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小乘釋經部十八 方等部疏(0355-0367)
第0362部卍續藏第20册P0539 金光明經科註(四卷), 〖明.受汰集〗.txt
卍續藏第 20 冊 No. 0362 金光明經科註
No. 362-A 金光明經科註敘
夫玄義釋題名。文句分章段。法華而下。惟今經例之。斯實繇
天台智者大師總持親證。故縱三輪而評古釋今。約教明觀。其文燦然。其義躍然。如神龍滴水。雨澤大千。殆非真諦。諸家可同日語者。 法師章安。筆其所說。詔彼來學。至宋 四明尊者。毅然以中興為己任。不忍世之毀觀銷經也。乃作記而申通之。拾遺棄則文義俱收。闢邪謬則事理咸正。有是哉。法性金之為可尊可貴也。法性光之為即寂即照也。法性明之為大悲益物利用無際也。十種三法。無量法門。靡不全體即真。運心皆觀。洵所謂翼祖明宗。扶偏救弊。而是經奧旨。蓋已大備。無餘蘊矣。(汰)不敏。從 桐谿和尚。授受此道。研繹有年。深知疏之與記。廣博幽玄。倘如香象截流。又何憂於望涯思退也。是以敬合諸祖成言。仰疏經王妙義。解題而約略五章。釋句而折衷眾論。初未敢妄加己見。淆溷祖說。惟後之覧者。即略知廣。繇註通經。則 佛道 祖道。在在游翔。見知聞知。重重會入。無非當體金光明。總一圓常真法性。茲科註所繇集也夫。
宗天台教觀沙門釋(受汰)槃譚書
金光明經科註目次自序卷第一 經卷第一序品第一壽量品第二懺悔品第三讚歎品第四空品第五卷第二 經卷第二四天品第六大辯天品第七功德天品第八堅牢地神品第九卷第三 經卷第三散脂鬼神品第十正論品第十一善集品第十二鬼神品第十三授記品第十四除病品第十五卷第四 經卷第四流水長者子品第十六捨身品第十七讚佛品第十八(附)金光明經感應記
No. 362
金光明經科註卷一
明 鹽官安國寺比丘 (受汰) 集
金光明經卷第一
此金光明。甚深無量。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大師釋題。例作五重玄義。金光明為名。法性為體。三身常果為宗。滅惡生善為用。方等生酥為教相。第一名者。有通有別。經之一字。除律論外。俱得其名。所謂通也。金光明。不共他部。獨在此經。乃云別也。應知三字別題。是法非譬。何以知然。經敘如來游於法性定中。而便唱云。是金光明。諸經之王。蓋直指所游法性。名金光明。不云法性如金光明也。創首標名。彌為可用。故法性可尊可貴。當體名金。寂而常照。當體名光。大悲益物。當體稱明。此之三種。舉一即三。全三是一。非三非一。而三而一。不縱不橫。絕思絕議。是祕密藏。佛所游處。甚深是光之德。窮法性底故。無量是明之德。達法性邊故。此二不二。是金之德。法性究竟尊貴義故。玄義云。依文立題。方為親切。則此洵是法非譬明矣。經者。訓法訓常。十界同遵。三世不易之謂。有翻無翻。各具五義。廣如法華玄。(云云)釋名竟。法性為體者。體謂主質。依義則以法身為體。依文則以法性為體。今以佛所游入法性為體。無量功德共莊嚴之。種種眾行而歸趣之。言說問答而詮辯之。類眾星之環北辰。如萬流之宗東海。蓋以法是軌則。性乃不變。不變故常一。此常一法性。諸佛軌則。故以法性為此經之體。三身常果為宗者。宗即要義。法性常體。非果不克。釋迦是果人。壽量是果法。果人克果法。冥乎法性。法性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三身亦爾。果能顯體。故以是為此經之宗。滅惡生善為用者。用謂力用。懺悔是滅惡。讚歎是生善。空品是導成。下去例然。將此勝用。莊嚴果智。智備體顯。故即以為此經之用。方等生酥為教相者。教者聖人被下之言。相者分別同異。若五味明義。則第三生酥攝。若四藏明義。則雜藏攝。若四教明義。則此經體幻即顯中空。全非三藏析法拙度。三乘同懺。復非別圓不共之法。正是通教三乘。共稟不生滅法。利根菩薩。知常達性。是通教中。帶別明圓。故以方等生酥為此經之教相。已上玄義五重。皆是經中所詮之旨。大師預取解釋首題者。欲令受持讀誦之人。即於一題。了一經大旨故也。
北涼三藏法師曇無讖譯
北涼。標其代。三藏者。謂經律論三。各舍義理。讖既以此法而自師。還即以此師人。故云法師。蓋就其德以稱之也。曇無讖者。梵語。此云法豐。是舉其諱。中印號為大神呪師。譯者。易義。謂以東土之言。翻彼西梵之語。明其事也。
金光明經序品第一
序義有三。一次緒。二敘述。三發起。居一部之初。冠眾說之首。次緒也。敘於方將。述於當益。敘述也。發其信心。起乎聖說。發起也。具此三義。故稱為序。品者。梵語䟦渠。此翻為品。氣類同者。聚在一段。以品是類義故也。如四法同明發起等義。節為序品。乃至同明讚佛之義。節為讚品。今雖釋序。而品義貫下。
如是。
如是者。舉所聞之法體也。佛如法相而說。阿難如聞相而傳。故言如也。佛如法相而解。阿難如海量而受。故言是也。外道阿慪稱吉。文乖其理故非如。理異其文故非是。此則文如其理故言如。理如其文故言是。三藏二諦各異故非如。理淺故非是。摩訶衍二諦相即故言如。理深故言是。三人同聞而各解故非如。證入優劣故非是。唯菩薩所聞者為如。菩薩所到者為是。離邊明中之文則非如。出二諦外有中道則非是。文字性離。即是於如。故言如。一切法即佛法。名之為是。初破邪明正。即三藏經如是。次破異明同。即通教經如是。次破淺明深。即別教經如是。次破離明中。即圓教經如是。今經既是方等通被。根性不同。作種種說。無咎。觀心解者。以圓三觀。觀於陰等修惡。全是性惡。體是三德。復名三諦。稱諦而照。觀與境冥故為如。境即正觀故為是。下去觀解。準此應知。
我聞。
我聞者。謂如是之法。阿難從佛而聞也。釋論云。阿難與聽眾。述佛遺旨。親承不謬。故言我聞。約教應有四種我聞。四種阿難(云云)。
一時。
一時。聞持和合。非異時也。又眾生感法。佛慈赴教。機應之時也。亦是諦智合一之時。
佛。
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覺有三義。一自覺。悟生真常。了惑虗妄。二覺他。運無緣慈。度有情界。三覺行圓滿。即名妙覺。謂能覺世間。出世間。常無常。數非數等。朗然大悟。故名為佛。若約教釋。依一切智。有丈六佛。依道種智。有丈六尊特佛。依一切種智。有法身佛。三佛不得一異。非一異而一異爾。
住王舍大城耆闍崛山。
住者。佛是能住。王舍等。是所住處。斑足王與千王。共立舍城。都五山中。鬱為大國。故云王舍城。耆闍崛。此翻鷲頭。或云靈鷲。此鳥有靈。知人死時故。又多仙靈隱其中故。觀解。此之城山。正托乎事相。入心成觀。所謂五陰為舍。心王居之。亦靈即神智。是般若。鷲即萬德。即解脫。山即不動。是法身。常為心王所觀。令一切心數。同入其中。為觀所住處也。問。何不列同聞眾。答。說時有五。說處有四。耆山眾。不聞信相室說。信相室眾。不聞夢中說。夢中眾。不聞夢覺已說。眾非一座。故闕之耳。
是時如來游。
是時者。謂如來知機。堪可得道時。若慧眼得道。智與真冥時。若法眼得道。智與俗冥時。若佛眼得道。智與中冥時。佛欲履歷法性。觀知眾生。於何時得道。故言是時也。如來者。十號之初。約悲智。則智照理與諸佛等為如。慈悲與諸佛等名來。約說證。如三諦法相解名如。如三諦法相說名來。故言如來也。游者。游涉進入之義。即是以究竟智。游入法性。夫所證法性。能證果智。義立能所。體非相到。何得言游耶。良以慈悲導物。斆我而入。故言游也。若令眾生食甘露味。亦應言住。為眾生宣說。亦應言出。法華云。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義耳。
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
體包法界曰無量。徹到三諦曰甚深。此先明其體德。法性者。所游法也。乃顯其德之體。諸佛所軌。不遷不變之謂。三乘六道。以迷性具。無事用故。雖軌而違。如來如實照了。毗盧遮那。徧一切處。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當體廣博。全體幽䆳。非二乘下地菩薩之所逮及。故言無量甚深法性也。諸佛行處者。上已簡顯其體高廣。今正顯佛智亦爾。佛智無量甚深。故行處亦無量甚深。行處無量甚深。故佛智亦無量甚深。舉行處函。顯能游蓋。乃云游於諸佛行處。
過諸菩薩所行清淨。
菩薩居未及之地。智之所行。未能深廣。故特簡之。亦是舉其高位。簡法性甚深也。
是金光明。
敘名之句。據前釋題。非從喻立。乃是直名深廣法性。以佛正游此之法性。便即唱云。是金光明。諸經之王。不名法性。是之一字。為指何耶。
諸經之王。
經王者。若取文為經。即三種俗諦。若取理為經。即三種真諦。若取文理合為經。即三種中道。若說餘諦。是經而非王。若說中道。是經復是王。但經王是一。隨緣設教。名字不同。華嚴云法身。方等為實相。般若稱佛母。法華為髻珠。涅槃名佛師。皆是法性異名。通為諸經作體。今此經云。無量甚深法性。又云不思議智境。又云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則所詮外無能詮。能詮外無所詮。文理既合。中道斯圓。於九種經中而得自在。故以法性為金光明之王。正是經復是王也。
若有聞者則能思惟(至)西無量壽北微妙聲。
微妙者。如來既敘金光明名。經王之體。此乃一經所詮祕藏。其有聞者。必思此義。故因中性德。深而難見名微。不縱不橫名妙。果中修德。亦復如是。四方四佛護持者。佛唱此言。意有所表。四方者。四門也。四佛者。四門果上覺智也。釋迦覺智。與四佛同。諸佛果智。冥於法性。法性得顯。名為法身。法身不動。名之為持。法性常故。諸佛亦常。法常。佛常。壽命亦常。常故無量。信相推迹惑本。四佛令其達本悟迹。名之為護。又四方是四諦。四佛是四諦智。諦智兩冥。持理不失。護倒不起。故名護持也。若於集諦。達即真常。名為阿閦。此翻不動也。次於苦諦。達即真樂。真樂尊重。名為寶相。次於道諦。達畢竟淨。常住慧命。名無量壽。次於滅諦。達二我空。所顯真如。是祕密藏。一音徧滿。名微妙聲。四方四佛。本是心性。即性為觀。觀符於性。成四佛名。
我今當說懺悔等法(至)滅除諸苦與無量樂。
懺悔等法者。謂境法。法性也。行法。懺悔讚歎也。導法。一切種智也。此等勝法。悉破三障。若相資為論。行資智。智顯理。理顯故能盡眾苦。苦盡故法身顯。智圓故報身顯。功德無上故應身顯。若圓論者。一切諸法。無非法界。以法界智。導法界行。以法界行。契法界境。因中三法。不縱不橫而修。果上三身。亦不縱不橫而顯。雖圓別之殊。俱能破之勝法也。
諸根不具壽命損減。
昔損他身分。今諸根殘毀。昔斷他命。今壽損減。經云。殺生因緣。得二種果報。多病短命。即其事也。
貧窮困苦諸天捨離。
初是外無依報。次是內無福德。經云。有同生同名。天龍輔佐之。功德天。發願利益之。盜人無此事也。又先富後貧者。必是龍棄天捨也。
親厚鬬訟王法所加。
親厚者。謂父母兄弟妻子六親也。經言。人護則人瞋。法護則法壞。昔侵其人。今骨肉鬬訟。昔毀他法。今王法所加。即其事也。
各各忿諍。
此應有兩句。或翻者脫落。或是略耳。內則各各忿諍。外則人人不信。昔不實欺他。今常被欺忿。昔語無實。今人無信者。
財物耗散。
昔慢財費日。今多損耗。昔乖樽節。今墮聾騃。經言。嫌恨猛風。吹罪心火。常令熾然。即其事也。上直就人道中。明犯五戒之報。若廣約五乘。明其事理持犯。害命名事殺。不害命名事不殺。析法名理殺。體法名理不殺。不與取名事盜。與取名事不盜。如佛言曰。他物莫取。名法門不盜。菩提無與者。而取菩提。是名法門盜。男女身會名事婬。不會名事不婬。法門解者。若心染法。是名為婬。心不染法。名為不婬。不見言見。見言不見。是事妄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名法門妄語。若穀若草。昏心眩亂者。名事酒。法門解者。迷惑倒見。名之為酒。此等。人天但事。二乘加理。菩薩猶未究竟。所以根相不具。壽命減少。唯圓教人持事不殺。又持理不殺。有因緣故。唯殺唯慈。亦作事殺。亦作理殺。故能以微妙法身。垂形九道。隨其所宜。示長短命。任其所見。用缺具根而化導之。是為究竟持不殺戒。不盜。不婬。不妄。不飲。例此可知。
愁憂恐怖。
通論見思煩惱。皆有愁憂恐怖。別論愁憂屬見煩惱。恐怖屬愛煩惱。問。煩惱與報云何。答。報多約色。惑惟在心。問。煩惱與業云何。答。任運常有是煩惱。卒起決定心。發動身口。必牽來報者是業。若爾。惡星灾異。都不關心。云何是業障。此乃外相。表業將起。是業責報之相。即得是業障也。
惡星灾異眾邪蠱道變怪相續臥見惡夢晝則愁惱。
業將感報。故其相前現。惡星者。別有客星也。亦是五星。二十八宿。違其度數。失其分野。若熒惑亂行。麻彗暴出。是客星也。灾異者。風雨雪霜乖候等。眾邪者。人邪。鬼邪。法邪也。蠱道者。毒鬼也。又言三毒是蠱。變怪者。詭怪也。謂禽獸醜惡形聲等。惡夢者。心靈潛密。業現其中。夢見不適意事是也。如上三障。若能內觀法性。達罪本空。均生佛於自心。起慈悲於法界。將即障是德。又何慮乎不破。故於次文。明其行法。
當淨洗浴聽是經典(至)專聽諸佛甚深行處。
前業相外彰。報對不久。內無行法。何以禳之。約其三業。作三德之行。以事表理也。洗浴臭體。擬作法身。緘脣攝耳。擬聽般若。至心清淨。擬作解脫。前令洗浴內身。後更勸淨外服。內外相成爾。前但令聽。後誡令專聽。鄭重緘口爾。前令至心。後示至心之境。成其行法爾。洗浴法身。能禳報障。攝耳緘口。能禳煩惱障。至心能禳業障(云云)。
是經威德能悉消除如是諸惡令其寂滅。
能悉消除者。明三障轉也。令其寂滅者。三德成也。三業既修金光明行。成則契於三德之理。修在名字。觀行。相似。至分真位。皆得名為轉障成德。報轉成法身。煩惱轉成般若。業轉成解脫。前寄事相。將淺表深。後明寂滅。將深結淺。經文繡密。見之者寡。
護世四王將諸官屬(至)是上善根諸佛所讚。
此中正敘流通。護世四王下。是敘其品。可解。大辯者。是敘其品。尼連。鬼母。是敘功德天品。同是女天故。地神。是敘其品。大梵。三十三天。是敘散脂品。散脂是將。梵釋是主。敘主。即得臣將也。緊那羅等。是其領。敘其領。得其管也。我今所說諸佛祕密者。是敘正論善集兩品。說世祕密。可以治國。出世祕密。可以詣道。故知敘兩品。若得聞經者。是敘鬼神品。鬼神品中。純明聽法功德。為八部所護。(云云)著淨衣服下兩行。敘授記品。三大士。十千天。淨心殷重。淨若虗空。故獲授記也。若得聽聞下。敘除病流水等品。聞名服藥。悉得病除。則是善得人身。復能修行。布施福業。是善得人道。魚聞佛名。善得天身天道。即此意也。正命。是敘捨身品。虎餐血肉。即得解脫。豈非正命也。若聞懺悔下一行。敘讚佛品。佛有三世。諸菩薩多是先佛。即過去佛也。又是未來佛也。為此菩薩所讚。即為佛所讚也。
金光明經壽量品第二
此之品題。若從信相所疑。應言壽有量。若從四佛釋疑。應言壽無量。而今不道壽有量。不道壽無量。直言壽量者。意欲圓論三佛之壽量。故不偏題。蓋佛本無身。無壽。亦無於量。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亦隨順世間而論三壽量。如云壽者。命也。報得命根。連持不斷。名之為壽。延促期數。名之為量。此應身因緣壽量也。如云壽者。受也。境智和合。共相盛受。無分別智。盛受無分別境。無分別境。盛受無分別智。如函大而蓋亦大。故壽是受義。量者。相應也。境智相應。故言量。此報身之壽量也。如云壽者。久也。常不變易。稱之為久。量者。詮量也。常久之壽。非多數。非少數。非相應盡知。非相應不盡知。非可說。非不可說。無以名之。彊以詮量。說其長久。此法身之壽量也。初番為二。一有量量。如釋迦之壽。方八十是也。二量無量。如彌陀之壽。實是有量。人天所不能測。故言量無量也。此量無量。皆應佛所為也。第二番亦二義。佛以如如智。稱如如境。境無分別。智亦無分別。若境稱於智。智有分別。境亦有分別。此知與不知。皆報佛所明也。第三番亦二義。一者深寂不可說。二以慈悲方便。亦可得說。此可說不可說。皆法佛之法也。釋此壽量。雖作三身六義。初番祇是明義。以其明故。大小長短。延促數量。悉現明中。第二祇是光義。智境函蓋。體解相應。色大故般若亦大。以法常故諸佛亦常。第三祇是金義。常樂我淨。說滿法界。法性無所益。都無一言。法性無所損。故下文云。如深法性。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即其義也。但信相偏疑應身之有量。四佛偏舉應佛之無量。斷其有量。迹疑既除。深達報法。經家從其生圓解以立題。故言壽量品。意取報身壽量。上冥下應。上冥法性。即非量非無量。下應機緣。能量能無量。所謂舉一蔽諸耳。問。既稱壽量。已是正宗。序分何得復入耶。答。眾經例爾。如維摩無序品。序在正說中。大品正說。在序品中。涅槃序分。入正品中。眾經皆然。何獨惑此。斯乃出集經者節品之意。為四佛斷疑。孤然而起。其文嶃絕。故引序分。安壽量中。品雖屬正。義當序分。應從義便。不得齊品分割也。
爾時王舍城中。
有菩薩摩訶薩。
菩薩者。菩名道。薩名心。自行此道。復能化人。故言摩訶薩。依勝行。立勝位也。
名曰信相。
信相者。信家之相。在似道中。別判三十心。圓判鐵輪位。下文云。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枹擊鼓。鼓是法身。擊是機動。似位機興。知非真擊。又真似之位。地地相隨。如普賢行滿。位鄰尊極。此似則高。信相稱似道者。未敢判其高下也。
已曾供養過去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佛。
供養有二義。一財。二法。佛說百千法門。隨而修學。名法供養。觀解。一念覺了心名佛。無量功德心。資此覺心。令轉明淨。名供養佛。如膏資火。如食益身。如禪發慧。皆供養義。
種諸善根。
種善根者。法性名地。觀法性智名種子。常以觀觀名下種。久習不退名種久。五善根生名增長。此繇值佛。故得殖種。二義相成。皆菩薩之德也。
是信相菩薩作是思惟(至)壽命短促方八十年。
繇有遠近。遠繇三月唱入涅槃。近繇敘述若有聞者。則能思惟無上之義。又云繇乎本誓。擊動生疑。何因何緣者。通論三種皆名因。而此文既略。緣了相資。共能顯正。正當於因。緣了當緣。正因常恒。壽命無量。緣能顯理。境常智亦常。此因此緣。皆非八十之因緣。今方八十。是何因何緣。是故生疑也。此正未達全應是法是報。三身竝常。是圓四德。遂疑應迹。定是短促。方八十者。世壽三品。下方四十。中方八十。上方百二十。
復更念言如佛所說(至)饑餓眾生況餘飲食。
