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3部大正藏第85册P1089 大乘起信論略述 (2卷) 〖 唐 曇曠撰〗.txt
大正藏第 85 冊 No. 2813 大乘起信論略述
No. 2813 [cf. No. 1667]
大乘起信論略述序
沙門澄漪述
至覺潛輝異學峯起。不有甄述正法斯訛。故大士馬鳴發揮真諦。括眾論綰群經。破二邊協中道。作此正論以獎將來。福潤河沙聲流法界。張皇教義融會真筌。為學人之宗源作道者之龜鏡。故先賢碩德開釋巨多。廣略之體互殊。是非之途或異。臨文俯義得失交。并有建康沙門曇曠者。幼而好學長而成德。妙閑製述善□清詞。先造廣釋後學賴焉。包含事理網羅邪正。無執而不改有疑而不皆遣。恐初心者仰崇崖而起退望渤海而迷神廼。復探其旨歸為之略述。可謂尋其源而知其流折其檊而得其枝。至如開發題端該談教藏。傍探異說委闢義門。引經證成會論宗趣。法喻周舉問答折疑略而不明。具如廣釋。好博聞者尋而究之。且欲指陳綰攝綱要。澄漪不才喜承餘論揚攉深旨以示方來。冀法鏡高懸真風不墜耳。
大乘起信論略述卷上
建康沙門曇曠撰
將釋此論。三門分別。一明造論意。二顯論宗。三解論文義。初造意者。准論四義及八種因如下廣說。今總略攝以為二義。一令離妄。二為顯真。此二各二。一自。二他。謂諸眾生一心本性非動非靜非生非滅非淨非染。由無明熏動成妄念。流轉生死備受諸苦。今令眾生了自心性本來寂滅。令無動念。有動者皆是無明動念。無明亦無所起。知心無動不起念者契證心源永無流轉。即經所說離自心妄相得自覺聖智。此是法經所說宗要。依所通達而能修行。依自所修能為他說。即經所言宗通說通。宗通為修行。說通為愚者。顯如是義故造此論。
明宗趣者。修有二種。一明所宗。二明所趣。所宗有二。一大乘教。二大乘理。所趣有二。一大乘行。二大乘果。大乘教者。謂說一心二門等教。此能詮教但是假者巧雖實義。是可崇故。大乘理者。謂法與義。所言法者。謂即一心二門之法。所言義者。謂體相用三大之義。此法與義是實所詮皆無虛妄。可尊主故。大乘行者。謂信與行。信謂四信。行謂五行。是修行者所歸趣故。大乘果者。謂大法身。此大身法具體相用。是前所行因所歸趣故。此等諸義下文當說示。廣說者應尋引之。
解論文者。修有二種。先釋題目。後述論文。釋題有三。一釋大乘。二明起信。三釋論字。言大乘者。謂即一心。而言大者。當體立名。以廣包故。所言乘者。寄喻立稱。由能運故。謂此一心能含二門三大等義。凡聖染淨無所不包故謂之大。由此乃能運生萬法。運凡至聖運因成果故名為乘。由此依心能所詮證教理行果。皆名大乘。依大乘心之所起故言起信者。起為發起。謂大乘教是能發起信。謂忍樂心淨為相。是所發起由大乘教。於勝理果發信心行故名起信。所言論者。決判為義。決斷分判理行果義令物生解。故名為論。總而言之。能令眾生於此大乘起信之論。名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者如廣釋明門。
論。歸命盡十方至如實修行等 述曰。以下第二解論文義。於中總分以為三分。初三行頌致敬述意。是序分。論曰已下正立論體。是正宗。其後一頌結願迴向為流通。序中有二。初顯歸敬。後明述意。此初也。將欲造論憑力請加。是故最初歸命三寶。文第二節。歸命二字是能歸至誠。盡十方下顯所歸深廣。所言歸者。有其二義。一敬順義。二報向義。命有二義。謂教命。二謂身命。欲令眾生修佛教命契本心源而造此論。以其身命歸趣三寶憑力請加故云歸命。所歸之中復有二節。盡十方者所敬分齊。最勝等者。所敬三寶。盡十方者。非唯敬佛一方三寶。盡於十方一一剎土所有三寶悉皆歸敬。顯敬周盡言盡十方。三寶之中其初三句顯其佛寶。言最勝者顯佛。三身皆超過故。過小曰最。超因曰勝。業謂業用。謂即佛身三輪三德二利業用。言遍知者。顯佛意業。大智德用。意有大智光明遍照能遍知故。遍知有二。一真智。遍知心真如門恒沙德等。二俗智。遍知心生滅門緣差別等。於此二門理重高鑑無倒遍知。無礙自在者。顯佛身業大定德用。依定發生無礙自在緣色身故。無礙有四。一大小無礙。一一色根雖遍法界。不壞根性不輕根相。二互用無礙。雖一一根更互作用。不受根性不捨根相。三理事無礙。色雖秉然而體性為二。妙體雖寂業用無方。四應機無礙。多機□感身不分而普現。雖皆遍應圓智盡而舉體。由大定故色起自真。義不由他故名自在。總是佛寶自利用也。救世等者。顯佛語業。大悲利他緣德用也。由大悲德能起語業。說緣妙法利他生故。世謂眾生。可對可壞應救濟故。言大悲者。是其能救顯佛悲緣故言大悲。即三悲中無緣之悲。非如凡小我法之悲不常遍。度諸眾生故者。謂假者結德屬人。具前如是三輪三德二利之人名之為者。以下二句顯其法寶。即三大中體相二大。以其用大佛寶攝故。所言及者。有其二義。一相違義。顯此法寶與前佛寶是二事故。二含乘義。非直敬前用大佛寶。及亦敬於體相法寶。顯斯二義故置及言。言彼身者。即佛三身對此法寶得彼名故。言體相者。體謂體大。相謂相大。是前用大法寶化身之體相故。故言彼身之體相也。教理行果四法之中。謂顯理果深圓法故。是故舉佛而記其法。此句正出法寶體相。言法性者。顯此法寶非直與前佛為體相。亦與諸法而為體性。法之性故名為法性。言真如者。顯此法寶雖與諸法而為體性。不同諸法而有妄。實悉非虛妄故說為真。顯非實易故說為如。所言海者喻顯二義。一依喻顯義。法寶隨緣作諸法。性非妄實者。如大海水因風作波。波雖起盡。濕性無實。當知此中道理亦爾。二約喻顯德德。顯法寶。具德如海故。在常云。譬如深大海珍寶不盡等。乃至廣說。僧寶之中有其二句。於中初句舉有德人。僧通凡聖及大小乘。此中所歸大乘聖僧地上菩薩。隨修一行萬行舉成。其一一行皆等法界積功所得。以是故言無量功德人。能攝德故名為藏。下句顯人所依行位。如下論說。法力熏習是地前行。如實修行是地上行。滿足方便是地滿位。今舉地上兼記滿位。是故說言如實修行等。
論。為欲令眾生至佛種不斷故 述曰。此述意也。謂對三寶述造論意。文中四句。即為四義。初句顯其所為眾生。眾生雖多不過三聚。一邪定聚。十千劫前未起信者。二不定聚。十千劫中信未定者。三正定聚。十千劫後十住位人。今此為欲令眾生者。正被中間不定聚人。令其信心成決定故。兼通邪正二聚眾生。令當成信增解行故。此句顯其所除之障。障有二種。謂疑及執。由疑迷真故失真樂。因執起妄而種苦因。故下論中顯示正義釋根本義令悟真樂。對治邪執離人我見令捨苦因。故言除疑捨邪執也。次第三句顯所成德位。令眾生依大乘教觀大乘理報大乘果發起大乘正信心行故。言起大乘正信。正信行者。即下論說三種發心四信五行。翻前疑故云信。翻前邪故云正。後句顯其所入之位。欲令得入種性位中定紹佛果。令自依法佛種相續能為他說。令法相續。令他佛種亦不斷絕。由其自他及正教法三種佛性得相續故。故云佛種不斷故也。
論曰。有法能起至是故應說 述曰。次下第二明正宗分。於中有二。初舉答許說。後正陳所說。此初也。言論曰者。簡論異經辨能詮教。有法等者。舉所詮法。顯有緣益。是故應說者。顯能詮教。應法說也。謂能詮教有此所詮。一心二門三大等法能起眾生大乘信根。此能詮教決定應說。大乘信者。即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此信決定能持能長自及餘善。故名信根。
論。說有五分 述曰。次下第二正陳所說。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依數列名。後依名辨相。次初也。
論。云何為五至勸修利益分 述曰。此數列名也。言不自起製必有由。名為因緣。部外餘取故稱為分。由致既□略標經要令物生信。名立義分。宗要既略。次宜廣釋令其生解。名解釋分。依釋生解。次宜起行。令起行故名修行信分。雖示行儀。鈍根懈慢。舉益勸修。名勸修利益分。
論。初說因緣分 述曰。以下第三依名辨相。別釋第五分。即分為五。初因緣中復分為二。初標舉分名。後別顯其義。此初也。言因緣者是所以義所為義發起義。是因緣義。
論。問曰至而造此論 述曰。此下第二別顯其義。於中有四問答難通。此初句也。
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 述曰。下答有三。初舉數總答。次依數辨義。後結答所問。此初也。
論。云何為八至利恭敬故 述曰。次第二依數辨義。別辨八因。即分為八。於中初一是總相因。其後七種是別相因。言總相者。有其三義。一通諸論而作。所以離苦得樂通諸論故。二通諸根而作。所為非唯為彼不定聚故。三通諸分而作。發起非唯正作立義因故。一切苦者。八苦三苦二生死苦。離此總別一切苦也。究竟樂者。無上菩提大涅槃樂。二乘所得非究竟故。非求等者。意顯論主自及眾生非求此等而造此論。
論。二者為欲至不謬故 述曰。次下七種是別相因。唯為此論作所以。故顯正所為非兼被故。唯為發起七處文故。所言如來根本義者。為即一心是本始覺。如來根本。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異名曰如來。由此眾生雖有真理未起智。照如而非來。即以如來依心成故說是如來根本之義。如立義分及解釋中顯示正義解釋此義。令彼三賢諸眾生等觀智相應。故云正解。即對治邪執離人我見觀智離倒名為不謬。
論。三者為令至不退信故 述曰。善根成熟即是十方信終心之人。修十善根自分滿足。故云成熟。今為此人說解釋中發趣道相三種發心。令其進入初住已上住於大乘堪任修行不退信也。
論。四者為令至習信心故 述曰。善根微少即是十信中心之人。修十信善未滿足故。故云微少。為彼顯說修行分初四信四行。令其遍修到信滿位。故言修習信心也。
論。五者為是至出邪網故 述曰。十信初心有其三品。謂下中上。其下品人多惡業故。雖無修行而多障礙。為彼顯說修行分中禮拜諸佛懺悔等文。令其修行消惡業障。善談其心不令造惡。漸離癡慢惡業因也。
論。六者為示至二乘心過故 述曰。十信初心中品之人而有凡夫二乘心故。於趣大乘而為重過。為彼顯示止觀等文。令其修行而對治也。
論。七者為示至退信心故 述曰。十信初心上品之人。懼於惡世不見佛故難成信行意無退者。為彼顯說生淨土文。專念諸佛為緣。方便令生佛前。不退信也。
論。八者示至勸修行故 述曰。十信初心三品之人初修行故退易進難。為彼顯說勸修利益。舉彼損益勸令修捨。言示利益勸修行等。
論。有如是因緣所以造論 述曰。前成依數辨義。此即結答所問。
論。問曰至何須重說 述曰。此第三難也謂前八因所說之諸立義分等諸義等諸經中具有。皆為眾生離苦得樂。今造此論重說彼法。豈非為求名利等邪。以是故言何須重說。
論。答曰至解緣別 述曰。自下第四通其所難。於中有二。初略通所難。次廣破疑情。後結明此論。此初也。修多羅中雖有此法者。舉彼問辭縱其所難。眾生已下答其所難奪彼疑情。根行不等者。顯根異同。根謂根性。行謂心行。根有利鈍。心示廣略。故言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者。顯緣增微。緣有二種。一人。二法。人謂如來及佛弟子。法謂經論廣略文義。依此二緣勝緣劣受解故。言受解緣別。根勝緣強雖不假論。根微緣劣寧度論乎。
論。所謂如來至則不須論 述曰。次下第二廣破疑情。於中有二。初顯根緣俱勝不須造論。後顯根緣差別必須於論。此初也。其初二句舉彼勝時以明根勝。能說人下舉佛三業以顯緣強。色業勝者。具相好故。心業勝者。知根器故語業勝者。圓音演故。根緣既勝。此時尚無□□之經。何更須論。圓音一演異類解者。謂佛音聲無障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一切音即一音故。能以一音說一切法無不顯了。又以一音即一切故。能以一音作一切音無不究盡。然一一音悉遍法界。而其音韻恒不雜亂。若此音聲曲而不遍。音而非圓。若由等遍失其音曲。即圓非音。然今不壞曲而等遍。不動遍而善韻。由是義故方成圓音。故佛音聲名語具足。乃令眾生異類等解也。
論。若如來至而取解者 述曰。此下第二顯緣差別必依於論。於中別顯四種根性。即分為四。此初具足二持根性。最利根者依廣經緣而能取解。言自力者即智力。由自智力自依廣經而能解義不假論故。
論。或有眾生至而多解者 述曰。此即第二義持根性。此利根者依略聞緣而廣解義法。不多聞諸經文句而多解者。亦是自智。是故論言亦以自力。
論。或有眾生至而得解者 述曰。此即第三文持根性。此鈍根者自無智故。不自依經而能解義理。以文持能依廣論依他取解。
論。自有眾生至能取解者 述曰。此即第四俱□二持最鈍根者。重文持故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其心唯樂□□。而行唯無依。於文約義豐略論取解。故言心樂總持等也。
論。如是此論至應說此論 述曰。前來已說廣破疑情。此即第三結明此論。如是根性差別既爾。此論為彼第四人故。總攝如來廣大義等。心法廣包故名廣大。二門互融故名深法。三大無際故曰無邊。是佛所證真實理故說是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等。此所證說散在諸經。略皆辨說故言總攝。
論。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 述曰。次下第二明立義分。於中有二。初結前起後。後正陳法義。此初也。
論。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 述曰。此下正陳法義。於中有三。初標總開別。次寄句列名。後依名辨相。此初也。總者略也。大乘之理有無量門。今總略說有其二種。
論。云何為二至二者義 述曰。此寄句列名也。法者體也。謂即一心持自性故。軌生智故。名義體故。名之為法。義謂名義。即三大等。依於心體顯其大乘差別之義。然此法義。法多在因。約生說故。義多在果。顯淨用故。法通染淨。□二門故。義唯通淨。唯所顯故。
論。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於中有二。先法。後義。法中有二。初就體總立。後依門別立。總中有三。初總出法體。次辨法功能。後釋其法名。此初也。此中心者。如來藏心而名法者。為乘體故。謂具隨流不變之義。能含二門攝三大故。即大乘體故。名為法。
論。是心則攝至出世間法 述曰。此辨法功能也。謂此一心體相無礙。染淨同依。隨流返流唯賴此心。是故能攝世出世法。若謂隨流本覺及隨流成不覺。能攝世間法。若不變之本覺及返流之始覺。能攝出世間法。今此唯約生滅門說真門。含融染淨同故。而下真門攝一切者。以彼理事不相離故。由無隨緣成染義故。非攝世間出世間法。
論。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述曰。此釋其法名也。謂依於此法體之心顯三大等大乘名義。
論。何以故。述曰。上總立竟。次下第二依門別立。於中有二。先責總立難。後開別釋成。此初也。心通染淨。大乘唯淨。如何此心顯大乘義。
論。是心真如至體相用故 述曰。此開別釋成也。大乘唯淨。彼淨相用必對深成。即以一心具含染淨故。能顯示自體相用。廢染之時無淨相用故。通染者能顯淨義。如何能示三大乘義。此心絕相則是真如。而以言說所顯義相則一心體之真如相故。此真相顯示心體。是心隨緣所成生滅。而此生滅所藉因緣及此生滅麁細相狀皆依自體而得成故。故生滅等能示自體。此生滅等有染相。故能示體上性功德相。是生滅等染別業用能示自體諸淨業用。既此所示自體相用為大乘義故說依心。顯大乘義以心真如。是不起門與所示體無別異故。云即示。體以無染故不示相用。以生滅等是起動門能所示別故。言能示。以有染故通示大乘自體相用。
論。所言義者則有三種 述曰。前釋法竟。次下釋義。於中有二。先辨大義。後顯乘義。前中亦二。先標。後釋。此初標也。
論。云何三至不增減故 述曰。次下別別釋三大。即分為三。一切法者則染淨也。謂心真如染淨通依故名平等。由平等故在凡加。染而不增。在聖染。染而不減。故名體大也。
論。二者相大至性功德故 述曰。如來藏者有其二義。一者空。謂如來性空無念故。二不空。謂如來藏具性德故。此是眾生如來果性具二義故名之為藏。一攝故名藏。能攝果德。又為佛智所攝藏故。二隱故名藏。未出經時為諸煩惱所隱覆故。言功德者。智光明等照用曰功。離念曰德。而言性者。在真性故。本性有故。無異性故。言無量者。無數量故。無限量故。無心量故。即如來藏具足此相故名相大。
論。三者用大至善因果故 述曰。然用有二。一者因用。內外凡聖菩薩利益。二者果用。佛果三身普別勝益。此用能發有漏善者名生世間善因果也。能發眾生無漏善者名出世間善因果也。此因果益用起自真善無不生故名用大。
論。一切諸佛至如來地故 述曰。此釋乘義。一切諸佛本所乘者。標果望因以釋乘義。即是顯其能乘所乘。由乘此乘成正覺故。菩薩乘此到佛地者。舉因望果以成運義。此即顯其能運所運。以能運因而至果故。
論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述曰。次下第三明解釋分。於中有二。初結前起後。後正明解釋。此初也。
