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6部大正藏第85册P0109 金剛般若經依天親菩薩論讚略釋秦本義記捲上 (1卷) 〖唐 知恩撰〗.txt
大正藏第 85 冊 No. 2736 金剛般若經依天親菩薩論贊略釋秦本義記卷上
No. 2736 [cf. No. 235]
金剛般若經依天親菩薩論贊略釋秦本義記
西京崇聖寺沙門知恩集
將釋此經五門分別。一辨教因緣。二定經宗旨。三明處會。四敘翻譯。五正釋文義。第一辨教因緣者。於中有十。一為宣說菩薩行故。如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等。二隨順諸佛法故。如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言。世尊。如來無所說。解云。諸佛說同名為無說。三為對除我法執故。如經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等。解云。此文初何以故對除我執。後所以者何對除法執也。四為遮斷種現疑故。言種疑者謂遮彼未來。如經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乃至下文莫作是念等。言現疑者為防其已起。如經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等。五為發生比證信故。言比信者。如經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等者。言證信者。如經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等。六為成就自利利他故。言自利者。如經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等。言利他者。如經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乃至如來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等。七為轉滅輕重業故。如經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八為解脫見修惑故。如經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乃至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等。九為顯示福慧因故。如經善男子善女人。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解云。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者。即是智度名為慧因顯法身故。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者。即是五度名為福因生報化故。十為發明真應果故。如經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解云。若來若去等相明應身果。亦無所去等明真身也。
第二定經宗旨者。此經上明智慧。即以般若為宗。然般若不同有其三異。一實相。二觀照。三文字。如是三種義該諸慧。實相顯般若之境。觀照彰般若之體。文字即般若之詮。無詮不可以會旨故。文字得智慧之名。無境不可以標真故。實相同般若之位。是知相從而說慧包文理。剋實而言宗唯觀照。觀照即此經之義。金剛有斷割之功法喻相明宗斯在矣。然觀照般若依莊嚴論以六義釋。一以慧為性。以能正擇諸法故。二以定為因。依定生故。三以解脫為果。於染污法得解脫故。四以命說為業。菩薩以智慧為命。以正說為業故。五以上首為相應。於一切法為上首故。六以三種為品。謂世間出世間大出世間故。
第三明處會者。依大般若經總有四處十六會說。言四處者。一在王舍城鷲峯山中。二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三在他化自在天摩尼寶藏殿。四在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言十六會者。具如彼說。問。此經四處之中當何處說。十六會中於何會說。答。四處之中當在給孤獨園說。十六會中第九說也。
第四敘翻譯者。此經前後凡經六譯。第一後秦時鳩摩羅什法師於長安譯。文云舍衛國。第二後魏時三藏法師菩提流支於洛陽譯。文云婆伽婆。并譯天親菩薩論三卷金剛仙記十卷。第三陳梁間真諦三藏於廣州譯。文云祇樹林。并出本記四卷。第四隋大業中笈多三藏所譯金剛能斷。并譯無著論兩卷。第五大唐三藏玄奘法師所譯名能斷金剛。又有日照三藏功德施論兩卷。第六周義淨三藏所譯。文云佛薄伽梵在名稱大城。并重譯天親論三卷。如上諸本大況相同。於中文質遂成廣略故。使讀持之者偏仰秦經。義學之徒多從魏本。今所釋之者。即當羅什法師所譯秦本經也。
第五正釋文義者。於中有二。一釋經題目。二科文解義。初釋題目者。經金剛者舉能喻之寶也。金中之剛故名金剛。此寶殊勝體類眾多。今略取其堅利二義。堅即就體利即就用。體堅故物不能壞。用利故能摧萬物。般若者即所喻法也。梵音般若。此名淨慧。亦云無相智。以三種智即名慧。如是智慧同彼金剛。波羅者梵語。此翻云岸。岸有二種。一此岸。二彼岸。蜜多者梵語。此云能到。亦云能離。即以三界生死為此岸。菩提涅槃為彼岸。二障煩惱為中流妙用般若為船筏故。發心者乘妙用船捨生死岸。度煩惱海登涅槃山。是故名為波羅蜜也。經者以貫穿攝持所義。即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眾生。上之七字所詮。下之一字能詮。能詮所詮及法喻等。是故題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已上釋題目訖。自此已下科斷經文。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依道安法師經無大小例開三分。謂序正流通。今判此經亦為三分。初名序分。時長老須菩提下至應作如是觀。即正宗分。後佛說此經已下至信受奉行。是流通分。就初序分中復分為二。初名證信序分。後爾時世尊下名發起序。前證信序中。依真諦三藏般若記中開為七事。一如是者標所聞法。阿難云佛所說經如於諸法故名為如如。