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3部大正藏第81册P0046 大通禪師語錄 (6卷) 〖 日本愚中周及語.侍者某甲編〗.txt
《大正藏》第81卷No.2563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序
大哉大通佛。示誕於日東扶桑國性海無風金波自湧處。歲正十三。破魔軍已。遠歸吾正覺國師。國師門庭嶮峻而非小機所堪。然師心知已到寶所。縱受棒殺無去心。國師一見曰。此子骨格奇異。有博達相。於是剃落。十七登壇受戒。數訪知識所疑未決。竟超鯨海千辛備嘗。參月江于曹源。卽休于金山。蓋久遠古佛自一小劫至十小劫佛法未現前時也。間閱大藏。義炳無礙。一日知非曰。我尚囿名相膠文字。憤然敲卽休室求至要旨。休曰。擧不顧。卽差互。擬思量何劫悟。師退呈所解。皆被叱。休又謂曰。昔大慧按鼓山以竹箆背觸之話。末後慧曰。喚作虛空。則觸。喚不作虛空則背。喚作什麽。山打翻筋斗而出。師言下大脫。是正久遠佛成阿耨菩提之時也。遂辭歸日東。休付自賛頂相曰。妙高峯頂行舟。楊子江心走馬。唐人不識這容儀。付與日東及侍者。及師辭出。休且喜且悲。把筆書曰。裴寺相親閱幾秋。左控右索出時流。機輪三轉輪元淨。定慧雙詮慧匪修(云云)唐土龍象渡宋豪傑以偈佐賛。數非一二。而守休老歸國不要出世之囑。山林樹下得坐披衣。長養聖胎謙遜感人。集有五卷。名丱餘集。丱者何。合猛切。金玉未成器也。天工開物云。採工篝燈逐往。施钁得礦方止。凡成銀者曰礁。至碎者曰沙。丱者其外包環石塊者也丱石大者如斗小者如拳。爲棄置無用之物(云云爲棄置無用物之六字。是題號之義也)附錄有禀明抄。又有年譜。禀明年譜已刊行。唯本錄未上梓。佛通禪寺現住古溪和尚。與闔衆胥議。勸化遐邇有緣者刊行本錄。今茲寬政癸丑。肯心院主一宙座元。受衆命入京。求校訂於丹波州福林寺主此源座元。事畢來吾衣山。請序卷首。固辭不可。嗟乎過去大通佛。在塵點劫前。轉無數法輪。度恒沙衆生。吾扶桑大通佛。亦轉無數法輪。度恒沙衆生。於此應永帝深傾叡心。謚賜佛德大通禪師。將軍足利相公。致歸命最後供養。閱世八十有七。大開金山許山二剎。世出世間圓滿具足矣。而吾正覺國師忌有偈云。三十三回唯此心。黃金不得鑄黃金。眞風若許一言讃。天下龍門超古今。與吾國師因緣深厚者可見矣(倫)國師兒孫也。豈以不文違許山衆命也哉。只冀此錄一出。則扶桑參玄徒。
直下透得性海無風金波自湧處去。
寬政五年癸丑夏四月
住天龍小比丘桂洲(道倫)梵香拜書。
治璠璵者碔砆盡棄。故光明盛大也。我祖南詢游泳楊子之波瀾。而探得驪珠於頷下矣。不肯獻楚王。直收將去。晦跡韜光。任便雲遊矣。揶揄合掌席前問世尊也。而青嶂未許藏玄風。君亟逐跡緇素屬跟不已落今時歟。肆風雲於毫端。應來者之確請。託勘驗於摛藻。奪參學之所蘊。茍亙斗秤。且錄紙衣藏巾笥。攟積成帙矣。傳寫恐致踳駁故繡梓。而要齊碧落碎。
寬政壬子夏裔孫元定拜書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總目
卷第一
示衆
卷第二
供養
拈香
卷第三
下火
祭文
佛祖讃
自讃
卷第四
號題
號說
卷第五
題跋書尺
應台
偈頌
附錄
禀明鈔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第一
丱餘集
侍者某甲編
示衆
如來結制日。老比丘某略說法要。伏願山中諸禪。以大圓覺爲我伽藍。三月安居依此法要行之。則箇。
菩薩瓔珞本業經曰。佛曰。佛子。若一切衆生初入佛界。以信爲本。住在佛家。以戒爲本。初發心出家欲紹菩薩位者。當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功德藏根本。能除一切大惡。若佛若菩薩不入此正法戒得無上道果。無有是處。不受此戒者。不名有情識者。木頭無異。不名爲人。常離三寶海。非男非女。名爲畜生。名爲邪見。名爲外道。何況達磨所傳一心戒儀曰。夫無作戒體唯實相心緣體護持。因果宗趣亦唯實相心。體是宗家之體。宗是體家之宗。不卽不離。若屋空與梁柱等。屋空譬於體。梁等譬於宗。體是能持能領之心相。宗是所持所領之戒法云云。釋云。所言體者。經云。非有非無。非大非小。非三界非法界。非名字非得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者。應知是經文從頭至末一一詮此戒體矣。可不信也哉。因爲說偈曰。赤肉團上千仭壁。曠劫無明當下灰。可惜時人何不悟。肯者同入此門來。吽吽勉之。
開顯達磨一心戒議之六字云。達磨者通大義也。一心者唯實義也。戒儀者孝順義也。三義各四。傳燈四行。法華安樂。梵網孝順。三四四三宛轉。十二因緣攝盡無量義矣。
策發心行文奉呈向上諸禪伯
禪經云。修行微妙法。能離退住過。亦滅一切惡。成就諸功德。佛言。欲求阿鼻三摩耶。當作達磨摩那斯迦羅常觀眞實義。以聖行力斷除陰賊。莫如劣夫不能報讐爲彼所害。乃至一切賢聖皆應勤修如是正觀。爲現法樂故。爲後世大明故。斷一切苦本故。饒益衆生故。況於凡夫空無所得而放逸不修習。老禪某聊依上諸義述一偈云爾。老能題壁存何物。古佛趙州唯道無。爲報祖師門下客。萬般不若觜盧都。
答岐陽座元禪師
赤肉團上壁立萬仭。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據此而言。豈可以之乎者也遞相鈍置哉。所以古德曰。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愚亦雖有所議。只堪惆悵。不堪陳。伏乞慈容。
示天心居士
當寺大檀那前作州太守。法名宗順。以天心爲道號者。蓋有志此宗之英傑也。春間乞暇公門。暫歸沼田。幹事日數旣滿。不敢淹留。臨于上京。求警策語。辭不獲免。故信筆曰。
現成公案見也麽。明歷歷地七通八達。所以扇子勃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小千大千九界十界盡沽恩去也。喝更有一喝。如金剛王寶劍。直用分付天心居士。非但爲途中善爲。行到皇都公務之餘得暇之時。試勘破自他宗有力量者。若能撥剔一箇半箇。永得超過礙無礙境。而共知象外有安樂田地。則足報上則將相下則父母師長千生萬劫之鴻恩。祝祝。
示知侍者
波羅提尊者佛性八用偈云。在胎爲身處世名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評曰。夫血氣之屬必有知。知之一字衆妙之門也。
未善慶菴主
近來學佛之徒。不能得意而忘言。或云。一切衆生本有佛知見性。但無明翳暯除時自能見理。或曰。如是常理非可造作。但纒蓋雲霧除時。日輪自現。是皆以世諦言之耳。豈不見我大弘禪師云。本無煩惱元是菩提。因茲琳師云。窮大覺於無覺得眞得於無得者。罕若斯法矣。噫凡有志於祖道者。何不取則於斯也。勉之。
示崗禪人
我往在丹之神池時。三更月下忽有異僧入來。纔見坐定。便高聲念曰。諸法同鏡像亦如水中月。凡夫愚惑心。分別癡恚愛。念畢無幾聽得一聲洪鐘響。便和南而出竟。不知所往。直至如今未審端的。是夢耶是覺耶。崗禪崗禪。汝今爲衆正竭力而無暇。且待我殘息斷放下杓頭得坐披衣時。爲我子細思量看。是夢耶是覺耶。
示斤溪菴主
觀一切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予嘗以此十六字判爲大通二八王子。今復爲儞點作今世後世安樂行本。依而行之。後十六生成正覺復何疑哉。勉之。
識心同居野語
時諾溪侍者問曰。如何是日用工夫。答。識心可以同居。曰。願聞所由。未免更添蛇足。愚昔往乎江南駐錫丹之金山。歸乎日下復寄蹤於丹金。合而計之四十有一年。其間三兄五弟識面面識者不爲不多矣。其如足下則所謂心也非面也。可者癸亥歲初相見有一諾。甲戌冬重扣寂蹈雪拾薪同煮菜根。其志可嘉。何止千金。然不辨大誓心。不立遠大志。不能長久同居苦寒之地。切要知。祝祝。
示道顗禪人
經曰。若爲眞實說。眼則不見色。意不知識法。此是最祕密。由之觀之。吾今乍可碎身猶若微塵。終不與汝說法而扭捏汝娘生鼻孔去也。莫言冷淡沒滋味。一飽能消萬劫飢。若薦得此箇因緣。許汝出荊棘林具衲僧眼。豈不快哉。吾道友顗禪人卽飯高靈仲和尚神足也。在山中助道義而總院之庶務。一日又一日。不覺已過六年矣。因予默坐。袖紙來打高侍者之關節。求警策語故。信筆而塗抹云爾。
示愛道庵主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是名平等大慧。亦名大佛頂。予自壯年於此大旨仰而信之。全身擔荷于今七十七歲。未嘗暫忘也。且喜愛道庵主悅知藏。近來從予聽予開示。與予所信無二無別。何幸如焉。嗟七佛命脈達磨眼睛可謂愈久而愈靈愈靈而愈明。雖然如此。若有少分我相而猶涉差別。則都不濟也。但願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時時檢點而無敗闕。不敢笑於後賢。乃至如是展轉開示可信者令佛種而不斷。則愚中這回不枉閻浮提走一遭矣。祝祝。
示道隱侍者
教中云。諸佛自證唯是心。自證心心自覺心。是中無知解法。無知解者。非始開曉。亦無開曉者。若分能所猶如微塵。卽取法非法相不離我人衆生壽命。豈得名金剛慧耶。信心銘云。言語道斷非去來今。祖教豈欺人乎。勉之。
答端公高侍者所問
比來非唯叢林。雖岩下之徒。貴通才賤守節。彼旣爲之此則傚之。前旣行之後則襲之。鳴呼非彥聖之師乘願力而積其功。則斯弊莫能革矣。勉之。
示眞璨侍者
覺法疏云。一切衆生不解如是常寂滅相。憶想分別妄云有生死。輪迴六趣不能自出。今雖聞正法音。還於種種有爲事跡中推求挍計冀望成佛。何有得理耶。夫常寂滅相者謂本來面目也。切不可外求。法華云。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然則直自今日至乎臘月三十日。正觀依風相而不怠者。何有不得之理。
示大用居士
記得玄沙問雪峯云。某甲如今大用去。和尚作麽生。師遂將三箇木毱一時抛。沙作斫牌勢祇對。師云。儞親在靈山方得如此。沙云。也卽是自家事。居士還會麽。會也好不會更好。旣是自家底。則阿誰無分。勉之。
雪中示信崇禪人(禪人時在自上菴)
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不知玄旨徒勞念靜。崇禪宗禪。要知玄旨麽。㘞鰲山旣有不眠客。向上寧無成道人。
贈同歸庵主
自古入乎祖師門下者。撥草瞻風唯圖見性耳。豈爲他事而徒費脚力耶。我普明國師高弟理高首座。親炙末山老師旦夕問道。積而有年矣。丙子八月初二日。亦復隨從末山問紀伊之津。來到泉城下。忽於河上蹈斷橋梁。信脚跳入深淵。其乘輿則雖粉碎。自身分別則無所損。却有大獲而上岸。末山見之急進步而賀云。撒手懸崖放身捨命絕後再蘇欺君不得者。正謂此也。如何。首座曰。認得性而已。末山云。不爲分外。如此遠涉險路。忝蒙過訪。喜慰何極。茶後乃話上事。予亦助喜云。其所獲者莫謂頷下之物。正是衣裏之珠也。豈不見郁山主悟道頌曰。我有一顆明珠。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朶。但願首座直從今日盡未來際。令此神珠不受染汚。則可謂林下再發光暉。祝祝。
示源秀知客
僧問清平和尚。如何是大乘。曰。井索。如何是小乘。曰。錢索。如何是有漏。曰。笟籬。如何是無漏。曰。木杓。法雲圓通和尚曰。大乘小乘井索錢索。有漏無漏笟籬木杓。法昌遇和尚垂語曰。我要一箇不會禪底做國師。㘞三箇木毬一時輥出。具眼底好生觀好生觀。
兌禪子臨行乞語勉以塞白
放下著。借婆裙子拜婆年。毒惡旣忘懷蛇虎爲知己。光陰幾百年。清風猶未已。
示玄葩禪人
經曰。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如來誠言兩句十字。新出紅爐金禪子。簉破闍梨鐵面皮。快哉苦海波浪盡。露出珊瑚第一枝。
答直指知藏所問
壬午佛成道日。老比丘某怳然開大口出些氣高聲唱曰。赤肉團上壁立萬仭。入泥入水岩裂崖崩。因什麽人人不會。良久曰。吽吽語聲未絕。忽見有人捧出老師兄。道衡和尚自大明寄來一頌曰。等閑提起破沙盆。三世諸佛一口呑。話到新羅誰復委。嶽聾直下海駭孫。時訓公知藏在側見之而欲予記之。不能固辭勉以塞白。然後再三囑曰。這一件因緣。彼矣此矣。皆不可得而思議。是夢乎覺乎。誰能究之。唯冀且待藏光休翁和尚聞之大發一笑決之。則方可也。祝祝。
示大內道雄居士
梵網曰。金剛寶戒是行菩薩道之根本。又云。剎那造罪殃墮無間。雄公雄公。若實未會周防之有策大內之無外乃至國清無諍三昧。則五濁界中不覺日又夜。爭教人少年。勉之。
示知有侍者
欲長菩提苗光明照世間。應當靜觀察諸法眞實相。所謂是實相者楞伽所讃生句非生句禪句非禪句也。予雖老朽。單單於此咬定牙關耳。侍者旣已出大叢林入箇行戶愼莫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則箇祝祝。
答心傳知藏所問
自隻履西歸之後。遂一日而又一日。一年而又一年。使叢林而漸薄人情而漸厚。遂依愚夫妄想成立。指槐罵柳。事打葛藤。不立文字之訓掃地而空矣。雖欲不寒心不可得也。繄古之有志於祖道者。下絕已躬上無所攀云云。彼亦丈夫也。我獨何不然也哉。更有一著在。只堪惆悵不堪陳。參。
示安寧禪子
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寧。衲僧得一而失却鼻孔。所以三祖大師云。二由一有。一亦莫守。寧禪寧禪。會麽。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古來今。勉之。
示德補禪子
本迹二門胎金兩部南頓北漸不會顯密禪。墜入外道見。唯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諸佛子錯認何曾解方便。放下著。補禪補禪莫道不言。他時後日必有閻王責飯錢在。勉之。
示慈團禪子
團禪團禪諦聽諦聽。汝今胡亂把我杓頭上來下去。團團離海嶠。漸漸出雲衢。旣得一輪滿。清光何處無。正好供養正好修行。南泉破袖不拂也好。勉之。
示志適侍者
臨濟大師云。儞若能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與祖佛不別。又云赤肉團上有無位眞人。適侍者適侍者。要知祖佛并無位眞人麽。吽吽。
示源秀知客
自佛以來祖之與教但眼目之異名耳。是中更容他物。且問。是中若有毫末許法而可修可證者。何啻涯州千里萬里也。秀知賓欲得眞實安樂。放下著放下著。吽。
示明三禪子
擧。一明三目機銖兩。只恁麽去。但做得一箇俊禪子耳。當知所旣妄立生汝妄能。二障根株莫不由此而生枝葉。放下著放下著。若放不下。一任擔取去。吽。
示妙應禪子
妙應無方春草池塘。江南江北月滿滄浪。
答覺傳知藏問
寒山云。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南嶽云。說似一物卽不中。若不顧不中而敢事張打油。則何愚中之有也。但得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耳。勉之。
示安柏禪子
祖意教意拖泥帶水。如何。若何。千里萬里欲得無乖張。識取柏禪子。吽。
示呑海悅衆
楞嚴云。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老衲將謂。旋流成正覺之頓旨莫過斯文矣。入敢錄出以充呑海悅衆警策。若子細翫味。則必有大發焉。
示周泰禪子
古德云。隨汝顛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正當恁麽時。若能不爲世界衆生二種顛倒所惑然後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見臨濟正宗再興於世。勉之。
示義通中照二禪子
大丈夫漢若不知有這一著子。又焉能如此撥轉向上關捩子不容擬議。運水搬柴爲衆竭力也哉。潙山雪峯道底。今古何別。勉之。
示玄誾禪子
乙酉冬季。誾公禪子自向上來求警策語。因問春秋。答云。念三。予以是年寓于鰲背。今日思量如夢而已。見儞在道勝予多少。但以此心更加數年。則何患乎一大事之不明也哉。
諦聽吟示□潤禪子
諦聽古德龍牙云。學道先須有悟由。斯言盡矣知也麽。莫得不悟而乾□諦聽若會如來禪。爭□更有祖師禪勉旃不覺日又夜。此船過後等何船。
諦聽吟示周藝禪子
諦聽參禪無祕訣。只要不受別人瞞。東平古鏡□□碎。龍潭紙燭北風寒。塵塵爾剎剎爾。含元殿裡坐□安。成佛作祖莫妄想。孔丘猶嫌攻異端。
答友雲益公侍者
千說萬說不如一決。試問卽今是何時[/卽]。故圓覺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至于末章重明數門。何況國師三喚侍者三應。豈偶然乎。時哉時哉。勉之。
示祥珍禪子
古德曰無所是是菩提。不應安佛菩提於有所是邊。故知少林門下參禪學士百種多知不如無求。何者有求皆苦。無求卽是常樂之故也。勉之。
示玄快禪子
諸法寂滅相。隨分納些些。禪子持三戒。是則眞出家。若犯毛頭許。必成地獄査。佛祖多般語心要莫此加。
答爲則軒尼雪溪
丙戌夏末我爲則軒夜間忽見地藏菩薩直書無心無主之四字於左臂上。覺來宛然記之。過幾日後始蒙書中見示。且讀且喜不自小心。敢擬彌勒試原云。大士誓願不虛。感應旣能若斯。其於向上一路更何疑之有焉。是正所謂我願旣滿衆望亦足者也。可不快哉。歡喜歡喜。乃合掌記云爾。
答月舟首座
豈不聞上至極聖之上。下至底下之底。皆同一心無二別。當知所言一心者。謂我等自心耳。先賢大慈大悲如斯開示學佛之徒。譬如具大神足者不假乎寸繩直出落在百尺井底之人令得入於大解脫之門。㘞。何幸如焉。勉之。
須知吟
不羨儞兮早成佛。不羨儞兮頓超佛。千羨萬羨儞諸人覺知儞鼻常數佛。非獨儒生邊孝先。懶讀書兮但欲眠。五臺山上雲蒸飯。含暉老衲腹便便。客來問著西來意。笑指庭前柏樹子。似側似兮。細思量腋下無端汗出耳。
拙語贈春岩知賓歸濃之舊居
老年八十五。恰似泥中礫。佛法無一毫。教誰知的的。舊交若亦問如何。晝夜觀空唯面壁。
張打油一章示梵秀監寺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只者兩句探頭太過。古來脫賺世人多矣。雖然永嘉一宿便歸。著衫作主曰。一超直入如來地豈不快哉。何況南天祖師告明眼論主云。本無無明本無煩惱。唯是一心唯是菩提。莫得自生退屈埋沒自己靈光孤負西來本志。祝祝。
示三十餘年檀那威光居士
竊以心佛衆生三無差別。擧手勳足皆是密印。舌相言語皆是眞言。諸有心念無非觀智。如是如是。雖然父母非我親。諸佛非我道。千說萬說不如一決。且道我者是誰。咄。於茲更涉思慮。何只千劫萬劫。咄。勉之。
示安心禪子
偉哉參玄上士。照見五蘊皆空。不涉第二念。便能圓滿達磨西來遞代相承。無令斷絕常寂光土毘盧遮那遍法界諸佛一心戒藏。如是安住此戒者。於一切法無所執著。無執著故卽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眞是諸佛子也。勉之。
示法衍庵生
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不知玄旨徒勞念靜。如何是玄旨離四句絕百非。以何爲驗。八脚黃牛角指天。會麽。若又不會且待驢年。咄。
眞祕訣
大藏小藏都沒交涉。抛却柴片弄巧成拙。欲知箇中意。且聽我禪舌。嚕嚕嚕。金剛腦後三斤鐵。打落天邊一團月。嚕嚕嚕。夜來依舊海門東。爲君開示眞祕訣。眞祕訣兮絕比方。寒山也如何說。吽吾家眞祕訣。
爲南印宗公知藏和盤托出。聊表共甘淡薄不空過耳。
示元昭禪子
我楊岐七代孫松源和尚上堂云。千說萬說不如一決。先師一日上堂亦云。千說萬說不如一決。其一決者㘞地一聲耳。怪哉余今年登八十五猶不思死之將至。同國之好未嘗暫忘。是故殊爲濃之昭禪子發揮二老之一決深祈助彼日用之工夫晩年成沒量之大器而有光於先祖宗焉。諺曰。有利無利不離行巿。斯言實矣。勉之。
答玄祚知客所問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此語自古或云。忒殺減學者威光。或云。忒煞增學者機用。若作這般見解。非唯埋沒自己。却翻屈辱先宗。何則相逢盡是他家孫。頷下眉毛尺二長。何容增減見於其間哉。勉之。
用粟新戒告別作此當路程
一粒金山粟。金雞不自啣。放出探知識。潭北又湘南。行行。交舊如罵我。受一粒粟非由貪。非由貪因底事。事出無可奈何耳。只恁技捂休介懷。從教化人疑幻士。更有親切一句子。待兒歸來揩背時。馬駒蹈著野鴨子。變作大雄山下虎。瞎驢一句不充飢。殺氣衝天千萬古
臨行爲淨智大師書
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然卽老衲不可獨有去來。儞若知之。則眞箇淨智。
也
示靈樹侍者語。
制底與質多體同也。若尊重弟子若餘愚者。款乃一聲天地曉。一葉舟中載大唐
答高原隆首座
向上之一路千聖曾不傳。臨濟獨用白拈手。赤肉團上起波瀾。起波瀾兮絕涓滴。無位眞人屎橛乾。日午推出三更月。大地群生報佛恩。
示祖誾禪子
胎息經云。人人具足箇箇圓成。心珠獨朗常照世間。更無微塵許間隔。亦無剎那頃斷續。上昇道士卽受籙。成佛沙彌不破齋。良有以矣。如是所述依義而不依文也。長生偈曰。若欲長生。降伏心莫觀他事去來今。但向定中神氣合。何憂不致大仙林。
答大言居士問(小早川)
華嚴云。非但口言而得清淨。梵網云。口便說空行在有中。是爲佛法中之大罪人。以故我祖圓覺大師答楊衒之曰。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曰祖。由茲言之。不得清淨行在有中者自瞞瞞人。終爲地獄之査則必矣。老衲每常對人曰。萬事虛言者非是證得也。唯仰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誠言耳。是故抛却萬事堅守三戒五十餘年。足下若復如予抛却萬事堅守三戒則得矣。若不能抛却。則萬事是實而不忘也。願直自今日不思量見聞覺知之有主無主。行住坐臥動靜施爲中唱南無地藏大菩薩。則可謂大丈夫之所作所爲。餘則非予所知。勉之。
示妙勇居士語
六祖大師云。本來無一物。又云。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麽時阿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若然則不思善不思惡時。豈非妙勇居士本來面目耶。勉之。
示周雄喝食
夙緣所追不可思議。汝年五藏稱我爲師。今將二夏表爲吾資。何必如彼蜾羸之祝螟蛤也。當作天瑞之的孫眞師子兒。
含暉夜話
龍集丙戌秋末之夜話陪禪曰。老拙十三時禀父命剃染。厥後焦心苦思探尋顯密禪之要旨。日月如流。歲華雖至八旬有四。竟不能彷拂三宗之藩籬。所以不敢開大口談禪以當平生。話正到此。奮相識有旁勵聲曰。莫莫。顯密禪是什麽滑破盆。無位眞人皮肉暖。骨頭髓腦是黃金。相逢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抛一片心。予曰。如是如是。於是東方漸明。圓滿和尚云。夜來許多好語。足爲含暉夜話。請爲予書之。答曰。謹聞命矣。但莫擧示別人。則箇。至扣。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第一(終)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第二
