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大小乘釋經部三 華嚴部疏(0226-0232)
第0232部卍續藏第05册P0686 華嚴經疏鈔玄談(九卷) 〖唐.澄觀撰述〗.txt
卍續藏第 05 冊 No. 0232 華嚴經疏鈔玄談
No. 232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序釋文
將釋此序大文分三初明題目次辨撰人後解本文初中經疏鈔題具如下釋序者由也始也陳教起之因由作法興之漸始故名為序又序因鈔起鈔因疏起疏因經起三重次第展轉相由疏主仰遵聖德而有述作故通序之冠於鈔首故名序也。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次撰人者清涼山大華嚴寺寺者即所依處也清涼者瑞靉凝空茂林森聳夏仍飛雪冬積堅氷曾無炎暑故曰清涼山者峙也地踴層巒眾峯齊峙岷峨拂漢峭嶺倚天故名山也大華嚴寺者一藍之局號亦名華園寺寺前有園地方數頃名華間發瑞草時敷有異常境故名華園寺沙門者正舉能述人也梵語具云室囉末拏此云懃息經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然有勝義世俗示道污道之異如十輪經次二字即疏主號也唐歷九宗聖世而為七帝門師特賜清涼之號廣如碑傳述者疏主自謙言不作也意云我但撰述古人之義為此鈔文非新製作也。
▲至聖垂誥鏡一心之玄極大士弘闡燭微言之幽致。
至聖下三本文中二初教起源流後鈔興本末初中二初通明諸教後別指當經又初中四一明如來說經二明菩薩造論三縱奪遣妨四出示經意今初明如來說經就二段中具彰三寶至聖佛也垂誥法也大士僧也三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說至者極也聖者正也為如來能以正智證窮法界更無過者故名至聖又至揀因位聖揀凡夫集玄記云聖者生也視物之生知其終始智通乎大道應變而無窮故名至聖然諸教不同略分為五初小乘教以五分身為法身丈六身為報身隨類為化身名至聖二大乘始教中有二宗一破相宗中以勝義諦中離一切相非蘊界處為法身智隨物現為報化身名至聖二立相宗中以清淨法界為法身四智相應心品所現為報化身為至聖三終教依起信論以體大為法身相大為受用身用大為他報化身為至聖四頓教中不分三異絕待離言一實之性為至聖五圓教即以法界無盡身雲真應相融一多無礙圓滿十身為至聖若具實為論唯圓教佛方名至聖垂誥者即所說之教也垂者布也垂布典誥宣揚法化利益眾生故云垂誥又尚書有大誥康誥等篇告上曰告發下曰誥有云王言為誥皆不定也今謂如來演說三乘十二部經利益有情故云垂誥鏡一心等者鏡者喻也鏡有照鑑之功喻能詮教法鏡中之像喻一心玄極即所詮之法也清涼云以聖教為明鏡照見自心以自心為智燈照經幽旨即斯意也今依五教略明一心初小乘教中實有外境假立一心由心造業所感異故二大乘始教中以異熟賴耶為一心遮無外境三終教以如來藏性具諸功德故說一心四頓教以泯絕無寄故說一心五圓教中總該萬有事事無礙故說一心良以如來隨機設教故有千差殊途同歸皆一致也玄極者深妙也又玄者幽也遠也極者盡也謂至理幽奧深遠難測故老子云杳冥之內眾妙存焉皆不思議之境也又海慧禪師云森羅萬象至空而極百川眾派至海而極一切聖賢至佛而極一切教法至圓而極故云玄極。
▲大士下菩薩造論筆削記云發大心信大法解大教修大行證大果故名大士又大士者有德之稱也此通凡聖若論弘闡亦兼餘疏鈔主也是以西域東夏造論釋經或則地上菩薩或則當代英賢皆思拔群位智出眾情弘道利生故名大士弘闡者弘者大也闡者開也或分宗立教或顯正推邪或高建法幢或廣揚聖化皆為弘闡也燭謂燈燭有照了之義故下經云譬如暗中寶無燭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然上云鏡者在明即見如對上根見經生解也言燭者在暗即見如諸下根覩疏鈔文方乃生解亦如起信之說四根法華之明三品皆其意也微言者微妙之法故名微言唯識云激河辯而贊微言等孝經序云夫子沒而微言絕皆以聖教為微言也幽致者幽者遠也致者趣也即上玄極之理幽遠深邃故云幽致。
▲雖忘懷於詮旨之域而浩汗於文義之海。
雖忘懷下次縱奪遣妨二初縱法本離言後奪不礙言說今初雖者縱其無言應有問云上言理趣玄極微言幽隱忘懷絕慮方可契會何用廣陳言教翻欲擾人耶故縱云雖忘懷於詮旨之域忘懷者忘情絕慮謂之忘懷詮旨者所詮理也域者疆域謂能詮三藏有包含義故今皆超之故云爾也。
▲而浩汗下奪其無言不碍言也謂諸佛菩薩有大智故上契無為有大悲故下垂言教浩汗者大水之貌疏序云湛湛忘言而教海之波瀾浩汗謂此大經文廣理深故喻如海。
▲蓋欲寄象繫之迹窮無盡之趣矣。
蓋欲下四出示經意二初舉例設教後因言悟入今初舉例設教蓋者承前起後發語之端欲者將也寄者託也象繫者象謂爻象繫者繫辭即周易十翼之文謂一上彖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繫五下繫六文言七說卦八序卦九雜卦十鄭學之徒並同此說皆孔子所作讚明易道發揮至頤有類菩薩造論釋經之意跡者蹤跡如尋其兔先尋其跡得兔忘跡得象忘言謂假託言象之跡以契言絕之理下經云了法不在言善入無言際而能示言說如響遍世間即其意也。
▲窮無盡下因言悟入窮者盡也易云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無盡之趣者即上一心玄極之理謂假託言象以契無言非有無言可為棲託下經云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也故知文字性離雖終日言而無言豈可緘言而守默哉。
▲斯經文理不可得而稱也。
斯經下別顯當經以伸旨趣分二初標指後嘆勝初也謂此大經文言廣博非心可測就言象中略標三本上本經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經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經有十萬偈四十八品今所傳者是略本經有四萬五千偈豈況此經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也理者所詮義也橫該三藏竪貫十宗六相十玄重重妙用無盡教體海印發揮菩薩猶迷聲聞不測豈非斯經文理不可得而思議矣。
▲不可得而稱也者後歎勝也。
▲晉譯幽祕賢首頗得其門。
後晉譯下鈔興本末二初依經製疏後請集鈔文初文分三初晉譯先彰二唐翻後闡三疏成廣播初中二初旨趣玄微後賢首得旨且初旨趣玄微晉譯者東晉安帝義熈十四年覺賢三藏所譯六十卷經譯者傳也傳梵為華故言翻譯幽者隱也祕者密也晉經文多隱奧取悟無由故云幽祕。
▲賢首下後賢首得旨纂靈記云僧法藏字賢首洞悟真宗深窮法界造探玄記解釋晉經雖有古德多家疏文唯賢首一人多得其妙故云頗得其門。
▲唐翻靈篇後哲未窺其奧。
唐翻下唐翻後闡二初新經罔傳後刊定迷宗今初也唐翻靈篇者正譯時即當則天設正改唐為周至中宗立却復舊號為大唐今云唐翻者據復號為言靈篇者靈妙篇章又多靈感故云靈篇。
▲後哲下刊定迷宗哲者智也即指淨法苑公造刊定記二十卷以解唐經未窺者窺者視也未窺者不見也刊定釋義多失經旨所以未見經中之玄奧也論語云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如宮墻賜之墻也及肩闚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室家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寡矣今借其文以喻華嚴之室深奧而刊定未達故云未窺玄奧故清涼嘆曰大哉新經而無得意之疏安可指南乃興述作之意也。
▲不揆膚受輙闡玄微。
不揆膚受下三疏成廣播二初陳謙述後疏遠流通今初陳謙述也揆者度也膚者皮也皮膚之受故云膚受論語云膚受之愬馬融曰膚外語受非內實也東京賦云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也濟曰所受膚薄貴於耳而賤於目意云我不自度膚淺之學輙便解釋此經是自專也。
▲偶溢九州遐飛四海。
偶溢九州下疏遠流通偶者不期而會溢者盈滿之義九州者通典云雍荊青豫冀幽兗楊徐是為九州遐飛者遐者遠也飛揚也四海者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為之四海疏主謙云我所造疏自備遺忘教示童蒙非敢望於遠布怱然盈溢於九州遠揚於四海之內也觀其噬像之夢而飛龍之瑞實乃洞契佛心使之然也。
▲講者盈百咸叩余曰大教趣深疏文致遠親承指訓髣髴近宗。
講者下後請集鈔文四初學徒咨請二冀遠重宣三法師承領四述作體式且初中四初標眾二陳詞三按定四謙承且初標眾講者解也論也解釋文義論量邪正教示學徒名為講者或則當代英賢或則聽習之者盈滿百人同時伸請。
▲咸叩下二陳詞咸者皆也叩者擊也余者我也意云講者百人皆詣我所用言擊勵勸造鈔也。
▲大教下三按定大教揀非泛常之典乃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故云大教趣者旨也深也既所釋之經洪深故能釋之疏幽遠。
▲親承下四謙承即當時聽習之者口傳心授啟悟真宗髣髴者相似之義唯識疏云雖則髣髴糟粕未能曲盡幽玄意云我等非敢洞明幽趣親蒙指訓相似近宗也。
▲垂範千古慮惑高悟希垂重剖得覩光輝。
垂範下二冀遠重宣二初慜後後正請且初慜後垂者布也範者儀範千口所傳為古今云千古者乃萬世之津粮矣慮者思慮惑者疑也慮恐傳之後世疑惑高遠之悟。
▲希垂下二正請希望再作鈔文剖拆疏義燦然明白故云得覩光輝。
▲順斯雅懷再此條治名為隨疏演義昔人云人在則易人亡則難今為此釋冀遐方終古皆若面會。
順斯下三法師承領三初明製鈔意次引古釋成後出製鈔意且初明製鈔意雅者正也懷者情懷順斯雅正之懷重啟利生之念再謂條貫義理令無盡法門宛如在目尚書云如網在綱有條而弗紊注云如網在綱有條而不亂也故名隨疏演義鈔。
▲昔人下引古釋成纂玄等述楊子書造船之事而未見文不敢依憑今依楊子法言問經之難易曰存亡或不敏者請益則曰人在則易有所請益人亡則難無所請益。
▲今為下出製鈔意今為順請重釋此疏冀望遠方流通於後世凡有覩斯鈔文皆如與我面對即疏主普現色身三昧之謂也。
▲然繁則倦於章句簡則昧其源流顧此才難有慚折衷意夫後學其辭不枝矣。
然繁則下四述作體式三初正顯次謙陳後出理且初正顯為離廣略二過疏云文華尚然翳理繁言豈不亂心故知所作則不易也。
▲顧此下次謙陳才難論語泰伯篇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注云國才難得當唐虞盛世欲十人內有婦人只九人矣所以折衷之才難得故疏主謙云我無折衷之才輙述鈔文實為慚愧。
▲意夫下後出理若離繁簡二失注述鈔文庶使學者其詞無枝蔓矣釋鈔序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演義鈔卷第一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題目並撰人亦如前釋。
▲隨疏演義鈔云將釋此疏大分為四一總序名意二歸敬請加三開章釋文四謙讚迴向為順經文有四分故若順序正流通則合前二為序分開章為正宗謙讚為流通為疏三分今初總序名意即是疏序亦云教迹麤分有四細科為十言有四者初通序法界為佛法大宗。
▲二剖裂下別敘此經以申旨趣。
▲是以菩薩搜祕下慶遇由致激物發心。
▲四題稱大方廣下略釋題目令知綱要亦為順經四分故。
▲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歟。
往復下言細科為十者為順無盡故一標舉宗體二別歎能詮三教主難思四說儀周普五言該本末六旨趣玄微七盛益頓超八結歎宏遠九感慶逢遇十略釋名題今初往復無際至其唯法界歟文有五句言意多含略為四意一約三大釋二約本末釋三明法界類別四總彰立意今初約三大釋者意明法界具三大故初句明用次句明體次句明相次句融拂末句結屬今初用大即往復無際是也往者去也起也動也復者來也滅也靜也無際有二一約廣多無有際畔此就事用二約絕於邊際據即事同真何法往復略有三義一雙約迷悟說二唯約就妄說三返本還源說今初謂迷法界而往六趣去也動也悟法界而復一心來也靜也皆法界用也迷則妄生悟則妄滅然真有二義一約隨緣迷則真隨於妄則真滅妄生悟則妄滅歸真則真生妄滅二約不變迷悟生滅來往紛然真界湛若虗空體無生滅此義在下體中言無際者迷來無始故無初際悟絕始終際即無際二唯約就妄說復有二義一竪論去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初後際二約橫說妄念攀緣浩無邊際上二皆約廣多無際若約絕際妄無妄源竪無初際既無有始豈得有終故絕初後際中論云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橫尋妄心不在內外故亦無際是以遠公云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毫涉動境成此隤山勢惑相更相承觸理自生滯因緣雖無生開途非一世即其義也三約返本還源說對其初義初義是總第二約妄唯往非來今此唯復復本源故斯即靜義故易復卦云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然往者必復故泰卦云無往不復天地際也然此一義自有往復故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中善勝天子問文殊云云何名修菩薩道文殊初說雙行之行次云復次天子有往有復名修菩薩道云何名為有往有復觀諸眾生心所樂欲名之為往隨其所應而為說法名之為復自入三昧名之為往令諸眾生得於三昧名之為復自行聖道名之為往而能教化一切凡夫名之為復自得無生忍名之為往令諸眾生皆得此忍名之為復自以方便出於生死名之為往又令眾生而得出離名之為復心樂寂靜名之為往常在生死教化眾生名之為復自勤觀察往復之行名之為往為諸眾生說如斯法名之為復修空無相無願解脫名之為往為令眾生斷於三種覺觀心故而為說法名之為復竪發誓願名之為往隨其誓願拯濟眾生名之為復發菩提心願座道場名之為往具修菩薩所行之行名之為復是名菩薩往復之道釋曰上來十對皆上句自利為往往涅槃故下句利他為復復於生死化眾生故雖有往復總為返本還源復本心矣此中無際亦有二義一菩薩行海廣無際也二一一稱真深無際也然上三義皆法界用矣。
▲二動靜一源者法界體也對上三義約迷悟者動即往也靜即復也動靜迷悟雖有二門所迷真性一源莫二莫二之源即是一體也二對唯妄者動即往復有去來故靜即體虗相待寂故不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則動靜名殊其源莫二莫二之源即一體也三對返本還源者自利靜也利他動也二利相導化而無化則不失一源為法界體也若對上二種無際廣多無際動也際即無際靜也動靜無礙為一源也際與無際當體寂也。
▲三含眾妙而有餘者法界相大也謂杳冥之內眾妙存焉清淨法界杳杳冥冥以為能含恒沙性德微妙相大以為所含相依乎性性無不包故稱為含性體無外相德有名有名之數不能遍無外之體故云有餘則恢恢焉猶有餘地矣下阿僧祇品云於一微細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即斯義也以毛約稱性剎約不壞相故廣相不能遍小性也然此相大略有二義一約不空恒沙性德即同教意二約事事無礙十玄之相本自具足即是別教之意也然眾妙兩字亦老子意彼道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釋曰然彼意以虗無自然以為玄妙復拂其迹故云又玄此則無欲於無欲萬物由之生故云眾妙之門今借其言而不取其義意以一真法界為玄妙體即體之相為眾妙矣。
▲四超言思而逈出者融拂上三也融則三一互收拂則三一雙寂云何超耶謂理圓言偏言生理喪法無相想思則亂生並皆超之故云逈出故肇公云口欲辨而詞喪心將緣而慮息則逈出於言象之表矣何者欲言相用即同體寂欲謂之寂相用紛然即一而三相不同即三而一體無二三一無礙互奪雙亡存泯莫覊豈言象之能到故云逈出又借斯亡絕以遣言思非有無言可為棲託故下經云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況言相本寂亡絕亦亡斯則言與亡言相待亦寂故遐逈出之稱以拂言亡之迹矣。
▲五其唯法界歟者結法所屬屬法界也謂具上諸德獨在於法界矣。
▲第二約本末釋者此上五句初句從本起末即不動真際建立諸法。
▲次句攝末歸本即不壞假名而說實相。
▲第三句本末無礙則性相歷然。
▲第四句本末雙寂則言思無寄。
▲末句結屬通四義焉。
▲第三明法界類別者略有三意一者會三法界初句事法界。
▲次句理法界。
▲第三句無障礙法界。
▲第四句融拂上三。
▲第五句結屬屬上三法界也。
▲二者會四法界往復無際事也。
▲動靜一源具三義也動即是事靜即是理理事一源即事理無礙法界也。
▲含眾妙而有餘事事無礙法界也。
▲超言思而逈出融拂四法界。
▲其唯法界歟亦結屬四法界也。
▲三者會五法界往復與動皆有為也。
▲靜無為也。
▲一源有二若互奪雙亡為一源則非有為非無為法界。
▲若互融雙照為一源則亦有為亦無為法界。
▲含眾妙而有餘即無障礙法界。
▲超言思而逈出總融五法界。
▲其唯法界歟結屬五法界。
▲第四總彰立意者所以最初敘法界者應有問言諸家章疏多先敘如來為物示生先小後大或無像現像無言示言今何最初便敘法界故今答云以是此經之所宗故又是諸經之通體故又是諸法之通依故一切眾生迷悟本故一切諸佛所證窮故諸菩薩行自此生故初成頓說不同餘經有漸次故然最後一意正答初問而前諸意共成後意耳。
▲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窮理盡性徹果該因汪洋冲融廣大悉備者其唯大方廣佛華嚴經焉。
第二剖裂玄微下別歎能詮意明此經詮於法界故難思議文有七句於中分四初二句總明能詮言玄微者即指前法界多義為幽玄微妙之旨剖判分裂在乎此經謂於無障礙法界剖為心境二門故下句云昭廓心境云何部裂謂一真法界本無內外不屬一多佛自證窮知物等有欲令物悟義分心境境為所證心為能證故下引裕公云心則諸佛證之以為法身境則諸佛證之以為淨土則二皆所證智為能證所證之境即大方廣能證之心即佛華嚴也文中廣說故云剖裂言昭廓心境者心境即上所開昭廓即是此經昭者明也照也廓者空也張小使大也云何明心境耶謂此經中昭明顯著若凡若聖若因若果能觀之心所觀之境無不畢備故如出現品云說佛境界即佛境也說如來心即佛心也諸位心境例此可知云何照心境耶謂此經中教人觀察若心若境如云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此令觀佛心也又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虗空此教觀佛境也菩薩凡夫所有心境觀照例知云何空廓心境耶如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即空心境也無取即無境無見即無心又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虗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亦空心境也又云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亦空心境義也云何張小使大謂張心則無心外之境張境則無境外之心以隨舉其一攝法無遺即無涯故故下經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上句張心下句張境也真心真境本自無涯即妄同真則張小使大矣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虗空佛境大也又云佛智廣大同虗空真心大也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皆張妄心即無際也因果萬法心境普收隨一一事皆可張廓。
▲窮理盡性徹果該因者二有二句別顯深廣也理謂理趣道理廣也性謂法性心性深也若極其理趣則盡其體性今此經中意趣體性皆窮究也此借周易說卦之言彼云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注云命者生之極窮理則盡其能即以能字解性性者能也各任性能若窮其理數盡其性能則順於天命故次云以順性命之理今語則用之取意則別言徹果該因者兼於深廣徹究五周之果該羅六位之因則廣也故廣說地位因果莫逾此經若云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二互交徹則顯深也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果也雖得佛道不捨因門果徹因也上約廣義徹果屬果該因屬因即明能詮之教該徹彼因果也今約深釋徹果屬因以因徹彼果故該因屬果以果徹彼因故即因果自相該徹唯屬所詮而能詮具明斯義然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是古人之言今欲其含深廣之義云徹果該因耳。
▲汪洋冲融廣大悉備者三有二句結歎深廣也上句明深廣之相下句出深廣之由汪汪深貌也洋洋廣貌也冲亦深也亦云中也亦曰冲和故老子云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融者融通兼深廣也故肇公云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八師經中梵志闍旬云吾聞佛道厥義弘深汪洋無涯無不成就靡不度生等即深廣義也亦如冲和之氣生成萬物而不盈滿融通萬法令無障礙言廣大悉備者即出深廣之由以無不備故此言亦出周易繫辭彼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今若取意就經亦可喻三世間天道智正覺也人道有情也地道器世間也此經廣說三世間故亦可天道深理也地道事相也人道諸佛菩薩修行者也此強配之本意但取包含而已謂此根本法輪之內何法不備未有一事一理而不極一因一果而不備五周因果則五十二位之昭彰九會玄文則難思教海而可覩說真妄則凡聖昭昭而交徹語法界則事理歷歷而相收佛知見一偈開示而無遺大涅槃一章必盡其體用六百卷般若不出於三天偈文一大藏契經並攝於七字之內是謂罄諸佛之智海竭性相之洪源故云廣大悉備矣。
▲其唯大方廣佛華嚴經焉者四結法所屬也上之勝事唯我華嚴。
▲故我世尊十身初滿正覺始成乘願行以彌綸混虗空為體性富有萬德蕩無纖塵。
第三故我世尊下教主難思文有六句義分為四初二句標果滿二一句語因深三一句明體玄四二句彰德備初云我故世尊十身初滿者總標十身該下兩段正明難思以是十身無礙佛說非三身故而言故我者由上所詮能詮深廣玄妙為諸教本故我世尊始成正覺頓說此經言十身者次下當列言初滿者成正覺時身方滿故故下經云爾時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等是初滿也正覺始成者別語菩提之身以是總故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名曰始成下當廣釋。
▲乘願行以彌綸者二語因深此有二因一乘願因經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二乘行因主山神偈云往修勝行無有邊等乘昔願因彌綸果用即是願身言彌綸者周遍包羅之義亦出周易易繫辭云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釋曰既準天地而作易易中所說與天地理同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以況如來本起行願意欲周遍利物今得如其願行故周遍法界是曰彌綸。
▲混虗空為體性者三有一句明體玄也云有二義一約世尊身上自具十身即法身也以法性身為法身故故下經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虗空二者約外虗空以融三世間而為佛身則外虗空是虗空身故云混虗空為體性混融無礙故。
▲富有萬德蕩無纖塵者四有二句彰德備也上句德無不備下句障無不寂萬者總相之大數也實具無盡之德故下經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無盡之德總名萬德塵沙無明無餘習氣故云蕩無纖塵總即二障二障有三一現行二種子三習氣習氣微細況之纖塵細中之細尚無況餘麤中之細等若總配三德萬德含於智恩下句即是斷德又混空為體即法身德萬德即般若德無塵即解脫德萬德之句為總上下諸句皆是別德上之二句並福德身十身已具四矣餘六在後段中。
▲湛智海之澄波虗含萬象皎性空之萬月頓落百川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盡宏廓之幽宗被難思之海會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
第四湛智海之澄波虗含萬象下說儀周普文有七對即為七義一明所依定二明能說身三說經處四說經時五所被眾六說經本七別敘說儀今初說經所依三昧如說法華依無量義處三昧說般若經依等持王三昧說涅槃經依不動三昧故說諸經多依三昧今說此經依何三昧即海印三昧海印是喻從喻受名賢首品疏當廣說之今略示其相謂香海澄停湛然不動四天下中色身形像皆於其中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猶澄波萬頃晴天無雲列宿星月炳然齊現無來無去非有非無不一不異如來智海識浪不生澄停清淨至明至靜無心頓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欲心念根欲並在智中如海含像故下經云如海普現眾生身以此說名為大海菩提普應諸心行是故正覺名無量非唯智現物心亦依此智頓現萬形普應諸類賢首品云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睺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然此文中言含法喻智即是法海即是喻識浪已停云湛智海無心頓現故云虗含能應所應皆為萬像。
▲皎性空之滿月頓落百川者第二對明能應之身此之兩句唯性字是法餘皆是喻以性該之皆含法喻謂若秋空朗月皎淨無瑕萬器百川不分而遍性空即所依法性滿月即實報智圓百川即喻物機影落便為變化故佛之智月全依性空惑盡德圓無心頓應故出現品云譬如淨月在虗空能蔽眾星示盈缺一切水中皆現影諸有觀贍悉對前如來身月亦復然能蔽餘乘示修短普現人天淨心水一切皆謂對其前智幢菩薩偈云譬如淨滿月普現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如是無礙智成就等正覺普現一切剎佛體亦無二則水亦喻剎若準離世間品亦喻菩薩偈云譬如淨日月皎鏡在虗空影現於眾水不為水所雜菩薩淨法輪當知亦如是現世間心水不為世所雜則亦以月喻所說法上皆空月不同若以相歸性則空亦名佛故一切慧菩薩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則空色照水影落晴天天猶空也。
▲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者第三明說經之處意取七處故言樹王者即菩提樹謂畢鉢羅樹此樹高聳特出眾樹故稱為王言不起者謂不起菩提樹而昇忉利天等故下經云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須彌向帝釋殿法慧菩薩云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十方悉亦然如來自在力三天皆有不起而昇之言故成四句一不起一切菩提樹而昇一天如前經文二不起一處而昇一切處三不起一處而昇一處四不起一切處而昇一切處二四兩句取其結例之文謂十方悉亦然取前一切閻浮提對一切忉利亦然則是第四句但取一閻浮對一切忉利是第二句其第三句易故文無義必合有是則不起法界菩提樹遍昇法界七處今言羅七處於法界者略有二意一令遍法界中皆有七處二令一一處皆遍法界且初義者若約自狹之寬說遍應如下說處中十重之內遍於中八以初一是能遍七處第十是例餘佛故然下十重是約佛遍於處今明處遍於處自有二義耳所依之處既遍法界能依之身居然遍也今直就遍法界言略有五重一遍法界同類剎中亦有七處二遍法界異類剎中亦有七處三遍法界微塵剎中亦有七處四遍法界虗空容塵之處剎亦有七處五遍法界帝網剎中亦有七處二令一一處遍者如菩提場遍法界則普光中亦有菩提場忉利中亦有菩提場夜摩兜率等七處一一皆有菩提場如遍七處亦遍非七處之處如化樂四王色界十八等非說經處今菩提場亦皆遍滿如菩提場既遍法界其餘六處一一皆遍七處乃至法界此亦有五一遍一一同類剎二遍異類剎三遍法界塵四遍法界虗空容塵之處五遍法界帝網之剎更細而論非但一一處遍隨一一塵皆遍法界五重之處是則一處中有一切處上二重釋遍皆遍五類五類之中前三約事法界次一通事理理空事空故後一事事無礙法界由事即理事理無礙故以理融事遍於重重皆是如來說經之處。
▲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者四明說經時即始成正覺時然有兩說各是一師之義故以無違兩字會通謂菩提留支則以前五會是初成即說以經初云始成正覺故三天皆云不起前故第六會已下是第二七日後說以別行十地經初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例此則第九一會在後時說以有身子祇園等故賢首則以初成頓說九會之文今疏會云賢首既旨歸云常恒之說前後際而無涯則在後時無過故云無違後際後際即通第九會在後時說故不妨後際而宣暢九會在於初成上來分於三時約所表故初成頓說約圓融故又分三時者法就機故能頓說者約佛德能能頓演故以初後相即故無違後際不妨初成頓彰九會經云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故晉經十住品云過去無量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無量劫迴置過去世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多劫不乖剎那初成豈妨後際上之二段廣如教緣中辨。
▲盡宏廓之幽宗被難思之海會者五明所被眾也然上句略明經義以為能被義在旨趣之中今為成所被故略舉耳宏者大也廓者空也幽者深也下句難思海會即是所被言海會者以深廣故謂普賢等眾德深齊佛數廣剎塵故稱為海深超情表是不可思數廣難量亦不可思即深而廣不可作深思即廣而深不可為廣思真應權實類例多端又不可思該徹果海尤不可思故初會云有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遶略列四十二眾皆以剎塵無量而為其量況口光所召一一菩薩各領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來至此會毛光重現周入剎塵依正作用該攝三際諸大菩薩尚不能思豈況凡情測其涯際故云難思海會。
▲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者六明說經本也本即圓音也落落者疎遠之聲也十剎者謂樹形等異類之剎經列二十結有十佛剎塵舉十以彰無盡故云十剎圓音之義下當廣說略而言之一音之中具一切音名曰圓音一切音聲即是一音亦名一音一多無礙總曰圓音經云佛演一妙音周聞十方剎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一切言詞海一切隨類音一切佛剎中轉於淨法輪皆圓音義也十剎齊聞無有前後故名為頓法界十剎無所不聞故名曰周。
▲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者七別敘說儀也謂是通方之說舉一為主十方為伴諸佛菩薩皆有主伴遞互相望盡於十方隨一為主十方為伴隣次相押故曰重重然相猶難明重復略示言諸佛菩薩皆有主伴者略有三句一果主果伴謂遮那為主十方佛為伴十方佛為主遮那為伴二因主因伴謂如法慧菩薩為主十方法慧為伴十方菩薩為主此方菩薩為伴等三果主因伴謂如來為主普賢等為伴此一亦名輔翼亦得稱伴彼佛為主此方菩薩為伴如法慧說法十方佛證但名證法諸佛不名因主果伴設爾為伴自望本佛而為主也言隣次相狎故曰重重者略有二義一此彼互望如遮那為主十方諸佛為伴此界之東阿閦如來為主此遮那與十方諸佛為伴次東第二佛為主遮那與東第一佛及十方佛為伴則隨一佛有法界諸佛重數如十人為主伴遞互相望便為十重主伴如佛佛既爾佛主菩薩伴亦然因主因伴亦然故此一義自有三義矣二者如遮那一佛為主十方菩薩為伴主佛既遍伴亦隨遍謂遮那處普光堂東方十佛剎塵數界外有金色世界文殊而來為伴十方菩薩皆去十剎而來若此主佛向東一界座蓮華座金色文殊來亦不相近還去十佛剎塵數界外如長空明月列宿圍遶萬器百川星月炳現月如主佛列宿如伴一一水中遠近皆現也義當金色近東一界其西蓮華色世界財首菩薩亦移近東一界如是餘八方皆移近東一界如是主佛至東一佛剎塵數界外座蓮華藏師子之座正當本金色界處由主佛至彼其金色界亦近東十佛剎塵數界外其西方蓮華色世界則正當娑婆之處如是主佛極於東方金色等伴剎亦極東方終不見文殊師利從西向東來近主佛亦不見文殊從佛前過向西近佛如是主佛極於西方亦不見西方菩薩從東向西來近主佛亦不見西方菩薩從佛前過向東近佛十方亦爾如人以十錢布地錢心為主錢緣為伴若第一錢當中則以第二錢押第一錢上近東一緣之地則開元通寶等皆亦近東一緣之地如是錢錢重重相押皆漸近東如近東既爾更十錢近西亦然說一十信則已重重周於十方如是第三會說十住時亦如說信重重遍於十方行向地等皆然則九會為九重重如第一會重重遍法界第二會重重還在第一會重重之上則九會自為九箇重重若四十八會為四十八重重若無盡會有無盡重重此一佛為主餘菩薩為伴重重如是十方佛為主菩薩為伴重重亦然如是諸佛重重復互相遍故云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餘義至下教緣中辨然上七對有其六身所依海印三昧即是智身湛智海故二說法之身為化身如水分千月故三說經處是意生身隨意遍於法界處故四說經時即力持身持令永久故五被海會即威勢身菩薩眾中威光赫弈故六圓音七主伴皆相好莊嚴身圓音即一相主伴即座蓮華藏師子之座具相好故此段有六教主難思已有四身則十身具矣意云十身初滿即說此經故然疏本意正示說儀等異含具十身故有三兩身名不全昭著。
▲雖空空絕迹而義天之星象燦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瀾浩汗若乃千門潛注與眾典為洪源萬德交歸攝群經為眷屬。
第五雖空空絕迹下言該本末也文有兩重本末一事理相望二諸教相望今初也亦是遮於伏難恐有難言夫大象無形大音無聲希微絕朕難思之境豈有形言者哉則心絕動搖言亡戲論自入真趣何用廣陳言相翻欲擾人故今釋云非言何以知乎無言非相何能顯乎無相十忍品云了法不在言善入無言際而能示言說如響遍世間斯即以言顯無言也又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虗空所現眾色形令入此法中斯即以相顯無相也又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具上三也法華亦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斯則以言顯無言也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亦以相顯無相也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又云夫說法者當如法說又云無離文字說解脫也又云雖知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等皆言與無言相與無相不相離也十住品云欲以寂靜一妙音普應十方隨類演如是皆令淨明了菩薩以此初發心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無不盡悉欲了知其自性菩薩以此初發心世間言音靡不作悉令其解證寂滅欲得如是妙舌根菩薩以此初發心皆即言無言其文非一今疏文中但略明無礙之義文有二對初對無相不礙相後對無言不礙言今初對也雖空空絕迹者法性本空空無諸相緣生之法無性故空復有何相借空遣有有去空亡故曰空空淨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於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故知非有非無非有即空非無即空空也經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界一切空是則諸佛見此即空也次云凡夫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法無所住悟此見自身則空亦無所住矣又上無中無有二空也無二亦復無空空也三界一切空成真空也又迴向品云諸法無二無不二故等皆空空也言絕迹者空有斯絕心行處滅絕滅絕滅故迹不可尋謂若有有可有則有無可無今無有可有亦無無可無以無遣有無即是迹以空空遣空空空亦迹以有遣故遣之又遣之以至於無遣若以無遣遣遣無遣亦迹有所得故如鳥履沙若無所得當句即絕故出現品云了知諸法性寂滅如鳥飛空無有迹故云空空絕迹以空空不礙於相故致雖言雖字生下義天之星象燦然也謂依於晴空不礙星象燦爛晴空即是義天依第一義天不礙法門星象又以不礙星象方知是空不礙法門為真第一義空矣上即以空為本法門為末言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瀾浩汗者二約無言不礙言也則以無言為本言即為末湛湛者海澄之相意明動依於靜無言不礙於言下經云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若礙於言則身子被訶不礙於言則文殊所讚況文字性離即言亡言故雖無言而教海之中波瀾浩汗大波曰瀾是以佛證離言流八音於聽表法本非說演大藏於龍宮故知至趣非遠心行得之則甚深言象非近虗懷體之而目擊言絕之理而非絕繁興之籍而非興故即言亡言也融常心言無所遣矣。
▲若乃千門下第二諸教相對而論本末即以華嚴為根本法輪文有二對上對為開漸本謂千門異義潛注眾經如海潛流四天下地有穿鑿者無不得水則皆海水故海為眾水之源華嚴為諸教之本源矣下對為攝末本則萬德交歸若百川歸海海能普收即為其本故古人云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於是乎冥會彼約會歸涅槃此約會歸法界故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故故法華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一乘即三乘之本一佛乘者即華嚴也會三歸一即攝末歸本故第五經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即指華嚴為根本也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即所流也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攝末歸本也是經即是法華法華攝於餘經歸華嚴矣是則法華指華嚴為根本其義分明餘如下說。
▲其為旨也冥真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用繁興以恒如智周鑒而常靜。
第六其為旨也旨趣玄微此句標舉後冥真體下正顯於中二先明事理無礙後顯事事無礙雖此經中廣說於事及與於理而皆無礙故以無障礙法界而為旨趣總此一門即義分齊中意就初事理無礙中亦二先示三大後融真妄前中問初往復無際等已明三大今何重說答略有三義不同一前直就法界宗上約義以明三大今約能詮經中具說三大故不同也二前辨三大之相今明三大所在謂體大在何在萬化等三前明三大融拂為成己宗此明三大互即為遮異釋辨不相捨離為無礙義如昔人云其為體也則不生不滅無去無來以不滅為無生以不生為無滅等其為相也則同異類之殊體則微細容持同異類之別軀則展轉重現微細之理難見況之以芥缾重現之理易疑喻之以帝網等其為用也則不分而遍不去而臻一多大小而互為延促靜亂而無礙等斯即別顯三大之相今但明其不離即是故玄名事理無礙初句明體體在萬化之中非事外也故云冥真體於萬化之域冥謂冥契亦是冥寂萬化乃事法之總名欲識真體所在秪在萬化之中故曉公起信疏序云原夫大乘之為體也蕭焉空寂湛爾冲玄玄之又玄豈出萬象之表寂之又寂猶在百家之談非象表也五目不能覩其容在言裏也四辯莫能談其狀釋曰此明真體與一切法非一非異今疏但辨無礙無礙則與諸法非一非異矣肇公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亦體即萬化矣言顯德相於重玄之門者明相相不礙體也重玄即是理體明德相秪在體上若離體有相相非玄微勝德之相名為德相言重玄者亦即空空語借老子老子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彼以有名無名同謂之玄河上公云玄者天也天中復有天莊子云天即自然則自然亦自然也御注云玄深妙也猶恐執玄為滯不至兼忘故寄又玄以遣玄耳明無欲於無欲依此而生萬物故云眾妙之門今以空空之中無德不備耳言用繁興以恒如者明用用不離於體相故繁多興起而常即如上體相用三不相捨離皆是所證所觀言智周鑒而常靜者即能證能觀若當句明即止觀無礙周鑒觀也事理遍觀常靜止也惑相皆寂亦權實無礙周鑒權也常靜實也若對上三句即為境智無礙由所觀境既體用無礙故能觀智亦寂照雙流若別對三大則各具體用皆生止觀如體上明真體體也止也萬化之域用也觀也顯德相觀也重玄門止也用繁興觀也以恒如止也若作三觀釋者以智鑒體空觀也鑒用假觀也鑒相中觀也三諦齊觀故云周鑒對此三觀常靜之止亦有其三一體真故靜即於空觀成體真止二隨緣無取故靜即於假觀有方便隨緣止三離二邊分別故靜即於中道觀有離二邊分別止三止三觀融為一心契同三諦無礙之理則心境融即而常歷然。
▲真妄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真妄交徹下融真妄也文有二對初對正明雙融後對不礙兩存今初真謂理也佛也妄謂惑也生也亦生死涅槃言交徹者謂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故云交徹如波與濕此二交徹謂無有不濕之波無有不波之濕若依交徹亦合言即聖心而見凡心如濕中見波故如來不斷性惡又佛心中有眾生等若依此義合云真妄交徹凡聖互收今云爾者若約理融實即真妄互有今約有不壞相但明凡即同聖以即真故而聖不同凡無煩惱故如波即濕而濕未必即波有靜水故故靜水說波有動之性無動之事波中說濕動濕俱有又凡即見佛於凡有益佛即是凡令人妄解是故但云即凡心而見佛心耳然其真妄所以交徹者不離一心故妄攬真成無別妄故真隨妄顯無別真故真妄名異無二體故真外有妄理不遍故妄外有真事無依故然或說妄空真有或說妄有真空俱空俱有雙非兩是雖有多端並皆交徹此義云何且說真妄自有二義一約三性圓成是真遍計為妄依起他性通真通妄淨分同真染分為妄二者約二諦說真諦為真俗諦為妄二諦多門下當廣說今且約事理二門理為真諦為真事為俗諦為妄設淨分之事妄未盡故如唯識論約遍計為妄則妄空真有若染分為妄則真妄俱有若涅槃說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所謂大涅槃則依他染分為空淨分圓成皆有若依三論以世諦故有真諦故空若以妄為俗諦以真為真諦則妄有真空若隨俗說二諦則真妄俱空若約真妄通二諦則真妄俱通空有若約觸物皆中則真妄俱非空有言並皆交徹者約宗以明唯識等宗不得交徹今就華嚴則前諸義皆得交徹以具前即一心等義故如約遍計為妄者情有即是理無妄徹真也理無即是情有真徹妄也若染分依他為妄者緣生無性妄徹真也無性緣生真徹妄也若約生死涅槃說生死即涅槃妄徹真也涅槃即生死真徹妄也故中論云生死之實際即是涅槃際涅槃之實際即是生死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即交徹也此經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亦俱空俱有交徹義也若依三論以妄為俗諦以真為真諦言交徹者即俗而真即真而俗故故影公云然統其要歸則會通二諦以真諦故無有俗諦故無無真故無有則雖無而有俗故無無則雖有而無雖有而無則不累於有雖無而有則不滯於無乃至云寂此諸邊故名曰中即真妄交徹義也真故無有則雖無而有則真徹妄也俗故無無則雖有而無則妄徹真也餘可思準若約隨俗說真妄者真妄本虗居然交徹真妄皆真則本末一味居然交徹若觸物皆中居然交徹問真妄二法其猶水火何得交徹答此有多義一真妄二法同一心故以一貫之故得交徹故起信論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故云不離一心故得交徹二云妄攬真成無別妄故者亦起信論勝鬘等意真如隨緣成一切法故真徹妄也言真隨妄顯無別真故者妄徹真也若無有妄對何說真如無緣生則無無性故三真妄名異體無二故者如向所引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等俱不可得則體無二也故彼次下文云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顛倒非實義不能見正覺明以無二為實也豈非交徹四云真外有妄理不遍故下反成二義此句真徹妄下云妄外有真事無依故者即妄徹真此亦法性宗一切法皆如豈妄外有真真如遍一切豈真外有妄是知真妄常徹亦不壞真妄之相則該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徹真之妄妄非妄而雲興。
▲事理雙修等者即第二對不礙兩存也上來交徹即不礙之義恐人誤執謂泯二相故舉此言亦由惑者執禪則依本智性無作無修境本自明不拂不瑩執法則須起事行當求如來依他勝緣以成己德並為偏執故此辨雙行依本智者約理而說無漏智性本具足故而求佛智者約事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心鏡本淨久翳塵勞恒沙性德並埋塵沙煩惱是故須以隨順法性無慳貪等修檀等故諸佛已證我未證故又理不礙事不妨求故事不礙理求即無求故若此之修無修之修修即無修為真修矣。
▲理隨事變則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則千差涉入而無礙。
理隨事變下第二明事事無礙法界為經旨趣義分齊中當廣分別今但略明亦分為二初一對明無礙所由所以事事不同而得無礙者以理融事故於中初句明依理成事故一與多互為緣起此猶是事理無礙躡前起後故舉之耳由事理無礙方得事事無礙若事不即理事非理成則互相礙今由即理故得下句以理融事故云事得理融則千差涉入而無礙此正辨事事無礙所由上事攬理成則無事非理故以理融事理既融通事亦隨爾故得千差涉入而無礙由即事故而有千差為理融故重重涉入即十所以中理性融通門也餘至下明。
▲故得十身歷然而相作六位不亂而更收廣大即入於無間塵毛包納而無外炳然齊現猶彼芥缾具足同時方之海滴一多無礙等虗室之千光隱顯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暎若帝網之垂珠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萬行芬披比華開錦上。
故得十身等者正顯無礙之相具十玄門以隨文語便故小不次如下次第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祕密隱顯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今文之次在文可知唯主伴一門說儀已具故不重出諸藏純雜今古名異今文重出故亦有十門今初即諸法相即自在門文有兩句上句總明三世間相即故云故得十身歷然而相作言故得者由前事得理融之故便得具下十種玄門故得二字文雖在初義貫下十言十身者即第八地云此菩薩遠離一切身想分別住於平等此菩薩知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虗空身言相作者次經云此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業報身乃至虗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國土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業報身乃至虗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業報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虗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虗空身隨諸眾生所樂不同則於此身現如是形釋曰上之四番別顯末後結例即十身相作也言歷然者不壞相故壞相而作非不思議其猶芥納須彌本相如故七十七經云是以一剎入一切剎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又云是以一佛入一切佛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等五十六經云所謂以眾生身作剎身而亦不壞眾生身是菩薩遊戲以剎身作眾生身而亦不壞於剎身是菩薩遊戲如是佛身與二乘身相作菩薩身與成正覺身相作於涅槃示生死等皆不壞其相故云歷然而相作六位不亂而更收者六位即三賢十聖等妙二覺則因果因因皆悉相攝如初發心便成正覺不壞初心之相若無初心何名初心成正覺故十信攝於諸位諸位十信歷然十住攝於諸位諸位十住不亂不亂即行布更收即圓融如下說因中辨此句亦是相入門以下有相入故此一句但為相即如乳投水癈己同他故名相即。
▲廣大即入等者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上句大能入於小下句小能容大雖有即入意取廣狹無間謂小小之則無內故無有中間無外謂大大之則無外無外廣大之身剎即入無內之塵毛故名廣狹無礙若即若入皆得廣狹無礙晉經十住品云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是初發心至大有小相即是廣狹無礙也又云能以小世界作大世界以大世界作小世界等。
▲炳然齊現等者第三微細相容安立門一能含多即曰相容一多不雜故云安立炳者明也微細有三一所含微細知瑠璃缾盛多芥子炳然齊現不相妨礙非前非後此即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然有兩本一本云白芥子一本則但云芥子今依此本謂一法稱性含性皆盡故一切法隨所依理現在一中亦緣起實德無礙自在致使相容非天人所作乃實德安立如八相中一一相內即具八相名為微細二約能含微細三約難知微細。
▲具足同時等者第四同時具足相應門如大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十種之德故隨一法攝無盡法及下九門以此門總故同時明無先後具足明無所遺言十德者十地經云一次第漸深二不宿死屍三餘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無量珍寶六深難得底七廣大無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過限十普受大雨又經云如人入大海浴則為己用諸河之水稱此而修一行之內德不可盡。
▲一多無礙等者第五一多相容不同門由一與多互為緣起力用交徹故得互相涉入是曰相容不壞其相故云不同如一室內千燈並照燈隨盞異一一不同燈隨光通光光涉入常別常入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此之燈喻亦可喻於相即直就光看不見別相唯一光故。
▲隱顯俱成等者第六祕密隱顯俱成門如八九日夜月半顯半隱正顯即隱正隱即顯不同晦日隱時無顯不同望日顯時無隱以一攝多則一顯多隱以多攝一則多顯一隱一毛攝法界則餘毛法界皆隱餘一一毛互相攝入隱顯亦然然其半月非但明與晦俱而明下有晦晦下有明如東方入正定為一半明西方從定起為一半晦而東入處即於東起如明下有暗西方起處即於西方入如暗下有明故稱祕密俱成。
▲重重交暎等者第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如天帝殿珠網覆上一明珠內萬像俱現諸珠盡然又互相現影影復現影重重無盡故千光萬色雖重重交暎而歷歷區分亦如兩鏡互照重重涉入傳耀相寫遞出無窮。
▲念念圓融等者第八十世隔法異成門即離世間品菩薩有十種說三世謂過去說過去過去說現在過去說未來現在說過去現在說平等現在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未來說無盡三世說一念前九為別一念為總故云十世以三世相因互相攝故一念具十舉十以顯無盡故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普賢行品云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如一夕之夢經於數世攝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離世間品云如人睡夢中造作種種事雖經億千歲一夜未終盡故莊生一夢身為蝴蝶注云世有假寐而夢經百年者然事類廣矣。
▲法門重疊等者第九託事顯法生解門言重疊者意顯多不相礙故隨一事名多法門以隨一事即是無盡法界法界無盡故法亦無盡如下經云此華蓋等從無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意明一切因生一果一果即具一切故非是託此別有所表也。
▲萬行芬披等者第十諸藏純雜具德門此門至相十玄中有此名也然有二意故賢首改為廣狹自在無礙門一者若以契理為純萬行為雜則是事理無礙非事事無礙設如菩薩大悲為純盡未來際唯見行悲餘行如虗空若約雜門即萬行俱修者此二門異亦不成事事無礙二者如一施門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行故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障礙故名具德者則事事無礙義成而復一中具諸度諸度存即相入門若一即諸度復似相即門故不存之改為廣狹今以至但但約行為小異此段略無主伴故復出之以成十義耳言比華開錦上者意取五綵相宣華色雖異一一之線皆悉通過通喻於純異喻於雜故常通常異名為無礙不同繡畫但異不通上之十玄略陳大格廣如下義分齊中。
▲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
若夫下第七成益頓起文有十義初有二義總顯高深明權小莫測後八正明成益遍益頓圓又前二高深反顯成益明權小莫測由昔無因反勸眾生令信仰故後入順顯成益謂能頓能圓令必受故今初即第一明高遠若泰華倚天岷峨拂漢難仰其頂故論語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積行菩薩者出現品云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集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可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聞已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等如魚登龍門若得登者即化為龍如入華嚴之機也若登不過者曝鰓於龍門之下如彼假名菩薩即權教次第修者。
▲深不可窺下第二彰深妙也即法界品初舍利弗等五百聲聞彼歎德云悉覺真諦皆證實際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離結使縛住無礙處其心寂靜猶如虗空於諸佛所永斷疑惑於佛智海深信趣入釋曰即上德也在逝多林如來嘉會而不見聞名杜視聽杜塞也在目曰視在耳曰聽雖在會下如聾如盲故云杜塞故經云于時上首諸大聲聞舍利弗大目揵連摩訶迦葉離波多須菩提阿㝹樓䭾難陀劫賓那迦旃延富樓那等諸大聲聞在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來嚴好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如來尊勝如來妙行如來威德如來住持如來淨剎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界菩薩大會菩薩普入菩薩普至菩薩普詣菩薩神變菩薩遊戲菩薩眷屬菩薩方所菩薩莊嚴師子座菩薩宮殿菩薩住處菩薩所入三昧自在菩薩觀察菩薩頻申菩薩勇猛菩薩供養菩薩受記菩薩成熟菩薩勇徤菩薩法身清淨菩薩智身圓滿菩薩願身示現菩薩色身成就菩薩諸相具足清淨菩薩常光眾色莊嚴菩薩放大光網菩薩起變化雲菩薩身遍十方菩薩諸行圓滿如是等事悉皆不見何以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集見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讚說十方世界一切佛剎清淨功德故本不稱歎諸佛世尊種種神變故本不於生死流轉之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來種性不斷絕故等上來先列人即是上德聲聞次明不見等即杜視聽也何以故下釋不見因劣者不見猶未為深上德不知方知玄妙。
▲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象王迴旋六子道成於言下啟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寄位南求因圓不逾於毛孔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盡眾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
見聞為種下文有八段正顯成益圓遍之相此第一段明見聞益亦名為種益即隨好品地獄天子三重頓圓及初地云雖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聞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不信不聞翻顯信則成益海水是龍畜生趣攝劫火是天火災及初禪生在二禪光音等天長壽天難於此得聞兼上地獄天子已有三難佛會神鬼得聞三途足矣火災之時兼佛前佛後人天異道已兼辨聰亦不揀北洲聾者目視盲者耳聞故八難具矣皆容見聞為種之義超十地之階正在地獄天子舉重攝輕阿鼻地獄尚得頓圓忝在人流豈不留所故隨好光明功德品佛告寶手菩薩言佛子菩薩足下千輻輪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隨好名圓滿王常放四十種光明中有一光名清淨功德能照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隨諸眾生種種業行種種欲樂皆令成熟阿鼻地獄極苦眾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終生兜率天既生天已天鼓廣為說法乃至云爾時諸天子聞說普賢廣大迴向得十地故獲諸力莊嚴三昧故以眾生數等清淨三業悔除一切諸重障故即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華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座放大光明乃至以華散於佛上又云其諸香雲普雨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若有眾生身蒙香者其身安樂乃至八萬四千煩惱了知如是悉是虗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釋曰此即第一重得十地次云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釋曰此即第二重得十地後文復云是菩薩摩訶薩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放摩尼髻清淨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第十地位成就無量智慧光明得十種清淨眼乃至十種清淨意具足無量甚深三昧釋曰此即第三重得十地也。
▲解行在躬等者第二解行益七十八經慈氏讚善財云餘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乃能親近諸佛菩提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則能化眾生則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則能成就諸波羅蜜則能增廣一切諸行則能圓滿一切大願則能超出一切魔業則能承事一切善友則能清淨諸菩薩道則能具足普賢諸行及威光太子亦是一生圓多劫之果上二皆明證速又此經宗明三生圓滿一見聞生二解行生即上二句三證入生即下二句。
▲師子奮迅等者第三頓證益也謂第六十經初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大悲為身大悲為門大悲為首以大悲法而為方便充遍虗空入師子頻申三昧舊經云奮迅奮迅之義就師子說其義便故至第六十一中普賢開發後如來眉間放光照故時逝多林菩薩大眾悉見一切盡法界虗空界一切佛剎一一微塵中各有一切佛剎微塵數諸佛國土種種名種種色種種清淨種種住處種種形相如是一切諸國土中皆有大菩薩座於道場師子座上成等正覺菩薩大眾前後圍遶諸世間主而為供養等乃至云是故皆得入於如來不可思議甚深三昧盡法界虗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或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或入圓滿諸波羅蜜或入莊嚴清淨行輪或入菩薩諸地或入成正覺力或入佛所住三昧無差別大神變或入如來力無畏智或入佛無礙辨才海即頓證林中也廣說以十能入入此所入。
▲象王迴旋等者第四超權益即六十一經末會之初六千比丘會身子令六千比丘觀文殊十德六千請往奉覲文殊身子令見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無量自在菩薩圍遶并其大眾如象王迴觀諸比丘故云象王迴旋言六千道成於言下者比丘興願文殊令發十種無疲厭心時諸比丘聞此法已則得三昧名無礙眼見一切佛境界得此三昧故悉見十方無量無邊一切世界諸佛如來及其所有道場眾會亦悉見彼十方世界一切諸趣所有眾生亦悉見彼一切世界種種差別亦悉見彼一切世界所有微塵亦悉見彼諸世界中一切眾生所住宮殿以種種寶而為莊嚴及亦聞彼諸佛如來種種言音演說諸法文詞訓釋悉皆解了亦能觀察彼世界中一切眾生諸根心欲亦能憶念彼世界中一切眾生前後十生亦能憶念彼世界中過去未來各十劫事亦能憶念彼諸如來十本生事十成正覺十轉法輪十種神通十種說法十種教誠十種辯才又即成就十千菩提心十千三昧十千波羅蜜悉皆清淨得大智慧圓滿光明得菩薩十神通柔軟微妙住菩薩心堅固不動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住普賢行住普賢行已入大願海入大願海已成就大願海以成就大願海故心清淨心清淨故身清淨身清淨故身輕利身輕利故得大神通無有退轉得此神通故不離文殊師利足下普於十方一切佛所悉現其身具足成就一切佛法釋曰此即道成也一三昧中有十通用皆圓益也。
▲啟明東廟等者第五成智益啟明東廟者即第六十二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漸次南行至福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往昔諸佛教化眾生大塔廟處釋曰此即東廟時福城人聞文殊師利童子在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無量大眾從其城出來詣其所下別列中有五百優婆塞優婆夷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善財是一下文殊師利別觀善財觀察已安慰開喻而為演說一切佛法乃至說此法已慇懃勸喻增長勢力令其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令憶念過去善根作是事已即於其處復為眾生隨宜說法然後而去爾時善財童子從文殊師利所聞佛如是種種功德一心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文殊師利而說偈言等即啟智明也言智滿不異於初心者即第八十經初智照無二相經云是時文殊師利遙申右手過一百一千由旬按善財項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離信根心劣憂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一善根心生住著於少功德便以為足不能善巧發起行願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如來之所憶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門如是所行如是所住如是境界若周遍知若種種知若盡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說若分別若證知若獲得皆悉不能釋曰了知法性下即是智滿若離信心則不能得反顯由信心故得不離初心則信智無二若約不動智為初即前後二智無二也。
▲寄位南求等者第六成位益謂善財初見文殊寄十信位德雲至瞿波寄三賢十聖位摩耶已下兼寄等覺至見普賢便得因圓不踰毛孔文云時善財童子又見自身在普賢身內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教化眾生又云是善財童子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菩薩於其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諸佛剎海過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又云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毛孔剎中或於一剎經於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有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如是而行亦不於此剎沒於彼剎現念念周遍無邊剎海教化眾生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是之時善財童子則次第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剎等行等正覺等神通等法輪等辨才等言詞等音聲等力無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釋曰此即毛孔中因圓也。
▲剖微塵之經卷等者第七顯因成果益即出現品大經潛塵喻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悉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悉明見破塵出經卷普饒益眾生佛智亦如是遍在眾生心妄想之所纏不覺亦不知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現饒益諸菩薩又經云菩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故念念相應則念念成矣。
▲盡眾生之願門等者第八成就行願益謂菩薩發心化盡生界生界若盡大願方終生界無窮大願無盡故十地品云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今生界雖無有盡而等有經卷故普開之要令盡無盡之眾生為大願矣言塵塵行滿者菩薩大悲不可盡故心量難思為一眾生於一塵中經無量劫修行萬行而心不疲倦塵塵皆爾生生盡然方顯願行無窮盡也故文殊讚善財云汝遍一切剎微塵等諸劫修行普賢行成就菩提道。
▲真可謂常恒之妙說通方之洪規稱性之極談一乘之要軌也。
第八真可謂下結歎宏遠於中二先當相顯勝後對他顯勝今初四句初句明常常恒之說前後際而無涯故二通方之洪規者明遍無有一國不說此法故明是通方不同隨宜之教有說不說三稱性之極談者顯深一一稱理故一文一句即不可盡故普賢語善財云我法海中無有一文無有一句非是捨施無量轉輪王位而求得者等四一乘之要軌者明要謂於一乘中是別教一乘不共之旨圓因之門成佛之妙故。
▲尋斯玄旨却覽餘經其猶杲日麗天奪眾景之耀須彌橫海落群峯之高。
尋斯玄旨下二對他顯勝先法後喻。
▲文有二喻初其猶杲日麗天奪眾景之耀者智明暎奪喻初昇之日謂之杲日麗者著明也此經猶如杲日杲日既昇眾景奪耀景明也謂星月等光即大明流空繁星奪曜斯經大闡眾典無耀。
▲後須彌橫海落群峯之高者即高勝難齊喻須彌即是此經群峯即是餘經設有七金鐵圍方餘高廣比妙高之出海並落其高以俯望群峯如培塿故。
▲是以菩薩搜祕於龍宮大賢闡揚於東夏顧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輝幸哉像季之時偶斯玄化況逢聖主得在靈山竭思幽宗豈無慶躍。
第九是以菩薩下感慶逢遇於中二一弘闡源由二正明感遇今初謂龍樹菩薩五百年外方入龍宮搜求得斯奧典事如別傳及纂靈記言大賢闡揚於東夏者正取覺賢兼餘大德謂智嚴法業日照實叉等闡揚斯典言於東夏者謂蔥嶺之東地方數千里謂之神洲大夏而上云是以者由上深妙故搜之闡之故龍樹入於龍宮廣見無數偏誦此經者以玄妙故故智論詺為大不思議經而諸大德皆見此經一文一句竭海墨而莫盡一偈一光破地獄之劇苦故盡命弘傳耳。
▲顧惟正法之代等者二正明感遇於中亦二先對昔自慶後對今自慶今即初也謂五百年前即當正法斯經清輝隱匿龍宮之內時人不聞何幸像法垂末之年遇斯玄微之化生居像末應合悲傷反顧前不聞經未慚正法之代故自慶也此依不減正法一千年故今為像末以今去大師涅槃一千八百六十年故又案大集月藏分第一五百年解脫牢固第二五百年禪定牢固第三五百年多聞牢固第四五百年塔寺牢固第五五百年鬪諍牢固今居塔寺之末將隣鬪諍之時翻聞難思之經碎身莫酬其慶。
▲況逢聖主下等二對今自慶此慶此有三一慶時二慶處三慶修初即況逢聖主謂明時難遇今值聖明天子敷陳五教高闡一乘列剎相望鐘梵交響使得閑居學肆探頤玄門斯一幸也二得在靈山者慶處也清涼靈山三千之最文殊大聖諸佛祖師金色雖在東方住處即為金色大聖雖周法界攝機長在此山應感普周若百川影落清涼長在猶素月燈空萬聖幽贊於五峯百祇傳慶於千古況大孚靈鷲標乎聖寺之名一介微僧得在居人之數此之慶幸爰媿多生斯再幸也三竭思幽宗者慶所修也大方廣佛華嚴經即毗盧遮那之淵府普賢菩薩之心胷一切諸佛之所證一切菩薩之所持包性相之無遺圓理智而特出不入餘人之手何幸捧而持之積行菩薩猶迷何幸探乎幽邃亡軀得其死所竭思有其所歸幸之三也豈無慶躍結上三也其猶溺巨海而遇芳舟墜長空而乘靈鶴慶躍之至手舞何階故感之慶之唯聖賢之知我也。
▲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眾篇義類之別目。
第十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下略釋名題以下第九門廣釋故此云略於中三先雙標經品二雙釋二目三雙結今初上標經目謂從略至廣展演無窮難思教海不離七字故云無盡修多羅之總名後世主妙嚴品第一即眾篇義類之別目者標品目也眾篇即三十九品品者義類不同今當其一故云別目。
▲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廣則稱體而周佛謂覺斯玄妙華喻功德萬行嚴謂飾法成人經乃注無竭之涌泉貫玄凝之妙義攝無邊之海會作終古之常規。
大以曠兼下二雙釋二目先釋總題後釋品目今初下有十門釋其七字字各十義今但略舉當字釋之然此七字略有六對一經字是教上六是義即教義一對二嚴字是總上五是別即總別一對三華為能嚴上四皆所嚴即能所一對四佛是所嚴成人上三是所嚴之法即人法一對五廣者是用上二是體即體用一對六方者是相大者是性即性相一對故此七字即七大性大者體大方者相大廣者用大佛者果大華者因大嚴者智大經者教大則七字皆大七字皆相等今各以二義釋之大以曠兼無際者曠兼明其包含約廣遍釋大故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虗空下經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也二無際者約其竪論則常故名大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下經云法性無作無變易猶如虗空本清淨諸佛境界亦如是體性非性離有無然淵府不可以擬其深妙故寄大以目之實則言慮斯絕下經云法性不在於言論無說離說恒寂滅諸佛境界不可量為悟眾生今略說耳方以正法自持者亦有二義一方者正也二方者法也並持自性通上二義謂恒沙性德即是相大並無偏偽故稱為正皆可軌持目之為法下經云凡夫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法無所住悟此見自身廣則稱體而周者此即用大用如體故無不周遍然亦二義由體有二義故一者能包二者能遍猶如虗空包含萬象遍至一切色非色處今用稱體一稱體之包則一塵受世界之無邊二稱體之遍則剎那彌綸法界而無盡上之三字即體相用無有障碍為所證之法界也佛謂覺斯玄妙者亦有二義一者能覺佛陀梵言此云覺者故二者所覺即大方廣斯為玄妙之境故云覺斯玄妙斯即此也即此上大方廣耳若別說者覺上用者覺世諦也覺上體者覺真諦也覺上相者覺中道也三諦相融三覺無礙為妙覺也華喻功德萬行者此亦二義一感果華喻於萬行成佛果故或與果俱或不與俱俱如蓮華表因果交徹故不俱如桃李華不壞先因後果故二嚴身華喻諸位功德必與修果俱故下經云神通等法如華開敷眾相如華具三十二嚴謂飾法成人者嚴亦二義一以萬行飾其本體即嚴上大方廣如瑩明鏡鏡雖本淨非瑩不明二以萬行功德成佛果之人若琢玉成像又飾本體如鑄金成像以行成人如巧匠成像經乃注無竭之湧泉下唯經舉四義然亦唯二謂貫與攝涌泉即是所攝義味常乃通於上三一注無竭之涌泉此言猶通諸教二貫玄凝之妙義以總就別別貫華嚴玄妙義故凝謂凝湛嚴整之貌也三攝無邊之海會者即是攝義無邊海會局此經眾揀餘眾故四作終古之常規者即是常義餘處釋云常乃道軌百王今亦以通就別別屬此經法眼常全無缺減故常恒之說非隨宜故終古無忒可得稱常釋總題竟。
▲佛及諸王並稱世主法門依正俱曰妙嚴分義類以彰品名冠群篇而稱第一。
佛及諸王並稱世主下釋品名此釋世主世謂世間即三世間謂眾生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主謂君主即諸王及佛地神水神主林主山等神即器世間主天王龍王夜叉王等即眾生世間主如來即是智正覺世間主亦總化上二遍統前三故云並稱世主法門依正俱曰妙嚴者此嚴亦說三世間嚴法門為能嚴唯局於主依正所嚴通三世間眾生及佛俱稱正故謂諸世間主得別法門自嚴己眾即眾生世間嚴並用嚴佛亦智正覺嚴佛成正覺是自法門是故能令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菩薩眾中威光赫奕等即智正覺世間嚴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妙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等即器世間嚴器世間嚴通二法門一佛力令嚴是佛自嚴二感者觀見是眾海法門嚴是故總云法門依正俱曰妙嚴三世間嚴並勝餘教故標妙嚴以為品目用當諸經之序分也餘如下說。
▲斯經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
後斯經下雙結二目用當諸經序分餘如下說。
上來大分中初總序名意已竟。
自下第二歸敬請加。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一
卍續藏第 05 冊 No. 0232 華嚴經疏鈔玄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二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歸命十方極三際塵剎圓明調御師法界功德大悲雲毗盧遮那大智海所住甚深真法性所流圓滿修多羅一一塵方佛會中普賢文殊諸大士我今欲以一毛智測量無邊法界空願承三寶同體慈句句冥符諸佛意俾令法眼常無缺盡眾生界如普賢迴茲勝善洽群生速證菩提常樂果。
自下第二歸敬三寶請威加護有十六句大分為三初有八句正歸敬三寶次有六句請威加護後有二句迴施眾生初中初句總明餘皆別顯今初歸命二字顯能歸相三業普周歸向依托無盡三寶但云命者以人所寶重莫過身命今將仰投十方已下所歸分齊十方橫遍三際竪窮極通橫竪。
▲塵剎圓明下就別顯中三寶即為三別初三句歸佛次二句歸法後二句歸僧初中又二二句總歸諸佛一句別歸本師初中塵剎有二義一所依處謂一一塵中諸剎土故佛所嚴剎等塵數故又塵約微細剎通麤細二即塵數如來圓謂圓寂明謂智明即菩提涅槃亦無德不圓無法不照故上二自利調御師者通利自他十號之一法界亦二義一成上依處上云塵剎似當約事今云法界義兼事理佛身充滿於法界故又充滿法界無窮盡故二者該後稱法界之功德大悲雲故功德者亦圓明中別義即十力無畏百四十不共無盡之德大悲普覆無心含潤故喻於雲毗盧一句別歸本師承恩重故四字標名三字讚德上云功德總該無盡今云大智別語最勝順於光明遍照義故大智深廣故喻於海又諸佛舉悲本師語智影略以明悲智廣深故悲亦稱海大悲深廣故智亦如雲含潤雨法故又前云功德此云大智成二嚴故無盡功德不出二故。
▲二所住下二句歸法言所住者躡前起後所以躡者顯同體故但歸別相不會理故然三寶有三一同相二別相三住持相今通依之且別相者即如前科佛則橫該一切竪徹十身法則通四略舉理教僧雖該攝偏語大乘法性是理修多羅是教言同相者此有三義一約以事就義門則別相之上各有三寶佛體之上有覺照義名為佛寶軌持義邊名為法寶違諍過盡是名僧寶即以無漏界功德為體二法上三者法有性覺即是佛寶軌持即是法寶法體無違即是僧寶三僧上三者觀智為佛寶軌持為法寶在眾無違又不違眾生故名為僧寶今舉佛所住以明法者即約佛上德同體也理是佛所住教從佛所流兩重相依二約會事從理門三寶皆依真故今舉佛法皆歸真性略不言僧三約理義融現門心性本覺即是佛法恒沙性德皆可軌持即是法寶此恒沙德性相不二冥合無違名為僧寶由此一門故令如來住真法性若無此者何所住耶三門雖異並稱同體淨名云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虗空等是故若就覺義並稱佛寶軌持而言無非法寶冥符和合莫不皆僧義說有三不可為一然無別體豈為異耶故云同相三住持三寶者十身之中有力持身及形像等即住持佛其修多羅即住持法住持之僧含菩薩中然三三寶通於諸乘含有勝劣以義料揀歸勝非劣一理統之三三無異故並歸敬顯敬無遺。
▲三一一下二句歸僧初句明處一一微塵中有一切諸佛菩薩眾圍違故況一一佛所難思普賢住普賢位莫不皆爾下句舉人偏舉二者以是海會之上首故表理智故諸言不一則無所不該。
▲第二我今下請威加護六句分三初二句請歸之意意欲釋經故然通顯歸意乃有眾多總相言者三寶吉祥一切眾生最勝良田有歸依者能辨大事生諸善根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故又一切經初有六成就令物信故佛滅度後凡諸弟子所有著述皆歸三寶示學有宗不自專己離過失故請威加護令契合故上句自謙智劣等彼一毛下句讚法廣深同真法界一毛度空乍可知量凡知測法何能盡窮。
▲次願承下二句願加護相上句明加下句辨益今初未能深入三昧外感佛加但請同體之慈希霑勝益下句益中句句冥符願始末無違而言冥者亦謙詞也未得顯加且希冥契使凡心凡筆暗合聖心。
