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小乘釋經部十八 方等部疏(0355-0367)
第0359部卍續藏第20册P0300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三卷), 〖宋.從義撰〗.txt
卍續藏第 20 冊 No. 0359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
No. 359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上(并序)
或問曰此經玄義自昔以來述記者多矣而錢唐諸師皆謂觀心一科是後人擅加耳唯四明法智力救以為吾祖親說人到于今莫不傳習子今何故復更改作竊恐眾人之不取而見棄於當途也答今所記奚甞廢於觀心但患四明分科釋義頗有疎失又復克定金光明三字是單法為名既乖利鈍之機仍戾兩存之說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今欲順其言正其名以申祖語發明經旨豈青眼之人舍而不用邪。
時皇宋元豐七年歲次甲子暮春月上巳日於安固寶積教院方丈序
永嘉沙門釋 從義 撰
○初總為二初所說題目。
金光明經玄義
言玄義者釋籤云五義釋經統收五味故名為玄今此應云統收一部名為玄也文句記云略舉經題玄收一部斯之謂矣又文選東京賦云睿哲玄覽註云睿聖哲智玄通今亦例然玄者通也即統收也又輔行中引廣雅云玄者黑色謂幽寂也玉篇云妙也法華文句云遙觀玄覽文句記云非局一方故云玄覽非局即通此可證於玄者通也又云察深理為玄覽深理即妙此可證於玄者妙也義者涅槃疏云名之所以也。
○次能說師。
天台智者大師說
號天台是所居之山名智者乃隋帝所召大是有大德行師乃人之模範說者悅也兌為口舌故言資悅懌縱無礙辨樂說不窮異乎諸師握筆撰述勾足改治軋軋如抽也。
○次別文為二初敘致次正釋初文為二初明理本說默俱亡次明隨緣教法斯立初文為二初明法體橫竪深廣又為二初舉名歎德上句舉其經題之名下句歎於題名之德。
此金光明甚深無量。
所言此者指定之辭也準下附文乃是指事而立名耳故經文云此金光明經文又云是金光明是字亦指金光明事耳然首題三字孤山謂之單譬四明謂之單法又解經文是金光明乃將是字直指法性仍示所以云佛游無量甚深法性乃住此定即便唱云是金光明不云法性如金光明所以題名是單法耳不從譬也(云云)今謂四明所立是義不然何者佛游法性即便唱云是金光明而所游法性是法金光明是譬若鈍根人以譬擬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何得定云是法非譬邪故知經文是字此字不可直指所游法性若乃直指所游法性非但不順首題之名亦乃乖於利鈍之機是故應知此金光明既乃譬於法性又復全法而作故舉其名仍歎其德所以謂之此金光明甚深無量也文句云體包法界故言無量徹到三諦故言甚深非是二乘下地菩薩之所逮及也。
○大虗空下次明世喻莫窮。
大虗空界尚不喻其高廣況山斤海滴寧得盡其邊崖。
經文四佛舉四種喻一者一切諸水可知幾渧二者諸須彌山可知斤兩三者大地微塵亦可知數四者虗空分界亦可知邊然四喻中虗空周徧尚乃不能喻其高廣豈況山斤海渧之數寧得窮盡其邊崖邪高之與崖喻甚深也廣之與邊喻無量也崖(五佳切)高崖也寧者輔行云願辭也亦豈也應知經中四佛喻乃是舉量以況無量量物尚非思算所知無量之法安可圖度無量既然甚深亦爾故金光明甚深無量虗空等喻皆不及也。
○日輪下次明極聖能游非下位所及文為二初喻。
日輪赫弈非嬰兒之所瞻仰大舶樓櫓豈新產者之所執持。
意者日體周圓故云輪也赫弈者明之盛也嬰兒者倉頡篇云女曰嬰男曰兒說文云頸飾也釋名云人之始生曰嬰兒者以胷前曰嬰故抱之嬰前而乳養之也妙玄引大品云大人蒙其光用嬰兒喪其晴明釋籤云菩薩大人蒙般若光諸法之用二乘之人既無此用是故譬如七日嬰兒若視日輪令眼失光故名為喪以一切智明於般若光無明全在義之如喪故也舶(傍百切)海中大船也樓者重屋也櫓(郎古切)城上守禦望樓也釋名云櫓露也上無覆屋也說文云大盾也產者生也喻文出在真諦所譯新金光明彼經偈云如海大船舶具足諸財寶新生女人力執持無是處應知今文日輪赫弈喻佛智窮高甚深也大舶樓櫓喻佛智極廣無量也嬰兒喻聲聞也新產喻緣覺此從別說若從通者嬰兒新產通皆喻於聲聞緣覺若將嬰兒以喻菩薩一則貶之太甚二乃違於大品故知但喻二乘人耳以佛行處尚乃過於諸大菩薩所行清淨豈是二乘心之所思是故喻云日輪赫弈非嬰兒之所瞻仰復非二乘口之所說故再喻云大舶樓櫓非新產者之所執持請觀合文其意自顯不須別作異塗消之。
○諸佛下次合文為二初正合。
諸佛行處。
文句云諸佛行處者正顯佛智無量甚深佛智無量甚深故行處亦無量甚深行處無量甚深故佛智亦無量甚深舉函顯蓋舉蓋顯函正在此也。
○過諸菩薩所行清淨者正簡也。
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況二乘心口安可思說。
菩薩居未及之地智之所行未能深廣故地持菩薩得九種禪初名自性若入此禪即入法性清淨之境二乘不聞其名況有其行若入第九清淨淨禪通別惑累正習俱盡故云清淨佛住此禪過諸菩薩尚過菩薩況二乘乎故云況二乘心口安可思說也。
○凡夫下次斥凡文為二初正斥。
凡夫徒欲言之言則傷其實徒欲不言默則致其失二俱不可欲以言之言亦不可欲以默之默亦不可。
凡謂凡常博地未見道者也徒者空也言之者作單複具足等言說之也傷者損也實者性理無虗假也不言者於單複具足等四句外各一無言即默也致者玉篇云至也失者過也錯也傷實必致失致失必傷實綺文互現耳二俱不可者說之與默俱不當也縱引經論說之與默而為證據亦是助執增見長非耳欲以言之至默亦不可者列示二俱不可也又未達者於四教四門皆生四見於四門外各有無言見亦是傷實致失也故第一義中一法不可得而凡夫達便作說默等而取著之所以傷其真實致其過失也。
○故大品下次引證文為二初引大品。
故大品中梵志云非內觀故得是菩提非外觀故得是菩提非亦內亦外觀故得是菩提。
言梵志者文句記云在家事梵名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乾非內觀等者非內色中見是智慧四陰亦然非外色中見是智慧四陰亦然非內外亦然內謂六根外謂六塵又自五陰名內他五陰名外根塵自他合故名亦內亦外準經第三句云非內非外即是非唯內非專外是內外合也正當兩亦句耳彼經第四句云亦不以無智慧觀故得是智慧即雙非句也菩提是智德故不乖也應知若有內外等見即有住著若有住著則非諸佛所行之處故止觀云有住著先尼梵志小信尚不可得況捨邪入正輔行引大論云若佛法中有微法而可得者先尼於一切法中終不生信云何生信信般若波羅蜜不以有相不以無相不取相故住信行中論問此中何故引先尼邪答此經種種因緣說法空乃至無有微相可得人心疑怪不信此理難見是故須菩提引小乘中尚有法空況大乘法論文引意先尼有著信小乘法空尚難況信大乘法空邪先尼者大論云有外道梵志名長爪亦名先尼(云云)。
○經言下次引大經。
經言皆不可思說。
皆不可思說者經文雖云皆不可說準例應云皆不可思故今謂之皆不可思說也以內外等思自他等說並皆傷實致失所以俱不可也。
○又生生下次明隨緣教法斯立文為二初結前生後。
又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者。
生生不可說等四句是結前文理本說默俱亡也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兩句是生後隨緣教法斯立也生生等者輔行云大生生小生故名生生又因緣是生成所生法又名為生故名生生又因生果生故名生生設於中道而起性過亦屬生死況復餘邪若起四執尚無初觀故屬生死名為生生即三藏教也破此等生入於涅槃名為不生此之不生待生得名名生不生即通教也待真不生說於俗生名不生生即別教也待邊說中二邊俱生破此二生不生不生即圓教也理非四教偏圓之殊故生生等皆不可說尚乃不可作圓而說豈可作於偏教說邪說既不可默亦不可說默俱亡良由於此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者輔行云凡諸文中不可說後必明可說者先自證己必化他故又云若聖若凡凡欲利他皆須四句橫竪破執乃可四句慈悲為他今經正明極果自證不可說理有因緣故亦可作於生生等說蓋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耳因緣者玅玄止觀皆云十因緣也始從無明終至有支故云十也此有三義一立眾生二立根機三立聲教立眾生者過去二因現在五果更互因緣而立五陰假名眾生也立根機者過去或修析體別圓四行為業無明潤之致今五果於此陰果更起本習或起析體別圓愛取有等也立聲教者析愛取有起故感三藏教是為生生不可說十因緣法為生生作因亦可得說生生也體及別圓生不生等十因緣法準此可知輔行云十二因緣中不云生死者此屬未來今明從過至現以成機緣故不取也故大經中續前不可說文後即云十因緣法為生作因所言十因緣法為生作因者以宿種子在無明行中來至今世復依本習起愛取有復由現聞法發習此中因緣且語眾生十因緣邊亦應義兼感應因緣謂感謂感佛四說即因緣義(云云)今經既屬方等故通生生等四故文句釋如是等文皆約四教(云云)。
○以金為名下次正明立法即是從緣說於五章也文為二初總明所立之法不出五重大義又為二初正示五章。
以金為名名葢眾寶之上以法性為體義則如來所游莊嚴菩薩深玅功德以為宗照曜諸天心生歡喜以為用故文號經王教攝眾典。
金為名者以者用也佛說此經用金光明而為別號文中雖標金之一字然必約金以論光明名蓋眾寶之上者葢者語助也又發語之端也眾寶者寶雖眾多不出七種一金二銀三瑠璃四頗梨五硨磲六赤珠七碼碯(七寶之名經論不同今且引此)上者以七寶中金最第一故諸經論皆列在初故云以金為名名葢眾寶之上也若被鈍根以譬擬法乃將此金比況法性若被利根即法作譬乃金法性而作此金若不爾者如何消於以金為名名葢眾寶之上邪故此亦是創首標名彌為可信明識者審之無俟多云仍患後昆為他所惑更須辨之四明云別題三字是法非譬又云以金光明為名以金光明為體以金光明為宗以金光明為用以金光明為教相今謂不然何者此文明示以金為名法性為體以至文號經王教攝眾典何曾一槩以金光明為體宗用教相邪若謂別題是法非譬則今文中應須改云以法性為名義則如來所游顛之倒之何其甚歟問若爾何故不云以譬為名而特標云以金為名答斯問甚善能破羣迷何者若如法華別題四字妙法是法蓮華是譬文既分明是故乃云法譬為名而今經者經文雖云甚深法性是金光明然別題中但云三字金光明耳不云無量甚深法性故特標云以金為名非但顯於別題三字是單譬攝亦乃彰於利鈍親疎一不可廢何者若鈍根人以譬擬法乃知別題三字之譬擬於經文無量甚深法性之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乃知經文無量甚深法性之法而作別題三字之譬但以譬擬法是今家義推名為疎遠即法作譬是經正意名為親近親疎雖異若將今家七種立題而往收之既非複具又非單法及以單人何者若云單法則同經文甚深法性何不題云法性經乎而必題云金光明邪又與妙法大般若等如何異邪既非單法又非單人若不約單譬收之於單三中如何攝屬人不見之聞金光明是單譬收輙便難云何異古師嗚呼哀哉膠手易著䆿夢難醒一至於此應知今立三字別題以金為名是單譬攝傍通鈍根以譬擬法乃收下文第三譬喻正屬利根即法作譬乃收下文第四第五附文當體如何謬聽望文斥同古師之說古師尚於以譬擬法而不周足豈能解於即法作譬下文既云即法作譬四明何得謂之單法今問四明指何為法指何為譬如何即法而作譬邪任彼答之自然矛盾何者若指經文法性為法未審指何而為作譬若指經文是金光明而為作譬且金光明三別題為是法為是譬邪若云法者經文法性既乃是法別題三字又復是法若全法性作金光明却成即法作法何名即法作譬由是觀之經文法性名之為法別題三字名之為譬若全法性作金光明正符即法作譬之說兼與以譬擬法不違何者以金光明之譬擬法性之法又全法性之法作金光明之譬佛言善巧經旨幽深若非吾祖智者妙悟發明其孰能臻立題所以故但云以金為名與夫下文第三譬喻第四附文第五當體其義泯合以法性為體義則如來所游者四明云義者即是究竟第一義也今謂不然何者義者所以也所以者何以法性語通因通果今以佛游法性為體則簡因中所觀法性故云義則如來所游何得濫用第一義消今義字邪莊嚴菩薩深玅功德以為宗者下文明宗專取於果今云菩薩乃是於因如何會通文句釋云此因乃是果家之因因必成果不乖宗也不二門云若謂因異果因亦非因曉果從因因方克果四王品云莊嚴菩薩深妙功德文句釋云約體修行能令菩薩具二莊嚴成於極果既言莊嚴知是歎宗也照耀諸天心生歡喜以為用者四王品云常為諸天之所恭敬能令天王心生歡喜亦為護世之所讚歎此經能照諸天宮殿是經能與眾生快樂是經能令地獄餓鬼畜生諸河焦乾枯竭乃至云舉要言之是經能滅一切眾生無量百千苦惱文句釋云世天淨天義天(大經德王品說四種天一世間天如諸國王二生天即四王已上是也三淨天即初果已去是也四義天即十住菩薩見法空義是也而今但三者恐脫生天耳)皆宗仰極地絕三業供養又下從地獄上至菩薩無明未盡通有熱惱此經能除如月清涼知是歎用下文謂之諸有悉乾枯三塗除熱惱準此知之故文號經王教攝眾典者故之一字屬在經文也文號經王雖通諸品今正指於四王品初以前宗用之文皆是約四王品初故也故四王品云是金光明微妙經典眾經之王諸佛世尊之所護念文句釋云法性之理佛所護念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既言經王知是歎體又序品云諸經之王文句釋之乃云敘體而今謂之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是教相者若約所詮即屬敘體若約能詮乃是教相今從能詮故云教相若不爾者如何消於文號教攝是故須知文即教也所詮之理王既統攝能必稱所是以文教乃攝眾典況復教相只是分別前之四章而前四章通於事理故文號經王教攝眾典能所無妨今且從能詮故屬於教耳言眾典者此經教相乃是第三方等生酥四教明義正當通教即得帶別明圓又朱雀門不妨民庶故大亦攝小眾典之言良由於此是知諸部小乘文既不號經王教則不攝眾典也。
○故唯名下次結示。
故唯貴為名唯極為體唯深為宗唯大為用唯王為教。
以金為名既是眾寶之上故知唯貴為名以金寶最上獨貴故也唯者獨也法性為體既是如來所游故唯極為體此體乃是極果所游故也莊嚴菩薩深玅功德以為宗故唯深為宗此因成於極果最高非淺故也照耀諸天心生歡喜以為用故唯大為用以滅惡生善力用廣大故也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故唯王為教以能詮之教稱所詮之理故亦統攝無遺也五重大義骨目在茲識今大旨下文可知。
○所以下次明不二之體常為眾聖所歎文為二初正明文為五初明諸佛護持。
所以不二之體常為四佛世尊之所護持三世十方亦復如是。
前云法性為體義則如來所游今云所以不二之體常為四佛之所護持故知今云所以即是前云義也蓋言性體非但義則如來所游亦乃常為四佛護持所以之言良由於此故文句云釋迦覺智與四佛同法性四德即是體義果智顯體即是宗義護倒斷疑復是用義雖敘宗為正而不妨於體蓋取所護所持法性四德故也言不二者二即高廣甚深無量不二即是非高非廣法性之理故法性雙照即不二而二法性雙遮即二而不二也言護持者護倒不起持理不失也釋迦四佛覺智既同三世十方亦復如是佛佛道同不其然乎故下經云欲知三世諸佛行處應當聽受是玅經典又云十方諸佛常念是經釋迦四佛既是現在又兼四方以例過未四維上下莫不皆然故云三世十方亦復如是也。
○一切下次明菩薩遙禮。
一切菩薩徧他方以遙禮。
讚佛品云無量百千諸菩薩眾從此世界至金寶蓋山王如來國土到彼土已為佛作禮文句釋云陳列讚眾從此至彼金寶蓋剎是故今云徧他方也所以菩薩徧於他方遙禮釋迦者良由序中敘述大體如來游於深廣法性從始至終利益出現皆是如來大體智用故諸菩薩以讚讚佛稱揚此教及教主也。
○樹神下三明樹神稱揚。
樹神善女親雨淚以稱揚。
讚佛品中樹神讚云我常修行最上大悲哀泣雨淚欲見於佛善哉如來入於諸佛所行之處善寂大城無垢清淨甚深三昧。
○諸天下四明諸天覆益文為二初正明。
諸天覆之以天威地神潤之以地肥大辨加之以辨道功德益之以財寶。
諸天覆之以天威者四王品云金光明微妙經典常為諸天威神勢力之所護持覆即護也地祇潤之以地肥者地祇即地神也天神曰靈地神曰祇人神曰鬼地神品云是金光明微妙經典所流布處我當在中常作宿衛於法座下頂戴其足我聞法已增益身力而此大地悉得眾味增長具足豐壤肥膿過於今日大辨加之以辨道者大辨天品云是說法者我當益其樂說辨才乃至云能出生死得三菩提者道也又辨才大智即辨道也功德益之以財寶者功德天品云若有人能稱金光明微妙經典為我供養諸佛世尊當知是人即能聚集資財寶物又云是說法者我當隨其所須之物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產無所乏少當知天神地祇等為流通法故有茲覆益於人耳若不弘法但以貪婪仰于諸聖欲求益者恐徒為耳。
○諸有下次兼示宗用文為二初舉滅惡之文以明用。
諸有悉乾枯三塗除熱惱。
諸有者二十五有也三塗但是二十五中之三耳又懺悔品云悉能滅除地獄餓鬼畜生等若及諸有苦諸惱熱等。
○舉要下次舉總瑞之文以顯宗。
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皆出現。
此文出自壽量品中經中初從其室自然廣博已下即是別瑞別瑞有十表十地因成也總瑞有一表一果究竟也實相是要果佛實相既圓一切諸法皆滿一切者十法界也世間者三種世間也未曾有者因中所無也悉具出現者因圓理顯也。
○是以下五明龍尊地神讚護。
是以金龍尊王三世讚嘆地神發願以護說者。
言是以者仍前之辭也前文明於諸天覆益仍兼示於宗用之文故今續前乃云是以也讚歎品云過去有王名金龍尊常以讚歎讚歎去來現在諸佛又云信相當知爾時國王金龍尊者則汝身是信相菩薩即於此會合掌向佛而說讚言即是現在又云來世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在在生處常於夢中見玅金鼓得聞懺悔深奧之聲今所讚歎面貌清淨願我來世亦得如是即未來也地神發願等者地神品中文有三段初誓涌地味利益行者次如來述成三地神發誓護經文又有三初發誓護說法者次誓護化道不絕三誓護聽法比丘坐法座時我常晝夜衛護隱蔽其形在法座下頂戴其足。
○上聖既爾下次明今家興致文為二初以聖況凡。
上聖既爾豈況人乎。
諸佛菩薩天地神明大權眾聖欽慕於法用心既爾豈況下凡之人而欲棄於道乎。
○敢託下次正明今家興致文為二初託義興言。
敢託斯義輙欲興言。
敢者果也說文云進取也託者依也憑也斯者此也此謂前來所敘上聖宗奉於法之義也輙者專輒也欲者意之所須也興者舉也起也言者直言曰言論難曰語釋名云言者宣也宣述經意也謂敢託上聖奉法之義輒欲興於宣述經意之言也宣述經意者即解釋此經題目說於五重大義也。
○冀涓露下次藉緣求益。
冀涓露入海禽鳥向山實藉片緣同均鹹色。
冀者庶也望也涓(古玄切)小流也露潤澤也片半也喻少分也均平也今欲興言宣述此經微妙大義冀望猶如涓露入海禽鳥向山耳山海喻於法性高深廣大無量也是故實欲假藉興言解釋片少之緣同法性海一真鹹味均法性山四德之色耳山謂妙高四寶所成出七金表東黃金西白銀南瑠璃北水精禽鳥向於妙高寶山隨其四方皆均一色故也故大論云如大海水百川歸之皆為一味所謂畢竟空味色等諸法亦復如是凡夫心中各各別異入般若中皆為一味又眾鳥至玅高山邊皆同一色般若亦然諸法入中皆同一相所謂無相。
○將釋下次正釋文為二初標列。
將釋此經大分為二初釋題二釋文釋題為五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教相就此五章大分為二初總釋二別釋總釋又二初生起二簡別。
將者發語之助辭也又將者欲也釋者解也散也左傳序云渙然冰釋怡然理順也蓋言欲釋此經之義先須大科分判釋題釋文以為二也釋題即玄義釋文即文句今雖釋題何妨對於釋文為二乎生起下次解釋文為二初總釋次別釋若準玅玄解釋五章有通有別通則七番共解五章別則五章各釋不濫然彼通別即今總別總即通也彼通有七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開合五料簡六觀心七會異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生起便不雜亂起定心故開合等三起慧心故觀心為令即聞即行起精進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於三解脫門今存略望彼七番但有第三第四第五何者今此簡者即彼料簡也今此別者即彼開合也以由分別只是開合不同故也并生起第三共有三番也四明云今文從略但作兩番者誤也。
○今初總釋文自為二初釋生起。
生起者此娑婆國土音聲為佛事或初從善知識所聞名或從經卷中聞名故名在初以聞名故次識法體體顯次行行即是宗宗成則有力力即是用用能益物益物故教他聞名是自行之始施教是化他之初有始有終其唯聖人乎五章生起次第如此。
言生起者能生為生所生為起前後有次第麤細不相違凡言生起或從麤至細或從細至麤但使不亂皆名生起今之五章是約行次第故從麤至細何者能詮之名於中最麤是故居首所詮之體次細於名是故居次體但是理取理之行莫過因果是益他逗會根因果之宗雖細於理自行因果猶是總略用是益他逗會根性故細於宗教相既是分別前四故細於四所以最後故知生起只是次第然於次第復含通別通則章章皆具生起別則生在於前謂能生於後也起在於後謂後從前起也娑婆國土音聲為佛事者雖有滅後色經乃至名句行蘊所收淨名香飯及以法行思惟悟等並以金口音聲為本故云娑婆聲為佛事不同餘土嗅香覺觸瞪視得悟者也或初從善知識等者明聞法所從也若從佛所聞則唯佛在世若從善知識所聞則通現在未來若從經卷中聞則唯屬滅後也聞名故名在初者問名既在初名從何出答名從理出問理復從何答理無所在全指無明無明無體全指法性理徧一切而無所依(云云)聞名是自行之始者則顯宗成證果為自行之末也自行因果斯之謂矣施教是化他之初者則顯羣機獲益為化他之後也(孤山改初字為終字)化他能所不其然哉初則對後始必有終是則自行化他皆有始終義故云有始有終其唯聖人乎則凡夫之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矣五章生起次第如此者若約教五章則先名次用次體次宗後教若止觀中約行五章則以教相列在宗前彼為成觀此為釋經是故不同具如輔行(云云)。
○次釋簡別文為三初正釋文為二初釋簡次釋別初又為二。
簡別者簡是料簡也問若略則唯一若廣則無量今此五章進不是廣退不成略何故五耶答非略非廣非略故不一非廣故不多廣則令智退略則義不周我今處中說令義易明了五章中當其義如此。
初問中云料者理也量也料理簡示也亦簡擇也簡字與揀字通用次答者中當兩字並去聲呼不多不少即是中當玅玄料簡亦乃問云何故五章不四不六答設作四六亦復生疑墮無窮過爾問非也以彼例此豈不然乎。
○別者下次釋別中言分別者玅玄七番第四開合云五章共釋一經種種分別令易解故今亦例然於中為六初約總別釋。
別者分別也前一章總三字共為名次三章派三字以為別後一章兼於總別而明教相也。
前一章總三字共為名者前釋名一章總以金光明三字共為題名也次三章派三字以為別者派者分開也若以譬擬法乃以金光明比無量甚深法性若即法作譬乃以無量甚深法性為金光明法性體也甚深宗也無量用也後一章兼於總別而明教相者教相既是分別前之四章故知即是兼於總別也。
○又顯下次約理事釋。
又顯體一章明理餘四章明事。
良以體是法性之理故云顯體一章明理也餘四章明事者若準玅玄云釋名通論事理宗用但論事教相分別事理今文且從能詮之名及以施教化他邊說故并宗用四皆屬事其實名教通於事理也。
○又前三下三約因果釋。
又前三章是因後二章是果。
若準妙玄云釋名通說因果顯體非因非果今云前三章是因者此約行人聞名屬於自行之始以聞名故推理顯體是故名體約人在因也然今經宗自屬於果而言因者四明改云前二屬因後三屬果今謂前文敘宗既云莊嚴菩薩深妙功德此因乃是果家之因因必克果不乖果也後二章是果者用是果成力用教是果後所施故皆屬果也。
○又前四下四約教行釋。
又前四章是行後一章是教。
準玅玄云釋名通說教行顯體非教非行宗用但行教相但教今文意者亦約行人聞名推理依體立宗宗成有用故前四章皆是行也故釋籤云雖談經玄義而前四章屬行是故從行說耳後一是教其意可知。
○又前四下五約自他釋。
又前四章是自利行後一章是利他行。
若準妙玄云釋名通說自他顯體非自非他宗是自行用是化他教相分別自他今亦從於行人而說故以前四為自利行以前四章既是從因至果有用故知即是自利之行耳後一既是施教化他所以名為化他之行也。
○又前四下六約說默釋。
又前四章是聖默然後一章是聖說法。
若準妙玄云釋名通論說默顯體非說非默宗默用說教相分別說默今亦約於行人而論以前四章既是自行因果取體方有勝用是故乃屬聖默然也所言聖者以此因果取理勝用乃是上聖軌範故也後一章是聖人說法意亦可解。
○如此下例廣總結。
如此等種種分別料簡。
準妙玄中第五料簡第四開合乃有多番今但略示故更例廣而總結之故云如此等種種分別料簡也。
○今顯下三舉譬文為三初正舉譬。
今顯譬中當分明包富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人無知者。
言顯譬者顯法由譬也顯者彰也譬稱於法亦非多少故云中當分明包富如囊有寶等者輔行引大論云若不取相以無著心說有九種令他讀誦能正憶念一者照了不知令知故二者開出如開寶藏隨意取用三者指示如視不明指示好醜小乘眼智不明指示道及非道四者分別謂世出世五者顯現或時毀善以助不善貴令眾生得開解故六者說法說佛意趣七者解釋如囊有寶繫口人則不知應為解佛經囊釋其道理八者析重令輕種種喻令易解故九者淺易如水難渡派令易渡般若水深派令淺易今文雖引探囊一文意盡含於餘之八義說者應須具釋八意(云云)囊者袋也故字統云有底曰囊無底曰槖(音託)探(他含切)取也。
○次此皆下攝屬分別。
此皆為分別中作譬也。
舉此囊中有寶等喻皆為向來分別之中六種作譬耳故止觀中亦以此譬分別十章也。
○囊中有寶下三合法文為二初合前二釋即第一總別第二理事也。
囊中有寶為總三字作譬探以示人為別三字作譬囊中有寶為理一章作譬探以示人為明事章作譬其餘例皆可知也。
囊中有寶為總三字作譬者取囊袋能盛種種珍寶之義也探以示人為別三字作譬者示人即示人珍寶不同也次云囊中有寶為理一章作譬者取所盛但是珍寶之義也又聞名識理此理未顯在於因中是故喻如囊中有寶也次其餘下例後四釋者總別理事二種既然因果教行自他說默例之可解何者應云因行自默四種猶如囊中有寶果教他說四種即是探以示人也。
○次別釋文為五初釋名文為二初釋別題次釋通名初又為二初敘意分章。
二別釋者別釋五章也今先解釋名章若依四卷題但作三字無帝王兩字若依經文有經王之義若說若不說俱亦無妨今釋名為五一通別二翻譯三譬喻四附文釋五當體釋。
若依北涼讖譯四卷別題但立三字則無帝王兩字依者立也然則別題雖無兩字而經文有經王之義故今釋名帝王兩字若說不說並無所妨何者若說則是攬下經文以驗別題合有兩字但是讖公省略之耳是則別題若無兩字則成題目與下經文兩不相關將何以申攬別為總符文可知故今下文更釋兩字良由於此若不說者則是但依四卷別題唯有三字無兩字也今釋名為五者然今雖是釋於別題而五科中初二兼通然雖兼通但是翻名判屬通耳未是解釋也四明云釋名五段前二兼通號後三唯別名於後三中初一順古後二唯今以由古師解金光明為世物象用譬如來所得深法隨名局解不能徧譬一切諸法大師欲示金光明海無法不備故順古師具足比況十種三法無量三法此乃格他譬法不周因此廣顯法性圓具然雖順他顯法其如經題是法非譬故後自立附文當體二種解釋(云云)今謂前二兼通後三唯別文自分明於後三中初一順古是義不然何者文自標云今釋名五請觀今字那將第三屬於順古若是順古何得謂之大師欲示金光明海無法不備應知今文第三譬喻乃是下文以譬擬法第四附文但是示於此經別題名之與事所出之文耳附文既是附於經文當體豈非附文之兼故附文後又立當體是故附文當體二釋乃是下文即法作譬義有二途應須兩存雖復兩存仍有親疎以譬擬法名為疎遠即法作譬名為親近親疎雖異題目但是金光明耳以金為名斯之謂矣何得定云是法非譬乎況下文云非今就文而害於譬那不思之又今文中列於五章先列通別次翻譯者翻譯屬他通別在今既云今釋名為五不可以翻譯居初故妙玄中釋名為四亦以通別列在於初良由此也。
○言通別者下次依章解釋文為二初正釋金光明三字次更釋帝王二字初文又二初約教義釋次約觀心釋若準妙玄釋十妙文乃先標列初正釋二判麤妙三開麤顯妙四觀心今經部屬方等則無判開科故今釋名應先標列初約教次觀心然今但列通別等五而不先標觀心釋者是則下文觀心一科似如後人擅加添入然彼妙玄已具標列約教觀心故此玄義準例可知故不煩耳何以知之如法華文句釋如是等文文之下則先標列約教觀心而今經文句約教釋後便示觀心亦不預先標列約教觀心科目豈非準例可知更不煩文邪初約教義釋中文自為五初釋通別文為二初具列三種。
言通別者夫教有通別依教明行行有通別從行顯理理有通別。
妙玄云從緣故教別從說故教通從能契故行別從所契故行通理從名故別名從理故通釋籤云一代聖教諸名之下無不具此教行理三無不以別而契於通無不以通而應於別故此三中通攝佛法故教則機應相對行則因果相對理則名實相對亦是事理相對若無此三雙則通別虗設孤山濫用他宗能詮所詮灼然迷於三雙通別矣。
○次且置下別明於教文為二初標。
且置行理但明教通別者。
教行理三展轉互通教既居初故但明教餘之二種憑教自顯故云且置行理但明教通別也又觀經疏及妙玄中委示三種通別之義故今但明於教則行理可知也若欲釋於今經行理通別義者莊嚴菩薩深妙功德現瑞表因此因成果行通別也或言法性或言法身理通別也是故應知教通別者金光明別異諸經故經字是通同名經故是則今經始從序品終至讚佛莫非佛說俱是金寶豈非始終咸別並通是故於此教通別中復論行理故知一經無非機應因果名實不可委引故略示方隅耳。
○夫理無下次解釋文為二初總釋。
夫理無名字名字名理如虗空無丈尺丈尺約虗空天王般若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若從能顯之文字是名則通若從能顯之所以此名則別。
夫理無名字名字名理者問既置行理但明教乃云理無名字名字名理此與約理名實相對論於通別如何辨之答理雖同實名字屬教且置理實但從名字能顯而說故屬於教亦如前文敘教相云文號經王教攝眾典豈可以經王屬體而致妨難乎虗空無丈尺者喻理無名字也丈尺約虗空者喻名字名理也又舉勝天王般若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以合虗空無丈尺丈尺約虗空耳問文字名字如何分別答名詮自性字即是文金口梵聲句詮差別思之可見故能詮教若別若通必具聲名句文四法以無此四能顯不周故也若從能顯文字是名則通以由文字同諸經故若從文字能顯所以此名則別以金為名異諸經故問當體章云俗諦無名真諦有名今文那云理無名字名字名理答文句記云性本無名具足諸名無說而說說必成教故下當體釋金光明俗本無名隨真而立方有俗諦首題三字金光明號即今教別以無說而說說必成教故也故下真俗成今理教也但須了知性本無名乃是真諦之本體也具足諸名即是真諦之體德耳今文明於理體無差是故乃云理無名字當體章明並由理具方有事用故云俗本無名隨真立名耳四明不曉理具是假便將理具作理體說遂立理體有差別義乃云有無義不相反豈非迷於地具桃李實中有權具如金錍寓言記等委明其義(云云)淨名玄問二諦為定是教答有人云並是理有人云並是教有人云俗諦是教真諦是理今評三家皆有得夫應作四句分別若約隨情明二諦者並皆是教所以二諦皆可說之若約隨情智明二諦者則俗諦是教可說真諦是理不可說也若約隨智明二諦者並皆是理俱不可說也若約隨智世諦隨情真諦則俗諦是不可說也故當體章所明真俗及今文中所明理教須以淨名玄義四句簡辨攝屬方知乃是約隨情智明於二諦以成理教耳。