如佛所說者。教詮止行二善。感壽則長。此金口誠言。佛昔行因甚多。而今果壽極少。理教相違。不能不惑。若無此理。教為虗設。若其必然。長壽安在。有二因緣者。即是止行二善。十善中一一皆具。不殺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不盜是止善。施食是行善。今經互舉一邊。共明止行。然止行之義甚長。如人天以五戒十善為命。三乘人以智慧為命。若遮奪此事。即是斷人天命。破壞三藏法。即殺二乘人命。毀訾事檀等。即斷六度菩薩命。非撥體空。即斷通教菩薩命。毀訾漸次。是斷別教菩薩命。誹謗圓融。是斷圓教菩薩命。亦斷佛命。唯例無遮障。乃名不殺。百味甘漿等。依報食也。身肉骨髓等。正報食也。此皆事中施食爾。經言法食。法食者。世間法味。出世法味。出世上上法味。菩薩能為一切眾生。作大施主。授以五戒十善。即人天食。說三界猛火。多所燒害。讚歎三乘。無繫解脫。即授三藏食。毀訾小乘。敗種焦芽。稱讚菩薩所行之道。即授通別食。設饑國人大王之膳。煩惱為薪。智慧為火。成涅槃食。令諸弟子。皆悉甘嗜。即授圓教食。惟盡行此法。乃名施食。如是一一法。皆具止行二善。一一善。皆具因緣。此諸因緣。感長壽果。而我世尊。行圓果滿。云何今日方八十年。己身骨髓肉血者。即指法性實相為己身也。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為他說戒。戒能遮罪修福。是施己皮。說諸禪定。神通變化。是施己血。說無著妙慧。亡泯清淨。其所說法。皆到智地。是施己骨。檀忍等應是肉也。說甚深法性。諸佛行處。不一不異。絕思絕議。微妙中道者。是施己髓。將此充足饑餓眾生。況餘飲食。餘飲食者。即是人天二乘。戒皮定血慧骨真諦之髓爾。如來往昔。隨他意語施權。隨自意語施實。皆是長壽因緣。云何今日方八十也。
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義時。
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際之謂。觀心既然。觀佛亦爾。故言念佛。正念不殺施食。與法性虗空等。如此之壽。不應短促。是為結前。繇作此觀。機動瑞興。故言開後。文句中亦科為現相之繇。
其室自然廣博嚴事(至)諸根不具即得具足。
別相有十者。一其室廣博。二其地寶嚴。三妙香氛氳。四高座涌出。五佛坐華座。六放大光明。七雨諸天華。八作天伎樂。九皆受天樂。十根缺者具。此之十相。約相表德。作橫竪消文。一竪表十地義便。二橫表初地義便。其室廣博。竪論表初歡喜。此地初開。過於凡聖。故以廣博表之。橫論表初地智也。以五陰為室。嚴事即假智。廣博即空智。自然即中智。三智一心中具足故歡喜。天紺琉璃等者。竪論表離垢地。此地對戒。戒是諸行基壇。諸行莊嚴於戒。故以間錯表之。橫論表初地所照境。天紺琉璃。瑩淨明徹。表真諦境。雜廁間錯。種種莊嚴。表俗諦境。猶如如來所居淨土。至聖所居。極尊之地。表中道第一義諦境。香氣。竪論表明地。其地對忍。唯辱而忍增。如煙多則香盛。故以香表之。橫論表初地慈悲功德。稱性與拔。竪高橫廣。故言過諸天香。徧滿一切陰入界中。無不溥覆。四高座。竪論表?地。其地對精進。精進督出眾行。故以高座表之。橫論表初地四德。是祕密藏。佛住其中。如高座可坐也。佛坐其上。竪論表難勝地。其地對禪。禪有神通轉變大力。故以佛表之。橫論有四如來。表初地覺四法智。智與法冥。如佛坐座也。光明。竪論表現前地。其地對般若。般若洞照。故以光明表之。橫論表初地自行化他。此土他土。無不畢照也。天華。竪論表遠行地。其地對方便。方便善巧。觸處嚴淨。故以天華表之。橫論表初地四辯。華雨於空。如辯詮於理也。作樂。竪論表不動地。其地對力。力能利安一切。如伎悅物。故以作伎表之。橫論表初地四攝。四攝攝物。如樂樂他也。受樂。竪論表善慧地。其地對願。願滿則心喜。故以受樂表之。橫論表初地法喜。法喜澄神。如受天樂。根具。竪論表法雲地。其地對智。因中眾行。智慧為首。智導諸行。隨階而圓。故以根具表之。橫論表初地諸根互用。耳見眼聞。一根具足諸根用也。初地既爾。地地皆然。將橫入竪無竪不橫。復次十相。前五表自行因果。後五表化他能所。即與法華十妙意同。
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具出現。
前文廣意略。此文略意廣。一切者。該十法界也。世間者。包三世間也。未曾有者。因中所無也。悉具現者。因圓理顯也。舉要者。實相是要。實相既圓。三千世間。俱空假中。何法不滿。故知正表十地因成一果。究竟具足。
爾時信相菩薩見是諸佛(至)恭敬合掌向諸世尊。
既因心疑。覩瑞見佛。必知聞法。故歡喜。
至心念佛作是思惟(至)壽命如是方八十年。
夫疑情不可久處。是故騰疑。念如來相好光明。神力說法。一切功德。依壽而住。其壽既促。眾法奚為。故皆不疑。但念壽短。以此覆心。故默騰求決也。而不發言者。四佛適現。威尊敬重。故爾默然。疑既覆心。不得不念。
爾時四佛以正徧知(至)思量如來壽命短促。
疑蓋覆心。聞法不解。故先止之。若信相實疑。宜須折止。若是起教。因其訓人。汝今不應下。正止疑。有三不應。一八十之壽。是法界全體。起應物大用。故不應以定短致疑。二釋尊所證法性海深。不應以長短心慮測度。三以信能入。以智能度。汝信智未具。豈度量所思。此三不應是約三身而成止意。
何以故善男子(至)知其齊限唯除如來。
此正釋三不應之意。舉八眾不能量者。釋法性不應也。義攝菩薩。若凡若聖。悉不能思筭也。惟除如來者。釋智度不應也。若如如來。是則能知。既未如如來。那忽能知。以如來有無量常智。能知無量常法。智性既冥。大用可解。是釋三不應也。
時四如來將欲宣暢(至)信相菩薩摩訶薩室。
餘經或先集眾。後現瑞。此經先現瑞。後集眾。前後互出爾。信相一人。利益者少。有緣若集。所益處多。是故集眾。眾有四種。一發起。信相樹神等。二當機。聞即得道者。三影響。從十方遠來者是。四結緣。當座雖未得道。作後世因緣。如流水為魚說法。今日得悟。即其事也。齊此判屬序分者。文云。將欲宣暢。大眾雲集。豈非序之明證邪。序分竟。
爾時四佛於大眾中(至)所得壽量而作頌曰。
一切諸水可知幾滴(至)無有能計釋尊壽命。
此中正是常宗斷疑。且作三意消文。一對四諦。二對四念處。三對四德。若論果壽。宜對四德。果不孤起。故念處明因。因果有本。故對四諦。一切諸水。對集諦。水體潤生。如集能資長。沒溺凡聖。亘界內外也。諸須彌山。對苦諦。山體結搆。盤峙水上。如苦報積聚。為集作果。繫縛界內外色心也。大地微塵。對道諦。地能容載水陸兩途。如通別道。到此彼岸。虗空分界。對滅諦。空體盡淨。如滅諦滅無二十五有。及滅化城涅槃也。四諦理。即法身。四諦智。即報身。從體起用。即應身。信相但見應短。不見應長。四佛舉四喻。喻其應長。應迹尚難思筭。況復報法。對四念處者。一切諸水。對受念處。受能含納。如海多容。須彌山。對身念處。色相與質礙相類。大地對想行念處。想取行行。如地容載。空界對心念處。心但有名。如空無相。若觀四念處。是長壽因。若四念處得道。是長壽果。處即法性。是法身。念即觀智。智冥於法。是報身。法報非常非無常。而能起用。為常為無常。信相但見無常。不能見常。四佛舉喻。明其用常。用既叵窮。體誠難量。對四德者。水潤生榮對常德。山能高出對我德。碎地為塵對淨德。空無苦受對樂德。四德是果上所剋。果與理冥。冥於非常非無常等。能起常無常等用。信相但見無常無樂。不見常樂。四佛舉喻。顯四德之用。非思筭所知。體本報法。杳然慮外。統上舉應迹以彰報法。要使信相聞說。非但疑除惑斷。增信生解。言巧意深。為若此也。
不可計劫億百千萬佛壽如是無量無邊。
四佛引四譬者。乃是舉量以況無量。量物尚非思筭所知。無量之法。寧可圖度。億百千萬。此舉數法以明無數。
以是因緣故說二緣(至)無量無邊亦無齊限。
若作因緣者。因親緣疎。命是正報。不殺為因。食是依報。施之為緣。以此因緣。得壽命長。若作二緣者。不殺是止善。施食是行善。如是二緣。資助法性菩提之因。乃會妙常。此正以長釋短。斷其無常之疑。無常疑斷。常住壽明。
是故汝今不應於佛無量壽命而生疑惑。
爾時信相菩薩摩訶薩(至)深心信解歡喜踊躍。
此疑去信生也。聞壽命無量者。解迹用能常能無常。能常其壽無量。能無常。其壽八十。則前疑自去矣。深心信解者。即於應用。而悟報法本體。非量非無量也。踊躍者。登位也。歡喜者。信生也。別在初地。圓在初住。若作普賢似位釋者。鄰真接極。而生歡喜也。
說是如來壽量品時(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據新經三周意。即是第三當機上根初悟也。
時四如來忽然不現。
佛本為信相等一類機緣。不現而現。緣己利益。則不還而還。息化歸本。故言忽然不現。
金光明經懺悔品第三
懺悔二字。乃雙舉二音。梵語懺摩。華言悔過。今釋為四意。一釋名。二示處。三明法。四顯位。第一釋名者。懺者。鑑也。披陳三業。不敢隱諱。令他委鑑。身被鑑而顏恧。口被鑑而脣蹙。心被鑑而意伏。故懺名鑑也。悔者。廢也。內懷鄙恥。悔造眾非。悔身則三廢。悔口則四廢。悔心則十廢。故悔名廢也。又懺者。首也。悔者。伏也。不逆為伏。順從為首。又懺名白法。悔名黑法。白法須尚。黑法須捨。又懺名修來。悔名改往。又懺名披陳眾失。悔名斷相續心。又懺者名慚。悔者名愧。慚則慚天。愧則愧人。故名懺悔。第二示處者。處是懺之所依。謂一實相。無別實相。即罪相是。文云。我今為是作歸依處。正甚深無量金光明法性也。法性祇是諦理。諦理祇是妙境。諸佛所師。寂滅真如祕密之藏。十方眾聖。安住其中。如普賢觀。是名大懺悔。約中道為處也。名莊嚴懺悔。約俗諦為處也。名無罪相懺悔。約空為處也。若三種差別。此是歷別論處。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稱圓妙。得此處者。標心進行。罪無不滅。德無不顯。故須識懺悔處也。第三明法者。乃有三種。一作法懺。謂身口所作。一依法度。二取相懺。謂定心運想。相起為期。三無生懺。謂了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業實相。見罪本源。法界圓融。真如清淨。法雖三種。行在一時。無生是正。二為助緣。正助合行。如膏益明。證理彌速。今文具有。著淨潔衣。專聽是經。又七日七夜。朝暮淨心等。即作法也。於其坐處。得見彌勒文殊普賢。即取相也。五陰舍宅。觀悉空寂。本無有生。亦無和合。即無生也。一往初破報障。次破業障。三破煩惱障。故明懺悔法也。第四顯位者。其位甚長。其義極廣。凡夫鄙濁。三障日深。二乘捨離。但除界內。菩薩分破。即至等覺。猶未究竟。故知位位橫論。各有三障煩惱頭數。結業流類。苦報等差。皆須懺悔。故復顯位也。如上四義。正欲行人一一了知。如法進修。滅除諸惡。故專以懺悔當品。顯經力用耳。
爾時信相菩薩即於其夜夢見金鼓其狀姝大。
夢者是入如夢三昧也。示能觀智。法性即金鼓。金鼓體圓空鳴。即是三德。姝者。勝義。深義。大者。廣義。無量義。如上文游於無量甚深法性。委論應言圓姝大。空姝大。嗚姝大。一一甚深無量。此即夢中所覩法身。觀一而見三佛也。
其明普照喻如日光。
光是智慧。智與法性體冥。克成大果。體圓空鳴姝大。光圓空鳴亦姝大。此即夢中所覩報身佛。一佛而三也。
復於光中得見十方(至)眷屬圍繞而為說法。
光從鼓出。徧照十方。用從體起。應周法界。與機緣同事也。座是所安之理。法也。智稱此理。故佛坐其上。報也。大眾圍繞。所應之機。應也。此即夢中所覩應佛。即一而論三也。三佛既具三義。乃顯法法具三。略則十種。廣則一切。莫不可尊可重。寂而常照。能多利益。是故此經。名金光明。思之思之。
見有一似婆羅門以枹擊鼓。
出大音聲。
其聲演說懺悔偈頌。
鼓是法身。擊是機智。婆羅門是淨行。似是鄰真。鄰真之人。以似解淨智。和合法身。甘露相應。能以妙音。徧三千界。滅苦生樂。斯乃法界大用。起教利益眾生。故有懺法耳。
時信相菩薩從夢寤已(至)過夜至旦出王舍城。
夢者。橫論入觀為夜夢。出觀如過夜至旦。竪論三十心惑障未遣如夢。登地斷惑。如過夜至旦。出王舍城者。表出因位。往耆闍山者。表向果地。山是佛居。信相在城。故出此往彼。表從因趣果。
爾時亦有無量無邊(至)往耆闍崛山至於佛所。
至佛所已頂禮佛足(至)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頂禮是身敬。瞻仰是意敬。說夢是口敬。禮畢右繞表戀慕。
以其夢中所見金鼓及懺悔偈向如來說。
昨夜所夢至心憶持夢見金鼓妙色晃耀。
其光大盛明踰於日徧照十方恒沙世界。
又因此光得見諸佛(至)無量大眾圍繞說法。
即長行中三身意。入觀所觀之境也。
見婆羅門擊是金鼓其鼓音中說如是偈。
上文所表三身。雖是佛法。既與心法。及眾生法。無差別故。故為信相心性之境。今於夢中。自覩其觀智之機。扣擊法身。起應機用。說懺悔偈。斯乃信相同於如來。起經力用。
是大金鼓所出妙音(至)能除眾生諸惱所逼。
前二行滅果。諸有者。三有也。後一行滅因。諸惱。三惑也。
斷眾怖畏令得無懼(至)定及助道猶如大海。
前二行。出世間果。斷眾怖者。離五怖。謂惡道怖。惡名怖。死怖。不活怖。大眾威德怖。得無所畏者。有四。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四說盡苦道無畏。後一行。出世間因。定是正道。助道即事度等對治行也。
是鼓所出如是妙音(至)貪瞋癡等悉令寂滅。
前一行半。自行備。後二行半。化他備。
若有眾生處在地獄(至)亦聞無上微妙之言。
以戒緩故。處於地獄。以乘急故。聞金鼓聲。
是金鼓中所出妙音(至)皆悉能令成就具足。
先少得。後多得(云云)。
若有眾生墮大地獄(至)所出之音悉能滅除。
釋此六義。皆從三塗。漸至人天。二乘。菩薩等。一一皆有破惡生善之力。
一切諸苦無依無歸無有救護我為是等作歸依處。
夫法身具三德。即是一體三寶。法性是法寶。寂而常照是佛寶。徧一切處是僧寶。自凡夫二乘雖不知。亦不出法性。總之一切菩薩。何甞不以此為歸依。若得有所依。則本立道生。三智三行三身三脫。一切道法。任運而顯。我為等者。眾生性德。全是果佛真如我也。
是諸世尊今當證知(至)現在世雄兩足之尊。
內本雖立。外無佛加。不得成就。若蒙擁護。斷惡生善。辦在斯須。如萌芽得雨。扶疎豐鬱。是故請佛也。
我本所作惡不善業今者懺悔。
總懺者。總懺三障也。本者。煩惱是二障本也。惡者。報障也。不善者。業障也。三障障三身三佛三寶。三障若轉。諸三法門悉明。故總懺也。
諸十力前不識諸佛及父母恩不解善法造作眾惡。
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三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此十通名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大菩薩亦分得此力。但比佛小劣。故沒不受名。乃直名佛為十力也。此之十力。法佛本具。報佛證之。應佛用之。眾生色心依正因果。舉體即是三佛十力。但獨頭無明。癡倒殊甚。不能觸處。了達法身。公於佛前。造作眾罪。如牛羊不識天子。如鳥雀不識檠像。於前造過。愚癡不識法身。亦復如是。父母恩者。方便是父。智度是母。此二法門。能生法身。而不了獨頭相應。全是二智。是不知報佛也。不解善法者。善法是助道之行。能資智顯理。而不解者。是不識應佛。三佛既皆不知。豈非無明過患。此別懺煩惱障也。
自恃種姓及諸財寶盛年放逸作諸惡行。
略言三種。一以姓傲他。二以財忽物。三以壯年陵彼。雖報有此三。不應自恣。堪以助道。若縱恣者。為修道障。此約事釋報障也。約法門解。出家人以慧為姓。繇慧得道。故如姓貴。定為財。定能資慧。故如財寶。戒為年。戒能制犯。故如盛年。染此三法。自尊卑他。皆名於報起障。障故須懺。
心念不善口作惡業隨心所作不見其過。
亦是教他作惡也。從身口意。是自作惡也。
凡夫愚行無知闇覆親近惡友煩惱亂心。
五欲因緣心生忿恚不知厭足故作眾惡。
忿。怒也。求五欲。則忿他不與。有五欲。則忿他見侵。
親近非聖因生慳嫉貧窮因緣姦諂作惡。
外道自以為聖。故佛弟子指為非聖。吝財曰慳。妬賢曰嫉。私詐曰姦。曲媚曰諂。繇貧窮故。而作詐媚。
繫屬於他常有怖畏不得自在而造諸惡。
貪欲恚癡擾動其心渴愛所逼造作眾惡。
依因衣食及以女色(至)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或不恭敬佛法聖眾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或不恭敬緣覺菩薩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言無佛世敬田者。以辟支佛。出無佛世故。菩薩歷劫形服不拘。故無佛世。隨機化物。
以無智故誹謗正法。
不知恭敬父母尊長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愚惑所覆驕慢放逸(至)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慢。對他心舉。驕。繇染自法。造業因緣甚多。不可具列。故總而懺之。若欲細釋。從人道為始。二乘通別菩薩等行。一一作之。例應可解。通惑所造。名有漏業。別惑所造。名無漏業。大悲不思議等。種種之業。故等覺來。皆須懺也。五十校計經云。上至等覺。皆須懺悔。即其義也。
我今供養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諸佛。
我今等者。此乃即法以明財供。良繇了達所奉之供。體是法界。出生無盡。一一周徧。故一切剎一切佛前。皆有六塵妙供養事。不獨廣徧。亦乃常存。盡未來時。施作佛事。不然。何能以有限之財。徧供無量無邊大千諸佛。
我當拔濟十方一切無量眾生所有諸苦。
我當安止不可思議阿僧祇眾令住十地。
已得安止住十地者悉令具足如來正覺。
為一眾生億劫修行使無量眾令度苦海。
夫眾生等。性欲亦等。善巧度一。眾多亦然。不計劬勞。積功累德。功成大覺。即智德滿。盡一切苦。即斷德滿。
我當為是諸眾生等(至)所謂金光滅除諸惡。
千劫所作極重惡業(至)如是眾罪悉皆滅盡。
千劫者。假多以顯懺力大耳。涉時既多。造罪復重。若了逆罪。即金光明。全所具理。為能觀觀。繇此顯出法性金等。轉障成德。何罪不滅。此乃名為正為說懺。
我今已說懺悔之法(至)速能滅除一切業障。
我當安止。
住於十地十種珍寶以為脚足。
珍寶者。十地因可貴。脚足者。十地是果家之基本。故言脚足。又十度是十地之脚足。於餘功德。非為不修。隨力隨分。正以檀為初地之足。檀足若滿。得入初地。乃至智度足滿。得入十地。故十度為十地脚足也。
成佛無上功德光明(至)十力世尊我當成就。
初句總明果滿。餘是別明果滿。功德光明者。果上二種莊嚴也。令眾生度海者。果上轉法輪也。法藏須論八萬四千。皆祕密故。名為甚深。功德乃是六度萬行所成就者。略言萬德。廣則無量。一切種智。即中道智。中必雙照。令三圓極。禪謂達禪。達根本等。皆法界故。定謂楞嚴。本性健相。二是大乘事理二定。於一切法皆明靜故。汎舉百千。根謂五根。力謂五力。此五能生善法。名之為根。能排五障。名之為力。覺謂七覺分。有能到極果覺知之分。道謂八正道。能離偏邪。通至涅槃。此等修雖在因。證皆果德。陀羅尼。翻遮持。遮一切惡。持一切善。此乃自行始終之相。
諸佛世尊有大慈悲當證微誠哀受我悔。
若我百劫所作眾惡(至)在在處處蹔無歡樂。
百劫者。受報之時也。所作眾惡。即想行陰苦。貧窮困乏。即色陰苦。愁熱驚懼。心常怯劣。即識陰苦。蹔無歡樂。即受陰苦。五陰即報。報有所作。作即是障。
十方現在大悲世尊(至)令我恐懼悉得消除。
我之所有煩惱業垢。
業垢者。業名動作。煩惱心動。成於垢染。亦可煩惱從夙業生。故名業垢。
唯願現在諸佛世尊以大悲水洗除令淨。
同體之悲。方稱為大。此悲為水。洗無不淨。
過去諸惡今悉懺悔(至)已作之業不敢覆藏。
問。過現須懺。未來未有。云何言懺。答。今舉現事例之。如在家人。畫度生方。起無量惡念。事雖未有。次第必更。忽然發心。捨家修道。前所念事。併與緣差。未來之業。亦應如此。雖非現有。時到必然。今若懺悔。索然清淨。
身業三種口業有四(至)十種惡業一切懺悔。
