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小乘釋經部十七 方等部疏(0343-0353)
第0353部卍續藏第19册P0925 勝鬘經疏義私鈔(六卷), 〖日本.聖德太子疏 唐.明空私鈔〗.txt
卍續藏第 19 冊 No. 0353 勝鬘經疏義私鈔
勝鬘經疏義私鈔目次卷之一嘆如來真實功德章第一十大受章第二卷之二十大受章之餘三大願章第三攝受正法章第四卷之三攝受正法章之餘一乘章第五卷之四一乘章之餘卷之五無邊聖諦章第六如來藏章第七法身章第八空義隱覆章第九一諦章第十一依章第十一卷之六顛倒真實章第十二自性清淨章第十三真子章第十四勝鬘章第十五䟦
勝鬘經疏義私鈔目次(終)
No. 353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一
惟揚法雲寺僧 明空 述
勝鬘經義疏
【疏】此是大倭國上宮王私集非海彼本。
【鈔】此經前後兩譯一云勝鬘經亦云勝鬘師子吼一乘方便經此是晉安帝世三藏法師曇摩譯注云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此是宋元嘉年求那䟦陀羅於揚都譯並出刊定錄今上宮王疏所釋即是後譯經有二十一紙其疏唐大曆七年日本國僧使誡明得清等八人兼法華疏四卷將來揚州與龍興寺大律闍棃靈祐其上宮王是安南都護晁衡姑也相傳云是梁南嶽高僧思大禪師後身禪師先造得金字大品法華寶函盛之於般若臺上石窟無人知之上宮王為國王令五使來取嶽山具有取金經寶函時節及安置金經石窟現在。
疏注云非海彼本者或是疏主注或是別人注存二意好即指此國及新羅國日本國指此二土俱名為彼也以新羅國有曉法師勝鬘疏此間上代亦有此經疏一卷十餘紙不題人名為簡異此二土疏故云非海彼本也。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求那䟦陀羅 譯
【鈔】疏文大分為二先略釋經題次入經文初文復三先釋別名即是勝鬘師子吼次釋通名即經字三結得名不同初文分五初辨勝鬘本迹二明其所說三釋勝鬘名義四釋師子吼五總結初釋本迹者又二先本次迹通云本迹者本謂法身迹謂應迹諸佛菩薩法身理以之為本能起十類之應迹故法華云應以佛身而為說法乃至釋等經文雖有三十三身所謂六道四聖也故淨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大經亦云隨其類音大聲普告口輪既爾心輪鑒機身輪現應亦復如是於中先本。
【疏】夫勝鬘者本是不可思議何知如來分身或是法雲大士。
【鈔】言不可思議者言其位高下難測不可以心思及言議者也法雲大士者即第十地菩薩華嚴三十九釋十地云佛子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為電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周旋往返於一念頃普遍十方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國土演說大法隨諸眾生心之所樂霔甘露雨滅除一切眾惑塵焰是故此地名為法雲經文甚廣准此經本迹義足大士者安法師云開士心初開故又云始士初始發心故此從初得名具存西音應云菩提薩埵什法師恐繁略提埵二字但云菩薩翻譯不同今存一釋菩提云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言此人發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也諸解不同且存一釋。
○次迹。
【疏】但遠照踰闍之機宜以女質為化所以初則生於舍衛國王盡孝養之道中則為阿踰闍友稱夫人顯三從之禮終則影嚮釋迦共弘摩訶衍之道。
【鈔】但遠照踰闍之機等者明迹法身懸鑒故云遠照言菩薩在法身之地懸照踰闍一國有大乘之機仍宜以女質為化也故經云應以女身得度者即現女人身而為說法所以初則生於下明垂迹之相舉始中終三處略示其相也王字去聲謂起也初也言初且興起孝養之道摩訶衍即一乘下經文自釋。
○二明所說。
【疏】論其所演則以十四為體談其大意非近是遠為宗所以如來每說讚同諸佛發言則為述成。
【鈔】十四為體等者一十四章是正說之體一一章內皆對昔二乘之近情顯是今經之遠理悉用此意以為宗要何者且如第一讚歎如來真實功德章且勝鬘因父母遣書方聞常住遠理以為歸依為是異於昔日歸依無常之近為非也第二十大受章歸依既異於昔戒亦應改於昔所以今受十受異於昔日小乘五戒也第三三大願章歸依受戒既殊於昔故願亦更發勝願遠期常住法身異於昔日願身滅智亡也第四攝受正法章七地已還及以二乘有功用行此為近也八地已上一念三行建立真應二身出生五果因果此為遠也第五一乘章昔日別相三寶五乘之別皆是方便為近今日會五乘入一乘以為因一體三寶以為果為遠也第六無邊聖諦章二種聖諦皆是修善之緣而二乘但觀一種聖諦為近如來並皆已達為遠第七如來藏章為歎八諦甚深故言依如來說八聖諦如來藏甚深故八諦豈得不深故立二種聖諦唯在如來非是二乘第八法身章只是明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隱顯雖殊即是一體更無異體也第九空義隱覆章明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照此二藏為二空智此智本來常有昔為無常等空義隱覆者也第十一諦章將明為依之極簡除七諦唯取無作一滅諦為極也是故此諦非凡夫心識所緣亦非二乘智慧境界如七日嬰兒不見日輪第十一一依章明此一滅諦為眾可依之極故非二乘境界第十二顛倒真實章明無作一滅即如來藏生死神明依如來藏相續相續不滅非但出惑言為依從在惑中為依也第十三自性清淨章明如來藏自性清淨雖在惑中不為生死所染但隱覆而已第十四如來真子章明三忍菩薩御此乘而行二乘凡夫不能行之也所以如來每說等者勝鬘凡有所說如來即贊同諸佛也故下文云所說攝受正法皆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已說今說當說我今得無上菩提亦常說此攝受正法發言則為述成者經云佛讚勝鬘善哉善哉智慧方便甚深微妙汝已長夜植諸善本來世眾生久種善者乃能解汝所說。
○三釋勝鬘名義。
【疏】勝鬘者世以七寶嚴其肉身而今以萬行嚴其法身故云勝鬘。
【鈔】勝鬘者下釋名義可見。
七寶者一金二銀三瑠璃四車璖五馬瑙六珊瑚七真珠鬘(莫還反)華茸飾也茸(如容也)草藂生也言萬行嚴於法身勝於世嚴故也前五章自分他分不出一乘即是萬行嚴於如來藏等八章之境令顯現也故題名中總標一部大意略盡。
○四釋師子吼。
【疏】師子吼者自宣大理無所怖畏義同師子不畏眾狩故云師子吼。
【鈔】師子吼下四釋師子吼義涅槃二十五云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是故勝鬘所演一十四章無非常住自性清淨對佛闡揚無所畏難義同涅槃決定說也。
○第五總結稱。
【疏】勝鬘就當體得名師子舉譬為稱一乘大方便方廣者舉其所說之法。
【鈔】一乘大方便等者此等三名不出一乘權實之法也疏文總舉而已今略釋三名粗知旨趣。
言一乘者夫乘之為稱出於運通今經即以萬善等流為能運一體三寶為所通者也故下經云三乘即一乘得一乘者即得阿耨菩提下文廣釋今且略銷因果權實不二之理故一一是無二之稱乘是運出為義因中善品雖復不同而流義一故云一也。
大方便者善權也方法也便用也巧用諸法會眾生也故下文云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也。
方廣實理也正無邪曰方具德無邊曰廣如世方物無邪無偏妙旨虗融義無偏定故經云自性清淨如來之藏是法身藏常樂我淨四波羅蜜雖有為相非虗妄法是故滅諦是第一義諦當知三法一體從義立於三名也且分於人法理實為論人即是法何者勝鬘從萬善得名師子吼從喻以顯說萬善即一乘方便方廣無畏即決定了義是故當知人法無異也故下經文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即法身也。
○二釋通名。
【疏】經者訓法訓常聖人之教雖復時移易俗不能改其是非故云常亦為物軌則故稱法而此是漢中之語外國云修多羅修多羅五義亦如常釋修多羅雖有五義要在涌泉繩墨二義即同經之法常二義故以此經代彼修多羅也。
【鈔】次經者下釋通名。
不能改其等者肇法師云古今雖殊覺道不改羣邪不能俎眾生不能異故曰常也。
修多羅五義者一法本亦名出生二微發亦名顯示三涌泉四繩墨五結鬘出雜心論一法本者金口所說一言為本流出無量言教當時被物聞即得道故經言一一修多羅復有無量修多羅以為眷屬二微發者佛所說法言辭巧妙次第詮量初中後善圓滿具足如大海水漸漸轉深聞教之者次第領受分別法相微有解生漸漸增長明練通達又云遍讀誦異論廣知智者意多聞強識以至成佛三涌泉者從喻為名也佛所說法文義無盡法流不絕聞教之者於一句法解無量句故云乃至聞一偈通達無量義次第知法說月四月至歲如風於空中自在無障礙四繩墨者佛所說法裁愛之教不為邪風倒惑得入正轍即同繩墨義也五結鬘者如結華鬘令不零落結佛言教不零落也。
要在涌泉繩墨二義等者涌泉則恒流不絕可以同常繩墨則除邪顯正可同法之軌則故以此方之經字代彼修多羅之稱也。
○三結得名不同。
【疏】諸經得名不同今此經上言勝鬘師子吼是舉人下言一乘大方便方廣是舉法雙舉人法為題故云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鈔】三得名不同者如諸經之題所從各異或從法如涅槃大品等或有就事如枯樹經或有就人如須達拏或有就喻如大雲寶篋等經或具法喻如法華等或具人法即如此經及淨名等或具人法喻如華嚴等。
○從夫大聖至說法下第二入經文疏文中先分節經文次釋經文。
【疏】夫大聖應世為物說法不撰經卷之多少不別明理之深淺皆用三段為說第一序說序是漸由為義第二正說正者經之正體第三流通說謂傳之後世須此三所以者良由眾生從來迷塵加復神鈍若卒聞深理非但不能受行更生謗心還墜三塗是以聖人先現殊常之相令物生樂於是眾生因此序相即發樂應聞深理之心故即為說正體序正既竟必時眾生皆得蒙益而大聖垂慈說法非但當時獲利遠及末代皆同令福故末即為說流通以勸之也三段文處者從初訖咸以清淨心嘆佛實功德名為序說從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以下訖汝已親近百千億佛能說此義以來明為正說從爾時世尊放勝光明普照大眾竟經為流通說。
【鈔】初分三段者夫佛說法雖復殊源而初中後善文必備矣故安法師一切諸經皆用序正流通而分之也後見親光菩薩佛地論果有此文冥合聖意。
更生謗心等者非但不能受領而行之更乃生誹謗如來止而不說也故法華云止止不須說若說是事一切天人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大坑即三塗也三塗之名出四解脫經地獄名火塗小獄通寒熱大獄唯在熱從熱邊說為火塗也畜生名血塗從相噉邊說鬼道名刀劒塗從彼駈逼邊也塗者大乎反道路也埿行也。
殊常之相者如法華序品即以天雨四種華地搖六動眉間光照萬八千土一一土中佛轉法輪三乘受行入涅槃等以為表發涅槃面門放光表說常住佛性大品支節放光等各各表發不同此經即以內外緣以為發起也。
【疏】就第一序說初開為二一通二別如是等五事普貫眾經故名通序。
【鈔】釋序中通別二序者言五事至通序者一切經皆安如是等五事故亦名遺囑序如來遺言令標經首故亦名經前序三世諸佛經前皆然故大論云佛將涅槃阿難親屬愛結未除心沒憂海阿泥樓駄語阿難言於未來事若有疑者乃時諮決何為沒在憂海如世凡夫阿難得念道力悶心得醒即以四事請問一問佛涅槃後云何修道二問誰當作師三問惡口車匿云何共住四問佛經初置何等語佛告阿難若現在若去世後依四念處修道解脫戒經是汝大師惡口車匿依梵法治我三僧祇所集法藏初應作如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與某大眾非獨我法如是三世諸佛經初亦然是故五義名為通序等別釋者如是等五同是勸信之辭所傳之教理我聞者親承音旨明能傳之人一時者能傳所傳會理之時佛住者的出化主亦稟承之主舍衛等者聞經之處故展轉相證勸信非虗欲使將來順而不逆也於中或五或六由主處離合故。
【疏】遣書感佛正為此經非為餘經故稱別序。
【鈔】言遣書至別序者經經由各藉異故名為別教門機別亦名現在序佛在世時有此事故此經別序者波斯匿王與末利信法未久遣書與勝鬘略贊如來無量功德等是已上釋通別二序之來意竟。
【疏】就第一通序即有二一明阿難所傳不謬證人是可信二有住處同聞明說經之根本證法是可信人能弘法故先證法由人弘故後證。
如是我聞一時。
【疏】如是者總舉一教之始終也兩物相似曰如一物無非曰是如來與阿難談其聲口必一八既殊金肉非同故於文曰如一八金肉雖異即其所明即是一物故於理曰是。
【鈔】必一八殊等者一謂一音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圓音一演異類等解此在於佛八者八音一最好二易了三柔軟四調和五尊慧六不誤七深妙八不女此在阿難一音唯在大八音通大小故將八音且目阿難金謂如來黃金色身口業所說肉謂阿難肉身口業所說金肉一八雖異而阿難傳佛所說如佛所說曰如雖金肉二說而所詮只是一理故云是也一八釋教一物喻理教如理是故也古來多云如是文如理是文以巧詮為如理以無非曰是大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如是者善信之辭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其信者是事如是即勸信之端端猶首也。
【疏】我聞者言阿難親從佛聞所傳不謬且欲表異外道我自然知之過。
【鈔】我聞者若傳從他聞多致偽謬今親聞是則可信羣情承受無所致疑大論云隨俗說我和合稱聞隨俗說我者學無學人傳法利生順俗說我外不乖宣內不乖實大論明三種我見慢名字凡夫三種學人二種無學一種阿難是學人無邪我伏慢我隨世名字稱我無咎和合稱聞者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意欲聞情塵和合耳識即生意識分別種種所聞因緣和合故稱於聞阿難等內則耳根聰利外則對佛一音領納無遺故稱我聞。
且欲表異外道等者言阿難所聞必有內外因緣異外道不從因緣有執自然之過撿故薩婆多宗明我但有名依曇無德說有假我犢子部所計我在第五不可說藏是等雖殊悉破外人計神我性說假名我也故云表異外道等問大論云阿難是佛得道夜生涅槃明佛成道後過二十年方為給侍自爾已前說經阿難不聞云何皆稱我聞答報恩經云阿難從佛求四願第四願所未聞經願佛重說大論略經更有諸文應須廣引餘三願涅槃三十六云不受故衣不受別請出入無恒撿經。
【疏】一時者明如來所說經教其數無量而阿難得佛覺三昧一時皆領故云一時。
【鈔】一時者肇法師云法王啟運嘉會之時也又四眾感教得道之時此亦助成我聞可信大論云說時令人心生信故。
【疏】第二舉住處同聞證法是可信。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疏】舍衛是城名梁云聞物此城殷富多有名珍遠聞四方故云聞物國名憍薩羅今以城目國故言舍衛是十六大國中之一。
【鈔】第二舉住處證法是可信者言佛住者佛是能說顯其化主亦為助成傳聞可信何者九十六種不足歸心三乘聖人猶居不極說非究竟今明無師大覺朗然頓悟所言誠諦從是聞經稱物機緣眾情忻愜舊云佛陀此言覺者自覺覺他名之為佛智論云佛陀秦言知者知何等法謂知三世眾生數非眾生數及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為佛住者大論云四威儀住故名為住住有四種一天住謂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二梵住者住四諦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三聖住者住三空四諦十二因緣理也四佛住者住首楞嚴等無量三昧力無畏等一切佛法佛所得法於中住憐愍眾生示住給孤獨園。
今以城目國等者此是中印度憍薩羅國之都城名為異南憍薩羅故以都城名為國之稱撿西域記有南北兩憍薩羅國仁王經列十六大國第一憍薩羅是南第二舍衛國是北南去北甚遠不相關涉古今釋者不同此為定說。
【疏】祇樹給孤獨園者樹囑太子祇達園囑給孤長者二人共立精舍今以兩主標名故云祇樹給孤獨園。
【鈔】祇樹給孤獨者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此云勝林是給孤園何者勝軍王大臣蘇達多此云善施善施長者仁而聰敏積而能散賑乏施貧哀孤恤老時人美德號給孤獨尊重如來願建精舍佛命舍利子隨處瞻揆唯太子逝多林園地爽塏(苦亥切)地高燦也尋自太子戲言金遍乃賣善施豁然即出藏金隨言布地有少未滿太子請留曰佛誠良田宜植善種即於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告阿難曰園地善施所買林樹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業自今已往應謂此地為逝多樹給孤獨園逝多即祇陀已上出青龍疏。
【疏】同聞眾略無也或云說此經時在乎後宮上唯諸天下唯綵女闕無大士不足以此證經故闕之也而此經下流通之初既云放勝光明普照大眾豈言復無眾且今言以住處同聞證法是可信者豈其舉彼踰闍宮處宮中采女哉是即付囑之時處眾也故知略即明矣。
【鈔】同聞眾略無等者此是同聞法人證法是可信亦證非謬傳但經家略不出之疏主意云准經文下合有即取如來却還祇洹林為阿難帝釋等重說此經及付囑流通之處自有同聞不取踰闍宮中之人也驗知古人釋不當也略義顯矣。
【疏】就第二別序亦開為二第一從時波斯匿王以下訖敬授勝鬘名外緣序第二從勝鬘得書歡喜以下訖嘆佛實功德名內因序言尊者遣書為說此經之外緣云外緣序勝鬘默念感佛為說此經之內因故云內因序。
【鈔】外緣內因等者父母遣書但能發其內心故云發其道意默念感佛機應道交即合聞法故云感以清淨心淨故聞法。
【疏】就第一外緣序亦有三第一王及夫人共談勝鬘心明根利宜聞深法德行第二從夫人白言以下言畢即作書讚佛功德遣信令聞第三從使人奉書以下明使人奉書至阿踰闍國而奉。
時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共相謂言勝鬘夫人是我之女聰慧利根通慜易悟若見佛者必速解法心得無疑宜時遣信發其道意。
【疏】時者言勝鬘應聞常住之時也信法未久者謂信大乘法未久也言王與夫人但信小乘法來久而未信大乘如來在一樹下說法時波斯匿王擊皷來奉佛佛知故問此何聲也阿難依實而答時佛言世王擊生死皷我為法王宜擊法皷即說法皷經於是王及夫人始信大乘未久即遣使告於女勝鬘也。
【鈔】經云波斯匿王此云和悅末利夫人者未曾有經云元是王舍城耶若達多波羅門婢名黃頭常知守園因將乾飰供佛之福後波斯匿王遊獵入園見之婢乃為王種種供給及按摩等極稱王意王問波羅門賣不答言賤婢何堪王重問之答云千兩金王遂以百千兩金從其買取六萬夫人中為第一夫人。
法皷經等者此經後宋求那䟦陀羅於東安寺譯有兩卷名大法皷經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百千菩薩末利夫人等十方無量諸菩薩眾爾時如來於彼四眾說如是法有有則有苦樂無有則無苦樂是故離苦樂則是涅槃第一之樂爾時波斯匿王擊皷吹貝往詣佛所世尊知而故問阿難以何等故有皷貝聲阿難具答佛告阿難汝今亦應擊大法皷我今當說大法皷經佛告迦葉今此會眾雖復一切清淨純一然於隱覆之說有不善解迦葉白佛言何名為隱覆之說佛言隱覆說者謂言如來畢竟涅槃而實如來常住不滅般涅槃者非毀壞法此修多羅離覆清淨明顯音聲百千因緣分別開示作是語時眾中有下信眾生及聲聞緣覺初業菩薩自性不堪聽受如來已般涅槃而復說言常住不滅從座而去所以者何彼人長夜於般涅槃大修習空見也聞離隱覆清淨經故從座而去等經文甚廣。
【疏】一云時者是謂說法皷經時也解此信法未久種種不同然推尋本末唯此應當故不記也是我之女者讚重之辭也言相子不過父母知臣莫知君王我子之稱不別自他唯在於善今勝鬘既為己子且有明德應聞勝道故亦自稱我子也。
【鈔】我子之稱等者勝鬘以萬行能嚴為名故長表唯善哉審知之更無於惡故云不別自他也。
【疏】聰慧利根者耳善聽曰聰心明察曰慧聰察爽明謂之利根通敏易悟者聞表達裏謂之通善聽之所致照了深明謂之敏善察之所致遇理即解謂之易悟利根之所致前句談其性能後句言其功用共相成也廩教必由善聽故嘆聽為首此明器已具。
【鈔】爽者(疎兩反)善也貴也明也敏者(貧殞反)聰也疾也致(知吏反)至也與也利根是性能易悟是功用易悟必由利根而成利根必由易悟而顯故云共相成也此機器已具堪聞常住故也。
【疏】必速解法者一聞即悟不待再教心得無疑者神情開朗無小乘疑滯也宜時遣信發其道意者時有二一年時二機時皆不可失也此明可納實也。
從夫人白言以下第二遣信略讚。
夫人白言今正是時王及夫人與勝鬘書略讚如來無量功德即遣內人名旃提羅。
【疏】如來無量功德者聖德無量不可備陳故粗標三德。
【鈔】粗標三德者准下經略讚文。
【疏】第三明使人致彼奉書可見。
使人奉書至阿踰闍國入其宮內敬授勝鬘。
【疏】此明正內實可見。
【鈔】正內實者父母遣書為正其內心令生真實常住之解也。
【鈔】從勝鬘得書以下第二內因序分為五第一明得書歡喜亦可見。
勝鬘得書歡喜頂受讀誦受持生希有心向旃提羅而說偈言。
【疏】生希有心者謂聞常住也。
【鈔】謂聞常住也者聞前略三德也。
【疏】二初行偈欲修供養。
我聞佛音聲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實者應當修供養。
【疏】而勝鬘但見通而為論常住本然但聞是希故云希有書那得言我聞佛音聲者聲以傳意書以傳聲故書義云聞佛聲又見聞覺者從書得解亦稱為聞世所未曾有者言我理雖本然但據故我云未曾明一生未曾聞常住真實者聖體圓備非偽曰真至德凝然無虗曰實。
【鈔】我聞佛音聲等者無名疏云傳道聲於書故云我聞圓備者具三德也凝者(魚膺反)堅也。
【疏】有一行偈明默念感佛。
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垂哀愍必令我得見。
【疏】言如來應世為物無偏我雖無知女人亦入世數願垂慈心得見耶。
【鈔】默念者准佛應如經文。
【疏】一行偈明佛應其感。
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普放淨光明顯示無比身。
【疏】而應於空中者若在宮內或履涉艱難且欲表如來法身無相猶如虗空也如來頂後常光但七尺而已今欲表勝鬘將說一乘圓果常住之理故普身皆放。
一行偈明三業供養可見。
勝鬘及眷屬頭面接足禮咸以清淨心歎佛實功德。
【疏】接足禮者惟在空中以接足禮致敬非適接也。
【鈔】三業供養者經除上句說餘三句對三業可見。
惟在空中者惟思惟念也適者(尸赤反)樂也往也言但惟念在空以申禮敬非住空中而接足也。
【疏】從如來妙色身以下經中之第二正說就中凡有十四章大分為三第一舉初五章明乘之體言萬善皆為乘體舉中八章明乘之境言有作無作八聖諦皆為乘境舉後一章明行乘人言三忍菩薩御此乘而行就第一明乘體中五章亦分為二第一初三章明自分行言勝鬘本是不可思議但迹在七地今初三章明七地行故云自分行第二後二章明他分行明八地以上之行非其七地之分故云他分行自分行中三章第一嘆佛真實功德章第二十大受章第三三大願章今第一嘆如來真實章。