諸法言契理非謬稱之為是。二我者辨能聞人。傳法弟子阿難比丘五蘊假者稱之為我。三聞者即親承音言。謂耳根發識聽受曰聞。四一時者明所聞法善合時機。謂說者聽者共相會遇非前非後名曰一時。五佛者彰能說師。梵音佛陀。此名覺者。具真俗智自他覺滿故名為佛。六在舍衛國等者。顯說有處也。遊化所居目之為在。舍衛國者此云聞物也。祇樹者謂祇陀太子所施樹也。此云戰勝。即波斯匿王之太子也。給孤獨園者。須達長者所買園也。此云善施。其人內慈外富。賑貧恤寡鄉人美之號給孤獨也。須達布金買園。祇陀施樹共立精舍故。於此處雙舉二人之名。以辨伽藍之目矣。故曰祇陀樹給孤獨園也。七與大比丘眾等者。明非獨聞也。與者共也大也勝也。此諸比丘皆是大阿羅漢。勝前有學故名為大。言比丘者此云乞士。清淨活命故。眾者四人已上和合名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者。智度論云。優樓頻螺迦葉并門徒五百人。伽耶迦葉那提迦葉并門徒各二百五十人。舍利弗目犍連并門徒共二百五十人。此等多是應化聲聞。常隨逐佛。是故經中往往別列。俱者同處同時之義。即是阿難或是如來。與諸比丘及四部眾同在給孤獨園時也。
經。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國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自下明第三發起序也。發起之義多種不同。廣如諸經。而今此經偏明智慧故。以戒定而為發起。發起序中文分為三。初示以戒化明三昧有因。後示以定攝明智慧為果。此文初也。文中有七句。第一爾時世尊者明化主也。成實論云。具上九號故曰世尊。食時者第二明化晨也。寅卯所營未辨巳午飯食已終辰時行乞故曰食時。著衣持鉢者。第三明化儀也。言著衣者入王宮聚落僧伽梨等是也。亦云降伏外道衣。持鉢者即持菩提樹下四天王所獻石鉢。如是四鉢佛神力故。按之為一名應量器。世尊為破裸形外道故。所以著衣。為破手捧食故。所以持鉢。入舍衛大城者。第四明化處也。准西域記。園在城南五六里。今自外適內名之為入。智度論云。此城縱廣十二由旬。居家九億故名為大。乞食者第五明化事也。依轉女身經云。如來化身全段金剛無生熟二藏。今示有乞食者。有眾多利益生彼福田也。如大迦葉捨富從貧益貧不益富。須菩提捨貧從富益富不益貧。佛等利益故次第行乞也。還至本處者第七明化終也。如來食處有二。一者受請在白衣家。二者不受乞食事訖還所住。今却至祇園義當第二。總以知足故乞不過量故知時故還至本處也。
經。飯食訖收衣鉢者。第二示以定攝明智慧為果也。文中有三。一併資緣。二清淨業。三正明入定。此文初也。外化必資於衣鉢故。先明著持衣內靜要併於資緣故今收置。
經。洗足已者。第二清身業也。仙記云。如來行時地神化花以承其足。離地四指為眾生故。途行示污足故。教入定示清身業也。
經。敷座而坐者。第三正明入定方便。先敷座具。即尼師檀此云敷具也。言而坐者正明入定也。已上明序分訖。
經。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自下第二明正宗分也。此中人多麁判分為二周。初明地前。後第二云何下明其地上。今詳文理將為不然斷疑中論自釋云。自此已下明一切修多羅示現斷生疑心。既云一切明知非別。今就正宗之中文分為四。一善現申請。二如來讚許。三善現樂聞。四如來正答。此文初也。文復有三。一標列請人。二讚佛化德。三正宣請詞。此文初也。所言時者問法時也。言長老者是尊之稱也。謂有長者老年之德。言須菩提者請法人也。須菩提聲含三義。謂生時室空現空善相父母問師唯善唯吉故名善吉。亦云善現。亦曰空生。隨舉無失。在大眾中。即從座起者。問法之義也。偏袒右肩者。敬師之相也。右膝著地者。發問之端也。合掌恭敬者。斂容專念也。
經。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第二嘆佛化德也。文中有二。一總嘆。二別嘆。此文總也。十住婆沙論云。一者現通希有。二者逆說彼心希有。三者教化希有。今言希有者。即當第三教化希有也。言世尊者。第十號也。
經。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者。第二別嘆德也。言如來舉佛第一號也。如者所證之法。來者能證之智。智證真如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言善護念諸菩薩者。根熟菩薩。佛自護念令成就佛功德法同佛自利行。及化眾生法同佛利他行。言付囑者。根未熟菩薩佛將付與根熟菩薩囑令教受令於已得大乘不退未得大乘進修也。種性已去菩薩名為根熟。種性已前菩薩名根未熟也。
經。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第三正宣請詞也。言世尊者標能答人也。善男子善女人者。明所為人也。具信等根名為善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標所起心也。阿之言無。耨多羅者上。三名正。藐名遍。後三名知。菩提名覺。總曰無上正遍知覺。正是如理智。遍是如量智。知是無分別智。覺是後得智。如理智緣真故言正。如量智緣俗故言遍。無分別智斷二無知故言知。後得智出過眼夢之表故言覺。此之四智即佛果正體。若人發心遠求此果名發菩提心也。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者。明所請行也。准魏本經及無著天親等論。合有三問。今闕第二修行問也。言應云何住者。問發趣大乘菩薩。於一切時住何等心。次問云何修行者。問發趣大乘菩薩。於一切時修何等行。後問云何降伏者。問發趣大乘菩薩。於一切時降伏何想。
經。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自下第三明如來讚許也。於中有三。一讚述。二勅聽。三許說。此文初也。言善哉善哉者。讚之極也。所以重讚者。以須菩提讚問兩所契故。一契所化者心。二契能化者德。如汝所說等述也。
經。汝今諦聽 第二勅聽也。諦謂審實。欲令須菩提以實信深慧。樂聞觀察故言諦聽。
經。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第三許說也。以將說故名之為當。言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者。謂如來許可說也。謂隨二問我當分別教示。令汝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也。
