也。而阿難不親聞大日之說。謂釋尊傳大日說更令聞阿難。金剛薩埵獨對大日直問直答。大師得此意引釋經文云我金剛薩埵(是五)。文理明鏡也。不可不信矣。
教王經疏第一(慈覺)云。問。今於此經稱我聞者。是爲誰我。若云阿難我者。今經是諸如來祕密一乘非諸三乘等類境界。如何得稱阿難之我。若云非阿難我者。是爲誰我耶。答。佛於六波羅蜜經中收攝法寶以爲五分。一素怛覽。二毘奈耶。三阿毘達磨。四般若波羅蜜。五陀羅尼門。而擧五人以滅後傳教者。謂阿難鄔婆離迦多衍那曼殊室利金剛手。如次今各受持一藏。若依此義。應云金剛手之我聞也。若依結集伴者義通阿難。故智論第一百云。佛滅度後文殊尸梨彌勒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此摩訶衍。故義亦通(文)。又云。問探經首尾但列菩薩不涉聲聞。何爲亦通阿難之我。答。經在極略。而列菩薩猶尚不多。何況聲聞。雖不列名於海會中有聲聞衆。阿難何獨無。故金剛頂經云。其金剛阿闍梨應思惟外壇中舍利弗等無量比丘來詣者。是故立義亦通也。亦云不通阿難但在金剛手。亦無碩失。是轉教主故也(文)。
私云。初文意以金剛手阿難爲結集主伴。後文中存兩釋。正釋如前亦釋。意唯金剛手結集也。此釋同東寺傳歟。
曼荼羅問答(慈覺)云。於法界宮說大日經。唯有菩薩無聲聞衆。誰人聞持結集流傳人間耶。答。猶如常說阿難聞持文殊結集諮問。若爾經中只列金剛及菩薩衆不列聲聞一人。何因名爲阿難聞持耶。答。經文略擧上首故云十佛微塵衆。明知阿難在中列耳。又諮。十佛微塵數衆者。只是普賢執金剛等眷屬非聲聞衆。答。曼荼羅中阿難有之。故知可有也。又諮。如來從本垂迹三重曼荼羅。隨機隨時示現不具。然則阿難在第二重釋迦眷屬之中。何由聞持大日所說。答。所言從初重現第二重院從第二重現第三重者。此只言說次第。但於實義三重一時靡不具足凡此曼荼羅衆內能知外外能知內。彼此融通知見平等。加之阿難至此教時悟與大菩薩齊。故能堪聞持也(云云)(文慈覺問法全答)。
私云。此釋似偏爲阿難結集。亦且就結集伴作此釋歟。與教王經疏其意不可違歟。可思之。
教時義第二(安然)云。問。傳法菩薩誰耶。答。若約結集主者是金剛手。若結集伴者亦通阿難也(文)。
又云。問。若約顯教應云總聞。若於祕密教何立此義。答。金剛頂疏答此問云。涅槃經云。阿難具足八種不思議。其第八云。悉能了知佛祕密法。若爾阿難亦知祕密教○金剛頂經云。其金剛阿闍梨應思惟外壇中舍利弗等無量比丘來詣者(云云)。又大日經云。東方初門中畫釋迦牟尼聲聞緣覺衆等也(云云)。天竺曼荼羅列阿難等一切聲聞及旋檀香等緣覺衆也。故知阿難亦從大日如來總聞祕教(文)。
又云。問。若約阿難有多種耶。答。金剛頂疏云。正法念經明三阿難。阿難陀。此云歡喜。持小乘藏。阿難跋陀。此云歡喜賢。持雜藏。阿難婆伽。此云歡喜海。持佛藏。阿含經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蓋指一人具四德矣。集法傳云。有三阿難。一阿難。此云慶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此云喜賢。持獨覺藏。三阿難伽羅。此云喜海。持菩薩藏。三名雖異但一人矣。金剛仙論闍王懺悔經亦不異此(云云)(文)。又云。問。阿難是在釋迦得道夜生侍佛二十五年。未侍佛時二十五年應是不聞。