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小乘釋經部十三 方等部疏(0299-0306)
第0303部卍續藏第15册P0339 楞嚴經貫攝(即楞嚴經說通)(十卷) 〖清.劉道開纂述〗.txt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No. 303-A 序
瞿曇氏。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四十九年。廣宣妙諦。窺其義蘊。幾於入海算沙。而蓮華楞嚴。尤為教乘至寶。然蓮華為佛全身。而楞嚴為佛之頂。則以此經究竟堅固。始乾慧以迄等覺。莫不因頂薰修。直踏毗盧頂上。為大覺最尊勝之法。葢作佛之津梁。而蓮華之精要也。開佛知見。舍此蔑由。所以自天台以來。前賢接踵。代有闡發。雖繁簡不同。而婆心則一。大約。以貫諸說之統宗。攝羣倫而加被。為不失瞿曇氏說經之旨焉。迨別傳東來。宗教互詆。宣鑒大師。一見龍潭。燒却青龍疏鈔。以為窮諸玄辯。若一毛置於太虗。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大海。於是。纔涉言詮。便成剩義。而瞿曇氏密因修證了義菩薩萬行同圓非說可說之妙。幾有故紙置之者矣。嗟乎。根有利鈍。機有遲疾。苟謂單提別傳。便可盡廢義學。則瞿曇氏纔離兜率。便當以雙趺公案徑示飲光。何為橫說竪說頻轉佛輪。若是其不憚煩。而從上先德。又何以有日處虗空之喻乎。甚矣。弘經功德。度越恒沙。或緇或素。不一其人。大約。親承莂記。隨遇現身。使慧炬常然佛幢不倒。苟非乘夙願力。詎能措一辭哉。若乃以文人之精思快筆。疏調御之奧談。以世書之章句段落。分貝多之脉絡。喻諸決流源源歸海。譬如理機絲絲入扣。辯才無礙。顯密全彰。求之今日。則非眼先生其人矣。先生。宿學巨儒。隱居著述。尤䆳五家宗旨。遂輯楞嚴貫攝一書。篇帙之成。需之二十七年之久。葢用志專勤。欲以一人之精力抉萬類於迷津。仁哉其即瞿曇氏之用心乎。篇中。以佛言語。證佛智慧。不即不離。有倫有脊。真乃無所不貫。無所不攝。葢先生於此經。始得會解。繼見合轍。又因離公得讀正脉。而終取材於竟陵之如說。可謂集眾腋以成裘。錯五采而施繪矣。至於就簡刪繁直截貫串剖抉微奧。開卷了然。予小子讀而快之。如覯優鉢羅華。雖欲不歡喜讚歎。不可得也。遂因先生之命。而為之序。
康熈己酉五月崑山年家子徐元文頓首拜撰
No. 303-B 序
夫說法者。無法可說。解經者。借解存經。無法可說。不妨橫說竪說也。借解存經。貴在一解眾解也。自經流震旦。而楞嚴後至。解經者固多。解楞嚴者尤多。然或條分縷拆。曲證旁稽。而反乖於融通渾一。或拘文敷衍數墨循行。而遂流於支離浮蔓。則又不如無解。此達大師所以勸人專讀白文也。自解楞嚴以來。唯天如十家會解。盛行於世。迨一雨法師合轍出。而生面別開。至交光法師正脉出。而奧義闡盡。雲棲蓮老。搭衣禮拜。閣筆不註。有以也。其後鍾伯敬賀中男。又約正脉之旨。而著為如說。頗出新意。了庵居士。乃滙諸家。而以吾儒講章之法編之。初名貫攝。改名說通。嗚呼備矣。予得而卒業。焉見其痛掃科揲之葛藤。獨標直捷之妙義。而精神全在承接過脉中使十卷如一卷一卷如一句一句如一字。昔之開卷而欠伸欲睡者。今則愈讀而津津有味。若唯恐其速盡也。所謂借解存經。而一解眾解者。不其然乎。若夫居士以再來人。弘三教緒。澡身如霜枝雪幹。淬品如潭月松風。其深脩密煉。在語言文字外者。高徐二先生既言之。予奚贅焉。
康熈辛亥秋八月
賜進士出身雲南道御史奉
差巡視兩浙鹺政關中通家世弟熊焯 拜書
No. 303-C 序
楞嚴貫攝者。非眼先生。津梁後學而作也。此經之解多矣。何復煩此。曰經者。西方聖人談道之書也。然聖人之書。原是聖人之言。聖人之所言者。誠與世人不同。而其言之。有倫有脊。為呼為應。一字一句。定有銷歸。幾段幾章。自相鈎鎖。則必與世人之言同。而尤詳盡者也。如是。則後世之讀經者。必盡曉聖人之言。而後能得聖人之意。尤必如面聆聖人之語而後能會聖人之言。故文人之技。去道遠矣而有時妙用其長。震於鐘鼓而朗於日月。當亦大覺所為破顏微咲者也。然則古德時賢。紛綸諸解。豈猶有所未足歟。曰其用不同也。夫車舟岐於燕吳。而裘葛分於寒燠。非有優劣存焉。而適宜則固逕庭矣。諸師之解。抉微剖密。各有專長。而或申其義。或未體乎詞。求其呼應分明脉絡通徹。葢未易數數然矣。先生此編。顧盻生情。宛轉會義。葢有出於諸師之外。而補其所不及。通其所未了者。夫脩多羅葢亦多矣。而佛頂獨為尊勝。不止破顯盡致堂室窮幽半滿邪正之歷歷分明。良由房相運筆文字入妙。遂今乾竺奧義白日中天。則先生此編。固調御所囑累。而清河之功臣也。夫文之載道也固矣。而道未明。亦有二端焉。義學龍象。非曰乏人。而外典之博涉未深。故下筆時有齟齬。求其一一。文從守順。虗實咸宜。即古德往往有遺議。至於宗門直指自詫。不落言詮。恐一傍語言。便成教相。不屑為青龍疏鈔。而飜留心李杜韓歐之業。區區與文士爭長。是可恠也。苟謂筆墨在真如之外。彼地水火風。且已兼收者。何故苟謂般若在語言之外。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調御於斯不話墮乎。夫千里之流。一曲偶閼則不貫。一闋之奏。抑揚不盡其致。則曲不成。而況聖人精微之語。寧可鹵莽遇之。而托於卓犖。觀大意。以免玩物喪志之譏乎。彼諸君子之論。夫固有為言之也。葢古人間出之資。與忘言之教。固有斷章取意而有會者矣。固有一字一句而磕著築著者矣。固有郢書燕說而獲大益者矣。不止是也。即以本經言之。固有知見立知句讀錯斷而證入者矣。更以禪宗言之。固有聞挽歌艶詩而桶底脫然者矣。不止是也。以他方世界言之。固有以飲食香臺而作佛事者矣。即棒喝猶為鈍置。而況語言乎。然以言乎一人之悟殊方之法則可。而欲以投娑婆之機。演大雄之法。舉先聖人耳提面命之言。一一令千百年之後之人順乎耳而浹乎心。飽性海之玹波。睹義天之朗曜。當在此不在彼也。明矣。不佞卒業斯編。不覺忻然。合掌曰。佛頂光明。復爍四天下矣。葢脩多羅之義。震旦譯云契經。上則契諸佛之理。而下亦必契眾生之機故也。經之為義。曰貫曰攝。貫穿所說至道。攝持所化眾生故也。先生此編。彷儒者經書講章之例為之。以必肖必透為則。其理契先佛者。既已擇取。諸師之妙解而用之。至於語言如生。?貫?攝。以俯契群機者。向來得未曾有視。紫柴講錄。尤為盡善。當與大圓張尚書金剛義趣廣演。並有千秋無疑矣。交光之後。復筞奇勳。是可喜也。不佞每訝井絡之墟宗風不墜。昭覺大師以比丘身現。內江相國以宰官身現。今先生。又以淨名龐老。鼎足其間。皆可云優曇華迦陵音矣。此編行世。六宇同風。人共知。金色頭陀。方在雞足山中。護持佛衣。俟面授補處菩薩。豈知慶喜尊者。亦方於獅子座上。現在結集佛語。不惜更下註脚。慈悲末法眾生乎。
康熙丁未一陽月長至日
宗人府丞前吏部左侍郎兼國史院學士
東蒙高珩拜撰
No. 303-D 編輯始末
余庚辰歲。客京師。始閱楞嚴會解。閱凡再。僅窺其大意而已。丁亥避亂於梁山之金城塞。又得會解讀之。稍復通曉。於時竊有願焉。顧安得淹貫明白。若儒家之講意者。以廣引末學乎。戊子冬。隨集仙宗兄。過達州之漢城寨。忽得合轍一卷於斷殘經帙中。取而誦之。心開神躍。曰此可為講意資糧矣。而全本亦未見也。己丑。至嘉陵。參離指和尚。云有合轍全本。庚寅。乃求得而卒業焉。則又躍然。歎未曾有。和尚謂余。合轍固善。不如正脉之尤善也。余又求正脉讀之。初苦其科揲煩碎。屢閱屢冥。及觀其簡識取根不用天台止觀。種種卓見。高出羣疏。相傳。蓮師初見此本。望北焚香。搭衣禮拜。良有以也。而余之講意。可以編矣。爰取正脉合轍二書。研味參伍。用經書講章之例。融會而編之。分章過脉。聯絡照應。必肖先佛口脗。必透後學心胸。而繁碎科分槩從芟去。大約取正脉十之六合轍十之四。而余間有管窺。亦附十之一焉。權輿於辛卯正月。告竣於壬辰九月。書成凡十卷。敬質之離和尚。和尚不以為謬。而令存其草本以待緣而梓焉。順治庚子。余就養復入都門。此本尚留嘉陵。未之携也。偶於報國寺集得如說一函閱之。書成於鍾伯敬賀可上兩居士。大約亦本正脉。而參以新裁。往往玅合佛旨。至丁未春。次男如淮。來自嘉陵。乃緘余草本至。宛然故舊重逢。喜可知也。於是。復加較定。而以如說參之。葢前後二十七年。而大願始畢。可以無憾矣。至於剞劂流布。予未敢必適。同鄉高平令白君田生。讀而善之。首捐百金。倡刻三卷。而唐謝兩君和之。吾兒又卒成之閱。半載而十卷告完。其序則天官少宰高念東先生椽筆。先生今之張無盡也。聖典託名敘以傳。不尤幸乎。爰記其始末如此。俾後之覽者鑒弘經之不易。而勿加輕褻云爾。
旹
大清康熈七年戊申秋八月朔旦。白衣戒弟子劉道開。題於燕臺之鴻雪堂。
表懺疏意
伏以
佛法廣大。雖上哲究其津涯。
經義淵微。豈下愚可得而詮註。聊因前人之緒論。薄效編纂之寸長。既勒成書。理宜申
告。仰干
獅座。
俯鑒螘忱。言念弟子劉道開。蠢蠢凡夫。茫茫業識。幸植善根於宿世。獲觀
玅典於今生。憶讀楞嚴。起於庚辰之歲。及編直解。乃在辛卯之年。閱兩載而始成。盡去揲科之?碎。滙羣言而拔粹。務求脉理之貫通。揀識取根。不用天台止觀芟繁就簡。例同儒氏講章。開卷了然。初學既便其易曉。循行豁爾。鈍士不苦其難知。藏笥篋者有年。待剞劂於緣會。憑仗。
韋陀之願力。默牖檀越之信心。信官白良玉。倡刻三卷於前。信官謝述度。助刻兩卷於後。餘則弟子道開。偕男(信官如漢貢生如淮)隨力措辦。用襄厥成。計工資參百餘金。裝善本一函十卷。殺青已峻。稽顙告成。爰卜本月朔日。祗就玅喜庵。延僧設供(云云)伏願
弘慈灼鑒。
慧力護持。倘不大謬於
聖言。尚求
陰導其流布。俾普天含識。共遊一六之門。率土孕靈。同躋圓通之域。弟子道開不勝翹誠悚慄之至。謹意。
No. 303
楞嚴說通卷一
巴郡居士非眼劉道開纂述
成都沙門離指方 示鑒訂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佛頂三字。若據他經。即是佛身三十二相中之無見頂相也。若據經顯義。是指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如來藏心言也。由此心體。含吐十虗。彌綸萬有。為大覺最尊最勝之頂法也。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者。不變名如。隨緣為來。小乘如而不來。凡夫來而不如。唯我大覺。亦如亦來。故名如來。獨知獨見之謂密。出生聖果之謂因。磨鍊治習之謂修。忘心默契之謂證。無不究盡之謂了。不落言思之謂義。謂大覺依此頂法為因。而實修實證。障盡惑空。因窮果滿。能事已畢。更無餘事。一義皆了。更無餘義。故曰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也。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者。首楞嚴。此云究竟堅固。謂始從乾慧。以至等覺。皆以此頂法為因。而修萬行。分斷無明。分證真理。上歷聖位。踏佛階梯。以至事事得成堅固也。除諸佛菩薩。其餘出世小果。治世聖賢。雖亦各有悟入。依稀彷彿。窺見一班。類皆坐在相似覺中。以不能空五蘊。銷六根。盡五住。超二死。未超心量。未至圓極故也。經者。常也。作終古之常規。為佛燈之後焰故也。
○一大。二佛頂。三如來密因。四修證了義。五諸菩薩萬行。六首楞嚴。七經也。第一大者。稱讚之詞。具洪濶。包含周徧。眾多。深奧。元始。恒常。超勝。八義。二佛頂者。法華為佛全身。此經為如來頂。顯斯經為法華中精要之義也。三如來密因者。如為本覺。來為始覺。本始究竟。名如來也。曰密因者。取如來在凡夫時。於六根門頭。頓悟圓湛不生滅妙明真心。此心為四科七大根本實性。具足三如來藏。全體大用。本來是佛。豈惟但是因性。亦乃即是果性。以諸如來無別所證。乃至證時。更無毫髮增添。所謂從初發心。即成正覺也。所以為最密者。以此即是二根本中真本。所謂識精明元。菩薩涅槃。元清淨體。佛言一切眾生。不成無上菩提。皆為不達此本。錯亂修習。至後偈中。又言常不開演。足顯根中所具如來藏性。乃是難測難知。最深最密之法。經文首從請定。至四卷身意輕安。得未曾有。即此密因也。然此一段。即是阿難所請三名中妙奢摩陀。以此三如來藏性。即是自性本定。而頓悟了達於茲者。即微密觀照故也。四修證了義者。以前段全彰自性本具。天真現成。然既曰密因。豈礙修證。是故雖歆藏性之已知。更喻華屋之未入。由是開决定義門。示解結次第。葢必解六結而越三空。方為了義之修。獲二勝而發三用。方為了義之證。然謂之了義者。有二義。一者。用根不用識故。葢用識。則以生滅為本修因。如蒸沙作飯。畢竟不成常住菩提。故非了義。用根。則以不生滅性為因地心。如依金作器。决定能成無上菩提故。為了義。又用根已為了義。而特選耳根。更為。了義中之了義。以其超二十四聖而獨妙。為十方三世諸佛一路涅槃之要門也。二者。從性起修。因該果海故。葢依密因無修證果海中。不妨幻修幻證。故修而無修。非事相之染修。證而無證。非新成之實證。故為了義。而非不了義也。經文自四卷後半。請華屋之門。直至七卷前半百靈護呪。即此了義也。然此一段。即是阿難所請妙三摩提。以此耳根圓通。為第一如幻三摩提故也。五諸菩薩萬行者。諸菩薩。即本經分證諸聖五十五位之數也。萬行者。即諸位中歷修之行。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以至等覺。其行應無有量也。此之萬行。躡前了義。而更進深玄。要之根抵於三如來藏。而歸極於無障礙法界。經文自七卷後半阿難請位。至末結經名以前。即此萬行也。此一段。即阿難所請三名中妙禪那也。六首楞嚴者。大定之總名也。圓含上三別目。而為一定全體。當知此定逈不同於常途止觀。葢常途止觀。全屬功夫。此則不爾。涅槃經。佛自釋首楞嚴云。一切事究竟堅固。而古德即明其徹法底源。不動不壞。細詳其旨。分明取自心本具為首楞嚴。何曾取起心對境止觀為定哉。七經者。是諸經通題。至於文詞之妙。本於如來精義巧辨。而加以房相潤色之工。極為華藻流麗。妙含無盡。觀者研味。自當得之。
○賀中男云。經中見猶離見。見不能及。大佛頂也。得元明覺不生滅性。為因地心。即密因也。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即修證了義也。二十五圓通。五十位真菩提路。即諸菩薩萬行也。
○大定有三義。一曰。此是妙定。正以本性自具。天然不動。不假修成。總在迷位動中。其體本然。故稱為妙。不然。何以為徹法底源。不動不壞之定哉。據此。則凡不即性。而別取功夫為止觀者。皆不妙之定也。二曰。此是圓定。正以此定不但獨取自心不動。乃統萬法萬事。皆悉本來不動。為一定體。不然。何以為一切事不動不壞之定耶。據此。則凡不兼萬有。而獨制一心者。皆不圓之定也。三曰。此是大定。正以此定縱在迷位。尚本不曾動搖。開解之後。豈有出退。當知此定自發解起行之後。直至歷位成佛。終無退出。何況有壞。不然。何以為究竟堅固之定耶。據此。則凡有入住出。縱經長時。皆不為大定也。一經科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序分第一(有通序別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序經之意若曰。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彼一時也。佛在舍衛城。祇陀太子林中。須達布金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諸人者。皆是無欲漏。無有漏。無無明漏。回心大阿羅漢。而非定性聲聞可比者。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試以大阿羅漢之德言之。以言其自利也。安住如來宮殿。掌握如來法印。能行法王令。能紹法王位。謂之佛子住持。而於欲有。色有。無色有。則善超之。葢小乘以出三界為超。不名為善。今則即三界而出三界。非若昔日之畏三界如牢獄也。自利之德如此。以言其利他也。能於十方國土。成就三千威儀。成就已。亦成就人。非若昔日之躭寂滅。而不肯成就眾生也。又能助揚佛化。轉大法輪。荷擔家業。妙堪如來付託之遺囑。非若昔日之不堪受是法也。又能身嚴心淨三聚之戒。言為世法。行為世則。而大範乎三界焉。非若昔日之戒有漏缺。不能為法於三界也。又能應身無量。度脫眾生。非若昔日之膠柱鼓瑟。無方便也。于以拔濟未來眾生。墮見刺者拔之。溺欲泥者濟之。使之超越乎污根之塵。牽心之累。而不落陷穽焉。非若昔日之唯為一身。如獐獨跳也。利他之德如此。此之謂迴心佛乘之大阿羅漢也。
○鍾伯敬疏云。嚴淨毗尼一語。該上下文義。毗尼。戒律也。在身曰嚴。在心曰淨。六卷之四清淨明誨。七卷之安立道場。總躡於此。見善超諸有。及弘範三界。數句。皆以此為根本。葢以此經以戒為重故也。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健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離沙陀等。而為上首。
其名維何。曰大智舍利弗。此云鶖子也。曰摩訶目健連。此云採菽氏也。曰摩訶拘絺羅。此云大膝。即舍利弗之舅長爪梵志也。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此云滿慈子也。曰須菩提。此云空生也。曰優波離沙陀。此云塵性空也。是諸羅漢。各有過人之能。出人頭地。故為上首焉。
○法華言授記成佛。却從二乘說來。而卒於一乘。故開經歎德。先言聲聞。而後及於菩薩。楞嚴言最初方便。揀却二乘聲聞緣覺。直斥之為錯亂修習。列於十種邪見之末。葢楞嚴始終止談上乘。不及其餘。故歎德處。直從無漏大阿羅漢說起。已是極頂之談。法華如宰相功成身退。追敘其作秀才孝廉。假途託迹之由。楞嚴如蒙養初學。其父師便教以立志作宰相。勿令豫作秀才孝廉之想。所謂修證了義也。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咨决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坐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徧十方界。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不特此也。又有無量獨覺緣覺之辟支。真窮惑盡之無學。并其研真斷惑之初心。同來佛所。不謀而至。不約而親焉。是時也。適當諸比丘九旬坐夏。日滿解制。恣其自陳。以考九旬德業之日。十方菩薩。恣問決通心之所疑。欽奉如來攝物之慈。折物之嚴。且將更求密修密證之了義焉。即時如來。敷展坐具。宴然安居。為諸會中。宣示幽深秘奧之法。于是法筵清淨之眾。皆聞所未聞。而得未曾有。似迦陵鳥之仙音。徧徹十方世界。恒沙菩薩。聞如來音聲。皆來聚集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葢此菩薩。表根本智。為擇法眼也。
○休夏自恣者。比丘當初夏時。即結制禁足安居。不令乞食名休夏。亦名坐蠟。自恣者。是期滿解制之日。即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也。自知有過。恣其自陳。自不知過。恣任僧舉。正是嚴淨毗尼之義。益顯戒為重矣。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勅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于是有舍衛國勝軍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於宮掖之中。自己迎接如來。廣設珍羞無上之妙味。敬之至也。又敬師及弟。兼復親延諸大菩薩。而城中復有福德俱隆之長者。清淨自居之居士。同時飯僧。佛以不能遍及也。乃勅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以慰眾心焉。通序竟。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諸弟子既已分應齋主矣。唯有阿難。自恣之前。先受別方之請。遠遊未還。無暇列於眾僧之次。當其遠出既無上座。及阿闍黎。而防閑軌範之無人。及途中獨歸。不列僧次。則是日無供矣。即時阿難。乃執持應量之器。於所遊城。挨門而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未曾飯僧行施者。以為齋主。無問或淨或穢。自剎利之王家。以至旃陀羅之屠家。方行我平等之慈。不擇微賤。惟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之功德焉。殊不知纔有求心。便有分別。既有分別。便有淨穢。有貴賤。安能一目平等視之哉。故知初求二字。便是阿難走作處也。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國門。嚴整威儀。肅供齋法。
所以發意行乞者何也。葢阿難已知如來世尊。曾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皆為阿羅漢。一則捨貧從富。一則捨富從貧。而不均平。今我欽仰如來昔日之語。故發是意。一以開闡平等無遮無礙之慈。一以度眾人生疑生謗之口。葢專向貧家。則富者疑。專向富家。則貧者謗也。惟其如是。故於高門懸薄。次第循乞。經彼城外之隍。徐步國門之內。嚴整威儀。而肅恭齋法焉。觀此行履。便是可入淨。而不可入穢。可入佛。而不可入魔。可比丘。而不可菩薩。視金剛經中。如來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舉動。自然中節。毫無勉強。不啻天淵之隔矣。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婆毗迦羅先梵天呪。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爾時阿難。因乞食之次。既無揀擇。不覺經歷婬女之室。遭大幻術摩登伽。此云本性妓女者。用金頭外道所傳先梵天呪。攝入婬席。婬躬逼近撫摩。將毀戒淨之體焉。由尊者求心未歇。作意未忘。心未曾平。見何曾等。乃欲平等行慈。竟遭毒手。故知非得事事無礙者。斷不能入泥入水。平等行慈矣。
○鍾疏云。阿難所發之心。正是耻小慕大。宛然方等法相。如人出門應舉。期中首選。中途遇盜。遇盜自遇盜。首選自首選。豈可以遇盜之故。云不當期首選耶。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生出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呪。勅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如來方在王宮。如彼婬術所加。阿難有難。於是齋畢速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見佛不遑說法。異乎常儀。故俱來隨佛。願聞法要。於是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無善不具。故曰百寶。無惡不摧。故曰無畏。光中出生千葉寶蓮。示此智光。為萬行之本也。有佛化身。結跏趺坐。示此智光。為諸佛之母也。佛不自說呪。令化佛宣說神呪。示此呪心。是不動智。必是不動佛說也。乃勅文殊師利大智慧人。將呪而往。以此呪力。加之婬根。如湯銷氷。如明破暗。故令摩登婬火頓歇。阿難戒體如初。提撕獎勸。歸來見佛焉。此上別序也。序分竟。
○正宗分第二
大科為二。一是菩提涅槃根本。一是生死流轉根本。
初科復分為四。一見道分。二修道分。三證道分。四結經分。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此下見道分也。古人得一指頭禪。終身用之不盡。阿難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能免離摩登伽難。故知博學多聞。若不真修實證。盡落鬼家活計。及對境風一吹便倒。皆由平日學力有餘。道力不足。故因誤墮而陡然發憤。正如蘇季敝裘還鄉。不得不刺股揣摩。以圖卿相也。阿難既見如來。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此一恨字。便是獲法身之前矛。向後悲淚痛責。皆從此恨流出。故道人不可無此一恨也。從外入者為多聞。從內出者為道力。道力未全。多聞何益。於是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果覺。必用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之因心。梵語奢摩他。此云止。梵語三摩。此云正定。或翻等持。梵語禪那。此云靜慮。此三者。是大定之共名。而首楞嚴王。即此三名之總目也。意謂此大定之名。我已熟聞。但不曾悟。不曾修。不曾證。不得其用。故為魔力攝持。不能自脫。始信多聞無益於己。然我雖蒙如來授記作佛。若不修因。終難得果。十方如來。悉由此三。得成正覺。不知如來最初用何方便。何由而得開悟。何由而得證入也。於是復有恒沙菩薩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佛聖旨。
○按佛下答奢摩他者。葢取本具不動搖。不生滅。周圓之心。開解照了為義。即正因佛性。略兼了因。為奢摩他體。乃性具即定之慧也。三摩提者。葢即攝前開解性定。而契入之。行起解絕。寂定為義。即正因佛性。略兼緣因。為三摩提體。是性具即慧之定也。禪那者。葢即於契入之後。深位之中。雙躡前之定慧。中中流入。歷位漸證。至於究竟為義。亦即於正因佛性。略兼緣了二因為禪那體。乃性具雙融之定慧也。當知三名下。各有最初方便。如奢摩他中。以悟見是心為初方便。而以了識非心為最初方便。三摩提中。以反聞自性為初方便。以入道場為最初方便。禪那中。以十信為初方便。以乾慧地為最初方便。是則見道一分。為答奢摩他。修道一分。為答三摩。證道一分。為答禪那。今經三處。顯然各有單標三名。遵佛明言。判佛文義。不易之定論也。
○正脉懸示云。三者決定不用天台止觀。以見道一分。原是如來開示眾生本有真心。性具妙定。始自眼根指出。展轉通貫萬法。仍令圓悟萬有。總一如來藏性。顯其未及加修。而人人早先具此楞嚴妙體。但惟教其悟明此之性海。以為後文圓通入處而已。本不曾立觀門。教修習也。而諸家瞢然。強安三觀。則是前文全說修門。何阿難又有華屋之喻哉。當知斯經所以大異於眾典者。正以其指心在根。斯定之所以大異於諸定者。由說自性本定也。若謂前文是說修門。全障性定。且有礙後耳門妙修。全無用處矣。故知阿難所請奢摩他等。乃是大定之共名。又於奢摩他上。加一妙字。正簡不妙。良以諸乘皆言定。不簡則濫彼諸定故也。是則自性本定。不取修定明矣。諸師於未指耳行之前。預立三觀。以雜亂人心。譬如國王將有事於東征。遣一使臣。宣傳勅命。召集諸將。宣示廟謨。使臣妄傳諸將。速往西征。久之。王問諸將何以不至。使臣對以彼日傳命。西征久矣。王大震怒。深怪使臣。錯傳此命。此亦如是。佛欲專令行人修耳根圓通。如王將有事於東征也。乃先開其妙解。令悟根性。以為圓通入處。如王先欲宣示廟算神謀。以決東征之勝也。註家於未說圓通之前。輙立三觀。令其修習。如使臣妄傳王命。指東為西也。嗟今沿習既久。業楞嚴者。無不搜索三觀。但是借經為敲門瓦子。而正惟發明天台止觀而已。畢竟令觀意獨明。而經意障盡。何迷錮支離。一至於是哉。
○鍾疏云。奢摩佗。常翻寂靜。三摩。翻觀照。禪那。翻寂照不二。請詞冠以妙字。乃妙奢摩佗。妙三摩。妙禪那也。妙則舉一即三矣。故後文或單說三摩。直以三摩為大定也。或單舉奢摩佗。例亦如是。舊解分配天台三止觀。而正脉駁之。致天台後裔。操戈不已。予謂楞嚴時。未有天台。縱使義合。止可取以為證。豈可徑以天台作楞嚴正解也。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阿難既請大定。為成佛之因矣。世尊即當答之如何是奢摩他。如何是三摩。如何是禪那。不如是答。而反詰其最初發心者何居。葢妙之一字。是如來自證法門。向人輕吐不得。且阿難正當初發憤時。又不可即施峻厲法藥。故先逆探其病源。而安慰之曰。汝我同氣。情均天倫。非他人可比。夫他人請問。亦必盡情吐露。豈有天倫同氣。而反不盡情向汝道者哉。但汝問我成道最初方便。我却問汝出家最初發心。夫世間至恩至愛。莫如父母。而汝當初發心。於我法中。有何所見。頓將深恩重愛。一時割捨。而投我出家乎。先德云。末後牢關。不離最初一句。故阿難如是問。世尊亦如是答之。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濃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此初陳眾生知見也。阿難承問。而白佛言。如來問我見何勝相乎。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我常自思維此相非是世間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濃血雜亂。安得發生三十二相之勝淨。琉璃映徹之妙明。而同紫金光聚乎。以我見相。合我思維。生渴仰心。是以頓捨恩愛。而從佛剃落也。阿難被世尊一問。將底蘊盡情吐出。却被三十二相。一時換却眼睛。豈知能見所見。皆屬依他。盡是虗妄耶。又從見相處。用心思惟。分淨分染。生愛生憎。厭麤濁而欣淨明。皆是識心分別計度。夫染相不忘。故為魔轉。淨相不忘。又為佛轉。雖魔佛有異。淨穢差殊。無非知見立知。總是合塵背覺而已。
○此中所說見相。是三細中之轉現。思惟。即六麤也。為一經之發脉。故下文先破六麤。次顯三細。次顯如來藏心。次第紬繹。方見深旨也。
○三細者。即根本無明之惑也。一業相。即從真起妄初動之相也。二見相。見初動之相也。亦名轉相。謂依初動之業識。轉成能見之相也。三境界相亦名現相。由前轉相。則境界妄現也。六麤者。一智相。二相續相。三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五起業相。六業繫苦相也。又三細者。一自證分。二見分。三相分也。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此雙標真妄為一經之綱宗也。如來見阿難說見相。說思惟。討得?柄在手。遂姑縱之曰。善哉。阿難。汝見三十二相。便能割愛出家。豈非世間决烈大丈夫事。何善如之。第此一念厭染愛淨。正是眾生知見。正從發潤二種無明流出。生死相續。皆由於此。汝等當知。一切三界眾生。從無始劫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相續不絕。非有他故。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統此一心。在紛擾而不變異曰常。在生滅而無去來曰住。在幻妄而不爛壞曰真。在萬法而不動搖曰性。在污濁而不染曰淨。在欲氣而不昏曰明。汝等有此心體。勝淨妙明。本周法界。而不知。反認如來勝淨妙明形體映徹之相。以為奇特。而生渴仰。非妄想而何。由汝日日所用者。皆用此妄想。此想不是汝之常住真心。是汝生死根本。汝乃錯用此心。認賊為子。故有生死輪轉耳。
○如說云。阿難慕佛妙定。而此妙定非識心所修。必須先悟此識非心。別求真心。故下文由淺入深。漸次開示。自此至卷末。總是破妄顯真。然有畢竟破者。如說鍮石非金。破盡不用也。有不畢竟破者。如說鑛中有金。欲其銷出真金。因顯而破也。經中於識。全破其妄。譬說鍮石非金也。于根。多顯其真。少破其妄。譬說鑛中有金。不可離鑛而覔金也。于陰入處界。一一妄破顯真。則鍮不能混金矣。于七大。全顯其真。則純金而非鍮矣。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此勉其直心答問也。汝既欲研究無上菩提。真欲發明自性。應當真心吐露於我。有疑直問。有問直答。不得半吞半吐。藏頭露尾。若爾。便成委曲相矣。彼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內心既直。外言亦直。心言既直。內外一如。如是乃至終於妙覺。始於乾慧。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則生死可以直超。妙莊嚴海。可以直入矣。
○淨明經云。直心是道場。先德云。擬心思量。早是曲了。臺山婆子。見人問路。便云。驀直去。若有一毫委曲。便落眾生知見。即遭枝岐。下文云。狂心自歇。歇即菩薩。此直路也。不成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天魔者。此曲路也。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此細審眾生知見也。尊者索頭。已在世尊手裡。故捻定見相發心。重翻問端曰。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時。將甚麼物去見。生渴仰時。又是誰去愛樂。尊者若向此處。識得誰何二字。一生參學事畢。爭奈不分緇素。信口答云。如是觀見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而投佛出家耳。豈知目即眼根。心即意識。眼見心知。便是眾生知見。生死根本耶。
○此承見相發心。出心目二字。以為談經之柄。下文重重開示。不過翻眾生知見。為佛知見耳。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我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此細審眾生知見所生處也。由阿難認定見者是眼。愛者是心。不知生死顛倒。正坐於此。故世尊就上一拶。鞠其所起之處。乃告阿難。汝既認愛樂三十二相者是心。見三十二相者是目。便當識此心目所在。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染污之塵。擾亂之勞。且汝認心認目。已著賊了。譬如國被賊侵。發兵討除。要先知賊所依之處。然後塞其去路。絕其資糧。搗其巢穴。斬其首級。則邊境肅清。烽烟自息。今使汝流轉生死。不由外物。元是自己家親作祟。自劫家寶。若欲以奢摩他神兵除之。必先知其處所。我今問汝。唯汝能知之心。與能見之目。今何所在乎。由尊者病根深厚。故世尊將其病源。一一審究明白。方始對?發藥也。
○雖心目雙舉。而意惟破心。非心目並破也。緣此雙徵微意難知。以致諸家誤謂破心之後。次當破目。遂將顯見之旨。盡成破見之宗。千載迷根。實基於是。豈知根識元不相離。而眼中見性。即是菩提真本。亦即奢摩他體。眾生日用不知。但惟認識為心。隨識輪轉。甚可哀憐。故佛雙舉。以觀阿難取何為心。阿難果但以見為眼。而終取愛樂為心。于是極破非心之後。所指妙明之心。依舊即此能見之性而已。豈有他哉。
○鍾云。經文明言使汝輪轉。心目為咎。故問惟心與目。今何所在。則如來所徵之心。乃賊也。非心也。妄心也。非真心也。既謂之賊。則宜不知所在。如人為盜所劫。豈能知盜之所往所在。而為之巡緝乎。阿難此時。若真知妄心為賊。則自然答以不知所在。而直請真心矣。惟其受用妄心。極力護庇。見如來指之為賊。口雖不言。心却不信。歷歷指其七處所在。若云既有所在。豈可遽謂之賊乎。觀後文云。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又云現以緣心。?所瞻仰。則曲護妄心。認賊為子之本情。乃始招出。佛歷言無有是處。而後文直斥云。此非汝心。正言此心之為賊而非子。不必求其所在也。若是常住真心。則在七處亦可。不在七處亦可。無在而無不在亦可矣。舊解不曰破心。而曰徵心。謂三如來藏。亦不能加於七處之外。是以所徵者。即為常住真心也。似是之言。叛經不小。
○賀云。七處破心猶云七處破識。非謂此識果有一定處所。阿難不知。而佛獨知之也。正以此識本無處所。眾生迷為有處。故隨執隨破。節節欲其悟此識本無處所。而令其疑此妄識耳。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祗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此是尊者初呈槍法執心在內也。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二生中。除了無色。以其空散而無身相。又除無想。以其土木而無心相。其餘十種異生。有身心相者。同將識心。居在身內。且我縱觀如來明淨修廣如青蓮華瓣之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肉眼粗浮之根。日雜色香味觸之四塵者。祗在我面。是則自聖至凡。莫非眼在外。而心在內矣。我寧不知如是識心。實居我身之內乎。尊者雖是伶牙俐齒。旁若無人。殊不知腦門已是著地。即今三尺童子。試問其心。即以手指胸。而曰在內者。此由父母胎中受形之始。吸取赤白二滴為身。便有此執。不待教而自能。謂之俱生無明。亦謂之堅固妄想。故牢執此身。為心之宅舍。若瓶鵞井蛙。終不能出。更不知身反在於心中。若大海之一漚也。故尊者亦同此計。若使尊者向心目所在一問處。識得地頭。便與世尊把手共行。優游覺海。安得復有下文種種妄執耶。
○只此一計。凡一切眾生。所以囚繫胎獄。挃梏肉身。乃至三塗汩沒。受無量苦。展轉不能自脫者。皆由於此。世間邪師。猶言身為房舍。心是主人。甚可病哉。
○鍾云。心在身內。乃一切眾生尋常所執。所謂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决定惑為色身之內是也。餘六。但因佛一時破奪。逼成轉計耳。
佛告阿難。汝今現在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牗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尊者執心在內。以為必然。如壯士鼓氣。上冲牛斗。世尊是一切智人。洞見肺腑。不與分文析句。展疏牒科。就將目前淺近易了之事以反詰之。令他親口答出。無處躲閃。然後用法窟法爪。生擒活捉。故先審定內外之境。告阿難言。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阿難答云。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若祇陀林。實在堂外。堂在林中。林在堂外。則內外之境定矣。次復審定先後之見。問云。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答云。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園林。先見內。而後見外。則先後之見。無容紊矣。次復審其見外之因。問云。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答云。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因戶牖開豁。而得見外。則見非無因矣。世尊三問。尊者三答。一一皆落世尊綣繢中。向下即用其語以破之。所謂執子之矛。刺子之盾也。
○世尊七處。多以見發難端。亦含見性是心非眼之意。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此先示大定之體為開佛知見之根本也。阿難始問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世尊反詰其最初發心。驗其知見是真是妄。而阿難果用識心。取著有相可見之如來。却迷自己無相可見之真佛。如來復詰其緣三十二相時。將誰見而將誰愛樂。尊者答以目見而心樂。如來復徵心目所起之處。尊者確然執定此心在色身之內。至此。則阿難賊身已露。贓物現存。無隱諱處。今欲進而破之。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以示慈愍攝受之意。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意謂此大佛頂。周徧含容。無法不具。無行不圓。然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見見。為菩薩父。為諸佛母。即我三十二相。皆是此中所現形像。云何反認此在色身之內耶。今汝欲研無上菩提。開佛知見。要先識此無見頂相。則不奢摩而自成奢摩。不三摩而自成三摩。不禪那而自成禪那。謂之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又謂之首楞嚴王。諸三昧中。最為尊上。菩薩得此三昧。則萬行具足。念念可以證真常。頭頭可以到究竟。十方如來。依此一門。超出妙莊嚴果海。不遭枝岐。更無委曲。又何患畜聞之過誤。道力之不全耶。于是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問。此中不標奢摩禪那。而獨標三摩提者。何故。答。此三摩提。即下文所指大陀羅門。諸三摩提妙修行路也。奢摩由此而悟。禪那由此而證。故曰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以除此一門。別無修行之路。即古觀音如來。亦曰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也。
○三摩提。此云等持。既是諸定共名。亦是全定總號。不比阿難所請三名中之三摩提。彼是總中之別也。大佛頂等。方是此定不共之號。一經所說。全為此定。隨便寄居於此耳。
○鍾云。阿難啟請大定。佛先破其緣心。此是首次破心。問答未竟。急示以有三摩提云云。葢以鎮壓其乍復之魂。安慰其初問之意。如窮子見父。先告以家寶。使預知衣食有地。驚定氣平。然後徐徐推問。以終七破之文。後詳大定。非惟心腸甚慈。抑亦語次甚妙。一有字可想。如云汝所請三摩提。已有在此。不須忙也。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與一門深入相應。一門深入。因也。一門超出。果也。由大定趨入。故謂之路也。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心。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脉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此破心不在內也。佛又重伸問難。而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然後遠矚園林。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先見堂外者乎。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而能見林泉者。未之有也。佛言。阿難。今汝所計。即是在堂不見如來。而能外見林泉者矣。何以故。若汝靈知之心。在六根門頭。明明不昧。了了常知。而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者。爾時先合了知身內之物矣。可有眾生。先見身中腑臟。而後方觀外物者乎。夫心肝脾胃。身中之最深者。容許不見可也。至於爪生髮長。筋轉脉搖。身中之膚淺者。誠合明了矣。如何深淺都不知耶。若汝心靈。必不能內知。云何又能知外耶。不內知而知外。此與在堂不見如來而能外見林泉者何異。吾于必不內知。而知此心决定不在身內矣。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只此一破。有緣者。即當驚悟絕倒。非佛妙典。何常聞於他書有說心不在身中者乎。奇哉。真獅子吼也。
○心肝脾胃。深處也。爪生髮長。筋轉脉搖。較淺。然總屬身中之物。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此第二執心在外也。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今悟知我心。果不在內。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請以燈喻。譬如燈光。若是然于室中。則是燈必能先照室內。而從其室門。後及庭際。漸次照去。亦猶心居身內。必先見。內而後見外也。今一切眾生。既不見身中。而獨見身外矣。是則亦如燈光居在室外。則不能照室也。是義決然明白。將無所疑惑。而同佛了義之談。得無謬妄耶。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世尊是大手宗匠。左來左轉。右來右轉。這邊那邊。無可不可。在內在外。皆可掃除。亦將一喻相詶。所謂投桃報李。得馬還牛也。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於室羅筏城。循乞形段之食。及歸祇陀林。我已宿齋矣。汝觀此比丘。當一人食時。可使諸人盡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皆是阿羅漢。子縛雖盡。果縛尚存。不能合眾人為一體。安能一人食。而令眾人飽也。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此正破心不在外也。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者。夫身心相外。則彼此了不相干。故應心所知者。身不能覺。身所覺者。心不能知。如阿羅漢之軀命不同。彼不飽此。此不飽彼矣。我今示汝兜羅綿細香霜色之手。汝眼見時。心分別是手否。阿難答言。如是。世尊。我眼見時。心分別也。佛告阿難。眼見是身之知。心分別是心之知。二知同時。曾無兩體。與阿羅漢之分彼分此者不同。即此相知。云何乃判心在身外耶。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阿難點個紙燈與世尊相見。却被世尊一吹頓滅矣。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當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裡。猶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此第三計潛根也。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在身外。內外不成。我今思惟。當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殆潛伏眼根裡乎。猶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眼根隨見。隨即分別。今以琉璃喻眼。以眼喻心。琉璃合眼。而不礙眼見。與眼分別。如眼根合心。而不礙心見。與心分別也。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而見外者。豈無故哉。既已在根。根非在內。宜乎其不見內也。既潛根內。根如琉璃。宜乎其矚外而無障礙也。是則只一潛根。而從前二義。俱無繆矣。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常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伏根內如琉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裡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此正破心不潛根也。世尊將錯就錯。而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時。只見山河。亦見琉璃否。阿難言。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時。實見琉璃也。佛乃破之云。汝心為眼根所合。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喻中眼見山河。亦見琉璃。法中既是心見山河。亦應見眼矣。而云何不見哉。若使心能見眼。眼即反為心家所緣之境。不是能生之根。則汝所計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義不得成。是犯自語相違之過矣。若使心不見眼。眼何故又見琉璃。又犯法喻不齊之過矣。如是。則二俱不成。云何汝計潛伏根內如琉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裡。如琉璃合。無有是處。阿難捧出琉璃椀子。與世尊鬪富。又被世尊碎成虀粉矣。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臟在中。竅穴居外。有臟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此第四雙計內外也。初計在內。佛以不見臟腑為破。次計在外。復招身心相離之難。又計潛根。且乖琉璃籠眼之喻。阿難乃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之身。臟腑在中。竅穴居外。良以有臟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由有竅則明。故開眼見明。即應見外。不必責其身心相外矣。由有臟則暗。故閉眼見暗。即同見內。不必要見心肝脾胃矣。內外若成。又非獨潛根裡。如此。則可免前三者之過矣。然不知此義當與不當。葢因三次負墮。故未敢自信也。
○鍾云。由有竅則明。故開眼見明。由有臟則暗。故合眼見暗。見明即名見外。見暗即名見內。雖內外並列。乃借見外形見內。仍歸最初在內之執。故佛下文唯破見內耳。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暗室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此破見暗名見內也。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此暗相若與眼對。則此暗相。在汝眼前。云何成得閉眼見暗。名為見內。若許眼前之暗。即是內之臟腑。即當不須合眼。但居暗室中。無日月燈光之處。此眼前之暗。即是汝之三焦六腑矣。然豈有此理哉。若此暗相不與眼對。云何眼前又見黑暗。如是。則眼與暗相。對與不對。皆不成內矣。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虗空。何成在內。若在虗空。自非汝體。即今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且汝言見暗為見內者。得無曰。所對之暗。不是外對身外之暗。乃是內對身中臟腑之暗耶。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即是眼能反觀矣。既能反觀。即當合眼開眼。二俱能之可也。今合眼見暗。獨能返觀身中。當開眼見明。何不返見其面乎。若開眼時。既不能返觀己面。則合眼時。亦不能返觀身中。而內對不成矣。若謂開眼見明之時。亦能見面。則此了知心。及與眼根。皆在虗空中矣。汝本計心仍在內。又何成在內耶。且心眼既在虗空。則應虗空即是汝體。汝身反不是汝體矣。汝若執言。離體見面。不妨仍是自體。即當如來亦離汝體。亦見汝面。亦應是汝之身耶。且汝心眼既在虗空。已有覺知。則汝此身。應無知覺。必汝執言。身自有覺。空中之眼。亦自有知。則汝一身。應有二知。一在虗空。一在己身。既有二知。則汝一身。應成兩佛。有是理乎。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單結見內。足見此計同在內矣。要知計內。計外。計潛根。與雙計內外。亦未常不是。但阿難執跡生情。故問處句句成病。世尊隨方解縛。故答處句句成藥。古德云。會得。則死句皆成活句。會不得。活句皆成死句。神奇化為臭腐。臭腐復化神奇。實無定法。此上四計。皆因世尊云何知外一句。鈎動阿難。故尊者捨一執一。所謂承言者喪。滯句者迷。向後三計。知見已窮。復牽引世尊所說性相深義。引蔓抽條。妄生計度。不知是則總是。非則總非也。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維。即思維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此第五計心在隨所合處也。阿難言。前此皆我之臆見也。我常聞於佛矣。佛昔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維。世尊所說心法相生。即此能思維者。實我心性。此心隨與那一法合。即隨那一法生。何必定在內外。及與中間三處乎。不知世尊所謂心法相生。正謂心法皆從業識變起。同時妄有。如兩束蘆。互相依倚。離心無法。離法無心。非謂心能生法。法能生心也。尊者繆認心法相生。故計隨合隨生。先引世尊所說者為證據。欲以杜如來之口。豈知如來渾身是劍。觸之即死。毫不容情哉。
○阿難亦非謂心必有體。正謂心無體而能合。合即心之所在。下文正辯有合者必有體。無體則不能合。無合則無所在也。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此正破心不隨合也。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則隨有。所謂合者。如葢合函。必彼此有體。然後可合。今汝思惟之心。元是浮想。實無自體。既無自體。則無合處。若謂無體而能合者。則於十八界外。更加一界。于六塵外。更加一塵。是皆無體虗名。同于龜毛兔角。憑何義以論合乎。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有出入。必有內外。既有內外。便合見內見外。復蹈前非。豈能隨合而隨生乎。
○隨合隨有。奔逸昏擾。何異野燒。乃猶認作真心。曲盡世人迷態。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阿難一聞見內見面之語。反生疑難。意謂眼可名見。心可名知。見者是眼。心知非眼。今以心為見。恐不合義。佛破之云。見者眼也。能見者。心也。今且以汝喻心。以門喻眼。門雖通見。須有門內之汝。而後有見。若謂眼能自見者。設如汝在室中。即同無汝。而門能自見否乎。是知眼雖通見。亦須眼處有心。而後有見。若無有心。而眼豈能見乎。必謂徒眼能見者。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矣。若見物者。又不名死矣。是則徒眼不見。可見知見皆屬于心矣。豈可妄分見屬于眼乎。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徧體者。同前所挃。若不徧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夫法有定相。心無定體。正如水上葫蘆。按著便轉。日中寶石。色無定形。安有定體哉。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者。我且問汝。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一體者。四肢共一心體也。多體者。四肢各一心體也。又汝心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徧體者。一心滿于四肢也。不徧者。一心不滿于四肢也。若四肢共一心體者。則應拔一毛而群毛皆動。觸一肢而渾身咸覺矣。若渾身咸覺。則挃又應無定在。若挃有定所。則又不成一體矣。若多體者。則又成多人。以一人惟有一心。多心即成多人。以多人而各分一心。各分一體。此多體之中。何體為汝也。若徧體者。同前挃一肢而四肢咸覺矣。若不徧者。當汝觸頭。而并觸其足。若頭知而足不知。可名不徧。今汝却又不然。觸頭頭知。觸足足知。可云不徧乎。然則心體非一非多。非徧非不徧。元無定體。既無定體。則不隨有定之法合可知矣。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阿難將個東瓜印子。賣弄聰明。又被世尊撇向大洋海底去矣。
○鍾云。非一體。非多體。非徧體。非不徧體。總是無體。無體安得有合。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外不相知不字。當是又字之誤)。
此第六計中間也。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真實本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內者。不在根也。不在外者。不在塵也。如我思惟。第一計中。內無所見。第二計中。外又相知。內無知故。明不在內。身心相知。明不在外。以外之相知。復內之無見。不內不外。意者此心當在根塵兩楹之中間乎。不知世尊所言不在內外者。正言心無定在。非謂心在中間也。纔喚作中。即有定在矣。
○妄心無體。則不在。真心周徧。則無所不在。不滯一處。原是三不在。阿難引二缺中。以立己論。合佛旨也。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此審定在身在境以兩破其中俱無在也。佛言。汝謂心在中間者。中必確然不迷。而非無所在矣。今汝自推所謂中者。中為何在。為復在身外之處乎。為當在身乎。若在身者。便有中邊二義。在邊則不得為中。在中則同前在內。應當見內矣。若在處者。如修房舍。必立標竿。以表中位。今為有所表。為無所表乎。無表。則無中矣。表則中無定在矣。如人以表表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則心寧有一定之中而不雜亂乎。是則在身在處。皆不得成中矣。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阿難又言。我所說中。非此在身在處二種也。如世尊所說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夫眼者。根也。色者。塵也。眼有分別。則屬內根。色塵無知。則屬外境。根塵內外相對。而識生其中間作用分別。豈不為心在之處乎。
○阿難所引。是佛相宗。隨順世間之談。不了義也。且世尊之意。以眼色二種。為生識之緣。非謂眼色即能生識也。以識自有能生種子故。且根境二法。皆是色種。豈有色種而生心現行哉。且謂眼有分別。亦是錯解。殊不知眼能照境。識能分別。而眼實無分別。故下文云。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于中。次第標指。此其證也。
○鍾云。以眼對色。則色為無知。以心對眼。則眼又為無知矣。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者。此之心體。為兼根塵二者。如父母合而共生子耶。為不兼二者。如不因父母而自生子耶。夫塵即物也。根即體也。若兼二者。則根塵混合。物體雜亂。物非有知。體是有知。半有知。半無知。對敵而立。墮成二邊。豈得為中乎。若兼二不成者。則此心體。既非根之有知。又非塵之不知。體性尚無。中為何相乎。是則兼與不兼。皆不得成中矣。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阿難將箇不著邊際破沙盆。呈似世尊。又擊碎矣。
○兼二者。雙挾根塵而生其中也。不兼二者。兩離根塵而孤然中立也。或泥此之心體體字。遂以物體體字作心體。非是。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此第七計無著也。世尊在般若會中。談無著真宗。不在內外中間。正言心無處所。無處住心。不應復有所著。尊者錯解佛意。乃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等。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此覺知分別心性。不內。不外。不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我今將心。不去著在一切法上。如此。可得名為心不。殊不知將心不著。早是著也。故先德云。喚作如如。早是變也。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
○問曰。佛之徵處。本顯無處。今已無處。何須又破耶。答曰。佛之徵處。固顯無處。佛顯無處。令悟無體。今認無著即為心體。是雖無處。而執有體。所以破也。
○鍾云。三不在。即無著。而以無著名心。又著于無著矣。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虗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世尊向開口不得處。就與一拶云。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而計一切無著為心。所謂一切者。世間虗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是也。汝之不著。是汝之心。本有處所。而不著一切法耶。抑亦本無處所。而不著一切法耶。若汝心本無處所。而自然不著。此心則同龜毛兔角之本無。云何更添不著乎。若汝心本有處所。而不去著一切法者。則是汝心去了箇著。又多箇不著。安能名為無著哉。所以然者。著從相起。若汝果無心相。是真無心。決無有著。若非真無心。則定有心相。既有心相。定有所在。決定有著。云何而說一切無著乎。極而言之。不惟有相不可名無著。即無相亦不可名無著。以纔說無相。即墮有相故也。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阿難將箇沒著落死猫頭。呈似世尊。又被世尊擲向他方世界了也。
○法身無在。而無乎不在。前六番計心在內在外。雙計潛根。隨合。中間。是以心為有在也。故世尊皆以無在破之。及至第七。又計心為無在。故世尊以相有則在破之。雖是一期破執。實顯無在無不在之旨。先德所謂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是也。大佛頂首楞嚴王。於此具見。即至後文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處。雖是極力形容三如來藏。亦不能加於七處之外。智者於七處剖明一經大義。思過半矣。
○七番破處。只是破自生。他生。共生。與無因生。如在內。潛根。雙計內外。皆是計自生。在外。隨合。是他生。中間一計。是根境共生。無著一計。是無因生。又隨所合處。是執一切相生。無著一計。是執離一切相生。潛根。是執相宗增上緣。中間。是執相宗增上所緣緣。無著。是執性宗無相甚深義。據此七問。足見尊者?著滿肚皮佛法。世尊七番逐破。不過就其執處。與他解粘去縛耳。先德云。佛法裏。迷却多少人。世法裏。悟却多少人。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七番問處。節節有頓挫。如云如是識心。實居身內。只一實字。見其意氣揚揚。旁若無人。如虎生三日。有食牛之氣。第二番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雖是強項。觀得耶二字。亦少屈矣。至第三番。則曰如我思惟。如我者。謂以己意度之。理或如此。其志又稍降矣。第四番則云是義云何。言不知是與不是。未敢斷以為必然也。至第五番。即思惟體。實我心性。由執聖言為證。故復開強口。又曰實也。至第六番。當在中間。言據我所見。或當如此。當字覺郎當已甚。至第七番。則我無著。名為心不。不者。疑而未定之辭。阿難至此。委靡不振矣。所謂壯心一起。春江怒濤。銳志一銷。秋霜敗葉。此經無論意趣深奧。即譯人之筆。潤色之手。亦若郢人之運斤。庖丁之解牛。並入神化。淵乎妙哉。
○七處皆非。則妄情已盡。而世人計心之住處者。不出於此。至此。則平日所恃以為心者。杳無住處可根究矣。然詳此七番確定成處者。惟四處而已。謂一內。二外。三根裏。及第六根塵之中是也。第四還在內。第五乃無定處。第七並處亦無也。此密示妄識無處。下文乃顯何妄識非心也。
○鍾疏云。須記前云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降伏塵勞。又云維心與目。今何所在。是故七徵但破其所在。所在既破。賊無逃處。下破能推之心。正擒賊耳。
○圓通疏云。七徵之處。最堅銳難攻者。在乎首尾。葢在內久為世人所守。而無著又為學佛初機所宗也。
○七處破心竟。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嬌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呪。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阿難被世尊七縱七擒。至此弓折箭盡。納欵輸誠。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倍於他人。今雖出家。猶恃嬌隣。良因蒙愛恃憐。不肯進修。反認多聞。以為實證。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呪。而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心實際。是我所當造詣之處。所以不得無漏者由此。為魔所轉者。亦由此也。惟願世尊。大慈哀愍分明指出此心的在何處。開示我等奢摩他大定之路。使有所遵循而往。不致惑于他岐。且令諸信不具者。皆能生信。而隳壞其惡見焉。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前請奢摩他。三摩。禪那。今止請示奢摩他路。可見奢摩他三。總是大定之共名。任舉其一。即該其二。而與三觀無涉矣。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此放光默示也。世尊將欲破六識以顯六根。故先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表諸智將現也。普佛世界。六種震動。表眾識將破也。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表覆蔽將開也。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表分隔將合也。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表流轉將息也。由眾生有此本光。昧而不知。分為根塵識三。於器世間。不能超越。若能內瑩發光。根塵識三。應時銷落。見聞通隣。合開成就。故以此瑞先示之。果能了茲光瑞。則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不動步而得矣。
○鍾疏云。不與他說。且與他看。若遇宗門明眼人。便直下領當矣。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砂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可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此下將前性淨明體用諸妄想復開二種根本為一經之綱宗也。佛告阿難。一切眾生。泛爾凡夫。不知修行者。從無始來。迷此覺心。忽起無明。種種顛倒。由此無明。轉成業識。造種種業。熏成種子。名為業種。種必有果。子子相生。則輪轉生死。無有休息。故惑業苦三。生必同條。如惡叉果。生必三子一聚。不知修行者如此。又有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背大心而證小果者。及成外道。外正道而趣邪道者。以及諸天。修十善而欣樂果者。魔王。及魔眷屬。躭欲境而亂正修者。是等皆由不知真妄二途。二種根本。認妄為真。獨修於妄。盲修瞎鍊。認砂為米。猶欲煑砂成饌。縱經塵劫之遠。其能得乎。錯亂修行者又如此。乃吾所謂二種根本者。云何為二。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此由最初迷一法界。不覺心起。而有其念。故曰無始。如睛勞華現。睡熟夢生。本無緣起之由。非有定生之處。皆是妄念。非他外緣。從此而成細微業識。次起轉相。轉作能見。後起現相。現外境界。由此三種細識。復生智相。相續。執取。計名。四種麤識。於是執內執外。攀此緣彼。念念不停。無暫止息。起惑造業。輪轉生死。此生死本。即汝現今與諸眾生。用此東攀西緣之心。以為自性者。即是別成聲聞緣覺天魔外道七趣之根本也。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此清淨體。即汝今者現前第八微細精想。名為識精。本來具足元明。一真法界。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淨。不為無明所迷。不為菩提所覺者。然此元明元清淨體。雖不與妄染相應。由不守自性。隨緣而生種種妄想。東攀西緣。一切眾生。但認此種種攀緣妄想。以為心性。而反將元明清淨之體。棄而不顧。即此棄而不顧者。是菩提涅槃之根本也。夫此識精元明。眾生本有。體徧十方。用彌沙界。非諸趣所能牢籠。但由諸眾生。遺此本明。日用不知。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故諸趣本不當入而入。甘受輪迴。豈不枉屈哉。
○識精元明者。六根所具圓湛不生滅性。識精乃其總名。本為一體。若應六根。而列別名。當是見聞齅嘗覺知六精也。五卷云。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驗知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決指六根中見聞等精。所以破識之後。首即顯見精為妙明本心也。舊註全不達此。故迷為破見耳。又復當知。後偈中陀那微細識。正此識精。然亦以識為名者。乃是第八識海。非比前六虗妄無體矣。因是真修之本。所以修圓通中。直選耳根聞性。亦此識精。而斯經始終要用。所以迥異於諸經者。由此根性以為之根本也。諸緣者。前六轉識也。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是知前六。皆此識海所生諸浪。故虗妄也。緣所遺者。言前六能遍緣一切。而獨於本生識海。自緣不及。如眼所起見。能遍見一切。而自不見眼也。縱使悟時。須一念不生。方能默契。六識若動。體即隱矣。故學人不捨緣心。畢竟如生盲不見性也。由其執認緣心。必遺元明。故曰緣所遺也。
○賀云。識精元明者。取識精內本來妙明之體。非即以識精為元清淨體也。專言識精。便屬阿黎耶識。專言明。猶是識陰邊際。故加一元字。見非因明立所之明也。遺此本明。正與元明相應。圓通疏云。所生諸緣。即第六識。能生識精。即第八識。按七處破心。妄想已伏。緣心欲迯。何不直指真心。使歸如來藏性。而以識精元明為不生滅心耶。葢曰精。曰元明。本與如來藏心無異。惟一落識中。故不直曰精。而曰識精。識中有精。故又曰識精而不但謂之識。識去精存。則全體如來藏性矣。不可分之為二。亦不得遽合為一。其下手工夫。全在第四卷以後旋妄伏真入流亡所等處。葢旋妄伏元。除去八識真中一分之妄。以終前文舉示識精元明之義。然後于十信之前。得無生忍為因地心。歷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非惟見性無可指陳。即如來藏亦屬強名矣。此真大佛頂。真密因。真了義。真首楞嚴也。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話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此舉拳驗見也。佛告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而詣真際。故我為汝指出兩條大路。一一分明。不知現今從何路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而語阿難言。汝今見否。所謂掇出中原無價寶。不同趙璧與燕金也。阿難不解向未舉拳時薦取。具實而答曰。見。世尊就上一拶云。汝何所見。爛泥中有刺。阿難當面差過。却云。我見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也只是認得拳頭。世尊赤心片片。更與一錐云。汝將誰見。阿難根鈍頭迷。重重蹉過。依舊道箇我與大眾同將眼見。所謂昔年行處。半步不移也。溫陵云。金拳舉處。直下要識本明。塵相未除。依舊認賊為子。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此重徵出妄心而破之也。世尊見尊者語不相投。遂拈轉話頭。別行一路。云。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縱許汝目可見。汝將何物為心。以當我拳之光耀乎。所謂口裡雌黃。舌端利劒。爭奈尊者依舊刻畫無鹽。唐突西子。復認能推以為心性。乃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以為心耳。所謂好箇阿師。又恁麼去也。不知此心如鏡裡之形。無體而全因外現。似水中之月。不實而徧現空輪。認此為真。迷之甚矣。世尊見阿難頭頭不薦。乃奮師子踞地之威。振聲一喝云。咄。此非汝心。易所謂擊蒙。利用刑人。用脫桎梏也。當爾時。若是黃檗德山。臨濟巖頭。也須耳聾三日。故宗鏡云。阿難執此妄心。世尊所以訶斥。二祖求此妄心了不可得。初祖於是傳衣。前七番破處。是搗賊之[宋-木+巢]穴。此番訶斥。是斬賊之首級也。
○鍾云。能推之心。所謂攀援心也。前七破。破處。此非汝心。直破心矣。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此直指妄心本名也。阿難被世尊一喝。果然措手不及。搆副不上。直得瓦解氷銷。七華八裂。於是矍然驚懼。避座合掌。起立而白佛云。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世尊見阿難驚疑不定。即收機云。阿難。此心是因現前所對六塵。虗妄相上所起。名曰妄想。由此妄想。惑亂汝之真性。豈可認此以為心乎。由汝無始至今。誤認為心。如認賊為子。反將常住真心。棄而不顧。故枉受生死。輪轉無窮耳。
○阿難既聞非心。索要本名。前塵虗妄相想。直指本名以答也。
○顯訶妄識非心已竟。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慈。開示未悟。
此戀妄不捨而驚疑也。世尊一片婆心。翻成鈍置。阿難乃白佛言。我固佛之寵弟。因我心愛樂佛故。所以出家。是令我出家者。我之心也。然我之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是此心可以為善矣。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是此心可以為惡矣。作善作惡。許多功能。皆是此心。若如此番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之人也哉。無心即同于土木矣。何則。以離此知覺之心。更無別有心也。而云何如來說此非心耶。大有逕庭。不近人情。我實驚怖。兼此大眾。天上人間。凡外權小。無不說此為心。今聞此說。無不疑惑。亦不得不怖。不得不疑矣。惟願世尊。垂大慈愍。開示我與大眾之未悟也。殊不知作善作惡者。原屬發業無明。名曰妄想。不思善。不思惡者。却是尊者本來面目。棄本有而不知。戀妄想而不捨。亦獨何與。先德云。忽地晴天霹靂聲。禹門三級浪砰訇。許多頭角成龍去。螃蟹依然努眼睛。尊者之謂與。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虗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此曲示真心有體以釋無心土木之疑也。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其心入於無生法忍。住此忍者。於三界內外。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超情離見。當體真妙。即無善無惡之心體也。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也。於師子座。摩阿難頂。當其執妄為真。則振威喝之。及其矍然生怖。復摩頂慰之。所謂有時鐵裹綿團。有時綿包鐵石。假嗔假喜。能放能收也。既摩其頂而告之言。汝不聞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乎。眾生迷惑。妄謂萬物各有從生。而不知一真心體。隨緣變現。若無一心。即無諸法。所由來久矣。極諸法所生。至於一切因果。凡聖權實。大而世界。小而微塵。既唯心所現。則亦因心成體。謂心無體者。必諸法無體而後可。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是有形之最細者。苟詰其根元。則咸有體性矣。縱令虗空。是無形之最巨者。雖無體性。亦有名貌。既有名貌。則亦有體矣。可見有情無情。若大若小之物。無不有體。何況清淨無垢妙淨不染湛寂本明之心。與一切法為性之心。而反自無體乎。葢一切之法。皆是真心海中。所現影像。所現之物。尚皆有體。而能現之心。反自無體。必不然矣。是則真心必定有體。汝但執彼妄心。故迷此真體。豈真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乎。
○賀云。無生法忍者。了法無生。忍耐于心也。諸經八地證無生忍。華嚴等覺後。方名無生忍。此經未入十信。即獲無生忍。所謂理須頓悟也。
○鍾云。忍字。非著力之謂。已是如如不動矣。細玩大定。與究竟堅固。皆具足此忍字之中。金剛經得成于忍。即此忍也。
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變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此令尊者揣摩能推是妄以去其戀妄之心也。佛又言。若汝堅執不捨此能分別有覺觀了知不昧之性。而必以為汝真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等諸塵事業。而別有無滲無漏完全之體性矣。(色香味觸。舉四以該六也。諸塵即六塵也。事業猶云塵事塵業也。下文浮根四塵本此)如汝今者在座。承聽我法。此聽法心。是亦因我說法音聲。而起分別。是滲漏心。非完全體。豈得為真哉。不但汝今尚有六識現行分別。不名為真。縱汝將此見聞覺知。六識現行種子。一切滅盡。成阿羅漢。(略舉見聞覺知者。以四攝六。合齅嘗為一覺也)若使內守幽閑。躭寂滅樂。不肯放捨。即此守幽閑者。尚屬意根。意與法對。猶是法塵與分別。相為影現。但是光影。了無實事。而不得為真矣。況今現種未空。乃欲認此以為真乎。(正脉云。一切權乘。有出入之定。皆是微細分別。葢全以憑伏細分別心。持彼寂境。一不分別。寂境即失。名曰出定。楞嚴大定。豈有是乎)即我今日。亦非強汝定執此等以為非心。但汝將此分別覺觀。微細揣摩。是有是無。是真是妄。若離前塵而有分別性者。即真汝心矣。若分別性。離塵無體者。斯則前塵分別影事。而非真汝心矣。今汝所執分別覺觀。皆是因塵而有。全託諸塵。而現分別之影。塵非常住。倐變倐滅。若變滅時。心豈能存。如形滅而影自亡。此心豈不同於龜毛兔角乎。心既隨塵而滅。則汝法身。亦隨灰斷。更將何物為因地心。而證此無生法忍耶。知有生有滅者。為緣塵之妄心。則知無生無滅者。乃常住之真心矣。
○鍾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法塵與意根對。所謂第六識也。此經所謂外道等錯亂修習。由認八識未真。其學問受用。自第六識止。或認聚緣奔逸。昏擾擾相。如阿難所稱能推之心。以為虗靈不昧。或認內守幽閑。及九次第定。以為靜定。所謂諸修行人。不成無上菩提。病根正在于此。
○蓮師曰。予初入道。憶子思以喜怒哀樂未發為中。意此中即空劫以前自己也。既而參諸楞嚴。則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夫見聞泯。覺知絕。似喜怒哀樂未發。而曰法塵分別者何也。葢意者根也。法者塵也。根與塵對。順境感。而喜與樂發焉。逆境感。而怒與哀發焉。是意根分別法塵也。未發。則塵未交于外。根未起于內。寂然不動。應是本體。不知向緣動境。今緣靜境。向固法塵之粗分別也。今亦法塵之細分別也。皆影事也。非真實也。謂之幽閒。幽特勝顯。閒特勝閙而已。空劫以前自己。尚隔遠在。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此結破所執妄心也。即時阿難。與諸大眾。聞佛開示。將平日倚恃為心者。一旦杳無體性。無可跟尋。而又未審何者為心。如人失其所寶之物。欲戀不能。欲捨不得。乃默然自失。世尊見其廉纖搭滯。或又極口痛斥而告阿難。世間三果以前諸修學人。現前雖成四禪。四空。滅受想。九次第定。在小乘法中。前八凡位所成。第九無漏聖位所成。得九定者。宜乎超生死。證涅槃。得羅漢果矣。乃不得漏盡成阿羅漢者。皆由戀著滅定。不肯放捨。即此滅定。猶為影事。即此戀著。猶然妄想。由彼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法性。故雖修而不得成真正阿羅漢。況汝滅定未修。幽閒未守。且執前塵虗妄相想。誤為真實。而不肯捨。故雖一向多聞。道力未全。而不得成聖果也。
○前云守者。抱定而不移。此云執者。固持而不捨。守字。執字。皆病也。除却守字。便非影事。除却執字。便是真實矣。又前文云。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此仍結歸前判。世尊兩番作苦切語。深錐痛劄。皆是徹底為人。要令尊者捨妄識而覔真心耳。
○小乘法中。既判第九為無漏聖位矣。又云不得漏盡成阿羅漢者。當知彼所謂無漏聖位。皆一時權許誘進而已。法華云。汝當觀察籌量。所謂涅槃。非真實也。既非真涅槃。豈名真漏盡乎。故長水謂十地為漏盡阿羅漢。無可疑也。又小教許四果皆聖。阿難已登初果。而謂非聖。豈破初而獨存于四乎。決定以十地方為分證之聖果矣。葢此經中。以三賢四加。尚名世間也。
○四禪四空。及滅受想。名為九定。此內守幽閒之極功也。猶為法塵影事。故不成聖果。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非但指外道六識攀援者言。并二乘認識精為元明。而業識未破者。亦在其中矣。
○斥破所執妄心以開奢摩他路竟。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迯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此正請開示佛知佛是也。凡悟深者而後發悲。或悟妄而悲久苦。或悟真而悲久失。阿難聞佛語已。始悟能推之心是妄。於是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以來。持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是我天倫。必然惠我三昧正受。豈知彼此身心。本不相代。正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替代不得。今聞訶斥。則知如來毫不容情。將我一片希望之心。全落空處。顧我一向以來。誤認妄心。失我本心。身雖出家。實未曾有入頭處。何異身處膏腴。不能自潤。而反向外奔馳。如窮子捨父迯逝。從人乞食者乎。今日乃知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雖有多聞。若不修行。終無所益。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以畫餅不堪充饑也。世尊。我等今者見思二惑未盡(阿難。初果方脫見惑。而思惑未盡也)則為煩惱障所纏。取境法愛未空。則為所知障所纏。既不能斷煩惱而證人空。又不能斷所知而證法空。纏此二障。不能自脫者。良由不知不動搖無生滅又寂又常之心性。而執此妄想。誤為真實。故也。惟願如來。哀我無法味資神之窮。無法衣蔽體之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由我雖有妙心。一向隱覆。不識好惡。誤認能推。以為真實。願世尊發其覆而出之。我雖有道眼。一向矇蔽。不分皂白。但認肉眼。以為能見。願世尊刮其翳而開之。當知此請。比前破處之後。所求之意逈別。前云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是尚以妄識為真心。責己不知真處。但惟求處而已。今云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方始責己不知真心。而別求真心矣。
○賀云。妙明心。即如如理。道眼。即如如智。發者。發其藏也。開者。開其光也。心眼二字。暗應上文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告阿難言。我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淨明心上。當脫一妙字)。
此先默示光相而後許說也。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正顯佛知佛見。要從自己胸中流出。方始葢天葢地。非粘妄所發之光也。其光晃昱。有百千色。顯萬德之所成就也。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顯有情無情。及與聖凡。總在平等光中流出也。于是告阿難言。汝自性法幢。墮地已久。我今為汝建立。使不復傾頹。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妙淨明心。葢法界真理。但惟一體。自其本寂而言。謂之性。自其本覺而言。謂之心。性以微密故妙。心以淨明故妙也。此所謂如如理也。得清淨眼。前者妄心。全體緣塵。故不清淨。此眼遠離分別。諸塵不干。稱理而周法界。故名清淨。所謂如如智也。阿難求寂常心性。而佛許以妙微密性。求妙明心。而許以妙淨明心。求開道眼。而許以得清淨眼。亦請許相應矣。
○賀云。前度放光。表破妄之相。此處放光。表顯真之相。心眼二字。應阿難所乞心眼。獲字。應上發字。得字。應上開字。
○舊註自此以下。總謂破妄見。遂令學者不敢直認見體為心。違佛立言本旨。莫此為甚。不知此經最殊勝處。全在破識心而不用。取根性為因心。良以用識用根。乃權實兩教之所由分。用識而修者。塵劫不成菩提。從根而入者。彈指可超無學。若要決定成菩提。決定證涅槃。惟須直取根性為因地心。而後可圓成果地覺也。舊註救起識心。反言破見。豈旨也哉。葢此根中之性。即第八根本識。所謂識精元明。緣所遺者。此識據法相宗。則有三位。自凡位至七地。名黎耶識。此云藏識。自八地至等覺。名異熟識。佛位。名陀那識。此云執持。而今所顯者。正惟凡夫分上黎耶實體。後文偈首稱陀那細識。舉勝稱揚也。其體全是真心。而具無明。雖具無明。而眾生分上。捨此別無真體。非比妄心無體非真也。特以權小惟認前六識心。以為勝用。至於六根。一向目為色法。總攝無記。故于修行分中。不知不用。常如遺失。所謂眾生遺此本明也。今佛於破妄之後。應當機之懇求。急欲其捨彼識心。認此根性。若不先以極顯其真。何以使其決定取此新悟。而捨彼舊執乎。是以雖有二種顛倒見妄。姑帶之。而且不遽破。直至十番顯後。方乃一番破除。非惟顯多破少。而破處亦如脫衣露體。不同前之破全無體也。又六根中性。雖同一陀那細識。而最便於目前開示者。莫過於眼根中見性。故惟從此顯發。而餘可例知。然此見性。所以別于眼識者。但取照色之時。一如鏡中。無別分析。即是見性起念分別。即屬于識。聞等倒此可見。祖師云。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最為格言。學者當細心甄別之也。
○鍾云。此下重重辨論。舊科十番破見。近改顯見。似不若顯真之穩。然真心實于見性中顯之。雖謂之顯見可也。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此第一番指見是心也。前已斥緣心是妄。今欲顯能見是真。故拈前見性。疊興三問以詳審之云。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而有。又我之手。云何成拳。汝之六根。將誰為見。阿難答言。由佛全體。如閻浮檀金色。赤?如寶山。此不從欲愛所生。是從無量功德清淨所生。拳之光明。因此而有也。佛問將誰為見。而我現前。實用眼觀。佛問云何成拳。我見如來五輪指端。屈握示人。以成此拳相。葢依舊認肉眼為能見矣。
○眾生浩劫。迷己為物。但謂見性全屬肉眼。無上勝性。反成劣相。今欲當機決定捨彼識心。認此見性。故須巧示。令知此見非眼。全不係眼。而為有無。判然有離眼之體。是故但悟此見非關肉眼。則豁同虗空。無礙無邊。所謂常住妙明。不動周圓。無窮妙義。從此而漸顯矣。
○賀云。汝將誰見四字。世尊已三問矣。初云將何所見。阿難答言由目觀見。次云汝將誰見。阿難又答以同將眼見。可謂辜負婆心。所以不即破者。因阿難迷執方堅。未可驟語。故頭番且窮其妄心所在。二番且破其妄心無體。至此阿難自悲自悔。捨妄求真。然後重理前語。以汝將誰見四字喚醒之。阿難不悟。仍執眼觀。于是重重辨剝。點出是心非眼。從前公案。一語了結矣。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世尊見尊者依然認眼為見。就將赤手空拳。作個耀眼鏡子。以為比例。而告阿難。如來今日不作虗謬。當實言以告汝。然言不盡意譬以通之。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是拳全倚於手矣。若無汝眼。不成汝見。是見全倚於眼矣。以汝之眼根。例我之拳理。其義是同是別。均齊不乎。阿難只解順水推船。不解逆風使柁。遂順口答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猶之既無佛手。不成佛拳也。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適相類矣。其答如此。豈知將箇寂常心性。例成斷滅知見哉。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佛告阿難。汝言眼根拳理。事義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矣。彼無眼者。特無眼耳。非見全無也。所以者何。汝試於途。就盲人而問之云。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答汝云。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黑暗即前塵也。前塵自暗。見前塵者自明。而盲人之見。何曾虧損哉。此世尊就凡夫肉團上。指出一雙定乾坤眼。輝天鑑地。故知無明窟裡。具有大光明藏。所謂靈光獨耀。逈脫根塵者。豈同妄心離塵無體者乎。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見。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覩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甚矣根識之難分也。阿難一向將心眼認作兩物。又不知眼根與燈光黑暗。皆是見性增上緣。一向認緣失真。故一聞前塵自暗見何虧損之語。撒呆粧痴。便不敢信。反申難云。諸盲眼前。一無所見。唯覩黑暗耳。云何亦名為見乎。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覩黑暗。與有眼人。處于暗室。此二黑相。為有別乎。為無別乎。阿難言。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無以異也。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此例明能見屬心而不屬眼也。佛言阿難。若無眼人。在黑暗中。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而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在黑暗中。忽得燈光而見色者。亦應名為燈見乎。若燈有見。燈即是見。不應名燈。又則燈自觀耳。何關汝事。若眼有見。眼即是見。不應名眼矣。是故當知。燈為增上。但能顯色。不能見色。其見色者。是眼而非是燈。則應例知眼為增上。但能顯色。不能見色。如是見色之性。是心而非是眼矣。尊者向來誤以為二者世尊今日合而為一。所謂離之則則兩傷。合之則雙美也。
○問。見性與心。有何差別。答。此中見性。即是阿賴耶識見分。以在眼名見。故即指見性是心也。由阿難一向但知見性是眼。不知見性是心。故反之曰。是心非眼。是心二字。與前非心相應。正謂前所斥能緣者非心。即汝能見者是心。既知能見者是心。即知能見者非眼。此則向來心知眼見之執。一言了當矣。所謂一滴水墨。兩處成龍也。
○觀佛前訶妄識。則曰非心。今薦見性。則曰是心。明以應阿難真心之求。但令知其離彼肉眼。不藉明塵。別有全性。所謂靈光獨耀。逈脫根塵。極顯其真。何甞破其為妄乎。
○鍾云。前呵眼識非心。此指見性是心。見性與眼識何別。照色之時。一如鏡中。無別分折。即是見性。起念分別。即屬于識矣。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六根性中。同一陀那細識。而最便開示。莫過于眼根中見性。故惟從此顯發。而餘可例知。
○第一番指見是心竟。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此第二番顯見不動也。阿難雖復得聞是心非眼之言。與諸大眾反覆研味。口已默然。然識鎻未開。故不能領悟。意謂我之所求。因前緣心不寂不常。非妙非明。故別求寂常妙明之心。今佛示我此見為心。雖知即心。不知此心亦具寂常妙明等義否耶。是以猶冀如來。慈音宣示。而合掌清心。以佇佛之悲誨焉。先德云。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信然矣。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勅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世尊雖以盲人矚暗。見無虧損之語。與彼發明妙心道眼。而阿難久為二障所纏。沉湎濡首。不得開悟。故巧施方便。却舉舊時驗過良方。佯問弟子。令其同倫。旁通一線。所謂惜得自己。殃及他人也。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勅阿難。及諸大眾。我當初成道。在于鹿苑中。為阿若多。阿鞞。䟦提。摩訶男。迦葉。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所以不成大乘菩提。及小乘阿羅漢者。皆由客塵煩惱所誤。不知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以至今成聖果也。
○按佛初轉法輪。當時所說客塵之喻。乃喻集諦。反顯主空。乃喻滅諦。但取能比之喻。不取所喻之法。以此中客塵。但喻身境。及緣身境之心。主空俱喻見性故耳。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晹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虗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此陳那自陳悟處所謂敲唱俱隨接拍成令也。憍陳那亦云陳如。即阿若多之性也。時陳那立起白佛。我是如來最初弟子。今為長老。在大眾中。獨得先解之名。憶我當初。因客塵二字悟入。遂得成果。世尊。何謂客塵。譬如行客。投宿旅舍。或宿或食。事畢前去。又逩途程。不暇安住。若實主人。日日在家。自無所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據陳那悟處。是以行客喻色身。以投宿喻旅泊三界。以或宿或食。喻大年小年。以不遑安住。喻報盡則遷。由此身相遷流不住。故喻如行客。此悟妄身為苦諦也。又如新霽。清晹升天。光入屋隙之中。照見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虗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陳那又以清晹升天。喻破分別身見。初得智慧日也。以先入隙中。發明塵相。喻智慧日有一隙之明。始得照見八十一品微細思惑也。以塵質搖動虗空寂然。喻于亂思中。悟得空理也。此悟妄心為集諦也。佛言。如是。此但印其所說舊喻。動靜分明不混。欲以彰下文所示。孰為動者。同于客塵。孰為靜者。同于主空耳。
○鍾云。見聞中。有動靜者。俱屬客塵。所以為妄。即前生死根本是也。見聞中。無動靜者。即是主空。所以為真。即前菩提涅槃元清靜體是也。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此先以手驗見也。世尊見陳那答出客塵主空二義。要令阿難因客悟主。因塵悟空。引他向開手合手處識取。即時如來于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而問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據實而答。我見輪掌。眾中開合。世尊就上一拶云。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之手有開合。為是汝之見有開合。阿難信口便答。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之手。自開自合。非我見性之有開合。當阿難端視佛時。而其見性。湛然盈滿於前。乃視如來之手。在此見性之中。開合不住。則佛手自同客塵。而阿難見性。何異主空。是則動靜二相。已顯然分明矣。世尊見其言中有嚮。故審之曰。誰動誰靜。令其自分動靜也。阿難答云。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不見有靜。云何有動。葢靜必因動而顯。如先時曾動。今始不動。方可說靜。今此見性。從來不動。設說其靜。尚為不可。而有誰為無住者。無住即動也。可謂釣盡江波。錦鱗始遇。世尊見阿難已知痛痒。便將寂常心性。坐在他身上。要令擔荷。故印之曰。如是。許其所分外境為動。見性不動。皆不謬也。
○當知此中。但舉佛手為一切外境之例。既知佛手開合。與此見性無干。則凡一切萬相。及諸世界。任其分亂動止。皆與見性無干矣。若人於萬相中。忽然覰見此不動之性。常恒不昧。何至為境所奪。妙之至也。又宗家竪指伸拳。發明于人者。多密此意。令人自悟。但教家分明說透為異耳。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向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則又回首左盻。佛告阿難。汝頭今日因何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盻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此從疎至親又以頭驗見也。外境動而見性不動。人或易知。自頭動而見性不動。人實難辨。良以世人認見是眼。故頭搖眼轉。宛似見性亦動。故必以頭驗之也。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盻。又飛一光在左。則又左盻。乃審之云。汝今日左顧右盻。汝頭因何搖動如此。尊者不孤所問。答云。因見飛光左右。故顧盻而頭動耳。世尊婆心真切。徹底為人。故復勘云。汝盻光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阿難向沒推托處。盡力擔當。重新答出頭動而見不動。所謂縱有千般草。終無兩樣風也。故世尊復印之曰。如是。意謂若知頭動而見不動。亦是客塵主空之義也。
○既知頭動而見恒不動。則凡此身往來千里萬里。乃至恒沙世界。死此生彼。而此見性。常如虗空。無所動也。若人悟此恒常。不隨身轉。則日用中。行住坐臥。皆在自性定中。誌公云。不起絲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者此也。其與閉目想空。自墮法塵之影者。天淵懸絕矣。又宗家從東過西。乃至跳舞。意亦顯此。而迷者效之。但弄精魂。終不得旨也。
○世尊欲阿難知真心所在。阿難重重迷悶。若在世典中。憤悱之極。自當代為啟發。世尊雖反覆開引。却不全為舉似。待其自家托出。而但以如是二字證之。此所謂衣珠自覓也。兩如是字。正與七無有是處反應。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此雖寄責大眾實借大眾以成就阿難也。世尊見尊者解得主空不動之義。故在眾中激揚。所謂打草驚蛇。意謂。我今如此重重開示。可謂明了。若使更有眾生。尚以搖動者為塵。不住者為客。不能領會不動之主空。汝等但觀阿難。在頭搖動處。悟得見無所動。手開合處。見得見無舒卷。即今現前。已有樣在。云何汝等。但以動者為身。而不解不動之主。動者為境。而不識寂然之空。抑且從始至終。但用念念攀緣。生滅搖動者為心。而反遺不動之真性。(真性即指不動之見性也)豈非顛倒行事而何。所依為心性者。既非是不動之真體。將見因差果謬。必招認物為己之苦。而輪迴是身境之中。生死流轉不絕。然此流轉。非從天降。非從地出。亦非人與。特自取而已。可不悲哉。
○甞謂纔學道者。便知覔主人翁。却乃多認攀緣不住之客。而不知目前朗然常住之見性。方是真主人翁。纔聞般若者。便說真空。却乃閉目懸想搖動之法塵。而不知目前廓然不動之見性。正是真空。快哉法王之妙示。行人於此反覆體認。必有豁然大悟者矣。
○認物為己。便是受身著境之苦果。如凡夫妄說身為我。境為我所。身重而境輕。權小妄認能證之心為我。亦身也。所證涅槃為我所。亦境也。境重而身輕。圓覺云。乃至證于清淨涅槃。皆是我相。圭峯解云。凡夫所執我相。是迷識境。權聖所執我相。是迷智境。雖粗細不同。皆名認物為己。用是觀之。權聖涅槃。尚是認物為己。則凡夫身境。豈非認物為己。其與一切精怪。依草附木。攬為己身者。顛倒無異也。豈可不猛省而生厭患乎。
○鍾云。搖動者名為塵。不住者名為客。阿難頭自動搖。動者。客也。塵也。見無動也。如來手自開合。開合者。客也。塵也。見無動也。云何汝今明知動為身。動為境矣。却乃自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不動之真性。認物為己。將己逐物。而自取生死流轉乎。葢既知動是身境。便合了悟身境全是客塵。不應隨逐而失主空也。始終者。遠則無始為始。今生為終。近則生為始。死為終。顛倒。非惟世間事業也。種種修行。皆名顛倒。以其動執身境。靜依法塵。依法塵者。還同身境。曾不覺知本有不動之見性也。是中者。身境之中也。
○第二番示見不動竟。
楞嚴說通卷一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楞嚴說通卷二
巴縣居士非眼劉道開纂述
成都沙門離指方 示鑒訂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却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虗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此第三番顯見不滅也。爾時阿難。及諸大眾。從佛訶為非心。即起驚疑。及聞離塵斷滅。轉更不安。良以離識心外。更不見心。今蒙根中指出。宛然別有。寂然不動。驚疑頓息。所以身心泰然。自念從無始來。失却本有不動真心。反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始得開悟。正如失乳之兒。忽遇慈母。昔日窮子捨父。今日乳兒遇母。何快如之。然此寂常不生滅性。雖蒙印許。若據尋常見即是眼。則眼與見。皆屬生滅。若據今日手開合。而見無開合。頭搖動。而見不搖動。則是生滅身中。有不生滅性。今雖領得見無所動之旨。尚未明其所以。猶存疑惑。於是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誰真誰妄。誰虗誰實。要於現前動搖生滅身中。的的指出不生滅性。令此真妄二性。皎如星月。方到自信不疑之地耳。
○鍾云。二發明性者。發明二字。要從理上發顯義看。葢謂真性理中。自有不生不滅。所顯發性。即下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大中現小。小中現大等是也。妄明理中所顯發性。即下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等是也。有作發明二性看者。便是言語發明矣。文義不順。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勅。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樂聞。
此匿王自陳斷見以請不生滅也。匿王昔事外道。曾有邪心種子。入其心腑。今被阿難抓著癢處。遂乘機發問。所謂因逢桃李樹。却憶故園春也。迦旃延。此云剪髮。毗羅胝。此云不作。乃外道六師之二。其道皆以斷滅為宗。以不解第八阿賴耶識。去後來先。為生死根本。轉此八識。名為涅槃。而反計此身斷滅為涅槃。若此方所計生為七尺軀。死作一棺土。即有挫燒舂磨。無所用之等。皆此類攝。豈知有死而不亡者在也。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勅時。曾見二種外道。皆說此身死後斷滅。即此斷滅。便名涅槃。我今雖遇如來。猶懷狐疑未決。必要現前有箇證據。方能信得此心是不生滅。世尊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在會大眾。未到無漏者。咸皆樂聞焉。
○據除斷見麤惑。則此有漏。似惟指界內凡夫。二乘有學。若辨見性真常。則雖小乘四果。別教三賢。亦須普指。以彼自來未明見性是真常心故。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
欲示不生滅性故先審其生滅也。佛告大王。汝在未來死處生疑。我只據現在生處問汝。汝身今現在矣。我問汝此肉身。為金剛常住不朽之物耶。為復畢竟是變壞之物耶。匿王言。世尊。我今此身。非常住之物。終從變滅而已。佛又重重細審。釣出狐涎。乃言。大王。汝身現在未滅。有何所憑。預知其斷滅耶。匿王言。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今雖未滅。然我觀察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之成灰。漸漸銷殞。趨於殞亡。無刻寧息。決知此身。到底滅盡。方得了當。佛言。汝身必滅。誠如是也。
○只此數語。已可以警念無常。劇貪世務者。寧不惕然。
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此又細審其自少至老精神容色是同是別也。佛又言。大王。汝今有生之齡。已從衰老矣。汝之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乎。匿王言。世尊。我昔當孩孺時。肌膚腠理。滋潤鮮澤。及年至長成。精完神足。血氣充滿。而今齡已頺矣。迫於衰耄。形色則枯悴矣。精神則昏昧矣。雞皮鶴髮。行步龍鍾。日在桑榆。殆將不久。如何乃以精神充足盛滿之時而見比耶。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惟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此又細審生滅之頓漸也。佛言。大王。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汝之形容。應非一旦頓朽。必以漸而朽矣。王言。世尊。世間變化。密密推移。我誠不覺。但見日往月來。寒暑迭遷。以漸至於此。何以故。人生光景。有長有促。今且以十年為率。如我二十之時。雖號年少。顏貌已老於十歲時。及至三十之年又衰於二十。至於今。六十又二矣。迴觀五十。宛然強壯。豈非十年一變耶。世尊。我見此密移者。雖此壯色日去而殂。老相日催而落。然其間流易。尚且限於十年。是特舉其粗略而言耳。若復令我微細思惟。推窮其變。寧獨十二年之一紀。二十四年之二紀。實惟一年一變。豈惟年變。亦兼一月一化。何直月化。兼又一日一遷。若更沉其思慮。審諦觀察。則即此一念具九十剎那中。剎那。剎那。念念之間。皆在遷流。未甞停住。質非金石。何以堪此。由年紀之長。以至剎那之短。變化密移如此。特任運者不覺。作意推度。始得知之。故知我身。終必從於變滅也。
○教中以利刃透九十紙為一念。故一念具九十剎那也。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世尊見匿王歷敘變滅之相絲毫不漏故於急處一提。乃言大王。汝見變化不停。悟知汝滅矣。亦於滅時。知汝身中。有不滅者耶。王合掌白佛云。我實不知。古人道。不知處最親切。所謂日用而不知也。使其知此。決不迷於斷見矣。佛言。汝既不知。我今可以示汝不生滅性矣。
大王。汝年幾時。見恒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携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此審觀河之見以明年變而見不變也。佛又更端問云。大王。汝年幾歲。乃見此恒河水耶。王言。我生三歲時。慈母抱我謁長命天。經過此水。爾時即知是恒河矣。佛言。大王。如汝所說。從十歲以至六十歲。時時遷變。則汝見亦應遷變矣。但不知自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又見此河。中間十年。其水有以異乎。王言。我十三觀河。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也。不特十三。即至於今六十二矣。觀此河水。與三歲時。亦無有異也。
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
此復審見無童耄以結破斷見顯不生滅性也。佛又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我且就面皺一端問汝。汝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是面有童耄矣。但不知汝今觀河之見。與童時觀河之見。亦有童耄不乎。王言。不也。世尊。佛既一一審明。無所逃遁。乃語之言。大王。汝尚未識不生滅性耶。夫汝面雖皺。而此觀河之見。即汝之見精也。汝此見精。其性實未曾皺。皺者。其可變者也。不皺者。非可變者也。變者。其受滅者也。不變者。其元無生滅者也。既無生滅。云何復隨汝現在身中。同受汝之生死耶。即此便是生滅身中。不生滅性矣。而猶引彼不見道外道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不亦謬哉。王聞是言。乃信知性無生滅。此身死後。捨此生彼。從一暗室。投一暗室。出一苦輪。入一苦輪。未曾斷滅。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焉。
○此章由匿王在身上觀察。故成斷滅。世尊在見上發明。故無生滅。所謂不離華下路引入洞中天也。此則不唯破匿王斷滅之見。抑亦酬阿難二發之請矣。
○問。昔忠國師問禪客從何方來。客曰。南方來。師曰。南方知識。如何示人。曰。彼方知識。直示學人即心是佛。離此之外。更無別佛。此身即有生滅。心性未曾生滅。身生滅者。如龍換骨。蛇脫皮。人出故宅。師曰。若然者。與彼外道。有何差別。彼云。我此身中有一神性。此性能知痛癢。身壞之時。神則出去。如舍被燒。舍主出去。舍即無常。舍主是常。審如是者。邪正莫辨矣。今佛言皺者為變。不皺非變。得無與國師相忤乎。答。國師破一時之執。如來開一時之權。皆玅辯也。當以意得。不可妄生卜度。獲戾佛祖。又往往宗家。謂不離身中。即有不滅性體。正謂根中見聞等性。非謂方寸之中。臟腑之內。別有性命。即同阿難所執身內識心也。
○鍾云。前屈指飛光。是就一時一事中。指出不生滅性。此示觀河之見。是就一生中。指出不生滅性也。至第四卷中杵音之喻。云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則死後不生滅之性。乃透底拈出矣。
○第三番顯見不滅竟。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此第四番顯見不失也。上惟舉見。此復兼聞。聞字當是性字之誤。匿王知見不多。故一言之下。心地開明。驀直信去。阿難多知多見。觸事生情。故方信而忽疑也。於時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而白佛云。世尊。見性必是生滅。可名遺失。既此見性必不生滅。便是寂常。即與諸佛。等無差別。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而諸佛不名遺失顛倒乎。我心蒙蔽。如染塵垢。願興慈悲。一為我洗之也。豈知佛言遺失真性。但因顛倒而說遺失。非因斷滅而說遺失也。故下文全示顛倒之相以詰之。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竪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佛即竪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此示顛倒之相以驗其倒情也。即時如來。垂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曾遭毒手。不敢自任。嫁禍於人云。我見世間眾生。咸以此下垂為倒。而我不知果誰正誰倒也。世尊就與一拶云。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又將何等為正。阿難拗直作曲云。若如來竪臂。此手上指。則名為正矣。世尊將錯就錯。即竪臂而告曰。若汝果以上指為正。即此便是冠履倒置。翻頭作尾。翻尾作頭矣。何處別求顛倒哉。且此一臂。本無倒正。諸世間人。分倒分正。差一倍瞻視。豈知下垂為倒。固倒也。上指為正。亦倒也。何得以上指為正。下垂為倒哉。由汝等倍生此見。而如來不作是見。故將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例發明。則如來身。號正徧知。汝等之身。稱性顛倒。則汝自謂與佛等無差別不名顛倒者。誤矣。既與發明顛倒。復加錐劄。令其循名求實。自揣顛倒實處。故曰。今又隨汝諦審觀察。汝身比於佛身。稱為顛倒者。既有顛倒之名。必有顛倒之實。從何實處。而得此名乎。阿難被世尊一問。有眼如盲。有口如啞。無言可對。無理可伸。惟與大眾。瞪瞢瞻佛。呆呆然。目睛不瞬。而不知身心顛倒所在也。所謂大智慧人。面前常有三尺暗。不其然歟。
○鍾云。倒與正。同此臂也。特首尾相換耳。正徧知。與性顛倒。同此身也。特迷悟相反耳。知此。則知即遺失顛倒。不妨元不生滅矣。
○母陀羅。此云印手。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徧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玅明真精玅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玅圓玅明心寶明玅性。認悟中迷。
此下正與發明顛倒實處也。阿難願興慈悲。佛果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應不失時海潮之音。徧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十一色法。八識心法。生心之四緣。生色之二緣。及心所使五十一心法。廣至善惡邪正。世出世間。一切事業因果。諸所緣法。如是五位。皆是如來藏心之所顯現。如明鏡之現影像。可見萬法即心也。汝今五根之身。八識之心。皆是玅明真精玅心中。所現之物。可見心包萬法也。夫心之與性。體用互稱。心則從玅起明。圓融照了。如鏡之光。性則即明而玅。清淨堅實。如鏡之體。此心此性。元是汝自家有的。云何汝等。遺失此本來自玅。不假修成之圓玅明心。寶明玅性。而認本悟中之執迷。不知萬法即心。心包萬法。而反謂法皆心外。心墮法中乎。是乃於不顛倒中。而妄計顛倒。未遺失中。而義同遺失矣。
○問。前謂見性是黎耶體。即如來藏心。又即萬法實體。似為能現。今色心之心。既該八識。則黎耶已為所現。而惟心之心。當另有純真之心。何得仍取如來藏心以釋之。答。前七等但為所現。真心但為能現。而此黎耶。能所俱通。以對真心。降為所現。以對萬法。升為能現。葢與真心本無二體。但惟帶妄而已。
晦昧為空。空晦昧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决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虗空大地咸是玅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此下發明身心所以為悟中迷也。夫此玅明心性。本無身心之相。皆由最初不覺。忽起無明。將此第一義空。晦昧而成無知無覺之頑空。所謂迷妄有虗空也。所變頑空。與能變無明。二法和合。故於頑然晦昧中。凝結而成四大之色。所謂想澄成國土也。以四大之色雜妄想之心。妄心妄色。想相和合。結成五蘊根身。所謂知覺乃眾生也。此即身之所以為悟中迷也。既有根身四大。內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於是內緣影事。而動搖不休。外緣實色。而奔馳不已。昏昏擾擾。不明不淨。復執此昏擾擾者。以為圓玅明心。寶明玅性。此即心之所以為悟中迷也。既一迷此昏擾擾者以為吾心。決定惑此心為在色身之內。依肉團而居矣。殊不知不獨我此色身。是玅明心中所現之物。即外洎山河虗空大地。皆是玅明心中所現物也。今汝棄此廣大玅心。而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何異棄彼百千里澄清大海。而反認海中一浮漚體。以為海中之全潮在是。即窮盡瀛渤。亦在於是哉。由是觀之。則知汝身。與如來身。比類發明。雖同是一體。本無差別。但如來了得海是海。漚是漚。不棄海認漚。故曰正知。不認漚為海。故曰徧知。汝等既棄海認漚。復認漚為海。故曰性顛倒。所以目汝等。即是迷中加一倍迷之人也。正如我垂手時。實無正倒差別。而汝以下垂為倒。上指為正。此即是汝顛倒所在。故知汝等本無遺失。因顛倒而稱遺失。如來說為可憐愍者此也。良以汝等若真遺失。猶不足深愍。今由顛倒故。常如遺失。正如持珠作丐。枉受貧窮。不亦深可愍哉。
○問。前謂見性是八識實體。今復以聚緣為八識功能。得失何分哉。答。此識真妄和合。故見性取其一分真理。聚緣取其一分妄情。凡言八識去後來先等者。皆以妄情言耳。
○又云。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至哉言也。自非佛了義之教。誰不計性命在於身中。萬法但為心外者乎。然命在身中。道教計之特甚。久矣。眾生不信身中本無性命矣。
○又問。認一浮漚。目為全潮。此何異於一毛孔中。包盡剎海。答。彼達諸法性全法界。故一毛稱性。即包無餘。如說真摩尼珠。價值一國。誠不虗矣。此不達諸法實相。但將昏擾妄想。謬計身中。而又倒執能包虗空大地。是尚無體可得。憑何廣包。如說水泡價值一國。真大迷妄。安可同乎。
○前阿難聞訶非心。驚謂捨此更無。將同土水。如來安慰許以真心有體而已。非正開示真心也。譬如許人以物。後日方以與之。長水於彼處。即謂開示真心。以許為與。殊欠體認。至此章。方是開示真心之正文。而阿難到此。方知於緣塵外。更有如此廣大心體而如來所許。果爾非虗矣。
○第四番顯見不失竟。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玅音悟玅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此第五番顯見無還也。阿難承佛悲救深誨。萬劫倒懸。一生迷惑。一旦發明。感佛深慈。故至於垂泣。然心猶有疑。故復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玅音。悟得此玅明心。即是自己本來具足圓滿。不生不滅。常住心地。但我等一向遺此廣大心性。而認此昏昏擾擾者為心性。故名我等為性顛倒宜矣。然我現今見佛聞法。皆用此緣慮之心。世尊雖不欲我認。而斥為非心。若是別種緣心。或可捨擲。今者悟佛法音。承聽領納。方倚用之。豈可遽捨乎。由得其用。故不敢不認也。世尊要我所認者。是圓滿妙心。雖則廣大。現今不得其用。徒然獲此。故不敢認為本元心地。以認此須當捨彼。今既不忍捨彼。則亦不敢認此。又若捨了緣法之心。却後將何承領佛法。縱不惜此緣心。而獨不重於佛法乎。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到不疑之地。乃得歸於無上道也。
○賀云。正脉謂阿難不捨緣心。故不認真心。恐認此須當捨彼。不知本文云未敢認。非謂不肯認也。持以初獲此心。尚未受用。未敢遂認為主人翁耳。必求世尊徹底發明。使得親見本來面目。乃敢承認。故曰拔我疑根。此正古人真參實證處。
○鍾云。機有生熟。阿難平日受用。於緣心熟。於見性生。生處不能遽用。熟處自不能全捨。此亦人情也。但此處重在求真。而不在捨妄耳。
○此正尊者方搖未穩之際。而緣心真心。兩持不决之時。如人惑於岐路。恍惚不定。先德云。易開終始口。難保歲寒心。尊者以之。自此直至各各自知心徧十方。獲本玅心。常住不滅處。方肯承認耳。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等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此責其認聲塵而不達法性也。佛告阿難。我今如此傾心吐膽。落草盤桓。欲汝捨妄緣而達心性。豈意汝之見解。尚與昔時一毫無異。而以攀緣之心。聽我圓滿常住心法。則此圓滿常住心法。亦成所緣之境。汝又安能契此法性哉。不知說法者。如指月人耳。今有人焉。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便當看月。若即觀指以為月體。愚哉是人。豈唯不識月。亦不識指。豈唯不識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以月明而指暗故也。若汝聽法之後。絕言語。黜聰明。一切放下。默究自心。此是因指看月。不存指相之人也。若汝依舊多知多解。不肯消歸自己。是逐句尋言。執指為月之人也。今汝執法音。而不達法性。何異執指為月。皂白不分。昏曉不覺者哉。故曰汝亦如是。