經。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第三善現樂聞也。既承印述又蒙勅聽。一心渴仰故曰樂聞。
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自下第四如來正答也。於中有二。初答問。後可以身相下斷疑。前中有三。第一答前云何住問。第二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下。答前所闕云何修行問。第三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下。答前云何降伏其心問。此文第一答前住問也。准魏本經。此中云何菩薩生如是心。此本云降伏者。准梵本但能生能度眾生之心。即有降伏不度眾生之義故。此就降伏義譯也。文中有二。初總令降伏示起廣大等四心。後別教生四心行相。此文初也。言菩薩者。菩謂菩提。即所求佛果。薩謂薩埵。即所化眾生。良以此人有智故能上求佛果。有悲故能下化眾生。菩下去提。薩下去埵故云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者。謂降伏凡夫二乘不度眾生心也。即是生起菩薩度眾生心也。
經。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者。第二別教生起四心行相也。文別有四。一明廣大心。二明第一心。三明常心。四明不顛倒心。就廣大心中文別有二。初總舉後別顯。此總舉也。言廣大者。即是約境以顯心也。由境寬遍心名廣大。言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者。總舉四生三界等所有眾生也。故無著論云。此總相說也。言眾生者。智度論云。五蔭和合中生名眾生也。
經。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後文顯也。依無著論分為三攝。一受生攝。二依止攝。三境界攝。此即第一受生攝也。受生不同有其四種。依殼而生曰卵。含藏而出曰胎。假潤而興稱濕。無而忽有名化。如是四種稱一切眾生盡。是故菩薩總之為願。
經。若有色若無色 第二稱依止是身也。若有色者。謂欲色二界有色身故。若無色者。謂上四空眾生無形色故。此二亦攝一切眾生。是故菩薩總令眾生出離三界也。
經。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第三境界稱也。想是能取境。是所取就想明境故。云境界攝也。若有想者。謂無所有處已下眾生除無想一天。餘皆有麁想取麁境界故。若無想者。謂四禪中無想一天都無想心取境界故。若非有想若非無想者。謂有頂一地無麁想故名非有想故名非無想。此中言若非有想若非無想者。賸一若字若存下若字即非一地。此三亦攝一切眾生盡。
經。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第二明第一心也。謂令眾生得大涅槃第一樂故。然彼菩薩所起如上廣大願者定也。為與眾生究竟常樂名第一心。我皆令入者舉菩薩之大慈也。無餘涅槃者。明所得之圓寂也。永盡三火名之為滅。高昇彼岸目之為度。以斯證入名滅度之。言無餘涅槃者。離二生死故名無餘也。
經。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第三明心常也。然此菩薩遠離分別見成就同體悲。此悲所成由智所立智通一想。悲即無二即無疲厭。通一想故常自涅槃。是故論云。菩薩取一切眾生由如己身。以此義故。菩薩自滅度無異眾生滅度也。
經。何以故者。第四明不顛倒心也。文中有二。初徵起。後釋成。此文初也。徵之意者。菩薩設見眾生。是己所度有何過耶。
經。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後文釋成也。今泛明顛倒有其三種。一見倒。二想倒。三心倒。此中離想倒故名為不顛倒。如是想倒依身見起。是故菩薩起如是想失菩薩名。若翻於此即順正慧不起如是名不顛倒心也。
經。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自下第二答前所闕云何修行也。文中有三。一教菩薩不著自身修行。二教菩薩不住報恩修行。三教菩薩不住果報修行。此中闕初段文也。所以答修行問。先明布施者。以菩薩萬行六度為願源。波羅蜜中檀義通攝。是故舉斯一號該彼六門。即檀波羅蜜名資生施。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名無畏施。謂持戒忍辱施人無畏故。毘離耶禪那般若等名為法施。由精進故說不疲惓。由禪定故能知物心。由智慧故能如實說也。言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者。不著果報恩修行也。不應求彼供養恭敬讚嘆等報也。
經。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第三明不住果報修行也。謂不求未來人天等果。此果酬因故名果報。即六塵等是當果體為此行施名著果報。菩薩遠離名不住色等。
經。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第三答降伏心問也。准魏經云。不住於相想。此中略想字文中有六。一標二徵三釋四喻五合六勸。此文初也。若起相想二取未亡。欲求真空還成有漏。是故菩薩除滅妄想清淨三輪故。於施門更彰降伏。言不於相想者。謂不見施物受者及施者故。
經。何以故者。第二明徵起也。此之徵意。謂拂疑心。所以然者。凡施等福從心想生。想既不存福憑何起。
經。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第三釋也。住相有漏果報有邊不住無漏故。福聚無量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第四喻也。喻中有二。一略舉東方。二廣引九方。就初喻中文復有二。一如來問。二善現問答。此即問也。虛空界非十方。方是不相應行法色上假立。今以方辨空故。名東方虛空耳。
經。不也世尊 第二善現答也。不者非義也。者助詞。虛空無邊故非思量矣。
經。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第二廣引九方也。文復有二。名義如上。此即第一如來問也。言四維者不正之義也。
經。不也世尊 第二善現答也。