丱餘集
侍者某甲編
供養
安樂寺本尊開光明
大悲千手眼。那箇是正眼。大悲千手眼。那箇是正眼。大衆好生觀(以筆作點勢曰)燦迦羅眼無動轉。千江有水千江月。若耶塔小比丘(某)恭惟新成舊佛舊佛新成。普門一門一門普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圓通大士昔在靈山各法華。今在西方名彌陀。五濁惡世名觀音。三世利益同一體。同一體故。言佛身卽佛身。言菩薩身卽菩薩身。言聲聞緣覺身卽聲聞緣覺身。乃至言天龍八部身卽天龍八部身。且置此事。論彼二殊勝三眞實四不思議等無量無邊廣大功德之相。則堂堂焉晃晃焉靡不皆是。豈非具足神通廣修方便大悲相續救度衆生而施無畏者乎。㘞慈眼光明大矣哉(拈香曰)此一瓣香非從根生。非不從根生。雖似一片爛木。能具五分之殊薰。曾於大元國楊子江心楞伽室內。親自收得祕包裏久矣。今日勉應檀主命。忝臨大衆會。開聖尊之光明。讃中興有時故。未免拈出爇向爐中分總別門以伸供養。別則現坐道場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不動明王多聞天王法道仙人善財童子。總則十方三世常住三寶乃至擁護佛法梵天帝釋主執陰陽權衡造化一切聰明大日本國伊勢天照太神八幡大菩薩北野天滿大自在天神當寺六所不權現及以天地冥陽水陸一切神祇。所期總別二門權實之衆各各無違本誓新新旺化扶桑者。伏願永教天下安隱。愈令國土豐饒。佛日以增輝。法輪以常轉。況於當山當寺合當異於他。重以慶讃祝言。千秋萬歲名詮自性。珍奇雜寶充滿小藏。地靈步步皆安樂寺。僧寶人人俱滄海珠。饒益有情開佛知見。同證普現色身三昧。爲薰成種。至願如是。
慧日寺供養儀式
庚辰七月季。某再歸金山舊隱。無幾而忽辱慧日堂上老師過訪。不勝喜躍。八月念一日。借取肩輿登途。次日直詣函丈奉謝前後頻蒙降重。禮畢師曰。當寺佛殿未有供養儀式。來二十四日。隨家豐儉燒一炷枯柏香。誦佛頂神呪一遍。請足下爲證明。當於彌陀善逝觀音勢至等安座點眼諸般供養佛事得麽。予曰。中秋八月正好供養何不可之有也。師曰。然則我願旣滿衆望亦足。何幸如焉。是故未免逗留一日陪于法筵。又不能默止。隨喜讃善曰。
老比丘某。恭惟吉祥山慧日寺堂上月臺和尚。大有箇中人能辨箇中事。提起鈯斧處。從地湧出開覺場。束却條篾時。自天加祐壯梵剎。玉毫凛凛仰月華於千秋。寶殿巍巍曜金碧於萬歲。佛眼兮明照。慧日兮增輝。㘞。尤喜宗源清且遠。聯芳續葉何足算。伏乞法筵清衆同垂昭察。
延命地藏菩薩安座
釋迦遺法弟子。彌勒得道眷屬。今猶不能盡力。進修更待何時。恭惟大日本國某年月日。佛通寺某特赴慈德請來入此保社。旣設大施會。盍示如實道。有大菩薩名曰延命地藏。何故名曰延命。心無生滅故名延命。心無摧破故名地藏。然而未得安座。當令得安座。得安座已後又如何。是正謂中心不動阿字本體也。地藏地藏。現在未來天人衆。吾今慇懃付屬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摩訶般若波羅蜜。
地藏開眼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謂中心不動阿字本體是也。當知有是母有是子。豈異人乎。延命地藏菩薩是也(拈筆點眼云)眼目光彩日月不昧。六道四生群蒙有頼。奇哉奇哉。每日晨朝入諸定。入諸地獄令離苦。無佛世界度衆生。今世後世能引導。南無延命地藏菩薩。哀愍納受造像檀越淨觀禪尼之誠心。
千體地藏開眼
奇哉無比幢。一切益成就一切意滿者令滿一切願(以筆點日)稽首地藏大菩薩。一身卽現一千身。點開箇箇頂門眼。福亦彌增德亦新。伏願將此洪因報資恩有。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含暉供養(掛眞七分全得文本尊多寶塔安置佛舍利)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愚中老漢能承當興造含暉。占上方便爲松岩分半座。釋迦多寶佛同床。大衆當觀第一義。今正是其時。七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爲大衆說。如所說者皆是眞實。卽時釋迦牟尼佛欲重宜此義而說偈言。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卽歡喜。諸佛亦然。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良哉慈德庵主松岩壽大姊。感戴二如來誠言非適今也。積有年矣。是故入牌之次命于僧衆欽奉頓寫是大經王。卽便圓滿逆修大願如是。如是眞佛子。住淳善地。今世後世應爲一切天人龍神恭敬尊重自利利他盡於來際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藥師如來安座
醫王座體等虛空。不易縴毫安此中。除病願輪常轉處。歡聲動地遍西東。
延命地藏開眼
延命豁開心眼明。機先鑑物任縱橫。生生父母及兄弟。稽首皆令佛道成。
讃揚地藏菩薩語
奇哉無比幢。一切益成就一切意滿者令滿一切願。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地藏卽是光目本從此佛初發道心。亦從此佛住不退地。不退卽是種子。種子卽是塔婆。塔婆卽是法界。法界卽是潮音。潮音卽是淨信。如是如是旋轉無礙理極成處。前佛後佛不知其名。強名地藏菩薩耳。然則自利利他寺門檀門究竟圓滿。大功德句亦作麽生。人人渡河超彼岸。各各歸家穩坐時。
方廣寺供養回向語
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幸此竊謂。心自證心心自覺心。前師不必勝於弟子。弟子不必劣於其師。眞俗男女豈不爾乎。爰有禀戒弟子京之居住淨順禪尼。不唯終日孜孜爲善。每夜五更誦信心銘。能令心源常現在前。是實智過師之一也。加之勸於同志立方廣寺。釋迦三尊五百羅漢塑之莊之。一一畢功謹奉安置摩尼殿中。涓取今日。備辨種種供具。諷誦佛頂神呪以伸功德圓滿之儀。是亦尤不可攀之二也。雖然某於三世法不取不捨。知無有法已今當生。知無有法已今當滅。如法實性合掌隨喜回向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名爲最上最妙隨喜俱行諸福業事。伏願以淨順等功德力釋尊聖衆加持力及與眞淨法界力。上報四恩下資三有。永雖生死卽身成佛。摩訶般若波羅蜜。
十三佛供養
毘婆尸佛早留心。始見僧繇得妙深。一十三尊開正眼。骨頭[/卽][/卽]是黃金。
觀練門掛額
金剛手金剛手。揭觀練二字嚴飾諸佛土。掉臂進一步。便得達寶所直須麾催梵釋四王。後五年更加擁護。諾諾。
三寶荒神遷宮
恭惟圓常妙明之性非一非三。方便利生之時立名立數。善矣美矣。乘本願而垂迹於當方。靈哉驗哉。有所願者卽成於當念。廟宇益嚴飾。神德彌盛新。
天津且過本尊陡帳銘
仰啓多聞天王。照我所伸情旨。剪取鮫綃三尺以爲陡帳而已。唯願仁者受之。速令成就法施力兮福天津。家家有慶獲大利供養十方羅漢僧。常在吠室羅城裏。
三嶽藏王權現開眼
嚴飾藏王成大功。開金剛眼顯威容。萬方從此日參詣。三嶽彌靈保實宗。
供養五部大乘經(先拈香)
有大樹王生長久。今日拈作大香王。豈可栴檀凡木類。比此手中眞寶香。將此寶香奉塵剎。速疾遍周盡十方。普薰衆生作佛事。我亦少分爲讃揚(次表白)大日本國丹州天寧寺沙門某。九拜頓首仰啓三寶俯垂昭鑑。金山居住奉佛弟子信那宗吽信尼。見常將奉供養五部大乘。忽辱見任一座唱導。雖卽固辭不得免。故欲宣綱要謾綴麁語。語有五段。云何爲五。第一勤請。第二稱讃。第三隨喜。第四祈願。第五回向。其回向者以願爲體。有總別故開之云爾。已宣表白(第一勸請)我此道場如帝珠。一切三寶影現中。至心勸請。盧舍那大方廣佛華嚴經。十方諸佛諸教法華藏海會諸聖衆。至心勸請。釋迦世尊方等大集深妙典。三世一切請菩薩大寶坊中諸大衆。至心勸請。釋迦尊摩訶般若波羅蜜聲聞緣覺諸賢聖十六會中衆善神。至心勸請。釋迦尊最後所說涅槃經。梵釋四王八部衆。娑羅林中諸群類。天竺震旦日本國大小神儀諸護法。咸念本誓垂影響。證明佛事爲擁護。已宣勸請(第二稱讃)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眞實義。恭惟夫心源不動。法性平等。不動故無生無滅。平等故非男非女。只爲忽然念起。不如實知自心。迷心故現諸妄境。執境故造諸妄業。妄因妄果形影莫差。升沈苦樂千熊萬狀。一切二邊紛然而起。豈平等不動之復云乎哉。吾佛自不耐見。強出世間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或隨自意或隨他意。橫說竪說。眞如生滅大小權實半滿遍圓三乘一乘法。如是不依本分。雖涉多端。推其所以。終不過於欲令衆生求大乘者或一言半句或向言象之外。捩轉面皮蹈破漆桶廓然自悟人人箇箇具足圓成底之心性。否則或受持讀誦而下佛種於心田。或恭敬供養而作資助亡者之良因耳。安有一法令得增減耶。天台大師間世師也。所謂廓然大悟眼。披閱大藏經十又五遍。乃決判云。究竟大乘無過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豈欺人耶。是故除頓覺人餘者。但能受持讀誦此五部大乘經。則爲恭敬供養八萬十二諸大聖教。所得功德亦復如是。錄出五部而別行者良有以矣。已宣稱讃(第三隨喜)佛性因緣當觀時[/卽]。時[/卽]旣至其理自彰。次惟本寺檀那大功德主。嘗於壯年適生一女。歡心養育如護至寶。奈爲天奪使之早世。千歲椿木虛聞其名。半日槿花實見斯色。世間之苦何如焉。念茲在茲。欲忘不忘。已經多載猶如一日。禪閨有時勸禪閤曰。我等二人不資兒福更待何人。若非法力云何得福。答曰。善哉誠如所言。若使女兒保乎遐齡。只增愛執未必修善。今爲亡滅堪以修善。因善之故存亡獲利。決定之說不可生疑。何況古云。爲善最樂爲兒爲善。何樂加焉。由此觀之。苦爲樂因。惡爲善緣。無自性故。識所變故。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於是忻然同共發心。揮金捐粟。命工奉印五部大乘。次第嚴飾幖軸功畢。回施當寺永充常住。就請衆僧啓建道場。轉讀兩日。營辨香華諸妙供具以伸供養(某甲)勉從其請稱讃五部大意。如右此外前後奉讀誦。經目(經名不錄)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正謂此也。塵勞之儔爲如來種。亦非他也。此云彼云甚爲希有。見聞四衆蓋隨喜耶。已宣隨喜(第四祈願)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唯願圓寂見日禪尼之靈未離生死令離生死。未轉女身令轉女身。願見三佛性於非男非女。願融四法界於不生不滅。願如龍女獻寶珠。願如魔女奉香華。復願如彼長者女隨逐薩埵求般若。復願如彼光目女供養蓮華發誓願。見佛聞法兮具菩薩行自利利他兮成等正覺。已宣祈願(第五回向)此一段者由總願故。以通用語回向三處。已宣回向(臨下座云)上來五段未顯眞實。今當說出圓滿眞寶最上功德。要知麽。聽我一頌。頌云。五部金章稱讃時。正當六月汗漓漓。各搖團扇散場去。免得文殊下一椎。
供養五部大乘經
欽惟眞界寥廓法性湛然。因分無缺而界分無餘。初後不離於當念。性起相卽而緣起相入。體用不隔於毫端。如幻身心卽是菩提。皆空色香無非中道。是故變女子而成男子。卽龍身而現佛身。凡聖同源縛脫一致。何況破微塵以出經卷。變大地以作黃金。大用現前靈鑑不昧。是謂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者也。只如信心檀越奉爲先妣書寫五部大乘經乃於今日虔備諸供具以伸供養令僧衆開讀。端的有報恩之分麽(彈指一下云)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却阿鼻業。曇華吹香薰十方。摩尼寶光照永劫。茲惟良證大禪尼。雖禀貞潔之姿。實具丈夫之德。洗三從垢於當體。除五障塵於卽身。悟入男女未分之先。超越佛祖不傳之表。融生死而常安樂。保子孫而千萬年。次惟孝子大中臣實宗。生而纔二歲。泣以喪北堂。受乳哺於他人。全身體於幼少。戀慕之念漸久漸深。追薦之心愈遠愈切。由是新裝二百軸奉書大乘經。分而藏諸雙函。帙之以二十匣。預修三十三回佛事。開讀二百卷之寶典。速令先妣淑儀直佩毘盧正印。孝哉。積善之家必有是子。經云。孝順至道之法。誠哉。更爲圓滿功德成就善根。重讃眞詮謾成拙偈。偈云。稽首人天大覺尊。廣開頓漸入玄門。法輪旣以機緣轉。教味應將生熟論。非但十如詮實相。誰知四德表眞元。此諸善利收歸一。資福先亡壽現存。
讀新粧五部大乘經願文
應永甲申二月。時正中初九日。佛通寺老比丘某。恭惟這回釋迦老子不說而說。至教之中究竟大乘無過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是故前住廣濟春溪蘊大師。乃欲書寫所言五部以報答現存二親劬勞之德。惜哉。雖懷此心。天不能使大限而延。一旦臥病奄然而化。然有如是因。有如是緣。有如是法。雖自心不至他心他心不至自心如是心心數法不俱善根成就。嚴飾金文二百卷之裱軸。安置當寺令得隨時而讀誦。用今日以爲始也。旣能如是。得不爲自利則常爲諸佛護念而成就妙願智力報恩。則所生父母今世後世受勝妙樂之大因緣耶。嗚呼如溪大師可謂世間出世間至孝中至孝大孝中大孝矣。來者加勸焉。摩訶般若波羅蜜。
大般若經大意
此經一部六百卷。二百六十五品。大分四處十六會之說也。夫眞源沖漠素範隔筌蹄。妙理奧頤玄猷超言象。雖眞俗雙泯二諦恒存。雖空有兩亡一味常顯。良以眞空未嘗有。卽有以辨於空。幻有未始空。卽空以明於有。有空之有故非有。空有之空故非空。非空之空空而非斷。非有之有有而非常。四執已蕩百非悉遣。是般若大意在斯矣(某重述古義)。
大般若經供養語
仰惟三寶咸賜印知。大日本國藝州佛通寺小比丘某。恭惟釋迦如來四十九年四處十六會中。由般若大悲離言以言說者。計一部六百卷二百六十五品。一一文文開二諦中道之教門談盡性虛融之妙理。是故一念淨信者蒙諸佛護念。一句染神者備無邊功德。何況受持讀誦者也。茲者心淵珍公菴主。捨於淨財命于經工。琅函玉軸新以光飾。成就大智法藏安置大願寺。已數百里外傳命而來特來山僧野語欲伸供養儀式。不敢固辭。勉從其請云爾。伏願珍公庵主禪師。道體勝常。菩提心而不退。袈裟堅固。般若智以現前。獲六種之神通。圓一生之佛果。
法華經供養語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欽啓。十方常住一切三寶。伏願咸賜印知。爰彼洛京之清水海潮音住。春木椿公居士。大誓莊嚴發起平等利益之心。不作分限逐月而印一部法華經。隨時而施與前人令得信受。讀誦者乃至當坐妙菩提座一切障蓋皆不能染。若此功德有色形者。雖盡虛空豈能容哉。加之特遣專禪賚金若干數日程外遠遠地來就于當寺固要山野慶讃法事。旣荷來意之至誠。不能撝謙而默止。輒擧一偈試爲提唱奇哉妙典。一一文文是眞佛。眞佛說法利衆生。衆生皆已成佛道。故我頂禮法華經。摩訶般若波羅蜜。
五部大乘經供養
普現眞身遍法界。能爲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虛空。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維天蒼蒼日月維明。生卽非生滅卽非滅。只爲如此。所以諸佛出興於世廣說頓漸大教。普令塵勞之儔。獲佛之知見。祖師特地西來立一華五葉宗。亦令大根大機見性成佛久矣。是故笑岩知藏與其賢姪預爲追薦佛事之故。勸諸所相識比丘比丘尼結緣使書五部大乘經。各各以誠心無幾而畢功。二百卷金文束以集之。儼然在目。正當今日小祥忌晨。就于本寺辨諸妙供。供養新所奉書大經。經中一切三寶並現前一衆。如是所修廣大功德。一一奉爲前藝州大守淨叟清公大禪定門莊嚴報地者。伏願覺靈達心本源。高佩毘盧正印。悟佛知見平除魔外邪林。便見眞風永福於世。摩訶般若波羅蜜
供養頓寫法華經(預修)
某日佛通寺住持某恭惟。日本一州圓機純熟。由是之故。孝子慶壽大姊。涓取今晨就于本寺命我僧衆頓寫法華六萬餘言。剎那之頃一一圓滿五分法身。虔備香燭茶果珍羞以伸供養。同音諷誦佛頂神呪。伏願(某人)誠心所冀。老父碧溪重公禪門現世安穩後生善處。心華頓發卽得悟入佛知見道。良哉非唯報答七世父母之恩德。成熟一切衆生成佛之正因。我等正好供養正好修行。合掌以敬心。自知當作佛。
供養頓寫法華經語(拈香云)
六銖海此岸價直娑婆界。何若斯一瓣供養中爲最。如是如是。諸佛要道孝順爲本。大士萬行更無異轍。經曰。最勝所從來菩薩。如是來逮得平等智。究竟到彼岸。良有以哉。大日本國某日。天寧寺某。欽惟佛所護念一乘妙法蓮華經。開五種行門中。以書寫功德爲勝。書寫功德中。以頓寫功德爲最尊最上者久矣。所以今日功德主淨信孝女。發慇重心特請僧衆。就于本宅一日頓寫八軸妙曲六萬餘言。種種珍奇以伸供養。回茲功德唯欲莊嚴圓寂乃翁挍公禪定門之報地速令開悟佛之知見耳。是以某焚此寶香。仰啓本跡兩門第一義天教主釋迦牟尼如來證明多寶善逝并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及身子目蓮迦葉阿難等大慈大悲者。伏願如淨藏之兄弟勸父王而獲歸正於一時俾淨信之經營報親恩而得受樂於永劫。虛空設有盡。至孝必無窮。
供養法華經達嚫文
萬物皆有其本。而尤靈者人也。人之大本非父母而何也。所以終身竭力而難報者父母之恩耳。伏惟夫性淨如來之妙智印者。所謂開方便門示眞實相。於諸說中最爲第一之法華是也。若聞名若一句染神者。若展轉而隨喜者。其所得功德猶難可測。況悲先考寶圓禪門大祥之忌念念瀝誠心心渴仰而書八軸之玄文全而無闕者耶。嗚呼孝哉。今已具斯大善根力矣。正使四恩中之最重父恩雖云峻乎迷盧八萬之頂。何難報及之有也。旣能報恩令受妙樂。則於人心獨無恔乎。經云。佛名聞十方廣饒益衆生。伏願某人名稱普聞如佛無異。令子令孫繩繩嗣嗣。
頓寫法華經祝語
稽首能仁大教主。開示妙法蓮華經。若人悟入佛知見。便獲九族悉安寧。大日本國某日。金山老比丘某恭惟。夫源高流遠根深林茂者皆理之常也。昔衡嶽思大禪師親受達磨叮囑。爲弘法於吾國特降靈於王宮。而乃曰。朕是法華持者也。以故信男信女具大機者。皆以一乘之妙典資發廓然之大悟。中有純孝沙門。而爲一日頓寫書之權輿。良有深旨。可不信哉。茲予之檀越法名淨和者卽藤家女也。蓋以宿植般若緣熟。治內之餘誓心受經。纔解條也從始至末琅然無滯。不日成功。喜曰。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者此經也。我今奉持一無所遺。且世出世間何幸如焉。細念斯事。若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劬勞之德。何由致斯大利也哉。於是忻然命于當寺。嚴飾齋會延之僧衆。於一日內同心戮力。頓書八軸以伸供養。卽教老衲欽白一切三寶及一切聖衆而言。唯願聖尊。以大慈大悲令我現存父與母。雙雙蓮體淨性無瑕。發明己事同見龍華。繄可謂眞孝子作也。故乃頌曰。孝子兮孝子。孝行至於此。今正所祈兮必也皆如意。謹祝。
印捨法華經薦親記
金山功德主信善女。見常生知孝道。奉親以順。追憶慈父慕之尤切。所以每遇年月之忌。未嘗有一日不修善而資福也。然猶思恩之罔極則悲報之勿逮。且如三十三周之遠忌。正在癸丑正月初八日。追慕之至。預於壬子九月十八日。特印斯典伸供養。非唯斯日命於衆僧異口同音欽奉讀誦。施之當寺傳於未來。或旦或暮若讀若誦。咸使其功而有所歸矣。嗟治世語言尚有順正法。況金口所說而於諸說中最第一之法華耶。茲惟亡者道常之靈。受追薦而若此。更何福而如焉。放其超證道果於人中天上者。誰敢措疑乎其間也哉。故記之經末云。
供養千部法華經回向
阿字不生微妙體。卽是衆生內心法。本來清淨如蓮華。故題妙法蓮華經。仰惟三寶咸賜印知。大日本國某日。丹後國府月松菴主可玉大姊。預爲先妣宗慈神尼七周忌追善佛事。讀誦法華經一千部已畢。特遣總禪人齎金遠遠地來。欲借老禪某甲之手以伸供養。愚亦有感于中件件不負來意。貴圖成就所集功德諷誦佛頂神呪。上來所集功德奉爲某甲莊嚴報地者。伏願此方他界常居正覺妙場。天上人間不離毘盧性海。更報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今復攝受汝。未來生亦然。要且牢記話頭。心華發明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讀誦金剛經回向
大日本國某日。若耶塔比丘某恭惟。釋迦老子昔在給孤。因於善現之請演說金剛寶經。乃告善現言。後五百歲中。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一念信心。當知是人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何況特抽丹誠讀誦五千四十八卷。所獲福德不可思議不可稱量者也。仍命野衲乃與同袍諷誦佛頂神呪以希增長預修善根。如是信心大檀那大功德之母。法名某甲伏願。堅住金剛性全成金剛體。速轉自身分便同金剛身。常於三世利樂有性。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諷誦心經願文
茲奉使鎭西三寶弟子則平謹白。九州內外護別筥崎志賀宰府三所本地垂迹。總各各州郡在在處處大小神祇本地垂迹。恭爲法樂莊嚴諷誦般若心經。伏願哀愍納受令我等輩一切時中身心安樂。所幹大事皆得如意圓滿成就。摩訶般若波羅蜜。
爲寶圓禪門供養法華經
提起經云。古德云。阿字不生微妙體。卽是衆生內心法。本來清淨如蓮華。故題妙法蓮華經。山野未免隨分納些些。百王要道孝爲本。一味圓詮豈兩般。欲見阿爺眞面目。寶蓮華發月團團。
拈香
天龍開山和尚三十三回忌
永德三年九月晦日。最小徒弟金山某恭遇天龍開山國師大和尚三十三回忌。特抽感戴誠芹奉獻萬德河沙數一大定神用無邊莊嚴界中。伏願大慈大悲哀愍 納受。
鳳凰枝上落巢兒。脫死巓崖何所依。丹穴霜風今日雨。可憐滴滴滴緇衣。
三十三回唯此心。黃金不得鑄黃金。眞風若許一言讃。天下龍門超古今。
慧日開山特峯和尚十三回忌
孤影臨崖能幾時。祖宗累卵豈堪支。不敲常照寂定戶。我此心肝說向誰。大日本國康應三年三月八日。山門恭遇開山大和尚十三回忌諸徒竭力大作佛事。而猶不勝戀慕之至。更命野僧爇此寶香。則擬眞法供養如來之儀式矣。某欽惟。特峯大禪師機投佛國打南動北。龍天無私。人焉不服。梵剎肯基衲子雲歸。萬松積翠慧日增輝。
有仙禪門三十三回忌