○次云何下別釋文為三初正釋文為二初釋通。
云何為通如聖所說一經一時一處一部一偈一句一言皆是文字從此文字通稱為經。
上文總釋既云能顯文字是名則通故今別釋乃云如聖所說乃至通稱為經以由今經文字與諸經文字是同故云皆是文字也。
○次云何下釋別。
云何為別別則有四一令世諦不亂歡心悅耳二逗化所宜開發宿善三對其業障令惡滅罪除四點示道理霍然妙悟悅宜對悟各各所以其致不同稱之為別。
言別則有四者四悉檀也釋籤既云教則機應相對今亦例之何者上文既云如聖所說通稱為經豈非從說名為教通今文明別有四悉檀豈非從緣名為教別以四悉檀乃是從於機緣不同故成別耳世諦不亂歡心悅耳世界悉檀歡喜益也逗化所宜開發宿善為人悉檀生善益也對其業障惡滅罪除對治悉檀破惡益也點示道理霍然妙悟第一義悉檀悟理益也故結示云悅宜對悟各各所以其致不同稱之為別霍然者猶忽然也霍謂揮霍速疾之貌。
○次舉譬。
譬如鹽梅相和成種種滋味組織交橫成種種文繡。
鹽鹹也梅醋也尚書說(音悅)命篇殷高宗夢得說使百工求諸野得諸傅巖作說命三篇第三篇云若作和(去聲)羮爾惟鹽梅孔氏傳云鹽梅鹹醋羮須鹹醋以和之組(子古切)織(之力切)說文云作布帛之總名也組織交橫鹽梅相和喻於顯文字則通也種種滋味種種文繡喻於能顯所以則別也何者鹽梅雖通滋味則別組織文繡例之亦然既云種種豈非別邪。
○從別所以下三結示。
從別所以故有金光明三字標今教異於諸教從通文言故有經之一字眾經通稱也。
既從緣異名為教別故從緣別乃以金光明三字為名是標今教異於諸教名為教別也從通文言故有經字名通可知故今題目四字乃是通別共標謂之金光明經也。
○次翻譯。
二翻譯者真諦三藏云具存外國音應言修䟦拏婆頗婆鬱多摩因陀羅遮閱那修多羅修䟦拏此言金婆頗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羅此言帝遮閱那此言王修多羅此言經外國又稱佛陀羅此間所無又略帝王兩字但存三字者漢人好略譯者省之但翻為金光明經也餘師翻不及此委悉也。
譯者傳言也又易也變易梵語使同華音也周禮有象胥傳言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佛教元出西域而言譯者或云漢世多事北方又恐初從北印度來故使傳言謂之譯也翻者如翻錦綺背面雖異其華是一以況華梵雖殊佛意無別也真諦三藏者開皇三寶錄云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言真諦翻金光明帝王經七卷出疏十三卷解之外國又稱佛陀羅等者謂外國梵文於修多羅下又稱佛陀羅而此間刪除故云所無也言佛陀羅者即佛經也又略帝王兩字但存三字者此辨讖師所譯四卷總題非但無於佛陀羅三字又乃略其帝王二字但存金光明三字也讖師者中天竺國三藏法師曇無羅讖涼言法豐也漢人好略者此從佛教初來始於東漢而說若歷代不同應云涼人即北涼也餘師翻不及此委悉者金光明經前後多本最初乃是曇無讖翻第二真諦翻為七卷第三又有優婆國耶舍崛多周言稱藏翻為五卷第四復有北天竺國闍那崛多隨言至德又翻兩品囑累銀王合為一卷今言餘師不及此委悉者不及真諦最委悉也至唐義淨翻金光明最勝王經頗符真諦翻金光明帝王經也大師既許真諦委悉是故下文重更釋於帝王兩字亦無妨也。
○三譬喻釋者四明云若準第四附文釋中明斥譬喻義推疎遠非是佛語驗知附文及當體釋是今正意故至當體章中但定金光明三字是法非譬若譬喻釋文相雖廣蓋見古師譬法不周因茲大師同他用譬徧譬一切圓融法門耳今謂不然第四附文但斥第三以譬擬法名為疎遠附文當體即法作譬名為親近親疎雖異應須兩存雖復兩存別題但是以金為名若鈍根人以譬擬法乃謂此金譬於法性何得判云是順古邪古師但是譬法不周乃被今家之所破耳非謂破其不得以譬而譬法也今家譬法橫竪徧收既稱法性經王之旨何得謂之同他同譬邪若利根人乃即法性而作此金是故名為即法作譬何得斷云當體章中但定三字是法非譬耶今解譬喻於中為二初舉他解次明今意初文為三初舊師釋文為二初敘舊師譬三德。
三譬喻者舊經師以三字譬三德金譬法身光譬般若明譬解脫。
舊經師者準次文破即數人也正弘數論兼講此經仍對真諦新經而說名舊經師彼以別題金等三字譬於三德。
○次章安舉大師破。
若大師云數論但明真應二身若以二釋三於論不便若取經文經文無一處明三德若別作義解何義不通而獨譬三德既違己論又不會經非今所用。
初破弘數論但明真應二身若以二釋三者孤山云二字誤也應作三字所謂若以金光明三字之譬釋於三德則違所弘數論二身二三相反故云不便此則以彼所弘之論破釋今三字之譬也若不愜破經論相乖但取經文譬三德者經文之中無有一處明譬三德若不依文別作義解何義解不通而但局狹譬於三德既違數論真應二身又不會於今經之譬義推徧通一切諸法此於鈍根以譬擬法尚自不周寧知利根附文當體即法作譬是故舊說非今所用。
○次地人釋文亦為二初敘。
地人云金質之上自有光明之能譬於法性從體起用自有般若解脫之力但作體用二義不須分光明異也。
地人譬體用地人即是弘地論人也質者體也金質單譬法性之體光明合譬般若解脫二德之用故不須分光明為二對體為三也。
○次章安舉大師破。
若大師云地論幸明三佛三佛釋題於義自便而棄三身從體用者則非論意若取經文新舊兩本並說三身不道體用亦違己論復不會經進退何之今所不用。
前斥舊師以三釋三乖論違經今破地人棄本論三佛從體用二法釋今題三字則非地論意讖師初翻名之為舊真諦近譯名之為新亦無體用但有三身以體用二釋三字題退違己論進不會經義無歸趣故云何之問前破舊師經無一處明於三德今何故云三佛釋題於義自便又云新舊並說三身答破立之辭且從一往設使地人若言三身亦須破云何義不通而但譬於三身邪況新舊兩經雖並說三身不以譬擬法故前云經文無一處明三德與今文中云新舊說三身其義不相違。
○三真諦釋文亦為二初敘真諦譬三種三法文為三初標列次解釋文為三初譬三身。
真諦三藏云三字譬三種三法一譬三身二譬三德三譬三位譬三身者金體真實以譬法身光用能照以譬應身明能徧益以譬化身。
譬三身中云光用能照以譬應(於陵切)身者真諦新翻金光明經乃以報身名為應身即是報智與夫法身相冥相應也故止觀云又金光明稱為應身境智相應就境為法身就智為報身輔行云準彼經意應字平呼智應於境名為應身彼經即以報身為應也明能徧益以譬化身者即應(於證切)身也故止觀引金光明云起用為應身輔行云起化用者可去聲呼即化身也故彼經中三身品云化身應身法身也隨諸眾生種種示現名為化身相應如如如如智願力故得現具足相好名為應身斷一切煩惱具一切法唯有如如智也如如法身為如如智所應依故譯人用名隨情各別亦如地論以他受用報名為生身大乘同性經以淨土成佛名報穢土成佛名應今家但依舊譯經論三身名義一毗盧遮那法身也二盧舍那報身也三釋迦牟尼應身也具如法華文句(云云)。
○次譬三德。
次譬三德者金有四義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作無礙四令人富金以譬法身常淨我樂四德光有二義一能照了二能除闇以譬般若照境除惑明有二義一無闇二廣遠以譬解脫眾累永盡溥益有緣。
次譬三德中云金有四義等者無變故常無染故淨轉作故我富故即樂光有二義者照境自在即我德也除惑無染即淨德也智德能破名除闇耳明有二義者無闇盡累離苦故樂溥益有緣自在故我斷德盡累名無闇耳。
○三譬三位。
次三位者金性先有如道前正因位光融體顯如道中了因位明無瑕垢如道後緣因位。
如文可見。
○彼家下三料簡者真諦約於三種釋已乃更料簡前三義也初料簡三身。
彼家料簡云法身是實二身不實法身具四德般若解脫各具二德正因是本有了因是現有緣因是當有。
法身是實二身不實者以謂金體真實故譬法身亦然光明但是體上照益故譬應化亦然料簡三德云法身具四般若解脫各二者以謂金有四義故譬法身亦具四德也光明各有二義故譬般若解脫亦各有二義故譬般若解脫亦各具二也料簡三位者正因是本有故名道前位也了因是現有故名道中位也緣因是當有故名道後位也。
○次章安舉大師破文為二初總破直諦三種三法之釋。
大師謂三三之釋三義不了一因果不通二乖圓別三不稱法性。
乃有三義不明了也雖有三三闇昧不明是故斥云因果不通等也。
○次云何下別破文為三初破因果不通。
云何因果不通夫三身三德本是果上圓滿之名而今分置三德殘缺不足何者若法身是道前為是果上之法身為性德之法身若是果上之法身不應在道前若是性德之法身性德何獨有法身亦應有性德之般若性德之解脫(云云)若言般若是道中為是何等之般若若是果上之般若不應在道中若是分得之般若何意無分得之法身解脫(云云)若解脫在道後道後眾善溥會何獨有解脫以是觀之因果不通。
三身三德元是所證舉一即三具足無減故云本是果上圓滿之名故諸文引像法決疑云或見釋迦為毗盧遮那或為盧舍那三佛不二不異又大經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脫亦非三法具足名秘密藏即此義也而今分置三德殘闕不足者即是分割安置在於道前道中道後也以三身三德三因名異理同故今破其三身三德即是破其分置對當三因之位也從何者下即是一一難破分置對當不通之失也性德之解脫下註云云者未盡之貌云者言也說文云象雲氣在天迴轉之形言之在口如雲潤物廣雅云云者有也下文尚有雲之言今此性德般若解脫具如下文不稱法性中說故註云云耳又維摩經云煩惱之儔為如來種豈非亦有性德般若乎五無間業皆解脫相豈非亦有性德解脫乎何意無分得之法身解脫下註云云者亦如下文不稱法性中說故註云云耳何獨有解脫下次而無般若法身一句又亦合註云云兩字但是闕略耳故義例云有闕須填也道後三德亦如下文指前因果不通中云三身三德本是果上圓滿之名故真諦分割對當因果不通其失大矣。
○次破乖於圓別者。
乖圓別者若作圓說法身常樂我淨此自可知(云云)般若與法身相冥法身既具四德般若寧無四德耶解脫脫果縛故樂脫因縛故淨無因果縛故我非因非果故常圓說圓滿無有缺減真諦若作別說應依此經經云法身是常是實實即我德也應身智慧清淨即淨德也化身三昧清淨即樂德也三藏說法身獨具四德二身各具二德故皆乖圓別也。
乖者背也異也非圓非別故乖背也法身常樂我淨此自可知下註云云者以由真諦亦說法身常樂我淨彼說尚然今意可見更不煩示故自可知若欲示於今家所明法身及以般若解脫皆具四德者如止觀云通論三德一一皆具常樂我淨大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法即法身佛即般若解脫又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則法身皆常樂我淨般若解脫亦然也般若寧無二德者難於真諦般若但有二德也般若亦有四德具如下文十種三法中說次明解脫圓具四德以難真諦但有二德如文可解故止觀云三德通具四德依圓是頓義依別是頓義依別是漸義今從圓頓初後不二以破真諦法身有四餘二各二則乖於圓也止觀又別約五陰四念處明三德四德云轉色成法身法身常樂轉識想成般若般若即淨轉受行成解脫解脫則我又轉識成常轉受成樂轉想行成我轉色成淨此二別解依圓是頓依別是漸今從漸別初後兩殊故判經云法身常我應身之淨化身之樂名之為別而真諦云法身具四餘二各二故亦乖別也言此經者即指真諦新翻此經也此經四德別對三身大同止觀轉於五陰以成三德四德之義但止觀云法身常樂此經謂之法身常我而為異耳。
○三破不稱法性者。
不稱法性者且引一經如淨名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心此性德法身也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性德般若也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此性德解脫也如此三義豈非本有道前之位豈獨有金而無光明耶。
法性之理融通無礙位位具三始終無二故玅玄云從性德之三法起名字之三法修觀行之三法發相似之三法至分證之三法終究竟之三法而真諦不達遂分割對當故今破云不稱法性即是不與法性相稱不相稱者不符合也於中為二初正破文為三初破道前眾生彌勒如理既同是故乃當性德法身菩提乃是證得之道既即眾生故無所得所以名為性德般若以由菩提乃是智德般若故也涅槃即是寂滅之果既即眾生亦無別滅是故名為性德解脫以由涅槃乃是斷德解脫故也。
○又華嚴下次破道中。
又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妙法身是法身德慧身是般若德應一切即應身是解脫德此之三身地地轉增如月漸滿豈非道始因中之位那得因中祇有般若耶。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是初住八相分果初住既乃分證三德二住已去乃至等覺節節轉明是故謂之地地轉增如初一日至十四日所以謂之如月漸滿此喻智德分分開明豈非道中始開佛知見耶若望前後即是道中也。
○三破道後。
道後具三德如上說此事可知。
應知今文道後即是玅覺究竟果證之後道中即是初住已上乃至等覺道前即是無始性德本有法華文句又分二義若方便品乃以十地而為道前妙覺究竟而為道中究竟證後而為道後若藥草品乃以博地凡夫無戒善者名為道前以五乘為道中是則道前道後之名有通有別道後定在果後道前通至凡夫故也。
○次當知下結斥文為二初正結斥。
當知道前圓性德道中圓分德道後圓究竟德那忽分割一處唯一耶。
金剛錍云凡有性名多在因理故道前是圓性德也(云云)。
○次豈非下引喻又為二初正引喻。
豈非蹙靈鳳於鳩巢迴神龍於兔窟辱鱗羽之壯勢非法性之圓談。
蹙(子六切)迫也促也靈鳳者玉篇云雄曰鳳雌曰凰有五采栖梧桐食竹實靈鳥也鳩(九牛切)巢者說文云鳥在木上謂之巢在穴謂之窠詩云維鵲有巢維鳩居之註云鳲鳩不自為巢居鵲之成巢鵲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迴者轉也神龍者龍能變化謂之神也管子云欲小如蠶子欲大滿天地說文云能幽能明能大能小春分登天秋分潛淵靈鳳神龍喻於法性勢分甚深力用廣大也蹙迫迴轉在於巢窟喻於分割局狹不周也辱鱗羽下次提譬帖合辱者耻也抑也鱗謂龍鱗羽謂鳳羽家語云鱗蟲三百有六十龍為之長羽蟲三百有六十鳳為之長壯勢者鳳之飛騰自在龍之變化無方皆壯勢也此喻法性圓妙自在舉一具三橫竪高深廣大無量也若以圓妙三德法性分割但對三種三法其猶蹙靈鳳於鳩巢迴神龍於兔窟耳豈非辱鱗羽之壯勢乎故真諦之說非是今經之法性融妙之圓談矣。
○天台下次明今意文為二初重斥真諦又為二初總斥次何者下別斥對真諦故別舉揀異也所以重斥。
天台師尋其經意義則不然何者經言無量甚深理無不統文稱經王何所不攝豈止於三三九法耶。
言天台者章安但破真諦者以諸師所釋而真諦最優亦如妙玄但破光宅餘者望風耳既云天台師尋其經意義則不然何得謂之今文譬喻是順古邪。
○次當知下正明今意文為二初明所譬橫竪徧收。
當知三字徧譬一切橫法門乃稱法性無量之說徧譬一切竪法門乃稱法性甚深之旨方合經王一切徧收。
法性之理雖非橫竪而高廣宛然是故橫則無量竪則甚深既以法性為體亦以法性為王體既無量甚深王亦該收徧攝若不爾者華嚴那云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邪。
○次若長下略明十法文為三初敘意。
若長若廣教無不統此義淵博不可以言想且寄十種三法以為初門。
長即是竪廣即是橫教無不統即前所謂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淵者甚深也博者無量也不可以言想者不可以言而說以心而想也故前文云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況二乘心口安可思說凡夫徒欲言之等且寄十法為初門者初必中後且以十法為初門通入法性經王其次百法千法乃至恒沙一切三法類之可見難以言具也。
○復為下次列章。
復為三意一標十數二釋十相三簡十法。
○言標下三隨釋文為三初標十數文為二初正標十數。
言標十數者謂三德三法三涅槃三身三大乘三菩提三般若三佛性三識三道也。
輔行第四略為頌曰道識性般若菩提大乘身涅槃三寶德一一皆三法輔行約順生起故先列三道今文約逆生起故先列三德故今下文逆順備矣。
○諸三法下次明十數所以文為二初徵難。
諸三法無量止取此十法其意云何。
○此之下次出意文為二初明十法逆順生起文為三初總示。
此之十法該括始終今作逆順兩番生起。
該括始終者該收統括始終因果也逆則先果次因是故初從三德乃至三道良以果必由因故也順則先因次果所以初從三道乃至三德良以因必至果故也。
○初從下次別釋文為二初約法性為本逆立一切法。
初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夫三德者名秘密藏秘密藏顯由於三寶三寶由三涅槃三涅槃由三身三身由三大乘三大乘由三菩提三菩提由三般若三般若由三佛性三佛性由三識三識由三道此從法性立一切法也。
○若從下次約無明為本順立一切法。
若從無明為本立一切法者一切眾生無不具於十二因緣三道迷惑翻惑生解即成三識從識立因即成三佛性從因起智即成三般若從智起行即成三菩提從行進趣即成三大乘乘辨智德即成三身身辨斷德即成三涅槃涅槃辨恩德利物即成三寶究竟寂滅入於三德即成秘密藏也。
輔行云無始流轉不出三道流轉由識識內具性照性由智智滿成道道由乘至至故身顯顯必涅槃涅槃具故稱為三寶寶必具德是故始終且列此十又釋籤云此之十條散在他部諸大乘經今經始終無不具足三法無量且用十者舉其大要以明始終耳又從因至果亦名為逆乃是逆於生死之流故也。
○是為下三總結。
是為逆順次第。
應知一家明無住本不出法性及以無明但有或單或離之不同耳所立之法不出迷悟染淨二緣耳言無住本者霅川云無住是無依義引淨名疏云無明依法性法性即無明無二無別豈得性還依性當知無明無本(云云)今謂彼疏自是解釋無明住地則無有本故作此說耳以彼經中六番問答窮眾生源初文殊問善不善孰為本(善謂四正勤中未生善已生善也不善例之)淨名答以身為本(見一處住地也)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欲愛住地)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虗妄分別為本(色愛住地)又問虗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無色愛住地)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無住為本(無明住地)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解釋之文具如向引)以前身見等惑皆有所依起則有始則有其本此無明無所依起亦無始故無明外無復煩惱為無明本故言無住則無本耳何得認為無住本是無依義邪今謂若釋無住本名須準釋籤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無明為一切法作本無明即法性無明復以法性為本當知諸法亦以法性為本法性即無明法性復以無明為本法性即無明法性無住處無明即法性無明無住處無明法性雖皆無住而與一切諸法為本故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淨名疏云若依法性立一切法者無明不出法性法性即為無明之本此則以法性為本即此義也是則無明法性非但更互相即為本亦乃而為一切法本文句記云無明實相俱名無住今以無相對於差別專指實相名無住本無住即本名無住本立一切法者理則性德緣了事則修德三因迷則三道流轉悟則果中勝用如是四重並由迷中實相而立此無住本具如釋籤第七已釋明文若此可不信乎且法性為本既乃立於四重之法無明為本豈不然乎又無明法性既各立於四重之法若共若離豈不然乎第一義中雖一法叵得而世諦中四說宛然若定性四句則是戲論若假名四句並得為門今從假名而說故作逆順兩番故前文云且寄十法以為初門即此意也然文句記乃以迷中實相法性為無住本立一切法今文則以果上法性為無住本立一切法據事雖分因果之異約理亦何始終之別若以今文所立之法配彼四重應須先了下文所明十種三法對於三位及以六即何者三道三識是本有位屬於理即豈非迷則三道流轉三寶三德是當有位屬究竟即豈非悟則果中勝用其餘六種是現有位乃是中間四即具如十不二門圓通記說(云云)四明云今文法性為本立法即是彼文果中勝用無明為本立法即是彼文修德三因今問法性為本立法既推果由因至於三道何必一向屬於果用又無明為本立法既從因至果何必一向屬修因邪霅川云十種三法中三因佛性即初二兩句也正因一性本具二修即性德緣了緣了二修共發一性即修得三因逆順兩番生起諸法即三四兩句也無明為本立三道流轉法性為本立十種三法即果中勝用又以迷中實相所收豈非事則修德三因事雖有六三因在初是故修德且以三因而為始耳理則性德緣了但是性中之所具即前所謂性德般若性德解脫也是則迷中實相性德正因為無住本既以性德緣了為所立之法當知果上中道法性為無住本亦以般若解脫為所立之法是以今文法性為本準文句記既乃立於四重之法無明為本豈不然乎故無明體空亦乃本具又復力弱順修三因從因至果力強逆修三道流轉無明強弱既爾法性強弱可知此義即是無明為本又有人以法性為本立一切法即文句記三道流轉今並不然意如向說(云云)。
○次明十法甚深無量文為二初徵起。
甚深無量義復云何。
甚深無量只是十法非橫非竪而橫而竪耳。
○次解釋文為二初正釋又為二初釋無量文為五初明一種三法具九種三法。
無量義者一法門具九法門三德尊重即是三寶三德不生不滅即是三涅槃三德具足諸法聚集名為三身運載荷負即是三大乘不可異趣名三菩提覺了清淨名三般若是如來種名三佛性分別不謬是名三識即事通理故名三道是為一三法門具九三法門亦具一切三法門悉例可知。
尊重名寶涅槃即是不生不滅身是聚義乘是運載菩提名道正道非曲名無異趣般若智慧只是覺了一往分別種者能生性者不改今取理同性即是種種即佛性是故三德俱性並種故淨名疏云種是種性義性名不改此之三法從初至後不斷不滅必致三佛三德之果是故種性乃是眼目之異名耳分別名識能通名道是故三德自具餘九也。
○亦具下次明例具一切三法。
亦具一切三法門悉例可知。
○又皆下三明具一切增數法。
又皆具一切一法門一切二法門一切三法門四法門五法門六法門七法門八法門九法門十法門百法門千法門萬法門億法門一恒沙二恒沙百千萬億恒沙法門亦應可知。
即是從一增至萬億恒沙法門。
○經云下四引證。
經云一法門無量法門以為眷屬一中解無量。
即華嚴等諸大乘經皆作此說。
○是為下五結示。
是為法性橫廣無量之義也。
又復應知三德一法具餘九法及一切法既乃如此餘九三法及一切法具法亦然即是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又亦應云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也。
○次釋甚深文為二初正釋文為三初寄三位顯之。
甚深義者寄三位顯之如十法門共論者三道三識是本有位三德三寶是當有位其餘是現有位是名法性甚深竪高之義亦成。
本有者道前也當有者道後也現有者道中也此道中位非獨真因亦兼住前三即之位甚深乃是徹到淵底既徹淵底必極竪高故云竪高義亦成也。
○次約一法具於九法。
又一法門具九法門取其三道三識是本有位取三德三寶是當有位取其餘者為現有位甚深義亦成。
○三約一一法具六即位。
又一一法門具六即位理即是本有位究竟即是當有位其餘即是現有位甚深義亦成。
○次是為下結示。
是為法性竪高甚深之義也。
○次當知下結示。
當知金光明三字徧譬一切橫法門故言無量徧譬一切竪法門故言甚深乃稱法性之文方合經王之旨。
皆可見。
○次釋十種三法之相文為四初標。
次釋十種三法相者。
○次十名下結前生後。
十名如前已列十相今當分別。
○三若分別下簡示。
若分別色相青黃同異者應用肉眼若分別法相深淺同異者應用智眼今時行者既無智眼應用信解分別同異之相。
所用肉眼即是博地凡夫智眼乃是初住所證故止觀云聖師有慧眼力明於法藥有法眼力識於病障有化導力應病授藥令得服行凡師雖無三力亦得施化故義例云今家辨師先分凡聖六根淨位尚曰凡流五品弟子理非真應問他設教依病立方四悉便宜二行互益今約五品施化是故闕於智眼今時之言在於滅後行者之言信解之語正屬五品亦兼六根況復五品亦是十信故法華云信力堅固文句但約十信釋之玅玄乃約五品六根故云信力是假名位堅固是鐵輪位故內外凡仰信佛教而生智解分別淺深同異之相如下文中正釋十法相狀各別豈非異乎十法互融無二無別豈非同乎料簡文中簡前三教豈非淺邪唯取圓教豈非深邪又復別教亦淺亦深(云云)若非五品信解圓明何能分別十種三法淺深同異四明記中不見此意學者知之。
○四正釋十相文為二初正釋又為二初釋三德又為二初總示。
初明三德相者云何三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常是為德。
○次法者下別釋又為二初釋三次釋德。
法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言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言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當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名為解脫是名為三。
初文意者諸佛順法軌成正覺眾生違法軌成邪迷故經言者即大經也聚者眾也共也會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者即涅槃玄義所謂法身攝一切法不縱不橫以當其體也舉能具所融攝雖爾克論法身唯是中道實相法性例如妙玄云三德大乘不縱不橫於大乘不縱不橫於大乘中別指真性以為經體也又引經言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以證法身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若非法身具一切法何得經云我身即是眾生知識故大經云我今此身即是法身又云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一切眾生聞法身名見法身體方乃名為真善知識身者聚義斯之謂也集謂聚集即是俗諦散謂分散即是真諦雙非集散即是中道第一義諦法身既乃攝一切法是故般若亦照三諦能照即是三般若也法身般若既乃如此以例解脫豈不然乎但今文中且通釋於解脫之名未別分於三種之相故於諸法無染名解無住名脫具三解脫名為解脫三解脫者一方便淨調伏眾生二者圓淨不見眾生三者性淨雙照二邊此三皆悉無染無住俱名解脫故下文釋解脫四德方乃明於一必具三耳。
○云何下次釋德文為三初釋法身四德初是總標。
云何為德一一法皆具常樂我淨名之為德。
是故謂之一一法具常樂我淨名之為德。
○法身下方是別釋法身四德。
法身無二死為常不受二邊為樂具八自在為我身業淨口業淨意業淨為淨無以為類疆寄世金以喻之世金不變不染轉變富貴譬法身四德也。
無二死為常者離分段變易所遷故法身無二死為常二邊皆苦中道法身既乃不受故名為樂法身又具八種自在故名為我三業清淨故名為淨是故法身四德無缺所以謂之法身德也八自在者名出大經若大論中名八神變言神變者無而歘有有而欻無言自在者不謀而運一切無礙故與大論義同而名小異今具出之八神變者一能小二能大三能輕四能自在五能有主六能遠至七能動地八能隨意所作八自在者一者能示一身多身數如微塵二者以一塵身滿大千界三者以大千身輕舉遠到四者現無量類常居一國五者諸根互用六者得一切法而無法想七者說於一偈經無量劫八者身如虗空存沒隨宜中道法身本具此八法身方乃名為德耳類者比也強者猶假也寄者託也世金者世中之金也譬者比況也喻者曉訓也託此比彼寄淺訓深也如動樹訓風舉扇喻月耳故世中金其色不變其體無染轉變無礙令人富貴次第對喻法身四德常樂我淨以譬喻彰法既乃如此即法作譬翻此可知。
○次釋般若四德。
般若任運具四德如智冥如境故大品云色淨故般若淨例此即得色常色樂色我諸義皆成又云色大故般若大色無邊故般若無邊此是法性廣大般若亦廣大例此應云色深奧故般若亦深奧此是法性竪高般若亦竪高。
如智冥如境者智即般若境即法身智與境合故云冥也能所相稱是故境智皆謂之故引大品文別證淨德經文既有般若淨德豈可闕於常樂我三故云例此即得色常等諸義皆成也是故應云色常故般若常乃至色我故般若我也又云色大等者此引經文法性色廣大故般若亦廣大以明今經法性廣大無量故般若亦廣大無量也無邊者廣也例此等者例此廣大無量以明高深淵奧也亦是例橫明竪也。
○當知等者結示也。
當知般若亦具四德明矣。
般若非但具四德亦乃具於無量甚深諸義皆成斯之謂也。
○三釋解脫四德。
解脫亦具四德夫解脫者諸惡永盡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皆已盡也亦是眾善溥會即常樂我淨溥會也。
無常等四即是小乘所行之法若望大乘猶名顛倒還屬諸惡若無此四乃名解脫故云解脫諸惡永盡無常等四皆已盡也解脫若盡無常等四必與常樂我淨溥會說有前後理無異時溥者廣也會者合也次引大經明真解脫即如來者此明解脫具三德也以由前文釋三之中但明法身具一切法及以般若覺了三諦故今乃明解脫具三耳初明解脫具於法身是故謂之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次引大經。
大經云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身當知解脫同如來常樂我淨也又大經云三點具足名大涅槃點是文字當知法身般若解脫皆文字也故知三點悉備四德故言具足三因即是三智三智各具四德三德具足名秘密藏具足之文必具四德也當知四德具足即是其相。
三點具足即是解脫圓具三德又云三因即是三智者次明解脫亦具三智也般若是智故以三因即是三智是則今文解脫四德非但具於三德亦乃具於三智以驗前文法身般若亦合如然但是前後綺文互彰耳如是方見三法具九法九法即三法也所言三點三德具足名秘密藏者大經哀歎品云云何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而入涅槃如世伊字章安云釋秘密藏其文為三一譬三點二譬三目三合以三德從我今安住下第四結秘密藏也安住三法結三德也而入涅槃結秘密藏也如世伊字結三點也文略不結天目(云云)今文雖引三點秘藏義必該於第二三目第三三德第四結成。
○次若得下釋餘九法文為二初結前生後。
若得此一章意餘九可解不能默已更復略言。
舉一例諸故云可解為未了者故更略言已者止也不能寂默而止故也。
○次云何下正釋餘九文為九初釋三寶文為三初正釋。
云何三云何寶佛法僧是為三可尊可重名為寶至理可尊名為法寶覺理之智可尊名佛寶毗盧遮那徧一切處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寶。
