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0部大正藏第85册P1368 究竟大悲經卷第二.三.四 (4卷) 〖 〗.txt
大正藏第 85 冊 No. 2880 究竟大悲經卷第二、三、四
No. 2880
究竟大悲經卷第二
其地大何以然者□□□□□□□□□□□□□□□是病本云何如是解脫用。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世間大地荷負四種重擔。一者諸山。二者江河。三者草木。四者眾生。淨穢俱載無心簡擇。是名地之功能。外地如是。內地亦然。病本者謂不銷融乖地之用。用同於地。即病解脫。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地大可爾。水大病本亦有百一。云何如言說為解脫。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汝言地大可爾。水大病本亦有百一者。此事不然。何以故。世間水者能浣能洗能潤能漬。如無簡擇。無簡擇故不選是擇非。無選是擇非故垢穢同歸。同歸真淨故名水用。外水如是。內水亦然。以慎水故混融真淨垢淨同如。即病解脫。若不慎水違水之用。內外皆違名為病本。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地水可然。火大病本亦有百一。云何如說為解脫用。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世間火者香臭俱燒。如無簡擇為灰。是一味無有別。外火如此。內火亦然。順火銷融名解脫用。若乖如違之即是病本。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地水火可爾。風大病本亦有百一。云何世尊說為解脫用。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世間風者香臭二氣鼓擊普收歸於空理。外風如此。內風亦然。順風普收歸空理一即解脫用。違風乖用名為病元。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地水火風一一違用乖四用名為病元者。何法為是。唯願慈哀愍此會眾及未來眾生。開違順二法令眾得聞案教修學。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地水火風四大尊重順是非雙融。違招禍患萬端。何以故。世間地者順便增長果實。以頭觸之喪命損身受苦萬端。水大亦然。順便除去垢穢隨人轉用。投身於中沒溺如死。火大亦然。順便溫和得中吹生作熟濟養彌寬。投身於中喪失軀命。風大亦然。順則鼓擊飄動生長萬物。投身於風絕氣如死。比校內外其唯不別。順名體解。違名外求。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雖言比校內外其唯不別。不解自身違順之由。願佛慈洪囑當指授。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形質為地大。血脈為水大。溫暖為火大。出入氣為風大。違於地大則無身。違於水大脈川擁塞。違於火大不能銷融。違於風大絕於氣息。是故順為體解。違為繼結。順為體解名解脫元。違為繼結名為病本。四百四病由違如起。無量解脫從順如生。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四大體解名為真極。色受想行識未蒙大師指授囑當。唯願大師慈哀愍念指授分明解眾生縛。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色同四大。受想行識今為汝等更說。受無簡擇。無簡擇故得失是非一異俱受。俱受名順。即受解脫。妄辯得失是非名為繼縛。亦名病本。想者想緣諸境好惡得失香臭。俱緣無所簡擇。以無簡擇故如能遍緣。緣如無間故曰解脫。妄為分別名為患元。行者是非二境得失俱遊不背非存。是故曰解脫。違如從之名為病元。識者遍緣根門不簡垢淨。垢淨不簡任根使用。名為解脫。若違一根即為病元。何以故。順如無逆名為體解。體解無縛隨自性流。隨自性流故一切身相貪欲恚癡皆解脫用。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言順者。以何等順順於順。復言隨自性流。以何等隨隨自性流。聖說精微不能了故。唯願指授歸伏體解。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汝所問者甚大利益。吾今為汝分明敷演。汝問順者以何順順於順。以自性順順於自性。故知順性為聖。違性為凡。以性順順性。無順無性。據違名順。違沒順亡。是即解脫。違名繼業。順名業縛。繼縛既沒。解脫亦無。復言隨自性流以何等隨隨自性流者。以自性隨隨自性流故。影現根門普遍身內。以隨隨隨。隨無不周。無所不周故性隨性流。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上至頂天下盡六欲宮殿振動。無量大眾不覺喜踊投身佛前。
於時眾中有一無垢大士名曰靈真。奮迅哮吼猛無畏力如白佛言。如此體解之人當生何處。
佛告靈真曰。如此體解者別教所不攝。當生翅頭未城彌勒佛國化城之內。耳飡零嚮出沒隨佛。
顯一切眾生身內有佛父母品第六