▲三俾令下二句著述所為使令法眼圓滿化盡含生故賢首品云彼諸大士威神力法眼常全無缺減也第九迴向不願成佛唯願等於普賢者良以普賢該因徹果佛前佛後皆悉有故普賢即是諸佛根本故法界體故故金剛頂經十方諸佛禮普賢者亦斯義矣然著述所為但願大法弘通眾生利樂即悲智大意曲論別為乃有多緣以斯經乃諸佛所證根本法輪諸教標準此方西域無不仰遵而聖后所翻文詞富博賢首將解大願不終方至第十九經奄歸寂滅苑公言續而前疏亦刊之筆格文詞不繼先古致令後學輕夫大經使遮那心源道流莫挹普賢行海後進望涯將欲弘揚遂發慨然之歎若有過不說是非混同豈唯掩傳者之明實乃擁學者之路若指其瑕纇出彼乖差豈唯益是非之情寔乃黷心智之境故撫心五頂仰託三尊不獲已而為也以斯別意略有十焉一聖旨深遠故二顯示心觀故三扶昔大義故四剪截浮詞故五善自他宗故六辨折古今故七明示法相故八廣演玄言故九泯絕是非故十均融始末故初一為總後九為別意指昔瑕然疏中欲掩是非傳者須知得失諸徒誠請難以違之長時弘宣不繁數述恐迷宗滯迹競作是非耳第一聖旨深遠者此為總意謂佛法冲深隨人智慧有淺深故斯亦為遮外難恐有難言世路以多岐亡羊學者以多途喪真淳源莫二枝派轉多舊疏新章益汩真性何以屋上架屋牀上安牀昔已有之何要改作故下十意皆通此疑今之初意正答斯難特由聖旨深遠隨見不同各呈其能以光法施昔可尚也安更有詞故五百比丘各說身因佛許無非正說三十二菩薩共談不二異見同歸下經之中無邊海會各入解脫之門境界萬差同趣如來智海故海慧菩薩云如來境界無有邊各隨解脫能觀見是以西域東夏釋論釋經經有多家論文論有多師解釋如折金杖金體不殊總收百川溟渤彌大故或登地菩薩或加行賢人或當代時英或如來懸記皆思拔群位智出眾情而所見不同並傳於世各申其美共讚大猷依之修行無不獲益今亦仰攀勝德用盡專精以管窺天滴流足海復何恠焉。
●第二顯示心觀者以經雖通詮三學正詮於定皆是如來定心所演故經云汝所說者文語非義我所說者義語非文況華嚴性海不離覺場說佛所證海印三昧親所發揮諸大菩薩定心所受昔人不參善友但尚尋文不貴宗通唯攻言說不能以聖教為明鏡照見自心不能以自心為智燈照經幽旨玄言理說並謂雷同虗己求宗詺為臆斷不知萬行令了自心一生驅驅但數他寶或年事衰邁方欲癈教求禪豈唯抑乎佛心亦實翻誤後學今皆反此故製茲疏使造解成觀即事即行口談其言心詣其理用以心傳心之旨開示佛所證之門陶南北二宗之禪門撮台衡三觀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無違教理之規暗蹈忘心之域不假更看他面謂別有忘機之門使彰乎大理之言疏文懸解更無所隱難可具陳。
●第三扶昔大義者謂晉譯微言幽旨包博玄義全盛賢首方周故講得五雲凝空六種震地而刊定記主師承在茲雖入先生之門不曉亡羊之趣徒過善友之舍猶迷衣內之珠故大義屢乖微言將隱破五教而立四教雜以邪宗使圓寶不分漸頓安辨折十玄之妙旨分成兩重徒益繁多別無異轍使德相而無相入相作即用之體不成德相不通染門交轍之旨寧就出玄門之所以但就如明却令相用二門無由成異以緣起相由之玄旨同理性融通之一門遂令法界大緣起之法門一多交轍而微隱如斯等類其途寔繁非是重古輕今不欲欺誣亡歿今申上古之義新疏翻多有同刊定之文皆是古義今同用耳。
●第四剪截浮詞者且文華尚猶翳理繁言豈不亂心科文過碎已雜塵飛重疊經句但盈紙墨等閑會於梵語無益經文次第數於經文更無理觀如煙鬱於火雲翳長空今並裁而削之若長風捲霧然經多十句若過半已上難者則具釋之難則曲盡而非繁易則略陳而不闕若五六句已下難者則摘句而釋之易則不釋若文義全易者大科而已若文易意難者總相收束文難意易者但細消文若文義俱難者出意而後釋使質而不野簡而必詣是本心也。
●第五善自他宗者謂昔人所引經論及破他義無問性相多不窮始末輙引輙破或多用法相而復盡呼為權引權釋實又不分通局疑誤後學或以昔正為非或復以權為實今亦反此若破若別先示彼宗使性相無虧盡其意態後申此理對決分明使學者不滯迹迷宗不謬非古義亦無勞周覽更復傍求。
●第六辨折今古者謂探玄本記但釋晉經大旨雖同在言有異但引彼疏須觀所釋如發心品晉經云以是發心即是佛故唐經云以是發心當得佛故即當既別豈得引昔之即釋今之當觸類皆爾然昔人十行已前多依賢首新修略疏迴向已下並用探玄三地已下多唯錄古二經小異升互相參文亦非一。
●第七明示法相者然性之與相若天之日月易之乾坤東夏西方分宗開教學兼兩轍方曰通人是以釋經事須明示然此經法相名義兼廣或有名無義或有義無名昔人苟見一名廣引論釋隨名解義義乃無窮如釋淨行品百四十一願以諸門料揀釋梵行品四果廣引婆沙問明品貪瞋之名全抄唯識十向品三倒廣據諸宗雖則皆是法門而甚深觀行翳於名相今皆略陳而已古人若有義無名則莫知所以今則引諸經論以名管之使經中法相昭彰於眾論至如昇兜率品二十一種功德則有義無名離世間品初則有名無義今於兜率品廣引經論而委釋之至離世間品略陳而已又如離世間品具含諸位一一位內攝義無遺或名異義同或前後廣略然於四十二位次第無差今並具引六會經文對而釋之昭然可見使七卷之經句句有據翻驗昔解臆說尤多然性相二宗法相有同有異如五眼十眼六通十通等並各示之使無餘惑如初卷歎德釋以十身則法性宗之法相也釋智入三世廣引四智即法相宗之法相也以眾海解脫之門釋眾海之名則法性宗之法相也以九門六度釋經十度即法相宗之法相也如十通十忍會六通與五忍十身十智融三身與三智十門涅槃以會通四種涅槃十種佛智而一智融於四智即性相二宗無違之法相也觸類非一又諸經疏所明法相多是傍來如法華經但云如來知見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斯乃通讚佛智深遠逢一力字立十力章無所畏字立四無所畏章禪立四禪定立八定解脫三昧各立章門若此之流千章萬章釋一卷經亦不得盡若為成種智之境應須更學多聞若取法華玄宗但示等有知見先所出內是子所知非是十章五章能盡其妙若華嚴經有異於此如十度十力一經數十處明故須總撮一章頓曉其旨如十地品內以法相為觀門不了三聚豈知離垢之名不曉八禪寧知發光之行四地道品成無生之慧光五地諸諦窮真俗以化物六地般若要觀緣生星羅十門月滿三觀研窮性相般若現前非是懸指昔三中乘所見七地窮一切菩提分法權實雙行八地七勸該羅方見無功之道九地居法師之位藥病須知不將四十辯才何以廣能化物得第十地方盡種智之深玄四十二位之昭彰並稱觀行九會五周之因果佛道方圓故若相若性若因若果無不成觀無不契真依經修行並是聖意若不了法相豈唯不知聖旨亦非弘闡之人尋文自知。
●第八廣演玄言者謂經多有玄言妙旨昔不廣明或指在別章或略陳不具今應具者畢在疏文文易意深廣申體勢如始成正覺以諸宗始成以會之智人三世以二智三智四智而釋之如幻喻中具引兔章以盡之如影之喻分三影以別之第七迴向剎平等等出諸句以揀之第八迴向歷境起願以橫竪次位而彰之三天偈讚離相迴向以般若等深經中百等論玄妙而通之九會五周皆以性相而廣之普賢三昧窮妙中之妙出現一品盡玄中之玄至如法界華藏之深觀旨歸關脈之妙章盡關鍵之幽微窮義理之分齊如關中繫表三玄格言有美斯經必盡其奧亦有指別章者皆非正要知與不知無乖弘讚耳。
●第九泯絕是非者昔人勝負氣高是非情厚上古妙義用而不言先賢小瑕廣申破斥如破娑婆形如虗空便云良由譯人不閑經論謬預譯場誤累聖教一朝至此先師在其譯內斧鑿大深纖芥在於珠中何須擊破又如十行品釋不住中流廣申異釋晉經失旨致古釋詞枝今文分明何須敘昔若斯之類其事頗多終日是非豈合大道凡破義者其猶毒蛇螫手不得不斬毒樹生庭不得不伐若邪解亂轍事須決之若易知其非略而不述若似正不正則並決使明如欲識真金須知鍮石蓋不獲已情忘是非設有破斥須存禮樂不得自尊己德下視先賢須知草剏者難因修者易縱有舉非顯是不是自衒自媒故今疏文是非全少。
●第十均融始末者然造疏大體皆初重後輕若更廣開門庭消文疎略至於弘闡聖旨多沈今以大經九會始末深玄逢義即明不揀初後但初已釋不後重明故義科章門落落星布使初中後善始末可觀也略述製疏有斯十意故忘軀靈境仰述玄猷本意皆為眾生得同普賢諸佛耳。
▲迴茲勝善下第三二句迴施眾生者前之二句作疏所為為於眾生此段通迴歸依之益及所成德製疏之功儻一句冥合聖心盡為眾生得大覺圓明涅槃常樂耳。
▲將釋經義總啟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宗趣通局七部類品會八傳譯感通九總釋經題十別解文義。
將釋已下第三開章釋文十門之內前八義門後二正釋以經題目即是文故亦可九皆義門題目通一部故十門生起者夫聖人設教言不虗發動必有由非大因緣莫宣斯典故受之以教起因緣二者因緣既興有所起教佛教雖廣不出三藏十二分教未委此經三藏教等何藏教攝故舉藏教之總名含攝華嚴之別教故受之以藏教所攝三已知此經修多羅攝具十二分然其藏教皆通權實揀權取實唯圓教收未知圓義深淺寬狹故受之以義理分齊四既知圓義包博冲深未審此深被何根器故受之以教所被機五既知深義正被圓機未知其詮何為體性故受之以教體淺深六能所文義已知該羅未審所宗尊崇何義故受之以宗趣通局七既知旨趣冲深未委能詮文言廣狹故受之以部類品會八既知部類廣則無盡略乃百千未知傳譯何年有何感應使宗承有緒知勝益可歸故受之以傳譯感通九大旨既陳隨文解釋先明總目包盡難思故受之以總釋經題十總意雖知在文難曉使沈隱之義彰乎翰墨宗通之理見乎百千故受之以別解文義。
▲初因緣者夫聖人設教必有由致若須彌巨海大因緣為搖動今搖如來融金之德山動深廣之知海非小緣矣故下經云非以一緣非以一事如來出現而得成就出現本為大華嚴故。
初因緣者下疏文有二一生起大意二先因下開章別釋前中有三一正釋二引證三解妨初中又三初法。
▲次若須彌下喻。
▲後今搖如來下合如來合山智慧合海此文意出智論今轉勢用之智論中問曰佛以何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經諸佛不以無事及小事小因緣而自發言譬如須彌山王不以無事及小事小因緣故動今以何等大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經此中論意即以說般若為動須彌今開須彌約能說人智海通能所說動能說之佛智說如來之智海並即不共般若又於經中廣說佛身及與佛智故佛及智並通所說。
▲言故下經下二引證也。
▲言出現本為下三解妨也有伏難云非一緣等乃明出現之緣今證說經豈為愜當故今通云出現本為一大事因緣一大事因緣即華嚴佛智明知出現之緣即華嚴緣也。
▲先因後緣各開十義以顯無盡。
先因後緣各開十義者此下第二開章別釋於中三謂標釋結標可知。
▲因十義者一法應爾故二酬宿因故三順機感故四為教本故五顯果德故六彰地位故七說勝行故八示真法故九開因性故十利今後故。
因十義下雙釋先因中三初列次釋後因上十義下結屬會釋。
▲言法爾者夫王道坦坦千古同規一乘玄門諸佛齊證故一切佛法爾皆於無盡世界常轉如是無盡法輪令諸眾生返本還源窮未來際無有休息。
言法爾者下釋也即為十段今初法爾疏文分四一正釋二引證三結釋四解妨初文可知。
▲故不思議品中明一切諸佛能於一身化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頭一一頭化爾所舌一一舌出爾所音聲乃至文字句義一一充滿一切法界無有窮盡。
故不思議下引證此即第四十七經第五大那羅延幢勇健法云佛子一切諸佛能於一身等乃至已下中間應云法界眾生靡不皆聞一一音聲演爾所修多羅藏一一修多羅藏演爾所法一一法有爾所文字句義如是演說盡爾所劫盡是劫已復更演說盡爾所劫如是次第乃至盡於一切世界微塵數盡一切眾生心念數未來際劫猶可窮盡如來化身所轉法輪無有窮盡所謂智慧演說法輪斷諸疑惑法輪照一切法法輪開無礙藏法輪令無量眾生歡喜調伏法輪開示一切諸菩薩行法輪高昇圓滿大智慧日法輪普然照世智慧明燈法輪辯才無畏種種莊嚴法輪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轉如是等差別法輪一切世法無能為喻如是盡虗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處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一一世界中念念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化身一一化身皆亦如是所說音聲文字句義一一充滿一切法界其中眾生皆得解了而佛言音無變無斷無有窮盡是為諸佛第五大那羅延幢勇健法今疏略引耳上鈔中爾所字經中皆是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字。
▲斯則處以毛端橫該法界時以剎那竪窮劫海處則頓起時則常起不待別因。
斯則下三結釋也結釋經文成初正說於中初二句正結後處則下覆釋法界齊起為頓如月入百川非從東向西等故長時不斷曰常無暫間斷故既常既遍故不待別因也。
▲但隨見聞說有初成九會之別諸慈悲者於無盡中略此流傳。
但隨見聞下四釋妨謂有伏難云既橫竪該羅說窮時處何有初成之始九會之終故為此通於中二先正解妨可知。
▲令尋於此見無邊法。
後令尋於此下重通再難難云略本至少安窮無盡之理故為此通以見理圓融故見少能窮無盡有法喻合。
▲如觀牗隙見無際空。
▲而此時處即同無盡。
▲以一處即一切處一時即一切時故。
以一處下釋成上義時處既一多相即法豈一不含多。
▲二酬宿因者。
二酬宿因等者疏文分五一標舉章門。
▲何以法爾如是轉耶宿因深故。
二何以下攝前起後。
▲夫根深則果茂源遠則流長宿因既深教起亦大。
三夫根深下標因深廣。
▲深大云何我佛世尊創躡玄蹤棲神妙寂悲智雙運行願齊周是以妄想弗剪而廓徹性空靈鑑匪磨而頓朗萬法乃以無障礙解脫闡斯妙門。
四深大云何下釋成深廣。
▲宿因雖多略有二種。
五宿因雖多下開章別釋於中先標章。
▲一者大願力故現相品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兜率偈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以本大願力示現自在法諸會佛加皆言願力及餘諸文誠證非一。
▲二者昔行力故謂無量劫依願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頓演故主山神偈曰往修勝行無有邊今獲神通亦無量法門廣闢如塵數悉使眾生深悟喜。
後別釋可知。
▲三順機感者。
三順機感者文中分六一標章。
▲謂昔因法爾雖能常遍約可流傳皆由機感離機說法無所用故。
二躡前起後。
▲其猶上有白日下資澄潭潭清影現機感應生。
二其猶下約喻顯相。
▲故兜率偈云見佛亦復然必假眾善業十方諸佛告功德林言及諸菩薩眾善根力故解脫月云此眾無諸垢志解悉明深等皆是機感。
四故兜率下引經證成。
▲廣顯機感如第四所被機中。
五廣顯下指略在廣。
▲然此機感通於現未諸會當機即是現在今之聞者是未來機。
六然此下揀定於機言今之聞者是未來機者望說經時是未來故故發心品中十方法慧白佛言我等悉當護持此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亦是未來機也。
▲四為教本者。
四為教本者文三初標章次總彰大意三然亦有二下開章別釋。
▲謂非海無以潛流非本無以垂末。
大意中初二句立理故出現品云譬如大海潛流四天下地有穿鑿者無不得水彼喻佛智普入眾生身心今借用之斯即喻也非本無以垂末者法說如無海本不能流末無其本月無影入於百川無有法身豈能垂於應化故無有根本之法何有隨宜之談。
▲將欲逐機漸施末教先示本法頓演此經。
後將欲下兩句正釋為本之義故天台指為乳教乳是酪等諸味本故。
▲然亦有二一為開漸之本出現品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
出現品云等者彼文云譬如日出先照須彌山等諸大高山次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後普照一切大地日不作念我先照此後照於彼但以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成就無邊法界智輪常放無礙智慧光明先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隨其心器示廣大智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為作未來利益因緣令成熟故而彼如來大智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菩薩大行乃至後照邪定眾生但放光明平等普照無礙無障無所分別釋曰始成便說華嚴是照菩薩山王此明先大後小。
▲二為攝末之本。
二為攝末之本者於中二初標名華嚴未有末之可攝以法華攝末歸本歸華嚴故故為本也。
▲如日沒時還照高山故。
言如日等者二義取出現經意以證而無此文即是法華所明先小後大及三時五時之教後後勝於前前法華涅槃唯明一極為照菩薩。
▲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故。
無不從此下三雙證上二先引攝論後引法華初引攝論從法界流即證開漸之本無不還歸此法界故即證攝末之本此以義證教謂論所明報化身等皆從法身生還歸於法身法身等即義今以法身類於華嚴故云義證教也。
▲法華亦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此漸本也次云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即開漸也又云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攝末歸本也。
法華亦云下引法華證故下吉藏引此立三種法輪第一名根本法輪第二名枝末法輪第三名攝末歸本法輪文中便引便釋三節具也。
▲斯則法華亦指此經以為本矣。
言斯則下結成本義若自立為本恐義未明法華指此為本本義方顯始見入於佛慧既即華嚴亦令得聞法華入於佛慧豈非指初為本又法華第一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亦是從本流末即指華嚴為一佛乘分別說昔之三三即鹿野四諦等既不指華嚴為本鹿野之前以何為一乘耶。
▲五顯果德者謂此本法中顯佛勝德令諸菩薩信向證故。
▲不識寶玉不得其用。
▲不知此德安能仰求。
五顯果德者疏文分二初總明大意有法喻合可知。
▲然果德有二一依果謂華藏世界海等二正果如來十身等此二無礙以為佛德。
後然果德有二下開章別釋於中亦二先正釋可知。
▲然依正無礙通有六句一依內現依如塵中剎海二正內現正如毛孔現佛三正內現依四依內現正五依內現依正六正內現正依其文非一。
後然依正無礙下融通於中三初約用互在以明六句次約體相即以明四句後隨舉一門下雙結體用言然依正無礙通有六句至其文非一者初約用也初二指事令曉餘但列名然即相入相在之義義分齊中廣明而相入各有分圓若約圓說應言剎中有剎今欲顯勝舉塵毛之分以攝剎身之總也言其文非一者謂第六經法界普明慧菩薩偈云佛剎微塵數如是諸國土能令一念中一一塵中現即第一句依中現依也成就品云一微塵中多剎海處所各別悉嚴淨如是無量入一中一一區分無雜越亦第一句也現相品云如來一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座菩薩眾會共圍遶演說普賢之勝行即第二句正內現正也迴向品云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燈僧祇品云於一微細毛端處有不可說諸普賢如一毛端一切爾如是乃至遍法界皆第二句也又云於一微細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通毛孔即第三句正內現依也現相品云如來安坐菩提座一毛示現多剎海一一毛現悉亦然如是普周於法界亦第三句也第五經普賢偈云如於此會見佛座一切塵中悉如是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即第四句依內現正也現相品云一切剎土微塵數常現身雲悉充滿普為眾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稱其心亦第四句也又云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種種莊嚴剎一念沒生普令見獲無礙意莊嚴者即第五句依內現依正也僧祇品云一微塵中能悉有不可言說蓮華界一一蓮華世界中賢首如來不可說亦第五句也世界成就品云一毛孔內難思剎等微塵數種種住一一皆有遍照尊在眾會中宣妙法即第六正內現正依也現相品云一切諸佛土一一諸菩薩普入於佛身無邊亦無盡成就品云一切剎土入我身所住諸佛亦復然汝應觀我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皆第六句也。
▲又有四句一或唯依佛即剎故二或唯正剎即佛身故三俱四泯思之可知。
又有四句等者第二約體四句也相即互亡故無有六一佛即剎者佛體即是法性土癈己從他佛體虗故土外無佛性無二故二剎即佛者剎體即是法性身故癈他從己剎體虗故佛外無剎性無二故由性無二以性融相故身剎相即三俱者謂有身有土不壞相故若無身土無可相即故四泯者諸佛即剎故非佛剎即佛故非剎以互奪故。
▲隨舉一門即攝一切並如下說。
隨舉一門者三雙結體用以即入二門無二體故體外無用唯相即故用外無體唯相入故如無鏡外之明明外之鏡故言並如下說者即指義分齊中。
▲六彰地位者為顯菩薩修行佛因一道至果有階差故。
六彰地位者疏文二初總彰大意後開章別釋前中二先順明來意。
▲夫聖人之大寶曰位若無此位行無成故。
後夫聖人下立理反成聖人之大寶曰位者即周易下繫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注云夫無用則無所寶有用則有所寶也無用而常足者莫大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云聖人之大寶曰位也言若無此位行無成者即反成須位也。
▲此亦二種一行布門立位差別故。
此亦二種下二開章別釋也於中三一正釋二會融三引證初中先釋行布言行布者行列分布階降淺深如第二會明信三明住四明行五明向六明地七明等妙前非是後後非是前故言行布。
▲二圓融門一位即攝一切位故。
▲一一位滿即至佛故。
後釋圓融言圓融者圓滿融通疏釋有二初正釋二引證前中自有二義一者疏云一位即攝一切位故者此總辨相攝謂四十二位之中隨舉一位即攝一切如初發心住即攝餘九住及行向地等二者疏云一一位滿即至佛故者此別明五位互攝如初住攝於初行初迴向初地第二住攝第二行第二迴向第二地等第十住滿則攝十行滿十向滿十地滿第十住滿稱灌頂位第十地滿亦灌頂成佛十行智度圓十地智度滿海幢比丘頂出諸佛說法灌頂住後即明佛者即其事也前唯約理行圓融此兼明行證相似。
▲初地云一地之中具攝一切諸地功德信該果海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
初地云下二引證也文有三節一云一地之中具攝一切諸地功德者此約當位之中自一攝十也以一例諸位位皆然上正引文。
▲二云信該果海者此明五位互攝如賢首品中乃至則得灌頂而昇位等此即義引為證。
▲三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正明以初攝後通於二義若住滿成佛即是當位以初攝後若究竟成佛即異位相望以初攝後如四十二字門初阿具後荼也上來總有三義一舉一總攝五十二位二舉一位攝五位三舉初攝後復應有以後攝初初後攝中中攝初後一攝一切一切攝一一攝一一切攝一切如理思之上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是正引經文梵行品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今略引耳。
▲然此二無礙以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
然此二無礙下會融也於中二初辨定其相二正明會融前中有二對行布圓融以教對理以相對性下正圓融但融性相初對謂約能詮教道則行布不同約所詮之理則圓融無礙第二對就所詮中約相則深淺不同約性則融通無二言德用者即德相業用也。
▲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
▲圓融不礙行布故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無量為一。
▲無量為一故融通隱隱一為無量故涉入重重。
相是即性之相故下正明會融文有三番第一番直明無礙第二番更互相成謂無量本是約相行布圓融本是一理平等今圓融既不礙行布故成無量之德下句反此可知第三番從無量為一故融通隱隱下明相成而不失本相無量為一故融通而不失本相故隱隱然似有一為無量故重重不失一相故能涉入。
▲故世親以六相圓融上下之文非一。
故世親下第三引證此引論證即總同成別異壞由此故得舉一全收至下廣明次云上下之文非一者雙引經疏若望經則唯是下文若望疏文通指一經上下耳。
▲七說勝行者欲登妙位非行不階故君子不患無位患己不立。
七說勝行者疏文亦二先明大意後開章解釋前中初二句依內教正釋後二句引外事證成即論語第二彼下二句云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包氏注曰求善道而學行之則人知已今引證此求為可知及所能立皆是行也上兩句行成得位下兩句行成得名今為證位故但引前耳。
▲行亦二種一頓成諸行一行一切行。
行亦二種下開章釋也先釋後融前中明頓成中先正明。
▲故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普賢行品說一斷一切斷等故。
故十住下後引證言一斷一切斷等者等取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故普賢行品初說十句若成此十則頓成五十種行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生故偈中云不可說諸劫即是須臾頃莫見修與短究竟剎那法皆以圓融故妙嚴品云一法門中無量門無量千劫如是說所演法門廣大義普運光天之所了。
▲二遍成諸行此即行布謂自大菩提心體相功德乃至等覺中行。
二遍成諸行下釋行布從始迄終故云乃至則五位所行皆此攝也菩提心為始體即三心謂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七十八經云菩提心燈大悲為油大願為炷光照法界光即直心炷即深心多以三心為體上求下化照理起行不出此故言相者即無相為相同法界相無分量相無齊限相也言功德者無德不收故發心品十種大喻百門校量亦不及少分七十八一卷廣以喻歎亦不能盡賢首品云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諸功德無邊量不可稱量無與等發心品云發心功德不可量眾智共說無能盡又云菩薩發心功德量億劫稱揚不可盡以出一切諸如來獨覺聲聞安樂故等皆發心功德也又云欲見十方一切佛欲施無量功德藏欲滅眾生諸苦惱宜應速發菩提心此上三事皆是菩提心為萬行之本故首明之即此發心便名為行。
▲此二無礙例如位說。
此二礙下第二融通可知。
▲八示真法故者欲成行位須解法理不體理事行亦非真故兜率偈云不了法真實故諸佛興世。
▲此亦二種一顯事理無礙法二顯事事無礙法並如義分齊說。
八示真法下文亦有二先總明後開釋文含多義不異義分齊中教因總該故此略舉義深理要故別為一門。
▲九開因性者謂上因果理事皆由眾生性有若性非金玉雖琢不成寶器。
九開因性者文亦二先總後別總中先躡前起後。
▲良以眾生包性德而為體依智海以為源。
▲但相變體殊情生智隔。
▲今令知心合體達本情亡故談斯經以為顯示。
後良以下總相解釋於中有三初明因義本有恒沙性德本覺佛智無二體故以此為因二但相變下覆彼因義是須開示所以相變體殊者迷真如以成名相故情生智隔者失正智而成妄想故上對約境下對約心五法具矣三今令下正明開義知心空寂則即名相而合如體達本無住則妄想亡而正智生真本不可以功成要亡功而本就深源不可以行得必行盡而源成若寂照雙流則因性開矣性即知見知見性相並皆顯現故談已下結成開義。
▲亦有二種一以言顯示令其知有二使其修行悟入顯現。
亦有二下別釋以言顯示令其知有者唯明示義如示貪女宅中寶藏未見未證使其修行義通開示不知令知名之為性未證能證稱之為入顯現之言對於開義。
▲如下破塵出經卷等。
如下破塵下引證下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悉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悉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佛智亦如是遍在眾生心妄想之所纏不覺亦不知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現饒益諸菩薩等即其義也。
▲亦如法華經云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眾生等有故言唯一。
言唯以一大事因緣故者即引他經大乘法師但云事物體事事義道理隨應皆得今略釋之無二無三故名為一佛因佛果故稱為大因果幹能令物解脫並稱為事言因緣者如來因此緣此故出現耳又因緣者屬於大事正因佛性為因緣因佛性為緣了因所了為因生因所生為緣斯則大事通因通果因緣但語於因因即種性之義故彼經云佛種從緣起萬行為緣起斯佛種成菩提故言所謂開示下義引彼經具云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廣釋如別略釋如下言眾生等有故言唯一者隨難唯解一字耳。
▲十利今後者既等有其分故廣利無邊。
十利今後者文中亦二先躡前總辨。
▲此亦二種一利今即佛在當機二利後即今之聞見發心品云我等諸佛護持此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
後此亦下開章別明文分為三初約時分二可知次此益復二下約行分二後又此利益下對前辨異。
▲此益復二一令得見聞為堅種故出現品云如人食少金剛終竟不銷等。
二中疏云終竟不銷等者等取餘經餘經云要穿其身出在於外何以故金剛不與肉身雜穢而同止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要穿一切有為諸行煩惱身過到於無為究竟智處何以故此少善根不與有為諸行煩惱而共住故。
▲二令起行成證入故出現又云設有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聞此法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乃至深入如來無礙境界。
▲良以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無心體極一念便契佛家賢首品云十剎塵數如來所悉皆承事盡一劫若於此品能誦持其福最勝過於彼等。
二令起行成證入故下文二初正釋後良以有作下釋成今初疏云乃至深入如來等者中間經云隨順一切如來境界具足一切諸菩薩法安住一切種知境界遠離一切諸世間法出生一切如來所行通達一切菩薩法性於佛自在心無疑惑住無師法深入如來無礙境界故云乃至。
▲又此利益別對前九成十種益謂一聞法爾則知常遍成見聞益二聞本行願學佛發興成發心益三聞機感知法由善起成造修益四聞為本知其義圓成頓得益五聞果德則信樂願齊成滅障益六聞位期心證入成攝位益七聞行發意修行成起行益八聞法決須解了成稱性益九聞因知一切皆同成轉利益十總具前九成速證益故前九因皆為今益。
又此利益下對前辨異所以辨異者亦為揀濫故以利今後義似順機感機感亦有二世機故故上又明約行分二已是異前但約時故又順機多約於所利益多約於能又順機但是別義利益通於十義即總別之異故對前九別成斯十益也於中二先別對前後亦可已下通申本義今初此十種益出於旨歸但次第不同耳彼次第云一見聞益二發心益三起行益四攝位益五速證益六滅障益七轉利益八造修益九頓得益十稱性益此依從淺至深自利自他等而為其次今疏順前九門展轉相生後能成前以為次第耳然見聞等實通十因欲顯別義隨便逐勝以別配耳一以法爾常說遍說便能觸目對境一切時中常如法見所引經文如前總中又出現品云佛子譬如雪山有藥王樹名曰善見若有見者眼得清淨若有聞者耳得清淨等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藥王亦復如是能作一切饒益眾生若有得見如來色身眼得清淨若有得聞如來名號耳得清淨等又云佛子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見聞於佛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上雖明見佛佛是華嚴佛故舌根嘗法味故賢首品云此法希有甚奇特若人聞已能忍可能信能受能讚說如是所作甚為難等兜率偈讚品云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若聞如是法諸佛從此生雖經無量苦不捨菩提行一聞大智慧諸佛所入法普於法界中成三世導師明知見聞其益深矣言發心益者若不聞此不能發心設有發心不得尊勝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故義如前引言造修益者謂聞此普法便能造修一行一切行故如前引出現品云多劫修行不聞此法非真修故言頓行益者如下六千比丘言下獲於十眼善財童子一生能圓諸位法界品初菩薩頓證等並如教迹中引言滅障益者即一斷一切斷如隨好品天皷教以等法界三業悔過結云若如是知是真實懺悔一切罪惡悉得清淨說此法時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兜率陀諸天子得無生法忍又諸天子以香華等供佛而成大益又云其諸香雲普雨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若有眾生身蒙香者其身安樂譬如比丘入第四禪一切業障皆得消滅若有聞者彼諸眾生於色聲香味觸其內具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貪行多者二萬一千瞋癡等分亦然了知如是悉是虗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等皆滅障益也言攝位益者如前位中具明言起行益者如普賢行品云菩薩摩訶薩得聞此法少作方便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一行一切行故如前行中具引言稱性益者謂依此普法一切眾生無不皆悉稱其本性佛果海中舊來益竟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若不稱性豈得然耶言轉利益者如第一重地獄天子得益竟展轉成三重之益後二即轉利益也如上滅障即第二重亦是轉利益所望處別故為滅障第三重云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清淨金網轉輪王位一恒河沙善根佛子菩薩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教化眾生乃至云若有蹔得遇斯光明必獲菩薩第十地位以先修行善根力故皆轉利益言速證益者如前教迹中一生圓曠劫之果中辨言故前九因皆為今益者結也。
▲亦可前一一門皆成十益可以意得。
亦可前一一門皆成十益者此第二意却是正意上但隨宜耳。
▲因上十義故此教興發心品中有十所因彼云以佛神力故世尊本願力故等因緣相參對會因緣可以意得。
因上十義故此教興下第三結屬會釋也此上結屬下會釋經文彼經具云其說法者同名法慧悉以佛神力故世尊本願力故為欲顯示佛法故為以智光普照故為欲開闡實義故為令證得法性故為令眾會悉歡喜故為欲開示佛法因故為得一切佛平等故為了法界無有二故說如是法十因舉二故有等言言因緣相參者神力是緣餘皆是因故云相參今略舉二即有因緣以疏對彼因緣易知故云可以意得。
▲第二明說經緣者一切經首說時方人等皆是緣起。
第二明說經緣等者疏文分二先引例總明後今有十緣下開章別釋前中謂六成就中信聞二種屬於阿難在佛滅後結集時安不為經緣餘四成就為經緣起說必依時要有方處人通說聽即佛及眾四義足矣問智論云說時方人令生信故何以今言為緣起耶答六中初二唯屬證信後四義有兩兼阿難引之為生物信當時無此教不得興故為緣起今十緣中具有此四。
▲今有十緣一依時二依處三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現相六依說者七依聽者八依德本九依請者十依加者。
今有十緣下開章別釋中二先列後釋今初依時下釋疏文分四一大意二開章三融會四廣如旨歸一句出法源。
▲今初依時夫心冥至道則渾一古今法界無生本亡時分經偈云如來得菩提實不繫於日。
今初分二先拂迹顯實後就德顯圓前中言夫心冥至道則混一古今者此約人顯實法界下約法顯實心與理冥契則無今古之相故肇公云古今通始終同窮本極末浩然大均生公法華疏云古亦今也今亦古矣言法界無生等者就法顯實也有生則屬三世便即有時無生則無三世剎那安有時分故出現品云真如離妄恒寂靜無生無滅普周遍等言下經偈云下引經證略舉人證耳即兜率實幢偈也彼具云眾生如是說某日佛成道如來得菩提實不繫於日法界品云菩薩智輪遠離一切分別網起一切障礙山不可以生死中長短染淨劫數顯示等其文非一。
▲況無涯之說念劫圓融哉。
況無涯之說等者第二就德顯圓無涯之說竪約長時故旨歸云常恒之說前後際而無涯念劫圓融者約一念即不可盡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等故云爾也一念即多劫何定時之長短哉。
▲今以無時之時略顯十重時別。
今以無時之時略顯十重時別者此下第二開章解釋也就中三初上二句標次初唯下釋後於前下結。
▲初唯一念二盡七日三遍三際四攝同類劫五收異類劫六以念攝劫七劫念重收八異類界時九彼此相入十以本收末謂以非劫為劫故。
二釋中初唯一念者謂於一剎那頓遍無盡之處說無邊法二盡七日者謂初成道一七日中自受法樂第二七日頓說此經言三遍三際者謂盡前後際各無邊劫常恒周遍演說此經初無暫息上三易故疏但列名而已言四攝同類劫下以義稍隱故並加字旨歸但云四攝同類五收異劫六念攝劫七復重收八異界時九彼此相入十以本收末今加一字義則易見故並不釋唯釋第十耳言攝同類劫者於前無邊劫各攝同類如長劫唯攝長劫短劫唯攝短劫等言五收異類劫者謂長劫攝短劫等言六以念攝劫者於一念中即攝無邊同異類劫念念皆爾言七劫念重收者此上念念所攝劫中各以念成彼一一念亦各攝諸劫是則念念既其不盡劫劫亦復無窮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也言八異類界時者上之七重且約一類世界如今娑婆一類今辨樹形江河形等無邊異類之剎剎既同處而有不同時亦同時而各別分齊盡彼時分常說此經言九彼此相入者即彼異類界所有時劫亦各別相收或同異類界時互相攝入若念若劫重重無盡同前四五六七於彼諸時常說此經言謂以非劫為劫者第十難見故以此句釋之以非劫為本劫即為末言非劫者離分限故如華藏世界以非劫為劫劫即非劫念等亦爾以時無長短離分限故以染時分說彼劫故以時無別體依法上立法既融通時亦隨爾故離世間品云菩薩摩訶薩知一切劫即是非劫而真實說一切劫數是為第六無等住故云非劫為劫。
▲於前十時恒演此經。
於此無量時劫常說華嚴。
▲又此十種隨一圓收。
又此十種者此下第三融會也於中三初此上二句正融會也。
▲依此說時則無始終。
二依此說時下通妨難此上牒疑情既無始終何有初成之始九會之終。
▲亦隨見聞說初成等如前法爾中辨。
亦隨見聞下會釋也疏指前通又此一部即是無邊法海以下皆結通無分齊故一部即是一切說故。
▲若依此時則逈異餘教。
▲而餘教時不出於此。
▲或說三七六七等隨見聞故。
若依此時下三顯勝能於中又三初揀他顯勝次而餘教下會他顯勝後或說下再通妨難難云彼有三七等殊云何不出於此故今通云皆是此經之時隨見聞故。
▲廣如旨歸。
廣如下四出法之源。
▲第二依處者夫智窮真際能所兩忘假說依真而非國土。
第二說經處疏文有四第一總彰大意第二敘昔順違第三句數圓融第四別明處異初中有三初拂迹顯實二融通顯圓三依義建立今初至而非國土即拂迹顯實謂既亡能所何有能依之佛所依之處普賢三昧品云普賢身相如虗空依真而住非國土猶是假說以真無能所無可依故。
▲況剎塵即入染淨參融圓滿教之普周難以分其處別。
況剎塵即入下第二融通顯圓無能所依尚通實頓二教實教頓教尚離處所況於圓教耶剎塵即入即下通局交徹二四句染淨參融即下淨穢無礙二四句圓滿教下總結難思。
▲然真非事外不壞所依以上無時之時遍此非處之處。
然真非下第三依義建立不壞相故不妨立時然旨歸約處先已有處依此說經後辨其時疏家欲順六成就之次第故先明時耳。
▲然有言此經在穢土說居摩竭等故有云處淨土說在華藏故有云如實義者二種身土無定異處即於一處見聞異故。
然有言下第二敘昔順違於中二先正敘後上之下決斷前中第一師云既七處九會人三天四並居娑婆欲界之中明是穢也第二師云說此經時華藏世界六種震動又言其地堅固金剛所成娑婆土石諸山豈得將此為穢第三師但合上無礙謂感娑婆者對華藏而見娑婆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藏亦如螺髻所見自在天宮身子所見丘陵坑坎華藏品云譬如見導師種種色差別隨眾生心行見諸剎亦然。
▲上之三義後一近宗。
後決斷言後一近宗者且知剎該淨穢即二四句中之一句未窮玄妙故云近宗。
▲然說此經處淨穢無礙通局交徹各二四句。
然說此經處下第三句數圓融於中有三一雙標二雙釋三以麤例細初標可知。
▲初淨穢中謂或唯染或唯淨如前二義或俱華藏內娑婆故或俱泯染淨相盡同一法界故。
初淨穢中下雙釋先釋染淨二四句前一四句以本剎末剎相望成四句華藏為本剎世尊修因所嚴淨故剎種所持世界為末剎應眾生有故然末剎則狹本剎則寬末通淨穢本剎唯淨若寬狹相望自屬通局今論淨穢故但取末中染剎前二句可知第三句雙明本末故得稱俱不同前二說華藏即不言娑婆說娑婆即不論華藏今要明華藏之內娑婆如一莊嚴城中舉一小室耳上三皆約事明第四句唯約理說若理事相望則前三句皆末第四句獨為其本故華藏品云華藏世界海法界等無別莊嚴極清淨安住於虗空等。
▲又或唯染摩竭等覆淨相故或唯淨其地金剛染相盡故或俱隱顯無礙故或俱非各相形奪二相盡故。
又或唯染下第二四句隨取一剎即有四句不論本末染淨今正約娑婆染剎上論四句也即前三約淨穢虧盈後一約相盡理現若約機說者染就劣機見故淨就勝機見故俱約二人同見故剎體自在故俱非約頓機故亦唯約體故。
▲次明通局交徹二四句者。
次明通局二四句等者先標後釋。
▲謂或局此一界故或通該十方故或俱即此即遍故或泯二相盡故。
釋中前四句約一重平漫以論後四句約重重相攝以說又前四約以人望處論通局後四唯約說處論通局前中初二句唯約相說一謂此界七處說經二謂十方諸剎齊說三以相隨性故即一能遍如光明覺品彼云如此處見佛世尊座蓮華藏師子之座一方一切諸世界中各有百億閻浮提百億如來亦如是座此明一會即遍一切非是彼處各別有佛四即歸理平等。
▲又或局此界攝一切故或通此入一切故或俱即攝即入故或泯形奪相盡故。
後四句中初一約廣容門事含於理無礙故令一界即理能攝一切二約普遍門事如理遍令此一界隨所依理入一切剎三廣容即普遍故正攝之時便能遍入以此二門無異體故四泯同平等門法界之中俱不可得故。
▲又以一塵例剎亦有四句可知。
又以一塵下三以麤例細也引文如前依正融通中說。
▲若從狹至寬略顯十處。
若從狹至寬略顯十處下第四別明處異中文分為六一標數二初此下別釋三然上下總結四然說十住下釋妨五十餘佛同者下隨難重釋六又上十處下總融十義。
▲初此閻浮七處九會而周法界如昇須彌品二周百億同類一界亦遍法界如光明覺品三遍異類樹形等剎四遍剎種五遍華藏六遍餘剎海若種若剎七遍前六類剎塵皆有同異類剎八盡虗空界容一一毛端之處各有無邊剎海九猶帝網十餘佛同。
二中然其十名與旨歸小有不同旨歸云初此閻浮二周百億三盡十方四遍塵道五通異界六該剎塵七歸華藏八重攝剎九猶帝網十餘佛同今疏所以不同彼者以歸華藏即前染淨無礙故不立之故旨歸文云事盡理現染相盡故其該剎塵與遍塵道並皆是塵故第七中攝八重攝剎者亦明華藏中塵一一攝餘剎海亦不異於第一剎塵故並略之而加四五六以成十義彼三即此八彼五即此三此亦賢首略疏之中光明覺品中意參而用之耳言如昇須彌品者此文為證七處而周法界之言文云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須彌向帝釋殿下云十方世界悉亦如是法慧偈云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十方悉亦然如來自在力皆遍法界之文也七處皆爾文中但三賢三天言不起而遍義如下疏言如光明覺品者此證百億遍法界法界皆有同類一界言同類者同有須彌大海鐵圍四洲二十八天各有百億故名同也故彼經云如是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虗空界所有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座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揀唯閻浮故云百億揀下異類故云同類一界言三遍異類樹形等剎者上二皆略釋下八唯列名而已而言等者等取江河迴轉形等經列二十形結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異類一一流類皆遍十方虗空法界與前須彌界等互不相礙各於其中轉斯法輪言四遍剎種者向明異類且舉百億中異類故今方明剎種然異類言雖通華藏言總意別言遍剎種者即取最中無邊妙華光香水海中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其中攝二十重佛剎微塵數結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於中布列今遮那亦遍其中言五遍華藏者謂遍華藏一界有前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既皆如來修因之所嚴淨故常處其中而演說法言六遍餘剎海若種若剎者即華藏之外十方無間窮盡法界之剎海例如華藏也如第六卷現相品說華藏世界海東有世界海名清淨光蓮華莊嚴南名一切寶月光明莊嚴藏西名可愛樂寶光明北名毗瑠璃蓮華光圓滿藏東北名閻浮檀金玻璃色幢東南名金莊嚴瑠璃光普照西南名日光遍照西北名寶光照曜下方名蓮華香妙德藏上方名摩尼寶照曜莊嚴結云十億佛剎塵數等是也言七遍前六類剎塵者前之六段各是一類此上諸剎皆以塵成一一塵中皆有佛剎如來於彼塵內剎中說經故華藏品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法界尚見何況剎耶又云一一塵內難思剎隨眾生心各別住又云如於此會見佛座一切塵中悉如是其文非一言八盡虗空界容一一毛端之處各有無邊剎海者此不論成剎之塵但取容塵之處遍於空矣如二界中間空無有物亦是容塵之處今取遍法界虗空界有剎無剎有塵無塵但可容塵之處即有無邊同類異類一切剎等如來於此常轉法輪阿僧祇品云一毛端處所有剎其數無量不可說盡虗空量諸毛端一一處剎悉如是彼毛端處諸國土無量種類差別住有不可說異類剎有不可說同類剎不可言說毛端處皆有淨剎不可說種種莊嚴不可說種種奇妙不可說如是等文其證非一而言於中說法者彼次頌云於彼一一毛端處演不可說諸佛名出妙音聲不可說轉正法輪不可說於彼一一法輪中演修多羅不可說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調伏眾生不可說等言九猶帝網者彼一一微塵既各攝無邊剎海即此剎等復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是則塵塵不盡剎剎無窮如帝釋殿網重重重重不可說其分量而毗盧遮那亦重重重重無盡無盡常演說法言十餘佛同下文自釋。
▲然上十類一一各遍法界而前九正是遮那說法之處。
然上十類等者第三總結也由上十門初二有遍法界之言從三至十皆略此言故今總結皆遍。
▲然說十住等處雖復各遍法界乃至塵毛為門不同亦無雜亂。
然說十住下第四釋妨謂有問言若忉利天說十住法既遍虗空周於毛道未知夜摩天等亦說十住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彼不說則說處不遍若彼亦說處則雜亂何以經中唯云忉利說十住法夜摩天處說十行等耶故為此通於中三初總答前問次重通再難後一一會下以一例餘初中即隱顯門一門顯時餘門則隱如以十住為門唯言十住遍十行為門唯明十行遍等故云為門不同亦無雜亂。
▲若約十住與十行等全位相攝則彼此互無各遍法界若約諸位相資則後此互有同遍法界。
若約十住至彼此互有同遍法界者即第二重通再難謂更有問言若約為門不同為互相見不若相見者還成雜亂若不相見何以知遍今答此問明有見不見謂若約相即則不相見若約相入則許互見言若約十住與十行等全位相攝則彼此互無各遍法界者是相即門謂若以十住攝於餘位則唯有十住餘位如虗空以餘位癈已同十住故餘位亦爾十住遍時非十行等遍故云各遍法界言若約諸位相資則彼此互有同遍法界者是相入門以約力用互資不壞自他如兩鏡相照故東鏡動時鏡中之影亦動故得同遍法界而有主伴故非雜亂如十住為門帶十行等同遍法界時但名十住遍不名十行等遍若十行等為門亦然則有力能攝者為主無力被攝者為伴前相即門中正十住遍時不妨餘遍但隱顯不同耳十住遍時十行等即隱十行遍時餘隱亦然依相即門亦名為純遍周法界塵毛唯有十住等故後相入門亦名雜門以諸位一時相資遍故則十住中有十行等餘義至義分齊中廣辨。
▲一一會品准此知之。
▲十餘佛同者此佛既爾餘佛例然故諸會結通皆云我等諸佛亦如是說。
十餘佛同者下第五隨難重釋中二先正顯同遍後然主主下釋通妨難前中以竪窮三際橫遍十方佛佛德用說法皆同故故經云三世諸佛已說今說當說疏中引經我等諸佛亦如是說即橫論也即證法佛言也十地經云我不見有諸佛世界彼諸如來不說此法即金剛藏說法菩薩言也。
▲然主主不相見伴伴不相見主伴伴主則互相見若互不相見即各遍法界互相見故同遍法界亦無雜亂亦無障礙。
然主主下二通難中謂有問言餘佛說處與遮那佛為相見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相見即乖相遍若不相見即乖主伴故為此通謂見與不見二義俱成二互相見主伴義成見與不見遍義皆成但各遍同遍以為異耳文具四句言主主不相見者遮那為主時十方餘佛但得為伴不得為主若餘佛為主遮那亦即為伴不得為主故云主主不相見二伴伴不相見者如諸佛為遮那伴時遮那更不得為伴故云伴伴不相見非謂彼諸伴佛自不相見言主伴伴主則互相見者即第三第四句也三主伴得相見者如遮那為主見餘伴佛伴佛亦見遮那故四伴主相見者如遮那為伴餘佛為主則得相見然三四二句義則不異但約一人互通主伴故成四耳言無雜亂者結為門別故言無障礙者約常融攝故。
▲又上十處共為緣起舉一全收以一一稱法性故。
▲而隨前一一時皆遍此諸處又隨一一處皆具前時頓說此經。
▲此猶約器世間說若約智正覺及眾生世間即一一佛身肢節毛孔皆攝無盡重重之剎普賢眾生一一皆爾並是遮那說經之處。
又上十處下第六總融十義於中分三初正顯十義融通次而隨下對時顯處後此猶約下通顯甚深謂上十重但是器世間耳未說佛毛及眾生毛孔中事一一皆悉重重無盡言普賢眾生一一皆爾者普賢若望如來亦名眾生世間若望眾生亦名智正覺世間又舉普賢則攝一切菩薩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二
卍續藏第 05 冊 No. 0232 華嚴經疏鈔玄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三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與法界合其體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窮源莫二執迹多端一身多身經論異說。
第三依主者疏文分五一總彰大意二今說此經下假問徵起三故說此經下總相會通四今先明下開章別釋五是知或說下會通餘教今初謂如來唯一無障礙身隨機教異耳言夫真身寥廓與法界合其體者若以法界為身法界即身不言合體今以無障礙智與如冥一故言合體故金光明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則以如智共為真身既智合如則令色相佛身功德無不合如言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者體既合如如無不在如無不包故令佛身亦無不包矣萬化云云即是法身大用而言齊者以如來得一切法量等身故假言齊耳上二義明佛之體用同法界體用故混萬化即真會精麤一致圓融無礙也故次疏云窮源莫二謂若據本以適末則萬流有異派若尋流以討源則千途無異轍若三江之浩淼並源出於岷山也執迹多端者即據本適末不知多端是應迹耳言一身多身經論異說者出執迹之由也由經論中一多異說故經隨物異論逐經通人隨教執若識其源一多無礙故光明覺品云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聚眾生分別故見佛種種身即其義也言異說者或說唯一如此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界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等或說二身佛地論說一生身二法身謂法身實報皆名法身實功德法故他報化身俱名生身為物生故智度論中意亦同此又般若論說有二佛一真佛二非真佛初是法身後是報化下經之中亦多說二文云諸佛真身本無二應物分形滿世間又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虗空所現眾色形令入此法中等或分為三即法報化亦言法報應應即化也或說四種楞伽經說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初是化身中二是報身後一是法身金光明經又說四種一化身非應謂為物所現龍鬼等形不為佛身名化非應二應身非化謂地前菩薩所見佛身依定而現非五趣攝名應非化即四善根所見一大千界一應身也三亦應亦化謂諸聲聞所見佛身見相修成故名為應人見同類故名為化四非應非化謂佛真身前三並是化身後一法報二身佛地論中亦說有四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受用身二變化非受用謂變化身化地前類三亦受用亦變化謂他受用身化十地菩薩四非受用非變化所謂法身是則前金光明約三身上論四合法報而開化身今約三身論四三身俱開復重開於報故故雖有四義理全異或說五身如大通經說然叡公維摩疏釋云所謂法性生身亦言功德法身變化法身實相法身虗空法身詳而辨之一法身也何者言其生則本之法性故曰法性生身推其因則是功德所成故言功德法身就其應則無感不形是則變化法身稱其大則彌綸虗空所謂虗空法身語其妙則無相無為故曰實相法身所以能妙極無相大包虗空遍應萬化無感不形者可擬議而明何者三有之形隨業而化故有精麤大小萬殊之差如來法身是妙功德果功德無邊果亦無邊功德無相果亦無相功德方便果亦方便無邊故量齊虗空無相故妙同實相方便故無感不形是為如來真妙法身陰果不攝非有非無以有此身為萬化之本故得於中無感不應如冥室曦光隨孔而照光雖萬殊而本之者一所謂真法身也若直指功德實相名為法身此乃以法之謂假名為身非色像之謂也上皆五身義若以三身攝之初二是報次一是化後二是法又有義說有於九身以三身各三故法身三者一真法界以為法身本有三大故為三耳修成為報身同體大用名為化身報身三者真智所證故名法身智德圓滿即是報身為十地所現故曰化身是為報身三也應身三者化必有體即是法身故經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修因所成即是報身感而必形即是化身故為化身三耳或說有十自有二義一約十地所得十身如勝天王經說一平等身二清淨身三無盡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離尋伺身七不思議身八寂靜身九虗空身十妙智身二約佛身之上自具十身即如下明故疏云一身多身經論異說略示異義無厭繁文。
▲今說此經佛為真為應為一為多。
今說此經下第二假問徵起於中二先問起後若言真者下徵難今初但有兩對已含前後諸義。
▲若言真者何名釋迦居娑婆界人天同見若云應者那言遮那處蓮華藏大菩薩見見佛法身。
徵難中二先難真應後難一多初中有三一約名二約處三約機。
▲若云一者何以多處別現若云異者何以復言而不分身。
若云一者下二難一多言多處別現者如光明覺品云如此處見佛世尊座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百億如來亦如是座等是也又云如於此處見佛座一切塵中悉如是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等何以復言而不分身者出現品云譬如梵王住自宮普現三千諸梵處一切人天咸得見實不分身向於彼諸佛現身亦如是一切十方無不遍其身無數不可稱亦不分身不分別。
▲故說此經佛並非前說。
故說此經下三總相會通也於中二上即遮非。
▲即是法界無盡身雲。
後即是法界下顯正於中三初總相顯示次對難會融後結成難思。
▲真應相融一多無礙。
身應相融下第二對難會融於中分二先此二句雙標。
▲即盧遮那是釋迦故。
後即盧遮那下雙釋亦二先釋真應後釋一多前中先此兩句唯釋真應通前約名為難謂餘教遮那是真釋迦是應故經云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今既相即明是真應相融故名號品云或名毗盧遮那或名釋迦牟尼但名異耳又華藏品中明第十三重有世界名娑婆其佛即是毗盧遮那故知相融也。
▲常在此處即他處故遠在他方恒住此故。
言常在此處等者二有二對正明真應兼顯一多而含有身土對前約處為難初真應者以約應故在此約真故周遍法界故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初句即真餘三皆應第四句常在此處餘三句即他處也言兼顯一多者在此處即一在他處即多如不起一處遍一切處處此菩提座一也普現眾生前多也言含土者此處即娑婆他即遍華藏也。
▲身不分異亦非一故。
身不分異下二釋一多也不分異故非多多不礙一也亦非一故離一一不礙多也上唯釋一多。
▲同時異處一身圓滿皆全現故。
言同時異處等者二正釋一多兼該真應言一多者以一身全現故非一非多也一身現多故一不礙多多現而常一故多不礙一如上已引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等又云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等出現品云如來於一成正覺身普現一切眾生數等身成正覺等而言同時異處者若異時異處容許一身次第遍遊今明同時異處決是多身而是一身全現故非多矣其猶一月一剎那中百川齊現即一即多又普現故非一一月故非多故智幢菩薩偈云譬如淨滿月普現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是也故下光明覺品疏中明有同時同處見異時異處見同時異處見異時同處見同異時處一人頓見等言兼該真應者一身圓滿即是真身皆全現故即是應身又言全現者非分現也言分現者如一身中現多頭頭中有佛腰現僊人等即分現也今言全現者即此佛身即一切身即諸類身全菩薩身是佛身等。
▲一切菩薩不能思故。
一切菩薩下結難思也兼對前約人為難菩薩尚不能思況人天能見耶以離心緣相故故二十二種功德中有無能測身第八十經云如來清淨妙法身一切三界無倫疋以出世間言語道其性非有非無故雖無所依無不住雖無不至而不去如空中畫夢所見當於佛體如是觀由非真非應非一非多故不可作真應一多等思也故光明覺品云佛身無生超戲論非是蘊聚差別法故難思也又云無染無所著無想無依止體性不可量見者咸稱歎其文非一既云菩薩不思明唯佛境。
▲今先明十身後彰無礙。
今先明十身下第四開章解釋也於中三初上二句標次言十下釋後以此身雲下總結周遍。
▲言十身者自有二義一約融三世間為十身者一眾生身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緣覺身六菩薩身七如來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虗空身。
▲二就佛上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廣顯其相如第八地及離世間品辨。
廣顯其相等者第八地中明前十身各有十相第二十身即是前十中第七如來身之十相又明前十身相作謂隨眾生心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虗空身如上教迹中引及一一釋相並在下文言離世間品者彼五十三中有十佛即前第二十身而名小異彼亦會釋言十佛者所謂成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隨樂佛第五十八中又明十種見佛即見前十佛文云所謂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著見願佛出生見業報佛深信見住持佛隨順見涅槃佛深入見法界佛普至見心佛安住見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本性佛明了見隨樂佛普受見然無著等復各十義並至下當明。
▲言無礙者略有十義。
言無礙下後彰無礙二初標數後列釋今初標也。
▲一用周無礙謂於上念劫剎塵等處遮那佛現法界身雲業用無邊悉周遍故經云如於此處見佛座一切塵中亦如是等其文非一。
一切塵中等者等取下半云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此即第五經普賢菩薩偈也言其文非一者遍於一經如第六經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又云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如是無所礙周行十方國又云佛演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等如是等用無量無邊謂或現攝生威儀或現八相或三乘形或五趣形或六塵境差別名號業用多端不可稱說法界微塵無不皆遍故云用周也。
▲二相遍無礙謂於上差別用中各攝一切業用故。
二相遍無礙等者如上所明攝生威儀行住座臥如不思議品云如來一座食已結跏不動遍於十方經一切劫今明即此座中便具行住及臥也又如前現八相遍者嵐毗尼林神說如來受生云善男子當我見佛於此四天下閻浮提內嵐毗尼園中示現初生種種神變時亦見如來於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四天下閻浮提內嵐毗尼園中示現初生種種神變亦見三千大千世界一一塵中無量佛剎亦見百佛世界千佛世界乃至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塵中無量佛剎如是一切諸佛剎中皆有如來示現受生種種神變如是念念常無間斷者但是一重之遍今此明一一相中皆具八相如三十一經云菩薩在母胎中自在示現一切法界道場眾會甚微細菩薩在母胎中示現一切佛神力甚微細又離世間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甚微細趣何等為十所謂在母胎中示現初發菩提心乃至灌頂地在母胎中示現住兜率天在母胎中示現初生在母胎中示現童子地在母胎中示現處王宮在母胎中示現出家在母胎中示現苦行在母胎中示現詣道場成等正覺在母胎中示現轉法輪在母胎中示現般涅槃在母胎中示現大微細謂一切菩薩行一切如來自在神力無量差別門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在母胎中十種微細趣釋曰母胎一相八相皆具萬德斯圓故云相遍也又上示三乘今一乘具三上示五道今一道具五例可知也。
▲三寂用無礙無私成故。
三寂用等者若取義顯應作思惟之思今用無私隱之私不偏為故亦以無心於物故謂常在三昧為寂無方利物為用即定即用故云無礙如摩尼天鼓無心雨寶反出聲故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一切三世諸佛教化一切眾生而不捨離諸佛寂滅三昧是為諸佛不可思議境界又第一經云身遍十方而無來往第三經云如來境界不可量寂而能演遍十方第四經云廣大寂靜三摩地不生不滅無來去嚴淨國土示眾生此樹華神之解脫等。
▲四依起無礙無心頓現海印力故。
四依起等者謂雖寂用無心不妨皆依海印之力故又正依定即起用故賢首品云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睺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神通力等。
▲五真應無礙應即同法一味平等故。
五真應等者釋迦遮那無二佛故吾今此身即法身故第五經云真如平等無相身離垢光明淨法身智慧寂靜身無量普應十方而演法又云如來真身本無二應物分形滿世間光明覺品云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等。
▲六分圓無礙一一身分即具全身故。
六分圓無礙者支分不礙全身全身不礙支分謂遮那一一身分手足眼耳乃至一毛皆有遮那全身法界品云如來一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座妙嚴品云佛身一切相悉現無量佛普入十方界一一微塵中以一毛之性不異全身故故出現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一毛孔中有一切眾生數等諸佛身何以故如來成正覺身究竟無生滅故如一毛孔遍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等又如來眼等皆遍法界若分與圓異分既有多應有多箇法界合成一身以分圓無礙故一遍一切遍也又法界品中普賢毛孔支節亦然。
▲七因果無礙不礙現因故。
七因果等者謂一一毛孔現自遮那往昔本生行菩薩行所受之身及所成事亦現十方一切菩薩身雲及下經中眉間出勝音等塵數菩薩等又第一經云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覩第五經云佛以本願現神通一切十方無不照如佛往昔修治行光明綱中皆演說第六經云一一佛身中億劫不思議修習波羅蜜及嚴淨國土如是等文其處甚多。
▲八依正無礙不礙現依故。
八依正無礙等者如上說因中釋又此身雲即作一切器世間故經云或作日月遊虗空或作河池井泉水又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相入相即六句四句並如前釋。
▲九潛入無礙。
九潛入無礙等者文中二先標章後入眾生界下解釋。
▲入眾生界。
釋有二義一明佛入眾生二又亦攝下明眾生入佛皆眾生不知故云潛入今初有三初一句正釋次如如來藏下引喻後故出現下引證。
▲如如來藏雖作眾生不失自性故。
喻中眾生真心名如來藏隨無明等緣作諸眾生流轉三界而此真心自性不失故勝鬘經云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難可了知若轉以喻顯者如大海水因風成波而不失濕性佛亦如是隨眾生感萬類殊形而如來身不失自性此以眾生自法身作自眾生喻如來真身入一切眾生。
▲故出現品云佛智潛入眾生心又云眾生心中有佛成正等覺。
故出現下引證引其二文初佛智潛入者此以智身通證佛身佛身隨化文處蓋多今取潛入之義故引出現耳彼經云譬如大海其水潛流四天下地及八十億諸小州中有穿鑿者無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別我出於水佛智海水亦復如是流入一切眾生心中若諸眾生觀察境界修習法門則得智慧清淨明了而如來智平等無二無有分別但隨眾生心行異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今所引者正取潛入之義耳又云眾生心中等者亦是彼品前文已引。
▲又亦攝一切眾生在一毛孔善化天王云汝應觀佛一毛孔一切眾生悉在中等。
又亦攝下上辨潛入今明攝他正攝他時不礙入他故稱無礙。
▲十圓通無礙謂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人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廣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
十圓通等者文中二先別明後總結今初以遮那佛融大法界而為其身故無不即不待現身方名即事等以法界之體無不包故無不即故令身亦然若指相別說者佛身色相即事也全同法身即理也即一即多乃有二義一法身為一應化為多真應既融故相即也二此一處應即多處應亦以體融又即此一應為多應故故光明覺品云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聚眾生分別故見佛種種身等即依即正亦有二義一以法性身土融無二故二者有國土身故即依有智正覺等身故即正即人者證法成人故即法者佛以法為身故即此即彼者不離菩提樹而遍一切處故既亦不離一切處而坐菩提樹可言即彼即此也二義小異彼此相即是同又即此佛是他佛故他亦是此即情者異本石故即非情者同色性故作河池等故非情即佛體故蘊界入等若虗空故即深即廣者無形絕相故深量無不包故廣又量同空故廣離空相故深故問明品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虗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出現品云譬如虗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如來亦如是等廣也非至非不至深也又如虗空寬廣非色而能顯現一切諸色等皆廣深也又妙嚴品云佛身普遍諸大會充滿法界無窮盡廣也寂滅無性不可取深也為救世間而出現具深廣也即因即果者因無異果之因果無異因之果故十身之中有如來身有菩薩身故即三身即十身者若以佛身上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即三身中化身攝也相好身威勢身福德身義通報化法身即法身智身義通三身局唯法報故即三是十即十是三若約融三世間十身即三者如來身通三身智身亦通三身法身虗空身即法身餘六通法化法身體故隨物應國土等故。
▲同一無礙法界身雲。
同一無礙等者二總結也即以無障礙法界為體含四法界何所不具故無不即耳則未有一法非佛身也。
▲以此身雲遍前時處常說華嚴。
以此身雲下第三總結周遍也。
▲是知或說報身在色究竟約攝報說。
是知等者第五會釋餘教也文中三初別會二總非三揀濫今初略會五文一會起信唯識等文起信論云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藏和尚疏引地論釋云故地論云一者現報利益受佛位也二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自問云何故他受用報身在此天者一義云以寄報十王顯別十地然第十地寄當此天王即於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餘義如別說天宮抄釋餘義云云二即四智圓滿唯識即實報成佛此示高大身即他受用唯識為引二乘令知菩提樹下非是報身且指彼為實報也疏今亦據二文之意及十地經文通之故云約攝報說。
▲或說報身在餘淨土約引攝說。
或說報身等者即第二通涅槃央崛等經也涅槃二十四高貴德王菩薩品明十功德中第四功德末高貴德王難云若有菩薩修大涅槃悉作如是十事功德如來何故唯作九事不修淨土佛答具修末云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恒河沙等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無勝彼土何故名曰無勝其土所有嚴麗之事悉皆平等無有差別猶如西方安樂世界亦如東方滿月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為化眾生故於此界閻浮提中現轉法輪非但我身獨於此中現轉法輪一切諸佛亦於此中而轉法輪以是義故諸佛世尊非不修行如是十事善男子慈氏菩薩以誓願故當來之世令此世界清淨莊嚴以是義故一切諸佛所有世界無不嚴淨釋曰既言為化眾生居此閻浮無勝國土是我嚴淨明指報身在餘淨土言央崛經者經文稍廣今略義引謂佛答央崛云我住無生際而汝不覺知等央崛難云若住無生際何以生於此土佛答云東方有佛汝往問之當為汝說央崛文殊同往問佛彼佛答言彼釋迦者即是我身大意明餘淨土中佛是證無生際者今生娑婆是化現耳故言在餘淨土而疏言約引攝說者不言嚴淨華藏及周法界帝網之剎不言此身周滿法界而言在於東方等明是隨宜引攝娑婆雜惡眾生令修淨土之行耳。
▲或說舍那座千葉華攝二地說。
或說舍那下第三通梵網等經彼云我今盧舍那方座蓮華臺周帀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等者即以蓮華臺上為本源盧舍那千葉釋迦復是大化一釋迦更有百億方為小化者亦不言其身充滿一切世間普賢蓮華有不可說葉量周法界十地菩薩之華尚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況如來耶明知亦是他受用身攝二地耳以二地戒度圓滿故為說戒以初地化百佛剎則有百葉之華二地化千佛剎故華有千葉若至三地應見萬葉四地億葉五地千億六地百千億七地百千億那由他八地百千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九地百千萬億阿僧祇國土微塵數十地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據上十地百萬三千尚猶略說故知非顯真極之身。
▲或說登地方見約勝機說。
或說登地下第四通他受用身登地之機為勝機耳前別約二地今通約十地。
▲或分三異從體相用說。
或分三異下第五通三身也若直說者法身約體報身約相化身約用然起信立義分云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藏和尚釋相大云二種藏中唯取不空如來藏用大者謂隨勝業約自體大用報化二身麤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善也釋曰依此解者以不空之藏修成方顯為真報故用大中報他受用故顯勝名報。
▲俱非此經真實之義。
俱非等者第二總非也以十身圓融為實義故。
▲設分三十不同亦權實對說若不融前義亦失經宗。
設分等者第三揀濫也云何揀耶麤相約教而說三身為權十身為實若不知三身即是十身為不融前權外立實故失經宗。
▲第四依三昧者夫動靜唯物聖豈然乎示軌後徒明將有說必須靜鑒前理受諸佛加從定起而發言言必真當故受者之心自然篤矣。
第四依三昧疏文分二先立理正明後對文略釋今初有二先別顯後結成初中下十住疏明入定意總有六義一此三昧是法體故即十地論意二非證不說故若不證而說則是生滅心行說實相法三顯法非思量境故明要亡心方契上義前約顯實此約遮過然上三義後後釋於前前大同小異四觀機審法故要須藥病相當方可說故五為受佛加故上四內因此一外緣因緣和合方能說故六成軌儀故即一向為生上五自利此一利他今疏含具初之二句總相立理非唯入定為物出定亦然宜見出者則出宜見入者便入故云唯物聖無定亂故云聖豈然乎故淨名云不定不亂示軌後徒下別顯入意也此即第六意明將有說必須靜鑒前理者含前四意靜者離思量也靜鑒者證法體也靜鑒前理者觀機審法也前字兼機故佛加可知從定起而發言下明非證不說亦總顯前六之勝用也。
▲故於諸會多明八定為說經緣。
故於諸會下總結成也九會說經八入三昧第二不入故名為多第一會普賢入毗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第三會法慧菩薩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第四會功德林菩薩入菩薩善思惟三昧第五會金剛幢菩薩入智光三昧第六會金剛藏菩薩入菩薩智慧光明三昧第七會如來自住剎那際三昧第八會普賢菩薩入佛華嚴三昧第九會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二不入者未入位故有云蓋文漏耳說世間法尚須入定況十信耶若約所表前義無失。
▲有不入者至文當說其所入定皆盡法源業用難思。
有不入者下第二對文略釋不入之義已如向說其所入下顯勝超劣寄位優劣所入不同人法俱勝故一一三昧皆盡法源底非如入初禪時不入二三等故以盡法源故並感諸佛三業加等。
▲第五依現相者謂法性寂寥雖無諸相無相之相不礙繁興。
第五依現相疏文分四一總明大意二顯相不同三別明放光四料揀同異今初應有四句一者隨相二者無相三者無相不礙相四者相即無相法性寂寥即第二句無相之相即三四句下別明中有初一句故應莫執無相以斥諸相也故下經云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十地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虗空而於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所作利益眾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與無相無差別入於究竟皆無相等即其義也。
▲起教多端相非一准或放光動剎或華雨香雲皆為發起。
起教多端下第二顯相不同也由所起教異故能起相殊如說法華以放光動地雨華為相將說涅槃以聲光遍告為相如說般若以散金華為相今經具有諸相華藏世界六種震動雨於華雲香雲蓋雲鬘雲瓔珞雲等皆其相也。
▲故諸會之內將欲說法多先放光通表智光以被物故。
▲然有二種一不壞次第光隨位增微故二圓通無礙光隨一一光皆結通故。
▲隨處放異總有十光各有所表至文當知。
故諸會下第三別明放光於中文三初總明次然有下別顯後隨處放異下重釋隨相言十光者第一會放於二光謂現相品初於如來眾齒之間放種種光二亦於此品放眉間光第二會放足輪光第三會足指放光第四會足上放光第五會膝輪放光第六會亦眉間放光第七會初不放光而出現品放二種光謂放眉間光加於妙德放於口光加於普賢第八會總不放光第九會亦放眉間白毫光明初七各二八不放故九會有十言各有所表者初面門眾齒放者表教道遐舒金口所流從佛口生是真佛子故以是光初故於總處放也又表咀嚼法味滋法身故等眉間放者通表一乘中正之道足輪最下表信四義一自下而上信最初故二最卑微故三為行本故四信該果海已滿足故足指安住故足上依行故膝輪屈伸可迴向故十地眉間表所證十如之中道故出現眉間表出現中道不住生死涅槃之二邊故口放表佛口生真長子故第八會不放行依解發依解光故或略無故第九會眉間表證窮法界之中道故廣如下疏故云至文當知。
▲其動地等多在說後則但是慶聞如十地中雖是慶前義兼起後則是教緣。
其動地等下第四料揀同異慶前起後二義不同故取起後不取慶前言如十地等者九地初云說此菩薩八地時如來現大神通力震動十方諸國土無量億數難思議等既牒八地明是慶前讚竟便請九地故義兼起後。
▲第六依說人者法無廢興弘之由人。
第六依說人疏文分二先總顯來意後開章別釋今初先立理然法有四種教理行果理法湛然故無廢興龍宮教海亦多長在修行尅果則在於人故般若論云法欲滅者修行滅故然弘有二義一者自行二者傳化今取傳化。
▲下文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下文云下二引證也即第十六勝慧菩薩偈具云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故說者如燈能照眾生心寶。
▲今此能說通三世間。
今此能說下開章別釋於中三初總明說人次指文顯說後說儀不同今初總有四重一明有三二開為五三開五為十四開十為無量。
▲開即為五謂佛菩薩聲聞眾生及器。
開即為五者開三世間中智正覺一為三乘故眾生世間及器世間仍舊不開故為五也。
▲更開為十謂加三世微塵毛孔器及有情各有分圓故毛孔微塵即是分說此上諸說通三世故故普賢行品云佛說眾生說及以國土說三世如是說等。
更開為十等者以三世為三微塵說為四毛孔說為五器及有情各有分圓下出為十所以直語世界說是器家之圓若言微塵說即器家之分但言有情說是有情家圓若云毛孔說即有情家分言有情者即含前佛菩薩聲聞眾生也此上諸說通三世故者上之七說並通三世謂過去佛說現在佛說未來佛說等故普賢下引證言如是說等者等取下句種種悉了知也亦等餘文。
▲廣即無量法界品中類非一故。
廣即無量等者法界品中略明五類法界皆有說義五類之內一一復多故云無量言五類者一法法界二人法界三俱融四俱泯五無障礙初中有十門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境四行五體六用七順八逆九教十義二人法界亦有十門一人二天三男四女五在家六出家七外道八諸神九菩薩十佛又事有多事天有多天神有多神百一十城三千知識等故云類非一也。
▲如僧祗隨好即是佛說餘會多菩薩說法界品初有聲聞說諸善友等多菩薩說亦名眾生說菩提樹等即器界說至文當知。
如僧祗下指文顯說言菩提樹等即器界說至文當知者經云其菩提樹恒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而言等者等取餘文師子座說等又等取塵毛之文如善慧地云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或時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無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乃至云或時心欲令不可說無量世界地水火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塵一一塵中皆悉演出不可說法門如是所念一切隨心無不得者上之所引即器界塵毛等說也。
▲其能說人用法不同或用音聲或用妙色等如教體中辨。
其能說下三明說儀不同但指下文耳。
▲第七依聽人者子期云喪伯牙輟絃若無聽者終無有說。
第七依聽人疏文有二先明大意。
▲即下諸眾略有十類至文當明除當機眾餘皆是緣。