【鈔】第一如來真實章初五章明乘體等者始從初信終至妙覺其乘萬善七地已還有功用行名為自分行八地已上無功用行名為他分行從有入無篤善以為能運至妙覺只是無作滅諦出纏名為法身是故從初即用作滅諦以為所緣後之七章亦是滅諦異名但隨隱顯等義立名異耳故云有作無作八聖諦皆為乘境也真子即是乘善照境之人至於八地分證滅諦建立真應二身出生五乘因果化度五乘之人終訖會歸一乘乃至佛地亦然具如釋迦一化先三後一更無有異此意深矣請為詳之。
【疏】此章來意者勝鬘前來未聞常住但今因父母遣書乃得聞所以嘆今日常住真實願為歸依異於昔日歸依無常且行善之義本在歸依今欲廣明萬行之道故以歸依為首也所以優婆塞戒經云若不依三寶受戒戒不堅強如綵色無膠就此章中又開為二第一有五行偈正嘆常住真實願為歸依第二從哀愍覆護我以下竟章請救就第一正歎中五行偈分為四第一初二行偈嘆法身次一行偈歎解脫次一行偈嘆波若次一行偈總歎三德而常言佛地萬德圓備何意但據此三德為歎者法身是萬德之正體解脫是斷波若是智然即萬德之中此三為要若舉此三德即餘德自顯所以但據此三德為歎也且上父母相聞既云聖德無量不可備陳故但略歎三德爾也所以勝鬘亦從但嘆三德也釋此意義家種種不同而要在於此故不記也。
【鈔】舉此三德則餘德自顯者法身則攝報應二身智慧則攝一切權實之智解脫則五住俱斷能起一切神通變用故涅槃云諸佛調伏眾生之處名為解脫也是故此三萬德中要。
【疏】就第一歎法身中二行分為二第一一行半偈嘆應身第二舉二句嘆真身何即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是以於諸歎處中常為雙歎。
【鈔】非本無以垂迹等者本迹之義出自肇法師彼云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今文亦然真身為本應身為迹非真身之本無以垂於應身之迹非應身之迹無以顯於真身之本迹有顯本之能故須雙歎亦是體用及不二也。
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
【疏】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者歎無等言梵天在上莫能見佛頂無比不思議者比類言眾識非所思議也如來色無盡者言感者言見應謂有興廢故云有感即應無有窮已此四句皆嘆色智慧亦復然者歎心亦如上歎色無比無盡也是故今敬禮結歎應身義家云此句應在第二行偈上二句次而出經者欲以結皆在偈末故然也。
【鈔】梵天在上等者梵天在色界從彼天來亦未曾見世尊頂相。
無比者智論云如釋迦菩薩以一偈歎弗沙佛曰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眾識非所思議者且通而言之據實為論等覺菩薩亦不思議於妙覺。
言應有興廢者有感則興機謝則廢機感無盡是故如來遍法界應未曾有盡故云無有窮已(末撿)故華嚴云八地菩薩於一切不可說國中隨眾生信樂差別而為現身八地尚爾佛地可知亦如觀世音普門示現三十三身十九說法又經云妙色湛然應一切(皆撿)是其例也又涅槃云佛性者亦色非色云何名色金剛身故云何非色十力無畏非色法故金剛身是三十二相既是佛性之色驗知無盡常矣疏家雖有二解俱從二身以釋經文意含若離二為三者初一行應身智慧即報身常住即法身應知二三離合為異異而不異亦常住也。
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
【疏】一切法常住者第二歎真身明應即隨感而現但真身凝然常住者不動且餘德通在因地故只就常住為歎私釋少異初一行歎應身後一行全嘆真身如來色無盡者無盡謂是常住歎真身無色常住何即既為色法理為不盡既云不盡即非色常住自明故云如來色無盡亦可以智為色亦可是應色之本故云色智慧亦復然者正歎真身言亦無盡常住也一切法常住者總真身諸法。
【鈔】餘德通在因地等者言佛地四德我樂淨等及餘一切通於下地常住一德唯在如來是故今經偏就常住為歎故纓珞云古昔諸佛二身道同同是常住一切菩薩二身俱是無常釋曰以等覺已下有微細無明因變易生死果故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法性土。
私釋小異者瓔珞本業經云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其應化法身如影隨形以果身常故應身亦常法皷經云常解脫非名妙色湛然住非聲聞緣覺菩薩之境界。
【疏】次一行嘆解脫。
降伏心過惡及與身四種已到難伏地是故禮法王。
【疏】心過惡者謂三毒四倒身四種者謂四大此二句歎脫三界內四住地惡又解謂身三惡四種謂口四惡離為十惡明攝三界內惡盡已到難伏地者難伏地謂金剛心夫魔有四種一天魔二煩惱魔三陰魔四死魔金剛心不為天魔外道所伏且結惑淨盡降煩惱魔但未免行陰魔及生滅死魔故云難伏地一云難伏地即是佛地言佛地非四魔得伏故云難伏地此句歎脫三界外無明住地惡又云上二句嘆有餘解脫下一句歎無餘解脫因盡謂有餘果亡謂無餘前歎離四住地據因盡證果亡後歎離無明舉果亡證因滅則其實雙亡明矣法雲法師云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二變易生死此言心者是變易生死果過惡者是變易生死因身者分段生死果四種者分段生死因前明斷無明住地變易果亡後明除四住地分段報滅故言降伏已到難伏地者煩惱伏智不出二種一鄣令不見法相二感使無常金剛心起斷惑斯盡照見法相免於惑累故言難伏地猶有煩惱感彼心起不免無常果累猶在故不言不可伏己之言過過金剛心至佛地免無常生滅果累亡因果雙亡故解脫私意少異金剛心所難伏者唯是陰魔死魔如來已過此二境故云已到難伏地是故禮法王結歎。
【鈔】解脫德中三毒貪嗔癡四倒謂無常計常我樂淨等亦復如是離為十惡者離心過惡為貪嗔癡足為十惡釋難伏地者初且釋難伏後私意中兼釋已倒金剛心是等覺位此菩薩有一分不思議變易果未免生滅死魔微細生滅遷流故未免行陰魔行以遷流為義瓔珞經云等覺菩薩超度三魔未免生死魔妙覺超過四魔二身常住葢經論異出不同。
【疏】次一行嘆波若。
知一切爾炎智慧身自在攝持一切法是故今敬禮。
【疏】知一切爾炎智慧身自在者爾炎梁言智母智母謂真諦境空為生智之本故稱母空既無為所生智慧故自在此二句歎空智攝持一切法者謂照有參差攝持萬境此一句嘆有智而世諦亦能生智但生智劣故不與母名一解言上二句歎實智下一句嘆方便智爾炎者即此二諦能生乎智故通稱智母智慧身自在者即是照二諦分明縱任下句攝持一切法者明能以方便攝持眾生化令生善是故今敬禮亦結歎。
【鈔】釋般若德中經云知即是智一切是諸境爾炎即是一切境本性空寂此為真諦空也此之空境既是無為照此無為故空智自生參差萬境即俗諦境照此俗諦名為有智俗諦少生空解故不與母名第二解中雙照真俗故云分明真俗無礙故云自在應知縱任釋自在義文中初以真諦為母次以二諦能生實智為母然瓔珞經佛母品中以三諦為母故經敬首菩薩白佛言世尊佛及菩薩二初照智從何而生佛言弟子所謂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是諸佛菩薩智母乃至一切法亦是諸佛菩薩智母所以者何諸佛菩薩從法生故此疏但言二諦則中諦合在真諦之中離合適時諸經皆爾。
【疏】次一行偈總歎可見。
敬禮過稱量敬禮無譬類敬禮無邊法敬禮難思議。
【鈔】經總難中過稱量者淨名云無有量已過量下文云究竟者即是無邊不斷無名云無有終訖故曰無邊無邊之理豈有中斷即常住之異名也。
【疏】從哀愍覆護我以下章中第二請護就中分為四。
第一一行偈直請護。
哀愍覆護我令法種增長此世及後生願佛常攝受。
【疏】言我雖歎佛真實歸依常住若佛不相隨救即歸依不尊故就佛請護法者法身萬善為種。
【鈔】即歸依不尊等者若佛常隨救護則我歸依之心尊重也。
經法種者萬善為能嚴法身為身無所嚴萬善若增長法身即顯現。
【疏】次一行偈如來許護。
我久安立汝前世已開覺今復攝受汝未來生亦然。
【疏】請唯二世許兼往世明護之深遠。
【鈔】請唯現未許兼前世者明護之久遠。
【疏】次一行半因佛許護重請致敬。
我已作功德現在及餘世如是眾善本唯願見攝受爾時勝鬘及諸眷屬頭面禮佛。
【疏】言如來久遠救我者我必已作善餘世謂未來若三世常護者即作善無息故更請賜記。
【鈔】更請賜記者唯願見攝受之文是請救文竟無名釋云勝鬘讚歎美善盡矣以今證古知開覺之不近乘此善根因獲尊號不亦宜乎。
【疏】第四從佛於眾中以下明佛賜記亦分為六。
第一許因。
佛於眾中即為受記汝歎如來真實功德以此善根當於無量阿僧祗劫天人之中為自在王一切生處常得見我現前讚歎如今無異。
【疏】第二從當復供養以下許果。
當復供養無量阿僧祗佛過二萬阿僧祗劫當得作佛號普光如來應正遍知。
【疏】第三從彼佛國土以下許其國無穢。
彼佛國土無諸惡趣老病衰惱不適意苦亦無不善惡業道名。
【疏】第四從彼國眾生以下記其純淨。
彼國眾生色力壽命五欲眾具皆悉快樂勝於他化自在諸天彼諸眾生純一大乘諸有修習善根眾生皆集於彼。
【疏】第五從勝鬘夫人以下明人天發願。
勝鬘夫人得受記時無量眾生諸天及人願生彼國。
【疏】第六明佛賜記人天皆可見彼。
世尊悉記皆當往生。
【疏】從爾時勝鬘夫人聞受記已以下明自分行中之第二十大受章嘆佛真實求依常住本為修善且歸依即異於昔戒亦應改於昔所以今受大受異於昔日小乘五戒也就中開為三第一明受戒方便第二從世尊我從今日以下正明受戒第三從法主世尊以下竟章立誓斷疑將欲受戒故先修容儀以靜其志修儀靜志要為受戒故第二即有受戒受戒既竟即大眾疑勝鬘既為女人所志應弱而今其所受甚重且遠恐將口不當實是以第三立誓斷疑以成其受。
【鈔】第二十受章以靜其志等者靜(疾郢反)淨閑也淨(疾正反)絜明也甚重三聚淨戒且遠即乃至菩提。
爾時勝鬘聞受記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
【疏】恭敬而立者常時受戒必須著地今佛處空若著地即言接奢遠故立而為受受十大受者上受是能受之心下受是所受十戒昔日雖復五戒所求者小乘今以常住菩提為期故云大受。
【疏】就第二正受戒中凡有十戒亦開為三第一初五戒名為攝律儀戒律者類也儀者容儀此五戒止於意惡而容儀之類自不失法第二從不自為已以下有四受名為攝眾生戒第三從攝受正法終不失以下有一受名為攝善法戒。
【鈔】十受束為三者瓔珞亦有此文彼大眾受學品云佛子吾今為諸菩薩結一切戒根本所謂三受門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經文廣佛子是三攝受三種受戒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已學當學今學是諸佛正法戒若一切佛一切菩薩不入是正法戒門得無上道果空平等地者無有是處此三種戒不通小乘是大士律儀通上三業今從身口相顯名曰律儀於律儀上起菩提心能止一切不終善事勤修諸善滿菩提願名攝善法菩薩利生行四攝法大慈與樂大悲拔苦攝救眾生能止自濟兼為益他名攝眾生是故此三通名戒也即是菩薩三聚淨戒方等涅槃地持論等並有廣文。
【疏】將欲化他要必先正己身所以先受自行大士正己要為化物故次有攝眾生戒化物之道非但止惡要修福善故第三有攝善法戒然第一以自行為本兼顯化他第二以化他為宗仍明自行第三合明自行化他即備舉大士之行明矣。
【鈔】將欲化他要必先正己身等者經云自既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故云兼顯化他第二菩薩化他仍資己行故一一戒中皆云乃至菩提。
【疏】就第一攝律儀中五戒分為三。
第一初一受明昔日所受小乘五戒猶不起犯心。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所受戒不起犯心。
【疏】小乘戒法但制身口不制於心今又更精其先所行明清淨之極也此戒既防昔日故在初也。
【鈔】言精其先所行者於昔五戒今加制於不犯之心也。
【疏】第二有二受明於尊卑二境誓不起惡。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尊長不慢起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眾生不起恚心。
【疏】於諸尊長不起慢心者三處為尊兄袟為長於諸眾生不起恚心者通言含識之類然所以尊上止慢於卑禁瞋者解有三種一云凡人之情於上樂等故起慢於下求遍故起瞋二皆非道所以尊上止慢卑上防瞋二云尊上多生瞋而慢少何即尊者馮其高貴好凌群下故下多生瞋而其德自可敬故慢生少卑上慢多生而瞋少何即為己在下理自可凌故生慢即多縱橫隨我故生瞋少言今於尊上少慢尚不起況乎卑上多生慢又卑上少瞋尚不止起況乎尊上多瞋是皆舉輕況重三云尊長是可敬境恐慢與敬相違故尊上止慢卑是可慈境恐瞋與慈相違故卑上止瞋。
【鈔】三處為尊等者尊謂君父師袟者(直質反)俸祿也兄之品位也。
於下求逼故起嗔者下於己者好逼惱之故下於己而起瞋好之與求綺文互說縱橫隨我者言不敢不隨於我既相隨順故於下生瞋少。
【疏】第三有二受明於自他二境誓不起惡。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內外法不起慳心。
【疏】言於他不起嫉於自不起慳可見。
【鈔】經於他身色等者身色是正報眾具即依報見他勝己而不生嫉內謂頭目手足等正報也外謂國城妻子等依報也欣樂施與求佛智慧。
【疏】就第二攝眾生戒四受亦分為二第一有二受同明慈心與樂第二有二受亦同明悲心拔苦就第一有二受自分為二初受明與樂果。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己受畜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就貧苦眾生。
【疏】不自為己受畜財物者明止善從凡有所受以下明行善。
【鈔】與樂果中止其自畜也凡受財物濟彼貧苦畢竟成就令得樂果。
【疏】後受明與樂因。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己行四攝法為一切眾生故以不愛染心無厭足心無礙心攝受眾生。
【疏】不自為己行四攝法者明止善從為一切眾生以下明行善以無愛染心者謂無貪心無厭足心者無瞋心無礙心者無癡心。
又云以無愛染心者謂不以愛見悲若有愛見即化道為漏亦於生死有厭足且化物有礙又云無以愛染心者說不同凡夫無厭足心者不同二乘無礙心者同於大士。
【鈔】與樂因中止自行四攝也行善中化眾生有厭足者即有不喜心也有癡心者即有礙也慈悲心有三一法緣二眾生緣三無緣出涅槃經法緣者五陰等法空故眾生緣者緣於眾生得樂之相故無緣者緣如來故緣一切眾生與諸佛理一體無二故故云一切眾生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夫如者不二不異故今愛見悲即眾生緣但緣眾生得樂之相故於眾生有愛染心既有愛心即化道為漏於物有礙故淨名云菩薩以無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作法中而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四攝者此度眾生四通名攝者眾生情所愛者即是此之四法若大士用此同情接引則物之所歸焉若眾生依附乃導以大乘正道而度脫之故云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道一布施攝者菩薩以無所捨心行於二種布施能攝眾生一者財施二者法施若為樂財眾生即以財施而攝取之若為樂法眾生即以法施而攝取之以此二施能利益一切眾生既蒙恩利因是生愛心而隨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攝也二愛語攝者菩薩若以善軟之言隨順一切根情安慰開喻則一切眾生之所樂聞因是生愛心依附菩薩而隨受道得住真理故名愛語攝三利行攝者菩薩起身口意行能令一切各沾利益眾生既蒙利以欣所得利故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攝四同事攝者菩薩用法眼明見眾生根緣故一切隨有欣同之者即分形散影普和其光同彼事業各使沾益既巧同其事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涅槃故同事利益名為攝也。
無厭足心者厭(於鹽反)飽或作厭(於艷反)。
【疏】第二有二戒明悲心㧞苦亦自為二初明拔苦果。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孤獨幽繫疾病種種厄難困苦眾生終不暫捨必欲安穩以義饒益令脫眾苦然後乃捨。
【疏】從若見孤獨以下明止善從必欲安穩以下明行善少無父曰孤老無子曰獨在囹圄為幽有枷鎻曰繫刑惱曰疾疾甚曰病在我稱厄談彼曰難自舋曰困外逼曰苦以義饒益者義猶理也以理濟十苦也然後謂令至菩提乃捨也。
【鈔】若見下明止善在囹圄者(上力郎反下魚舉反又魚據反)獄也危者(魚為反)高也不安也難者(奴旦反)患也舋者(許覲反)罪也皆順也道理齊拔十苦也。
【疏】後明拔苦因。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捕養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棄捨我得力時於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於如來所轉法輪而得隨轉見是利故救攝不捨。
【疏】就拔苦因亦有止行從若見捕養以下明止善從我得力時以下明行善外求曰捕內畜曰養眾惡律儀謂十六惡律見涅槃經及諸犯戒者言違其本誓者也惡律儀發始更惡犯戒初善後惡者也我得力時者力有二種一勢力二道力於彼彼處者若不行善即諸道皆閇流轉生死遷移六趣所以大士於彼彼處皆見此人重惡即以勢力折伏輕惡即以道力攝受息惡修善即聖化久住聖化住世即善來惡去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道器既增即佛法輪恒可轉。
【鈔】疏拔苦因中止行者止其棄捨折攝止也行其折攝即行善也捕養者(上補故反提也下余兩反)安也畜者(許六反)養也。
十六惡律者大經二十七云善男子云何復名修習於戒若能破壞一切眾生十六惡律儀令其永斷是名修戒何者十六一者為利養食黑羊肥已轉賣二者為利買已屠殺三者為利養食䐗豚肥已轉賣四為利買已屠殺五者為利養食牛犢肥已轉賣六者為利買已屠殺七者為利養雞令肥肥已轉賣八者為利買已屠殺九者鈎魚十者獵師十一劫奪十二魁膾十三網捕飛鳥十四兩舌十五獄卒十六呪龍能為眾生永斷如是十六惡業是名修戒違其本誓者也者由未受戒前惡遍法界欲進受時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發所因還遍法界今既犯戒違初要期故言違本誓也初受為初善後犯為後惡惡律儀在受之前也勢力者王力及天龍力也諸無漏善道皆閇也。
法輪者輪具二義轉義摧碾義何者佛證四諦法有可轉之義故名為輪能摧壞煩惱亦名為輪如輪王寶能壞怨敵佛法輪寶能壞煩惱是故佛初成道趣波羅捺為五比丘八萬諸天說四諦轉入彼心壞彼煩惱故名轉法輪也乃至涅槃隨有三乘之道器法輪常轉故法華云昔於波羅捺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故云恒可轉也。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一
卍續藏第 19 冊 No. 0353 勝鬘經疏義私鈔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二
【疏】就第三有一受名攝善法戒亦分為二第一直明不忘攝受正法。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攝受正法終不忘失。
【疏】攝受正法終不忘失者既云攝受正法是八地以上行故云他分行今勝鬘迹在七地而言不忘者但願得八地以上故攝受正法之心暫不敢忘非言自得而不忘也。
第二釋不忘。
何以故忘失法者則忘大乘忘大乘者則忘波羅蜜忘波羅蜜者則不欲大乘若菩薩不決定大乘者則不能得攝正法欲隨所樂入永不堪任越凡夫地。
【疏】就第二釋中凡有三行三欲三行是八地以上行三欲謂七地以還故。
【鈔】三欲判在七地已還者瓔珞云十信菩薩今復修行無量功德所謂十波羅蜜乃至集一切善法八萬四千波羅蜜一切諸法門攝我心中念念不去心此是今經三欲意彼經文中已有二欲大乘欲可知。
【疏】三行者一攝受正法行二大乘行三波羅蜜行七地以還非不大乘但大義未顯何者七地以還斷結與二乘齊同出三界。
【鈔】七地以還斷結與二乘齊等者瓔珞釋七地菩薩心所觀法中謂盡果報無障無礙智所謂以三空智觀三界習色心果報滅無餘一切功德功用造作已竟。
【疏】而未及八地以上冥合眾流更無異趣故大義不明。
【鈔】冥合眾流者彼經釋八地中不思議無功用觀所謂無相大慧方便大用無有色習無明亦盡百萬劫事無量佛土事以一念心一時得現如佛形示一切眾生形以一念心中一時行以無功用故華嚴三十八云菩薩住第八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又云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此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佛子菩薩亦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至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等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疏】波羅蜜者名到彼岸七地以還亦是無相彼岸但未能並照故波羅蜜義亦未彰七地以還亦修萬行但一念之中不能齊故亦不得攝受之名。
【鈔】並照者十波羅蜜一念心中一時行照之以無相七地已還次第行萬行故云不齊。
【疏】所以攝受大乘波羅蜜皆名八地以上為明三欲即是願得此三行之心故七地以還許其有也而此三行皆是八地以上一心上用但隨義立別名耳故云若忘失法即三行都忘三行既忘即三行之欲亦皆忘也應有波羅欲略無也列行則以攝受為先列欲則以大乘為初是葢逐便無大意也。
【鈔】逐便等者逐三行中第三波羅蜜行便列波羅蜜欲故也經既失三行忘三欲。
【疏】從隨所樂入以下明失行即起惡也。
【鈔】隨所樂入法門不得入又不能超過凡夫地豈非大過哉此一段文總取七地已還三欲以為攝善法戒故疏云許其有也。
【疏】第三結不忘。
我見如是無量大過又見未來攝受正法菩薩摩訶薩無量福利故受此大受。
【疏】從我見如是以下第三結不忘言忘則致禍不忘得福故受不忘。
【鈔】無名疏統收今後兩章亦不出七地已還行與今意同彼云報勝則道高行精則果能在己進德曰行及物勝曰願故十受以守戒不犯為先三願以安慰眾生為首也十受中五明止惡五說修善而修善以攝受正法為原止惡以戒慎為本故建此兩端以統萬行修善進德以慈悲為首故前兩行以明慈後二行以明悲將明得失之深大故階節以言欲者向道之初門波羅蜜者大乘之妙行大乘者理極之都稱攝正法者人法之合名也夫遺終則忘始數之然矣開此章義彰于下。
【疏】從法主世尊以下章中第三立誓斷疑就中亦有四第一佛前立誓。
法主世尊現為我證雖佛世尊現前證知而諸眾生善根微薄戒起疑網以十大受極難度故彼或長夜非義饒益不得安樂為安彼故今於佛前說誠實誓我受此十大受如說行者以此誓故於大眾中當雨天華出天妙音。
【鈔】第三立誓斷疑中引佛為證者無名云證者證其受必能行信薄則生疑疑生則入網既入生死之密網焉得涅槃之安樂哉。
