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小乘釋經部八 方等部疏(0249-0264)
第0263部卍續藏第10册P0694 圓覺經析義疏(四卷) 〖清.通理述〗.txt
卍續藏第 10 冊 No. 0263 圓覺經析義疏
No. 263-A 圓覺經析義疏大義
賢宗後學 通理 述
嗣法門人 心興 較訂
初通敘大義。
具足大方廣。籠羅世出世法。名之為圓。貫通本始妙。照徹凡非凡心。目之曰覺。非名色之可色。詎音聲所能聲。結集者不得已而聲之。強云如是我聞。又不得已而色之。強云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諭茲。則圓覺不離當處。佛果無容外求。其如凡外夢沉長夜。夢重夢而醒期莫由。權小華起翳睛。華再華而淨眼靡現。故勞婆伽至尊。於不二境。現諸淨土。併致法身清眾。依淨覺天。起大悲雲。主伴重重。同住如來平等法會。古德目此為六種成就。亦即以此為證信敘焉。或謂本經敘闕發起。私曰不然。試看文殊師利。創問如來本起因地。次請菩薩發清淨心。後及末世修行。不墮邪見。佛亦鄭重其機。裁分兩義。謂總標真宗。別答前問。總標真宗者。總冠下文。信解修證。皆不離此真宗也。先示體。則曰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次彰用。則曰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等。別答前問者。向下一一別答前來文殊之問也。答初問。則曰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次徵釋云何無明。謂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如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末總結云。是則名為因地法行。隨答次後二問。則曰菩薩因此發清淨心。末世依修。不墮邪見。據此則普賢等十章。皆依此文殊章而發起也。敘分既竟。正宗當陳。遵照華嚴疏例。大章分為四分。第一三問三答生信分。第二兩問兩答開解分。第三四問四答教修分。第四一問一答示果分。生信分中。三問三答者。第一即普賢章也。據普賢有略問。有詳質。有結請。略問者。由前佛答文殊。謂本起因地。皆以圓照清淨覺相。普賢意以圓覺清淨境界。非修行不能契入。但不知云何修行。方能契入也。詳質者。承前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等義來。空華即幻。故曰設知如幻者。則身心亦幻。若更用身心歷事進修。則是以幻還修於幻。則幻幻云何修耶。又既知如幻。更歷事修。必令諸幻盡滅。若必盡滅。則無有心。向後憑誰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又既知如幻。本來不用修習。若不修習。則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既無觀行。曾不了知如幻境界。又無事修。令妄想心如何解脫。結請中。承上不修有如是之失。正顯決定應修。但不知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乃能永離諸幻。答中先云。種種幻化。生於覺心以為義本。次云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滅盡。覺心不動。正釋前疑。末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既覺。亦無漸次。以酬其請。復總結云。依此修行。乃能永離諸幻。亦是答前。云何修行之問也。按普眼有三請四義。由上章佛答普賢離幻法門。教以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普眼意以有正方便思惟修行者。或可悟入。若無此者。未免迷悶。故連申三請。初正請有四義。初問修行漸次。二問云何思惟。三問云何住持。四問作何方便。二反請。若彼眾生。無正方便思惟。聞佛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三結請。願與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答中。先明二空觀。滅除諸幻。以便進修。答正請中前三義。後示法界觀。令其悟入。更進深玄。答正請中後一義。果能從此悟入。住持大圓覺場。同佛受用。無庸再請。其奈疑情不了。又勞剛藏出座也。按金剛藏菩薩。因前章本來成佛之語。遂代眾致難有三。一云。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此以真難妄。不應復有也。二云。無明眾生本有。何故復說本來成佛。此以妄難真。不應說成也。三云。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煩惱。此以本覺難妙覺。還應起惑為眾生也。初難顯自語相違。以眾生本成。是佛自語。復有無明。違自語故。次難顯世間相違。以無明本有。世間共計。復說本成。違世間故。三難顯總成非量。以異生本覺。非始覺終無成理。如來妙覺既已成。不復再迷。三覺不明。故成非量。至觀如來立法立喻。備悉開通。末復斥以虗妄浮心。多諸巧見。如是分別。非為正問。新學聞此。自應於大涅槃。生決定信。至下章彌勒謝前自知。齊此已前。為三問三答生信分竟。第二兩問兩答開解分中。第一即彌勒章也。由上章佛答金剛藏云。欲入如來大寂滅海。乃至云先斷無始輪迴根本等。彌勒意以輪迴由於愛欲。愛欲起於六識。生滅無常。何能為本。故初問云何當斷。輪迴根本。其意以斷。則須從賴耶邊起。又根本既在賴耶。種性應兼出世。故次問於諸輪迴。有幾種性。若輪迴局在分段。而變易即稱無輪。無輪自應上修。故三問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設有差別。即兼邪正。除邪歸正。教化良難。故四問迴心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至觀如來應問而答。備悉周詳。新學聞之。其間不無微解。況夫如來偏憐末世眾生。教以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等。現前新學。亦應有所感發。所以不結解分者。以正結解分。須待下之清淨慧菩薩章也。由上章佛教末世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淨慧意以起增上心。必是求佛所證。若爾。則諸來法眾。理應先聞。故請為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言重宣者。顯前非不宣。今為末世眾生。令代傳也。但圓滿覺性。非可遽得。故又問眾生菩薩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至觀如來。答初請有三。一約本覺。以顯自性平等。二約不覺。及始覺。以明執幻成差。三約妙覺。仍顯究竟平等。如是則諸來法眾。於法王圓滿覺性。亦略以悉其槩矣。答次問有四。一謂勞慮永斷。得法界性。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是名凡夫隨順覺性。二謂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是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三謂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是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四謂一切障礙。即究竟覺。乃至云法界海慧。照了諸相。同如虗空。是名如來隨順覺性。然末世聞此。雖可隨順修習。但任運成礙。不覺則難入佛乘。若果是頓圓之機。只須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如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聞此而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況復現前法眾。親見如來三業殊勝。面命耳提。於諸法王圓滿覺性。未有不黑夜觀火。白日看山者矣。齊此已前。為兩問兩答開解分竟。第三四問四答教修分中。第一即威德自在章也。按前信解二分。雖皆開示圓覺。却未指示觀門。良以圓頓行人。根性猛利。言言見諦。句句明宗。若必令依觀分門。反成鈍置。故世尊於未悟之前。却祇散漫開示。今於既悟之後。大用繁興。不假理觀。略有二失。一自恃根性。妄慧照而悞落有為。二不念尊貴。遇患難而易生退屈。大威德知時知機。說喻以請。而云譬如大城者。即喻圓覺妙心。清淨法身之所依故。外有四門者。喻諸菩薩。欲證圓覺。隨機分門。四法界皆可修故。然四法界。即三觀所照之境。以是之故。如來應其所求。而示之以三種觀門。至觀三種觀門。最初皆云悟淨圓覺。明知其是悟後事也。又奢摩觀中。而云以淨覺心。取靜為行。明是理法界境。三摩觀中。而云以淨覺心。起諸幻化。明是事法界境。禪那觀中。而云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乃至云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明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二法界境。末總結云。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一切圓證。即成圓覺。據此則始終。惟一圓覺也。此明三觀行相。下明單複修習。辯音章中。菩薩名辯音者。應是往昔因中。修習輪觀。成就無礙智慧。發起無礙辯才。今來輔佛揚化。仍以辯音為名。聞前章佛答威德。三觀行相。甚為希有。良以觀門雖同。根性不一。故聞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至觀如來答處。有單修。有統修。有圓修。單修則三觀皆能究竟。統修中。則三觀所統。復各有三。一疊複修。二具足修。三齊零修。疊複修。則先後兩不相違。具足修中除能統。則中後隨宜。齊零修中。合能所。則隨便俱得。至論圓修。則以圓覺慧。圓合一切。無離覺性。二十四輪。同歸三觀之中。一力圓修。共成二十五種。末復教以各安標記。隨手結取。騐知宿根。先後一門而入。然既稱輪觀。還應就此一門。輪替徧修。如是則無障不銷。無行不成。修分中。還餘兩章。今且約淨業章言之。按淨業菩薩。因前章云。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故此興問。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至觀如來答處。而分迷識迷智。二種四相。迷識四相者。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由此便生憎愛二境。依於憎愛。造種種業。由妄業故。妄見流轉。謂人間天上也。厭流轉者。妄見涅槃。謂聲聞緣覺也。由此不能入清淨覺。此約凡夫二乘。為識所迷。動念息念。皆歸迷悶。迷智四相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轉成賴耶。為己主宰。相續求道。皆不成就。以四相未脫故。如彼眾生。微有所證。不忘能證之智。是即為智所迷。名為迷智我相。設悟能證為我。雖不認證。而於能悟不忘。是又為智所迷。名為迷智人相。為對彼我故。說名為人。至又能了彼證悟。為我為人。雖二皆不取。乃存有所了。是又為智所迷。名為迷智眾生相。謂了此了彼。生生不已故。若更能覺彼能了。及與所了。而獨以能覺為真。殊不知此覺。即是一切業智。猶如命根。是最後為智所迷。名為迷智壽者相。於此四相。不復迷執。即入淨覺。若更於中。起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障淨覺故。然此雖分四相。其實惟一我執。故後文處處發明。不離於我。又有我者。一切煩惱因之而生。是為大患。急須斷除。觀後偈云。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其意自見。此下即是普覺章也。按普覺請問有五。由上章勸依正修文云。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惟益多聞。但當精勤降伏煩惱。乃至云。求善知識。不墮邪見。普覺意以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初心道眼不明。真似難免悞認。故初問。使諸眾生。求何等人。蓋求佛於眾多人中指出求何等人。為善知識。又既求其人。必依其法。故次問依何等法。蓋求佛說出。於彼所說法中。當依何等之法。而為軌持。又既依其法。必行其行。故三問行何等行。蓋求佛說出。於彼所行行中。當以何等之行。而為專習。又既行其行。必有所得。故四問去何等病。蓋求佛說出。於彼所得真似道中。當去何等似病。而存真藥。又既得其道。還須發度生心。故五問云何發心。蓋求佛說出。於權實頓漸偏圓中。當云何而發度生之心。至觀如來答處。答初問。則曰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不住人天。不著聞緣。答次問。則曰身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常讚梵行。答三問。則曰應當供養不惜身命。見彼示逆。不生惡心。答四問。則曰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一作。二任。三止。四滅。答五問。則曰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末總結云。末世眾生。果其如是發心。自不墮諸邪見。齊此已前。為四問四答教修分竟。第四一問一答示果分中。即圓覺菩薩章也。菩薩名圓覺者。謂已證圓滿覺性。示居因門。乃過來人也。恐末世眾生。於修因證果之際。悞正難分。故特為出眾啟請。而云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謂我等親於佛前。蒙佛開示。於生信發解起行。已得開悟。至於證果。自應無悞。無庸更問矣。第慮夫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按佛答通相方便。此前應有二義。一隨分思察。二尅期修習。今二俱不問。而獨問云何安居者。扶戒律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者。為所依之法體也。至問三種淨觀。以何為首者。亦為末世未悟。意求如來。於事相中。另開方便。為三觀之入手處也。至下如來答處自知。按如來開示。有通相方便。有別相方便。有鈍根修證。通相方便有四。一隨分思察。二尅期修習。三夏首安居。四示無悞取。隨分思察者。謂主持伽藍。匡徒領眾。有緣事故。不能專修。聽其隨分思察。如前普眼章中所說。尅期修習者。若復無有他事因緣。當立限期。長期百二十日。約上根一期事辦。以四箇月為限也。中期百日。約中根恐過長力倦。無若合中。促長期於兩旬日也。下期八十日。約下根一期不成。還容再修。於中期仍減兩旬。如是則下根者種。中根者熟。上根脫故。夏首安居者。謂尅定之期限未終。安居之夏首已至。若入眾安居。則修習之心約妄立。若固守尅期。而安居之毗尼有違。如來懸念。預示以當作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示無悞取者。謂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從佛所聞。一切境界。如事水事火事天。奉時奉方奉塵。乃至二十五冥諦等。取之而修。必招奇損。故示之以終不可取。別相方便亦四。一奢摩方便。二三摩方便。三禪那方便。四徧修即佛。奢摩方便者。按前威德自在章所說。三觀。皆約悟後之修。今約末世未悟。修奢摩時。最初從何下手。故云先取至靜。謂先觀一切眾生。染著五欲。造種種業。從此眼不著色。耳不取聲。鼻不染香。舌不貪味。乃至意不攀緣。則至靜矣。此即以至靜為方便。其次又以末世未悟。欲修三摩。最初從何處下手。故云先當憶想。諸佛菩薩。我當師之友之。倣修倣證。此即以倣修倣證為方便。又其次亦以末世未悟。欲修禪那。最初從何處下手。故云先取數門。蓋即以數息觀為方便。良以奢摩中。先取至靜。不得意則墮落無為。滯於聲聞緣覺。三摩中倣修倣證。不得意則流注有為。雜於凡夫外道。今則攝修證於數門。有為不落。化至靜於計息。無為亦超。威德章禪那成時。超出礙無礙境。此數門乃其漸耳。徧修即佛者。謂三種妙觀。皆為成佛正因。末世未悟。不得其門而入。今既蒙各示方便。應即以方便深修。或觀觀皆能究竟。或三觀次第圓成。或前後交互。或單雙齊零。或圓慧普照。圓合一切。如前二十五輪。名為徧修。但辦懇心。必成巨益。即名如來出現。此名別相方便。鈍根修證者。謂雖在末世。遇有根性通利者。如上所說三觀。周徧修習。依因致果。不待言矣。設有根性遲鈍。屢修屢廢。皆由習業所障。應當勤求懺悔。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此又世尊懸念末世。為後後際眾生。重結無盡未來緣也。正宗分畢。次當流通。即賢善首章也。據賢善首菩薩請問有五。一問此教名字。二問云何奉持。三問修習功德。四問云何護持。五問流布至地。如來答中。文雖隱顯。義實相通。初云是經名大方廣圓覺。乃至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此顯答初二問也。次云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此隱顯答三五問也。(隱流布功德。顯修習至地)向下一句。勝大千寶施。半偈超河沙小乘。正顯功德。無漏難思。至於頓悟漸修。聞信宣說。即是流布。亦通奉持。末云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此答第四護持問也。於時即有火首金剛。大梵須彌護國天王。大力鬼王。各領眷屬。陳白佛言。我等守護。是持經人。令不退轉。由是觀之。此經自應永遠流通。而無壅滯也。
圓覺經析義疏大義(終)
No. 263-B 圓覺經析義疏懸示
賢宗後學 通理 述
嗣法門人 心興 較訂
歸命婆伽婆 所宣修證法 文殊師利等
十二百千僧 三寶大威神 冥資蠡管意
佇思騰義路 揮筆轉文乘 用此攝含靈
速成圓覺慧 觀門如法煉 果海以時登
將釋此經。啟以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攝。三能被教義。四所被機宜。五體性淺深。六宗趣通別。七傳譯紀略。八註釋倡先。九總釋名題。十別解文義。
第一教起因緣。有總有別。總為酧因酧請。顯理度生。若原佛本意。則惟為一大事因緣。所謂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等是也。
別則別就當經。有十所為。一為示因行有本故。良以欲行千里。貴在初步。設或因地不真。自致果招紆曲。為示行本。故說此經。如文殊問本起因地。而佛說一切如來。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等是也。二為示離幻即覺故。良以金屑雖貴。落眼成塵。設或一翳在眼。自致亂華盈空。為示遠離。故說此經。如普賢問。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而如來答以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等是也。三為示修行漸次故。由上章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然眾生無始迷真。久隨妄轉。不假思惟。云何便能知幻。雖知是幻。旋知旋忘。云何便能住持。是須於無方便中。假說方便。蓋即以思惟為方便。亦即以思惟為住持。思惟為方便者。初心思惟。是入手處。故為方便。次心思惟。是正修不忘。後心思惟。是漸次深入。故總名住持。如是則一心入理思惟。即成觀行。非彼散心思惟者。所可比耳。如世尊答普眼云。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等。其為示修行漸次者。在文歷歷可證。四為示窮盡深疑故。由前文殊章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普賢章云。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普眼章云。圓覺普照。寂滅無二。諸佛世界。猶如空華。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於是金剛藏菩薩。通躡前三章所說。以成三種深疑。一曰若諸眾生。本來成佛。(此躡普眼章義)何故復有一切無明。(此疑文殊章義)二曰若諸眾生。無明本有。(此躡普賢章。種種幻化皆生覺心。蓋無明亦幻化也)何故復說。本來成佛。(此疑普眼章義)三曰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此躡普眼章。眾生本成佛道。普賢章。幻化生於覺心)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此疑文殊章。斷無明成佛道。後應復起)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正信。而世尊答以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等。其為示窮盡深疑者。亦在文歷歷可證。五為示離障順覺故。良以本覺清淨。永絕數量。由依二障而現淺深。於是乃有五種性起。如世尊答彌勒問云。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乃至云。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等。此為離障。故說此經也。又以妙覺圓滿。本無差別。由依始覺。妄功用中。於是乃有五種隨順。設不隨順。終成違礙。如世尊答清淨慧偈云。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大覺悉圓滿。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虗妄。乃至云。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此為順覺。故說此經也。二義互成。故合為一義明之。六為示修必依觀故。良以末法行人。惟重頓悟。不貴漸修。故頓悟必假禪觀。而漸修唯事力行。殊不知捨禪觀而力行。終不免誤入岐途。故示修仍依禪觀。如世尊答威德云。若諸菩薩。悟淨圓覺。(意顯下之奢摩乃悟後之修故)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此明斷惑必依禪觀)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明證真必依禪觀)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輔行而修。故以方便名之)下之二觀。義可准思。末復結示云。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等。正顯進修。必依此故。七為示輪觀隨修故。良以前章三觀。似有次第。謂先修奢摩。次修三摩。後修禪那。殊不知悟後之修。不必一定。蓋以能修之機不同。所修之行亦異。但取其與能修相宜。與所修相近。相宜則易用。相近則易成。或單修。或雙修。或圓修。或單雙。雙單隨意合修。設或自心不決。仍復各安標記。志心求哀。依結開示。然亦觀觀互到。修修可憑。設或溺於前章。未免失宜失近。因示輪觀。為行所依。如世尊答辯音偈云。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是知未成菩提之前。六度萬行。皆依此為目也。八為示窮盡四相故。良以四相有二。一迷識四相。二迷智四相。迷識四相。起於枝末無明。能障小乘涅槃。迷智四相。起於根本無明。能障無上菩提。今經淨業障菩薩。求佛開悟法性。令眾作將來眼。故世尊示以窮盡四相。如世尊答淨業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虗妄體。重執虗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此示述識相也。又云。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其心乃至證於如來清淨涅槃皆名我相)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了彼證悟為我。為人。不存證悟。故所不及。謂不及於心也。但於此存有所了。名眾生相)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名壽者相)此示迷智相也。二相窮盡。乃入如來清淨覺海。其意在文可見。九為示四病應離故。良以作止任滅。藥病雙通。要在有住。及與無住。蓋無住。則為進修方便。是名為藥。有住則為入道障緣。是名為病。但為藥之義。人或易見。為病之義。人所難明。故此經但教離病。設無住。即離也果其無住。則轉病為藥矣。又作止任滅二對。互為藥病。以作則止治。止則作治。任則滅治。滅則任治古德云。住則印破。破則印住。乃善用此意者也。如本經普覺菩薩問云。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而世尊答以末世眾生。求善知識。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蓋以心不住相。自應能離四病。親近是人。將必不墮邪見。而住四種病矣。十為示真修實證故。由前十位菩薩。相沿請問。淨土世尊。如問而答。其於信解修習之義。業已極力發揮。應無餘蘊。其如說藥不濟病軀。話餅何益飢腸。故於後二章。進示修必真修。證須實證。修必真修者。要在尅期取功。如第十一圓覺章云。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限期。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等是也。證須實證者。務以究竟為圓。如第十二賢善首章云。是經惟顯如來境界。惟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等是也。此依一經大義。別示十緣。微細分之。應有無盡。以此經直通於圓。如華嚴十十無盡。教起因緣門竟。
第二藏乘分攝者。謂如來一代聖教。約想相含攝。有三藏。有二藏。約修證權實。有三乘有五乘。約品類詳分。有九分。有十二分。應知此經。於諸彼彼法中。各何攝屬。故次第明之。
言三藏者。一修多羅。亦名修妬路。或名素怛纜。蓋梵音楚夏不同。此云契經。或翻為線。按五印土。呼線席經。井索聖教。皆名修多羅。若爾應翻聖教。古德見此方聖教稱經。故分取席經經字。既順此方。亦不失彼聖教之義。不取席線。及井索者。此方不貴故。非是聖教故。但經上加契字。乃借義助名。顯是契理合機之經故。又經有多義。如雜心五義等。見華嚴懸談。又雖有多義。不出貫攝。如佛地論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謂依佛聖教。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應度生故。正說定學。兼通戒慧。二毗奈耶。亦名毗尼。蓋梵音賒切耳。此云調伏。謂調練三業。制伏過非故。調練通於止作。制伏唯明止持。就所詮之行彰名。或翻為滅。謂滅惑業。得滅果故。亦名波羅提木叉。此翻別解脫。謂三業七支。各別防非。現前無違犯故。又揀異道共。及定共戒。故名為別。此從因得名。亦可言果。以解脫即果也。亦翻隨順解脫。謂隨順有為無為。二解脫果故。此從果得名。亦可言因。以隨順即因也。或名尸羅。具云翅怛羅。此云清涼。謂離熱惱因。得清涼果故。此雙從因果得名。正詮戒學。亦兼定慧。三阿毗達摩。亦名阿毗曇。亦梵音賒切之異。此翻對法。法有二種。一勝義法。所謂涅槃是善。是常。故名勝義。二法相法。通四聖諦。世出世異。及因果異。故名法相。對亦有二。一對向涅槃。二對觀四諦。其能對者。皆無漏淨慧。及相應心所。以對果對境。分二對名。舊譯為無比法。以無漏淨慧。最為勝故。此明惟依能對立名。亦名優波提舍。此翻論議。謂問答辯論。議邪正故。亦名磨怛哩迦。此翻本母。以教與義。為本。為母。生解行故。正詮慧學。兼亦攝二。此三云何名藏。以含攝故。今經何所攝屬。正屬經藏。始終多說定故。若以此攝彼。亦兼餘二。以普眼章。遠離諸幻。圓覺章。三月安居。皆重戒故。十二大士。相沿致問。淨土世尊。如問而答。同論議故。言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薩藏。即前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故。名聲聞藏。全示菩薩理行果故。名菩薩藏。不開辟支者。以辟支多不借教。出無佛世。佛在世時。攝屬聲聞。以與聲聞理果同故。若以教行別者。亦可聞三乘為三藏。但古皆不開。今亦應爾。若明攝屬者。此經屬菩薩藏攝。以經中雖存聲聞之名。不取聲聞理行果故。如彌勒章云。若謂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又淨業章云。一切眾生。認四顛倒為實我體。乃至云。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又圓覺章云。若經夏首。三月安居。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今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等。如是語類。皆欲揀棄小道。唯取菩薩理行果也。
言三乘者。一聲聞乘。依四諦法。慇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法華云。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二辟支乘。依因緣法。慇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法華云。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三菩薩乘。依六度法。勤修精進。求一切智。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法華云。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然有權有實。若住相之行。因果歷別。則名為權。若從性起修。因果該徹。則名為實。若明攝屬者。此經屬菩薩乘攝。以經中問處答處。多言為菩薩故。又賢善首章云。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增進。至於佛地。如是則唯實一分攝。以是悟後之修。修即無修。如威德章。奢摩三摩等。皆云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修故。不屬餘二。其義可知。若以此攝彼。亦可通收。以此經直通於圓。包含無量乘故。又賢善首章云。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羣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
言五乘者。一人天乘。依戒善禪定之法。求下界五欲。及上二界淨妙之樂。法華經。喻以最小之車。二聲聞乘。三辟支乘。四菩薩乘。此三即上之三乘。五佛乘。依萬行因華。嚴一乘道果。法華經。喻以大白牛車。如云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虗妄。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是蓋以最小之車。喻人天。等與大車。喻佛乘也。若明攝屬者。此經屬佛乘攝。如文殊發起。則曰。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賢善流通。則曰。是經唯顯如來境界。是則因為果設。果成因絕。尚不屬於菩薩。況夫餘乘。若以此攝彼。雖人天不遺。譬夫一雲一雨。三草二木。隨分受潤。試看如來說此經已。一切大眾。聞皆歡喜。信受奉行。則人天普攝之義。可以意會。
言九分。十二分者。通論聖教。有十二分。一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十一分。及三藏中正文之外。餘有前後相承。貫穿契合等義。別為修多羅分)二祇夜。此云重頌。三和伽羅。此云授記。四伽陀。此云孤起頌。五優陀那。此云自說。六尼陀那。此云因緣。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九闍陀伽。此云本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廣。十一阿浮達摩。此云未曾有。十二優波提舍。此云論議。孤山云。長行(契經)重頌并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俱成十二名。廣如大論三十三。九分者。大小暫分。如法華小乘唯九部。(方便品偈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古德釋云。小乘談理狹隘。故無方廣。(非是全無。但無至方至廣)不言成佛。故無授記。(非全無記。但無授記成佛)請問方說。故無自說。(非是全無。但非直指)按智論說。大乘亦惟九部。古德釋云。大乘多直顯。故無因緣(非是全無。但不類戒因事制)譬喻(非是全無但不同信必喻誘)論議(非是全無。但不至算沙自困)之三。又古德云。部恐濫部秩。後易為分。若明攝屬者。十二分中。此經正屬方廣。以題稱大方廣故。兼通八分。大疏云。貫攝之義通故。(即該契經)正宗一一有重頌故。(即該祇夜)記安心人。成就佛智故。(即該授記)因請方說故。(即該因緣)說佛因地法行故。(即該本事)六度非因涅槃非果。(即該未有)二十七喻故。(即該譬喻)普賢有徵。剛藏有難故。(即該論議)唯不攝伽陀自說本生等三也。問契經居多。何非彼攝。答。藏中契經。已全攝故。分中契經。此但少分。藏乘分攝竟。
第三能被教義者。謂教海冲深。法雲彌漫。智光無際。妙變莫窮。以無言之言。詮言絕之理。運無變之變。應變態之機。機差教殊。義分多種。亦有不分。得少失多。今將有分。略為三章。一約宗分教。二約論辯義。三會通淺深。言約宗分教者。西竺東夏。弘闡之流。於一代聖言。或含為一教。或開為二三。再開之而至四五。人兼緇素。凡有一十八家。甲順乙違。難盡他宗。事精理備。無越賢首。因依賢首祖師。略述五教。
一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異大乘故。逐機設故。隨他語故。說諸法數。一向差別。以其揀邪正。辯聖凡。明因果。分欣厭。然其所說法數。唯七十五。但說人空。不明法空。縱說法空。少不明顯。唯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明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但明一切法相。有成佛有不成佛。故名為分。廣談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數。說有百法。決擇分明。故少諍論。
三終教。亦名實教。謂明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多談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會歸性。盡大乘說。故無諍論。
四一乘頓教。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如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楞伽經云。初地即為八。乃至無所。有何次等。既不同前漸次修行。又不同後圓融具德。故名為頓。總不說法相。惟辯真性。一切所有。惟是妄想。一切法界。惟是絕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呵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默住等。別為一類離念機故。亦為對治空。有俱。三種著相人故。五圓教。謂統該前四。圓滿具足。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等正覺。故名為圓。所說惟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微細相容。主伴無盡。
已上略出各義。令知大端。若廣辨所詮。及斷證分齊。具如華嚴懸談。並賢首教儀等書。
言約論辨義者。佛教本乎一心。心有差別。則教有支異。故如來說教。說此心也。諸祖判教。判此心也。今即以起信論中。一心差別。以明五重教義。准起信論。初惟以一心為本源。(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圓教分齊。二依一心開二門。一者心真如門。(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即頓教分齊。始教空宗。亦密示此門。以彼不知如來遣相。即為顯性。故非彼分。二者心生滅門。(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名為阿賴耶識)即終教分齊。分教相宗。亦密示此門。以彼不知佛說賴耶。通如來藏。故非彼分。三依生滅門明二義。一者覺義。(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即始教空宗分齊。二者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四依此義生三細。一依不覺故心動。名業相。二依動。故能見。名轉相。三依能見。故境界妄現。名現相。五依此相生六粗。一智相。二相續相。(謂依智起念不斷。即法執分別)三執取相。(謂妄生執取。即我執俱生)四計名字相。(謂妄計名字即我執分別)即小教分齊。(以斷我執證我空。是小教義故)五起業相。(謂循名造業)六業繫苦相。(謂隨業受報)即人天分齊(又六道業報。即苦空觀等之方便。亦小教分齊)。
言會通淺深者。此經正屬頓教。兼攝小始終三。直通乎圓。如賢善首章云。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其正屬頓教可知。又云亦攝漸修一切羣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其兼攝小始終三可知。又云乃至蚊䖟。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其直通乎圓可知。以飲水多少。皆具百川味故。此約賢善首章。通以會通。若別以會通者。教各有文。散在十一章中。繁不具悉。所冀學賢首者。當體心會教。借教通經。則經可通。而教可會矣。能被教義竟。
第四所被機宜者。夫教因機設。機以教成。上說教義。已知能被宏深。今示機宜。略彰所被廣大。復分兩門。以盡揀收。一遵古所判。二依經所明。
言遵古所判者。依古德開為二門。一料揀。二普收。料揀非機。則有五種。一謂樂著名相。以文為解者。二謂繫滯行位。高推聖境者。三謂情尚於空。觸言賓無者。四謂自恃天真。輕厭進修者。五謂固執先聞。擔蔴棄金者。如是皆名非機。反是皆機。若普收者。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得聞之。無不獲益。宿機深者悟入。淺者信解。都無宿種者。結緣成種。食金剛喻。可為譬也。
言依經所明者。亦有料揀普收。二門。料揀者。按淨業普覺二章。俱有十種非機。一者有妄業道。妄見流轉。此六道凡夫。堅執四相者。二者厭流轉者。妄見涅槃。此小教二乘。厭有趣空者。結此二種文云。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故知非機。三者心有所證。顯有能證。此住位菩薩。猶有微細我相。以能證即我故。四者悟證有我。不復認證。此行位菩薩。猶有微細人相。以超我即人故。五者了彼證悟。不住我人。此向位菩薩。猶有微細生相。以存有所了。即眾生相故。六者心照清淨。覺所了者。此地位菩薩。猶有微細壽者。然既心照清淨。則了已不存。當下即是。若更起心。覺彼所以能了之者。此覺則是一切業智。(業識上微細分別)所不自見。(業智不能照破自己。如眼不自見)猶如命根。即壽者相故。結此四相文云。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故知非機。此上共六種。詳見淨業章中。七者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此名作病)揀云彼圓覺性。非作得故。(此顯非機)八者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此名任病)揀云。彼圓覺性。非任有故(此顯非機)九者於自本心。止息諸念。(此名止病)揀云。彼圓覺性。非止合故(此顯非機)十者滅諸煩惱。一切永寂。(此名滅病)揀云。彼圓覺性。非寂相故。(此顯非機)以上四種。詳見普覺章中。若普收者。按清淨慧章。從凡至聖。皆稱隨順覺性。然既皆稱隨順。自應咸是所被。無容揀棄。若果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則作任俱銷。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則止滅咸停。若更能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則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如是則四相四病。盡是圓覺性門。六根六塵。全彰法界智境。是機皆被。有性咸收。楞嚴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圓覺妙心。亦復如是。凡諸有生。幸勿錯過。所被機宜竟。
第五體性淺深者。夫聖言無定。大小通關。真教難評。淺深異體。今依本經大旨。通收古德所說。略為三章。一開為十種。(清涼疏華嚴等)二合為四門。(圭峯註圓覺等)三總以會通。
言開為十種者。一音聲語言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性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礙體。九事事無礙體。十海印炳現體。此之十種。前淺後深。言盡理圓。詳華嚴懸談。
言合為四門者。即上十種。圭峯束而為四。一隨相門。二唯識門。三歸性門。四無礙門。隨相門中復有。二種。一聲名句文體。謂大小乘教。或以聲為教體。攝假從實故。或以名句文為教體。以體從用故。今通取之。以假實體用。遞互相資。而為教體。二通攝所詮體。以聲名句文。但屬能詮。若無所詮之義。不成教體故。必通攝所詮。文義相隨而為教體。唯識門者。以上能詮所詮。皆唯識現故。唯識云。唯遮外境。識表內心。離識之外。更無別法。釋論亦云。十地經者。彼聖者金剛藏。識所變影像。為增上緣。聞者識上。影現似彼法門。展轉傳來。說名為教。是知一切諸法。皆是識心所變影像。故以唯識為體。歸性門者。以上識心無體。唯是真如故。然有二義。一約生滅門。真如隨緣變起識境。諸法從緣無性。會歸唯一真如。如起信論云。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華嚴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以歸性為體。二約真如門。不變名真。不壞名如。惟此可為教體。顯有變有壞者。非教體故。如起信論云。一切諸法。惟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惟是一心。故名真如。維摩經文。殊歎維摩詰曰。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名真入不二法門。故惟以歸性為體。此二義中。前是終教唯心。後是頓教惟心。合為一歸性門也。四無礙門。亦有二義。一理事無礙。二事事無礙。理事無礙。復有二義。一前後交徹。二說聽全收。前後交徹者。以上三門中。前二屬生滅門。是事法界。後一約所歸之性。屬真如門。是理法界。起信論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然既依於一心。則真如即是生滅。生滅即是真如。故統收前三。理事無礙。而為教體。說聽全收有四句。一佛全攝生。謂佛真心外無別眾生。則唯說無聽。二生全攝佛。謂眾生真心外無有別佛。故惟聽無說。三生佛互融。謂佛真心攝眾生時。不礙眾生心中攝佛。眾生心中攝佛時。不礙佛真心攝眾生。則說聽雙存。二教齊立。四生佛俱泯。謂佛真心攝眾生時。生即同佛。故非生。眾生真心攝佛時。佛即同生。故非佛。則說聽互奪。二教齊泯。如是則存泯自由。理事無礙。故以無礙為體。事事無礙中。亦有二義。一重重互攝。二說聽全收。重重互攝者。謂由上三門。理與事無礙故。能令聲名句文等。一一事法。皆悉稱理無礙。如法華意根清淨文云。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今識門稱性亦然。又云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偈一句。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今聲名句文義。稱性亦然。說聽全收者。亦有四句。一由佛果稱性。攝法無遺。眾生尚在佛中。況所聞教。故佛果一一身分。一一毛端等。皆為所聞。二謂眾生稱性。攝法無遺。佛尚在眾生中。況所說教。故眾生一一身分。一一毛端等。皆成所說。三由生佛互在。各不壞相。則隨一聲教互說互聞。故眾生身中佛。為佛身中眾生說法。佛身中眾生。聽眾生身中佛說法。四由生全在佛。故同佛非生。佛全在生。故同生非佛。二位齊泯。說聽互無。故佛身中眾生無聽。眾生身中佛無說。如是則一聞一切聞。一說一切說。生佛互在二俱存。說聽互無兩俱泯。究竟存亦不可說。泯亦不可說。以正互泯時即互存。正互存時即互泯。一切圓成。無障無礙。故最後以事事無礙。為教體也。