後即下略指類別子期云喪等者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云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善得其意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音曲每奏鍾子期輙窮其趣伯牙乃捨琴而歎曰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於吾心也吾於何以逃聲哉莊子加云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文選云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明人之道術在遇知音知音即聽者。
▲第八依德本者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內無德本外豈能談然唯約說者前人此法故。
第八依德本文三初標大意次略有二類下正顯示後若感者下揀疑濫初中疏川有珠下二句喻次內無下合後然唯約說者下揀定劉子云山抱玉而草木潤焉川貯珠而岸不枯焉口納滋味而百節肥焉心受典誥而五性通焉紫玉精歌曰風凄凄雲容容水潺潺兮不息山蒼蒼兮萬重。
▲略有二類一者智慧最為首故十方諸佛告金剛幢言及由汝智慧清淨故告金剛藏言亦是汝勝智力故二者餘行願力故十方諸佛告普賢言亦以汝修一切諸行願力故十方諸佛告法慧言及汝所修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
次略有二類下正顯示也。
▲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願皆屬說因。
後若感者下揀疑濫。
▲第九依請人者若約慈悲深厚亦有無問自談若約敬法重人要順誠請後說初心識昧未解諮求上智慈悲騰疑啟請。
第九依請者文二先舉無顯有。
▲然有二類一者言請二者念請諸會有無現相品當辨。
後然有二下別示請儀。
▲第十依能加者夫聖無常應應於克誠。
第十依能加亦二先總明大意後然若佛下別釋所以今初先立理後指陳前中借尚書意故彼第四云民罔常懷懷于有仁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
▲心冥至極故得佛加。
心冥至極下指陳也以入定契理故佛加耳故下文中以三昧力感十方諸佛現前等。
▲然若佛自說則不俟加如第七會因人有說要假上加其第八會行依法修不異前故略無有加又不入定故無有加餘皆具有。
別釋中四一總彰有無二所以加者下出加所以三若爾僧祗隨好下釋通妨難四加有下就類彰別。
▲所以加者。
二中先徵後釋。
▲欲顯諸佛同加即同說故一說一切說故亦顯果海無言故因相可說故。
釋有三意言欲顯諸佛同加即同說故者即第一意若佛自說不可言加則但名自說耳今由同加皆與智勸說即顯同說也一說一切說故者第二意也上顯通方之法此顯圓融之教然一經中總具四句今但舉一以順同加義故言四句者一者一說是一說如僧祗等二一說一切說如向所明三一切說是一說如一切處文殊同遍法界同聲說偈顯法無異故四者一切說是一切說如十方來證皆自敘云我等諸佛亦如是說餘三不順同加故疏不明耳亦顯果海下第三意也佛表果海菩薩表因故故十地經云此處難宣示我今說少分論經云一分論釋云果分不可說但說因分因分於果為一分耳。
▲若爾僧祗隨好應非一切。
疏若爾僧祗下三釋通妨難於中三初設難二釋難三遮難今初也。
▲表微細難知故超出因果故。
疏表微細下二釋難也略舉二意對前三意言微細難知者對前同說及一切說前菩薩說以受加故表佛同說今以僧祗數量重重微細唯佛能知隨好光明功德一好一光能破地獄三重頓圓故亦難知唯佛能了故佛自說言超出因果故者對前果海不可說也前難中意云若以菩薩表因今佛自說應可表果可說故今答云對果說因言因可說因無果外之因沒同果海故因亦叵說如鳥跡同空跡亦叵說因既非因果亦非果欲拂前因果之相故佛自說。
▲然施設不同不應一准。
然施設等者三遮難也恐有難言若今佛說即表微細餘應是麤此言超出前應繫著故此遮云聖教施設千差萬別各取一表不應尅定受加表於同說亦非麤非著佛說表細顯超亦不礙於同說約表小異大旨全同何不亡言觸途生滯故云不應一准。
▲加有二種一者顯加具於三業二者冥加但與智令說。
加有二種下第四就類彰別於中二先顯別後指文前中顯加具於三業者口業勸說以益辯意業與智以益智身業摩頂以增威然意與智雖則是冥以與身語同時此二顯彰以少從多故三皆稱顯冥唯與智故有不同。
▲普光法界無顯有冥餘皆具二顯必有冥故餘至下明。
普光法界等者後指文也普光攝三會謂二七八也法界即是第九故此四會並唯有冥由二七兩會不入定故故無顯加而文殊師利普賢菩薩皆言承佛神力故是冥加第八會普賢雖入三昧無有加分但有作用發起故無顯加亦言承佛神力故有冥加法界品如來自入三昧不可有加第七普賢第二文殊有說無定故闕顯加皆承佛力能說能證故有冥加言餘皆具二者即餘五會顯必有冥者釋具所以冥即未必有顯顯即必有於冥以如來有力有慈常冥加故未定緣闕不容有顯故唯有冥顯加之時冥常不捨又有意加故言必有言餘至下明者謂冥顯加相有多義門隨文具顯也。
▲教起因緣竟。
結前十因十緣也。
▲第二藏教所攝中二先藏攝後教攝前中亦二先藏後攝今初藏謂三藏二藏通稱藏者以含攝故世親攝論第一莊嚴論第四皆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云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攝即包含。
第二藏教所攝今初下疏文分二先總後別總中亦二先總科後通稱藏者下牒釋總名引世親攝論者然攝大乘論本論即無著菩薩所造釋有多家此方有二即世親無性二菩薩也大唐三藏俱譯二本各有十卷梁朝真諦譯世親釋有十五卷今稱梁攝論是釋義大同小異疏家隨便引之恐濫三本故各以異名揀之然依古德多引梁論若今自取多引無性世親言謂攝一切所應知義者即彼論自釋攝義所應知者然論無別釋下廣顯論所明即十勝相謂一應知依止勝相二應知相勝相三應知入勝相等十相皆言應知即理事等法皆應知也攝即包含者疏家轉將攝義復釋於含以前標云以含攝故故牒釋也。
▲言三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達麼藏言三藏下第二別釋分二先三藏後二藏前中三初總列次初中下別釋後然此三藏下總顯所詮。
▲初中先辨名後顯相今初亦名修妬路亦名素呾䌫此皆梵音楚夏。
二中三藏即為三別皆先標後釋今初亦名下釋也於中四一會梵音二敘古譯三敘古破四會順違今初言梵音楚夏者秦洛謂之中華亦云華夏亦云中夏淮南楚地非是中方楚洛言音呼召輕重今西域梵語有似於斯中天如中夏餘四如楚蜀西來三藏或有南天或有北天或有中天東西各異素呾纜者唐三藏譯云是中天什公多譯為修多羅亦云修妬路多通諸天什公是龜茲人近於東天實叉三藏于闐國人多近東北然什公亦遊五天隨時所受小有輕重語其大旨理則無乖然前後三藏多云修多羅也。
▲古譯為契經。
古譯等者第二敘古譯也於中五一標名。
▲智論之中名為經藏。
二智論下引證。
▲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
三契謂契理下釋義。
▲即契理合機之經依主受名契經即藏持業釋也。
四即契理合機下會六釋以契對經即名依主以契經對藏便名持業。
▲復云正翻為線線能貫華經能持緯此方不貴線稱故存於經。
五復云下會傍正。
▲有云案五印度呼線席經井索聖教皆曰修多羅則經正是敵對斥於古德經非敵對。
有云等者第三敘古破此古即是靜法苑公刊定記中義也但言有云即是刊定記主若云古德多是藏和尚亦有此前諸德此中總舉先古諸德又此中疏撮略刊定之意耳刊定記敘古義竟便云今詳諸論及以梵言良恐不爾所以者何此中通辨有三失故一敵對翻名失二以義為名失三總別不分失今疏所明即第一失謂修多羅一名既含四實線既敵對經何得非經是敵對言非敵對故云敵對翻名失故疏云斥於古德經非敵對二以義為名失者意云經字是名契字是義以經有契理合機之義故借契義以助經名而呼契經兩字全作名者即是以義為名失也若全名者應云欲底修多羅欲底之言有其三義一者契義二順古所行三依正道理今取契義既無欲底之言明知名無契字也又舉例云如質多名心集起為義詎翻集起亦作名耶意云集起既非心名契理豈是經目也三總別不分失者彼云但藏部立名各有兩重總別一謂三藏十二部為總名修多羅等為別稱二謂修多羅為總號毗奈耶應頌等為別目古來相傳唯辨前門不論於後今修多羅依藏部中總相業用而立其名餘藏部名依藏部中別相業用所以者何修多羅業能貫攝故餘藏餘部所詮所化由此貫攝彼方成故故涅槃十五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羅故釋曰刊定記文猶似難見今更為釋言各有兩重總別者如三藏中兩重者一云三藏是總經律論為別二云修多羅是總稱調伏對法為別稱故三藏中修多羅即是總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故云今修多羅依三藏中總相業用古人不知此從總相得名但謂為別故云總別不分失也如十二部亦有兩重總別者一云十二部經總也謂修多羅祗夜等即為別稱二云修多羅是總名祇夜等十一為別稱不取修多羅以修多羅為總故亦雖標總稱即受別名是則三藏中修多羅通於二藏十二分中修多羅通餘十一故若不通者修多羅既稱契理合機餘無此名應不契理合機既俱契理合機明知修多羅是從總相立名耳三藏十二部皆有兩重總別故云各有也刊定之意亦有理在今謂若十二部中修多羅則通十一及於三藏若三藏中修多羅名唯通十二不通二藏二藏之中有契合者自屬十二分中修多羅耳思之以非至要故疏略不敘唯明初一恐欲知根本故鈔具敘耳彼復破於遠公三修多羅至十藏品當說。
▲今更詳之若一名四實皆為敵對則古如所破。
今更詳之者第四會順違也於中三初全縱次半奪後出古意今初言古如所破者經線俱為敵對而言線是經非故如所破。
▲若兼順義經自屬於席經敵對應名聖教故梁攝論譯為聖教彼論云有阿毗達磨非是聖教為成聖教故加修多羅名。
若兼順義下二半奪也縱其經是敵對奪其不名聖教故一名含於多實應須順義立名如僊陀婆一名四實若譯經中五味之處應譯為鹽若譯經中王之所乘僊陀婆者應譯為馬不可言水言器今譯佛經云修多羅合名聖教也言線言索非全愜當故云經自屬於席經敵對應名聖教梁攝已下引文為證即第一論然此所引上兩句全是論文為成聖教下乃取義釋以彼本論云攝大乘論即阿毗達磨教及修多羅釋論云此言大乘者欲揀小乘阿毗達磨何不但說阿毗達磨名復說修多羅名有阿毗達磨非是聖教故此中意云若但言阿毗達磨揀濫不盡故加修多羅言揀異凡夫所造之論明是聖教之論故今引意者本論牒修多羅釋論之中乃云聖教明是譯修多羅為聖教也。
▲古德見此儒墨皆稱為經遂借彼席經以目聖教則雙含二義俱順兩方借義助名更加契字揀異席經甚為允當。
古德見此下出古意也席經不順本義是故借耳儒即儒教夫子為主墨即墨教墨翟為主以忘身益物是其所宗如夏禹之勤用斯意也儒有九經五經等皆稱為經經者常也典也聖人之言方得稱經此方既以聖人之言為經故譯聖教亦名經也言雙含二義者即聖教及經緯義也俱順兩方者順此方夫子等經順西域經緯聖教之經也恐濫席經故加契字以揀之耳古人既以敵對為線明知言契經半從義耳故為允當。
▲二顯相者西域四名所目雖殊意義相似故同稱修多羅而聖教多含具上三義。
二顯相下此中大意取其一名四實以會雜心五義便是顯修多羅之相文中三初舉總包含二故雜心下正會五義二總上五義下以義貫通。
▲故雜心云經有五義一曰涌泉二曰出生三曰顯示四曰繩墨五曰結鬘涌泉則注而無竭出生則展轉滋多義同井索有汲引故顯示正是聖教顯事理故繩墨則楷定正邪亦是繩之為經能持於緯同席經義結鬘同線線能貫華結成鬘故。
二中即雜心第八修多羅品云修多羅者凡有五義一曰出生出生諸義故二曰涌泉義味無盡故三曰顯示顯示諸義故四曰繩墨辨諸邪正故五曰結鬘貫穿諸法故如是五義是修多羅義今疏引初二義不次者依古疏引取義便耳。
▲總上五義不出貫攝。
總上五義下三以義貫通於中二先總釋貫攝後彰所貫攝前中有三初標義二引證三釋所引。
▲故佛地論第一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
故佛地下二引證也全引論文更無所少而次下對所詮云應知此中宣說佛地饒益有情依所詮義名佛地經如緣起經如集寶論意云皆從所詮也。
▲此或貫攝通所攝所化或貫穿法相攝持所化。
此或貫攝下三釋所引論也釋有二義一通二局上即通也言二義通所說者謂貫穿所說之法攝令不散故故下引瑜伽云攝取聖語言二義通所化者貫穿所化眾生心行攝取不捨故局義可知。
▲又世親攝論釋貫穿云謂能貫穿依故相故法故義故。
又世親攝論下第二彰所貫攝之法於中二初引攝論正釋後例同指餘前中即彼論第一文中亦二先引論總標。
▲依者謂依於是處由此為此而有所說相者謂世俗諦相勝義諦相法者謂蘊界處緣起諦食諍盧無量無色解脫勝處遍處菩提分無礙解無諍等義者隨順密意說等。
後依者下引論別釋釋標四義則分為四初釋依中舉其三事一於是處者即說經處如佛在摩竭提國等二由此者即說經因緣即所被機等如十地經由十方佛加解脫月請等三為此者即說經意如發心品云為欲顯示佛法故為以智光普照故為欲開闡實義故等故梁論云是處是人是用言相者諸世俗諦相勝義諦相者謂世尊說法有何相貌諸佛唯依二諦為眾生說更無餘相言法者謂蘊界處等者即所詮法門軌持之法一一皆通二諦蘊即五蘊界即十八界處即十二處緣起即十二因緣諦即四諦食即四食如世親論第十初說靜慮即四靜慮無量即四無量無色即四無色解脫即八解脫勝處即八勝處遍處即十遍處菩提分即三十七品等無礙解即四辯才無諍即無諍三昧等者等餘法數並下經文廣有其相言義者隨順密意說等者義名所以世尊說法或顯了說或密意說如說一切皆空此就第一義說凡夫不解謂無俗諦等亦如四意趣四隨等梁論釋義云義者所作事故名義生道滅惑是事此意云佛所說經但令眾生生道滅惑以為其義耳亦佛之意趣也。
▲瑜伽二十五顯揚二十大同此說餘義至十二分中當明。
瑜伽二十五下二例同指餘先例同諸彼二論皆云素怛纜者謂佛世尊於彼方所為彼有情依彼所作諸行差別演說無量蘊相應語乃至廣說結集法者攝取聖語為法久住以美妙言次第結集貫穿縫綴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妙實義是名素怛纜餘義至十二分中當明者下有異名異名有四一依仁王二諦品名為法本二依梁論名為聖教三依成論名直說語言四依智論第二但名為經四中疏文已有二四初三二名在十藏品文局十二分中修多羅故此不釋又遠公立三修多羅一總相二別相三略相刊定記破於後二並在十藏品中救之云餘義等。
▲第二毗奈耶藏初名後相。
第二毗奈耶藏疏文分二初總科後前中下別釋。
▲前中亦名毗尼梵語之略耳此翻為調伏謂調練三業制伏過非調練通於止作制伏唯明止惡就所詮之行彰名即調伏之藏或能詮藏有調伏之能即有財釋契經藏中類有此釋。
後前中下別釋於釋名中二先正釋後辨異名今初疏此翻為調伏者准刊定記云義翻為調伏若敵對翻正稱為律若素律師疏云梵曰毗尼或云鞞泥迦毗那耶鼻那夜此等皆由梵音輕重不同傳有訛略不得正名正曰毗奈耶此云調伏。
▲毗尼或翻為滅滅有三義一滅業非二滅煩惱三得滅果。
毗尼或翻下二辨異名於中有四今初名滅者東塔又云毗膩多此云已調伏當其滅義故母論第一云滅諸惡法故名毗尼釋曰若依此釋則毗尼是毗膩多之言略耳則與毗奈耶調伏之義有乖而上又云毗尼鞞泥迦等皆梵音輕重則毗尼亦是毗奈耶略稱含其調伏與滅二義耳故疏云毗尼或翻為滅滅有三義等者釋義一滅業非者不殺盜等故律中有犯毗尼有諍毗尼二滅煩惱者是發業之本故律云為調伏貪等令盡是故世尊制增戒學三得滅果者即無為果故戒經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
▲或名尸羅具云翅怛羅此云清涼離熱惱因得清涼果故。
或名尸羅等者第二名也即雙從因果得名。
▲亦名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此說因得名然有二義一揀異定道名之為別二三業七支各各防非故名為別亦翻為隨順解脫此據果立隨順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果故。
亦名波羅提木叉等者第三名也言揀異定道者非是定共道共二戒是遠離覊縛業緣名為解脫亦翻為隨順解脫者即第三名中別義也故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又相續解脫經云五分法身名解脫梵云毗木叉若涅槃解脫梵云木叉依此亦可雙從因果得名隨順是因故又刊定記云離過無障名為木叉業用無礙名毗木叉又云復有異名名優波羅叉此西域外道律名亦名縵叉亦名刺闍你地(地音田夷反)此西域王法律名。
▲亦名性善如十誦律亦名守信如昔所受實能持故。
▲後顯相者前名之中已含止作即毗尼相。
後顯相者下顯相文二先指前總說謂制伏過非及滅惡等即是止行調練三業性善守信等通於止作毗尼以止善為宗律宗其唯持犯故以止作總為顯相。
▲若別說者世親攝論云毗奈耶有四義謂犯罪故等起故還淨故出離故廣如彼論。
若別說者下二引論別釋言廣如彼論者論云犯罪者謂五眾罪等起者謂無知故放逸故煩惱盛故不尊敬故而犯諸罪還淨者謂由意樂不由治罰如受律儀出離者有七種一各各相對說悔所犯二誓受治罰謂受學等三等有妨害先制學處後由異門還復開許四別立止息謂僧和合還捨所制五轉根謂苾蒭苾蒭尼轉男女形故捨不共罪六由真實觀謂作殊勝法[阿-可+(日/皿)]陀南諸行相觀七由法爾得謂由見諦法爾得無小隨小罪應知毗奈耶復有四義一補特伽羅故世尊依彼制所學處一制立故謂告白彼補特伽羅所犯過已大師集僧制所學處三分別故謂制學所已更廣解釋先所略說四決擇故謂於此中決判所犯云何有罪云何無罪然明了論釋無小隨少罪自有二說一云小謂第二篇罪隨小謂二種方便罪一云小謂性罪隨小謂諸戒中制罪問今明大乘那引小教有答云理實三藏大小不同今且就引接教說古來同此今更一解謂持心雖異名意大同故得引小又上所引論名分明易曉故又上云如受律儀者梁論云如本受持對治。
▲第三阿毗達磨藏。
▲阿毗名對達磨云法法有二種一勝義法謂即涅槃是善是常故名為勝二法相法通四聖諦相者性也狀也二俱名相。
第三阿毗達磨藏文中三初名次相後異名初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先釋法後釋對前中即取俱舍意釋故論云能持自性故名為法若勝義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聖諦是善是常故名為勝者即釋彼論也相者性也狀也二俱名相者亦釋彼論也以四聖諦中滅諦是理而皆云相者滅諦之相即體相也餘三約相即相狀也。
▲法既有二對亦二義一者對向謂向前涅槃二者對觀觀前四諦。
法既有二下二釋對亦二初釋對義亦取論意彼論云此能對向或能對觀故為此屬之。
▲其能對者皆無漏淨慧及相應心所等由對果對境分二對名故慧但是對而非是法非所對故。
其能對者下出對法體亦取論意故論頌云淨慧隨行名對法論曰慧謂擇法淨謂無漏淨慧眷屬名曰隨行如是總說無漏五蘊名為對法由對果對境分二對名等者釋疑疑云唯一淨慧何有二對之名故為此通慧但是對而非是法非所對故者揀濫此是古德解釋意云為分能所故言慧但是對若據法持自性慧何非法故下揀云非所對故。
▲言對法者法之對故故對法藏特名慧論舊譯為無比法以詮慧勝故。
言對法者下二釋名也即會六釋法之對者依主釋也故對法藏特名慧論者若據所對所依應名法論慧依於法慧為其主故名慧論故所詮中詮於慧學舊譯已下出其異名兼成上慧義。
▲世親攝論云阿毗達磨有四義謂對故數故伏故通故。
世親攝論云下第二辨相於中二先總標。
▲對義同前數者於一一法數數宣說訓釋言詞自共相等無量差別故伏者由此具足論處所等能勝伏他論故通者此能通釋素怛纜義故。
後對義同前下別數者數字通去入二聲此取去聲數數宣說者數即入聲自相者如色變礙為相受以領納為相等共相者共有無常苦空等廣如十地疏明論處所等者即瑜伽論說論有七例頌云論體論處所論據論莊嚴論負論出離論多所作法亦如初地中辨言勝伏他論者勝約能立伏約能破故梁論云伏者此法能伏諸說立破二能由正說依止等方便故通者梁論名解由阿毗達磨修多羅義易解了故。
▲亦名優波提舍此云論議亦名磨怛理迦此云本母謂以教與義為本為母亦云依藏生解藏為解母本即是母亦名磨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
異名可知也問曰三藏前二是佛所說後一論藏是菩薩說是則如來不說三藏耶答婆沙最初即有此問問曰誰造此論答佛世尊誰問誰答或云舍利弗問或云諸天問乃至或云化比丘問佛答若爾何以云迦多演尼子造答彼諷誦耳有云亦是彼說是則論藏有是佛說有是菩薩說取經中義廣以釋之以本統末亦佛說三藏耳。
▲然此三藏約其所詮略有二門一者剋性則經詮三學律唯戒心二學論唯慧學如攝論說二約兼正則三藏之中經正詮定毗尼詮戒論詮於慧兼各通三。
然此三藏下第三總顯所詮也如攝論說者亦是世親攝論第一論云又能說三學故立素怛纜藏能成辨增上戒增上心學故立毗奈耶藏謂具尸羅即無悔等漸次能得三摩地故能成辨增上慧故立阿毗達磨藏謂能決擇無倒義故梁論亦同言兼各通三者經中戒慧其文非一毗尼增三文云云何增戒學所謂增心學增慧學是名增戒學等。
▲第二明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薩藏。
第二明二藏等者疏文有四一標。
▲即由前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故名聲聞藏詮示菩薩理行果故名菩薩藏。
二即由前下釋。
▲故莊嚴論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別故復為聲聞藏及菩薩藏攝大乘同此。
三故莊嚴下引證。
▲此就二乘理果同故合之。
四此就二乘下出所以於中分三初正出為二所以。
▲若約教行別故即開三乘以為三藏如普超等經。
次若約教下出三乘三藏不同。
▲又由緣覺多不藉教出無佛世佛在世時攝屬聲聞故但分為二即是大小半滿不同。
後又由緣覺下重成二藏之義言即是大小半滿不同者諸經論中多以大小相對故分大藏之中大乘經律論小乘經律論別華嚴般若等為大乘經藏菩薩戒善戒經等為律瑜伽智度等為論小乘四阿含等為經五部律為戒婆沙等為論故大小三藏迢然不同言半滿者即出涅槃北經第四如來性品文云善男子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無已將詣師所欲令受學懼不速成尋便將還以愛念故晝夜慇懃教其半字而不教誨毗伽羅論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等下合云所言一子者謂一切眾生如來視於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教一子者謂聲聞弟子半字者謂九部經毗伽羅論者所謂方等大乘經典以諸聲聞無有慧力是故如來為說半字九部經典而不為說毗伽羅論方等大乘善男子如彼長者子既長大堪任讀學若不為說毗伽羅論可名為藏乃至云我今亦爾為諸弟子說於半字九部經已次為演說毗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上即經文半滿是喻大小是法餘可知矣又西方三藏之外加一雜藏謂陀羅尼五明論等為四藏大小俱有則有八藏若六波羅蜜經說有五藏小乘三藏及雜藏菩薩大乘為一藏故若大開為三則有七藏三乘各三便是九藏加一雜藏便為十藏三乘各四應十二藏。
▲第二明所攝者此經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羅攝兼詮餘二十藏等品廣顯戒故問明等品顯論議故若就修多羅中以義揀教則唯十藏攝具足主伴顯無盡故教義融故二藏之中唯菩薩藏若分權實但菩薩藏一分所攝權不攝故。
第二明所攝下文中有二初明彼攝此經。
▲若約此攝乃至聲聞亦此經攝此能包含無量乘故揀於權實至下立教中明已辨藏所攝竟。
後若約下明此攝彼藏文並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三
卍續藏第 05 冊 No. 0232 華嚴經疏鈔玄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四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第二明教攝者教有二種。
▲一者通相十二分教亦分大小至下十藏品辨。
▲二者諸宗立教不同今當略釋。
二者諸宗立教等者由前經藏有權實等故有此門於中三一標舉將說二總辨深玄三開章別解今初可知。
▲夫教海沖深法雲彌漫智光無際妙辯叵窮。
夫教海沖深下二總辯深玄有標釋結今初教海總含深廣文略語深法雲智光略明其廣下經云一切諸佛雲雨說法唯十地菩薩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佛剎微塵法門海故雲雨說法故夜摩偈讚品勝林菩薩云譬如孟夏月空淨無雲曀赫日揚光輝十方靡不充其光無限量無有能測知有目斯尚然何況盲冥者諸佛亦如是功德無邊際不可思議劫莫能分別知故云智光無際妙辯叵窮者法華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故四辯八音不能談其狀也。
▲以無言之言詮言絕之理以無變之變應無窮之機。
以無言等者二釋即出叵窮所以全依體上起大用故非是無言非在言故然能說之妙謂無言之言所說之深謂言絕之理故經云了法不在言善入無言際而能示言說如響徧世間法華云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等以無變之變者能說多端故下經云一法門中無量門無量千劫如是說所演法門廣大義普運光天之所了等應無窮之機者所感非一故故九地云如是乃至不可說世界所有眾生一剎那間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為解釋各隨心樂令得歡喜等菩薩尚爾何況如來出現品云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業一切報中而無所住者即無變之變也又云佛子如來隨一切眾生心行欲樂無量差別出若干音聲而轉法輪者即應無窮之機也廣如下說是知如來教法能深能廣能高能遠其猶大海周天雖涉而難越孤峰四絕可仰而叵昇也。
▲極位所承凡情難挹。
極位所承等者三結成難思唯十地菩薩位極能承故十地經云譬如娑伽羅龍王所霔大雨唯除大海餘一切處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如來祕密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亦復如是唯除第十地菩薩餘一切眾生聲聞獨覺乃至第九地菩薩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第五經云佛子眾會廣無限欲共測量諸佛地諸佛法門無有邊能悉了知甚為難唯精進力夜神云諸佛法海無有邊我悉一時能普飲等證上可知。
▲今乘理教之力略啟四門一大意離合二古今違順三分宗立教四總相會通。
今乘理教下第三開章別解也於中先標後釋今初應有難云既極位方知何以凡情輙窺大教故云依憑教理聖教許故故涅槃經云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毗盧遮那品云如因日光照還見於日輪我以佛智光見佛所行道即因佛教能了教也即仰推之智信解而知耳。
▲今初且西域東夏弘闡之流於一代聖言或開宗分教或直釋經文以皆含得失故耳。
今初且西域下釋第一門於中三初雙標開合次且不分下雙釋開合後以斯多義下雙結開合今初也西域開合者如龍樹之釋大品無著之解金剛等皆合而不分也智光戒賢各分三時皆開而不合也東夏開不開者如僧肇之解淨名僧叡之釋思益等皆合而不分也生公之立四輪智者之分四教等皆開而不合也故諸德見開有失則合見合有失則開不應局執也。
▲且不分之意略有五焉。
▲一則理本一味殊途同歸故不可分也二一音普應一雨普滋故三原聖本意為一事故四隨一一文眾解不同故五多種說法成枝流故。
殊途同歸者周易云天下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謂若千逕九逵王城不二九流百氏大道寧差今疏借用乃通三義一約教始隨機異故殊途終歸顯實故一致二約機則異就理常一三體外無權權即是實故殊途同致也二一音普應一雨普滋者一音即是淨名一雨即法華藥草喻品謂三草二木不同同承一雨之潤五性三乘不一法雨一味無差故彼經云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等三原聖本意為一事故者亦是法華中意故彼經云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等又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皆為一事也四隨一一文眾解不同者此是通明諸經如經說一無常或有解者以生滅代謝故云無常或云無彼常故名為無常或云不生不滅名為無常或即無法可常也或云真如一法隨染淨緣轉變不常故名無常或聞無常便知對常以說無常非常非無常以為中道等明知隨人解不同也又苦集滅道四名則同隨機解殊乃有四種又涅槃云十二因緣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者得佛菩提又如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即有多人解不同也或云既言因緣所生那得即是空要須析因緣盡方乃會空呼十方空為即空亦為是假名者有為虗弱勢不獨立假眾緣成賴緣故假非施權之假亦是中道義者離斷常故名為中道非佛性中道若作此解者雖三句皆空尚不成即空況即假即中此生滅四諦中義也或云因緣所生法不須破滅體即是空而不得即假即中設作假中皆順入空何者諸法皆即空無主我故假亦即空假施設故中亦即空離斷常二邊故此三翻語異俱順入空退非二乘析法進非別圓乃是三獸渡河之意耳或謂即空即假即中三種迆邐各各有異三種皆空者無主故空虗設故空無邊故空三種皆假者同有名字故假三種皆中者中真中機中實故謂空名中者約真諦故假名中者就機設化不住化不化故中名中者約一實諦之中道故此得別失圓或謂即空即假即中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不相妨礙三種皆空者言思道斷故三種皆假者但有名字故三種皆中者即是實相故但以空為名即具假中悟空即悟假中餘亦如是是知隨聞一法起種種解圓機受教無教不圓偏機受教圓亦偏矣既隨一文異解何須分判不同五多種說法成枝流者上義亦傍該諸經今正引當經立理法界品云法欲滅時有千部異千種說法等何不尋條以得根便欲派本而為末混淳源之一味成澆薄之枝流。
▲以斯五義故不可分分之乃令情構異端是非競作故以不分為得。
以斯五義下三總結也夫子云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何得執異述同是非競作。
▲其分教者亦有多義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須分之使知權實。
其分教者下釋分教中乃有十意前五對前五義後五顯過於前今初一理雖一味等者謂今欲分教非欲分理迷於權實寧契佛心。
二約佛雖則一音就機差而教別。
二中一音但是教本非即是教教乃在機隨機不同今分彼教故淨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今分隨所解耳其猶長風是一百竅異吹豈以一風不殊便謂百竅齊響一雨亦就佛說三草即就機殊今分三草教殊非析一雨令異故經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以一音一雨義相不異故但說一音。
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而有異故。
三中本意未申者如佛本為一事出現於世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今分一代時教豈妨判有淺深言隨他意語者佛有三語一隨自意語說自所證一實等故二隨他意語一向方便引眾生故三隨自他意語半稱自證半隨機故今分後之二語不分初一隨自意也。
四言有通別就顯說故。
四中言有通別者如前所引此通隨聞異解有不通者就此分之如說人空法有斯即小乘不可名大若說二空此可名大不得名小說有五性非是一性說一性處非是說五如是等文無容異解故須分之。
五雖分權實須善會佛意有開顯故。
五中有二義故雖分權實不成枝流一善會佛意所說權教乃是隨宜所說實者稱理究竟二有開顯者說彼權教是方便門說於實教是真實相不隨方便為真實則方便門開知實理之普周則真實相顯故法華經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今就開顯故不滯枝流約佛施張故須分權實。
▲又王之密語所為別故不識權實以深為淺失於大利以淺為深虗其功故莊嚴聖教令深廣故諸聖教中自有分故諸大菩薩亦開教故。
又王之密語下有五意顯過前不分此初一也涅槃第九說先陀婆一名四實一者鹽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馬釋中一水二鹽三器四馬故彼文云如是四種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時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鹽若王食已將欲飲漿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欲遊索先陀婆即便奉馬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種密語是大乘經亦復如是有四無常大乘智臣應當善知若佛出世為眾生說如來涅槃智臣當知此是如來為計常者說無常相欲令比丘修無常相或復說言正法當滅智臣應知此是如來為計樂者說於苦相欲令比丘多修苦想或復說言我今病苦眾僧破壞智臣當知此是如來為計我者說無我相欲令比丘修無我想或復說言所謂空者是正解脫智臣當知此是如來說正解脫無二十五有欲令比丘修學空想以是義故是正解脫則名為空亦名不動謂不動者是解脫中無有苦故是故不動是正解脫為無有相謂無相者無有色聲香味觸等故名無相是正解脫常不變易是解脫中無有無常熱惱變易是故解脫名曰常住不變清涼或復說言一切眾生有如來性智臣當知此是如來說於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是諸比丘若能如是隨順學者當知是人真我弟子然彼經疏不釋不次所以但案次配釋而云前四彰權隱實後一彰實隱權今謂前別瑜中即無常苦空無我而為其次以水方圓任器是無常故鹽是味故苦器是當其空有器之用故馬由人策不自在故合中無常苦無我是三修法屬生死故四合空者是正解脫故而解脫中空無我苦不淨及無常即是常故故一空中明有四義並以器喻而最後佛性彰其妙有即合前馬然空中四義遮無常等佛性一義顯是真常亦應具說我樂淨等含在正解脫中不動是樂無相是淨無變熱惱即是常義馬又我義是則此中具彰八行由於生死無常等中密顯常等故為密語又初標中鹽在初者亦是苦空無常無我而為其次如常所明故此釋不同古師之義然引此文意令隨所說言須善得意豈可混然不分權實言不識權實以深為淺等者第二意也如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而謂但是如來方便說者是以深為淺也不能正修高推聖境即不能速證無上菩提故云失於大利離世間品云修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菩提等言以淺為深虗其功者由如世尊為止亂想令數息看心為厭苦者令出三界眾生不了耽味為真勤苦不已多用功力所獲至微不得涅槃一日之價故云虗其功故即虗廢功力也言莊嚴聖教令廣深故者第三意也謂分析權實空有取捨偏圓遲速方知佛法微妙深玄無不包攝譬猶不泛大海豈識邊涯不識木石安知真寶故智論釋法施云依隨經論廣作義理為立名字皆名法施又若不分權實則謂三教大同今明大乘尚有權實何況小耶小乘比大猶若螢光方於日照故小是佛教尚被斥訶況於儒道比之佛法則天地懸隔矣以此重重揀之方知佛法深奧言諸聖教中自有分故者第四意也如解深密立三時不同解節金光明立三輪之異涅槃自分半滿又約五味之差皆佛自分也言諸大菩薩亦開教故者第五意也若無著之扶五性及與三時龍樹之判四門共與不共皆揀權實有取捨也。
▲以斯多義開則得多而失少合則得少而失多但能虗己求宗不可分而分之亦何爽於大旨故今分之。
以斯多義下第三雙結離合而捨合從離。
▲第二古今違順曲分為二先敘此方後明西域今初諸釋雖眾略敘數家勒為五門。
第二古今違順中一一師中多分為二先敘昔義後辨順違。
▲一立一音教謂如來一代之教不離一音然有二師一後魏菩提流支云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二姚秦羅什法師云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故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
▲上之二師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然並為教本不分之意耳。
一音中疏上之二師下辨順違先出彼意言各得圓音一義者言含縱奪縱之則順下出現品明如來圓音有其十義十義之後復六句融通今但得十義中之一耳初師即順善口天女一聲之中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則佛一音之中有多音也後師即順如水一味隨器成異則如來本無多音故云各得一義耳又此二義若不會釋敵體相違互不相許則齊楚俱失並應奪之若取各自所宗故各得一義而與之耳然並為教本下又都奪耳。
▲第二立二種教自有四家一西秦曇牟讖三藏立半滿教即聲聞藏為半字教菩薩藏為滿字教隋遠法師亦同此立。
隋遠法師亦同此立者彼涅槃疏初云聖教雖眾略有二種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是也。
▲斯則文據涅槃蓋是對小顯大通相之意未於大中顯有權實亦含半滿。
斯則下順違先明其順順於至教涅槃半滿前已廣引言蓋是對小下辨違上言順者但順通相之意未知佛之深旨半滿之言顯在小大密意復有以機為半以實為滿則大乘中有半滿矣亦猶緣覺聲聞開之有異則成二乘合之有同總稱為小權實亦爾開之有異權可稱半合之大同故並稱滿是則實教唯滿小教唯半權大乘者亦半亦滿也。
▲二隋延法師立漸頓二教謂約漸悟機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故名為漸若約頓機直往於大不由於小名之為頓。
▲此雖約機說有漸頓而所說法不出半滿。
此雖約機下辨順違直出立意不離半滿半滿順違即此順違也言不出半滿者頓即前滿漸具半滿以具有三乘二乘是半大乘是滿故以機就教有直有曲故分漸頓耳。
▲三唐初印法師亦立二教。
▲一屈曲教謂釋迦經以逐機性隨計破著故如涅槃等二平道教謂舍那經以逐法性自在說故如華嚴經。
▲又此二教略有四異一主異謂釋迦化身與盧舍那十身異故二處異謂娑婆界木樹草座與華藏界中寶樹寶座等異故三眾異謂為聲聞及菩薩說與唯菩薩及極位同說異故四說異謂局處之說與該通十方之說異故。
三唐初印法師下第三師先敘昔義中有三初總標二一屈曲下正立三又此下揀異。
▲此約化儀以判。
此約化儀以判下辨順違先順後違順中三初一句總出立意第二遮破釋成第三結成昔義今初第一半滿結所說法立第二漸頓約機以立今此一師約化儀立謂佛以法化生有曲直故即化法儀式不同耳。
▲然華嚴雖有隨諸眾生各別調伏皆是稱性善巧一時頓演涅槃等雖說一極或對權顯實或會異歸同一切如來或說不說故云屈曲。
然華嚴下第二遮破釋成謂刊定記不許此師立義先破總名後破四異今為昔通則遮其破耳文即分二先救總名後救四異今初至故云屈曲此是救其破於總名彼疏破中先牒義竟云若爾涅槃法華維摩楞伽密嚴勝鬘佛藏經等皆釋迦說應不明於如來藏性實相法界等(此破屈曲以有平道故)華嚴梵網既舍那說何故華嚴說於四諦普賢行等品中皆云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又問明淨行梵行三賢十地離世間入法界等諸品之中不應皆說對治行法等(此破平道以有屈曲故)今疏云雖有隨諸眾生各別調伏此牒其破平等教中有屈曲之文言皆是稱性一時頓演者釋成是平道之義以稱性之巧無邊差別皆是平道又一時頓演不同屈曲說權之時不說實說實之時不說權說四諦唯為小乘說六度唯被菩薩故一切並陳尤顯平道又說隨眾生者說於世尊餘處隨機非此經中是隨機說言涅槃等雖說一極者此牒其破屈曲教中有平道之文或對權顯實下釋成是屈曲之義言屈曲者非是有真如法性即非屈曲但取隨機隱顯為屈曲耳此上一句是約法華明是屈曲昔權今實破三顯一明權則未說實說實必廢於權不同華嚴權實齊顯一時頓用故名屈曲或會異歸同下約涅槃經以明屈曲涅槃會昔有餘之義同歸一味涅槃先異後同亦成屈曲不同華嚴若同若異空不空等一時頓演又云一切如來或說不說者古德共云如日月燈明佛晨且說法華中夜便滅度則法華之外非是別時更說涅槃謂人根利故聞法華竟不復須說涅槃則涅槃或說不說或有國土唯說三乘究竟不破或有國土唯說一乘無三可破則知法華亦有說不說不同華嚴我不見有一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法明是平道。
▲約釋迦為主則未顯十身十身為主必具釋迦。
約釋迦為主下第二救破四異彼疏破云又四異中眾處兩異皆違經說七處並是娑婆界故(上破處異)又云出現品云十方諸佛讚普賢言能說此法今此會中有佛剎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故發心品中亦同此說準此故知有地前器(上破眾異)是故此師所立多違教理甚難依也(此結破也)彼破二異今疏通二異後一是救刊定破處異初一是遮有餘師破其主異謂恐有破云下經既云或名釋迦牟尼或名毗盧遮那明知二主不異何言主異故今通云釋迦為主但是三身中化身遮那為主則十身具顯化身乃是十身之一故云必具釋迦是則總別異也何言不異。
▲娑婆之處未融華藏華藏之處必融娑婆。
娑婆之處未融華藏華藏之處必融娑婆者此通刊定破處異也餘處王城舍衛未言即是華藏娑婆今云七處自有二義故同華藏一約本末分歧七處即是華藏界中第十三重之內二約淨穢該徹則摩竭提國其地金剛說初品時華藏世界六種震動彼疏序云剎該淨穢娑婆震而華藏動豈不華藏之處融耶故知破其處異自違己說也所以不救破眾異者由刊定破最不當故彼眾異中但云釋迦經中通被三乘遮那經中唯被菩薩則通局之殊而破彼義乃引凡夫發心豈非菩薩之器況此經發心又甚深故其說異一種他又不破故此不救。
▲略云四異異實有多誠如所判。
略云四異下第三結成昔義言異實有多者更舉十條一教門儀式異於中復有多義謂全依海印曾無出入一時頓演與前後次第不同放光集眾一多通局請答言念現相等殊道場莊嚴勝劣不等故云教門儀式異也二所詮理致異圓融歷別多義不同十十法門有多差別如義分齊中三成佛遲速異謂或唯一念或無量劫念劫圓融長短自在不局三祇及應化故四見佛通局異無論凡聖許見十身不局地前地上之別故五說教時分異始成即說時有十重念劫圓融不局三七等故六化境寬狹異地獄天子六千比丘肉眼遠徹周法界見不局三千有分限故七因果行位異具足圓融行布性相交徹故八立乘多少異或說一乘或無量乘不局三乘五乘定故九利益勝劣異地獄天子三重頓圓塵塵剎剎無盡利益故十流通付囑異盡未來際長流不斷諸佛親護非小乘故歷別細求過此更有故云異實有多誠如所判者結成昔義也。
▲但於屈曲之內未顯法之權實耳。
但於下第二辨違既不判屈曲之淺深便令多法混同無別不能令人善識權實故不依之。
▲四齊朝隱士劉虬亦立漸頓二教謂華嚴經名為頓教餘皆名漸始自鹿苑終於雙林從小之大故。
四齊朝隱士等者於正立中約於化儀及時以立漸說頓說即是化儀頓在始成漸有五時即約時說。
▲然此經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是頓義慈龍降雨以證漸義於理可然。
▲漸約五時次下當辨。
然此經下辨順違先順後違順中由依化儀故成順理便引當經為其證成所引二喻並出現品文前來已引漸約下辨違以約時局教有諸妨難故成違理指在後破。
▲第三立三種教亦有三家。
第三立三教中二先總標。
▲一南中諸法師同立三教謂於前漸頓加不定教。
後一南中下別說三師初即諸師同立於敘昔中二先總明後別明漸義前中分三初正立。
▲由漸中先小後大而央崛經六年之內即說為遮此難故立不定。
次由漸中先小下立三之意。
▲謂別有一經雖非頓攝而明佛性常住即勝鬘金光明等是為偏方不定教也。
後謂別有下出不定相言偏方者謂大體而言漸中先小後大而不妨說小之時亦有說大如人十年弘律不妨私房時說大乘故曰徧方不定指經云如勝鬘金光明者勝鬘經初云波斯匿王末利夫人信法未久既言未久明是初說金光明經既非第一頓教又非第二漸中末後而明常住明是不定言佛性常住者勝鬘經說二種如來藏即佛性也又歎佛三身即今梵音之文云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即常住義也金光明經三身品中廣說法身常住故。
▲漸中開合諸師不同。
漸中開合下第二別明漸義開漸成別自有四重從二至五。
▲或但分為二即是半滿。
▲或分為三即武丘山岌法師謂十二年前見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後齊至法華見空得道名無相教最後雙照一切眾生佛性闡提作佛名常住教。
於分三中自有三師初一師正立。
▲此與唐三藏三時之教大同至敘西域中說。
後二師指同即唐三藏及真諦三藏初云武丘即蘇州山寺。
▲真諦三藏依金光明立轉照持三輪之教亦大同此。
於第三師中二先指同初師。
▲而時節小異謂七年前說四諦名轉法輪七年後說般若具轉照二輪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後具轉照持以雙照空有持前二故。
後而時節下指異別立疏文稍略彼云謂佛二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於波羅奈鹿野苑中為聲聞眾轉四諦法輪後於成道第七年中在舍衛國去祇園五里智慧江邊為諸菩薩及二乘眾說般若等經此時具二謂轉照法輪又於成道三十年後未涅槃前在毗舍離國鬼王法堂為真常菩薩說解節等經此時具有轉照及持三種法輪也。
▲或分為四。
▲即宋朝岌法師謂於前三時無相之後常住之前指法華經為同歸教以會三歸一萬善悉向菩提故。
宋朝岌者第三分四中疏家不欲繁文故但於前師之外加其異名應具列之。
▲或開為五然有二家。
▲一道場慧觀等於無相之後同歸之前指淨名思益等為抑揚教。
▲二者即前劉公不開抑揚而有教之初取提謂經為人天教。
道場慧觀者即上元道場寺僧言五教者一有相教二無相教三抑揚教四同歸教五常住教言抑揚者謂抑挫聲聞褒揚菩薩故劉公五者一人天教二有相教三無相教四同歸教五常住教。
▲上來諸師皆於漸中約時開異若不加不定之教則招難尤多以初有大故雖加不定猶有妨難略顯五時之妨餘可例知。
上來諸師下第二辨順違於中三第一總明順違第二別破違理第三結成違順初中以上來諸師從二至五皆先小後大故不加不定招初有大乘之難雖加不定猶有妨者加不定免初有大乘之難而於所立名義之中皆有難也言略顯五時之妨者從後破之既破五時四三二時皆已破竟故云餘可例知。
▲初明十二年前為有相者自違成論成論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實義實義即空。
初明十二年等者第二別破別破二家五時即為二別今初破道場五時即分為五言成論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實義實義即空者破第一時引其三文此即第一引小乘論以成實論意云我今成立小乘中實義故云成實以三藏即小乘教故既言實義即空明小乘已說空竟何言見有得道不可不見實義而得道也。
▲又阿含中云無是老死即法空也無誰老死即生空也。
又阿含中云下第二引小乘經然經文相續云無是老死無誰老死此即明十二因緣人法空義是老死者指老死法體誰者即人也故無是老死即老死法空無誰老死即主老死我人空也然諸經論多明小乘但有人空未明法空者有二義故一從多分少分說小乘多分但明人空二從顯了不顯了說雖說法空未全顯了故言不說法空耳若從不顯了說及少分說則亦明法空今從此義。
▲又智論云三藏中明法空為大空摩訶衍中明十方空為大空。
三藏中明法空為大空等者第三引大乘論彼釋十八空揀二宗大空之異今但取三藏明法空之言三藏亦小乘教耳。
▲皆顯小乘已有二空。
皆顯以下結上三文。
▲若云第二時說空者十二年後方制廣戒豈唯說空。
若云第二時下破第二時於中三一破說空二破不明常住三結立正義初中又二第一引制戒明十二年後說有故戒經云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釋迦如來於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是戒經從是已後廣分別說明知十二年後始制廣戒廣戒即是明有。
▲又智論云從得道夜乃至涅槃常說般若豈前不說空。
又智論云從初得道下第二引論通說般若明十二年前已說於空非局十二年後般若明性空之智故。
▲若云第二時中未顯常住者實相般若豈無常耶。
若云第二時中下第二破不明常住於中文四初反質破實相即常故。
▲涅槃亦說佛性亦名般若。
涅槃亦說下第二顯正破上即理量此即聖言量般若既即佛性佛性是常般若常矣。
▲是知實相般若即是正因佛性觀照即為了因。
是知下第三會義破謂會釋二經使第二時同第五時以義同故謂二種般若即二佛性在名則異在義不殊言實相為正因者即第一義空名為佛性第一義空即實相異名觀照為了因如燈了物。
▲又般若離四句何曾存空般若不壞四句豈無妙有。
又般若離四句下第四縱奪破先奪則拂迹入玄理絕百非言亡四句若但以空為般若者非真般若也故經云般若非有相非無相亦非有無相亦非非有無相離一切諸相何得存空故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於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言般若不壞四句豈無妙有者此即縱也縱其是空亦須是有尚是四句何況有耶故般若經云般若不壞色不壞受想行識即不壞有也餘文可知故智論云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則四句皆實又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即中有遮有表即下二句是知失意則四句便成四謗得旨則四句即是四德下說正義躡此而起。
▲是知小大各有四門而但言初有次空者各得一門之意。
是知小大下第三結立正義也此則縱而奪之縱其初有次空則各得一門之意奪其不識四門之意則初有次空之旨全乖言四門者小乘以阿毗曇明有門毗曇即今之俱舍遵一切有部故成實即是空門實義是空故毗勒論即亦有亦空門其非有非空門未見論文即惡口車匿見此入道有云犢子部亦計我非有非無恐未指定大乘四門者如涅槃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乳有酪性等斯即有門也又云石無金性乳無酪性眾生佛性猶如虗空迦毗羅城空大涅槃空即空門也又云眾生佛性亦有亦無何以為有一切眾生悉同有故何以為無從善方便而得見故即亦有亦無門又云眾生佛性即是中道非有如虗空非無如兔角百非斯遣斯即非有非無門也若取經論唯識多明有門掌珍多說空門辨中邊論多顯亦有亦空門中論多辨非有非空門。
▲若云第三時中但名抑揚亦非常者。
若云第三時中下破第三時文二先雙標。
▲淨名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豈無常耶。
後淨名云下雙破先破第三時中不明常義可知。
▲般若亦云二乘智慧猶如螢火菩薩一日學智如日之照豈非抑揚。
後般若亦云下破獨得抑揚之名以第二時中亦抑揚故二乘螢光抑也菩薩如日揚也。
▲若云第四時中但顯同歸亦未明常者壽量品云常住不滅又方便品云世間相常住等豈無常耶。
若云第四時下第四破第四時但破不明常住不破同歸之義。
▲五以涅槃為常住者當教可爾而涅槃之時亦有小乘之見如阿含中說如來涅槃之相故。
五以涅槃為常下破第五時許其涅槃是常住義責其涅槃無有小乘以至涅槃皆有大小故如阿含中說如來涅槃之相者彼說如來於純陀家乞食食旃檀木耳美後患脊痛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逆順出入超越三昧於第四禪中入火光三昧燒身滅度唯留舍利為人天福田身智俱滅入無餘涅槃是也。
▲若以人天為初者提胃雖說戒善得道皆通三乘故彼經云提胃得不起法忍又違密迹經中第二七日說三乘故。
若以人天為初下破第二家即劉公之義言提胃雖說戒善等者彼說如來在樹王下成道於七日中無人知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提胃波利此二居士明究陰陽鑽龜易卜知佛成道名為樹神提胃獻麨四天王奉鉢如來受已始為提胃說世間因果此約小乘相不妨為大謂彼經又云五百賈人得受五戒先自懺悔五逆十惡謗法等罪得四大本淨五蘊本淨六塵本淨五根本淨提胃長者得不起法忍三百賈人得柔順忍二百賈人得須陀洹果四天王得柔順忍三百龍王得不起法忍自餘天等無量眾生發無上菩提心又普曜經云第二七日提胃等五百賈人施佛麨蜜佛與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皆同一字名曰齊成明知非獨人天也然提胃塔現在土火羅國上所引經皆明初時已說大也言又違密迹經中第二七日說三乘故者既第二七日已說三乘那言最初唯人天教此經即大寶積密迹力士會第三卷當第八是初竺法護譯。
▲然上五時等皆以約時剋定則有所乖揀去不定從多分說亦有理在。
然上五時等者第三結成違順也上結前違而言等者等取四三二時也言揀去不定從多分說亦有理在者結成順也有二義故故得順理一揀去不定則無剋定之失不違密跡等經二從多分說不違自所立義故有理在。
▲二後魏光統律師承習佛陀三藏。
二後魏光統等者第二師先正立中二先明所承後顯立義今初言承習佛陀三藏者佛陀是西域人同學五人四皆得道思欲亡身求之友曰道須緣會不可強也汝與東土有緣彼有二弟子汝若度得必當得道佛陀初至於此當後魏孝文始在雲州投之見重初於一康家供養夜見火光云云及移都洛陽陀亦隨之彼為立少林寺知後為則天所取遂指水令西山透隴而流其二弟子一是稠禪師得道二是光統故云稠公解虎於東谷佛陀指水而西流也。
▲亦立三教謂漸頓圓初為根未熟者先說無常後方說常先空後不空等如是漸次故名為漸二為根熟之輩於一法門具足演說常無常空不空等一切具說更無由漸故名為頓三為於上達分階佛境之者說於如來無礙解脫究竟果德圓極祕密自在法門故名為圓。
亦立三教下顯立義也於中漸約不具頓約具說不同延公大小相望成頓漸也言具說者即如涅槃說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所謂大般涅槃等又云若空不空若常無常等皆令廣開即是頓也三圓教者即是華嚴。
▲此亦約化儀說有前後耳。
此亦約化儀下辨順違此師所立義多順理故不辨違於中先出立意後解妨難今初此亦約化儀說有前後者頓中化法無異漸中別時說空不空即名為漸同時說空不空即名為頓故是化儀其第三亦約化法揀異前二從多分說故云此亦約化儀。
▲意明今時堪受頓者必昔曾受化故云根熟上達之言義兼地前分階佛境即謂地上於理亦通。
意明今時下二解妨難也謂刊定記主有其二難一合難漸頓二別難於圓第一難云若漸根生熟俱漸頓根生熟俱頓則漸頓可分既云未熟名漸已熟名頓則此於一漸根但生熟為異無別頓義或應彼一有漸頓二根生必至熟熟必從生故或應一切皆是漸根無有不從生至熟故釋曰此第一難其漸頓自有三難第一漸頓不分難第二一根具二難第三無有頓根難初一是總後二是別今為此一通三難皆遣如第一難刊定以根定於漸頓則有此難今不以根定於漸頓何有此難謂為其根生漸說法門名之為漸為於根熟頓說法門則以為頓何得以生熟俱頓難耶則第一難過矣既不約根何得以生必至熟熟必從生等難耶則第二第三難過矣又為此難違下自所立義彼立四教云第三教當初心菩薩第四教義當終心識如來藏者又自通云言初終者約機勝劣名其初終非約修行初終時位汝既以根勝劣為初終何妨此師亦以根勝劣為生熟耶故為此難失古意也上達之言義兼地前等者通彼第二難於圓教彼難云既云分階佛境則地前無有堪聞此經則違出現品佛剎塵數眾生發菩提心釋曰彼以上達分階佛境合為一義故有此難今為此通則上達為地前分階佛境為地上故不違出現品文亦不失於大理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豈非分階佛境之人。
▲三隋末唐初吉藏法師依法華第五立三種法輪一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即根本法輪二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即枝末法輪三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攝末歸本法輪。
三隋末唐初下第三師先正立中依法華經第五即從地踊出品以彼中踊出菩薩問訊云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故佛答云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供養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今疏引經便以義隔成於三輪此師以根本法輪是華嚴經始成正覺頓宣說故其枝末法輪是以根本化之不得便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為枝末即指華嚴已後法華已前皆為枝末三即法華以為攝末。
▲此判全約化儀據法但有大小然法華為於一類開顯本末若將定判一代聖教収義不盡以法華之前亦有大故豈般若等皆為枝末又無量義云佛一切時說大小故。
此判全約等者第二辨順違於中此句出彼立教所依依化儀立非是約法及約根等而言全者對前光統光統三教一約化儀二約化法三皆對根今此師立唯約化儀據法但有大小下正辨順違唯有大小則無殊半滿亦攝義不周然法華為於一類開顯本末者此段會通經意以釋妨難恐有難言依於法華立義乃是一極之說如何不依故今釋云自是立教之人不得法華之意法華別為一類滯小之人故為此說謂執三疑一執小疑大故為開方便門顯真實相真實相者唯是佛慧執小乘者是方便門非欲會通一代聖教若以法華之前皆為枝末法輪則般若淨名勝鬘等經皆在法華之前並為枝末則抑諸大乘又經但云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明知經意不指般若等為枝末也又無量義下上引法華破之今引他經破之既云一切時中皆有大小則先後非獨大中間非獨小也此皆直破而不收之者下開宗立教之中收於此義故此略無又先出經意已是収竟。
▲第四立四教者略有四家。
▲一梁朝光宅法師依法華第二立四乘教謂臨門三車即是權教三乘四衢等賜即實教大乘。
第四立四教有四第一光宅中二先敘昔後順違前中三初正立二出所以三結成初中四衢即四諦餘可知。
▲以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俱不得故並無體故諸子皆索故。
以臨門牛車下二出所以有三所以故三乘是權而義勢連環一同羊鹿俱不得故者羊鹿是虗指出門不上車牛車若是實出門即合上牛車亦不上明三皆虗指約法而說者昔指三乘三界門外二乘出三界無有真實證菩薩出三界豈有真實證俱無實證名不上車明知三乘皆是權設二並無體故者既不得車明皆無體以無可得故長者虗指三車實無界外三乘明是方便盡智無生智是二乘車體丈六權智是牛車體二乘之智既非真實丈六權智豈有實耶然上不得約人就法今明無體直就法明三諸子皆索故者復成上義向若有體即不合索諸子皆索明皆無體不見羊鹿故索羊鹿今索牛車明無牛可見故彼經云爾時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既索牛車明同無體故牒索耳索車是喻約法云何古有多釋略要有二一者機索二者口索言機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謂為究竟不解索乘已被陶練一乘機發機宜叩聖義言索耳佛知機熟靈山集會為說法華一極之旨即是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二口索者已集靈山三乘三根皆悉啟言求法求記即是索車為說與記令其修證即是等賜彌勒序品陳四眾疑徵佛定因已是索義文殊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已許等賜方便品初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已是開權又云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是顯實開權顯實已是略賜亦是許與身子三請法說索車譬喻品初騰疑白佛請說喻車踊出品中彌勒陳疑請說果車開示知見說佛壽量等即是等賜三根求記即是索車佛皆與記即是等賜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是歡喜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皆是賜義故合喻云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是寶乘直至道場由是故知三乘皆索三乘皆賜。
▲是知三皆虗指以為方便。
是知等者三結成上義也由上三段展轉相成以證三乘皆是方便無有實體故古人云虗指三車而群子競馳火難既夷乃無有二豈合有三實以為一又非殊途而異獲哉故經云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彼長者無虗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虗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明三皆虗指也由皆虗指即無體故後得大車並非本望若昔大是實今得牛車何非望耶。
▲此則前三是三乘後一是一乘無乖教理。
此則前三下辨順違於中有四一總辨順理二明其有違三會通教旨顯違順之由四結成昔義四乘無失今初可知。
▲若唯說法華為實則抑諸般若及諸大乘了義之經。
若唯說法華下第二明其有違所以違者以抑昔大乘了義之經皆成權故。
▲是知昔大亦有權實法華但會昔權故說三皆虗指昔實不滯方便故不會之。
是知下會通教旨於中文三一明會不會昔之意二明會二會三之意三明取昔廢昔之意上三段展轉通難謂初有難云既許昔三皆權何言抑諸聖教故今釋云非不許其四乘但昔大不分權實故成抑諸實教耳。
▲若約會權歸實即是會三為一若破小顯大即是會二歸一。
若約會權下第二會二會三之意謂有問言若爾為是會三為是會二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會三歸一昔應無實若會二歸一昔應無權無權則四乘之義不成無實乃不抑昔時聖教此是光宅之意若作此宗難者應云昔既有實會二歸一義則明矣故為釋云會二會三二俱有理昔之權實二義亦存故云爾耳。
▲若開權顯實則三是一更無別一。
若開權顯實下第三明取昔廢昔之意謂有問言若會三歸一者為會昔三而為一耶為會昔三歸今一耶故今釋之明具上二義先明會三為一則會取昔三後明會於昔三歸今之一以廢昔三立今一故故約會取昔小亦取況昔大耶以其理不可分行是佛因故若約廢昔則昔大亦廢況於小耶以其約教虗設果亦虗指故並廢也然開廢等言有通有局若約局者約教則廢三立一三教虗設故約理則開三顯一言有三理覆於一極開無三理一極自彰故約行則會三為一三乘之行皆佛因故約果則會三歸一三乘之因同歸一乘故三乘之果非究竟故若約通者唯廢一種則約於教開會等言並通四種今疏從此言若開三顯一則三即是一者若約理者昔說三理謂各別證今示法身是同更無異味昔言有三是方便門則閉於一實今云無三則一理自顯故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若約行者昔說三乘之行行各不同諦緣度等隨修各異今並得為佛因謂三行別則方便之門閉於一實今會為一則方便門開一實顯矣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若約果者昔說三果不同是方便門閉於一實今云三果虗設唯有極果無上菩提心生歡喜自知作佛則實相顯矣今疏先明會三為一於中二先正明。
▲故彼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後故彼經云下引證引二文證一引藥草喻品證小行即是佛因二引信解品證大行是其所有良以小乘昔有二下劣心一謂自行不成佛故法華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又云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皆明小行不得佛也故今引藥草以會之二謂大行非己分故淨名云一切菩薩聞此法者應大欣慶一切聲聞皆應號泣聲振三千又云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皆明大行非己分也故今引信解以示之今初引藥草喻中文云迦葉當知以諸因緣種種譬喻開示佛道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釋曰諸聲聞等皆非滅度者是廢小果漸漸修學悉當成佛者是歸實義今但引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會行之言者欲明三即是一之義若約果者三果皆成佛因而非佛果不得云三即是一又皆非滅度是下廢權之意耳言先所出內是子所知者即第二引信解品文文云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釋曰此上即委付家業當說法華經也一切財物即萬行功德先所出內者指於前文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此即喻慧命須菩提說般若取與即是出內以法外化名之為出化功歸己故稱為內即自利利化之行皆如般若等中今法華中但示如來知見是其所有不廣諸行今疏欲會三因為一因故引二文皆明會行餘略不引。
▲若廢權立實義說為四如攬三點以成一伊點別非伊伊具三點昔三既別實不兼權今一全兼成四無爽。
若廢權立實下第二明會於昔三歸全之一於中二先會昔成今二彰今異昔前中有法喻合法云義說為四者以但廢昔三教言三是權一實便顯三外無別一實之法故云義說為四但三為別一為總耳如攬三點下喻即借涅槃第二三點成伊喻彼喻三德以成涅槃闕一不可故彼經云摩訶般若亦非涅槃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法身亦非涅槃三法若異亦非涅槃如世伊字此喻至出現品當廣分別今借其喻不取其法謂以三點喻於三乘以成一伊喻為一乘別說三乘三皆是權合三為一故得稱實非三點外更有一伊合云昔三既別實不兼權此合上點別非伊縱昔日有實實亦不兼於權今一全兼者合上伊具三點成四無爽者結成正義三別有三總合為一故成四也豈差通途三虗既廢故成一實故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明昔皆方便也。
▲若依昔未顯說一切具有如來知見根敗之種今並說成則今昔有異。
若依昔未顯說下第二彰今異昔前但合三為一一無別法以成四乘今辨一乘別有法門則四義昭著是為昔所未說而今說之聞所未聞未曾有法也謂昔日雖有大乘亦說如來藏性涅槃法身真常之理未曾顯說一切眾生皆悉具有如來知見唯為一事出現於世不為於餘則一乘三乘昔權今實於理昭著故叡公云至如般若諸經深無不極故道者以之而歸大無不包故乘者以之而運然其大略皆以適化為本應動之門不得不以善權為用權之為化悟物雖弘於實體不定皆屬法華固其宜矣言根敗之種今並說成者引淨名經證大迦葉自責云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斯則二乘自知不成佛也豈非不兼權耶又云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此顯煩惱已斷不能生也佛名經云我等今者猶如敗種雖逢春陽無希秋實並是聲聞不作佛義今法華三根聲聞皆與授記一切聲聞不在此會令轉宣說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則唯實非權故言今並說成則今昔有異上云根敗之種乃有二意一即根敗兩字收淨名根敗之士二即敗種二字雙收淨名及佛名二經敗種之義。
▲於文有據義亦極成。
於文有據下第四結歸昔義也。
▲二陳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嶽思大師。
二陳隋下天台四教中二先敘昔後順違前中亦二先師宗後立教師宗言陳隋者故天台傳云陳隋二代三帝門師謂陳朝一帝即是後主隋有二帝即文帝煬帝煬帝為晉王即請為菩薩戒師終於煬帝之時故云陳隋二代天台山名舉處辨人僧名智顗而言智者者帝為立號美其德也承南嶽者故韋虗舟傳云自佛教東流祕密斯闡思大師之所證智者大師之所弘故思大師一見便云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又入道場呈心云非汝不證非我不識師資傳芳故並敘耳。
▲立四教云一三藏教。
立四教云下立教中二先正立四教後通相料揀前中四教即為四別每教皆有三節一立名二所詮三所被其四教所詮即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二無生四諦三無量四諦四無作四諦廣如四諦品今初一三藏教者立名至下當釋。
▲此教明因緣生滅四真諦理。
此教明因緣下辨所詮理其因緣之言通於四教因緣故生滅因緣故即空因緣故假名因緣故中道因緣為主故四教皆帶之言生滅四真諦理者苦以逼迫為義集以增長生死為事道以除患為功滅以累盡為名有苦可知有集可斷有滅可證有道可修迷則苦集生而真道滅悟則苦集滅而正道生有可生滅故云生滅四諦苦定是苦等故得名真。
▲正教小乘傍化菩薩。
正教下明所被鹿苑初轉法輪俱隣五人見諦成道等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得道故名正教小乘言傍化菩薩者智度論云佛於阿含中雖為彌勒授記亦不說種種菩薩行故菩薩為傍也。
▲二者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
二者通教等者文分為三初正立二引證三解妨初中亦有三段初名即以同釋通故法華云我等同入法性肇公云三乘同觀性空而得道也即三獸渡河一水無二義耳。
▲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
此教下辨所詮從緣生法無性即空非色敗空不要析破故云即空若約中論偈四句初教即因緣所生法此教即我說即是空第三亦為是假名第四亦是中道義故此云因緣即空言無生四真諦者第二重四諦也謂解苦無苦名為苦諦解集無和合名為集諦解滅無滅解道無道四諦性空本無生滅不同初教有可生滅言是摩訶衍初門者揀非深極言初門者以空遣有未彰妙有中道義故。
▲正為菩薩傍通二乘。
正為菩薩下所被機雙明二空故云正為菩薩言傍通二乘者初以空門遣蕩小乘執心令漸通泰故云傍通。
▲大品云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等。
大品云下引證此雙證名及所被機既三乘當學故是通教三同稟也二乘既學即傍為也云何欲得三乘當學般若如云了法無生名般若者聲聞學無生便云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於嚴土利他不生喜樂但欲趣寂故成聲聞乘若聞無生知從緣生故無生從緣滅故無滅無生無滅因緣之理如是學者成緣覺乘若聞無生便知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即生滅而無生滅故不礙於生滅滅惡生善悲智兼濟成菩薩乘同學一無生而成三乘故若欲成自乘當學無生般若又如無所得是般若羅漢得之實無有法名阿羅漢緣覺得之不得緣相菩薩得之心無罣礙以無所得能得菩提故言三乘同稟般若以此義推則二乘人同學二空也而云等者具云欲得緣覺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菩薩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此明般若能成一切道果也。
▲然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通淺深不同於共般若唯共於淺。
然教理智斷下解妨難謂有難云此通別教名依智論共般若不共般若以立何不二名共教三名不共教而云通別耶故今釋云通則上通別圓下通二乘遠近俱通共但共小得近無遠故名通耳別有二義不名不共次下當釋又言皆通者上之八字字各一義一教通二理通等一教通者三乘同稟因緣即空之教二理通者同見偏真之理三智通者同得巧度一切智四斷通者菩薩界內惑斷見修同也五行通者見修無漏行同也六位通者從乾慧地乃至辟支佛地位法同也七因通者九無礙同也八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果同也義通雖八因教方知故名通教餘教例可知。
▲三別教別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說故。
三別教下文中分二先正釋後不名下通妨難初中亦三立名可知。
▲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真諦理。
此教下明所詮因緣假名當中論第三句無量四真諦理即第三四諦言無量者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集滅道各有無量相等。
▲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故聲聞在座如聾如盲。
的化菩薩下明所被機即華嚴法界品意。
▲不名不共而云別者兼欲揀非圓故以一因逈出一果不融歷別而修不得因果圓融故。
不名不共下二通妨難初牒疑情謂有難言既言別即不共便是智論不共般若何不名為不共教耶兼欲下解釋以別有二義一不共二乘義如上說二歷別不融故名為別若云不共不兼後義故云兼欲揀非圓故以一因下出非圓之相一因逈出者對他顯別不同通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離逈超二乘亦離二邊以顯中道故一果不融下當法明別一果不融者果別謂三德三身各不融故不能一德一切德等故歷別而修者當體以明因別修布施時非戒等故初地不知二地功德等故不得因果圓融者因果互望不融不能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故。
▲四圓教圓以不偏為義。
四圓教下文中亦二先正立後對前結成前中又二先釋義後引證前中亦三節釋名可知。
▲此教正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別。
此教下辨所詮略無無作四諦之言言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者即中論第四句亦是中道義而言不思議者佛性中道故又因緣即空故不可作因緣思即假故不可作空思即中故不可作二思即一而三即三而一為不思議因緣二諦即真俗二諦中道即中道第一義諦三諦義也又融二諦即是中道不似通教多約真諦別教多約俗諦言事理具足者通多約理別多約事圓中舉事乃是即理之事舉理乃是即事之理無理不明無事不具言不偏不別者不偏者謂非偏真又不滯一邊故不別者謂不歷別必須融攝故餘義如前大意合離中辨。
▲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為圓。
但化下三所被根也最上利根即圓融之機。
▲華嚴經云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等。
華嚴經云下引證即晉經今當七十三經云佛為說修多羅名圓滿因輪偈中云彼佛知眾根將熟而來此會化群生顯現神變大莊嚴靡不親近而恭敬佛以一音方便說法燈普照修多羅無量眾生意柔軟悉蒙與授菩提記義則大同名有小異耳。
▲別則教理等皆別圓則教理等皆圓。
別則教理等者對前結成謂別圓各有教等八事別教八者一教別謂恒沙佛法別教菩薩不通二乘二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也三智別者道種智也四斷別者塵沙無知界外見修無明斷也五行別者歷劫修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也六位別者謂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是位別也七因別者無礙金剛之因別也八果別者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圓教八義者一教圓者正說中道言教不偏也二理圓者中道即一切佛法也三智圓者一切種智也四斷圓者不斷而斷無明惑斷也五行圓者一行一切行也六位圓者從初住一地具足諸地功德也七因圓者雙照二諦自然流入也八果圓者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也故云圓則教等皆圓。
▲又此四教由三觀起從假入空析體異故有初二教從空入假從假入中有別教起三觀一心中得有圓教起。
又此四教下第二通相料揀於中三一立教所因二彰其所釋三用四儀式今初然依中論三觀之偈而用此偈有三重不同一則一教之中各成三觀如前太意離合中辨二四句各配一教如向立教中明三離合用之以成四教如今文是如云從假人空義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空入假者義同亦為是假名以連第二空句故從假入中者義同亦是中道義以連上假名句故今合初二句成初二教通用四句為別圓兩教言從假入空折體異故者謂觀因緣假有之法皆悉空寂云何知空若云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表此十一色合成色蘊故色蘊空又於此中一一推徵謂一眼色從八微生假合成色析至極微都無實色故曰色空此名析法成藏教也若云因緣所生即無自性舉體即空不須析破故淨名云色性自空非色滅空體達此色有來即空故云體法明空有通教起也言從空入假等者即三觀迆邐故成別教謂先觀真諦本來空寂出觀入俗涉有化生淨佛國土等故云從空入假由入俗故又多流散次觀中道動寂無二遠離空有動寂二邊三觀不在一時故名別教言三觀一心中得有圓教起者即空即假即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先非後非一非三亦如前大意離合中第四義說。
▲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故。
又此四教不局下第二彰其所釋揀異餘師餘師或云般若是空教法華是中道教涅槃是常住教此是圓教此是偏教局定一經今則不爾故云一部之中容有多故而言容有者不必具多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故彼師云三藏但謂但明小故方等對謂呼淨名等為方等教對小說大般若帶謂帶小說大華嚴兼謂兼別說圓法華無復兼但對帶唯說圓教但者唯一教對則具四如淨名云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等即藏教也迦旃延章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即通教也富樓那章云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無以瑠璃同彼水精大非小分即別教也如須菩提章云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於明脫等皆即圓教故具四也般若部中唯有三教無前藏教已被訶破不為彼故華嚴兼者以寄位修行行布羅列兼斯一分故法華唯此一事實故更無餘教而涅槃十僊果證羅漢者具於四教若爾寧異方等雖有四教而皆知常住故得異前垂入涅槃意欲普收故得具四如文思之。
▲又更以四種化儀收之謂頓漸不定祕密頓漸同前岌公後二謂一音異解若互相知名為不定互不相知即名祕密。
又更以四種化儀第三用四儀式復成八教謂一頓教二漸教三不定教四祕密教初即華嚴經初成頓說故二即始從鹿苑終至雙林三乘一乘竝稱為漸若約化法頓教攝二謂圓及別漸教具四謂藏通別圓然此二教本是劉虬所立以南中諸師加於不定三教漸中初開有三即是岌公故云漸頓加岌公後二即於不定教中開出而與前不定不同謂從一音異解中分成此二寶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釋曰各聞不同即所說不定謂聞大者知彼聞小聞說小者知彼聞大即名不定故云若互相知名為不定若聞小乘不知彼人聞大聞大乘者不知此人聞小即名祕密故云互不相知謂聞大不知彼聞小小即於聞大者為祕密聞小不知彼聞大大即於聞小者為祕密此之二教所說化法俱通藏通別圓故頓中唯二化法餘三具四教法是故以化儀取法華嚴之圓是頓中之圓法華之圓是漸中之圓漸頓之義二經則異圓教化法二經不殊大師本意判教如是又詺圓教亦名為頓故云圓頓止觀由此亦謂華嚴名為頓頓法華名為漸頓以是頓儀中圓頓漸儀中圓頓故。
▲此師立義理致圓備。
▲但三藏教名義似小濫以餘三教亦有三故。
此師立義下第二辨順違於中復二初總明順違後別為會釋今初先順後但三藏教下辨違以名濫故靜法與作四種過一濫涉大乘失以大乘亦有三藏應名三藏教故二大無三藏失以彼不名三藏故三特違至教失彼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有小乘言揀異大乘故明知三藏不唯屬小四有不定失以小乘諸部有不立三故如經量部但立經律二藏故有立五藏成實三外立於雜藏及菩薩藏故以有此四失故總許其破故云名似小濫正許初失然下皆為通之。
▲所以爾者良以智論之中多詺小乘為三藏故成實論中亦自說云我今欲說三藏中實義故。