毗盧遮那此翻徧一切處然理無所存徧在於事故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寶也。
○次此之下與前融通。
此之三寶皆常樂我淨常樂我淨故乃可尊可重當知三德與三寶無二無別。
融今三寶通前三德寶可尊重良由有德有德可尊豈非是寶是故當知三德三寶無二無別言無二無別者例如法華文句云無二無異文句記云重以不異複於不二以無異故方名不二今亦例然重以無別複於無二以無別故方名無二言無二者體同一也以無別故方顯同一耳。
○三既以下準例用譬。
既以金光明喻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寶也。
三寶三德無二無別上文既以別題三字喻於三德是故準例還以三字譬於三寶以譬擬法既乃如此即法作譬翻此可知下去諸文並皆準此。
○次釋三涅槃文為三初正釋。
云何三云何涅槃性淨圓淨方便淨是為三不生不滅名涅槃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名性淨涅槃修因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
不生不滅名涅槃具云摩訶般涅槃那古來翻譯多說不同一家諸文多取翻為大滅度今文乃取翻為不生不滅者淨名疏引大經云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即此意也然今文中明三涅槃皆悉謂之不生不滅諸法實相者諸法權也實相實也若約事理明之諸法之事即俗諦也實相之理即空中也若約中邊明之諸法即二邊也實相即中道也今取諸法即實相二邊即中道以明性淨涅槃耳故法華文句云實相者無相也無生死相無涅槃相唯有中道如實之相故名實相中道性淨無生死相故不可染即不生也中道性淨無涅槃相故不可淨即不滅也言圓淨者修因所成智慧滿足圓者滿也言方便者隨機生滅不定生滅故名方便也。
○次當知下與前融通。
當知此三涅槃不生不滅即是常常故名樂樂故名我我故名淨涅槃既即常樂我淨即是三德可尊可重故即是三寶無二無別。
○三既以下準例用譬。
既以金光明喻三德三寶還以金光明喻三涅槃也。
○三釋三身文為三初正釋。
云何三云何身法報應是為三三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然理無聚散義言聚散始從初心顯出正理乃至究竟理聚方圓始從初心終至究竟顯理之智智聚方圓始從初心至究竟功德之聚方圓故以三法聚為三身。
軌則名法法理不變酬因曰報智如如赴物曰應益物功用積功成德故云功德故禪波羅蜜云果上有神通變化益物之用故名為功即以萬德名為德也三種法聚皆云始從初心終至究竟者始從發心終至妙覺也然妙玄中釋三身云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即報身也微妙法身即法身也具相三十二即應身也法華文句科此偈云三行半偈文為三初半行明持經得解次二行明成就二身後一行是引佛為證應知持經得解解即是智智即是報次二行明成就二身者準玅玄意則可知矣又二身者亦名生法亦名真應真即法也應即生也文句云深得法身之理即備相好如如意珠二乘但空空無相好故知具相但是應身耳而言深得法身之理備相好者如鏡體發明萬像皆現亦如如意珠雨寶無盡現像雨寶並喻生身應身即假也鏡體及明珠體及光並喻法報即空即中也如意珠中論光論寶不一不異鏡體明像厥意咸然四明不曉便將具相三十二為法身之相亦名尊特報身不亦誤哉。
○次當知下與前融通。
當知三身皆常樂我淨即是三德可尊可重即是三寶不生不滅即是涅槃無二無別。
○三既以下准例用譬。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等還以金光明譬三身也。
○四釋三大乘文為三初正釋。
云何三菩提一真性菩提亦名無上菩提此菩提以理為道二實智菩提亦名清淨菩提此菩提以智慧為道三方便菩提亦名究竟菩提此菩提以善巧逗會為道。
菩提此翻為道是故此三皆云道也。
○次當知下與前融通。
當知三菩提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
○三既以下準例用譬。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菩提也。
○六釋三般若文為三初正釋。
云何三般若般若名智慧實相般若非寂非照即一切種智觀照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種智。
般若名智慧者般若此翻智慧也通途而說智即是慧若大論云因名般若果名薩婆若及以修習智慧等此即智慧俱在於因若云止觀為因眼智為果及以如來智慧等此則智慧俱在於果今且從因而說故云般若名智慧也非寂者非假也非照者非空也一切種者知一切法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識也觀照者觀智照明即非照而照一切智者知一切法一相寂滅也方便善巧即非寂而寂道種智者知十法界諸道種別解惑之相也實相既是非寂非照當知觀照方便乃是而寂而照也。
○次當知下與前融通。
當知三般若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
○三既以下准例用譬。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般若也。
○七釋三佛性文為三初正釋。
云何三佛性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內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壞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覺智非常非無常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名了因佛性緣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德善根資助覺智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名緣因佛性。
佛名為覺具含三覺性名不改亦具三性正因不可變壞既名非常非無常了因覺智相應亦名非常非無常了因既爾緣因資助了因顯正豈不然乎前釋三般若舉體明用故云非寂非照而寂而照今釋三佛性舉用明體故得緣了皆云非常非無常也如土內金藏乃至掘出金藏等者此用大經如來性品貧女舍內金藏之喻也故輔行引大經云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我義也從無始來煩惱所覆不能得見譬如貧女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都無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語貧女言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耘除眾穢女人答言我今不能若示我子真金藏者然後乃當速為汝作是人答言我知方便能示汝子女人復言我家大小尚自不知況汝能知是人復言我今審知女人答言我亦欲見并可示我是人即於其家掘出金藏女人見已起奇特想今家諸文多引此喻明於六即故止觀云貧家有寶藏而無知者知識示之即得知之耘除草穢而掘出之漸漸得近近已藏開盡取用之輔行云家有寶藏理即也知識示之名字即也耘除草穢觀行即也漸漸得近相似即也近已藏開分真即也盡取用之究竟即也今文正因引土內金藏者理即也了因覺智者名字即也緣因耘除草穢掘出金藏兼於漸漸得近乃當觀行相似即也故玄籤以性三為理即智三為名字即行三為觀行相似即義與今會也若至初住境智行等三因開發乃至妙覺藏開盡用非今正意故且置之故今文中不云近已藏開及盡取用之等也。
○次當知下與前融通。
當知三佛性一一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
○三既以下準例用譬。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三字譬三佛性也。
○八釋三識文為三初正釋。
云何三識識名為覺了是智慧之異名爾菴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分別之即是佛識阿棃耶識即第八無沒識猶有隨眠煩惱與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大論云在菩薩心名為般若即其義也阿陀那識是第七分別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別而分之是二乘識於佛即是方便智波浪是凡夫第六識無俟復言。
初正釋中云識名覺了是智慧之異名爾者釋籤云若唯識論轉於八識以成四智又束四智以成三身則轉第八為大圓鏡智轉第七為平等性智轉第六為妙觀察智轉五識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成法身平等性智成報身成所作智成化身玅觀察智徧於三身輔行云論家雖云翻識為智而不即照三識一心即此一心三智具足今明三識本在一心即此一心而具三智故云識名為覺了是智慧異名也菴摩羅等者輔行引真諦三藏云阿陀那七識此云執我識此即惑性體是緣因阿賴邪八識此名藏識以能盛持智種不失體是無沒無明無明之性性是了因菴摩羅九識名清淨識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許此識乃云第九是第八異名故新譯攝論不存第九地論文中亦無第九但以第八對於正因第七對於了因第七對於緣因今依真諦仍合六七共為緣因以第六中有事善惡亦是惑性委明識義非今所論但以三識體性對於三德等法於理即足又釋籤云不取第九乃是教道一途屬對不與今同何者彼居果位三身仍別此在因位三身互融即此三身只是三德三德據內三身約外今從初心常觀三德故與彼義不可雷同又云三識同在理心教門權說且立遠近故知今文以菴摩羅等對佛菩薩等亦附教門權對之耳以次文融通方明三識皆具四德又與三德無二無別故也若玅玄中不論第六今文雖舉第六仍云無俟復言以由第六但能分別諸法故與第七同為緣因也菴摩羅識名不動者本理清淨不可變動也阿梨邪者名阿賴邪言無沒者無始時有未曾斷絕恒不失沒故云無沒非善惡性故云無記含藏種子出生一切言隨眠煩惱與無明合者瑜伽論云復次煩惱所有麤重隨附依身說名隨眠能為種子生起一切煩惱纏故又顯宗論云謂隨流者相續中眠故名隨眠即順流者身中安住增[冰-水+(民/日)]滯義或隨勝者相續中眠故名隨眠故止觀明界內界外相應無明云見思諸使與無明合名為相應不相應者名為獨頭耳又顯識論云阿梨邪即果報識為煩惱所引亦名本識一切有為種子所依故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栖故亦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處故此識但是自性無記故釋籤云無明之性即是智性對般若故今乃引大論文云在菩薩心名為般若二乘之人厭棄三界故名訶惡喜慕空寂故云欣羨故以七識別對二乘所以云二乘識於佛即是方便權智之所攝也陀那七識此云執我何故欲將別對二乘應知二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正使雖忘習氣猶在故楞嚴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故知波浪亦通第七是故習氣乃當執我如云我衣及我鉢等既以六識喻如波浪驗知七識喻之如風八識含藏猶如大海也俟者待也不待言者此有二義一以六合七同為緣因故不待言二以六識現行可解故不待言也。
○次當知下與前融通。
當知三識一一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
○三既以下准例用譬。
既以三德譬金光明還以金光明譬三識也。
○九釋三道文為三初正釋。
云何三道過去無明現在愛取三支是煩惱道過去行現在有二支是業道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生老死七支是苦道道名能通此三更互相通從煩惱通業從業通苦從苦復通煩惱故名三道苦道者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大經云無明與受是二中間名為佛性中間即是苦道名為佛性者名生死身為法身如指氷為水爾煩惱道者謂無明愛取名此為般若者如指薪為火爾業道者謂行有乃至五無間皆解脫相者如指縛為脫爾。
文中初以十二因緣對於三道故云過去無明現在愛取三支是煩惱道乃至七支是苦道也次釋三道之名故云道名能通也無明通行故云從煩惱通業行通識等五支故云從業通苦識等五支通愛取二支故云從苦復通煩惱若從愛取通有又從有通生死例無明通行等可知故不煩文也苦道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三道即三德如義例云問十二因緣束為三道以對三德苦身質礙那對法身答此約理說的相翻對以身對身故作此說實論三體更無前後且論無始苦輪無際與業煩惱不並不別況今文中約於一念以論因緣約此因緣以論三道約此三道以論三德是故三道及以三德並無前後性德三因無時不具豈更問云苦身質礙邪得此意已於下融通文則可解指薪為火者若望指冰為水指縛為脫此喻似疎今以義求火必依薪以況智慧必依煩惱故指煩惱名為般若如指薪為火以無薪則無火無煩惱則無般若故也五無間者若從無間業因而說即五逆是若從果說如南山戒疏引成論云一趣果無間捨身生報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不絕故五形無間如阿鼻相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徧滿故三道文中皆言兩者說文云詞之必然也。
○次當知下與前融通。
當知三道體之即真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
體之即真者如肇論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三既以下準例用譬。
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道也。
○次若見下結例融攝文為三初正明。
若見此十法門若同若異亦是一法門作一切法門相若同若異相相明了即百法千法萬法恒沙塵數亦如是。
孤山云三德望三寶是同以俱是果故望三道是異以彼是因故餘三法等準此說之今謂不然應知上文十法各別名之為異無二無別名之為同例如釋籤十妙十門一理雖同十門事別不思議一十玅恒殊差而不差斯之謂矣是則即同而異雖同雖異而非同異其旨照然何須曲辨。
○華嚴下次引證。
華嚴云一法門無量法門而為眷屬首楞嚴和香丸大品裏珠法華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義。
一法門無量法門為眷屬者一法無量法證於同則俱同無二無別異則俱異名義各殊是故一法及無量法亦同亦異所以名為若同若異總而言之不出體同名異也首楞嚴和香丸者經云擣萬種香為丸若燒一塵具足眾氣此亦證於若同若異也理性如丸此證同也即異而同即同而異觀行如燒諸法頓發名具足眾氣此證異也大品裹珠者經云以眾色裹摩尼珠置之水中隨物變色此亦證於若同若異也真性如珠體習性如物裹聞教如置水習發如現色理性不殊此證同也而能現於諸法之色此證異也即異而同即同而異法華一地所生者一地無差別此證同也所生三草二木此證異也即同而異即異而同涅槃大海水浴者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之水理具諸法猶如海水修觀如浴行攝一切名之為用此亦證於即同而異等並由理具方有事用如地具桃李喻實中有權無差即差準上思之。
○次料簡文為二初問。
問若一法即是諸法者唯說一法何用餘法耶。
三德一法既即九法及一切法佛但應說三德一法何用說於餘九法等。
○次答。
答佛為悅一切人宜一切人對一切人悟一切人若徧說之多有利益一說尚令生種種解徧讀諸異論即知智者意故種種說令得一切解麤言及輭語皆歸第一義皆是示人無違諍法即其義也。
答意者一說尚令生於四悉種種之解何況徧說是故徧讀諸異論種種說之令得一切解也麤言等者此引大經世王得悟說偈之文以明雖異而同也且約十法明麤輭者三道三識為麤餘八法為輭麤輭雖異第一義理則無差別示人無諍者此亦明於即異而同故無違諍然大論中本斥三藏以為諍法即以衍門名為無諍今則但以十法不同恐人生諍故示十法無二無別名為無諍但在於圓耳。
○三料簡十種三法者上文正釋即是十法同異之相今文料簡料簡乃是十法淺深之相若不辨於十法淺深將何以簡大小偏圓故前謂之分別深淺意在於此又輔行云欲釋新伊應須先了他人異釋方免舊伊縱橫等過乃至邪宗橫計等失故塗灰外道亦計大自在天具足三德云法身充滿法界報身居自在天化身隨形六道況大小諸師釋義為是義故須揀淺深於中為二初標。
三料簡者初料簡三德。
○次正料簡文為十初簡三德文為三初簡偏又為三初簡三藏教。
若指太子相好體為法身法身在前樹王下時明無漏慧三十四心為般若般若在中八十滅度燒身不受後身為解脫解脫在後異而且縱法身時無般若般若時無解脫解脫時無般若法身此即三法各異斯乃阿含三藏數家所用此之三意悉不得稱常樂我淨也。
若指太子至法身在前者此因中悉達太子之體丈六之質而為法身故此法身則在於前諸樹之中菩提之樹最為第一故名樹王明無漏慧三十四心等者此依大論云下地諸惑因時未斷至樹下時乃以九地九品思惑通名一九故云三藏菩薩位同凡夫以九無礙及九解脫合為十八并見道中八忍八智合十六心總前乃成三十四心若準俱舍婆沙之意下八地惑初修禪時先已斷竟唯非想地九品見思全在是故但以三十四心斷於非想見思之惑以根勝故不復更修下八地定然雖已斷下八地惑未斷非想但是有漏故大論中沒有漏名至樹王下方云用於三十四心斷於三界見修之惑是故此時方得無漏名為般若耳不受後身者今此即是最後之身既乃滅度灰斷無餘是故更不受於後身何者若受後身則有生死今既永盡故無後身此之三德既有三時初中後殊是故名為異而且縱文中從於法身時無般若已去即是釋於縱異之相解脫時無般若法身者灰身故無法身滅智故無般若止觀中引小乘三師說三德義今此即彼所引小乘第二師也故止觀云先有相好之身次得種智般若後滅身智方具解脫既有前後上下之義譬之縱三點水也輔行云先得好者謂百劫已滿也次得種智者謂三十四心也後滅身智者謂八十入滅也此既即是阿含三藏小乘數論之意是故不得稱此以為今經圓妙三德故須簡之。
○若指空境下次簡通教。
若指空境為法身是本有照真之慧為般若般若是今有子果兩縛盡為解脫解脫是當有異而且縱斯乃三乘通教中所說前代探明大乘人所用亦不得稱常樂我淨。
此指空境名為法身異前三藏相好之體丈六之質然三藏中亦有指於空理法身如須菩提在石室中觀諸法空得見法身又前三藏指於因中相好之體法身在前若至成佛乃名五分法身無作戒為戒身無漏禪為定身無漏慧身二種解脫為解脫身一有為解脫謂無漏智相應二無為解脫謂一切煩惱無餘又盡智為解脫身無生智為解脫知見身須知五分法身之中慧身即是三十四心般若之義故但指前相好之體為法身耳照真之慧者無生之慧也子果兩縛盡為解脫者前三藏中八十滅度為解脫者此語無餘涅槃為解脫耳以三十四心斷於見思即子縛已盡故也故大經云眾生繫縛名色名色繫縛眾生師子吼難云若有名色是繫縛者諸阿羅漢未離名色亦應繫縛佛言善男子解脫二種一者子斷二者果斷言子斷者諸阿羅漢已斷煩惱諸結爛壞未斷果故名果繫縛不得說言名色繫縛雖未斷果必定斷故煩惱即是果家之子陰果即是子家之果故子縛盡名有餘涅槃果縛盡名無餘涅槃涅槃亦名解脫故也三乘通教者三乘共行十地通當教之義也前代探明大乘人所用者玅玄云舊云成論探明大乘解菩薩義此則不然論主自云今正明三藏中實義實義者空是人師豈可誣論主邪然止觀云成論所明我人本無雖有法浮虗非有論師不知三藏小乘成論空門實法浮虗便謂浮虗同於般若如幻如化遂引大品共般若義以解成論浮虗非有而不知觀幻有與浮虗不同由是相承皆云成論分通大乘南山亦謂四分成論分通大乘今家諸文並皆不許(云云)是故前代探明大乘成實論人所用三乘共般若意亦不得稱三德圓妙何者縱如論人謂成實論探明大乘亦乃只是共般若耳且非不共般若之意況不共般若義通別圓今經三德尚非別教不共般若豈是通教共般若邪。
○若如真諦下三簡別教。
若如真諦師明法身具四德般若解脫各二。
真諦所明如前已引彼料簡文。
○從此乃下今家破也。
此乃橫而且異乃別教一途所明而真諦師偏用當知法身可稱為德般若解脫無德可稱不會無量甚深之高廣亦不得稱為經王。
橫而且異者異即縱也法身般若解脫具德多少不同故名為橫又謂法身是本有般若是現有解脫是當有復名為縱前文既斥乖於圓別故非別教通方之義但是一途耳言一途者即一往也以別教中三德縱橫義趣非一法華文句云性德三如來名橫修德三如來名縱前法次報後應亦是縱義而真諦之說雖乖圓別之旨亦是別教一途之所收故真諦偏用深乖圓意當知法身可稱四德而般若解脫無四德可稱故知真諦不會今經法性深廣經王圓妙矣。
○今所明下次顯圓。
今所明三德如上說一一皆具常樂我淨論廣則無量論高則甚深。
即指如上正釋中說法身般若解脫一一皆具四德又復論於深廣等義故止觀云今明三德皆不可思議那忽縱橫一異此約理藏釋也身常智圓斷具一切皆是佛法無有優劣故不縱三德相冥同一法界故不橫種種建立故不一同歸第一義故不異此約行因釋也即一而三故不橫即三而一故不縱不三而三故不一而一故不異此約宗用釋也。
○若諸學人下三斥迷。
若諸學人聞諸經之王四佛所護不解此意如牛羊心眼不足論道也。
不達今經法性深廣諸經之王圓妙之意但作小乘偏漸之解喻如牛羊心眼不足以論圓常妙道也以無信解智眼分別淺深猶如牛羊心眼不辨方隅故也簡下九法一一皆須作此斥文但是文略耳。
○次料簡三寶者準前亦應合有顯圓亦是文略耳下去準知於中為二初簡藏教。
料簡三寶者若指樹王得道為佛寶轉生滅四諦法輪為法寶度陳如等五人先得智眼明覺者為僧寶由是三寶故到于今即有相從三寶者此乃阿含中所明階梯三寶亦是數論宗用也。
生滅四諦者止觀云苦集是世間因果道滅是出世間因果苦則三相遷移集則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雖世出世皆是變異故名生滅轉者度也轉度此法入於他心令彼得悟輪具二義一轉義二摧碾義以四諦輪轉度與他摧彼結惑如王輪寶能壞能安法輪亦爾壞煩惱怨安住諦理陳如等五人者一陳如二頞鞞三䟦提四十力迦葉五拘利太子眼智明覺者苦法忍為眼苦法智為智苦比忍為明苦比智為覺餘三諦亦爾由是三寶者法華云即趣波羅奈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阿羅漢法僧差別名故到于今者始自佛日故到于今雕檀泥塑貝葉黃卷染衣剃髮以像末住持三寶從於佛三寶而立故名相從既次第不同故喻階梯耳。
○次簡通教。
若指樹王得道為佛寶所說無生四諦為法寶二乘菩薩脩真無漏斷結成聖理和為僧寶者此亦三乘通教中所說探明大乘人所用此兩種三寶並無常樂我淨。
通教中樹王得道為佛寶者初成正覺大見寂場別圓之佛小見鹿苑三藏之佛今通佛者即二酥中所見之相故不須以兩處初成而為妨也無生四諦者止觀云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法本不然今則無滅一切皆空故名無生二乘菩薩修真無漏者三乘同以無言說道斷惑成聖也言理和者通教無生迷真輕故從理受名耳言此兩者總結藏通也。
○若指華王下次簡別教。
若指華王世界坐蓮華臺成道為佛寶所說恒沙佛法無量四諦為法寶四十一賢聖為僧寶此則異前雖非階梯未是同體亦非金光明所譬三寶也。
華王世界亦言華藏世界具如華嚴華藏世界品中所說寶華王座亦如華嚴又梵網云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王座舊攝論云大蓮華王清淨世界新攝論云大寶華王清淨佛土坐蓮華臺亦如華嚴又梵網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成道為佛寶者即舍那報佛也恒沙佛法無量四諦者止觀云分別校計苦集道滅一一皆有無量之相四十一賢聖者三賢十聖及等覺也此則異前者報佛異前勝劣兩應法僧準知雖非前兩階梯次第未是同體還成別相何者以別教中三寶條然亦非今經圓妙三字之所譬也準前顯圓此亦應云今所明三寶如上說一一皆具常樂我淨等亦應斥云若諸學人不解此意如牛羊心眼等是故圓頓三寶融妙佛寶如云虗空為座一成一切成毗盧遮那舍那釋迦皆徧一切無一異相法寶即是無作四諦僧寶即是始初發心終訖補處故此三寶名為同體何者法名不覺佛名為覺佛即是法法即是僧豈可條然下八三法準此思之。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上
卍續藏第 20 冊 No. 0359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中
永嘉沙門釋 從義 撰
○三料簡三涅槃文亦為二初簡世人及邪。
料簡三涅槃者若饑得食病得差獄得出獼猴得酒旃遮婆羅門飽食指腹皆是世人暢情為涅槃爾若計非想定無想天為涅槃者此是邪見妄謂涅槃爾。
謂暢情為涅槃等者涅槃是安樂之法而安樂名通故此涅槃等非大涅槃也章安云涅槃安樂亘十法界梵行品云寒地獄中若遇熱風以之為樂熱地獄中若遇寒風以之為樂獼猴得酒則能起舞餓鬼飢渴得食則飽亦名涅槃修羅怖畏得歸依處如貧得藏如病得差如是安樂亦名涅槃檀提婆羅門飽食撫腹我今此身即是涅槃此計欲界果報法為涅槃阿羅羅仙得無相定此計色界法為涅槃鬱頭藍弗得非想定此計無色界法為涅槃無想定者留色滅心情謂無想其實想在外人不識計為涅槃若非想定但是不緣前來識處故名非想又不緣於前不用處名非非想此定雖無麤煩惱而有細煩惱十種一受二想三行四觸五思六欲七解八念九定十慧外人不識計為涅槃實是暗證具足苦集垂盡三有還墮三途豈是涅槃畢竟安樂乎。
○若多貪下次簡前三教。
若多貪欲人得不淨觀為涅槃者此乃四善根方便行人涅槃也若三界煩惱盡證有餘涅槃焚身灰智入無餘涅槃菩薩未得此涅槃此即阿含中析法二乘之涅槃若三乘人同盡子果兩縛即是通教中共涅槃若指中道如理為性淨涅槃中道智為圓淨涅槃同緣出世薪盡火滅為方便淨涅槃三種各別互不相關是為別教涅槃若言但有性淨方便淨兩涅槃不明緣因涅槃各別不融者還是別教非今經所譬涅槃也。
偏多貪欲入得不淨觀乃是外凡五停中一準例慈心數息念佛因緣可知故此外凡乃是內凡四善根人方便涅槃良以外凡即是內凡之方便故亦可謂之多貪欲人得不淨觀而為涅槃斯乃可入四善根人內凡涅槃文中語略總而言之應兼七賢方便涅槃故章安云此計二乘方便法為涅槃也三界煩惱即是見思煩惱子縛雖斷有餘果縛尚存焚者燒也焚身即是戒身定身及二解脫灰者死火也滅智亦然故云灰智也灰智即是慧及知見身智俱盡故曰無餘章安云此計二乘果法為涅槃也此約二乘若論菩薩但是伏惑位既同凡是故未得有餘無餘故此乃是阿含三藏二乘耳通教三乘同證安樂名共涅槃別教涅槃中言薪盡火滅者機緣為薪逗應為火眾生機盡聖應亦亡此約大乘若約小乘佛身為薪智慧為火慧依報身身滅智亡故前兩教灰身滅智即此意也若言但有性淨方便兩涅槃等者此舉地人所說故妙玄云地人言但有性淨方便淨今家破云若將修因所成為方便淨者以薪盡火滅為何等邪今以理性為性修因所成為圓淨薪盡火滅為方便淨以三涅槃類通性淨即正因圓淨即了因方便即緣因所言不明緣因涅槃者以由地人錯將圓淨為方便淨是故地人說方便淨但是今家所明圓淨是則地人雖說方便還是不明緣因涅槃以方便淨緣因涅槃乃是薪盡火滅故也彼未說此故云未明耳復次地人雖說性淨及方便淨體非相即故更斥云各別不融還成別教有二無一故非圓妙也。
○四料簡三身文為三初簡偏文為二初簡藏通又為二初簡三藏次簡通教文為二初正簡藏通二教。
料簡三身者若取樹王下佛為真身神通變化猨猴鹿馬為應身不明三身者此小乘析法意爾若取即事而真為真身化用為應身不明三身者此體法中意爾。
言體析者三藏名假而法實折實使空如破柱令空大乘名實皆假自相是空如鏡柱本自非柱不待柱滅方見於空即影是空不生不滅不同實柱即事而真為真身者即前文云指空境為法身也化用為應身者亦指神通變化猨猴鹿馬之相為化用耳然三藏教神通變化但是依根本禪定一心作一不得眾多如化主語時化事即語化主默時化事即默語默既爾餘儀亦然以非任運真化故也若通教中化用為應乃是依於無生之理不以二相應諸眾生故使眾生各見不同也次料簡文為二初問意者若如上說即事而真名為真身化用為應者是則通教樹王下得道丈六之身既非即事而真之法又非化用鹿馬之應為是何身所攝邪次答意者通於二身初明從事一往而說樹王下佛丈六之身乃是應同人界之像則屬應身故止觀輔行引大論云現作丈六之形者示同端正人耳或復現作師僧父母猨猴鹿馬一切色像等又一解者前且一往寄事而說判屬應身今此一解則是二往故屬真身於中先例別圓大乘心中智合中理智與體冥函蓋相應為真法身今此通教亦復如是從事而說體是人像雖是應身即事而真還同空境此則豈非亦屬真身是故通教即事而真名為真身例如別圓中智合中理名為法身耳故此法身亦名真身空中為理斯之謂也次若依下簡別教者法身是真實二身不真實奪之雖則乖於圓別與之亦是別教一途故真諦之說非今所用之譬也。
○次若言下顯圓文為二初明三身。
若言三身皆真實至理是法身契理之智是報身起用是應身應身是實佛所化皆實不虗大經云不淨觀亦實亦虗非實不淨作不淨想是為虗能破貪心是為實應身例爾非本體故為虗能利益故為實今取實邊不取虗邊故言三身皆實是今所用。
皆實者法報屬實此則可解應身是實者以應身是智與體冥能起大用故既是法報實佛所化是故應身及以法報皆實不虗故引大經不淨觀例非實不淨作不淨想此是假想所以為虗雖是假想又能破於貪欲之心復名為實應身例此但是隨機種種假設云云自彼於我何為隨機假設既非本體所以名虗雖則假設又能利益一切眾生故復名實今但取其利益實邊不取種種假設虗邊是故前云三身皆實正是今經所用之譬也。
○次若復下例。
若復圓論三身皆實皆虗皆亦實亦虗皆非實非虗。
通四句孤山云報應即法故三身皆實法即報應故三身皆虗約事則三身相對為雙亦約理則三無三相為雙非四明云圓說三身舉一即三各有四句報身真證故實應身假設故虗法身平等遮照皆雙三身互具四句皆融今謂不然何者別論三身皆真實一句既如上說而三身皆虗等三句準之可解何以故至理本無三身但是隨順世間假施設故豈非三身皆虗雙亦雙非但是俱照俱亡三身之虗實耳。
○當約等者結束向意。
當約三身並作四句如別記(云云)。
故知三身既通四句即是三身並四句也言並作者即一一身皆有四句也此意難見今更言之且如法身作四句者至理不變法身實也隨世假立法身虗也雙亦俱照第三句也雙非俱亡第四句也法身四句既爾報應四句準知故云當約三身並作四句也何者文中既云應身非本體故虗當知三身皆是假立非本體故虗也人不見之徒事文記(云云)如別記下注云云者例如法華文句云四句詮量其義已顯為未解者更以常等四句料簡先別作次通作別者法身非常非無常也報身常也應身亦常亦無常也自金剛心通至凡夫無常也通者通途圓說一一如來悉備四句應知彼文通途圓說一一如來皆備四句可例今文三身並作四句之義何者實即是常虗即無常雙亦雙非思之可解。