言總與會通者。圭峯初門。即攝清涼前五。二分攝六。(以彼唯心。義寬。圭峯唯識門中。雖有本影四句。亦止潛通。終頓。尅論唯齊始分二教。故不俱攝。)三分攝六。全攝彼七。(以彼釋唯心。齊於一心本源。圭峯第三。止齊終頓。故唯分攝。若彼第七。會生滅之緣。入真如之實。義當頓教。故此全攝)四攝後三可知。若以本經會通者。此經正屬頓教。應以歸性為體。亦兼小始終三。小教顯屬隨相。冥通唯識。始教顯屬唯識。冥通歸性。至若終教。與頓教同屬歸性。又此經直通乎圓。亦兼以無礙為體。教體淺深竟。
第六宗趣通別者。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然有通有別。通謂。通論一代佛教。諸部異計。各各不同。以義相從更復合之。略為六宗。
一隨相法執宗。謂於一切我法中。起有無執故。即小乘諸師。依阿含緣生等經。造婆沙俱舍。諸部論等。此中復分為六。一我法則有宗。謂犢子。法上。賢胄。正量。密林山部等。以立我故。諸部論師。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上座。多聞部等。彼說諸法。皆悉實有。但不立我。異外道計。又立正因緣。以破外道邪因。及無因等。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及鷄胤。制多。西山。北山。法藏。飲光部等。惟說現在有為。及無為法。以過未之法。體用俱無。故所不說。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就前現在有為法中。說五蘊為實。界處為假。其成實論。末經部師。(對根本經部言)亦是此說。五俗妄真實宗。即說出世部等。謂世俗是假。以虗妄故。出世反上。六諸法但名宗。即一說部等。說一切我法。但有假名無實體故。六中初唯執有。後唯執無。中通有無。故總唯一隨相法執宗。
二唯識法相宗。謂一切法。皆唯識現故。即無著天親。依方廣深密等經。造瑜伽唯識論等。
三真空無相宗。謂一切諸法。皆空無相故。即提婆清辯。依妙智般若等經。作百門掌珍論等。
四藏心緣起宗。謂一切諸法。唯是真如隨緣。具恒沙德故。即堅慧馬鳴依勝鬘涅槃等經。造寶性起信論等。
五真性寂滅宗。謂想相俱絕。直顯性體故。即馬鳴龍樹。依楞伽。般若等經。造真如三昧。智度論等。
六法界圓融宗。謂無盡法界。如因陀羅網。主伴重重。圓融無礙故。即龍樹天親。依華嚴等經。造不思議十地論等。
此之六宗。除第一宗中第一。有宗無趣。以佛教所不受故。其餘皆各為一類之機。啟揚悟門。資修行業。以證自類之果為趣。
若別就當經。以明宗趣者。於中復有通別。通則此經唯依如來本起因地。圓照清淨覺相為宗。永斷無明。成就妙圓覺性。究竟極果為趣。若就前通中。宗唯第五。趣兼第六。一二三四。亦可旁通。別則唯就本經。次第循環。別分六對。一教義一對。謂欲求圓覺。須依聖教。故先以永離諸幻之教為宗。教不虗傳。要在如教思義。故次以深思幻盡之義為趣。二疑信一對。謂幻盡覺圓。聞者多疑。故先以曲辯三疑為宗。深疑既辯。真信斯生。故次以決定信生為趣。三悟修一對。謂信既決定。悟應真實。故先以心悟實相為宗。徒悟無功。要必從性起修。故次以進修三定為趣。四偏圓一對。謂悟有深淺。初修尚應隨機。故先以偏修三定為宗。境變純雜。久修自應無礙。故次以圓修輪觀為趣。五因果一對。謂輪觀磨礱。正因無礙。故先以滅障成因為宗。因成果契。力在後時。故次以尅期取證為趣。六終始一對。謂果成報本。崇闡微言。故終以出名勸持。勸護為宗。持護所期。仍假方便。故始以圓照清淨覺相為趣。此則從前起後。次第循環。別為一經宗趣。隨順修習。自然相應。亦可云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宗趣通別竟。
第七傳譯紀略者。謂自西而東。傳來必致命委身。翻梵成華。譯人皆乘願受囑。況茲真詮。逈異餘誥。佛說必現淨土。傳譯定非常倫。末世親逢。無任慶躍。為茲紀略。昭示來今。謹按開元釋教目錄云。沙門佛陀多羅。此云覺救。北印土。罽賓人也。於東都白馬寺譯。不載年月。續古今譯經圖記。亦同此說。又北都藏海寺。道詮法師疏云。羯濕彌羅。(翻譯名譯集云。罽賓國名正。音羯濕彌羅。此翻賤種。昔末田底迦。立五百伽藍於此。買異國賤人。以充役使。後因生息繁盛。賤人自立君長。鄰國鄙之。因而名焉)三藏法師。佛陀多羅。於長壽二年。龍集癸巳。持梵本至神都。白馬寺翻譯。四月八日畢。然釋教。目錄。譯經圖記。二俱不載年月。而道詮特書者。想必有所見。傳紀略竟。
第八註釋倡先者。依大疏有四家。謂京都報國寺。惟慤法師。先天寺。悟實禪師。薦福寺。堅志法師。并北京道詮法師。大疏云。慤邈經文。簡而可覧。實述理性。顯而有宗。詮多專於他詞。志可利於羣俗。然既各有所長。均可行世。各接一類之機。普收結緣之眾。無何人有政舉。人亡政息。弗獲神遇。徒仰嘉名。目今盛行海內。獨步講筵者。唯我法界第五祖。賢宗正三世。圭峯大士。所出兩疏。兩鈔。為尤著也。如相國裴序讚云。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其入觀也。明若秉燭。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不虗騁。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乃至云。後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然向以獅絃既奏。羣音絕嚮。所以此經。自圭峯而後。註者希焉。近因長夏無事。檢閱方冊藏經。與大疏同函者。圓覺之註釋有三。一日直解。憨山大師註也。師深通禪理。而尤精於教乘。嘗以圓覺為最勝法門。統攝無邊教海。該羅法界圓宗。徹一心之源。歷三觀之旨。偏正互換。單複圓修。搜窮妄宰。披剝禪病。圭峯師。扶教竪宗。為疏為鈔。修學人。厭繁苦略。難解難通。大師於禪餘展玩。深有慨焉。自稱祖疏義。而徑釋經文。目曰直解。若為結法緣。而暫一隨喜。殊覺暢明。二曰句釋。正白羅峰大師註也。師為博山嗣孫。開法於嶺南曰新山。亦一時洞宗之丁丁者矣。法語行世者若干。而圓覺經註。乃最後絕筆也。應華王居士序。謂其以大悲願力遊如來大圓覺海。普令開示悟入。打翻圭峯窠臼。闡揚洞上宗風。繹此數語。則大師註釋此經之本意。已略見其槩矣。三曰要解。勤息寂正師註也。師不知何如人。寂其派。正其名也。勤息者。乃沙門之華言。義取乎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既不用五重玄義。又不假十門通經。知師非台賢兩宗。其所住寺。既名通律。或者為南山宗耳。至觀其首敘經義。隨章頗得其次。又玩其正釋經文。逐句略辯其神。利便初心。應名略解。或冀其一言之下。心地開通。則略即成要。師意果如是乎。然此已上三師。既立言在先。宜皆為我師。謂善者從之。不善者易之。所以隨門續錄者。正為此耳。註釋倡先竟。
圓覺經析義疏懸示(終)
No. 263
圓覺經析義疏卷第一
賢宗後學 通理 述
嗣法門人 心興 較訂
△第九總釋名題者。謂名者實之賓。題者經之綱。一經大義。攝在名題。故云總釋。謂總釋一經大義。於名題中也。於中分四。一略釋五名。二詳釋現題。三附辯古法。四後釋卷次。初。
按經中佛自所說。有五種題名。一曰大方廣圓覺陀羅尼。(此以法義為名。謂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陀羅尼是梵語。此云總持。謂圓覺一法。能總一切。大方廣三義。能持無量義。故總以陀羅尼名之)二曰修多羅了義。(此以勝慧為名。修多羅乃諸經通名。權漸之經。名不了義圓頓之經。名為了義。依之修習。能成廣大甚深智慧。故是以勝慧為名也)三曰秘密王三昧。(此以勝定為名。三昧乃諸定總名。權小所修不稱秘密。以可測故。亦不稱王。不自在故。諸佛菩薩所住。乃稱秘密與王。依之修習。乃得自在神用。權教小乘。所不能測。故是以勝定為名也)四曰如來決定境界。(此以圓果為名。謂如來是已成之佛果。凡是有心。決定當得。所謂果徹因源是也)五曰如來藏自性差別。(此以圓因為名。如來藏自性。是未成之佛因。賢聖等妙。皆自性之差別。所謂因該果海是也)大疏云。事周理盡。須建五名。(為令行人。依真法義。成勝定慧。修證圓因果也)取要標題。且存兩號。(講演時名繁難稱。故標題。唯取要者。且存而號者。一名大方廣圓覺。二名修多羅了義。合此二名。共為一題。略去陀羅尼三字。後三名亦皆不取。以三昧因果。皆以法義勝慧百得建立。故惟以二名為要也)略釋五名竟。
△二詳釋現題二。一釋所詮法義。二釋能詮名目。初。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上
大疏云。凡欲解了義經論。先須明釋法義。依法解義。義即分明。以義照法。法即顯著。故論中。(起信論中)欲顯大乘深隱性相道理。先開此二。如論云。摩訶衍者。略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法指一心。義開三大。今此中五字。圓覺二字。正是其法。以圓覺在纏。即是如來藏性故。論云。所言法者。即眾生心。為欲眾生。發其大乘信根。故目此圓覺在纏。為眾生心也。大方廣三字。即名為義。以如次即是體相用三大義故。大疏云。大者當體得名。常徧為義。當體者。當圓覺之全體。無邊涯。絕分量。強名為大。揀非法相宗中。對小言大之大。以對小言大。則大有分限。非真大故。常徧為義者。常則竪通三世。徧則橫該。十方。竪通三世者。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能先後之。唯此能先後於諸法。故名為大。如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橫該十方者。外則能包。內則能徧。無有一法能包徧之。唯此能包徧於諸法。故名為大。如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虗空。方者就法得名。(以方者法也)軌持為義。軌則軌生物解。持則任持自性。軌生物解者。如眾生悟入圓覺。雖因善友開示。然其智解。從覺性生。如水土之潤。生糓芽等。芽從種生。不從水土。故知悟入圓覺。還依圓覺為方以軌之。任持自性者。以一切眾生。皆具本覺。雖流浪六道。而此覺性不曾失滅。設能依此修證。則一切勝因妙果。皆從此出。如文殊章。世尊答文殊云。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清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是知修證圓覺。還依圓覺為方以持之。廣者從用得名。(大用繁興。即是廣也)多博為義。多則此圓覺性。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此則以多名廣。如世間凡數之多者。即名為廣。博則此無盡用。一一同於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如普眼章。世尊答普眼云。覺性徧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徧滿法界。根徧滿故。當知六塵徧滿法界。塵徧滿故。當知四大徧滿法界。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徧滿法界。此則以博名廣。如世間凡量之博者。亦名為廣。圓覺二字。直指其法。言上來所稱大方廣者。畢竟是甚麼法耶。故直指圓覺示之。意顯即是圓覺性故。若釋其義者。滿足周備曰圓。顯此外更無一法故。虗明靈照曰覺。顯此中不存一念故。又具足大方廣義。該盡世出世法。故名為圓。備歷本如究竟。照徹凡非凡位。故名為覺。裴相國序云。統眾德而大備。爍羣昏而獨照。故曰圓覺。此之謂也。
△次釋能詮名目。修多羅三字。是諸經通名。了義經三字。是當經別目。總別合稱。意顯此經。乃諸經中了義經也。修多羅華梵名義。已於藏乘分攝中釋。了義者。決擇究竟顯了之說。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談。順宗皇帝問。諸經中何者了義。何者不了義。清涼答云。佛一代教。若約本為一事。八萬度門。莫非了義。若圓器受法。無法不圓。得之由人。亦皆了義。此二不足揀別。今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有了不了。故淨名涅槃寶積等經。皆云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言不了義者。謂小乘教。了義經者。謂大乘教。又大乘教。復有了不了。謂有大乘。雖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說三乘不一。亦非了義。若有會歸一極。以玄鑪陶於羣像。智海總乎萬流。無二無三。無不成佛。中道理觀。不共二乘。方為了義。又大寶積經。佛告舍利弗。若諸經中。宣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作業煩惱。名不了義。宣說煩惱業盡。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宣說甚深難見難覺。名為了義。此等乃祖佛料揀。固應無惑。細研本經語意。知非不了義教。故題中特標為了義經也。(問。修多羅與經字。但華梵文異。今雙置題目。豈非繁重。答。梵文總指諸部。華文別目當經。封總彰別。不唯非是繁重。且顯當經了義。獨勝於諸修多羅耳)詳釋現題竟。
△三附辯古法二。一立題法。謂諸經題目。或佛說時。便自立名。如妙法蓮華經等。或佛滅後。結集者立。如佛說阿彌陀經等。今經是佛自立。結集裁成。如前略釋五名中說。又人法喻三。單複具足。例有七種。一單人。如淨名。二單法。如涅槃。三單喻。如寶積。四法喻複。如妙法蓮華。五人法複。如勝天王般若。六人喻複。如佛說梵網。七具足三。如大方廣佛華嚴。今經若通論五題。則例同華嚴。若唯就現題。則立準涅槃。
△二釋題法。謂古釋有二。一作對釋。二離合釋。今作對有三。一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為法義對。二經字是能詮教。屬事。大方廣等是所詮法。屬理。為理事對。亦教理對。三修多羅。乃諸經通名。了義經。為當經別目。為通別對。離合亦三。一大字是體。能具相用。得勝之義。方字是相。廣字是用。為體所具。得劣之義。方廣上加之字。依主釋也。二了義是用。經字是體。經上加即字。體持業用。持業釋也。三大方廣圓覺。是修多羅藏中之了義說。故稱為經。居近隣強。隣近釋也。此與上科蓋為不廢古式。略備參考。餘或可通。避繁不悉。附辯古法竟。
△四後釋卷次。卷者。對舒而言。謂舒之以便誦持。卷之以便供奉也。又古經書多以軸為卷。今易制未譯其名耳。上者下之對也。此經文有兩卷。數配兩儀。故以上下分之。此卷居上也。(按諸經。此下多出譯人。註疏家皆詳細釋之。今此經譯人。事籍無可考稽。已略見於第七門中)總釋名題竟。
△十別解文義分三。一敘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分者。始於道安。證於親光。蓋以經無豐約。皆具乎此。依此科經。如首身足。各有分齊。不相紊亂。故稱彌天高判。今古通遵。乃諸經科判之所由始也)此且通標三分。下乃別依分釋。
初敘分(敘一經之來源。述說法之由致)二。一結集證信敘。二問答發起敘。初。
(具六。謂信聞時主處眾也。關一則大教不興。故古德判為六種成就。云證信者。以主伴依正。能所分明。證是佛說。令人生信故。亦名通敘。六種成就。諸經通有故。亦名經後敘。以是說經之後。結集建立故。結集建立。有意有因。建立之因者。按龍勝論云。佛將入滅時。阿難悲哀。阿尼樓豆謂言。汝是持佛法人。當咨問後事。難〔巳〕云何後事。豆言。汝問佛滅度後。我等以誰為師。依何而住。惡性比丘。云何調伏。結集法藏。經初當置何語。阿難承教。一一咨問。佛依問而答。我滅度後。汝等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默而擯之。一切經初。當置如是我聞等語。由是凡屬佛經。皆置此語。無此語者悉屬偽造。建立之意有三。一斷疑。凖智度論。佛滅度後。眾請阿難登座。結集法藏。感身相好同佛。眾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一唱此語。知是結集法藏。三疑頓斷。二息諍。以阿難與眾。德業頗齊。若不推尊從佛。恐與諍論。一唱此語。顯是授受有源。羣諍自息。三異邪。以西域外道經初。置阿憂二字。阿翻為無。憂翻為有。意顯諸法雖多。不出有無。斷常之見。大抵如是。今置此語。明是出世正法。揀異邪經)分三。一標信與聞。二時主及處。三法眾同會。初。
如是我聞。
如是者。信成就也。為順此意。解作信順之詞。以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故。華嚴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故首標之。又如是者。許可之詞。佛地論云。結集時。諸菩薩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云云)又如是者。指法之詞。有能指所指之別。能指即結集之人。所指即結集之法。結集之人有二。如纂靈記云。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在鐵圍山間結集。所指之法。有事有理。事則能詮虗文。從此以後。直至歡喜奉行。皆如是之事。理則所詮實義。經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又云。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等。皆如是之理。若事若理。總屬此法。故不別指。直言如是。若連下釋之。是結集者。對眾標唱之語。蓋謂如是之法。我從佛聞也。我聞者。聞成就。謂成就雖在信順。臨期實賴音聞。不有音聞。教體何立。故楞嚴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釋義則揀別賓主曰我。聲來達耳曰聞。合論則是結集者。自謂耳提面命。親從佛聞。揀非私淑讀古者比也。又從凡至聖。說有四我。一凡夫徧計我。二外道宗計我。三諸聖假立我。四法身真實我。今就文殊與阿難海。應屬後二。以無徧計及邪計故。聞謂耳根發識。聲在可聞處。作心欲聞。即便得聞。今不云耳聞。及識聞等。但云我聞者。廢別從總。易明了故。若按空生晏坐。帝釋散花。則聞既無聞。我何有我。無我無聞。乃一乘頓教之真我真聞也。標信與聞竟。
△二時主及處。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至)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一時者。時成就也。謂臨期雖在音聞。說聽全憑佳會。不有佳會。大法難弘。故古德云。世事合會。尚待昌期。大法弘宣。豈違佳運。釋義則一者。始終究竟之謂。時者遷流轉變之義。合論則說無異座。聽無異席。說聽事畢。一期究竟。名為一時。又時乃不相應法。或否或泰。俱以時稱。今云一者。揀非否也。以否則不能究竟。不得稱一故。不云年月日者。以如來說法。通乎上下。(謂天上人間也)滅後結集。達於遐邇。年月日紀。難以對同。故總以一時該之。若依當經所宗。則是心境泯。理智融。凡聖如。本始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也。婆伽婆者。主成就。謂說聽雖期良時。御眾必推教主。不有教主。羣機何歸。然諸經教主。多用佛字。乃梵語之略。具云佛陀耶。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圓滿故。是十種通號之一。今云婆伽婆者。名具六德。義該十號。顯最勝也。名具六德者。一自在德。謂五住不能染。二死不能繫故。二熾盛德。謂身光與智光。降魔制外故。三端嚴德。謂具相及妙好。端正嚴麗故。四名聞德。謂名聞徧十方。稱揚無盡故。五吉祥德。謂滅罪銷灾障。賜福延壽齡故。六尊貴德。謂世間出世間。尊重珍貴故。為具六德。故經存梵語。五不翻中。含多義不翻也。義該十號者。自在攝二。謂證理自在。則攝如來。化他自在。則攝應供。熾盛攝一。謂降魔熾盛。則攝正知。制外熾盛。則攝徧知。端嚴攝一。謂相好端正。則攝行足。相好嚴麗。則攝明足。名聞攝二。謂名聞周徧。則攝妙往菩提。稱揚無盡。則攝達偽通真。吉祥攝一。謂到處皆吉。攝無上士。轉難成祥。攝調御丈夫。尊貴攝三。謂世間尊貴。攝天人師。出世尊貴。則攝於佛。據此則三世間主。共相尊貴。則攝世尊。良以根鈍眾生。樂減厭繁。若但言佛。則太減。遺九德故。若通言十。則太繁。難憶持故。今言婆伽婆者。均於繁減。亦不遺彼繁減。是不唯顯其最勝。且憶持亦易耳。入於神通等。處成就也。謂御眾雖推教主。際會必依宏方。為說一乘頓教。故現法界玄境。大光明藏。即一真法界智也。具一切智。遇緣則興。故名為藏。稱法界起。還照法界。故以大光明稱之。益以神通者。不可思議曰神。無能障礙曰通。意顯此智。唯證乃知。難可思議。有緣則應。無能障礙故。入之一字。對下三昧而言。謂智契法界。則是入此三昧。入此三昧。法界之理現前。唯受此理。不受餘受。故益以正受。若以三身言之。智契法界。則是現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同為一法界故。一切如來。已成佛果人也。已成佛果。現自受用身土。故曰光嚴。以自受用身土。皆有光明。及莊嚴故。住持者。依法界住。為法界持。意顯一切如來。所有自受用身土。皆依法界性為緣起也。眾生者。眾處受生。以有無明昏濁。煩惱雜染。不清淨故。當其無明未起。煩惱未生。原本自有清淨覺地。即法界是。意顯凡諸所有眾生身土。亦依法界性為緣起也。緣起無性。故曰身心寂滅。謂生佛身心。皆歸寂滅。寂無形。滅不生。故然身心為能依。既已寂滅。所依勝劣二土。豈有形生。是唯有法界平等。即是本性實際。包羅萬有。彌綸太虗。故云圓滿十方。唯是一法界性。本無二體。逢緣變現諸法。故能隨順。今當為諸菩薩。演斯頓教。故且於不二竟。現諸淨土。據此則他受用身土。仍依一真法界性為緣起耳。時主及處竟。
△三法眾同會三。一舉類標數。二列上首名。三與伴同會。初。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
初舉類。與者相與。意有所為。為演一乘頓教之法。故爾相與大菩薩類。為是一乘頓教機故。菩薩者。略梵語。具云菩提薩埵。此翻覺有情。有三義。一約自利。謂菩薩是能覺悟之有情。揀凡夫不自覺故。二約利他。謂菩薩能覺悟一切有情。揀二乘不覺他故。三約兩利。謂菩薩上求佛覺。下化有情。顯行願兼資。悲智雙運故。首言大者。揀權漸教故。大疏云。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證大道。行大行。趣大果。六事俱大。顯是實教及頓教故。摩訶薩。具足應云。摩訶菩提薩埵。摩訶亦翻為大。(問與上大字何別。答。上是揀權漸。此復揀地前)謂此菩薩。又是實教頓教中之大菩薩。揀非地前諸位可比。末四字標數。謂一類相從者。大數約有十萬。同德同心。和合集聚。故云俱也。舉類標數竟。
△二列上首名。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至)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
首句總指其名。文殊下依次別列。文殊師利者。梵音之訛。正云曼殊室利。此翻妙吉祥。以初生時。有祥光滿室之兆故。亦翻妙德。謂智德深妙。華嚴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道成先劫號龍種尊王。現證北方。為摩尼寶積。當來成佛。名曰普現。影嚮大化。示同菩薩。華嚴表根本智。今經為發起師。一乘頓教。非智莫解。故首標之。梵語邲輪䟦陀。此云普賢。悲華經云。我誓於穢惡世界。行菩薩道。使得嚴淨。我行要當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改汝字。名為普賢。據此則普賢之名。應具二義。一者穢惡世界。使得嚴淨。是普化眾生。皆令成賢。二者我行要當勝諸菩薩。是普超同倫。獨讓我賢。古德云。行彌法界。德無不徧曰普。隨心益物。乘時設化曰賢。與悲華亦不相違。常見塑畫聖像。多以文殊普賢為對。蓋以文殊表智。普賢表行。智行相成。如目足更資。今經亦爾。故次列之。普眼者。依本經佛答其問。略具二義。一者普見諸法清淨。是大智普眼。二者普見眾生同佛。是大悲普眼。金剛者。最堅最利。一切無能壞。能壞於一切。菩薩之智慧亦爾。煩惱不能侵。魔外不能動。能斷一切障。能除一切礙故。觀經中備起三難。乞世尊銷末世之疑。其義可見。智既如此。能含能生無盡功德。故名為藏。彌勒此云慈氏。由過去遇大慈如來。得慈心三昧。又由在母胎時。其母使有慈心。故以慈氏為姓。名阿逸多。此云無能勝。謂位居補處。除佛無能勝故。若依本經。則菩薩深究愛根。蕩除細惑。人所不及。況復能勝哉。清淨慧者。慧用了然。無住無著。一切幻化所不能染故。大疏云。若慧不清淨。即落地位。滯因果。乖覺性。菩薩不爾。故以清淨慧為名。威德自在者。有威可畏。有德可仰。魔外不能嬈。妄惑不能侵。依本經則三觀成就。功用猛利。故能爾也。辯音者。具無礙辯。能辯一切差別言音。如本經佛說二十五種輪觀。單複圓修。唯菩薩能辯識。亦唯菩薩能宣傳故。淨諸業障者。斷惑證真。身三口四。永不生故。依本經則一切業障。盡依四相而生。菩薩致問。如來為說。能令一切眾生。淨諸業障。故仍依之名也。普覺者。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菩薩能覺。其覺可謂普矣。依本經則我人生壽。能生業障。因枝尋本。易得覺了。至於作止任滅。但障禪那。任運而興。覺了成難。菩薩因問而覺。覺斯周普。圓覺者。妄盡真極。如望夜月故。依本經則尅期修證。心不放捨。諸障銷滅。佛境現前。菩薩乃過來人也。賢善首者。以善為賢。無過弘法。菩薩能之。故為首也。依本經則流通聖教。端賴此人。故為至賢至善之首。等字非等下。乃等上十一位。合十二位。為十萬人之上首也。列上首名竟。
△三與眾同會。
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諸眷屬者。除上首外。餘諸所有人也。然上首既有十二。若人各一萬眷屬。合有十二萬人。或亦多少不定。則上云十萬者。亦唯約大數言之。上首護念曰眷。攝令從道曰屬。是則此之眾人。時時為上首護念。攝令從道。當此圓覺妙場。故相與而來也。皆入三昧者。有二義。一者佛力所加。二者智同於師。佛力所加者。如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則是以法界智。契法界性。而此之眾人。皆在法界性中。頓覺身心輕安。智契法界。故云皆入三昧。智同於師者。十二上首。皆法身大士。與如來同一法身。佛既入三昧。大士亦入三昧。而此之眾人。向為大士護念。攝令從道。已得智同於師。因見師入。自亦從入。故云皆入三昧。然既皆入三昧。自然身心寂滅。平等本際。故云同住如來平等法會。同住者。智契法界故。所稱平等法會者。如前所云。圓滿十方。(即是平等。以十方同依故)不二隨順。(即是法會。以諸法同出故)是也。又如來既於不二境中。現諸淨土。而諸菩薩等。亦應於彼不二境中。現諸淨身。(分證受用身)此正所謂機感盈前。不得不說。所謂大眾成就者以此。結集證信序竟。
△二問答發起序(文殊問。世尊答。發起一經之端序)三。一文殊代問。二師資緣合。三酧請開示。初三。一眾中具儀。二備陳問詞。三至三顯慇。初。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據上所釋。如來既於不二境中。現諸淨土。而諸菩薩等。亦應於不二境中。現諸淨身。雖曰淨身。亦自有清淨色相。可別主伴。約此章文殊為主。(非大智不能發起)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從座而起者。將有所問故。將有所問。三業維誠。故云頂禮佛足。謂文殊以自己最尊之頂。禮如來最卑之足。此顯身業誠也。右繞者。意表隨順於佛。必至三帀者。意表初中後際。無間斷故。此顯意業誠也。長跪者。安危不易。雖時長不以為苦。叉手者。指掌相抵。儼然是端秉一心。如此而白。表所問非常。此顯口業誠也。眾中具儀竟。
△二備陳問詞。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至)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大疏云。諮來法要。本為眾生。故偏稱大悲世尊。又悲而云大者。不唯令現前得益。且利及將來也。此中問詞有二。願為此會等。是初約如來問本起法行。此會即平等法會。諸來法眾者。通指十二上首。及所統眷屬。約上首則與佛同來。約眷屬則隨上首來。統稱法眾者。上云皆入三昧。同住平等法會故。說者。謂文殊為眾請佛說。如來者。是已成佛果之人。已成佛果。根本起於清淨因地。說來乃可憑信。故文殊特為致請。清淨因地。即自性清淨。為因地心。下文所謂清淨覺相是也。法行者。即因地所修無漏妙行。揀非有漏可比。縱有所修。皆非法行。此乃出世軌則。如法如律之行。此且渾言。向下答處。佛自分明顯示。及說菩薩等。是次約菩薩。問發心正修。菩薩者。乃未成佛果之人。雖未成佛。誓期必成故。以根器元大。不復樂著小乘等法。信大教。解大理。故能於大乘中發清淨心。即菩提心也。不云菩提。而云清淨者。以既發此心。修大行。證大果。直取無上菩提。不為一切聲聞緣覺等法之所混擾。故云清淨。又菩提心有三種。一者直心。謂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法故。三者大悲心。普度一切諸眾生故。三心皆名清淨者。以正念真如。不念餘法。故能清淨。樂集善法。對治不善。故能清淨。普度眾生。不住度相。故能清淨。如是則但言清淨。而三心具矣。三心既具。諸病無所由生。故能遠離。細閱下之十章。章章有病。能障正修。既能遠離。則十章之正修成矣。所以本疏判此章為發起序也。能使下。是後約未來。顯利益深遠。未來者。統言佛滅度後。末世者。遠指末法之世。謂正法像法已過時也。去聖時遙。背教日遠。不知求大乘者。無庸論矣。縱有發心求大。不知如來因地法行。不學菩薩發清淨心。其不至於錯亂修習。墮落邪見者。無有是處。文殊懸念及此。致斯二問。求佛開示。令末世求大乘者。知此學此。自能不墮邪見。楞嚴云。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諸天外道魔王。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今不知不覺。此二亦然。故云爾也。備陳問詞竟。
△三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作是語已。謂陳問已竟也。五體者。四肢及頭。投地者。問畢結拜。此一請也。大疏云。若唯一二。未展䖍誠。若過於三。禮煩則亂。故唯三請。終而復始者。一請終。從頭又請曰復始。是為二請。二請終。復始亦然。是為三請。其慇懃懇切之意。已自可見。文殊代問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初讚其所問。爾時者。文殊代問已竟時也。告文殊者。以其慇懃三請。要讚許以安其心故。善哉者。讚美詞。雙言者。讚其二問俱善。不唯有益現在。且兼利末世也。稱文殊為善男子者。以其智慧勝妙。遇理能順。遇事能斷故。汝字仍指文殊等。乃兼於餘眾。以十萬合集。文殊問。即餘眾問故。乃能為諸等。是牒其所問。二事。以顯讚善之不虗故。諮詢者。諮扣詢問。因地法行。如上所釋。然問處雖約如來。而令知意在菩薩。故云為諸菩薩等。乃約義牒也。準前文殊第二問。求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雖為現在。而意在令末世求大乘者。學此不墮邪見。今亦唯是約意而牒。故但云及為末世等。末世眾生。去聖遙遠。不知求大者。無庸問矣。設有求大乘者。要必得正住持。即是發菩提心也。菩提心有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不念餘法。故名為正。二者深心。樂集善法。安住修習。故名為住。三者大悲心。普度眾生。攝持自己。故名為持。三心既得。邪見無所從生。故云不墮。如華嚴云。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根。魔所攝持。今得則不忘。其不墮邪見也必矣。
○汝今下。誡聽許說。汝今者。面命文殊。諦聽者。誡以諦審而聽。勿得以生滅心而聽實相法故。當為汝說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也。智論偈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可當誡聽之句)踊躍聞法之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可當許說之句)然世尊既已讚其所問。仍復誡聽許說。是師緣與資合矣。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奉教者。奉聞誡聽許說之教。歡喜者。喜其現未俱利。不空問也。及諸大眾者。兼十萬人。默然而聽者。不涉餘緣。澄心諦聽。如十地經云。如渴思冷水。如饑思美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密。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即奉教喜聽之義也。然文殊既已奉教歡喜。仍復同眾默聽。又資緣與師合耳。師資緣合竟。
△三酬請開示二。一總以略示。二別以詳示。初。
善男子無上法王(至)及波羅密教授菩薩。
重呼善男子者。顯答問有所屬。使文殊著耳故。無上法王者。出能證人。即是如來。以如來證無上法。於諸法中得自在故。有大等者。出所證法。陀羅尼翻為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有多字少字。一字無字。多字如楞嚴等呪。少字如唵齒臨等。一字如吽字等。無字即是一心。今取無字。謂一真法界心也。一真法界。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名為大。既能總能持。即能出能生。故名為門。名為圓覺者。照無所遺曰圓。迷不能侵曰覺。此即因地法也。一切者。總該之詞。謂總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等。為一切故。流出者。如來依此對機演教。眾生依此證果修因。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故。真如者。頓教所詮。即是心真如門。然頓教不立文字。真如亦是強名。故以清淨二字揀之。以其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故。菩提涅槃。終教所詮。即是智斷二德。以終教有。真可證。證極則成智德。名曰菩提。又終教有惑可斷。斷盡則成斷德。名曰涅槃。此上皆屬果德。及波句。乃屬因行。波羅密。或云波羅密多。若尅對西音。翻為彼岸到。依此方順義回文。當云到彼岸。謂修此者。能離生死此岸。渡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故尋常經中。多說六種。亦有說十者。大疏云。輟己惠人名施。防非止惡為戒。堪受諸法。未能忘懷為忍。鍊心於法為精。精心務達為進。心慮寂靜為禪。推求揀擇為慧。方法便宜為方便。希求樂欲為願。不可屈伏名力。如實決斷為智。今且後六。以十中後四。皆從慧度開出。如方便者慧之運用。願者慧之期望。力者慧之堅強。智者慧之果決。如是則六可攝十。故釋且從六。謂施戒忍進禪慧也。若依頓教而修。則但觀法性。觀法性無慳貪。則是布施。因知一切布施。皆法性也。觀法性無染汙。則是持戒。因知一切持戒。皆法性也。觀法性無瞋恚。則是忍辱因知一切忍辱。皆法性也。觀法性無懈怠。則是精進。因知一切精進。皆法性也。觀法性無散亂。則是禪定。因知一切禪定。皆法性也。觀法性無愚癡。則是智慧。因知一切智慧。皆法性也。如是則觀法性。常行六度。修六度常見法性。清淨真如。不期得而自得。雖得亦無能得所得。設有能所。則清淨壞。真如背矣。若以終教而修。則為治慳貪。隨緣修行施波羅密。為治破戒。隨緣修行戒波羅密。為治瞋恚。隨緣修行忍波羅密。為治懈怠。隨緣修行進波羅密。為治散亂。隨緣修行禪波羅密。為治愚癡。隨緣修行慧波羅密。如是則為治六蔽。修行六度。不墮於空。隨緣而修。修即無修。不墮於有。不墮於有。以是即空而有。不墮於空。以是即有而空。即有而空為真空。即空而有為妙有。真空妙有。體合中道。菩提涅槃。(皆依中道建立)不期證而自證。雖證亦不滯有滯空。設有滯執。則菩提迷。而涅槃違矣。教授菩薩者。以此頓終二教。授諸菩薩。(以此正屬頓教。亦略兼於終。直通於圓。至下自見)令依因而趣果。此圓覺法之行相也。總以略示竟。
△二別以詳示二。二長行。二偈頌。初二。一為酬初請。二為酬次請。初三。一明真因有力。二明執妄成輪。三明妄盡還覺。初。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至)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一切如來。成佛根本。起於因地。因地所依。當先明之。故云皆依等。言皆依者。非是一佛二佛。乃一切如來。皆以此為因地心也。圓照即是圓覺。謂一真法界全體。以此照法。法無所遺。故以圓照明之。清淨覺相。別指心真如門。言因心雖依圓覺。而研真斷惑。得力憑真如門故。不言真如而言覺相者。以真如清淨。即是圓覺相故。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故言清淨。又清淨約真如理言。覺相約真如智言。以有此智。乃能永斷無明。以達妄本空故。無明者。即生滅門。以生滅門中。業轉現識等。皆依無明而變現故。若非達妄本空。何能永斷。永斷者。不復再生。不復再生。自能轉識成智。故云方成佛道。言方成者。顯成之不易。所謂轉生滅心。而成不生滅性也。明真因有力竟。
△二明執妄成輪二。一執所變成輪。二執能變成輪。初。
云何無明善男子(至)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初徵由妄執云何句。承前徵起。上云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但不知無明何似。故承前而徵起之。善男子者。呼而告之也。一切眾生者。九界之中。唯除菩薩。以下云修圓覺者。乃指菩薩故。從無始來者。遙指晦昧真心以來。晦昧真心。即是根本無明。依於根本重起枝末。如無我中計我。無法中計法。故云種種顛倒。顛倒之言。其義難明。若以喻言之。則猶如迷人。四方易處。迷人者。迷正之人。喻晦昧真心者。晦昧真心。於無我中計我。無法中計法。計我即我執。計法即法執。俱生分別。共有四種。皆是於無中計有。故以四方易處喻之。四方者。指正方。謂東西南北。喻俱生我。分別我。俱生法。分別法。皆本無也。易處者。謂東作西。西作東。南作北。北作南。喻所計二我二法。皆為顛倒也。雖知顛倒。未明因何法起。故以妄認等釋之。妄認者。非是而認。四大者。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本無實體。認為自身。即是執我。認四大為實有。即是執法。六塵緣影者。謂於色聲香味等。六塵境上。現起能緣影事。即六識也。托塵似有。離塵實無。故以影事稱之。然既稱影事。本無實體。認為自心。即是執我。認六識為實有。即是執法。不當認而認。故名妄認。下以喻言。當自見矣。
○譬彼下。喻明妄執。病目者。有病之目。(如白翳赤眚等)目既有病。則見亦非真。不過似見。空謂晴空。華及二月。皆屬似境。是蓋以病目。喻根本無明。似見。喻枝末無明。(謂二種我執。及二種法執)晴空喻真如理性。華喻四大為身。似色可見故。二月喻六識為心。似心能照故。如是則華及二月。本屬烏有。皆由病目重起似見。於晴明空中。妄有所見。以此為喻。因之四大之身。六識之心。亦本屬烏有。皆由根本無明。重起枝末無明。於真如理性中妄有所執。所以釋妄認。為不當認而認也。
○善男下。結示應徵。空實無華。文稍不足。若據上喻明。應補云。及第二月。喻中可知。法中言真如理性中。本無地水火風身相。亦無六塵緣影心相。所以似有者。喻中言病者妄執。法中即是依根本無明。重起枝末無明。虗妄執有身心。計我計法。皆依此耳。由妄執故句。是重牒上文。由病目起似見。妄執華及二月。是空中實有。則是人已惑虗空之性。以虗空之性。無法可當情故。非唯者。不但也。言是人不但惑虗空之性。且更有甚焉者。故云亦復迷彼實華生處。據上文。華下必帶二月。喻身相。及心相。文中空實無華。實華生處。俱不帶者。以前喻明中既有。可例知故。法中即是由根本無明。重起枝末無明。妄執四大之身。六識之心。是真如性中實有。則是人已惑真如之性。以真如性中。無法可當情故。非惟者。言是人不但惑於真性。亦復迷於妄元。喻中言實華生處。即喻諸妄根元。謂本末無明。以是身心之生處。故由此者。承上而言。言上來惑虗空性。是喻迷真體。迷華生處。是惑妄元。迷真體則不能修真。惑妄元則不能斷妄。生唯糢糊而生。死亦糢糊而死。一念善天上人間。一念惡地獄三途。故云妄有輪轉生死。結上故名無明。執所變成輪竟。
△二執能變成輪。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至)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初明無明無體。以上云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病目喻根本無明。似見喻枝末無明。空華二月。喻身心二相。無明為能變。身心為所變。所變虗妄。上已俱明。能變虗妄。恐猶未了。今且先明無體。此無明。即指本末二種。非實有體者。迷時似有。覺則元空故。喻中言夢中人。非指作夢之人。乃夢中所現人也。夢時等。喻非實有體。其義易明。
○如眾下。明無明無因。無因之義難明。重設喻以顯。故云如也。如者。設若義。眾空華。病目觀之似有。喻二種無明。亦迷時似有也。滅於虗空者。目若淨時。不見空華。義似滅於虗空。喻迷若覺時。本無無明。義似滅於真如。然空華雖似滅於虗空。不可說言虗空中定有滅處。喻無明雖似滅於真如。不可說言真如中定有滅處。何以二句。乃徵釋不可說義。言既有滅處。必原有生處。今諦觀虗空。原無生處。又豈有滅處哉。真如亦然。則無明無因明矣。
○一切下。結妄見成輪。一切眾生者。迷位中人也。言如上所喻。真如無生處。則無明非所生。而一切迷位中人。所以執無明有生滅者。蓋是於無生真如中。虗妄見也。本屬妄見。誤為真實。三細六粗。緣茲而興。故曰是故說名輪轉生死明執妄成輪竟。
△三明妄盡還覺。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至)究竟圓滿徧十方故。
初以智除妄。如來因地。即佛為菩薩時也。為菩薩時。發心修於圓覺。即知其為圓頓大根。非劣器耳。知即真如智。謂修圓覺者。從真如門離念頓入也。據上所說身心無明。皆如空華。但以眾生不知。妄受輪轉。然眾生所以不知者。以有念故。今云知是空華。則是從本圓覺心。發起離念真智。頓悟無明。同於空華。焉有輪轉。故即無也。根本既斷。枝末自然不生。故云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者。非同漸教。研真斷惑。作之使無。乃悟妄即真。本性無故。
○彼知下。泯智合覺。彼知覺者。謂彼知是空華之覺者。仍指真如智言。此智本來離念。當體即是真如。故云猶如虗空。然既體是真如。猶如虗空。則不可以智知。若更起念。欲知同虗空之真如者。則是於虗空中。更生華相。故云即空華相。則了無實也。雖爾無實。但不可說。說無即成斷滅。故云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意顯說有說無。二俱成過。故須有無俱遣。一念不生。即是真如。當知真如為圓覺之門。直通於圓。故曰是則名為淨覺隨順。淨即真如。覺即圓覺也。隨順者。即不違義。言如來因地。修圓覺至此。則能隨順清淨覺性。而不違也。亦同顏子不違之義。
○何以下。徵釋還圓。何以句徵起。徵上有無俱遣。名為淨覺隨順者。何以故爾。虗空性故等釋成。先釋淨字。即清淨真如。圓覺入門。虗空性故句。指起信論。心真如門中。所言空義。非有無一異等相。以無虗妄心念故。常不動故。即頓教所詮真如。一切法無能動轉。此常時孤標也如來藏無起滅。翻終教所詮藏性隨緣。隨緣有二。一隨染緣。從真起妄。現起世間六凡等法。二隨淨緣。返妄歸真。現起出世間四聖等法。雖隨緣起滅。而本體凝然。故無起滅。無知見故。既無起滅。惟一真體。則是根塵逈脫。知見依何而立。故云無也。據此則妄念不能侵。諸法不能轉。起滅無所從。知見莫能立。故稱為淨。無可疑矣。如法等文。次釋覺字。即圓覺妙心。法界全體。法界者。且指事法界。謂一一事法。各有界分。不相紊亂故。言如法界性者。謂知淨覺已。仍復諦觀此理。稱法界而為其性。所謂理隨事徧是也。究竟圓滿者。謂既已理隨事徧。仍用審諦。究竟進觀。久之不見有事。全事全理。故云圓滿。所謂事得理融是也。既已事得理融。自能千剎涉入。故云徧十方界。以上云。淨覺隨順者。於此可見。為酬初請竟。
△二為酬次請。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至)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首句結前。謂結上因地法行。菩薩下正示。謂如來既依之成佛。菩薩即應因之發心。發心求成佛果。自應不慕小道。故云於大乘中。所發之心。即菩提心。而云清淨者。謂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末世依修得正住持。故云不墮邪見。長行竟。