栴檀只是栴檀木。價直三千未足奇。何若此香薰法界。報恩慈父得其時。茲惟孝順家內雖是女子爲男。齋會門中以法供養。爲最。是以大日本國丹後州久美莊居住三寶弟子淨善信女。恭遇先考有仙禪門三十三回忌。特抽丹心大作佛事。所謂諸佛出世本懷衆生成佛基本。開權顯實故。提婆兮猶預天王記。斷疑生信故。龍女兮忽現丈夫身。況乎今日近成之迹。五百塵點久成之本。本迹二門俱超八教。三諦一諦相卽相入。圓融無礙光光相照。五種行中鈍寫一行。其功最勝普令群機速得解脫者。是所書法華也。性色眞空性空眞色。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中道實相周遍法界。卽以法界爲諸供具。敬以供養一乘妙法平等大智諸經中王并不可說極微塵數一切三寶天龍八部四生五形諸有法身。如是供物如是所供如是能供皆實相故。盡未來際不可退轉者。是所修供養也。重惟圓寂仙公聖靈及以七世父母乃至多生寃親由法供養功德之故。一時皆令得大歡喜各證道果受勝妙樂永脫苦輪者。是所願成就也。經曰。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又曰。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爲戒。達磨相傳一心戒。豈非謂此耶。當知若男若女或貴或賤。總而爲人子者。學我淨善而致孝順。則爲奉戒之眞佛子。雖然更有超佛越祖談也。要知麽。擧香說偈曰。不是胡餅亦非龍涎。沒巴鼻底任爲說禪。
淨眞禪尼逆修提綱語
仰惟三寶咸賜印知。大日本國丹州河守居住奉佛弟子淨眞尼。嘗自思惟。世間事務不論大小。預則易成。迫則難就。然則今世後世獲大善利。一翻翻轉曠劫無明速脫苦輪。大寄特事。安可因修不竭力乎。我今老矣。擬欲預辨出化城達寶所之資糧。但未審於理如何。如是尋思已卽詢所事禪翁。答曰。善哉經有七分全得之明文。豈欺人耶。於是忻然揮金粟齋一千雲水之羅漢僧。今當滿散就于本寺重設妙供供養三寶。山僧未免因齋慶讃。慶讃箇什麽。密在汝邊。功不浪施者。伏願全七分功德主淨眞禪尼。達眞俗之無差。蕩男女之有別。步步蹈著毘盧頂。塵塵超越威音王。
預修善根達嚫文
凡爲人母者。臨當產時千刀攪腸萬仭攢心。如斯痛苦生此身。繄不可須臾忘者其唯母之劬勞耶。爰但州土野居住如玄大師。如上所陳。每念其恩悲喜交集。一則喜老而愈健。一則悲其命之難保。由此涓取某日。諉弟茂林和尚。就于當寺爲位設禮預修追薦。良有以而存焉。論曰。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其一寶者謂孝順也。孝順卽是金剛寶戒也。恭惟植受開山雲岫了智大師。受斯一寶能衍九十餘歲之永算。孝子如玄大師。持斯一寶迥出尋常孝順之比況。皆是斯寶之威神力也。故說偈讃曰。左轉右轉劉鐵磨。未解中心有如意。衲被蒙頭老末山眊焉會不露頂耳。何若子母心眼明。各全其寶無變異。況有茂林連理枝。非獨目連可相比。普願人人孝爲本皆如光目受尊記。我也的從母胎生。敢辭達嚫爲隨喜。
追善佛事供養
親之念子雖死莫衰矣。宗圓禪尼十三回之忌辰正在今月念二日。慈親不勝追憶。供養佛僧資助冥福。書寫妙典莊嚴報地。命予宣揚所生功德。予亦未免隨喜而說偈偈曰。圓妙眞典經中王。書寫端的功德最。龍女只將龍女身。立地成佛大自在。五障癡雲不能遮。一顆寶珠轉光彩。轉光彩兮無古。今。平等大慧周沙界。亡者離苦存皆安。教我如何不頂戴。
預修拈香語
香嚴一擊亡知去。依舊南陽粥飯僧老衲。何妨出些氣。薰天薰地得人僧。大日本國某日。天寧寺沙門某恭惟。金山檀主淨信信女。深達罪福意在點鐵成金。預修善根。豈可臨渴堀井耶。所以起塔婆於寶所安置神呪。屈僧伽於宅中頓寫法華。辨乎種種之餚膳。瀝乎區區之懇誠。乃命山野欲作拈香佛事。勉從其請聊表供養儀式耳。伏乞十方常住一切三寶咸賜證明。頌曰。八葉蓮華頓開敷。淨除智積五障惑。現成公案旣如斯。何必聖記待彌勒。世出世間諸善根。果報何如此功德。回此功德施群生。盡未來際有何極。
預修大因佛事
我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五分香供養十方諸佛。在世旣然。滅後何別。是故金山孝子嚴選居士。今日命於山野燒此一瓣珍香供養剋木書寫眞言八萬四千之塔婆。預修先考大因吽公三十三回之佛事。非唯報乎昊天罔極之恩。亦令圓乎聖地無上之果。嗚呼孝之爲行至矣哉。
逆修佛事啓辭
我久安立汝。前世已開覺。今復攝受汝。未來生亦然。某日佛通寺某。竊以古者語曰。凡一切事預則易辨逼則難成。比來多見逆修佛事以爲急務。可謂古今一如矣。然則彌勒如衆生如。存亡一如復何疑哉。是故某大師聰明頴脫孝順之至。涓取今日預爲現存二親昌唯居士禪燈禪尼大作逆修佛事。允哉孝哉。衣鉢之餘不留一窖。盡以易乎所須之物。經之營之備之辨之。以種種甘味供養佛通蓮華兩寺清衆及與十方常住一切聖賢。而靡不罄誠焉。吁旣能出家持戒習禪以悟爲則。亦令恃怙現世安樂而後生善處者必矣。夫世間出世間何善而如焉也。善哉善哉。仰啓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三寶咸賜印知。至叩欽啓。
天心順公居士一周忌
無角鐵牛加一鞭。頓超父母未生先。洞山五位全非位。臨濟三玄豈是玄。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諸如來經法并菩薩憑此善利法界群生同圓種智。伏願某靈位一切意滿已令滿一切願。摩訶般若波羅蜜。
華岩一公居士第三回忌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佛祖命脈湛然圓明。量等虛空如大日輪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未嘗有一剎那頃去來之相。是故我釋迦如來拈一枝花而迦葉獨含笑。達磨大師聯五葉芳而神光依位立。自爾以來教外別傳戒定慧解知見之香遍周沙界無所不有。蓋由無所不有故。山野雖不堪。昔在善財岩畔楞伽室內不可得中只麽分得些子餘薰。放開捏聚捏聚放開。打成一片祕在囊中久矣。茲者沼田居住猷公等。遇于圓寂某第三回之忌晨。各抽無二之丹懇。就于本寺大作佛事。亦乃固欲老拙燒一炷香滿彼在生至切之願。予亦自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何有不滿其願之理也哉。以故今日爇此寶香供養十方常住一切三寶乃至法界一切含靈。回此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廣大功德。奉爲覺靈莊嚴種種報地者。伏願靈位遍法界中承事十方諸佛。盡未來際修習一切法門。普利塵沙廣作福慧。摩訶般若波羅蜜。
開光印公禪門一周忌
嗟嗟。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存。奈何奈何。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凡爲人之子。者。眞俗男女其所遇雖有差。至於孝順爲本則無二無別者。蓋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爲戒之故也。孝哉。沼田居住孝子貞久。自去年今日一日又一日。忽遇某人小祥之忌晨。不勝昊天之罔極。則於本宅屈乎僧衆大作佛事。兼亦固欲山野燒炷香作證明而圓滿所修之功德。辭不獲已。勉從其請者也。仰啓十方常住一切三寶乃至神祇冥道哀愍納受。至扣至扣。伏願某人頓息循環永離垢染。自利繁興大用利他擧必全眞。等空生雲同源出水。助發實相印開豁不二門。
獻珠院殿養民善禪尼七周忌(兼供養五部大乘經)
諸君當知。此香價直不可勝數。快哉爇向爐中供養新經五部。某日御許山某恭惟。當寺大檀越某等。遇于先妣某人七周忌。預讀誦法華經千部。仗工印大乘經五部。今日就于本寺備辨諸妙供具獻佛經并飯僧。仍命現前清衆諷誦大佛頂神呪。如是所修廣大功德。一一奉爲某人覺靈莊嚴報地者。㘞。某人諦聽諦聽。我久安立汝。前世已開覺。今復攝受汝。未來生亦然。伏願隨我所行至我所至。甘露入頂醍醐灌心。耀不二之慧燈。破情根之闇惑。注一味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塵。上載下載報佛恩。左券右券濟含識。繩繩續續子子孫孫。有光斯文金湯法社。
明興大師五七日
此一瓣香非從根生。非不從根生。所謂戒定慧解知見之五分法身香也。恭惟茲有野盤僧八十三歲老蒙愚中者。遠歸金山舊隱又過一冬。王春正月季。藝州亦復有幹。與二三子冒雨出門。行至林上日暮投宿禀戒弟子舍。夜將半時。卽見孝子常滿敲門而入來。垂泣而告曰。常滿俄喪悲母。願且爲逗留預於此日受我五七日追善微供濟彼亡魂。如此懇請至切。予雖剃染亦是人之子。故百回千轉感動枯腸。欲已而不能已。勉從其請爇此寶香供養一切三寶。普薰一切含靈。鳩此廣大功德奉爲某人覺靈莊嚴報地者。伏願若凡若聖得此香嚴灌頂之輩。無量重罪皆悉消滅。眼常觀佛。耳常聽佛。鼻常數佛。妄想思念皆爲密觀。永離生死卽身成佛。
爲則軒預修
此一瓣香非從根生非離根生。不墮三界非三世攝。向一氣未分先收得。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二株嫩柱所以久昌昌者。爲尼總持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不爾豈有今日乎。是以入我宗門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不見諸法有可思惟可分別者。謂是異生法是聲聞法是獨覺法是菩薩法是如來法乃至是教是禪。所以者何。此諸法性皆畢竟空不可見故。雖然方便門中不無修習。以故爲則軒主雪溪大師。全靠七分全得之至訓捨於若干淨財。就于當寺齋滿山衆。以充奄然後種種佛事。山僧隨喜感激之至。爇此寶香供養十方三世本地垂迹一切三寶。圓滿所修善根者。伏願爲則軒某。今世後此方他方。修行有慶進道無魔。普薰法界群生皆得見性成佛。摩訶般若波羅蜜。
華岩一公上座七周忌
此一瓣香不可得中只麽得之祕在囊底。其來久矣。某日佛通寺某。老病相逼實雖不堪。遇著沼田居住孝子某等一家諸公三請不止。未免出山就于本宅證明某人七周之忌晨雖當來十九日預於今日大作佛事。仍以爇上寶香供養十方三世本地垂迹一切三寶。迴此功德奉爲覺靈莊嚴報地者。伏願某人此方他界隨在何處。今日乘於孝子某等大願力。從三界生死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究未來際利樂有情。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摩訶般若波羅蜜。
預修康林禪尼遠忌
某幸此竊謂。此一瓣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事不失眞。理自玄會。則非個辭轉輪王位而求得能捨一切所有而求得。但明知身因而孝順父母師僧三寶者之所有也。茲孝子某人知恩報恩之至。特擬先妣某三十三回之遠忌預於某日揮金揮粟就于本寺大作佛事兼亦齎此寶香借山野手爇向爐中供養十方常住一切三寶并諸神祇冥道。所謂事不失眞。而不供而供。理自玄會。而不受而受。良有以矣。伏願某人天上人間受勝妙樂。非唯如彼光目女母卽是解脫菩薩。卽時地獄天宮皆爲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摩訶般若波羅蜜。
開光印公禪門大祥忌
名相豈名相。隱顯非隱顯。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某日佛通寺某恭惟。此一瓣香從本際來至於今日。常如其性。故不虛妄不變易。初善中善後善。普薰法界無暫時息者也。茲者沼田居住某。預爲先考某大祥忌晨追薦漸寫法華經二部。今日屈制羅之僧數十員就于私第大作佛事。乃以予最老俾予達嚫。實雖不堪勉從其請。爇此寶香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祝獻本地垂迹一切神祇。回此廣大功德。奉爲某覺靈莊嚴報地者。伏願故檀越靈位但以無求而爲正行。善達諸法皆無自性。卽於一切世出世間若善非善教內教外生死涅槃有漏無漏等之法數無所執著亦無所礙。盡於未來自利利他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摩訶般若波羅蜜。
山翁川公禪門預修(龍泉住持代施主請師)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天地之間率性爲人。最勝最上而貴於萬物。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身行正眞心無虛妄者。蓋爲諸佛護念植衆之德本之善男女也。是故三寶弟子某。全靠與願金剛承佛威力略說善男女等在生預修善因則所有功德分分已獲之誠言。乃屈現前清衆就于善庵一日頓寫法華經一部大六萬餘言畢。開甘露門施會。翌日擬卒哭之忌。設大齋會。老衲證明佛事。爇此一瓣之香奉獻常寂光土毘盧遮那遍法界諸佛一心戒藏。奉獻十方三世諸佛虛空不動戒盧遮那佛。奉獻十方三世諸佛虛空不動定盧遮那佛。奉獻十方三世諸佛虛空不動慧盧遮那佛。奉獻同體別體住持一切三寶乃至上界下界一切神祇冥道。伏願上來所仰諸佛世尊本跡兩門權實之衆各增法樂。專冀積善之家某人。現世安隱後生淨邦。心華發明照十方剎。餘慶綽綽蘭玉滿庭。賢子賢孫吉祥如意。因述函蓋乾坤偈曰。龍泉得得兩三回。擸掇山僧渡海來。摩詰面前呈醜陋。任他一默挾春雷。
哭嚴選居士三七日
維丁亥十二月十四日。愚中比丘某恭惟。是月十日如夢如覺。忽見一介僧至。告以四十餘年檀越金山某人點世匪堅卜前月二十四日而順寂。仍遺屬布袋畫像表生死不忘之訃音。嗚呼哀哉痛哉。八十五歲老懷何堪也哉。雖破碎枯腸旣已盡。殘息僅存未絕之故。扶起衰朽爲位設奠泣爇此香。仰啓常寂光土毘盧遮那遍法界諸佛一心戒藏與願金剛眞大士。伏願某人出生入死本誓所加。中心不動進德無遮。利益一切同見龍華。
健山勇公禪門二十五回忌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日日大好日。月月大好月。年年大好年。況於破三界二十五有之法王爲教阿難勅於文殊能令選擇圓通之門終不過三科七大之五五年也哉。是故孝子某謹遇先考某人二十五年之忌晨。特就于當寺大作佛事。山野仍以助喜爇此寶香奉獻常寂光土毘盧遮那遍法界諸佛一心戒藏及以日光地藏多寶佛月光地藏釋迦牟尼佛明星地藏無量壽佛乃至同體別體住持一切三寶上界下界一切神祇冥道。伏願上來所仰諸佛世尊。大小權實之聖衆。各增法樂卽便以此無量無邊廣大功德奉爲覺靈莊嚴報地。專冀某人天上人間隨在何地。名稱普聞英傑無比。子子孫孫孫繩繩嗣嗣。擁護法門洗滌塵累。摩訶般若波羅蜜。
爲海峯智大師修好事(香詞不錄)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知恩報恩者必以由于法華爲本。是故謹爲某人追薦遠寄淨財來命當寺僧衆。一日頓寫是大經王。仍以備辨種種妙供大作佛事。兼欲山野燒香圓滿所修功德。故爇此寶香供養一切三寶云云。如是如是所集善利奉爲覺靈莊嚴報地者。伏願某人乘此寶乘直至道場。非獨速成正覺。窮未來際無有終盡。平等利益有情。摩訶般若波羅蜜。
爲妙意禪尼遠忌(兼供養頓寫法華)
釋梵輪王小大道。各有本乎無本乎。旣無五處爲障矣。轉女阿難。知也無。欽惟人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作佛。然未曾有不從緣起之法。經曰。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者蓋謂此也。當知大聖文殊師利。住在大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則是龍女卽身成佛之大因緣也。今日我檀越潮音孝子。預爲先妣三十三回之遠忌捨於淨財。就于當寺一日頓寫法華經。豈非圓寂某人速成就佛身之全因緣也。旣得因緣具足。成佛復何疑哉。只如父母非我親諸佛非我道。如何通箇消息。咦。伊蘭栴檀香臭外。五分妙薰自芬馥。
爲大因禪定門十三回忌
夢中端的大因面。覺後依然歸寂人。安得十三周忌日。從來是妄總非眞。欽惟眞該妄末妄徹眞源。是故眞亦非眞妄亦非妄。眞妄雙融名相俱絕。本來清淨猶如蓮華。豈不是法華之妙體諸佛之內證耶。止止未夢見在。噫孝乎。我大檀越明照居士。恭遇先考某人十三回忌。敢屈衆僧一日頓書六萬餘言已。卽便報親之一句。或出無量無邊之寶聚以嚴報地。或出希有難思之妙香以伸供養。是則純孝所致眞法供養故。亦能便令阿爺而具受妙樂。亦能普及一切無有究盡。豈不快哉。咦。鐵牛通身雖是骨。要見鼻孔更遼天。
源照禪尼十三回忌(孝子慧珍請)
扶桑柯畔一輪紅。昨日依然今復東。祖母西歸難再見。令人愁殺幾春風。往往事則可爾。理論則無恔乎。大日本國某日。金山某欽惟。圓寂某人照體旣靈。胡不歆亨鑑彼孝心。聽予拙偈信手。拈來一炷香普薰法界樂眞常。金花光目猶蘭蕙。更喜慧珍本同芳。今者無恩不報答。祖翁祖母況爺娘。
演實文
大日本國丹州金山天寧寺某恭惟。天之高地之厚。雖愚而皆知焉。夫至於父母之恩德。豈同玄黃之易辨也哉。是人子茍不孝順至道之法。則雖竭力日供甘旨以終百歲。未免但爲投塵露於海嶽之愚者。伏願盡空法界一切三寶。共垂哀愍能令今日預作佛事孝女淨和越彼愚類早合佛心一一報答現存父母之恩今世後世同獲最勝利益安樂。至願。
芳山大師三回忌
諸法同鏡像。亦如水中月。凡夫愚惑心。分別癡恚愛。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如來在世四十九年。令諸弟子薰上五分妙香供養一切三寶。滅後二千餘年遺法弟子愚中老漢。今日何妨焚斯爛木亦能供養一切三寶。古之今之拈香功德一一奉爲某人覺靈莊嚴報地者。伏願愛河永竭塵塵頓獲香嚴。心華發明念念普薰法界。六根清淨萬象同盟。
逆修(大內古覺居士請)
逆行卽是順行故。古覺面前無別路。何妨竺土大仙心。今日兩手直分付。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國清寺殿古覺道雄居士。一默中頗得意。全靠與願金剛承佛威力殊讃預修之誠言。津遣若干之淨財。就于當寺設預修齋。仍欲山野燒一炷香圓滿功德。以故爇此五分奉獻常寂光土毘盧遮那遍法界諸佛菩薩乃至一切神祇冥道。伏願各增法樂。憑茲善利專祈。某人永以先天乃爲心祖。正法治國慶溢萬方。今世後世自利利人。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摩訶般若波羅蜜。
康隆禪尼追善
睦州老子編蒲意。一十三回悲忌晨。我也未能憎愛斷。助哀不覺淚沾巾。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孝子月舟座元追憶先妣某人十三回忌晨。雖當來五月十九日。預於今月今日。就于當寺大作佛事。因爲山野爇此寶香。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乃至一切神祇冥道。憑茲善利。伏願某人堅住金剛性。全成金剛體。速轉自身分便同金剛身。摩訶般若波羅蜜。
心源大師七周忌
大日本國某日。佛通寺某恭惟。知見立知卽無明本。知見無知斯卽涅槃。無漏清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是故斯香不是栴檀爛木之比。卽是五分法身之妙香。祕在囊中久矣。今日因於孝行之子淨超居士遇于先妣某人七周之忌再三請而不止。未免拈出爇向爐中供養十方常住一切三寶。乃至普薰此方他界三乘根機一切之衆。上來所修一一功德。一一奉爲某人之覺靈莊嚴報地者。伏願靈位頓開心上蓮。明顯臆中月。自滿一切意。滿他一切願。摩訶般若波羅蜜。
正海禪尼二十五年忌
大衆諦聽。大日本國某日。禪頭老比丘某恭惟。栴檀片片是栴檀。孝子心中絕兩般。二十五年猶一日。春風吹淚未曾乾。上來稱讃無限功德。奉爲覺靈圓滿菩提資糧與法界衆生同圓種智。摩訶般若波羅蜜。
通大居士三十三回忌勸發楞伽三昧語
生成大德二儀間。罔極如天是父恩。三十又三周忌日。老兒心念豈堪言。大日本國嘉慶二年四月九日。金山老比丘某。與眞覺等恭遇先考道公通大居士遠忌之辰。爲位設奠。而諮于靈曰。且夫一眞法界如來藏中天上人間及以諸趣。隨其所生不昧已靈。善知一切佛語心否。茍或未然。今日諦聽。老兒某。重擧吾佛楞伽會上開示眞實別施行偈。當淨其念。偈曰。言說別施行。眞實離名字。分別應初業。修行示眞實。眞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此爲佛子說。愚者廣分別。嗚呼。自覺境界先佛所說皆如是。如是法兮無不眞實。冀靈之深自委。欽勸。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二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第三
丱餘集
侍者某甲編
下火
爲作州太守天心宗順居士(以火把打一圓相云)
火光三昧形如月輪。於一切處成等正覺。劍樹刀山上成等正覺。鑊湯爐炭中成等正覺。棒頭喝下成等正覺。而實無覺無成也。新寂順世宗順禪定門還會麽。會也好。不會也更好(擲火把云)直饒滄海變。終不爲君通。
證明收光顯靈骨塔中偈
巖中雙塔千古萬古月白風清。老衲八十二歲何妨作證明。偈曰。蓋天蓋地頂門眼。未信世間行路難。寸步不移分半座。含元殿裏是長安。
撒骨(松岩)
前亡後化不我留。老懷眷眷卒難休。臨行日午續殘夢。津送遺骨付東流。
慶壽大師松壽院入牌
松壽禪院肯基肯堂。堅住正位猶如金剛。
自肯上座入骨
藏識本非染。清淨無瑕穢。長時積福智。喩如淨滿月。某人諦聽諦聽。巖室空爲座。爲汝先分半。等我入來俱。月輪當圓滿。
淨祖禪尼延命院入牌
有意氣時添意氣。無位眞人歸正位。非唯延命待龍華。現世證得歡喜地。
大因吽公禪門入骨
阿爺靈骨塔中安。孝子知恩解報恩。論劫非唯居淨界。常隨地藏護家門。
爲前藝州太守淨叟清公禪門
嗟嗟今日事。老懷何堪哉。雖逢如不逢。雖見若不見。雖然靈鑑應不昧。吾亦何憾焉。恭惟新圓寂某人。清要高帶無相印。現宰官身有是處。何啻兒孫專孝行。教外心宗超佛祖。撥轉機關忽回首。直得萬象齊結舌。大衆好生觀好生觀海底火發絕涓滴。楞伽山頂生寶月。
爲覺堂了禪尼
大經云。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山僧今日於不可說中何妨通箇消息。恭惟新圓寂某人具大丈夫志氣。能了西來密意。不爲五障折困。何用變成男子。欲福兒孫永無窮。直使曇華生火裡。
爲淨順禪尼
孝順至道之法解脫之本也。新圓寂某人(擧火把云)我此火把子保任斯事久。卽今擧似儞直須蔫得去。虛空無垢無自性。能授種種諸巧智。由本自性常空故。緣起甚深難可見。太奇哉。出水蓮華火裡開。
爲寶公大師
至寶不上時人眼。唯除老衲獨憐愛。新圓寂某人識得也無。火裡轉身急歸元。彌勒下生更莫待(便擲火把)
爲嶽頂高公禪門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在途中說甚家舍。切念新圓寂某人。奉賢于命而造立佛通。朝來暮去速成大功。急回首紅爐焰裡轉法輪。三世諸佛立地聽。
爲笑巖藏主悅大師(揮火把云)
左轉右轉悅可衆心。三乘五乘鉢水投針。如是如是。斷頭船子下揚州。何處不風流。如是也得。不如是也得(擲火把云)驚起火裡白額蟲。呑却南山大小空。
爲本大師
本地風光清淨無差忒。現成公案取說不可得。某人還會也麽。當仁不讓劉鐵磨。一言之下超百億。左轉右轉火星飛。天上人間何處覓。
爲心淵珍公庵主
從門入者不家珍。和盤托出亦非眞。出入心境只恁麽。明月端的屬何人。某人教之與禪非淺非深。撥轉如來藏。徹見祖師心。靠倒定光佛說甚古來今。阿呵呵㘞(擲火把云)大爐鞴裏下一鎚。生鐵鍊出紫磨金。
爲增長宗幸大禪尼
奇哉。我勝義本清淨。自然諸法如筏喩。清淨而可得。恭惟某人生値佛法增長善根。五濁界中何幸如焉。雖然更有一著在。諦聽諦聽(擲火把云)莫怪惟火燒虛空。灰飛煙滅活路通。活路通兮。無壅塞子育群生有何窮。