經。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第五合也。謂無住施福如十方虛空不可思量也。
經。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第六勸也。此中勸意義合六度准知萬行例亦應然。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自下大文第二明斷疑也。准下論云疑有總別。總即二十七段。別有三十二疑。論雖不敘而無別目。今取論意略為立名。此即第一名不住為佛疑也。論敘疑云。若不住於法行於布施。云何為佛菩提行於布施。為斷此疑經文有六。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述六成。此即第一問也。謂可以得生住異滅三種有為色身之相得見真法身以不。
經。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第二答也。為防疑者。妄起分別執有為相言見法身。是故答中總言不可。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現見如來王宮生雙林滅八十年住世三十二相成身。何故言不可以身相見也。
經。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第四釋也。身相是妄相法身名實相。妄相非法身名相即非相。
經。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者。第五述也。有相虛誑而不稱真故。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第六成也。若見有為虛妄之相。非是無為真實之相。即是了悟法身名為見佛。故言即見如來。
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自下斷第三疑。此名因果難信疑。論敘疑云。向依波羅蜜說不住行。於布施說因深義。向依如來非有為體說果深義。若爾未來惡世人不生信心。云何不空說耶。為斷此疑經文有二。一須菩提疑問。二如來正答。此初問也。言頗者能也。如是深經現在正法有能信者。未來惡世人能生實信也耶。
經。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第二如來正答也。文中有二。先呵後教。此初呵也。所以呵者止其疑耳。
經。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後文教也。文復有二。初總教後別教。總中有三。一明信時。二明信德。三明信相。此初明信時也。准大集經說五種堅固。初五百年解脫堅固。次五百年禪定堅固。次五百年多聞堅固。次五百年福德堅固。次五百年鬪諍堅固。今言後五百歲者。即當第五五百年也。於此惡世時有能生信者也。
經。持戒修福者 第二明信德也。准魏本經加其智慧此本略也。言持戒者謂息滅諸惡。福德者謂修諸三昧。智慧者謂隨順二空。要當具此三學。方能生其實信。問。前之五度總名福德。焉知此義偏受定門。答。通而論之即該前五。剋取殊勝定學偏優。以定善中能集福德。引諸神通安樂事故。
經。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者。第三明信相也。於此章句者。謂因果深教也。能生信心者。謂德備人也。以此為實者。正明信相也。信既備矣。說豈徒然。
經。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百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者。後文別教也。於中有二。初明修福。後明修智。此文初也。於中有四。一明信因。二明信體。三明信緣。四明集果。此即第一信因也。言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者。明其不少簡異初心。已於無量千萬佛所者。彰其已多記明根熟 種諸善根者。謂於佛田燒香散花稱名讚德。種無貪等三種善根也。
經。聞是章句乃至由一念生淨信者。第二明信體也。乃至一念生淨信者。一念即一剎那心淨意樂也。信以心淨為性故言淨信矣。
經。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 第三明信緣也。為佛知見故信心不退。問。知見二種有何別耶。答。肉眼是見而非知。比智是知而非見。願智亦知亦見。異肉眼故言知。異比智故言見。故曰悉知悉見。由佛知見故。若有人欲得供養恭敬。自嘆已有持戒等功德。彼人不能說是人自知故。
經。得如是無量福德 第四明信果也。信雖一念福即無量。莊嚴論云。謂有智人。於大乘勝法而生大信得三種果。一得大勝果信增長故。二得大福果福增長故。三得大菩提果功德無等及佛大體故。
經。何以故 自下後文明修智也。文中有三。初正釋次重成後辨別異。初中復二。先徵後釋。此文徵也。徵之意者。修習成福已生淨信。復說修智有何意耶。
經。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後文釋也。此復有二。先釋離我相。後釋離法相。此文初也。問。我等四相通名我執。有何差別建立四名。答。不觀三世差別之異。總執為我名為我相。計現在蘊有續。前義名眾生相。計現在蘊。一期住因名壽者相。計現在蘊趣。後六通名為人相。由斯差別故名四種。
經。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後文別釋離法相也。准魏經有四句。此中但有兩句。無法相者離增益過。亦無非法相者離損減執。
經。何以故 自下第二重成也。文中有二。先徵後釋。此初徵也。徵之意者。先離我相已成證淨。更離法相其故何耶。
經。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後文釋也。文復有二。先總後別。此文初也。通舉有無二執故言總也。夫法執為因我執為果。不斷法執我執還生故。云若心取相。取有無二種相也。即為著我人等者。我執因之而起。
經。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後別釋也。於中有二。一明離我相。二明離法相。此文初也。若取法相者。謂妄執諸法實有體故。即為著我人等者。法執為因我執還生也。
經。何以故 第二釋無法相也。文中有二。先徵後釋。此初徵也。前離法相已我執不生。更離非法相其故何耶。