論。解釋有三種 述曰。正明解釋。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依數列名。後依名辨相。此初也。
論。云何為三至發趣道相 述曰。此依數列名也。顯示正義。所立大乘法義所顯非邪故名正義。以教辨明故名顯示。正理既陳。情惑斯建。故有第二對治邪執。二見妄著故名邪執。以教令除名曰對治。邪執既除依階趣正。故有第三發趣道相。本覺虛通目之為道。起行向之名為發趣。之狀名之為相。以教宣示名為分別。
論。顯示正義至有是二種門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辨此三名即分為三。初釋第一顯示正義。復分為二。初則總釋。釋上總立。後即別釋。釋下別立。初總釋中復分為三。初依法開門。二列其二門。三二門該攝。此初也。謂如來藏一總源心含其二義。一約體絕相門。謂一心性非染淨等差別諸相。經依此說眾生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凡夫彌勒同一如等。二隨緣起滅門。隨無明重變或染淨。染淨難成。性恒不動。正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即生滅門本覺義也。依此經說不染而染染而不染。又說如來藏為善不善因。若生若滅。受苦樂等。然此二門舉體通融。體相無二。齊限不分。假名為一。是諸法中貞實之性。性有智故說名為心。非謂虛實一心等也。
論。云何為二至心生滅門 述曰。此列二門也。即體絕相名真如門。隨緣變動名生滅門。體雖無別而義有異。約義異故。故說為門。
論。是二種門至攝一切法 述曰。此下二門該攝。於中有二。初正顯。後釋成。此初也。即釋立中是心即攝世間法等。上以一心所該二門故。直言是心攝一切法。今以二門通別相收言各總攝。謂真如門是染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淨。染淨皆為通相所攝。故真如門總攝諸法。生滅門者即此真如與緣和合變作染淨。而恒不失本真如性。故別相門亦攝真如。是故亦攝一切法也。
論。此義云何至不相離故 述曰。此釋成也。此云何者。二門若別不合相。從如本一心未容皆攝。如何二門各總攝邪。故次答云。以是二門不相離故。以真如門是心理體。生滅門者是心事相。以彼理事不相離故。舉理攝事。舉事攝理。故說二門皆各總攝。
論。心真如者至法門體 述曰。上總釋竟。自下別釋釋上別立。於中有二。先別釋二門顯動靜非一。後會相歸真顯動靜不異。初中別釋二門。即分為二。真如門中亦分為二。初舉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初中有二。初正舉法體後句答釋疑。初中復二。初顯真體。後顯真名。於中又二。初正舉真體。後會相顯真。初中又二。初顯真如為一心體。後釋真如為體所以。此初也。一法界者。即是一心虛通不二故攝為一。聖法之因故云法界。顯該二門云大。總相軌生物釋故亦為法。聖智通遊故謂之門。今顯真如是此心體故。云即是一法界體。
論。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述曰。此顯真如為體所以。謂心本性不生不滅。不生滅者即是真如。故心真如即是心體。而此心體非前後際可增可滅染淨相故。故說心性不生不滅。
論。一切諸法至境界之相 述曰。此下顯其會相顯真。於中有三。初正會疑執。次結法歸真。後結真無說。此初也。謂有疑云。如前所言。一切諸法唯是一心。若此心性不生滅者。即無諸法差別之相。何故諸法有差別邪。故此釋云。諸法差別唯依遍計妄念心生。若離妄心。即無妄境差別之相。
論。是故一切至故名真如 述曰。此結法歸真也。此有十句。總為三節。初之二句舉所會法。言是故者。是前妄境妄心成故。一切諸法本來空也。次有六句釋其空義。前三句顯性離妄故其體即真。後三句顯離異相故其體即如。離言說相者。非如聲有故。離名字相者。無性可詮故。離心緣相者。無可攀緣故。言悟道斷心行處滅皆即真也。畢竟平等者。無可差別故。無有變異者。無可轉變故。不可破壞者。非可對治故。既皆平等無異等故。體皆如也。下有兩句結歸。真如唯是一心者。法依法起。念不離心。故一切法唯一心也。既此一心體即真如故。一切法名真如也。
論。以一切至不可得故 述曰。此顯真無說也。此有疑云。若一切法無有自性皆是真如無說等者。何故於法而有言說。既有言說應有諸法。故此釋云。實一切法皆真如故非言說等。而有言者唯是假名。但隨眾生妄念安立。非實詮表而可得也。
論。言真如者至因言遣言 述曰。以下第二顯真如名。於中有三。初標立名之意。次顯真體無遣無立。後總結真無名之名。此初也。文中二節。初之二句釋外疑情。謂有疑云。若法真故離名等者。不應復立此真如名。既爾。真如應有名相。故此釋云。亦無有相。謂但假言說為真如。非謂存於真如名相。其下二句轉釋立此真如名意。謂復疑云。若此真如無真相者。何要假名。故此釋云。謂真如者。言說之邊假立極名。為遣餘名言說總處假名真如。此名之後更無名。故猶如以聲而正於聲。此聲之後更無聲故。
論。此真如體至皆同如故 述曰。此顯真體無遣無立。恐聞前說遣真名相謂遣真體強生空見故。遮之云無有可遣。何不遣者。下句釋云。以一切法悉皆真故。諸法無性非虛妄故。悉皆是真故。於真體更何所遣。恐感者聞真體不遣。當情而立強生滅見。故遮之云。亦無可立。何不立者。下句釋云。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以諸法空無別無變故。皆同如而此真體更何所立。
論。當知一切至名為真如 述曰。此總結。真無名之名。真無名故不別說。真無相故不可念。故一切法不可說念。名為真如。
論。問曰至而能得入 述曰。前明正舉法體。此下問答釋疑。於中有二。初問。後答。此初也。疑真絕修二種觀故而為此問。若說真如無說念者。云何依真起方便觀而能隨修。云何於真起於正觀而能得入。
論。答曰至名為得入 述曰。此答也。雖未離念而以念惠觀此說。念常無能所。順於無念故名隨順。離念觀心契入無念。是為正觀。方名得入。
論。復次真如至有二種義 述曰。上明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釋上立中心真如竟。次下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釋上立中是真如相。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開章略辨。後依章廣釋。此初也。前說無相是觀智境恐生怖故。開二義相。如體無相依言立相。若離於言即唯一味。令信釋故假立言相。即顯不可如言取也。
論。云何為二至性功德故 述曰。此開章略辨也。言如實者。真體不無故。所言空者。真體無妄故。究竟顯實者。由妄空無極顯真故。以無妄相能總顯實故。說如實名為空也。言不空者。具體相故。此性功德言無漏者。無離斷等及念漏故。是即如實具有自體及性功德。故名不空。
論。所言空至妄心念故。述曰。次下第三依章廣釋。於中有二。先明其空後顯不空。初中有三。初略明。次廣釋。後總結。此初也。初句顯其非染相應以釋空義。一切染法不相應故。故名為空。云何染法不相應邪。次句釋云。謂離差別所取相故。何故離此所取相邪。後句釋云。以無能取妄心念故。即妄心境情有理無。真如體相理有情無。故與染法不相應也。
論。當知真如至一異俱相 述曰。此廣釋也。謂修學者聞說真如。隨情起彼有無等見。皆非契真。故皆非之顯真空義。聞有真如。遂存有相。故今遮云。真既無相。非情疑境。云何為有。故云非有相。恐聞非有遂復存無。遮此見云。非汝謂有云非有相。非謂真如是其無相故。云非無相。恐聞皆非。存雙非相。破此見云。非汝有無云非有無。非謂真如。非謂真如是雙非相。故云非非有相非非無相。恐聞非非返存雙。是故遮之云。非汝雙非故云非非。非謂雙存是真如相故。云非有無謂相。雖聞真如非有無等。恐執與法而是一相。復遮之云。諸法無相悉是真如。是更與法而為一相。故云非一相。恐聞非復存實相故。遮之云。非汝謂一言非一相非謂真如與法實相故云非異相。恐聞皆非存雙非相。破此見云。非汝一異云非一異。非謂真如是非一異故。云非三相非非異相。恐聞非非返存雙。是故遮之云。非汝雙非故云非非。非謂雙存是真如相。故云非一異謂相。
論。乃至總說至故為空 述曰。此下總結。於中有二。初修結前義。後返結釋。此初也。妄染塵沙。難可遍舉。今總略說。一切妄心所不染觸故說空也。
論。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述曰。此返結釋疑也。恐聞說空便成斷滅。故此釋云。遮諸念相假說為空。若不遮妄不說空。故真既不空。故非斷滅。是顯真性空而不空。
論。所言不空至空無妄故 述曰。此下第二顯不空義。於中有三。初牒前顯後。次正明不空。後釋外疑難。此初也。將明不空故牒前空。由明妄空方顯。不空真實體故。
論。即是真心至即明不空 述曰。此正明不空也。即是真心者。空無妄處即是真心。總舉不空真心。體大不生故。常不起故。恒乘故。不變無念故。淨法滿足。性德雖多。略舉其四。即是不空真心相大具此體相。即名不空。
論。亦無有相至證相應故 述曰。此釋外疑也。恐聞不空疑存有相故。今遮云。雖曰不空亦無有相而可執取。下釋所以。以非妄念所行境界唯是證智所體會故。即顯真心不空而空也。
論。心生滅者至有生滅心 述曰。上來已釋真如門竟。次下第二釋生滅門。於中有二。先明生滅之法。後辨所示之義。初中有二。先明染淨生滅。後辨染淨相資。前中有二。先就體總標。後依義別釋。總中有三。初標體。次辨相。後立。此初也。如來藏者。即是清淨不生滅心。因無明熏舉體動作生滅心也。
論。所謂不生至非一非異 述曰。此辨相也。謂如來藏不生滅心舉體動故不離生滅生滅心相無非真故。故亦不離不生滅心。如是不離名與和合。俱是不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以是向末隨緣門故。非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以非向本歸真門故。非一異者。不生滅心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失真心性故。心與生滅不一。若定一者。生滅盡時真心應滅。即墮斷邊。若是異者。無明熏時心應不動。即墮常邊。既離二邊。故非一異。非一異故方成和合。
論。名為阿黎耶識 述曰。此立名也。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者。名為阿黎耶識。阿黎耶者訓翻無沒。謂如來藏不生滅心雖隨無明而來生滅。如來藏體無滅沒故。性功德相無失沒故。法示妙用無隱沒故。正云阿黎耶。義譯為藏所成。生滅而為所熏。與前七識為因果故。能藏諸法於自體中。藏自體於諸法之中。又為我愛之所執藏。我見所攝。故名為藏。離我見時無此名故。若唯生滅。不異七識。若唯不生滅。不異如來藏。由二和合成賴耶矣。
論。此識有二至生一切法 述曰。上來就體總標。是次下第二依義別釋。於中有三。初顯是心生滅。次明生滅因緣。後辨生滅之相。初中亦三。初開數辨德。二寄門別名。三依名辨釋。此初也。由此識有覺不覺義隨境能攝染淨諸法。二義互熏能生一切染淨果法。
論。云何為二至不覺義 述曰。此寄問列名。
論。所言覺義至說名本覺 述曰。此下第三依名辨釋。於中有三。初辨覺義。次明不覺。後雙辨同異。覺中有二。先略辨二覺。後廣明二覺。初中亦二。先本。後始。本中又二。初顯本覺體。後顯本覺名。此初也。本覺體者。取於一心隨緣門中無念真性。而此真性本無不覺。故云覺者心體離念。此約性德翻染得名。異絕於如故。生滅攝離念覺相者等。彼空界橫遍三際竪通凡聖。故云無所不通。在纏出纏性恒無二。故云法界一相。欲明覺義。與彼出纏如來法身性無差別。故云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既依此覺當顯法身即是果位法身之本故。依法身說名本覺。
論。何以故至即同本覺 述曰。此顯本覺名也。何以故者。責其立名。上開章中直言覺義何故今結乃云本覺。此所結中既攝本覺。何故上標但言覺耶。此即進退二種責也。下釋意云。謂以此覺對於當顯始覺法身得本名故。故下結中而言本覺。以彼始覺至心源時。即同本覺無二相故。無別可對故。前標中但直言覺。
論。始覺義者至說名始覺 述曰。此略明始覺也。始覺者。牒其名也。依本覺故有心者明記始覺之所由也。依不覺故說有始覺者。正顯所起始覺之義。謂即本覺真淨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故。依本覺有不覺也。而以本覺內熏力故漸有微覺起厭求等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依不覺有始覺也。
論。不覺心源至非究竟覺 述曰。上略明二覺次下第二廣顯二覺。於中有二。先明始覺。後顯本覺。前中有三。初總標因果滿非滿覺次廣寄四相釋成其義。後顯始覺不異本覺。此初也。言心源者。有其二義。本覺真如為染心源。業相細念為法染源。持業依主二釋皆通。謂究竟位覺。本覺心本無所動。今無所靜覺。業識心本來無生。今無所滅覺。此源者名究竟覺。即佛果位。縱有所覺。未主此源。非究竟覺。即等覺前也。
論。此義云何至是不覺故 述曰。次下第二釋成其義。於中有二。初正寄四相顯其四位。後引經釋成心源無念。前中覺四相位分為四。此初覺滅相位也。此義云何者。四其心源覺不覺義下舉四相釋成其義。今應先明四相之義。然後依義釋文顯位。心性本來離生滅念。而有無明動心令作生住異滅。故名四相。即九相中前之八相。謂由無明淨心起動。雖無能所見相未分。動念初起故名生相。即是第一無明業相。以其初起得生名故。由妄動故而生見相。能所取心成於麁細堅住諸執故名住相。即是轉現智相續相。所住能住法執相故。由法執故。復依異根別取異境起我我所自他異執。故名異相。即執取相計名字相。由我我所受想境故。由我執故。起惑造業能招苦果。能令淨心隱於六道。故名滅相。即是第八起業相也。能成眾生業繫苦故。既由無明動此淨心。初起生相終起滅相。而成眾生六道生死。今由本覺內熏之力。初覺滅相終覺生相。故說凡夫能覺知等。此文四節。如凡夫人者。是能覺人也。即是十信外凡夫之位。覺知前念起惡者。是所覺相。未入信位貪著生死起煩惱業而不覺知。今入信已知起惑業招苦果故定是惡也。能止後念令不起者。辨覺利益前由不覺起煩惱業。今既覺故止不造也。雖復名覺即是不覺者。結覺分齊。雖知是惡妄有制伏。未覺是夢故。是不覺。
論。如二乘觀至名相似覺 述曰。此下第二位覺異相也。文亦四節。二乘觀智等者。是能覺人。三賢菩薩名初發意。得人空門同二乘位。覺於念異念無異相。明所覺相。此二乘等證人空而共知無我。離妄根境從異夢覺。名覺念異。返照異相都無所有。名念無異相。以捨麁分別執著相者。是覺利益。即我我所名麁分別執著相也。名相似覺者。是覺分齊。雖捨麁執而由未得無分別故。
論。如法身菩薩至名隨分覺 述曰。此第三位覺住相也。文亦分四。法身菩薩是能觀人。十地菩薩證法身故皆名法身。覺於念住等者。是所覺相既證真如得無分別永離二取法執心故。從住相夢而得覺悟。名覺於念住。返照住相竟無所有。名念無住相。已離分別麁念等者。是覺利益。即法執念異前人執及著外境故名為分別異相。後生微細念故。故云麁念。名隨分覺者。是覺分齊。覺道未圓有細念故。
論。如菩薩地至名究竟覺 述曰。此第四位覺生相也。文亦分四。菩薩地盡等者。是能覺人。文中三句顯有二道。菩薩地盡總舉金剛等覺之位。滿足方便是加行道。即是滿足之方便故一念相應。是無間道剎那契理斷細念故。覺心初起心無初相者。是所覺相。根本無明依覺故迷動彼淨心令起細念。今乃證知離本覺無不覺。即動心本來淨。故云覺心初起等。非覺悟心而初起也。遠離微細念故等者。明覺利益生相。最細名微細念。此相永無故云遠離。真心性顯云見心性。心無生滅名即常住。名究竟覺者結覺分齊。未至心源夢念未盡。始末同本非究竟覺。夢念既盡心歸本源。始不異本。名究竟覺。
論。是故修多羅至向佛智故 述曰。自下第二引經證誠也。心源無念。於中有四。一引經成證。二重釋前文。三舉不覺之失。四顯覺者之德。此初也。在因地時雖未離念。能觀如是無念道理。說此能觀為向智故。以是證知佛地無念。
論。又心起者至即謂無念 述曰。此重釋前義遣外疑也。恐聞前說覺心初起疑有初心是可覺知。故此釋云。前說覺心初起相者。無有初相是可覺知。而言覺心初起相者。覺初念心即無念起。其初動心本來靜故。
論。是故一切至無始無明 述曰。此顯不覺之失也。文中有三。謂標釋結。是故等者乘前標也。是前無念名為覺故。除佛以外不名為覺。以從等者。釋所以也。已從無始至成佛來。無明之念念念相續未曾離故。前對四相故說漸覺。皆有無明故說不覺。故說等者。結不覺義。謂依無明而起諸念故有念者。說彼皆是無始無明。不名覺也。
論。若得無念至無念等故 述曰。此顯覺者之德。若妄未□不知一心本無相念。若至心源得於無念。即知眾生一心妄動四相差別。心無動念。以無念等故者。釋知所以眾生離念體則無念。佛無念體與彼平等。故能遍知諸念無念。