爲希淳孚公庵主
孚乳產生是何言說。羊鹿生車名相分別。轉身一路正好闊步。新圓寂某人還會麽。奇哉奇哉。丈夫自有衝天氣。不向如來行處行(擲火把云)在火焰中轉法輪。森羅萬象側耳聽。
爲桂月繁公居士
桂月光輝非緣慮之所攝枝葉繁茂豈名相之分域。茲惟新圓寂某人。教外眞傳海涯遺傑。結交頭端的別。別別大火焰中轉法輪。三世如來立地聽。
爲眞修慧禪尼
我久安立汝。前世已開覺。今復攝受汝。未來生亦然。恭惟某人慧光所照無垢清淨。修眞修於無修究大覺於無覺者勿過此法焉(擲火把云)烈火光中轉法輪。三世如來齊證明。
爲增光祐禪尼
自覺本初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名三祕密。恭惟某人昔稱金華今乃增光。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如是如是。般若大會儼然未散(擲火把云)百練精金再入爐。散作世間夜明珠。
爲淨緣順公居士
茲惟某人法喜禪悅孝順至道之法積而有年。末後一句始而到牢關。等間撥轉關棙子火急回首進一步。進一步絕蹤跡。天上人間何處覓。
爲超然自肯上座
本源自性非眞非俗。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某人還會麽。但辨肯心永絕昇沈。將謂某人如白玉。燒却看來是黃金。
爲明俊大師
某人英俊之根機頴脫若囊錐。如雅之志意春風花滿枝。現成公案非心非佛(擲火把云)火裡白額呑大蟲。一朶紅蓮香拂拂。
爲妙芳禪尼
靈山拈一枝。少林開五葉。喚作華竺聯芳者。有何功德。若道心華發明者。有何交涉。大衆且喜某人總不然(擲火把云)烈火光中轉得身。一任兒孫起家業。
爲無盡用公禪門
某人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擊破生死魔軍蹈翻涅槃淨域。大衆要知大丈夫究竟指歸處麽(擧火云)顯出火光三昧眞威德。成林超百億。
爲眞總禪尼(擧火把云)
最甚深最奇特。見聞不欲墮於聲色。恭惟某人不墮總別等相。無相光中現大人相。卽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自性故無生無滅。本來寂靜究竟涅槃。此中尚不見一性。何況五障乎。蓋非適現今能作此說。乃至入於過去未來一剎那頃遍於法界。便與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之諸佛菩薩同得此道無二無別。橫說堅說塵說剎說熾然說三世一時說而無間歇者也。噫說說眞說不干舌(加大衆云)大火焰中好生觀。一朶蓮華倍芬烈。
爲機叟和尚
佛祖應機取測順逆。非滅示滅雙樹變易。歸示不歸履遺一隻。針芥相投處誰不霑巨益。恭惟某禪師。六十四年能事畢。忽委化權散法席。還有超佛越祖分麽(擲火把云)烈火光中轉法輪。十方世界現全身。
爲護助善心信女
我久安立汝。前世已開覺。今復攝受汝。未來生亦然。諦聽諦聽。若一切智智清淨。若五障清淨。若貪恚癡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毘盧遮那經云。謂覺自心本來不生卽是成佛而實無覺無成也。如是如是。有爲無爲畢竟空。畢竟空故無始終。無始終中始終句。轉身撞倒丙丁童。
通下火
三世諸佛皆同一舌。歷代祖師更無異說。某人諦聽諦聽。末後一句七花八裂。尚無菩提而可以施設矣。況有業果而若生若滅耶(擲火把云)無相亦無相。紅爐一點雪。
爲名嶽譽公禪門
吾宗有名有譽祖。西天四七東土五。總括三十又三人。出世爲人說何事。爲人不說元字脚。是爲教外別傳旨。恭惟某人住世四十六年。世事不著分別是之與非。誰是非。五濁界中何優劣。末後一句七花八烈。尚無菩提而可以施設矣。況有業果而若生若滅耶(擧火把云)大衆好生觀好生觀。紅爐焰上飛片雪。
爲是巖榮公禪門
六十六年幻身夢宅。興我靈覺何交涉。是心是佛心佛如如。本來具足三身德。卽今底又作麽生(擲火把云)烈火光中活路通。十界三千超百億。
爲眞福尼寺正等長老(擧火把云)
諸法本不生。自性離言說。佛未發菩提心時。除疑天女早已入三昧。只如某人捩轉面皮不爲三世攝。是入三昧耶入涅槃耶(擲火把云)紅爐焰裡一朶蓮。遍天遍地香芬烈。
爲鈍固實大師
理論則本無虛實。事說則似有迷悟。旣能恁麽而來。亦合恁麽而去。切惟某人諦聽。轉身一路莫得蹉脚。牢記話頭莫得忘却。諾諾。快哉。臨危不變。始見眞女丈夫(擲火把云)火中敲出金鳳髓。遍界爍破趙州無。
爲宗慈禪尼
新圓寂宗慈大禪尼。慈悲仁讓八旬餘載。幻身轉一機。夢宅復何愛(擲火把云)因風擲火不費力。淨尼多生十九界
爲見月禪尼
諸識隨緣轉。不見本覺心。自覺知現前。眞性常不動。新圓寂月公禪尼。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還見眞性常不動麽。不待灰飛煙更滅。楞伽山頂生寶月。大千沙界海中漚。男女虛相何堪說。
爲老母了圓大師
總持無文字。圓明如滿月。亦如妙色蓮。碧潭清皎潔。仰啓新圓寂佛佛母儀了圓大師龕前。卽今還會老兒某所禀麽(良久云)然則會與不會都好都好。丙丁童子笑點頭。諸路盡成寒山道。非但齊資三有去。快哉四恩一時報。
祭文
祭賛侍者
維永和三年龍集丁已。鞠月丙子朔十五日庚寅。貴友成之賛公侍者歸寂京之北山。則遺囑宗鏡錄矣。越念七日壬寅。其訃音始至丹之金阜也。痛哉哀哉。老朽何堪。不遑乎作文而祭之。但慟哭而已矣。祖忌前一日且方將蘇息。卽就夜分薄表奠茶禮。慘焉而賦短章。垂泣而告于靈曰。天地豈能私覆載。命哉。獨抱大幽愁噬臍幾度。空埋玉拱手胡爲自覆舟。恩愛別離多劫淚。百千溟渤一浮漚。不留宗鏡永明錄。林下悲風奈白頭。重詞曰。哀哉復哀哉。白圭尚可磨。哀哉復哀哉。斯言猶可爲。一甌苦茗兮其奈永訣何。尚亨。
桂巖居士小祥忌拙偈代祭文
癸酉三月二日。遇于前武州太守桂巖大居士小祥之辰。預此夕謾綴野語告其靈曰。龐老年深不可成。桂巖今復寂無聲。天涯一樣芳春夕。獨有野僧傷此情。
祭藺禪子
維應永三年夏五九日。遇于藺禪滿百日忌不勝哽咽。薄設微供慰其靈曰。巨靈壁破華山手。迸出黃河一帶流。藺也玄通名下義。不勞目擊豁雙眸。但父母在家情念何極。幸昭之察之尚亭右亡者雖歸心於予。病中只授法名不能一面而逝矣。痛哉。七十四載老衲某。垂泣書于根來寺客軒云。
祭阿母養民
維應永七年歲次庚辰。三月日孝子蓮華寺住持小比丘尼淨禀。恍然如夢而忽見母之訃音自京而至。哀哉哀哉。奈何奈何。在悶絕中而一日又一日。經于十日漸得蘇息。流淚而告予曰。來旦正當第二七日。預於此晩聊設菲供而欲致祭于靈。願爲我作文。予曰。痛哉。愁人莫向愁人說。說向愁人愁殺人。汝爲人子。我同汝。今有何情有所陳。雖然逝去守善大禪尼。於予爲檀主。於汝爲母儀。予喫荼毒而在默中。雖欲無言胡得無言耶。汝亦剃染而學無爲。雖欲不哭胡得不哭耶。哀哉。養民伏惟尚亨。
祭妹養民
維應永七年歲次庚辰三月十八日。孤姊愛道庵主總悅。茲遇圓寂獻珠院養民善禪尼第三七日忌晨。忝蒙慈愍就于佛通寺。卽於佛座之側爲靈設奠而以盡哀焉。嗟嗟養民胡爲棄我如斯速耶。我之與儞眞俗雖殊旣是爲姊爲妹。安得匪昆匪弟乎。如彼同氣同根連理之枝。儞之諸子則我姪。或男或女猶如金蘭玉樹叢生于庭。將謂我之與儞早兮晩兮歡之樂之共保八十九十之遐齡矣。嗚呼命哉。蒼蒼者天。豈思養民先我逝焉。尚亨。
祭芳山春禪尼
哀哉吾姊芳山大禪尼。壽年六十三。乃以庚辰五月十一日示寂于當庵。越六月二十又二日。庵之主元猷。謹以香燭茶果庶奠之儀而祭于靈以盡姊妹之儀焉。嗚呼古之今之人生下土如雲之浮似沫之聚。虛妄幻質曷恃歇怙。眞常妙心乃堅乃固。愚者永迷智乃明悟。斯言無玷靈必有取。惟冀再世爲法檀度。尚享。
祭天心順公居
士應永九年正月十四日。訃報大檀越天心順公居士已卜是月七日示寂于城之私第。乃越十六日佛通寺住持比丘某。謹備香燭庶奠之儀。昭告于靈而盡哀悼之禮焉。鳴呼維山之高維水之遠。顛之與源未可無畔。我年八十我心戀戀。一掬微忱如斯奉獻。鳴乎哀哉。順天之魂豈可無返。尚亨。
爲養民擧哀詞
維我衰老鬢髮霜皤。養民歸寂淚湧金波。哀哉痛哉。天奈我何。我心匪礦終不可磨。嗚咿鳴咿。養民鑒之。
祭玄濟禪子
維人之生也樂。人之死也哀。哀哉哀哉。入般涅槃之一路。杜鵑何意苦相催。一彈指之頃三關破。掉臂斯人終不回。重回。黃梅時節梅雨霏霏。濟禪先我泊然西歸。殘月老懷雖失所依。一盞清茶爭負靈機。尚亨。
佛祖讃
釋迦
昔有跛脚者。去住持雲門。道箇乾屎橛。莫不是此尊。吽。
文殊(六首)
垂髮雙肩持經兩手。深藏半身期度人久。
手中持經卷。獅背示童容。昔日臺山路。今朝普甲峯。金色世界裏。何處不相逢(在普甲山)。
六耳同謀機不密。果然七佛以爲師。非唯失却吹毛利。鈍殺咬人師子兒(均提童子于闐王侍立左右)利劍絕諸戲。經卷詮無字。歸命騎金毛。大聖根本智。誰知七佛師。示現童子姿。何處非此處。何時非此時。綠髮童眞月。半身草衣秋。持經滅題目。活却數墨流。
觀音(十一首)
夢中非實事。覺後豈迷心。時人何不悟。南無觀世音。
稽首大悲千手眼。不忘舊里又旋來。日光地藏含歡喜。三嵨明神笑滿腮(在豫州三島)。
性海無風波自湧。補陀巖上月孤圓。良哉時復洒甘露。炳現慈容一葉蓮。
仰面觀空。能施無畏。大慈大悲。法應如是。
水懸千尺絲。山積萬層翠。無剎不現身。神通亦如是。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是爲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亦名爲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矣哉寶冠峨峨但觀懸水。豈非諦實入流亡所。是故應頂禮而已。
大悲觀世音。慈容擎一指。寥寥天地間。清風生不已。
頭上湧出十一面。聞薰三昧妙通神。念珠寶杖瓶蓮外。若木高擎大日輪。
觀水有術必看其瀾。慈眼所照二無兩般寶冠峨峨宴坐盤陀。入流亡所停苦海波」
地藏
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乃至法藏者卽此尊是也。當知受佛叮囑度衆生。今世後世能引導。若有狐疑不信者。江南江北問王老。
不動
最極之終在最初。不隨順者足袪除。良哉劍索奮威力。但入衆生心想居。
北野天神大悲誓願中。令一切滿願。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
繄從本垂跡則。立天滿大自在天神號。梅兮萬里飛宰府。松兮一夜生北野。維本維跡雖異。利生利物是一。良哉觀世音。
十一面圓通大士。和其光謂之天神。陰陽實是不可測。飛梅萬里早回春。
垂慈悲跡或西或北。梅之與松顯本靈德」
布袋(四首)
前身後身求名布袋。拄杖頭邊兩賽一彩。
靠布袋放拄杖。坐睡等箇人。多少閑妄想」
只這長丁子。原本是慈氏。隨汝所欲心。名相不同耳。
袋杖恒隨身。放憨憨不徹。笑等箇人來。家風早漏泄。
寒山
本稱七佛師跡號寒山子。愍物迷自心。勞我標月指
拾得
普賢愧不賢。改頭又換面。欲明拾得心。常自舒經卷。
達磨(八首)
則語撞倒梁王。抽身蹈蘆過江。神機不露脚跟底。少室峯前建法幢。建法幢兮立宗旨。芳焰東流貫扶桑。處處日下神林剎。金碧交光玉琳琅。何獨片岡墳上土。埋沒未見破天荒。安得喚醒班鳩睡。喝。彩興復正覺場。依舊闡揚西來意。自他邪執起膏肓。
西來十萬里程意。脚跟點地不點地。唯有無文下總持。識破眞實自己耳。
香至國王第三子。赤縣神州第一機。非三一而能三一片岡山下復留衣。
心宗別傳此土西天。欲尋足跡十萬八千(半身。)
少林鼻祖面目易識。淡墨全身全身淡墨。
眼如點漆口似彎弓。正觀風相教外立宗。
香至國王子。以心傳心祖。爲坐爲立耶。開口卽差互。
合會閑電突出雙晴。梁魏山河坐見太平。㘞。
六祖
不露脚後跟。演出壇經在。夜半傳衣盂。正當第六代
南頓自此挾春雷。天下心宗日光彩。
臨濟
滅後數百餘歲。弱水三萬里外。潜蹤纔露半身。未免喫我捉敗。賊賊。欲顯濟北正宗。莫怪兒孫逆罪。
趙州
趙州住世百餘歲。滅後至今猶有靈。遺下七斤衫一領。隨風何處不飄零。
大覺禪師鏡像
稽首大覺師。卽是觀自在。火坑變成池。示現鏡像再。
玉林禪師(元翁嗣)
是父是母其儀不忒。玉林一枝愈顯佛德
普明國師
頷下眉兮頂門眼。大日月輪破群昏。全是不是猶難測。鳳林吒之那堪論。幸希延禪延命去。待得再興於世。乞一言祝。
靈山而則笑花。少林而能分髓。王者軌範超古今。唯我金剛大士耳。
特峯和尚(六首)
萬斛之舟杯水何載。間世之師片讃何迨。太山北斗昭乎萬代。特峯巍巍如宸如岱。瞻之仰之兒孫有頼。
偉貌風霜凛。未甞磨碌甎。免其竹箆者。劈面喫麁拳。
龍淵水兮東入海。起波瀾兮潤無邊。以一毛端盡酌取。萬松山下湧甘泉。
住山所得慧日昌昌。全提祖令佛也難當。放過一著荊棘聯芳。何患瓦礫盡爲夜光。稽首教外宗主。實是季世寶幢。
雄跨日邊。峻極于天。佛也在後。誰敢爭先。欲知其故。且待驢年。
雖是拳箆不可觸。莊嚴佛國利群生。萬松積翠橫山頂。慧日增輝致太平。
特地乾坤前三三。斬新日月後三三。有是父兮有是子。萬松千古興雲岩。
釋迦後彌勒前。三尺箆執化權。激起臨濟正派。光顯佛國眞傳。魔軍倒退三千里。花雨繽紛九五天。成寶坊而僧舍歷歷。助仁政而王道平平。清風明月兮自家底現成底。擧手動足兮如來禪祖師禪。夫之謂慧日開山特峯和尚叢林砥柱覺海舟船者耶。彌公菴主持師尊偈特來乞語。故云爾也。庚午佛生日。
無文和尚(二首)
毘盧正印妙無文。方廣開山亦復然。影像却成眞面目。如來禪盍祖師禪。
乾坤宇宙間。萬物本同根。無文大和尚。稽首入斯門。
清源和尚(梅溪嗣青松開山)
梅溪卽我同庚友。其子源公始看眞。長別二師雖可惜。青松不染世波塵。
佛通禪師
或順或逆。不存軌則。橫拈白拂。佛也難測德雲不下妙峯頂。瞻仰何僧暫得停。三尺黑蛇呑佛祖。有時一喝走雷霆。
元翁和尚(佛國嗣慧日開山)
赤肉團上懸崖絕壁。無位眞人去留難測。至尊尊之諡曰佛德。賢孫奉請開豁慧日。稽首龍淵水東流。激起雲岩下光飾。
透關和尚(道雄居士請二首)
自覺本初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名三祕密。賛曰。國清透關永留影像。則爲開山之第一祖。高弟道雄示眞實相。令得聯芳於千萬古。吽吽。
攔不住掉臂行。絕方所任縱橫。
龍田和尚
隱溪開山龍田和尚。予乃知師最久矣。偉哉假使天雨金剛山。不能動其一毛者。乃師之太定也。
定山和尚(普應圓融禪師)
扶桑若木慧日光輝。圓融無際普應群機。
文仲和尚(太清嗣)
夫興太清之一派。開景雲之洪基。可謂華國之老文仲。季世之伯禪師矣。
中峯和尚
有佛出世。號師子吼。稽首有分。那堪開口。
提起趙州無。嚇殺赤鬚胡。呑却高峯月。滿懷夜明珠。
休翁和尚
大休大歇。無易無難。離含元殿。
何有長安。
春山和尚
住安國兮試闊步。挾雷霆以播喜聲。春山春色終不老。群英繼踵致太平。
竺堂和尚
曾居萬壽頂。單提破沙盆。夫謂之少林巨擘棲賢開山嶽聾直下海駭孫者矣。
越溪禪師(永源寂室嗣二首退藏開基)
汾州苦寒地。六人成大器。夫永源門下。何遑乎屈指。評曰。針芥之相投。實如師之際遇而深入玄奧者。百世而一二耳。豈不快哉。
不是耆闍崛。亦非嵩少林。退藏面壁意。超越古來今。
靈仲和尚(四首)
一滴松源甘露味。眞常流注潤無邊。與君雖有隔千里膠漆相投五十年。
五十年前兮南禪寺裏。今日相望數百餘里。間不容髮兮一心一意。憐我孤獨世間無比兮。唯此曹源和尚而已矣(塔號曹源)。
蘭生幽谷底。還有蕙同芳。不得師回顧。誰人憐老蒼。
皇天無私惟德冥資。導師方便理存隨宜。黑蛇握殺現大慈悲。銅頭鐵額齊竪降旗。
壽山和尚
師諱斗南字曰壽山。實是僧中巨擘。焉非禪窟明機。所以傑出一方心自徹。不落他家第二機者也。
常光國師(二首)
昔則弘範三界從佛轉輪。今作一國之師單提正因。本也跡也超諸有。兒兮孫兮億萬春。
金剛大士非妄非眞。常光三世平等智身。
先覺禪師(天龍開山嗣)
南嶽天台是何尊者。濕跡禪流宣揚祖風。五十年前予亦何幸。或東或西得獲隨從。今拜遺像重獲發蒙。夫謂之國師眞子天福中興。乃稱名千古之主翁者也。
德海和尚
臨濟正統法窟洪基。龍生龍子鳳生鳳兒。夫謂之任持大寶德海禪師者也。
知菴禪師(寂室嗣二首)
中國法窟開永聖基。龍生龍子鳳生鳳兒。夫謂之祥雲之的孫知菴周禪師者也。
飯高山下藏裏摩尼。古矣今矣無人得之。不可得中只麽得。唯此知菴老禪師。
石室和尚(古林嗣)
一派橫川東入海。金剛幢下且回旋。爾時龍象除師外。更有何人稱的傳。
絕海和尚(天龍國師嗣)
三玄三要該不著。五位君臣豈能呑。光焰萬丈照今古。鎭海明珠只一丸。
古劍和尚(天龍國師嗣)
一喝臨時提三尺。驚殺大毘盧天下。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何妨聲喧中華。千古德重蓬壺。
碧潭和尚(天龍國師嗣曰宗鏡禪師)
碧潭宗鏡裏。面目自分明。若論本與影。日午打三更鹿苑院殿。
西天摩詰東土相國。前身後身其儀不忒。
華巖居士
昔之摩詰今之老龐。外現聲聞內菩薩。助王化而弘祖宗。
秀山居士
丹州人事右谷居住。秀山椿公者則間世大丈夫也。語其武略百戰功高而不昧正因。論其誠心決志剃染而爲法檀度。驗其所作所爲果能若斯者。不爲眞大士耶。故用佛語賛曰。藏識本非染。清淨無瑕穢。長時積福智。喩如淨滿月。
二親位牌
先考先妣三四四三。宛轉十二地北天南。
明俊大師
阿閦佛國少林一枝。不勞再見得大總持。
元猷大師
一見阿閦。正眼三業平等大我。盡虛空以爲道場。遍法界以爲法座。夫謂之靈照開山雪溪猷大師。繁興永處那伽。密付承達磨者也。
自讃
佛通寺常住
佛通老漢金剛印。活却膏肓必死人。吾得青氈如掌許。白頭免沒紫鄽塵。
安久禪人請
這無出闊不消針箚。喚作影兮水合水。呼爲眞兮金博金。久禪久禪抛却好。抛不著一任持以久留心。
清唯侍者圖圓相請
有身非覺體。無相卽眞形。本質影像丹青外。我面目兮太分明。唯侍者還會麽。諾諾。
眞知侍者請
乃祖乃翁天瑞圓伊。迷途津梁間世師資。知侍者莫負吾家杓柄。爲祝。
慧統侍者請
歸元幸是性無二。何必區區事指南。誰識鳥窠知此意。能教侍者罷咨參。
妙育知客請
莫言斯老漢。無道亦無伴。幸得育春岩芳蔕桑楡暖。
玄胤藏主請
世事悠悠不如林丘。怪哉者老牛也解逞風流。放出仰山第二頭。壓倒雲門六不收。百雜碎鐵團欒。提起依然破沙盆。
周竹侍者請
無知是我知。無得是我得。咦無孔鐵鎚。其儀終不忒。
禪慶侍者請
猶吾禪子。更無第二。天知地知。慶而已矣。
東光寺請
壯主經藏不識字。中領記室拽白耳。二處金山各有緣。五八春秋丹穴裏。七十四歲三月初。編蒲暫寓根來寺。夏末南登安良見。問訊特地無盡意。相與腰鎌復肩鋤。重開弘法舊基址。起小禪菴倚龍門。一生能事悉圓備。且道圓備箇什麽。愚而又愚世無比。
知洞監寺請(壽牌)
卽此非餘亦有亦無。天上明月海底珊瑚。
自讃臥牛
歲次丙辰臘月念九。一箇臥牛是非未窮。放下屠刀包丁拱手。鞭之不動我亦杜口。時[/卽] 到來當得奔走。等芳草耳何必長久。吽。
淵默雷轟摩竭儀。金剛王寶觜盧都。若人要見本來面。額有圓珠知也無。
叢林今日誇英雄。十箇五雙文字禪。我亦曾テ濫ソ書記後。只是一箇及愚中。
源秀知客請
李杜好文章。蓮塘一塊薑。秀知客知不。莫得錯商量。
許瑣藏主請(圓相中半身)
水銀無假阿魏無眞。大圓鏡裏且露半身。
知有侍者請
卓拄杖橫拂子。披赤黃袈裟。且欲爲何事。咄。
聖勤菴主請
東土達磨西天釋迦。傳燈相續虎兒一家。
正日菴主請(草坐)
百草裏從埋沒。不是咬人獅。亦非逐塊物。做得松源下孫。滅却自心之佛。吽。
聖岡禪人請(二首)
春花秋月。夏風冬雪。取之用之。隨處養拙」
秉拂愚中叟。解作師子吼。赤土一場光。笑破千歲口。
安寧禪人請
枇杷葉親驢耳。寧投我取師禮。相去者雖有些不可過三五步。
眞孝禪人請
彌勒唯一身。文殊離二相。何必愚中叟。非本而影像。不向時人行處。行。頭上華髮三千丈。
道顗禪人請
玄讃曰。眞理本無。此事有何所以。能爲說示皆不虛也。然則我此半身幻相亦復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也。任顗神人瞻仰耳。
聖具禪人請(半身圖)
七十四歲宗說不通。至竟做得半箇愚中。
行元禪人請
達磨不會禪。吾何颺碌甎。尚非威音後。況乎未生前。
元兮元兮。如信我杜口。更須三十年。
宜紹禪人請
眞理出教外。理則作何顏。香嚴擊著竹。回首望潙山。
紹堅禪人請
非眞非妄。妙在丹青。一靈皮袋。皮袋一靈。
莫怪這村僧。村而又村。三十年後。必通人見之有言。㘞。
唯一禪人請
迹極歸本。自然道理。非本非影。咄。是甚麽。李李羅羅羅李。
淨覺禪人請
宗說不通。妄想無窮。名詮自性。故號愚中。
易從禪人請(圓相中)
全是全不是。世間誰似儞。藏身北斗邊。現影月宮裏。
安泰禪人請
夙緣所追爲師爲資。師資之道理合恁麽。泰禪恃愚有甚不可。譬如光師尊達磨。㘞。
元榮禪人請
愚中之愚莫如斯愚。所以超越高安大愚。
伊周禪人請
愚中老漢有年無德。色裏膠青非三非一。
是心禪人請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會麽。咄咄咄咄。
自德禪人請(圓相中半身)
大圓鏡裏。影現半身。八旬有五。坐爲一春。
安省禪人請(圓相中半身)
兩鏡相照何有影像。這僧喚作愚中。任大家妄想。
安充禪人請(松下燒香宴坐像)
手結定印燒一爐香。近聽松風遠看山色。這般無比鈍物老。付與安充禪子。
本住禪人請(時師年八十四)
東海烏賊成白頭蟲。若比李耳。四歲老童手握竹箆。宗說蒙蒙。
安總禪人請
大空不死句。譬喩不能喩。有之眼還聾。無之耳還瞽。總權管爾旣爲我兒。合當快薦取。吽。
從潤禪人請
怪哉這老漢。且問因何事。左手按拳頭。右手竪拂子。答曰。我是天瑞孫。欲不瞞人耳。然則正好。付潤禪隨力處堪供養儞。
永可禪人請
堅持三戒常轉法輪。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德聞禪人請
葫蘆偏小酸亦不錯。衡門之下得成斯趣。叉手當胸口持無語。
俊育禪人請
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南山雲起北山雨。咄也。何妨將錯就錯。雲從龍風從虎兮。咄咄。
良清禪人請
日日大好日。年年大好年。更無一事不眞實。總是我家拄杖邊。
德元禪人請
心佛衆生無差別。我曾不入這保社。休論本質并影像。莫說似也不似也。
玄貴禪人請
赤肉團上麻三斤。無位眞人乾屎橛。是同是別。咄咄。
中照禪人請
形興未質名起未名。形名之外月白風清。
安慶禪人請
三四四三宛轉十二。一十百千遇㘞則已。故號爲饒儞慶禪。試下一字。
壽牌
愚兮樂愚。故岩下日成趣。雖無半錢活。能傳歷劫富。
道元禪人請(圓相中半身二首)
雞足山迥無由卜隣。第二月裏且現半身八旬有二成何麽事。不著虛懷爲宗本耳。
淨中侍者請
少壯同體。百齡一質。本兮影兮。無有變易。
妙存禪人請(壽牌)
竹馬相爭處。桃花幾度春。不疑之一句。付與輥毬人。
總悅藏主請(比丘尼)
禪道佛法一無所能。做得雲水半箇閑僧。
總眞大師請
鐵面三角眼。到處得人憎。不敢露全體。何遑續祖燈。
淨早大師請
這鈍物老則老矣。鬢髮如霜。拈起竹箆不識背觸。披著田衣莫辨短長。秦時?轢漢代土墼。故則故矣。何足收藏。然幸得見性菴之寶愛。其餘任他著相而抑揚。
將禀大師請
提三尺箆威動坤維。擧隻脚垂隻脚。辨得龍蛇眼似眉㘞。有巴鼻無巴鼻。一任時人復生疑。
淨音大師請
償却五臺蒸飯債。仁田一夏坐桃林。秋風歸路半帆耳。依舊眞鍮不博金。
理實大師請
愚中無天姿。做得善人資。左轉右轉意。付與鐵磨知。
淨信信女請