經。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後文釋也。雖離法相不起我執。若取非法相還成法執。法執為因人執還生故。云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經。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後文辨異也。文中有二。初正簡後引證。此文初也。此中文意欲明證信。離法非法不同向前所說此信。不應取法者。不應如聲取法也。不應取非法者。隨順第一義智正說如是取也。
經。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後文引證也。得旨忘詮法尚應捨。憑詮會旨。何況取為非法。此意明證信。於言教上不得作有無信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自下斷第三疑也。此名化佛證說疑。論敘疑云。向說不可以身相成就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非有為相得名故。若如是云何釋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名為佛。云何為人說法。為斷此疑經文有二。一問答斷疑。二校量顯勝。前中有六。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重徵六重釋。此初問也。汝意可謂。化身如來所得菩提是真得耶說四諦法是真說耶。
經。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第二答也。言如來者。三身之中是化身也。此佛於金剛座上示得菩提。不依法空非真證故。鹿野苑中十二行相現轉法輪。但說小乘非真說故。由斯善現答此二相無有定法名為證說矣。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豈得如來都不說耶。是故論云。有人謗言如來一向不說法故。
經。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第四釋也。此中但說言化說非真非謂都無言說。是故經言。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也。聽者不可作有無相取說者不可作有無相說。何以故。非法非非法故。言非法者妄法無體故。非非法者真如實有故。
經。所以者何 第五重徵也。何故但言如來所說法耶。不言如來所證法耶。
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第六重釋也。一切聖人皆證真如無為。為此立三乘賢聖等差別名也。以下智證故得聲聞菩提。以中智證故得緣覺菩提。以上智證故得無上菩提。故言而有差別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第二較量顯勝也。文別有二。初舉劣後辨勝。初中復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初問也。所以斷疑之後有較量者。當知疑生即理惑。疑斷即福增。福增既在於能詮故彰施福之非福。而今返問善現者。寶豐而福勝故曰甚多。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以多為聚。聚有二義。一積聚義。二進趣義。義既有兩。今但言多為目何等故須徵矣。
經。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第四釋也。言福德者。謂施等積聚之福也。即非福德性者。謂非持經說法進取之福也。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者。是積聚多也。
經。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第二辨勝也。文中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初也施寶雖滿於大千。總以積聚之福故多為劣。持經下至於四句為是進取之福。故名為勝。言受持者。受謂領納聽聞。持謂任持不忘。受持者令自成佛。為他說者令他成佛。自利利他皆菩提業。是故此福勝彼難量矣。
經。何以故 第二徵也。怪其福勝所以返徵。是故論云云何此二能大得菩提耶。
經。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第三釋也。一切諸佛者。所謂法身諸佛也。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謂報化身也。皆從此經出者。法身從此經顯出。報化二身從此經生出也。
經。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四結也。此明生了二因得三身果。總名佛法。佛謂覺者。即能覺為智身。法謂所證。即所覺為法身。能覺所覺合而稱之故名佛法。即非佛法者。謂如來所得佛法非二乘等共佛法矣。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自下斷第四疑。此名聲聞得果疑。論敘疑云。何說聖人以無為法得名。以是義故。彼法不可取不可說。若爾須陀洹等聖人取自果。云何言彼法不可取不可說。既如證如說。云何成不可取說。為斷此疑經文有三。一總約四果以顯其得。二別約羅漢以顯其失。三引己證成種彰其事。前中有四。所謂四果。一一果中皆有問答徵釋。此即初果之中第一問也。須陀洹者名合二義。一名預流。創預出世聖果流故。二名逆流。已逆世間生死流故。此人永斷三界見惑我執已亡。以須菩提證無學道能知是事。為欲成其無取說義。是故問言。須陀洹人已斷我執。作是念言我得果以不。
經。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善現了知須陀洹人我執已亡。離分別見故答言不也。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
經。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第四釋也。名為入流者。義如上解。而無所入者。以無我故。而不見有我。是入流者不入色聲香等者。以無我故不見六塵境界。以為我所故言不入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第二果中初問也。