復次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體解歸真。一切身相皆解脫用。一切眾生分段以下依因父母如有身相。身相既顯名身為解脫用。若一切眾生身相悉解脫者。此解脫依因父母如便有之。故知應佛緣佛報佛亦有父母。何以然者。應佛緣佛報佛有出生故。以有出生畢有父母。若佛有父母者。唯願說之。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汝言問道一切眾生依因父母如得增長名為解脫者。以此類之比校置問。吾今為汝廣開顯示。真處雖一立名無量。名雖無量皆從感基如起。今為感開通名為父母。所以者何。一切眾生身內佛父母者。太陽真極已為父。無礙神性已為母。寂照已為父。照寂已為母。天真已為父。零宅已為母。如此父母出生應佛緣佛報佛真一無名。為引未悟以名名之。名起不足名滅有餘。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說太陽真極已為父。無礙神性已為母。寂照已為父。照寂已為母。天真已為父。零宅已為母。出生之由未蒙指授。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太陽真極者。眾生根本善惡玄元。群識零宅法界混沌。降注歸下名之為父。無遍感應由感影現。稱之為母。從此父母出生應佛緣佛報佛。感受太陽真極。勇現神通通根不住照用千差。千差用寂即是照真。真明內朗名為真照。真照照真混融大寂。寂如常覺謂之生應。即覺惔虛謂之生緣。惔虛苞容謂之生報。報緣應等皆是寂用。用寂歸寂即無寂無寂不寂。體銷相融一異俱亡。欲言其有不見其形。欲言其無空理吐經。不有不無萬相由生。
無礙菩薩摩訶薩聞法歡喜已偈歎曰。
渾渾常不濁 澄澄復不清
清濁合不合 故號生無生
太一真無縫 濛澒混沌流
是非無別用 一一不獨夯
一一一無量 無量一一一
澪流遍法界 常滿如不溢
一一一普容 普容於一一
圜中歸理軼 無氣無形質
苞羅無內外 內外即苞羅
是非無異同 信心清流河
佛言無礙菩薩摩訶薩曰。汝今諦聽。重說偈言。
身相容受等虛空 納受是非無他我
愛是背非是狂亂 歷劫增長於殃禍
於時無礙菩薩摩訶薩聞法歡喜。願共法界眾生常聞深法體解歸真。
對治服藥治病品第七
復次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保重身命起無量顛倒。雖聞深法不能究竟徹解其元。譬如有人性命為本。雖有性命要假飲食衣服如有存立。雖蒙世尊指授契要重玄真路。身剛意鑛慮動心浮。不能就路蹬真圜中。天真妙性為法身。要契重玄以為慧命。唯願世尊為說折伏剛鑛之法以嚴法身慧命。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汝今快問是義相須之法。譬如有人居貧日久無方取濟。默念思惟。我今貧病自不得金無以可除。有主之金取之難得。無主之金隨我取用。復聞世有金山。金雖無量仍在鑛中。其鑛剛毳不任鎚打。看其鑛色與金無別。鑛雖是金不任金用。何以故。未折伏故。未入鑪冶故。其貧人復作是念。我欲覓舍除去貧病。闕於方便眼看叵得。得金之來要須取金之具。取金具者爐冶蒙炭甘[火*過]斷杖[打-丁+備]及人功糧食資儲。雖得是具不得金師。闕於方便亦不得金。復作是念。何處有好金師。我當求之。空中有聲如語之曰。汝心精專求金除貪不能得師。我教汝處安在太府山中紫徹宮裏。與諸仙賢同共議論。我今具教汝處不知求此金法可得以不。貧人聞已心大歡喜。遂便膝行前進逕由三百里達至其所。兩膝穿破不覺種失膝蓋。於是長跪師前如求出金之法。專精虔重不覺瘡痛。金師語曰。此法甚重不得輕。然相與觀如來心志在穴徹已得為限終不相違。汝自摧伏我慢。結齋百日清禁自居。立盟敬重吾當授與。即奉師教摧伏我慢。結齋百日清禁自居。要期立盟如至師所。師知其意泣如語之曰。若逢良賢途中授與。若不逢賢父子不傳。觀汝精專聞畢領解。來吾授汝真金之法。真金之法不過寸素。汝持將去順如用之。貧人得之生大歡喜。勇武還家如法造作。遂豐金用自恭除貧慧及親族。以此類之。慧命法身如實真金在自恃剛毳意慮浮鑛之中。自不折伏無由可現。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今覩大聖即是出一切眾生身內慧命法身真金無上。大師唯願指授出之方軌。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成如所言快問出一切眾生身內慧命法身佛性真金。吾今為汝敷演出之方軌。
於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遍敬。歡喜無量如白佛言。唯願世尊為說一切眾生身內佛性真金去鑛具度取之要教。
佛告遍敬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我慢自居。是非盈懷增減二見。貢高自恃好勝欺人。陵奪所愛蔓陷師長。輕實父母打斫眾生自在加害。翳障佛性真金以為鑛用。汝今請問出之方軌。吾今與汝指當要切分班事用。何以故。上盡龍象下盡蜫蟻。於中一切眾生敬之如佛。所有音聲愛之如法。於善於惡不生分別頂戴如僧。以為取炭。敬一切眾生如佛。除其我慢貢高。敬一切音聲愛之如法。除其是非增減二見。於善於惡不生分別敬之如僧。除其好勝欺人陵奪所愛蔓陷師長輕突父母打斫眾生自在加害。以此三藥去前三毒病。名之為得炭。常居下下進他自退。念除已過不說人短。以為智火。說火未盡以偈頌曰。
高元水不停 最瀅眾流歸
摧慢學卑下 法流自然依
法流常熾然 要先隨下去
信器瀅淚裏 決定在中住
守死蕩諍訟 家定泯外緣
怨憎同一揆 圓明顯法身
捨身常居賤 存心作奴婢
恭給一切眾 畢竟不休止
遍敬菩薩摩訶薩豁然意解如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感形有命。悉皆諍其上如不諍下。悉諍其勝如不諍不茹。悉皆諍前如不諍後。是故上盡六欲下盡識海。於中一切眾生不見有諍下諍不茹諍後諍賤諍卑諍無知。是故學人常處無諍之中。怨憎自滅禍無由生。畢願受持如說偈言。
棄眾人所收 收眾人所棄
任縱隨塵轉 無求樂自至
眾人所棄我獨存 眾人所存我便捨
不與一切人諍愛 無諍逍遙歸法社
遍敬菩薩摩訶薩如白佛言。世尊炭火已彰。自餘未備。願大慈怜重說圓具。
佛告遍敬菩薩摩訶薩曰。萬相俱融名為甘堝。泯歸大寂名為爐治。真際隨感以為[打-丁+備]扇。鼓擊銷融去煻金現。若人能得如法奉修。蕩除堅鑛。慧命法身光輝顯曜。虛通無礙周圓自在。又復譬如蜂王將領徒眾入空樹中如作居宅。蜂王語蜂子曰。要須勤力可得蜜成。是諸蜂子受勅加功蜜乃方成。蜜既成已。有人遇見即便生念。蜜者世間上味方便定取。取蜜之來栰樹去蜂然後取蜜。既取得蜜自恭已用惠及親族。是故慧命法身在我見樹中。為貢高疾妬得失是非恗談自所顯已濁他我慢陵欺謗毀賢良眾蜂守護。先栰其樹然後去蜂。乃得佛性天真。慧命法身不生不滅不腐不壞。真如上蜜自恭已用同塵不染惠及無量教人方軌。以是因緣對治服藥。