所以爾者下別為會釋於中三初別釋藏教難次總通四教難後重通圓別定其去取今初文有四節以通五難謂上四失之外第五云何不立小乘難言四節者一出三藏名之所據二立三藏所以三明後三不名三藏所以四明不名小乘所以今初出其所據通違至教之失及濫涉大乘失謂大小乘論同立此名故濫涉之失不在於己若有難言智論之內小乘之名隨自宗語三藏之稱隨他宗言非共名也故今釋云智論是隨他名成論小乘云何亦名三藏豈隨他宗耶即由上義不違至教以羅什譯經多依智論小乘三藏為欲成文二言雙舉小乘之過不在三藏但責其小心耳故訶小乘不責所詮三藏。
▲初對舊醫戒定慧故立此三事迢然不同異後三教。
初對舊醫下第二明立三藏所以以四教之初敵對舊醫之三故須特立三藏三又迢然不同故無濫涉大乘所以偏從立號亦猶五塵皆色而色獨得總名故三藏雖通標總名便為小乘別教言舊醫者即涅槃第二新醫舊醫之喻舊醫即喻外道外道戒定慧者然各有二一邪二正舊醫邪戒者謂狗牛等正戒者謂十善道舊定邪者九十五種所說鬼神之法或能知世吉凶現神變相也正者即四禪四無量四無色發五通是也舊慧邪者因身邊見心發諸邪智撥無因果食糞裸形等也正者即是因身邊見發諸世智說有因果諸善法也今佛說三藏教所明戒定慧即是新醫從遠方來曉八種術如來所說一戒者即五種得戒發一切律儀無作有作如五部毗尼是也二定者即依八背捨入九次第定等發六神通是也三慧者即是生滅四諦破身邊二見六十二見發真無漏成十一智三無漏根是也此戒定慧一切外道尚不聞名況有其分故云初對舊醫等言三事迢然不同者上對舊醫下對通別圓教由不同故立三藏名即由此義諸部多名三藏從多立名非不定失。
▲通教意融三故別教依一法性而顯三故圓教三一無障礙故。
通教意融三故下第三明後三不名三藏所以即正通大無三藏失謂大乘雖有三藏各有融拂等義故不立名非無其體言通教意融三者融至空寂故故法句經云戒相如虗空持者為迷倒若學諸三昧是動非坐禪心隨境界流云何名為定無智無得方名真智般若無知如智雙寂等皆是意融三也言別教依一法性而顯三者以一法性統之亦不得迢然有別一一法門不離法性故論云以知法性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以知法性無亂想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本有智慧光明無癡暗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等言圓教三一無障礙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惟一體統之一學之中攝三皆盡一行尚具一切何況三耶。
▲所以不名小乘教者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薩三十四心斷結成真佛故。
所以不名小乘下第四明不名小乘所以通第五難謂有難言何以不名小乘強立三藏而招多失故今通云以有大乘故不得名小彼教之中亦有菩薩謂是大乘大乘之中望之皆稱三藏小乘言六度菩薩者謂三僧企耶別修六度各有滿時皆是有漏未入見道以無常狠伏貪愛羊令煩惱脂消功德身肥直至菩提樹下三十四心一時斷結以見諦十六心八忍八智及非想一地修惑分為九品各有九無間九解脫成其十八故有三十四耳廣如俱舍等言成真佛者大乘說此斷惑成佛乃是八相化身小乘謂為實成故屬小教故涅槃中詺執此實以為二乘曲見。
▲故藏通別圓之義四教互有而覈其定實餘三不成唯成當教中義耳。
故藏通別圓之義下第二總通四教難謂有難言藏教亦有通別圓義乃至圓教亦有藏通別義何以不得互名而局定耶故今答云四教雖皆四義互有餘三義傍不成本義如三學大德禪師雖有戒慧但成禪義以禪長故餘但兼故不盡妙故不名律法餘二亦然言互有者三藏教中亦有無常三乘同稟亦別為菩薩說四弘六度亦為菩薩說一切種智故故藏教有三矣通教有三者亦說三藏故應名三藏亦說道種智故應名別教亦說一切種智應名為圓別教具三者亦說三藏故亦說無生空理故亦說中道一切種智故圓教亦說三藏故亦說真空之理故亦說歷劫階位修行故亦應得餘三名故總答云雖則四教各傍兼有覈定不成云何不成初藏教通等不成者雖有同稟無常二乘一生得發真斷結菩薩三祇不證故通義不成雖為菩薩別說四弘六度不詮別理不斷別惑由約生滅四諦而起於見豈得稱別雖說一切種智菩薩因中不得即具種智又此種智唯照二諦不照中道豈得稱圓是則覈後三義不成但成當教三藏義耳通教三不成者雖說三藏一相無相故又已得故雖說道種智只照界內俗非照如來藏恒沙功德故雖說一切種智只照二諦非照中道不思議二諦故故覈三教之義不成但成通教義耳別教三不成者雖說三藏恒沙佛法無量戒定慧異生滅三故雖說無生空理是不可得空非是但空二乘同見故雖說中道一切種智非初住發心即具一切種智故故藏通圓三義皆不成但成別義耳圓教三不成者雖說三藏皆約真如實相佛性涅槃故雖有真空之理即佛性真空二乘不知何況得入雖說歷別階位法門無不與實相相應一攝一切故是則藏通別三義皆不成但成圓教義耳故云覈其定實餘三不成但成當教中義耳。
▲但判華嚴兼於圓別以就登地已上約寄位行布為別義故名異義同亦無大過。
但判華嚴下第三重通圓別二教定其去取以彼判諸經云華嚴兼謂兼別教是則迷其行布謂為別教但取圓融以為圓教雖成二教各失一邊合而融通方成了義順華嚴宗由行布圓融二互相攝故如前行位中辨若與之者則名異義同故無大過若奪之者則失華嚴本意故今不取是故此段名定其去取餘義廣在四教要略已備。
▲三唐初海東元曉法師亦立四教一三乘別教如四諦緣起經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經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網經等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經等。
三唐初海東下二先正立後順違前中二先正立。
▲然三乘共學名三乘教於中未明法空名別相教說諸法空是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於中未顯普法名隨分教具明普法名圓滿教。
後然三乘共學下解釋是則未明法空成別非四諦十二因緣等別具明二空為通不取三乘共學故前二依天台而小異以不共釋一乘非合三為一。
▲然此師大同天台但合別圓加一乘分耳。
▲自言且依乘門略立四種非謂此四遍攝一切故無有失。
然此師下辨順違先出本義自言下正辨順違良以自謙非攝一切故得無失若有別理推在攝不盡中故。
▲四賢首弟子苑公依寶性論立四種教。
▲論云有四種眾生不識如來藏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薩。
▲言四教者一迷真異執教當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當彼二乘三真一分滿教當彼初心菩薩四真具分滿教即當彼識如來藏者。
▲初教謂諸外道迷於真理廣起異計二謂小乘於真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故名為半如涅槃半字三謂但得不變不得隨緣故名一分而雙辨二空故名為滿四由具隨緣不變二義故名具分。
▲廣如彼說。
賢首弟子下亦二先正立後順違前中五一總以標舉二論云下引論為據三言四教下正明所立四初教謂下別示其相五廣如下結廣從略彼疏又明此所立教依所詮法性以顯能詮初教法性全隱次一法性分顯三即分隱四即全顯法性雖一顯有不同故成四耳若約乘收其第二教即是小乘三即三乘中大乘四即一乘此亦多同光宅四乘。
▲然今判聖教那參邪說若對教主應如此方先立三教或如西域分內外及六師等。
然今下辨順違中先別破後結非前中又二先破初一後破後三今初有邪正混雜過若對教主下遮救謂恐有救言若不識邪安能知正邪正對辨則皂白分明今故遮云若欲爾者應總分邪正然後於邪正中方可分其大小等耳故為立式應如此方先分三教於儒教中方辨九流七經於道教中方論道德之別於佛教中方說大小權實則無混濫不然即如西域先分內外外中方分六師或十宗等等者等取內教之中分大小等言六師者淨名有名一富蘭那(名也)迦葉(姓也)二末伽梨(名也)俱奢梨(母名)子三刪闍夜(名也)毗羅胝(母名)子四阿耆多(名也)翅舍欽婆羅(弊衣名也)五迦羅鳩䭾(名也)迦旋延(姓也)六尼揵陀(名也)若提(母名)子此六各起一見如第六地引。
▲又依涅槃為半滿者後二既滿不應復有一分之言既但得不變一分豈名為滿又涅槃半滿豈唯約二空豈彼不說妙有而訶空耶。
又依涅槃為半滿下破後三教然彼師意以真如有二分具說二分為具分唯說不變為一分但明生空為半具顯二空為滿今難半滿乃有二義一若約第二義已稱為滿不合唯得一分若滿中有一分義者涅槃滿字亦唯一分則亦未滿故云不應復有一分之言一分之言意在第三教也二有救言涅槃但約二空論半滿不約真如等者則違涅槃涅槃既云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所謂大般涅槃何得言唯約二空論半滿是知二空猶是涅槃半字雙照空不空方為滿耳故彼經云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菩薩見空及與不空故疏云彼豈不說妙有而訶空耶。
▲故其所立未為允當。
故其所立下結非也。
▲第五立五教略有二家。
▲一波頗三藏立一四諦教謂阿含等二無相教謂諸般若三觀行教謂華嚴經四安樂教謂涅槃經說常樂故五守護教謂大集經說守說正法事故。
一波頗三藏者案般若燈論序云中天竺國三藏法師波頗密多羅唐言明友學兼半滿博綜群詮喪我怡神搜玄養性遊方在念利物為懷故能附材傳身舉煙召伴冐氷雪而越[葸-十+夕]嶺犯風熱而度沙河時積五年途經四萬以大唐貞觀元年歲次娵觜十一月二十日頂戴梵文至止京輦昔秦徵童壽苦用戒兵漢請摩騰遠勞蕃使詎可方茲感應道契冥符家國休祥德人爰降有司奏見殊悅帝心其年有敕安置大興善寺仍請譯出寶星陀羅尼經般若燈論莊嚴論等云云言阿含者具云阿笈摩此云教也。
▲此釋名局以觀行等皆互有故。
此釋名局下辨順違以上立義各指一經一經之中各有四諦觀行等故如華嚴涅槃皆有四聖諦品廣顯其相大集等經非無觀行等故。
▲二賢首所立五教至下當知。
二賢首所立等者以下文依之故今略指然昔來更有耆闍法師立六種教一因緣宗教二假名宗教三不真宗教謂說諸法如幻化理四真宗教謂說諸法真空理故五常宗教謂說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故六圓宗教如前諸師今不敘者前四名即衍公四宗義在立宗之初第五同第五時第六同諸師圓教故略不引又真宗說真空理常宗說真理恒沙功德常恒既真空理非常宗應同無常又三與四但法喻之別故並不引上來此方立教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四
卍續藏第 05 冊 No. 0232 華嚴經疏鈔玄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五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第二明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謂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德一名戒賢二名智光。
第二敘西域中文分為二先正敘後順違前中即賢首起信論疏初義理分齊中敘之於中二一總敘源由二雙釋所立今初然真諦笈多波頗三藏皆是西域而躬親在斯分教故屬此方所收下二大德本是西方分教故云西域耳那爛陀者此云施無厭然案唐三藏傳似智光乃戒賢弟子而今云同時者或恐名同人異或是師資不妨立義所宗復異又准無行禪師書亦云西方有二宗並行一宗無著天親一宗龍樹提婆龍樹之宗玄颷纔舉則無著牽羊翊羽蹔騰則陳那亂轍則同時定有二宗又案西域記唐三藏初遇龍樹宗師欲從學法師令服藥求得長生方能窮究三藏自思本欲求經恐僊術不成辜我夙願遂不學此宗乃學法相之宗若藏和尚義分齊云法藏於文明年中幸遇中天竺國三藏法師地婆阿羅唐言日照於西太原寺翻譯經論躬親問之故有憑矣。
▲戒賢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
戒賢遠承下第二雙釋所立即為二別二中文皆有五一師資相承二所憑經論三正顯所立四彰了不了五結成所憑今初戒賢中初師資中彌勒位極此為上古無著初地此為中古護法難陀未有得聖之文但是當時英彥化世未久故曰近踵。
▲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
依深密等者二所憑經論深密等經等取佛地等經瑜伽等論等取對法顯揚等法相之論餘並可知。
▲立三種教以法相大乘而為了義即唐三藏之所師宗。
立三種教下正顯所立於中先總後別總中以法相大乘為了則顯法性為不了唐三藏師宗者具如西域記及三藏傳廣說。
▲謂佛初於鹿苑轉四諦小乘法輪說諸有為法皆從緣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緣生無我翻外有我然猶未說法無我理即四阿含等是第二時中雖依遍計所執而說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依他圓成猶未說有即諸部般若等經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即解深密經等。
謂佛初下別顯三教即為三別一一教中各有三定一時定謂初時等故二法定謂有空等故三經定謂指阿含等故三性等義至下當辨言具說三性三無性等者此有兩重一約三性則初時約依他說有二約遍計說空三具說三性則遍計是空依圓是有以為中道二者約三性皆有約三無性皆空第一時中說三性皆有第二時中總說諸法皆悉無性者約三無性密意說耳故唯識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謂若顯了說則雙明三性三無性方是中道故為盡理。
▲是故於彼三時初墮有邊次墮空邊俱非了義後時具說遍計性空餘二為有契會中道方為了義。
是故於彼下第四明了不了然二宗義別下說十重且就深密略有四義一約三性三無性二約心境空有三約一乘三乘四約成佛不成佛即五性一性義此中且約三性空有論了不了前第三時含約五性三無性論餘二門略不明之下別會中隱顯而出。
▲此依深密所判。
此依深密下第五結成所憑。
▲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青目清辨。
二智光下疏文亦五同前初師宗文殊對彌勒龍樹對無著青目清辨對護法難陀護法難陀注唯識論青目注中論清辨亦注中論造掌珍論。
▲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
依般若等下二所憑經論般若等經等取涅槃法華等中觀等論等取門百智論等。
▲亦立三時教以明無相大乘為真了義。
亦立三下第三正立可知。
▲謂佛初鹿苑說小明心境俱有次於中時為彼中根說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後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
▲又初漸破外道自性等故說因緣生發決定是有次漸破小乘緣生實有之執故說依他似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猶存假名而接引之後時方就究竟而說緣生即空平等一味。
又初漸下第四明了不了上約心境空有以立三時之教今約三性空有以明了不了義蓋影略耳言以彼怖畏此真空者小乘聞空謂無物為空如空澤之空則畢竟都無恐成斷滅若必無者何有因果生死涅槃徒事勤修復何所益故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故生驚怖今存假名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故存依他之假有以接小心之劣機後時下第三時教緣生即空者緣生即依他依他即空不存依他空遍計也平等一味者空有一味非空外說有有外說空空有相即故無異味見空即是見有見有即是見空空有二體既同何要偏留依他但空遍計。
▲此三次第如智光論師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說。
此三次第下結成所憑般若燈論本頌即中論五百偈題云分別明菩薩釋分別即智明即是光人譯異耳釋論稱為般若燈者照了般若般若無此不可見故又體即般若照物如燈大乘妙智經未見經本但依賢首引耳或云即般若經般若是智摩訶是大亦可妙故。
▲然此二三時並不能斷一代時教以各有據乎相違故各別為於一類機故。
然此二三時下第二辨順違然藏和尚起信疏問云此二三時可和會不自答云無會無不會言不會者各各為人悉檀並是聖教隨緣益物何須會之故云無會言無不會者即可會也今會此義有其二門一約攝生寬狹言教具闕以明了不了二約益物漸次顯理增微以明了不了初門有二一約攝生寬狹者深密宗中初唯為小次唯為大此二時中狹故非了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寬故為了二約言教具缺者初唯說小次唯說大各有所闕故非了義於第三時具說三乘具故為了第二門內亦二初約益物漸次者謂妙智經意初唯益小故非了義次雖益通大小不能令趣寂二乘得大菩提故非了義第三時中普得大益方為了義二顯理增微者初說緣生實有次說假有故非了義第三時中顯理至空會緣相盡故為了義依此會釋二宗各有了不了義此賢首意謂約初門則法相宗為了法性宗非了若約後門則法性宗為了法相宗非了既皆二義了二義不了於理則齊今觀賢首之意多明法性何者有二義故一以攝生寬狹對益物漸次則攝生寬為了不及益物唯大為了以言教具闕對顯理增微則言教具為了不及顯理盡為了思之可知二者言中雖云各有二了有二不了深密宗中二種了義亦成不了何者如攝生中以第二時唯攝大為不了第三時具攝為了者則得純金何如雜鐵純菩薩眾何如凡小同居法華唯為菩薩如何昔日被三是故應云唯攝大機為了總攝三根為不了又如言教具闕中以第二時不具為不了第三具說三乘為了者言皆關典應為不了雜以無稽應當是了純賣真金應為貧士兀木雜貨應為富商法華唯說一乘何如昔開三異是故應云唯說一極方為了義雜說三乘即為不了上二本是法相為了今皆成不了後二又成法性是了則四不了皆屬前宗四種了義皆在法性恐法相者是非心生故疏不引之乃別為和會耳疏文分二先總明順違後各別會釋今初分三初總非前立謂既俱聖教不可受一非餘二互相違不可二文雙取故云並不能斷。
▲深密經意為於一類飡般若者聞平等空撥無因果不了空有無二故第三時為其分析於一法上空有之義其妙智經則以一類聞說三性迷唯識者未能忘心觀緣起者定謂似有故令總忘心境即事而真。
二深密經意下會釋二經恐有問云若並不許其如二經有文如何會釋故今為顯二經之意各有所為不可偏執偏執則互相違。
▲得斯意者則不相違。
三得斯意下結成和會若得經意二家俱得受一非餘則二家俱非故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
▲然欲會二家須知二宗立義有多差別略敘數條一者一乘三乘別二一性五性別三唯心真妄別四真如隨緣凝然別五三性空有即離別六生佛不增不減別七二諦空有即離別八四相一時前後別九能所斷證即離別十佛身無為有為別。
然欲會二宗下第二各別會釋於中三初標列章門次廣會初二後通略會釋今初十對句各一對皆先明法性後辨法相如云一乘三乘別則一乘是法性三乘是法相餘九例知初二次下廣明後八義分齊中具顯。
▲且初二義者由性有五一不同故令乘有三一權實。
且初二義下第二廣會初二也於中二初雙標二義後別顯二相所以雙明者以初二義互相成故謂若立五性為了則三乘為了之義自彰以有聲聞緣覺二定性故則成二乘有菩薩性成菩薩乘不定性人通成三乘無種性人三所不攝則人天乘收則五乘亦具若以一性為了則一乘義成等有佛性故名一乘無不成佛故故涅槃云佛性者名為一乘。
▲如法相宗意以一乘為權三乘為實。
如法相下第二別顯二相者先法相宗中二先標所宗。
▲故深密三時教中初皆不成次一向成是為若過若不及皆非了義第三時中有性者成無性不成方為了義故云普為發趣一切乘者又初二卷中皆云一乘是密意說故知是權。
後故深密三時教下引文成立總為二段一名三乘為了一乘不了後明五性為了成前三乘前中引其二經初引深密雖明有性無性意成三乘言初皆不成者小乘中說獨佛一人有大覺性餘不說有故皆不成佛次一向成者是第二時中唯說一乘一切眾生皆得成佛為一向成盡成則大過盡不成則不及故皆方便並為不了以初未堪聞大一向抑故第二時中觀令欣佛一向揚故第三時中依理正說有性皆成佛非不及也無性不成佛非大過也故稱實為了上明三乘是了之證又初二卷下證一乘是權。
▲又勝鬘經以一乘為方便故。
後引勝鬘亦但證一乘是權耳。
▲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中善勇猛菩薩言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為具宣說如來境智若有類情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大般若下第二明五性為了成前三乘則顯一性一乘皆非了也於中總有五段引經而三論附出即分為五一引般若說有五性雖無第五前四既有無性必然前三可知第四云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者謂不定性人未入見道則容不定若入見道則名正定聚不容不定如入聲聞見道終無迴心作菩薩人言離生者見惑過患如生食在腹若入見道能離彼生故云離生至下更釋。
▲深密第二大意同此。
深密第二下引深密經於中二初指同前文。
▲又云一切趣寂聲聞種性補恃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後又云一切趣寂下證有趣寂若有趣寂則五性義成。
▲又十輪第九亦說三乘各定差別皆以性定五故。
又十輪下第三引十輪明定有三乘以成五性若無五性無三乘故。
▲故楞伽中佛告大慧有五種種性一聲聞乘性二辟支佛乘性三如來乘性四不定乘性五者無性大莊嚴論及瑜伽論皆同此說。
故楞伽下第四正明五性莊嚴瑜伽二論例同。
▲善戒地持雖但說二種性一有種性二無種性亦云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無性瑜伽亦同此說。
善戒下第五引善戒地持立有二性以成前無性故彼論云種性有二一有種性二無種性彼論釋云種性者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展轉相續等而言亦云者全同楞伽以前不引彼經所釋故今例釋不欲繁文耳。
▲若法性宗意則以三乘是權一乘為實。
若法性宗下疏文亦二先標所宗。
▲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初以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
後法華下引證成立長分十段一引法華雙立一乘一性二引涅槃明乘性相成三重引法華明無趣寂四引涅槃第九明無無性五釋引經論結成正義六廣引諸經遮救定性七引涅槃遮救無性八引法華遮救趣寂九釋勝鬘會一乘方便十以法華結成破立今初分二先正立一乘後立一性釋成一乘今初十方佛土中等者即第一方便品偈上三句正立第四句釋疑言無二亦無三者古有多說大乘師云二即第二三即第三以菩薩乘勝故為第一此即生公意而未盡其旨生公云二者第二乘三者第三乘亦應無第一第一不乖所以大故不無之既無二三一亦去矣意云今日一乘深有玄致稱所以大所以大者義理深也昔三乘中大乘據未融餘二則立為權若約悲智萬行不乖今日之一故云不乖所以大故不無之言既無二三一亦去者昔說有三二既不立大豈獨存以不收二乘又權指故亦同羊鹿俱不得故如光宅四乘中說若天台等意無二者無有聲聞緣覺之二乘無三者總無昔日三乘以皆非實故宗說不同任情去取若望經意但立一實為真趣舉二三皆悉不許不論大小如說世中此人獨立更無與比非要別指張王二人下句釋疑疑云若唯有一昔何說三又華嚴經云或有國土說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無有量故今釋云若如來方便則多少皆得十方國土及昔說有三是方便耳非真實也又次下經云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又云初以三乘等者此引第二經重成三皆是權若具引者經云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彼長者無虗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虗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釋曰此文皆明先三是權後一為實縱饒會三歸一亦是三為方便唯一為實耳。
▲以性惟一故故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又第三云一相一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
以性唯一下引其二文明唯一性證成一乘此句總以一性成一乘若有多性容有多乘既惟一性並同作佛故唯一乘耳故云諸佛兩足尊下引證初引第一未來佛章故彼偈云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今但引兩句顯諸法無性成一性義耳然上三偈諸釋不同今直解經文初一偈明當佛開權終歸一實故云其實為一乘次偈釋說一乘所以以唯一性故謂若有二性容有兩乘既唯一性故說一乘耳知法常無性者知即證知法謂所證知法即色心等一切法也常無性者所證理也即如無性理覺諸法故云何無性謂色心等從本已來性相空寂非自非他非共非離湛然常寂故曰無性而言常者謂有來即無非推之使無故曰常無性耳佛種從緣起者然有二義一約因種因種即正因佛性故涅槃云佛性者即是無上菩提中道種子此種即前常無性理故涅槃云佛性者即是第一義空無性即空義也緣即六度萬行是緣因佛性起彼正因令得成佛是故說一乘者唯以佛性起於佛性更無餘性故說一乘稱理說也體同曰性相似名種故關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餘穀此屬性也萌幹華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也二果種性關中云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緣真理生故云從緣起釋此偈云佛緣理生理既無二是故說一乘耳意云證理成佛稱理說一此中知法常無性偈全同出現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乃至云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謂知無性佛性同故准於下經以知無性尚得一成一切皆成況不說一乘而度脫之後偈云是法住法位等者重釋前偈言是法者即前所知之法所以常無性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緣無性緣起即真由即真故上云無性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論說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異名也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謂因乖常理成三界無常若解無常之實即無常而成常矣則常與無常二理不偏故涅槃經況之二鳥今於道場證知一切世間無常即真常理猶懸鏡高堂萬像斯鑒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說一尚假說況有二三故知前偈即一性之文疏中略要但引一句耳又第三下此引藥草喻品證一性義彼經云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了無礙如彼卉木藂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今但略引二句以此證知則明三乘之人不知差別即一唯佛究之三即無二言一解脫者真解脫也故第二經偈云為滅諦故修行於道離諸苦縛名得解脫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虗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釋曰一切解脫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一解脫味故無二味安有三乘又云常寂滅相即性淨涅槃是上世間相常住也故皆一性。
▲涅槃亦云佛性者名為一乘師子吼者名決定說決定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三十三又云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
涅槃亦云下第二引涅槃明乘性相成非但由唯一性故說一乘經明一性即一乘也即第二十七經云善男子畢竟有二種一者莊嚴畢竟二者究竟畢竟一者世間畢竟二者出世間畢竟莊嚴畢竟者六波羅蜜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一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釋曰以皆有佛性故唯一乘又佛性者即是第一義空之理理運彌載即是乘義耳言師子吼者名決定說者亦即第二十七經師子吼品釋曰若不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則是野干設千萬年在於佛法終不能作師子吼也三十三又云下引證佛性即是一乘非但因同果亦同也亦師子吼品彼明海有八德下具合之此合第三一味義經中但加標云三者一味餘如疏文一甘露者正顯一味甘露以喻涅槃。
▲又法華第三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等。
又法華第三云下第三明無趣寂既無趣寂則無定性二乘一乘之義亦已顯矣疏引三文謂法華智論及法華論今初即化城喻品結會世尊所化弟子經云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我滅度後下疏全同言餘國者有云隨舉娑婆之外一國即是若天台云餘國者方便有餘土也彼立四土一凡聖同居土即法相中變化土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無障礙土即是法相中報土通自他受用四常寂光土即法性土方便一土法相所無天台依憑智論而立即下所引九十五文論云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羅漢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阿羅漢我於餘國等引文全同前疏又云若爾羅漢受法性身應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云以捨眾生捨佛道故又復虗言得道雖不受生死於菩提根鈍不能疾得不如直往菩薩。
▲智論九十五亦同此說明知趣寂決定迴心。
釋曰智論之文昭然與法華符會定知雖出三界不趣寂也故疏結云決定迴心。
▲法華論中四聲聞內決定及增上慢此二根未熟故菩薩與記方便令發心。
法華論中下引論成上無趣寂義先引後釋今初然論云言聲聞授記者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聲聞二者增上慢聲聞三者退菩提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二種聲聞如來與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者若決定者增上慢者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者方便令發心故疏文略引耳言退菩提心得記者即如身子二萬佛所已曾教化又次下云我今還欲令汝等憶念本願所行道故則非獨身子又四大聲聞自陳捨父逃逝明已先化第三周中引大通智勝佛所曾已廣化皆是退菩提心言應化者如富樓那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又言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又阿難自憶本願偈云方便為侍者羅睺羅偈云羅睺羅密行唯我能知之現為我長子皆是應化聲聞也故知夫能對揚聖教影響其迹靡不是權而獨言富樓那是應化者亦抑法華諸羅漢耳言菩薩與記者論主次前自云如不輕品中示現禮拜讚歎作如是言我不輕於汝汝等皆當作佛者示諸眾生皆有佛性故此上皆論而安國法師不許其義云何有昔時菩薩預記今日會上聲聞即諸弘法菩薩謂樂王等當與記也釋曰既是論主自言菩薩與記亦論自釋何得不依。
▲既云未熟明必當熟方便令發即菩提心不可不順己宗判為論錯。
既云未熟下釋上所引論文若決定聲聞定不成佛則應言餘二聲聞根不熟故佛不與記既言未熟非永不熟也若大乘云合言不熟譯者之誤言未熟耳故疏結彈云未可未字不順己宗定有趣寂便判論文錯耶又上言方便令發心者彼論次前有問曰彼聲聞等為實成佛故與授記為不成佛與授記耶若實成佛者菩薩何故於無量劫修習無量種種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與之虗妄授記答曰彼聲聞授記者得決定心非諸聲聞成就法性故如來依三平等說一乘法故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修功德行故是故菩薩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德未具足釋曰由此論文故上云方便令發心耳言三平等者一乘平等無二乘故二生死涅槃平等三法身平等今即第三平等。
▲入楞伽第二第四第七皆同說二乘無實涅槃但是三昧力故後必當得無上菩提法華論中意亦同此皆是假說涅槃故云三昧勝鬘亦云言諸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又無上依經寶性佛性二論皆說入寂二乘於三界外更受變易密嚴經中二乘必無灰斷永滅。
入楞伽下亦成無趣寂義言入楞伽者即後魏菩提留支所譯十卷世尊入楞伽王城故云入也同引三卷經文皆說無實涅槃明知定無起寂若爾何以言得涅槃望其當分謂是無餘涅槃以大乘望之但是三昧深入三昧沉空多時假云涅槃以引劣器耳法華論中意亦同此者同無實涅槃也論釋七譬喻中第四為有定人說化城喻論云四者實無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間有漏三昧三摩䟦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顛倒取對治此故為說化城譬喻應知釋曰既言無實涅槃明知是假說耳故與前同次引勝鬘亦成上來涅槃不實耳又無上依經等者無上依經第一說云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一者生緣惑二者生因惑三者有有四者無有何者是生緣惑即是無明住地生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是生因惑是無明住地所生諸行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有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起三種意生身譬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何者無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生滅譬如緣三有中生念念老死無明住地一切煩惱是其依處未斷除故諸阿羅漢及辟支佛自在菩薩不得至見煩惱垢濁習氣臰穢究竟滅盡大淨波羅蜜因無明住地起輕相惑有虗妄行未滅除故不得至見無作無行極寂大我波羅蜜緣無明住地因微細虗妄起無漏業意生諸陰未除盡故不得至見極滅遠離大樂波羅蜜若未能得一切煩惱諸業生難永盡無餘是諸如來為甘露界則變易生死斷續流滅無量不得至見極無變易大常波羅蜜阿難於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難二者業難三者生報難四者過失難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內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內生報難無明住地所起無有生死如三界內過失難應如是知阿難四種生死未除滅故三種意生身無有常樂我淨波羅蜜果唯佛法身是常是樂是我是淨波羅蜜汝應知釋曰據上經文明於二乘及自在菩薩皆受變易三界之外有業惑苦甚為昭著如何斷言永滅無餘下疏明四種生死可撿於此論下文又廣說常樂我淨之相亦可知所歸下言寶性佛性二論者大意同無上依經寶性論當第三佛性論當第二此卷亦廣說四種生死。
▲如是經論其文非一永寂聲聞必無明矣。
如是經論下結成無定性聲聞也。
▲涅槃第九菩薩品中廣明闡提斷善不能發心當文即云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蚕處蠒此則有而非無又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等即知無有無種性人。
涅槃第九下第四明無無性彼經廣說闡提無善根竟即云復次善男子譬如蓮華為日所照無不開敷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得見聞大涅槃日未發心者皆悉發心為菩提因是故雖說大涅槃光所入毛孔必為妙因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蠶處蠒以是業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轉生死無有窮已上皆經文今疏但取中間意在雖有佛性之言既言雖有則非無也但未得其用耳故疏結云此則有而非無言又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等者即涅槃第三十六南經三十二皆迦葉菩薩品具有四句今但引第一句者是證闡提有佛性經云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善男子我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言一闡提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若言眾生悉有佛性是名如來隨自意語如來如是隨自意語眾生云何一向作解此一段經延遣皆釋大同小異今依薦福彼疏云今准經明佛性略有五種謂善不善無記及理果等今言一闡提有善根人無者此是不善佛性也然善根人有其二種一是離欲善根人離欲斷一切不善故二是五住已上五住已上無不善性故此之二人俱無不善性也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者此是善佛性也闡提斷一切善故云無也二人俱有者理及無記性也二人俱無者俱無果性也此中有者是現有非曾當也然有人執此經文謂一分善根人及一分闡提無有佛性以經說有善根人及一闡提無故善根人無者是無性不斷善人闡提人無者是斷善無性二人俱有者俱是有性二人俱無者俱是無性此釋違經故涅槃上文云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有二無有者所謂三十二相乃至無量三昧是名為有無者所謂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乃至一闡提佛性亦爾是則上從乎佛下至闡提皆有有無二性無全無性由善根人與一闡提有無二性異故得有四句此中明佛性多種有無不同不明眾生多種有性無性所以得知經云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等故不言或有善根人有佛性闡提人無佛性故談文尚不識顛倒何能解義今此善不善因果理性無一眾生悉具一切無一眾生悉無一切始末以明一切眾生具一切也佛與闡提亦有四句佛有非闡提者謂果性闡提有非佛者謂無明諸結性二人俱有者是理性二人俱無者善因性故闡提決有佛性又上經云若言眾生中別有佛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眾生即佛性佛性即眾生直以時異有淨不淨解曰生之與性既二互相即明有眾生即有佛性矣。
▲況前引楞伽五性自迷其文彼經第五性云五者無性謂一闡提此有二種一者焚燒一切善根即謗菩薩藏二者憐愍一切眾生界即是菩薩若有眾生不入涅槃我亦不入大慧白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槃佛言菩薩常不入涅槃非焚燒一切善根者以知諸法本來涅槃不捨一切諸眾生故。
況前引楞伽五性自迷其文等者破其所引不曉經意彼之所引證無性義今釋其所引還成有性非無性也何者以彼經言非焚燒一切善根者常不入涅槃則有入義也。
▲此意則明菩薩入而不入既云菩薩常不入非闡提者則明闡提後必入矣。
此意則明下疏釋經意。
▲況經自云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耶。
況經自下引經結成。
▲莊嚴第五無性亦有二種一是時邊二者畢竟時邊謂暫時之無即前闡提畢竟謂永無即大悲菩薩。
莊嚴下引論重成同前楞伽非畢竟無性。
▲是知前來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經皆是未說法華之前說其長時云定性無性非永定永無。
是知前來下第五釋引經論結成正義於中有二初釋般若深密經意意明長時定性長時無性多劫之外定性迴心多劫之外無性說有故云非永定永無非永定者結上聲聞非永無者結闡提也。
▲諸論隨佛方便成立故云定無耳故寶性佛性等論皆說以一闡提謗大乘因依無量時說無佛性非謂究竟無清淨性。
諸論隨佛下二通妨難謂有難言諸大菩薩造論釋義言永定永無豈是菩薩不了佛意故今釋云菩薩能知隨教弘闡耳故世親造於小論則無預大乘說般若宗則性空寂滅建立唯識則性相歷然及釋法華一乘昭著解十地論則六相圓融餘諸菩薩例此可知佛隨眾生機緣立教菩薩隨佛亦顯淺深故次下引寶性佛性則符一性。
▲若謂法華是第二時教為引不定二乘故說一切悉皆成佛而猶未說定性不成故名密意非了義者。
若謂法華是第二時下第六引諸經論遮救定性於中二先正牒破後結成前非今初又二先牒救詞後何以下正難今初言是第二時者彼不立為第二時教由謂一乘是密意說義當深密第二時故又以法華盛破三乘說於一乘故當第二時耳言為引不定者彼引攝論第十偈云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等者彼有十意此偈有二一為引攝一類不定性聲聞故二為任持不定性菩薩恐退精進故今但取初意故云為引不定性故一切悉成即一乘義既未說定性不成故是密意若作此說者。
▲何以自判法華為第三時教。
何以自判法華為第三時教者彼法華疏引經云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即第三時教也又下結云為顯第三時真實之教故說此經據上二文則判法華為第三時約明一乘是密意說則成法華復屬第二一宗自立義語相違。
▲誰敢判於法華為不了耶。
誰敢下即遮救也恐彼救言設依密意為不了者復有何過故便難云誰敢判為不了以判不了即是謗經謗經即恐招極苦報但由不信皆當作佛即是謗經豈要不信文字經卷故謗不輕但由不信汝等皆當作佛言耳。
▲妙智經中及梁攝論成立正法中皆以一乘居三乘後故真諦三藏部異執記云三十八年後說解節經等無量義云四十年後說法華經明知法華居後故經云臨欲終時。
妙智經等者此雙引經論妙智經者即上西域三時教中第二時中明於三乘第三時中即明一乘故言一乘居三乘後次引梁論成立正法中者即第八卷末論曰佛說正法善成立釋論釋曰一切三世諸佛共說此法所說理同不相違背故名正法又欲顯說者勝故言佛說由所說道理勝及所得果勝故名正法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於此三中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解曰既彼論亦云第三最勝居三乘後則三非子矣言真諦三藏部異執記者即宗論之異名耳言故經云臨欲終時者即引法華第二信解品文經云復經少時父知了意漸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實我子我之所生乃至我今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斯即會無性定性父知子意明法華會中一切聲聞皆佛真子臨欲終時者喻臨涅槃時也第三經末亦云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等明皆臨涅槃時也。
▲若不信法華居後涅槃臨終居然可信豈不亦以一乘一性破三五耶。
若不信下又遮其救恐彼救言雖言臨終說於法華臨終言寬容後更說其餘經故若作此救且置法華涅槃既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晨朝唱滅中夜涅槃斯為最後居然可信此後必定不說別經而涅槃亦說一乘以破三乘一性破五則一乘一性亦居最後矣那言居第二時為不了耶。
▲若以般若為第二時法華為第三時於理即通復自為深淺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以法華破三故。
若以般若為第二時下復重遮救恐其救云我對般若為第二時故立法華為第三時以般若但明於空法華顯中道故若作此救且縱可爾以從多分一義說故即自違於深密三時深密三時三乘為了破第二時說皆成不了故今說法華以一破三豈得同於第三時教。
▲明知深密三時不能定斷一切聖教以未居最後故且約顯一類義故分三耳義如前說若將法華望之應有四時以一乘教破前三乘故。
明知深密下第二結成前非欲將深密三時定斷一切佛法理不盡故言以未居最後故者以約時判未是窮終之極唱故如世後敕破於前敕涅槃法華居於最後故能決了有餘義耳若爾不信深密豈不謗於深密經耶故下釋云深密別為一類之機故非無理以諸餘經雖未終極各隨一類皆不相違義如前說者如前敘西域中最後會通也。
▲若謂佛性有二一者理性二者行性理性定有行性或無斯言可爾故涅槃云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即是行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即是理性。
若謂佛性有二下第七遮救無性於中二先牒救詞後辨差當今初彼法華疏云然性有二種一者理性勝鬘所說如來藏是二者行性楞伽所說如來藏是前皆有之後性或無故今許云斯言可爾故涅槃云下引經為證。
▲然涅槃依於理性明其等有故云凡是有心定當作佛不言凡是有行定當作佛若謂理性定有容趣寂不成則違教理。
然涅槃依於理性下第二辨其差當涅槃明有心作佛有心未必有行既皆作佛明約理性若有理性何以趣寂定不成佛有心定當作佛豈得相成。
▲是知闡提不作佛者以作佛非闡提故乃抑揚當時耳。
是知下結示正義謂闡提實不作佛今言闡提作佛者以發心之後方能作佛從其未發心前名闡提耳故云以作佛非闡提故亦如女身不得成佛今言龍女作佛者龍女能作當佛正作佛時忽然之間變成男子豈是女身作耶闡提成佛亦復如是此約成佛若約佛性理本有之抑揚當時者言闡提無者抑挫令其發心未作闡提令其莫作若言闡提有者顯揚理性令不自欺若已作闡提令速回心若速發心得佛無異是故言有未必總有果行言無未必總無理等故生公云抑揚當時誘物之妙豈可守文哉以釋法顯翻六卷泥洹經云除一闡提皆有佛性生公云夫稟質二儀皆是涅槃正因闡提含生之類何得獨無佛性蓋是此經來未盡耳由唱此言被擯武丘後大經既至聖行已下果云一闡提人雖復斷善猶有佛性於是諸公輕舟迎接請唱斯經每至闡提有佛性之文諸德莫不扼腕何以至今猶存無義。
▲若謂法華入滅後信一乘即是變化權聲聞者。
若謂法華入滅下第八遮救趣寂於中先牒救詞謂彼救云上法華第三云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得聞是經入於佛慧者是應化聲聞非定性入滅聲聞者。
▲權必化實無實化誰。
權必化實下後正破也於中二先總奪化有無用之失如有不定性聲聞故菩薩化為聲聞誘令回心此則化而有益今汝宗中定性決不迴心何用化為定性受一乘耶故無所化之機能化便成無用。
▲又豈不悞於一類怯弱好滅眾生。
又豈不悞下縱有其化化翻成損言悞於一類怯弱等者謂一類人厭生死苦又聞佛道長遠心生怯弱常欲且趣寂滅若知一滅永沉彼則不敢趣滅今見變化之者從滅得起此怯弱人便謂有真趣滅得起即便趣滅希後得起汝宗一滅決定不起便成悞彼令其永沉故云爾耳。
▲是知趣寂皆是法華前意耳。
是知趣寂下結成正義法華已前有二意故說有趣寂一為好滅之者且順其心謂彼念言大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虗智以形患形以智勞輪轉修途疲而弗已不如寂滅諸患永亡故順彼機言有永寂二者為欲恐怖不定怯弱菩薩謂有菩薩倦於廣利且欲息心既聞永寂聲聞一沉涅槃永不復起便生怖畏懼見小乘由此策心還行大道有斯二益權說有之不曉隨宜執為究竟故法華之會廣破昔非三根聲聞皆與記別不在此會亦為宣陳若實是聲聞必信一乘之說若不信者增上慢人第一周中猶云除佛滅後現前無佛以佛滅後解一乘義者難得其人故許不信及第三周即言餘國決定受化明文若此何用偏執故言皆是法華前意耳。
▲又勝鬘經云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一乘無有二乘二乘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
▲此意明隨欲方便而說二乘明知即是一乘無有二矣。
▲不曉此意將上方便連下一乘而讀之輙斷一乘以為方便惑之甚矣。
又勝鬘經云下第九會一乘方便之言意云若隨欲說不是方便是真實者即定有三乘既隨欲說是方便說非真實者則明唯有一乘故云即是一乘即是隨彼所欲而方便說便為一句此是一乘所以下云即是一乘無有二乘正顯一乘之義諸公錯讀乃云而方便說即是一乘故謂一乘而為方便斯定悞矣若以名中一乘大方便者此是巧化攝物運濟方便非是無實假說方便故生公云理本無言假言而言即是方便。
▲又彼經中廣破二乘云無涅槃又云此經斷一切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
▲豈說一乘以為方便。
又彼經中下更引勝鬘餘文證成一乘真實可知。
▲設有方便之言尚在法華之前況復無耶。
設有方便之言者復縱破之莫論勝鬘無一乘方便之言設縱有一乘是方便之言者亦是法華之前方便說耳及至法華亦須破三歸一也況復經無此言何須強執。
▲法華云此經難信難解佛現在世猶多怨嫉況滅度後誠哉斯言若保執三乘五性不信一乘五性者深為可愍。
法華云此經難信難解下第十結成破立意云以四十餘年皆說三乘唯至法華獨說一乘故難信解此即法師品文文云佛告藥王我所說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藥王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今疏略引言已說者法華之前謂般若等言今說者即無量義經言當說者即涅槃等所以方知諸經不及法華難信解者以法華是會三之始歸一之初信解者難耳昔經雖妙猶帶三乘曾未明言說唯一實涅槃之中雖明一極法華在前已破三故彼說一極便易信受法華猶如先鋒涅槃同於大軍先鋒已破於賊後軍用力不多耳又破三顯一法華如收穫涅槃如拾穟故涅槃三十六云昔於靈山說法華經八千聲聞得授記別如秋收冬藏更無所為即其義耳若依難信之義設將己說該著華嚴若比法華亦為易信始成正覺便說一極上根所受不對昔權故比法華誠易信耳誠哉斯言者結定前經若保執下結成破立三乘五性即是所破一乘一性以為所立。
▲故百喻經第二中王改聚落五由旬為三由旬喻以喻方便於一說三後人但信於三不信於一即其事也。
故百喻經下更引他經證成一義彼經第二云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遠此村去時彼村主語諸人言汝等莫去我當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來不疲即往白王王為改之作三由旬眾人聞已便大歡喜有人語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無有異雖聞此言信王語故終不肯捨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修行正法度於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厭倦更欲捨離頓駕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為易行修善進德求度生死後聞人說無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語終不肯捨如彼村人亦復如是此經即是金口良斷權實顯然可息諸說耳。
▲上約二宗各別所據則互相違反若會釋者亦不相違。
上約二宗下第三通會二宗令不相違然此會者恐於後學宗計是非以生過患故復會通雖復會通權實不失於中先總標。
▲謂就機則三約法則一新薰則五本有無二若入理雙拂則三一兩亡若約佛化儀則能三能一。
後謂就機下正會言約法則一者非佛化法化法亦有權說三乘故今言法者佛之知見一乘可軌之法耳言新薰則五本有無二者然准法相立新薰者亦說有五立本有者亦說有五今借其言不依其義謂眾生遇緣薰習三乘種性及不定無性故有五耳何者唯習近聲聞成聲聞定性習近緣覺成緣覺定性故法華安樂行中不許親近聲聞者恐被薰習成其性故若唯近菩薩則成菩薩性若俱習近三乘則成不定性人亦如今人偏習禪戒等即成定性三學俱習成不定性不定偏執故若都不習近三乘則成無性卒難教化故知薰習成五種性依其長時故說各別言本有無二者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說有心定當作佛非是本有五種性也言若入理等者真理寂寥不屬諸數借一以遺三三亡而一遣言窮慮絕何實何權體本寂寥孰三孰一故法句經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此以一遣多也又云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淺智著諸法計一以為一此以非一遣一也故須三一兩亡若約佛化儀則能三能一者隨物機宜則說三乘陶練已久則便說一故下經云或有國土說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無有量釋曰尚有無量況三一耶。
▲是故競執是非達無違諍大集五部雖異不離法界涅槃各說身因佛許無非正說餘義次下當會古今違順竟。
是故下令物除執常說權實亦莫執之此即求那䟦摩遺文偈也謂有偈云諸論各異宗修行理無二競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亦如脇尊者對迦膩色迦王云如析金杖況以爭衣爭衣則衣終不破析杖則金體無殊是故依之修行無不獲益耳言大集五部雖異者謂五部僧故涅槃三十二亦云五部僧互生是非沒三惡道涅槃各說身因者即第三十五經云善男子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云何名為隨自意說如五百比丘問舍利弗大德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諸大德汝等亦各得正解脫自應識之何緣方作如是問耶有比丘言大德我未獲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復有說言大德我未獲得正解脫時謂受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或有說言行識名色六入觸受受取有生飲食五欲即是身因爾時五百比丘各各自說己所解已共往佛所稽首佛足右遶三帀禮拜畢已却坐一面各以如上己所解義向佛說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諸人誰是正說誰不正說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一一比丘無非正說舍利弗言世尊佛意云何佛言舍利弗我為欲界眾生說言父母即是身因如是等經名隨自意說云云釋曰意取各隨自說者為隨自意今疏所引不取隨自意義但取皆正說言五百雖異皆為正說二宗小別並合佛教故不應是非故海東曉公云如言而取所說皆非得意而談所說皆是則貴在得意亡言耳餘可知矣。
▲第三立教開宗分二一以義分教二依教分宗。
第三立教開宗中疏文分二先標章。
▲今初以義分教教類有五即賢首所立廣有別章大同天台但加頓教今先用之後總會通有不安者頗為改易。
後今初下別釋分教於中三初總辨源由次言五教下正立五教後若約所說下約詮辨異。
▲言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二中二先列名。
▲初即天台藏教。
後初即天台下解釋初小乘教易故不釋以見天台立名招難故改名小乘所攝法門不異於彼故指同也。
▲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
二始教等者文二先正立後釋名今初言二乘俱不成佛者其言猶略應云闡提二乘皆不成佛故下終教有二乘闡提皆成佛言以趣寂難成故偏舉耳。
▲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
此既未盡下二釋名也謂何名初教復稱分耶由合二三兩時皆未盡理故言未盡者第二時中但明於空空是初門第三時中定有三乘隱於一極故初教名並從深密二時以得云何空為初門法鼓經中以空門為始以不空門為終故彼經云迦葉白佛言諸摩訶衍經多說空義佛告迦葉一切空經是有餘說唯有此經是無上說非有餘說故若爾彼第三時既不明空何得名初以未顯一極故特由此義加分教名故云有不成佛故名為分。
▲三終教者亦名實教。
三終教等者疏文有三初立名次定性二乘下立理釋名後上二下結前生後。
▲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
二中亦對第二教二義由前定性二乘及一闡提皆不成佛故名為分亦名為始今既盡理所以名終立實教名雙對前二非唯說空復說中道妙有故稱實理既非分成亦名稱實。
▲上二教並依地位漸次修成故總名漸。
▲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
四頓教等者初正立次釋名後解妨今初言一念不生即名為佛者即心本是佛體妄起故為眾生一念妄心不生何為不得名佛故達磨碑云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下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
不依地位下二釋名先正釋。
▲如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楞伽云初地即為八乃至無所有何次等。
後引二經思益經文文顯易了楞伽經語略而未周謂彼經第四先長行云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地位云十地則為初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第三為第六無所有何次解曰初之七句約義配同次後一句據理都泯十地則為初者同證如矣初則為八地者初地不為煩惱所動同不動矣第九則為七者第九同第七無生忍矣七亦復為八者純無相觀與八同矣第二為第三者同信忍矣第四為第五者同順忍矣第三為第六者第三地中獲三慧光第六地中得勝般若同慧義矣無所有何次者頌上經文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今疏上句略舉約義同中一句之要下句即據理都泯義已略周正意在於下句而言等者等餘經文。
▲不同前漸次位修行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立名頓。
不同前漸下上約當法立名此下對他受稱不同二三之漸不同第五之圓故立此名則圓頓義異不同天台圓即是頓。
▲頓詮此理故名頓教。
頓詮此理下解妨難此有二難一者刊定記難和尚云上所引經當知此並亡詮顯理復何將此立為能詮若此是教更何是理今為通此故云頓詮此理故名頓教謂所詮是理今頓說理豈非能詮夫能詮教皆從所詮以立若詮三乘則是漸教若詮事事無礙即是圓教豈以所詮是理不許能詮為教耶何得難言更何是理迷之甚矣又復難言若言以教離言故與理不別者終圓二教豈不離言若許離言總應名頓何有五教若謂雖說離言不礙言說者終圓二教亦應名頓以皆離言不礙言故今疏不救者以賢首不如此立何用救耶但用一句之言諸難皆破故知形雖入室智未昇堂亦由曾不參禪致使全迷頓旨。
▲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絕言故今乃開者頓顯絕言別為一類離念機故即順禪宗。
天台所以不立下通第二難謂有問言此之五教摸搭天台初即藏教二即通教三即別教第五名同天台既不立頓何用此中別立故今釋云若全同天台何以別立有少異故所以加之天台四教皆有絕言四教分之教不立頓賢首意云天台四教絕言並令亡詮會旨今欲頓詮言絕之理別為一類之機不有此門逗機不足即順禪宗者達磨以心傳心正是斯教若不指一言以直說即心是佛心要何由可傳故寄無言之言直詮言絕之理教亦明矣故南北宗禪不出頓教也。
▲五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依普賢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
▲如此經等說。
五圓教下先正立後指經既是當經義理分齊一門廣說故不釋耳又亦大同諸師圓教故。
▲若約所說法相者。
若約所說法相者下第三約所詮辨異然賢首義分齊內第二卷廣明今但略說於中上一句標下皆別釋。
▲初小乘中但說七十五法。
初小乘中四一約法數多少二約二空差別三約所依根本四結成有餘今初言七十五法者謂五類法中有多少故謂色法十一俱舍頌云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表二心法一即是意識三心所有法四十六謂大地法有十俱舍頌云受想思觸欲慧念與作意勝解三摩地遍於一切心大善地法有十頌云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大煩惱有六痴逸怠不信昏掉恒唯染大不善有二謂無慚及無愧小煩惱法有十頌云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如是類名為小煩惱地法不定有八謂悔眠尋伺貪瞋並慢疑上之六類有四十六四者不相應行法有十四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無想異熟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異十一滅十二名十三句十四文故頌云得非得同分無想二定命及生住異滅並名句文身五者無為有三一擇滅一非擇滅三虗空總上五類之法合七十五法比於大乘欠二十五次下當明。
▲但說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
但說人空下明二空差別以其根劣未堪聞說二空真理故故智論三十一云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起信云法我見者依一乘根鈍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等縱說二空少未明顯。
▲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故阿含云貪恚愚癡是世間根本等。
但依六識三毒下明所依根本然小乘計生死根本雖有多義略舉其三一計識心如順正理論第八說經部師計以現在色心等為染淨因意云如大乘中第八為所熏故二者三毒為因義如大乘能薰故今引阿含但證三毒耳而云等者謂以三毒為因緣故起於三業三業因緣故起於三界是故有一切法中論十二因緣品云眾生痴所覆為後起三行以有此行故識受六道身等即其義也三者合取上二義同有能所熏方流轉故若爾焉異大乘然似參經意而不同者但六識非第八為所熏縱說賴耶但有名字能熏又非七識故全不同。
▲未盡法源故多諍論部執不同。
未盡法源下第四結成不了可知。
▲二始教中廣說法相少說法性所說法性即法相數。
二始教中下疏文分三初總次別後結今初分二先對後彰劣後對前顯勝前中以相多性少故言法相宗言所說法性即法相數者說真如法性乃是百法之中六無為數。
▲說有百法決擇分明故少諍論。
後說有百法下對前顯勝言百法者謂色有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有五十一心不相應行有二十四無為有六故成百數於前七十五中加二十五謂心法加七小乘唯一意識故心所加五不相應行加十無為加三並如彼說。
▲說有八識唯是生滅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
說有八識下第二別明文有九節即前會二宗中十對之內法相宗中十義而皆如次對前唯第一當第三第二當第一及第二者以第三唯心真妄為對六識三毒為所依故今初第一云何對前說有八識為所依故說八過前唯是生滅明其劣後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者不同前教以三毒六識為因不同終教生滅與不生滅和合故攝論第一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界即因義謂種子識等下文廣說。
▲法爾種子有無永別是故五性決定不同。
法爾種子下即第二對一性五性別中五性之義含前第一對一乘三乘別中三乘之義以乘性相成故但明五性則有三乘而三乘但是化法非所詮中別義故略不明含在五性之中言法爾者此明本有揀異新熏故瑜伽云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二習所成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等習所成者謂先慣習善根所得顯揚論云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一切界差別可得故五中前四為有後一為無故云有無永別。
▲既所立識唯業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變不許隨緣。
既所立識等者第三明真如隨緣凝然別中凝然義上一句躡前生滅識起言業惑者以現行第八名異熟識由過去煩惱及業熏習成種招此識果酬引業故其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故其八識皆業惑生故所立真如下正明不變之義若識從真如如來藏起則有隨緣之義識既業惑辨生明知真如不變故唯識釋真如名云真謂真實表無虗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若隨緣變豈得稱如。
▲依他起性似有不無非即無性真空圓成說經空義但約所執。
依他起性下第四三性空有即離別中不即之義言三性者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故唯識論第八云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此中二頌初一釋遍計次二句辨依他後二句明圓成初中有多師義今從識法初句能遍計次句所遍計後二句明所執其能遍計正義唯六七識所計有多故云彼彼其所遍計正唯依他為親所緣依展轉說亦通圓成為疎所緣故此非凡境故非親緣其所執性若安慧師三界心及心所由無始來虗妄熏習雖各體一而似二生謂見相分即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無此相說為遍計所執二所依體實托緣生此性非無名依他起若護法師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亦依他起遍計依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計所執二句依他起性者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頌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明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二句圓成者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遍常體非虗謬揀自共相虗空我等釋曰遍釋圓滿常釋成就體非虗謬釋實性義此一體言貫通三處遍揀自相常揀共相非虗謬言揀於空我若爾淨分依他體非常遍如何亦是圓成實耶故次論云無漏有為離倒究竟勝用周遍亦得此名然今頌中說初非後釋曰此中離倒名實究竟為成勝用周遍以釋圓義是則圓成有其二種一約理說二約果德故論揀云今此頌中說初非後以約三性通一切故上來論文方釋圓成實言次釋餘文云此即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遍計所執二空所顯真如為性說於彼言顯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即不離常遠離言顯妄所執能所取性理恒非有前言為顯不空依他性顯二空非圓成實真如離有離無性故上來所釋一依唯識今疏語意揀法性宗法性宗中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則依他無性無性即空空即圓成今言似有不無非即空也語則但釋依他影出圓成名耳說經空義但約所執者三性之中遍計所執此一則空二性不空故云但約。
▲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說一分眾生決不成佛名生界不減。
既言三性下第五生佛不增不減別中之義此但義別而言全同不同前後一乘三乘但取三乘之義等謂五性之中無種性人決不成佛故有此眾生守眾生界如何可減。
▲真俗二諦迢然不同。
▲非斷非常果生因滅。
真俗二諦下第六對二諦空有即離別中離義於中含有二義一但明二諦別二兼明中道別言二諦別者依唯識第九有四種勝義一世間勝義謂蘊處界等二道理勝義謂苦等四諦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依瑜伽六十四有四世俗一世間世俗謂軍林等二道理世俗謂蘊處界等三證得世俗謂預流等四安立世俗即安立真如以四世俗對前四種勝義則有四重二諦一世俗世間二諦謂軍林為世俗蘊等為勝義二事理二諦謂蘊等即為世俗苦等為勝義三四諦勝義二諦苦等為世俗安立真如為勝義四安立非安立二諦謂安立真如為世俗非安立真如為勝義又真俗各四便成八諦世俗四者一假名無實諦二隨事差別諦三方便安立諦四假名非安立諦謂二空理依詮而說但有假名不得體故勝義四者一體用顯現諦二因果差別諦三依門顯實諦四廢詮談旨諦然上八諦名則小異義不殊前又四重中初一世俗唯局世俗後一勝義唯局勝義中間六諦各通世俗勝義如第一勝義望前為勝義望第二為世俗故既四重二諦一一差別故云迢然不同不同法性二諦相即言非斷非常果生因滅者於二諦門中曲開此義此則於俗諦中明非斷常不同法性二諦互融明非斷常言果生因滅者因滅故不常果生故不斷故成唯識第三解阿賴耶識恒轉如瀑流云恒言遮斷轉表非常等意云若因不滅遷至於果則名為常若果不續因無所生則墮斷滅今常相續故無斷常廣如唯識。
▲同時四相滅表後無。
同時四相下第七四相一時前後別中前後義也成唯識第二云然有為法因緣力故本無今有蹔有還無表異無為假立四相(標也)本無今有有位名生生位蹔停即說為住住別前後復立異名蹔有還無無時名滅(別明)前三有故同在現在後一是無故在過去(揀異小乘生在未來餘三現在)如何無法與有為相(難也)表此後無為相何失(總答)生表有法先非有滅表有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蹔有用(別釋表義)故此四相於有為法雖俱名表而表有異此依剎那假立四相(結也)今疏但舉滅者唯此一句異於法性不計同時故。
▲根本後得緣境斷惑義說雙觀決定別照以有為智證無為理義說不異而實非一。
根本後得下第八能所斷證即離別中不即義也因明斷證復說緣境根本緣真後得緣俗義說雙觀者亦言了俗由於證真二智雙觀真俗以其宗中二智不融二境不即故正雙觀時而常別照言斷惑別者根本智斷迷理隨眠後得不斷護法云不親證故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於安立非安立相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故瑜伽說於修道位中有出世斷道世出世斷道相傳釋云正體能斷迷理迷事二種隨眠後得但斷迷事隨眠斷迷理時即觀理境斷迷事時即觀事境故不即也既云根本有雙斷義故說雙觀後得既不斷於迷理還成別照不同法性一斷一切斷也此中疏文影略若約斷惑應云義說雙斷而實別斷言以有為智證無為理者唯約根本斷惑而說上明斷惑此辨證理前緣境斷惑但就所觀以論不即今此證理就能所證心境相對明不即義能證之智則是有為所證之理即是無為故不即也。
▲既出世智依生滅識種故四智心品為相所遷佛果報身有為無漏。
既出世智下第九明佛身無為有為別中有為義也佛地論第三云大覺地中無邊功德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無為功德淨法界攝淨法界者即是真如無為功德皆是真如體相差別有為功德四智所攝無漏位中智用強故以智名顯一切種心心所有法及彼品類若就實義一一智品具攝一切功德法門若就麤相妙觀察智攝四念住等明知四智皆有為也唯識第十云四所轉得此復有二一所顯得謂大涅槃又云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乃至云故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以斯二論明皆有為今疏初兩句出有為所以以從種生生則有為況能生識體是生滅所生之智安非有為既是修生有為必有有為之相謂生住異滅故云為相所遷四智攝於三身大圓鏡智成自受用故說報身有為無漏。
▲如是義類廣有眾多具如瑜伽雜集等說。
如是義類下結也。
▲三終教中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所說法相亦會歸性。
三終教中等者疏亦有三初總次別後結今初對前始教互有少多可知言所說法相亦會歸性者如說五蘊五蘊即空空即法性下文云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又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等又如說心心即離念法界一相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等其文非一故此宗中非不有相宗意顯性以為玄妙令物達此速證菩提故。
▲所立八識通如來藏隨緣成立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非一非異。
所立八識下別明文亦九段如次對前成十對義亦第一當其第三以對前次故今初即唯心真妄別中明具分唯識真心成故然法性宗十義即此經同教中義至下廣引本文釋之今且略引他經釋耳通如來藏者如來藏即不生滅揀異前教唯生滅識故楞伽第一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期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既言體即常住明非唯生滅常住即如來藏言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者即起信論文彼論具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黎耶識既二和合名阿黎耶則知黎耶非獨生滅謂唯真不生純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成藏識廣如問明品辨。
▲一切眾生平等一性。
一切眾生下即第二明一性五性別中一性義兼一乘義對前五性三乘廣如前說。
▲但是真如隨緣成立。
但是真如下第三真如隨緣不變別中通隨緣義也楞伽經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識藏又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皆明隨緣成一切法也起信亦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其染心等而疏云但是者躡上而起謂上眾生但是真如隨緣成也由此成立不失一性對上始教但說凝然故云隨緣非謂此宗無不變義由不變故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不變何者謂若變自體將何隨緣如失濕性將何隨風而成波浪即由此義經中說言真如隨緣若不能隨緣體則不遍緣中緣中既無何成不變是以二義反覆相成故勝鬘經云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難可了知此經二對上對即不變隨緣下對即隨緣不失自性也。
▲依他無性即是圓成。
依他無性下第四明三性空有即離別中相即之義謂依他是因緣生法緣生無性無性故空空即圓成更無二體此中無性即無遍計之性法相宗中無餘遍計無即是空故但空遍計法性宗中則依他性上無遍計性故依他即空空即無性之理無性之性即是實性故密嚴經云名為遍計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為第一義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因緣上三義具足無前無後故即有即空不相捨離若釋三性之名大意不殊前教但融不融故分性相之二宗耳。
▲一理齊平故說生界佛界不增不減。
一理齊平等者第五生佛不增不減別此但義異名乃不殊謂法性既同設一切眾生一時成佛生界不減佛界不增以生佛界即是法性不可以法性增法性喻如東方虗空是眾生西方虗空是佛不可以東方虗空添西方虗空令東減西增不增不減經大般若等經皆約一性平等而說。
▲第一義空該通真妄真非俗外即俗而真故。
第一義空下第六明二諦空有即離別中相即義也雖有不即不離對前成即故仁王二諦品云波斯匿王言第一義諦中有世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佛云汝今無聽我今無說無聽無說即為一義二義七佛偈云無相第一義無自無他作因緣本自有無自無他作法性本無性第一義空如諸有本有法三假集假有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涅槃十三云文殊師利白佛言所說世諦第一義諦其義云何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虗妄說耶善男子世諦者即第一義諦世尊若爾則無二諦佛言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善男子若隨言說則有二種一者世法二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善男子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陰無有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以上二經對前二論二宗有殊前教則八諦區分初一唯世俗後一唯勝義中間六諦上下相望各通二義而皆約事令第八諦獨居事外今此二經仁王則雖有二諦知照無二涅槃則本唯一諦解惑分二斯則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正為真二諦故昔人云二諦並非雙恒乖未曾各即其義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諦為真二言成權矣即涅槃經意也梁論亦云智障甚盲瞑為真俗別執然法相務欲分折法性務在融通各據一門勿生偏滯然疏云第一義空該通真妄者真妄俱空非獨真空妄有妄空真有也而言第一義空者非無物為空乃即妙有之空也真非俗外者明不異也影取俗非真外即俗而真者明相即也影取即真而俗而不云俗非真外即真而俗者一則影取如上所明二則以妄必是真亦有真非妄故如波即濕有濕非波即靜水故即佛已證故但言隨順觀察世諦即入第一義諦無有隨順觀察第一義却入世俗故故上涅槃中文殊雙徵如來但云世諦即第一義。
▲雖空不斷雖有不常。