不到廬山五老峯。天台南嶽豈能窮。十年駐錫金鼈背。曰曰趣齋沙竭宮。
淨觀禪尼請
佛祖邊事不加言說。握內黑蛇也解縮舌。
淨順禪尼請
寒岩幽谷占爲白屋。拈黑竹箆意在黃獨。
光壽居士請(圖坐松下養鴉像)
烏鴉每與食。渠亦善知恩。不離寒岩上。護我坐松根。
運勝居士請
山間明月江上清風。開無盡藏受用何窮。
善遇居士請(圖相中毛呂修理亮)
唯一明亮分作六和。欲曰金牛鬢毛皤皤。
威光居士請
龜毛白佛整宗綱。家醜那堪向外揚。莫怪一雙三角眼。見人曾未下禪床。
中道居士請
佛性種子兮。曾下心田中。漸增而茂好成熟而大同。西也好兮東也好。何妨隨處立眞宗。
慈山居士請
大質非眞。影像豈妄。初祖傳衣。我受供養。
信元居士請(藝州生口島人)
生口島中豁開蓬戶。安置此僧正得其所。
心智居士請
怪哉這老漢。按拳提拂子。逢人且說三分話。鐵牛敲出黃金髓。是是喩如拈起一枝花。箇中事付箇中士。
覺本居士請
怪哉見我身者聞我名者。吐諸邪氣自悟本空。未審我在那裏。咄。
圓相中半身
少小出家今老大。其中利害不堪陳。近來聊得成私曲。一盞清茶也可人。
無相三昧形如月輪。愚中於裏卽現半身。達磨面壁何必全身。吽吽。
智非道本故。眞樂在愚中。不待三祇劫。宗說一時空。
理明喝食請
箇老古錐端的是誰。喚作愚中則爲舊知。
妙聞禪人請
我識得儞非本非影。雖順世緣常如其性。付與妙聞禪子兮。任棄身命兮恭敬。
定善禪人請
手結定印。守口如瓶。草鞋脫下。拄杖只寧。
宗順居士請
教內教外握土成金。愚中添些氣力。空裏幻出鳳林。㘞一聲罷自摩頂。接響付囑順天心。
淨智大師請
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㘞咄咄咄。若欲得眞功德。
問取淨智大師。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三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第四
丱餘集
侍者某甲編
號題
靈仲
賛公猶是昧司南。何況其餘小長男。喜見曇華時一現。三兄五弟飽咨參。
梅林白玉花開少室春。黃金果熟益清新。一枝高出嶺南外。多少行人洗渴塵。
輔拙
雲頭放下賛愚蒙。花巧金抛不用功。信手拈來一莖草。金身丈六振家風。
德光
眉間毫相鷲峯巓。明照東方萬八千。一目收將付迦葉。公然教外別相傳。
明庵
清白家風虛白中。玲瓏八面豁雙瞳。夜來暫許孤雲宿。戶外依俙尚有蹤。
行翁(良令禪人)
振起宗綱雙鬢皤。三千八百不爲多。一條白棒揮天地。臨濟德山無奈何。
遠浦
錦影片帆何處船。白鷗浩蕩水中天。珊瑚歷歷撐明月。一一珠還經幾年。
耕叟
種得心田成熟時。钁頭下事要人知。披襟打坐第簷外。一榻松風雨鬢絲。
王老(知育侍者)
參得南泉拂袖禪。超然不與衆同躔。除非竺土大仙外。更有何人來比肩。
龍峯
五色雲開勢轉豪。震雷驚倒大雄曹。唯求頷下明珠者。抉得方知立處高。
點頭
達得天眞恰似癡。更無世事可生疑。要知端的爲人處。正在闡提成佛時。
明鑑
照體洞然今古彰。纔論暗相便乖張。笑他方鏡非圓鏡。終使日光殊月光。
現成
脫體堂堂太好生。許多公案一時明。自家受用還如此。直使黃河徹底清。
鑑湖
天地爲罏造化工。鏡容絕點鑄青銅。奧山蘸碧磨今古。咫尺仙凡影現中。
壽山
長生面目有誰齊。五老峯猶是小兒。下視趙州華甲子。安然不動鎭坤維。
截流
廓然無聖絕漚和。一葦橫飛便抹過。若使隨波還逐浪。曹源嫡嫡注禪河。
徽伯
萬古靈靈及後昆。妙音存處賞音存。耳根千二百功德。盡作圓通入理門。
庭訓
孔門子弟可知禮。少室峯前勿兩般。三拜起來依位立。心傳曾不涉言端。
南叟
北斗謾量東海兒。徒增戲笑致勞疲。西來一滴永源水。冷暖還吾盧老知。
湛海
澄然不動浩無邊。但見泥牛角指天。昨夜三更消息別。珊瑚枝上月嬋娟。
靜然
何必著忙離俗塵。未嘗妄動背天眞。竹椅蒲團香積飯。座中賓客半緇倫。
廓如
梁王言下早生疑。何若香嚴擊竹時。大地山河絕狐類。金毛哮吼發眞機。
運勝
萬仭龍門跨紀伊。天開地闢顯神威。太平頼有將軍致。際遇三千正此時。
瑞峯
太平氣象壓群岫。嘉運祥光知幾重。峻極于天何所似。祝融頂上萬年松。
梅庭
卽心卽佛無不可。入俱非處少人知。清香浮動黃昏月。大象門風此一枝。
斤谿(安郢知客)
巧匠成風流水質。住山鈯斧豈同倫。曹源一派廣長舌。演出西來無上輪。
南窓(令重藏主)
明亮元非圖負暄。況容猴子叫山山。淡交唯欲梅梢月。伴我禪心清且間。
淨叟
墨絲隨染豈同儔。鈍潔應須前藝州。在欲修禪知見力。鬢毛白盡轉風流。
在先(淨早大師)
進修唯恐落人後。說甚末山尼總持。見性應須指諸掌。快看父母未生時。
輪滿(比丘尼一首坐)
三五夜中明月宮。清光無處不清通。何妨得句撞鐘者。驚起知音資發蒙。
仲和
四海尚能存禮[/卽] 。誰於怕季起爭端。從來同氣天均裏。不著慢人亦自慢。
高丘
玉立千尋蒼翠間。白雲淡佇鳥飛還。道人縛屋從來住。不下塵寰心自間。
碧層
翠峯尖頂逼天寒。一任青雲去又還。自是紅塵飛不到。仙凡咫尺隔重關。
明堂
卷簾不必見天下。閉戶還如日月宮。後夜衝頭乍來客。未嘗錯認主人公。
青岑
碧擁雲鬟經幾歲。蒼然玉立拄長空。不因彷彿聞機杼。爭識人家在此中。
善立
積而有慶古來爾。取驗還他君子前。仁里群分成亹亹。一家門戶富薰天。
白屋
楊岐乍住楊岐昔。撒雪眞珠四壁空。接得端翁寒徹骨。到今松竹起清風。
竹谿
湘蒲猶嫌非好仇。渭川何得是同流。廣長舌相灼然別。一滴曹源暗合頭。
大偶
清濁從來涇渭別。至功端的出常情。入林不動一莖草。寒谷回春賀太平。
僊窟
古亦然兮今亦然。寧移地軸動天關。因過竹院逢僧話。贏得浮生半日間。
在中
萬物同源方寸寬。未嘗向外動毫端。羲皇上世北窓不。下覓安心心自安。
夢得
感而所獲爲全實。殷鑑明明照古今。何況天宮曾說法。無非一片祖師心。
慈航
末梢度盡迷津輩。超出中流此岸邊。試向煙波江上見。更無一隻釣魚船。
奇淳(宗孚)
建隆寺裏抛經卷。象骨峯頭駕鐵船。一曲梅花五更角。到今不落法身邊。
大全(寶林寺住持)
三玄三要半提耳。五位君臣不十成。唯有寶林圓照月。終無遺恨長無明。
曉然
明歷歷兮無不是。現成公案有何難。祖師心印趙州眼。萬戶千門月一團。
寶林
金玉交光圍道樹。枝頭葉底發眞機。誰知四七二三外。未有一人空手歸。
木毬
雪峯開豁頂門眼。三箇一時抛出時。擊碎諸方牢漆桶。玄沙添得斫牌奇。
季傑
伯仲旣能誇獨步。第三不可不驚人。座中得句新生玉。筆下興雲妙入神。
清泉
曹源一滴湛瑤海。不著人間半點埃。只許楞伽山頂月。波心有路去還來。
定翁
面皮捩轉觜盧都。林下相逢大丈夫。撞破百千重鐵壁。單單提起趙州無。
龍谷
形勢寶非溪澗比。雲埋喬木鎖靈宮。行人六月苦炎熱到此披襟盡發蒙。
靜叟
參禪問答天魔膽呈解商量外道心。禿帚拈來還放下。一時坐斷古來今。
向上
千聖不傳之一路。萬尋崖下豈堪論。等間進步乾坤外。本地風光脚後跟。
直指
不墮琅函玉軸詮。況乎路布葛藤邊。機前倒却剎竿著。欲問如何萬八千。
流芳
分得少林花木春。一枝橫出最精進。依俙巿上賣薪客。却作親傳衣鉢人。
透徹
索性不存元字脚。一椎打就鐵牛機。寒山強曰似秋月。拾得橫抛笤帚歸。
德雲
甘露門開無盡藏。潑天之富潤何窮。爲霖爲雨利人用。龍子龍孫事一同。
高原
古者脊令詩什聲。今焉南嶽等同名。莫嫌求水人穿鑿。百萬頭邊祖意明。
恕溪
一以貫之流水聲。廣長舌相愈分明。金波浴出霜霄月。任運如心屬鏡清。
廓然
離却三乘十二分。碧胡言外示單傳。通天一竅脚跟下。蹈破虛空作兩邊。
太白
元非可染丹青比。豈是自然生色倫。放出象王回顧處。誰知無垢普賢身。
春水
日暖風和嵩少林。分明開示祖師心。蕩然不動一莖草。直下教人悟入深。
笑花
靈山會上此馨香。覿面呈持付飮光。續葉聯芳到今日。更無餘事可承當。
華林(春)
依俙善覺安禪地。彷彿龐公選佛場。何得二空拖白去。奇葩相映自成章。
大僊
竺土風流雖不凡。靈蹤何必隔天關。東西若有密相付。依舊瞞人亦自瞞。
實庭(秀)
二株嫩桂留仙種。蘭玉猶慚匪厥倫。誰識聯芳於五葉。少林別是一家春。
照徹(光)
直下分明宗說通。縱橫十字任西東。金剛大士頂門眼。萬里無雲月正中。
日進(暹)
鵬程九萬脚跟下。知識門頭拄杖邊。莫道本來無一物。囊中盡是祖師禪。
已底(正觀)
佛是自心欽莫學。善財走出未歸來。蒸沙只合成沙熱。若欲充飢實怪哉。
出現
開示佛之知見事。迦文應世大因緣。二千年後南山外。正培鸞膠續斷絃。
已界
進步何如能退步。參方不在困他方。百城煙水脚跟下。屋裏楊州古佛場。
千畝(周竹)
父母未生前一句。渭川風雨入南陽。承虛接響人無數。不似香嚴鼻孔長。
圓徹
慈明眞子會監寺。乍住楊岐屋壁疎。後代兒孫至今日。紫羅帳裏撒眞珠。
雪庭
白銀世界此門內。一色明邊絕兩般。方識少林眞祕訣。更無陳跡與人看。
毅伯(剛維那)
立志不群誇猶步。當仁未免播機由。胸呑八九雲夢罷。一踢踢翻鸚鵡洲。
大言(小早川常建居士)
掀翻藏海十三重。何啻驚人能發蒙。日月兩輪擎掌上。扶桑樹下一龐翁。
巨川(仲濟)
來千去萬問津客。多在半途中未歸。無意礙人人自滯。漚和一任截流機。
東白(士巖)
北狄西戎何足畏。南蠻諸子可憐生。日邊大有箇禪將。起佛心宗獨老成。
覺傳
竺土金仙密相付。頓超等妙立心宗。癡人莫戽夜塘水。三級浪高魚化龍。
古覺
眞丹王化逢嘉運。吸盡西江立至功。金粟分身摩詰後。參玄上士只龐翁。
笑巖
眉目忻然花雨深。空生去後足披襟。西來一片祖師意。八面玲瓏照古今。
廣照(總高大師)
龍女捧來心地印。顏如秋月出雲衢。雖寒山子不能說。光境何妨自一如。
湛如
心源一派出禪河。曠劫以來曾未波。不向箇中開正眼。更於何處念摩訶。
實中
三千里外甚乖張。七尺單前未的當。無位眞人乾屎橛。白拈手段自馨香。
中廣(慈田)
有餘界畔勢無窮。叉手叮嚀問祖翁。契券分明歸掌握。何妨松竹引清風。
一如
[木*卽]?橫擔終不惡。安禪合掌轉風流。歸元旣是性無二。莫怪逢人只點頭。
祖庭
王子眞風來意重。趙州答話口皮邊。聯芳續葉曜今古。教外何妨有別傳。
顯然
威音前後自心佛。非一非三絕妄眞。海底珊瑚撐著月。長天萬里輾氷輪。
大奇
達磨未曾來東土。二祖亦不往西天。跋脚雲門言念七。迷者喚作教外禪。
眞了
選佛場中坐復春。只堪惆悵不堪陳。泥牛吼破滄海月。驚起南華夢裏人。
機逸
大用未嘗存軌則。巨靈擡手曷來由。華山劈破萬重碧。放出黃河一帶流。
悅堂
大樂金剛開一戶。快哉八面起清風。能令入此門來者。盡結勝緣終不空。
江月
天入長淮含玉浪。水呑平地嚼金波。秋光上下清如鏡。歷劫以來曾不磨。
先覺
古德萬般存此道。後生蓋得續芳猷。沒巴鼻處眞巴鼻。會盡人情只點頭。
心印
五葉花開經幾春。卽今結果是何人傾湫倒嶽驗知已。箇箇驪龍頷下珍。
正流
不是暫時黃潦比。豈同平地上波瀾。曹源的派朝宗去。禪海還如藏海寬。
祥兆
穿耳胡僧初下種。二株嫩桂久昌昌。德山白棒揮天地。八脚黃牛鼻孔長。
徹翁(本照居士)
馬師門下幾英雄。格外風流只老龐。選佛場中誇獨步。心空及第豁雙瞳。
方庭
百草頭邊添意氣。金蘭玉樹轉精神。尋常一樣窓前月。纔有梅花別是春。
少林(道榮居士)
月裏仙人親下種。二析嫩桂久昌昌。長生不老春風面。莫比尋常桃李場。
桂堂
金粟花光滿屋梁。一枝馥郁五枝芳。等閑入此門來者。坐斷今時飽古香。
南叟
百城煙水罷奔走。白髮滿頭堪養蒙。雖是本來無一物。三更月下送盧公。
廣該(是貫居士)
一切如來有長子。能爲世間自在主。其名號曰普賢尊。管取當人身卽是。
心源
臨濟當年遭痛棒。大愚助下築三拳。曹溪波浪如相似。宗派憑誰分別傳。
覺樹
生長由來非下土。誰論潭北與湘南。瑠璃殿上無知識。試向合同船外參。
通極
猶一處兮餘處同。人間有水盡朝東。如何說得天壇上。萬里無雲月正中。
林翁
功德叢中最老成。悠悠世事不關情。啼猿鳴鶴耳相順。葉落花開眼自明。
紹季
相續興宗頼後生。先賢所畏德何經。灼然本地西來意。末運神光揭大明。
無能
未有人來推寸長。只聞客到責愚惷。直饒千佛出興世。教我如何折慢幢。
金峯
蓬莱方丈聞名久。我本無心去問津。記得江南餬口日。十年曾做此中人。
奇妙
現成公案許誰知。貶上眉毛早已遲。六祖謾言無一物。導師暫說不思議。
勝山
妙高孤頂接諸天。下視人間實可憐。善財携手去喚起德雲只在白雲邊。
春溪
金碧風和織柳絲。桃花浪暖錦離披。廣長舌相今猶古。獨許坡仙深自知。
泰然
透清波路已多載。居住信緣西復東。直却其腰終不折。青山白髮一禪翁。
訣翁
父母非親那一著。少林焉得有師承。言先曾拂南泉袖。更不回頭下碧層。
同天
十智同眞助化元。法王法令豈堪論。本平自有太平象。南北東西朝至尊。
悟中
肯然自入自家禪。向外誰誇顛倒顛。一箇太原孚上座。夢魂豈再法身邊。
補拙
修漏天空非已曾。次前拂處未應能。現成公案衲衣下。做得南陽粥飯僧。
玄表
凝滯不居玄妙間。寰中理趣豈相關。當初佛也難遮護。拈起枝花換笑顏。
朴庵
雖是尖頭草屋兒。廣含法界舊風規。只圖頃刻寄殘夢。何用驚人結搆爲。
讖關
粟米粒中玄路通。馬駒奔逸疾如風。德山遙在鳳林外。撒手橫投沙竭宮。
順德
左右逢其源。別是一乾坤。人人皆祖父。阿誰非兒孫。
俊英
慣決龍蛇陣。闊步選佛場。花綻鉢囊裏。外護得斯郎。
物外
二千有餘年。曾不涉言詮。無人識此意。令我憶南泉。
寶應
坐斷毘盧頂。超然亙古今。萬緣俱剔脫。一片祖師心。
讓叟
退身三五步。謙下諸比丘。平生無所著。老後有何求。
桃溪
洞中紅片片。岸下綠依依。秦代武陵客。扁舟忘却歸。
春叢
洪鈞轉一氣。遲日江山麗。少林祕訣無。明明祖師意。
和住
萬般存禮節。一味任單傳。歷歷應無墜。明明在目前。
文仲
盛德超昆季。仁光照比隣。朝朝堂上客。過半是緇倫。
拙如
四句百非外。眞樂在蓬蓽。單提破沙盆。是名心祕密。
一翁
無二無二分。分明箭後路。赤眼常禪師。先天爲心祖。
順翁
年登六十後。逆耳一言無。庭前柏樹子。非細亦非麁。
雲龍
雖在此山中。未得知其處。渴望慰蒼生。六月降甘雨。
松嶽
蒼龍跨澤國。遠聞流水聲。依俙度古典。野老樂清平。
長溪
一氣洪鈞轉。昆岡初發源。萬年流不盡。朝宗入海門。
妙辯
月來金鎖碎。風動玉琳琅。除却維摩詰。誰人如此郎。
寶光
覺城長不夜。出入有何難。若動元字脚。日下望長干。
怡然
法喜又禪悅。心心自照徹。佛也不能言。寒山如何說。
高明
瞻之仰之者。千人萬人知。紅霞穿碧落。白日遶須彌。
大機
決破龍蛇陣。抹過祖師關。更不存軌則。悠然心自間。
白庵
玲瓏八面通徹十方。更無一法與人思量。
和叟
滿面春風打開心藏。藏裏珍奇離名離相。
不空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欲得總持問取王老。
崇領
本來面目諸佛同證。萬古徽猷一相平等。
大器
不是巧遲亦非拙速。功成的在工夫純熟。
實際
人雖人子非男非女。離四威儀早須識取。
虎溪
晋代風流三箇木毬。各發一笑至今未休。
絕倫
高尚叢中早居上首。未有一人出乎其右。
大林
不勞郢匠弗加斧斤。千古萬古蔭天下人。
化元
非小釋迦豈半彌勒。急回首看是何氣息。
交徹
左右逢源無邊無表。海衲百川不多不少。
明照
一四天下不出雙眸。趙州古佛以堪爲儔。
至心
玄牝之門天地同根。信該果界果徹因源。
號說
肯心謠
肯心毋勞讃底沙。種豆何曾得稻麻。動用之中收不得。三千里外摘楊花。摘楊花也好笑。夜來依舊罷旋繞。衲被蒙頭眼還聾。始見心印甚奇妙。甚奇妙兮不可量。無縫塔前甚彰彰。
破草鞋記
奇哉草鞋破後典刑無行。而到無住而停。譬若天不言而四時行焉地不言而百物生焉。璇璣不動玉衡能平。任從滄海變誰敢復催程。故以物情所歸重託管城曰。心靈本自靈。何囑覺與成。籬下破草鞋。證我作金聲。
休翁述
予往在江南日。問臨濟下尊宿曰。先賢多以休而爲名爲字者何。答曰。有何難曉而相問也。且夫休者息也。息者自心也。曰老曰翁者休之通稱也。其間或有七旬八旬而一切放下百事不于懷者休之最也。屈指于今五十餘秋。方知彼尊宿卽時眞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與佛無異。何則予貴友藏光老師寬公感而遂獲天龍開山國師大和尚寶墨休翁之二大字以爲道號。然而欲予證之。某於茲不自小心欽述所聞綱概而已。唯願休翁休而愈強老而愈健。勉勵後生晩學之輩咸令知乎古人今人眞箇大休歇之田地。則予亦何憾焉。祝。
徹堂歌
大鑑禪師之的孫擢公菴主者。實是明徹之土也。予之禪友也。以故特立徹堂爲其道號。因爲讃之。以短歌一章歌曰。四方豁開兮八面玲瓏。洞然明白兮任向西復東。前三兮後三兮靡有不證心空。若有頑兮不入者。天也命也非主翁。非主翁兮無所讓。當仁紹續此門風。
大達說
且夫無名可名而理不可分者。豈非人人所證之心之本體也。古之立言者。不獲已而強名爲大爲達。或以明正稱爲南。豈外此乎。今者南明庵主源公固以道號見責。是故愚亦不獲已而以大達塞白者。蓋取識心達本源故號爲沙門之義也。重曉之曰。箇中人而能辨箇中事。不達則已。達則必欲大達而不在古人之下。主曰。諾。
密傳說
竊以密者不可思議不可說之義也。傳者奕奕聯聯如金縷之謂也。由茲者釋迦老師多子塔前分半座。靈山會上拈一華。不涉之乎者也。直以正法眼藏付囑摩訶迦葉。自爾以降四七二三後。楊岐嫡孫松源正統至於永源開山大和尚。室中斬釘拔楔。星飛電激敲出麟龍頭角。外各隨根機沾巨益者千萬有餘。顯公庵主則其一也。乃引密傳以爲道號。良有以矣。唯希名不枉擔。字養增長震起寒谷不可思議不可說之春雷。致乎林下奕奕聯聯而有頼。勉旃。
定巖說
丁丑王春正月十一日。某多幸遂蒙安福定岩老師之過訪。兼以元正啓祚伽陀而見惠。卽於明窓下頂戴而讀之。句句有喜兆言言符心願。故不覺搜索塵乎韻嚴。一則敢證雅號之的當。次則奉謝寶墨佳貺者也。唯希電眸。七旬有五迷活路。祖庭不能容寸步。忽忝定岩起定來一掬心肝盡吐露。
積頼歌(并)序
竊惟。積之爲義藉也。頼者賚也。先大歇老師現於遍照寺長老一公之夢中曰。我爲儞安道號積頼。積頼良有以矣。豈不見雜華說大數。始自阿僧企耶至於不可說不可說。由此言之。無數則有數之本也。況吾宗千七百則公案。若論親切著明者不過無字。所以有祖以來。於無字下大發己躬者。不可得而數之。積頼之義大矣哉。歌曰。積兮頼兮其義大哉。譬如無字絕却疑猜。趙州狗子咬殺金毛。佛祖性命亦自難逃。
松巖歌(并)序
宜哉松巖異其質同其氣。猶雲從龍風從虎。確乎不可中拔。堅爾不可鑚。兩相得而成其美。蓋所謂宜者豈非謂斯也哉。我友挺參無文老師。升其堂入其室。大有所獲爲世標準。乃以松巖爲字。不亦宜乎。歌曰。松兮無競春艷。持晩[/卽]於霜後。岩兮含乎潤色。則成德於坤厚。松兮岩兮。兩相於千古萬古不可朽。
春岩記
前巨景竹庵子妙育公。昨在惠日嘗接往來。龍團鳳髓靡不點春。衆賓皆喜曰。宛如入香徑登琴臺。可謂名下不虛。尋復決志特來山中。一見便知再世眞士。何則天龍開山大和尚主瑞龍時。筆乎春岩以爲妙育禪人字。屈指已逾五十餘白。而之子正在妙年中。感而遂通獲之大寶墨以爲別稱之故也。嗚呼趙璧趙還楚弓楚得者。蓋由天之猶有意斯文者歟。然予不敢議之。略記綱概而已。
順伯說
人之稱其交者。不曰莫逆則曰無挾。推其所以唯順而已。吾友友侍者者有道之高士也。吾若以徒老而多白。直呼其諱則不可也。故以順伯稱之。是亦不過莫逆之義耳。昔我佛坐道樹下始成正覺時。亦作是說。孝順至道之法。至於最後垂範亦以善順爲安樂之處。然則順之一言似有無量妙義。若能於此得玄旨於言外忘順逆於義表。則非唯獲大隨順自他兼濟。抑亦不枉擔於順柏之號者也。勉之。
玉林歌
種玉成林光璨爛。挺然秀出固根本。玲瓏八面欲參天。髣髴還容琪樹連。席上之珍是何物。海底珊瑚任埋沒。德之美者唯玉林。琅琅千古播佳音。
隣月說
夫隣者倫也連也。諦審審諦其義。則不過親近隨順耳。傳燈曰。無相三昧形如月輪。佛性之義廓然虛明。又曰。身現圓月相以表諸佛體。由此而言。靈山指曹溪話。何若隣月之眞耶。眞哉定山和尚眞子高公侍者。曾於東福侍函丈。藥知藥非眞。抛却叢林自以隣月爲字欲拍寒山子肩。不亦宜乎。賛曰。卜居本爲避塵闤。丹桂婆娑手可攀。素魄亦能知我意。照禪關已後人間。
聯芳說
庚辰八月。寶藏英禪師亨年八十四。得得來山中。自捧平生所持衣鉢以授予曰。末後平生不二。答云。諾。師又曰。說時亦是出息入息。默時亦是出息入息。予又答曰。諾諾㘞。某自少出家遍歷本邦乃至殊域參得底學得底悟得底之一著子。七十八歲後始得撞著一箇知己。可謂針芥相投。豈不快哉。是故敢立聯芳。以爲師之道之可尊之雅號。昔者寶積禪師云。道本無體。因道而立名。道本無名。因名而得號。由茲而言。道號之說非適今也。來者加勸焉。
勉濟論
仁公侍者初相見。便以道號見責。予亦開大口而便曰。勉濟如何。者云。善不可加也。予曰。旣已當仁無所讓。唯冀袒肩荷擔祖庭九鼎之重任披襟快復末法淡薄於甘露。則眞箇善不可加也。謹聞命矣。快哉老懷區區之祝。于今方得大有所託。何幸如焉。勉之。
明庵說
夫有道之士必有雅號而稱之。其來尚矣。貴友聞公山主人皆以明庵而稱。可謂的當。何則明者光也照也。庵者諳也悉也。評曰。照古今而不去不來。含法界而無缺無餘。以要言之。夢中集曰。新羅夜半日頭明。豈非明庵之實證乎。明庵之義大哉。
勉之。
覺胤述
夫覺胤者卽是當人所具之大印也。達磨西來單提斯印建法幢立宗旨焉。故取覺胤以爲曇公知賓之道號。仍曉之曰。臨濟大師曰。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眞人。常從面門出入。是卽所言覺胤耶非耶。若能於此討得分曉。則管取將錢買胡餅放下手却成饅頭。圓通門戶不勞彈指。譬如楚弓楚得趙璧趙還而已。
復初說
夫復之訓者還也歸也。初之義者古也昔也。合而言之。蓋居今而儔古也。所以當代江湖名勝稱吾師友元公老師則咸以復初稱之。可謂知言矣。恭惟師之平生率己爲先還古風於末運。喩若群陰剝盡一陽來復。猶大日輪昇於空中拂開重昏。凡具眼目者瞻之仰之發明己事快哉。若乃覆盆之下雖不可救。著力更加痛策。則余願足矣。何不濟之有也。
太初說
夫太初者豈非由非先而最先。非後而最後。中亦無住故強名曰太初耶。昔如洞山初禪師。則於三頓棒下洞達斯旨之先覺也。爰道隱侍者以道聚首。而共牧牛於此山。有時牽來求道號。予逼老蒙卽以太初字之。仍書初師示衆語以充其說。語曰。明機自昧。息慮迷源。萬法同塵。語默難顯。不是情中法。莫生種種心。離此章句別有商量。且道離却作麽生商量。還有委悉者麽。僧問。幼與非幻未是學人極則處。如何是入理之談。曰。八十翁翁牙不動。於此予乃急呼而曰。侍者侍者。太初義盡於此矣。所以慶喜曰。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爲報佛恩。勉之。
明之說
夫明者名也。名也者。從夕口而詮自性也。之者資也。資也者。助斯文而暢光焰也。且何以知其然者。豈非祖師心印白如珂月也。若不能如是悟達。而枉自參失曉老婆禪折合終歸炭裏。坐則安得不孤負西來碧眼胡也哉。頌曰。晃焉普照四天下。卞璧驪珠掌上擎。長夜還成長不夜。何妨日牛打三更。
攝念述百歲能幾幾。謾作萬年計。斯言雖似淺近。深奧在其中矣。不見法華曰。一心除亂攝念山林。億千萬歲以求佛道。又不見會通侍者常修安般。吹起布毛便得悟去。由此而言。道之尊德之貴莫過攝念而已。貴禪貴禪。吾未嘗聞有天然釋迦自然彌勒。彼旣丈夫。汝亦爾勉之。
恕溪述
夫恕溪者。恕之爲言也從如心也。若如心有守。必爲天下溪。爲天下溪常德不離也。故輒以恕溪稱有公高侍。乃述寶經楞伽會中別施行文以爲眞俗實語者也。爾時大慧大菩薩復說偈言。日出光等照下中上衆生。如來照世間爲愚說眞實。已分部諸法。何故不說實。爾時世尊以偈答曰。若說眞實者。彼心無眞實。譬如海波浪鏡中像及夢。分別應初業。修行示眞實。此爲佛子說。愚者廣分別。若菩薩摩訶薩當離群聚習俗睡眠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嗟嗟如來善付囑諸菩薩。如今誰能覺悟修行。方便者方便爲究竟。可不信哉。