△二偈頌二。一標頌。二正頌。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大疏云。汎論偈頌。總有四種一名阿耨窣覩婆。此不論長行與偈。但數滿三十二字。即為一頌。二名伽陀。此云諷誦。戒名直頌。謂以偈說法。非頌長行。(註疏家多稱孤起頌也)三名祇夜。此云應頌。(應上長行故)四名蘊陀南。此云集施。謂以少言集攝多義。施他誦持故。今於四中。屬祇夜頌。以標云。重宣此義故。又天台註法華。於祇夜頌中。復開為二。一超頌。謂長行在後。偈頌在前。超過餘文而頌故。二追頌。謂長行在前。偈頌在後。追其已失而頌。故私註法華指掌。復開為四。一廣頌。謂長行中略。偈頌中廣。二略頌。謂長行中廣。偈頌中略。三補頌。謂義順長行。而長行却無文相。蓋是長行未周。偈頌補出。四義頌。謂義似長行。而文却不類。今此經章章有偈。故備錄之。以備遇便指授。世尊欲重宣者。有二義。一慈誨諄切故。二眾集先後故(先集者。已聞長行。後集者。猶聞偈頌)。
△正頌分二。一頌酧初請。二頌酬次請。初三。一頌真因有力。二頌執妄成輪。三頌妄盡還覺。初(略頌)。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長行恐其未詳。復欲說偈。故教以當知。謂少言而攝多義。不可忽也。一切二句。全同長行。皆以句。義攝長行。三句。智慧二字。即圓照清淨覺相。覺之一字。即永斷無明成佛。
△二頌執妄成輪。(略頌)二。一頌執所變成輪。二頌執變成輪。初。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
了達於無明者。了根本無明。能生枝末無明。達枝末無明。於現前身心。執我執法。妄有輪轉。空華下。準長行仍帶二月。彼字指現前身心言。設能知彼四大假合之身。六塵緣影之心。如空中華。及第二月。自不於中執我執法。造業受報。故能免於流轉。是反顯此上。應有因執成輪之語。第以偈略難周。故私於了達無明。約長行之義補釋。智者詳之。頌執所變成輪竟。
△二頌執能變成輪。
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長行云。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其意以起念成迷。似有無明。如夢中人。夢時非無。若離念即覺。覓無明了不可得。如夢若醒時。夢中人當下寂滅。以是而觀。則滅本無滅。生亦無生。故長行云。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此亦因偈文從略。約長行之義補釋。顯無異也。頌執妄成輪竟。
△三頌妄盡還覺。(前長文不分。今依疏義分)二。一頌諸妄盡極。二頌不真何待。初。
覺者如虗空平等不動轉。
長行云。彼知覺者。今但言覺者。即指真如智言。以彼即是知空華之覺者。彼既悟妄。當體即泯合真如。故如虗空。長行云猶如。偈唯存如。從略也。平等者。言既泯合真如。猶如虗空。則有不能有。無不能無。生不能生。滅不能滅。有無生滅等。皆平等故。不動轉者。真真如性。三際莫能遷。諸法無能變。長行所稱淨覺是也。頌諸妄盡極竟。
△二頌不真何待。
覺徧十方界即得成佛道(至)本性圓滿故。
初二句。略頌長行。長行云。如法界性。究竟圓滿。徧十方界。如法界性。偈略不具。其意蓋是進觀淨覺。理隨事徧。故曰覺徧。覺既徧已。仍復審諦。究竟進觀。久之事得理融。千剎攝入。故得至十方界也。今但云覺徧十方界。以一句攝長行兩句義也。即得成佛道者。覺圓滿故。
○後三句補頌防難。(恐有難云。滅妄成真。理有固然。今上云。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似乎無妄可滅。此又云。即得成佛道。莫是有道可成耶。故以此後三句防之)其意以眾幻元無。並非滅於真如。佛道本成。亦無得於真如。良以本性圓滿。因執妄而成虧。妄滅仍圓。義言成佛。何得以有成為難。頌酬初請答竟。
△二頌酧次請答。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此科之初。長行有結前成因一句。偈略之也。菩薩於此中長行云。於大乘中。菩提心。長行云清淨心。心既清淨。諸病皆離。末世依修。自能免於邪見。此是問答發起序。合前結集證信序。總結序分已竟。
圓覺經析義疏卷第一
卍續藏第 10 冊 No. 0263 圓覺經析義疏
圓覺經析義疏卷第二
賢宗後學 通理 述
嗣法門人 心興 較訂
△二正宗分(出本經之正義。明當教之宗源)四。一三問三答生信分。二兩問兩答開解分。三四問四答教修分。四一問一答示果分。初三。一普賢章。二普眼章。三金剛藏章。初三。一普賢請問。二師資緣合。三酧請答問。初二。一正請二顯慇。初三。一具儀總請。二持難別質。三結問方便。初。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至)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此章以普賢為主。(以上章文殊表智。此章普賢表行。顯智行相成。如目足更資。雖遠可到也)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三業䖍誠。具照文殊章釋。除現會疑。利末世修。要須同體之悲。故稱大悲世界。願為此會等。請除現會疑也。及無末世等。請利末世修也。修大乘者。揀非小機。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顯是一乘頓教機故。圓覺即是一心。清淨境界。偏指心真如門。文殊章所謂圓照清淨覺相是也。云何修行者。且約觀行修習為問。意謂佛前所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此約上根利智。一念頓悟。當下頓了生死。至若中下之流。不假觀行修習。必難悟入。故總問云何修行。仍冀頓悟也。具儀總請竟。
△二持難別質。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至)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別質有三義。一謂若彼眾生。知一切無明身心。皆如空華。即是知如幻者。謂彼能知一切無明身心。皆如幻無實故。若爾則四大假合之身。六塵緣影之心。亦皆如幻無實。云何以如幻無實之身心。還修治於如幻無實之無明。其猶以水洗水。水益多而終難盡。反資無明。亦何益哉。此一質也。二謂縱若無明幻性。一切盡滅。則亦無有身心。以身心原以無明有故。故上句稱無明為幻性。以其能生身心等。一切如幻法故。則無有心。應是則無身心。或翻譯騰錄時。誤身字為有字耳。然既無有身心。縱理由頓悟。誰為歷事修行。云何如來。尋常復說歷事修行。淨治如幻之無明。以成正果。其猶以空合空。空無益而合無功。修行徒勞。安所為乎。此二質也。三謂若諸眾生。聞說如幻。即知無實。本來不用修行。謂觀行事修。二種修行。皆不用也。果其爾者。則一切眾生。常在生死。既常在生死。則起惑造業。造業受報。一念善。天上人間。一念惡。地獄三途。惑業襲襲。報應綸綸。塵沙劫波。莫之遏絕。故云常居幻化。謂不假觀行。無能頓悟。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歷事修。無明宛爾。令妄想心。云何解脫。心尚不能解脫。何況於身。益應繫縛。恁麼則舉世皆成夢。誰為大覺人。此三質也。三執既陳。二修必要。鉤深索隱蔑以加矣。微普賢孰能與於此也。持難別質竟。
△三結問方便。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至)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前總請通為現未。此結請偏為未來。良以現會有疑是權。末世誤修堪悲故。作何方便者。觀行事修。皆為方便。二者不知所用。故以作何問之。漸次修習者。先用觀行。次依事修。由觀行故。一念頓悟。當下了知如幻境界。由事修故。漸次磨礪。令妄想心歷位解脫。永離諸幻。端在是矣。普賢乃過來人也。為憐末世眾生。故推不知。而備悉具問。正問竟。
△二顯慇(請必至三者。顯慇勤故)。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義準文殊章釋。後十章皆倣此。普賢請問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當場一問。現未具益。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諸菩薩。權示有疑。末世眾。修習多誤。皆為所為。非普賢不能為。故以乃能讚之。修習上義稍不足。應加問於如來四字。蓋翻譯者意到文不到故。聞說如幻。即觀諸法如幻。時至頓悟如幻。當下一念不動。即是如幻三昧。修習之時。又有方便漸次。眾生依之。得離諸幻。此亦世尊如其所問。而為之讚故。誡以諦聽者。令其為物示軌。非普賢不諦聽也。許以當說者。令知不負所問。正見其與資合耳。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奉教喜聽。即是與師合也。師資緣合竟。
△三酬請答問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答總問。二釋別質。三答結請。初。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至)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前釋圓覺即是一心。今言妙心者。以其具含真如生滅二門。攝盡世間。出世間法。互相涉入。無障無礙故也。據前普賢問云。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是雖舉圓覺。乃偏約真如門問。然真如無可修行。故世尊約生滅門。合根本圓覺而總答之。意謂種種幻化。如身心無明等。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所謂性海緣起是也。猶如空華等。說喻以明。空華喻種種幻化。從空而有。喻性海緣起。若爾直須以觀行力。悟得緣起無性。覺體常圓。如彼幻化雖滅。空性不壞。此先以觀行修行。答普賢總問意也。答總問竟。
△二釋別質。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至)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據前普賢第一質意云。若彼眾生。知一切無明身心。皆如空華。則是知如幻者。若爾則身心亦幻。設更歷事修。云何以幻還修於幻。故世尊以此釋云。眾生幻心。還依幻滅。幻心即是無明。以根本無明。枝末無明。皆是妄想心故。還依幻滅者。謂眾生無明幻心。還依幻妄之身心。進歷事修而得滅故。此釋第一質也。據前普賢第二質意云。觀行既歷。復進事修。自應修心無明。一切盡滅。若其爾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如來。尋常復說。理由頓悟。事必漸修耶。故世尊以此釋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然此猶是依幻說覺。亦名為幻。何故亦名為幻。以若說有覺。猶未離幻。以是對待法故。然亦不可說無。以說無覺者。亦復如是。蓋以無之於有。亦對待法也。以是義故。幻滅名為不動。由不動故。方能入纏垂手。教化眾生。建立水月道場。大作空華佛事。降伏鏡裏魔軍。證取夢中菩提。是名深修如幻之行。此釋第二質也。據前普賢第三質意云。若諸眾生。聞說如幻。即知無實。本來不用修行。果其爾者。則於生死中。常居幻化。蓋以不假觀行。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歷事修。令妄想心。云何解脫。故世尊以善男子等釋之。於中有法說。有喻明。法說中。言一切菩薩。指現會發清淨心者。末世眾生。指未來發清淨心者。應當遠離等三句。總釋顯決定當修也。蓋普賢意。恐末世眾生。以為聞說如幻。即知無實。何必修行。故前言本不修行。今世尊以應當遠離等為釋者。意顯一切幻化。虗妄境界。務須修行而遠離之。幻化虗妄境界。該法甚富。故置一切之言。如彼無明身心。依正凡聖等皆是也。如此等法。務須修行遠離者。蓋由遠離不易。要在堅固執持遠離之心。不肯放捨。或理觀頓遣。如夢枷鎻。窹則已離。或事修漸遣。如遺怨家。時時防犯。設不修行。如何能也。然此且約以心遣幻。果其幻滅。此心亦無所用。設存此心。猶是淨眼中翳。亦如幻者。故應亦復遠離。直解云。此遣第一重能離之心也。次言遠離為幻者。謂上以知心如幻。重起遠離。若心既不有。此重離亦無所用。設若存此重離。如粗翳既離。靠眼之細翳猶存。仍為是幻。故應亦復遠離。直解云。此遣第二重離心之離也。此下又言離遠離幻者。謂上以遠離為幻。復起遠離以遣之令化。若遠離已化。則上之所謂離遠離者。如淨目之虗光。亦名為幻。故應亦復遠離。直解云。此遣第三重離遠離之離也。得無所離者。無可遣故。既無可遣。猶如淨目真精。故云即除諸幻。文殊章所稱圓照清淨覺相。即指此也。又此段後後。遣於前前。統論共有四重。謂第一以幻心遣幻境。故云遠離一切幻化虗妄境界。(所遣幻境)由堅執持遠離心故。(能遣幻心)此名正遣。第二以遠離遣幻心。故曰心如幻者。(所遣幻心)亦復遠離。(能遣遠離)此名遣正。第三以遠離遣遠離。故曰遠離為幻。(所遣遠離)亦復遠離。(能遣遠離)此名疊遣第四以極遠離遣離。故曰離遠離幻。(所遣離遠離者)亦復遠離。(能遣之極遠離)此名遣之又遣。自後則無可遣。永無有幻。故曰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諸幻盡處。即是淨覺真如。楞嚴云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即斯意耳。喻明中云。譬如鑽火者。若論鑽字。從金似是以鐵鑽。鑽木求火。今下云兩木相因。則能鑽所鑽。俱是用木。按五行木能生火。亦必相因方生。此喻幻化虗妄境界。如無明生身心。身心起無明。循環往復。無有窮已。故以相因喻之。火出木盡。喻幻心遣幻境。所謂正遣是也。灰飛者。木盡成炭。炭熟灰飛。然炭不頓熟。灰必漸飛。喻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所謂遣正疊遣。遣之又遣是也。烟滅者。謂上以灰覆。是炭猶未熟。尚有微烟。今既灰已飛盡。炭已熟盡。烟已滅盡。喻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所謂遣至無可遣。永無有幻是也。上是喻明。下乃以法結合。以幻修幻者。統該前之四重。謂以後後幻。修前前幻也。諸幻雖盡。不入斷滅者。顯出淨覺真如心故。此釋第三質也。釋別質竟。
△三答結請。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至)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若如我所說。則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釋其義者。謂既知是幻。但自不著。以不著即離。故云知幻即離。是不須更作方便以離幻也。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者。謂既已知幻即離。則離無所離以離於幻也。既離於幻。圓覺妙心。昭昭不昧。故云離幻即覺。何勞漸次修證為哉。故云亦無漸次。雖然但屬理觀。未涉事修。所謂理由頓悟。乘悟併銷是也。重起事相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所謂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是也。長行竟。
△二偈頌二。一標頌。二正頌。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此以下十一章標頌。俱準文殊章可知。
△二正頌三。一頌答總問。二頌釋別質。三頌答結請。初。
普賢汝當知一切眾生(至)虗空本不動。
圓覺心者。即是淨圓覺心。此心均稟同賦。凡聖一如。而今言諸如來者。以眾生迷之。而諸佛獨能證之。如裴相序云。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餘義俱於長行中釋。
△二頌釋別質。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至)木盡火還滅。
初三句。合頌釋前二質。幻指二種無明。及與身心。無明是生妄之心。長行云。眾生幻心是也。身心是所生之妄。然既皆從覺生。即能障覺。設欲顯覺。務須以現前身心。進修事行。除滅能生無明。長行云。還以幻滅是也。偈頌文稍不足。今約長行之義補之。此約義略頌釋第一質也。幻滅覺圓滿者。果其幻滅。仍復絕諸對待。(依幻說覺。依有說無。皆為對待)則覺性圓滿。圓滿故無空無隙。動至何所。故曰覺心不動。由不動故。所以能入廛垂手。教化眾生。此亦約義略頌釋第二質也。若彼二句。釋見長行。常應遠離幻者。長行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虗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今偈中幻之一字。即該長行一切幻化虗妄境界。應遠離三字。即是長行應當遠離。常之一字。即該長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此約義略頌幻心遣幻境也。(是名正遣)諸幻悉皆離一句。義皆遣正。(長行云。心如幻者。亦復遠離)疊遣。(長行云。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遣之又遣。(長行云。離遠離幻。亦復遠離)以至無可遣。永無有幻。(長行云。得無所離。即除諸幻)皆約義略頌也。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長行云。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本盡。灰飛烟滅)亦略頌耳。結合之義不頌。此幻義略頌。釋第三質也。
△三頌答結請。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覺則無漸次。是超頌長行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方便亦如是。是追頌長行。知幻即離。不作方便。此單頌理由頓悟。不頌事必漸修者。以此經是一乘頓教。示偏重也。普賢章竟。
△二普眼章三。一普眼代請。二師資緣合。三酬請答問。初三。一眾中具儀。二備陳問詞。三至三顯慇。初。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普眼為主。(具儀普眼。問乃備故)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具儀之意。准前可知。
△二備陳問詞。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至)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初正以備陳。急欲求佛憐愍。故稱大悲世尊。此會菩薩。指現前新學。末世眾生。指未來初心。願為及為者。以是當被機故。菩薩修行漸次者。謂此等菩薩。應修何等觀行。觀行難以遽修。最初入手。必有漸次當急。故先請令知。思惟者。用心參究。眾生不知。故代問云何思惟。住持者。不被境遷。眾生不能。故代問云何住持。眾生未悟者。未大開悟。必求大開。故代問作何方便。普令大開大悟。蓋必求事事無礙。周徧含融觀也。
○世尊下。反顯問由。恐謂時節若至。其理自彰。何勞預為致問。故當機口稱世尊而言。若彼眾生等。以反顯之。彼眾生者。仍指現前新學。未來初心。正方便者。即指修行漸次。如楞嚴三漸前二。不爾。則入手無門。思惟。如楞嚴違其現業。不爾。則覺路難通。雖聞如幻。靡脫堅執。故曰心生迷悶。此三昧。即是如幻三昧。如前普賢章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乃至云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虗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此中末二句。即是三昧成就。若無正方便。正思惟。何以至此。故曰心生迷悶。迷者。迷於有我。我相所亂故。悶者。悶於有法。法相所覆故。我相所亂。法相所覆。由此於圓覺不能悟入。如是則正方便。正思惟之二問。其勢有不能已也。
○願興下。總以結請。大慈與開悟之樂。大悲拔迷悶之苦。故以願興為請。假說方便者。不是單請漸次。蓋通約正住持等。皆為方便。良以圓覺本有。我法元空。實不假於方便。其如現會根有利鈍。末世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聞此三昧。已搖鞭影。根鈍惑厚者。心生迷悶。不入圓覺。是故普眼以假說方便為請。蓋是求佛於無方便中權巧施設。假立方便名言。令現會。及末世。釋其迷悶。悟入圓覺性也。備陳問詞竟。
△三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准前可知。普眼代請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初讚其所問。重讚善哉者。現未俱益故。三漸中前二。為漸次第三為思惟。住持為保任。此是讚其所問總相。種種方便者。兼總帶別而統讚之。如漸次思惟等。各具一切差別相故。
○汝今下。誡聽許說。正見其與資合耳。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而聽。
釋義准前可知。師資緣合竟。
△三酬請答問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約妄盡還覺以酬請。二約修習成益以答問。初二。一妄盡還淨覺。二隨順還圓覺。初二。一酬修行漸次請。二酬思惟住持請。初。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至)安處徒眾晏坐靜室。
初酬修行請新學菩薩。指現前新學。末世眾生。指未來初心。此二既是新學初心。便云欲求如來淨圓覺心者。以是如來本起因地法故。直心正念真如。便能遠離諸幻。欲求淨圓覺心。非此不可。故以應當誡之。
○先依下。酬漸次請。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欲求淨圓覺心。亦應有先依者。奢摩他。此云止。謂止一切不應行事。並一切不應動念。楞嚴除其助因。亦此中攝。佛於因地之中。亦先依此。故云如來奢摩他行。禁戒者。條分縷析。難盡多種。若約其最所嚴禁者。大則十重。小則四重。楞嚴刳其正性。亦此中攝。持而云堅者。如惜浮囊。絲毫無容犯故。徒眾者。從學法侶。令其四事不闕。無所忮求。名曰安處。處猶住也。設不令其安處。於自禪觀時。未免有所擾故。晏坐者。晏安而坐。所謂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然此雖因安處徒眾。外無所擾。亦質由於堅持禁戒。內無所動。此且約因戒生定。以為入觀之方便門也。靜室者。清淨房室。望下即是觀堂。望上即是坐禪之處。離腥羶。絕闠閙。故云靜也。酬修行漸次請竟。
△二酬思惟住持請二。一正思惟。二正住持。初二。一觀身是幻。二觀心是幻。初。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至)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大疏云。恒作是念者。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常如是觀也。我今此身者。執受既堅。故先觀也。四大和合者。堅濕暖動。假合為身。愚謂。此且總觀。髮毛等。乃次第別觀。髮亦毛屬。惟頭上者稱髮。其餘渾以毛稱。爪者。指之甲。齒者。牙之對。觀齒即兼牙矣。皮者。肉之表。亦包肉之皮。肉者皮之襯。亦襯皮之肉。筋者肉之力。骨者肉之核。亦支肉之骨。髓者骨中之脂。腦者頂中之髓。垢者身之垢膩。色者身之顏色。此上皆有形有質。故云皆歸於地。歸屬也。此約義相屬地。非約死後歸地也。唾口液也。從口而垂曰唾。涕亦液屬。從鼻出者為涕。膿血肉潰變也。通身流潤名血。血之精華。內會者為津。外泄者名液。涎沫皆唾之病也。粘纖聯墜者為涎。浮聚口角者為沫。咳嗽喉出者名痰。悲泣目出者名淚。精氣者腎精有力。大便不取其滓。與小便同取其利。此上皆有濕有潤。故云皆歸於水。暖氣者。通身暖相和氣。歸火者。原從火大中來故。動轉者。通身動作運轉。歸風者。原從風大中來故。歸地。歸水。例此可知。如楞嚴八還。皆向來處還。今經四歸亦向來處歸。但彼以各還顯有性。而此以各歸顯無身。故次下。即云四大各離。妄身當在何處。又大疏云。四大皆言歸者。此身本合四大成故。如寶積經云。此身生時。與其父母四大種性。一類歌邏身。若唯地大。無水界者。譬如有人。握乾麨灰。終不和合。若唯水大。無地界者。譬如油水無有堅實。即便流散。若唯地水。無火界者。譬如夏月。陰處肉團。無日光照。則便爛壞。若唯地水火。無風界者。則不增長。四大各離者。正觀之時。各有所歸。即名為離。愚謂。離則無身。故世尊假言以徵。妄身當在何處。實顯其無處也。處尚不有。體復何云。故曰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者。四大和合。為相者。幻妄稱相。相即無相。故曰實同幻化。觀身是幻竟。
△二觀心是幻。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至)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承上已知身問幻化。如何復有根塵及識心耶。故云四緣假合。(云云)四緣者。見聞覺知。以四性皆有能緣義故。假合者。假合於身。妄有六根者。見為眼根。聞為耳根。覺為鼻舌身根。(三根皆合中知。總名為覺)知為意根。此先有六根也。六根四大者。因有六根。復對外之四大。然內之四性。既可分為六根。外之四大。亦可分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此次有六塵也。中即是內。中外合成者。謂內根外塵。合成十二處也。妄有緣氣者。緣氣即是六識。(以六識雖妄。居然有見聞覺知。之氣分故)於中積聚者。於內根外塵之中。積聚不散。此後有六識也。似有緣相者。似有能緣之相。假名為心者。似有則非真。如上所稱妄有緣氣者以此。然根塵識三。雖同屬妄有。而起惑造業。惟六識力強。急欲令其觀識虗妄。故重呼善男子以告之。俾留意也。此虗妄心。即指六處識心。托塵似現。故曰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即彼外之六塵。亦是四大假合。若四大分解。則無塵可得。據此則於根塵識中。能緣之根。所緣之塵。各歸散滅。(以塵既不緣。根無所偶。皆同散滅故)內外不成。中云何立。故曰畢竟無有緣心可見。畢竟者。決定義。諺云。到底無有。是也。文殊章。佛釋無明義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指我法二執。各有分別俱生。均名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今既觀身如幻。觀心如幻。自是不復妄認。顛倒日損。而正見日益矣。總結正思惟竟。
△二正住持四。一正說。二喻明。三法合。四結示。初(雖云知幻即覺。唯恐不能住持故先正說。謂正說住持義也)。
善男子彼之眾生(至)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善男子者。呼當機菩薩而告之也。彼之眾生。指彼求淨圓覺之人。求淨圓覺。須先觀身如幻。如幻之境能住持。則幻身自滅。幻身滅故。能住持則幻心亦滅。以心依於身。身滅則心無所依故。幻心滅故。能住持則幻塵亦滅。以塵托心現。心滅則塵無所托故。幻塵滅故。能住持則幻滅亦滅。以為滅塵故。立幻滅名。塵既已滅。幻滅無所用故。幻滅滅故。能住持則是法皆真。故曰非幻。非幻則體無終窮。故不滅也。正說竟。
△二喻明。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求淨圓覺。譬如磨鏡之人。幻身。幻心。幻塵。幻滅。重重蓋覆。不是淨圓覺心。皆如鏡上之垢。身滅。心滅。塵滅。乃至幻滅亦滅。譬如鏡垢磨盡。非幻不滅。即是淨圓覺心。譬如鏡之本明。全體俱現。據此。則喻文雖略而攝義無遺。細玩正說自知。喻明竟。
△三法合。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恐其聞延失意。故重呼善男。教以當知也。不了身心如幻。執我執法。蓋覆淨圓覺心。故曰皆為幻垢。必至身滅心滅。乃至垢相永滅謂塵滅。滅亦滅也。如是則法法皆真。故云十方清淨。上云非幻不滅者以此。約義而合。勿過拘執。法合竟。
△四結示二。一結示因執成垢。二結示垢盡還淨。初。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至)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初喻說以示。清淨摩尼寶珠。龍王髻中所有。清淨言其體。內外明徹無垢染故。摩尼言其用。此翻如意。能雨寶故。寶珠言其相。非尋常物。珠中寶故。善友入海。取以濟世者此也。暎於五色者。暎謂影現。謂對彼外之五色。影現於內。喻淨圓覺心。對眾生外之五陰身心。影現心內。隨方各現者。何方有五色。即於何方影現五色。喻眾生何類中有五陰身心。即隨何類現自己五陰身心。如形影相肖也。諸世間人。不知是影。名為愚癡。喻諸眾生。不達是幻。名為凡小。以凡夫愚我。小乘愚法。同愚癡也。影元無實。由世間不知是影。遂見摩尼實有五色。喻幻元非真。由凡小不知是幻。遂執圓覺真有五陰。執我執法。即其相也。
○善男下。約法以合。圓覺淨性。合清淨摩尼寶珠。現於身心。合暎於五色。隨類各應。合隨方各現。諸愚癡者。法喻文同。迷影迷幻。義亦頗肖。故皆以愚癡名之。說淨圓覺。實有身心。自相合。見彼摩尼。實有五色。法義宛同喻義。故云亦復如是。
○由此句。結顯成垢。由此者。承上執為實有而言。謂由此執身心為實有。於中諍人競我。計是較非。所以不能遠於幻化。既不能遠。自應常在其中。起惑造業。造業受報。輪轉往復。染污淨圓覺心。成深垢也。結示因執成垢竟。
△二結示垢盡還淨。
是故我說身心幻垢(至)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是故者。承上不能遠離而言。不能遠離。由於不知。以是之故。我說身心是幻是垢。說是幻者。令知非是真實。應遠離故。說是垢者。令知染污淨覺。應對治故。設彼眾生。聞佛所說。即能對治垢染。遠離幻化。是為對離幻垢。如是眾生。非比尋常。佛說是人。名為菩薩。以其能隨分斷妄。隨分證真。隨分成位故也。垢盡者。不肯得少為足。必至細垢亦盡。細垢既盡。無煩更為對治。故名為除。如上所謂幻塵滅故。幻滅亦滅是也。即無對垢者。謂既已垢盡對除。即無對垢之人。人且是無。菩薩之名。又向何處安立。故曰及說名者。顯菩薩之名亦無。惟有淨覺真心。如上所謂幻滅滅故。非幻不滅是也。齊此以前。宛同順祖所立。真空絕相觀義。總結妄盡還淨覺竟。
△二隨順還圓覺二。一理事互融。二攝入無礙。初二。一承前起後。二正明理事。初。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至)無邊虗空覺所顯發。
此菩薩。及末世眾生。皆指求淨圓覺人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者。以一切諸法。本屬幻有。元是淨心影像。但以眾生不知。即知亦不能住。今以正住持故。一得永得。再不至為影像所搖。故云證得等也。爾時者。即爾證得諸幻之時。影像既滅。淨覺畢露。故云便得無方清淨。無方者。即是周徧之義。如云。此方淨。彼方不淨。名為有方。即不周徧。故知無方。即是周徧淨也。無邊虗空。向因無明幻垢。障蔽真覺。而為頑虗。今證得幻滅障除。覺性顯發。則無邊虗空。為覺所顯。而成無際淨性矣。楞嚴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銷殞者此也。所謂無方清淨者。可見。承前起後竟。
△二正明理事二。(一依理成事。二融事同理)依理成事者。事不自事。依理而成。理既清淨。則所成事法。一一隨理而成清淨。如其不明。更助以喻。譬如日光。普照虗空世界。所有一切物類。莫不賴陽光而得成立。忽被塵沙障蔽。雲霧晦蒙。而日光不現。其虗空世界。所有一切物類。盡在昏暗之中。不得顯發清淨。霎時雲開霧散。塵滅沙澄。而日光顯現清明。普照虗空世界。所有一切物類。悉皆顯現清淨。喻彼覺性靈明。圓照法界。所有世出世法。莫不因之而得建立。忽然一念妄動。展轉生起三細六麤。而靈明覺性。全然晦昧。其法界中。所有世出世法。盡成迷昧。不得顯發。復其本淨。今菩薩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虗空。覺所顯發。虗空尚然。何況虗空所有世出世法。盡為覺性所顯。而成清淨。法喻對比。昭然可了分二。一成世間法。二成出世法。初二。一別明。二總結。初三。一成根處。二成塵處。三成大種。初。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承上無邊虗空。尚是覺所顯發。則覺心圓滿。明淨可知。正由圓滿明淨之故。則無法不顯。因無法不顯。則顯隨緣所成賴耶識心。亦成清淨性也。由賴耶心清淨故。依賴耶所分見塵之性。(即是見性)亦成清淨性也。由見性清淨故。則見性所依眼根。(即浮勝二根)亦成清淨性也。由眼根清淨故。則眼所發識。亦成清淨性也。(此該眼家二界。謂根與識也。文中雖曰見塵。但約見塵之性。以塵界在後文說故)次由眼所發識清淨故。則賴耶所分聞塵之性亦成清淨性也。由聞性清淨故。則聞性所依耳根。亦成清淨性也。由耳根清淨故。則耳所發。識亦成清淨性也。(此該耳家二界。不攝塵界。凖上可知)又由耳所發識清淨故。則賴耶所分覺塵之性。(即該三性。以鼻舌身皆稱覺故)亦成清淨性也。如是乃至者。超略鼻家二界。舌家二界。身家二界。乃至意家知塵之性。及根識二界。皆成清淨之性。故云亦復如是。成根處竟。
△二成塵處。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至)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聞法既久。恐不留意。故重呼善男子。而儆之也。六性六識。皆依於根。故統言根清淨故。謂六根之中。根根兼性與識。皆成清淨之性。由此之故。則眼根所對色塵。亦成清淨性也。由色塵清淨故。則耳根所對聲塵。亦成清淨性也。香味觸法。依次皆成清淨之性。故云亦復如是。成塵處竟。
△三成大種。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至)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六塵者。對根之別相。一一皆成清淨性故。則藏性隨緣。所成堅礙之地大。亦成清淨性也。由地大清淨故。則潤濕之水大。亦成清淨性也。火大。(有燥熱性)風大。(有動搖性)次第皆成清淨之性。故云亦復如是。別明竟。
△二總結。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四大清淨者。承上由地水火風。各成清淨故。則隨緣所成十二處等法。皆亦各成清淨性也。十二處者。即前內之根處。外之塵處。以根為能緣處。塵為所緣處。內外攸分。一定而不可紊故。十八界者。內之根界。外之塵界。中之識界。各有六種。共為十八界者。有性分二義。性則根為能照性。塵為所照性。識為分別性。分則內外中間。各有分齊。可了明故。二十五有者。三界眾生之所依住。古德頌云。四洲四惡趣。六欲併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通稱為有者。以其中生死因果。不能無故。此三則該盡世間法。然經論皆稱四大為種。以其能成諸法。殊不知所以能成者。不在於相。却在於性。今則方顯其是。依彼圓覺淨性所現。然能現圓覺。既無方清淨。則所現處界有法。一一皆成清淨性也。(問準前六根六塵。皆是依於。前前淨性。隨緣現起後後。今何又依四大淨性。隨緣。現起十二處十八界等。然此十二處。豈不即是前之根處及塵處乎。此十八界。豈不即是前之塵處根處。及根中所該之識界乎。若言不是云何分別。然科中雖分總別。而總則總其別。別則別其總。豈可以不是為言。若言是者。何故先依根處塵處淨性。隨緣現起四大。而今又以四大淨性。隨緣現起處界等。亂現無據。云何會通。答諸法既各具淨性。各各隨緣徧現。緣異則現異。緣同則現同。若為彼之淨性。能隨緣現此。而此之淨性。不能隨緣現彼。是諸法之淨性。各各有異也。各異則不一。不一則雖徧不徧。如磚砌墻。必有縫隙。今以互現重現。顯淨性一體周徧。幸不必問其是前根塵。及與不是等。只管在淨性門外打之繞也)成世間法竟。
△二成出世法(問。世間諸法。從妄緣生。可說令淨。出世真實反妄所成。已是淨法。何故亦說令淨耶。答。圭山大疏云。若凡聖對待。即勝劣全殊。若稱法界觀。一種皆是幻化。緣起無自體故。如有兩鏡。一鏡現雜穢影像。一鏡現勝妙影像。癡孩不了。貴賤懸殊。知者達之。一無差異。故經云。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然世法令淨。上已具悉。出世令淨。此當略辯)。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至)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彼之一字。通指世間諸法。據上所說。世間諸法。次第皆依圓覺淨性所顯。而成清淨。由彼世間諸法清淨故。則淨性隨緣所成出世間法。若因若果。一一皆成清淨之性。故統言十力等清淨。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然此中十力等。屬於果法。三十七助道品。屬於因法。至陀羅尼。既翻總持。則因果俱該。諸大乘經。多惟標其總名。註疏家。雖出其別目。亦不詳釋其義。後學茫然。圭祖愍之。故大疏特為詳釋。後之講演者。一味循名逐義。筭沙自艱。而不知照顧本經。推源佛說要妙。執筏問橋。未免為智者之所訶焉。今本疏既閱祖文。仍復參看教乘法數。略出名義。使講演者知之。勿拘泥也。第一十力者。大疏云。如來唯一諸法實相智力。此力有十種用。故說為十。法數云。一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因果相當名是處。不相當名非處)二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所有諸業)三定智力。(知一切諸禪三昧。有愛見慢等為垢。無則為淨)四根智力。(知一切眾生信進等五根。有上有中有下)五欲智力。(知他欲樂。如迦葉頭陀阿難多聞等)六界智力。(界者性義。即是種子。對上欲為現行。謂上知從性起欲。此知習欲成性也)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謂善道處在人天。惡道處在三途。無漏道處在涅槃)八宿命智力。(知過去本生本事等。雖百千世劫。皆明了無礙。聲聞雖。亦有此。極遠則不知。不得稱力)九天眼智力。(知眾生死此生彼。善惡業緣。受報好醜等。亦以極遠無礙。超出二乘等為力)十漏盡智力。(知自他漏盡。永不受後有之生)大疏云總名為力者。能摧怨敵故。不可屈代故。第二四無所畏者。一具一切智無畏。(於一切法盡知盡見)二諸漏盡無畏。(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三說障道法無畏。(於障道法能知能說)四說苦盡道無畏。(於盡苦道。能知能說)通稱畏者。眾中說法。無所畏懼故。第三四無礙智者。一法無礙智。(諸法名字。分別無滯。如說地水火風等法)二義無礙智。(諸法義相。了了通違。如說堅濕暖動等義)三詞無礙智。(異地方言。皆能隨順。如說晉音秦音等詞)四樂說無礙智。(根有利鈍。隨彼樂說。不因多說有厭等心)通稱礙智者。由此四智。眾中說法。無滯礙故。第四佛十八不共法者。惟佛能有。故首標佛字。法數云。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此三通稱無失者。由多劫戒定妙慧。大悲成就。㧞諸罪根及習。故無錯悞)四無不定心。(佛心如澄停水。如無風燈。即或有動。亦常靜故)五無異想心。(觀彼眾生。本來清淨。待時而度。無怨親敬慢貴賤等。諸異想心故)六無不知捨心。(眾生根鈍。於三受中。惟覺苦受樂受。於不苦不樂受中。全無所知。名為捨受。是為不知而捨。佛於不苦不樂受中。知生知住知滅。名為捨受。是為知已而捨。故無不知捨也)七欲無減。(知善法恩。常樂積集。故欲無滅)八精進無減。(普度眾生。遇難益強。故進無減)九念無減。(正念真如。說法度生。故念無減)十慧無減。(力無畏等。圓滿成就。故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生死如昨夢。有為解脫無減涅槃如昨夢。無為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解脫能生知。見知見能保解脫。故二俱無減譬如繩二合一。則二俱牢也)十三身業隨智慧行。(隨智慧現身相。利益。眾生)十四口業隨智慧行。(隨智慧。現語言。利益眾生)十五意業隨智慧行。(隨智慧。示善惡。利益眾生。然身口皆以意梁為主。是知身口。二業。現善現惡。但有益於眾生。皆為隨智慧行也)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本生。本事。如法華大通威音等。能知能說。猶如今日所見是也)十七智慧知現在世無礙。(細事違法。如楞嚴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塵沙界外。一滿之雨。足知頭數是也)十八智慧知未來世無礙。(當生。當報。如法華授記聲聞。當來成佛。劫國莊嚴。正法像法等。能知能說。將來必應是也)通稱不共法者。不與凡夫二乘菩薩等共故。第五三十七助道品者。大疏云。助謂資助。助正道故。道即是因。所謂止觀。愚謂不必止觀。若唯約大乘。即是菩提心也。言大乘菩薩。發菩提心。欲求無上菩提。必以此等資助。方能成故。又道即是路。謂戒定慧通於三乘。言三乘修因期果。皆以戒定慧為正修之路。正修之路。難以遽行。故以念處正勤等。而助成之。故大疏云。品即是類。類正因故。此總釋也。別釋有七謂三四。二五隻七。單八。共成三十七也。三四者。第一四念處。第二四正勤。第三四神足也。第一四念處者。凡夫計身是淨。妄生愛染。佛教念身不淨。(諦觀種子。住處。自相。自性。究竟。皆不淨故)凡夫計受是樂。妄生貪著。佛教念受是苦。(諦觀苦受。樂受。捨受。皆是苦故)凡夫計心是常。妄生持守。佛教念心無常。(諦觀過現未來。念念生滅。皆無常故)凡夫計法有我。妄生執取。佛教念法無我。(諦觀內法。外法諸世間法。皆無我故)通稱念處者。初發心人。常應繫念於此。自能厭離世間。進求出世法也。第二四正勤者。大疏云。念處似火。若得勤風。則無所不燒。故次辨之。精進為體。故總名勤。異外道故。特名為正。別分為四。謂已生惡令永斷。猶如除毒蛇。(一)未生惡令不生。如預防流水。(二)已生善令增長。如溉甘果栽。(三)未生善令速生。如鑽木出火。(四)第三四神足者。大疏云。欲勤心觀。法數云。欲念進慧。由前四正勤中。只管滅惡生善。忘其本所發心。故教以欲。謂於菩提心。重起猛利樂欲。(大疏與法數同)樂欲雖猛。恐不能常。故教以勤。謂精進無間。(法數名進。葢進即是勤。但大疏列在第二。法數列在第三)雖精進無間。恐雜異緣。故教一心。謂繫心一境。(法數名念。葢念即是心。但大疏列在第三。法數列在第二)雖繫心一境。恐被魔擾。故教以觀。謂正觀破之。(法數云。慧葢慧即觀也)由此四法。於所期境。速疾能到。故名神足。亦名如意足。謂如其所意而能到故。二五者。第一五根。第二五力也。五根者。第一信根。謂初發心時。即具信心。尚屬不定。今既修念處正勤神足。信心乃定。故名為根。(如樹生根。不能搖㧞)第二進根。謂修正勤時。即具精進。尚或有間。今既修神足中勤。進乃無間。故名為根。(根義如上釋)第三念根。謂修念處時。即能繫念。尚有四境。今既修神足中欲。於菩提心猛利樂欲。念乃循元。故名為根。(此下根義。俱如上說)第四定根。謂修念處時。即有定義。(念有所住)尚屬輕微。今既修神足中心。專注一境。故名為根。第五慧根。謂修正勤時。即具慧照。(揀別善惡)今既修神足中慧。正觀破魔。故名為根。又由此五者。菩提心可以植立。如栽一樹。已生五條根矣。五力者。一信力。即前信根。增長進念定慧準知。譬如樹。既生根。即能有抽枝發葉之力。將來開花結果。亦可以預期也。隻七單八者。七覺支。八正道也。七覺支者。第一念覺支。(此是下六所依謂心若沉時。念用擇進喜以起之。心若浮時。念用輕安定捨以攝之。覺令定慧均等)二擇覺支。(觀諸法時。善能覺了。不謬取於虛偽法故)三進覺支。(修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無益苦行故)四喜覺支。(心得法喜。善能覺了。不隨法喜。而生著故)五輕安覺支。(身口輕安。善能覺了。不取輕安而不進故)六定覺支。(發諸三昧。善能覺了。不生愛見故)捨覺支。(捨所緣境。善能覺了。不生追憶故)亦名七菩提分。菩提翻覺。支即是分。然覺屬智德。佛果方圓。今既皆名覺支。足顯其尚未圓滿。雖未圓滿。已有其分。但於此認真行之。轉煩惱而成菩提。將不外是矣。八正道者。第一正見。(見理真正故)第二正思惟。(思惟真修故)第三正語。(說正法語。令他生真信故)第四正業(正行具足。除身邪業故)第五正命。(如法乞食。離五邪命故)第六正精進。(淨煩惱結故)第七正念。(不忘無為道故)第八正定。(定住無為道故)亦名八正道分。然正道即是斷果。亦佛果方圓。今既皆名道分。依分行之。轉生死而證涅槃。將不外是矣。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因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益以門名。謂一切法從此出生。一切義由此歸盡。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然古德有二說。一有字。二無字。無字如佛答文殊。開口便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等。其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之名。亦略見其槩矣。有字者。即如來所說秘密。無論一字。少字。多字。皆以陀羅尼名。然既稱秘密。無容解釋。但以三業相應。如法持誦。有求皆遂。足見其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然此法此義唯佛能知。餘皆不能。故總以秘密名之。若爾則一便足用。何必八萬四千。大疏云。法門廣說。無量無邊。今齊此結數者。為對塵勞故。其意以眾生塵勞煩惱。八萬四千。佛或對此而說。故云八萬四千。要知行布不礙圓融。故無妨說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圓融不礙行布。故無妨說八萬四千。但八萬四千之數。唯佛能如實而知。如實而說。大疏雖引古釋。未見佛說。不敢依錄。候考。總結依理成事竟。