言雖空不斷等者由上二諦既融令不斷常中道妙旨不唯約事此即中論及智論文且約空為真諦有為俗諦者空是即有之空故雖空不斷斯則即俗之真也不同始教如龜毛兔角方說名空雖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則即真之俗也若有定是有便墮常見故中論云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是故有智者不應著有無非斷非常即是中道若滅故不常續故不斷但俗中一義耳上則不壞有無而離有無有之與無非一非異故成中道若其一者有無之義俱壞若其異者便墮斷常何者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如說三世有者未來中有遷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是則為常又定有者應不從緣不從緣者墮無因常若法定無先有今無是則為斷若不融二諦明空有者決不能袪斷常之見。
▲四相同時體性即滅。
四相同時下第七四相一時前後別中一時義也以性滅為滅故得同時故楞伽云初生則有滅不為愚者說一切法無生我說剎那義淨名云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又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住三世皆空故體性即滅乃會相歸性也故起信論云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前教假立四相故一不同時此教以所相法體隨法性而融通故能相之相亦生滅而無礙。
▲緣境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二而不二說為內證。
▲照惑無本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非智外如為智所證非如外智能證於如。
緣境斷惑下第八能所斷證即離別中即義故十地經云非初非中後論云是斷結相此智盡漏為初智斷為中為後答云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云非初非中後故若爾云何斷耶論云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謂唯取一時則不能斷三時總取方說能斷假三時斷則無定性何者初若能斷不假中後後若能斷不假初中既假三時故知無性一一推徵三皆不斷是故經言非初非中後由三時無斷方能斷結是故論云前中後取故論主總取三時方顯三時無斷經論言反意乃相成經則約性論則約相性相無礙方能斷結大意如此而疏有二節初總明無斷之斷後別明內證之相今初文亦影略若約緣境應云不二而二有能所照二而不二即智證如今且約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者以能斷是智所斷是惑惑體智體無二體故故名不二故涅槃云明與無明其性無二愚者謂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不壞相故有能所斷即名為二二而不二說為內證者以能合所故惑即如故。
●照惑無本下別明內證之相謂二智各有二能一能斷惑二能證理上說斷惑今明證理言照惑無本即是智體者尋此妄惑都無根本非內非外亦非中間三世推求都不可得從無住本顛倒妄生既以無住而為其本則無本矣無住之本即實相異名故此惑本便是智體智體惑體無二體也言照體無自即是證如者即此智體本唯無念不能自立因惑說智智不自名智無自性即是如體無心存智是曰證如若以智會如非證如矣非智外如為智所證下反成上義智即是如如即是智法界寂然曰如寂而常照曰智豈離寂外別有智耶上二句舉智收如智外更無如矣下二句舉如收智如外豈有智耶若智外有如智則收法不盡若如外有智如則不遍智中舉一全收不容相並此即迴向經文更有文云無有少法與法同住則顯法性無容並真二既不存一亦奚立如斯斷證唯實教宗不同前宗決有斷證。
▲世出世智依如來藏始本不二則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墮諸數況於報體即體之智非相所遷。
世出世智下第九佛身無為有為別中無為義也文中先出所以若法相宗從生滅識生則是有為今依如來藏斯依常故能依亦常始謂始覺本謂本覺本覺理有眾許是常始覺修生義同無常今以始同本無復始本之異豈無常耶若是無常何得而言無有始本之異以一常一無常故今言不異明即是常言則有為無為非一非異者以約依生義同有為全同藏性故即無為本覺義同無為始覺即是有為今說始本明其不一始本無二明其非異故佛化身已下正顯無為化身最劣尚是常住報身更勝安得無常化身即常涅槃經文故彼經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恐人謂言但是不斷之常非凝然常凝然常者即是法身今云即是常身法身明知化身即是法身凝然常也不墮諸數即淨名經弟子品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以訶阿難謂佛化身有小疾故上舉二經明化身常下況報體安得不常言即體之智者若體外有智體常智無常即體之智體既四相不遷智亦無能遷矣智若可遷體亦可遷以相即故故涅槃第二云若善男子欲護正法勿說如來同於諸行不同諸行唯當自責我今愚癡未有智眼如來正法不可思議是故不應宣說如來定是有為定是無為若正見者應說如來定是無為何以故能令眾生生善法故生憐愍故如彼貧女在於恒河為愛念子而捨身命善男子護法菩薩亦應如是寧捨身命不說如來同於有為當言如來同於無為以說如來同無為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彼女人得生梵天何以故以護法故云何護法所謂說言如來同於無為善男子如是之人雖不求解脫解脫自至如彼貧女不求梵天梵天自至乃至云文殊師利外道邪見可說如來同於有為持戒比丘不應如是於如來所生有為想若言如來是有為者即是妄語當知是人死入地獄如人自處於己舍宅文殊師利如來真實是無為法不應復言是有為也如是等文諸經皆有涅槃中意初則為與無為二俱雙遣後於此二中寧說無為不應宣說是有為也今明三身既得相即為與無為本融如是解於如來是為真實觀佛餘義至下當明。
▲如是類義亦有眾多次第對上如楞伽等經起信等論若會上二宗廣如別說。
如是義類下結廣從略兼示法源令知有據。
▲四頓教中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與三自性俱空八識及二無我雙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默住顯不二等是其意也。
四頓教中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等者意云但諸經中一向辨真性處即屬頓教言亦無八識差別之相等者八識心王尚無差別況心所變豈當有耶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故疏云一切所有唯是妄想言一切法界唯是絕言者又拂前真性辨離言真如故起信論次文即云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故疏云皆是絕言也言一切法界者界者性義以一切法性皆離言故亦通四種法界皆不可說故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故理本無言故事理交徹不可作事理說故事事相即不可作一多等說故說名名不盡不可以一名詺故理圓言偏言不及故無有一法非實相故言五法至雙遣者皆如楞伽雖明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皆空寂何者謂迷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妄便稱智則無名相妄想唯如智矣智因如立智體亦空如假智明本來常寂故並空矣況八識約事皆緣生性空因有我法說二無我我尚叵得無我寧存故中論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故雙遣也言呵教者謂以心傳心不在文字故勸離者乃有二義一令離教成上呵教二令離法法雖無量不出色心離心心如離色色如故令皆離則契心體離念矣毀相約境凡所有相皆是虗妄故泯心約智了境相空假稱為智相既不有智豈有真心境兩忘則皆泯絕心無心相即是安心故說生心即妄不生即佛言生心者非但生於餘心縱生菩提涅槃觀心見性亦曰生心並為妄想念相都盡方曰不生寂照現前豈不名佛故達磨碑云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言心無者非了心空不生於了耳故下經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言如是解者如不生解而無解相非謂空解於不生耳言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者重拂前迹為迷眾生言即心即佛既無眾生何曾有佛故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執佛言無佛非謂是無佛故云無不佛矣則遣之又遣之若少所得皆是妄想故佛藏經第一云舍利弗乃至於法少有所得者則與佛諍與佛諍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又只詺無佛以為真佛故言無不佛耳故下經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有生心生心是妄故說不生佛尚不有何有無生作無生解還被無生之所纏縛故云無不生矣又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故云無不生矣則生與不生反覆相遣亦反覆相成唯忘言者可與道合虗懷者可與理通冥心者可與真一遣智者可與聖同故引淨名嘿住以顯不二是也然淨名第二入不二法門品前有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後問文殊言何等是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嘿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為真入不二法門然此經意前後相成共顯深意若辨優劣或三重四重言三重者一諸菩薩以無二遣二則是以言顯法似有不二可說便是對二明不二非絕待也二文殊以言遣言明無不二可說今忘言會旨三維摩詰以無言顯理謂本自無言不須更遣故為三也而言四者文殊師利以言印彼又明言即無言非要離耳若欲合者然後三段反覆相成但為一義初文殊以言顯無言次淨名以無言印無言後文殊以言印無言三段二人共顯言絕之理故前三十二菩薩以無二遣二彼二大士以無言遣言則但有二節若更合者若無諸菩薩以言遣二空有絕言何由顯理是則前諸菩薩假言顯理後二大士以無言顯理言與無言雙亡皆真不二矣故雖三節一致無違今取最後故云如淨名嘿住也。
▲五圓教中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微細相容主伴無盡十十法門各攝法界義分齊中當具宣說。
五圓教等者義廣理深非略可盡故彰其宏奧別立一門然在立教之終故須略舉言十十法門者一一法中多明十故十身十忍十眼十通十種玄門出十所以表義無盡彰異餘宗故文文之中多皆十句一一十句六相圓融方顯教圓廣如下辨。
▲二依教開宗宗乃有十如經宗中辨。
▲第四總相會通曲分為二先通會諸教後會化儀前後。
第四總相會通中文多易了隨難則釋。
▲今初諸德立教各自所據今雖立五亦會取諸說略有五重。
▲一或總為一謂唯是如來一大善巧攝生方便一音所演則前之二師立一音者不失道理。
▲二或開為二此更有三一對小顯大初是半字後四皆滿則無違二藏等言。
▲二對權顯實則前二是三乘後三為一乘則不違法華四乘。
▲三者三四二教雖則泯二異前而對三顯一曲巧順機後一直顯本法一向不共如智論說此同印公平道屈曲。
言三者又三四二教雖則泯二異前者三即終教四即頓教此之二教俱明一乘故云泯二則異前始教存三乘也而言雖者雖明一乘由是對三顯故同前二教亦入屈曲之數則前四教皆屈曲收後之一教方是平道故順印公。
▲三或分為三初一小乘次一三乘後三一乘或唯後一是不共一乘智論指此以為不共大品等經共二乘說故此三亦順四乘又梁論第八云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此亦同妙智經真諦三藏部異執記第二卷中亦同此說。
此三亦順四乘者初一小乘次一三乘此二皆是三乘教攝以初小乘即三乘中之小乘故後三是一乘故為四乘也又梁論下證成三一之義前會三乘一乘中已引及妙智部異執並如前引。
▲四或分為四此亦二明一中間三教存三泯二別故開之為四一別教小乘如四阿含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華等四別教一乘如華嚴經。
一中間三教存三泯二別者始終頓三名為中間以初有小乘後有圓教故曰中間而始教存三故別為一教終頓二教泯二是同故合為一教下列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即合終頓二教也。
▲二約歷位無位開漸及頓故分為四總合二三以為漸教餘皆如名。
二約歷位無位等者始終二教皆悉歷位頓教不歷故合始終以為漸教餘皆如名者一小乘教二漸教三頓教四圓教則漸是新加餘三如來名也。
▲五或分為五如前所立以漸中有始終故。
▲然取多分略指數經實非局判以一經中容多教故。
然取多分下遮外難恐有難云既破昔人不許指於一經以為一教如何前立教中亦云如法華等故今通云從多分說所以略指實不局判一經以為一教故下出所以云以一經中容多教故上來開合遍故理無不盡依此亦可總判教言若唯為一難見淺深非判教也若欲判者當漸開之且分為二一方便教二真實教故法華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亦即半滿又方便即隨他意語真實即隨自意語又方便是三乘真實是一乘然諸經中對小顯大即以二乘為方便大乘為真實若對權顯實則以三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則於方便之中更分為二一小乘二大乘就真實中亦分為二一行布二圓融行布即始終之教圓融即是圓教又小乘居然易別大乘之中有多差別一直顯一乘如華嚴二開權顯實如法華三會權歸實如涅槃四斥權讚實如淨名思益五權實雙明如諸般若六帶權說實亦如般若七帶實明權亦如般若勝鬘小似法華央崛小似涅槃於上七中有似其類之經各以類攝若就大乘分宗亦可有四一法相差別宗多說相故二相想俱絕宗多約性故三性相無礙宗事理相即故四圓融具德宗以理融事故故如來聖教意趣無邊不可局執今且依古勢故如疏明耳。
▲第二化儀前後者今辨如來一代時教略啟十門一本末差別門二依本啟末門三攝末歸本門四本末無礙門五隨機不定門六顯密同時門七一時頓演門八寂寞無言門九該通三際門十重重無盡門。
▲初中本末同時始終一類各無異說。
本末同時下本是一乘末即小乘三乘然非前後從初得道迄至涅槃此三類教同時並行故云本末同時言始終一類者若小始終俱小若三始終俱三若一則始終俱一故云始終一類各無異說。
▲然有三位一若小乘中則初度陳如後度須䟦中間亦唯說小益小如四阿含經及五部律二若約三乘則始終說三通益三機如密迹經等三若約一乘則始終唯為圓機說於圓極如華嚴經等其中不通小乘復攝九世該於前後更無異說。
次然有三位下別出其相。
▲然此三類依於此世根性定者常開如上一類之法故佛所演各通終始更無前後。
然此三類下揀濫謂恐有執言小乘始終定者豈非定性聲聞故揀之云謂非一人多世同聞一類以容轉根器故非定性亦非通取不定性人要約一世一類定者。
▲二依本起末門此有五類謂初為菩薩說大二為緣覺三為聲聞四為善根眾生五為邪定如出現品日照高山及三千初成喻中廣辨其相皆明先大後小。
如出現品下文甚分明此應廣引。
▲約法名從本起末以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十八本二皆大乘出故約機各是一類之機非約一機前後大小。
約機等者揀濫也非是一人先大後小故若一人身則明先小後大乃攝末歸本門中有之故攝末歸本門中有二類人一者一人備歷小大如四大聲聞等二者先稟小人未必後時稟大以小性定故而聞後時說大故異前始終俱小後稟大人未必要從小來以有頓悟機故而知先來說小故非始終俱大。
▲三攝末歸本門者依無量義初時說小次說中乘後時說大故法華亦云初轉四諦深密妙智雖後二時三一不同皆先小後大。
法華亦云等者即第二經諸天說偈偈云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此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等。
▲四本末無礙門者謂初舉照山主之極說明非本無以垂末後顯歸大海之異流明非末無以歸本故本末交暎與奪相資方為攝生之善巧矣是故通論總有五位一根本一乘如華嚴經二密意小乘三密意大乘四顯了三乘上三如深密五破異一乘如法華。
▲上之四門圓通無礙是則前後即無前後無前後之前後耳。
上之四門者通結上也所以此中結者前之四門義已略周藏和尚立但有前四今疏順彼且將略畢故此結之下之六門復傍收異義以顯玄奧。
▲五隨機不定門者此上四門初門明三類機始末常定次門明五類機異時常定第三門明一類機自淺之深第四門明二類機初機聞頓後機從淺至深更有一類不定之機或從小乘次入三乘後入一乘亦有從小直入一乘或多類機隨聞一句異解不同。
更有一類機下上來條例前之四門生起第五明第五門非前四攝也。
▲六顯密同時者若異聞互知是顯不定。
六顯密同時者是天台八教中祕密不定之二教也。
▲若互不相知即是祕密。
▲祕密同時亦無前後。
▲七上來諸門一時頓演。
一時頓演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無論大小三一顯密一剎那中皆具演耳。
▲八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說一句。
八從初得道等者即寂寞無言門謂涅槃楞伽等經皆有此說涅槃二十六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從成道已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五百六十七云眾生各各謂佛獨為說法而佛本來無說無示淨名第一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佛藏經第一念佛品云佛告舍利弗不能通達一切法者皆為言說所覆是故如來知諸語言皆為是邪乃至少有語言不得真實上所引經但明不說未出不說所以若楞伽經兼出所以故第三云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不說是佛說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等覺何由說言不說是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說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作如是說云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離文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謂古先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偈云我某夜得道至某夜涅槃於此二中間我都無所說緣自本住故我作如是說彼佛及於我悉無有差別有云佛無色聲總有五義一遮過顯德二真俗二諦三傳古非作四悲願所成五本質影像初者為遮過患故云不說非顯實德故說非無如十卷楞伽第八云如來不說墮文字法若人言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即妄語佛性論第二云如來無有色聲麤相功德可得兜率偈云色身非是佛聲音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此上皆顯有過失之色聲則佛非有無過失之色聲則佛非無二真俗二諦者真諦離相故明無說俗諦隨機故非無說仁王觀空品云若有修習說聽即無聽無說如虗空法同法性一切法皆如也三傳古非作者謂佛所說但是傳述古佛之教非自製作般若論云須菩提言如來無所說此義云何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故四悲願所成者謂佛所有無盡三業應眾生者皆是曠劫悲願為因順眾生感非自所有故說佛果無有色聲然即以此為他為自故亦有說下文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以本大願力顯現自在法亦此意也五本質影像者謂佛三業平等普應無彼差別影像色聲故說非有然即與彼差別聞見為增上緣因質有影故說非無下經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由上五義會諸聖教說默無礙皆悉有理然上五義刊定記有而引文雜亂今上所引頗為改易所以疏不引者以不出楞伽二因故謂初一即緣自得法自所得法即是證道證法在己離過顯德次三即緣本住法本住即古先聖道二即所證三四即教道傳古非作即古先聖道悲願所成即兼因果耳其本質影像但通相說本質無者順自所證故影像有者順古聖人即體用故故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不出此二故略不明但引不說之文即知有不說之義耳小有異相故今敘之上雖說默之由皆兼有說之意故思益第三云如佛所說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聖默然何謂說法何謂默然答云若說法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是名說法若知法即是佛離相即是法無為即是僧是名聖默然又善男子因四念處而有所說名聖說法於一切法無所憶念名聖默然斯皆正說之時心契法理即不說耳明非緘口名不說耳餘門可知。
▲九此上諸門盡通三際。
▲十上之九門隨處隨時重重無盡皆無前後。
▲後之二門正是華嚴境界融取前八亦不離華嚴之用。
上來藏教所攝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五
卍續藏第 05 冊 No. 0232 華嚴經疏鈔玄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六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第三義理分齊已知此經總屬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
第三義理分齊中疏文分二先總明大意後今顯別教下開章別釋前中分三初結前生後二總顯深廣三結屬所攝今初兩句前句結前謂前教攝中不別明攝者以五教第五指於此經義當已攝況諸師立教皆以華嚴為圓故知圓攝後未知下一句生後。
▲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暎德用重重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
然此教海下第二總明深廣有法喻合今初至方顯深廣法說也初二句總標宏大也即是廣義色空交暎德用重重釋深也然言含法喻如海傍無邊涯連天一色空徹海底海暎空天即下四門之二總攝歸真並皆空淨事理無礙即交暎色空色不礙空空不礙色也德用重重即唯明深具十玄門重重無盡即事事無礙如海十德互相周遍語其橫收下釋上廣也如下二地中說人天十善等即其文也總無下雙結深廣。
▲其猶百川不攝大海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醎味故隨一滴逈異百川。
其猶下喻明可知。
▲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尚非三四況初二耶。
前之四教下法合以四教合於百川圓教合於大海於中先正合後解妨今初言尚非三四況初二耶者合前故隨一滴逈異百川即舉勝顯劣三即終教四即頓教初二即小乘及與始教雖有戒善是圓教戒善尚不同終頓之勝以彼不能事事無礙故況初二之劣以彼尚不得二空及事理無礙等故其猶大海尚異江河況於溝洫。
▲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
斯則等者二釋妨也謂有難言先則總收後則總揀二義天隔何以會通故為此釋總收者約其所通如圓教中有小乘戒善四諦因緣有始教十地十如八識四智有終教中事理無礙有頓教中言思斯絕等如海有百川之水水義同也後總揀者約無其所局如小乘唯人空自利始教五性三乘終教不說德用該收頓教一向事理雙絕等如彼百川不同鹹味不具十德海則無之。
▲故此圓教語廣明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
故此圓教下結屬所攝於中三初總顯深廣次一乘有二下別釋深義後通妨難。
▲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同融具德故。
二中言同教者謂終頓二教雖說一性一相無二無三不辨圓融具德事事無礙故非別教而別教中有一性一相事理無礙言思斯絕同彼二故。
▲以別該同皆圓教攝。
以別該同下三通妨難謂有難言既同頓同實何異頓實故此通云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無礙必即事事無礙耳猶彼江水入海亦鹹。
▲今顯別教一乘略顯四門一明所依體事二總攝歸真實三彰其無礙四周遍含容各有十門以顯無盡。
今顯別教下第二開章別釋中二先標章。
▲初中十者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應感。
後初中下依章別釋釋初章中三初具列次略釋後結廣從略。
▲教即能詮即前五教乃至光香等義即所詮即五教等一切義理理即生空所顯二空所顯無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
言教即能詮下二略釋也但釋二對言乃至光香等者謂諸法顯義但能詮理並為教體如下教體中明有以光明而為佛事等是也義即所詮一切義理者如前立教中約所詮教別七十五法八識等義十對法等皆是義也言理即生空等者具五教理生空所顯是小乘教理二空所顯是始教理無性真如是終教理而言等者等餘二教之理謂頓教理亦即無性真如體絕安立如性雙遣亦不離如圓教之理總融諸法無有障礙耳言事即色心等者等取其餘事類如身廣有多身謂六道四聖等若事門中無不此攝。
▲餘可思准。
餘可思准者即餘八門謂三境智者即五教所觀之境能觀之智總收不出二諦二智別即初小乘四諦涅槃為境無漏淨慧為智及他心等十智始教亦通四諦二諦等為境加行根本後得等智終教則是三諦等境權實無礙等智頓教則無境為境絕智為智圓教則無盡之境無盡之智四行位者五教修行不同得位差別位通因果因果自互不通如七方便等為因須陀洹等為果等覺已下皆因妙覺為果等依即國土正即佛身等體則法報等用則應化等人則覺者等法則菩提等逆則婆須無厭等順則觀音正趣等應即赴感佛及菩薩等感即當機菩薩眾生等各隨五教以辨差別諸教具有故云可思又此十對初一為總後後漸略若辨次第者如來說能詮之教詮所詮之理則無法不盡法有教理行果行果並在所詮理中故二就所詮理雖復眾多不出事之與理即性及相無法不攝三理該下八且置而勿論就其事中不出境智四智觀於境便有造修之行所成之位五行位未極總屬因收極則為果六果中多法不出依正因亦有之七隨依正中皆有體用如正中體者法報用者應化依中體者法性等利用者應物隨現交入無礙因門例然八正中自有人法不同以法成人以人知法九於人中逆化順化十人之逆順必有感應宜逆化之感則婆須等應之宜順化之感則文殊等應之若依後後開一成二則法彌多矣謂如果分依正為二因亦如之則有四矣正有體用依亦如之則成八矣如是相望展轉成多不必全爾故不為此釋耳又此十對就其正意總相該收以為十玄所依體事若以義取隨一事上即有十對如下勝音蓮華處說故下但約一塵即具十對。
▲第二總攝歸真實者。
▲即真空絕相。
▲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亦有十義如法界觀。
第二攝歸真實者疏文有三初標章次即真空絕相者即指法之本後經云下引文證成二中杜順和尚法界觀中總有三觀一真空絕相觀二事理無礙觀三周遍含容觀即今疏後之三門總攝歸真即真空絕相於中自有四句十門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色空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此為四句前二各四故為十門初句四門者前三同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釋則不同一明不即斷空以即真空故二明青黃不即真空以青黃無體故即是真空三空中無色可即空故云不即空以會色歸空無有體故即是真空上三以法揀情四色即是空以無性故如色既然萬法皆爾第二明空即色觀亦有四門前三門准前言同釋別但翻云空不即色以即色故亦有三義一斷空不即色以真空必不異色故二以空理非青黃故非色非青黃之真空必不異青黃故云即色三空是所依故不即色必與能依為所依故云即色也上三揀情四空即是色凡是真空必不異色故第三色空無礙觀者謂色舉體是真空故色不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色故空即色而空不隱故無礙一味第四泯絕無寄觀者謂此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逈絕無寄言解不及以生心動念乖法體故以前八門揀情顯解第三門解終趣行第四門正成行體由解成行行起解絕上皆法界觀義所以疏中不廣引者以第三色空無礙濫於第二事理無礙觀故彼所以立者以第四泯絕無寄泯前三故故名真空絕相今但取一門總意亦即泯絕無寄又欲令四門成四種法界故初門即事此門即理三即事理無礙四即事事無礙故。
▲第三彰其無礙然上十對皆悉無礙今且約事理以顯無礙亦有十門。
第三事理無礙觀中疏文分三初總標二一理遍於事下別釋三上之十事下總結今初言十對皆悉無礙者謂一教義無礙二理事無礙三境智無礙乃至十應感無礙今且約事理無礙者事理是所詮法中之總故又諸處多明理事無礙故為成四法界故。
▲一理遍於事門。
▲謂無分限之理全遍有分限事中。
▲故一一纖塵理皆圓足。
一理遍於事下第二別釋十門即為十別一一門中多先正釋後會前義即前性相不同中十對之義或一門會一義或二門同會一義或一門以會多義至文當知又十對中唯會法性以是同教一乘義分齊故如前云三乘一乘別今但會一乘五性一性別但會一性十對皆然今初第一門不會至第二門一時會故疏中三初標門。
●次謂無分限下正釋謂理不可分故無分限事隨緣別故分位歷然而不相離故得相遍今明理不異事故遍事中。
●後故一一纖塵下結成遍義若不全遍則理可分事不全攝亦不即理如一纖塵事事皆爾正遍此時不妨餘遍故亦非餘處無理全此全彼亦非二理。
▲二事遍於理門謂有分之事全同無分之理故一小塵即遍法界。
二事遍於理門者文中二先正明後會前前中所以要全同者以事無別體還如理故若不全同則不如理色不異空義不極成然相遍二門超情難見何者謂事既有分理即無分如何得遍若塵遍法界塵應非小理遍同事應如小塵今明由事與理有非一非異義故以非異故全同以非一故不壞分無分別則事理兩分如海與波一波全遍大海以同海故大海全在小波以海無二故全在一波亦全在諸波同一海故。
▲由上二義互該徹故皆同一性。
由上二義下二會前義於中分二先會一性後會一乘前中三初明一性無性二明成佛不成佛三明無性即佛性初中先正明後引證前中謂事有分限理無分限五性約事一性約理今理遍於事則一性之理全在五性之中事遍於理五性即是一性故云互該徹故皆同一性。
▲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
故出現下二引證此文釋通二義一正是事事無礙義以眾生及佛皆是事故今取釋文皆同一性之義故證事理無礙由理遍事故生隨理而在佛中。
▲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事遍同理故說都無所成。
理遍事故下第二明成佛不成佛義謂理無二實故該多事而皆成也理如虗空故事同理而無成矣。
▲經云譬如虗空無成無壞。
經云譬如下引證亦出現品成正覺中義引之耳文云佛子譬如虗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虗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即無所成義由上二義欲成則念念常成欲不成則十方三際無成佛者故成與不成自在無礙。
▲一性無性即是佛性。
▲故涅槃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一性無性即是佛性者第三會佛性義先正會。
●後故涅槃下引證以第一義空即無性故大意秪爾欲窮法源故復略引然北經二十七師子吼品問於佛性總有六問經云何為佛性(一問體相)以何義故名為佛性(二問名義)何故復名常樂我淨(三問性德)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一切眾生所有佛性(四問眾生不見所以)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法而了了見(五問住住法別)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六問用眼不同)答中答第一問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云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薦福釋云然佛性有二一性得二修得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者即性得中道智慧覺性如密嚴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常住無始終離四句言說亦如華嚴經無相智無礙智具足在於眾生身中等非是從緣智慧名智慧也有自性遍照法界光明義故名智慧也從所言空下明修得性修得覺性觀第一義空不見空與不空離有無相故從智者見空下明見中道人智者即佛菩薩也從空者下明空有等法也空即遍計依他不空即圓成實性下文云一切諸法皆是虗假隨其滅處即是第一義空等故知第一義空是不空如來藏非空如來藏諸佛菩薩真俗雙觀有無齊照故名中道又准下文云佛性云何為空第一義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與善法作種子故准此經文第一義空不是空如來藏上即薦福意亦有深理今正釋者與上少異初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者即雙標空智以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故明即是智慧揀異瓦礫非情從所言空者下經自雙釋二義所言空者牒上第一義空以空有雙絕方名第一義空故云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下釋上智慧經文稍略若具應云所言智慧者能見於空及與不空故此中者字非是人也秪是牒詞此中言見非約修見但明性見本有智性能了空不空故若無本智誰知空不空耶我無我等亦爾約修見者自在下經答第五六問中及無明覆下方論見不見耳今以即智明空故名第一義空即空之智方是常恒智性不生故常不滅故恒古德引下經空等二文證成第一義空非空如來藏今觀所引正證是空如來藏義云何非空已下方證名為智慧義空智相成方為真佛性義則知二藏亦不相離以佛性妄法不染故名為空具恒沙德故名不空要空諸妄方顯不空之德故不相離思之又言第一義空者第一義諦上論空故明知空性智性無二性也故初言即是第一義空又云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若爾雙見方有佛性不雙見時應無佛性故知一切空不空等言含於能所約其所見空與不空即是中道佛性約其能見若不雙見不識佛性若見中道名見佛性餘如彼經及疏。
▲又出現云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無不有者即一乘義也。
又出現云下第二會一乘無不有者釋成一乘義若有一人無智慧性即有二乘三乘耳。
▲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理成如攬水成波故。
三依理成事門中二先總釋後會前前中言要因理成者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又離真心無別體故。
▲於中又二一明具分唯識變故覺林菩薩偈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陰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此明唯心義也何以得知是具分耶次頌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既是即佛之心明非獨妄心而已。
於中又二下第二會前會上二義由前離真心無別體故成初具分唯識由前無性理成故成真如隨緣義今初言具分者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黎耶識即是具分以具有生滅不生滅故不生滅即如來藏即會前唯心真妄別中通真心也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滅便非具分有云影外有質為半頭唯識質影俱影為具分者此乃唯識宗中之具分耳次引證言覺林偈即夜摩宮中偈讚品先有喻云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虗妄取異色大種無差別等疏所引偈即合上半初句合譬如工畫師下三句皆合分布諸彩色次引證具分偈亦合分布彩色並如夜摩偈讚品釋。
▲二明真如隨緣成故問明品文殊難云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即緣性相違難覺首答云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即真如隨緣答又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明隨緣不失自性即同勝鬘依如來藏有生死依如來藏有涅槃。
二明真如等者即會前真如隨緣凝然別中隨緣義也緣從真起故依理成離如來藏一切諸法不可得故如問明品釋。
▲四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成故事虗而理實。
四明事能顯理門中分二先正明後引證前中謂由攬理成者躡前第三門也故事虗而理實者由攬理成離理無體故事却虗理則實也以事虗故能顯實理事若有實實理則隱以事虗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如波相虗令水現也以波攬水成故波虗水實故波能顯水若離波說水即有外明空。
▲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如波相虗令水現故。
依他無性等者釋成上義即是會前依他空有即離別中即義既云依他無性即是圓成明非但無遍計性別有圓成是所顯理。
▲夜摩偈云云何說諸蘊諸蘊有何性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眾生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自性無所有又十忍品云譬如谷響從緣所起而與法性無有相違須彌頂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等文遍於九會。
後夜摩下引證總引三文初夜摩偈即力林菩薩偈三偈連綿二引十忍品即如響忍三引須彌偈即勝慧菩薩偈下半云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此前有一偈反釋云迷惑無知者妄取五蘊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其中深旨如隨經疏文。
▲五以理奪事門謂事既全理則事盡無遺如水奪波波相全盡。
五以理奪事門等者於中分二先正釋後會前今初言事既全理即事盡無遺者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斯則水存以壞波矣。
▲故說生佛不增不減。
故說生佛下二會前也於中三初正會次引證後非約一分眾生下揀異權宗。
▲出現品云譬如虗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虗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故乃至云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亦無有異皆以無相平等故。
出現品云下引證略引二經初引出現言乃至云設一切等者其乃至中合云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一一心復化作恒河沙等佛皆無色無形無相如是盡恒河沙等劫無有休息佛子於汝意云何彼人化心化作如來凡有幾何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言如我解於仁所說義化與不化等無有別云何問言凡有幾何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說設一切眾生下同疏末後云皆以無相平等故者義引合云等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若無有相則無增減。
▲不增不減經亦同此說。
▲非約一分眾生不成佛者說無增減耳。
不增不減經下二引他經雖言小異而文義多同。
▲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而成事法遂令事顯理不現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
六事能隱理門者隨緣之中別義以隨緣成事此事遍於真理故事顯理隱也。
▲故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財首偈云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等。
故法身下引證即法身經言財首偈云者即問明品。
▲七真理即事門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理故空即色故理即是事方為真理。
七真理即事門者以事必依理虗無體故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如水即波無動而非濕故水即波也。
▲第七迴向云法性不違法相等故。
法性不違法相等故者等字等於餘文具云法性不違相法相不違性法生不違性法性不違生此兩對明事理無違相不違性生不違性自屬事能顯理及第八事法即理門故但略引性不違相一句即第二十九經。
▲八事法即理門謂緣集必無自性舉體即真故。
▲上之二門正明二諦不相違義如濕不違波波不違濕舉體相即故夜摩偈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
上之二門下並將七八二門會前五義一會二諦空有即離別中相即義也濕喻真諦波喻俗諦夜摩偈者即精進林菩薩偈彼初偈云諸法無差別無有能知者唯佛與佛知智慧究竟故次文即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然法非法有其二義一善法為法惡法為非法此順標中諸法無差故二者法相為法法性為非法即金喻法性色喻法相今文正用後意故證事法即理二諦相即。
▲此亦喻於如來之藏與阿賴耶展轉無別。
此亦喻於下二重會前唯心真妄別中通真心義即金喻如來藏色喻生死等故密嚴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由前第三門中已會故致亦言。
▲又由事即理故雖有不常理即事故雖空不斷。
又由事即理下會不斷常亦是二諦門中開出。
▲又由事理相即故起滅同時須彌偈云一切凡夫行莫不速歸盡其性如虗空故說無有盡智者說無盡此亦無所說自性無盡故得有難思盡等則同時四相不待後無。
又由事理相即等者會四相前後一時別中一時之義事全同理故事即滅也以事虗無體故引偈即善慧菩薩。
▲亦令究竟斷證離於能所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後非言詞所及迴向品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等。
亦令究竟下會能所斷證即離別中即義然引十地斷惑經文但初一句是斷惑相三時無斷方說斷故後一句是般若相今以般若亦為能斷故因便引之故論釋此句云即是觀行相謂無分別智體絕名言真智內發不同聲聞依聲而悟故既為真智故可斷惑迴向品云無有智外如等者亦證斷惑能所不二義如前說上所引經皆至下本文自當曉了。
▲九真理非事門即妄之真異於妄故如濕非動。
九真理非事門者謂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非虗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濕非動故是則不異有之真空空存也。
▲十事法非理門即真之妄異於真故如動非濕故慚愧林偈云如色與非色此二不為一又云如相與無相生死及涅槃分別各不同等。
十事法非理門者謂全理之事而恒非理以性相異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恒非水以動非濕故是則不異空之幻事事存也。
▲上七八二門明事理非異九十二門明事理非一故為無為非一非異第四迴向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
上七八二門下用前四門會前佛身無為有為別中無為義也然大品亦云須菩提白佛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是有為為是無為佛答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有為無為不合不散皆其義也。
▲上之十事同一緣起故云無礙。
▲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深思令觀明現以成理事圓融無礙觀也。
上之十事下第三總結即結釋十門於中二先結指後約理望事下別束十門以成八字理望於事有其四義一有成者即第三依理成事門二有壞者即第五以理奪事門既奪彼事事則壞也三有即者即第七真理即事門四有離者即第九真理非事門言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者亦有四門一有顯者即第四事能顯理門二有隱者即第六事能隱理門三有一者即第八事法即理門四有異者即第十事法非理門此上言成壞等者就功能說如有成者是理成事非理自成則一一門皆有事理無礙故云約理望事約事望理餘可思之上來相參故有四對八義而初相遍二門今不會者以相遍之義義皆相似非如一成一壞等故故不顯之又相遍者即後八門之所以故謂由相遍方有成壞等耳若欲攝者即事理相即二義所收後之不即二門即不壞能所方有相遍有相遍故方論不即言逆順自在等者事理相望各四義中皆二義逆二義順謂依理成事真理即事順也以理奪事真理非事逆也事能顯理事法即理順也事能隱理事法非理逆也欲成即成欲壞即壞故云自在成不礙壞壞不礙成顯不礙隱隱不礙顯故云無礙正當成時即是壞等故得同時四對皆無前後故云頓起又上四對何以約理望事但云成等不云顯等約事望理但云顯等不云成等深有所以何者事從理生可許云成理非新有但可言顯事成必滅故得云壞真理常住故但云隱其即之與一離之與異大旨則同細明亦異理無形相但可即事而事有萬差故可言與理冥一理絕諸相故云離事事有差異故云異理上約義別有此不同若統收者應成五對無礙之義一相遍對二相成對三相害對四相即對五不即對五中前四明事理不離後一明事理不即又五對之中共有三義成顯一對是事理相作義奪隱及不即二對是事理相違義相遍及相即二對是事理不相礙義又由第二相作故有第四相即由相即故相遍由有第三相違故有第五不即又若無不即無可相遍故說真空妙有各有四義初約理望事即真空四義一廢己成他義即依理成事門二泯他顯己義即真理奪事門三自他俱存義即真理非事門四自他俱泯義即真理即事門由其即故而互泯也又初及三即理遍於事門以自存故舉體成他故遍他也後約事望理即妙有四義一顯他自盡義即事能顯理門二自顯隱他義即事能隱理門三自他俱存義即事法非理門四自他俱泯義即事法即理門又初及三即事遍於理門以自存故而能顯他故遍他也故說幻有存亡無礙真空隱顯自在。
▲第四周遍含容即事事無礙且依古德顯十玄門於中文二先正辨玄門第二明其所以。
第四周遍含容者即周遍含容觀於中二先標舉開章後依章別釋今初然此觀名即法界觀中之名以當事事無礙以理有普遍廣容二義融於諸事皆能周遍含容眾多義門皆悉由此二義而有然法界觀立十觀名與十玄不同故今疏云且依古德顯十玄門即依藏和尚也至相已有而小有不同於中文二下開章可知。
▲今初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祕密隱顯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此之十門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其一門即具一切。
今初一同時下二依章別釋釋其二章即為二別今釋初章疏文有三初列名總顯二指事別明三結例成益今初十名全依賢首是故上云互依古德就列名中其第二廣狹自在門同法界觀中廣容普遍之義而名小異此門賢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諸藏純雜具德門意云一行為純萬行為雜等即事事無礙義若一理為純萬行等為雜即事理無礙恐濫事理無礙所以改之主伴一門至相所無而有唯心迴轉善成門今為玄門所以故不立之而列名次亦異於彼彼云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界門三祕密隱顯俱成門四微細相容安立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具德門七一多相容不同門八諸法相即自在門九唯心迴轉善成門十託事顯法生解門今不依至相者以賢首所立有次第故一同相具足相應門以是總故冠於九門之初二廣狹門別中先辨此者是別門之由由上事理無礙中事理相遍故生下諸門且約事如理遍故廣不壞事相故狹故為事事無礙之始三由廣狹無礙所遍有多以己望多故有一多相容相容則二體俱存但力用交徹耳四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等故有相即門五由互相攝則互有隱顯理攝他他可見故有相入門攝他他無體故有相如門攝他他雖存而不可見故有隱顯門以為門別故故此三門皆由相攝而有相入則如二鏡互照相即則如波水相收隱顯則如片月相暎六由此攝他一切齊攝彼攝亦然故有微細相容七由互攝重重故有帝網無盡八由既如帝網隨一即是一切無盡故有託事顯法九由上八皆是所依所依之法既融次辨能依能依之時亦爾十由法法皆然故隨舉其一則便為主連帶緣起便有伴生廣如下釋然刊定記則分德相業用各有十玄德相十者一同時具足相應德二相即德三相在德四隱顯德五主伴德六同體即成德七具足無盡德八純雜德九微細德十因陀羅網德二業用十者一同時具足相應用二相即用三相在用四相入用五相作用六純雜用七隱顯用八主伴用九微細用十因陀羅網用其德相門中無業用門中四五業用中無德相六七彼師意云業用是應機施設故有相入相作以本不入令見入故本來眾生非佛令生作佛故故是業用德相不爾故無相作相入其德相本具故有同體即一切法德及具足無盡德業用不爾故無此二此四互出故各有十歷門備舉便成十二今明德用雖異不妨同一十玄無不該攝德相亦有常入作故故彼相在即相入也彼相作者乃相即也名異義同令見出入即業用門常相涉入如鏡互照即德相門以眾生為佛生即佛也以佛作眾生佛即生也故知相作即是相即若約對機而作名業用門本來即是名德相門依此而分非無小異統其體事更無別也是知相即相作二名雖異而無兩門入在小殊始終一致又德相不能入作真如則闕此德不應有普攝諸法之德及遍一切法德亦應無有能安立德及能持世間成就一切諸佛菩薩之德故常作入於理無違如有經言諸佛猶如淨明鏡我身一似摩尼珠諸佛常來入我體我身遍入諸佛軀即常入也又真如隨緣成一切法何無作耶若隨情見作入則但有業用義也其同體成即德乃此中託事顯法生解門但名異耳故彼自釋云一一即是一切諸法故與下釋託事義同其具足無盡德即帝網門亦微細門攝並如下會又彼不存廣狹而存純雜亦如下會而彼無十世門彼以時為所依體事故故彼體事亦有十種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則攝法無遺斯亦有理今明時無別體故不為所依但依法立故入玄門耳亦如下會。
▲今且於前十中取一事法明具後十門。
今且於前十中下第二指事別明分二先總也。
▲如下文中一蓮華葉或一微塵則具教等十對同時相應具足圓滿。
後如下文中下別顯十門即為十別初即同時具足相應門以近初列故不標次文中先正明後引證前中又二初明當門中具後明具餘九門疏言則具教等十對同時相應具足圓滿者初當門中具也此中正意即明具前教義理事境智行位因果等十對之法前十對法無法不包故此頓具則無所不具所以具者廣有十因略而言之法界融故然古德就一華之上義有此十探玄記云此一蓮華表令生解為教則是所詮為義如下勝音菩薩蓮華處說二華相為事華體為理下云法界不可壞蓮華世界海三華是所觀亦即是能觀以此經中可以內行為外事故四行事之華結成位故五因事之華攬成果故六華臺所依亦入正故如國土身等七華體同真用應機故八全攬為人恒是法故九逆同五熱順十度故十應赴羣機亦能感故如一華事既爾餘一切事准以知之如事法既爾餘教義等一切皆然準思可見如具自十對既爾彼一華葉具前十門亦然釋曰若依古德此義則一事華上已有此十前十對上復各有十令一事華頓具十十亦有斯理今此疏意但令頓具前十已無不收耳。
▲亦具後之九門及彼門中所具教等以是總故。
亦具後之九門下此第二明具餘門亦釋成總義若唯具當門不成總故而言所具教等者下九門各有教義理事境智等故今能具門既全在初門門門所具居然在此然九門具教等雖同於義各別謂廣狹門則十皆廣狹謂教廣狹義廣狹理廣狹事廣狹等若相入門則十皆相入下七例然。
▲故下文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
故下文云下第二引證於中先引妙嚴品即普智眼廣果天王偈彼偈下半云如是法性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此明一門中具無盡則無不具足也。
▲華藏頌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
▲一塵尚具況一葉耶。
後引華藏偈下半云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今但引塵含法界便是總義以教義理事境智及廣狹相入等即法界故問但言法界寧知非是理法界耶答曰以下半云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明知是含事法界耳。
●一塵尚具況一葉耶者舉細況麤釋成玄妙耳又妙嚴品喻佛身云譬如虗空具含眾像此舉佛身具足諸法也又晉經性起品云三世一切劫佛剎及諸法諸根心心法一切虗妄法於一佛身中此法皆悉現是故說菩提無量無有邊亦約佛身心具也又普賢三昧品云能令一切國土所有微塵普能容受無邊法界據能令之言但似業用總由德相本自具足即是德相令物見之即為業用下德相業用准之第十行云此菩薩於其身中現一切剎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八十云善財見普賢一一身分一一毛孔皆有十方一切世界三千界中地水等輪諸山河海人天宮殿種種時劫諸佛菩薩如見現在世界如是前際後際一切世界中悉爾明見乃至十方剎塵中現三世一切境界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佛出興一切菩薩及聞佛菩薩眾會言音斯並同時具足相應門也。
▲二即彼華葉普周法界而不壞本位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廣狹自在無障無礙。
二即彼華葉下廣狹自在無礙門於中二先明廣狹後會通純雜前中三初正明次引證後句數今初上二句出廣狹相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者出其所以由華是事分限歷然而即同真性故無分限便廣無際以事如理故無分即分者明廣即狹以不壞相故。
▲十定云有一蓮華盡十方際而不妨外有可見。
十定下二引證即第十無礙輪三昧之文當四十三有一蓮華盡十方際即是經文然其猶略具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一蓮華其華廣大盡十方際以不可說葉不可說寶不可說香而為莊嚴等次云而不妨外有可見者乃是義引彼經云眾生見者無不禮敬故知亦有外相可見也七十七善財歎樓閣云不動本處而能普詣一切佛剎而莊嚴者之所住處七十六摩耶夫人云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身時我身形量雖不踰本然其實已超諸世間所以者何我身爾時量同虗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薩受生莊嚴諸宮殿故如是等文皆廣狹自在也。
▲是故或唯廣無際或分限歷然或即廣即狹或廣狹俱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或絕前五以是行境故下皆准此。
是故或唯廣下三句數分別初事如理故廣不壞本相故狹此二同時故有即廣即狹同時互奪故有俱泯五具前四一時照了故云解境行起解絕故有第六總絕前五誰復以廣狹存泯當其方寸。
▲然此廣狹亦名純雜義普周法界故純一無二不壞本位則不妨於雜萬行例然。
然此廣狹下二會純雜門以古十玄有名賢首意云萬行純雜有通事理無礙及單約事說故廢之耳謂同一法界故純不壞事相故雜此即事理無礙也一行長行故純不妨餘行故雜此但約事也故昔廢之而立廣狹今欲會取即事同理而遍故純不壞一多故雜則亦有事事無礙義耳如以入門取之則一切皆入故名為純入中有多法門故名為雜如妙嚴品說諸眾海各各唯得一解脫門純也普賢菩薩得不思議解脫門雜也六十五慈行童女云我於三十六恒河沙佛所求得此法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我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即純雜無礙也又善財童子所求諸善知識各言我唯知此法門又云多劫唯修此法門者即純門也諸善知識皆推進云如諸菩薩種種知見種種修行種種證得者此雜門也自言知一推他有多自他雖異然屬一身此亦純雜無礙門也又善財普獲諸善知識解行德證亦雜門也然上所引數處經文多皆約行一行多行為純雜故並通單約事明然通德相若准無著無縛解脫迴向云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力於一門中示現經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力於種種門中示現經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現一切佛前者即約用純雜也萬行例然者即約行說純雜通於事理事事無得及單約事行也約事事無礙者如一施行一切皆施名純施中具於諸行名雜。
▲三即此華葉舒己遍入一切法中即攝一切令入己內。
▲舒攝同時既無障礙是故鎔融或有四句六句思之。
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於中三初正明次引證後重科揀初中二先正釋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
●後舒攝同時下句數料揀例上廣狹故云思之若具作者一或唯入以一入一切故二或唯攝以一攝一切故三即入即攝同時無礙故四非入非攝以入即攝故非入攝即入故非攝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六或絕前五以是行境故行起解絕故。
▲下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
下云以一佛土等者引證即德相之門文其下半云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土即晉經依賢首引即當華藏偈云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遍第八迴向云此菩薩於一毛孔中普能容納一切國土第九迴向云於一身中悉能包納盡法界不可說不可說身而眾生界無所增減如一身乃至周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十定品第二定云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悉入是菩薩身是菩薩身亦入是諸世界第七定云菩薩自見其身往彼眾會亦自見身普入諸地普賢行品有十種普入謂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等上來經文並通德相業用離世間品十種無礙用中亦說眾生一多相入六十云十方菩薩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轉相入六十一云此諸菩薩入一切無諍境界乃至能令大小相入以一切方普入一方等十行品云能於一一三昧中普入無數諸三昧無量無邊諸國土悉令共入一塵中如是等文多約業用明相入義或通德用或各局一可以意得。
▲若一與一切對辨則攝入各具四句謂一入一切一入一一切入一一切入一切。
▲互攝亦然。
若一與一切對辨下三重料揀謂上來約一華葉望餘但有一入一攝多入多攝之義故今更對餘一多等皆有攝入於中先明相入後辨相攝初中言一入一切者如前初句第二一入一者即以一華隨對一法如一華葉入一佛身等第三一切入一者即以多法來入此一華等第四一切入一切者獨用一華此句不成即將多華及諸佛諸菩薩等別入餘華餘諸佛等也。
●互攝亦然者後例辨相攝也上之四句但明入義今攝亦四第一句一攝一切者謂以一華普攝一切諸法第二句一攝一者謂以一華但攝一佛等第三句一切攝一者即以餘一切法攝此一華等第四句一切攝一切者即以多華多佛等攝餘多華多佛等也此二四句相隱故疏說之隨一四句中復應有具四絕五以成六句例前可思故略不顯然相入門刊定記德相不立謂業用則有德相之中即有相在此公意謂相入相在二相別故今明入即在義如一鏡影在多鏡中豈非入耶若常相入即屬德相今見相入即是業用曾何大殊。
▲四此一華葉廢己同他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攝他同己令彼一切即是己體。
第四諸法相即自在門於中三初正釋次句數後引證初中言廢己同他者是相即義以上相入則此彼互存如兩鏡相照但約力用交徹明耳今此約有體無體故言廢己廢己即己無體也同他他有體也亦如事理無礙文中廢波同濕等攝他同己則他無體己有體也。
▲一多相即混無障礙解行境別六句同前。
一多相即等者二句數料揀也於中初句結前含於四句應云一者一即多二者多即一三者亦一即多亦多即一合上二故此之三句皆是一多相即四非一即多非多即一亦由一多相即互相奪故謂由一即多故非多即一由多即一故非一即多成俱泯句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並明照故六或絕前五以是行境言忘慮絕故故疏云解行境別即下二句然約同一類法即有一多相望如一華葉望諸葉等若約異類謂華望剎等例此可知復應例前亦有四句謂一者一即一二者一即一切三一切即一四一切即一切以今但約一華故略不言故下結例該一切法明具四也或應有六此四句後有解行境故或復有六謂前四句後加一即多一多即一多故復應成八加多一即一一多即多以並不出前四句故故不例耳多一既爾大小長短等一一相即例知然刊定記將相即門揀異同體成即德云相即據此彼相望同體成即約此體即是一切法故若爾則是託事顯法門今疏正意但以相即門攝同體成即同體成即但是一即多耳。
▲下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
下云下引證即十住品長行文若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如是一切展轉成此不退人應為說既言展轉成即異體異類相望也不思議法品云諸佛知一切佛語即一佛語此同類相即也初發心品云以發心故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乃至云真實智慧等者此則顯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彌勒告大眾言餘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乃能親近諸佛菩提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則能化眾生則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則能成就諸波羅蜜則能增廣一切諸行則能圓滿一切大願則能超出一切魔業則能承事一切善友則能清淨諸菩薩道則能具足普賢諸行此則行位皆相即也又如菩薩曾不分身即遍一切亦一即多也。
▲五華能攝彼則一顯多隱一切攝華則一隱多顯顯顯不俱隱隱不並隱顯顯隱同時無礙。
第五祕密隱顯俱成門中疏文分四一正釋二句數三引證四喻顯初中華能攝彼等者亦躡前起由上言攝他同己故若攝他他現即相入門若攝他他盡乃相即門若攝他他不盡不現即隱顯門如前列名中已會故至相十玄云猶如十錢一即十時一即顯二三至十即名為隱亦如見此不見彼彼名隱此名顯亦如一人身上六親所望雖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雜亂由此隱顯體無前後不相妨礙名祕密俱成言顯顯不俱等者以顯俱則無隱隱俱則無顯故不得俱然隱顯同時故得俱成隱顯無礙故云祕密。
▲全攝俱泯存忘俱成句數同前。
全攝俱泯等者二句數料揀全攝即初二句此全攝彼即此顯彼隱為第一句彼全攝此即彼顯此隱為第二句俱者第三句謂此正攝彼時不妨彼攝此故則亦隱亦顯泯者即第四句此攝彼為顯時即是彼攝此故非顯則顯泯也彼為此攝為隱時即能攝此故非隱則隱泯也故是非隱非顯存者四句皆成即是解境亡者五句並絕即是行境言俱成者總結上六句也。
▲下云東方入正受西方從定起等。
下云東方入正受下引證東方入正受為顯西方從定起為隱以此但見入定不見起故古十玄亦云於眼根中入正受即是顯於色塵中三昧起即是隱例上可知。
▲如八日月隱顯同時。
如八日月等者四以喻明即取明處為顯暗處為隱而必同時故云俱成不同十五日唯顯月晦日唯隱又暗處非無明明處非無暗但明顯處暗隱暗顯處明隱亦得云隱顯俱成亦如夜摩偈云十方一切處皆謂佛在此或見在人間或見住天宮則見處為顯不具處為隱非佛不遍十定品云或見佛身其量七肘或見佛身其量八肘或見佛身其量九肘乃至或見佛身不可說不可說大千世界量則見七肘時七肘為顯餘量皆隱也餘類例然故彼喻云譬如月輪閻浮提人見其形小而亦不減月中住者見其形大而亦不增釋曰見大則大顯小隱見小則小顯大隱而不增減則是祕密俱成餘一切法類可知也摩耶夫人於此一處為菩薩母三千世界為母亦然然我此身非一處住非多處住亦隱顯義此處為母此顯彼隱等非一處住即是一隱例有多顯非多處住即是多隱例有一顯亦是雙奪俱泯之句非隱非顯祕密之義然若約智幻即業用門約極位成即德相門。
▲六此華葉中微細剎等一切諸法炳然齊現。
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分二先正明後引證前中炳然齊現者炳者明也如瑠璃缾盛多芥子隔缾頓見然微細言總有三義一所含微細猶如芥缾以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故以毛據稱性却如瑠璃之缾剎約存相故如芥子在內二約能含微細以一毛一塵即能含故如下引證三約難知微細微塵不大而剎不小而能廣容即難知義一能含多即曰相容又法法皆爾故云相容一多不壞故云安立。
▲下云於一塵中一切國土曠然安住又於一毛端處有不可說諸如來及第九迴向微細中說。
●下云於一塵中下引證略引二文初即晉經又於一毛端處有不可說諸如來者第十迴向云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燈即其文也然此二文正唯德相六十八云一一毛孔內各現無數剎等即業用門又德雲比丘云住微細念佛門於一毛端有不可說如來出現悉至其所而承事故通於德相業用第九迴向云彼菩薩於一念心中現一切眾生各不可說不可說劫念心即業用門十微細趣中通於德相業用然刊定記開此微細以成二門第三名相在德第九名微細德而自揀云此不同前相在之義彼約別體別德相望相在此但當法即具一切炳然齊著若爾此一切法為是法界中有法耶為一法中別自有耶若是法界中法則同相在若是別有為示為真示則復是業用門收德相之中則無微細若是真者何異同時具足相應門耶故彼自釋微細門云此門亦可名為普門七十一中寂靜音海夜神謂善財言此解脫者即是普門於一事中普見一切諸神變故既言普門即同同時具足相應門也若言唯攝同類一切法者如十微細中八相之內一一各具餘之七相豈要同類況一塵中一切諸法曠然安住明知相在即是微細是故古德有相容言設此不攝即是相入門中所收如前已會故知新立多有相濫設有小異皆本門收之十門即足。
▲七此華葉二微塵中各現無邊剎海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
第七因陀羅網境界門疏文分四一正釋其相二以喻釋名三引文證成四重以喻顯今初一華一塵以稱性故能攝一切餘塵餘法亦皆稱性何有一法而不攝耶應以塵對餘以辨重重欲令易見且以一塵望餘塵說謂一塵之內所含諸剎彼所含剎亦攬塵成此能成塵亦須稱性塵既稱性亦須含剎第二重內所含諸剎亦攬塵成塵復稱性亦須含剎第三重塵含第四重剎第四重塵含第五重剎重重塵成重重稱性無窮無盡猶如鏡燈故下疏文重舉鏡燈以喻帝網令於常情見近知遠。
▲如天帝殿珠網覆上一明珠內萬像俱現珠珠皆爾此珠明徹互相現影影復現影而無窮盡。
如天帝下以喻釋名十門唯此從喻受名若就法立應名重現無盡門一珠之內頓現萬像如一塵內頓現諸法但是一重一珠現於諸珠方成重重之義珠皆明淨如淨稱性一珠現於多珠猶如一塵現多剎塵所現珠影復能現影如塵內剎塵復能現剎重重影明重重互現故至無盡。
▲下云如因陀羅網世界等。
下文云等者三引證即是初地承事願中文云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麤細亂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去如帝網差別十方無量種種不同智皆明了現前知見論釋云如帝網差別者即真實義相意明常稱實理故不可盡又阿僧祇品云一塵中剎不可說如一一切皆如是此不可說諸佛剎一念碎塵不可說念念所碎悉亦然盡不可說劫恒爾此塵有剎不可說此剎為塵說更難等不思議法品云諸佛有十種知一切法盡無有餘等十云諸佛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羅網諸差別事盡無有餘等此約德相若約業用普賢三昧品云佛身所現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微塵數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塵數普賢菩薩亦重重義然刊定記於此開出第七具足無盡德謂一一自體皆無窮盡如水中文此不同帝網互在重重但就當體即具無盡耳又亦不同微細微細但約一中多法齊現此約一一無窮盡妙嚴品云佛身普遍諸大會充滿法界無窮盡又云其菩提樹恒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十住頌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有盡而令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心六十五說具足優婆夷於一小器中出一切資具飲食等畢竟無盡然不減少彼自釋云此體德自在非約解脫等業用古德所以不開者一重無盡與重重互望無盡同無盡故若微細頓現現於法界法界無盡故微細亦無盡縱出生無盡亦不出法界若細分別非無小異統其大意但取無盡故依古德不分為二。
▲亦如鏡燈重重交光佛佛無盡。
亦如下四重以喻顯以重現之理深遠難測帝網之喻世不見形故以近事以況遠旨。
▲八見此華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
第八託事顯法生解門疏文有三初正釋次揀濫三引證今初既言即是無盡法界明知即是事事無礙古立具足無盡不異於此。
▲非是託此別有所表。
非是等者二揀濫謂揀餘教以事表義但是一事以表一法如衣表忍辱室表慈悲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無盡德從無盡因之所生故。
▲下云此華蓋等從無生法忍之所起等。
下文云等者三引證也即昇兜率天宮品彼有三段文含四義謂初一段文有十句明於多因以成多果謂併列多因後說多果故經云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先住兜率宮諸菩薩眾以從超過三界法所生離諸煩惱行所生周遍無礙心所生甚深方便法所生無量廣大智所生堅固清淨信所增長不思議善根所生起阿僧祇善巧變化所成就供養佛心之所現無作法門之所印釋曰此上併出因也下云出過諸天諸供養具供養於佛者即說多果也次八句一因成一果經云以從波羅蜜所生一切寶蓋於一切佛境界清淨解所生一切華帳無生法忍所生一切衣乃至解諸法如夢歡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寶宮殿既以無生忍唯生於衣等故云一因一果後有九句一因成多果謂但舉無生為因總生諸果故經云無著善根無生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一切堅固香雲一切無邊色華雲等九雲故應有多因成一果攝在初段謂以多因一一成故謂共成一蓋共成一衣等今約多因成一果時則隨一衣則是蓋等以其多因別別所成並在一衣上故故隨一事即是無盡況此一事皆是稱性故皆即是無盡法界但隨一義以名目之如顯可重圓明即名為寶若云自在即稱為王若為潤益即名雲等故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彌勒樓閣即是法門勝熱婆羅門火聚刀山即是般若無分別智等皆其事也故一一事即具無盡之法故立具足無盡之德不出於此。
▲九即此一華既具遍一切處亦復該一切時謂三世各三攝為一念故為十世以時無別體依華以立華既無礙時亦如是。
第九十世隔法異成門疏中三初正釋次引證後揀濫今初三世區分名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異成而疏文中但作十世言三世各三等者取意以立即離世間品意文云菩薩有十種說三世何等為十所謂過去說過去世過去說現在過去說未來現在說過去現在說平等現在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未來說無盡又三世說一念上言無盡即未來未來欲彰無窮故云無盡現在平等即是現在現在以可目覩例同過未故云平等不言一念亦名九世攝歸一念故云十世然依舊解如以五日而為九世初一二三為過去三世中二三四為現在三世後三四五為未來三世義當正在第三日前望取二後望取二故有五日成三三世義似進無九世之體退過三世之數今但用三世互為緣起便成九世不離一念故為十世謂如因過未而有現在則現在中已有過未法從因出不異因故餘二因二例此可知即中論時品破於執時立無窮過今無所執故以其過成稱性緣起廣如離世間品疏文釋之以時無別體下出十世融通所以如見華開知是芳春茂盛結果知是朱夏凋零為秋收藏為冬皆因於物知四時也。
▲故晉經云過去無量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無量劫迴置過去世等普賢行云過去中未來未來中現在等又云無量劫即一念一念即無量劫等。
故晉經云下引證引晉經者以文顯故等取次半云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即當今經普賢行品次下所引言普賢行云過去中未來未來中現在等者等取下半云三世互相見一一皆明了即同向引晉經偈也此偈前文復有偈云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言又云無量劫即一念一念即無量劫等者即晉經初發心功德品今經云不可說劫與一念平等一念與不可說劫平等而言等者等取餘經若此之類皆可引證如十地品第十地云菩薩知種種入劫智所謂一劫入多劫多劫入一劫乃至云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等。
▲時無別體故不別立以為所依。
時無別體等者三揀濫也以刊定記不取十世以為玄門意云以時是所依體事十中之一若長劫入短劫等即相入門耳若云長劫即短劫即相即門故知十世非別玄門斯亦有理古意以餘十對有體可得得為所依時依法有無別自體何能與他為所依耶又緣外道計時為常故不存之以為體事是故依古別立玄門。
▲十此圓教法理無孤起必攝眷屬隨生。
第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疏文分三初正明二引證三重以例釋今初理無孤起者即主伴所由。
▲下云此華即有十世界微塵數華以為眷屬又如一方為主十方為伴餘方亦爾。
下云此華即有下二引證即十地受位處文文云其最後三昧名受一切智勝職位此三昧現前時有大寶蓮華忽然出現其華廣大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下廣歎德竟云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以為眷屬又現相品中佛眉間出勝音菩薩與無量諸眷屬俱出即人眷屬佛放眉間光明無量百千億光明以為眷屬即光明眷屬又法界修多羅以佛剎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即法眷屬故隨一一皆有眷屬若以餘經望此但為眷屬不為主伴今言眷屬者約當經中事以為眷屬眷屬即伴故證主伴又如一方為主下亦是義引經文約方明主伴謂如此方法慧說十住時餘方菩薩皆悉來證言我等佛所亦說此法文句義理與此無別即主伴義。
▲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見主伴伴主圓明具德。
是故主主下三重以例釋謂此方法慧為主時不得為伴十方法慧為伴時不得為主故此為主時不得與彼為主相見彼為主時此須為伴故亦不得見此為主故云主主伴伴各不相見言主伴伴主圓明具德者此方為主與彼方為伴相見此方為伴即與彼方為主相見若主伴義成則圓明具德餘如教迹鈔說。
▲舉華既爾一塵等事亦然。
舉華既爾下第三結例成益於中二先舉一例餘後結勸修益前中文有四節初以華例事二以事例餘所依三以所依例能依門四結成重重以至無盡今初又二先正以華事例於餘事故云舉華既爾一塵等事亦然。
▲如此事華既帶同事等十義具此十門而此事等具餘教等十門則為百門。
後如此事華下類結成門謂上廣說十門唯約事說謂華事上一切事同時具足事廣狹無礙事一多事相即乃至事主伴故云如此事華既帶同時等十義言而此事等具餘教等十門者謂事上有教義同時具足教義廣狹教義一多教義相即乃至教義主伴為二十二境智同時具足廣狹相容乃至主伴為三十三行位同時具足廣狹乃至主伴為四十四因果同時具足等為五十五依正六體用七人法八逆順九感應各有同時等添為百門故云而此事等具餘教等十門則為百門。
▲事法既爾餘教義等具百亦然則為千門。
事法既爾下第二以事所依例餘所依謂事法既有百門二教義為百門三境智為百門乃至感應具百門故有千門。
▲如教義等有此千門彼同時門中亦具百門餘廣狹等例爾亦有千門。
如教義等下第三以所依法例能依門亦成千門謂前以所依體事為首今以能依玄門為首謂同時門中具教義同時事理同時境智同時乃至感應同時故有十門同時門中具廣狹等其廣狹等有教義廣狹等故成百門二廣狹具百例同時門三相入門具百四相即門具百乃至第十主伴門具百故成千門然其後千不異前千但互舉為首而成異耳又前分總別則同時門中具下九門下之九門不具同時今約不相離故得九門例於同時亦具九門。
▲若重重取之亦至無盡。