何云總聞。答。疏答此問云。撿諸文有四義。故聞始終教也一本願力故。過去作長者供養誦經沙彌今得總持。智論云。阿難世世立願在釋迦佛弟子多聞第一。二佛加持力故。報恩經云。阿難求四願。所未聞經願佛重說。佛今密爲說也。或云。佛入世俗心令阿難知。胎經云。從金棺出重爲阿難現入胎之相。諸經皆聞也。三三昧力故。金剛花經云。阿難得法性自在王三昧悉能憶故。或云。阿難得佛覺三昧力自能聞也。四聞法力故。法花云。阿難得授記等事。卽憶本願故先佛法皆如今也。觀佛三昧海經云。阿難見佛說菩薩行卽憶過去九十億佛所說故。阿難受持一切佛教也。問。若爾阿難唯可總聞釋迦一代一切教法。何聞大日如來一切時說。答。若約大悲胎藏曼荼羅義。四重海會皆是遍法界身金剛界身。故以遍法界阿難之耳普聞法界大日之說。例如釋迦託摩耶胎。今如法界一切法身菩薩集會猶雲籠月。託胎出胎(云云)(文)。
教時諍論(安然)云。六波羅蜜經云。修多羅藏阿難陀受持。毘奈耶藏憂婆離受持。阿毘曇藏富樓那受持。大般若藏文殊師利菩薩受持。陀羅尼藏執金剛手菩薩受持。金剛頂經補決中云。執金剛手結集法藏安置南天鐵塔中也。准而可云顯教密藏結集亦異(文)(教時諍同之)。私云。安然釋同教王疏。教時義文主伴雖異。祕密結集通金薩與阿難。教時諍論文顯教偏阿難結集密教偏爲金剛手結集歟。釋顯教密藏結集亦異故也。
大日經疏抄(智證)云。如是我聞者。約已開門爲阿難我。若爾阿難非大日侍者。何稱我聞。阿闍梨云。約法界通開義無其妨難(文)。
又云。此經我聞或言金剛薩埵之我聞非阿難之我者。此說未詳。私謂。毘盧遮那對於聲聞何言非阿難我乎。今亦明文。佛心經下卷有毘盧遮那對告阿難之文。煩故不具引。既對告之文。何故非阿難之我耶(但世學者未見此文守枺費見而已文)。
菩提場經義釋第一(智證)云。佛心經云。爾時大日告阿難言(云云)。今此祕教海多聞持。祕密主爲對揚雖有聲聞意在引入祕密之藏。故不可以眞言經我聞偏爲金剛薩埵之我(文)。
佛心經下云。爾時阿難處大衆中㦫然憂愁。於其中間諸有經律一切法藏俱·然掩閉○爾時毘盧遮那如來復於身分更開異色無量威德大端嚴光○告諸佛言。聖衆此光難知。此威光難測。唯有大聖與我力等○爾時阿難於其悶中心有少省。強自意持卽問盧遮那言。世尊。其此光者唯說諸佛耶。佛言。善男子。唯佛能知。雖有菩薩未同佛見○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薩猶故不知。一切衆生云何得解此理。佛言。汝我此親承第七佛釋迦牟尼。次當宣說一切衆生自然得了○爾時阿難卽聞釋迦牟尼佛言。世尊。此事云何○爾時如來告阿難言。我今示現如是神力。汝等遞相告語。愼勿驚怖○此通光遍十方界有大威德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如法修者直至佛身更無異身。何以故。以諸佛心同時證故。以諸如來同印可故。我盧遮那者是佛母。常於此中自住持故。所有願求自印可故○(等文)。
私云。智證大師釋與慈覺疏同歟。謂金剛手爲大日尊對揚稱我聞置而不論之。若約法界開通門阿難亦在大日說會可聞持衆。不可偏云金剛薩埵我聞(爲言)。古來學者料簡云。智證釋不許金剛手結集偏存阿難結集義(云云)。此料簡無謂。違菩提場經義釋故也。