△二融事同理三。一同理清淨。二同理不動。三同理徧圓。初二。一正報同理。二依報同理。初。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一切者。通該世出世法。實相者。略疏云。緣生諸法。皆是虗妄。會緣入實。即為實相。的指即是真如淨性。而為諸法真實之相。無量義經云。無相不相。名為實相。而上來世出世法。染淨差別之相。為覺性圓明所顯。同成一實相性清淨也。由是一切世出世法。同一實相性清淨故。託法顯己。即應融會得一己之身。與彼諸法。同一實相清淨。由一己之身清淨故。因己會他。又應融會得多眾之身。與己之身。同一實相清淨。由多眾之身清淨故。如是擴而充之。則應融會得自一方眾生身。乃至十方眾生身。同一圓覺清淨。上但言實相清淨。今又言圓覺清淨者。以圓覺乃實相之本體。實相即真如之自性。由真如不守自性。晦昧真體。現起妄相。愚迷執之為身。由執身故。尚不見自性。豈見本體。今此乃悟妄即真。由真見體。故曰圓覺清淨。又上云無邊虗空。覺所顯發。今提出圓覺清淨。顯應融會世界虗空等。咸同清淨。至下科自見。正報同理竟。
△二依報同理。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至)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下。文稍不足。準上科應云。十方眾生圓覺清淨故。由正會依。即應融會得一現住世界。與彼正報同一清淨。由一現住世界清淨故。緣一通多。又應融會得多世界。與一現住世界。同一清淨。由多世界清淨故。如是擴而充之。則應融會得自一方虗空。三世所有世界。乃至盡於十方虗空。圓裹三世。所有一切世界。同一實相平等。清淨不動。上但云清淨。此又云一切平等清淨不動者。以一切世界。有染有淨。欲對染說淨者。亦非真淨。今則若染若淨。同歸一自性清淨。故云平等。而又言不動者。約三世論。以清淨若有過現未來。亦非真淨。今則圓裹三世同歸真常清淨。故云不動。又上云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今提出平等不動。顯應知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總結同理清淨竟。
△二同理不動。
善男子虗空如是平等不動(至)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能同者事。所同者理。事中準前有二。一世間法。二出世法。世法雖多。今唯以五大代之。五大之中。空大居先。是故先言虗空。謂承上融會得虗空如是平等不動。則見虗空時。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地水火風。別錄避繁。故總言四大。謂承上融會得四大如是平等不動故。(如是平等。例上應有。今但言不動者。以凖上可知故)則見四大時。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等者。謂世法中之五大。一一皆如是平等不動。例此則出世法中。十力四無所畏等。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則見此等法時。當知覺性平等不動。此科意是由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平等不動。故每見一事即知覺性平等不動。是事理依然似有二體。至下科則理事渾無二矣。同理不動竟。
△三同理徧圓。
善男子覺性徧滿清淨不動(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
覺性徧滿者。此總承前一切世出世法。俱為覺性圓明所顯。而成清淨不動。則是覺性徧滿法界。無一法不包。無一界不徧。故云圓無際也。由覺性圓無際故。應當了知法界中。所有內之六根。渾同覺性徧滿法界也。若不徧滿則成有際故。向下諸法皆由圓無際故。六塵四大徧滿。準此可知。如是乃至等者。謂世間一切法中。一一皆如是徧滿。例此則出世法中。十力四無所畏等。乃至陀羅尼門。一一皆渾同覺性徧滿法界。皆由圓無際故。總結理事互融竟。此上義同順祖理事無礙觀。
△三攝入無礙二。一所證互相攝入。二能證彼此無礙。初。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徧滿故(至)其光圓滿無壞無雜。
初法說。謂由彼妙覺性。徧滿一切世出世間法故。此承上文出攝入之由也。根性塵性等。且約世間法言之。謂由性徧滿故。根隨性。塵隨性。一一皆無壞無雜。謂根入塵而根不壞。塵攝根而根不雜。如根入塵既爾。設塵入根亦然。故總云無壞無雜。根塵無壞句。牒上為由。不言無雜者。可例知故。如是則地性。水性。火性。風性。力無畏性等。乃至陀羅尼門性。一一皆無壞無雜。
○如百下喻明。百千燈。喻世出世法。光照一室。喻隨性徧滿。其光各徧滿。喻互相攝入。無壞無雜者。此光入彼光。此光不見壞相。彼光攝此光。彼光不見雜相。喻諸法攝入。此入彼而此不壞。彼攝此而彼無雜也。所證互相攝入竟。
△二能證彼此無礙。
善男子覺成就故(至)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證知覺性。徧滿一切法。無壞無雜。名為成就。由成就故。當知此等菩薩。不與諸法作繫縛。不求於法成解脫。以既知覺性徧滿。則是法皆覺。縛脫無二故。又既知覺性徧滿。則生死亦覺。涅槃亦覺。故於生死不厭。涅槃不愛。持戒亦覺。毀禁亦覺。故於持戒不敬。毀敬不憎。久習亦覺。初學亦覺。故於久習不重。初學不輕。何以故者。承上徵起之詞。言上來所謂不與法縛。不求法脫等者。何以故耳。葢以覺性徧滿。無法不覺。故云一切覺故。
○譬如下。更以喻明。眼光者。眼性之光。喻妙覺明性。以根性光之在眼。喻妙覺明性之在法故。前境者。統該眼家所見。喻一切諸法。以一切諸法。統為妙覺明心所照故。曉了者。不假分別。喻妙覺圓照。不涉思惟。其光圓滿。喻一切皆覺。得無憎愛。即喻不與不求。不厭不愛等。所謂彼此無礙者以此。徵釋中。光體無二。喻覺性圓滿。無憎愛故。喻同一覺也。齊此以前。宛同順祖所立。周徧含容觀義。總結約妄盡還覺以酬請竟。
△二約修習成益以答問二。一承明修習成益。二應前所問結答。初二。一知眾本來成佛益。二了性平等不壞益。初。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至)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此科。雖文承上來。而此菩薩。却不指覺成就者。按前正方便中。乃指現會中初學之人。及末世眾。乃指末世中乍發心者。修習此心。即依圓覺妙觀。直觀此心。日久功純。豁爾心開。頓見此心。朗然虗靜。不見有行可修。有果可成。故曰無修。亦無成就。惟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之性存焉。於中下。且約依報言之。於中者。即於圓照寂滅性中。隨緣現起恒河沙諸佛世界。且不是一恒河沙。乃有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又且不是一不可說。乃有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兼且不是一阿僧祇。乃有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大疏云。然此中意。蓋直指盡虗空。徧法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數量。為欲引機。造無邊境。故假積多數耳。猶如空華者。喻從緣現起。本無自性故。亂起亂滅者。喻成壞變遷。了無定體故。總顯空華無實。世界非有。性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也。又言不即者。不即世。界從緣無性故。不離者。不離覺性。當體即真故。次約正報言。準前依報。應是於圓照寂滅性中。現起十種法界。因惑業結縛而成六凡。緣無為解脫而成四聖。雖縛脫不同。俱是從緣無性。當體即真。故雙無也。始知者。由無縛脫而始知也。既無縛脫。蓋是四聖六凡同一圓覺。既同一圓覺。則是眾生本來圓覺。與佛無異。故云本來成佛。由是返觀。從前眾生之輪轉生死。并諸佛之取證涅槃。皆是迷位中事。非圓覺境。故云猶如昨夢。覺後元空故。知眾本成佛益竟。
△二了性平等不壞益。
善男子如昨夢故(至)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如昨夢句攝前。由前如昨夢故。始知生死涅槃。迷時見有。覺後元空。既覺後元空。則生死空。故無起。謂不起煩惱成生死故。涅槃空。故無滅。謂不滅生死證涅槃故。不滅生死證涅槃。則涅槃無來。生死無去。不起煩惱成生死。則生死無來。涅槃無去。此攝如昨夢故。以示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相也。其所證者。次攝前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相言。其所證即是涅槃。其中有得失取捨四相。得失二相。約菩薩言。若菩薩進修。則得涅槃失生死。若懈退則失涅槃得生死。取捨二相。約凡小言。小乘知慕滅。則厭捨生死。忻取涅槃。凡夫樂世間。則取著生死。捨離涅槃。此約夢事迷位中言。今從夢覺。悟得生死涅槃元空。無起滅去來之相。由此即悟得所證中之四相亦空也。故云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指能證之行有四。一作行。謂作種種行。欲求涅槃。二止行。謂永息諸念。一切寂然。三任行。謂任彼一切。隨諸法性。四滅行。謂身心根塵。一切永滅。由所證中。四相既空。則能證之四行。焉能獨立。故亦云無也。於此證中者。亦是攝前。又於能所證中。悟得無能無所也。言能證之行不立。即是無能。所證中相全空。即是無所。據此。乃是能所兩忘。對待斯絕。惟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之性。孤然獨立。畢竟二句。防難。恐攝前難云。能所二相。因人法而立。今既能所俱無。不知還有可證之法與人耶。向下以理防之。言有人有法。不契寂滅無二之理。必須人法俱無。方契斯理。故云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句總結。自悟得生死涅槃本空。乃至能所俱泯。人法雙亡。則一切依正凡聖諸法。渾然同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之性。不見世界有染有淨。聖凡有高有下。故云平等。且是常住世間。永劫不朽。復云不壞。承明修習成益竟。
△二應前所問結答。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至)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節節稱善男子。皆為令其著意。況今結答。更宜審聽。呼而告之。叮嚀益切矣。彼諸菩薩。統指現會初學。及末世乍發心者。如前普眼請云。願為此會菩薩。及為末世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其意蓋以此會新學。末世初心。皆為當被之機。故世尊以彼諸菩薩答之。至問菩薩修行漸次。即為能被之教。故世尊以如是修行。如是漸次答之。如是修行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修。如幻三昧。如前云。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是也。如是漸次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立初漸次。如前云。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是也。其次又問云何思惟。云何住持。故世尊以如是思惟。如是住持答之。如是思惟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觀身觀心。如前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乃至云畢竟無有緣心可見是也。如是住持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住持進修。如前云。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乃至云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虗空。覺所顯發是也。如是方便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方便恢觀。此中復二。一觀依理成事。如前云。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乃至云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是也。二觀融事同理。如前云。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乃至云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徧滿法界。根徧滿故。當知六塵徧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是也。(各各徧滿顯有融即義故)如是開悟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普令開悟。如前云。由彼妙覺性徧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乃至云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等。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光體無二。無憎愛故是也。至慮聞此三昧。心生迷悶。末復以求如是法。亦不迷悶答之。佛意以求如是法者。果能如我前來所說。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乃至云畢竟無證。亦無證者。夫如是。則法性平等。自爾無壞無雜。何迷悶之有哉。總結酬請答問中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妄盡還覺以酧請。二頌修習成益以答問。初二。一頌妄盡還淨覺。二頌隨順還圓覺。初(偈略不分)。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至)一切悉清淨。
普眼等七句。頌前正思惟中身心如幻義也。前三句。教以總觀。身相二句。教以別觀。身相說四大者。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成故。心性歸六塵者。六處識心。外託六塵現故。四大二句。結顯虗妄。四大體各離者。質礙歸地。潤濕歸水。動轉歸風。暖氣歸火。四性不相順故。既不相順。誰為和合。明知身是虗妄。不顯心虗妄者有二義。一謂身且是虗。心復何依。二謂六塵依於四大。四大各離。則六塵不現。識又何所託乎。如是二句。頌前正住持義也。如云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等。即是漸次修行。又云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即是一切清淨。頌妄盡還淨覺竟。
△二頌隨順還圓覺(隨順理事周徧二觀。復還圓滿覺性。酧普眼方便開悟之請。長行中備悉周詳。偈頌從略。即下之一句也)。
不動徧法界。
承上妄盡已還淨覺。若更能隨順修習。悟理融事。知事同理。則事事皆悉不動。事事皆悉徧圓。如長行同理清淨文云。虗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等文。此中以不動二字頌之。又如同理徧圓文云。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徧滿法界。根徧滿故。當知六塵徧滿法界。塵徧滿故。當知四大徧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如是等文。此中以徧法界三字頌之。餘略不頌。長行已悉故。總結頌妄盡還覺以酬請竟。
△二頌修習成益以答問二。一頌修習成益。二頌應問結答。初(準畏行有二義。一圓覺照世。二龍所齊超。此亦略具。但超頌追頌不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至)畢竟無來去。
首二句。超頌能所齊超。言現會新學。末世初心。當修習此心時。已無作止任滅。謂作中具止。止中具作。任中具滅。滅中具任。不相背而實相用故。況復成就。豈復更有。故長行云。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能證無執。所證自然融通。故長行云。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然雖能證無執。所證融通。若能所不忘。豈稱盡極。故須無能無所。今但云亦無能證者。無所可例知故。
○其次四句。追頌圓覺照世。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故世界如空華。三世悉平等。去來生滅相。畢竟了不可得故。頌修習成益竟。
△二頌應問結答(約義略頌)。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初心菩薩。指現會新學。末世眾生。指末世初心。長行云彼諸菩薩。葢總指也。准長行有六個如是。無非修習之法。故此中但言如是修習。如是修習。層次秩然。長行云求如是法。亦不迷悶是也。普眼章竟。
△三金剛藏章三。一謝益重請。二師資緣合。三據難開通。初四。一眾中具儀。二謝前承益。三致難重請。四至三顯慇。初。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剛藏為主。(具金剛智。斷障除惑。此章進斷微細深疑。非此不能致問)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
△二謝前承益。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至)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承前述益。求佛進開深難。故稱大悲世尊。善為者。循循有序。如文殊章。標本起因地。明淨覺隨順。普賢章。依如幻三昧。頓悟淨覺。普眼章。明隨順修習。由頓至圓。三根普被層次秩然。故以善為稱之。諸菩薩眾。且指現會。即文殊等。及所統菩薩類也。圓覺即一真法界。清淨即心真如門。圓覺能總一切法。真如能持無量義。故通以大陀羅尼稱之。依之修習。則是因地法行。由頓至圓。則為漸次方便。此等皆眾生不知。故曰蒙昧。如來已善為宣揚。故曰開發。此承前也。在會法眾。仍指現前菩薩。承領受也。慈誨者。大慈深誨。令得正信樂。故於諸幻法。妄生執取。名為幻翳。故佛前云。猶如翳目。見空中華。至此則信知身心依正等法。頓息執取。故云幻翳朗然。朗然者。頓然除滅。不見空華相故。能所並銷。故云慧目清淨。慧目者。依圓覺起真慧觀真。猶如淨目。清淨者。信知真如為淨覺境界。故佛前云。圓照清淨覺相。此述益也。謝前承益竟。
△三致難重請二。一連致三難。二重請開示。初。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至)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前章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其意以彼修習淨圓覺心。得成就者。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惟有佛性獨存。恐不善會者。謬解佛意。興謗招?。故剛藏代致三難。求佛開通。非剛藏實有是難也。三難者。一云眾生本來成佛。成佛自應無妄。故難以何故復有無明。此以真難妄。不應復有也。二云無明眾生本有。本有則非佛。故難以何緣復說成佛。此以妄難真。不應說成也。三云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是真能生妄。故難以如來證真。何時復生煩惱。此以本覺難妙覺。還應不覺為眾生也。如是三難。初難顯自語相違。以眾生本成。是佛自語。復有無明。違自語故。次難顯世間相違。以無明本有。世間共計。復說本成。違世間故。三難顯不順正理。總成非量。以異生本成。明是本覺。實是不覺。十方如來。明是妙覺。永不再迷。故此致難也。連致三難竟。
△二重請開示。
惟願不捨無遮大慈(至)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願而言惟者。顯求之親切。謂無別所願。惟求開秘密藏。利現會眾。及末世生耳。不捨者。顯求之決定。謂秘密難開。雖難開亦不捨故。無遮大慈者。權分橫竪。以慈而云大者。竪約現未兩利。遮而云無者。橫約淺(初心)深(久脩)俱成。亦可無遮即稱大慈。大慈自然無遮。通該橫竪。不必權分。秘密藏者。即指三難中義。若未難不說。難復不說。是欲秘之。名為秘藏。若因難而說。說不顯了。是欲密之。名為密藏。並以求開者。為求當下即說。仍復顯了說故。二藏既開。正信斯啟。不惟通益現會。兼復遐被末來。故云及為末世。一切眾生等也。修多羅教者。經藏之通名。以此經是經藏攝故。了義法門者。當經之別目。以此經是顯了說故。疑悔能障正信。既已永斷。則正信成矣。大疏云。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信心善品為業。別有三種。一疑自。謂疑己不能入理。二疑師。謂疑師不能善教。三疑法。謂疑所學法。能出離不能出離。今以三疑成難。即疑法也。私曰。悔者以前所作。懊怨為性。障進為業。別有二種。一悔善。謂於前所作。善行生悔。二悔不善。謂於前所作。不善生悔。悔善。則不善增進。悔不善。則善行增進。今既興疑並斷。明是悔不善。以疑屬根本煩惱。為不善法。故致難重請竟。
△四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釋義準前。總結謝益重請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初讚其所問。秘密兩開。現未俱益。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汝等乃能者。獨許剛藏一類。方能扣關擊節。餘諸聲聞緣覺等。皆不能作是問也。如來甚深秘密者。顯三難所陳。是如來所證甚深之義。有意秘而不說。即說亦不欲顯了。唯密意說。必待剛藏致問者。為是究竟成佛方便。非剛藏不能問故。至如來因問而說。是剛藏等諸菩薩。蒙佛最上教誨。顯了之義。廣大之乘。非餘眾所堪聞故。如是則剛藏致問。如來因問而說。能使十方修學。及諸末世眾生。有利根者。了斯秘密之義。成就大乘正見。永無退轉。故曰得決定信。永斷疑悔。誡聽許說。正見其與資合也。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奉教喜聽。即是與師合也。總結師資緣合竟。
△三據難開通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出由呵難。二說喻開通。三斥非正問。初三。一總出其由。二明其可呵。三正呵其惑。初。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至)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一切世界。總指三世間法。始終生滅。別約正覺世間。始謂隨緣示生。終謂緣盡仍滅。生滅。謂中間變易。前後有無。別約有情世間。前謂前有生相。後謂後有歿相。有無謂中間住異。聚散起止。別約器界世間。聚謂聚塵成界。散謂散界成塵。起止。謂中間成壞。念念相續等。謂中間則念念相續兩端則循環往復。種種取捨者。謂兩端則大取大捨。中間則小取小捨。是皆以六對為境。取捨為心。境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心亦復爾。故云皆是輪迴。謂生滅六識心也既用此心。必致佛呵。如楞嚴顯呵非心之初。阿難云。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此非汝心。乃至云。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今此中剛藏備陳三難。何異推窮尋逐。但不執能推者為心。而如來示以種種取捨。皆是輪迴。令知備陳三難。所用者猶是生滅心故。是知下被佛呵。非無謂也。總出其由竟。
△二明其可呵。
未出輪迴而辯圓覺(至)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初法說。未出輪迴者。仍用生滅心也。用生滅心。故欲辯明圓覺。(意指剛藏備陳三難)如是則謾說不明。縱明亦非。以彼所明之圓覺性。乃是依於圓覺。從生滅識心。變起虗妄名言。非是真圓覺性。故云即同流轉。若依此而欲免輪迴。斷乎不能。故云無有是處。
○譬如下。喻明動目者。數動之目。喻妄心分別。湛水者。不搖之水。喻圓覺自性。言湛水本不搖動。因數動其目。依於湛水。虗妄現起搖動之相。喻彼圓覺自性。本非流轉。由彼以生滅心。依於圓覺變起虗妄名言。以辯圓覺。而圓覺性。隨彼名言。亦成流轉。如彼動目。能搖湛水無異。又如定眼由迴轉火者。略疏云。眼識遲鈍。旋火成輪。其意葢是以眼識遲鈍。看火不真。而強瞪定其眼。迴旋久觀。彼火本不轉。由迴旋久觀。而火亦成轉。此是喻明。法中葢是以根性愚鈍。見理不真。而強澄定識心。發起虗妄名言。反復辯論圓覺真理。而彼圓覺本非流轉。及與名言。由彼妄以名言。反復辯論。而圓覺性。亦隨名言。而成流轉。雲飛如駛。因見月有運相。月實不運。因雲駛所顯而成運。舟行似箭。因見岸有移相。岸實不移。因舟行所顯而成移。法中言未出輪迴。依妄心而辯圓覺。依圓覺妄現名言。圓覺本非名言。因名言辯論所顯。而圓覺亦成名言。因喻知法。故云亦復如是。明其可呵竟。
△三正呵其惑。
善男子諸旋未息(至)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諸旋者。目之動。眼之定。雲之駛。舟之行。未息者。正動時。正定時。正駛時。正行時也。彼物先住者。目正動而水先不搖。眼正定而火先不轉。雲正駛而月先不運。舟正行而岸先不移。尚不可得者。應與感悖故。此約目前事件為能況。以顯下之無始心性為所況耳。輪轉者。顯是無始妄識。出生入死。起惑造業。莫不依之。故云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者。正在輪轉。如彼諸旋未息。圓覺即無始真性。觀此不旋復者。離於流轉。譬夫彼物先住。此亦應與感悖。彼既不得。此何能爾。故首置何況之言。謂何能況顯令其相悖成於應感。斷不能也。是知未出輪迴而辯圓覺。縱辯亦非真實。以是非真實見故。汝等便生三惑。如前云。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是惑以自語相違。又前云。眾生無明本有。何故復說本來成佛。是惑以世間相違。又前云異生本成佛道。後超無明。如來成佛。何時復起煩惱。是惑以總成非量。若果是真實知見。此三種惑。何由而生。出由呵難竟。
△二說喻開通三。一泛以喻開。二實以喻通。三結示正見。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至)而為虗空平等本性。
初泛說幻翳喻。幻翳者。淨目生翳。生不長生。故名為幻。此喻六識。依八識虗妄變現。翳既是幻。見亦非真。故名為妄。此喻六識分別。空華者。空本無華。由妄見而興蠅翼金星等相。名之為華。此喻分別所辯妄境。幻翳若除者。遇藥銷翳。此喻遇佛聞法。頓了識空。不可說言者。不可向翳銷者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諸翳。此喻世間無知。不可向頓了識空者說言。此識已滅。何時更起諸識。佛必泛說此喻者。其意以煩惱依六識起。我已識空。汝等猶問如來。何時復生煩惱。此何異於問識復生。然己惑之甚矣。何以句徵。謂以何以故。不說空中華耶。釋以翳華二法。非相待故。言非相待者。顯二皆無體。不是對待安立。但言翳除。華不言而可知。法中識除亦爾。
○亦如下。因說空華喻。空華者。即蠅翼金星等。喻眾生諸佛生死涅槃等。及一切諸法。滅於空時者。淨眼無翳。蠅翼金星等。皆悉不見。喻如來既了識空。則生佛等。一切法皆悉空故。不可說言者。不可向淨目無翳。不見空華者言。虗空何時更起空華。喻世間無知。不可向已達法空者說。真空理中。何時更起諸法。佛又因說此喻者。以翳銷識滅。似惟顯於人空。華除法泯。兼又進於二空。相因而說。固其宜矣。何以句徵。謂以何以故。不可說虗空。時時更起華耶。釋以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空本無華者。淨眼不見。喻如來已了識空。不見有法故。非起滅故者。以既不見華。孰為起滅。喻如來於真空理中。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焉。
○生死下引說虗空喻。於中有三義。初承以法引。(謂承前先以法說。引生下之空喻)生死者。眾生也。涅槃者。諸佛也。同於起滅者。同於空華起滅。此以生死涅槃。例明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同空華起滅。執則成有。不執成無耳。妙覺者。覺已證極。圓照者。照已無礙。照無礙則識空法空。喻中則離於華翳。顯惟有虗空獨存。據此。則三難可通。但泛爾未的也。善男子。正說空喻。上既云離於華翳。顯惟有空存。此即以虗空為喻。故教以當知。非是暫有者。不是因離華翳而暫有。亦非暫無者。亦不是因有華翳而暫無。此中虗空。喻真如淨覺。即是成佛本體。所謂佛性是也。不因離華翳而暫有。顯有華翳時即有。法中即是作眾生時。我法正熾。即有佛性。無妨說本來成佛。復有無明。此可泛開初難。(初難云。本來成佛何故復有無明)不因有華翳而暫無。顯虗空固有。權為華翳所覆。法中即是佛性固有。眾生為我法所覆。無妨說無明本有。本來成佛。此可泛開二難。(二難云。無明眾生本有。何緣復說成佛)況復下。泛顯空性。言空性尚不因華翳而為有無。況復有超過虗空者。則一切齊超。說生佛尚不可得。若更於生佛上興疑致難。非愚即狂。應不復與之言矣。圓覺者。圓滿覺性。起性論中。名為一心。唯佛能證。故稱如來圓覺。隨順者。以能隨順真如生滅二門。成立虗空等一切法故。以既能成立虗空。則為虗空本性。又既能成立一切法。則為平等本性。證得此性者。則異生諸佛。無明煩惱。後起復生等。皆為幻化。普眼章云。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是也。此可泛開三難。(三難云。異生成佛道。後起無明。如來已成。何時得生煩惱)泛以喻開竟。
△二實以喻通(上文雖義具通難。不甚分明。如來不過泛然說喻。令學者善會而自得之。故科為泛以。喻開。此科則的指疑根。據實說喻。令學者斷除疑根。根斷而諸難自通矣)。
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至)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如銷金鑛者。如以鑪火。鎔銷蘊金之鑛。令成精金。此喻諸修學人。用佛法智。斷除無明。以顯圓覺妙性。金非銷有者。精金非因銷而有。顯鑛中原自有金。此喻圓覺妙性。非因研斷而得。顯無明未斷時。本來自有圓覺性故。既已成金。不重為鑛者。既已銷去鑛滓。成就精金。再不復重為鑛滓。此喻斷無明惑。畢彰圓覺妙性。再不復重起無明。經無窮時。金性不壞者。以任為瓶為環為釵為釧。多歷年所。而瓶環釵釧。器器皆金。此喻乘圓覺性。涉世行化。以任為菩薩。為圓覺。為聲聞。為凡夫。經劫度生。而菩薩緣覺。聲聞。凡夫。居然圓覺妙性。不應說言本非成就者。不應說此金體。在鑛時本非成就。此喻論圓覺者。不可說此圓覺性體。在無明時。本非具足。此喻乃據實而說。若據實通前難者。如云金非銷有。顯鑛中原自有金。喻眾生本來是佛。不妨說有無明。即通初難。又云既已成金。不重為鑛。喻斷無明惑。畢彰圓覺妙性。再不復重起無明。即通三難。至末云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喻彼論圓覺者。不應說此圓覺性體。在無明時。本非具足。意顯在無明時。本自具足。所以雖說無明本有。復無妨說本來成佛。即通二難。亦可前後兩難既通。中間可以例思。無煩更通。若爾則不可說言等。乃是的指疑根。葢由佛答普眼。有眾生本來成佛之語。遂致剛藏。展轉而成三種疑難。意是不許本成。今云不可說言。本非成就。正教以斷除疑根。而諸難自通。由此不用別合。但云如來圓覺。亦復如是。實以喻通竟。
△三結示正見二。一正以結示。二況顯難思。初。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至)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上約在纏。名如來圓覺。謂是能成如來之因心。此約出纏。名一切如來妙圓覺心。謂是已成如來之果體。惟佛與佛。乃能究盡。故云一切如來。顯除佛無能證也。離煩惱礙。稱之為妙。顯無明已斷盡也。體備眾德曰圓。永不再迷曰覺。此心即是絕待靈心。故云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以菩提涅槃皆屬對待法故。菩提屬對待者。有成不成。成則成佛。不成則不成佛。今以無菩提故。成佛尚不可得。況說不成。故曰亦無成佛。及不成佛。如前云對幻說覺。亦名為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則成與不成。皆不許也。涅槃屬對待者。有輪不輪。有輪即生死。無輪即涅槃。今以無涅槃故。說不輪尚不可得。況說妄輪。故曰無妄輪迴及非輪迴。如前云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醫。是有輪無輪皆不立也。普賢章。佛答普賢有云。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虗妄境界。至此則菩提涅槃。以併遠離。所謂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能如是觀者。名為正見。正以結示竟。
△二況顯難思。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至)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初示聲聞莫至。恐承前疑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莫不成聲聞人。已斷見思。已出輪迴。想必能辯圓覺。不致流轉耶。故如來招呼善男子而示之曰。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與此大相遠也。若釋其名者。聞佛四諦聲教。斷見思惑。證生空理。名為聲聞。所圓境界者。謂聲聞人。所圓滿取。證的境界。此且虗標。下乃實成。葢是以生空智。將現前身心語言。皆悉灰斷滅盡。使不復生。不復再來三界受生也。此正是生空理所現無餘涅槃。此既是涅槃。云何又說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當知此之涅槃。是方便非真。如法華云。化城非實也。既到化城。業過三百由旬。前趣寶所。亦可親到。其奈頓止化城。生安隱想。不復前進二百由旬。親至實所也。如彼聲聞已證生空。近於佛慧。進求。佛果。亦可親證。奈彼保守偏真。沉空滯寂。不復進斷塵沙無明。至彼佛果。親證所現無餘涅槃。故云終不能至彼之親證等也。此既終不能至。而妙圓覺心。說彼能辯無是事耳。
○何況下。況凡夫難思。有法說。有喻明。法中承上言聲聞小聖。已出輪迴身心語言。皆悉斷滅。說彼能辯。尚無是事。何況凡夫。劣於聲聞。有作思惟。劣於生空智分。反欲測度。超過小乘涅槃之如來圓覺境界。斷乎不能。故次即以喻形之。螢火者。螢虫之火。似火而非火。喻有作思惟。不過世智辯聰。非是出世正慧。既非是火。取以燒物。則是徒勞。喻凡夫用思惟心。希求人天福報。終屬虗妄。須彌居四洲之中。燒此須待劫火。螢火欲燒。終無著理。喻圓覺為四智之總。證茲惟憑佛智。有作思惟。相去遠矣。有志圓覺者。應鑑斯喻。
○以輪下顯致難無益。佛意以我前所說。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而剛藏雖非凡夫。若據彼所難。乃是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不言圓覺。而云大寂滅海者。為避重文。特約境界言之。釋義則橫徧竪窮曰大。寂無聲。不可以言詮。滅無形。不可以相顯。體備眾德。用該萬有。喻之於海。渺無涯涘。境界若此。詎可以輪迴心入。故云終不能至。所謂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則圓覺性。亦同流轉。剛藏聞此。宜自知所難之無益矣。說喻開通竟。
△二斥非正問。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至)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初承示常教斷識。是故我說者。承上而言。謂以是用輪迴心。入寂滅海。終不能至之故。所以我於諸經之中。常作如是說也。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通指發菩提心。修大乘行者而言。先斷者。急先務故。又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無始輪迴根本。即指六處識心。一切經中皆令斷故。如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凡此者。皆令斷之意也。
○善男子。因說展轉虗妄。有作思惟者。六識之用。如眼見色。而眼識即分別為何等色。耳聽聲。而耳識即分別為何等聲。乃至意對法。而意識即分別為何等法。從有心起者。如是有作思惟。皆以有識心故。乃能起作無休。生死輪迴。無不由斯。教令先斷。不無謂也。皆是句。顯體用虗妄。謂能起之心。及所起思惟。皆是於六塵境上。現起虗妄之想。併能緣之氣分。然虗妄之想。即是六處識心。說名為體。能緣氣分。即是有作思惟。說名為用。非實心體者。真實心體有二。一純真。即是真如。如天上真月。二帶妄。即是八識。如揑目現二。雖揑目現二。放手即真。至六處識心。則託塵似有。離塵實無。故曰非實心體。體既非實。用可知故。故不另言。已如空華者。空本無華。淨眼不見故。喻上體用虗妄。辯於佛境者。佛境即是圓覺。以是如來所證境故。剛藏三難。意皆為辯此境。殊不知終不能辯。故喻云。猶如空華。復結空果。猶如空華者。謂識心體用虗妄。已竟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者。謂仍以妄識致難。辯於佛境。豈不類於期空華。結空果乎。前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則圓覺性亦成輪迴。故云展轉妄想。若必以此而欲明圓覺。斷乎不可。故云無有是處。據楞嚴。阿難以推窮尋逐者為心。如來呵云。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其大意與此略同。
○善男子。結斥所問非正。將欲結斥。呼當機而告之曰。善男子。要知虗妄浮心。多諸巧見。虗妄浮心。即指六處識心。以是虗而不實。妄而非真。浮泛說名為心。非尅體論也。多諸巧見者。種種思惟。善巧辯析。立知立見故。雖立知立見。總屬門外之繞。欲證圓覺。終不能至。故曰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末三句。乃正以結斥。佛意以汝今欲辯圓覺。連致三難。如是分別。正類虗妄浮心。多諸巧見。故曰非為正問。長行竟。
△(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言。
△(正頌分三)一頌出由呵難。二頌說喻開通。三頌斥非正問。初(約義略頌)。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至)不能入佛海。
初頌總出其由。以少文而攝多義。恐其失意錯過。故教以當知。令其留神也。如來寂滅性。即指妙圓覺性。寂無聲。不可以言詮。滅無形。不可以相顯。顯唯證乃知故。未曾有終始者。離於去來生滅等相。由此所以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若以二句。頌明其可呵。佛意以既無終始。汝今若以輪迴之心。而思惟之。則圓覺性。亦成流轉。故云即旋復也。既即旋復。詎免輪迴。明其可呵。正為此耳。末二句。頌正呵其惑。長行乃承上況顯。故曰何況輪迴生死垢心。曾未清淨。此中是直言明示。故曰但至輪迴際。正見其生死垢心。曾未清淨。長行云。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依況意顯其不能。此中即直言不能入佛海。佛海者。即是如來妙圓覺海。意顯果其能入。自不生於三惑。長行云。是故汝等。便生三惑。承意顯不能而言。此中直說不能。故略之也。頌出由呵難竟。
△二頌說喻開通(長行分三。今略泛以喻開)二。一頌實以喻通。二頌結示正見。初。
譬如銷金鑛非銷故有(至)不復重為鑛。
長行云。如銷金鑛。此中云譬如銷金鑛。長行云。金非銷有。此中云。金非銷故有。此二句全同長行。但句增一字。成五言耳。雖復二句。乃補頌防問。(恐承上問云。金非銷故有。顯鑛中本自有金。何用銷為。故此防云)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此喻圓覺妙性。雖本來自有。奈為無明所障。要必斷除無明。乃能成就妙圓覺性。一成二句。亦全同長行。餘不頌通難之義。俱準長行可知。頌實以喻通竟。
△二頌結示正見(長行分二。偈惟頌第一)。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長行云。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總以妙圓覺性。離於對待故。長行以智斷佛生變常。而曰本無及無等。偈頌約生死涅槃。凡夫諸佛。而言同於空華相。其義大同。以同於空華。即顯本無及無等耳。不頌況顯難思。準長行可知故。頌說喻開通竟。
△三頌斥非正問(略常教斷識一段。餘亦約義略頌)。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虗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思惟二句。義頌展轉虗妄。長行以有作思惟。非實心體。已如空華。此中云思惟猶幻化。幻化即空華義也。長行云。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此中云。何況以此請辯圓覺。豈不至虗至妄。有類夫期空華。結空果哉。若能二句。義頌所問非正。長行云。虗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意顯斷了此心。然後可求圓覺。所問非正。不待言而可知。生信之義。彌勒章初自見。三問三答生信分竟。
圓覺經析義疏卷第二
卍續藏第 10 冊 No. 0263 圓覺經析義疏
圓覺經析義疏卷第三
賢宗後學 通理 述
嗣法門人 心興 較訂
△二兩問兩答開解分二。一彌勒章。二淨慧章。初三。一謝前請後。二師資緣合。三應求開示。初二。一具儀謝前。二請後顯慇。初二。一眾中具儀。二謝前成信。初。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彌勒為主。(深究愛源。蕩除細惑。非補處不能問故)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餘俱準前。