橫開現世三業為十惡。可解。
遠離十惡修行十善(至)今於佛前誠心懺悔。
遠離者。惡斷也。修行者。善生也。不得止就三塗人天而解。應須因位。至於極果。節節論於十惡十善。十住者。初心因位也。逮十力者。究竟果滿也。
若此國土及餘世界(至)願於來世證無上道。
眾生頑故。愛著於有。不能升出。今懺此罪。故云回向。此土他方。凡所作善。皆施眾生。共向佛果。如聲入角。則能遠聞。方便力大。與虗空等。
若在諸有六趣險難(至)三有險難及三毒難。
初四句。是報障難。諸有者。二十五有。報得之身。造作眾惡。豈非報障。生死險難。有二解。若取其因。即是業障。若取其果。即是報障。種種婬欲。即煩惱障。心輕躁者。復是報障。輕躁是覺觀。覺觀是尋伺陰心。故屬報法。近惡友者。惡友能污染人三業。此屬業障。如移廐屠邊。孟鄰哭貨。朱赤墨黑。即其義也。三毒。是煩惱障。
遇無難難值好時難(至)如是諸難今悉懺悔。
此有二義。一若不修善。障難不興。若欲修善。障難即起。善非是障。惡來遮善。名善為難。二者諸善是難。善能障道。豈非難耶。今就後義解。遇無難難者。自謂無惡。不肯修善。如二乘入空。生滅度想。生安隱想。不復進求菩提。即其義也。值好時難者。如劫初時。在鬱單越時。一向受樂。都不修道。豈非值好時難。修功德難者。多作有為。求可意果。如一比丘。專行福德。不修禁戒。墮白象中。七寶絡身。金盂盛糞。又妙莊嚴王本事等。豈非修功德難。值佛亦難者。如旃遮婆羅門女。善星調達等。皆是值佛而難。例此應云聞法起謗。值僧起破。皆是難也。
諸佛世尊我所依止是故我今敬禮佛海。
標諸佛者。橫則十方。竪則三世。事即報應。理即法身。言略而意廣。標章之巧妙也。我所依止者。依止法性。一體三佛也。佛海者。四眼入佛眼。十智入如實智。皆失本名字。但名佛眼佛智。如物投石蜜。如流會海。無不甘鹹者。法性三佛。攝一切法。故名佛海也。
金色晃耀猶如須彌是故我今頂禮㝡勝。
略歎者。諸相好中略歎金色。釋論以即時鐵比即時金。即時金比海金。海金比龍金。龍金比閻浮洲金。閻浮洲金比四天王金。如是傳傳比第六天金。第六天金比佛身金色。第六天金如鐵。然金色身。是眾相所依處。唯見金色。故知是總歎眾相好也。猶如須彌者。須彌為四寶所成。況佛身具四德。故知總況也。
其色無上如天真金(至)佛日大悲滅一切闇。
此廣歎佛色無上。無上者。我德也。
善淨無垢離諸塵翳(至)莊嚴其身視之無厭。
此廣歎佛色無垢。無垢者。淨德也。
功德巍巍明網顯耀(至)如是種種莊嚴佛日。
此廣歎佛色安住。安住者。常德也。頗黎。此云水玉。
三有之中生死大海(至)是故我今稽首敬禮。
此廣歎佛色能除苦毒。即樂德也。潦。行水。
如大海水其量難知(至)虗空邊際亦不可得。
此四句喻。即況四德。海無增減故常。地體無垢是淨。山形高出如我。虗空無礙故樂。以佛功德海。思所不能知。言所不能盡。故一一難知。
諸佛亦爾功德無量。
一切有心無能知者(至)不能得知佛功德邊。
一切有心不能得知。即是絕思。思既已絕。口何所宣。即絕言也。
大地諸山尚可知量(至)諸佛功德無能知者。
問。寄言絕言。皆離思說。同耶。異耶。答。四德祕密。本離心緣。今之稱歎。為令眾生。入祕藏故。故寄言絕言。皆彰離念。寄言用四。喻於四德。喻既莫數。顯德忘緣。絕言中四。不可為喻。亦顯四德。忘於緣慮。故知二文。皆絕思說。
相好莊嚴名稱讚歎如是功德令眾皆得。
相者。結一切相。好者。結一切好。莊嚴者。一一相一一好中。皆具眾德。以為莊嚴也。
我以善業諸因緣故來世不久成於佛道。
大覺圓明。故屬意業。
講宣妙法利益眾生度脫一切無量諸苦。
摧伏諸魔及其眷屬轉於無上清淨法輪。
陰。死。天子。多約於身。煩惱屬意。今從多分。
住壽無量不思議劫充足眾生甘露法味。
非無緣慈。住壽不爾。
我當具足六波羅蜜猶如過佛之所成就。
六度成就。此約真因破於六蔽。從斷正論。是智德故。故名有為。
斷諸煩惱除一切苦悉滅貪欲及恚癡等。
此約真位。垂形九道。調伏眾生。任運不與惑苦相應。是斷德故。故名無為。
我當憶念宿命之事(至)聞說微妙無上之法。
我因善業常值諸佛遠離諸惡修諸善業。
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無量苦惱我當悉滅。
若有眾生諸根毀壞不具足者悉令具足。
十方世界所有病苦(至)還得勢力平復如本。
若犯王法臨當刑戮(至)願使一切悉得解脫。
若有眾生饑渴所惱(至)眾生受者歡喜快樂。
上文大悲拔苦。根不具者令具。今大慈與樂。視聽聰明。暢悅快樂。諸根語同。與拔小異。然須論十番。所謂果報。修因。聲聞。支佛。四教菩薩。方便。實報。今樹王拔此十種人苦。珠王合與十種人樂。
願諸眾生常得供養(至)及諸菩薩聲聞大眾。
願諸眾生常得遠離(至)覲覩諸佛無上之王。
人緣不同。或值佛難不除。或難除不值佛。今願其亦除亦值。
願諸眾生常生尊貴。
多饒財寶安隱豐樂(至)演說正法眾所樂聞。
人因不同。或多財而卑賤。或尊貴而貧窮。因不具足。今令其亦貴亦富。女有五礙。願其五礙苦。
若我現在及過去世(至)願悉滅盡令無有餘。
若諸眾生三有繫縛(至)除諸苦惱早成菩提。
若此閻浮及餘他方(至)我今深心隨其歡喜。
我今以此隨喜功德(至)得淨無垢吉祥果報。
若有敬禮讚歎十力(至)便得超越六十劫罪。
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至)輔相大臣之所恭敬。
非於一佛五佛十佛(至)然後乃得聞是懺悔。
金光明經讚歎品第四
述德為讚。褒揚為歎。釋論云。美其功德名為讚。讚之不足。又稱揚之。名為歎也。凡有四意。一從能讚人得名。前品明信相思疑佛壽。四尊盡降其室。一心信解。夜夢金鼓出聲。且向耆山說夢。今品佛述其昔為龍尊。面讚法王。願我當來。夜夢晝說。說斯人本事。令眾歡喜。故言讚歎品。此世界釋。二從生善得名。夫善不孤運。生必託緣。緣中勝者。無過於佛。龍尊讚佛。能生妙善。從生善得名。故言讚歎品。此為人釋。三從滅惡得名。罪之尤者。無過毀佛。若翻滅斯罪。應須讚歎。讚歎治於毀訾。從能治得名。故言讚歎品。此對治釋。四從所讚人得名。即是去來現在。三世諸佛。諸佛極尊。甚深無量。稱揚顯說。故名讚歎品。此第一義釋。雖則從四悉檀立名。正是生善之用。
爾時佛告地神堅牢(至)讚歎去來現在諸佛。
對告地神者。主此大地。菩薩行行。皆寄其上。壽命長久。見去來今事。證義事強。如瑞應云。積功累德誰為證。佛時指地是知我。今說往昔金龍尊事。所以對告地神也。又對善女天者。男天陽表權。女天陰表實。實智能生眾善。善生宜對善女。證往故宜對堅牢。(云云)今論生善之用。故對告善女。金龍尊者。此王往昔修金光明法門。依法性理。故言金。能以智慧。讚三世佛。辯如雲雨。故言龍。能為眾生。作大利益。為物所仰。故言尊。從行得名。故言金龍尊也。
我今尊重敬禮讚歎(至)諸佛清淨微妙寂滅。
總讚者。竪總三世。橫總十方。三世十方。心意識境。是總事。寂滅是涅槃義。既稱微妙。是大滅度。則彰三德。非縱非橫。名祕密藏。是總理。總理是總法身。總事是總報應二身。總讚三身。亦是總讚三德三寶等。種種三法門。如是諸佛。總皆清淨。清淨者。即是總讚之辭也。非但清淨。亦常樂我。(云云)此剋果明德也。
色中上色金光照耀(至)右旋潤澤如淨琉璃。
夫相好本莊嚴佛身。佛身多種。父母生身。尊特身。法性身。身既不同。相好亦異。如林微尼園。舉手攀樹。化右脇生。天地大動。阿夷甚驚。披㲲而相。相相炳明。決定成佛。悲不能聲。此是生身佛相也。如釋論說巍巍堂堂。譬如須彌。映臨大海。所有大相小相。亦巍巍堂堂。不同常身常光常相。此即尊特佛身相也。法性身佛者。非是凡夫二乘下地之所能見。唯應度者亦令得見。此即無身之身。無相之相。一切智為頭。第一義髻。八萬四千法門髮。大悲眼。中道白毫。無漏鼻。十八空舌。四十不共齒。四弘誓肩。三三昧腰。如來藏腹。權實智手。定慧足。如是等相。莊嚴法性身也。然相體不同。相用亦異。如足下安平相。一切魔邪。無能傾動者。一切有無。無能動者。一切邊無能動者。如頂肉髻相。法不禮人。亦不禮聖。亦不禮分中。初後既爾。中三十相。論用可知。相用不同。相業亦異。如釋論修百福德。成於一相。三千二百福德。成三十二相。此即生身種相義也。若以空慧導諸相業。一一業悉與空相應。諸相應中。空相應㝡為第一。此是尊特佛種相義也。若以實相慧導成諸業。一一業無非實相法界。此是法性身佛種相義。如此三身三相。若業若用。不得縱橫竝別。若一異者。則不清淨。非微妙寂滅。以不縱橫竝別。故是絕言。言歎所不及也。今經正歎尊特身相。上兼法性。下攝生身。處中而明。實繇龍尊智巧。如法相解。如法相讚。故大相小相。相間而讚爾。三十二為大。八十種好為小。一一相好。皆是法界全體顯現。據其總讚。諸佛清淨。微妙寂滅。以總顯別。一一相好。皆祕密藏。今初句。是讚第十四金光微妙。故云上色。次一句。讚第十五身光。三一行。讚二十八梵音深遠。四一行。讚小相中第七十九髮色青珠。五一行。讚二十二四十齒具足。六一行。讚二十九眼。七一行。讚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髮際。八一行。讚三十一眉間白毫相。此八中。一是小相。七是大相。
眉細脩揚形如月初(至)微妙柔軟當於面門。
初一行。讚第三眉如月初。次一行。讚第二鼻高好。孔不現。修揚者。脩長也。揚舉也。即是眉高而長也。面門。口也。
如來勝相次第㝡上。
既云次第㝡上。即徧讚三十二也。
得味真正無與等者(至)聚集功德莊嚴佛身。
初二句。讚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一一下。讚十三毛向上青色。柔軟右旋。三脩臂下四句。讚第九立手摩膝相。四圓光一尋下四句。讚第十五身光面各一丈。此言一尋。是約佛說也。手既摩膝。即當面各一丈也。此既常光。驗知諸相。皆是常相。云讚尊特者。以不須身大相多。但是業識。依中理見。即名尊特。除此四大相外。或歎放光。㧞苦與樂。行業之因。功德之果。悉如文可知。
臂?纖圓如象王鼻。
即第十四指長纖圓也。?丑凶反。均也。直也。又音容。
手足柔輭敬愛無厭。
即第四手足柔軟。勝餘身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如法界次第。龍尊智巧。雖略而周。
去來諸佛數如微塵(至)百千功德讚詠歌歎。
諸佛法身平等。一心一慧。應化亦然。特舉一佛一相。以為讚端。徧類諸佛。亦復如是。文殊問般若云。念一佛功德。與十方諸佛等。即其義也。身口清淨有二解。一云所讚者三業清淨。我今悉禮。二云能讚者清淨。以好華香是身淨。奉獻是意淨。歌詠是口淨。(云云)。
設以百舌於千劫中(至)況欲歎美諸佛功德。
大地及天以為大海(至)無有能知佛一功德。
而有三番者。或應擬三身絕言也。一人百頭。頭有百口。口有百舌。住壽千劫。讚生身佛相好功德。不能得盡。一人千頭。頭有千口。口有千舌。住壽萬劫。讚尊特身佛相好功德。不能得盡。大地及天。毛滴其水。一切有心。不能知法性身相好功德。是故絕言絕心歎。
我今以禮讚歎諸佛(至)與諸眾生證無上道。
一迴事向理。即實際。二迴自向他。即眾生際。三迴因向果。即菩提際。今闕實際。菩提兼之。謂無上道。本性無上故也。
如是人王讚歎佛已(至)夜則夢見晝如實說。
我當具足修行六度(至)令我世界無與等者。
不修六度。不㧞眾生。土無繇淨。當知四修。及㧞四相。令於當世。見我三身。
奉貢金鼓讚佛因緣(至)常生我家同共受記。
以鼓必具圓空鳴義。今讚如來一體三身。名為金鼓讚佛因緣。以此因緣。趣向果地。名為奉貢。不論事相金鼓形也。
若有眾生無救護者(至)施與眾生諸善安樂。
我未來世行菩提道(至)功德淨土如佛世尊。
此之二願。皆明滅惡生善二益。在文可見。
信相當知爾時國王(至)今汝二子銀相等是。
結會古今。如文。
金光明經空品第五
夫空者。破相為義。應有四種。謂滅色入空。即色是空。滅邊入空。即邊是空。此經通三乘懺悔。應須四種空。而今品但標空者。專是即邊而空也。何故爾。經云無量餘經。已廣說空。是故此中。略而解說。知唯圓空耳。又空者。空有。空無。空有者。空二十五之塊有。空二乘之灰無。兩邊清淨。名之為空。直作此說。惑者迷名濫理。不能超悟。今作六句分別。空破非有非無。非有非無破空。空修非有非無。非有非無修空。空即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即空。空破非有非無者。所謂凡邪。非有非無見。二乘偏住。非有非無證。別教教道。執非有非無門。悉為空品空所破也。凡邪之見多種。一單四見。謂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二複四見。謂有有。有無。無有。無無。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三具足四見。謂於一句中具有四句。四四十六句。故名具足也。雖單複具足。皆苦集浩然。雖計為非有非無。實是妄見。故為空品空所破也。二乘偏住。非有非無證者。斷常見故言非有。斷斷見故言非無。有無二見滅無餘。三界見思永已盡。生滅度想。生安隱想。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保此而已。不復進求三菩提。但二乘發真。斷常見。斷斷見。其門不同。或從有門入。如阿毗曇。或從無門入。如成實論。或從亦有亦無門入。如昆勒。或從非有非無門入。如那陀迦旃延經。離斷離常。名聖中道。四門俱斷斷常。名同中道。實是保偏取證。故為空品空所破也。別教教道。執非有非無門者。佛為鈍根菩薩。方便權巧。作四門說中道。如彼筏喻。不得意者。四門成諍。故涅槃云。真善妙有。大般涅槃空。佛性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若各執一門。則於如來有諍訟心。不見中道。執此教門。猶為空品空所破也。非有非無破空者。還是凡邪之空見。二乘之空證。教道之空門。墮在二邊。故為中道非有非無所破也。相修者。見空。證空。教道空。應修中道非有非無也。非有非無見。非有非無證。非有非無教門。應修中道空也。相即者。破二邊空。即是中道非有非無。中道非有非無。即是破二邊空。無二無別。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空即非有非無。而不以非有非無為名者。為略說故。故言空品也。得此三雙六句。庶不至迷名失義耳。若原來意。懺品破惡。讚品生善。倘其不了此空。懺非無生。破惡不盡。讚非稱性。生善不深。善不深故。豈成智德。惡不盡故。豈成斷德。鈍根之者。於前未悟。故於今品。圓譚空慧。導前懺歎。令成二用。亦是導成用宗體等。前常果顯體。滅惡生善。非不明空。利者已解。為鈍根故。起大悲心。更明五陰生法。本性空寂。導成上義。故有此品之來耳。
無量餘經已廣說空(至)如我所解知眾生意。
無量餘經者。指廣而明略。亦是標略以顯廣。若指般若。則此經非方等攝。若不指般若。諸經不廣明空義。此復云何。答。經有前後分。前分有次。後分不定。結集者以後分明義。氣類若同。向前集之。所謂攝後歸前。不乖次第也。此經屬方等後分。指般若為廣說。於義無妨。略而解說者。佛有略廣二門。或名義俱廣。如十八空等。或名義俱略。如一獨空。或名廣義略。如法性實相等眾多名。共名一義。或名略義廣。如生法二空之名。而義太廣。迄從凡夫。至於極佛。皆名眾生。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從凡夫五陰。極至佛地。亦稱色解脫。受想行識解脫。論云。法無上者。涅槃是。今言略說生法二空。下文云。五陰舍宅。觀悉空寂。善女當觀。何處有人。及以眾生。即其義也。眾生根鈍者。根緣不同。約聞持。則廣說得悟。名利。略說得悟。名鈍。約義持。則一聞得悟。是略是利。再聞得悟。是廣是鈍。今正就聞持邊。不能於廣聞得悟。故言根鈍不能廣知也。無量空義者。二乘真諦。不具色心。是有量空義。菩薩中道。具足妙色妙心。出生不竭。融攝無遺。是無量空義。此經名法性實相。即是無量空義也。異妙方便者。即是悉檀方便。巧作上來辨果明因。滅惡生善。種種分別等是也。起大悲心。一類眾生。著有病重。故大悲亦重我今演說者。演名為廣。與略相違。上論生法二空。是名略。今論生法二義。故言演耳。知眾生意者。知此一機。樂略。宜略。對略。悟略。故言知意也。敘欲說空意竟。
是為虗偽猶如空聚。
攬陰成身。計有我人眾生壽命。身見得生。若體其生名虗偽。則求身叵得。身見不起。餘知見亦寂。故約假身為生空之境。又檢此身。原繇一念妄想。託父母遺體。假名之始也。此赤白二渧。色陰也。覺苦樂受陰也。想此苦樂。想陰也。具三性。行陰也。識於中住。識陰也。又精血是地大。溼是水大。煖是火大。氣命是風大。四大圍空。是空種。心依此住。是識種。此實法之始也。觀此身與名。依妄偽法。豈可為真。故言虗偽。空聚者。身名積聚。如水上泡。圍空而起。泡名亦起。起即有滅。泡名亦滅。無明業力。託父母體。即陰泡起。陰泡起。即身名起。陰泡滅。即身名滅。故言空聚也。
六入村落結賊所止一切自住各不相知。
六入。六根也。能生於識。名之為根。塵之所趣。名之為入。亦為識之所入。故名六入也。識依根住。故名為村。塵從此入。起諸結縛。能害慧命。故言結賊所止。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緣。各有所伺。不得相濫。故言各不相知。
眼根受色耳分別聲(至)諸塵境界不行他緣。
十二入者。開色為五根五塵。并法入少分。開心為意入。及法入少分。少分者。法入攝二種法。一者心法。除心王。但取相應諸心數也。二者非心法。即過去未來色法。及心不相應諸行。及三無為法也。塵入於根。根入於塵。互相涉入。通名為入。根生識強。別名為根。塵污義強。別名為塵。當一根塵。互相涉入。故言各各自緣。他根不入此塵。此塵不入他根。故言不行他緣也。
心如幻化馳騁六情六賊所害愚不知避。
假令眼耳不對於塵。心亦追緣過去。預念未來。故言馳騁。猶奔走也。正一室坐馳天下。以愚癡故。不知根塵空險。故為賊害。如大經云。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瞻養。若令一蛇生瞋恚。我當準法戮之都市。其人怖畏。捨篋逃走。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後。一人藏刀。詐為親害。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中。不見人物。即便坐地。聞空中聲云。今夜當有六大賊來。其人恐怖。復捨而去。路值一河。其水漂急。即取草木為筏。截流而去。既達彼岸。安隱無患。菩薩亦爾。聞涅槃經觀身如篋。四大如蛇。五旃陀羅即是五陰。詐親即貪愛。空聚即六入。六賊即外六塵。河即煩惱筏即道品。到於常樂涅槃彼岸。
心常依止六根境界(至)隨行色聲香味觸法。
識常在根。故言六根。識常在塵。故言境界。若謂識不在根塵。那忽即對即覺。以即覺故。故常在根塵。
心處六情如鳥投網(至)隨逐諸塵無有蹔捨。
識之於根。乍出乍入。如鳥在網。出入間關。啄一捨一。周而復始。無蹔休息。識在根網。亦復如是。或在於耳。或在於眼。去還無定。雖復無定。而得論常在(云云)。
身空虗偽不可長養。
長養。即十六中長養見也。妄計我能養育於他。又是計我為父母養育。此見既空。餘見亦空。即是結上生空境也。
無有諍訟亦無正主。