論。而實無有至同一覺故 述曰。此即第三始不異本。文中標釋。而實無有始覺異者。此標始覺不異本覺。以四相下釋成其義。以彼四相無別自體可辨前後。故言俱時。依麁細念覺時差別而有前後。故言而有。離心無有俱時前後自性可立。故言皆無自立。離心無性即同一覺。故言本來同一覺等。此總意云。既覺四相說為始覺。所覺無故能覺亦無。故無始覺異於本覺。
論。復次本覺至不相捨離 述曰。廣始覺竟。下廣本覺。於中有二。先明隨染本覺。後顯性淨本覺。初中有三。初總標。次別名。後辨相。此初也。以隨動門而顯本覺。故言本覺隨染分別。既隨緣動故言生也。雖隨緣生不失性淨。故言與彼不相捨離。此初隨染既有二種。故隨此染生下二相。言二染者。一謂自染。即在因時由無明熏所起染相。二謂他染。即在果時與生同體。諸眾生染即依自染生智淨相。以既從染得智淨故。由隨他染生不思業。以非染生起勝業故。
論。云何為二至思議業相 述曰。此別名也。所言智者。即始覺智。淨謂離染。同於本覺果作用故名為業。非下地例名不思議。相者狀也 本覺隨染有此當起二相狀故。
論。智淨相者至滿足方便故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辯相。於中有二。先明智淨相。後顯不思議業相。智中有二。初直明淨相。後問答釋疑。前中亦二。先因後果。此初也。謂於地前依真如法內熏之力所流教法外聞熏力能修資糧加行善根。故言依法力熏習。若登地上契證真如。凡起諸行依真而修。故言如實修行。漸漸修習十地行至金剛位。因行既極。名滿足方便。
論。破和合識至淳淨故 述曰。此明一果也。由前方便能破和合黎耶識。內生滅之相。顯不生滅清淨法身。故言破和合識相。顯現法身滅染心中業轉現等。令隨染覺遂即歸源成於應身淳淨之智。故言滅相續心相。智淳淨故即離相。名之為淳。染緣盡故名之為淨。
論。此義云何 述曰。次下第二問答釋疑。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初也。此問意云。如上所說動彼淨心成前生滅。即舉生滅盡是淨心。若斷生滅。淨心應滅。如何但破和合識相而顯法身滅相續相成淳淨智。
論。以一切心至非不可壞 述曰。下答。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初法也。一切生滅心識之相皆是無明不覺之相。非是本覺體。有識相覺與不覺體非一故。然此無明不覺識相。離非覺體而亦不離本覺之體。覺與不覺體非異故。由非異故無明即明而非可壞。由不一故明無明別非不可壞。前就非可壞義故說離淨無別動心。今依非一非不壞義說破識相顯法身耳。所望義別不相違也。
論。如大海水至濕性不壞故 述曰。此舉喻也。有四種喻以況於真如。大海水因風波動者。真隨妄轉喻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者。真妄相依喻水。非動性者。真體不變喻謂水性。但以濕為自性。但隨他動非自動故。若風止滅等者。息妄顯真喻水。若自動。動相滅時濕性隨滅。隨他動故。動相滅時濕性不壞。
論。如是眾生至智性不壞故 述曰。此法合也。於中次第合前四喻。眾生自性清淨心等者。合前第一。水隨風動。水不自浪。因風起浪。風不自波。依水現波。故動即水。無別體也。心亦如是。不自起動。因無明動。癡不自起。因心有起。因癡心動。無別動也。心與無明俱無形相等者。合前第二。風水相依。以水依風。全體動故無別水相。風依水起。全體濕故無別風相。風水相依不相捨離。心亦如是。依妄動。全作諸識。無別心相。妄識依心。無非真故無無明相。真妄相依不相離也。而心非動性者。合前第三水非動性。即顯心性本非動念。若無明滅等者。合前第四。濕性不壞顯無明斷。如風止滅則業識等法相續識如波相滅。隨染本覺照察智性。無所壞故如濕性不壞。
論。不思議業至勝妙境界 述曰。次顯第二不思議業相。於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標也。以依智淨法身之體起此應身功德之相。與眾生六根作勝妙境界。故寶性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音聲。令臭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
論。所謂無量至得利益故 述曰。此辯釋也。所謂無量功德相者。橫顯業德廣多無量。常無斷絕者。竪顯業根緣窮三際。隨眾生根自然相應者。顯業勝能無功應機種種而現。得利益者。顯業勝益利潤不虛。此功德相是真如用。不待作意思議而起。是故名為不思議業。此真如用雖在佛身。與眾生心本來無二。但為眾生無明不覺。隨緣現染。用則不現。若彼妄心厭求返流真用漸顯。則於彼心稱根顯現。非謂心外不思議業。
論。復次覺體至猶如淨鏡 述曰。自下第二性淨本覺。於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也。前明本覺隨動之門。故說隨染。今明本覺不動之門。故說性淨。此二本覺既無別體。是顯本覺不動而動動而不動也。以覺體有四大淨義故與空等。猶如淨鏡。本覺四義下文當說。空四義者。空無一切相能含一切物離垢顯淨空示現一切物。鏡四義者。空無外物體有體含眾像出離諸塵垢現像為物用。由此空鏡以況於真。
論。云何為四至覺照義故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四義。即分為四。此初也。如實空鏡者。標其名也。言如實者。即真體也。真德不虛故言如實。所言空者。對妄得名。以本覺體無妄。法空無妄故云如實空。以無妄故其體明淨。喻如淨鏡。遠離已下辯釋其義。倒心妄境本不相應故云遠離心境界相。以此心境本無所有不現覺中猶如龜毛不現鏡中。故言無法可現。無可現故心境妄法望於本覺非所照。覺望心境非能覺照。所照既無。能照無故。故言非覺照義也。此顯無有遍計所執。實質可現故非覺照。下言境界於中現者。依他似現亦不相違。
論。二者因熏至熏眾生故 述曰。此第二義也。因鏡者標其名也。能生覺果名之為因。此能內熏故名熏習。能現諸法故謂之鏡。次下辯相。文有三節。謂如實不空者出因體也以有無漏性功德相真實體故。故云如實不空。由不空故方能作彼始覺正因。故不空者成因義也。以一切下釋其鏡義。謂一切法離此心外無別體性。猶如鏡中能現影也。言不出者。明心待熏變現諸法。非不待熏而能自出。所變諸法不出心故。言不入者。謂心隨熏變現諸法。而染淨法不從外入。而所現影不染體故。言不失者。此諸鏡相雖不從真內出外入。而亦不失所現緣起。雖現境相不失真故。言不壞者。法從真起。不異真如性同真故不可破壞。雖復隨緣有無起盡。真無壞故。常住一心者。會相同體。以一切下釋同所由。以緣起法心中顯現無出等故無別體無別體故本來平等不異真如。故云常住一心等也。又一切下釋熏習義。由性淨故能現染法。雖現染法所不能染。故云染法所不能染。以本無染今無始淨故。本覺智未曾移動故。云智體不動。此本覺中非但無染性德無少故云具足無漏。即此淨德能熏眾生令厭生死樂求涅槃。故云熏眾生也。
論。三者法出至淳淨明故 述曰。此第三也。法出離者。標其名也。不空體相故謂之法。從二礙顯故名為出。破和合相故謂之離。淳淨明故喻之為鏡。已下辯相。謂不空法者。釋前法字出法體也。謂前因熏不空之法。出煩惱礙智礙者。釋其出字顯離纏也。永斷二障清淨法身從此出故。離和合相者。釋其離字。出二礙故更無生滅識相和合。淳淨明者。釋其鏡字。離雜相故名淳。出礙染故名淨。以純淨故名明。純淨明故名鏡。
論。四者緣熏至念示現故 述曰。此第四也。緣熏習鏡者。標其名也。用大外熏故謂之緣。令發善心故名熏習。起善法影故喻之鏡。謂此相大出纏之時而為鏡智能起大用示現萬化。為緣熏發眾生之心。令生厭樂起諸加行名緣熏習。此諸行德是佛智影。不離佛智故名為鏡。故佛地云。大圓鏡智能起眾生諸善法影。下辯相中文有二節。謂依法出離者。出緣熏體。遍照已下顯緣熏相。謂依於前出纏法身離和合相。淳淨明故起大智慧。光明義用故能遍照法界眾生若干眾心。由遍照故隨其所念示現萬化令其修習。隨分善根故云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論。所言不覺至不離本覺 述曰。已釋覺義。下顯不覺。於中有三 初明根本不覺。次顯枝末不覺。後結末歸本。前中又二。初依覺成迷。後依迷顯覺。初中又三。謂法喻合。此初法也。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而有其念者。此顯不覺依覺而有。念無自相不離本覺者。顯離本覺無別不明。前中三義。謂不如實知者。即能迷無明也。如謂稱順實謂真實。真如法一者。即所迷法也。真體一味無念名一。而有其念者。即迷所成八識心也。謂真一味能迷。無明不稱實而知。而知八識之念故名無明。然此無明離真無體。故言念無自相不離本覺。
論。猶如迷人依至則無有迷 述曰。此舉喻也。文易可知。
論。眾生亦爾至則無不覺 述曰。此法合也。本覺真性如正方所。根本不覺似能迷人。心業等動念是如邪方。如離正東無別邪西。故言若離覺性即無不覺。然此不覺與前本覺雖非一異。不離覺性。雖不離覺。非即覺性。
論。以有不覺至自相可說 述曰。此即依迷顯覺也。以有不覺妄相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者此明妄有起淨之功要。由妄相能知名義。故對此妄說真覺名。以就真體無名相故。若離不覺之心即真覺自相可說名者。此明真有待妄之義。若離不覺無以說真。所待既無。能待無。故能所寂靜。終不可說覺與非覺。
論。復次依不覺至相應不離 述曰。次下明枝末不覺於中有二。先明細相。後顯麁相。初中亦二。總標別釋。此初也。三細為相。無明為體。本末體相不相離故名為相應。非謂王所相應之義。以此三細皆是本識不相應染心故也。以依無明而成妄心。又依妄心而起無明。是故名為相應不離。
論。云何為三至不離因故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三細。即分為三。此初也。無明業相者。標其名也。謂由無明心動名業。名無明業相。非謂無明即名業相。依不覺者。釋標中無明即根本無明也。心動名業者。釋標中業字也。業有二義。一動作義。故云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即不動者。返舉釋成。既始覺時則無動念。是知今動只由不覺。二為因義故云動則有苦。如得寂靜無念之時即是涅槃妙果。故知今動則有生死苦患。果不離因者。不動既樂。動必有苦。動因苦果既無別時。故云不離。此雖動念而極微細。緣起一相能所不分。即當黎耶自體分也。
論。二者能見至則無見 述曰。能見相者。標其名也。此言能見。即下轉相依前業識轉成能見。故言以依動故能見。若性淨門則無能見。故云不動則無見也。反顯能見必依動義。如是轉相雖有能緣尚未取境。以微細故即是本識見分心也。
論。三者境界相至則無境界 述曰。境界相者。標其名也。此言境界。即下現識至此能現境界相故。依前轉相能現境界故。言能見故境界妄現若無分別則無境界故云離見則無境界。反顯境界必依能見。即是本識相分心也。此前三相並由根本無明之力動。本靜心成此黎耶不相應心。
論。以有境界至生六種相 述曰。上明細相。下顯麁相。於中有二。總標別釋。此標也。六相。皆是分別事識依境界緣而生起故。於中初二。依境生執是其下品。細惑皆是地上斷故。其次二種依執起惑是中品惑。二乘斷故。其後二種依業受果。上品麁惑。凡夫知故。是故經言。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論。云何為六至愛與不愛故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六麁。即分為六。此初也。謂未無明不了現識。所現境相皆是自心無有體性。創起惡數分別染淨。名為分別染與不愛。
論。二者相續至相應不斷故 述曰。依前分別愛非愛境而生苦樂。覺念之心常相續故名相續相。謂依前念分別愛境起樂愛覺。於不愛境起苦愛覺。數數起念相續現前。而常相應不斷絕也。
論。三者執取相至心起著故 述曰。於前所取苦樂等境不了虛無。深起取著。名執取相。謂即於前相續所念苦樂境上復深執著住持不捨。故言心起著等。
論。四者計名至名言相故 述曰。依前顛倒所取境上更立名言而生分別計名字相。故經說云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相。故言依於妄執分別假名等也。
論。五者起業相至種種業故 述曰。依前計名執著心故起貪等惑。發動身口造種種業。能招當來五趣苦果。此即惑業為苦近因也。
論。六者業繫至不自在故 述曰。業因既成。依業受果。循環諸趣生死長輪。被業所縛不得自在。名業繫苦。故言依業受果不自在等。
論。當知無明至不覺相故 述曰。上來廣顯枝末不覺。此即第三結末歸本。文中二節。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者。初正結歸。如前三細六麁染相攝一切染。此一切染皆因根本無明不了真如而起。故云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也。以一切下釋其所以。謂有疑云。染法多種差別不同。如何根本唯一無明。故此釋云。染法雖多。皆是無明之氣。悉是不覺之相不異不覺。是故染法皆是不覺。
論。復次至有二種相 述曰。上來已釋覺不覺義。次下第三明同異相。於中有三。初總標。次列名。後辯相。此初也。前已別釋令知迷悟。昇沈有異令生欣厭。今欲令知迷悟同真無定兩體。業幻差別定一亦無。是故合說。故言覺與不覺有二種相。
論。云何為二至二者異相 述曰。此列名也。染淨齊真曰同。同義可表名相。染淨體殊曰異。異有殊狀曰相。何故爾耶。以體從緣故異。攝緣歸體故同。緣從體同故真如一味。體從緣異故凡聖兩分。凡聖分故世諦義立。真如一故真諦理存。覺與不覺同異如是。
論。同相者至微塵性相 述曰。次下辯相。於有二。初同後異。同中有三。初喻次合。第三引證。此初也。種種瓦器喻染淨法。皆以微塵而為體性喻。染淨法以真為性。性者體也。亦即是性。下准此知。
論。如是無漏至真如性相 述曰。此法合也。始本二覺名為無漏。本末不覺名曰無明。此二皆有業用顯現。故名為業。而非實有故名為幻。雖則如是。染淨不同。皆以真如而為體性。以動真如作此生滅。染淨二法無別體故。
論。是故修多羅至無可見故 述曰。此引證也。是前染淨同真相。故經依此義說諸眾生本來涅槃得菩提等。謂二不覺即真如故。眾生本來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本始。二覺即真如故。菩提之法亦本來有非新得者。由是義故即此涅槃非待修習了因方證。故言非可修相。即此菩提非待生因而方起作。故言非可作相也。此之二果既性本有。非更得故。故言畢竟無得。亦無以下雖是經文。為遣疑難故論具引。謂有難言。若諸眾生已入涅槃菩提法者。即同諸佛。何故不能現報化等色身相耶。故即釋云。法性自體非色可見。如何更能現色相耶。故言亦無色相可見。又復疑云。若以法性非是色相可見法故不現色者。諸佛何故現報化等諸色相耶。故復釋云。彼見諸佛種種色者。並隨眾生染幻之心變異所現。非謂智性不空色體有此色相。以智真體無可見故。故言而有見色等也。
論。異相者至各各不同 述曰。下顯異相。於中有二。初喻後合。此初也。
論。如是無漏至幻差別故 述曰。此法合也。隨染幻差別者。是無漏法性。染幻差別者。是無明法。以彼無明達平等性。是故其性自有差別。諸無漏法順平等性。直論其性則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染相。故說本覺恒沙性德。又由對治彼染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如是差別無漏。無明雖現業用。皆是真如隨緣顯現。似而無通。通名業幻。
論。復次生滅至意識轉故 述曰。上來廣釋立義分中是心生滅。次下第二釋其因緣。於中有二。先明生滅。依因緣義後顯所依因緣體相。於中亦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標也。謂前九種生滅因緣總有二種。一者黎耶心體不守自性。是生滅因。根本無明熏習心體。是生滅緣。依此因緣起三細相成黎耶識。二者無明住地諸染根本是生滅因。外妄境界熏起識浪是生滅緣。依此因緣起六麁相成其事識。依斯二義以顯因緣業轉現等諸生滅相。聚集而生而為假者。故名眾生。唯依心體故言依心。即是黎耶自相心也。此假者眾生依於一心即有五意及意識起。故言眾生依心意意識轉。
論。此義云何至說有無明 述曰。自下別釋。於中有三。先釋依心。次釋意轉。後意識轉。此初也。此義云何者。問其依心意識轉義。依阿黎耶識者是上依心。是生滅因即阿黎耶二義之中本覺義也。說有無明者。是生滅緣即二義中不覺義也。欲明依此因緣意意識轉故言以依阿黎耶識等。前標文中略標其因。但言依心。今依此別釋具顯因緣。故說依心及無明也。