尋云。大師唯以金剛手爲結集者。他師通阿難有何意乎。答。東寺所傳顯教釋迦說教密教大日說。二佛侍者別故。釋迦教阿難結集之。大日教金剛手結集之。他門意顯密二教共釋迦說故。阿難已總聞一代教。兩部大經又可爲彼結集也。自他門所傳差異依教主通別也。
尋云。且就東寺所傳不審非一。先阿難金剛號云集法金剛。是則主經教結集德故也。既法爾主經集三昧。顯密雖異離阿難誰可結集之耶(是一)。
又兩部曼荼羅中有聲聞衆。一曼荼羅聖衆皆是法身之一德入法界之門也。十住心論第五云。若有衆生從此法門應得度者卽便誦持此眞言法得入法界胎藏。亦是法佛一體萬德之一。不知此義深可哀愍。胎藏曼荼羅所以置聲聞緣覺。良有深意(文)。已云法佛一體。阿難豈隔聞於法身說乎(是二)。
又釋尊入滅時阿難問四事於如來。演密抄二云。又佛臨般涅槃時侍者請曰。一切經首置何言。佛勅阿難。當置如是我聞。故大衍經阿難請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誰爲師。二依何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調伏。四一切經首當置何言。佛告阿難。我滅度後以波羅提木叉爲汝大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梵壇治之。梵法點然不應打罵。但點擯故。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聞等(文)。阿難受如來勅諸經初安如是我聞言。而兩部大經初又置此言。無違佛勅。阿難不結集之者。又誰人乎。依之覺苑師引大衍經文以合大日經如是我聞言。阿難結集義無疑者歟(是三)。
智度論第二云。爾時長老阿泥盧豆語阿難。汝守佛法藏人○汝當問佛。佛涅槃後我曹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如是種種未來事應問佛。阿難聞是事悶心小醒。得念道力助於佛末後臥床邊以此事問。佛告阿難(乃至)。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藏是藏初應作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林。何以故。過去諸佛經初皆稱是語未來諸佛經初亦稱是語現在諸佛末後涅槃時亦教稱是語。今我般涅槃後經初亦應稱如是我聞一時。是故當知是佛所說非佛自言如是我聞。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故。不應言我聞。若佛自說如是我聞有所不知者可有此難。阿難問佛佛教是語。是弟子所言如是我聞我無有咎。
又涅槃經阿難知祕密法(云云)。眞言密教豈非阿難所知乎。又處處於阿難出三種。不可局小乘。准知祕密教定可知之。若許知義。何不結集之乎(是四)。
又智度論第一百卷說諸大乘經結集相云。佛滅度後文殊尸利彌勒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文)。慈覺弘法兩大師引此文合六度經。若爾者祕密結集又通阿難之義無諍者也(是五)。此等條條如何可會通之耶。
法衡抄第二云。地持論說。文殊菩薩將阿難陀於二鐵圍山間結集大乘經。聲聞不知是故此言菩薩衆。