若計有四大。則有相違。如四蛇相陵。四國相拒。可有諍訟。今觀四大空。不能得空便。故言無有諍訟。亦無正主者。遺教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此明託胎之始。心在諸根之初。名之為主。其實不能控制諸根。根大相違。心為受惱。身病時心亦隨病。寧得是主耶。或時更互論主。如地具四微則鈍。為水所制。水但三微。為火所制。火但二微。為風所制。風有一微。為心所制。心無有微。故得為主。復為四大所惱。主義不成。故言無正主。
從諸因緣和合而有無有堅實。
從諸因緣者。苦是世間果。集是世間因。此之因果皆因緣生。今之所辨。雖涉苦果。其意乃明集之因緣。繇不了生法二空。無明內惑為因。從此觸處染著。染愛於外為緣。無明潤愛。集業得起。故言從諸因緣。和合而有。以業起故。則有一念託胎。招於苦果。此一念託胎。繇無明愛。能生既妄。所生亦妄。討其本末。能所都虗。既皆不覺。豈是真實。故云無有堅實也。
妄想故起業力機關假偽空聚地水火風合集成立。
繇妄想不了。一念託胎。五陰得起。業力機關。正法喻竝顯。世間機關本偶。必假人動轉。方能動作去來。而此陰果形質。須繇業因感集。始能於中領取造作。是知善惡業。是機關主。色陰。是機關具。受想行陰。正動作去來。識陰是看人。以自娛樂耳。假偽空聚者。亦是識陰依六入而住。故言空聚。四大所造。故言成立也。
隨時增減共相殘害(至)火風二蛇性輕土升。
竪論增減者。如涅槃十時別異。從歌羅邏時名增。壯時名盛。老時名減。橫論增減者。火增水減。水增火減。風地亦爾。又念念生滅。生是增。滅是減。又新諸根生故增。故諸根滅故減。又下文云。隨其時節。共相殘害。春風。夏火。秋地。冬水。增減。(云云)譬如四蛇。初在篋時名生。四蛇力敵名壯。互相強弱名病。蛇鬬困。蹔息不動。謂為調適。息已復鬬。蛇羸如老。蛇絕為死。如是增減。此是果身。如此繇乎集業四分。等如地。瞋如火。欲如水。癡如風。此四分互相違。瑞應云。貪欲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例云等分致生。集業相噬。致四大增損。(云云)同處一篋者。此明篋同性異。經舉四蛇以喻四大。意彰四分有毒害義。一分具足二萬一千。四分有八萬四千煩惱。無量劫來。法身慧命。喪壞繇此。與蛇有螫毒。為害義同。大經以假身為篋。身持四大。如篋貯蛇。篋壞則蛇去。身滅則大亡。又用業力為篋。業持四大。業謝則大散。如鳥在籠。處處求出。心鳥亦然。外馳六塵。未嘗一念繫在身篋。其性各異者。二上升是陽。二下沉是陰。何故相違。猶其性別。性別那能和合成身。諸方亦二者。四大對四方。風東。火南。地西。水北。又對四時。風春。火夏。地秋。水冬。東與南屬陽而上升。西與北屬陰而下沈。故言二上二下。諸方亦二。若相對論者。東上西沉。南升北降。若論四維者。東方帶兩維。一維陽上。一維陰下。餘三方亦如是。或言一根中具四大。二上二下。(云云)悉滅無餘者。謂言風火向上。地水向下。比至上推不得於風火。下檢不見於地水。故言悉滅無餘也。苦果升沉碩異。繇於集業。善惡天乖(云云)。
心識二性躁動不停(至)隨所作業而墮諸有。
釋論云。心意識。一法異名。對數名為心。能生名為意。分別名為識。又言有異。前起為心。次起為意。後了別為識。故云心識。二性者。心意識三。俱有善惡性異。此指隨緣染習之性。非真理不變之性也。躁動者。二義。一如心前起時。亦與數俱。意識後起。亦與數俱。故言躁動。一如四大壞時。善惡業爭牽。不知從誰。有此世雖行善。先世惡業熟。既與時合。即受惡報。此名熟牽。有人雖行惡。臨終之時。善心猛盛。即隨善上升。此名強牽。如此熟牽強牽。彌顯躁動。下例釋可知。
水火風種散滅壞時(至)捐棄塚間如朽敗木。
此明業謝棄苦器也。氣命盡是風去。故言散。煖盡是火去。故言滅。水盡則身爛。故言大小不淨。盈流於外。地散滅是骨肉離解。故言如朽敗木。大小不淨者。身為大。四支為小。足支為大。手支為小。手為大。指為小。如是轉轉作大小。皆悉臭穢。不淨盈流。此名助道。若正觀降伏煩惱。煩惱不伏。當修不淨。助破欲心。此不淨觀亦具生法二空。大經云。諦觀白骨。一一支節。何者是我。八色流光。亦復無我。我不可得。即是生空。鍊骨人八色。不見四大。無有於實。即是法空。此就助道明於生法。終成正道爾。
善女當觀。
善女者。菩提樹神也。諸佛說法。必有對揚。寄一以酬眾。故告其人也。又時眾機緣。宜在善女。若聞對告。宿善發生。又男天表方便。女天表智度。欲說智度。破於愚著。故告女天也。又佛在道樹得道。欲說此道。故對告樹神也。此是表四悉檀。對告非無因緣也。當觀者。勸一以例諸。一切菩薩。必須修於智度。無不繇此者。故言當觀也。
諸法如是。
諸法者。指上四諦十二因緣。若假若實。二空之境。名目雖略。攝法則徧。故言諸法也。如是者。正明總觀也。約義有三。謂如事。如理。如非事非理。如事者。如助道假想。不淨流溢也。如理者。如生法二空無法也。如非事非理者。如法性法身也。以三法不一異。故言如是。三法亦一異。故言諸法。
何處有人及以眾生本性空寂無明故有。
何處有人者。點出理觀也。何處者。若色處有人。則不須四陰。若色處無人。四處亦無人。五處都無人。故言何處有人。又果處既人。無無明行因處亦無人。因果合亦無人。離因離果。亦無人。故言何處有人也。人既無。眾生十六知見等皆無。故言及以眾生也。本性空寂者。點出非事非理觀也。本性無事。亦復無空。空本空事。既已無事。空何所空。無事故事寂。無空故空寂。本性如此。非今始然。故言本性空寂也。無明故有者。點出事觀也。若其空而復空。那得此事。既有事。即有空。既有空。即有非事非理。此之三種。悉繇無明故有。若知無明本性空寂。尚無無明。那得事理非事非理。畢竟清淨。故稱空慧也。但我見深重。為覺道大障。若攬他遺體而計我者。此我疎鈍。若執法塵而計我者。此我密利。略則十使。廣則二十種身見。謂即陰計五。離陰計五。我中有五陰。陰中有五我。是為二十。若破此見。而其內心。猶計有我。復當反觀即智是我。離智有我。我中有智。智中有我。亦須破二十身見。然破時。通上三句。皆通用之。若即事而理。何處有人。即陰。離陰。陰中無人。人中無陰。二十種見破。故言何處有人。能觀之智。智即是人。離智有人。人中有智。智中有人。此計亦破。故言何處有人。若作非事非理。本性空寂觀者。本性空寂。本無即陰。離陰陰人。人陰既無。如此計破。故言何處有人。能觀之智。本性亦寂。故言何處有人。若作助道不淨觀時。若觀惡心取境。即是污穢五陰。若善心慚愧。即是方便隱沒五陰。是見皆依色。色即不淨。以不淨故。無人無我。故言何處有人。能觀觀智。亦復如是。故言何處有人。
如是諸大一一不實。
如是諸大者。標四大法也。一一不實者。正明空觀也。若四大各守其性者。地守堅性。不應動。不應煖。水守濕性。不應冰。不應波。火守熱性。不應貞。不應?。風守動性。不應持。不應觸壁而止。一大既有三性。非都堅。非都濕。非都熱。非都動。失本性故。則是不實。不實故空。請觀音云。地無堅性。水性不住。火從緣生。風性無礙。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即其義也。
本自不生性無和合以是因緣我說諸大從本不實。
本自不生者。即法本性。不生不滅。非空非假觀也。體其元不生。中無和合。末亦不空。元無四大。四大何得而生。元既不生。中那和合。四大既不和合。寧得五陰和合。大陰既不和合。那得法空。本自不生不滅。非是觀智令其不生不滅。即事而理。此之謂也。以是因緣者。觀與理冥。達即空即假即中。
和合而有。
和合而有。即法而假也。既本體不實。那得大陰。此繇無明業因。託今遺體之果。故有四大五陰。即是迷惑因果而有。此法有故。體有非有。亦非有非非有。即空即假。非空非假。三觀明文在經。寧不信耶。
無明體相本自不有。
妄想因緣和合而有。
無所有故假名無明。
是故我說名曰無明。
此即與釋論誰老死義同。故知是生空境。
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惱。
此即與釋論是老死義同。故知是法空境。例應有三。謂行即空假中。乃至老死即空假中。特是文略。得意可知。然十二因緣。經論不同。或三世。或果報。或一念。今經不論此等。但以假名無明為生空境行識色心等為法空境。如捉火燼。闇中舞之。圓輪相續。團團不斷。火者實法也。輪者假名也。眾生長夜。著於假名。舞燼不息。迷於陰入。薪火不息。十二因緣。何繇可盡。若知輪依於火。止手則無輪。火賴於薪。除薪則無火。輪火雙無。生法二空也。
眾苦行業不可思議生死無際輪轉不息。
眾苦行業指上生法。當體妙故。不可思議。若生若法。皆非空有。如是體達。名為中觀。此觀不見生死輪轉。有際有息。即法界故無際。皆常住故不息。
本無有生亦無和合。
上句是生空。下句是法空也。
不善思惟心行所造。
前不善思惟。致今名色。今不善思惟。復有未來老死。(云云)斯乃舉病必對於藥。假觀彰矣。更為鈍根。說空觀相。若假名自生。不須實法。若繇法生。非假名生。若假實合生。應有二假。若離假實。則無是處今之假名。但有名字。名不在內外兩中間。亦不常自有。以不可得故。是名觀假名空。觀實法空者。若名色自生。不應待業。若業能生。羅漢有業。何故不生。若業果共生。各有名共。各無寧共。若無因緣生。則無是處。既不得生。亦不得不生。亦不得亦生亦不生。亦不得非生非不生。亦不得滅。亦不得不滅。亦不得亦滅亦不滅。亦不得非滅非不滅。無滅無生。名為無生。無生故假名壞。假壞故則六十二見壞。見壞故實亦壞。既不然火。是則無煙。日中舞燼。是亦無輪。是略示空觀相。假觀。中觀。具如止觀破法。行者應知。
我斷一切諸見纏等(至)證無上道微妙功德。
一切諸見者。六十二見。八十八使等。故言一切。此是生空觀成也。以智慧刀者譬智慧利用。上譬斷見。下譬斷煩惱。纏者。別名十纏。即瞋。覆。睡眠。戲。掉。無慚。無愧。慳。嫉煩惱網者。通明十使。網有羅罩之失。舍有覆闇之過。達陰空寂。闇障不能蓋。裂網破壞。網罥不能礙。此是法空觀成也。二乘所斷。是通見纏。菩薩所斷。是別見纏。而言佛斷見纏者。若通若別。究竟盡在於佛也。證無上道者。生法二空。正道滿也。微妙功德者。生法二空。助道滿也。
開甘露門示甘露器(至)令諸眾生食甘露味。
甘露是諸天不死之神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譬諸佛斷德。住大涅槃。真常樂我淨用。知是斷德滿也。然此義意。復欲通對華嚴諸位。開對十住。示對十行。入對十向。處對十地。食味對妙覺。佛地果圓。斷德已滿。慈悲力大。能為眾生。開於十住。示十行。入十向。處十地。食甘露味。功用具足。斷德化他。二義俱成也。又對般若四智。開對道慧。示對道種慧。入對一切智。處對一切種智。食味對佛住大涅槃。以大悲令眾生。得此四智。於果地斷德。義亦無妨。又對法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良繇佛德圓滿。能以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眾生佛知見也。於斷德義亦顯。又涅槃云。常樂我淨。於果斷㝡便。如前釋(云云)。
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然大法炬雨勝法雨。
舉四譬者聞法之益。實自無量。略舉四譬。別有所擬。吹螺是改號。譬佛說小乘法。改凡夫苦忍之凡性。入聖人之正性。說大乘法。改凡聖之偏性。入中道之圓性。通七地。別初地。圓初住。皆是改號之位。從偏以入中也。擊大法鼓者。擊鼓誡進。肅眾前驅。此譬佛說法。督進深行。小乘位在修道。通在八地。別在十行。圓在初住。此諸位。以聞法力。咸進真修道也。然大法炬者。炬能自照。亦能照他。譬佛說法。令自他雙益。如千年闇室。一燈能了。又如一燈然百千燈。聞法之力。自他俱益。亦復如是。通八地。別十向。圓亦在初住。皆是道觀雙流。自他俱益之位也。雨勝法雨者。雨能成熟。農夫加功。扶疎益寡。時澤一降。華果敷榮。喻如眾行雖復勤修。發趣事弱。聞佛說法。增道損生。任運成熟。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竝在雙流位中。義如上說。皆言大者。說大法也。通途解釋。明大非小位爾。
我今摧伏一切怨結竪立第一微妙法幢。
怨結者。四住是二乘怨結。五住是菩薩怨結。魔為煩惱主。伐樹去根。化物須降主。若不降魔。化道不暢。降魔之法。須用神通。譬如勝怨。乃可為勇。非法王不壞。法王勝者。是時化道得立爾。竪法幢者法幢三昧也。高出眾行。為眾行之望。如兵望麾也。三德不縱不橫。故言微妙。
度諸眾生於生死海永斷三惡無量苦惱。
此是初弘誓。永斷三惡。即三惡道也。須約十番論度論斷。
煩惱熾然燒諸眾生無有救護無所依止。
此是第二弘誓。須明五住。燒十界生。
我以甘露清涼美味充足是輩令離焦熱。
此是第三弘誓。當分而論。四種甘露。跨節而譚唯一圓常。
於無量劫遵修諸行(至)金銀琉璃種種異物。
此是第四弘誓。無量劫者。積功高也。遵修諸行者。攝法廣也。此中指檀為四諦。檀對於慳。慳貪自蔽是集。集業招果是苦。檀能破慳是道。慳滅是滅。不獨行檀具於四諦。五度皆然。五不依諦。則不動不出。何度之有。復須知今依無作諦。又論云。若菩薩行檀度。能生六度。是時名檀度滿。云何布施生檀度。有下中上。若以飲食麤物軟心布施名下。能以衣服寶物布施名中。若以頭目血肉國財妻子布施名上。云何施生尸度。菩薩思惟。眾生不知布施。後世貧窮。故行惡。若行布施。後世有福。無所乏短。則能持戒。云何生忍度。菩薩施時。受者惡罵。若大求索。若不時索。或不應索而索。是時菩薩思惟。我今布施。欲求佛道。亦無有人。使我布施。我自為故。云何生瞋。如是思惟已。而行忍辱。云何生進度。菩薩布施時。常行精進。欲行二施。勤求財法。以求足之。云何生禪度。菩薩施時。能除慳貪。而行一心。漸除五蓋。是名禪度。又心依布施。入於初禪。乃至滅定。云何生智度。菩薩施時。知有果報。而不疑惑。能破邪見無明。又分別淨不淨施。得報不同。是名生智。故云檀義攝六也。餘之五度。亦互相攝。非今文意。故且論檀。六之首故。攝生便故。捨身命財。與後際等。俱不壞常住。名波羅蜜。竪高橫廣。故言遵修諸行也仍須了知既譚果後行檀利物。行人豈不即聞而修耶。
金光明經卷第一
金光明經科註卷第一
卍續藏第 20 冊 No. 0362 金光明經科註
金光明經科註卷第二
明 鹽官安國寺比丘 受汰 集
金光明經卷第二
北涼三藏法師曇無讖 譯
金光明經四天王品第六
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居半須彌。東黃金埵。王名提頭賴吒。此翻持國。領乾闥婆。富單那。南琉璃埵。王名毗留勒叉。此翻增長。領鳩槃茶。薜茘多。西白銀埵。王名毗留博叉。此翻雜語。領毗舍闇毒龍。北水精埵。王名毗沙門。此翻多聞。領夜叉。羅剎。此四王聞經。歡喜各領五百眷屬。發誓弘經。從此標章。故稱四天王品。觀心釋者。四諦理。是四天。觀四諦智。為四王。照事即理。護四諦境名護國。了縛為脫。護心數。名護眾生。世者。他也。為他說心數。名護他眾生。八部者。苦諦下有利鈍見思。法華指此為鬼神。乃至滅諦下亦有見思。是為八部。若不照四諦理。則見思侵害心王。毀損境界。境智俱為鬼。神所惱。能觀苦集。控御見思。則國安民寧。自護護他。莫不如是。
爾時毗沙門天王(至)胡跪合掌白佛言。
先標北方天王者。西土以北方為上也。偏袒者。西方之禮。弟子詣師。必須偏袒。表有執役。
世尊是金光明(至)眾經之王諸佛世尊之所護念。
法性之理。佛所護念。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既稱經王。知是歎體。
莊嚴菩薩深妙功德(至)亦為護世之所讚歎。
約體修行。能令菩薩。具二莊嚴。成于極果。既言莊嚴。知是歎宗。世天。生天。淨天。義天。皆宗仰極地。施三業供養。恭敬是身。歡喜是意。讚歎是口。
此經能照諸天宮殿(至)無量無邊百千苦惱。
文四。初天趣。次是經下。三惡趣。諸河。三趣沉沒。猶如大河。焦乾枯竭者。滅三惡苦也。三能除怖畏去。是人趣。初句是總。次別明破三障惡。怨賊。即刀兵他。并饑饉疾疫。名三災。是報障。惡星。是業障。業來責報。故惡星現。憂惱。是煩惱障。四舉要下。總指九界眾生。無明未盡通有熱惱。此經能除。如月清涼。知是歎用。
世尊是金光明增(至)益身力心進勇銳具諸威德。
繇聞此經獲于四益。身益光明。力益勇猛。心益增進。德益尊嚴。理獲二益。謂法身慧命。皆得增長。繇國弘經。致斯法潤。寧得不護。
世尊我等四王能說正法(至)為世法王以法治世。
此義正與觀心相應。以四諦智。護四諦境。即是修行正法。以四諦智。導諸心數。使之不行。故名行般若波羅蜜。即是能說正法。內有如此護國。所以名護世王。正治國土爾。
世尊我等四王及諸天(至)遮諸惡鬼噉精氣者。
此亦與觀心相應。心王帥心數黨。降伏見思利鈍諸使。如諸天王共眷屬。遮諸惡鬼。如轉輪王與七寶千子有所至處。四方歸德。四王共五百。所臨之地。何惡不除邪。
世尊我等四王二十八部(至)是故我等名護世王。
以報得天眼徹視。無幽不燭。防萌杜漸。何惡不除邪。
若此國土有諸衰耗(至)衰耗之事悉皆滅盡。
一若王國多灾。我以智䇿。勸法師往。或威神勸。或現形勸。或降夢勸。法師若往。廣宣此經。如日出朝陽。零霧自歇。此勸外緣。
世尊如諸國王(至)為除衰患令得安隱。
次王心無智照。灾承闇入。若有明慧變怪不生。師既秉法來儀。王須專心聽受。王若勤聽。天亦勤護。所以加。于可加。護于可護。一人有慶。賴及萬方。王身興國。安隱無患。此內因也。若外雖有弘法。人王內心不殷重。則不和合。不能禳灾也。
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至)一切安隱具足無患。
二者王無惠施。則寡于福祿。如不勤田。倉廚少穀勸王傾財。供給四眾。福資于王。舉國眷屬。一切無患。
世尊若有四眾(至)欽尚羨稱讚其善。
三者王身無先王之德。行。口無先王之法言。所以臣民不從。鄰國不詠。今勸王三業。供養恭敬是身業。尊重是意業。讚歎是口業。夫高以下為基。辯以訥為師。屈尊敬卑。功亦大矣。以天威力。使鄰國遙崇。羽檄稱讚。歌詠羨慕。三業顒顒。
爾時世尊讚歎護世(至)無量百千萬億諸佛。
上四王所讚經體宗用。既合佛證三德妙理。故佛述而成之。言徧讚百千諸佛者。體宗用三。既是法性。豈有一佛。不從此生。故舉多讚成于一也。
於諸佛所種諸善根。
上明護國之繇。繇聞經獲益。佛述今益良繇先種。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是故敬禮初發心。此舉前以成後述後以顯前。
說于正法修行正法以法治世為人天王。
上云能說能行。所以名為護世。佛述成亦爾。
汝等今日長夜利益(至)滅其苦惱與其安樂。
上云以淨天眼。過于人眼。佛述長夜利益天眼夜照。不假日光。故言長夜。
汝等四王及諸眷屬(至)護持去來現在諸佛正法。
上直言護國。佛今加讚是護三世諸佛正法也。
汝等四王及餘天眾(至)為除衰惱施與安樂。
上云請法師入境攘惡。此功歸己。能却修羅之陣。汝勸王聽經。供給四眾。佛述其內智外福。實是消伏諸苦。能致安樂。
爾時四王復白佛言(至)他方怨賊亦使退散。
一是經流布之處。其王自能頂受。又供給四眾者。我及眷屬。誓當隱形。令其顯益。言天律治世者。師古治民。則天行化。罰必當罪。賞必當功。名天律也。
若有人王聽是經時(至)況復當能有所破壞。