論。不覺而起至故說為意 述曰。次下第二釋其意轉。於中有三。初略明意轉。次廣顯轉相。後結成依心。此初也。於中略顯五種識相。不覺而起者。第一業識心體。被熏舉體動故。言能見者。第二轉識轉。被動心成能見故。言能現者。第三現識見心。復能現諸境故。能取境界者。第四智識。能取現識所現境故。起念相續者。第五相續識。於境起執不斷絕故。然此五義次第轉成。依止此義而生意識。故說此五名之為意。而彼意識非所依。故但名為識。故不名意。
論。此意復有五種名 述曰。次下第二廣顯轉相。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別釋其相。後顯其功能。此初也。
論。云何為五至不覺心動故 述曰。下釋五意即分為五。此初也。無明力者舉所依緣也。明心不自起。起必有緣。不覺心動者。正明起相釋其業義。謂起動義是業義故。
論。二者名為至能見相故 述曰。依於動心者舉所依緣也。能見相者釋轉識義。依前業識之動轉成能見之相。故名轉識。轉識有二。此在本識依境轉者在事識故。
論。三者名至常在前故 述曰。此文有三。謂法喻合。所謂能現一切境者。此舉法也。依前轉識能見之相起此現識能現之功現一切境。謂此心體與無明合熏習力故現於種種無邊境界。能云故現一切境也。猶如明鏡現色像者。是舉喻也。如鏡因質現種種像。心因無明不平等熏現種種境。已下法合。隨其五塵對至則現無前後者。此正合前喻對。謂業惑心為惑業所熏對故便現五塵。非待作意前後起也。理實此識現一切境。而此唯言現五塵者。且舉麁顯以合鏡中現色喻。故以一切時任運起者。簡異六識。六識間斷多不現起。非一切時任運起故。常在前者簡異末那。末那非是諸識之本。不常在諸識前起故。
論。四者名為至染淨法故 述曰。是事識中細分法執。不了現識所現境界。離心無有。而起染淨微細分別。故言智也。
論。五者名為至不斷故 述曰。此亦事識細分之位。此細事識法執相應無有斷絕。執無斷故名相續識。
論。住持過去至不覺妄慮 述曰。下顯功能。文中二節。初顯前三本識功能。由業轉現黎耶識故。攝藏諸法善惡業種。能住持過去生善惡之業。令其不失。此明本識能持種子。由攝業種令不失故。隨善惡種生善惡果故。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也。此明本識能起現行。如是三世因果不失功由本識。是故說是本識功能。能令現在已經事下後顯二事識功能。由彼事識法執分別故能念慮三世之事。故言不覺妄慮等也。
論。是故三世至六塵境界 述曰。上來廣顯意轉之相。次下結明依心之義。於中有二。先正結屬心。後釋疑廣辨。此初也。文中二節。三界虛偽唯心作者。此順結三界也。言是故者。是前一心隨無明動作五種意。五種識等依心成故。而此五意總攝三界。故說三界唯一心轉。此心隨熏。相有體無名虛。體無似有名偽。虛偽之相雖有種種。然究其因唯心所作。故云佛子三界唯心。離心已下反結。六塵離彼現識即無六塵。反驗六塵唯是一心。故云離心無六塵也。
論。此義云何 述曰。次下釋疑。於中有三。初問。次答。後結。此初也。現有塵境異心可見。能取所取了然差別。如何可言三界六塵皆心所作。此唯心者義云何耶。
論。以一切法至無相可得 述曰。此答也。文有七句。總分三節。即初三句正答前問。顯境唯心。以一切境皆是此心。隨熏所起更無異體。而見異者。但是由汝妄念而生。實無能見所見二相。故云一切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復有疑云。念不孤起。託境方生。既無異境。何所分別。故次二句釋此疑云。一切分別但取自心。非外分別。如依於面自見面像。夢中所見自見其心。妄情不了謂有所見。故云分別即分別自心。復有疑云。若謂分別。分別自心。是亦名為能見所見。何故前言無有二相。故後二句釋此疑云。為遮執境說見自心。實非以心而見心也。如彼指刀不自指割。況心不起何有見乎。以本真心無見相故。故言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論。當知世間至而得住持 述曰。次下總結。於中有三。初顯依妄有境。次顯境體亦無。後結釋所以。此初也。言無明者。根本無明。言妄心者。即業轉現諸妄心也。世間境界伏此而成。依妄心住不失自體。故言境界依於妄心得住持等。
論。是故一切至唯心虛妄 述曰。此顯境體亦無也。如鏡中像無實體故鏡外鏡內皆不可得。境但是心虛妄現故心外心內無體可得。
論。以心生至種種法滅故 述曰。此結釋所以也。謂有問言。何故境界依心而住唯心虛妄所顯現耶。釋所以云。以無明力不覺心動乃至能現一切境等。故言心生種種法生。此即妄動而言生也。若彼無明妄心滅者境界隨滅。境界滅故諸分別識皆滅無餘。故言心滅種種法滅。此即心源還靜故云滅也。既說此心雖於不覺妄諸法。即驗諸法唯心無體。
論。復次至即此相續識 述曰。上明意轉。次下第三顯意識轉。於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明此生起雖麁細殊。同是一識更無別體。故即指前第五識相故言即此相續識也。但前就於細分別法執相應。依前義門則說為意。此中約其能起見愛麁惑相應。從前起門說名意識。意之意識故依主釋也。
論。依諸凡夫取著轉深 述曰。次下別釋。於中有五。一約人辨麁。二出其麁體。三明執所緣。四制立其名。五明識所依。此初也。簡非二乘所起意識。以前智識及相續識通在二乘地前所起故。今約凡顯其麁也。以彼凡夫無對治故。追著妄境轉極麁顯故言取著轉深也。
論。計我我所種種妄執 述曰。此出麁體非直心外計境為麁。亦復於身而計為我。於諸塵境計為我所。乃至能起六十二見種種妄執。
論。隨事攀緣分別六塵 述曰。此明執所緣也。謂但緣於倒境之事不了正理故皆名為隨事攀緣。隨事者何。所謂分別六塵境也。
論。名為意識至分別事識 述曰。此制立其名也。名意識者。既緣六塵。應名六識。而今就其一意識義故。不別出眼等五識。但名意識。故涅槃云。譬如一識分別說六。即此意識依於六根別取六塵故云分離。又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相故復說名分別事識。
論。此識依見至增長義故 述曰。此明識所依見。謂五見。即見道斷所有分別發業煩惱。發業惑中見最強故。舉此名攝分別貪等。即五住中見一處住地。愛謂三界修道所斷所有俱生潤生煩惱。潤生惑中愛最強故。舉此亦攝俱生癡等。即五住中欲色有愛三住地也。以此見修二種煩惱熏於本識令其起此分別事識。故云此識依見愛煩惱所增長也。
論。依無明熏至唯佛窮了 述曰。上明生滅依因緣義。次下重顯所依因緣體相。於中有二。先標歎甚深。復廣緣起差別之義。初中亦二。先標歎甚深。後釋甚深所以。此初也。無明熏習所起識者。此句總標緣起體也。即本識心是緣起體。為無明熏起諸妄識。是故總名無明熏習所起識也。非凡夫能知等者。此凡小絕分凡夫學信。具彼五住二障礙故而不能知。二乘雖得我空。智慧障礙故亦不能覺。謂依菩薩已下。菩薩分知。謂依菩薩從其初住正定信位而發意。言比觀觀察。若至地上分分證知。彼真如依無明熏成諸妄識。以諸菩薩無明住地未斷盡故。業識未已。縱至第十究竟地中亦未盡知緣起之理。唯佛窮了者。明佛能知。無明住地永斷盡故。覺道圓明故。能盡知一心緣起。
論。何以故至唯佛能知 述曰。此釋甚深所以也。文中徵釋。徵之意者。緣起妙理貫通凡聖。而今說見唯果人者何以故也。答中三節。是心從本已來等者。此明即淨而常染。雖有染心常不變者。此顯即染而常淨。是故此義唯佛能知者。結成難測。初中三句。言是心者。即是本覺緣起心也。從本已來自性淨者。自體本來無有染故。此句總顯緣起之因體也。而有無明者。即依心體有此無明。此句顯其緣起之緣由也。為無明所染有染心者。心體為此無明所染。而淨心體有其染心。此句自顯緣起相也。雖有染心而常不變者。此性淨心雖復所染。常有染心而常不失本淨心性。由此染淨緣起之理唯佛能知。
論。所謂心體至名為不變 述曰。上歎緣起甚深竟。次下廣顯緣起差別。於中有二。初顯緣起體相。後重料簡。初中有三。初釋心體不變之義。次顯無明緣起之由。後顯緣起染心之相。此初也。是釋上言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之言。以此一心性常明潔無分別故常不變。非能所念染故以無念名不變也。
論。以不達一法至名為無明 述曰。此顯無明緣起之由。是釋上言而有無明之義句也。以有不達無念。法界不相應。心為諸染源故名無明。法界無念故名為一迷。而起念故云不達。此最微細未有能所主數差別即心之惑。名不相應。此正應言不相應心。非謂與心不相應也。唯此能為諸染之源。更無細染能為此本。是故名為忽然念起。非約時節以明忽起。此無明起無初時故。
論。染心者有六種 述曰。次顯染心緣起之相。於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也。此即釋上無明所染有染心句。前文所言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此染心者有其六種。然其六染即上意識及五種意。前明依因緣起義故。從細至麁而說次第。今欲兼辨治斷義故。從麁至細次第而明。故初第一執相應染。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也。
論。云何為六至遠離故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六染。即分為六。此中第一執相應染。即上意識我我所等麁執俱起名執相應分。塵污淨心名之為染。此及下二相應之義如下所明。若二乘人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故能離此染。菩薩入住信相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此位菩薩得人空門。見愛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離隨眠。種未亡故。
論。二者不斷至究竟離故 述曰。此言不斷相應染者。即五意中名相續識。法執相續名為不斷。塵污淨心故名為染。初住已上三賢菩薩修學唯識。尋思實智諸方便觀漸伏如是法執分別。若得初地無漏淨心。證三無性遍滿真如。法執分別種現俱亡故。淨心地究竟離故。
論。三者分別至究竟離故 述曰。即五意中名為智識。念慮染淨名分別智。污淨心故名之為染。從第二地至第六地入觀緣理離分別時分分能除故云漸離。若至七地長時入觀故。此法執永不現行。名究竟離。具戒地者。即第二地。此地具足三聚戒故。無相方便即第七地。常作意住無相觀故。
論。四者現色至能離故 述曰。即五意中第三現識動心現境名為現色。能污淨心名之為染。此及下二不相應義如下所明。八地能得相應自在色性隨心名色自在。能證相應自在真如現色境用從真而起。無明妄境從此永離。故說現染此地能離。
論。五者能見至能故 述曰。此五意中第二轉識依於動心轉成能見污淨心。故名能見染。至第九地得無礙智善知眾生心行稠林自他無礙名心自在。無明礙心永不現行。故云能離。
論。六者根本至能離故 述曰。即五意中第一業識依本無明而心起動為餘念本名根本業。能污淨心亦名為染。依於第十菩薩盡地發金剛定斷細念習得入佛地。細念都盡其心常住。故言依菩薩盡地等。
論。不了一法至究竟離故 述曰。上顯緣起體相義竟。下重料簡。於中有三。初辨上無明約治料簡。二釋上相應不相應義。三顯染無明成二礙義。此初也。欲顯無明麁細之相故重約治而為料簡。謂前所言不了一法無明義者。有麁有細。謂分別細謂俱生。俱生復有十種麁細。合前分別為十一種。即餘處說十一種障。寧知如是麁細差別。以起治道有差別故。謂三賢位能起比觀但能折伏分別現行。故言信相應地觀察學斷。若入初地斷分別種。從此已上地地各斷俱生一品。故言入淨心地隨分得離。若至佛地麁細現種一切無餘。名究竟離。
論。言相應義至緣相同故 述曰。次釋相應不相應義。由是於中分之為二。此即初釋相應義也。謂前三染名相應者。謂事識而有相應心王心所三等義故。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者。此顯體等心。謂心王念法心所王數不同故名為異。謂依染淨差別境故有此心及念法異也。心及念法各有一體。故成相應。知相同者。是知等義。依前染淨差別境上。心王知染。則貪嗔等諸染心所同王知染。心王知淨。即有信等諸淨心所同王知淨。以同知故名為相應。緣相同者。是緣等義。心王緣彼染淨境時。染淨心所與王同緣。同緣故亦名相應。
論。不相應義至緣相故 述曰。謂後三染名不相應者。謂是本識微細動心與彼不覺未別異故。若至事識動心相麁與不覺異。動心為王。不覺為所。即此動心相猶細故。與彼不覺既常無異。何有王數之差別耶。故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此即顯無體等義也。既無體等王數之別。何有同知同緣之義。故言不同知相緣相。此即顯無知等緣等。翻前相應顯不相應義也。
論。又染心者至業智故 述曰。次下第三釋二礙義。於中有二。初直顯二礙。後徵釋所由。此初也。文中惑智言染心者。六種染心能障真如根本智者。顯其礙義。照寂妙惠如理之智名真如根本智。能照真如根本理故。是依主釋。六種染心煩勞惱動障此寂靜故。說染心名煩惱礙。煩惱即礙。持業釋也。言無明者。根本無明。障業智者。顯其礙義。謂即後得如量之智能隨世間起。自然業智有世間自然業故。故名世間自然業。有財釋也。無明昏迷無所了達。違此智用名為智礙。智之礙故依主釋也。
論。此義云何至種種知故 述曰。此徵釋所由也。文中徵釋。徵之意者。既此無明動淨心體成於染心。則無明是細應障理智。染心是麁應障量智。而此別顯能障法者義云何耶。答中文二。先惑。後智。以依染心能見能現能取境者。即轉現智三種染心。於六染中隨舉三種顯其能所不平等相。違平等性者。釋成礙義。以此染心能所差別乖根本智能所平等。所以障於真如理智故說染心名煩惱礙。下釋智礙。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者。是舉無明所迷法性。無明不覺妄與法違者。正顯無明違於法性故。不能得隨順世間種種知者。由乖靜法心境生故。便取礙境礙見拘心故。不能得發如量智。稱如量境。隨順世間種種知也。故說無明名為智礙。
論。復次分別至有二種 述曰。上釋生滅因緣義竟。次下第二明生滅相。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列名略顯。後廣顯其相。此初也。所言分別生滅相者。即是辨明立義分中是心生滅相也。
論。云何為二至不相應故 述曰。此列名舉辨也。所言麁者。即前三染有心心所法麁顯相故。與心相應者。釋麁義也。謂有境界及有心所與此三種心相應故。所言細者。即後三染無心心所麁顯相故。與心不相應者。釋細義也。謂彼心所及諸境界與三細心不相應故。
論。麁中之麁至是佛境界 述曰。次下辨相。於中有二。初約人對辨。後辨相所依。此初也。前三染心是事識故俱名為麁。於中初執相應染。是我執故復更為麁。三賢內凡得無我智能覺此染故。言麁中之麁凡夫境也。謂不斷染分別智染是法執故。染中稍細故。說此二麁中之細。其後三染是本識故。俱名為細。於中初二能見能現。有能所故。對後業相故。得名麁。始從初住修唯識觀。乃至十地無分別智。能覺如是四種染相。故言麁中之細細中之麁菩薩境界。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能所不分行相微細。於三細中復名為細。唯有如來方能覺了。故言細中復細是佛境。
論。此二種生滅至境界義故 述曰。次辨相所依。於中有二。初順辨生緣。後逆顯滅義。此初也。文中二義。先明通緣。後顯別因。通而言之。麁細二識皆依無明住地而起。以本無明熏於真如起二細相。無明復熏此三細相轉起三麁。故二生滅皆依無明熏習有也。別而言之。依無明因故生三細相。依境界緣起六麁相故。云依因者不覺義故等。此中文闕各舉一因具義而說。麁細二識各具二因。即是二種生滅因緣。如前已明。此無煩舉。是釋經言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無始妄想。及六塵境界是事識因。以義釋經准可知也。
論。若因滅至相應心滅 述曰。次下逆顯滅義。於中有二。初正辨。後釋疑。此初也滅有二義。先通。後別。言通滅者。謂得對治無明滅時。無明所起現識境界亦復隨滅。故言因滅即緣滅。別顯滅者。以三細滅識親依無明因生。無明滅時亦復隨滅。故云因滅故不相應心滅。其三麁識親依境界緣生。故境界滅時亦復隨滅。故言緣滅故相應心滅。此依始終起盡道理以明二種生滅之義。非約剎那生滅義也。
論。問曰若心至說究竟滅 述曰。次下釋疑。先問。後答。此初也。謂聞前說境界滅故相應心滅。即謂相應心體亦滅。故作難云。若境滅時相應心體亦隨滅者。心體既滅。業轉現三且未合盡。依何相續。故言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謂心體不滅盡故令無明相得相續者。心不滅故彼無明相應常相續。云何治道說究竟滅。