○鍾云。緣心者。能緣之心也。法緣者。所緣之塵也。法音即聲塵故亦非真。法性者。真理也。教銓真理。理是眾生之心。豈可執教為心哉。指喻法。月喻聽法者之自心。說法顯心。聞教自合觀心。若執聲教。不解反觀自心。此人豈惟不達自心。亦復不知教意。何以故。以他聲教。為己自心。自他不分故。豈惟不知教意。兼亦不了教心體相。何以故。教屬聲塵。不能覺照。心體靈知。具有覺照。以無照之塵。為有照之心。有照無照二不別故。阿難之迷心迷教。及迷教心體相。亦如是耳。
○按阿難之不捨緣心重佛法也。豈知此法亦緣。而當并捨乎。
○鍾云。若欲研究佛乘。披尋寶藏。一一須銷歸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執義上之文隨言生解。直須探銓下之旨。契本會宗。如是。則天真之道不昧。無師之智現前。若一向背己狥文。執學興辨。是對木人而索語。期石女以生兒。空歷塵沙。終無得理。
○緣心之緣。攀緣也。法緣之緣。塵緣也。以法音即聲塵攝。故亦非真。若落紙墨。更是色塵矣。今宗家不許說義理。以纔涉義理。又落法塵。亦可得而緣矣。
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汝真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惟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此責其認妄心而不認真心也。汝今不捨緣心。是取分別我說法音者。為汝真心矣。既認此分別法音之心以為真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而確有分別之禮性矣。何也。妄心如客。真心如主。假喻以觀。譬有客焉。寄宿旅亭。一宿便去。終不常住。故名為客也。若掌亭人。都無所去。故名為主也。此亦如是。若真是汝之心。當如亭主。而無所去矣。云何離却聲音。遂無分別之性。但如客之暫止便去耶。由是推之。豈惟聲上分別之心哉。即分別我容之心。離我色相。亦無有性。以此皆屬前六妄識分別。皆非真心也。不特此也。如是乃至前六分別都無處。以為別有自性。不屬色。不屬空。正是第七緣八。屬帶質境。亦是分別。亦非自性。從數論師。昧而不知。遂執此為冥初自性。葢外道立二十五諦。首號冥諦。彼謂冥初生覺。是萬法之元始。尊為極則之理。今非色非空。正齊此見矣。豈知分別都無。亦但離於麤分別耳。微細流注。固所未覺。色空都盡。亦但離於法處所攝半分生塵耳。其半分滅塵。固不能離。若離諸法半分滅塵之緣。即無分別之性。與上之離聲色而無性者。一類無別也。夫六處緣心。各隨本塵而生。亦隨本塵而滅。如影隨人。亦隨何人而來者。亦還隨何人而去。則汝心性。俱屬客邊。各有所還。何以為無去無來。常住之主人乎。
○鍾云。前以客喻身境。此以客喻緣心。而見性為主人。
○以聲例色。相從而說。非但聲分別心。離聲無性。即色分別心。離色亦無其性也。乃至兼舉香味觸法分別都無。所謂內守幽閒也。都無。故有而非色。猶守。故無而非空。非色非空。冥然一識。此正六識無記性也。六識有還。不能為主。若八識。則為識精元明。無還則能為主矣。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玅明元心。云何無還。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此因還而請不還也。還者。如借來之物。必要還人。若是自己家裏物。無處可還。阿難言。若我緣心。各有所還。而如來說玅明元心無還處者何也。惟垂哀愍。而為我宣說焉。
○昔張無垢謁善權清禪師。問云。此事人人有分。箇箇圓成。是否。清曰。然。公曰。為甚麼無箇入處。清於袖中出數珠示之曰。此是誰底。公俛首無對。清復袖之曰。若是汝底。即拈取去。纔涉思惟。便不是汝底。公悚然。故知纔有分別。即有可還也。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玅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此下借見精以示不還真性也。良以玅淨明心。寶明玅性。具有三大。謂體相用。由無明不覺。一念妄動。轉此本體。而成業識。轉此智光。而成見分。名轉識。復轉此真境。而成相分。名見識。此中見精即皆光所轉之見分也。佛告阿難。且汝見我三十二相時。此見未落分別。豈非見精。本來元具。不從日月燈光借來。豈非明元。此見既為六精之一。而又在處明了不昧。固已現具精明之體。特以二種顛倒見妄未除。尚存能所。不得互用。故雖具精明。而但欠於玅耳。然雖非玅精明心。却如第二月。揑目所成。與真月本無二體。非若水中月影。與真月有天淵之隔也。是則未得第一月者。當亟認第二月。猶之未得玅精明心者。當亟認見精明元矣。汝應諦聽。吾示汝以無還之實焉。
○月有三相。第一是天上淨月。第二是人以手揑目望月遂成二輪。取其揑出者為第二月。第三是水中月影。今以第一月喻純真之心。第二月喻見精明元。第三月喻緣塵分別。意欲令人決定捨於第三月。而決定認取第二月。則第一月不遠即在矣。問。何不即指純真之心。而乃用此曲示乎。答。純真之心。惟佛乃具。等覺尚帶生相無明。何況地前諸位。乃至五位凡夫。現前何有純真之心。然而真雖不純。體終不變。如金在鑛。離鑛無金。特鑛有真偽。非金師莫能辨耳。故佛直指根性為心。如指鑛說金。金即在鑛。非離鑛外而別有金也。此處祗因其無明未剖。尚有欠於玅之一字。故佛略抑揚之。意在表其真切耳。非如緣塵。呵其非心無體也。諸註於此發妄太過。如輕加緣塵之名。將濫同於第三月。強索有還之處。似公抗於佛言。徒引人之猶豫。不敢直認見性為心。其失非小。不知眾生現量。離此根中之性。別無可指。故諸祖指示。率多取於六根門頭者。奉佛密旨也。行人時中。但請認取此性。萬無一失。譬如收買金鑛者。時下雖非精金。真金終不外鑛而得。使其棄鑛求金。非惟并金亦棄。將必惑於鍮石。而真金終不可見矣。豈不大可惜哉。
○鍾云。二月雖非真月。然離真月。必無二月可得。見精雖非真心。然離真心。必無見精可得。葢從真所起。全體即真。但當由見精覔真心。不可以見精當真心。去見精中之妄。即是真心。去月之揑。即是真月。固不可分為二。亦不得遽混為一也。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曜。中夜黑月雲霧晦瞑。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墻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虗之中。徧是空性。鬱?之處。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淨。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墻宇。緣還分別。頑虗還空。鬱?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玅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此備舉塵相有還以顯見性不與俱還也。阿難。我所謂無還者何哉。試觀世間可還之境。其體有八。其相亦有八。如日輪也。夜晦也。戶牖也。墻宇也。分別也。空性也。昏塵也。澄霽也。八者。其體也。明也。暗也。通也。壅也。緣也。虗也。鬱也。淨也。八者。其相也。阿難。汝通看此諸變化相。各有所因。吾今為汝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如日為明因。則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以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也。即是推之。則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墻宇。緣還分別。頑虗還空。鬱?還塵。清明還霽。可類而還矣。更廣推之。則諸世間一切。凡有相可還者。皆不出斯類矣。若汝見此八種之見精明性。於此八相之中。當與何相而俱還乎。姑舉一相以徵之。若此見性。與明俱還者。此見便隨明去。當不明時。又將何物見暗。知一相。則知諸相矣。今諸相任遷。一一皆見。足知明暗等相。於見性之中。自相往來。自相凌奪。種種差別。而此見體。朗然常住。不動不遷。元無差別也。以是知諸可還者。皆由假借外塵而有。自然不是己物。若汝之不還者。不由假借。非汝自己之物。更是阿誰。但汝識此見性不還。則知汝心本玅本明本淨矣。以見性是賓中主。真心是主中主故也。由汝迷悶不醒。既不識主中主。又不識賓中主。所以喪失本性。枉受輪迴。於生死中。頭出頭沒。無有出期。是故我說汝等為可憐愍者此也。
○此八塵作四對。各取其相之相反為對也。惟虗空塵鬱。體相顛倒。然下文還處。自見。分別。即前塵分別指種種諸物而言。如松?鵠烏雜在之處也。緣。指種種異相而言。如直曲白玄差異之相也。頑虗則是全無諸物之處。徧是空性者。逈然惟見一空相而已。葢緣是異色。空是同色。同異相反。生成對偶。舊註乃以分別作分別之心。則下緣字。與上何別。且下虗空。又與何為對乎。是以一句錯解。而使全文皆累也。又舊將八還辨見。對前七處徵心。夫七徵已是潦草之言。而又獨以此八還為辨見。尤為夢浪之語。前後十番。皆示見性。而獨指八還。餘皆辨於何法乎。且前七處乃七大科。豈與此一科為對耶。今總改之云。七處破心。十番顯見。則非惟法數相稱。而心妄見真之旨。亦攸分矣。
○第五番顯見無還竟。
○鍾云。汝但知此見性無還。則知汝心本玅明淨。正欲其由見性而悟本玅明心。非即以見性為本玅明心也。以見性屬第八識。猶帶業識。本玅明心。屬第九識。即如來藏玅真如心故。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此第六番顯見不雜也。阿難言。我今承佛開示。雖知此見不與諸相俱還。而實常與水陸空行等物。混難無分。今於諸物之中。將辨何者是我見性。何者是物相乎。言未易分晰也。
○鍾云。阿難意以見性雜在萬物之中。無見而非物。無物而非見。安辨何者是我之見性乎。佛意一切凡聖。見量雖別。見性是同。今只據汝所見之境。其種種差別者是物。其能見者是汝。汝有汝見。不干我事。我有我見。不干汝事。可謂分明之極矣。云何不自認取。苦苦向我求討。豈我見可作汝見耶。
○此問只重我字。不重真字。詳下答意。自然應合。吳興之解非是。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閻浮提。(恐是娑婆界三字之誤)如觀掌上菴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此先標出五種現量見精以啟下文也。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方證初果。未得無漏清淨。徒仗佛神力加被。乃得見於初禪一四天下。得無障礙。是有學人慧眼之見量如此。若阿那律。見此娑婆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是無學人天眼之見量如此。若諸菩薩等。見百千世界。豈非法眼之見量乎。至若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豈非佛眼之見量乎。若乃一切眾生。只見目前。其所洞視。不過分寸。是又肉眼之見量也。夫此五種。廣至窮盡國土。狹至不過分寸。見量雖殊。均為能見之性而已。
○菴摩羅。此云難分別。似桃非桃。似奈非奈。此方所無也。阿那律。佛之從弟。畫眠被訶。精進失目。遂證四果。得天眼也。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徧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是物相。
此則獨約阿難所親見者欲其自審擇也。阿難。姑置五見。吾且與汝上從四天王所住宮殿觀起。中間徧覽水者。陸者。空行者。雖有或昏或明。種種不齊之形像。無非皆是前塵分別之見。停留障礙處。汝應於此能見所見之中。自家分別其為自為他。自即見性。他即諸物也。設汝自不能乎。必假佛智。我則將汝擇於我汝共見之中。誰是我體。而能見物者乎。誰為物相。而為所見者乎。如此分明。是物是見。必有歷歷不混者矣。
○自即能見。所謂我體也。他即所見。所謂物象也。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徧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此正言物不是見也。見源。即眼根也。阿難。盡汝眼力。從日月宮而觀。此最上物相。是物也而非汝。又至七金山。周徧諦觀。此居中物相。雖種種光。亦物也而非汝。漸漸而下。更觀於雲之騰也。鳥之飛也。風之動也。塵之起也。樹木也。山川也。草芥也。人畜也。此最下物相。亦物也而非汝。則所謂誰是物相者。此是矣。
○七金山者。須彌外。七重圍繞。皆以純金為體。光明最多也。雲騰鳥飛。自金山視之。亦居最下也。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玅明。誠汝見性。
此正言見不是物也。阿難。是諸在近在遠。諸有物相。千態萬狀。雖復差殊。然同是汝清淨見精所矚。則物類自差。而見性只是朗然一照。無有殊也。此無殊者。精而不雜。即前所說玅淨明心。此玅淨明心。實汝見性。何甞混雜於有差殊之物相乎。則所謂誰是我體者。此是矣。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此反辨前見不是物也。夫我謂見不是物。而汝或未之信耶。試再明之。若我無殊之見性。見於差別之物相時。此見即是彼物。則見性當成可見。即汝亦可見吾之見。何以故。見既是物。當成差別之相。豈不歷然可見乎。然吾觀物。實無一定。有時縱目取相。則見物。有時收視離相。則不見。汝若當吾見物之時。依彼同見之物謬言見吾之見者。設當吾收視離相。不見物時。何不并吾不見之體亦見之。而指其所在耶。不見之時。既不能見。同見之時。亦豈真能見哉。又汝若執言我已見汝不見之處矣。夫正當不見時。見性是我不見之體。諸物是彼不見之相。今我見既已離物。汝又見我自體。此不消費力辨之。我此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物相矣。又汝若不能見吾不見之地者。此更不消費力辨之。我此不見。自然非物矣。何以故。可見尚然非物。而況不可得見。豈猶同於物相乎。夫合可見不可見。而展轉皆非是物。云何非汝之自性乎。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并諸世間。不成安立。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此反辨前物不是見也。夫我謂物不是見。而汝亦未即信耶。更再窮之。又則汝今見此差別物時。若彼諸物即皆是見。彼亦一物。此亦一物。汝既見物。物亦當見汝。有情無情之體性。紛亂混雜。無復情器之分。是物混也。有情無情。尚無從分。有情與有情。益不可辨。是則汝見我時。反成我見於汝。世間諸人。莫不皆然。壞世間彼我之相。不成安立。是人混也。阿難。若汝見我時。一定只是汝見。而非我見。彼我分明。曾無壞亂。是人分也。夫有情與有情。尚不混濫。則汝見性雖周徧一切諸物。有情無情。判然逈別。是物分也。即是物莫能混。非汝之真性而誰。且此真性是汝固有之物。云何不自信而反疑耶。真性在汝。自不信其為真。而反從我口角邊討分曉。乃言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不亦迷乎。
○宗鏡云。若信入之時。自然洞鑑圓明。了達之際。尚不因於心念。何況就他人而求自法。取彼眼以作圓通。數寶終不濟貧。說食焉能得飽。但自親到。頓入絕學之門。惟在發明。方達無為之旨。
○第六番顯見不雜竟。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徧娑婆國。退歸精舍。秪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簷廡。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徧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此第七番顯見無礙也。阿難因見性周徧一語。疑見大不當復小。見通不當復塞。故興問端。而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本來周徧。必我真性。不雜於物者。則應隨處不變矣。今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或時而居日月二宮。俯觀一四天下。則此見周圓。徧滿娑婆國界。何其大也。及退歸精舍。秪見此園。更入堂中。清心而觀。但瞻簷廡。又何小也。世尊。若是此見體本來周徧一娑婆界矣。大者不應更小。何故今在室中。唯滿一室。大小不定如此。為是此見自縮其大而為小耶。為是墻宇所隔。夾之令斷耶。或縮或斷。義必有在。我今不知斯義所在。故願垂慈。為我敷演其義焉。
○天王殿中。眾寶俱在。故稱勝藏。日月宮。皆摩尼寶成。宮殿臺池。天人充滿。日宮雖火摩尼成。而亦清涼同月。但光勝下注成熱耳。阿難隨佛。或時居之。孤山謂初禪唯見一四天下。則娑婆國。應指一小剎而言也。伽藍。此云園。
○鍾云。見性必我非餘。知是自非他也。既是自非他。當能作主。云何大小由他。不自由耶。若是縮大令小。猶能作主。若被物夾斷。則不能為主明矣。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此明舒縮大小在相而不在見也。佛告阿難。汝言此見縮大為小。斯言誤矣。夫一切世間大小內外。以及明暗通塞。諸所事業。皆屬前塵。根身器界。相分邊事。相則有形。可言舒縮。見本無形。豈應說言見有舒縮耶。
○縮心兼舒者。有縮則有舒也。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虗空方相所在。
以喻明之。見性本無大小。隨界空而現大小。亦如虗空本無方圓。隨瓶器而有方圓也。今有方器於此。其中惟見方空耳。我且問汝。此方器中方空。為定方耶。不定方耶。若定方者。易以圓器。空應不圓。乃器圓空圓。是不定方也。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乃器方空方。是又定方也。定與不定。俱不可定。總之器在則然耳。汝言不知斯義所在。夫此大小舒縮之義性。其無定亦如是。無定則無在。云何必欲求其在耶。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須除了方器。器方一除。方相即隱。不應更向虗空。尋一方相而除之。以空體無方也。則知欲令見無大小。但須除却前塵。不應說言更除見性大小之相。以見體本無大小也。方圓但由於器。器除而方圓泯矣。虗空更何所除乎。大小但由於塵。塵忘而大小泯矣。見性更何所除乎。
○忘塵功夫。在起行因中。但是觀想。亦惟達界室本空。頓息執持。縱觀純熟。心地豁然。泯身空廓。不見界室。始是似無礙。非真也。直待觀行功極。色陰消盡。十方洞開。無復幽暗。身界內外。影相分明。如見掌果。方是真無礙也。然亦但是體無礙。非用無礙。大用無礙。更在下文。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墻宇。能夾令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此正斥其問之不當也。若如汝縮小夾斷之問。此見入室時。既可縮之令小。則應仰頭觀日時。亦可舉之令上。而世有挽見齊於日面者。無有哉。若謂築墻處。既可夾之令斷。則應穿竇處。亦可引之令續。而世有穿墻續見者。無有哉。既不能挽之令上。又安能縮之令小。既不能引之令續。又安能夾之令斷。故曰是義不然。上云義性無定。猶許其立義。今云是義不然。并所立之義而斥之矣。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
此指其迷而重與發明也。夫見本不可礙。物本不能礙。然眾生畢竟成礙者。非由物礙。但由無始以來。不達萬物皆己。而迷己為物。遂失萬物一體之本心。物既不屬於自心。則非惟不隨心轉。而反以轉心。心既為物所轉。是故動為物礙。而於是前塵之中。觀大觀小。皆無自由分矣。是知物本是心。迷之為物。則礙心。亦如氷。本是水。結之為氷。則礙水。成礙之由。正在自迷而為物轉耳。夫為物轉者為眾生。若能轉物。則同如來矣。葢迷時身則蕞爾。彌封滯殻。心則闇然。逐境偏局。所以被轉成礙。今能轉物。則萬物一體。圓而不偏。達物皆已。明而不昧。身心圓明。六根互用。如是浮塵及世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則身為法性身。土為法性土。盡十方世界為一隻眼。盡十方世界為一佛土。以如是眼。觀如是土。則數量銷減。理事圓融。故能不動道場。而身徧十方。於一毛端。含受國土。毛端含十方。即小攝大。十方在毛端。即大入小。毛中看國而國不小。即小中現大。國外觀毛而毛不大。即大中現小。此即事事無礙法界。廣狹自在玄門。又何舒縮大小之有哉。見性之玅。無以加矣。
○此較前忘塵境界。更是甚深。彼方圓照。此則圓用。照用具足圓融。亦性能之極致矣乎。
○鍾云。物。即前文認物為己之物。乃指生滅心。非指前塵也。迷。即起信所謂最初不覺也。自己真性。本來周徧。眾生不自覺知。遂變為業識。及相見二分。於是本來真心。全然遺失。反被賴耶三分所轉。故於前塵境上。觀大觀小。葢見分又為相分所礙矣。若能內脫身心。外遺世界。中翻業識。則同如來身心萬物一體。圓而不偏。達物皆已。明而不昧。不動道場。毛含十方。小中現大。大中現小。自在無礙。又何大小舒縮之有哉。說到此。則此見性。已會歸如來藏妙真如性中矣。
○道開云。按世典。大學曰格物。中庸曰萬物育焉。又曰能盡物之性。孟子曰。舜明於庶物。又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又曰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此皆不為物轉。而求轉物者。但不知其力量作用。果能轉物否耳。若能轉物。則同如來矣。故肇論曰。會萬物為一體者。其唯聖人乎。
○第七番顯見無礙竟。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玅性。今此玅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此第八番顯見不分也。阿難白佛言。世尊。若依佛今旨。將此周徧一切之見精。必是我湛然之玅性。今此玅性。現在目前外物上。目前者既是我真。則我現今身內之心。能分別者。復是何物耶。而今身內之心。分別外物。實有作用。而彼徧外物之見性。實無別作用。分辨我身。彼見性若果實是我心。主宰於我。令我外見萬物。內見自身者。則是無別分辨者。實乃是我。而分別有實者。反非是我矣。且見性既在身心之前。又能內見自身。即同物能見我。然物能見我。佛前已斥其謬。今何不為謬乎。展轉推窮。實所未喻。故願垂慈。重為啟廸也。
○問。既與物不分。即成萬物是見。何故文中又言無是見乎。答。文殊喻中。明言有是則成二體。不得成一體矣。要須無是無非。方成一體之玅。葢一體即是不分。當知不分者。是非雙絕之旨也。
○賀云。阿難疑處。只認見性與身心為二耳。復是何物物字。從前咸是玅明真心中物生來。葢疑實有一物。在玅明之中。不能和會為一也。不知身心器界。當體本空。全一真見。譬如鏡中景像。即鏡所現。豈真有一物。居於鏡中耶。故佛以或是或非兩端詰之。使之兩路俱窮。然後正告之云。本無所有。元是菩提玅淨明體。可謂盡情吐露矣。
○鍾云。前文因用真心不得。故捨緣心不得。此處因銷妄心不得。故用真心不得。雖聞汝身汝心皆是玅明心中所現物。然此一物字。無處安頓。至陰入處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則妄即是真。所用身心。即此見性。初無二體矣。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問意雖多。惟此在前。是其謬本。故但破一前相。而諸疑盡釋矣。佛告阿難。汝今所言見在汝前。是誠妄說。都無實義。若此見精。實在汝前。汝實見其相狀者。既有相狀。決有方所。既有方所。決可指示其在某處某處矣。
且今與汝。坐祇陀林。徧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恒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玅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此令其從萬象中指出在前之見性也。夫在前則必可指矣。且今與汝。坐祇陀林。徧觀林渠殿堂。日月恒河。汝於師子座前。舉手指此種種之相。陰者林。明者日。礙者壁。通者空。乃至草樹纖毫。無大無小。但有形者。無不指著。若此見性。必在汝前。亦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矣。阿難當知。若指空是見性。既已成見矣。又何者是空乎。若指物是見性既已是見矣。又何者為物乎。舉空與物。而萬象備矣。汝可加番微細功夫。披剝此之萬象。要於萬象中。剖析出這精明淨玅之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有相有狀。分明無惑可也。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恒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此印見性離一切相也。阿難承佛確實指陳之命。果然向萬物上。目觀手指一番。然舉手縱目。俱皆是物。絕不見在前之見性。故曰無是見者。又承佛微細披剝之命。果然於萬象中。著實剖析一番。然欲其分明。而轉不分明。故曰雖菩薩亦不能即物而剖出精見。使離於物。逈露自性。菩薩不能。而況我初學乎。是則在前之見。誠為非實矣。佛亟印之云。如是如是。許其無一物而是見也。
○此科惟離一切物句難會。葢正表見性離一切相矣。又謂不能剖出使離一切物。不幾矛盾乎。細詳語意。謂即物求見。固無是見者。即物剖見。使離於物而分明顯示。亦無是見者。如此。方是離一切相也。讀者詳之。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然無一物是見。見性固不在前。即無一物非見。見性又豈在前也哉。佛恐阿難知見性離一切相。而不知其即一切法也。故復告云。汝既決定不能向萬象前。指出何者是汝離物之見性矣。良以所指諸物之中。無是見者。今復問汝。汝與如來。仍是坐林觀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確指。豈一切諸物。果皆非見乎。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阿難言。我實徧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佛言如是如是。
此印見性即一切法也。阿難承佛發明非見之旨。乃言。我實徧見此祇陀林。以至萬象。而不知是諸物之中。何者非見也。何以故。若謂樹非見者。云何見乃在樹。若謂樹即見者。云何又名為樹。如是徧歷諸物。乃至於空。莫不皆然。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實無物非見者。佛又印之云。如是如是。許其無一物而非見也。
○先德云是他得的人。道是也有出身路。道非也有出身路。所以世尊。無是見。無非見。兩皆印許。
○按此本明無非。只合云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足矣。又曰。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復兼無是者。恐聞無非。番又墮是。示此雙絕。葢權人之玅旨有焉。
○夫見性量括十方。體含萬法。其與萬法。非即非離。惟其非即也。故能靈光獨耀。逈脫根塵。身界無干。生死不繫。眾生不達斯義。則混淆真妄。沉溺輪迴。既無智以自分。終何由而得脫乎。惟其非離也。故能塵剎混融。萬物一體。用彌法界。存泯自由。眾生未達斯義。則沉冥滯寂。灰斷纏空。既自昧其家珍。亦何由而能用乎。故前自指見以來。不動不滅。不還不雜。及無礙之前半。皆約不即之義。分真析妄。以決擇乎離塵獨立之體。今此不分之科。乃約不離之義。泯妄合真。以顯洩乎與物混融之玅。將使眾生明乎不即之義。則不淪生死。明乎不離之義。則不滯涅槃。若相背。而實相成也。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此由聞兩番印許故一眾茫然也。於是大眾有學聲聞。聞佛如是之言。茫然不知無是見無非見之二義。後度而莫測其終。前推而莫尋其始。河漢其言。亡其故步。葢或是或非。決於一定。則可為守。今則雙許俱無。曾無一定。故惶悚而失其所守也。如來知其魂慮變慴。乃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大眾云。諸善男子。勿用驚疑。無上法王。是真實語。稱真如理說。無賺誤之誑。無虗偽之妄。非同末伽黎外道。託言有不死天。一生不亂答人者。當生彼天。立為四種矯亂論議。曰亦變亦恒。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皆持兩可。終無決定。今無是見。無非見。決定雙遣。二俱不立。豈同彼矯亂不定哉。但汝等心粗慮淺。不諦思惟。若肯諦思。當有落處。必不孤負汝哀慕之誠也。
○賀云。前用一喝。使阿難矍然。此用雙許。使大眾茫然。葢妄須頓破。故一刀兩段以掃之。真難直說。故委曲擒縱以窮之。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尠。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此因大眾茫然故須大智慧人代請決疑也。是時文殊師利。愍此四眾。乃從座起。頂禮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所發明二種精見色空。無是無非是二義。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當即萬象而指出其象。胡為不能。若非見者。應當即萬象而一無所見。胡為一矚之時。無處不是。今此大眾。正由聞此深法。義趣玄遠。無所歸著。卒難領會。故有驚疑怖畏。非若疇昔在法華會上。善根輕鮮。聞大法而不肯擔當也。惟願如來大慈。再為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等物件。乃在兩楹之間。既無有是。又無非是乎。
○是非是義者。是與非是二種義也。是義者。無是見之義。非是義者。無非是見之義。缺二無字。語之略耳。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玅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此會見與物而歸一真體以發明無是無非之旨也。見。即見精。見緣。即六塵色空等物。想。即六處識心。相。即六根身相。并指身心也。佛告文殊。及諸大眾。由汝等未得首楞嚴大定。故於萬象中。分物分我。分是分非。若諸佛。諸大菩薩。自證首楞嚴三昧。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住此定中。凡見分之見精。及相分之見緣。并所想相之身心。皆如目病。見空中華。本無所有。良由此見相二分。元是菩提玅淨明體。所謂法性如虗空。諸佛於中住。住此法性。尚不見有色空精見。云何於中。有是。而復有非是乎。世尊至此。和盤托出矣。
○問。佛初惟以見為性。而曲明其不與身心萬物為侶。似謂見獨真。而餘皆妄矣。今乃論妄。則降見性同是空華。論真。則升諸法同為真體。固是極理之論。其奈無所適從何。答。下文雖自了然。今更助一喻。一真。如大海中水。見精。如水之光。諸所物象。如水中之影。特因愚者認影為實。反忘其水。今欲令其捨影認水。其奈水體瑩徹。不見其形。故且令其認彼水面之光。故一一斥影為妄。讚光為真。欲其即光以識水也。而彼愚者。復執光影各自有體。橫起是非。故復明其光影皆無有自體。全惟一水是其實體。故知光影雖曰皆虗。然以光較影。則影有生滅。光無去來。影各偏局。光通周徧。又光影雖皆即水。然取影。則有淪溺之危。識光。則有得水之益。且影自是外境所暎。而光實自體無餘。然則由斯喻而詳。彼見精之與萬法。雖同妄同真。而得失差別。仍判然矣。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玅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世尊既與發明。復恐不能信解。要令文殊。從旁添註。故問之曰。文殊。吾今問汝。即汝此身是箇真文殊。還許此文殊外。更添一箇文殊。喚作是文殊。得麼。還許此文殊內。減却一箇文殊。喚作無文殊。得麼。文殊是大智慧人。氣味相投。自然同聲相應。故曰。即我一箇是真文殊。此外不得。更添一箇是文殊。何以故。若更添一箇是文殊。則我便有兩箇文殊。然我有一箇真文殊在。又不得喚作無文殊。葢副本體而更有。方可說是。并本體而全無。方可說非。今不有不無。於中焉有是非二相。此喻正言除却一箇真體外。添一箇萬物是見不得。減一箇萬物非見亦不得。以真如體。不剩一法。不欠一法。圓同太虗。無欠無餘故也。佛言既知真文殊上。本無是非。則此玅明之見。與諸空塵之物。亦復如是。葢此見與物。本是玅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由最初不覺。而起一念。故迷為業識。轉為見相二分。相分所攝。則有色空。見分所攝。則有聞見。良以色空聞見。依真而起。如第二月。既如二月。則知本無。豈可在第二月上。妄生卜度。曰誰為是月。又誰非月。不知生是生非。皆是未見真月者也。文殊。若但見一月為真。則不妄立是非矣。
○如第二月。與前不同。前單喻見。此則兼喻色空也。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玅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此汝字指阿難)。
此又以法合喻重與發明也。見。即見精。塵。則內而身心。外而萬物。咸皆該盡。心亦屬塵者。以其為塵影故也。由汝未曾住此首楞嚴定。智眼不明。於依他法上。生種種徧計。約身心而言見性在前。約萬物而言是見非見。俱是虗妄亂想。不得真實。故不能於中。出是出非。如觀第二月。而恣其卜度。終不出於是月非月之妄論也。若得玅發真三摩提。了知見精與身心萬物。元一真精玅覺明性。本惟一體。方得頓悟萬法悉無自他之別。肯復擬見性於身心之前。而言其可指。度見性於萬物之內。而言其不可指哉。如淨眼人。得見真月。決不指此月為是月非月也。葢初堅執在前。似妄謂可指。及對物詳辨。又似謂不可指。是皆妄想所惑。擬度紛然。今悟一真。斯疑頓絕。故曰出指非指。故知迷現量。則是非橫生。悟真性。則空明廓徹。如是而已。
○第八番顯見不分竟。
○出者。超也。指非指。應前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徧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徧滿十方。有何差別。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虗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玅覺明性(與字猶類字)。
此第九番顯見超情也。自然。因緣。皆是妄情計執。今此見性。並不屬此。故曰超情也。覺緣。即見性也。以見性能見明見暗。見塞見通。徧緣一切。故目之為覺緣也。阿難見如來發明精見色空。元是菩提玅淨明體。方得領悟見性周徧之語。而復疑其濫於外教。違於自宗也。故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果然周徧。果然常住。果然不生滅者。則先梵志金頭外道。所立二十五諦中。第一冥諦。謬稱冥性常住。及投灰等諸苦行外道。計有神我。徧滿十方。而今所說覺緣徧十方界。與彼所計冥諦神我徧十方界者。有何差別乎。此與認魚目為明珠。認山雞為彩鳳者。無異矣。又昔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廣辨內教與外道所以不同之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謂內而心性。外而萬物。悉本無因。自然而然。如云誰開河海堆山岳。誰削荊?畫禽獸。世無一切能生者。是故諸法常自然。斯則撥無因果。不立修證。故佛廣說因緣以破之以我所證境界。非彼所證境界故也。我今觀此覺緣見性。亦是自然。本有不遺。故非生。究竟不壞。故非滅。一真一體。故遠離虗妄。無自無他。故遠離顛倒。千差之內。處處現成。萬象之中。頭頭逈出。如是。不特與如來所說因緣相違。反與外道自然相合。違反自宗。濫及外教。一涉於邪。又成虗偽。復入昏冥。不知世尊。更有何等方便開示。如來所說。與彼外道所計。各有不同。我等始得不入羣邪。方得真實心。及玅覺明性也。
○因。謂因生種子。緣。謂助發資緣。如百穀等物。須以根種為因。水土為緣。方能生出萌芽也。佛為權乘說法。皆談因緣。
○鍾云。楞嚴圓教。全相是性。阿難分性相為二。故疑外道真我。與玅覺混。前文云。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謂身心之外。別有見性。即是疑根也。即此便成和合不和合二相。何以明之。謂有一真我在十方之中。便是和合。謂真我與十方體不相雜。便是不和合。世尊不與分疏。但舉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玅真如性。及七大圓融周徧。乃是遠離和合與不和合。及因緣自然。諸計消亡。外道之真我。不辨而判然矣。
○與彼自然。與字。猶類也。云何開示者。阿難實以為自然。而但求不同於外道。不知何但不同。且了無自然之義也。
○道開曰。此方道教。謂天法道。道法自然。真計自然也。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玅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此破自然也。佛告阿難。我今如是破妄心。顯見性。不知費多少曲折。開多少方便。真實為汝。汝猶不悟。乃復惑為自然耶。阿難。若汝必執見性為自然者。須當甄別明白。自己有箇實體。不遷不變方是自然。且汝觀此妙明見性。所見諸相。明暗空塞之中。定指何法為自然體。若以明為自然者。則此見性。只合見明。不合見暗。若復以空為自然者。只合見空。不應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但以為自。即不復見明。以在此自然。即應在彼斷滅也。今既明來見明。暗來見暗。隨見隨變。則知覺性定非自然。云何執為自然耶。
○鍾云。自然。謂自體本然也。自體本然。則不隨境變。今皆隨變。非自然矣。
阿難言。必此玅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咨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此破因緣也。阿難言。必此玅見。既非自然。定屬假借。如四緣生識之類。我今發明。是因緣生矣。然心猶未明。必當咨詢如來。此覺性本來徧常。性非生滅。云何方得契合因緣之旨。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明暗空塞。而後有見性現前者。則此見性。於明暗空塞中。因何而有。阿難。若以明為種子而得生者。及其以暗代明。即如以沙易穀。苗何以生。應不見暗。因暗亦然。乃至因空因塞。亦同明暗。復次阿難。汝此見性。於明暗空塞中。緣何而有。阿難。若以空為生見之助緣者。及其以塞代空。即如以火易水。芽何以發。應不見塞。緣塞亦然。乃至緣明緣暗。亦同空塞。今既見明。又能見暗。見空又能見塞。則知體性不變。不從因生。不隨緣生明矣。
○鍾云。假物為因。循物為緣。既無定趣。非因緣矣。按見性是自體。明暗色空是他法。自體能隨他法。非自然也。他法不能變自體。非因緣也。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虗空。秪益自勞。虗空云何隨汝執捉。
此下重重拂跡結顯覺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也。以執自然者。不解隨緣。執因緣者。不知不變。故有外道小乘之別。若夫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是世尊說法之弘範。入理之深談。故結示云。當知如是精覺妙明。不屬因緣。不屬自然。非不自然。非不因緣。本無非與不非。亦無是與不是。以此精覺玅明元清淨體。離一切相。故非則皆非。即一切法。故是則皆是。擬心即差。動念即隔。云何汝等於玅覺中。指心作意。乃以世間戲論名相。所謂自然因緣者。測度如來妙覺明性。何異以手撮摩虗空。虗空云何隨汝執捉耶。
○宗鏡云。因緣自然。皆是世間言論。有無真俗。悉是分別識心。若不直見其事。欲以意解情求。如將兔角弓。架龜毛箭。以無手人。擬射須彌山。徒役塵勞。終無是處。又先德云。非因緣。非自然。玅中之玅玄中玄。森羅萬象光中現。尋之不見有根源。與此互相開發也。
○諸世間者。相宗中。有學者世間。非學者世間。自然者。外道所宗。即非學者世間戲論。因緣者。權乘所宗。即學者世間戲論也。
○第九番顯見超情竟。
○此非以精覺妙明。混為見性也。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亦從見性悟出。世尊語自分曉。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
此第十番顯見離見也。夫見精既曰真妄和合。則可約義而分真妄二見。但約真見帶妄時。即名妄見。離妄時。即名真見。今言離見者。即真見離於自體中一分妄見而已。非謂離身邊等見也。阿難白佛言。自然之非。則吾既得聞命矣。世尊。若謂此妙覺見性。為非因緣者。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目前不空不明。何以有見。吾心無眼。何以能見。所以必墮因緣。今示見精全不託此。豈今是而昔非耶。抑今昔義同。而我未達耶。
○阿難所引見性。葢是眼識。如來所示。乃是根中之性。大乘眼識九緣方生。小乘法中。粗具四終。缺一不可。然皆眼識得生之緣。心。指第六識。以小乘不達七八心法惟一也。儒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是也。規矩謂愚法聲聞不分根識。信乎。
○鍾云。因緣自然。二皆被斥。而不問自然者。非自教也。因緣自教。故重起問。法相宗中。但說因緣生識。初未曾說四緣生妙覺性。以妙覺性非生因之所生故。阿難認妙覺性從因緣生。混誤甚矣。故下文先破見性不屬四緣。反顯妙覺性是見性所不及者。決不屬因緣也。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此明昔教與今教大不同也。佛言。阿難。我昔說因緣。但為對治自然。誘引小乘。一時權宜之說。非今所說第一修證了義之教也。何得取彼而難此乎。
○昔日常談四緣生識者。正為外道妄執自然。故借因緣以破之。所謂以楔出楔。第二門頭事也。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此探其所藉之緣而折之也。佛云。阿難。吾復問汝。即如世人各各自說我為能見。是因何物而成見。既已成見。復因何物而不見。阿難答言。世人因日月燈光。見種種相。故名為見。若無日月燈光。則不能見。此明見與不見。皆屬因緣。故知見性從因緣生矣。世尊借其語以破之曰。阿難。若此見性。無此三種光明。名不見者。應不見暗矣。若謂雖不見明。必能見暗者。斯則但是無明。云何稱為無見耶。阿難。若謂在黑暗中。不見光明。名不見者。則應在白畫時。不見黑暗。亦名不見。如是。則見暗見明。俱名不見。有是理乎。若謂明來暗謝。暗來明謝。自是明暗二相。自相傾奪。非關見性暫有暫無。如是。則知見暗見明。皆名為見。云何見暗之時。名為不見哉。
○當知順世間法。惟許明見。不許暗見。須假多緣。今自指根以來。即取暗中有見。然則暗中之見。尚不用眼。何假空明。及分別心耶。是則顯一暗中之見。則四緣俱破矣。
○阿難誤認妙覺性為因緣法。然且不獨妙覺性不屬因緣。即見性又何曾屬因緣哉。故此且借名見者以破之。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是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此引自體離緣以例真見離見也。是故阿難。汝今當知。我從前所說。此見見明非明。見暗非暗。見空非空。見塞非塞。明乎能見之性。非即所見之境。皆是離緣第一義。已自超乎因緣宗矣。明暗空塞之四義。既成就能例之法如此。汝復應知。此見精中。真妄和合。有本體真見。即帶一分無明妄見。當真見忽爾現前。便能徹見妄體。然纔一見時。則斯真見之體。己即脫於妄見。不復墮於其中。故曰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良以上之四義。皆以能見之性。見於所見之境。而性即非境。今亦例此以能見之真見。見於所見之妄見。而真見即非妄見也。夫此真見。尚猶離於雜妄之見精。而使見精不能及。則豈有並見亦離。而尚可謂其待於因。待於緣乎。云何復以世間戲論。妄為擬議。而說因說緣。與對因緣之自然及類因緣之和合相也。此是世尊引尊者向萬仞懸岩處。更與一推。要令撒手承當耳。
○鍾云。將明暗色空推論。成就見性離此四塵之義。是則見性不屬緣生明矣。然見性雖不屬緣生。猶屬自己業識變現。與妙覺性。尚隔一層。故乘便破之曰。汝復應知(云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三句。上三箇見字。指性體。下三箇見字。指見精。葢又以見精為妄。而性體為真矣。是則性在見中。名為見精。性離於見。名為見見。語意若謂見明見暗。見空見色。特見耳。妄見也。見此見者。方。稱真見真見已離見矣。非彼見所能及。況因緣自然和合等相。而能及之哉。
○見精屬第八識。真中帶妄。故下文舉別業同分二種妄見。說明下三箇見字。所謂眚即見勞。影見俱眚等是也。妙覺性。屬第九識。純真無妄。故下文又以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說明上三箇見字。葢清淨實相。即真見也。即前之精覺玅明也。此正起信論中所謂從等入玅。用究竟覺。觀照生相無明。識陰已盡之時。乃入地菩薩隨分覺中所不能及。宜阿難之迷悶也。
○又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葢直顯真性離却見精矣。近交光以為如來意重顯見。力闢破見之說。不知八還以前。可云顯見。如金在鑛。不能去鑛。至此。則真性獨存。而見精自然銷落。如一月是真。更無第二月矣。乃見自破。非人破見也。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此極口勉勵也。良由汝等聲聞。局溺舊聞。得少為足。既狹且劣。而無甄別之智。一向只在徧計依他上。尋覔生活。不能通達一切無染。諸相非相之實相。吾今既已誨汝。汝已得聞。當更深思細察。努力勤行。勿得悠悠忽忽。半途止息。自生疲怠。良以欲至菩提。唯此見精一路。為最玅也。
○第十番顯見離見竟。
○通上十科論之。初科。則顯其脫根脫塵。逈然而靈光獨耀。二科。則顯其離身離境。凝然而本不動搖。三科。則顯其盡未來際。究竟不滅。四科。則顯其從無始來。本有不遺。五科。則顯其無往無還。挺物表而常住。六科。則顯其不雜不亂。超象外以孤標。七科。則顯其性元自在。轉萬物而大小何拘。八科。則顯其體本混融。譬一月而是非莫辨。九科。則顯其諸情不墮。遠越乎外計權宗。十科。則顯其自相亦離。轉入於純真無妄。顯見至此。可謂顯之至矣。舊解總將如是顯意。而悉為破見。亦獨何歟。特就眾生迷位。尚有二種見妄未除。故曰帶妄顯真耳。
○帶妄顯真已竟。
○此下剖妄出真也。二種顛倒見妄。如璞蘊玉。而見之真精。如玉在璞。故帶妄示真。如指璞說玉。雖珍貴非虗。而粗石未剖。美玉未瑩。此科剖妄出真。如剖璞出玉。精瑩煥發矣。是以前之破識。破至無體。乃為真破。此之剖妄。實體反露。所謂不畢竟破。似破而實顯也。可槩以為破乎。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緣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此因疑見見非見而重請發明也。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為我等宣說因緣自然。是我所已問者。並及諸和合相。與不和合。是我所未問者。此等四義。見性皆離。我心猶未開悟。已是迷悶。又聞見見非見之說。夫世尊既曰見性不動不滅。非舒非縮。乃至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則此見精。即玅覺性明矣。而忽復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性是一。何故說真說妄。時抑時揚。反覆無定。令我迷悶益增。尤不知其所以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良以纖疑在念。則覺不明淨。必須釋迷悶而開未開。然後覺心無不明淨矣。作是語已。悲淚頂禮。以承受聖旨焉。佛啟清淨實相。而阿難又乞慧目。則此下圓發空如來藏。無疑矣。
○鍾云。破和合不和合在後。而此牒已聞。則後文應寘前破因緣之次。況因緣。自然。和合。皆是徧計。義類相從。合居一處破之。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此經家敘佛意也。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諸三摩提。總目二十五圓通。妙修行路。密指耳門。以此二句。釋上陀羅尼。顯修門中耳根圓通。即大總持也。不依舊註平派定慧止觀等。葢凡欲事妙修。先求真智。廣開真智。皆所以為玅修之地。故佛方近談微密觀照。而經家先遙敘之。觀將欲二字。則其意甚遠。在五六卷中也。
○爾時世尊。憐愍當機。及諸大眾。將欲敷衍大總持門。諸三昧中。最簡最要。妙修行路。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佛意如此。乃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恣口耳。未了實義。於奢摩他性具本定。微密觀照。本具照體。朗然現前者。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盡獲菩提極果焉。有漏尚令成佛。無漏不待言矣。
○起心對鏡。思惟粗觀。非微也。制身靜坐。出入定相。非密也。簡異於此。故曰微密。又離妄絕相曰微。即相無相曰密。今所說見見非見。乃至七大徧周。正離妄絕相。微觀照也。下文滿慈二答。正即相無相。密觀照也。此意照盡三如來藏。是謂真智。由此真智。方能造後妙修也。
○鍾云。微密觀照者對粗疎言。故曰微密。以分別覺觀為粗疎。故以反觀之智為微密。以用此而見暗見明。謂之覺觀。用此而反觀自性。破除業識。直見覺性。即名微密觀照。非二物也。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此將見性演為二種見妄也。阿難。我謂見見非見者。豈無故哉。良以真見中。元有二種妄見耳。彼一切眾生。自凡夫上至二乘。未免分段變易生死。而輪迴世間者。皆因最初一念不覺。無明妄動。轉此覺性。遂成見分。以有見分。遂有相分。而成二種顛倒分別見妄。以背覺性而合無明。故曰顛倒。以有微細流注。分別根身器界。故曰分別。是二見妄。背清淨覺。突然而起。但有惑現。未及業招。故曰當處發生。即於當處惑境之中。取著造業。隨業受報。次第遷流。故曰當業輪轉。是則見妄能招如是大患。故不可不了悟而遠離也。然所謂二見者。云何為二。一者。眾生別業妄見。約一人一識。所見根身器界而言也。二者。眾生同分妄見。約多人多識。所見根身器界而言也。要知見性是不龜手之藥。在人善用不善用耳。若果善用。則即妄是真。若不善用。則全真是妄。而又何疑於見見非見之旨哉。
○問。阿難既疑見見非見。世尊不直答。而廣明二種見妄者何耶。答。若不廣示妄見有見。不能顯發真見無見。故下文廣約一人多人對辨。應知未離無明眚病者。無論凡小。即等覺菩薩。亦名見妄。唯佛一人。眚病盡除。方名真見耳。當處發生者。當處。顯不動意。如夢所見無量多境。無量奔馳。不離床枕。寸步無移。此即根本無名。三細識相。為二乘變易生死之因也。當業輪轉者。即發潤二種無明。六粗識相。為凡夫分段生死之因也。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揑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揑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此設喻以明別業妄見也。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則夜見燈光。別有圓影。而五色重疊焉。於意云何。此燈所現圓光。為是燈之色耶。為是見之色耶。阿難。若是燈色。則無眚人。應同見矣。何不同見。而唯有眚者見之。若是見色。見既成色矣。則彼眚人。又用何等見此圓影。是則圓影不即燈見而有矣。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者。則合傍觀屏帳几筵。皆有影出矣。而何獨燈有。若此圓影。離見別有者。則應不用眼矚矣。云何見圓影者。仍是眚目也。是則圓影亦不離燈見而有矣。既非即燈見而生。又非離燈見而有。然則從何處起。是故當知。燈上只有光明。眚病乃成圓影。不惟所見圓影。是赤眚生。即能見圓影者。亦是赤眚所成。故曰影見俱眚。然能見眚之見體。實未嘗墮眚病中也。故曰見眚非病。是則圓影從赤眚生。無關燈見。不應執此即燈見生。而曰是燈是見。離燈見有。而曰非燈非見也。正如第二月。非真月體。亦非月影。何以故。以此第二之觀。揑目所成故。既從揑出。豈應執此是月之形。非月之形。離我見生。非離我見生。此亦如是。眚即揑也。圓影。即第二月也。既惟目眚所成。燈見總無干涉。更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耶。所謂別業妄見如此。當知目喻自覺聖智也。燈喻本覺真理也。赤眚喻無明業識也。圓影喻根身器界也。以如如智。契如如理。理智一如。本無能所。無明一動。能所遂分。故有根身器界發見耳。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旨哉。
○此章只表喻。未表法。以法在進退合明下也。諸講法喻混攙。遂增葛藤。且難為下文矣。
○鐘云。別業同分。正阿賴耶中。業識所變。相見二分。然觀燈中圓影。既非是燈。又非離燈。既非是見。又非離見。可見妄元無因。見圓影者。更無他故。只是目眚。怪頭走者。更無他故。只是心狂。眚除。即是清淨眼。狂歇。即是玅明心。一部楞嚴。只明非惟真心非因緣非自然。即妄心亦非因緣非自然。所謂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言不出此。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中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祗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覩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孛飛流負珥虹蜺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此明同分妄見也。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須彌山南。閻浮提洲。除却大海水。中間平陸。共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二千九百九十九洲。在諸海中。所有國土。或三百兩百。最小者。或一國二國。以至於三四五十。俱皆無論。阿難。若復其中最小一洲。洲中止有兩國。其一國中。共感惡緣。當土眾生。覩諸不祥。或見二日兩月。乃至惡氣還匝之暈。薄蝕之適。妖氣近日而如珮玦。星芒徧指之彗。芒氣四出之孛。橫去之飛。下注之流。氣夾日而如耳之負耳。氣映日而成形之虹蜺。如是種種惡象。但此一國人見。彼國眾生。不惟不見。亦復不聞。見者。共業所感也。不見者。以無同業也。所謂同分妄見如此。
○此比別業中。既略即離二義。復缺妄因。略者。意欲準上也。缺者。留待下進退文中例出也。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二事者。同別二喻。同別二法也。進退者。先進別業之喻。合明別業之法。次退別業之法。復進別業之喻。以例同分之法。次復退一人別業之喻。進一國同分之法。例大千之同分也。合明者。謂以法喻同別。比例發明也。
阿誰。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例如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此進別業之喻合明別業之法也。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此影雖有相現。非是實有。名為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病妄發勞相。實非燈色所造。然見此赤眚者。終非有眚病之咎。良以眚不見眚。而見眚者。乃見之真體。彼固無恙耳。吾今以喻合法。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之器界。及諸眾生之根身。皆是無始見病所成。目觀是見分。國土眾生是相分。無始見病。即無明業識。由彼無明。初成業識轉生見相二分。則見如眚翳。相如燈輪。從此浩劫。莫復清淨。故曰見病所成。正合終彼見者目眚所成也。夫見與見緣二分。俱依自證而起。由依他起。不是實有。故亦曰似。正合雖現似境也。然此見相二分。元是我本覺玅明心體。忽起一念。而成眚妄。遂有能見。及所緣耳。此合眚即見勞。非色所造也。若以本覺明心。覺此見精從赤眚生。則此本覺明心。雖在日用徧覺諸緣。實非有眚之妄見可並。此合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也。夫既覺緣非眚矣。則知覺本是真。眚本是妄。未覺眚時。覺常墮於眚中。纔覺是眚。覺早出於眚外。此即向前所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之義也。葢覺眚即脫於眚。便是見見即脫於見。云何將此離見之見。而與覺聞知見。齊稱並列。何異將荊山之璧。與碔砆共價。不亦悞哉。是故當知。汝今見我及汝。並見十二類生。此見有能有所。皆是目中帶眚之見。非是照見眚病之見。似彼照見眚病之見。真而不雜於妄。精而不雜於眚。若摩尼之映色。似明鏡之現形。終日見而不見有世間相。故不可以帶眚之見目之。故曰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也。汝何迷悶於此哉。
○言見復兼覺聞知者。一體同具也。眼所現見名見。從他傳聞名聞。自運己心之所思搆名覺。自內所受。及自所證名知。黃檗云。學道人。莫認見聞覺知。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以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故也。仁王經云。金剛定前。所有知見。皆不明見。唯佛頓解其一切智。所有知見。而得名見。故曰妄知有知。有所不知。真知無知。無所不知。妄見有見。有所不見。真見無見。無所不見。是故眾生知見盡。而後佛知見現也。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此退別業之法復進別業之喻合明同分之法也。以別業妄見。虗而易明。同分妄見。實而難信。意欲將實者皆同於虗也。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退而就彼別業妄見之例。以一病目人。同彼一國人。彼病目人所見圓影。屬眚妄生。例此一國之人所見不祥。從共業中惡緣所起。雖虗實有異。所見不同。然俱屬無始見妄所生。進燈輪以合明災象。則災象固一國之眚翳也。退災象以合明燈輪。則燈輪亦一人之瘴惡也。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玅心。見聞覺知虗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此退別業之喻進同分之法以例大千也。既一國所見不祥。從瘴惡起。則南閻浮提三千洲中諸國皆然。南洲諸國既爾。其餘三洲諸國皆然。一日月所統世界既爾。則釋迦所統百億日月大千世界亦然。大千世界既爾。則釋迦十方分身諸佛所統世界。諸有漏國亦然。良以此等眾生。同是覺明無漏玅心。最初一念妄動。轉為見聞覺知。由此四種根中。積生無始虗習。乃至分劑頭數。和合一處。為虗妄病緣。俱時而生。俱時而死。生死根本。實基於此。故起信云。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黎耶識。為流轉生死因也。
○問。別業之喻。何以不例大千。答。以大千與一國。同在同分妄見中收。但恐一時不能領會。故以喻合明一國之同分。即以一國之同分。例大千之同分也。進退合明竟。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此發明轉二種見妄為涅槃菩提元清淨體也。諸和合緣者。即發潤二種無明。以與境界為緣。和合而起。即六粗識相。為分段生死因。前文所云當業輪轉者是也。不和合緣者。即根本無明。背清淨覺。突然而起。即三細識相。為變易生死因。前文所云當處發生者是也。若將此微密觀照。照破二種無明。則二死之因永離。二死之果永絕矣。至此。可稱圓滿菩提。可稱不生滅性。可稱清淨本心。可稱本覺常住。今汝二種見妄未除。二死未出。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便欲將此生死根本當妙覺性。不亦太早計乎。若善思惟。能以微密觀照。照見生死根本。從命根下。猛力一刀。一斬齊斷。方與清淨玅覺名目相應矣。
○密嚴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以諸佛了之。成清淨藏。眾生執之。為阿賴耶。如真金隨爐火之緣。標指環之異名。真心隨染淨之緣。成聖凡之異號。認假名而二見俄興。悟真體而一心圓證也。
○賀云。此正所謂離見也。和合緣。即下文分為六和合也。不和合。即下文湛入合湛歸識邊際也。二種俱屬見精。但和合是行陰。不和合是識陰。與首卷二種根本相應。前以攀緣心為生死根本。以識精元明為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此又以識精中。一分妄見。為生死根本。須離此妄見。然後滅除生死根本。純是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故曰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正應此段遠離諸和合緣離字。
○按二種見妄。雖曰顛倒分別。然此分別。乃任運歷然不昧而已。所謂微細流注分別。非作意計度粗分別也。總謂之見妄者。體即陀那細識。見分中。和合一分深惑。下文諸佛所稱俱生無明。生死結根是也。
○十番所顯。即其本具之真。何干於妄。二見所破。即其本具之妄。何礙於真。向後四科七大所顯如來藏性。非別有體。即此見性。轉名藏性耳。
○破二種見妄竟。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見見已明。迷悶已解。但阿難原問因緣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前超情科中。已明因緣自然二義。獨和合與非和合。未與發明。故稱呼而告之云。阿難。此覺玅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乃我所已說。汝所先悟者。無煩再贅矣。若乃如是覺緣。非和合生。及不和合。汝實未悟。我亦未說。今豈吝為汝開示哉。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則汝今者玅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辯。雜何形像。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復次阿難。又汝今者玅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此破和合也。和合者。混萬物而為一也。若果和合。應無菩提。故破之云。阿難。吾今復以所見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世間妄想諸因緣性而自疑惑。執此清淨覺心。亦是和合而起者。則汝玅淨見精。在明暗通塞之內。與誰和耶。且所謂和者。如水和土。混而不分之謂也。若謂見精與明和者。且汝舉眼見明。適當明相現前之時。從何處所。雜此見精。而與之和耶。且明之與見。兩不相雜。故歷歷可辨。若兩相雜。則明失其明。見失其見。復何形像。而知見與明和耶。且凡物之雜和者。必先相離。而後相即。若謂明相現前。而非是見。則相在相處。見在見處。各不相知。不應有見。云何見明。若謂明相現前。即是見者。則見不自見。今乃云何見見。是則雜即雙絕。又何由而成和乎。必曰見性圓滿。則無空處。可與明和。若曰明相圓滿。又無隙處。可容見性。若謂見必是見。明必是明。各各相異。今若雜和。則見失其名。明失其字。豈不失彼本明名字。不惟失其名字。又雜則並失見與明之本性。名性俱失。而曰見與明和。决無是義。是則和明之義不成矣。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可例而知其非和也。復次阿難。汝此見精。在明暗通塞之內。與誰合耶。所謂合者。如葢合函。附而不離之謂也。若此見精。既與明合。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亦隨明滅。决不復與暗合。云何暗來又能見暗。若謂雖則見暗。而實不與暗合者。既見時不合。則必合時不見。前言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時。了然知其是明而不是暗。今既能見明。復能見暗。决知此見不與明合。是則合明之義不成矣。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可例而知其非合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玅覺元。根中之性也。諸緣塵。塵也。心念慮。識也。正辨根性連帶塵識。非則俱非也。阿難白佛言。世尊。和合不成。即非和合。如我思惟。此玅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果非和合耶。纔離於是。又墮於非矣。
○鍾云。妄計分別。不出自他共無因四性。自然即無因。因緣即共。阿難所執空明心眼。空明即他。心眼即自。又佛說同別二種見境。見亦自。境亦他。既有自他。必含共性。由共性難破。更作和合而說。然則非和合義。亦從自他開出。為防惡習。委曲搜揚耳。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玅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又玅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此破不和合也。不和合者。不與萬法為侶也。若果不和合。應無生死。故又破之云。汝今又言此覺性非和合者。吾復問汝。此玅見精。在明暗通塞之內。與誰非和耶。且體相雜入。既謂之和。則體不相入。方為非和。如磚石並砌二體各不相入。而中間必有邊畔。乃調之非和也。若此見精。不與明和。則見與明。各有界限。汝且諦觀二種界限。何處屬明。何處屬見。在見在明。以何為畔。阿難。若謂明邊際中。必無見者。則彼與此。各有疆界。各不相及。已不知明在何處。齊何處而分。畔云何成。不成畔義。則自不成非和義矣。彼暗與過。及諸群塞。亦復如是。可例而知其非不和也。又玅見精。非和合者。在明暗通塞之中。與誰非合耶。且非合即離。故逈不相遇。方為非合。若謂見性不與明合。則見與明。正如牛之兩角。兩相乖戾。又如以耳聽明。了無關涉。既不相觸。則此見精。且不知其明相所在。云何甄別合與不合耶。不能甄別。則自不成非合義矣。彼暗與通。及謂群塞。亦復如是。可例而知其非不合也。
○此後無結尾者。以本屬前超情科中餘意。故不另結。必欲結之。可准前文云。當知如是精覺玅明。非和非合。非不和合。乃至隨汝執捉。自此顯見已極。而奢摩他從根指心方便亦盡。向後轉名如來藏性。不復呼為見性之徧名矣。
○剋就根性真指真心已竟。
○舊說以上正當法界觀中會色歸空觀。
○此下會通四科。即性常住也。前科言寂常玅明之心。最親切處。現具根中。故剋就根性。直指真心。然雖近具根中。而實量周法界。遍為萬法實體。今於萬相中。一一剖相出性。是以不復稱其見性之別名。乃舉其總名曰。如來藏心。玅真如性。雖總別異稱。體惟一而已矣。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玅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虗妄有生。因緣別離。虗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玅明不動周圓玅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上云見妄。即見之相妄也。見精。即見之性真也。此承上而言。阿難。不但見精相妄而性真也。汝猶未明世間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如陽?。空華。乾城。夢境。塵埃。野馬無根之物。當處出生。來無所從。隨處滅盡。去無所止。此等浮塵。徒有虗偽名相。實無自性。若論其性真。即眾生玅覺明之實體而已。良以玅覺明體如鏡。浮塵幻化。如鏡上之影。影雖至虗。境體原實。所以諸相至虗。其體皆實。以其即玅覺明體故也。彼等至虗之法。尚是真覺之體。況陰入處界。是眾生自己護惜之物。而獨非真覺之體乎。且舉平日所談諸世間法。如色受想行識之五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入。六根六塵之十二處。以至根塵識之十八界。如是四科。人皆知其因緣和合。虗妄有生。因緣別離。虗妄有滅。殊不知此生滅去來既皆虗妄。既無自體。而所以能現乎此者。果是何物。當知本是如來藏中。常住玅明。不動周圓。玅真如性。隨緣乍現而已。夫不達妄是真如。故妄似有體。今既是真常性體。則去來迷悟生死。於真常中。亦是幻妄稱相。杳無實之可得矣。如覩鏡中之物。不知是鏡中之影。故悞謂有體。纔知是鏡中之影。則惟鏡而已。豈復有一物之可得哉。
○因緣和合四句。今惟解明色陰。餘可例知。如五根六塵。合為十一色法。謂之色陰。須於前世。對此諸法。取著薰種。納於賴耶識中。所謂因也。至於中有自求父母之時。即父母為境。引發憎愛。所謂緣也。此固因緣和合。由是在胎而結五根。出胎而住六塵。名之為生。若深究此生。亦同夢等。來無所從。當處出生。故曰虗妄有生。然此因緣。本是生滅之法。隨前業力而為修短之限。限盡自當分散。此固因緣別離。由是五根六塵。一時俱失。名之為滅。若深究此滅。亦同夢等。去無所止。隨處滅盡。故曰虗妄名滅。色陰如是。餘一切法。亦復如是。如來藏者。言眾生心中。隱覆如來。故名如來藏。即起信論中之一心也。一心開二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眾生順生死流。故生滅全顯。而真如全隱。然生滅無體。而其體全是真如。故佛明此生滅去來。即眾生如來藏中玅真如性也。常住不動。離於凡夫之生死。玅明周圓。揀於二乘之涅槃。八字皆稱真如之德也。雖曰妙真如性。亦即前十番所顯見性之全體耳。
○賀云。上文破妄心。破二種妄見。是破妄之極。絲毫混真不得。曰見非是見。曰非因緣。非自然。非和合。及不和合。是顯真之極。絲毫容妄不得。至此。阿難剖判明白。不復認漚為海矣。但恐阿難看得真妄太分。未免離波覔水。故曰汝猶未明云云。使知全相是性。全漚是海。依他圓成。本無二體。方是事事無礙。一真法界也。
○又云。此處本意。非欲人知其為妄。乃欲人知其為真。葢妄無自體。全是一真。非以相妄與性真對說也。
○按後細剖陰入處界虗妄。本如來藏玅真如性。近五千言。文繁語奧。初學急難理會。只將此總標一切浮塵諸幻化相至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百餘言。熟讀死味。義旨了然。此學經簡要之法也。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玅真如性。
此先徵起也。五陰古翻為陰。新譯為蘊。蘊是積聚。陰是葢覆。積聚有為。葢覆真性。二義兼之始備。以下四科。總不出色心二法。此葢合色開心。為愚心不愚色者說也。意謂陰等本是世間有為之法。今一旦許即藏性。豈無其說乎。
○鍾云。陰若有性。則與真如敵體並立。惟其無性。全是真如。故下釋中。只明其無性也。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惟一晴虗。逈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虗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此先明色陰也。色以質礙為義。既合五根六塵為一色陰。則非惟根身。亦兼器界也。瞪。直視貌。阿難。何謂色陰。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晴虗逈然。無所有也。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直視發勞。則見虗空中狂華亂墜。復有一切狂亂非相。如毛輪二月。飛蠅垂髮等。色陰當知。亦復如是。以玅覺明。圓照法界。清淨本然。一法叵得。不覺動念。轉成見相。而十一色法。彌滿亂生。何異虗空見華耶。
○四空天。與舜若多神。乃至二乘涅槃妄解色滅。若無此破。彼等遂謂離於色陰矣。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法中。凡小計色從心外有。權教計色從心內生。故喻中標定二義。而雙破之。阿難。是諸狂華。雖現空中。非從空來。雖屬目見。不從目出。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虗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此破華從空來也。如是阿難。若此狂華。從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便有內外。既有內外。即非虗空。空若非空。便是實體。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汝阿難。既有實體。更不復容阿難生起。云何而言華生於空耶。
○若約法中。計色從心外有者。亦說色法俱從空出。如西域凡小。推論身界成壞。皆是微塵聚散。而折塵無已。必至虗空。故執諸色皆從空出。此方儒道經書不一。而意旨皆謂虗以生氣。氣以成形。是萬相固本於一氣。而一氣乃始於太虗。質之西域。旨趣大同。大抵世智不達太虗何所從來但見萬有皆從無起。遂謂無為有源。豈知非其源乎。
○賀云。還從空入還字。與旋字同。猶言滅也。既從空中出來。則滅時定鑽進虗空去了。有出有入。便是有體之物。既是一物。豈容他物在中起滅。如阿難身中。又豈容一阿難鑽進鑽出耶。喻此色陰若從淨法界中來者。色陰破時。當鑽入淨法界中去矣。有出有入。則淨法界。便是一件實物。既是實物。又豈容色陰於中出入耶。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眼應無翳。云何睛空。號清明眼。
此破華從目出也。又若此空華從目出者。既從目出。即應還歸於目。若從目出。則此華性。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出去既為空中之華。旋歸應見自己之眼。若無見者。徒而遮障。出則既能翳空。旋亦合當翳眼。又若華從目出。華已出目。當見華時。眼應無翳。無翳便可稱清明眼。何故必見晴空無華。方號清明眼耶。是則計從目出者。無有是處矣。
○若約法中。破色從心內生者。應云迷時色既出心。悟時色應入心。有知入當見心。無知入常障心。又迷者色出。心應無障。悟者色入。心應有障。云何無障。然後號清淨心乎。
○問。萬法唯心。何又破心內生乎。答。法雖唯心。而實亦不曾生。故終亦無所滅。此圓頓人一悟無生。全妄即真。權人不忘法從心生。必滅妄始真。故須破之也。
是故當知。色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結妄即真也。二處求之。既無從出。足知色陰虗妄。本無生體曰虗。循業偽現曰妄。相既虗妄。而能現者。竟何物乎。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玅真如性也。葢常住不動。則體恒無變。故非因緣。玅明周圓。則隨緣變現。故非自然。夫性本非外。豈從心外而有。性本無生。何曾心內有生。此二處所以俱非也。所謂色陰本如來藏玅真如性者如此。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虗空選擇來觸。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亦應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明為觸。是故當知。受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下開一心法為四陰而此明受陰即玅真如性也。受者。領納為義。謂對違順俱非之境。而生苦樂捨之三受也。四陰皆心。眾生認為己靈。不同色陰計從內外。但計實有。今亦以二處無從。顯其虗而非實耳。阿難。何謂受陰。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無違無順。尚不覺有身。安知有受。其人無故。以二手掌。自相摩擦。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藏性無受。如人晏安。迷生諸受。如摩手覺澀等也。阿難。是澀滑冷熱諸相。所謂幻觸也。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謂此觸從空來者。既能觸掌。亦能觸身。不應虗空。有所選擇。而獨來觸掌。是則不從空來矣。若謂此觸從掌出者。應須獨掌自生。何須待合。又若必從掌出。掌合則知其出。掌離應知其入。若必有入。則其鄰近之臂腕骨髓應亦知其入時蹤跡。云何不知。若使臂腕骨髓。實有覺心。知其出入。則是元有一物。身中往來自觸。何必更待掌合。而知其出。方始名為觸耶。是則不從掌出矣。既知二處皆非。則當知此受陰虗妄。元無自性。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玅真如性也。所謂受陰本如來藏性者如此。
○此章喻即是法。故不必法喻配合。但當了喻之妄。即會法之妄矣。又諸識中。皆有受相。而前五識。受用偏多。固當分屬眼等五識。以眼等五識。必根境相對而生觸也。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懸崖。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想陰即妙真如性也。想以緣慮為義。謂於前境領納之後。憶持不忘。固當偏屬第六意識也。阿難。何謂想陰。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口不食梅。而口中水出。足不至崖。而足心酸澀者。豈非想乎。想陰當知。亦復如是。目前根身器界。為想所分別憶持者。皆如念中之酸味。思裏之懸崖。本非實有。而堅滯不忘者。想陰覆之也。阿難。如是酢說所引之水。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此水從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而後水出。若此水從口入者。口應先聞。何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即從耳出。而又從口出乎。梅不談。則非梅生。口不聞。則非口入。耳不出。則非耳致。追究此水。無所從來。足知想陰不實矣。想蹋懸崖。與此說相類。崖不思。則非崖生。足未觸。則非足入。心不酸澀。則非由心致。酸澀無所從來。足顯想陰之虗矣。是故當知。想陰虗妄。元無自性。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玅真如性也。所謂想陰本如來藏性者如此。
○譚子化書云。言臭腐之狀。則輙有所噦。聞珍羞之名。則妄有所嚥。臭腐不曾來。珍羞未嘗見。而有噦嚥者。非妄而何。與此相發。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虗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若因水有。則此暴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是故當知。行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行陰即玅真如性也。行以遷流為義。即是徧行心所之思。以能驅役自心。造善不善等。故即是業行。於百法中。攝法最多。雖八識皆有遷流而末那遷流最勝。以念念不斷故。雖八識皆有思。而末那思為最勝。以思量為性故。故當偏屬第七識也。阿難。何謂行陰。譬如瀑流之水。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前不待後。後不及前。日夜滔滔。無有間歇。行陰當知。亦復如是。心心不住。念念遷流。亦猶瀑流之不可遏也。阿難。如是瀑流之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之本性。是不即空水矣。非離空水。是不離空水矣。如是阿難。若此瀑流。因空而生者。則十方無盡之虗空。應成無盡之瀑流。而世界俱受淪溺矣。無是理也。則不因空生可知。若此瀑流。因水而有者。則體應不與水一。別有處所。別有相狀。兩俱現在。如父生子。各有體性。然而無有。則不因水有可知。若此瀑流渾濁之時。即是水性者。則澄清時。反非水體矣。既澄清是水之體。則瀑流亦非水性可知。是則即義俱不成矣。若此瀑流。離空離水。別有自體者。則空非有外。豈能離空。水外無流。豈能離水。是則離義亦不成矣。即離俱非。究此瀑流。本從何起。是故當知。行陰虗妄。元無自性。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玅真如性也。所謂行陰本如來藏性者如此。
○若約法釋。空喻外境。水喻內心。流即行陰。不因空生。喻此行陰不因境生也。不因水有。喻此行陰不因心有也。亦非水性。喻此行陰亦非心性也。非離空水。喻此行陰非離心境也。若計境生。則境應有知。一切無情。悉能有念矣。若計因心。則應別有自體矣。若計即心本性。則行陰盡者。反失心性矣。然則行豈即心境乎。若計離於心境。則境實無邊。而心外無行。然則行豈離心境乎。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虗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虗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是空出。是故當知。識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識陰即玅真如性也。識以了別為義。雖諸識皆能了別。而此識全収八海七浪。又名業識。以即生滅本故。又名藏識。以即真如體故。固知識陰偏屬第八識也。阿難。何謂識陰。譬如有人。以頻伽鳥形之瓶。塞其兩孔。滿盛虗空於中。而擎之千里遠行。用饋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妄業如瓶。妄識如空。業牽識走。如瓶擎空行。三界六道。無處不往。如千里遠行。捨身受身。如用餉他國。阿難。如是虗空。非從彼方而來。不自此方而入。如是阿難。若謂此空從彼方來者。則本瓶中。既貯空去。彼方置本瓶之地。應少一瓶虗空矣。而彼方之空未少也。則雖來而實未曾來矣。若謂此空於此方入者。則當開孔倒瓶時。應見虗空從瓶出矣。而此瓶之空。未出而入此方也。則雖入而實未曾入矣。來無所來。至無所至。皆由業遷使然。妄見去來。而實無去來。是故當知。識陰虗妄。元無自性。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真如性也。所謂識陰本如來藏性者如此。
○若約法釋。捨身如彼方來。而前身之識未甞少。受身如此方入。而後身之識未甞來。當知身死非去。未死之先。本不偏局於此。身生非來。未生之先。本亦常徧於此。但因不了。互成明昧。迷則任牽。悟則同體。體常不動。用可牽移。佛正欲眾生悟全體而周大用也。
○瓶喻牽識之業。即第七末那。又名業行也。塞其兩孔。喻煩惱所知。障塞二空也。良以真如不動。由七八二識遷流不住。似有去來。故有彼此。今彼方不見空少。此方不見空出。則知識陰之無自體。而如來藏性。逈然獨露矣。
○永嘉明一念之中。即具五陰。謂隔礙真性。即是色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相續不斷。即是行陰。歷歷分明。即是識陰。此五陰者。舉體即是一念。此一念者。舉體即是五陰。若以微密觀照。照見五陰。則聚沫之色既虗。水泡之受何有。陽?之想非實。芭蕉之行惟空。幻妄之識無住。而究竟堅固之體。不越當前而得之矣。
○五陰一科竟。
楞嚴說通卷二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楞嚴說通卷之三
巴郡了菴居士劉道開纂述
成都昭覺沙門方 示鑒訂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下顯如來藏不離六根也。不言根而言入者。以通能入所入故。如眼根流逸奔色等。為能入。眼以虗受色等。為所入也。觀下吸字。正與入字相應。以六根各能吸入所對之塵故也。開合原無此科。要即內六處耳。
○此先徵起云。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此明眼入本如來藏也。阿難。我前云譬如淨目。瞪以發勞。別見狂華。是以狂華為勞相矣。然不但狂華是勞相也。即此目睛與所瞪之勞。又同是菩提心上所發之勞相也。如子固是父之所生。而兼父與子。又同是祖之所生也。
○鍾云。前喻以瞪為勞相。目為淨相。此并淨目亦為勞相。兼目與勞。即影見俱眚四字。見與見緣也。
○又云。同是菩提瞪發勞相。便是識精元明注脚。菩提即精也。元明也。瞪字勞字。即識也。別業同分二種妄見。皆生其中。葢菩提即真如。瞪字乃真如中所生無明。勞即業識。發見居中二句等。即轉現二相。言下便有勞歇即是菩提。縱未歇勞。菩提不忘。二意。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有此眼根。因于明暗二種妄塵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即吸此塵相而名為見性。只是根攬塵而得名。可見但有其名而已。夫離明見暗。而見不隨明滅。離暗見明。而見不隨暗滅。似為有體。今若明暗雙離。畢竟見性作何形狀。當知但是託塵妄現。而實無其體也。
○問。前說緣心離塵無體。以顯見性有體。此又言見性離塵畢竟無體者何故。答。前以阿難認定緣心。不肯放捨。故就根中指性。令識真心。今因已領真性。尚執六根別有體相。未融一性。故復言見性無體。雖說見性。乃根中局執之自性。非同前離眼廓周之見性也。是前顯性。而此破相。所以異矣。更深究之。此之破相。亦欲其離相即妙真如性耳。則顯性之旨。依舊同矣。豈如緣心。真破其一定無體哉。
○鍾云。以見性對緣心。則緣心為妄。以如來藏對見性。則見性亦帶妄。妄無自體。總歸于真。畢竟二字。乃了義之謂。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如是阿難。據世情妄計。皆謂此見乃從根出。否則從塵生。從空生耳。當知是見。非從明暗來。非于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謂此見從明來者。則當暗之時。已隨明滅。應不見暗。從暗亦然。而何以見暗見明。是則不從塵生矣。若謂此見從根生者。單根能生見性。則何以雙離明暗。而如是見精。本無自性。是則不從根生矣。若謂此見從空出者。空離根塵。則根塵俱成可見。進即觀塵。退可觀根。又空自能見。何關汝根之入。是則不從空生矣。是故當知。此一眼入也。無有實體。故虗。無所從來。故妄。然所以無實自體者。以其體即真如。所以不從三處者。以其出自藏性。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乍現眼入而已。所謂眼入本如來藏者如此。阿那律以葡萄朵換天眼。從此悟入也。
○四科七大。總是指示阿難。在日用見色聞聲。穿衣喫飯處。討尋頭腦。祖師家教人看話頭。便是此意。但祖師不肯輕易興人說破。令其自猜自疑。自對自覓。畢竟此見從何處起。久久捱拶。到工夫純熟。向冷地裡。驀然親見。便得千了百當。決不輕易道出眼入虗妄四字。故香嚴云。我不重先師佛法。只重先師不與我道破。如來慈悲太煞。急推赤心。寘人腹中。故開口便為人說破。此如來禪祖師禪之所以異也。
○鍾云。約世情。根出乃為正計。餘二防轉計也。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自非虗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耳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耳入本如來藏也。阿難。眼家以瞪目而見空華。耳家以塞耳而聞頭響。同一勞也。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葢目勞止見空華。菩提發勞。則見聞齅嘗覺知齊發矣。有此耳根。因於動而有聲。靜而無聲。二種妄塵中。發聞吸塵。名聽聞性。而此聞性。若離此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根出。非空生也。何以故。若謂此聞從靜境生。則動境現時。此聞即隨靜滅。應非聞動。而聞萬竅怒號者為誰。若謂此聞從動境生。則靜境現時。此聞即隨動滅。應無覺靜。而知此寂然無聲者是誰。若從根生。不假動靜。亦復無聞。若從空出。空既能聞。應名為耳。不名虗空。又空自聞。何關耳入。是故當知。耳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所謂耳入本如來藏者如此。觀音大士。以新卷葉換圓通根。從此悟入也。
○此惟有聞成性即非虗空。與歸當見根之文小異。餘並準上。瞪乃眼之妄相。而耳鼻舌身意五。皆借用之。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虗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鼻入本如來藏也。阿難。譬如有人。急縮其鼻。縮久成勞。則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虗實二相。以例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有此鼻根。因于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齅聞性。而此聞性。若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從通與塞來。非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應不知塞。如因塞有。通應無聞。云何又聞香臭。若從根生。不假通塞。亦無聞性。若從空出。聞既在空。亦應迴齅汝鼻。如歸當見根也。又空自有聞。何關鼻入。三處無從。是故當知。鼻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所謂鼻入本如來藏者如此。此槃特迦以雙垂爪換撩天鼻孔處也。
○誌公云。終日添香換水。不知身是道場。果能向聞香聞。臭處打失鼻孔。便與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蘇子由云。畜鼻徑參真面目。掉頭不受別鉗鎚。所以世人急畜而成勞。特迦調息而成道。
○冷因畜有。不畜本無。鼻入之妄。類如是矣。虗實。亦通塞之義。故惟以通塞致辨。香臭又通時所齅。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䑛吻。熟䑛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甞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虗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舌入本如來藏也。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自舔其吻。舔之不已。令此舌勞。或病無病。甜苦味生。若論舌根。惟有淡性。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以此舌根。因于甜苦與淡二種妄塵中。發知吸塵。名知味性。此知味性。若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阿難當知此嘗甜與淡之知。非甜若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應滅于淡。若從淡出。應亡于甜。云何又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不假甜淡苦塵。亦無知性。若於空出。但以虗空自當知味。不必用口。然後乃知。又虗空自知。何關汝入。離塵無體。無所從來。是故當知。舌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所謂舌入本如來藏者如此。此憍梵鉢提在嚼飯處所證法門也。
○且道將甚麼喫茶喫飯。若向此中尋得舌頭落處。便知徧覆大千世界廣長舌相。元不曾離却䑛吻邊。嚼飯處。
○鍾云。甜苦。動味也。淡。靜味也。三味。約動靜二塵。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身入本如來藏也。觸是身家所對之塵。二手俱是身根。但舉二手之冷熱。而身入一切妄覺。皆類于此。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冷多則熱者從冷。熱勝則冷者成熱。此冷熱二觸。合時知合。離時知離。以此合覺。顯于離知。或以熱涉冷而使冷成熱。或以冷涉熱而使熱成冷。涉勢若成。皆因勞觸而已。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本此身根。因于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觸性。而此知觸覺觸之體。若離彼離合。及離合中有違有順之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此覺觸之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謂此覺合時來者。當其離時。此覺已滅。云何覺離。乃至違順二相。違時順滅。順時違滅。亦復如是。若謂此覺從根出者。必無離合違順四相。欲覔身知。亦無自性。若謂此覺從空出者。空自知覺。何關汝入。離塵無體。無所從來。是故當知。身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所謂身入本如來藏者如此。此畢陵婆蹉。在忍痛處所證法門也。
○違順者。如熱見重裘。冷得絺綌。是違。夏得涼風。寒得煖火。是順。雖開四相。終惟二塵也。
○觸有合觸。有離觸。然無合不能顯離。必因兩相涉時。覺其為合。然後兩不相涉時。知其為離。故曰以此合覺之觸。顯于離知。合離二覺。皆因涉顯。然涉勢因何而成。只因兩手相摩之勞相而已。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此明意入本如來藏也。阿難。意根勞相。難言之矣。譬如有人。身心勞倦。則睡而眠。睡之既熟。便醒而寤。寤而覽塵斯憶。眠而失憶為忘。忘而又憶。憶而又忘。如是顛倒。首尾循環。剎那之頃。為生。為住。為異。為滅。如初憶為生。正憶為住。始忘為異。忘盡為滅。滅已又生。生已又滅。生滅不停。此皆是無始習氣。吸此習氣。中歸意根。四相遷流。前然不離。舉此四相。而意入一切妄知。皆類于此。故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然生住異滅。相雖有四。總名法塵。實惟生滅二塵而已。根能攬塵。因于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五根言發。此言集者。發謂現行。集謂種子。以前五根現行。皆從此中種子發生也。于是吸撮內之浮塵。如流逸奔色。流逸奔聲等。然五根但能緣自分現量境。不能一一互緣。故見不到聞。聞不到齅。齅不到嘗。嘗不到覺。此意知根。皆能緣能知。有時見逆流于聞。有時聞逆流于見。如是五根。往往流于不及之地。是則名為昭昭靈靈覺知之性。然此覺知之性。本非真知。若離彼寤而生寐。而滅之二塵。畢竟無有實體。
○法名內塵。即退去諸法影像也。亦名落謝塵。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虗妄。本因非緣。非自然性。
非惟無體。亦復無所從來。如是阿難。當知此覺知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謂此覺知性從寤來者。當寐之時。已隨寤滅。而今昏昏熟睡。又現許多夢境者為誰。若從寐來。亦復如是。若謂此覺知性。從生時有。滅時即隨生已滅。其受滅者是誰。若從滅有。生時則同滅已無。其知生者又誰。是則不從塵來矣。若謂惟根自出。而無關寤寐。殊不知人身中肉心。狀如蓮華。開則明而合則昏。寤則開而寐則合。故此寤寐二相。常隨身開合。無時暫離。若汝覺知之根。離此二塵。此覺知者。將同空華。畢竟無性。而世間之人。非寤則寐。曾有離于寤寐者哉。是則不從根出矣。若謂此覺知性從空而生。空自有意。自是空知。何關汝入耶。是則非從空生矣。無體無從。是故當知意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真如性。隨緣乍現而已。所謂意入本如來藏者如此。此大迦葉從意知根入寶明空海所證法門也。
○意即心之別名也。五根攬塵。惟此意根。八識轉覺。惟此意根。三界唯心。惟此意根。萬法唯識。惟此意根。當知此意知根。不獨為天地根。為萬物根。為無明根。為諸識根。為生死根。抑且為涅槃根。為菩提根。轉凡成聖。正在乎此。若打破此關。喚作正徧知。喚作始覺。本覺。圓覺。妙覺。無上覺。一切覺。究竟覺。此是開佛知見一大關鍵處。
○此章極善形容意根處。在生住異滅四字。而形容殆盡。尤在寤寐二境。想人生世間。除了熟寐時。那一刻不是意識流行處。那一刻不是生住異滅變換處。即在熟睡之中七顛八倒。幻成夢境。亦是獨頭意識用事。生住異滅。亦未嘗停。所以斷送諸人。汩沒生死。然迷者以為有體。悟者知其無體。非無體也。即以如來藏性為體也。會入之意深哉。
○入處界三科。破法有三種差別。一者約緣破。不局本法。廣破外緣也。如滅火不徑撲火。但抽去其薪。火自滅矣。以火無自體也。二者更互破言二法相依而立。即須更互破之。如蛟水相依。兩皆為患。除之者。驅蛟。絕水之本。泄水。破蛟之居也。三者從要破。此有兩種。一者二法從要破。如兩木相倚而立。但推倒一邊。二皆倒矣。二者三法從要破。如筋膠角三。合為弓。而膠為其要。但除去其膠。則筋角皆不成弓矣。此之六入。全是約緣破。塵即其緣也。下十二處。兼更互及二法從要破。眼色耳聲四處。更互破也。餘八處。二法從要破也。後十八界。全是三法從要破也。然文雖從要。而意實並破。非同六入正意在根也。學者詳之。
○六入竟。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開色合心為愚色不愚心者說也。色本是一。開為五根六塵。成十一處。故曰開色。心若對上五陰。則合受想行識之四。對下十八界。則合六識。及意根之七。總收為意之一處。故曰合心。處。方所也。又定在也。此十二處。元一圓融清淨寶覺。由眾塵隔越。無狀異生。各分疆界。如六國然。不得混成一統。故令阿難處處攻擊。若破一處。則十一處。不待招降而自服矣。故其攻擊處。皆不施巧計。不設雲梯。但借現前挺杖。直驅之耳。初卷七處破心。是破心無處所。此十二處。是破處無處所也。
○先徵起云。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乎。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見色二處本如來歲也。法相宗以見相二分。喻如蝸牛兩角。出則成雙。縮則為一。以彼皆從自證分變現故。故世尊舉現前見色處詰之曰。且汝尋常。但說一切法仗因托緣而生。即今開眼見祇陀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還是因祇陀林。生汝眼中之見。而見此祇陀林乎。抑亦因汝眼中之見。生祇陀林。而汝得見之乎。此二句。便是金剛圈。栗棘蓬。即三世諸佛。分疏不下矣。若謂是汝眼根。生此祇陀林。而汝得見者。則汝眼根見空之時。不見祇林。而祇林便應銷滅。銷則顯發諸相一切都無。夫空色相際而顯。色相既無。更有何物。顯其空質耶。謂眼生空相。亦復如是。若謂此祇陀林。生汝眼見。而令汝見祇陀林者。則汝眼觀空時。非是觀色。既無能生之色。自無所生之見。見既銷亡。而見空見色。更是何物。謂空生眼見。亦復如是。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內外定在之處所。色不生眼。眼自寂滅。眼不生色。色自寂滅。而執色興見實有二處者。皆是虗妄。葢見色一體。本來但是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此優波尼沙陀悟入處也。
○始曰俱無處所。次曰二處虗妄。顯是平破。不同上之正破六入。塵惟帶言而已。
○鍾云。眼不生色。色無處所也。色不生眼。見無處所也。虗妄者。無體也。無處則無體。無體而以真如為體。故曰本非因緣非自然之妙真性也。餘五倣此。
阿難。汝更聽此祗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別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耳聲二處本如來藏也。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則擊鼓矣。眾集則撞鐘矣。鐘鼓音聲。前後相續矣。于意云何。此等為是聲音來汝耳邊而聞之乎。汝耳往于聲處而聞之乎。抑為無來往而聞之乎。阿難。若謂聲來耳邊者。一聲不能徧至多耳。猶一身不能竝往二處。如我乞食于室羅筏城。則祇陀林中。無有我矣。此聲既來阿難耳處豈能又至多人耳處。則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千二百五十之眾。乃此眾人。一聞鐘聲。同來食處。一眾俱聞。應不是聲來耳邊矣。若謂耳往聲邊者。一耳不能徧往多聲。亦猶一人不能並至兩處。如我歸于祇陀林中。則室羅城。無有我矣。且爾當聞鼓聲時。其耳既往擊皷之處。安能又至他聲音處。則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以鐘處無耳也。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乃一齊俱聞。應不是耳往聲邊矣。計往來者皆非。只得轉計無來無往。若謂無來往者。耳根聲塵。各住本位。兩不相到。則應聲發而耳不復聞。乃又非無聞。應不是無來往矣。二計俱非如此。是果何故而然哉。亦由相妄性真而已。自相妄言。當知聽與音聲。各皆周徧。俱無一定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自體。亦不可得。權小妄局。了無實義。處既虗妄。是則尚無二處。說誰來往。及不來往乎。自性真言。當知聽與音聲。非畢竟無法。但惟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此憍陳如悟入處也。
○蓮師曰。假如鐘鼓樓。介城中央。南風作。則北城聞之。而南不聞。北風作。則南城聞之。而北不聞。風送聲而人得聞。何嘗不是聲來耳邊。但眾生粘湛發聽。失本妙圓。局而礙之。束而小之。是以風順則聞。風逆則否。為境轉而不得自在。耳之過也。非聲之故也。又如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既垣不礙音。何為城內一人。面城而語。城外一人。附城而聽。乃杳然無聞乎。此亦耳之過也。非垣與城之故也。是以耳通者徹聽。或聽一世界。乃至恒沙世界。而無盡也。
○坡仙云。若言聲在琴絃上。放在匣中胡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從此悟出。
阿難。汝又齅此爐中栴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于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旃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若生於空。空性常恒。香應常在。何藉罏中爇此枯木。若生於木。則此香貭。因爇成烟。若鼻得聞。合蒙烟氣。其烟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齅與香二處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鼻香二處本如來藏也。終日聞香。不知香之來處。只為不曾詳究從何而出。故曰。阿難。汝又齅此罏中旃檀。但然一銖。舉室羅城四十里內。俱聞香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於栴檀木乎。生于汝鼻乎。為生于空乎。阿難。若謂此香生於汝鼻者。既稱鼻生。即當從鼻而出。然鼻非旃檀。肉體不是香體。云何發香之用。而鼻中有旃檀氣。且所稱聞香者。謂香從鼻入也。若曰鼻中出香。出不可以言聞。而說聞又不合義。是則非生於鼻矣。若謂此香生於空者。空常在。而香亦常存。何藉罏中爇而後有。是則非生於空矣。若謂此香生於旃檀木者。則此香貭。因爇成烟而鼻得聞。若鼻得聞合當蒙其烟氣。然其烟雖然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之遠。云何已聞。是則非生於木矣。詳究香塵。尚無生處。而齅性又豈有處哉。是故當知香與鼻聞。俱無處所。即齅與香。二處體性。了不可得。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此香嚴得五分法身香處也。
○此單徵香塵了無生處。所謂二法從要破也。舊註疑其有違法相合中之知。不知此是法性了義。正破法相。豈反以彼而難此。據法性根塵各皆周徧。一體無分。而離知合知。皆為戲論。但尋常之香。鼻必蒙烟。方顯合知為不了義。惟此異香。不待蒙烟。不待合知。是為了義。故佛取之。有深意也。香鼻與聞。當是香與鼻聞之誤。言鼻言聞。似兼浮塵勝義二根。然以根對塵。仍為二處。非有三法也。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鉢。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祗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若生於空。汝噉虗空。當作何味。必其虗空。若作醎味。既醎汝舌。亦醎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醎。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醎。必無所知。云何名味。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舌味二處本如來藏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故令其向鉢盂邊。討箇滋味出處。故曰。阿難。汝常二時。於眾中持鉢乞食。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乎。生於舌中乎。為生於食中乎。阿難。若謂此味生於汝舌。則汝一舌。應知一味。如既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然若不變移而獨知一味。則又不名知味。若變移而知別味。則舌非多體。云何多味。而惟一舌之知。是則此味不生舌中明矣。若謂此味生於食中。食非有識。云何自知為甜為苦。縱使食能自知。此食即同他人。無預於汝。何故稱汝名知味者。是則此味不生於食明矣。若謂此味生於空中。汝噉虗空。作何滋味。若作鹹味。徧空皆鹹。既鹹汝舌。亦應鹹汝之面。則此界人。受其鹹味。皆同海魚。既常受鹹。必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可謂覺鹹。既一無所知。又不可名知味之人。是則不生於空明矣。既不在此三處。是則味性無處。而嘗性又豈有處。是故當知。味與舌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虗妄。相妄性真。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要知此味不離當處。若果識得地頭。不勞咀嚼。百味具足。此是藥王得一味禪處也。
阿難。汝嘗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虗空與汝成觸。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身觸二處本如來藏也。世尊尋常戒勅弟子一日三摩其頭。口自誦云。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故弟子一遵其法而摩頭也。故曰。阿難。汝依我法。每於晨朝。以手自摩其頭矣。即此摩頭處。亦不知蹉過多少。且汝正當以手摩頭時。則手知有頭。頭知有手。是誰為能觸。而生此知。為手觸頭。即手為能觸。而生此知乎。為頭觸手。即頭為能觸。而生此知乎。若以手為能觸而生此知者。則觸知在手。頭則成無知之物。云何知手之觸我頭。而成觸乎。若以頭為能觸。而生此知者。則觸知在頭。手則成無用之物。云何知頭之觸我手。而名觸乎。若頭與手各有一知。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只有一知。則手與頭。應成一體。若一體者。不應成觸。若二體者。此觸當何所屬。為屬能觸。為屬所觸。若觸屬能。則在手在頭。皆成能觸。而無所觸。既無所觸。豈虗空與汝成所觸乎。若觸屬所。則在手在頭。皆成所觸。而無能觸。既無能觸。豈虗空與汝成能觸乎。夫約二觸。則一知二知。了不可定。約一觸。則一體二體。無所適從。是故當知。所覺之觸。與能覺之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虗妄。二相既虗。一性自實。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此是䟦陀婆羅。在澡浴邊模着脚根處也。
○當知觸塵與諸塵不同。諸塵皆與根對。今此手頭。皆是身根。無外觸塵。假摩以成觸相。而根塵互不可分。雖非假設。亦有取例之意。同例諸觸。皆類此之虗妄。自顯其無二處。而惟一性矣。
○賀云。頭手二體。一能一所。觸若在能。誰為所觸。觸若在所。誰為能觸。有能無所。觸又不成。豈虗空與汝成所耶。有所無能。觸亦不成。豈虗空與汝成能耶。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煖及虗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意法二處本如來藏也。阿難。汝常時意中憧憧擾擾。所緣或善或惡。或非善非惡。而名無記。此之三性。皆是前五根所取現行落卸現成影子。各有軌則。而為意家所緣之境。名曰法塵。此法為復即意根之心所生乎。為當離心。別有方所乎。阿難。若此法塵即是心者。此法則非是塵。不是意家所緣之境。云何得成意根所緣之處乎。若此法塵離心而別有處所者。則法塵自性是有知乎。是無知乎。若以為知。則應名心。不名法塵。既與汝根識別異而非塵者。則另是一心。豈不同他人心量乎。若謂不同他心即汝心者。則應不相對待。無有二相。今何心境相對。宛然與汝為二乎。若以為非知者。當即是外塵。即當有所表示。然此塵既非色聲香味與離合冷煖之觸。及虗空等相。離此諸塵。當在何處。今於色空之間。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而為法塵所容之處。縱居空外。又非外塵。則非心之所能緣。依心所緣。方立法處。既非心所緣。則法處從誰立。乎合知與非知而計離者非。合離與即而計離即者皆非。是法終無處矣。法無處。而意豈有處。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此空生悟入處也。故知六根無對。皆是無諍法門。諸境含虗。盡冥不二之道。即今眾生境界。真是不可思議。何用遠求諸聖作用。而自鄙劣哉。
○賀云。前云。法則非塵。非心所緣者。近而不可緣也。後云。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者。遠而不能緣也。非心所緣。一體而不能緣也。如眼不能見眼。心非所緣。無體而無可緣也。如眼不見兔角。
○十二處竟。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開色開心為心色俱愚者說也。界者。種族義。界限義。今取界相不相紊亂為義。以對塵者根。當根者塵。中間了別者為識。各有界限。故三六合成一十八界。然界雖三六。體即是一。故先徵起云。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界攝百法頌曰。根塵各五界。十色隨自名。八王歸七心。八十二皆法。葢意根界。即第七識。而七八相依。故第八亦意根所收也。法塵。尋常但屬色法。或曰。法塵無相而有影。故半心。半色。即應十分半色。七分半心也。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虗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變遷。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恒。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虗空所在。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色界者。色識界也。略一識字。餘五例此)。
此明眼色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我從前種種開導。復恐汝不得明了。今復就汝所已明者。更為汝說。即汝尋常解得眼根色塵。內外相對。於其中間。生於眼識。內外中間。故成三界矣。但不知此識為從眼生。名為眼所生識。即以眼為界限乎。為從色生。名為色所生識。即以色為界限乎。阿難。若謂此識從眼根生。即以眼根為界限者。識以了塵。既無色空二塵。無可分別。縱生汝識。將何所用。以無塵不用識也。且根塵相對。表示內外。然後識界。立於中間。今無塵單根。而汝見根。本不可見。又非青黃赤白之色相。但為一體。無復內外以表示。將以何為中聞。而立於識界乎。以單根不立界也。是則界義不成於自生矣。若謂此識從色塵生。即以色塵為界限者。則當空相現前時。此識已隨色滅。不合識空。云何識知是虗空性。若謂諸色遷變時。汝識又識其色相遷變。則是汝識不隨色遷滅矣。色滅而汝識不遷。是識獨存。無復對待。更與何法分限。而立其界乎。非但不遷無以立界。縱從其遷變。則應已歸變滅。而並其界相皆無矣。界相自無。亦不可說以色為界。非但變滅不能識空。縱使不變。即成恒性。恒常與色一體。與空無干。誰識空者。今既識空。定非以色為界。是則界義不成於他生矣。若謂此識兼斯二種眼根色塵。合而共生者。此根與塵。若合一處。其間自無空隙。容識而中界之。識即應離而在旁。何成中界。又此根塵若離在兩處。則所生之識。亦當分在兩處。而與之各合。半合根。半合塵。亦不得為中界。兩合則離。中離則亂。體性雜亂。云何成界。是則界義不成於共生矣。如是推求。而此眼識。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如汝所解眼色為緣生眼識界。所生眼識。既不成界。能生眼色。何後成緣。良以中界既無。內外叵得。所謂為緣生識。不過順世權立。都無實義。相妄如此。然則眼根色塵。及色識界三。畢竟從何處來。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豈有三相可得哉。此舍利弗悟入處也。
○三惟徵詰於識。準前弓喻所謂三法從要破也。又如三家比憐而住。撒其中家左右界墻。則三家界限。俱不成矣。
○賀云。經文破法。有相對破。有相承破。此段相承而破。所謂挨身棍也。初言若云色有。應不識空。則緊承識字云。若言能識。便不成界。何以故。以色遷識存。孤立無侶故。又緊承不遷云。若言從變。亦不成界。何以故。以識歸變滅故。又緊承變字云。若言不變。應同前難。何以故。以識性恒故。
○鍾云。變與不變。皆應不立界。而交錯成文。前以從變為不識空。而後以不從變為不識空。前以不變為不立界。而後以從變為不立界。文極巧矣。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耳聲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乎。抑因聲所生。以聲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耳所生者。則是但從勝義根生。而有聲之動。無聲之靜之二相。俱不現前。既無前境。根自無知。若實無知。更有何識。葢無境則無聞。無聞則無識也。若取肉耳能聞。謂浮塵根亦能生識者。既無動靜二相。而聞無所成矣。以勝義根尚不能生識。云何將此無知之耳形。雜色塵觸塵。同一無情所攝者。強名為識界。而欲生識耶。既勝義不可。浮塵不可。決知耳識非因耳生。畢竟從誰立界乎。若謂此識生於聲者。識因聲有。不假聞根。豈知無聞則聲且不有。從何生識。縱許識從聲生。亦許因聞根而有聲相。識既與聲為一。則聞聲之時。亦應聞識。若不聞識。則聲與識二。應非生識之界。若果聞識。則識亦同聲。全無知覺。識既無知。已被耳聞。知聞識者。又是何物。若謂更無有知知聞識者。則汝便應同於草木矣。既單根不出。獨塵不生。不應根塵交雜。以成中界。葢既曰交雜。即不成中矣。夫必有中位。方分內外。今無中界。何分內外界乎。如是推求。而此耳識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耳與聲。及聲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此是普賢悟入處也。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齅知動搖之性。若取肉形。肉貭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虗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此明鼻香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而以鼻為界乎。抑因香所生。而以香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鼻所生以鼻為界者。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浮塵根者。為鼻乎。為取齅知動搖之性。勝義根者。為鼻乎。若取肉形。肉貭乃身。身知即觸。鼻轉為身。知轉為觸。是失其鼻之實矣。且名身即非鼻。名觸即是塵。是失其鼻之名矣。名實皆非。則鼻尚無名。從何立界。是則不因浮塵根生明矣。若取齅知之性。又汝心中。以何為知。若以鼻頭之肉為知。即同前之身知即觸矣。若以鼻孔之空為知。空若有知。則鼻頭之肉。應無知覺。且鼻孔之空。既有知性。則一切處空。皆應是汝鼻上之肉。既無知性。則汝徧身之肉。皆應非知。空既是汝。則虗空無在。汝阿難亦應無在。身既無知。則縱身有在。而亦應不覺其在於何處矣。夫勝義之知。既不依肉。又不依空。然則依香為體乎。若以香為齅知性者。既轉將自知。成他香知。彼自有知。何干於汝。且香臭二氣。元不從鼻生。故非齅知性也。若謂香臭二氣。生于汝鼻者。則彼二種流氣。反不生于伊蘭及栴檀木矣。當栴檀伊蘭二物不來時。汝自齅其鼻。為香為臭。若汝鼻本臭。必不兼聞於香。汝鼻本香。必不兼聞於臭。若雙聞香臭。須當雙具二鼻。有二鼻。則有二體。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之真體乎。若執鼻惟是一。所生香臭。亦當渾合而無二者。則鼻既為香。香復成臭。互相傾奪。以至二性俱無。是則根知尚無自體。識界從誰立乎。展轉推求。不因勝義根生又明矣。浮塵勝義。皆不能生識。是則此識不因鼻生也更明矣。