遍敬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栰樹由斧。去蜂由人。不知用何法得栰我見樹。用何法得降貢高疾妬得失是非恗談自所顯己濁他我慢陵欺謗毀良賢眾蜂之蟲。慈尊哀愍願畢為說。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隨塵不染同他物一。故名栰我見樹。覺過尋改一切相泯塵勞歸寂。故言除蜂。說是法時。無量大眾生大歡喜頂戴奉行。
除一切眾生修道作佛病品第八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往古來今千賢萬聖。從漸至頓修道作佛。何故如來今日說道亡心滅意止章斷句。凡佛兩融玄果俱喪。佛無佛果凡無入聖。凡聖是一。何用如來說真法乎。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為汝未悟如有言說。若其體解言說則無。故知未悟之徒尋教歸真。是故心是貪根。意是瞋本。緣動分別是其癡。若不除毒害無由滅。是故亡心息意緣動俱寂。心滅意亡緣動俱寂。名拔毒根。若不然者。從心意緣慮中修道作善行。諸忍諸度諸波羅蜜八萬四千諸度法門等。皆是貪瞋癡三毒中修。何以故。心意緣慮是三毒根本。故知斷河斷上元。栰樹先栰根。若不亡心息意即緣動寂者。皆雜毒作善。因中雜毒果亦雜毒。譬如乳蜜置毒於中。若有人飲乳蜜美味不變如能殺人。乳蜜雖甛中有害毒。但嗜其甛如不顧毒。當時口美久後便害。然先去其毒如不除乳蜜。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貪瞋癡以為毒者。貪世間美色財錢寶物。剋利擁己廣起諸非造作顛倒五逆不善可以為毒。貪法愛道順善修行。讓利先人自居不足。何妨之有如言從心意緣慮如修道者皆言雜毒。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從心意緣慮中貪法愛道順善眾行讓利先人自居不足者。是名毒心中善。如似毒中乳蜜。飲如食之非不得美。當時解之尋後加害。從心意緣慮中修道愛善非不得樂樂中有苦。譬如從心意緣慮中修治善法招天王果報。果報精微世望絕伴。衣則寶飾。食則百味。宮殿佳麗。磬嚮餘振。遠看似炎。近若飛來。雖受此樂。樂中有苦。何以然者。其中亦有魄怖驚芒眾懷死難。藉此雜毒善資收。天王果既居上位自在處寬。不依理路橫加殺戮。殺戮茲多造過無量。因此過起墜落三塗。苦惱備受眾苦無暫時息。豈不依因心意緣慮雜毒善中如招重劇。故言貪法愛道。毒乳相和非不得樂。緣樂自在樂盡苦至無量苦逼。故知三毒中修善故名毒。修善毒修善法還受毒善之果。因毒善果中起自在業殺戮無道。縱意造作無所畏彈。墜落三塗受苦萬端。故知此苦善毒中苦。何以故。有貪瞋癡故。貪佛一毒。憎惡二毒。不識惡與佛體一名異。名為三毒。云何名為真行。故知真行無行無行無不行。以此驗知修道要期斷惡從善。背三塗苦歸佛果樂。如此之徒名為修道。作佛病。聲聞二乘小行菩薩都不能斷。何以故。非不能斷。但以封是心強偏怗著淨去惡情重歸善處甚繼結成病不能得捨。是故保病為是謂以為真。無內覺力故不謂病是病愛病如不捨。自有覺力識病是病即病解脫。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雖聞此說。大眾迷悶殞絕不甦。猶如病人欲趣死門精神倒錯無方取濟。唯願大聖垂慈重為分明解說。令此大眾還得惺悟。
爾時世尊一一毛端出大音聲。皆師子吼。其聲遍滿無量世界。眾王遊步。從眾生一一毛孔直入佛性山中本際無生大寂道場。天真聖種如如子上靉靆垂雲降注法藥。本願鼓擊一時惺悟。於時眾中有一大士名曰靈真。歡喜無量涌身佛前。舉目一盻四方所有丘墟塚垠山陵堆埠皆作微塵。一一塵中各有化佛。異口同音如說偈言。
同塵隨物轉 事用常不惑
寧神泯是非 現居安樂國
無礙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今此大眾蒙聖覺力皆得惺悟。雖得惺悟於深。法中不能具解。以不解故不識乳蜜及與毒合。願大悲尊重為披折。令此會眾及未來世一切諸眾生具細解了。
佛告無礙菩薩摩訶薩曰。心存真處已為乳蜜。貪佛聖果是名一毒。既貪佛果即便棄凡。棄凡憎惡名為瞋毒。貪瞋交競不覩反本。不知佛凡無殊性相通照名為癡毒。如此三毒置於乳蜜之中害損無量。何以故。貪瞋癡三毒不亡。比校如言是非銷融。既非銷融生滅所攝。名為毒乳相和。
說是法時。一切大眾生希有心。願常聞如是真實法音。
究竟大悲經卷第二
大正藏第 85 冊 No. 2880 究竟大悲經卷第二、三、四
究竟大悲經卷第三
□□□大千 頓納扭山海
頓遜丘墟乎 腹重得自在
勇猛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從心性本際海藏。涌動沸亂出生無量諸佛無量菩薩。無量賢聖無量仙賢隱士。無量經藏無量經教。無量能法音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轉變無量巧便無量辯才。無量宮殿無量花蓋莊嚴之具。是故上盡頂天下盡水際。於中一切聖眾皆從心性本際。而便有之說而不足。以偈歎曰。
無礙自在佛性王 安坐轉變蓮花臺
無量佛凡於中現 畢竟寂滅無去來
[嶊-隹+棄]?碣磨心性王 靉磊嘑䛟決定吼
是非碎爛作微塵 混融大寂一如口
神性智王無量力 駈使諸根順九流
虎擺違順情繼結 撮搭灰粉寘太幽
扭撲五陰諸見脈 貪善棄惡作微塵
三毒羅剎真佛智 一切身相實法珍
真性發作諸根寂 無等振吼音聲泯
一切得失即體融 三寶於是現世間
趐??䞦動不走 遍緣諸境不動寂
往來任縱法使然 性照合通遍不歷
無障無礙神性王 無邊雜類智慧炬
體解歸真等法性 四辯應機共人語
心王自在喧呃瞋 忿怒作帳伏諸魔
碎諸分別是非心 香臭俱融共同波
□并法力力中力 和合四大作一體
轉用陰陽為天地 一一身相無源底
眾生轉動混沌流 虛源一氣理處收
推尋蹤緒無頭尾 含怉異類周不周
四龍足力負天地 宛轉動身巖法界
山陵燋爛七日現 作帳初首試一?
大力神王吼 要先除?嘊
是非作微塵 安得更有?