木林歌
少室一華開五葉。雙林結果自然成。昨夜三更風吹轉。變作泥牛水上行。水上行終不沒。森森頭角勢崢嶸。莫謂尋常閑草木。造次凡流豈可明。吽。
仁中吟
我佛寶號爲能仁。不邊不邪爲中義。德禪人兮仁里居。國師爲安仁中字。老龐歸兮寂莫秋。幸有鸞膠續芳猷。長柄笟籬漉明月。北斗量金價難酬。
至妙說
古者或稱伯陽。或謂仲尼。未必是有三兄五弟之別。恰如吾法中或稱僧龍。或謂義虎。亦未必有生風致雨之實。然則眞俗何異。其百千名號皆爲一乘之別稱。復何疑哉。是故今以至妙爲玄公禪子道號。不在如何若何。但欲令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而已。勉之。
由本說
藏識之非染。猶趙璧無瑕矣。所以經曰。藏識本非染清淨無瑕穢。長時積福智。喩若淨滿月。是故予語琢禪翁。以由本爲公道號。如何。答曰。大歡喜大歡喜。予曰。大喜如何。答曰。今日明知。得眞琢於無琢。而達藏識之非染。豈不快哉。予曰。但辨肯心。必不相賺。勉之。
雅中說
夫邪者正也。正也者非邊非邪也。中者實也。實也者非空非假也。是乃且就字相作是說也。就字義則總不然也。謂一切法不生。不生故不滅。不滅故無相。無相故不變不異。不變不異故唯是一心。我宗門中有時直曰佛語心。或爲㘞地一聲。梵云乾栗陀者皆是一心之別稱也。是故釋迦老師靈山會上拈一枝華迦葉獨含笑。少林九年壁面二祖但禮三拜。黃梅夜半親受衣鉢。如是諸聖際遇因緣莫不由斯微妙善心之體。能雅能中之義也。當知他時後日光明發越四衆瞻仰龍天推轂振起三島五嶽之家風安頓南來北往之衲子報乎佛祖不報之恩亦不可外此也。雅中字義大矣哉深矣遠矣。勉旃。
右爲頌侍者謾作雅中說。非愚欲也。不免而已。唯希後之覽者莫罪是幸。
嚴谷說
竊以嚴心佛土者開方便之言也。谷神不死者守玄牝之說也。各隨所應而建名立號。其日固久矣。茲川公知藏一如。比在三會夢中所獲。卽取嚴谷以爲別稱。而欲予野語證之。予亦不能無說。助喜曰。豈不聞。小釋迦天宮裏大作師子吼曰。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此是諸佛所傳心體也。梵曰楞嚴此曰大定。以大定故寤寐恒一。乃至風過樹頭雲橫谷口。無非三昧也。古之今之間不容髮。但能發揮嚴谷光輝。如合會千電於胸中耳。更勿疑焉。
無文說(并)偈
靈山則拈華而教外別傳。少林則面壁而不立文字。我性海和尚之上足藝公侍者。諦審先宗乃取無文以爲別稱。予感懷之極輒作其說重說偈言。瀾翻金玉妙言語。於我還如熱椀鳴。自少入流亡所久。從教蚊子鼓雷聲。
月照述
蓋月者謂漸漸出雲衢也。照者是清光何處無也。竊以昔人預爲乘公記室立言久矣。予今何必棄而不取。外求而別作說耶。抑亦如上述已。猶未免臨別謾用新詩一首敢祝途中之善爲。笑擲是幸。王春正月十還六。行路難非在世間。短策龍騰出門去。三千里外到家山。
權管義
嘗見江南叢林。不論寺院大小。不問住持有無。必立權管一位而待之。所以然者非予所知。必有大義存焉。今乃輒以權管充天寧總禪子道號者也。聊取千年常住在一朝僧之意耳。但願先紫金老師隨在何地其照鑑不昧。則予雖不肖。所作所爲必不相賺也。
謹翁述
但念無常謹勿放逸。且我佛於無生法起無常言。非常非斷。得意忘言無取著焉。豈不曰乎。諸法如影像清淨無瑕穢取說不可得。皆從因業生。勉之。
驗之述
昨有遍一切處者。說遍一切處法曰。奇哉奇哉。此諸衆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迷惑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公侍者公侍者。要見遍一切處與佛無異麽。吽吽。大迦葉等二十八代。諸持法者以此慧燈次第傳授。可不信也。勉之。
一翁述(源禪人)
遇色遇聲未起覺觀。正當恁麽時且道箇什麽。不見念法華不顧衣袖破。㘞。一翁知不知。隔林彷彿聞機杼。應有人家在翠微。
海眼述
向上向下前三後三。金剛圈栗棘蓬透。得過透不過直什麽乾屎橛。當知秦時?轢[車*賛]本。是陳年曆日頭。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若要潑第二杓惡水。金襴何若紙衣暖。倒却門前剎竿著。
純孝述
乙酉冬。三寶弟子秀公居士。特來山中求道號。卽取我佛在菩提樹下但令諸子孝順至道之義。敢以純孝字之曰。夫仁人勇士立身而揚名因名而立號。莫不由此孝道也。孝之爲道大矣哉。勉旃。
決定吟(并)序
乙酉冬。貞禪子在山中共寂寥。時來求道號。卽以決定字之。仍賦決定吟以謝勞役之志云。上上決定信解。空空無著眞宗。謾天網子百雜碎。大道絕同還不同。同不同快薦取。趙州布衫被風吹搭在。庭前柏樹子。咄。
聖仙說
敢攀古德玄旨摘取聖仙二字以爲吾普明國師之總持慶壽首座之道號。因乃曉之曰。道本無名。因道而立名。復因名而立號者。其來久矣。但望直從今日急著手脚蹈破凡類之所迷洞達聖仙之理趣。則區區之祝莫過此焉。
奇伯述
叢林古稱師伯者。以其德之甲于庶子故也。茲者景德之主珍公知藏因人求別稱。便以奇伯字之者。蓋擬古也。設得眉毛厮結。更無餘義可說而已。勉之。
古芳說
古者非適今焉。始爾也。芳者亦非伊蘭可惡也。合而言古芳者。自我祖風東扇以來。普芬馥乎震旦日域。凡學佛之徒不信者令信。破戒者堅持。不立乎文字見性而成佛。未嘗有一剎那頃斷續之相。乃曰。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大哉斯言。良有以矣。勉之。
慶之述
慶之所起非無所由。修善而積善者必見隨其所作所爲而多慶多幸。故取慶之以爲有公禪柏之道號者也。勉之。
月庭述
古來作者千人萬人皆以一方明月可中庭之一句爲奇爲妙。故取月庭二字以爲明公居士雅號轉見奇妙。勉之。
煥章說
煥章高侍交遊物外將三十年。所謂過一世也。茲者見予衰老甚。痛責以煥章說。卽應聲而告曰。釋迦後彌勒前。煥煥章章然。喩若合會千電。而騰古輝今者。則斯文之光焰也。予雖不說。人焉瘦哉。侍曰。我願滿矣。只恁書之。故云爾。
行空說
圓滿和尚持一軸來責行空說。言畢便歸。予雖不堪。焚香尋思歎曰經曰。卽此非餘。論云。名詮自性。以故或稱拳菩薩或稱破有法王。豈可妄乎。且如選公則當代林下禪佛也。性海和尚立斯號。愚中老漢述其說。是皆不使然而然者也。望後之覽者加勸焉。
東谷歌(并)序(日庵主)
懿其古德云。隨汝所欲南斗七北斗八。予亦再三屈指言。三四四三宛轉成十二。然則法無定相。遇緣卽宗者也。歌曰。赤縣神州外。神國若木枝兮。九光披下有禪者。名曰日。東谷爲字。尤相宜。三四四三成十二。古兮今兮性皆離。性皆離兮絕方所。扶起臨濟小厮兒。大哉明哉。東谷兮本地風光。報君知。
至德述
丙戌冬忻遇景禪子輒以至德字之。又以大法禪頭兩手分付而囑曰。此經雖大聖文殊說。居士齘處有些誵訛。快須持將歸去親受阿師之所決。徹頭徹尾一口咬碎撇在壁角落頭挑起祖燈照破世出世間不遺纖毫則方可矣。 勉之。
實際歌(慈觀禪人)
德山是何德。臨濟濟何事。露柱問燈籠。張三答李四。止止莫西來本無意。又不見迦文曾受然燈記。
心決述
參玄上士一念發起誓心決定。魔宮震動。何只宮殿震動而已。實能破碎天魔膽畢矣。故取心決以爲誓公禪子道號也。蓋冀不虛擔名之與號也。重曰。但望自今以後三五十年。於其中間所禀三戒不犯毛頭許。則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便見優鉢羅華火裡開。自利利他因是生。豈不快哉。
代傑岩說投偉公知藏禪師机下
折臂老翁望明月東南四五百回圓。愚中老漢八十五月之圓缺胡不然。一則公案猶未徹。還如六七十年前。應命輒作傑岩說。安獲無玷文字禪。但望寬心寬於海。容我違命待終焉。
實成說(清充禪尼)
夫實成者。實者圓也。成者滿也。直達心源見性成佛者。豈可偏計之妄情也哉。是乃常寂光土第一義諦靈山淨土久遠實成多寶塔中大牟尼尊之義也。大矣哉。勉之。
卽心述(知幻禪人)
古云。一言說卽心是佛。萬緣泯相身離衆生精矣。妙矣心無也。剎那而登妙覺。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斯言盡矣。誰有知者妬一心之日光永拈六道之壚墟耶。勉之。
的當訣(周禎知客)
南斗七北斗八。春有百花秋有月。趙州頂戴破草鞋救得南泉猫兒活。阿剌阿剌阿剌。勉之。
承頓義
古師云。南北二宗不出頓教。雖有禀承證不由他。頓之義大矣哉。蓮華寺禀長老。細讀禀明鈔旦夕而不怠。其志可喜也。故以承頓爲其道號不別作頌。直書高祖語一段以示依本。兼充警策耳。語云。上上智之人知三身與萬物皆不可取不可說此卽解脫心成於大道。經云。佛不說法不度衆生不證菩提。此之謂矣。祖教旣如斯。勉之。
子眞序
竺土大仙以心傳心。心心相照機機相投。四七二三至於今日唯一器傳一器未嘗妄授餘子矣。我臣昌老師之令嗣胤公上人。見其擧措最久。喜其心造最切。茲者聽予入深之謀。袖紙來而曰敢求道號。便取子眞二字爲其別稱者。蓋稱上所序非妄非餘之義耳。勉之。
賢弟東光寺育長老號忍力
明人所以忍慧強者蓋學佛之徒自古皆以淨五眼得五力度生爲急不思彼樂之故也。是以立此忍力以爲道號。綽有理哉。
普融義
古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若得情亡無有一法爲障爲礙。譬如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無一物而不和。是皆不使然而然者也。故立普融以爲寶泉寺之主春禪師道號。庶幾能盡凡情以悟爲則耳。勉之。
繼芳義
紹禪人從予遊三五年。見其孜孜爲道之念旦夕靡怠。而未有別稱。故以繼芳字之。譬如逐臭人不知其臭也。故云爾。
金峯吟(秀監寺)
雄跨江南分寶色。擎天砥柱屹中流。潮生潮落夜還曉。客去客來春復秋。憶昔偶然曾掛錫。至今未免每回眸。雖言佛法無多子。爭奈令人易白頭。
歷山歌(明居士)
地之靈與人之傑莫道超然不可攀。惟德惟馨而已矣。仙凡豈有許多般。
安中說(普建首座以胎息經傳於師) 夫安之爲言泰也平也。中也者無邊無邪也。梵云。紇哩陀。華云堅實心。所以楞伽以佛語心爲宗。無門爲法門。安中義大矣哉。矧乎授我以坐禪祕訣。何幸如焉。嗚呼古之今之抱道之士必有其號。理之常也。天之道也。余雖杜口。密作是說。莫使外人知。幸甚幸甚。
覺堂
曇公上人眞益友也。何則比日爲予書東聞記因決所疑自覺也。字畫端正。宜乎老眼覺他也。敢取覺堂爲其雅號。祈覺行圓滿也。至祝。
騎鶴元來沽酒樓。鳳臺未見鳳凰遊。世間多少迷途客。不入此門無悟由。
純翁
吾友篤公者自小而剪髮入衆參禪。至歸於客司未嘗攻異端。其志可喜也。以故敢取純翁爲字。頌曰。自小參禪已老成。此中更不雜人情。正宜喚起寒山子。洗耳清風待月明。
中和
慧日德公侍者字稱中和。久時來欲予頌之。予曰。頌則予所不能也。雖然嘗有所聞。試述之可乎。侍曰。得矣。乃述曰。五十年前在金山時。老師語客曰。經曰。唯此一事實。餘二卽非眞。汝知也。客曰。未也。願聞其說。師云。實者中也心也。餘者愛也惡也。中心堅實則愛惡不能入。二者不惱中則不待和而知自至。旣得中和則於祖道其庶幾乎。銘曰。但無憎愛洞然明白。豈外此也哉。予所聞若斯。者又曰。得矣。不必別作頌。但爲我書之。以故塗汚淨紙。者唯冀明佛心宗名實相應耳。祝。
重述中和字義
龍樹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妙用無窮。百丈曰。固守動用。三世佛怨。此外別求。更同魔說。二師寶訓旣已如是。敢保侍者若見日用緩之與急節之以中而保大和。則非唯我願旣滿。卽見龍樹百丈熙怡微笑而必加擁護。豈不快歟。勉之。
蘭窓說
夫蘭之爲物。芬芳爲德。窓之爲用。明亮爲本。茲者香公眞士爲法度海觀國之光。尋而贖得大藏寶經五千餘卷附于商舶卽使東歸數萬里外安置本寺。因取蘭窓以爲其字。良有以矣。噫名詮自性。字胡不爾。所謂植衆德本者也。快哉快哉。勉之。
一笑吟(并)序
甲申冬慶禪子親侍左右。晝三夜三拳拳孜孜。技捂老朽。不勝喜慰之至。乃取一笑字之。以記心心相傳之由云。
自顧老衲做僧來青黃七十有餘回。異域本邦逢一笑保臭骨頭心未灰。擁襟抱腰寒爐側令我得獲坐春臺。恒順衆生。普賢願文殊助力加栽培。不由二聖哀與愍。老衲緣何絕疑猜。不患人我山重疊。一笑粉碎成飛埃。
元哉說
嘗聞弘法勸元師云。當以西天佛心印東土佛心。由此而言。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者莫不是。元哉。勉之。右爲符契侍者述云爾。
華林號
昔百丈禪師會下。最爲四衆所敬者。唯華林善覺一人而已。今金光寺善覺大德。從予求道號。予謂。旣諱與古人同。字亦不可外求。故以華林充其別稱焉。乃綴野語頌曰。桃紅李白笑春風。其下依然蹊自通。因憶老禪馴兩虎。每迎官客喚空空。
爲松岩秀公知賓禪友賛
夫松之爲才。亭亭然葱葱然或千年或萬年愈久而愈好。所以多栖鶴之單饒延齡之藥。則與凡木迥不同者。蓋爲下有翠碧玲瓏之岩承靈根而徹坤底又不知其深幾千萬丈之故也。經曰。異法有故異法出生。允矣斯言。故不敢驗於此耶。故謾以埜語頌云。標榜非唯臨濟記。空生宴坐雨花風。行人六月苦炎熱。避暑何妨歸此中。訓名知洞
佛之知見洞然明白。於汝身心一モ無間隔。
留心解
久禪人自小出家今已老成。故以留心字之。乃曉之曰。一切不留無可記憶。是眞留心也。若有所住則爲非留亦復非心也。古德曰。有名非大道。是非俱不禪。良有以矣。欽惟二株嫩桂久昌昌。豈非我祖可禪師覓心不可得之故也。久禪人勉之。
法名淨信
右淨信信女曾乞求戒法衣鉢於予。予何者也。敢爲人師。則不從其請矣。今者因於喪母亦如前逼予而欲果所願。故不獲已輒以三歸依法菩薩大戒及衣鉢一時頓授即名淨信。乃取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衆生受佛戒卽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眞是諸佛子之義也。囑曰。汝也若能如上信得及。則不枉以淨信爲名也。卽爲荷擔如來。亦是讃淨信之說也。我以淨信名汝。汝亦擔得起始得。否則五障樊籠何由得脫。憎愛妄惑因果歷然。莫道我不爲汝言。重曰。信哉。信爲道元功德母。可不信哉。信哉信哉。信之信之。祝。
法名強幻
訓名強幻者。乃取論云譬如強幻王令餘幻王退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之意也。是爲最初句。不應不如實知。更有末後句在。直得一一識得分明。檢點將來。有什麽氣息。莫道從初發心皆以無所住其心好。若有所住卽爲非住。快去快去。
法名光等
卽此非餘一心也。心卽是佛。佛卽是衆生。三無差別。光等之義豈是外此乎。故無老少輔車相依。得座披衣向後自看。
法名威光
金山奉佛弟子實宗。曾從一箇禪師受衣鉢。今乃欲重受之。因謂戒法旣許。增受衣鉢亦合爾。顧自以何當之。故代佛通老師遺像勉從其請。而改法名威光尋以明照爲表德名。字必詮自性。深自照之。我今爲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勉旃。
新德軒(在相府)
般若多羅師曾記今日事。果滿菩提圓。花開世界起。
涼室銘(并)序
一翁禪師茶次求以室號并銘。輒以涼室塞白。蓋取眞俗一貫法之義。仍爲銘曰。
離却熱惱涼意滿懷。我有斯室任汝去來。汝也我也可不快哉。於教行證勿生疑猜。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第四
_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第五
丱餘集
侍者某甲編
題跋書釋
法華經跋
某幼而隷講肆。長而入禪林。然而一無所得。是故慈母鞠養之恩。終身無由以報。其生之日。邈焉在他邦。迄死之後。暗然昧所去。嗚呼目連之通睦州之奉得不愧於心哉。茲遇七周之忌晨。謹寫一乘之妙典。期聞見者俱獲勝利。伏願先妣了法禪尼駕白牛車出生死衢。普導群品同證眞如。歲次乙未夏五念日。
三陀羅尼跋
右三陀羅尼。所謂無文字之文字也。今更加片假字。不顧唇舌喉內成字。音響雖有頗曉。莫由措手。則直書其傍者。何唯冀禪之四衆學唐音而誦者章句明而易念而已。然繕寫之亦難。故行源禪人命工鏤梓卽將其板寄京之少林院。亦復深期報資恩有。其志可喜故畋述其由。
佛頂神呪跋
佛頂神呪是無爲心佛之妙言實佛佛道同之津梁也。所以學佛之士不由此而達寶所者。未之有也。然密語多含譯者不能譯。直以漢字擬梵而已。猶恐不得其正者多矣。況以此方片假字準擬華竺之音響則可耶不可耶。茲信州巖上人手持神呪求唐音教授。予雖頗會不能直以教之。輒俾眞文忽生假鬚。巖乃見之忻然點頭。予曰。子今早已點得頭好。可以點頭爲子道號。重曉之曰。予念子遠來不得無癡。是故不怖點汚神呪耳。子若欲得大總持速令一切究竟堅固。只合旛然撇棄斯本橫點頭三五回。然則眞實爲我點頭之時也。那時卽向爾道。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不則祕而寶之。且莫容易示人。至祝。
五明跋
右之五明。欽依師傳書之點之。然而特授運上人者。頗存密意焉。或有不曉事者徵密意者何早與一喝待他眼目定動當曰。茍使別人知豈謂密意哉。又不得爲好事者所奪。以要言之。但能不與人觀於予密意其庶幾乎。此中更有大仙密付等重重密意。請自委悉。然則不枉塗抹許多密意的在汝邊矣。吽。
雲門一曲軸跋
且夫某何者也。愚而尤野。埋沒而隨百草者。不在辨矣。然得之之可貴者。其唯斯一軸乎。所以留在山中則。使來者咸知絕唱之高妙慈育之不棄物也。不知則已。知則予願足矣。頌曰。靈根同氣不同條。每恨身因何所招。一曲頓令忘彼我。德音豈假九成韶。
上常光國師書
九月初六日。某九拜上復鹿苑堂頭和尚法座前。拜別左右。三十餘年不能聽誨座下。深自剋責而已。伏乞慈恕。茲者金山萬端慞惶中忽蒙哀愍。非唯自身。更使子孫永得大安隱者實是看某薄面之故也。卽雖欲致拜謝。却爲老病所障亦不能也。故捧幾字但仰尊察耳。得罪季秋稍冷。伏惟起居萬福。不宣。九拜上復。
上絕海和尚書
九月初六日。某九拜上復相國堂上和尚法座下。南禪之災雖非小箇由此大廢。必有不日成功之大興也。至祝。抑亦金山身上之事每番因吾師一言忝達于上聞。恩渥邁倫驚人耳目。各各喝彩曰。不思議不思議。若不託吾師。安有斯奇耶。老懷喜悅之至。拜上豆豉一箱。聊擬一束青蒭耳。秋晩猶寒。莫由瞻拜。唯冀爲大衆。順序保重。不備。九拜上復。
答默庵和尚書
十月三日。周及頓首拜復等持堂上大和尚法座下。正渴望中忽辱手教。仍審起居萬福。不勝喜悅。周及托於尊芘。而雖存活。其造詣則寸步未移也。旣無自利何利他之有也。故不敢應栖賢命。別無之乎者也。也乞照之。茲禀往在金剛寺方丈。夜話之次忽被和尚一問。竟不知所答。不知則請教可也。却將無義之雜話觸著和尚。和尚慈悲之故不行正令而罷矣。苦哉此一頓無狀至今思量起來不覺愧汗流出。欲得再會悔過致謝。都爲世途所隔而不能矣。奈何昔在臨川有如此之親密。今則如此疎濶。何今昔之不同也。何因緣所感也。有懷不能陳。只增哽咽耳。若至無親無疎之一著。則何必在言。圓鑑之前豈有所蘊哉。筆不能盡意。不欲罷而罷也。書到一見便火之。莫得外人看。恐取笑嘲矣。孟冬末間。唯冀爲法順序。自重不備。周及頓首拜復。
答普門岐陽和尚書
某頓首拜復。恭惟普門堂上大和尚履茲芳晨尊侯起居萬福。敢禀某甲老蒙中。忽見帖以尊翰寶偈并文殊圖讃大功德經見寄。卽就明窓焚香拜讀。雖不勝喜躍然未曉。前世且植何福。今乃蒙如斯溫顧。何啻平生所有疑滯百雜碎。抑亦汾陽老漢禮拜和却祖師心印。合會千電而已。且置此事。唯冀順序爲大衆保重。不具。
與俗弟家書
十月五日。某啓俗弟眞公上人足下。育之行時附一書。至今未見其報何也。快便。又不能默而止。抑近來海內清平猶有足。助攻擊不已者何也。幼妹有其中。早死而致老母之無聊頼者亦是何也。予雖常懷此憂路遠不能侍養。而得不孝之罪者何也。皆由業感而已。如公以下所有兄弟幸有一所而又近。若同心不作前後之簡別各以眞實奉養。則一箇老母更有何所欲而不隨心。但除病耳。昔人求笋得之雪中。是爲後母之故而非前也。公亦依而行之則譽亦不減於故人耶。至祝。餘無可言者。孟冬唯冀自愛保重。不具。
辭大內道雄居士請拈香書
老比丘某茲者備悉。貴檀純孝子至遠辱來命。愚亦爲母之子。胡不感懷也哉。雖然日外不自小心。呈乎醜陋不可勝算。古云一之爲甚豈可再乎。斯言盡矣。但得貴檀今之後之憐愍老朽莫奪僻志。則幸甚幸甚。至幸至幸。未間天氣稍寒爲民爲國順序保重。不宣。九月十四日。佛通寺某甲復。
應台
應永十四年丁亥征夷大將軍義持源公遣小早川則平於佛通。求警策語。師乃述勸發文應之曰。
夫諸佛出世祖師西來。欲令信心大士以悟爲則。而洞達自心能爲萬靈之本。不昧正因。而傳法救迷情耳。故以蓮華三昧經曰。地藏菩薩。在天現三佛。日光地藏。多寶佛。月光地藏。釋迦牟尼佛。明星地藏。無量壽佛。由之觀之。舜亦人也。佛亦人也。但願信心大士如上所說依而行之。則何有不悟之理。必得救迷情以致心地清平。至願。
相公求法號。師以顯山應之曰
日域古今名嶽中。最尊最上只斯峯。本來面目絕遮掩。歷代將軍建法幢。
己丑夏五月源相公使金山持實於丹金。賜台書並紫衣沈香等。就山設鹿苑院相國追修會。兼求法語。師卽修答書曰。
金山老比丘周及。復大檀那幕下。日昨持實來忽領尊翰。兼納沈香等。不勝喜躍。則於今日初六日。謹集林下諸禪子。勤修鹿苑院殿小祥之佛事。已畢。頗得暇後。持實陳求法語嚴旨之切故。予亦不免。製坐禪銘一篇。錄呈野語。允以不中不堪得罪。不宣。
坐禪銘
虛言無盡。妄語無邊。合爲一相。是名坐禪。亦名少室。面壁九年。不立文字。直指單傳。手携隻履。獨歸五天。
源相公預修佛事拈香
大日本國青龍己丑八月二十四日。金山天寧禪寺住持比丘周及。恭惟大檀那征夷大將軍。全靠地藏薩埵誠言。揮於若干淨財寶香。特就當寺。人作逆修佛事。山野忝奉來命。不能固辭。敢爲下手。爇茲寶香。平等供養盡虛空界遍法界中一切三寶乃至神祇冥道蠢動含靈者。貴圖圓滿所修善根。也。何況渠等開口不在舌頭上。自有娘生鼻孔遼天。正好薰他有意氣時添意氣。則箇大衆一任各各自知香積如來卽我身是。大檀那牢記話頭著。摩訶般若波羅蜜。
己丑之春源相公。遣持實於紀州禪頭。賜紫方袍。師謝以偈曰。
拈華微笑祖師禪。四七二三言外傳。超越前修慈意切。賜珍衣覆野僧肩。
附錄
源相公。得師酬偈。命京畿之諸剎。次其韻。當時有名之尊宿若干員應之曰。
南禪周崇大嶽聵翁五世大乘禪。楊子江心的的傳。一頂伽梨鈞旨重。百年之後付誰肩。
建仁眞玄大白
本自虛空不離禪。大龜氏外更何傳。王臣別有靈山囑。一縷千鈞搭在肩。
南禪宗器廷用
盂囊高掛不談禪。有麝自然香氣傳。記得京遊賜衣日。王侯問法競摩肩。
南禪周噩嚴中
迦葉門前教外禪。單單密旨遠相傳。金襴莫道藏鶏足。掛著而今在一肩。
南禪健易東漸
大唐國裏本無禪。教外誰言有別傳。倒把乾坤爲解脫。寸絲不用著全肩。
南禪周奝大周
曾賜伽梨寵老禪。鷲峯六世不傳傳。竹林方廣今何在。坐綰霞絛貴仔肩。
南禪周伸無求
曾訪大唐國裏禪。休翁室內祖燈傳。莫檀特製金襴賜。振起頽網袒右肩。
天龍通恕惟忠
幕府時時要說禪。阿師無法可流傳。畦衣謝以貫華偈。吟骨稜層瘦入肩。
東福方秀岐陽
府君公暇愛參禪。又喜金山有所傳。一頂紫衣褒此老。蒼顏想見雪垂肩。
天龍原中謙巖
清淨之衣清淨禪。高僧自古是家傳。千鈞重寄今爲切。林下安眠豈息肩。
南禪周勝古幢
剗却諸方文字禪。此翁端的以心傳。山中草木增光綵。相府金襴燦覆肩。
相國俊承西胤
特起林丘枯槁禪。鈞恩重與信衣傳。翁翁縱有擎山力。不免擔胝生老肩。
南禪性智大愚
平生懶說老婆禪。親賜伽梨祕不傳。七佛威儀今在此。元來禹背又湯肩。
臨川慧瓘叔?