○此科非香知處。不可濫下香生之文。此因破鼻生識界。而遂追究取何為鼻。既破浮塵。復究勝義之知。依何為體。由是破肉與空。而遂及於香。是但破香具鼻根之知。非同下之破香生識也。細心者辨之。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香。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虗妄。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若謂此識因香所生。以香為界者。則是識因香有矣。如見因眼有。既不能返觀乎眼。識因香有。又豈能返知乎香。若曰能知。即非香生。若曰不知。即不名識。然若不知香。豈但非識而已哉。將必并香識二界。俱不成立矣。何以故。葢香非知有。是香不由識而顯。據此即應香界不成。以香必假知而顯。離知豈得自成乎。識不知香。是識不緣香而發。據此。即應識界不立。以識必托香而立。無香豈得自立乎。(因界即指識界。言以界具因義故也)亡識壞界。其過無窮。是則此識不因香生也又明矣。夫中間識界。既以叵得。而內外根塵。亦復不成。內外不成。則能共生者無實。中界不立。則所共生者非真。嗅聞之識性。豈不畢竟虗妄哉。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鼻與香。及香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唯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此孫陀羅難陀悟入處也。
○此下諸界。不同前界但惟破識無生。今雖亦約於識。却乃並破根塵了不可得。後方結言無可立界。平破之旨。於此益明。下皆放此。
○鍾云。按兩鼻一鼻。承香臭來。香臭二氣。承以香為知來。以香為知。與以肉為知。以空為知。承若取齅知以何為知來。若取齅知。與為取肉形。承若因鼻生以何為鼻來。因鼻所生。以鼻為界。與因香所生。以香為界。承鼻香為緣生鼻識來。一本雙枝。枝復數枝。愈演愈繁。紏錯難理。宜細玩之。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不自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不應虗空生汝心(舌字誤)識。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舌味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乎。抑因味所生。以味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舌生者。則是不假外之味塵。而舌之體上。自能分別成味。則諸世間。甜而甘蔗。酸而烏梅。苦而黃連。鹹而石鹽。辣而細辛薑桂。反為無味矣。以味自在舌也。味既在舌。汝自嘗舌。為甜耶。苦耶。姑舉一味。若舌性苦者。則汝舌已成苦味。又誰來嘗舌。既不能自嘗其舌。云何覺知舌之成苦味耶。若謂舌性非苦。則此舌尚不能自生其味。云何立界以生識乎。是則此識不生於舌明矣。若謂此識因味生者。則是不假內之舌根。而識自為味矣。識即是味。味不嘗味。同於舌不嘗舌。云何知其是味非味耶。又一切之味。原非一物所生。能生之味。既從多物。則所生之識。亦應多體。如母多子亦應多矣。是以味之多。壞識之一也。若曰識體是一。體從味生。所生之識非多。則能生之味應一。然則鹹淡甘辛。和合不同。變異各出者。應同一味。而無分別。如子一母亦應一矣。是以識之一。壞味之多也。且識之得名。正以其能分別耳。分別既無。則不名識矣。識尚無名。云何復與味舌分為三界乎。是則此識不生于味明矣。不因舌生。不因味生。除舌與味。不應虗空。生汝舌識。然則計無因生者亦非矣。若謂舌味和合者。根塵既已合一。無兩開各自之性。豈有中間空隙。以容識界之生乎。然則計共生者亦非矣。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非無因生。畢竟從何處來。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舌與味。及舌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唯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此富樓那悟入處也。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此明身觸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乎。因觸所生。以觸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身生者。彼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有此離合二緣。乃有覺觀之身識。必無合離二者。以為覺觀之緣。此身又何所識乎。是則單根不立。而非從自生矣。若謂此識因觸生者。凡言觸者。是物來觸身。而身知其為冷煖澁滑也。然必先有吾身。而後知此冷煖澁滑之相為合為離。若但從觸生。而必無汝身。又誰有非身而知合知離者。是則獨境不生。而非從他生矣。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虗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若謂徒物則不能自觸而生知。必與身合。方知有觸。是身與觸合。而後共生此識乎。然既曰身知有觸。則此知性。固歷然而顯矣。汝又審此知性。為知身乎。知觸乎。若言知身。則此知即是觸知。何以故。觸者。身之對也。此之知性。必與觸一。而後可對知於身也。若言知觸。則此知即是身知。何以故。身者。觸之對也。此之知性。必與身一。而後可對知於觸也。此但屬於一邊。何以為共生乎。且此知也。既單屬觸。便不得兼屬於身。即觸非身也。既單屬身。便不得兼屬於觸。即身非觸也。竟不得兼於一邊。何以為共生乎。然則此知在身在觸。元無定所。若離觸而合身。則此知為身自體性矣。若離身而合觸。則此知為虗空等相矣。即此觸知。在內在外。皆無定在。內外不成。中云何立。能生之根塵不成。所生之識亦不成也。中不復立。內外性空。所生之識不成。能生之根塵亦不成也。三皆無位。界無從立。何有共生之理。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身與觸。及身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唯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已。此優波離悟入處也。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此明意法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根所生。而以意為界乎。抑因法塵所生。而以法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意生者。於汝意中。必有所思之法塵。而後顯意根之相。塵存則意存也。若無前所思之法塵。意根亦無所生矣。塵亡則意亡也。抑且離此法塵之緣。并意根亦無形相可辨。縱使意能發識。亦將何所用乎。又汝識心之意識。與諸思量之意根。兼以了別為自性。而分能生之根。所生之識。畢竟根識是同是別。若謂識同於意。則識即是意。云何乃名意為能生。識為所生。若謂識異於意而不同。即當墮於無情。而應無所識。既無所識。不得名為從意所生。若有所識。則識與意同了別性。云何是識。云何是意。唯同與異。根識二性。尚不能辨。憑何而立生識之界乎。是則此識不從自生也明矣。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若謂此識因法生者。世間諸法。不離色聲香味觸之五塵。現見五塵。歷歷分明。以對五根。皆非意根所攝。若謂汝識不從意生。決定依於法塵而生。汝且諦觀法塵之法。作何形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甜淡合離諸外塵。而此生滅影子。欲別有實體。超前諸相而獨存。不可得也。所以言生。則是色空諸法之影子生。離彼諸相。決不更有實生之體。言滅。則是色空諸法之影子滅。離彼諸相。決不更有實滅之體。是則法塵生滅。即是五塵生滅。離五塵而別無法塵生滅可得。且所因之法塵。求其體相。尚不可得。況因法塵所生之識。有何形相可見乎。既法塵之相狀尚且不有。而欲立界以生識。惡可得哉。是則此識不從他生也明矣。不自生。不他生。畢竟從何處來。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意與法。及意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真如性而已。此目犍連悟入處也。合而論之。十八界中。皆是意識建立根本。立處尚空。所生枝葉何有。既無處所可得。又無界限可憑。事誑理虗。情危勢劣。惡見之根株盡拔。妄識之巢穴齊傾。獨朗真心。周圓法界。故宗鏡云。若直下能了內心。不疑外境。心若了得。外境皆空。則觸目寓情。無非妙性。泥塗瓦礫。盡是家珍矣。
○此闕根塵合辨之科。愚謂意法本自無相。非同前五根塵。有實性境。況分破中。又極明其虗無。故無復共生之相可破。非闕文也。
○鍾云。文中止將意法識三起辨。而諸註必他引分心意識。又于識中分一識七識八識。殊覺支離矯亂。又識心即識。思量了別皆意。從蓮師也。與舊註異。覽者勿疑。
○舊說已上可當法界觀中明空即色觀。
○四科中所指如來藏。是指薪以告其有火也。指井以告其有水也。指鞲以告其有風也。指芥孔以告其有空也。至後七大所顯本如來藏。是充薪火之量。與大千世界之量等。充井水之量。與香水海等。充鞲風之量。與毗嵐風等。充芥孔之量。與無邊虗空等。乃至充蜎飛蝡動之量。皆與佛知佛見等無差別也。
○十捌界竟。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惟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世尊前破妙覺不屬因緣。阿難已領性體非因緣等。而諸法因緣之執如故焉。今聞陰入處界。悉非因緣和合故。又起斯疑。葢前疑一性。而此疑萬相也。意謂。妙覺性是寂滅法。是第一義。不屬因緣。已聞命矣。至於陰入處界。是生滅法。是第二義。定屬因緣。云何世尊例皆擯棄。且世尊尋常談說。皆以和合因緣為宗。謂一切世間情與無情。根身器界。各具多種變化。皆因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出現。則應擯棄自然。不應擯棄因緣。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若昔日之不擯是。則今日之擯非也。若今日之擯是。則昔日之不擯非也。且昔日之不擯。似墮有見。今日之擯。似墮無見。既落一邊。殊非中道。似屬戲論。而非了義。我今不知此排擯旨趣。畢竟為何等教法中所收屬。惟垂哀愍。開示我等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焉。
○夫萬法因緣有生。正屬有門戲論。權應初心之言。而阿難反執之為了義。今經剖相出性。而斯妙性。不滯於有為。故非因緣。不墮於無為。故非自然。正中道了義。而阿難見其一切排擯。反疑為偏空戲論。此固常情迷惑顛倒。溺有佈空之故習。故佛於下文深責之。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愍。我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此先痛責愚迷而後許說也。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昔日愛樂小乘。故我為說因緣和合。諸小乘法。不了義教。今汝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殷勤啟請無上菩提。故我今日為汝顯示最上第一義諦。汝既不能領荷。反將昔日所聞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自纏自繞。而不肯捨者何耶。且世間人。皆稱汝為多聞第一矣。及聞真諦。不能信解。正如有人熟記本草。不識真藥。及乎拈示。不能分別。反生疑惑。如來說為真可憐愍者此也。然此第一義諦。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本不可分別。不可開示。今汝既以戱論妄想因緣纏繞。故我亦以方便為汝分別開示。然此番開示。不獨令汝通達實相。亦令將來求大乘者。通達實相。而共遊於如來藏海焉。於是阿難默然無言。承佛聖旨。
○經自佛與阿難釋迷悶。即責其不達實相。今將明七大。又復標許。則知三大科所出藏性。即是實相。在六根。尅體所具妙精明元。在四科。全相所即妙真如性。在七大。當體所本如來藏心。以至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方是一切法真實之相。如是知者。即為通達實相矣。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虗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緣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氷氷還成水。
阿難惟問四大之相。而佛雙約性相以答之。葢以權教所談。雖依性說相。而性是密意。不言即性。阿難久習其教。迷空循相。故計和非和。展轉不能忘。今佛與之洗前舊見。故性相雙舉。而仍以性融相。葢必相得性融。始可以雙祛二計也。諸大即相也。諸大之性。即如來藏心也。
○佛言。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則是四大種性。與四大實色。雜和而成變化矣。然此性體。果和合耶。非和合耶。阿難。若彼大性非和合者。則不能與諸相雜和。猶如虗空之不和諸色矣。豈知性能隨緣而成相永異虗空之頑斷。故非不和合也。若彼大性為和合者。則應與相同遷。因始有終。因終復始。而始終相成。從生至滅。滅復繼生。而生滅相續。順次而生死死生。間隔而生生死死。(如轉蛻業化。則生而復生。故曰生生。中陰命終。則死而復死。故曰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矣。豈知相實不能變性。不同火輪之不息。故非是和合也。(問今何現成輪轉。答月岸不移。雲舟見動。若果真動。豈能悟之而頓息乎)且性相本非二物。但有隨緣不變二義而已。吾為汝再申一喻。阿難。性雖一本。能隨緣而成相。既不如虗空之一於不和。當知何等乎。當如水結成氷。葢水雖一體。寒則結而成氷。無所和合。而現和合之相。豈可謂之一定屬於非和合乎。相雖萬殊。能融而歸性。既不如火輪之不息。當如何等乎。當如氷還成水。葢水雖凝結成氷。融之而依然是水。但似和合。而終無變遷。豈可謂之一定屬於和合乎(還字當玩若真和合則變矣。如青黃和合即變為緣。豈能還為青黃乎)。
○問。阿難惟執和合。佛何竝不□和合兼破之。答。二計相待。若不兼破。則破和合之後。必又以為非和合矣。兼破者。杜轉計也。
○鍾云。若諸四大之性。不和四大之相。則性居相外。二不相雜。猶如虗空。不和諸色矣。此即偏于自然。墮於常見。以知不變。而不知隨緣故。夫真如隨緣而成相。豈同頑空哉。必不然也。若和合者。則真如性。隨相變遷。始終生滅。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無有休息矣。此則偏于因緣。墮于斷見。以知隨緣。而不知不變故。夫真如不變而守性。豈同變化等相哉。又不然也。
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隣虗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隣虗。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隣虗。析成虗空。當知虗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隣虗塵。用幾虗空。和合而有。不應隣虗合成隣虗。又隣虗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虗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云何合。
此明地大元非和合而有也。且所謂非不和合而實非和合者。請即地大以明之。欲觀地大。當觀地性。汝且追究地之根元體性。彼麤而大地。細而微塵。皆地性之所在也。由麤而析。展轉至隣虗塵。此隣虗塵。乃析彼極微色邊際相。分為七分所成者。可謂微之又微。極之更極矣。更析隣虗。遂至於空矣。(色邊際相者。乃色法之邊際。過此將無色相也)阿難。若此隣虗。可以析成虗空者。當知虗空。亦可出生色相。而轉成隣虗。(如見空華滅于虗空遂計空中出華。大抵不達萬相真原出于藏心者。未有能出此計者也。故西域凡小。與此方無極太極之論。皆不外此繆執耳)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正此虗空生隣虗之謂也。然和合須有數量。或二或三。和合為一。汝且觀此一隣虗塵。用幾虗空。和合而有耶。若不合空。豈是隣虗合成隣虗耶。聞合他成自者矣。未有合自成自者也。是則若執諸相合。須此隣虗。亦是和合。若此隣虗既是和合。須是合空而成。乃可謂之真和合矣。且色之邊際隣於空。既須合空而成色。空之邊際隣於色。亦須合色而成空。若隣虗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虗空耶。若曰。色但合色。不能合空。而合色非空者。則亦知空但合空。不能合色。而合空非色矣。云何虗空出生色相耶。且由隣虗入空。而名之曰析。色相有貭。猶可折也。若虗空云合空非有貭。云何合耶。知空之不可合。則知隣虗非和合而成。隣虗既非和合。則地大元非和合而有。和合之計。豈實義耶。
○按阿難惟據麤相。如來究至細塵良以既執諸相和合。須以至細之塵為元始也。然細塵與空為隣。必至合空之謬。故惟明一空不可合。則和合之計。自可番轉而破盡矣。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此正立己宗以顯色空皆出如來藏也。變地而稱色者。葢地為諸色之本也。夫色不出空。空不合色。畢竟地大從何而來。究其源委。本是如來藏中之物耳。汝尋常但知析色為空。合空成色。而不知如來藏中。性具之色。即真體之空。性具之空。即真體之色。空色互融。渾涵未發。清淨無染。本然元具。極於無外。貫於無內。而周徧法界。其全體有如此者。
○此如來藏。與前所稱。理一而義有差別。中字可味。今以喻明。如大富長者。藏中寶物無限。每有宅舍。必出藏寶。廣列堂閣之間。然但千萬分中之一分而已。深藏而未發現者。實無邊量。故上四科。如但指堂閣之寶。說其皆是藏中之物。今此七大。如說此但藏中少分。而彼未發現者。一一充滿。隨時隨處。應用無窮也。性色二句。以性真二字無異。故影互用之。若不影互。應有四句。如云性色真空。真空性色。性空真色。真色性空。義方全也。問。此與般若所談色即空空即色同乎。否耶。曰。實大不同。葢般若等。惟據目前所對已發現諸相而言。今此不對目前諸相。惟深談如來藏中未發之理。故此色字。非但揀於實色。實顯異於事相俗諦中即空之色。此空字。非但揀於斷滅等空。實顯異於事相真諦中即色之空也。
○鍾云。如來藏中。性本自空。不待析色成空也。性本自色。不待合空成色也。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全體既立。妙用斯彰。性海淵涵。流出諸法。但九界眾生。心有染淨。量有大小。業有善惡。故各隨其心。各應其量。各循其業。而發起現行。轉如來藏而為藏識。轉法性身而為根身。轉法性土而為器界。是謂從性起相。全相即性。所以說地大即藏中之性也。
○眾生攝盡九界有情。心以根性言。量以心知言。根性有勝有劣。心知有大有小。若但以劣心小量致之。則應之以麤少之色者。固無不副其心而滿其量。若能以勝心大量致之。則應之以廣妙之色者。亦無不副其心而滿其量也。循業發現者。一者。世出世間一切淨妙之色。若不循彼種種淨業。雖欲發現。不可得也。二者。三塗四惡一切苦穢之色。若不戒彼種種染業。雖欲不發現。不可得也。
○問。悟人既須循業。佛循業否。答佛在因位循之。果發之後。但惟隨心。尚無量之可應。何有業之可循。惟除示現。無實業也。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夫既曰循業發現業之起也。似有由籍。故世間淺智眾生。執此生起之近由。而遂惑為因緣性。曾不達隨緣不變之體。周徧法界。何所藉於因緣。業之成也。似難改移。故世間無智眾生。執此難改之現量。而遂惑為自然性。曾不達不變隨緣之用。隨心應量。何得泥於自然。因緣。則計和合。自然。則計非和合。然此皆是眾生意識分別計度推類廣之。凡有言說。盡如和合是非之類。都無實義。若從性起相。全相即性之旨。豈其然哉。所謂如來藏現為地大者如此。此持地菩薩所證法門也。
○當知世尊說法。初未甞離因緣自然。但善用因緣自然耳。又何曾擯棄哉。
○又當知陰等四科。皆先剖破相妄。然後結顯性真。今此七大。乃悟自性淵海。流出諸法。故純標性真。杳無虗妄字面。誠法性宗之獨談。非惟逈超般若。而亦大異於前文也。
阿難。火性無我。寄於諸緣。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日前求火。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樓頻螺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姓。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鏡。於日求火。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為於日來。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若鏡中出。自能於鏡出然於艾。鏡何不鎔。紆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融泮。若生於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然後火生。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於此。日鏡相違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徧法界執。滿世間起。起徧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此明火大本出如來藏也。阿難。四大之中。惟火性無我。寓物成形。如憑柴憑炭。全託諸緣。則無當體可捉也。阿難。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向日前求火。阿難。若謂此火名和合者。必先有分開之相。以為和合之本。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號為一眾。是真和合。然眾雖為一。語其根本。各各有身。有生。有氏族各字。如鶖子出淨裔種。木瓜林出大龜氏。乃至阿難日種為姓。苟無自出之本。誰來和合乎。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應同舍利弗等。各有氏族所生矣。彼手執鏡。於日求火時。此火為從鏡中而出。以鏡為根本乎。為從艾出。為於日來。以艾以日為本乎。阿難。若從日來。既能燒艾。來處林木。皆應先焚。而何以不焚。則非日來矣。若從鏡出。未然于艾。鏡應先鎔。乃不惟不鎔。紆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融泮。則非鏡出矣。若生於艾。艾應自生。何藉日鏡。光明相接而後生。則非艾生矣。不寧惟是。即日鏡與艾。三物亦各有所從來。如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而火獨從何方。遊歷於此。既無從來。其何以為和合之本乎。且凡謂之和合者。須同一處。交雜而成。今日在天上。鏡在人手。懸遠相隔。安有如是之和合者。開之既無從生之處。合之又無和合之相。豈應火光。無所從來而自有乎。可躍然會矣。我已發明。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如是隨心。如是應量。任世間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小莫破也。徧法界執。滿世間起。大莫載也。至於起徧世間。而尚謂其有方所可限乎。總是妙真如性。循業發現而已。世間無知。惑為因緣自然。皆是意識卜度。凡有言說。都無實義。何足與言斯義哉。此烏芻瑟摩所證法門也。
○崔豹古今註云。陽燧者。以銅為之。如鏡之狀。照物則影倒。向日則火出。
○開合所分。酷似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然文雖似。而旨各別。彼因人執萬法有生。故詳破生相。顯其無生而已。此因昧法真源。而妄謂出於和合。故詳審從來。令其悟真本元而後已。故彼主於破。而此重在審也。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恒。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鉢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於白月晝。手執方諸。承月中水。此水為復從珠中出。空中自有。為從月來。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流則何待方諸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及天。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於此。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水精無從自有。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徧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此明水大本出如來藏也。阿難。水性不定。隨雨露之有無。川源之盈竭。而流息無恒。如室羅城中。迦毗羅仙。(青色)斫迦羅仙。(鴛鴦)及鉢頭摩。(赤蓮華)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欲求太陰之精。用和幻藥。妄計水從月出。乃於望前白月之夜。月正當午。光皎如晝。手執方諸。(陰燧水精珠也)承月中水。此水為復從珠中出乎。為空中自有乎。為從月來乎。阿難。若從月來者。珠在遠方。尚能令其出水。其所經之林木。皆應令其吐流矣。如月當正南。則自珠以南之林木。皆其所經遊處。或珠在平地。則高阜以上之林木。皆其所經遊處。故皆應吐流也。流則何待方諸所出。若不流者。明水非從月降矣。若從珠出者。則此珠中。常應出水。何待中宵承月而後水生乎。若從空生者。空無邊。水亦無際。從人至天。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之物。愈不成義矣。汝更諦觀。月從天升。珠因手持。承珠之盤。人所陳設。三物皆有自來。獨水從何方。流注於此。(除空添盤者以空無從來不可取例也)又復月之與珠。相去甚遠。不雜一處。非和非合。開合俱窮。不應水精。無所從來。而忽然自有。然則畢竟從何而有乎。我已為汝說過兩番。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知所量。是故一處執珠。一處水出。徧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仔細推尋。皆是循業發現而已。彼世間無知。惑為因緣自然者。皆從六識起徧計執。於情即有。於理即無。徒有言說。豈有實義哉。此月光童子所證法門也。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汝常整衣。入於大眾。僧伽梨角。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復出袈裟角。發於虗空。生彼人面。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若生虗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空性常住。風應常生。若無風時。虗空當滅。滅風可見。滅空何狀。若有生滅。不名虗空。名為虗空。云何風出。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虗空寂然。不參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性無從自有。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徧法界拂。滿國土生。周徧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此明風大本出如來藏也。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如搖箑則動。不搖則靜之類。汝常整衣。入於大眾。汝僧伽棃角。(僧伽棃大衣也)忽然而動。及彼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復出袈裟角乎。抑發於虗空乎。生彼人面乎。阿難。若謂此風出袈裟角者。則袈裟即風。汝披袈裟。乃披風耳。風性搖動。亦應其衣飛搖而離汝體。且汝衣既風。則我衣亦風。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之地也。是則不從衣生矣。若謂此風生於虗空者。常人執此更多。如言虗則生風是也。然既云空生。即當自生。何又假衣動為緣。如汝衣不動。便亦無拂乎。且空以常住為體性。風以生滅為體性。以風從空。則風亦應常。以空從風。則空亦應滅。滅風可見也。滅空何狀乎。然則有生有滅。即不名為虗空。既名不生滅之虗空。云何生滅之風。反從之而出乎。是則非從空出矣。若謂此風生於被拂之面者。從彼面生。即當順拂于汝。何得只待汝整衣之時。而又倒拂於彼。不拂於汝也。是則非從面生矣。汝更審諦而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虗空不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必執以為從空來者。則風動空靜。體性乖隔。隔則非和非合。決空不生(此只就風與空性體乖隔而說。與前二大專明非和合者。稍異)既空不生風。不應風性。無從自有。我已三番開示。汝猶宛然不知如來藏中。(云云)實義。汝可不求所謂實義哉。此琉璃光所證法門也。
○且如密室之中。若云有風。風何不動。若云無風。遇緣即起。故知風大不動。動屬諸緣。又推諸緣。各各不有。緣緣之中。俱無自性。但是心動。反推自心。心亦不動。以心無形。起處不可得。即知皆從真性起。若真性不起。方見真性徧十方界。性合真空。故曰性風真空。性空真風也。
○何謂性空。合論云。若地性是實。則不可易。法身菩薩。能變大地為金。地種頓失。前豈真實。水性若實。則不可易。天人見水。謂是琉璃。餓鬼見水是火。魚見是室廬。則豈是實。火性是實。則不可易。樹伽提生於火中。西國有布。名曰火浣。則豈是實。風性是實。則不可易。列子御之而行。則豈是實。又地為堅性。融則墮為濕性。水為濕性。寒則轉為堅性。故龍勝云。地水火風都無實法。亦但有名字。無智人謂地等為實。聖人慧眼觀之。但是虗誑。譬如小兒見鏡中像。歡喜欲取。大人觀之。但誑惑人眼。故知無實地水火風。所以盤山云。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璇璣不動。寂爾無言。覿面相呈。更無餘事。可作此中總註脚也。
○鍾云。云何倒拂者。謂風生彼面。則自汝整衣。衣中原自無風。汝衣無風。而彼面有風。拂汝為順。今彼面所生之風。反拂彼面。豈非倒拂乎。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王族)及婆羅門。(淨行)毗舍。首陀。(商賈農夫)兼頗羅墮。栴陀羅等。(屠者)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虗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虗空。虗空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碍。唯見大地。逈無通達。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虗空因土而出。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虗空。因何所出。鑿空虗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虗空無從自出。
此直指空大合前四大歸如來藏也。阿難空性無形。方圓大小。初無一定。但因實色顯發耳。如室羅城中。去河遠處。諸剎利種。以至栴陀羅等。因立安居。鑿井求水。初出土一尺。于中則有一尺虗空。乃至出一丈土。得一丈空。虗空之淺深。隨出土之多少。多則深。而少則淺。深與淺皆空也。此空為當因土所出乎。因鑿所有乎。抑無因自生乎。阿難。若此空無因自生者。則未鑿土前。何不無碍。而大地逈無通達。則是明因鑿有。何成無因耶。若此空因土出者。須土先出而空後入。如開池引水者可也。然土出可見。空入何相。既無空入之相。則計因土出而有空者妄矣。既言空無出入。則土未出時。應即有空。而空土一體。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同則出即同出。乃當土出時。空何不出耶。益見因土出者非也。若此空因鑿出者。便應只是鑿空。不曾鑿土。則出亦出空。而應非出土矣。若因非鑿出故。而轉計不因鑿出。與鑿無干。則鑿自出土。應不見空。今何隨鑿隨見虗空耶。是則因鑿不因鑿。都無是處也。汝更審諦。諦審諦觀。極其詳審。鑿從人手。選地施功。土因地移。從地中移出皆。不與空為緣。而如是虗空。因何所出耶。(無因非是實法故不取例)若必執以為從鑿出者。則鑿須鑿實。空仍是虗。虗實二法。不相為用。其用相背。不成和合相生之義。開合俱窮。不應虗空。無從自出。
若此虗空。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虗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然則虗空畢竟何來。世人皆知地水火風。名為四大。而不知空亦大也。若此虗空之性。圓而周徧。本不動搖者。當名何等。當知與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而此五大。同一性真圓融。皆是如來藏本無生滅者而已。然指空為藏。汝或不疑。指四者皆藏。恐汝心昏暗迷癡。定執四大和合。不肯捨其舊習。不悟四大元如來藏。如不悟者。汝但例觀空大。以審其有出有入乎。為無出入乎。若悟空大不動周圓。非出非入。非不出入者。即悟四大非和非合。非不和合矣。而尚疑其不皆如來藏哉。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虗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且也。愈說愈昏。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具之覺。即真虗空。性具之空。即真覺體。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心應量。圓滿無方。只為循業發現。而有此相。彼無知軰。惑為因緣自然者。皆是六識用事。其言豈有實義哉。此虗空藏菩薩所證法門也。
○性覺真空二句。比前變其文。而復顛倒其句。以前俱用本大。與空相融。此則本大即是空字。若準前例。合云性空真空。文不可別。今將前指性之空。換為覺字。則此中之空。乃是虗空之空字。若照前不顛倒。合云性空真覺。性覺真空。今文上下交換。義亦無碍耳。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祗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此見為復與明暗相并大虗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虗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虗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虗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虗空三事俱異。(異字訓作離字)從何立見。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無。云何或異。分空分見。本無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汝更細審漸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虗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見覺空頑。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
此直指見大合前五大歸如來藏也。見大。即根大也。總攝六根。但舉眼根以為例耳。然但取根中之性。非取浮塵。故雖言見等。而不言眼等也。此一節。先約見之與塵為同異等。以破和合之妄執也。此中塵相二三開合不定。如總言色空。是合明暗以對空也。只言明暗。是開色攝空也。兼言明暗空。是開色以對空也。只言見空。是舉空攝色以對見也。互為隱顯。文字組織之妙也。見覺者。猶言見性也。阿難。見性離塵。無別所知。但因色空二相而有。我今歷舉目前現塵。如朝明夕暗。晝之明暗也。白月黑月。夜之明暗也。因此明暗等相。而見得分析。此見為復與明暗相。并非明暗之太虗空。為同一體乎。為非一體乎。為或同或異乎。為非同非異乎。阿難。此見若與明暗虗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互相凌奪。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一合。必與一違。合則見生。違則見滅。云何見明見暗。故知明暗任殊。而見體恒在。顯其非是一體也。若此見精。與明暗等。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虗空。此分析見元。作何形相。必求其相。祗同龜毛兔角而已。葢明暗虗空。三者皆離。則此見元無自體。又從何立見乎。由前言之。宜或異矣。由後言之。宜或同矣。然而明暗畢竟相背。與見明見暗者異。云何或同。離明暗空三者。元無自體。云何或異。若是。則非同非異乎。然見相本是一體。欲分空分見。本無邊畔可分。云何非同。見暗見明。見性不遷。塵殊見一。顯然不同。云何非異。一同。二異。三或同或異。四非同非異。展轉推求。皆不可得。汝更細審。不徒細。而加以漸細。不徒審。而加以審詳。諦觀已是切察。而又審於諦。審于觀。必窮其原而後已。則見明從太陽。暗隨黑月。推而至於通屬虗空。壅歸大地。皆有自來。而如是見精。因何所出乎。若謂不從明暗。定出於空者。見則有覺。空秪是頑。覺之與頑。體非和合。知非出空。開合俱窮。不應見精。無從自出。然則畢竟從何而出哉。
○見覺。即見性也。常居現量。不起分別。故曰無知。然必因色空而顯。所謂不變隨緣也。
若見聞知。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虗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齅甞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此會相歸性也。若此見精。與聞知等。性圓周徧。本不動搖者。當知與不動之虗空。猶動之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者而已。阿難。由汝沉淪。溺於權見。無超拔之智。不悟汝之見聞覺知。(覺兼鼻舌身言)六根皆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就自體為生為滅。對外塵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若悟得見等非生滅同異。亦非不生滅同異。則知藏性圓常。非和合。亦非不和合矣。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中之見。即覺上之明。真覺之精。即性明之見。(準上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同例。皆是以性融相之詞)性見相即。此如來藏中未發真體。全見而覺。非凡夫結根之見。全覺而見。非二乘冥寂之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妙用呈焉。就一根而言。此一見根。即周法界。而聽。而齅。而甞觸。而覺觸。而覺知。總是妙性之德用。瑩然不昧。周徧圓滿。寧有方所可執耶。此無他。循業發現而已。或循淨業乃至更現無量根身。或循染業。乃至獨現狹劣根身。(無量根身。如千手千眼之類。狹劣根身。如蜎飛蠕動之類)此孰非隨心應量之大用。而世間無知。惑為因緣(云云)豈有實義哉。此大勢至證圓通處也。
○問。此既惟取根中之性。則前已開顯其全為性體。今何勞復融之而為大乎。答。約此經別意。則開悟證入。皆依六根。故前特開顯為性之全體。約諸經通意。則惟如來藏。方為性之總相。故今仍以六根融入如來藏也。
○鍾云。性見覺明覺精明見者。言性中之見。即本覺之明。本覺之明。即性明之見。豈汝向以眼為見哉。
○賀云。因阿難認四大和合。故上段責其不悟四大。因阿難認見性為眼。故此段責其不悟見大也。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徧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虗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此直指識大合前六大總歸如來藏也。根塵但約六種。而無七八者。以八即前之根大。而七亦即是意根故也。性字。猶言體相。非謂真性也。阿難。識性無源。倐起倐滅。狀如野燒。但因六種根塵。假託而起。今且約現前眼識因根塵而妄起者。以例論之。汝今徧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觀即根也。聖眾即塵也。循歷即識也。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萬象對照。一念不生。正是根相汝識於中(此即眼識兼隨眼意識眼識。名隨念分別。但對性境。初起一念不帶名言。隨眼意識。名計度分別。亦對性境起。第二念計執名字。如標文殊等。是也。然此自眼家以例餘四皆然。至于意家。離前五識。獨頭自緣。獨影塵境。亦在例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以至此是舍利弗。此識一一了知者。為生于見乎。為生于相乎。為生于虗空乎。為無所因。突然而出乎。阿難。若汝識性生于見中者。便應無明暗色空四種塵相。而汝見自能生識矣。然而去塵無根。見性尚無。從何發識。是則單根不生矣。若汝識性。生于相中者。便應不假見根。不消見明。不消見暗。而相自生識矣。然而除根無塵。既不矚明暗。亦不睹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是則單境不生矣。若謂此識是從空生。非相非見者。若非見。則色空莫辨。同上去根無塵。若非相。則根無從立。同上除塵無根。處此非相非見之間。識體若空。則同龜毛。識體若有。非同物象。既無自體。安能有用。縱發汝識。欲何分別。是則離根塵而言識從空生。尤不可也。若謂此識為無所因。突然而出者。則目中無月。忽起分別明月之識。真突然矣。而識豈若是。是則言無因生者。尤不可也。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根塵歷然。可狀成有。不相成無。色空宛然。四者各不相混。而如是識緣。因何所出乎。必單執從見出者。則識有分別名動。見無分別名澄。識動見澄體非和合。彼聞聽覺知。皆澄屬也。皆非和合則皆非識所從生。展轉推窮。不應識緣。為無從而自出耶。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虗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和。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含吐十虗。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若此識心。本不從根塵諸緣所出者。當知此了別之識。與見聞覺知之根。圓滿湛然。非局方所。兼彼虗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會相歸見。會相見歸識。而何相何見何識。總是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者而已。阿難。汝心麤浮。惑於着相之淺談。而乏于精切之深慧。不悟見聞等六根所發了知之識。本如來藏。汝應觀察六處識心。是同是異。是空是有。非同非異。非空非有。若是同。不應用中相皆。若是異。不應性中相知。若是空。不應現有分別。若是有。不應了無朕跡。俱非亦然。是非雙泯。自然一真獨湛。矣且世人皆知識為識也。覺為覺也。汝亦同此。我雖重重開示。至今元舊不知如來藏中性真之識。即妙明之知。本覺之明。即性真之識。相融相即。然則何必謂之識哉。雖直稱妙覺可也。此妙覺性體。湛然常明。徧周法界。顯為大用。含吐十方虗空。彌綸無間。寧有方所。(此無隨心應量者。心即識心。量即識量。不復自隨如眼不見眼也)而乍現為識者。只為循業發現。葢諸識各由種子方起。種子須由宿業。故須循業。雖然發現。不離真體。此義不明。世間無知。惑為因緣自然。都為認此識心。起徧計執。至有轉識成覺。種種議論。皆屬權談。豈有實義哉。此彌勒所證圓通門也。
○鍾云。萬法生成。不離四大。而依空建立。因根有覺。因識有知。所以有七也。無處不有曰大。七大該陰入處界。疊疊顯發。前方談其一一皆是真性。後乃談其一一皆周法界。前顯法法當體真常。後顯法法圓融周徧。由淺入深也。
○前云地水火風空本如來藏圓融周徧。至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但言其本如來藏。而未及其圓融周徧也。故此處拈出見識二大。以補前義。見。根也。地水火風空。塵也。識。識也。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不出根塵識三。故曰拈出見識以補前義也。似複非複。似略非略。此亦文字錯綜磊落處。解經者。固不以文字為重。然不知作文之法。則于經義脉理。未免觸處成礙也。
○四科之文。段段結云。無有處所。七大之文。段段皆云。寧有方所。皆是心目所在一句根本。發出許多枝葉。以阿難頭頭認有方所。故世尊法法破除。向後世尊說出因明立所。方知所立之處。入流亡所。方知除所之法。所之一字。真迷悟之大關也。
○問。此經首先正破識心。七處曲搜。畢竟無體。乃至顯見文中。又復旁兼而破。未甞少假寬容。何後于十八界。即已許為如來藏心。妙真如性。至此。愈稱其周徧法界。含吐十虗。即是性之全體。是何前乃妄之至。而後則真之極乎。答。前約初心悟修。須從方便。決擇真妄。捨生死根本。取涅槃妙心。則識須破盡。決定不用。後約圓解普融。無法不真。無法不如。乃至剎塵念劫。無非一真法界。何況識心。不融法界乎。
○舊說以上可當法界觀中空色無礙觀。不知此上皆對阿難之妄執而一一會妄以歸真。正惟攝事歸理。融相入性而已。尚未及於從性起相。從理成事。是則三藏之中正屬空如來藏。而強以三觀三諦判之者。欠研審也。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徧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圓。含褁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虗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
此敘悟也。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如破妄心有三。一七破以密示無處。二重徵以顯訶非心。三縱奪以決其無體。是所以破妄心者。可謂極微細而盡精妙矣。顯真心亦三。一示見等。而剋就根性。以指其實體。二示陰等。廣融諸相。以明其一體。三示地等而極顯圓融。以彰其全體。是所以顯真心者。亦極微細而盡精妙矣。既蒙如此開示。于是向之身心泰然者。轉為蕩然。得大自在。得大受用。不復繫罣隔礙矣。且不獨阿難。是諸大眾。各各自知此心徧十方界。其量無邊。葢向來只是藉佛語而知。不是自知。今方自肯自信。不隨人口吻轉矣。向也。見量極於初禪。今則見十方空。如觀掌中貝葉等物矣。向也。為物所轉。或觀物非心。或謂物為妄。今則見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是菩提妙明元心矣。向也。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今則已知心精徧圓。含褁十方。葢世人尋常皆謂空褁界。界褁身。身褁心。重重拘縛。曾無超越。今心褁十方。身包空外。內外轉換。大小變更。真所謂妙能轉物。而反觀父母所生肉身。若空中一塵。存亡莫定。海中一漚。起滅無從。不復棄海認漚。認漚為海矣。向也。不知真際所詣。不知寂常心性。不知身心顛倒所在。不知見性是心。不知陰入處界是如來藏。不知七大徧周法界。今則了然自知。毫無疑惑矣。向也。世尊發明寶明妙性。元所圓滿。常住心地。無奈徒獲此心。而未敢認。今則獲本妙心。常住不滅。不待認矣。此正阿難㘞地一聲時。懸崖撒手處。所謂秤錘移到徹稍頭。忽然拶落翻筋斗也。於是禮佛合掌。得未曾有。而阿難即以所見所悟處。於如來前。說偈讚佛焉。
○賀云。破妄中。并見精亦破。是破到微妙處。顯真中。并萬象皆真。是顯到微妙處。故曰微妙開示也。
○鍾云。自知心徧句。是大頭腦。向下由大及小。層層照破。皆承知字來。又以了然自知二句總結之。初卷世尊首言不知常住真心。可見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當不知時。只道虗空中有萬物。萬物中有身。身中有心。是則至大無如虗空。至小無如心矣。今也。眼目頓開。忽見心量。徧周法界。始知空生大覺中。不過手中一葉耳。空且如此。何況空中所有之物。又何況父母所生之身。此時徧觀萬物。全一真心。不復為物所轉矣。此時唯有心精含包十方。反觀肉身。渺小虗妄。不復惑心為在色身之內矣。向來世尊責我不知常住真心。今日到此。方始了然自知。如乞食窮兒。頓獲寶珠。安得不歡喜讚歎。發願報恩耶。兩自知字。上下相應。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首句。讚佛也。妙湛。讚真諦。般若德也。總持。讚俗諦。解脫德也。不動。讚中諦。法身德也。尊者。十號之一也。首楞嚴王四字。讚法也。世希有三字。雙嘆佛法皆難遭也。顛倒想者。謂我法二執分別也。如執緣塵分別以為心相。計五蘊四大以為身相。迷心在色身之內。認物為己。迷己為物。身心萬法。謂各有體性。四大悉疑因緣和合等。皆是億劫之所惑者。今併銷之矣。僧祇者。唯識謂地前歷一僧祇。初地至八地。歷一僧祇。九地至佛地。歷一僧祇。然後獲究竟法身。今不勞經歷三阿僧祇。即獲法身者。彼約漸修。此約頓悟。以漸修言之。則從微至著。自信住行向以至等覺。方證極果。以頓悟言之。則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即名為佛。尚不涉地位階差。豈歷僧祇哉。昔廣額屠兒。至佛座下。無明頓息。乃置刀。謂佛曰。世尊。我是千佛一數。佛即印可。夫以放下屠刀。便預佛數。今阿難法眼清明。其言獲也宜矣。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此悟後發願也。當我未見法身時。自謂唯佛一人。獨得覺性。一切眾生。悉皆無分。故我上不求佛道。下不度眾生。今日乃知佛與眾生。平等無二。故我願求佛果。亦願度生。世尊既以種種方便。委曲詳示。令我得見此平等法。如此深恩。實難酬報。今我辨此二種深心。上則承事塵劫諸佛。下則度脫塵剎眾生。是則堪報難報之深恩。所謂真龍得水。便脫興波作浪矣。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不終於此取泥洹。
此申明度生之願也。我昔在法華會上。畏此娑婆五濁惡世。諸惡熾盛。剛強難化。故發願異國持經。今見平等法身。重興大願。故于五濁惡世。誓願先入。度盡眾生方入滅度。如一眾生未成佛。我亦不取泥洹也。地藏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即此廣大心也。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然我願如此。安能保其必遂哉。葢我粗惑雖除。根中積生無始虗習。與諸無名分劑頭數。猶未能盡。故冀世尊大雄大力。及大慈悲。暗中加被。審除細惑。令我四住頓盡。二死永亡。早成正覺。徧作道場。方得了當耳。至若我上求下化之誓。其堅何如。彼空性無體。不可銷亡者也。然而或可銷亡。而我此金剛堅固之心。終無退轉。所謂虗空有盡。我願無窮者也。世尊其鑒之哉。
○舜若多。空也。爍迦羅。堅固也。一蒙開示。頓獲本心。行布不礙圓融。故雖未及斷惑。不妨全獲法身。後經理則頓悟。乘悟并消是也。更願得果。登無上覺。圓融不礙行布。故雖全獲法身。不妨更去細惑。更歷諸果。後經事須漸除。因次第盡是也。能破眾生惑之堅體。曰大雄。能拔眾生惑之深根。曰大力。能與眾生二嚴之樂。曰大慈。能拔眾生二死之苦。曰大悲。四住。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見一切處住地也。二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也。
○從入正宗至此說法一周名破妄顯真周說空如來藏一大科竟。
楞嚴說通卷三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楞嚴說通卷四
巴縣居士非眼劉道開纂述
成都沙門離指方 示鑒訂
○此下審除細惑。說後二如來藏。因阿難偈云。希更審除微細惑。故向下所談。乃生妄之深源。成礙之幽本也。後二藏者。謂不空如來藏。與空不空如來藏也。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衍如來第一義諦。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玅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紓疑悔。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徧。云何容水。水性周徧。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徧虗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虗通。云何二俱周徧法界。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此滿慈因聞四科七大皆是如來藏性故執性難相以興二問也。滿慈位登無學。已斷見思。已破我執。已證人空。然無明未破。法執猶存。不達全相是性。不知萬法生起之源。未明全性是相。不知七大徧周之故。故乘機發問。然必待滿慈者。葢阿難以多聞居首。滿慈以說法居先。皆以義虎稱雄故也。大威德者。有折服之勇。曰威。有攝受之慈。曰德。上契至理。下契劣機。故曰善為敷衍。談一諦而三諦具足。且諦諦文文。皆越小乘見解。故號第一義諦也。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云云)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如四科七大。藏性徧周。此皆如來自證法門。極難措口。而如來曲狥人情。頭頭顯露。善為眾生敷衍第一義諦。然此第一義諦。理極玄微。絕難搆副。即世尊推我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今聞如來微玅法音。喻如聾人。逾百步外。而聆蚊蚋。抑且本所不見。又誰能聞其聲乎。則甚矣。法音之微玅也。所以佛雖宣明此法。令我除惑。然我今猶未詳斯義。畢竟不能入於無疑無惑之地。世尊。且阿難輩。雖得開悟。然而根中積生無始虗習。宛然盡在。習漏既存。則我法二執中。俱生細惑。依然未破。且不獨阿難。即我等會中。已證無學。已登無漏者。諸漏雖盡。今聞法音。尚紓疑悔。舊修已悔。新聞尚疑。故疑悔交集。未決定矣。我等猶然。況未得無漏者乎。是故我有二疑。願因如來決之。一者萬法生續疑。世尊。如佛所談。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者。既曰清淨。即不得更容穢染。既曰本然。即不得更有造作。請問清淨本然。最初何故忽生山河大地。及根身業果。諸有為相耶。抑清淨本然。縱使忽生。亦應忽滅。未後緣何次第遷流終而復始。相續不斷耶。二者。五大圓融疑。又如來說地水火風等圓融周徧。湛然常住者。世尊。若地性周徧。應純是地。土能尅水。云何又容有水。若水性周徧。應純是水。水能尅火。火應不生。云何又說水火二性。俱徧虗空而不相凌滅耶。世尊。又如地性則障礙矣。空性則虗通矣。礙則不通。通則不礙。云何二者俱稱周徧耶。地水難容。水火難容。地空難容。而如來皆稱圓融周徧。其何以說也。雖如來自有實義。而我不知是義所歸。惟願如來。宣流大慈。說出生續之由。圓融之故。庶使迷雲頓破。慧日洞明。方到究竟無疑惑地矣。作是語已。及諸大眾。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焉。
○鍾疏云。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經文以為妄想所生。不知山河大地未生之前。妄想者何人。莫將宗門套頭語答。答云。此忽生之義。略兼見分說。意謂清淨本然。人人有清淨心。宜人人得清淨眼。猶如晴空。了無所有。云何滿目都是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所見惟根身器界。如是。則空華圓影。何時而盡。別業同分。何時而除。故緊接云。次第遷流。終而復始。細玩問意。四句一氣不斷。遷流終始。即下相續之義。滿慈所問。不重在始生。而在相續。故下文佛語世界相續。業果相續。乃正答遷。流終始之問。而忽生處。特帶言之耳。世人泥忽生二字。為始生之生。不將前後文合看為相續之生。是以不能措口。如僧問溈山。山河大地。從何而生。答云。從妄想生。僧云。請和尚與某甲想出一錠金來看。正此類也。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此許說也。勝義中真勝義性者。法相宗。說勝義有四。一蘊處界為世間勝義。四諦為道理勝義。二空真如為證得勝義。一真法界為勝義勝義。據佛後文答萬法生續。則起於性本二覺。答五大圓融。則歸於一心三藏。宛然皆一真法界。故屬最後勝義也。漏盡無學。中根也。定性聲聞。下根也。未得二空回向上乘者。上根也。二空者。人空。法空。得人空者。知眾生無性。得法空者。知諸法無性也。一乘。佛乘也。寂滅場地。即大寂滅海也。阿練若。此云離諠諍。亦云閑靜處也。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云。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自定性聲聞之下根。以及未得二空回向上乘之上根。如是等眾。皆獲一乘。非羊鹿餘乘也。寂滅場地。非四諦之滅也。真阿練若。本心閑靜。非境靜也。正修行處。成佛正因。非旁蹊曲徑也。葢定性聲聞。無性闡提。不得成佛。如蕉芽敗種。今則咸歸一乘。究竟涅槃。悉當作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談矣。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於是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焉。
○此下說不空藏以示生續之由也。對上空藏。彼約心真如門。會妄歸真。以顯藏心不變之體。此約心生滅門。從真起妄。以顯藏心隨緣之用。然用應有二。一隨染緣。起六凡用。二隨淨緣。起四聖用。今為開迷成悟。故且單取染用為言。而全用更在下空不空藏中也。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玅明本覺明玅。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此下答忽生山河大地之問也。尊者寘箇問端。如向荊?林中。探出膠盆子相似。使人動轉不得。世尊是一切智人。知尊者抱守因緣。未忘法執。即將舊所說法。作箇探竿影草。而詰之曰。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云云)大地。善哉。問也。憶我向來在法會中。所說性覺玅明。本覺明玅。汝常不聞之乎。玅即寂也。明即照也。玅明。則即寂而照。明玅。則即照而寂。寂照互融。無明萬法之先。一段真理。本然如此。滿慈被世尊一釣便上。答云。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不知鼻孔已在世尊手裏。故復雙開兩關以審之曰。汝既聞此性覺玅明。本覺明玅。如何意會。為是性本自明。單稱為覺。即含明意耶。為是覺本不明。須用加明於覺。而雙稱明覺耶。葢單稱為覺。不假妄明。是為真覺。雙稱明覺。而務假妄明。是為妄覺。雙舉致問。欲令滿慈自決取舍。乃尊者熟處難忘。依舊渾身落在因緣知見坑中。不覺認明墮所。故曰。若此不用明之而即稱為覺。則虗名為覺。而實闇然無所明矣。此葢詞中反排無所明之真覺。而意中深取有所明之妄覺也。豈知纔立所明。便落生滅因緣知見。即非清淨本然之覺性矣。故世尊告之曰。推汝之意。將謂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殆惟恐其無明覺。而必加明於覺也。而不知一加所明。則覺明二義。皆雙失矣。良以體外加明。非體本有。有生有滅。時有時無。由是約起心有所明時。明則非覺。以加明於覺。非覺體之本有故也。約忘心無所明時。覺則非明。以從來未悟覺體之本明故也。此猶所謂有念無念。同歸迷悶之意也。既非覺非明。二義俱失。全墮無明。汝豈以無明為汝之覺湛明性哉。而無明又非覺湛明性。葢無明即是不覺。惟濁惟暗。而安有湛明之義。是汝始雖惟恐失乎明覺。而終則至於全失真性。全墮無明矣。
○覺上加明。如人瞪目。欲自見眼。本不期於空華。其奈眼非可見。而徒以帶出空華耳。此方在明明德。全墮斯義。
○鍾云。性覺玅明。本覺明玅。言性中之覺。玅而明者。以此覺乃本然之覺。其明自玅耳。本字。即首卷元明元字。乃不能有加之意。所謂清淨本然也。與性字相承。而不相對。夫明而至於玅矣。又何假復明之乎。舊解即寂而照曰玅明。即照而寂曰明玅。蓮師曰。明可云照。玅乃圓融不測之義。不專屬寂。謂玅明二字。寂照之意自在則可。謂寂照二字即是玅明。則不可也。
○真妄分界。正在此一所字。有所。則是明非覺。無所。則是覺非明。明覺兩字。矯亂不得。然真覺只是無所。不是無明。若並無本明。又非覺湛明性矣。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此因無明而生三細也。上既斥為全體無明。由是承上而言。汝於本具真覺。翻成無明者。元無他故。正以本性之覺。必具本有之明。所謂性覺必明也。汝乃無故妄加明於覺上。所謂妄為明覺也。由是遂成根本無明。萬妄依之而託始。故知明覺二字。便是生世界眾生業果之根柢矣。夫此性覺玅明。清淨本然之體。本不屬所。以無在而無不在故。亦不屬明。以無明而無不明故。故曰覺非所明。今汝在清淨性覺中。認此性覺以為必明。即此必明一念。遂將無方所之性覺。轉成業識。便落方所。故曰因明立所。既落方所。復轉此大智慧光明。而成能見見分。故曰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既有見分。復將無同無異真諦理境。轉成相分。遂有種種差別。故曰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此熾然成異之異。與彼因明立所之所異又異。以立所之異。是約一念。此熾然之異。所談甚廣也。於是有因異而立同。即同亦異。有因同異而復立無同無異。即無同無異亦異。而世界虗空眾生。恍惚未定之相。皆影現於此。與彼麤境中三法作胚胎矣。
○無同無異。屬眾生相。良以虗空為同。此彷彿有形貌差別。不同虗空。故曰無同。器界為異。此彷彿有運動靈覺。不同器界。故曰無異。然必同異發明者。以上異之與同。相形而顯。此眾生之境。不同上之二境也。問。既即世界虗空眾生。與下麤境。何所差別。答。此尚在本識中。結暗忽現。雖現一切境界。但具根身器界種子耳。即如熾然。訓火光盛貌。雖表顯著。然火光但明於夜。亦表暗中顯著。以此境界雖顯。尚在本識中。未大顯著。故如火光明於暗夜之中也。
○鍾云。不知覺本自明。而妄加一明於覺之上。只此明字。便生出許多事來。此中能所先後。說者紛紛。不知妄為明覺。已是妄能矣。上既因能立所。此復因所生能。乃展轉相生之意。非先有所。後有能也。無同異以下。皆承生汝妄能來。本性之覺。無同異也。能所既立。則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矣。異彼所異。是因異又立同也。同異互相是非。復立無同無異矣。此中同異。及無同無異。俱指賴耶識中。種種妄明。下文虗空世界眾生。乃妄明所現之相。舊註便以虗空世界眾生。釋此處異同。殊太早了。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虗空。虗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此因三細而生六粗確答云何忽生之問也。上來如是境界。從無而有。則有無相傾。因異立同。則同異互顯。既而復以一異一同之界相。顯發非同非異之有情。於是藏識海中。境風亂動。已如空華亂飛。豈不甚擾亂哉。如是擾亂。相為緣對。轉生勞慮。謂於前現識所現相為。不了心現。執為外境。創起量數。分別染淨。所謂分別事識。起成智相。為第一粗也。勞之既久。相續不斷。轉生苦樂覺受。自他相續。法執轉粗。即相續相。為第二粗也。因勞久而發起染著之相。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等。即著取相。為第三粗也。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此等皆是自相渾濁。非由外物渾之濁之。此即計名字相。為第四粗也。由是依於名字。循名取著。造種種業。引起八萬四千塵勞煩惱。即起業相。為第五粗也。於是業繫苦相為第六粗者。以次而生。由依性覺而動無明。因無明而發心境。緣心境而起塵勞等。業力所使。起成有相處。則山河大地。確然而成定相。靜而無相處。則空濶曠蕩。顯然而見頑虗。此虗空即前同相。至此而始確定也。此世界即前異相。至此而始成就也。汝問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實由如是而生也。且彼細境中。無同無異之相。至是而顯然確定。以成眾生業果。真有為法矣。汝問云何忽生諸有為相。實由如是而生也。
○鍾云。自相渾濁。即後文從始至終。五疊渾濁也。因世界眾生而有業果。故曰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葢至此而晴空之中。別見種種華相矣。然而詰其根元。總是妄明一念所生耳。一念中。紛起者為世界。一念中晦昧者成虗空。虗空為妄明中所現同相。世界為妄明中所現異相。眾生業果。諸有為法。即妄明中所現無同無異之相。彼所謂無同無異者。乃真有為法也。豈待眾生業果。熾然頓興之日。而後謂之有為哉。舊以眾生為無同無異。文理難通。今作妄想所現之相如影子一般。則虗活。說得去矣。
○佛言業識妄見生於無明。必從性覺玅明本覺明玅說來者。二語即所謂真如。見無明依真如而起。非真如之外有無明也。此種無明。所謂生相無明。八地菩薩得隨分覺者。尚不能知。故謂之微細惑。唯佛能以究竟覺。微密觀照。乃能洞見而直指之。此之謂見見。謂覺眚也。
○經自無明以至粗境。多用能所上下連持者。令知能所乃生萬有之端。行人於真妄分明之後。一念頓絕能所。可以把定萬有。坐還清淨本然。所謂但離妄緣。即如如佛矣。昔有僧問瑯琊覺和尚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覺厲聲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僧言下大悟。故知一念纔生。萬法皆備。則知一念無生。萬行具足矣。
○賀云。諸家以起信三細六粗。配此段經文。致有紛紛異說。不知此處。前截配三細則可。後截配六粗。則不可。葢起信六粗。就一人生死輪轉言之。此處經文。就山河大地。諸法生起相續之因言之。自不能強配也。
○相待生勞勞字。與前瞪以發勞。兼目與勞。二勞字相應。可見虗空世界。眾生業果。全是目勞所現之相也。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生。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此下答云何次第遷流終而復始之問也。此先明世界相續之因。良由覺體之上。已起妄明。而妄明必發空漚。頑空之體。全是晦昧。而晦昧與明乖角。明昧相傾。不覺心動。當知世間諸風。全是妄心動盪所感。故空輪之上。而有風輪。執持世界。器界凝結。皆由無明風力執持。得不散失。此風大顯然親依妄心而起矣。又土與金。皆是堅性。俱屬地大。而堅莫過于金。故金是地大精實之體。因空昧而心動。故曰因空生搖。如人為睡所偃。而發迷悶。覺明堅執。而妄成有礙。如偃中堅執求通。而妄覺有物相壓。由此即感一切堅礙之相。當知世間金寶。皆是明覺體上。一分堅執所感。如有凝心結想化為石者。亦小驗也。以故風輪之上。而有金輪。保持國土。此地大亦顯然親依妄心而起矣。堅執之妄覺立礙感金而寶成。搖動之妄明。動成風相而風出。風金相摩。一堅一動。故有火光。變生為熟。化有成無。雖無含持之輪用。而有變化之功能。而火大因之起矣。以上三大。雖相待轉生。而俱帶妄覺妄明之心相。此下不帶心相。獨用金水二大。而水生焉。彼寶上之明。即含津潤。如珠光出水是也。火有蒸鬱之氣。即能成水。如盛熱時。萬物多被蒸而出水也。以寶明而又映以火光。故有水輪。含潤十方世界。此十方界。總是愛水包褁。而水大所由起矣。由妄見動。故感風輪。由執心堅。故感金輪。由研摩燥。故感火輪。由愛心深。故感水輪。故知四大種子。不外發潤二種無明也。
○別經言世界安立。土輪下依金輪。而同為地大。金輪下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虗空。而虗空無所依。今約由心生起。序未全同。又顯究竟。仍說虗空依無明。而無明依本覺。以見萬法始於真妄和合之心。而離心悉無自體也。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溼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此因能成四大又生所成四居也。葢器界元為眾生所居。今於此四。方顯眾生住處。故曰四居。彼四大雖均成變化功用。而水火土三大。於四居中。功迹尤顯。彼火性炎上。主於騰也。水性潤下。主於降也。水火既濟。則交發而成器界。如陶器者。功惟賴於水火也。既交發立堅。由是溼為巨海。即甘水海。鹽水海。而水族眾生之居成焉。乾為洲潬。即四部洲。而陸處眾生之界成焉。海亦由立堅而成者。以注水之巨坎。全是堅體也。以是水火共生之義。故彼大海本就溼之處。不應有火。以不忘母之氣分。故火光常起。洲潬本就燥之處。不應有水。以不忘父之氣分。故江河常注。葢水之望火。為我尅之妻。故火為二居之母。火之望水。為尅我之夫。故水為二居之父。今大海克肖於父。而不忘母之氣分。故海中火起。洲潬克肖於母。而不忘父之氣分。故洲有江河也。又水能尅火。若水性不降而就火。則勢必滅火。豈能生物。今則降水之性而就火。水夫劣於火妻。故結成高山。而山居眾生之界成焉。是故山石。擊則成?者。是受火之氣分也。融則成水者。是受水之氣分也。土能尅水。若土性不降而就水。則勢必滅水。豈能生物。今則降土之性而就水。土劣於水。故抽為草木。而林居眾生之界成焉。是故林藪。遇燒成土者。是受土之氣分也。因絞成水者。是受水之氣分也。由無明種子。交妄發生。初由妄心而生起大種。次由展轉而備生四大。後由諸大而成就四居。以是遞相為種之因緣。所以世界相續。成住壞空。終而復始。相續不斷。凡成一番。便是如此展轉生起。所以自忽生之後。永無清淨之期矣。
○此中義理。雖似外論中五行相生之意。而實不盡同。若一一附合。有二不便。一者。五行反明。經義反晦。二者。令外教之人。將謂不出己意。良以外教正惟執乎五行能成世界。而實不了其真源。縱高推太極混沌等。而終不識其為吾心之妄覺。全體之無明。今與分明指示。正以異彼教意。而舊解却將覺明。釋之為水。以濫彼天一生水之計。仍出無極太極之下。何以令彼袪除舊見而生新悟哉。夫外教多歸化機於陰陽。而吾宗直指化本於心性。且又示天地之元。出於吾心之無明。此誠大異外說。而極醒誤執也。弘教者。不能挽外宗而令其明內旨。反推內教而濫外宗。失計之甚也。至於內教所用名言。多用四大。而不名五行。後之合變轉生。但與五行略相似耳。故今解於前之四法。全準孤山四大為正。而前三大。顯然依於心起。於後之四法。別立名言。略取溫陵父母氣分之說。以助明而已。
○空谷禪師謂周濂溪之學。出於壽涯。葢指太極圖也。彼壽涯胡為者。而立此妄計。豈非內教之罪人耶。或空谷亦傳聞之說。固不足信耶。
○鍾云。巨海洲潬。高山林藪。合成器界。由四大變起。而四大乃覺心之變現。所謂萬法唯心也。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同業相纏。合離成化。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蒲曇等。胎卵溼化。隨其所應。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溼以合感。化以離應。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續(明理不踰。理猶體也。踰猶超越也。覺明之體。隔礙而不能超越也)。
此明眾生相續之因也。葢法性身。本來周徧實無根身。即此根身。推其本原。亦是明妄所成。此明妄者實非他物。亦由玅明覺心。最初突起一念。轉為覺明。而成所妄。所妄既立。於是湛圓玅明之體。分成六處。在眼名見。在耳名聞。乃至鼻舌身意。各生局礙。不能超越。不復周徧圓通。以是因緣。故聽不出聲。見不超色。餘四亦然。但見色香味觸(影略聲法)六妄成就。染六根而成塵。由是見聞覺知。六種分開。攬六塵而成根。所謂元以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是也。夫根塵成就。則形兆潛彰。然尚未趣生。必當中陰之位。(中陰即中有也。處於死有生有之間。故曰中有。經言。中陰六根猛利勝於生身。瑜伽云。中有中便如當生本有身形狀。如人中有似人。畜中有似畜。餘趣亦爾。身如五六歲孩子大。形量雖少。能作諸業。於父母邊。起顛倒想也)由中陰而趣生也。若因父母己三者業同。則相纏著而生。即胎卵類也。或不因父母。但由己業。合亦成形。離亦成化。即溼化類也。(蠢蝡皆溼生。天獄皆化生)當胎卵二中有身。欲投胎時。其無緣處。大地如墨。惟於父母有緣處。見有一點明色發現。此中有身。既見明色。即趨其處。其想遂得成就。若是男中有。以父為異見。父是所憎境。以母為同想。母是所愛境。女子反此。(涅槃明十二因緣。無明有二。一潤業無明。謂過去煩惱也。二潤生無明。即託胎時於父母起愛憎也)此中有既見可愛之境。即注愛於父母赤白二渧以為種。此赤白二渧。即納此想心而成胎。此雖因父母交遘發生。實由己業相同。故吸引而入胎。若磁石之吸鐵。以是父母己三。為因緣故。遂入胎中。成五陰身。故有羯羅藍。遏蒲曇等相。(俱舍云。胎中有五位。一七名羯羅藍。此云凝滑。二七名遏蒲曇。此云皰。三七名閉尸。此云輭肉。四七名徤男。此云堅肉。五七名鉢羅奢佉。此云形位。今舉其二。故曰等也)若溼化二生中有。由先業力。不簡近遠。染著稱情。當染著處。便即受生矣。夫胎卵溼化。各以定業相感。故隨其感而應之以四生之定報。如亂思不定者。想也。而卵則惟想生矣。鍾愛不捨者。情也。而胎則因情有矣。親附不變者。合也。而溼則以合感矣。捨此趨彼者。離也。而化則以離應矣。以此四心感召。而四生各類應之。此其有定者也。若夫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或情變為想。或想變為情。或合易為離。或離易為合。故其受報。或飛變為沉。若雀之化蛤。或沉變為飛。若魚之化龍。奇奇怪怪。亦復不定。以是因緣。經涉長時。互成轉換。眾生相續。無有了期矣。
○賀云。註以色香味觸四句為中陰身。殊可笑。不知世尊談眾生相續。只就當下發明。謂即今瞥起一念。便是永劫生死根本耳。非從當初說起。如此方盤古生於太荒之言也。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續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溼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此明業果相續之因也。富樓那。一切眾生。過去在世時。想念恩愛。如膠似漆。固結而不能解。故受生時。則流愛為種。納想為胎。而父母子孫。生生不斷。此等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故曰欲貪為本。(欲貪通乎四生。今止約胎生言之。又胎生復通人畜。今止就人倫辨之。以其易見故也)由有貪愛。必有身命。由有身命。必賴滋養。彼貪我豢養。我愛彼血肉。所以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四生之類。弱肉強食。遞相吞噉。是等則以殺貪為本。殺業盛行。故以人食羊。羊死又轉而為人。人死又轉而為羊。由一生以至十生。死死生生。展轉報復。互來相噉。有此惡業。故世世俱生一處。相值以償其債。直至窮未來際。無有止息。是等則以盜貪為本。凡不與而取。及陰取皆盜。以人食羊。不與取也。羊死為人。互來相噉。陰取也。故曰盜貪也。約殺貪言之。則汝負我命。汝還我命。我負汝命。我還汝命。約盜貪言之。則我負汝債。我還汝債。汝負我債。汝還我債。命債不了。故生死相結。經百千劫。常在生死。而不能出離。約欲貪言之。汝愛我心。我愛汝心。我憐汝色。汝憐我色。以是愛憐因緣。生生會聚。經百千劫。常在纏縛而不能解脫。(如七月七日長生殿語是也)惟殺盜淫三種貪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故知三界流轉。唯一貪愛。若斷貪愛。便出三界矣。
○問。世教論殺。惟以忿爭殺人為重。論盜惟以劫竊財命為重。而食肉不與焉。似得重輕之宜。今經何獨論其所輕。而反遺其所重乎。答。此有二義。一者。斷輕況重義。葢此方世教。急於止亂。且圖養民。故惟斷現亂。而不禁食肉。今經欲絕生死。須斷生緣。故極至食肉。皆併斷焉。若悟輕者尚為生死之緣。則重者不言可知。非反遺於重也。二者。絕本止末義。葢凡一切殺盜。究其深本。多起於食肉。如八萬釋種。遭琉璃之殺。但知近緣罵詈。而不知遠因起於食魚之冤。故此方不長太平。緣太平時。恣意食噉。三五百年。人之享福者。福終祻起。畜之酬報者。報盡為人。皆帶殺冤。遂成亂世。乃至殺人無量。故佛斷食肉。乃聖智深遠。拔本塞源之言。經云。世上欲免刀兵劫。須是眾生不食肉。外教君子。未能信達者。切勿輕非毀矣。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虗妄。終而復始。
此總束以結答忽生終始之問也。富樓那。如是世界眾生業果三種。顛狂迷倒。相續不斷。雖各不同。推其所自。皆由性覺玅明本體。最初不覺。突起一念。故轉成業識。名為覺明。因有覺明。次又轉為明了知性。而成見分。因有了知。次又帶出境相。而成相分。無明三細皆備。即緣此境相。而起我法二執。渾然涵彼六粗。總之皆妄見也。汝問三種云何忽生。皆是覺明。乃至妄見所忽生耳。夫山河大地。及眾生業果。諸有為相。所以次第遷流者。非別有法。但惟因此顛倒相續之虗妄。故終而復始。汝問三種云何終而復始。因此故耳。可見忽生相續。渾一妄法。了無實體之可得矣。而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玅心。豈不然哉。
○答第一問已竟。下富樓那復從答生疑設難。而佛以四喻曉之。始圓第一問義也。
富樓那言。若此玅覺本玅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玅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此滿慈執因性以難果性也。富樓那言。若此眾生現具在纏玅覺之體。本無不玅。無諸染法。覺無不明。無諸障礙。與如來心。不增不減。在佛非增。在生非減。平等無二。乃從清淨本然體中。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者。則如來今日得了玅空明覺。復其無物之本體。還其圓照之本明。亦同眾生本玅覺明。未生山河等法之前矣。如來復還之真覺。元無異於眾生未妄之真覺。然眾生既從真而起妄。如來獨不當從真而起妄乎。敢問如來玅空明覺中。山河大地之世界。有為之眾生。習漏之業果。何時又當無狀忽生也。斯問也。是執眾生因性之有始。而疑如來果德之有終矣。
○鍾疏云。如來既得空覺。有為何時復生。此問似太淺。按起信論。人我見中五種。有謂所得涅槃終盡。還作眾生。此云空覺後。復生諸有。與彼正相似。葢當時小乘外道。自有此一種執。滿慈乘此請佛一破除之。所謂除惑之盡也。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倐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以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此喻無明本空也。萬法生於無明。無明元無自體故未論所生之萬法。先取迷方之心喻之。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本南也而惑以為北。夫迷在此方。則悟在他方。不知此一迷也。為復因此方之迷而有乎。為復因他方之悟而出乎。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不自為生迷之根。云何因迷。悟迷相反。安得相生。云何因悟。佛又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倐有悟人。指示令悟。四方朗然。富樓那。於意云何。此人從先迷久迷。既悟之後。於此聚落。更生迷不。答言。不也。世尊。悟則不復迷矣。佛遂正告之云。富樓那。十方如來。悟後不迷。亦復如是。良以此無明之迷。既不以自體為本。亦不以覺性為本。無所從來。徹底元空。亦如迷方之迷。更無所因也。且自昔在迷時。即無迷可得。由彼忽生一念。似乎迷其清淨覺體。然而非是真迷。若使真迷。則迷已有根。安得復覺。以迷本無根。故曰似有。正如惑南為北。方實不轉。今既覺得是迷。迷即便滅。滅則豈復更生哉。亦如迷方者。但覺以迷之南。本無有北。則北相頓滅。不應復起於南也。可見真性覺中。本無無明。而萬法從生之本。尚且元空矣。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勅令更出。斯實狂癡。如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玅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此喻萬法現無也。夫無明且空。而況所生之萬法乎。以喻明之。譬如目翳之人。見空中華。元非實有。翳病若除。華於空滅。亦非實無。忽有愚人。於華滅空處。更待華生。汝觀是人。為愚乎。為慧乎。富樓那言。空本無華。妄見其有生有滅。以非實滅。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何況勅使更出。斯實謂之狂癡。而愚字不足以盡之。云何更名此等狂人。為愚為慧耶。佛言。此待華更生之人。誠如汝解。決愚非慧。汝既知晴空待華者為至愚。云何乃於如來玅明體中。而待生山河等法。彼執佛滅萬法。已是顛倒妄情。況冀佛起萬法。與彼愚人何異哉。是則妄不復生。斷然無疑矣。
又如金鑛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且不獨妄不復生也而真亦不復變矣。又如蘊金之鑛。當金在鑛時。二物混和。鑛雜精金。若出鑛之後。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則求鑛於金者。愚也。又如木遇燒而成灰。既已成灰。不重為木。則求木於灰者又愚也。然則諸佛如來可知矣。彼諸佛如來。樹下所成無上智德。破無明。盡五住。翻轉一切煩惱。完復本有如如智體。所謂菩提也。因窮果滿。圓淨斷德。遷流浪息。二死永忘。翻轉一切輪迴。完復本來如如理性。所謂涅槃也。菩提智光。類於精金明淨既成菩提。不復重生煩惱。亦猶精金不復重為鑛也。涅槃寂滅。類於木灰。既入涅槃。不復重淪生死。亦猶木灰。不復重為木也。故曰亦復如是。是則妄本無生。而非成佛始滅。真本無變。而胡望佛更生。故知眾生分中。尚自無生無變。何況成佛者。反有生而有變哉。汝問萬法生續之由。我為汝說生續之由竟。
○說不空如來藏已竟。
○此下說空不空如來藏。以示圓融之故也。夫空藏中。破相顯性。相既不有。說誰無礙。不空藏中。從性起相。相既宛然。何得無礙。是以前二藏中。略開圓融之端。而未竟無礙之說。豈免滿慈之疑。茲欲極彰無礙之由。以銷執相之問。須談空不空藏也。葢空即不空。則性全即相。而性固無礙。不空即空。則相全即性。而相亦何所礙哉。
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虗空及諸大地俱徧法界不合相容。富樓那。譬如虗空體非羣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虗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見光耀。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
此答次問五大何得圓融之疑也。滿慈依小乘法。執舊見。堅謂諸大本來相礙。若如來藏空。可說無礙。今云備具諸大。即當相礙。豈有無礙之理。斯則豈惟不達已發之相為無礙。兼亦尚疑未發之性為有礙矣。而如來釋疑。非但只釋未發之性為無礙。而兼亦詳釋已發之相尚無礙。相尚無礙。而況未發之性。何得有礙乎。故此科說性無礙。其詞最少。釋相無礙。其文最多也。佛言。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圓融周徧。而疑水火二性。何故不相陵滅。又徵空大地大。既俱徧者。則不合相容。我今為汝。以喻明之。富樓那。如來藏性。本非七大。而不拒彼七大發生。譬如虗空。體非羣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虗空所謂體非羣相者。空空蕩蕩元無一物。然而日照則明矣。雲屯則暗矣。風搖則動矣。霽澄則清矣。煙霧之氣凝聚。則濁矣。土合風雨積而蔽空。則成霾矣。水澄湛不動。則與虗空交暎矣。所謂不拒發揮者如此。(七相雖不配合七大。而亦略應其數也)於汝意下云何。如是種種。同時各處。諸有為相。為因彼日等諸緣所生乎。為復空中自有乎。若謂因彼所生者。富樓那。姑舉日之一相以明之。而餘六可知也。且當日照時。既是日明。則當普天共成一日之體。不應更見圓日。云何空中。更見圓日如盤盂者在乎。既見圓日。則自日之外。云何不是空體之明。而顧獨謂明屬於日乎。若謂不是日明。是空明者。空常存。明常在。空應自照。云何當中夜雲霧之時。又無光耀。當知是明。亦非日。亦非空。不即空日也。非異空。非異日。不離空日也。既不即。又不離。則知清淨本然。循業發現矣。
○問。虗空譬性。明等七相譬七大。日等七緣。譬於何法。答。七大循業而發。則日等。譬七大各所循之業也。問總標中。惟空與相。空喻藏性。相喻七大矣。徵釋中。只宜明其非空及不異空足矣。何更加以七緣。而言非日。及不異日乎。答。若不加以日等。有二不備。一者顯妄不備。葢必二者皆非。二者不異。方顯宛轉虗妄。無可指陳也。若惟單就空言。是猶有可指陳處也。二者顯玅不備。苟若但言非空。而不言非日。則但顯性無礙。而不兼顯相無礙也。若但言不異空。而不言不異日。則但顯不違性。而不兼顯不壞相也。
○此下據經文。觀相元妄至不相容者在前。真玅覺明至無可憑據在後。詞義不貫。明是錯簡。今依講文正之。
真玅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虗妄。無可憑據(此節本在後。今移而前)。
此以法合喻也。彼元真之玅覺明心。不滯一相。不拒諸相。亦復如是。若汝循發空之業。而以空明。大則如大千空劫。小則如鑿井出土。而空即現矣。若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如執鏡求火。執珠求水之類。則亦各各現。如求火火出。求水水出是也。若地水火風。同時發明。如吹火者。口中現風。薪中現火之類。則亦互呈齊現。如風隨火壯。火隨風烈是也。真玅覺明。循業發現如此。此與虗空體非羣相。而不拒七相之發揮者何以異乎。夫相之各現。不必論矣。云何俱現。今又以喻合喻。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入同觀此水中之日。此兩人東西各行。則各有一日。隨二人去。本一影也。乃一隨而東。一隨而西。此之二影。誰為定實。(準定也的實也)然則一處而現水火二大。亦誰為定實耶。既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是一而云何各行。既雙而云何現一矣。假使境有定實。猶可容辨難。今既無定無實。而顧於無定實之境。宛轉辨難。則難愈多。而愈人於虗妄。如同觀是一。知二是虗。各行既二。騐一是妄。則一之與二。孰可憑據哉。然則諸大俱現。亦是宛轉虗妄。無可憑據而已。此與空日生明。不即不離有。何以異乎。
○水喻如來藏性。影喻七大之相。兩人各行。喻循俱明之業。東西二影。喻俱現之相。
○鍾云。諸註以此處日影。同於二卷中月影之妄。又泥下文宛轉虗妄之語。反以俱現之玅作虗妄看。此以辭害義。以喻累法之過也。不知二卷顯如來藏體。故以真月喻真。而以月影為妄。此顯如來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故借水中日影。形容描寫俱現之玅。但觀一如來藏。隨七大俱現。如一日影。隨東隨西。其玅自見。若必難言日影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可現一。則宛轉虗妄。而無可憑據矣。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觀性元真。唯玅覺明。玅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此一節本在前。今移而後)。
此牒上虗妄以答前問辭也。但汝細觀七大之相。若果是實。或可指陳。正如水中日影。本來虗妄。無可指陳。若乃妄謂有可指陳。如執空華實有。已為迷妄。若更詰其相陵滅者。是猶復邀空華。而期其更結空果。真可謂迷中之迷。妄中之妄。云何詰其相陵滅乎。由此虗空廓然。逈無諸相。而觀七大之性。元亦純真。先非水火。水火尚無。說誰不相容乎。知水火。則知空地矣。而汝問大地虗空不合相容者。亦獨何哉。夫觀相元妄。則全相是性。不空即空。而相無礙矣。觀性元真。則全性是相。空即不空。而性無礙矣。汝問五大圓融之故。我為汝說圓融之故竟。
○問。性相既俱無礙。既不相凌滅而相容矣。奈何據今熾然凌滅。宛然不容。其故何也。答。下云汝以色空相傾相奪。則傾奪二字。即其故也。是知凌滅不空。病根在於眾生無始妄習傾奪。非彼妄相真有是也。其猶月運岸移。惑本在於雲駛舟行之妄見。非彼月岸真有是也。又如夢見水火。執為實有。便見凌滅。纔知是夢。便可橫身直過。尚無燒溺。豈有凌滅。是知今之熾然宛然。實由堅執之久而忘執之功未至耳。
○詳滿慈之疑。謂既稱圓融周徧。便該得凌滅不容。若是不滅相容。恐非圓融周徧。佛以不滅相容。正是圓融周徧。然並不與之辨如何相容。如何不滅也。但只追究七大之所從來。總是如來藏性。循業發現。性全是真。相全是妄。既是虗妄。如空華日影。將誰相滅。將誰相容。然則並不當問其相滅不相滅。而何必辨其不相凌滅乎。並不當問其相容不相容。而何必辨某為相容乎。此謂溯本窮源。搜出來歷。不待辨難。而疑團打破矣。
○說空不空如來藏已竟。
○此下圓彰三藏。以勸修也。由前次第三藏。急於破迷成悟。故俱就眾生迷境顯示。未暇普收聖凡染淨二緣。十界一如無二。以畢彰藏心全體大用。今既粗細二惑。次第破盡。玅明披露。道眼近圓。理宜罄竭諸佛之靈府。而徹底顯示。故此統會畢彰。用顯圓融三藏也。
○滿慈於此。應有伏疑。由前極談眾生現住迷境。當體性相。二俱無礙。若爾。即應不揀聖凡。同見無礙。今何我等動成有礙。而如來獨得無礙耶。於是如來應念指示其由。所以復有後文之圓示也。舊註既不辨訛誤。又不推此來意。致令此處經文。前無結歸。而後無發起。復何脉絡之可通哉。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此密銷我等何得動成有礙之伏疑也。當機者。既疑眾生何以有礙。佛因指出成礙之由。而言。富樓那。汝等所以一切有礙者。豈有他故哉。良由汝等業識不空。相見未破。循色空之業。互相傾奪於如來藏。如凡外背空而趨有。是以色而傾奪於空也。權小背有而趨空。是以空而傾奪於色也。相傾相奪。而如來藏。即循汝業。而現空現色。葢真如隨緣。與妄心相應。故見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此色空法界中。開眼時。但見物象森羅。風動空靜。而動靜交礙。日明雲暗。而明暗互防。如是乃至地空不容。水火陵滅。塵勞滿前。全成穢土。不知相本虗而無可憑據。只為眾生內為無明所蔽。業力所使。迷而且悶。如下界與三塗有念為迷。上界興二乘無念為悶。所謂有念無念。同歸迷悶也。惟其迷悶。不自了知。背清淨覺。和合妄塵。故發塵勞。而有世間相。全性成相。所以動成有礙者。由此自迷自背之故耳。豈性相之過哉。
我以玅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玅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虗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玅覺明性。
此密銷如來獨得無礙之伏疑也。當機者。既疑如來何以獨得無礙。佛因自陳無礙之由。而言。我所以得一切無礙者。豈有他術哉。但惟用彼六根中。圓湛不生滅性。以融彼徧成色空生滅之如來藏。而如來藏。迷時縱成色空生滅。而妄本常空。相非實有。今由以玅明常住之性融之。而生滅妄相。了不可得。惟一玅淨本覺湛明之性。圓融照了。徧周法界。所謂以如如智。契如如理。而住持大光明藏也。夫眾生背覺。而真如尚隨染緣。與妄理相應。成世間相。況順性玅修。安有不隨發玅用者乎。是故從體起用。於此理法界中。無礙緣起。約理事無礙法界言之。理不可分。故理惟一也。事無紀極。故事無量也。理無分限。理故大也。事有分限。事故小也。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而理事無礙矣。約事事無礙法界言之。如一塵一毛。一身一界。皆一也。多塵多毛。多身多界。皆無量也。微塵毛端。皆小也。無邊剎。無邊身。皆大也。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而事事無礙矣。取相以實之。如不動道場。徧十方界。非一為無量乎。身含十方無盡虗空。非無量為一乎。於一毛端。現寶王剎。正中現依。坐微塵裏。轉大法輪。依中現正。非小中現大乎。雖寶王剎。猶然毛端也。雖大法輪。猶然微塵也。非大中現小乎。此皆如理智中。現如量境。良由諸佛翻背覺合塵者。而滅塵合覺。故翻發塵勞世間相者。而發真如玅覺明性。全相成性。所以獨得無礙者。由此不迷不背之故耳。豈性相之殊哉。
○此下圓彰藏性。不惟以一心而圓具三藏。且於每一藏中。即圓具十法界。如非則十界俱非。即則十界俱即。融則十界俱融也。以其非一切。即一切。而又融拂一切。酷以三諦三觀。心粗浮而不沉玩者。輙立諦觀。不知詳佛深旨。但是直指眾生現具本來之心。便是如此。圓融玅極。眾生迷時。諸佛證後。常只如此。了無增減而已。又復當知。亦不離前根中所指圓玅明心。但於十顯一破之後。方以指明四科七大。復進常徧。今乃至此。方極圓融。而無以復加矣。始終惟顯心性。何曾與說觀門。苟此處觀門已立。便當依此修行。觀音圓通何用哉。
○鍾云。此處文義。聯絡難斷。言雖滅塵合覺。一多小大。相攝相入。起大神用。而如來藏中。實纖塵不立。非一切也。雖非一切。又萬法悉備。即一切也。又互泯互存。不可思議也。何疑諸大周徧法界。而不相凌奪哉。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重一玅字玅即寂也)非心(攝根識二大)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乃至非意識界。(此處無五陰者。以五根六塵攝色陰。以意根六識攝後四陰。至於入處。開之即是)非明無明(此頗似心經語。惟最初多一明字。意謂無明無體。體是。本明。故兼帶言之。明即真心。似不當非。然對無明而立明。乃是有待之法。今此圓心絕待故亦非之也)明無明盡。(不帶盡字。是流轉因緣。各支下俱加一盡字。是還滅因緣)及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乃至者中略。二曰行。三曰識。四曰名色。五曰六入。六曰觸。七曰受。八曰愛。九曰取。十曰有。十一曰生也)非苦非集非滅非道。(聲聞所修四諦法也)非智非得。(小乘所證智理也)非檀那。非尸羅。(持戒)非毗梨耶。(精進)非羼提。(忍辱)非禪那。(靜慮。初心。則靜即止。慮即觀。行成。則靜即定。慮即慧也)非般剌若。(智慧。此六度為能趨之行也)非波羅密多。(到彼岸。此所趨之理也)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如來)非阿羅訶(應供)三耶三菩。(正徧知)非大涅槃。(圓寂四德之總體)非常非樂非我非淨。(涅槃之別相)以是俱非世出世故(世結六凡。出世結四聖)。
此先明離萬法以顯空如來藏也。夫玅性雖隨染靜二緣。起成二相。而如來藏本玅圓心。本來虗寂。無有一物。不定屬於一法。故非七大。非六根。非六塵。非十八界。此非世間法也。非緣覺法。非聲聞法。非菩薩法。此非出世間法也。非如來三號。非涅槃四德。此非出世間上上法也。葢惟獨約心體。故凡聖俱非。而直指人心。所以不存聖凡之見。乃至心佛俱非矣。
即如來藏。元明心玅。(對上本玅重一明字。復係之以心玅者。見用但體含。非滯有之用)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六凡法)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緣覺法)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聲聞法)即檀那。即尸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剌若。即波羅密多。(菩薩法)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如來法)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此明即萬法以顯不空如來藏也。以十界諸法。若離此心。無片事可得。故惟據藏心之體。便即十界之體。信手拈來無有不是。乃至心佛俱即也。
即如來藏玅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非即二字當是非二字)。
此雙遮雙照以顯空不空如來藏也。夫既萬法俱非矣。又萬法俱即矣。即如來藏。又玅又明。本來元具。不假修成之心元。其圓神不滯之體。固不定屬於即。亦不定屬於非。而離即離非。而隨宜自在之用。全非而即。全即而非。而是即是非。至此。則圓融極至。而顯心之玅。無以復加矣。
○原夫佛酬阿難玅定之請。捨置權小所修。示以諸佛本定。然斯定所以迥異者。以是全彰自性本玅圓定。釋者不可多用修意。以仍濫於常途也。況此奢摩他中。純談本定。曲顯性真。而說修之意絕少。從初三卷。直指藏心本定之體。顯次第空藏也。而大眾各各自知心徧十方。常住不滅。斯則頓意成矣。而圓意猶未彰也。復次滿慈頓興二難。為後二藏之發起。於是答萬法云何生續。則略彰藏心隨染緣之用。顯次第不空藏也。斯則體用略備。圓意已露。而猶未具彰也。復答五大不合相容。且示性相二無礙理。顯次第空不空藏也。斯則且彰無礙。釋彼有礙之疑而已。至於即性之相。無量不思議業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議玅體。未極顯也。更因當機之伏疑。而與之備談染緣淨緣。四義四相。則一切圓用。方以盡彰。又與開二合二。雙拂雙融。而三一玅體。方以極顯。然用須證而後發。故略帶修成。體則本來現成。故仍彰不變。縱因修顯。亦非修生。是則後之圓融三藏。收前次第三藏。總以極顯自心本具之圓定。而非有觀門可立也。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玅音。若無玅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此責滿慈不勤求而徒事口舌所以策其進也。夫如來藏玅明心元如此。如何世間。欲有色有無色有眾生。及出世間二乘。各以本智為能知。各據證境為所知。即以此所知心境。比類推度。謂如來無上菩提。亦同於此。豈知無上菩提。微玅第一。本不可思也。又用世間語言。如陵滅不容。因緣和合之類。而參雜於佛知見。豈知佛知見即是圓融三藏。本不可議也。不可思議。而輙以妄心妄言思議之。豈不遠哉。夫玅性在人。以玅體而含玅用。猶須以玅智發之。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玅音。若無玅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此寶覺真心。(實有離垢光明財用三義)人人具足。各各圓滿。亦如琴瑟等皆有玅音也。而有發有不發者。在有玅指。與無玅指耳。如我得之於心。則應之於手。故一按指。而光明煥發。照天照地。皆成玅用。豈非有玅指而能發玅音耶。(海印即佛心常住三昧也)汝則暫一舉心。塵勞滿眼。物象森羅。不發玅用。豈非無玅指而不發玅音耶。所以不發玅用者無他。有無上覺道。即佛智果。所謂發玅用之玅智。佛初以之合如來藏者也。由汝不肯勤求無上覺道。而愛念小乘。取其功省而利近。得少為足。但以六通十八變等化城偽寶為足。不復知真寶所在。故不發耳。若肯勤求。即與如來把手共行。決不相賺。汝可不勉哉。
○宗鏡云。樂蘊奇音。按指則宮商應節。人懷覺性。智巧則巧用冥符。得失在人。精粗由己。所以善逝按指。發海印之光。含識舉心。現塵勞之相。
○鍾疏云。前文滅塵合覺。故發真如玅覺明。及一為無量等。所謂如我按指。海印發光也。二發字。正相應。前云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所謂汝暫舉心塵勞先起也。前文是法。此處是喻。非兩層意。
○至此。則知法華所言佛之知見。但有其名。未竟其實。此經方明言佛知見。是三藏圓融。寂滅一心也。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玅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玅真常。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玅明。受此淪溺。
此滿慈窮索妄因而擬進修也。富樓那言。如佛所說。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則我與如來寶覺圓融。真玅淨心。同一圓滿。應無二相矣。而我昔遭無始妄想。自蔽玅淨圓明之寶覺。生此生死相續。久在輪迴。今雖得聖乘。猶未究竟。見思雖盡。無明尚存。其不知妄因生起也固宜。若乃世尊。五住盡而二死亡。諸妄一切圓滅。獨玅真常。稱為大覺。其知妄因必矣。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而有妄起。顧乃自蔽玅明。受此淪溺也。前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世尊答以因無明起。今問此無明者。復因何起。所謂直窮到底也。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祠授謂從神乞得也)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此下借事發明妄本無因也。佛告富樓那。據汝推本無二。是信已本真。稱佛圓常。又信佛永證。乃至萬法生續之疑。性相難容之惑。皆已破矣。然汝雖除疑。而餘惑未盡。尚不達此無明無因。是以強索之也。即今目前偶有一事。我即借此。與汝發明。汝豈不聞此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照鏡。愛鏡中之眉目可見。而瞋己頭之面目不見以為此不見者。即同魑魅。遂無狀狂走。於意云何。已非魑魅。而自以為魑魅。此人之狂。是從何因而起。不應無故狂走也。滿慈被世尊一問。當下分明。答云。此人但是心發顛狂而走。更無他故。無故。則無因矣。
佛言。玅覺明圓。本圓明玅。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當云因為何在)。
此以法合喻也。滿慈於事上却解。於理上却迷。故佛就其明處以導之。言此覺又玅。又明。又圓。一覺而具三義。乃是本來自圓。本來自明。本來自玅。非假修證。而未甞有妄。既已稱之為妄。便是突然而起。云何有因。若有所因。即名為真。云何名妄。可見於妄而索因者。不達妄理者也。且無明與妄想。皆是最初細惑。自其最初痴相。謂之無明。自其迷中動相。謂之妄想。却後凡迷真處。便是無明。凡執似處。便是妄想。互相引發。凡有幾重。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至微塵紀劫。終不得其因之始相。雖佛八音四辨。亦不能逆推而說其本始之因。良以妄體本空。無可說也。如初一人。忽然妄說。遞遞相承。從妄說妄。及推其因。遞遞皆虗。如是迷因。正因迷惑。不達無因。所以常自成有。若識得迷無生因。自見諸妄悉皆本空。而無所依。不但只達妄空。亦達最初即未曾生。而劫後將何所滅。是則汝謂世尊諸妄一切圓滅者。亦妄也。我今雖得菩提。但能說此妄本無因。豈能拈出無因之妄以示人乎。所以得菩提者。正如寤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別無方法。拈取夢中之物以示人也。且夢中物。影影響響。亦似有因。似可拈取。尚不能取。況復無因之妄想。本無所有。乃索其生起之因。欲取而斷之。烏可得哉。此妄無因。正如達多狂性相似。不是因人教他狂。亦不是頭上本來有狂。元是自己迷頭認影。自怖而狂走。忽然此狂一歇。則知此頭非從外得。縱使未曾歇狂。眉毛元在眼上。鼻孔依舊下垂。曾不動著一絲毫。亦何遺失之有。富樓那。汝之妄性。即如達多之狂無異。其因豈有定在。乃向如來索之耶。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此告以歇狂之法也。汝究妄因。將欲得其本因而苦修以斷之也。今既悟其無因本空。何必乃爾。汝但不去隨順世間業果眾生。三種分別現行相續心。三緣斷故。粗惑粗境已盡。則三細中流注細念。所以為粗惑境之深因者。自然不生。良以粗念除而功熟。細念亦隨盡也。粗細俱妄。則根本無明。豈能獨存。則汝之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泯然而歇息矣。此狂一歇。當下即是菩提。所謂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也。至此。則知勝淨明心。(勝者超過一切之意。權小亦稱淨明。而非勝淨明也)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元是己物。不從人得。何藉䊀皮帶骨。劬勞辛苦。動經劫數。以為修證哉。再以喻明。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而不自覺知。乃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然貧窮。而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元是衣裏之物。非從外得。然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無勞修證。亦若是而已矣。此不獨與滿慈發明云何有妄。即阿難見相發心惠我三昧等疑。俱釋然矣。
○問。此之頓歇。與耳根圓通。同耶。異耶。答歇意同。而就位有異也。若博地凡夫。名字位中。聞斯法門。悟徹真有妄空。從耳門入流忘所。即是不隨世間分別。三緣頓斷也。自此由忘而不生。由不生而盡由盡而空。由空而滅。一路休歇。自淺之深。直至寂滅現前。即是菩提勝淨明心現前矣。此則全同也。若滿慈七信位後。根結已盡。何用翻前又從耳門而入。但從覺所覺空。頓歇法執分別俱生。至寂滅現前。則勝淨明心亦現前矣。葢前位人法二執齊歇。此位但歇法執。故云就位有異耳。
○鍾云。三緣斷故三因不生者。三緣。如明昧相待等是世界緣。同業相纏等。是眾生緣。欲殺盜貪。是業果緣。而妄為明覺。則三種總因也。
○此下阿難第三番疑因緣也。最初第一。於顯見超情科中。疑見性不由因緣。第二於圓彰七大科前。疑萬法不由因緣。今此第三。乃疑證果成道。何亦不屬因緣。有果無因。誠大可疑。意葢聞佛久排因緣。而語中又帶因緣。既說因緣。又言何藉修證。故起斯問。是則前疑性相。今疑因果矣。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婬業(略牒業果。而意該世界眾生。業字應是等字之誤)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惟垂大悲。開發迷悶。
此躡佛語而執因緣也。即時阿難(云云)白佛。意謂如來既已擯棄因緣矣。語中又說緣斷而因不生。狂歇而菩提現。斯則說因說緣。皎然明白。似不可廢。云何乃欲頓棄之耶。且此因緣。是我等入道之門。發悟之地。於我等輩。實有利益。又不獨我等年少有學蒙其利益。即先輩耆宿。如大目犍連等。亦皆由此而得悟入。今言不藉因緣。則外道所說八萬劫後。自然成道。猶如縷丸。極處停止者。翻成第一義諦耶。縱使如來不墮因緣。寧不墮自然哉。此又我等迷悶而不解者。更望發其覆而決其疑也。
○富樓那問意已圓。復讓阿難起問。仍還當機也。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此但說喻。若約法中。須云無明因緣滅除。菩提自然而出)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此下約頭雙拂。此先拂自然法中。謂本性若屬自然。眾生即當常自見性。不復有迷淪者。今何故復有迷而背馳者乎。可見菩提不屬於自然也)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此拂因緣法中。如云若菩提性先自然有而後假無明因緣背馳不見遂謂此性全屬因緣。即當真失其性。方信因緣不妄。今何不由因緣而失真乎。夫性本不失。無端迷背似失而已。然正當迷背。似失之時。而本性實無變易。及見性破迷之後。此性何假因緣哉)狂本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此下約狂雙拂。此先拂自然)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此拂因緣不狂自然應是狂不自然即反說因緣耳)若悟本頭。(此躡上約頭雙拂。而悟頭之非自然非因緣也)識知狂走。(此躡上約狂雙拂而知狂之非自然非因緣也)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玅理。如恒河沙。只益戲論。
此雙遣因緣自然也。佛告阿難。汝所謂因緣自然者。今且就前狂喻以推之。即如演若達多。狂性因緣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故汝所執因緣自然。以為世出世間玅理。盡在於是。更無餘蘊。所以執悋。不肯吐却。殊不知未盡然也。若謂頭本自然。則應本自常然。無一時一處而不自然。不得驚為魑魅而發狂。今者忽驚無頭而狂走者。諒必有因。決非自然。不知何因而怖頭狂走。此則頭非自然明矣。若謂頭本自然。因照鏡故。忽驚無頭而狂走者。何不因照鏡故。而并失其頭耶。且正當狂怖妄出時。而頭不曾失。曾無變易。則此頭決不藉因緣明矣。大約謂此頭若是自然。當無狂怖。此頭若是因緣。當須真夫。今由有怖。故非自然。又由無失。故非因緣也。若謂狂本出於自然。即當本來常常有此狂怖。不知未狂之先。此狂藏於何地。而不起耶。若謂狂不出於自然。而出於因緣者。則頭本無狂妄。胡為而忽然狂走也。故知不但頭不屬因緣自然。即狂亦不屬因緣自然。既知頭之與狂。不屬因緣自然。則知玅覺之與無明。皆不屬因緣自然矣。汝惟一向自迷家寶。向外馳求。執緣執自固所不免。若使悟得本頭非緣非自。識知狂走亦非緣非自。則知因緣自然。皆是夢中䆿語。俱成戲論。非有實義。是故我說三緣斷故即菩提心者。但使三種分別戲論之緣斷除。即真菩提心矣。良以法執未除者。於三種相續。不忘分別。正是戲論。前云不隨分別。正以止絕戲論耳。戲論止。而無明無依。菩提離障。不真何待哉。然雖即菩提。而不可更作生菩提想。何以故。若菩提心生。則生滅心滅。此則仍是生滅之心。非真菩提心也。不但此為生滅之心。縱使滅生俱盡。無功用道。亦不可更生自然相。何以故。若自然心生。則生滅心滅。此亦全是生滅之心。非真無功用道也。何謂自然猶是生滅。良以計無生滅為自然者。正如世間諸相。因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對此和合。而遂將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即自然也。和合即因緣也。即此本然。是對待法。非真本然。故亦是戲論。所謂毫釐繫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繫縛。直至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和合本然二俱遠離。離與不離。二俱雙非。至此方是正句。方是活句。方是無戲論法。葢遣之又遣。以至無遣。方契真無功用道。真菩提心也。說到此處。復恐尊者以解為證。故又當頭一點云。雖然得到這箇田地。菩提涅槃。尚遙遠在。正謂得句之時。纔是發心。正好修行。趨向菩提。豈似汝等。但以多聞記持。歷劫辛勤。以為修證。縱經塵劫。亦終不能實證也。所以然者。由不肯捨戲論法故耳。抑且不但記持我所說法。如瓶受水。不遺一滴。徒為戲論。即使更能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其中清淨玅理。又如河沙之多。亦只是增添戲論。與本分事。了無交涉。所謂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以文字之學。總是名言習氣。障自悟門。不能洞當人之性故也。若能遠離戲論。則歇即菩提。尚不藉於劬勞。亦何有於歷劫難成也。
○盤山云。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要須發大勇猛。斷言語。息思想。忘能所。絕影像。一超直入。不涉程途。大事因緣。方知端的。
○賀云。若悟本頭以下。發明正義。一悟字。一知字。是歇狂玅訣。由悟得本頭非自然。非因緣。然後知得狂走非自然。非因緣。以悟本頭。方見本來面目是真。以知狂走。纔覺向外馳求是妄。又悟本頭。則知清淨本然。識狂走。則知循業發現。言汝一向自迷家寶。向外馳求。執緣執自。固所不免。若使親見本來。狂心頓歇。則知因緣自然。皆是夢中。䆿語。俱成戲論。非實義也。是故我說三緣斷故即菩提心者。是歇狂悟本之法。豈因緣自然之可擬哉。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薰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須待我佛頂神呪。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祕密玅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呪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薰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觀聽當見聞二字)。
此極言多聞之弊以勉其進修也。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毫無差誤。人間稱汝多聞。以為第一。用此多聞積劫舊習。猶不能免離摩登伽婬術之難。若果多聞可以脫苦免難。何須待我神呪冥加之力。方能使登伽婬火頓歇。得證三果。成精進林。愛河乾枯。而汝亦脫婬難乎。信乎非呪之力。汝斷不能解脫矣。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常不開演之秘密不可思議之玅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捨權歸實。遠離戲論。行起解絕。入無分別。身心俱斷。先以絕愛。斷性亦無。後以絕憎。舉愛憎二苦。與生俱生。極難除者。而遠離之。其決機只在一日耳。且也。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呪力。便得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女身之報。全由欲愛深重。故宿命開通。悔悟深切。夫耶輸女身。已為弱質。登伽淫女。更是劣機。但以一念薰修。皆獲大益。或得出纏。如摩登三果。或蒙授記。如耶輸成佛。即皆高證。而汝以堂堂丈夫。為人天中眾所知識。反自迷自昧。自縛自纏。留戀見聞。不能割捨。現見薰修有益而不修。明知戲論無功而耽著。徒守多聞。淹於下位。不亦可愧之甚哉。此等苦切語。是責之也。進之也。進之也。
○當知阿難此番辨論。最有關要。良以前既排盡因緣。後又將談修證。若一往有修有證。則違前自言。若一向非因非緣。則廢後修證。此誠聖言宛似互違。而不可不辨也。今明真本無處。猶夫頭本無失。而何有實修實證。固非一向墮於因緣也。又明妄之現迷。猶夫狂之現起。而豈終無修無證。亦非一向墮於自然也。由是則知斯經無修無證。固不礙於有修證。而有修有證。仍不礙於無修證也。前後之文。無復矛盾。其旨亦甚微玅也哉。
○自滿慈發問至此。復為一周。名無生無礙周。良以阿難於三卷末。承佛破妄顯真之示。但初悟所執之妄。初見所遺之真。故方謝其銷我倒想。隨請其更除細惑。至四卷之初。滿慈代舉生續圓融之二問。而佛答初問。則深窮萬法始於無明。而本空無生。答次問。則圓彰性相是佛菩提知見。而融徹無礙。與夫三番轉難。則審除細惑無餘。而無生無礙之旨愈明矣。又復當知。前周初明二執分別。純屬悟境。此周搜抉二執俱生。兼啟修意。良以細惑要因修所斷故。又若結歸性定。則前周中。談空如來藏。以直指自心本具玅定之體。極顯其常住周徧。此一周中。談後二如來藏。乃至圓融三藏。以詳發自心本具玅定之用。極顯其無礙圓融。此即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玅圓真心。不假修習。如如本定。三名中。即玅奢摩他。而徹悟此者。即微密觀照也。又此心此定。一切眾生。乃至權小。悉不測知。所以錯亂修習。終無實果。故於經題四實法中。正屬如來密因也。說奢摩他令悟玅心本具圓定已竟。
初科中見道分竟。
○此下令依玅心一門深入答阿難玅三摩提之請也。舊註科為修道。理雖不差。但天台判圓住同於別地。方謂真修。而住前未全許為修。應知此科論修。尚在修之初門。論證。不無證之初位。以圓通功就。方信滿而入住也。又此經所以異於權小者。惟在用根而不用識。故前顯真。始於根性。今談修證惟選本根。證入圓通也。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沉冥。出於苦海。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玅覺明心徧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玅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此敘大眾領悟得益更請修門也。阿難及諸大眾。聞佛談萬法生續。以至頓棄因緣。五番示誨。故五重深惑皆除。而心悟實相。(實相者。即前真勝義性寂滅場地及無戲論法也)身意輕安。得未曾有。方到究竟無疑惑地。更不復疑因緣自然矣。前者悲淚雖多。感悟猶淺。於是重。復悲淚(云云)而白佛言。我等惑妄重封。權宗固閉。賴無上大悲。清淨寶王。(清淨智也。利樂無盡。故稱寶王)善於開豁我心。能以如是推妄發真。種種微細因緣。善巧方便。提撕獎勸。引諸陷溺障蔽之人。而出於憎愛之苦海。恩何如也。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全分開示之力。得知如來藏玅覺明心。無所不徧。無所不包。比之向日。已覺改頭換面。慶幸已甚。以為知此一事。千了百當。不復更有所事矣。而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如一日修無漏業。然此藏性。十方無壁。四面無門。無由得入。我今日如旅泊之人。流落已久。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須因門而入。不得其門。屋亦不可得居也。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咸使捐棄小乘有餘涅槃。而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良以小乘止斷四住見思。尚餘五住。猶如化城。今欲進趨五住究盡之寶所。故非導師不能指出舊由之路也。然此在會。有學者多。世尊既不許用意識觀察降伏。今令有學者。從何方便。攝伏疇昔攀緣。無始來我法二執分別。然後得大總持。入佛知見。如得門而入居華屋乎。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睦州云。汝等諸人。還得箇入頭處也未。若未得箇入頭處。須覓箇入頭處。若得箇入頭處。已後不得辜負老僧。故曰得其門也。等諸佛於一朝。若不得其門。不見室家之好。所以悟藏心之後。而重請入門也。