經。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
經。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第四釋也。斯陀含者名一往來。人中得果。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便得滅度。天中亦然。如是之人同證我空亦無所得。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第三果中初問也。
經。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
經。何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第四釋也。阿那含者此云不來。亦曰不還。已盡欲界漏故。非數數來又不還來二十五有。此等所斷我執前亦同前故無所得。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第四果中初問也。
經。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
經。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第四釋也。阿羅漢者名曰不生。已盡三有業煩惱故。獲得盡智無生智。深證我空故無所得。
經。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大文第二。別約羅漢以顯其失也。若阿羅漢起得果之念。即有著我人等過也。
經。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第三引己證成重彰其事。文復有四。一明佛先記。二彰己不取。三返釋。四順成。此即第一明佛先記也。言無諍者定之別名。三昧者定之總稱。此定具足慈悲能護彼我遠離惑諍有勝功德。俱解脫中離空障者。善現最勝故稱第一。言離欲者。欲即是貪。貪於諸惑過失偏重。今舉重以攝輕。即是離煩惱障也。
經。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第二彰己不取也。
經。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第三返釋也。若有我見即有彼諍。諍若不亡佛不應記。記必不妄當知無我。阿蘭那者此云無諍也。
經。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第四順成也。實無所行者。謂心善解脫。於二障中不復行故。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由斷二障故樂行也。
經。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自下斷第五疑也。此名菩薩得法疑。論敘疑云。釋迦如來昔於燃燈佛所授法。彼佛為此佛說法。若如是云何彼法不可取不可說。為斷此疑。經文有二。先問後答。此初問也。如來所以反問須菩提者。欲明佛及菩薩已證真如。真如法中豈取說耶。
經。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第二答也。善現所以有此答者。正顯燃燈如來已證菩提法故。離名言即佛無說示之相。復明釋迦菩薩已登受記之位。位證無生。即知無聞無得之取故。曰於法實無所得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自下斷第六疑也。此名菩薩莊嚴土疑。論敘疑云。若聖人以無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不可說。云何諸菩薩取莊嚴淨佛國土。為斷此疑經文有五。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勸。此初問也。如來所以反問須菩提者。為明菩薩必不以取相之心莊嚴佛土不。
經。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何故菩薩非莊嚴佛土不耶。
經。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第四釋也。莊嚴者有二。一取識外淨土為所莊嚴。此是取想莊嚴也。二了知淨土不離自心。此是離想莊嚴。今言莊嚴者。是離想莊嚴也。即非莊嚴非取心外形相莊嚴也。是名莊嚴者。是第一義諦離想莊嚴也。
經。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五勸也。如來所以誡勸者。欲令眾生不住心外形相莊嚴成就。唯識第一義諦莊嚴也。不應住色生心者。以彼六塵即形相莊嚴。若住於此便失於彼。是故重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自下斷第七疑也。此報佛有取疑。論敘疑云。若聖人以無為法得名。彼法不可取不可說。云何受樂報佛自取法王身。云何餘世間人復取彼是法王身。為斷此疑經文有二。初問答斷疑。後校量顯勝。前中有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初問也。言譬如有人舉報佛之身也。如須彌山王者。顯身勝大也。是身為大不者。問佛大身有分別心取大相不。須彌山者此云妙高。四寶合成。六萬諸山而為眷屬。然今此中以彼山王喻報佛身。如須彌山王出過眾山故名為大。而不自取我是山王。受樂報佛出過眾聖勝故名大。而不自取我是法王。其義相似故引為喻。
經。須菩提言甚大世尊 第二答也。答意是身雖大以無分別不取大相。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其無分別其故何耶。
經。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第四釋也。佛說非身者。非有漏有為身也。是名大身者。是無漏無為身也。