【疏】第二從說是語時以下明雨華出聲為證。
說是語時於虗空中雨眾天華出妙聲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真實無異。
【疏】言有聲必有言故以聲證言非虗有華必有實故以華證行必果。
第三從彼見妙華以下明眾疑得斷仍發願。
彼見妙華及聞音聲一切眾會疑惑悉除喜踊無量而發願言恒與勝鬘常共俱會同其所行。
【疏】第四明佛為賜記可見。
世尊悉記一切大眾如其所願。
【疏】從爾時勝鬘復於佛前以下自分行中第三三大願章歸依受戒既殊於昔故願亦更發勝願遠期常住法身異於昔日願身滅智亡就中開為三第一明為願作願第二從以此善根以下正發三願第三從爾時世尊以下明佛述成。
爾時勝鬘復於佛前發三大願而作是言以此實願安慰無量無邊眾生。
【疏】以此實願者通言以我今將願三大願也明大士立懷非但自為必先為物故云安慰眾生一云實願者必行其行。
【鈔】第三三大願章為願作願者為三大願對佛發願願行此三願也願必行其行願不虗故云實願也。
【疏】就第二正發三願中自有三願第一願願得正法智。
以此善根於一切生得正法智是名第一大願。
【疏】正法智者謂常住之智。
【鈔】以此善根者指前歸依常住戒行之善根。
正法智者歸依三德常住正法依此起解故云常住智自行若成必化他也化他之功必嚴自行。
【疏】第二願願為眾生說。
我得正法智已以無厭心為眾生說是名第二大願。
【疏】第三願願護法。
我於攝受正法捨身命財護持正法是名第三大願。
【疏】第一第三二願要就自行兼明化他中間一願因明化他并顯自行即與上十大受同。
【疏】第三如來述成可見。
爾時世尊即記勝鬘三大誓願如一切色悉入空界如是菩薩恒沙諸願皆悉入此三大願中此三願者真實廣大。
【疏】而此三願並是住前之願而言攝受諸願者此但取住前諸願非兼八地以上願也。
【鈔】疏取住前諸願者瓔珞上卷釋十住前十信心信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門常發無量有行無行大願得入習種姓中廣行一切願經文廣十信心者信進念定慧戒迴向護法捨願習種姓謂十信是一賢位。
經恒沙諸願皆悉入此三大願中者瓔珞云我因果願悉已具足一切願行攝在其中今於諸佛前受大願願今已滿修進餘行一切菩薩若入是願無不得入薩婆若海彼在住上義通住前已上三章自分行訖。
【疏】從爾時勝鬘白佛言以下明乘體中第二舉二章明他分行二章即自為二第一攝受正法章明萬善出生義言八地以上一念心中能生五乘諸善第二入一乘章收入一義言總取能生八地之行所生五乘諸善皆入一乘。
【鈔】第四攝受正法章。
言萬善出生義等者此乃辨兩章之同異攝受章八地已上一念心中攝諸願行以得名此心能出生五乘因果故名為能生也一乘章總収能所皆入一乘也。
【疏】一往釋攝受正法能攝萬行之心為攝受所修之善當理非邪故言正為物軌則故言法而釋此攝受正法種種不同。
【鈔】一往釋攝受正法下釋名體寬狹先釋名從一往至為攝受釋攝受二字所修之善釋法字當理非邪故釋正字。
【疏】或云夫善皆能攝生眾生諸行故自凡至聖皆取以為攝受正法。
【鈔】從攝生眾生已下釋體寬狹攝生眾生諸行故等言攝受正法能攝諸行故從初信乃至妙覺之善皆取。
【疏】或云外凡之善皆以相心而作故不得為攝受正法但內凡以上可取。
【鈔】或云下除十信外凡從十住內凡已上皆取。
【疏】或云內凡猶未得真解故亦未足取但初地以上正是真觀故從此可取而今所須者八地以上一念之中備修萬行之心為攝受所修之行當理非邪故言正為物軌則故言法初地以上七地以還之行實是真無漏故亦應言正為物軌則故亦可稱法然但一念之中不能備修萬行亦未並觀故猶不得攝受之名且臨文自證若盡并取七地以下以為攝受正法者那得言菩薩所有恒沙諸願一切皆入一大願中所謂攝受正法所言自分他分以此為辨也就中初開為二第一從初訖有大功德有大利益明願攝第二從勝鬘白佛言我當承佛神力竟章明行攝受。
【鈔】或內凡已下從初地已上皆取如上三師自是一途今家自取八地已上願攝受者華嚴云八地菩薩十波羅蜜中願波羅蜜增上。
【疏】私釋少異此章正以出生義為宗但物聞上三願便謂願極於此故一往從初訖有大利益先明七地以下恒沙諸願皆入八地以上一念願中若論其至極正在於此第二從勝鬘白佛我當承佛以下正明出生義第一明願攝中亦有二第一正明願攝第二明如來讚成就第一正明願攝中即有三第一明勝鬘受命。
【鈔】私釋已上疏主義判非即用此為正科文言出生為宗者此一意明攝受正法菩薩能出生五乘義此為章中之宗要也。
爾時勝鬘白佛言我今當復承佛威神說調伏大願真實無異。
【疏】承佛威神者外形端肅曰威內心難測曰神而今承者直是如來許已有說恣其所辨非謂異術相加木石使能言之前三章不求承威但從此章乃請承威則所謂自分他分亦可證調伏大願者心恒附理為調伏無德不期為大願真實無異者言與佛昔願無異也又云如佛所說無異。
【鈔】如來許已有說者金剛論云於菩薩身佛與功德智慧之力故名加也。
言自分他分亦可證者七地已還是自分行不假承威八地他分非自能述必假威神葢從迹以判也大願者八地已上願必順理故云心恒附理三德四義及恒沙萬德為無德不期廣則恒沙萬德略則三德四義攝一功德盡也。
【疏】第二明佛許說。
佛告勝鬘恣聽汝說。
【疏】許聽可見。
【鈔】許聽者聽(地丁反)提也(亦他定反)。
【疏】第三從勝鬘白佛以下正明願攝。
勝鬘白佛言菩薩所有恒沙諸願一切皆入一大願中所謂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真為大願。
【疏】第三正明願攝恒沙諸願皆入一大願中者一願謂八地以上一念心中願言七地以下恒沙諸願皆入八地以上一念願中故云皆入一大願中所謂攝受正法者出一願體與萬行正法即是八地以上一念上用故云攝受正法真為大願也。
【鈔】八地已上一念上用者自行化他之用悉有一念如引華嚴經經文云此菩薩十波羅蜜中願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隨力隨分。
【疏】從佛讚勝鬘以下明願攝中第二如來讚成就中亦有五第一讚其現德。
佛讚勝鬘善哉善哉智慧方便甚深微妙。
【鈔】疏讚其現德者無名云智以照空權以入有能體空說有者可曰甚深微妙也。
【疏】第二從汝已長夜以下歎其往因。
汝已長夜植諸善本來世眾生久種善根者乃能解汝所說。
【鈔】長夜等者於無明夜種諸善本智慧為諸善之本也故經云大智本行也。
【疏】第三從汝之所說以下歎其所說與諸佛同。
汝之所說攝受正法皆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今說當說。
【鈔】三歎同諸佛者無名云三世諸佛雖殊而其道不二不二之道汝能一之得一者豈遠乎哉道無二宗其能得異乎自以為證。
【疏】第四從我今得無上菩提以下嘆說與釋迦同。
我今得無上菩提亦常說此攝受正法。
【疏】然釋迦即入諸佛但是一化之主故更別舉。
第五從如是我說以下歎攝受正法所有功德。
如是我說攝受正法所有功德不得邊際如來智慧辯才亦無邊際何以故是攝受正法有大功德有大利益。
【疏】不得邊際者只是攝受正法理深幽遠說不可盡故云不得邊際如來智慧辯才亦無邊際者釋疑若攝受功德不得邊際者亦應無能解此理者誰以此理為說眾生耶故釋曰佛智從無邊理而生故佛智亦無邊際今以無邊際之智還照無邊際之理為佛何難所以稱為一切種智從何以故以下仍釋佛智無邊際標疑云何以如來慧智亦無邊際耶釋曰此攝受正法之理有大功德利益故所生佛智亦無邊際也亦釋何以攝受所有功德無邊際者此攝受正法上能感種智下能化眾生如是功德利益說不可盡故不得邊際也。
【鈔】智慧辯才等者辯有四種一義無礙辯二法無礙辯三辭無礙辯四樂無礙辯此四通名無礙辯者如來於此四法智慧捷疾分別了了通達無滯故通名無礙智也一義無礙智者知諸法義了了通達無滯故又能知一切義皆入實相故二法無礙智者法名一切義名字為知義故悉通達諸法名字分別無滯又能以是法無礙智分別三乘而不壞法性於所說語言中無有滯礙也三辭無礙智者以語言說名字義種種莊嚴言語隨其所應能令解了所謂一切眾生殊方異語若一語若二語略男女等語過去未來現在語如此等語言能令各各得解辯無礙一切聞者悉解其言說也四樂說無礙智者於一字中能說一切字一語中說一切語一法中說一切法於是所說法皆是真實皆隨可度者有所利益所謂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隨一切眾生根性樂聞善赴機緣言方無滯聞者無厭乃至無量劫說為佛何難者用智照理得成為佛雖無邊際說何難無差機之過已上並是經論誠文。
【疏】從我當承佛神力以下第二明攝行私云正明出生義又開為二第一正明行攝第二從爾時世尊於勝鬘所說以下竟章亦明如來讚成就第一正明行攝又分為三第一先出行攝之體亦可能生之體第二從譬如劫初成時以下正明出生義第三從世尊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以下明相即以釋物疑第一中亦有三第一受命。
勝鬘白佛我當承佛神力更復演說攝受正法廣大之義。
【疏】第二許聽。
佛言便說。
【疏】第三從白佛以下正出行體皆可見。
勝鬘白佛言攝受正法廣大義者則是無量得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
【疏】廣大義者謂行體也一云牒前句從則是無量以下皆釋廣大八萬四千法門餘疏有記而今不記。
【鈔】八萬四千法門者結八地三行之體不出八萬四千法門大小乘經論所出不同今存一釋賢劫經云佛初發心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十度門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對四分合八千四百一變為十合八萬四千彼經文相稍隱古來皆用以為准的然諸經所出雖多不出四諦八萬四千法藏即苦諦塵勞門即集諦對治門三三昧門諸陀羅尼門此三合為道諦諸波羅蜜門即滅諦大論問三昧與陀羅尼何別答陀羅尼慧性三昧定性故將此二合為道諦但是對治之義。
【疏】就第二明其出生義凡有四譬分為二第一初二譬明法能出生第二後二譬明人能出生所以知者前二譬直言攝受正法而不見善男女後二譬即合中皆言善男女就第一明法能出生中二譬自分為二第一雲興譬。
譬如劫初成時普興大雲雨眾色雨及種種寶如是攝受正法雨無量福報及無量善根之雨。
【疏】明其蔭覆之義言八地以上攝受正法能蔭覆眾生貧人亦第二有大水譬明其洗蕩之用言八地以上攝受正法亦能洗蕩眾生垢累就第一雲譬即開合為二譬中即有四句初句譬如劫初成時譬八地以上真身初建第二句普興大雲譬應身說法此二句皆為能生攝受作譬第三句雨眾色雨譬能生五乘因第四句及種種寶亦譬能生五乘果此二句皆為所生五乘作譬第二合譬有三句初句如是攝受正法併合上能生中劫成雲興二譬言八地以上真身初建垂應化物則義同劫成雲興第二句雨無量福報退合上所生中及種種寶言八地以上攝受能生五乘果即義同雨種種寶第三句及無量善根之雨超合上所生中雨眾色雨言能生五乘因即義同雨眾色雨。
【鈔】蔭覆眾生貧人等者眾生乏五乘之法財蘊五住之惑垢也。
真身初建應身說法者瓔珞云從初地至佛地有二種法身一極果法身二應化法身於第一義諦法流水中從實性生智故實智為法身法名自體集義為身一切眾生善根感此實智法身故法身能現應無量法身所謂一切世界國土身一切眾生身一切佛菩薩身皆悉能現不可思議國土亦然應身說法相具如釋迦一化所演半滿之教無異也。
【疏】就第二大水譬開為三第一開比。
世尊又如劫初成時有大水聚出生三千大千界藏及四百億種種類洲。
【疏】比中亦有四句初句又如劫成時亦比八地以上真身初建第二句有大水聚亦比應身說法此二句亦皆為能生攝受作比第三句出生三千大千界藏者比能生菩薩大乘第四句及四百億種種類州比能生四乘。
第二合比。
如是攝受正法出生大乘無量界藏一切菩薩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安穩快樂一切世間如意自在及出世間安樂。
【疏】第二合比即有五句初句如是攝受正法亦併合上能生中劫成大水二比言八地真身初建垂應說法即義同劫成有大水聚也第二句出生大乘無量界藏一切菩薩神通之力者合上所生中出生三千大千界藏第三句一切世間安穩快樂舉人乘合上四百中一百州第四句一切世間如意自在舉天乘合上四百中二百州第五句及出世間安樂舉二乘共合上四百中三四百州明二乘同出三界故共合也。
第三雙結開合。
劫成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於中出。
【疏】劫成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於中出者第三雙結開合劫成取開比之初天人本所未得取合比之末出世間安樂是天人本所未得比取其初合取其末中間為略故云乃至皆於中出者雙結大千界藏及四百億類州皆從劫中而出亦天人本所未得皆從攝受而生也此二比有三可辨一為本作比即二比皆云劫初成時故文意皆同二為迹作比前比普興大雲後比有大水聚故意一文異三為所生作比前比合人而辨因果後比辨人而合因果故文意皆異然亦無大意但聖人說法互舉而明也。
【鈔】有三可辨者雲興大水二比之中皆有劫成並喻八地已上真身之本此即文同其意亦同二比之中皆有垂應之迹此即文異而意同文異者即普興大雲有大水聚也二比之中前比但言雨眾色雨是因及種種寶是果而不明人人合在因果之中後比但言菩薩神通及安隱等而不明因果因果合在人中故文意皆異互舉而明者言初本中一切菩薩真身之本皆同故文意皆同以顯之一切菩薩從本垂迹雖同而化迹各異故意同文異以第三所生中前比但出法後比但出人者互舉而明也何者八地真身初建垂應說法不出五乘因果或舉法以顯人故如前比或舉人顯法即如後比一代教門此即極多溢敷經論表之所化五乘或開因果而顯人不同或開於人而顯因果有異故云互舉而明也然亦不出從真起應說五乘法化五乘人說因說果或離或合即収一化人之興法能化所化聲無不盡即是菩薩一念無功用行中攝受一切諸行等法故云行攝也。
【疏】從又如大地以下明出生中第二明人能出成就中亦有二比自為二第一名重擔比明八地以上大士荷負眾生之義第二名寶藏比明八地以上大士為眾生蘊藏之義就第一重擔比即開合為二就開比即有二第一初二句為八地以上能負人作比。
【鈔】荷負眾生之義者菩薩垂形九道同事而攝故經云而生五道以現其身為大醫王善療眾病蘊藏之義者一念含藏五乘之法故經云集眾法寶如海導師。
又如大地持四重擔。
【疏】第二從何等為四以下為所負法作比。
何等為四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
【疏】有四句一大海比菩薩言廣抱眾生即如大海抱納無窮故以為比二諸山比緣覺乘言真高出亦如眾山之高故以為喻三草木比聲聞乘言其頭數繁多如草木故以為比四眾生共比人天乘人天乘但在生死中如眾生處處受生故以為況。
【鈔】緣覺出聲聞之上故喻之以山菩薩可不高耶菩薩垂形六道和光同塵利物故喻之以海廣抱。
【疏】第二合比分為三第一正合第二結合第三讚歎能負人就第一正合中亦有二第一合能負人比。
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踰彼大地。
【疏】踰彼大地者地唯負形不如大士兼負形神教令改惡修善故云踰彼大地。
【鈔】經建立大地者真應二身之地以能生五乘故踰者(羊朱反)越也度也。
【疏】第二合所負法比。
何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
【疏】第二合所負法唯倒合先合眾生比可見從聲聞以下合上草木比從緣覺以下合上諸山比從大乘以下合上大海比言八地以上大士能負五乘眾生則義同大地負此四種也。
第二結合可見。
是名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
【疏】從世尊以下合中第三讚歎能負人亦可見。
世尊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普為眾生作不請之友大悲安慰哀愍眾生為世法母。
【疏】友是相救為義然請而後救即非真友故云作不請之友菩薩化物知慈母就嬰兒故云為世法母。
【鈔】不請友者世以同志為友菩薩四攝有同事攝善巧同根緣修五乘善令得無漏果故經云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淨名云眾人不請友而安者未安道諦即令安道諦即與今經大悲安慰全同無名云大悲內興救不待請哀愍安慰猶如慈母舉此結終以明地德之厚戴也。
【疏】從又如大地有四種寶藏以下第二寶藏比明八地為眾生蘊藏之義即開合為二開比中亦有二第一正比。
又如大地有四種寶藏何等為四一者無價二者上價三者中價四者下價。
【疏】正比中亦有二第一初二句為能蘊藏作比可見第二為所蘊藏法作比有四句無價比菩薩乘上價比緣覺乘中價比聲聞乘下價比人天乘。
第二結比。
是名大地四種寶藏。
【疏】是名有四種寶藏者第二結。
就第二合比亦有三第一正合第二讚歎第三明即正合中亦有二第一合能蘊藏比。
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得眾生四種最上大寶。
【疏】得眾生四種最大寶者解有四種第一解言五乘之善義屬眾生八地大士備之在心故言得眾生寶第二云八地以上大士得教化四種眾生之寶故云得眾生寶第三云攝受正法由教化四種眾生而得故言得眾生寶第四解四種眾生善根並由八地菩薩為得故云得眾生寶而第一第二解但言本末有異大意似同。
【鈔】但言本末有異者初備在心即自行成以為本將此法化眾生以為末合此二文總成今家出生義。
【疏】第三第四解但其處得上下各異故語意皆不同。
【鈔】但其處得等者第三得之於下第四得之於上。
【疏】且第四解於文即便但此未合所蘊藏。
【鈔】且第四解於文即便者文云如是得大寶眾生皆由攝受正法善男女得此奇特希有功德此乃讚歎能蘊藏人不合所蘊藏。
【疏】然以後結文為推亦所是也。
【鈔】然以結文為推者即此章末結勸文云是故勝鬘當以攝受正法開示眾生教化眾生建立眾生也此文與初二師解同是故今用並是能蘊藏。
【疏】第三解好即好矣但其取之甚遠也。
【鈔】取之甚遠者由教化四種眾生方成攝受正法者其義太遠矣。
【疏】第一第二隨念為用而四種寶中唯無價最上那得皆是最上者以勝兼劣故通稱最上又云餘三始終會成上價故通稱最上。
【鈔】餘三始終會成上價者會始歸終同成一乘故云通稱最上。
【疏】第二合所蘊藏比。
何等為四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功德善根而授與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
【疏】從何等為四以下第二合所蘊藏法從無聞以下合上下價從聲聞以下合上中價從緣覺以下合上上價從大乘以下合上無價。
從如是以下合中第二歎。
如是得大寶眾生皆由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奇特希有功德。
【疏】從世尊以下合中第三明即。
世尊大寶藏者即是攝受正法。
【疏】而前重擔譬但結而不明即今此寶藏譬即而不結者前重擔譬即言以身為負於事可難而負非他身故即義可信所以結而不明即也寶藏譬況言有寶故即義難明而非以身負故於事可易所以即以不結且前重擔譬既言踰彼大地今此寶藏譬直言得眾生寶此亦同此意也。
【鈔】第三相即者世尊大寶藏等者即喻八地已上攝受正法也。
而前重擔譬已下明二比中即結互有出沒何者前比立譬自即於義易信更不用別出即文言將身為負於事實難故結出也後比立譬不即於義難明所以別出即文言不以身為負於事實易故不用結也雖有結即不同而二譬俱勝理無優劣故云此亦意同也。
【疏】從世尊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以下正明行攝中第三明相即以釋物疑上正明出成中前二比明法能出成後二比明人能出成物謂人非法法非人二體各異故今致比亦不同又因此廣生諸疑諸萬行正法異於攝受正法攝受正法異於波羅蜜故舉此相即為釋也就中開為二第一從初訖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先明法法相即第二從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說大義以下明人法相即然疑本但在人法此情即一往難遣所以先明法法相即因令稍解後明人法相即以遣之也就第一法法相即中分為二第一萬行正法即攝受之心。
世尊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無異正法無異攝受正法正法即是攝受正法。
【鈔】雙明無異中皆取上句來無異下句何者且如初釋無異正法一句者即取上雙牒中下句來故云能攝之心無異所攝萬行正法也次釋無異攝受正法一句者即取上無異正法句來故云所攝萬行正法無異能攝之心也此勢下文屢有此中故委明之。
【疏】正法即是攝受正法者明萬行正法即是攝受之心次應言攝受正法即是正法經文闕也言八地以上既是法身故以萬行正法為心以心為萬行正法心法一體更無二相故云萬行正法即是心心即萬行正法也七地以下非未法身且不能一念備修故不得然。
【鈔】言七地以下非未法身者瓔珞云佛子初地一念無相法身智成就百萬阿僧祇功德雙照二諦心心寂滅法流水中不可以凡夫心識思量二種之法身何況二地乃至妙覺地。
【疏】第二明波羅蜜即萬行法分為三第一正明相即。
世尊無異波羅蜜無異攝受正法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
【疏】第二從無異波羅蜜以下明波羅蜜即萬行正法無異波羅蜜者謂攝受正法無異於波羅蜜也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者明即文不足亦闕也。
第二舉六度釋正法即波羅蜜。
何以故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應以施成就者以施成就乃至捨身支節將護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眾生建立正法是名檀波羅蜜應以戒成就者以守護六根淨身口意業乃至正四威儀將護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眾生建立正法是名尸羅波羅蜜應以忍成就者若彼眾生罵詈毀辱誹謗恐怖以無恚心饒益心第一忍力乃至顏色無變將護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眾生建立正法是名羼提波羅蜜應以精進成就者於彼眾生不起懈心生大欲心第一精進乃至苦四威儀將護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眾生建立正法是名毗棃耶波羅蜜應以禪成就者於彼眾生以不亂心不外向心第一正念乃至久時所作久時所說終不忘失將護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眾生建立正法是名禪波羅蜜應以智慧成就者彼諸眾生問一切義以無畏心而為演說一切論一切工巧究竟明處乃至種種工巧諸事將護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眾生建立正法是名般若波羅蜜。
【疏】第二從何以故以下舉六度法釋正法即波羅蜜義標疑云何以正法即是波羅蜜耶正釋曰八地大士欲以隨機度物故一念之中修此六度而此六度行當理非邪故即是正法為物軌則故即是法無相修行故即是波羅蜜故云即正法也此中六度皆以此意為釋也彼者謂彼八地以上。