○鍾云。實相無相。如來藏體。周徧十方。本性清淨。絕名離相者是也。失性如旅泊。見性如華屋。見性不修。如獲屋不入。故請如來本發心路。入佛知見也。玩本發心本字。即首卷所謂真心無諸委曲相也。無餘涅槃。圓果也。本發心路。圓因也。既已見性。又求入佛知見者。見方開示。修乃悟入。要因門入。正啟後文一門深入也。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玅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玅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此先略標二義也。佛慈雖示普為。而二乘猶為當機。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回小向大。於菩提心已發矣。而未自在。不得其門而入者。又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兼凡外權小。能發菩提心者。為此等眾。開無上佛乘。與玅修行路。俾由此路而直至佛乘焉。於是先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一向中路疲倦。戀止化城。今既決定發菩提心。定要進趨寶所。於佛如來玅三摩提。所由以趨寶所之路者。不復更生疲倦矣。然當何以用其功哉。應當先明從本覺而發始覺。最初起修之正念。有二決定不可易之義焉。
○佛於見道分中。則曰玅奢摩他。微密觀照。今談修道。首曰玅三摩提。是則自判分別。不容穿鑿久矣。乃舊解以奢摩他三。盡入見道一分。而判此下為最初方便。豈佛旨反不足遵與。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此徵起二義也。
一決定以因同果澄濁頓入涅槃義。以因同果四字。便是第一決定之宗。澄濁等。便是此宗之趣也。葢言所以必欲因果相同者。以因果不同。則不能澄濁取涅槃也。此一義。文短而義長。義長者。葢直至如來斷果。究竟極證也。又此雖因果雙舉。而意在略明果證之遠。非比小教化城之果。僅齊圓之七信。亦非比始教[魚*暴]腮之果。僅止圓之二行也。由彼皆以生滅識心。為本修因。而因果不同。故不能遠趨佛之常果。是故先須說此第一決定也。
二決定從根解結脫纏頓入圓通義。從根解結。便是第二決定之宗。脫纏等。便是此宗之趣。葢言所以必欲從根解結者。以不從根。則不能脫纏而頓入圓通也。此一義。義短而文長。義短者。以所說圓通。似惟始入住位。較前涅槃義則短也。文長者。以一經要義。下手工夫。全在此科。故不但本科較前為長。次下釋二疑。示倫次。選本根。皆所以足此科之義。問圓通如何始入住位。答。圓頓法門。功夫惟在住前。住後。則一超直入矣。又此科對前科。前是顯果遠而究竟。此是顯因巧而證速也。以經於六根。尚選圓根。文云。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何況較之從識從塵而入者。則豈止於日劫之倍哉。故知此之法門。最巧而至速矣。
○鍾云。決定義。謂決定而不可易者。初義令審因地發心。為進修基。而指五濁為生死根本。即虗空滅生者也。令其擇之旋之。而依圓湛不生滅性以成功。次義令審煩惱根本。使知所降服。取如來位。而指六根媒賊劫家。繼以世界相涉之義。備顯六根數量優劣。令知所擇也。既得無生滅性。為因地心。又審煩惱根本。選擇圓根。一門深入。則六根俱降服。而可圓成果地覺矣。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虗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溼為水。煖觸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湛圓玅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疊渾濁。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于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此發明第一決定以因同果澄濁頓入涅槃也。阿難。所謂第一義者。凡一切功德。皆在初心。若離初發念。則不成無上道。汝等若欲捐捨小乘。修菩薩一乘圓頓而入佛知見者。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位。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仍用舊時名言所薰。業種所起。生滅識心。為本修之因。而欲求佛乘不生不滅真常之果。如敲冰索火。掘地覓天。無有是處。葢生滅心。有作無常者也。不生滅心。無作不壞者也。以是因果須同之義故。汝且徧觀諸器世間。常無常品。凡可作之法。畢竟無常。皆從變滅。如夢幻泡影是也。借曰不滅。阿難。汝又詳觀世間可作有為之法。誰為不壞者。雖有善壞。然終不聞爛壞虗空。何以故。空非可作。既無可作。亦無可壞故。然則欲求不生滅果。須取無作不壞之因。不應復用生滅心矣。所以必取無生滅為因心者。果何故耶。良以眾生心海。現為五濁昏擾。無時清明。今欲澄之以取涅槃玅德。非湛圓不生滅性以為因心。必不能也。夫此湛圓玅覺明心。本無昏濁。何由而有昏濁。則汝身中。堅相為地。如骨肉之類。潤溼為水。涕唾之類。煖觸為火。煩熱之類。動搖為風。呼吸之類。由此四大所纏。遂分汝湛圓本體。裂為六根。在眼為視。在耳為聽。在鼻舌身為覺。在意為察。所謂本一精明。成六和合。於本無分隔中。自成分隔。而從始入終。共計有五重渾濁矣。然何以謂之濁也。阿難。譬如清水。清潔者。其本然也。若彼塵土灰沙之倫。質則留礙。而有形塊。此二體者。本來一定。性不相干。忽有人焉。取彼土塵。投此淨水。則留礙者。失其留礙。清潔者。亡其清潔。而容貌汩然。昏擾不定。故名之為濁也。吾謂汝濁五重。亦復如是。清淨覺心。本與四大六根。了無交涉。由彼最初一念忽起。遂分能所。而清淨覺心。渾濁不見。與水之因土塵而濁者。何以異哉。
阿難。汝見虗空。徧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名眾生濁。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此別明五濁相也。阿難。何謂五疊渾濁。第一重者。依於色陰。即汝舉頭見空時。四無邊畔。不知誰為見而誰為空。空與見。混作一團。而無所分別。前云縱令虗空亦有名字。是空本有清淨之體也。今與見相混。則空為擾擾之空。而亡其空之體矣。前云見空之時。見非是空。是見本有明了之覺也。今與空相混則見為蒙蒙之見。而亡其見之覺矣。頑空妄見。綿綿密密。如經緯密織。而妄相以成。此第一重。名為劫濁。以見該四性。(聞覺知)空該四大。而山河等。有成住壞空之劫也。第二重者。依於受陰。湛圓中。本無內四大之身相。汝投胎時。吸取父精母血。而成四大之身。於是見聞覺知。元一精明。本無留礙。由汝四大壅塞。不能通融。無留礙者。成留礙矣。地水火風。元是一物。本無知覺。被此精明。領以為境。令生覺受。無知覺者。有覺知矣。一旋一壅。如一經一緯。密織而不可分。故四大本無情之物。由因妄織。雖針鋒草刺。咸有痛覺。是以眾生堅起我見。為諸見之王。六十二見。咸統於此。此第二重。名為見濁。第三重者。依於想陰。又汝心中。憶過去境。識現在塵。誦未來境。如是虗習。皆是意識用事。此意識性。發生妄覺。此意識相。容現六塵。覺離六塵。則覺無自相。塵離妄覺。則塵無自性。二法更互相依。亦如經緯密織。緣塵盈念。無時而不勞擾。是第三重。名煩惱濁。(煩擾也惱勞也)第四重者。依於行陰。湛圓中。本無生死。但汝朝夕。念念遷流。生滅不停。生從順習。凡夫無不貪生。故知見(猶言形質也)每欲留於世間。死從變流。而凡夫無自由分。故業運(猶云業識也)每常遷於國土。(三界四生無不入也)一流一遷。亦如一經一緯。密織而不可分。遂有無邊生死。由因此故。流轉七趣。變幻一切眾生之相。是第四重。名眾生濁。第五重者。依於識陰。(偏指第八不取前六)汝等見聞六根。元是一體。而無異性。祗因色聲等眾塵隔越。故根為塵裂。而無狀異生。然本一精明。事同一家。故性中相知。如眼亦知聞。耳亦知見之類。既成六用。各開門戶。故用中相背。如眼不能聞。耳不能見之類。性中相知。似同而非異。用中相背。又異而非同。或同或異。二不可定。故俱失其準。一同一異。亦如經緯密織。以此六根結滯。而命託其中。體用俱不自在。是第五重。名為命濁。(所以依於識陰者。以根中無分別之見聞。正是第八見分也)此五濁者。自一念晦昧為空之後。便不得澄清。欲復湛圓之體。當亟求澄濁之方矣。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生死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虗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玅德(見聞覺知眾生現具六根中性。即本覺也。常樂我淨如來無餘涅槃。即究竟覺也)。
此教以澄濁趨果之方也。阿難。凡夫本覺湛圓。雖與佛同。以有眾生濁。則遷流生死。故失真常。以有煩惱濁。則法塵勞擾。故失真樂。以有劫濁。則空界無情。故失真我。以有見濁命濁。則根身不淨。故失真淨。今欲即以具五濁之四性。而遠契如來四德。以頓證極果者。其道安在。彼生死根本者。即六處識心也。凡外權小。悉取之而錯亂修習。皆為因不同果。今決定擇去而不用焉。不生滅圓湛性成者。即根中所具。吾前十番顯示。二見剖瑩。近具六根。遠周萬法者。凡外權小。迷昧之而日用不知。今決取而依之。既依此湛性。即用此湛性。以旋其虗妄生滅之五濁。(旋字極玅澄水者攬之使旋則塵自落矣)而伏還元覺之體。由是得圓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則因同於果矣。此是十信滿心。自此歷初住以去至等覺。為果地之修。玅覺為果地之證。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則果同於因矣。再合前喻。如澄濁水者。貯於靜器。靜深不動。則沙土自澄。而清水現前。沙土。即五重渾濁也。靜器。即根中性也。清水。即湛圓本體也。到此田地。名為初伏客塵煩惱。方斷界內見思矣。然前之沙土初沉。泥猶未去。喻若無明之伏而未斷也。若去泥純水。方可名為永斷根本無明。而界外見思悉斷矣。二種無明既盡。則明相精純。毫無纖翳。任一切變現根身器界乃至示居生死。互融六根。隨意縱橫。則無煩惱。悉成玅用。皆與如來常樂我淨。涅槃玅德。相為昭合。亦如泥盡水純。任攪不復渾也。夫以涅槃遠果。惟取契於因地發心如此。汝等可不於審觀加之意哉。
○問。審因心。而必因見聞覺知者何也。答。由此四纏。分汝湛圓玅覺明心。為視聽覺察。故見聞覺知。全是玅覺明心。是則既由見聞覺知而成濁。必由見聞覺知而澄濁。所謂既從地倒。還從地起也。大智度論云。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渾濁。若明珠入。水即清淨。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心亦如是。煩惱入心。能令心濁。諸慈悲等善法入心。能令心淨。然垢淨不定。真妄從緣。若昧之。則念念輪迴。遺失真性。若照之。則心心寂滅。圓證涅槃。是以楔出楔。將粗接粗。若不執妄。尚不說空。幻影潛消。智光息?矣。
○第一決定以因同果澄濁頓入涅槃竟。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虗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不聞虗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相形。無結解故。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世界即世間也)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此發明第二決定從根解結脫纏頓入圓通也。所謂第二義者。佛慈利生雖急。而施教須待發心。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一乘。生大勇猛。直欲圓滿六度萬行。而決定棄捐權小舊修。以生滅心為因。諸有為相者。其下手功夫安在。彼生死是苦果根本。即六識也。煩惱是苦因根本。即六根也。煩惱既即六根。是六識為生死根本。而六根復為六識根本。汝等應當審詳此煩惱根本。從無始來。現陰所發之業。中陰所潤之生。(即求父母時憎愛等無明)正是煩惱。然誰為作之。而誰為受之。則根本可推矣。葢根即八識。八識引起六識。全是煩惱。而為苦因。六識招引生死。而為苦果。粗論似惟六識作之。而細推實是八識自作。現觀似當六識受之。而六壞惟是八識自受。故曰自作自受也。可見六根為煩惱根本矣。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者。則內而虗妄之根。如四大六根之肉身。外而虗妄之塵。如虗空無情之器界。皆不能知其顛倒在於何處。處尚不知。云何降伏此虗妄顛倒。而取如來極果之位乎。然根身器界。雖極廣大。而的實結處。至為簡要不繁。決當知而後可解也。阿難。汝觀世間以繩作結。雖諸股共成結體。而的實所結之處。惟在一股。若不真見而知之。則終不能解。苟能見之。即知解之矣。以喻明之。除是虗空。不被隳裂。元無相形。無結可解。其餘有相形者。有結必解也。則知除是根中無形性體。無結可解。若六精墮於勝浮二根。根有相形。有結必解也。然則孰為真實結處之體乎。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心即意根也)此六根者。與六識之賊為媒。根引識起。顛倒分別。遂將如來藏中。諸大家寶。悉皆劫為外之六塵。如世間外賊。必賴家內奸人勾引指教。方能成劫也。家寶既劫。則圓通者去。而留礙者存。雖欲不結。不可得矣。夫有情根身。所謂眾生世間也。無情器界。所謂器世間也。此之二法。盡一切法。眾生於二。徧成纏縛。皆不自在。總為結體。然的實結處。不在器界。惟在根身。由此無始眾生世間。生纏縛故。根既結矣。於器世間。豈能超越。得無礙乎。是則根若一解。不惟於身自在。而於器亦超越。得大自在矣。(後文觀音三十二應即超越之相也)是故迷者求出三界。悟者但解六根也。
○人但知六識為內賊。劫家寶。不知招引內賊劫家寶者。實六根也。故知起惑是六根。造業是六根。受報是六根。劫家寶亦是六根。此六根者。實為生死結元。故前云誰作誰受。後云自劫。是呼應處。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但約根身非干器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興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此德字活看只當用字能字之意)有千二百。
此約眾生世界以顯六根數量也。行人已知解結必從於根。然根乃有六。解惟從一。不可不擇。欲擇根者。當須通達六根數量。不知數量。憑何選擇。此科所以顯數量也。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屬於時。以遷流不住為義。■界屬於處。以方位定在為義。汝今當知。四正四隅上下為界。則是方位有十矣。過去未來現在為世。則是世數有三矣。此世界。乃身中之世界也。夫一切眾生。皆由諸妄。交織而成此身。故世興界。即在身中。貿易遷流。彼此相涉。未甞停住。人自不知耳。然界雖十方。而十方中。唯取四方為正。不取上下。以上下皆是四方之上下。無定位故。不取四隅。以四隅之中。以兩方交接而得名。無定方故。四數既明。興三世相涉。或世涉方。而成三四。固十二也。或方涉世。而成四三。亦十二也。宛轉俱是十二。於是遷流變易。自一而成三疊。而一十百千。數以次增焉。今且以方涉世明之。第一約四方各論三世。共成十二。第二於東方三世。變一為十。遂成三十。南西北方。亦復如是。四方各三十。成一百二十。第三於東方三十。變十為百。遂成三百。三方亦爾。四方各三百。成一千二百。以世涉方。例亦如此。所謂流變三疊。此世界自然之定數也。夫身中世界。即此六根。數既定於千二百。然則始於眼。終於意。總括六根。各各功德。亦千二百而已矣。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其統具數量。有如是也。
○問。身中世界。世無可議。界似不通。何以故。界有定位。身常轉移故。答。身外可見轉移。身中豈覺轉移。如世界非真不動。當亦時時轉動。雜華經。明世界游行往來。過百千萬世界。而世界中人。但見不動不移。豈能覺哉。當知身中亦有定位。界外亦見轉移。何用情計乎。
○又此千二百數。但是統論凡夫所具。非即真性勝用。即如下文耳舌意三。圓滿千二。亦比餘根稍圓而已。豈徧周法界之謂哉。故知稱真聖人。六根功德。數皆無量。
○且此科之意。但是欲令選根。不得不明數量。非是正修行處。而修行正意。惟在耳根圓通。長水剋意深擇。畫圖示人。乃謂修行意惟在此。是雖別有理據。而不知遮晦本修正意。智者不應惑之也。
○鍾云。三四相涉。以三乘四。以四乘三。俱成十二。是一疊也。即此十二。一各變十。成一百二十。是二疊也。即此一百二十。十各變百。成一千二百。是三疊也。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惟八百功德。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惟八百功德。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惟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此揀別隨方數量也。諸方互有優劣。而娑婆三優三劣。仍可獨推一根最優。故須揀別也。夫六根數量。以世界相涉論。固無優劣矣。然既謂之根。豈無全缺。既有全缺。豈無優劣。阿難。汝復於此六根之中。克定其孰為優。孰為劣焉。如眼以觀見為用者也。不見後。故暗。見前。故明。以前方之明。合後方之暗。及左右旁觀。是為四方。以功德論。四方各二百。四隅各一百。今眼所見前。及左右。三方。已成六百。并前二隅二百。共成八百。惟後一方二百。及後二隅二百不見。就一千二百而三分之。今得八百。是三分之二也。就四方而四分之。今見三方。是三分言功也。不見一方。是一分無德也。當知眼唯八百功德。而不成圓滿矣。如耳以聽為用者也。然其聽最周。十方無遺。動而有聲。便知其若邇若遙。靜而無聲。更徹於無邊無際。如十方擊鼓。十處俱聞。萬籟寂然。萬境不礙。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於諸根為最優也。如鼻以齅聞為用者也。齅則通出入息。然有出有入。而闕中交。如調適之息。出盡少停。後乃方入。當少停時。所謂缺中交也。息既有缺。功豈能全。故惟八百已矣。(長水曰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闕于中交。故惟八百而已)如舌之為用。不論甞味。而論宣揚。盡諸世間智。出世間智。皆能揚之。雖言有方分。詞或局也。而理無窮盡。義徧通也。是故世諦語言。至粗淺者。皆通至理。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亦云優矣。(如祖師聞婬詞而悟道。出世智也。孔子聽孺歌。而警心。世間智也。若是則愚者之言。亦具二智)如身以覺觸為用者也。觸則有違有順。然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中不知。是缺一分。合時能覺。有違有順。是具二分。以身根三分驗之。而闕離中之一。當知身惟八百功德。不成圓滿也。如意以受熏持種為用者也。故能默容十方三世。乃至世出世法。若凡若聖。無不包容。盡其涯際。是則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亦云優矣。六根功德。數量有優有劣。為汝所當克定者如此。
○問。通達一切法者。則能包容盡際。而未通達者。無有此能。何均稱圓滿。答。意根本具此能。而愚者不能引發。非意根之罪也。譬如剛刃本能解斷。而拙工不能磨礪。非剛刃之罪也。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騐此等六受用根。(領納塵境為受。發作功能為用)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於此。悟圓通根。(但云悟圓者。語略也葢選根取離深圓。而捨合淺缺今以六義推驗。則隱然惟耳根全當其選。良以眼雖同為離知而深圓不及。舌雖同其圓滿而離深不及。意雖同其深圓而純離不及。也。然則三義具全者。惟耳根而已)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上顯六根功德有全缺已。此令其揀選六根之中誰為圓根也。阿難。六根既為煩惱根本。即是生死深源。故順之則生死始。逆之則輪迴息。汝今欲逆生死欲流。(欲即五塵又名五欲)從淺至深。返窮流根。務令生死源竭。以至不生滅性者。別無下手工夫。應當勘驗此等能受用之六根。誰為合中知。誰為離中知。誰深而難測。誰淺而易知。誰為用具而圓通。誰為用缺而不圓。若能向此六受用根中。自推自勘。悟得何者是圓通根。可用之以逆彼無始塵欲交結。流生死者。既得循此圓通。若與不離不深不圓之根。較功量德。有如日劫相倍矣。今我備顯六根中湛圓明性。乃是眾生本具。箇箇皆同。非由修行造作而然。其功德有全有缺。數量如是。但隨汝意樂。詳擇其中。有可入處(朗然無疑之謂悟。決定取用之謂擇。悟須自悟。擇須自擇。不與說破何根也)吾當發明漸次修行功夫。令汝直往向前。不生退墮。然我心欲令汝自擇而不為汝擇者。亦自有故。良以十方如來隨方之機。千差萬別。任於十八界。乃至七大。一一修行。門門可入。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曾無優劣。供人揀擇。所謂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也。但汝下劣之根。未得圓通自在智慧。於六根門頭。未免室礙。故我宣揚。令汝在六門中。獨選一門深入。若深入一門。得一根無妄。則一解一切解。彼六知根。一時清淨。皆得解脫。不勞餘力矣。夫上來六義推騐耳根。既已密示。且由悟而修。由修而證。則解結功夫。大槩已略周矣。
○開頭一逆字。是轉凡入聖之玅用。如流逸奔色。順也。返流旋一。逆也。又如易之地天為泰。天地為否。地山為謙。山地為剝。皆逆義也。故曰。五行順行。大地火坑。五行顛倒。大地法寶。易。逆數也。要知修行無別巧玅。只此逆字。該括無餘。按後觀音圓通。入流忘所等。即逆生死流也。聞所聞盡等。即返窮流根也。寂滅現前。即至無生滅也。
○鍾云。淺深二字。註多不妥。吾意合離。揀鼻舌身三根。圓不圓。揀眼鼻身三根。此是專揀意根。當承欲流說來。以心念紛為緒為欲流之深者。覺觀出思惟為欲流之淺者。深則難足。淺則易乾也。
○又云。動若遐邇靜無邊際者。隨彼之動。似有遠邇。在我之靜。周聽無邊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此因解不明徹故躡前二意以請益也。阿難白佛言。世尊。佛謂欲逆生死欲流至不生滅矣。不知何者。是生死欲流。是我所當逆者。又言六根功德既有優劣。則根根不同。云何一門深入。而六根一時清淨。料世尊必有說以處此矣。
○此問不同後疑。葢疑為信之不及。而辨定是非。問為解之不徹。而請益開示。故佛下答。但是足前示而更加詳明。與之增解。非與之斷疑也。約明此之問意。方了後之答文矣。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見諦所斷之惑。即八十八使。亦名見流。謂意根對法塵。起分別見。因此見惑。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斷此見惑。即證初果。入見道位也)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虗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修道所斷之惑。即九十一品思惑也。又名欲流有流無明流。欲流者。謂五根貪愛五塵。名為思惑。由此思惑。流轉欲界。不能出離。故名欲流。有流者。因果不忘名之為有。謂色無色界思惑。因此思惑。流轉色無色界。故名有流。無明流者。無所明了。即三界思惑中癡。由此無明。流轉生死。故名無明流。斷此三流。即證四果。由二果至阿羅漢。皆名修道。故曰修所斷惑也。三界眾生世間者。以四住見思皆界內所斷。非已出世間者所斷也。以上明其我執未盡也)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生住異滅者。即菩薩所斷之惑。天台目為界外見思是也。又名同體無明。總攝法執中。分別俱生微細之惑。所謂塵沙無明。合為一住也。按起信三細中之業相。是生相。三細之後二。六粗之前三。為住相。六粗之三四為異相。第五為滅相。而第六不與焉。分劑頭數者。謂初住以上。至於玅覺。四十二品也。粗分四十二品。細分則應無量矣。以上顯其法執全在也)。
此先答其所當逆之流相也。佛告阿難。汝雖已從凡入聖。證初果而預入聖流。然只斷得見惑。至於第八賴耶識中現行種子。無始習氣必因修道所斷者。謂之思惑。汝猶未知。在界內見思且然。何況此賴耶中。生住異滅。同體無明。所稱界外見思者。數量極多。豈汝二乘所測之境哉。汝問如何是流。即汝未斷之思惑。及塵沙無明之別惑。是乃欲流所在。而汝所當逆而反窮者矣。
○向後五卷中之三空六結。皆由此立。而證道分之所斷者。亦此也。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玅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如太虗空。參合羣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虗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此下答一入六淨之義故先辨本無一六也。佛言。汝既不知一入六淨之故。汝且審觀現前六根。畢竟是一。畢竟是六。阿難。若言是一。則應耳可見而目可聞。頭可履而足可語矣。而今胡不然。若言是六。則身口與耳。宜各不相關矣。胡為問法之時。既用耳聞。口復問義。身復欽承乎。是故應知。若不是一。決當是六。以用中相背故。若不是六。決當是一。以性中相知故。決非汝根。元有一定之一。又元有一定之六。阿難當知。是根既非有一定之一六。而今現有一有六者。皆由無始一念顛倒。與外六塵。固結一處。交淪互替。於本圓湛中。一六義生。博地凡夫。執之為六。淺解學者執之為一。而曾不達圓而非一。湛而非六之本真。復何一六之可得哉。今汝雖證初果。不入六塵。已得六銷決非執六。但根中虗習。尚未曾除。執有涅槃。猶未亡一。此正所謂淺解學者執之為一也。一既未亡。則六根種子。一一具在。宜乎不知一入六淨之義矣。且湛圓玅性之墮六根。正如大虗空之參合羣器然。由器形有方圓長短之不同。因參合故。而遂謂虗空有異。設令除器觀空。亦可說空為一矣。殊不知其一其異。自在器形。彼太虗空。豈為汝之言說。而真成同與不同哉。既不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此太虗空是一非一。然則說空為異為一者。真妄矣。虗空既然。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因結根而說性為六。銷根而說性為一。此亦徒言說。而圓湛豈為汝之言說。真成一六之殊哉。由此根性本無一六。所以一解而六即銷也。
○鍾云。雖得六銷。猶未亡一。諸解紛然蓮師曰。只消用本色語。經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茲已銷六和合。却守一精明也。又言除器觀空。寧欲除空耶。葢不病其空。病執有一空耳。執有一精明。亦猶是也。并一俱亡。方證心體虗空耳。同即一也。不同即異也。一異并遣。復遣非一。知虗空之同異是非。了無所立。則一亦并亡。而圓湛不分矣。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玅圓中。粘湛發見。(初成見精)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成勝義根)因名眼體。如蒲桃朵。(眼根微塵。在眼星上。傍布而住。如頗胝迦。不相障覆)浮根四塵(四塵指色香味觸。而影略聲法。詳其文義。猶曰於諸塵中云爾)流逸奔色(成浮塵根)由動靜等二種相擊。(鼓動)於玅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耳根微塵在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浮根四塵。流逸奔聲。由通塞等二種相發。(引起)於玅圓中。黏湛發齅。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在鼻頗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浮根四塵。流逸奔香。由恬變等(恬即是淡無味之味也。變即五味之總。有味之味也)二種相參。(雜和)於玅圓中。黏湛發甞。甞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由合離等二種相摩。(際交也)於玅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搏(攬取也)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腰鼓俗名杖鼓顙腔也。細腰而以革鞔其兩頭。杖似人身)浮根四塵流逸奔觸。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玅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意之浮根。即肉團心。狀如蓮華開合。中有一竅。此由最初吸取父母精血時。而意即附著於中。以奔法所。謂無明殻也。然在身中。人不可見。故用思字。以明有思量處即其所在也)如幽室見。(處明者不能見暗中一物而處暗者能見明中諸象。葢意根處此杳冥昏默之地。為前五根運籌布策。故以此狀其知體也)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此明根結由塵也。夫湛圓玅心。本無黏著。最初何故有見。由於明暗二種色塵。相形互顯。於玅圓中黏却湛性。如膠之黏物一般。湛性被粘。而引發妄見。然猶未成根結也。既而見精復映此明暗二色。混作一團。遂攬結色塵。成勝義根。此根即是最初清淨四大所成。故曰根元目為清淨四大。然微細難顯。唯聖天眼。方能見之。凡夫莫覩。非浮根所能比也。因有勝義根為之本元。方成眼體。如蒲挑朵。粗相顯著。凡夫共見。是為浮塵之根。於諸塵中。流逸奔色。惟以色為所緣之境。而循色流轉。無有已時。眼根結矣。即是推之。由動靜等二種相擊。(云云)流逸奔聲。耳根所由結也。由通塞等二種相發。(云云)流逸奔香。鼻根所由結也。由恬變等二種相參。(云云)流逸奔味。舌根所由結也。由離合等二種相摩。(云云)流逸奔觸。身根所由結也。由生滅等二種相續。(云云)流逸奔法。意根所由結也。流如水之趨下。逸如獸之出押。奔如馬之馳坂。其順而莫遏之勢如此。欲得塵忘結盡。非用逆法。其何以制之哉。
○賀云。上文既曰非一非六。然則何由而有六根之異。故此出其根由。見得玅圓性中。本非有六。但由黏妄發光。遂至流逸耳。黏結卷絞博。俱是結之別名。與前相織一意。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齅性不生。非變非恬。甞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此牒上因塵有結是以離塵無體也。阿難。如是六根。皆由性覺湛明之體。一動而轉為能明之明覺。遂失覺明精了之體。由是粘明暗而發見。粘動靜而發聽等。凡六根精光。皆是粘妄所發。是以汝今見不出色。若離暗離明。則無見體。聽不出聲。若離動離靜。則無聽質。以至離通塞而無齅性。離恬變而無甞性。舍離合而無覺觸。外生滅而無了知。若是乎根之不能脫塵也。然所謂無有見體者。但無聚見於眼。結滯為根之妄體。非并其照用自在之常體而俱斷滅也。餘五亦然。奈何阿難誤認。又有下文斷滅之疑哉。
○孤山曰。由彼覺明。真明也。有明明覺。妄明也。迷彼真明。故云失彼精了。成此妄明。故云粘妄發光。汝今以下。泛論離十二塵元無六根結體。非正教脫塵之功。功在下科也。
汝但不循(一大功夫。惟在不循二字。所謂簡則易能真圓頓上乘也)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此以耳身舌鼻意眼為序者。佛言隨便自在無他意也)如是十二諸有為相。(有為屬生滅法)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知見舉意眼而該餘四也)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此正教以脫塵功夫也。夫六根之先。原是互相為用的。特以為塵所結。故滯礙不通耳。汝欲拔根。先須忘塵。如動靜以至明暗。十二塵相。皆是有為生滅之法。汝但不循之而轉。則塵不能粘我矣。然亦不必六根盡拔也。應當選一圓根。為下手處。念茲在茲。并力於一而先拔之。若使一根。外脫而忘塵。內伏而盡根。根塵不相偶合。則熟處漸生。生處漸熟。自然伏還元明本覺之真體。從此更不粘妄發光。而本有常光。逈然獨露。耀天耀地。若是其耀性發明。則諸餘五根粘結。應時齊拔。悉得圓脫矣。至此。則外不由塵。心光徧照。不假外緣。而起知見等。內不循根。照用徧周。不用勝浮二根。但權假二根。示為照明之相。而實不全由也。(佛菩薩之視不俯仰不回轉。葢由不全用根故也)由是根塵雙脫之故。現前六根。互相為用。眼亦能聽。耳亦能視。鼻亦能甞。舌亦能齅。意亦能覺。身亦能知。有時一根能作諸根之功。有時諸根仍作一根之用。六用皆徧。六門互通。斯於眾生世界。無復縛礙。而內之根身。既已得大自在矣。
○不循。猶不隨也。此不字。即是制奔色奔聲之羈靮也。與前逆字反字旋字同意。但不循但字玅甚。所謂歇即菩提也。順則由覺明說到粘妄發光。逆則由脫粘說到覺明圓玅。此自然之序也。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貧)無目而見。跋難陀(賢喜)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鉢提(牛相)異舌知味。舜若多神(主空神)無所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此恐凡小久執六用必循於根驟聞明不循根疑而不信故引此以證之令其信及也。阿難。明不循根。豈獨圓脫之後能然哉。汝今觀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也。而能見矣。跋難陀龍。無耳也。而能聽矣。殑伽神女。非鼻也。而聞香矣。驕梵鉢提。異舌也。而知味矣。以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以無身故。如來拔苦光中。映令暫現。旋成風質。其體元無。而覺觸自若也。又如諸修滅盡定者。六七二識。分別俱生我執悉斷。寂無心念。如大迦葉者。久滅意根。而圓明了知。不因心念而有。如上六人。或是凡夫業報。或是小聖修得。斯皆妄力。尚不依根。何況圓脫。豈無互用情界哉。
○合論曰。如蛇以眼聽。不必疑䟦難陀龍也。蛟無目而能行。水母得鰕乃能行。不必疑阿那律陀也。螻蟻以身為鼻。不必疑殑伽神女也。蜂以腋為舌。不必疑驕梵鉢提也。如風無形。物拒之則怒。不必疑舜若多神也。嗚乎。眾生爭於口耳鼻舌數寸之間。自以色香味觸為異。可不哀哉。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此牒根身既超而器界亦超也。阿難。今汝諸根。患不能圓拔耳。若圓拔已。寧獨六根互用而已哉。吾見內瑩發光。心光融鎔。洞徹表裏。如是浮塵。畢竟虗法。及器世間山河萬物。染淨苦樂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翻苦作樂。變穢為珍。乃至大小互融。一多不礙。無所不可。而無情滯相。全成法性土矣。是知六根未解。非惟器界不得自在。雖根身亦不得自在。六根既解。非惟根身得大自在。雖器界亦得大自在矣。故學者但當解根。無勞出界也。
○發光二字。與上黏妄發光正相應。彼所發者。妄光也。此所發者真光也。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玅。
此恐凡小過慮圓玅未發。先銷根塵。萬一根塵既已雙失。而圓玅又或不發。豈不落空。故此驗不藉緣令其進銷勿畏也。阿難。我謂明不循根。寄根明發者。豈無證哉。即如見性本周法界。而彼世人。由顛倒故。但聚見於眼。謂離眼別無見矣。假令世人正當聚見於眼時。忽然急合其眼。則暗相現前。毫無所見。設復有人。當其前立。則六相黯然。不復知其頭之與足。然此合眼之人。以手循彼外人之體而撫摩之。雖不假眼。而頭足一辨。了然無惑。是則暗中所知。與明中所見。知覺是同。了無有異。故知緣塵之見。尋常必因於明者。若離明而暗。則成無見。若不藉明而見自發者。是不明之明。無見之見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此謂明所不能明。暗所不能暗者。誰謂見必藉明而有耶。彼凡夫之眼。尚不藉明而見。何況根塵既銷。真光獨露之人。而猶謂覺明不成圓玅也哉。汝但求銷根塵。勿愁圓玅不發矣。合前觀之。則解根下手功夫。略已發盡。但未說出一門的指何根而已。學者潛玩而有得焉。則圓通修證。思過半矣。
○決定從根解結脫纏頓入圓通竟。
○又通前二義論之。前一義。為略示因果全功。令懸知究竟極果。後一義。為詳示初心方便。令切曉下手工夫。分門以定二決定義已竟。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白淨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若此見聽。(根惟略舉前二)離於明暗動靜通塞。(塵乃略舉前六以該其餘)畢竟無體。猶如念心。(即六處識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戱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悋。
佛謂離塵無有結體。阿難誤謂離塵全滅性體。故謬起斯難也。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則是欲求常住者。必因地覺心。與果位名目相應。同一常住。然後可爾。世尊。如果位中。斷五住而得之菩提。斷二死而證之涅槃。經煅煉而成之真如。因磨礱而顯之佛性。與夫離垢之白淨識。出纏之空如來藏。轉識之大圓鏡智。此之七種。名雖差別。皆是如來自證法門。清淨圓滿體性堅凝。一得永得。更無變遷。喻如金剛王。常住不壞者。然則欲獲此果。必用不壞之因明矣。今又云。離明離暗無有見體等。若此見聽諸根。離於明暗動靜通塞諸塵。而畢竟無體者。則與如來前破七處識心。離塵無有。乃至等於龜毛兔角者。豈不相同乎。夫既離塵無體。則是畢竟斷滅之法。佛既言生滅為因。不可獲常住之果矣。云何將此畢竟斷滅為因地心。乃欲獲如來七常住果。是何異邀空華而結空果耶。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是根性離塵無體也。若無前塵。念自性滅。是識心離塵無體也。我今進以識心推。退以根性審。循環反覆。微細推求。分明根識不異。若離前塵。決無我心。及心處所矣。夫真因方可剋果。今既成斷滅。又將何物立因。而欲求如來無上知覺乎。且此見性。既已斷滅矣。云何如來先說見性是湛是精。是圓是常。是則違越誠言。亦成戲論。今而後。知如來自謂真實語者。亦未敢信也。我之蒙昧恡嗇若是。惟望垂大慈悲。開我蒙恡。俾至於豁然無疑焉。
○賀云。阿難非誤認結體為性體也。意謂結可亡。六根不可棄。如佛所說此見聽等離塵無體。則六根與攀緣心。俱是生滅之物。俱當決定棄捐矣。乃世尊又教我於六根中。循圓通根。深入一門。是以生滅之因。求不生滅之果。得無因果名目不相應耶。不知六根粘妄之光。有生有滅。而六根中見聞覺知之性。原未甞生滅也。認六根為圓明覺。固不可。謂六根之外。別有圓明覺無生滅性。亦不可。世尊擊鐘一段機緣。乃就六根門頭。未有粘妄之光。惟一玅覺明體。綿綿不絕。烱烱常存者。顯示無生滅之性耳。故後卷云。生死輪迴安樂玅常。同是六根。
○又云。無生滅性。在六根中。如金在鑛中。見道分。恐阿難認鑛為金。故就見精中。指出二種妄見。修道分。恐阿難離鑛不見金。故就六根中。顯出一段聞性。所謂旋妄伏元者。只是銷鑛成金而已。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顛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此欲即事騐常以釋疑而先責其顛倒也。佛告阿難。汝惟好學多聞。而不暇盡漏。故汝心中。只曉得顛倒為諸妄所因。其實真正顛倒。現當汝前。反不能識。亦如說藥人。而實未見真藥。設我更有開示。恐汝所執甚真。一時不伏。故我姑設方便。且將塵俗易了之事。為汝發明。汝必因此而除疑矣。
即時。如來勅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否。阿難大眾俱言我聞。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否。阿難大眾俱言不聞。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否。阿難大眾又言俱聞。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此擊鐘以騐常也。即時如來。命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否。阿難大眾俱言我聞。若是了事人。只銷羅睺一擊。疑團粉碎。何須再審。世尊見其隨風倒柁。故於鐘歇無聲。而再詰之。則又答以不聞。又再擊而再審之。則又答言俱聞。此時阿難鼻孔。已在世尊手裏。遂雙開二難。而以云何聞。云何不聞拶之。終欲令其在聞聲邊。究箇落處也。爭奈阿難錯轉一語。而曰音響雙絕。則名無聞。豈知堂堂佛弟。却與斷滅外道同流哉。是則不識自己恒常之聞性。却狥聲塵生滅之聞相。豈非迷本聞而循聲流轉者乎。
○先德云。顏色規模恰似真。人前拈弄越光新。及乎入火重烹煉。到底終歸是假銀。尊者之謂與。
如來又勅羅睺擊鐘。問阿難言。汝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有頃羅睺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此復令擊鐘再驗也。文義同前。但前聞屬根。今聲屬塵。根塵不同。故須再騐耳。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云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惟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
此直責矯亂也。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何故自語矯亂耶。阿難大眾。一齊問佛。我今何為矯亂。不自覺也。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惟聞與聲。必有分矣。而問聞答聞。問聲答聲。隨風倒柁。言無定準。非矯亂而何。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知無。(此句只重有無二字。不重知字。猶云所知之有所知之無也)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者。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此為一句聞字連下句讀之)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此破申正意也。聲有生滅。聞乃常存。是其正意。審之不悟。故與申明。而破其誤執之深惑也。釋迦父子。既借鐘聲與阿難說法竟。復與鐘聲添箇註脚。故告之曰。阿難。鐘聲初歇之時。只是無響。非是無聞。汝乃說無聞者。若果實無聞。則汝聞性。隨聲已滅。汝則同於無知枯木。當鐘聲更擊。汝應不聞。乃我第三次審。又云何知。而言俱聞耶。更擊仍聞。則汝聞性。不隨聲滅明矣。是則所知之聲有聲無。自是聲塵。而或有或無。豈彼聞性因聲有而成有。因聲無而成無也。若使聞性實隨聲滅而名之曰無。則當我第二次審時。汝復將何性。知其為無聲乎。是故阿難。聲於聞中。實有生滅。聞於聲中。實不隨生滅。則為根為塵。斷非混濫也明矣。夫斷常縱使難定。根塵宜當易分。而汝現今尚且顛倒。惑聲為聞。於易分者而不能分。何怪以根中之常性。而惑為斷滅。此固於難定者而益不能定也。今既解此。不應復執離塵無性矣。
如重睡人。睡熟牀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搗練舂米。是人夢中。聞舂搗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為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木石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夢中怪鐘醒時說鼓互影略也)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搖即動也)開閉通塞。(兼肉耳也)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
此引夢騐常也。前阿難領佛離動離靜元無聽質之旨。而起根性斷滅之疑。今擊鐘之示。有聲騐之於動。無聲騐之於靜。而實未及動靜雙離以騐之。故此再引睡中雙離動靜時以驗也。且聞性不滅。更有一證。如重睡之人。熟眠於牀枕之間。其家有人。搗練舂米。砧聲碓聲。雜然交作。其人夢中聞舂搗之聲。識昏境倒。或以為擊鼓。或以為撞鐘。又於夢中。自怪其分明鐘也。何故作木石響耶。於時忽寤。如是杵音矣。乃告家人。我正夢時。聞此舂音。將謂鼓響耳。無論其舂杵是真。鐘鼓是假。總見其歷歷耳根處。阿難。是人正在夢中時。舉身皆忘。豈復有動靜二塵。及開閉通塞之肉耳。為其所記憶。然而其形雖寐。聞性不昏。則此性離塵不滅。又有明驗矣。且非惟夢中不寐。即死後亦不寐。極而論之。縱汝形銷命謝。眼光落地時。此性常存。豈為汝形銷滅。而亦與之俱滅乎。
○此處阿難仍富更有一問。問云。既此根性動靜無關。生死不礙。如來何言離動離靜。元無聽質乎。佛應答云。我言離塵無聽質者。為無聚聞於耳。結滯為根之聽質也。此質若忘。則徧周法界之聞性。方以全彰。豈令翻成斷滅乎。如此。方明出元無聽質之故。顯其自是阿難謬解。非佛自語相違也。不然。則佛前言離塵無質。後言離塵有體。終無以解自語相違之難矣。吳興曰。阿難通疑六根無體。如來所以單顯聞性為常者。為欲發耳根圓通之機也。
○舂擣認作鼓鐘。但取聞性不昧。縱汝形銷四句。更進一步。謂非惟夢中不昧。即死後亦不昧也。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聲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玅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此結示迷常逐斷故有輪迴棄斷守常即成正覺也。夫聞性不隨生滅如此。然則塵豈可逐。而性豈可不守哉。以諸眾生。從無始來。逐妄迷真。循此色聲諸塵。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根中之性。淨而不染。玅而不縛。常住而無生滅。其起惑如此。既不循根中所具常性。而流逸奔塵。造諸塵業。由是六趣遷流。生生流轉。苦果無盡。而惑業苦三。具足無缺矣。若能棄此生滅。而不奔諸塵。守於真常。而旋根反照。即所謂脫粘內伏也。即得常光現前。所謂伏歸元真。發本明耀也。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所謂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也。且不特此也。根塵識心。既已銷盡。到銷落之後。心中純想湛一之體。即所想湛一之相。更是一種最細難除之塵。而即此不捨湛一之心。亦是識情。名為法愛。更是一種貼體難刮之垢。若能於此二俱遠離。粗細塵垢。淨盡無餘。則汝法眼。當下清明。便是正法眼藏。云何不成無上知覺乎。葢法眼清明。雖方至於初住。然因地真正。則果無紓曲。而從初發心。必成正覺矣。至此湛一亦忘。又何六根之可結哉。喻釋根性斷滅疑竟。
○學人問高城和尚云。和尚夜後無燈時如何。師曰。悟道之人。常光現前。有甚麼晝夜。學人云何不見和尚光。師曰。擬將什麼眼見。學人云。世人現在。同將眼見。師彈指曰。善哉。一切眾生。根塵相涉。從無始來。認賊為子。至於今日。常被枷鎻。汝將眼見。意識分別。擬求佛道。即是背却本心。逐念流轉。如此之人。對面隔越。
楞嚴說通卷四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楞嚴說通卷之五
巴縣居士了庵劉道開編演
成都沙門離指方 示鑒定
○此下證釋別有結元之疑也。舊註謂此牒前不見所結云何知解而重問。若是。則無謂之甚。良以上文明說六為賊媒。自劫家寶。詳示根結之由。解根之法。何阿難忽又不知六根是結。而勞佛重答耶。當知阿難已領六根是結。而今更請之結元。即俱生無明。生死結根也。不知六根當體即是。離此別無。故佛下答汝欲識知俱生無明。生死結根。惟汝六根。更無他物是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此別索生死結元也。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詳示根結之由。及解根之法。已知六根是結矣。但不知離此六根。向上還別有深根。以為結之本元否。我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所結之元。終不能解。豈惟世人。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所以然者。我等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一出母胎。或啼或笑。不待教而自能。謂之無始虗習。亦名俱生無明。由生至滅。滅而又生。展轉浪流。常淪生死。我雖得此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然得開悟時。暫似解脫。而入塵勞時。依舊被縛。所謂說時似悟。對境還迷。乍寒乍熱。如隔日瘧。此皆俱生無明力之所使。惟願大慈。哀愍淪溺。的示今日我等身心。云何是結之本元。作何法以解之。不惟現會大眾。普獲利益。亦令未來眾生。得免輪迴三有之苦。作是語已。(云云)無上開示焉。阿難之意。葢疑俱生無明。方是生死結根。而為結元也。豈知六根即是哉。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祗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玅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此諸佛共證六根為解結之元也。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大眾。及為未來眾生。為出世因。使之修證有賴。作將來眼。使之信解不迷。於是以手摩阿難頂。表以頂法開示也。即時十方世界。六種震動。表六根將必解除也。十方如來。各有寶光。從有頂出。自彼世界。來灌如來頂。表此根中玅性。無上頂法。是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是諸大眾。得此希有之瑞。又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而告阿難曰。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而為結根者乎。即汝當下六根便是。無他物也。葢此根性。即是俱生無明之元首。固結生死之深根。離此六根。更無結元耳。且不但只是妄元。仍是真元。葢罪之魁。而功之首矣。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以如如智。證如如理。令汝速證四德斷果者乎。亦汝當下六根便是。非他物也。所謂解鈴即是繫鈴人也。諸佛同宣如此。可見非一佛之私言。而尤當信受矣。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玅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虗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過於常蘆生必二莖交抱而立單則仆矣。又其體外實內空。今長行惟取交倚不能自立。偈頌則仍取外實內空。以喻根塵。空有俱非也)是故。汝今知(即內之意根)見(即外之五根)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細釋結解皆由六根也。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故復請問輪生死。證玅常。云何皆是六根更無他物。意疑如來常說法相。最要略者。亦有十八界等。今何惟是六根。而六塵六識。皆不與耶。世尊抽條引蔓。復與詮註。而告之言。我之獨舉根而不舉塵者。非遺乎六塵也。良以根之與塵。執相而觀。則根為內身。而屬有情。塵為外器。而屬無情。似永異也。然相見二分。皆依自證而起。本惟一心妄分情器。遡流窮源。仍是一體。惟根塵同源。故縛則同縛。脫則同脫。而縛脫無二。唯無二。故舉根而塵在其中矣。所以不舉識者。以識性無源。乃前塵虗妄相想。猶若空華。了無實體。既非縛結之本。又非解脫之要。故舉根而識亦在其中矣。六塵既無別體。六識又極虗無。故諸佛同言結解唯是六根也。且根塵何由而立乎。阿難。由外六塵。而後發六根之知。是根託塵而立也。因內六根。而後有六塵之相。是塵託根而立也。塵離根。固無獨立之自性。根離塵。亦無獨立之自性。是則相(塵)見(根)二法。交倚而生。同於交蘆之二莖相抱。單則仆地。不能立矣。況交蘆外實內空。亦可喻根塵之空有俱非也。夫根塵既無兩體。是以縛脫但惟在根。是故汝今。若不達空有俱非之旨。而於有知有見六根之性上。妄立空有二知。如凡夫迷六根之性為有。二乘晦六根之性為空。皆立知也。凡夫俱足五住。而長淪分段。皆迷有以為之本。二乘尚餘第五。而未出變易。皆晦空以為之本。即此立知。非即無明本乎。若於知見之根性上。而無空有二見。如凡夫除執有之見。二乘除偏空之見。皆無見也。凡夫除前四住。先得有餘涅槃。二乘除第五住。究竟無餘涅槃。即此無見。非即涅槃無漏真淨乎。知見立知。是結以根結也。知見離見。是解以根解也。結惟根結。而更無他物能為結元。解惟根解。而亦無他物能為解元。云何是結中解中。而可容他物以為本元哉。然則汝之別請結元者。真為誤矣。
○問。此之知見。與法華知見。及本經圓彰三藏之後所說知見。同耶。異耶。答更無別法。但泛切不同耳。法華標名。未及釋義。泛之甚也。斯經金口自釋。圓彰三藏。即佛知見。亦取眾生本具。非取修證所成。然於眾生現前。未曾指其具於何處。是猶未的切也。今此處。於眾生現具六根中性。指出如來知見。方甚為的切而非泛也。葢以知即內之意根。見即外之五根。而此根性。既周徧常住。為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而三藏圓具。非如來知見而何。單傳直指。亦密指於此而已。
○前云因明立所。此云知見立知。立之為害如此。故有道者。見無所見。知無所知。一法不立。則立處皆真矣。
○宗鏡云。世間生死。出世涅槃。皆從知見文字所立。若無知見文字。名體本空。於玅明心中。更有何物。為緣為礙。
○瑞鹿遇安禪師。得法於韶國師。甞閱首楞嚴至此。乃破句讀云。知見立。(句)知即無明本。知見無。(句)見斯即涅槃。於此有省。有人語師曰。破句了也。師曰。此是我悟處。畢生不易。
○賀云。知見二字即前文所謂見聞覺知。葢指六根也。若於知見處。明暗妄形。黏湛發見。流逸奔色。即此知見。便是無明根本。若於知見處。不隨前塵。脫黏內伏。內瑩發光。即此知見。便是涅槃根本。立知即無明本。故曰輪轉生死。唯汝六根。無見即涅槃。故曰安樂玅常。亦汝六根。阿難問云何是結。從何名解。知見立知。即是結也。知見無見。即名解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分二科。一祗夜。此云應頌。即頌上長行也。二伽陀。此云諷頌。不因長行。但諷美而頌之也。
真性有為空。(真淨謂其語倒應云有。為真性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即起滅而本無起滅。則二義齊銷圓實義也。對起滅。而立無起滅。則二皆非實權小義也)。
此頌識性虗妄猶如空華也。法相宗。五位唯識。前四有為。第五無為。應頌之意若曰。甚矣。根性之為用大也。若論識耳。有為之識。無真自性。悉是虗妄。以其仗因托緣而生。故喻之如幻。無為之識。對起滅而立無起滅。二皆不實。喻若空華。然則識之有為。與識之無為。二皆非實。我故曰。識性虗妄。猶如空華也。
○賀云。諸註引掌珍論釋此四句。謂雙破有為無為。玩本文。似與掌珍論不同。葢四句總是一意。正顯有為即無為耳。有為。通指根塵識。前云決定棄捐諸有為相。又云汝但不循十二諸有為相。阿難將謂離此有為之外。別有無為。故疑云何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佛言。汝今分妄分真。總未達根塵之源耳。源者何。真性是也。以真性觀之。諸有為法。當體即空。全是無為。所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求起滅不可得。求真妄不可得。求能所不可得。何必離縛求脫。離結求解。離有為求無為哉。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盧。
此頌根塵同源也。夫識性虗妄如此。言妄。則顯諸真矣。然而對妄所顯之真。二俱成妄。畢竟非真。何以故。以妄居真外。則妄實有體。反乃不成妄義。如影有實體。影義不成也。真居妄外。則理不攝事。反乃不成真義。如鏡不現影。鏡義不成也。二義不成。故二俱同妄矣。既不成真。是非真也。又不成妄。是非非真也。對妄顯真。猶非真。非非真。真妄尚無二體。況能見之根。與所見之塵。云何乃有異源乎。所以根塵相倚而立。中間無有各自實性。但如交蘆。有二相而無二體矣。我故曰。根塵同源也。
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此頌縛脫無二也。根塵既無二體。所以縛脫惟是六根。故結則同結。解則同解。結解皆是此根。同所因也。結則為凡。解則為聖。聖凡皆是此根。無二路也。然則離六根豈復別有縛脫哉。我故曰。縛脫無二也。
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此重頌根塵同源也。且根塵二法。喻若交蘆。不但取其相倚而已。汝觀交蘆之體性。外實內空。適言其有。其中元空。適言其空。其外元實。以喻根塵。適言其有。則其體空廓。自在無繫。適言其空。則其用圓融。周徧法界。葢空有二俱非焉。必極於空有俱非。而同源之義始盡也。
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此重頌縛脫無二也。惟根塵二法空有俱非如此。所以凡夫迷六根為有。則失其自在無繫之體。二乘晦六根為空。則失其徧現互融之用。故俱墮五住二死。而迷晦即是無明。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也。若翻迷發悟。而不復著有。轉晦成明。而不復沉空。則遠離五住二死。而發明便是解脫。所謂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也。至是而縛脫無二之義。尚有餘蘊哉。
○祗夜頌上長行竟。
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此開後綰巾示倫冥授選根科也。諷頌之意若曰。夫縛脫既惟是六根矣。根之結也。元有次第。則根之解也。亦必因於次第。雖然。非一非六者。根也。若總解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故六解則一亦亡矣。然又非於六根而徧解之也。根貴於選。而選根貴擇最圓通之根。若選而擇焉。而得其所為真圓通者。則一門深入。從入流忘所。乃至寂滅現前。頓成無上正覺矣。
陀那(此云執持)微細識。(深隱而非淺顯曰微。精玅而非粗浮曰細)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此頌六根當體即是八識也。陀那者。第八識受轉之別名。權小欽仰陀那。而忽慢六根。不知此根性即是陀那微細之體。我前判二種根本時。即呼根性為識精明元。職此故也。是則即妄而真矣。然是陀那所持種子。謂之習氣。以此習種。能引生諸趣。根身器界。流轉無停。故如瀑流。是則即真而妄矣。由其即是陀那細識。故真。由其帶持瀑流習氣。故非真。我若說其為真。其奈帶持種子。妄習不除。眾生將迷妄為真。未免瀑流漂轉也。我若說其為非真。其奈體即微細。離此無真。眾生將棄真為妄。未免向外馳求也。真與非真。二俱難言。是故非時非機。我寧常秘之而不言。不令眾生墮彼二種之迷耳。是知此法秘密時乃說之。非常說之法也。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此承上科真與非真二俱易迷如此故此憫其迷而示以出迷之要也。且夫迷雖易迷。悟亦易悟。原其最初。但因不悟見相二分。惟一自心。而乃誤以能見之心。妄取所見之境。是自心取自心也。由是從無人無法。非幻境中。攬塵結根。幻生法相人相。所謂從非幻而成幻法也。前既妄見攬塵。橫生幻法。今乃旋根脫塵。不復取着。即此不取工夫。不惟無幻法也。并非幻亦無之。非幻且無。人法俱空之境。尚亦不生。而法相人相。種種幻法。豈能存立乎。苟能了此。則破妄出迷之方。亦甚簡要直捷矣。
是名玅蓮華。金剛王寶覺。
夫此根性法門。眾生現具。如蓮之方華即果。是名玅蓮華。而為法華之堂奧也。抑此根性法門。最堅最利。名金剛王寶覺。而為甚深般若也。兼備二經之尊勝。豈不為諸經之王哉。
如幻三摩提。(此云等持。謂定慧平等任持也)彈指超無學。
又此根性法門。知真本有。達妄本空。無修而修。無斷而斷。謂之如幻三摩提。而非如權小染實之修也。由其如幻。故一修一切修。一斷一切斷。而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已與無學齊等。空性圓明。成法解脫。即超無學遠矣。何況俱空不生。乃至於無上知覺乎。
此阿毗達摩。(此云無比法)十方薄伽梵(即如來也)一路涅槃門。
極而論之。此根性教法。非他教法可比。故曰無比法。而是無比之法。乃三世十方諸佛共由之達道。直至萬德周融。五住永寂。究竟無餘涅槃。極樂果地。不過此根中圓湛不生滅性。以為因地門戶而已。豈有他岐捷徑。別可遵循者哉。夫既為無比教法。而又與涅槃為門戶。足顯斯經。以無上醍醐為教相。而非酥酪之可及矣。
○不因長行諷美而頌竟。
○證釋別有結元之疑竟。
○賀云。當知此偈。總是發明如幻之意。首提緣生如幻。次明結解俱幻。然後以自心取自心。結成如幻三摩之意。故次卷觀世音如幻聞薰云云。可見此偈。已暗選觀音法門矣。後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又以如幻結之。
○此下綰巾以示倫次也。前偈云。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正開此科。故阿難躡此二句作兩節而問。佛亦作兩節答之。正脉謂喻中六結。實有次第。法中六根本無次第。故以六結但喻根中豎推之六重。斯亦有理。然細玩經文。則汝六根亦復如是。分明以結喻根。似無容鑿。今斷自六解一亡亦復如是以上。仍以六結喻六根。由汝無始心性狂亂以下。兼喻六根中各各具有之六重。庶前後俱不相悖矣。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祗夜伽陀雜糅精瑩玅理清徹。心目開朗。歎未曾有。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玅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沉垢(沉垢即細惑也)。
此因領悟而復請未明也。於是阿難(云云)伽陀。文如織綿。義若貫珠。而雜糅精瑩。真妄交陳。根塵互舉。而玅理清徹。但覺心目開明。不復認攀緣為心。浮根為目矣。歎未曾有。未甞開演者。今始開演矣。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知無不言。言無不了。略無遮護。此皆從大悲心中流出。此根性又淨。又玅。又常。為最真最實之法句。我心已得領悟矣。所未達者。六自為六。一自為一。何故六解而一遂亡乎。結固同結。解亦同解。何故舒之與結。皆有倫次乎。惟垂大慈(云云)洗滌沉垢焉。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裏衣也)斂僧伽梨。(大衣也)攬七寶几。引手於几。取劫波羅天(時分即夜摩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疊華西天之帛。價值無量。今天獻尤為貴重可知)。
此先示結有倫次者。欲顯因有六種迷根。而一巾遂成六結。如明暗發見。動靜發聽等是也。夫言相並彰。令人易省。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頓裏衣。收斂大衣。攬七寶之几案。外手於几。取夜摩天所奉疊華之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又綰一結。又如此問。阿難大眾。亦如此答。此亦名結。如是次第。綰至六結。一一結成。一一持問。阿難大眾。次第詶答。皆曰此名為結。即示結時。元有倫次顯然矣。
○正脉謂不是橫喻眼耳等六。以彼根結。元非先眼後耳等。然佛語圓玅。無所不可。即諸先眼後耳。亦無不可也。
佛告阿難。此疊華巾。先實一條。(此在次二句正脉以為倒亂。恐是譯寫之誤故正之)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是首二句)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中祗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祗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一巾。喻業識也。六結。喻六根也。一巾應成一結。何故成六。故佛又反詰云。此疊華巾。先實一條耳。我初綰成一結。汝名為結矣。至於第二第三。云何亦名為結。若是乎巾一而結多耶。阿難答言。世尊。此疊華寶巾。緝績所成。雖是一條。本無多體。然我思維。一綰而得一結。若百綰。即名百結矣。今此巾祗有六結。多不至七。少不停五。明明六結。非屬強名。云何如來祗許初結為結。而第二第三。即不名結耶。此科詰問。要令阿難答出巾體是一。因結成六。以顯六結全是一巾所成也。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我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此亦故問反激令其自辨可不也。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既知其元是一條。因我六綰而有六結矣。汝又詳審觀察。未結之先。巾體是同。一相不立。六相何有。既結之後。因結有異。六相定別。一相奚存。於汝意下云何。因初綰而名第一。至六綰而名第六。我今欲將第六以當第一。如將意根作眼根用。如是得不。世尊以性中相知。故難其可能以六成一也。阿難答言。不也。世尊。六結現存。斯名第六。終非第一。縱竭我歷生聰明才辨。亦不能令此六結錯亂而名。尊者以用中相背。故答六結不可亂名也。佛迎而許之云。汝言如是。六結雖然不同。若還顧本因。元是一巾所造。但一既成六。一不可見。六不可亂。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現前六根。亦復如是。未結之先。元是一體。本無異同。既結之後。各有界限分隔。則意不可為眼用。眼不可為意用。從畢竟同中。而生畢竟異。葢真心本體。一相尚不可得。六結豈可得哉。所謂畢竟同也。及其從真起妄。而六結已成。則其序尚不可亂。而其六豈能暫忘哉。所謂成畢竟異也。
○正脉謂六結喻竪出六層。於同異二字。終說不去。葢一動。二靜。三聞。四覺。五空。六滅。只可云次第。不可云同異也。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六根方可言彼此。若喻竪推六重豈可分彼此耶)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
此復審以明六解一亡也。佛告阿難。我綰華巾成結。汝必嫌之而不欲其成六結。惟願其還成一巾者。用何籌策。方可得成。阿難言。六結若存。則彼此各有定位。復有定名。若以六作一。則諍論鋒起。決不可得。以此結非彼結。彼結非此結故也。如來今日。若將六結一總解除。既無有結。即無彼此。彼此既無。即一尚不可得。而況六乎。佛即就喻以印之云。所謂六解一亡。亦如此耳。葢六根全體是箇識精。由粘妄發光。故在眼名見。在耳名聞等。故六根解而識精空。猶六結解而一巾空也。然一亡。亦非並其真體而失之。但是不對乎六結。自不立乎一真而已。
○答六解一亡竟。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此答舒結倫次之問而先示結生次第也。夫六根雖同六結。而六根中。又各具六重結相。由汝無始以來。玅明本覺心性。橫起無明為狂。無明所生三細為亂。此即第一結成。圓通中。當於滅結也。於是知見妄發。見法實有。乃法執位。即二三結成。圓通中。當於空覺二結也。於是發妄不息。勞見發塵。見我及我所。乃人執位。餘三結成。圓通中。勞見即當根結。發塵即當動靜二結也。所謂勞見發塵者。譬如勞目之睛。則見狂華。於湛精明中。無因亂起。可見一切世間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生死涅槃。諸有為法。皆是心性狂勞中顛倒亂起之華相而已。豈有真哉。由六根中。各各具此六重。故從真起妄。自細向粗。而結之倫次。歷然可見矣。
○此涅槃。對生死而立。即二乘執相見為無。而墮法見者。張拙謂涅槃生死等空華。正謂此也。
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掣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我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解除。當於結心。
此復問解結之方而密示其要也。阿難問言。此勞見發塵之勞。即是一巾所成之結。不知用何等工夫。方得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云。如是解不。曰不也。世尊。此譬凡夫之滯六根為有。而長淪生死。豈能解根也。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如是解不。曰不也。世尊。此譬二乘之觀六根為空。而永晦涅槃。安得圓通也。葢空有二執。皆是以結去結。盡屬偏邪。俱不能解。於是佛告阿難。我今左右各牽。既不能解。汝有何方便。方可解得。阿難答云。世尊。當從結心下手。解即分散矣。所謂從命根下一刀。千了百當是也。向後二十五聖。無非從結心下手。以破除識陰。故皆證圓通耳。佛印之云。如是。如是。若要解結。信非結心不可。夫結心雖譬中道。然非兼彼空有。合成中道。亦非離彼空有。別立中道。乃是悟此根性。體自在而無繫。本不屬有。不迷為有而已。更不勞於觀空破有也。達此根性。用徧現而互融。本不屬空。不晦為空而已。更不勞於觀有破空也。如後耳根圓通既不執有。亦不觀空。惟一反聞。忘塵頓入。由是而二空漸證。玅體現。而有自破也。俱空不生。大用起。而空自離也。是則反聞自性。即是結心。雙超空有之中道矣。前人不達。強以別安三觀。其說支離。真蛇足哉。
○諸家以斷常為左右。中道為結心。詳前後文。都無此意。蓮師曰。左右者。解於結之末也。故勞而無功。結心者。解於結之本也。故逸而有成。良由虗妄狂心。迷而取境。因此成結。此結心也。若不於結心中解。其餘解法。左之右之。舍一取一。莫能得也。則所謂斷常空有等種種諸法。亦攝盡矣。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此激其欲從結心必選圓根為發悟之緣也。阿難。我前此痛斥因緣矣。然而佛法未甞不從因緣生。但我所說之因緣。非取世間四緣和合而生識。三緣和合而生人。二緣和合而生物之類。今說因緣。是欲揀選圓根。一門深入。發明大事因緣也。然我觀察六凡四聖。世間出世間法。一一知其本因。皆從緣出。如六凡以善惡不動業為因。以趣生時所見憎愛二境為緣。四聖以多生積薰諸乘教理為因。以所遇善知識開導為緣。如是乃至極難知者。如恒沙界外雨滴。皆知其數。現前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緣由。佛智如此。則所說解法。決無差謬。所許證取。決不賺誤。是故阿難。汝當確信選根從六根中。選一圓根。一門深入。根結若除。塵相自滅。即五根應拔圓脫也。諸妄鎖亡。不真何待。即云何不成無上知覺也。舍選根而求結心。吾不知之矣。
阿難。我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
此明解有倫次也。阿難。我今問汝。此巾六結現前。我將同時解其縈繫。可得應手同除。不須次第不。阿難言。不也。世尊。是結本以自一至六。次第綰生。今欲解之。亦當自一至六。次第而解。何也。六結雖同巾體。而綰結元不同時。則佛言同除。無有是處。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葢六根之結。雖非先眼後耳。先鼻後舌等。然六根中。各各具有六重結相。則未甞無次第也。既有次第。而解欲同除。可乎哉。
○蓮師曰。結解次第。非眼結解已。次解耳結。次解鼻結之謂也。六結不能一時齊解。必須一根先解。次五根任運而解也。六根解除亦復如是。當屬上文。此根初解以下。別是一意。上明解結次第。下明結解所得之功能也。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以解之次第言之。根之結也。由心性狂亂。以至勞見發塵。自細向粗。以順而成。則根之解也。由勞見發塵。以遡心性狂亂。由粗反細。以逆而銷。是以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葢初忘動塵。(入流忘所)為除第六結。次忘靜塵。(動靜不生)除第五結。此當須陀洹果。斷於我執分別即見惑也。次盡聞根。(聞所聞盡)除第四結。此當後三果。斷於我執俱生。即思惑也。既得人空。則人執已除。而所謂勞見發塵。一切世間生死俱盡矣。由是空性圓明。成法解脫。先捨智愛。(覺所覺空)即斷法執分別。為除第三結。次捨理愛。(空所空滅)即斷法執俱生。為除第二結。葢空人而不空法。但得空之少分。而非圓明。故法解脫位。方得圓明。既法執已除。則所謂知見妄發。出世間涅槃俱盡矣。由是解脫法已。俱空不生。由證人空。則分別俱生二種我見不起。由證法空。則分別俱生二種法見亦亡。然雖證二空。尚有二空相在。此復空其二空。故曰俱空不生。(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為除第一結。而所謂心性狂亂者俱盡。山河大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此其時矣。解結至此。是名菩薩從三摩地之玅因。得無生忍之玅果。菩薩住此忍中。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故謂之無生忍。而入發心住也。汝問舒結倫次。其序如此。而六解一亡。亦無餘蘊矣。
○鍾云。得人空者。於我無著。破煩惱障也。空性圓明。成法解脫。則破所知障。得法空矣。俱空者。人法俱空。而俱空亦空。是從正受得無生忍矣。如澄濁水。沙土自沉。此之謂也。人空法空。六根之人法也。根根有人法二執亦根根有人法二空。雖有先後。法爾如然。無先後中之先後也。
○此正結心解除之實也。譬如有人。本因元氣受傷。標現寒熱二症。愚者或服熱藥。或服寒藥。皆不能愈。智者不用熱藥。亦不用寒藥。但用直扶元氣之藥。則此病初愈。先退熱症。熱症平復。寒症亦除。寒熱除已。調理亦忘。法中根性被縛。如元氣受傷也。空有二執俱結。如標現寒熱二症也。凡小用空有二邊。皆不能解。如愚人服寒熱二藥。皆不能愈也。今經令不著空有。如不用寒熱二藥也。惟令旋根脫塵。如惟用直扶元氣之藥也。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如此病初愈。先除熱症也。空性圓明。成法解脫。如熱病平復。寒病亦除也。解脫法已。俱空不生。如寒熱除已。調理亦忘也。
○答舒結倫次竟。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即始覺)覺(即本覺)圓通(即六根互用)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此正請圓通本根為入華屋之門也。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於慧覺圓通之理。雖未豁然而證。實亦決定分明。了無疑惑矣。於是合掌頂禮。而白佛言。我等今日。由悟六解。故身無礙。一亡。故心無礙。然雖悟知六解一亡。實猶未達六根中。誰為圓通本根。而為我所當選用者。世尊。我輩飄零。流轉諸趣。積劫以來。無師導引而孤。無德庇身而露。何心何慮。為佛之弟。預佛天倫。於流轉時。忽霑法乳。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自慶出於望外。若復因此際遇。得成聖果。不負為如來之弟。今我雖得如來開示密語。猶是多聞記持。非己智分。還同數他家寶。未有一毫新證。實與未聞之時。無有差別。惟願垂大慈悲。惠我秘密玅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究竟全分之慈誨。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即起默聽。退藏於密。冀佛冥授。葢望佛的指一門。令得深入也。曰冥授者。意含不必佛說也。是則大權施設之宜。師資簧鼓之意。於茲備見之矣。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菩薩亦稱無學者。誌公云。不起絲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是菩薩無學之明証也)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不言七大者。六塵攝前五大。根識攝後二大也)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此令二十五聖各陳圓通以答阿難之請也。爾時世尊。不復自言。但告會中諸大菩薩。大阿羅漢云。汝等生於我法之中。勤苦修行。得到無學田地。吾今問汝。最初從那一法上。發菩提心。悟此十八界中。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汝當盡言無隱。我將擇而取焉。
○問。此下各陳圓通。與宗門見色聞聲入道者。同耶。異耶。答。不盡同。而亦不盡異也。宗門人。據現生悟處。未必是彼修習法門。如靈雲豈以桃華為修門耶。但是參究疑情。逼拶功極。忽於見色處。瞥的透露而已。今四諦不淨。甞藥觀法。多是所修法門。功久證入。若此。則未敢言同也。然宗門人。亦有差別因緣。具眼師家。能預知之。如緣在聲處。決不於色處悟。乃至於人於經。棒喝言句等。皆各一定。不得錯亂。推其過去。未必不是彼熟習使然也。不然。則師家何預知之。若此。則與諸聖。亦未敢言異也。惟香嚴䟦陀等。聞香覺觸等。似一時忽然之事。則與宗門現生之悟相似耳。智者審之。
○鍾疏云。二十五聖證圓通處。頭頭拈來。頭頭皆是。其著眼下手。不知從何悟入。從何透出。不待證果之後。即因地已極圓通矣。宗門一派。分明是諸老逗出。
○又云。但言十八。則已攝七。故前云。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又此十八。只是六根。而各開根境識三。則但言六。其義亦周。故前文云。令汝生死輪轉。安樂玅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憍陳那(此云火器)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鷄園。(皆古帝王養畜之地)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此云解)玅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此陳聲塵悟入也。爾時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昔棄佛。在於鹿苑鷄園。各自修行。及佛成道。先來度我。故我觀見如來最初成道。佛為我等。三轉四諦。皆借音聲。我等悟明四諦。亦賴音聲。佛問比丘。誰得悟者。惟我最先解悟。故如來即以解名印證於我。且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得解。當說四諦時。實行聲聞。但領生滅之旨。而玅音密圓。徹於無作四諦。惟我密發深解。證圓實理。即音聲而悟入無聲三昧。得大乘阿羅漢。今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故集經者。以陳那為始。而觀音為終也。
○如來藏玅音。即音之實相密圓者。密悟圓理也。四諦。苦集滅道也。
優婆尼沙陀(此云近少亦云色性謂微塵是色之少分故)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虗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離沙陀。塵色既淨。玅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此因色塵悟入也。優婆尼沙陀(云云)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因多貪慾。佛令作九想觀以治之。觀此身內。有三十六物。外則九孔。惡露常流。從生至死。終無一淨。轉好心而成惡心。生大厭離。悟諸色性。始從不淨。歸於白骨微塵。畢竟是空。以色為病。以空為藥。既歸於空。則病愈藥除。空色二無。忽然證入。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即名色性。於是相盡性現。普觀諸色皆是佛色。皆即如來藏心。周徧法界。密而且圓。是故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葢佛法從因緣生。而我以色為入圓之因也。
○九想者。一肨脹想。二青瘀想。三壞想。四血塗漫想。五膿爛想。六蟲噉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燒想也。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倐滅。玅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以玅香莊嚴法身故號香嚴)。
此因香塵悟入也。香嚴童子。(云云)白佛言。昔者我承如來教我於一切處。諦觀根塵識等。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坐晦息。於清齋之中。但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夫香亦有為中一法也。我即諦觀此氣。非木也。而不從自出。非煙火也。而不從他出。非和合也。而不從共出。非空也。而不從無因出。四性皆無。倐聚倐散。去無所著。或斷或續。來無所從。由是意銷。入無分別發明無漏。達熾然香體。即如來藏心。故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從此相盡性現。塵氣倐滅。玅香密圓。一切香。皆是法身香。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即我所證。香嚴為上。
○此與䟦陀。酷似宗門悟處。而尚多假於分別。宗家未必若是。然宗家悟後。見諦雖同。而證之淺深。隨於宿根。實不可定。此之諸聖。洞見藏心。亦無不同。而初心證位。定在七信以上。通於初住。是證亦同也。不然。則不可同語圓通位矣。後皆放此。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并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甞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醋鹹淡甘辛等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徧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此因味塵悟入也。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云云)而白佛言。我從無始劫來。為世良醫。口中甞此世間諸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悉知其五味之味。與無味之淡。并眾味共成之和合。直爾采用之俱生。修煉炮炙之變異。其中或冷或熱。有毒無毒。悉能徧知。承事如來。宿習不忘。即從味處觀察。了知味性。舌與藥觸。熾然味現。故非空。雖觸舌現。實無形相。故非有。舌即身也。舌識即心也。諸藥不來。則舌與識。不自現於苦等。故非即身心。舌識不甞。諸藥豈能自現苦等。故非離身心。分別味因。一一追究味因何有。忽爾悟得熾然諸味。元不從於諸藥及與身心。本如來藏玅真如性。蒙佛如來。印我兄弟為藥王藥上二菩薩名。葢如來塵劫為我導師。如是印我。故我今於會中。為法王子。約初發悟時。但因味覺明。藏心開悟。以至位登菩薩。雖復高證。元不改其初名也。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䟦陀婆羅。并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䟦陀婆羅。(賢守亦云賢護)玅觸宣明。成佛子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此因觸塵悟入也。䟦陀婆羅并其同伴(云云)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時。聞法出家。遇隨僧浴。忽悟水因。當沐浴時。以身觸水。以水觸身。中間熾然冷煖觸現。由是追究此觸。因何而有。若言因洗塵垢而有耶。則塵本無情。何能現觸。是不因洗塵而現觸也。若言因洗勝義根之覺體而有耶。則覺知之體。非洗可著。是亦不因洗體而現觸也。推塵推體。兩楹中間。安然自在。得無所有。達此觸塵。杳無來處。從此悟入玅真如性。故在威音時。已得見諦。今從佛化。又得無學。昔為初心。今證深位。彼佛名我䟦陀婆羅。從此一觸。則觸處道場。觸目菩提。而玅觸宣明。證於初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水因者。即水為導悟之因也。此科當勿迷於論觸。葢觸之為塵。以身根而合色塵。中間覺其冷煖澁滑者。是其相也。
○蓮師曰。塵體二字。眾說不一。不足深辨。只重悟水因耳。此水洗塵乎。塵自無體。何塵被洗。此水洗體乎。體屬四大。四大本空。何體被洗。外塵內體。內外既無。安有中間。為水洗者。夫觸之為義。以水與我交涉而得名。今皆無之。觸果安在。無觸而觸。觸實無觸。非因非緣。及與自然。本如來藏玅真如性。故曰玅觸宣明也。雖然。此亦義解。將此當悟。尚未。尚未。
摩訶迦葉(大飲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金光。塗佛形像。自爾以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我觀世間六塵變壞。(法塵為總。前五為別。葢觀前五塵謝落影子兼總別而稱六也)惟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今持金襽袈裟。於鷄足山入定。待彌勒下生。此其證也)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為最。(頭陀此云抖擻。以能抖擻法塵也)玅法開明。銷滅諸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此因法塵悟入也。摩訶迦葉(云云)而白佛言。我於往劫。值日月燈佛。聞其法而修學之。此佛滅後。我則供養舍利。然燈以繼續光明。常以紫光之金。塗佛形像。以此二種勝因。故感歷劫紫金身光。袒衣吞日。此紫金光比丘尼等。乃我眷屬。與我同時發心者。故身光亦同也。我觀世間總別六塵。託意識暫現。剎那剎那。念念生滅。厭此變壞。加修空觀。入滅盡定。此定能滅意根。空法塵。定深。則身心不動。忘處忘時。甚久同暫。度百千劫。猶如彈指。我以空法。觀破法塵。相盡性現。悟入藏心。成阿羅漢。以能抖擻法塵故。世尊說我頭陀為最。惟其不縛於塵。故六塵皆玅。徧一切處。頭頭皆是入路。動作施為。無非佛事。華飛釧動。並可棲神。法融藏心。故玅開明。藏心既入。永無漏落。故銷滅諸漏。此果之實也。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六塵圓通竟。
○此下陳五根圓通也。六根缺一者。留耳根為殿後。所以當此方之機也。兼詳五根。四中俱有旋反字面。以根性法門。均是旋根脫塵之旨。塵識不然。細玩可見。
阿那律陀(此云無貧。亦云如意。乃白飯王之子。佛之堂弟。過去以一飯施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受如意樂也)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咄咄胡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即旋見忘塵)照明(即發本明耀)金剛三昧(天眼現前如金剛。堅固不可破壞。非如肉眼易破壞也)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即如來藏心發本明耀心眼洞開也)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佛既開本。均屬內秘。凡所修證何法不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此因眼根悟入也。阿那律陀(云云)失其雙目。幸世尊示我以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此全是反見見自性之功夫。由修此三昧得天眼通。以蒲桃朵而換天眼。於是明不循根。寄根明發。不假肉眼。觀見一佛世界。精真洞然。如觀掌果。此則位齊初果。如是漸增。見所見盡。則位齊七信四果。故如來印我。成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其見以見性。曰旋見。不循塵而循根。曰循元。旋見循元。斯為第一方便而已矣。
○樂見照明。略似修淨土之作日觀。目雖不見。而以心目樂見。樂見之極。忽得照明也。不失不壞。故名金剛。
周利盤特迦(此云繼道。亦云蛇奴。即誦帚比丘也)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得定則微細)窮盡(定深則窮盡)生(初起曰生)住(不斷曰住)異(漸微曰異)滅(已斷曰滅)諸行(即四相遷流也)剎那。(最短也)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此因鼻根悟入也。周利槃特迦(云云)白佛言。我昔過去。為大法師。秘吝佛法。不肯教人。感愚鈍報。闕於記持。無多聞性。以宿善故。最初值佛。聞法出家。如來以苕帚二字。當一句伽陀。使我憶持。於一百日中。得苕忘帚。得帚忘苕。佛乃愍我曰。此人之愚也。遠因雖本於暗鈍。近緣亦由於雜亂。遂設方便。教我安居。端坐而數息焉。初數漸調。心息相依。心漸微而息亦漸細。我又默默返觀。於息微細處。又窮其生住異滅。乃至推窮一念復具九十剎那。一剎那復具九百生滅。如此專力既久。向冷灰裏。一粒豆爆。便得心息兩忘。豁然虗通。得大無礙。所謂一息不存。道將來契也。從此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惟是反窮氣息。至極細處。亦歸於空。意所謂圓通者。斯為第一。而無復有加耳。
○昔莫將尚書。謁南堂靜禪師。咨決心要。堂使其好處提撕。適入廁。聞穢氣。急以手掩鼻。遂有省。乃呈偈云。從來姿韻愛風流。幾笑時人向外求。萬別千差無覓處。得來元在鼻尖頭。此亦從氣息邊。打失鼻孔也。
○調息興數息不同。天台止觀。離風氣喘等。而幽綿自在。調息也。數出不數入。雙數則病。數息也。
憍梵鉢提(此云牛呞)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賜之數珠教嘗念佛)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消塵。法眼清淨(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即此意也)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此因舌根悟入也。憍梵鉢提(云云)白佛言。我昔過去。因見老僧無齒而食。笑其似牛。故世世生生。感生牛舌。甞如牛之虗噍。輕弄之報如此。幸遇如來。為我遮謗。賜我數珠念佛。斷諸雜緣。純一淨念。是為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既教其止散入寂。故我得滅心。先入念佛三昧。又教其從寂起照。故我觀察甞味知性。非從根體。亦非從物味。良以外味不來。根不自甞。故非體。舌不觸知。物不自味。故非物。非體非物。應念之間。忽然悟入。本是如來藏性。頓超諸漏。如日出霜消。於是內脫身心。解根脫縛。外遺世界。超越器界。達三有本空而遠離之。更無依正纏縛。如鳥出籠。所向無礙。離垢銷塵。法眼清淨。宛然信滿入住。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非同小乘之果矣。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味有多種。知無兩般。反觀甞性。悟入藏心。斯為第一。
畢陵伽婆蹉(此云餘習。宿有尊貴習氣。如罵河神為婢是也)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法門即苦諦也)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虗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此因身根悟入也。畢陵伽婆蹉(云云)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出家。數聞如來說四諦中苦諦。如三苦四苦八苦等。俄而乞食城中。心思此苦諦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毒延於身。舉身疼痛。因念不可樂事。遂觸不可樂境。亦碎啄同時也。我念先有知痛之知。方能知此深痛。正當知此深痛時。不為痛轉。即便觀察此知痛者。即是身覺。覺有深痛。而我本覺清淨心體。痛所不及。實無有痛。能痛此覺心者。如是詳思。正痛之時。有知痛之覺。有痛所不及之覺。豈此一身。寧有雙覺。身既是一。覺豈有二。所謂一則真。二則妄也。如此推窮。攝念一處。惟隨順無痛清淨之真覺。而不復隨順知痛之妄覺。攝念之極。真純妄絕。未久之間。身覺俱忘。三七日中。漏心都盡。藏性現前。而欲有無明。了不可得。位齊四果七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宛然信滿入住矣。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唯一圓融清淨寶覺。更無身相。斯為第一。
○宗家如臨濟三問。而三次遭棒。庶幾純覺遺身。從痛處得入者。
○鍾云。木石無知。故刀割香塗。了無所覺。我惟有知。故知此痛。身空。故無痛者。心空。故無覺痛者。純覺遺身。身心俱遺。不言心者。省文也。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明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此因意根悟入也。須菩提(云云)白佛言。我曠遠劫來。已證空性。心得無礙。無隔陰之昏。出胎之昧。自憶受生。如恒河沙之多。當初在母胎時。即知五蘊皆空。生體了不可得。此正報空也。自母身外。洎山河大地。悉同空寂。此依報空也。此猶屬於自空也。及至出胎。廣化眾生。同悟空理。各各證得空性。則具足二利矣。宿因已是如此。又蒙如來。為我發明性覺真空。性空真覺之理。知此空性圓明。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由證此覺。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與如來把手共行。此即寂同於佛矣。又得同佛知見。如前圓彰三藏。所謂大智慧光明者。此則照同於佛矣。於是如來印我。成此無學。人法俱空。一切解脫。所證空理。乃一真本有。真空不空之性體。窮盡空理。更無加尚。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自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及與法相。皆入於非相。而能非與所非俱盡。初以空。空諸相。而人法雙空。次以空。空其空相。而藥病雙除。唯旋此心法。(即意根中知性非法塵也)歸畢竟空。斯為第一。所謂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也。
○別經明須菩提。乃過去青龍如來。觀此自說深心。無復隱秘。於十地大人。復何所歉。而舊解皆作小乘分判。抑深為淺。抗佛誣聖多矣。
○五根圓通境。
○此下陳六識圓通也。夫經初徵破識心。訶為生死根本。眾生誤認。枉入輪迴。權小依修。竟無實果。何今復可入圓通乎。葢前於識大徧周中。已申斯辨。今請重申。夫識雖塵影。虗妄之極。而離一真見分。無別自體。譬影之於水。雖極虗妄。而離水無別自體。但迷執者。認識忘真。而橫成流轉。譬癡人認影忘水。而誤遭淪溺。利害非細。不得不訶也。倘悟者即識見真。而識非真外。圓通何疑。如智者觀影知水。而影非水外。尚可得水之用。豈遭其淪溺乎。故此六聖。并後彌勒。皆能即識見真。故皆證於圓通而無礙也。問。如何不即令人即識見真。而必教人依根以入乎。答。偈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正定。遲速不同倫。正以塵識皆遲。而惟根最速故也。譬訶二乘。豈是終不成佛。但劫經塵點。遲鈍之極。故訶初學勿發是心也。
○又眼耳鼻舌身五識。頗似無分別之根性。故與前五根混。而隨念分別。頗似意識之計度。又與後意識混。愚法聲聞。罔不迷之。不可不辨。今請略明眼識之相。餘四準知。如眼照鏡時。一念不動。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此眼根之見性也。於中用目循歷。黑白大小。多少善惡等性。歷然不混。不帶名言。隨念粗略分別。即眼識也。由是次第標指。追究分析。無量差別。此徧執名言計度。即眼家俱意識也。今但取於第二眼識。而根性與俱意。俱不得混濫之。然則性宗學者。當勿忽於法相可也。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即眼識)清淨。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兄弟三人名見目連通中)宣說因緣。(佛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四句即藏通別圓四教。而鶖子所解決徹圓理也)悟心無際。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二句簡別於羅睺)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此因眼識悟入也。舍利弗(云云)白佛言。我從曠遠劫來。眼識明利。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之多。於世間。出世間。差別幻妄。種種變化。但眼識一掠而過。洞然無礙。不勞意識深窮細究而後知。多生如此。其在今生。未甞知佛也。偶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而行。為我宣說四句因緣。一聞此偈。便得悟藏心周徧法界。含吐十虗。無有邊際。於是從佛出家。向之見地雖徹。尚未能窮深詣遠。登峰造極。至此則眼識明圓。事事明了。無不徹透。而說法具四無畏。葢恐畏生於不足。惟見之徹。故說之無歉耳。從此成阿羅漢。而智慧第一。身德俱長。為佛長子。因問佛說而悟法身。是從佛口生也。在教法中。長養聖胎。法身從微而著。是從法化生也。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從眼識證徹而發光明。其光明與眼識。俱極於無際。斯為第一而已矣。
○別經言身子乃過去金龍如來。則知七日達法。半月證果。皆示現而已。
普賢菩薩(行彌法界曰普。位隣極聖曰賢。此非地前菩薩。與文殊皆古佛影響。故陳敘中亦與眾聖稍異。但言久證。而末後方表出本因元從耳識也)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世尊。我用心聞。(即耳識也)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於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明自在。斯為第一。
此因耳識悟入也。普賢菩薩(云云)白佛言。我自無量劫來。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矣。紹佛家業。助揚佛化。凡十方如來。教其弟子具菩薩圓頓根者。修普賢行。如十大願王。一色一香。俱周法界者是。凡修我行。皆從我立名。亦名普賢。垂範之廣如此。世尊。我於爾時。但用耳識。分別眾生知見。擇普賢行而成就之。若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隨其發心。我即乘六牙象。分無量身。而至其前。障輕者。得見於我。則顯然加被。障深者。未得見我。則暗中摩頂。於以擁護之。令無魔障。安慰之。令無退墮。而淺位深位。無不成就焉。佛問圓通。我雖歷劫久證乎。若還溯本因。亦有最初方便。惟用耳識。隨念分別。普照羣機。得大自在。以斯為入圓之第一而已矣。
○按文殊。普賢。觀音。勢至。諸大菩薩。皆非迦文弟子。故不言得印成果之事。溯其助宣大教。不過如普化之於臨濟耳。然一佛既提正令。諸佛皆拜下風。何先後名位之足拘哉。
孫陀羅難陀(此云艷喜佛之親弟)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徧成虗淨。猶如琉璃。煙相漸消。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此因鼻識悟入也。雖陳鼻識。而亦不取嗅香時鼻識分別。但取觀息之意也。孫陀羅難陀(云云)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學道。雖秉佛戒律。而於三摩地中。心常散亂。未獲無漏。愛心鼓動。定心不成。難以破惑。故未剋果。世尊教我。及拘絺羅。共稟鼻識法門。攝其散心。觀鼻尖白相。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一般。葢息由風火而起。鼓煩惱濁。故其狀如黑煙。昧者不覺。惟諦觀能見之。淨觀發明。則定相漸成。煩惱漸消。內徹五臟。外徹大千。內明外虗。而煙消成白。由是藏心顯現。煩惱無餘。諸出入息。黑煙變白者。又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合心境而一如焉。於是世尊記我當來成佛。證圓果矣。佛問圓通。我以逆銷鼻息。由黑而白。由白而光。息久發明。相盡性現。光明圓滿。諸漏消滅。斯為第一。
○鍾云。前調息依根。所以攝心。此觀息依識。所以駐心。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玅開示。得無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冤。消滅諸漏。斯為第一。
此因舌識悟入也。滿慈子(云云)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二乘權義。深達實相一乘實義。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秘密法門。或久默不說之法。或半明半暗之法。或言東言西之法。我皆能微玅開示。曲盡其意而發揚之。既極其善巧。又得四無所畏焉。今在如來會下。世尊知我有大辯才。於身口意三輪中。專以音聲一輪。令我助揚佛化。是故我於佛前。助佛轉輪。上輔佛教。因師子吼。下化眾生。始於利他。終於自利。成阿羅漢。世尊在法華會上。印我為說法無上焉。今佛問圓通。我以舌識法音。內而降伏心魔冤尤。因說破而除滅。外而降伏天魔冤害。因顯發而消藏。消滅諸漏。入於圓通。斯為第一。
○問此何不取別味而獨取於說法乎。答。二俱舌識功能。而說法為勝。故偏取之。然說法似須意識深細分別。而今獨用舌識。亦見說法自在。但用隨念。不勞計度。而發無不盡也。
○法華會上。世尊說諸大弟子。皆是內秘外現。助佛揚化之人。故在楞嚴會中。諸大弟子。方敢恣口自陳遠因。皆非一劫兩劫種善根。悉從無量劫中種善根者。其稱無漏無學阿羅漢。亦非尋常證人空之流。所得竝驅也。
○鍾云。說法乃舌根。而咀嚼法味。則舌識也。
優婆離。(此云上首又翻近執)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踰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貪欲欲漏也諸漏有漏及無明漏也)承佛教戒。(先授二百五十條聲聞戒也)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此菩薩戒也。行住坐臥律儀各二百五十。對三聚成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萬一千復配貪嗔痴及等分四分煩惱。成八萬四千也)性業(謂所戒之法。體性即惡。如殺盜淫等也)遮業。(謂所戒之法。體性非惡。但能開諸惡門。為前方便故。止絕以遮諸惡。如酒等。是也)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此因身識悟入也。優婆離(云云)白佛言。我是如來為太子時親近執侍之臣。最初隨佛踰城出家。左右不離。親觀如來道未成時。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道既成時。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等漏。於是承佛教我比丘二百五十戒。乃至三千八萬菩薩具戒。性業遮業。悉皆清淨。由比丘戒以寂其身。由菩薩戒以滅其心。因戒生定。而身心寂滅。即因定生慧。而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上首。如來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無上。佛問圓通。我初因比丘戒以執身。身得自在。而無毀犯。次因菩薩戒以執心。心得通達。而發定慧。然後身心一切通利。從身識而證入圓通。斯為第一。
○此不取覺觸之用。而但取持戒功能。亦以覺觸之用。劣於持戒故也。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此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耶那提(伽耶山名。那提水名)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檢非世間和合粗相也)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娑著身。鬚髮自落。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寧惟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此因意識悟入也。大目犍連(云云)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等三迦葉波。為我宣說如來因緣深義。非比小乘所證淺因緣法。於是我從意識。頓發菩提心。即由意識而頓入圓通。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皆佛神力。隨言成就。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既得意識圓通之體。又發意識圓通之用。從此證果。成阿羅漢。寧惟世尊。即十方如來。咸歎我之神力。全發性真而圓明。遠離依業而清淨。無不如意而自在。無能推制而無畏。總皆由意識而獲此神通也。佛問圓通。我以旋意識而復玅湛。致令心光發玅。玅用顯現。旋識如澄濁流。發宣如成清瑩。轉意識而證如來藏心。斯為第一。
○問。前言意識起滅無端。今言圓通。何以致然。答。了見意識起於藏心。離藏心無別意識。由是即入藏心而圓證也。
○六識圓通竟。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入成猛火聚。教我徧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冷字譯誤。應云諸煖觸氣)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冤。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此因火大悟入也。火頭金剛。於如來前。合掌禮足而白佛言。不言從座起者。金剛不坐也。我常憶久遠劫前。在凡實因。性多婬欲。爾時有佛出世。名曰空王如來。說多婬之人。本由煖觸迫發。生為欲火。死為業火。業力增盛。成猛火聚。教我徧觀百骸四支中火大。欲其知懼而頓息婬心。然後將錯就錯。可成玅觀。於我禪觀中。神光內凝。見徧身中。惟一火聚。既怖且厭。而遠離欲念。然火雖熱惱。而體具光明。今婬心既息。而無復熱惱。惟見光明。即是轉多婬心。而成智慧火。故我渾身住在火光三昧中。從是諸佛。皆以火頭呼我。雖表其名。亦同印許矣。我以火光三昧力故。徧十方界。惟一火光。由此正受。成阿羅漢。發如來藏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成因地心。證七信以去。入於住位。又以火光三昧。雖是內境。能現外相。火烈。則魔望而畏之。我乃發心。但遇諸佛成道時。願為力士。為伏魔冤。其證果發願有如此。今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中欲火。皆由婬心。身心煖觸。總目火大。婬心已滅。而不成業火。故無礙。神光智火。融於藏心。周徧法界。故流通。以智慧火。燒煩惱薪。何所不盡。故諸漏皆銷。以火大圓通之玅用。摧魔護法。無量威力。故生大寶?。從此登無上覺。則大本齊佛。而示居輔化之位矣。所問圓通。意者惟斯為第一乎。
○按諸聖德位相侔。而迹有權實。言有隱顯。學者當略迹取本。得意忘言。不可妄分大小也。
○蓮師云。三大灾。水從貪致。火因嗔生。今以多婬為猛火者。法無定喻。自婬心漬漸。潤生死根。則喻水。自婬心昌熾。枯清淨種。則喻火也。
持地菩薩。(先平外地。因了心地。遂持本悟圓証藏心。故名持地)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市垣也)闠(市門)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此云徧一切自在)現在世時。世多飢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故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虗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此亦可悟妄想生出世界及法華授記佛土清淨之義)。
此因地大悟入也。持地菩薩(云云)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在世時。我為比丘。專修平地苦行。於一切陸地要路。水程津口。其間田地。或高深而險。或迫狹而隘。有不如法而妨損車馬者。我皆平之。填之。或作橋梁以利津口。或負沙土以治要路。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不少懈怠。又修捨力之行。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者。我為擎之。至其所詣之處。放物即行。而不取其顧直。豐時全捨如此。當毗舍浮佛時。世多飢荒。我為背負飢人遷移就食。無問遠近。惟取一錢。飢年節取如此。積劫願行。故感福報。而具神力。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以神力。為其推輪。而拔其苦惱。神力拔苦又如此。夫平地之行。志在普利。効力之行。不檢親疎。其心亦已平矣。然猶屬事相平心耳。時國之大王。設齋延佛。我於爾時。即修佛過之路以待之。毗舍如來。憫我事行久勞。攝受加持。令其歸理。乃摩我之頂。而謂我曰。世界之不平。天地之有憾也。奚用是勞勞為哉。但當平汝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矣。故知娑婆心險。感陵谷之高深。極樂心平。致地平之如掌。此其驗也。我時一聞此語。即便心開。悟得身微塵為內地大。世界微塵為外地大。此二地大。等無差別。既無差別。則身即界。界即身。自性本空。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外地大類也。以觸內地大之身。如斬光截影。了無所傷。所謂將頭臨白刃。一似斬春風也。自曠劫為事行菩薩。至莊嚴劫尾。方斷見思。悟無生忍。成阿羅漢。且取生空。譬如打鐵。粗垢先落。及賢劫初。即迴向真乘。入菩薩位中。聞賢劫四佛。及十方現在如來。法華會上。說佛知見。契我地大。故我先為證明。而為法華上首。今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所謂內外二地大者。等無差別。但是如來藏性。循業妄現。發此塵相而已。塵銷智圓。相盡性現。成無上道。已入最上一乘之知見。由從凡入聖。自權尚實。皆持地大為起行入理之門。以當圓通。斯為第一而已矣。
月光童子。(童子乃菩薩別名。表童真德也。儒者聞大權經說孔子為定光童子。則怒其?小。不知文殊為釋迦九世師祖而亦稱童子。何有?小之意乎)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闚牕觀室。唯見清水徧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盻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欲知羅漢有病無病。當明子果二縛。宿種今種應召來果而尚未受身者。謂之子縛。宿種所召。今已受身。即身應受。謂之果縛。若實行聲聞。新證四果已。將子縛斷盡不受後有。然現身尚未灰滅。則果縛猶存。所有病苦。即應身受故。舍利頭痛。畢陵眼痛。皆斯類也。若入滅後。悲願再來。則二縛俱無。更無實病苦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此因水大悟入也。月光童子(云云)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以前。有佛出世。名曰水天。此佛亦從水大入圓者。故教諸菩薩。皆修習水觀。而入三昧。水觀若何。先觀身中水性。不相乖異。初從涕唾。以至津液精血。大小便利。無不窮盡。涕唾便利。近外水相。津液精血。涉內水相。由外及內。自內而外。而身中旋復。又涕唾津液。水之清相。精血便利。水之濁相。清濁雖異。而水性一同。如是用觀。觀內既熟。引伸外廣。見此身中之水。與世界外。華藏海中。有大蓮華。其蓮華中。有無量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華。上擎二十重剎種。累高如幢。曰浮幢王剎。其中諸香水海。更無紀極者。等無差別。觀心所融。故身水非小。海水非大也。我於是時。初成此觀。觀力尚淺。但見其水。水相未亡。全水即身。身相猶在。去無身尚遠也。更憶一事。當為比丘。室中坐禪時。弟子窺窻。惟見清水滿室。戱擲瓦礫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為鬼所掌。出定頭痛一般。我乃念曰。今我已證得阿羅漢道。子縛已斷。況是久證再來。果縛亦無。久離病緣。何故忽有心痛之病。將無退失道心。而致此耶。爾時童子。乃前說投瓦之事。我則告言。汝若更見此者。當開門而除去之。童子奉教。果復見水。果除瓦礫。然後出定如初。不復病矣。夫水相係獨影境。惟自見之。而乃能令他人見之。豈非觀力殊勝。不思議境哉。從茲以還。更經多劫。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出世時。則深觀方成。執破蘊空。此身既空。水觀亦空。方得與所謂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周徧者。打成一片。無二無別矣。是則前之淺觀。雖云久證羅漢。而斯之深觀。方是超過七信。而入於初住也。今者得逢如來。預此會中。具童子之真德。證菩薩之法空。雖由宿因所積。敢忘法乳之恩耶。佛問圓通。我以身中水性。一味流通。與界外剎海無異。性合真空。得無生忍。證徹法界。圓滿菩提。斯為第一而已矣。
○問。月光入定。童子投瓦。此一瓦礫。畢竟在心內。在心外。若在心外。不應作痛。若在心內。則此瓦礫。從何處入。答。瓦礫且置。即此室中之水。畢竟在身外。在身內。若在身外。入定之後。此水從何處出。若在身內。出定之後。此水從何處入。若知水之出入。即知瓦礫之內外矣。
○問。室中之水。是從何來。答。定心所化。定果色也。昔外道以堅執心化石。則定心化水。何足異哉。漢州綿竹縣水觀和尚。迹全類是。
○蓮師曰。幸是瓦礫。止令心痛。脫投刀劒奈何。經言。初成此觀。未得無身。身存因有小苦。觀成終無大害。縱投刀劒。亦止心痛。不能傷也。未無身者。身水為二。猶有我身。同彼水也。亡身者。身水為一。求於我身。不可得也。既無身矣。誰能苦之。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聲乃臍輪風起鼓之而出。此亦名合風大)開示菩薩本覺玅明。(本覺即法身。玅即解脫。明即般若)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羣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虗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閙。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聞。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玅心。斯為第一。