若重重下四結成無盡言重重取者謂如初一門中具千十中取一此一亦須具十具百具千以不相離故如一既爾千門各十亦然則具十千十千之中隨取其一亦具十千如一千錢共為緣起一錢為首則具一千餘亦如是則有千千千千之中隨取其一亦具千千故至無盡又重重者一事之中有多事故一境之中亦有多境一智之中復有多智等更相涉入亦無盡也。
▲於此十門圓明顯了則常入法界重重之境。
於此十門下第二結勸修益以是具德無盡法門唯普眼境界上智能入故當勤修必成大益。
▲第二明德用所由。
第二德用所因疏文分三初問答總明二初唯心下隨門別釋三由上十因下總結所屬初中四一標舉章門。
▲問有何因緣令此諸法得有如是混融無礙。
二問有何因緣下假問生起。
▲答因廣難陳略提十類一唯心所現故二法無定性故三緣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夢故六如影像故七因無限故八佛證窮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脫故。
三答因廣難陳下列數總答。
▲十中隨一即能令彼諸法混融無礙。
四十中隨一下總相會通於中三初總標功能。
▲十中前六通約法性為德相因法爾如是後二者是業用義通因果七約起修義通德相業用八約果德唯是德相故。
次十中前六下料揀差別謂前十玄門則通德相業用今出所以則有通有局耳。
▲前之十門通德相業用。
▲約佛則用亦德相德上用故約機則相亦稱用令知相故。
三從前之十門下會通德用遮其異釋謂由刊定記別立德相業用二種十玄故今通之明但一重自含德用不須分二於中有二先別明後結成前中亦二先以互通釋非兩別後通染淨辨二雙融今初先兩句標。
●後約佛下釋謂佛體上之用即德相故如有音聲詞辯之用即德者相故若令眾生見於即入無有障礙故相名用。
▲即用之相染淨雙融即相之用能染能淨。
即用之相下第二會通染淨辨二雙融亦由刊定記立二別云德相純淨業用通染即令眾生作佛身等故通染也今明在佛德相染淨相盡而現染用舉用同體故師子座中頓現眾生居處屋宅德相豈不能現染眾生耶相若不現何有微細門耶微細頓現一切染淨但現而常虗如鏡中像故云雙融耳又相作相入彼德相所無今明法爾常入常能作故如十定品山間山上日影喻中雖能互照或說日影出七山間或說日影入七山間如此出入則湛然不動常入出矣豈要對機方有入耶相作即是相即之義義如前會。
▲故相及用不分兩別。
故相及用下第二結成也非是德用二義不分但不別立二種一玄唯一十玄通德用耳。
▲初唯心現者一切諸法真心所現如大海水舉體成波以一切法無非一心故大小等相隨心迴轉即入無礙。
一如大海水舉體成波者心能變境境須似心心既無礙境亦無礙況真心所現揀異妄心真法具德故能即入重重無礙言舉體者全真成妄也。
▲二法無定性者既唯心現從緣而生無有定性性相俱離小非定小故能容太虗而有餘以同大之無外故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塵而無間以同小之無內故是則等太虗之微塵含如塵之廣剎有何難哉。
二無定性等者文中三初約大小正釋次引證三例釋餘法今初也言有何難哉者以小塵有大却如太虗廣剎有小却如小塵乃成大塵含於小剎故無難也。
▲舊經十住品云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是初發心。
舊經十住品者二引證也所以引舊經者以文顯故今經云無量無數輪圍山欲悉令入毛孔中如其大小皆得知菩薩以此初發心則無定性義理非顯著豈如至大有小相耶。
▲一非定一故能是一切多非定多故能是一邊非定邊故能即中中非定中故能即邊延促靜亂等一一皆然。
一非定一下三例釋餘法言中邊者乃有二義一邊方中土此則事事無礙如名號品極輪圍邊有四天下亦有十方則邊非邊矣遞相圍遶故中亦是邊明是事事無礙也若云中道者二行不同中邊相即亦是事事無礙亦通事理無礙耳延促者一念為促長劫為延即念劫融也靜亂者入定出定二行別故由無定相亦得相即亦如東方入正定西方從定起等尤是事事無礙也。
▲三緣起相由者謂大法界中緣起法海義門無量。
三緣起相由中疏文有三初總次別後結今初又三初總彰多門謂大法界中緣起者揀於內外染淨一事緣起也如外水土人功時節為緣則有芽起內無明行等為緣有識等起今則不然總收法界為一緣起故云大也又即一緣起具多義門全同法界即大緣起不同三乘但明因緣生法無性而已。
▲約就圓宗略舉十門以釋前義。
約就圓宗下二標舉章門。
▲謂緣起法要具此十義緣方起故闕則不成。
謂緣起法下三彰十所以。
▲一諸緣各異義謂大緣起中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雜亂方成緣起。
▲若雜亂者失本緣法緣起不成。
▲此則諸緣各各守自一位。
▲文云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
一諸緣各異義下第二別釋也十門之中初三是本後七從生謂四五六從初門生七八及九從第二生其第十門從第三生第三但合前二門故唯生一門就初三門初一是異體門二即同體門三即同異合明所以有同異體者以諸緣起門內有二義故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是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初即同體門後即異體門若爾何以初異體門中云諸緣各別不相雜亂第二同體門中云互相遍應方成緣起釋曰謂要由各異方得待緣要由遍應方自具德耳所以前之二門各生三者一互相依持有力無力故二互相形奪有體無體故三體用雙融無前後故已知大意次正釋文第一門即異體門於中有四初正釋次若雜亂下反成三此則諸緣下結示四文云下引證即是光明覺品更下半云如是二俱捨普入佛功德上半即相成並立義下半形奪兩亡義今非下半之義故不引之然由相成方各有體。
▲二互遍相資義謂此諸緣要互相遍應方成緣起如一緣遍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為一故此一即具多箇一也。
▲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即資應不遍不成緣起。
▲此則一一各具一切。
▲下文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
二互遍相資義者即同體門文中亦四初正釋言此一即具多箇一者如十錢為緣一錢當體自是本一應二之時乃詺初一以為二一應三為三一乃至應十為十一故有多一。
●若此一緣下第二反成也若無十一本一不能應餘九故。
●此則一一下第三例餘也如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如十錢為喻其法界差別無盡法中各各遍應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
●下文云下第四引證即忉利天宮偈讚品真實慧菩薩偈文下半云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此證第三門義故今但引上半。
▲三俱存無礙義謂凡是一緣要具前二方成緣起以要住自一方能遍應遍應多緣方是一故。
三俱存無礙義等者雙融同異也文中亦四一正釋。
▲是故唯一多一自在無礙鎔融有其六句。
二是故下句數料揀於中先總明欲多常多欲一常一故云自在。
▲一或舉體全住是唯一也或舉體遍應是多一也或俱存或雙泯或總合或全離皆思之可見。
二一或下別釋初二句可知二或俱存者俱存住自及遍應也亦俱存唯一及多一也四雙泯者即第四句由俱存則相即奪故住一即遍應非住一也遍應即住一非遍應也五或總合者合前四句為解境故六或全離者全離前五成行境故。
▲文云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
三文云下引證如前已引意取和合起義。
▲此上三門總明緣起本法竟。
四此上下總結三門大旨。
▲四異體相入義謂諸門力用遞相依持互形奪故各有全有力全無力義緣起方成。
四異體相入義等者疏文有五一總釋二引證三反成四結成正義五別示其相今初遞相依持者以是緣起一多等非定性一多等故。
▲如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自因生故。
如論云等者二引證也然論有二意一顯無生之義則上句以緣破自如中論云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若有自性不合假眾緣既假眾緣則自性應在緣中緣中求自性不可得故無自性生下句以自破緣故云緣不生自因生故謂若他生則但有緣即應能生不合假於自因今假於因明非他生也上來顯無生之義耳二者顯緣起義因不生者因全無力緣生故者緣全有力下句例知今正用此意證成上義。
▲若各唯有力無無力則有多果過一一各生故若各唯無力無有力即有無果過以同非緣俱不生故。
若各唯下三反成上義亦是解妨謂有問言因緣各自不生和合共力有生復有何過斯即立共生義故先通云若爾則有多果過釋云一一各生故如穀子為因水土人功時節是緣應生五果謂穀芽水芽土芽等故云多果次有問言若爾總皆無力合而能生復有何過此亦立共生義故復通云有無果過謂金石火等於芽無力不能生芽水土穀等於芽無力安能生芽故同火等非緣不能生果云無果過也。
▲是故緣起要互相依具力無力如闕一緣一切不成餘亦如是。
是故緣起下四結成正義謂既全有力全無力緣起不成要一有力一無力緣起方成如闕一緣下指事明也如無一即無二無三等亦如無柱即無梁無椽等以闕一事餘皆不成舍等緣故言餘亦如是者若無二亦無一無三等若無三亦無一二等乃至若無十亦無一二等若無梁亦無柱等隨舉一法闕緣不成今法界中隨闕一事一切法界不成緣起也。
▲是故一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持於多多依於一多是無力潛入一內。
是故一能持多下第五別示其相於中三初明一望多二例多望一三結成句數初中二先明一持多依後例多持一依今初又二先明依持之義。
▲由一有力必不與多有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攝多也由多無力必不與一無力俱是故無有多而不入一也。
後由一有力下釋成亦通妨難恐有難云一之與多俱有有力無力二義云何一能攝多故此通云由二有力與二無力必不俱故以能為緣邊即是有力要對所起是無力故思之。
▲如一持多依既爾多持一依亦然反上思之。
如一持多依下二例多持一依也是則多是能起能為緣故一是所起多所成故。
▲如一望多有依有持全力無力常含多在己中潛入己在多中同時無礙。
如一望多有依有持下第二例多望一也於中二先結前即是舉於能例二多望下生後即是正釋問前門之中先明一持多依後例多持一依義已圓足何得更有此多望一耶答此有深旨謂前一望多中一為持邊一能攝多一為依邊一能入多雖復多上有持但取一為能入故並屬一望於多所以疏文欲釋多望於一先結前段云如一望多有依有持等有依者即前多持故一成依也有持者即前一有力為多依故言全力者成上一持言無力者成上一依言常含多在己中者一有力為持能攝多故言潛入己在多中者一無力為依便入多故故此二句皆屬一望多也。
▲多望於一當知亦爾。
多望於一等者二生後正釋也若總釋者但改前一字為多字多字為一字則義自現如恐不曉更為具作應云多能持一多是有力能持於一一依於多一是無力潛入多內由多有力必不與一有力俱是故無有多而不攝一也由一無力必不與多無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入多也如多持一依既爾一持多依亦然反上思之是則能攝亦是多能入亦是多雖多攝一即是一入多然名多攝雖多入一即是一攝多而名多入耳則前之二門攝入皆屬一後之二門攝入皆屬多則二義天隔非繁重也。
▲俱存雙泯二句無礙思之。
俱存雙泯下三結成句數謂上一攝多是第一句多攝一是第二句俱存即第三句謂即一攝一入時即多攝多入故雙泯者即第四句一攝一入即多攝多入故便一攝一入泯多攝多入即一攝一入故則多攝多入泯故云雙泯對前別明二句則有四句亦可成五六五俱照前四成解境故六頓絕前五成行境故。
▲五異體相即義謂諸緣相望全體形奪有有體無體義緣起方成。
五異體相即等者此中但即與前入異文勢大同五段之文唯闕引證耳於中四一立理略明二反顯前理三結成正義四別示其相今初為能起邊即有體為所起邊即無體如云從緣生法是法即空意取所生空也空即無體義言形奪者以能起之緣形對所起奪彼所起令無體也。
▲若闕一緣餘不成起故緣義則壞。
若闕一緣等者二反顯前理成有體義也如無一緣二三四等皆不成故則知一有體也。
▲得此一緣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緣義方立。
得此一緣下三結成正義既一切由一故一有體也。
▲是故一緣是能起能成故有體多緣是所起所成故無體。
是故一緣下四別示其相於中三初明一望多次例多望一後結成句數今初亦二先明一有體後例多有體前中文二先正明可知。
▲由一有體不得與多有體俱多無體必不得與一無體俱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之多。
後由一有體下釋成亦是解妨謂有難言一之與多俱有有體無體二義云何獨言一有體耶故今通云由有無義不得並故今一為能起邊多必是所起故若不爾者能所不成緣起亦壞言是故無有不多之一者此一即是多故無有不一之多者此多即是一故問一不即多有何過耶答有二過故一不成多過謂一既不成多餘亦不成多故如一不成十二三四等亦不成十故無十過二不成一過謂若一不成十此十即不成由十不成故一義亦不成以無於十是誰一故一不即多成過既爾多不即一成過亦然又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則不成立便有自性斷滅等過故。
▲一多既爾多一亦然反上思之。
一多既爾等者反上一有體却為一無體多無體却為多有體更無別義。
▲如一望多有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己廢己同他同時無礙。
如一望多下第二例多望一也於中亦二先結前即是舉於能例大意全同前相入門也但即入別耳言有有體無體者有體即前一是能起故有體也無體者即前舉例中多一亦然明一無體也故能攝他同己者成上一有體攝他多也即前無有不多之一耳廢己同他者成前一無體也故廢一己同他多也雖有有體無體二義皆屬一望於多故云攝多同多。
▲多望於一當知亦爾准前思之。
多望於一下二生後正例全同前門但改一為多改多為一耳若結應云攝他一同多己廢多己同一他耳前一望於多攝廢皆是一此中多望於一攝廢皆是多則義懸隔矣餘如相入門思之。
▲俱存雙泯二句無礙亦思之可見。
俱存雙泯者第三結成句數俱存謂正一攝他同己廢己同他時即是多攝一同己廢己同一也雙泯者以一望於多二義即是多望於一二義故則一望於多二義泯矣多望於一二義即是一望於多二義故則多望於一二義泯也旨不異前故令思之。
▲六體用雙融義謂諸緣法要力用交涉全體融合方成緣起。
六體用雙融義等者文中三初立理略釋。
▲是故圓通亦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則唯有相入無相即義二以用無不體故舉用全體則唯有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礙用全用之體不失體是則無礙雙存亦入亦即自在俱現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性海。
次是故圓通下開章別釋成六句故初一以體就用二以用就體三體用雙存四體用雙泯以體用交徹形奪兩亡即入同源故圓融一味五成解境六成行境並顯可知。
▲此上三門於初異體門中顯義理竟。
此上三門等者後結所屬也。
▲七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有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別故名為同體。
七同體相入義等者釋中有三初別釋同體義二雙釋即入所以三正解此門今初言謂前一緣等者即指前第二門以第二是本同體門故如一本自是一為本一應二為二一應三為三一等只是一箇一對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為弟望弟為兄等同一人體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諸名也。
▲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即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
又由此一緣下二雙釋即入二義所以謂同體即入由異體成異體相入故令同體相入異體相即故令同體相即此有二義一若直說者如異體二即是本一其同體二豈非即本一耶異體三即本一則同體上三亦本一矣正是今意二者本一自與多一互為緣起例同異體相由故耳次疏具之。
▲先明相入謂一緣有力能持多一多一無力依彼一緣是故一能攝多多便入一。
▲一入多攝反上應知。
先明相入者三正釋此門也此亦有二初明一望於多後餘義下例多望於一前中亦二先明一有力多無力言一能攝多多便入一者多即餘九一一即本一也一入多攝反上應知者二例多一有力本一無力也以由我多一方詺本一為本一故故多一有力便攝本一本一入多一也。
▲餘義餘句准前思之。
餘義餘句下二例多望於一也亦全同前異體相入門中言餘義者謂上明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全力無力故能常含多一在己一中潛入本一在多一中無有障礙今多一望本一亦有全力無力故能常含本一在多一中潛入多一在本一內亦無障礙故云餘義也言餘句者即俱存雙泯四句六句例前異體故不繁說。
▲八同體相即義謂前一緣所具多一亦有有體無體之義故亦相即。
▲以多一無體由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體能作多一令一攝多。
八同體相即義等者疏文亦二先明以一望多後餘義下例多望一前中亦二先明本一有體後例多一有體今初又二先言亦有有體無體之義者總出所以亦同異體門中能成有體所成無體也。
●後以多一無體下正釋本一有體在文可知思之。
▲如一有多空既爾多有一空亦然。
如一有多下二例多一有體也由有多一方詺本一為本一故多一有體本一無體也多一有體故能攝本一本一無體潛入多一也。
▲餘義餘句並准前思之。
餘義下笫二例多一望本一也謂上本一有有體無體故能攝多一同己廢本一同他同時無礙今多一望本一亦有有體無體能攝本一同己廢多一同他同時無礙全例前異體中故云餘義也餘句者亦即俱存雙泯四句六句耳。
▲九俱融無礙義謂亦同前全體用雙融即入自在亦有六句准前應知。
九俱融無礙等者疏文亦二先正釋本門後此上下結前三門所出前中言亦同前者同前異體門也即前第六門也尋前第六於義分明但有同體與前別耳恐不曉者今當具說謂同體緣起法中力用交涉全體融合方成緣起是故圓融亦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則唯有同體相入無相即義二以用無不體故舉用全體則唯有同體相即無相入義三歸體之用不礙用全用之體不失體是則無礙雙存亦入亦即自在俱現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同體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性海故云准前應知。
▲此上三門於前第二同體門中辨義理竟。
▲十同異圓滿義。
十同異圓滿等者疏文有三此上一句標名次謂以前下別釋後此第十下結屬引證今初謂前來異體四門同體四門及第三同異俱存竝不出同異合居一處不偏一門故云圓滿。
▲謂以前九門總合為一大緣起令多種義門同時具足也。
●由住一遍應故有廣狹自在門。
●由就體就用故有相即相入門。
●由異體相容具微細門。
●異體相即具隱顯門。
●又就用相入為顯令就體相即為隱即顯入隱亦然。
●又由異門即入為顯令同體即入為隱同顯異隱亦然。
●又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具帝網門由此大緣起即無礙法界故有託事顯法門顯於時中故有十世門相關互攝故有主伴門。
二別釋中具足十玄今初從以前九至具足也即同時具足相應門言多種義門者有本有末有同有異有入有即四句六句等合前九門為同時門也以是總故隨闕一義緣起不成故下之九門各先釋義後結屬。
●言由住一遍應故有廣狹自在門者即前本門第二門也住一故狹遍應故廣。
●言就體就用者就體故相即就用故相入並通同體異體。
●由異體相容者即別取前第四異體相入門中一半之義然入通能入所入多就能說容亦有能容所容亦就能說然所入即是能容所容即是能入今微細門但取容義不取入義故云一半。
●異體相即具隱顯門等者釋此隱顯疏有三重此即初也若爾相即應同隱顯耶答上來九門但有即入同異四義用斯四義以成十玄故一義中容有多義此中由此即彼故此隱彼顯由彼即此故彼隱此顯由相即故成隱顯義成門已竟義則不同謂相即要此彼合一隱顯則彼此皆存如東方入定定身在東西方定起起身在西故二不泯況具下二義尤異相即也。
●又就用下第二番釋隱顯也謂正論入門即義如虗空故謂若更存即則入義不成謂即則泯一入則二義不壞故正即無入例上可知。
●又由異門下第三番釋隱顯義由同異二體義乖故二門不得並立事須隱顯可知。
●又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具帝網門者同體相入一中已含於多更入異體故有重重之義同體相入如鏡已含多影更入異體如含影之鏡更入餘鏡故有重重無盡義也餘門可知。
▲此第十圓滿一門就前第三門中以辨義理。
此第十下三結屬引證先結屬後引證今初由第三本門之中融同異故今則近融前六門則異體中三門與同體三門相成無異體同體不成無同體異體不成故六門相成後之七門從前三生前三融故後七必融故十門一揆也例前第三融通亦有六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舉體全同亦具入即俱三或具同異雙現無二體故四或雙非同異以相奪俱盡故謂同即異故非同異即同故非異五或具四為解境故六或絕前五成行境故故約智顯理諸門不同廢智忘筌一切叵說說與不說無礙難思沒同果海唯亡言遣照庶幾玄趣耳。
▲故下文云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又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等皆其義也。
故下文云下引證略引二文一即十忍品二又云下光明覺品然所引文乃是總意由第十門義是總故。
▲疏上來緣起相由門竟。
上來緣起下第三總結。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六
卍續藏第 05 冊 No. 0232 華嚴經疏鈔玄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七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第四法性融通門者謂若唯約事則互相礙不可即入若唯約理則唯一味無可即入。
第四法性融通門者謂真如既具過恒沙德如所起事亦具德無盡以真法性融通諸事故無礙也文中二先總後別總中亦二一揀非謂理事抗行不得事事無礙故是知有言須彌本不有芥子舊來空將空納不有何物不相容者斯言未當耳。
▲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
今則理事下第二顯正於中亦二先標舉。
▲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
後謂不異理之一事下別示其相於中四一順明以一切諸法皆依於理無離理者今一事全攝於理故帶一切事入一事中。
▲若一中攝理不盡則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盡多事不隨理現則事在理外失。
二若一中下反立謂若攝理不盡則真理可分有一理二理乃至多理之失今真理湛然故不可分一味平等故無二理若遮此過云攝理盡而其多事不入一事者則不入之事在於理外便令理離於事而自入一事之中事離於理不來一事之內然離理有事事成定性離事有理理同斷故過尤深矣。
▲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盡多事豈不一中現。
三今既下結成正義既離可分之過故全攝理盡又無事理相離之過故事隨理而頓現一事之中。
▲華藏品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法界即事法界矣。
四華藏下引證可知。
▲斯即總意別亦具十玄門。
斯即等者第二別明也於中二先結前生後。
▲一既真理與一切法而共相應攝理無違即是諸門諸法同時具足。
後一既真理下正顯別相十門之義皆依真如別德而立下第八迴向明真如具百門之德今略舉十四種德成十玄門一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及不相捨離二德成第一同時具足相應門。
▲二事既如理能包亦如理應遍而不壞狹相故有廣狹純雜無礙門又性常平等故純普攝諸法故雜。
二譬如真如性常平等及譬如真如普攝諸法二德成廣狹門。
▲三理既遍在一切多事故令一事隨理遍一切中遍理全在一事則一切隨理在一事中故有一多相容門。
三無所不在德成相入門。
▲四真理既不離諸法則一事即是真理真理即是一切事故是故此一即彼一切事一切即一反上可知故有相即自在門。
四不離諸法及與一切法同其體性二德成相即門。
▲五由真理在事各全非分故正在此時彼說為隱正在彼時此即為隱故有隱顯門。
五無有分限及恒守本性二德成隱顯門。
▲六真理既普攝諸法帶彼能依之事頓在一中故有微細門。
六普攝諸法德成微細門。
▲七此全攝理故能現一切彼全攝理同此頓現此現彼時彼能現所現俱現此中彼現此時此能現所現亦現彼中如是重重無盡故有帝網門以真如畢竟無盡故。
七畢竟無盡德成帝網門。
▲八即事即理故隨舉一事即真法門故有託事門。
八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德成託事門。
▲九以真如遍在晝夜日月年劫皆全在故在日之時不異在劫故有十世異成門況時因法有法融時不融耶。
九遍在晝夜及遍在年劫二德成十世門。
▲十此事即理時不礙與餘一切恒相應滅有主伴門。
十性常隨順及與一切法恒共相應二德成主伴門疏中密用經文以經對疏一無差失設有不具經文意亦有之文中先別明十門。
▲故一理融通十門具矣。
後故一理下結也文並可知。
▲五如幻夢者猶如幻師能幻一物以為種種幻種種物以為一物等。
五如幻夢中二先幻後夢前中先喻後合前中正釋。
▲經云或現須臾作百年等。
後經云下引證此即晉經賢首品文等取下句云幻力自在悅世間若唐經云譬如幻師知幻法能現種種無量事須臾示作日月歲城邑豐饒大安樂等普賢行品云譬如工幻師示現種種事其來無所從去亦無所至幻性非有量亦復非無量於彼大眾中示現量無量等四十二經云佛子譬如幻師持呪得成能現種種差別形相呪與幻別而能作幻呪唯是聲而能幻作眼識所知種種諸色等十忍品云譬如幻非象非馬非車非步非男非女非童男非童女乃至云非一非異非廣非狹非多非少非量非無量非麤非細非是一切種種眾物種種非幻幻非種種然由幻故示現種種差別之事如是等文其處非一。
▲一切諸法業幻所作故一異無礙。
一切諸法等者合也華藏品云如幻師呪彼能現種種事眾生業力故國土不思議明知業即幻師又如中論偈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則名為業幻化人所作是名為業果等又十忍品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皆悉如幻從因緣起於一法中解多法於多法中解一法等偈中云眾生及國土種種業所造入於如幻際於彼無依著又偈云諸業從心生故說心如幻若離此分別普滅諸有趣斯則顯業自如幻矣又云度脫諸眾生令知法如幻眾生不異幻了幻無眾生等其文非一。
▲言如夢者如夢中所見廣大未離枕上歷時久遠未經斯須。
言如夢等者疏文分二先喻後引論證便當於合初中言所見廣大未離枕上者第六十經夢遊天宮喻云譬如有人於大會中昏睡安寢忽然夢見須彌山頂帝釋所住善見大城乃至云其人自見著天衣服普於其處住止周旋其大會中一切諸人雖同一處不知不見何以故夢中所見非彼大眾所能見故釋曰天宮廣大豈離枕上餘類此知昔人云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等亦時非離須臾也普賢行品云了達諸世間假名無有實眾生及世界如夢如光影於諸世間法不生分別見善離分別者亦不見分別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無量諸國土一念悉超越經於無量劫不動於本處等如是自在皆由如夢故十忍品云譬如夢中見種種諸異相世間亦如是與夢無差別又云譬如夢所見長短等諸色如是等文其處非一皆以如夢長短即無長短故不礙長短也。
▲故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項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故論云處夢謂經年等者二引證便合即無性攝論第六所引但言如有頌云斯即引經耳案西域傳云昔有隱士結廬屏跡博習伎術究極神理能使瓦礫為寶人畜易形但未能馭風雲陪仙駕閱圖考古更求仙術其方曰夫神仙者長生之術也將欲求學先定其志築建壇場命一烈士執長刀立壇隅屏息絕言自昏達曙求仙者中壇而坐手按長刀口誦神呪收視返聽達明登仙是人既得仙方而訪列士營求曠歲未諧心願後得烈士先與人傭力難辛五年一旦違失遂被笞辱又無所得悲號巡路隱士既見命以同遊來至茅廬以術力故化具餚饌已而令入池浴服以新衣又以五百金錢遺之曰盡當來求幸勿外也自時厥後數加重賂潛行陰德感激其心烈士囑求効命以報知己隱士曰我求烈士彌歷歲時幸而會遇奇貌應圖非有他故願一夕不聲耳烈士曰死尚不辭豈徒屏息於是設壇場受仙法依方行事坐待日曛曛暮之後各司其務隱士誦神呪烈士按銛刀殆將曉矣忽發聲叫是時空中火下烟?雲蒸隱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難已而問曰誡子無聲何以驚叫烈士曰受命後至夜分惛然若夢變異更起見昔事主躬來慰謝感荷厚恩忍不報語彼人震怒遂見煞害受中陰身顧屍歎惜猶願歷世不言以報厚德遂見託生南印土大婆羅門家乃至受胎出胎備經苦厄荷恩負德忍而不言暨乎受業冠婚喪親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語宗親戚屬咸見怪異年過六十而有一子妻謂曰汝可言矣若不語者當煞汝子我時惟念已隔生世自顧衰老唯此稚子因止其妻令無煞害遂發此聲耳隱士曰我之過也此魔嬈耳烈士感恩悲事不成憤恚而死此即未經半宵已歷二生況年月耶此類甚多故知時處等皆如夢自在。
▲六如影像者一切萬法略有二義一皆如明鏡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別所現如影像故由初義故為能現由後義故為所現故一切法互為鏡像如鏡互照而不壞本相。
▲下經云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遠近等。
六如影像等者文亦有二先正釋後引證前中然約鏡像喻鏡不是像像不是鏡故無鏡之能此但取像以況性空虗無之義今取即入自在故明一切具於鏡像二義故疏結云如鏡互照則一一法上有鏡有像也。
●下經云下即十忍品彼云然諸眾生知於此處有是影現亦知彼處無如是影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遠近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能知自身及以他身一切皆是智之境界不作二解謂自他別而於自國土於他國土各各差別一時普現釋曰若不如影何得諸處一時頓現故引遠近之言意取自在偈中云譬如水中影非內亦非外菩薩求菩提了世非世間不於世住出如影現世間入此甚深義離垢悉明徹不捨本誓心普照智慧燈世間無邊際智入悉齊等普化諸羣生令其捨眾著釋曰不了如影安能普入無邊之世。
▲七因無限者謂諸佛菩薩昔在因中常修緣起無性等觀大願回向等稱法界修及餘無量殊勝因故今如所起果具斯無礙。
七因無限者謂因多德遠因果相稱故但修一緣起之因則果中尚如緣起無礙況有無限之因無邊行海皆備修耶況一一行自復無盡如一慈門即有佛剎塵數況於餘門而云無性等觀者近等上四謂唯心所現觀法性融通觀如幻夢觀如影像觀兼緣起無性觀故總收前六因中皆為此觀觀法唯心乃至觀法如影像故用此六觀該一切法謂若染若淨若依若正若因若果同類異類是法所攝皆用六觀貫之故今成果如於六觀自在無礙二者等餘諸因齊佛所知普賢所行十方三世無盡無盡所有因門皆此門攝故云及餘無量殊勝因耳其大願迴向稱法界修亦該通法界諸因言如所起果者如於昔因所得果故。
▲八證窮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
▲故經云無比功德故能爾。
八佛證窮者文中二先正釋但得成佛法爾能爾。
●經云下引證無比功德即佛德也普賢行品云世界及如來種種諸名號經於無量劫說之不可盡何況最勝智三世諸佛法從於法界生充滿如來地明佛地德用不可說也又下偈云其中人師子修佛種種行成於等正覺示現諸自在此亦明因圓果滿故有大用耳前即德相此即業用。
▲九深定用故者謂海印定等諸三時力故。
▲賢首品云入微塵數諸三昧一一出生塵等定而彼微塵亦不增等。
九深定用中先正釋言海印定等者如下第六十一經略說一百門三昧及智論五百三昧等。
●賢首品下引證而云等者有二義一只等此偈餘文文云於一普現難思剎彼一塵內眾多剎或有有佛或無佛或有雜染或清淨或有廣大或狹小等即是三昧現自在也二等餘經即彼次前偈云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如是等文其處非一。
▲十神通解脫故者謂由十通及不思議等解脫故。
▲不思議法品十種解脫中云於一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法等。
▲由上十因令前教義等十對具上同時等十門以為別教一乘義之分齊。
由上十因下第三總結所屬正結周遍含容以事事無礙故該取前三故皆別教分齊。
▲第四教所被機者夫教因機顯離機無言上說義深弘深未委被何根器。
▲若明能應者十身圓音今直彰所被。
第四教所被機中二先總後別前中初躡前起後。
●後若明下約法揀定。
▲通有十類前五揀非器後五彰所為。
通有十類下第二別也於中先標二門後前中下別釋其相。
▲前中一無信非器以聞生誹謗墮惡道故二違真非器依謗此經以求名利不淨說法集邪善故下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三乖實非器謂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論云隨聲取義有五過失。
隨聲取義有五過失者即十地論釋示說分齊中文論云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者誑他四者謗佛五者輕法下文具釋。
▲上三皆是凡愚故下文云此經不入餘眾生手。
▲四狹劣非器謂一切二乘出現品云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故雖在坐如聾如瞽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圓融具德之法故。
●下經云設有菩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故。
下經云設有菩薩等者即出現品如前已引。
▲後五顯所為中一正為謂是一乘圓機故出現品云此經不為餘眾生說即通指前五唯為大乘不思議乘菩薩說即正為之機謂一運一切運圓融行位即深不思議又能遍達諸教即廣不思議故文云非餘境界之所知普賢行人方得入等。
▲二兼為謂即時雖未悟入而能信向成種如出現品食金剛喻故地獄天子十地頓超大海劫火不能為障。
▲約未悟入故名為兼。
地獄天子即隨好品大海劫火即十地品故彼偈云雖在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聞是也言約未悟入故名為兼者通外難也恐有難云既有頓超之益即是當機何名為兼通意可知。
▲三引為即前權教菩薩不受圓融之法故十地之中寄位顯勝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謂同於我法後因熏習方信入圓融以離此普法無所歸故權教極果無實事故。
權教極果無實事故者如有五教唯圓教因果俱有實事前四因中則有至果皆無由修權因若入地後即入實故猶如百川浩蕩千里亦無究竟歸處究竟歸處即是海故。
▲四者權為即是二乘謂既不聞況於受持故諸菩薩權示聲聞或在法會而聾盲彰其絕分或示在道而啟悟知可迴心。
或在法會而聾盲等者釋其示相略有二類上即五百在本會中或示在道下即末會初六千比丘也。
▲五遠為謂諸凡夫外道闡提悉有佛性今雖不信後必當入。
五遠為中疏文有四一立理正明二出現品下引證三前三非器下會釋四又彼品下明惡是所為初一可知。
▲故出現品云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無為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
二即彼品見聞利益中文。
▲前三非器是溺邪見第四非器是隨深坑故皆揀之今四及五明佛無厭捨故示而誘之熏其成種。
前三非器下三會釋也一不信二違真三乖實然初一正是邪見二三非是邪見而皆配入邪見者然邪見有二一輕二重初一深重邪見二三即輕淺邪見謂但違真乖實皆邪見故又以經中但揀二處欲配前非器令盡故合入邪見之中第四非器即前狹劣二乘今四及五者即所為中四權為五遠為此二即曾無厭捨。
▲又彼品中明不信毀謗亦種善根謂謗雖墮惡由聞歷耳終省悟故又云如日亦與生盲作利益故。
又彼品中下第四明惡是所為於中二初正明為惡後況出圓融前中亦二先引二經明其為惡後引二經明等有性前中初云彼品亦即第十見聞利益中經云佛子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見聞於佛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謂謗雖墮惡下釋成上義謗既有益應可謗耶釋云為遠益故非無罪也故地獄天子或由謗故墮於地獄法華謗常不輕菩薩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方受不輕教化故勿見謗有益便生誹謗又大般若中廣說謗法之罪謂此方墮阿鼻地獄此土劫壞罪猶未畢移置他方阿鼻地獄中他方復經劫壞罪亦未盡復移他方如是巡歷十方十方各經劫盡還生此土阿鼻地獄中千佛出世救之猶難若欲說其所受之身聞者當吐血而死故善現請說所受之身佛竟不說是知謗方等經非可輕也又入大乘論第一偈云誹謗大乘法決定趣惡道此人受業報實智之所說生墮地獄中大火熾然身焚燒甚苦痛業報罪信爾熾然大鐵犂具滿五百數而耕其舌上遍碎身苦惱故疏云謗雖墮惡言由聞歷耳者謂惡道罪畢由音謗時經目歷耳熏其成種故得益耳言終醒悟者即五十八經云但以曾發菩提心故終自醒悟言又云如日亦與等者出現身業中長行文廣今當引偈偈云譬如生盲不見日日光亦為作饒益令知時節受飲食永離眾患身安穩無信眾生不見佛而佛亦為興義利聞名及以觸光明因此乃至得菩提是也。
▲又如大海潛流喻中明無不具有如來智慧故又破塵出經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見佛智故。
又如大海潛流下引二經明性等有初明具有後明皆見二經皆是出現意業之中前亦已引。
▲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為況法性圓融感應交徹無有一法非所被。
此皆明有等者二正立理顯被圓融即舉況以釋然有二意一舉前況後明法普被謂但依生等有佛性尚皆普為況事事無礙何有非所被耶二者舉後況前謂約圓融一即一切則無情之境亦是所被況前等有佛性而揀之耶言被非情者以所被情即非情故一即一切無情豈非情耶況色性智性本無二體無有情外之非情故思之。
▲第五教體淺深者無盡教海體性難思從淺至深略明十體。
第五教體淺深中疏文分三初總次別後結總中亦三初標舉言淺深者十體之中前前淺後後深故下釋云從淺至深雖有淺深融通並為無盡教體。
▲一音聲言語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上三皆能詮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礙體九事事無礙體十海印炳現體。
一一音聲下列名至文自顯。
▲十中前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
十中前五下三料揀總有四重一體性料揀相舉於外性主於內體者性相之通稱故若言體者通事通理若云性者唯約於理由後五中攝境唯心若約真心即通性故七所入實體即是性故八中理是性故九中必有理融事故十中無不具故是則約性亦體亦性約事但可稱體。
▲又前四通小後六唯大。
二又前四下大小乘料揀可知。
▲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
三前七下三乘一乘料揀以會緣入實歸一實理即一乘故下三皆是一乘於義可知。
▲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
四前八約同教下同教別教料揀謂七八雖一乘七多頓教中義八是終教中義故屬同教前八皆同於義可知同教皆有故事事無礙海印炳現若非別教一乘無此義也於後三重料揀則前前無後後後後兼前前可知。
▲就前三中大小乘中通用四法一聲二名三句四文取捨不同各有三說。
就前三中下第二別釋於中二先合釋前三後別釋後七今初以大小共同故合釋之於中三初雙標次雙釋後然大小諸宗下雙會。
▲小乘三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為體。
小乘三者下第二雙釋先釋小乘中二先總徵。
▲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謂佛語言詞唱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
一云下後別釋三釋即為三別今初語業為體者是標語即聲也謂佛語言下別顯其相謂言詞唱號評量論說言語音者謂如宮商角徵羽等亦如西方十四音即阿(上)阿(長)等言語路者言所行處瑜伽九十三云有情增語即是語路然瑜伽釋增語有二義一云增語是名名能詮表增勝於語二云有說意識名為增語今小乘不取於名正用意識是語行處亦是唇舌等言語業者即有業用如惡言既為惡業用佛之善言即善業用故梵行品云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唇舌喉吻吐納抑縱高低清濁此即語音語路又云若語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讚說毀說安立說隨俗說顯了說斯即語業言語表者表亦是業然業有表無表別今但云表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但是語表而非無表者令他生正解故耳識所取故又二識所取無表唯一取故又三無數劫求此表故是謂佛教者結也正出今之教體而云佛教者一依根本故二依相似故三依隨順故佛依如是名句文身而說今亦隨之故。
▲其名句文但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發智論中亦同此說。
其名句下揀法亦通妨難故彼論自有難云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謂如說佛教名為何法答謂名句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等為答此難故論有此通此難但牒後段之文故疏略耳。
▲二云名等為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故。
二名等為體等者此句標謂名身下列名次第下釋相次第釋上三名謂行列於名安布成句文為二依故云連合名等別相次下當釋。
▲聲但依於展轉因故謂語起名名能顯義。
聲但下揀法亦通妨難謂論有問言若爾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詞唱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為答此難故論有此通亦以此難但牒前文故疏略耳聲但依於展轉因故下論有喻云如世子孫展轉生法意云從父生子子言是其父之子雖語父名意在子體又子生孫孫是某孫雖舉其翁意在於孫孫如於義子如於名聲如於父則有三重中是教體故下合云謂語起名名能詮義即名展轉因也。
▲評家意取語業為體。
評家意取等者論評家釋云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音所說他所聞故言評家者婆沙是諸羅漢同集而有四大羅漢為評家正義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救四覺天。
▲雜心論同俱舍論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謂若語為教體即色蘊攝名為教體即行蘊攝此乃雙存前二情無去取故致或言。
雜心論同俱舍者以彼論第一亦有此偈而文小異耳論偈云廣說諸法蘊其數有八萬戒等及餘法悉是五蘊攝長行釋云八萬法陰皆色陰攝以佛語語業性故有說名性者行陰攝又戒陰色陰攝定慧等行陰攝故與俱舍同也論云下引俱舍文阿以當於名等教中而引以其情無去取二義隨用故於此引雙證前二既許俱通故下第三為取四法之體在文易了。
▲正理論中意符名等故彼第三釋前頌竟又云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即第三亦同此說。
正理論中意符名等者正成第二義也故彼論第三釋前頌意者以正理論總釋俱舍六百行頌俱義順婆沙正理故立順正理名然正釋上頌無異俱舍俱舍則情無去取正理則斷屬於名此中疏略彼有問曰語教異名教容是語名教別體教何是名此問意云教是言教語為教體則異汝名別有其體若以名為體名是不相應行非言教體何得以名等為教體耶論自答云彼作是釋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所以者何詮義如實故名佛教下與疏全同此答意云雖名聲教若無名等詮其自性差別獨用於聲豈成於教故定用名等疏家存略但申正意足顯論旨。
▲三者然俱舍意情無去取若取其雙存即合四法以為教體若經部意亦唯取聲故正理十四破彼師云汝不應立名句文身即聲為體。
故正理十四破彼師云等者引此為成上來經部立聲為體論文繁廣今當略引令知其源論云此中經主作如是言豈不此三語為性故用聲為體色自性攝如何乃說為心不相應行此責非理所以者何由教及理知別有故教謂經言語身文身若文即語別說何為又說應持正法文句又言依義不依於文釋曰下廣引教證大意則同故論結云由此等教證知別有能詮諸義名句文身猶如語聲實而非假理謂現見有時得聲而不得字有時得字而不得聲故知體別有時得聲不得字者謂雖聞聲而不了義現見有人粗聞他語而復審問汝何所言此聞語聲不了義者都由未達所發文故如何乃執文不異聲有時得字不得聲者謂不聞聲而得了義現見有人不聞他語覩唇等動知其所說此不聞聲得了義者都由己達所發文故由斯理證文必異聲(不更廣說大意同也)論下又云隨思發語因語發字字復發名名方顯義由依如是展轉理門說語發名多能顯義如斯安立其理必然又次下云或如樹等大造合成非不緣斯別生於影影由假發而體非假如是諸文亦應總集別生名句而彼名句雖由假發而體非假此為善說理極成故又下結云故知離聲別有名等又下云故不應立名句文身即聲為體是故於我所說離聲有名等三能現義理今疏但引後結已顯正義耳。
▲大乘有三大意同前。
大乘有三下疏文分三初標次釋後以余下料揀。
▲一云攝假從實以聲為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深密第五云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契經等既云言音有三明以聲為教體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說。
一云攝假下第二釋也大乘通意以聲為實名句文三聲上假立經部師義參大乘故亦謂名等依聲假立言一契經等者此引稍略具云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者契經二者調伏三者本母下廣釋其相今疏所引但意在言音兩字耳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所說者亦證唯聲為教體也既言聖說是聲明非名等為教體也即彼論第一釋外六界聲塵界云聲者四大種所造耳根所取義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因受大種若因不受大種若因俱大種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計所執若聖言所攝若非聖言所攝如是十一種聲由五種因之所建立謂相故損益故因差別故說差別故言差別故相者謂耳根所取義說差別者謂世所共成等餘三如其所應因受大種者謂語等聲因不受大種者謂樹等聲因俱者謂手皷等聲世所共成者謂世俗語所攝成所引者謂諸聖所說遍計所執者謂外道所說聖言非聖言所攝者謂依見等八種言說今疏但引成所引聲以證聲為教體耳然上五因攝十一者初一是總餘四是別損益立初三可意是益不可意是損俱相違通二因差別攝次三說差別攝次三言差別攝後二思之可知言八種言說者即八種聖語一見言見二不見言不見三聞言聞四不聞言不聞五覺言覺六不覺言不覺七知言知八不知言不知斯即為聖言所攝若見言不見等則非聖言。
▲二云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故無性論破經部云諸契經句語為自性不應理故成唯識第二亦破彼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詞無礙境應無別唯識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聲。
二云以體等者義引論文然唯識第二破於小乘名等實有故彼論云復如何知異色心等有實詮表名句文身(論主問也)契經說故如契經說佛得希有名句文身(外人答也)此經不說異色心等有實名等為證不成(論主總非)下廣破竟論主結云語不異能詮人天共了執能詮異語天愛非餘下申正義云然依語聲分位差別而假建立名句文身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聲由此法詞二無礙解境有差別聲與名等蘊界處攝亦各有異上即論文准彼論疏薩婆多雖有名由聲顯生二義論主取生破顯正理師救云聲上屈曲是名句文體異於聲而定實有故上論文廣破異聲實有名等故彼疏破竟結云故知但由無始慣習前語之聲分位力故後生解時謂聞名等其實耳等但能取得聲之自性剎那便謝意識於中詮解究竟名為名等非別實有是故汝等寧知異語別有能詮次假外問云既聲體即能詮如何有名等三種差別故論下申正義云然依語聲分位差別等於中有四一從初至假建立名句文身顯假差別此論主解依聲假立名句文身如梵音斫蒭但言斫唯言蒭未有所目說為字分位若二連合能詮法體詮於眼體說為名分位然未有句位更添言阿薩利縛名為眼有漏說為句位故依分位以立名等依一切立非自在故外又問曰雖言分位差別何者是也論云從名詮自性至為二所依述曰二顯二用殊名詮法自性句詮法差別文體是字為名句之所依不能詮自性及差別故文者彰義與二為依彰表二故又曰為顯與二為依能顯義故而體非顯字者無改轉義是其字體文是功能功能即體故言文即是字等或字為初首即多剎那聲集成一字集多字為所依次能成名詮諸法體集多名已復成句身詮法差別即雜集云自性差別及此二言如是三法總攝一切彼二言者即是字也字即語故說之為言名句二種所依止之言也瑜伽言名於自性施設句於差別施設名句所依止性說之為字又顯揚言句必有名名不必有句名必有字字不必有名如樞要說此下廣論自共相略不錄之論此三離聲至亦不即聲述曰三明不即不離論主答難謂先有問言上來雖言名等即聲若名等是不相應行者色上曲屈非不相應聲何故爾故此答曰此三離聲雖無別體名等是假聲是實有假實異故故名等三非即是聲非聲處攝但是差別之聲義說名等以詮義故是不相應無別種子生故言即聲論由此法詞至亦各有異述曰外人問言若名等即聲法詞二無礙解境有何別答曰即此緣故二境有異法無礙解緣假名等詞無礙解緣實聲等故說境差別非二俱緣實雖二自性互不相離法對所詮故但取名詞多對機故但說聲耳聞聲已意了義故以所對不同說二有異非體有異也又此二境及名等三與聲別者蘊處界攝亦有異故色蘊行蘊聲處法處聲界法界如其次第攝聲名等問曰聲上屈曲假即言不相應色上屈曲假應非色處攝答聲上有教名等不相應色上無教故是色處攝問曰聲上屈曲即以為教色上有屈曲亦應得為教故論曰且依此土說名句文依聲假立非謂一切諸餘佛土亦依光明妙香味等假立三故述曰四會相違釋義可知所引即淨名經而言等者等取觸思數等上皆得假立名等三種亦是不相應攝此三法故以眾生機欲對待故假又梵云便善那此有四義一者扇二相好三根形四味此即是鹽能顯諸物中味故味即是文如言文義巧妙等目之為便善那此中四義總是一顯義故古德說名為味對法云此文名顯能顯彼義故為名句所依能顯義故惡察那是字是無改轉義如對法說鉢陀是迹如尋象迹以覓象等此名為句理應名迹義之迹故尋此知義也順古所翻稱之為句今疏總略以疏對論於義分明。
▲三云聲名句文合為其體由前二說皆有教理為定量故深密第四云不可捨於言說文字而能宣說故淨名云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故十地論云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聞謂善聲善字故。
深密第四至而能宣說等者彼無故字其說字下云是故我依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意云由文字般若能顯實相般若既雙牒言說文字明通用四法下引淨名准之亦是第三香積品文十地論中善聲即聲善字即名句文故下引風畫二喻風喻音聲畫喻名句文並如下釋。
▲以余之意亦應雙取。
以余之意下第三料揀於中分二初直出正意意在雙取。
▲若就前二有去取者寧依名等。
二若就下會通前二於中五一正明去取。
▲良以音聲一種正就佛說容為教體流傳後代書之竹帛曾何有聲豈無教體。
二良以下出所以。
▲書雖是色亦與名等為所依故亦色蘊攝。
三書雖是色下遮妨難恐有難云疏不善法相書之以竹帛非名句文名句文身是不相應翰墨簡牘但是色法何得為體故此救云色與名等亦為所依何異聲為名等所依聲是色蘊所攝書字之色豈非色攝耶故前唯識之中例於餘方亦依色等有名句文亦同諸法顯義之體顯無方理故不取常規。
▲前淨名十地通取四者但言所用非正顯體。
四前淨名下會通前文但言所用者用此四法何必要四問曰若四中隨取但取名等豈不違於唯識離聲別有非正義耶答彼不離聲者假實合說今不離色假實亦存未爽通理。
▲仁王云是名句味諸佛所說故。
仁王云下五引證成立既但言名句味不云聲音明唯取名等此即仁王觀空品而文少略具云大王是經名句味百佛千佛百千億佛說名句味於恒河沙三千大千國中成無量七寶施三千大千國土中眾生皆得七賢四果不如於此經起一念信何況解一句者句非句非非句故今但意在有名句味無聲之言故不全引。
▲然大小諸宗雖通用四法而理不同謂薩婆多宗四法皆有實體經部聲有實體名等是假若大乘中或有四皆非實或有四皆如空俱不立故淨名云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十地論釋空中風相等云風喻音聲畫喻名字皆不可取佛藏經云諸法如毫釐不空者則諸佛不出世有說四皆事理無礙或說四皆圓融故宗不同也。
然大小諸宗下第三雙會謂會通四法大小不同或有四皆非實者即初教義名等假有聲是心變故或有四皆如空者然有二意一空為初門即屬初教二頓寂諸相即屬頓教今正當頓而引三經皆成頓義初引淨名即弟子品須菩提章以其被呵置鉢欲出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鉢勿懼於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即諸法也此明即言忘言通圓頓意二引十地經論以風畫合空皆不可取以此言教皆與證智而相應故不同風在樹葉畫在於壁但就教道則可見聞三引佛藏經亦證頓義即彼經第一念佛品中取意引耳經云舍利弗諸法若有決定體性如折毛髮百分一分者是則諸佛不出於世亦終不說諸法性空舍利弗諸法實空無性一相所謂無相如來悉知悉見如來以是說有念處舍利弗念處名為無處無非處無念無念業無想無分別無意無意業無思無思業無法無法相皆無合散是故賢聖名為無分別者是名念處上顯無念承便故來耳又下經云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即其義也有說四皆事理無礙即終教意下即圓教意。
▲第四通攝所詮體者。
▲瑜伽八十一云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即依於六文顯於十義。
依於六文顯於十義者瑜伽云六文者謂一名二句三字四語五行相六機請十義者一地義二相三作意四依處五過患六勝利七所對八能治九略十廣可知上正辨通所詮。
▲此明教義相成若不詮義教文何用故通取所詮成契經體又十住品云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相隨理無舛謬方為真教。
此明下出通所詮所以。
▲又瑜伽云佛菩薩等是能說者相語是能說相名句文身是所說相故皆通取不同前義尅取所說。
又瑜伽下又通収能所則有三重能所一以佛為能說人則聲等皆所說二唯語為能說則名等為所說以依語言顯屈曲故三四法皆能詮則前義為所詮故皆通取下對前揀別此中有二義第一通所詮則向下取第二通說者則向上取故說皆通不同前義尅取名等故云所說。
▲第五諸法顯義體者謂但能顯義理一切諸法皆為教體。
第五諸法顯義體中三初標舉次引證三結釋今初標舉略釋聲能顯義聲名為教六塵顯義六塵皆教。
▲淨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佛菩提樹衣服臥具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淨名第三下二引證略引二經淨名即第三卷菩薩行品因阿難聞香自昔未有便問世尊世尊為說是淨名取於香積佛飯因問久如當消淨名為廣說乃至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言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虗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今疏但撮略引耳然生公云若投藥失所則藥反為毒矣苟日得會毒為藥也是以大聖之為心病醫王觸事皆是法之良藥也苟達其會眾事皆畢矣菩薩既入此門便知佛土本是就應之義好惡者在彼於我豈有異哉所貴唯應但歎應生之奇耳。
▲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故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乃至云有佛國土動身名說。
又十卷楞伽者文言稍博大旨無殊四卷若四卷經當其第二大慧白佛言世尊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耶世尊若無性者言說不生世尊是故言說有性有一切性佛告大慧無性而作言說謂兔角龜毛等世間現言說又云大慧非一切剎土有言說言說者是作相耳或有佛剎瞻視顯法或有作相或有揚眉或有動睛或歎或欠或謦咳或念剎土或動搖大慧如瞻視及香積世界普賢如來國土但以瞻視令諸菩薩得無生法忍及殊勝三昧是故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見此世界蚊蚋蟲蟻是等眾生無有言說而各辨事釋曰以上所引證知皆教然楞伽意兼欲遣言反遣諸法思之可知十卷經中大同於此。
▲又香積世界飡香飯而三昧顯極樂佛國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
又香積下第二結釋大意於中三初引例總收次結成說聽後況出一乘今初含有內外言香積世界飡香飯而三昧顯者亦是淨名經意而是香積品中又與前文影略前說色觸等今辨香之與味欲今六塵皆作佛事故經云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釋曰此即以香顯三昧也又前文云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食味之益也又下菩薩品中明飯久如當消云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又云已發大乘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釋曰此即味為佛事故疏統收經意合二處經文也言極樂國土聽風柯而正念成者即阿彌陀經經云舍利弗極樂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以經對疏文義可知言絲竹可以傳心者即史記中事含其多事謂漏月傳意於秦王脫荊軻之手相如調文君之女終獲隨車況帝釋有法樂之臣馬鳴有和羅之伎皆絲竹傳心也言目擊以之存道者即莊子中事夫子欲見溫伯雪子久而不見及見寂無一言及出子路恠而問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何以寂無一言子曰若斯人者目擊而道存亦不可以容聲者矣。
▲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
既語默下第二結成說聽語默視瞬皆說結前也見聞覺知盡聽顯後義也覺収鼻舌身之三根上既六塵皆說今則六根皆聽苟能下釋其聽義上則但能顯法為說此則但能得法為聽也。
▲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
況華嚴下第三況出一乘上通三乘內外皆有此理況復華嚴一乘圓宗何法非教於中四節一明事物說法言雲臺寶網者即十地經爾時世尊從眉間出清淨光明乃至云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及大眾並金剛藏菩薩身師子座已於上虗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時光臺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說頌言佛無等等如虗空十方無量勝功德人間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加於彼等即其文也又寶網者第一經云其師子座摩尼為臺蓮華為網下云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亦其文也又言雲者第六經初於一切供養具雲中自然出聲說等言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者即上十地經亦光明說又第九地云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又現相品云爾時諸菩薩光明中同時發聲說此頌言諸光明中出妙音普遍十方一切國演說佛子諸功德能入菩提之妙道等又法界品初諸來菩薩下方菩薩名破一切障勇猛智王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於一切毛孔中出說一切眾生語言海音聲雲出說一切三世菩薩修行方便海音聲雲等其文非一。
▲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
華香雲樹等者第二明即事是法更何論說以有託事顯法生解門故。
▲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于何非教耶。
剎土眾生者第三明即事是能說人何但顯法剎土即國土身眾生即眾生身十身略舉其二以二是劣尚即十身況餘勝者於何非教者結成尚即能說況非教體。
▲下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其文非一。
下云下第四引證初引普賢行品如前教緣中釋。
▲第六攝境唯心體者總収前五並不離識。
第六攝境唯心體等者疏文分二先總明後然有下開章別釋前中亦二先正明後引證今初前之五體皆心所變心外無法如聲是色即二所現影況依聲上假立名等其教所詮及諸法顯義並離心無體。
▲唯識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現故起信亦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唯心現。
唯識等云下第二引證此引三文含於四教初引唯識即是初教故彼論名成唯識者唯遮外境識表內心離識之外更無別法彼引多教成立唯識亦引華嚴廣如彼論而言等者等有二意一等餘論二等餘經今初謂瑜伽雜集攝大乘等故無性攝論第四云論曰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經薄伽梵說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又薄伽梵解深密經亦如是說釋論中云十地經者於彼經中宣說菩薩十種地義此即安立十地行相名句文身識所變現聚集為體謂彼聖者金剛藏識所變影像為增上緣聞者身中識上影現似彼法門如是展轉傳來于今說名為教故諸論皆引華嚴成立唯識即是第六地中一心所攝門經云佛子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今由諸論皆已引之故疏下引但引梵行二又此等者等取楞伽等經頓教中義八識雖空而說唯識起信亦云下即終教中證此即彼論解釋分中顯示正義之文然其立義分中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此即已明唯心義訖今取解釋分顯心性相真妄交徹知是終教按彼論賢首疏云一心者即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絕相即真如門二隨緣起滅即生滅門此義至問明品當廣分別今但略證教體是心耳梵行品下即引當經以證圓教唯心知一切法即心自性非但心變而已。
▲然有二門一本影相對二說聽全収。
然有下開章別釋中先開章後別釋。
▲前中通就諸教以成四句。
▲一唯本無影謂即小乘不知唯識故。
釋中初釋本影中四句為四。
▲二亦本亦影謂大乘初教謂佛自宣說若文若義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本質教。
第二句中分二先正明俱有後明聚集顯現前中亦二先引佛地論各別成立後引二十唯識雙證前義前中初即如來實有說法故名本質文通六文義通十義皆是已下顯文義本因位說聽由於意識故果位中亦唯意識故云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以果位中智強識劣故說此識與智相應此智能於大眾會中雨大法雨故能說法智所依王即是第六故云淨識之所顯現而言淨者純無漏故唯識疏云既無漏心現即真無漏文義為體是故世尊實有說法言不說者是密意說。
▲故佛地論第一云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
故佛地論第一云有義下引證可知。
▲若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為影像。
▲佛地論云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
▲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
若聞者識上下明影像教託佛本質自心變故有漏心變則名等有漏佛地論下引證有影亦是前卷以佛為緣自心影像文義為果此文義相下釋妨若爾是自心變何名佛說故彼釋云自善為因佛力為緣影像為果今從於緣名佛說耳。
▲故二十唯識論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
▲護法論師等皆立此義。
故二十唯識下第二引二十唯識論雙證前二則本質影像二教齊有謂若聞者為增上緣則佛心相生若像為增上緣則聞者相生故云展轉增上力如來之識及聞者識名為二識決定成立本影之教言護法論師等者唯識諸師皆同此立故大乘疏云然此論主無不說法故取此解。
▲然云文義相生復說五心集現謂如說諸行無常即有四聲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詮義此十四相於聞者識上聚集顯現。
▲然西方多釋今略舉其一謂如說諸字有率爾尋求二心然未定知諸事所屬無決定心次說行字由先熏習連帶解生有三心起謂率爾尋求決定以決定知諸字所屬一切行故聞諸行字雖知自性然未知義為令知義復說無字但有二心謂率爾尋求未有決定以未定知無字所屬後說常字由前字力展轉熏習連後字生具起五心謂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於最後時四字周圓方能解義總十二心初二次三次二後五故有十四相義如前說餘如別章。
然云文義等者第二明聚集顯現於中二先總明聚集之相後然西方下別釋五心多少言然西方多釋者相傳略有四解今疏即是第一唯識疏中亦唯此解斯乃總意故疏存之別有三師一云說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但緣其聲是現量故尋求心中唯尋耳識所緣境故亦但緣聲不緣字名此之一心所變聲上雖有字名如生等相而不緣之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三相現說行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六相現謂前二字各有三故說無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九相現前之三字皆有聲字名故說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經十二心有十四相謂四聲四字四名並句及義名為聚集若不散亂起染淨心及等流心若散亂時生心不定一云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但緣於聲是現量故尋求心中緣聲字名非現量故由此極少經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若不散亂決定心生若散亂時心生不定一云率爾耳識但緣於聲同時意識緣聲字名若爾者尋求意識尋何等名此中曲有二解一云四率爾耳識先緣其聲四同時意識緣聲字名是其現量以緣常聲時不緣諸等聲及字名故五識同時意識隨聲等皆現量故四尋求心方得圓滿經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一云同時意識容非現量得緣過去經於八心四率爾耳識四同時意識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問同時意識既是現量何得緣字名耶答現量亦緣名等自相如理門論說不緣者不緣名義相繫屬故上約諸行無常說若法華中約諸惡者莫作然五字一句則具一百五相謂諸字有二相謂字及名惡字時七相者字時十六相莫字時三十相作字時五十相故成一百五相百法疏亦說此義言其五心初後通六識中三唯意識又前三是無記後二通善惡又率爾五識後必有尋求尋求心後或散或不散散即復起率爾識不散即起第三決定乃至等流又意識率爾自有二種一五識同時率爾意識緣現在境二獨頭率爾意識唯緣過去此中且說同時餘義廣如別章然此皆約未自在位以顯五心聚集顯現若自在位於一念中具足顯現如理思之言次說行字時由先熏習字時無常二字亦在未來其諸一字雖流過去現無本質由薰習力唯識變力仍於此念說行字時心上顯現下言連帶准此可思。
▲三唯影無本謂大乘實教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大悲大智為增上緣令彼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聖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龍軍堅慧諸論師等並立此義。
三唯影無本者唯識論疏指無性論作如是說不取為正。
▲四非本非影如頓教說非直心外無佛色聲眾生心內影像亦空性本離故亡言絕慮即無教之教耳須彌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龍樹等宗多立此義。
龍樹等宗多立此義者等取頓教般若言多立者不必全爾有三觀故此但明空之一義故。
▲此前四說總合為一圓融無礙自淺至深攝眾生故。
此前四說下融為一味方順圓宗若約攝生則淺深有異。
▲第二說聽全收中成二四句。
第二說聽全收等者文中有三初標次釋後結融通今初標中所以成二四句者以真心融三則似事理無礙故須分之。
▲一約同教以成四句謂一佛真心外無別眾生以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則唯說無聽故所說教唯佛所現二眾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故則唯聽無說故所說教即眾生自現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三佛真心現時不礙眾生真心現故說聽雙存二教齊立四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即佛故非眾生互奪雙亡則聽說斯寂故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初同教中初二句但以生佛同一真心故互相收三即互不相礙故得雙存四乃互相即故所以相泯並易可知。
▲二約別教以明四句謂由不壞相生佛互在故。
二約別教等者別教四句則唯約事事無礙由生佛兩相宛然互相在故亦可前是相即門後是相入門以前相即門中含事理無礙故且名同教耳。
▲一眾生全在佛中故則果門攝法無遺生尚在佛心中況所說教不唯佛現。
一眾生等者第一句有二先正立後引證今初此以佛果稱性故攝法無遺無有一法出法性故全性為佛故無法不攝。
▲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
故出現下後引證也初引當經如前已解至下本文重明。
▲又佛性論第二如來藏品云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
次又佛性下引論然此品中說如來藏乃有三義今是其一言三義者論云復次如來藏義有三種應知何者為三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此即第一所攝藏也以為如來之所攝故名如來藏故彼論云一所攝名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言如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言如來者約從自性來至至得是名如來故如來性雖因名應得果名至得其體不二但由清濁有異在因時為違二空故起無明而為煩惱所雜故名為染濁雖未即顯必當可現故名應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無復惑累煩惱不染說名為清果已顯現故名至得譬如水性體非清濁但由穢不穢故有清濁名應得至得二種亦爾云云所言藏者一切眾生等與疏全同次下論即云復次藏有三種一顯正境無比離如如境無別一境出此境故二顯正行無比離此智外無別勝智過此智故三為現正果無比無別一果過此果故故曰無此由此果能攝藏一切眾生故說眾生為如來藏疏中所引但取佛含眾生之義故略引其中間耳下略引二藏二隱覆為藏者道前為煩惱覆眾生不見故三能攝為藏者果地一切功德應得性時攝之已盡故今取果攝故亦不引後之二藏。
▲又下出現品中明三世劫剎眾生所有心念根欲尚皆一身頓現。
▲況佛智廣大同虗空耶。
又下出現下三又引當經況出攝聽諸法皆攝何獨聽法眾生於中又二重舉況一明一身頓攝況於眾生二明智廣同空一切本居智內何用攝耶然第一文即出現偈云如三世劫剎眾生所有心念及根欲如是數等身皆現是故正覺名無量今疏上二句但略如及二字耳言尚皆一身頓現者即長行中意經云如來成正覺時以一相方便入善覺智三昧入已於一成正覺廣大身現一切眾生數等身住於身中如一成正覺廣大身一切成正覺廣大身悉亦如是然彼經長行以身攝身偈頌明其總攝今取長行之一身對偈中之廣攝以顯難思耳故言尚皆一身頓現此一尚字即是舉況一身總攝況聽法人況佛智下復舉況更彰廣大即第八十經普賢讚佛偈初經云佛智廣大同虗空普遍一切眾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別今疏引者意通前半正取大智以況一身故但引初一句而已。
▲二佛在眾生心中故則因門攝法無遺佛尚在於心中況所說教非眾生心現。
二佛在眾生等者眾生即因因稱法界法界攝法無遺故眾生亦攝無遺矣。
▲故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智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佛正覺。
次故出現下引證。
▲此明佛證眾生心中真如成佛故本覺無異以始同本總在眾生心中從體起用應化身時即是眾生心中真如用大更無別佛如起信中多明此義而是自心體用今以此經心佛眾生無差別故佛證眾生之體用眾生之用。
後此明佛證下解釋謂如來何以不離生心釋云眾生心真如是佛所證故若爾但是平等之理何足為玄故復次云本覺無異故謂佛本覺與眾生本覺無有二體同一覺故本覺即法身故法身同故若爾法身體同眾生未證佛證法身復何相預故次云以始同本總在眾生心中謂起信既言始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異生佛本覺既同今佛始同本時全同眾生本覺故全在眾生心中矣復有問云約體雖同相明自別豈得全同故次云從體起用用不異體體既眾生之體用豈離於眾生故依體起用即是眾生心中真如用大更無別佛若爾起信論中已有此義何以獨名華嚴為別教耶故次釋言起信雖明始本不二三大攸同而是自心各各修證不言生佛二互全收是則用起信之文成華嚴之義妙之至也疏文可知。
▲三由前生佛互相在時各實非虗則因果交徹隨一聖教全在二心。
三由前生佛互相在下但合前二並實非虗成此句耳謂初佛攝時生即全攝無前無後故實非虗生攝非虗教在生心佛攝非虗教在佛心耳。
▲故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
故眾生心中佛下顯雙存相謂雖雙互相攝不妨說聽宛然在文似隱義極分明請以喻況略舉二喻一者如一明鏡師弟同對說聽以師取之即是師鏡弟子取之是弟子鏡鏡喻一心師弟喻生佛是謂弟子鏡中和尚為和尚鏡中弟子說法和尚鏡中弟子聽弟子鏡中和尚說法諸有智識請詳斯喻此喻猶恐未曉又如水乳和同一處而互為能和所和且順說聽以能和為說所和為聽且將水喻於佛乳喻眾生應言乳中之水和水中之乳水中之乳受乳中之水雖同一味能所宛然雖能所宛然而互相在相遍相攝思以准之更消疏文眾生心中佛者此明眾生稱性普周而佛不壞相在眾生心內言為佛心中眾生說法者此明佛心稱性普周而眾生不壞相在佛心內也但明能說之佛即是眾生心中佛但語聽法眾生即是佛心中眾生下對反上更無別理但說聽之異耳。
▲四由生全在佛則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則同生非佛兩相形奪二位齊融則隨一聖教俱非二心則佛心中眾生生無聽眾生心中佛無說。
▲是以賢首品云因緣所生無有生諸佛法身非是身又偈讚品云如來不說法亦不度眾生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從得道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等。
四由生全在等者此句雙泯義更易了於中先正明是以賢首下引證即第十五經但證第四雙非之義因緣所生無有生生泯也諸佛法身非是身佛泯也下半云法性常住如虗空以說其義光如是正要前二句故不引此耳又偈讚品亦證雙非大般若文前已釋竟。
▲是故此四於一聖教圓融無礙方為究竟甚深唯識道理。
是故此四下總結融通隨舉一句即須具四故隨一文一句若大若小必具此四攝理周圓。
▲第七會緣入實體者前來六門同入一實故。
第七會緣入實體等者疏文分二初總明後亦有下開釋。
▲亦有二義一以本收末二會相顯性前中以諸聖教從真流故不異於真。
▲故攝論中名為真如所流十二分教唯識第十釋勝流真如云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最為勝故。
攝論中下引證此引無性攝論第七梁攝論第十次引唯識第十彼論釋十真如中第三地如彼疏釋云由此地中得於三慧照大乘法觀此法教根本真如名勝流真如或證此如說法勝故。
▲彼宗雖不立真如隨緣而說佛正體智證最清淨法界而於後得安立教法名為如流以本收末亦名如為教體。