○問三字下三準例用譬文為二初問次答為二初正答又為二初明義。
問三字譬三身亦得譬一身二身四身無身不答佛赴緣以三字名經義家作三身解釋若得意者作四三二一無義亦復何咎。
通佛赴一類機緣以金光明三字名此經別目義解之家乃以三字作三身譬而解釋之若得譬於三身之意亦可例作四二一無等也復言三者對上兼舉耳言義家者解義之家也亦如下文云上來舉譬多是義推之例也亦復何咎者義推無壅有何過邪。
○下經中悉有其文等者次示文通。
下經中悉有其文若作四身者新本云釋迦牟尼能種種示現此則開出應化是為四身若作三身者即有三身分別品專論其義若作二身者佛真法身猶若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若作一身者新本云一切諸佛以真法為身若作無身如來行處淨若虗空而復遊入善寂大城虗空中則無三之數此是無身之文。
非但義通而佛經中悉有其文故真諦譯新本云釋迦牟尼種種示現名為化身亦可於此化身之中開出應身故云開出應化也現同始終名應無而欻有為化若不開者應即是化故新本中謂之化身又云千百億化身亦是此意也故於釋迦種種示現之中開出應化即是四身之文也三身分別品亦指新本也專論其義者三身之義也如前具錄止觀輔行引彼經文二身則指讖譯今經也一身無身其文可解今經天王讚佛既云佛真法身猶如虗空學四明者何得輙云法身理體相相宛然妙玄文句皆判龍女說偈讚佛具相三十二名為應身何不思之問若以具相為應身者化城喻品文句那云具相三十二是法身邪答此約三德消文便故何者以一切智是般若德以真實滅是解脫德故以具名為法身雖以具相而為法身須了其旨其旨云何達三十二即法身故尚非報智之無相況是應化之有相約中邊而說則法身雙非約事理而言則法身無相故約事理說達相即無相若乃直以四八之相便是法身不論達相即無相者金剛般若斥為邪道佛頂楞嚴辨其妄見豈不由斯乎普賢觀云釋迦名為毗盧遮那徧一切處涅槃經云我今此身即是法身淨名疏記云歎於應身即歎法身故三十二名為法身乃是達於應身即法身相即無相耳故云佛眼既為四眼之體當知四眼即法身相故使尋相見無相也況無相之相諸相中上請觀記文無相之語以祛世人有相之談若能深達如斯意已則一家諸部文義咸通誠由一以貫之不待二隅備舉也華嚴云法性本空寂性空即是佛法性本清淨如空無有相一切法無相是則真佛體生法師云法身無色觀經疏云法身無像斯等格言那不思之輒謂法身相相宛然法身若乃相相宛然報應二身如何說邪莫不三身皆有相乎進退俱非無所名也是故須知三身融妙不出四句何者若存三身法身定無相報通二義應化定有相若其相即俱相俱無相若但從理非相非無相若事理相對無相即相相即無相情通妙契諍論咸失身相既爾說默例然(云云)問若引四王讚佛法身如虗空者荊谿那云非謂太虗名為圓佛答斯問甚善能破羣疑具如十六觀經疏往生記亦如今經文句新記釋四王讚偈中明之(云云)。
○問若爾下次簡用譬盈縮文為二初問。
問若爾云何以金光明譬四身二身一身無身。
可解。
○次答。
答若以義名譬盈縮由義爾若譬四身者取光明之上有煜爚之?文云金光晃曜此是譬四身之文若譬三身如即所用若譬二身金是正體光明只是功能以此為譬若譬一身但舉於金以為正譬光明既是枝末非正所論若譬無身者至寶以無貪為金楊震四知亦以無貪為金今以世之至寶譬出世之至理彌會文義也。
答中云以義名譬者名字去聲即以譬擬法是以義名譬也既以義名譬故譬之盈縮亦由於義爾故云盈縮由義也盈縮者進退增減也煜(余六切)爚(以灼切)者光明之焰也又盛也?字當為焰字煜爚之焰即晃耀也故引證云金光晃耀煜爚晃耀欻有欻無可譬化身也若譬三身如即所用者此如即今上文所用也若譬二身金是正體等者亦如文句引他人云鑛石中金金體乃非光非明不妨約金論內外用法性非宗非力亦依法性起於宗力故知金體可譬真身光明既是體上功能有內外用可譬應身若譬一身但取正體其義可知譬無身中引楊震四知者後漢書列傳云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年五十乃始仕州郡大將軍鄧隲聞其賢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故楊震公廉清白乃是國之至寶故以無貪為金也以世間無貪至寶之金喻於出世無相至妙之理彌益會通文之與義也。
○五料簡三大乘。
料簡三大乘者若約因緣六度大乘者此還是三人名別義同也若約三人同用無生斷煩惱三人同乘一乘此則通教中乘也若理隨得三乘體相別異不同者此則別教中乘也三種並為得乘方便所攝也正法華中明象乘足三為四羊鹿牛乘為得乘所攝象乘即是理乘如今之所明三乘也華嚴中明四乘三乘亦為得乘所攝佛乘正是今之三乘義也。
若約因緣六度至三人名別義同者此簡三藏教也故妙玄云三因大異三果小同釋籤云諦緣度殊故因大異俱斷見思三乘微異故果小同諦緣既是開合之異故今但舉因緣六度則兼四諦法華文句別以聲聞四諦為小支佛因緣名中菩薩六度為大今文通途舉之故云因緣六度大乘意則別以六度為大乘耳三人名別即三因大異也義同即三果小異也又三人名別義同者三人所觀諦緣度等名目雖異其義大同何者諦緣開合義同可知菩薩六度亦何出於四諦因緣是故菩薩最初發心緣四諦境起四弘誓修六度行於四門上治其六蔽且六蔽初即是慳蔽慳蔽乃是煩惱集諦集招餓鬼即是苦諦觀苦集而行布施即道諦也此苦集息即滅諦也治慳既爾治餘亦然故諦緣度皆可通故三人修之故云義同耳不然豈有慳貪破戒等聲聞緣覺邪諦緣度三其義既同但約自行化他而揀則有三乘大小等異也通教中言三人同用無生至同乘一乘等者玅玄云三因大同三果小異釋籤云俱學般若故因大同同坐解脫習盡不等故果小異同一解脫故云三人同一乘也通教中乘者中字但是語助而已別教中乘中字例然別教三乘體相別異者妙玄云以緣修觀照為乘體諸行是資成以此二法為緣修智慧慧能破惑顯理故用智為乘體而攝大乘論明三種乘理乘即是道前真如隨乘則是觀真如慧得乘即是一切行願重習無分別智契無分別境而此三乘前後未融何者九識乃是道後真如真如無事智行根本種子皆在梨邪識中熏習成就得無分別智光成真實性是則理乘本有隨得今有道後真如方能化物豈非縱義三乘悉為梨邪所攝豈非橫義既有縱橫則非涅槃真伊所喻當知此乃界外一途之法門耳不可被於末代重痛眾生也三種並為得乘方便所攝者前三教三種乘並為圓教三乘之中得乘方便所攝也以前三教之乘悉是圓乘方便故也此乃體內之方便耳故妙玄引經云佛自住大乘是理乘也於道場知已是隨乘也導師方便說是得乘也故方便說即前三教三種之乘耳正法華中明象乘足三為四者即妙經中明大白牛車足羊鹿牛車之三為四也故羊鹿牛喻於昔日三乘之異故昔三乘並是圓教得乘方便所攝耳若正法華中明象乘及妙經中明大白牛車即是圓妙理乘故此即如今之所明別題三字以譬三乘圓玅四德也文句記云正法華中亦先云象馬羊後乃各賜大白象車同一梵文誰非誰是(云云)象乘即是理乘者此約乘體而言也體必眾寶莊校白牛引駕則三乘備矣故云如今之所明三乘也文句記云準對三德應車體中分正及緣對牛為了此則義當修二性一一復具三高廣不二故妙玄云圓教以真性軌為乘體只點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觀照只點真具性法界包含乃是資成三法不一不異(云云)華嚴中明四乘者釋籤云謂聲聞乘支佛乘菩薩乘佛也若約地相教道四皆未融今從地實證道故取佛乘同今圓妙一乘具三乘也華嚴之大必兼於小故通舉四乘耳況復約菩薩觀知四乘之相故不須以小乘妨於華嚴之大。
○六料簡三菩提。
料簡三菩提者如請觀音云修三種清淨三菩提心此即緣三乘人心而修心也乃是方便菩提所攝若緣真如實理發菩提心者或緣如來智慧說法發菩提心者或緣如來神通變化發菩提心者亦非今所用文殊問般若云無發是發菩提心又若一發一切發是發菩提心又若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是發菩提心如此菩提即一而三並今所用於一而論三於三而論一爾(云云)。
請觀音經三乘發心乃是方便菩提心攝準前料簡三種大乘三種並為得乘所攝其義可知若緣真如或緣智慧或緣神變既皆言或即是各各不融之相是故亦非今之所用雖非今用準前文意亦可並為方便菩提之所攝也文殊問般若云無發是發菩提心者即畢竟空也又若一發一切發是發菩提心者即空不定空空必具於不思議假也又若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是發菩提心者即空假不二名為妙中雙遮雙照也是故結云即一而三並今所用也於一論三既爾於三論一亦然注云云者良由於此孤山云文殊問者問字誤也應作說字有文殊問菩提經有文殊說般若經今引文殊說般若經耳然止觀中引文殊問經云破一切發名發菩提心常隨菩提相而發菩提心又無發而發無隨而隨又過一切破過一切隨雙照破隨名發菩提心如此三種不一不異如理如事非事非理輔行云此有三經同為一卷初卷題為文殊問次卷題云伽邪山頂後卷題云象頭山今文所引多是伽邪山頂經三經並是文殊發問義味大同故今引云文殊問經隨即是假破即是空雙非雙照即是中道此約法界無緣大慈而發心也故與今文圓妙發心無二無別。
○七料簡三般若。
料簡三般若者問般若至忘至寂云何分別諸法耶若一切智觀慧眼見見法皆非法道種智觀法眼見見非法皆是法一切種智觀佛眼見見法非法非非法雙照法非法若三智三眼一時圓觀一切法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五眼具足成菩提汝所問者乃是眇眼所見偏觀所觀與則是曲見奪則墮尼犍也。
問般若至忘至寂云何分別諸法者此約但空般若為問也但空般若如頗棃珠不能雨寶亦如得銅不能照面若不但空甚深般若如如意珠雨寶無盡亦如明鏡萬像具彰並由理具方有事用不許心具妙理徒施故不可以但空般若而難甚深妙空般若具於妙有也答中言一切智觀慧眼見見法皆非法者從假入空也道種智觀法眼見見非法皆是法者從空入假也一切種智觀佛眼見法非法非非法雙照法非法者因前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遮雙照也若三智三眼一時圓觀等者以此驗知三眼智約次第義即是別教非今所用故此所明三智三眼一時圓觀一切法等乃是今文所用之譬也一切法寂滅相等者此文存略止觀具云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名一切種智此智觀三諦者若言一相寂滅相即是觀於中道若言種種行類相貌皆知即是雙照二諦也三智既圓五眼必具三諦若融能所乃妙諦觀無別方成圓頓如汝所問至忘至寂斯乃小乘眇目偏觀但空斷無之般若耳故與而言之乃是偏小曲見奪而言之乃是外道尼犍斷見非是圓頓行大直道空中之理本具妙假之意也言眇目者說文云一目小也故法華云眇目矬陋言尼犍者此云不繫也出家外道之通稱也然偏空無物妙理本具一家諸部文義雖顯學者猶迷故不獲已更略言之法華文句云體即實相無有分別用則立法差降不同無住無相即無差別立一切法即有差別差別如卉木無差如一地地雖無差而能生於桃李卉木差別等異桃李卉木雖差而同是一堅相若知地具桃李即識實中有權解無差別即是差別若知桃李堅相即識權中有實解差別即是無差別由是明之大師正以地具桃李喻於空中實相本具三千妙假之諸法耳故金錍云若不許心具圓頓之理徒施一家所立不思議境於一念中理具三千故所變處無非三千故至止觀正明觀法並以三千而為指南良由於此以無三千妙假本具而實相空中乃成偏空但中故也圓理徒施蓋由此也四明不曉空中實相本具妙假三千諸法便謂實相相相宛然遂立空中之理自有三千之相此與一家諸文不合何者輔行云一家觀門永異諸說該攝一切十方佛法良由觀具具即是假又云別教已還尚不識具況識空中又云故知具一切法即是於假如此等文皆明性具三千是不思議假與法華文句云若知地具桃李即識實中有權不亦同邪是故當知實相故則三千亡絕矣若謂不然輔行那云假即空中乃達理具即中釋籤那云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況釋籤云若以心性觀彼界如界如皆空豈非三千即空亡泯無相乎又云常具諸法豈非三千即假雖亡而存乎又云非空非具豈非三千即中雙遮二邊心性不動乎又云而空而具豈非三千即中雙照空假乎又云非遮非照豈非三千三諦三觀俱不可得乎得斯意已方見今文三種般若圓妙之旨何者約事理而說則是觀照實相般若之理本無諸相而具方便般若之事諸相宛然如地具桃李即識實中有權也若約中邊而說乃是實相般若本非寂照而具寂照兩種般若二邊之相也地具桃李喻意可識若即邊而中即事而理乃是桃李堅相權中有實差即無差耳何有諸法相相宛然邪四明不曉聞說空中亡泯寂絕輙便破云與而言之幻有即空奪而為語外道斷見若爾法華文句云非但光宅不知實智無若干梁代諸師皆不知實智無若干文句記云四教實智皆無若干豈圓實智更有若干又云實智尚無阿鼻等豈是幻有即空外道斷見邪具如金錍不二門記廣辨其謬(云云)。
○八料簡三佛性。
料簡三佛性者真諦師云正性在道前了性在道中緣性在道後此一往別說推理不然華嚴云一中具無量大品云一心具萬行淨名云舉足下足具於佛法矣法華云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涅槃云金剛寶藏具足無缺但有淺深明昧之殊爾。
破真諦云一往別說者例如玅玄引攝大乘明別教三乘是界外一途之法門耳引華嚴云一中具無量等者通途證於道前道中道後一一圓具三佛性耳但有深淺明昧之殊者以道前道中道後不出六即之位故義開六即名智淺深由淺深故乃論明昧應約六即迭分淺深明昧之相(云云)故妙玄云若知三軌即三佛性是名理佛性五品觀行見佛性六根相似見佛性乃至等覺分真見佛性妙覺究竟見佛性是稱妙也又妙玄中十種三法皆約六即若爾今文淺深明昧亦可例通餘九三法然淨名疏引大品云諸法雖空而能一心具足萬行又止觀中明假觀云但觀空智能令不空於一心中點示萬行即發法眼徧知法藥故名假觀也華嚴云一中具無量無量中一等一多相即而輔行云能了妄念無一異相達此無明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能照於一多相即等故知法華一切智願及大經云金剛寶藏具足無缺等皆是真空不礙玅有理必具事意彰三諦不出一心耳人不見之誠堪愍矣。
○九料簡三識。
料簡三識若分別說者則屬三人此乃別教意非今所用若依攝論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圓意土即阿陀那染即阿棃耶金即菴摩羅此即圓說也問如經云依智不依識既云三識此那可依答經言不依識者是生死識今則不爾今言依識者是智之異名名清淨識又道前通名識道後轉依即是智慧(未詳)。
言若分別說則屬三人是別教意者如前文中別以三識分對二乘菩薩及佛各別不融乃是別意若約三人一一具三方成圓意是故前文於別對後即便融通三識一一皆具四德常樂我淨與夫三德無二無別也若依攝論如土染金等者以土染金三不相離可喻圓教三識一念也然妙玄中引攝論云如金土染淨染譬六識金譬淨識土譬棃邪識此與今文以譬對法有同有異金譬淨識金同今文金譬菴羅染譬六識土譬棃邪與今全異者以妙玄中取事中染汙故譬六識今取根本染汙故對棃耶耳然玅玄中既以染譬六識應合六七共為緣因故知六七皆喻於染而玅玄以土譬棃邪者此取土有含藏種子之義如棃邪中有生死種子智慧種子也今文以十譬陀那者此取第七識所持諸法以助藏識執持諸法故也是則妙玄及以今文各隨義便所以法譬對當不同耳然攝論云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汙分二清淨分三染汙清淨分依何義故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三無性論云一切諸法不出三性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三真實性分別性者諸名言所顯諸法自性依他性者謂待因緣顯法自性真實性者謂法如如云云)分別性為染汙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汙清淨分依如此義故說三分於此義中說何為譬以金藏土為譬譬如於金藏土中見有三法一地界二金三土於地界中土非有而顯現金實有不顯現此土若以火燒煉土則不現金相自現此地界土顯現時由虗妄相顯現金顯現時由真實相顯現是故地界有二分如此本識未為無分別智火所燒煉時此識由虗妄分別性顯現不由真實性顯現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煉時此識由成就真實性顯現不由虗妄分別性顯現是故虗妄分別性識即依他性有二分譬如金藏土中所有地界(云云)然今文云如土染金及妙玄云如金土染淨者此恐大師引彼攝論法喻之文隨義轉用以譬三識耳以論地界不出於土故且置之但取金土兩種之喻及以法中染淨之說共成三識之譬故也亦如玅玄引地論云金藏說佛甚微智空有不二不異不盡然彼論偈但云自體本來空(句)有不二不盡(句)是則彼論但說三句而無第三不異句也今家引之乃是準義增加句法耳具如大部補注中示(云云)經云依智不依識者即涅槃等經也法界次第云照了之心名之為智妄想之心名之為識故今文云識是生死也識是智之異名名清淨識者三識即是一心三智皆具四德也智識籌量無所染著故名清淨故妙玄云菴摩羅識名無分別智光若無分別即分別者當知七八皆名智光又道前通名為識者道前猶屬凡位是故通名為識此生死也道後轉依即是智慧者道後即果證之後此顯識是智慧也言轉依者妙玄云若棃耶中有生死種子熏習增長即成分別識若棃邪中有智慧種子聞熏習增長即轉依成道後真如名為淨識釋籤云轉於染依而依於淨是故在染則種子依棃耶在淨則轉於能依以成第九注云未詳者四明云潛斥之意耳唯識論轉於八識以成四智乃是教道一途之說既是菩薩所造之論不欲顯言其非故但注云未詳如諸文中破古多云此語難解故知未詳不異難解也今謂不然何者今文兩解並是今家所立正義況復道後轉依之義亦與玄籤所明三識即一論三即三論一大旨是同故非潛斥唯識論意若云菩薩造論不欲顯言其非但潛斥之者妙玄那忽彈龍樹云天竺大論尚非其類莫以中論相比等由是言之非潛斥矣應知未詳即章安自謂大師所說道前名識道後轉依即是智慧未暇詳廣委悉明也而妙玄既釋籤又解故今不可得而詳之矣例如妙玄及止觀中皆云若依普賢觀則以五品在十信內而章安觀心論疏乃云普賢觀明五品即十信未詳若謂今文未詳兩字是潛斥者觀心論疏未詳兩字豈亦然邪故寧僧錄撰四分鈔音義指歸云言未詳者辭有詳略言未詳者即不廣述刪古疏也今亦例然故知未詳即未暇廣明轉依之義耳非潛斥之辭也然普賢觀以五品在十信內如大部補注中示(云云)故章安有兩處未詳之文今皆詳之以貽後學。
○十料簡三道。
料簡三道者問界內可有十二輪轉三道迷惑界外復云何答寶性論云生界外有四種障謂緣相生壞緣即無明為行作緣即煩惱道也相即結業即業道也生即名色等是苦之初壞即老死是苦之終即苦道也有此四障障於四德緣障淨相障我生障樂壞障常四障破四德顯也。
引寶性論明界外十二因緣者妙玄止觀皆作是說與今文同但彼又云二乘之人雖有無常苦空無我等對治於佛法身猶是顛倒故有無明等也所以然者降佛已還皆有無明無明潤業那得無苦此十二輪雖不退界墮下不妨從無明輪至老死輪從老死輪至無明障於實理也凡界內之名通於界外者名同體異若不爾者此與二乘所斷何別應知今文四種之障障於四德障德若異猶是教道德障融妙方是今經三字所譬之三道也。
○四附文釋文為二初標。
第四 經文立名者。
前云附文今云依經文依即附也四明云前作譬釋葢為古師不知三字從法得名謂是譬喻大師見他譬法不周是故同他用譬擬法然而三字是法非譬茲自立附文當體今謂不然何者前既標云今釋名為五何謂之以譬擬法同他用譬從茲自立附文當體若謂三字是法非譬為非以譬擬法之譬為非即法作譬之譬任彼答之矛盾斯現(云云)應知古師但是以譬擬法不周乃為今家之所破耳非謂今家以譬擬法橫豎該羅是同他也若謂今家以譬擬法是同他人從茲自立附文當體捨譬從法者顯違下文非今就文而害於譬是故須知以譬擬法即法非譬但隨利鈍親疎不同現題只是金光明耳非單法也故不可云從茲自立附文當體捨譬從法利根親近尚非捨譬況鈍根以利根親近解即法作譬是即無量甚深法性作金光明之譬故也。
○次上來下釋文為四初明來意文為二初略示。
上來舉譬多是義推依文立名顯然可解。
上來所舉別題三字橫竪譬法多是大師用於法性融通之旨及以經王統攝之義推究三字所譬法門橫豎無礙若依經文以別題三字之名顯然可解此葢詳究別題三字所出經文故結集家依於經文云金光明而立別題之三字耳是則第三以譬擬法少分可通古來諸師若乃附文當體二釋一向唯是今家發明故知第三第四第五三釋並是今家用於利鈍親疏之義非謂第三以譬擬法是同他也。
○次何者下徵釋。
何者。
何者兩字即是徵起解釋之辭又公羊傳云將設事類之辭也。
○次義推下兩句雙判譬喻附文。
義推疎遠依文親近。
○次以已下乃是雙釋疎遠親近。
以己情推度是故言疎彼義例此是故言遠用佛口說是故言親即此經文是故言近豈可棄親近而從疎遠耶。
以己情推用佛口說親疎明矣彼義例此即經文是遠近彰矣彼義例此者謂前文中以譬擬法乃是用於諸大乘經三德等義例此所譬法性融通經王統攝橫豎等也豈可等者此意葢言若苟執於第三譬喻復害第四依文親近故云豈可捐棄第四依文親近而獨從前義推疎遠邪下文既云非今就文而害於譬四明何得獨執附文當體二釋而害前來以譬擬法橫豎該羅況復執於附文當體謂是單法殊乖即法作譬之言又今文云義推疎遠乃是大師自以附文望前以譬擬法橫豎比決親疎非謂斥於古來諸師何者以斥古師即前所謂蹙靈鳳於鳩巢迴神龍於兔窟故也而四明云人師推度是故言疎灼然誤矣。
○始從序品下次正釋文為三初總示。
始從序品終乎讚佛品品之中若不說金光明名即說金光明事或一品說名不說事或一品說事不說名或一品名事兼明或一品名事獨說或一品重說名重說事故知品品不空篇篇悉有為此義故依文立名也。
始從序品終乎讚佛者舉其初後中間可知品品即是十八品也若不說名即說事者此乃通途明品品中之所說也或一品說名不說事或一品說事不說名者此別明於十八品中或單說於名或單說於事也如序品云是金光明即是一品單說於名如壽量品云放大光明等即是一品單說於事兩品既爾餘十六品尋文可知不煩委引或一品名事兼明者兼謂相兼即一品中名事俱說也如空品云故此尊經豈非說名又云金銀瑠璃豈非說事或一品名事獨說者獨即單也故此一句收於上文或一品說名不說事或一品說事不說名兩句也為對名事兼明故更加於名事獨說耳或一品重說名重說事者即一品內兩番三番等說名事也如懺悔品數言金鼓之事頻說別題之名餘諸品中準思可見唯四王品名事重重故下文云重說其名重明其事也品品即是不空篇篇即是悉有既十八品中悉有名事為此義故須用第四依於經文而立別題三字之名也品者類也文句氣類相從者節之為品也篇者編簡也古者殺青為簡以韋編之編簡成篇猶今連紙成卷也故春秋左傳序云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四明云名是理名事是事用今謂不然何者金光明事既是事用金光明名豈非乃是事上之名而此事名並由法性理體本具方有世間事用之名是故下文引於稻稈斧柯等事指此等事仍即為名請熟思之豈非今經乃指金鼓光明等事仍即為名若不爾者則名無所召之事事無能召之名矣故知經云是金光明此金光明是此兩字皆是指召金光明事以立名耳四明乃將是之一字專指法性若爾別題應云法性何謂之金光明邪四明難云是之一字不指法性為指何物是金光明今為答之指事為名文義炳然何得難云更指何物四明又云故知別題三字直名深廣法性不從譬喻此文最顯故云創首標名彌為可用也今問四明譬之一字準下料簡自有以譬擬法自有即法作譬而言三字直名法性不從譬者為是不從以譬擬法之譬為是不從即法作譬之譬任彼自答乘違愈彰(云云)今謂依附經文中云是金光明以立別題三字之名此名元是事用之名並由理具方有事用故更立於當體仰則真法俯立俗號全法性事用之名乃是即法作譬耳故此利根親近不妨鈍根疎遠所以用於別題三字事用之名而擬無量甚深法性知只一事用金光明名非但以此譬法亦乃即法作譬四明問他是之一字不指法性更指何物今問四明即法作譬即法兩字若指法性作譬兩字若不指於別題三字事用之名未審作譬兩字為指於何若指法性一何可笑若指別題豈非別題三字金法性作金光明是即法依譬乎何得謂之別題三字直指法性不從譬耶。
○序品云下次別釋文為二初歷舉諸文。
序品云是金光明諸經之王創首標名彌為可用次壽量品四佛俱集王舍城放大光明照王舍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發起其事懺悔品信相夢見金皷其狀姝大共明溥照過夜至旦向佛說之讚嘆品金龍尊王奉貢金皷發大誓願願我當來夜則夢見晝如實說空品云故此尊經略而說之尊經即金光明也四王品六番問答問問之中重說其名答答之內重明其事又以手擎香爐時香煙變為香蓋金光不但徧此大千亦徧十方佛土(云云)大辨功德已下標名舉事其例甚多。
引序品云是金光明諸經之王者只應但引是金光明下句乃是文勢相帶來耳是故次句但云創首標名也創首者始初也彌者益也彌為可用者用此經文首初標於三字之名立於別題是故謂之依文立名顯然可解也引壽量品四佛放光發起其事者四佛之身咸皆金色於金色身既放光明故知即是發起別題三字名下金光明事耳以由序品創首標名既乃謂之是金光明未知是字為指於何是故四佛從金色身放大光明發起名下所召之事名下必有所召之事事上必有能召之名創首標云是金光明是之一字良由於此如何不見妄生建立懺悔讚歎兩品之中有名有事今且引事故云夢見金鼓等也空品之中亦有名事今且引名故云尊經即金光明為眾寶之上故是尊貴之經也問問之中重說其名者即以白佛名為問耳如來述成即是答也如初問中初白佛云是金光明次乃又云世尊是金光明又云此經能照諸天宮殿乃至云是經能滅苦惱又云持經及是經等初問之中重重說名既乃如此下之五問尋文可知今不煩引又復六番問問之中非但重說其名亦乃重說其事如第四番白佛問中云燒種種香變成香葢其香微妙金色晃耀照我等宮又云聞是妙香及見香葢光明普照又云是香葢光明亦照一切諸天宮殿等豈非重說其事乎又第五番白佛問中云見是種種香煙雲葢等又第一番白佛問中云此經能照諸天宮殿照即光明明能除暗是故又云滅苦惱等又云增益身力心進勇銳等又云以淨天眼過於人眼等皆是事用之文也第二第三白佛問中準此可解今且綺文互現故云問中說名答中明事耳答答之中重明其事者若以能召名下之事是則六番述成答中重明其事其文甚多如第一番述成答中云供養供敬此金光明又云若能護念是經典者又云若能護念此經等若乃單從事用而說者如云種諸善根乃至以法治世為人天王汝等今日長夜利益又云與修羅共戰常得勝利等皆是金光明之事用也初番述成既爾後之五番可知所召之事既乃如此能召之名準斯可見故答答之中亦重說名也然則六番述成答中明事之文最彰顯者莫過第四述成答中所以復云又以手擎香爐時煙變為香蓋金光不但徧此大千亦徧十方佛土也注云云者略有二意一者令更引下文云於諸佛上虗空之中亦成香蓋金光普照亦復如是又云諸佛聞是妙香見是香葢及金色光於十方界作如是等神力變化又云汝已能坐金剛座處等二者應知此香蓋等乃是事用金光明耳恐不了者直作理解故注云云故次文中便約三世而簡辨之此香葢等即是未來金光明事然文句中釋此之事仍分二義初約因緣解云人王心存至典是故香作金光迴施必得是故天宮相現次約觀心解云以智慧火然實相香起戒定慧煙實相是真法故言金光戒慧與理冥故徹照無礙既云戒慧與理冥故徹照無礙當知乃是智與體冥能起大用即理之事耳又云實相是真法故言金光者是法性可尊可貴寂而常照金法性為金光是即法作譬耳若爾戒慧與理冥故徹照無礙豈非法性大悲能多利益名之為明邪是故文句觀心文云實相真法及戒慧等不出法性甚深無量乃即法也又云故言金光及徹照無礙等不出別題三字名事斯乃作譬也故即法作譬是金理之事不其然乎故妙玄中解蓮華云法理而制事即此意也然此乃是下文第五當體章意今預明之是故云耳須知第四依文立名但是詳究別題三字名之與事所出之文耳不可於此附文釋中便談全理成事之意若不爾者何殊下文第五當體四明不知此意乃解是金光明云是之一字即指法性不從譬喻此文最顯又解四佛放大光明云從法性金光明起又解空品尊經云以理為尊經也今謂此說略有二失一者濫於下文當體如向所示二者依文立名名必召事是故乃指事金光明而為所召此事此名至下第五約當體釋並由法性理體本具此名此事方有今日別題三字事之與名即法作譬良由於此如何不見直作法性理名而解若作法性理名而解是則別題應須改云法性經也何故謂之金光明乎以此觀之別題三字事用之名須明二義一者並由理具事名方有今日別體事名即當體章之正意也二者若將今日事名以擬本理三德等法乃是第三譬喻之意也是故只一事用之名利鈍皆通親疎俱暢俱即法作譬利根親近其義為正以譬擬法鈍根疎遠其意屬傍雖有傍正親疎利鈍一不可廢何得於中妄生去取大辨功德已下標名舉事其例甚多者大辨品云若經中有失文字等又云是說法者廣宣流布是妙經典又云復令眾生得聞是經等功德天品云思惟是經又云聽是經已又云金山照明如來又云金銀七寶等又云若有人能稱金光明又云園名功德華光有最勝園名金幢七寶極妙又云寶華瑠璃佛等此之兩品名事既如此多下去諸品讚佛品云從此世界至金寶蓋山王如來國土又云如來之身金色微妙其明照耀如金山王身淨柔輭如金蓮華淨潔無比如紫金山如融真金光明赫弈等故云其例甚多也。
○若信相下次約三世結判。
若信相所夢是現在金光明之事龍尊發願是過去金光明之事香葢徧滿是未來金光明之事。
信相夜夢晝對佛說現在可知龍尊發願是過去者經云過去有王名金龍尊讚歎去來現在諸佛讚歎佛已復作如是無量誓願若我來世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在在生處常於夢中見玅金鼓夜則夢見晝如實說香葢是未來者經云若未來世有諸人王作如是等恭敬正法為自利故以己功德施與我等為我等故燒種種香是妙香氣於一念頃變成香蓋金色晃耀照我等宮乃至如來述成文云是諸人王手擎香爐其香一念徧三千界十方國土等金光明事既通三世金光明名亦復如是何者善集品云過去有佛名曰寶勝般涅槃後有一比丘名曰寶冥能持甚深諸佛行處名金光明敷揚宣暢是金光明豈非過去序品中云是金光明是今佛說豈非現在四王品云若未來世有諸人王至心聽受是妙經典豈非未來。
○一部下三結示。
一部名事徧十八品一處起煙十方光葢非但現在亘通三世若名事縱橫高廣無量甚深為若此也。
中言縱橫者豎通三世故云縱廣徧十方故云橫縱橫即是高廣無量甚深之義也為若此也者若者如也此者十方三世也四明亦云此事乃是即理之事若爾何故不云即理之名是即法作譬之名即理之事是即法作譬之事而一向作法性解於名之與事豈不違於事上之名別題三字是即法作譬乎。
○而不用下第三總結。
而不用此標名義推譬喻無有一文無而疆用有而不遵明識者審之無俟多云。
而不用此依於經文指事上之名立別題三字而獨約於以譬擬法耶故以譬擬法雖則橫豎該羅但是義推而已而經且無文故云義推譬喻無有一文故十八品無一處文以金光明譬三德等橫豎之義故前第三以譬擬法經本無文但是今家推法性之理究經王之義不能緘默而強用耳況別題三字有經文可準而不遵依邪故依文立名具如前文所引明眼識鑑之人必能審諦之也豈更待於煩多委曲言之然前第三譬法橫豎一往雖是無而強用二往亦與經文符合是故下文引空品云為鈍根故起大悲心經但總說今則具明故有第三譬法橫豎人不見之誠堪愍矣。
○又諸經下四引例。
又諸經例多如稻稈斧柯象步城經等說其事指所說事仍即為名又如說稻稈事斧柯事象步事等即名為稻稈斧柯象步經事也。