此因風大悟入也。琉璃光法王子(云云)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沙劫前。有佛出世。名無量聲。此亦從萬竅怒號邊證入故。無量聲如來。開示菩薩。本覺玅明。性具三德。以為發照之源。能觀之體。即令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為依為正。皆屬風力所轉。由妄心緣動所感。搖明風出。而風力又能轉此器界根身。總為所觀之妄境也。我於爾時。如法修觀。觀此界之安立。由於風輪執持。觀世之遷變。由於風氣密移。觀察此身。一動一止。皆是風之所鼓。觀察此心。念念遷流。新新不住。皆是風之所搖。如此觀察世界身心。諸動不同。究其所因。皆從一念無明風動而有。等無差別。我時了知此羣動之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宛然風體。若實有從有至。即非虗妄。既無從無至。可見十方微塵顛倒眾生。皆顛顛倒倒於風中。而同一虗妄而已。推而極之。乃至三千大千。盡一佛所管世界之內。所有眾生。譬如一器之中。貯百蚊蚋。其聲啾啾亂鳴。不出分寸器中。鼓發狂閙。豈不淡哉。觀破羣動如此。所以逢無量聲如來未幾。即了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萬法當體皆無生滅。速入無生忍位。已悟無生。故本覺心開。見動中不動。而親於東方不動佛國。與不動如來。為法王子。乃至徧事十方諸佛。無不克肖。又不獨紹隆一佛而已。由是了妄身心。皆屬風力。見法身真心。放大光明。洞徹無礙。如淨琉璃。而琉璃光之名。所自來矣。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而了妄。悟菩提心而達真。入三摩地。而證性空真風。性風真空。合十方佛。而上同佛果。傳一玅心。而下化眾生。以當圓通。斯為第一。
○鍾云。東為羣動之首。而佛名不動。即動而靜也。傳一玅心者。證無動本覺也。
虗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即十身中虗空身也。與法身雖無異體。而法身徧融一切。此則偏融空大)爾時手執四大寶珠。(舊註誤因後文四大無依之句。即以地水火風為四珠。不知四大是所觀之境。須取能觀之智。應是人空法空俱空真空四珠也)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虗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玅寶光。流灌十方。盡虗空際諸幢王剎。來一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虗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虗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虗空無邊。入三摩地。玅力圓明。斯為第一。
此因空大悟入也。虗空藏菩薩(云云)白佛言。憶昔我與如來。同在定光佛所。得無邊虗空身。有大神力。非同凡小所取頑斷沉冥無用之境。爾時以得四智。手執此四大寶珠。照見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虗空。是會色歸空也。又於自心。現大圓鏡智。從一鏡智。而現十智同真。如是十種微玅寶光。流灌十方。盡虗空際。悉成嚴玅。是融空即色也。但見諸幢王剎海。來入法身鏡內。由理攝故。涉入色身毛孔。身同虗空。不相妨礙。由事攝故。是攝剎入身。無身非剎也。又見身能善入微塵國土。隨機普應。廣行佛事。自利利他。得大隨順。是分身入剎。無剎非身也。如上會色融空。攝剎分身。諸大神力。果何以臻之哉。葢凡外小乘。執四大心外實有。成大障礙。由我諦觀此四大本無所依。元從妄想生滅而有。終歸於空。既又觀察虗空無二。佛國本同。是則空不異土。土不異空。乃於色空同處。忽然發明。得無生忍。寂滅現前。入圓通境焉。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虗空無邊。入三摩地。故得空色無礙。身土相入。而玅力圓明。以斯為第一矣。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此遠因實事不必回互)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玅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徧計執。(圓成如麻。依他如繩。徧計如蛇)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此因識大悟入也。彌勒菩薩(云云)白佛言。我憶往昔微塵劫前。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身雖出家。心慕豪貴。好遊族姓。親近國王大臣。爾時日月燈明如來。教我修習唯心識定。令其通達萬境惟我心識變現。一如夢幻。生滅非實。豈可不究明心識。而反重其所變之境乎。由是但自觀察唯識。止其外慕馳散。而定心成就。入三摩地。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唯識定深。萬境如電。外輕內重。無復馳求。故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時。我乃得成無上玅圓識心三昧。葢前所習者。不離五位唯識。尚屬權宗。至此窮極識理。所謂性識明知。覺明真識。玅覺湛然。徧周法界。融入如來藏性矣。一者。世界唯識。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從變識。不自外來。二者。諸佛唯識。世尊。我既了此唯心識故。從法身識性中。流出報身應身。無量如來。如來尚從識性流出。況餘九界眾生。流出可知。夫窮極唯識。圓證法界。既見諸佛依正。皆是自心。而自心豈不成佛。故得授補處記。即補釋迦佛位。次當作佛。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圓滿成就諸法實性。既入圓成實。悟證真實體性。不復為名相所迷。遠離有相無性之依他。及有名無體之徧計執。而得無生忍。證入圓通。斯為第一。
○依他起性。即業識。及業識所現相見二分也。徧計執性。即從相見二分。復生周徧計度。所謂我法二執也。遠離依他徧計。即是圓成。
○蓮師曰。不悟唯識。故背心逐境。若了唯識。則攝境歸心。視世間名聞利養。如夢如幻。尚何惑著哉。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無量光。無邊光。無著光。端嚴光。愛光。喜光。可觀光。不思議光。無等光。不可稱量光。映蔽日光。映蔽月光。超日月光。是為十二如來也)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鍾云。如人負債投於王家。債主莫敢誰何。所依者勝也。眾生修念佛三昧。皈命於佛。則生死眾魔莫敢侵嬰。葢生死海中。唯佛為可恃耳)。
此因見大悟入也。獨舉見者。見該六根故。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類五十二菩薩。(云云)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而成一劫。其最後佛。名曰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若據理念。念即始覺。佛即本覺。若據事念。冥記不忘之謂念。放光接引之謂佛也。念佛若何。譬如有二人於此。一人專憶。一人專忘。專憶。故若逢若見。專忘。故不逢不見。若二人俱憶。二憶俱深。必定相逢相見。乃至從生至生。如形影相隨。而不相乖異矣。夫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即一人專憶也。然子若逃逝。雖憶何為。即一人專忘也。子若憶母。如母憶子。即二憶念深也。則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也。而念佛可知矣。若眾生心。憶佛焉。而兼事相圓融二種觀門。念佛焉。而兼事一心。理一心。二種三昧。則現前必定見佛。或於定中見。或於夢中見也。當來必定見佛。報終陰壞。見佛接引。彈指往生。華開覩佛也。然西方極樂。只在當處。非真有十萬億國土之遙。故去佛不遠。更不必別假方便。而得心開。近佛染佛。故心亦成佛。如近香染香。故身亦成香。故知心開非同淺淺。應是本覺佛現也。以念佛香光。莊嚴法性本佛。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一念不生。六根湛寂。遂至信滿入住。證無生忍。今於此娑婆世界。威力加持。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具足二利如此。佛問圓通。我於根中。無所選擇。一心念佛。則六根都攝。如眼不取色。是眼念佛。乃至意不緣法。是意念佛。惟其都攝六根。故得淨念相繼。得三摩地。而證圓通境。現位雖在等覺。初心一同眾之信滿入住。以當圓通。斯為第一。
○一心念佛。與決志參禪者。本無二致。故念佛之後。而繼之參禪也。則知此方唯有二門。為入道之要路。葢觀音勢至。皆彌陀輔弼之臣。一以念佛接人。一以參禪誨眾。皆是就此界根機。各開戶牖。乃世人例以參禪為高。而卑視念佛者。吾知其不惟不知念佛之奧訣。亦不知參禪之玅旨也。苟不以一心不亂之訣去參禪。則禪決不悟。若不以如猫捕鼠之心去念佛。則淨土必不生。勿謂念佛易。而參禪難。當知難則俱難。易則俱易。是在當人。信力淺深。習氣濃淡耳。
○七大圓通竟。
通論二十五門。尋常六塵皆始於色。今始於聲。而復留耳根在最後者。正以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故始於音。而終於聞。所以為教體之綱領。而獨當此方之機也。又七大始於地大。而此中火大為先。以多婬召火。合此經墮婬起教。所以警多聞人先除欲漏也。又七大終於識大。而今終於根大者。以勢至念佛圓通。稍次觀音。觀音所修。乃諸佛一路涅槃門。泥洹極果。今令不能修自心泥洹者。其次莫若念佛求往生也。此因經文不終彌勒而終勢至之深意與。
○本卷至後卷選擇圓通竟。俱備闡決定第二義之旨。
楞嚴說通卷五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楞嚴說通卷之六
巴縣居士非眼劉道開編緝
成都沙門離指方 示鑒定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此廣陳耳根圓通以當此方之機欲人專修於此也。二十四聖。次第陳畢。爾時觀世音菩薩。乃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恒河沙數劫前。有佛出世。名觀世音。源遠流長。名號與逗機之教相應也。我時於彼佛前。乃發菩提心。一者善心。即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也。二者悲心。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也。三者直心。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也。既發大心。須秉聖教。彼觀世音佛。教我三慧。一從耳根中聞性。非同多聞之聞。聞經解義。全用耳識。及耳家俱意識也。一從百不思之正思。非同徧行思。及思善思惡之邪思也。一從無所造作之正修。非同一切善行。及種種功行之邪修也。從此三慧。便得和身入此大陀羅尼門。更不落於岐經迂路矣。彼修行者。不秉聖教。惟恣己意。或信邪師。豈免勞而無功哉。
○問。初卷已斥思惟是妄。何故此中復用思耶。答。前之所以斥者。以阿難一向認此思惟為真。不肯放捨。是認賊作子。故須斥破。欲其識賊而求真子也。今之用此思者。是知其為賊。而借賊以殺賊。轉禍為功也。且二十四聖所修。門雖不同。要其用心觀察。皆用此思。若無此思。無下手處。故二十四聖下手功夫。皆在觀音一門顯發。譬如油蠟作燈燭。不用火點。終不明也。若謂不假思惟。直下離心意識參究。則此一門。似是單為上上根說。其或根器稍鈍。不免借思而入。若下根人。既得聞思。又必盡力於修。方能得入。是則聞思修為淺深同說法。彰彰明矣。但不可用亂思邪思。若用亂思邪思。終不能入。故曰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又曰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也。
○此下自初於聞中起。至寂滅現前止。乃詳陳次第解結修證。為入圓之正行。而一經之至要。葢上之發心是願。而此為依願之行。其願不虗也。上之秉受是教。而此為依教之修。其教不負也。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我既發是心。而秉是教矣。然起修下手之功何如。夫所謂從聞思修之聞性。本惟藏識心海。一體而具六用。在眼為見。在耳為聞。乃至在意為知。今取第二。故曰聞中。我初於此聞中。一念不生。迴光返照。專注以聞自性。是為入流。葢順聞奔聲外注。謂之出流。反聞照性內注。故謂之入流也。亡者。脫也。所者。聲塵也。既惟內旋聞性。便於諸聲塵。一切不緣。是為亡所。葢根結全由於塵。故塵亡而結乃可盡也。此所兼動靜二塵。而此則先脫動塵也。
○聞中二字。揀非肉耳之中。又非耳識之中。乃平吞萬相。盡空法界之中。亦即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也。若於經中。未即了然。可於靜坐中。體認的當。行人當五更起坐。夜氣清明。其籟初動之時。一念不生。覺此聞性。廓然而圓。朗然而照。山壁不隔。海暗不昏。大小遠近音聲。鑑徹無遺。乃至微風動樹。足履鳴堦。亦所不昧。假如東方數里之外。洪鐘發響。固歷歷分明。西方同時數里之外。羣鼓喧聲。亦琅琅不昧。如是乃至南陌悲號。北里笑語。車輪馬足。一一俱現圓聞之中。如影現大圓鏡中。毫髮無隱。至於寂然無聲時。則聞靜愈無邊際。到此始知玅性本具。不是修成。但是平日以亂心緣慮。遮障孤負。不自覺耳。入流者。旋轉聞聲之聞。以反聞自性也。亡所之所。即是動靜二塵。動謂有聲。靜謂無聲。今初先亡動塵。然有二種。一者屈曲聲。謂有意味者。如言語屈曲之類是也。二者徑直聲。謂無意味者。如風水鳥獸鐘鼓等聲是也。此屈曲聲。復有二種。一者世俗屈曲。二者道理屈曲。世俗復有二種。一者無力。二者有力。無力有。謂評品古今文章事物。他方昔日不干己事。但恣散亂。無增長煩惱之力。故云無力也。有力。謂說諸欲境。令心起貪。說諸不平。令心發怒。背面毀譽。當面稱譏。一切利害之言。令人不覺。嗔喜陡發。忘失正念。此皆世俗屈曲也。道理屈曲者。如說內外邪正道理。乃至法門宗說。玄玅意趣。令人不覺。隨言生解。擬議思量。亦是尋聲流轉。最障本聞。所以宗門於佛祖言教。如生冤家也。行人首先於此諸屈曲聲。一切不緣。惟以內向聞性。湛然朗然。安住不動。則粗顯分別。永息不起矣。至於水流風動。鐘鳴鼓響等。一切徑直之聲。更是難亡。須是入流功夫。細心專切。久自亡盡也。問。反聞功成。豈一切諸聲。如醉睡中。皆昧然不覺耶。答。非也。諸聲任有。行人但惟圓照聞性。不漏落流注於聲而已。更以喻明。譬如有人眩水。不能自渡。賴人牽之而過。彼人教其仰面視天。不得一息視水。若一息忘教視水。隨即漂溺。此亦如是。反聞自性。猶如視天。不復循聲。如不視水。更無流轉之患。猶無溺水之患也。是知聲不可除。而但當反聞嘗切。亦如水不可除。而但當仰天專切也。問。諸聲不實。既如夢幻。銷落之後。畢竟一無所聞。則道成者。皆如聾人耶。答。不然。此非真滅。但以銷落聚聞之根。暫沉枯寂。不久心聞洞開。徧滿虗空。所謂發本明耀。必將上聞有頂。下聞無間。乃至最近。蟲行蟻鬪。素所不能聞者。皆當聞之。何況餘聲。如聾之疑。鄙劣甚矣。問此之入流亡所。但於靜坐時習之耶。亦於涉事時習之耶。答。若但取於靜坐。何用詳辨屈曲等聲。正須動靜一如。方成大定耳。問。靜坐易忘。今即不問。假如有人涉事。訪一故人。於路用功。但惟反聞自性。而餘聲悉不取著。正當聞性湛然。忽於中途。隔牆聞彼故人言語。此聲不循。則廢其訪問之事。若循之。豈不成流轉耶。答。此聲許尋。不成流轉。偈云。眾生迷本聞。尋聲故流轉。若於尋聲時。不迷本聞。此但尋聲。豈能流轉也。問。請分流轉與不流轉之相。答。汝正反聞自性時。有當尋之聲現前。一味尋之。而聞性全成迷昧者。此即流轉。若當尋聲時。而聞性分明依然不昧。此但暫尋即還。亦謂之得用即休。何得同謂之流轉耶。以此為例。凡涉諸事。皆當准此思之。大抵初心靜習時。得力為多。靜定若成。漸能涉事不昧。若初學靜定未成。而遽希涉事不昧者。良難也。問。涉事不昧。既曰良難。則初學反聞。恐難理事兩全。答。世諦之人。寧廢理以圖全事。修行之人。寧廢事以圖全理。今初心修進。誰要你依舊精研世事。務求兩全耶。當知反聞入手之人。雖處世間。惟求省事省言。日用家常。騰騰任運。得靜且靜。萬不得已。一事一言。用了即休。且正當用時。分毫不昧。即言差事差。不顧不悔。惟圖反聞無間。心便怡然。問。祖師何言這邊那邊。都不缺用。答此是大亡已久。絕後再甦。死中復活。方能各臻其玅。非謂初心便能如是也。問。此節舊解多補天台三止觀。今何不用。答。三觀初心。不離六識思惟而入。今經首廢六識不用。將何入三觀耶。斯經圓融玅理。全是藏心本具。詳在奢摩他中發揮。而行人未修之時。先成圓解。及至修時。行起解絕。但一反聞。極為簡便。不勞廣立止觀。宗門所謂單刀直入是也。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上方離動結此則動靜二結兼除也。葢動除靜現。自然之理。加功雙遣。自然之勢。夫既入流亡所矣。然初雖亡所。而所豈易亡。初雖入流。而流豈易入。雖云努力一念不生。未免動靜間發。心心收攝。非寂靜也。至此。亡所而所無不亡。入流而流無不入。羣動俱寂。收攝情亡。亡所入流。二俱成靜。由是而知前之亡所。且惟亡動。今之既寂。乃是動結已除。靜結方顯也。既寂之後。加功進力。反聞功夫。展轉深切。以至寂靜亦亡。則動靜二塵。逈然雙脫矣。
○問。亡動即是亡聲。而聲塵與聞性。如黑白相違。易於分辨。故亡之則易。至於靜塵。與聞性相順。聞性至靜。而靜塵亦靜。俱無邊際。俱無分別。亡之恐不易也。答。但患聞性未能了見分明。若了然自見。安有混淆之理。良以聞性是心。靜塵是境。心則靈知不昧。境則冥頑無知。境自境。心自心。如爾為爾。我為我。有何難分。譬如世俗凡夫。一入深山無入之處。皆能了別山中寂靜。其實於己聞性。絲毫不覺。及至閙市。其靜全失。以前靜境。全是山靜。離山不復有靜。所謂靜塵也。若能一味反聞。則性靜恒在。居山居市。其靜不易。則真聞性也。是則聞性本與靜塵無干。及聞專切者。亡之甚易。何難之有哉。大抵亡動之後。別無伎倆。只是功夫純熟。自然增進。至此。則位當圓之初信。而於二乘。則齊初果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上全以亡塵此方以脫根也。因前圖作亡塵方便。故立能所二聞。令其聞根而亡塵。如是漸增。加功進行。塵相既盡。外無所對。則根亦不存。能聞之聞機。與所聞之聞性。二俱除滅。故曰聞所聞盡。是則初解三結先得人空矣。
○問。既全以根性增明。而方以雙亡動靜。令復將根性亦亡。豈不全成斷滅耶。答。但以盡根。那云滅性。問。根與性為二耶。答。根如冰。性如水。冰水本無別體。故非二。然冰結而隔。水融而通。故非一矣。今言根盡。但如冰融。豈如水涸。
○問。前言二塵亡後。惟覺聞性極為寂靜。湛無邊際。今盡內根。復作何相。以別於此。答。前作方便。脫彼二塵。故暫執聞性為內。二塵為外。背外向內。宛然內根恒在。故聞曰中。流曰入。皆內相也。及至二塵蕩忘。已無外相。既不對外。內相漸消。以至泯然豁然。無復內外。即根盡之相也。若約三空考之。到此即得人空。葢前此以根對塵。塵為他相。根為我相。排他立我。背他向我。我相宛然。至是根塵俱泯。能所兩亡。無復自他。惟一法性。故曰人空。定位當至七信齊於別之七住小乘四果阿羅漢位也。又當知此是菩薩高證圓之七信。但約斷見思。證人空。謂齊小之四果。非真實同羅漢也。如世之進士初品。暫同吏員極品。豈真名位與之全同乎。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此脫覺觀也。盡聞之後。根塵逈脫。湛一無邊之境現前。是為所覺。而照此境之智。則為能覺。盡聞若住。則智境恒對。能所仍存。終為勝進之障。惟加功進行。透過斯境。不鈍滯於此。則能覺之智。與所覺之境。二俱空寂。泯然無復對待矣。此望後為斷法執微細流注分別也。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此脫重空也。覺所覺空之空。是謂空覺。即重空之智也。此重空之智。初起未圓。則能空所空。二俱宛在。今空覺極圓。則非惟所空智境息滅。而重空之智亦復隨滅。如以木鑽木。火出。則二木俱盡矣。此望前為斷法執俱生定位。當圓之十信。齊于別之十住。准三空則次解二結成法解脫矣。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此後解一結俱空不生也。夫動靜根覺空滅六結。要之皆生滅心也。初解動滅靜生。次解塵滅根生。三解根滅覺生。四解覺滅空生。五解空滅滅生。到此。若住最後滅相。則當為滅相所覆。恒處俱空。應是一種頂墮細障。故百尺竿頭。更須進步。然此不復更勞著力滅除。但無住著之心。以俟一剎那頃。本理現前。則此之滅相。即逈脫矣。
○所謂寂者。非對動之寂。從無始來。本自不動之寂也。所謂滅者。非對生之滅。從無始來。本無生之滅也。此是本覺理體。如來藏性。真如實際。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亦名大寂滅海。亦名大光明藏。實乃真心全體。而萬用皆具於中。此理現前。則山河大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根隔合開。六根互相為用。而下之一切勝用。皆從此發矣。約其所至之位。應在初住。離分斷一分無明。分證一分真理。而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四十四地功德。隱然具足。其與別教初地。位雖言齊。而歷別之與圓融。實天地懸隔矣。
○次第解結修證境。
○此下詳演所獲殊勝也。上是圓通因行。此乃圓通果用。問。因行為修道之要。理宜詳演。而文何甚略。果用待功成自顯。似應且略。而文何甚詳。答。此經如來與菩薩相同。如來自四卷後半。至五卷前半。合有一卷經文。詳脫解根修習圓通。至為委悉。而所以說果用者。祗云山河大地應念化為無上知覺。又云。由是六根互相為用。辭甚略也。今菩薩說行若詳。則應重如來所示。說用若略。則無補如來關文。二俱非玅。故應因行略而果用廣。廣略皆適其宜矣。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玅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吳興作悲字)二者下合十方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六道眾生亦應有本玅覺心四字。不重標耳。下三十二應。申同慈力也。十四無畏。申同悲仰也)。
因行既足。果用以生。正當頓斷無明。頓證真理時。一剎那頃。忽然超越世間。而不為界內有縛。超越出世間。而不為界外空縛。但見寂照含空。十方圓明。即得二種殊勝功德。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玅覺心。與佛同體。又與如來同一慈力。與佛同用。葢本玅覺心。人人本具。故纔證即上合也。二者。下合十方六道眾生。與之同其悲仰。葢菩薩所證。即是眾生同稟。故證此理者即能與眾生同憂患。曲成而不遺也。所謂二種殊勝者如此。
○悲。謂哀求拔苦。仰。謂希聖與樂。同一悲仰。即易經與民同患之意。
○前由因明立所。遂起三種相續。此由入流亡所。遂獲二種殊勝。立所。是迷根。亡所。是悟本。立所。是約最初一念迷根。為最細。亡所。是約最初下手工夫。為最粗。以迷時從細至粗。悟時從粗入細。迷悟轉換之機。不出立亡二字。然此所字。尤為難除。自初卷心目所在為發端。其後展轉所破者。只一所字。曰立所。曰亡所。曰聞所。曰覺所。曰空所。以出一所。即入一所。所之一字。真貼體難刮之垢。實微細我法二執之根也。直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而所相方盡矣。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初假二聞故如幻)聞薰(此聞字。指聞性本覺之體。言薰者。所謂本覺內薰也)聞修(此聞字即旋倒聞機之聞。始覺之智。言修者。以此反聞進修圓通也)金剛三昧。(終成一性故如金剛)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此標承授受出三昧名以彰玅應也。世尊。由我往劫。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以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得佛之體。與佛如來同慈力故。同佛之用。體用兼具。令我身成三十二應。隨機赴感。入諸國土。而無剎不現焉。
○三十二應者。現十法界身。圓應羣機也。開之有三十二。合之惟四聖六凡。攝盡羣類。菩薩隨機赴感。如月印千江。然眾生希應者。須竭玅感。若無玅感。固不可妄議慈應之不周也。
○鍾云。聲塵本空。聞性常住。於常住中。一切聲塵。及於萬法。悉皆如幻。以此如幻法門。始於聞中薰習。終於聞中修證。無作而作。作實無作。隨緣應用。本體如如。此三昧者。名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乃三十二應之本也。
○賀云。楞伽有三種意生身。一三昧樂意生身。此當八地。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此當九地至等覺。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此由等覺入玅覺位。聖種類身。一時俱現。觀音三十二應。正當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也。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勝解者。因行已極所起證悟之智也。現圓者。智證將徹未徹將圓未圓也。圓字作滿字釋之。若入相似三摩地。進修中道無漏。則分真勝解現圓。乃至若修金剛無漏。則究竟勝解現圓也)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問菩薩何能現佛身耶。答如鏡已明形對像現。臣家之鏡。王苟臨之。豈無王像問等覺菩薩。豈假初住現身說法耶。答天魔現為佛像。毱多尚乃致禮。況初住菩薩玅理所現。等覺雖尊。孰敢不仰)若諸有學(三果以前賢位聖位俱屬有學)寂靜玅明(樂獨善寂求自然慧)勝玅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出無佛世。觀物變易。自覺無生。故名獨覺)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觀緣悟道。知迷勝性。由十二緣於是斷之。緣斷而勝性現矣)勝玅現圓(勝玅即勝性也)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有學。得四諦空(見道一十六心。斷四諦下惑。證生空理)修道入滅(初果後進斷三界八十一品俱生。品品皆證一分擇滅無為)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應求四聖乘竟)若諸眾生。欲心明悟(深達婬婬欲為苦之本)不犯欲塵(不獨人間粗獘之色。即他化之樂亦不樂)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梵王色界天主。說法者。如金光明云。大梵天王說出欲論是也)令其解脫。(令其離欲塵而生梵世也。是雖捨求皆具。而更重希求。即同下成就也)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金光明云。釋提桓因種種善論是也)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六欲四洲之十方也)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此云他化自在。梵語婆舍跋提。假他所作。以成己樂。即魔王為欲界頂天主也)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虗空。(能至他界)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即色頂摩醯首羅天。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者。是也)而為說法。令其成就。(統論諸天。皆舉一以該其餘。梵王似局初禪。而實該四禪。帝釋似局二欲。而實該六欲。二自在別舉魔天。以二魔不在正天之屬。故更舉之。但闕四空。以此論現身而四空不樂身相。故不為現也)若諸眾生。愛統鬼神(八部之屬)救護國土。(摧魔護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四王各有八將而韋陀為上首是也)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四王似應科入天主。今文列於將後。想譯者之誤。世界即須彌各面一切國土也)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那吒之類)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應求諸天竟)若諸眾生。樂為人王(自金輪至粟散皆人王也。粟散小邦之王。如粟之多也)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問世之平人有妄志帝王者矣。亦現帝王身與之說遂心之法耶。答此必有德懷仁不忍世亂。發願世世為有道之主。以理邦國。菩薩為其現所欣之身。與說生貴之因及帝王德業。以薰隔生之種而已。豈教以篡奪之術哉。後放此)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為人所推讓也)我於彼前。現長者身(具十德為長者。姓貴。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淨。禮備。上嘆。下歸。故為族姓之主也)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博聞強識以道自娛。如此方王通邵雍之類)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治國土(三台輔相)剖斷邦邑。(州牧縣長)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以上三科。似此方儒教所攝)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如此方郭璞。華陀之類。醫卜雜伎所攝)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婆羅門此云淨行。四姓之一也)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自十戒以至進具二百五十戒也)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自五戒進具至五百戒也)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此云近侍男)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此云近侍女即堪任近侍比丘尼也)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內政立身(女正位乎內。故曰內政。貴而能勤。富而能儉。故曰立身)以修家國。(閨門為萬化之原。故關於家國治亂)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天子之后)及國夫人(邦君之妻)命婦(妻因夫榮)大家(如曹世叔之妻班昭之類)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眾生。不壞男根。(一生不犯女色者)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處女。愛樂處身(終不出嫁)不求侵暴。(縱有強暴亦不從也)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今其成就。(應求人趣竟。此皆菩薩調而應。偶而會。竿木隨身。逢場作戲。所謂同事攝也)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此下八部。闕迦樓羅。乃譯文略之也。今但七部。此七趣者。雖皆具神通福德威權。然均名惡趣。各有苦惱。故多欲脫去為人。以希進修也)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上樂入故令其成就。此樂出故亦令成就也)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如龍樹化五百龍眾俱受具戒之類)若有藥义(此云輕㨗即夜叉也。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虗空。三在天也)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菩薩亦現身者。以菩薩面夜叉心不隔一線故)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乾闥婆(此云香陰。帝釋樂神也)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羅(此云無端正。以女美而男醜也)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菩薩亦現身者。以瞋化瞋也)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緊那羅(形似人而頭有角。天帝絲竹樂神也)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羅伽(大蟒腹行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如迦毗尊者為蟒受三皈。聽訖現老人素服而去。足顯菩薩龍蛇混雜無定名亦無定相也)(應現八部身竟)若諸眾人。樂人修人。(此現在人中。而求捨身之後。復得人身世世進修者)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非人有形(休咎精明等)無形(空散銷沉等)有想(鬼神精靈等)無想(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問無想既屬土木金石矣。為說何法而得度耶。答菩薩應化神玅莫測。別有方便。說亦非以口說。而聽亦不以耳聽也)(按三十二應。無越十界。于十界中。獨無菩薩并地獄身者。或曰觀音已是菩薩。何須更現。地獄苦重不可度也)是名玅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薰聞修無作玅力。自在成就。
此結名也。上來如是應現即不無。染汙即不得。是名玅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所以然者。皆以三昧聞薰聞修。若朝曦散彩。明鏡現形。不勞精力。不費心思。緣對自現。初無作為。故曰無作玅力。逐浪隨波。泛應曲當。故曰自在成就。無所往而不可現矣。
○釋成上與諸佛同一慈力竟。
○三十二應。比普門品微有不同。然本體是同。不妨互有闕存耳。依正法華。具現菩薩界身。准釋論。亦化地獄也。
世尊。我復以此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無作玅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此標承三昧名字及悲仰為無畏之本也。無畏。約眾生言。葢遭難者。正在怖畏之中。而蒙救得脫。即無畏也。功德。約菩薩言。救生脫怖。實菩薩最玅功德也。世尊。我今以上同慈力。獲三十二應矣。又復以此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無作玅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證得眾生同體大悲。故眾生悲苦仰樂。我即㧞苦與樂。若有遭苦難。處怖畏。而一稱我名。即蒙救脫。不生怖畏。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如此方所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也。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一苦惱難。八難之中此一為總。下七為別也)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五者薰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動搖。六者聞薰精明。明徧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夜叉見前)羅剎(可畏)鳩槃茶鬼(厭魅)及毗舍遮(噉精氣鬼)富樓那(熱病鬼)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如土地不見洞山。鬼使不見主事僧是也)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鎻所不能著。八者滅音圓聞。徧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此令眾生得八難無畏也。何謂十四。一者。由我不隨聲塵所起知見。惟旋倒聞機。反照自性。是不自觀音。以觀觀者。我既與眾生同體。當我如是觀時。即攝眾生以同觀。故能令十方苦楚其身惱亂其心之眾生。一心稱名。即各各隨其音聲而得解脫。是雖我觀其音聲也。即謂以眾生觀眾生可也。以眾生一我也。是則苦惱總難無畏矣。二者。見為火因。故見業父。則見猛火。當旋聞聲脫時。見亦旋而與色脫。是謂知見旋復。不復召火。故能令一心稱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火燒難無畏矣。三者。聽為水因。故聽業交。則見大水。今以觀為聽。而聞根旋復。不復召水。故能令一心稱名者。設為水漂。水不能溺。水溺難無畏矣。四者。殺害是鬼因。今返聞時。內滅妄想。外除殺業。心無殺害。便不召鬼。故令稱名眾生。入鬼國而鬼不能害。則鬼害難無畏矣。五者。當反聞時。全以本覺真聞。內薰妄聞。而成就真聞性。故令六根銷復。皆同耳根。所謂一根反源。六根解脫也。既六根同於聲聽。聲聽無形。即是全身泯於無形。無形豈復有受刃處。故能使稱名眾生。臨當被殺。彼人之刀。段段自壞。即使揮其兵戈。亦如割水吹光。於我不受刀兵之本性。纖毫無動。所謂將頭臨白刃。一似斬春風也。而刀兵難。又何畏乎。六者。聞薰功極。內瑩發光。光徧法界。則諸鬼神陰隱幽暗之物。以向暗背明為性者。豈能堪此光耀而自全乎。故能令稱名眾生。自藥叉以至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菩薩攝身光所掩。如梟鳥夜視晝盲。羅剎向日不見也。而鬼見難。又何畏乎。七者。當反聞時。音性圓銷。塵泯矣。觀聽返入。根滅矣。根塵兩銷。則內無所繫。外無所縛。離諸塵妄。以此玅力。加被眾生。能令枷鎻不能覊繫。而枷鎻難。惡足畏焉。八者。當反聞時。滅音而解脫聲塵。圓聞而證極根性。塵滅。則無復外敵。性圓。則咸歸內融。故一切處。徧生慈力。以此慈力。加被眾生。能令磣心毒人化為慈悲眷屬。無復惡心相向。故雖經險路。而賊不能劫。而盜賊難。又何畏焉。眾生所得八難無畏葢如此。
○問。菩薩見聞旋復。與眾生何預。而令彼稱名者即脫水火何耶。答。昔蔡順之母囓指而順心痛。豈非母子同體而相通乎。凡夫尚能如此。況證同體大悲者。而疑其不能如是耶。
○心無殺害。雖鬼國可入。可見鬼所得而乘者。皆好殺人也。世人有為鬼所著。而徧信師巫邪說。多殺牲以祈禳者。其能免於害乎。
○賀云。不自觀音者。不存一毫我見。即上文聞所聞盡覺所覺空等也。以觀觀者。以圓通之觀觀之。即上文如幻金剛三昧。下文圓融清淨寶覺也。
九者薰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眾生遠離貪欲。十者純音無塵。(音但詮於耳家所對之境。未詮諸過。塵則詮於染。蔽二過。故純音無塵。謂音雖不壞。而已離染蔽之過。即心境一如也。或音字是聞字之誤)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此云無善心)永離痴暗。
此令眾生得三毒無畏也。九者。反聞離塵。逈脫於色。故能隨色現色而色不能劫。如水現影。如鏡現像。影像安能劫水鏡哉。以此無貪玅力。加被眾生。能令多婬眾生。遠離貪欲。而貪毒無畏矣。十者。純一圓音。了無染蔽塵相。根塵融為一法。既無能對之根。亦無所對之塵。夫瞋生於敵對。無對所對。則瞋恚無由而起。以此無瞋玅力。加被眾生。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而瞋毒無畏矣。十一者銷昏翳之妄塵。旋精明之玅覺。故外而法界。內而身心。如淨琉璃。朗徹無凝。以此無痴玅力。加被眾生。能令一切具足見惑之昏。具足思惑之鈍。具足無明之性障。及諸阿顛迦。痴之最重者。皆永離痴暗。而痴毒無畏矣。
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徧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
此令眾生得二求無畏也。夫求男女者。有何所畏。畏其終不得也。菩薩遂其所求。即脫其不得之畏矣。十一者。融形復聞渾身成一圓融清淨寶覺。若身相不融。則此身非彼。彼身非此。安得不起而徧。如月印千江乎。由身相既融。故能不動道場。徧一切處。供養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紹繼法王。有男之道。又福慧兩足。有男子德。故能令無子眾生。於我求男者。即誕生福德智慧之男。而求男者。無畏其不得矣。十三者。反聞功極。六根圓通。眼如耳。耳如鼻。皆可互用。而明照無二。含育十方如來玅寶王剎。由明照無二。故立大圓鏡。以顯無像不現。由含十方界。故立空如來藏。以明無物不容。唯含。故能承順法門。惟明照。故能受領無失。承順即坤儀也。受領即女德也。故能令無子眾生。於我求女者。即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為眾人愛敬有相之女。而求女者。無畏其不得矣。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億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玅耳門。然後身心微玅含容。周徧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此令眾生得稱名無畏也。持名者何所畏。而說無畏。葢持名者。或恐其功德不勝。而懷尤豫。或遇持名多者。而懼其不及。皆畏相也。今持菩薩名者。逈脫此二畏。故亦曰無畏矣。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總有百億日月。今現住此世界中諸法王子。共有六十二億恒河沙數之多。其隨自實行。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他權行。順彼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有能盡持此名號者。功德當無尚矣。然由我所得圓通本根。只在耳根一門發玅。能令一身應無量身。一心應無量心。微玅含容。周徧法界。自在無礙。具足萬聖法門。則知六十二億恒沙菩薩所證。皆不離我法界海慧耳。故持我觀音一名。與彼共持諸法王子名號者。此二人較量功德。等無有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多寡不齊。何以令持者功德。正等無異哉。由我修習耳根一門。得真圓通。故諸聖雖多。僅能敵我一人也。葢此方眾生。耳根利故。愛道者多。所以觀音化勝。餘根鈍故。愛道者少。所以諸聖化劣。是則行位雖齊。對機有異。而持名功德。坐此正等矣。眾生稱名無畏又如此。
○菩薩顯然自任惟我得真圓通。可見餘聖所得非真。文殊之揀。不過重明此語而已。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此結名也。如上種種。是名十四施無畏力。非但脫其怖畏。兼復全其福德。而我之福。皆備於眾生矣。
○釋成下與眾生同其悲仰竟。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玅德。
此陳四不思議也。前雖顯明上同下合。皆是隨機。猶有限量。猶可心思言議。此更充其圓極之量。則不容擬議矣。然上皆標從三昧。尚約因心。此則直承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已涉果地。當是等覺境界也。世尊。我又獲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圓修圓證。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玅德。至玅。故不可思。至神。故不可議。任運自在。非有為作意所成。故曰無作玅德也。
一者由我初獲玅玅聞心。(反聞之聞。即始覺。自性之性。即本覺。始本合一。二俱成玅。故曰玅玅聞性也)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玅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呪。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此云堅固不壞)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切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此云印)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此明一身現多不思議也。夫二十四聖所證圓通。一一皆玅。而我所證耳根圓通。是一切圓通根本。為玅中玅。一者。由我初獲此玅玅聞心。惟一心精。脫盡根相。故令見聞覺知。不各局於本根。而不能分隔。復還一真法界之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交徹互用。無障無礙。為一為多。無所不可。故我能於一身之中。現眾多玅容。於眾多玅容。說無邊秘密神呪。是誠不思議矣。何謂玅容。如首為六用之總。臂表提接之悲。目表照了之智。皆玅容也。但眾生渾身手眼。迷而不知。俱成業用。自我得之。如春入律。如月行空。信手拈來。俱成玅用。以首言之。自現一首。以至八萬四千爍迦羅首。以臂言之。自現二臂。以至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以目言之。自現二目。以至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既應塵勞之數。亦應對治塵勞。具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其中或施慈以攝善人之心。即歡喜相也。或彰威以折邪魔之胆。即忿怒相也。或定以杜散動之門。即澄斂相也。或慧以破無明之窟。即開照相也。首臂目。皆具四種差別。故能汎應塵勞。曲施誘廸。隨感而應。無不如心。救護眾生。得大自在焉。形能如此。呪可例知。亦應具此四種矣。
○若論玅容。初住即應能現。或數之多寡不等耳。經謂帝釋亦能現千首眼。而揆其本位。正當圓之三住。意可類推。
○鍾云。眾生迷此覺性。六根現八萬塵勞。菩薩悟此覺性。全體彰八萬德用。如不信菩薩德用。但觀自己六根塵勞妄想。念念紛飛。還有涯量否。
二者由我聞(聞即聞性)思(思即入忘功夫)脫出六塵。(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玅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呪。其形其呪。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此明各身各形不思議也。二者。由我用聞思之功。脫出六塵。如聲度重垣。無所滯礙。故我玅能現一一形。對各機而現各身。誦一一呪。於各身而說各呪。其一一身。一一呪。皆以無畏施諸眾生。而脫其怖。故令十方微塵國土眾生。悉皆稱我為施無畏者。名徧塵剎。皆救苦之功特勝也。
○問。此與十四無畏何別。答。十四無畏。但令眾生稱名自脫。未論現形說呪。豈混同哉。
三者由我修習本玅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此明過化不思議也。三者。由我修習耳根一門。本玅圓通。已得清淨本根。於六塵境。毫無戀著。悉能捨施。以捨感捨。故所遊世界。皆過化存神。亦令眾生。捨其身所珍寶。悉以施我。求我哀愍受之。而為施作佛事焉。夫眾生慳心。最為難破。捨心最為難發。今所過即感其破慳樂捨。是誠不思議威神所使然矣。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旁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此明供養不思議也。四者。我既初獲如來藏心。登於究竟。已入玅莊嚴海。佛法寶藏既開。具無量福慧。手中能出無量珍寶。能以此種種珍寶。所謂衣鬘香燈。擬玅高而同四海者。供養十方如來。旁及法界六道眾生。皆以等心至心。悉同供養。如國城妻子。謂之外財。長壽身命。謂之內財。能令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乃至求長壽得長壽。是以財施也。三昧涅槃。屬於法施。求三昧得三昧。如一果二果。以至三賢十聖等。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雖如來至尊極果。尚與成就。是以法施也。葢我觀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故生佛同供。財法二施。如此。而供養真不思議矣。
○四不思議中。前三尚是等覺。第四自稱佛心究竟。彷彿玅覺極證矣。問。初住圓通。何濫深位。答。圓人一地。具四十二地。功德無遺。初住既爾。位位皆然。不足疑也。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此結圓通也。佛問圓通。我從耳根一門深入。反聞功成。六根應拔。寂滅現前。圓照三昧。故得上同諸佛。下化眾生。隨緣施設。無不自在。溯其最初之因。惟是入流亡所。為起手功夫。以是得三摩提。成就菩提。圓成果地修證。所謂圓通。斯為第一。世尊。彼佛觀音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是初住始證之時。已見師資道合矣。由我觀聽十方圓明。如聲度垣。如月印水。故隨感隨應。而觀音之名。徧滿十方世界。是既證之後。又見感應道交矣。名實相孚。聲稱周徧。我獲圓通。豈偶然哉。
○按觀音三昧經。及大悲經。並云此菩薩。過去久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又悲華經。說往昔寶藏如來。授不瞬太子記名觀世音。然則悲華與今經。皆覆本垂跡之名耳。今得圓通。即太子後身也。
○大眾各說已竟。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表全身吐露也)遠灌十方微塵如來(以自果徹他果也)及法王子諸菩薩頂。(以自因徹他因也。然惟灌頂者。表此圓通之理最為殊勝無上之法也)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并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表圓通現前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也)是諸大眾。得未曾有。(言相互顯喜極而徹悟也)一切普獲金剛三昧。(顯首楞嚴王即是金剛寶覺平等法界也)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揉。(華分品色所以表行也)十方虗空。成七寶色。(寶具光明所以表智也)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表萬象俱融也)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表一性究竟也)梵唄咏歌。自然敷奏(表圓通法樂無乎不在也。四卷富樓那所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正欲覩此境界而令始現前矣)。
此佛現瑞應也。葢眾聖各述圓通。則華屋諸門悉啟。故佛復現瑞以應之。是諸聖以言顯。而如來以相顯。總欲眾生承言玩相而發悟也。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此勅文殊選擇圓通也。獨命文殊者。以其為寂場之大智。諸會之法眼也。於是如來。既現瑞已。即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人所修所證。均稱方便真實。然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及前後差別。葢千逕九逵。王城不二。遲速巧拙。至處均齊耳。我今欲令阿難開發大悟。不知此二十五行中。誰可對阿難之機者。且不但當現在一人之機。兼我滅後。此界眾生。欲入菩薩乘之真因。求無上道之極果。必從何方便門。乃對其機。得易成就耶。葢當機常修。但取一門。故不可不揀。爾文殊具擇法眼。其為我仔細披剝。拈出玅門。以嘉惠後學可也。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起座頂禮。尊師命也。承佛威神。求加被也。是雖果後大人。而順儀彰軌如此。可以警我慢之流矣。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玅。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此發源開選也。偈曰。欲求返妄歸真。當明從真起妄。且諸妄何由而起哉。原夫吾人之性。以知覺為體。故取於覺。以深廣為量。故取於海。此覺海性。湛寂而澄。無諸起滅。洞鑑而圓。無諸偏蔽。既圓且澄。總名覺性。而此覺性。本來自玅。不假作為。亦無方所。良由於彼元明性上。妄生照用。遂立方所。所既妄立。而照用之本性遂亡。如雲起必障於日。此即依本覺而成業識也。
○覺海指體言。標體大也。澄圓指相言。標相大也。元玅指用言。標用大也。此三大為諸妄所依。
迷妄有虗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此明萬法生起也。既迷性覺而成業識。遂迷性空而成頑空。故曰迷妄有虗空也。由是空晦暗中。結暗為色。復立無情有情二種世界。故曰依空立世界也。以取一分浮虗亂想。凝結而無知者。以成器界。故曰想澄成國土。以取一分浮虗妄想。凝結而有知者。以成根身。故曰知覺乃眾生此即依無明業識。生起相見二分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此明萬法還滅也。夫此迷妄之空。大而無外。本非微劣。而以大覺較之。更大無量。此空生於大覺之中。如海中一漚。遂成至微劣矣。空尚如此。況有漏微塵國土。悉以虗空建立者。其眇小當何如耶。然則此漚若滅。則包界外之虗空。尚歸本無。況從虗空所生欲有色有無色有。而能獨存耶。本由至虗。故可速滅。所謂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銷殞也。
○問。方彰生起。何以遽談還滅。答。還滅即是歸元。今選根深入。正謀歸元之路。故備彰生起之虗。還滅之易。以發其端耳。
○鍾云。覺海性澄圓二句。即二卷中性覺玅明。本覺明玅也。圓明照生所二句。即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是也。迷妄有虗空。至皆依空所生八句。即引起塵勞。起為世界。靜成虗空是也。漚滅空本無二句。即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是也。一部楞嚴。橫竪發明。頭頭凑著。如鏡交光。亟須著眼。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此正明根之當選也。夫萬法可以還滅。已識歸元之路。若得歸元。理惟是一。覺性固無有二。但欲入此無二覺性。則方便固有多門。如京畿是一。入路多岐也。若是聖人。全證此性。則法法圓融。事事無礙。故或憎或愛。或苦或樂。無非皆是入理之門。不得揀擇。若初發心人。欲入三昧。而得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則定有遲速之不同。如順此方之機為順。逆此方之機為逆。順則速。而逆則遲也。豈可不選擇哉。譬則趨京之路。迂直千差。豈皆捷徑。亦不可不擇路而趨矣。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恒其所覺。云何獲圓通。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恒一。云何獲圓通。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徧涉。云何獲圓通。
此揀六塵非圓通也。前云彼等修行。實無優劣。但對此方之機。有遲有速。故文殊向無優劣處。強分優劣。無差別處。強分差別。於是將二十四聖。掂斤播兩。一一品題。皆不當此方圓通之本。末後獨選耳根一門為最勝焉。彼沙陀雖觀色性空而悟入矣。但此色性。元憑妄想。結為障蔽之塵。若以心精了之。終不透徹。豈有不明不徹。昏昏擾擾之物。初心依之而欲證圓通耶。陳如雖聞法音而悟入矣。但音聲者。徑直聲也。語言者。屈曲聲也。陳如從四諦入。偏取屈曲。是音聲雜語言矣。既落語言。惟以取彼名句之味。一字直目詮自性為名。二字帶表詮差別為句。味即所含義味也。且此理圓言偏。初心豈達一言徧該一切義理。云何依之而欲證圓通耶。香嚴雖齅香塵而悟入矣。然香塵必待烟合於鼻。方以知香。離則無復香相。是香非常住。不能令覺常恒。覺不恒。則香亦非恒。豈能於香而得圓通哉。藥王雖因味塵而悟入矣。但此味性。亦非常然之體。要以味合時始有。不能令此味性。合離恒一。既不恒一。豈能於味而得圓通哉。䟦陀雖因觸塵而悟入矣。但觸無自相。雙依能所。內依身根為能觸。外依色塵為所觸。中間方顯觸相。若無所。則不顯觸。是此觸相。或合或離。性非有定。欲依之以取圓通難矣。迦葉雖因法塵而悟入矣。但法塵非外五塵之實質。乃五塵影子。惟意中獨緣。屬獨影境。故曰內塵。起意緣時。但專一境。捨一緣一。必有方所。能所皆局。豈能徧涉。欲依之以取圓通難矣。
○鍾云。揀非揀聖。乃揀法也。亦非揀法。乃揀機也。凡曰云何獲圓通者。就阿難及大眾之機言耳。若諸聖。固已各依彼法。畢獲圓通。佛已許其無優劣矣。道開曰。非謂聖不獲圓通也。謂學人如諸聖而修。則難獲圓通。以不當此方之機故。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四維四隅也。意兼四方。具千二功德。四方八百。四隅四百。今但缺後方及兩隅共四百。是缺三分之一耳。而言虧一半者。語之忽也)云何獲圓通。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舌非入無端。(吳興曰應是舌入非無端耳)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身與所觸同。(所觸二字直指前之觸塵而言)各非圓覺觀。(圓字雙貴覺觀二字。圓覺者獨立之全體也。圓觀者絕待之全智也)涯量(猶言邊際)不冥會。(冥暗也會知也)云何獲圓通。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舌有說法嘗味二種之用。論說法則無礙辨才。所謂人無端也。猶與圓通相近。若止論嘗味一節。境合方覺。境滅即亡。非能入無端也。何謂圓通乎)。
此揀五根非圓通也。律陀因見性而悟入。然見性雖是洞然明白。但能見前三方二隅。向後一方二隅。即不能見。云何依此不圓之根。而欲證圓通耶。槃特因鼻根悟入。但鼻根出則取香。入則聞香。而缺中間交氣。既缺中交。則支離間斷。不相涉入。云何依此支離之物而欲證圓通耶。鉢提因舌根而悟入。然舌不因味而即能覺了。乃為無端。今者不然。不過因味生覺。味亡覺亡。云何依此而欲證圓通耶。畢陵因身根而悟入。然前之觸塵。我已揀其不圓。今此身根。全與彼觸塵相同。合中之知。根塵相待而顯。皆非圓覺圓觀。所以身邊際。與觸邊際。不能於遠離之時。暗中有知。合有離無。云何依此而欲證圓通耶。須菩提因意根而悟入。然此意知根。雜於意識亂思。諸識中。唯意識最亂。最為剛強。難於制伏。彼湛了者。即脫盡意識。湛然了知之性也。知根既雜亂思。則湛了終無所見。如非想天人。入非想定。研窮求其湛了。猶不可得。報盡還墜是也。是則久修之人。尚不能脫想念。云何初心。乃欲依此而證圓通耶。葢圓通本是無分別定之勝果。今想念不脫。安能得此果哉。
○見與鼻。揀去不圓之根也。舌與身。揀去合知而淺之根也。意知。揀去非純離之根也。問根能旋反。轉之即性。何亦揀之。答。根雖總皆近性。勝彼塵識。然六中圓缺不齊。前文云。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今正揀去合者。淺者。與不圓者。意令唯取耳根而已。
識見雜三和。(識見應云見識。即眼識也。論云。二和生識。謂根境和合。識生其中。今言三和者。能依自體并所依根塵故曰三也)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鼻想本權機。(鼻想者於鼻端作觀白之想也)只今攝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持犯但束身。(束於身識非謂身根)非身無所束。元非徧一切。云何獲圓通。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法分別三字。即意識別名。葢意識是法塵上分別性故也)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此揀六識非圓通也。舍利弗因眼識而悟入。雖此見識。外對無情之色塵。內依無分別之眼根。能依之一。所依之二。三者雜和而生。若詰其本。則無定相。體既無定。云何依此而欲證圓通乎。普賢因耳識而悟入。雖此心聞洞徹十方。然皆由修普賢行。大因威力。致耳識洞聞沙界。非耳識自玅。能順初心。成此玅果。既非初心小機。所能得入。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乎。孫陀羅因鼻識而悟入。然此鼻端白想。本為對治。而權假設。想非鼻識本有也。只為攝住散亂而已。住則偏局一處。何由而圓。葢真心無住。有住則妄矣。云何依此而欲證圓通耶。富樓那因舌識而悟入。然說法者。雖由舌識調弄語言文字。亦是滿慈曠劫以來。宿因成熟。具辨才力。故得開悟。非關一時舌識所能。況名句是不相應行。元屬有為。非無漏法。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耶。波離因身識而悟入。然此持戒。但能檢束身識。除身識外。更無所束。若圓通之境。當徧融身界萬法。今束此不能束彼。則所遺尚多。云何依此而欲證圓通耶。目連因意識而悟入。然意識是法塵分別之性。神通是曠劫宿因之力。了無關涉。縱由意識。亦是念念攀緣。不能離物。既非離塵普徧之法。亦難獲圓通矣。
○此經首即斥破六處識心為生死根本。不可依之錯亂修習。而諸聖自陳。仍備此六門者。見聖性無不通也。文殊復揀去者。仍順此經遮止悞用也。若初心用此以求圓通。則不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魔外者極多。如六聖得正圓通者極少。所以須揀去也。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有為非聖性。云何獲圓通。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如如者。即圓通真實之體。乃離念不動之法。凡起心分別覺觀皆不相應。反顯旋聞不屬覺觀。明矣。而強安三觀者。豈未見於此耶)云何獲圓通。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上覺。云何獲圓通。(問反聞法門亦從動靜而入。何殊於此。答彼乃漸脫動靜二塵。以取無動靜之聞性。為初心方便。此即取有動寂之風性為入門。所以大不同也)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無覺異菩提。(世有尊太虗空為本性者。當悟此矣)云何獲圓通。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虗妄。云何獲圓通。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長水云。念佛法門。此方最要。雖云生滅。要因念想。專注在懷。兼佛願力。直生淨土。往彼國已。進行彌速。今顯圓根。觀音為上。抑揚之道。故須揀也)。
此揀七大非圓通也。持地因地大而悟入。然此地性。是堅固質礙之物。不能四通八達。抑且平填要物。多屬有為功行。遇佛平心。方得聖性。而初心全涉有為。云何依此有為。而欲證圓通耶。月光因水大而悟入。且此水觀。正由繫想所成。未離想念。非真實性。葢如如之理。非覺觀之法。可得相應。云何依此分別覺觀而欲證圓通耶。烏芻因火大而悟入。且彼遍觀火性。亦是厭而求離。非身心俱斷。斷性亦無。真實本離之法。況眾生初心。不皆多欲。亦有少欲無欲者。既非初心一定之方便。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耶。琉璃光因風大而悟入。且彼徧觀四大身心。皆是風力所轉。風則有動有寂。是對待法。既有對待。便屬循環生滅無常之法。非無上覺體。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耶。虗空藏因空大而悟入。且此空性。是晦昧所成。昏鈍冥頑。非有知覺。若菩提覺性。以明靈為相。正與昏鈍相反。以昏鈍因。取明靈果。如鑽冰取火。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乎。彌勒因識大而悟入。惟修識觀。而所觀之識。念念生滅。非常住性。縱研窮之極。有存住之心。然但是識陰境界。猶如湛流。望若恬靜。而實不住。總屬虗妄。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乎。大勢至以六根念佛而悟入。然凡有運動遷流。皆屬行陰。皆墮無常。今勢至雖曰都攝六根。而主於淨念相繼。既曰淨念。終成有念。既曰相繼。難免生滅。若以此為因。往生見佛。則因果相應。無有不可。若以此為因。而求現證不生滅之圓通。則因果不類。決難得也。而云何依此。妄冀圓通亦可獲與。合而觀之。諸門所以當揀者。一者不對方宜。二者不便初心。三者別有資藉。四者非常修學。可見對方宜。便初心。不勞藉資。通常可修。惟有耳根一門矣。
○七大之中。前五同塵。第六同識。第七同根。比前但加廣大之相。而揀意則同也。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此下獨選耳根為圓通。而此顯其正對方宜。翻前不對方宜也。葢聖人設教。隨方不同。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樹而作佛事。乃至或以園林臺觀。或以虗空。或以寂無說示。如香積佛國。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之類。我今白世尊。佛出此娑婆世界。而此方眾生。耳根偏利。能由聞性。偏達無量差別理事。故佛對此一方機宜。而以音聲施作佛事。所以逗彼聞根之利。是則合音與聞。乃為此方真清淨教體矣。教體既在音聞。而欲入正定者。豈可捨教體而別取哉。故應惟從耳根聞性而入也。良以聲教但為弄引。聞性實為玅心。故領悟雖是雙托音聞。而修定但宜單取聞性也。是則從說選根以來。直至此處。惟此一句。方以決定分明。指出耳根為圓通本根。至玅之法門矣。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於恒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玅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此讚能證自利利他之德也。夫教體獨取聞性如此。求其善得圓通玅門。而獨超諸門者。其惟觀世音乎。彼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苦。人所難離也。而能離之。離繫自在二種解脫樂。人所難得也。而能得之。離苦能樂。良哉觀世音也。其能以聞性自利如此。又於恒沙數劫中。徧入微塵佛國。時為極長。而處為極廣矣。得大自在力。三十二應。隨緣說法也。無畏施眾生。十四無畏。尋聲救苦也。以其說法不滯。故為玅音。而尋聲救苦。又為觀音。以其音性無著。故為梵音。而應不失時。又為潮音。具此四音。故恩沾於凡。而救世拔苦。悉得安寧。而世間蒙益矣。恩沾於聖。而使獲究竟常住之果。而出世間蒙益矣。其能以聞性利他又如此。
○詳夫菩薩忘音塵而修聞性。及至稱名歎德。乃獨取音。而不取聞。何也。正表圓人不壞法相。而初心亡塵。但圖解根而已。圓通之後。一切玅用。全在於音也。豈如灰斷之果。永壞無用也耶。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此二句疑倒。應云身以合方知口鼻亦復然也)心念紛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此句結意應在後科之末。方成總結。今隨文便。寄結於此耳)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此顯耳根元自真實決定速至圓通不勞借資別因。正翻前別有資藉之緣也。然耳門之所以獨玅者何哉。我今啟告如來。如觀音所說耳根。有三種真實。一者。譬如人當靜居之時十方一齊擊鼓。則十處一時俱聞。初不分何處有聞。何處無聞。何處先聞。何處後聞也。此見耳根聞性。人人本來自圓。故徧滿十方。絲毫不昧如此。是則圓為真實之圓矣。二者。目雖能觀。而不觀障外。如隔窻紙不見外事。隔皮膚不見臟腑是也。身以觸合。方知有觸。口鼻之於味香亦然。略離尺寸。了無覺知。意根雖通。而常纏意識。心念紛飛。絕無端緒。是五根俱無現具靈通矣。若耳根者。隔垣皆聽。非若眼根隔紙膚而不見也。遐邇俱聞。非若三根離尺寸而不知也。無思常靜。非若意根之常思而亂動也。此五根之所不能齊。而不謂之通真實乎。三者。音聲之性。有動有靜。常於聞性湛然體中。循環代謝。動則歷然現有。靜則寂然現無。世人顛倒。乃於寂然無聲時。惑為無聞。據理而論。但是聲無。非實聞性無也。然則聞性既不隨聲無而滅。亦豈隨聲有而生。生滅雙離。湛然常住。而不謂之常真實乎。且也。即使在夢想中。正當獨頭意識用事之時。似乎聞性暫斷。然猶聞舂搗聲。惑為鼓響。則知此之聞性。斷不為了無所思而遂成烏有。是則聞性本體之覺。與聞性照用之觀。寤寐恒一。不假思惟。前謂月光如如非覺觀者。正為彼是思惟覺觀故也。此出思惟之覺觀却是真如如體。而外四根之身。內意根之心。所不能及。益足以見其常真實矣。此三種真實。皆是凡夫現具。不特證而後有。若就此更修。是順風行船。因風吹火。何難之有哉。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此明耳根最便初心以翻前不便初心也。且今此堪忍國中。耳根明利。必須語言。方得明了。故佛對此方便利之根。廣宣一切經論。然經所詮論。無非發明圓湛玅性。而圓湛玅性。不離能聞之根性。應當借聲論而反聞自性。若因指見月可也。奈何狂慧學者。不達如來本意。反迷自己本有聞性。一味循聲逐響。但隨語句流轉。何異執指當月哉。抑且不獨眾生循聲流轉。即汝阿難。縱能強記。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尚不免落於邪思。逐邪境而被物牽去。不能自由。豈非隨彼聲塵。不知旋流。而被淪溺者耶。若知循聲順流而不免淪溺。則知反聞旋流。必獲真實常住無妄之性矣。可見旋流一法。其與此方根機。藥病相投。一切初心。有何不可用哉。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此專囑當機必依此門而修也。阿難。汝可諦聽。我今日選根。非敢自專自用。故為低昂。皆是承佛威力。故此所說者。即前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且汝記持佛法。不為不多。然唯樂多聞。不修無漏勝業。故欲漏深重。種習未盡。所畜愈多。殊不得力。而竟成墮淫之過誤矣。(先德云祖師言句如破草鞋。寧可赤脚不著最好)夫畜聞成過。亦何貴此聞哉。況本聞之聞。即是妙性。無勞外求。却乃日用不知。反將本聞去受持諸佛之佛法。譬如以金盌乞食。不如盌自可富於食。然則何不識取本聞。而旋倒聞根。以聞聞性乎。良以如來設教。無非欲人自悟本性。今乃棄本性而務馳言教。豈如來設教之意哉。葢多聞。則心放而難收。反聞。則神凝而易入。故令其一反聞。而即得無妄矣。
○賀云。自聞聞。只是反照本性。非真注於耳根也。
聞(此聞字正指所結之根)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見聞(指根言)如幻翳。三界(指塵言)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清。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上方舉玅門之勝名述不修之大錯以警其當修反聞而已。而尚未言如何修如何證也。故又曰。若夫修證。則何如哉。彼根之結也。在耳曰聞矣。是聞也。非是無故而生此結相。正因聲塵相擊。而聽精映聲。卷聲成根。從無始來。遂有此耳根之名。聚聞結滯。無復解脫。既因攬聲而結。須待脫聲而解。故首須旋倒聞根。反聞自性。以求與聲脫。若所脫之塵既銷。并能脫之根亦盡。惟一玅性。豈復有耳根之名乎。喻如水本因寒而結冰。故冰須脫寒而成水矣。然非但解一根。而餘根尚結也。根相雖六。性體惟一。本以一性。而頓結六根。所謂一結一切結。故但解一根。而餘根隨脫。所謂一解一切解。喻如片錦六華。華雖各別。而底線相連。故拆一華。而餘華皆壞矣。(此約橫喻。故六根同一成壞。不同巾之竪喻也)是則一根返源。豈不至簡耶。六根齊脫。豈不至要耶。夫至六根解脫。則眾生世界。已自不能纏縛矣。而器世界。又豈不能超越耶。葢器界全依根身而立。故見聞猶如幻翳。三界一似空華。從翳起華。有則俱有。無則俱無。今既一返六解。而聞等已復於無。即如翳根已除。自然塵界隨銷。亦若空華滅盡。而本覺之體。圓滿清淨。所謂逈脫根塵。靈光獨耀矣。夫根身解而器界即銷。其亦至易而甚速矣乎。極而言之。根塵銷到至淨之地。即是明相精純之時。此常寂光。通達法界。即虗空無邊。而寂照光明。周徧含裹。不翅如大海之含一漚。況依虗空所立之器界根身耶。既已到此境界。却來反觀世間種種諸事。真如夢裏。以在迷時。未能證此如幻境界。認以為實。覺而後知為夢也。然則汝之所以被邪術所制。無自由分者。正由妄認緣塵影事為心。不知根中圓湛玅心。寂照含空。無可拘制也。汝若早識根中玅心。而解根超界。乃至寂照含空。得大解脫。則登伽在汝覺海夢中。如漚如塵。又安能以夢事而留滯汝形哉。如之何其不勉也。
○前文見非是見。指本體到極真處。故見之名不存。此指工夫到極真處。故聞之名亦不立也。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玅。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此以喻合法明一返六脫之義也。何以見一根返源而情器雙超哉。譬如世間巧幻師。幻作種種諸男女形。諸根畢具。宛然生動。要以幻師手中所提線索動故。幻人口眼亦動。若線索不動。則口眼亦不動。是則動惟機抽。寂惟機息。至息機歸寂。并所依幻處。亦泯於無。而諸幻成無性矣。知此。則知六根矣。彼六根之在人。亦復如是。只因真如不守自性。與無明和合。所成識精明元。為六精之總體。即是第八阿賴耶識。亦即陀那微細識。強名之曰一精明。即如幻師之一機也。六根元依此一精明。而分攬六塵。各成根相。於是在眼名見。在耳名聞等。以根塵和合而成。故名六和合。即如幻作之諸男女也。所以雖見六用殊。惟一精明轉。亦如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也。若反聞旋根。而一處成休復。則應拔圓脫。而六用皆不成。亦如息機歸寂然矣。以至器世間六塵所成垢染世界。皆應念而銷。頓成圓明淨玅。是則山河大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也。而非即喻中所謂諸幻成無性耶。至此。則情器雙超。而塵無不盡也。若有餘而未盡者。尚居學位。未得畢功。若無明已盡。而本明證極。即是如來所證圓成極果。無上菩提矣。夫法門既玅。而修證又巧。乃至成佛無難。何不選此一根。為初心入門之要路耶。
○餘塵者。斷無明未盡。謂之有餘。極而言之。雖等覺亦爾。故諸學。指等覺以前。諸有學菩薩也。問。前文稱菩薩一例無學。今何又言有學。答。前位離佛遠。顯超二乘。故稱無學。今隣近如來。對佛究竟無學。故等覺亦是有學。如隣至尊。不取稱尊也。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此復廣舉所證以發其欣慕之心普勸進修也。夫反聞之功。効驗之速如此。今會中大眾。及汝阿難。便當旋汝顛倒聞機。不循外而循內。若果能反汝聞如來秘密法門之聞。而聞自己本有之聞性。得此性為因地心。立可成無上覺道。葢圓通之門。雖有多種。若真實圓通。可當此方之機。治多聞之病者。唯此一門。以此一門。是微塵佛。到菩提家一條大路。入涅槃海一重大門。所以過去諸如來。由此而入。現在諸菩薩。亦由此而入。是則已有許多榜樣在前。故未來學人。必當依此法門而入也。抑且不唯諸佛菩薩從此門入。即我亦從此門而證。豈特觀世音為然哉。夫自不修而唯勸人修。人或不從。身先入而率人同入。人誰不與。文殊之意。至深切矣。
○開曰。推廣此門。即孔老二氏。亦從此入。故仲尼云。六十而耳順。莊子云。我所謂聞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故知反聞二字。實此方對症之良藥。三教之所共用。但所證有淺深不同耳。
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塵勞。非是常修學。淺深同說法。
此報復尊勅也。誠然如佛所命。詢我諸方便。如二十五行。誰當其根。以救諸末劫。如我滅度後此界眾生。求出世間人。如入菩薩乘。成就涅槃心。如求無上道。所問四種。求其全順佛旨者。唯觀音耳根一門。最為第一耳。自餘二十四聖。所入方便。皆是佛之威神加被。偶觸一事。而捨塵勞。非是通長可修。亦非上中下根淺深同說之法。如那律之失明畢陵之觸刺。人不皆然。豈尋常一槩可入乎。如普賢之大因。滿慈之宿辯。善吉之解空。鶖子之淨見。皆屬深心。豈初機可入乎。沙陀之貪淫。周利之闕誦。但局淺心。豈大心之所入乎。既各有所局。則定有所偏。安得通常可修。淺深俱入。如觀音耳門者哉。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此進求加被也。夫此耳根一門。即是前所說三如來藏。即前所說無漏業。即前所說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我今頂禮。願諸佛以神力。加被未來進修者。皆從此門單刀直入。更無一毫疑惑。若將此法門。為最初方便。則易成就。故堪以此法教阿難。亦可以此法度末劫沉淪也。然但用此一門而不用餘門者。以依此一門進修。可超二十四聖之圓通。真實心要。如是而已。
○此經文殊凡四見。皆有深旨。初勅文殊將呪往護者。非大智人。不堪持此呪心故。次問色空是非二義者。非大智人。不能為人排難解紛故。三勅揀選圓通者。非大智人不具正眼。非正眼不能選根。必鵝王而後能擇水中之乳故。四請問經名者。以一會之法。始終皆歸於本智故。
○如來教示一門深入科已竟。
○二決定義至此方竟。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了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還歸。明了其家所歸道路。普會大眾。天龍八部。(人天眾也)有學二乘。(小乘有學)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大乘初心)其數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此與三卷末獲本玅心。同一心相。但彼悟得。此證得也)遠塵離垢。(此即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也。覺所覺空則塵遠。空所滅則垢離矣)獲法眼淨。(初地見道也。若依圓教。即十住初心也)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即圓之七信也)無量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敘大眾開悟證入也。文殊既說偈已。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了然。蓋向之身心皎然者。但知身心結解之次第。尚未知何門得入。今已確知從耳門入。更無疑惑。故身心皆了然也。此由二十五聖并文殊委悉說盡。故曰得大開示。其觀佛菩提及大涅槃之究竟極果也。猶如久為窮子。逃逝他鄉。即欲歸家。路頭不識。今日指出一條還家道路。雖未即得還家。從此直往向前。決不復遭枝岐矣。於是普會大眾。自天龍八部。以至初心菩薩。人凡三等。其數則有十恒河沙之多。皆得本心。真無不證也。遠塵離垢。惑無不斷也。獲法眼淨。證無不圓也。而大眾獲益矣。其摩登伽女。今已出家。名性比丘尼者。聞說偈已。即時成阿羅漢。圓證七信。而最劣獲益矣。夫十恒河沙。尚為有量也。乃至無量眾生。凡在法會者。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初入十信而不可名狀之眾。皆獲益矣。
○問。阿難所證初果。應齊圓之初信。今聞經之眾。昔未證而尚成新證。何阿難先已證者。反不列斯位耶。答。論斷見惑。則舊證非新。何須列此。若兼論發菩提心。則阿難既示證小。亦云緣生。三心未顯。故亦未列斯位中也。
○鍾云。前曰路。曰門。至此則曰家者。謂了悟耳根是到菩提家之路。入菩提家之門也。
○此下為最初近下之根特加戒律道場持呪之三事。故大科云加行也。至於因戒所生之定慧。仍是亡塵盡根玅定。及彼定所得三空慧耳。觀經文但性詳戒。而略於定慧。可見也。問。前門何不用此。答。中根煩惱輕微。無自起淫等四念。且彼於亡塵時防護有力。世俗曲屈。已不容入。安有自起四念。至於阿難初果。已能不入色聲等六塵。但加反聞。尚不多費忘塵之力。亦安有自起淫等之念耶。故知斯門。特為塵勞素重。不待聲引。而頻舉自發淫等四念者。加四戒以為反聞之前方便。加道場持呪以為正反聞時之助行也。舊解全不知此。豈自此以後。別為一法門哉。
○尋常一往便指耳門為最初方便。今詳此科。則耳門尚為初心方便道場等。方為最初心方便也。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己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此請安立道場為末世攝心之軌則也。大眾既得開悟已。阿難乃於眾中。整頓衣服。出座面佛。合掌頂禮。於斯時也。先悟不生滅心。即是大佛頂首楞嚴王。心圓明矣。又悟得耳根是入不生滅之門路。迹圓明矣。悲曠劫之沉迷。欣今日之頓悟。故悲欣交集。自疾既除。復愍他疾。欲益未來眾生故。於是稽首白佛言。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決定從耳根一門深入。從是門中修行。直捷穩當。再無疑惑。然我昔常聞如來有是言矣。曰。自未度而先度人者。菩薩之發心也。自覺圓而能覺他者。如來之應世也。我雖未自度。願學菩薩。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但我遇佛說法。已知修行之路。從聞中入。只恐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而邪思說法歧路復多。既邪正混淆。令進修者。心無適從。欲攝其心入三摩提。云何令彼安立入道之場地。使邪說魔事。不得擾亂傾動。於菩提心。方得無退屈乎。
○問。菩薩未得度先度人。佛自覺而後覺他。涯量次序何如。鍾曰。在菩薩云發心。可見猶費深心。是等覺以前事。所謂以果為因也。在佛曰應世。業已不勞餘力。是玅覺以後事。所謂以因為果也。經語自有分曉。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淪。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律藏也)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此先標三無漏學而戒尤為本。蓋前文忘塵脫根等皆是發揮定慧。未曾說戒。故此特明之也。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云。善哉。善哉。如汝以度生之心。請問安立道場。救護沉淪者。汝今諦聽。吾為汝說矣。阿難大眾。唯然奉教。佛乃告之曰。汝不常聞我律藏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乎。何謂三義。戒居其一。所謂戒者。不止束身。凡微細心念。即訶禁之。以至一念不生。乃目之為戒也。緣攝心動少。漸向於定。如止風而波漸息。是因戒生定也。緣心靜極。本明漸顯。兼照萬法。如波亭水湛。自體發光。照涵絲髮。是因定發慧也。三種具足。毫無滲漏。名三無漏學。非但不漏落於三有。兼不漏落空有二邊。是為真無漏。而非小乘比也。然戒實為定慧之前矛。戒根不淨。則定慧無由而生。譬如造宅。先固其基。若無基址。徒架虗空。必不成就。故於三決定義中。而首戒。而戒之中。又有四决定清淨明誨焉。
○賀云。此經始終以戒為本。葢世尊懸知末法之中。邪師熾盛。非律駁儀。疑誤眾生。故於此經。首以阿難示墮發端。至是阿難已得開悟。特為未來眾生。代請安立道場。世尊苦口叮嚀。首揭戒為决定明誨。一則曰。我滅度後。多諸魔民。再則曰。我滅度後云云。又重重結以不如此說。即波旬說。如老人遺囑。又沉痛。又斬截。使人墮淚。又使人心寒。讀至此處。不知痛加拈提。真辜負迦老一片婆心矣。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墮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婬身。求佛玅果。縱得玅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先說婬戒也。諸經戒殺居首。謂設化以慈悲為先。此經婬戒居首。為真修以離欲為本。葢欲氣粗濁。染汙玅明。欲習狂迷。易失正受。續生死。喪真常。莫甚於此。故須首戒也。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律中所犯。罪分輕重。而婬殺盜妄。最為重矣。且以婬戒言之。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非但於身不犯。亦不生一念思想之心。夫眾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故纏縛生死。若欲愛乾枯。則殘質不續矣。且汝修耳根圓通之三昧。本圖出見思二惑之塵勞。若婬心不除。則見思決不能斷。塵勞決不可出。縱使多智。辨慧通達。禪定現前。發玅境界。如不斷婬。於禪定時。不捨婬念。或有思惟。則欲境隨現。所念既在欲境。而欲境莫勝於魔。如水就溼。必落魔道。隨福厚薄。分上中下品。不魔王。則魔民。不魔民。則魔女。如陰魔中行空禪者。却留塵勞。廣化寶媛是也。(此葢定慧心靈觸境流注。方有斯墮。若無定慧。徒有婬習。則直墮地獄耳。安有魔宮之報乎)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初不自以為魔也。增上慢成。非果計果。各各自謂成無上極果之道。其惑人可勝言哉。故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即先世帶婬修禪之輩。來為教師。神通智慧。密教行婬。以為佛事。遞相傳授。令諸眾生。墮落愛見坑中。欲出見思。反落愛見。一陷邪徑。永失菩提正路。如鬱頭藍弗。得非想定。纔觸女手。遂生愛心。便失神通是也。汝欲度生。從今以去。教世間人。修三摩地。必令其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而非無師之傳授矣。是故阿難。若謂不斷婬而可修禪定者。譬如蒸砂。欲其成飯。縱經百千劫。秪名熱砂。不名為飯。何以故。飯以米為本。此非飯本。沙石所成故。汝以婬身。求佛玅果。何異蒸砂作飯乎。縱得玅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途。必不能出。何異砂之徒現熱相乎。然則如來涅槃極果。何路可以修證哉。必使婬欲發動之機。身與心而俱斷。葢身之婬機。由心使作。心之婬機。由念馳放。一念不生。方得身心俱斷也。然斷性若存。終與欲對。欲之緣影未忘。亦非竭絕。故必斷性亦無。如病藥俱除。方為無病人。而於佛菩提。斯可希冀矣。是則修如來涅槃之正路也。倘末世說法。如我所說。即是如來正說。若不如此說。而別言行婬不礙者。便是魔波旬說矣。如來波旬。所爭一間。可不辨哉。
○鍾云。機者。婬心所自發。斷性不無。則欲之圓影猶在。觸機即發矣。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共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溼。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呌。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眾生。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此譯人語倒也。當云不遊三界酬還宿債)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明殺戒也。此中所斷之殺。非但人畜。下至蠅虱蛇蝎等。皆勿殺也。亦非但親殺。雖食肉服身。亦所不許。又非但只繫身口。雖心念亦止絕矣。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以負命索債。為生死緣。不殺故不續也。汝修三昧。本意欲出塵勞。若殺心不除。則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定落於神道。葢鬼神雖分勝劣。而均是惡趣。故從人而入者。謂之墮落也。若是上品禪人。當為大力鬼。如人間尊奉稱帝稱天者。若是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如川嶽社令之類。若是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如依止海濵之類。彼諸鬼神。亦有徒眾。認己是而不知其非。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故我滅度後。末法之中。此輩熾盛。行於世間。倡言食肉不礙成佛。而吾教衰矣。然我於藏通律中。亦聽比丘得食不見不聞不疑及自死鳥殘五種淨肉者。豈無故哉。葢此肉皆我神力化生。如海魚肉山。皆是大悲權化。非真有命根也。又因汝婆羅門所居。地多蒸溼。加以沙石。諸菜不生。若無肉食。誰資身命。故我以大悲神力。化而為肉。使汝暫得其味而食。非真肉也。可見凡佛許食肉者。皆佛用權變。漸引慈化耳。若我滅度之後。即實奪命之肉。奈何食此奪命之肉。而尚名為佛子哉。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禪定中。偶得心開。受用境界現前。亦似三摩地。而非真三摩地。以食肉障深。現行皆大羅剎。報終必沉苦海。斷斷非佛弟子也。良以為佛弟子。求出三界。如是之人。相殺相吞。命債不了。解脫無期。何由而出三界乎。然則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必要次斷殺生。是為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耳。是故阿難。若謂不斷殺業而可修禪定者。譬如有人。塞耳高聲。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葢修禪避罪。反乃行殺。塞耳避人。反乃高聲。故謂之欲隱彌露也。且也。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路邊生草。不故塌。不故拔。仁慈之至。猶及草木。云何大悲。乃取眾生血肉以充食耶。不但血肉不可食也。即絲綿絹帛。蠶之所出。靴履裘毳。乳酪醍醐。獸之所出。雖非其身之血肉。然亦是彼身之一分。若諸比丘。不服東方之絲綿絹帛。及我西土之靴履裘毳等。如是比丘。於世真能解脫。更不再遊三界。以酬還宿債矣。何也。以服其身之一分。皆為彼緣。如劫初之人。身有飛光。足若躡雲。由食地肥。㗖香稻故。遂致其體堅重。而足不離地也。是則身分猶不可服。而況血肉乎哉。然則修三摩地者。必使我身我心。於諸眾生。若血肉之身。及裘毳等之身分。身不服食。心不貪求。我說是人真解脫者矣。既無惡業。自無冤對。不脫何為。後世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人其可棄佛說而從魔說哉。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羣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鉢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彼旬說(裨助也。販賣也。裨助偷心。販賣佛法也)。
此明盜戒也。此之偷盜。非只竊人之物。但言行詐異。詃惑恐動。乃至一念希取利養者。皆是也。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利欲貪得。一念不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若偷心不除。塵不可出。厭塵方可以出塵。貪世豈能以越世哉。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委曲取利。其心回邪。必落邪道。上品精靈。如山精水怪。具諸神通。似仙非仙。似神非神者。中品妖魅。現妖通而魅人者。下品邪人。諸魅所着。言行妖異。惑亂於人者。彼等羣邪。亦有徒眾。邪入肺腑。不知其過。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潛匿奸欺。詐稱得道知識。復以妖言恐人。令彼改心易志。敬如神明。於是盡命傾財以奉之。故所過之處。其家耗散。妖邪熾盛之害如此。若吾教則與之相反矣。我教比丘。隨其所到。持鉢乞食。正欲令其捨貪心而成覺道也。循方而乞。則不自熟食矣。所以然者。以此殘生若寄。為旅為泊於三界客舍之中。聊示此一度往還。自此以往。更不復來矣。豈令其戀戀人間。作地獄滓耶。云何妖邪賊人。竊我衣服。假我僧儀。以如來為取利之媒。廣行販賣。造三塗業。而皆言此是佛法。是非法說法也。反謗出家比丘秉具戒者。為小乘道。是法說非法也。以是為非。以非為是。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孰非妖邪之為害哉。且人之至寶惜者。莫如此身。我教比丘發心修大定者。先於如來像前。作捨身微因。或身燈。或指節。或香炷。令彼酬償宿生負債。辭世間而脫諸漏。能行此行。雖未能即登大菩提路。是人決定能信大菩提法矣。若不行此行。縱得菩提。還來人間酬償宿債。如我曾於毗蘭邑王馬廐食馬麥三月是也。夫身猶可捨。何況身外之物。而又何偷盜之不可斷哉。然則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必令其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耳。是故阿難。若不斷偷而修禪定者。譬如水灌漏巵。塵劫難滿。所以律制比丘衣鉢之外。分寸不畜。止貪也。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止悋也。合掌禮眾。不慢也。捶詈同讚。無我相也。身心俱捨。無繫戀也。身肉骨血。與眾生共。無遺餘也。比丘之行如此。皆為成就無偷之心。又豈肯曲取以自奉耶。至若聽畜百一所需。但禁餘二。或許不入大會。避辱不受。及布施不及身分等。皆是不了義中。如薩婆多論所說。若能但依了義教。不將如來不了義說。曲為已解。并誤後學者。佛印是人。得真三昧矣。如我所說者。名佛說也。不如此說者。波旬說也。可不辨與。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即一闡提)消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貝多羅樹以刀斷則不復活)佛說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滅度後。勅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四攝之一)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末學。惟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虗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提無上知覺。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明不妄語戒也。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戒具足。三行已圓。若言行不顧。大妄語者。即三昧不成。成愛見魔。失如來種。何謂大妄語。所謂道未得而言得。果未證而言證。將無作有。惟求世間尊勝第一。常在人前。說我已得三果。以至羅漢辟支。地前諸位菩薩。令人求彼體懺。而貪其陳設供養。若是者。即一闡提。消滅佛種。如刀斷木。不復再活。佛記是人。永絕善根。無復知見。沉淪三塗。不成三昧矣。夫我滅度後。勅諸菩薩羅漢。應物現形。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相。度諸輪轉眾生。或現順相。而為沙門居士。人王宰官。及童男女。或現逆相。乃至婬女寡婦。奸偷屠販。或淨或染。與彼眾生。和光同塵。為同事攝。稱揚佛乘。誘彼入道。尚不許自稱是真菩薩。是真羅漢。洩漏密機於初學人前。唯除命終時。略露消息。遺言付法。令人生信耳。葢住則不泄。泄則不住。此一定軌則也。云何邪人。既泄仍住。明是惑亂眾生。要求恭敬利養。而成此妄語。慎莫信之可也。然則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後却要斷除諸大妄語。是為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耳。是故阿難。若不斷妄語修禪定者。聽其言則是。考其行則非。如刻糞求香。無有是處。所以我教比丘。一行一止。皆要直心直言。不容一念虗假。云何妄稱得上人法。是何異一介之人。妄號帝王。自取喪身失命而已。且一國小王。尚不容妄竊尊號。況巍巍堂堂。為出世之極尊。而欲竊其名位耶。以如是因。求如是果。因既不真。果亦迂曲。如人噬臍。決不可及。必欲成就菩提。當令心如弦直。直心直言。一切真實。以入三昧。自然不成愛見魔。而成無上知覺矣。經云。學道從不妄語始。此之謂也。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汝當辨之。
○噬臍者。以妄語求正覺。猶以自口噬自臍。莫能及也。
楞嚴說通卷六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楞嚴說通卷之七
巴縣居士了菴劉道開纂述
成都沙門離指方 示鑒定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玅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六塵而但舉其四。語之略也)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此結答問辭也。阿難。汝初問道場。便說云何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玅門。惟在耳根一門矣。然求菩提道者。又要先持此婬殺偷妄四種律儀。潔白無點。皎如冰霜。良以四為根本。餘為枝葉。根本既絕。枝葉何由而生。而貪嗔癡之心三。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口四。生必無因矣。阿難。且如是四事。若持之念念不忘。纖毫不犯。則心尚不緣於六塵。又何有於一切魔事哉。葢塵依念住。念絕而塵何所依。魔托塵入。塵忘而魔何所托。是則戒根清淨。而後現業可違。定慧可發矣。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呪。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呪。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婬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云何當作何況)。
此令持呪以銷宿業也。夫現業易制。自行可違。宿習難除。必假神力。今行人好正而固邪。欲潔而偏染。隱然若有驅策而不能自已者。皆宿習所召也。宿習者。即過去惑業種子。修三昧者。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但一心誦我佛頂光明大白傘葢無上神呪。良以斯呪。乃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上發光。坐寶蓮華所說之心呪也。全是真心體用。秘密章句。威力無量。能除宿昔惑業習種。今四重正屬惑業。豈不能滅除耶。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恩愛習氣。非是一生一劫。其來遠矣。宜乎卒難滅除也。然當我化佛宣揚。及勅文殊往護時。登伽愛心永脫。立地成阿羅漢。如塗毒鼓。觸之即死。如阿陀藥。服之即療。何其速哉。夫彼尚婬女。無心修行者。但以呪力冥資。遂爾速證無學。何況汝等在會聲聞。發無上心。求最上乘。而又能持呪。有不決定成佛者哉。言其成佛之易。譬如順風揚塵。有何艱險。信乎呪力之大。而誦持不可或緩矣。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淨禁戒。要當選擇戒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若其不遇真清淨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戒成已後。着新淨衣。然香閒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呪。一百八徧。然後結界。建立道場。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滅貪婬。持佛淨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此啟下道場之問而結上持戒誦呪二義也。夫持戒誦呪之後。道場當建矣。若有末世眾生。欲坐道場者。先須持戒。而持戒又在擇師。師者人之模[墓-旲+汜]也。模不模。[墓-旲+汜]不[墓-旲+汜]。而能有成者鮮矣。故真清淨僧。不可不遇也。若戒成已後。便當着新淨衣。然香閒居。內外一如。身心俱潔。誦此神呪一百八徧。對滅百八煩惱。戒呪具足。然後結界。而建立道場焉。道場既立。坐道場中。求於十方現住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阿難。不但放光灌頂而已。若是末世出家在家。或男或女。既滅貪淫而持戒。又於道場。發菩薩四種弘願。出入澡浴。外潔其身。六時行道。內攝其心。如是反聞自性。入流亡所工夫。至於久定不寐。經三七日。則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以令其開悟焉。所謂啐啄同時。朗然大悟也。道場之益如此。
○問。阿難見相發心。世尊斥之為妄。何故行人必求如來灌頂耶。答。阿難目見如來。不肯進修。故令其反觀。今行人既已反觀。故欲親求灌頂也。
○細玩此科。總為道場而發。殊無定慧意。似不必蛇足。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場。云何結界。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此請結壇軌度也。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四種清淨明誨。心已開悟。自知由此進修。必證無學。而道無不成矣。自揣但習反聞。即不須道場可也。若末世修行。必要建立道場。不知云何結界乃合世尊清淨軌則乎。
佛告阿難。若末世人。願立道場。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膩香草。此牛唯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可取其糞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塗地。別於平原。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其黃土。和上栴檀沉水蘇合薰陸鬱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塗場地。(此塗地法式也)方圓丈六。為八角壇。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華中安鉢。鉢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鉢。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間華鋪設。莊嚴香爐。純燒沉水。無令見火(此結壇及壇場器用儀式也)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并諸砂糖油餅乳麋蘇合蜜薑純酥純蜜。於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每以食時。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壇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熾。投是酥蜜。於炎罏內。燒令煙盡。享佛菩薩(此供養法式也)令其四外徧懸幡華。於壇室中。四壁敷設十大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應於當陽設盧舍那。(寂場真主)釋迦(娑婆真主)彌勒(當來真主)阿閦彌陀。(智悲真主)諸大變化觀音形像。(上同下合真主)兼金剛藏(伏魔斷障真主)安其左右。帝釋梵王。烏芻瑟摩(火頭金剛)并藍地迦(青面金剛)諸軍茶利(金剛異號)與毗俱胝(三目持鬟髻)四天王等頻那夜迦。(猪頭象鼻二使者)張於門側。左右安置。(此像設儀式也)又取八鏡。覆懸虗空。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此總明壇場法式也。欲修淨行。必擇淨侶。欲容淨侶。必得淨地。既有淨地。必設壇場。欲設壇場。必有軌則。軌則既備。使人不嚴而栗。不肅而敬。如入宗廟。琅琅但見禮樂器。雖欲不齊敬。不可得也。故人王宮殿軌則。法四象五行。法王壇場軌則。法四智六度。各以其法法之而已。
○此中表法。理所不無。然亦聖心所知之境。本難盡測。實非修行正要。學者亦不必過泥。而反誤耳門正修之旨也。舊說一一分表。茲無取焉。
○律禁乳酪。供佛表敬。自無傷耳。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恒於六時。誦呪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徧。第二七中。一心專念。發菩薩願。心無間斷。我毗奈耶。先有願教。第三七中。於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羅呪。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光交處。承佛摩頂。即於道場。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學身心明淨。猶如琉璃。
此明壇中誦呪得益也。初七六時誦呪。猶未純一也。二七專心發願。亦未純一也。三七一心持呪。則心心不離此壇。念念不離此呪。而持呪工夫純一矣。至三七之第七日。如來一時出現。鏡光交處。承佛摩頂。是水清月現。感應道交。即凡心而見佛心時也。即此道場。而修正定。專習反聞。能令行人得大開悟。身心明淨。猶如琉璃。一切密圓淨玅。悉現其中。故知顯修得密持為助。而功德正等無異矣。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淨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從三七後。端坐安居。經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須陀洹。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此結言道場貴淨貴專也。阿難。若此結界比丘。本身受戒之師。及同會中諸比丘等。其中有一人身心不清淨者。則道場功德。多不成就。如鼠糞一粒。壞却滿鍋羮也。師友之不可濫取也。如此。若從三七以去。端坐安居。經一百日。其有惑障俱薄。慧性明悟。而稱利根者。當不起於座。而得須陀洹果。徑入圓之初信。縱其極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信得本來是佛。更不向外馳求矣。汝問道場。我言壇法行相建立。如是而已。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呪。冥獲其力。尚未親聞。惟願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佛密旨。身意解脫。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秘密章句。
此重請說呪也。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以來。恃佛愛弟。但求多聞。而未肯潛心以求證無為。忽遭彼邪術所禁。心雖明了。而力不自由。猶如魘人。手足宛然。但心觸客邪。而不能動。賴遇文殊將呪往護。令我解脫。雖蒙神呪。然文殊但是密誦以解難。冥獲其力。尚未親聞。惟願大慈。重為宣說。一則現在會中諸修行輩。一則末世當來在輪迴者。皆得承佛密音。消業離苦。而身解脫。破惑證真。而意解脫矣。阿難請已。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虔請。而佇聞秘密章句焉。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徧虗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呪。
此欲說呪而先放光也。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表依理起智也。光中涌出千葉寶蓮。表依智發行也。有化如來。坐寶蓮中。表諸佛皆從智行流出也。頂放十道百寶光明。從佛頂中之佛頂。放寶光中之寶光。表斯呪尊中之尊。玅中之玅也。一一光中。皆現無數金剛密跡。擎山持杵。徧於虗空。表無量秘密神用。降伏魔外。無惡不摧也。於是大眾仰觀。既畏其威。復愛其慈。以此二懷。承順如來。求其哀祐。而一心聽呪焉。然必假放光如來宣說者。表從毗盧法身主口中流出也。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羅訶帝三藐三菩陀寫(一)薩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釤(二)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三)南無薩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囉婆迦僧伽喃(五)南無盧雞阿羅漢跢喃(六)南無蘇盧多波那喃(七)南無娑羯唎陀伽彌喃(八)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囉底波多那喃(十)南無提婆離瑟?(十一)南無悉陀耶毗地耶陀囉離瑟?(十二)舍波奴揭囉訶娑訶娑囉摩他喃(十三)南無䟦囉訶摩泥(十四)南無因陀囉耶(十五)南無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囉耶(十七)烏摩般帝(十八)娑醯夜耶(十九)南無婆伽婆帝(二十)那囉野拏耶(二十一)槃遮摩訶三慕陀囉(二十二)南無悉羯唎多耶(二十三)南無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訶迦羅耶(二十五)地唎般剌那伽囉(二十六)毗陀囉波拏迦囉耶(二十七)阿地目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唎伽拏(三十)南無悉羯唎多耶(三十一)南無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俱囉耶(三十三)南無般頭摩俱囉耶(三十四)南無䟦闍囉俱囉耶(三十五)南無摩尼俱囉耶(三十六)南無伽闍俱囉耶(三十七)南無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唎茶輸囉西那(三十九)波囉訶囉拏囉闍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無婆伽婆帝(四十二)南無阿彌多婆耶(四十三)跢他伽多耶(四十四)阿囉訶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無婆伽婆帝(四十七)阿芻鞞耶(四十八)哆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囉訶帝(五十)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無婆伽婆帝(五十二)鞞沙闍耶俱嚧吠柱唎耶(五十三)般囉婆囉闍耶(五十四)跢他伽多耶(五十五)南無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補師毖多(五十七)薩憐捺囉剌闍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囉訶帝(六十)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無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雞野母那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囉訶帝(六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南無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雞都囉闍耶(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囉訶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帝瓢南無薩羯唎多(七十二)翳曇婆伽婆多(七十三)薩怛他伽都瑟尼釤(七十四)薩怛多般怛㘕(七十五)南無阿婆囉視躭(七十六)般囉帝楊岐囉(七十七)薩囉婆部多揭囉訶(七十八)尼羯囉訶揭迦囉訶尼(七十九)䟦囉毖地耶叱陀你(八十)阿迦囉密唎柱(八十一)般唎怛囉耶儜揭唎(八十二)薩囉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薩囉婆突瑟叱(八十四)突悉乏般那你伐囉尼(八十五)赭都囉失帝南(八十六)羯囉訶婆訶薩囉若闍(八十七)毗多崩娑那羯唎(八十八)阿瑟叱冰舍帝南(八十九)那叉剎怛囉若闍(九十)波囉薩陀那羯唎(九十一)阿瑟叱南(九十二)摩訶揭囉訶若闍(九十三)毗多崩薩那羯唎(九十四)薩婆舍都嚧你婆囉若闍(九十五)呼藍突悉乏難遮那舍尼(九十六)毖沙舍悉怛囉(九十七)阿吉尼烏陀迦囉若闍(九十八)阿般囉視多具囉(九十九)摩訶般囉戰持(一百)摩訶疊多(一百一)摩訶帝闍(一百二)摩訶稅多闍婆囉(三)摩訶䟦囉槃陀囉婆悉你(四)阿唎耶多囉(五)毗唎俱知(六)誓婆毗闍耶(七)䟦闍囉摩禮底(八)毗舍嚧多(九)勃騰罔迦(十)䟦闍囉制喝那阿遮(一百十一)摩囉制婆般囉質多(十二)䟦闍囉擅持(十三)毗舍囉遮(十四)扇多舍鞞提婆補視多(十五)蘇摩嚧波(十六)摩訶稅多(十七)阿唎耶多囉(十八)摩訶婆囉阿般囉(十九)䟦闍囉商羯囉制婆(二十)䟦闍囉俱摩唎(一百二十一)俱藍陀唎(二十二)䟦闍囉喝薩多遮(二十三)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二十四)啒蘇母婆羯囉跢那(二十五)鞞嚧遮那俱唎耶(二十六)夜囉菟瑟尼釤(二十七)毗折㘕婆摩尼遮(二十八)䟦闍囉迦那迦波囉婆(二十九)嚧闍那䟦闍囉頓稚遮(三十)稅多遮迦摩囉(三十一)剎奢尸波囉婆(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母陀囉羯拏(三十四)沙鞞囉懺(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那麼麼寫(三十七誦者至此句稱弟子某受持)烏?(三十八)唎瑟揭拏(三十九)般剌舍悉多(四十)薩怛他伽都瑟尼釤(四十一)虎?(四十二)都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四十五)都嚧雍(四十六)悉耽婆那(四十七)虎?(四十八)都嚧雍(四十九)波囉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囉(五十)虎?(五十一)都嚧雍(五十二)薩婆藥叉喝囉剎娑(五十三)揭囉訶若闍(五十四)毗騰崩薩那羯囉(五十五)虎?(五十六)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囉尸底南(五十八)揭囉訶娑訶薩囉南(五十九)毗騰崩薩那囉(六十)虎?(六十一)都嚧雍(六十二)囉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薩怛他伽都瑟尼釤(六十五)波囉點闍吉唎(六十六)摩訶娑訶薩囉(六十七)勃樹娑訶薩囉室唎沙(六十八)俱知娑訶薩泥帝㘑(六十九)阿弊提視婆唎多(七十)吒吒甖迦(七十一)摩訶䟦闍嚧陀囉(七十二)帝唎菩婆那(七十三)曼茶囉(七十四)烏?(七十五)莎悉帝薄婆都(七十六)麼麼(七十七)印兔那麼麼寫(七十八至此句準前稱名若俗人稱弟子某甲)囉闍婆夜(七十九)主囉䟦夜(八十)阿祗尼婆夜(八十一)烏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薩多囉婆夜(八十四)婆囉斫羯囉婆夜(八十五)突毖叉婆夜(八十六)阿舍你婆夜(八十七)阿迦囉密唎柱婆夜(八十八)陀囉尼部彌劍婆伽波陀婆夜(八十九)烏囉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闍壇茶婆夜(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毗條怛婆夜(九十三)蘇波囉拏婆夜(九十四)藥叉揭囉訶(九十五)囉叉私揭囉訶(九十六)畢唎多揭囉訶(九十七)毗舍遮揭囉訶(九十八)部多揭囉訶(九十九)鳩槃茶揭囉訶(二百)補丹那揭囉訶(二百一)迦叱補丹那揭囉訶(二百二)悉乾度揭囉訶(三)阿播悉摩囉揭囉訶(四)烏檀摩陀揭囉訶(五)車夜揭囉訶(六)醯唎婆帝揭囉訶(七)社多訶唎南(八)揭婆訶唎南(九)嚧地囉訶唎南(十)忙娑訶唎南(十一)謎陀訶唎南(十二)摩闍訶唎南(十三)闍多訶唎女(十四)視比多訶喇南(十五)毗多訶唎南(十六)婆多訶唎南(十七)阿輸遮訶喇女(十八)質多訶喇女(十九)帝釤薩鞞釤(二十)薩婆揭囉訶南(二十一)毗陀耶闍瞋陀夜彌(二十二)雞囉夜彌(二十三)波唎䟦囉者迦訖唎檐(二十四)毗陀夜闍瞋陀夜彌(二十五)雞囉夜彌(二十六)茶演尼訖唎檐(二十七)毗陀夜闍瞋陀夜彌(二十八)雞囉夜彌(二十九)摩訶般輸般怛夜(三十)嚧陀囉訖唎檐(三十一)毗陀夜闍瞋陀夜彌(三十二)雞囉夜彌(三十三)那囉夜拏訖唎檐(三十四)毗陀夜闍瞋陀夜彌(三十五)雞囉夜彌(三十六)怛埵伽嚧茶西訖唎檐(三十七)毗陀夜闍瞋陀夜彌(三十八)雞囉夜彌(三十九)摩訶迦囉摩怛唎伽拏訖唎檐(四十)毗陀夜闍瞋陀夜彌(四十一)雞囉夜彌(四十二)迦波唎迦訖唎檐(四十三)毗陀夜闍瞋陀夜彌(四十四)雞囉夜彌(四十五)闍耶羯囉摩度羯囉(四十六)薩婆囉他娑達那訖唎檐(四十七)毗陀夜闍瞋陀夜彌(四十八)雞囉夜彌(四十九)赭咄囉婆耆你訖唎檐(五十)毗陀夜闍瞋陀夜彌(五十一)雞囉夜彌(五十二)毗唎羊訖唎知(五十三)難陀雞沙囉伽拏般帝(五十四)索醯夜訖唎檐(五十五)毗陀夜闍瞋陀夜彌(五十六)雞囉夜彌(五十七)那揭那舍囉婆拏訖唎檐(五十八)毗陀夜闍瞋陀夜彌(五十九)雞囉夜彌(六十)阿羅漢訖唎檐毗陀夜闍瞋陀夜彌(六十一)雞囉夜彌(六十二)毗多囉伽訖唎檐(六十三)毗陀夜闍瞋陀夜彌(六十四)雞囉夜彌䟦闍囉波你(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訖唎檐(六十七)毗陀夜闍瞋陀夜彌(六十八)雞囉夜彌(六十九)囉叉罔(七十)婆伽梵(七十一)印兔那麼麼寫(七十二至此依前稱弟子名)婆伽梵(七十三)薩怛多般怛囉(七十四)南無粹都帝(七十五)阿悉多那囉剌迦(七十六)波囉婆悉普吒(七十七)毗迦薩怛多鉢帝唎(七十八)什佛囉什佛囉(七十九)陀囉陀囉(八十)頻陀囉頻陀羅瞋陀瞋陀(八十一)虎?(八十二)虎?(八十三)泮吒(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訶(八十六)醯醯泮(八十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囉提訶多泮(八十九)婆囉波囉陀泮(九十)阿素囉毗陀囉波迦泮(九十一)薩婆提鞞獘泮(九十二)薩婆那伽獘泮(九十三)薩婆藥叉獘泮(九十四)薩婆乾闥婆獘泮(九十五)薩婆補丹那獘泮(九十六)迦吒補丹那獘泮(九十七)薩婆突狼枳帝獘泮(九十八)薩婆突澀比?訖瑟帝獘泮(九十九)薩婆什婆?獘泮(三百)薩婆阿播悉摩?獘泮(三百一)薩婆舍囉婆拏獘泮(三百二)薩婆地帝雞獘泮(三百三)薩婆怛摩陀繼獘泮(四)薩婆毗陀耶囉誓遮?獘泮(五)闍夜羯囉摩度羯囉(六)薩婆囉他娑陀雞獘泮(七)毗地夜遮唎獘泮(八)者都囉縛耆你獘泮(九)䟦闍囉俱摩唎(十)毗陀夜囉誓獘泮(十一)摩阿波囉丁羊义耆唎獘泮(十二)䟦闍囉商羯囉夜(十三)波囉丈耆囉闍耶泮(十四)摩訶迦囉夜(十五)摩訶末怛唎迦拏(十六)南無婆羯唎多夜泮(十七)毖瑟拏婢曳泮(十八)勃囉訶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訶羯唎曳泮(二十一)羯囉檀持曳泮(二十二)蔑怛唎曳泮(二十三)嘮怛唎曳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邏囉怛唎曳泮(二十六)迦般唎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質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你曳泮(二十九)演吉質(三十)薩埵婆寫(三十一)麼麼印兔那麼麼寫(三十二至此依前稱弟子名)突瑟吒質多(三十三)阿末怛唎質多(三十四)烏闍訶囉(三十五)伽婆訶囉(三十六)嚧地囉訶囉(三十七)婆娑訶囉(三十八)摩闍訶囉(三十九)闍多訶囉(四十)視毖多訶囉(四十一)䟦略夜訶囉(四十二)乾陀訶囉(四十三)布瑟波訶囉(四十四)頗囉訶囉(四十五)婆寫訶囉(四十六)般波質多(四十七)突瑟吒質多(四十八)嘮陀囉質多(四十九)藥叉揭囉訶(五十)囉剎娑揭囉訶(五十一)閉[口*(隸-木+上)]多揭囉訶(五十二)毗舍遮揭囉訶(五十三)部多揭囉訶(五十四)鳩槃茶揭囉訶(五十五)悉乾陀揭囉訶(五十六)烏怛摩陀揭囉訶(五十七)車夜揭囉訶(五十八)阿播薩摩囉揭囉訶(五十九)宅祛革茶耆尼揭囉訶(六十)唎佛帝揭囉訶(六十一)闍彌迦揭囉訶(六十二)舍俱尼揭囉訶(六十三)姥陀囉難地迦揭囉訶(六十四)阿藍波揭囉訶(六十五)乾陀波尼揭囉訶(六十六)什伐囉堙迦醯迦(六十七)墜帝藥迦(六十八)怛㘑帝藥迦(六十九)者突託迦(七十)昵提什伐囉毖釤摩什伐囉(七十一)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隷瑟密迦(七十四)娑你般帝迦(七十五)薩婆什伐囉(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鞞達嚧制劍(七十八)阿綺嚧鉗(七十九)目佉嚧鉗(八十)羯唎突嚧鉗(八十一)揭囉訶揭藍(八十二)羯拏輸藍(八十三)憚多輸藍(八十四)迄唎夜輸藍(八十五)末麼輸藍(八十六)䟦唎室婆輸藍(八十七)毖栗瑟吒輸藍(八十八)鄔陀囉輸藍(八十九)羯知輸藍(九十)䟦悉帝輸藍(九十一)鄔嚧輸藍(九十二)常迦輸藍(九十三)喝悉多輸藍(九十四)䟦陀輸藍(九十五)娑房盎伽般囉丈伽輸藍(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你什婆囉(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薩般嚧呵淩伽(四百)輸舍怛囉娑那羯囉(四百一)毗沙喻迦(二)阿耆尼烏陀迦(三)末囉鞞囉建跢囉(四)阿迦囉密唎咄怛斂部迦(五)地唎剌吒(六)毖唎瑟質迦(七)薩婆那俱囉(八)肆引伽獘揭囉唎藥叉怛囉芻(九)末囉視吠帝釤娑鞞釤(十)悉怛多鉢怛囉(十一)摩訶䟦闍嚧瑟尼釤(十二)摩訶般賴丈耆藍(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闍那(十四)辮怛隷拏(十五)毗陀耶槃曇迦嚧彌(十六)帝殊槃曇迦嚧彌(十七)般囉毗陀槃曇迦嚧彌(十八)跢姪他(十九)唵(二十)阿那隷(二十一)毗舍提(二十二)鞞囉䟦闍囉陀唎(二十三)槃陀槃陀你(二十四)䟦闍囉謗尼泮(二十五)虎?都嚧甕泮(二十六)娑婆訶(二十七)