論。答曰所言至非心體滅 述曰。下答有三。謂法喻合。此初也。謂前所言境界滅時相應心滅者。妄境滅故但是事識麁心相滅。非謂事識真心體滅。無明既非真心。自體得對治時無明滅。故彼不相應三細心相得究竟滅。而亦非是真心體滅。此即略答前二問也。
論。如風依水至非是水滅 述曰。此舉喻也。文中四句。答前二喻如風依水有動相者。顯妄依真起。若水滅等者。顯真滅妄隨。以水不滅等者。顯真存妄續。以此三句答前問也。唯風滅故等者。妄滅真存。答後問也。
論。無明亦爾至非心智滅 述曰。此法合也。無明亦爾依心體動者。顯離於心不能自動。若心體滅。眾生斷絕。無所依止者。謂境滅時心體滅者。則無明風無所動故。其業轉現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者。以境滅時體不滅故。無明三細不相應心而得相續。良以無明滅故境界滅。非境界滅故無明滅。由是義故。境界滅時無明動心三細相續。此答初問。顯其相應心滅義也。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者。以彼無明癡風盡時業等動相亦隨滅盡。非淨心體而亦隨滅。是答後問。顯不相應心滅義也。
大乘起信論略述卷上
寶應貳載玖月初於沙州龍興寺寫訖
大正藏第 85 冊 No. 2813 大乘起信論略述
大乘起信論略述卷下
建康沙門曇曠撰
論。復次有四種至起不斷絕 述曰。生滅門內大分有二。於其第一生滅法中前來已明染淨生滅。顯前此識能攝法義。次下辨其染淨相資廣顯能生一切法義。於中有四。一略標舉熏習之數。二列染淨熏習之名。三廣染淨熏習之義。四明二熏盡不盡義。此初也染法不斷故有有漏六趣凡夫。淨法不斷故有無漏三乘聖者。
論。云何為四至所謂六塵 述曰。此列染淨熏習名也。所言淨法名真如者。生滅門內本覺真如以體本來自性淨故內熏返染□治淨故。外熏應機成淨緣故。一切染因名無明者。根本無明為□細染因。枝末無明為六塵染因故。所言業識為妄心者。體非真□真中本無。為彼無明妄熏起故。所言六塵為妄境者。從妄心體自妄現。為彼事識妄心取故。然四法中初一淨熏。後三染熏。彼□法自性差別故具說三。顯彼淨法體無別故總明一種。
論。熏習義者至則有香氣 述曰。次下廣釋熏習之義。於中有二。先總。後別。□□亦二。初喻。後合。此初也。此中衣者。互通喻於真如無明。而言香者是通好惡。隨應亦喻真如無明。互為能所熏成氣故。
論。此亦如是至即有淨用 述曰。此法合也。文中復顯染淨熏義。真如無染無明熏故有染相者。以生滅門本覺真如非定常一故。為無明熏起染相。妄熏無有返染用故。但言染相不言用也。無明非淨真如熏故有淨用者。生滅門內本覺真如內熏不覺。令成厭求返流順真。故言淨用。良以一識含此二義更互相熏遍生染淨。故說無明熏真如等。
論。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 述曰。次下別明熏習之相。於中有二。先染。後淨。染中亦二先問。後答。此初也。
論。所謂以依至身心等苦 述曰。下答有二。先略。後廣。此略也。此中略明三熏習義。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無明者。即舉覆熏無明體也。無明妄法不能自立故。說依真有無明也。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者。根本無明覆熏義也。以熏習故有妄心者。即依無明熏動真如有業識也。此則略辨無明熏義。以有妄心乃至現妄境界者。即顯妄心習熏無明增其不了令起轉識故。言不覺念起及現識。故言現妄境界。此則略明妄心熏義。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等者。即顯境界資熏現識。令其念著造種種業等者。動本識海 彼六麁事識波浪令其念者。即六麁中智相相續相。此二皆是法執念故令其著者。即執取相計名字相。此二皆著我。我等故造種種業者。依惑造業起業相也。受於一身心等苦者。依業受果。即業繫苦相也。此即略明境界熏義。
論。此妄境界至增長取熏習 述曰。次下廣釋廣前三義。即分為三。此即先明境界熏習廣前以有妄境界即熏習妄心等也。謂即現識所現境界有似實法實我相故。還能資熏現識妄心。事識中法我念取故說境。熏義有二種。由似法境熏習力故。彼智相及相續相即事識中法執之念故。云增長念熏習也。由似我境熏習力故。執取相計名字相即事識中我見愛染煩惱取故。故云增長取熏習也。
論。妄心熏習至業繫苦故 述曰。此即廣前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也。妄心有二。業識事識故妄。妄心熏義有二種。業識妄心還能熏習根本無明深迷無相能轉相。現相相續成其趣生諸苦體相。彼三乘人雖出三界離其事識分段麁苦。由此根本報識在故。猶愛變易黎耶行苦。故言能受阿羅漢等生滅苦故。事識妄心熏習見愛枝末無明。發動身口。起造諸業。成起業相。由業能招當來苦果。受於凡夫業繫苦相分段麁苦。故言能受凡夫苦等。
論。無明熏習至事識義故 述曰。此即廣前以名無明熏真義也。以成此無明有二種異故。無明熏義有二種。根本無明而能覆熏未起真如。今成動念業轉現識本識妄心。故云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等。枝末無明又更覆熏已起真如成其事識。故云所起見愛熏習能成分別事識義也。
論。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 述曰。次明淨熏。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初也。
論。所謂以依至樂求涅槃 述曰。下答有二。先略。後廣。略中又二。先明真熏。後顯妄熏。此初也。謂有真如熏無明者。顯能熏真以有體相用大義故而能內外熏習無明。以熏習下明能。謂即真如體相二大內熏因力用大聞熏為外緣力。則令無明發淨妄心厭三界苦求解脫樂。真本無有生死涅槃。是故欣厭是妄心也。是真如熏所起淨用。
論。以此妄以至熏習真如 述曰。次明妄熏。於中有二。初正明熏習後顯功能。此初也。謂此妄心厭生死苦背無明動。樂求涅槃向真靜故。劫熏真如趣於大乘。自信己性等也。
論。自信己性至不取不念 述曰。下顯熏功能。於中有二。先明因。後顯果。此初也。文中二節。自信己性等者。因信修解。即信己性本無動念。修離念法以為正因。以如實知下因解修所。順真如無住妙。所以為助緣。凡所修行不見行相不望異果。故云不取不念。
論。乃至久遠至境界隨滅 述曰。次下明果。於中有二。初明滅惑。後顯證理。此初也。由前因中三無數劫久遠已來熏習力故。真用極顯至此果位。無明滅者。根本無明盡也。心無起者。妄心盡也。境界滅者。妄境無也。
論。以因緣俱至成自然業 述曰。此顯證理也。因謂無明。緣謂妄境。心相謂即麁細染心。此皆盡故心體轉依名得涅槃成自然業。轉依有二。一轉顯。即由了因心體顯故名得涅槃。二轉得。即由生因以用起故成自然業。
論。妄心熏習至速趣涅槃 述曰。次下廣釋。於中有二。先明妄心熏。後顯真如熏。此初也。真熏無明依二妄心起能熏智故。妄心熏義有二種。謂凡夫等依於事識起麁妄智。厭動欣寂。不了諸法唯識熏。故說厭求智名為事識。此熏真如增其勢力。令凡夫等起隨事行。故言依凡夫等隨力所能也。於法執相體未覺故。能熏之智猶淺薄故。與所熏真疎且遠故。不能速疾向涅槃道故。漸趣向無上菩提故。依凡夫等厭求妄智說為分別事識熏習。謂諸菩薩依於業識發唯識智了智唯識離前事識麁執相。故得意識名。實非意識。即由此智深契如理劫熏真如增其智力。今諸菩薩發。勇猛心起。隨行離。法我執。證見本識。能熏之識深厚徹故。與所熏真觀且近故。故能速證大般涅槃。故依菩薩所起證智名意熏習。
論。真如熏習至用熏習 述曰。顯真。於中有二。初標數列名。後名廣辨。此初也。以此真如有三大故能熏無明。自體相者。內熏因。用熏習者。為緣內外別。故體用分二。同內熏故體相為一。
論。自體相熏習至境界之性 述曰。自下辨相。於中有二。先別釋。後合明。別中亦二。先明體相。後顯用大。初中亦二。初正顯。後除疑。正中又二。先明熏習。後顯功能。此初也。具無漏法名。謂體大中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備有不思議業等。為有用大作境界因。不思議業者。即用大也。作境界者。謂顯用大能與眾生作六根境界。性者因也。謂體大中非但具足無漏法故而為智因熏於眾生。兼作用大境界之因熏眾生。
論。依此二義至發心修行 述曰。此顯功能也。依此本有境智因義常熏眾生。以有熏力故令妄心而得發心厭苦欣滅。自信己性修行諸行。
論。問曰至等入涅槃 述曰。次入除疑。先問。後答。此問也。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熏習者。舉所難法。云何有信無信等者。舉違設妨。有信無信。此舉凡位信心有無。前後差別。此舉入位解行差別。皆應一時等者。正陳責難。用熏既齊。寧有差別。既有差別。寧言等熏。
論。答曰至無明起差別 述曰。下答有二。初約惑厚薄以明不等。後約緣前後以明差別。初中有二。初正顯惑差別。後結明不等。此初也。文中三節。初顯無明厚薄。同真如一者。顯熏平等。真雖等熏而依真有根本無明厚薄不同。致諸凡夫有信無信。諸賢聖等有證不證。非由熏使之然也。過恒沙等上煩惱等者。次顯現行煩惱不等。上煩惱者。即餘四住現行煩惱以現起故名上煩惱。我見愛染煩惱等者。此顯四住煩惱障種。我見謂即初一住地。愛染謂即餘三住地。此現種惑數過恒河沙。皆因無明起成差別。
論。如是一切至如來能知故 述曰。此結明不等也。此二煩惱皆依根本無明所起。以本無明有多差別如此惑性差別無量。自非佛智餘豈能知。以此煩惱性差別故。故令信等前後差別。
論。又諸佛法至乃得成辨 述曰。次下約緣明其差別。於有中三。謂法喻合。此初也。然信證等所有佛法若獨因不假外緣。可如所責。然今外價用熏為內熏為因方得成辨故。信證等致有前後。非一時也。
論。如木中火至無是要 述曰。此舉喻也。
論。眾生亦爾至則無是處 述曰。次下法合。於中有三。初明闕緣。次顯闕因。後因緣。具此初也。
論。若雖有外緣至樂求涅槃 述曰。此顯闕因也。謂有無明厚熏之染。雖則本覺常起內熏。無明熏故而熏無力。縱遇善友外緣之力。而亦不能令其得道。
論。若因緣具足至向涅槃道 述曰。此顯因緣具足也。若因緣具足等者。初顯具熏所謂自有熏習力者。惑業微薄因熏有力也。又為佛等悲願護者。感其外緣悲願熏也。能起已下。後顯熏益。起厭苦心修善根者。自分行也。以修善根等者。勝進行也。既值佛等示其好醜。三乘六度教令捨惡而從善行為說當益。令行心利。讚其所行而令心喜。既由如是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論。用熏習者至外緣之力 述曰。下明用熏。於中有二。初指事總標。後約緣別顯。此初也。謂佛等菩薩所起作用大悲弘誓應現所起作多方。但預見聞無不蒙益故。是眾生外緣之力。
論。如是外緣至略說二種 述曰。次約緣別顯。於中有三。謂標列釋。此初也。
論。云何為二至平等緣 述曰。此列名也。厭心所見多門化身名差別。定心所見稱性報身名平等。隨彼境心得彼名故。
論。差別緣者若見若念 述曰。次下辨相。於中有二。先明差別緣。後顯平等緣。前中又二。先總。後別。標總中又二。初明感用因。後正明用相。此初也。言此人者。機欲之人。即是凡小差別之機。佛菩薩者。出外緣體。謂從初位乃至佛果為彼凡小作別緣也。初發意下明所感緣時分齊也。若見若念明行者心感用器也。謂見身形念其功德。由此便能感勝用也論。或為眷屬至無量行緣 述曰。下明用。於中有二。初明別用。後辨用之益。此初也。文中二義。前有五句開總成別。欲令荷以恩慈。示為眷屬慈愛故攝生。欲令悅其供侍。示為給使居卑以接物。欲令慕其行義。示為朋友同類以勸發。欲令厭彼侵誣。示為怨家怖之以入道。欲令當成愛行故。起四攝引之以令修。乃至下攝別成總。一切所作無量行緣皆為眾生外緣之力。
論。以起大悲至得初益故 述曰。此辨用之益也。文易可解。
論。此緣有二種至遠得度故 述曰。次下別開。於中有二。先開近遠。後開解行。初也。即為根熟易可度者。而作近緣。為根未熟難可度者而作遠緣。故說佛等普皆攝益。
論。是近遠二緣至受道緣 述曰。此開解行也。謂前近遠二緣之中各開順行受道二緣令其修習自分所。故名增行緣。增長行故。令其修習勝進行故名受道緣。進上道故。
論。平等緣者至而現作業 述曰。次顯平等緣。於中有二。先明能作緣者。後釋平等義。此初也。言菩薩者。謂初地上。入地方證同體智故。皆願度者。平等心也。由此願度一切眾生。自然等者。常用應機任運熏習常無斷也。以同體等者。由得眾生平等體故。求滅他苦求滅自苦。如應見聞現作業用。
論。所謂眾生至見諸佛故 述曰。此遣外疑釋平等義。謂外疑云。若謂能現平等緣用。何故眾生見差別耶。故此釋云。謂平等緣應平等機。平等機者。謂三賢上諸眾生等依三昧力悉見諸佛。身量平等無有彼此分齊之相。故云平等見諸佛也。
論。此體用熏習至有二種 述曰。上來別明體用熏習。次下合釋。於中有二。初標。後釋。此標也。
論。云何為二至用相應故 述曰。下釋有二。初未相應。後已相應。凡夫等者。約位舉人。以意意識熏習等者。辨其行劣。凡夫二乘意識熏習。新發意菩薩以意熏習。雖是真如所熏起識。猶有分別未契真如。故云依心力故而修行也。未得已下明未相應。以未證得無分別智。未發顯法身。未同佛體相應也。故云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以未證得後得智故。未同諸佛起應化身。未與諸佛用相應也。自在業者。即報化用。言修行者。即後得智。後智能起報化用。故名自在業修業也。
論。二者已相應至滅無明故 述曰。法身菩薩舉位取人。謂是地上諸菩薩也。得無分別心者。正顯相應。謂得如理正體智故名得此心。故便同佛體。故與諸佛體相應也。以得如量後得智故能起化用。故與諸佛智用相應也。唯依法力等者。顯其行勝。初地已上證真如法而起諸行。唯依證智任運而修。云依法力自然修也。以勝行熏習真如。真如既顯無明滅也。
論。復次染法至盡於未來 述曰。上已廣顯染淨義。自下第四顯染淨熏盡義。於中有三。初標舉其相。次徵問所由。後釋義所以。此初也。染法謂即本末不覺。淨法謂即本始二覺。雖皆無始。而相熏習由常有斷無斷。
論。此義云何 述曰。此徵問所以也。此有二意。染淨之熏俱無始有。何故染熏有盡淨熏無斷耶。染淨相因方成熏義。若得佛已則無染法。如何可言淨法熏習則無斷耶。
論。以真如法至故無有斷 述曰。此釋義所由也。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即滅者。釋初門也。謂彼染熏達理所起無常法故。故有滅盡。淨法之熏順理而生。是常法故。故無有斷。故言真如常熏習等。法身顯現等者。答後問也。若未成佛。法身未顯。以體熏習有染相故。若已成佛。法身顯現。以用熏習有染生故。由此淨熏無有盡也。
論。復次真如自體相者 述曰。生滅門內有二分中。前來已釋生滅心法。釋立義中是心生滅因緣相竟。次下明其所示之義。釋立義中能示摩訶演自體等義。於中有二。初合釋體相二大。後別釋用大之義。初中亦二。初總標二大之名。後別釋二大之義。此初也。以此體相多凡位說與用別故。二合說。其用大者約佛菩薩悲智而明。是故別開。故言真如自體相也。
論。一切凡夫至畢竟常恒 述曰。次下別釋二大之義。於中二大即分為二。此體大也。人雖就位以分優劣。以體隨人未曾增減。其次二句釋此所以。前際凡位不生故非增。後際佛位不滅故非減。其下一句轉釋此義。常故前際不生。恒故後際不滅。既常恒故從凡至聖其體畢竟。
論。從本已來至一切功德 述曰。次明相大於中有二。初正明性德。後問答重釋。前中亦二。先明德相。後顯立名。初中又三。初總標。次別釋。後總結。此初也。謂此相大一切功德即於體大自性之上本來具足非新起。故名性功德。如水八德不離水故。
論。所謂自體至自在義故 述曰。此別釋也。文中六句顯六德相。初顯本覺照明之義。次明顯照諸法之義。次明顯照無倒之義。次明顯照無倒之義。次明性離惑染之義。次顯淨德圓滿之義。後顯性德無遷之義。即由前前而有後後。以後後句顯前前義。
論。具足如是至不思議佛法 述曰。此總結也。性德塵沙皆即真體故云不離。無始相續故云不斷。共同一味故云不異。德義深廣名不思議。皆是覺法故名佛法。
論。乃至滿足至如來法身 述曰。已顯德相。次顯立名。舉廣就略故云乃至。顯具眾德故云滿足。更無所念云無所少。能攝果地如來萬德名如來藏。果德相顯為萬德依故名法身。
論。問曰上說至種種功德 述曰。上來正明性功德義。次下問答重顯。於中有二。初問。後答。此初也。謂執真體定離諸相故疑有此功德相也。