答。如前云釋迦大日二佛各別故。阿難爲釋尊侍者結集顯教。金薩爲大日侍者結集密教。此義匪啻大師判釋。他家解釋同此意。所謂如前引。慈覺大師釋不通阿難但在金剛手。安然判顯教密藏結集亦異卽此意也。今就疑難一一設會通者。先阿難云集法金剛者。且約釋迦教。例如舍利弗名般若金剛。此且於聲聞衆中智慧第一故立此名。雖然文殊等主般若菩薩別有之。約釋迦遺法雖立集法金剛名。於密教者別而金剛手結集也。何可云怪乎。次曼荼羅中有阿難者。此難未得其意。曼荼羅有二種。說會曼荼羅與所說曼荼羅也。而所說曼荼羅中雖有迦葉阿難等。正無說經會座有阿難之文者。爭可稱兩部大經同聞衆乎。若爲同聞衆結集之者。何衆成就中不列之耶。縱於自餘衆者雖略之。至結集傳持之人者尤可列之。縱雖不列之在經中可讃其德。又佛可對告此人。而兩部大經中雖一處不擧阿難。爭輒可云結集流傳人乎。智證大師引佛心經爲對告阿難證。彼經說未分明。縱至佛心經雖對告阿難。兩部大經無此事者難成證文。凡見彼經文說相髣髴。旁不足爲證。先毘盧遮那名字通三身(聲字義在之)。此經毘盧遮那必難定法身。縱雖爲法身佛於悶心之中聞毘盧遮那說。如夢中有見聞之事。非普通聽法之儀。何況依毘盧遮那告遇釋迦聞法。是還阿難直不聽受毘盧遮那說之證也。次阿難依佛勅安如是我聞言者。此文忘源擧疑。謂如是我聞句次第相承有五重。一自性法身●●爾有無人造作意也。二自受用身大日如來親指言也。三普賢薩埵他受用身受大日說安之。四釋迦變化身爲普賢菩薩應迹受阿難問唱此言。五阿難結集諸經之時依釋尊教經初置此言。阿難是可等流身。然則釋尊唱如是我聞言其源起理佛智佛內證。是故兩部大經所安如是我聞句流在釋迦教中。而如疑難者。依釋迦教勅兩部大經中安此言(云云)。此難恐顛倒之至也。次阿難知祕密教者。祕密有重重。望外道經書小乘名祕密。大小三一相望重重也。何以云知祕密兩部大經可定阿難結集耶。涅槃經中多於三點(法身般若解脫)。法門立祕密稱。阿難知祕密者指彼法門歟。次智度論文約釋迦教作釋。而慈覺弘法兩大師引合六度經。兩祖釋有所同有所異。慈覺兩部雜部諸經悉釋迦說故引智論文合六度經第五陀羅尼藏密教又通阿難結集之義成之。大師兩部大經法身說故唯金剛手結集雜部眞言經釋迦說故又通阿難結集。而六度第五藏正釋迦所說雜部眞言。故且引智論文合之。然則於雜部眞言經者兩大師御意是同。至兩部大經者兩祖御意別也。是故云有所同有所異也。
祕藏記五藏結集文料簡事。
尋云。大師一處釋料簡之趣猶未分明。彼釋云。結集修多羅藏(阿難)毘尼耶藏(優波離)阿鞞達磨(迦旋延)般若(文殊)祕密藏(普賢)是守護國界經所說。又顯教中說云佛滅度後普賢文殊菩薩率阿難於鐵圍山間結集諸經。是則總。守護國界經所說別耳(文)。重加委細料簡者。定決文首尾歟如何。
涅槃經第十說付法相云。我今背疾。擧體皆痛。我今欲臥。如彼小兒及常患者。汝等文殊當爲四部廣說大法。今以此法付屬於汝。乃至迦葉阿難等來當屬付如是正法。爾時如來說是語已爲欲調伏諸衆生故。現身有疾右脅而臥如彼病人。
答。先總別者。私案之有二義一義云。六度經說五藏各別結集傳持之人。而顯教意鐵圍諸經(智論鐵圍結集爲摩訶衍藏故。當第四第五二藏也)云。三聖(普賢。文殊。阿難)同結集故。兩說忽以相違。今爲會此相違作總別釋。謂六度經約結集主第一阿難乃至第四文殊第五普賢各別擧其人故云別。顯教說主伴並標故。明諸大乘結集總擧三聖故云總。總別隨宜非相違說也(爲言)。