【鈔】八地大士欲以隨機度物等者華嚴釋八地中此菩薩隨諸眾生身心信解種種差別於彼佛國會眾會之中而現其身所謂於沙門中示沙門形波羅門剎利毗舍首陀居士四天王三十三天乃至阿迦尼吒天聲聞緣覺菩薩如來皆示其形一切國土亦復如是放大智光普滅眾生煩惱黑闇能善開闡智慧門故。
【疏】第三從是故世尊以下結即義。
是故世尊無異波羅蜜無異攝受正法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
【疏】從世尊我今以下明相即中第二明人法相即又分為三第一正明人法相即。
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說大義佛言便說勝鬘白佛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無異攝受正法無異攝受正法者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即是攝受正法。
【疏】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亦牒上句牒法下句牒人無異攝受正法者謂人無異於法無異攝受正法者謂法無異於人此二句雙明無異次應明即文不足亦闕也所以知此明人法相即者此則言攝受正法善男女故也第二從何以故以下亦釋相即義。
何以故若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為攝受正法捨三種分。
【疏】第二釋相即義標疑云何以人即法耶釋曰八地以上人為攝受正法捨三種分此捨之心即是攝受正法之心即以此心既成此行人然即此攝受正法之心安得異於捨此三種分人。
【鈔】二釋相即義中即以此心既成此行人者言以此攝受正法之心能成此捨三分人故知正法之心即是捨三分人無名云能捨之主目人所捨之理曰法故人即法也為攝受正法而捨三分可名人也第二願開其端此章成其義。
【疏】第三從何等為三以下出捨三分義第三出捨三分義因上焰明之也。
【鈔】因上焰明之者因前將捨三分人未釋相即義故今仍明三分義也。
【疏】又分為四第一正明三分義第二從世尊如是以下讚嘆捨三分人第三從世尊又善男子以下明捨三分時節第四從世尊我見攝受正法以下引佛為證就第一正明捨三分中即有二第一直總舉三分何等為三謂身命財是。
何等為三謂身命財。
【疏】第二從捨身者以下別出三分體。
善男子善女人捨身者生死後際等離老病死得不壞常住無有變易不可思議功德如來法身捨命者生死後際等畢竟離老病死得無邊常住不可思議功德通達一切甚深佛法捨財者生死後際等得不共一切眾生無盡無減畢竟常住不可思議具足功德得一切眾生殊勝供養。
【疏】從捨身以下別明捨身從捨命以下明捨命從捨財以下明捨財舊釋捨身謂自放為奴捨命為人取死今云捨命捨身皆是死也但建意異耳若如投身餓虎本在捨身若義士見色授命意在捨命捨財謂身外之物後際等者謂未來未來則無際謂常捨明矣又云金剛心為後際離老病死者謂分段生死無有變易者謂變易生死也此言得者謂令得眾生也功德法財非如世財五家共有得一切眾生殊勝供養者語少倒應言得供養殊勝一切眾生或順文直釋得人天殊勝供養。
【鈔】若如投身餓虎等者即是金光明第四薩埵王子捨身緣彼捨身品中因菩提樹神問如來昔日苦行之事如來神力大地震動有七寶塔從地踊出佛禮塔訖令阿難取舍利示此大眾佛言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乃至無量波羅蜜之所薰修爾時世尊斷眾疑故說舍利往昔因緣過去世有王名摩訶羅陀而有三子一名摩訶波那羅次名摩訶提婆小名摩訶薩埵於是三子因遊園林見有一虎新產七子身體羸損命將欲絕其薩埵王子自觀己身不淨深生厭離誓求無上涅槃故於高山王上投身虎前其虎食噉唯留餘骨等佛告樹神爾時薩埵今我身是第一王子彌勒是第二王子調達是虎者瞿夷是七子者今五比丘舍利弗及目連是光明施頭者大方便佛報恩經第四云昔波羅柰國王名大光明心惠一切不違人意小國嫉之雇婆羅門從其乞頭王自思惟從無始來未曾為法空度生死勞我精神今此身欲求菩提王言大善即者不與違我本心何當得成無上菩提王言大善即自以?髮繫後園樹上令婆羅門斷頭將去光明王者即釋迦是。
五家共有者一水二火三怨家四責主五王難。
【疏】從世尊以下第二嘆捨三分人可見也。
世尊如是捨三分善男子善女人攝受正法常為一切諸佛所記一切眾生之所瞻仰。
【疏】從世尊又善男子以下第三明捨三分時節言夫護法之功在法將滅滅而更興護功乃顯也就中有二第一正明捨三分時節。
世尊又善男子善女人攝受正法者法欲滅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朋黨諍訟破壞離散以不謟曲不欺誑不幻偽愛樂正法攝受正法入法朋中。
【疏】明要在法欲將滅時必以正道心乃可為也。
【鈔】必以正道心者經文從以不謟曲已下並是。
【疏】第二從入法朋者以下明佛賜記得時捨三分人皆可見也。
入法朋者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疏】從世尊我見以下出三分義中第四引佛為證證言行虗也。
世尊我見攝受正法如是大力佛為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亦悉知見。
【鈔】引佛為證者無名云實眼則見實智則知為法根本則照其始為通達法則鑒其終為正法依人所敬信佛既知見願垂顯證。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二
卍續藏第 19 冊 No. 0353 勝鬘經疏義私鈔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三
【疏】從爾時世尊於勝鬘以下章中第二如來讚成就中亦有二第一讚成第二從是故以下結勸就第一讚成又開為二第一直述。
爾時世尊於勝鬘所說攝受正法大精進力起隨喜心。
【疏】攝受正法謂八地以上萬行中之一行。
第二別述就中有三第一舉力士譬明勝人天乘。
如是勝鬘如汝所說攝受正法大精進力如大力士少觸身分生大苦痛。
【鈔】如大力士等者如無力人為大力士少觸身分生大苦痛無名云上來雖承旨而說若不得如來美述其事者則未來世眾生信敬情薄。
如是勝鬘少攝受正法令魔苦惱我不見餘一善法令魔憂苦如少攝受正法。
【疏】第二舉牛王譬明過二乘。
又如牛王形色無比勝一切牛如是大乘少攝受正法勝於一切二乘善根以廣大故。
【疏】第三舉須彌山王譬明勝七地以還大乘。
又如須彌山王端嚴殊特勝於眾山如是大乘捨身命財以攝取心攝受正法勝不捨身命財初住大乘一切善根何況二乘以廣大故。
【疏】三中即有開合皆可見以攝取心者謂萬行之心七地以還亦能捨身命但形於八地以上一念備修故云不捨。
就第二結勸亦有四一廣勸。
是故勝鬘當以攝受正法開示眾生教化眾生建立眾生。
【疏】開示眾生謂人天乘即對上力士比教化眾生謂二乘即對上牛王比建立眾生謂七地以還即對上須彌山比此皆廣勸。
【鈔】開示眾生謂人天乘等無名云初名開示中名教化後名建立也既以三譬述成其義復加三勸令廣其道也今疏意亦同之前舉三喻述於勝鬘攝受正法勝五乘人故今結勸亦對五乘人勸結也開示眾生對上大力士比者開對上人天乘未開教化對二乘自度建立對上菩薩未如八地建立真應是故少攝受正法已勝於五乘人必須開示等也。
【疏】二廣結。
如是勝鬘攝受正法如是大利如是大福如是大果。
【疏】如是大利結人天乘如是大福者結二乘如是大果者結七地以還大乘亦對三譬為結此名廣結。
【鈔】廣結中皆言結者結謂結示也人天開示即得大利二乘教化即得大福七地建立即得大果是故皆由攝受正法言廣略者廣舉五乘略言無量無邊等。
【疏】三略勸。
勝鬘我於阿僧祇阿僧祇劫說攝受正法功德義利不得邊際。
【疏】四略結。
是故勝鬘攝受正法有無量無邊功德。
【疏】從勝鬘我於以下略勸從是故以下略結可見也。
【鈔】○第五一乘章無名云此經弘旨名義奇拔皆顯於此章初立名超常韻則不可以言求義超眾倫則不可以意取必要當豁其物習之懷廢我以存道者然後可尋之於因緣耳今釋此章先義門分別次釋經文義門分九。
○一明章意及略分文。
【疏】從佛告勝鬘汝今更說以下明他分行中第二一乘章明總収能生攝受所生五乘皆入一乘就中初開為二第一正明皆入一乘第二明一體三寶一乘是一體三寶之因一體三寶是一乘之果欲以果一體為況因一故第二舉一體三寶明果既是一則因一明也。
【鈔】二明對昔辨今。
【疏】且夫昔日梯橙三寶及五乘之別同是方便之說非是實說今則既會五乘入於一乘同為常住一果之因故亦明昔日梯橙三寶非是究竟唯今日常住一體為歸依之極也。
【鈔】五乘之別同是方便等者此章明八地菩薩收前出生五乘以歸一乘出生是施權收入是入實即與釋迦一化先三後一不殊故釋此章文全用一代化儀以釋於中即有褒貶抑揚大意不殊淨名大集若爾與法華何異答此今會者言當得當覺也華言現覺現得此經談其始終而現會也。
○三釋名義。
【疏】一然是無二之稱乘是運出為義釋一義義家種種不同一云一則本無但欲破三故故云一也二云一是果一義乘是因名言因中善品雖復種種終必歸於一果故以果義一名因謂之一也三云一與乘皆是因名因中善品雖復種種不同而其流義一故故云一第一解好則好矣但疑十方淨土無三乘之別亦應不說一乘之道而十方淨土皆說一乘若爾那得言但欲破三故一也但第二與第三釋皆可為用然今義家多就因一為釋。
【鈔】三釋名義中第二師以終名始第三師一自在因如四瀆之水雖末至海而趣而趣流義一言萬善趣法之義是一也。
○四辨大小。
【疏】仍辨大小者不求自度濟物為先等流佛果稱為大乘化物為患但求自度臧彼無實名曰小乘。
【鈔】與物同趣佛果故曰等流化城權設名臧彼無實。
○五辨一大同異。
【疏】大乘一乘大意雖復同所以少異大乘猶是三中之別名一乘則無三二之稱波若維摩雖名大教而不名一乘是其所以也為例一乘釋大亦應有二果義一家云大是果名為言佛果為大因一家云亦是因名言菩薩不求自度與物等流即運心廣大故云大也。
【鈔】五辨一大同異中先立同異釋中先釋異次為例下釋同大乘下先釋異中波若淨名通有三乘得道故也大品中若得聲聞緣覺菩薩乘皆云當學波若波羅蜜淨名中佛以足指按地乃至一切大眾自見坐寶蓮華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五百長者子得無生忍八萬四千人發菩提心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如斯之例悉是兼三之說但大非一如法華經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一佛乘及此經會五乘歸一乘即唯一非大若例一以釋大此大是一家之大仍例為二釋先明果一家之大次明因一家之大可見。
○六辨體。
【疏】若論乘體善有二種一報善二習善報善雖有脫重令輕之能但匿金剛以還不致於佛果故只是緣由不為正體故今但以習善為體又解與善解是乘之本善是乘之末今就末為乘不以本為乘何則道有通不通若以解為乘則乘名不廣善即乃至一稱南無無非是善故乘名即廣所以只就末為乘體又凡夫向三有善亦不為乘體何即又乘是為出生死期作常住果。
【鈔】辨乘體中先定體。
言報習二善等者報善謂果報之善脫重等者脫四趣重得天人報脫六道重得二乘報脫二乘菩薩重乃至等覺脫下地報若至佛地即無出報故云三賢十聖有果報唯佛一人居法性土以身同遮那無變易報故所居以法性為土能所體一故也故云不致佛果也但是緣助令至後位終不為正體耳又解是乘之本等者習善之中有所習之善有能解知是善之心先有解知是善方可習善故解本而善末今取末者言凡是善悉可為乘之體也以體通故不取解者有人修善未必解知故不取也以解心不通故也如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等未必知是善雖無知心其善不無皆堪為體也如此之例並可准知是故文中舉一稱南無即是此意。
【疏】凡夫向三有善但期三界之內不指常住故亦不為乘體。
【鈔】次凡夫向三有善下明所期善即不殊前由所期近故故亦不為乘體。
【疏】若論收會會三善廢三教破三執又云善即今昔雖殊即是一善理無可會但教則立名義各異故會之入一所以文則言正法住正法滅為大乘故說三執如前。
【鈔】三若論收會下會收言三善者人天為一善二乘為一善七地大乘為一善三教三執准此可知說三執如前者如前攝受章中明所蘊藏文五乘之人不出三執隨執授教也。
○七廣分章。
【疏】就第一正明一乘中又分為三第一從初訖出世間善法總會五乘第二從如世尊說六處以下別會二乘因第三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有怖畏以下即會二乘果。
【鈔】七廣分章可見。
○八明別會二乘意。
【疏】前攝受正法章但取能生之心以為攝受正法不取所生五乘之行即取義未盡今此章盡取能生所生皆入一乘故先有總會也人天未有別求亦未定大小之名則因總會理自可足七地以還本來求佛自為大乘無應重會但二乘為物所信莫不謂有別因果所以慇懃重會也。
【鈔】八明別會二乘中言但取能生之心等者前何以名為攝受正法以八地已上一念攝受一切法為攝受此心能生五乘之行教化眾生名為能生章中之意只在能生之心有出生五乘之用實未會五乘歸入一乘今章悉會能生心中三行并所生五乘入一乘故與前章異也。
人天未有別求大乘故是故未定大小之名總會即足七地本來求妙覺果但行在功行滿入無功用自成佛果不用重會二乘是出家內眾常隨於佛人皆謂有別因別果異於人天及以菩薩故須重會也。
○九釋疑顯同。
【疏】然上攝受正法章唯明八地以上攝受之義故所言他分理自可證而今此章盡取能生攝受所生五乘皆為一乘即所言他分何以為證釋曰解文雖爾所名他分亦有所以何則就實為論定位以上已信一乘之義況乎七地然就教為談初地以上七地以還斷結觀境與二乘齊故於一乘義猶未明了若論明達唯在八地以上所以此章亦云明他分行也。
【鈔】九釋疑中言而今此章盡取等者此設難也難云五乘之中七地已下是自分行何以俱名他分行耶釋曰現文雖爾當尋文內之意何者就實機實教而為論初住菩薩名為定位此時已信一切諸法皆從一乘生畢竟皆歸一乘義況乎七地而不信耶但如來有教道權化之說即七地次第心中行十波羅蜜等故於一乘猶未明了入無功用一心中行方為明達是故此章亦為他分行也初住了一乘主義具在華嚴難初發心住文云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分身百分成佛道化眾生等此乃實教之說。
言初地已上七地已還等者瓔珞上卷云從初地至七地伏斷三界業果盡八地已上有無明習存。
【疏】就第一總會中即有二第一佛命說。
佛告勝鬘汝今更說一切諸佛所說攝受正法。
【疏】前攝受正法章每發言勝鬘先請求說今此章佛自先命者前章既是他分深行不敢自宣故命而說也上來其所說莫不契理無所可疑所以不待其請先命更說也汝今更說一切諸佛所說攝受正法者更應如諸佛說所生能生皆入一乘也。
【鈔】次釋經文中言前章每發言先請求說者前願攝初受命之文即是求說爾時勝鬘白佛言我今當復承佛威神說調伏大願真言無異次如來聽說云佛告勝鬘恣聽汝說次行攝初云勝鬘白佛我當承佛神力更復演說攝受正法廣大之義次佛言便說次明人法相即中亦然故云每發言也。
【疏】第二勝鬘受勑而說就第二勝鬘奉旨而說即有二第一先會能生第二從世尊如阿耨達池以下會所生就第一會能生中亦有二第一正會。
勝鬘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即白佛言世尊攝受正法者即是摩訶衍。
【疏】即是摩訶衍者明能生攝受之心即與大乘心一也。
【鈔】先會能生中言能生攝受之心即與大乘心一也者前章攝受之心能生五乘今摩訶衍亦能生五乘二處能生義同故云一也。
【疏】第二釋會。
何以故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
【疏】第二釋會明所生既一則能生安得異也此似會所生而舉所生以釋能生非會所生。
【鈔】次釋會中言所生既一能生安得異者明從一乘所生五乘與前攝受之所生五乘不異也二處所生既同即顯二處能生無異。
【疏】就第二會所生中亦有二第一舉二比正會。
世尊如阿耨達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
【疏】就第一八河比即有開合阿耨達此言無熱龍龍居此池故因為名池在崑崙山頂其水四面流出八河八河之水即是池水更非異水內合從於大乘所生四乘即是大乘更無異乘此比明其始生義第二合可見。
【鈔】阿耨達池等者涅槃第三云一恒河二周摩羅三薩羅四阿利羅䟦提五摩訶六辛頭七博叉八悉陀河從池出生八河比八地已上攝受之心初始出五乘因果義故云比其始生義也。
世尊又如一切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依於大乘而得增長。
【疏】第二種子比明種子依地而生種子即是地大內合四乘依大乘增長故亦即是大乘又釋依地生種子種子不離地依大乘出五乘五乘不離大乘若爾但是兩物不相離那得會一釋曰後還為地也此譬明其終成第二合可見世間者謂人天出世間者謂七地以還大乘然所以只就七地以還為合者七地以還大乘昔日入於三中故仍為合也。
【鈔】種子比中地大具四微與種子四微不異種子歸地比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終歸一乘也四微者色香味觸。
【疏】第二結即大乘。
是故世尊住於大乘攝受大乘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
【疏】從是故以下會所生中第二結此中大乘謂七地以還大乘也。
【鈔】第二結即中云住大乘等者言所生五乘既即八地大乘即是住七地大乘攝受七地大乘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何以故所生即能生故及一切世間等准此可見。
【疏】從如世尊以下第二別會二乘因又分為五第一舉六處總會明昔日學小有此六處故會之入一六處一教有興衰二戒有得離三人有始終合為六也第二從何以故以下別會教有興衰第三從波羅提木叉以下別會戒有得離第四從是出家以下別會人有始終第五從阿羅漢以下舉果況因。
如世尊說六處。
【疏】如世尊說六處者總唱六處此六是生盡智無生智之處。
【鈔】此六是生盡智等者毗曇云盡智者謂我知苦乃至我修道無生智者言我知苦已不復更知乃至我修道已不復更修又云我漏已盡名盡智不復更生名無生智又云世智斷是盡智無漏智斷是無生智也。
何等為六謂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
【疏】次列六處正法住正法滅此二明教有興衰此是二乘得果之緣正法住謂佛滅度後五百年中餘風未毀此句明興正法滅者謂五百年後像法中此句明衰波羅提木叉毗尼此二句明戒有得離此是二乘得果之因波羅提木叉此言保解脫此句明得善毗尼此言滅惡此句明離言戒有得善滅惡之用出家受具足此二句明人有始終此是稟教行善之人也有始終出家辭親離俗受三歸此明始受具足謂白四羯磨備律儀戒此明終此六句列六處。
【鈔】正法興衰者無名云聲聞稟化承聖化得以自通更無別理以為興衰是以法之住滅唯在大乘。
言得果之緣者經言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引大證小小乘亦以教法為緣木叉毗尼為果因者三十二相持戒為總因相相有別因故羅漢果戒為因也因親緣疎可見。
為大乘故說此六處。
【疏】為大乘故說此六處者正總會。
【鈔】為大乘故說此六處者如斯心法是一乘出生故是故今還會歸一乘故云正會入也。
【疏】從何以故以下第二別會教有興衰。
何以故正法住者為大乘故說大乘住者即正法住正法滅者為大乘故說大乘滅者即正法滅。
【疏】先會住後會滅可見此何以故通下為標。
【鈔】經正法住者為大乘故者五乘等法通名正法今意且會二乘然須通釋何者正法本從一乘出生元為一乘施說此法若有人常說一乘正法隨住若無人說一乘正法隨滅以一乘為正法之根本故是故住滅皆由一乘正法既從一乘出生然則所生即是大乘也如前八河種子比說者皆須勝前總意未入別中銷此釋文方盡其旨已下兩雙准此可見。
【疏】從波羅提木叉以下第三別會戒有得離就中即有四第一明波羅提木叉毗尼一體。
波羅提木叉毗尼此二法者義一名異。
【疏】第二正會毗尼者即大乘學此句是。
毗尼者即大乘學。
【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會。
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
【疏】明佛既是大從佛出家受戒安得非大。
第四結從是故以下是可見。
是故說大乘威儀戒是毗尼。
【疏】從是出家以下第四別會人有始終亦有三第一明是大。
是出家是受具足。
【鈔】經是出家是受具足者上文言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故知是大。
【疏】第二從是故以下明非小。
是故阿羅漢無別出家受具足。
【鈔】言非小者謂非小乘有出家受具足故。
【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是大非小。
何以故阿羅漢依如來出家受具足故。
【疏】言佛既是大依佛出家那得是小而所以唯木叉毗尼明相即者正法興衰前後異時出家受戒始終非一所以不相即木叉毗尼即同體一時故即也。
【鈔】言是大非小者疏文自顯。
【疏】從阿羅漢以下第五舉果為況就中亦有二第一立兩章門。
阿羅漢歸依於佛阿羅漢有恐怖。
【疏】阿羅漢歸依於佛者明善法未滿阿羅漢有恐怖者明惡未除。
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兩章門就第二釋中亦有二先釋惡未除章門。
何以故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如人執劒欲來害己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
【疏】於一切無行者謂無三界外治道之行怖畏想住者謂未免變易生死故怖畏想住胸次舉比為釋如人執劒欲來害己者言怖畏亦如是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者結言變易未盡故非究竟樂。
【鈔】無三界外治道之行者謂無無作道諦此道能治無作苦集故也無名云無行者何既出三界而未入佛境眾法之大因也。
怖畏想住者無名云夫然阿羅漢雖盡三界之大怖而未免彼地之微畏傷其無上法身豈執劒之所譬。
【疏】從何以故以下第二釋善法未滿章門。
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眾生無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則求歸依如是阿羅漢有怖畏以恐怖故依於如來。
【疏】依不求依者明自有依德不求依他次亦舉譬為釋可見從如是以下合亦可見。
【鈔】自有依德不求依他者八地已上順法性流自依三德四義不假依他故下經云無作聖諦義者能以自力知一切苦集滅道等。
言舉果為況者謂羅漢果法善猶未滿惡猶未除況前因法而得究竟是故會六處因皆入一乘也。
【疏】從世尊阿羅漢以下正明一乘中之第三別會二乘果就中開為六第一從初訖去涅槃界遠奪其所得四智及涅槃果第二從何以故下釋與奪之意第三從何以故有二種死以下舉二種生死釋第二意第四從何以故有煩惱以下舉二種煩惱釋第三意第五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最後身菩薩以下歷結前四段第六從世尊彼先所得地以下結入一乘今第一奪四智及涅槃果。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