此有二義初例指事為名故云如稻稈等也次例以召事故云又如說稻稈事等即為名也總而言之名是事上之名事是名下之事得斯例已方知今經別題三字金光明是事上之名序品謂之是金光明創首標名彌為可用豈非指事而立名乎指事為名經文既云是金光明當知此名必須召事是故別題三字之名乃召金鼓光明等事也請觀此文引例之意豈非今經別題三字乃是指事而立名乎況前文云以金為名名葢眾寶之上何不思之妄生建立稻稈經者彼經云身子至彌勒所問云今日世尊覩見稻稈而作是說汝等比丘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即是見佛(云云)斧柯經等者如成論中引斧柯經象步喻經城喻經等(云云)象步經者即無所希望經也題下注云一名象步西晉竺法護譯經云佛告文殊經名喻象此喻象經若有眾生信樂斯法舉動進止如象遊步信此法者如大象遊亦如龍步又名象腋經宋朝曇摩密多譯問彼經既云經名喻象信此法者如象遊步顯是以譬擬法何得引例附文耶答附文而立事上之名含於兩向正通當體法理而制事傍通譬喻以事而比法今雖是引例附文何妨經云如象遊步經事也孤山云事字剩也今謂象步經是從事立名故云象步經事也。
○第五當體釋文為二初標。
第五當體得名者。
言當體者一家諸文明於當體必對所依故文句記明方便品體云所言體者為取所依為用當體若取所依乃是即權而實為體若取當體乃是即實而權為體此之二義離則不分混亦不雜故所依體即權而實與夫當體即實而權區以別矣是則實相空中之理為事所依名所依體諸法事用由理本具名當體體當者自也本也諸法事上之名並由實相自體本具故也故下文云第一義諦有實名義即此意也第一義諦既乃具有事用名實是故諸法事用之名本非世俗全由理具所以今經別題三字若附經文則序品云是金光明乃是吾佛創首指於金光明事而標別題三字之名若約當體須知指事標立別題三字之名本是法性自體所具而吾佛聖人仰則真實法性本具事用之名而立俗諦別題之號金光明耳應知實相空中之體亡泯寂滅非相無名故文句云體則實相無有分別又妙玄云名無召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葢第一義中無相之意耳釋籤解云法本無名名假無實故云名無召物之功物體性空無應假名之實名實俱無但真諦意耳然第一義真諦本體雖則無名而本具於俗諦之名是故聖人乃準真諦本具俗假之名而立事用之號耳故文句云用則立法差降不同又玅玄云世諦為言無名無以顯法故初論釋名也釋籤解云今論世諦故須辨名是則玄籤談第一義真諦本體所以謂之無名無相今文談於真諦本具事用之名是故謂第一義諦有實名義須知理具是金剛錍體德之假無名無相是金剛錍性體性量即空即中是則性空中恒具諸法假事用諸法假常即性空中理事之融通良在於茲矣而今文中但云真諦有實名義不言真諦無名相者由前文中釋於通別已云理無名字故也是則玄籤雖則但云真諦無名理合更云本具諸名以玄籤中上下諸文盛明理具故於釋名文中且略而不言耳又復解於玅法之中雖則不言理具諸名解蓮華中乃云蓮華當體得名法理制事今文雖則但談真諦本具名實而前文中已說理體本無名字是則玄籤及以今文束而言之只是真諦本體無名而常具於俗假諸名聖人仰則真諦無名而具諸名乃隨世間立於諸法事用之名耳是故當知若乃偏執真諦無名但得真諦之本體耳失於體德之本具也又若偏執理具諸名但得體德之本具耳失於真諦之本體也故今文中斥於古師真諦無名乃立真諦有實名者良由於此人不見之但執今文真諦有名不許真諦本無名相輒便難云若謂真諦無名相者何異古師嗚呼哀哉謬之甚矣何者若乃不許真諦無名前文那云理無名字玄籤那云真諦無名葢是前文理無名字及玄籤云真諦無名亦是古師之說不是今家之義乎文句記云性本無名具足諸名無說而說即成教即此意也是故須知今文中云仰則真法俯立俗號必扶前文理無名字名字名理故前理教與今真俗辯異意同若不爾者文句記中何故謂之性本無名具足諸名無說而說說必成教邪故知前文明教別既是別題三字之名今立俗號亦是別題金光明耳故玄籤云世諦辨名即此意也若不爾者豈前文教別非今文俗號邪是故當知若得斯旨消釋下文如觀掌果不見此意任運失趣何但迷於今文之旨亦乃乖於玄籤之意四明云當謂主當三字之名直名法性故云當體今問若乃直名法性名當體者下文那云即法作譬四明又云前附文釋名事雙附今當體釋即理之名直召法性附文但是指事立名當體乃是召理之名今問別題之名但有三字將何以辨事名理名兩種之殊是故須知當體理具事用之名便是附文指事之名但前直附經文所出今乃明於理體本具故分附文當體之異雖分二途意成一轍故下料簡但將附文以對第三譬法問答良由於此非謂附文事用之名異於當體理具之名也。
○有師云下次釋文為二初正釋次料簡初文為二初明來意文又為二初舉他說。
有師云真諦無名世諦有名寄名名於無名假俗而談真爾成論云無名相中假名相說。
須知此文全同玄籤釋妙法中真諦無名世諦有名及教相中初明大意云佛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但是古師不知性體雖本無名而具諸法俗假之名故今下文乃破之耳若不爾者何故今文反於古師真諦無名俗諦有名玄籤用於真諦無名世諦有名又用成論名相中假名相說邪是知性具諸法全由理體亡泯如鏡現像皆因鑑明故輔行云能了妄念無一異相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能照於一多相即性具既由性體亡泯性體若不具於諸實俗假事用何異頗棃不能雨寶是故古師但談真諦本體亡泯無名無相不知性具諸法俗假所以今家下文破之耳非謂今家但談性具諸法俗假而不明於性體性量亡泯寂滅邇來學者罔測厥由唯談性具相相宛然謗於性體亡泯無相是則一家諸文所說實相空中亡泯叵得便成虗設矣。
○今反下次明今意文為三初總立。
今反此義俗本無名隨真立名。
反者違也不順也古師偏執真諦無名俗諦有名不知真諦雖本無名而具諸名故今反違不順古師乃明世俗元本無名皆是隨於真諦本具而立諸名耳。
○次何者下別示。
何者如劫初廓然萬物無字聖人仰則真法俯立俗號如理能通依真以名道如理尊貴依真以名寶如理能該羅依真以名網如理能起應依真以名響。
言劫初者成劫之始也廓者空也虗也然空虗者即成劫之始物皆無名謂之空廓耳故下句云萬物無字也非謂空劫名廓然也以空劫中無物故也今論成劫之始雖則有物而無名召故云廓然耳聖人上軌真法本具故云仰則下順世情以名召物故云俯立從如理下乃是歷示仰則真法俯立俗號之事皆言如理者並是仰則真法本具也皆言依真以名者並是俯立俗號也仰則真理本具俗諦能通之名依真本具俯順世情以能通名而立於道能通即是道路故也仰則真理本具俗諦尊貴之名依真本具俯順世情以尊貴名而立於寶尊貴即是珍寶故也仰則真理本具俗諦該羅之名依真本具俯順世情以該羅名而立於網該羅即是網罟故也仰則真理本具俗諦起應之名依真本具俯順世情以起應名而立聲響起應即是響答故也文中雖則歷舉四事正以第二如理尊貴依真名寶以明今經別題三字指事立名乃是聖人仰則真諦理體本具事用金寶尊貴之名俯順世情以尊貴名而立別題俗諦之號金光明耳故前文云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以金為名名葢眾寶之上若爾豈非世諦有名故玄籤云今論世諦故須辨名但須了知世諦之名本是真諦之所具耳所具是假可不信乎是則今經別題三字世諦之名全由真諦理體本具依真本具俯順世情而立之耳即法作譬不其然乎玅玄第七解蓮華云蓮華非譬(非以譬擬法也)當體得名類如劫初萬物無名聖人視理準則作名如蛛羅引絲倣之結網蓬飛獨運依而造車浮槎汎流而立舟鳥迹成文而寫字皆法理而制事耳請視法理制事之言可知今經別題三字乃是法理本具制立事用之名矣何得謂之附文但是附事之名當體乃是召理之名邪四明云真諦有名者即是圓教始終二諦以不思議故但名真諦真諦具德故云真諦有名也俗諦無名者即前三教及諸凡夫所有二諦以可思議故但名為俗此俗虗假無實名義故云俗諦無名也今謂不然何者所言俗本無名隨真立名者葢由俗諦本自無名但隨真諦本具諸名以立俗號乃是圓家情智二諦耳何者隨智真諦體本無名而具俗諦事用之名於是隨情俯立俗諦諸法之名既是正明即真而俗何得將前三教凡夫對圓而明情智二諦以解今文仰則真法俯立俗號邪仰則真法尊貴之名以立別題三字之號豈是前之三教凡夫邪前文明於以譬擬法尚委簡偏小今文即法作譬法理制事那忽屬前三教凡夫邪問四明既云真諦具德今何斥之答四明雖談真論具德不知具德即是玅假既與一家諸文相違故今不取耳四明解於如理能通依真以名道等云聖人見於萬物有淺近義乃則真法深遠之義而立世諦淺近之名如世道路有少能通乃則如理究竟之道名於世間淺近之道也今問若爾乃是俗諦先自有名豈是俗諦本無名邪。
○華嚴下三引證文為四初引華嚴。
華嚴中云耕田轉耒衣裳作井皆聖人所為。
耒(盧對切)耜(音似)說文云耒手耕曲木也法華文句云一切世間及出世間所有事業皆菩薩所為文句記云如華嚴云若有世界初成時眾生所須資生具菩薩爾時為工匠終不造作殺生器又釋籤云貨狄造舟(黃帝臣也)維父造臼杵(黃帝臣也)蚩尤造兵(火帝臣也)黃帝造冠冕容成造曆(黃帝臣也)歧伯造醫(黃帝臣也)隷首造數(黃帝臣也)皐陶造獄(虞舜臣也)嵆仲造車伯益造井蒙恬造筆蔡倫造紙古人所造皆法理而立也。
○次引大經文為二初正引。
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
世諦有名無實等者俗本無名雖則隨真而立俗號而世俗名但是權設名下之義終非究竟何者如理能通依真名道此道豈能徧通一切以世間道亦有阻絕終歸敗壞是故世諦但有虗名而無實義若真無相本具道名此之名義其實徧通一切無礙故云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也此以性具實名實義而奪隨世假名無實耳道名既爾餘可準知。
○以此下次反斥。
以此而推真諦有名更何所惑。
以此大經明文推之真諦本具名之與義更何所惑而可不信乎問大經但云真諦有名何得將有作具說邪答具即是假假即是有故輔行引觀音玄文問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不答具有況一家諸文皆指性具名之為有故知大經真諦有名有即是具也。
○三引龍樹文亦為二初正引。
龍樹四依菩薩隨義理為立名字。
止觀引釋論云菩薩依隨經教為作名字名為法施立名無咎今文龍樹字下少一箇云字釋論乃是龍樹菩薩所造故知今文與止觀即人法互舉耳言龍樹者初生之時在於樹下由龍成道故云龍樹龍生法身樹生生身亦云龍猛或云龍是華言樹是梵語譯為猛也佛去世後三百年出壽七百歲(云云)言四依者此有二說一者住前名初依初住至五住名第二依六住七住名第三依八住至十住名第四依二者住前名初依十住名二依十行十向名三依十地等覺名四依此之四依亦是師位亦弟子位(云云)。
○義即下次釋意。
義即第一義理即如理也。
言隨義理為立名者即是隨於第一義諦真如實理體本無相而具假名故隨世間立種種號故云義即第一義理即如理也問何以得知龍樹談第一義諦本無諸相邪答輔行引釋論云佛法有二諦世諦有相第一義諦無相何但龍樹談第一義諦無相諸佛菩薩經論皆爾故知真諦本無諸相方能具於俗諦名相具即是假不其然哉故不可見真諦具法便謂理體相相宛然文句記云今家依於智論準理準義緣於心性立此二空應知彼文準理準義即今文云義即第一義理即如理也又復準理緣於心性即真如觀理唯達法性更不餘塗準義緣於心性即唯識歷事四性叵得是故謂之故於實道須閑修性本自二空即是性德是故止觀初性德境乃是理觀唯達法性法性任運具於二空不待歷事一一推檢方悟二空若推撿入空即是修德境唯識歷事推撿四性方達二空故知準理即真如觀準義即是唯識觀也故輔行云今文準經以義開拓委作觀法故於四大各以四性推令如空所以然者以由義推四大等法皆非自他等性故也故知若得義例中云從理唯達法性更不餘塗從事專照起心四性叵得則止觀一部十乘妙觀不出真如唯識二觀所收何者諸文若云但觀法即是法性法界實相即真如觀理也若云四運四性推檢方悟二空法性妙理即唯識歷事也事理二觀具如十不二門圓通記辨(云云)。
○四引淨名文亦為二初正引。
淨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無明法性俱名無住染淨二緣皆名立法今文既明聖人隨智內證真諦外順機緣俯立俗號當知須以法性為本淨緣而為所立法也。
○經論下總結勸信。
經論咸然豈可不信。
經謂華嚴大經淨名論謂龍樹釋論咸然者咸皆如是也謂經論中皆是談於俗本無名隨真立名今既學佛豈可不信諸佛菩薩經論誠言。
○次今言下正釋文為二初明經題是即法作譬。
今言法性之可尊可貴名法性為金此法性寂而常照名為光此法性大悲能多利益名為明即是金光明之法門也。
前云如理尊貴即今文云法性之法可尊可貴前云依真以名寶即今文云名法性為金依真名金既乃如此依真以立光明準知當體得名即實之權法理制事即法作譬既金法性作金光明何得謂之三字別題是單法邪若云單法未審指何而為作譬所言即是金光明之法門者當體立號非從他得金是法性本具之名以此為門能通大道故知別題三字乃是金光明之法門耳故下文引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即此意也故妙玄云蓮華之稱非是假喻(不是假借以譬擬法也)乃是法華法門清淨因果微妙名此法門為蓮華即法華三昧當體之名也今亦例然法性本具尊貴寂照大悲益物故立別題三字之名為能通門令悟法性本具尊貴寂照大悲益物故云法門耳所言法者法即教法良以無說而已說必成教故也此則通指凡有所說皆名為教若於所說更細論者全法性作金寶尊貴乃是即法而作譬耳。
○菩薩入此下次明眾聖從法門金光明立名文為二初正明。
菩薩入此法門從法為名即是金光明菩薩佛究竟此法門即有金?光明如來金百光明照藏如來等。
入此法門等者入此入此金光明三字性具之名即實之權即法作譬能通之門乃從即實之權即法作譬而為名號故名金光菩薩耳亦如法華經中華德菩薩亦是從於法華三昧即法作譬當體得名耳菩薩分得佛乃究竟故有金?光明如來等也人見今文云從法得名不看下文即法作譬便謂別題乃是單法殊不思惟若是單法何謂作譬又不思惟若是單法乃是所依何謂當體又不思惟若是單法將何以被鈍根之人以譬擬法又不思惟若是單法則同法華妙法兩字且彼妙法何曾有於當體之談至解蓮華方論二義若以蓮華喻於妙法豈非今文以譬擬法若乃法理而制於事豈非今文即法作譬彼解蓮華既具二義此釋金寶亦復如是若謂今經別題三字是單法者此與玅玄解於妙法如何辨之故知今文從法為名乃是從於即法作譬而為名耳。
○若爾下次釋疑文為二初疑。
若爾何故名釋迦。
若謂諸佛菩薩從於法門金光明為名者何故釋迦不名金光明而名為釋迦邪。
○釋迦此有通別下釋疑文為二初正釋。
釋迦此有通別名從通即名金光明允同諸佛從別即受釋迦之稱耳。
應知釋迦此名從別別必具通故云釋迦此有通別名也從通即是名金光明允合符同金百光明照藏佛等從別不妨受釋迦稱若爾釋迦之別既具於通諸佛之通豈不具別。
○故讚佛品下次引證即是證於釋迦別號具於通名允同諸佛也於中為三初引讚佛品證別名具通。
故讚佛品云如來之身金色微玅其明照耀耀即是光此是讚佛法體非讚世金也當佛法性為金非借世金也。
讚佛品中諸菩薩等既讚別名釋迦之身金色微玅其明照耀故知別名雖是釋迦不妨通名金光明也若不爾者釋迦之身金色微妙其明照耀如何會通此是讚佛法體者佛法身體具於事用金光明也非讚世金者既是法體本具金寶而立事用故非讚於世間之金以世間金但有尊貴之名而無真實之義故也當佛法性為金者當字去聲當佛自證法性之體本具尊貴即法作譬名為金耳非借世金者不假世間之金以譬擬法也故下文云非假世金寄況佛法即此意也若知即法作譬隨真而立世間之金有何不可但大經云世諦有名而無實義故且奪之順於性具所以謂之非讚世金耳究而言之性本無名而具諸名無說而已說必成教如理尊貴依真本其俯順世間以名金寶即隨情智二諦所攝當知佛通別之名皆是隨世假立耳故玅玄云法性之理非古非今非本非迹非實非權但約法性而論本迹權實麤妙耳故知但以世俗文字有去來今非謂菩提有去來今也法身理性之名尚是隨世假立豈理體所具即法作譬而非世諦乎。
○次引三身品及華嚴證。
三身品云與諸佛同體與諸佛同意與諸佛同事同體者是同法性金也同意者同法性光也同事者同法性明也故華嚴云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一身即是同金智慧即是同光力無畏即是同明於一法體三義具足非假世金寄況佛法。
別必具通允同諸佛法性之理具金光明佛佛皆同故云同體是同法性金光明也故引華嚴證成同體具金光明次從一身即是已下乃是釋於華嚴經意以明同體金光明耳於一法體三義具足者法體雖一何妨具於金等三義舉一即三良由於此故此非具假借世金寄況比喻佛法性體也。
○三引樹神云證別題。
故樹神云無量大悲宣說如是玅寶經典當體並是妙寶此寶具足光明非借世金以譬法也。
是即法作譬樹神讚云釋迦牟尼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宣說如是妙寶經典言玅寶者以金乃是眾寶之上故云妙寶也玅寶具足光明即別題三字也經典兩字即通號也是則妙寶經典四字乃是首題金光明經通別俱舉耳既隨法性當體本具而立世諦金光明教故知但是即法作譬不是以譬擬法故云當體並是妙寶此寶具足光明非借世金以譬擬法也。
○次料簡文為二初問。
問舊云此經從譬得名云何矯異而依文耶。
意者前文既標云今釋名為五而第三科謂之譬喻今文乃指舊云此經從譬得名者此有二義一者古今同用譬法舊人譬法不周所以今家破之耳非謂斥於古人不得以譬擬法故今乃指舊云此經從譬得名不妨今家釋名五科之中第三謂之譬喻也二者古今雖同用譬而古人以譬擬法尚自不周何由能解附文當體即法作譬故今乃指舊云此經從譬得名以對今家附文為問是故謂之云何矯異而依文邪非謂今家獨約附文當體兩釋棄於第三以譬擬法也矯者詐也異者不同也不同於古但用譬法而自依文立名者何邪當體一釋但明附文指事之名金是法性理體本具俯順世間假立之金耳故但對於附文為問自然攝得當體之說故下答中仍分二意初約附文對譬法為答次約當體對譬法而明又復應知問中雖指舊云此經從譬得名以對今家附文為問至下答中乃兼今家以譬擬法而對附文當體為答故下文云義推疎遠引空品云為鈍根故起大悲心即此意也是則彌顯以譬擬法古今咸用但是古人譬法不周為今家所破耳。
○次答文為二初約附文對以譬擬法答又為二初正答。
答非今就文而害於譬若苟執譬復害於文義有二途應須兩存。
非謂今家就於經文立附文釋而傷害於以譬擬法若乃苟且唯獨執於以譬擬法又復傷害附於經文指事為名詳其所以合有二途途者道也是故當知以譬擬法及以附文應須兩存不可局定偏執一邊四明前云大師順古同他用譬其如經題非譬是法故後文中自立附文當體二釋至今文中又乃解云今釋經題存於二意是故二途不偏廢一汝專執譬則棄親逐疎我今雙存則親疎俱得今謂此說矛盾難解何者前云順古同他用譬其如經題是法非譬至今何故却云今釋經題存於二意邪既云經題非譬是法此則定作單法而解至今何故又云二途不偏廢一邪既云二途不偏廢一那忽定云是法非譬邪文中明說非今就文而害於譬那忽執於附文當體捨前譬法邪後學昏蒙望聲傳習但聞四明之說便謂亞聖之談不能擇善誠可悲哉。
○故前云下次引前文以證親疎義有二途。
故前云義推疎遠依文親近。
雖則兩存於中非無親疎之相是故第三以譬擬法義推疎遠第四依文顯然親近復須更云雖有親疎一不可廢若偏廢一乃是就文害譬執譬害文也故前文標云今釋名名為五於茲明矣。
○若鈍根下次約當體對以譬擬法答文為三初正答。
若鈍根人以譬擬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
若鈍根人以譬擬法即前第三以金光明譬於橫竪一切法門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乃是前文第五當體即真諦法本具俗諦事用之名而作三字金光明譬良以別題三字只是事用之名若鈍根人乃以此譬擬於橫竪一切諸法若利根人乃知即法而作此譬三字之名故前但云以金為名不乖今文利鈍之意是故只一別題三字不妨利鈍兩根解之所以文中皆言若也以此明之豈非別題三字只是單譬所攝乎人不見之纔聞此經別題三字是單譬收輒便難云何異古師嗚呼哀哉昧之甚矣古師以譬擬法尚自不周豈知即法而作譬乎四明云利根之人知其能譬世金光明乃是聖人仰則真法而作其名故云利根即法行譬今問若爾既即真法作金光明乃是利根即法作譬豈非別題是單譬乎若云別題是單法者應須改云即法作法況復若定金等是法將何以被鈍根之人以譬擬法邪今定別題三字是譬若鈍根人乃以此譬橫竪等法若利根人乃知即法而作此譬文順理顯炳然易見世人何事固執迷方。
○下文云下次引證。
下文云如深法性安住其中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又空品云為鈍根故起大悲心。
今既釋題故指經文為下文也即下文中鬼神品云也如深法性安住其中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此證利根即法作譬也釋迦之號雖則從別今取別必具通以明作譬之說故前文引讚佛品云如來之身金色微妙其明照耀□□□□□□□□□□□□□□□□□□□□□□□□□□□□□□□□□□□□□□□□□□□□□□□□□□□□□□□□□□□□□□□□□□□□□□□□□□□□□□□□□□□□□□□□□於橫竪一切諸法故也又復準於文句消經其意雖□□從借用證成而說焉知鈍根以譬擬法不是空品為鈍根故起大悲心邪佛意兼通隨類各解故引空品為鈍之文證今鈍根以譬擬法義亦何爽又第二卷四王品云譬如寶樹在人家中悉能出生一切珍寶是玅經典亦復如是悉能出生諸王功德亦可證今以譬擬法而欲難云經文不云如金光明其可得乎又縱不云如金光明以定別題是法非譬者若即法性作金光明文中顯云即法作譬何可定云是單法邪四明不曉當體章云從法為名乃是從法而作於譬茲訛說耳四明解今鈍根文云此經所被非純利根故空品云為鈍根故起大悲又云佛說茲典既被二根故通經者釋三字題亦須兩說赴其利鈍今問若爾何得謂之順古立譬若云所被非純利根何得定云非譬是法既云佛說茲典被於二根何得鈍根以譬擬法是順古邪順古用譬何關佛說被於鈍根況空品云為鈍根故起大悲心豈亦順古名鈍根邪既通經者釋三字題亦順兩說赴其利鈍何得謂之今家自立附文當體捨譬從法若但自立附文當體將何兩說赴其利鈍若赴利鈍須存兩說驗知以譬擬於橫竪一切諸法定非順古矣願諸上德審而思之。
○鈍人守指下三舉喻。
鈍人守指守株寧知兔月利人懸解不須株指(云云)。
指月如圓覺經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株兔如輔行引宋有耕者於野有兔觸株而死後遂廢耕恒守此株冀復有兔傍人喻之而不肯止故俗相傳以執迷者謂之守株守株既爾守指例然指本示月而不看月但守於指故但守指則不見月以例守株不見於兔亦復如是故今斥於鈍根苟執以譬擬法如守株指不及利根能解即法而作於譬是故謂之寧知兔月寧者豈也利根超悟即法作譬故云懸解不煩以譬而擬於法是故謂之不須株指註云云者利根懸解即法作譬雖則不須以譬擬法不可將此害於鈍根以譬擬法何者附文對於以譬擬法既乃兩存當體對於以譬擬法亦須俱立恐人不曉雙存之意故注云云耳故妙玄云利根即名解理不假譬喻即今文云利人懸解不須株指也所言利根即名解理者即於事用之名懸解理具即法作譬耳故妙玄云法理而制事也今文既云利人懸解不須株指玅玄又云利根即名解理不假譬喻故知此中一番料簡不可謂之他人擅添也問玅玄中明上根但作法蓮華解中下未悟須假草華故有三周說法逗上中下根今文但分根鈍之異豈有三周上中下別答例亦須有何者文句中引新舊兩文三處明宗上根人聞四佛拂疑既長遠本難窮極中根人聞王子明蚊蚋脚可以作城樓鼠登兔角梯蝕月除修羅法身無舍利下根人聞釋迦論三身共說廣分別之此即三周說法逗上中下根之明文也。
○次觀心釋名者此觀心文及前料簡并後重明帝王之義昔錢唐諸師皆謂後人擅添非大師親說而四明救之往復數回(云云)今謂觀心存則有益不徒數寶是故玅玄法華文句皆先約教次明觀行今經文句既存觀心豈可玄義但有約教孤山云吾觀其辭繁而寡要質而少文苟留心於翰者讀之則知其言非向者之言筆非向者之筆則真偽可辨矣豈待潛心佛學然後能斷其是非乎今謂不然何者若謂此文繁而寡要蓋亦責前正釋料簡十種三法廣而無味若謂此文質而少文則諸文觀行亦可責之如觀心論等比之今文而彼之辭又成太質矣且法華文句云箇是畢竟空等豈可責其文藻耶今準四明乃存觀釋但分科解義不無同異也於中為二初標。
次觀心釋名者。
然前釋名通別等五翻譯只是變梵成華於言中別題三字初約鈍根譬法而釋次附經文指事立名後約利根即法作譬今觀心釋通攝於前何者觀心釋名論金光明豈非是別別必有通以此擬於一切法門豈非譬法原此三字出自經文豈非附文即此事名隨真而立豈非當體通論雖爾而下文中但準前約十種三法論金光明而辨觀心釋名之相以金光明譬法既爾即法作譬思之可知又前先明逆順生起正釋料簡但從三德以至三道今論觀心乃從三道以至三德所以然者前從三德逆而推之以至三道葢約施教推果由因今論觀心始從三道順而推之以至三德葢約自行研因克果故今觀心約於十法論金光明次第與前逆順須辨四明但約觀心論於當體釋名今準十種三法之文元屬於前以譬擬法故今觀心不可違之若謂不然何故文中指上十種三法而論觀心釋名邪復次須知今文觀心自分二意若乃直託別題三字事用之名而論觀心即託事觀此如下文總論觀心釋金光明心即是金心即是光心即是明即其意也次文別約十種三法而論觀心即附法觀釋金光明於附法中三道三識及三大乘既推四運四性叵得豈非占察唯識歷事若觀三佛性乃至三德等豈非占察真如觀理唯達法性更不餘塗況下文中觀三涅槃顯云心性本來寂滅不染不淨一文既然餘六準說以義例中但約推撿及不推撿區分事理二觀之相故茲云爾。
○次何故下釋文為二初正釋次斥謬初文為二初明來意又為二初徵起。
何故須是。
前已廣約五科釋名何故須用是觀心乎玅玄亦云事解已足何煩觀心即今意也況下答中亦與妙玄大意是同今不暇引既同妙玄豈可斥為後人檀添。
○次上來下答釋文為二初正答。
上來所說專是聖人聖寶非己智分鸚鵡學語似客作數錢不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論道前凡夫地之珍寶即聞而脩故明觀心釋也。
上來所說五科釋名約教開解但是論於聖人珍寶非是自己珍寶智分如鸚鵡等者前五科釋名說聖人之事何益於己其猶鸚鵡雖學人語不名為人故禮記曲禮篇云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不亦禽獸乎似客作等者似亦如也華嚴經云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貧窮為他數錢即客作也不能開發自身寶藏即是自無半錢分也今欲論於道前凡夫珍寶故即向所聞五科釋名而論修相故須明於觀心釋名也故玅玄云觀心即聞即行起精進心釋籤云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待觀境方名修觀無事間雜故云精進故妙玄云隨諸事釋一一向心為觀觀慧彌成於事無乖如火益薪事理無失即文字無文字不捨文字而別作觀也昔人謂事法二觀不許人修豈非違戾乎。
○淨名下次引證。
淨名曰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釋論云有聞有智慧是所說應受即此意也。
諸佛解脫者聖人珍寶也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者佛法非遠全是我心故觀我心開發自身本有寶藏即是求於佛法解脫故佛解脫須於眾生心中求之釋論等者輔行引大論云有慧無多聞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無聞無智慧譬如人牛如安息國邊地生人雖生中國不可教化根不具支不完不識義理著邪見等皆名人身牛也有聞有智慧是所說應受名字位人是有聞也觀行位人是有智慧也故觀行即乃是第四句也若直聞真此聞非即若直暗證尚未及於有慧無聞當知暗證恐是第三句無聞無慧如人身牛耳。
○次正明觀心文為二初總約觀心釋名又為二初問。
問心有四陰何以棄三觀一。
意者前文標云觀心釋名次文又云即聞即修故明觀心心即是識屬第五陰今問五陰不出色心一陰屬色餘四屬心心有四陰何以上來棄於受想行等三心而但觀於識陰心邪孤山不曉此問來由乃云今家三種觀法唯約行觀則有簡境事法二觀全不觀陰故無簡境四明破之引文句記釋耆山觀亦應辨於方便正修簡境及心具如止觀託事既爾附法例然況記文云又諸觀境不出五陰何得謂之事法二觀全不觀陰無簡境邪又妙玄云一心成觀轉教餘心豈非一心即是識陰觀成方能轉教受等三心故事法觀觀陰簡境文義昭然又妙玄中若不觀陰及簡境者何故觀心引釋論證一陰是色四陰是名此與今文心有四陰不亦同邪一心成觀轉教餘心此與今文棄三觀一若為有異是知一家明三種觀皆論簡境而觀識陰矣。
○次答文為二初正答又為二初明觀心。
答夫天下萬物唯人為貴七尺形骸唯頭為貴頭有七孔目為貴目雖貴不如靈智為貴。
是金心雖有四心王尊貴是故棄三但觀識陰即是金也從初答下至唯人為貴即去丈就尺之意以由人身具於五陰故也從七尺下至四陰心為貴即去尺就寸之意也於中復有二意初從七尺至靈智為貴即簡色存心也。
○次從當知下至心為貴即簡心所而取心王也。
當知四陰心為貴貴故所以觀之心貴故心即是金。
問中雖則略問棄三觀一答中何妨具明去丈就尺去尺就寸故輔行云從廣至狹正示境體陰界入三並可為境寬漫難示故促指的略二就陰如去丈就尺略四從識如去尺就寸以由界入所攝寬多此如今文天下萬物也五陰既乃具於色心故置色存心心名復含心及心所今且觀心王置於所故初觀識心釋名為金也故前文云以金為名又云唯名為貴即此意也大意雖爾今更消文萬物唯人為貴者尚書泰誓篇云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孔安國傳云生之謂父母靈神也天地所生惟人為貴七尺形骸(戶皆切骨也)者如俱舍云瞻部州人量三肘牛四肘唯頭為貴者雖有六分頭最在上是故為貴故大論云一身之中頭貴足賤頭有七孔者兩目兩耳雙鼻面門也雖有七孔目為神候是故為貴孟子云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目瞳子也)眸子不能奄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音了明也)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莫報切少精也)焉靈智者心也目為神候外不及內是故內心靈智為貴荀子云相形不如論心此之謂也心名復兼故四陰中三為心所不及心王自在最貴故云四陰心為貴也貴故所以觀之者心王雖貴若不觀之則不能顯本有之寶荀子云論心不如擇術亦此意也心貴故心即是金者利根觀明即見自心法性無名本具諸名而作此金鈍根反此思之可知。
○夫螢火下次明觀心是光明文為二初正明又為二初釋光。
夫螢火自照燈燭珠火雖復照他光不及遠星月之光與暗共住日光能照天下不能照理心智之光能發智照理故心是光。
從劣至勝次第校量唯取心貴之智以為光也星月之光與暗共住者法華文句亦云月光與暗共住以星月之夜非全明全暗則是明暗共住也。
○若心下次釋明。
若心癡暗體則憔悴心有智光膚色充澤故大品云般若大故色大般若淨故色淨亦能充益受想行等心則明也。
智光照理故屬於內明多利益故屬於外初先辨於內心愚暗是故外相形則憔悴憔悴羸瘦則無明益次辨內有智光照理是故外見膚色充澤美色豐潤則是明益膚色者皮膚美也充者滿也澤者潤也次引大品般若大淨證於內心有智光也色大色淨證於外相膚色充澤也亦能充益受想行等者非但明益外色亦乃明益心所明兼內外益及色心是故云也。
○又知心下次重示。
又知心無心名為光知想無想知行無行名為明又知四陰非四陰名為光知色陰非色陰名為明又知五陰非五陰名為光知假人非假人名為明又知正報非正報名為光知依報非依報名為明又知依正非依正名為光知一切法無一切法名為明。