祕重金山密付禪。孤峯頂上信難傳。聖朝至化逃無地。五色祥雲靄繞肩。
天龍周賀慶中
百歲翁主會禪。少林屈眴不須傳。檀恩難荷千鈞重。直把金山作左肩。
南禪圓伊仲方
禿帚橫拈掃蕩神。衣從聾嶽不曾傳。此翁幸有錦袍腸。煨芋煙中光射肩。
天龍慧奯鄂隱
江南兩浙挫邪禪。祖父信衣何必傳。入得龍王宮殿後。孤峯獨宿絕隨肩。
南禪梵芳玉畹
問法遠招俱脫禪。稻畛衣自幕中傳。道薌堪荷國恩大。縷縷黃金挂著肩。
南禪元禮履中
參得頭陀微笑禪。信衣更與衲僧傳。著來全體牟尼服。儼爾金襴丈六肩。
建仁法誾笑巖
爲問松源派下禪。徵書遠使使臣傳。賜號賜衣留無住。是老高風誰拍肩。
已上二十首
戊子之冬十月師到河州。源相公。馳使賜手書。師應之以法語一篇。東福岐陽和尚摘其法語。分作三偈呈師曰。
龍袖拂開全體現。一拶當機如閃電。急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
象王行處絕狐蹤。一喝何妨三日聾。卽此用兮離此用。虛空突出妙高峯。
萬古碧潭空海月。再三撈摝應初知。浮雲掩斷千人目。得見姐娥面者稀。
偈頌
寄春屋和尚
自雲居下主臨川。便撥劫灰開法筵。百萬衆前承密付。二千年後顯單傳。速追舊觀黃金殿。平布元基白玉甎。不費腕頭此子力。變災却作好因緣。
寄龍湫和尚
日新道價恰增川。冠蓋隆隆趣秩筵。王者明師王者得。大人基業大人傳。滿堂花雨將盈尺。聽法草鞋不蹈甎。更使林間隱倫輩。望風隨喜結良緣。
春草吟
春草禍胎茶毒殘。狠煙幾度患南蠻。官軍㳂海每驅賊。神鏑鳴空遠嚇奸。保國元非專武略。安民豈在斬癡頑。源家蘭玉發深省。立地致君堯舜間。
近體一首奉寄前天龍芥室禪師
金衣昔厭緇塵染。無乃知今慰此心。芥室奇榮呑朔漠。雲門幽築挹山陰。參玄諸子鳳儀集。四海一翁龍蟄深。但願沛然甘露再。祖宗薄蝕在平沈。
客至忽聞臨川寺爲五山。借韻賀祖塔光顯
域中日月幾千年。都下多藍多主禪。建武帝堯初啓祚。親王貴裔獨成仙。祇園湧出圓融海。寶所移來兜率天。花雨更加新好者。位登五嶽舊臨川。
次祐侍者初春偶作韻(并序)
古曰。茍非其人道不虛行。道之爲言。博通內外。而守一隅則其可乎。今攬初春之佳什。可謂。風雅之道却得斯人也。知是天之助之。能執法柄而興祖宗者。且待其時耳。予雖不堪。胡得不擊[/卽]耶。乃和其韻曰。
高尚從師自出塵。龍團煮茗蛻修鱗。風傳花信武陵雨。山答鐘聲祗樹春。林下殘僧憐我獨。月中嫩桂恃誰人。鬢絲禪榻片田地。毋怪他時來卜隣。
次釣上人泛月韻(并序)
詩志也。有志而無詩者。或有之。無志而有詩者未之有也。若釣公泛月之詩。元氣浩然溢於聲律之外。其無志者安有是作也。忻然和其韻者也。詩曰。
春霄江上泛長天。自汲清冷煮雨前。釆藥未回徐子棹。得魚還放謝郎船。睛沙帶月明殘雪。暗浪迎風浮薄煙。不蹈華鯨不騎鶴。爭如學佛作金仙。
戊寅二月仲赴光顯居士齋。軒名瑤碧。亭曰玉琤。因賦五八云
洞中居士宅。溪上闢林丘。疎影花猶白。暗香紅未收。玉琤充客耳。瑤碧豁雙眸。方外神仙窟。爭如此勝遊。
次鳳上人韻(井)序
古者或曰。龍生龍鳳生鳳。或曰有是父有是子。理雖無惑未見之。丁已王春。鳳子一吟。擧群相和。希音洋洋。教予忽忘藜藿之味。嗟乎豈圖今日方知德言之不謬耶。以故不能守默也。發一笑爲幸。
鷲嶺拈花付飮光。聯芳地久與天長。丹丘儼爾存靈跡。白日融然樂聖鄕。心印傳心心卽妙。德風扇德德惟香。鳳乎不是凡間物。瑞應無邊一憶忘。
次東陵和尚題呑碧縷韻
號樓呑碧甚尤奇。深趣無窮未易知。風定海門雲淡泞。霧收山店日光輝。登臨忽覺天非遠。吟詠翻驚我不宜。多謝主人偏愛客。捲簾待月榻頻移。
賢姪壽山侍者。忽見過訪卽便留之。爲分常住五分黃陳。而乃云。米裏有蟲。舌頭具眼子細嚼始得。切莫草草。
旣削微言滯心首。肯教實際居目前。打斷兩邊中不立。青天合喫棒三千。惜哉老盧錯開口。有甚密意在汝邊。祖翁幸爲儞說破。休休掘地休覓。天
甲戌六月念二日。漫吟庵前之竹以付正信喝食云
古寺閑房陳老趣。香嚴是與彼同群。龍孫掃暑擁青篲。鳳勢排空垂翠雲。上上上機唯一擊。玄玄玄旨豈多聞。琅玕旣不使人俗。氷雪何妨有此君。
擬古次定侍者韻
不安師子座。藺席當華氈。但使心專一。從教事且千。電光無可攬。幻影欲何捐。藏性含塵剎。爲君通十玄。
三月二日夜聽雨
佩玉珊珊鳴竹外。誰家公子入山來。今霄賺我一雙耳。明日桃花千樹開。
仙翁花(二首)
仙翁噴火返花魂。直與朝陽爭化元。舜若神遭勝熱苦。赤心片片亂掀翻。
仙翁吹起沒煙火。丹頂如驚鶴欲飛。爲報明年八九月。歸來莫厭主人非。
謝圓上人道義
跨竈工夫豈小緣。笟籬木杓午炊煙。當機踢例淨瓶日。依舊令人稱大圓。
觀上人始受法華說偈勉之
觀音大士諸三昧。契券分明屬儞儂。我此一言如信得。一經八軸自然通。
家傳拄杖吟(三首)
三十三人攔不住。一條鼈鼻化驪龍。旱天爲兩落我手。頭角崢嶸立本宗。
三十年來巖谷中。求伸不患屈而窮。果逢蠖首生麟角。宗亦通兮說亦通。
手中上座黑粼皴。到處青山作主人。每見客來先一摑。次烹鳳髓顯情親。
心源老師。以乙卯冬金山同甘淡薄。雪中見予冷然而孤坐曰。山形拄杖猶不如師天眞也。應聲曰。公莫作普州人好。顧左右曰。儞忒殺騃也。卽起謝許可云。
寒酸實有天眞樂。四立壁中三脚驢。況是夜明簾外客。山形拄杖豈相如。
心源老師責曰。山形拄杖外。請爲我說家傳拄杖本末。故以二頌述大概曰。
吾家拄杖不方圓。越出威音古佛先。謾把有無論與奪。芭蕉未會祖師禪。
本地風光常寂寂。此中生木活如虯。等間禾秡出縱橫用。便是吾家拄杖頭。
雪中凍坐。忽記古詩兩句曰。江南野水碧於天。中有白鷗間似我。效嚬自作白鷗吟。吟之遣懷也。時珂上人在側聽曰。予未有別稱不可別求。便請爲我書之。予亦不固辭。因以塞白。
雪中毛羽寄身間。浪跡浮生湖海寬。纔有機心飛不顧。從教斫額望長干。
眉間珂月非初白。膝下黃金本自黃。恰好相逢歲云暮。高低且要細商量。
白鷗禪人。參橫山和尚。借前金山老師送杲書記韻(老師詩曰海柳花時出戸迎。花曾未老又催程。何如南北渡江客。兩不相知無怨情)。
蓬戶三年絕送迎。天津一日發南程。杖頭敲得驪珠落。急急收來慰野情。
覺禪人求警策語
百尺竿頭進步時。用心更莫計安危。單刀直入昏蒙去。金色花開鐵樹杖。
或問曰。一有多種猶可爾。二無兩般者何也。答以偈云。
三玄三要合成六。大小汾陽數不周。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謝霜林侍者
大象時能遊兎徑。永嘉缺遠察如今。一冬冷淡小庵內。招得霜林義味深。
次韻留故人
方外忻逢方外人。每聞清話發蒙新。山靈安得奉天勅。遮却征裝不記春。
寄故人
敢問老師忘未忘。少年受訓侍禪床。南遊不死再歸國。林下投身已十霜。
黃菊開遍
黃花開遍一叢金。無價色光幽復深。生活莫如栽菊好。富而不濁道人心。
次韻答林侍者
彼此相牽沒世沒。近來眞俗不爭多。喜君獨有笑花眼。選佛場中得甲科。
梨子戲贈天祥老師
削去刀邊崑玉轉。嚼來口角醴泉流。有無一味雪梨子。只許解空人舌頭。
瘞鹿吟
哭佛雙林群類臻。其中見爾有斯身。無端今復蕉根瘞。一夢傷心二月春。
雪團吟
象王忽自峨眉到。白馬遠從西竺來。同是許多官路上。不曾半點惹塵埃。
無位眞人(二首)
無位眞人乾屎橛。熏天熏地結良朋。共成和合住蘭若。箇箇心空及第僧。
無位眞人乾屎橛。虛空迸裂肺肝寒。白拈手段毒攻毒。換卽娘生赤肉團。
夢嘗飯桃詩以記曰
爛嚼充飢王母桃。更摶玉飯囑吾曹。公然非獨飽仙味。霞綵上身披紫袍。
贈友上人告別
鐘無鼓響鼓無鐘聲。不曾來耳亦聾。夢作金蘭作玉樹。天明仍舊一愚中。
贈俗弟存上人
阿母先亡父不存。出家未必有酬恩。佛花林月神池雪。兩地相思一夢魂。
寄鐵山剛侍者居但州廬山虎溪
橫看竪見坡仙眼。識取廬山面目難。眞箇虎溪霜夜月。金波始照鐵心肝。
鐵山高臥虎溪雲。遮斷時人醉往還。只許峯頭霜夜月。更深獨下入禪關。
廬山不讓鐵山藏。蘭蕙相因芳更強。安得時陪虎溪上。圖中免著俗郎當。
謝倫上人至
燈花昨夜爲誰紅。屋上今晨喜鵲同。之子指天還指地。臥雲深處訪愚中。
冬至
老在頭邊唯白髮。幻歸面孔只紅顏。爲他各各不相到。我此妙門曾未關。
再用前韻與白鷗禪人
別後爭教我復迎。老年死去不多程。料知踐約重來日。空向孤墳悲此情。
謾成
祝螟蛤兮曰似我。螟蛉化兮成蜾蠃。賢兮不肖隔天淵。爲復在惰在靡惰。
臨別爲淨信信女書以爲在兜率得。
再會之張本
有性無性。齋成佛道。不成佛者。唯此愚老。
臨行爲淨音大師書
澗水依依。山月輝輝。收拾不上。寂然息機偶作。
虛空丈尺。十界差別。愚者所談。非智者說煥章文公侍者。道聚一夏。將相別而述偈見示。乃慰愚懷者深矣。故次韻贈之。以爲大興壇經院之基本云。
臨濟等間言說同。玄沙又曰不來東。豈圖千歲一師後。復看煥章歸此中。
己已冬十月。受公知賓扣寂乃曰。特來求則語。予便披襟問曰。五祖滿山栽松。六祖却曰非樹意如何。答曰。說似一物卽不中。予便休援筆櫛湊以成四句。多謝歲晩來意之不淺。兼柬少林老師。致敬之萬一曰。
非獨栽松道者名。老能所得更佳聲。金雞一拍破群睡。天下無人別路行。
夏五十一日。某九拜附便致敬清寥侍衣閣下。仍以唐醬素面少計敢爲拜上。莫由贖于瀆罪之故。奉呈拙偈伏希慈悲電眸。
馬師用底舊公案。覿面提持寄遠情。莫怪依前沒滋味。間邊且要理鷗盟。
五月二十三日。望風百拜忻然奉謝清寥方丈大和尚恃以寶墨布衫見惠。所以再次前韻益增不敏而已。伏希慈悲斤正。
掀天絕唱更高明。一領布衫寧世情。林下何妨誇獨步。趙州古佛許同盟。
文公來忽領二首寶光并一片紫色。顧予何以克當也。何以克報也。感戴之極搜索病腸。雖成一偈。右臂中風不能自書。倩人錄奉答清寥堂上和尚大禪師侍几。
二處金山事一同。當初不合思歸東。那堪慈念深於海。每忝佳音落眼中。
壬申年冬。偶然而開窓雨雪正紛紛。信口吟之。卽爲十二歲童子書。
誰把并州之快物。白雲剪取作楊花。吟邊時有一童子。莫是豐年瑞雪耶。
題丹之西巖屋壁(八首)
巖中今夏有禪和。每日一般無事過。識字從來不多也。單單吟得樂間歌。
古來賢達貴中和。或絕交遊獨自過。莘野耕夫千歲下。姓名不朽使人歌。
我曾年少學柔和。老後工夫不此過。昨日山童固相約。常來與汝唱樵歌。
巖中安小屋。屋裏頓觀音。千歲光輝在。將軍一片心。
將軍蓋代功。多在法門中。一箇西巖屋。利生猶莫窮。
有箇禪翁無所能。幾年孤負蠟人氷。特來禁足西巖屋。做得雲中度夏僧。
大士多年望我能。巖中獨立冷如氷。相逢依舊開慈眼。笑我無能成老僧。
萬事棄心無不能。寒巖一夏坐層氷。秋來忽有他山興。啼鳥聲聲佛法僧。
普甲山雲莊庵自願年將八十可言老。事味尋常豈免囂。但願雲莊丹穴裏。看山看水得終身。
重誓曰直登普甲千峯頂。棄世功高接杳冥。回首平生成底事。不應下界再飄零(普甲寺開山號棄世上人)。
乙亥冬因雪思西金舊事(三首)
東方金地凍如銀。記得江風攪玉塵。舊屋無人寒徹骨。老梅獨飾一枝春。
天界何人散白銀。北風挾力抹成塵。定應江畔折殘柳。待得暮年逢早春。
六出花光奪水銀。使人冷地早超塵。鰲山店上不眠客。喚起師兄劫外春。
拙偈奉勸知侍者。若眞實要做紙衣僧。明知紙衣下事可也。如何如何。
西金出後復東金。餬口兩山唯紙衾。至道敢疑嫌揀擇。雞寒不異鴨寒心。
和肯侍者韻
草坐支頤身且容。麻衣隨破補添重。鳳儀忽?遠方到。難得金山舊日峯
止胡說
兎角方圓非我事。龜毛長短與誰爭。塊然孤坐大因裏。月在楞枷山頂明。
龍門偶作
常公移屋入深居。愚亦攀高棄舊廬。始覺梅山無底事。妄談何必五車書。
送育禪人(時壁上圖三笑)
世間好事竟如何。只在山中臥綠蘿。壁上三賢開口笑。墨痕千載不應磨。
送宗海首座
三十年前三十後。法身向上法身邊。不因宗海扣愚劣。累劫憑誰話報緣。
次勝侍者韻(三首)
少林祕訣祖師心。離却庭前何處尋。莫怪神光覓安立。不知積雪沒腰深。
相逢盡是丈夫兒。法滅菩提正此時。鉢水投針消息子。除禪佛外許誰知。
但教土塊卽泥團。馬祖緣何示不安。日面方知非月面。一番風雨一番寒。
示嚴大師
末山不露頂。西來本無意。但放得下時。蛇虎爲知己。
示珍大師
弄花香滿衣。掬水月在手。勿於此生疑。當得自信受。
送大有侍者近江省母
戀母我今淚未乾。書回羨儞北堂存。近丹相去無多路。紙襖東歸得問安。
南禪唯公高侍卓然立志欲棄浮名。而未棄耳。所以特往拜文殊者蓋爲此也。故勉助發大信云。
一獅子背一文殊。離却天橋不現歟。昨應三呼今討頌。逢人愼莫道非渠。
送宗海首座
隔崖橫趨非俊逸。歸來終夏也何悠。三回相見三回別。一任雲門六不收。
覺隱知公侍者。忽聞父訃音告別。故綴俚語以贈其行色。云爾。
忽聞父訃日西傾。未免傷情欲問程。爲報箇中無此事。何妨舊路又重行。
敢用拙偈三首贈大檀那左金吾奉使鎭西之行色曰。
使哉不辱君之命。直得大明書信通。來往弱流三萬里。只消數日片帆風。
鎭西隣接江南境。舟子乘危多作奸。使命一言安九鼎。邊天邊地萬年歡。
九州英傑應嚴命。一介功高不可遮。十里松風三學月。神光千古照源家。
觀練瀑
萬仭蒼崖碧樹巓。風翻素練作飛泉。藏王不換舊時面。等箇人來五百年。
明堅塔
寺號金光大有緣。賢于挿草不徒然。群峯奉命朝三嶽。擁護明賢塔四邊。
拙偈贈曇公禪子發足中華參方之行色
曇華粲發王春曉。萬里吹香送去舟。定合頓包天界寺。承恩隨處決宗猷。
和長春韻
血點花開日日新。香風吹作四時春。庭前唯有長松樹。故伴深紅不染塵。
次鐵舟和尚哭輪庵主韻
不使凡情望解存。一機轉處奈何論。眼睛突出天邊月。滅却從前玉斧痕。
悼天錫首座
薄命何遑更問天。訃音苦殺靜中眠。狂瀾四海臨危險。又失龍河一隻船。
謝客
披緇却怕近緇倫。恰似秦人不愛秦。未審淨邦心自許。世間眞樂在孤貧。
筠公侍者因可庭便寄紙求字。故以堅[/卽]塞白云爾。
不受磷緇世故薰。變遷豈墮逐浮雲。若論確爾守貞操。高尚叢中唯此君。
頌百丈下堂句
瘞鶴銘無贋本傳。雷公打後不完全。猶餘透玉三分勢。筆力千鈞點畫鮮。
辛酉季春。忽辱可庭高侍禪師之過訪兼以妙偈一絕而見示。予雖久廢筆硯未免。謹次嚴韻奉謝來意萬一云爾。
野干無理變獅王。豈有雞群著鳳凰。笑入第簷分半榻。春風華髮月黃昏。
依韻題中冷瀑聊爲可庭露醜擊[/卽]云
巖中玉液作飛泉。落澗還成學海川。添得高人題一絕。萬年勝事大因前。
食中糟
重義人稀多重金。逐他群隊自焦心。這回暫養毒身處。種得來生荊棘林。
大疑(二首)
文章若是敵生死。泉下諸君誰在官。爲問孔丘堂上客。不知仁本作何顏。
文章若是敵生死。那得天然罷遷官。爲問祖師門下客。不知心印作何顏。
大悟(二首)
難兄難弟孤竹君。無端深入首陽雲。終身釆蕨成何事。招O得名賓趣不群。
曾識夷齊是弟兄。無由見面只聞名。照他陳迹一輪月。不在首陽雲裡明。
呈空極和尚
正是仲秋三五夕。金環爲我入山時。滿天月色中庭雪。他日分明說向誰。
偶作
少欲之人樂有餘。滿懷彷彿夜明珠。風流豈落大梅下。荷葉松花何處無。
癸亥
癸亥王春本命年。金牛作舞樂音邊。大家半椀皺陽後。參透?團一味禪。
呈雲居嶽雲和尚(二首)
休翁隔海嶽雲歸。訃寄天風落我衣。二十四年間日月。未由一面掩柴扉。
雲居高布嶽雲陰。甘澤早知枯槁心。更喜舊交林下事。青灰埋却二毛深。
偈主倫姪勸勉云(二首)
傳得金襴第二機。剎竿倒却不爲奇。未明乃祖心宗旨。試問雲居要自知。
父母非親道豈親。世情未免保天倫。高攀做得倚松葛。便是叢林傑出人。
送人之遠江
二月未睛正月雨。梅花落盡不開窓。更無一法爲君說。且喜尋師到遠江。
次韻奉謝巨昌老人惠櫻花
忽見金仙座上來。鐘聲載月鶴低回。拈花有旨却無旨。一笑令人心自開。
欽爲寶圓禪定門讃五輪塔頌(三首) 忽失尊儀孝子心。紅輪無奈向西沈。伊蒲七七桑門供。起搭高原表德深。
自古一州一縣裏。西家有喪東家助。況是今朝追薦場。敢辭焚香讃檀度。
一一輪中具五大。一一塵中含法界。報恩無不由斯圓。管取孝行傳百代。
祝金山光幢城
魔軍倒退幾三千。高顯奇功不記年。重飾祖翁親所建。何妨永與子孫傳。
次韻奉答熙侍者
學道先須見過師。齊師那得絕狐疑。老眸忽見超師作。喜慰平生在此時。
次韻哭小兒溺水
小兒喫趹委深流。莫道爺娘鬼又愁。五歲玉魂招不返。九原露影草根收。
次韻寄古人
見說人情都不古。叢林正在下衰秋。何如鐵作心肝士。更不回頭一切休。
寄瑣禪子(時在雲居)
瑣也天姿眞鳳雛。一朝高入五雲居。羽毛安得早嚴整。瑞世驚人及起予。
贈隣月侍者歸若耶
景德小庵丹井西。禪扃深掩足忘機。庭前夜半長松上。聞說子規頻勸歸。
題白瀧龍泉寺
蓬萊方丈只聞名。行到其間恨不能。八十有三春日暖。龍泉花下謝鳥藤。
一宿行藏備觀奇營。再次前韻。賀諸禪子兄呼弟應爲法忘軀成大功耳。諸公各賜一笑爲幸。
一法本來無可名。雖言能所有何能。行藏春色櫻花眼。笑殺諸方爛葛藤。
次韻奉密室嚴公知藏几下幸笑擲
片柴抛却便抽首。眞箇這回非夢中。多謝天龍猶有意。未教林下索然空。
示呑海悅衆
林下忻逢林下主。弟兄競決小胡蘆。慣曾親見桶箍爆。撒却驪龍頷下珠。
偈送但州參上人行色以當路程曰
元旦念三強半雨。泥深猶是阻行隣。但參因癤出山去。苦海何時免苦輪。
肯公聞名久矣。茲寄幅紙而求字。因取密傳而塞白云。
四藏鋒外更藏鋒。不立功中還立功。莫道少林無祕訣。橫梅夜半付盧公。
庫堂安毘沙門天王
米城湧出庫堂中。應化眞身威力雄。護法護人如眼目。潑天之富入圓通。
慈聖眞子端公侍者別後再會。然未有雅號。敢以嚴仲字之。用代直呼其諱云耳。又綴拙詩一絕。更代煎點區區之懷也。伏乞一笑。
顯然不及顏回遠。不幸命長今尚存。望八老年空白首。陰崖漏屋懶開門。
喜上人與予有瓜葛之故。在山中閱幾春。忽來告別。因以悅巖爲字。乃取悅可衆心之儀。更書宿天橋舊作一首。以謝道儀不淺兼裝行。
天橋端的出天工。雄跨龍王沙竭宮。初友眞機還不密。聖燈芳焰五更風。
松風亭
依俙似曲却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入別調中聲愈好。方知無處不圓通。
雲門古曲
函蓋乾坤一句兒。明明截斷衆流時。隨波逐浪弄潮手。引得楊朱又泣岐。
拙偈奉謝飛處堂上大和尚。忝以觀音像并隆興扇見惠。伏乞慈削。
圓通相貌隆興肩。誓度舟航一葉蓮。下載清風忽吹轉。宛然但在白雲邊。
禪頭經跋丙戌之冬大獲珍寶。感懷之極記于經末。
莫言竺土異山中。纔有纖毫瓦礫同。逢達道人須供養。王春無處不春風。
次韻。奉謝天寧堂上和尚辱賜金扇。伏乞笑而撇之。
披剝封皮洗渴塵。清風應手覺沾仁。此心果見無移易。感激昔人唯昔人。
戊子正月五日
左旣大平應右然。喩如草木悉皆禪。滄溟一滴百川水。自古曾無中與邊。
次韻千畝生公高侍。贈關西之行色老後何遑陪法筵。壯年正好趣機緣。他時針芥相投日。自斷行藏莫問天。
勵心偈
稱餘知者恒沙德。何若南無地藏強。兜率天宮脚跟下。十方淨土好資糧。
次佛成道韻
覩明星現始成道。出母胎時可獨尊。不合先言猶在耳。何妨讃作大沙門。
偈贈久公禪人歸鄕。則示約言不可渝。兼東明庵老師致敬云。
是法旣能無變易。久昌昌語豈尋常。昔時曾過近江路。小大胡蘆醋自香。
次韻奉謝範公上人來共寂寥。因約立志彌堅而永不退而已。一笑。
亂峯方寸裏峨峨。莫道慢山苦不多。劈面麁拳飮甘露。始應耐得臥藤蘿。
閏正月
閏正月朔起三摩。禪板幾時登寶陀。擧目巖巖春雪遍。白華此外便如何。
天津橋
度馬度牛兼度人。趙州掠彴豈同倫。往來多少迷途者。本地風光罷問津。
夢遊光蓮寺
一路香風吹不斷。野塘水色碧於苔。入門方識光蓮寺。直下令人心地開。
癸亥正月雖撙節而欲作前金山老師之忌。無些餘力而罷之。仍說偈遣懷。時爵上人告別書以送之。兼簡於嶽雲和尚奉一笑耳。
德有馨香非物也。爐熏亦恐辱師眞。願將法喜奉塵剎。天下盡成禪悅人
淨居存弟自號古範。其志可喜也。故作一頌相贈云。
歷劫相承底模樣。能來大器揚宗猷。莫言不上時人眼。自有先賢記所由。
熙公侍者自號春山。因爲隨喜乃頌之云
洪鈞一轉勢增雄。草木歡顏花自紅。透頂明明宣祖意。東皇仁育大和中。
次蕊侍者拜松崗觀音韻(并)序
丁已夏。問安投雲門。卽出述松崗觀音大士緣起之巨軸。教予隨喜。拜讀一遍。不覺三歎而不得已。輒託高侍蘂公。結勝因耳。後之攬者不以不自量見誚爲幸。
應身三十又三尊。悲願超諸甚耐煩。馬首雷鳴驚睡夢。漁人鯤化破迷昏。丹霄只尺圓通境。金碧玲瓏入理門。今日爺娘所生耳。方知天地本同根。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卷五
孔仲尼有言。文王旣沒。文不在茲乎。佛德大通禪師。滅後五百年。雋孫英冑。綿綿不墮其業。遺風餘烈。亙於今而振矣。蓋其流深則應觀其源之高也。嗚呼彼言象徑跡。豈堪能窺?乎哉。然至其布諸遼遠垂諸永久之方也。亦自非藉夫副墨將無由弘闡。是其勢必令然也。所以有禪師平常遊化三昧語錄者幾多卷子。而未脫藁也。今也合山諸老禪位。乃謀鏤梓用布垂諸永遠。而命(遠)校焉(遠)辭以不敏而不允。却顧(遠)亦同與于松源之一脈。於此乎不確拒。竟任其責爾。若後覽者。不從事副墨之際。直向參寥未議之先寓目。則庶幾斯文亦與天壞同不朽。
寬政五年龍集癸丑首夏之日
丹陽前福林此源氏(清遠)謹跋
高祖曾訪道於異域。採師於金山。慕休翁古佛行解相應語言三昧。而也機宜投合後。留在之中彼有癸亥集。歸朝韜昧了。旺化之際此有丱餘集。祖雅古高清。懷不得止。只一時應機之言句。而全是此之餘光耳。或曰。一師之著集。如無上堂語者。不足曰某師之語錄。殊不知。昔中峯本禪師所住一生稱幻住。而不必於時無之定規。唯以辨道精勵之近要爲急務。彼師有曰廣錄不妨。是明證也。吾祖亦然也。頻遇檀請數赴機緣。雖然不許久居。視京都國土之筵。則如避於蠱鄕。愛山林樹下之素。而自適於恬淡。有一之謂甚豈可再乎之語。滅後雖近于四百年所。此錄于今無有開板。從珍藏已矣。雖愜於祖之道意。不周於孫之奉行。時乎比來山下兩足主席竹菴座元。切激志望。募一山及與派下諸剎。不閱多時壽梓謀鎭長印行焉。聞者靡不嘉嘆。於戲不唯使祖道轉發光明。抑亦爲密行永垂來鑑。不復善乎哉。
天明龍集甲辰孟春日
瑞岩派下劣孫七十五翁佛惠元丈謹跋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年譜
金鰲山頂。楊子江心。藏身屏跡。攀高釣深。平呑佛祖。眇視古今。一生家活掩不得。煨芋香散傍台襟。敬奉鈞命謹賛。
老比丘禪英拜書(右南禪靈仲英公賛見存丹之金山霞谷養眞百拜謄寫)
勅
晦迹韜光以安心空門。是道人之本志。立號易名以褒寵旌異。是王者之良規。丹州路金山愚中和尚者。賡靈山單傳正音。得少室密付的旨。雖寄身於林壑。而名喧宇宙。其道甚尊顯心切慕之。諡曰佛德大能通禪師。
應永十六年九月十四日
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
住甲州圓福寺嗣法小師禪慶編
年譜
後醍醐天皇元亨三年癸亥。師濃州岐縣人也。其先勢州藤氏之族。因事來此縣。數世居民間。父嘗愁無嗣。構堂於宅傍。安以觀音像。晨昏禮敬禱得男子。經年不怠。一夕母有靈感而孕。方誕之日。瑞香盈室。隣里驚異。
正中元年甲子
二年乙丑
嘉曆元年丙寅
二年丁卯師五歲。一日手持普門品。就父求教。父請比丘授之。隨教隨誦。比丘以爲夙薰。彼觀音像前有盤陀石。師就其上。禮拜念經以爲日課。父謂天性。
三年戊辰一日有異僧。授師章句曰。性海無風。金波自湧。師問其來處。答曰。我自奧州來。言訖出去。師奔白父。父怪而追之。不知所往。乃驚嘆曰。此文甚深。去奧州者。幽遠之謂乎。
元德元年己巳。師七歲。父携詣郡之東山教院。啓一大德曰。此子敏黠。願隷左右。習以經書。若到長成。必歸於吾。付以家業。大德一見器許之。愛超等夷。師勤學釋典。兼習魯誥。左之右之如取懷物。同學皆立下風。
二年庚午。是歲。師父從事於隣郡。忽遭橫難。將受刑戮。盡室親眷慞惶奔馳。師獨詣觀音像。怨訴祈念。從旦達夕。父果獲脫。遂知師之誠心所感。特加愛重。師從此深厭世相。凡厠嬉戲之筵則蹙如。每入講論之室則欣然。一日作和歌一首書屋壁。頗抒有爲變遷無爲眞常之旨。見者靡不感異。
後伏見皇帝長子踐祚元弘元年辛未(號光嚴院)
二年壬申
三年癸酉
後醍醐天皇再祚建武元年甲戌二年乙亥師年十三。父詣大德。欲與師歸曰。此兒處俗。維其時矣。大德曰。此非泥中物。他時必冲霄漢。我爲法惜人。若能得贖。雖命惟輕。而父不允許。歸父半歲。切求出家。父母難之。因廢寢食。父母百計慰諭不可。於是父母欲成其志。師聞叔父妙南禪人從正覺國師於臨川寺。白父曰。若許我出家。願歸禪宗。南公在彼。天之相我也。父母曰。此兒自奮如此。豈小緣乎。宜託南公以投國師。明旦赴京。旣至京訪南。具陳其志。南曰。我是一箇間人。豈受親眷煩累乎。何況國師門庭峻嚴。而非少生劣機所堪。速去。師涕泣曰。遠離鄕井。已達寶所。縱受棒殺不去。南公不勝撫憐携詣函丈。國師一見乃曰。此兒骨格奇異。頗有博達相。宜名周及。卽與剃落。又以長身呼高沙彌矣。乃命依春屋。