【疏】四智者一我生已盡智二梵行已立智三所作已辦智四不受後有智此四智及涅槃果二乘自謂已得今勝鬘謂猶未滿故奪也若四智不究竟則是道諦不足亦是有為果不周若涅槃不究竟則是滅諦不滿亦是無為果未極既未滿未極便向趣佛道然則應奪明矣。
【鈔】言有為無為果者即小乘有餘無餘涅槃也。
【疏】有餘生法不盡者煩惱為受生之法故云生法以煩惱盡為盡智之境今煩惱猶有餘所以照盡之智不究竟也故有生者似奪無生智此以生不盡明煩惱未盡非奪無生智此句奪其盡智有餘梵行成故不純者明雖有三界治道而非一切治道滿故云不純。
【鈔】無明煩惱是餘生法無作道諦能治界外苦集故云一切。
【疏】境既未純則照境之智那得究竟此句奪其梵行已立智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者辦是事之訖猶有三界外治道應修故云當有所作境有應修照境之智那得滿也此句奪所作已辦不度彼故當有所斷者奪其不受後有智不度彼者言未度變易生死當有所斷者言當有無明住地應斷既有生法猶應受生生既未盡照境之智那得窮也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者奪其涅槃果以不斷故者謂未斷無明住地惑既未斷猶有變易生死那得涅槃。
從何以故以下第二釋與奪之意昔日如來已言究竟今日勝鬘更奪則與奪相錯理應須釋也標疑云。
何以故。
【疏】何以故如來昔日已言究竟而今勝鬘奪耶。
釋曰昔日如來與者但是方便非是實說今日勝鬘奪者究竟唯在如來非在二乘故此何以故通下為標就中凡有五事初言一切。
唯有如來應正等覺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疏】次言無量。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疏】次言不思議。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思議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疏】次言清淨。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一切所應斷過皆悉斷滅成就第一清淨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過非第一清淨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界遠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
【疏】葢是逐便無別所以觀察舉智解脫舉斷四智釋智蘇息釋解脫無為凝然故為蘇息處也。
【鈔】葢是逐便無別所以者去涅槃界遠故不成就一切功德不成就故有量有量故思議思議故非第一清淨是故去涅槃界遠無名云一切者盡有之名無量者體無之稱不思議者有無兼極之謂也清淨者證斷之極號故言唯有如來得般涅槃無名云向指歸依之義故單言聲聞今廣釋生死不盡是以兼說二乘。
【疏】從何以故有二種生死以下第三舉二種生死以釋第二奪段二段云佛昔與者既是方便勝鬘今奪則究竟在佛二乘未故所以舉二種生死以釋與是方便奪由未極之意標疑云。
何以故。
【疏】何以昔與是方便究竟唯在如來非在二乘耶。
釋曰生死有二種一分段死二變易死佛昔但因除分段而言究竟故云方便為與未除變易故究竟唯在如來非在二乘就中有四第一立二種死章門。
【鈔】第三舉二死中有四段初立可見。
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
【疏】第二從分段死者以下釋二種死章門。
分段死者謂虗偽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鈔】第二釋中經意生身者楞伽經大慧問佛何名意生佛言譬如意去速疾無礙名為意生此即從喻故彼意生譬如意去彼經兩義而釋通名初云如十萬由旬外憶先所見念念相續疾至於彼次云如幻三昧力憶本願故生諸聖中初云憶所次云憶願二義並是意憶生故名為意生經既云憶憶即作意是故亦名作意生故名為意生次第四卷釋三別名初無常品云意生三種一入三昧樂意成身亦名正受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動故二覺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中並入佛剎故以法為自性三種類俱生無作意成身謂了佛證法成之與生並從果說總此楞伽只在十地用釋今文菩薩一人二乘未斷無明准此可解亦名三意因移謂因移果易故也須知今文三種與楞伽三種不同受變易死其義不異。
【疏】三界中亦有聖人而今從多為明故云虗偽眾生七地以下未受變易但仍本受名故八地以上名阿羅漢辟支佛也究竟無上菩提者金剛心是因中最究竟若辨生死凡有四種一者以有漏業為因四住地煩惱為緣所感之果身色妙麤有別壽命長短有期名為分段生死二者以無漏業為因無明住地煩惱為緣所感之果身無形色命無期限但以明代闇念念新易者名為變易生死。
【鈔】言三界中亦有聖人等者三果四向並未出界故三界果報相望為麤妙人人壽命不同長短不等變易果報無三界之形色但心有明晦而於彼土得聞一乘智慧增長以明代闇將新易故也無名釋此二死文云受生三界名為虗偽眾生行報有定期期盡則終名分段死也彼三聖者則不然矣滅除諸漏捨離報身藉眾妙之行以成其體體由行成安得無終但潛往冥來莫測其際猶心之代謝故名意生身也隨其脩短非不善有終故名變易死也死而不滅豈可思議。
【疏】三者以有漏勝善為因三界餘習為緣所感之果猶有形色壽命有限似同分段念念生滅亦同變易名為二國中間生死四者初流來時在三界外無無漏業但以闇惑相傳而受生死名為初流來生死然即六地以還乃至三途雖有念念生滅之義形質有別壽命有期國家有定故皆分段生死八地以上雖有劫數期限但約他為明前念為因後念為果新新改易故皆是為變易生死菩薩雖有形色但非正結所感故不名分段雖復念念生滅猶有形色故不名變易踟蹰兩楹故名為二國中間生死初流來時無無漏業故不可同變易未入三界取相故不正分段唯以闇識相續念念下墜故別立為一種生死今約分段變易中間三種生死有十二諦約初流來唯有苦集二諦所以大合有十四諦或云初流來時或有值佛修道得佛故亦有滅道二諦所以猶有十六諦而今釋不然初流來時入三界方起取相乃別苦樂求修滅道即無滅道二諦明矣二國中間緣非正使初流來時未明斷結則不足以證佛究竟且若相收攝二國中間屬於分段初流來時屬於變易然即要在分段變易所以勝鬘但就分段變易為釋究竟不究竟之意。
第三從二種死中以下正釋昔以方便為與之意。
二種死中以分段死故說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辦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虗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辦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
【疏】從二種死中以下第三正釋昔與是方便之意釋曰昔日但因除分段而言四智究竟故。
【鈔】從昔與是下釋第三意七種學人者謂三果四向虗偽煩惱謂斷四住惑故法華但離虗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疏】第四從非盡一切以下正釋究竟非在二乘之意。
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受生故說不受後有。
【疏】從非盡一切煩惱以下第四正釋究竟非在二乘之意釋曰非謂未盡一切煩惱是究竟故而推尋此中文外文只釋究竟非在二乘昔與是方便究竟唯在如來但以義自去本義從二種死中以下結第一奪先結佛昔與從非盡一切以下結今日勝鬘奪。
【鈔】從究竟非在下釋第四意經意云二乘昔日但斷分段死故得不受後有名等非謂盡一切煩惱受生得不受後有也疏文反釋奪云非謂未盡一切煩惱是究竟故涅槃究竟者盡一切煩惱等方是究竟以此撿之究竟不在二乘以二乘未盡一切煩惱等故。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三
卍續藏第 19 冊 No. 0353 勝鬘經疏義私鈔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四
【疏】從何以故以下別會二乘果中第四舉二種煩惱以釋第三段二死兼除不除之意就中開為二第一直舉二種煩惱為釋第二從煩惱有二種以下出煩惱體相標疑云。
何以故。
【疏】何以如來能除二死二乘未除耶。
有煩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
【疏】釋曰煩惱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二無明住地煩惱如來已盡二種煩惱故二死兼除二乘唯盡四住地煩惱故但除分段生死。
【鈔】直舉二種煩惱者文中但舉無明其所斷者即是四住故疏文中雙釋二種也無名云何以故有煩惱者所以歸依由於怖畏之來緣生死不盡不盡之本乎煩惱是以歷明至於此也。
【疏】就第二出煩惱體相又分為四第一正出二種煩惱體相第二從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以下校量二種煩惱功用勝負第三從又如取緣以下明其潤業不同第四從世尊如是有愛住地以下明斷除之義就第一正出體相中又自有二第一釋四住地惑。
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
【疏】剎那心者謂識心相應者謂受想行等。
第二從世尊心不相應以下釋無明住地惑。
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疏】心不相應者根本並無四心相應無始者無始。
於己。
【鈔】根本並無四心相應者無明不與識等四心相應也無名云心不相應有二義一明心相本淨非煩惱所染是性不相應也二明三界重累是心識所起故與心相應無明住地微結障於二乘淨智故非心相應也是以四住地者名為心也漏也無明住地者名為智也無漏也故瓔珞上卷云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業果是故我言從無明藏起十三煩惱所謂邪見我見常見斷見戒盜見果盜見疑見七見見一切處求故說見從見復起六著心貪愛瞋癡欲慢於法界中一切時起一切煩惱以十三為本無明與十三作本是以就法界中別為三界報也何以驗之夫神根初動要從無入有自精至麤但勢極必反窮則思通故復從麤至精自有還無耳彼眾生者發軫於無明住地終淪乎阿鼻泥犁又從無染而逈駕還入泥洹之妙界靡測無明之始莫識泥洹之終豈非從無入有自有還無是故此經以無色界為有愛住地餘典以非想為第一有斯有無色之終也無名釋五住云各安其分曰住能有所生曰地從彼而生名為起也見雖遍三界而為惑出於迷理迷則四方易位悟則廓然無遺是故諸見雖眾共為一地也愛之為患根深難拔何者三界既殊行報亦異而愛水潛潤津染幽固隨地所生堅著不捨是以三界之愛各為一地。
【疏】從此四住地力以下出體相中之第二校量功用就中又分為五第一明四住地劣。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比無明住地笇數譬喻所不能及。
【疏】一切上煩惱者恒沙上煩惱從無明住地上生亦鄣眾生行之上故謂之上煩惱依種者別相煩惱依通相而有謂之為依通相煩惱能生別相稱之為種依取五住地家起煩惱種取四住地根本取相次舉無明住地正明劣。
【鈔】依種者恒沙是別相四住地為通相通則通障一切別則別障行及別相知見。
依取五住地家起煩惱者謂恒沙惑也以界內外俱有恒沙從五住起並障內外諸行及知見故此取能依。
種取四住等者四住為恒沙根本此取能生取相是四住之異名。
【疏】第二從世尊如是無明住地以下明無明住地勝。
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
【疏】從世尊以下第二明無明住地勝與前反覆為二於有愛數四住地者有愛謂無色惑又數色反數取下色愛欲愛及見一處足為四住地。
【鈔】與前反覆為二者前先舉劣後明勝今先明勝後舉劣。
【疏】第三從譬如惡魔以下舉比明勝。
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自在殊勝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其力最勝。
【疏】第三舉比明勝即有開合可見。
【鈔】舉比明勝者無名云波旬為眾魔之主故居上上而臨下無明為塵勞之元故處本以統終也。
【疏】第四從恒沙等數以下釋無明住地勝。
恒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
【疏】從恒沙等數以下第四釋勝久住者遠作根本也此就生明勝二乘不能斷唯佛菩提智能斷者就斷明勝菩提智謂空解也此未明斷借斷明力一云金剛心斷惑已盡名為學佛故云如來菩提智斷。
【鈔】疏釋勝中體惑本空故云空解無名云三界上煩惱猶可以恒沙為數重冥幽昏非螢燭之所照也非佛不斷可稱為大。
【疏】第五從如是世尊以下結勝。
如是世尊無明住地最為大力。
【疏】從如是以下第五結勝可見。
從又如取緣以下出煩惱體相中之第三明其潤業不同又分為四第一明四住地惑潤有漏業而生三有。
世尊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
【疏】緣者謂四住地惑言此惑能助業取果為果之緣也有漏業因者通言善惡諸業。
【鈔】三有者欲色無色有也智論第四云欲有者欲界繫業取因緣後世能生亦是業報色有無色有亦如是。
【疏】第二從如是以下明無明住地惑潤無漏業受變易生。
如是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生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
【疏】第三從此三地以下明無明住地通潤一切業受生。
此三地彼三種意生身生及無漏業生依無明住地有緣非無緣。
【疏】此三地者此三界地彼三種者彼三乘人意生者變易生身生者分段生也及無漏業生者即謂業生一云上言意生直談變易果生故此言無漏業為因而生又上雖言三地未明有色無色故更重舉二生以顯之也依無明住地者明無明住地通潤一切業物謂無明住地但為變易作緣不緣分段故云有緣非無緣。
從是故以下第四結無明住地潤無漏業受變易生。
是故三種意生身及無漏業緣無明住地。
【疏】從世尊如是以下出煩惱體相中之第四明斷除之義又分為三第一現二種住地業不同可見。
世尊如是有愛住地數四住地不與無明住地業同無明住地異離四住地。
【鈔】經異離四住地者無名云二乘已離四住地而無明猶存所以為異也。
【疏】第二正明斷除。
佛地所斷佛菩提智所斷。
【疏】佛地所斷者通言佛地一切功德佛菩提智所斷者偏舉斷結空解。
【鈔】佛地一切功德者瓔珞釋下地中通言地者二義能生義持義今取持義言一切功德也。
【疏】第三釋標疑。
何以故。
【疏】何以言唯佛地能斷二乘不斷歟。
釋曰。
阿羅漢辟支佛斷四種住地無漏不盡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證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
【疏】二乘唯除四住地亦無漏不盡無漏不盡者謂未盡證無漏也不得自在力者謂未盡證無漏故不得自在力也明既未證未自在故不得斷無明住地也亦不作證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者明由未斷無明住地故應證不證也應證者無斷可證也一云無漏不盡者應無之漏不盡也應無之漏者謂無明住地故即下云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而生此中釋作標疑為佛能斷正釋以二乘不斷葢互通為釋也。
【鈔】無漏不盡者無名云是未斷無明住地既為無明所縛安得自在無明不盡以何為證。
【疏】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以下別會二乘果中之第五歷結前四重上來四段但承上事即釋而不悉明其之相故此更簡而結也即分為四第一從初訖名向涅槃界結上第一段奪四智及涅槃不滿第二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上第二段明究竟唯在於佛非是二乘第三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結上第四舉二種煩惱以釋第三二死兼除不除第四從世界不受後有智有二種以下結上第三段舉二種生死以釋第二究竟不究竟本義云從此下結前第二唯如來究竟二乘不究竟就中分為四第一結二乘不究竟第二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如來究竟第三從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以下釋結二乘不究竟第四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釋結如來究竟若爾只結第一第二不結第三第四而已且已結更釋釋結則無窮此少不宜故不須也第一結上第一四智及涅槃不滿上直言不滿故今結七德不滿故奪也。
【鈔】第五歷結前四中云但承上事即釋等者上來將欲會二乘果且先奪四智及涅槃果未究竟承此奪文便釋與奪之意何故與奪即舉二死以釋之復由二種煩惱故有二死不同然雖如此未及廣簡是故今文先舉七德不滿結上四智及涅槃不滿第二廣舉七德滿足以對二乘七德不滿結上與奪之意第三舉二種煩惱以結上第四意第四舉二死結上第三意一一皆廣於前文也至下釋中文相自顯。
【疏】七德不滿者一智慧不滿。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最後身菩薩為無明住地之所覆障故於彼彼法不知不覺。
【鈔】七德之中一智慧不滿者無名云統論生分不盡則言大力菩薩大力菩薩者通八住已上三地也今窮無明住地之所覆故偏取最後身最後身者一變則成佛而微障未盡障微則難遣故於彼彼法不得一切種智以知之無上正覺以覺之也。
【疏】二斷不足從以不知見故以下是。
以不知見故所應斷者不斷不究竟。
【鈔】見猶覺也知覺則斷斷則究竟言不斷者將頭斷也。
【疏】三解脫未滿從以不斷故以下是。
以不斷故名有餘過解脫非斷一切過解脫。
【鈔】三解脫未滿者無名云自此以下更舉有餘之說以明如來真實四智無餘功德四智有餘四諦不盡因果不盡故以有餘為少分於無餘為向也。
【疏】四清淨未圓從名有餘清淨以下是。
名有餘清淨非一切清淨。
【疏】五功德未滿從名成就以下是。
名成就有餘功德非成就一切功德。
【疏】六智境不周從以成就有餘以下是。
以成就有餘解脫有餘清淨有餘功德故知有餘苦斷有餘集證有餘滅修有餘道。
【疏】此前六結奪四智。
七涅槃未極從是名以下是。
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
【疏】此結奪涅槃果而所以第六事牒前第三四五事者第二已牒第一第三已牒第二而第四不牒第三第五不牒第四所以此六中併牒也。
【鈔】言牒前第三四五事者第二言以不知見故是牒第一第三言以不斷故是牒第二第四但言名有餘清淨故不牒第三第五但言名成就有餘功德故不牒第四故於第六中總牒第三第四及第五也。
【疏】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上第二明究竟在佛非在二乘就中即分為二第一先結佛究竟第二從世尊若無明住地以下結二乘非究竟上直言究竟唯在佛故今結七德滿足故云究竟以對二乘七德不滿分文為八一以初四一切作折別明智境滿足以對上第六智境不周。
若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
【鈔】一以初四一切明智境等者四諦為境知為智也一切是無作有餘是有作。
【疏】二以二無常明涅槃滿足以對上第七涅槃不滿。
於無常壞世間無常病世間得常住涅槃界。
【疏】無常壞謂分段生死有身壞命也無常病謂變易生死雖無身壞命猶有念念遷移義自病也。
三以無覆護無依明依歸德滿足。
於無覆護世間無依無間為護為依。
【疏】比不對上上無蔭蓋為無覆傍無力授為無護無依者謂變易眾生無依亦輕於無覆護也。
【鈔】明依歸德等者如來有歸依覆護之德已滿之也界內眾生未有出世善法覆護變易二乘更須歸依如來以無無作道滅故無名云為依者以道度人曰護以滅安物曰依。
【疏】四舉法身等以釋涅槃滿足初舉法身。
何以故法無優劣故得涅槃。
【疏】亦不對上此何以故通下三德為標法無優劣者本義云諸佛法身無優劣也波若解脫清淨釋等亦同此而今釋是對小乘涅槃三過昔日小乘有餘無餘二種涅槃通有三過一不俱二不滿三不等三德優劣故不等。
【鈔】小乘三過一優劣者諸小乘師說佛菩提樹下初成道時種智已圓果縛尚在解脫未具身猶雜食又帶無常此乃一優二劣譬之橫川走火釋曰三十四心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斷見思惑之時已有般若名為種智已圓父母生身猶未滅度名為果縛尚在雖斷通惑未有法身身是無常猶資段食食非一故云雜食以小乘教主同凡報故一優謂般若種智已圓二劣謂解脫未具身猶雜食此二雖劣已有少分具在不大義當一時譬之橫川及以烈火並一盡長餘盡短也三德雖則一時優劣不等故云也。
【疏】三德不共故不俱。
【鈔】二不俱者前取義具攝後歸前且言一時據現灼然前後而得故云不共也。
【疏】三德未究竟故不滿。
【鈔】三德未究竟者法身只是五分法身般若只是一無漏智解脫只是已除四住豈同大乘平等法身遮那妙體一切種智五住圓除者耶。
【疏】所以名少分今日涅槃無此三過皆是一等故云常住涅槃界。
【鈔】今日涅槃無此三過者此三德義出在大經是彼經中宗極之義如來出世安置眾生祕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祕密藏者即是涅槃涅槃即是三德此經雖略意亦同之須引彼經之廣文用演今經之略說先且引經文次解其義故哀難品云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我諸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釋曰言如世伊字者外國有新舊兩伊舊伊橫豎斷絕相離借此況彼橫如烈火豎如點水各不相續不橫不同烈火不豎不同點水應如此土草下字相細畫相連是新伊相舊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波若修成入無餘已方是解脫無復身智此則如豎點水縱而相離三法各異如橫烈火各不相關此乃昔教大乘中縱橫之義疏文一往對小不滿以釋應知通斥大小也新伊字可喻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為三三無別體是故不橫非前非後故是非縱一即三如大點三即一如細畫三而一一而三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即非三非一名秘密藏如世伊字此句是彼經之根本為顯此義廣立問答致二十五品洋洋無盡若失此意令迷根本將何指歸深會此義銷釋今經妙無不盡彼經言三目者摩醯首羅居色界頂一統領大千一面三目三目一面不可言一三縱橫若並若別能嚴天顏作世界主徹照三千若不縱橫嚴主照世一切皆成三德亦爾縱橫並別祕藏不成不縱不橫祕藏則成。