正士作神力 降注劍霜雹
當頭即?穴 夜叉尋後剝
十六一種人 分布齊歷歷
治掃六魔賊 往往無當敵
而此無量偈 權應出一身
方便心海湧 法界是一人
佛告勇猛菩薩摩訶薩曰。快說偈教。汝等大眾寧神冲寂。吾今重頌。
心性本際真金山 阿梨耶龍引出雲
靉靆垂布遍十方 降注洗浣五陰村
阿梨耶龍雲中遊 伊離測淪?霃色
延長促短遍十方 皆是無礙大心力
阿梨耶龍無礙力 遊於四大五陰空
往來無諍和九流 任縱自韻神無功
梨耶奮迅振六合 雷電鼓擊光輝輝
不動真際而遍過 黑闇根中開明照
梨耶神通性無礙 山河名壁於中過
無量質礙不能遮 何苦能牽入鼎鑊
勇猛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大聖垂慈開教悉圓。不審此說為從心出。為從心性而出。為無從而出。唯願慈尊分明顯示。令迷教之徒知根所由。
佛告勇猛菩薩摩訶薩曰。上盡頂天下盡水際。於中一切眾生種種形質無量善惡。皆從心性而出。何以故。但心性無出。無出之出是名真出。是以得知。上盡諸佛下盡識海。從心心而有性心有。故一切皆心用。心用無邊際即用名為心。心用用心無用無心。
復次冥識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大聖所說一切皆心心。一切心無別心。無別心故一切皆心用。若如是者。云何有清涼心。云何有熱惱心。云何得不清涼不熱惱等。一心性熱則常熱。涼則常涼。不涼不熱常應不涼不熱。何以故。心性之理常無別故。
佛告冥識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皆心心一切。神遊法界無障礙。心一切一切一心。法界遊宅愛無所愛。無所不無所。形聲影嚮皆無別。
冥識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不解為是心用性性用心。唯願大慈尊披折令眾得開解。
佛告冥識菩薩摩訶薩曰。心用性緣慮。是真淨性用心不可毀壞照真金。是故心不用性無穢淨。性不用心無混融。無混融無始復無終。無始復無終心用性性用心。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乘實智駕性性龍圜本淨止緣切。
一切諸法即相解脫品第十
復次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聖莫不皆說順情之法。何故今日世尊所說之法皆是違情。違性則苦。苦是患源。故知情者以貪為體。若無有貪無所依恃。有依恃故一切果報由情貪而有。何以故。若不貪善無以息惡。若不息惡無以歸真。以此類之。云何今日如來說言。泯非喪是。福禍同流。同流歸真。歸真太極。太極之理本無是非。是非既喪。一切混融。混融之中則無凡無佛。何用教為。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貪者以情為體。情者以貪為本。由有情起即有違順。違順既與隨虛妄流。是故順情稱善。違情稱惡。若情既息。貪亦隨亡。情貪既無。善惡自謝。是以得知。貪善棄惡。是繼縛業。本非解脫。是故據此情貪之中。立其與奪顯四種解脫。何者為四。一者無願解脫。二者無作解脫。三者無想解脫。四者無學解脫。何以故。有願為願所繼。從繼業受生。一非解脫。有作為作業所繼。從繼業牽生。二非解脫。有想緣慮為想業所繼。從繼業牽生。三非解脫。有學有想念為想念繼學所繼。從繼業牽生。四非解脫。
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說四解脫門。復顯四種非解脫。四種解脫名障解脫義。義猶自未顯。唯願世尊哀愍救護願畢解說。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四種解脫者。無願為初。何以故。無願稱為解脫。有願之來為願所繼。凡有願者有心要期。要期滿願。滿願之由良由妄起。妄起望滿為願。願滿所繼。繼業招生。故知以妄集妄還繼妄。繼繼相繼故非解脫。無願無累。無累無妄。累妄俱融。無滿無稱。名真解脫。無作解脫者。一切皆無作。何以故。無作無為。無為則無利無功德。無利無功德。不為利益功德所繼。名為無作解脫。無想解脫者。若無想念則無繼結。何以故。想念波動境風飄浮。從外緣想牽想牽繼業。繼業招生。不名解脫。是故無想即無念。無想繼結不為業牽。名為無想解脫。無學解脫者。無學無憂有學有憂。何以故。學從心意而起。是故學者勞心役慮增長我見。是非得失分別好惡貢高自恃。以有如是見故名繼縛。無學無憂。何以故。萬想自融圓流海藏。藏寂用寂。藏用體泯。名為無學解脫。
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心性是一。解脫應一。何故如來今日說四解脫門。心性是一。應說一解脫門。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心性是一。而說四解脫者。良由群生繼結之興不過有四。是以且據繼結說四解脫。理而言之。四繼既沒。一上猶無。何容有四。但以四收繼收無盡故。且舉四名㯹其義屬。所以然。體泯相沒。解亦無解。安得有脫。以此類之。捨惡從善修道作佛。皆是繼縛。善及作佛猶是繼繼。況復誕縱諸非寧非繼縛。故知繼縛是封。封善封惡。以封結招生故非解脫。
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解脫之因何者為是。解脫之果何者為是。唯大慈愍願為重說。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有心修善。名天人之因。心存是非樂行惡行。是三塗之因。善惡雙泯體融大寂。名為佛因。亦名解脫因。設名名之佛因。如實佛因不何名目。何以故。佛因者無因可因。有因之因因果相待。相待之因名為繼縛因。非解脫因。
天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因說竟。果猶未說。唯願世尊重為顯示解脫之果。
佛告天真菩薩摩訶薩曰。解脫果者。金剛心謝大明種智以為解脫果。理而言之。解脫之理無因無果。無果之果名解脫果。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冥會不起為因無得為果同真際等法性。
即相無相萬物不遷事用究竟品第十一
復次鑒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說次第十品立義不同言教各異。眾聖道一教門應一。云何設名題目而有眾多。不審此理願佛說之。令當來大眾知教開通擁閉同異。
