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5部大正藏第85册P0166 仁王經疏 (1卷) 〖 〗.txt
大正藏第 85 冊 No. 2745 仁王經疏
No. 2745 [cf. No. 245]
仁王經疏
難聞時。更無先後。簡去傳聞。成上我聞。故云一時。異說如是。次辨過非先以事驗。後引文證。事驗如何。如經中說。阿難是佛得道夜生。如小乘中佛成道已過六七日。即便說經。阿難爾時。猶在懷抱。身不豫會。佛成道已。過二十年方始出家。三十年後方為侍者。自斯已前。所說諸經多不親聞。雖不親聞。而所集經。亦云一時。明知一時。非簡傳之謂。又小乘中。不得說言阿難是權。何由得言說聽一時。人復反微。云何得知阿難是佛得道夜生。將來破我。為證此義。須知阿難立字因緣。阿難陀者。是外國語。此名歡喜。之名三因緣立。一過去因緣。如經中說。釋迦行菩薩時。作一陶師。名曰大光。值過去世釋迦文佛。父名淨飯。母名摩耶。侍者弟子。名曰阿難。因土眷屬。如今無別。因即發願。願我當來成得佛道。還如今佛。由斯本願。今得成佛。故今侍者。還字阿難。二現在因緣。阿難比丘。面貌端正。世人見者。莫不歡喜。是故字歡喜。是故經中。讚嘆阿難。面如月目清蓮。佛法海水阿難心。三父母立字。父母何緣。與字歡喜。喜時生故。何者喜時所謂如來得道夜時。如來十九踰城。出家既出家已五年習定。六年自餓身極羸瘦父王遣人。恒往膳伺。知極微惙。常恐不令。菩薩後時。知餓非道。受食乳糜欲取正覺。魔作是念。若佛道成。空我境界。聞道未成。當敗其志。遂率官屬。十八億萬。持諸菩具來悕菩薩。菩薩于時。入勝意慈定。令魔眷屬顛倒墮落。魔既被降。便作是念。菩薩力大悲我能勝。當惱其父。遂便往詣淨飯宮上。唱如是言。悉達太子。昨夜了矣。王時聞已。從林而墮。良久乃蘇。便為傷嘆。念子在家當為輪王。何期出家空無所獲未久之間。菩提樹神。以佛道成。復持天化。慶賀父王。當成佛時。天雨妙花。而為供養。故持慶王。其時亦往淨飯宮上。唱如是言。大王當知。地天太子。昨夜明星出時。降魔兵眾。成得佛道。王時生疑。向者有天。言我子死。今復有天。云子成道。何者可信。菩提神曰。我言可信。向者是魔。故相惱耳。我是菩提樹神。以佛於我樹下得道。故相慶賀。王時作念。我子在家。當為輪王。今日出家。為法輪大王。彼此無失。向者聞死。今忽聞活。重大喜。復聞道成。兩重大喜。未久之間。王弟斛飯。夜生阿難演說抱詣王第。於昨夜生此一男。王時對曰。我子成道。汝復生男。眾慶併集。與字歡喜。以斯驗求定知。阿難得道夜生。阿難既是得道夜生。何由得言說聽一時。事驗如此。次以文證。佛初成道。在波羅㮈仙人鹿苑。為五比丘。轉四諦法。名轉法輪經。佛滅度後。阿難比丘。先集此經。將集此經。先昇高坐。說偈自言。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時是展轉聞。佛遊波羅㮈。為五比丘眾。轉四諦法輪。彼經之中。道已傳聞。復言一時。明知一時。非簡傳之辭。辨非如此。次顯正義。言一時者。就佛解釋。為化之辰。目之為時。於佛一代。化時眾多。為簡餘時。是故言一。一時之言。經中大有。如涅槃說。我於一時。在迦尸國。我於一時。在恒河岸。我於一時。在尸首林。我於一時。在王舍城。如是非一。今言一時。共彼相似。云何得知。一時從後。非是屬前。准依地經。所以得知。華嚴大本十地品初。故言我聞一時。
聖教雖眾。略要唯二。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教聲聞法。名聲聞藏。教菩薩法。名菩薩藏。聲藏中所教有二。一聲聞聲聞。二緣覺聲聞。聲聞者。是人本來。求聲聞道。樂觀四諦。成聲聞性。於最後身。值佛欲小。如來為說四真諦法。而得悟道。本聲聞性。今復聞聲。而得悟道。是故名為聲聞聲聞。經言為求聲聞之者。說四真諦。據斯為論。緣覺聲聞者。是人本來。求緣覺道。常樂觀察十二緣法。成緣覺性。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悟道。本緣覺性。於最後身。聞聲悟道。是故名為緣覺聲聞。經言為求緣覺之者。說十二緣。據此為言。此二雖殊。同期小果。藉教處等。以是義故。齊號聲聞。對斯二人。所說之法。名聲聞藏菩薩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漸入。二是頓悟。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習大法。中聞覺小。後還入大。大從小來謂之為漸。故經說言。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入是法中。此即是其漸入菩薩。言頓悟者。有諸眾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即能入大。大不由小。目之為頓。故經說言。或有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惠。此是頓悟。漸入菩薩。藉淺階遠。頓悟菩薩。一越解大。頓漸雖殊。以其當時受大處一。是故對斯二人。所說。名菩薩藏聖教雖眾。要不出此。故龍樹云。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在鐵圍山。結集摩訶衍。為菩薩藏。地持亦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地持復言。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故知。聖教無出此二。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滿教等。名雖變改。其義不殊。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為根熟人。頓教法輪。已知教分齊。次釋其名。今言佛說仁王護國波若波羅蜜者。蓋乃㯹經部別名也。諸經所以皆首題其名者。為求所明法。此經以真性為宗。故始㯹舉。但諸經立不同。乃有多種。或就法為名。如涅槃經波若經等。或就人為目。如薩和樹須達拏等。或就事立秤。如枯樹經等。或就喻障名。如大雲經寶□經等。或就人法並障。如勝鬘經等。或事法覆舉。如彼方等大集經等或法喻但題。如華嚴經等。或人事並立。如舍利弗問病經等。如是非一。今此經者。人法為名。如來所說。是其人名。波若波羅蜜。是其法名。法藉人通。故須㯹人法。是所須舉法但諸經首。別人有四。一題說人。如勝鬘等。二舉問人。如彼彌勒所問經等。三舉所說。如睒子經薩和檀等。四舉所化人。如玉瑘經須摩提女等。今舉所說人。說者不同。有其五種。一是佛說。二是聖弟子說。三諸天說。四神仙等說。五變化說。此經如來聖弟子說。
開皇十九年六月二日抄寫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