經。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第二校量顯勝也。文中有二。先約外財。後約內財。前中復二。一舉劣勝。二釋勝所以。前中復二。初舉劣後顯勝。前中又四。一問沙二答沙三問福四答福。此即第一問沙也。此下所以重校量者。為破疑情外人疑曰。前說持經四句過於三千世界七寶布施。今說無量恒河沙世界七寶。亦過三千世界七寶布施。二義俱勝。何等勝功德而能得大菩提。今斷此疑。顯此持經功德非但過於三千世界七寶布施。亦勝捨無量恒河沙世界七寶布施。由此持福能得大菩提。非由施福故重校量。顯其勝劣。言如恒河中所有沙數者。第一重略明沙無量也。如是恒河沙者。第二重總明河無量也。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者。第二廣明沙無量也。寧之言能總問爾許河沙能為多不。
經。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第二答沙也。獨舉沙河尚多無量況說河沙此非甚耶多。
經。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第三問福也。我今實言告汝者。為欲校量先顯如來口無失故。若善男子等者。兼明能之心也。以七寶者。正明所施之量也。滿爾所恒河沙數世界者。總顯施寶量也。
經。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第四答福也。
經。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第二顯勝也。此中施多而福劣者。以有漏因違涅槃故。持經至少而福增者。以無漏因破生死故。
經。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大文第二釋勝所以也。文總有四。一尊處故勝。二同說故勝。三降染故勝。四超淨故勝。就中第一尊處故勝中文復有四。一辨處尊。二明人勝。三雙釋。四問答。此即第一辨處尊也。如王所居非說多少。乃至暫時一切見者。悉皆恭敬說。此經處亦復如是。非論多少。下至一偈應當供養。所以然者。此大乘法諸經王故。天人阿修羅者。六趣之中略舉三也。此三福業供養義增。是故偏述餘三罪報多。諸障礙雖有少分略而不論。
經。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第二明人勝也。說一偈處處是非情猶應供養義同塔廟。何況盡能受持之人。人成勝慧得非尊重。言何況者。一以無情況有情。謂次處況人。二以少說多。即一偈況於盡受。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總明持經。菩薩成無住行。近超地上諸果具多。百法明門。遠趣無上菩提成一切種智。總以佛之果體無勝故名為最上。超過諸地名為第一。世間所無名為希有。
經。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三雙釋也。今言經典所在之處者。義含說經人及說經處。以處及人皆所依故。即為有佛者。為顯說經處開示法身如塔廟故。若尊重弟子者。為敬持經人如弟子重佛相似也。故魏本云尊重似佛也。
經。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第四問答也。文復有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初也。此中所以問答經名及受持者。以佛世尊嘆二處勝故。今明受持者。應先知名字及受持方法。是故於此尊處文中便申問答。當何名此經者。問經名也。我等云何奉持問受持方法也。
經。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第二答也。金剛者喻也。即堅利寶。般若者法也。即無分別智。波羅蜜者名到彼岸。顯此真智極究竟故。以是名字汝當奉持者。以猶用也。是由此也。用此能詮之名詮彼所詮之理。理為義持名為文。持文義恭受總名為奉持。
經。所以者何 第三徵也。徵經名義是何意也。
經。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 第四釋也。言佛說般若波羅蜜者。謂觀照等真實慧也。即非般若波羅蜜者。謂非二乘等相似慧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總中第二同說故勝也。文復有二。一問二答。此初問也。此中問意。明釋迦如來離諸佛所說法外別有一法。是佛所說不。
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第二答也。總言如來無所說者。為顯說同非謂世尊都無言說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總中第三降染故勝也。將明此義。先辨因果有其三種。一布施因果。因謂布施果謂煩惱。由取相施增煩惱故。二世界因果。因謂世界果謂微塵。由界聚相散為塵故。三持經因果。因謂持經果謂法身。由能持說證法身故。今此文中校量前二以顯後一。然經舉諸微塵等者。即世界因果。此之微塵名為色塵。體是無記。但坋色身不坋法身。非如布施所生煩惱名為法塵。能坋淨心及以法身故。今將此無記因果對彼布施染污因果。彼尚不及無記塵。因何能更方持說之福。故知施福增有因經滅惑也。今釋此文復分為二。初舉劣顯勝。後辨勝過劣。前中有二。一問二答。此初問也。三千大千世界者。舉其因也。所有微塵者。顯其果也。是為多不者。問其量也。所以問此微塵多少者。將顯染塵過於此故。
經。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第二答也。此中所言甚者。即以世界至大微塵極少破麁為細塵即無邊多義難量故言甚也。
經。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第二辨勝過劣也。文復有二。初約果辨。後約因辨。此即初也。諸微塵者。謂世界無記塵也。如來說非微塵者。謂非如施福所生染煩惱塵也。是名微塵者。是地等之微塵也。
經。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二約因辨也。如來說世界者。謂微塵之因器世界也。非世界者。謂非染塵之因施福之世界也。是名世界者。是無記塵因器世界也。此中文意。為明施福是染煩惱因。尚劣世界無記塵因。何能比此持經功德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總中第四超淨故勝。文復有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初問也。將釋此義。先明因果有其三種。一布施因果。因謂布施果即依報。二持戒因果。因謂持戒果即正報。三持經因果。因謂持說果即法身。今明三十二相者。此乃偏舉中間持戒因果。對量前後之優劣耳。總以持戒為正報之因。已勝布施依報之業。何況布施為取相之福。而能比持經離相之福耶。此中文意舉果顯因故。問持戒所感三十二相之身為是持經所顯法身以不。