問何故重示言無心等為光明邪答初釋光明皆約於有故云心智之光發智照理心有智光膚色充澤今恐滯於有是故蕩之言無心等也問若爾何故但云知心無心等以顯光明而不蕩有以顯於金邪答準例合有但前料簡三身文中已明至寶以無貪為金故茲略耳至寶既以無貪為金故知心無心等名為光明也知心無心名為光者翻前心有智光也知想行無想行者文中略一受字故上文云亦能充益受想行等今既翻此故不可闕但是文略耳又知四陰非四陰名為光者前云心智之光且別語識陰今通論心王心所故知四陰非四陰名為光也知色陰非色陰名為明者前云膚色充澤故今翻此乃云色非色名為明也又知五陰非五陰名為光明者前約去丈就尺去尺就寸從廣之狹但論觀心以釋金名金體必具光明之用故以心智為光色淨為明又以無貪為金知心無心知四陰非四陰等為光明今文又云知五陰非五陰等為光明者以前文云天下萬物唯人為貴乃至目雖貴不如靈智為貴既皆可貴亦皆可觀既皆可觀亦皆是金亦皆是光亦皆是明故輔行云陰界入三並可為境又云三科開合之異欲以識界而為觀初有何不可又如止觀破徧文末亦更例觀餘陰界入輔行謂之欲融諸法示觀境徧非但心攝一切亦乃一切攝心前既從廣之狹今乃從狹之廣故歷五陰假名依正非依非正及一切法名為光明光明既爾金體可知良以無貪即是不著假名實法依等法故也故前文中萬物之言該收依正及一切法前文既云唯人為貴豈不可觀若不可觀何故謂之觀身實相邪天下萬物若不可觀何故謂之託彼依正即空假中故不可以從廣之狹而難從狹之廣徧歷五陰假名等也攬五陰之法成假名之人假實既是正報豈無依報故今文中對翻前文假實依正及一切法是故文中皆云非也然此文中歷觀五陰假名等法非必便同止觀義例內心若淨觀成歷法任運泯合何者彼明觀成歷法泯合今明發軫歷法用觀如止觀中破徧文末例餘四陰及界入等豈是觀成例餘界入邪四明雖則救此觀心及至消釋此一段文殊為疎遠故今不取學者知之。
○次得此下總結。
得此意者即觀心金光明也。
雖則觀心何妨例餘假實依正雖則例餘假實依正何妨結成觀心釋名故總結云得此意者即觀心金光明也。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中
卍續藏第 20 冊 No. 0359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下
永嘉沙門釋 從義 撰
○次別約十種三法觀心釋名文為二初總舉上文次別示觀行文為十初觀三道釋名文為二初正明觀法又為二初正示又為二初觀王數為三道釋名次觀假實等為三道釋名以三道之義多途故且約兩意而對耳若不先約王數對三道何謂觀心釋名邪四明約於正助而分此之兩文今所不取初觀王數文自為二初正觀。
上約十種三法論金光明今觀心王即觀苦道觀慧數即煩惱道觀諸數是業道。
言王數者法華文句中自有二意初列善心數有十能輔心王改惡從善革凡成聖謂信進念定慧喜猗捨覺戒次明通大地十數與心王俱起入善入惡徧通一切謂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受文句記云創心修觀莫不皆以第六王數為發觀之始是故今文初觀心王即觀苦道慧即煩惱諸數是業又淨名疏亦以王數對三佛性故彼文云一切眾生皆有王數即三佛性王即正因慧即了因餘數緣因佛性宛然煩惱數覆不能得發況三佛性與夫三道名異理同無二無別故知今文大意與彼淨名疏同。
○心王是金下次釋名。
心王是金慧數是光餘數是明。
文可解。
○如淨名下次觀假實等文為三初觀苦道文為二初正明又為二初正觀假名文為三初牒經文。
如淨名曰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
○若頭等下次正明觀法文為二初正推檢為二初正明又二初約六分橫檢。
若頭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別有一身則無是處各各非身合時亦無。
各各是身即多身者檢自生也別有一身則無是處檢他生也各各非身檢離生也合時亦無檢共生也又各各非身合時亦無者提前各各是叵得以檢共生亦無耳若爾文中亦應更云共既叵得離亦不可也。
○次若頭等下約三世豎檢。
若頭等六分求身叵得現在不住故不可得過去因滅亦不可得未來未至亦不可得。
文意可見。
○如是下次總結。
如是橫竪求身畢竟不可得即是無此無亦不可得亦有亦無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亦不可得。
六分各別名之為橫三世次第名之為竪橫竪求身畢竟不可得者結示推檢有身不可得也此無亦不可得者有身執忘必計無身故茲遣耳雙亦雙非準說可解。
○次但有下結成性空文為二初正結成。
但有名字名之為身如是名字不在內非四陰中故不在外非色陰中故不在中間非色心合故亦不常自有非離色心故。
撿有無等既皆叵得當知此身但有名字名之為身其實無身然身名字亦不可得不在於內非是受想行識四陰之中故也又不在外非是色陰之中故也不在色心兩中間非是色心共合故也亦不常自有非是離於色心故也然實相理必具二空性空既爾相空準知是故文中略而不說此即假名生空具性相二空也若不爾者豈假名生空無性相二空邪豈性相叵得而假名眾生不空邪生空之中性相叵得既乃知此法空準例思之可知故止觀云復次性相中求陰界入不可得即是法空性相中求我人不得即是生空性相中求法叵得既爾生法中求性相叵得例然人不見之便將生法性相二空抗分而說深不可也。
○當知下次引肇論證。
當知名無召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假實既空名物安在。
此文元出肇公四論不真空論今文存略彼文具云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釋籤云法本無名名假無實故云名無召物之功物體性空無應假名之實名實俱無即真諦意也應知名物即是假實假即能召之名實即所召之質非謂實是五陰實法也。
○三如此下結示文為二初結示觀身實相。
如此觀身是觀實相。
空中之理具足二空名為實相俗假之事名為諸法諸法實相即是三諦三諦即是事理中邊然則三觀一念中修意明三觀自他不二以由自行唯在空中化他但是三千妙假今從自行唯在空中以明觀身顯於實相自行空中實相若顯化他妙假諸法必彰豈可鑑明而像不現是故一家諸文之意莫不皆爾所以止觀不思議境修德境中從事修觀專照起心四性叵得即是自行唯在空中推於三千一法不存故止觀云第一義中一法尚不可得何況三千世諦之中尚具無量何但三千夫一念三千是性善性惡而性善性惡乃即實之權耳而四明以性惡為實相不亦誤哉又以今文四性推檢但作破於見思而說安能會於四句推檢乃是觀身實相之義是故須知淨名經云觀身實相既約四句推撿二空以例觀佛實相可知故前牒經云佛亦然也良以心佛眾生事用雖異實相之理元無差別故也故云心性無外攝無不周十方諸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咸徧故心性之言其言甚略應須具足佛法生法心性既爾生性佛性豈不然乎故但觀身以明實相任運見於生佛實相三法對簡雖分難易若隨宜樂不必局心是故三法皆可觀心今文雖標觀心釋名何妨明於觀身實相故不可執觀心之言以害觀身假實之說也。
○次實相即是金下結示釋名。
實相即是金實相觀智即是光緣身諸心心數寂不行者即是明也。
諸法實相既通理事及以中邊故前約於空中之理結示實相以由空中屬於寂滅故也今約中邊結示釋名故以中道名實相金照理觀智名之為光緣身心數寂而不行即是明也理明既乃事顯中道亦具二邊故前結示觀身實相與夫今文結示釋名但是理事中邊開合之異耳。
○次觀身是假名下例觀實法。
觀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觀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五陰即是實法故也實法之觀例前而說故云亦如是也故止觀中明觀色陰四大云若謂地是有有即是堅實若謂地是無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無是事實皆是堅義今明畢竟不可得亡其堅性也水性不住風性無礙火大不實及受想行識等皆不可得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實際之言雖通偏小今正取圓空中妙理以明實相也。
○次即為下總結。
即為苦道觀也。
○次觀煩惱道文為二初簡示。
次觀煩惱道者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今且取煩惱為身因而起觀也。
若以三道分於因果則苦道為果惑業為因故云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也今既開因以為惑業故且置業而取煩惱以為所觀言且取者惑業雖則通是身因今且別取煩惱為因以觀業因在於下文方說故也。
○次淨名下正明觀法文為二初牒經文。
淨名云不壞身因而隨一相者。
彼經但云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而今謂之不壞身因者兼取經中上兩句文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也然彼疏釋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者集諦也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者苦諦也。
○次應作下解釋文為三初開為四句。
應作四句分別誰身因果俱壞誰身因果俱不壞誰壞果不壞因誰壞因不壞果。
誰者何也即徵問之辭耳例如止觀云十章幾真幾非真非俗等自在作問也。
○次云何下分別因果文為二初正分別。
云何是身果父母所生頭等六分是也云何是身因貪恚癡身口意業等是也。
○次今且下去取。
今且置三業觀貪恚癡等。
○三從四果下正釋四句文為二初約小乘釋。
四果以無常苦空觀智破貪恚癡子縛斷名壞身因不受後有名壞身果。
言四果者第四果也子縛如前釋不受後有者輔行云未來生陰名為後有陰復生陰名後有田若入無餘無生處故名為不生不生即是不受後有此釋初句因果俱壞也。
○次凡俗下釋第二句。
凡俗之流名衣好食長養五陰縱心適性放逸貪恚癡自惱惱他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因果相續無有邊際是名因果俱不壞。
文意可見。
○次如犯下釋第三句。
如犯王憲付旃陀羅如怨對者自害其體身既爛壞四陰亦盡是為壞果貪恚癡身因轉更熾盛彌綸生死無得脫期是為第三句也餘三果亦以無常觀智斷五下分因縛五下分果身猶未盡是名壞身因不壞身果。
憲者法也旃陀羅此云嚴熾又云主殺人即屠殺者之總名耳自害者自殺也彌綸(音倫)者易繫辭云彌綸天地陸德明釋文云彌者徧也終也綸者纏裹也餘三果者前既以第四果釋初句故今以前三果釋第四句也五下分者身見戒取疑貪瞋也此五繫欲故名為下對上五分得下名耳貪雖通上不是唯上瞋一唯下不通於上餘三徧攝一切見惑雖則通上而能牽下故俱舍云由二不超欲由三復還下是故此五俱名下分又身見等三亦名三結此三重故略言三耳廣說乃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四亦從重說略言貪瞋諸文謂之初果斷見至第三果又言斷於五下分者以後望前故兼舉耳五上分者掉舉慢無明色染無色染一向唯上掉慢等三雖則通下不能牽下是故此五俱名上分上即色界無色界也以色無色通名為類故合為一耳五下分果身猶未盡者父母所生之形猶在故也。
○次如此下約大乘釋文為二初斥小。
如此四句存壞不同皆不隨一相。
言存壞者存謂第二句因果俱不壞及第三不壞因半句第四不壞果半句也壞謂第一句因果俱壞及第二壞果半句第四不壞果半句也皆不隨一相者縱如初句因果具壞乃是實有因果俱滅滅因果空豈得名為隨順真如一實之相故此小乘及諸凡夫存壞不同皆非隨順一實相也。
○次從隨一相者下正約大乘釋大雖通三今正從圓於中為二初釋不壞身因一句又為二初正釋。
隨一相者所謂脩大乘觀觀一念貪恚癡心心為自起為對塵起為根塵共起為離根塵起皆無此義非自非他非共非無因亦非前念滅故起非生非非生非滅非非滅如是橫竪求心叵得心尚本無何所論壞。
心即意根塵即法塵先約四句定其所起是故謂之為自起等起即生也皆無此義者此文甚略止觀具云法塵對意根生一念心起即因成假觀此一念為從心自生心為對塵生心為根塵共生心為根塵離生心若心自生者前念為根後念為識為從根生心為從識生心若根能生識根為有識故生識根為無識故生識根若有識根識則並又無能所根若無識而能生識諸無識物不能生識根既無識何能生識如是推求畢竟知心不從自生推檢自生既不可得推撿塵生共生離生亦準可解是故今云皆無此義具如止觀(云云)心既名自塵即是他和合名共離即無因既皆叵得是故謂之非自他等準止觀中破因成假即是橫破橫即根塵對檢故也破相續假即是竪破故下結云如是橫竪求心叵得言破相續是竪破者止觀云雖因成四破不得心生今現見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何謂不生此之念念為當前念滅後念生為前念不滅後念生為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為前念非滅非不滅後念生若前念不滅後念生者此則念自生念兩生相並亦無能所若前念滅後念生者前不滅生名為自性今由滅生不滅望滅豈非他性他性滅中有生故生無生故生有生是生生生滅相違乃是生生何謂滅生若滅生無何能生若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非滅非不滅後念生破之具如止觀(云云)今文初破第一句執故云亦非前念滅故起也亦之一字但是因前橫破而來耳後破第四句執故云非滅非非滅也非非滅者非不滅也不即非也文中闕破第二第三句前念不滅後念生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而於初後兩句中間更加非生非非生者此是兼破相待假中第四句耳此句合在非滅非非滅文後列之今從語勢便故所以先言耳故止觀破相待假云為待無生心生為待有生心生為待亦生亦無生而心生為待非生非不生而心生若待非生非不生而心生者從因緣生尚自不可何況無因緣邪故非生非不生亦不可得也今云非生非非生非生非不生也止觀云破相待假是亦橫亦竪破故今結云如是橫竪求心叵得即是結破因成之橫相續之竪相待之亦橫亦竪耳四明云非生等者生即不滅若爾非生既非不滅如何消於非非生邪心尚本無者本自不生也何所論壞者今則無滅也。
○是名下次結示文為二初正結。
是名不壞身因而隨一相。
一念惑心不生不滅是則名為不壞身因不生不滅既順妙理是故名為而隨一相。
○隨一相者下釋名。
隨一相者即是隨金隨相智即是隨光諸數寂滅即是隨明。
准前思之。
○次既得下例餘三句。
既得不壞一句而隨一相了壞身因亦隨一相壞身果不壞身果亦隨一相皆亦如是(云云)。
不壞身因一句既然壞因壞果及不壞果三句亦爾何者壞則約斷不壞約不斷因果皆然別但論斷圓具二義教道論斷證道不斷應知斷是離義不斷是即義凡言即者意顯於離如冰雖則不離於水理須融冰義同於離方乃顯即是故即離及斷皆得名為而隨一相所以謂之了壞身因亦隨一相壞果不壞果亦隨一相皆亦如是注云云者令如向說也又復應知亦須於此以論釋名故注云云耳然前四句但以今文壞因不壞因壞果不壞果更互相對而言之耳何者今云壞因壞果即前初句因果俱壞也不壞因不壞果即前第二句因果俱不壞也壞果不壞因壞因不壞果三四兩句如文可見但今因果單說前文因果互說辭有小異耳。
○次觀業道文為三初牒經文。
次觀業道者如淨名云舉足下足無非道場具足一切佛法矣。
止觀中明歷緣對境觀陰界入初觀行緣亦引此文但彼與今用觀乃有理事之殊何者彼觀行緣無明陰入即是法界豈非從理唯達法性更不餘塗今文約於四性推檢豈非從事專照叵得理事離分本末相映是故止觀隨自意中復以四運推於行緣彼文既爾今亦例之故今觀於舉足下足一切諸業亦可謂之陰界入等即是法界能了此者可與論道。
○次觀舉足下正明觀法文為二初觀行緣。
觀舉足時為是業舉為是業者舉為業業者共舉為離業業者舉若業舉不關業者業者舉不關於業各既無舉合亦無舉合既無舉離那得舉舉足既無下足亦無。
前觀煩惱簡身口意屬於業道今於行緣既觀業道須以意三名之為業身口等七名為業者故十不善名為業道意三是業不名為道身口等七亦業亦道意即是業於中行故名為業道故知業道即是業者業舉屬自生業者是他生業與業者和合名共離業業者即無因生四皆不然性相叵得舉足既爾下足亦然如是方名無非道場實相妙理具足一切佛無量佛法矣。
○觀行既然下次例。
觀行既然住坐臥言語執作亦復如是。
觀於餘緣亦然故下結云亦復如是故止觀云若有諸塵須捨六受若無財物須運六作捨運共論有十二事然今文云行住坐臥四緣與彼止觀名同但彼第五謂之語默第六謂之作作耳(作作兩字並祖餓切)作所作事名作作也。
○是為觀業下三釋名。
是為觀業實相名為金此觀智名為光諸威儀中心數悉寂名為明。
是為三道辯金光明。
○夫有心下次約六即判位。
夫有心者即具法界法性金光明能如此解了但是名字金光明常依此觀念念不休心心相續即是觀行金光明若蒙籠如羅縠中視未得分明閉目則見開眼則失此是相似金光明若了了分明閉目開目俱見者是分證金光明若妙覺果圓究竟明了名究竟金光明也。
有心本具理即位也蒙籠者奄覆也若作朦字月下不分明也羅縠者羅綺紗縠也閉目則見喻入觀則相似見中道妙理也開目則失翻此可知若至初住方能出入任運分明故此相似入觀雖見出觀猶失此語元出普賢觀經故彼經云雖見諸佛猶未了了閉目則見開目則失妙玄判云普賢觀明無生忍前有十境界即十信也無生忍位乃指經云六根淨已諸如來摩頂授記授記即是入於初住故初住前有十境界而閉目則見開目則失正是住前十境界中七信所收故今相似閉目即見開目則失正與普賢觀經意同(以十境界對十信位具如補注)孤山乃據十六觀疏觀行即云開眼閉目若明若闇常得不離見佛世尊以斥今文相似即云閉見開失然則孤山甞撰疏解普賢觀經全迷住前有十境界屬十信位致茲妄斥耳若斥今文違觀經疏何不斥於觀經疏違普賢觀經況諸文中準普賢觀以五品位在十信中何不疑之而獨惑此四明謂彼十六觀疏開閉俱見乃是想彼色身事境而修三觀故觀行即開閉常見今論理性金光明顯在初住故相似即閉見開失四明此說非無其致但觀經疏觀行即中亦乃觀於一體三身然雖如此其如開閉常得見佛按文次第正屬色身應佛相好故彼疏云心緣妙色與眼作對開眼閉目常得不離見佛世尊。
○次觀三識釋名文為二初標次釋文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次觀心明三識論金光明者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觀心識於三識。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二初正釋文為三初釋空觀。
何者意識託緣發意本無識緣何所發又緣中為有識為無識若有識緣即是識何謂為緣若無識那能發識若意緣合發二俱無故合不能發離最不可當知此識不在一處從眾緣生從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言眾緣者輔行云今此虗假賴眾緣成非從空出設權利物。
○次於此下釋假觀。
於此空中假作分別是惡識是善識是非惡非善識種種推畫強謂是非。
善惡等者四趣為惡人天為善四聖乃是非惡非善又止觀云善惡無定二乘無漏雖名為善不能兼濟三教菩薩迭論善惡唯圓名善又輔行中亦以十界互為善惡今文既云種種推畫必約十界以明善惡何者三界皆惡二乘菩薩俱名為善佛界乃是非善非惡又復分別生死有邊名之為惡涅槃空邊名之為善非有非無乃是非善非惡也言強謂者猶假設也言是非者即善惡等也。
○識若定空下三釋中觀。
識若定空不可作假識若定假不可作空當知空非空假非假非空非假雙亡二邊正顯中道一念識中三觀具足。
○次一念下融通文為二初明即照而亡又為二初正明三觀具足。
識於三識亦不得三識觀。
識於三識是即照也亦不得於三識三觀是而亡也即三識三觀俱照俱亡矣。
○故淨名下次引證。
故淨名云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乃至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五陰雖則但舉初後正取最後不觀識等以證今文耳。
○次雖不得下明即亡而照文為二初正明。
雖不得識不得識如不得識性雙照識識如識性宛然無濫。
從雖不得下至不得識性是即亡也從雙照下是而照也言雙照者識有也識如空也識性中也中道雙照識及識如也又中邊叵得名為雙亡中邊宛然名為雙照宛然無濫者即三相不混也如鏡明像雖不相離而三相炳然邊高中下邊下中高名之為宛宛然即是顯了可見不參雜也。
○以照識性下次對識。
以照識性故是菴摩羅識照識如故是阿黎耶識亦照亦滅故是阿陀那識。
識性屬中故對菴摩羅識如屬空故對棃邪亦照亦滅是陀那者亦照即是七識所持一切諸法以助第八藏識盛持智種不失亦滅正是第七識體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四明云能生第六故名亦照常緣第八故名亦滅(云云)。
○是名下三釋名。
是名觀心中三識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位如上說。
皆可見。
○三觀三佛性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明三佛性金光明者。
○次觀一念下釋文為二初正釋又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四初正釋。
觀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是見三佛性何者心從緣起是故即空強謂有心是故即假不出法性是故即中。
此與止觀文意大同故止觀云根塵相對一念心起即空假中云何即空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主即空云何即假無主而生即是假云何即中不出法性並皆即中輔行釋云並緣生者謂一念心並具百界千如等法如是緣生悉皆無主無主故空即此千如名為妙假即是法性名為妙中。
○此釋下次引證文為二初引淨名華嚴。
此釋已顯更引經證之淨名云何謂病本所謂攀緣何謂攀緣謂緣三界證其假也何謂息攀緣謂心無所得此證即空我及眾生病皆非真非有此證即中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證觀心即三佛性也。
然止觀中亦引華嚴淨名為證引華嚴文與今全同引淨名文其文雖異其意亦同何者彼引淨名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解脫既乃具於三種故今所引攀緣等三證空假中亦何乖異況前觀心明中已引淨名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故此不煩所以但引攀緣等義以證三觀耳然三觀次第必先即空今先證假者此約觀心具法而說點此具法即空即中是故先假次空次中如義例云觀此一運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即空即中又如不二門云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然則妙假兼於能所能化雖多不出十界物機無量不出三千今且從於所化機說故引病本攀緣三界以證即假故止觀明假有三意一者知病二者識藥三者應病授藥今文雖舉第一知病義必須兼第二第三識藥授藥方成玅假自他機應也玅假百界一法叵得故息攀緣心無所得以證即空故釋籤云言有則一念都無言無復起三千慮想故無三千慮想即是息於攀緣矣我及眾生病有權實既病非真有當知此證中道雙遮其義明矣引華嚴者心佛眾生迷悟雖殊三觀三諦理體何別是故引此及以淨名證於觀心即空假中即三佛性故輔行云引華嚴者證理齊也彼止觀中又引普賢觀經毗慮遮那徧一切處輔行釋云煩惱體淨眾德悉備身土相稱徧一切處顯前兩經眾生理徧不了之者尚隔無情故知金錍立無情佛性乃是有情性徧不隔瓦石即是無情有佛性耳人不見之尤多妄說具如金錍寓言記辨(云云)又止觀云根塵相對一念心起並畢竟空並如來藏並中道輔行釋云如此三諦在根在塵如來藏者即當假(此是不空如來藏耳)豈如來藏而無佛性(此是緣因佛性耳)故知今文引於淨名華嚴等文證三佛性既與止觀輔行文同不可斥為後人檀添矣。
○次引般舟文為二初引文。
又般舟三昧經云我心如佛心如佛心如我心如不見我心為佛心不見佛心為我心而見阿彌陀佛如琉璃中見像如飢夢食如夢婬從事如觀骨光等喻皆是證即空即假即中之文。
止觀云般舟此云佛立佛立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多故名佛立三昧然今引彼般舟經文與止觀中其意大同故止觀引明空觀云我當從心得佛從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今文謂之我心如佛心如等者如即空也此乃以意引文耳不可責其文異也(空觀文出無著品)次明假觀引經六譬即三夢一寶一骨一像三夢者初云如夢見七寶親屬歡樂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次云如舍衛有女名須曼那聞之歡喜夜夢從事覺已念之彼不來我不往而樂事宛然第三夢云如人行大澤飢渴夢得美食覺已腹空自念諸法皆如夢第四寶譬云如人以寶倚瑠璃上影現其中第五骨譬云亦如比丘觀骨起種種光(青黃赤白等)此無持來者亦無有是骨是意作耳第六像譬云如鏡中像不外來不中生以鏡淨故自見其形行人色清淨所有者清淨欲見佛即見(云云)今文但舉三夢之中第二第三略其第一夢見七寶又復於其寶骨像三但舉寶骨復略鏡像所以然者輔行云三夢一寶一骨一像其意大同但重說耳是故今文存沒無妨第三中觀乃引經云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佛心是佛心是我心見佛等即今文云而見阿彌陀佛也(假中二觀文出行品)。
○讀此下次釋義文為二初正釋又為二初釋法。
讀此經文宜須細意若併作如讀是即空也示如許多心紛紜是即假也見阿彌陀是即中也。
文自有兩節初番意者如妙玄中約三轉讀十如是意併者皆也並也既皆云如如即空也示如許多心者我心該於一切迷染佛心又通十方三世束而言之不出十界界界轉現種種相貌故云如許多心是即假也紛紜者眾多也見阿彌陀是即中者如輔行云故此中意但觀自心及所見佛不出法性故見佛心即見己心佛心即是中道不須更置雙非等言。
○從又我心下次番意。
又我心如佛心如者以有我佛如等分別之異所以是即假從不見我心為佛心去是即空也而見阿彌陀是即中也。
前約所如不異屬空今約能如心佛不同故屬即假故云以有我佛如等是即空者不見即叵得也。
○又以夢食下次釋喻文。
又以夢食喻之夢食不飽譬即空夢食百味譬即假皆不出法性譬即中餘譬類如此。
然止觀中引於六譬皆喻即假今文乃喻空假中者止觀約合但喻即假今文約離故於即假乃為三夢食不飽喻即空者即覺已腹空也夢食百味喻即假者夢得美食也皆不出法性喻即中者法性即是心法之性也謂夢得百味及覺已腹空此二皆是心性所為耳故云不出法性喻即中也故觀骨中云但是意作也釋籤亦云夢事宛然假也求夢叵得空也夢之心性即中也餘譬類如此者即餘五皆倣此開為三也輔行云夢者心性如境觀如緣想觀成如夢此純約行者合也又法身如境報身如想應身如夢此純約佛境合也又彼佛如境行人如想見佛如夢此約感應合論也三夢皆爾凡起觀想想成見相皆具三想畢竟空中求佛叵得前後二夢明見而不可得中間一夢明不可得而見故初夢云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最後夢云覺已腹空中間夢云不來不往樂事宛然寶等三喻與夢大同寶如能緣心瑠璃如所緣境影現如夢事觀骨鏡像亦復如是若作異者所謂依空而現於假瑠璃如空影現如假無骨如空起光如假淨鏡如空現像如假前三亦具空假二義以帶空心出假故也六喻既皆具於空假豈無即中故今開之以喻三觀良有以也。
○次又釋下重釋為二初正釋。
又釋云我心佛心者是假名假名分別我佛之異也我心如佛心如凡聖俱空不得我心不得佛心豈有我心作佛心佛心作我心亡假也不得我心如不得佛心如豈有我心如作佛心如亡空也是為雙亡空假正顯中道而見阿彌陀者雙照二諦也常見佛餘者安不見耶。
然此重釋大意同前但今中觀更加雙亡雙照之言耳假名分別者假也凡聖俱空者空也不得我心下中道雙亡也見阿彌陀是雙照者前雙亡文既云不得故今得見乃是雙照常得見佛既名雙照餘者九界豈可不見而非雙照乎故見我心及我心如等即是見於九界名雙照二諦矣。
○此又是下次結示。
此又是證觀心即空即假中之文。
結示重釋又是證成觀心三觀之文意也。
○觀心即中下三對法類通。
觀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緣因佛性。
即是三佛性。
○四是為下釋名。
是為觀心三佛性是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位如前說。
○復次下重釋文為三初正釋文為四初釋佛性之名。
復次佛者覺智也性者理極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境智相稱合而言之名為佛性今觀五陰稱五陰實相名正因佛性觀假名稱假名實相名了因佛性觀諸心數稱心數實相名緣因佛性。
孤山破云佛性之名出乎涅槃能仁談之章安疏之荊谿論之皆言因人有果人性故名佛性儻大師於此反經別立章安荊谿亦合指之以申其說既其不爾則後人謬立又何疑哉今謂孤山此破不然四明救此意亦難曉今試辨之涅槃既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吾祖諸文乃云一切眾生有果人性今文不解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是釋於佛性之兩字何得斥為後人謬立況前正釋三佛性云佛名為覺性名不改與今符合那非之淨名疏云言佛道者佛以覺為義道以通達為義所覺之理能通觀智從因達果名之為道以理智雙標故名佛道問若佛是能覺之智道是所覺之理者此非道之理是佛性否答如所問也請詳彼文何得斥此況今雖釋佛性兩字亦不乖於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何者佛名覺智豈非果人性名理極豈非眾生有果人性果人之性既指生死及以煩惱性名理極豈不然乎故釋籤云理實全指界內生死煩惱是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境智相稱合而言之豈非示令修習名為佛性乎此即次文觀五陰等顯三佛性也次今觀下正明用觀顯三佛性準止觀中正是觀於無記五陰今亦例然觀於五陰契於五陰中道實相名正因性攬於五陰成假名人觀假名人即空叵得名了因性心數非一故名為諸觀諸心數助顯實理名緣因性緣了文中皆言實相者如法華文句云道前真如即是正因道中真如即是緣了文句記云約真之緣了亦名即真之緣了並可云真如緣了今亦例之約實相之緣了亦名即實相之緣了並可云實相緣了故不可見今文三因皆言實相便作三種中道而說(云云)。
○故經云下三引證。
故經云佛性者不即六法不離六法此之謂也。