呪者。祝願也。佛以此呪呪眾生。使眾生道成德備而不知。如蜾蠃之呪螟蛉。曰類我類我。久則肖之矣。若云義言。顯說。則因言生解。密說。則忘言絕解。此二門雖不同。實相須而成也。
○秘呪非但只是梵語。乃是一切聖賢秘密之語。葢梵語此方不曉。而天竺所共解者也。至於秘密。非但天竺。常人不知。即下位聖賢。亦不達上位之呪。故曰密也。
○孤山曰。諸經神呪。例皆不翻。天台會之。不出四悉檀。悉。徧也。檀。施也。初世界悉檀。葢呪者。鬼神王名。稱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為非。隨方異說。令生歡喜益。此世界義也。二為人悉檀。葢呪者。如軍中密號。唱號相應。無所訶問。不相應者。即執治之。此為人義也。三對治悉檀。葢呪者。密默遮惡。餘無識者。如微賤人。奔逃異國。訛稱王子。國以公主妻之。而多瞋難事。有一明人。從其國來。主往訴之。其人語曰。若當瞋時。應說云。無親遊他國。欺誑一切人。粗食是為食。何勞復作瞋。說是偈時。默然瞋歇。此對治義也。四第一義悉檀。葢呪者。諸佛密語。唯聖乃知。如王索先陀婆。一名而具四實。謂鹽水器馬。羣下莫曉。唯智臣解之。呪亦如是。祗一法語。徧有諸力。病愈罪除。生善合道。即第一義也。
○憨山曰。昔居五臺。見梵僧持此呪。聲極猛厲。問之。曰。此鬼神王名也。今呼遣囑護。必用威力。非柔宛所任耳。
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鉢怛囉秘密伽陀微玅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呪心。(通指全呪。為呪心。即心呪之謂也。非指悉怛等六字為心。以彼但是呪名耳。又詳跢姪他此云即說呪曰。則唵字以下方是正呪。不過八句三十四字。前皆三寶并諸外護威名及實語助呪之類。為不能全持者。可從唵字持之。亦如準提九聖字之類。是也)得成無上正徧知覺。十方如來。持此呪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自果未成。亦於十方。蒙佛授記。十方如來。依此呪心。能於十方。拔濟羣苦。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盲聾瘖瘂。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橫。同時解脫。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火水難。飢渴貧窮。應念消散。(八苦八難皆與常途別異。尋常以生老病死配冤憎等後四為八苦。今以三途及根缺配之為八。而又贅以大小諸橫盡其餘苦耳。八難亦與諸經不同。今以賊兵王獄風水火飢為八。飢渴即飢饉。又贅以貧窮亦盡其餘難耳)十方如來。隨此呪心。能於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養如意。恒沙如來。會中推為大法王子。十方如來。行此呪心。能於十方。攝受親因。令諸大乘聞秘密藏不生驚怖。十方如來。誦此呪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十方如來。傳此呪心。於滅度後。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淨戒律。悉得清淨。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囉呪。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恒沙劫。終不能盡。亦說此呪。名如來頂。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呪。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此顯呪功能也。阿難。是佛頂光聚化佛所說大白傘葢秘密伽陀隱微奧玅之章句。號為佛母真三昧。故能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諸佛。皆由此出皆由此生。其用顧可測哉。是以十方如來。若以此呪心為因。決定得成無上極果。是因果須呪矣。十方如來。若執此呪心。如金剛劍。如毗盧印。執之則權衡在手。殺活由己。羣魔外道。悉屬指揮。是降魔須呪矣。十方如來。若依之憑之。而乘此呪心。便能坐蓮普應。現佛身而滿國土。十方如來。若含此呪心。如玉蘊山輝。珠藏澤媚。內秘德本。外演顯教。便於國土。轉大法輪。是現身說法惟呪矣。十方如來。若持此呪心。其自果已成者。能於十方。為他人摩頂授記。令其成佛。若自果未成者。亦於十方蒙佛授記。自己成佛。良以佛佛授手。祖祖相傳。唯此一物。更無他物故。是自他授記。皆恃此呪矣。十方如來。若依仗此呪心。如如意寶珠。無適不可。故能於十方。拔濟羣苦。自地獄。以至大小諸橫。同時解脫。拔濟羣難。自賊難。以至飢渴貧窮。應念銷散。是救苦救難。皆恃此呪矣。十方如來。若隨順此呪心。能令四事具足。及得他心。故能於十方。事善知識。而四威儀中。供養無不如意焉。又能開心。通達法要。故恒沙會中。皆推為大法王子。而事師嗣法之用。有能外此呪者乎。十方如來。若行此呪心。或施之於事物。或應之於日用。令人心悅誠服。故凡往劫與此呪有親有因者。皆得攝而受之。若小根劣器。與此呪無緣。聞之而驚怖者。令之不生驚怖。而攝親轉小之用。有能外此呪者乎。且也。十方如來。從初成道。以至入涅槃。皆因誦此呪心也。十方如來。滅後付法。心心相印。燈燈相續。自正法以至末法。皆以傳此呪心也。可不謂始終全用者哉。然則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囉呪者。實諸佛之要用。而要用元自無盡。雖一日之間。從旦至暮。音聲不斷。字句不疊。以至經恒沙劫。終不能盡。所謂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也。抑此呪者。即是經中所說之大佛頂耳。尊勝無上。可不至敬奉持與。況汝等有學三果以前。未出分段。未盡輪迴。若發心至誠。欲取阿羅漢果。乃不持此呪。而空坐道場。必定招魔。往往發瘋發顛。多見怖人媚人境界。若謂不持呪而身心自遠魔事者。無有是處。汝修正定。欲坐道場。專持此呪可矣。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㲲。晝寫此呪。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此開許不誦而書帶也。阿難。若諸世界。隨其國土所有眾生。將本國所產。或樺皮。或貝葉。或紙素。或白氎。書寫此呪於上。而貯於香囊之中。葢是人心昏不敏。未能誦憶。故但令書寫。或帶於身上。或書於宅中。當知是人。盡其有生之年。一切諸毒。皆不能害。以此呪心。如阿陀藥。諸毒觸之。無不銷散也。書寫佩帶之益如此。
○白氎。紙類。天竺所產。有價值無量者。
阿難。我今為汝。更說此呪。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
此詳申護生助道之神用也。以前勸持中。略說助道護生。故此詳言之。阿難。我今為汝更說此呪。有二功能。一者。救護世間眾生。得大無畏。即救世獲安寧也。二者。成就眾生出世間智。即出世獲常住也。
若我滅後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持誦眾生。火水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天龍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呪。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呪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惡星。并諸鬼神。磣心毒人。於如是人。不能起惡。頻那夜迦。諸惡鬼王。并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此釋救護世間得大無畏也。何謂其能救護世間乎。若我滅後。末世眾生。有能自誦此呪。或教他人誦此呪者。當知如是持呪之人。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小毒皆不能害。是惡緣不能成害矣。如是乃至天龍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呪。皆不能著。是惡生不能加害矣。即有強欲加毒者。無奈此人呪力持成三昧。而心得正受。舉一切呪詛。厭蠱毒藥。以至萬物毒氣。入此人口。不但不能傷。抑且化成甘露上味。所謂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是也。且不惟惡不得加。并起惡亦不可得。凡一切惡星鬼神。及磣毒之人。當此人前。惡自不起。所謂睹德容而意銷。望慈風而心化是也。且不唯不能起惡。而惡變為恩。禍轉為祥。自頻那夜迦。諸惡鬼王。并其眷屬。以誦呪利彼。皆領其深恩。而常加守護焉。可見吉凶禍福。轉移在己。而呪力之救護世間者。亦云至矣。
阿難當知。是呪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設有眾生。於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暗也)速。(催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周徧了知。得無疑惑。
自此以下至悟無生忍皆釋成就眾生出世間智也。何謂其能成就出世間乎。阿難。護世間災。鬼神可以與力。助出世道。非深位菩薩不可。當知是呪。即是金剛寶覺。故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常有無數金剛藏王菩薩。并其眷屬。而晝夜隨侍焉。設若眾生。悠悠修行。其心散亂。未決定常住三摩地者。但心憶此呪。口持此呪。是金剛王。亦常隨彼。以其非放逸穢惡之輩。亦呪心之所在故也。而況乎決定發菩提心者。而又持呪。其隨侍當何如乎。且不特隨侍而已。菩薩心精。與行人心精。元自通脗一體。況兼以呪力。吾知此金剛藏王。必以精心暗催行人。而發其神識。使是人應時心開。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之事。決洞三世。了知無疑。而宿命先通焉。若不先發通明。則隔陰多昏。豈能長劫脫惡生勝。以至證果乎。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毗舍遮等并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
此明不墮惡趣也。是人以呪力故。既得宿命通已。從第一劫初發菩提心時。乃至後身因滿。降生成佛之日。中間修行。永無諸委曲相。生生不生藥叉羅剎。以至有想無想如是惡處。以此呪心。是白淨法。是最上善。故諸趣不能染也。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此明不生下賤也。是善男子。於此呪心。或對本而讀。或背本而誦。或圖印而若書若寫。或密佩而若帶若藏。以此諸色供養。則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以此呪心。是至尊至貴之法。如太子處胎。貴壓羣臣也。
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薰修。永無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得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此明現獲功德也。此諸持呪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如來功德。悉與此人。由此呪心。具足萬行。一切如來密圓淨玅。悉現其中也。由前佛錫功德。又感未來劫中常與諸佛同生一處。葢與諸佛氣分交接。心精通脗。佛不離心。心不離佛也。既常隨佛。凡佛功德。一一有分。行人之所修。即諸佛之所證。打成一片。如惡叉聚。親炙薰染。長劫而不離也。不特此也。又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以呪心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未得戒者。令其得戒。呪心具戒根也。未精進者。令得精進。呪心具進根也。無智慧者。令得智慧。呪心具慧根也。不清淨者。速得清淨。呪心具淨根也。乃至人有宿障。屢欲齋戒。不得成就。呪能成之。或業礙地礙。及無師無壇。不得齋戒。許但持呪。同於齋戒也。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呪時。設犯禁戒於未受時。(受即持也未受即未持呪時也)持呪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縱經飲酒食噉五辛種種不淨。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呪。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四棄即殺盜淫妄四根本重罪。犯此者。永棄佛法之外。梵語所謂波羅夷罪也。比丘尼復如四棄。謂觸八覆隨也)誦此呪已。如是重罪。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
此明現滅罪業也。阿難。是善男子。但能持此呪時。設犯禁戒於未持之先者。既持之後。無論破戒輕重。一時銷滅。但罪既銷滅。不可更造矣。又未持之前。縱經飲酒噉辛。種種不淨者。一持此呪。則諸佛菩薩等。亦不以為過。或真慈開許。不能具齋戒者。亦聽持之。雖然。須是真能拳拳服膺。永無忘失。方說得酒肉不礙菩提路也。不特此也。設行人清貧不備。雖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人清淨處所持功德。若富饒者。又不在此例矣。又前之壇法。極難全備。縱不作壇。不入道場行道。而一持此呪。即是常住大定。真寂滅場地。猶愈於徒有壇相而不具定心者。故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又在家人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出家比丘比丘尼。所犯四棄八棄。皆罪業之不可懺者。然誦此呪已。如是重業。如猛風吹沙。滅除殆盡。更無毫髮少留。然未持以前所犯。可仗呪力滅除。非謂持呪無畏。可以肆犯此惡也。
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呪。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舘。如是積業。猶湯消雪。
此滅過去業也。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造一切輕重罪障。前世未及懺悔。若能或讀或誦。或書寫此呪。身上帶持。或安置身所住處莊宅園舘之間。如是歷生積業。如湯銷雪。豈難滅耶。所謂千年暗室。一燈能破也。
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此結前成就眾生出世間智也。持呪之力。既能為人生善。又能對治破惡。故行人不久皆得悟無生忍。得此忍後。罪福皆空。聖凡情盡。可以魔佛一如。徧涉苦惡諸趣。而無礙無擇。斯為助道之成功矣。
○詳前發通。乃是定心成就所發。今悟無生。乃是慧心成就所發。應知後位深於前位也。若準圓教。初住便證此忍。若準別教。當在十地以上也。
○按六科。前四即為人生善悉檀也。第五。對治破惡悉檀也。今此科。第一義入理悉檀也。而前之救難。後之應求。乃世界歡喜悉檀也。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呪。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囉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此應是福利果報也)身命色力。亦復如是。(此是長命中復兼總明不衰百體康徤也)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此明所求如意也。復次阿難。(云云)何況雜形。夫海寶千般。先求如意。以此呪心。是如意珠。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故生時隨心自在。而命終時。亦得隨願往生也。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飢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鬪諍。兼餘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呪。安城四門并諸支提(即招提此云何供養處)或脫闍(幢也)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呪。禮拜恭敬。一心供養。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置也)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銷滅。
此顯國界安寧也阿難。若諸國土(云云)悉皆銷滅。以此呪心。是鎮國寶。非和氏之璧。照乘之珠。所能並也。
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呪。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兆庶安樂。
此顯民和歲豐也。阿難(云云)安樂。以此呪心。是四時宗。萬象主。故雨晹時若。如莊生所云其神凝。使民不疵癘而年穀熟也。然亦須舉國敬信。方獲靈通。譬持呪者。多久方靈。暫時豈能速効。若也呪雖徧有。而束之高閣。曾無敬禮。或更寘於猥褻之地。塵穢不收。而責其無驗者。亦惑之甚也。
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鎻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即二十八宿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八星即五行及羅計孛也)作種種形。出現世間。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呪地。悉皆消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此顯轉凶為吉也。亦復能鎮(云云)永不能入。以變怪災障等。皆是同分妄業所感。呪力叶乎百順。故惡變悉滅於天。災祥不入其境也。此方世主。出一善言。而熒惑退舍。況無上佛頂呪心乎。
是故。如來宣示此呪。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穩。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陳債來相惱害。汝及眾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淨僧。於此呪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於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此結勸當持也。夫呪力之大如此。是故如來。宣示此呪。凡以於未來世。保護初學修行人如得護身之符。使之安安穩穩。入三摩地。而更無一切魔害鬼害。及冤業舊債之惱害焉。然則汝及眾中有學。及末世行人。若依我壇場。不犯四過。一壇不差。二戒不缺。三師不穢。四無疑悔者。我知其現身即證。所謂不歷僧祇獲法身矣。若謂是善男子。如是修行。而於父母所生現在之身。不得明心見性。豁然心通者。則十方如來。便是說謊欺人。為大妄語矣。而如來豈有妄語者哉。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修菩提以持呪修耳根圓通為上。後倣此。此金剛乃現具執金剛身。不同後之菩薩也)爾時梵王。并天帝釋。四大天王。亦於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願。(此上兩天統尊眾也)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槃茶王毗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於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此上八部統尊眾也)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雲師雨師雷師并電伯等年歲巡官(即四值功曹之類)諸星眷屬。亦於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此上照臨主宰眾也)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并風神王(以舜若多主空神也。其形如風)無色界天。(無業果色皆無形類也。仗佛威光暫現耳)於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此上地祇天神眾也)。
此明外眾護持也。以此呪是毗盧心印。故凡所有處。百靈守護。又如大將兵符。符到令行。自然遵守也。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證究竟堅固之理。故稱金剛。秘跡護持。故稱藏。慈威尊勝。折攝並行。故稱王。菩薩是其常儀。降魔則現持杵忿怒之相也)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呪。救護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餘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禪者。(彼指諸小鬼神既能發心好禪。彼亦自護行人。故不驅除而許令親近。此外則不許矣)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恒令此人所作如願。
此明內聖護持也。首楞嚴王。亦名金剛三昧。故金剛藏王。常加冥護。故知末世修行。縱有金剛斷惑之智。若無金剛藏王。冥加護助。亦不能成也。
○此中修行。有正有助。若利根人。即從耳根一門正修足矣。若根器稍劣。必須入壇持呪為助行。方得成就。故持戒道場持呪。皆為助行也。此一大科其於經題四實法中正屬修證了義。說三摩提令依玅心一門深入已竟。
初科中修道分竟。
○此下舊判為證道分乃答阿難玅禪那之請也。葢解行雙行。須知位次。若不識知位次。恐行人虗擬聖階。便同佛境。而不知有淺深次第。故前之耳根圓通。如得門而入。此如升堂入室。以盡其奧耳。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為多聞。於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薰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地(此當直接至何漸次二句)未到涅槃。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乾慧信前一位也。信住行向及加行名四十四心也)至何漸次。得修行自。(漸次者即最初乾慧之前三漸次也。此二句當在三摩地之下)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眾一心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此請修證位次也。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愚則難明。鈍則難斷。況耽強記。好為多聞。而於微細煩惱。住地深惑。未求出離。蒙佛慈誨選根。及加行二門。正助分明。進修無惑。故得身心快然。獲大饒益。世尊。如是修證三摩地者。其始也。用何漸次。發足修行。當涅槃尚遙。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詣何方所。名入十地之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窮極因位。望世尊一一為我言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云云)瞻仰焉。阿難至此。雖已得知還家道路。從脚跟下起。然不知到家有幾許程途。故問自始至終。幾何階級。此如遠行人問途經也。若遠行人不得途經。不知里數。則中途告倦。止息化城。認為寶所。故必得其途經。明其里數。則不滯中途。直造如來大涅槃矣。
○阿難但問修證地位。而下文如來先明覺性。次辨迷妄。後示漸次者。葢玅性圓明。本無修證。因有迷妄。而滅妄還真。始有修證地位耳。
爾時世尊。讚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為大眾及諸末世一切眾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從於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上正修行路。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此許說也。爾時世尊讚阿難言。哉善。善哉。汝等乃能普為現在大眾。及未來末世一切眾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起於凡夫。終於涅槃。請我預先揭示正修行路。使之從始至終。直超寶所。更無委曲。此甚盛心也。汝今諦聽。吾當為汝說矣。於是阿難大眾。合掌虗心。默然受教焉。
佛言。阿難當知。玅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此先標二種顛倒也。佛既許說。乃言。阿難。當知此玅真如性。統眾德而大備之謂圓。爍羣昏而獨照之謂明。既圓且明。純是無上知覺。名言未彰。義相未涉。故離諸名相。彼世界眾生。不過名相中實法。玅性既離名絕相。故本來無有世界眾生。由最初一念。不覺妄動。遂有生相無明。因生相而復起住異滅相。惟其有生有滅。所以稱之為妄。若滅此生滅之妄。即名為真。此實果也。約名真二字。是稱如來無上菩提。約滅妄二字是稱大涅槃。菩提轉煩惱而成。涅槃轉生死而是。故曰二轉依號。此果名也。若論真如玅性。不惟無世界眾生。亦且無菩提涅槃。秪以此心不守自性。隨迷悟之緣。成聖凡之事。如金隨工匠。緣成時。轉作指鐶。指鐶隨爐火。緣壞時。即復為金。成壞展轉。但是一金。更無差別。如來藏心。亦復如是。但隨染緣時。迷作阿賴耶。隨淨緣時。悟成如來藏。展轉唯是一心。畢竟無別。是故若識無始。即法性為無明。若知今日。即無明為法性。所以二種轉依果。當在二種顛倒因中求也。阿難。汝今欲修耳門圓通。真三摩地。從果前諸位。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種顛倒之因。以此二種顛倒不生處。即是如來真三摩地。前云狂心自歇。歇即菩提。正謂此也。故知凡聖二途。皆由生滅迷悟而立。真如門中。實無是事矣。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倒。(眾生二字當是二種兩字之訛)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
此總標無明薰真如成其染用為二種顛倒因也。阿難。云何名為二種顛倒。阿難。由性明心本覺真體。不守自性。通真通妄。而性明圓故。由其不守自性。故因妄明而發妄性。即業識也。因妄性而生妄見。即見分也。於是從畢竟無相之真。成究竟有相之妄。即相分也。總緣本覺體上。一念妄動。而有無明。因無明而轉成業識。因業識而有見分。因見分而有根身器界。所謂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矣。然此三細。皆從無中突然而起。故此能有之無明。與彼所有之眾生世界。本無有因。為彼所生之因。亦非有住。為彼所住之處。如空中華。如睡時夢。詰之無根。覓之無本。即本此無住之無明。遂爾建立世界眾生。二種顛倒。故知眾生世界。總由無明薰變而有。由無明與見思互起。故有眾生顛倒。由無明與根塵交涉。故有世界顛倒耳。
○性明圓圓字。乃流動之意。即隨緣也。
迷本圓明。是生虗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轉發生。生力發明。薰已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由是故有眾生顛倒(若依本文云何名為眾生顛倒。由是故有眾生顛倒。一呼一應。中間雖有建立世界句乃帶說也)。
此別明眾生顛倒由見思而起也。夫約隨緣。故謂之性明圓。約不變。故謂之本圓明。妄業不能虧。曰本圓。妄惑不能蔽。曰本明。眾生所以稱顛倒者。良以迷此本圓明體。一念妄動。遂轉此圓明之體。而成虗妄。此虗妄性。元從最初生相無明生起。非實有體。亦非實有所依之處。可見真不變。而妄本空矣。妄既本空。則妄無可離。真既不變。則真無可復。今欲將此無明。復歸元真。即此欲真一念。便屬妄想。已非真真如性。以其於無可離者而欲強離。於無可復者而欲強復故也。且也。既知其非真如性矣。而尚求復不已。則是從迷積迷。何由得見本來面目。但見滿目塵勞。宛成虗妄之非相耳。由是復起見思二惑。非生也。而非因計因。非住也。而非果計果。非心也。而墮於邪智。非法也。而落於邪境。邪因邪果。邪智邪境。互相引發。故展轉發生。由此見思二惑。發生力勝。薰成業相。業同則聚。聚久不無順逆二事。互相感動其心。如以順事相感動者。則成恩愛不捨之業種。以逆事相感動者。則成冤恨不捨之業種。以冤恨聚者。則相滅。以恩愛聚者。則相生。由是二惑二業之故。則有業繫苦相。遷流不住。輪轉不息。而眾生顛倒。所由來矣。
○洞山云。學得佛邊佛。猶是錯用心。此即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之意。
○迷本圓明四句。指凡夫顛倒也。將欲復真以下。指外道顛倒也。凡夫從非有成有。外道從非真復真。凡外不同。顛倒則一。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是有(無明)所有。(眾生)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是故。世界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此別釋世界顛倒由根塵而起也。世界本來清淨。何有顛倒。悉由眾生顛倒。織妄相成。成十二類。故世界亦成顛倒耳。此則世界顛倒。基乎眾生。故大經云。眾生無法器。世界成雜染。此之謂也。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是能有之無明。與所有之眾生。因有分段根身。建立有情界限。此界之名。所由立也。本無有因。為彼所生之因。亦無有處。為彼所住之處。皆由念念遷流。遂成三世。此世之名。所由立也。世有三世。界有四方。以三涉四。以四涉三。和合相涉。宛轉皆成十二。故變化眾生。亦應其數。而成十二類焉。是故世界皆因眾生一念妄動。而內根外塵。無前無後。一時具足。且以六塵言之。凡物一動必有聲。有聲處必有色。有色處必有氣。有氣處必可齅而觸。有觸處便有其味。有味處即知其為何物。知即意根也。法即法塵也。塵既如此。根亦宜然。由此見聞覺知。六亂妄想。成造業之性故。於是眼取色。耳取聲。鼻取香。舌取味。身取觸。意取法。六根六塵。十二區分。相織而成輪轉。故一根一塵。現造一業。而餘根餘塵。亦皆冥伏。所以舉一根。而六根具在。舉一塵。而六塵齊彰。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等塵。與眼耳鼻舌等根。窮十二變。而為一周旋往復。能造根塵。既具十二。故所造眾生。乘此根塵旋復輪轉顛倒之相。亦具十二類。而有世界焉。十二維何。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是已。胎卵二種。與有色。有想。非無色。非無想。迷見分居多而生者也。溼化二種。與無色。無想。非有色。非有想。迷相分居多而生者也。又眾生顛倒。是眾生之別業。見所獨故。世界顛倒。是眾生之共業。相所共故。若破我執。證人空。斷分段生死。而證有餘涅槃。則眾生顛倒始息矣。若破法執。證法空。斷變易生死。而證無餘涅槃。則世界顛倒始空矣。故曰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也。
○此論世界顛倒。惟因此界立。因此世成。確指世界。其餘直至卷末。雖多世界字眼。而十二類生。皆極論眾生。不可混作世界。隨文總會。不必強為分別也。
阿難。由因世界虗妄輪迴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沉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此云凝滑。即胎中第一位也)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此下別列類生而此明卵生因果也。阿難。何謂卵生。依殻而生曰卵。卵惟想生。虗妄即想也。由因世界。虗妄輪迴。迷不動之真體。而忽然妄動。於是俛仰天地。忽上忽下。忽起忽滅。僨驕而不可制。非顛倒乎。本此動顛倒故。以氣而交。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沉亂想。以應八萬四千煩惱感變。此能造之因也。如是故有卵羯邏藍位。生生死死。流轉於國土之中。為魚為鳥。為龜為蛇。其類充塞。此所造之果也。至若魚化為鳥。蛇化為龜。忽然忘游泳之態。而得飛鳴之體。倐然忘屈曲之狀。而得蹣跚之質。乃至鶴鶴相唳。鶃鶃相視。其類不可勝窮。而孰非顛倒之所致哉。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竪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曇。(此云疱。即胎中第二位也)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此明胎生因果也。何謂胎生。含藏而出曰胎。胎因情有。雜染即情也。由因世界。迷此性淨明體。而忽墮情塵。渾濁真性。雜染輪迴。情生於愛。名欲顛倒。胎以精交。名和合滋成。情有偏正。偏則橫。正則竪。名八萬四千橫竪亂想。此能造之因也。如是故有胎遏蒲曇位。流轉國土。為人。為畜。為龍。為仙。其類充塞。人仙。竪也。龍畜。橫也。此所造之果也。總一顛倒而已。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溼相蔽尸(此云軟肉。溼生初相也。既不入胎。故無前二位矣)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此明溼生因果也。何謂溼生。假潤而生曰溼。溼以合感。執著即合也。由因世界。不知無住真心。如摩尼珠。隨色現色。本無定形。而逐境奔風。趨時附勢。執著輪迴。趣顛倒故。於是和合煖成。如人情盡向熱閙處趨去。所趣無定。如翻手作雲覆手作雨。名為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溼相蔽尸位。為含蠢。為蠕動。如醯鷄蠛蠓之類。其類充塞。唯其平生不配道義。事事皆餒。無丈夫氣。故感此蠢然無知之報也。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羯南此云硬肉。以蛻即成體無軟相也。自下皆稱羯南者。葢第五鉢羅奢佉。曰成形則各隨相貌非通稱也)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此明化生因果也。何謂化生。無而忽有。曰化。化以離應。變易即離也。由因世界。倐敬倐怠。忽喜忽怒。朝三暮四。變易輪迴。不知真主人公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而反面是背非。口憇心苦。假顛倒故。如此假人。觸處變其所守。厭故喜新。好丹非素。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脫故趣新。為轉蛻飛行。如雀化為蛤。轉飛為沉。?螂化蟬。蠶化為蝶。轉行為飛。不同形而相禪。其類充塞。唯其生平。毫無操守。觸處生變。故感此果也。
○問。經云地獄及諸天。一一皆化生。此專指轉蛻之類何也。答。化生染處。名和合觸成。天染處。地獄聞腥。皆轉托業化。非意生玅化。故可於轉蛻飛行中攝也。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此明有色因果也。何謂有色。由因世界。不知自性具有大智慧光。周徧法界。本無留礙。而反事水火日月以求明。因明立所。遂成障礙。不得圓通。非顛倒乎。棄自己無盡之光明。而反認昭昭靈靈者。以為極則事。於是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糴亂想。所謂弄精魂者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在天為日月星辰。吉者為休。凶者為咎。以至一切精明神物。微及爝光蚌光。其類充塞。無非障顛倒所受之報而已。
○色界諸天。皆坐於此。以諸天皆有隨身光明故。又涅槃經云。八十神。皆因留礙想元。成此精耀故雖至精至神。亦未離乎乘彼輪轉。顛倒相也。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沉。其類充塞。
此明無色因果也。何謂無色。由因世界。厭有著空。滅身歸無。名銷散輪迴。迷有漏天。作無為解。為惑顛倒。厭有歸無。則依晦昧空。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所謂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為空虗散漫。即無色界天。為銷磨沈沒。即主空神。其類充塞。無非惑顛倒所受之果而已。
○問。有想無色。不成業體。憑何亦稱羯南。答。雖無業體。不妨業繫有生。故亦稱羯南。取義而稱也。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此明有想因果也。何謂有想。由因世界。邪慕靈通。逐影憶想。依稀似是。彷彿不真。名罔象輪迴。執影而遺真。為影顛倒。旦夕撮心。懸在一處。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云道之為物。恍恍忽忽。皆見其影。而未真見本來面目。又云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惟用之愈久。故愈結而不散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為鬼神精靈。無有實色。但有想相。皆因錯亂修習。得其影而不得其真。故雖具五通。未得漏盡。其類充塞。無非影顛倒所受之果而已。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此明無想因果也。何謂無想。由因世界。不知自性本來圓活。在眼能見。在耳能聞。如日中寶石。色無定形。似水上葫蘆。不可按捺。而勉強抑伏。如壓石草。如夾冰魚。謂之魂不散的死屍。豈非愚鈍輪迴。而成癡顛倒者乎。以此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所謂隳肢體。黜聰明。而成寒灰槁木。絕無煖氣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由其不了諦理。固守愚癡。癡鈍之極。其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如華表生精。黃頭化石之類。其類充塞。無非癡顛倒所受之果而已。
○以上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皆是修行而不得其真者。故派成四類。
○蓮師曰。枯槁則無想矣。又曰亂想者何也。葢枯槁如草乍枯。根本未絕。時至復生。故土木金石。以頑定力而成頑物。故遇緣觸情生。依舊流轉也。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諸水母等。以鰕為目。其類充塞。
此明非有色因果也。何謂非有色。由因世界。不知自性不與諸塵作對。萬法為侶。卓然立於物先。而反恃他人。以為己力。待物成用。為相待輪迴。迷失天真。綿著浮偽。為偽顛倒。沾染勢力。資藉聲名。為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狐假虎威。客行主令之類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所感之果。本非有色。而待物成色。以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如水母以水沫為體。以鰕為目。乃至一切依草附木諸鬼神等。以及身中八萬四千戶蟲。其類充塞。而偽顛倒之趣苦矣。
○此下四生。妄之甚者。溫陵所謂迷情愈妄。化理轉乖也。
由因世界相引輪迴性顛倒故。和合呪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如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土。呪詛厭生。其類充塞。
此明非無色因果也。何謂非無色。由因世界。不知自性具有恒沙稱性功德。不能引之發生。反以邪語邪業。熏習引誘。而易其性。以是相引輪迴。性顛倒故。和合呪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若今之書符捻訣呼神召鬼之類是也。以如是之因。故所感之果。本非無色相。而又成無色羯南。以呼召則有。故非無色。不召則無。故無色。如是流輪國土。為呪詛厭生。若樟柳木人以呪力故。說吉報凶之類。其類充塞。此由因中呼召鬼神。故果上為人呼召也。而性顛性之趣苦矣。
○世間別有一種邪神邪鬼。聽人驅役。若夫正神。非至誠至德。則不能感。豈妄人所能呼召哉。以上二種。皆合之變也。
由因世界合妄輪迴罔顛倒故。和合易成八萬四千迴互亂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彼蒲盧等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此明非有想因果也。何謂非有想。由因世界。不知真君是最親之物。而反背之。乃以非己親。而強以為親。非己子。而強以為子。非己物。而強以為物。實離而強合。謂之妄合輪迴。二妄相合。性情罔昧。謂之罔顛倒。於是和合異成八萬四千迴互亂想。謂迴他人之所有。而互為己有也。以如是之因。故所感之果。非有想相。成想羯南。葢他人之物。本無心與我。故曰非有想。而我強而有之。乃成我想。故曰成想。如彼蒲盧。本為桑蟲。非有蜂想。而卒成蜂想。異質相成。其類充塞。良以因中好為誣罔。取他物納為己有。故果中亦被他物取為己有也。而罔顛倒之趣。不更苦乎。
由因世界怨害輪迴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此明非無想因果也。何謂非無想。由因世界。不知一切眾生。同為一體。皆是先世父母親戚眷屬。由昏昧故。互相食噉。作諸怨對。謂之怨害輪迴。冤殺相尋。為殺顛倒。於是和各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謂父母愛子。無所不至。欲報之恩。昊天罔極。今反忘至恩至愛。而害之食之。此誠不忍願聞。是天下極怪異事也。以如是之因。故所感之果非無想相。無想羯南。葢推論此生。原為懷冤圖報而來。故曰非無想。而事出意想之外。故又曰無想。如是流轉國土。如土梟附土塊為兒。破鏡以毒樹果為子。其子長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良以因中蒙人至恩至愛。而反負恩仇害。故被冤對來酧。雖子而實冤也。而殺顛倒之趣。不更苦乎。
○按史記孝武本紀。祠黃帝。用一梟。破鏡。孟康云。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黃帝欲絕其類。故百祀皆用之。破鏡。如貙而虎眼。今云鳥者。恐譯人之誤也。以上二種。是離之變也。
○鍾云。怨害。非止尋常之怨也。葢施恩負恩。恨入骨髓。殺顛倒者。向來施恩因緣。至此全成殺機矣。怪。謂怪異之境。如毒樹果之類也。冤恨既深。故觸著怪境。托為生緣。遂起父母可食之想。而不覺身入塊果中矣。本有食父母想。故曰非無想相。又託生在塊果中。故曰無想。嗟乎。此何等事。而有是想。此何等想。而有八萬四千之多。窮其起處。只是怨害為因而已。怨毒之於人。甚矣哉。吾輩慎勿令人怨。亦慎勿怨人也。
楞嚴說通卷七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楞嚴說通卷之八
巴縣居士非眼劉道開纂述
成都沙門離指方 示鑒訂
○上約無明熏真如而成染用為十二類生之因已竟此下約真如熏無明而成淨用為五十五位菩提之因也。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揑目亂華發生。顛倒玅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虗妄亂想。
此結前起後也。阿難。如是十二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一則現起。餘則冥伏。猶如揑目亂華發生。究其所以。皆是顛倒玅圓真淨明心而有。由總括現互具。當成一百四十四生。如斯亂想。畢竟虗妄非實。而淨明真體。固自若也。翻染成淨。而進階聖位。復何難哉。
○賀云。迷時。一類中。各具十二顛倒。故修時。一一位中。亦各具諸位功德。此五十五位大宗旨。不可忽過。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此明就染翻淨也。前問至何漸次。得修行目。故云。汝今修證佛三摩地耳門三昧者。別無方便。還於本顛倒因。元所亂想中。立三漸次。方得虗妄除滅。葢翻染成淨。必從染處下手。所謂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也。譬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淨器。喻根中所具不生滅性。本來元淨之體也。除去毒蜜。喻除助因。刳正性也。灰湯洗滌。喻違現業也。後貯甘露。喻安立聖位也。
○先德云。影由形起。響從聲來。弄影勞形。不識形為影本。揚聲止響。不知聲是響源。除煩惱而趣涅槃。喻去形而覓影。離眾生而求佛果。喻默聲而求響。故知迷悟一途。智愚非別。是以修證佛三摩地。必從本因元所亂想入也。
○賀云。淨器。所謂幻化空身即法身。正指六根也。若不生滅地。豈貯毒蜜。亦豈可洗滌耶。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此出漸次之名也。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當專修耳根一門時。便要除其助因。二者真修。當反聞功夫入手時。便要刳其正性。三者增進。當反聞功夫長進時。更要違其現業。除此三種緣。則甘露寂滅法顯矣。
○昔青原初參六祖。即問云。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祖曰。汝曾作甚麼。曰。聖諦亦不為。祖曰。落何階級。曰。聖諦亦不為。何階級之有。則知法無漸次。漸次由人。故如來觀機設教。於無漸次中。強立漸次。無階梯處。強立階梯。若是上上根人。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何漸次之有耶。
○鍾云。前說戒定慧。為修行三決定義。此一二漸次。即戒也。違現業。即定也。洗滌貯甘露。即因定發慧也。
云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故。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噉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䑛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淫怒痴。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興渠根如蘿蔔。出氣辛臭。此方所無故不知也)。
此別釋除助因也。云何謂之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日用最切要者飲食。若無飲食。命不自全。故依四食而住。所謂人間分段而食。鬼神歆觸而食。禪天以思禪悅為食。識天以識定續命為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也。食為命根之所係。則甘毒不可不擇矣。阿難。一切眾生。食甘則生。食毒則死。有非毒而實甚於毒者。五辛是也。是諸眾生。求三昧者。當斷五種辛菜。葱也。蒜也。韭也。薤也。興渠也。皆所當斷也。何以故。是五辛者。熟食。則壯相火而發淫。生啖。則動肝氣而增恚。生熟無一可者。苟人而食辛。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口氣不淨。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聞臭而來。因彼食次。䑛其唇吻。是常與鬼住也。天遠。故福德日銷。鬼近。故長無利益。且不惟天仙不聽經也。并菩薩善神。不來護定。不惟招餓鬼䑛物也。且引魔王。得其方便。現佛身而為說法。毀禁戒而讚三毒。直至命終。為魔眷屬。受魔福盡。又墮無間。緣一臭惡之味。引致阿鼻極苦。有何難捨。而不勇斷之哉。阿難。修菩提者。既用初於聞中入流亡所之功。又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耳。首標修菩提者。而後言斷辛。足見第一漸次。必兼修習圓通。若徒斷五辛。何以遽謂之增進修行乎。
○世人咸謂辛能避瘟。常見天災流行。勸人食辛以辟之。由經觀之。斯葢招瘟之端。而世人業力所使。顛倒滋禍如此。不可不知所警也。
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此別釋刳正性也。對助而言。故曰正。葢淫殺若固有之物。不待教而自能。與身俱生。與性俱有。實生死之正性。故當刳之也。云何謂之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反聞功夫入手。而入三摩地矣。又要最先嚴持清淨戒律。葢惟戒能生定也。律制雖多。而淫殺為諸惡上首。所謂正性也。持戒律者。必永斷淫心。不餐酒肉。凡生鮮之物。不經火者。皆不敢食。以無情生物。尚不忍損。又戒殺之至也。(如此方高柴不折方長。茂叔不除庭草。亦是此意)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殺。而能超出三界者。無有是處。以相生相殺未已故也。且淫又為生殺之深源。根心慣習。最難頓捨。修行人。當觀淫欲。猶如毒蛇。而不敢狎焉。如見怨賊。而不敢近焉。於是先持聲聞淫殺盜妄之四棄。及尼加觸八覆隨之八棄。執身不動。而七支不犯。後行菩薩清淨律儀。於四重律。從心止絕。執心不起。而一念不生。若是其禁戒成就矣。夫斷淫。則不相生。斷殺。則不相殺。無生殺業因。自無生殺果報矣。又加以偷劫不行。無負債之業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三業既除。名清淨人。是清淨人修三摩地。其正行也。持清淨戒。其助行也。正助雙圓。將見父母所生之肉身。不須天眼。而觀見十方世界。眼既睹佛。耳又聞法。親奉聖旨。而非遙見遙聞。得大神通。遊十方界。而往還無礙。由是徹通宿命。過去清淨明了。得無艱險。而未來不入惡趣焉。夫觀見十方。則眼根清淨。聞法親奉。則耳根清淨。得通游界。則鼻舌身根清淨。宿命無艱。則意根清淨。雖刳正性所得。而孰非耳門玅修所發哉。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耳。
○賀云。三業既除。名清淨人。修三摩地者。因戒而修定也。肉眼觀見十方世界者。是天眼通。即色陰盡相也。覩佛二句。是天耳通。得大神通二句。是神足通。即受陰盡相也。宿命清淨二句。是宿命通。乃想陰盡相也。此皆因定而發慧也。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為心快然。玅圓平等。獲大安穩。一切如來密圓淨玅。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鍾云。諸經入地。方證無生忍。而此於信前已獲之者。葢諸經之所謂果。乃此經之所謂因也。因地與諸經異故。經題曰如來密因耳)。
此別釋違現業也。云何謂之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戒之人。其心已無貪淫。內無貪淫。故於外六塵。不多流逸。不許絕無。而曰不多者。以根中無始虗習。尚未淨盡。所對之塵猶在。而現業猶未違也。既不流逸於外。則不隨前塵所起知見。而旋歸元真。外無所入。而塵既不緣。內無所出。而根無所偶。始得反欲流而全一精明。於是六根對境。不生分別。如鏡照像。而六用不行矣。由根不接塵。故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何淨如之。由塵不交限。故身心快然。玅圓平等。如如不動。獲大安穩。何快如之。於是一切如來。深固幽遠之密。交徹含攝之圓。纖塵不立之淨。一切變現之玅。所稱果上四德者。皆現是人心量之中。是人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即獲無生法忍。以此不生不滅。為因地心。然後漸漸圓成果地修證。凡信以立基。住以成德。行以成己。向以成物。地以斷惑證真。隨所發之行。而安立聖位焉。是則旋根忘塵。正所以違其現業。而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也。
○乾慧前。明列三漸次位。乃經家硬派十信於其中。以為圓通極位。四果以上極果。牽搭支離。殊不可曉。今特正之。馮具區謂徧觀諸家之說。不如熟讀經文。良有以也。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虗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果。乾有其慧。名乾慧地。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此明乾慧地也。阿難。是善男子。由前心無貪淫。故至此而欲愛乾枯。葢前位但得身心俱斷。此則斷性亦無。故曰乾枯也。由前六用不行。故至此而根境不偶。葢前位但得六塵初泯。此則心境絕待。故曰不偶也。由乾枯不偶。則三界生緣。逈不相及。現前殘質。果縛僅存。不復續生。子縛永絕矣。由前身心快然等。則心虗明矣。至此。則執其心之虗明。純是一團智慧。由前國土皎然等。則通一慧性矣。至此。則慧性明圓。鎣徹十方世界。由前佛理全現。則佛慧在我矣。至此。則成就慧身。乾有其慧。名乾慧地焉。何以謂之乾慧也。彼如來法流之水。源泉混混。時出不窮。今現業初違。欲愛最細習氣。初得乾枯。而根本無明全在。未與如來法流之水相接。無水以潤之。故曰乾有其慧。若一入初住。分斷無明。分證真理。前與如來法流水接矣。所謂乾慧者如此。
○鍾云。慧性圓明中。已具金剛之體。如極堅極利之舟。載物濟物。無所不可。但流淺岸束。不能如意自在。發真如體相之用。故曰乾有其慧。然用雖有待。而體已無虧。入信以後。水生舟動。漸入漸活。漸活漸廣。漸廣漸深。漸深漸忘。漸忘漸近。漸近漸到。故有入流之舟。有中流之舟。有到岸之舟。有倒駕之舟。雖因果相應。始終不離乾慧。至圓滿菩提。入莊嚴海。則乾慧不足以名之矣。
○此下十信位也。孤山以為初住開出十心。葢為圓家住前不取證。故不立位。而以前三漸次。總攝十信。正脉從之。似矣。然經文於四加行前。既曰。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於後總結。又曰。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若十信果在三漸次中。如來不應明列其位。備詳其數矣。若謂圓家住前不取證。即住後亦何嘗取證乎。今準經文。並準瓔珞經。依舊開列十位。特圓家信位。雖與諸經十信名同。而義實逈別耳。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玅開敷。從真玅圓。重發真玅玅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此明初信即信根也。行人既有此乾慧心矣。即以此心。中於法流之中。不受枝岐。無諸委曲。而一順流入焉。向後與如來逆流相際。從此始也。既中中流入。於是六根互用之圓。情器雙超之玅。開舒敷暢。如華始開矣。此之玅圓。非同前位似玅似圓。乃真玅真圓也。乘此心開。益加增進。使真玅者。益進於玅。真圓者。益進於圓。是謂從真玅圓。重發真玅。如華正開矣。由是玅信常住。親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非同比量之信也。但覺聖凡見息。因果情忘。凡我想。法想。及非法想。俱時蕩盡。而一切妄想。滅盡無餘。惟一圓通中道。是純是真。餘者皆雜皆妄。確然信得及。名信心住焉。
○此位准解結。當先得人空。除第六第五結。准圓通。當動靜不生。准四果。當須陀洹果。斷於我執分別。即界內見惑也。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此明二信即念根也。行人至於信位。前真信而非似信。明了而由親見。根根塵塵。無不交徹。而一切圓通。由一切圓通。故陰不能覆。處不能局。界不能隔。三俱無礙。因此遂能遠憶過去無數劫捨身。與未來無數劫受身。乃至業力所薰。隨眠習氣。如畢陵之慢。身子之嗔等類。微細習彰。皆現在前。是人皆能冥記。毫無遺失。惟念無遺。故名念心住焉。
○按別教二信。圓通尚遠。今斯位即云一切圓通。故知齊於彼之二住也。
玅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此明三信即進根也。行人既得信心住。則玅圓者。純是一真。真久而精。精極發化。葢由精故化。至化益精也。行人既得念心住。而憶念無始習氣。則無始習氣。鎔盡無餘。皆成智慧。而通一精明。由是本此真精真明。而進趣於真淨之地。精明即菩提體。如如智也。真淨即涅槃體。如如理也。以如如智。契如如理。不謂之精進心而何。
○此位受陰盡。而齊於小之二果也。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此明四信即慧根也。前乾慧地。曰執心虗明。猶有執在。至此心精現前。則其執渾融成化矣。又曰純是智慧。猶帶是在。至此純以智慧。則日用在在皆慧。並忘其是矣。以。用也。謂識其寶而能用之也。識其寶而能用。不謂之慧心住而何。
○前乾慧云純是智慧。蓋斷惑之慧。如夜向曉。此云純以智慧。蓋證真之慧。如曉出日。
執持智明。周徧寂湛。寂玅常凝。名定心住。
此明五信即定根也前位以見心朗徹。故智慧純明。而此智明。若無定力以執持之。則妄念起。而偏局不徧。正念失。而間斷不常。所謂無寂之照。如風中燈也。今焉執持智明。則寂湛者周徧。寂玅者常凝。皆大定之相。不謂之定心住而何。
○此位想陰盡。而欲界九品思惑已斷。齊於小之三果也。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惟進無退。名不退心。
此明六信即進力也。上屬五根。自此以下。屬五力。如果木結根既久。有不可拔之力用也。行人既得定心住已。於是從定發慧。而定光發明。又不住於明。而明性深入。若磨鏡者。愈磨愈明。而明明不已。有進無退。葢定慧偏枯。多遭退失。今定以發慧。心不動而理畢現。慧以入定。鑑既徹而心常凝。定慧互資。交發無盡。不謂之不退心而何。
○前精進。猶屬有心。如馬着鞭。此不退。是無心如順風張帆。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此明七信即定力也。前雖不退。而勤勇無間。尚涉功夫。至此雖精進而不見有勤勞之相。故曰安然。持心至於安然。則優游坦蕩。永保無虞矣。然所保持者何物。即諸佛法身命脉也。由我保持法身命脉而不失。自然得與諸佛氣分。相交相接。通同脗合。內護心法。外護佛法。而名護法心焉。
○此位准解結。當除第四結。准圓通。當聞所聞盡。准四果。當阿羅漢果。斷於我執俱生。即上二界各九品思惑也。
覺明保持。能以玅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玅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此明八信即慧力也。由前定力所持覺體。曰覺明保持。至此發為玅力。即以己之玅力。迴他佛之慈光。向自己心佛。朗然安住。猶如兩鏡對照。影中含影。重重相入。傳耀無盡。所謂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也。以其迴他佛而向心佛。故名迴向心焉。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玅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此明九信即信力也。以奉戒依於篤信。故前位心光密迴。自心與佛光脗合。即獲自性天真。常凝不動之佛體。與無上玅淨之大寂滅海。常凝屬心。玅淨屬境。得佛此理。心境一如。從此安住無為。毫髮不漏落於有為之境。而得無遺失。以不犯遺失之過。故名戒心住焉。
○此位准解結。當空性圓明。除第三結。准圓通。當覺所覺空。為斷法執分別。即界外見惑也。
○常凝。即常住真心。常凝玅淨。總是無為之相。諸佛之戒心也。一念有為遺失。即是破戒。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如願。名願心住。
此明十信即念力也。前位住戒。尚局不動之體。至此漸發自在之用。無求不達。無適不可。能遊十方國土。而隨願往生。名願心住焉。
○此位准解結。當成法解脫。除第二結。准圓通。當空所空滅。為斷法執俱生。即界外思惑也。
○十信位竟。
○鍾云。修行之初。必枯絕愛欲。使心性虗明。然後能入玅圓真性。真性明圓。細習乃現。因現遂化。使純智無習。又持之以定。使寂湛發光。深入明性。護持不失。斯則迴佛慈光。護佛淨戒。而涉塵不染。所去隨願。十信之序也。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即上十信心也)心精發揮。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孤山因此一句。遂判十信為此位開出。然於五十五位等終說不去。故難從矣)名發心住。
此下明十住也。住有二義。一堅固常住意。一生住佛家意。據後文。專重生住佛家也。阿難。是修圓通善男子。以真方便。發前十種信心。中間不容一毫雜染。其心精矣。既精而心光顯現。五根五力。皆悉具足。而一心即十心。十心即一心。涉入重重。本無二體。於是攝十用而圓成一心。由此一心。而結心始解。萬行具足。故名發心住焉。
○此位准解結。當解脫法已。俱空不生。除第一結。准圓通。當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所謂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者。即入此發心住也。行人入住之後。別無功夫。雖後位歷然。如飛鳥上山。但見山之層級分明。而初不勞於登躡也。
○賀云。玅圓真心。非一非十。約用差別。故有十相。若十相不顯。不名發心。十相不融。亦不名發心也。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玅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由前發心住已。心為能發明之智。理為所發明之境。智契於理。如淨琉璃。內現精金。即以前十用所成初住之心。為根基之地。始堪踐履。從此步步脚踏實地。於一切時。一切處。練治心地。自然生出一切善法。增長大悲。故名治地住焉。
○前位如中陰攬先業而初成陰體。此如中陰乘彼業力。結為境界。妄成依止處也。雖云脚踏實地。然圓家之言。不足執也。
○賀云。觀治地二字。則此位與十地相應矣。十地不過圓滿此位耳。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由前治地住已。心即智也。即始覺也。地即理也。即本覺也。心與地互相涉知。同一覺體。故俱得明了。見之既明。行之必到。如此而遊履十方。任運縱橫。得無拘礙。所謂百華林裏過。片葉不沾身。故名修行住焉。
○此如中陰見遠如在目前。所去疾速。山壁不礙也。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由修行住已。依理起行。行不越理。本始同一正覺。故曰行與佛同。其行如此。則為如來肩所擔荷。則為如來衣之所覆。受佛氣分。前云氣分交接。猶二也。此云受佛氣分。則合為一矣。夫權智如父。實智如母。今任運相合。如中陰身。自求父母。不通而通。不入而入。斯則秉佛遺體。初託聖胎。正如太子處胎。貴壓羣臣。名生貴住焉。
○此當中陰與父母業同。會合一處也。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曰生貴住。則既遊道胎矣。攬佛權實二智。而凝結聖胎。如中陰攬父母赤白二渧。而結凝滑等。故曰親奉覺胤也。斯則具足一切方便善巧。度脫眾生。克肖於佛。無所之少。如中陰六根成就。人相不缺。克肖父母。是名方便具足住焉。
○入胎而言遊者。如永嘉云。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槃路。正此遊也。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曰具足方便。則容貌如佛矣。不特外貌同佛。而內心亦同。是名正心住焉。
○大經云。此菩薩聞十種法。心定不動。所謂聞讚佛毀佛。心定不動。讚法毀法。心定不動。讚菩薩毀菩薩。心定不動。讚菩薩所行。毀菩薩所行。心定不動。說眾生有量無量。易度難度。心定不動。說法有量無量。有成有壞。若有若無。心定不動。唯其一無所動。名正心住。纔有一毫心動。則不得其正矣。故寶積讚佛偈云。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
○賀云。心相。謂佛心不動之相也。心定則不動。正心即定心也。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心同貌合。表裏如一。則身心合成佛身佛心矣。由是亭毒涵養。漸漸增長。名不退住焉。
○前之不退心。謂定慧不退。此則性相不退也。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外身內心。一齊增長。至此。則菩提身。願身。化身。力身。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佛身。法身。智身。一時具足。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具體而微。其力未充。名童真住焉。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身具足。則形成矣。至此赫奕熾盛。則出胎矣。堪紹如來家業。具有如來寶藏之分。所謂從佛口生。從法化生。親為佛子。非法王子住而何。
○故知凡稱法王子者。皆九住以往也。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國諸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出胎為子。則漸漸長成。而表以成人。堪行佛事矣。既有成人之德。可當大任。故分之以政。使之化導十方。如國王以國事分委太子焉。太子。即世子也。彼諸佛以智水灌菩薩頂。即如剎利王。陳列象寶金座。取四大海水。灌世子頂。而紹隆佛法。與承繼國統。又何異焉。是則名為灌頂一位。而十住以圓矣。
○第十法雲地。名灌頂菩薩。今此十住。亦分得也。若論圓教分真。一位中。具足諸位功德。十住既爾。下去皆然。又此對權教。已齊彼十地。而彼之玅覺。僅齊此二行。彼玅覺位。始云諸佛智光。悉灌其頂。今此位隣近。而加以圓人智強。故即灌頂矣。
○自發心至生貴。名入聖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長養聖胎。至王子住。名出胎。至此。乃名灌頂王子也。
○以上。十信為積德之基。十住為積德之漸。至此位。則道成德備。若不度生行事。是自了漢。故廣行六度。大作佛事。而次之十行。所謂恃源而往也。
○再通上喻之。十信前六心。如人回心初造善業。後四心。如人加以念佛。造往生淨業。初住。如以一生十種善淨之業。圓成報終往生之中陰。二三住。如往生中陰。無繫無縛。四住。如中陰求佛。接引入蓮胎。五住至八住。如華中長養。九住。如華開見佛。十住。如親蒙授記也。
○十住竟。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玅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此第一行施度也。阿難是善男子。出胎為子。位灌頂住。則既成佛子矣。成佛子已。則具足無量如來玅德。浹洽於中。故睟面盎背。大喜徧身。復廣行布施或財施。或法施。隨順十方願欲。無求不與。令一切眾生。歡喜愛樂。而無我想眾生想。不見施者。不見受者。則近者慕其德。遠者懷其惠。名歡喜行。不亦宜乎。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此第二行戒度也。夫隨順歡喜。則能利益眾生矣。然內無德本。何以利人。此菩薩護持淨戒。於色聲香味觸。心無所着。乃至不生一念欲想。亦為眾生。如是宣說。令其咸住無上淨戒。乃至自得度。令他得度。自快樂。令他快樂。是謂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不亦宜乎。
○鍾云。戒有三種。以饒益有情戒為勝。九信獲佛戒心。至此。以佛戒為行矣。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嗔恨行。
此第三行忍度也。歡喜饒益。則人皆親愛矣。然能保無橫逆之妄人乎。此菩薩常修忍法。已能忍。是自覺也。教人能忍。是覺他也。於一切罵辱打辱。皆歡喜忍受。而無所違拒。不但無所違拒。亦無一毫嗔恨之心。故名無嗔恨行焉。
○鍾云。此中六度。不比常途。有一人不受法樂。便是慳施。有一念不護眾生。便是破戒。有一念分別眾生。便是嗔恨。所以謂之圓也。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此第四行進度也。自他並利。順逆一如。菩薩修此。當日進無疆矣。乃菩薩又修諸精進。自第一精進。乃至普徧精進。共十種精進。守此精進。直至阿鼻種類。盡出生而成佛。窮盡未來劫數邊際。終無一念退恨。所以然者。為知三世平等性故。而行精進也。為達十方。知一切法界。而行精進也。夫種類出生。即第一心。盡未來際。即常心。三世平等。即不顛倒心。十方通達。即廣大心。四皆無盡。故名無盡行焉。
○賀云。隨機應感。現種類身。窮未來際。益物無量。竪徹三世。橫周十方。此進度也。首二句。即眾生無邊誓願度。次二句。即法門無量誓願學。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此第五行禪度也。夫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則定相將現矣。此菩薩。即以一念定心。持一切法。合同種種法門。知諸三昧。同一體性。即有種種差別。不能惑亂。一一分明。不爽毫髮。夫定心不能持諸法門。是為癡定。於諸法門。未免差誤。仍是亂心。今也。得無差誤。非離癡亂行而何。
○梵語禪那。此云靜慮。今離癡是慮。離亂是靜。故屬禪度無疑矣。
則於同中。顯現羣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此下皆智度也。總一智度。而開之為五。例如六根本惑。而開見為五也。開此五種甚深般若。所以融前五度中萬行。皆令成智德矣。今此一行。乃理事無礙智也。菩薩既一切合同種種法門。使同中不能現異。異中不能見同。豈為融通智哉。夫所謂同者。即出世間平等法也。所謂異者。即世間差別法也。今則同中現異。於平等法中。現差別法。則理不礙事。而真融於俗矣。異相見同。於差別法中。現平等法。則事不礙理。而俗融於真矣。真俗互融。事理雙顯。非善現行而何。
○十住獲佛慧心。至此以慧為行矣。
如是乃至。十方虗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此第七事事無礙智也。菩薩不但同異互融。擴而充之。則大小相容。一多無礙。如是乃至十方虗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所謂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是也。界入塵而界不小。是小不礙大。塵含界而塵不大。是大不礙小。所謂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此由無著。方能如是。若有一毫執著。安得大小互融耶。故名曰無著行。而智度居二矣。
○鍾云。著即留礙意。無留礙。則無著矣。三住得無留礙。是境不礙心。此不相留礙。是境不礙境。
種種現前。咸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此第八究竟彼岸智也。同中現異。異中現同。小中現大。大中現小。則種種現前矣。夫此種種變現。全屬般若。皆是法界無障礙智融之。所以皆達彼岸。莫非第一波羅蜜多。六度中。唯般若最為尊重。故名曰尊重行。而智度居三矣。
○前五度。若無般若。皆墮事相。惟招果報。不達涅槃。今五度萬行。皆借智慧。所以行行皆到彼岸。誠不易得。故華嚴名為難得行也。
○先德云。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正所謂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也。
○鍾云。此位攝上七行。前屬世諦。此屬第一義諦。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此第九說法度生智也。如上圓融無礙。德既同於如來。行亦齊於諸佛。是則一言一行。皆合十方諸佛軌則。從其建立究竟利他之教法。隨諸眾生根性。應時說法。皆令歡喜。故名曰善法行。而智度居四矣。
○此又攝上八行。前自成。此成就眾生。行坐皆成軌則。依稀天人師矣。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此第十不違實相智也。總前二種無礙自利利他諸行。又通前五度。合而言之。一一皆是清淨無漏。初非貪染於凡外欲有無明。一一皆是一真無為。并非劬勞於權小肯綮修證。所以然者。以從性起修。不妨全修即性。性乃本然。不假權漸修成。所以清淨不屬諸漏。一真不墮有為也。由無漏。則非離妄修。究竟成真因也。故名真行。由無為。則非所作行。畢竟有實果也。故名實行。至此。則智度圓成。而所說所行。皆是真實矣。
○通論智度所開五行。前二是般若之體。以二法界無障礙智。乃甚深般若故也。次二是般若之用。謂波羅蜜乃趨果自利之用。佛軌則乃說法利他之用故也。末一。攝前體用。并前五度萬行。總以銷歸自性。會性歸元也。
○此又攝前九行。前方便。此真實也。從三漸次以來。俱是無漏。至此。始得清淨耳。
○十行竟。
○此下迴向十位也。準華嚴經。迴向。即是發願。良以有行無願。行必茫然。有願無行。願唯虗設。故行願兼資。方入如來大涅槃海矣。此迴向法。不過三處。謂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也。
○上十住十行。出俗心多。大悲行劣。須濟以悲願。處俗利生。迴真向俗。迴智向悲。使真俗圓融。智悲不二。是名十迴向。亦名十願也。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捄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此第一離相迴向與次位皆是迴向眾生也。阿難。是已修十行善男子。從初行以至第八。現塵現界。神通已極。無少歉缺。至第九行。成佛軌則。即成佛事已。至第十行。清淨無漏。則純潔矣。一真無為。則精真矣。十方備成。則界內不為諸有留患。界外不為滯空留患。而雙超世出世間矣。以此出而度生。正當度生之時。不見生之可度。而滅除度相焉。夫既度盡眾生。不取度相。則迴有為行。入無為心。是迴入真因也。背生死途。向涅槃路。是趨向真果也。菩薩如是迴向之時。度脫眾生。常無休息。不住法相。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也。
○度生而存度相。即著我人。是添枷帶鎻。非迴向法。如南岳大師云。三世諸佛。一口吞盡。何處更有眾生可度。是真迴向也。
○此下四位。與空如來藏相應。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此第二不壞迴向亦迴向眾生也。由前滅除度相。滅者壞也。因其可壞而壞之。故曰可壞。由前離眾生相。則於眾生之四相五蘊皆離。故曰諸離。今此菩薩。壞其可壞。并滅除度相亦不存。遠離諸離。並離眾生相亦不有。既壞其可壞。則有不壞者存。依然度生事業也。葢上位雖度生而不著生相。是謂我空。此位雖不著相。而不妨度生。是謂法空。此正悲智雙運。自他二利之中道也。有生可度。不壞度生之悲。故名不壞迴向焉。
○鍾云。前文謂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不聞爛壞虗空。故曰不壞迴向。前位無眾生可度。此位無佛道可求。舊註指眾生說。大牽強。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此下四位皆迴向佛道而此位先明智同佛智也。在我為本覺智。在佛為究竟覺智。此菩薩心佛顯現。覺海澄亭。與一切如來。心精通同脗合。法身平等。無二圓滿。諸佛如是迴向。我亦如是迴向。名等一切佛迴向焉。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此第四至處迴向境同佛境也。由前本覺精真之體。發揮玅用。自己因地心中。所含無邊境界。全同諸佛果地所現無量剎土。盡佛境界。願此善根功德之力。無所不至。名至一切處迴向焉。
○賀云。一月普現一切水。故曰至一切處。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此第五無盡迴向躡前二位而成互融也。由前所至之處。即世界也。所等之佛。即如來也。然曰自覺佛覺。自地佛地。猶分自他。今則融一不分。但言世界如來。而自他渾具矣。於是以世界涉如來。則一毛孔中。有無量寶剎。莊嚴微玅。以如來涉世界。則一一微塵內。有無量如來。轉大法輪。世界正涉如來時。不礙如來。即入世界。如來正涉世界時。不礙世界。即入如來。如是。則佛身佛界。各具無量莊嚴。備表無盡功德。菩薩住此迴向。得十種無盡藏。所謂得見佛無盡藏。見法無盡藏。此皆以普賢大行願為根本。華藏世界莊嚴所顯功德。名無盡藏功德迴向焉。
○此下三位。與不空如來藏相應。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此第六平等迴向亦迴向佛道也。菩薩既身土互融。則同於佛地。此無盡藏中。各各出生無盡清淨因。復依此清淨因。而證清淨果。所謂物物燈明智體。頭頭普賢行門。如金作器。器器皆金。善根平等。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焉。
○大經云。此菩薩或為帝王。臨御大國。威德廣被。名震天下。執持一葢。溥蔭萬方。以四攝法。攝諸眾生。此則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也。
○鍾云。地即二住治地之地。但彼方耕治。此則成良田矣。生清淨因。如良田中。生出嘉禾也。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此第七等觀迴向文似迴向眾生而實亦迴向佛道也。前位平等善根。即真根也。真根既成。此根全修即性。而此性攝盡眾生。故十方眾生。皆我本性。然我根既成。眾生齊成。故性圓成就。然菩薩雖見。自他圓成。不妨仍度苦惱眾生。依舊廣行二施。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大功德藏。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焉。前位乃順自心與佛心平等。此位順自心與生心平等。合前。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彰矣。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迴向。
此下三位皆迴向真如也。前之度生成佛。攝盡萬法。即一切法也。離眾生相。同本來佛。離一切相也。此菩薩惟即與離。二俱無著。不著即者。超乎有也。不著離者。超乎空也。雙超空有。則中道矣。惟真如以無著為相。故名真如相迴向焉。足見入理轉深矣。
○賀云。前云遠離諸離者。離之極也。此則離亦不著矣。七住云無著者。不著於有為也。此則無為亦不著矣。此下三位。與空不空如來藏相應。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此第九解脫迴向也。前位離即雙離。名真如相。若著真如相。則又為真如相縛矣。此菩薩併忘其如相。名真得所如。既真得所如。則處處皆如。更有何礙。十方法界。安往而不自在哉。以元無有縛。亦無有脫。故名無縛解脫迴向焉。葢前位是理無礙。此位即理事事事二無礙也。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此第十無量迴向也。由前無著。獲性德之全體。無礙。獲性德之大用。體用備具。故性德圓成。體無不徧。用無不周。是以一塵一毛。皆等法界。無復限量。量滅。即無量也。葢前雖如是。猶在法界量裏。尚未盡銷其限量。今則根根塵塵。周徧法界。則限量情忘。不墮諸數。故名法界無量迴向焉。準以三德。無著即般若。無礙即解脫。而無量即法身矣。合十向而言之。一悲不礙智也。二智不壞悲也。三本玅合覺也。四因果同地也。五依正互融也。六性修雙即也。七自他同根也。八即離雙超也。九真俗自在也。十體用圓極也。所以華嚴說位至此。動地雨華。諸天歌讚。於乎。盛矣。
○十迴向竟。
○此下明四加行。若據別教。前三名資糧位。資謂資具。糧謂糧食。謂所積既多。所適必遠。如適千里者。必三月聚糧。故假十住以成其內德。十行以成其利他德。十迴向以成其自他互融之德。萬德既備。可入聖域。然而猶有微礙於此。故復立加行位。自非世尊洞悉奧密。孰能辨之。故唯識論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識。言少物者。即微礙也。此中則借別名圓。名雖同。而實不同。以別教之初地。僅與此之初住齊。葢圓教初住。即斷一品無明。從二住至十住。各斷一品無明。與別教十地齊。次從初行斷一品無明。與等覺齊。次入二行。與玅覺齊。從三行以去。別教之人。尚不知其名字。何況伏斷。以別教但破十一品無明故也。是知圓凡已超別聖。況四種玅圓加行乎。然唯識四種加行位。各有能發定。所發觀。及所觀法。今詳此經。都無此意。但以心佛二字。對辨成四位而已。故不同也。
○問。此經佛判六十聖位。何同唯識復分凡聖耶。答。與奪同別。二俱無礙。若約圓初頓悟本佛。故與其同是聖位。若甄別淺深。則信解之視真修。不妨有凡聖之別。但此圓凡。已超別聖遠矣。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玅圓加行。
此明加行為入地之勝進也。阿難。是修圓通善男子。從乾慧一。以至信住行向各十。既盡是清淨四十一心矣。然十信似修。而實但滿其信心。三賢似修。而實但極其解心。皆非真修也。今信滿解極。將入真修。故次第而成四種玅圓加行焉。不徒曰加行。而必曰玅圓者。以小乘通教。皆有四加。而非玅非圓。故持標玅圓。以顯非尋常加行焉。
○前文云欲真已非真真如性。三漸次。是欲真之念初起。從真玅圓。重發真玅。是欲真之念再起。今四加行。是欲真之念三起。至初地。而欲真之粗念斷。至八地而欲真之細念亦斷。至玅覺。而欲真最細之念永斷矣。
○華嚴以三賢為差別因。地上為平等因。通議依之。謂四加行乃是遣差別因相。極是。
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前云覺齊佛覺。但是發願希求。猶有覺在。未能渾佛覺而為己心。至是將趨聖果。即用佛覺。為己因心。復加功行。以求正證。然佛見未忘。欲渾而未能即渾。故若出未出。喻如鑽火。欲然木而猶未然。但有煖相而已。故名煖地。
○此位佛即是心也。龍牙云。學道如鑽火。逢煙且莫休。直待金星現。歸家始到頭。即此謂與。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虗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前云地如佛地。亦是發願希求。未能即己。心而成佛所履。至是。始以己心。成佛所履。然己見未忘。故若依而不可謂之依。喻如人登高山。身雖入於虗空。而脚根點地。尚有微礙。未能挾日月而遊八表。故名頂地。
○此位心即是佛也。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總前二位。即心即佛。則心佛二同矣。然曰用。曰成。猶存二相。非中道也。至此。則全心是佛。全佛是心。而不偏於二邊。為善得中道。然謂之善得。而尚非真得。如忍事人。既能容忍。非如常人之懷恨。然尚存忍受。亦非如至人之頓忘。其於所忍之事。將忘未忘。比於忍地菩薩。將證未證。故名忍地。
○此位即心即佛也。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前云善得中道。雖心佛不分。而有心有佛。因果位別。皆是數量。至此。則心佛兩融。而數量始銷。如迷中道者。即是未覺位中之因心。覺中道者。即是大覺位中之果智。數量既銷。則下不見自心。上不見佛智。而迷覺中道。二無所目。葢有迷有覺。世人尚可指目。不名超出。今數量銷。迷覺盡。中道忘。高出乎世人之上。故名世第一地。所謂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矣。若進而登地。方名出世超乎玅覺。又名出世第一也。
○此位非心非佛也。南泉云。莫認心認佛。設認得是境。古人喚作所知愚。馬大師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皆謂此也。
○唯識四加。則空有二相未除。此則心佛二相未盡。故曰借別名圓也。
○賀云。世間如塵。出世間如虗空。有迷有覺。粗塵也。中道。微塵也。二無所目。隣虗塵也。過此位。便出世間。如析隣虗。便是虗空矣。
○此下明十地也。地有二義。一者成實。葢地以堅實為體故也。二者發生。葢地以發生為因故也。良以非住不能成德。非積德不能自利。非自利不能利他。故眾德既成。神通已就。大願已滿之後。復立四種玅圓加行。以淘汰情量。必使心佛兩忘。纖毫不立。中道不存。然後登地。謂蘊積前法。至於成實。一切佛法。依此發生也。據前文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則自發心住以至等覺。皆屬因地。究竟玅覺。方為果地矣。問。既圓教初住以至等覺。皆是分斷無明。分證真理。何故至此。復用四種加行。而後入地耶。答。若以頓悟言。則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何分階級。若以修證言。十地既稱真修。顯地前皆是似修。佛位既是真證。顯十地亦是似證。是則初心究竟。理雖頓同。而歷位淺深。序而不亂。圓融行布。兩不相礙矣。又按聖位。本文二住。即名治地。而以前玅心。履以成地。又回向第四云。精真發明。地如佛地。至四加行。位位真地。此皆因地也。葢地亦訓階。良以十地方是真因。而地前說地。乃此真因之階地也。今此十地。應亦果地攝矣。然佛地方是真果。則此十地。乃進證真果之階地也。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阿難。是善男子。由前四種玅圓加行。則心佛兩忘。中道不立。方得超出世間。入佛真境。於無上菩提。三有眾生。出世二乘。以所知心。不能測度者。不惟通達。而且善得通達之。葢實證親見。而非同文字比知矣。何謂通達。即自心本覺。與佛心玅覺圓融無二。而覺通如來。由一佛。以至百千萬億恒河沙佛。盡其境界。皆此覺所通焉。於是大喜徧身名歡喜地。以念諸佛。故歡喜。念諸佛法。故歡喜。乃至入一切菩薩平等性。故歡喜也。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此明第二地也。由前覺通如來。則是斷九界異性(十法界除了佛界自菩薩以下尚有九界也)而入平等佛性。名異性入同。若但證此平等佛性。而尚未能忘。則佛境當情。亦是清淨覺心中。一點微垢。故將此同性。亦復滅除。方得離垢清淨。葢異性是濁邊垢。同性是淨邊垢。故須雙離。而後名為離垢地也。良以四加中。非心非佛。數量銷滅。方是異性入同。此復將此同性亦滅。進證離垢。亦見增勝。而成二地聖位矣。
○按華嚴金光。皆表離諸破戒之垢。旨似頗異。不必強同也。
○鍾云。唯識此地。證最勝真如。斷邪行障。至此。戒圓滿矣。金剛心。然後定圓滿。玅覺位。然後慧圓滿。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此明第三地也。前位方以離垢。未至離離。今復將離垢之離。亦復遠離。是為淨極。淨至於極。則真覺顯露。是為明生。譬如古鏡。離垢之後。更加拂拭。則愈見光明自然之理也。今生佛異同。情垢細障。既淨無餘。則本有照用。自顯洩而不容遏秘。所謂淨極光通達也。由此明生。故名發光地焉。此即內瑩發光也。
明極覺滿。名?慧地。
此明第四地也。前位明生。如火始然。未至明滿。今則如火熾然。成大猛聚。微細惑障。皆所爍絕。以稱性而覺。故曰覺滿。而名?慧地焉。不曰慧。而曰?慧者。表如?之慧。有爍絕之勝用也。此所謂明極即如來也。
○鍾云。前煖地。譬如鑽火。欲然其木。至三地則火出。此地則木然矣。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此明第五地也。夫地前智名異。地上智名同。若有異可及。則凡情可勝。有同可及。則聖解可勝。今由淨而明。由明而滿。則凡情聖解。皆已爍絕。一切異同。遠離之久。杳不相及。故不能至。至且不能孰能勝哉。名難勝地。
○賀云。二地同異雙離。止約眾生與佛菩薩三平等性。此則總該一切法也。約體。如空有。約相。如垢淨。約諦。如真俗。約道。如中邊。約位。如權實。約教。如世間。但是一切同異緣影悉皆爍絕。逈不相干。所謂生滅既滅也。向後寂滅現前。總從此始。誰能勝之。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此明第六地也。夫自地前加功用行。由賢希聖。乃至入地。銷異滅同。明生覺滿。由是逈超同異。而有為功用。最勝最極。無能勝者。至於極盡有為。則無為真如。性方顯現。故以現前名地焉。
○圓頓人。發心即頓悟真如玅性。然五住未破。心垢未除。其於真如。尚屬比知。豈即親證。今由似修而歷真修。極盡有為功用。將至無功用行。故於斯地。無為真如。方始顯現。然而真如全體大用。尚在第八九地。此地方到無為。始顯真如而已。
○賀云。此位正是寂滅現前。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此明第七地也。前位真如方得顯現。尚未全彰。況能行盡此則盡其邊際。尋常望之而不見其涯。窮之而不測其量者。今則徧界徧空。無不呈露。不但現前而已。夫真如現前。分證則局。盡際乃遠逈超極造。故以遠行名地焉。葢盡際之際。乃無際之際。理既無際。行豈近乎。
○前云五陰六入等。皆如來藏玅真如性。乃至七大。一一周徧法界。此真如本際也。唯此菩薩。能盡其量。前地盡佛境界。是通達之盡。此盡真如際。是具足之盡也。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此明第八地也。前位既盡其際。此位全得其體。己心佛心。二俱圓泯。惟一真如本心。即一真如法界。根身器界。一塵一毛。皆是真如本體。自違現業中。所獲無生法忍。至此方得親證。所謂徹法底源。無動無壞。故名不動地焉。動即變也。如理精真。一無變異也。
○此與前位之分。在有功用。無功用異耳。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此明第九地也。前位已得真如全體。此位乃發真如大用。前位。一塵一毛。皆同真如。周徧法界。此則一一互攝互入。即徧即包。自乾慧以來。至此方名善慧。以初證得法界無障礙智也。
○華嚴名此菩薩。具四無礙智。作大法師。演說無量阿僧祇句義。故名發真如用。余謂說法固亦可以說為發用。然亦是大用中一用耳。大用不遺說法。而說法豈盡大用耶。問。七行之塵界互現。五向之依正互涉。與斯何異。答。七行方有是行。五向方有是願。未至親證。故不同也。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此通結前位也。諸之一字。似通指上。位然佛於四加前。總結過四十一心。顯彼是修位前諸方便心矣。此之諸字。但宜從四加。以至九地也。阿難。是四加九地菩薩。從此位以往之前。自四加至六地。修習畢功。自七地至九地。功德圓滿。然總而目之。自此地以前。通名修習位焉。自此而後。則修意少。而證意多矣。
慈陰玅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此明第十地也。夫慈心如陰。玅智如雲。是菩薩之因德也。涅槃海。是如來之果德也。菩薩至此。悲如陰而無不庇潤。智如雲而無不充滿。悲智雙圓。切隣佛果。故直覆涅槃大海。而名法雲地焉。法即雙含悲智也。雲則該攝夫陰也。葢前位非無智無悲。至此而稱合涅槃。無少歉闕。斯為勝耳。然不曰稱合佛德。而曰稱合涅槃者。恐其濫於等覺也。
○十地竟。
○按華嚴四八九十地位。皆同斯經住位。吳興據此。遽抑華嚴為別。豈斯經超越華嚴耶。何十住同彼之十地也。答。華嚴重行布。此經重圓融。圓旨一攝一切。則初住即應攝初行。初向。初地如是乃至十住即應攝十行。十向。十地。若此。則應十十各同。何止住地四位之同耶。
○賀云。通前諸位。第一漸次。為淨穢關。第三漸次。為真妄關。七信。為生佛關。初住為迷覺關。十行初迴向。乃有為無為關。入地。為世出世關。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此明等覺位也。夫由乾慧以至十地。皆菩薩所用以趨果海也。若如來者。已先證入玅覺果海。無復進取。但不捨眾生。倒駕慈航。逆流而出。而此菩薩。進取未竟。方趣果海。順流而入。於是始覺與玅覺兩際之處。分劑正齊。故曰入交。初之乾慧。未與如來法流水接。此之入交。正與如來法流水接矣。譬如入海採寶者。前商已得諸寶。逆流而出。到於海門。後商方以進取。順流而入。亦到海門。二船恰齊。但前商船頭向外。而後商船頭向內耳。以其覺際入交。名為等覺。謂始覺等於玅覺也。至此。則與佛無間。真所謂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者與。
○瓔珞經云。等覺照寂。玅覺寂照。此二位所由分也。愚按寂照。即誠明也。照寂。即明誠也。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全同此意。但設教有世出世之殊耳。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
此結顯得慧仍別開一位也。諸家於此或但合入等覺。若但取五十五位。則合之為是。若取單複十二。及六十聖位。則開之乃宜也。阿難。從前初乾慧心。歷五十四位。至等覺已。是雖等覺位也。仔細詳之。乃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而已。前之乾慧。已用金剛心。斷異相無明。已得一分光明顯露。如初生月。至此。亦用金剛後心。斷生相無明。始得光明圓滿。如望夜月。然前之乾慧。以未與如來法流水接。此之乾慧。以未與如來玅莊嚴海接。故俱名乾慧也。
○以易卦喻之。初乾慧。如復卦一陽初復也。十住。如臨卦。十行如泰卦。十回向如大壯卦。十地如夬卦。至等覺後之乾慧。如乾卦。至此。則陰盡而陽體全矣。
○通議云。始終乾慧二地。從古解者不一。學者難憑。但未觀佛法源頭耳。以九界眾生。因三種流。召五住煩惱。感二種生死。五住者。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見一切住地。無明住地。三種流者。欲流。有流。無明流。前四煩惱。為欲流有流。感分段生死。此在初信已斷。無明住地。名無明流。感變易生死。至佛果乃斷。以此證之。則前乾慧地。乃用金剛心。先斷欲有二流。出分段生死。故曰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如澄濁水。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其無明流。從入信以來。即志斷之。但無明深厚。故歷五十四位。直至等覺後心。生相無明纔乾。故曰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乃入玅覺。出變易生死。所謂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此明文的證也。然雖位有始終。而觀無先後。以行力深淺為次耳。
○鍾云。通議云。初乾慧地。所謂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此乾慧地。所謂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甚得經旨。舊註此處添出未與如來玅莊嚴海接。公抗覺際入交之語矣。
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玅覺。成無上道。
此明如來極果也。如是等位。一乾。二信。三住。四行。五向。六煖。七頂。八忍。九世。十地。十一等。十二金。重重相因。其中乾煖頂忍世等金。皆一名一位。為單也。信住行向地。皆一名多位。為複也。單七位。複五位。總單複共十二位。皆名為因。皆以趣果。至此。則因圓果滿。方收成功。一剎那間。證入玅覺。而成無上正真之道矣。所謂玅覺者。其體不越三如來藏。其用不越四義四相。但圓頓初心。雖與如來同一覺道。而本始未一。能所未忘。未能盡玅。乃至等覺。亦但能齊。而尚未能一。今則十玄德相。十玄業用。一時具足。而窮玄極玅。不可思議矣。謂之無上者。等覺以前。皆以前位為下。後位為上。則知因中諸位。莫不有上。斯位則證極而無復加上也。又前世第一地。是世間無上。此則出世間無上也。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斯為至極矣乎。
○必曰單複十二者。由前十二類生。窮十二變。為一旋復。故修因證果。亦有單複十二也。
○鍾云。乾慧之單。次以信住行向之複。後又次以四加行之單。此單後。又次以十地之複。此複後。又次以等覺之單。乃至玅覺。單複相間。故曰重重。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此總明諸位功夫也。從上因地果地。是種種地。皆用金剛寶覺斷惑之利器。觀察如幻十種深喻。所謂觀一切業如幻。一切法如?。一切身如水中月。玅色如空。玅音如響。諸佛國土如乾城。佛事如夢。佛身如影。報身如像。法身如化。不但有為法皆空。即無為亦如夢幻。故曰深喻也。既觀此十種深喻。即於奢摩他自性本定之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奢摩他。乃微密觀照也。毗婆舍那。即如幻三摩鉢提也。此金剛寶覺。即是二者。更非他物。用此觀察。故能從性起修。從修得證。漸次深入。而圓成玅禪那矣。汝問得成菩提玅奢摩他三摩禪那。其工夫次第。大略如此。
○賀云。上文只是陳列位次。若不開示下手工夫。如數他寶。身無半文。故此段直指通修法門。見得徹前徹後。只用金剛如幻三昧。觀察深入而已。觀察根塵如幻便入乾慧。觀察乾慧如幻。便入十信。乃至觀察等覺如幻。便入玅覺。故曰漸次深入也。
○又云。此段最是噄緊指示處。下自凡夫。上至等覺。皆可通修。故觀音自陳圓通。首曰如幻金剛三昧。文殊選擇圓通。亦曰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世尊於五十五位之後。復將此段作一總結。正如繡出鴛鴦。復度金針。真一片婆心也。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此歸重初心欲人下學而上達也。阿難。我言真因玅果。歷歷如是。汝得無薄三漸次為粗淺而不足循乎。不知如是種種。又皆本於三種增進修行漸次。用此三增進。故能善成由信以至等覺。五十五位真正菩提之路。不取兩乾慧者。路而非真也。不取玅覺者。家而非路矣。然則增進漸次之功。葢可少乎哉。吾願汝之作是觀也。葢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而直趣菩提矣。若他觀者。名為邪觀。而去菩提遠矣。是知圓教之外。三乘所修。皆屬邪觀。豈必叛道而後謂之邪哉。
○賀云。五十五位。始乾慧。終十地也。近交光法師作正脉。尚沿孤山之訛。將三漸次強配十信。而以十信為初住開出。無論擅更佛語。可笑之甚。且如此。則謂真菩提路。止四十五而已。安得五十五位耶。
○此一大科其於經題四實法中正屬諸菩薩萬行說玅禪那令知歷位圓證已竟。
初科中證道分竟。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亦名大方廣玅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呪。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此說經名也。正宗未終。而遽結經名者。由初示密因。次開修證。而卒乎極果。則經之正範畢矣。向後經文。雖尚屬正宗。特助道而已。故不妨於此處結經也。初以阿難當機者。欲進多聞人於大定也。終以文殊請名者。表總持全經。非根本大智不可也。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云云)白佛言。敢問如來當何以名是經乎。既得其名。而我及眾生。云何奉持而不失乎。佛告文殊師利言。汝問經名。是經名為大佛頂。以無相可見故。諸佛所證最上頂法故。曰大白傘葢。覆被一切眾生故。曰無上寶印。森羅及萬相。一法之所印故。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圓照法界。不遺一物故。此約理智立名也。亦名救護親因。親即阿難。因即登伽。以無畏光明。秘密神呪。能脫諸難。令彼得菩提因心。而入徧知果海故。此依功用立名也。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是諸佛所修所證。正因正果。無不圓滿故。此約人法立名也。亦名大方廣。玅蓮華王。以體相用三。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因果交徹。無不自在故。即此一名。華嚴法華。二題合見矣。又十方佛母陀羅尼呪。出生一切諸佛。總持一切諸法故。此約顯密立名也。亦名灌頂章句。此經從灌頂部中流出故。諸菩薩萬行首楞嚴。以修此定。於一心中。具足萬行。究竟堅固故。此約教行立名也。當知此經。顯密。理智。教行。人法。功用。無不包容。以具有如是種種功德。故有種種名目。誠無上甚深微玅法。百千萬劫難遭遇者。汝當謹守奉持而勿之有斁矣。
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囉義。兼聞此經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聖位。(按經從初歷談。但言奢摩他及三摩提而未言禪那。直至此處。始一稱之。而下連修進聖位足顯談聖位處。是說禪那耳)增上玅理。心慮虗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此敘當機獲益也。世尊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秘密心印。莫非無外之心。清淨之體。普覆之用。是大白傘三字。可以收盡全經。故曰般怛羅義。兼聞此經五種名目。皆詮理直指之了義。而非不了義。是則如來真切為人之指。舉密稱顯見。皆無餘蘊矣。於是頓悟禪那修進聖位。一階一級。漸漸增上。極於玅覺而止。此時心虗慮凝。全經朗徹。毫無疑惑。而於小乘分三界九地。地各九品。以修心者。已斷除欲界前六品微細煩惱。而得證二果焉。若斷欲界後三品。即證三果。斷上二界各九品。即證四果。乃阿難備聞全經。但進二果者。亦見多聞之劣。不如進修無漏之勝也。
○三界九地者。欲界共一地。色界四禪分四地。無色界四空分四地。地各九品。共九九八十一品思惑也。
初科中結經分竟。
第一大科無始菩提涅槃根本竟。
○此下明第二大科無始生死根本也。自初卷至此。雖真妄互明。其正意皆是發明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不生滅性。為本修因。而證不生不滅之果。此下則廣明生滅為因。而感生滅之果也。由初卷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果自然。如惡叉聚。故有別明諸趣一科。又云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又魔眷屬。故有詳辨魔境一科。此皆因地不真。果招紓曲。是初修心人最緊極要。故詳明之。令人披沙揀金。不誤認瓴甋為璠璵也。
○此後諸文仍是正宗。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世尊。若此玅明真淨玅心。本來徧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此問七趣生起之因也。正文止有六趣。以等字該僊。故曰七趣也。時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能折能攝。教誨不倦。善能開此眾生五十五位所斷微細沉惑。我雖不能頓斷。一超直入。然聞此慈音。令我快然。亦得斷除六品思惑。而得大饒益焉。然我猶有請者。世尊。若此玅明真淨玅心。本來周徧圓滿。至一切處。則一切無情有情。咸與如來同一清淨寶覺。乃至大地草木之無情。蝡動含靈之有情。其本如性具之理。應即是如來修成之實體矣。既佛體真實。真不雜妄。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及仙。異類雜形。各各差別耶。世尊。夫此種種各道。復從何出。為即清淨體中本來自有耶。抑亦眾生無始妄想習氣之所發起耶。
○此問亦類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之義也。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惟垂大慈。開發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此詳問地獄也。七趣雖皆障礙。而地獄尤極苦處。更當謹戒。是以復詳問之也。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戒行婬。既犯婬戒。謂婬非殺盜比。又復謗戒。纔發是語。即受身火燒然之現報。墮無間獄之生報。又如琉璃大王。善星比丘。兩人。一則挾宿嫌而誅釋種。一則撥因果而說法空。以業力強勝。俱生身陷入阿鼻獄中。犯婬。犯殺。犯妄語。各墮地獄如此。此諸地獄。為復本來自有定處。而別業同報乎。為復自然因彼彼造業。故各各私受。而別業別報乎。惟願垂大慈悲。開發我幼童蒙昧之人。令諸持戒眾生。修人天二乘者。聞決定不爽之義。咸歡喜頂戴。而謹潔無犯也。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即惑也)有妄習生。(即業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此總明內外二分為七趣之因也。佛告阿難。汝今所問。極愜我懷。快哉此一問也。葢犯婬無報。法空無果。皆顯然邪見。即琉璃為嗔心所蔽。不復知有惡報。亦隱有邪見主宰於中。令因此問。今諸眾生。懼報持戒。不墮邪見。問豈不快也。汝今諦聽。我當為汝說矣。阿難。一切眾生。實是本來真淨。無諸妄染。由迷此真淨心。遂起妄見。因有妄見。復生妄習。由惑業為因。遂分內外二分。內分者。情也。由情動於中。從軀殻起念也。外分者。想也。由想緣於外。從勝境起念也。雖情想不同。勝劣有異。總之皆屬一虗妄耳。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愛有總別二意。總謂諸情皆屬於愛愛即情也。別如世說喜怒與樂愛惡欲為七情。愛居其一而已。七情中怒與惡似哀愛反。而實由人之損我所愛。方怒方惡。則亦愛之本而已)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曾聞有人忽拾大銀一錠。舉身流汗是也)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溼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此別釋內分也。阿難。何謂內分。內分者。分內也。以情愛是眾生分內所有。故曰內也。由最初對境起著為愛染。因諸愛染。躭戀不捨為妄情。情積不休。慣習深厚。潛滋漬浸。能生愛水。遂無往無不流矣。舉事驗之。是故眾生憶珍羞而水出。想前人而淚盈。貪財寶而體潤。著行婬而流液。皆愛染之所致也。阿難。所愛之物。雖各各不同。然皆令固結不解。則愛心無異。以情愛屬水。故流下而凝結。潤溼不升。自然下墜。而為三塗之因。所以立名內分也。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虗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漸離業累故輕清也)心持呪印。顧盻雄毅。(高舉無畏之狀也)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視如鴻毛無復重累。故亦屬於超脫也)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此別釋外分也。阿難。何謂外分。外分者。分外也。以勝氣非眾生分內所有。故曰外也。初聞聖境。發心希望。如渴之仰水。想極神馳。意常超越。如天外真人之想。想久觀成。益增而為勝氣。遂無往而不達矣。舉事驗之。是故眾生。持禁戒而舉身輕清。持呪印而顧盻雄毅。欲生天而夢想飛舉。存佛國而聖境冥現。事知識而自輕身命。皆勝氣之所召也。阿難。所想之境。雖各各不同。然皆令輕舉不沉。則勝氣無異。以勝氣屬火。故輕舉而上升。超越不墜。而為上界之因。所以立名外分也。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此二句當在後)死逆生順。二習相交(此二句當在前)。
上明情想為七趣因此下明情想所招果也。阿難。一切世間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莫不貪生。是生則順其習也。莫不惡死。是死則變其所順之流。所謂遊魂為變也。當其臨命終時。尚未捨其煖觸。現陰之末。中後二陰之初。此時死之逆。與生之順。二習相為交際。葢生交於死矣。於斯時也。一生所作善惡之業。俱時頓現。隨其情想輕重而感變焉。
○一說死逆生順。二習相交者。言作惡人。生順而死必逆。作善人。生逆而死必順。如作惡人。生時愛女色之樂。任情縱意。及其死也。縱有金車玉女現前。皆拂其意。若作善人。生時逆女色之樂。及其死也。則金童玉女以迎之。皆順其意。故善惡二習。逆順相交也。故知心作天堂。心作地獄矣。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呪。隨持呪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此明想多情少者生逆而死順也。試以情想輕重之分言之。彼純想者。心注於飛。其死也。必生天上。卜居於天。而非暫遊於天也。葢三界諸天。皆想心所感。其間有兼修六度。有福有慧。或心想佛國而有淨願者。則生天時。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皆得隨願往生焉。如想念西方而生西方之類。是也。是又愈於生天矣。次則情少想多者。則輕舉而非遠。竪不越四天。橫不出輪圍也。等而分之。一情九想。即為飛仙。二情八想。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為飛行夜叉。四情六想。為地行羅剎。是等皆遊於四天。所往無礙。然暫到而已。不同生者得常居住也。其中若有發善願。存善心。誓願護持我法。或護戒而隨持戒人。或護呪而隨持呪者。或護禪定而保綏無生法忍。是等則親住如來座下。如八部之類是也。是又愈於遊四天矣。
○飛仙。如此土許旌陽之類。大力鬼王而護持禁戒。如此土關壯候之類。夫往生淨土。諸佛所讚。而此以屬之純想。尚未離乎七趣者何也。葢此經所重。惟在耳根圓通。而餘皆簡斥。故不取往生也。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若乃五情五想。是情想均等者。斯則上不在天而不飛。下不在地而不墜。參於天地。而生人間矣。由其五想也。想屬於明。故半聰焉。由其五情也。情屬於幽。故半鈍焉。然則上智下愚。最初皆是情想均等。聰鈍皆具。由彼想明益進。則聰者愈聰。遂成上智。若情幽日進。則鈍者愈鈍。遂成下愚。故知人所具者。皆半明半暗。若暗者習明。則反暗為明。明者習暗。則反明為暗。此聰鈍智愚之所由分也。
○可破此方性善諸說之紛紛矣。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羣。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沉入阿鼻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虗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此明情多想少者生順而死逆也。自人道而下。又有情多想少者。如六情四想。則流入橫生。重而在下者為毛羣。輕而在上者。為羽族。皆橫生也。七情三想。則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而生為餓鬼。身常為火燒。或得水飲。亦化為火。故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方能脫焉。若八情二想。生有間獄。九情一想。生無間獄。是二種地獄。雖分輕重。皆下透火輪。入風火二交之地。苦不可言矣。然猶未極也。若純情無想。則墜入阿鼻大無間獄矣。然劫壞猶有出期也。若沉心中。兼謗大乘教法。如此方傅奕之類。或毀佛禁戒。如寶蓮香比丘尼之類。或誑妄說法。如善星比丘之類。乃至無功而虗貪信施。無德而濫膺恭敬。以及五逆十重。不通懺悔之罪。則此方雖壞。更入十方阿鼻。永無出期。可不畏哉。汝問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各私受乎。夫循其所造惡業。雖是自作自招。若論別造同受。則眾同分中。本有元地。即所謂定處也。故知七趣皆以情想為因。若不著於情。則三塗空。不著於想。則天堂空。情想俱空。雖在人間。宛然淨土。是則七趣有元地。而淨土亦有元地也。故曰。此心能壞一切。能成一切。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獄。皆心所為。若了心外無法。即無一法當情。一切皆是解脫矣。所以阿鼻依正。常處極聖之自心。而諸佛法身。不離下凡之一念也。