論。答曰至是故無二 述曰。下答有二。初明差別而無二。後顯無二而差別。此初也。文中三節。初顯眾德。雖復廣多同一味。如次釋所以。以無分別能取之心。又離分別所取之相。由無二取故同一味。下句總結。由同一味真如性故。是故前言無有二也。
論。復以何義至生滅相示 述曰。下顯無二而差別。於中有二。先略。後廣。此初也。文中四句。上半疑詞。既其不二以何說別。下半釋遣。以依生滅恒沙染法返此表示真德差別。且舉染本但言業識。據實通對一切染也。
論。此云何示 述曰。次下廣釋。於中有二。先問。後顯。此問對染所示義也。
論。以一切法至實無於念 述曰。下答有三。初舉所迷之理。次對染以顯德。後結後以釋名。此初也。以一切法即心真如真非妄故。一切諸法實無念也。
論。而有妄心至光明義故 述曰。次下對染顯德。於中有二。先明對染別顯德相。後明對染顯具眾德。初中顯前六種德義即分為六。此初本覺智明義也。謂諸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故總說無明心性不起。是故即說智慧光明。
論曰。若心起見至法界義故 述曰。此即顯照諸法義也。若心起於妄見染者。有所見故有所不見。心性無此諸妄見。故即說顯照諸法義也。
論。若心有動非真識知 述曰。此即對明顯照無例義也。此中應言若心有動。非真識知。心性無動明是真實識知義故。以文略故。謂若心起九種妄動。非真識知。心性無動即說心性真識義故。
論。無有自性 述曰。此即對明。性離惑染義。此亦文略。若具應言。若心有動。無有自性。心性無動。即是自性清淨心義故。謂諸動念皆無自性。清淨心義也。
論。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述曰。此即對顯淨德圓備義。此中應言。若心有動。非常樂等。心性無動。即是常樂我淨義故。若心有動。輪六趣故非常。是行苦故非樂。惑所使故非我性。是染故非淨。心性不動飜此四種。即是常樂我淨義也。
論。熱惱衰變則不自在 述曰。此則對顯性德無遷義。此亦應言。若心有動熱惱衰變。則不自在。心性無動。即是清涼不變自在義也。諸惑燒心故名熱惱。妄染遷故則名衰變。業果繫縛是不自在。心性不動則無此義。故說真如清涼不變自在義也。
論。乃至具有至相義示現 述曰。此舉諸染顯眾德相。言乃至者。總舉之詞。妄遍恒河沙。翻對此故真恒不動。即說真有過於恒河德相表示。
論。若有起至如來之藏 述曰。此即第三舉德以釋名。若心更起外念求之。即第三舉德以釋名。若心更起外念求之。即是不足故有少也。以心性中淨法滿足更無所求。云無所念。無所念故是淨滿足。即此一心德法滿故為淨法依名為法身。能攝如來清淨功德名如來藏。
論。復次真如至發大慈悲 述曰。上明體相。下顯用大。於中有二。初總明。後別釋。總中有二。初對果舉因。後牒因顯果。初中亦二。初悲。後智。悲中有三。初顯起用因。次因悲起行。後因悲立願。此初也。諸佛如來本因地者。此明能起用大之人。即初發心凡夫人也。依因此人發用大故。發大慈悲者。此明所起用大之因。大悲發用大故。
論。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 述曰。此因悲立行也。修諸波羅蜜。顯六度行。攝化眾生。明四攝行。皆為利他而修行也。即以利他而為自利。是故此中二利具足。
論。立大誓願至盡於未來 述曰。此因悲立願也。盡欲度脫等眾生者。廣大願也。亦限劫數等者。長時願也。
論。以取眾生至不取眾生相 述曰。自下明智。於中有二。初顯自他同體之智。後釋同體智之所由。此初也。以取眾生如己身者。顯得攝他同己想也。而亦不取眾生相者。不見身外有眾生也。由平等智以取眾生如己之身故。雖起願度諸眾生。而亦不取眾生之相。
論。此以何義至真如平等 述曰。此顯自他同體所以。此以何義者責其自也。無別所以。謂如實知自他同真無有別體。何見身外別有眾生。亦於自身尚不見故。
論。以有如是至見本法身 述曰。自下第二牒因顯果。於中亦二。初顯用體。後明用相。此初也。以有如是大方便智者。牒前顯果之因。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者。舉因所顯之果。大方便者。即前所起大悲行願體正名方。助道名便。智謂自他同真之智。以有如是大悲智故。無明除滅法身了果究竟顯現。是故名為見本法身。
論。自然而有至遍一切處 述曰。下顯用相。於中有二。初明用染廣。後明用無相。此初也。自然等者。明用染也。與真等者。顯用廣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用相巨多名種種用。任運起用名自然有。是則依前法身之體不待作意。任運起相難思業用。用依真起。故同真如等遍一切。
論。又亦無明有至故說為用 述曰。此明用無相也。又亦無有用可後者。此標無相也。何以故者。責無相義。佛具三身秉現諸相。如何乃言無用相耶。下答意云。若廢機感。如來唯是妙理本智最勝實義。更無應化生滅等相。但隨緣用。用即無用。用即無用。如水即波。即用常寂。故云。諸佛唯是法身離施作等。雖真理妙智本來常湛。隨機感而應益用無邊。即寂常用。故云但隨眾生得益說為用等。
論。此用有二種 述曰。次下別顯。於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云何為二至不能盡智故 述曰。下釋有二。初正顯用相。後問答釋疑。前中亦二。初直顯用相。後重牒分別。前中又二。先明應身。後報身。此初也。凡夫二乘起心分別而見佛者。依於分別事識見也。此識不知諸境唯心。執有外境。凡夫二乘未離此識而見佛身。依此麁識分別佛身。但見應身麁色之相。不見報身微妙色相。是故風小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下釋見麁。所以所見佛相皆是梨耶轉識所現。謂由事識厭苦忻滅。願求見佛熏習力故。即依轉識所有現識而現佛身淨勝境界。此人不知轉識現佛。謂佛外從兜天來。不達色即舉體是心無有分齊。執色離心而取佛身分齊。但有丈六色相。以不能知分齊之色即無分齊。是故名為不盡知也。
論。二者依於至名為報身 述曰。下顯報身。於中有三。初約識舉人。明其所見。次正顯依心二報之相。後顯果因釋顯報名。此初也。十解已上諸菩薩等依於業識發能見智。即依此智見佛報身。故說依於業識見也。非謂業識即是能見。此識微細未能見故。
論。身有無量色至無量好 述曰。下顯報相。於中有二。初正報。後依報。此初也。身無分齊云無量色有。依色有相。相亦無量。依相有好。好亦無盡相以表德。令人敬德而念佛。好為嚴身。令人愛樂而親近。故說佛身有相好等。
論。所住依果至不毀不失 述曰。此顯依報。言依果者。即所依土。能依正報無有邊故。所住依果有無量。池臺樓觀七珍百寶。若人若物種種莊嚴不同。化土分齊之色隨所樂現。即無有邊。皆遍法界互融無礙。故無究盡離分齊相。隨其業行所感何相而所應者即皆常住。故非如非出三災毀壞惡人損失。
論。如是功德至說為報身 述曰。此續果由因釋報名也。如是依正功德報相無障無礙。不思議事皆因六度深行之熏。及由本覺不思議熏內外二因之所成就。樂相圓備故得報名。
論。復次凡夫所見至說為應身 述曰。次下第二重牒分別。於中有二。先應。後報。此初也。前明報身。通依凡小所見而說。今欲簡凡異小。所見重顯應身。二乘見佛是聖人身。凡夫見者六道各異。皆非出世相同苦諦。是故名為非受樂相。果不稱因。說之為應。
論。又初發意至法身位故 述曰。下顯報身。於中有二。先明地前所見。後顯地上所見。此初也。前明報身通地前後所見而說。今欲簡比異於證故重明報身。十解已上依比觀門見真如理。故言深信真如理也。以非親證是相似覺。言少分見。以見真如異凡小。故知色相等元來去等。以依比觀而得深解。未入法身證真位故。而此菩薩由分別也。
論。若得心至遞相見故 述曰。此顯地上所見也。若得淨心所見微妙用轉勝者。此明見勝。用相過前而於地地用亦轉增。故云轉勝。乃至菩薩究竟者。此明見極。盡地菩薩見佛報身相。身相極名見究竟。金剛後心離於業相更則不見。故離業識則無見相。所依既無能依無。故謂離業識即名諸佛。諸佛唯是真如法身無有彼此色相可見。故離業識無見相也。
論。問曰至能現色相 述曰。上顯用相。次下釋疑。於中問答。此問也。若謂法身無色相者。云何能現報化色相。
論。答曰至能現於色 述曰。下答有二。先釋法身能現。後釋所現之色。前中亦二。先總舉。後別成。此初也。謂此法身即是報化色家之體。故能現色。若非色體。不名法身。色德名法。自體名身。是故法身名為色體。
論。所謂從本至遍一切處 述曰。此別成也。從本已來色心不二者。總標所現色不異心。謂從因至據本而言色心不二。既因中色以心為體。故報化色不異真心。以色性即智等者。明色即心。顯前不二。以彼報化色之本性即是本覺心智性故。而彼報化舉體是智。色相都盡。但云智身。以智性即色等者。明心即色。顯前不二。以心智性即是報化色體性故。說名法身。報化色法依心體故。遍於一切色相之處。
論。所現云色至而不相防 述曰。下釋法身所現之色。於中有二。初明所現無礙。後所現難思。此初也。先分齊者。此標無礙。以其法身無礙常遍故。所現色無斷無限。隨心已下顯無礙相。謂隨十方諸菩薩心能不無量勝妙報身無量莊嚴淨妙土相。各隨十地所見不同。皆無分齊而不相防者。顯無礙義。雖其所見皆遍法界。各差別相互不相妨。
論。此非心識至自在用義故 述曰。此名所現難思通外難也。謂外難云。凡言色者質礙為體分齊為相相妨為用。如何各別皆無分齊不相防耶。故此答云。非心識等。
論。復次顯示至色之與心 述曰。上顯法義別釋真如及生滅門顯非一義竟。自下第二。二門相對。會於入空顯不異義。於中有三。謂標釋結。此初也。將顯會相入空義故。故言顯示從生滅門入真如門。云何顯示推求五陰色之與心。色蘊名色。四蘊名心。推此五陰離真無體。故從生滅即入真也。
論。六塵境界畢竟無念 述曰。下釋有二。先觀色法。次觀心法。初也。謂彼六度有無對色。皆從心起。畢竟無體。離心之外無可念相。故言六塵畢竟無念。
論。以心無形相至終不可得 述曰。下顯觀心。於中有三。謂法喻合。此初也。六塵色法多現有像尚不可得。況心無形像而可得耶。由無形故即無住處。無住處故即無所有。故言十方求之終不可得。
論。如人迷故至方實不轉 述曰。此舉喻也。
論。眾生亦爾至心實不動 述曰。此法合也。推求動念已滅未生中無所住。無所住故則無有起。故知心性實不動也。
論。若能觀察至入真如門故 述曰。此後總結。即得隨順是顯信位。若能觀察得方便觀入真如者。若至初地得正觀也。
論。對治耶執者至則無耶執 述曰。上來已明顯示正義。次下第二對治邪執。於中有二。初就本總標。後顯別明除障。此初也。謂依分別我見之上起於分別迷教邪執。既依我見起於邪執故。離我見邪執即亡。根斷枝亡。理恒教故。
論。是我見有二種至人我見 述曰。次下第二別明除障。於中有二。初對治離。後究竟離。初中有二。初標數別名。後別辨其相。此初也。計有總相宰主之者名人我見。計一切法各有實體名法我見。然此二見各有二種。任運起者名為俱生。邪思起者名為分別。今此所說分別起者。皆迷正教而生起故。
論。人我見者至說有五種 述曰。次下辨相。於中有二。初明人我。後明法我見。初中亦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也。然此人我唯佛法內學大乘人凡夫所起。是故下文皆舉迷。於大乘教起故。依凡夫說五我見。
論。云何為五至猶如虛空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五見。即分為五。一一文中皆有三義。初明起執之由。次正明執相。後顯對治。此初我見云中起執之由也。此般若等經文為破執相好身為真佛者。故說法身寂寞無相如虛空也。
論。以不知至是如來法 述曰。此正明執相也。謂諸凡愚不了教意。則謂虛空是佛法體。是則以喻而為法也。
論。云何對治至體無不實 述曰。下明對治。於中有二。初明虛空非常遍有。後顯法身非有遍常。前中亦三。初立。次釋。後結。此初也。明虛空相是妄法者。此明情有。聞說空名隨分別有虛空相故。體無不實者。此顯理無。如彼空花據情雖有據理無故。
論。以對色故有至虛空之相 述曰。此釋也。以對礙色故。於無礙明闇之處說有虛空。然此無礙明闇之相是空界色眼可見相。牽起念念生滅心耳。以一切色法下。顯理無也。本以對色而立虛空。色體尚無。寧有空寂相。
論。所謂一切至境界滅 述曰。此體也。一切境界唯心妄有者。此明情有。若心已下後顯理無。既一切法妄情則有。據理皆無。故知虛空非常遍有。
論。唯一真心至虛空相故 述曰。此顯法身非有遍常。唯一真心無所不遍等者。辨法同喻。以佛法身唯一真心無所不遍。無不遍者。是顯如來智性廣大究竟之義。如虛空義故喻虛空相者。簡法異喻。非謂如彼情有理無妄虛空相。
論。二者問修至離一切相 述曰。第二我見之中初明起執之由也。即大品等諸緣若經。為破取著生死涅槃妄生。分別而欣。厭者故。說諸法畢竟皆空。即從本來無自性故離一切相。名之空耳。
論。以不知至唯是其空 述曰。此正明執相也。以不知為破著故。即如言執真如涅槃性功德相畢竟斷無。
論。云何對治至性功德故 述曰。此顯對治也。真如法身自體不空者。正明不空對治空執。具足無量性功德者。此釋不空所以義也。
論。三者至功德之法 述曰。第三我見之中初明起執之由也。此文為破著空眾生。說如來藏具體相用。
論。以不解故至自相差別 述曰。此正明執相也。色謂相好。心謂相好。心謂力等。彼初心者執此為實。聞如來藏備功德法。不解約真性德而說無差別相。謂有如前自體差別色心功德。
論。云何對治至說差別故 述曰。此顯對治也。唯依真如義說故者。二之不二。所言體備功德法者。唯依真如性德義說。非謂有前色心之法。因生滅義等者。不二之二。何故乃說差別功德。謂對生滅差別染義示現說其差別功德。非謂性德有其差別。
論。四者至不離真如 述曰。此第四我見之中初明起執之由也。此文為破執生死染法離真有體者故。說真如隨緣之義。生死染法依藏有者。顯如來藏作緣生義。一切諸法不離真者。顯緣生法無別體義。
論。以不解故至生死等法 述曰。此正明執相也。不解真如隨緣義故。謂如來藏體若無染何能生染為染所依。故知體具世間染法。
論。云何對治至相應故 述曰。下顯對治。於中有二。初順遣情疑。後返破愚執。此初也。以如來藏從本等者。此明淨德妙有。過恒沙等煩惱等者。此明妄染理無。從無始世來等者。此顯妄不入真。故如來藏不相應也。
論。若如來藏至無是處故 述曰。此返破也。謂諸聖者證會此時既離妄染故。如來藏體無妄也。
論。五者至故得涅槃 述曰。此第五我見之中初明起執之由也。如來藏性為諸法依。由此便有生死涅槃。
論。以不解故至還作眾生 述曰。此正明執相也。謂聞依藏有生死故。則謂真先而其妄後。故起眾生有始之見。以見始下。復於涅槃起終見也。既如來藏本無惑處。而起諸染得有眾生。縱離惑染。所得涅槃何不終盡作眾生邪。由此劫成前始見也。
論。云何對治至外道經說 述曰。下顯對治。於中有二。初明無始。後顯無終。此初也。以如來藏無前際等者。正明無始有如來藏即有無明。所依藏性既無前際。能依生死何有始耶。無明相者。即生死也。若說已下顯始見。至如彼數論外道經說。從冥生覺。初作眾生。劫歸冥性。名得涅槃。從冥生覺。還有眾生。
論。又如來藏至無後際故 述曰。此顯無終也。謂如來藏無後際故。諸如來智證之相應所得涅槃與藏相應而無後際。即真體故。
論。法我見者至說人無我 述曰。下顯法我見。於中亦三。此初明起執之由也。雖此法相亦空無我。二乘根鈍且未堪聞。為引彼人令入聖道。是故但說人無我理。
論。以說不究竟至妄取涅槃 述曰。此正明執相也。由其顯蘊體亦空。說未了故。彼二乘者未亡法執。見有五陰生滅實法故。怖生死妄取涅槃。
論。云何對治至本來涅槃故 述曰。此顯對治也。以彼五陰本無自性。何有生滅 即無生滅。本自涅槃。何有實法。妄生欣厭。
論。復次究竟至自相可說 述曰。次下第二顯究竟離。於中有二。初約法明能作。後會相釋伏疑。前中亦二。初約法總顯。後舉廣類求。此初也。前明伏道。伏除邪執名為對治。今明斷道。永離妄執名究竟離。總舉執緣顯無自性所執無故能執不生。心無所依自然解脫故言究竟離妄執等。
論。是一切至不可說相 述曰。此舉廣類求也。是前染淨相待假故。一切諸法本無自性。非由悟後方便生。然故言是故從本來等。二取無故非色非心。心無染淨。非識進無起盡。非有非無。由是畢竟不可說相。
論。而有言說至入實智故 述曰。此會釋伏疑也。而有言說等者。此正會伏疑。聖既了法不可說相。應無所說。而有說者。假言引而令悟。其旨不在言也。其旨趣者等者。辨定聖意。意存歸真。不欲尋名滯言說相也。以念一切法等者。返以釋成。以若尋名便起於念。則心生滅不稱平等者。等真實智故。
論。分別發趣至趣向義故 述曰。上來已明對治邪執。次下第三發趣道相。於中有二。初標意顯名。後別開分別。此初也。取證道者。即是真如。此是佛智所證道故。趣向義者。釋其道名。此所證理是諸菩薩所趣向義故名為道。欲明菩薩發心修行趣向諸佛取證之道故。名分別發趣道相。
論。略說發心至證發心 述曰。次下別開。於中有二。初標數列名。後別開分別。此初也。信成就發心者。謂於十信終滿位中信心成就。能發三種決定信心住十住故。解行發心者。謂十行位。能解法空順行六度解行純熟發迴心住十向故。證發心者。位在初地乃至十地。依前二種相似發心證得真如發真心故。