即涅槃經也輔行云此三佛性與計六法不即不離不即故非不離故是理具故是本迷故非言六法者所謂五陰及以神我故大經中引於盲人觸象喻竟即便合云或有說言色是佛性乃至說言我是佛性當知佛性與彼六法不離準止觀意正因不即不離識想緣因不即不離受行及以神我當知六法只是三因故此三因與五陰等不即不離前文觀於五陰實相合為正因今開五陰復加神我以對三因開合雖分意亦何爽。
觀五陰實相故名金觀假名實相故名光觀心數實相故名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位如前。
○三思得下示重釋意。
思得此大好故附此後也。
大師自歎思佛性義得此淵旨深契經意故稱大好所以附此在正釋後故金錍云若是而思之依而觀之(云云)又文句中消文稱大好(云云)。
○四觀三般若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般若金光明者。
次釋文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
一念心一切心者中也。
○次從一念心一切心者下別釋文為三初斥凡夫沈沒有邊。
一念心一切心者從心生心雜雜沓沓長風駃流不得為喻日夜常生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六道輪迴十二鉤鎻從闇入闇闇無邊際皆心之過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是則凡夫所迷沒處。
雜雜者不一也沓沓者眾多也駃(疎吏切)疾也十二鉤鎻者即十二牽連也輔行引增一阿含云佛自看諸比丘病因責諸比丘云汝為何事出家為畏王等為欲捨於十二牽連三世相續故名牽連亦名十二輪展轉不窮如車輪也凡夫沒處者斥於凡夫有生死苦而不見諦故云迷沒若能諦了乃為妙用故屬即假淨名疏云八萬四千煩惱凡夫為之疲勞佛菩薩以為佛事即其例也。
○次從一切心一心下斥二乘沈沒空邊。
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過生厭皆自持出如小火燒大?薪置一小珠澄清巨海能觀心空從心所生一切諸心無不即空故言一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二乘所迷沒處非究竟道。
皆自持出者此用大經春池之喻故大經中斥三修云汝先修習無常苦等非是真實譬如春時(欲境)有諸人等(放逸者)在大池浴(池喻生死浴喻恚慢)乘船遊戲(乘船諸業也遊戲愛果也)失瑠璃寶沒深水中(失寶無解也入水初教也)是時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寶競執瓦礫草木各各自謂得珠歡喜持出乃知非真(求覓如劣三修瓦石如證劣三修各生滅度之想故云歡喜向佛稱歎故云持出乃知非真已去喻其常解意也)已上注文並涅槃疏意(云云)小火小珠皆喻二乘空觀之智也燒大?(子智切草名也若作積也即委積也)薪澄清巨海並喻二乘知過生厭出三界也二乘沒處非究竟者二乘滯空既是斷無故非究竟若能知此其猶鏡明即妙空也。
○三雙亡下顯於中道三一融妙文為三初正明。
雙亡二邊故煩惱非一非一切大經言依智不依識識但求樂凡夫識妄求樂二乘識求涅槃樂是故雙亡不可依止智則求理如是觀者即是一心三智。
有無叵得故云雙亡二邊望中皆是煩惱亦如止觀明智障云二智即是中智家障故名智障今亦例然故二邊煩惱體是無明也亡空邊故名為非一亡有邊故名非一切凡夫著有歡喜遊戲名妄求樂二乘知過生厭持出名求涅槃樂是故雙亡則是不可依止兩邊有無二識若依中智則求中理中理融玅三一無妨如是觀者即是一心而達三智也。
○次即空下對法。
即空是觀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種智即中是實相般若一切種智。
○是三智下三釋名。
是三智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無前無後不並不後不別甚深微妙最可依止是為觀心三般若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如前。
○五觀三菩提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菩提金光明者。
○次釋文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菩提心。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二初正釋文為三初釋即空發心。
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橫繚亂如絲如沙如蠶如蛾為苦為惱若知即空真諦菩提心度妄亂心數之眾生通四住之壅是為即空發菩提心即假發菩提心者空雖免妄亂經云空亂意眾生而智亂甚盲闇復是三無為坑是大乘冤鳥未具佛法不應滅愛而取證也若真即假俗諦菩提心度沈空心數之眾生通塵沙之壅分別可不分別時宜分別藥病分別逗會不住無為故言即假發菩提心空是浮心對治假是沈心對治由病故有藥藥存復成病病去藥止宜應兩捨非空非假雙亡二邊即發中道第一義諦菩提心度二邊心數之眾生通無明之壅以不住法住於中道故言即中發菩提心。
繚(即鳥切纏繞也又落蕭切諸文或作料字今恐正取落蕭切)絲沙蠶(昨含切)皆喻其多也四住者見為一思為三也心數非一即眾生也次釋即假發心經云空亂意眾生等者止觀引勝鬘經名二乘作空亂意眾生輔行云勝鬘下證二乘人為俗所攝雖謂為空亂故屬俗應知止觀引勝鬘明別教俗諦故斥二乘是俗諦攝故輔行云菩薩之俗二乘謂真今文乃從斥小所證為空亂意為有所亂猶易可化為空智亂最難開示是故名為甚盲暗也故勝鬘云如來藏者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四明謂空亂意眾生出涅槃經者誤也復是三無為坑者華嚴經云二乘墮於無為深坑又淨名經訶須菩提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疏云見修無學名三惡道以入無為正位不能發心故也三無為者一虗空二數緣滅三非數緣滅(新云擇滅非擇滅)此三無為一是涅槃二非涅槃今別從涅槃擇滅而說是故斥之耳是大乘冤鳥者輔行引大論云譬如空澤有樹名奢摩棃枝觚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枝觚即時為之而折澤神問言鷳鷲皆能住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此鳥從我怨家樹來食彼尼俱類樹子來棲我上或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懷憂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亦爾於諸魔外無如是畏而畏二乘是故二乘於菩薩邊亦如彼鳥壞彼大乘心永滅佛乘心未具佛法不應滅愛而取證者文亦出淨名也分別可不(方久切)世界悉檀也時宜為人藥病對治逗會入理名義照然三釋即中發心有是浮心空是沈心由病故有藥者此喻因於浮沈心故乃有空假之觀也藥存復成病者此喻執於空假復成中觀之障也浮沈之病既去空假之藥應止是故名為宜應兩捨雙亡二邊即不住法也。
○次說時下結示。
說時如三次第觀即不然一心中三菩提心。
顯圓三。
○若觀下釋名文為二初正釋名。
若觀即中是緣金發無上菩提心若觀即空是緣光發清淨菩提心若觀即假是緣明發究竟菩提心。
○次是為下結示。
是為觀心三菩提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如前。
○六觀三大乘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大乘金光明者。
○次釋又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大乘。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二初正釋文為三初明所觀之境。
何者雖觀一念心而實有四運此心迴轉不已所謂未念欲念念念已從未念運至欲念從欲念運至念從念運至念已復更起運運運無窮不知休息如閉目在舟不覺其疾。
乘以運載為義故觀三大乘乃以四運為所觀之境也運者動也國語云陸載名運水載名漕(昨到切)止觀云夫心識無形不可見約四相分別謂未念欲念念念已未念名心未起欲念名心欲起念名正緣境住念已名緣境謝若能了達此四即入一相無相(云云)近人不曉定謂觀於四運是唯識觀今謂但是歷境推撿皆是唯識不可一向局於四運豈推自他四性叵得非唯識邪(云云)。
○觀一運心下次明能觀之觀。
觀一運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運心亦復如是從心至心無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則從三諦運至三諦無不三諦時是名以運運運。
觀一運心者隨觀一運也觀一運心既然觀餘三運心亦爾故云一一運心亦復如是始從未念終至念已故云從心至心念念三諦故云從三諦運至三諦。
○若隨下三辨得失。
若隨四運運入生死若隨三運運入涅槃。
分段變易名為生死寂光妙理即是涅槃言三運者三大乘也。
○次即空之觀下對法。
即空之觀乘於隨乘運到真諦即假之觀乘於得乘運到俗諦即中之觀乘於理乘運到中諦三乘即一乘是乘微妙清淨第一觀音普賢大人所乘故故名大乘。
○三是為下釋名。
是為觀心三大乘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如前。
○七觀三身釋名文為二初標次釋文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次觀心三身金光明者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三初明所觀之境。
何者華嚴云心如工畫帥造種種五陰若心緣破戒事即地獄身緣無慚愧憍慢恚怒等即畜生身緣謟曲名聞即餓鬼身緣疾妬諍競即脩羅身緣五戒防五惡即人身緣十善防十惡緣禪定防散亂即天身緣無常苦空空無相願即二乘身緣慈悲六度即菩薩身緣真如實相即佛身登難墜易多緣諸惡身故故知諸身皆由心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
種種五陰不出十界然此十界皆由心造心造有二一理二事具如輔行(云云)緣十善防十惡即欲界天也緣禪定防散亂即色無色界天也緣慈悲六度即菩薩身者須該四教菩薩也登難(平呼)者升出人天難也墜易者沈下四趣易也諸惡身者即四趣身也又登升二乘身難墜下六道身易又登升菩薩身難墜下二乘身易又登升佛身難墜下菩薩身易以諸惡之言通於九界故也四明唯約三界六道而分難易太局促如何消於故知諸身皆由心造空中實相理體無差而常具於俗假諸法方有事用差降不同故云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也四明不知空中實相理體無差專談理具俗假差別又復不知諸法事用差降常分同一實相空中理體方乃相即舉一互融遂乃體用混和理事淆亂請有識者微細究尋諸部格言辨其得失。
○次若觀下明能觀之觀文為三初空觀。
若觀五受陰洞達空無所有從心所生一切諸身皆空無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傾盡故言即空。
觀五受陰等者語出淨名經訶迦旃延章中彼文具云諸法畢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義釋籤引疏云約理名五義以智緣理名五行約定名五門禪此五為眾行之旨歸今雖引一文義必兼餘四故此五義結句既乃皆歸四枯故今且引以明空觀枯榮相即非枯非榮空假融妙雙非二邊(云云)言五受者一受有二受無三受雙亦四受雙非五受不受受尚不受況受前四乎洞者通也。
○若即空下次明假觀。
若即空者永沈灰寂尚不能於一空心能起一身云何能得游戲五道以現其身不能應以佛身得度者為現佛身應以三乘四眾天龍八部種種身得度者皆悉示現同其事業為此失故故言即假同六道身。
遊戲五道以現其身者此用請觀音經意也不能應以佛身等者此用法華經意也不能兩字冠下諸句為此失故等者斥於沈空失於利他也同六道身者四明謂此文誤今謂且約應佛示同人界色身而說佛既同人三乘亦爾是故文中現於佛身及三乘等不乖六道以由四聖同人身故是則普現色身但屬事用所收耳普現色身既是事用性善性惡豈非妙假性惡若斷普現色身自何而立忽都未聞性惡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皆此之謂也言遊戲者神通遊戲也大論問云神通所作何名遊戲答猶如幻師種種變現菩薩亦爾故名為戲又問菩薩但當出生三昧何須遊戲答菩薩心已出生三昧欣樂出入亦名遊戲既不同於結使遊樂欣樂出入即是出假又三三昧中空名為上諸餘行法皆名為下下如兒戲故名遊戲也。
○三如此下明中觀。
如此觀身墜在二邊非善觀身善觀身者大經云不得身八尺之形也不得身相五胞形也不得身因飲食將養也不得身果酬五戒也不得身聚陰入界也不得身一假實成身不得身二四大成身也不得身此已一身也不得身彼彼遺體也不得身識念念無常也不得身等身中空也六道皆等有身也不得身修依身能脩法也不得脩者即行人也亦不得身如身相如乃至身脩如脩者如亦不得身性身相性乃至身脩性脩者性畢竟清淨為此義故故言即中。
先斥空假故云如此觀身墜在二邊非善觀身若能觀身達身實相乃名中道即善觀身引大經云不得身等者即非假也次從亦不得身如下即非空也如即是空故也次從亦不得身性下即是亡中也何者對邊說中邊既叵得中亦不存又復今文非但亡於空假二邊亦乃亡於離邊之中方成妙中所引大經云不得身等者師子吼品云善男子第一義中若見身身相身因身果身聚身一身二此身彼身身滅身等身修修者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身章安云身者八尺也身相者五包也(今即文作胞胞胎耳)身因者飯食等也身果者過去五戒感身為果也身聚者色陰聚也身一者總彼假實合成一身也身二者四大和合所得也此身者自身也他身者彼身又此身者業力所得也他身者即遺體也身滅者念念不住也身等者有人觀身與虗空等也又言六道各有身故言等也身修者即所修之法也修者者即能修之人也今文之中皆云不得者經中既云第一義中若見見等名不修身當知即是中道亡於有邊方名修身不見即是不得不得即是善觀也今云不得身識者識字誤也應作滅字餘文對消亦應可解亦不得身如等乃是今家約義例說耳何者既不得身等是亡假亦不得身如等是亡空及不得身性等是亡中如是方見三觀圓玅顯秘密藏以明三身耳。
○言即中下三對法。
言即中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報身即假者即是應身。
○是名下三釋名。
是名觀心三身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如前。
○八觀三涅槃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涅槃金光明者。
○次釋文為三初正明觀法。
諦觀心性本來寂滅不染不淨染故名生淨故名滅生滅不能毀故常不能染故淨不能礙故我不能受故樂是為性淨涅槃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觀觀之令此正觀與法性相應妄念不能染不能毀不能礙不能受常樂我淨者即是圓淨涅槃又以正觀觀諸心數心數法不行心數法不能染不能礙不能受者名方便淨涅槃。
○次是名下釋名。
是名觀心三涅槃金光明。
○三約六即判位。
六即如前。
○九觀三寶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寶金光明者。
○次釋文為二初正釋次重釋初又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舉。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寶。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二初依經略立。
何者不覺名法寶覺名佛寶和名僧寶。
涅槃經中迦葉難云涅槃佛性決定如來是一義者云何說言有三歸依佛言有法名一義異名義俱異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虗空皆亦如是是名名一義異名義俱異者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涅槃名解脫虗空名非善亦名無礙如來或時說三為一說一為三如是之義是佛境界非二乘所知法據性德不動是故法名彰不覺之義佛約修成智契所以佛名召覺知之義和名僧寶其意可解此三名義雖則暫分而其理體亦何永異差即無差三寶體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豈可條然故不可見說一為三便謂此三乖於一也。
○次三諦之理下約義正釋文為二初正釋三諦。
三諦之理不覺故是法寶三諦之智能覺故是佛寶三諦三智相應和故是僧寶無諦智不發。
三智及相應者經文從合今釋從離離合融妙方名秘密。
○次無諦下明所以智由境起。
無諦智不發無智諦不顯諦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眾生。
是故無諦智不能發諦由智明是故無智諦不能顯境智相冥方有大用是故不和則無利益。
○三種下三結示。
三種皆可尊可重是故俱稱為寶。
○六即下次判位。
六即如前。
○復次下次重釋者然此重釋與前正釋但是開合何者前云三諦之理不覺是法寶者合三理之理為一法寶也今云中諦不覺名法寶真諦不覺名佛寶俗諦不覺名僧寶者開三諦之理為三寶也即法寶之上自具三寶也三諦法寶開三既然三智佛寶諦智僧寶開三例爾孤山不曉乃以佛陀翻覺致詰且文句云懺者鑑也何不引於梵語懺摩此翻悔過而為難邪況初正釋文中自云覺名佛寶豈非佛陀翻為覺乎又金錍云世人共迷法相名異體一故真如隨緣即佛性隨緣佛之一字即法佛也不聞以華梵致詰況不覺無覺法性不成覺無不覺佛性寧立又淨名疏中初文乃以法身為法寶報身為佛寶應身為僧寶次文又乃各開為三初於法佛開為三者法性是佛之師名法寶法性寂而常照名佛寶照與性和名僧寶此即法身之上辨其三寶也次報佛辨三寶者智照即佛寶圓照之法即法寶此二和即僧寶次於應佛辨三寶者照機不失即佛寶為物之軌即法寶與物和光即僧寶復總結云三寶之上凡十二寶未曾有異此與今文初科正釋次科重釋文意離合那不思之於中為三初正釋又為三初約三諦釋。
復次中諦不覺名法寶真諦不覺名佛寶俗諦不覺名僧寶。
○知即中下次約三智釋。
知即中離二邊名法寶知即空名佛寶知即假名僧寶。
知即是智故也。
○即中事理下三約諦智和合釋。
即中事理和名法寶即空事理和名佛寶即假事理和名僧寶。
諦智既得各通三寶是故諦智亦可和合共通三寶何者性德三諦名之為理修德三智名之為事境智既合理事乃和故以境智理事和合而釋三寶。
○次即中名為下釋名文為二初正釋。
即中名為金即空名為光即假名為明。
○次是為下結示。
是為觀心三寶金光明。
○三六即下判位。
六即如前。
○十觀三德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德金光明者。
○次諦觀下釋文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正釋文為二初明三觀即三德文為二初正明。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空無積聚而名為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假攝諸法亦名為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中攝一切法亦名為藏藏具足故稱之為德。
空無積聚名為藏者空如來藏也假攝諸法名為藏者不空如來藏也中攝一切亦名藏者雙照含融無有缺減也。
○次雖言下融通。
雖言一中有無量無量中有一了彼互生起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當知一不為少眾不為多非一非多不失一多不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
舉一具三故言一中有無量舉三即一故言無量中有一雖有三一而非三一故言了彼互生起展轉生非實聞立三一而不欣喜聞非三一而不驚怖方名智者無所畏也一具無量故云一不為少無量即一故云眾不為多非一非多不失一多即是非三非一而三而一也如此說者乃得名為不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矣。
○次諸佛下結示。
諸佛以即中為體故名法身以即空為命故名般若以即假為力故名解脫一一皆常樂我淨無有缺減故稱三德。
體同三觀體同三德故也三德圓玅名秘密藏耳。
○故淨名下次引證文為二初引文。
故淨名云諸佛解脫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次當知下明無差別。
當知我心亦然眾生亦然彼我既然諸佛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此以華嚴三無差別以通淨名經意耳。
○得此下三釋名文為二初正釋。
得此意者即中是金即空是光即假是明。
○此為下次結示。
此為觀心三德金光明。
○六即下次判位。
六即如前。
○世間有行空人下次斥謬方為三初敘謬。
世間有行空人執其癡空不與佛修多羅合聞此觀心而作難言若觀心是法身應觸處平等何故於經像生敬紙木生慢敬慢既異則非平等非平等故法身義不成既無平等平等智不成則無報身不能將此化他應身義不成不如我於經像紙木平等平等皆如如名法身有此平等智是報身將此智化他是應我三身義皆成用汝觀心何為。
止觀亦云淮河之北有行大乘空人無禁捉蛇者今當說之其先師於善法作觀經久不徹放心向惡法作觀獲少定心薄生空解不識根緣不達佛意純將此法一向教他盲無眼者不別是非根鈍惑重聞其所說皆悉信受乃至云今人只謂捨惡取空是大乘空此空尚不免六十二見單複之惡何能動出設借為乘只是禿乘無法門具度正法大城金剛寶藏具足無缺何所而無豈容禿空而已若但爾者乘邪見乘入險惡道是壞驢車耳。
○次若逢下斥非。
若逢此難者當以三事反難答之一者汝謂於紙木經像平等為如者何意於七廟敬木像天子符勅而生畏敬於佛經像而生輕慢畏慢既起諸使沸亂何處有平等法身義耶二者汝於同師同學生愛生護於異師異學生慢生恚愛慢從癡生三毒熾然諸惡更甚寧復有智慧報身耶三者汝耽癡空無慧方便尚不悅人情況會至理矜高自著是增上慢人汝師所墮汝亦隨墮毒氣深入若為將此邪氣化他和光應身復在何處。
三事反難者他人既以法身報身應身三事不成為難而執平等三身皆成故今亦以三事反詰有敬不敬平等不成文皆可解言七廟者禮記王制云天子七廟三昭(常遙切)三穆與太祖之廟七(此周制七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與親廟四太祖后稷殷則六廟契及湯與二昭二穆夏則五廟無太祖禹與二昭二穆而已)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太祖別子始爵者太傅云別子為祖謂此雖非別子始爵者亦然)士一廟(謂諸侯之中士下士名曰官師者上士二廟)庶人祭於寢(寢適寢也)符勑者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謂之符也符者信也勑者正也王言發下正於羣臣無敢違者沸(方昧切)者涌也耽(亦作耽下含切)樂也癡空者頑空也無智照了故也故下即云無慧方便此借淨名經意斥之耳故彼經云無方便慧縛即愛見大悲成就眾生也無慧方便縛即住三毒而植德本也尚不悅人情者以住貪瞋邪見故也矜(居陵切)者自賢也高者不下於人也自著(陟慮切)者自大也自立也自明也自處也增上慢者三身妙義是增上法汝今未得而便謂得自恃陵他非增上慢更指何邪汝師所墮汝亦隨墮者此用淨名訶須菩提意而斥之耳毒氣深入者用法華經意而斥之耳。
○三我以下顯今正意。
我以凡夫位中觀如實相爾為欲開顯此實相恭敬經像令慧不縛使無量人崇善去惡令方便不縛豈與汝同耶。
凡夫位中觀如實相等者始從名字內修玅觀入於外凡初隨喜品為欲開顯此實相故外則恭敬經卷聖像內外相應也令慧不縛者即淨名經云有方便慧解也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也使無量人崇善去惡令方便不縛者即淨名經云有慧方便解也謂離三毒而植德本迴向菩提也如此豈可與汝無慧方便縛無方便慧縛是同邪。
○次更釋帝王二字文為二初標。
今更釋帝王者。
孤山破云此文唯釋讖本三字而今反用真諦立題帝王兩字又於帝王兩字之間擅加慧字(云云)今謂不然前文既云漢人好略譯者省之若依經文有經王之義說與不說俱亦無妨故今雖是釋於讖本別題三字而更釋於帝王兩字一則順於翻譯周悉二乃順於經文有經王之義亦何所乖邪若謂於其兩字中間擅加慧字且如文句加人人不信一句釋犯妄戒及法華疏加四伏難等何不責其擅添邪若謂今釋讖本題目而不得用真諦翻者且今玄義及文句中那忽數引新本之文況今所釋帝慧王義與夫義淨重譯此經名最勝王宛然懸合若責今為非則義淨亦失也。
○次釋文為二初約教義釋又為二初敘真諦釋。
真諦三藏云法身攝華嚴華嚴以法身為體故報身攝般若般若明智慧故應身攝涅槃涅槃明百句解脫四德等故此是彼師明帝王統攝之義。
涅槃明百句解脫者章安云相傳有百句招提云就頭首數止有八十四五若大小合數有九十七八極細為言有一百餘但一百是數之圓名故言百句例如大品百波羅蜜唯有九十古來未見釋此百句唯真諦三藏一卷義記略不可解天台大師曾於靈石一夏釋此百句解脫一句之中皆作百句凡萬法門先學自飽而不錄之今無以傳惜哉惜哉後代無聞此是彼師明帝王統攝之義者若準文句斥於真諦解經王義是故此中亦應破云作此偏說無智之人於諸經起慢此義不可何者華嚴豈容單有法身而無報應乃至涅槃豈應單有解脫而無法身及以般若。
○次明今家釋文為四初正釋。
今明帝王應具三義謂帝慧王也帝則貴極至尊至重慧則神謀聖䇿王則萬國朝會備此三義稱帝慧王。
法華疏云一切漸頓諸經無不稱所詮之處為經王當機益物興廢有時部部不同名之為國皆言第一即是王今經既是第三方等故知乃是漸中經王故此經王具帝慧王法性之理更無過上名為貴極至尊至重法性之理寂而常照是故名為神謀聖䇿稱性而鑑名為神謀神名天心謀謂智略聖亦是神策亦是謀聞聲知情即是神聖籌策謀略法性之理多所利益是故能令萬國朝會朝會良由統王故也是故當知只一性理具足三義所以名為帝慧王也。
○次此經下舉經義證成。
此經亦爾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即是至尊極貴義若有聞者則能思惟無上甚深微玅之義開甘露門入甘露城處甘露室令諸眾生食甘露味以智慧刀裂煩惱網即是聖智雄略義諸佛護持莊嚴菩薩諸天恭敬護世讚嘆能令地獄諸河焦乾乃至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具出現即是萬國朝會多致利益義。
今經別題雖但三字而新本中更有兩字今既於其新本兩字加其慧字恐人不信故引讖本此經為證令人生信是佛語故故前文云若依經文有經王之義也。
○三將此下類通十法。
將此三義歷十種三法門苦道即法身是貴義煩惱即般若是慧義業即解脫是朝會義乃至法身德即貴義般若德即慧義解脫德即朝會義一一法門悉備三義一一法門皆是經王也。
○四既得下廣論攝法文為三初標列。
既得此意即論攝法攝法有三先攝法門次攝經教三攝六即位。
○次初攝下解釋文為三初釋攝法門。
初攝法門者三道攝一切惑三識攝一切解三佛性攝一切因三般若攝一切智三菩提攝一切發心之行三大乘攝一切發趣之位三身攝一切佛果智德三涅槃攝一切佛果斷德三寶攝一切佛恩德三德攝一切理是為橫攝法門。
三道攝惑者苦為所通煩惱之惑必兼於業以為能通能必兼所故一切惑屬三道攝三識既是智之異名故一切解屬三識攝凡有性名既多在凡故一切因屬佛性攝所以因名佛性者眾生實未成佛以煩惱生死是佛之性示令修習是故在因名佛性耳若乃分於二字解者因不名佛果不名性以佛是果人言一切眾生皆有果人之性果人之性者因中煩惱生死是也若不爾者則成佛有眾生之性不名眾生有佛性也般若攝智菩提攝於發心之行其意可解乘攝位者乘此妙乘游於四方直至道場因果之位故也言發趣者進發趣入也由報智故上冥下應是故智德屬三身攝斷德既乃諸惡永亡是故乃屬涅槃所攝三寶出世多所利益是故乃攝一切恩德三德攝理此理非迷以三識等各相主對而論所攝故名為橫若乃一一從始至終方名為豎諸法之門不出解惑因果智斷故云法門。
○次釋攝經教。
第二攝教者三道是三障即三障是三解脫攝不思議解脫淨名教三識攝楞伽地持攝論等三佛性攝涅槃三般若攝大品等五時教三菩提攝諸方等經三大乘攝法華三身攝華嚴三涅槃三寶三德等皆攝涅槃此舉當道諸經絓是八萬法藏皆應攝爾(云云)。
三道是三障者名異義同展轉互通名之為道能蔽聖道名之為障並從過患功能立名問三道三障但苦與報二名則別業與煩惱二則是同其意何邪答苦是報家之苦亦報即是苦名異義同不須疑也即障而道名為解脫而三解脫攝不思議解脫淨名教者以淨名經題之下注云一名不思議解脫故也既以三種解脫攝淨名教則與真諦單以一德攝於一經不可同年也楞伽及攝論等既多談於八識之義是故乃為三識所攝以經律論通名為教故得攝之既是今家明攝法義故不須以論在如來滅後所造而為妨也又如來在日豈不懸鑑滅後之論邪涅槃經中多談佛性故以佛性攝於涅槃以三般若攝大品等其義可知言五時者釋籤云古判般若總有五時一摩訶二金剛三天王四光讚五仁王此亦未可全用雖然摩訶定在仁王之前何以知然仁王經云如來成道二十九年先已為我說摩訶般若故知仁王在後明矣若光讚經準諸目錄只是大品上帙但在後譯之耳故不可以為別時之義也今雖用於五時之名而不依彼五時次第故妙玄云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恐是結成前四時般若以仁王對於前四即有五時矣三菩提攝諸方等經者亦以諸方等經多明菩提之義故也三大乘等攝法華準思可見然此所攝且從一往若不爾者豈可法華但有大乘而無餘邪是故當知十種三法皆徧諸經以義裁之無勞委示言當道諸經者法華文句云當途王經途者道也即是現今盛行之經耳絓(胡卦切)釋籤云亦挂也謂但挂諸經也淮南子云飛鳥不動不絓網羅楚辭云心絓結而不解絓亦豫也故止觀云絓一切教也八萬法藏者且舉大數具足應云八萬四千輔行云小乘經論如多論云佛為眾生始終說法以為一藏如是至八萬(云云)又報恩經亦有多解一云四十二字以為一藏餘同多論(云云)八萬法藏苦也八萬塵勞集也八萬對治道也八萬波羅蜜滅也廣攝八萬四千法藏可以意知難以文具故注云云耳。