二者惡鄰興兵。侵斥善國。我當隱形。起諸怖懅種種難起令其軍兵顯然退散。尚不擾邊。況復壞中。四兵。象馬車。步也。規往討伐者。規求也。討誅也。有鐘鼓曰伐。
爾時佛讚四天王等(至)無諸凶衰鬬訟之事。
上隱形護國。欲使經弘。佛述隱形是護三寶。我是佛寶修習菩提是法寶。諸王無鬬訟是僧寶。述其護一而能成三也。
四王當知此閻浮提(至)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上以天威懅之。天力退之。似若憎惡愛善。佛勸慈心平等向之。為惡者自懅。為善者自豫。非薄惡而厚善。成其懅退之意也。又勸諸王。各守本業。住境自樂。勿起貪企。諸王和。則民生無夭。法興盛。則諸天被熏。佛告帝釋。鬬諍因緣。人天損減。善能慈和天下。非止供養于我。則是供養三世如來。非止安于一王。徧安諸王。非止安于一國。徧安一切。故以慈和。述成第二意也。楚撻者。楚一名荊。可以為杖。撻。擊也。沃。濕也。美也。亦柔也。壤土也。時不越序者。四時和也。心無貪悋者。無貪故不多求無悋故能惠施后妃采女者。天子一后。三夫人。九嬪妃。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風俗通云。采女者采擇其容色之女也。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至)若有人王欲得護身。
及后妃采女諸王子等。
宮殿屋宅得第一護。
身所王領㝡為殊勝具不可思議王者功德。
欲得攝取無量福聚。
國土無有他方怨賊無諸憂惱及諸苦事。
世尊如是人王(至)應生恭敬謙下之心。
應當莊嚴第一微妙(至)無數微妙幢幡寶蓋。
當淨洗浴以香塗身(至)謙下自卑除去驕慢。
正念聽受如是妙典(至)采女眷屬生慈哀心。
和顏與語勸以種種供養之具供養法師。
是王爾時既勸化已(至)于說法者倍生恭敬。
一一如數。對上六願。上欲安身。今示莫放逸。制心。則身安也。上欲安宮殿。今示嚴法堂。旛蓋映于上。香華麗于下。三寶受用。則栢梁無灾。上欲王領殊勝。今示洗沐香塗。敦恭去慢。一身敬于此。八紘休于彼。上欲攝取福聚。今示正念聽經。能致無量功德。天神竭其力覆。地神竭其力載。鬼神竭其力護。臣民竭其力愛。上欲安妻子。今示和顏與語。勸其興福內外修善。感益事多。上欲得國無憂苦。今示應自喜慶。自勵忘疲。倍作利益。一人既悅。則四海謐然。此之謂也。
爾時佛告四天大王(至)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尊。
上直示心不放逸。今加示羽儀。出宮迎候。步步值那由他佛。方法既備。體亦彌安。躬出者。躬。親也。
復得超越如是等劫生死之難。
上止一世無憂苦。今則超爾許生死之難。蓋言劫數。如值佛之數也。
復于來世爾所劫中常得封受轉輪王位隨其步步。
輪王有玉女千子悉無怨對。爾許劫中妻子常安也。
亦得如是現世功德不可思議自在之力。
常得㝡勝極妙七寶人天宮殿。
在在生處增益壽命(至)成就具足無量福聚。
汝等四王如是人王(至)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已為得值百千萬億那由他佛(至)離三惡道苦。
我今已種百千無量轉輪聖王釋梵之因。
已種無邊善根種子(至)已集無量無邊福聚。
後宮眷屬已得擁護宮殿諸衰悉已消滅。
國土無有怨賊棘刺他方怨敵不能侵陵。
棘。兵器也。與戟同。刺。殺也。
汝等四王如是人王(至)能以正法摧伏諸惡。
此總結成。六法六願。皆今具足者。若能屈己迎候。至心聽法。即是六願六法。又廻利施天。亦即能令六願六法成就滿足也。
爾時四王白佛言世尊(至)燒種種香供養是經。
是妙香氣於一念頃(至)亦照一切諸天宮殿。
香作金光者。人王心存至典。則諦智兩冥。色心不二。故香隨智徧。一一皆金光明。廻施必得。是故天宮相現。香至天宮龍宮鬼神等宮。總至三法界爾。仍須了知解脫。所燒之香非法界者。何能周徧。三趣之體非法界者。何能承受。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金剛密跡者。正法念經云。昔有國王。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次第。故拘留孫。探得第一籌。釋迦當第四籌。乃至樓至當千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次願為密跡金剛神。護千兄教法。世傳樓至化身。非也乃法意王子耳。摩尼䟦陀。此云威伏行。阿耨達。此云無熱惱。娑竭此云醎海。
佛告四王是香蓋光明(至)金光普照亦復如是。
先述香光。非但至天宮等三法界。徧至百億諸宮。又至恒沙佛上。總之徧至十法界也。百億非非想天者。夫百億。即大千界也。但同一四禪。及四無色。三禪統中千界。以大千言之。則有一千三禪也。二禪統小千界。則有百萬二禪。唯四洲至初禪。則有百億。今非想亦言百億。以下望上言之耳。又恐番譯之訛也。
諸佛世尊聞是香氣(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十方無量無邊(至)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人王運善奉施諸天。為諸佛所讚。上讚因成。此讚果滿。勤修下。明修苦行。善能下壞外道。降魔怨。是莊嚴道塲也。覺了下成正覺。善男子下。轉法輪。此並果上之事。如瑞應經廣明。
爾時四天王復白佛言(至)所止宮殿講法之處。
大梵天王釋提桓因(至)所止宮殿講法之處。
世尊我等四王及餘眷屬(至)能為無上大法施主。
以甘露味充足我等(至)諸惡灾患悉令消滅。
世尊若有人王於此經(至)減損天眾增長惡趣。
世尊我等四王(至)諸舊善神皆悉捨去。
我等諸王及諸鬼神(至)其地無有可愛樂處。
流星者。星說曰。絕迹而去曰奔星。光迹相連曰流星。博蝕。案漢書天文志。作日月薄蝕。孟康注曰。日月無光曰薄。韋昭曰。氣往迫為薄。虧缺曰蝕。京房易傳云。日月赤黃為薄。釋名云。日月虧曰蝕。謂稍侵虧。如蟲食草木葉也。虹者。爾雅云。螮蝀。虹也。雙出鮮盛者為雄。雄曰虹。暗昧者為雌。雌曰霓。又虹。攻也。謂純陽攻陰義也。
世尊我等四王(至)生如是等無量惡事。
統上王不弘經。故無法食。不聞法食。故天神捨離。天神捨離。故惡鬼亂行。鬼亂行。故灾起。然則灾起。繇鬼亂行。鬼亂行。繇諸天捨離。天離神捨。繇不聞法食。不聞法食。繇王不弘經。
世尊若有人王(至)讀誦受持是經典者。
我等四王及無量鬼神(至)至心聽受是經典故。
如諸梵天說出欲論(至)是金光明於中㝡勝。
三論者。四韋陀論。說梵事。毗伽羅論。說十善事。僧佉衛世師勒沙婆論。說學通事。(云云)。
所以者何如來說(至)悉是如來正徧知說。
如來過於百千億那由他(至)演說如是金光明經。
以大悲力故等者。用無緣大悲。普覆法界。故超梵王四等之心。以難思苦行。積劫利物。故超帝釋十善之因。
若閻浮提一切眾生(至)尊重讚歎是經。
一切眾生等者。世間。謂五戒十善十二門禪等。出世間者。四教法門。三乘修證也。國事者。禮樂征伐。治世育民之事也。造世論者。如上三論。及下正論等也。皆因此經者。乃教行理三種經也。故新本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依此經懺悔滅障。方得成就。若探取化意。即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但以此經部在方等。教猶屬通。理就人分未免異趣。故欲令等言。隨其五乘而得安樂也。
爾時佛復告四王(至)滅其衰患而與安樂。
而與安樂。是述成舉興勸。滅其衰患。是述成舉衰勸。
若有人能廣宣流布(至)續復當得廣宣是經。
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至)於世尊前以偈讚曰。
佛月清淨滿足莊嚴佛日輝曜放千光明。
夫三身有通別。依文是別。空是法身。以空無明暗。日月所依。別喻法身。體本周徧。日是報身。以日能破暗。別喻報身。三惑淨盡。月是應身。以月能盈昃。別喻應身。隨機勝劣。問。經無空字。何以取喻。答。下文云。佛真法身。猶若虗空。且日月必依於空。故以空日月三。別對三身耳。通意者。每喻各自具於三義。空是法身。日是報身。水日是應身。以日上必依空。下必現水。此之三義。則顯報智圓具三身。是就三般若論三身也。空是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身。以月亦上必依空。下必現水。可顯應用圓具三身。是就三解脫論三身也。空是法身。日中空是報身。水中空是應身。以太虗空。是日所依空。天日水日。當體含空。此之三空。則顯法體圓具三身。例之空是法身。月中空是報身。水中空是應身。以月所依空。天月水月。其中含空。亦顯法體圓具三身。空徧日月。兩說三身者。乃就雙照中道而示。此則三軌以論三身也。後結歎文。空是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身。空是法身。日是報身。?是應身。化法是法身。化主是報身。化事是應身。各各具三。其義宛爾。故文云。無有障礙。即通意也。
如來面目㝡上明淨齒白無垢如蓮華根。
謂目與齒。
功德無量猶如大海(至)百千三昧無有缺減。
初二句。總標。有喻有法。次四句。是別歎。二句是智。二句是斷。淵。海也。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曰淵。
足下平滿千輻相現(至)微妙清淨如鍊真金。
謂平與網。
所有福德不可思議。
佛功德山我今敬禮。
夫相好不獨在應身。報法亦通。莊嚴父母生身者。應相好也。莊嚴尊特身者。報相好也。莊嚴法門者。法身相好也。以身相是一。隨見成三。藏通人。但言偏空。所見佛相。謂繇正習搆造而成。相非奇特。但能少勝輪王而已。以不知心現。見從外來。取色分齊。故名生身。此乃如來曲順凡小。示現此身。故名為應。別教人。能信中道妙色妙心。隨緣變造。所見佛相。知從心現。無有分齊。或現大身十蓮華藏世界塵相。或現八萬四千相好。或時祇於丈六三十二相令其機緣無分齊見。不同藏通分齊之身。故名尊特。此乃如來修道所得。故名為報。圓教人。了大小身。及多少相。皆性本具。修德無功。相雖是色。色即是心。故起信論云。色性即智。說名智身。智性即色。說名法身。今從即智名法門。故以八萬四千陀羅尼為髮。乃至定慧為足。以即色故。故得名為法身相好。今言歎智斷。即法身相好也。然須了知就機故論法報應三。淺深優劣。而前前者不知後後。後後者必見前前。據文云無有障礙。知非獨歎一身。良繇天王圓見三身。與妙三德。無二無別。欲彰此義。故發是歎。應是解脫。豈隔二德。報法準知。若達此意。方是深入金光明法門也。
佛真法身猶如虗空(至)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偈初標佛月。今結先佛月。為三身。次結三身通融。故言無有障礙。次結佛日。故言如?。次結佛化身。即是四身義。故言如化。皆具三身四身。則是無障礙也。結竟即禮。禮於佛月。亦是禮佛日佛化也。品初歎三章云。金光明微妙經典。顯不縱橫。今結三身。辭異義同。佛真法身即是體。佛月清淨即是宗。應現水月即是用。一三三一。亦非縱橫。以初以後。顯于中間。句句無非譚秘密藏。天王天辯。其妙若此。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此金光明諸經之王甚深㝡勝為無有上。
此答其法身。
十力世尊之所宣說汝等四王應當勤護。
此答其報身。
以是因緣是深妙典(至)所有惡趣無量諸苦。
閻浮提內諸人王等(至)及其國土欲令豐盛。
應當至心淨潔洗浴(至)無量眾生安隱快樂。
譬如寶樹在人家中(至)隨意能與諸王法寶。
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至)十方諸佛常念是經。
若有演說稱讚善哉(至)增益天眾精氣身力。
統上歎經用。是答其應身。前天王所以讚佛者。以佛能說法也。今法王所以讚法者。亦以法能成佛故耳。
爾時四王聞是偈已(至)隨逐是說法者而為守護。
悲喜者。悲昔不聞。喜今得聞。悲他不聞。喜自得聞。涕淚橫流者。涕即淚。橫謂交橫。文選悲舊鄉之擁隔兮。涕橫墜而未禁。怡解者。怡謂和悅。解謂舒散也。
金光明經大辯天品第七
辯有四種。小辯。無量辯。雙辯。大辯。無漏法名小辯。恒沙法名無量辯。備二種名雙辯。雙非雙照名大辯。此天住智慧莊嚴法門。自住大辯。以自在力。隨機而授悅宜對悟。若一若二若三若四。令得四悅。乃至四悟。故名大辯。對佛發願。以大辯加於說者。故以是標品。
爾時大辯天白佛言(至)能與總持令不忘失。
初加法師以樂說辯才。謂於一字中說一切字。於一語中說一切語。於一法中說一切法。隨可度者而有所益也。莊嚴次第。是辭辯。種種莊嚴。言語善巧也。大智。是義辯。知諸法義。所歸趣處也。總持。是法辯。智慧通達諸法名字也。
若有眾生于百千佛所(至)是妙經典令不斷絕。
流布不絕。加其能化之道。無人無所化。無道無能化。因緣和合。化道不絕也。
復令無量無邊眾生(至)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聞經至不退轉。是加因益。必定得菩提。是加果益。文言雖略。誓願弘深。為益大矣。
金光明經功德天品第八
此天住福德莊嚴法門。攝一切法。而以功德為首。故言功德天。又能與說者所須。無所乏少。故名功德天。又令說者晝夜思惟是經深義。故名功德天。又令聽者速成菩提。具此眾義。故名功德天品。應知大辯與功德天。咸皆證入金光明法門。皆能徧攝一切法等。但引物偏好。為行不同。故彼以智為首。此福為首。
爾時功德天白佛言(至)三惡道苦悉畢無餘。
及餘資產者。即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事之外。一切資具產生之物也。
世尊我已於過去寶華功德(至)璧玉珂貝悉無所乏。
述過去世值佛。修證金光明法門。故能今日。隨弘經處。有求皆與。寶華等八字。別號也。如來等。通號也。無虗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徧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茲十號名世間尊。種諸善根者以照金光明微妙之智。為諸善之根也。璧。玉所琢器也。珂貝。螺屬也。
若有人能稱金光明(至)多與資生所須之物。
世尊於此北方毗沙門(至)此即是我常止住處。
阿尼曼陀。此云有財。
若有欲得財寶增長(至)供施於我散灑諸方。
爾時當說如是章句。
波利富樓那遮利(一至)阿㝹婆羅尼(十三)
是灌頂章句必定吉祥(至)香華供養十方諸佛。
灌頂章句者。以法性水。灌十地頂。受法王職。今密譚此法。故名灌頂。必定是般若德。吉祥是解脫德。真實不虗是法身德。以此三德讚灌頂義。等行。謂具行諸行。中善根。謂行一行。八戒者。即在家人一日一夜也。於五戒上。更加不著華香。不觀聽伎樂。不止高牀。此八是戒。不過中食是齋。
常為己身及諸眾生(至)令我所求皆得吉祥。
此乃奉供。及誦密言邀請意也若為自身受五欲樂。希望財寶。即輪迴業。眾聖所訶。尊天寧護。令為己他成菩提故。其所剋獲。非生死因。當依此文。修今行法。
自於所居房舍屋宅(至)布散其地以待於我。
阿蘭若。此云無諍。以其所居。不與世諍。即離聚落五里處也。又有達摩阿蘭若謂說諸法本來清淨。因名其處為法阿蘭若。今經所指。該其二也。
我於爾時如一念頃(至)即得具足悉受快樂。
若能以己所作善根(至)隨其所求令得成就。
應當至心禮如是等(至)法上菩薩亦應敬禮。東方阿閦如來南方寶相如來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
金光明經堅牢地神品第九
諸天或住善權方便道。為眾生法父。此天住善實智度道。為眾生法母。一義也。譬如陰陽。覆載卉木。智度養育。出生眾善。二義也。餘度各有所主。未亡未泯。實智照了。無相無名。三義也。餘度有等有上。智度無等無上。是究竟度。四義也。智度法門。常無改變。義曰堅牢。常也。能荷。樂也。能生。淨也。名之為地。德力自在。我也。稱之為神。從此等法門。故名堅牢地神品。
爾時地神堅牢白佛言(至)得服甘露無上法味。
聚落者。落。居也。人之聚居。故名聚落。山澤者。下有水曰澤。宿衛。謂止宿衛護。
增益氣力。
而此大地深十六萬(至)豐壤肥濃過於今日。
以是之故閻浮提內(至)美色香味皆悉具足。
眾生食已增長壽命(至)成就如是種種等已。
壽命。色。力。辯。安。謂之五果。繇食而致。
所作事業多得成辦(至)應心適意隨其所樂。
是諸眾生得是威德(至)持是經者四部之眾。
我於爾時當往其所(至)廣令宣布如是妙典。
凡約八事。展轉增長。繇聞法故。法味增長。法味增長故。氣力增長。氣力增長故。翻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諸物增長。諸物增長故。眾生五果增長。五果增長故。修行增長。修行增長故。供養增長。供養增長故。弘通增長耳。
何以故世尊是金光明(至)服甘露無上法味已。
閻浮提地縱廣七千由旬豐壤倍常。
南北曰縱。東西曰廣。
世尊如此大地眾生所依(至)增長一切所須物已。
令諸眾生隨意所用受於快樂。
種種飲食衣服臥具(至)依因於地悉皆具足。
凡約五事。展轉增長。以經力故。我眷屬增長。眷屬增長故。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諸物增長。諸物增長故。眾生快樂增長。快樂增長故。依報皆具足。具足亦名增長耳。
是故世尊是諸眾生(至)往法會所聽受是經。
既聽受已還其所止(至)常生天上人中受樂。
是諸眾生各於住處(至)及稱是經首題名字。
世尊隨是眾生所住之處(至)悉得增長滋茂廣大。
令諸眾生受於快樂多饒財寶。
好行惠施心常堅固深信三寶。
凡約六事。展轉增長。以知我恩故。專聽增長。專聽增長故。功德增長。功德增長故。教他增長。教他增長故。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受樂增長。受樂增長故。信施增長耳。
爾時佛告地神堅牢(至)隨意往生三十三天。
地神所說。止是今世增長。如來述成。文雖略。意極長遠。準下可知。
地神若有眾生為欲供養(至)不可思議微妙快樂。
供養等是在人世。是人下。往天世。日夜下。至出世也。雖受天樂。住樂法界。故無所受。是故名為不可思議微妙快樂。蓋從人世至天世。從天世至出世。長遠之義若此。
爾時地神白佛言世尊(至)在法座下頂戴其足。
世尊若有眾生(至)是妙經典令不斷絕。
是諸眾生聽是經已(至)三惡道苦悉斷無餘。
金光明經卷第二
金光明經科註卷二
卍續藏第 20 冊 No. 0362 金光明經科註
金光明經科註卷三
明 鹽官安國寺比丘 (受汰) 集
金光明經卷第三
北涼三藏法師曇無讖 譯
金光明經散脂鬼神品第十
具存梵音。應言散脂修摩。此翻為密。密有四義。謂名密。行密。智密。理密。此順四悉檀義。皆約三法。不縱不橫。非偏小凡下所知。是故為密。蓋北方天王大將。餘三方各有。東方名樂欲。南方名檀帝。西方名善現。各有五百眷屬。管領二十八部。孔雀經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則二十四部。四維各一部。合為二十八部。又說者云。一方有五部。地水火風空。四方有二十部。足四王所領八部。是為二十八部。巡遊世間。賞善罰惡。皆為散脂所管。聞經歡喜。發誓護于說者。從能護人受名。故名散脂。又雖三天王各有神將。散脂為首。故獨標名耳。