佛告鑒照菩薩摩訶薩曰。眾聖異談旨當唯一。所謂依心教門眾多。所謂依身。若離身心則無言教。故知言教塵沙理旨無殊。教門無量歸處無別。以此類之。十方諸佛語說同故。無量菩薩方便處多。陳章吐教似如有異。究其玄旨畢竟無別。譬如色界天子眷屬無量音樂歎詠清雅婉約辭巧各異。遊騰虛空上昇光音。而至佛所各各一心盡意樂佛。論其文辭音曲箜篌琴笛悉皆不同。窮其意也皆歎佛好。歎好處同名為一語。上來教門差互不同。隨問對釋。雖教文彌萬而無二趣。但以種種開通會歸任縱。說是眾聖無二之理圓真教時。水行天子樹音天子百千眷屬。一時雲會而至佛所。各各恭敬正坐一面。長跪叉手以偈歎曰。
眾聖說無別 有垢無垢如
一切相通達 言教悉無殊
眾聖言說異 意旨悉皆同
文字即解脫 大小理處通
眾聖明了慧 方便開初始
文起為未悟 既悟相即理
眾聖善方便 隨宜皆不實
執教謂為是 即便起放逸
眾聖相影嚮 同說一如理
教門雖無量 達解悉會是
眾聖所師法 軌處悉無殊
伏藏圓明顯 萬相即體如
眾聖巧便說 慈心詃誘人
圓明顯伏藏 覺性明了真
眾聖明了說 銷融於毒害
惱惱先自無 何處有五蓋
佛告水行天子樹音天子曰。一切言教不離心相。至於文字不離身相。是故身相得解脫時。文字即解脫用。
水行天子樹音天子異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一切言教文字以何為體。以何為實。言教文字根本何者為是。尋教會理文字即解脫用者。何者為是。願大慈尊說其所由。令無量大眾知文字所由道教根本。
佛告水行天子樹音天子曰。一切言教心相是本。一切文字身相是體。身相為實。尋教會理者。窮其心生住滅名為尋教會理。文字即解脫用者。諸根真照真照真照圓寂寂照照寂同塵無染。名為文字即解脫用。
鑒照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世尊大聖圓覺軌法修學而成等覺。等覺圓具還說真軌。自得令他得同入正智乘。乘者乘於法乘而究竟之由。何故如來今日說道。心相是言教。身相是文字。若心相是言教者。一切眾生具足言教。若身相是文字者。一切眾生具足文字。言教復具文字復具道教。自有何用在大聖會所而聽法乎。軌心為則軌身為用。則法成用久來解脫。何故今日說言文字即解脫用。
佛告鑒照菩薩摩訶薩曰。若如汝所問。心相非言教。身相非文字者。十方諸佛無量菩薩一切聖眾。離心之與身而有言教者。無有是處。譬如外求九十五道雜類鬼神入人身內遂起惡見。而要大聖。若離身心及與善惡苦樂果報而有言說。我當信受。若不然者。所有言說皆道我身。身是頑銅。心是癡源。教我學學其頑癡之法。我定不從。大聖復語汝。若如是要請之來。何不離身心善惡苦樂果報。而要於我求之。人即便答大聖言曰。我實離之。大聖復問。汝若離身心而要請者。汝今所問為是離身心而問。為是不離而問。若離身心誰為問者。若不離而問即非理之要。所以然者。身為外攞㨯。心王常處中。心王欻生念使口而便問。是以得知。問者皆由身心。若離身心無復有問。以此證知。往古來今三世諸佛所有法藏。唯心性為本。若離心性則無言說。是故無量真法隱在四大五陰。千是萬非取捨簡默。惡見塵中隱名為四大五陰。千是萬非取捨簡默。惡見塵勞顯即四大五陰。千是萬非取捨簡默。惡見塵勞以為文字根本。若離身心縱令佛辯無所言說。既無言說。抄何為經。既無可抄。字亦無字。
鑒照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世尊若身心是法藏根本文字所由者。法本無染文字常淨。而此身心豈得無染常淨。
佛告鑒照菩薩摩訶薩曰。心性本淨。猶如明王雖處身中不為身塵所染。名為無染。明王雖在塵中。王不染塵。塵不染王。塵不染塵。名為常淨。無染常豈非真實法軌文字經教。以此證知。無邊經卷唯一切眾生身是。無邊法藏唯一切眾生心性天真是。若離此二。眾聖權實無量言教四辯宣揚。悉皆息駕旨章斷句。是以得知。大聖圓音古今理通唯說身心。是以愚人名身心為生滅穢惡。不名文字經教以為生滅穢惡。豈不違理太甚。橫增我見。顛倒情奢。錯用非宜。說而不足。以偈頌曰。
菩提大道想念融 畢竟三毒真佛體
是非從來任性流 始終本末無依底
身想究竟能容受 無簡無擇無成破
無染常淨法力轉 搜窮蹤緒無善惡
鑒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體融大寂相即真用。真用用真無真無用。無真無用。云何而言違理太甚橫增我見顛倒情奢錯用非宜。性及身相畢竟無非是亦隨沒。誰為違理。誰為橫增我見。誰為顛倒。誰為錯用。若有違理我見顛倒錯用。即非法藏亦非經卷。何以故。前言後教自相違故。
佛告鑒照菩薩摩訶薩曰。實如所言。快問是義。體融大寂相即無礙。混沌天真名作太一。攝為法藏。顯為文字。攝則歸空沒影。顯則身相俱現。對身名經。隱覆名藏。改形換質正是太一洪源神變自在。是故經教文字乃是生滅苦空所攝。言文字即解脫用者。是教門之中苦空解脫非是太一洪源神變解脫。汝復以違理我見顛倒錯用。以難我者。非無理路。但教門與奪顯異去結。理而言之。違與無違相寂滅。寂滅無滅無滅可滅也。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普泯。聞佛所說豁然意解。即於身上了了分明見十二部經。精麁深淺漸頓炳著。行行分明義句淵奧。相泯百非理融萬是混含混沌。天成無縫金紙銀字通天卷軸。以皮為紙。以骨為筆。以清脈為水。以髓為墨。以自性理書之而無錯謬。於時大眾一時悟解。照境分明。往古來今無量經教豁然意解一時領納。身上受持更無外求。息妄泯真平等現前。
顯一切眾生身與法一如無二品第十二
復次混融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一切經卷唯一切眾生身是。若一切眾生身是經卷。經卷即是法聚。若一切眾生身身為法聚。身法聚者。唯願世尊慈哀為說。令無量大眾及下方一切諸眾生達解自身究竟法聚。息於外求見真善知識。
佛告混融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身如實名為經卷亦名法聚。何以故。從解惑立名不同。體解究竟名為經卷亦名法藏。迷惑立名名為眾生。亦名生死亦名苦聚。亦名顛倒亦名外求。何以故。眾生不解名之為惑亦名外求。以是緣由不識自身之上有無量法聚十二部經。遂便外向求善知識名為眾生。將法逐法既遇善知識。已善知識為其說法。教真法處而語之曰。若欲求法。先當自求。若自求者。淨佛知見廣開三藏。三藏者所謂佛藏所謂法藏所謂僧藏。因此三藏復開三藏。其三藏者何。若向下方同下方名目而說。同下方名目者。所謂修多羅大藏。般若波羅蜜大藏。波羅提木叉大藏。以此三種大藏統收法界一切法盡。