一義云。率阿難於鐵圍山文勢唯於阿難作總別釋歟。謂六度經以修多羅爲阿難結集。顯教說阿難又結集諸大乘。會比相違阿難別主修多羅總結集諸經也(爲言)。已上二義雖異第五藏者非兩部大經。釋尊所說雜部眞言經也。然則阿難祕密結集者猶雜部經也。何以此文爲兩部大經阿難結集之證耶。
或料簡云。總別料簡如初義。但第五藏通兩部雜部。但總狹。唯局釋迦說故。別廣。通釋迦大日二教故。仍於別中第四藏并第五藏中雜部眞言經通阿難結集第五藏中大日所說兩部大經唯金剛手結集不通阿難。是故云總狹別廣也。此義不宜歟。
第五陀羅尼藏兩部大經攝不攝事。
尋云。六度經所立陀羅尼藏攝在法身所說陀羅尼門否將如何。答。慈覺安然等意可許攝在。顯密二教共一佛說故也。悉曇藏第一云。四承大日者。大日如來在尼吒天現成正覺說金剛十八會經中。有金剛頂經釋字母品說五十字。又於一時在法界宮智處城中說大日經。諸尊來集生曼荼羅。亦有釋字輪品等廣說眞言種子字義。六波羅密經云。阿難受持修多羅藏憂波離受持毘奈耶藏。迦葉受持阿毘曇藏。文殊師利受持般若波羅密多藏。執金剛手受持陀羅尼藏(抄)。故知執金剛手祖承大日受持傳世(云云)。第五藏攝大日所說陀羅尼之義此釋分明也。但高祖大師御意限雜部不通兩部歟。其故十住心論第十云。密教者大毘盧遮那十萬頌金剛頂瑜伽十萬頌經是也。顯教者他受用應化佛釋迦如來所說五乘五藏等經是也(文)。三摩耶戒序云。七宗五藏以爲顯教也(文)。此等釋五藏外出兩部大經(見。是一)。次祕藏記意總別分齊不可差違。總已釋迦所說經也。別何可通大日記乎。而或義作寬狹料簡。太不足信用(是二)。次大日經開題釋薩埵結集義引其證擧釋經文不出六度經。彼經第五藏若通兩部者。如慈覺教王經疏引此文可成結集義。而大師御意第五藏不通兩部故不引之。其意量而可知(是三)。
尋云。五藏限釋迦說不通大日說者。經文有其證耶。答。彼經第一云。復次慈氏云何名爲第三法寶。所謂過去無量殑伽沙諸佛世尊所說正法。我今亦當作如是說。所謂八萬四千諸妙法蘊。調伏純熟有緣衆生。而令阿難陀等諸大弟子一聞於耳皆悉憶持。攝爲五分○復次慈氏。我滅度後令阿難陀受持所說素怛纜藏○其金剛手菩薩受持所說甚深微妙諸總持門(文)。此文意第三法寶通過去佛并釋迦說。所謂過去下明過去佛教。我今下示釋迦說教。超悟疏釋云。我今者釋迦也(云云)。而令阿難陀等諸大弟子令受持彼釋迦所說妙法藏攝爲五分。以說五分相畢終說傳教人。我滅度後令阿難等(云云)。是則釋迦滅度後令五人弟子受持五藏法門。初云我今亦當後云我滅度後。兩處我字同指釋迦。若爾者五藏法門偏約釋迦教。誰通大日說可云耶。
難云。承和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官符云。大僧都傳燈大法師位空|奏曰。空|聞。如來出世爲利衆生。利生之要說法爲本。法有五種藏。一修多羅藏。二毘那耶藏。三阿毘達摩藏。四鉢羅孃藏。翻云智惠。五曼荼羅翻云眞言。如是五藏譬如牛五味乳酪生蘇熟蘇醍醐如次配之。隨衆生機緣分爲五味。四味之法不能消極重罪。眞言醍醐能除一切重障早得證法身安樂。如是等五味之教中四味之教皆是先代聖帝賢臣建立十三大寺度年分十二人廣入田園利稻充講說經論料各令分業習學。是故從昔迄今人法欎興師資不絕。然今醍醐一宗人法新起流傳年淺。獨漏天恩。後學無憑。謹案太政官去弘仁十四年十一月十日符。稱右大臣宣奉勅。眞言宗僧五十人自今以後令住東寺。其宗學者一依大毘盧遮那金剛頂等三百餘卷經蘇悉地蘇婆呼根本部等一百七十餘卷律金剛頂菩提心摩訶衍等十一卷論(文)。依此文第五陀羅尼藏攝兩部大經(見)。