彼宗雖不立下釋妨謂有問言彼宗真如凝然何有流義故疏通云而說佛正體等此中逆順總有四法展轉相依若逆推者此之教法從何而立答從佛後得智立此後得智復依何生由根本智故論云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此根本智從何而立由冥真如故名真如最為根本若順說者梁論第十釋云真如於一切法中最勝由緣真如起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真如所流此智於諸智中最勝由此智流出後得智後得智所生大悲此大悲於一切定中最勝因此大悲如來欲安立正法教濟眾生說大乘十二部經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於一切法中最勝菩薩為得此法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由觀此法得入三地在文可知。
▲二會相顯性者謂彼一切差別教法從緣無性即是真如是故虗相本盡真性本現。
二會相顯性者上說如為教本而教非即如今說教即是如則攝十二分教之相歸即如之性也。
▲如來言說皆順於如故金剛三昧經云如我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
▲仁王二諦品云大王法輪者法本如應頌如乃至論議如等。
如來言說下重釋教即如義上明教從緣生無有自性故教即如今明說主稱如故言教皆如金剛三昧經證成此義言義語者皆契如故下引仁王證成前義言乃至者文中略故若具經云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十方諸如來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大王法輪者法本如重頌如授記如不頌偈如無問而自說如戒經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廣如未曾有如論議如是名句味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大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上即經文其中云戒經者即因緣經因事制戒故乃因緣經中一義又言法界如者即本生經界即因義故餘文可知十二分名義十藏品說。
▲此經明教即是如不說如皆是教若取說法顯義皆為教體一切法皆如也則無如非教。
此經明教即是如下復辨通局謂但言十二分教即如此局在十二若云如即佛教則一切法皆如也則一切皆佛教斯義則通故次疏云若取諸法顯義體即明一切皆教既一切皆如如皆佛教也。
▲第八理事無礙體者謂一切教法雖舉體即真不礙十二分等事相宛然顯現雖真如舉體為一切不礙一味湛然平等由如無礙佛之音聲亦順如無礙皆與如智而相應故如前義分齊中廣明。
第八理事無礙體等者在文可見。
▲第九事事無礙體者文義皆圓。
第九事事下疏文分三初雙標次正顯文後例釋義今初雙標文義揀義取文耳。
▲文即圓音此中亦具十種玄門現相品云佛演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即同時具足相應體十住品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有盡而令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必即廣狹無礙體亦名純離教一句不壞狹也純也文義不同廣也雜也又云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等皆一多相容教也出現品云如來音聲普入一切譬如書字等此亦相入即相容也十住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即相即教體出現品云道場皆聞不出眾外各各隨解即隱顯教體也又云如來言音唯是一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別亦隱顯教體亦純雜教也又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如善口女等即微細教也阿僧祇品云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又說諸法不可說等一法既爾餘法亦然交暎重重無盡無盡即帝網教也觸事即法即託事生解教也一念頓演即十世教也如諸會中此方所說十住等十方亦爾即主伴教也若隨說一法門皆有無量修多羅為眷屬等即眷屬教雖不得為主亦是伴類。
次文即下正顯文圓文即名句文而言圓音者有二義故一例上名等離聲無體今圓音體文亦依之二者既言圓音則文句皆足方稱圓耳若一直聲音義非正下引諸經成斯教體具十玄門言佛演一妙音等者經文略有三節初則一音周聞但彰其遍次云眾音悉具者即前一音頓具多音理萬類殊音如善口天女三法雨皆遍者則隨一一音具說一切大小權實無盡法門又一一門皆充法界三節已含四義一則展一普周二則一收一切展卷無礙皆悉同時何音何法而不具足彼經次下云一切言詞海一切隨類音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等則重數更多今但引其一偈足顯同時具足言譬如書字等者即如來轉法輪中取意略引故有等言若具引者經云佛子如來法輪悉入一切語言文字而無所住譬如書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語一切等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處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業一切報中而無所住一切眾生種種語言皆悉不離如來法輪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輪故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轉法輪應如是知即此經文法喻之中亦自影略故疏取意略引耳言此亦相入即相容也者據所引文即相入義即此相入是一多相容不同門能入名入所入名容能容即所入所容即能入隨義名異容入一義耳言道場皆聞不出眾外者即出現音聲中梵王及眾喻若具引者復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住於梵宮出梵音聲一切梵眾靡不皆聞而彼音聲不出眾外諸梵天眾咸生是念大梵天王獨與我語如來妙音亦復如是道場眾會靡不皆聞而其音聲不出眾外何以故根未熟者不應聞故其聞音者皆作是念如來世尊獨為我說佛子如來音聲無出無住而能成就一切事業是為如來音聲第五相釋曰眾會聞者即以根熟為眾內未熟為眾外耳餘則可知應者得聞此即顯也不應不聞斯即隱也各各隨解者聞中復有差別若聞大乘大乘則顯不聞二乘二乘即隱小顯大隱等可知又云如來言音等者即彼次下第六相也經云佛子譬如眾水皆同一味隨器異故水有差別水無念慮亦無分別如來言音亦復如是唯是一味謂解脫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別而無念慮亦無分別然此一文證其兩義若取諸器各受互不相知即是隱顯若取一味隨器即是純雜善口天女亦即彼品經云復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有天婇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一一樂中復有百千差別音聲佛子彼善口女從口一聲出於如是無量音聲當知如來亦復如是於一音中出無量聲隨諸眾生心樂差別皆悉遍至悉令得解即第四相一中頓具即微細也言阿僧祇品至不可說等者等餘經文經云一一佛法不可說種種清淨不可說出妙音聲不可說轉正法輪不可說於彼一一法輪中演修多羅不可說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調伏眾生不可說此上經文已有數重而但說一法法法皆爾互入重重故成無盡又彼中云清淨實相不可說說修多羅不可說於彼一一修多羅演說法門不可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所有決定不可說於彼一一決定中調伏眾生不可說不可言說同類法不可言說同類心不可言說異類法不可言說異類心不可言說異類根不可言說異類語念念於諸所行處調伏眾生不可說等亦是其類也言一念頓演者一念頓演無量劫法何有十世不互相融第五經云樹下諸神剎塵數悉共依於此道場各各如來道樹前念念宣揚解脫門等。
▲此且約言說若類通諸法皆為教體即所論義義即普法具十玄門如義分齊。
此且約下例文釋義初句結前餘皆釋後。
▲第十海印炳現體者如前差別無盡教法皆是如來海印定中同時炳現設所化機亦同緣起炳現定中是故唯以三昧為斯教體如出現品云此約果位若約因位圓信亦得印現賢首品云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
▲以上十門該羅收攝未有一法而非教體然後二門正是經宗融取前八無所遺矣。
以上十門下第二總結可知教體門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七
卍續藏第 05 冊 No. 0232 華嚴經疏鈔玄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八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六宗趣通局者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先明其通後顯於別。
第六宗趣通局中疏文分二先釋名標章後前中下依章別釋初中宗者宗崇故云所尚亦云尊也主也多也。
▲前中通論一代佛教諸部異計各是一宗謂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義相從更復合之。
前中通論下第二依章別釋於中二先釋通宗後釋別宗前中三初總標大意二敘昔辨違三申今正解今初言諸部異計即二十部言十八本二者十八部名次下當列本二者即上座部及大眾部故文殊問經云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言以義相從者合二十部兼諸大乘為十宗故。
▲然隋朝大衍法師總立四宗一因緣宗謂薩婆多二假名宗謂即經部三不真宗謂諸般若四真實宗謂法性真理佛性等教。
然隋朝下第二敘昔辨違於中二先敘昔後辨順違前中又二先正立後異名前中各從所立得名四中各有二句上句立義下句指教。
▲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顯實。
又此四宗下辨異名四名不出性相而前三從所破後一就所顯。
▲初二小乘後二大乘各初淺後深此亦有理。
初二小乘下辨順違於中二先略釋明順理後約局明違文今初言各初淺後深者以初顯正因緣立有緣果之性故為淺二破於定性但從緣有故為深也萬法從緣故無定實如鐵之堅遇火則鎔如水之濕遇寒則堅明知從緣則無定性假名而已故為小深早欲參涉大乘故云經部三是大乘之淺望其第二亦是次深以二但破性而有其相如會指成拳雖無定性非無拳相今復破之明性相俱空為法空矣而言淺者但除妄計以顯空義未彰妙有不空真性故名為淺第四方顯妙有真性故四為深言此亦有理者自淺之深先小後大一代佛教大意耳故又第一宗是因緣所生法第三宗則我說即是空第二宗亦為是假名第四宗亦是中道義故無大違。
▲但収義不盡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
但収義不盡下第二約局明違言但判二者唯明有部及經部故除本二部故云十八部中。
▲今總収一代時教以為十宗。
今總収等者第三申今正解於中三初總標二別釋三料揀。
▲第一我法俱有宗謂犢子部等彼立三聚一有為二無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立五法藏謂三世為三無為為四第五不可說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說為有為無為故。
第一我法俱有宗等者第二別釋也釋第一宗中先立理謂犢子部等者等取餘四部謂此計中總有五部全或一少分言五部全者一犢子部二法上三賢胃四正量五密林山故總為五部同計言一少分者泰法師云更等取經部中根本經部不等末經部以本經部亦執有勝義我非即非離即計菩薩出離生死故名勝義。
▲然此一部諸部論師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
▲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等彼立諸法不離色心或立三世無為或分五類皆無有我以無我故異外道計。
二法有我無宗等者疏文有二先正立後顯功能今初言等者等取餘二半謂此計都有三全一少分謂一一切有部二雪山部此即上座部宗輪論云多同說一切有故亦等取也三多聞部宗輪敘多聞部云餘義多同一切有部並不立我計法有實故言一少分者化地部末計彼云過去未來並皆實有亦有中有一切法所知所識故名有法無我。
▲又於有為之中立正因緣以破外道邪因無因。
又於有為下第二辨教功能於中有五一總顯功能二廣顯所破三舉正折邪四指廣從略五結功超勝今初因緣能破無因正因以破邪因。
▲然西域邪見雖九十五種或計二十五諦從冥生等或計六句和合生等或謂自在梵天等生或謂時方微塵虗空宿作等而為世間及涅槃本。
然西域邪見下二廣顯所破於中三初敘西域二敘此方三雙就結過初中亦三初束九十五種為十一宗二束十一以成四計三結諸計以歸二因今初九十五種如第六迴向引然至妙虗通目之曰道心遊道外即稱外道故唯佛正道餘悉名外道故此總非所以成十一者以約現有教文傳習西域故言或計二十五諦從冥生等者即十一中之一計也此即數論師計案金七十論中謂有外道名劫毗羅此云黃赤?髮面色皆黃赤故時世號為黃赤色仙人其人從空而生自然四德一法二智三離欲四自在得此智已依大悲說先為阿修和仙人說次阿修和傳與般尸訶般尸訶傳與褐伽褐伽傳與優樓佉優樓佉傳與䟦婆和䟦婆和傳與自在黑般尸訶廣說此智有六十千偈其自在黑姓拘式見大論難受略抄七十偈此婆羅門初入金耳國以鐵葉腹頭戴火盆擊王論鼓求僧論議因諍世界初後有無謗僧不如遂造此七十論申數論宗王意朋彼以金賜之外道欲彰己令譽遂以金七十標名唯識疏云其後弟子之中上首如十八部中之部主者名伐理沙此翻為雨雨時生故即以為名其雨徒黨名雨眾者即義當自在黑所受䟦婆和梵音不同耳梵云僧佉此翻為數數即慧數數度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者皆名數論師本源即是迦毗羅造金七十論即自在黑造偈長行即天親菩薩解釋言二十五諦者准百論云從冥生覺從覺生我心從我心生五微塵從五微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神為主常覺相處中不壞不敗攝受諸法斯則五大亦為能生今依金七十論釋二十五諦總略為三處中為四廣為二十五言略為三者謂一自性二我知三變異自性是第一諦古稱冥性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勝性用增勝故智論云謂外道通力至八萬劫八萬劫外冥然不知謂為冥諦從此覺知初立故名冥諦二言我知者即第二十五諦即神我也三變異者中間二十三諦自性所依名為變異故有三位言中為四者彼論云外曰云何分別本性變異及知者答曰本性無變異(一也)大等亦本變(二也)十六但變異(三也)知者非本變(四也)謂本性能生大等故名為本不從他生故非變異二大我慢五唯此七亦本亦變異大從本性生故變異能生我慢故為本慢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五根故皆亦變亦本三五大五知五業及心平等根但從他生故唯變異不能生他故不名本四知者即我知為體故不從他生亦不生他故非本非變若准百論五大生十一根則五大亦本亦異唯變異中則唯十一根言廣有二十五者如上引百論然都有九位就其中二十三諦自有七位一大二我心三五唯量四五大五五知根六五作業根七心平等根兼其初後故二十五問曰自性不可見云何知有答有法有微細故不可見如熱氣散空豈得言無若不見云何知有答因大等事從自性生有三德故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答三德合故其三德在冥性中眠伏不起在大等二十三位便有覺悟故二十三一一皆以三德合成言三德者梵云薩埵刺闍答摩薩埵此云有情亦云勇猛今取勇義刺闍此為微牛毛塵等皆名刺闍亦名塵坌今取塵義答摩此云闇即闇鈍之闇三德應名勇塵闇若傍義翻舊云染麤黑新云黃赤黑舊名喜憂闇新云貪嗔癡舊名苦樂癡新云苦樂捨敵體而言即是三毒能生三受名苦樂捨黃赤黑者是其色德貪多輕光故色黃嗔多動躁故色赤癡則重覆故其色黑由此自性合三德故能生諸法故自性是作者我非作者若非作者何用我為答為證義故義之言境證於境故謂二十四諦是我所知故我是見者而非作者餘不能知問自性是作我非作者何因和合偈答云我求見三德自性為獨存如跛盲人合由義生世間謂我有如是意我今當見三德自性故我與自性合自性為獨存者我是困苦人唯有能見知今當為彼令得獨存以是義故自性與我合如人與王合亦如盲與跛合則以我為跛不能作故自性為盲不能見故此二合故能生世間與我受用盲跛達其所在各得分立我見自性時即得解脫令我獨存問曰已說和合能生世間是生次第云何答曰自性次第生大我慢十六十六內有五從此生五大謂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長之義自性相增故或名覺或名想或名遍滿或名智或名慧或大即是智故大得智名大次生我執我執者自性起用觀察於我知我須境故亦名我慢亦名五大初或名轉異或名炎熾次慢生十六者即五唯量五知根五作業根及心平等根此意總明皆從慢生就十六中應先生五唯五唯生十六故云十六內有五從此生五大即百論從我心生五微塵從五微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初生五唯量者一聲二觸三色四味五香五各有體有能有緣量故唯亦定義唯定用此成五大故五唯無差別以微細寂靜故從此生五大大塵有差別五唯無差別即是大塵大無憂癡唯以喜樂故五大具三毒故差別從聲唯生空大別有一物名之為空非空無為觸唯生風大色唯生火大味唯生水大香唯生地大金七十論但各一生有說藉塵有多少從聲一塵成空大聲觸二塵生風大色聲觸三生火大色聲觸味生水大總用五塵生地大藉塵多者力弱藉塵少者力強故四輪成世間空輪最下次五大生十一根者先生五知根次生五作業根後生心平等根云何五大生五知根謂聲唯生空大空大成耳根是故耳根還聞聲觸唯生風大風大成身根是故身根還受觸色唯生火大火大成眼根是故眼根還見色味唯生水大水大成舌根是故舌根還知味香唯生地大地大成鼻根是故鼻根不聞地而聞於香而金七十論但云耳根唯從聲唯生與空大同類是故能取聲若優樓迦仙人則計遍造義謂五大造眼根而火大偏多色是火家求那故眼根唯能見色餘四例知皆用五大成各一偏多耳次生五業根者金七十論即總用五大成謂一語具二手三足四小便處五大便處此中語具謂口舌等手足即分皮根少分彼謂身根為皮根又男女大遣等各有用故故偈云唯見色等塵是五知根事言執步戲除是五業根事心平等根者金七十論分別為體故論云分別為心相是相即心事亦具五唯成通緣諸境故又論云大我慢心事三自相為事心能遍取差無差境有說以肉團心為體二十五我知者以思唯我唯識因明皆云數論執我是思若金七十云云何知有我頌曰聚集為他故(一)異三德(二)依故(三)食者(四)獨離故(五)五因立有我一如有人聚牀席等必為於人如是大等聚集即知有我二異三德者前二十四皆有三德故三依故者如人依身身則有用故四食者者如人見味如有別味人見大等所知必知有能知五獨離故者若唯有身聖人所說解脫則無所用故知有我我有何相然金七十論將自性望變異有九不似有六相似我翻似不似言九不似者一無因二常三多人共一四遍一切五無事六不沒七無分八不依他九不屬他自性有此九德不似變異變異則有因等我有八義同自性不似變異但多人共一義不同自性謂人人各有我故自性有六義似變異謂一同有三德二不相離謂三德不可分三皆為我所受用之塵四平等俱為一切我受用如一婢多主使五無知者本末同無知唯我知故六能生自性能生而大等亦能生故而我知亦無此六相似故總云我翻似不似謂亦無三德不能生等故我有八不似變異乃成八德無六似於變異但成二德謂一無三德二是知者餘之四似是自性變異之德非我之德餘義可知有云由三德是生死因由所轉變擾亂我故不得解脫知二十三諦轉變無常生厭修道自性隱迹不生諸諦我便解脫金七十云人無縛無脫無轉轉生死以無三德故無變異故無作者故若爾誰得解脫答輪轉及繫縛解脫唯自性由自性變異故縛若得正遍知即得解脫意明知二十五諦為正遍知明縛與脫不由於我言我解脫者約自然脫耳論總結云此祕密智應施五德婆羅門一生好地二好姓族三行四有能五欲得上依金七十論略敘其計其間不同兼智論意並已具釋若廣破者如唯識中百等論下疏略總破耳或計六句者即衛世師計新云吠世史迦薩多羅此云勝論吠世亦云鞞世吠世為正立六句義最為勝故或勝人所造故其能造人即成劫之末人壽無量外道出世名嗢露迦此云鵂?晝避聲色匿迹山藪夜絕視聽方行乞食時人以為似鵂?鳥故名鵂?仙人即百論優樓佉也或名羯挐僕羯挐云米齋僕翻為食先為夜遊驚他稚婦乃不夜乞遂收場碾糖粃之中米齋而食故時號為食米齋仙人多年修道遂獲五通謂證菩提便欣入滅但嗟所悟未有傳人愍世有情癡無慧目乃觀七德授法令傳一生中國二父母俱是婆羅門姓三有般涅槃性四身相具足五聰明辨捷六性行柔和七有大悲心經無量時無具七德後經多劫婆羅痆斯國有婆羅門名摩納縛迦此云儒童其儒童子名般遮尸棄此云五頂頂髮五旋頭有五角其人七德雖具根熟稍遲既染妻孥卒難化導經無量歲伺其根熟後三千歲因入園遊與其妻室競華相忿鵂?因此乘神通化之五頂不從仙人且返又三千歲化又不得更三千歲兩競尤甚相厭既切仰念空仙仙人應時神力化引騰空迎往所住山中與說所悟六句義法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實者說法體實德業所依名之為實德業不依有性等故德者道德業者作用動作義也實有九種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時七方八我九意德有二十四一色二香三味四觸五數六量七別性八合九離十彼性十一此性十二覺十三樂十四苦十五欲十六嗔十七勤勇十八重性十九液性二十潤二十一行(去聲呼)二十二法二十三非法二十四聲業有五種一取二捨三屈四申五行大有唯一實德業三同一有故離實德業外別有一法為體由此大有有實等故同異亦一也如地望地有其同義望於水等即有異義地之同異是地非水水等亦然亦離實等有別實體和合句者謂法和聚由和合句如鳥飛空忽至樹枝住而不去由和合句故令有住等上已略敘廣出體相及廣破斥並如唯識及疏并百論等或謂自在梵天等生者此有三計一即塗灰外道并諸婆羅門共計自在天是萬物因故唯識第一云有執有一大自在天體實遍常能生諸法謂彼計此天有其四德一體實二遍三常四能生諸法又計有三身一者法身體常周遍量同虗空能生萬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之上三變化身隨形六道教化眾生復計彼天有二住處一在雪山二在南海末剌耶山昔摩竭國有兄弟二人事自在天同往雪山求見彼天至山忽見一婆羅門云大自在天是汝國釋迦牟尼佛何不禮事兄弟報云我先承習但事天神時婆羅門變為天形面上三目復現四臂或現八臂告兄弟曰汝可還國菩提樹東造釋迦降魔之像菩提樹後穿一池濟渴乏者彼宗因此計二住處以為不謬瑜伽第七云彼作是思世間諸物必應別有作者生者及變化者為彼物父謂自在天或復其餘如論廣破顯揚第十亦同此說十二門論亦廣破之二言梵天等生者即第四圍陀論師計及第五安茶論師圍陀云明此師計那羅延天能生四姓此計梵天能生萬物提婆菩薩破外道小乘涅槃論云從那羅延天齊中生大蓮華蓮華之上有梵天祖翁謂梵天為萬物之祖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生婆羅門兩臂生剎利兩䏶生毗舍兩脚生首陀故瑜伽第七云婆羅門是最勝種類剎帝利等是下劣種類婆羅門是白淨色類餘種是黑穢色類婆羅門種得清淨非餘種類婆羅門是梵王子從大梵王腹口所生從梵所出梵所變化梵王體胤廣破如彼顯揚亦同故上等言等取那羅延天以那羅生梵梵為物祖故正云梵天生等取那羅延又等梵王是第五計安茶論師計本際也言本際者即過去之初首謂計世間最初唯有大水時有大安茶出生形如鷄卵金色後為兩段上為天下為地中生一梵天能作一切有命無命物是故梵天是萬物因以四五兩計一計那羅延為始一計安荼為始並次生梵王梵王生萬物故疏云梵天等生即等取安茶及那羅也其安茶計亦似此方有計天地之初形如鷄子渾沌未分即從此生天地萬物或謂時方微塵虗空宿作等而為世間及涅槃本者此有六計一時者即時散外道執一切物皆從時生是故時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廣百論云復次或有執時是真實常以見種等眾緣和合有時生果有時不生時有作用或舒或卷令彼條等隨其榮華此所說因具有離合由是決定知實有時廣破如彼百論亦云如是時雖微細不可見以節氣華實等故知有時此則見果知因次言方者即第七方論師計計方生人人生天地滅後還入於方故方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故百論云外曰實有方常相有故日合處是方相等言微塵者即第八路迦耶論師計色心等法皆極微所作路迦耶此云順世外道計一切色心等法皆用四大極微為因然四大中最精靈者能有緣慮即為心法如色雖皆是大而燈發光餘則不爾故四大中有能緣慮其必無失故唯識云有外道執地水火風極微實常能生麤色所生麤色不越因量雖是無常而體實有釋曰謂從四大生後還歸大言麤色者即是子微不越因量者因者父母微最初極微名為父母聚生諸色故所生者名曰子微子微雖是無常不越父母故是實有亦廣如彼破但是隨情虗妄計度顯揚第九云又計極微是常住者以依世間靜慮起如是見由不如實知緣起故計有為先有果集起離散為先有果壞滅由此因緣彼謂從眾微性麤物果生漸析麤物乃至極微住是故麤物無常極微常住瑜伽同此言虗空者即第九口力論師謂虗空為萬物因別有一法是實是常是一是萬物因從空生風從風生火火生煖煖生水水生涷堅作地地生五穀五穀生命命沒還歸空是故虗空為一切萬物因是涅槃因百論亦云外曰定有虗空法常亦遍亦無分一切處一切時信有故等廣如彼破言宿作者即第十宿作論師計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隨往日本業因緣是故若有持戒精進受身心苦能壞本業本業既盡眾苦盡滅眾苦盡滅即得涅槃是故宿作為一切因瑜伽云何因緣故彼外道作如是見立如是論答彼見世間雖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致於樂彼如是思若由現法士夫作用為彼因者彼應顛倒由彼所見非顛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為因由此理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涅槃三十五廣破此見而疏云等者等取第十一無因論師計一切萬物無因無緣自然生自然滅故此自然是常是萬物因是涅槃因此計一切無染淨因如棘刺自纖烏色非染鶴色自白大乘法師云別有一法是實是常號曰自然能生萬物與下此方計有同義瑜伽第七云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謂見世間無有因緣或時歘爾大風卒起於一時間寂然止息或時忽爾暴河瀰漫於一時間頓即空竭或時鬱爾果木敷榮於一時間颯然衰萃由如是故起無因見立無因論顯揚亦同此則無因為自然非別有物若廣分別上諸異計如瑜伽六七顯揚九十婆沙十一二及金七十廣百論等。
▲統收所計不出四見謂數論計一勝論計異勒沙婆計亦一亦異若提子計一異。
統收所計不出四見下第二束十一為四計即百論意於中二先正明計。
▲若計一者則謂因中有果若計異者則謂因中無果三則亦有亦無四則非有非無餘諸異計皆不出此。
後若計一下對因果明皆廣如百論。
▲雖多不同就其結過不出二種從虗空生即是無因餘皆邪因。
離多不同下第三結歸二因即收上十一宗計乃至九十五種皆不出二因無而忽有是曰無因所計虗謬是曰邪因如乳生酪乳曰正因令乳生席即曰邪因從無明行而生此身是曰正因從冥生等皆曰邪因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離則滅未有一法不從因生情非情境並從因生而言無因乃成大過謂不應生物則合常生石女則生兒龜毛亦應生物不修萬行應得涅槃則世出世法一時俱壞故無因過過莫大焉配屬可見離佛法外非唯九十五種設千般異說皆不出於邪因無因故說一正因緣無計不破。
▲此方儒道二教亦不出此。
此方儒道下第二敘此方疏文分二初指同二因後如此下略出諸計然此方儒道玄妙不越三玄周易為真玄老子為虗玄莊子為談玄。
▲如此莊老皆計自然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此莊老下文有二先合引老莊後別引周易前中亦二先引文後斷義今初正引老子義引莊子故云皆立自然此句標也故莊子云不知所以然而然故曰自然謂人法地下即老子道經有物混成章此先有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注云因其所大而明之得一者天地王也天大能覆地大能載王大能法地則天行道故云亦大又云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注云王者人靈之主萬物繫其興亡將欲申其鑒誡故云而王居其一欲警王令有所法也次文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云人謂王也為王者先當法地安靜既爾又當法天運用生成既生成已又當法道清淨無為令物自化人君能爾者即合道法自然之性也又上釋道大云以通生表其德字之曰道以包含目其體強名曰大此文相躡故委引之意在道法自然耳德經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前即逆推此則順辨注云一者冲氣也言道動出冲和妙氣於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陽氣陽氣不能獨生又生陰氣積冲氣之一故云一生二積陽氣之二故云二生三陰陽合孕冲氣調和然後萬物阜成故云三生萬物次下又云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上來皆明萬物自然生也即老子之言若正引莊子者莊子太宗師篇云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注云有無情之情故無為也有常無之信故無形也又云可傳而不可受注云古今傳而宅之莫能受而有之也又云可得而不可見注云咸得自容而莫見其狀也又云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注云明無不待有而無也又云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注云夫無也豈能生神哉不神鬼神帝而鬼帝自神斯乃不神之神也不生天地而天地自生斯乃不生之生也故夫神之果不足以神而不神則神矣功何足有事何足特哉又云在大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注云言道之無所不在也故在高為無高有深為無深在久為無久在老為無老無所不在而所在皆無也又云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犧得之以襲氣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坯得之以襲崑崙馮夷得之以遊大川肩吾得之以處大山黃帝得之以登雲天等注云道無能也此言得之於道乃所以明其自得耳又云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注云知天人之所為者皆自然也則內放其身而外冥於物與眾玄同任之而無不至也意云但有知有為皆不為而為故自然也。
▲若以自然為因能生萬物即是邪因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如鶴之白如烏之黑即是無因。
若以自然為因等者斷義也通其兩勢初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道為因是邪因也若謂萬物自然而生下出莊子意則萬物自然無使之然故曰自然即無因也如烏之黑等者即莊子文亦涅槃經意。
▲周易云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者。
周易云下二引周易等者文中亦二先引文後斷義今初即繫辭言言繫者繫屬也亦綱系也此上應加是故二字注云夫有必始於無故太極生兩儀也太極者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孔云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極謂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云太極生兩儀即老子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者指其物體下與四象相對故云兩儀謂兩體容儀也釋曰若准列子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彼注云質性也又釋太易指周易太極此則太初非太易便成太極在初若准易鈎命訣說有五運前四同列子第五名太極則太極非初釋與列子大同運即運數易謂改易元氣始散謂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太極雖小異同皆是元氣生天地耳言兩儀生四象等者孔云謂木金水火稟天地而有故云兩儀生四象土則分王四時又地之別故唯四象四象生八卦者謂震木離火兌金坎水各主一時又巽同震木乾同兌金加之以坤艮之土為八卦也八卦定吉凶者八卦既立爻象相推有吉凶故吉凶生大業者萬事各有吉凶廣大悉備故能生天下大事業也。
▲太極為因即是邪因若謂一陰一陽之為道即計陰陽變易能生萬物亦是邪因若計一為虗無自然則亦無因。
太極為因等者二斷義也謂若用太極為因故是計無為有亦是邪因若謂一陰下通顯邪因無因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一陰一陽之謂道者注云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必有之用極而無之功顯故至乎神無方而易無體而道可見矣故窮變以盡神因神以明道陰陽雖殊無一以待之在陰為無陰陰以之生在陽為無陽陽以之成故曰一陰一陽之為道孔疏云一謂無也無陰無陽乃謂之道一得無名者無是虗無虗空不可分別唯一而已故以一為無也若有境則有彼此相形有二有三不得為一故在陰之時而不見為陰之功在陽之時而不見為陽之力自然而有陰陽自然無所營為此則道之謂也故云之謂道以數言之謂之一以體言之謂之無以物得開遍謂之道以微妙不測謂之神以應機變化謂之易總而言之皆虗無之謂也聖人以事名之隨其義理以立稱號釋曰若以陰陽變易能生即是邪因而注及疏皆云一者無也故是無因故云若計一為虗無自然則亦無因也以虗無亦通邪因故致亦言。
▲然無因邪因乃成大過謂自然虗空等生應常生故。
然無因邪因下第三雙就結過言應常生者人自然生應常生人不待父母等眾生菩提亦自然生則一切果報不由修得此正顯無因之過若以虗空為因亦邪因過隨計各異略不言之上來廣破異計竟。
▲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從癡有愛流轉無極迷正因緣故異計紛然。
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下第三舉正折邪於中三初總明迷倒因緣次況出深旨後揀濫顯邪初中三界由乎我心即唯大乘下十地有文唯識等論皆引成立謂心法剎那自類相續無始時界展轉流來不斷不常憑緣憑對非氣非稟唯識唯心豈同儒道氣變為神神由氣就氣非緣就出於自然自然而成其性自化非由修習耶豈况心外別有冥性微塵等耶况梵天等為能生耶言從癡有愛流轉無極者即淨名經義通大小大乘有二義一無明發業愛能潤業二過去無明現在愛取小乘則唯有後義雖由三毒此二勝故涅槃亦說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此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其文非一小乘立三毒為生死根本者中論染淨品云經說貪欲嗔恚愚癡是世間根本乃至云三毒因緣起於三業三業因緣起於三界是故有一切法十二因緣品云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以有此行故識受六道身皆是三毒為根本義然外道雖立三德不知是心之所有故又計從冥而起用故故為邪見言迷正因緣等者唯心癡愛即正因緣若大乘說唯心為因癡愛為緣小乘亦以癡愛為因業等為緣大乘亦以業種為緣故。
▲安知因緣性空真如妙有。
安知等者第二況出深旨因緣有相淺義尚迷性空真理安測涯分性空通於初頓終教真如妙有即是實教若通於空有交徹具德即是圓教。
▲言有濫同釋教者皆是佛法之餘同於涅槃盜牛之喻乳色雖同不能善取醍醐況抨驢乳安成酥酪。
言有濫同下三揀濫顯邪謂易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禮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云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莊子云有真君存焉如是等文後儒皆以言詞小同不觀前後本所建立致欲混和三教現如今時成英尊師作莊老疏廣引釋教以參彼典但見言有小同豈知義有大異後來淺識彌復惑焉言同於涅槃盜牛之喻者即涅槃第三答迦棄問經云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出世之法與世間法有何差別如佛言曰佛是常法不變易法世間亦說梵天是常自在天常無有變易我常性常微塵亦常若言如來是常法者如來何故不常現耶若不常現有何差別何以故梵天乃至微塵世性亦不現故佛告迦葉譬如長者多有諸牛色雖種種同其一群付放牧人令逐水草但為醍醐不求乳酪彼牧牛者搆已自食長者命終所有諸牛悉為群賊之所抄掠賊得牛已無有婦女即自搆將得已而食爾時群賊各自謂言彼大長者畜養此牛不期乳酪但為醍醐我等今者當設何方而得之耶夫醍醐者名為世間第一上味我等無器設使得乳無安置處復共相謂唯有皮囊可以盛之雖有盛處不知鑽搖漿猶難得況復生酥爾時諸賊以醍醐故加之以水以水多故乳酪醍醐一切俱失凡夫亦爾雖有善法皆是如來正法之餘何以故如來世尊入涅槃後盜竊如來遺餘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諸賊劫掠群牛諸凡夫人雖復得是戒定智慧無有方便不能解說以是義故不能獲得常戒常定常慧解脫如彼群賊不知方便喪失醍醐亦如群賊為醍醐故加之以水凡夫亦爾為解脫故說我眾生壽命士夫梵天自在天微塵世性戒定智慧及與解脫非想非非想天即是涅槃實亦不得解脫涅槃如彼群賊不得醍醐是諸凡夫有少梵行供養父母以是因緣得生天上受少安樂如彼群賊加水之乳而是凡夫實不知因修少梵行供養父母得生天上又不能知戒定智慧歸依三寶以不知故說常樂我淨雖復說之而實不知是故如來出世之後乃為演說常樂我淨如轉輪王出現於世福德力故群賊退散牛無損命時轉輪王即以諸牛付一牧人多巧便者是人方便即得醍醐以醍醐故一切眾生無有患苦法輪聖王出現世時諸凡夫人不能演說戒定慧者即便退散如賊退散爾時如來善說世法及出世法為眾生故令諸菩薩隨而演說菩薩摩訶薩既得醍醐復令無量無邊眾生獲得無上甘露法味所謂如來常樂我淨以是義故善男子如來是常不變異法非如世間凡夫愚人謂梵天等是常法也此常法稱要是如來非是餘法迦葉應當如是知如來身釋曰以法對喻文相可了是知儒道言同皆佛法出況抨驢乳下即智論第三文意謂佛教如牛乳修得解脫如抨得酪生熟酥等不解修行尚不得樂況外道教猶彼驢乳佛喻於牛外道如驢驢乳本非出酪之物外道之教無解脫味故抨驢乳但成屎尿依外教行但招苦果無所成益。
▲廣明異計如喻伽第六顯揚第九第十婆沙十一十二及金七十論說中百等論亦廣破之。
廣明異計下第四指廣從略恐繁故略恐欲知源故指所出耳。
▲今但說正因緣已總破諸計是知佛法之淺淺已勝外道之深深。
今但下第五結功超勝言佛法之淺淺者以其十宗前前淺於後後後後深於前前二望第十有八重之淺已能總破一切外道況第三宗況第四宗乃至第十展轉深妙然上所引皆是外宗甚深玄妙今以第二並能超之故云佛法之淺淺已勝外道之深深然西方外道明說三世多信因果知厭生死欣求涅槃但真源小差致去道懸遠況此方儒道善止一身縱有終身之喪而無他世之慮雖齊生死強一枯榮但以生死自天枯榮任分天乃自然之理分乃稟之虗無聚散氣為死生歸無物為至道方之釋氏不合同年略辨釋道之殊以舉十條之異。
●一始無始別謂釋立生滅因緣無定初始儒道有太初元始為物之先太初為萬物之先物自造化因緣為萬法之本興滅由人。
●二氣非氣異謂釋以心為法本憑對憑緣儒道以氣變為神無為自化自化則無修無習棄智絕聰憑緣則必假修成萬行會本。
●三三世無三世異釋以稟質色心靈爽相續隨緣起滅三世遷流儒道以聚氣為生散氣為死死則歸夫天地不續不存既止一身寧知三世。
●四習非習別釋以善惡由業愚智習生故積劫熏修靈識玄妙儒道以善惡由分愚智自天稟純和則至聖至神稟渾濁則為愚為暗縱言慎習止在一身豈說積功能資化世。
●五稟緣稟氣異釋以森羅萬象並由緣生儒道以富貴吉凶皆由氣命稟氣者不可改易稟緣者則可增修。
●六內非內別釋以天地萬物內識變生儒道以人物蠕飛皆由天地所變在我可變染令淨所變在天則任彼高低。
●七緣非緣別釋以四相遷流浮虗變滅皆由緣力非日月然儒道以日化月移趣新更故力負自爾非由我心。
●八天非天別儒道以禍福吉凶派流為二一者天二者地地而所為可得閇絕故謀未兆而散脆微天之所為不可逃避故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以安乎天者棄於人絕於聖者從乎道斯老氏之旨釋以果報因緣宗源斯二一者苦集二者滅道滅道者不住不染離斷離常高出空有之巔逈超生死之外苦集者因心迴轉逐業高低往來六趣之中留連三有之內是以厭乎苦者斷於集證乎滅者修於道此釋氏之旨也二家之理皎若掌中戶則千門殊歸異貫較言於一其可得乎。
●九染非染別老以仁毀於道絕仁而道自停不在於為也欲害於性去欲而性自得不在於修也利累於生屏利而生自成不在於益也禮出於亂棄禮而亂自除不在於作也理由於道有道而理自至不在於聖也得在於時時來而位自成不在於事也是以不求而自得不為而自成為之者必敗求之者必失此老君之教也釋以善為福道之本修善而受福人天不善為惡道之根積不善而沉淪三惡慈為無害之徑欲為生死之源絕欲而生死必除修慈而壽命長遠是以為善者必得不為善者必失離欲者必超不離欲者必陷此釋迦之教也教方既辨異乃皎然譬彼寒溫理難併合。
●十歸異歸別釋以生死苦也從妄想而形貪愛垢也因無明而起因無明而起可剪可除從妄想而生可塞可拔塞拔緣乎性假除剪由乎體妄知體妄者息妄而證涅槃達性假者棄假而歸寂滅於是控御一乘浮航六度出生死苦海越火宅樊籠逈登般若之臺妙入涅槃之苑湛然常樂與虗空而並存嶷爾圓明混境智而雙寂此乃釋教之所歸也老以生與死命也悉是道之所為聖與不肖性也但是天之所與天與不可逃道為不可捍知天道不可逃捍者則能安處生死而守全性情情性全而天不壞死生處而道不虧道不虧則悅惡之慮消天不壞則喜怒之心滅於是出囂塵之域遊道德之鄉理孤劭於眾中神獨凝於方外澹然玄寂而累害不能干泊爾無為而邪氣不能襲可以長生可以盡年此老教之所歸也所歸既異發軫復殊相去渺然千里非遠此上十異即冀審思慎之深衷多以大乘因緣以破外宗玄妙況乎真空妙有事理圓融染淨該羅一多無礙重重交映念念圓融者哉無得求一時之小名混三教之一致習邪見之毒種為地獄之深因開無明之源遏種智之路誡之誡之傳授之人善須揀擇。
▲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說有現在及無為耳其過未之法體用俱無。
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者先標宗說有現在下釋而云等者等取六全一少分謂都七全一少分同有此計一大眾部二鷄胤部三制多山部四西山住部五北山住部六法藏部七飲光部宗輪論敘制多西山北山云餘義多同大眾敘法藏亦然敘飲光云餘義多同法藏故上七部類同此計言一少分者取根本化地部彼云去來世無現在無為是有北京素公云以前義故四分律法藏部義及四阿含僧祇律大眾部義並是第三法無去來宗也。
▲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就前現在之中法在蘊為實在界處為假其成實論經部師即是此類。
四現通假實宗等者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說假部一少分即末經部以根本經部是第一宗攝故其成實論先是數論弟子以所造為能造後出家入佛法時經部攝故三藏云經部細實而麤假實義同故現通假實攝此說假與一說說出世別此謂俗真諦中皆有假實蘊門明義是實者實即積聚故界處門明義是假者體假積聚故今疏云其成實論即是少分末經部也。
▲五俗妄真實宗即說出世部等謂世俗是假以虗妄故出世反上。
五俗妄真實宗等者以世俗是假假故妄也出世為真真非是假故是實也少似中論一半向前。
▲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一切我法但有假名無實體故。
六諸法但名宗等者則顯出世亦假名耳故云一切我法亦如中論若有世間則有出世間既無世間何有出世間等。
▲七三性空有宗謂遍計是空依圓有故。
七三性空有宗者即是大乘法師所立應理圓實宗。
▲八真空絕相宗謂心境兩亡直顯體故。
八真空絕相宗即是大乘法師勝義俱空宗。
▲九空有無礙宗謂互融雙絕而不礙兩存真如隨緣具恒沙德故。
九空有無礙宗等者謂互融故有是即空之有空是即有之空語空必攝有言有必攝空故曰互融言雙絕者有即空故有絕空即有故空絕言不礙兩存者不壞相故有即空而有不泯空即有而空不亡真如隨緣者上言空有容濫但空故說真如即空空即真如又異但凝然故云隨緣非無不變具恒沙德者唯法性宗非唯空寂而已上皆實教中義如前立教中辨。
▲十圓融具德宗謂事事無礙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故。
十圓融具德宗廣如義分齊。
▲然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
然此十宗下第三斷揀於中二先通料揀十宗後會通妨難前中有五一通明淺深故後後深於前前然此十宗前六全同大乘法師大乘則有八宗七名勝義俱空八名應理圓實即以法相為應理圓實法性為勝義俱空今迴七為第八八為第七如前西域中二宗不同今符法性又加後二以顯甚深。
▲前四唯小五六通小大後四唯大乘。
前四唯小下二大小乘料揀然五六立在小乘義通大乘故云通小大。
▲七即法相宗八即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
七即法相下二權實料揀。
▲又七即始教八即頓教九即終教十即圓教。
又七即始教下四以五教料揀但舉四教前六小乘即當第一小乘教以前已大小料揀故略不言。
▲又第七亦名二諦俱有宗謂勝義真實故不無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如深密瑜伽等第八亦名二諦雙絕宗謂勝義離相故非有世俗緣生如幻故是無如掌珍頌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等即般若三論中一分之義九二諦無礙宗如維摩法華等義如前顯。
又第七亦名二諦俱有宗下五二諦料揀亦是隨難別釋唯料揀三宗以含異義故重釋之初宗二諦俱有可知二中云如掌珍頌者即清辯菩薩所造一論唯釋此偈此中有兩重比量前半有為法比量謂立量云有為是有法定空無性是宗法因云從緣生故同喻云如幻幻法從緣生幻法空無性有為從緣生有為空無性此中因喻前却或迴文不盡而言真性者即有為性亦合云有為真性空二無為比量云無為是有法定無實故是宗法因云不起故同喻云如空華空華無有起空華無有實無為無有起無為亦無實故中論云若有有為法則有無為法既無有有為何得有無為廣如彼論言即般若三論中一分之義者以三論中四諦品前以空遣有四諦品中以空立有故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標名以中論意顯不滯空有非但明空又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則三觀齊驅三諦無礙豈獨空耶故有言學龍猛宗墮惡取空斯言可怖故云一分之義即三觀中一空觀義言九二諦無礙宗者即真不礙俗俗不礙真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二諦並非雙恒乖未曾各亦其義耳今略其旨故指前文所以不會第十宗者第十亦可名二諦無盡宗然必融於前故不別立耳又上三宗諸師各立故今敘之其第十一宗非彼所競故不言耳。
▲然十宗五教互有寬狹。
▲教則一經容有多教宗則一宗容具多經隨何經中皆此宗故局判一經以為一教則抑諸大乘。
然十宗五教下第二釋通妨難謂有難云十宗何異五教而重辨耶故為此通然有二義一則通局不同二乃體式有異今初先雙標後教則下雙釋顯明二通影出二局二句言教則一經容有多教者顯明教通如一維摩則具五教涅槃般若等亦具五教而影出宗局維摩但是事理無礙宗不通三性空有等宗故言宗則一宗容具多經者顯明宗通以一事理無礙宗內該法華維摩涅槃等故而影出教局也如一經中具有五教不相通故。
▲又夫立教必須斷證階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別前之六宗執法有異故分六宗斷證次位不離八輩合為一教餘義如前立教中辨。
又夫立教等者二明體式有異也亦重通妨難難云若各有通局何以不得以宗為教以教為宗故為此通教有斷證等宗不約此位等無多故但有五所尚各別故有十宗故前六所尚不同而成六宗而斷證等齊但為小教則教宗無違也。
▲第二顯別宗者一切諸經各自有宗今此別明此經宗趣。
第二顯別宗下二釋別宗疏中分二先總明立意二開章別釋今初又二先正立諸經各自有宗故此別明斯經宗也如法華以一乘為宗涅槃以佛性常住等各自有宗雖互有兼通就其偏重故標為別。
▲然楞伽云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者斯言遣滯若無宗之宗則宗說兼暢。
然楞伽云下二解妨謂有難云楞伽第二云大慧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故今通云斯言遣滯耳若一向不立宗者何以彼立宗通說通故經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昔人云說通宗不通如日被雲朦宗通說亦通如日處虗空既有二通則非無宗矣是為無宗之宗立而無立為宗說兼暢是日處空耳。
▲略以二門分別先敘異解後申今義。
▲前中略舉十說一衍法師以無障礙法界為宗。
略以二門分別下第二開章別釋於中亦二先標章後前中下依章別釋。
▲二裕法師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謂法界門中義分為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法界即是一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是故初品中云無盡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末後明入法界品故知唯以法界為宗。
初品中無盡平等等者即是晉經第一善光海大自在天王偈下半云無取無起亦寂滅為一切歸故出世即今經妙?海天王偈云佛身普遍諸大會充滿法界無窮盡等。
▲三有說以緣起為宗法界緣起相即入故。
法界緣起相即入故者即緣起相由門意。
▲四有云以唯識為宗經說三界唯一心現心如工畫師故。
▲五敏印二師同以因果為宗謂此經廣明菩薩行位之因及顯所成果德下文不離此故。
▲六遠法師以華嚴三昧為宗謂因行之華能嚴佛果故。
▲七笈多三藏以四十二賢聖觀行為宗說其行位令成觀故。
▲八有說言以海印三昧為宗逆順理事乃至帝網如海波澄一時現故。
▲九光統律師以因果理實為宗以因果是所成行位理實是所依法界。
▲十賢首以前各互闕故總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
十賢首以前下就此一師疏文有二先出意總立。
▲謂前之二師但得所依法界三四二師但明緣起五六唯明因果七唯因修八唯果用並皆互闕。
後謂前之二師下為其解釋即釋互闕之言出其新立之意於中又二先出互闕。
▲故賢首意取光統而加緣起法界之言。
後故賢首意下彰其立由雖依光師而更添之於中三初標。
▲由光律師以因果即緣起理實即法界故不開之。
二由光律師下出光師意不安緣起法界之由。
▲賢首以因果是緣起中別義理實是法界中別義故加總名。
三賢首下出賢首加之所以於中二先總明所以以彼得別而闕總故。
▲以法界有事理故及無礙故緣起體上之用故所以加之。
後以法界下出總別之相法界有四理實是一故云別也緣起是總而有二義一本有緣起如大方廣方廣是業用周遍是本有故佛華嚴是因果即修成緣起故又緣起是義因果是位故。
▲二申今解者依後二師而頗為改易若取言略攝盡應言法界緣起不思議為宗若取言具於第十師加不思議。
二申今解下疏文有二先總明建立後今釋前義下開章別解前中五一總相標立二顯其包含三彰加所以四釋通妨難五重顯異門今初意云略則第十師其言則多既光統別不攝總若言法界緣起總則攝別不應復存因果理實之言若取廣說又闕不思議故故若取前應言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不思議為宗若取次第應言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不思議為宗。
▲此則攝一總題理實即大方緣起即方廣法界總該前二因果即佛華嚴觀其總題已知別義。
此則攝一總題下第二顯其包含方字兩用向上則大方無隅即法界故向下方廣業用是緣起法界故故言法界總該前二。
▲而法界等言諸經容有未顯特異故以不思議貫之則法界等皆不思議故為經宗所以龍樹指此為大不思議經斯良證也。
而法界等言下第三彰加不思議之所以揀異餘經故兼引文證。
▲淨名但明作用不思議解脫蓋是一分之義未顯法界融通等不思議故不用也。
淨名但明下第四釋通妨難即躡迹為難謂若加不思議欲異餘經此同淨名曾何成異故為此通彼得業用不得德相故故彼經云有解脫名不思議菩薩住是解脫能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等曾不說言真如具無盡德佛身不分而遍塵毛德不可盡等故為一分故龍樹呼此經為大不思議經則顯彼為小不思議不思議雖無大小教中彰之有廣狹故。
▲若就題中分體宗用則以理實為體緣起為用因果為宗尋宗令趣理實體故法界總攝上三。
若就題中下第五重顯異門上來所辨但明題中已具經宗若准天台智者釋法華經於一題中有體宗用今取例釋故有三也。
▲今釋前義略分為二一釋名二顯義今初法界名體廣如本品今略申其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二法俱含持軌二界則性分不同互用皆通。
互用皆通者謂不壞性相則理法界性義名界若事法界分義名界若性相交徹相既即性分即名性理即是事性可名分故言互通。
▲二顯義中曲有四門。
二顯義中曲有四門等者此中有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總結初標可知。
▲第一別開法界以成因果謂普賢法界為因遮那法界為果是故因果不離理實法界。
二別釋四章即為四別第一別開法界等者此疏一段文有四別一標章略明。
▲於中十事五對即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二差別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證入因果下當指文。
二於中十事下開章別釋。
▲而此因果互為宗趣。
三而此等者會通宗趣然有二意一者五周皆以因果為其宗趣若以修因為宗得果為趣舉果為宗令修因為趣二者所信因果為宗令得差別因果為趣舉差別為宗成所信為趣舉差別為宗令得平等為趣平等為宗融差別為趣舉平等為宗令成行為趣舉頓成諸行為宗令信平等為趣舉成行為宗令證入為趣舉證入為宗令望證修行為趣故云互為。
▲一經始終不離因果故但因果為宗不違所依法界。
一經始終下第四結成因果收前五六七八四師之義彼皆不出因果故故此因果不違法界以是法界成因果故。
▲第二會融因果以同法界。
第二會融下疏亦有四一標章。
▲法界門中亦有十事五對互為宗趣一教義相對謂舉教為宗顯義為趣或以顯宗為義教為趣以辨義深令教勝故二人法相對舉人為宗令知法為趣舉法為宗令得人為趣三理事相對舉事意令趣理故舉理意在融事故四境智相對舉所觀境令成觀智故舉修成智令證同真境故五因果相對舉彼因修令證果故舉其勝果勸修因故。
二法界門中下開章解釋。
▲五對別明是宗之趣五對相即為宗即趣。
三五對別明下會通六釋謂不壞因果及交徹故。
▲上五周因果不離此五對之法即事理法界況因果無性當體同真所以但用法界為宗亦不違因果。
四上五周因果下結歸法界收前衍裕二師就結歸法界中有二意一歸事理法界謂第五因果即前因果前之四對皆通因果因果皆有境智等故第三對中一種是理餘之九事皆是事攝故五周因果不出此十二況因果無性下會上歸於理法界也。
▲第三法界因果分明顯示。
第三法界下文亦有四一總標。
▲亦有十義五對一無等境此有二位一在纏性淨法界為所信境二出纏最淨法界為所證境二無等心此亦二義一大菩提心為普賢行本故二信悲智等隨行起故三無等行此亦二義一差別行各別修故二普賢行一即一切故四無等位此亦二義一行布位比證別故二圓融位一證一切證故五無等果此亦二義一修生果今始成故二修顯果本自具故。
二亦有十義下別釋。
▲此上五對各初句為宗後句為趣。
三此上五對下會宗趣如舉在纏法界為宗令得出纏清淨為趣餘四例知。
▲又上五中初一真法界二即緣起又二三四皆緣起因後一緣起果故光統具用二義為宗無所違矣。
四又上五中下結示法界因果之相收前光師唯初一對是法界理實餘皆緣起因果。
▲第四法界因果雙融俱離性相混然無礙自在亦有十義。
第四法界因果雙融下此門但二一標二別釋今初由雙融故俱離由雙融故混然離不礙存故云無礙能存能離故云自在法界雖通事理今取理實故法界為性因果為相。
▲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即因果非因果也此即相為宗離相為趣或離相為宗令亡因果為趣下九准思。
一由離相下別釋中初二一對但明俱離三四一對不礙兩存然性則叵壞但云不泯相則可壞故言不壞五即合其初二六即合其四三皆由性相相即故二對皆不相異七復合其五六謂六是相存五是相泯正存即泯故復不異八即融前因果令同法界九由同法界因果互攝十令因果差別之法一一別攝已知大意次隨難釋言此即相為宗等者舉相意欲令亡不在相故後對合上相離並為其宗令亡因果者前離於相明因果之相本離今亡因果令離取相之心。
●二由離性故法界不異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
言下九准思者二中應云舉性為宗令離為趣離性為宗令亡法界為趣。
●三由離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時法界寂然則以非法界為法界也。
三即離性為宗不泯性為趣以性本自離不待泯故又離性不泯性為宗令亡法界不礙法界為趣。
●四由離相不壞相故因果即法界時因果歷然則以非因果為因果也。
四以離相為宗不壞相為趣相本自離不待壞故又離相不壞相為宗令亡因果不壞因果為趣。
●五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法界雙泯俱融逈超言慮。
五離相為宗不異離性為趣由性相不異故若異離性非真離相故若離相不異離性為宗令雙融性相俱泯為趣。
●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現前爛然可見。
六不壞相為宗不異不泯性為趣若離不泯有不壞者是定有故又不壞不異不泯為宗令俱存現前為趣。
●七由五六存泯復不異故超視聽之妙法無不恒通見聞絕思議之深義未嘗礙於言念。
七雙存為宗不異雙泯為趣以即泯而存方是存故又雙存不異雙泯為宗令超視聽思議不礙見聞言念為趣然超視聽之妙法約相說絕思議之深義約性說。
●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之因果各同時全攝法界無不皆盡。
八法界為宗性融不可分為趣又法界性融不可分為宗令因果各攝法界為趣。
●九因果各全攝法界時因果隨法界各互於因果中現是故佛中有菩薩普賢中有佛也。
九因果各全攝法界為宗令因果互在為趣。
●十因果二位各隨差別之法無不該攝法界故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皆各總攝無盡無盡帝網重重諸法門海是謂華嚴無盡宗趣。
十二位差別皆攝法界為宗一一行位無盡為趣。
▲上之四門初一即體之用次一即用之體三即體用雙顯四即體用鎔融。
上之四門下第三總結於中四初以體用收之體即前性用即前相。
▲又初一即因果緣起次一即理實法界三即雙明後一即不思議。
二又初一即因果下以宗中十一字收之。
▲既以第四融前則四門一揆。
三既以下總融四門。
▲故即照而遮即遮而照雙照雙遮圓明一觀契斯宗趣矣。
四故即照下會歸心觀在法為離在心為遮在法不壞在心為照遮即初之二門照即三四二門然初遮是即照之遮次照是即遮之照五即雙遮六即雙照七即正雙遮而雙照八即四門一揆圓明一觀九十隨一句中具攝於四亦一觀攝又十門齊鑒曰照無心於十曰遮雙照照前照遮雙遮遮前遮照言亡慮絕了了分明故上十門圓明一觀方契十門之旨合上四門之宗希領文繫之表也。
▲第七部類品會者既知旨趣冲深未審能詮文言廣狹。
第七部類品會下此章有二先辨來意。
▲於中有四一彰本部二顯品會三明支類四辨論釋。
後於中有四下初開章二解釋今初也。
▲初中性海之詮常說遍說言窮法界難可限量今自狹之寬略為十類。
初中下二解釋有四初彰本部二顯品會三明支類四辨論釋初中又二初總明二別釋今初總也。
▲一略本經即今所傳八十卷本及舊譯六十卷皆是十萬偈中之略譯未盡故。
一略本下二別釋分十今初可知。
▲二下本經謂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於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此經收入龍宮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經有其三本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龍樹誦得流傳於世故智度論詺此為不思議經有十萬偈梁攝論中名百千經西域記說遮俱盤國有此具本。
摩訶衍藏是文殊等者即集法經說有三阿難一阿難此云慶喜持聲聞藏二阿難䟦陀此云喜賢持獨覺藏三阿難伽羅此云喜海持菩薩藏但是一人隨德名別由此阿難多聞聞持其聞積集三慧齊備文義並持於三藏教總持自在言鐵圍山間者纂靈記說然此記本是藏和尚製後經修飾其間經論所無皆問日照三藏乃西域相傳耳而纂靈記及刊定記皆言智度論說未見其文金剛仙論亦同此說云佛記鐵圍山外二界中間召集阿羅漢八十億那由他菩薩無量無邊恒河沙等結集言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經有其三本等者纂靈記引真諦三藏西域記說龍樹別傳亦說入龍宮見經之緣廣如別說然龍樹案七卷楞伽經如來記云大慧汝應知善逝涅槃後未來世當有持於我法者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唐三藏西域記亦廣說其行跡言遮拘盤國有其具本者案隋開皇三寶錄其于闐東南二千餘里有遮拘盤國彼國君王歷業相傳敬重大乘諸國名僧入其境者並皆試練若小乘學者即遣而不留摩訶衍入請留供養王宮內有華嚴摩訶般若大集等經並十萬偈王躬受持親執戶鑰香華供養種種莊嚴懸諸綵幡間以時菓誘諸王子使入禮拜令其迴向又此國東南可二十里有山甚險其內置華嚴大集方等寶積楞伽方廣舍利弗陀羅尼華聚陀羅尼都薩羅藏摩訶般若大雲等經凡一十二部皆十萬偈國法相承傳寶守護初東晉有沙門支法領志樂大乘損軀求法裹粮抗策至拘盤國竭誠請禱遂得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賷來至此即東晉朝所譯是也然而龍樹具本以從上昇法領半珠遂行東土聖凡證異華梵音隔脩途阻絕妙旨淪湑落簡遺編僅傳兼半又案今于闐所進蓋逾四萬偈其晉經第一會所說華藏世界文多闕略取悟無由至八十卷爛然可見雖十萬之未全已四萬之多具即上略本也。
▲三中本經即彼所見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四上本經即彼所見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上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故不傳之。
▲五普眼經即海雲所持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但是入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能持已下諸經並非凡力能受。
即海雲所持等者是善財第三善友如六十二經。
▲六同說經謂約一類須彌山形世界遍於虗空容毛端處以言聲說無有窮盡如不思議法品云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轉如是等差別法輪一切世法無能為喻如是盡虗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處乃至一一化身皆如是說音聲文字句義一一充滿法界等又阿僧祇品云光中現佛不可說佛所說法不可說乃至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等此意但約一類音聲說法已不可結集豈下位能持。
不思議法品者教起因緣法爾因中已引又阿僧祇品者教體中帝網體中已引。
▲七異說經謂樹形等世界既異其中眾生報類亦別如來於彼現身立教施設不同不可定其色與非色言非言等則部類難量。
色與非色言非言等者色與非色對聲名等為體中以聲為體即色蘊攝名等為體即非色蘊故今並不可定之言非言等兼對諸法顯義體聲名句文並屬於言諸法顯義即非言等今異界類別故不可定。
▲八主伴經謂遮那所說雖遍法界然與諸佛互為主伴如說十住時十方來證皆言我國皆說等則前七經皆有主伴。
▲九眷屬經謂餘根器不能聞此通方之說隨宜說教令入此門皆為此經勝方便故名為眷屬故下云普眼修多羅以佛剎微塵數修多羅為眷屬等則前八皆有眷屬。
▲十圓滿經謂此上諸本總融為一無盡大修多羅海隨一會一品一句一文皆攝一切無有分限故現相品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等故七十三中名圓滿因輪此之謂也。
七十三中名圓滿因輪者晉經但名圓滿修多羅此是大願精進力夜神敘昔為善伏太子救於獄囚半月行施就戮時臨如來入會為說此經。
▲第二品會差別者即顯今經與晉譯同異。
第二品會差別中二初總明。
▲今經九會以晉經第七會初闕十定品重會普光故唯八會。
後今經九會下別辨於中先明會差別後今有三十九品下彰品不同今初言九會者下隨文釋中具列今當略示謂初三會各有六品四有四品五有三品六有一品七有十一品八九各唯一品故三十九言九會者第一菩提場會(從第一經至第十一)第二普光法堂會(從第十二至第十五)第三忉利天宮會(從第十六至第十八)第四夜摩天宮會(從第十九至二十一)第五兜率天宮會(從第二十二至三十三)第六他化自在天宮會(從第三十四至三十九)第七重會普光法堂會(從第四十至五十二)第八三重普光法堂會(從第五十三至五十九)第九逝多園林會(從第六十盡第八十)其九會名至下疏辨。
▲今經有三十九品初會有六品彼經唯三十四由初會中唯有二品一世間淨眼品即今世主品二盧舍那品即今現相已下五品初會闕四兼闕十定故唯三十四品餘諸品會大同名有小異至文當顯。
言今有三十九品者以會會之中各有序正等故次第云何第一會有六品者一世主妙嚴品二現相品三普賢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五華藏世界品六毗盧遮那品第二會六品者七名號品八四諦品九光明覺品十菩薩問明品十一淨行品十二賢首品第三會六品者第十三昇須彌山頂品十四須彌頂上偈讚品十五十住品十六梵行品十七初發心功德品十八明法品第四會四品者第十九昇夜摩天宮品二十夜摩宮中偈讚品二十一十行品二十二十無盡藏品第五會三品者第二十三昇兜率天宮品二十四兜率宮中偈讚品二十五十迴向品第六會一品即第二十六十地品第七會十一品者第二十七十定品二十八十通品二十九十忍品三十阿僧祇品三十一如來壽量品三十二諸菩薩住處品三十三佛不思議法品三十四如來十身相海品三十五隨好光明功德品三十六普賢行品三十七如來出現品第八會一品即第三十八離世間品第九會一品即第三十九入法界品所以次第爾者夫聖人設教必有其漸將欲命乎微言先說三種世間嚴事為九會之都序起大法之源由故受之以世主妙嚴品同諸經之序分二由致既彰將陳正說海眾興念舉其問端如來將酬先現瑞相口光遠召菩薩來儀毫光普矚示說法主震動剎網以警群機佛前現花表說依果白毫出眾彰教從佛流總為說法之端倪故受之以如來現相品三瑞相既著法主將宣如來長子即普賢菩薩毫光既示懸解聖心欲顯難思先明入定內觀事理外鑒根宜上感佛加下為物軌故受之以普賢三昧品四既入至定諸佛讚揚定起發言言必真當先陳如來依報總說剎海源由故受之以世界成就品五成就乃總名剎海次別彰本師首所嚴淨安布成立無盡莊嚴量等虗空塵含法界故受之以華藏世界品六依報殊勝必有所因其猶源遠流長根深果茂故說昔為太子歷事難思備修勝因嚴淨剎海即舉人顯法故受之以毗盧遮那品上之六品總明所信因果為第一會亦名舉果勸樂生信分也次第二會有六品者七由上所信方舉依果欲起深信復須識正故先明如來三業正報謂身語意身是其總故先明之應物成身隨宜立號故受之以名號品八言隨物欲廣說法輪展四諦之法門名周法界一一世界各有四百億十千之名故受之以四聖諦品九身語既彰意業將顯意玄叵測仍帶身明故足輪放光照事警物文殊普遍說智光明雙照事理警令悟入身智二照合為一光令二覺齊圓故受之以光明覺品十上之三品復為所信正報之果次當正說十信法門有解行德先明解窮玄致謂十甚深十首菩薩互相激揚故受之以菩薩問明品十一既有正解復須正行歷境造修悲智雙運無障不寂故受之以淨行品十二解行既圓便成勝德住於圓位以圓功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賢首說此故受之以賢首品上之三品明十信法第三會六品者第十三由上十信已周將說住故不動覺樹而昇釋天體用無方赴於物欲其猶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移是為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如來應現類此可知即體之用無不普周去住在緣佛無動靜不動而遍以赴彼機故受之以昇須彌山頂品十四既至彼天菩薩雲集讚揚佛德顯住體深玄故受之以須彌頂上偈讚品十五感應已交正陳所說明信滿入位得正定心以深般若住於真理故受之以十住品第十六十住是位別行不同若欲通修皆須淨行故觀十種境入甚深觀觀法盡也正法當興惑智亡也真智方起修佛十力起四等心悲智雙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受之以梵行品十七行位既具次彰勝德十住之德後後過前但明初住以況於後初發心住德已難量由無分齊等虗空界舉斯勝德勸物發心故受之以初發心功德品十八自分已圓將趣十行說於明門以為勝進故受之以明法品第四會四品者第十九上之六品十住已圓將欲說行亦須赴感故受之以昇夜摩天宮品二十佛既赴感助化讚揚顯十行體皆依佛智故受之以夜摩宮中偈讚品二十一由致既彰正說中賢十行之位故受之以十行品二十二自分已終欲階後位蘊積眾行擬將迴向故受之以十無盡藏品第五會三品者二十三前第四會行德既具將說迴向說主赴感故受之以昇兜率天宮品二十四十方雲集助化讚揚顯迴向願皆依佛智故受之以兜率宮中偈讚品二十五由致既彰正說上賢十向之行謂迴向三處而無障礙大悲普覆迴向眾生大智上求故迴向菩提入理雙寂故迴向實際三無前後大願普周故受之以十迴向品上之三品已周上賢離進趣相更無勝進第六會一品者即第二十六十地一品謂上之三會三賢既具解行願周親證真如有十重勝德如地普載生成萬物若四河入海同趣佛智寶珠十德漸漸增修大地十山嶷然高出大海十德德德該通為諸如來微妙智業故受之以十地品第七會十一品者第二十七十定品謂十地既滿將成正覺十地勝進立等覺名等覺法門量同法界略申數義以顯深玄先明十定窮盡法源能為通用智慧之本故受之以十定品二十八依定之用量周法界故受之以十通品二十九定通難思特由智極故終明智慧玄奧宏廣故受之以十忍品忍即智也三十上定通智用一一難量若欲校量非數能數故須歷數至不可說積不可說以至十重校量等覺功德難知以況妙覺位德微細阿僧祇為大數之首故受之以阿僧祇品三十一僧祇所說微細難知念劫圓融剎那莫窮其際塵剎該攝一塵有無盡普賢今略陳指事明窮一切時故受之以如來壽量品以劫為日後後倍前剎劫難窮佛壽亦爾故云壽量三十二復明遍一切處上就實說塵塵皆是諸佛菩薩所居今指事就麤令歸心有在故受之以菩薩住處品三十三佛不思議法品者上之六品只辨等覺法門等覺義周終明妙覺妙覺之果略有二義一不可說二可寄言寄言之中復有二義一差別說二平等說差別說者即次下三品酬前諸因因果別故初總明佛德逈超言念故受之以佛不思議法品三十四次辨身相普周總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一一相用遍周法界深廣難陳故受之以如來十身相海品三十五大相既爾隨好更多一一好中有多光明一一光明用周法界破地獄苦生兜率天三重頓圓十地速滿彰於此用故受之以隨好光明功德品三十六上皆差別因果次有二品明平等因果謂因無異果之因果無異因之果因果交徹平等不二不二而二因果歷然因即普賢行門故受之以普賢行品三十七明果即十門出現性起圓融故受之以如來出現品上之六會總辨修因契果生解分竟第八一會唯一品者即離世間品由上差別平等因果生解既終今攝解成行六位頓修辨二千行門一時齊起而處世無染故受之以離世間品第九會唯一品者即入法界品近望上文大行既具則證法界遠取諸會信解行圓本在於證依人證入故次辨之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即果法界令諸大眾頓證法界善財歷位漸證法界頓漸該羅本末融會皆證法界故受之以入法界品是知無盡教海唯證相應無盡法門自此略畢故末偈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則言思道斷矣故三十九品條貫真詮令無盡法門宛如在目故云今經有三十九品彼經唯三十四下辨晉經有闕開合可知。
▲第三明支類者。
第三明支類等者分二初標二釋今初支即支流支者分也亦如樹枝從一樹身分出支分本即華嚴故此中言流如從一池流出諸派故大部如池別行如派故類即流類此中言流取相似流類之義謂餘別經不從大部出義勢相似即今經流類故。
▲於中復二先顯支流即別行經藏中兜沙經一卷是名號品菩薩本業經一卷是淨行品小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經四卷及漸備一切智德經四卷並是十地品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是十定品無邊功德經一卷是壽量品如來性起微密藏經兩卷是出現品度世經六卷是離世間品羅摩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此等並是隨器受持大本流出。
於中復二下二釋分二今初顯支流也小十住經者以古德譯十地亦云十住或云十住地今言小者即地前十住今言大者即十地經非以卷少為小等言漸備一切智德者一切智即佛智十地即佛智中十德如海十德以十地之法後後深於前前故云漸備故地影像中明十地行相次第現前則能趣入一切智智即漸備義又如阿耨達池流出四河復更增長乃至入海又如寶珠十德後後過前皆漸備義言無邊功德經者以前剎之劫為後剎之日後後勝前明功德無邊矣言羅摩伽者即入法界之梵語也羅者離垢染義摩者轉義伽者一合義謂離垢染轉即淨法界一合即入義。
▲二明流類謂修慈經一卷金剛鬘經一卷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並是華嚴流類而非本部別行。
▲或是別行來未盡者未敢詳定餘如纂靈記辯。
二明流類等者疏文有二先正明是類非本部之支後或是別行下彰有支義古德見今經所無將為流類本部來既未盡是此別行復何可定多聞闕疑故云未敢詳定。
▲第四論釋者略舉其四。
第四論釋者下分二初總標舉二別釋今初標也。
▲一龍樹既得下本遂造大不思議論亦十萬頌備傳西域此方十住毗婆沙論十六卷即是彼論釋十地中初之二地。
一龍樹下二別釋有四今初可知。
▲二世親菩薩造十地論釋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光統奏請令二三藏參成一本為十二卷即今現傳。
▲三北齊劉謙之於清涼山感通造論六百卷備釋一經。
▲四後魏僧靈辨於五臺山頂載此經行道一載遂悟玄旨造論一百卷亦傳於世。
三北齊劉謙之等者及與靈辨並如纂靈記下當重出但今云行道一載即是傳文若准論序不言年數又但云於懸瓮山嵩巖寺頂戴華嚴經勇猛行道足破血流膝步慇懃精誠感悟不言清涼多是隨方之人欲美其處故取太原當處明之傳既云在清涼必託勝境況傳中所明經歷數處造論方終百軸。
▲第八傳譯感通分二先明翻譯年代後明傳通感應。
第八傳譯下分二初標章二別釋今初也。
▲前中此經前後通唯二譯並其補闕四本不同。
前中下第二別釋分二初明翻譯年代亦分為二初略明一晉義熈下二別釋分四。
▲一晉義熈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䟦陀羅此云覺賢於楊州謝司空寺翻梵本三萬六千頌成晉經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門法業筆受慧嚴慧觀潤色謝司空寺者即今潤州興嚴寺是由興華嚴故。
佛度䟦陀羅此云覺賢等者案纂靈記本姓釋氏迦維羅衛國人甘露飯王之苗裔賢三歲而孤八歲喪母為外氏所鞠從袒鳩摩利聞其聰敏乃度為沙彌同學一月誦習賢乃一日當之及受具戒博覽群經多所綜達少以禪律馳名嘗與同學僧伽達多遊處積年知其已證不還果嘗願遊方以弘至化會秦沙門智嚴至罽賓國問彼國僧誰可流化東土咸云賢可賢本受禪業於佛大仙佛大仙時亦在罽賓國知嚴求人東化亦謂嚴曰可以振維僧徒宣授正法即賢其人也嚴即投誠至請賢遂默而許焉於是辭師東邁涉路三載寒暑備受艱危罄盡或層巖四合鳥道躋雲或連氷千里風行雪臥每清暉啟曙即潛伏幽林皓月淪霄乃崩波未路飛梯架逈捫索憑虗危懼日尋資粮時絕至於交阯方漸夷途附舶海行備經危險方達青州東萊郡聞羅什在長安欣然而來後遊東晉至安帝義熈十四年吳郡內史孟顗右衛將軍褚叔度請譯此經別造淨室其年三月十日起首賢乃手執梵文共沙門法業慧嚴等百有餘人於道場寺詮譯指文會理通言適妙故道場寺猶有華嚴堂焉永嘉六年卒時春秋七十有一手屈三指明得阿那含果餘廣如傳業公未詳氏族風格秀整學無常師遍閱群教每以為未能探微照極常快然不足後遇覺賢請譯華嚴籌諮義理數歲之後廓然有所通悟因顧其友人曰聖教司南於是乎在遂敷弘幽旨鬱為宗首著旨歸兩卷言行於世今少見本者以希聲初啟未遑曲盡時月淹久故多廢替慧嚴慧觀即什公八俊之二筆格高簡經論深博備於僧史謝司空寺者即道場寺從檀越呼之嚴觀並此寺僧言今潤州興嚴寺者晉時稱南楊州其境則濶今分出為潤州耳。
▲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云日照於西京太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說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案善財頂十五行經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等同譯復禮法師潤文依六十卷本為定。
日照三藏者住摩訶菩提及那爛陀寺風儀溫雅神機朗逸負笈研精琢玉成器屬玄奘三藏傳教東歸占風聖代以永隆初至於京師高宗弘顯釋門詔會龍象道成律師薄塵法師等十大德於魏國西寺翻譯經論時有賢首法師先以華嚴為業每嘆大教闕而未圓往就問之云晉第八會文來至此賢首遂與三藏對校果獲善財求善知識天主光等十善友文乃請譯補闕復譯密嚴等經十有餘部合二十四卷垂拱年中右脇而臥無疾而終門人等建塔於龍門山伊水之右後梁王武三思奏請置伽監制以香山為名月殿凌煙波涵倒景珠幡散逈影入飛雲功不日成乃迴天眷法門盛事今古莫儔。
▲三證聖元年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此云喜學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大德義淨三藏弘景律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賢首法師等同譯復禮法師綴文。
三證聖元年等者具如開元釋教錄第九證義譯文僧總一十三人俗官五人弘景禪師有表案經序中本於大遍空寺親受筆削故表云階下又親臨法座煥發序文自運仙毫首題名品七曜垂象景麗於三明八體成文光敷於五義法寶分行而錯落淨花入貫而昭彰九會真詮詞中悉現百城奧旨字下皆明。