○賀云。當知眾生業力。實各變一地獄。但共在一處。有似同境耳。
○此下詳示升墜因果也。上科示情想為升墜之因。自勝向劣。清濁雖殊。要之皆為繫縛三界之羇鎖。非解脫世間之法。故總屬於惑。此科所言因果。自劣向勝。應即是業與苦也。諸天雖樂。而亦壞行二苦所攝。故不出三途也。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此結上略說以起下詳明而先明地獄趣也。言此等者。以二劣相接。語勢就便。故躡之以起也。阿難。如我所言此等地獄。非由天造。非出地設。亦非人與。乃是彼諸眾生自造之業。所感召而生。自作自受。而分毫不爽耳。何謂自業。眾生所造。有十習之因焉。一婬。二貪。三慢。四嗔。五詐。六誑。七冤。八見。九枉。十訟是也。何謂所感。眾生所受。有六交之報焉。眼耳鼻舌身意。各交五根是也。
○按十習因。若以十惡收之。婬正身三之一也。瞋冤即殺也。詐誑即盜也。誑又攝妄言綺語兩舌之三也。枉訟又攝兩舌惡口之二也。貪瞋即意三之二。見則癡分所攝也。是則身三口四意三。無不周備矣。
○六交報者。六根交起惡報。如眼造業。餘五為助。至受報時。亦徧及也。
云何十因。阿難。一者婬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如人以手自相磨觸煖相現前。二習相然。故有鐵牀銅柱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此詳明十因而先明婬習因果也。惡業起於情惑。而婬為情惑之最。故前後皆首明之也。總徵云。我謂眾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云何謂之十因乎。阿難。第一婬習。試即日用所習之因以明之。夫婬習交接。染心會合。發於相摩。貪求觸樂。研磨不休。自耗其精。則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葢水竭火然。自然之理。於其生也。尚有消渴內熱等疾。而死可知矣。設喻以驗之。如人以手自相摩觸。則煖相現前。則摩之發火可知也。試言死後所感之報。夫發於相摩。業習也。研磨不休。種習也。業習所以薰種。種習所以辦果。由此二習交熾。故死後有鐵牀銅柱。種種焚燒之事。則知昔之錦衾角枕。即今日鐵牀之基。昔之相交摟抱。即今日銅柱之媒。因果相符。不爽毫髮。果若道念同乎情念。則婬心化為智火。如烏芻瑟摩者。何鐵牀銅柱之有哉。婬習之感果如此。是故十方如來。名色名目此行婬之事。同名欲火。言不染則已。染則必至焦頭爛額也。菩薩見此婬欲。如避火坑。言不墮則已。墮則必至喪身失命也。毒哉火也。是如來之所訶。菩薩之所避。人當敬畏佛戒。而勉學菩薩。世世生生。勿自投於火坑矣。
○鍾云。二習。溫陵以能所釋之極是。葢上云交接。云相摩。此云相然。皆能所之境也。
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二習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羅羅青赤白蓮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此詳明貪習因果也。二者貪習。交相算計。如握牙籌。鑽李核。簡髮而櫛。數米而炊之類。發於相吸。攬取為己有。貪吸屬水。吸攬不已。結水成冰。如是故有積寒堅冰凍冽之境。於生前已具此理矣。取喻明之。如人以口。吸縮風氣。則有冷觸生焉。亦自然之理也。由此二習相陵。業習起貪。主於侵取。種習起苦。竟以奪欲。故死後有吒吒波波羅羅忍寒之聲。青赤白蓮寒冰之色。如是等事。若使努力向前。打開自己寶藏。則取之無盡。用之不竭。何用交計哉。貪習之感果如此。是故十方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謂多求之人。愈得愈為不足。必溺死而後已也。菩薩見貪。如避瘴海。海已可避。何況更有瘴癘之氣。不尤可驚避乎。貪利如此。而餘貪可知矣。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二習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熱沙毒海融銅灌吞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此詳明慢習因果也。三者慢習。交相欺陵。發於有所倚恃。如倚財倚勢。及倚文學才藝之類。既有所恃。故陵人傲物。不肯相下。殊不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慢生。而趾高氣揚。心亦蕩矣。於是若後波之陵前波。而馳流不息。故其生前已感騰逸奔波。積波為水之境。所謂平地波濤也。如人以舌根絞其上齶。則口水津津流出。亦同此好上人者。感水報之理耳。由此二習相鼓。如風之鼓物上騰不已。故死後有血河灰河。熱沙毒海融銅灌吞之事。皆水類也。慢習之感果如此。是故十方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西土有水。飲之則癡。若此方之貪泉也。菩薩見自心之慢。如避巨溺。溺者以水兼泥。易陷難拔之處。巨溺益可畏矣。
○合論云。滔天之浸。出於涓滴。岑樓之木。發於毫末。其始於甚微。而終於不可禦。故聖人於所習多慎之。習氣之難除。雖親奉世尊如阿難者。尚有婬習。於說法會。常諦視女人。如畢陵迦婆蹉有慢習。呼恒河神女為小婢。是皆果位聖人。其折伏婬慢。尚有餘習。況眾生乎。故所習不可不慎也。
四者瞋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梱劍樹劍輪斧鍼鎗鋸。如人銜冤殺氣飛動。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槌擊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此詳明瞋習因果也。四者瞋習交衝。彼此抵突。發於互相忤逆。結而不息。積久轉盛。夫心屬火。氣屬金。以心火而鑄氣。金火愈盛而金愈剛。如是故有刀山鐵梱(即棍也)劍樹劍輪。斧鉞鎗鋸。如修羅之雨。皆成刀鎗。亦感招之理也。即喻騐之。如人銜冤欲伸。則殺氣飛動。望氣者。能見其相矣。以此二習相擊。故死後有宮去勢。割劓鼻。斬斷首。斫斷臂。剉其骨。刺其肉。槌擊其身體。如是諸事。若能隨順眾生。即是隨順覺性。瞋火一除。氣金不鑄。安所容其忍哉。瞋習之感果如此。是故十方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謂觸之即死。犯之即傷也。菩薩見瞋。如避誅戮。誅戮也。而可不避乎。
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長。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撾棒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此詳明詐習因果也。詐即小隨之諂。為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也。五者詐習。交為誘哄。發於相調相弄。以諂言勾引。引起不住。惟識機巧。而誘人入其綣繢。若繩縛木禁。索絞校錮。使不得脫。故生前已感繩木絞校。即喻騐之。行諂詐者。必浸漬之久。令人不知不覺。入其彀中。正如水浸田。草木滋蔓也。以此二習相引。故死後則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等事。若使日用間。直心直口。則如來果海。可以直進。安有如是之纏縛哉。詐習之感果如此。是故十方如來。色目此奸詐巧偽。同名讒賊。謂以讒言傷正。喻之如賊也。菩薩見自心之詐。如畏豺狼。葢豺狼能卜事。出必有獲。狙詐誘人。百發百中。亦猶是也。夫豺狼也。而可不畏乎。
六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姦。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汙不淨。如塵隨風各無所見。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此詳明誑習因果也。上習主於浸引。欺習主於眩惑。此詐誑之分也。六者誑習。交相欺瞞。發於相罔。誣虗為實。誣有為無。欺其不知不見而謾之。誣罔不止。至於飛運其心。造姦設智。神出鬼沒。令人迷惑。墮其計中。由彼志在謾人。故感塵土不淨以遮沒之。令彼亦不見。此相召之理也。取喻明之。如風鼓塵。而塵隨風。則對面各無所見。誑之召塵。亦猶是耳。由此二習相加。因以誑語陷人。故感沒溺。以誑語撮弄人。故感騰擲。以誑語或天或淵。故感或飛或墜。或漂或淪諸事。此死後之報也。誑習之感果如此。是故十方如來。色目自心欺誑。同名劫殺。以遭之必傷命也。菩薩見誑。如踐蛇虺。以遭之必解腕也。豈知不誑不妄不自欺。皆是成佛之正因哉。
七者冤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撲。(甕盛如請公入甕之類。囊撲者以囊貯人而撲殺之。如史記秦始皇囊撲兩弟是也)如陰毒人懷抱畜惡。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冤家。名違害鬼。菩薩見冤。如飲酖酒。
此詳明冤習因果也。七者怨習。交相嫌憎。發於銜恨。包藏禍心。一味暗毒。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撲。皆暗藏冤害所感也。取喻明之。如陰毒人。非能感之心乎。懷抱畜惡。非所感之相乎。由此二習相吞。銜恨之人。唯欲囓其肉而啖之。故死後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冤習之感果如此。豈知不念舊惡。銜恩而不銜怨者。是出世之正因哉。是故十方如來。色目冤家。名違害鬼。違背正理。暗中害人。鬼之最惡者也。菩薩見自心之冤。如飲酖酒。酖酒而可飲乎。則冤之不可挾也明矣。
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見習有五。一薩迦耶此云身見。謂執身有我種種計著。二邊見。於一切法執斷執常。三邪見。邪悟錯解撥無因果。四見取非果計果。如以無想為涅槃之類。五戒禁取。非因計因。如持牛狗戒為生天因之類。此五種總名惡見也)發於違拒。出生相反。(不特與正違反。亦自互相違反。不特違他。亦復違自。如自語相違自教相違等也)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如行路人來往相見。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鞠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虗妄偏執。如臨毒壑。
此詳明見習因果也。八者見習交明。於諸諦理。妄生分別。如薩迦耶。以至見取。戒禁取。邪悟諸業。是皆順邪反正。發於違拒。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出生相反。由彼不肯從人就正。故感王使主吏證執文籍。以正其是非。此亦生前所感之境也。即喻騐之。譬如行路之人。來往相見。所謂狹路相逢。何處逃避乎。以此二習相交。邪正對待。邪邪對待。紛繞不已。故死後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鞠。察訪披究。及業鏡臺前。令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不容辭辯諸事。豈知離四句絕百非。是如來之正見哉。見習之感果如此。是故十方如來。色目五種惡見。同名見坑。謂墮此見。永不能出也。菩薩見此虗妄偏執。如臨毒壑。以是毒最深。能陷法身也。行人當疾滅之可矣。
九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如讒賊人逼枉良善。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搥按蹙漉衡度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此詳明枉習因果也。九者枉習相加。情本無罪。而加之以罪。理本不曲。而強謂之曲。是以氣?降壓人也。此皆發於誣謗。以本無之事。強誣其人。而謗其為有。純用逼壓。故感合山合石。碾磑耕磨。皆逼壓之境也。取喻驗之。如讒賊人。逼枉良善。如此方之羅鉗吉網。何所不至乎。由此二習相排。業習排人。種習排己。推排擠挫。心無悲愍。故死後亦感推排之報。有強押之而遏捺。強按之而搥擊。攢其手足。壓之而漉其血。以迫窄孔中。衡度其身。如拔絲之狀。如是諸事。枉習之感果如此。是故十方如來。色目誣謗。同名讒虎。讒能傷人。故曰虎也。菩薩見自心之枉。如遭霹靂。雷能擊人。故名霹靂也。豈知如得其情。尚欲哀矜勿喜。況無罪而枉逼哉。
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藏覆。如是故有鑑見照燭。如於日中不能藏影。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此詳明訟習因果也。九者訟習交諠。發於攻人陰私。藏覆己惡。惟其藏覆。故偏招鑑見照燭。照出其私。正感應之玅也。取喻明之。鑑見照燭。如人立於日中。不能藏影。彼攻人之惡者。人亦攻其惡。不猶是與。由此二習相陳。業習中。暴白人事。種習中。暴白己事。既不能隱惡揚善。而一味吹毛求疵。故死後有冤家惡友。業鏡臺前。火珠光裏。披露宿業。無所容覆等事。彼生前尚有肺肝之見。死後寧無鑑珠之照哉。訟習之感果如此。是故十方如來。色目覆藏陰私。同名陰賊。以暗賊人。還以自賊也。菩薩觀自心之覆。如戴高山而履巨海。戴愈重。而溺愈深也。所謂十習因者葢如此。
○此十雖因果並彰。而所重在因。故曰十因也。
○諸文首三句。即業習所為之實事。是招果之因也。第三句不休不止等。積薰成種也。如是下。乃命終之初。種習所發之境。是引果之緣也。如人下。取喻以驗其妄理相應耳。二習下。方言果中所受實事。故皆結以諸事。良以業習具因。種習發緣。眾生平日既恣造業因。命終復領著境緣。由是因緣具足。豈不成辦地獄種種苦事。所以文中至此。皆承上而言二習相然相陵等。以顯由因緣而後事辦耳。故知下品往生者。雖具苦因。而火車相現。急急念佛。是但不領種習所發之境緣。遂壞苦事。不成獄果。此所謂有因無緣即不生也。但彼憑仗佛力。非己智分。則夫悟心之人。不但地獄一切繫縛。平日固當努力突絕其因。更記臨終。勿領其緣。則陰境現前。不隨他去。方於生死少分。得其自在。若也道力未充。未能作主。則念佛往生。更仗他力。萬無一失矣。生死要關。故此詳敘。智者宜究心焉。
云何六報。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此下詳明六交報也。前十二類生中。言一因中具足眾因。此言一果中。具足諸果。前明一根返源。六根解脫。此明一根造業。六根受報也。云何謂之六報哉。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葢業並由心也。所招惡報。從六根出。葢報多約色也。然不必六根齊造。而後六根齊受也。舉一根。而六報兼之矣。
○賀云。用中相背。故諸識各異。性中相知。故受報元通。
云何惡報從六根出。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明見。則能徧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如是見火。(此無本根燒見當是闕文)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煙紫焰。燒味。能為焦丸鐵麋。燒觸。能為熱灰爐炭。燒心。能生星火迸灑煽鼓空界。
此舉眼根交報也。總徵云。云何惡報從六根出哉。一者見報。眼識與意俱識造業。招引眼根。而受惡果。如因貪美色而造罪者是也。見覺屬火。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或飛或墜。乘此火煙。入無間獄。所謂極善極惡。皆無中陰。是以直入也。此亦引果之緣也。既入獄已。最初發明二相。一者明見。由人間明目張膽。造諸惡業。了無畏心。故在此中。徧見惡物。如鐵蛇銅狗。劍樹刀山。牛頭阿旁之類。令此罪人。生無量畏焉。畏見於境也。二者暗見。由在人間。暗地瞞人。作諸惡業。恬不介意。故在此中。黑戚戚地。寂無所見。令此罪人。生無量恐焉。恐藏於心也。且如是眼見之火。燒耳之聽。但聞鑊湯爐炭之聲也。燒鼻之息。但聞黑煙紫焰之氣也。燒舌之味。所甞者。皆焦丸鐵麋也。燒身之觸。所觸者。皆熱灰爐炭也。燒心之知。所思者。俱成星火迸灑。煽鼓空界也。眼之一根。交報五根如是。葢緣造業之時。雖眼識為主。而諸識必互助之。如貪美色者。雖由眼識所取。而耳取婬聲。身著婬觸等。何所不全。而今互報。固其宜矣。譬如世之罪人。分正佐耳。若能返見旋元。則火不能燒。又安有流逸奔色之報哉。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聞聽屬水故觀聽旋復。則水不能溺。依之造業。則能感波濤也)發明二相。一者開聽。聽種種閙。精神瞀亂。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沉沒。(文變開閉二聽。意仍動靜二塵也)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以因中責人則明。恕己則昏。故受報時。亦聞責罪詰情之事也)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聞波屬陰。見火為陽。陰陽相薄。故成雷也)注息。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水隨氣變也)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水隨味變也)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水隨形變也)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碎心魄(意出於心。水火交感也。一切物理。莫不因五行隨陰陽以變化。故此隨根轉變之事。皆不出此也。岳師引易經離為目為火。坎為耳為水。亦此意也)。
此詳明耳根交報也。若能反聞自性。則大浸稽天而不溺矣。又安有流逸奔聲之報哉。
三者齅報招引惡果。此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亡者神識。從地湧出。入無間獄(鼻息屬氣。具出入息。吸則從上而入。呼則從下而出。故臨終時。覺得識神從地涌上也)發明二相。一者通聞。被諸惡氣薰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於地。(二塵顯然)如是齅氣。衝息。則能為質為履。(質礙也。履通也。齅業所依不離通塞。故為質為履也)衝見。前能為火能炬。(見火因息衝而愈熾也)衝聽。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聽水因氣衝而愈盛也)衝味。則能為餒為爽。(魚敗曰餒。羮敗曰爽。此由味隨氣變也)衝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咂食。(體隨氣變也)衝思。則能為灰為瘴。為飛沙礰。擊碎身體(氣依土感)。
此詳明鼻根交報也。若能反息循元。安有流逸奔香之報哉。
四者味報。(準眼耳鼻云見聞齅。此應云嘗報。言味報者。從所嘗為名也)招引惡果。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熾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掛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舌根屬兌。兌為金。因中為此舌根。用諸羅網。網諸禽獸。以滋口腹。又燒野以取禽獸。故臨終有鐵網猛燄之相也)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冽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骨髓。(不取嘗苦嘗淡。而取吸氣吐氣。亦自在變用而已。吸氣必寒。吐氣必熱。故發明二種苦相焉)如是甞味。歷甞。則能為承為忍。(因中為此味故。食噉生命。令彼忍痛受苦。故歷嘗亦承忍痛苦也)歷見。則能為然金石。(為此味而用火炮炙。今味金歷見火為流金石不可食矣)歷聽。則能為利兵刃(為此味故。以刀剖割。今味金歷聽水。金得水而磨礪。為利兵刃。而反自害矣)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為此味故。籠取禽獸。今味金歷息。息主吹張。故為大鐵籠彌覆國土也)歷觸。則能為弓為箭。為弩為射。(為此味故。用弓弩以觸禽獸。今味金歷觸為弓弩。以自射矣)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而下(為此味故。懸想飛禽。從空而下。故味金歷思。則熱鐵從空而下也)。
此詳明舌根交報也。若能旋味循元。又安有流逸奔味之報哉。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鎗矟。驅入城門。向無間獄(身根所對。是觸因中。有男女身分之樂觸。故臨終有大山來合之苦觸。獨此見相偏惡偏多者。以婬者染合貪觸。積罪如山。敗化傷倫。起殺起盜。無所不至。所謂諸惡婬為首也)發明二相。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劒觸身。心肝屠裂。(離合皆身家之觸。故合者感合。而離者感離也)如是合觸。歷觸。則能為道(趣獄之路)為觀。(獄主門闕兩觀也)為廳為案。(廳案皆治罪之處身觸所依也)歷見。則能為燒為爇。(見覺屬火也)歷聽。則能為撞為擊為剚(插刃於肉)為射。(皆不堪聞之聲也)歷息。則能為括為袋(括袋所以收氣也)為考為縛。(不容轉動較為氣悶也)歷甞。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嘗主味。諸味皆出於耕鉗斬截也)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為此身而攀緣。或升或降。或熱惱故。歷思則為墜飛煎炙不可意之觸也)。
此詳明身根交報也。若能反身自修。又安有流逸奔觸之報哉。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思屬土。心屬火。而飄蕩乃無明風所自出。故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土之相。則神識乘之而墮。此與御風而行者異矣)發明二相。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此當生滅。二塵。今改為迷覺。而又皆反言於迷而說不覺。於覺而說不迷耳)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為方為所。(心無方所。莫知其鄉。今邪思一結。則有方向處所矣)結見。則能為鑑為證。(因中掩不善而著其善。故邪思結見而為鑑為證。使無所隱其惡也)結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霧。(火結聽水。故使流者結為大石。熱者化為冰霜。明者化為土霧。所必然也)結息。則能為大火車火船火檻。(息氣乘亂思所變也)結甞。則能為大呌喚。為悔為泣。(心火燒舌根。則能為大叫喚等。以痛苦難忍。號天叩地無及矣)結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生萬死。為偃為仰(邪思所觸翻覆無定。故結觸亦不可定也)。
此詳明意根交報也。若能反思自照。又安有流逸奔法之報哉。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
此結前妄業皆是迷真實心而循業發現非實有也。故世尊又呼尊者而告之云。阿難。如前所云。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如夢如幻。更無外境。地獄如是。餘趣皆然。若果識得自心。則大地無寸土。況地獄乎。
若諸眾生。惡業圓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身口意三。作殺盜婬。是人則入十八地獄。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此明因殊果別也。上科但明地獄因以習成。果以交報。已知大分因果。俱是如此。然地獄數有多少。苦有重輕。各各差別。未審何等因。入何等獄。故又分析之。若諸眾生。於此六根。十因具足。於一切時。無不同造。此則極重。入阿鼻大地獄。經無量劫。而受苦為極長矣。其次六根各造十因。但前後異時。及彼所作。或兼一根一境各造。或兼二根二境各造。乃至三四等。此罪次重於前。入八無間獄。而受苦差短矣。若身口意三根。唯造殺盜婬三因。餘不兼涉。其罪稍輕於前。入十八地獄。而受苦稍短矣。又若三業不兼。或為一殺一婬。或為一婬一盜。具二缺一。此又次輕於前。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而受苦又短矣。若能見所見。只是一根。單犯一業。各缺於二。或身殺身盜身婬。或口殺口盜口婬。或意殺意盜意婬。此又次輕於前。是人則入一百八獄。而受苦極短矣。夫惡業不同。有此五等。由是眾生。別作別造。造作是別。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地獄是同。汝前疑為有定處。為各私受。入同分地。同非私受矣。是等皆屬眾生妄想。無端發生。非是本來一真上所有。汝前疑為本自有。為生妄習。妄想發生。則非本有矣。嗚呼。地獄之苦。比之人間牢獄。何啻萬億倍。乃恬不知畏。而甘心造業。自墮其中。何愚癡之甚也。或謂虗談三世報應。妄說六道輪迴者。不亦可憐愍哉。
○賀云。曰同分地。可見境界歷然。曰非本有。可見當體空。不知同分。即墮斷見。不知本無。即墮常見。
○發明地獄竟。
○此下明地獄罪畢而入鬼趣也。鬼與諸趣。並列為七。世俗不知。乃合中陰及地獄。一槩悉謂之鬼。今與揀明。有二不同。一者與中陰不同。葢人之初死。罪福皆劣者。未即受生。倐然有身。名曰中陰。此無而忽有之化生也。其狀躶形三尺。六根皆利。去來迅疾。無所隔礙。他觀如影而已。七日死而復生。長壽者。不過七七。短者二三七。即受生矣。俗謂鬼魂。非鬼也。二者與地獄不同。若謂地獄中即皆是鬼。何故分為二趣。且論明地獄純是化生。而鬼具胎卵溼化。間有父母兄弟等眷屬。但其勝者稱神。劣者名鬼。神即福德之鬼也。論分鬼為九品。惟上二品。謂之多財。即諸名神。上中以下。皆即不堪。若從上趣墮者。多在上上。今從地獄出。必參中下。應非上上也。
○問。此並論七趣。應取鬼之全分。何得只取從獄出者。答。佛急欲人之厭苦。故從地獄順序而談。一期之論也。如論畜偏取從鬼。論人偏取從畜。而全分則以意中該之。餘趣不然。不應為例。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細玩文勢。非字貫下三句。謂除了此三重罪永不出獄。若諸餘雜業罪畢。皆受鬼形也。舊說似未得旨)。
復次阿難。地獄之上。不有所謂鬼趣乎。鬼非他。即受罪既畢之眾生也。是諸眾生。惟破壞律儀。與犯菩薩戒。及毀佛涅槃者。犯謗交恣。戒乘雙絕。其罪量重。此方地獄既壞。復入他方地獄。永無出期。若非此三重罪。謂之諸餘雜業。如十因之類。則入獄受罪。原有畢時。只俟劫火洞然。地獄業空。即受鬼形。而為鬼矣。是知地獄受苦者。尚非鬼身。乃眾生業識身。隨識變現。直待此業識身盡。方受鬼身。而入鬼趣也。試取鬼趣而詳列之。
○地獄既以十習為因。今出為鬼。亦應不離前習。以為種性。環師謂其不必局配。是違背佛旨也。
若於本因(此四字貫下)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此貪之餘習也。若餘本因能感地獄者。貪物為罪乎。輕身愛物。而貪畜珍異吝著不捨。是人罪畢。附奇物而成形。如金銀劍鏡等為精為怪。故曰怪鬼也)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此婬之餘習也。原因貪美色而造業。驕陽用事。傷害和氣。故餘習為風魃鬼能令亢旱也)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此誑之餘習也。誑者改形變幻。迷惑於人。故為鬼附於妖獸怪禽。如倀鬼附虎及雞鼠成精等是也)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蠱成形。名蠱毒鬼。(此瞋之餘習也。南方有妖術。養蠱害人。皆此鬼主之也)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厲鬼。(此冤之餘習也。冤者。追想宿憾不忘。伺衰求報。故為疫厲之鬼。散瘟行瘧等是也)貪傲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此慢之餘習也。傲者。虗驕恃氣。故乘飢虗之氣為餓鬼也)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此枉之餘習也。罔即誣枉。逼壓良善。故為魘鬼。猶在暗裏壓人也)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魎鬼。(此見之餘習也。私作聰明。而無正慧。執邪見尊邪思。所謂貪明也。由彼見地不真杳冥恍忽。故其餘習。附精靈而成魍魎鬼。其形似有如無也)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役使鬼。(此詐之餘習也。諂詐誘人。圖成己私。故曰貪成。此因中專以詐術牽制驅使於人。故為鬼亦被人呪術役使。不得自在也)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此訟之餘習也。訟者結黨朋證。故曰貪黨。以因中傳遞人隱暗之事而訐露之。故為鬼亦附人發洩傳說吉凶。環師所謂附巫祝而傳吉凶者是也)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按前文獨阿鼻為純情。此外八情二想生有間。九情一想生無間。今言皆純情者。舉重以該輕也)業火燒乾。上出為鬼。(情屬水。業火燒乾情水。則地獄因窮果盡。故生鬼趣也)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玅圓明。本無所有(此等皆是妄業所招。悟菩提者。如從夢醒。何法可得。玅則不受業縛。圓則不容他物。明則了無幽暗。諸趣皆空。何況鬼趣。故曰本無有也。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償宿債。此之謂與)。
(○諸鬼趣竟)。
(○按餓鬼備數七趣。今獨取出獄鬼者。一期之論)。
復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於世間。與元負人。冤對相值。身為畜生。酧其宿債。
此明諸鬼趣盡而入畜生趣也。畜生亦有上趣貶墜。及修帶瞋殺者。如龍王迦樓羅王等。今亦順序而談。惟取從鬼來者。餘以意該之耳。復次阿難。鬼趣之上。不有所謂畜生趣乎。畜生非他。即酬還宿債之諸鬼也。葢鬼業既盡。則阿鼻之純情。與無間之九情一想。有間之八情二想。餓鬼之七情三想。皆被業火燒乾。但留六情四想為潤生。而生毛羣羽族之中。與元負他債之人。冤對相值。而為畜生。以酧其宿債焉。試取畜生而詳列之。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如物怪之鬼所著之物銷壞。彼鬼隨亦壽終生於世間。多為梟類。生食父母及其養雛。亦遭雛之食啖。葢怪鬼原由貪習。而貪習重者。多相傾奪。互為坑殺。故為雛所噉。以酧斯債也)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徵(如鼯鼠呼人商羊舞水之類。旱魃為災。而變畜仍以兆災。固其餘習也)一切異類。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一切異類。如十二時中子鼠丑牛等魅鬼。原於誑惑之習。而轉為妖惑之狐。宜也)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毒類。(蛇蝎蜂蠆等也)衰厲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為蛔類。(原由冤習作疫厲入人身中為病。今乃囚閉人身中。與之消食。同其安危習使然也)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食類。(猪羊等皆食類也。慢習驕吝。負欠必多。作鬼受飢。為畜充食。償負欠耳)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服類。(綿著也。幽暗也。枉魘之習。暗中魘著於人。故為蠶蟲供人衣服。為牛馬充人服乘。酧其逼壓於人之債也)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應類。(明見之習作鬼。和諸精靈。故為應類。能知節序。如塞鴻社燕是也)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休徵(役使之鬼於明呪呈靈驗。故曰明靈。呪以持力發靈。力盡無驗。鬼亦報終而生為休徵之畜。如嘉鳳祥麟是也。問此鬼何幸為此吉善美慶之畜耶。答此鬼由業力故。雖被呪所使。而或遇三寶呪力資薰。銷其惡習罪苦故。得參預禎祥善類也。問如來總標酧債。此等蕭散之物。酧何債耶。答或被網羅售賣籠繫以為玩好。或如西狩獲麟而折其足。或遞相吞噉。何者非酧債耶)一切諸類。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附巫之鬼。亦自多種。所附巫死。鬼亦報終為循類者。如猫犬等馴擾可畜也)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酧其宿債。旁為畜生。(旁者橫行也)此等亦皆自虗妄業之所招引。(言亦皆者。準上文而言也)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結妄接無準上可知)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虗妄想凝結(三塗已畢。將入善趣。故此總申結之意。欲塞斷三塗之路也。總而言之。三塗惡業地獄為先。如汝所問。墮獄之人。如是惡業。皆是自己發明非天造地設。亦非人與。元是自作自受故知實無一法外來。皆是妄想凝結所成。如水之成冰耳。彼韓歐等。謂佛自私造。恐嚇於人。何曾夢見斯旨耶。由是應悟。不但三塗。現今目前所對世間山河大地苦事樂事。皆是妄想凝結。住此悟境。則萬法本空。豈待造作。但須時中不昧而已)。
○(賀云。若是從他所授。便可向閻老子討分上矣。說到自作自受。真教人無逃避處)。
(○畜生趣竟)。
○此下明人趣也。此趣來處。除聖人示現。諸趣皆通。以此趣為進修通途。諸趣皆願為之。求轉身之速也。故諸佛但於人中成佛。裴公圓覺序。勉勸詳矣。來處既多。今此亦由順序而談。故偏取從畜來者。餘并意中該之也。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酧償先債。若彼酧者。(指酧債之畜生也)分越所酧。(所償過於本債也)此等眾生。還復為人。反徵其剩。(索還所過之數也)如彼有力。(此彼字指債主。言力謂保持人身之力也)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捨人身。酧還彼力。(此彼字指畜生言)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債主反為畜生也)償彼餘值。(酧還彼畜生餘剩之債也)阿難當知。若用錢物。(以過用錢物為剩如䭾脚售錢之類)或役其力。(以過用其力為剩)償足自停。(言無難也)如於中間。(指當初酧債既了時)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負債易償負命難償也)除奢摩他(法也。返妄契真之正定也)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復次阿難。三塗業盡。則人趣矣。人之為趣。來路非一。今且論其從畜中來者。夫鬼之為畜。以六情四想為潤生。酧償宿債。債畢即當兩無交涉。若使酧償越分。則此等眾生。復以情想均等為潤生。復生人中。而反徵其越分之餘債矣。如彼受償之債主。或有善力。兼有福德。而處富貴。則即就人中。酧還其剩過之力。或遭竊取。成遭劫奪。皆酧也。若善業不勝。福德不兼。無所償地。則人轉為畜。以償餘值。所不免矣。然欠債易償也。欠命難償也。阿難當知。若所徵之剩。為過用其錢物乎。過用其力乎。則或以人償。或變畜償。償足自停耳。若不但過用錢力。而又於中。殺其身。食其肉。則生生世世。相殺相誅。遞相食噉。如汲井輪。互為高下。無有了期。除是自己得道。及諸佛出世。方可停寢。否則終不能釋此怨對也。口腹傷生。其害如此。可不痛戒乎。
○此一科。頗似前趣餘文。再四研之。當是警起人趣之文也。良以獄後諸趣。皆以復次為發端。今談畜畢。而以復次起之。至下別無復次之語。意可知也。且夫地獄苦盡。鬼趣習終。而畜又債畢。今起為人。將何以為潤生之由乎。此文中徵剩索命。正諸畜所以潤生而為人也。則斯段經文。為轉畜為人之端明矣。言警起者。佛意欲人警悟。於諸畜生。仁心而不可過其力。止殺而不可殘其命也。
汝今應知。彼梟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試取由畜而人者列言之。汝今應知。貪物為怪為梟。彼梟倫者酧債既足。復得人形。生人道中。帶畜生之餘習。而參雜混合於人。多為頑類。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不仁不義。至惡至愚。不可化為一毫之善者也)彼咎徵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咎徵本於妖婬。餘習復為妖異。如小兒頂上口眼一切身根反常皆是也)彼狐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庸類。(昔為狐媚。雖復人形。惟是曲情飾貌。搖尾乞憐。以諂世求容。不能卓然自立。所謂因人成事。碌碌庸人也)彼毒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狠類。(蜂目豺聲剛愎殘忍害物無慈者也)彼蛔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蛔以衰氣附物。餘習亦復微賤。雖親附人。人不齒錄也)彼食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由傲物而為人切齒。轉為食類。雖復人形。無丈夫氣。委靡不振之徒也)彼服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由宿生負重致遠僕僕不休。今亦被人驅役。作牛馬走動劬不息也)彼應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文類。(由宿昔亦有聰明知見。但不得其真。故為文類。只是小有才情。通文解義。風雲月露而已。非經天緯地之文也)彼休徵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由乘明呪之力故。具世智辨聰。非輝天鑒地之明也)彼循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由宿昔久久依人故。今亦諳練世故。解曉人情。非能通達一切也)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酧。復形人道。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於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為可憐愍者(此總結可憐以警人也。阿難。是諸眾生等。往昔在人道中。作三塗業。受三塗報。由獄而鬼。由鬼而畜。皆要宿債畢酧。少有不滿。不得為人。此皆從無始來。無明障心。煩惱障意。業計顛倒。不忘債命。為徵債而相生。為索命而相殺。皆非好緣聚會。遇如來方與解釋。修正法。方得解脫。不逢此二。則生殺無休。人身不久。又入三塗。葢得之甚難。失之甚易。即幸得之。亦凶多吉少。苦多樂少。然則塵勞何日離。而輪轉何日止哉。興言及此。諸佛愴心。是故名為可憐愍也)。
(○人趣竟)。
○此下明諸仙趣也。說文云。仙者。遷也。老而不死。遷入山也。前三塗業。皆以十習為因。初得人身。猶帶十種餘習。今此仙趣。則與十習無干矣。夫仙道起於眾生厭懼無常。想身常住。妄設多途。無非志於長生不死。不知此身乃真心中顛倒錯認。與依草附木者。一等無異。今因怖死。而又妄修長生。是錯之又錯。展轉支離。迷不知返。可勝惜哉。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人趣之上。復有一等從人道進修。但不依如來正教。以不生不滅元清淨體為本修因。而妄執五蘊身。有性可修。有命可接。可令長生久住世間。是為別修妄念。其種雖多。而存想固形。是其總訣。曰存想。便是用諸妄想。非銷落諸念者可比。曰固形。便是妄認色身。非究竟堅固之比也。妄修既成。則遊於山林人跡不到之地。如所稱名山洞府。福地清都中。如是之類。共計有十種仙焉。
○鍾云。比天為劣。比人為優。仙趣是也。世俗不察。即以仙為天矣。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十種維何。阿難。彼諸眾生。別修妄念者。或有堅固服餌。如秋石紅鉛之類。炮煉和合。為丸作餅。服食不休。至於食道圓成。百體康健。壽年延永。而未得輕舉。名地行仙。
○若西域之阿私陀。此方之彭籛是也。豈知甘露漿。禪悅食。金牛飯。雲門餅。一飽可以忘百饑哉。
竪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又有堅固草木。如紫芝黃精。菖蒲松栢之類。久服身輕。行步如飛。乃至升高越壑。無不迅捷。名飛行仙。
○若毛公毛女是也。豈知阿伽陀藥。觸之則根結解消。隨往無礙。服之則萬苦盡除。壽命無量也哉。舊以飛行為飛舉非是。以空行在後也。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又有堅固金石。如鍊五金八石。養砂接汞。九轉大還之類。變丹砂而為黃金。化凡身而為仙骨。名化道圓成。色身輕玅。瞬息萬里。周行不怠。名遊行仙。
○若呂洞賓何仙㚲是也。豈知打開自己寶藏。證此不壞之身。游戲神通。淨佛國土。無處不在。豈待化道成而遊行哉。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又有堅固動止。如撫摩搬弄。運氣調身。動靜以時。起居必慎之類。久而不息。氣精圓成。所謂煉精還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虗。於是羽化飛昇。虗空遊行。名空行仙。
○如旌陽拔宅。列子御風是也。殊不知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地水火風者。是真空行也。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又有堅固津液。如吐故納新。鼓天池。嚥玉液之類。久而不休。能令水升火降。而結內丹。精既完固。形亦光潤。肌膚若雪。顏貌如童。超空行而至天上。名天行仙。
○若姑射神人是也。殊不知自己性水真空。周徧法界。貫徹十方。其津液涎沫。皆與香水海一脉流通。不待固津而後成也。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此後行字去聲)仙。
又有堅固精色。如朝閉目以向東方。而採日精飲之。夜採月華。乃至服五星。餐雲霞等。吸之既久。粹氣潛通。渣滓日去。清虗日來。故能貫金石。蹈水火。略無妨礙。名通行仙。
○若五通仙。及莊伯微是也。殊不知自己光明。照天照地。六根門頭。隨處貫徹。不待吸粹而後通也。
堅固呪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又有堅固呪禁。如呪棗書符。以愈疾病。禁毒驅魅。以利羣生之類。持呪既久。凝神不動。亦得成道。以其有濟世道心。名道行仙。
○若于吉張道陵是也。豈知悉怛多。般怛囉。是轉凡成聖之呪心。不以此為道。非正道也。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又有堅固思念。如繫心臍下。透尾閭。升夾脊。乃至達泥丸。衝頂出神之類。久而不息。思憶圓成。彼亦謂之迴光反照。名照行仙。
○若張紫陽。魏伯陽是也。豈知不思善。不思惡。圓明清淨之體。圓照法界哉。
堅固交媾。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又有堅固交媾。如嬰兒姹女。配合陰陽。取坎填離。以結仙胎之類。久而不息。兩相感應。便能產藥而成丹。葢人身有一點真精。即先天太乙之元精。老子所謂其中有精。廣成所謂無搖爾精。一得此精。立時成道。名精行仙。
○世傳呂洞賓亦好採戰是也。殊不知識精元明清淨之體。一受成形。同行同止。不曾相離。乃棄而不顧。而別求太乙之元精以交媾。非妄想而何。至於用女子為鼎器。而採助婬穢。內教固闢為魔論。而仙道亦鄙為下品。此為投人之欲。狂迷若多惑之。正人君子不為也。然道教末流。順人之欲。故人易從。內教本來。奪人之欲。故人難奉。今夫財色長壽。人之大欲也。道者以鉛汞鼎器。投其財色之欲。又以精炁內丹。順其戀生之心。誰不樂從。至於內教檀度梵行。逆其財色之心。又令觀身如毒蛇。棄身如涕唾。苟不達其深。孰從而信之。嗚呼。何怪縉紳富貴之士。談燒煉者比比。而持齋念佛者。百無一二哉。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又有堅固變化。悟通化理。能大幻化。久而不息。覺悟圓成。移山倒水。玅絕一世。名絕行仙。
○如劉根左慈是也。此中覺悟。如莊子觀化。譚子達化之悟。非正覺中真悟也。昔老成子學幻於尹文先生。先生告之曰。有生之氣。有形之狀。盡幻也。造化之所始。陰陽之所終者。謂之生死。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幻化。知幻化之不異生死。始可學幻矣。吾與汝皆幻也。何須學哉。老成子歸。用尹文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翻校四時。冬起雷。夏造冰。飛者走。走者飛。終身不著其術。故世莫傳焉。此雖知幻化為絕行。而不知幻化之所自出者絕對待為絕行也。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阿難。如是十種仙等。修門各別。操行總同。皆於人中。自煉其心。但不達本心真常。生死二非。捨正覺而不修。却在匡郭裏別求長生之理。其壽亦至千萬歲。豈知此長僅足勝短。此生終以待滅。雖修短不同。豈真不死耶。其所休止之處。不雜人居。亦非天上。乃在深山。或大海島中。特人跡所不到耳。而世俗仙天不分。謂居天上者。謬矣。要而論之。斯亦在輪迴妄想流轉之中。以其不修楞嚴正定故也。若遇聖師。幡然改轍。亦可進入玅三摩地。若固守不捨。仙報一盡。依然改頭換面。還來散入諸趣之中。則何益矣。夫萬修不能一得。得之不出輪迴。何如念佛求生西方。一生即得金身。浩劫不受流轉。而無緣不信者。痛哉。痛哉。
○問。修仙者。妄謂釋教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然乎。否與。答。彼所說性命。二俱非真。葢指身中神魂為性。身中氣結命根為命。故說單修性者。但得陰魂鬼仙。無長生身形。兼修命者。方得輕玅長生之身。而誇形神俱玅也。豈知佛所說性。是人人本有真如性海。乃無量天地。無量萬物之本體。證此性者。豈惟但能現無量玅身。兼能現無量天地萬物。其所現者。豈惟但能令住百千萬歲。雖塵沙浩劫。亦可令住。且欲收即收。一塵不立。欲現即現。萬法全彰。得大自在。得大受用。方是真如佛性。請閱前文顯性處。自然悟彼無知而妄謗矣。
○諸仙趣竟。
○此下諸天趣也。與仙趣逈然不同。世人仙天不分。而學仙者。濫附於天。且謂諸天皆彼祖仙。今略辨之。仙以人身而戀長生。最怕捨身受身。諸天皆捨前身而受天身。豈其類哉。又仙處海山。如蓬萊崑崙。皆非天上。四王忉利。尚無卜居。況上界乎。況色界乎。是知天趣最為界內尊勝之流。逈非仙與鬼神之類也。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婬中。心不流逸。澄?生明。命終之後。隣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此明欲界第一天也。阿難。仙趣之上。不有所謂諸天乎。諸天非他。皆從人道修來者也。諸世間人。以不求出世間。修本常理。但希世間有盡樂果。不依不生滅心為本修因。而以十善為本修因。此人雖持不婬戒。而但無邪婬。尚有正婬。未能捨諸妻妾恩愛。而非己之色。不外流逸。不但身不敢犯。而心亦不萌一念。以欲念有節。意多收斂。皎潔不污。心地光明。更兼十善精研。命終之後。捨肉身而受天身。所居報土。在須彌腰。隣日月宮。名四王天。以山腰四面。有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各據一面。各護一洲。故名四天王天也。
○天者。顛也。首出庶物之義。天有三。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欲界天。自須彌腰頂。以至空居。共有飲食婬欲睡眠。具足三欲。故號欲天。其男女嫁聚妻妾。亦如人間。但諸天人。皆無骨肉。亦無大小便利不淨。報得五通。形無障礙。是知天趣為界內極尊也。六欲天福。固總由十善而致。今惟約欲以分者。以此六總名欲天。而婬為上首。故約婬之重輕。以分下上次第。至於十善。乃三界總因。不待言也。不求常住四字。亦三界總因。句局於此。而義通於後也。人道之流而為地獄三塗者。婬習為首也。人道之昇而為上界諸天者。伏婬習為首也。人道之又昇而成聖成賢者。斷婬習為首也。婬習之為害。不翅如怨賊毒蛇。戒之哉。戒之哉。問。諸天轉生。何反勝於長生。答。長生如補澣舊衣。終無殊勝。轉生如脫獘垢而換珍御。勝劣天淵。特愚人狃於戀身。鄙習顛倒。謂長生為勝耳。
於己妻房。婬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此明欲界第二天也。又有一等人。不但邪婬不流。即自己妻房。亦不多流逸。而婬愛微薄。不婬。則淨居時多矣。然間有婬念起時。不得淨之全味。比之前人。已超一倍。命終之後。亦昇一倍。超日月明處。居須彌山頂。以非空居。故猶稱人間。如是一類。名三十三天。而為帝釋所統也。
○此與前天。通名地居。猶未離地故。然此二天。形交成婬。與人無別。但風氣一泄。欲漏便除。非若人間有不淨流溢也。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於虗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摩天。
此明欲界第三天也。又有一等人。不逢欲境。則婬念不起。即逢欲境。惟暫交一過。更無追戀。此於淨居。已得全味。漸向定境。故動少靜多。倍勝於前。命終之後。空居朗住。日月之光。上照不及。是諸人等。其身其殿。自有光明。互相照耀。但以蓮華開合。而為晝夜。如是一類。名須?摩天。此云時分天也。
○此天唯摟抱成婬。不交媾矣。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單指彌勒內院。以勝該劣。而外天但令人意得之也)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此明欲界第四天也。又有等人。一切時靜。動靜之間。全無婬念。已勝動少靜多。又一倍矣。但有極得意之境。必可應之觸。自來強逼。未能無心不應。猶順從之。此等命終之後。上升總報天。隣於彌勒內院。其玅境精而非粗。微而難見。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災不能及者。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此云知足天也。
○按此天有內院外院。總五十重。每一重。有五百億天宮。內則四十有九。外則一也。彌勒菩薩大摩尼殿。居其中焉。二院之外。又有業報一天。乃有漏業果所成。是為總報天。修十善業者。得生彼處。以有漏故。三災可壞。是雖俱同一天然以總報望外院。尚如仙凡之隔。況內院乎。今此所生。乃在外院之外。而統言精微。疑譯者過於省文。分析欠詳耳。不然。此天何幸以小欲劣功。而遽獲超三禪之勝報哉。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此欲界第五天也。前之應觸。尚有應心。此人即有應觸橫陳於前。亦無應心。任現前婬境逼拶。了無滋味。如嚼蠟然。此又勝前一倍。故命終時。生越化地。謂能超越下天。自化樂具也。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此天以笑為婬欲。樂其自所變化也。
○橫陳。如司馬相如好色賦曰華容自獻。玉體橫陳。古詩云。迴眸百萬橫自陳。皆此義也。
無世間心。同世間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徧能超出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此欲界第六天也。又有心希上界。不樂世間。但隨世間權同妻室。至於交時。不但無味。而且神遊外境。了不干涉。此又勝前一倍。故命終後。徧能超出第五化境。與下四天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此天以相視為婬欲。誰欲樂境。不勞自化。皆由他化。而自在受用也。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以還。名為欲界。
此總結六天也。阿難。世人為欲所鼓。若瀑流逸火。醉象狂猿。騰躍馳突。莫能控制。此六欲諸天。心漸節制。而向於靜。如初天且止外動。二天內動亦減。三天遇境方動。四天境迫不違。五天交中無味。六天形合心超。皆能出動。然形雖出動。心迹尚交。前四天尚兼心交。以有味故。後二天但是迹交。以無味故。自此天以還。統名欲界。以三欲事同。男女相具也。夫婬欲乃墜縛根本。六欲以輕而漸升。四禪以絕而高舉。是則不捨欲心。上界猶不可希。況望出三界。修三摩地耶。此所以阿難必緣是而起教也。
○天台云。十善外。前三天各兼功行。後三天各兼禪定。不但只輕婬欲。求生天者。不可不知也。
楞嚴說通卷八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楞嚴說通卷之九
巴縣了庵居士劉道開纂述
成都昭覺沙門方 示鑒定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婬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此下明色界四禪十八天而此先明初禪第一天也。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凡迷冥修。各各自謂真正修心。然而不假禪那。無首楞嚴定。無有智慧。無金剛慧。但以有漏靜慮為因心。制彼婬習。而執身不婬。或行或坐。於一切時。想念俱無。愛染不生。夫六欲縱強忘情。不免身犯。此身全遠。梵行方成。由彼身心俱潔。下無卜居。故臨終時。應念而生梵世。為梵民。如是一類。名梵眾天。而較之欲界穢濁。又高出一層矣。
○通後十八天。雖離欲染。尚有色質。故通名色界。又通名梵世。謂已離欲染也。通號四禪。為已離散動也。欲天但十善感生。此天兼禪定感生。然特有漏禪觀。六事行耳。六行者。厭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色界是淨是玅是離。此則凡夫伏惑。超欲界道也。問。前天亦間有禪定。而此界方名禪者何故。答。以前結云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以上。絕無女人。心迹俱離。無所交接。兼無食眠。三欲俱忘。稍覺飢倦。即入禪定。出定則飽滿精明。是但以禪悅為食為息。而稍離粗重身心也。又此天獨顯戒德。而未彰定慧。後二天略顯定慧。至文自見也。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此明初禪第二天此天戒與定共也。夫前天欲習雖除。心相未至顯現。此則離欲清淨。心相現發著明。於諸梵行戒品。愛樂而悅豫。隨順而輕安。此即與定共之相也。是人臨終。宿習不妄。應念而行梵德。不但清淨身心。亦且弘揚德化。如是一類。名梵輔天。而能匡弼梵王矣。
身心玅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此明初禪第三天此天戒與慧俱也。夫初天由執身而攝心。次天由心現而行德。此則雙攝身心得一如無二之玅。滿足分量之圓。於是行住坐臥皆玅圓。而威儀不缺。以此清淨禁戒。而又加以明悟。從定戒中。發生智慧。此即與慧俱之相也。由其慧勝前天。堪為梵主。是人臨終。應念而生梵天。統攝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為大梵天。其德皆足以長人矣。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此統結三天名初禪也。阿難。此三天者。皆勝欲界諸趣。同名勝流。已離欲界八苦。故苦惱不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去首楞嚴大定甚遠。然彼戒心清淨。漏雖未伏。亦自遏抑不動。初得禪定。無有剎那雜念間入。故統而名之曰初禪焉。
○禪有四類。一有漏禪。即今四禪也。二無漏禪。謂九想八背等也。三亦有漏亦無漏禪。謂六玅通明等也。四非有漏非無漏禪。即今經首楞嚴大定也。以上三天。疑非竪分。夫天民天臣天王。各居一層。何成一統。且臣民若許眾多。而天王滿天。獨居一層。彼此皆王。何所使令。或是以德之優劣相較。堪為民。為輔。為王耳。故列為三者。非一天盡臣民而無王。一天盡王而無臣民也。又初之二天。尋伺皆有。第三天無尋有伺。由內有尋伺。故外感火災。而火災壞初禪也。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此二禪初天也。阿難。其次二禪。即此大梵天統攝梵人者。而能圓滿梵行。至於澄心不動。則寂湛之極。而生光明。但光明尚劣。未極其量。如是一類。又昇梵天一層。名少光天。所謂泰宇定而天光發。但非周徧湛寂之比耳。
○此天疑從彼天中修來。葢躡前行而但加圓滿。則升此天矣。問。此與菩薩寂照何殊。答。人法二執。毫髮未動。但以離欲得定。定深生照而已。此其別也。又前有覺觀粗動。發生三識。今內淨一心。已無覺觀。惟緣內塵。不同初禪有三識也。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徧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此二禪第二天也。從前少光。更發多光。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成琉璃色。此雖已極其量。猶未成音。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然非如淨琉璃內含寶月之比也。
○按此天雖不能映諸大千。而於本界。亦覆小千。當滿一千箇四天下十方界也。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此二禪第三天也。夫光光相然。則成圓光矣。由是吸攬保持此圓光。即以光明代其言音。而成就教體。於以闡揚梵教。發清淨化。隨機開示。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謂其不假言詮而以光為音也。
○按此天已無尋伺。故無語言。而但用光明作佛事。然亦非盡無語言也。如世間紙墨文字。雖代言教。豈盡廢其言語哉。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懸不安也。或作愁字之誤)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此總結三天名二禪也。阿難此三勝流。當定生時。與喜俱發。以有定喜。滅世間憂愁。故憂懸不能逼。雖非正修三摩。去楞嚴大定尚遠。然而清淨心中。已伏粗漏。較初禪之漏心不動而未能伏者。已進一籌。故統而名之曰二禪焉。
○地持論。目第二禪名喜俱禪。此三天總名定生喜樂地。憂懸與苦惱不同。苦惱乃粗重。切於身心。憂懸輕細。但涉於念慮而已。粗漏已伏者。謂以定力伏前五識。由伏前五。故無尋伺。未伏第六。故有喜樂。內有喜水擾動。故外感水災。而水災壞二禪也。前三天以戒勝。此三天以定勝也。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玅。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此三禪第一天也。阿難。由前天人。既以圓光而為教體矣。披光即披音也。披音。則玅理自露。然有喜心。分別亂動。能障定樂。此天能依此玅理。發成精行。而通寂滅樂。離前喜動。而生淨樂。恬泊寂靜。故名寂滅。由伏第六識。故相似二乘之寂滅。非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之比也。如是一類。名少淨天。定樂纔通。淨空初顯。故名少淨也。
○能通而已。尚未能成。以猶劣故。名少淨焉。
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
此三禪第二天也。由伏六識。而似得人空。故淨空現前。前但得淨。此更發空。漸以虗豁。至無邊際。且前通寂滅。但樂內心。此則身心內外。皆得輕安。積中發外。廓然廣大。則寂滅已成。淨空無量。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而升少淨一層矣。
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託現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徧淨天。
此三禪第三天也。前天淨樂。止在身心。未名為徧。此則合世界身心。觸處無非玅樂。是謂一切圓淨。既世界身心圓淨。豈非淨德成就乎。然雖淨德成就。原非可託可歸之地。此天人便認此為終身託宿之地。而勝託現前。認此為清淨極樂之鄉。而歸寂滅樂。將謂安身立命。唯此已而。由前未融世界。雖淨而不徧。今並融之。故如是一類。名徧淨天。又升無量淨一層矣。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此總結三天名三禪也。阿難。此三勝流。隨順淨樂。至無量周徧。其為隨順也大矣。且初二禪心有喜受。故多散動。不得身親受樂。今則喜受既除。身心安穩。自在受用。無量玅樂。此雖非正得真三摩地乎。而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夫喜者動心所發也。樂者靜心所融也。若在飛動心。縱樂而仍是喜支也。若在安穩心。縱喜而仍是樂支也。今歡喜而出於安穩。是謂離喜之喜。玅樂之樂。離喜玅樂。故統而名之曰三禪焉。
○地持論目第三禪為樂俱禪。此三天總名離喜玅樂地。葢前二禪雖有樂支。為喜支所障。今滅喜純樂。故得其名也。又此三天已伏意識。雖無喜受。尚有出入息擾亂。故外感風災。而風災壞三禪也。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捨。粗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此下明四禪九天而此明第一天也。然天雖有九。而四禪報境。但有三天。第四無想。乃廣果別開。是外道報境。此四之上五不還天。乃聖賢別修靜慮。與凡夫不同也。阿難。復次三禪天人。初苦禪惱離。二禪憂懸盡。皆能不逼身心。苦因已盡。第三禪則無苦有樂。然而樂亦不當受之也。葢樂非常住。久必壞生。壞即成苦矣。此天既已離苦。亦不受樂。將苦樂二心。一時頓捨。樂既不受。壞亦不生。苦壞雙超。故粗重相滅。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而清淨福性。油然發生。由捨生福。名福生天焉。可見不能捨樂。則壞生矣。苟能捨樂。則福生矣。捨不捨之間。此天之別於前天也。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玅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此四禪第二天也。前天初專於捨。未免偏空。此既純熟。漸不礙有。是謂捨心圓融。前以捨樂為清淨。此則樂受既空。復不礙有。是謂勝解清淨。以勝淨生勝福。故福無遮限。有所願求。無不如意。得玅隨順。直窮於未來際焉。然雖受報無窮。亦非真得常住。如是一類。名福愛天。謂諸天之福。惟此天為最可愛也。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岐路。
此明四禪第三天而先別其有二路也。阿難。從是福愛天而升焉。有兩條岐路。一直往而趣廣果。一迂僻而趣無想。心念行業。各自不同。學者可弗辨耶。
○賀云。二岐路者。一精進。一斷滅也。不取苦樂。亦不厭苦樂。但以四無量心。薰修福德。證廣大果。名廣果天。若以苦樂為可厭。而執著捨心。精研不斷。所謂苦樂心滅。厭捨心生。全是生滅之因矣。從此窮極捨道。獲受灰心之果。彼自以為不生不滅。豈知生滅之因。必不能發明無生滅之性乎。初生此天。未全無想。經半劫始無。後半劫復生矣。
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何謂二岐。一者。若於福愛天中。圓融捨心。所發無量淨光。於是光中。但修四無量心。滋長福德。至於增盛圓明。剋取修證。以為常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葢福德圓明。則證果廣大。色界諸天。所感福報。至此為極。故名廣果也。要知四禪報境。惟此三天。第四無想。是福愛之差。及五不還天。乃三果聖人之別寓耳。
若於捨心。雙厭苦樂。精研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生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
二者。若於福愛天中。捨樂之心。雙厭苦樂者。而精以研之。深搜細索。相續不斷。而勤勇無間。圓窮捨道。而必求究竟。不惟樂受捨。而捨樂之心亦捨。以捨定滅除捨心。至於身心灰滅。渾成晦昧。冥然一空。如所謂槁木死灰者。其壽經歷五百大劫。若是其長。不知其所謂灰凝者。非真不生滅也。如夾冰魚。如壓石草。其微細生滅流注。何甞止息。葢是人本以生滅為因。錯依六識生死根本為本修因。強令灰凝。安能認取識精明元。而發生圓湛不生滅性乎。所以初生此天。習定半劫。始得滅想。此天報盡。至四百九十九劫半後。想心復生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而並廣果為二岐矣。
○按廣果天厭苦樂而增修福慧。此天則厭苦樂而精研捨心。此兩天所以分岐也。橫列岐路。則亦非竪分矣。問。此無想定。與滅盡定。有何差別。答。滅盡定。既滅第六識。兼滅第七染分。無想但滅六識分別見。而諸邪見。尚未能盡。何況其他。問。身界俱空。與下四空何異。答。出定則有。故不同也。又按三界總有二十八天。二惟凡位。五惟聖位。其餘皆是凡聖同居。二凡位者。謂大梵天。妄說能造天物人物。憍慢輕蔑。故聖賢不居。此無想天。惟是外道修無想定者生之。受五百劫無心之報也。五聖位者。即下五那含也。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此總結四天名四禪也。阿難。此四勝流。同修雙捨。故世間苦樂二境。所不能動。以其不能動也。而遽謂之不動地焉可乎。夫聖位第八。證真無為。名不動地。斯真不動也。此天雖非此地之比。而有所得心。有為功用。至此已覺純熟。故統而名之曰四禪焉。葢真不動地者。以其滅六盡七也。有所得心者。但能伏六識也。聖凡疆域。判然不濫矣。
○以上禪天。初禪伏鼻舌二識。無段食故。三禪伏前五識。三禪伏意識分別現行。故得玅樂。四禪伏意識分別種子。故得玅捨。總是伏第六分別見惑耳。然則孟子之四十不動。莊生之死生不動。較之禪天不動。已隔天淵。況如來真三摩地不動之體。便欲竊而擬之哉。
○地持論。目四禪為捨俱禪。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雙忘。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
此明五不還天寄居廣果之由也。阿難。此廣果天中。復有五不還天。為三果聖人所居。葢三果阿那含。於下界五趣雜居地中九品思惑。俱已斷盡。故苦忘而欲界無卜居。復將斷上三地各九品。故樂忘而色界三地無卜居。惟四禪捨念清淨。是其同分。故獨於此中。安立居處。住此已斷七十二品最細貪嗔痴慢。希成阿羅漢矣。
○梵語阿那含。此云不還。謂不復欲界受生也。亦名五淨居。習氣。即思惑種子。思惑。謂貪嗔痴慢。任運而起微細之惑。非同分別中粗惑也。由彼難除。故分八十一品斷之。葢於三界分九地。欲界共一地。色界四禪分四地。無色界四空分四地。地各分九品。共九九八十一也。五不還天。既有勝劣。豈不均斷惑之淺深而分居之。是則前四天。似以次而斷色界四地之惑。第五天。似斷無色界四地之惑也。然五天之所以異於四禪者。五天是聖。四禪是凡。凡夫伏惑而不能斷。聖人斷惑而不止伏。此其所由分也。五天斷惑。雖漸斷四地。至其寄居。止在第四禪之廣果。以捨俱禪。與捨念清淨地。獨為同分。而三禪以下。皆非同分也。俱舍論云。雜修靜慮。有五品不同。故生五淨居天。雜修者。以有漏無漏間雜而修也。靜慮者。定慧均等之謂也。五品者。下。中。上。上勝。上極也。五天既皆從劣向勝。則按品分之。似亦無差也。
阿難。苦樂兩亡。鬪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此明五不還天第一天也。阿難。人當苦樂未亡。則厭苦欣樂。交戰胸中。心豈不鬪。今苦樂兩亡。則鬪心不交。入於清冷。有何煩燥。如是一類。名無煩天。準五品當在下品。準斷惑。應斷初禪離生喜樂地中九品思惑也。
○賀云。鬪心指苦樂交戰之心。非謂心與境鬪也。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此不還第二天也。念之放。謂之機。念之收。謂之括。此天惟一捨念。或放起。或收止。更無餘念雜於其間。是謂機括獨行。前雖鬪心不交。尚有交地。今并其交地亦復研盡。則心如冰壺。清涼透徹。何熱之有。如是一類。名無熱天。準五品。當在中品。準斷惑。應斷二禪定生喜樂地中九品思惑也。
○內無能交之心。尚覺外有所交之地。至於機括獨行。則往來自由。研窮所交之地。了不可得。此二種天。依希塵既不緣。根無所偶矣。
十方世界。玅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此不還第三天也。煩熱既除。內心澄瑩。發天眼通。見量徧十方界。觸處皆玅。為玅見圓澄。外焉觀境。更無障礙。是無塵象也。內焉觀心。更無留滯。是無沉垢也。心境兩亡。所見皆善。如是一類。名善見天。準五品。當在上品。準斷惑。應斷三禪離喜玅樂地中九品思惑也。
○塵象。指境界言。沉垢。指煩惱言。至此。依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矣。
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此不還第四天也。前天定體圓。而定用未勝。此天即前之精見現前者。而天眼所通。隨心成就。惟我陶冶鎔鑄而無所礙。亦同摩醯首羅。隨心造化一切萬物。而特不同其貪權妄宰也。如是一類。顯具變現之用。名善現天。準五品。當在上勝品。準斷惑。應斷四禪捨念清淨地中九品思惑也。
○按此天正與四禪同分。故合前三天。後一天。而卜居廣果焉。
○陶鑄無礙者。鎔鍊諸惑。不作障礙。能起十四變化自在。如陶人範土。冶人鑄器。隨心轉變也。至此。依稀所謂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矣。所以與彼不同者。彼我法二執俱空。此尚未得我空也。舊註以陶鑄為造化萬物。不知此帝釋天之事。非聖人事也。
究竟羣機。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此不還第五天也。夫前天曰精見。曰玅見。見猶有色也。此則窮色而至於幾微。且不但窮色而已。復能窮色性之性。從何處起。則知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故入無邊際。如是而究。方知色之究竟。故名色究竟天。準五品。當在上極品。準斷惑。應斷四空四地中三十六品思惑也。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
此結示五天惟是聖居也。阿難。此五不還天者。惟三果聖人。得生而居之。雖不離廣果一天。而彼諸四禪。即四位天王。亦但欽聞其名。而不知其處。不見其形。天王且然。況天人乎。所以然者。以四禪修有漏凡定。五天修無漏聖定。斷惑與伏惑。粗細懸殊。故但仰嘉名。而不知其受用。不見其依正也。其不知不見者。譬如今之世間。凡曠野深山。如天台竹林。峩眉五臺。皆是聖道場地。皆有阿羅漢。於中住持。特世間粗人。自不能見耳。五天之寓廣果。何異道場之寓世間哉。
○細玩五天。未甞竪分五層。似但居廣果一天。如聖寄人間。但聞而不見耳。若竪分為五。上下懸絕。自然不見。何必云此。況佛初只言此中。而未言此上。尤可證也。
○昔雲居膺。結茆三峰。經旬不赴堂。洞山問曰。子近日何不赴堂。曰。每日有天人送供。山曰。我將謂汝是箇人。猶作這等見解。汝晚來。膺晚至。山召曰。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膺回庵。寂然晏坐。天人尋覓。三日不見。乃絕。四王之不見五天。亦猶天人之不見雲居也。
○唯識謂二禪以上。不分王臣。此言四王者。或推尊上首。略似於王耳。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以還。名為色界。
此總結色界也。阿難。此十八天者。俱無情欲。故獨行無交。尚有色質。故未盡形累。自此色究竟天以還。直至梵眾天。同名色界而已矣。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此標聖獨出也。復次阿難。由前究竟天。居色之頂。故曰有頂。與無色隣。故曰色邊際。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上升。復有二種岐路焉。何謂二岐。由三果人。根有利鈍。其根利者。若於捨心。發人空智。思惑盡而空智滿。慧光圓通。便可超過無色。橫出三界。而直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謂回其欣上厭下之心。而頓出三界。回其捨大取小之心。而速入大乘也。然此等根器。豈可多得哉。足知鈍根者。亦由捨心欣上厭下。生無色界。漸斷漸證。而竪出三界矣。
○此亦順序而談。故就便直約色究竟天。其實凡夫廣果。外道無想。俱與空隣。俱可上入四天也。
○賀云。二岐路者。一即色會空。一厭色入空也。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此下明無色界四天而此第一天也。四天皆依偏空修進。初厭色依空。二厭空依識。三色空識三都滅。而依識性。四依識性以滅窮研。而不得真滅。是皆有為增上善果。未出輪迴。不成聖道者也。以無色界第一天言之。大阿羅漢。不可得矣。若在前捨心。捨厭成就者。覺有身為質礙。而不自在。即修空觀。而滅身歸無。是謂銷礙入空。葢厭色身如牢獄而必欲出離。以其厭色依空。故報生空處。名空處定焉。夫不悟性色真空。而勤劬於銷礙。豈知捨有而歸無。何異逃峰而赴壑乎。
○長水曰。捨心有二。若於有頂。用無漏道。斷惑入空。即樂定那含也。二者。若於廣果。用有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也。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此無色界第二天也。前天諸礙既銷而無。則不依於色。此天無礙之無亦滅。則不依於空。其中惟留第八阿賴耶識全分俱在。及第七末那識半分微細。良以色空若在。全分末那俱在。今色空既盡。故惟半分末那入微細也。以其厭空依識。故報生識處。名識處定焉。在彼固自以為離色離空。即性真也。而豈知迷實同於無想乎。
○問。末那賴耶。羅漢未了。凡外那含。何以知之。答。此自佛眼了見。與之作名。非許彼知也。法華云。眾生住於種種諸地。惟有如來如實知之是也。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逈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此無色第三天也。前天空色既亡。惟留識在。此天厭患於識。憑深定力。二識現行。俱伏不行。識心都滅。但見十方世界。寂然逈無。不復前進。所謂杳杳冥冥之處。昏昏默默之鄉。外道執為冥諦。老莊呼為混成。皆在於此。以其厭識歸無。故報生無所有處。名無所有處定焉。只是前天更進深定。能所緣息。暫名都滅。豈同羅漢現行種子俱斷之謂乎。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此無色第四天也。前天方亡識心現行。未亡識性種子。故識性堅確。不曾動搖。此天強憑滅定之力。窮之欲盡。研之欲透。然而決不可盡也。於無盡中。強以發宣。必欲盡其識性而後已。於是二識如殘燈然。半滅半明。良以滅定所逼。故如存不存。似燈半滅也。種體莫動。故若盡非盡。似燈半明也。由其如存不存也。則非有想矣。由其若盡非盡也。則非無想矣。如是一類。報生非想非非想處。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定焉。行人至此。可謂極矣。豈知依然未出三界乎。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此總明聖凡出墜之地也。此等天人。初天窮色而歸空。次天窮空而歸識。三天窮識心以歸無。四天窮識性以歸盡。前二窮境。後二窮心。欲令心境皆空。故總名窮空。如此窮空。豈惟不達圓頓性色真空之旨。即人法二空之理皆所不了。而妄欲起心銷之。空之。滅之。盡之。豈知終不能銷空滅盡也。故自五不還天。窮空而入此天者。其根本尚正。名不迴心鈍根阿羅漢。與前迴心大阿羅漢相反。俟其八萬劫滿。斷盡思惑。而亦出三界矣。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而入此天者。其根本原邪。以彼迷有漏天。作無為解。故八萬劫後。受報已滿。無所歸託。仍入輪轉矣。可不畏哉。
○問。前於色頂。已判思惑斷盡。不審斯人在四空中。何所修斷。答。前約利根。鈍豈能同。鈍根在五天時。前四斷惑。同於利根。至第五天。不回欣厭之心。但加功銷礙。求生四空。後半之惑。期於彼天斷之。四空四地。每地九品。故至非想。劫滿方盡也。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此段經文。錯簡在後。今正而前之)。
此總結無色也。阿難。是四空天。前二天全無身境。是身滅盡。後二天伏識現行。是心滅盡。身心俱滅。故定性現前。在定時。有定果色。隨化依正。自在受用。非若欲色二界。業報所感根身器界。皆業果色也。始從空處。終至非想。統名無色界焉。而三界備矣。
○結名無色者。但憑定力。二十萬劫。暫無依正。非真蘊空。永絕業果也。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地。漸次增進。回向聖倫。所修行路(此段錯簡在前。今正而後之)。
此通結三界天人天主凡聖各別也。阿難。從四王天。以逮非想。是諸天上。有臣有民。則天人也。有君有主。則天王也。是各各天人。都是凡夫。因中修十善八定。而以六欲四禪酧之。酧答既盡。又入輪迴。所謂勢力盡而箭還墜也。若彼諸天之天王。則是菩薩寄位進修。不落輪迴。如華嚴初地為閻浮王。二地為輪王。三地為忉利天王。四地為夜摩天王。乃至十地。為摩醯首羅天王是也。
○問。上界無惡。何亦有直墮三塗者。答。藏識雜種。遠劫不忘。次第而熟。不能逾越。故天福報終。隨彼熟種。任運而墮。此如來所以苦勸念佛。而求橫出也。
此皆不了玅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迦羅。各從其類(補特迦羅。此云數取趣。即中有身也)。
此總結三界皆妄也。合而言之。此三界二十八天。皆由不能了達本有玅覺明心。從迷積迷。妄生三界。中間天人。業報既盡。不免又隨七趣沉溺。數數受生。取於諸趣。補特迦羅。各從其類。不得休息。若能了玅覺明心。則三界盡空。七趣皆滅。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又安有積妄沉溺之苦哉。
○諸天趣竟。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渾標三界。其實但居欲界耳)復有四種阿修羅類。(阿修羅。此云非天。以其多嗔有天福而無天行故。亦云無端正。以夫醜而婦美。故亦云無酒。以嗔無和氣釀酒不成故)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鬼道是前因言彼原從鬼趣發心護持經呪禪戒。以此法力。乘神通而入空界。與三夜叉天為隣。卵生飛空因果類鬼。故入鬼攝也)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隣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天中是其前身。彼在天中。或有損德。或天福已盡俱同貶墜。居隣日月。生從胎出。故人趣所攝也)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四種之中。此為最勝。故稱王。以別執持世界者。驅役鬼神興災作福也。力洞無畏者。力量廣大。通貫人天。無所恐怖也。既能司禍福。但其專權不及諸天。故每怒而爭之。經稱化身十六萬八千由旬。手撼須彌。諸天震恐。帝釋四天。常與戰鬪。今言梵王亦爭者。或帝釋不勝。則梵王以下俱助力也。化生福力。俱等於天。故天趣攝也)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但遊虗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溼氣有。畜生趣攝(須彌入水八萬四千由旬。修羅分四級而居。即此類也。以居水底是溼生類。以下劣故。是畜生攝。經云。修羅。衣食自然。冠纓服飾。純以七寶。鮮潔同天。所餐飲食。隨念而生。悉皆百味。惟彼凡所食時。末後一口變為青泥。故不如人也)。
(○修羅趣竟)。
(○詳明七趣已竟)。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及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玅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虗妄。更無根緒。
此總結虗妄也。阿難。如是地獄等七趣。若精細而研究之。皆是昏沉之惑。發為有為之業。而妄想又惑業之因。故隨妄想而受生。亦隨妄想而受報。惑業苦三。如惡叉聚。然於業果不縛之玅。空有不墮之圓。惑障不覆之明。不由取舍修證之無作。而同名本心者。在此心中。直如空中之華。全無著落。惟是一槩虗妄而已。豈有根蒂頭緒之可得哉。
○七趣皆病。而此經大定是藥。如來所以深明病態者。意在激其速用藥也。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皆由隨須殺盜婬故。反此三種。則又出生無殺盜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若得玅發三摩提者。則玅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
此因病切藥而勸修大定也。上言無根緒矣。而此又指病根者。葢妄雖無體。起固無因。而妄理相應。續非無故。故復指也。阿難。我所謂玅圓明無作本心者。人人皆有。箇箇不無。無奈此等眾生。不識此心。自有而自昧之。如持燈覓吹。衣珠行乞。所以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欲界固不淨也。即色界無色界。自謂已淨。而尚有隨眠。亦非真淨也。揆厥所由。豈無其故哉。彼殺盜婬。所謂三惡也。眾生隨順三惡。習矣不知。其下墜三塗。無足怪者。及稍有根器之人。反此三種惡道。則又以無殺無盜無婬為貴。而出生三善。庸詎知有之而成三惡。固是鬼倫也。無之而成三善。亦但天趣而已。於是奪有成無。從下升上。奪無成有。從上墜下。傾奪不已。正是輪迴之性。而輪迴所從起者。豈知不思善。不思惡。乃本來面目。正所謂本心乎。欲識本心。更無別法。惟是尅體對機耳根圓通三摩提一門耳。若得玅發此三摩提者。則聞性三德。應時呈現。玅矣。而無七趣繫縛也。常矣。而無七趣生滅也。寂矣。而無七趣流轉也。葢能反聞。常住此性。則有之三惡。無之三善。二俱遠離。曰有無二無。此先得人空。而出三界矣。無是二者之無。亦復銷滅。曰無二亦滅。此成法解脫。而越二乘矣。當此之時。尚無不殺不偷不婬。如金屑不留於眼中也。輕病且無。何況重病。而更隨殺盜婬事哉。是則欲識本心而免輪迴。信非修大定不可矣。
○賀云。從上段至此。又歸重持戒。作七趣結尾也。上云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已揭出受病元因矣。恐人疑云。天趣持此三戒。何以不免轉迴。不知此非持戒之過。乃以有漏心持戒之過也。無漏學中。纖塵不立。尚無持戒。何況毀戒。正痛絕三業之語。葢此經始終重戒。豈肯作游移之說也。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除。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虗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此結答問詞而戒勗真修也。阿難。汝問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乎。自我言之。造業則私造也。受報則同分也。既曰同分。非無定處矣。然此定處從何所來。元是自妄之所招感。既所生是妄。實無有因。故不可究其起處也。然則汝今勉而修行。欲得菩提者。當遵何道乎。夫三惡三善。總皆是業。而由不達此三為繫縛之本。障智之端。故又名三惑。汝之修行。須要除此三惑。不但只除有三。而無三亦除之。何以故。以三惑不可不盡也。若但除世惡。而不除世善。則對待不盡。縱得神通。如天仙之類。皆是世間有為功用。伏現行而不除種子。習氣不滅。遇緣復起。而終落魔道矣。既落魔道。雖有明眼人。欲其除妄。彼且自謂得無上道。而倍加虗偽。乘通造業。違遠圓通。背涅槃城。枉費功力。翻成惡因。如來說為可憐憫者。且汝初問佛體真實。云何復有諸趣。得非以諸趣之有。歸咎菩提乎。今而知種種諸妄。皆汝自造。則非菩提之咎也明矣。菩提無咎。佛體安咎哉。信乎。三業之不可不斷。三惑之不可不除也。若使末世。勸人離此三種者。此人即為佛說。若讚此三種以為無礙者。即魔王說。其尚著眼辨識。無使羣言亂聖。魚目混珠可也。嗚呼。三摩之玅如此。而不肯勉力。七趣之苦如彼。而不思厭離。眾生。眾生。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勸離七趣竟。
第二大科無始生死流轉根本竟。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几。迴紫金山。再來凭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無學四陰已破。但餘第五識陰。其天魔鬼神等粗外魔境皆已不至。故此全談五陰魔曲為有學。是以特舉也)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玅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此下詳辨魔境也。當機但知請定。而定中所發微細魔境。非其智力所及。故無問。佛既開導大定。而魔軍勝敗。實大定成壞所關。利害非細。故動深慈。將罷復留。不待問而自說也。即時如來說法已畢。將罷法座矣。猶有不盡真慈。故攬几於床。迴山再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向大。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指示反聞一門矣。然汝猶未識修奢摩等性修二定者。中有許多微細魔事。此等魔境。不知不覺。忽爾現前。皆能契合人心。使汝不能識其為邪為正。若汝胸中。有一毫邪心。未曾洗盡。彼則乘此一毫之隙。便能勾汝落於邪見矣。何謂諸魔。或汝陰魔。如色陰中十種。方是初心自現。尚無外魔。受陰中十種。雖已召外魔。猶且潛入身中。而魔未現身也。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則想陰中十種也。正當魔現之時。全要辦得一副辨龍蛇眼。方不為彼所惑。若道眼不明。為彼身轉。則認賊為子。立使家寶盡劫矣。或自認為聖。或認魔為聖。皆認賊為子也。又有行陰所發十種心魔。識陰所發十種見魔。皆無外境。但是自心邪見。得少為為足。試舉一以例之。如第四禪無聞比丘。但修無想為極則事。自謂成無上道。及天報已畢。衰相現前。想心復生。不知自己本非證聖。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而佛言不受後有者為妄。以謗法故。遂墮地獄。其毒如此。可不畏哉。汝等迴心趣大菩提。豈可不知其利害耶。故我為汝仔細分別。非草草也。於是阿難起立恭敬。并其會中。有學諸人。歡喜頂禮。而復聽如來之慈誨焉。
○世尊一往指示真修行路。而阿難等尚未親歷。不知途中艱阻。世尊是過來人。險阻艱虞。歷歷自試。故將罷座。而回身復留。一一指明途中所遇。令其自識。預備不虞。如愛子遠行。慈母於臨行時。囑付途中利害。教其萬分保重。如來不盡之慈意。亦如是也。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虗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悉皆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此言動魔之由也。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知魔之所由來而惱汝乎。汝等當知。世界眾生本覺心體玅明圓者。原與諸佛無二無別。謂眾生即佛可也。謂佛即眾生可也。良由妄想一動。遂迷此覺圓之理。而成過咎。於是業相為癡。轉相為愛。二種無明。瞥爾發生。既一生已。則覺體徧迷。迷成空性。所謂晦昧為空也。既將全法界俱迷為頑空。於是化迷不息。遂生世界。所謂依空立世界也。是則十方有漏微塵國土。皆是迷頑妄想之所安立。妄想。總體也。即根本無明也。迷則能生有情見分。頑則能生無情相分。故皆彼立也。當知虗空之生汝心內也。不過如片雲之點太清耳。況諸世界之在虗空者耶。可見其虗幻微茫。易以銷殞矣。且舉世之人。盡皆發妄不息。循聲逐色。未有一人發真者。若汝等眾中。有一人焉。住大定。入圓通。真顯妄破。而發真歸元乎。將見此十方虗空。應時粉碎。皆悉銷殞。何況虗空中所有之國土。而不振蕩分裂者耶。葢內動外感。凡事皆然。又何疑於大定也。
○問。自古至今。發真不少。何故世界宛然如故。答。世界元是眾生共業所感。一人發真。一人之世界銷殞。若舉世界人發真。則舉世界皆銷殞矣。然而安得有此。此世界所以宛然如故也。
○道開曰。此方聖人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西方聖人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皆悉銷殞。乃孔子大聖。何甞位育春秋。釋迦成佛。亦未銷殞世界。固知存其理者。不必著其事也。
○賀云。眾生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一人發真。眾復感結。暫雖震動。旋復凝結耳。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即無想天也)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河精海精之類)陸(山林土地之類)飛騰。(大力鬼王飛行夜叉之類)無不驚慴。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惟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此言動魔致惱也。夫一人發真。而十方銷殞。國土振裂。魔宮其先受之矣。汝輩修禪。於行住坐臥中。嚴飭三摩。或反聞。或休歇。不昧不斷。毫無滲漏。正當發真時。與諸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氣味相投。心精通脗。混合為一。故當處湛然。清淨不動。汝不動。而魔動矣。於是上自天魔。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而崩裂。大地無故而振坼。於是魔王之在水居陸居。及空居飛騰者。無不驚怖。惟下界凡夫。瞢然不覺。見大地動搖。或訛言陰陽失度。或謬傳神鰲動目。而無驚恐耳。夫彼驚慴之魔王等非他。皆得五種神通。而但未證乎漏盡一通者也。五通既具。必知是汝定力所為。況皆戀此塵勞。必獲所居之處。如何甘心。令汝摧裂其處乎。既不令汝摧裂。故決定不容。於汝入三昧時。彼眾同來惱亂。意欲亂其禪定。彼始得安居也。魔來之故如此。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玅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隣。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羣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惟呪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此言禦魔之方悟則無咎迷則受邪也。然雖如此。行人不必懼也。彼諸魔者。雖有大力而發大怒。終是塵勞中物。豈若汝為玅覺中人。湛然空廓。周徧十方乎。縱欲加害於汝。如風吹光。如刀斷水。終不能令光水之有動損也。不但不能加害。而汝反能化彼。汝喻如沸湯也。彼喻如堅冰也。沸湯若近堅冰。則煖氣逼而冰自銷殞矣。吾何畏彼哉。且彼雖恃其五通神力。而實勞擾無停。暫留不住。但為其客耳。所以成就其破亂禪定者。不在於客。悉由汝心中五陰之主人。若使主人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客則乘間而入。為惱為亂。若使主人當處禪那。惺惺了了。不受顢頇。則彼魔事雖強。無由動汝。其奈汝何。譬如賊劫主人。若主人深居不動。賊乃莫測。愈近愈恐。俗云強賊怕弱主是也。若主人自守不定。驚慌出走。鮮不為賊所執矣。夫其無奈汝何者。非汝力能勝彼也。良由明能破暗耳。葢汝住禪定。陰氣已銷。已入大光明藏。彼則咸受幽氣。住於昏沈冥漠之鄉。以暗近明。正如梟之入晝。羅剎之向陽。自然銷殞喪魄而去。安能久留。擾亂汝之禪定耶。信乎。惟覺悟者為無惑也。反是而若不明悟。則必被陰所迷。於彼虗幻境界。欣怖憎愛。亡失照理。不惟不能化彼。而反墮彼類。汝阿難如是。必為魔子。而成就魔人矣。即如摩登伽。其人殊眇劣也。縱能呪汝。祗破一戒。其害尚小也。且汝心猶清淨。未至淪溺也。若此等魔王。豈登伽之比哉。汝為魔子。而成就魔人。彼乃隳汝之寶覺全身。壞盡道果。入無間獄。喻如宰臣之家。忽遭天王籍沒。則不但失官罷職。而身且不免於形戮。展轉飄零。無可哀救矣。魔害如此。可不警懼而慎察哉。
○此下詳分五魔境相也。上科知動魔由於定切。則於魔之發端不驚。而預防無患。知成亂由於主迷則於魔之究竟不動。而自守惟堅。然而所現境相多端。不詳剖析。未必其不迷也。故今詳與分辨之。此雖談魔。而進修下手之旨存焉。學者不可不盡心也。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坐八角壇等是事道場。反聞專注心不流逸是理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即寂寂也)則諸離念(起信所謂心體離念等虗空界也)一切精明(即惺惺也)動靜不移。憶亡如一。(識忽起而為憶。如影現鏡中。識忽滅而為忘。如影滅鏡內。鏡體如故。故曰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散心之人。但對目前現境。惟覺一區光明。曾不知餘處皆暗。譬如黑夜對一室燈光而室外無邊昏黑也。今一旦不顧目前現境。專注聞中無邊法界。此定成就。則現境都失。方覺十方悉皆黑暗。譬如吹滅室燈連室也沒了。通天徹地。渾成黑暗。故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籠潭吹燈發明德山。正令入此三昧耳)。
(○又目前朗見山河等境。乃無明幻出。能見所見皆無明所為。以其聚見於眼。開眼則明。合眼則暗。見不脫於根塵。光全居於黑暗。執之為實。何有悟期。如夢中人不知是夢。但見目前明朗謂實明了。全不覺在昏沉黑暗之中。豈有醒時。今入三摩地者。要須頓捨目前幻身幻境。絲毫不緣。努力反聞。當在此中。方覺無邊黑暗。即同夢中人。覺知是夢。捨彼夢境。不更復緣。努力求醒。方覺昏沉黑暗覆壓迷悶也)精性玅淨。(離念自體精而不雜曰精性。逈脫根塵曰玅。雙超空有曰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暗室區覆曰區。牆字局滯曰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洞達一界或至小千)無復幽黯。名色陰盡。(如五重衣服。初脫最上一重也)是人則能超越劫濁。(常途劫濁。以人壽百歲時運入劫濁。總統五濁而名惡世。今此自晦昧為空。結暗為色。即入劫濁。無量劫來。長眠黑暗生死之中。然此濁體。全依色陰幽暗為之故。今色陰盡時。晦昧即開而超劫濁也)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堅執固結妄情癡想。於外四大。堅執為身外實有。於內四大。堅執為心所住處。由是固結不解。成此色陰黑暗之體也。十一色俱是色陰。皆屬堅固妄想)。
(○觀其所由。說者謂惟盡乃能觀之似不必然。只是出色陰之由。補上節之略耳)。
此敘色陰始終之相也。阿難當知。我所謂魔。不出色受想行識而已。先以色陰言之。汝坐道場。專注反聞。銷落諸念。所謂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也。其念既盡。是名離念。此離念相。猶如虗空。於一切時。惺惺不昧。故曰精明。於是與動靜之境無干。而動靜不移。與憶忘之識無預。而憶忘如一。此正打成一片時也。當住此離念精明之處。便可入耳根圓照三昧。此之定境。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眼所不見固暗。眼之所見亦暗也。眼之所見固暗。能見之眼亦暗也。此緣色陰所覆。精性玅淨之心。未能發光。故目前所見。惟是黑暗。此黑暗相。即是色陰區局性真。如屋宇然。故名色陰區宇。此即色陰未破之相也。若使心光發洩。障礙皆通。即肉眼所見。明明朗朗。十方洞開。而前之黑暗。皆化成光明。內徹五臟。外徹山河。天上人間。悉如指掌。名色陰盡。此即色陰已破之相也。是破色陰之人。則能超越劫濁。以劫濁乃空晦暗中。結暗所成。離此色陰。原無體故。所以盡則遂超耳。自今觀之。始知色陰之由。元從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如伐樹者。去其覆土。方見本根。今劫濁既開。觀見色陰之由。亦自然之理矣。
○問。諸色尚見。何以言盡。答。圓融中道。豈盡色成空耶。但盡陰不葢覆而已。良由真心元能隨緣現色。而色不異心。本自明徹。如珠有光。還照珠體。但從無始迷己為物。徧成障隔。又認物為己。而聚見於眼。是以永沉黑暗。盡失其徧界之明。豈惟不知本明。兼亦不覺現暗。彼時有學者。尚屬比量而知。方以覺得現暗。未能現量而見。豈即親證本明。到此躡解成行。入三摩地。於幽暗中。忍住一番。功夫到日。忽爾色陰雲開。親證本明。一切堅頑暗昧根塵。皆如琉璃。內外瑩徹。且不聚見於眼。而六根皆見。遠近皆如目前。是之謂色陰盡。豈壞色成空者。可比其萬一哉。
○此下色陰中間十境也。中間者。即色陰將破未破中間。所謂交互之處也。良以藏心統含四土。不離當處。不越毫端。秪因色陰所覆。豈惟不見上三。即同居一土。現前朗見。能幾何哉。尅論現見。特塵剎中一剎。一剎中一界。一界中一洲。一洲中一國。一國中一邑。一邑之中。亦但於所住所到之處。一區之明而已。一區之外。悉皆不見。悉是黑暗之境。然此黑暗中。一國一剎。乃至塵剎四土。無不包含。今入定者。既復捨彼一區之明。而全處無邊之暗。當色陰未開之際。反聞逼拶之深。心光所流。或近徹身境。或遠照十方。或淺射同居。或深臻三土。所謂忽遠忽近。乍淺乍深。皆色陰將開之前兆暫爾。非常有此十相。行人於此作證不作證間。魔佛異路。可不戒慎而加察哉。
○四土者。同居穢土。同居淨土。方便土。常寂光土也。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玅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鐘云雖是善相。取著成邪。任是惡相。若不取著。邪亦成正。境隨心轉也)。
此明外徹也。阿難。行人當在此幽暗之中。正好著力。精究研窮此玅明聞性。著些精彩。挨排將去。由斯研究。故得四大虗融。如雲如影。不復密織堅實。少頃之間。此身透牆過壁。了無隔礙。此名心光。洩露流溢。於目前堅礙之境。特因其精研功夫逼拶之極。暫得如是虗融。隨即失之。非同聖人證果。一得永得也。若使行人遇此境時。平平坦坦。略不介意。動止尋常。不生歡喜。不作證聖之心。則此境界。亦是過去宿習善根發相。未來入位開心先兆。可增信心。可誘精進。名為善祥境界。本無過咎也。若行人自無識見。又缺涵養。一遇此境。輒起證聖之解。則魔得其便。乘間而入。即受羣邪欺誑簸弄。漸成大害。至不可救矣。
○近世悟人云。上得秦公嶺。望見四部洲。從他四部洲。依然顧話頭。所謂不作聖心也。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玅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內徹也。阿難。行人復以此惺惺不昧之心。精研玅明聞性。其身忽然內徹。五臟開明。親見蟯蛔。以手拈出。而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是精光流溢於形體。亦但精行逼出。暫現此相。不可為常。而非同聖證也。若不作聖心。則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即受羣邪矣。所謂路途樂。終未到家者也。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魂藏於肝。魄藏於肺。意藏於脾。志藏於膽。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音。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內外俱徹也。前之精研。初能外虗。次能內徹。□□又以此心。合內外而精研之。至於二俱虗徹。□時除彼執受身形。安然無所遷改。其餘魂也。魄也。意也。志也。精也。神也。皆相涉入。而失其故位。故魂。則魂為主。而餘為賓。乃至入神。則神為主而餘為賓。如是其互為賓主。又聞空中說法音聲。一處說也。或聞十方同敷密義。處處說也。夫五藏內境也。空中十方。外境也。內虗。故諸臟涉入。外徹。故兩處齊聞。據其涉入賓主處。名為精魄遞相離合。或精離本位而合於魄。或魄離本位而合於精。餘四亦然。葢離則失本位。而合則就他位也。此由初聞六根互用。薰成善種。故於定中。偶一發露。非若聖人證入圓通。一得永得也。若不作聖心。則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即受羣邪矣。
○今夫刻意凝神。討論之極。則奇文麗藻。未甞經意。往往煥然得於夢寐。則精苦激發。神者偶現。類可知也。此上三科。雖分合內外。皆近徹身境也。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徧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毗盧遮那(此云光明徧照)踞天光臺。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現佛境也。行人又以此心專注反聞。至於澄露皎徹。而始覺之智融透。內光發明。而本覺之心發洩。於是十方。徧作閻浮檀色。無情徧成金界也。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有情盡作佛形也。於斯時也。忽見毗盧遮那佛。高踞金光臺上。四面有千佛圍繞。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而國土蓮華。俱時出現。此何象哉。葢因宿昔耳根。曾聞維摩華嚴等經。而心魂靈悟。所染習氣。今於反聞玅定之中。心光被研。照灼於此實報莊嚴諸玅勝界。尊特身相。夫實報深位所居。豈初心遽能親見。不過暫爾一見。轉眼即逝。非同聖人之實證也。若毫不為動。而不作聖心。即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而謂真證。即受羣邪矣。
○禪家謂佛來也打。魔來也打。即是此意。文喜親見文殊於笊籬上。急用飯匙打去。亦是見及此也。
又以此心。精研玅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虗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徧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空成寶色也。行人又以此心。精研反聞。照理綿密。無絲毫間斷。於過去之念。更加抑按。現在之念。更加降伏。未來之念。更加制止。深忍深定。超越二乘。及菩薩境。如是用功。鞭逼太過。忽見虗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或青黃赤白等色。彷彿切近寂光玅土。且此寶色。多分不礙同滿。交雜不礙各純。何緣而臻此勝玅哉。良由抑按功夫勇勝處。倍過常分。故所見玅境。非同淺淺。亦過其分。然不過定力逼發。暫得一見耳。非同聖人之一證永證也。若不作聖心。則亦寂光前兆。名善境界矣。若一作聖解。即受羣邪矣。
○鐘云。觀察者。審究妄心起處。抑按者。於起處遏捺之。降伏者。隨抑從順。制止者。恐後跳梁。更加防範也。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暗中見物也。行人又以此心。研究挨拶。澄徹清明。至於精光不亂。則心光凝定。不為明暗境移。忽於夜半暗室之中。見種種鬼神精魅。奇形怪狀之物。了然分明。不殊白晝。而此暗室中原有之物。依然如故。亦不除滅。此何故哉。葢鬼神精魅。恒雜人居。而互不相見。今由用心細密。而見亦密澄。故尋常所不見者。今皆洞見。然亦不過研究澄徹之功。暫時發露耳。非為聖證也。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矣。
○曾聞有人在靜室中坐。忽見一人。自地而出。一人從壁中來。對語良久。各復原處。又有見三五躶形人。高一二尺。竊室中米。旁若無人。如斯之類。難盡舉也。
又以此心。圓入虗融。四肢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身同草木也。行人又以此心。反聞功切。虗融之極。忘身如遺。忽然四體同於草木之無知。燒亦不覺。斫亦不知。惟不覺不知。故火不能爇。割肉同於削木。此何故哉。良由五塵併銷。四大排遣。純覺遺身。故無傷觸也。然亦偶爾發露。暫得如是。非如聖人之證得性色真空也。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矣。一作聖解。即受羣邪矣。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徧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徧滿空界樓殿華嚴。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覩界覩佛也。行人又以此心。成就清淨。純理無雜。心淨之功。至此已極。忽見十方大地。皆成佛國。七寶光明。具足徧滿。是見同居淨土也。又見諸佛徧滿。樓殿壯麗。是見淨土現在如來也。又見地獄天宮。上下無礙。是見同居穢土也。此何相哉。良由未入定前。諸經教中。聞說淨穢二土。隨起欣淨厭穢之念。凝想日深。薰習成種。今於定中。反聞逼極。心光所灼。故悉發現。雖是實境。仍同幻化。非同聖證。真得寂光土也。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遙見遙聞也。行人又以此心。窮極反聞。到極深極遠處。忽於中夜。心境俱靜時。遙見遠方。市井街巷。歷歷在目。親戚眷屬。咸聞其語。此何相哉。良由研究功夫。逼迫其心。逼極而心光飛出。故障隔之處。皆能見聞。此亦暫時光景。非同聖人證得無邊剎海。不隔毫端也。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矣。
○交光曰。予親見河南一僧在潞。偶然靜坐。忽見鄉閭市井宛然。見其兄於路被官責打。此是白晝。計其時日。不久鄉人至潞。問之。乃分毫不爽。此必宿昔禪定善根。故偶現如此。惜其僧不知自重也。
○總上九科。不出四土身境。一二三六七共五科。同居近相也。四五兩科。後二土相也。八九兩科。同居遠相也。獨方便土相。未特顯著。或可該攝於同居淨土之中耳。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行人自見)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玅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銷歇。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魔事發端也。上之九科。皆初心反聞。入三摩地。定心逼極。所發善境。非魔所為。要須作證。方成招魔之端。今此科是大定中。不為上之九境所遷。色陰將破。振裂動搖。魔心慌越。萃於斯時。故魔擾於是而發端也。又以此心。研究反聞。已到至精至極之地。實與諸佛心精脗合。而色陰將破之時。行人忽見自家是箇善知識。形體變移。或變佛菩薩。或變天龍羅漢。少選之間。遷改不定。此由未定之先。曾有邪心。含受邪種。至此忽然發露。非真見聖也。又或防心不密。遭天魔入其心腹之中。令行人無端說法。能通達無邊玅義。既現虗影。又發狂慧。豈為聖證哉。若行人知是魔力所持。而不作聖心。則不為魔罥繫縛。而魔事消歇矣。若當作真實心開。而作聖解。即受羣邪矣。故用心者。不可不察也。
○行人用功。自淺而深。魔魅肆擾。由微而著。故此節與下受陰十境。皆且暗中入心。令自發亂。直至想陰中。方乃飛附旁人。顯然誑惑。舊說善知識即作旁人。說法亦即指彼所說。豈有發端之初。即遣實人來惑亂哉。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此總結色陰十相而勉令覆護也。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所現之境。皆是行人自己禪觀。與堅固妄想。交攻互戰。或勝或負。現此十事。如一善境現。即是觀力勝妄想。暫現復隱。即是妄想勝觀力。由互出互入。不得互融。此魔之所以乘間而入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己之見地。與佛何似。功用與佛何如。但逢此暫現因緣。迷而不悟。便謂高登聖域。是未證謂證。未得謂得。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所謂初登於天。後入於地也。色陰魔相如此。嗚乎。如來終當入滅耳。況從此以後。正法少而末法多。汝等當依如來今日之教。於如來滅後。以至末法之中。廣將此義。宣示將來修禪觀者。令彼曉了。無令天魔。得其方便。於以保任維持。遮覆護衛此大定。而共成無上道焉。我今囑汝。汝其勉哉。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止觀雙修耳門。即入流之觀。亡所之止也)色陰盡者。(於上之十境。或備經。或不備經。俱要明識。不為所惑。功夫到日。色陰自有盡時。後皆放此說之)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喻若有所得也)心觸客邪。而不能動。(喻未能用也)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即受陰盡也)其心離身。反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即能發自在用也。當知此不同坐脫而不能來者。彼但於前幽暗位中。憑定力以坐脫耳。所以九峰不許泰首坐也。此則色受俱開。體用俱備。去來無滯。洞山法慶等。是其人矣)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虗明妄想。以為其本(受陰無體虗有所明。故名虗明妄想)。
此敘受陰始終之相也。阿難。彼善男子。修大定中。前之十境不亂。則色陰盡。而位當初信矣。此色陰盡者。如明目人。處大暗室。到此徧成光明。見諸佛心。如明鏡現像。葢諸佛心。即我玅覺明心。眾生向外馳求。終不能見。今於自心開處見之。本不在外。豈不親切明白也。既是自心。而復親見。故若有所得。若實得其體也。但未能稱體而發自在用耳。喻如睡中被魘之人。明見醒中之境。但為心染客邪。為所覆壓而不能動。色陰已開。受陰覆人之狀。亦復如是。是則名為受陰區宇。謂有體而不能用。便是受陰區局葢覆處也。夫心本不局身中。無始執迷。非局而局。生局現陰。死局中陰。無時不局於身。安有離身自由之分。若魘咎一歇。則其心離身。而能反觀其面。或去身外。或住身中。自由自在。視此身如傳舍。而無復留滯隔礙。此之謂能用也。此受陰已盡相也。夫受陰為身見之本。身見為諸見之本。既受盡離身。身見解脫。故能超越見濁。由此而觀。可見心本不在身中。但是受陰妄為領納。虗以發明。以虗故受。以明。故受之而不謬。是則受陰之由。虗明妄想以為根本而已。行人可不加察哉。
○鍾云。神仙家出神。與今經所說略似。而實不同。彼有心求之。此無心得之。彼自謂玅用。此不作聖心。前色陰中。少選之間。自能出礙者。欲出也。遙見遠方。逼極飛出者。漸出也。此去出自由。無復留礙者。玅乎出也。後想陰中。其心離形。如鳥出籠。而上歷聖位。得意生身者。玅之玅也。彼有陰神陽神之說。色中二處。未別陰陽。受陰所說。彷彿陽神。想陰所說。則非彼陰陽所及矣。彼屬妄想精魂。此修正覺三昧。根源自殊。總之破色受二陰。而想行識三。居然未破。亦何足奇。而生奇想。便言證聖。皷發魔事宜矣。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明。內抑過分。忽於其處。發無窮悲。如是乃至。觀見蚊蝱。猶如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此名功用抑摧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消歇。若作聖解。則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下十節明受陰將破未破之相而此先明內抑生悲也。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色陰已開受陰未破之中。得大光耀。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其心發明。悟得一切眾生。皆同具此光明玅理。而枉受淪溺。却乃自責自咎己之執迷。不早悟度生。而內抑過分。忽於靜虗。發無窮悲心。以至觀見蚊蝱之微。亦如己子。而憐其無知。愍其墮落。不覺流淚焉。此雖亦是同體之悲。但由功夫摧抑太過而發。於正受中。不宜有此。必行人知非而悟。方得無咎。而非同聖人證得之同體大悲也。若能覺了是妄。而不為所迷。所謂悟也。漸悟漸止。復還正念。則內抑之悲久自消歇矣。若作聖解。自謂已得諸佛大悲。則有悲魔乘間而入。見人則悲。啼泣不止。遂失正受。起無量顛倒邪念。而下從淪墜矣。
○摧抑過越者。本欲興悲策進以破受陰。但自抑太過。失於慈柔。反成招致魔附之端也。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勝相現前。感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消歇。若作聖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見惑是受陰根本故。此下皆言見色陰消也)。
此明招致狂魔也。阿難。又彼修大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已消。如脫外衣。受陰明白。如見內衣。此時佛心明鏡。勝相現前。一向雖聞心佛無二。未曾親見。今既一旦得見。故感激過分。而發大勇猛。其猛利之心志。已齊於諸佛。自謂不歷僧祇。立地成佛。本為進破受陰。而忽高舉齊佛之念。至於陵節粗率。過分越禮。豈知理雖頓悟。事要漸除。功用中。安容此陵越乎。是必自反知非。乃得無咎。而非同聖證之不歷僧祇獲法身也。若能覺了不迷。則此陵越之心。久自消歇。若作聖解。而謂直下承當是聖。則有猛魔。乘間而入其心腑。逢人自誇。我慢無比。乃至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必失正受。而從淪墜矣。
○問。頓教不立階級。一超直入。與此何殊。答。彼為高惟聖境。自限蹭蹬者。施應病之藥耳。非一向以圓融而礙行布也。請詳宗門信位人位之旨。則頓教人。豈全廢於位耶。吁。破色陰之聖人。謂三祇劫。一念能超。尚名陵率過越。引狂魔而入淪墜。今之自謂得向上一著。效顰訶佛罵祖者。不知破幾陰。得何位。亦敢大言自誇。我慢恣肆。恬不知畏。聖有明文。何不省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前無新證。退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逈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於一切時。沉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病在一撮字)懸在一處。失於正受。當從淪墜(此偏於定也)。
此明招致憶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受陰未破。前無新證。色陰已盡。歸失故居。當此之際。但應定慧等持。入流亡所。久可尅功。顧乃智力衰微。莫能照見。墮在兩楹。無所依倚。入中隳地。前後皆迷。迴無所見矣。却又偏用定心。絕無慧水灌溉。而忽生枯渴。時時刻刻。深思沉憶。不敢走作。將此沉憶不散。以為破受精進之功用。此名偏用定力以修治其心。無照見受體本空之智慧。故自失其方便也。若悟得慧少定多。而還復等持。庶無過咎而已。豈為聖證哉。若作聖解。謂此心沉憶之定。證聖當然。則憶魔乘間而入。日夜撮心。懸掛一處。失其本定。而從淪墜矣。
○問。古人謂寘心一處。無事不辦。何以異此。答。彼為散亂多者。作對治藥耳。非一向懸心為精進也。且撮字懸字。多少費力。多少不自在。視寘心一處者。是非判然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慧力過定。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已疑是盧舍那。得少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此偏於慧也)。
此明招致足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慧力多於定力。失於慧之猛利。以諸殊勝之性。懷抱於心胸之中。謂佛性本來具足。不假修成。自疑己身已是盧舍那矣。何處更有盧舍那。更須求進乎。於是得少為足。不復前進。所請太尊貴生也。此名用心之處。亡失恒審。不能恒常審試。自德與佛德何似。唯是溺於己之知見。以為即是佛知佛見。而執性廢修。以至於此。若能省悟。審知五陰尚未全空。安能齊佛德用。則可復於無過。其非聖證也可知矣。若自任舍那。而作聖解。廢修不進。則有一種下劣易於知足之魔。以類相附。入其心腑。大發狂言。曰我得無上第一義諦。言我言得。具足人法二執。第一義諦。豈有是哉。失於正定。而從淪墜。所必然矣。
○問。先德云。心本是佛。不假修成。何也。答。此為惟執修成孤負己靈者。作對治藥耳。然亦有令人大死一番。竿頭進步。極盡今時等語。何嘗廢修證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此與偏定科全同)歷覽二際(即中隳地也)自生艱險。於心忽然。生無盡憂。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劒。自割其肉。欣其捨壽。或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愁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破受之新證未護。破色之故心已亡。歷覽此色受二際。前不粘村。後不著岸。如立懸岸。恐遭墮落。見此艱險。心生大憂。過憂不知。展轉成顛。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厭活求死。止想解脫。此憂元從戒慎恐懼中來。亦是修行。但彼太甚。無復解慰方便。遂至如此。若使解得大道甚夷。放下便是。有何過憂之咎。且多憂豈為聖證哉。若一向執憂是聖。而不肯自寬自解。則有常憂愁魔。乘間而入。或執刀劒以自割。或走山林而避人。發大風顛。失正受。而從淪墜矣。