論。信成就發心至堪能發心 述曰。次下辨相。辨上三名。即分為三。初中亦三。一明信心成就之行。二顯分成發心之相。三彰發心取得利益。初中又二。初問後答。此初也。文中四句。總為三。問依何等人者問能修。何等行者問所修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者。問行成已堪為發何心。
論。所謂依不定聚眾生 述曰。下答有二。初正答前問。後舉劣顯勝。前中亦二。先別答。三問。後結成入位。前答三問。即分為三。此顯修人。答初問也。分別三聚乃有四門。今者唯就約位分別。十住已上名正定聚。住聖種故。未入十信名邪定聚。背正因故。中間十信名不定聚。行進退故。今依此人明所修行。故言依不定聚眾生也。
論。有熏習至修行信心 述曰。此顯修行。答第二問。有熏習善根力者。此辨行因。謂有本覺內熏因力。善友聞熏為外緣力。必依前世修善根力。信業果報等者。次顯所行。由前熏習善根力故。能信果報起二善根。起十善者。世間善也。厭生死等者。出世善根也。得值諸佛等者。此明行勝。謂約緣修習十種信心行也。
論。經一萬劫至能自發心 述曰。此明信成。答第三問。經一萬劫信心成就者。此約時滿顯行成也。即是信位上品滿人。於十千劫修十信心。而其信心方成就故。諸佛菩薩教發心者。此約勝緣明所發心也。謂依勝緣發三心故。唯十住論有七發心者。前三是此決定發心。諸佛菩薩教發心者。教念真如發惠心也。以大悲故自發心者。愍眾生苦發悲心也。以護法故自發心者。守護善法發深心也。
論。如是信心至正因相應 述曰。上答前問。此能成入位也。是十千劫信成就故得發三心。至初住位名入正定聚。大涅槃離生死耶名正種姓菩薩。取一趣之必爾名定。眾多攝為一類名聚。當所成覺名白如來。習性當治名住種中正因相應釋當治義內熏佛性名曰正因。修行契假故曰相應。由與得佛正因相應。是故得住如來種也。
論。若有眾生至若進若退 述曰。次下第二舉劣顯勝。於中有二。初內熏力微。後外緣力劣。此初也。內熏力微。即是信位初心入也。善根微劣等者。總明障重。創修善行名為微少。久惑未制名為深厚。雖值於佛等者。別顯住輕。於中別顯三種劣心。然起人天種子者。倒種苦因。或起二乘種子者。異求小果。設求大乘根本定者。猶豫大乘即下中上三品人也。此雖遇勝緣發心。善少障深但得淺利。
論。或有供養至墮二乘地 述曰。此明外緣力顯其信位中心人也。供養諸佛未經萬劫者。行時未滿。於中遇緣亦有等者。遇緣不勝。見佛色相。不見體故。供養眾僧。取儀形故。二乘教發劣勸發故。學他發心。無自性故。如是等發心等者。能成退失。此四皆非悲智之心。不見本性。體不定故。雖皆發心。或便退墮。即十住論後四心也。
論。復次至略說有二種 述曰。上明信心成就之行。下顯行成發之相。於中有二。初正明發心。後問答釋疑。前中有二。初問起標數。後依標顯相。此初也。
論。云何為三至眾生苦故 述曰。此依標顯相也。言直心者。無分別義。正念真如無邪念故。即是二利行之本也。言深心者。是意樂義。意樂修行諸善行故。即是自利行之本也。言大悲心者。是普濟義。普欲濟拔眾生苦故。即是利他行之本也。此三即是三菩提心由此。是其發心相耳。
論。問曰至諸善之行 述曰。次下釋疑。於中問答。此初也。唯許直心疑其後二故發問耳。
論。答白至終無得淨 述曰。下答有二。初答前問。後重顯方便。前中亦二。先喻。後合。此初也。
論。如是眾生至亦無得淨 述曰。下合有三。初正合前文。次顯行所以。後善行順真。此初也。
論。以垢無量至以為對治 述曰。此顯眾生行之所以也。真如之理既遍一切。無明真有垢染義。即驗垢遍一切法也。故修眾善以為對治。
論。若人修行至真如法故 述曰。此顯善行順真也。真如既遍一切法中。亦非一善而能順。善從真如流。染從無明起。若修善行外違妄染內順真如。故修善法自歸真也。
論。略說方便有四種 述曰。次下第二重顯方便。於中有二。初標數。後別釋。此初也。於中初一顯不住道。後三即顯三聚淨戒。遍包一切順真方便故。言略說有四種也。
論。云何為四至性無住故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四種。即分為四。此初顯不住道也。行根本方便者。列其名也。謂依真如修不住行。與後三行作根本故。此行順真名為方便。觀一切等者。次顯其相。自性無生者。所觀境空離妄見者。能觀心空。心境既空。何所樂著。故能生智。不住生死。業果不失。眾生不悟。深可生悲。為救濟故不住涅槃。以隨順等者。顯修行意釋方便也。以此法性無性無住故。修此行而為隨順之方便也。
論。二者能止至離諸過故 述曰。此即顯其攝律儀戒離一切惡。能止方便者。列其名也。謂由慚愧能止惡法隨順真如。是故能止即方便也。慚愧等者。次顯其相。於中則顯二種。止一切惡法者。未生惡法令不生。不令增長者。已生惡法令除斷。以隨順等者。釋其修意顯方便名也。以順法性離過義故。故說能止為方便也。
論。三者發起至離癡慢故 述曰。此顯攝善法戒修一切善。發起等者。初列名也。謂由勤故發起善根。復由勤故善根增長。即是順真如之方便也。謂勤供養禮拜等者。未生善法令發生。由信增長生諸善故。又為佛僧力等者。已生善法令增長。消障不退由善增故。隨順等者。釋方便名。發起善根生福智故。故順離癡。善根增長滅業障故。故順離障。故起善根以為順真之方便也。
論。四者大願至究竟寂滅故 述曰。此顯攝眾生戒。大願等者。列其名也弘誓普周故名大願。願心無異故名平等。願行順真故名方便。所謂已下次顯其相。於中即顯三種願相。發願等者。長時願也。化度等者。廣大願也。皆會等者。第一願也。下釋所以顯方便名。隨順等者。長時所以。法性等者。廣大所由。不念等者。第一所謂。或是第四不顛倒願。
論。菩薩發是至見於法身 述曰。上顯行成發心之相。次下第三障其發心所得利益。於中有四。一顯勝德。二明微過。三通權教。四歎實行。初中又二。初明自利功德。後顯利他功德。此初也。發是心者。即發如前三種心也。由其直心正念真如深心悲心助顯真故。真性似顯故。名少分見法身也。
論。以見法身至入於涅槃 述曰。此顯利他德也。隨本發心利眾生願。能現八相權作佛身。八相成道作眾生事。
論。然是菩薩至未能決斷 述曰。次明微過於中有二。先異地上。後異凡愚。此初也。然是菩薩以未親證真法身故未名法身。以其等者釋異所以。以未能得無漏智故。無始及即依於二障所起漏業未能除也。
論。隨其所生至自在力故 述曰。此異凡愚也。雖由未斷諸過漏故。失念起惡能招苦果。暫隨所生微苦相應。而亦非被惡業所繫。以有悲智所起大願自在之力所住持故。
論。修多羅中至勇猛故 述曰。此會通權教也。如本業經說七住前名退。退者非其實退。為彼十信初學之人未入十住正定位中而懈怠者。如來怖之令發勇猛故。說六住退入凡夫。而實入住即不退也。
論。又是菩薩至自涅槃故 述曰。此難其實行也。一發心後離怯等者。於下不墮了人法空。何有怯弱。進成實行不墮二乘。若聞等者。於上不怯。得涅槃者。即成佛也。信知已下總釋所以。既知諸法本來涅槃。豈同二乘厭苦欣滅。
論。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述曰。次下第二解行發心。於中有二。初顯解業所得發心。後顯發心所行解行。初中有二。初總標欲勝。後顯其勝相。此初也。解謂十解。行謂十行。苦心謂即入十向住前。但依信而起於行。令此依解而起於行。即轉信心為勝解性故名轉勝。
論。以是菩薩至所修離相 述曰。此顯勝相也。以是菩薩等者。此明時勝。謂彼初劫有三時分。十住行向居初中。後令此發心在後時中。故言初劫將欲滿也。於真如法深解等者。此明解勝超前正念真如之位。異信位故之深。異證德故云解。得此深故云現前。所修離相者。此顯行勝。由於真如得深解。故凡所修行皆離相也。
論。以知法性至般若波羅蜜 述曰。此明發心所信解行也。文中別顯無相六度。一一文中顯解行別。以知法性無貪等者。此顯解也。聖證法性無貪著故。故知法性無貪等也。以慳貪等垢障乖真而施戒等契會真理。是故行檀等行也。此六皆能至勝彼岸。故皆名為波羅蜜也。
論。證發心者至究竟地 述曰。次下第三明證發心。於中有三。初明發心體。次顯發心相。後顯成滿德。初中又三。初標證位。次辨證體。後明證用。此初也。所言證者。體會為義。心本無明起念。始從初地至第十地。漸斷無明體。會心源發真智。故名證發心。
論。證何境界至名為法身 述曰。此辨證體也。證何境界謂真如者。此舉所證之法也。以依轉識為境界等者。此釋外疑難也。既說體會名證。真如於中則無能所差別。而乃說真為境界者。以依證智同時轉相能取境界故。說真為境。欲顯菩薩雖證真如非能淨故假說轉識。而實證者。體會真如理智無別。何有境界。唯真如智名法身者。結明非境。謂證菩薩名為法身。法身唯是如淨智。既彼理智無有別體。是故真如境界也。
論。是菩薩至不依文字 述曰。下顯證用。於中顯有四種德用。一攝法上首德。二隨根延促德。三實行不殊德。四應機殊用德。此初也。是菩薩等者。此明請法。一念作意能至十方故。法唯為開導等者。顯其請意。唯為開導無聞眾生故。不依文字者。顯為他意。法出自心非依言解故。
論。或示超地至不可思議 述曰。此隨根延促德。文中三義。謂促延結。文易可知。
論。而實菩薩至阿僧祇劫故 述曰。此實行不殊德也。而實菩薩種姓根等義。一種姓等。皆入菩薩種姓位故。二諸根等。上中下根皆上根故。三發心等。發真心等皆無別故。四所證等。皆證真如根本理故。以一切菩薩等者。後約時釋成。從初正信至於初地。初僧祇劫。初地乃至七地滿心。二僧祇。滿八地乃至十地終心。三僧祇。劫既皆三祇。故無超也。
論。但隨眾生至亦有差別 述曰。此應機殊用德也。種姓發心根證雖等。而其所行示現差別。眾生不同怯懈貪等。世界不同諸佛出事。根有上中下。樂欲速中鈍。種有劣中勝。於所見聞皆有異。故菩薩是行不可同也。
論。又是菩薩至微細之相 述曰。次下第二顯發心相。於中有二。初顯細標數。後列名釋相。此初也。顯此發心勝於前住。難測知故言微細相。
論。云何為三至起滅故 述曰。此列名釋相也。謂根本智名為真如。體會真心體會真如無分別故。謂後得智本名方便。心妙修遍善巧化生故。阿黎耶識名業識心。二智起時必依此故。此實非是發心之相。欲顯菩薩雖得二智猶有微細生滅之累不同佛地純淨之德。是故攝在發心相耳。
論。又是菩薩至最高大身 述曰。第三顯成滿德。於中有二。初正歎勝德。後問答釋疑。初中有二。初顯位滿。後明德滿。此初也。又是菩薩等者。因位窮也。福德智慧皆圓滿故。是故名為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者。果位成也。將欲成大法主。是故不現最高大身。此即成就他受用。佛在色究竟而成佛也。
論。謂以一念至利益眾生 述曰。此顯德滿也。文中二義。初顯自利德。謂以一念相應惠者。是無間道。以一剎那無明盡故。名一切種智。是解脫道。解脫道中種智圓故。自然已下顯利他德。既成果德顯種智體。由此便能不待功用思議而起利益事故。
論。問曰至名一切種智 述曰。次下釋疑。有二問答。初顯智體斷無明成。後顯智用而能普益。初中有二。初問。後答。此初也。虛空無邊等者。舉境難知以申難本。若無明斷者。顯無能了啟所疑。謂無明者心相依處。心想乃是智慧依處。若無明斷則無心想。心想無故智慧亦無。云何遍知無邊之境。言無明斷成種智耶。
論。答曰至離於想念 述曰。下答有三。初依心立理。次舉非顯失。後舉是彰德。此初也。一切境界雖復無邊。據本如來皆自心變無別境界。是所想念由諸境界不生心故。心若離念。契證心源。即心之境何不能了。
論。以眾生至故不能了 述曰。此舉非顯失也。以眾生妄見等者。此明妄見有限之境。以妄起想念等者。此顯不見所由。即明由有妄所見故有所不見。
論。諸佛如來至名一切種智 述曰。此舉是彰德也。文中二義。初顯智體能照諸法。由無妄見無所見故無所不見。故言諸佛離於見相無不遍也。佛心離妄歸一心源。始覺同本名心真實。然此本覺為妄法體。故云即是諸法性也。既此本覺為諸法體。妄是本覺佛之相。相現於體。體照其相。有何難了而不能知。故言自體顯照妄法。有大智用等者。後顯智用能廣利益。以同體智大力用故。起緣方便攝化眾生。既滅無明顯種智體起種智用。由是義故斷滅無明名為種智。
論。又問曰至多不能見 述曰。下顯智用能普利益。於中問答。此問也。即由前說有大智用能普益生故為此問。
論。答曰至法身不現故 述曰。此答也。諸佛如來等者。初舉法也。法身平等遍一切處者。平等遍在眾生心故。無有作意故。說自然者。能無功用起作用故。但依眾生心現者。依厭求一隨其勝劣即現報化麁細用故。眾生心者如鏡等者。次舉喻也。如是已下後法合也。心有垢者。謂有染著生死過患而無厭求見佛之機名為有垢。法身不現者。法身遍在眾生心中而不能現報化用也。非有煩惱垢故不現。以善星等煩惱心中亦見佛故。
論。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述曰。次明第四修行信心分。於中有二。初結前起後。後正顯修行信心。此初也。上顯大乘明解釋分。今明起信故次應說修行信心。
論。是中依未入至修行信心 述曰。次下正顯。於中有三。初就人標意。次約法廣辨。後防退方便。此初也。所言未入正定眾生者。亦是大乘不定聚人。然不定聚有勝有劣。勝者乘進。劣者可退。前信成就發心之相。為彼勝人信滿者說令發三心住正定位。今此修行信心者為彼劣人可退。同前發心住正定位。所為雖別趣是同。
論。何等心云何修行 述曰。次下第二約法廣辨。於中有二。先發二問。後還兩答。此初也。
論。略說信心有四種 述曰。下答有二。先答信心。後明修行。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
論。云何為四至真如法故 述曰。下釋四信。即分為四。此初信有得佛因也。真如既是諸佛所師。眾行之源故云根本。樂念觀察故名為信。是後三信根本故故初明也。
論。二者信佛至一切智故 述曰。此信由因所得之果。果因成故次明也。
論。三者信法至波羅蜜故 述曰。此即信有得佛之行。佛依法成故次明也。教理行果四法之中。前明理果此信行也。必信由教方信此三故。於此中亦顯信教。
論。四者信僧至如實行故 述曰。此即信有起行之人。法籍人弘故次明也。
論。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 述曰。下答修行。於中有三。初舉數標意。次依數列名。後依名別解。此初也。前雖學起四不德信。若無行成則信不堅不堅之信遇緣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
論。云何為五至五者止觀門 述曰。此依數列名也。以諸菩薩定惠變修止觀齊運。二不相離故合二度為第五門。
論。云何修行至向菩提故 述曰。次下第二種門別釋。於中有二。初略明前四。後廣釋止觀。前中又二。初別明四行。後總明深障。別中顯其四種修行。即分為四。此初也。文中初則別明三種施相為修正因。不應已下總勸所修。離於僻執而求正果。三種施相如文可見。
論。云何修行至妄起至罪故 述曰。此中即顯三種戒相。所謂不盜等者。此依在家顯攝律儀戒。遮在家人多造惡故。若出家者等者。此依出家明攝善法戒。已離諸惡勸進善故。當護已下。亦依出家顯攝眾生戒。不令他惡是悲護故。
論。云何修行至苦樂等法故 述曰。此中則顯二種忍相。應忍他惱。不懷報者。耐怨害忍。亦當忍於利衰等者。安受苦忍。榮潤名利。侵損名衰。過誣名毀。越讚名譽。委欲為稱。實責名譏。逼迫名苦。適意名樂。此違順境名為八風。能動行人妄生喜怒。若住平等諦察真如。縱遇他惱無懷報心。雖遇八風其心不動。既由諦察二忍方成。是故亦顯有三忍也。
論。云何修行至速離眾苦 述曰。此中即顯三種精進。於諸善事不退等者。被甲精進。如世被甲無退屈故。當念過去久遠等者。攝善精進。念昔虛苦令勤善故。自利利他速離苦者。利樂精進。欲脫他苦自精進故。
論。復次若人至眾多障礙 述曰。次下第二除障方便。於中有二。先障。後治。此初也。先世多有重罪等者。此舉內因之業障也。魔鬼病苦所惱亂者。感外緣惱之報障也。世間事務所牽纏者。此顯所起煩惱障也。
論。是故應當至善根增長故 述曰。此明治障法也。是故應當禮拜等。此即總明除障方便。如人負債依附於王。則於債主無如之何。如是行人禮拜諸佛。諸佛所護能脫諸障。懺悔等者。即顯別除四障之法。諸惡業障懺悔除。謗正法障勸請除滅。嫉妬他勝隨喜對治。樂著三有迴向對治。常不休廢得免諸障等者。此結前方便免障生善也。
論。云何修行止觀門 述曰。下明止觀。於中有二。初問。後釋相。此初也。
論。所言止者至觀義故 述曰。次下釋相。文中有二。初略明。後廣顯。略中亦二。先舉別修以明隨順。後舉雙運釋隨順義。此初也。謂止一切境界相者。由先分別作諸外塵。今以覺惠唯識道理破外塵相境。相既止。無所分別。故名止。分別因緣生滅相者。先由修止其心沈沒。今覺惠觀察因緣生滅之相發生妙智故為觀。隨順奢魔他觀義等者。梵云奢魔他。此翻止。毘鉢舍那此譯為觀。譯此論者為方便及正止觀故。於此中加此隨順奢摩他等。謂於方便而存梵言。於正止觀而為華語。即正止觀名之為觀。雙運之時是正觀故。若此文中。皆就華言。應言隨順止觀義。隨順觀觀義。謂方便時止諸塵相是能隨順正觀之止。故言隨順止觀義也。又能分別因緣相故。能順正觀之觀故。言隨順觀觀義也。