混融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教。諸眾生若求法者先當自求。若自求者淨佛知見廣開一切眾生身內二種三藏。雖聞聖說不能解了。不知何者為佛藏。不知何者為法藏。不知何者為僧藏。不知何者是修多羅大藏。不知何者是般若波羅蜜大藏。不知何者是波羅提木叉大藏。以不知故願佛說之。
佛告混融菩薩摩訶薩曰。汝所問者。問於自求淨佛知見廣開一切眾生身內二種三藏。汝今澄神沖處。吾今廣為說之。論其一切眾生身內佛藏者。以自性清淨天真法佛隱在四大五陰三毒羅剎文字藏中。是故名四大五陰三毒羅剎文字名為佛藏。故知隱為法佛沖寂。顯為應佛妙用。妙用殊能開物障蓋。復次法藏者。真處不動圓照諸根軌真有用稱之為法。法在諸根塵門外用文字之內。故知諸根塵門名教文字以為法藏。何以故。尋文證理會理捨文。隱為法藏。顯名理用。隱為惑障。顯為大慧。復次僧藏者。地水火風色受想行識。陰陽和合神性住持。名為僧藏。神性無染恒和九流。調暢七十萬脈開通去擁隱在藏中。隱為常和。顯為無諍。隱為順性而流。顯為任縱從塵。復次修多羅大藏者。是四大五陰文字章句顯發實相。顯為文字。隱為塵勞。顯為實相。隱四大五陰。復次般若波羅蜜大藏者。縕寂內照大慧朗融。隱在智起想癡奸巧詐偽藏中。復次波羅提木叉大藏者。銷融是非圓注性海。隱在著善著惡封斷藏中。顯為防非止善。隱為善惡簡隔。顯為雙融善惡。隱為著善棄惡。
混融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說三種三藏其義分明。不審一切眾生將法逐法何者為是。唯願大慈尊哀愍一切眾而為眾生說。
佛告混融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身是法聚。何以故。一切眾生身內有淨滿法佛。淨滿不動圓現諸根。諸根圓現照而不染。名之為法。是故眾生不見法性以為煩惱。眾生既照性煩惱以為性。若人斷煩惱是即名為殺佛。煩惱若可斷必無有是處。是斷煩惱修道者即是殺佛亦是苦聚。以此證知煩惱即金剛。金剛之體何須斷壞。是為眾生與法一如無二。煩惱與性天真不殊。故知眾生與法一如無二故。言以法將法而求於法。亦名法求法法。亦名法還逐法。不覺時以法逐法。既覺之時法體即法法無動轉。故知法常住無所求故。法常寂然相自融故。說是法時。無量大眾異口同音以偈歎曰。
眾生未解自身相 苦行勤劬求知識
今象大師開法眼 身心動轉皆法力
迷心波浪求佛法 封惡著善一倍錯
希求解脫望離苦 今始覺知轉被縛
迷心波浪求知識 聞說此法一倍翻
昔來修者謂解脫 誰知正是學讎怨
昔來所行謂為真 誰知今時一倍違
煩惱顛倒性海一 怯身法聚覺即歸
昔來所聞種種法 棄惡從善向佛果
誰知貪佛為毒繼 苦剋不當大殃禍
佛告混融菩薩摩訶薩無量大眾。汝等眷屬以法聽法。吾今為大眾而說偈曰。
眾生身相皆法聚 究其性相是佛塊
煩惱體實不生滅 真性金剛不沮壞
從頭至足無非法 圓明寂照遍十方
善惡理融無障礙 隨流混合不相妨
十方世界大經卷 唯有此法眾生是
息忘融真同性際 乃為尋教會如理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歡喜踊躍。具足法照法智法眼法雲無生頂戴奉行。
究竟大悲經卷第三
大正藏第 85 冊 No. 2880 究竟大悲經卷第二、三、四
究竟大悲經卷第四(端供二年)
對一切眾生辯邪正品第十三
復次悟正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下方所有外道六師。若提子等亦自說言。我所說者文真理正世間無過。復有九十五道。皆是鬼神。住持建立亦說正法。我所言說者文真理正世間無過。復於下方有一國土名曰諂為。彼國人民樂小教法。專精斷惡趣向善果。貪善棄惡不造過短。時此內而有丘埌名曰天嶮。其此埌中遂有野狐王。其王具足野狐妖魅之術。即語狐眾。此中國主樂善棄惡。舉國人民一切同然。我雖不明亦有聽力。我能闇誦棄惡從善局教經文。我有通力復能飛行虛空。我若誦棄惡從善局教經文。乘空而至住彼國王殿前。變作人像端坐空中。去地一千尺。出大音聲而說經法。彼國國王宮人婇女百千眷屬。并及國界臣人士庶信聖情慇都無照境。若見我至必生希有。隨我所要受用我語。勸其捨命撰食血肉。脫取衣裳并諸寶物。攝來歸家持將入市。貿易好肉詳共食之。豈非上計。彼時狐眾啟狐王曰。我等從眾怕怖畏人。偷盜猪羊并及野命。辛苦無量不能得濟。王有如是上妙伎能。何不速去。狐王聞是遂便起心。闇誦棄惡從善卷教經文。三日三夜遂誦小乘九部局教經文三百餘卷上下通利。遂變形質乘空而去。住在國王殿前。去地一千尺而說經法。果如所言。彼國國王宮人婇女百千眷屬。并及國界臣民士庶一時雲集。舉目覩見哀?哽噎悲泣交盈。覩是信聖情慇自無照境。盲心瞎意而生信順。其狐王見已心大歡喜。默念忖省。狐王語人眾曰。為法喪身經教炳著。彼雖聞法曾未有一。即於殿前有十三人。一時捨命。狐語眾人曰。如此大好更無能過。如此經教勸人捨身命財。汝等施我寶物并及上服。我將持去。而此大眾竭己名珍及身上服一切施與。其狐王復語時眾。如此捨命最是上士。我以神力攝持將去安置玉山寶堂之內。作是語已唯見風起。而此死人并諸寶物悉皆攝將有無遺一。如此往還入國經□□到。其狐王得死人食訖。遂遣狐子變作人像。齎持寶物市買肉。至屠兒行上論肉價數。不覺屠兒行上而有猛狗奮振相囓而諍於骨。狐時見狗心生忙怕。不覺忽然變為狐狀。其狗即來而便囓殺。屠兒得此寶物不敢私。寧而告市主而語之曰。初見人像齎寶物。共論肉價許言道買。遂見狗鬪忽變為狐。狗即尋時而便囓殺。具以上事敢持來告。如是次第轉上而至國王。國王見已即便言曰。此是我最小兒所翫寶物。持以施佛。何故今日在狐手。時有正士名曰靈真。即前伏地而啟王曰。賜臣萬死乃敢發言。王時開思百死不問。若其有語但當說之。靈真長脆叉手前著近王而啟言曰。已前空中說經者是為狐魅妖術。臣當時欲道。懼違王意不敢出言。今見此驗送死陳實。王語真曰。汝何故當時即知。真答曰。但誦其文不解中義。勸人棄惡從善。都無銷融是非得失雙泯。彼此一如香臭一體。虛心意寂萬相同流。以此取驗當時即知。若其飛行是聖者。一切飛鳥豈是大聖。王語真曰。錯矣奈何。真語王曰。亦可師集軍眾多將猛狗。違彼丘埌斷除天種正見流行。王即用真語。而命軍眾剋時定日違彼丘埌。狐變作人來迎於王。猛狗走逼還為狐狀。狗即囓殺。寶物悉在。王遂還國散下諸州呼來認物。以此證知舉世無量一切言說。口如似正心處邪中。謗是行非情存取受。若為分別。唯願世尊分明辯說。令後代眾生離於妖誑。