爾時散脂鬼神大將(至)右膝著地白佛言。
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至)舍宅空處皆亦如是。
世尊何因緣故我名散脂(至)唯然世尊自當證知。
唯然。上聲。禮對曰唯。野對曰阿。
世尊我知一切法(至)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
智若淺深階級次第。不名為密。即一智一切智。一切智一智。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者。斯是妙空妙假妙中。乃名智密。若得此意。五句一句。一句五句。非一非五。而一而五。唯數唯密爾。
世尊我現見不可思議智光(至)不可思議智境。
若境可以智知。可以口說者。境則非密。不可智知。不可識識。不可以名名。不可以言說。斯是境非智外。識即是境。境離名字。及彼言說。乃名絕思絕議密境也。而約五數論密。例上可知。
世尊我於諸法正解正觀(至)正解於緣正能覺了。
若對邪明正。待邊說中。此正非正。此中非中。皆非是密。即邪而正。即邊而中。邪正中邊。趣舉其一。收法畢盡。無二無別者。乃名為密。我行正道。若境若智。從此得名。唯然世尊。自當證知。又一往前五句言知。知即意密。次五句言現見。見是眼。即身密。後五句明正解。繇正解故。言正分別。分別即口密。所以言不彰露者。是密義也。若約義別釋。初番即三觀義。知一切法。一切緣法兩句。是因緣所生法境。何者。能生為因是初句。所生為緣是第二句。能所合故。諸法得起。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此義也。了一切法者。了達虗無也。中論云。我說即是空。是為從假入空觀也。知法分齊者。知空非空。用道種智。分別假名凡聖之法。而有差別。中論云。亦名為假名。是為從空入假觀也。如法安住一切法如性者。以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中論云。亦名中道義。即是中道第一義諦觀也。含受一切法者。即是中道正觀。能雙照二諦。故言含受。若三觀一異縱橫竝別者。則不名密觀。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名為密耳。次番即三諦三解脫義。現見不可思議智光者。光是實智。如日月光。常明不息。此實智照不可思議真諦境。成圓淨解脫。不可思議智炬智行智聚者。皆是權智。如人執炬。屈曲照物。乍興乍廢。隨順機緣。或此或彼。行。因義。聚。果義。從因以向果。果興而因廢。皆是權智照不可思議俗諦。成方便淨解脫。不可思議智境者。是法如如智。此智與法如如冥。故言不可思議智境。此智照不可思議中道第一義諦。成性淨解脫。若一異縱橫竝別者。非不可思議。以不可思議。故名密也。後番即三身義。正解正觀。正解能顯體。體顯名正觀。正觀是報身也。得正分別正解於緣者。分別機緣。不待時。不過時。普應一切。即應身也。正能覺了者。無覺無不覺名為覺。非了非不了名為了。究竟清淨之覺了。即法身也。若一異縱橫者。不名為正。以非一非異。不前不後。故名正耳。正即密也。統上雖作三觀三脫三身三節解之。而十五句。一一皆是金光明海。一一互通。可以意知。若對題。則約正明法身即是金義。約觀明般若。即是光義。約不思議明解脫。即是明義。三德是微密之藏。金光是微密之教。從密教。生密解。安住密理。行於密行。以密利他。故我名密。唯然世尊。自當證知。若對五佛性。初番我知一切法者。正知一切法中。悉有安樂性。安樂性者。即正因佛性。一切緣法者。無量功德舉手低頭等善。即緣因佛性。了一切法者。般若空慧。即了因佛性。知法分齊者。即世間出世間因果不濫。境界因佛性。如法安住如性者。即是果性。究竟安住如中也。含受一切法者。還是果性。能雙照含受也。後之二番。準此以釋。
世尊以是義故名散脂大將。
世尊我散脂大將令說法者莊嚴言辭辯不斷絕。
眾味精氣從毛孔入充益身力。
心進勇銳成就不可思議(至)身受諸樂心得歡喜。
以是之故能為眾生廣說是經。
若有眾生於百千佛所(至)是妙經典令不斷絕。
無量眾生聞是經已(至)三惡趣分永滅無餘。
問。既得智聚。又攝福聚。斯乃真似二種莊嚴。合居方便及實報土。經那但云無量千劫人天受樂。答。須知十益。皆悉不離二十五有。此中乃是人天方便。人天實報。故仁王般若云。出三界外。更有眾生界者。此是外道大有經說。須知四土。若橫若竪。祇在三界一處而論。學者宜審。
南無寶華功德海(至)智慧功德成就大辯天。
南無此云歸命。佛說一切眾經。初皆歸敬。而譯人略之。諸論初亦先歸敬。此文是說竟歸依三寶。佛法可知。功德大辯。即菩薩理和僧也。
金光明經正論品第十一
正論者。正名為聖。聖有二種。一世聖。謂輪王也。易曰。備物致用。立功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管子曰。聖人若天然。無私覆也。若地然。無私載也。此皆言世間聖人。二出世聖。謂三乘果人。斷惑證理名聖也。論名覈實。亦有二種。一覈事實。則世間正論。可以治國。二覈理實。則出世正論。可以詣道。此品是先王舊法。先王傳力尊相。力尊相傳信相。信相又傳其子。其子又傳後世。世世正聖。世世善實。即是先王之法言。亦是世界悉檀立名。名正論品。王行此法。法律相應。陰陽以之調。日月以之順。百穀以之豐。萬民以之樂。社稷以之安。治化以之美。即是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亦是為人悉檀立名。名正論品。王用此法。外敵不敢謀。內姦不敢驚。妖星不敢現。惡虹不敢行。暴風不敢動。疾雨不敢零。是則禍亂不作。灾害不生。亦是對治悉檀立名。名正論品。此之世善。本金光明。從金光明。出此正論。善用此正論。天宮天身。以之光明。天力天威。以之增長。天心為之倍樂。天之法味。為之倍加深遠。即是先王之至德要道。亦是第一義悉檀立名。名正論品也。此文是流通中第二意明人王弘經。感通冥聖。天王佐助。善政興隆。
爾時佛告地神堅牢(至)為信相太子說是偈言。
受灌頂位者。華嚴三十九云。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其轉輪王。令此太子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縵。建大法幢。然香散華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墮在灌頂剎利之數。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得名為轉輪聖王。
我今當說諸王正論為利眾生斷諸疑惑。
一切人王諸天天王應當歡喜合掌諦聽。
諸王和合集金剛山。
護世四鎮起問梵王(至)云何是人得名為天。
云何人王復名天子。
生在人中處王宮殿。
正法治世而名為天。
護世四王問是事已時梵尊師即說偈言。
汝今雖以此義問我(至)敷揚宣暢第一勝論。
因集業故生於人中王領國土故稱人王。
故稱人王者。諡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白虎通曰。王者。往也。天下所歸往也。
處在胎中諸天守護(至)能令眾生多生天上。
答天舉三義者。未入胎入胎。分德力加是也。以護胎故。稱為天子。答第二問也。以分德故。有其天德。故稱為天。答第一問也。神力所加。修善遮惡。後必生天。因中說果。故稱為天。答第三第四正法治世名為天問也。答半名為天三義竟。
半名人王亦名執樂(至)現受果報諸天所護。
答有三義。故稱半為王。一名執樂者。樂繇於王。王執此樂使天下和平。五日一風。十日一雨。老者擊壤。小騎竹馬。誰不歸德。故執樂者名王。二者遮惡。為民除害。天不亢旱。地不洪流。草不折傷。民無疾癘者。誰不歸德。故遮惡名王。三父母者。誨示禍福。導語善惡。制禮作樂。而民知禁。誰不歸德。故父母名之為王。能為民下作父母。故諸天護之。名為天子。以遮惡不起諸天分德。名之為天。以執樂故。因中說果。復名為天。非但半名人王義成。半名為天三義亦顯。
若有惡事縱而不問(至)壞國土者不應縱捨。
三十三天。各為瞋恨。是天不護。不護故非天子。是諸天王。各相謂言。是天不分德。不分德故。不得名天。捨遠善法。增長惡法。則無天因。寧得因中說果歎人為天也。生大愁苦者。無執樂義。疾疫流徧。無遮惡義。縱惡不顧善。無父母義。是以不得名天。不得名王。
當正治罪是故諸天(至)善能攝護安樂眾生。
當正治罪。即父母義。諸天護持。即天子義。以滅惡法。即魁膾義。魁膾名典軍。遮制惡鬼。鬼畏典軍。不敢亂行也。修習善法。即執樂義。應各為說。即示因果義。諸天即分德義。還以六義消文。皆可尋。問。金光明是正論本。其意云何。天者。法性金也。法性作依止。故言天護。分德者。即光也。報身與法性冥。即是分德也。神力所加者。即明也。又父母者。即金也。法性為父母故。遮惡。即光也。執樂。即明也。以此為本。能正論爾。如半名人王。半名為天。為世間正論。半名出世間正論。本末相關。即此意也。
金光明經善集品第十二
此轉輪王。集眾善法。如海導師。善海無涯。六度則攝。六度又廣。二度略攝。謂檀與智。提如意珠。捨四大地。滿中珍寶。以用布施。即集檀行也。合掌而立。請寶冥尊者。宣揚顯說是金光明。即集智行也。檀智既然。餘法亦爾。從行得名。故稱善集品也。此六度不同。是世界集善。修於五度。是為人集善。修於智度。是對治集善。皆波羅密。是第一義集善。從此四集得名。故言善集品。
爾時如來復為地神說往昔因緣而作偈言。
我昔曾為轉輪聖王(至)求正法故常捨身命。
又過去世不可議劫(至)明如日中悉能徧照。
治政之勢者。謂化之勢分。極於海際。
是轉輪王夢是事已(至)是金光明諸經之王。
時寶冥尊即受王請(至)敷揚宣說是妙經典。
廁。雜也。填。塞也。繒。帛之總名也。曼陀羅。此云適意。曼殊沙。此云柔軟。舊小大白。小大赤。不鼓。鼓。擊也。
是時大王為聞法故(至)以用布施供養三寶。
熈怡。悅樂也。璝。美石。次玉。琦。玉名。珥璫。釋名云。穿耳施珠曰璫。珥。蒼頡云。珠在耳也。
爾時為王說法比丘(至)今則我身釋迦文是。
我於爾時捨此大地(至)正法之身我今已得。
就此品指歸三法。善集波羅密。是金。集般若。是光。集五度。是明。此就善集。約智行及果。對于三法。在一窟中。金也。面如滿月。光也。讀誦是經。明也。此就寶冥。約依正對於三法。在窟中。是金。許為王說。是光。王提如意珠。雨四天下珍寶。是明。此就二人。約寶冥依正。與王雨寶。對於三法。然依正自他人物。如此分對者。以祇一法性。則物物皆金光明海。心心是三德祕藏。即而不離。方得名為經王耳。
金光明經鬼神品第十三
鬼字訓歸。又云畏也。報多怖畏。又云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隱顯變化。若依俗釋。鄭玄云。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智之精氣謂之鬼。禮記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此品是第三一切天龍鬼神。天地靈祇。咸皆發誓。溥徧弘宣。以勸流通。
佛告功德天若有善男子(至)三世諸佛甚深行處。
佛從慈悲中起。受供養者。蓋應佛也。佛從如中起覺智。智與如合者。報佛也。一切法。悉是諸佛行處者。法佛也。作如此解者。三佛歷別。若修事之供養。供養亦別。謂四事供養。資持應佛。萬行功德。資成報佛。稱理之智。顯發法佛。資成顯發。皆供養義。
是人應當必定至心(至)至心聽是微妙經典。
聽經是法之供養。諸供養中。最為第一。第一供養者。供養一切佛。佛說文字。是應佛。能詮是報佛。所詮是法佛。能供養文字。即供養三佛。亦是供養三世佛。諸佛從此生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供養一切諸佛(至)功德福聚悉已得之。
若入是經者。一言于經。即有三種。謂教行理。能了此三。是妙三法。名入是經。若不然者。安得入經即入法性。所入法性。無量甚深。三義具足。名金光明稱此安住。名之為如。即見釋迦三身妙體。須論觀行相似分真。入經見佛。
隨所至處若百由旬(至)一切惡事消滅無餘。
百由旬滿中盛火從中過者。為法亡軀也。蠱道者。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虔伽陀。漢言善品。主蠱毒也。
於說法處蓮華座上(至)而為諸佛之所讚歎。
威德相貌無量無邊(至)入陣得勝心常歡喜。
大梵天王三十三天(至)愛樂親近是經典者。
閻摩羅王。或閻摩羅社。此云雙王。閻摩雙也。羅社。王也。兄及妹皆作地獄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雙王。又苦樂竝受。亦名為雙。那羅延。此云鉤鏁力士。摩醯首羅。餘經翻為大自在。灌頂經翻為威靈帝。摩尼䟦陀。翻威伏行。富那䟦陀。翻集至成。金毗羅。翻威如王。賓頭盧伽。翻立不動。車鉢羅婆。翻忍得脫。曇摩䟦羅。翻學帝王。摩竭婆羅。翻除曲心。繡利密多。翻有功勳。勒那翅奢。翻調和平。劍摩舍帝。翻伏眾根。奢羅密帝。翻獨處快。醯摩䟦陀。翻舍主。薩多琦梨。翻大力天。難陀翻喜。䟦難陀翻賢喜。兄弟二龍。風雨應時。能令人喜。賢謂性。又賢善故。波利羅睺。翻勇猛進。毗摩質多。翻高遠。睒摩利子。翻英雄德。波訶梨子。翻威武猛。佉羅騫䭾。翻吼如雷。鳩羅檀提。翻戰無敵。
於諸眾生增命色力(至)如上所說無量功德。
優鉢羅華下四句。四色蓮華。優鉢羅是青。波頭摩是赤。拘物頭是黃。分陀利是白。
金光明經授記品第十四
授者。與也。記者。記成道事也。亦名授莂。亦名受決。授劫國數量名為莂。審實不虗名為決。從佛所與名為授。從其所得名為受。此中授三大士。一萬諸天。當來成佛事。從佛所與。故言授記。首楞嚴三昧經。佛告堅意。記有四種。一者未發心記。或有流轉六道。生於人間。好樂佛。法。過百千萬億劫當發心。過百千萬億阿僧祇劫行菩薩道。乃至供養佛化眾生。皆經若干。當得菩提。二適發心與記。是人久劫種諸善根。好樂大法。有慈悲心。發心即住不退地故。故發心與記。三密記。有菩薩未得記而行六度。功德滿足。天龍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薩幾時當得菩提。劫國弟子眾數如何。佛斷此疑。即與授記。舉眾皆知。此菩薩獨不知。四無生忍記。於大眾中。顯露與記也。今是適發心記。及無生記也。此流通中第四意。舉昔金龍尊王。讚佛發願。十千枯魚。聞法熏修。行經之因。今得記莂。將來作佛。以成圓極之果。證驗今日。若親弘經。若為外護。不久得記。成佛不虗。以勸流通也。
爾時如來將欲為是(至)頂禮佛足却坐一面。
爾時佛告信相菩薩(至)天人師佛世尊。
世界轉名淨幢。應論四句。一名轉土不轉。轉名淨幢是也。二土轉名不轉。如往古釋迦取土名娑婆。今釋迦亦名娑婆。三名土俱轉。如觀音補彌陀處。四名土俱不轉。如今銀光補金幢光照佛處。世界名字。如本不異。
是十千天子聞三大士(至)清淨無礙猶如虗空。
爾時如來知是十千天子(至)出現於世凡一萬佛。
既云於是世界。而無別名。即是還名娑婆。此乃土轉名不轉一句。當如向所釋。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至)為我解說斷我疑網。
疑者。夫移山填海。非一日之功。菩提極果。積行方尅。忉利暫下。無久聽之勞。不聞往昔有難思之行。行淺記深。是故疑惑。如餘菩薩者。六度菩薩。引錐指地。無非捨身命處。戒忍禪智。滿三僧祇。若通教菩薩。從假入空。非止一世修行。從空入假。動逾塵劫。若別教菩薩。直行一行。動經無量阿僧祇劫。況復徧行眾行。量不可數。尚不獲記。少時聞經。而得斯決。時眾咸疑。故樹神發問也。
爾時佛告樹神(至)聞此三大菩薩受於記莂。
現行者。捨天宮樂。故來聽經。聞三大士獲菩提記。我昔本誓。與其法食。三事和合。故與其記也。此意證成鬼神品。初以妙供養。供養三世諸佛。及欲得知諸佛行處。決定至心聽此經典。雖有其旨。未見其人。今十千天子。即其人也。聞記當果。果必有因。因金光明生殷重心。起功德身。心無垢累。起般若身。猶如虗空。起於法身。一心中聽。三德圓成。復有無量功德。說不可盡。此不得記。記與誰乎。證經功德。意在于此。以隨相修。指今現行。行隨實相而修也。有妙善根。指於遠緣。遠緣實相而種善根也。
亦以過去本昔發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誓願因緣者。流水品云。未來之世。當施法食也。此文對下二品而為廣略。略是此中少文。除病流水兩品是廣答。
金光明經除病品第十五
此正廣答遠緣。繇醫王救疾。故言除病品。然須了知不獨除於果報病苦。義令該收惡業煩惱十種之病。故下文云。治諸眾生所有病苦。悉令除差。
佛告道場菩提樹神(至)般涅槃後正法滅已。
於像法中有王(至)方便巧知四大增損。
善女天爾時持水長者家中(至)書數筭計無不通達。
是時國內天降疫病(至)為諸苦惱之所逼切。
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至)為是眾生生大悲心。
作是思惟如是無量(至)時長者子思惟是已。
衰邁者。衰。損也。捐也。邁。歸往也。謂壯力已往也。八十曰耄。謂惛忘。亦亂也。顫。四支動也。掉。振也。几杖者。坐則凭。行則執杖。
即至父所頭面著地(至)而問於父即說偈言。
云何當知四大諸根衰損代謝而得諸病。
云何當知飲食時節若食食已身火不滅。
身火不滅者。食飽熱病暫息。食消熱復更生。故言身火不滅也。
云何當知治風及熱水過肺病及以等分。
水過肺病者。水多則損肺。即是痰病也。
何時動風何時動熱阿時動水以害眾生。
時父長者即以偈頌解說醫方而答其子。
三月是夏三月是秋(至)代謝增損令身得病。