▲四則於前第三本中雖益數處却脫日照三藏所補文殊案善財頂之文即賢首師以新舊兩經勘以梵本將日照補文安喜學脫處遂得文續義連其文之要至下當辨今之所傳即第四本。
其文之要至下當辯者八十卷初疏中具明意云前七十七末善財自云我以文殊故見諸難見者彼大功德尊願速還瞻覲七十九末彌勒廣示後友讚文殊德令往問文殊又云善男子汝當往詣文殊師利善知識所而問之言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入普賢行門云何成就云何廣大云何隨順云何清淨云何圓滿善男子彼當為汝分別演說何以故文殊師利所有大願非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能有等廣讚竟結云善男子汝應往詣文殊之所莫生疲厭今無文殊案頂十五行經令彌勒記言為虗善財不依彌勒之教先來擬往復違昔心又闕智照無二之相令後見普賢亦無因起故今有之諸過皆離故云其文之要上言文續義連。
▲其第三本先已流傳故今世上之經猶多脫者即第三本願諸達識見闕而續之。
▲二明傳通感應者自晉譯微言雙童現瑞唐翻至教則甘露呈祥冥衛昭然親紆御筆。
二明傳通感應下疏文分三初正辯感應二出感應所以三感慶逢遇初中有六一翻譯二造論三書寫四讀誦五觀行六講說今初晉譯微言雙童現瑞者謂初於道場寺譯堂前池中每二青衣童子從池中出遊捧以香花舉眾皆見以此經久在龍宮龍王慶此傳通故令龍王給侍亦有善神護諸左右故下云冥衛昭然言唐翻至教甘露呈祥即則天夢普天降甘露故經序云甘露流津預夢庚申之夕膏雨灑潤後覃壬戌之辰以十四日辛酉初譯前後各一日有感徵也冥衛昭然下成上二譯此句成上晉譯如上已引亦有善神護諸左右故言新紆御筆者即成上唐翻然事即因講以則天言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又是講新譯經故入譯經之中傳云新經初譯之後佛授記寺諸大德請藏和尚講敕令十月十五日開講便即入文至十二月十二日晚上講至華藏世界海震動之文講堂內及寺院中忽然震動于時道俗數千共覩歎未曾有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及當寺大德明詮律師德感法師述茲靈應具以表聞都維那慧表署狀為首以聖曆三年臘月十九日則天大聖皇后親運御筆批云省狀具云皆因敷演微言弘揚祕頤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譯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之文豈朕庸虗敢當六種之應披覽來狀欣暢盈懷此批及狀具如別錄故云親紆御筆。
▲論成西域則地震光流志徹清涼則感通玄悟。
論成西域等者即世親菩薩西域記云世親菩薩是無著之昆弟也性有聰敏良緣未具乃以小乘為業三端妙聳峻若霜峯四辯橫分利如星劒無著知小乘權教接引下機慰疲俗而置化城誘窮子而持糞器遂設方便託病在牀令喚世親示將去世世親聞已不日至焉無著見之廣說病源因開大教云及吾未死之間讀吾所習經典世親即讀華嚴乃見毗盧法界普賢行海如日光而總照若帝網之相含因生信悟歎曰可取利劒斷吾舌根用明已讚小乘之失兄止之曰如人因地而倒亦因地而起昔日以舌毀於大乘今可將舌以讚大乘遂入山披覽大乘造十地論論成之日大地遍震光明洞然國主自謁曰得阿羅漢等果耶答曰皆不得既未得聖果何以地動答曰貧道小年不信大乘今者良為造大乘論而得地動故云地震光流言志徹清涼感通玄悟者此有二人一劉謙之二靈辯法師初傳云北齊大和中第三王子於清涼山求文殊師利菩薩燒身供養其王子下有閹官劉謙之自歎形殘又覩王子焚軀之事乃奏乞入山修道遂賚此經一部晝夜精勤禮懺讀誦心祈妙德以希冥祐絕粒飲水垂三七日形氣雖微而丹懇彌勁忽感髭鬚盡生復丈夫相神彩通悟洞曉幽旨覃思精修爰造斯經之論始終綸綜凡六百卷遂以奏聞高祖敬信有倍常日華嚴一教於斯轉盛言靈辯法師者傳云後魏沙門靈辯太原普陽人宿殖勝善常讚大乘及見華嚴偏加鑽仰乃頂戴此經入清涼山寺求文殊師利潛護凡歷一歲足破血流肉盡骨穿怱聞空中謂之曰汝止之但思惟此經於是披卷豁然大悟後熙平元年歲次大梁正月於清涼寺敬造華嚴論演義釋文窮微洞奧至二年初徙居懸瓮山嵩巖寺造餘具如傳若准論序但在懸瓮感通今據傳文故亦清涼感通玄悟也。
▲其書寫也則經輝五彩楮香四達冬葵發艶瑞鳥銜華。
其書寫下後魏安豐郡王延明中山王元熙並以宗室英靈博通歸一處心無上稽首圓宗嘗以香和墨寫華嚴經一百部金字華嚴經一部皆五香為藏七寶為函靜夜良辰清齋行道即放神光五色照耀臺宇眾所咸覩因而發心不可勝記楮香四達者即僧德圓不知氏族天水人也常以華嚴為業讀誦受持妙統宗極遂修一淨園樹諸穀楮并種以香草雜以鮮華每一入園必加洗灌身著淨衣溉以香水楮生三載香氣四達後別立淨室寫經纔書數行每字光發照明院宇又神人執戟現形警衛又有青衣梵童無何而至手執天華忽申供養餘如傳說冬葵發艶者即鄧元爽華陰人證聖年中爽有親故暴死經七日却甦說冥中欲追爽爽懼彼令寫華嚴經寫竟爽母墳側先種蜀葵至冬已萃一朝華發燦然榮茂鄉閭異之乃為奏聞則天皇后為立孝門瑞鳥銜華者僧法誠隱居藍谷後於南嶺造華嚴堂澡潔中外莊嚴既畢乃圖畫七處九會之像及屈弘文舘工書張靜敬寫之誠亦親執香爐專精供養後感瑞鳥形色非常銜華入室旋遶供養再三往復經成之後精心轉讀者多蒙感祐。
▲讀誦則渺然履空煥若臨鏡每含舍利適會神僧涌地現金色之身昇天止修羅之陣。
讀誦則渺然履空者隋禪定道場僧慧悟京兆人嘗與一僧同在終南栖隱悟受華嚴一持涅槃木食巖栖各專其業忽有一人無因而至拜訊既訖云請一師就宅赴齋二人相推彼曰請讀華嚴法師悟因隨往乃是山神請千羅漢皆推之於上食訖皆飛空而去神呼一童子令侍乃入師口中因便得仙還歸取經辭其友僧渺然而去廣如傳說煥若臨鏡者即僧辨才不知何許人幼事裕法師以華嚴為業久而不悟乃別護淨造香函盛經頂戴行道凡經三載遂夢普賢指授玄義因忽成誦煥如臨鏡每含舍利者即樊玄智安定人也弱歲修道於京城南投杜順和尚順令誦華嚴為業勸依此經修普賢行每誦經口中頻獲舍利前後數百粒。
●適會神僧者即苑律師京兆延興寺僧以貞觀年初途經㶚橋舍於逆旅日既將夕因而寓宿俄有異僧儀服麤弊同至主人別房而止遂命淳醪良肉快意飲噉律師持潔勃然穢之其僧食已乃漱以灰水閇戶而誦華嚴俄終一軸苑乃束身抱愧側聽玄音未至五更便終六帙苑深自悔責悲泣交懷入房禮懺因而分袂不告名字莫知所之。
●踊地現金色之身者即慧祐法師京崇福寺僧戒行精苦事儼和尚專以華嚴為業每清晨良霄焚香專誦出現品後時忽見十餘菩薩從地踊出現身金色皆放光明坐蓮華座合掌聽誦此品經了便隱。
●昇天止修羅之陣者即般若彌伽薄于闐國沙彌也甚有戒行每誦華嚴為華忽有人合掌竊謂曰諸天令弟子奉請法師請師閇目遂至天上天主跪而請曰諸天今與修羅戰屢被摧衂今屈法師誦華嚴經望法力加如其所請乘天寶輅執天幢幡心念華嚴以諸天眾對彼勍敵修羅見之忽然潰散須臾送歸身染天香終身不滅。
▲觀行則無生入證偈讚排空海神聽而時雨滂流天童迎而大水瀰漫。
觀行則無生入證偈讚排空者即解脫和尚姓邢氏代州五臺縣人也七歲出家志業弘遠初從介山抱腹巖慧超禪師處詢求定捨超有知人之鑒識其成器告眾曰解脫禪習融明非爾輩所隣未幾而大啟悟後於五臺西南佛光寺立精舍讀華嚴復依經作佛光觀屢往中臺東南華園北古大孚寺求文殊師利親承言誨云汝今何須親禮於我可自誨責必當大悟後因自求乃悟無生兼得法喜遂慨茲獨善思惟廣濟祈誠大覺請證此心乃感諸佛現說偈曰諸佛寂滅甚深法曠劫修行今乃得若能開曉此法眼一切諸佛皆隨喜解脫更問空中寂滅之法若為可說得教人耶諸佛即隱但有聲告曰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欲究真實法一切無所見又嘗本州都督請傳香受戒法化既畢將事東歸都督及眾送至城東日云暮矣思欲焚香乃聞城上空中聲曰合掌以為華身為供養具善心真實香讚歎香煙布諸佛聞此香尋聲來相度眾等勤精進終不相疑誤故云謁讚排空餘廣如傳然或即大聖化身事難詳究德廣化博未之有也。
●海神聽而時雨滂流者即僧道英姓陳氏蒲州人年十八二親為之娶五載同居誓不相觸後於并州炬法師下聽華嚴經便落髮入大行山栢梯寺修行止觀曾屬亢旱講華嚴經以祈甘澤有二老翁各二童侍悟來在聽英每異之後因問由緒答云弟子並是海神愛此經故來聽英曰今為檀越講經請下微雨神乃勅二童童便從牕孔中出須臾滂霈遠近咸賴焉二翁拜謝倐然而滅故云海神聽而時雨滂流其行迹亦如傳說。
●天童迎而大水瀰漫者即隨朝僧靈幹姓李氏狄道人依衍法師出家年十八能講華嚴住興善寺為譯經證義沙門後遇疾而死數日乃甦云性兜率見休遠二法師並坐華臺光暉絕世謂幹曰與我報諸弟子後皆生此幹志奉華嚴常依經作華藏觀及彌勒天宮觀至于疾甚目睛上視若有所見沙門童真問之答曰向見青衣童子引至兜率天宮而天樂非久終墜輪迴蓮華藏是所圖也言終氣絕須臾復甦真問何所見幹曰見大水遍滿華如車輪而坐其上所願足矣言終而逝故云爾也。
▲講說則華梵通韻人天共遵洪水斷流神光入宇。
講說則下即宋求那䟦陀羅唐言功德賢中天竺人初學五明諸論靡不該通後崇佛法深入三藏進學大乘大乘師試令探取經匣即得華嚴師嘉之令其講說元嘉十二年至廣州刺史車朗奏聞太祖遣使迎接南譙王義宣等並師事之集義學沙門七百餘眾譙王欲請講華嚴經以華言未通有懷愧歎即朝夕禮懺虔請觀音以求冥應遂夢有人執劒持一人首來至其前曰何憂於是具陳上事即刎却陀首便置新頭語令迴轉得無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覺備悟華言遂講華嚴至數十遍餘如傳說人天共遵者即魏勒那摩提此言寶意中天竺人博聞贍學通誦一億偈經尤明禪性以正始五年初至洛陽譯十地等論二十四卷意神理標峻慧悟絕倫領受華音妙窮清切帝每令講華嚴精義頴發嘗處高座忽有持笏執名者形如大官云天帝令來請法師講華嚴法事所資獨不能建都講焚香維那梵唄咸亦須之講席眾僧悉皆同見意熈怡微笑告眾辭訣奄然卒於法座都講等僧亦同時殞故云人天共遵洪水斷流者即僧法順俗姓杜氏京兆杜陵人也操行高潔學無常師以華嚴為業嘗居山將種發地多蟲蟻乃巡彊定封蟲便外徙盡力耕墾一無所損三原縣人自生聾瘂順乃召之與語應言便愈因詣南山屬橫渠汎溢止之斷流徐步而過將終之日普會有緣聲色不渝言終而逝葬焚川北原今全身塔在長安南華嚴寺事跡頗多別傳云是文殊化身神光入宇者即藏和尚僧法藏字賢首俗姓康氏康居國人初賢首母夢異光而孕此為一光及生而慕無上年十七辭親求法於太白山後慈親不愈歸奉庭闈綿歷歲時能竭其力時儼法師於雲華寺講華嚴賢首至中夜忽見神光來燭庭宇賢首歎曰當有異人發弘大教及明乃遇儼和尚自是伏膺深入無盡此為二度神光入宇又後於雲華寺講有光明現從口出須臾成蓋眾所知見又是神光正取言同即第二節神光入宇取其講時即第三節語其生瑞兼第一節故云神光入宇餘如別傳。
▲良以一文之妙攝義無遺故一偈之功能破地獄盥掌之水尚拯生靈故讀誦思修功齊種智。
良以一文之妙下第二明感應所以於中四句初上一句正辨所以以一文一偈攝義無遺極圓妙故故普賢菩薩告善財言我此法海中無有一文無有一句非是捨施轉輪王位而求得者非是捨施一切所有而求得者釋曰以一是一切之一故稱性之一故故一偈之功下三句辨其功能亦是感通之事初一偈之功能破地獄者纂靈記云京兆人姓王名明幹本無戒行曾不修善因患致死被二人引至地獄地獄門前見一僧云是地藏菩薩乃教誦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說心造諸如來菩薩授經已謂之曰誦得此偈得排地獄苦其人誦已遂入見王王問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說王遂放免當誦此偈時聲所至處受苦之人皆得解脫後三日方蘇憶持此偈向諸道俗說之參驗偈文方知是華嚴經夜摩天宮無量菩薩雲集所說即覺林菩薩偈今經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意是同意明地獄心造了心造佛地獄自空耳既一偈之功能破地獄何況一卷一品一部之玄微願思此言勉共傳誦盥掌之水尚拯生靈者即僧伽彌多羅本師子國第三果人也麟德初來儀震旦高宗大帝甚加尊重處於禁中歲餘供養多羅請尋聖迹往清涼山敬禮文殊因出至西太原寺時屬諸僧轉華嚴經乃問曰此是何經答是華嚴多羅肅然改容曰不知此處亦有是經耶合掌歡喜讚歎久之曰此大方廣功德難思西國相傳有人讀此經以水盥掌水霑蟲蟻而捨命者皆得生天何況受持讀誦觀察思惟者歟故云爾也讀誦思修功齊種智者上辨盥掌之水今明讀誦思修功至齊佛即十地經解脫月問也初金剛藏云佛子此集一切種一切智功德菩薩法門品若諸眾生不種善根不可得聞解脫月菩薩言聞此法門得幾所福金剛菩藏菩薩言如一切智所集福德聞此法門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聞此功德法門而能信解受持讀誦何況精進如說修行是故當知要得聞此集一切智功德法門乃能信解受持修習然後至於一切智地釋曰聞尚齊於種智何況讀誦思修不可量也經雖舉聞為顯勝故意通思修故疏云讀誦思修功齊種智耳。
▲宿生何幸感遇斯文其事跡昭彰備於記傳。
宿生何幸下第三感慶逢遇可知餘諸感通具於傳記上來所引粗舉數條耳傳譯感通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八
卍續藏第 05 冊 No. 0232 華嚴經疏鈔玄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九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第九總釋名題中先解經題後明品稱。
第九總釋經題中初總標章。
▲今初總題包於別義該難思之法門無名之中強以十門分別。
今初總題下別釋於中二先釋總題中三初標舉。
▲一通顯得名二對辨開合三具彰義類四別釋得名五展演無窮六卷攝相盡七展卷無礙八以義圓收九攝在一心十泯同平等。
二一通顯下列章名。
▲今初諸經得名有其多種或以人為目或以法為名人有請說等殊法有法喻等別或體或用或果或因乍複乍單其類繁廣。
三今初諸經下別釋於初章中有二先總舉諸經體式二別明今經前中或以人為目或以法為名者總說也以人為目多辨法之所由以法為名乃略經之大體人有請說等殊下別釋人中舉其二類等取所為所說言請者一從請人得名如思益梵天所問經賢護經等二就能說人如無盡意菩薩經等三依所為人如須達優填王等四依所說人如金色童子經等法有法喻等別者所言等者等取法中有多義故法之多義次下當說喻者如大雲經大寶積經等或體或用或果或因者即法中別義也體者如般若經等用者如神足經等果者如涅槃經等因復多義一者因行如正恭敬經等二者因位如十住經等乍複乍單者複中略有四雙一法喻雙題如妙法蓮華經等二人法雙舉如勝天王般若經等三體用雙明如十住斷結經等四因果雙舉如漸備一切智德經等言乍單者通上諸義謂法單喻單體單用單因單果單等言其類繁廣者即上所明已是繁廣更有從所說時為名如時非時經或從所說處為名如密嚴經等結上收餘故云其類繁廣並非正要故疏略言。
▲今經受稱亦多種不同一從數彰名如梁攝論第十勝相中云百千經者華嚴經有十萬頌是也二從喻受名如涅槃及觀佛三昧經詺此經為雜華經以萬行交雜緣起集成故三從法彰名如智論釋囑累品詺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四從義用受名如下離世間品及出現品各有十名者是。
今經受稱下第二別明今經得名於中復二先舉異名後彰今稱前中四義一數二喻三法四義用並可知言梁攝論第十勝相者論曰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知相殊勝殊勝語三者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四者彼人因果殊勝殊勝語五者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慧殊勝殊勝語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今當第十相中言如下離世間品及出現品各有十名者離世間品十名經云佛子此一切菩薩功德行處一決定義果二普入一切法三普生一切智四超諸世間五離二乘道六不與一切諸眾生共七悉能照了一切法門八增長眾生出世善根九離世間法門品十應尊重應聽受應誦持應思惟應願樂應修行者能如是當知是人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言出現品十名者經云佛子此法門名為如來祕密之處名一切世間所不能知名入如來印名開大智門名示現如來種性名成就一切菩薩名一切世間所不能壞名一向隨順如來境界名能淨一切諸眾生界名演說如來根本實性不思議究竟法即十名也。
▲依今梵本云摩訶毗佛略勃陀健拏驃訶修多羅此云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今略雜飾字耳。
依今梵本下第二彰今目也於中三初正釋今名二揀前說三結成今義疏中一時併舉梵言一時說就此語若別對者摩訶言大毗佛略云方廣勃陀云覺者即是佛字佛字略存梵音故健拏云雜華驃訶云嚴飾修多羅云經。
▲前三異名義多總略二品十目多從別名又局當品。
前三異名下二揀前說言二品十目多從別名者不得總該不可具舉故又局當品者出現十名局於出現離世間十名局離世間豈得通為一部總稱。
▲故今譯者具以六字為名則人法雙題法喻齊舉具體具用有果有因理盡義圓故標經首。
故今譯者下結成今義明其具足前通辨類中即是複義而具前四對之複故理盡義圓也。
▲二對辨開合者題中七字有十事五對一教義相對謂經之一字是能詮教大等六字是所詮義二就義中法喻一對謂大等是法華嚴是喻三就法中人法一對謂大方廣是所證無障礙法佛是能證之人亦名境智一對四就法中揀持一對大之一字是揀方廣是持即揀大異小揀實異權揀果異因亦是體用一對。
●大方是體大方無隅故廣即是用五就人中借下華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對佛是果故是以單用華字則但舉喻因若合以華嚴則亦喻上之四字至下當明。
大方是體大方無隅故者然大方廣三字總有三義一三字別釋配體相用如下廣說二方廣兩字合之為用對上大字為體三者大方為體方字屬大便成無方言大方無隅者語出老子德經云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意云小則有其圭角大即絕其方隅隅即角也借其言用今大方即法界等於虗空何有隅角言若合以華嚴則亦喻上之四字者即是上文二就義中法喻一對以嚴通能所華為能嚴大方廣即所嚴佛是嚴成之果又以因望果佛亦所嚴故華嚴兩字通喻大方廣佛之四字也言至下當明者即釋嚴中。
▲三具彰義類者謂大等七字義皆無量並略以十義釋之。
▲初明大十義者。
▲一體大謂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即是大字。
●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明體不變易。
●如人最長故名為大。
●又云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虗空此明體遍。
一體大下別釋十大初體大中二先總後別以二義釋大而云即經大字者古人亦各十義釋其七字不知以七字互相釋今明大義則七字皆大方則七字皆方廣則七字皆廣佛則七字皆佛等故以體大配於大字若總舉七字大者體也方者相也廣者用也佛者果也華者因也嚴者智也經者教也。
●涅槃云所言大者下證上二義先證常義即涅槃第三名字功德品云佛告迦葉是經名為大般涅槃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義味深邃其文亦善純備具足清淨梵行金剛寶藏滿足無缺汝今善聽我今當說善男子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如入大河悉歸大海此經如是降伏一切諸結煩惱又諸魔性然後要於大般涅槃放捨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槃釋曰彼經具釋大般涅槃今但取其大字約體不變故名為常以性出自古非造成故故生公序云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則無差悟豈容易不易之體為湛然常照但從迷乖之事未在我苟能涉求便返迷歸極歸極得本而似始起始則必終常以之昧若尋其趣乃是我始會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為大既云大矣所以稱常常必滅累復曰般泥洹也正順今意涅槃第二十五亦云所言大者名不可思議以體絕常境故言如人最長者謂無一法先法界故故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釋曰彼以虗無為道理異釋門言可證此。
●又云大者其性廣博下二證上遍義即涅槃第五如來性品南經四相品文云佛告迦葉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有人壽命無量名大丈夫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勝故遠公分此一文成二種大一廣故名大二勝故名大今但取廣遍之義義便引來彼更有多故名大如藏多珍寶復有高故名大如大高山難至其頂復有深故名大猶如大海即上不思議義今以多即約用高即約果故但用二義於常義中已含深勝如人最長即是勝故又言猶如虗空復是別文第二十三云又不逼者譬如虗空解脫亦爾彼虗空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涅槃。
▲二者相大謂恒沙性德無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細重重等具十玄門皆其相故即經方字方者法也。
二相大等者有二意恒沙性德與起信同互相即入下即顯圓教事事無礙亦性具矣然遠公釋涅槃亦明體相用體約性淨涅槃相約方便淨涅槃用約應化涅槃此通因果今明所證法中有三故不同彼。
▲三用大謂業用普周如體遍故即經廣字。
三用大等者文中三初正釋用大。
▲涅槃云又大者能建大義即是約用。
二涅槃云又大下引證即第四經南經四相品以迦葉復問如佛言曰我已久渡煩惱大海若佛已渡煩惱海者何緣復納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渡煩惱諸結大海唯願如來說其因緣佛告迦葉汝不應言如來久渡煩惱大海何緣復納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如來未渡煩惱大海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汝等今當至心諦聽廣為人說莫生驚疑若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須彌山王如是高廣悉能取令人入於芥子其諸眾生依須彌者亦不迫近無往來想如本無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須彌山內芥子中復還安止本所住處下廣說作用竟結云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則能示現種種無量神通變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所可示現如是無量神通變化一切眾生無能測量汝今云何能知如來習近婬欲生羅睺羅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彼經即約果用今意明是即體之用本有之用下佛果有相用者皆由本自有故。
▲良以涅槃無廣廣與大同故以廣釋大方廣無大大與廣合故以大釋廣今經具有故名配之。
三良以涅槃下釋妨謂有問言涅槃此義本釋大字何得以廣配之故今通云涅槃但言大般涅槃無有廣字故大字含廣故以能建大義廣家之義以釋大字今經大字對體廣字對用故自別釋因便便通方廣之經謂十二分教中有方廣經無有大字而用大字釋方廣言即如下合釋方廣云宣說廣大甚深法故能生無量廣大果故皆以大釋廣也。
▲四果大謂智斷依正普周法界故即經佛字。
▲五因大謂發菩提心起解行願證精勤匪懈成諸位故即經華字。
五因大等者謂發菩提心即十信發心起解即十住行即十行願即十向證即十地精勤匪懈通策於前以成諸位所以廣說因中差別者欲收攝論七大性故次文當知。
▲六智大謂大智為主運諸萬行遍嚴一切無所遺故即經嚴字。
▲七者教大謂一文一句無不結通遍於一切十方三際重重無盡故即是經字。
▲八者義大謂所詮法盡窮法界乃至帝網無所遺故即總是六字。
▲九者境大以上法門普以無盡眾生為化境故。
▲十者業大謂盡三際時窮法界處常將此法利益眾生無休息故。
▲如攝大乘等七種大性不離於此。
如攝大乘等者二結會他文而言等者等取雜集瑜伽般若大同小異攝大乘第一釋大乘云若廣釋者七種大性共相應故不廣說之瑜伽四十六云一法大性二發心大性三勝解大性四增上意樂大性五資粮大性六時大性七圓證大性雜集十一說七大性者一者境大性二者行大性三智四精進五方便善巧六證得七業彼論云何等名為七種大性一者境大性以菩薩道緣百千等無量諸經廣大教法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廣大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四精進大性於三大劫阿僧企耶方便勤修無量百千難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證得大性證得如來諸力無畏不共佛法等無量無數大功德故七業大性窮生死際示現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廣大諸佛事故若般若無著論七大性者一法二心三信解四淨心五資粮六時七果此與瑜伽大同若與對法會者一法即雜集境大性緣大教法而為境故二心即是行大性即由發心行二利行故三信解即智大性信解與智於境印持於境決斷大意同故四淨心即精進由精進練磨令心淨故五資粮即方便善巧由大悲般若而為方便與無住涅槃為資粮故六時即第七業大性窮生死際盡未來時建立佛事而為業故七果即雜集第六證得大性謂證佛功德而為果故雜集依體起用得果不捨因證居其先般若論中約時通因果故果居時後餘之次第二論意同謂依教起行達甚深理精進長時不滯二邊證大勝果窮生死際建立佛事故名為大雜集即是對法瑜伽大同般若今疏體大即第三智大之中所知無我之理二相大亦所知攝亦法大性即境攝故三用大即方便大而是即體之用亦境攝故四果大全同五因大攝其五大性一發菩提心即是心大二起解者攝勝解大三行願證並是行大是十地因證非果證故四精勤匪懈即淨心精進大五成就諸位即攝資粮大六智大全同而義小異通了性相因果等故七教大即是境法大性八義通前六但除教故九名同雜集初一而義同時大及與方便善巧十同第六而具含二論時業二名為對題中七字攝十故有開合及次不同而義無違故云七種大性不離於此或相大一種二論略無理亦無失又通約十大教旨小殊不妨有異。
▲二方十義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為法謂體法相法等。
謂體法相法等者等取下八謂用法果法等法是軌持能持自性故十皆法。
▲三廣十義者廣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故則前十皆多即明一遍一切名之為大一攝一切名之為廣亦可及此此約離釋。
三廣十義等者疏文有二先離釋廣字。
▲若合釋方廣二字亦有十義一廣依義謂言教繁廣為生依故二廣說義宣說廣大甚深法故三廣破義破一切障無有餘故四廣超義無有諸法能比類故五廣治義具攝無邊對治之法為能治故六廣攝義通攝無邊異類法故七廣德義具攝二嚴諸勝德故八廣生義能生無量廣大果海故九廣絕義非是心識稱量所能知故十廣知義具足種智破邪見障無有餘故。
後合釋順諸經論釋方廣經於中二先正釋十義也。
▲此之十義前四即雜集第十一中四義後六即入大乘論第一中六義。
後此之十義下結示本源言前四即雜集第十一中四義者彼論云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如名方廣亦名廣破亦名無比為何義故名為方廣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法故為何義故名為廣破以能廣破一切障故為何義故名為無比無有諸法能比類故此方廣等皆是大乘義差別名釋曰此論標以三名釋成四義以方廣中有二義故次第無差言後六即入大乘論第一中六義者彼論云毗佛略者是摩訶衍何以故名毗佛略經為諸眾生說對治法名毗佛略亦有眾多乘故名毗佛略亦以多莊嚴具故名毗佛略亦能出生無量大果報故名毗佛略非是稱量所能知故名毗佛略斷除一切諸邪見故名毗佛略釋曰次第與疏全同但以毗佛略隔之以成六義然其第一說對治法似雜集論第三廣破集約所破此約能破故亦不同五非是稱量似於集論第四無比集約法不可類此約心不能知故並不同而刊定記云以對治與破障是同乃除入論第一加起論菩薩藏相應言說為五者殊失論意以菩薩藏相應言說是總揀小故總揀已竟方標三名釋成四義耳若欲以集論之四攝入論之六者一即第二廣攝二即三四廣德廣生皆深法故三即一六對治破見皆破義故四即第五廣超廣絕大意同故今取小異並開為十則二論不同謂集論一約言教入論二約所攝集論二約通辨甚深入論別開三約二嚴通因四約能生唯果集論三約合明對治入論別分一治煩惱六破智障雜集第四似入論第五已如前會故成十義然為順二論之次故不依題之次若欲配經者一廣絕是大體絕眾相不思議故二廣超是方妙法無類故三廣攝是廣攝無邊故四廣知是佛具種智故五廣破六廣治七廣生三皆華字並是因故八廣德是嚴具二嚴故九廣依是經依言教故十廣說是義說甚深法是所說故即總上六字亦可通七。
▲四解佛十義者即是十佛大即法界佛方即本性佛廣即涅槃佛及隨樂佛佛即成正覺佛華即願佛及三昧佛嚴即業報佛經即住持佛總不離心七字皆是心佛釋十佛義如八地中及離世間品辨。
四解佛十義等者文有三解初依本經言如八地中及離世間品辨者上教緣中已廣其義今更略明八地明十身即離世間品十佛八地云知如來身有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離世間品五十三中說十種佛所謂成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隨樂佛十佛即是十身若欲會者正覺是菩提身願佛即願身業報佛即相好莊嚴身住持佛即力持身涅槃佛即化身法界佛即法身心佛即威勢身三昧佛即福德身本性佛即智身隨樂佛即意生身今疏為順經題故不依彼二經之次言大即法界佛者大即法界體故方即是本性智故廣即涅槃佛者化周遍故亦隨樂佛者隨自他意無不生故佛是梵言此即覺故華即願佛及三昧佛者並是因故嚴謂萬行之因嚴成相好莊嚴身故經教住持法不墜故總不離心即心佛者是威勢身心伏勝故。
▲又佛地論第一說佛亦具十義謂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
又佛地論第一下第二引佛地論論無別釋今當略辨攝此十句以為五對一能證智二所斷障三所證理四所成益五顯覺相前四法說後一喻明然此五對一一相屬一能證智即具一切智是根本智一切種智是後得智二所斷中以一切智斷煩惱障一切種智斷所知障種類而知故三所證理中一切法者即真諦法也一切種相者俗諦法也以一切智總相觀法之性以一切種智別相觀法之相由證法性除煩惱障由達法相斷所知障四所成益者一則自利二者利他上之三對俱通二利若取別義以一切智自證法性便是自覺以一切種智覺法之相故能覺他五顯覺相中如睡夢覺者以一切智覺法之性頓破無明煩惱睡故如蓮華開者以於種智覺法之相開悟法門如於華開得見蓮故前即覺察後即覺悟亦可前是覺悟後為覺察此五無缺方稱覺滿名曰妙覺離覺所覺而盡覺故上之解釋未見經論理必應然。
▲又真諦引真實論亦有十義恐繁不引。
又真諦引不引者即真諦三藏七事記中引言十義者謂覺勝天皷一不由他悟二斷二無知三已過睡夢四譬如蓮華五性淨無染六具足三義七具足三德八具三寶性九自知令他知十初言覺勝天皷者天鼓有四德今並過之一能覺諸天賊來云賊來賊去云賊去佛即不爾能令眾生覺三煩惱若生知生若滅知滅二天鼓能護天眾能破修羅佛亦不爾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三天鼓能令諸天受五欲樂佛亦不爾能令眾生受出世樂四天鼓能令諸天生貪著心佛亦不爾能令眾生生出世心具此四過故云覺勝天鼓二不由他悟者無師自然智故三斷二無知者即是煩惱無知所知無知四已過睡夢者凡夫睡而不夢唯煩惱故二乘亦睡亦夢以有無明及妄智故佛不睡不夢無有無明捨妄解故五譬如蓮華者日光照觸蓮華即開十地行成佛智自發六性淨無染者因時雖有煩惱五義不染一佛無相故譬如煙霧不能染空二是對治故譬如鎔鐵不停蚊蚋三非處所故譬如大石不能住空四無轉異故譬如白玉涅而不緇五妄不染真譬如幻刀不能斫石因時有惑尚不能染果時惑盡豈當有染七具足三義者即是三佛一假名佛謂六神通二寂靜佛謂惑不生三真實佛謂即真如八具足三德者謂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九具三寶性者謂同體三寶十自知令他知者即是二利謂佛智慧力照真如境名曰自知復以慈悲力說十二部經令他知也釋曰以此十義有同佛地故恐繁文。
▲五釋華十義者一含實義表於法界含性德故二光淨義本智明顯故三微妙義一一諸行同法界故四適悅義順物機故五引果義行為生因起正覺故六端正義行與願俱無所缺故七無染義一一行門三昧俱故八功成義所修德業善巧成故九芬馥義眾德住持流馨彌遠故十開敷義眾行敷榮念心開覺故。
五釋華十義下疏文有二第一別釋十華第二總相料揀前中即如次配於十佛如一含實義表法界佛含性德故為對十佛故為此次亦可配於十度之因而不依次為順題故一即般若二即智度三即方便四即尸羅五即忍辱六即是願七即禪定八即是檀九即是力十即精進此意如下普眼長者以十度因成十身果故彼經云為欲令其具佛相好稱揚讚歎檀波羅蜜即成相好莊嚴身故二云為欲令其得佛淨身悉能遍至一切處故稱揚讚歎尸波羅蜜即意生身三為欲令其得佛清淨不思議身稱揚讚歎忍波羅蜜即菩提身四為欲令其獲於如來無能勝身稱揚讚歎精進波羅蜜即威勢身五為欲令其得於清淨無與等身稱揚讚歎禪波羅蜜即福德身六為欲令其顯現如來清淨法身稱揚讚歎般若波羅蜜即是法身七為欲令其現佛世尊清淨色身稱揚讚歎方便波羅蜜即是化身八為欲令其為諸眾生住一切劫稱揚讚歎願波羅蜜即是願身九為欲令其現清淨身悉過一切諸佛剎土稱揚讚歎力波羅蜜即力持身十為欲令其現清淨身隨眾生心悉使歡喜稱揚讚歎智波羅蜜即是智身末云為欲令其獲於究竟淨妙之身稱揚讚歎永離一切諸不善法即圓淨十度八萬四千波羅蜜門萬德頓具該上十華是故梵本名為離華上約相顯別配十度若約圓融一一行門皆具十義可以意得。
▲然華有二種一草木華喻萬行因然或與果俱或不與俱二嚴身華通金玉等喻於神通眾相等唯與果俱前十義中一五九十局於草木餘通二華。
然華有二種下第二總相料揀其引果華亦喻生因其嚴身華亦喻了因此二無礙言或與果俱者如蓮華等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圓融行故或不與俱者杏奈等華因果區分行布行位不相雜故此二無礙是此中華言神通眾相等者淨行品云若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若見樹華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神通眾相果上用故云與果俱然神通雖乃通因且就金玉之華與身俱說。
▲六釋嚴者即上十華同嚴一佛為嚴不同亦是十義。
六釋嚴者下疏文有三十八義且為三節初十總釋次十別釋後十八句互嚴今初言為嚴不同者如以十寶嚴一金佛一真珠嚴二珊瑚嚴等一佛十嚴歷於十佛便成百嚴約圓融修故。
▲又上十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而總別無礙。
又上十華等者第二別釋義同一度成一佛故總別無礙者總融上二行布圓融二無礙故。
▲更有十義一用因嚴果以成人故是佛華嚴果由因得故二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之後令一一因行皆無際故三以人嚴法而顯用謂佛曠劫修因方顯法之體用故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故五以體嚴用以令周謂用不得體不周遍故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顯體本之廣故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有體便即入重重故八以相嚴體以明玄體如無相不顯體深玄故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難思能詮言離故十諸因互嚴以融攝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
更有十義下第三約互嚴說於中有二一別約十義五對以互相嚴二收成四句以顯互嚴今初十義在文可知然亦是於別釋得名中釋名之義若約相融皆持業釋若約當相皆依主釋如第一用因嚴果是華嚴之佛故二即佛之華故三即佛華嚴之大方廣四即大方廣之佛華嚴五即大之方廣六即方廣之大七即大之方八即方之大九即大方廣佛華嚴之經十諸因互嚴乃含多義謂施之戒戒之施定之慧慧之定等前四成對後一非對但可大等嚴經不可以經嚴大等故不成對又為欲顯因互嚴故言禪非智無以窮其寂等者舉一為式餘可類取謂禪無智但是事定若得智慧觀於心性為上定故智不得禪乃為散善分別慧故慧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照離動分別成實慧故所言等者等餘萬行如施不得戒非是真施破戒行施非真福故戒不得施亦非真戒慳貪不息非真戒故不捨財法正犯戒故餘並可思。
▲又上來互嚴皆有相資相即四句今且約理行互嚴以明。
又上來互嚴下第二收成四句於中二先總標後初相資四句下別釋。
▲初相資四句者一理由修顯故以行華嚴理二行從理發則以理華嚴行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證此法身故。
無不從此法界流者即從本起末證行從理發無不還證此法身者攝末歸本證理由修顯。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
▲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
▲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滿是故標為佛華嚴也。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下此句有三節一此上正釋以互融故不二不壞兩相故而二非真流之行下第二反成上義上句反成行融理次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者反成上理融行良以體融行下三正成前義言體融行而因圓者行即是因以體融行故因行圓滿行該真而果滿者正成上行融理也行不該真何由得果耶。
▲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則能所兩亡超情絕想非嚴非不嚴是謂華嚴。
四理行俱泯此句易了然上互融行融理而行在理融行而理存故不二而二今理行相奪故云二而不二。
▲相即四句理行全收准思可見則法喻交暎昭然有在。
相即四句下但例前釋若力用交徹即說相資有體無體即言相即若具作者一者唯理無不真故二者唯行理廢己故三者俱融即行即理為一味故四者俱泯理即行故非理行即理故非行故雙絕也言法喻交暎者以華嚴像為喻喻以因行嚴佛故。
▲七華經十義雜心五義已見上文佛地論有二義一貫穿所說二攝持所化即雜心結鬘一義含之應除結鬘開成六義依此方訓復有四義一常二法並如前辨三經義即眾生逕路四典義令見聞正故寶雲經中亦有十義恐繁不引。
七釋經十義雜心五義已見上文者即藏攝中謂一出生二顯示三湧泉四繩墨五結鬘餘則可知。
▲第四別釋得名者先得後釋先得名者大以當體受名常遍為義常即竪無初際遍則橫該無外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雙持體相軌生物解故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廣遍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為義照則朗萬法之幽邃覺則悟大夜之重昏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嚴身則眾德備體嚴以功用受名資莊為義謂資廣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持性相之無盡攝眾生之無邊。
第四別釋得名等者此中得名各取前七字別義例皆二義釋之類前可知。
▲後釋名者一就法中體用相對大之方廣謂有體之相用故方廣之大有相用之體故皆依主釋若相即者即持業釋二就人中果行相望佛之華非因位之行故華之佛非餘行之佛故亦通相即三以人法相對大方廣之佛華嚴非小權乘之佛等故佛華嚴之大方廣非因位所得法故相即可知四教義相對亦通二釋教望於義及前人望於法兼通有財並可思准。
此中釋名即前對辨開合中五對之中俱除法喻一對用餘四對以法喻一對華之一字已屬因門故略無之四對之中望前有二異一前則從寬至狹故先明教義今從狹至寬故先明體用又前從下釋上故先明教義今從上釋下故後明教義而前五對中後明人中因果者以因是華字借喻中華故在後明前從寬至狹義已盡故四教義相對亦通二釋者以易知故不出若具釋者應云大方廣佛華嚴之經揀非涅槃等經故經之大方廣佛華嚴揀非論中之所明故而四對皆具二釋者約行布則依主約圓融則持業教望於義下謂四對之中後二對中通於三釋謂經中有大方廣佛華嚴故如對法藏論全取他名以目經故佛華嚴有大方廣故故云可思。
▲第五展演無窮者謂初於最清淨法界開為理智兩門即涅槃菩提之異。
第五展演無窮等者然此一四門皆關脉中意此門中彼有二義一展一為多二類結成本類結成本不異前第七部類品會中本部故此不明又此展中並皆略示而有十重一展法界為理智二門理即大方廣是所證法界為涅槃智即佛華嚴為能證菩提雖有六字但是二法。
▲又理開體用即大方廣智開因果即佛華嚴總連合成詮即題中經字。
二又展理智為題目即大是體性包含方廣是業用周遍故云理開體用佛即是果華嚴是因故云智開因果。
▲又展此目以為初會初會總故十海是理十智是智十海之中含於體用十智之中亦含因果又華藏世界及遮那遍中即依正二果皆是佛字大威光太子略示因華彼二所證所觀即大方廣即總成一會所信因果體用。
三又展此目為初會於中自有二重一但世界成就品初牒問許說中已具題目二通就一會以示品目言十海之中含於體用者即初也十海者一一切世界海二一切眾生海三一切諸佛海四一切法界海五一切眾生業海六一切眾生根欲海七一切諸佛法輪海八一切三世海九一切如來願力海十一切如來神變海七九與十此三是用餘皆是體此十本具皆是所證故名為理十之相差是事法界十之真性是理法界理事相融並為所證之理故云十海是理言智含因果者上言十智者知上十海即是十智而名小開合經云佛子諸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清淨智不可思議一知一切眾生業海智不可思議二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三說一切無邊佛海智四入一切欲解根海智五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海智六顯示一切如來無量願海智七示現一切佛神變海智八轉法輪智九建立演說海智十此上皆有不可思議之言唯願海是因餘皆是果若約所知一三四八九十皆果餘四為因三世通因果又華藏世界下二通就一會以示品目則題目該於一會言遮那遍中者非唯遍於華藏亦遍法界以世界成就品亦說毗盧遍嚴淨故彼偈云所說無邊眾剎海毗盧遮那悉嚴淨世尊境界不思議智慧神通亦如是況第六經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第五經云佛所莊嚴廣大剎等於一切微塵數清淨佛子悉滿中雨不思議最妙法又華藏品云華藏世界海法界等無別又一一塵中見法界皆普遍義故遮那遍中之言亦已攝於世界成就品矣言彼二所證所觀即大方廣者果證法界大方廣因觀法界大方廣。
▲又展此會以成後八四周因果各因是華果即是佛其所修所證之體用即大方廣。
又展此會以成後八者即第四節展成一部。
▲又展此九會周遍十方謂如第二會光明覺品辨一類之會已遍十方餘會亦爾。
又展此九會周遍十方者即第五節言如第二會光明覺品者舉一會又以為體式謂光明覺品總有二十六節故光最後遍周法界虗空界皆云彼一一世界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諸佛所等釋曰此即遍十方文既同百億閻浮提等故是同類世界言餘會亦爾者下之七會及第一會皆遍十方如第二會故諸會末多結周遍。
▲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如說十住十方菩薩證云十方國土皆說此法則前遍法界之會各有重重主伴。
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者即第六節也上來但明主經之遍今辨伴經之遍而引第三會文則前遍法界之會各有重重主伴者此言例上遍法界之九會也。
▲乃至遍於塵剎。
乃至遍於塵剎者第七節也上但遍國今則遍塵。
▲異類界等。
異類界等者即第八第九節也上來七節但遍同類八遍異類樹形等剎而疏言等者等取第九節異類剎塵謂具類之剎亦以塵成塵亦有剎於中說經經尤多矣。
▲無盡時會。
無盡時會者即第十節謂上同類異類若剎若塵皆悉重重猶如帝網時會與法皆無盡也。
▲皆不出大方廣佛華嚴清淨法界。
皆不出等者舉題總收也清淨法界者舉本總收明從一法界無名無相之中展成無盡。
▲第六卷攝相盡謂從後漸卷乃至不出九會九會不離初會初會不離總題總題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則理智不二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本來清淨強名之清淨法界是以極從無盡乃至一字無字皆攝華嚴性海無有遺餘。
第六卷攝相盡者相字去聲乃至無字法界之相亦不存故然但解上展則解此卷故云後後漸卷言乃至不出九會者乃至二字略後五重不出九會是第四節耳若具應云一卷無盡時處歸異類界塵二卷異類界塵歸異類界三卷異類界不出同類界塵四卷同類界塵不出同類剎主伴經五卷主伴不出主經結遍十方六卷遍十方不出九會七歸初會八歸總題九歸理智十歸清淨法界非理不智下是第十節卷理智歸法界而有二意一者理智之中隨舉其一即攝於二但成一味二者以智為用以理為體但攝智歸理不攝理歸智初攝二為一唯一理字理體性離一亦不存故云無字又准前展亦合云總題不出體用因果因果雖殊不出一智體用雖異不出一理然後方融理智但不異前故略示耳若從七字倒收者攝教從義但有大方廣佛華嚴攝人從法但有大方廣攝用歸體不離於大古人云一言無不略盡殊說更無異盈又大體性離言思斯絕唯證相應耳。
▲第七展卷無礙者謂正前展時即後常卷正後卷時即前常展展時即卷故無量無邊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卷時即展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
第七展卷無礙者謂說有前後實在一時隨門不同故有三門耳疏無量無邊法門海即展時也一言演說盡無餘即卷時也如來於一語言中即卷時也演說無邊契經海即展時也。
▲第八以義圓收者上來諸門或以七字攝盡如前已辨。
第八以義圓收者疏文有二先以法攝後以人攝前中又二先指前不出總題。
▲或以教義攝盡或以理智攝盡或人法攝盡或解行證攝盡。
後或以教義下重釋攝義疏文略舉若具說者應增數明謂或於無字中一字攝盡謂或教或義或性或心二或二字攝盡疏有三節亦更應言或法界字攝盡三或三字攝盡疏文有一義順後表三聖故亦應云人法界攝盡理行果攝盡從所詮故四或四字攝盡謂教理行果教即經字理即大方廣行即華嚴果即佛也或教義成處攝盡一謂文雖浩汗唯一教字即題中經字二謂義雖無量但一緣起義攝即題中大方廣也三成謂行解因果德相用等雖各緣起不同據其成立唯一成字攝盡即題中佛華嚴也四處謂一切重重無盡同類異類重重塵剎唯一處字故總卷之義唯一性教唯一文成唯一念處唯一塵此一即是一切一故或信解行證攝盡經有四分初會是信次六明解八約成行九唯證故如下當知五或五字攝盡謂加一教字或理信解行證理是所信所解所行所證故或六字攝盡即題中除經上之六字是所詮故或理信解行願證理即所信等解行願三即是三賢證通地上及極果故或七字攝盡即全取一題一題通目無盡法故或八字攝盡即法界緣起理實因果故或九字攝盡謂無障礙法界緣起因果故或十字攝盡謂體相智用因果教義及境業故。
▲或唯普賢文殊毗盧遮那三聖攝盡謂大方廣即普賢普賢表所證法界故華嚴即文殊文殊表能證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
▲又大即普賢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方廣即文殊文殊表即體之智故華即普賢普賢行故嚴即文殊文殊以解起行故佛即圓解行之普賢文殊證法界體用之普賢文殊成毗盧遮那光明遍照。
或唯普賢文殊下第二以人攝也然有兩重先約人法對辨二聖後於人法中各有二聖佛字當中兩重總收可思。
▲第九攝歸一心者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
第九攝歸一心者於中二先指前總明謂上八門已是一心上說故云上來諸門不離一心而修行禪流皆欲棄文而修觀行故復接之以辨此門心體即大下後正約觀心以釋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豈非大耶心之本智即方廣者上大是即智之寂方廣乃即寂之智故云寂寂運無涯之照即心體相用三融為所觀也觀心起行即華嚴者觀體照而即寂止也觀用寂而常照觀也一心六度萬行皆起覺心性相即是佛者一念相應之覺也故經云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覺性無覺即根本智覺相歷然即後得智此二不二是無障礙智覺非外來全同所覺下上明安立六字今明卷攝相空此上融成一味此下互奪雙寂則一不為一如斯觀行未曾一念不契華嚴。
▲第十泯同平等者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則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學之者多棄內而外求習禪之者好亡緣而內照並為佛執俱滯二邊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
第十泯同平等者此一門總融前九前八法匪所知第九禪師所尚故今會之於中三初法說二余曾瑩兩面鏡下喻明即借帝網之喻以喻心境三見夫心境互照下合喻意唯一而文有四節。
▲余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
第一節取兩鏡及燈合之一鏡喻境一鏡喻心燈喻本智但取明了之義。
▲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
言本智雙入者智性色性本無二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故此智性入心入境言心境重重者合兩鏡互照智照斯在者合一燈雙入是則以本智為能照心境皆所照由斯本智令心境互融。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下第二取兩鏡及一尊容以合尊容喻真佛故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則境中見佛是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者即兩鏡之重重而本覺性一者即尊容之雙入。
▲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
皆取之不可得下第三雙融前二以成止觀心境兩亡即止理智交徹即觀。
▲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
心境既爾下第四結例一切境有多境心有多心各自相對一一互相融也萬化皆然即總結例唯證相應則泯同果海也。
▲第二釋品名者梵云薩婆嚕鷄印拏(上呼)倈(良遐反)驃訶奈耶鉢攞叵婆娜忙鉢里勿多此云一切世間主莊嚴法門威德名品今文存略。
第二釋品名疏文有四一會梵音二釋義理三立名所以四會釋晉經今初疏中一時總對若別對者薩婆一切也魯鷄世間也印拏倈主也驃訶莊嚴也奈耶法門也鉢攞叵婆威德也娜忙名也鉢里勿多品也。
▲世者時也即是世間主者君也謂即諸王及佛然世間有三一器世間即是化處二眾生世間即所化機三智正覺世間即能化主主則唯二諸王及佛主於器界及眾生故佛非世間從所統受稱。
世者時也下第二釋義理也於中二先釋世主。
▲妙謂法門體用深廣難思即主之所得嚴謂莊嚴乃有多義一器世間嚴謂其地堅固等二眾生世間嚴謂眾海各具法門威德故三智正覺世間嚴謂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三業普周法門無盡故所以長行諸王之嚴偈頌讚德皆顯嚴佛。
後妙謂下釋妙嚴於中三初正明三世間嚴。
▲眾生不嚴不感佛興正覺不嚴不能為主器界不嚴非真佛處。
次眾生不嚴下出嚴所以。
▲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眾生嚴輔顯佛之超勝如是互嚴亦為妙嚴。
後復由佛嚴下明三嚴相成。
▲諸經無此廣嚴故但初名序品今明序已兼正故廣讚諸嚴以為華嚴之由序。
諸經無此下第三顯立名所以彰異餘宗不名序品。
▲舊云世間淨眼品者謂所得法眼能淨世間故餘如前說。
舊云世間品下第四會釋晉經所得法眼即今法門威德也。
▲第十別解文義文分為二初總釋經序二別解文義初中分三大方下初明題目天冊下二明造序人蓋聞下三直解序文今初即經序題目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序如前釋。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第二明造序人音義云冊測革反說文曰冊符命也謂上聖符信教命以授帝位字或從竹或古為圓形也。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
演義云蓋聞下三直解序文分為六段初明佛日未興群生沉溺二及夫下明如來出世德用難思三朕曩下自慶逢時聞斯聲教四大方下別彰此典旨趣玄微五緬惟下傳譯古今感慶逢遇六一窺下總釋序意歎理自謙初中分三初明化法舛異二明能化淺近三明所化迷淪初中亦二初辨淳元之始二明三才已著今初蓋聞者發語之端也造化者造作變化易繫辭云剛柔相推而成變化又云變化者進退之象也權輿者爾雅云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二皆是始言天道未分者謂元氣混沌未分天地下云人文始著即有三才始分天道今云未分即五運之時也故易鈎命決云天地未分之前謂之一氣於中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為五運運者數也謂時改易初取易義元氣始散謂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太極轉變五氣故稱五運皆是天道未分也言天道者易繫辭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說卦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注云象況日月星辰形況山川草木又云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注云幽明者有形無形之象死生者始終之數也周易疏云天有玄象而成天文也地有山川原濕各有條理故云地理此上皆是已分之相因釋天道故便舉之此對正在未分之前耳。
▲龜龍繫象之初人文始著。
龜龍繫象之初下第二對明三才已著之相略如向說易繫辭云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効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疏云如鄭康成之義則依春秋緯云河以通乾出天包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孔安國以為河圖則八卦是也洛書則九疇是也音義云堯有神龜負圖而出舜感黃龍負圖而現人文始著者繫辭云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孔疏云此下明聖人法自然之理而作易象次易又云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釋曰上云圖出八卦今云觀乎天地者或見龜復象天地等於理無違音義云觀乎天文以察人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非正意後人用之耳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謂之人文象龍舉三皇之時斯為上古繫象舉於夫子即是下古然其文王為中古既有卦爻之辭已有象矣則總該三古又上云天道即言未分今云人文則言始著二言影略則初分之時亦皆未著直至繫象已具方曰著故先有者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即三才具矣。
▲雖萬八千歲同臨有截之區七十二君詎識無邊之義。
雖萬八千歲下第二明能化淺近按帝王甲子記云天皇氏治一萬八千年地皇氏治九千年人皇氏治四千五百年有本云三皇皆治一萬八千年故云萬八千歲言同臨有截之區者詩注云截者齊也區者域也謂四海域內率服齊整言七十二君詎識無邊之義者司馬相如封禪書云繼昭穆受諡號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故管子云昔者封太山禪梁父者有七十二家梁父即太山下小山名也詎者何也明上七十二家賢明之君何能識於稱性玄理無邊之義。
▲由是人迷四忍輪迴於六趣之中家纏五蓋沒溺於三途之下。
由是人迷四忍下第三明所化迷淪言由是者上明化主化法二皆淺近蓋是域中一身之作不令所化免沉苦海於中上對迷理輪迴六趣下對纏妄沒溺三途言四忍者即思益經第四法品中佛言梵天菩薩有四法善出毀禁之罪何等為四一者得無生忍以諸法無來故二者得無滅忍以諸法無去故三者得因緣忍知諸法因緣生故四者得無住忍無異心相續故是為四忍言人迷者人人皆迷故但迷四忍容漂人天故云輪迴於六趣之中家纏五蓋則溺三途矣五蓋者一貪欲二瞋恚三昏沉四掉舉五疑也言家纏者家家纏也上三皆明佛未興世。
▲及夫鷲巖西峙象駕東驅。
及夫鷲巖下二明如來出世德用難思於中四一總歎化主高深二明能化時處長廣三別歎如來勝德四結德歸於如來初中四句分二前二句總序佛教興流後二句寄對顯勝今初上句明主出西天故云鷲巖西峙峙者立也此約處歎人後句即化法東被也故云象駕東驅言象駕者略有二義一一千年後像法之時佛教方被故二者象䭾經故初雖白馬來儀本用象故為對鷲巖故用象駕宋公題安國寺詩云為龍太子去駕象法王歸。
▲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視中天調御越十地以居尊。
慧日法王下第二寄對顯勝初句出域後句超因今初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視者出域中也則異前化在域中慧日者以佛為日略為四義一破闇如慧二照現如智三輪淨如解脫四上三不相離如同法界於法自在故稱法王言超四大而高視者即老子道經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釋曰然其說道乃是清淨虗通故云道法自然自然者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即世界始成域中近事不達業因故曰自然今佛出現善證真常妙窮二諦天地造化乃俗諦業因域中之事耳後句超因言中天調御越十地以居尊者十地菩薩時經三祇已斷十障已證十如成十勝行化周十方今比世尊猶一塊土以方大地況於四大何足越哉。
▲包括鐵圍延促沙劫。
包括鐵圍下第二明時處長廣初句約處略舉三千大鐵圍內以為化境豈同上說有截之區後句約時多劫促為一念一念延為多劫豈同上說萬八千歲。
▲其為體也則不生不滅。
其為體下第三別歎如來勝德中即雙明化主化法就三大歎之初歎體大經云佛身無生超戲論非是蘊聚差別法又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虗空又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斯人見如來。
▲其為相也則無去無來。
其為相下第二歎相大經云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既無相為相故湛無去來德周法界亦無來去。
▲念處正勤三十七品為其行慈悲喜捨四無量法運其心方便之力難思圓對之機多緒。
念處正勤下第三歎用大初約化法化法玄妙異前域中即行唯道品心唯四等方便多門圓應難測並如經說言圓對者身則圓迴普應若月落百川音則稱物普聞若風吹萬籟意則剎那頓覺若海印炳然故云多緒。
▲混太空而為量豈筭數之能窮入纖芥之微區匪名言之可述。
混太空下二約化體明用謂大之則無外細之則無內經云譬如虗空徧至一切色非色處亦如虗空具含眾象剎塵為量不可數知故云豈筭數之能窮後句細入無間即入纖芥之微區故下經云如於此會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塵中有剎剎復有塵塵復有剎重重無盡非心識思量之境故絕名言表義名言難述即言語道斷顯境名言不知即心行處滅亦是明化處周細前句化周法界後句細無不入經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無邊世界而無障礙示現調伏無量眾生。
▲無德而稱者其唯大覺歟。
無德而稱下四結德歸於如來謂上之三段皆屬如來則歎不可盡論語云泰伯其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故經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即其事也。
▲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記金仙降旨大雲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寶雨之文後及。
朕曩下三自慶逢時中分三初遠蒙佛記二彌荷太平三萬國朝宗今初朕曩劫植因者久遠種因故得大覺親記叨者忝也從金仙下別明記相初明大雲經或有疑偽後玉扆下明寶雨經鄭氏注周禮云房屏風也天子屏風以玉為飾寶雨經有十卷又開元正緣第一卷中云爾時東方有一天子名日月淨光乘五色雲來詣佛所右繞三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佛告天子汝之光明甚為稀有天子汝於過去無量佛所曾以種種香華珍寶嚴身之物衣服臥具飲食湯藥恭敬供養種諸善根天子由汝夙種無量善根因緣今得如是光明顯耀天子是因緣故我涅槃後第四五百年法欲滅時汝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摩訶支那國位居阿鞞䟦致實是菩薩故現女身為自在主經於多歲正法理化養育眾生猶如赤子令修十善能於我法廣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供養沙門於一切時常修梵行名日月淨光餘如彼經釋曰此時更無女主弘建若是斯言不虗。
▲加以積善餘慶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
加以積善下二荷太平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今由積善故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晏猶安也。
▲殊禎絕瑞既日至而月書貝牒靈文亦時臻而歲洽踰海越漠獻賝之禮備焉架險航深重譯之詞罄矣。
殊禎絕瑞下第三萬國朝宗重譯來貢初兩對標謂萬方仰德殊異禎祥奇絕瑞應日日而至月月而書書之史冊也貝牒靈文亦時時而至歲歲沾洽也二踰海下兩對釋成初成上禎瑞而至後架險下成上貝牒臻洽踰海航深皆水行也越漠架險皆陸路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斯乃諸佛之密藏如來之性海視之者莫識其指歸挹之者罕測其涯際。
大方廣下第四別歎此典旨趣玄微於中二初總歎次別歎今初先二句標其深廣後視之者下成上二句既為祕藏故視之不見稱為性海安測邊涯挹者珠叢云以器斟酌於水也故文選頭陀寺碑云蓋聞挹朝夕之池者無以測其淺深仰蒼蒼之色者難以知其遠近故今測量若以管窺天用蠡測海也。
▲有學無學志絕窺覦二乘三乘寧希聽受。
有學無學下第二別歎於中三初約人歎二約法歎三約處歎初中二先對劣顯勝後當體顯勝前中初句通說三乘後句別說三乘然二乘在座如聾如盲三乘菩薩積行多劫不能測故窺者左傳云謂舉足而視覦者珠叢云有所冀望。
▲最勝種智莊嚴之跡既隆普賢文殊願行之因斯滿。
最勝種智下二當體顯勝上句約果滿以滿二嚴成種智也下句約因圓普賢之行文殊之願二皆圓也亦得行願通上二聖。
▲一句之內包法界之無邊一毫之中置剎土而非隘。
一句之內下二句約法歎於中上句約能詮深廣故一句之義竭海墨而不盡下句約所詮事事無礙故一毫之中置剎土而非隘也。
▲摩竭陀國肇興妙會之緣普光法堂爰敷寂滅之理。
摩竭陀國下第三約處歎舉摩竭者九會本故不起覺場而周徧故舉普光者近菩提場又說信門該於果海故云爰敷寂滅之理。
▲緬惟奧義譯在晉朝時踰六代年將四百然一部之典纔獲三萬餘言唯啟半珠未窮全寶。
緬惟奧義下第五傳譯古今感慶逢遇於中二初明前譯多闕二明今譯多具今初緬者遠也惟者思也六代即晉宋齊梁陳隋也言唯啟半珠未窺全寶者即涅槃聖行品雪山童子聞化羅剎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驚而顧視唯見羅剎問羅剎云大士汝於何處得是過去離怖畏者所說半偈大士汝於何處而得如是半如意珠釋曰欠下偈義未全故若得聞下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即全寶也今明先譯既闕即為半珠也。
▲朕聞其梵本先在于闐國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覩百千之妙頌乃披十萬之正文。
朕聞其梵本下第二明今譯多具即全寶也文中有六一邀迎二正譯三感徵四事畢五讚益六慶遇今初邀迎事如玄談。
▲粵以證聖元年歲次乙未月旅沽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於大遍空等親受筆削敬譯斯經。
粵以證聖下第二正譯也月旅沽洗者正當三月言親受筆削者則天躬自刊削言筆削者漢書衛青傳云削則削筆則筆削謂刪去筆謂增益有云理書勘受削而注之良以古人書木竹簡以刀削故。
▲遂得甘露流津預夢庚申之夕膏雨灑潤後覃壬戌之辰式開實之門還符一味之澤。
遂得下第三感徵也十四日是辛酉庚申即十三日壬戌即十五日前後一日各有感徵謂則天於十三日夜夢見徧天之內皆降甘露十四日覃開譯經十五日天降甘雨覃者爾雅云及延也郭璞注云謂蔓延相被及也式開下成上徵祥此二句亦可通上二瑞謂皆一味之澤亦可式開實相成上甘露甘露不死之藥況實相之常住故一味之澤成上膏雨一雲一雨無異味故式者用也。
▲以聖曆二年歲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繕寫畢功。
以聖曆二年下第四事畢己亥取於乙未首涉五年繕寫方畢繕者說文云補也珠叢云治故造新皆謂之繕。
▲添性海之波瀾廓法界之彊域。
添性海下第五讚益有二先明益教理大波曰爛方言曰廓者張小使大鄭玄注禮云彊者界也說文云域者封也謂玄言既加添定性海開廓法界矣。
▲大乘頓教普被於無窮方廣真筌遐該於有識。
大乘頓教下第二辨益物機。
▲豈謂後五百歲忽奉金口之言娑婆境中俄啟珠函之祕。
豈謂下第六慶遇也於中有二初明慶遇前句約惡時得聞是一幸也後一句約惡處得聞此二幸也初言後五百者如來滅後有五五百年第一五百年解脫堅固今當第四五百年故云後也在三五之後故金剛經中於後五百歲信受者難得言俄啟珠函之祕者即智論第六十四云般若是如意舍利如函篋舍利中雖無般若而為般若之所熏故得一興供養千反生天今用此事則如來如函華嚴經是如意珠也。
▲所冀闡揚沙界宣暢塵區竝兩曜而長懸彌十方而永布。
所冀闡揚沙界下二發願於中二先兩句橫徧沙界麤相徧也言塵區者明微細徧徧微塵中之區域故後並兩曜而長懸下明竪窮長懸永布故兩曜即日月喻如來根本後得智也。
▲一窺寶偈慶溢心靈三復幽宗喜盈身意。
一窺寶偈下第六總彰序意讚理自謙有三先兩句正製序由以披尋翫味慶喜深故鄭箋詩云復謂反復珠叢云復謂重審察即是南容三復白珪疏中已引。
▲雖則無說無示理符不二之門然因言顯言方闡大千之義。
雖則無說下讚理離言必假言顯無說無示即淨名目連章之文不二之門即淨名不二法門品因言顯言者若無文殊讚默之言安知無言之為妙故寂滅之相假以言詮言大千之義者即出現品塵含經卷喻故大千經卷潛塵無益聰慧者開便能益物今假言顯義當開塵示於經卷有成益也。
▲輙申鄙作爰題序云。
輙申已下謙己結成上已略釋序竟。
▲第二別解文義者然此經文富義博勢變多端況一義一文包攝法界是以古德用十例科判欲顯難思其第一名本末部類但顯此經無盡非科今文前已具明故今略之加前後鉤鎻亦有十例。
第二別解文義分二初總科判二正釋經文初中分三初標章二列名三解釋。
▲一本部三分科二問答相屬科三以文從義科四前後攝疊科五前後鉤鎖科六隨品長分科七隨其本會科八本末大位科九本末徧收科十主伴無盡科。
一本部下二列名也。
▲初本部三分者謂序正流通初品為序分現相品下為正宗。
初本部三分下三解釋分十初本部三分科分二初正明序正二別釋流通今初正明序正。
▲流通有無古有七釋一光統律師以法果品為流通由入法界廣無邊故二隋遠法師以法界品內善財下屬流通寄人顯法故三裕法師以法界品後偈為流通以歎德無盡故四有云末後二頌為流通以結說無盡歎德勸修故五或云經來未盡故無流通六或云以餘眷屬經為此流通以彼是此所流出故七或云此經總無流通以法無盡說無休息故故諸會各無流通不同大般若諸會皆有流通故。
流通有無下二別釋流通有三初序昔說二會昔義三申今正解今即序昔也。
▲此上七解各是一理而前六皆有第七獨無若義會之應成四句一有序正無流通如第七二唯正宗無二分由自初暨後皆顯玄微並悟物故初雖列眾而歎佛德後雖寄人有修相故三具三分四俱不可說即言忘言故約義包含不可局取。
此上七解下二會昔義也謂會前七師融成四句一即第七師三即前六師二四義加二唯正宗者意取悟入顯理為正宗故故河西道朗云若因初分以得悟則初分為正若因後分以得悟則後分非傍即斯義也其中有與理相應者隨時取捨。
▲今依具三以分三分之興彌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今依具三下第三申今正解文分為四初立取源由二辨三之相三例成前義四辨定流通今初謂上顯義理包含縱成四句依文釋義三分可依若無流通序正安立若唯有正起盡不明若約無言如何解釋。
▲所以三者夫聖人設教必有其漸將命微言先彰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當機受法故受之以正宗正宗既陳務於開濟非但篤於時會復令末葉傳芳永耀法燈明明無盡故受之以流通。
二所以下辨三之相。
▲非唯一部當會當品等皆容有之故依三也。
非唯一部下三例成前義謂會品之文尚須三分何況一部不立三耶。
▲雖六解皆通今依第二以寄人進修示物有分流通相故故慈氏云若有敬慕心亦當如是學。
雖六解皆通下四辨定流通文分為三初取其正義二辨前順違三結歸正義初也。
▲初之一解令正宗中闕於證入。
初之一解下二辨前違順出前不取五釋所以言令正宗中闕於證入者此即光統以法界品為流通法界是證入因果眾海大問新眾遠集佛自入定眾海頓證判為流通已抑經文況正宗中但有信解行而無證入。
第三但屬善財之一相故。
第三但屬下此即裕公以法界後偈為流通但是善財五相之中顯因廣大相之一半故非一部流通。
末後二偈但結偈中佛德非通一部。
末後二偈下但言有云即刊定記主意用此義言但結偈中佛德者以普賢向讚如來言不能盡故總結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若將結歎佛德為流通則一部之中無菩薩德。
十行等末類有此偈。
十行等者上以義破此以文破彼非經終而有此偈故今此偈非是一部用為流通但當會當品流通意耳言十行末偈者偈云菩薩功德無有邊一切修行皆具足假使無量無邊佛於無量劫說不盡何況世間天及人一切聲聞及緣覺能於無量無邊劫讚歎稱揚得究竟釋曰法界偈末結佛德無盡此結十行菩薩之德不可盡耳而言等者等取十向十地十向末云一切眾生由可數三世心量亦可知如是普賢諸佛子功德邊際無能測一毛度空可得邊眾剎為塵可知數如是大仙諸佛子所住行願無能量此結迴向行願無盡十地末云十方國土碎為塵可於一念知其數毫末度空可知量億劫說此不可盡而言此者明此上十地德無盡耳是知位位品品德德之末皆結無盡故非一部之流通也。
經來未盡未必在後。
經來未盡者破第五師言未必者容許後有但不必定耳如毗盧遮那品末或隨好品末等既不必有故難取定。
眷屬流通但約義故。
眷屬流通者即第六師以約義理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根本法輪攝彼眷屬故云攝群經為眷屬何必將彼為此流通此中有序不用彼序何獨用彼為此流通。
▲故依遠公。
三結歸正義也。
▲二問答相屬科者古云此九會中大位問答總有五番第一會中大眾起四十問或當會答盡名舉果勸樂生信分二從第二會初有四十問至第七會末答盡名修因契果生解分中間雖有諸問並是隨說隨問非是大位問答不思議品不問因故三第八會初起二百問當會答盡名託法進修成行分四第九會初起六十問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現相答名頓證法界分五福城東善財求法等別問別答名歷位漸證分。
第二問答相屬科文分為二初通敘昔說二密示今意今初古云此九會者疏意存四故舉古釋以第五無大位問答故。
▲古德以善財猶屬正宗故今既判入流通則前唯四兼取流通以為五分未爽通塗。
古德以善財下二密示今意意有其二故但為四一五無大位問故二第五屬流通故故云今既判入流通則前唯四第四應名依人證入成德分兼取流通者順於古義第一分中既攝一部序分不於正宗之四分為五分故取流通為第五分理亦無違但無大位之問故疏合四耳。
▲三以文從義科者此經一部有五周因果即為五分初會中一周因果謂先顯舍那果德後遮那一品明後本因名所信因果二從第二會至第七會中隨好品名差別因果謂二十六品辨因後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賢行品辨因出現品明果即明平等因果非差別顯故亦名出現因果四第八會初明五位因後明八相果明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會中初明佛果大用後顯菩薩起用修因名證入因果因果二門俱證入故各分因異果亦為十也。
第三以文從義科謂據現文但有其四四位大問故就第二分中有差別平等二義故分為五周因果初明五位因等且依一相以八相是應現故故屬果攝若尅實而言成如來力下四門方是其果前一百九十六門皆屬因攝若以八相為果果有一十九門餘皆屬因言名出世因果者品名離世間故言亦名成行因果者廢於位名意有行故。
▲四前後攝疊科者一部分二謂前九會是本會亦是佛會佛為主故從文殊至福城東已後並是末會亦是菩薩會以諸善知識為會主故二就前中亦二初八會明所成解行後一顯所證法界三就前中復二初七會明歷位修成行後一明圓融周普行四前中復二初明修生因果後普賢下二品明修顯因果五就前復二初明修生因後不思議法等三品明修生果六就前復二初明位中因行後十定下六品明位後之行七就前復二初明地前比行後第六一會明十地證行八就前亦二初位前十信行後第三會已去三會明入位三賢行九就前亦二初明所信佛果法後問明品下三品明能依能信菩薩行十就前中復二初會明佛依報果後名號下三品明佛正報果。
四前後攝疊科者雖有十重總為二分從後倒攝節節除後就前分二故初位前者以四十二位明義十信未成位但為住因故仁王詺十住為十信故取能成信詺所成住故。
▲五前後鉤鎖科亦分為十。
五前後等者即是新意文中二初標數二正釋。
▲一第一會為依報因果前明依報果後毗盧遮那品辨因二更取毗盧遮那及第二會初三品為正報因果前因後果三以名號至菩薩住處名依起因果依於本有而修起故前果後因四從問明品至隨好品明差別因果前因後果。
一第一會下第二正釋也於中分三初通釋前四二別釋第五三通釋後五今初然文有十節謂一經初五品五毗盧遮那品三名號下三品四問明至住處有二十三品為一節五不思議至隨好三品為一節六普賢行品為一節七如來出現品為一節八離世間品為一節九入法界品為一節初後不重用但合有八重因果以第九離世間品及第十法界各自為一重因果故得為十。
▲五取不思議下至普賢行品為圓融因果前果後因。
五取不思議下二別釋第五文分為四初正釋二解妨三引證四結成今正釋也。
▲以不思議等與前為果果別於因與後為果則一一融攝。
以不思議下二解妨謂有問言差別圓融二義非一如何前差別果得為圓融果耶故通意云雖不思議等經文是一所望異故果別於因成差別因果果自圓融得成圓融之果言圓融者以一一德周法界故三十六門門門之中含十句故所說之相難測量故品名標為不思議故。
▲然有六義證成。
然有六義下三引證證成不思議等三品為普賢行之果普賢行品是不思議等因。
一因果相屬科中多先果後因故。
一因果相屬者五周因果所信證入二果居先差別因前亦先有果故云多先果也今亦先果後因與例同也而言因果相屬科者即前第三以文從義科也謂從因果相屬之義科成五故。
二四十八後未有證成普賢行後有證成者結屬前故。
二四十八後等者若不思議至隨好唯屬差別果因果既終合有現瑞證成今却無證普賢行品既唯屬出現之因既未說果何得有證明知普賢行竟有證結屬前來不思議等故。
三普賢行品初無別發起便即躡前云略示如來少分境故。
三普賢行品初等者若不屬此品之初應合別有故起既無發起明是屬前。
四以義明之不思議法顯佛德難思一一圓融故。
四以義等者果德難思不可但為差別果故。
五前雖有問不思議品初重念問故。
五前雖問有等者即第二會初之問而復問者欲顯不思議下難思是圓融因果之初故。
六第二會初已有三業為差別果故。
六第二會初等者前若無果要用不思議等為差別果前既已有此不思議等全屬於後前段差別四果亦足。
▲由斯六義故普賢行品得屬前因。
由斯六義下四結成第五圓融因果也。
▲六取普賢行及出現品為平等因果前因後果。
六取普賢行已下三通釋後五也。
七取出現及離世間品為出現因果前果後因成佛涅槃亦因現故非說真成。
成佛涅槃下此遮外難恐有難云離世間品自有因果那得總為出現家因故為此通。
由離世間為因方能現世。
由離世間下釋為出現因義。
八離世間品為成行因果通辨行故具因果故。
八離世間等者當會自成因果。
九取離世間品及法界品為法界因果前因後果由離世間稱法界故因不依位果唯證入。
九全合兩會為一因果。
十法界一品自為證入因果先果後因。
○其善財已下亦為無盡因果先因後果故歷事至普賢一毛因則無盡普賢說佛德過虗空而果無盡以為流通故不明之。
十以入法界當會目成因果然第八會雖不鉤前前出現品已曾鉤此第十因果不鈎第八會第八會已曾鈎第九故並得名為鉤鎻因果其善財下歷事為因普賢說佛德為果故。
▲六隨品長分科者長分有十。
六隨品長分科者不約會分總為直科三十九品以為十分耳。
一通辨教起因緣分二現相品下明佛果無涯大用分。
二現相下明佛果無涯大用分者現相品大用在義可知普賢三昧言大用者同加普賢不來而至一多延促皆無礙故毛光讚德無不周故成就華藏皆說如來徧淨法界徧應剎海令依正相入塵含法界皆無涯大用也。
三毗盧遮那品舉彼住因證成分四名號下三品明大用應機普周分五問明品下至十地品末明諸位差別今修分六十定品下至隨好品末明差別因圓果滿分七普賢行品下二品明普行因成現果分八離世間品明因果超絕世間分九法界品中前分明大眾頓證法界分十爾時文殊下明一人歷位漸證分。
▲七隨其本會科者亦為十分一初會名舉果令信分二第二會明能信成德分三第三會初賢十住分四第四會中賢十行分五第五會上賢十向分六第六會聖位十地分七第七會因圓果滿分八第八會普賢大行分九第九會初行成行成證入分十善財下善友教證分。
十善財下若據標云隨其本會科會各一分只成九分欲顯圓十故開後一據實合有十會表圓或經來未盡且按文釋耳。
▲八本末大位科者本會為九末會有五十五總為六十四分。
▲九本末徧收科者先九會為九分文殊為六千比丘說法為第十分及善財歷一百一十善知識總一百二十分若開諸龍及三乘會及彌勒後文殊普賢三人便成一百二十五以慈氏云此長者子經由一百一十善知識已然後而來至於我所則彌勒已前已有一百一十故及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友其分數彌多若合為一則一百二十六分。
若開諸龍者前為百二十分則諸龍三乘皆屬善財會初以初至福城本為善財故故不別開諸乘等會今約雖至福城城中善財等二千四眾尚未出城先說普照法界修多羅利益諸龍及三乘人故別開之餘並可知。
▲十主伴無盡科者一一會一一品一一法皆結通十方如此間說十方虗空法界一切世界乃至一切塵中皆如是說此結主經也又彼一一會等皆有他方塵數菩薩而來證法此結伴也即主伴相與周徧法界重疊無盡是則段數亦無盡無盡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