三年丙午(後伏見皇帝第二皇子踐祚。號光明院)師依止春屋。屋禪定餘暇。教以禪錄。歷耳不忘。過目必誦。屋奇之。白國師曰。高沙彌伶利。某如今事繁。願付一耆衲。以與妙密鉗鎚。因茲令侍鑑翁。翁時爲第一座。德望最高。師自業精進。奉仕不怠。旁又親炙龍湫默菴。日增見知。
四年丁丑。國師有題友雲菴偈。洛下老衲競和。國師顧師曰。人稱爾聰敏。試和看。師應聲曰。巖樹陰森日易曛。無心來往洞中雲。凝然一楊乾坤闊。物外逍遙趣不群。國師稱賞。
曆應元年戊寅
二年己卯。國師一日講信心銘。師謂默菴曰。夢幻空華何勞把捉。某於是知前前非。菴乃聞于國師。國師曰。高沙彌饒舌還添非。遂許做僧。受戒睿壇。歸居臨川。有勸之者曰。子於外學未嘗染指。恐缺博識。且要涉獨。師曰。若依本分。佛語祖語尚不可學。況於異端乎。雖如此支遣。實又思茲。一日密抽單位隱居城北。是歲十七歲。
三年庚辰
四年辛已師掛錫於建仁。蓋爲知叢林規矩也。一日長老上堂。師有所疑。乃上問訊。所疑不決。退思曰。今天下列剎此寺爲古叢林。居住持者。非萬人之傑。則千人之英也。而淺易如此。我又誰依。不如尋知識於大唐。由此切南遊之志。今茲上皇創天龍寺。遣商舶求藏經於元國。於是喜而託之。秋發博多。冬到明州。大守鍾萬戶以爲賊船。舳艫數千防海上。商主通書以陳。疑怒不已。愈嚴禁防。
至正二年壬午(大元順宗年號。乃本朝康永元年)踰年猶不許上岸。船中水盡數日。師與同志修圓通懺摩法。以祈雨水。密雲忽布。大雨滂注。船中數百人。飮之得活。鍾氏奇之。獨許商人貿易。師密引一商人。告爲求法來。彼慨然夜棹小舟邀。師直過明州。泝江而上。聞月江退居於曹源。兼程進謁。江感其遠來。垂慈提誘。是年二十歲。
三年癸未(本朝康永二年)師晨參暮扣。孜孜參究。兀兀如癡。江甚愛之。書愚菴二大字并偈遺之。因以爲號。偈曰。拙而且古直而方。誦帚忘苕帚亦忘。紫氣無端出峯頂。勞他賢者到巖房(師後改菴作中)江一日謂師曰。老僧間居不行叢規。儞逾萬里寓此小院。實爲可惜焉。須去大方觀此土禪席盛美。異日扣我巖幽亦不難也。師因辭去。江以偈送曰。贈君一滴曹源水。漲起江西十八灘。八十四人草窠裏。齒牙交下髑髏寒。師往掛錫於道場。有密禪人。與師同鄕。有慈悲種。衆推稱菩薩。蘊日者術。屢勸師曰。公緣不在此。宜參方去。吾在此土三十年。諸方老宿門戶多所參扣。公欲參那底善知識。我隨其所欲而爲控入。師曰。行解相應。得語言三昧之人。欲親近耳。密曰。金山卽休和尚。乃公之師也。遂偕行。其夜休夢。佛印元禪師。威儀堂堂入山門來。明旦以所夢謂衆曰。元師一代宗師。而此山之中興也。是爲吉徵。今日必有俊衲至。師果通謁。休開室迎接。待遇甚渥。進茶果次。休指柑子問曰。日本亦有麽。師曰有。又指栗子。師曰有。休曰。佛法遍在一切處。來到此間作什麽。師曰。不到此間如何見得和尚。休曰。目前無闍梨。此間無老僧。師便禮拜。休曰。此子可教。乃令近侍。
四年甲申(本朝康永三年)休命充內書狀。凡緇素獻酬尺牘令師皆代。時金山火後重建佛殿。命師書上梁文。古今名賢題呑海亭。詩篇字劃殘缺。命師改書。一日數官人來題詩。皆曰。請日本及侍者書之。師出代又作詩。數官歎服。
五年乙酉(本朝貞和元年)師年二十三。移擇木寮。職罷持淨。
六年丙戌(本朝貞和二年)休命侍衣鉢。師晨夕商量諸家宗師語脈。靡不參決。間又披閱藏經。時有耆衲皓玉山。精鍊教乘。師就質性相旨。諸義炳然得無礙塞。一日慨然曰。夫佛祖道離文字語言相。吾動囿於名相膠於文筆。不能洒洒落落。何愚哉。乃詣丈室扣至要旨。休曰。擧不顧卽差互。擬思量何劫悟。切莫摘枝葉。退呈所解。休叱曰。不見道。言無展事。語無投機。滯句者迷。承言者喪。又擧夾山見船子因緣。徵詰曰。儞只向他欲開口便遭打落水中處看去。師蒙垂示。泫然泪下。自是頓息身心。如枯若槁。
七年丁亥(本朝貞和三年)一日休謂師曰。昔大慧在梅陽入室。時鼓山長老潜混衆底。慧擧竹箆曰。喚作竹箆則觸。不喚作竹箆則背。喚作什麽。山出奪取竹箆。慧敲卓子曰。喚作卓子則觸。不喚作卓子則背。喚作什麽。山踢倒卓子。慧指虛空曰。喚作虛空則觸。不喚作虛空則背。喚作什麽。山打筋斗出。言未了師脫然契會。卽呈頌曰。不知禪者非禪者。二十餘年只一疑。打破鼓山塗毒鼓。普天匝地盡彌彌。乃辭歸日東。休以偈留之曰。雞聲唱徹炎天曉。已向聲前契祖機。楊子江流東入海。臨流未可買舟歸。休有雪子吟。師和曰。谷響若非眞賞音。松風永夜不鳴琴。更令雪曲別相似。林下誰人免陸沈。休謂人云。及子得。又自賛頂相與師曰。妙高峯頂行舟。楊子江心走馬。唐人不識這容儀。付與日東及侍者。是歲朝廷勅金山修水陸會。老宿大官儼臨法筵。一時勝會也。東西兩序拔其尤者。命師充東藏職。月江有頌。數首賀曰。金烏玉兎如梭急。八駿如何追得及。滔滔楊子大江流。夜半穿靴水上立。龍宮海藏盡豁開。赤手抉得摩尼來。萬仭龍門一躍過。不假霹靂轟春雷。者回重入德雲室。不用參尋經七日。金鰲背上棹臂行。盡得眞人好消息。碕楚石噩夢堂。參休次。見師甚喜。楚石寄頌曰。信得及時明得破。無邊海藏盡掀翻。休翁古佛呵呵笑。鎭海明珠只一丸。師次韻爲謝。由茲名喧諸方。一日有亡僧。請耆宿并頭首。各演佛事。衆中有忌休厚於師者。俄於。闍維場請蓋棺佛事。師率出唱云云。一衆吐舌。諸方傳譽。
是歲二十五。
八年戊子(本朝貞和四年光嚴院長子踐祚號崇光院)師又居衣鉢閣。休常屬知事僧曰。宜設異羞奇膳以待及藏主鄕人往來有不虞求。是故和僧時指金山爲安息處。石室龍山時時往還。石屏抱疾來。師迎加醫治。嚴寒衣薄。與堵羅綿被。不久得差。古源觀師與耆宿評論寺務指揮行力曰。及藏主前身必此間人。否則語言圓熟安如此耶。
九年己丑(本朝貞和五年)師自編著述呈休。休序於其首。題曰。癸亥集。虞伯生跋於其尾。
十年庚寅(本朝觀應元年。時師二十八歲)臘月。休示微疾。顧師曰。此病不起。孟春過半。必取滅矣。吾殘息未絕。儞速歸日本。甚愜病懷。師曰。某執侍七年。今何特地乎。數日休又曰。時不可失。師退思記。嘗辭母約曰。過テ十喜秋必歸省。今偶然耳。乃詣丈室告辭。休且且悲。乃命筆曰。日東周及藏主。自侍香典教至居間。皆得以代昏耄。檢閱之勞可嘉也。今其歸里。偈以勉進云。偈曰。裴寺相親閱幾秋。左控右索出時流。機輪三轉輪元淨。定慧雙詮慧匪修。睡虎耽耽抛故穴。游龍矯矯奮靈湫。好翻一滴長江水。漲起東方廣海州。後龍山次韻曰。參扣金山已七秋。洋洋韻度異常流。藏無大小都容攝。道絕功勳不用修。但得擎頭還戴角。自能倒嶽又傾湫。蒼生渴望多時也。霖雨何妨遍九州。休亦囑曰。儞歸鄕國。不要出世。須是山林樹下得坐披衣。專一做靜地工夫長養聖胎。他時異日向孤峯頂上發揮吾道去在。師作禮而退。便至明州。
十一年辛卯(本朝觀應二年)三月解纜。海程經日。風波多難。檣傾楫摧。七楫六失。北野天神如夢有冥助。四月達博多津。龍山喜師至。相伴赴洛。到赤間關。有大鑑舊題。師和云。到赤間關訪故蹤。城門直對海五宮。波沈寶劍蛟龍護。島壓明珠舟楫通。樹色滿樓還細雨。鐘聲隔岸又回風。瞻望頗覺皇都近。五色雲浮日上東。六月達兵庫津。數日染疾寓廣嚴寺。七月復初。將至濃陽省親。時正覺國師灼化於京師。默菴遣僧迎師。師告以易法嗣事。菴以聞國師。國師曰。渠遍參南方知識。何忘覺城東際。菴告此旨。師歸省。國師出迓。因問春秋。對曰。二十九。國師曰。儞青年往還萬里。我幸長壽再得相見。在茲相伴。甚愜老懷。乃許掛塔。維那報以衆盈。國師曰。堂中有病僧也無。曰有。國師曰。令彼起單此參堂。東陵住天龍。與國師日夕往來。命師通事。有僧自江南歸。傳佛通計并遺偈。偈曰。生也不來。死也不去。出頭天外看。日輪正卓午(卽休勅謚佛通禪師)師擧哀作偈云。臨行猶道不來去。又是福州人肚腸。癡囝不承卽罷業。蒼天聲裏泪痕長(福閩子曰囝。父曰卽罷。福州人弄肚腸。故曰。又是福州人肚腸。佛通禪師福州人也)九月國師遷化。會下僧太半散去。師曰。我少年辭去。今來遇寂。不獲奉勤。宜就塔下心喪三年以報受業恩德。故留臨川。臘八龍湫寄偈云云。師次韻酬曰。未決如來一大緣。春風南國幾啼鵑。歸來月忽初八。孤負明星又一年。
文和元年壬辰。正月十九日。値佛通忌。有頌曰。金鰲背上覓通津。沒興遭他脫賺人。一曲楊華多日泪。又添柳色雨中新。
二年癸已。師年三十一。龍山受勅于南禪。訪師於臨川。請云。江南叢林以書記爲重任。茍無其才則闕焉。公也異域之莫逆也。願以舊好而居此職。師不獲已而就焉。翌日作淋汗疏。山覽曰。老作實無一字遺恨耳。東陵居東堂。稱賞曰。此位得人矣。至結制秉拂。僧問。唱誰家曲。宗風嗣誰。答曰。楊子江頭楊柳春。楊華愁殺渡頭人。其夜果有不意之變。退寓于少林院。竺堂住萬壽。請師充紀綱。以瓜葛好輔之。
二年甲午師又回少林。四來兄弟憧憧不絕。一夕憶佛通之懸記。慨然曰。春秋之富漸將衰。林丘之素不可愆。翌日發足。
四年乙未師寓止于攝陽栖賢寺。住持教外高識博達。辨若懸河日夕道話。稱師高論。
延文元年丙申
二年丁酉師居播州安田北山。語人曰。好靜處太適野情。
三年戊戌
四年己亥。師出安田。一冬一夏處處住菴。枯槁冷淡而居
五年庚子
庚安元年辛丑
貞治元年壬寅丹州神池有教院。彼有久嚮師風者。預構小菴迎師。師應之。
二年癸卯一夕有僧。來求隨侍。不許。徘徊菴外數日不去。師感誠素相容坐期。此僧沈靜寡言。不臥不眠。汲水拾薪。奉事拳拳。解制夜月下唱曰。諸法同鏡像。亦如水中月。凡夫愚惑心。分別癡恚愛。唱訖而去。不知所之。師後語人曰。彼異僧也。特來欲驗我行業。雖然早是被老僧勘破。
三年甲辰。師尚嫌山淺。入槇山隱于西巖。其山深遠幽邃。無人能到。樂而居焉。一日有偈。書壁曰。有箇禪翁無所能。幾年孤負蠟人氷。特來禁足西巖屋。做得雲中度夏僧。旣而山童樵夫自然相狎。胥吏氓黎遠近往來。夏畢逃去。次前韻曰。萬事拌心無不能。寒巖一夏坐層氷。秋來忽有他山興。啼鳥聲聲佛法僧。卽往丹之後州。結菴於世野山。
四年乙已。師年四十三。出世野移州之漆原。于時英靈仲居金山天寧寺。師之南禪舊識也。檀那大中臣那珂宗泰慕師道。與靈仲相謀。虛金山堅請。師謂。金山江南緣遇之地。乃往而應。衆僅十餘員。印四次香。八時禪坐。餘乃誦經呪以消息。或雪中冷坐。減服遠爐。或月下立禪。自夕達旦。非勇猛精進者。則難預衆員。小根劣機望崖而退。或問曰。旣是爲禪和子。何必每日孜孜念經呪。所不取者也。答以偈。偈云。黃金實是非泥土。泥土且從何處來。爲問世間多智者。分明指出絕疑猜。却問曰。變大地作黃金者。指黃金爲黃金人。優劣何如也彼無以對之。
五年丙午
六年丁未應安元年戊申
二年己酉(時師四十七歲)石室居天龍。送中賛侍者參師偈末云。龍門年老無龍句。且聽丹山彩鳳吟。又云。爲問愚中除我外。舊交誰是白頭翁。
三年庚戌少林同門欲起師住栖賢。辭以頌云。見齊師尚減其德。跋鱉爭追天馬駒。但願同門衆禪伯。莫令小弟出山隅。
四年辛亥(後光嚴院長踐祚號後圓融院)
五年壬子(時師五十歲)龍湫寄頌招。末句云。前修曾到高安後。不忘烏藤六十恩。師次韻酬曰。上有乾兮下有坤。如何敢發一虛言。直饒化得身千億。端的難酬師大恩。
六年癸丑橫山特峯每每謂衆曰。汝等何不參愚中和尚去。由是彼會裏僧競來求相看。師不許。彼亦不去。山中山外處處群居。師曰。老僧不會禪。又不明道。諸衲群居。彼此何益。不如老僧出山去。檀主聞之。燒菴逐僧。然四來亦不絕。師堅閉門不應。倘有難迴避。皆以交友相接。師常呵責參徒用坐具襪子。或問之。對曰。坐具襪子欲何求耶(蓋取德山道莫展炊巾這裏無殘羹?飯之意耳?音搜。飯壞。俗作餿)。
七年甲寅
承和元年乙卯。冬大雪。時有心源老人。洞下飽參也。見師冷然孤坐云。山形拄杖猶不如師天眞也。師云。公莫作普州人好。因作頌云。寒酸實有天眞樂。四立壁中三脚驢。況是夜明簾外客。山形拄杖豈相如。源云。山形拄杖外。請爲我說家傳拄杖本末。師亦云。吾家拄杖不方圓。越出威音古佛先。謾把有無論與奪。芭蕉未會祖師禪。臘月十四夜看宗鏡錄。忽聞迅雷作二偈。其一曰。慣鑚故紙不間眠。也解通霄磨碌甎。忽被雷驚申隻脚。依然踏著舊青氈。其二曰。禪中教與教中禪。隔得虛空作兩邊。雪裏梅花如不別。西來玄旨赤烏年。
二年丙辰(時師五十四歲)普明國師在于丹後州雲門。欲識師去就。時時相招。師以偈謝云。今日明朝月又年。病身匍匐涉遷延。太虛一片磨秦鏡。方寸何勞關口宣。國師有雲門一曲軸。命師跋其後。師賡其韻云。靈根同氣不同條。每恨身因何所招。一曲頓令忘彼我。德音豈假九成韶。國師云。此偈以足看心肝。假使九牛牽。他也不回頭。
三年丁已正月五日。夢中有感。自號岳松子。因作頌記曰。祝融峯頂萬年松。化作斑鳩入袖中。應是蔭涼天下者。爲君葉葉起清風。此歲夏。問安投雲門。國師作偈謝來訪。師次韻曰。老禪方丈日如年。落得細論文字禪。刮瞙須還金色佛。煉丹豈若地行仙。夢中榮辱有何命。毫末功名未必天。風月打開無盡藏。破沙盆內煮山川。又呈一頌。有等間潤色三春雨。造次清談六月氷之句。國師以稱絕作。
四年戊午
康曆元年己未師於寺側別搆一室扁大因。屏居宴如不通人事。雖侍奉僧罕視其面。或拾果經旬。或喫粥度夏。山禽野鹿就手而食餘果。
二年庚申
永德元年辛酉師訪舊識於丹州。取路詣九世戶。有頌題天橋曰。天橋不可不來遊。足見神仙巧運籌巨蟒蛻鱗橫曝骨。長鯨露背未擡頭。蟠桃結實乾坤老。溺水無波日月幽。夜半憑誰藏袖裏。持將歸去壯皇州。
二年壬戌(太上皇踐祚後圓融院長子)
三年癸亥九月晦日。遇正覺國師遠忌。設齋以述二偈。其一曰。鳳凰枝上落巢兒。脫死巓崖何所依。丹穴霜楓今日雨。可憐滴滴滴緇衣。其二曰。三十三回唯此心。黃金不得鑄黃金。眞風若許一言讃。天下龍門超古今
至德元年甲子▲フトシ△
二年乙丑今茲師歸濃之舊里。營父遠忌兼省後母。
三年丙寅
喜慶元年丁卯有僧擧曰。昔有一座主。問覺仙長老。如何是教外別傳旨。仙答曰。▲ホトトギスソカミ△別都頓宜壽。師卽曰。予當初若得見之。卽與此頌看他如何。頌曰。 撒手懸崖未十成況乎起念作經營。勸君欲達吾宗旨。且待泥牛水上行。
二年戊辰
康應元年己已(時師六十七歲)二月。師謂徒曰。吾居此久。棄去數回。而因檀信有緣不遂其志。偏似熟處難忘。不如逾海浪遊。侵夜與同志四五輩遁去。有留別擬古二首。其一曰。昨日寒谷氷。今日東流水。笑而將出門。有憂亦有喜。其二曰。將謂有許多。元來無多子。大聖現泗州。一去三萬里。乃遊于土州五臺山。締菴於新田山中。同郡有▲ニラフ△韮生山。師惡其名不雅。改號二老峯。和言相近故。蓋又擬廬山五老峯。解制後將移於彼。一夕海上惡風怒號。波濤若山。有小舟來。飄飄如葉甚危。師不忍見。燒香念呪。冥乞求護。俄頃風靜浪恬。忽金山檀那父子相追乘此舟來。師感而曰。因緣諒不淺。相將歸金山。
明德元年庚午三月八日。遇橫山特峯十三回忌。其徒請師拈香說法。共前夜拜遺像而述偈曰。孤影臨崖能幾時。祖宗累卵豈堪支。不敲常照寂場戶。我此心肝說向誰。
二年辛未是歲金山檀越。罹逆臣餘殃。將遭族滅。頼師道力。立得平安。
三年壬甲
四年癸酉師因看宗鏡錄。著禀明鈔。
應永元年甲戌(時師七十二歲)八月。登普甲山居雲莊菴。有偈曰。年將八十可言老。事昧尋常豈免嚚。但願雲莊丹穴裏。看山看水得終身。細川京兆時守丹州。遣州留守堅請師回金山。
二年乙亥 ▲ネ△
三年丙子三月。出金山遊紀州。寓于根▲ゴロアラミ△來寺。七月。安良見運勝居士。創龍門菴請師(後改禪頭寺)。
四年丁丑(時師七十五)與衲子十四員坐夏夏末示衆曰。龍門一衆玉稜層。內證還如寒谷氷。不向鑊湯爐炭避。頓明心地絕炎蒸。八月出龍門。將赴九州。道經藝陽。小早河平氏春平。久欽師道。忻然相迎。要爲師營精舍。有佳山水。因定居焉。乃名寺爲佛通。蓋志慕先師也。衆僅十餘輩。晝夜禪誦。與金山規矩同。
五年戊寅方來衲子漸集。擺撥不去。山間野外木食澗飮。蓋欲伺餘光於壁外焉。
六年己卯寺門右邊。奇巖抽地千尺。怪松盤屈。垂蘿夤緣。其上有布水。名銀九瀑。傍構浴室。扁無垢界。師有偈曰。三千尺白碧巖前。護法銀龍下九天。殊欲莊嚴無垢界。碎崑崗玉作飛泉。丈室名觀瀑(後改觀白)山頂造亭名含輝。風磴雲梯曲折而登。師題偈曰。草鞋跟斷震岩谷。氷雪俱消一徑通。收拾龍淵西面勝。和亭移在此山中。
七年庚辰七月。師有金山之行。因舊檀懇請也
八年辛已(時師七十九歲)春竊去金山。抵播州杉原寓于安樂寺。去寺不遠有古禪剎。號雲門。師愛其地幽僻。卓景德菴。菴前有窩安地藏像。像前疊石爲塔。名若耶。冬佛通檀越堅請還藝州。
九年壬午。怡雲來訪。袖中出一軸云。某東歸時。道衡平和尚辱贈言三章。特來呈和尚。意見于頌并序。序云。吾弟及長老看之。必起三十年同參之懷。頌云。等間提起破沙盆。三世如來一口呑。話到新羅誰又委。岳聾直下海騃孫(後侍僧問云。此撲句難會。如何。師云。松源老後耳聵。故云岳聾。海騃者。江南呼淮海人爲騃子。蓋指虎岩。平者予法兄也。別來五十餘年。滄溟萬里外。不圖看此佳惠)雲又出十牛訣一卷曰。是吾祖癡兀翁之所著也。乞師一覽。而跋後以傳後學。師乃跋焉。今年秋。師去寺數百步。別構草菴。小可容膝。扁肯心。師盆倦應接禪寂于此。緊掩柴戶。釘無言榜。書壁間曰。肯心毋勞讃底沙。種豆何曾得稻麻。動用之中收不得。三千里外摘楊花。摘楊花也好笑。夜來依舊罷旋遶。衲被蒙頭眼還聾。始見心印甚奇妙。甚奇妙兮不可量。無縫塔前甚彰彰。謂之肯心謠。時師年八十。
十年癸未四來雲衲參扣不已。因茲諸徒於寺外建向上菴。可容百餘員。傍造茆堂。尋常說法上堂于此。厥後一箇半箇各締小菴。
十一年甲申春退居肯心。痛斥參徒下語商量徒取口辯。坐使眞宗流爲戲論。結制日說偈示衆曰。老能題壁存何物。古佛趙州只有無。爲報祖師門下客。萬般不若觜盧都。一日有僧自九州來。持石像呈▲オモト△師乃云。在昔八幡因地。在豐之御許山。修道功成。號御許權現。後因天降八旒旛。號八旛大菩薩。此石像者。修道時自所鐫本地彌陀尊容也。某有夢感得故持來。願爲此山之鎭護。師乃經始靈廟。不日而成。遷宮之時。野鹿群至而鳴。人以爲瑞應。蓋國俗以鹿爲此神之使者。冬金山檀那老病。痛念今一瞻禮。其子并孫特來白師。於是有金山行。
十二年乙酉二月。自金山回佛通。建喜悅堂。
十三年丙戌(時師八十四歲)尼松巖興造含輝爲師塔所。落成之日。請師拈香說法。師述テ偈曰。愚中老漢克承當。興造含輝占上方。便爲松巖分半座。釋迦多寶佛同床(中央安多寶塔。左挂師頂相。右立松岩牌)師一冬宴安于此。檀施甚厚。普施衆僧。輪次齋會禪坐。道話曰陪禪曰夜話。
十四年丁亥茲歲源相公遣小早河則平求法語。師乃述勸發文答之。
十五年戊子(時師八十六歲)九月。相公差則平爲使。請師入京。則平預慮師弗起。來致命云。相公云。今天下不可一日離京師。我志只在欲一瞻禮而親聽慈誨耳。又云。師若不起。罪在儞身。籍沒儞本貫地。儞族受罪者夥矣云云。師云。子今因我受斯責。豈以老病辭乎。乃赴京師。十月某日。已到山崎。遣使報相公云。老僧有誓。不可入帝鄕。須於城外相見於是相公命畠山細川二官人。迎錧于伏見藏光庵。相公來參。禮了不伸一問。悚然而去。特命鄂隱。點城外五處寺院。擇其所錧地。師皆不可。自寓于等證院。相公又來參。便問佛法至要。師曰。世尊二千年前。以佛法付囑國王大臣。只如當時受佛勅底記得麽。年代深遠還忘却麽。此事元來不從人得。今遠遠地。喚老僧來爲甚麽。雖蒙所問。都無一法爲公可說亦無一事爲公可付。直饒說得浩浩。付得密密。於公分上翻成剩法。是故古人云。從門入者不是家珍。還會老僧不說底道理麽。若能會得。三世佛語。歷代祖語。一切皆不過虛妄。又曰。今自天下太平。只要相公平常安隱去如何平常安隱見。天卽是天。地卽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五穀豐熟。百姓安樂。上下和睦。國家寧靜。如此而已。別無佛法道理。雖然公到此。著力一回始得。又出金剛經請講說。師擧經云。會麽。良久云。三世諸佛及法。皆從此經出。未審此經又從那裏得來。又云。世尊昔在給孤園。持鉢乃至敷座而坐。當恁麽時。來曾措一詞。善現忽出讃歎曰。希有世尊。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且道。讃歎是甚麽。護念付囑底亦是甚麽。又云。世尊一日陞座。文殊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正是與此段一般。此段分明見得。餘段自然見得。水到渠成。不用費力。則與老僧所謂不說底道理。如合符契耳。相公信受而退。乃賞小早河。賜以莊田。光榮未曾有也。凡京洛緇素貴賤競來求謁。堅拒不接。夜中潜出東山。將赴紀州。已到河州。相公差使四追。小早河金山河州留守遊佐。相追而至。有相公手書。叙以再會。師迅筆回法語一篇云。奇哉奇哉。靈山會上。龍袖拂開全體現。少室峯前。象王行處絕狐蹤。畢竟如何。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且曰。予本山林不羈之士也。然而至化難逃。枉應台命。古曰。一之謂甚。豈可再乎。相公命藏光休翁慰謝。且曰。去留任師意云云。師到紀之禪頭寺。
十六年己丑春相公遣金山持實。入山致敬賜紫方袍。師謝以偈曰。拈華微笑祖師禪。四七二三言外傳。超越前修慈意切。賜珍衣覆野僧肩。師將赴藝陽。次ス泉州ニ。相公遣則平持實。留師回禪頭。不則回天寧最好。師作偈獻相公曰。償却趙州行脚債。自携藤杖在途中。因於來命重丘岳。又向丹金投老蒙。相公甚懽。師夏金山。謂衆僧曰。我在此不久。來秋必行脚去。有人聞之。欲創寺迎師。師聞而笑。一日拈主人公話示衆云。人人一箇主。面目悉端嚴。鼻孔唇皮上。前三與後三。又曰。佛法無多子。人生易白頭。汝等痛著力究取一段大事云云。一夏入室道語。晝夜無倦。而緇素相見。限七月十六日由此貴賤四來。受衣盂者不可勝記。五月。相公使持實齎書。賜紫伽梨沈香等。又求法語。師述坐禪銘應之。又就テ山設故相國追修會。特請師拈香說法。八月十五日。師携杖登山。於寺東北隅定闍維場。其夜侍僧夢。有一大殿。梁棟摧折落地。於是衆知師入滅時至。十七日。僧示微疾。先是相公請預修佛事。涓取二十四日。知事因師不安。屢乞前日營辨。師云。相公涓取某日。老僧行脚有何妨乎。二十四日。設大會齋。諸般佛事畢。自書香語。付持實速歸京師。持實迫入滅時到而不忍去。日將晡。師知持實未去叱曰。老僧行脚決在明日。預修者延壽之善也。這回以慶而復命。豈可兼凶而聞乎。速去速去。自書棺銘曰。學得無爲日。心空及第時。胡歌十八拍。節外復生枝。二十五日。有施主設齋。師曰。昔純陀伸如來最後供養。得福無量。彼今日飯我。且道。有何所得。良久曰。有利無利。不離行巿。齋訖命棺置床下。謂侍僧曰。汝等待我殘息絕。闍維莫移時。莫剃髮。莫澡浴。中陰忌日。切不用營齋供。晝夜禪誦。只如在日。各乞荷擔大法。以報佛祖恩。卽說遺偈曰。出行得好日。快馬痛著鞭。萬回瞠其後。雲門豈爭先。又曰。古德曰。一切衆生不解如是常寂滅相。憶想分別妄云有生死。夫常寂滅相謂本來面目。赤肉團上壁立萬仭。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汝等切莫向外馳求。言訖跏趺而逝。手足屈伸不異平生。久而顏色不變。怡然有微笑之貌。夜分以遺命荼毘。分靈骨建塔于天寧佛通兩寺。平生所剪爪髮。僧尼安奉。往往獲五色舍利。凡所住寺院。無大小皆禁尼女入門。師閱世八十七。坐七十一夏。九月十三日。勅諡佛德大通禪師(今至寶曆八年戌寅實得三百五十年也)。
師南遊成辨。見于月江諸老偈頌。東陵龍山石室三大老。唱酬推重。膾炙人口。昭在人耳目。無幾而有不意之變。退應佛通之懸記。普明國師云。才高謗起。法盛魔生。況前五百年僧。而非今時底。禪慶服勤七年。凡所見聞。唯是撮其梗概。以係其年。應永二十八年歲在辛丑正月日。
舊跋
大通禪師蚤遊大方。投合明師的受記莂。較復東歸。遠迹林下五十餘記。暮年道德光明盛大。上及王公將相。欽之仰之。卽一佛出矣。世皆識之。不待載錄。然而初度祥應之非常也。中間出處之不茍也。以至臨于鶴樹預剋時日蛻焉脫去。非侍于左右。目擊事實者。孰得而審焉。禪慶上人久入其室。總括初終。作年譜一通以示予。簡而不遺。質而不俚。庶幾乎播之四方。傳之千載。使見聞者知有末法一段希有之事。仍記矣。戊子十月。相公迎師館于等證也。予携草堂先師肖像求賛。便書以賜焉。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是誰。虛空有盡。爭取忘師之眞慈乎。以是觀之。法門瓜葛間。先師最辱師知可見矣。予則願幸其道德之傳永永不朽也倍萬恒情。不亦宜乎。謹贅一偈于編末。以志其喜云。祖詠曾編佛日年。尚經瑩演璧歸全。大通來往兩朝迹。手市ニノ卷晴窓快覩先。
應永三十二年大歲乙已七月法屬小比丘得巖拜書煥章老人曾命工板行。置于京師經生家。近年其家火。板亦爲爐矣。於此小師德茂書記。慨然募緣。甲之正經住持道燈。正安住持正玄捨財。景逮上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