△二謝前成信。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至)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約法則廣為現前。約益則遐被末世。故稱大悲世尊。法喻重重。故云廣為。菩薩者。現前所為之機。如金剛藏等皆是也。圓覺覆於輪迴。非機不說。縱說亦不顯了。名秘密藏。前因剛藏致難。如來一一明示。故云開也。令諸大眾者。且指現前菩薩。深悟輪迴者。深悟種種取捨。皆是輪迴。前云虗妄浮心。多諸巧見。如是分別。非為正問等。皆分別邪正意耳。現前四依。以此展轉流通。故能施於末世。末世眾生。亦約發菩提心。修圓覺者而言。道眼者。辯識修道之眼。即正慧也。此眼不明。長畏悞修。今蒙如來分別邪正。辯識所修之道。得正慧眼。故無畏也。涅槃斷果。轉生死而成。佛證無餘。揀非小乘。故名為大。生決定信者。於真空理。深忍樂欲。無退轉故。一切有為諸法。皆輪轉境界。信既決定。故無復重隨。一切有作思惟。皆循環見。境既不隨。故無復生起。此彌勒謝前受益。所以前章。判為生信分也。具儀謝前竟。
△二請後顯慇二。一請後希悟。二至三顯慇。初。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至)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初備陳所請。若諸菩薩等。舉所為之機。大寂滅海。前章即以圓覺境界釋之。前云入。此云遊者。謂解行相成。任運而入。猶如遊也。據前章云。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彌勒雖聞此語。尚恐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未能領略。故爾代問。其意以輪迴根本。據前章似的指六識。但不知六識何尤。故請問云何當斷。按下世尊答處。而云由有諸欲。助發愛性。能令生死相續。又前章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亦略示此義。但未明明說出。有作思惟中。獨愛欲為尤勝。此總陳所請也。別陳中。略具三義。一曰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二曰修佛菩提。幾等差別。三曰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至後如來答處自見。
○惟願下。正請希悟。惟願者。顯願之專。謂餘皆不願。獨願此一件事也。既接現前新學。復濟末世眾生。斷愛欲因。出輪迴苦。名曰救世大悲。不捨者。慇慇繫念。乾乾不息也。令諸修行菩薩。即拯接現前新學。及於末世眾生。即濟度末世初心。不使貪愛自蔽。故能慧目肅清。慧目者。正慧為目。嚴肅不馳外境。清淨無交內染。用斯成觀。自能照曜心鏡。謂以正慧光為能照曜。以心地鏡為所照曜。即心地開通義也。心地開通。映現萬法。故置鏡言。宗鏡云。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即斯意耳。自茲而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故能圓悟如來無上知見。請後希悟竟。
△二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請問之語說竟。故云作是語已。五體投地者。說已再拜。求佛必說。亦常儀也。如是三請者。照前說。照前禮。必至三者。顯慇勤故。謝前請後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告彌勒者。是請主故。善哉者。讚其所問之善也。既能拯接時機。又能遐濟末世。故重言以讚之。彌勒為首。餘皆意隨。故世尊以汝等稱之。乃能者。惟彌勒等乃能。顯降斯已還。皆不能故。諸菩薩等。顯所為之機。請問等。明所請之法。大寂滅海。惟佛能證。故稱如來深奧。眾生久隱情識。佛亦常不開演。故稱秘密。一悟則輝天鑑地。等佛知見。故又以微妙稱之。現會聞之。欲愛不萌於心。故云潔清慧目。潔清與肅清。其義同也。傳之末世。生死不覊於眾。故云永斷輪迴。正慧分明。照曜心鏡。故云心悟實相。實相即真空理也。悟此理者。於三界中。不見有少法生滅。故云具無生忍。此皆世尊。據彌勒所請之義。而稱讚之。次下即誡聽許說。良有以也。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聞佛諦聽之誡。欽此欽遵。故曰奉教。聞佛當說之許。載欣載承。故曰歡喜。主伴重重。同共攝心領受。故曰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師資緣合竟。
△三應求開示二。一長行。二偈頌。初四。一開示云何當斷輪迴根本。二開示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三開示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四開示迴入塵勞幾種方便。初三。一略明。二詳示。三結成。初。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至)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從無始際者。約晦昧真心已來說也。晦味真心。轉變妄想。恩愛貪欲。由茲繁興。故以種種言之。如恩有報上之恩。有惠下之恩。報上之恩。如父母君長。惠下之恩。如子孫男女。然有恩即有愛。或愛父母君長。或愛子孫男女。愛父母君長。貪財物而欲行忠孝。愛子孫男女。貪利祿而欲全育養。凡此。皆能牽連生死。招致往復。故曰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此愛欲為輪迴之本。其義已略明矣。略明竟。
△二詳示。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至)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若。猶如也。乃舉法之詞。言上雖略明。語義含蓄。恐眾不了。今復明明詳示。而云如諸世界。此先舉依報也。一切種性。乃次舉正報。謂一切種類自性。楞嚴則有十二類生。此則惟明卵胎濕化。又楞嚴第四云。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卵唯想生者十二類生文云。動顛倒故。和合氣成飛沉亂想。註云。想心輕舉。名動顛倒。氣即雌雄相交。陰陽氣分。此亦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與之和合。遂成飛沉亂想。飛則為鳥。沉則為魚。兼二則為龜蛇等。胎因情有者。十二類生文云。欲顛倒故。和合茲成橫竪亂想。註云。情生於愛。名欲顛倒。滋即父精母血。交相滋潤。此亦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與之和合。遂成橫竪亂想。橫則為畜。竪則為人。兼二則為龍仙等。濕以合感者。類生文云。趣顛倒故。和合煖成翻覆亂想。註云。合即趣就名趣顛倒。煖即濕物積集。內發暖相。此亦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與之和合。遂成翻覆亂想。覆想則為含蠢。其性無知故。翻想則為蝡動。其形不寧故。化以離應者。類生文云。假顛倒故。和合觸成新故亂想。註云。假新離舊。名假顛倒。觸即新境對舊境故。說名為觸。新境亦是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與之和合。遂成新故亂想。故想欲脫。則為轉蛻。新想欲就。則為飛行。又楞嚴第四。明八識投胎時。於有緣父母處。見明色發。明見想成。(明色既見。欲想已成)異見成憎。(男見父則成憎。女見母則成憎)同想成愛。(男見母則成愛。女見父則成愛)流愛為種。(流愛染於父母。則為愛生之種)納想為胎。(納妄想於精血。則為養形之胎)是即為和合滋也。其和合氣。和合煖。和合觸等。例此可知。如是則一切眾生。凡有性體。有形命者莫不以婬愛之因為正成。故曰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者。既已詳示。驚覺令知也。四生皆在輪迴。莫不以婬欲而為正成。故曰愛為根本。詳示竟。
△三結成。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必結成者。恐有疑故。或疑云。愛不自生。因色而起。色盛則愛。色衰則不愛。愛既不常。何能為輪迴之本。故示之以由有諸欲。助發愛性。諸欲者。對前婬欲而言。謂除前婬欲外。或更有可欲之色。可欲之聲。可欲之香味觸等。皆足以助發愛性。是愛性常相續也。以是之故。能令生死相續。謂其為輪迴之本。不亦宜乎。開示云何當斷輪迴根本竟。
△二開示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三。一顯愛相續。二依輪分性。三結斷應先。初。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至)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承上所謂諸欲。助發愛性。能令生死相續者。以愛性無有斷故。如婬欲一事。原因相愛而生。不愛則不成欲故。命不自立。原因婬欲而有。無欲則身尚不有。命將安寄。然眾生莫不愛命。愛命即須保身。是為還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為行欲之本故。是知愛欲。為將來受生之因。愛命。為將來成身之果。此愛心所以不斷。而生死所以常相續也。顯愛相續竟。
△二依輪分性三。一惡種性。二善種性。三上善性。初。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至)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上顯愛性相續。即是於輪迴中。此辯有幾種性。先明第一。故云由於欲境。欲境謂可行欲事之境。即男以女為境。女以男為境也。起諸違順者。有可意境。有不可意境。不可意。則背我愛性名違。可意。則隨我愛性名順。其次言境背愛心者。且約違境言之。或賦形失麗。或決志不從。或橫生間阻。失麗。則立時生憎。不從。則敗興懷瞋。橫間。則不遂銜怨。故曰而生憎嫉。由憎嫉故。或毀其形體。或壞其名聞。或設計而妄生圖謀。或依勢而責彼父兄。甚至潛傷其命。盜削其家。株連彼之親族。負累伊之官長。十善永絕。十惡繁興。故云造種種業。上品惡業。定生地獄。下品惡業。定生餓鬼。中品畜生。雖不言而可知。大疏云。地獄者。梵語捺落迦此云苦器。謂是盛貯受苦人之器故。今云地獄者。地下有獄。拘繫罪人。受種種苦。為順此方刑獄之稱。故譯云爾。餓鬼者。雜心云。以從他求。又常饑虗。恐怯多畏故。畜生者。人之資具。人所畜養之生故。亦云傍生。受畜與不受畜。皆可名之。以傍行故。生而言復者。對上輪迴而言。以上說輪迴。猶屬不定。今造惡業。於不定中。復有定生惡道者焉。不言順境造業者。以因順成違。乃造極重惡業。為三途因。徒順不足言矣。惡種性竟。
△二善種性。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知欲可厭者。或閱經教明言。或聞師友開導。知婬欲為惡道之因。深生厭離。設有厭離婬業之道。便起心愛慕而欲行之。由此捨因欲所造之惡業。樂離欲防婬之善行。轉十惡業。成十善道。上品則現生天上。中品則現生人間。下品修羅。亦不言而可知。大疏云。人者。涅槃云。以多思故。(自分多思)雜心云。意寂靜故。(對餘顯寂。能整心慮。趣菩提故)天者。地持云。所受自然。(此約思衣衣至。思食食來名天)俱舍云。光潔自在。(此約身相光潔。神用自在名天)私謂修羅者。名義集云。梵語阿修羅。此云非天。(福報似天位德非天故)又云無端正。(有端正女。無端正男故)又此中天唯六欲。人該四洲。且約欲界言之。文中曰愛。曰樂。仍不離愛性也。善種性竟。
△三上善性。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至)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天上人間。皆由愛生。人中八苦交煎。天上五衰卒至。故知諸愛。甚可厭惡。由此捨下界愛。希上界定。故云棄愛樂捨。以上二界定。皆以捨為主故。如四禪天從粗向細。漸次捨身。四空天。從粗向細。漸次捨心。還滋愛本者。樂亦是愛。謂愛修捨定。還以滋生愛本。愛本指上界身心。謂修色界定時。漸次捨下下粗心。受上上細身。修空界定時。漸次捨下下粗心。受上上細心。然既有身心。還能生愛。故以愛本稱之。便現者。以修捨定為因。即現有為善果。雖修捨定。未達輪空。終屬有為。不得解脫。但校之下界果報。漸次增上故云增上善果。依輪分性竟。
△三結斷當先。
皆輪迴故不成聖道(至)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初正結。假若生到非非想天。報盡還來。散入諸趣況其下者。故云皆輪迴故。由此所以流轉六趣。故云不成聖道。謂常在生死也。是故六趣眾生。發心欲脫生死。畢竟免諸輪迴。非斷欲。斷愛。不可。故以先斷貪欲等而結示之。葢以斷貪欲。則下界無因。斷愛渴。則上界絕分故。愛而云渴者。以愛心臨境。如渴望水。狀其切也。
○善男下。通妨。恐彌勒防云。菩薩涉世度生。往往示有父母妻子。其於欲愛何。故呼善男子。而預為通之。言菩薩涉世度生。必是變化示現。不因父母所生。故曰非愛為本。所以示有妻子者。但以大慈大悲。憐愍愛欲眾生。令彼捨愛。假諸父母妻子。示有貪欲。而入世間生死。世間易信。生死易化。四攝法中。同事攝故。妙嚴轉邪。即其證耳。開示於諸輪迴有幾種性竟。
△三開示修佛菩提幾等差別二。一斷迷成悟。二因修顯別。初。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至)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佛意以若諸末世一切眾生。實有欲愛。非菩薩比。說欲修佛菩提。必要能捨諸欲。及除憎愛。除愛必兼憎者。以是對待之法。果其愛除。憑何說憎。是愛除則併憎亦除。故無妨帶言。所以必要捨欲除愛者。略有二意。一者修佛菩提。期在永斷輪迴。二者修佛菩提。期在勤求圓覺。期在永斷輪迴。要須捨欲除愛。此義易了。無庸贅釋。期在勤求圓覺。亦須捨欲除愛。令心清淨。以圓覺境界。能於清淨心求。便得開悟。葢以不悟圓覺。終滯有為。不能修菩提也。斷迷成悟竟。
△二因修顯別二。一總標。二別明。初。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至)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一切眾生。總指修菩提者。差別未分。故總以眾生名之。大疏云。但緣不了本覺。目見定是眾生。遂欲斷障求真。厭凡愛聖。葢即指厭凡愛聖為本所貪愛也。由此本所貪愛。顯發揮揚。欲斷無明。是又以以斷障求真。為本所樂欲也。樂欲不同。或初修未離凡位。或入聖乘分大小。或大小不定。或悞入邪宗。故曰顯出五性。差別不等。由前彌勒問云。修佛菩提。幾等差別。此則答以五性差別。而又言不等者。謂凡聖大小等。不得等齊故。或問。悟圓覺而修佛菩提。應當平等。何故復有五性差別。故世尊以二障深淺釋之。意顯理由頓悟。事必漸修。由漸修故。依二種障而現深淺。總標竟。
△二別明二。一別明二障。二別明五性。初。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云何句徵。一者下釋也。理障者。唯識名所知障。然所知非障。執則成障。致令知見不增。故云礙正知見。謂所知之障。依主釋也。事障者。唯識名煩惱障。能障真如。起諸煩惱。致令生死不斷。故云續諸生死。諸煩惱即障。持業釋也。
△二別明五性三。一總徵。二分釋。三總結。初。
云何五性。
△二分釋五。一凡夫性。二聞緣性。三菩薩性。四不定性。五闡提性。初。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此約初發心人。欲斷障而未得。故云若此二障。未得斷滅。自具本覺。名未成佛。天台六即中。理即佛也。既不斷障。不入五性之數。淺深未分故。
△二聞緣性(聲聞緣覺。二性合說故)。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至)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若諸眾生。仍指初發心人。畏生死苦。不能入纏垂手。惟欲永捨貪欲。如小乘初果。則云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況復二果三果等。其本欲永捨貪欲可知。先除事障者。貪欲為煩惱之首。煩惱斷則生死亦斷。故先除之。保守偏空。正是理障。不復進求。故云未斷。由此但悟人空。離於分段生死。證入聲聞緣覺。法華云。猶處門外。止宿草庵是也。縱聞自所住地。近於佛慧。終不自信。故曰未能顯住菩薩境界。法華云。自念貧事。我無此物是也。此科攝五性之二。一聲聞。二緣覺。因同屬小乘。故合明之。
△三菩薩性。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至)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若諸末世者。雖言末世。徧指有大根人。一切眾生者。雖言一切。獨取已發大心。已發大心。要求無上菩提。故云欲泛如來大圓覺海。泛謂浮木行也。佛意以圓覺如海。顯其容納分流。而修習趣入。即同浮波泛浪。先當發願等。正如來明示方軌。令末世倣行。願勤斷二障者。大乘根性猛利。願樂精勤。煩惱障。所知障。同伏同斷。不似二乘。根器狹劣。但念空無相無作。先斷事障。急於脫離分段。出三界以自避耳。二障已伏者。歷三賢位。現。種習。次第分伏。如石壓草。石不動而草不起。名為已伏。謂已能治伏也。既能治伏。進成見道。故云悟入菩薩境界。菩薩境界。約初地說。以初地名見道位故。從初地至十地。漸次斷滅理事二障。進入等覺。名為已永斷滅。謂現種習盡。如金出鑛。故云即入如來微妙圓覺。謂進證佛位。以佛位稱妙覺故。自是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槃。菩薩之名。此前已盡故。特言滿足。顯此前未滿足故。
△四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至)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者。通指初發心人。欲斷障而未能。故渾言眾生。以乘性尚未定故。具圓覺而未修故。定許皆證。謂皆可修證也。逢善知識者。初心必經師友。依彼所作者。新學宜倣舊行。因地法行者。知識若是聲聞。以四諦為因地法行。知識若是緣覺。以十二因緣為因地法行。知識若是菩薩。以六度四等為因地法行。爾時修習者。依彼所作修習。以知識有頓有漸。隨其所教。故修習便有頓漸。或以聲聞入頓。或以緣覺入頓。或以菩薩入頓。然既入頓教。皆當作佛。非不定性。又或以聲聞入漸。或以緣覺入漸。或以菩薩入漸。然既入漸教。菩薩成佛。聲聞緣覺。合為一不定性。廻心者成。不廻心者不得成故。若更求最勝善友。得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因該果海。一證一切證。名無上菩提。果徹因源。一修一切修。名正修行路)根無大小者。圓融無礙故。皆成佛果者。同具圓覺性故。上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者以此。據尋常所說不定性者。但約小乘聞緣。有定性者。有不定性者。定性者。不許成佛。不定性者半成半不成。是故通論五性。有一分半眾生成佛。(謂菩薩及不定中半分)三分半眾生不成。(謂定性聞緣。無性闡提。及不定中半分)今觀此經。似與彼異。良以圓覺妙性。人人本具。皆當成佛。故曰一切眾生。皆證圓覺。其如親近知識。隨彼所作。便有頓漸之殊。頓則俱成。漸則有成不成。似即以成佛與不成佛。為不定性。若更遇最勝知識。仍當俱成。據此則成與不成。原無定相。全憑師友為緣。親之近之。誠不可以不慎也。
△五闡提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至)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若諸眾生。仍指初發心人。發心為求菩提。必求善友引導。不意雖求善友。而善友不遇。偏是遇邪見者。邪見謂知見不正。如時散外道。方論師。口力論師。乃至安茶論師。計九物能生世間。奉時奉方等。起諸邪悟。故云未得正悟。據此則聲聞緣覺等。雖大小有異。仍為正悟。以是佛道種性。堪成佛故。此非彼比。故曰是則名為外道種性。外道者。心遊道外。種性者。定成不移。由此障佛種性。不得成佛。故教中稱為無性闡提。以其無佛種性。為斷善根人故。邪師過謬者。如此方邪教等。以利惑人。受其惑。則喪心失志。故曰非眾生咎。初心人當善避之。分釋竟。
△三總結。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最初發心。本為求佛菩提。稟背緣違。竟致五性攸分。毫釐之乖。天地之謬。真似不可不辯。邪正不可不審。彌勒致問。良有以也。開示修佛菩提幾等差別竟。
△四開示廻入塵勞幾種方便二一應問開示。二為機勸修。初。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至)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准前彌勒問云。廻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世尊為應此問。呼善男子而告之曰。菩薩行滿。廻入塵勞。唯以大悲為主。違大悲。不能入塵勞故。略起三種方便。微方便。不能化眾生故。三種方便者。一入世開發。入諸世間者。入情世間。度諸凡夫。及與外道。入正覺世間。度諸菩薩。及與二乘。入器世間。則普度一切。含情抱識。開發未悟者。令得正悟。及與真悟。不被邪悟似悟之所惑故。二示形同事。示形者。示現種種形相。如觀音三十二應等。現正信男女。與出家二眾。依戒定慧。修諸正行。名順境界。現外道邪魔。與比丘六羣。依貪瞋癡。作諸非法。名逆境界。與其同事者。逆則同逆。順則同順。密攝其心。易信從故。三化必究竟。化令成佛者。教化眾生令成佛果。所謂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也。依者不背之義。無始者。遙指多劫。初發菩提心時。不得初相。故云無始。發菩提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等。唯依最上乘發心。故以清淨稱之。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菩提故。又以願力稱之。此是無始所發清淨願力。設化不究竟。則斯願背矣。今云化令成佛。故云皆依謂所發之願。皆不背故。應問開示竟。
△二為機勸修。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至)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現在菩薩。行滿廻入塵勞。當在末世。今勸末世眾生。發心應當遵依。故云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此標所為之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者。教以遵依菩薩發菩提心故。良由菩薩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信知自具大圓覺性。依此起增進念。上求佛果。即是菩提心也。起增上心。全憑願力攝持。故又勸以當學菩薩。發起菩薩清淨大願。清淨大願。云何而發。故云應作是言。是言即所願之語也。願住佛圓覺者。是不為自求福報。唯依最上乘發。意明其願之大故。願求善知識者。假彼正知正見。開示無上菩提。正修行路。設遇外道。多悞入闡提。遇二乘。多滯溺小果。故皆以莫值為願。依願修行者。且以自利為急。漸斷諸障者。先伏後斷。若二障已伏。則能悟入菩薩境界。由三賢而入初地。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則障盡願滿。由十地而至等覺位也。升進曰登。等覺進證佛果。不隔餘位。故云便登解脫清淨法殿。即指常寂光土二死不能繫縛。故曰解脫。五住不能染污。故曰清淨。性身所依。正大光明。故以法殿稱之。親臨曰證。法身現起受用。不隔餘身。如親臨故。大圓覺妙莊嚴域。即是自受用土。依大圓覺性。現微妙莊嚴。為自受用身之所受用。故名為域。域者疆域。猶境界也。應求開示中。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二正頌。長行有四。偈頌少第二。餘亦從略。分三)一頌開示云何當斷輪廻根本。二頌開示修佛菩提幾等差別。三頌開示廻入塵勞幾種方便。初。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至)皆得成佛道。
初五句。正頌輪廻根本。二死永亡。名大解脫。貪欲為輪廻根本。由不斷故。墮落生死。所以不得解脫。久在輪廻。此其所以當斷者。已可見矣。後四句。翻頌輪迴種性。前文云。輪迴中有惡性。善性。上善性。三種差別者。皆因不斷貪瞋憎愛等。輪迴根本也。設若於此發勇猛心。立決定志。修戒定慧。永斷憎愛。及與貪瞋。即可以不因此而受差別種性之報。當下即出離輪迴。而成無上菩提。故云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此是翻前文而頌也。順上文義。合明此科。頌開示云何當斷輪迴根本竟。
△二頌開示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偈中單頌菩薩。不頌前後差別。科依長行故)。
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
長行云。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乃至云。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妙圓覺海。滿足菩提。及大涅槃。此約義略頌也。
△三頌開示迴入塵勞幾種方便(長行有二。偈略不分。二義隨講指授)。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至)便歸大圓覺。
初頌應問開示。十方菩薩。指因緣果滿。迴入塵勞者言。准長行迴入塵勞。唯以大悲為主。現起三種方便。一入世開發。二示形同事。三化必究竟。末云。皆依無始清淨願力。是三種方便。皆以願力攝持。故此中唯言願入生死。乃約義略頌也。
○現在下。頌為機勸修。現在修行。末世眾生。皆指新學初心。新學初心。應遵十方菩薩。發願度生。勤斷事理二障。不墮愛見之悲。障盡願滿。歸大圓覺。長行云。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是也。彌勒章竟。
△二淨慧章三。一謝前請後。二師資緣合。三應求開示。初二。一具儀謝前。二請後顯慇。初二。一眾中具儀。二謝前成益。初。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清淨慧為主。(圓覺妙性。隨順成差。非具清淨智慧者。既不能問。復不能領故)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餘可知。
△二謝前成益。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至)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大悲世尊。准上可知。廣說者。重重分析。循循善誘之義。六道何以輪迴。五性所由淺深。皆屬不思議事。本所不見者。從前未見廣說。本所不聞者。從前未聞詳示。今則既見廣說。又聞詳示。故云我等今者。蒙佛善誘。善誘者。誘引有序。如說恩愛貪欲。漸致六道輪迴。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皆善誘意也。又聞菩薩迴入塵勞。唯依大悲為主。現起三種方便。末世依之。便得證覺。不禁圓解內發。輕安外形。故曰身心泰然。得大饒益。具儀謝前竟。
△二請後顯慇二。一請後增益。二至三顯慇。初。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至)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諸來法眾。指現前法會大眾。非一方來。故云諸來。各及眷屬。主伴重重。故云一切。或為請法。或為聽法。故皆以法眾稱之。或求增益。或希重宣。顯前章如來已說。會眾已各受益。此又為末世眾生請也。良以如來在世。三業殊勝。諸來法眾。五根通利。所以法雷既震。聵耳全聲。至於末世。恐未能爾。故再問從生至佛。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一切眾生者。初從凡位起問。天台四教頌云。別信并圓五品位。見思初伏在凡居。(謂別教十信。圓教五品。初伏見思。煩惱猶在。外凡位也)賢首五教頌云。細種猶待圓頓終。十信十住十行伏。(謂二障粗種。已伏已斷。至二障細種。猶待圓教十信。頓教十住。終教十行。方能盡伏。而斷猶未能。故仍以眾生目之)及諸菩薩者。約斷種則圓當十住。頓當十行。終當十向。約斷習一分。則圓教初行。頓教初向。終教初地。約斷習十一分。則圓教初向。頓教初地。終教等覺。約斷習二十分盡。則圓教十向。頓教十地。(不言終教者。以斷習十一分。則終教已至等覺。後無菩薩位故)約斷習二十一分。則圓教初地。與頓教等覺。(此後頓教。亦無菩薩之名)若斷習三十一分。則是圓教等覺。(此後圓教。亦無菩薩之名)如來世尊者。後約極聖結問。約終教則斷習十二分。為終教妙覺。約頓教則斷習二十二分。為頓教妙覺。約圓教則斷習三十二分盡。為圓教妙覺。稱為如來者。終教則依言真如。出障名來。頓教則離言真如。出障名來。圓教則依離無礙真如。出障名來。稱為世尊者。於當教三世間中。獨為尊故。又此中伏斷。唯約圓頓終三教說者。以此經正屬頓教。兼攝終教。義多直通乎圓。餘雖不攝。義但少分。故不詳明伏斷。所證者。伏斷所證之理。(即指覺性)所得者。隨理所得之位。(即指眾生。菩薩。如來)云何差別者。云何而有深淺差別。此問能被之教。末世眾生。五根暗鈍。不見如來三業殊勝誠屬可愍。正是所為。故云令也。聞此聖教者。時至機熟。轉從四依邊聞。隨順開悟。漸次能入者。謂隨順聖教開悟所證之理。庶幾漸次伏斷。隨順覺性。而入所證及所得矣。請後增益竟。
△二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釋義准前可知。謝前請後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告清淨慧者。是請主故。既問所證之理。令其隨順開悟。復問所得之位。令其漸次能入。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問雖淨慧為主。意實體合眾懷。故云汝等。顯眾亦欲問也。微此不能。故以乃能讚之。斷障所證之理。隨理所得之位。各有漸次。不假淨慧之問。末世眾生。何由悟入。因即誡聽許說。是師緣與資合矣。
△二資與師合。
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憐愍末世眾生。希教情急。既聞誡聽許說。喜奉默承。又資緣與師合矣。師資緣合竟。
△三應求開示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開示圓滿覺性。二開示隨順成別。初三。一本來平等。二迷倒成差。三究竟平等。初。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至)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准前淨慧請云。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為應茲求。呼善男子而告之曰。圓覺自性。非性性有等。謂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今性有差別者。皆由圓覺不守自性。而隨緣現起差別諸性也。諸性即是眾生菩薩。既是隨緣現起。差別性即圓覺性。誰為能取所取。誰為能證所證。故曰無取無證。雖曰無取無證。而現有眾生為能取。現有菩薩為能證。故遮云。於實相清淨理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次徵起。何以故實無。釋云。菩薩眾生皆是幻化故。既同幻化。當體寂滅。誰為能取。誰為能證。故云無取證者。葢以幻化滅故。菩薩眾生。同歸圓覺。若更說有取證之人。則是以圓覺而取證圓覺。豈有此理。如其不明。更助以喻。即譬如眼根。不自見眼。夫如是則圓覺自性。本來平等。又誰能使之平等。故云無平等者。本來平等竟。
△二迷倒成差。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至)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上科眾生。指已發心。知伏惑者。此之眾生。兼未發心。不知伏惑者言。即天台所謂內外凡也。全未發心曰迷。雖已發心。不知惑空。加功欲伏曰倒。縱使已伏。不過如石壓草。均為未能除滅。上云菩薩眾生。皆是幻化。此云一切幻化者。不惟菩薩眾生。兼一切因果而總言之。猶偏取於因。以惑滅而一切皆滅故。於滅未滅者。滅則漸次斷滅。未滅則漸次治伏。不達本空。均為妄加功用。於此妄功用中。便顯有菩薩眾生之分。故云差別。迷倒成差竟。
△三究竟平等。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若得二障永盡。一性圓明。即是如來寂滅。寂滅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謂法王圓滿覺性是也。自是智與理冥。更無智外理。為智所證。亦無理外智。能證於理。隨順圓覺。絕諸對待。上云自性平等。無平等者。此云實無寂滅。及寂滅者。亂雖有異。而義無殊也。開示圓滿覺性竟。
△二開示隨順成別二。一次第隨順。二頓圓隨順。初四。一凡夫隨順覺性。二地前隨順覺性。三入地隨順覺性。四如來隨順覺性。初。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至)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初由妄成迷。一切眾生者。先從博地凡夫說起。從無始來者。自從無始晦昧真心。展轉而有虗妄身心已來也。由妄想我等。謂由於妄心。起諸妄想。內執五蘊身中有我。外執五蘊身外。有可愛於我者。所謂執我我所是也。曾不自知者。謂一向曾不自己覺知。念念生滅者。謂我及我所。俱屬念念生滅。虗妄不實。由不知故。背情則故起憎嫉。順情則故起愛染。憎嫉者。見欲則銷。愛染者。逢欲益甚。故云耽著。耽著者。深心貪染意也。五欲者。美色麗聲。名香厚味。及細滑之觸。皆可欲之境故。
○若遇下。遇教得悟。善根內熏。不期而逢曰遇。善友者。具正知正見。能勸善於人。如華嚴之五十三人。法華之淨藏淨眼等皆是也。憐其久迷自性。因貪欲而造業。故教令開悟淨圓覺性。果其開悟。自能發起無分別智明。照見我及我所。念念起滅。即知現前眾生。皆是於圓覺性中。自勞自慮。而圓覺無與也。
○若復下。緣悟成礙。若復有人者。謂若於開悟眾生中。復有能伏惑之人。顯非盡能伏也。勞慮永斷者。知圓覺無與於勞慮。誓期必證。發心永斷也。雖發心永斷。而初用制伏。故云得法界淨。謂於事法界中。不更勞慮。住清淨解故。(上雖開悟。若更生勞慮。則淨解不能住故)即彼淨解為自障礙者。謂若執彼淨解為是。不更求斷。即彼為自障礙。謂障礙圓覺。不能任運證入。故曰於圓覺而不自在。天台四教頌云。別信併圓五品位。見思初伏在凡居。雖在凡居。尚不逆於圓覺。故曰是名凡夫隨順覺性。若依本宗。則是雙伏二障。圓教位當十信。頓教位當十住。終教位當十行。由未能斷障。故此經仍以眾生稱之。凡夫隨順覺性竟。
△二地前隨順覺性(圓教初住起。頓教初行起終教初向起)。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至)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一切菩薩者。前除凡位。後除入地。謂圓初住。頓初行。終初向等。見解為礙者。謂見彼淨解。為自障礙。而欲斷之。謂從初住起。一位一位斷也。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者。謂能見淨解為礙者。即是隨分覺性。今雖斷於解礙。而猶住著見淨解為礙之覺性。執以為是。不復進求。故云猶住見覺。然既住此覺。不復進求。則此覺亦礙。故云覺礙。而又云為礙者。以其為圓覺之礙故。而不自在者。不能任運趣入圓覺性也。此名菩薩者。對後顯勝。上求之心。趣凡位故。名未入地者。對後顯劣。下化之功。不及聖位故。然既已超凡。雖不及聖。尚不至逆於圓覺。故云隨順覺性。地前隨順覺性竟。
△三入地隨順覺性。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至)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初承前正明。如前云見解為礙。即是有照。以非照莫見故。又前云猶住見覺。即是有覺。以非覺莫住故。俱名障礙者。謂所照之礙。固是障礙。能照之覺。亦名障礙。以住著。則障礙圓覺性故。是故菩薩常覺不住者。謂以是有照有覺。俱名障礙之故。所以入地菩薩。歷位常覺。不成障礙。以不生住著心故。正以不生住著。則所照之礙。與能照之覺者。同時寂滅。皆不離圓覺性故。此義難明。要以喻顯。故曰譬如有人。有人。謂期死之人。自斷其首者。謂期死之人。起心斷首而死。以刀自斷其首。首未斷時。則首為所斷。人為能斷。至首已斷故。則所斷之頭非己。能斷之人亦亡。故云無能斷者。此喻照與照者。同時寂滅。義亦可了。若更以法合者。則是入地菩薩。以滅礙之心。自滅諸礙。礙未滅時。則礙為所滅。覺為能滅。至礙已斷滅。則所滅之礙既空。能滅之覺亦盡。皆不離圓覺性故。上所云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即斯意耳。
○修多下。慮後防問。慮後有人問云。地前與地中。雖位分淺深。均屬依教修習。何故地前歷位成執。地中常覺不住。莫是世尊施教。地前則聽其自便。地中乃私與解銷。若爾則背無緣慈。豈世尊施教之所應耶。故世尊以此防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等。修多羅教。通指佛說一切經也。如標月指者。楞嚴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以手指月。則手指即標月之指。彼經蓋是以指喻教。以月喻心。意顯如來說教。原為示心。標月之指。即喻示心之教。若復見月者。如彼經次云。是人因指。當應看月。喻學者借教。應當觀心。了知所標。畢竟非月者。如彼經其次又云。若復觀指以為月體。豈惟亡月。亦亡其指。意顯不應執指。喻學者看教。即謂明心。豈惟不知心。亦復不知教。意顯不應執教。今此經能喻雖同楞嚴。所喻與彼稍異。葢如來於地前地中。立位顯覺。皆為修多羅教。即同能標之指。然立位顯覺。原為破障成慧。即同所標之月。故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果其破障成慧。立位顯覺。亦不應住。故云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然所標二字稍晦。若言所有能標之指。則通暢矣。豈惟如來一佛所說。不應住著。諸佛皆然。故云十方如來。乃至亦復如是。是知地前地中。智分劣勝。智劣則歷位成執。幸能自照。智勝則常覺不住。非佛有私。勿得故作是問。恐招謗佛之愆。防問已竟。仍歸正結。故云此名菩薩。乃至隨順覺性。入地隨順覺性竟。
△四如來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至)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初先明所證之境。地前滅礙立覺。覺即成礙。入地常覺不住。若實有不住。亦名為礙。謂能障如來大圓滿覺。無礙性故。今明至如來位。則一切障礙。即究竟覺。一切障礙者。地前礙之與覺。地中常覺不住。雖粗細有異。通名為礙。故以一切目之。即究竟覺者。謂同歸如來大圓滿覺。無礙性故。又此之二句。名為總標。以地前滅礙立覺。地中常覺不住。雖通名為礙。亦不過言其大略。所攝諸礙。其中尚多。此下一一為之融會。如憶念斷礙。憶念立覺。能斷能立。則為得念。斷不能斷。立不能立。則為失念。得則為得所縛。失則為失所繫。俱不解脫。今知對失立得。得非真得。因得顯失。失非真失。二俱不成。同歸圓覺。以二皆圓覺起故。不言圓覺。而云解脫者。以圓覺即是離繫縛法故。又如依教修習。精進即是成法。懈怠即是破法。對破立成。成非真成。因成顯破。破非真破。二俱成非。同歸圓覺。而云涅槃者。以圓覺即是不生不滅法故。又如能照諸礙。即是智慧。不能照礙。即是愚癡。對愚立智。智非真智。因智顯愚。愚非真愚。二俱成非。同歸圓覺。而云般若者。以圓覺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又如觀同行者。呼為菩薩。所成就法。即是正道。觀異學者。呼為外道。所成就法。即是邪道。對邪立正。正非真正。因正顯邪。邪非真邪。二俱成非。同歸圓覺。而云菩提者。以圓覺即是阿耨菩提法故。又如地中。位位所斷妄惑。名為無明。位位所證實理。名為真如。然無明依真而起。妄固非妄。真如對妄而現。真亦非真。二俱不立。同歸圓覺。故云無異境界。以圓覺即是諸法無差別性故。又如菩薩。示現順行。即便修戒定慧。示現逆行。即便作婬怒癡。然既屬示現。同依圓覺。故云俱是梵行。以圓覺即是一切佛菩薩清淨因故。又如菩薩。說法所度。名為眾生。集行所嚴。名為國土。然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幻化不實。實即圓覺。故云同一法性。以圓覺即是依正二報。諸法真實性故。又如菩薩。教化造惡眾生。即入地獄。教化修善眾生。即入天堂。天堂不以為樂。地獄不以為苦。惟依圓滿覺性。清淨自如。故云皆為淨土。以圓覺即是常寂光淨土故又如菩薩。教化不定二乘。及與菩薩。名為有性。謂有成佛性故。教化定性二乘。及與闡提。名為無性。謂其無佛性故。然一切眾生。莫不有心。凡有圓覺心者。遠近定當作佛。故云皆成佛道。以圓覺即是一切如來本起因地法故。然此已上九對。前四似約地前。後五似約登地。未到佛地。皆名煩惱。以是有對待法。謂有對即有諍。因諍故成惱。今約佛地融會。同歸圓覺。故云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圓覺即是大解脫法。絕諸對待。一切煩惱。畢竟不再生故。
○法界下。次明能證之智。言佛地所以能融諸對待。而歸於圓覺性者。以其有法界智故。法界即一真法界。佛地證之。依此而起智慧。猶如大海無量無邊。故云法界海慧。照了諸相者。諸相即凡夫相。地前相。入地相也。照了者。照其起自圓覺。了其相無有實。相無有實。仍還圓覺。故云猶如虗空。楞嚴云。譬如虗空。體非羣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依今經則圓覺妙性。亦復如是。
○此名下。後結隨順圓覺。此名如來者。顯能隨順者。非前人故。隨順覺性者。謂如來從初發心。由凡夫至地前。入地。漸次隨順。究極而證於圓滿覺性。為妙覺地也。漸次隨順竟。
△二頓圓隨順二。一明隨順相。二讚隨順人。初。
善男子但諸菩薩(至)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如上漸次隨順。失照顧則任運成礙。修之誠為不易。若果有頓圓之機。則不必也。故重呼善男子而告之曰。但諸現前菩薩。及末世眾生。有頓根。或圓根者。只須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居一切時者。謂於晝夜循環。往復應酬。及一切見色聞聲等時也。不起妄念者。一念不生。即如如佛。名頓隨順。但妄念屬用。妄心屬體。欲得妄念不生。須併妄心亦滅。若爾。(則是妄上重加於妄)故曰於諸妄心。亦不息滅。或曰既不息滅。設有妄境現前。如何抵敵。故曰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謂只管住於妄想境中。但不加了別。及與知識。則已耳。又不加了知。則妄境即是真境。設更於中辯別。計以為真。別妄真同二妄矣。故云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謂於無了知境。亦不分析辯別。計為真實。然上云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則事不礙於理也。此云於無了知。是理法界。不辯真實。則理不礙於事也。理事無礙。名圓隨順。謂從此隨順修習。可到事事無礙。圓滿佛境界故。彼諸眾生。獨約末世言之。以現前菩薩根性猛利。又親見如來三業殊勝。聞是頓圓隨順法門。信解受持。不足為難。故不言也。信。謂信是佛說正教。解。謂解其頓圓真理。受。謂受以自修。持。謂持以教人。末世眾生。不惟不能如此。而且多生驚畏。故獨言之。謂末世眾生。聞此法門。設能信解受持。不生驚畏者。是則名為隨順覺性。文中言驚畏者。驚其非是佛說。(即是不信)義涉荒唐。(即是不解)畏其不應自修。(即是不受)及與教人。(即是不持)隨順覺性者。由頓而至圓。由淺圓而至究竟圓滿。無少違戾故。明隨順相竟。
△二讚隨順人。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至)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頓圓隨順覺性。非末世所堪能。恐生疑謗。故教以當知。謂當知其所以能隨順者。有由來矣。已曾供養等。極顯其供佛之多。所謂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也。及大菩薩者。供其主。及其伴故。植眾德本者。供佛必聞法。福慧雙圓。已植萬德之本。以佛果萬德。惟以福慧為種。而得種植故。佛說者。顯其不虗。然因既該於果海。果即徹於因源。故曰名為成就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即是佛智。能生佛地一切智慧。故以種智為名。是知眾生雖在末世。但能頓圓隨順覺性。必至成佛無疑。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開示圓滿覺性。二頌開示隨順成別。初(准長行分三。一本來平等。二迷倒成差。三究竟平等。今不頌後一。惟頌前二且略。屬略頌攝)。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至)漸次有差別。