論。云何隨順至雙現前故 述曰。此顯雙運釋隨順義。以此二義漸習等者。顯能隨順之方便也。不相捨離雙現前者。明所隨順之正觀也。即止時觀即觀時止。止觀齊均名不相離等也。
論。若修止者端坐正意 述曰。次下第二廣明止觀。於中有二。先明別修。後顯雙運。別中有三。先止。後觀。止中有五。一修止方法。二顯止勝能。三辨止魔事。四簡止真偽。五欲止勸修。初中有二。初明勝人能入。後顯障者不能前中亦二。初託靜息心修止方便。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前中又二。初明修止次第。此初也。住靜處者。修止緣也。具而言之。應有五緣。閑居靜處。持戒清淨。衣食具足。得善知識。息諸緣務。今略舉初云住靜處。言端坐者。是顯調身。身若却倚。或復低屈。及今傍側。既生懈慢。復引昏沈。故端其身結加趺坐。言正意者。是顯調心。末世行人正願者少邪求者多。苟求名利現寂靜儀。心既不止。無由得定。離此耶求故云正意。欲令其心與理相應。自度度他至無上道。名調心也。
論。不依氣息至見聞覺知 述曰。自下第二修止次第。於中有二。初約坐修止。後餘亦起。前中亦三。先離倒境心。後除失念。此初也。言氣息者觀境。言形色者即骨瑣等青黃赤白四種相也。空地水等五一切處皆是事空所緣境界。見聞覺知是識一切處。通前即顯十一切處。於此諸境推求了達知唯自心不復託緣。故言不依。
論。一切諸想至念念不滅 述曰。此離倒心也。一切諸想隨念皆除者。此除分別內心想也。前雖令離取倒境相。若存內心亦是妄倒。是故內心一切分別隨起想念皆除遣也。亦遣除想者。此遣能之妄想也。前令離念說想皆除。非謂有於能除之想。除想若存亦非離相。是故亦遣能除想也。以一切下釋其亦遣能所以。以一切法本無所想無有念念生滅體故。所除之想既不可得。豈更得存能除想也。
論。亦不得隨心至以心除心 述曰。次下第三除失念心。於中有二。初舉非想制。後示除方便。此初也。不得隨心外念境者。此令不起外失念相。謂修止者常須作意。豈唯離於倒境。倒心亦不住心失念外境。後以心除心者。此令不起內失念相。前心失念。念著境時既捨於境。後心失念。念著內心。即以止心除心也。
論。心若馳散至住於正念 述曰。次下示除正念方便。於中有二。初令住正念。後示正念相。此初也。前雖制言不得失念。若時失念如何攝持。故此示令攝住正念。此正念者即無念也。若不起念自不馳散。故言心散即當攝來。非謂以心攝馳散心。以心攝心心不息故。至此無念不散之位名住正念。無別可住。若有所住名邪念故。
論。是正念者至念念不可得 述曰。此示正念相也。謂離所取能取二相心無所得契證真如。是正念相。當知唯心無外境者。此顯正念離所取相也。即復此心亦無等者。此顯正念離能取相。離二取相都無所念契證心源。名得住也。
論。若從坐起至隨順觀察 述曰。此顯餘儀亦修止也。非直坐時。常修此止。餘威儀中常思方便。順於法性不動道理。
論。久習淳熟至速成不退 述曰。此即勝人能入之中成得定除障不退。久習淳熟其心得住等者。此明止成入證。深伏煩惱信心等者。此顯得定入位。文易可知。無煩更解。
論。唯除疑惑至所不能入 述曰。前來已顯能入之人。顯障者所不能入。此中即舉七種障人。一疑惑者。凡愚之人懷猶豫故。二不信者。闡提之人不希望故。三誹謗者。外道之人起邪見故。四重罪者。十惡等人心不淨故。五業障者。五逆之人心極惡故。六我慢者。自高之人不屈學故。七解怠者。放逸之人心縱蕩故。於此七中隨有一者即不能入。
論。復次依是至一行三昧 述曰。次下第二修止勝能。於中有二。初顯三昧能知真義。後顯真如門三昧本。此初也。依是三昧即知等者。初立勝能相者體也。謂一切下次顯其義。諸佛法身與眾生身釋法界字。皆意所知差別法故平等無二釋一相字。凡聖同真無二體故。即名已下顯立其名。此釋知字。能知法一相心者。是即名為一行三昧。一謂真如。是三昧境。行謂行解。是三昧。入此三昧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論。當知真如至無量三昧 述曰。此顯真如為三昧本。謂此真如是三昧體。三昧乃是真如之用。一切三昧順真而生故。說真如為三昧本。若人修行真如三昧即能漸生無量。以此正觀真如體故。
論。或有眾生至男女等相 述曰。次下第三辨止魔事。於中有二。先略。後廣。略中又二。先障。後治。此初也。所言眾生無善根力者。此舉障因。謂無增上勝善根力非都無也。則謂已下顯能障者。魔謂天魔。性樂生死恐出其境。故障修止。鬼謂堆場鬼。神謂精媚神。由修邪道墮此類中。是故總名外道。鬼神憎嫉行人亦障修止。或於已下舉其惱相。如前三類皆能怪變。或現惡形以怖其心。或現美色以迷其意。或現雜相以易所專。故言坐中現恐怖等。
論。當念唯心至終不為惱 述曰。此略辨治也。一切諸境尚唯自心。何況坐中境非心也。是故觀察唯心之理。惱境自滅不能亂。魔境皆依動念生故。觀察唯心非彼知故。
論。或現天像至是真涅槃 述曰。次下廣辨魔事差別。於中有二。先辨魔事。後顯對治。初中顯其五對。此即第一所現形聲對也。以此現形說法異相或亂行人令失本道。是故皆名為魔障也。
論。或令人知之名利之事 述曰。此第二所得通辯對。知宿命等。顯得三通。辨等已下顯成四辨。
論。又令使人至種種牽纏 述曰。此第三所起惑業對也。數瞋喜等是所起惑。捨本行等是造諸業。
論。亦能使人至使人愛著 述曰。此第四所得定住對也。得諸三昧少似等者。此所成定。或復令人一日等者。此所住禪。
論。或復令人至顏色變異 述曰。此第五所變食色對。文相易知。無煩配釋。
論。以是義故至是障業障 述曰。上辨魔事。此顯對治。行者常應觀察等者。此勸觀察。不墮邪網。謂諸魔等以如前事網羅行者令墮其中。是故常應智慧觀察。必莫令其出離之心却墮邪網。行其顏邪道。當勤正念不取等者。此後示其觀察之法。謂有如前邪相現時。但自修習本所修行。都無動念。名勤正念住。正念故發生智慧。了法即心。更何所取。知心即如。何有能著。是故名為不取不著。由不著故業障所起所有邪相無不遠離。故言遠離是諸業障。
論。應知外道至名利恭敬故 述曰。次下第四簡止真偽。於中有二。初舉外內二定以別邪正。後對理事二定以明真偽。前中又二。初明邪定。後顯正定。謂彼外道所得三昧皆不能離分別煩惱。多起諸見。又亦不離俱生煩惱。多生耽著。又亦不伏所知障故。恃定生慢故。云不離見愛我慢心也。由不伏惑而貪名利故。言貪著名利等也。
論。真如三昧至漸漸微薄 述曰。此顯內定是正也。謂既遠離一切相故。真如三昧故。在定中離於心相。離於真相。故言不住見相得相。若在散心。於諸善亦生懈怠。亦不恃定慢諸善品。故言出定亦無懈慢。由定契真損惑種力故。出定時現惑不起。故言煩惱微薄也。
論。若諸凡夫至無有是處 述曰。次對理事二定以明真偽。於中有二。初明理定是真。後顯事定之偽。此初也。謂諸凡十信人等修行大乘菩薩行者。莫不皆信真如三昧得入十住稱姓位中。除此更無能入之道。故云不習無有是處。然如來種有其二種。一者本住。謂眾生身本覺真性。即是起如來之種本來有故。二者始起。謂初住上得定信心往如來家當紹佛位。是為佛種即方起故。今此得入如來種者。即是始起如來種也。
論。以修世間至外道見故 述曰。此顯事定之偽也。何以要由真如三昧方入種姓不退位中故。此答云。以不淨觀安鉢念等諸禪三昧有相可壞皆名世間。由有相故而有四過多起味著。依我見起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為發通而修此者。常須善友教授護念。不爾則起外道見也。
論。復次精勤至十種利益 述曰。次下第五示止利益。於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為十至之所護念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十種即分為十。此初也。由修三昧正因相應。得入佛種蒙佛護也。
論。二者不為至所能恐怖 述曰。由修三昧正智相應。知境本空知心無念。不為魔等現形恐怖。
論。三者不為至之所惑亂 述曰。而外道者。著諸見。修三昧者。見不動。故不為彼所惑亂也。
論。四者遠離至漸漸微薄 述曰。達境唯心不誹唯識。知心無起不謗真如。由達識如甚深法故。非但不謗不起新業。亦了諸法無有自性。故重罪障漸得薄也。
論。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述曰。由此證了唯識真如不生猶豫疑惑之心。況復更生諸惡尋伺。
論。六者於如來境信得增長 述曰。謂本始覺名曰如來。修行所觀即名為境。修三昧者雖未契證。信此真如本無念也。
論。七者遠離至勇猛不法 述曰。知一切法即涅槃相。所求果無憂不成。於已學法不悔修行。於生死法而知夢幻。修行而勇猛。久處而無怯。
論。八者其心至他人所惱 述曰。有高傲者輕蔑於他。為他輕忍便生惱恨。心調順者謙下於他。為人所敬不為惱也。
論。九者雖未至不樂世間 述曰。雖然未得常在定中。由前定力衰煩惱種縱在。敬心不起現惑。由此不著世間法也。
論。十者若得至之所驚動 述曰。若時得住三昧之中心如虛空無罣礙故。雖有疾聲終無驚動。
論。復次若人至是修觀 述曰。上顯修止。下顯修觀。於中有三。初修觀之意。次辨所修觀相。後結觀分齊。此初也。若唯修止。便有四失。一心沈沒失。息緣偏寂順癡相故。二起懈怠失。其心止息棄餘業故。三不樂味。寂靜輕眾善故。四不起大悲失。不觀苦境自樂寂故。
論。修習觀者至須臾變壞 述曰。次辨觀。於中有四。一法相觀。二大悲觀。四精進觀。初中有四。一無常。二諸苦。三無我。四不淨。此觀於無常倒也。顯世間法迅速無常故。說有須臾變等。
論。一切心行至以是苦 述曰。此明修觀除樂倒也。言心行者。謂彼四蘊體遷流故。以有逼迫壞疾遷流總別苦性故。名為苦。
論。應觀過去至忽爾而起 述曰。此觀無我除我倒也。過去如夢者。已滅難追故。現在如電者。剎那不住。未來如雲者。無常忽起故。由觀三世無有自性能離我相故除我倒。
論。應觀世間至無一可樂 述曰。此觀不淨除淨倒也。此除四倒名法相觀。除前第一心沈沒失。
論。如是當念至甚為可愍 述曰。此大悲觀除前第四不起悲失。如是當念眾生等者。先觀苦境為悲因也。眾生如是甚可愍者。見苦因相而生悲也。
論。作是思惟至第一義樂 述曰。此誓願觀。因悲立願。願修眾善除前第二不樂善失。願令我心難分別者。此不顛倒願。即願體也。下有三願。顯其願用。遍於十方修行等者。明長時願。以無量方便救拔等。明廣大願。令得涅槃。明第一願。願既是心。亦得名為四種心也。
論。以起如是至以無懈怠 述曰。此精進觀。因願策勤除前第三起懈怠失。一切時處簡聲聞行。不於一切時處修故。隨己堪能等者。簡凡夫行。不量自力頓修便止故。
論。唯除坐時至應作不應作 述曰。此第三結觀分齊也。唯除端坐修止之時。若餘一切悉當觀察。順理應作。違理不應作。
論。若行若住至觀止俱行 述曰。上顯別修。下明雙運。於中有三。初總標俱行。次顯其行相。後總結雙運。此初也。則四運於中威儀常俱行也。
論。所謂雖念至性不可得 述曰。下顯行相。於中有二。初顯順理俱行止觀。後顯對治俱行止觀。此初也。所謂已下初明即止而修。於觀自性無生者。約非有義以明止也。業果不失者。約非無義以明觀也。此二不二故云即念。此即順於不動真際建立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無。故不動止而起觀也。雖念已下後明即觀而修。於止因緣業報約非無義以明觀行。性不可得約非有義以明止行。此二不二亦云即念。此即隨順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以法非無即是非有故。不捨觀而入止也。然此止觀說雖前後。在行者心鎔融。不二之性即實性故。
論。若修止者至不修善根 述曰。此顯對治俱行止觀也。謂修止者除二種過。正除凡夫人法二執。以是住著世間因故。兼除二乘法我之見。以是法怖生死因故。若修止者心安真境。何樂世間。寧怯生死。謂修觀者亦除二失。正除二乘不觀眾生不起大悲狹劣心過。兼除凡夫不觀無常而生懈怠不修道過。
論。以是義故至不相捨離 述曰。次下第二總結雙運。於中有二。初顯具德。後明闕失。此初也。謂凡夫人不因修止得不樂世間難起精進。若二乘人不因修止得不怖生死。無以起悲。此則以止而助觀也。若二乘人不觀心行念念生滅。凡夫之人不觀三世無我不淨。無以厭離而住於止。此即以觀而助於止。故言止觀共相助成。
論。若止觀不具至菩提之道 述曰。此顯闕失。菩提道者。即是法界菩提因也。止心寂歸法性體。觀心照用順法性用。止觀俱行雙順體用。既顯法性得成菩提。若唯修止。不順真用不發種智。若唯修觀。不歸真體輪迴無息。是故不具非入菩提。
論。復次眾生至意欲退者 述曰。次下第三防退方便。於中有二。初舉可退之人。後顯防退之法。此初也。初學是法者。此明行劣。以住已下舉處釋成。內心既劣。外勝闕緣。信行難成。故得退也。即是將退入二乘也。
論。當知如來至攝護信心 述曰。次下顯其防退之法。於中有二。初正顯其法。後別引經證。初中有二。初勸知念諸佛攝護。後顯知念所得之益。此初也。當知十方諸佛如來有勝神通善巧方便。攝受護念修信心者不令退墮。勸初心者起如是念勿生怯弱。
論。謂以專意至永離惡道 述曰。此後顯其知念之益。為此行者。以知如來專意念故。隨其願樂見佛因緣。得生淨土見佛不墮。
論。如修多羅至終無有退 述曰。下引經證。於中有三。初顯得往生。後顯住正定。此初也。然生淨土有其願行。若人專念西方等者。此顯行也。所修善根願求等者。此明願也。即得往生常見等者。顯由行願得往生也。
論。若觀彼佛至住正定故 述曰。此顯住正定也。若至淨土得聞法已。漸次修行觀見彼佛真如法身。名畢竟生。得住種性正定位故。即佛法身名為佛家。觀心隨順名往生也。
論。已說修行至勸修利益分 述曰。上來已釋修行信心。次下第五勸修利益。於中有二。初結前起後。後正示勸修。此初也。前來已說顯法正宗。此是其欲法流通。即顯題中論之一字。顯論功能令受持故。
論。如是摩訶演法至我已總說 述曰。次下正示利益勸修。於中有三。初總標結前說。次舉信謗損益。後總結勸修。此初也。摩訶演者。舉所勸修大乘法也。諸佛祕藏者。顯大乘法是甚深也。我已總說者。顯以略文攝廣義也。
論。若有眾生至無上之道 述曰。次下顯其信謗損益。於中有二。初信受福勝。後謗毀罪重。前中有二。初約三慧總舉其益。後別顯三慧所有益相。此初也。若有眾生欲於等者。此明依論為得道因。無念真理名如來境。知而契順名為正信。不謂念證名離誹謗。大智所遊名大乘道心。離能所證會名入。當持此論思量等者。此明依論起三慧行。究竟能至無上道者。明依行緣所得勝果。
論。若復有人至之所受記 述曰。次下別顯三慧益相。於中有三。謂聞思修。此初也。真如本覺共佛齊同。一念證會與佛無異聞。而喜悅不怯修行。當知此人定紹佛種。佛與受記。決定無疑。
論。假使有人至不可為喻 述曰。此思慧益也。十善雖多人無漏業。思論雖少佛無漏因。由是過前不可為喻。
論。復次若人至無有邊際 述曰。此明修慧益也。若人等者。顯時少福多。假令已下據量多相。何以故下釋多所以。此論所明法性之理。性體無際。德亦無窮。起修慧者契順性德。功德無邊欲莫能盡。
論。其有眾生至受大苦惱 述曰。次下顯其毀謗罪重。於中有四。一謗成重罪。二誡勸止謗。三釋罪重意。四轉釋所由。此初也。極造五逆但五劫苦。謗此論者經無量劫受於十方阿鼻極苦。以是諸佛師母法故。
論。是故眾生至不應誹謗 述曰。此誡勸心謗也。由是毀謗獲大罪故。縱未曾聞不堪思修。但可仰信。不應誹謗。
論。以深自害至三寶之種 述曰。此釋罪重意也。造五逆者但能自害。非斷三寶。非為深害。謗此法者豈惟自他墮大苦趣。亦斷自他三寶之種。名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種也。
論。以一切如來至入佛智故 述曰。次下轉釋斷三寶意。於中有二。初明佛寶依法而成。後顯僧寶依法而有。此初也。如來依此得涅槃者。明過現佛因法成果。菩薩因修入佛智者。顯未來佛以法為因。故謗法者斷佛種也。
論。當知過去至得成淨信 述曰。此顯僧寶依法成也。夫言僧者。和合為義。淨信無違方得名僧。三世菩薩既依此法得成淨信。故謗此法亦得名為斷僧寶也。佛僧斷故法亦不行。是故名為斷三寶也。
論。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述曰。前來已顯信謗損益。此即第三總結勸修。是毀謗者自害害他成大損故。眾生欲求自利利他成大益者於此論中應勤修學。
論。諸佛甚深至一切眾生界 述曰。上來已顯法施正宗。此顯迴向流通分也。文中四句。顯於大乘理教行果以成一頌。初句正顯所說之法顯說所依大乘理也。謂即一心是佛所證。含其二門。齊限不分名甚深義。具包三大無所不運名廣大義。次句正顯能詮之文。依理所起大乘教也。我隨智量分所顯理。以其略文而攝多義。起此大乘總持教也。次句正顯福施群生。顯修大乘之願行也。謂如法性無所不至。我此依理起教功德亦如法性施群生也。後句正顯福施之益。顯依行願所得之果利。普令眾生得於大乘果利益也。
大乘起信論略述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