佛告悟正菩薩摩訶薩曰。汝所問者。為當來一切眾生聞融混法者。辯其邪正真偽得失交競之徒。汝言外道六師若提子等所有言說。皆止封為宗。定計神我為體。推尋理路意在斷常。九十五道雜類鬼神。入人身內住持建立而作鬼語。所有言說乍輕乍重都無首尾。雖言說善復言道惡浮祚沈意在貪取。小乘九部所有教法皆是一向斷惡趣歸善果附傍鬼神。是故鬼神妖魅片興相似不正善惡。遂便妖通而能誦得。何以故。一切眾生諂曲詐偽虛多實少。懇悅心傍常懷鬼意。是故大聖識機知變。附傍鬼心而與說法。不堪頓舊附而拉誘。漸漸前進引向圓教。雖有別教九部圓教十二。如此諂曲詐偽虛多實少。懇悅心佞。亦當讀誦不解中義。消伏三毒。融是喪非。一向無之。如此之徒與彼狐魅妖術等無差異。舉世無量信誑者眾信實者少。是故以誑相誑而受誑語。既受誑已信順於誑。沒命喪身種種寶物常施與誑。何以故。盲無慧目。不覩真處圓融之理。復無真善知識第相誨約。居近惡友純是不祥。設有正士而語實法。違於信誑反更相讎。是以讀誦講說樂著名聞自無消融。不語則已。語則貪□取法賣佛望空指注。豈非口便似正心處邪中。謗是行非情存取受。統束如此之徒名之為偽亦名為邪。如此邪偽是外邪偽。
悟正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世尊如來照境玄見處遠。豫知下方之事。唯願慈尊說真說偽說正說邪。說內道說外道說理說表。令無量大眾不為眾惑所誑也。
佛告悟正菩薩摩訶薩曰。汝問真者。所謂觀善無善善體虛凝。觀惡無惡惡體虛凝。虛凝不別性相是一。善惡雙泯取受自謝。目之為真。善惡雙起得失交競。善來纓心惡來栖意。骨繼善惡名之為偽。善惡雙泯得失永謝。香臭一如萬相歸玄。目之為正。善惡不泯得失位別。香臭兩殊萬相烟張。名之為邪。混融寂藏太一理收。寂光內朗理圓無外。目之為內道。心起毒生百念烟張。千是萬非交集在懷。名之為外道。體融相沒。寂照照寂寂照諸根用照寂用太極。太極無極安有可同。無同無極絕於言像說名。名之為理。萬相不沒。六識染塵緣風飄動。為外所牽。名之為表。為汝問故設名題字。而有真偽邪正內外表裡。盧舍那威神加備光音天中諸菩薩對談。無真無偽無邪無正無內無外無表無理。唯是通天無縫清淨法聚。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於邪正真偽內外表裏。一時醒悟永離惑誑。
辯一切眾生聞經起信皆是宿基品第十四
復次金剛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今時布教。一切皆違不同別教所有言說與奪處強。先奪後與復融與奪。其言若剋皆是違情逆意不可堪勝。云何而有眾生聞即信解。云何而有眾生聞即生信而不能解。云何而有眾生聞不能信反增訕謗。如此三種人者。何因緣有信解者。有信不解者。有不信訕謗者。不解此因。願佛說之。
佛告金剛照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快問是義同異違順教門所由。汝等今者問三種人。吾今為汝如實辯之。其經文似近理處冲玄。於異冥會體一虛宗圓融。萬境相即不遷。體泯用寂惱熱金剛貪瞋凝等。名真佛智。聞此生信復能解了究其玄旨者。皆是宿世久遠已曾聞故。如此之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殖圓法之耳已。於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不可算數佛所而殖德本。聞而生信復能益解。如此之流悉是大基墜落下生名為上士。復次聞此深經混融之處而便生信不能解者。皆是宿世久遠已曾聞故。當聞之時一會聽之而不深思其義。復無少分消伏雙泯善惡。以是因緣聞便歡喜生信無量。如此之人名為中士。復次聞經不生信者。皆是宿世久遠造五逆行謗一切混融行者。以謗因緣而便墜落墮於三塗受苦無量。經百劫千劫百千億劫受罪畢已。謗報受飛禽走獸之形。復倍上數受謗報畢。生在人中或為下賤。復受畢已生在種性之中。以本謗因緣還復起謗名為下士。
金剛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而此上基之人。已曾於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不可算數佛而殖德本。常應上生。何故下墜。唯願慈尊為眾敷演。
佛告金剛照菩薩摩訶薩曰。如此聞經生信復能解者。實從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不可算數佛所而殖德本。但以餘習未除而來生此。復能久署奉佛之因而來生此。故知佛菩薩處苦化物設教。於先為此上基中之士冥中敷演道教資益。令解案教奉持。當來三會龍花初首。尋光雲集俱成等學。無量宿基之士悉皆同號。處塵不染常放光明慈善尊佛。
金剛照菩薩摩訶薩而白佛言。世尊加此宿世久遠造五逆行訕謗圓教行者。不審此人當來彌勒出世之時。三會之中亦得聞法已。不未審此理。願佛說之。
佛告金剛照菩薩摩訶薩曰。一切圓教混融雙泯善惡行者。及佛菩薩若在世出世。不與眾生作煩惱因緣。唯與一切眾生作解脫因緣。譬如欝金山頂有旃檀樹。急風吹動其有香氣。逆風四十里。何況順風。復有二種人俱至樹下。一便聞香歡喜讚歎無量。一便聞香生於怒毒惡言訕毀。於此二人香熏一種。但彼前人取捨自異以此取證。圓滿行者及佛菩薩唯有功德香熏無有。是非諸惡臭氣所及。如是信順之人自作近因果亦不遠。如此訕謗之人得作遠因近不離苦。三塗重劇一切備受。值佛出世第三會上神光普遍。而此訕謗之人尋光集會得蒙懺悔。業習不除人天往反恒聞深法。常被人謗。八萬劫中乍進乍退至最後阿勒得佛所。上會說法獲柔順忍也。
金剛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復有一種人。見圓滿雙泯是非善惡彼此真實行者亦不親成供養。諮稟道教亦不謗毀。如此之人彌勒聖尊三會說法得在會不。
佛告金剛諸菩薩摩訶薩曰。如此不謗毀人。雖不親承供養。諮稟道教不造過短。彌勒佛第三會上尋光雲集聞法受道。永離苦因不受塵勞。
金剛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別教之中真成行者。身四威儀及波羅提木叉畢竟不犯。於甚深法中而不生信亦不究竟。如來出世得在會不。
佛告金剛照菩薩摩訶薩曰。別教之中所有行者。真成專精不造過短。威儀及波羅提木叉畢竟不犯。雖於深法不能生信究竟消融。如來出世第二會上神呪名及并名仙人玉女。何以故。雖於深法而無片分。神器明淨破封改著入大乘位。
說是法時。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照境分明自知行位深淺在會所由。
校量功德品第十五
復次智度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經教有輕有重有深有淺。而此功德有多有少以不。未審此理。願佛說之。