○祖師云。大道迂濶。忙作甚麼。又云。默默自知田地穩。騰騰誰放肚皮憨。又云。放四大。莫把捉等。無量方便。皆可忘憂。豈使魔得其便也。
○鍾云。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憂魔生焉。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憶魔生焉。何別。一是見前後雙脫。不欲守前。不欲向後。從中別求一路。是以晝夜撮心。懸思掛念。而憶魔入也。一是見前後雙脫。又欲守前。又欲退後。二念交發。不知何從。是以計無所定。徬徨愁悶。而憂魔入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處清淨中。心安隱後。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於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喜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處清淨中。心得安穩。忽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而不能自止。此名偶得輕安。無慧力以自禁。若以慧眼觀察。方得淺證。何足深喜。則喜風自息。仍歸無咎。為其非同聖證也。若謂樂道乃聖心宜然。喜而不止。則喜魔乘間而入。見人便笑。自家歌舞。謂刀山火聚。總是道場。酒肆婬房。無非解脫矣。豈知清淨心中。纖毫不立。既失正定。能免淪墜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自謂已足。忽有無端大我慢起。(七慢之一。諸慢之總。七慢者。單過慢增邪我卑也)如是乃至。慢(於劣計己勝。於等計己等。為單慢)與過慢。(於勝計己等。於等計己勝。為過慢)及慢過慢(於勝計己勝為慢過慢)或增上慢(未得謂得。計劣己多。為增上慢)或卑劣慢(對多勝者。自甘劣少。不敬不求。為?劣慢)一時俱發。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此名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葉。或是疊華。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實為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憶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便生滿足。自高自大。不求師印。忽有無端大我慢起。持己凌物。趾高氣揚。乃至單慢。以及卑慢。一時俱發。彼其心中。雖如來亦在所輕。況聲聞以下乎。此比前偏慧多狂。其過更甚。彼但謂本來同佛。此更謂超越諸佛也。慢之所起。皆由見得自己尊勝。無慧以救其弊。若有省察之慧。見得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尚不見有一眾生可慢。況諸聖乎。是則我慢之非聖證也。夫人而知之也。若執迷不改。而作聖解。則慢魔乘間入心。忽塔廟而不禮。毀經像而不顧。至謂檀越。佛像是金銅土木。佛經是樹葉疊華。自身活佛。反不恭敬。崇此土木何為。檀越信之。果然毀碎埋棄。誤己誤人。其罪重大。入阿鼻如箭。亦其自失正受而甘從淪墜也。伊誰責哉。
○問。臨濟之不禮祖塔。丹霞之燒木佛。德山說一大藏如拭涕唾帛。巖頭說祖師言句是破草鞋。非大我慢乎。答。此為執外求而不達自心。執言教而不肯進修者。作此竣厲語以激之。乃一片真慈也。若使祖師真有慢心。且亦不免泥犁。況其他乎。
○近代此魔。徧地皆是。信口胡說。大言不慙。欺己欺人。昧天昧地。讀經至此。當亦悚然知畏矣。
○鍾云。慢有七。經缺邪慢。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於精明中。(即佛初示識精明元也)圓悟精理。得大隨順。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己言成聖。得大自在。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後生。墮阿鼻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名招致輕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色陰已破。故得精明。受陰將盡。故能圓悟精理。獲意生身。故能得大隨順。所向如意。而忽生輕安。離諸粗重。輕也。豁悟自在。安也。既生輕安。遂自以為滿足成聖。得大解脫矣。不知此但一時開悟。暫現此境。覺得身心如雲如影。離重濁而獲輕清耳。行人悟得輕清是暫。急須吐却。則可無咎。豈有聖證。何足自滿哉。若迷而不悟。坐定輕清窟中。不肯拖泥帶水。努力向前。則魔以類附。使之滿足自畫。卒為無聞比丘。不但自誤。而兼誤多人。加以悔恨謗佛。墮阿鼻獄。失於正受。而從淪墜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於明悟中。得虗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噉肉。廣行婬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破佛律儀。誤入人罪。(疑是誤人入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空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十方洞開。豁然明朗。於明悟中。得虗明性。寂爾無法可得。其心忽然歸向永滅。見得無作無受。撥無因果。而因果皆空。只見空心現前。其餘一切斷滅。皆由取著虗明。遂至於此。若悟此空是惡取空。非究竟空。則無過咎。然則斷空豈聖證哉。若作聖解。而守定不改。則空魔入心。使其執空謗戒。自謂飲酒食肉。一切皆空。行穢行婬。無非是道。見持戒者。為小乘。為執著。見破戒者為大乘。為徹悟。且鬼入已久。香穢莫辨。甚至等屎尿於酒肉。破律儀而誤人入罪。其失正受而從淪墜也必矣。
○問。如誌公羅什三車蜆子酒仙布袋等。則又何如。答此皆大菩薩應身。借此以作佛事。而為人解粘去縛者。豈撥無因果之謂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味其虗明。(上只得虗明性。今則躭著愛樂矣)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為貪欲。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慧自持。誤入諸欲。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平等猶云大家也)其行婬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於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千萬。(玩後王難句。則凡愚似專指女人。然行婬安得如是之盛。佛言不妄。當來末法之深將必有矣)魔心生厭。離其身體。威德既無。陷於王難。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欲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覺得虗明有味。味著不捨。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因味生愛。愛極發狂。遂變正欲而為婬欲。葢禪定中。發於玅觸。自在受用。不可為喻。有言過於婬樂者。即引婬欲之端也。此明是定中玅觸受用。安順入心。乃無慧力操持。而誤入諸婬欲。正好用慧觀察。一切不受。捨寘透過。庶免過咎。豈可視為聖證哉。若迷而不捨。而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心。令其說欲為道。自己行欲。又化人行欲。所攝凡愚女人以供我欲者。數滿千萬。然所仗者。魔鬼力耳。及魔厭而去。神通即無。以攝愚故。明陷王法。以誤人故。幽入無間。宛轉零落。失正受而從淪墜。何可救哉。
○上科見惑所攝。此科思惑所攝也。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受陰用心交互(交互意同前科。而指文小異。如得光耀。乃至得虗明性。見觀力勝妄想也。發無窮悲。乃至無限愛生。妄想勝觀力也)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此總結受陰十相也。阿難。如是十種禪那所現之境。皆是受陰與用心。交攻互戰所現。但眾生頑迷。不肯自忖自量。逢著此等因緣。即不能諳其名字。不覺是過。而妄言登聖。大妄語成。則墮無間。言登反墮。殊可憐憫。汝等亦當將我今日之語。傳示將來。庶令眾生開悟。天魔退舍。末法之中。咸得保持覆護而成無上道也。阿難勗哉。
○按此十種。魔事已成。非但如前引發之端。所以異於色陰也。然亦但言魔以類至。暗入人心。令其不覺自顛。而未及於天魔飛精。所以異於想陰也。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五十五位。前加乾慧。後加玅覺。為五十七。并前三漸恰滿六十也。問何故凡身便能歷位。答此約圓頓。最利之根。不實取證。即以凡身。上歷諸位。以顯圓融不礙行布。如善財龍女之類。非若別教皆實取證歷三祗而後得果也)得意生身。(喻如意去疾速無礙。而有三種。一入三昧樂意生身。謂心寂不動。即相似初信至七信。入空位也。二覺法自性意生身。謂普入佛剎。以法為自性。即相似心八信。出假位也。三種類俱生無作意生身。謂了佛所證法。即九信十信。修中位也。常笑學仙者。以出陽神為勝事。不知釋宗淺位。三意生身玅超無比。何況深位之十身乎。而顧妄謂陰神。真無知之言也)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此敘想陰始終之相也。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則見惑已盡。而分別我執亦盡。然思惑未除。俱生我執猶在。習漏未盡。直至七信位。不受後有。方為漏盡。此當二三信中。故未盡也。然雖不得漏盡。無四果之六通十八變。而受陰已盡。不執身相。故能心離其形。如鳥出籠。所向自在。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舉別教之經生累劫證得一分。方到一位者。能以凡身而頓歷之。所謂圓融不礙行布也。於是得意生身。隨往無礙。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焉。此皆受盡之相也。然雖得意生身。而想陰未破。正如魘咎雖歇。而熟寐未醒。猶作寱語。此寱語人。自己雖不知作何等語。然所出寱言。已成音韻。而有倫次。令醒悟人。咸曉其語。是則名為想陰區宇。葢為受所覆者。見聞雖周。而全無用。喻魘不動。為想所覆者。雖比前有用。而未能圓照生死。喻魘雖去。而尚說夢話。非是醒言。別無所知也。此想陰未破之相也。夫覺明如鏡。浮想如塵。塵動鏡靜。若動念盡。而浮想消除。則於覺明心體。如明鏡當臺。一塵不受矣。塵淨而鏡體自明。想除而覺明自淨。則三界一類分段生死。皆能知其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而首尾圓照。此則想陰已破之相也。想雖居於五陰中間。而前二後二。皆依妄想。而粗細不同。何況一切根隨煩惱。離此想陰。畢竟無體。故想盡而超煩惱濁焉。觀此想陰之由。則融通妄想以為其本。葢想能融變。使心隨境。使境隨心。如想酢梅。口中水出。能通質礙。故曰融通妄想也。想陰始終之相如此。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飛者。速遣之意。如飛撽飛票之飛。精即魔黨。諸鬼魅也。附人者。另附他人。葢受盡者不能入其心腑故。假旁人惑之也)口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其人即所附之人也)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坐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求巧之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此三句是魔惑行人。徹底主意。葢行人三學無缺。策進如飛。魔宮震恐。而設謀擾亂。惟期破戒。導淫則定慧俱納於邪。身為魔子。魔乃晏安。若智強者。即此反為照魔之鏡。任其神變莫測。但察毀戒誘淫。即知是魔何至為彼所惑哉)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求巧之子說法之師)俱陷王難。(妖言惑眾王法必誅)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思惑是想陰根本故。此下十種。皆由貪愛而起也)。
此下十節明想陰將破未破之相而此先明貪致怪鬼也。阿難。彼善男子。受陰已盡。見聞徧周而虗。離身作用而玅。中間不為十境所惑。而不遭邪慮。以此虗玅之圓定。發明受盡境界。行人當此三摩地中。正好一念不起。挨拶前去。奈何心愛圓明。於圓定發明者。起一愛心。欲令覺心圓明。無不了知。而善巧方便。無不成就。將欲度生以行教化。故發憤銳思。而貪求善巧。只此一貪。便是動魔之本矣。爾時天魔。見其受盡定深。己自不安。乃候得其貪巧之便。即飛遣精魅。另附一人。無故自能口說經法。葢求善巧者。亦以善巧惑之也。其所附之人。不覺為魔所著。自言己身已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人前。敷座說法。恐其不信。又假神變以服之。須臾之間。或比丘。或帝釋。或婦女。或比丘尼。形像不一。皆令彼見。或夜寢暗室。身有光明。種種神異。那得不動。是求巧人。既愚且迷。見其如是。即傾心曰。此真菩薩也。可不信其教化哉。於是昔之定心。今已搖蕩。菩薩曰。律儀可破也。是人即破之。菩薩曰。貪欲可行也。是人即潛行之。所謂平生之力。壞於一旦。一一墮其術中。不復能出矣。且不特此也。是說法人。口中又好言災祥休咎。變異怪誕之事。或言如來某處出世。如近世彌勒佛下生之類。或言劫火該死多少人。或言刀兵該死多少人。如是恐怖於人。令其棄家逃走。家資耗散。及至臨期。了無其事。如此者。名為怪鬼。即是貪習遇物成形者。至於年老成魔。方為魔使而惱亂是人也。及其厭而去焉。彼人威福頓失。妖妄禍發。求巧之子。與說法之師。皆束手被誅。而陷於王法矣。魔害如此。可勿覺乎。是故汝當先覺。使眼如明鏡。心如牆壁。縱魔黨紛列。不能窺覰。何墮落輪迴之有。若迷而不悟。皈依順從。隨他脚跟所轉。則毀戒宣婬。其墮無間也。必矣。
○問。教中聖位。俱無墮義。既上歷聖位。何故復墮。答。權漸中。經劫歷位。剋定取證。故證聖即無墮義。如走者登山。匐匐層梯。節節歇息。遲則遲矣。而有升無墜。若圓頓不歷僧祇。一超直入。中間更不取證。直以初住為第一峰頭耳。故曰從是凡身。足見不取聖果。又曰上歷聖位。足見但是速以歷過而已。如飛鳥升山。舉翼即過無數梯層。速則速矣。而升墜不定。或驚疑於上。或牽愛於下。緩翼之間。已落千巖之底。故知識陰未開。未入圓通以來。不妨有墮義也。或曰。若是。則圓頓反劣於漸教乎。曰。是何言與。圓頓歷時無幾。而彼教經劫紆迴。何止如圓頓之升墜乎。且圓頓以悟為要。如飛者恃翼。墜固易墜。升亦易升。如經文云。悟則無咎。即將墜而復升也。況秉圓頓上根者。多能愛求念絕。凡聖情忘。自無招魔之愆。特佛慈曲為囑護。以戒備不虞而已。
○道開曰。近世曇陽子之類。即此魔也。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提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如南天台北五台。化人之國。崑崙之墟。乃至十方諸佛國土。無不徧往。豈知無邊剎海。不隔毫端。果熟因圓。自然發現。不必貪求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菩提。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不自變而變他形成佛相者。由彼貪求。經歷佛土。故現剎土之佛。以投其好也)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土不一佛故人人皆變化)是人(即求遊之人也)愚迷。惑為菩薩。婬逸其心。(化定心而縱蕩不拘也)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魔口之中)好言諸佛應世。其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指目前皆是佛土者。以彼好遊蕩故。以此誘之也)其人(亦指行人也)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興。種智消滅。(從他故邪見密興。舍己故種智消滅也)此名魃鬼(淫習遇風成形者)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二貪求經歷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綿脗。(綿密也脗合也)澄其精思。貪求契合。(澄者靜深不動也。契合者謂以此心。上契諸佛。下合眾生也。殊不知工夫若到寂滅現前時。自然上同下合。不必貪求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謂心開之人。念念不同。如下文所云也)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自開悟至此。皆現密契之事以惑其心也)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纏綿愛欲以遂其所求也)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魔口中也)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由彼求上契佛心故。言種種諸佛以誘其契也。女佛如近世以觀世音為女人之類)其人見故。(見其密默開心之勝事。遂并其妖言而總信之)洗滌本心。(將昔日正定之心。洗滌無餘)易入邪悟。(變易而入邪知邪解)此名魅鬼(誑習遇畜成形者)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三貪求契合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根本。(愛窮萬化之根本)窮覽物化。(如烏何因而黑。鵠何因而白。松何因而直。棘何因而曲之類)精爽其心。(奮精神竭心力也)貪求辨析。(欲一一洞徹根底也。然此皆是如來盡性之事。而初心妄兾。是見卵而求時夜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元即根本也)善男子處。敷坐說法。身有威神。摧服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諸人即領魔法旨。遞相轉化。今在會中者)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涅槃菩提法身三常住果也。父父子子雖一脉相傳。而生死各不相代。且畢竟有時休。豈同法身之常住乎。推世法而謬濫佛法。非魔而何。近時滿耳。皆此魔言。聞者當速掩耳以避之也)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此又推穢土以謬濫淨土。而撥無淨居金相。如今之說。心淨即是西方。別無蓮華化生者。由彼貪求化元故。指目前斷滅者為常住本。穢污者為清淨根。以投其欲也)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先心本欲辨析萬法深本。今因魔摧伏。反以肉身相生最鄙淺事為化理元。而謂佛三常住果亦不出此。乃至撥無佛境。但執目前是則初求玅智。終淪至愚。豈非大失其辨析之初心而隨人顛倒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將魔心推究以為至理)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既令魔黨宣穢言以扇惑已。復出穢言以印證)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大意無非誘人恣淫破戒壞大定爾)彼無知者。信是穢言。此名蠱毒魘勝惡鬼(恨習遇蠱成形者)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四貪求辨析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懸應。(謂多生有緣諸聖來應化也)周流(求之不止)精研。(竭誠求之)貪求冥感。(希感動於本善知識也。且感應之道。如水清月現山鳴谷應。豈可以意求。一有此心。邪魔乘間而應之矣)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坐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魔附之身)如百千歲。(現老人相)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飲食衣服臥具藥餌)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因見其年老故知是先世之師前生知識。此正冥感懸應之事也)別生法愛。粘如膠漆。得未曾有。是人(求感之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既詐現冥感之事。復詐陳冥感之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有別言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佛何住乎魔言可笑)彼無知者。(即求感人)信是虗誑。遺失本心。此名厲鬼(瞋習遇衰成形者)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五貪求冥感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詳玩魔事此科當是貪求宿命。疑與下科顛倒差誤。今補下科之文於下)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愛知見者。欲盡知三世之境。而研尋處貪未來宿命偏多。不知知見立而邪魔入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知)善男子處。敷坐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即宿業也)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勅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肇端也。此二句他心通也)佛律儀外。重加精苦。(如㧞髮薰鼻臥杵臥棘之類)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攻發陰私欲人信伏已也。似與。眼耳二通無干)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此大力鬼(即上上品神通力大之鬼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六貪求宿命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知見。勤苦研盡。貪求宿命。(此應在前科。今補前科之文於下)心愛深入。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靜謐是禪定極境。法華所謂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之處。初心不應躁求。今且不但只求寂靜。意欲靜極發通備知幽隱之事。此所以招感魔事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求謐之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聽法得珠那能不惑)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冊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此化畜生取聽法者。所得之珠。而授之說法之師。然後著其體也)或誘聽人。藏於地下。(先以暗埋然後對眾出之誘人驚信也)有明月珠。照耀其處。(對眾之言)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如言得珠)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此下皆指魔附之人)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食少形肥皆惑人之事也)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寶藏埋藏聖賢潛匿皆陰隱之事。所以投求陰者之好也)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婬。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州嶽城隍等。世間所謂正神也。而亦為魔使者。由其宣淫破律故。為魔眷而不敢違命耳。可見不持戒律。俱難保其為正神矣)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此三句似指山林之神)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七貪求靜謐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神通神力但得六根互用自然具足。豈可貪求。一著貪求。便招魔事。所以古人只貴眼明。不貴神通。仰山點羅漢云。神通即不無。佛法還讓老僧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魔附之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如此土冷謙是也)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惟於刀兵。不得自在。(不堪刀兵顯是邪魅)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復令人旁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讚歎行婬。不毀粗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如近世比臍度氣之類)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龍亦成魅。如今日黃河活龍王之類)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八貪求神力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妄想盡而真空顯。生滅除而寂滅現。深空寂滅非可貪之境也。一起貪心。便有魔擾矣)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於大眾內。其形忽空。中無所見。還從虗空。特然而出。存沒自在。(出則存入則沒)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栴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因貪空而現空。因現空而併現諸相)誹謗戒律。輕賤出家。(即此便可驗其為魔神怪何足畏乎)口中常說無因無果(因果空)一死永滅無復後日(死後空此論儒家盛執之)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謂諸凡之證聖者。雖不空寂。猶不斷貪欲。我輩何為而不行乎)受其欲者亦得空心。(受其教而行欲者。亦得空心。魔力攝持與之俱化也)撥無因果。(以上皆撥無因果也)此名日月薄蝕精氣(二曜相迫而致相虧蝕。則沴氣成精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問金玉無情之物。何得出生。答如萇弘之血化碧。此碧便非無情矣。大約天壤間。何所不有。惟少見者多怪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九貪求深空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分段生死。自三果以下。見思未盡者。皆有之)頓希變易(變易生死。斷見思盡。生法性土者受之。二乘無學登地菩薩是也)細相常住。(變粗身為細質。易短壽為長齡。此是羅漢境界。行破之後。自然得之。今此躁求。故招魔事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意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里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至遠成近。此五通中神境通也)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至近成遠。皆詐現可延可促。以投其欲也)因此心信疑佛現前。(驚異其事認優孟為叔敖也)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無始根元之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眾生諸佛皆由他生。其長壽豈有紀極。所以投其本念也)此名住世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上別有此魔王居處)使其眷屬如遮文茶。(此名嫉妬女。又名奴神。即役使鬼也)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此云啖精氣。即毗舍遮鬼。隷四天王部下。)未發心者。(已發心則護人未發心則害人)利其虗明。(利彼人定力虗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或時不必附人說法而親現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金剛身。則稱金剛而與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欲。(現美女則行淫欲。如小說遼陽海神之類)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既自見魔現與之行欲。他人不見。謂彼。獨言。彼實與魔言也)聽若妖魅。(徐而聽之即此行人亦似妖魅矣)前人未詳。(前人即行人也。不詳其意。誤中其謀)多陷王難。(以妖䍦法)未及遇刑。先已乾死。(肝腦竭也)惱亂彼人。以至殂殞。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十貪求永歲竟)。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昔佛住世時。諸魔壞法。佛神力故。皆不能壞。魔作誓言。如來滅後。依教出家。破壞佛法。佛即墮淚曰。無奈汝何。譬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是知末世壞法比丘皆魔侶也)或附人體。(或附比丘)或自現形。(自現比丘)皆言已成正徧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自說法之師傳與弟子。如是相傳。總是一婬。總是邪精所魅也)近則九生。多逾百世。(害延後世。源流不絕。何其長也)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大阿羅漢)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見諦直正)深信(樂欲無厭)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慧眼圓明洞照魔奸)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觀佛遺。難足知阿囑四分入滅亦假示現。而依佛留願在世冥救也)。
此囑當機留願度生也。阿難當知。此十種魔者。曾有誓言。於後末法世時。削髮披緇。入我法中。破壞我教。雖如來無可奈何也。且自起初惡魔所附之師。傳與弟子。代代相承。婬婬不絕。自九生以踰百世。害亦長矣。此教盛行。令真修行之人。生為魔眷。死作魔民。失正見而墮地獄。再無出頭日子。害亦烈矣。降魔護正。非子而誰。是故汝今未須先取寂滅也。縱使已得無學。亦當且留悲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度此正心深信之眾生。令不著魔。而得正知見焉。庶於汝所云。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者。為不虗矣。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一大事已明。此恩可不報乎。然汝無別可報也。遵依今日佛語。留願度生。流通教法。即名報佛之恩。庶於汝所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者。為不虗矣。汝勉乎哉。吁。欽聞斯囑。而不痛心下淚者。木石人也。
○總結獨多此一段。與前後不同者。以此十魔。破佛律儀。更甚於四陰諸魔。故須苦口叮囑也。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此與前稍異。前之忖量。謂不忖己之所造勝劣與佛何如也。此之不忖。謂不忖說法人之真假也)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此亦異前。謂得聖師而登聖果也)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前專責阿難。此等字兼囑大眾)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此總結想陰十境而勉令覆護也。講與前同。
○尊者所以結集諸經者。受佛囑也。即今教法流通。孰非尊者憫世之心。悲救之力耶。
楞嚴說通卷九
卍續藏第 15 冊 No. 0303 楞嚴經貫攝
楞嚴說通卷之十
巴縣居士非眼劉道開纂述
成都沙門離指方 示鑒訂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虗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粘。過無踪迹。虗受照應。了罔(無也)陳習。惟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環師謂。由緒為識陰。而生基為行陰見二陰深淺之殊。圓師謂。各命為別相。同生為總相。定二陰細粗之別。皆宜深玩之也)猶如野馬(田間游氣春晴伏地。可見狀如水而光如燄。渴鹿認以為水。而實非水。即陽燄也)熠熠清擾。為浮根塵(浮根四塵謂肉身也)究竟樞穴。(門簨曰樞。門臼曰穴。皆動轉之要處)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陰妄想。以為其本。
此敘行陰始終之相也。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從前十種。若俱透過。或終始不起愛求。或魔來便能先覺。如是久久。想陰自有盡時。凡人寐中有夢。寤中有想。夢乃寐中之想。想乃寤中之夢。皆獨頭意識所為。想陰之體相也。若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皆滅。由寐無夢而寤無想。故寤寐一如。而性覺玅明。虗靜不動。正如晴明太虗。纖雲盡淨。逈無所有也。且粗重塵影。即是法塵。全依想陰為體。今想陰既盡。塵無所依。故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而意識轉成玅觀察智矣。於是觀諸世間大地山河。直如鏡之照像。像來無粘。像過無跡。但虗受照應而已。夫浮想擾心。誠宿積難除之習氣。所謂陳習也。今虗受照應。則已了無陳習。惟一覺明精真之體。湛然獨存。此皆想盡之相也。彼三界眾生。所以生滅無停者。其根元皆是行陰所遷。前三陰未破。則此根元終不可見。今前三盡除。第四自現。故生滅根元。從此披露。由見此根本。故能盡見十二類生。皆由此而生生滅滅也。雖未曾知十二類生各各受命之由緒。而十二類同生之基。已見其肇。若陽?光明。閃爍不定。熠熠然幽清擾動。為浮根四塵動轉遷謝之樞穴。此熠熠清擾。正行陰之相。故名行陰區宇。喻之於水。想陰如大浪。行陰如細浪。識陰如無浪流水。真覺性體。如湛然不動之水。故行陰為分段根元。識陰為變易根元也。是則惟一精真。亦縱而許之。豈真精真也哉。行陰未盡之相如此。若行人將此清擾熠熠之元性。反入於元澄之體。收細浪之行水。歸無浪之識海。而一澄元習。永絕行陰之重習。如波化為水。更不再起。此即行陰已盡之相。亦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時也。如是之人。則能超眾生濁。葢生滅不停。業識常遷。名眾生濁。此濁本乎行陰。故行陰盡而超之也。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葢行陰密移。皆是幽隱細相。非若前三瀑流之粗。故知其本於幽隱妄想也。行陰將盡未盡之間。而十計生矣。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不遭邪慮。方得正知。破後二陰。名徧知矣)奢摩他中(即圓定發明也)諸善男子。凝(不動也。即始終不起愛求)明(不迷也。即魔來先覺)正(雙承不動不迷。而頭正尾正也)心。(用心如此)十類天魔。不得其便。(以上想陰盡也)方得精研(此下行陰現也)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隱密難見曰幽擾)清(微波輕動曰清擾)圓(十二同基曰圓擾)擾動元。於圓元中(圓元勒成行名)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先世外道修心邪解所立違理背正之惡見。今現之解適與之同故。即墮彼論中。如後車蹈前車之故轍。同墮一坑塹也)。
此下明行現十計而此先明計無因也。阿難。當知是得(云云)其便。良以想破之後。天魔無可奈何。不復更至。方得加功用行。精研窮究十二類生之根本。故十二類生根元。方得披露。元即行陰也。露則顯見矣。於是觀彼幽清之相。皆以圓擾動元。然雖觀察動元。實未曾識得藏識種子。喻觀水者。只見細浪之水。而未覩無浪之水。乃於圓元中。忽起異計。是人必墜入外道二種無因論矣。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生機發動之本。即指行陰破乃顯意非盡也)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秪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何謂二種無因。一者是人見前際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行陰披露。乘此定中眼根全分功德。徹見過去八萬劫中。諸類眾生。逐業流浪。死此生彼。灣環不斷。而八萬劫前。冥然無覩。妄計冥無所覩處為冥諦。為自然。為渾沌。不知己之見量有限。而便作是解。謂一切眾生。皆八萬劫前無因而有。由此計度。邪計而非正知。不了業道無始而非徧知。所謂依舊認賊為子。墮外道之邪覺。而迷菩提之正覺矣。二無因論。此其一。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竪。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此猶是詳推過去。下方是倒定未來也)今盡此形(盡未來也)亦復如是。(決定其皆不改移也)而我本來不見菩提。(元不見其從菩提性起)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岳師云本字當是末字)無因。由此計度。失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二者是人見後際無因。何以故。是人於劫內類生。既見其根於劫外無因。則知生人生物。皆以無因為類生元本。且如烏非黑耶。鵠非白耶。人天非竪耶。畜生非橫耶。而白豈待於洗成。黑豈由於染造。皆是自然而然。皆本無因。自八萬劫以來。此理未甞改移。過去如此。則未來可知。然則自今以往。盡未來際。此理不移。亦復如是。且我於過去。元不見十二類生。從菩提性起也。云何後來。又有從菩提性起之事乎。是故當知一切物象。皆末無因也。八萬劫盡。終成斷滅。無因無果。返於冥初而已。由此計度。亡失正徧知。全落外道。迷菩提性。二無因論。此又其一。
○二種無因。皆由未見識陰。不能別見各命由緒。但是總相。見於多分眾生。輙起斯計。如人總觀閙市。但見人行。不見坐立。遂計行者是人。而坐立者非人也。若四果羅漢行開識現。便能別見各命由緒。終不執於自然矣。
○舊解無復改移。謂人物皆長時難變。玩文意。但重無因。何故又添不變。故知無復改移。但謂此無因自然之理。歷久而不移也。學者詳之。
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二種無因。皆先世外道所立。違理背正之論。奈何行陰將開之時。而妄計墮此也哉。
○由彼不達善惡循業發現。妄計八萬劫前。自然而有。八萬劫後。自然而無。成斷滅論。邪見中攝也。
○賀云。西域外道。自有一種無因論師。今此行人。忽墮其中。非謂此人自立無因論也。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徧常論。
此明第二計徧常也。阿難。是三摩中(云云)常擾動元。雖然窮至行陰。尚猶被覆。而未見其幽隱遷流。於未徧未常者。早計徧常。是人則墜入外道四徧常論。
○四種雖皆不離行陰起計。而前三皆兼窮他法。且以法之廣狹。而分劫之多少。惟第四則無所兼。而亦不言劫量。此其別也。長水曰行陰生滅。相續不失。故名常。而所計四種。徧一切法。故名圓溫陵曰。徧即圓也。故此標名徧常。而後結名圓常。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何謂四徧常論。一者是人想破行現。乘此心開。遂以窮研內心外境。本元自何而起。則見心境二處。皆起於無因。然所窮之法。粗略而狹。故其見量有限。即窮心境之修習。窮至二萬劫外。冥無知見。但能知此二萬劫中。所有眾生。生滅循環。不曾散失。故不計劫外無因為斷滅。唯計劫內相續為徧常。所以異乎前計。而為第一徧常論也。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恒。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二者。是人想破行現。乘此心開。見萬法皆從四大和合而成。故作意窮之。究極本元。則見四大種性。本來常住。依此修習。遂能洞照四萬劫中眾生雖有生滅。而四大之體常恒。元來不曾散失。則又計以為常。惟所窮之法。稍為詳廣。故其照劫數倍於前。而為第二徧常論也。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計以為常。
三者。是人乘心開後。窮究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及末那七識。執受八識。將此八識之心。七識之意。六識之意識。其中本元由處。悉窮盡之。不知彼尚為行所覆。所謂本元由處。亦但行陰而止耳。限於七。而未至於八也。乃遂妄謂真常。依此修習。能觀八萬劫中。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本性常住。良由六八二識。皆以第七為生滅根元。故即計此生滅根元為常住性。如見細流。謂之止水。尚未望見八識真常流注。況菩提玅性乎。所謂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也。特以所窮八識法門。深廣詳切。倍前四大。故所知劫數。亦倍前人。而為第三徧常論也。
○問。行陰未開。豈能頓窮八識。答。八識但是此人乘心開後所用進修法門。徹固未徹。窮乃許窮。例如聲聞窮四諦法。但盡生滅。豈能徹無作底也。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想陰更無再生之理。遂謂此流止運轉。種種生滅。皆屬想心。今已永滅。則不生不滅之理。自然屬行。不復研窮觀察。便計為常。比之第一。尚為淺劣。何況二三。故不復立能知之劫量。度其所知。必不逮於二萬劫矣。此為第四徧常論也。
○溫陵謂生理為行陰。則更無二字說不去矣。若行陰更無。又何有下之妄計耶。
由此計常。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由此計常之故。非徧圓而計徧圓。非真常而計真常。故墮邪覺而失正覺。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奈何行陰將開之時。而妄計墮此也哉。
○此四皆計生滅為圓常。在邊見中攝也。
○首楞嚴定。頓窮八識。今於想陰盡處。不了行陰微細生滅。妄認為常。豈頓窮哉。若了八識。何得異計。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易一堅字。較勝於前)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此明第三雙計常與無常也。又三摩中。諸善男子。當想盡行現之後。於自而己身。他而眾生國土中。起邪妄分別者。是人墜入外道四種顛倒邪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葢平等性中。本無自他。而妄計自他。中道了義。本無偏執。而妄執兩邊。且首楞嚴王。一切事究竟堅固。方為正覺。今乃常與無常分計之。故成顛倒見也。
一者。是人觀玅明心。徧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外道二十五諦中。名為主諦。謂一切法皆是我所悉以此神為主也)從是則計我徧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中。真無常性。
何謂常無常論。一者。是人觀此玅明之心。周徧十方。湛然澄徹。量同虗空。以為一切法。皆以此神為主。謂之究竟神我。從是起計。我心徧於十方。凝明不動。而凡一切眾生。皆自生自死於我心中者也。心無生滅。豈非常乎。眾生生滅。豈非無常乎。無生滅之心。即自是常也。有生死之眾生。即他是無常也。此一顛倒見也。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徧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此舍自觀他也。二者。是人不觀己心。但觀十方國土。自三禪以下。三災所及處。計為無常。自四禪以上。三災所不及處。計以為常。豈知所謂常者非真常。而所謂無常者。亦非種性乎。此二顛倒見也。
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外道所計我相有三。一微細我。二廣大我。三大小我。此微細我也。精言非雜。細言非粗。微言非著。密言非顯)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此舍他觀自也。三者。是人不觀世界。但觀我心。見此心精細微密。其難見有如微塵。雖然流轉十方。而本性元無改移。心為身主。能令此身有生有滅。其無改移為不壞性者。即我性常也。其一切生死之身從我性流出者。即無常性也。豈知所觀之心。細如微塵者。即是幽清常擾之相。行陰未破。豈能頓見真心哉。計常非。則計無常亦非矣。此三顛倒見也。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
此觀四陰而雙計也。四者。是人知想陰已盡。見行陰密流。即此眼前行陰常流。便計為常。三陰已滅。便計為非常。此四顛倒見也。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由此四種計度。雖自他不定。總是一分無常。一分常。以此雙計。墮落外道。迷失菩提。故名第三外道一分無常一分常論。行陰將開。而妄計墮此。可惜也已。
○此亦邊見中攝也。
○賀云。此與四徧常異者。彼計一切俱常。此計自他之中。止有一分是真常耳。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分位有四。謂三際分位。見聞分位。彼我分位。生滅分位)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此明第四計無邊有邊也。又三摩中。諸善男子。當想盡行現之時。於四分位中。起妄計者。是人則墜入外道四種有邊無邊論。
○經文不言無邊者。或是省文。或可兼攝也。
○賀云。前二種計真常。此種計廣大也。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行陰也)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何謂四有邊論。一者。是人觀行陰現在遷流。無有間斷。遂計過去者已滅。未來者未見。名為有邊。惟現在心。相續不絕。名為無邊。此在無邊際中。妄立邊際。所謂刻畫虗空也。豈知菩提之道。無去來今者哉。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此與前計相反。所謂回互倒計是也。前計過未為有邊。似計無聞見處也。計現在為無邊。似計有聞見處也。今却計劫內有聞見處為有邊。以其限於八萬之數也。計劫外無聞見處為無邊。以其無窮極。而不可測知也。
○吳興曰。後八萬劫。亦合如前。今恐存略。
三者。是人計我徧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三者。是人計自己神我。色來見色。聲來聽聲。無不徧知。自謂唯我一人。得無邊性。而彼一切眾生。皆現我徧知之中。然我但見其人。曾不知彼之別有知性。是則彼人元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而已。豈知汝自不見。非彼人性有邊也。且汝非人。安知人之有邊哉。
○前後以物體有無名邊。此以際畔有無名邊。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四者。是人窮究行陰。不了區宇未空。而遂謂真空寂滅之性。從有心路處。妄自籌度。謂眾生身中。自想陰以前。半屬於生。自行陰以後。半屬於滅。推而至於世界一切所有。皆是半生半滅。生為有邊。滅為無邊。則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也。意取行陰空寂。為無邊際之勝性矣。
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由此四種計度。或無邊。或有邊。總落外道。迷菩提性。以菩提性中。無分位。無邊際故也。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行陰將開。而妄計墮此。可惜也已。
○此在邪見中攝也。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婆沙論。外道計天常住。名為不死。不亂答者得生彼天。故有問時。答言秘密言辭不應皆說。或不定答也)矯亂(執拗而不順理為矯。心無主正為亂。今詳第一第四言皆兩可。亂意為多。而終非順理。亦兼於矯。第二第三言惟一偏。矯意為多。而終非主正。同歸於亂也)徧計虗論(四種屬於徧計執。故曰徧計。虗謂虗妄。非實也。執繩為蛇。妄之至也)。
此明第五矯亂虗論也。又三摩中。諸善男子。當想消行現之時。據彼定中所知所見。而生倒計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徧計虗論。葢前計常與無常。邊與無邊。尚未至混殽。此則亦常亦無常。亦邊亦無邊。一向矯亂。此顛倒之尤者也。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是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凡言相續。必是前後相續。中間亦必有缺乏之處。如出入二息缺於中交。缺少即減也)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即各各滅也)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都觀者。以觀行陰也。別見者。別生八義也)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答中略舉六義。皆兩楹而答也)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即問義之人)遺失章句。
何謂四種矯亂。一者。是人觀變化之元。就上遷流有邊處。名之為變。中間相續無邊處。名之為恒。非隨緣不變之旨也。以八萬劫內所見處。名之為生。八萬劫外不見處。名之為滅。非果生因滅之旨也。相續不斷處。名之為增。中間所離處。名之為減。非不增不減之旨也。各各生處。名之為有。各各滅處。名之為無。非有無俱遣之旨也。以理總觀行陰。而用心分別八義。若有求法人來。問義於我。即以兩楹之說而混答之。生滅不定。有無不定。增減不定。時時錯亂其語。令彼問義之人。遺失章句。或因其矯亂而自難憶持。故隨聞隨失。或因其是非不決。而翻疑平日舊習經論。喪其所守。皆遺失也。此一種。亂多於矯也。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惟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二者。是人在無處觀心。即從無處有箇入路。便執一切法皆無。逢人來問。唯一字無以答之。而無之外。別無所說。此一種矯多於亂也。
○要識得趙州無字。所以不同於此者。在何處。便識得邪正之分矣。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惟答一字。但言其是。(玩經文與上節一例如何是字不同。若強解是字。畢竟不通。固知當是有字之誤矣)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三者。是人在有處觀心。即從有處得箇入路。便執一切法皆有。逢人來問。惟一字有以答之。而有之外。別無所說。此一種亦矯多於亂也。
○要知若是真實得底人。道有道無。總有出身活路。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即字之誤)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四者。是人既見其各各有。又見其互互無。所見之境枝岐。能見之心惑亂。故逢問即答云。亦有即是亦無。如冰即是水也。亦無即是亦有。如水即是冰也。知見紛錯。杳冥恍忽。中無定衡。故總歸矯亂。而不可容其窮詰矣。此一種。又亂多於矯也。
由此計度矯亂虗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徧計虗論。
行陰將開者。慎毋妄見而墮此也。
○此四種。邪見中攝也。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即行陰也)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此明第六計後際有相也。又三摩中。諸善男子。當想盡行現之時。於無盡流之行陰。妄生計度。見行陰有相。併前已滅三陰。皆成有相。是人則墜入外道死後有相。發心顛倒。若真悟無生。了知初生本即有滅。則生前尚空洞而無相。何況死後。豈可妄計有相耶。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見我圓含徧國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緣(目前之色也)隨我迴復。(運用也)云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何謂死後有相。行人或自堅持護養其身。云色乃是我。或見我性圓。能徧含國土。我大色小。而云我有色。或見彼目前之色。隨我運用。云色乃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行中即是色中。色大我小。而云我在色。以現在之生有。推未來之死有。妄生計度死後有相。色陰既爾。三陰亦然。以四推之。則循環有十六相。此即六十二見中之四見也。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根觸。(觸猶礙也)。
又從此轉計。畢竟煩惱。一切染法。畢竟菩提。一切淨法。既四陰是常。則知煩惱菩提。二性並行。各不相礙。故凡則決定凡。聖則決定聖。決無轉凡成聖。轉煩惱成菩提之事。總為執定有相。故認確死常如此。亦迷於不變隨緣之旨矣。
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通結五陰。止在前四。雖在前四。義惟行陰耳)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行陰將開者。慎毋妄計而墮此也。
○此亦邊見中攝也。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此明第七計後際無相也。又三摩中。諸善男子。當想消行現之時。於前所除滅三陰中生計度者。是人則墜入外道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此與上計敵體相翻。故變有成無。葢上覩未滅之行陰。見其無盡。而因計前三併萬法。皆當無盡。此睹已滅之前三。見其無相。而因計行陰并萬法。皆當無相也。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消散。(謂色受想滅也)縱有生理(指行陰也)而無受想。與草木同。(謂無受想則行亦滅也)此質(通指四陰)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
何謂死後無相。色為形。想為心。而受則雙以連持色心。是人見其色滅。則形無所因矣。觀其想滅。則心無所繫矣。知其受滅。則無復連綴矣。三陰消滅如此。縱有行陰微細生理。而既無色受想。則亦與草木同其無知。而俱歸斷滅矣。此以斷而推斷也。且此四陰之質。現在生前者。尚無相之可得。云何死後更有諸相耶。此因生而推死也。因之推勘比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每陰各計現未二無。四陰故成八無相矣。
○問。此與前解中初生有滅等意。何以別乎。答。彼約即有而空。木自無生。前後一際。是佛正教。此約昔有今無。今滅後無。全是生滅顛倒邪計。何殊天壤哉。
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又從此轉計涅槃因果。皆依現陰而修。後陰而證。陰既叵測。修證何有。故涅槃因果皆空。且因果攝世間法。涅槃攝出世間法。涅槃因果空。則一切諸法皆空。徒有名字。而究歸斷滅。上因三陰而推行陰同滅。此因四陰而轉計諸法皆同滅也。
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行陰將開者。慎毋妄計而墮此也。
○此亦邊見中攝也。通前計有觀之。豈知菩提性中。不立一塵。不捨一法。真空玅有。玅有真空。非不斷滅。亦非斷滅也哉。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此第八雙計有無俱非也。又三摩中。諸善男子。當想盡行現之時。於行存中。見行陰未滅。區宇宛在。兼受想滅。見前三已滅。體相全空。於是雙計有無。於存計有。於滅計無。自體相破。以行陰之有。破前三之無。以前三之無。破行陰之有。破無。則成非無。破有。則成非有。是人墜入外道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受色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
曷言乎自體相破也。是人於色受想中。正在滅境時。見行陰雖有。亦同於滅而非有。如暗使中。看皎潔之物。亦同暗而非皎潔矣。於行遷流內。正在擾動處。觀前三雖無。亦同於動而非無。如動水中。看靜定之影。亦同動而非靜定矣。互破以成雙非。正自體相破也。
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如是循環。歷四陰而徧計之。每於一陰。計此二非。合四陰而成八俱非相。於是隨得一緣。皆成雙非。非無。故言死後有相。非有。故言死後無相。此但窮盡四陰而已。
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虗實失措(遷流也訛變也)。
又從正計八非而轉計之。謂萬法無不皆然。其性遷訛。例皆死後有無。交相破奪也。於是心發通悟。而增廣邪見邪解。其究歸於有無俱非。虗實失措。何甞有一定哉。
由此計度死後皆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由此計度。以生存例死後。而謂死後俱非。盡未來際。杳冥恍忽。道有不得。道無不得。而皆不可道。職此之故。墮邪覺而迷正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也。良以未得真知灼見。揣摩彷彿。而創為此論。若真得見諦者。不妨道有道無。皆成玅論矣。
○此亦在邪見中攝也。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此明第九計七際斷滅也。又三摩中。諸善男子。當想盡行現之時。見行陰念念滅處。名後後無。於此妄計。設生人天七處。後皆斷滅。是人則墜入外道七斷滅論。
○此之斷滅。雖似第七無相。而起計不同。彼計現在無。故死後亦無。此單計死後斷滅為無耳。
或計身滅。(欲界人天)或欲盡滅。(初禪)或苦盡滅。(二禪)或極樂滅。(三禪)或樂捨滅。(四禪及四空)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消滅。滅已無復。
何謂七斷滅論。是人計此陰性。如無源之水。有流近而竭者。有流遠而竭者。至近如人間即滅。至遠如有頂方滅。故自身滅。以至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四洲。六欲。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之七處。現前終歸消滅。滅後必不復生。則止有現陰。而中陰與後陰全無矣。
○此方儒宗末流。惡聞輪轉之說。亦是計此。然但計人間即滅。仍不許有六處也。
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豈知菩提真性。亘古亘今。常住不斷也哉。
○此亦邊見中攝也。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此明第十計五涅槃也。又三摩中。諸善男子。當想盡行現之時。於行陰念念生處名後後有。而起計度者。葢觀見行陰念念相續。新新成有。故計其當有實果。必不滅無。是人則墜入外道五涅槃論。五涅槃者。不待灰斷。即於現所生處。計此是果。其數有五也。
○此計與第六有相。大不相同。彼計死後有相。此計現所生處。即常住極果。舊言從彼流出。甚無謂也。
或(或者不定之詞。顯非一人徧計五處。各隨所見。各計一處而已)以欲界(如仙家計玉皇橫統三十三天為玄都。上清之境。無生無死。不知此即六欲之帝釋也)為正轉依。(轉生死依涅槃故曰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初禪苦惱不逼。今曰無憂。誤錯下苦字耳。按二句中間皆當有為正轉依四字。而經家省文也)或以二禪。心無苦故。(二禪憂懸不偪。今曰無苦。亦錯上憂字也)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何謂五涅槃論。或以六欲天上為真涅槃境。謂可轉生死而依之。以彼初得天眼。普觀天光。圓滿明麗。超過日月。心生愛慕。故計此處是現涅槃也。或以初禪為正轉依。以初禪苦惱不能偪故。或以二禪為正轉依。以二禪憂懸不能偪故。或以三禪為正轉依。以三禪歡喜畢具故。或以四禪為正轉依。以四禪苦樂雙捨。三災不壞。不受輪迴生滅故。凡此皆有漏天也。迷有漏為無為。妄計為離繫自在之果。此誤濫涅槃之真我也。以稍離下界之不安。遂計五處為安隱。此誤濫涅槃之真樂也。以稍離下界之濁穢。遂計五處為勝淨依。此誤濫涅槃之真淨也。如是循環妄計。惟此五處。為究竟極果。此誤濫涅槃之真常也。於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中。而妄計常樂我淨。其顛倒為何如哉。
由此計度五現涅槃。(以現在受樂不待來生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豈知菩提涅槃。尚在遙遠也哉。
○此亦邪見中攝也。通論十種。不出斷常空有四字而已。前五屬斷常。後五屬空有。第一斷見。第二常見。第三雙亦。第四第五推廣雙亦。第六執有。第七執空。第八雙非。第九推廣畢竟斷空。第十推廣畢竟滯有。若更以空有攝入斷常。仍惟斷常二見而已。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前云。禪那現境。乃天魔候得其便。此云禪那狂解。乃心魔自起深孽。凡見道不真。多岐妄計。皆即狂解。是謂心魔。最宜深防也)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即邪解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流。徧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消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岐。(木旁出曰枝。路旁出曰岐)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此結勸覆護也。阿難。來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與用心交攻互戰。故現斯邪悟。眾生頑焉而正悟難發。迷焉而邪解易生。又不揣己之修證。至何地位。逢此心魔現前。以迷為解。輙敢自專。判決立論。且僭稱聖位。成大妄語。墮極重獄。汝等必須將如來今日之語。傳示於我滅之後。徧令末法眾生。覺了斯義。而迷解分明。無令自心之魔。自作其孽。於以保持覆護正法。而消除滅息邪見焉。凡若此者。乃教其身心開覺真實了義。逈然不屬於斷常空有。然後於無上道。直修直證。不遭枝岐。葢遭枝岐。即墮外道矣。又勿令心之所求。得少為足。而以偃鼠鷦鷯之見自限。葢求少足。即落二乘矣。此二者。皆極果中途之險阻。心目洞開。不為所惑。乃堪為眾生作成佛之標指也。教示之責。汝其勉哉。
○要知心正事正。心邪事邪。若未達一心。觸途皆偽。正行亦成邪行。佛門變作魔門。若了一心。則無往不利。邪行亦成玅行。邪宗即是正宗。即如五熱炙身外道一法。若了之。則勝熱為無分別智?之門。若昧之。則尼乾作大邪見嚴熾之解。是以法無邪正。道在變通也。
○賀云。十種狂解。皆是誤認行陰為玅真如性。故有此異見耳。第一無因論。誤認精覺玅明。非因非緣也。第二第三徧常及一分常論。誤認湛然常住也。第四邊無邊論。誤認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也。後六種。誤認如來藏。遂生空有二見。如第七死後無。及第九斷滅。俱誤認空如來藏也。第六死後有。及第十現涅槃。俱誤認不空如來藏也。第五矯亂。及第八死後俱非論。乃誤認如來藏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也。先德云。佛法中誤了多少人。豈不然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即同生基也。基表生之根。機明動之始。其意一也)倐然隳裂。沉細綱紐。(亦指行陰言。幽隱深微。故曰沉細。生滅總要。故曰綱紐)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即中有身也)酬業深脉。感應(即因果也)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涅槃性天為五陰所覆。昏如長夜。每一陰現。如雞一鳴。故色陰現如雞初鳴。受陰現如雞二鳴。至識陰現。則如雞後鳴矣)顧瞻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虗靜。無復馳逸。(按圓通此當聞所聞盡已得六消之時)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所謂各命由緒。即識陰也。顯異前之總相。故曰深達)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界指情界。同有二解。一同者一也。言其消六和合。復一精明也。一同者空也。言其根塵既盡惟一空性也。此即已得六消猶亡未一。小乘涅槃正齊於此)精色不沉。發現幽秘。(精色不沉者。如曉天可辨色也。發現幽秘者。如具見暗中之物也。此是行除識現。如脫盡外衣方見最內貼體汗衫也)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羣召(即指類生。十二皆能牽引受生。故曰羣召)已獲同中。消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隣。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寶石青色甚堅。一切寶刀皆不能壞。惟鬼神有神通力者。能攻之為器也)內外明徹。名識陰盡。(行盡者。在七信位。齊小羅漢。識盡。乃十信滿心住位初心。方以證入圓通。是知凡言羅漢獲圓通者。皆指初住。以圓住齊於別地。是大乘羅漢也)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虗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此總敘識陰始終之相也。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者。由前堅凝正心。十計不墮。功夫徹至。行陰自有盡時。行盡。則凡諸世間異生之性。所謂幽清動擾。而為同生基者。忽然隳裂其沉細綱紐。舉結縛之深根。一旦解散。如冰裂為水。綱紐既裂。則三界諸趣。受生償業之深脉。此感而彼應者。皆懸遠隔絕矣。由分段生死既絕。而涅槃性天。將大明悟。如雞亂叫。而天將曉。起視東方。曙色已微露也。前者行陰未盡。六根尚爾馳逸。今行陰既盡。無復遷流。則六根始得虗靜。不復馳逸。於是內根外塵。化為一味湛明之境。而內不見有能入之根。外不見有所入之塵矣。根塵既消。業識始露。深達十二類生。各各受命元由。非復前之未通各命由緒也。既觀其由。復能執守受生元本。故十二類中。不能牽召其受生。至此則斷異生性障。證徧行真如。於十方情界。已獲其同矣。然此纔是初見佛境界。如見東方曉色方萌。已能發現幽秘中物。但所見佛境。如黎明時觀物。非若大明當空。無不洞徹。以有一層識陰區局而宇覆之。故名識陰區宇。此識陰未盡之相也。若於羣類既不能召。十方又獲其同之中。更用金剛智力。消磨六門。使其分者合。壅者開。皆得成就。則見聞等六根。如隣之相通。可以互用。眼家能作耳家佛事。餘四六然。逈脫根塵。清淨無礙。而世界身心。內外明徹。如吠琉璃。成一圓融清淨寶覺。非復發現幽秘之比。是識陰已盡之相也。夫受命之濁。本乎識陰。識陰已盡。則連持色心不斷者。亦已斷盡。故是人得超命濁。至此。方見受命之元。皆是罔象虗無。恍忽不真。總名顛倒妄想者。以為此識陰之本也。識陰既本於罔象虗無。其可誤認之而起下十種之執哉。
○通議云。身心世界。皆識體所變。今觀歸識性。故云已獲其同。
○蓮師云。開合成就。古解根合而不分。界開而不隔。義猶未盡。愚謂合者。根門雖行布成六。而六處未甞不一。返流歸源。喻如鉼鐶釵釧。元是一金也。開者。六根雖圓融成一。而一處未嘗不六。從體起用。門門相通。喻如一金而各成鉼鐶釵釧也。開合自在。名為成就。然下節方在識中。何亦曰根隔合開乎。葢止曰合開。不曰成就。猶乍合乍分。乍開乍隔。不得互用。故第六節。亦但互用中得隨順而已。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既空行陰。是已滅生滅也。尚依識元。是寂滅未圓也。識陰即首卷所謂見精明元也。葢阿賴耶識已切近玅真如性。但尚有二種同別妄見。故曰未圓耳)。
此第一因所因執也。行陰即是前楹。識陰即是後楹。而十執起處。正當此二之中。故十執皆以此科冠之也。阿難。當知是修定善男子。既已研窮照見行蘊是空。行空而識現。則前之行相。泯然沒入於識海之中。葢元從識海騰躍而生者。自然反本還元。是則已滅清擾之生滅。超出分段生死。而變異生死尚在。於末後之寂滅。不帶纖毫生滅之精。惟餘一味寂常之玅者。猶未圓滿。此正識陰未破。尚為所覆之象也。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脗。能入圓元。
大凡起執。必睹大定中殊勝之相以發端。今行空識現者。能令己身之六根。隔者合之。合者開之。則六根近於互用矣。又與十方諸類之有通覺者。其覺知通同脗合。如千燈共室。光通無二。則內外幾於明徹矣。用能入於圓焉。而諸類徧含。入於元焉。而萬化託始。葢四陰蕩盡。歸宿於斯。如諸浪已停。消落於海。斯非殊勝之相乎。然未離乎識陰區宇也。
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娑毗迦羅(此云黃頭外道)所歸冥諦(冥諦者。從冥生覺。從覺生我知。從我知生五唯量。從五唯量。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中間二十三法皆以神我為主。謂諸法從冥諦生。而神我即受用此諸法者也)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因所因者。妄立一因以為所因之地也。葢真因非所。有所皆妄耳)。
夫入於圓元。固得其所歸乎。然而終非真常也。良以識乃無明幻影。罔象虗無。畢竟非實。如人夢見依歸得托之地。妄生慶幸。豈有真實哉。行人當此。更用金剛智力。消磨前去可也。若便於所歸之中。立真常因。生勝玅解。而不求更進。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因者。依也。本非可依。而妄計能依之心。所依之境也。既墮此執。則黃頭外道。立冥諦而歸冥諦者。為其同類之伴侶。而迷佛菩提。不知正果。亡失知見。不知正因矣。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夫如是。是名第一立有所得心。成有所歸果。向焉根隔合開。圓通將近。今則圓者偏。而通者隔。反違遠矣。向焉於涅槃天。將大明悟。今則背涅槃城而不見矣。向焉覺心欲發。將為佛子。今則反生外道種。而斷佛種性矣。豈知圓滿菩提。究竟歸無所得也哉。
○賀云。此誤認獲本玅心。常住不滅也。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若於所歸(上科已將識陰作所歸果。故今所歸二字。仍躡前識陰也)覽為自體。盡虗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摩醯首羅(色頂魔王)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徧圓種(西域第十五外道。說三界中所有一切情無情物。皆是摩醯首羅天生。摩醯首羅者。虗空是頭大地是身。水是溺。山是糞。一切眾生是腹中蟲。風是氣。火是煖。與此方所言盤古生天地者略同也)。
此第二計能非能執也。阿難。又善男子。於行空識現之時。若於所歸之識陰。前但計為歸托之性者。今復覽為自體。而謂一切眾生。皆從我體流出。遂生勝玅之解。執我能生彼。彼不能自生。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正與摩醯首羅能現無邊眾生身遂謂一切眾生皆我生出者。同一種類。故首羅為其伴侶。由此迷佛菩提。亡失知見。如窺見海內生漚。而不知己身尚未離漚也。是名第二立我能作為心。成我能辦事果。違圓通。背涅槃。生摩醯大慢之天。輕慢一切皆自我生。而成我徧我圓之種矣。豈知圓滿菩提。自然造化生心也哉。
○上計所。此計能。賀云。此誤認十方唯識及識性流出無量如來等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若於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虗空。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沉迷。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此第三計常非常執也。又善男子。當行空識現之時。若於所歸識陰。既喜有所歸依。遂自疑我之身心。乃從彼中流出。即十方世界。亦從彼中生起。計此生起流出之處。即是真無生之體。此則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真不生性。又迷現生滅法。住沉迷而生勝解。以非常為常。是人則墮常非常執。既計彼能生我。即與計自在天能生一切者同。故計自在天為其伴侶。良以自在亦非常之天。外道不知。遂執此為生天生地之本。(如此方太極生兩儀是也)由此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謂依識元妄計常住也。違圓通。背涅槃。而生倒圓種。謂前計我圓生物。此計彼圓生我。故曰顛倒也。豈知圓滿菩提。方許說萬法唯識也哉。
○此與上執。皆從識起。而所計不同。上謂識即是我。能生萬物。此謂我從識出。彼是真常。是其差別也。
○問。萬法唯識。是如來說。云何此中皆墮外種。答。內教萬法唯識。從緣變起。悉如夢幻。不是實生。故不立知見。不生法執。今曰立所得心。立能為心。立因依心。皆是知見立知。又唯識正明無識外之法。此計識能生他法。宛是顛倒。安得混同也。
○賀云。此誤認色身外洎山河虗空大地咸是玅明真心中物也。與第一種相似。但彼以識元為所歸。此復以所歸為能生耳。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若於所知(即所歸之知。亦識陰也)知徧圓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徧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計無情有知。而實本無知。故曰知無知執也)婆叱霰尼(二外道)執一切覺。(覺即知也)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虗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此第四計知無知也。又善男子。當行空識現之時。若於所觀識陰。見其知性無處不徧。無境不圓。故因此徧圓之知。而妄立見解。謂一切法。由知變起。知無異。法亦無異。則草木之無情。亦可稱為有情。人之有情。亦何異於無情。草木可以為人。人死還成草木。不擇有情無情。而徧皆有知。於此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入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有知者。成其伴侶。迷菩提而失知見。是名第四外道。計圓知以為因心。則果終虗謬無成。徒遠圓通。背涅槃。而生此倒知之種類矣。以無知為知。故名倒知也。豈知圓滿菩提。則十方世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也哉。
○問。觀國師有情與無情共一體之說。忠國師有無情作佛之談。與此有何差別。答。內教謂由迷真如而成業識。從業識而起相見二分。遂分有情無情。各自安立。既悟之後。則轉業識而成真如。故有情無情。同一圓融清淨寶覺。通為一佛國土。謂之法性身。法性土。全身是土。全土是身。豈復有草樹為人。人為草樹。種種差別。是知內教所說無情說法。是說破識之後。渾成一心時也。此則業識尚在。相見猶存。未能融為一體。是妄計也。問。前文草木金石。皆能作妖為孽。豈非有情乎。答。此是依草附木之精靈有知。非草木元有知也。曰。若老楓化為羽人。朽麥化為蝴蝶。此自無情而之有情。賢女化為貞石。山蚯化為百合。此自有情而之無情。則又何謂。答。此偶有所感而化也。非老楓朽麥元有情。亦非賢女山蚯元無情也。今之未破識陰。而妄言天地同根。萬物一體者。皆婆吒霰尼之儔也。昔晦堂老人。與夏倚公立論道。至會萬法為自己。及情與無情共一體。時有一犬臥香案下。以壓尺擊犬。又擊香案。曰。犬有情便去。香案無情自住。情與無情。何得便成一體去。夏不能答。堂云。纔入思惟。便成剩法。何曾會萬法為自己也耶。
○賀云。此誤認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若於圓融。根互用中。(中之一字。足見互用之妙含之未發也)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塵即地大)成就(能成器界。及凡有形塊者。皆塵所為耳)各各崇事。以此羣塵(即四大也)發於本因。(發者出生也。作者辦造也。本因根元也。邪計四大為出生一切辦造一切之根元也)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妄計能生萬法。而實不能生也)諸迦葉波(別姓也)并婆羅門(總姓也)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顛倒化理)。
此第五計生無生也。又善男子。當行空識現之時。彼識陰盡者。消磨六門。諸根互用。今雖未得互用。而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心順意。於十八禪變。如身上出水。身下出火之類。凡阿羅漢皆有神通變化是也。然亦纔得隨順而已。互用之玅。尚含而未發也。行人便於隨順中。圓化種種起著。妄謂一切變化。皆從四大發生。於是背自己之性火光明。而求火光明。背自己之性水清淨。而樂水清淨。背自己之性風周流。而愛風周流。背自己之性地無法不生。而獨觀地大。為能成就萬物。於是事水事火。事風事地。各各崇事。以此四大為發生造作之本根。遂立此四大為司物之真宰。而常住不壞。妄計能生萬物。而實不能生。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并婆羅門。勤苦身心。以事水火。而求出生死者。來為伴侶。迷惑正果。亡失正因。是名第五計著邪惑。崇事邪業。迷靈覺之心。從四大之物。非因計因。而立妄求因。無果望果。而求妄冀果。圓通日遠。涅槃明背。而生顛倒化理之種類也。豈知心為化元。識是化種。四大為所生所化。而實非能生能化者哉。
○賀云。此誤認七大皆如來藏玅真如性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若於圓明(即識陰也)計明中虗。非(毀也)滅羣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略舉非非想以該四空。非取四禪無想也)諸舜若多(空神)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六圓虗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此第六計歸無歸也。又善男子。當行空識現之時。若於識陰圓明。遂計明中罔象虗無之體。為畢竟空性。於是毀滅羣化。便欲灰身滅土。纖塵不立。謂永滅可依。以此永滅依。為所歸休之地。生勝玅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良以永滅空。亦是幻境。非實歸處也。由此四空天中諸趣空天眾。為其伴侶。迷菩提。失知見。是名第六以罔象虗無為因。以斷滅空亡為果。違圓通。背涅槃。而生斷滅種也。豈知圓滿菩提。自然真空玅有也哉。
○問。此與後二乘何別。答。棄有取空。見解皆同。但先心各別。此凡外種。伏惑取空。彼聖性種。斷惑取空也。
○此方儒者駁佛。動曰空亡。曰斷滅矣。豈知斷滅空亡。先佛訶為魔種。又何待儒氏之譏切耶。
○賀云。此誤認空與三有一切本無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若於圓常。(歷觀上來。於此一境。稱圓元圓融圓明圓常。義各有表。元表諸法統歸。融表萬化含畜明表徹體虗朗。常表究竟堅牢。各與本文關涉。細尋可見。然同是識海周徧。故皆稱圓。且均是識陰相似之相。行人不達似而非真故。各隨所見而起異計異執耳)固身常住。同於精(精即性也。如見性轉稱見精之類)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應作牢)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此第七計貪非貪也。又善男子。當行空識現之時。若於識陰圓常。見性常。而并欲命常。遂欲堅固其身。使之常住世間。同於性之圓常。而常不傾逝。如仙家性命雙修。形神俱玅之類。於此生勝玅之解。妄起貪著。留形世間。不知此身如芭蕉電露。本不可貪以為常也。不可貪而貪。故是人則隨貪非貪執。貪求長命。故諸無比仙人。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七執識陰為長命之元。立堅固妄因。趣長牢妄果。違圓通。背涅槃。而生妄想延長之種矣。豈知法身是亘古亘今。不毀不壞之體也哉。
○外書云。造化勞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故長勞勞字。亦不必以牢字換之也。
○長命本無足貪。況所托之性。但唯識陰。已是似常而非真常。所兼之命。全是生滅。虗幻。縱經多劫。終落空亡。豈真實常住哉。昔洞賓參黃龍。龍曰。饒你八萬劫。是箇守屍鬼。洞賓大悟。有槭瓢碎琴之偈。嗟乎。阿思陀。仙之古者。為佛訶斥如此。今之提礶子。講房術者。不又斯陀之罪人哉。而士大夫惑而不悟。亦足哀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觀命互通。(識壽暖三連持不斷者為命。今以識陰為主。是識陰互通一切命也)却留塵勞。恐其消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叱枳迦羅(欲頂自有天類)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此第八計真無真也。又善男子。當行空識現之時。既以識為命元。觀此命以連持色心為名。而塵勞不出運心役色。是則命元本與塵勞連持。則存與俱存。亡與俱亡。故懼塵勞盡而命元必斷。由是妄起留塵之計。不令消盡。又乘此行盡識現之際。圓化隨心。故恣意化諸欲境。七珍美女。於中放逸。反生勝解。以為大菩薩行事。豈若菩薩真見命元。人塵勞而度生也。由彼妄計此是真菩薩行。而不知非真。故墮真無真執。而欲頂自在天。能化欲境以自娛樂者。為其伴侶。而正果正因。俱迷失矣。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夫始求圓通。乃云緣思淨盡為因。今反以邪思縱恣為因。是違遠圓通也。始求涅槃。乃以纖塵不立為果。今反以塵勞熾盛為果。是背涅槃城也。方以類聚。其生天魔種也必矣。豈知識陰若盡。圓滿菩提。固不妨婬房酒肆尋彌勒。柳巷華街覓普賢也哉。
○昔鬱頭藍弗。以世俗智。伏下地惑。得非想定。具五神通。時君尊敬。迎以入宮。宮中女子。接足而禮。藍弗觸女子手。遂生貪愛。便失神通。故曰纔生一念欲。便失五通神。豈有邪思熾塵。而不退墮者乎。若羅什娶妻。三車縱欲。其所造莫測。又不可例論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於命明中(猶言命光。即識陰也)分別精粗。流決真偽。因果相酧。惟求感應。(修道為因曰感。證滅為果曰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賀云。前八皆誤入岐路。此二則止息化城)。
此第九計定性聲聞也。又善男子。當行空識現之時。因窮識陰。深明眾生受命元由。於命明中。見此識既含藏漏無漏種。即於此分別決擇。苦集種子。是有漏。是粗。是偽。滅道種子。是無漏。是精。是真。雙明二種因果。尅定相酧。惟求執因之感。以招果之應。實修實證。但要速出生死。而不順無修之修。無證之證。是為背清淨道。於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者。一居寂滅。即便休息。於諸菩薩遊戲神通。淨佛國土。不生好樂。所以戀住化城。不趣寶所。於此中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不迴心鈍阿羅漢。諸無聞僧。愚法聲聞。未證謂證。未得謂得者。為其伴侶。於佛菩提。亦竟迷也。於正知見。亦亡失也。是名第九滿其專精求應之因心。成其徧趣冥寂之斷果。此有餘涅槃。僅齊七信。識陰所覆。尚不達圓通因地。安能至無餘果地哉。吾見其為空所縛。祗生纏空種類而已矣。是雖未即真魔也。約其沾著法執處。實與眾魔無異矣。
又善男子。窮諸性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玅。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緣覺獨覺之同倫也)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十圓覺脗心(圓即圓融。覺即覺明。脗心即清淨)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不能融化透過所悟。徒執空淨圓影。祖家所謂隱人胸次自成情也)。
此第十計定性辟支也。又善男子。當行空識現之時。若於消六入一之圓融。破有歸空之清淨。了見命元之覺明。而發研深玅。獨覺。則觀物變易。發深玅之悟。緣覺。則觀十二因緣。發深玅之悟。即於發深玅處。立為涅槃歸休之地。堅執不捨。滯在圓明一路。不趣寶所。所謂水澄月滿道人愁也。於此而生勝解。是人則墮定性辟支。比之聲聞。稍勝一步。諸緣覺獨覺之同倫。不迴心趣大乘者。為其伴侶。於佛菩提。亦竟迷也。於正知見。亦亡失也。是名第十以其圓融覺明清淨之心。成其發研深玅之果。其所謂圓覺者。亦但脗合而已。實去圓通遠矣。其所謂湛明者。亦但悟境而已。實背涅槃多矣。是雖有覺圓明。而不能融化。透過所悟。豈若菩薩之常覺不住哉。故生不化圓種也。雖未即真魔也。約其沾著法執。實與眾魔無異矣。
○昔有僧問曹山。朗月當空時何如。山云。猶是堦下漢。僧云。請師接上階。出云。月落後相見。
○問。聲聞辟支。皆是出世聖人。何故亦列魔數。答。此經以圓通為宗。略有纖毫沾滯。便是違背圓通。墮之者。則枝岐鈍寘。害正事均。非魔而何。然以定性簡之。是但取其不迴心者。若肯迴心。便名大阿羅漢。不墮斯類矣。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前八居多)因依迷惑。(因迷而起依迷而住。故曰因依)於未足中。生滿足證。(後二居多)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七是外道八是邪魔)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分別曰見。前七純是見。第八是見愛。至於二乘。界內見愛雖盡。而法愛尚存。總屬分別見妄也)自作沉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
此總結囑護也。阿難。如是十種禪那。或中途成狂。如前八種。或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如後二種。皆是識陰區宇。與行人用心。交攻互戰。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己之所造何如。逢此現前。各以無始來墮貪愛境。所薰習氣。因境打動。發其痼疾。自迷其心。自畫不進。妄謂究竟極證。而大妄語成。其在外道邪魔如前八種所感。邪業既終。墮無間獄。其在聲聞緣覺。雖能斷惑取證。但惟永閉化城。不達寶所。不成增進。亦歸墮落矣。汝等既已存如來大悲之心。秉如來二利之道。是必將此辨魔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咸知此辨魔之義。無令見魔。各隨所墮。自作深孽。於以保而安之。哀而救之。消磨息滅此等邪緣。令其障盡理現。於佛知佛見。自然證入。而從始至終。更無諸委曲相。而不遭岐路矣。傳示之責。汝其勉哉。
○初卷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至此。則知妄想即是五陰。若此五陰妄想。有一毫不盡。不能得入佛知佛見。若破除五陰。方得真無生法忍。譬如髯公五關斬將。方能得見真主也。以上五種見解。並是迷宗失旨。背湛乖真。揑目生華。迷頭認影。若敲冰索火。緣木求魚。畏影逃虗。捫空捉電。苦非甘種。砂豈飯因。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會。盡迷方便。悉入見纏。不達正宗。皆投見網。所以天魔外道。本無其種。修行失念。遂派其原。故知但有所重所依。立知立解絲毫見處不忘。皆成外道。故華嚴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祖師云。不用求真。唯須息安。是以悟宗之士。尚不得無見無解。豈可更隨言執意。而起有見有解乎。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恒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此又通結五陰而此顯諸佛共證也。夫如是五陰中。辨魔法門。非獨今日莫能外也。乃從先過去世無數劫中。無數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第於一陰未開之時。要須依此法門以辨別之。不為十種魔境所惑。方得一陰破除。從色至識。無不皆然。乘此陰破入住。可以超證極果矣。諸佛先證如此。
識陰若盡(單舉識盡者。將齊此以明超證)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於地而特言所行者。意表入地乃真修聖位耳)等覺圓明。(於等覺而復言圓明者。見始終惟此一心。但至等覺。則發化之極也)入於如來玅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賀云。從前五十種邪境。總為有所得故)。
此明入住菩薩亦不外此法門也。夫諸佛既爾。菩薩可知。菩薩用此辨魔法門。歷破五陰。至於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每一根中。皆具五根之用。此正初住圓通位也。從初住位中。便能一超直入等覺後心。特其圓明精心。於初住等覺兩楹之中。發化諸位。亦自歷歷不昧耳。正如淨琉璃。內含寶月。琉璃可譬圓明精心。而含月可譬發化諸位也。試即發化諸位而確指之。識陰既破。正信滿入住之初。如是乃超越滿過之十信。以及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皆是一超直過。中間更不取證。如飛隼上山。本最迅疾。然自下歷上。亦自徹見階級也。由此入於如來玅莊嚴海。是福究竟。圓滿菩提。是智究竟。歸無所得。是理究竟。福即解脫。智即般若。理即法身。不縱不橫。三德秘藏。於茲具顯。至此而所謂金剛乾慧者。既已底於玅覺矣。然皆自識盡入住中來。何莫而非用此辨魔法門乎。
○按圓宗只有二位。一斷前通惑。從觀行位。一超直入初住。中間更不取證。二斷後別惑。從初住位。一超直至等覺。中間亦不取證。非若別教一位必經多劫。漸斷漸證。直待滿三祇劫。因圓果滿。方證菩提也。而佛於圓家。仍列多位者。有二意。一者為引漸機。令欣從圓頓也。二者見佛眼明極。能於至迅速中。詳見詳晣也。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消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
此言先佛授受心法以示行人也。夫此辨魔法門。豈自我剏始哉。乃是過去古佛世尊。在止觀中。用始覺智。觀察魔事。歷歷分明。故立此五重。使人隨陰檢察。免受其害耳。然害定雖由諸魔。而致魔實因心垢。汝能依此明誨。則當魔境現前。便能諳其根脚。識其名色。良以自家所愛先習迷心。而為心垢者。洗除淨盡。主人既正。不怕客邪。自然不落邪見。如是。則心見兩魔。稱為陰魔者。早已消滅絕根。何況外魔。焉敢留難。是以天魔。及鬼神精魅。悉摧心喪魄而逃逝。不復更出也。出天魔等逃逝。則破前三陰者。自初因以至無上智果。圓滿菩提。略無缺乏矣。由陰魔消滅。則破後二陰者。小乘下劣。皆得增進。直至如來大涅槃海。亦不迷悶矣。向非先佛分析微細。立此法門。安能直修直證。利有攸往如是哉。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呪。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此轉令勸人持呪也。夫利根之人。依法辨魔。一超直入。更無留難矣。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既不識禪那。而明悟處少。又不知說法。而多聞性缺。而心復好樂直修反聞大定。汝恐落於邪見。將何以保護之。惟勸彼專心一意。持我佛頂陀羅尼呪。若誦亦不能。則寫於禪堂。或帶於身上。一切諸魔。自不能擾。葢此呪心。是至尊至勝。第一法門。有不可思議之力也。十方如來。所以垂範修進者。無以復加矣。合而言之。論自利之智。則究竟之修進。非中路化城之止息也。論利他之悲。則最後之垂範。非始教不了之權義也。汝可不敬承以利己利他哉。
○最後有二義。若約當經。則此魔事。在末後宣揚。若約一大時教。則此經在法華已後宣說也。
○無問自說五陰魔境已竟。
阿難。即從座起(此句疑在下)聞佛示誨(此句疑在上)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復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虗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又此五陰。為併消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界。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此復問五陰所以名妄想也。阿難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即從座起。重復白佛云。世尊尋常但說此五陰法。皆是仗因托緣而生。曾未說此五陰皆本妄想生起。如色名堅固妄想。受名虗明妄想等。我等今日雖一往聞此微細開示。然不知此五種陰。何故通名妄想。既此五陰總名妄想。今日若欲剗除。為當一時併盡。為復次第漸除。若欲斷除。至於何處。方得盡其邊際。更願大慈無倦。重為發宣。為此現前大眾。清明心目。使不致迷眩。兼為末世眾生。作將來眼。使有所尊循焉可也。
○鍾云。歷觀五陰種種邪魔。皆生於各陰將盡未盡交界處。所謂邊際也。處最宜著眼。
佛告阿難。精真玅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根身正報)及諸塵垢。(器界依報)乃至虗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當是緣字)本覺玅明精真。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虗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此總示五陰皆以妄想為本也。佛告阿難。我說五陰皆本妄想者。豈無其故哉。原夫精真玅明本覺之體。本來圓滿。本來清淨。纖毫不著。一物不留。若夫有生有死之根身。為塵為垢之器界。乃至虗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死生即界內分段。受想行之三陰也。塵垢即界外涅槃。識陰也。虗空即色陰也。取要言之。但是本覺中。元無五陰。皆因五種妄想。次第生起而已。所以然者。斯緣本覺玅明精真。本來圓淨。由妄想發生諸器世間。正如演若多妙自己之頭。而認鏡中之影。真本有而妄迷如失。如演若頭本在。而妄驚其失也。妄本空而誤迷為有。如演若影非實。而錯認為真也。夫五陰既從妄生。則本無因矣。汝等尋常。但知五陰從因緣生。迷無因之妄想。立有因之因緣。又迷有因之因緣。而立無因之自然。二計不忘。則五陰牢不可破矣。豈知彼虗空性。不動不壞。猶是虗幻而非真。何況因緣自然。本出眾生顛倒分別。豈有真實義哉。阿難。且汝果能知妄起處。猶可許汝說因緣也。若妄本無起處。可得而說。則說因說緣。本非實有。而為不了義矣。何況並此因緣。亦未通達。復違因緣。而謬說自然。豈非迷執中之迷執耶。是故如來今日。與汝發明五陰本是妄想。一欲眾生了見五陰真正本因。而破除無難。二欲眾生捐捨五陰偏執情計。而達妄無惑也。
○鍾云。開卷指人病根。在用諸妄想。此處乃將五重妄想。一一發明。是全經大起結。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酢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酢物未來。汝體必非虗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酢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此下詳示五種妄想而此先明色陰為堅固妄想也。色陰雖兼五根六塵。今圖易顯其與想相應。故且單就內身而言也。且汝不知色陰為堅固妄想耶。即汝形體。先因父母妄想生起。以父母俱動愛染之想。而後有赤白二陰也。雖有父母想心。若汝中陰愛涎不發。決不能流愛為種。而來父母想中結胎。以續其命。則知渾身都是妄想所成矣。正如我先所言。心想酢味。而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而足心酸起。懸崖不曾有。酢物不曾來。汝之身體。若非與妄想通為一類。則口中之水。如何因人談酢而出乎。是故當知。汝現前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以父母己三。和合一處。固結而不可解也。知根身。則知器界矣。彼堅明立礙。及堅覺寶成等。何莫而非堅固妄想乎。
○識動為想。必我之想。合當生父母之想而成胎。則前陰之命。轉為後陰之命。嗣續不絕。所謂想中傳命也。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虗明第二妄想。
此明受陰為虗明妄想也。欲知受陰。即前色陰中一語。可以通之。如前所說臨高虗想。能令足心真受酸澀。豈非汝之胸中。已先領受懸崖高峻之境。故能動汝色體。而酸澀乃在汝形乎。即此推之。而諸受之妄。例可知矣。然則汝今現前。因違順二境。而生損益二受。交驅互馳。而不休息。皆是虗明妄想所成。葢受陰無體。虗有所明。故名為虗明妄想。且以虗故受。如太虗之受物。以明故受。如明鏡之受形也。
○即前足心受酸澀處發明者。所謂一滴水墨。雨處成龍也。按受有三。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順益即樂受也。違損即苦受也。合有非違非順。即不苦不樂受。但是文略耳。
由汝念慮。(即意識也)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此明想陰為融通妄想也。夫汝有念慮。所謂意識也。念慮一動。凡眼耳鼻舌身。皆聽其使役。若汝色身。非與念慮同類。則身實念虗。虗實不倫。何因隨念所使令耶。故凡目前種種取像。必因意識先動。而後諸根方取。足知此身與念相應。無頃刻離。正如歌舞工伎之人。隨他拍轉。拍緩則步緩。拍急則步急。五根於意亦然。意地若生。身輪動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故寤與形接。則為想。寐與神交。則為夢。想與夢。皆是獨頭意識為體。因想念而搖動妄情。頓失寂靜真心。此想陰所以名融通妄想也。曰融通者。謂此想心在五根中。圓融通貫。非若諸根之滯而不融。局而不通也。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消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此明行陰為幽隱妄想也。夫行陰以變化為性。故又名化理。此化理遷流不住。運而又運。密密推移。在人一身。甲長髮生。遷少至長也。氣消容皺。遷壯成老也。生生滅滅。日夜相代乎前。所謂剎那剎那。不得停住。而無一人能覺悟者。其密移為何如也。阿難。若此行陰非汝身者。云何使汝甲生髮長等。可見不離汝矣。若此行陰真汝身者。云何日夜變遷。曾無覺悟。可見不即汝矣。非汝是汝。二不可定。足知虗妄而非真矣。然則汝今諸行念念遷流。而不停者。幽而難見。隱而難知。良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豈不名為幽隱第四妄想乎。
○大抵受想行之三陰。雖皆屬心。而文中皆要顯與色身通貫。受則能令色身領境。想則能驅使於身。行則能遷變乎體。然雖說三陰通貫色身。而實要顯身為念倫。非真實有也。
又汝精明(即識精明元也)湛不搖處。(即湛若止水。皆指第八識也。迷位識陰雖通收前七。而修斷位中前四陰盡。無復粗浮遷動。更何論於前七。應知此惟第八也)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薰。有何籌算。(猶云不可算量。言此方是騐一物之不忘。而實持種之無量積習之無邊也)阿難當知。此湛(即湛不搖處也)非真。如急流水望若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此想為前四妄想根本。故曰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串貫也。幾微也。中串習幾者。即覩物不忘。念念受薰也)則湛了內。罔象虗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似無曰罔。似有曰象)。
此明識陰為微細精想也。夫純一不雜。而橫竪洞照。曰精明。浮想已盡。而遷擾俱停。曰湛不搖。皆所謂第八識也。又汝今者。將以此精明湛不搖處。為真常乎。則汝一身。不出見聞覺知之六根。此根中之性。即是第八實體。若果精真。則不雜不妄。不應復受雜妄薰習矣。何因汝等。昔年曾覩之物。忘失已久。而再覩時。宛然如故。葢最初薰習。雖由前六。而記持不失。則第八之功。以第六如聚斂之臣。第七如傳送之官。而第八如庫藏之吏也。由一物之不妄推之。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尚能憶持多劫無量種習。念念受薰。不可籌算。豈止現生之多年乎。阿難當知。此湛不搖者。薰之以真則真。薰之以妄則妄。斷非真常不動之性也。譬如急流之水。望之若安恬寂靜。此但流急。故不見其流相。非真不流。藏識亦復如是。非真不動。以此是前四妄想根元。故受妄習。若非妄想根元。寧受前四妄習之薰哉。夫識陰既非確實精真。猶屬妄習。然則此妄何時而方滅耶。要須六根互用之時。根隔合開之後。此之妄想。方以滅除。否則終不可滅也。故汝今現在見聞覺知六根之中。貫習幾微。如所云覩物不忘。念念受薰者。似實而虗。似有而無。則湛了內。罔象虗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而已。顛倒者。顛倒玅圓真淨玅心而有也。微細者。陀那細識也。精想者。識精明元也。何莫非妄想為之本哉。
○既云見聞覺知根中之性。即第八實體。識體是妄。而又剋取根性者何居。六祖云。識即覺也。何用轉乎。所謂亡國破家由汝。化家為國。亦由汝矣。
○鍾云。二乘不知八識。認湛不搖處。以為玅真如性。所不必言。即地上菩薩。所破止住相無明。能除轉現二識。猶未離湛不搖中。至湛不搖中所帶和合之妄。為生死根者。則生相無明是也。惟如來能照見而直指之。如急流水四句。盡情描出。此即四纏所分之湛。但彼槩指識陰。此專指識陰邊際。湛入合湛之時。伏似無形。薰則復起。必至六根互用。識陰已盡。此之妄想。方得滅除。乃佛境界耳。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此總結五陰為妄想也。阿難。是五陰者。由一念迷妄。受此取此。以自蔽藏。故總名五受陰。又名五取蘊。雖淺深粗細不同。而要之皆妄想所成。□非真心本有。若見五陰有。即眾生世間也。若見五陰空。即真諦世間也。若了五陰實相。即中道第一義正覺世間也。離此五陰三世間外。更無一法。能建能立。為俗為真。一代時教所詮。除此別無方便。迷此為凡。悟此成佛。在人認取而已。
○受想並列五陰。而五陰皆有受有想。故曰五妄想成。
汝今欲知因界(因字新舊註不同。俱涉強解。愚以為陰字之誤耳)淺深。惟色與空。是色邊際。惟觸及離。是受邊際。惟記與亡。是想邊際。惟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是識邊際。
此答前五陰詣何為界也。陰之為界。有淺有深。汝今欲知陰界之淺深乎。如色陰中。有相為色。無相為空。尋常但知有相之色為色陰邊際矣。而不知無相之空。亦是色陰邊際也。葢離諸色相。而棲心空淨。謂之一色邊。是知盡色而不盡空。皆未出乎色陰邊際。而一切空忍。皆非究竟也。受陰中。根境相對曰觸。根境不對曰離。尋常但知領納違順二境為受邊際。而不知不領納二境。亦是受邊際也。葢斷諸取著。而不忘厭捨。猶住捨受之中。故佛於離幻之後。復教離離。是知盡觸而不盡離。亦未出乎受陰邊際。而一切背捨。皆非究竟也。想陰中。有念為記。無念無忘。人但知念一切法為想邊際。不知不念一切法。亦是想邊際也。葢除諸念。而不除無念。是仍住於靜念之中。故曰。有念無念。同歸迷悶。又云。莫謂無心真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是知盡記而不盡忘。亦未出乎想陰邊際。而一切無想。皆非究竟也。行陰中。迷位散心粗行為生相。修位定心細行為滅相。人但知散心粗行。喻如瀑流者。為行邊際。而不知定心細行。喻如野馬者。亦是行邊際也。葢細行似滅非滅。仍是清擾細遷。如定中人。不免爪生髮長。足可為騐。是知盡生而不盡滅。亦未出乎行陰邊際。而一切滅定。皆非究竟也。識陰中以有入為湛入。謂泯行流而沒歸識海。以無入為合湛。即流急不見其流。人但知行陰方消。識海初入。位當七信。齊於四果者。為識邊際。而不知識海久停。區宇漸啟。位當十信。待入初住。證圓通者。亦是識邊際也。葢合湛雖視湛入有加。居然仍在識境。咸不免於最細四相所遷。是知盡湛入而不盡合湛。終未出乎識陰邊際。所謂清光照眼。猶似迷家。而一切明白法身。俱未究竟也。以陰界之淺深而總較之。但知色為色。而不知空亦是色者。知色界之淺者也。知空色之皆色者。知色界之深者也。如是乃至但知湛入為識。而不知合湛亦識者。知識界之淺者也。知湛入合湛皆識者。知識界之。深者也。至此。而五重妄想。可謂極盡其境界矣。
○鍾云。上湛字。是工夫。下湛字。是本體。謂以澄湛之功。入流旋元。與圓湛之體。彷彿相合也。人知流逸奔塵。分汝湛圓者為識。不知湛入合湛。亦是識之邊際。何以故。以湛了內。微細流注未斷故。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虗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此答前問五陰頓除漸斷也。汝問斷除五陰。為頓為漸。抑知其有理有事乎。夫此五陰根元。原是一重疊一重。次第而生起也。其生也。由一念不覺。而轉此覺心為業識。因識有行。因行有想。因想有受。因受有色。是生因識有也。其滅也。先除色。次除受。次除想。次除行。而後除識。是滅從色除也。生則從細至粗。猶如著衣。滅則從粗至細。猶如脫衣。生滅之序如此。若單論滅除次第。則理與事。政自不同。葢五陰之理圓。元從一念妄想而生。故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乘其一悟。而疑惑頓消。如暗夜驚杌為鬼。奔馳荒越。一旦被人說破。鬼想全消也。若破除之事顯。明從五層重疊逆破。故一念之間。未能頓除。心因次第。乃可得盡。如鬼想雖以全消。馳途豈能遽返。要須歷返前途。方歸舊處也。夫此破五陰而入初住。與前解六結而入圓通。總是一理。故從色空以至湛入。即解前三結也。自湛入至於合湛。即解後三結也。我前示汝劫波巾結。次第而解。法喻照然。何不明了。汝當即彼悟此。方為善領佛誨。何乃忽略於彼。而再問於此耶。我之告汝。盡於此矣。汝應將此五陰。一一了達。知其根元。全是妄想。使心得開通。不為所惑。則自利之道在是矣。又復將此傳示將來。使末法之中。諸修行者。皆識得五陰虗妄。則深厭自生。識妄。則知有涅槃果性之為真。厭生。則不戀三界生死之可樂。而利他之道在是矣。阿難勉之。
○問。頓悟漸除之義何如。答。如大海猛風頓息。是頓悟也。波浪漸停。是漸除也。如孩子諸根頓生。是頓悟也。力量漸備。是漸除也。似曦光頓出。是頓悟也。霜露漸消。是漸除也。似春笋頓長。即與母齊。是頓悟也。枝葉分敷。節節而上。是漸除也。
○頓悟而不漸除。則有解無行。執理迷事。終非正修真三摩地也。此四句。乃千佛相傳之的訓。萬世不易之宏規也。
○正宗分竟。
流通分第三
問。此經與法華既為一轍。法華流通勸讚之文。品品有之。而此流通之文。何甚少耶。答。法華廢立之初。疑深信淺。故洗蕩疑情為詳。而發揮理行為略。此經開顯之久。疑消信定。故發揮理行為詳。而洗蕩不信為略也。
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虗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虗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此先舉功令較也。阿難。若復有人於此。舉徧滿十方虗空。盈滿都是七寶。財無盡也。將此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田無盡也。承事供養。心無虗度。念無盡也。於汝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功德。得福為多與否。葢不問而知其多矣。
阿難答言。虗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虗空既窮。佛土充徧。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此較定無量也。阿難答言。如佛所云。十方虗空。則無盡矣。盈滿珍寶。則無邊矣。以我所聞。昔有眾生。施佛七文之錢。功至微也。而捨身之後。猶獲轉輪王報。況復現前虗空。既窮十方。佛土充徧。皆施珍寶。思議尚不能及。其視七錢何如。以彼例此。而得福更有邊際耶。
阿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虗妄。
此因向下弘經之功至少而滅罪獲福至多恐難信及。故此先明佛無不實不真之語令其諦信之也。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設立戒律。先戒妄語。若諸佛如來而語先自妄。必不然矣。故知其語無虗妄也。既無虗妄。則今日之語。汝可不諦信之哉。
若復有人。身具四重(殺盜婬妄)十波羅夷。(即十惡也。譯名棄。五刑如斬。葢惡報之極重者)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末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此言弘經獲福之多也。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惡。惡因極矣。瞬息徧經十方地獄。惡果極矣。此將墮地獄之人。若能暫爾發心。將此大定圓通深入之一門。於末劫聖遠魔強之日。開示末學難進易退之人。將見是人罪障。應此一念。即得消滅。如湯潑雪。如火爇草。無不灰蕩者矣。且不但只消惡業而已。復能轉苦為樂。令其所受地獄。變成安樂國土。而往生其中。樂何如也。且不惟只滅重罪而已。而且獲福超前。視前七寶供佛之人所得之福。百千萬億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福何如也。良以斯經開如來祕密之寶藏。獲本然周徧之家珍。成塵剎互融之佛果。故非財施之多。執相之供。有為之果。所能及矣。夫一念弘經尚能如此。何況久弘。一念之弘。不過一句一偈。尚能如此。何況一句半部。乃至全經。重罪之人。尚能如此。何況輕罪無罪。乃至有福多福之人。其果報殊勝。又何可量哉。
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呪。如我廣說。窮劫不盡。
此顯無罪者之持經持呪功德無盡也。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首楞嚴經。能持此首楞嚴呪。如我八音四辨。稱揚斯人。滅如上罪。獲如上福。窮盡劫數。尚不能盡。夫持誦方得聞慧。其功德已有如是。何況進於思修者哉。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若乃從聞思修者。依我教中之言。如我之教而行道。頓悟漸除。一門深入。從初發心。以至成佛。中間更無諸委曲相。如水赴壑。似箭穿空。無復魔障為之留難。又何慮小乘化城之中止。漸教歷證之遲延哉。是則此之流通。據文無幾。而研究詞旨。雖重篇累帙。亦不能過。豈非以約收愽。無所遺餘。所謂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信不誣矣。
佛說此經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於仙而特加聖字。是居仙趣。而修內教。希獲童真玅果者)并初發心大力鬼神。(於鬼神特加發心者。表其建志護法。而具大神通力洞無畏。此之二眾。皆能弘護流通。八部收之未盡。故增列之於此也)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此經家所設以明法會欣慶也。佛說是楞嚴經已。在會大眾。自比丘以至鬼神。既聞正宗。而獲本玅圓心。復聞流通。而知究竟弘益。近無墮惡之憂。遠有證真之望。慶幸非常。皆大歡喜。向佛作禮。而去歸本處。各歸自心不動道場。或修習。或弘通。非如世人。離法會而遂成散亂也。
○鍾伯敬云。此經首楞嚴王。具足萬行。總持三昧。薰修奢摩他路。開示眾生。玅在一門超出。由慶喜限多聞而未全道力。故迦文因妄見而直指人心。七處之破。寶鏡磨塵而本明自現。十番之顯。金錍刮膜。而幻影隨消。斥攀緣。則心不是心。示真覺。則見猶離見。既顯真而破妄。仍即妄以談真。窮陰入處界。而列為四科。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會地水火風。而通名七大。真俗中道。三諦圓融。本如來藏。而含吐十虗。隨眾生心。而發揮諸相。乃至一多相即。大小互容。現寶剎於毛端。轉法輪於塵裏。得無罣礙者。倒想銷於億劫。不隨分別者。狂心歇即菩提。圓頓機。已解密因中下器。須陳玅行。於是開遠客還家之路。指天王賜屋之門。詰諸聖之本因。依證悟說最初方便。順此方之教體。選音聞為第一圓通。次為攝心。乃重持戒。依先世尊。舉揚清淨明誨。現化身佛。宣演祕密伽陀。三學圓具。而所證非偏。諸妄消亡。而不真何待。況復精研七趣。隨業受生。痛喻六交。因習招報。示五十重禪那之境。深防愛見邪魔。具八萬種解脫之機。對治塵勞煩惱。保持覆護。囑勸弘宣。在始在終。無非修證了義。或破或立。不離常住真心。琴瑟箜篌。既逢玅指。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令諸闡提。隳彌戾車。從三摩地。得無生忍。或自分真而安立聖位。或從互用而超至後心。坐大道場。登無上覺。一切事。究竟堅固。廣開菩薩多方便門。十方界。任運縱橫。同入如來玅莊嚴海。其教至矣。
楞嚴說通卷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