時節有二。一俗法四時。謂春夏秋冬。冬為歲末。春為歲始。而初言夏者。或作趣作此言。或可答問正是於夏。三三而說者。一時三月。謂孟仲季。四時即十二月也。若依佛說法。一歲三時。謂冬春夏。夏為歲末。冬為歲始。何故爾。為破保常。秋時萬物結實。人計為常為樂。為破此著。故去秋時。為開後安居。立迦提月。安居本名坐夏。八月半內已還。若是秋時。便是坐秋。為此義故。故廢秋時爾。佛法三時。亦是三三說也。若二二說。足滿六時者。依俗法四時。時本二月。土寄四季各十八日。本之二月。只是陰陽二月。一時唯有陰陽二月。合成六時。正月二月是木王時。四月五月是火王時。七月八月是金王時。十月十一月是水王時。臘月三月是陽土寄王。六月九月是陰土寄王。欲論本月。亦二二說。若論土寄王。亦二二說。故言足滿六時也。若依佛法解二二說者。佛法有三時。時有四月。各有初分後分。從臘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此初分春時。從二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此二月是春後分。從四月十六至六月十五日。此二月是夏時初分。從六月十六至八月十五。此是夏後分。從八月十六至十月十五。此二月是冬時初分。從十月十六至臘月十五。此二月是冬後分。故言若二二說。足滿六時也。又云正月三月是陽月。二月四月是陰月。五月七月是陽月。六月八月是陰月。九月十一月是陽月。十月臘月是陰月。故言若二二說。足滿六時。此還依俗法。以奇偶之數。分陰陽也。三三本攝。依俗法者。正月是春分本月。攝後兩月。悉屬春分。四月為夏本月。攝後兩月。悉屬夏分。七月為秋本月。攝後兩月。悉屬秋分。十月為冬本月。攝後兩月。悉屬冬分。三三本攝也。又云正月二月正是春時。木於中王。土寄三月。攝屬春時。四月五月正是夏時。火於中王。土寄六月。攝屬夏時。七月八月正是秋時。金于中王。土寄九月。攝屬秋時。十月十一月正是冬時。水於中王。土寄臘月。攝屬冬時。土寄四季。正時為本。各三月。竝攝於土。故言三三本攝。主攝於客。客是土也。依佛法言三三本攝者。本時各三月。既廢秋時。以秋之三月各配入三時。時則四月。論本則三。論攝則一。故言三三本攝也。問。四時各有三月。此是四三本攝。云何三三本攝。答。三為一數。以三而數。故言三三為本爾。隨是時節消息者。時如上說。或四或三或二或攝等。種種不同。隨時以意消息。斟酌去取。若依佛法無秋時。而言秋時發病。此云何釋。從八月半已還。隨俗名秋。而夏時攝。八月下半已去。隨俗名秋。冬時攝。隨時消息者。二法之間而斟酌也。代謝增損者。春動肝病。肝屬木。木春王。則可治。春動脾病。脾屬土。木尅土。此難治。夏動心病。心屬火。火夏王。此可治。夏動肺病。肺屬金。火尅金。此難治。夏末冬初。於秋分中動肺病。肺屬金。金秋王。此可治。若動肝病。金尅於木。此難治。冬動腎病。腎屬水。水冬王。此可治。若動心病。水尅於火。此則難治。論四大增損。大略如此。
有善醫師隨順四時(至)隨病飲食及以湯藥。
犯觸有六。一多坐。二多眠。此二多致痰。宜多行徛散之。三多行。四多徛。五多語。生風病。宜多眠治之。六多淫。生一切病。即等分病也。若火少痰多。若火多即熱壯。若風多吹火成熱病。若風多吹痰成冷病。三事若等。無病。飲食得病者。亦有六。一過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過飢時食。四逆時食。未饑強與食也。五妨食。如食肉飲生乳。使人癩。六不曾食而強食。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苦菜和蜜。令不結男。豬膏煎白鷺肉。令人癩。若患熱而飲酒食小麥生牛肉。令人失明。吐血痢血。若病痰而飲甜肥醎酸。令人?鼻多汁。又㿃痢也。六大者。是六腑。大腸。小腸。膽。胃。三焦。兩膀胱也。
多風病者夏則發動(至)其肺病者春則增劇。
四月五月是風生時。六月七月是風起時。八月九月是風滅時。六月七月是熱生時。八月九月是熱起時。十月至正月是熱滅時。八月九月等分生時。十月十一月是等分起時。十二月正月是等分滅時。十月至正月是痰生時。二月三月是痰起時。四月至七月是痰滅時。痰是水病。肺也。夏日動風者。夏日毛孔開通。外風得入。內風動也。熱病秋動者。毛孔閉塞。熱伏於內。不得行。故成病。等分冬動者。春時動水。肺病不差。至夏復動風。風病不差。至秋復動熱。熱病不差。至冬俱動一切病故也。二月三月是痰起損肺。肺病動也。
有風病者夏則應服(至)肺病春服肥膩辛熱。
風病夏服肥膩鹹酸熱食者。夏月毛孔開通。具以肥膩潤塞之。令風不得入。醎酸性熱能消水。令體堅實。治於風虗。熱食流汗。引風令出。又治虗冷。風不得進。冷甜是酥乳等能治熱也。等分冬服甜醋等除風也。肺病服肥膩塞毛孔。令水不得入。熱能焦水宣通。故能治肺病也。
飽食後則發肺病(至)如是四大隨三時發。
飽食發肺病。食既多則腸胃盈滿。故發肺病。食消發熱者。如食沃潤。則熱病伏。食消無潤。熱病起也消已虗疎。風氣入體。故發風也。但舉病發者。以病顯藥。當用妙藥治也。
風病羸損補以酥膩(至)籌量隨病飲食湯藥。
風疎補酥膩鹹除風。甜除熱。肺帶風水。宜吐也。
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至)平復如本氣力充實。
善女天復有無量(至)所有病苦悉得除差。
此品事醫。意含法藥。除病不一。非可卒陳。今約觀心。略申其意。三毒等分。是內病。數息。不淨。慈心。因緣。是法藥。宜聞法藥得悟者。信行人病差也。作觀研心得悟者。法行人病差也。眼是春時。舌是夏時。鼻是秋時。耳是冬時。身是四季。攝屬諸時。妙好五欲增貪病。麤惡五欲損貪病。妙好五欲損瞋病。麤惡五欲增瞋病。平平五欲增癡病。違順五欲損癡病。總三種五欲增覺觀病。偏動三種五欲損覺觀病。是為增損之相也。犯觸者。違情犯瞋。順情犯貪。不違不順犯癡。總三犯覺觀。慢時即發瞋。求須時即發貪。僻解時即發癡。放逸時即發覺觀。慈心治瞋。不淨治貪。因緣治癡。數息治覺觀。前說五欲三受。俱從外境。為四分照發之緣。復舉慢等內心惡習。為四分觀發之因。皆所觀境。即是病相。慈心等四觀。正明能觀四種法藥。所謂對病施藥。服藥則病除耳。仍須了知語似三藏停心之法。意則不然。何者。以四分名。通界內外。數息等四。四教行人。無不修證。今約此論。彌顯除病結緣之意。
金光明經卷第三
金光明經科註卷第三
卍續藏第 20 冊 No. 0362 金光明經科註
金光明經科註卷第四
明 鹽官安國寺比丘 (受汰) 集
金光明經卷第四
北涼三藏法師曇無讖 譯
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第十六
文云。一能流水。二能與水。與水者。與安樂水也。一世安樂。二出世安樂。世安樂者。如象負水。濟彼枯魚是也。出世安樂者。如發誓言。於未來世。當施法食。與菩提記是也。流水者。流除苦惱水也。一果報苦惱。二業因苦惱。流除果報苦惱。如治諸病人。救彼渴魚是也。流除業因苦惱者。授三歸。說十二因緣。讚佛十號是也。請父求方。欲成流水之義。從王借象。欲成與水之義。今單以流水題品者。文中既彰與水之義。題品須安流水之名。經文與題。二名互顯。出經者之巧為若此也。長者者。具十種德名長者。一姓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淨。八禮備。九上歎。十下歸。子者。持水之子。故經云。持水大長者家中後生一子。名曰流水。故言子也。此文是斷疑中第三結緣之近繇。
佛告樹神爾時流水長者子(至)多設福業修行布施。
尊重恭敬是長者子(至)必是菩薩善解方藥。
善女天時長者子有妻(至)一名水空二名水藏。
時長者子將是二子(至)我當隨後逐而觀之。
時長者子遂便隨逐(至)見是魚已生大悲心。
時有樹神示現半身(至)倍復增益生大悲心。
善女天時此空池為日所曝(至)還到池上與作陰涼。
恃。依也。
作陰涼已復更推求(至)猶不能成況我一身。
捕捉也。決棄其水。決音穴。廣雅云。穿也。說文云。下流也。周易。藩決不羸。亦音穴也。
時長者子速疾還返(至)利益眾生令得快樂。
廐馬舍也釋名云廐聚也馬之所聚也。
是時流水及其二子(至)水遂彌滿還復如本。
時長者子於池四邊(至)求索飲食我今當與。
彷徉。上扶方反。下以章反。廣雅云。徙倚也。又徘徊也。
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至)與此魚食令其飽滿。
未來之世當施法食。
復更思惟曾聞過去(至)思惟是已即便入水。
作如是言南無過去(至)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先稱十號。次說因緣。十號在悟在果。因緣在迷在因。迷悟因果。其名雖殊。而體不異。以十號果。是究盡三德。十二因緣。是本來三德。三德不改。因果寧殊。故普賢觀云。大乘因。諸法實相。大乘果。諸法實相。諸法是修二。實相是性一。此三圓融。不縱不橫。全體為因。全體為果。眾生雖迷。十號無減。諸佛悟極。十二不虧。以世間相。皆常住故。今先唱果。果理已顯。令其解生。初稱寶勝。乃是別名。名於一佛。如來等十。乃是通名。三世十方。佛佛皆具。若以通從別。合得名為寶勝如來。寶勝應供等。此十通號。今約三三。及一總結。以銷十號。令知一一無非祕藏。初三以如來為首。即法身中三也。如來是真如屬法身。應供利生是解脫。正徧知具二智是般若。以法身必具二德故也。次三以明行足為首。即解脫中三也。三明之。行是解脫。善逝能趣極是般若。解三世間一一常住是法身。以解脫必具二德故也。後三以無上士調御丈夫為首。即般若中三也。見性名丈夫故當般若。天人師軌訓眾機是解脫。佛是復本大覺是法身。以般若必具二德故也。此九即三。此三即一。一無一相。三九宛然。三千世間。九世剎那。一多延促。究竟自在。故言世尊。十二因緣。束為三道。無明愛取三支。屬煩惱道。行有二支。屬業道。識名色六入觸受及生老死。屬苦道。此雖昏迷。繫縛輪轉。而全體即是三因佛性。皆不可思議。隨人觀察。顯發不同。故大經說。下中上智觀此。乃得三乘菩提。若上上智觀。得佛菩提。以前三教。智有思議。故觀十二。止得三乘。唯有圓教不思議智。體無明等即是性染。非佛天人修羅所造。一一常住。當處圓融。方曰因中具於果性。又玄文中。三道三識雖本有位。與果後三德。無二無別。得此意已。方可分別十二別名。無明。謂不了六受。即空假中。行謂依不了心。動作業行。識謂業牽中陰。識託母胎。名色謂二滴為色。心但有名。六入謂名色增長成六入根。觸謂六根對外。為塵所觸。受謂觸生三受。苦樂平平。愛謂迷三受故。於樂染著。取謂愛染纏綿。四方求索。有謂繇取造業。須有來報。生謂有業既熟。未來陰興。老死等謂生須變滅。悲惱縈纏。此十二支。或約三世。或約二世。或約一念。雖三不同。皆以十二而對三道。即事而理。一一究竟清淨自在。不縱不橫。而高而廣。如是觀者。得佛菩提。略三歸者。義已具也。蓋三寶三德。體本不異。既稱南無寶勝十號。豈非歸命果上三德。復說甚深十二因緣。乃是心依因中三德。迷悟極際。三德無差。一體義備。三皆具足常樂我淨。真是歸依三寶。義究竟成。當知讖師。意趣深妙。
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至)既命終已生忉利天。
凡初生天。以自業力。有三種念。一自知從其處死。二自知今此處生。三自知先作何業。得來生天。既知曩事。故下酬恩。
既生天已作是思惟(至)隨意自在受天五欲。
報恩有二義。一事。二理。事者。真珠四邊。報水。飲食。因緣。十號等四種澤也。理者。祇于四事而解四德。故成理益。以十千魚。繇戒緩故。受鱗介身。繇乘急故。今遇大乘真善知識。故能于事。深解妙理。受食得命。即表真常。受水得樂。表涅槃樂。於十二棘林。解自在我。依十號法。獲天報財。於世淨命。解性淨德。此四法益。因流水得。故持四萬真珠瓔珞。報恩供養。食等四事。既表理益。四萬珠瓔。豈但事供。蓋表千界萬如。一一皆具常樂我淨。即四十千真珠瓔珞。非嚴而嚴。嚴于法身。此乃財供成於法供。所以名有妙善根。為得記緣也。
時閻浮提過是夜已(至)何緣示現如是瑞相。
長者子言我必定知(至)王聞是已心生歡喜。
爾時世尊告道場菩提樹神(至)現半身者今汝身是。
第五結會古今者。昔佛疑魚數。樹神定判十千。今神疑行淺記深。佛為說妙因緣。今昔相關。故結會也。羅睺羅。此云覆障。以六年在胎。故立斯號。然本迹事。傍文思之。十千今昔。必是所化。餘皆能化。此之能化。據華嚴等諸經所說。皆是劫海修其實因。熟其十千。令今得脫。若取法華久成之意。皆是迹中接此等機。令今得記耳。
金光明經捨身品第十七
捨義甚多。謂財。位。壽命。今獨以身當名者。此從正要得名。受者須身。餘則非要。施者正捨身。餘旁捨爾。故言指身品。夫行門無量。根繇宿熏。四種三昧。逐人所尚。於隨身意。善行六度。樂行檀者。於身命財。無所悋惜。自行教化。隨喜讚歎。皆在於施。若於善師。及依實教。修檀行者。體能施心。及受施境。所施身等。即空假中。事行理觀。合一而修。助道正修。相資而進。庶四悉俱成。二利皆得。故特譚本事。令人効行。捨於身命。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至)為利眾生受諸快樂。
問者。上聞大士治病救魚。實為曠濟。魚關未來法食之誓。獲成佛記。例病差者。定於後世。為解脫機。是則皆蒙。二世之益。時眾願聞亡身殞命。感深契極之事。行苦而果樂。可得聞邪。是故請問。
爾時世尊即現神足(至)眾寶羅網彌覆其上。
爾時大眾見是事已生希有心。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禮拜是塔恭敬圍繞還就本座。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至)何因緣故禮拜是塔。
佛言善女天我本修行(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佛告尊者阿難(至)六波羅蜜功德所熏。
爾時阿難聞是教勑(至)是中舍利其色紅白。
佛告阿難汝可持來此是大士真身舍利。
爾時阿難即舉寶函還至佛所持以上佛。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至)說是舍利往昔因緣。
阿難過去之世有王(至)小子名曰摩訶薩埵。
摩訶羅陀。此番大無罪。文殊問經云。羅陀翻為中。摩訶波那羅。或云此翻大度。摩訶提婆。此翻大天。摩訶薩埵。此翻大心。
是三王子於諸園林(至)漸到一大竹林憩駕止息。
第一王子作如是言(至)能令行人安隱受樂。
時諸王子說是語已(至)身體羸瘦命將欲絕。
適產七日者。見虎子頭上有七點。知已七日。出山海經。又云七日眼開。又七日不食必死。虎既垂死。知是七日。或云鬼神示悟。如樹神數魚。
第一王子見是虎已(至)作是觀已尋便離去。
爾時第三王子作是念言(至)與諸眾生無量法樂。
觀有二種。一助觀。二正觀。從初至甚可患厭。是助道觀也。以三藏教假想。對治戀著依正之心。從是故我今下。正觀也。至無諸塵累等。即空觀。無量禪定至諸佛所讚。即假觀。從證成如是至法樂。即中觀。說乃前後。修必一心。
是時王子勇猛堪任(至)滅生死怖眾惱熱故。
先作方便。次作是言下。正起誓。六句不出四弘。初二依滅諦發成佛願。三四依道諦發悲智願。第五依苦諦發度生願。第六依集諦發斷惑願。此依界外滅諦為首。驗發圓心也。
是時王子作是誓已(至)於高山上投身虎前。
是時大地六種震動(至)噉食食其肉唯留餘骨。
六種震動者。謂動。起。涌。三種是形。震。吼。擊。三種是聲。今於形聲。略言其二。故言震動。
爾時第一王子見地大動為第二王子而說偈言。
震動大地及以大海(至)必是我弟捨所愛身。
第二王子復說偈言。
彼虎產來已經七日(至)今者我天為何所在。
爾時王妃於睡眠中(至)心大愁怖而說偈言。
今日何故大地大水(至)失我心中所愛重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於往昔無量劫中(至)常捨難捨以求菩提。
我念宿命有大國王(至)見新產虎饑窮無食。
時勝大士生大悲心(至)儻能還食自所生子。
即上高山自投虎前(至)世間皆闇無有光明。
是時二兄故在竹林(至)然後蘇息而復得起。
是時王子當捨身時(至)心生愁惱似喪愛子。
於是王妃疾至王所(至)夢是事已即生憂惱。
我今愁怖恐命不濟(至)即時悶絕而復躃地。
王聞是語復生憂惱(至)哀哭悲號聲動天地。
爾時城內所有人民(至)我子今者為死活邪。
爾時王妃念其子故(至)不令我子喪失身命。
我所見夢已為得報(至)三子之中必定失一。
爾時大王即告其妃(至)汝今且可莫大憂愁。
大王如是慰喻妃已(至)舉首號叫仰天而哭。
先所遣臣尋復來至(至)不久當至令王得見。
須臾之頃復有臣來(至)唯有骸骨狼藉在地。
是時大王聞臣語已(至)復起舉首號天而哭。
復有臣來而白王言(至)乍復讚歎其弟功德。
是時大王以離愛子(至)可使終保餘年壽命。
一亡二存。對竝思忖。亡者叵尋。存者宜取。
爾時大王駕乘名象(至)速令二子覲見其母。
佛告樹神汝今當知(至)及舍利弗目犍連是。
輪頭檀。或閱頭檀。此云淨飯。摩耶。此云天后。調達亦提婆達多。此云天授。父母從天乞子。天授與之。是佛堂弟。瞿夷。此云明女。悉達有三夫人。一瞿夷。二耶輸。三鹿野。各有二萬采女。五比丘者。憍陳如頞鞞。䟦提。十力迦葉。拘利太子。陳如十力迦葉。二是母親。餘三是父親。舍利弗。此云身子。母好身形。故母名身。是彼之子。故名身子。目犍連。此云胡豆。姓也。上古有仙居山。常採菉豆而食。因以命族。尊者是彼之後也。
爾時大王摩訶羅陀(至)即於此處起七寶塔。
梵語塔婆。此翻方墳。或云聚相。謂累木石及寶。高以為相。茶毗後分云。佛塔高十三層。上有相輪。支佛塔十一層。羅漢四層。輪王塔無復層級。以未脫三界故。十二因緣經。八種塔。竝有露盤。佛塔八重。菩薩七重。支佛六重。四果五重。三果四。二果三。初果二。輪王一。凡僧俱蕉葉火珠而已。舍利。此云身骨。
是時王子摩訶薩埵(至)常為眾生而作佛事。
說是經時無量阿僧祇(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樹神是名禮塔往昔因緣(至)是七寶塔即沒不現。
金光明經讚佛第十八
此品從能所得名。能讚是三番菩薩。所讚是一佛世尊。不同前讚歎品。能讚是往世金龍一人。所讚是三世極果諸佛。能所合標。故言讚佛品。章安又謂三番菩薩是能讚。一佛是所讚。一佛是能讚。三番是所讚。三番是當佛。一佛是現佛。通而為言。皆是能讚。皆是佛。故言讚佛品。次第者。因前十七品。故有今品。何者。序品敘大體。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窮源極邊。壽量品極果。冥深合廣。能起大用。菩薩修學。勸令如懺品滅惡。讚品生善。空品導成。四王至散脂。誓願流通。說請者之功德。正論至善集。明說者之功德。鬼神至流水。說聽者之功德。捨身明。行者之功德。如是等利益出現世者。皆是如來大體大智大用金光明力。既善始令終。初中後竟。故諸菩薩等。以讚讚佛。稱揚教及教主。故言讚佛品。
爾時無量百千萬億諸菩薩(至)異口同音而讚歎曰。
從此至金寶蓋剎者。正張大其眾。滿中菩薩。皆讚釋迦教主也。供養不出三業。投地是身。同聲是口。口身共暢意業也。
如來之身金色微妙(至)迦陵頻伽孔雀之聲。
如來之身。標起也。金色微妙等三句。是讚第十四金色光微妙一大相也。身淨者。即讚第十一身清潔一小相也。柔輭者。讚第十二身柔輭小身也。圓足無垢二句。讚第二十身滿足小相。亦是讚容儀滿足。其音清徹下。是重讚梵音一大相。亦是兼讚言音深遠小相海也。梵聲者。譬佛音深遠也。師子吼聲者。譬佛音無畏也。大雷震聲者。譬佛音破迷也。云六種聲者。諸文皆有八音。一極好。二柔輭。三和適。四尊慧。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竭。譯人增減。不須和會。亦可先舉妙如梵聲者。即八音中深遠音也。師子吼大雷震。即舉不女音也。以佛住首楞嚴定。常有世雄之德。久離雌耎之心。故所出音聲。能令聞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歸伏也。上既已列二種聲。下但云六種聲者。即舉迦陵頻伽等六種聲也。以迦陵頻伽。番極好聲故。
清淨無垢威德具足(至)光明遠照無有齊限。
上以大小相間而讚。蓋顯身相大小咸徧。辭意雖含。尊特未彰。故今復讚身相光明。俱無限齊。言威德者。正巍巍堂堂之相也。
智慧寂滅無諸愛習。
上句讚智。下句讚斷。