前四句。頌本來平等。長行云圓覺自性。偈頌云圓滿菩提性。謂圓覺自性。依之修習。可以圓滿菩提。謂圓滿菩提之性。即圓覺自性也。無取亦無證者。性自有故。長行云。非性性有是也。菩薩為能證人。眾生為能取人。所取所證既無。能取能證何有。故并以無稱。同幻化故。後二句。頌迷倒成差。義頌而略。長行云。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偈頌云。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葢長行以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滅得一分幻化。顯得一分覺性。故曰於滅未滅。妄功用中。約所滅之幻為言。偈頌云。覺與未覺時。約所顯之覺為言。葢幻滅即是覺時。幻未滅即未覺時。長行云。便顯差別。偈頌曰。漸次有差別。皆約兩楹而言。長行有究竟平等一段。仍結居圓滿覺性。偈頌無究竟平等。而漸次有差別句。直是標下。但科依長行定故。無庸改立。頌開示圓滿覺性竟。
△二頌開示隨順成別二。一頌次第隨順。二頌頓圓隨順。初。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至)名為徧隨順。
首句頌凡夫隨順覺性。眾生伏惑。得法界境。名為凡位。為解礙者。長行云。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於圓覺而不自在。雖不自在。尚不至於背逆。故名隨順。次句頌地前隨順覺性。菩薩即地前菩薩。約圓教該住行向也。未離覺者。長行云。雖斷解礙。猶住見覺。礙圓覺而不自在。雖不自在。猶不至於背逆。仍名隨順。入地二句。頌地中隨順覺性。入地者。即指登地菩薩。永寂滅者。上二位有照有覺。俱名障礙。入地中則照與照者。同時寂滅。不住一切相者。長行云。礙已斷滅。無滅礙者。謂障覺相。俱不可得故。此雖隨順。少欠於圓。謂一於不可得耳。大覺二句。頌如來隨順覺性。大覺即是如來。悉圓滿者。長行云。一切障礙即究竟覺。乃至云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所謂不可得中恁麼得也。名為徧隨順者。長行云。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虗空。虗空體非羣相。不拒諸相發揮。故云徧也。頌次第隨順竟。
△二頌頓圓隨順。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虗妄(至)皆名隨順智。
初二句頌明隨順相。長行先言菩薩。偈頌從略。獨以末世眾生唯急故。心不生虗妄者。不惟起妄念為虗妄。而滅妄心。加了知。辯真實。有意欲樂。一一皆為虗妄。同幻化故。如是則不生虗妄一句。乃併彼不起妄念。不滅妄心等四義。皆該攝矣。頓圓隨順。如長行說。
○佛說下。頌讚隨順人。佛說者。顯是真實語故。如是人。指末世眾生。轉從四依邊聞。設能不生驚畏。許其現生即是菩薩。供養句。出其所以。長行云。百千萬億恆沙。偈從略故。但言供佛。不言及菩薩者。可例知故。長行云。植眾德本。且就因說。偈頌云。功德圓滿者。因該果海。以功德圓滿。即能成就一切種智故。雖有多方便者。許其不欲速成。皆名隨順智者。許其為度眾生。隨順一切種智。施權智也。總結前來兩問兩答。開解分竟。
上卷終。
下卷始。
△三四問四答教修分四。一威德章。二辯音章。三淨業章。四普覺章。初三。一謝前請後。二師資緣合。三應求開示。初二。一具儀謝前。二請後顯慇。初二。一眾中具儀。二謝前成益。初。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至)長跪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威德自在為主。(曩修三觀。已得三種輕安。度生嚴土。威德自在故)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
△二謝前成益。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憐及末世眾生。希成遐益。故稱大悲世尊。且就現前大眾。統冀傳芳。故云廣為我等。分別者。微細開示。隨順覺性者。次第隨順。頓圓隨順。俱如前說。令諸菩薩者。即指現前法會。覺心光明者。聞次第。則隨分識礙顯覺。聞頓圓。則句下承當領荷。承領也。佛音稱圓者。一音具異。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不因修習。而得善利者。言前薦取。識得自心即是圓覺。不依觀行。而得發明。如斯善利。實未曾有。故前此稱成解分焉。具儀謝前竟。
△二請後顯慇二。一請後方便。二至三顯慇。初。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至)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初喻說。大城王都也。王所依故。用此喻圓覺妙心。清淨法身之所依故。外有四門者。從外來入王都者。東西南北各有其門。用此喻四法界。謂諸菩薩欲證圓覺。或依事法界修。或依理法界修。或依理事無礙法界修。或依事事無礙法界修。皆可入故。隨方來者。非止一路。謂隨彼四方所來之人。非止一條路徑。用此喻諸菩薩。欲證圓覺。依四法界修。隨彼根性。其發覺初修。乃有多種方便。如楞嚴所謂方便有多門也。
○一切下法合。一切菩薩者。謂欲證圓覺之人。此合隨方來者。莊嚴佛國。及成菩提。總以教化眾生為本。言菩薩依四法界。教化眾生。一為莊嚴佛國。二為成就菩提。但隨其根性樂欲。發覺初修方便。乃有多門。故云非一方便。此合非止一路。
○唯願下。正請。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故云唯願世尊。以世尊乃過來人故。近接現前法會。遐濟末世眾生。故云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者。以所為既廣。根性樂欲。自應不齊。隨其發覺初修。應用何等方便。漸次增進。并諸能修行人。總有幾種。求佛一一宣說。乃見慈無遮而悲無盡故。
○令此下。希益此會菩薩者。現前大乘之機。未來求大乘者。亦是菩薩之侶。速得開悟者。開悟發覺初修方便。及漸次增進之法。從此建水月道場。作空花佛事。度如幻眾生。莊嚴陽?佛國。成就夢中菩提。故云遊戲如來大寂滅海。請後方便竟。
△二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語雖與前不同。禮并上章無異。必至三者。顯慇勤故。謝前請後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告威德自在者。是請主故。當場一問。現未俱益。故重言善哉。而讚美之。汝等乃能者。顯威德自在。與同類眷屬等。乃能如斯致問。除此未必能故。如是方便者。乃指初修方便。准前所問。還有漸次二字。今不言者。以初步定千里之程。漸次增進。不待言而知故。誡以諦聽。許以當說。顯師緣與資合故。
△二資與師合。
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歡喜默聽。正見資與師合。以不合則不喜。及不聽故。師資緣合竟。
△三應求開示三。一總標三種。二依次別明。三結顯應修。初。
善男子無上妙覺徧諸十方(至)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妙覺。即本妙覺性。體居象先。故以無上稱之。非約修得名無上也。徧諸十方者。法性徧在一切處故。出生如來者。隨緣出生一切諸佛。豈惟諸佛。乃至情與無情等。亦皆從此出生。故云與一切法。前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即斯意耳。同體平等者。既皆從彼妙覺出生。則佛與諸法。同一體性。既同一體性。則佛性。即是諸法之性。諸法之性。即是佛性。故云平等。如金剛般若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也。於諸修行。實無有二者。謂於彼諸佛。及一切法中。隨據一法修行。實無有二。以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故。雖順逆皆為方便。若隨順機宜。其數應有無量。至總統該攝。無量方便。所可收歸者。循諸機性差別。證入淺深。當有三種。文中言圓攝者。即總統該攝之義。當有三種者。梵名即同楞嚴三觀。直解云。二經列三名。同一梵語。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古釋奢摩他。此翻云止。以寂靜為相。義當空觀。三摩提。此云等至。亦名等持。以幻化為相。義當假觀。(即不空觀)禪那。此翻云靜慮。雙離靜幻。以寂滅為相。義當中觀。然修證必須三觀者。以如來藏心。具三諦理。謂空藏。不空藏。空不空藏。空即空觀。真諦也。不空即假觀。俗諦也。空不空即中觀。第一義諦也。三觀各照一諦。圓攝一心。故曰圓照。以一心圓照。則為頓。以次第各照。則為漸。此憨山依天台三觀。義略順於楞嚴。正脈不翻。但約義釋云。奢摩他。全取正因佛性。略兼了因為體。三摩提。全取正因佛性。略兼緣因為體。禪那。全取正因佛性。雙兼緣了二因為體。此交光依楞嚴經義。似有揀於天台。惟我圭峯密祖疏。依本經另立三種觀名。冥符楞嚴。質之憨山。交光。亦不相違。今準用之。第一奢摩他。為泯相澄神觀。自釋泯相者。謂身心客塵永滅。澄神者。取靜澄念。觀者。心冥所觀之境。第二三摩提。為起幻銷塵觀。自不釋。但指在經文。以經文甚顯故。第三禪那。為絕待靈心觀。自釋云。非關真妄。不對有空。直照靈知。而為觀行。如文云。不取幻化。及諸靜相。又云超過礙無礙境。又煩惱涅槃。不相留礙。皆絕待靈心義也。總標三種竟。
△二依次別明三。一泯相澄神觀。二起幻銷塵觀。三絕待靈心觀。初。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至)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初承悟取靜。悟淨圓覺者。承前兩番開示。已悟淨圓覺心也。淨圓覺心。為觀行本。即成佛正因。依此心修習。不致墮於岐途。即以此心。攝諸妄念。令其不起。即是取靜為行。如前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是也(問。未悟須憑理觀。既悟惟仗事修。今此經於未悟之前。解分之中。却祇散漫開示。既悟之後。修分之中。而乃確立觀門。其故何耶。答。顯是圓頓教故。良以圓頓行人。根性猛利。言言見諦。句句明宗。若必令依觀分門。反成鈍置。故世尊於未悟之前。却祇散漫開示。既悟之後。大用煩興。不假理觀。略有二失。一自恃根性。忘慧照而偏趣有為。二不念尊貴。遇患難而易生退阻。故世尊於修分之中。確令倚修三觀。古德云。目足更資。余則曰。足常資於目也)。
○由澄下。依修成益。憨山云。由此妄想消歇。則見阿賴耶中。習氣生滅之相。故云由澄諸念。覺識煩動。又云久久觀察。則自心光明。忽然發現。故云靜慧發生。又云心光既發。則頓見身心幻妄。未來不有。猶如客塵。故云身心客塵。據此乃是以客喻身。往來不定故。以塵喻心。生滅不停故。亦可准楞嚴以客喻見惑。不住非主故。以塵喻思惑。搖動非空故。然見思二惑。體唯我執。由身心起。故云身心客塵。謂身心所起之客塵。葢約能所成詞。而憨山乃以法喻並稱也。永滅者。二說俱得。以客塵不起。永不再執身心。身心不執。永不再起客塵。均成永滅。此先成滅惑之益。顯性之益次下即明。客塵滅。則身心寂靜。謂不隨見惑起滅。及思惑搖動故。身心滅。則內外輕安。謂執身則外為形累。執心則內為念擾。不得輕安故。言便能內發者。謂向以身心客塵。為累為擾。不得輕安。今身心客塵。既已永滅。便能於淨覺心內。任運發起寂靜輕安相故。由寂靜故句。承明顯性所以。不言輕安者。謂寂靜必能輕安。無庸言故。諸如來心。即是真如性也。葢由寂靜輕安。靜慧益明。徧觀十方世界。及諸如來。皆同幻化。本無所有。唯有諸如來心。於我淨覺心中顯現。如是則我心如鏡。諸如來心如像。然既但如鏡像。知非現量親證。以二障種子。尚未斷故。伏種所見。但依俙耳。按圓教位當十信。(頓當十住)楞嚴第三增進文云。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乃至身心妙圓。獲大安隱。(即今云。內發寂靜輕安)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即今云。諸如來心。於中顯現)此菩薩依奢摩他力。為若此也。
○此方下。結示觀名。依此修行。修乃無過。故以方便稱之。名奢摩他者。依圭峰密祖。即是泯相澄神觀。釋義在文可見。泯相澄神觀竟。
△二起幻銷塵觀。
善男子若諸菩薩(至)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
初承悟知幻。必承本悟言者。以從性起修。乃為真修故。悟淨圓覺。如上所釋。以淨覺心知等者。謂即以所悟之淨圓覺心。發起離念真智。了知覺悟六識心性。及與根塵。此等皆由一念妄動。展轉變起。故曰皆因幻化。謂猶如幻事。因幻術力。現化而有。無實性故。
○即起下。依修成益。承上既了悟得根塵識心。皆因無明幻化而有。即於諸識心性中。起諸幻智。以除幻者。幻者。即是相。本無明業識。彼為能幻之者。除者。以智除斷。令不生故。此是自修之益。向下明化他之益。變化諸幻。而開幻眾者。然後隨機應化。變現種種如幻法門。開示一切如幻眾生。由起幻故句。承前起後之詞。由前起諸幻智。以除幻者。而開幻眾之故。自覺根塵無累。自他一體。便能於幻觀心中。發起大悲輕安。大悲輕安既發。雖終日度生。無關勞慮。一切菩薩。總指信住行向地等而言。皆從此幻觀。起修諸行。漸次增進。漸次增進者。約歷位。從淺以至深。約斷惑。從粗以至細。今依起信論。逆次發明。初信位。寄息於滅相。二賢位。寄息於異相。三聖位。寄息於住相。四果位。寄息於生相。文云。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修行至此。返觀從前彼觀幻者。非同幻故。葢以彼觀幻者。是離念真智。即前文之知覺。非同幻化之無實也。又非同幻觀者。言幻觀之智。對幻法而起。幻法既無。幻智何有。故云皆是幻故。自此幻相永滅。真性獨存。如此乃是諸菩薩所圓滿之妙行。次喻明。苗喻諸位。如土長苗。謂幻觀如土。漸次增進如長。至等覺。則苗已成秀矣。
○此方下結示觀名。方便義。釋見第一觀中。三摩鉢提。或無鉢字。梵音少異耳。依圭峯密祖。即起幻銷塵觀。釋義亦在文可見。起幻銷塵觀竟。
△三絕待靈心觀。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初承悟超前。圓覺妙心。非染非淨。今云悟淨圓覺者。謂承佛開示。先且悟得真淨一分。起信所稱真如門是也。以淨覺心等。謂即以所悟之淨圓覺心。凝然不動。所以不取幻化。及諸靜相。準前第二觀云。即起諸幻。是取幻義。今以起即是動。有背真如不動。故不取也。第一觀云。取靜為行。是取靜義。今以取即念生。有背真如凝然。故亦不取。此顯雙超前二觀也。
○了知下。依修成益。承上二觀雙超。則是真俗並遣。空假不立。惟以雙遮二邊中道妙觀。直觀寂滅無二之真心也。了知身心者。於前不取幻觀中。即了明有知之身心。動被煩惱逼迫。業苦纏縛。故云皆為罣礙。無知覺明者。於前不取靜觀中。即了明無知之覺明。本來離於幻妄。絕諸垢染。故云不依諸礙。若住於礙。則被事障。於有為法中。不得解脫。若住無礙。則成理障。於無為法中。不得解脫。今二俱不住。故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者。謂行人於此超過礙無礙境。返觀自己外之所受用之世界。與內之所受用之身心。雖相在塵勞區域。而不被塵勞之所拘礙。故喻以如器中鍠。聲出於外。器是樂器。如簫笛笙管等。眾器發聲。喻塵勞擾攘。鍠即洪鐘之聲。鍠鍠然也。喻世界身心。動用無覊之貌。聲出於外。眾器不能壓。喻超出有為無為。塵勞不能拘。然既超出有為。則煩惱不能留。又超出無為。則涅槃不能礙。故曰煩惱涅槃不相留礙。菩薩修觀至此。便能於此妙觀心中。發起無限寂滅輕安。出前煩惱不留故寂。涅槃不礙故滅。言輕安者。不用更加修為。乃是任運於此。自覺身心寂滅。輕快安適。雖終日說法。不見有法可說。終日度生。不見有生可度。故云寂滅。乃至行種種難行之行。不見有繫累之相。故云輕安。至此方乃契合妙圓覺性。寂滅真境。故云妙覺隨順寂滅境界。如斯境界。惟證乃知。現前爾我虗妄身心。焉能及此。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他身心。即是我相人相。自他身心尚不能及。何況一切眾生。及與壽命。又從我人相上發起。虗浮妄想所立。豈能冀及。正顯四相不空。不能契此。
○此方下。結示觀名。名為禪那者。依圭峯密祖。即絕待靈心觀。釋義則雙超前二。名為絕待。妙契圓覺。即是靈心。依次別明竟。
△三結顯應修二。一正結應修。二設事校量。初。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至)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此三法門者。總指前之三觀。皆是圓覺等。結示在所應修。圓覺不指因心。乃約佛所修成圓滿覺故。親近隨順者。去佛不遠。隨順修習。便可到故。十方如來因此成佛者。已成之佛。由此成故。十方菩薩者。未成之佛也。未成之佛。修因度生。常行種種方便。或順性通修曰同。或分門別行曰異。迹雖同異兩分。本實顯密三觀。故云皆依等。而言事業者。謂此三種觀法。即為菩薩所應作之事業故。若得圓證。即成圓覺者。謂若得圓滿修證。即妙契法身。而成圓覺之佛。以是而知。三觀之應修。無庸更議矣。
△二設事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至)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初能校似勝反劣。將欲設事校量。故云假使有人。謂假若有是人也。修於聖道者。謂從凡夫地。發小乘心。修出世道。而云聖道者。乃約已證偏真。住最後身者言之。教化者。以諦緣教。化眾生為眷屬。成就者。恐其不能。復以八忍八智。無間解脫等道。而接濟之。百千萬億者。所化之眾竟有如許之多。阿羅漢辟支佛者。所證之果。竟有如是之勝。以是而知。上之所謂修於聖道。能教化。能成就者。其功德不可勝言。及欲與修三觀者校之。則反為卑劣。
○不如下。所校似劣實勝。言上云修於聖道。又能以斯教化。設若不發大心。終為敗種。故曰不如有人。謂不如有人。從凡夫地。發大乘心也。發大乘心。修大乘行。故曰聞此圓覺無礙法門。然圓覺二字。通指全經。無礙法門。特指三觀。如第一觀中。以淨覺心。取淨為行。則於理無礙。第二觀中。以淨覺心。起諸幻化。則於事無礙。第三觀中。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義兼理事無礙。及事事無礙。故總以無礙法門名之。然聞此。但是自聞。未及教化。隨順。不過權修。尚闕深證。且剎那翻為少時。一剎那即在俄頃。其功德似為卑劣。而上云。修於聖道。教化多眾證果者。猶不如此。以此覺圓無礙法門。乃成佛正因。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纔經順修。便是大根。還丹一粒。壓倒醫方萬品。可為喻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總標三種。二頌依次別明。三頌結顯應修。初(略頌)。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至)便有三種類。
體居象先。故稱無上。橫徧竪窮。故名為大。出生如來與一切法。故曰覺心本際。(在如來為覺心。在諸法為本際)如來與諸法同體。故無二相。隨順修習。起諸方便。其數即應無量。若統攝所歸總為開示。循其機性差別證入淺深。便有三種品類。此雖略頌。大義與長行無異。
△二頌依次別明(觀各二句。甚略不分)。
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至)如彼器中鍠。
初二句頌奢摩他。寂靜義也。奢摩他是名。兼義與名為一句。故如鏡照諸像。頌觀成利益。謂由寂靜故。十方諸如來心。於行人靜覺心中顯現。葢是懸契真如。與諸佛同。但以種子初伏。未得現量親證。依俙如鏡像故。次二句頌三摩提。亦兼義與名為一句。如苗漸增長者。頌依修成益。按圓教住位除種。行向隨分斷習。由地至等。位位斷習證真。義似依土生苗。漸次增長。唯待放華結實耳。末二句後頌禪那。首句先出名。唯寂滅。乃禪那中義也。凡夫無累名寂。二乘無累名滅。故凡夫二乘。各執名言。如眾樂競作名器。觀行菩薩。正見齊超。如洪鐘頓响曰鍠也。
△三頌結顯應修(長行有二。一正結。二校量。偈闕校量。唯正結也)。
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至)名究竟涅槃。
此偈雖略。與長行大義無闕。首句總指三觀。次句結顯隨順。謂皆是圓覺。隨順修習之方便故。後五句極顯應修。言已成之佛。先依此成。未成之佛。後依此成。葢由於此三種觀事。圓滿修證。即名無住處究竟大涅槃法。不益見其可修乎哉。威德章竟。
△二辯音章。(初心力弱。磨煉須從淺至深。次第三觀如前已明。久修力強。隨用即是。單修則觀觀皆能究竟。疊修則先後兩不相違。三具。則中後隨宜。齊零。乃隨便俱得。至能圓合一切。無離覺性。二十四輪。同歸三觀之中。一力圓修。共成二十五輪。如斯磨煉。何障不銷。所謂左右逢源。隨流得妄者今僅見於此矣)三。一謝前請後。二師資緣合。三應求開示。初二。一具儀謝前。二請後顯慇。初。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至)如是法門甚為希有。
初眾中具儀。此中以辯音為主。(以其久修輪觀。起無礙慧。成無礙辯。能問能傳持故)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
○大悲下。謝前聞異。悟後仍垂憐愍。故稱大悲世尊。如是法門者。即前三種觀門。甚為希有者。略有二義。一大用繁興。不至徧取有為。二大患無慮。任運直至佛果。餘俱準前可知。
△二請後顯慇。
此諸方便一切菩薩(至)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初請修祈示。此諸方便。淺深惟說三種。一切菩薩頓漸乃有多根。於前所悟圓覺。分門各證。約有幾種修習。願為現前大眾。及末世眾生。曲為方便。備悉開示。令悟真修實相。不至徒尚虗名。是所望焉。此請後真修也。至三顯慇準前可知。謝前請後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辯音一問。有關現未。故重讚善哉。汝等下。牒其所問。如是修習者。謂如是悟淨圓覺。依三方便。隨機分門。有幾修習也。誡聽許說。師緣與資緣合故。
△二資與師合。
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辯音現為請主。故奉教歡喜。大眾亦默然歡喜。奉教同聽。資緣與師緣契合。正在是焉。師資緣合竟。
△三應求開示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總標輪數。二別明頓漸。三結示修法。初。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至)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首言一切如來圓覺清淨者。正顯此理。為諸佛同證。若能修習。皆可成佛故。葢圓滿覺性。一真獨立。眾惑不染。故云清淨。既云清淨。則無法可修。既無法可修。則所修之法全空。能修之人何有。故曰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指現世初心。末世眾生。指未來新學。依於未覺者。言上一切如來。已證圓覺。固無可修習。今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雖發大心。尚在學地。而猶未證圓覺。由未證故。依之而起心修習。當知圓覺。本無修習。今起心修習。即同幻化。故云幻力修習。當爾之時。隨機分門。便有二十五種。通稱清淨者。各能斷障故。通稱定輪者。三觀屬定。輪替修故。又輪有摧碾運動之功。喻依此而修。能摧二障。運至菩提涅槃界故。總標輪數竟。
△二別明定輪三。一單修三觀。二統修三觀。三圓修三觀。初三。一單修奢摩。二單修三摩。三單修禪那。初。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至)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唯取極靜。即是單修奢摩。以泯相澄神。即是極靜義故。言唯取者。顯是單修。謂不取餘二故。靜力強勝。即能永斷煩惱。究竟成就者。障已盡。覺已圓故。不起於座。便入涅槃者。當下成佛。顯是頓入。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故。此菩下。結所修名。雖曰單修。實能頓該可知。
△二單修三摩。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至)名單修三摩鉢提。
不取寂靜。及與靜慮。故云唯觀如幻。謂單修三摩如幻觀也。由單修幻觀。即於幻觀中。觀一切世界眾生等法。皆如幻化。即如幻人。以幻術變化諸物無異。當知幻觀。葢是一切諸佛已修成之法。今菩薩正是依諸佛修成之法。而修成之。故云以佛力故。今欲度彼如幻眾生。還以佛力修成之幻觀故。乃能隨彼如幻眾生。變化如幻世界。以及種種作用。變化世界。即如變娑婆而成淨土。化地獄以作天宮等類。種種作用。即如隨機化導之類。雖行如是變化作用。咸同幻化。了無實性。故云備行菩薩清淨妙行。行云妙者。無滯礙故。即如單修觀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陀羅尼。前文殊章名為圓覺。今云於陀羅尼。即是於圓覺妙性也。葢二十五種輪觀。皆是依於未證圓覺幻力修習。今因幻觀功成。而圓覺妙性。全體顯現。故云於陀羅尼。正顯圓覺妙心總持一切法義。而圓該三觀也。既圓該三觀。雖不修奢摩。而亦不失寂念。雖不修禪那。而亦不失靜慧。靜慧即靜慮義。正顯三觀不離一心也。此菩下。結所修名。雖曰單修三摩。義實圓該前後。
△三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至)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唯滅諸幻句。唯字寓有揀意。滅諸幻。彼幻觀中。亦有此文。今揀非彼義。今菩薩唯是以寂滅力。滅諸幻法。以為向下斷煩惱之前方便。亦不取幻觀種種作用。彼為利他。此為自利。獨自斷除煩惱。言獨斷煩惱者。葢以煩惱能障真理。必須煩惱斷盡。真理方現。故云便證實相。此實相即圓覺真心也。能為諸法之體。故名實相。此菩下。結所修名。單修互攝。義準前二可知。單修三觀竟。
△二統修三觀三。一奢摩統修。二三摩統修。三禪那統修。初(別修七觀。俱以奢摩為首。故言統也)三。一疊複修。二具足修。三齊零修。初二。一奢摩三摩複。二奢摩禪那複。初。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至)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先取至靜者。以淨覺心。取靜為行。即是奢摩他也。靜極生慧。故即以靜慧心。照諸幻者。謂照彼如幻之眾。便於是中者。謂既照知已。即便於是如幻眾中。起菩薩行。謂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即是三摩提也。此菩下。結所修名。可知。
△二奢摩禪那複。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至)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下。仍當有先取至靜一句。以顯奢摩他義。結集避繁故略。以準上可知故。靜極生慧。故云以靜慧故。證至靜性。即真如性也。既已證真如性。即無煩惱可斷。轉思理由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即便深修靜慮。以期斷盡煩惱。永出生死海耳。此菩下。結所修名。亦可知。
△二具足修二。一先中後具足。二先後中具足。初。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至)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靜而曰寂。靜之極也。靜極方能生慧。義顯先修奢摩。從奢摩中得故。復現幻力者。謂即以靜慧。照諸如幻之眾。復於覺心性中。現起幻化之力。甚至種種變化度諸幻眾。此義顯中修三摩。以種種變化。必從三摩中得故。然既種種變化。度諸眾生。未免身在塵域。仍恐為眾生所累。故於後分之中。深修禪那。必期斷煩惱而入寂滅。令其身如器中鍠耳。結所修名。謂先奢摩。次三摩。後禪那。乃頓修中權分漸次。既不同上文之單修。亦不同前章之漸修也。
△二先後中具足。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至)中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以至靜力。義顯先修奢摩。以奢摩觀成。方得至靜力故。既得至靜。仍復以至靜力。起心斷惱。即是靜慮。謂靜中轉起思慮之慧。即中修禪那義也。斷煩惱已。即是禪那觀成。禪那觀成。分可成佛。乃不忍棄捨眾生。後復倒駕慈航。起諸種種神變。修習菩薩清淨妙行。度諸如幻眾生。即後修三摩義也。結所修名。準前可知。具足修竟。
△三齊零修三。一先零中後齊。二先中齊後零。三先後齊中零。初。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至)齊修三摩鉢提禪那。
以至靜力。義顯先修奢摩。以至靜功力。無始念慮。頓然歇滅。(故云心斷)煩惱義屬禪那。先自利。復度眾生。建立世界。義屬三摩。此菩下。結所修名。若觀前釋後結。禪那三摩。三摩禪那。文似顛倒。若論齊修。則正修禪那時。即修三摩時。正修三摩時。即修禪那時。其義實無前後顛倒。總以佛語自在。無不可耳。
△二先中齊後零。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至)後修禪那。
修奢摩時。即以奢摩至靜之力。資助發起變化作用。成三摩提。所謂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如云東方世界入正定。西方世界從定出等。皆齊修奢摩三摩義也。然奢摩偏於自利。三摩偏於利他。二雖齊修。尚恐未圓。故於後深修禪那。永斷煩惱。成就無上菩提。自利利他。不期圓而自無不圓矣。
△三先後齊中零。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至)後修三摩鉢提。
修奢摩時。即以奢摩至靜之力。資生寂滅之性。以成禪那。然至靜即寂。偏屬於定。寂滅則併寂亦滅。偏屬於慧。而曰力曰資者。謂正當至靜而寂時。定力資生慧力。併此寂亦不存。於自證則是矣。而度生猶未也。故於後起諸作用。變化世界。度諸眾生。以成三摩鉢提。則自利利他。皆具足而無憾。奢摩統修竟。
△二三摩統修三。一疊複修。二具足修。三齊零修。初二。一三摩奢摩複。二三摩禪那複。初。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至)先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修三摩提。即以三摩中變化之力。隨順眾生而度脫之。言種種者。眾生根性樂欲。種種不同。菩薩之隨順亦爾。而取至靜者。知其如幻。如化。無所動心。雖任運度彼。而我自如如。如云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也。然變化。非三摩罔就。至靜必奢摩乃成。結名中。先修後修。良有以也。
△二三摩禪那複。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至)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先修三摩。即以三摩中變化之力。作種種境界教化眾生。顯三摩已成也。三摩既成。大悲輕安。永不至沉空滯寂。惧入二乘境界。即是證取寂滅。而禪那成焉。結名中。先修三摩。後修禪那。義可準思。疊複修竟。
△二具足修二。一中先後具足。二中後先具足。初。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至)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以變化力。為度眾生。而作種種佛事。顯三摩已成也。雖作種種佛事。而性自如如。安住寂靜。顯奢摩不動也。雖奢摩不動。而任運斷惱證果。顯禪那自爾也。結名中。先修中修後修。亦秩然可對。
△二中後先具足。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至)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菩薩隨順眾生。以變化力。顯現無礙作用。此三摩得力也。既能顯現無礙作用。不以度生為累。重起靜慮。進修禪那。一切煩惱。任運而斷。功就不就。道成不成。退守奢摩。故云安住至靜。此菩下。結所修名。在文可見。具足修竟。
△三齊零修三。一中零先後齊。二中先齊後零。三中後齊先零。初。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至)齊修奢摩他禪那。
先以變化之力。為度眾生。開種種方便。起種種作用。此以三摩成益也。設遇小乘聲聞。大乘菩薩。同時來扣。則至靜寂滅二俱隨順。然至靜即是奢摩。隨順修習。為對小乘機故。寂滅即是禪那。隨順修習。為對大乘機故。結名中。零齊二修可知。
△二中先齊後零。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至)後修禪那。
以變化力。隨種種眾生。起差別作用。通行教化。明知是三摩已成。而言資於至靜者。動中能靜。名為至靜。是皆由於三摩資生。不須另修奢摩。而奢摩已成。所謂齊修者。正在是矣。然起用但為度生。而至靜尚恐趣寂。故於後深修禪那。斷煩惱而成菩提。離生死而證涅槃。可併搆焉。結所修名。無庸更釋。
△三中後齊先零。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至)後修奢摩他。
以變化力。資於寂滅者。正是菩薩以三摩變化之力。資助禪那寂滅之功。使兩相成也。葢以種種變化。悉同幻境。當體無實。唯一寂滅。既唯寂滅不須更滅。即禪那功成。禪那功既成。足知三摩之功亦成。所謂兩相成者以此。於是三摩禪那。二俱功成。則無功用道。自是以後。則安住清淨無作靜慮。即奢摩義也。奢摩觀中。一味清淨。無作無為即是泯相。靜息一切念慮。即是澄神。所謂泯相澄神者是矣。此菩下。結所修名可知。三摩統修竟。
△三禪那統修三。一疊複修。二具足修。三齊零修。初二。一禪那奢摩複。二禪那三摩複。初。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至)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則是勝因已成。妙果當證。而乃起於至靜。退安奢摩。此正所謂以法性身。受享法樂。故云住於清淨。結所修名。顯複可知。
△二禪那三摩複。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至)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禪那已成。不以證果為急。退修三摩。而開度生方便。故云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者。謂於一切所度之境。即指眾生。以眾生為菩薩所度境故。寂用隨順者。以寂滅故。而起作用。隨順度脫。則三摩成矣。結所修名。顯複準上。疊複修竟。
△二具足修二。一後先中具足。二後中先具足。初。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至)後修三摩鉢提。
以寂滅力。種種自性者。言菩薩不似二乘躭寂。不思度生。今以寂滅之力。乃見眾生有種種自性。在所應度。雖在所應度。必先以奢摩安定其心。然後依三摩鉢提。而乃起諸變化。隨順自性而度脫之。結所修名。如文可思。
△二後中先具足。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至)中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以寂滅力者。謂禪那功成。有寂滅之力用也。無作自性者。謂自性本具。不假造作也。起於作用清淨境界者。葢是菩薩於禪觀中。觀彼眾生。在塵勞煩惱中。頭出頭沒。無一時清淨。於是以寂滅力。於無作自性中。依彼三摩起於作用。化彼塵勞而成清淨境界。由此頓息一切妄念。歸於靜慮。結所修名。照文可知。具足修竟。
△三齊零修三。一後零先中齊。二後先齊中零。三後中齊先零。初。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至)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
寂滅有力。顯禪那已成也。寂則不著於有。滅則不躭於空。然一切諸法。不出有空。既不著不躭。則種種皆清淨矣。雖種種清淨。不以趣果為急。唯思權受法樂。還度眾生。因而退修奢摩。依奢摩而安住靜慮。併修三摩。依三摩而起諸變化。必期根深枝茂。源遠流長。成佛時壽量長遠。正法久住。皆由此也。
△二後先齊中零。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至)後修三摩鉢提。
菩薩修禪那時。即以禪那中寂滅之力。資於至靜。云何資耶。葢以離有曰寂。則能資生於靜。離空曰寂滅。則能資生至靜。是正修禪那時而奢摩已成矣。此二皆屬自修。而度生猶未也。於後仍修三摩。起變化而度脫眾生。則自他兩利。而佛果可立待焉。結所修名可知。
△二後中齊先零。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至)後修奢摩他。
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者。寂即是定。能發於通。且寂滅。則不躭於寂。故能資於變化。是正修禪那時。三摩不另修而自成矣。如是則大悲輕安。覺他易成。尚恐自覺力微。大智不能速就。故於後轉修奢摩。起發至靜之境。清明之慧。則悲智相成。自覺覺他。兩俱圓矣。統修三觀竟。
△三圓修三觀。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至)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者。準前次第三觀中。皆云悟淨圓覺。即以淨覺心修。以是而知二十四輪。一切皆然。咸是依於淨覺真心。隨順機宜而修習之。此約圓根菩薩。悟大圓覺。即以大圓覺慧。圓合一切。(指二十四輪)而修習之。謂一修一切修也。設問云何能爾。即答以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於諸性相者。二十四輪。皆以淨覺真心而為其性。單修。統修。及與齊零。差別不一而為其相。無離覺性者。皆不離於大圓覺性。是故但以圓覺慧修。即圓合一切。而併修之。無復疑矣。結名中。能修之人。仍指圓根菩薩。名為圓修三種者。謂以圓覺慧圓融而修。如修奢摩時。即具三摩禪那。修三摩時。即具奢摩禪那。修禪那時。具二亦然。如是則圓覺自性。清淨無礙。二十四輪。皆隨順而具成矣。別明頓漸竟。
△三結示修法。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至)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初正結輪數。準前總標輪數中云。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尚未說出。云何二十五輪。今上科約單修。統修。齊零修。圓融修。一一別明已竟。故此結云。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隨其自具根性。依輪修行。不過如是而已。
○若諸下。兼示修法。諸菩薩。指現前新學。末世眾。指當來初心。依此輪者。謂設欲依此輪而修者。當持梵行。謂必先嚴持禁戒。而修清淨梵行。以戒為無上菩提本故。寂靜者。收攝身心。寂然不動。思惟者。正念思惟二十五輪中。當依何法修也。尚恐宿障深厚。正修難成。仍須禮敬三寶。求哀懺悔。經三七日。自知感應道交。希示正修。於輪各安標記。標記者。以紙為標。註記輪名。各安者。隨輪各安。以備結取也。隨手結取者。謂隨手以標為結而混和之。仍復取結在手而展視之。隨結開示者。謂隨彼所展之結。開示應修何輪。便知頓漸者。謂便知自根頓漸。如二十五輪中。有頓漸偏圓四義。謂單修名頓。以觀觀皆究竟故。取此結者。便知自根是頓。隨彼開云修習。自然可入。複修具修名漸。然亦是頓中之漸。謂頓中略分前後。少時俱成也。取此結者。便知自根。於頓中具漸。隨彼開示修習。亦自然可入。以圓覺慧。圓合一切名圓。取此結者。便知自根是圓。隨彼開示而修自爾易成。齊零修者名偏。然亦是圓中之偏。謂齊修即能相容。不久則零亦容也。取此結者。便知自根是圓中之偏。隨彼開示而修。亦自爾易成。文中不言偏圓者。四字為句。準頓漸可知故。
○一念下。斥疑不成。然既知頓漸。徑修必成。若纔起一念。疑而不修。或既修復悔。於圓覺則不成就。痛宜忌之。勿自棄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中。義用長行而略。且段落不對。乃約義略頌也。分三)一略頌二十五輪。二顯示應修揀人。三結示隨順速證。初。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至)有二十五輪。
恐諸菩薩。不能隨順修習。故教以當知。借當機。儆餘眾也。一切諸菩薩。通該頓漸偏圓。圓名無礙慧。謂圓合一切故。頓名清淨慧。以淨覺為性故。又偏亦無礙。謂或於理無礙。或於事無礙故。漸亦清淨。謂漸次斷障。隨分清淨故。皆依禪定生者。禪定。該奢摩等三。依生。示應當隨順。所謂二句。指出禪定三名。三法頓漸修。不言偏圓者。頌以五字成句。亦準頓漸可知。有二十五輪者。合偏與圓說也。
△二顯示應修揀人。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至)並法不隨順。
十方諸如來已成正覺人也。三世修行者。未成正覺人也。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者。謂已成者。先因此成。未成者。後因此成。在所應修。不言可知故。惟除二句。揀除不隨順人。頓覺人有二種。一初生頓成。不見隨順。二因感示成。無容隨順。法不隨順亦二。一者外道。所修之法。不隨順故。二者闡提。無佛種性。暫不隨故。此皆約現在言。若遠推過去。後待當來。亦皆隨順。恐無知唯執現在。悞撥隨順。故茲預辯。
△三結示隨順速證。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至)不久證涅槃。
前三句指人勸持。一切菩薩。末世眾生。指出應修人也。常當句。勸持應修法也。後三句隨修蒙益。謂隨順勤修。蒙佛加被。不久證涅槃也。辯音章竟。
圓覺經析義疏卷第三
卍續藏第 10 冊 No. 0263 圓覺經析義疏
圓覺經析義疏卷第四
賢宗後學 通理 述
嗣法門人 心興 較訂
△三淨業章四。一具儀謝前。二請後顯慇。三師資緣合。四應求開示。初二。一眾中具儀。二謝前受益。初。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淨諸業障為主。(迷識四相。迷智四相。非善能淨諸業障者。不能問與解故)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餘可知。
△二謝前受益。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至)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威德章。次第磨煉。辯音章。交互磨煉。近為現前新學。遠為末世初心。故稱大悲世尊。次第三觀。已為我等略說。尚可以心言彷彿。二十五輪。又為我等廣辯。誠所謂不可思議。前章偈云。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故稱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眾同聞。各欲隨順。故云得未曾有。然正行纔修。邪魔競起。如我釋迦調御。歷恒沙劫。勤苦修此境界。一切煉磨功用。實難尋究。今則覩見。猶如一念之頃。炳然齊現於心。其慶幸欣慰。為何如哉。莫可形狀。故以深自為言。具儀謝前竟。