佛告智度菩薩摩訶薩曰。如此契要和融甚深淺法輪。若人一聞於與小乘四果乖而不合。何況人天餘報善惡強弱之所能牽。何以故。若聞此法而能生信。縱令餘習未亡受雜類形。聞祕密圓教生信領解。於小教法冥然不入。聞祕密圓教喜踊領納。反流柱於生死泉源。於深法中便得自在。譬如阿耨大池初始生時如牛口許。不長則已。長則出八大河。洗浴無量佛菩薩聖眾。不洗一切愚癡凡夫。以是因緣聞此法輪生大歡喜。愛染受持而無放捨。當知此人與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發大法聚池。出生八解脫河。而此大法聚池洗浣一切宿基冥著文積行人。不洗一切小乘局教人天四果愚癡凡夫。以是因緣聞祕密圓教喜踊無量而善惡雙融者。其功難量。小乘四果人天殊報不以為比。何以故。功德殊勝故。而此功德乃是無功之功無德之德。無功無德世間功德之所不竝。假使有人身獲小乘極果阿羅漢自在具足。別教巧便教法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斷惡從善趣向四果得羅漢神通。不如有人聞此經教一經於耳。何以故。若聞此法一經於耳生希有者。於善於惡不生分別。於諸眾生不起輕心敬之如佛。以是因緣其功難量。何以故。無功之功功用絕矣。功用絕故功所不能及。功不及故德亦亡。無德之德何得能竝。故知一切功德之所不及。以是因緣名重不名輕。名深不名淺。其功德名多不名少。
於時佛告智度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身內天真佛性可度量不。智度菩薩摩訶薩而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身內真實佛性不可度量。
佛復告智度菩薩摩訶薩曰。一切眾生身內二種法身可思量不。智度菩薩摩訶薩而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身內二種法身不思量。
佛告智度菩薩摩訶薩曰。若人一聞此經於耳。其福無量不可度量亦不可思量。何以故。非二乘所知故。復非人無惛識所知故。縱令具佛大智不能度量聞經功德。何況讀誦受持案教奉修。
佛告智度菩薩摩訶薩曰。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虛空有限際不。智度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虛空無有限際。
佛告智度菩薩摩訶薩白。若人聞此經法而愛樂專精奉修。其人功德無有限際。其心洪廣亦無限際。
智度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世尊而此經教興顯於世。何以出家眾僧淨持戒行坐禪念定修諸功德。而於此法而不奉持。依教修行信順者尠。訕謗者眾。亦是修道之人如何於佛深法之中起於無量分別。因分別故而招苦報。唯願慈尊為說之。
佛告智度菩薩摩訶薩曰。如此經教出興於世。猶如慈心龍王降注甘露。滂流普遍無心簡擇。一切普潤不多不少裁量在足。草茂萌牙五穀滋長。百草光澤鮮明茂盛。不奈枯木無榮蒙潤轉增腐壞。如來道教普沾六道含識有形。豈越道俗二眾而得簡隔。但彼出家在家之人。依於如來幽誘教法而便受持如來靈誘教法。持戒坐禪念定功德。偏枯著淨封執鏗然不肯捨離。聞此祕密圓教是非雙泯之理不能受持。既不能受反生訕謗。譬如枯木雖蒙潤澤轉增腐壞。若能改換定執破封去著雙泯彼此神器先淨。如順風汎舟俄爾千里。若不改執不如凡夫具足煩惱眾生。
佛告智度菩薩摩訶薩曰。為汝問故分辯法相說言有深有淺有大有小有漸有頓。理而言之。法體是一更無次第。前後都真離於名目。說是法時。無量大眾於異悟同泯歸本際。
流通品第十六
復次方便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唯願世尊分明說之。使諸行人受佛教法。
佛告方便菩薩摩訶薩曰。此經名為究竟大悲哀戀改換經。亦名佛菩薩往復論義經。亦名祕密圓教經。亦名萬物不遷經。亦名改換不改換經。亦名究竟菩提無發不發經。若欲受持讀誦如此經者。要須雙泯是非混融得失。萬相不遷即□佛智。若能如是名受持經者。如是受持經人。百劫千劫百千萬億恒河沙不可算數諸天冥理奉施所須天繒寶衣甘露妙食以充濟之不令乏少。
爾時會中有大力神王。久署妙因愛樂大乘守護大乘。即於佛前而啟言曰。我等徒眾百人俱願佛聽許護持此經。許護持此經已不令毀壞。若有惡人毀壞此經。我等徒眾舉目看之令作微塵。佛時默然不言。不道許聽不聽。爾時方便菩薩摩訶薩而告大力神王曰。佛爾默然。即是聽許。
復有天上人中十方世界寶王。寶王自然集。奉寶來施供給所須稱彼心足令其歡喜。復有無量八部神王。虔恭致敬護持行者。不令眾邪蠱毒鬼神妖魅橫來于煩妨其道業。復有五岳神王。冥理奉獻神芝上藥灌注受持經人五陰身田。除諸行者謗報惱熱。復有光音天子冥覺道師五百人。俱各各整理威儀迭相顧眄猶如象王。從坐而起前至佛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世尊若有人受持讀誦深思大乘玄絕義者。我等徒眾承佛神力終日竟夜周匝圍繞不現其形。冥覺熏修令思義行者豁然意解。
方便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究竟大悲哀戀。
佛告方便菩薩摩訶薩曰。自性天真淨滿靈照不為物修成。故名究竟。大者萬莫能容。謂之為大。悲者教備倉生。名之為悲。哀戀者等愛眾生猶如髓目。名之為哀戀。故名究竟大悲哀戀。
方便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改換經。願大慈尊顯示說之。
佛告方便菩薩摩訶薩曰。改者改凡入聖。改愚入慧。改闇入明。改生死入涅槃。名之為改。換者轉苦以為樂。轉雜形質歸理無形。名之為換。故名改換。經者從首至尾十六品義類相開文字屬著。名之為經。經名眾多。類況可知。
方便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世尊云何流通此經沾及末代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佛告方便菩薩摩訶薩曰。若有行者誦讀受持廣為人說。自利利他彼此受潤。故名流通沾及暇乖。
爾時盧舍那佛在冲天之上自然光炎宮中。與無量恒河沙大菩薩眾。并及下方欲界天子八萬億眾。上至頂天十地菩薩。歡喜無量不散而去。各住本國忽然不現。
究竟大悲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