【疏】次舉波若以對上第一智慧不滿。
智慧等故得涅槃。
【疏】次舉解脫以對上第三解脫不滿。
解脫等故得涅槃。
【疏】次舉清淨以對上第四清淨不滿。
清淨等故得涅槃。
【疏】次舉三點以結七德滿足。
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謂解脫味。
【疏】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謂解脫味者一味謂波若等味謂法身言此涅槃通名三德也涅槃無翻家義即明涅槃含眾義也亦可昔日涅槃不即三德常住今日涅槃即三德常住故云即是一味等味也前結二乘不滿不明歸依與法身此結如來究竟不明斷與功德葢互舉為明也。
【鈔】涅槃無翻等者言涅槃一名含於多義故不可翻也如先陀婆一名四實然雖如此寂義以為准則所以自古諸德或云有翻或云無翻有無雖則不同然亦不出寂滅之義故莊嚴大斌翻為寂滅引文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竺道生翻為滅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梁帝翻為不生肇云無為開善藏光宅雲同用滅度如是等諸師釋雖不同多分不出寂義者也。
【疏】從世尊以下第二結二乘不究竟就中又分為四第一正明二乘未斷無明住地故不得三昧所以不究竟也。
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謂明解脫味。
【疏】第一可見。
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不斷無明住地不得一味就第二釋中即有二第一明應斷不斷。
何以故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過恒沙等所應斷法不斷不究竟。
【疏】應斷者謂別相無知。
第二明應得不得。
過恒沙等所應斷法不斷故過恒沙等法應得不得應證不證。
【疏】應得者謂諸行及別相知見應證者謂無知之斷也。
【鈔】諸行及別相知見者恒沙萬行及照俗參差之智。
【疏】第三從是故無名住地以下仍明無明住地為眾惑之本。
是故無明住地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上煩惱彼生心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正受上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上煩惱無畏上煩惱。
【疏】從是故以下明無明住地為眾惑之本略舉十二以明其相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者明修道應斷者皆由無明住地為生此一句總明下十一句明映障諸境上煩惱皆從無明住地而生彼者彼無明住地能生心上煩惱一云彼者即謂彼心。
【鈔】經是故無明住地等者無名云以能生為煩惱所生為上煩惱心者總說三界心也四住地結障於心識無明住地障彼淨智淨智者又二種一障二乘二障菩薩今釋無明住地皆生此眾結也將修禪定先習止觀此別解欲界煩惱禪上色界也正受上無色界說心止盡於此也方便上無漏方便也智上智所知聞也果上有為未盡得上無為未極也此是二乘知障也力上無畏上此是菩薩智障也。
【疏】第四從如是過恒沙以下結無明住地為眾惑之本。
如是過恒沙等上煩惱如來菩提智所斷一切皆依無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煩惱起皆因無明住地緣無明住地。
【疏】從如是過恒沙以下第四結無明住地為眾惑之本皆因無明住地者恒沙本無而因住地為生故云皆因恒沙亦有可生之義即住地助發故云皆緣。
【鈔】皆因無明住地等者無名云但以無知為性故名為因雖智猶迷謂之緣也。
【疏】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第三結上第四舉二種煩惱釋第三二死兼除不除所以在第三處為結者上結二乘不究竟以不斷無明住地為結故逐便遂結也。
【鈔】故逐便遂結也者上結文分四第一文經云世尊若無明住地乃至無明為眾惑本云緣無明住地承此便故今將第四煩惱文來第二中結之第二方明結前第三二死可見。
【疏】上第四舉二種煩惱釋二死兼除不除中本有四第一出煩惱體相第二明校量力用第三明潤業不同第四明斷除今但略不結第三潤業不同餘三皆結從初訖無始無明住地結第一出煩惱體相。
世尊於此起煩惱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疏】於此起煩惱剎那心剎那相應舉四住地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舉無明住地。
從世尊若復過於以下結上第二校量力用。
世尊若復過於恒沙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一切皆是無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譬如一切種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長若地壞者彼亦隨壞如是過恒沙等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一切皆依無明住地生建立增長若無明住地斷者過恒沙等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皆亦隨斷。
【疏】上第二校量力用本有二一四住地劣二無明住地勝今但結無明住地勝即而四住地劣自去上中即有法說比喻今結中亦有法說比喻可見上直言無明住地力勝故此明諸煩惱成壞皆以無明住地為本而結也。
【鈔】經所持建立者無名云始起是為持終成為建立生死由彼滅豈容異。
【疏】如是一切以下結上第四斷除。
如是一切煩惱上煩惱斷過恒沙等如來所得一切諸法通達無礙一切知見離一切過惡得一切功德法王法主而得自在證一切法自在之地如來應等正覺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故世尊以師子吼依於了義一向記說。
【疏】如是一切以下結上第四斷除上直言佛地所斷佛菩提智所斷故此明如來因果既滿故能斷而結就中即有三第一明因滿故能斷第二從法王法主而以下明果滿故能斷第三從是故以下結皆可見一切煩惱謂根本通相煩惱上煩惱謂支條別相煩惱然置位為論所作已辦梵行已立本在金剛以還而今以照佛果法身為梵行智所作已辦葢就通門為明。
【鈔】經一切知見下別稱云一切種智備於此眾惡永盡諸善普會超出眾聖故稱主於諸法自在謂之王入涅槃界得究竟樂名證自在地如斯之人者始可應十號之德發無畏之言也言不隱理謂之了義所說無餘是一向記說也然置位為論等者此以大比小說也小乘四智滿足稱有餘涅槃准此大乘合在等覺此就別門明義通門明義義通果位故也無名云如是一切者謂所應斷法悉斷也。
過恒沙者謂應得者得應證者證也。
【疏】從世尊不受後有以下第四結上第三舉二種生死以釋第二究竟不究竟上直言如來二死兼除二乘但除其一故今簡結如來既伏四魔是故言二死皆除二乘不能伏四魔是故但除其一本義云從此以下結收入一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結如來二死兼除第二從世尊阿羅漢以下結二乘但除其一就第一先結如來二死兼除中亦有二第一正結如來既伏四魔是故二死兼除。
世尊不受後有智有二種謂如來以無上調御降伏四魔出一切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
【疏】不受後有智有二種者將欲結二死兼除不除故先以此不受後有智為首二種者一如來不受後有智二二乘不受後有智降伏四魔者天魔是惡緣煩惱魔是惡因陰魔死魔是惡果明如來既伏此四魔故二死皆兼除出一切世間者謂分段變易二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者明既伏四魔超出二世間故為一切眾生仰慕然則二死兼除明也。
第二從得不思議以下舉萬德證二死兼除。
得不思議法身於一切爾炎地得無礙法自在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十力勇猛昇於第一無上無畏之地一切爾炎無礙智觀不由於他不受後有智師子吼。
【疏】從得不思議以下第二舉果上諸德以證二死兼除明既有如是尊德寧復未免二死。
【鈔】經十力勇猛者一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此十通稱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得無能勝故名力也。
一處非處力者佛知一切諸法因緣果報定相從是因緣生如是果報從是因緣不生如是果報如惡業得受善報無有是處惡業尚不能得世間何況出世間樂惡行亦然五蓋覆心散亂雖修七覺而得涅槃無有是處五蓋覆心修七覺尚不得聲聞道心無覆蓋佛道可得況聲聞道如是等種種是處不是處佛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初力也。
二業力者佛知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諸業諸受知造業處知因緣知報皆悉遍知已下如初力文下去爾耳。
三定力者佛知一切諸禪解脫三昧定垢淨分別相如實遍知。
四根力者佛知他眾生諸根上下。
五欲力者佛知眾生種種欲。
六性力者佛知世間種種無種性。
七至處道力者佛知一切道至處。
八宿命力者佛知一切種種共相共因緣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劫初盡我在彼眾生中如是姓名飲食苦樂壽命長短彼中死是間生是間死還生是此間此間姓名乃至長短。
九天眼力者佛天眼淨過諸天人眼見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若大若小若墮惡道若墮善道如是業因緣受報是諸眾生惡身口意成就不謗毀聖人正見正業成就是因緣故身壞死時入善道生天上等。
十漏盡力者佛諸漏盡故無漏心解脫無漏慧解脫在現在法中自識知我生已盡持戒已立不作後有盡如實知。
【疏】從世尊阿羅漢以下第二結二乘但除其一就中亦分為二第一明二乘但除分段因謂已離生死。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
【疏】度生死畏者謂畏度分段生死也次第得解脫樂者明以次第斷三界惑無惑理自可樂故解脫樂也作是念者明因此謂已離生死怖畏不受生死苦也此即二種不受後智中亦一種智結云是故二乘但除其一。
【鈔】次第斷三界惑等者先斷三界見得初果次斷欲界六品思得斯陀含次進斷九品得阿那含次從初禪初品乃至非想非非想第九品盡名阿羅漢果故也若細分袟明家家一種子等非此可盡毗曇廣明。
【疏】第二從世尊以下亦明但因除分段自謂已得第一果是故但除其一。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
【疏】從世尊以下第二明亦因此謂已得第一處觀察時者謂照四諦時一云照四諦時自能推理仰觀第一應得處。
從世尊彼先所得地以下別會二乘果中之第六結入一乘本義云此前料簡佛出非是一乘収結三乘以為一乘就中即有四第一明二乘在因時自知未究竟。
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不由於他亦自知得有餘地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彼者彼二乘人先者謂得五方便三果四向不愚於法者不迷常住之理不由於他者不待他教。
【鈔】五方便者總相別相念處為一四善根之為五也。
【疏】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自知。
何以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
【疏】第二釋何以自知釋曰就實為論理無三故也。
【鈔】就實為論理無三故也者二乘之理化城權設就實為論其理實無故法華云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
【疏】第三從是故以下正結入一乘。
是故三乘即是一乘。
【疏】是故三乘即是一乘正結入一。
第四從得一乘者以下仍明一乘所得果義第四明果義因一既竟宜明所得果相故仍明之也就中有二第一直明所得菩提果。
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第二舉菩提涅槃法身三德明相即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即是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無邊不斷。
【疏】所以明此相即者物聞得菩提便謂一乘只得菩提不得餘德故須此相即也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明由究竟因而得也法身是法如來是行者其義似別所以更舉相明即也隨果再舉因亦再明也法身是萬德之正體一乘為法身之正因所以偏舉法身以明因究竟也。
【鈔】明由究竟因而得也者明此法身之果由前一乘因得故也隨此明果之文更舉其因則一乘因義亦轉明故也。
【疏】從世尊如來無有限際時住以下章中第二舉一體三寶以成因一言所感之果既是一體則因一可證就中初開為二第一從初訖是有限依將欲明今日一體最極故先明別體非是究竟第二從若有眾生以下正明今日一體最極就第一先明別體中亦開為二第一從初訖作無盡歸依先歎別體中一佛寶何則雖復別體不如一體至極但一佛寶即是一種理無可下所以先歎別體中一佛寶是歸依之本也第二從常住歸依者以下正明別體法僧二寶非究竟昔日別體既是方便今日別體正是實說雖實不實皆不如今日一體最極故云非究竟也就第一先歎中即有五一明是常住。
【鈔】即是一種理者佛寶常住亦是一體中佛寶理也。
昔日別體既是等者昔日別體可見今日此經一乘之教為法寶三忍真子為僧寶所論法身為佛寶也皆不如此經所詮法身身理自具三寶為最極也。
世尊如來無有限齊時住如來應等正覺後際等住。
【疏】後際謂眾生盡作佛而眾生無盡作佛則如來常住明矣。
二明是大悲。
如來無限齊大悲亦無限齊安慰世間無限大悲無限安慰世間。
【疏】三勸說大悲。
作是說者是名善說如來。
【疏】四勸說常住。
若復說言無盡法常住法一切世間之所歸依者亦名善說如來。
【疏】五結。
是故於未度世間無依世間與後際等作無盡歸依。
【疏】皆可見。
就第二正明法僧二寶非究竟中有四第一先列。
常住歸依者謂如來應等正覺也法者即是說一乘道僧者是三乘眾。
【疏】本義云從初訖謂如來應等正覺也明今日一體為歸依之本而今不須梯橙三寶即所說經教不別大小皆為法寶學教之人亦不別大小皆為僧寶而今舉勝兼劣故唯稱一乘教三乘人也而昔日雖說大乘未明一乘以一乘為法寶唯今此經也。
第二從此二歸依以下正明二依非究竟。
此二歸依非究竟歸依名少分歸依。
【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二依非究竟。
何以故說一乘道法能得究竟法身於上更無說一乘法事。
【疏】說一乘道乃得法身法身上更無說一乘法事然則法寶之極唯在法身故云說一乘非究竟法寶也。
三乘眾者有恐怖歸依如來求出脩學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釋僧非究竟可見。
第四從是故以下結非究竟。
是故二依非究竟依是有限依。
【疏】第四結亦可見。
從若有眾生以下第二正明今日一體至極就中有五一明依今日一體法僧即是歸依如來。
若有眾生如來調伏歸依如來得法津澤生信樂心歸依法僧是二歸依非此二歸依是歸依如來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
【疏】是二歸依者謂一體法僧二依為是非此二歸依者別體二依非可為比也是歸依如來者今日一體法僧即是如來故又解言因調伏發心歸依法僧者謂依別體法僧是二歸依非者謂別體二依為非上已非別體法僧非究竟而此更舉者欲以非明是也此二歸依者謂今日一體二依是歸依如來者亦明一體故所以知從此下明一體法僧者上已結別體故也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者第一義謂三德四義本義云此二句偏明一體佛寶最勝然則別體亦可而一體何別最勝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者明依一體法僧及三德四義即是究竟歸依如來也本義云從此二歸依以下結一體三歸依同是究竟。
【鈔】一體三寶中又解下古人取句稍別釋義又殊今家存而不破經意難定故也。
從歸依第一義者下今家自釋第四句三德如前四義謂四波羅蜜常樂我淨涅槃亦名四德如下經文。
然則體亦可等者別體則容佛寶勝二寶劣一體則三無優劣古人若言一體中佛寶勝與別體何別故云皆最勝。
【疏】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何故依法僧即歸依如來。
何以故無異如來無異二歸依如來即三歸依。
【疏】第二釋何故依法僧即歸依如來曰三依即是一體故本義云何故同是究竟即一體故。
第三從何以故以下亦釋何以是一體。
何以故說一乘道。
【疏】第三釋何以是一體以一乘而得故是一體也。
【鈔】以一乘而得者由一乘道而得法身法身之體自具三寶也。
【疏】第四引佛為證。
如來四無所畏成就師子吼說。
【疏】第四誰其如是說引佛為證然別體三寶則其名體各異故理自可別但一體何以為別釋曰常住法身為佛寶此法身能為物軌則自為法寶又此法身則能與理和合亦為僧寶若辨歸依為其習解斷惑則別體可先但不迷旨歸必一體為要今勝鬘唯欲以旨歸為本故非昔梯橙唯欲今日一體也。
【鈔】則其名體各異等者佛法僧名異法身三乘教三乘人體無異一體之中常住法身靈覺智性為佛寶軌生物解為法寶理智和合為僧寶。
若辨歸依等者若依三乘人馮教修習生解斷惑可先別體也若為不迷教下旨趣必一體為要也。
經四無畏成就等者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四說盡苦道無畏此四通名無畏者於眾中廣說自他智斷既決定無失則無微恐懼之相也一切智無畏者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智人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見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也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不能轉一無畏也二漏盡無畏者佛作誠言我一切漏盡若有已下同前如實言是漏不盡乃至無微畏相已下文同前三說障道無畏者佛作誠言我說障法已下同前如實言是障法不障道法已下文同前四說苦盡無畏者佛作誠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隨是行能盡苦乃至餘眾實不能轉。
【疏】第五從若如來以下明昔日不說一乘之意。
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二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是第一義乘。
【疏】第五明昔日不明一乘之意理既如是何故昔猶明三耶故云此是如來隨眾生機方便而說就實為論即是一乘無有二乘本義云從若如來以下明一體三寶中遂結入一乘第一義者經云說一乘是說第一義諦說三乘是說世諦義也。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四
卍續藏第 19 冊 No. 0353 勝鬘經疏義私鈔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五
【疏】從世尊聲聞緣覺以下正說中之第二舉八章以明乘境言夫善不自生必由境起故有作無作二種聖諦皆是一乘之境也大意雖爾好尋此下外文則無異上明究竟不究竟所以私懷亦可舉境證究竟曰二種聖諦皆是修善之緣而二乘但觀一種聖諦如來二皆已達觀境既爾則所證未究竟明矣就中開為二第一前四章總明境界第二後四章別明境界總取有作無作二種聖諦無所簡除皆為一乘境故名為總簡除三諦唯無作滅為極故名為別就第一總明境界中有四章一無邊聖諦章二如來藏章二法身章四空義隱覆章就第一無邊聖諦章開為五重第一牒二乘所得即是有作四諦。
【鈔】第二舉八章明乘境者是前五章所觀之境。
夫善不自生等者言前五章以萬善為乘體此義不孤然自生必詑境而起故二聖諦為乘境也何者眾生心體本寂即無作滅諦但兩苦二集以為能覆二道一滅以為能顯為顯此滅應修萬善始從初心終至妙覺皆乘萬善為顯一滅後之七章只是重明一滅得名不同隱顯有異是故乘之與境未曾相離真子即是能乘之人雖分三文實是一法人即是法斯言可憑文既顯然理將何隱。
世尊聲聞緣覺初觀聖諦以一智斷諸住地以一智四斷智功德作證亦善知此四法義。
【疏】第一初觀聖諦者謂始觀有作四聖諦也以一智者言以一有作諦智也斷諸住地者謂斷四住惑四斷智謂斷因智得惑斷故云斷智亦可以四諦下結為四斷智功德作證者謂無為功德亦善知此四法義者謂四諦義明得少分觀也。
【鈔】第一釋無邊聖諦章。
觀聖諦者廣釋四諦在大經第十一明慧聖行中經云又有聖行者所謂四聖諦苦集滅道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大乘相又苦者有三相苦苦行苦壞苦集者二十五有滅者二十五有滅道者修戒定慧經文甚廣又善男子有漏法者有二種相有因有果無漏法者亦有二種有因有果有漏因果者集因苦果無漏因果者道因滅果。
四諦下結者智論云結謂九結愛恚慢癡見取疑并慳嫉。
【疏】第二從無有出世間以下明上上非二乘分。
世尊無有出世間上上智四智漸至及四緣漸至無漸至法是出世間上上智。
【疏】從世尊以下第二明上上非其分無有出世間上上智者昔明阿羅漢金剛心是學中之極以為世間之上羅漢果心名為上上今既明二乘未滿故亦非上上也四智漸至者以智釋非上上明智體未滿更有所至及四緣漸至者舉境釋非上上更有無作四諦應至言智境皆未竟那得上上無漸至法是出世間上上智者舉佛真上上以證二乘非上上佛智圓極無所更至故云無漸至。
【鈔】阿羅漢金剛心者斷惑之心也四智謂四諦智境謂四諦境。