△二請後顯慇二。一請後除疑。二至二顯慇。初。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至)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按前章總標輪數中云。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等。然既曰本無修習。是顯本性。由來清淨。是故當機菩薩。即攝此以為發問之端。而云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前又云。一切菩薩等。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然未覺。即是不覺。不覺必有染污。是故當機菩薩。即躡此以為致疑之由。而云。因何染污。使眾生迷悶不入。迷即不覺。悶即不通。不入者。不能證入。較之果人。殊類天壤。如此深疑。非佛不能釋除。故云。唯願如來等也。廣為者。祈勿辭勞。我等者。總該時機。開謂通其迷。悟謂覺其悶。既通其迷。復覺其悶。則法性現前。不期證入。而自能證入矣。然法性即是圓覺。以能為諸法之性故。大疏云。若直談本體。則名覺性。若推窮諸法。皆無自體。同於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諸法。令同覺性。故云開悟法性。令此大眾等者。謂此間眾生證入。展轉傳至末世。末世眾生證入。展轉傳至將來。如是展轉相傳。乃至最後後際。一切眾生。永不至迷悶不入。故云作將來眼也。請後除疑竟。
△二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請後顯慇竟。
△三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因問而讚善詔告。稱能而誡聽許說。皆師緣與資緣合故。為求入覺。故曰諮問。諮者謀義。謂有所謀而問也。方便者。入覺之善權法故。若非能淨諸業障者。問不及此。故世尊以乃能稱之。
△二資與師合。
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奉諦聽之教。知入覺有望故歡喜。聞當說之許。恐議論盈耳故默然。亦資緣與師緣合故。師資緣合竟。
△四應求開示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開示障道四相。二斥迷無功勸修。初二。一開示迷識四相。二開示迷智四相。初三。一迷識執相。二別成凡小。三總斥迷悶。初。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至)我人眾生及與壽命。
一切眾生。該六道。與小乘也。從無始來者。遙指晦昧真心以來。晦昧真心。展轉變起八七五六諸識。今云妄想者。且指第六意識。以凡夫小乘。唯知有第六意識。八七五皆不知故。然第六意識。於諸識中。已屬至妄。況夫妄想。又是於第六意識上所起虗妄念想。誠為妄中妄矣。為此妄想所迷。固執五蘊身中有我。名為我相。計我展轉趣於餘趣。名為人相。計我盛衰苦樂種種變異相續。名為眾生相。計我一報命根不斷而住。名為壽者相。此四相中後三。雖隨境轉計。要皆以我相為本。金剛論中。名為迷識境也。迷識執相竟。
△二別成凡小。
認四顛倒為實我體(至)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固執名認。四相皆違真逐妄。是顛倒法。顛倒則不實。由迷識故。認取固執。以為真實我體。此又顛倒之甚也。由此認為實我。於違我者生憎。於順我者生愛。故云便生僧愛二境。然我人等。本屬虗妄。乃又執違我者為可憎。順我者為可愛。故云於虗妄體。重執虗妄。此又妄之至也。雖妄之至。而卒不可斷。故云二妄相依。謂妄體與妄境。相依而住故。或躭著有為。而造有為之業。或趣向無為。而修無為之道。然業道通稱為妄者。蓋以識心不了雖修道亦是妄故。由妄業故。循有為因。而受報於天上人間。故云妄見流轉。謂流轉於生死也。厭流轉者。順無為道。而感果於聲聞辟支。故云妄見涅槃。謂滅度於分段也。別成凡小竟。
△三總斥迷悶。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至)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由此二字。躡前由此妄見流轉。妄見涅槃。以此為障。則不見清淨覺性。不見則不能入。故云不能入清淨覺。非覺二句防問。恐有問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云何不能入。想是覺性違拒。諸能入者耶。故此防云。非覺違拒諸能入者。謂非是覺性違逆拒阻。使之不入。不惟不違拒。亦復不隨順。即如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有諸能入者。即如前文。菩薩修習三種觀法。即能證入。雖能證入。亦非覺性隨順。令其入故。總言入與不入。無關於覺也。以是之故。凡夫動念。起惑造業。二乘息念。沉空滯寂。俱屬妄念。不契真乘。故云皆歸迷悶。謂迷而不覺。悶而不通也。大疏云。此文正是結答前問。前問因何迷悶不入。今答云。由認四相。展轉生過。縱離六道。復墮二乘。是故不入。次云非覺違拒等者。由前問云。因何使諸眾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覺違拒。使之不入。但由認我。故不入也。開示迷識四相竟。
△二開示迷智四相三。一承徵引說。二次第別明。三總以結示。初。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至)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首句承前徵起。大疏云。動念任許背覺。息念即合契真。何故動息俱稱迷悶。由有下約本起無明為釋。引起重說迷智四相義也。直解云。本起無明。謂最初一念不覺。生相無明也。法身無我。(法身即指真如。本經稱為淨覺真心)由一念無明。迷本法身。成陀那識。為我相根本。自此皆是無明用事。故云為己主宰。其意以主宰即我。以我者主者義也。一切眾生。通指六道凡小。生無慧月者。從父母受生已來。無有智慧之目。不能照破無明。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云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謂依於無明而建立故。從此無明。永不能斷。葢以無明。不能斷於無明。所謂動念息念皆歸迷悶者。正以此故。恐猶不信。故仍以喻明。而云譬如有人。不自斷命者。喻顯無明。不能斷於無明。為可信故。是故者。謂以是無明不斷之故。不惟動念息念皆歸迷悶。即從此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亦不能脫離迷悶。故教以當知。令其自行審騐。試看有愛我者。則我與隨順。隨順即是無明。非隨順而違我者。便生憎怨。憎怨亦是無明。為緣憎愛心之枝末無明。將養從無始之根本無明。如是從三賢以去。乃至十聖等覺。相續求道。未免為智所迷。仍墮四相。故云皆不成就。承徵引說竟。
△二次第別明四。一徵釋我相。二徵釋人相。三徵釋眾生。四徵釋壽者。初。
善男子云何我相(至)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初承徵標定。上科云。相續求道。皆不成就。意顯為智所迷。仍墮四相。且徵云何名為迷智我相。此承上徵起也。下乃標定。謂諸眾生心所證者。言我相隱微。根自心起。於若事若理。有所證取。其體方現。
○善男子。引事證釋。承上隱微難見。有證方現之語。恐其不明。故引事以證釋也。故曰譬如有人。非喻指事言。即如譬如有一件事也。百骸者。人之身分。調適者。百骸無恙。調和順適。忽忘我身者。百骸調適。不覺有自己之身。如南郭子綦。嗒焉喪我。故云忽忘。四肢者。兩臂兩股。絃謂直不能屈。緩。謂柔不能申。此皆攝護將養。乖於方法。微加鍼艾者。或略用鍼刺。或略用艾炙。以必證取是事。即知有我。由此一事。可以證知。故前云有所證取。方現我體。
○善男下。取理深明。躡前不唯於事。心中有所證取是我相。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約所證果言)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約所證理言)畢竟了知者。謂徹底深證。清淨涅槃者。顯無明已脫。殊不知縱使果證如來。畢知涅槃。亦是心中有所證取。故云皆是我相。徵釋我相竟。
△二徵釋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至)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初承徵標定。上於迷智我相。已經辯明。此徵云何名為迷智人相。下乃標定。謂諸眾生心悟證者。悟由心發。故曰心悟。謂從心發悟。悟得彼之能證者是我。此悟不忘。即為迷智人相。謂對彼我故。說名為人。
○善男下。躡前詳釋。悟有二句。謂悟得上來能證以為有我者。自不復認彼為我。是於彼我全空矣。所悟二句。謂彼我既空。是所悟之境。(指前能證之智)已非是我。以此例知能悟之智。亦應如是非我。應忘情也。設或轉計能悟之智。業已超過一切能證之者。是依然為智所迷。對彼我相。故曰悉為人相。然證者。而云一切。人相。而曰悉為者。正顯凡有所證。不忘能證之智。皆名我相。凡有所悟。不忘能悟之智。皆名人相。
○善男下。以理深明。躡前不唯悟彼證者是我。為人相。其心乃至圓悟彼所證涅槃。俱是我者。亦為人相。者即人耳。承上漫說圓悟。設或心存少悟不忘。縱使備悉殫盡。逐位所證之理。皆名人相。由悟證是我故。徵釋人相竟。
△三徵釋眾生。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至)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初承徵標定。上於迷智人相。已經辯明。此徵云何名迷智眾生相。下乃標定。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謂於自心發起照了。了明得彼我人。二相俱非。自是所證所悟。不及於心。以有此心。即眾生相。葢以了我了人。心迹愈多故也。
○善男下。假言例明。謂假世人之言。比例發明也。譬如有人。例彼自心。作如是言。我是眾生。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獨立。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獨立。自然非彼能證。及與能悟。能例中云何非我。所例中即是云何非證。釋以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例了智獨存。則證所不及。故非證。能例中云何非彼。所例中即是云何非悟。釋以我是眾生。非彼我故。例了智獨存。則悟所不及。故非悟。此借世人語詞。以為義勢。顯第三了智卓然。非證悟所能及也。
○善男下。結成此相。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者。謂了彼心有所證者。為我相。了彼心有所悟者。為人相。但以有我者必有人。有人者必有我。故渾言皆為我人。我人不及者。即指了智卓然。存有所了者。則是了證了悟之心迹未忘。由心迹未忘。必至起滅不停。展轉滋多。由此結成名眾生相。徵釋眾生竟。
△四徵釋壽者。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至)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初承徵標定。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承上了證了悟。皆自心體上發起智照。而我人相所不及。故得心照清淨。且指業識心言。以四相未空故。因心照清淨。而眾生相現。故對眾生相上發起覺照。覺彼所了之我人二相。所有能了之智。俱屬我執。而欲斷之。
○一切下。正明其相。殊不知即此一念覺心。便是一切業智。謂第八識上微細分別也。不言識而言智者。此屬修證。反妄歸真。轉有漏業識。成無漏業智也。所不自見者。謂此微細分別。原從八識上起。八識不能自見。雖不自見。常在其中潛續。猶如人之命根。常在身中潛續壽命。而人不自覺知。由此所以名壽者相。總結次第別明竟。
△三總以結示二。一結示同塵。二結示不斷。初。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至)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初法說。若心照見。則是從自心上發起照見。此是後一相。一切覺者。指前三相。皆為塵垢者。總屬迷智境也。此先標定。下乃承釋。葢以能覺之後一。與所覺之前三。俱是於清淨心中。分自分他。立能立所。障於勝進。不得真修。故云覺所覺者。不離塵故謂染污於清淨心也。
○如湯下。喻明。如湯銷冰者。湯喻智照。以火煎水而成湯。喻正念悟心而成智。冰喻我執。因寒凝水而成冰。喻妄念迷心以成執。用湯銷冰。喻以智斷執。謂冰既銷矣。無別有冰。喻執既斷矣。無別有執。知冰銷者。顯湯亦不存。謂冰因湯銷而成水。此湯隨冰銷亦成水矣。至此冰湯俱忘。唯一清水更誰能知冰為湯銷者。此是異喻。反明前文覺所覺者。皆為塵垢。染污淨心。果其執斷智泯。能所雙亡。當下唯一清淨真心。又誰能知我執為智斷者。向下以法結合。存我覺我。亦復如是。先正合。言能覺之我。與所覺之我。二俱互存。則染污淨心。不得顯現。合彼前喻能銷之湯。與所銷之冰。二俱互在。則障礙淨水。不得澄清。次反合。如其一念不生。能覺所覺。二俱互泯。則塵垢銷滅。唯一淨心矣。合彼前喻湯冰互融。障礙全銷。唯一清水矣。結示同塵竟。
△二結示不斷三。一不斷不成聖果。二展轉徵釋其故。三騐知我根未盡。初。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至)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正像已過。名為末法之世。此際眾生。尤在可愍。故偏言之。不了四相者。迷識迷智。二種四相。皆不了明也。不了則不斷。不斷則我執俱在。所以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有為者。自執由我作為。是世間因也。世間之因。酬因之果。還在世間。或天上。或人間。或為輪王小王。或為宰官長者等。縱饒修到非非想天。報盡還來。散入諸趣。欲成出世聖果。則終不能也。然出世聖果有二。若惟不了迷智四相。自不能成大乘聖果。(十地等妙)設復不了迷識四相。雖小乘聖果。(三果無學)亦不能成也。是故句。有以衰例盛之義。謂以是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不成聖果之故。則知汝等生植盛時。不了四相修因。亦可名為正法末世。可不慎哉。不斷不成聖果竟。
△二展轉徵釋其故三。一一向錯認。二我不解脫。三法不解脫。初。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至)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初徵。謂以何以故。不了四相。久修不成聖果耶。釋中謂四相皆我。名一切我。不了則認。認則心生保愛。妄計涅槃。如前我人二相中。有證有悟。名成就故。即其相也。不言有了有覺者。可例知故。譬如下。喻明不成。四相皆我。有損於道。義似乎賊。而乃妄計為自所成果。故以認賊為子喻之。大疏云。賊若在外。猶可隄防。養之為兒。如何檢慎。又知賊是賊。賊無能為。養之為兒。寧無損敗。如六根取境。猶可制御。藏識妄我。難以辯明。因致如來藏中功德之寶。念念衰耗。故以其家財寶。終不成就喻之。所謂久修不成聖果者以此。(問。據上所云。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則一切我。似指所證所悟。而前釋四相。却指能證能悟。能了能覺。則一切我。似指能證能悟等。豈能證能悟等是我。而所證所悟等亦是我耶。答以金作花。花花皆金。以紙作花。花花皆紙。能證能悟等。既皆是我。所證所悟等。豈離我哉。則一切我。通該能所言之亦無不可。又何所疑乎)一向錯認竟。
△二我不解脫。
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至)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初徵。謂以何以故為一向錯認也。釋中我愛者。四惑之一。按相宗中。第七識隨緣執我。與四惑相應。一者我癡。謂愚於我相。迷無我故。二者我見。謂非我法中。妄見我故。三者我慢。謂恃所執我。心高舉故。四者我愛。謂於順我者。深躭著故。今謂第七識。隨緣執我。常與四惑相應。自應不斷我愛。故云有我愛者。既有我愛。於順我者便愛。故應亦愛涅槃。但勢必伏我愛根。為涅槃相。今現有我愛。所愛者豈真涅槃。謂之錯認。不其然乎。又順我者。既已取愛於我。違我者。必應取憎於我。是又有取憎於我者。為我所憎焉。如是則有我憎者。亦憎生死。然憎生死者。必愛涅槃。乃不知愛者。真生死故。是知為愛涅槃。別憎生死。則所愛涅槃。名不解脫。以未離我愛。是真生死。正為繫縛法故。我不解脫竟。
△三法不解脫。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至)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初徵。與上二不同。上二俱是以已說者。未能便了。故但用何以故而徵之。謂如上所說者。何以故耳。此是約未說者。令其明了。故以云何當知等而徵之。佛意以前說經劫修道。不能成就聖果。必是我相法相。俱未解脫。然我不解脫。如上已明。云何當知法不解脫。故次呼善男子而釋成之。末世習菩提者。即求成聖果人也。以己微證者。我相中證。人相中悟。眾生相中了。壽者相中覺。皆有分證之相。稱之曰微。然證則自計蘊(身心)淨。悟則自計我淨。了則自計人淨。覺則自計生淨。故云為自清淨。惟餘覺所了者。即是一切業智。正是我相根本。故曰猶未能盡。然既以己微證。為自清淨。即是法相。雖是法相。亦不離我相根本。謂是我之法故。既我相根本。猶未能盡。法相豈能解脫。以此應徵。義可思知。展轉徵釋其故竟。
△三騐知我根未盡。
若復有人讚歎彼法(至)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此雖騐知我根未盡。實借此以證法未脫也。讚歎彼法。即生歡喜。正是法執未脫。便欲濟度者。方便開示。濟其怠惰。度令精勤。欲其修習彼法。望其同得也。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亦是法執未脫。便欲訶責。不待言而知故。則知我相堅固執持者。謂執所得之法。不令遺忘也。藏識即是第八阿賴耶識。按相宗第七識。內緣第八見分為我。既是第八見分。自應潛伏藏識。又潛伏者。對下遊戲諸根而言。蓋以諸根不動。無法可執。故曰潛伏。及諸根纔動。隨於彼之六塵境上。任運執我。故曰遊戲如世間賊人。無可盜。則潛而伏之。有可盜。則任運無懼。如玩遊。如行戲也。曾不間斷者。恒審思量我相隨故。開示障道四相竟。
△二斥迷無功勸修二。一分類為斥。二警䇿正修。初四。一斥有我無功。二斥說病無功。三斥竊德無功。四斥增慢無功。初。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至)眾生壽命亦復如是。
初承上正明。謂如上所說觀之。而彼末世之修道者。必要斷除我相。設若不除我相。則證。悟。了。覺。不離我。人。眾生。壽者。以是之故。不能入清淨覺。讚喜謗瞋。即其證焉。
○其次善男下。據理反顯。謂反顯能入淨覺。恐謂不除我相。不能入清淨覺。已知彼修道者。雖修無功矣。且畢竟如何能入。故云若知我空。謂證知空無我理。既能證知空無我理。自然聞毀不瞋。故曰無毀我者。聞毀既已不瞋。聞讚又復何喜。設若聞讚生喜。許以濟度說法。則是有我說法。是人我未斷故。我既未斷。人等亦然。故爾超略人相。而云眾生壽者。亦復如是。以是而知我相既空。人相。與眾生壽者。一齊俱空。如是則證悟了覺。乃隨分入清淨覺矣。斥有我無功竟。
△三斥說病無功。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至)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末世眾生。不了四相。為度眾生。而說自所得法。殊不知說自所證。正是我相。說自所悟。正是人相。說自所了。正眾生相。說自所覺。正壽者相。故謂其為說病為法。如此則是以盲引盲。是故名為可憐愍者。蓋以其說者聽者。兩無功故。然說者雖精勤說法。為度眾生。作淨覺因。而聽者雖精勤研究。信解修習。趣淨覺果。皆為增益諸病。蓋以我相未斷。人等相因。以是之故。不能入清淨覺。斥說病無功竟。
△三斥竊德無功。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至)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末世眾生。不了四相者。謂彼於我相根本未盡。不能了達四相皆空也。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等。謂如來於因地之中。久空四相。有所解皆為淨解。有所行皆為淨行。而眾生不了四相。乃依佛所說之理而解。依佛所說之行而修。便執為自己修行。是謂竊取如來之德。以為己德。殊不知四相不了。俱墮有為。清淨解行。終不成就。亦何益哉。斥竊德無功竟。
△四斥增慢無功。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至)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或有眾生者。即指增上慢人也。未得謂得者。約涅槃斷果說。謂此人乍斷迷識四相。纔離分段生死。相似涅槃。而實未得清淨涅槃。即便自謂已得。未證謂證者。約菩提智果說。謂此人乍斷我執煩惱。纔證偏真覺性。相似菩提。而實未證圓滿菩提。即便自謂已證。(此不過略具增上之心。恃己於他講演者。切不可以四波羅夷中。大妄語罪責之)設見有勝於己。更希前進者。則心生嫉妬。謂嫉我不能。妬彼勝我。此皆依於我相。(迷智境中我相)故曰由彼眾生未斷我愛。(相應四惑中後一)是故者。以是未斷我愛之故。四相競生。清淨覺相。豈復能入。故以不能結之。分類為斥竟。
△二警䇿正修。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至)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初警示趣果迷因。末世希望成道。則是已發菩提心者。既發心希成道果。應須先悟自心。依本經即是圓覺真心也。依此心修習。即是成佛正因。今乃無令求悟。則是迷於正因。漫說不修。縱使修習。終不成就。況且惟是要益多聞。仍復食彼餘唾。便謂自己發明。故云增長我見。是反成障道法矣。
○但當下。䇿令應急斷惑。但當精勤者。不管悟與不悟。但當精一其心。而無異緣勤勞其身。而無惰志。準下文即惟以斷惑為急務也。降伏煩惱者。謂先斷迷識四相。略顯空無我理。得相似涅槃。救然眉之急故。雖救然眉。猶慮焚身。故又勸以起大勇猛。勇謂進修不退。猛謂冒難不屈。未得清淨涅槃。務須令得。未斷迷智四相。務須令斷。果其貪瞋愛慢等。對境不生。則是清淨涅槃。所謂未得者已得也。果其彼我恩愛等。一切寂滅。則是迷智相盡。所謂未斷者已斷也。大疏云。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忍行所依為業。慢者。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此是根本煩惱中三。略引大疏釋之。餘三經既不具。無容強會。又不釋愛者。以愛無別性。貪所攝故。又大疏云。諂曲嫉妬。即小隨煩惱。各別起故名小。但是貪等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之為隨。諂者。為罔冒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貪癡二分為體。嫉者。徇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慼為業。瞋一分為體。此雖四字。但是小隨之二。以諂即具曲。嫉即具妬。俱依大疏釋之。經不具者。不敢妄贅。而云對境不生者。顯種習俱盡。設不盡者。對境即生。謂其是清淨涅槃者。以此聞讚不喜。亦不欲施恩濟度。聞謗不瞋。亦不欲捨恩訶責。是謂彼我恩愛。(彼若讚我所得。是彼之愛。我若喜欲濟度。是我之恩)一切寂滅者。對動言寂。是但銷我相之枝葉。並寂已滅。乃進除我相之根本。謂其為迷智相盡者以此。
○佛說下。許以漸次成就。謂理由頓悟。乘悟併銷。事必漸除。因次第盡。若是人者。先斷迷識四相。次斷迷智四相。是為漸次成就。
○求善下。教以近友輸誠。謂毫?之差。千里之謬。漸次成就。恐落岐途。故須求善知識。開導指示。方能不墮邪見。又求善知識。但取其知見真正。不論其種性高低。設若於所求時。不取知見。別於種性高低處。而生憎愛。猶是我相未盡。故云則不能入清淨覺海。覺而云海者。以海出眾流。流流入海。喻彼大圓覺心。出生一切諸法。教化眾生。成就大圓覺心。如文殊章云。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流出一切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取喻如海。良有以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開示障道四相。二頌斥迷無功勸修。初(約義略頌)。
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至)不得成菩提。
既呼其名。又稱為汝者。顯詔告之切故。當知者。應當了知。我愛不可不除。四相不可不斷也。一切二句。正顯我愛當除。無始妄流轉者。謂從無始來。凡夫執我愛。而起惑造業。流轉於分段生死。二乘厭流轉。而修道證滅。流轉於變易生死。皆如空華。同歸虗妄。未除二句。正顯四相當斷。四相皆由我起。長行云。伏我愛根。名涅槃相。今既四相未除。我相仍在。涅槃斷果非真。菩提智果焉成。故不得也。頌開示障道四相竟。
△二頌斥迷無功勸修(約義略頌)二。一頌分類為斥。二頌警䇿正修。初。
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
準長行分類為斥有四。一有我。二說病。三竊德。四增慢。今此中愛憎生於心。乃義頌有我。謂順我者愛。違我者憎故。諂曲存諸念。則義攝後三。以說病為法有諂媚聽者義故。竊德增慢。有曲護己短義故。是皆有礙勝進。故多迷悶。迷不覺。悶不通也。既迷且悶覺城安入。故總以不能斥之。長行分類別斥。皆云不能入清淨覺是也。覺而言城者。有二義。一謂途中多迷。進城則覺。喻已證圓覺。如金出鑛。冥不復重為鑛故。二謂門通四路。出則可行。喻既證圓覺。仍思度生。隨方皆可到故。頌分類為斥竟。
△二警䇿依正修。
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至)究竟非成就。
準長行此科有四義。首則警示趣果迷因。今云若能歸悟剎。歸即順也。悟剎。即是所悟之境。以圓覺妙心為悟境故。若能反彼。無令求悟。歸順圓覺。而為悟剎。則成佛之正因具矣。何迷之有。次則䇿令應急斷惑。先去貪瞋癡者。勸斷迷識四相。四相總由我起。今云貪瞋癡。皆屬我相。貪謂於順我者。生貪愛心。瞋謂於違愛者。生瞋恚心。此二皆屬我愛。謂同依我愛起故。癡即我癡。謂愚於我相。迷無我理故。準長行尚有愛慢二字。然愛即是貪。貪所攝故。不言慢者。以五言難容。依長行可知故。又長行有小隨之二。偈亦不具。以諂曲二字。貪瞋二分所攝。嫉妬二字。瞋一分攝故。此皆迷識而有。我人眾生壽命。亦以此而建立。法愛不存心者。勸斷迷智四相。然證悟了覺。皆為法愛。存心則執成四相。不存心則解入淨覺。三則許以漸次成就。而今云漸次可成就者。謂若惟執頓悟。未必能成就淨覺。今既能歸悟剎。又能於二種四相。漸次斷除。則清淨覺海可入。故云成就。四則教以近友輸誠。我身本不有者。淨覺成就。了達五蘊皆空。是已達空無我理也。既達空無我理。則違我者。不以為違。憎何由生。順我者。不以為順。愛何由生。如是則求返善友。必能輸誠。蒙彼開示正見。終不墮邪。設若於彼所求。別依種性高低等。而生憎愛之心。縱有所得。究竟非真成就。以彼既有憎愛。則是我相根本。猶未盡故。淨業章竟。
△四普覺章三。一謝前請後。二師資緣合。三應求開示。初二。一具儀謝前。二請後顯慇。初二。一眾中具儀。二謝前成益。初。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普覺菩薩為主。(作止任滅。藥病雙關。覺則成藥。執則成病。菩薩普能覺了。故為眾代問)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餘可知。
△二謝前成益。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至)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為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今假現前大眾。預為開導。故稱大悲世尊。快說禪病者。快字下應作逗。謂慶幸意也。若合下三字。則是當機菩薩為眾慶幸之語。猶云快哉。佛之所說。真為禪病。葢以證。悟。了。覺。皆由禪定而得。但執則成病。不自覺知。今蒙如來開示。深悟迷智四相。快何如之。一向未曾說者。今乃說之。故云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四相融於胸襟。故心意蕩然。謂空洞無礙也。淨覺入於言下。故得大安隱。謂解脫無窒也。具儀謝前竟。
△二請後顯慇二。一慮後詳請。二至三顯慇。初。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至)今彼羣盲不墮邪見。
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者。正法流行之際。雖去佛猶不遠。至於像法。則去佛遠矣。若更歷末法。則一往漸遠。愈趣愈下。卒至不可。返矣。當斯時也。賢友逃形。聖師不作。或潛隱於巖谷。或伏藏於海隅。正教既其衰微。邪法自爾增盛。如火熾然。鮮有不被其焚者。然亦有乘大願力。來度迷津。故上章教以求善知識。不墮邪見。但彼之順行逆化。道跡良多。設不得如來明示。難免誤認。故初問使諸眾生。求何等人。葢求佛於順行逆化。眾多人中。明明說出。當求何等樣人。為善知識也。然既求其人。必依其法。但恐其所說之法。未必如其所得。故次問依何等法。謂求佛說出。於彼所說法中。當依何等之法。而為教儀。又既依其法。必行其行。但慮其行有多門。習艱並技。故三問行何等行。謂求佛說出。於彼所行多門行中。當行何等之行。而為專習。又既行其行。必有所得。但慮其所得之中。道分真似。藥病雙關。故四問去何等病。謂求佛說出。於彼所得真似道中。當去何等似病。而存自他兩利之真藥。又既得其道。還須自己發心。但發心有權。實。頓。漸。偏。圓。故後問云何發心。謂求佛說出。於權實頓漸偏圓中。當云何而發因地之心。令彼羣盲。不墮邪見者。自明所問意也。言末世眾生。無智自辯。動陷邪途。猶如羣盲。故今詳問。果蒙如來開示。自令不墮邪見。慮後詳請竟。
△二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前後皆同可知。謝前請後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現前大眾。因面授。而開正知正見。末世凡情。因傳說。而免邪教邪宗。善哉問也。理合重言。若非乘大願力。發普覺心者。不能如斯致問。故稱之曰。汝等乃能問而言諮者。有所謀而問。佛已知之。下即出其所謀。五問中獨言修行者。以前之求人依法。後之去病發心。皆為成就修行事故。能施末世等。正世尊出其所謀。葢以末世眾生。不得正知正見。畏墮邪宗。不成聖道。菩薩謀求世尊。使其得正知見。作無畏道眼。不墮邪見。可成聖道。故而致問。世尊喜其所問。故誡以汝今諦聽。許其當為汝說。正師緣與資合耳。
△二資與師合。
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奉諦聽之誠。喜當說之許。知世尊不悋慈悲。徧益來今。故而及眾默然。靜心澄聽。又資緣與師合也。師資緣合竟。
△三應求開示二。一長行。二偈頌。初四。一示求人。二開示法病。三開示行病。四開示發心。初二。一正示求人。二兼示承事。初二。一明求人。二明獲益。初。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至)不著聲聞緣覺境界。
將發大心者。謂欲要發大乘心。尚未敢發。以苦無知識引導。恐墮邪見。其意必是求善知識。欲要依之而修行者。汝前代問。令彼求何等人。吾今示汝。當求一切正知見人。然正知見人。當以二法騐知。一者心不住相。不為人天福報所迷。二者不著聲聞緣覺。不為小乘因果所滯。依如是人。自不被邪見所惑。明求人竟。
△二明獲益。
雖現塵勞心恒清淨(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雖現等。皆指所求人言。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見近時學人。親近知識。偏責知識之短。不取知識之長。纔捨此而至彼。復嫌彼而逝他。徒費草鞋。空勞身力。余常示以清涼有言。明正為南。方盡南矣。益我為友。人盡友焉。試看世尊告普覺菩薩曰。雖現塵勞。心恒清淨。塵勞即是煩惱。如貪瞋癡慢等是也。此言善知識。為度塵勞眾生。必先顯現塵勞。與之相親相近。乃以權巧方便而攝化之。至觀善知識之心。恒常清淨。而塵勞不與焉。又云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過即不律儀事。此言善知識。為度有過眾生。必先示有諸過。與之相依相附。乃為之讚歎梵行。而開導之。至觀其依附之久。再不令彼眾生。入於不律儀中。此皆示現同事。新學者。宜應知所辯焉。求如二句。乃世尊結答普覺之語。汝前問求何等人。必求如是具大乘根。有德操之人。方堪引發大心。導以正修。即可因此正緣。得成無上正等菩提。由是觀之。善知識為益良多。誠不可不求也。正示求人竟。
△二兼示承事。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至)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初明承事。見如是人。已知是得成菩提正緣。故應當供養。謂敬修四事。不敢有違故。然又以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如是[拚-ㄙ+云]捨身心。修行其法。故云不惜身命。謂縱有喪身失命因緣。亦不顧惜也。彼善知識。見其能如是故。則示之以順行。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常現清淨。為其作準作則。令彼眾生。依而習之。乃至轉為種種過患眾生。則示之以逆行。於四威儀中。示現種種過患。如婬殺盜妄等。乃急於為之讚歎梵行。而作折伏。彼諸眾生。雖見此等。心亦無有憍慢。謂已知其是。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慧故。設不知者。必生憍慢。憍。謂矜己勝彼。慢。謂輕彼劣吾。然知則必能倣行。順逆皆能修也。不知則惟堪順修。則劣於和識遠矣。況夫句。有以重況輕之意。言種種過患。事該婬殺盜妄。乃違犯律儀之最勝者。見之尚不生於憍慢。況夫出家知識。貪著摶食。及與財物。在家知識。愛染妻子。及與眷屬。縱有違犯律儀。尚無大過。見之不惟不生憍慢。而一切惡念皆不起也。
○善男下。次明獲益。亦世尊結答普覺之語。善男子。當知於彼善友。所示種種過患。不起憍慢等諸惡念。於此可見正念純熟。心地清淨。隨因感果。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契真心也。從此智慧心華。開發明曜。普照十方剎土。成佛度生。不外是矣。開示求人竟。
△二開示法病二。一開示依法離病。二開示離病即正。初。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
承上文業已開示。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成正覺。今復指示。於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當離於四病也。妙法即圓覺。以其包羅法界。涉入無礙。故稱玅法。若依此法。不墮邪見。此正示依何等法也。四病即作任止滅。若能離病。即成正行。依此修習。皆可入圓。此正示行何等行也。據菩薩問處。分條別問。而世尊答處。總示以事善知識中。善知識所證妙法。即是可依之法。無別有法可依也。離病正行。即是應行之行。更無別行應行也。故示勸以應離。淨名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也。開示依法離病竟。
△二開示離病即正二。一歷明四病。二總示邪正。初四。一作病。二任病。三止病。四滅病。初。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至)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初寄言總徵。既屬總徵。通冠下四。應令為一科。孤句不便別分。故寄言於此。
○一者句標定。若復下釋成。若復有人。指一類修行者言。顯不修行者。無此計故。作如是言。葢是從心起念。發如是妄計之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此是錯會前幻觀中義。起種種行。欲求圓覺也。實不達彼先悟淨覺。然後以淨覺心。發起幻智。觀彼幻眾。而起幻行。乃至幻相永滅。方滿菩薩清淨妙行。今乃虗妄計度。謬倣彼行。欲求圓覺。豈可得哉。當知圓覺清淨。本無修習。豈容作得。故曰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固其宜矣。作病竟。
△二任病。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至)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二者句標定。若復下釋成。若復有人。仍指一類修行者。反顯不修行者。無此妄計。作如是言。亦是從心起念。作如是妄計之言。我等今者。是妄宰己先定於中矣。如此而曰。不斷生死。則生死常輪。如此而曰。不求涅槃。則涅槃永背。涅槃生死。無起滅念者。謂涅槃由他永背。而無求起之念。生死由他常輪。而無斷滅之念。一味任彼一切。隨諸法性。生死者。任他生死。涅槃者。任他涅槃。此錯會普眼章中。覺成就故。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等義。而自作此無可無不可之妄計。而乃以之欲求圓覺。豈可得哉。當知彼圓覺性。雖本無修習。不妨幻力修習。豈是任用隨他之所能有。故曰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任病竟。
△三止病。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至)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三者句標定。若復下釋成。若復有人。準前可知。作如是言。仍是從心起念。作如是妄計之言。一切妄念。皆由自心而起。今欲永息諸念。豈從外招。故云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其意以由諸念故。見一切法。起動差別。設若永息諸念。則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此錯會清淨慧章。居一切時。不起妄念等義。而自作此永息諸念之妄計。殊不知息愈勤。而念愈多。纔起一念息心。則是於妄念上。又添一層妄念。一念既爾。念念皆然。欲求永息。豈可得乎。而乃以之欲求圓覺。實不能爾。當知圓覺清淨。本自離諸妄念。何庸更止念以求合。故曰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止病竟。
△四滅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至)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四者句標定。若復下釋成。若復有人。亦準前知。作如是言者。謂從心妄計。作如是永斷煩惱之言。其意以身心受報。皆因煩惱所使。今欲斷之。使不再生。故曰永斷一切煩惱。既永斷之則無惑。無惑則無業。無業寧有身心受報。故云身心畢竟空無所有。又身心為根塵總相。根塵等為身心別相。身心既空無所有。何況六根五塵。及法塵之虗妄境界。又安所存。故云一切永寂。此錯會前滅觀中。斷諸煩惱。隨順寂滅等義。實不達彼。以淨覺心修習。全無許多妄計。今妄計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如以方木。欲逗圓孔。吾固知其不入也。當知妙圓覺性。具足恒沙德用。無礙難思。住寂之心。豈能契合。故曰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歷明四病竟。
△二總示邪正。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至)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首二句結示清淨。謂彼果能離四病者。則知彼是清淨修行。作是下。依分正邪。謂作是觀。離於四病。而修習圓覺者。是人得入圓覺之正性。名為正觀。若乃他觀。修習圓覺。不必離於四病者。是人不得入圓覺正性。名為邪觀。依正觀而修。則為成佛夷途。依邪觀而修。必沉入魔險道。有志圓覺者。不可不辯。開示法病竟。
△三開示行病二。一示修行入圓。二示解脫除病。初。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至)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末世眾生。去佛遙遠。欲修行者。致障多緣。不假善友調停。難免不入邪徑。應當盡命等。正誡勉之語。盡命供養者。盡其形命。供給四事。勿朝勤而夕惰。及日親而月違也。尋常稱善友為知識。呼知識為善友。隨說者便。不甚分疏。今經文既兩用。釋當類別。葢既稱為友。應指同學等侶。但取其賦性善良。與之共住。有彼此互相勸勉之益。故以善友稱之。必令盡命供養者。恐彼四事不足。不能安心辦道。相與切磨箴規。成其益焉。善知識者。應指親近師承。具正知正見。能識法識機。乍親則解粘去縛。久近必抽釘拔楔。故稱為善。教以執弟子禮。善侍巾瓶。故名為事。欲求親近者。或因其執禮善侍。或見其時至機熟。不待請而來教故。應斷憍慢者。憍謂自高。慢謂輕彼。愚癡無知者。間或有之。如云。知識尚來近我。我又何必往求。只此二語。則是憍且慢矣。若復遠離者。或為折茲憍慢。或為應他機感。去就兩有所益故。應斷瞋恨者。瞋謂立時生忿。恨謂結怨在心。愚癡無知者。亦間有之。如云。任去不復追隨。自此永不求彼。只此二語。則是瞋且恨矣。然此憍慢瞋恨。皆為障道因緣。故各以應斷囑之。現逆順境者。順如戒定慧等。逆如貪瞋癡等。皆為曲順機宜。權巧示現。逆固非逆。順亦非順。故云猶如虗空。既順逆猶如虗空。自能了知善知識之身心。畢竟平等。並不因善人而現順。亦不因惡人而現逆。葢與諸眾生。同一。
○覺性體。無有異視。又何容生憎生愛於其間哉如是修行。方入圓覺者。謂如我所說。如是供養善友。事善知識。依之修行。離於障道因緣。故云方入圓覺。示修行入圓竟。
△二示解脫除病。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至)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上文以供養善友。事善知識。依之修行。方入圓覺者。為其無怨親憎愛等。諸障緣故。以是而知末世眾生。所以不得成道者。非無所因。故云由是無始等也。無始者。遠指晦昧真心。不得其始之時。晦昧真心。依於無明。轉成阿賴耶識而計我之心生焉。由計我故。妄分自他。設有違自而順他者。便起憎心。又有違他而順自者。使起愛心。於人既爾。於法亦然。由此而於人中法中。起憎起愛。熏成一切愛憎種子。納於八識田中。謾說不知修行。縱使修行。亦不過除其現行。而識田種子。故未解脫。道云何成。以遇緣即興。能為障道緣故。是知欲成道果。必將識田種子。盡解脫也。得盡解脫。其相云何。故云若復有人。為借人而示相故。怨家者。懷勝怨於心。遇則有損。乃人中之最可憎者。父母者。係至親於身。依則有益。乃人中之最可愛者。而云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則勝怨無過憎。至親無過愛。故云心無有二。葢必於自他憎愛。種現俱盡者。乃能如此。故云即除諸病。謂種現俱盡也。又前之四病。皆由憎愛而生。果其種現俱盡。則諸病皆不有矣。然已上約人中憎愛。而四病屬法中憎愛。人中憎愛。雖種現俱盡。何以並諸病而俱無耶。恐有是疑。故次下為之例明。於諸法中。自他憎愛者。如自起作心。他起止心。必愛作而憎止。若自起止心。他起作心。必愛止而憎作。如止作既爾。任滅亦然。是名法中憎愛。除此者。但盡現行。若觀彼煩惱生死。如菩提涅槃。心無有二。則是種現俱盡。故云亦復如是。謂亦復如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是也。夫自他憎愛。為致病之親因。實障道之勝緣。發起雖由我執。肇始端在無明。前已散漫開示。恐不介意。今於開示去病之後。再為叮囑。最忌在知識邊起。且欲令種現俱盡。生茲末世。懸受佛慈。三復誠言。不禁流涕。有志圓覺者。尤宜留意。開示行病竟。