又案十住心論第一二教論下卷等引五藏分別經文爲二教對辨誠證。可知陀羅藏中攝法身所說密教。爾者大師御意又偏不限釋迦所說雜部眞言經歟如何。答。於第五陀羅尼藏可有剋正相攝二意。若依剋正門者。釋迦所說眞言經非大日所說兩部經。若依相攝門者。兩部大經又可攝第五陀羅尼藏。仍十住心論第十釋約剋正門意。第一釋并二教論官符文等且據攝屬門意也。凡定法門分齊專依剋正門。是故以第五藏不攝兩部大經之義可爲正。攝屬門別途配立也。爾者不可成相違文者歟。
以六度經云守護國界經事。
尋云。祕藏記引六度經五藏分別文云守護國界經。其意如何。答。一義云。大師思食涉守護經被遊之歟。御貴|云。菩提實數珠是大唐帝皇給勅矣。卽思勅曰。仁以此爲朕代莫永忘。朕初謂公留將師。而今遙還東。惟道理也。欲待後記朕年既超半也。願一期之後必逢佛惠者。加以賞賜算算。以先日誤注大師惠果之所給也(文)。已自曰誤。准而可思也。
一義云。六波羅蜜經第二有陀羅尼護國品。是一經總體也。從彼品立此名。以護國品所以爲一經總體。彼品中六度菩薩各說一眞言。六度體性只在此眞言。彼經第二(陀羅尼護國品第二)云。爾時六波羅蜜多菩薩具足威儀而於佛前各各自說陀羅尼祕密文句。第一布施波羅蜜多菩薩說眞言曰。南謨薄伽伐諦曳(合一)怛哩(二合)瑟拏(二合)哩(二)摩訶撥㝹迷(三)吽索(蘇各反五)○(中間略之)。第六智惠波羅蜜多菩薩說眞言曰。南謨薄伽伐諦曳(二合)揭諦揭諦(二)波羅揭諦(三)波羅僧揭諦。冒地莎訶(五)時六波羅蜜多菩薩等皆白佛言。大聖世尊。我等亦爲擁護持是經者說此陀羅尼祕密文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乃至一頌一句。我等供養恭敬尊重讃嘆如佛無異(文)。可思之。
尋云。護國品中雖說陀羅尼未云一經總體。依何立此義乎。答。此經立五藏判法門淺深之時。以陀羅尼藏爲第一以喩醍醐味。此事一經大意故。以六度眞言云此經總體也。
德一未決事。
尋云。德一未決云。大毘盧遮那經初云如是我聞。今疑此經釋迦如來滅度後八百年時毘盧遮那自對普賢執金剛手等而說。爾時阿難迦葉等久已滅度。誰言我聞。若言龍樹菩薩結集者不爾。後從毘盧遮那口傳普賢從普賢口傳龍樹。如何龍樹稱我聞。若言普賢我聞者不爾。普賢菩薩非二乘凡夫肉眼所能見。如何交雜人間結集(文)。此疑如何可決之乎。答。此疑太不應理。如來滅後八百年者龍樹開塔祕教流布之時也。全非說時。何云滅後八百年說乎。次普賢非凡夫二乘肉眼所見者。如觀普賢經及十願文者。修大乘者一日乃至三七日得見普賢(云云)。何云非凡夫所見。又釋尊出世之時普賢菩薩同侍從。豈不交雜人間耶。何況祕教結集全非人間。所謂以鐵塔爲其處。龍樹開塔後始云宣布人間。以知塔內非人間。是則如來所住法界塔婆也。交雜人間疑習顯教結集不知祕教深旨故也。
右爲備自廢忘令荒草未及再治。更不可有外見而已。
貞和三年五月五日。權少僧都杲寶(記之)。
右全部十卷者日玉師抄記賢寶師註加等可知。後葉置座右披閱者文理明鏡學問增進矣。舊損尤甚。覺惠卽應勵志補綴繕修周備。後世勿容易。爲開題供養全篇繙閱。可貴可悅。
延享四丁卯歲夷則晦日。
定額僧貫首僧正賢賀(俗壽六十四法夏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