【疏】第三從世尊金剛喻者以下明第一義智亦非二乘分。
世尊金剛喻者是第一義智世尊非聲聞緣覺不斷無明住地初聖諦智是第一義智世尊以無二聖諦智斷諸住地世尊如來應等正覺非一切聲聞緣覺境界不思議空智斷一切煩惱藏世尊若壞一切煩惱藏究竟智是名第一義智初聖諦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
【疏】從世尊以下第三明第一義智非其分就中有六句合為三雙第一雙牒是非明第一義智是佛非二乘第二從世尊以無二聖諦智以下雙釋是非先釋非後釋是第三從世尊若壞一切以下雙結是非先結是後結非皆可見金剛為喻佛斷諸住地謂四住地。
【鈔】以無二聖諦智者只是前一智經不思議空智者無名云正覺虗寂而能照空照空則非空寂則非有非空非有者名不思議空智也。
【疏】第四從世尊聖義者以下明聖義亦非二乘分。
世尊聖義者非一切聲聞緣覺聲聞緣覺成就有量功德聲聞緣覺成就少分功德故名之為聖。
【疏】從世尊聖義以下明聖義非其分即有二第一直明非其分第二舉有量及少分為釋可見。
【鈔】經聖義者非一切聲聞等者無名云夫稱聖者微妙玄通不可測盡者也彼二乘者智不窮微德不極妙安得充大聖之義耶。
【疏】第五從聖諦者以下明諦亦非二乘分。
聖諦者非聲聞緣覺諦亦非聲聞緣覺功德世尊此諦如來應等正覺初始覺知然後為無明㲉藏世間開現演說是故名聖諦。
【疏】從聖諦者以下第五明諦非其分即有二第一直明非其分第二明是如來諦非諦者苦集非其諦亦非功德者謂滅道非其諦第二明是如來諦可見諦是審實為義故云是佛非二乘分而無作諦亦復可然但有作諦何非其分耶雖復作諦亦不如如來深達故云非其分何者所言二乘觀有作四諦斷三界惑亦是方便就實為論觀有作四諦斷三界惑正在七地上。
【鈔】苦集非其諦等者二種苦集二乘不能審實故但非其諦道滅亦然二乘雖復得有作諦不如如來深達二種苦集即如來藏故下文云顛倒即真實也。
經為無明㲉藏等者無名云世間者眾生世間無明㲉藏者心之所窟宅也彼眾生者既以無明為心窟處昏闇而莫曉安寢永夜反流靡津自非大聖垂靈益何以自覺導群迷於矇俗開神功以坦路曜慧光以朗燭者熟能興於此也殻㲉(上苦角切下苦侯切)卵㲉也鳥子在卵須母曰㲉見新加切韻說若准此義合用㲉字以含情識故也。
【疏】從聖諦者以下第二如來藏章為歎八聖諦甚深上直明二種聖諦唯是如來非在二乘而未明其甚深之所以是故此舉如來藏為歎二種聖諦今日此八諦說於如來藏藏既甚深則八聖諦豈得不深故云二種聖諦唯在如來非是二乘就中開為五重第一直舉如來藏嘆八聖諦甚深第二從若於無量以下舉如來藏與法身勸信八聖諦第三如是難知難解以下仍廣明八聖諦名體相第四從如是無作四聖諦以下結無作聖諦唯在於佛第五從世尊非壞法故名為苦滅以下料簡二滅諦就第一舉如來藏嘆八聖諦甚深亦有三第一直嘆甚深。
聖諦者說甚深義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
【鈔】第二如來藏章。
經微細難知等者無名云虗而非無曰微實而非有曰細淵不可測曰甚深唯得菩提智者乃能知之智者所知也。
【疏】第二從何以故下釋嘆。
何以故此說甚深如來之藏如來藏者是如來境界非一切聲聞緣覺所知。
【疏】此說甚深如來之藏者言於八諦說如來藏也。
第三從如來藏處以下結嘆。
如來藏處說聖諦義如來藏處甚深故說聖諦亦甚深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
【疏】說聖諦義者明此八諦依如來藏而說也如來藏處甚深故說聖諦亦甚深者無作滅諦即如來藏所以甚深兩苦兩集能隱此藏二道一滅能顯此藏則其隱顯之所以難明故亦皆甚深。
【疏】從若於無量以下第二舉如來藏及法身勸信八諦物聞聖諦甚深唯佛境界便謂然則若非如來都無應信當復為誰而說此諦耶所以舉此如來藏及法身勸信曰無作滅諦即如來藏此藏顯為法身若能信此如來藏及法身即能信此八諦所以勸信之也且聞如來藏既是甚深非識所量即謂此如來藏已超惑累獨自清淨故知非識境界所以亦明此如來藏隱在煩惱之中非出惑累若能無疑於隱義者亦能無疑於顯法身若能信此隱顯之義即能信八諦昔日不明理在惑中又二聖諦中唯明一種聖諦皆是方便之說也就中亦有二第一明信藏即信法身。
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
【疏】第二從於說如來藏以下正明能信如來藏及法身即應信八諦。
於說如來藏如來法身不思議佛境界及方便說心得決定者此則信解說二聖諦義。
【疏】藏即既是隱但就藏可難所以傳取顯時法身為勸也。
【鈔】經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纏者無名云然人懷勝求但心昧故不了雖未能了可審其不無始既不無則終必定有故言若於無量煩惱所纏不疑惑者則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也此則信解說無作聖諦是真實解說作聖諦為方便也。
【疏】從如是難知以下第三出八諦名體相上來直稱二種聖諦但未顯其名體相故此故廣明之就中亦分為八第一總唱二種聖諦。
如是難知難解者謂說二聖諦義。
【鈔】經如是難知難解者等者無名云如是難知難解者此統舉始終也初說作諦名為究竟後說無作亦名究竟名同而實異誰能知之意遠而言近孰能解之能知解者要當推近以及遠觀果以尋因故上言若能了所纏云佛性者則已出之法身也。
【疏】第二從何等為說二聖諦以下列二聖諦名。
何等為說二聖諦義謂說作聖諦義說無作聖諦義。
【鈔】第二列聖諦名者無名云何等等者將顯名以辨實也。
【疏】第三釋會有作有量。
說作聖諦義者是說有量四聖諦義。
【疏】說作聖諦義者是說有量四聖諦此二句是。
第四從何以故以下釋所以名有作有量。
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
【疏】前三重可見第四釋名疑云何以名有作有量耶釋曰非因他能知一切苦者因他謂二乘七地言非此因他人能知三界內外一切苦集滅道也故名其人有作有量所以其所照諦亦名有作有量也。
【鈔】非因他能知一切苦等者七地二乘必因他教因他教者但知有作有量不知無作無量故云非此因他人能知一切苦等一切等即是無作無量也故名此因他能知之人名為有作有量也人既名為有作以人名法則其所照諦亦名有作等也。
【疏】第五從是故世尊以下舉二種生死及二種涅槃釋有二種聖諦。
是故世尊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
【疏】第五舉二種生死涅槃為釋是故世尊有為生死無為生死者境既從人必有有作無作之別故生死亦從人則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也二乘七地名有為人分段生死是有為人所知八地以上名無為人變易生死是無為人所照故云有為生死無為生死也有為生死即是有量苦集無為生死即是無量苦集八地以上亦能照分段生死但就七地未照變易生死故因為別也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者境與生死皆從人得名故涅槃亦從所證人即有有餘無餘二種也二乘七地名有餘人有餘人所證名有餘涅槃如來名無餘人無餘人所證名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即兼有量滅道無餘涅槃兼無量滅道。
【鈔】八地已上亦能照分段生死等者七地未照變易名有為人八地已上能照變易名無為人此顯別故也其實八地雙照二死。
【疏】第六從說無作聖諦義者以下釋無作無量。
說無作聖諦義者說無量四聖諦義。
【疏】說無作聖諦義者是說無量四聖諦義者第六釋會無作無量。
第七從何以故以下釋所以名無作無量。
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斷一切受集證一切受滅修一切受滅道。
【疏】從何以故以下釋所以名無作無量疑云何以名無作無量耶能以自力知一切者明八地以上入法流水念念自知也亦從人得名故云無作無量也但滅諦那得自知者是謂仰信非言現知也。
【鈔】能以自力知一切受等者無名云智由內發以窮緣盡照者名為自力也自力生智乃得無量是故如來以無量之妙智照彼無作真諦則諦無不盡智無不周也受者猶受陰之流也凡有智以接痛癢者皆名之為受也。
【疏】第八從如是以下總結二種聖諦。
如是八聖諦如來說四聖諦。
【疏】從如是以下第八總結如是八諦如來說四諦者八諦之中昔日如來為二乘七地但說有作四諦又云三界內外雖有八諦如來合為四諦也。
【鈔】如來合為四諦也者無名云分別作及無作故為八考名以定實其唯苦集滅道故四也。
【疏】夫今此二種聖諦合有十名三界內諦有作有量有邊有為有餘三界外諦無作無量無邊無為無餘。
【鈔】今此二種聖諦合有十名者皆是此經文有之細尋可見。
【疏】凡此十名亦可當體為稱而今此中只從人為稱也二乘七地稱之五有八地以上皆名五無而二乘七地稱五有者皆因未竟三界外事更有應作為稱也八地以上稱五無者亦皆因修習已極更無新造為稱則可推也八地以上亦皆照三界內事但就七地不照三界外事為別也當體稱者三界內集道二諦自為因感苦滅二諦苦滅二諦從作因生故名有作。
【鈔】集道二諦自為因者集因苦果道因滅果集則根塵相對生於愛見苦則無明行業父母等緣生於識等故知二諦皆從作因生。
【疏】且此四諦亦未窮其源故名有餘有邊有量苦集道三諦當體自生滅故名有為一滅諦從有為因得故亦從因為稱三界外諦集道二諦雖有作義但作用微不如界內之現故受無作名何則前念為因後念為果念念新易難見作相苦滅二諦亦從無作因為得故亦得無作本義云苦滅二諦當體不能作果故名無作然則三界內苦滅二諦亦應無作故不須也四諦理盡且窮其原故言無量無餘無邊一滅諦體非生滅故言無為三諦皆從滅諦為稱也。
【疏】從如是無作四聖諦以下章中第四結八聖諦唯佛究竟八諦名體既竟宜明窮此理者故更結如來究竟此理也就中即有四第一明唯佛究竟。
如是無作四聖諦義唯如來應等正覺事究竟。
【疏】第二從非阿羅漢以下明非二乘究竟。
非阿羅漢辟支佛事究竟。
【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二乘非究竟。
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
【疏】非下中上者下謂聲聞中謂緣覺上謂七地明非此三種人得究竟涅槃也又云上謂佛非三種人皆得唯佛一得也。
第四從何以故以下釋唯佛究竟。
何以故如來應等正覺於無作四聖諦義事究竟以一切如來應等正覺知一切未來苦斷一切煩惱上煩惱所攝受一切集滅一切意生身陰一切苦滅作證。
【疏】第四釋佛究竟疑云何以唯佛究竟耶知一切未來苦者苦佛已過但約二乘未知未來苦為言故云不究竟如也亦可知一切眾生未來苦斷一切煩惱謂根本上煩惱謂枝條集以業煩惱為體故云所攝受集滅一切意生身陰一切苦滅作證者謂滅諦通三界內外故言一切但道不顯又云所攝受明無漏業為煩惱所攝受也一切集者總收前業煩惱為集滅一切意生身陰者謂滅諦一切苦滅作證者疑道諦一云所攝受謂四住地也。
【鈔】但約二乘未知未來苦等者無名云意生身苦於二乘為未來能知此苦則無苦而不知也滅意生身陰則無苦而不滅能證此滅者則佛性顯現名為法身也。
【疏】從世尊以下章中第五料簡二滅餘六諦雖有深淺之殊同是有法理自可別但二滅諦難別其相所以料簡曰昔滅是無今滅妙有滅名雖同所指各異就中即有二第一明昔滅非真。
【鈔】餘六諦雖有淺深等者苦則分段變易不同集則四住無明有異道分作與無作故云淺深之殊此六同是有法二滅諦所滅不同同名為滅是故須知其相苦滅滅有還無今滅體含萬德故云所指各異。
世尊非壞法故名為苦滅。
【疏】非壞法者謂斷煩惱明非以煩惱滅為真滅。
第二從言苦滅以下明今滅是有。
所言苦滅者名無始無作無起無盡離盡常住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
【疏】名無始無作無起者明無生無盡離盡常住者明無滅此明非三世法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者雖非壞滅自然離於煩惱明此無始有二種解一云此滅諦是本有故言無始二云就果論果非三世法故云無始。
【鈔】無始無作等者無名云生必有始始則有作作故起也今無此三當知無生夫有盡是盡不作故滅此三句明無滅也法性如此則無生滅者乃名真寂滅也以此為滅何壞法之有此明法滅者既得能空故稱滅復辦心淨故為滅夫心之垢也由乎失理反其流也緣於悟宗是以若能審法性自滅以為滅諦者則自性清淨心得離煩惱也離煩惱者亦名為滅但非法之滅耳法身非三世攝猶如虗空亦非三世此義廣在涅槃經。
【疏】從世尊過於恒沙以下章中第三名法身章此章來意者物聞上第二如來藏章勸信八聖諦云若能信如來藏即能信法身信此二者亦能信八聖諦更謂此如來藏與法身必是異體故云信藏即能信法身若是一體豈復重舉所以今明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隱顯雖殊即是一體更無異體也就中又分為三第一明如來藏與法身即是一體。
世尊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
【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者舉如來藏即法身過於恒沙者明煩惱過恒沙也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名如來藏者舉法身即如來藏。
【鈔】第三法身章。
第一明如來藏與法身一體者無名云法身不離煩惱藏則名如來藏成就則名法身故知一真實理而始終二名言良以煩惱為稱謂也。
【疏】第二舉智證一體。
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
【疏】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者第二舉智證一體明智即是一境何有二未離煩惱故藏為不空已離煩惱故法身為空所以照藏為如來藏智照法身為如來空智照藏照法身智即終是一體智智即是一所照之境那得異體。
【鈔】第二舉智證一體者無名云如來藏智者言其始也如來空智者謂其終也始終雖殊而智性不二。
【疏】第三明如來藏非二乘境界也。
世尊如來藏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本所不得。
【疏】第三明如來藏非二乘境界此明如來藏理深玄微非二乘所識也亦昔日不為說故本所不見不得本義云如來藏章法身章更無別文但附明已顯不假別出又云從過於恒沙以下入第九空義隱覆章此是明境之真實而昔以空義隱覆而不顯也。
從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以下總明境中第四名空義隱覆章此章來意者物聞上第三法身章云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即是一體又舉智證一體便生疑理既如是昔日何意不說或此智昔未方今乃得故爾耶故釋曰照真實智本來常有但昔日非其時故不說以苦空無常等為隱覆而不顯也就中有二第一正明智則本來常有第二從此二空智以下明非時故不用就第一直明智有三第一直明智有。
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
【疏】有二種如來藏空智者謂如來藏智法身智也直云二種如來藏智亦足何故稱空智者境有空不空智即只是一空智故言空智舉有。
【鈔】第四空義隱覆章中直云二種如來藏智亦足等者無名云第一義智斷一切煩惱藏言空則當如來藏智應名不空而言空者明其雖在煩惱之中而自性清淨非彼所染故亦名空也上言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此之謂也是為如來藏名生於始空智之稱出於終今言二種如來藏是以始驗終二種空智是以終驗始智由終顯藏因始彰豈非統而有致哉言空智舉有二種如來藏空智者無名云而今云有二種如來藏則法身亦名如來藏始明妙因出於真果故言藏終明真果生乎應身亦名藏是以思益經言如來身者亦是法身之藏也則是無量光明藏若是光明藏者亦是法身之藏然藏名雖同所藏各異故二種也藏既二種則智亦如之故釋藏以明智也若具其文者應云有二種如來藏二種空智也今以一而二彼二者是其簡也一者明體同也。
【疏】第二舉三若就空境明智有。
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
【疏】第三舉四不空就不空境明智有。
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
【疏】從此二空智以下第二明非時故不用就中有三第一假設舉愚抑二乘。
世尊此二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
【疏】此二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者假設舉愚抑二乘此二智非其聞分一云諸大聲聞者聖共位中諸菩薩也。
【鈔】假設舉愚等者假設諸大聲聞舉迷二智言諸聲聞尚信而已況羅漢支佛而不迷耶。
【疏】第二正明非時故不用。
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轉是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本所不見本所不得。
【疏】四不顛倒則如常釋是故以下結言有此所以故不說是故二乘昔不見不聞也。
【鈔】以二乘人於如來常樂我淨境作無常等四解故故云於四不顛等。
【疏】第三從一切苦滅以下明唯佛得證。
一切苦滅唯佛得證壞一切煩惱藏修一切滅苦道。
【疏】從一切苦滅以下第三明唯佛得證而此文來意難明葢言如來無四倒修一切滅苦道者是說已修非言今修。
【疏】從世尊此四聖諦以下明乘境中第二舉四章別明境界上四章雖復明境每言但直非二乘分未明其可依之極所以從此下明八諦之中簡除七諦無作四諦中唯一滅諦為依之極故云別明境界四章者一一諦章二一依章三如來藏章四自性清淨章第一一諦章者將明為依之極故簡除有作無作中三諦但取一滅為極也就中初開為三第一料簡八諦唯一滅為極第二從此滅諦過一切眾生以下歎一滅諦甚深第三從或有眾生以下勸信一滅諦就第一料簡中即有二第一立兩章門。
世尊此四聖諦三是無常一是常。
【疏】三是無常一是常三是無常者謂兩苦兩集兩道一是常者謂無作一滅諦有作滅諦既是無為無所可除即是斷無不可為取所以不用以不為數也然上舉二種涅槃為釋有作無作既云二乘七地名有餘人有餘人所證名有餘涅槃有餘涅槃即兼有量滅道如來名無餘人無餘人所證名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即兼無量滅道今此但取一滅亦除道諦此二相違何故然耶釋曰道有二種一因道二果道上就果道為談故無餘涅槃即兼無量滅道此就因道為明故簡除道諦唯取一滅諦為極也。
【鈔】第五一諦章。
無名云一是常者說一諦也八由方便生四以了義起窮名至於無名極義至于無義無名無義而強為名義者其一諦乎故次去三以存一也。
道有二種等者上舉果道地三道豈得不常因道在迷通至等覺並是無常。
【疏】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二章門先釋無常章門釋無常門中亦有二第一正釋。
何以故三諦入有為相入有為相者是無常無常者是虗妄法虗妄法者非諦非常非依。
【鈔】經三諦入有為相等者無名云名隨數立義因名變謂入有為相也與他推移得非虗妄耶。
【疏】第二結。
是故苦諦集諦道諦非第一義諦非常非依。
【疏】後釋常章門。
一苦滅諦離有為相離有為相者是常常者非虗妄法非虗妄法者是諦是常是依是故滅諦是第一義不思議。
【疏】就釋常章門亦有釋結從是故以下結皆可見。
【鈔】經是常是依等者無名云非虗妄者明諦則是常常故可依也是故下結非以明是也此於一諦門中又顯常住安穩一依義也。
【疏】從是滅諦以下第二歎一滅諦甚深就中又開為三第一直明凡夫二乘並非所望。
是滅諦過一切眾生心識所緣亦非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見眾色七日嬰兒不見日輪苦滅諦者亦復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識所緣亦非二乘智慧境界。
【疏】生盲都不見眾色像故譬凡夫七日嬰兒能見餘物但不能見日輪故譬二乘。
從凡夫識者以下料簡二人雖同不見而不見不同。
凡夫識者二見顛倒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智者則是清淨。
【疏】第二不同可見。
第三從邊見以下廣釋凡夫二見二乘清淨之相就第三廣釋中即有二先釋凡夫識後釋二乘智就釋凡夫識中亦有二先釋二見後釋顛倒釋二見中亦有五一直出二見。
邊見者凡夫於五受陰我見妄想計著生二見是名邊見。
【疏】我見妄想者妄計即離二我即故生斷離故生常。
【鈔】即故生斷等者即陰有我我是故成斷離陰有我身滅我存是故成常。
【疏】第二列二見之名所謂常見斷見是。
所謂常見斷見。
【鈔】列二名若無名云常則生而不滅斷則滅而不生。
【疏】第三從見諸行無常以下舉生死涅槃釋二見。
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
【疏】二見者計生死神明都斷計生死有涅槃。
第四從於身諸根以下舉色心二法釋二見。
於身諸根分別思惟現法見壞於有相續不見起於斷見妄想見故於心相續愚闇不解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起於常見妄想見故。
【疏】二見色壞生斷計心不斷生常。
【鈔】色心二法釋二見等者無名云明內學凡夫起見也明但見其敗亡之斷壞而不覩其相續之冥縛也既不覩冥縛之相續安得不起妄想之斷見也所緣既不二心相又是一欲不起常見其能得乎名色陰界入中明不了若即若離中妄計有我我所之實故名為我。
【疏】第五從此妄想見以下明二見失於中道。
此妄想見於彼義若過若不及作異想分別若斷若常。
【疏】彼義謂中道義過與不及則二見皆通有。
【鈔】經若過若不及者無名云計斷為過計常不及。
【疏】從顛倒眾生以下釋顛倒可見。
顛倒眾生於五受陰無常常想苦有樂想無我我想不淨淨想。
【鈔】經顛倒眾生於五受陰等者心實無常計之為常受實是苦計之為樂想行無我計之有我身實不淨計之為淨也。
【疏】從一切阿羅漢以下釋二乘智亦可見。
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淨智者於一切智境界及如來法身本所不見。
【疏】從或有眾生以下章中第三勸信一滅諦就中亦有三第一明從佛語為正見。
或有眾生信佛語故起常想樂想我想淨想非顛倒見是名正見。
【疏】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何以起此四想為正見耶。
何以故如來法身是常波羅蜜樂波羅蜜我波羅蜜淨波羅蜜。
【疏】波羅蜜因果有二此中所明皆是果彼岸。
第三從於佛法身以下結勸。
於佛法身作是見者是名正見正見者是佛真子從佛口生從正法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
【疏】口生謂因教而生正法生謂藉理而生法化生謂藉教會理化凡為聖餘財者七財佛已先得故今隨後得故云餘財也。