經。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第二答也。若以相見同法身者。義不然也。
經。何以故 第三徵也。何故持戒福所感之身非法身也。
經。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第四釋也。言如來說三十二相者。謂持戒福所感色身之相也。即是非相。謂非持經智慧所得法身之相也。是名三十二相者。結成初句也。此中文意。明其持戒不及持經故名超淨也。戒福能生淨報。尚自不及持經施福能生染因。豈比持經功德。
經。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第二內財校量也。文復有二。一舉劣顯勝。二釋勝所以。前中有三。一舉劣。二顯勝。三領解。此初舉劣也。前雖捨無量珍寶為是外財。猶疑輕尠。今舉恒沙身命為是內財。恐將殊勝。有斯疑惑故重校量。言善男子等者。兼舉無貪心也。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者。正明無量福也。
經。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第二顯勝也。取相布施雖捨多身。終成有漏離相持經縱傳一偈已過無量。所以然者。世間出世間因非□故。
經。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 第三領解也。文復有二。一領解。二歎勝。此文初也。言涕淚悲泣者。涕者落也。淚者目津也。神慟謂之悲。無聲淚下謂之泣。彼須菩提聞能詮深教解所詮深義。又聞捨恒河沙身命不如持經一偈。所以念彼捨身之苦。欻爾增悲敦敬法之誠零然下淚。問。聞經悟解應喜。何以悲泣。答。有悟解生悲。如須菩提聞此經有悟解生喜。如舍利弗。聞法華經有悟解生悲喜。如善集王。聞金光明經悲喜交集。今須菩提所以悲泣者。謂耳飡正說慧鑑真如。一即慜彼捨身之苦。二即忻今所說。三即恨不早聞。四傷不聞之者。所以有此悲泣也。
經。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 此下第二嘆勝也。而白佛言者。啟告之詞也。希有世尊者。總嘆勝也。佛說如是甚深經典者。別舉所嘆希有法也。
經。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大文第二釋勝所以也。文別有四。一希有故勝。二不同餘法故勝。三堅實故。四勝餘修多羅故勝。此文初也。所謂昔得慧眼開人空目出煩惱障見無我理。其所得者。謂是化城非究竟故。今聞此經聞法空目破所知障。見法空如其所得者。即真實所乃名希有也。
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第二不同餘法故勝。文復有二。初標舉。後釋成。此文標舉也。此經不同餘教。詮佛所得甚深法故。
經。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第二釋成也。言實相者。謂依此經生如實信。即是非相者。謂不同世間虛妄信也。是故如來說名實相者。引教證成結初句也。
經。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如是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第三堅實故勝也。文復有三。一總舉。二別釋。三述讚。此總舉也。為此法門智體堅實猶若金剛。慧用深入能除惑障故。令持者處下惡之世成第一之功。今總以須菩提成就五義故。聞經信解不足為難。一非難時故謂得值如來。二佛攝授故謂具信出家。三得無學果故謂辦諸功德。四蒙佛加持故謂速令開解。五成就變化謂實是菩薩。由斯道理不名希有。彼未來者無是五義。具多障難能受持者故稱第一也。
經。何以故 第二別釋也。文中有三。一明我空。二明法空。三明俱空。就我空中先徵後釋。此即初也。總問未來受持之人。何以獨成第一希有也。
經。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第二釋也。此中相字並從想義。由持經人了我空故。不復能起我人等想故。
經。所以者何 第二明法空也。先徵後釋。此初徵也。但說我空想應有耶。
經。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後文釋也。我相等者。謂能取我等之心也。即是非相者。謂此執心當體故。
經。何以故 第二明俱空也。先徵後釋。此初徵也。一切諸法不離能取所取。今總言空其意何也耶。
經。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後文釋也。相若不空佛不應離。離得覺者即是空。
經。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第三述讚也。言如是如是者。謂上所說正是其義故名如是如是。即印可之詞也。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者。謂成就信解也。論云驚者謂非處生懼。是故名驚。以可呵故。如非道行故。怖者心體怖故已起不能斷。疑心者畏者一向怖故。其心必竟驚怖墮故。離此三種聞經信解故名希有。
經。何以故 第四勝餘修多羅故勝也。文復有二。先徵後釋。此初徵也。不驚等者。有何奇特名希有也。
經。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後文釋也。謂顯此經。於一切波羅蜜教中是最妙故。由此世間難生信解。多起疑謗。是故若聞不生驚等即為希有。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即是此經所詮第一波羅蜜也。非第一波羅蜜者。謂非是餘經所詮第一波羅蜜也。是名第一波羅蜜者。結成初句也。
金剛經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