△四開示發心。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至)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此科如金剛般若中。開示降心。文義大同。圭峯憨山。兼有此論。彼經云。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今云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彼經乃教以用四心降妄心。今經直教以發四種心。以四心既發。則妄心不待降故。又彼經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略分胎卵濕化等十。是名所度眾生。今云盡虗空界。一切眾生。則十類俱該。平等普度。不擇怨親難易等。即廣大心也。又彼經云。我皆令入無餘涅槃。無餘則超過有餘。是到家法。今經云。我皆令入究竟圓覺。究竟則跨越始本。亦到家法。即第一心也。又彼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無則不見眾生可度。雖無量無邊。不生難度之想。今云於圓覺中。無取覺者。亦是不見眾生可度。如是乃能常度。即常心也。又彼經云。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初徵何以故者。謂以何以故。必定不要見眾生為可度耶。釋中以若見眾生可度。則四相一時俱作。即非菩薩。今經無徵詞。直言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即不顛倒心也。彌勒偈。頌彼經義云。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此四心之所由名也。又彼經云涅槃。此經名圓覺者。準前文殊章云。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是知圓覺即是一心。菩提涅槃。皆隨緣異稱耳。如是發心。不墮邪見者。顯示我人等相。皆邪見故。總結應求開示。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準長行有五。偈頌為四亦略。乃約義略頌)四。一單頌正示求人。二合頌依法離病。三合頌修行解脫。四正頌開示發心。初。
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至)心遠二乘者。
既求正知見人。且又遠於二乘。即當遵依。今不頌者。準長行可知也。
△二合頌依法離病。
法中除四病謂作任止滅。
法中句。頌依法離病。作止句。頌別示病相。不頌離病即正者。義中含故。
△三合頌修行解脫。
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至)戒根永清淨。
親近二句。乃略頌修行入圓中義。著能於知識邊。無憍慢瞋恨之心。即是修行可以入圓也。親近者。知識俯就機宜。學者易生憍慢。是障道緣。故以無戒。遠離者。知識別應他緣。學者易生瞋恨。亦障道緣。故以無止。見種下五句。乃重頌長行中。解脫憎愛即除諸病。文不甚類。葢約義頌也。見種種境界者。謂見彼知識現逆現順等。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者。見順不生過愛。見逆不生過憎。總以內心作希有想。難逢難遇。縱有惡行。還如佛之出世。葢生心如佛想耳。既如佛想。則順行固不疑其犯非律儀。而逆行亦自知其戒根清淨。如此而親近知識。非自他憎愛。種現俱盡者。無能為也。合頌修行解脫竟。
△四正頌開示發心。
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至)證覺般涅槃。
一切眾生。該盡空界。平等普度。即廣大心也。究竟者。超過始本。證入圓滿覺性。即第一心也。無彼我人者。是已達無取覺者。即不顛倒心。由於常心也。發此四心。即是正智正慧。依之修習。離於自他憎愛。便得超出邪見。正因既成。妙果堪陟。故云證覺般涅槃。謂證入圓覺。乃般涅槃。是知金剛般若。稱為無餘涅槃。今經稱為究竟圓覺者。無足異焉。總結大科四問四答教修分竟。
△四一問一答示果分三。一謝前請後。二師資緣合。三應求開示。初二。一具儀謝前。二請後顯慇。初二。一眾中具儀。二謝前受益。初。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圓覺菩薩為主(示真實果法。非深證圓滿覺性者。不能契故)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餘可知。
△二謝前受益。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至)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
近受現前之請。遐被末世之機。故稱大悲世尊。為我等輩。應現前機。廣說淨覺種種方便者。通指自信分以來。由解分。而至修分。如來重重開示。皆為廣說修習。淨圓覺中。種種方便。逆指即如除病離相。修觀滅幻等。令末世眾生者。遐被未來。不惟現會法眾蒙益。將此法門。展轉傳於如來滅後。正法像法已過。末法之時。令彼末世眾生。依此種種方便。漸次修習。於最上圓覺便可登陟。故曰有大增益。具儀謝前竟。
△二請後顯慇二。一請後方便。二至三顯慇。初。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至)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
當機菩薩。自指現前大眾。故云我等今者。耳提面命。親從佛聞。故云已得開悟。謂開悟云何生信。云何發解。云何起修。非獨指解分為開悟也。末世眾生。生在佛後。未得親奉金言。不知云何生信。云何發解。云何起修。故云未得悟者。既未得悟。或隨分思察。或建場尅期。皆可由於自便。設若逢於夏首。必當安居修習。然安居儀式。大小攸分。故以云何為問。謂或以大乘。或以小乘。求佛尅定儀式。乃敢遵照修習。若不然者。恐誤修無所用耳。圓覺清淨。境界。五住不雜。二死不染。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此圓覺中。三種淨觀者。謂前說修習圓覺。用三種淨觀。皆約已悟者說。如彼文云。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等是也。今約末世未悟。但不知奢摩他中。以何為首。三摩提中。以何為首。禪那中。以何為首。故並問也。惟願大悲者。求佛哀愍。為諸大眾者。近益現在。及末世眾生者。遐益後來。施大饒益者。令其隨順修習。進證大圓覺果故。請後方便竟。
△二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準前可知。謝前請後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當場一問。現會與末法兩利。故重言善哉而讚美之。進示果頭之法。非具足圓覺者。不能設問。故曰汝等乃能。顯降斯則不能也。如是方便者。略明有二。一通相方便。謂修習圓覺之通方便。二別相方便。謂三種淨觀之別方便。觀佛答處自知。得別方便。則三觀可成。得通方便。則圓覺可證。是為菩薩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既師緣與資合。故教以諦聽許以當說。謂時下即當說也。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奉教歡喜者。奉誡許之教。喜不枉問故。及眾默聽者。希聞二方便。得大饒益故。師資緣合竟。
△三應求開示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開示通相方便。二開示別相方便。三開示鈍根修證。初四。一隨分思察方便。二尅期修習方便。三結夏安居方便。四入期示無悞取。初。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至)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善男子者。呼當機令著意。勿虗聽也。一切眾生者。不論有佛時。無佛時。但有具大乘性者。皆總該之。若佛住世。總指有佛時也。若佛滅後。總指無佛時也。又無佛之時。法運有三。一正法時。謂去佛不遠。法未隣邪。有教。有理。有行。有果。二像法時。謂去佛漸遠。像教僅存。有教。有理。有行。證果者幾希矣。三末法時。去佛遙遠。空騰似量。教理雖有。行界兩亡。今上云若佛滅後。兼正像而總言之。下云若法末時。乃別指空騰似量時也。必別指者。以此時教理雖有。行果兩希。尤在可愍故。有諸眾生者。有佛時多有。以耳提面命。發菩提心者多故。無佛時在正法亦多有。以法未隣邪。發菩提心者亦多。像法時則不多。以像教僅存。發菩提心者少故。至末法時。空騰似量。發菩提心者間有。有則名為具大乘性。既具大乘種性。必能信佛所證圓覺。良以大圓覺心。惟佛獨證。故稱秘密。以餘眾不能知故。雖餘眾不知。設有具大乘種性者。亦能信佛必證。並信我若成佛時。亦必證。因而發心修習。故稱欲修行者。伽藍。略梵語。具云僧伽藍摩。此云和合眾園。謂方來僧眾。和合共住。清淨園林。德臘俱尊者。可以主之。故云在也。四事務令無闕。徒眾方能安處。如是則未免夤緣。故云有緣事故。不能一向修習。故云隨分思察。謂隨其所應修之分際。分分思察。先令妄盡遠淨覺。次令隨順還圓覺。如我前與普眼菩薩。已經逐一而說。隨分思察方便竟。
△二尅期修習方便。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至)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初道場尅期。既不主持伽藍。亦不匡徒領眾。故曰無有他事因緣。以上科主持伽藍。匡徒領眾。皆為利他分中事故。利他事繁。不能一向修習。故惟令隨分思察。今既無有利他事中因緣。唯以自利為重。故令即建道場。道場者。修道之場。而云建者。或方。或圓。或大。或小。周圍標定分際。如法誦呪結場。務令與外人外事不相涉故。當立期限者。尅期奮勇。道易成故。若立長期。百二十日者。約上根。一期之內。誓期必證。諒其期。得四箇月也。中期百日者。約中根。恐過長則力倦。無若合中。促其期於兩旬日也。下期八十日者。約下根。一期不成。還容再修。於彼中期。減兩旬日。則已是也。然如來既定三期。非無所為。葢以人根不齊。務令下根者種。中根者熟。上根者脫。設不然者。則上根自能遠圖。中根或可勉就。至於下根。鮮有不望巖者矣。安置淨居者。於道場內。安置淨修之居。如結戒場。大界為不失衣界。內又結小界。為作法辦事處也。
○若佛下。禮佛求懺。若佛現在者。如來住世時也。如來住世。道場不能往禮。惟當正念思惟。謂思惟佛之法身。徧一切處。隨所禮處。即是佛故。若佛滅後。如來去世時也。如來去世禮佛應須設像。設像不過木雕泥塑。惟在心存是佛。目覩想佛。生正憶念者。謂憶念法身常住。本無有滅。即此木雕泥塑。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旛華者。旛華於前。中為幔而結搆之。華懸於空。類天散而飄鼓之。如今之設壇禮懺。務期盡美盡善。極力竭誠。即真供養。謹運一心。經三七日。稽首十方佛名。求哀懺悔。懺謂懺除前?。悔謂悔不更造。身心既淨。道果堪成。如滌淨器。以備成貯甘露法味。
○遇善下。獲效徑修。遇善境界者。或禮應光華。或夢驗佳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自然獲得心意輕安。謂既不昏沉。亦無掉舉也。然雖如是。亦不過三七日。以感應道交。理方定故。一向者。驀直去。絕擬議。永不退故。攝念者。攝妄念。成正觀。契圓覺故。尅期修習方便竟。
△三結夏安居方便三。一標大異小。二對佛陳詞。三逾期隨往。初。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至)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大疏云。然建道場。或在伽藍。或於餘處。期限未滿。夏首已臨(若)入眾安居。則乖誓約(若)自終限期。又犯毗尼。道場中人。由此疑惑。如來遠念故為辯明。(設)為俗乖律。則非(今)因大癈小無失。故決定毗尼經說。持聲聞戒。是破菩薩戒。持菩薩戒。是破聲聞戒。言當為者。既經夏首。不便出入遊化。大小兩乘。皆當作安居法也。清淨有二。一心性清淨。約菩薩說。二境界清淨。約聲聞說。止住即是安居。然既知剋期修習。求證圓覺。縱安居亦當作心性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者。不必將心又入聲聞境界。清淨場故。又聲聞安居。必先集眾問和。且安居亦必白僧。須假徒眾。令既不入彼眾故。不假也。標大異小竟。
△二對佛陳詞。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至)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初屆期白佛踞修。至安居日者。遵佛制。順此方四月十五。為前安居日。大小兩乘。皆至此日安居。即於佛前者。顯是大乘。以小乘作僧事辨。白僧即是。今云佛前者。以大乘作佛事辦。應白佛故。作如是言者。謂對佛作念。如是如是而說。非出聲唱言也。我者。顯自陳言。非關他故。比丘。及尼。是出家二眾。優婆塞。夷。是在家二眾。按小乘安居。唯許出家二眾。今是大乘。且是約心性安居。非關方處。通在家亦無傷。故即約尅期同修之四眾。而總言之。踞菩薩乘者。謂依踞菩薩大乘之法。修習真如寂滅行故。葢寂滅者。依真如而立名。謂真即無妄。離言說相名寂。如即不變。離心緣相名滅。稱此理而修因。名之為行也。
○同入下。正陳菩薩安居。同入清淨。實相住持者。行行契真。名為同入。清淨實相者。在本經名為淨覺。約起信即是心真如門。清淨者。一念不生。實相者。守其自性。即此一念不生。守其自性。便是住持。如道場之安置淨居。類戒場之內結小界。雖理事有異。而分限頗相似故。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者。大圓覺性。在本經首稱大陀羅尼。依華嚴即是一真法界。為我伽藍者。陀羅尼。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一真法界。該真如門。合生滅門。修因證果。總在裏許。有伽藍義。如尅期之建立道場。類戒場之不失衣界。其分限亦頗相似。身心安居者。最初元以真如不守自性。變起藏識心海。其次又以境界風動。轉生前七識浪。從此前五識趣逐外塵。第六識內。緣影事。因而帶累五蘊身心。不能安居。今既同入清淨實相住持。前五識既不趣逐外塵。第六識亦不內緣影事。累不及蘊。故得身心安居。至於第七末那。向以六識為用。內緣八識為體。今既身心不動。則六識不行分別。是第七無用。外無所緣矣。外無所緣。自不計八識為我。而內亦無所緣矣。內外無緣。則第七末那。居然平等性智。而藏識心海。仍歸真如。起信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即是涅槃自性。謂涅而不生。槃而不滅故。不生則不繫於有。不滅則不屬於空。故云無繫屬故。據此則是同安居於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性中。無繫屬於方隅界限故。如上所說。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者。意在於此。
○我今下。敬請不例餘眾。聲聞安居期限亦屬佛制。不敢違故。蒙允則雖違無遇也。不依聲聞者。稱性安居。與彼不同故。當與十方等。謂佛及菩薩。皆住清淨實相。以圓覺為伽藍自亦與之同故。三月安居者。定以三月為期。不類聲聞。前後兩安居故。所以不拘小節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者。恐彼不能隨大。並小亦失故。對佛陳詞竟。
△三逾期隨往。
善男子是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然大乘既以清淨實相為住持。以大圓覺性為伽藍。即是安居。何必夏首。葢為惜事表法。示現夏首安居。亦為令彼本無大志。邈示夏首安居者。知所耻焉。過三期日。隨往無礙者。大疏云。道場三期日滿。小乘夏限未終。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隨往無礙。結夏安居方便竟。
△四入期示無悞取。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至)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末世修行。邪正難分。求菩薩道。最宜慎重。況夫既入三期。未免尺水丈波。若是彼從佛所聞一切境界。如奢摩三摩禪那。漸修。頓修。圓修。乃至二十五輪觀等。取之而修。終有巨益。若非彼從佛所聞一切境界。如事水。事火。事天。奉時。奉方。奉塵。乃至二十五冥諦等。取之而修。必招奇損。故以終不可取而示戒之。開示通相方便竟。
△二開示別相方便四。一修習奢摩方便。二修學三摩方便。三修學禪那方便。四徧修即名佛出初。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至)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初示方便。言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修奢摩他。如前已聞命矣。若末世未悟眾生。欲修奢摩他者。最初從何下手。故教以先取至靜。謂先當憶想一切所有諸法。皆如幻如化。不生取著。不造業。不受報。則至靜矣。如此雖能了於生死。仍復取著涅槃。若知涅槃亦如幻化。則是靜極。如是則圓覺妙心。脫體畢露。故曰便覺。如前普眼章云。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虗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等是也。
○如是下。明修習。言靜極非可遽至。修習必由漸來。故先言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謂先從一身靜也。如前普眼章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乃至云。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以是而觀。即知此身畢竟無體。是為一身靜故。如一身既爾。一切身亦然。情世界既爾。器世界亦然。不及細陳。但超略言之。故云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如依鏡生垢。去得一分垢。即能顯得一分光故。
○善男下。顯利益。若覺徧滿句。牒上覺徧一界。然覺性靈明。有境必照。故於一界眾生。凡有起一念處。皆能了知。如覺徧一界既爾。覺徧百千世界亦然。然此於六通之中。似屬他心。若復能於百千世界眾生。有念皆知。又非聲聞他心之所能及。他心既爾。通通皆然。佛知佛見。不外是矣。亦如垢盡鏡明。凡有臨於鏡光者。無不照焉。如普眼章云。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虗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善男子。虗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等文。乃極力發揮此旨。此若不明。當細閱彼文自知。
○非彼下戒悞取。準前可知。修學奢摩方便竟。
△二修學三摩方便。
善男子若諸眾生(至)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初示方便。若諸眾生。指末世未悟者說。末世未悟。欲修三摩提者。最初從何下手。故教以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以為如來為菩薩者。無非修因證果而得。如是則為我之師。我之友矣。
○依種下。明依修。謂既憶想已。為欲師之友之。即便依彼所說種種法門。漸次修行。設遇心若馳散。即當精勤辛苦修諸三昧。定慧均等。方成妙悟。
○廣發下。冀當益。恐現前不悟。更冀將來。故教以廣發大願。如彌勒章云。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等。是也。自熏成種者。謂廣發此願。自能漸次熏習。以成悟證種子。納於八識田中。纔出頭來。一聞千悟者。固有之矣。
○非彼下。戒悞取。亦準前可知。修學三摩方便竟。
△三修習禪那方便。
善男子若諸眾生(至)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初示方便。若諸眾生。仍指末世未悟言。末世未悟眾生。欲修禪那者。最初從何下手。故教以先取數門。謂數息觀也。葢以修奢摩時。先取至靜。偏於靜則墮聲聞緣覺。修三摩時。先取憶想。偏於想則近凡夫外道。今則攝想念於一息。超出凡外。化至靜於計數。不落聞緣。威德章禪那成時。超出礙無礙境。此數門乃其漸耳。
○心中下。明修習。了知者。了了分明。知彼一出一入之間。有生念。住念。滅念之不紊故。念纔起為生。念既起為住。念將盡為異。念既盡為滅。今不言異者。以是將滅。以滅念攝故。所以諸經論中。有言三相。有言四相者。無足異也。分劑頭數者。生有生的分劑。住有住的分劑。滅有滅的分劑。一數至十數。從頭數之。務使了了分明。其所以攝散入寂。化寂不住之方便。再無有過於此者。又此上乃約初心修習。靜坐時數息言之。如是下。又約久修工純。四儀不廢。故曰周徧四儀等也。分別念數者。謂分析辯別。一出一入之間。有生念。住念。滅念。又合此分劑為一息。如是一息一息。從頭數之十數。無不了知。其所以攝散入寂。化寂不住之工。較前益綿密矣。
○漸次下。顯利益。然攝散入寂。不被事礙。化寂不住。不被理礙。如是漸次增進絕待靈心欲發。由彼潛興密運之力。不唯知息知念。知數。竟至無所不知。有法皆了。先且舉一最難知者為例。故云乃知百千等。佛意以百千世界最遠難知。一滴一滴之雨。最繁難知。此且得知。其餘近者。減者。不待言矣。猶如目覩句。喻明所知了了。如觀掌果。非依俙見也。
○非彼下。戒悞取。仍準前知。修學禪那方便竟。
△四徧修即名佛出。
是名三觀初首方便(至)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是名句。總結上三。言未悟之人。先依此修。故云初首方便。若諸眾生者。約末世未悟者言。三種所修法。約如上所列而說。徧修者。一法不遺。精進者。以悟為期。悟後之修。任運流入果海。懸記佛出。非漫說耳。開示別相方便竟。
△三開示鈍根修證。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至)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若如來滅後。末法之世。其利根修證。不待言矣。設有根性遲鈍眾生。以既悟覺心。欲求佛道。屢修屢廢。不得成就。葢由昔業所障。應當勤求懺悔。事懺。則嚴設華壇。禮佛誦經持呪。理懺。則晏坐靜室。觀察罪性叵得。遇善境界。得心輕安。然後一向攝念常起二種希望。一者希望斷憎愛惑。二者希望求勝上心。斷憎愛惑者。憎謂於違情境。起憎惡心。亦即根本煩惱中瞋。以憎則必瞋故。愛謂於順情境。生愛染心。亦即根本煩惱中貪。以愛則必貪故。嫉妬諂曲。皆小隨煩惱。以是根本煩惱等流之性。故名為隨。雖名為隨。乃各別而起。故名為小。嫉謂徇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為性。故名嫉妬。瞋一分攝。諂謂罔冐於他。矯設異儀。險曲為性。故名諂曲。貪癡各一分攝。又此與憎愛。通名為惑。葢惑者不明。不明即癡。如憎之不已。而繼之以嫉妬。愛之不已。而繼之以諂曲。其癡為何如哉。所以根本煩惱中。但言憎愛。不顯癡義者。以癡固有之。無容更顯耳。求勝上心者。求即是發。以為求必發故。勝上心。即無上菩提心也。菩提心超出權小。名為勝心。一切心無能加於其上。名為上心。三種淨觀。乃指從前所說。承悟所修三觀。此以鈍根。恐其不能兼修。故且教隨學一事。謂隨其本意。於三觀中。且學一觀之事。以事專於一。則易成故。設於此觀不得。或因宿習不對。故又教其復習彼觀。如是而遞互修習。總教以心不放捨。漸次磨煉。必求證入。果到時至機熟。自應推門落臼。如世尊雪嶺六年。成道必待臘月八日。即其證焉。總結應求開示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準長行分三)一頌通相方便。二頌別相方便。三頌鈍根修證。初(準長行分四。一隨分思察方便二尅期修習方便。三夏首安居方便。四入期示無悞取。今不頌一三)分二。一頌尅期修習方便。(即長行第二)二頌入期示無悞取。(即長行第四)初(亦惟約義略頌)。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至)然後正思惟。
偈頌所說。不出長行。恐不著意。故教以當知。假當機儆餘眾也。雖通說一切眾生。而大悲深懷末世。以彼去佛遙遠。正道難行故。欲求無上道。即已發阿耨菩提心者。當先結三期者。人根不齊。對三根結上中下期。使其有所希望心故。懺悔無始業者。禮佛求懺悔先業。而蕩心器。以備承受甘露法故。經於三七日者。先業已懺。心器已淨。趣求佛道。志方定故。然後正思惟者。離於妄想。修正觀。契正覺也。
△二頌入期示無悞取。
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
長行云。終不可取。此云畢竟不可取。皆深戒之詞也頌通相方便竟。
△二頌別相方便。(長行分四前三即是三觀。偈但標其名義。合而為一乃分二)一合頌三觀名下帶義。二結頌徧修即名佛出。初。
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
奢摩下帶至靜二字。三摩下帶正憶持三字。禪那下帶明數門三字。皆略示初首方便之義。
△二結頌徧修即名佛出。
是名三靜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首句總結上三。長行中初首方便四字。此不頌者。以三名下。已各帶示。上相離未遠。不頌即知故。精勤修習。悟本覺而成始覺。是即名為佛出世也。頌別相方便竟。
△三頌鈍根修證。
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至)佛境便現前。
初首方便。以悟為期。悟後之修。利根者。自能成就。設有鈍根。不能成就者。定由宿業所障。故當勤心懺悔。無始罪障。果得諸障消滅。自然佛境現前。見光見華。騐知清淨。不作聖心。從此進修。如風帆揚於順水。再無不成者矣。總結以上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正宗既陳。現有眾已蒙深益。世尊云歿。未來機。不獲親領。接續慧命。要愚四依。闡揚法門。還冀五德。然傳講雖憑慧力。而護持要假威神。賢善首一一請問調御師疑欵教酧。大教流通。自應。百千萬世。而無滯無壅矣)分四。一謝前請後。二師資緣合。三應問教酧。四總結流通。初二。一具儀謝前。二請後顯慇。初二。一眾中具儀。二謝前受益。初。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賢善首為主。(能宏人天小乘曰賢。能宏始終大乘曰善。能宏圓頓一乘曰首。請問流通。端賴斯人)餘眾皆伴。故云大眾中。三業䖍誠。俱照文殊章釋。
△二謝前受益。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至)開悟如是不思議事。
信解行證。極力開示。現會末世。普令受益故。稱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者。約教則廣說無蘊。約機則廣被無遺。稱大悲稱世尊。正為此也。開悟上。文稍不足。若加普令二字。照應廣為二字。義則足矣。如是不思議事。通指正宗十章。謂如是如是生信。如是如是發解。如是如是起行。如是如是證果。一一皆能開曉。一一皆能悟徹。其受益誠為不可思議事也。具儀謝前竟。
△二請後顯慇二。一請名持護。二至三顯慇。初。
此大乘教名字何等(至)流布此教至於何地。
此大乘教。指上正宗所說。已知其為文義。是大乘教法。若為隨順時機。取益當來。應立名字。敢問此經名字。當稱何等。必求佛說者。以因名思義。乃可奉命傳持。佛若不說。我等云何奉持。此請經名奉持。為第一問也。奉持此法。度生令信。全憑開導經功。佛若不說。我等云何開導。敢問依經修習。能得何等功德。此請修習功德。為第二問也。依經修習。魔心生妬。尺水丈波。要假護持。敢問世尊。以云何力。使我護持經人。此請擁護持人。為第三問也。又持經得護。修習則魔事不生。流布無功。化他則逢難便退。敢問世尊。流布此經。功成至何地位。此請流布何證。為第四問也。請名護持竟。
△二至三顯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釋義準前。謝前請後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既為現前菩薩。又為末世眾生。益有兩關。故重言善哉而讚美之。會眾意同。共推賢善首出問。主伴之心。惟佛能知。故以汝等稱之。乃能者。顯餘眾未必能問。如何後所說。修習所得之功。流布所至之地。令惡魔。及外道。無能惱亂。皆係經教功德。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等。皆係經之名字。若非深證圓覺。自他兩利。假經教之力用。縱有問。亦未必能如是之詳且備也。為諸菩薩者。正為現在。及末世眾者。兼為後來。如上所釋。益有兩關者。以此經教功德名字。上釋乃能處。業已略敘。至下釋佛答再指誡以諦聽。許以為說者。正顯師與資合。設不合。則不誡。亦不許也。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賢善首菩薩是請主故。所以奉教歡喜。及諸大眾者。發請意同。所以默然而聽。此亦意顯資與師合。設不合。則不喜。亦不聽也。師資緣合竟。
△三應問教酧(準前賢善首請問有四。一請名奉持問。二修習功德問。三擁護持人問。四流布至地問。今答中。四義俱有。但與前次第不同。又四答中。正答之外。間有□添之文。隨四答前後)今亦四一答請名奉持問。二答流布至地問。三答修習功德問。四答擁護持人問。初二。一起樂生信。二依問正答。初。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恒河(至)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初為起欣樂。法華云。諸佛世尊。出現於世。唯為一事。若不說此者。出世無所為故。是知此經。乃諸佛共說。而言百千萬億恒沙者。亦無數之數。實無佛不說也。守之者。非時不說。必時至乃說。護之者。非機不傳。必機熟乃傳。是知三世如來。守此護此。務令此法常住。無有壞滅。法華彌陀等經。咸稱諸佛護念者。亦斯意耳。必言此者。為令現會菩薩。於是經起欣樂心故。
○十方下。為生信重。本經云。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然既稱教授菩薩。則應為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又既稱大陀羅尼。則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是知得證圓覺。便能明了一切法義。故為十二部經清淨眼目。必言此者。為令末世眾生。於是經生信重心故。起樂生信竟。
△二依問正答。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至)汝當奉持。
初正答經名。經有五名。題惟取二。初中又減去三字。總釋名題中業經詳釋。餘三名亦略敘其義。此則似無容更贅。然經中義既無盡。而名又何妨。再釋。第一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是法義總別為名。謂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此法能總一切法。此義能持無量義。故又以陀羅尼稱之。以梵語陀羅尼。此翻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是則上五字是別。下三字是總。名題中取別遺總。故第一。名惟存五字。第二名修多羅了義。是境智相對為名。上稱此經。為十二部經清淨眼目。十二部則十二分也。今稱為經者。以分雖各有別名。凡屬佛說者。皆可以經名之。是知修多羅三字。即通指十二部經。其間所詮法義。如頓漸偏圓等。皆為所照之境。了義二字。即是圓覺妙慧。於彼十二部經。頓漸偏圓等義。一一皆悉能了。即為能照之智。境智相對。故以修多羅了義名之。第三名秘密王三昧。是定動無礙為名。三昧者。即普賢章所謂如幻三昧是也。靜觀諸法。皆如幻化。於諸法中。一念不生。即成三昧。名之為定。既知幻已。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得大自在。喻之為王。名之為動。然此動非離定而有。乃即定而動。此定非離動而有。乃即動而定。或有眾生但見定而不見動。則動成秘密。或有眾生。但見動而不見定。則定成秘密。其實無礙。故以秘密王三昧名之。第四名如來決定境界。是真如不變為名。如來者。能證圓覺人也。能證圓覺。直以圓覺度生。而生多迷悶。因以真如門而接濟之。如文殊章中所釋。滅妄還淨覺是也。決定境界即是真如。本經名為淨覺。以不變故。稱為決定。滅妄顯故。稱為境界。若依此而隨順修習。即還圓覺。一經能事。不出乎此。故為名也。第五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是藏性隨緣為名。上名約頓教一乘人立。言頓教一乘人。雖背圓覺。迷途未遠。但以真如門接。略加隨順。便至圓覺。此名約終教等大乘人立。言終教等大乘根性。背圓覺迷途漸遠。若但以真如門接。恐其間不無點額。乃又以生滅門而曲成之。如來藏即是真如。因其中具足佛性。又能依此出生諸佛。故易為如來藏。名自性差別者。自性隨緣。而成生滅門也。生滅門中。則有多種差別。謂倐以無明不覺。便生三細。境界為緣。復長六粗。所謂迷途漸遠是也。迷途漸遠。以此門而曲成之者。令知從真既可起妄。返妄便即歸真。就路還家。更無煩希奇仰異。況夫歸真近圓。其進證又何難哉。如本經彌勒章之五性差別。淨慧章之五種隨順。皆約生滅門中。曲成圓覺之義。以斯立名。良有以焉。
○最後一句。兼答奉持。準前賢善首請云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今世尊既云五種名字。末復教以汝當奉持。奉謂奉以自修。持謂持以教人。自他兩利。皆須因名思義。故教以汝當。謂應當因名思義。而奉持之。則自他兩利。其庶幾乎。答請名奉持問竟。
△二答流布至地問。(問在第四答在第二又答前有加添之文應分二)一至地之由。二依問正答。初。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
唯顯如來境界者。謂如來自無始發心已來。如何生信。如何發解。如何起行。如何證果。如何從因至果。一切所有境界。皆於此經顯示。言唯顯者。不涉餘乘。況夫異學。益知其無與於此經矣。或問。如來境界。不可思議。經唯二卷。豈能盡收。故世尊又以唯佛如來。能盡宣說示之。如文殊章。初說本起因地。圓覺章。終說徧修徧證。縱是鈍根。還許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況夫中間。說五性差別。說五種隨順。說次第三觀。說二十五輪。說四相之迷識迷智。教以併銷。說四病之任滅作止。令其勿留。其說可謂詳且盡矣。夫何遺焉。至地之由竟。
△二依問正答。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至)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者。先敘能流布人。依此修行者。正敘所流布教。前問流布此教。惟顯利他。此答依此修行。兼顯兩利。蓋未有自不利。而能利他者。故此兼顯。正見其自能受持。又能以茲流布。不便雙稱。故渾言修行。漸次增進者。生信發解。起行。至於佛地者。即是證果。設問如何依此修行。便能爾耶。以此經惟顯如來境界。依之修行。自應至於佛地。所以將欲答問。先出至地之由者以此。答流布至地問竟。
△三答修習功德問(問在第二。答在第三。又答後有加添之文。亦分為二)一依問正答。二較量功德。初二。一法說二喻顯。初。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至)亦攝漸修一切羣品。
是經借言顯理。明理忘言。不立文字。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名頓教。大乘者。不接小機。謂聲聞辟支所不及故。又此不惟是大乘。且是一乘。謂是經唯顯一佛乘故。今名為大者。非對小言大之大。乃超出一切。名之為大。如法華門外三車。牛對羊鹿。即名為大。若比大白牛車。則非真大。今是大白牛車。乃真大也。頓機眾生者。積劫因成。未及果證。今生纔出頭來。一聞千悟。順行如善財。逆行如鴦崛。皆為頓教之機。從此開悟者。一聞此經。頓開心地。悟證圓覺。所謂必至佛地者。即其大也。然此乃約機教相對。成就開悟。固如是之深且疾耳。要知頓即近圓。隨順而可至圓教故。亦攝漸修一切羣品。如始終二教菩薩。小教聲聞緣覺。及彼世間六道眾生。但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故能並攝。如彌勒章云。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若聞此而不生憎嫉。不造眾業。則三途亦可成佛。又云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若聞此而既捨惡業。復超善業。則欲界天人。亦可成佛。又云。知愛可厭。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若聞此而既捨諸愛。亦不樂捨。罔滋愛本。則上二界亦可成佛。又云。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若聞此而離本貪欲。不發無明。則五性差別皆可成佛。是知此經所謂亦攝漸修羣品者。以此經總攝一切漸修諸法門故。法說竟。
△二喻顯。
譬如大海不讓小流(至)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譬如大海。不唯容納百川。然亦不讓小流。此葢以大海。必納百川。不納則不能成其大故。喻頓教必通圓教。統攝一切諸大乘法。不攝則不能顯其頓故。然既通於圓。則不惟統攝諸大乘法。乃至小乘人天等法。亦皆普攝。故喻中以不讓小流喻之。讓猶辭也。謂辭之而不容入故。海必不爾。頓教通圓亦然。此且喻教。下乃喻機。然大海既容納百川。必能潛流四天下地。而四天下中。以任鑿井疏河。灌園溉地。所有王臣人民。象馬牛羊等。一一皆取之不盡。用之無竭。乃至蚊蝱。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法中謂頓教兼圓。既能統攝諸大乘法。必能潛利四位(住行向地)因心。而四位因心中。以任生智流辯。談妙說玄。所有應被之機。一一皆隨心應量。取足無窮。乃至六道眾生。及彼一切天魔外道等。但有聞法。佛種以納識田。時至機熟。佛果自爾圓成。試觀本經喻文。其間少有不足。如喻教中。但言不讓小流。不言大流。喻機中但言乃至蚊蝱。不言超略何等。本疏先以私意補足。然後以法貼合。不敢言妥。尚冀高明者教之。依問正答竟。
△二校量功德(兩番校量。益顯修習功德之不虛矣。分二)一施寶校量。二施法校量。初。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至)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積聚也。直解云。世寶盈剎。但資有漏。至理一言。轉凡成聖。故功倍天淵。施寶校量竟。
△二施法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至)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直解云。小異雖多。終無實證。此經半偈。成佛正因。故難為比量。答修習功德問竟。
△四答擁護持人問。(問在第三。答在第四。前後俱有加添之文。應分為三)一顯當護因。二正答當護。三奉教護持。初。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至)種諸善根聞此經教。
初反顯當護。聞經名。非聞經義。信不惑。非是受持。此人即非少福少慧。便當護持。
○如是下。正明當護。如是必從一佛二佛。乃至盡恒河沙一切佛所。積善積福。聞經資慧。既福多慧多。益當護持。言此以見。向下之依教修習者。定當護。勿復疑矣。顯當護因竟。
△二正答當護。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至)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先稱汝。附稱善男子者。顯是面囑當機。令其著意。非漫答也。準前當機請云。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是直欲自領其事。故世尊應其請而答之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佛意以但聞經名。信心不惑。尚是久供多佛。多福多慧。況復末世得聞是經依經修行。自他兩利者。又非前人之可比擬。故直解云。修習此法者。乃慧命所係。若惡魔惱亂生退。則慧命斷絕。故當護持也。直解不言外道者。以外道即魔侶故。惱其身心者。謂惱害其身。惱亂其心故。退屈者。謂退失本念。屈志從他也。正答當護竟。
△三奉教護持(當機奉教護持。事屬一定。避繁不復更列。今約餘眾分三)一金剛護持。二諸天護持。三鬼眾護持。初。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至)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初統屬具儀。謂金剛眾。統其眷屬。具儀之義可知。通稱金剛者。依手中所持之杵彰名。其威力全在杵故。火首金剛者。直解云。謂頭有火?。即楞嚴所云。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乃菩薩示現者也。摧碎金剛者。以所持之杵。能摧碎一切天魔外道等故。尼藍婆金剛者。圭峯。憨山。皆云未詳翻譯。八萬金剛。皆其同類。并其眷屬。乃所統徒眾耳。
○世尊下。護人及處。有能持此者。此字即指本經。顯有則必護。不空言耳。決定大乘。不指經說。乃指能持之人。以是決定求大乘人故。如護目者。顯護之最嚴。即一塵一沙。亦不使有犯故。乃至道場等。如前建立道場。即是尅期修行處故。自領徒眾者。周界旋護。晨夕守護者。晝夜長巡。如是則魔外不敢有犯。自應無有退轉。
○其家下。兼護其家。其家乃私居也。永無灾障等。顯人眷平安。財寶豐足等。顯家道昌隆。非金剛守護者。莫由至此。金剛護持竟。
△二諸天護持。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至)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初天眾具儀。直解云。大梵天王。乃初禪王。為娑婆世界主。佛佛出世。此王為請主。二十八天。總指三界諸天。謂六欲天。十八禪天。四空天也。須彌山王。特舉帝釋。乃忉利主。護國天王。乃四王天。為守護國界之主。私云。大梵天王下。已總標二十八天。乃又特舉帝釋。及四王者。以其有統眾之威。能護持故。
○世尊下。許護令安。安而且隱。自應心不退轉。諸天護持竟。
△三鬼眾護持。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至)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初鬼眾具儀。直解云。吉槃茶。亦云鳩槃茶。此云可畏鬼。食人精氣。其疾如風。變化無端。住於林野。管諸鬼眾。故號為王。不屬人天。單居鬼趣。座起禮繞而白。具儀表誠可知。
○世尊下。許護持人。朝夕侍衛。魔外不能相犯。故不退屈。
○其人下。指界相要。直解云。一由旬四十里。言守護方隅。可四十里內。無灾害也。(問。此經乃佛住大光明藏。為文珠等一類大菩薩說。列眾尚無二乘。為其絕分。云何乃有諸天鬼神。發顯守護耶。答。大光明藏。即法性土。理應自他平等。說聽皆無。但經家敘云。於不二境。現諸淨土。據此則不惟現於受用。而淨化亦該。如華嚴積行菩薩。曝腮鱗於龍門。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而世王妙嚴品。諸世間主。各證毗盧一德。豈是絕無。要知如來境界。不可思議。況此經直通乎圓。豈可以有思惟心。而妄興難問)應問教酬竟。
△四總結流通。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至)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本無說。何嘗有己。今約一期事畢。名為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即文殊普賢等。當機之眾。及其諸眷屬也。天該天部。龍該龍部。鬼該藥叉。神該俗樂法樂。餘難備舉。故總以八部。及眷屬該之。此皆尋常隨逐佛會。衛法護教之者。及諸天王等。別指上來許護當經之眾。金剛神。吉槃茶。總以等字該之。一切大眾。總結菩薩。乃至梵王等也。聞而思。思而修。終獲巨益。故云皆大歡喜。信謂信忍佛語。受謂受領佛意。奉行者。欽奉佛勅。展轉傳行。所謂流通者。正在是耳。
為謝世緣尋佛意 隨文析義解茲經
回施隨喜見聞人 同證如來無上覺
圓覺經析義疏卷第四(終)
No. 263-C
圓覺經者。諸佛之真宗。眾生之覺地。迷之者沉淪於曠劫。悟之者頓證於一時。自古註解。見有數家。無非宣通聖教。利益含識。
吾師闡教老人。心冥至道。情切為人。先註法華。楞嚴。金剛等疏。業經鏤板印施。於禪課之餘。偶念茲經。未及發揮。爰會古註。復申己意。依次研究。章分句析。務使義暢文通。啟發初機。不期年而告成。目曰圓覺析義。其意葢欲公諸天下。俾人人依此解修。同入大光明藏。共遊圓覺妙場也已。
門人心興稽首謹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