【鈔】因教而生等者教從佛說故因教會理依理生正見故化凡之邪見得聖人正見也瓔珞云七聖財者謂信施戒聞思慚愧也聖用成佛故說為財。
【疏】從世尊淨智者以下別明境中第二名一依章正明此一滅諦為眾可依之極就中開為四第一欲明今日一滅諦為依之極故先明二乘智非其境界。
世尊淨智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智波羅蜜此淨智者雖曰淨智於彼滅諦尚非境界況四依智。
【疏】況四依智者是謂五方便中依四諦生智者也一云佛為五方便人說四依道故云四依智也。
【鈔】第六一依章。
四依道者依四諦生智。
【疏】第二釋非其境界。
何以故三乘初業不愚於法於彼義當覺當得。
【疏】第二釋標疑云何以言非其境界耶釋曰三乘初業於彼義但當覺當得非現覺得故一云疑云何以相違與上一乘章云三乘初業不愚於法耶故釋同上言不愚於法者是謂當覺當得非是已得已覺之謂也。
第三從為彼故以下明昔依為非。
為彼故世尊說四依世尊此四依者是世間法。
【疏】第三明昔依為非為彼故世尊說四依者明昔日正為二乘故說此有作四諦此四依是世間法者明非極依也。
第四從世尊一依者以下正明今日一依為依之極。
世尊一依者一切依上出世間上上第一義依所謂滅諦。
【疏】第四正明今日一依為依之極一切依上者通言三界內外八聖諦中此一滅諦為上也出世間上上者只就無作四諦唯此一滅諦為極也第一義依所謂滅諦者更出其體一云一切依上者只就有作四諦為上也。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五
卍續藏第 19 冊 No. 0353 勝鬘經疏義私鈔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六
【疏】從世尊生死者以下別明境中第三名顛倒真實章。
此章來意者前一依章明今日無作一滅一切依上出世上上為依之極物聞便謂然即出惑之後方為物依非言在惑為依所以今釋無作一滅即如來藏生死神明依如來藏相續不滅非但出惑方為物依從在惑中已為依也就中又開為八。
第一直明生死依如來藏。
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
【疏】今第一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者生死即是顛倒如來藏即是真實今明一切眾生皆有真實之性若無此性則一化便盡與艸木不殊由有此性故相續不斷終得大明故云生死依如來藏此中如來藏若以理為正因皆以理為如來藏若以神明為正因皆以當果事為如來藏本際不可知者夫生死非無終始但逐藏為論故本際不可知也何則此藏非三世法以非三世為生死依必從何時即不可知又云生死非無終始但終始難測也本際謂眾生之原。
【鈔】第七顛倒真實章。
相續不斷終得大明者迷悟皆依於藏也又云生死非無終始乃至難測者瓔珞釋第四十二地名寂滅心妙覺地常住一相第一無極湛若虗空一切種智照達無生有說始終唯佛窮盡眾生根本有始有終又云無明住地金剛智知此始起一相有終而不知其始唯佛知始知終也。
【疏】第二明藉理而說名為善說。
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
【疏】第二藉理而說名為善說可見。
第三從生死生死者以下明生死二法能藏如來藏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釋生死義。
世尊生死生死者諸受根沒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
【疏】從生死生死者以下第三明生死能藏如來藏重言生死者欲釋生死二義故上為生下為死重舉之也一云上牒前語下向下為釋諸受根沒者諸根皆有通相領緣謂之為沒次第不受根起者不能通相領緣之根次第而起也。
【鈔】諸根皆有通相領緣等者六根皆有領納前塵謂之領緣心心數法流入前塵謂之沒也此釋生句諸根不能領納前塵漸次而起謂之起此釋死句。
【疏】第二正明生死二法能藏如來藏。
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來藏。
【疏】第二正明能藏如來藏言此藏理非自欲藏但以生死二法為藏也。
第四從世間言說故以下料簡生死與如來藏異。
世間言說故有死有生死者諸根壞生者新諸根起非如來藏有生有死如來藏離有為相如來藏常住不變。
【疏】從世間言說故以下第四明生死與藏異若得為生死藏即與生死混然為一故明生死與藏異也先明生死後明藏義。
【鈔】經死者諸根壞等者此有一期及念念一期者此陰壞中陰起故名新念念則舊諸根壞新諸根生一切有為法皆為四相所遷故也經諸根起等前釋生死約根塵相對今但就異熟五陰解之謂舊六根漸滅壞故謂之死新六根漸增生故謂之生也。
【疏】第五從是故以下結生死依如來藏。
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
【疏】第六從世尊不離不脫以下明眾生依藏得建立若無藏理無有厭苦求樂就中自有三第一直明依藏得建。
世尊不離不斷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斷脫異外有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來藏。
【疏】四不皆明未出惑也又云藏體真實不可離斷脫與理不異也。
【鈔】疏第一直明依藏得建者從初至不思議佛法明藏斷脫異是法身并有為法並由藏建又云藏體真實等者又釋第一直明依藏得建前釋不離煩惱今釋藏體不可斷離等。
【疏】第二從若無以下明無藏不得建。
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
【鈔】經若無如來藏等者無名云向明依如來藏故入生死今明依如來藏故昇涅槃也是為昔之往者乖宗於一豪今之來者尋本以合真也故知往復昇降皆依如來藏也。
【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不得建。
何以故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
【鈔】經此七法等者此七法若無藏剎那不住若無藏亦不種眾苦及不得厭苦等。
【疏】第七從世尊如來藏者以下明如來藏非三世法。
世尊如來藏者無前際不起不滅法種諸苦得厭苦樂求涅槃。
【疏】從世尊如來藏者以下第七明藏非三世法無前際者謂未來不起者謂現在不滅者謂過去。
【鈔】無前際等者如來藏雖非三世生死涅槃依藏得建。
經不起不滅者無名云莫知其所生故無起滅也不起故能起生死不滅故滅生死也法種諸苦生死也厭苦等涅槃也。
【疏】第八亦從如來藏者以下明如來藏異於橫計。
世尊如來藏者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
【鈔】經云非我等明藏異於橫計非我非眾生者無名云非我者於心多計此四如來藏者心而非心故非此四也我者若於名色陰界入中無明不了若即若離中妄計有我我所之實眾生者於名色等中妄計有我生故命者即是壽命於名色等中妄計我命根成就連持不斷故人者於名色等中妄我是人異於非行人身見顛倒眾生則計有空亂意眾生則計無有則生常見無則起斷見見斷見常者尚不得因緣中道豈能以如來藏為境界乎淨名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所故法無壽命離生死故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法常寂滅滅諸相故。
【疏】從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以下別明境中第四名自性清淨章此章來意者物聞上第三如來藏章云此如來藏在惑之中曰已為物依非但出惑方為物依即生疑若爾此如來藏必為生死被染何尊為依若言不染既是隔別奈得相依所以今釋此如來藏自性清淨雖在惑中不為生死所染但隱覆而已就中初開為二第一勝鬘自說第二如來述成就第一勝鬘自說中又開為四第一將明染不染先會五種藏第二從此自性清淨以下明染不染難定第三從何以故以下舉世近事難定為況遠理第四從唯佛世尊以下推明於佛今第一先會五種藏。
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
【疏】一如來藏蘊在惑內故名藏亦含當果故名藏二法界藏謂佛果含照法界又云是常住法性三法身藏謂法身含萬德故名藏四出世間上上藏五自性清淨藏前一後一就隱時為稱中三就顯時為稱隱顯雖殊即是一體。
【鈔】第八自性清淨章。
無名云近在煩惱之內而遠與涅槃體同故名自性清淨也。
【疏】從此自性清淨以下第二明染不染難定。
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
【疏】客塵煩惱謂四住煩惱上煩惱謂恒沙上煩惱言此如來藏為此煩惱被染不染難可定知何則既是自性清淨何得言染猶在惑中那得不染故云不思議如來境界也。
【鈔】客塵煩惱者無名云始雖貌同而性乖終必遠離以獨絕故謂之客也。
不思議如來境界者無名云性雖不淪而非不染豈可思議。
【疏】從何以故以下第三舉世近事難定為況遠理就中即有二第一明實法道中無染。
何以故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
【疏】疑云何以難知耶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者實法道中善心前滅煩惱後生既不相及安得有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者不善心起即是煩惱有何煩惱更來相染耶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者觸猶及也煩惱自滅不及後心心亦不觸煩惱既不相及竟有何染。
【鈔】經煩惱不觸心等者無名云心以慮知為能煩惱以昧照為用其猶明闇同處而性自天隔故名不相觸也既不相觸則義無染名也此釋不染也釋染者五住地歷然非無煩惱三乘同闇非不染心也。
言實法道中者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是實有法故云五陰是實法眾生是假名故第六無間滅意識生前念滅後念生故不相及也。
【疏】第二明相續道中有。
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
【疏】第二明相續道中有染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者相續道中假名有染言以前善心不滅轉為後惡惡有染前之義言世間近事染與不染如是難定況乎佛性深理豈可定爾。
【鈔】相續道中假名論之由前念轉為後念後由前起似有染也。
【疏】從自性清淨以下第四推明於佛可見。
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唯佛世尊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如實知見。
【疏】從勝鬘夫人以下章中第二如來述成就中有二第一直述其上所說即然難可定也。
勝鬘夫人說是難解之法問於佛時佛即隨喜如是如是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
【疏】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者言藏為煩惱被染難可了知也有二法難可了知者二法謂藏理世事也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者言藏理染不染難可知也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者謂世事染不染難可知也然勝鬘自難定說故推明於佛而佛亦更述其語而已者有二意一事中作論亦似染二理中作談亦不染所以更述其語而已也。
【鈔】有二法難可了知者無名云莫知所以有而有一難了也靡識所以染而染二難了也事中作論亦似染等者迷如來藏全理為事如水成氷故似於染悟藏性常常體清淨未曾變易全事為理如氷濕性故不染也。
【疏】第二從如是二法以下出能信此難定理人上勝鬘既言難定此如來亦言難定即為信無據所以舉能信人勸信莫疑也就中有三第一總明深解者能信諸凡難信。
如是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
【鈔】經云大法菩薩者無名云大法猶大力之流也聞說以入神名為聽受也。
【疏】第二從若我弟子以下正出能信人即是信順二忍菩薩就第二正出中即有二第一直出二忍章門。
若我弟子隨信信增上者依明信已隨順法智而得究竟。
【疏】若我弟子隨信信增上者者信信忍章門信增上者謂登住之信信中之上也依明信已隨順法智而得究竟者順忍章門而疑只是順忍章門隨信信增上者只是舉順本也。
【鈔】出二忍章門者云信是入道初門智究竟之玄術故依明信已隨順法智隨順法智已究竟煩惱究竟煩惱則同一諦常住一依也。
【疏】第二從隨順法智者以下釋順忍。
隨順法智者觀察施設根意解境界觀察業報觀察阿羅漢眠觀察心自在樂禪定樂觀察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聖自在通。
【疏】第二釋唯釋順忍一觀觀察施設根者謂五根假施設意解者謂六識境界者謂六塵此是十八界觀二觀觀察業報者謂因果二觀三觀觀察阿羅漢眠者謂無明住地惑觀四觀觀察心自在樂禪樂者謂智禪二觀智慧照境住放為樂五觀觀三乘神通力觀。
【鈔】釋順忍章者無名云夫然垢淨禍福唯心為主知闇入明唯信是先是故若能履信以順智者煩惱不斷而自滅淨心不瑩而自明也觀察五事以意解為初者信等五根是眾德之本習信之始始乎意解意解既成然後實果可登也習惡行以致苦果修善業以招樂報者亦由積豪之功也先假以及真故次說業報也修習有二種一者積德二者盡垢觀察業報者明積德也觀察羅漢眠者明盡垢也眠者名身心昏昧非真委體安寢也既能從假以及真積德而盡垢盡垢之地必依諸禪故隨其所樂而依之則得所期之樂也通為禪之果故以禪明通也假為真之基故終於聖自在也。
【疏】第三從此五種巧便以下結有能信。
此五種巧便觀成就於我滅後未來世中若我弟子隨信信增上依於明信隨順法智自性清淨心彼為煩惱所染汙而得究竟是究竟者入大乘道因信如來者有如是大利益不謗深義。
【疏】從此五種以下第三結有能信入大乘道因者明大乘道為佛作因又云八地以上是大乘道信順二忍是大乘因信如來者有如是大利益不謗深義者言此人前能信佛語故得如是五種觀之利益所以因此五觀之力今亦能信此難定之理也。
【疏】從爾時勝鬘以下正體中之第三舉真子一章明御乘人乘體乘境已竟故此舉真子一章明三忍菩薩受此乘而行也本義云從若我弟子以下入真子章就中有二第一如來但舉信順二忍故名為略明真子從此下勝鬘備舉三忍故名為廣明真子而如來欲以此經推功於勝鬘故但略明信順二忍合為勝鬘真子章也隨欲可用就中初開為三第一勝鬘請說。
【鈔】第三真子章。
從本義下至真子章也並古人義。
爾時勝鬘白佛言更有餘大利益我當承佛威神復說斯義。
【疏】更有餘大利益者上已明乘體及境而未明行乘人故言更有餘大利益亦可上如來舉能信染不染人利益故仍言更有餘通行此經人利益。
第二如來命說。
佛言便說。
【疏】第三從白言以下正說就第三正說中開為五第一總唱三種人。
勝鬘白佛言三種善男子善女人於甚深義離自毀傷生大功德入大乘道。
【鈔】經離自毀傷等者無名云離毀傷猶上不謗之大利功德猶上究竟之大益入大乘猶上所謂隨信者也。
【疏】第二從何等為三以下別列三種人三種人若為別。
何等為三謂若善男子善女人自成就甚深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隨順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仰推如來。
【鈔】經成就甚深法智等者無名云甚深法智謂大菩薩也世尊就末以為教故辨之而不名勝鬘欲廣其義故列為真子之上。
經是名等者無名云真子之名本出於隨信故舉末以結歎也。
【疏】第三從除此諸善男子以下明調伏惡人。
除此諸善男子善女人已諸餘眾生於諸深法堅著妄說違背正法習諸外道腐敗種子者當以王力及天龍鬼神力而調伏之。
【疏】言勝鬘自能以如王力及天龍力而調伏之也。
【鈔】經腐敗種子等者無名云以邪為正謂能出離者是腐敗之種子也假人神之力以調伏眾生令入信者亦是佛之真子也。
【疏】第四從爾時勝鬘以下明說竟致敬。
爾時勝鬘與諸眷屬頂禮佛足。
【鈔】經頂禮佛足者無名云明義既終敬禮承旨也。
【疏】第五明佛述嘆即是有二第一嘆其調伏惡人。
佛言善哉善哉勝鬘於甚深法方便守護降伏非法善得其宜。
【鈔】經善得其宜者無名云不因人神之力則至道無由先大勝鬘始言承旨而說佛今歎善哉可曰神會也。
【疏】第二從汝已親近以下嘆說非適今。
汝已親近百千億佛能說此義。
【疏】此義者通舉體境及行乘人諸義也從爾時世尊放勝光明以下經中第三流通說又開為三第一明如來將欲流通此經還於舍衛國第二從爾時世尊入祇桓林以下正明流通第三從時天帝釋白佛言以下列十六名結成題目就第一還舍衛中亦有二第一直唱還。
爾時世尊放勝光明普照大眾身昇虗空高七多羅樹足步虗空還舍衛國。
【鈔】第三流通分。
放勝光明等者無名云乘感而來以滌眾心則名為放應畢而往津悟已深故曰勝也法身無形形以應顯顯由物彰者何法而非化耶是以舉足下足皆佛事也將明法本自空因緣故有所以始從空中來也既已有矣復還之無故從地而昇空也若乘空者與有不異故云足步也既能在有不有處空不空故可化流二國道濟無窮也。
【疏】第二從勝鬘以下明奉送。
時勝鬘夫人與諸眷屬合掌向佛觀無厭足目不蹔捨過眼境已踊躍歡喜各各稱歎如來功德具足念佛還入城中向友稱王稱歎大乘城中女人七歲已上化以大乘友稱大王亦以大乘化諸男子七歲已上舉國人民皆向大乘。
【疏】亦可身出城而送亦可但心送而已還入城亦然。
【鈔】經觀無厭足目不蹔捨等者無名云領緣步之玄旨極心目以送歸雖形離而神會何此度之。
經具足念佛者巍巍承感而至於佛無來應畢而往於佛無去是名具足念也。
經向友稱王稱歎大乘者稱緣既異則所悟不同是以勝鬘之會友稱近而不預。
【疏】就第二正明流通又分為四第一明將欲附囑先集眾。
爾時世尊入祗桓林告長老阿難及念天帝釋應時帝釋與諸眷屬忽然而至住於佛前。
【疏】第二從向天帝釋以下為眾復廣說此經。
爾時世尊向天帝釋及長老阿難廣說此經。
【疏】第三從說已告帝釋以下附帝釋流通天上。
說已告帝釋言汝當受持讀誦此經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於恒沙劫修菩提行行六波羅蜜若復善男子善女人聽受讀誦乃至執持經卷福多於彼何況廣為人說是故憍尸迦當讀誦此經為三十三天分別廣說。
【疏】第四從復告阿難以下附阿難流通人間。
復告阿難汝亦受持讀誦為四眾廣說。
【疏】帝釋是佛檀越常為請法之主阿難是佛親侍兼復多聞所以附囑此二人也。
【鈔】經告帝釋者阿難每親承聖旨以宣布未聞故上先告也帝釋能使道給天人流通無外故次先命也雖意存彌廣且以輔臣為首也理深難受亦宜以四眾為限常為請法之主者法華云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乃至請我轉法輪。
【疏】就第三列十六名結成題目即有七第一明帝釋請經名。
【鈔】請經名目者欲因名以保實也。
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斯經云何奉持。
【疏】第二從佛告帝釋以下如來嘆經功德。
【鈔】經歎經功德者無名云雖名以宣德而為名本故先言其實也。
佛告帝釋此經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一切聲聞緣覺不能究竟觀察知見。
【疏】第三從憍尸迦以下許說戒聽。
憍尸迦當知此經甚深微妙大功德聚今當為汝略說其名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鈔】經深微妙大者明理深德大難可為稱謂也雖隨其義判為十五猶是略也宜思其義而會其文也。
【疏】第四從時天帝釋以下奉旨。
時天帝釋及長老阿難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疏】第五從佛言此經以下正列十六名結成題目。
佛言此經歎如來真實第一義功德如是受持不思議大受如是受持一切願攝大願如是受持說不思議攝受正法如是受持說入一乘如是受持說無邊聖諦如是受持說如來藏如是受持說法身如是受持說空義隱覆真實如是受持說一諦如是受持說常住安穩一依如是受持說顛倒真實如是受持說自性清淨心隱覆如是受持說如來真子如是受持說勝鬘夫人師子吼如是受持復次憍尸迦此經所說斷一切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
【疏】然此經既以上十四章為正體則名亦應有十四而今列中倍二合有十六名一名勝鬘師子吼如是受持二名復次憍尸迦此經所說斷一切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而此二名更無別體前一名但是通以人名標其所說一教後一名亦總取其所說理為目此經然此十四章即其名體各異不可以題卷首所以舉此二名以為首題也經題云勝鬘師子吼此舉第十五名一乘大方便方廣舉第十六名。
【鈔】標其所說一教等者前一舉人後二舉法合此人法共為題名人為能說法為所說此即通十四章舉總攝別理無不周其餘一十四章章章名異名下體異既具名體故不可獨取一名為題也。
【疏】第六從憍尸迦今以此說以下重勸流通。
憍尸迦今以此說勝鬘夫人師子吼經付囑於汝乃至法住受持讀誦廣分別說。
【鈔】經受持者敬納為受不妄為持也經乃至法住受持等者無名云阿難則隨佛常住常釋則天壽彌久故同以法住為期也。
【疏】第七從帝釋白佛言以下奉旨而受行也。
帝釋白佛言善哉世尊頂受尊教時天帝釋長老阿難及諸大會天人阿脩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鈔】七奉旨者無名云阿難密奉聖旨帝釋顯受尊教也。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六(終)
No. 353-A
謹寄入 勝鬘疏鈔一本。
右彼鈔者大唐高僧之製造日域面目之祕書也貞觀十三之運雖請求於我朝建長第七之曆纔訪得乎荒陵恨矣忘先哲之芳志可悲失後銳之龜鏡依茲忩寫一本永冀傳通矣伏惟 上宮王聖靈者東隅佛法之曩祖也法隆學問寺者太子鄭重之御願也纔辨因果之人誰忘 皇太子之鴻恩苟志報謝之輩須崇法隆寺之人法聖靈忝留義疏於末代寺家又昌夏冬之研練須寫此鈔安置彼寺仍更修寫一本永以寄入以謝聖靈無窮之恩德以擬寺中琢磨之披覽而已丹襟之旨葢以若斯。
建長八年三月十八日 西大寺眾首苾蒭叡尊
此鈔者延曆寺座主慈覺大師以承和五年奉使入唐幸達揚州詢求法文緣宿殖故遇此疏鈔寫得送歸叡山鎮藏其疏主者南嶽大師後身上宮太子又鈔主者天台六祖妙樂弟子祖孫道合光榮妙極吾師獲之流傳本朝可謂繫固之士權示先後傳教救迷末學信之須篤敬重。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前入唐沙門圓珍敬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