○三釋攝六即位。
第三攝位者苦道有一切五陰煩惱道有五住惑業道有一切業乃至(云云)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若即三種之非道通三種之佛道者六位所顯則攝諸位也乃至三德亦有六位三德既備攝六位寧不備收耶其間則例自可知(云云)。
即是十種三法一一皆攝六位也四明乃將三道三識分對道前本有之位三因乃至三涅槃等對於道後當有之位恐非今文攝位之意一切五陰該於十界兩重生死見為一住思分三住無明一住共成五住一切之業該於有漏無漏非有漏非無漏也乃至字下注云云者三道既乃各有一切餘九三法比說可知不能具記故注云云何者乃至三德而法身德攝一切身般若德攝一切智慧解脫德攝一切解脫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者問理即之位既全在迷將何以明障覆之義答只以理即在迷名障謂之三道若云三道是三德理方名所顯亦以指於三道之事即三德理而為理即之所顯耳六位所顯則攝諸位者諸位亦是六即之位耳乃至三德亦有六位三德既乃徧攝一切六位豈可不該收邪請觀文中三道乃至三德皆有六位何得將於十種三法分對本有現有當有以明攝於六即之位邪注云云者亦以可知不煩文具故注之耳。
○所以下三結歸。
所以作三番攝者合帝慧王三義攝法門合貴義攝教合慧義攝位合王義又攝法門是橫攝攝位是竪攝攝教是橫竪雙攝統攝之義既明經王之義顯矣。
法門可尊故合貴義說教由智故合慧義位是大寶故合王義法門屬橫如前已示六即淺深故名為豎經教所談不出法門及以六即是故名為橫竪雙標即亦橫亦豎也又亦應云理論乃是非橫非竪也雖於帝王兩字之間加於慧字而論攝法大底不出經王之義顯矣故前文云若依經文有經王之義良由此也。
○次約觀心釋文為二初正明又為二初明觀心顯於三義。
次觀心明經王者觀心即中是貴義觀心即空是慧義觀心即假是朝會義是為觀心中經王也。
經既乃具帝慧王是故觀心明於經王以空假中顯於三字帝慧王也觀心即中是貴義者帝是至尊貴極故也。
○次明觀心顯於六位者。
觀心論位者眾生本有理性金光明心但有名即名字金光明念念修觀即觀行金光明觀心淳厚即相似金光明會入法流即分證金光明盡邊到底即是究竟金光明。
準上亦合明於觀心攝法門及觀心攝經教而今無者以攝法門及攝經教既將十種三法攝之而前已觀十種三法釋金光明故此不煩但明觀心攝位六即之中位位應言帝慧王義而復謂之金光明者以金光明與帝慧王名異理同是故但言金光明耳何者金既尊貴豈非帝義光能常照豈非慧義明能益物豈非王義。
○次若不下結勸。
若不修觀徒聞何益如遙羨寶山足不涉路安可得乎為此義故須觀心一番令聞慧具足也。
羨(似面切)貪慕也聞者解也慧者行也聞慧具足解行俱備若不爾者則單輪隻翼不能飛昇遠運矣。
○次釋通名。
次釋通名者如法華玄義中說。
注云云者應引法華玄義中云經者外國稱修多羅聖教之通名釋此通名凡有五義一有翻二無翻三和融有無四歷法明經五觀心明經具在彼文(云云)。
○次辨體文為二初標列。
第二辨體為三一釋名二引證三料簡。
準玅玄中此亦應云前釋名總說文義浩漫今頓點要理正顯經體直辨真性真性非無二軌欲令易解是故直說後顯宗用非無初軌偏舉當名耳釋籤云名含下三三是總中之別體又三中之別未涉諸義故頓點三軌之中體屬真性也。
○次解釋文為三初名文為二初正釋文為三初略示。
釋名者體是質質是主質。
體謂形體形體即是主質主亦質也若無形體支分何依將何主質大乘亦爾若無法性教法何依將何主質。
○次何為(平呼)下徵釋文為二初正徵釋。
何為主質之體法身法性是經體質若依義者法身為體質若依文者法性為體質法身法性只是異名更非兩體欲令易解是故雙題爾。
言依義以法身為體質者良以主質乃是身質故也依文以法性為體質者以由經文云游於無量甚深法性故也問依文若以法性為體而空品云求於如來真實法身捨身品云具足成就微玅法身可非文邪答既云求於真實法身正是因中之所求耳捨身品意準例可知故不可以因中所求法身而濫果上已證法身也法身法性只是異名者法身不遷即是法性法性理聚即是法身其名雖異其體本同。
○次法性語通下簡通從別文為四初正簡法性。
法性語通今以佛所游入法性為體質也。
語通者於下□□□□□□□□□□□□□□□□□□□□□乃取果佛所游□□□□□□□□華亦爾故法華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問體若在果前文那云三章是因若通因果諸文那云體非因果答中道理體雖非因果不妨約於中道理體而辨因果若附經文則取果佛所證之理而為經體若乃約行生起次第是則經體乃屬因中所以然者雖談經玄義果上法性不妨約行次第因中實相以由因中約行生起尋名得體即果上所證法性因果之事雖分實相理體何別不別而別依文辨體須取果佛所游法性但其果證有分有滿分如法華普門品滿如今經如來所游復次須知體有通別通則徧為諸法等體別則唯在因果所取見於實相名為得體簡通從別厥意昭然是故謂之體非因果(實相理體不同因果之宗也)依之以辨因果(依體立宗也)因果取體(宗成證體取者獲得也)方有用(智與體冥能起大用即經用也)。
○文云下次引證。
文云是時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
○故知下三結示。
故知此體不與下地菩薩及二乘等共非通法性也但是佛所游入。
尚非分證中道法性豈是二乘偏真法性乎是故今經之體唯是佛所游入法性耳此且直指經文法性是佛所游明體在於果人所證若乃約教以明體者下文判教此經屬通通教即得帶別明圓妙玄中判眾經之體有傍有正通教乃是帶傍明正傍謂偏真正即中道故文句釋諸經之王名為敘體乃約三種中道明之豈非通教帶別明圓帶傍偏真顯於三種中道之正(云云)。
○一切種智下四明體為餘章所依文為二初正明。
一切種智以此為根本無量功德共莊嚴之種種眾行而歸趣之言說問答共詮辨之。
準下明用中云夫一切種智是果上之德果智由於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將此勝用莊嚴果智乃至云空品雙導文云種智而為根本即其義也故知一切種智以此法性經體而為根本耳功德為能嚴經體為所嚴何者生善滅惡其體乃彰故知經體必倒經用為□□□是則種智及以功德皆屬經用也觀經疏中其意□□□□不云一切種智耳今文有者以今經云一切種□□□□□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故也又功德莊嚴之言亦□□□□□文云莊嚴菩薩深妙功德以為宗也種種眾行者宗□□經疏中其意亦爾但彼經宗修心妙觀顯四淨土通於因果而今經宗唯在於果耳種種眾生雖通因果今正取果也所歸所趣即經體也言說問答者釋名教相也言說是教故玅玄明教相中云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以無說而已說必屬教故也教為能詮體為所詮也問答屬名以諸經中首題名字多從問答方乃顯之如觀經中阿難問云當何名此經如來答云此經名觀極樂國土佛菩薩等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名為能辨體為所辨故周易云學以聚之問以辨之。
○類眾星下次舉譬。
類眾星之環北辰如萬流之宗東海。
類者例也亦比也又譬也觀疏中乃云譬也眾星之環北辰者論語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以北辰常居其所而不移故眾星共尊之今云環者玉篇云遶也爾雅云北極謂之北辰郭璞云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極中也辰時也以其居天之中故云北極以正四時故云北辰漢書天文志云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旁三星三公環之匡衡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宮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海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是眾星共之也如者似也萬流之宗東海者尚書禹貢云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孔氏傳云二水經此州而入海有似於朝百川以海為宗宗者尊也周禮大宗伯諸侯見天子云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鄭玄云朝猶朝也欲其來之早也宗尊也欲其尊主也朝宗是人事之名水無識性非有此義以海水大而江漢小以小就大似諸侯歸於天子假人事以言之耳老子云滄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百川以海為宗也眾星萬流譬宗用也北辰東海喻理體也。
○故以下三總結。
故以法身法性為此經正體之主質也。
○故書家下次明體有三義然此三義與觀經疏其意大同於中為三初明體是禮義。
故書家解禮者體也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子之體賤當知體禮之釋與經法性意同如來所游佛所護持故知此體是貴極之法也。
言書家者即儒宗也解禮者體也者記禮器(言禮使人成器也)篇云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益顯者不可揜微者不可大鄭玄云若人身體也又喪服四制篇云凡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故謂禮也體有尊卑等者周易繫辭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長幼但在父子也當知體禮之釋乃至云是貴極之法也者簡臣子之體賤取君父之體尊也君父體尊喻於如來所游法性故云與經法性意同釋迦所游四佛所護也應知君臣父子譬於圓位因果高下今文簡於等覺已還因位之下而取妙覺果位之高也今文既與觀經疏同是則彼此不可異轍而四明於此乃云今之經體既是究竟所證法身正同君父體禮之義揀非分證法身已還臣子之體也於彼則云君父譬法身臣子喻宗用孤山於彼乃以君父喻圓實臣子譬偏權於此乃以君父喻極果所證臣子喻菩薩二乘矛盾既彰今所不用(云云)應知儒宗既以禮訓體今家乃以體訓體故玅玄云體字訓禮禮法也若無禮者則非法也出世法體亦復如是善惡凡聖菩薩佛等不出法性乃至云今取佛所見為體彼此通論無間高下若從別說皆取果證而孤山云法華玄義體字訓禮與此稍別深不可也。
○復次下次明禮是底義初一句標。
復次體是底義。
○次四句釋。
窮源底理盡淵府光揚實際乃名為底。
○次釋論下引證。
釋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
○次此與下會同經意。
此與今經法性甚深意同。
○次當知下點示經意與論義同。
當知法性高深竪窮佛海。
○次故以下結示。
故以底義釋體也。
文皆可見不煩細釋。
○復次下三明體是達義準向可知但於釋中有法有喻有合以法性合風以不違背合無障礙又引證中更加又云等文為證耳。
復次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自在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說皆與法性不相違背釋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又云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此與今經法性無量意同當知法性廣大無涯橫收法界徧無所隔故以達義釋體也。
然此禮底達等三義諸說不同孤山云體達是橫體底是竪體禮乃是非橫非竪四明云雖論三義但是法身中三未明餘二各三又云空假皆中故三屬體又云體禮是法身體底是實相般若空即中故體達是真性解脫假即中故霅川云禮底達三皆是一性體正是實相之體也體達者用中之體也今謂諸說義皆不然按妙玄借三種喻正顯經體又云此經實相之體如大象得底堅不可壞以譬體玅圓珠普雨以譬用妙巧智成仙以譬宗妙如此三譬即是三德不縱不橫名為大乘於大乘中別指真性以為經體釋籤問云前三譬中皆云經體又復三義本為顯體何得此中乃云三譬以譬三法答義有傍正正顯體已復順此三若爾即是用所體體能成用亦宗所顯體體能成宗故以三譬復對三法(云云)以彼例此故知今文禮底達三雖則正為顯於經體然亦不妨對於三德體禮法身也體底般若也體達解脫也況今文中顯將體禮對於法性豈非法身又將體底對於甚深豈非般若又將體達對於無量豈非解脫理性三德不其然乎若許三義別對三德三德任運離合炳然離則簡出二德克取法身合則空假即中中為經體那忽於皮毛枝葉而興諍論邪(云云)。
○次引證。
二引證者序品云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鬼神品云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二文既云深法性即知簡異二乘菩薩所得法性也空品云故此尊經略而說之說於空即如也讚佛品云知有非有本性空寂當達此等皆體之異名悉會入法性法是軌則性是不變不變故常一此常一法性諸佛軌則故云法性為此經體也。
言甚深法性者妙覺窮深也簡異二乘菩薩所得者佛既名深菩薩則淺菩薩尚淺二乘可知空品說空讚佛品云本性空寂即是中道空寂二邊故云皆是體之異名悉會入法性也。
○三料簡文為二初問。
三料簡者問法性定是空為非是空。
可見。
○次答。
答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淨於四句不應以空有求之雖非四句或時赴緣作四句說之文云兩足世尊行處亦空新本云是第三身是真實有又云前二種身是假名有又云非有非無此有四句四門意也門乃有四悟理非數佛示人無諍法不應執此相兢舊本明空新本明有以體達義釋之二文不乖即此意也。
言新本云第三身等者彼經三身分別品列三身次第初化身次應(平呼)身三法身故第三身即法身也前二種身即化身應身也故彼經云前二種身是假名有第三身是真實有也以第三身為前二身而作本故是第一身依於應身而得顯現是法身者是真實有無依處故非有非無者經云法身二無所有何者以此法身相及相處二皆是無非有非無非一非異然法身是真實有乃是實相本有之有是故須知理非四句隨緣利物假立於四妙契環中定性四句壅蔽正道(云云)。
○第三明宗者若準玅玄及觀經疏此中亦須先簡宗體今文無者但是略耳於中為二初標。
第三明宗者。
○次宗謂下釋文為二初釋名。
宗謂宗要也。
宗謂宗要者今經乃以果為宗要良由所證雖復無量言果則攝如提網維無目不動又似牽衣一角無縷不來故云宗謂宗要也。
○說者下次釋義文為二初敘古說。
說者或以果為宗或以因為宗或雙用因果為宗。
○次今尋下今家正釋文為二初明佛果為宗又為二初正明宗要又為二初正明。
今尋壽量品雖明施食不殺之因乃將因擬果果是正意三身分別品雖復問因佛答三身還是果為正意今此意但用佛果為宗。
新舊兩本雖則舉因正意顯果是故須用佛果為宗他人專以因為宗及雙用因果等義皆不然也今經壽量品明施食等如經可知三身分別品問因等者虗空藏菩薩白佛言云何菩薩於如來如法修行豈非問因如來答云一切如來有三種身豈非答果。
○次何者下釋所以。
何者法性常體甚深微玅若欲顯之非果不克當知果是顯體之樞要如提綱目整則以果為宗意在此也更附經重顯此義文云釋迦如來所得壽命釋迦是果人壽量是果法果人克果法冥乎法性法性既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無常四佛釋疑舉山斤海滴地塵空界無能算計知其數量明其能常八十滅度是能無常此見八十滅度之無常不能計校其常尚不能知其常焉能知其非常非無常若不約果此羲難明既舉果冥理顯體義彰以果為宗其義如是。
克者獲也證也樞謂戶樞者本也要也以門戶開閉要在於樞故也綱者說文云維紘繩也白虎通云大者為綱小者為綱綱者張也紀者理也謂張理上下整齊人倫若羅網之有綱紀而萬目自張也次附經重顯者法性既非有至果法亦非常非無常者此即文句及觀經疏法報體一雙非長短兩應之意也法性既能常至果法亦能常能無常者此亦文句及觀經疏智與體冥能起大用能為常壽能為無常壽之意也但彼能為常壽是界外法性尊特能為無常壽是界內同居淨穢分段生身長短兩應耳今文且以四佛釋疑舉山斤海渧生身應長以為能常八十滅度生身應短以為無常若望界外尊特常壽則此皆是無常所收以山斤海渧實有限數故也以界外尊特亦名報身故且置之耳。
○又說果義下次明佛果融攝文為二初明諸經智斷。
又說果義不同或約無上菩提智德明果或約大般涅槃斷德明果若舉智德眾善溥會任運知有斷德若舉斷德諸惡永盡任運知有智德互舉一邊不可偏執也。
互舉諸經中說佛果不同或約菩提智德明果如法華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或約涅槃斷德明果如大經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涅槃是斷菩提是智若舉智德必兼斷德若舉斷德必兼智德若不爾者豈得菩提而惡不盡豈證涅槃而闕照明諸經赴緣互舉一邊不可守語而偏計也。
○次明今經果報亦總文為二初正明。
今經舉壽量明果壽量是果報果報語總總於智斷智斷亦總果上三身。
壽量是果報者遂尅為果即習果也酬因為報即報果也果報語總總於智斷者玅玄云習果即是一念相應無上菩提智德果也報果即是大般涅槃諸惡永盡斷德果果也智斷上冥法身下攝應身故也故智斷果報是總三身是別也。
○果上三身既與下次明果上三身與法性冥故雙非雙照文為二初正明果報是總三身是別。
果上三身既與法性冥法性非常非無常三身亦非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三身亦能常能無常若能無常即化身壽命也對無常而論常能常即報身壽命也。
今文舉別以顯於總是故謂之果上三身與法性冥故文句云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也若乃不知舉別顯總將何以消三身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邪四明約於修九性九以消此文恐未可也若能無常即化身者即分段生身勝劣長短名為化身亦名應身也對無常而論常能常即報身者前文以生身應長名為能常今文以法性尊特他受用報名為能常故總此兩文乃顯文句六能之說也。
○報化與法性冥下次明報化與法性冥故雙非不可算數者前明三身與法性冥雙非雙照是全體起用今明報化與法性冥雙非不可數是舉用明體故前後兩文不可參濫也於中為五初正明。
報化與法性冥法性既非常非無常不可算數報化亦非常非無常不可算數。
一塵之身尚與理等豈可報化有算數乎若非舉用明體何得報化雙非。
○次云何下拂疑。
云何見迹短而言佛壽定短此不識果能顯體之意。
信相但見應化迹短便疑佛壽定八十年是故拂云此不識果能顯體也以果用八十雖則是短欲以此短顯於理體非短故也短既非短長亦非長長短俱亡妙理即顯。
○三又如下引化事例。
又如佛非鹿馬能現鹿馬鹿馬定是佛耶鹿馬是佛化所為非佛身也法性能長短長短非法性也。
鹿馬定是佛邪者問也鹿馬是佛化所為非佛身者答也引此以例法性能長短非法性耳。
○四若見下結成。
若見此義果能顯體常義亦成非常非無常義亦成無常義亦成果為宗要義亦成若不爾者諸義皆不成。
能顯之報所顯之法起用之應既互相顯是故皆成故雖無常不妨於常及非常非無常也體用互顯其義既成果為宗要其義亦成以常果為宗必冥法體起用故也常即報身非常非無常即法身無常即應身若不如此則諸義皆不成也。
○舊用下五破古。
舊用山斤海滴之文是無常謂虗空分界是虗空無為復引捨身品中求常樂住處者是三無為為常無生死故為樂也皆以小意曲解大乘如此解者一切皆不成非宗要也。
文句引舊云四譬皆有齊畔可盡之物據此為無常今釋不爾四佛引四譬者乃是舉量以況無量量物尚非思算所知無量之法寧可圖度縱令知量無量只是化用何關體本僻取之失非但自毀又亦誣經今文斥云皆以小意曲解大乘者以三無為及無常等屬小故也又法華文句亦破舊人云前過恒沙後倍上數神通延壽猶是無常僻取文意大有所失(云云)。
○第四論用文為二初標。
第四明用。
○次用謂下釋文為二初釋名。
用謂力用也。
○次滅惡下釋義文為六初總立。
滅惡生善為經力用。
妙玄云用是如來之能此經之勝用如來以權實二智為妙能此經以斷疑生信為勝用釋籤云應言功用亦可言得用可言力用功謂因滿得謂證悟力謂勝能此三並是如來自行用則一向單論益他亦可兼自而說今且置自從他故但云用用復二義謂能及用二義復通自他多屬於他如言能從因至果加功用行等今亦置自從多分說人有善巧利他之能經有斷疑生信之用今亦例之故云滅惡生善為經力用也。
○次滅惡故言力下略釋。
滅惡故言力生善故言用滅惡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舉具論畢備也。
具論畢備者以滅惡生善皆有力用功德故也言功德者釋籤云功謂功用德謂得用也。
○夫一切下三正示力用之相。
夫一切種智是果上之德果智由於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苦是惡業果貪恚癡是惡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聖人意先令滅惡因故懺悔品居先樂是善果懺讚是因懺罪讚聖惡滅善生故讚歎品居後亦是互舉爾。
文句分經云初三行明能破勝法者謂境法法性也行法懺悔讚歎也導法一切種智也今云一切種智是果上之德者止觀引釋論云因中但有理體名道慧道種慧果上事理皆滿名一切智一切種智導法既是一切種智當知行法懺悔讚歎即是無量功德莊嚴若相資而論行資智智顯理理顯故苦盡苦盡故法身顯智圓故報身顯功德無上故應身顯若圓論者王法不縱橫而修三身不縱橫而顯滅除諸苦等者苦果是報障惡業是業障貪恚癡是煩惱障若分因果則業惑為因苦報為果今云貪恚癡為因必兼於業也業必牽報故云苦是惡業果也餘經對緣云報障難轉因時可救果無如何此經三障皆可轉(云云)三障若除三德必顯德顯則是與無量樂懺罪等者懺罪故惡滅讚聖故善生先滅惡故懺品居先次生善故讚品居後然則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讚品生善非不滅惡故云亦是互舉爾。
○將此下四明勝用顯餘四章。
將此勝用莊嚴果智智備體顯體顯名金果備名光力成名明益他曰教也。
莊嚴果智者宗也智備體顯者體也體顯果備力成名金光明者釋名也益他曰教者教相也前文明體既為四章所依故今明用亦乃顯於餘四問體用若爾宗意云何答文句釋敘宗文云此一句種種義法性四門法性四德即體義果智顯體即宗義護念斷疑即用義而敘宗為正也亦可例云體義名金等也問一切種智無量功德準經既是力用之文今何故以莊嚴果智屬於經宗答若得向來勝用能顯四章之意又達敘宗種種義等則於此文不須疑也。
○但懺品下五歷文示力用不偏。
但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讚品生善非不滅惡互說一邊空品雙導懺不得空惡不除滅讚不得空善不清淨文云一切種智而為根本即其義也四王品已下護經使宣還是生善攘災令去還是滅惡。
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者經云是大金鼓所出玅音悉能滅除三世諸苦即滅惡也乃至云所得功德定及助道猶如大海即生善也又懺悔品非不讚歎讚歎品中非不懺悔亦是互舉爾故讚歎品云我今尊重敬禮讚歎去來現在十方諸佛清淨寂滅以此金光懺悔因緣使我惡海悉竭無餘(云云)空品雙導者以生法之境通於十界故滅九界生法之惡而生佛界生法之惡而生佛界生法之善良由中道一切種智而為根本雙導之也四王品已下雖則正是敘於教相傍亦通於經用之義護經宣通等者四王品云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在大眾廣宣說時我等四王勤心護王及人民為除衰患令得安隱攘(汝羊切)除也。
○攝此下六總結。
攝此諸文故言以滅惡生善為用也。
攝者兼也。
○第五判教相文為二初標。
第五判教相者。
玅玄云教是聖人被下之言相是分別同異文句記云教家之相故云教相五味分別為顯醍醐今教別有顯實之功故名為相釋籤云教相只是分別前之四章使前四章與諸文永異若乃分別今經教相同異下文顯矣。
○次釋文為二初破古師文為三初總破舊師文為二初敘。
舊明此經非會三非褒貶非無相不列同聞眾不在五時次第而明常住者是偏方不定教。
妙玄云南三北七通用三種教相一頓教指華嚴二漸教始從三藏小乘乃至涅槃常住三偏方不定教非頓非漸別有一經而明佛性常住指勝鬘楞伽央掘金光明之流宗愛法師以法華為會三歸一教柔次二師以淨名思益為褒貶抑揚教岌師以十二年後為無相教又柔次二師及道場觀師於漸開為五時一十二年前為有相教二十二年後為無相教三無相之後同歸之前褒貶抑揚指淨名等經四會三歸一教指法華五常住教指涅槃非是五時次第正道故謂偏方不定也。
○次是義下破文為二初破不在五時次第。
是義不然若不列同聞非次第者列同聞眾應是次第鴦掘摩羅列同聞與眾經不異論褒貶與維摩意同論家何故不預次第若列眾不列眾皆非次第者亦應列眾不列眾俱是次第(云云)。
是義兩字指彼所立不然兩字今家斥非若不列下一十七字以列同聞而為並難若謂不列同聞眾非是五時次第者苟列同聞眾應是次第乎若謂列同聞乃是次第者且央掘列眾與諸經無異又復論褒貶亦與淨名同而汝何以故不以央掘經預五時次第而亦但判為偏方不定邪又復汝若謂央掘經列眾今經不列眾皆次第者亦應判諸經列眾不列眾俱是次第乎注云云者汝既判於今經央掘皆非次第是則央掘列眾今經不列眾既皆非次第何得不許列與不列俱是次第邪次則俱次不次則俱不次何得執不次不許次第邪妙玄云央掘列次第眾委悉諸經彈斥談常分明餘教釋梵四王及十弟子乃至文殊皆悉被訶斥同聞宛然應入次第而今判作偏方淨名亦是彈訶那得引為次第若央掘偏方則淨名非次言褒貶者褒謂褒美貶謂貶挫言論家者釋籤云南謂江南北謂河北自宋朝已來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相承其師非一並宗羅什但年代淹久文疏零落至齊朝已來玄網殆絕江南盛弘成實河北偏尚毗曇于時高麗郎公至齊難成實師結舌無對因茲郎公自弘三論故知南宗初弘成實後尚三論而江南虎丘岌師及宗愛師等既弘成實及以三論復用頓漸偏方不定及五時等故云論家也。
○次若言下破偏方不定。
若言未應明常而明常是偏方不定者。
言未應者即未當也他謂佛於涅槃經中方明常住今經既乃在涅槃前是故未應明常而忽明於常者乃是偏方不定耳意謂至涅槃明常即五時次第也今牒此計故云若言等也。
○次破文中先引方等陀羅尼經並難。
陀羅尼云王舍城波羅柰祇陀林三處與聲聞記此亦是未應會三而會三得為次第未應明常而明常何故不定耶。
妙玄引經云先於王城授聲聞記今復於舍衛國授聲聞記昔於波羅柰授聲聞記(云云)會三顯一唯在法華陀羅尼經在法華前是方等部此則亦是未應會三而便會三汝既判於陀羅尼經得為次第今經若乃未應明常而明於常何故却是偏方不定。
○又法華下更引諸經明常例難。
又法華般若淨名方等咸論常住得是次第此經明常獨居不定何耶。
法華云世間相常住般若明實際無來去淨名云佛身無為以至諸經是例非一汝既判於法華等經得為次第此經明常何得不然乎。
○次別破一師文為二初敘。
又一師言此經與法華同是第四時山斤海滴與塵沙義齊故。
彼判法華於五時中屬第四時故以今經與法華同是第四時以謂今經山斤海渧是可數之法與法華塵沙之義齊等俱是無常故也塵謂微塵沙即恒沙法華但云世界塵數而言恒沙者此亦舉他之言耳非經文也(云云)。
○次是義下破。
是義不然新本云舍利繫縛色如來常住身無有舍利事何得山海而翳金光塵沙而蔽寶所。
言舍利繫縛色等者新本具云如來真實身無有舍利事如來解脫身終無繫縛色。
○三破真諦文為二初敘。
真諦三藏云此經是法華之後涅槃之前九十日說引涅槃云佛告波旬却後三月吾當涅槃信相聞斯故知八十應滅。
前一師以此經屬第四時今真諦以此經在第四時後第五時前。
○次是義下破。
是義亦不然唱滅之旨非獨告魔定在三月法華云如來不久當般涅槃普賢觀亦云當般涅槃諸經唱滅非但一文何必九十日耶縱令三月為屬第四時為屬第五時若屬第四時法華已捨方便此中何得更許三乘同懺若屬第五時何得復言在前三月進退無據兩楹不攝(云云)。
其文可見智昇目錄云觀普賢行法經亦名普賢觀經楹(以成切)柱也注云云者以第四第五時名且舉他所立覈定進退耳非今家所明第四第五時也。
○今既不同下次明今意文為二初約時味判文為三初正判。
今既不同舊若為判教若安無相而時異若入會三而味別案下文云曾聞過去空閒之處有一比丘讀誦如是方等大乘既言方等豈非文耶。
言若為者即如何也若以此經安在第四般若無相熟酥味攝今經且不廣談空相故云時異若入第五法華會三醍醐所收今經既通三乘懺悔且非純一故云味別案者考也察也驗也下文指於流水品也方等經典雖通約理今正約時故此經方等生酥也。
○次釋難者文有兩番初番為二初難。
方等之教通於三乘新本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應懺悔滅除業障安處方等其義無疑而難者言新本云法界無異乘此害於通義。
難意者新本既云法界無異乘豈非損害方等教通三乘之義乎。
○然方等下次釋意。
然方等滿字通別通圓此旨非妨。
既通別圓何乖法界無異乘邪故四念處云通教有三義一因果皆通即當教始終者二因通果不通即菩薩中有利根受接者三通別通圓即別圓因果皆與通異藉通開導得入別圓之因成於雙非之果別圓之因雙非之果即是法界無異乘也當教始終即是通於三乘懺悔矣。
○次番文亦為二初難。
難者以不列同聞為疑。
且以通序不列為妨耳若別序壽量品列天龍等眾何故不言邪。
○次胡本下釋。
胡本尚多何必止四卷七軸或其文未度爾。
且從前代所稱故云胡本耳應云梵本具如大部補注(云云)四卷者今經也七軸者新本也未度者未至也至唐義淨重譯十卷果有列眾何必疑也。
○如此下三結示。
如此斟酌五味明義則第三生酥攝。
斟者計也取也酌者挹也益也五味者大經云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佛亦如是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從方等出般若從般若出涅槃以生酥味喻方等宛符經旨。
○若四藏下次約藏教判文為二初約雜藏判。
若四藏明義則雜藏攝。
妙玄第十章安雜錄云摩得勤伽(此云智母菩薩入此智母三昧作論申經令法久住)有二藏一聲聞二菩薩又諸經有三藏二如上更加雜藏分十一部經是聲聞藏方廣部是菩薩藏合十二部是雜藏又有四藏三如上更加佛藏釋籤云即以一教各對一藏聲聞雜菩薩佛等次第以對四教其意可見故以雜藏對於通教既通三乘則是雜也。
○四教明義下次約通教判。
四教明義則通教攝通教之中即得論帶別明圓也。
準前即是通別通圓仍加中道含真入通是故乃有三種中道而四明云就圓釋體判教屬通豈其然乎。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