世尊成就無量功德譬如大海須彌寶山。
大論云。尊特身佛者。巍巍堂堂。譬如須彌。映臨大海。所有大小相好。亦巍巍堂堂。然如來自行。具足三身功德。諸菩薩唯讚尊特者。上冥下應。已攝三身。斯出讚者之巧。為若此也。
為諸眾生憐愍心於未來世能與快樂。
如來所說第一深義。
體指序品如來所游。深廣無際。超諸因理。故稱第一。舉深該廣。即甚深無量也。宗指壽量極果所得。過諸菩薩。亦稱第一。報法體一。深義可知。
能令眾生寂滅安隱(至)安住正道無諸憂苦。
初二句。是讚上懺品滅惡。寂諸業行之惡。滅於果報之苦。故言寂滅。次二句。讚上歎品生善。如來敘昔龍尊讚佛。意生今日當機之善。故能與無量快樂。能演無上下。讚空品雙導。甘露者。即長生不死之藥。文詮中道妙空。實相真諦。能過二死迷變可生四德常身。故斯理空。即名甘露。仍繇染體本淨。空名妙法。從此而入。復名法門。此先讚能導空法之妙。能入等。正讚滅惡生善之深。言解脫者。有二意。若就解脫惑業之縛。即破惡也。若取無染自在之淨。即生善也。度三有等。破惡生善可知。
如來世尊功德智慧大慈力精進方便。
功德智慧。結上讚能說教主。慈悲精進。結上讚所說教法。法之宗用如是者。皆慈悲精進所致也。
如是無量不可稱計我等今者不能說喻。
諸天世人於無量劫(至)無量大海一滴少分。
我今略讚如來功德百千億分不能宣一。
若我功德得聚集者迴與眾生證無上道。
迴向有三義。現文有二。理含其三。
爾時信相菩薩即於此會(至)合掌向佛而說讚言。
世尊百福相好微妙功德千數莊嚴其身。
色淨遠照視之無厭(至)又與眾生上妙快樂。
色淨遠照下。即第十四金色光相。光明熾盛下。即第十五身光相。然二種光相。若據生身。皆有齊限。如云身光。面各一丈。今云如日千光。乃至悉能遠照無量佛土。故知信相。昔為龍尊讚佛尊特。發願未來得值釋迦。今日讚佛。豈忘其本。是則大相小相。皆寄尊特而讚也。能滅等。正讚光明能滅苦與樂。
諸根清淨微妙第一眾生見者無有厭足。
如大相中。有身端直。皮膚薄細。舌大覆面。齒白齊密。眼如金精。睫如牛王。小相中。有鼻高好。吼不現。耳輪輻相埵成。身清淨柔輭等諸根。皆見者無有厭足。
髮紺柔輭猶孔雀項(至)如是功德悉已聚集。
孔雀項蜂王等。皆比髮有紺色。如八十好中。有髮色青珠好等。此繇清淨慈悲無量禪定。久皆莊嚴。故髮好柔輭。
相好妙色嚴飾其身(至)在在示現於諸世界。
初四句。明嚴身克果之用。如來下。顯攝生感讚之功。若相若好。隨大隨小。悉能調伏。令心柔輭。受諸快樂。故為諸佛所讚。其光遠照去。正明功德具光明。故遠照如日之徧空。高廣若須彌。顯出大海。
齒白齊密猶如珂雪(至)其色微妙如日處空。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復說讚曰。
言道場菩提樹神者。如來得道之場。在此樹下。故樹以菩提為名。今女天依此樹而住。故云耳。
南無清淨無上正覺。
南無者。歸命之辭也。清淨者佛性論有二種。一性淨。本無惑染故。二相淨。對治離障故。今總讚如來中邊智滿。法報應圓。故謂無上正覺也。
甚深妙法隨順覺了(至)獨拔而出成佛正覺。
初六句。是就所覺顯明。讚佛法身。甚深微妙者。法性高廣。諸法融妙。圓智圓覺徧一切處。如來隨順斯理。覺了其性。故遠離非法非道。法即所生果法。道即能生因道。苟未離無明。有所修證。皆名為非。言一切者。即魔外涅槃非法。禪戒非道。及三乘七方便涅槃非法。戒定非道等。獨拔而出成佛正覺者。所謂出纏大法身也。
知有非有本性清淨(至)希有希有佛無邊行。
有法喻合。法中初二句。讚報智。知者照也。有即俗。非有即真。本性清淨即中。以一切種智。知照三諦。則冥深契廣。事理周極。名佛無上報智也。希有二句。讚佛助行功德。重言希有者。歎美之鄭重也。因中戒定。有排障敵惡之力名功。助發大智成佛大果名德。法華云。久修業所得。即其義也。喻中言大海須彌者。即喻上報身智行也大海喻智。須彌喻行。其智冥理。窮實相底。故方之大海。釋論謂智度大海。佛窮其底。因中萬行。積功累德。喻彼須彌。如華嚴涅槃。皆云析骨書經。如彼妙高。合中智行契理。三法一如。故曰希有希有。佛無邊行。
希有希有佛出於世(至)希有如來無量大悲。
優曇華者。具足云優曇鉢羅。此言瑞應。亦云靈瑞。輪王出世時感此華。泥洹經云。閻浮提內。有尊樹王。名優曇鉢羅。有實無華。優曇鉢樹有金華者。世乃有佛。故云時一現耳。無量大悲。垂應本也。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釋迦牟尼為人中日(至)宣說如是妙寶經典。
如來鑒機說法。如日照物。無所不徧。為欲利益者。準金光明力用。須明十種利益(云云)。
善哉如來諸根寂滅(至)入於諸佛所行之處。
諸根寂滅者。以了眼等性常。具無減修。諸惑死生。悉已寂滅。故常居寂定。而復游入者。將轉法輪。表不妄說。又三世佛說。必須入定。首楞嚴云。雖知諸法常是定相。而示眾生諸禪差別。
言善寂大城者。正讚所入定也。即經初法性三昧。若入此定。即能善了諸法寂滅。無非法性。防生死之非。禦涅槃之敵。是以中道善寂。而名大城也。此乃佛之境界。故受清淨無垢之名。為諸佛行處。
一切聲聞身皆空寂(至)一切眾生性相亦空。
如來三昧空智。明見聲聞身果性相皆空。諸佛境界亦空。故云一切聲聞等。如是一切等者。指上自他依果。國土淨穢推性推相。不見差品。一切眾生依正境界。推求性相。皆同真淨。無復別異。然推乎性相。即空觀遣情顯理之要門也。四句推性不見性。四句推相不見相。祇一妙空。性相雙遣。具如前說。
狂愚心故不能覺知。
上讚佛所游三昧空智。徧了諸有差異。悉皆泯亡。唯真智獨存。更無染異。樹神明曉。悲愍凡迷。狂愚不了。故請佛出定。
我常念佛樂見世尊(至)清冷法水以滅是火。
敘昔我常念佛者。心游法界。常照三身。觀力未充。欲求深證故助之以誓願。加之以戀慕修之以大悲。合掌雨淚。皆助成常念之觀也。
世尊慈愍悲心無量(至)是故我今渴仰欲見。
樹神自昧如來上位真身。故請佛加願。使我身常得見佛。復愍於他。不見佛之真體。故敘世尊常護一切。是故渴仰欲見者。即引己及他。請佛現身。
聲聞之身猶如虗空(至)眾生之性如夢所見。
即樹神擊請今佛出定也。如來在定。明了性淨。徹內徹外。即寂即現。其如眾生未發上定。故樹神頻請出現。發悟斯機。乃舉六喻顯乎聲聞色體。非性明體。所證真理。閴寂無知。如虗空等。皆非實性也。眾生之性。虗妄現在。亦如夢所見。都無實相。
如來行處淨如琉璃(至)如來行處微妙甚深。
正明佛所入定。具慈愍照。故請如來出定。令我及眾。得安樂故。
一切眾生無能知者(至)一切緣覺亦不能知。
樹神以凡夫小聖。共迷佛所遊境界。故請佛現身。即令明見唯心佛現。五通神仙者。別舉人趣中有術成仙者。發得五通。雖有他心宿命。而不知佛所遊定。照理起應。不離眾生心體。無漏二乘。雖有三明六通。亦昧佛境唯心。故曰亦不能知也。
我今不疑佛所行處惟願慈悲為我現身。
樹神述已於佛行處。明了無滯。雖知本無隱現。上舉他眾共迷佛境。實有動靜。故敦請出定云。惟願慈悲。為我現身。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以微妙音而讚歎言。
爾時者。即樹神請畢之時。佛酬其請。示出定之相。乃云以微妙音。而讚歎言。即微細妙好之音。而悅四眾也。問。佛何處入定。此云從三昧起。答。初將說經。游於無量甚深法性。今說將竟。故從三昧起。此經首尾。皆在法性中說。
善哉善哉樹神善女(至)皆入甘露無生法門。
佛讚樹神。意含前二。是印成三番菩薩讚教。以諸菩薩及妙幢。能讚佛所說教皆是快言如來序品以來。明大體大宗大用。是金光明妙三法也。故云快說是言。若眾生聞此三法。即能發解證悟。明了常住。故云入甘露無生法門耳。
金光明經卷第四
金光明經科註卷第四(終)
No. 362-B 金光明經感應記
明 鹽官安國寺比丘 (受汰) 重輯
光明一經。大藏具存三譯。惟此北涼所翻。文成四卷者。其感應若桴鼓焉。余自崇禎辛未冬日。既集科注。以疏解經王矣。茲癸酉夏。復念義理淵玄。解入匪易。倘其就一事。而即能使人。怖果修因。遷善改惡。則亦惟感應之說。為得其要已。於是即見聞所及。聊錄數則。附之卷末。竝垂流布云。
敵國交歡
漢沙門摩騰。中天竺國人也。美丰儀。解大小乘經。常以游化為任。往天竺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會敵國侵境。騰曰。經云能說此法。為地神所護。使所居安樂。今鋒鏑方始。曾是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勸。遂至二國交歡。繇是顯譽。豈非金光明經之力與。
江魚化雀
隋天台智者大師。居台州修禪寺。開皇中。率勵徒眾。貨衣資什物。就土民孔玄達等。贖[竺-二+(一/(尸@邑))]梁為放生池。一時感化。至捨魚梁五十五所。甞於其上講金光明經。忍一日法堂前。見黃雀無數。翔集半日。悲鳴而去。大師見之曰。乃江魚化為黃雀。來謝吾恩耳。
金人入夢
隋釋彥琮。趙郡柏人。李氏子。開皇年間。駕東巡。詔扈從。時煬帝在晉邸。出總河北。旋途并部上謁。講金光明經。秦王俊鎮太原居其宅。一夕夢人身金色。長三丈餘。授玻瓈酒碗。曰可飲爾。辭以律。遮不敢。至是見王所事像如之。
燈焰自續
隋僧法純。姓祝氏。扶風始平人也。住大興善寺日講金光明經。嘗歎曰。身命無常。何可愛保。檀供難消。吾其行金光明懺法乎。更四十五年不廢。除飲食便利。不出道場。遂感燈無油而光?相續者七晝夜。或聞道場中。有演說教授聲。就視之則寂然。忽一日閉室靜坐。弟子惠進。見白衣童子。手捧金光明經。侍立純右。問曰。此是何人。答曰。第六天頻來召我。我以著樂。妨於修道。終不許也。若無佛法處。我則願生以化迷類。久之雙鴿集於衣桁。注目視純。都無懼色。春秋八十五。無疾端坐念佛而終。火化獲舍利無筭。
至心泉涌
唐釋空藏。住京師會昌寺。誦金光明經三百餘卷。說化為業。遊涼川原。有緣斯赴。又往藍田負兒山誦經。賷麫六斗。擬為月料。乃經三年。日噉二升。猶未能盡。又感神鼎不知自何而來。又至玉泉寺以為終焉之地。時經亢旱泉竭。合寺眾僧將散。藏乃至心祈請。泉即應時涌溢。道俗動色。驚歎不已。
詔講太極
唐僧智聚。俗朱姓。出家蘇州虎山寺。至德二年。詔於太極殿。講金光明經。天子躬御法筵。臣僚咸集。於時雲興瓶瀉。莫不歆艶。
黃雀翔集
唐釋文舉。婺州東陽人。張氏子。溫粹而玉。動靜以時。視聽之官有守。言行尤謹。此固律範之出於自然者。嘗誦金光明經。兼通法華金光明義疏。化王天台。至登講訓。儔侶日填。詔為國清寺主。初智者大師。嘗立金光明道場。每年九月。集四眾熏修懺法。期滿七七。當時檀施雲臻。供養豐厚。自大師之沒。世亦變更。道場寖以寂莫。至是幾絕。舉乃罄己衣資。重建金光明道場。檀施四遠復集。感黃雀翱翔而來。眾皆歎異。舉曰。金光明力也。後知事僧清蘊。謀之於舉。置莊田十二頃。以給金光明會飲食之費。
無疾示終
唐釋廣修。東陽留氏子。居禪林寺。日誦金光明經。每歲建金光明懺法七七日。後台州刺史韋珩。迎講金光明經大義。壽七十三。無疾而終。葬於金地道場。門人良汶。發而茶毗之。獲舍利千餘顆。
天神擁衛
唐釋玄䇿。會稽魯氏子。幼隨父賈至天台。見鄉里為誦金光明經會盛甚。蓋隋智者大師所創始也。其法於每歲九月。合遠近僧俗之眾。無慮千萬人。而䇿心獨偉之。遂依禪林寺僧廣智師出家。日誦金光明經一部。修禮懺法。始終不倦。感天神常來聽法。現形擁衛。四遠檀那。愈加信向。
大雨如注
唐釋從禮。襄陽人。居台州平田精舍。慎重莊默。喜怒不形於色。平居必虔誠持戒。梁乾化年中夏旱。知事僧以園蔬枯悴。請禮祈禱。遂誦金光明經。未畢而大雨如注。三日乃止。四境霑足。時武肅王錢氏聞之。召入府建金光明懺法道場。所得施利隨散。寒暑惟一衲。日惟一食。常坐不臥。世壽七十九。無疾端坐念佛而逝。火化收舍利無筭。
浮舟放生
宋釋義寂。溫州永嘉人。姓胡氏。太平興國年間。居台州黃巖縣海門靈石寺。昔智者冬居道場也。眾請寂乘舟泛海。講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品放生。以為常法。寺為一新。上聞之。詔遣高品衛紹欽等入山。重建壽昌寺。為所在官僚。請法受戒。壽六十九。無疾垂誡曯後事。奄爾而化。
白光自出
宋僧晤恩。姑蘇常熟人也。俗姓路。母張氏。夢僧入其室而娠。孩童時。見僧必迎拜。年十三時。聞誦阿彌陀經。有所感悟。因求出家。漢開運間。依錢塘慈光院志因師。受天台三觀六即之說。窮覈法華金光明等義。日誦法華金光明經各一部。雍熙三年八月朔中夜。覩白光自出。明滅不恒。謂其徒曰。吾報盡矣。自是專念阿彌陀佛不輟。忽夢祖師灌頂。執金罏焚香。三繞其室。曰吾來迎汝。及覺猶聞香氣馥郁。面西端坐而化。茶毗獲舍利無數。
天王聽法
宋釋岑闍黎。姓楊。臨原人也。戒行端謹。布衣乞食。於繖蓋寺西山泉側。造誦經室。誦金光明經三千餘部。每誦經時。感得四天王來。擁護聽法。凡施飯食。鼠雀馴伏。競來食噉。竝無畏懼。
口齒不灰
宋釋惟渥。錢塘人也。姓金氏。幼年離俗。即預法流。立志深靜。杜門謝事。平生誦金光明經五千餘部。念佛不輟。所有善因。莊嚴淨土。臨終坐亡。火化口齒不灰。
莊嚴淨土
宋釋若觀。湖州烏程縣烏鎮人也。俗姓錢氏。居嘉會院。立行卓爾。四方欽之。嘗結緇素輩。修行淨業。其勸化牓云。某伏念生死無際。輪迴不息。唯安養之歸。則無退轉。日誦金光明經一部。始終不倦。繫念阿彌陀佛。晝夜不輟。誓與法界眾生。莊嚴淨土。臨終趺坐。茶毗獲舍利無數。
乘力遷職
晉陳堯咨。泊舟三山磯。有老叟曰。來日午有大風起。舟行必覆。宜避之。來日天晴。萬里無片雲。舟人請解纜。公曰。更待。同行舟一時離岸。公托以事。日午天色恬然。俄黑雲起於天末。大風暴至。折木飛沙。怒濤若山。同行舟多沉溺公驚歎。又見前叟曰。某實非人。乃沿江之遊奕將也。以公他日當位宰相。面當奉告。公曰。何以報德。叟曰。吾不求報。貴人所至。龍神禮當衛護。願得金光明經一部。某乘其力。薄有遷職。公許之。至京以金光明經三部。遣人詣三山磯投之。夢前叟曰。本祇祈一。公賜以三。今連陞數秩。再拜而去。
伏法特原
隋計詡。任台州郡守。開皇年中。甞請智者大師。於江上講金光明經流水品。漁者聞法。皆好生惡殺。不復業漁。詡後還都。坐罪下獄。臨當伏法。詡遙祈大師伸一救護。乃夜夢羣魚吐沫相濡。明旦降勑。特原詡罪。
集僧轉誦
唐孔恪。為遂州總管府記室參軍。武德年中。暴病卒。一日而甦。自說被二人引至一官府。官問曰。何故殺牛兩頭。恪云。不殺。官曰。汝教弟殺牛。何謂不殺。因呼恪弟。弟死已數年矣。既至。形容枯槁。官語之曰。已追汝兄至矣。初殺牛時。誰之意也。弟曰。牛實某所殺。兄不與焉。官曰。汝雖殺牛。罪歸造意。汝欲代兄受罪。固是善事。然冥司與陽間不同。凡有罪者。雖父子不容相代。況弟兄乎。恪曰。彼時殺牛。實某宴客。故使弟殺之。官語弟曰。汝便無罪。放汝受生。言訖。弟忽不見。官又問恪云。何復殺兩鴨。恪曰。前任縣令殺鴨供官客耳。豈恪罪也。官曰。官客自有供。無鴨。汝何以鴨供之。將以要譽。非罪而何。又問何故復殺雞卵六枚。恪曰。平生不食雞卵。唯憶幼年九歲時寒食日。母與雞卵六枚。因煑食之。官曰。今欲推罪於母乎。恪曰。不敢。但說其因耳。此是恪殺之也。官曰。汝殺他命。當自受之。官遂命主司。取恪善惡籍來觀之。既而謂恪曰。人生於世。所作罪福。冥司悉皆錄之。如福多罪少。先令受福。如罪多福少。先令受罪。今汝殺生之罪如此。汝一生善行。略不見有。福少惡多。宜即受罪。恪甚恐懼。無以應對。時有鬼卒數十。竝在階下。將欲執恪而去。官顧主司曰。更考此人壽命當盡否。主司取籍視之。對曰。尚有七月壽命未盡。官曰。壽命盡日。罪報尚在。宜且放還。語恪曰。我更放汝歸七月。可勤修福。因遣卒送出復蘇。恪乃大集僧眾。轉誦金光明經。修崇功德。精勤懺悔。至七月。與眾辭訣。俄而命終。
課經脫罪
宋紹興年間。淮陰民家喪其女。經寒食節。欲作佛事薦悼而無財。其母截髮賣得錢六百。出街請僧。忽遇五僧過門。迎接作禮。告其故。皆推避。良久。一僧始留。曰適不擕經行。能自假借否。其母訪諸隣。得金光明經以授僧。方展卷。母涕淚雨傾。僧惻然有感。曰吾當就市澡浴。為汝盡誠看誦。經畢。具疏如法回向。受嚫而去。遇四僧於市。索其所得錢。邀往買酒。已就座。未及舉杯。忽聞牕外有女聲叫號。曰轉經僧莫吃酒。我是看經家亡女也。淪滯冥途日久。今蒙師課經功德。方得脫罪超生。師若飲酒破齋。令我依前沉墜。言已不見。僧慚而罷。其後五僧謹持齋戒。念佛看經。皆證極樂。
賣莊造經
宋鄧成。豫章人也。年二十餘。忽暴死。經三日蘇曰。使者領至判官。判官即成之表丈刺史公黃麟也。見成悲喜。具問家事。成語丈人曰。悉皆無恙。成因哀求。麟曰。我亦欲得汝歸。傳語於我諸弟。遂入白王。既出。曰已論放汝。言訖。王出召成。問曰。汝在生作何罪業。至有爾許冤對。然筭猶未盡。當得復還。無宜更作地獄業也。尋有畜生數十頭來噬成。王謂曰。鄧成已殺爾。爾復殺鄧成。無益之事。我今放成回。令為汝作功德。皆使汝託生人間。不亦善乎。悉云不要功德。但欲殺鄧成耳。王曰。如此於汝何益。殺鄧成。汝亦不離畜生之身。曷若受功德。即改為人身也。諸畜多有去者。唯一驢頻來?成。一狗囓其衣不肯去。成曰。為汝造金光明經四卷。驢狗遂去。王遣原追成吏送之出。見麟。鱗謂成曰。至喜莫過重生。汝今得還。深足忻慶。吾雖為判官。然日日恒受罪。汝且住此。少當見之。俄一牛頭卒持火來。從麟頂上然至足。麟遂成灰。俄一卒持水噴之復生。悲涕良久謂成曰。吾之受罪如是。不可忍也。汝歸可傳語我諸弟。努力為造金光明經四卷。作諸功德。令我得離此苦。然非吾本物。雖為功德。終不得之。吾先將官料。置得一莊所。今可貨此造佛經。即當得脫。或恐諸弟恍惚不信。汝可持我玉簪。還以示之。因拔頭上簪與成。麟前有一大水坑。令成合眼。推入坑中即活。其父富於財。喜其子重生。數日之內。為造金光明經。作諸功德。成既愈。遂往黃氏家。為說麟所託。言造經事。以玉簪還之。黃氏識簪。舉家悲泣數日。乃賣莊宅。為造金光明經。
臨流建講
宋越州諸暨縣令潘華。敬奉三寶。勤誦佛經。謹依天台智者教法。每請僧臨于江湖上。講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品。仍禁約不許諸人於江湖內捕魚。是年奉詔還京。夜夢江湖內魚化為人形者數萬。號泣拜謝。皆云相公去矣。吾眾不免死矣。華異之。乃作夢魚記。以囑後來宰邑者。
冤家自釋
宋張居道。滄州景城縣人。任溫州治中。未蒞職日。因嫁女。恣意屠宰猪羊禽獸之類。未滿一旬。忽得重病而死。唯心尚暖。經三日復活云。初見四人來一人持棒。一人執索。一人持袋。一人著青。騎馬戴帽。至門下馬。懷中取文書一紙示居道。乃是猪羊等同詞共訟居道。其詞曰。猪等雖前身積罪。合受畜生之身。配在世間。年限未滿。遂被居道枉將屠殺。更歸畜生。再遭刀杌。有騎馬者。即令從人縛居道去。直行一道向北。行至半路。使人即語居道。吾被差來時。檢汝壽筭。元未合死。但坐汝殺生過多。眾冤共訟。今冤家盡在閻王殿前待汝。居道聞之。彌增驚怕。告使人曰。必作何計。可解此冤對乎。使人曰。但能為所殺生命。發願造金光明經四卷。當得免脫。居道自發願言。願造金光明經四卷。虔誠供養禮誦。願冤家解釋。少頃。望見城門。使人引向東入。轉向北。見閻王殿前。無數罪人。問辯答欵。著枷被鎻。杻手鐐足。鞭撻狼藉。哀痛叫號。不忍聽聞。使人即過狀閻王。王曰。急喚訴者來。使人走出諸處巡問。曹府咸悉稱無。即帖五道大神。撿化形案。少時有一主者報云。世人張居道。為殺生故。願造金光明經四卷。依科。其所遭殺者。竝合乘此功德。化生善道。王乃語居道曰。再歸生路。當宜念善。多修功德。遣人送出城。如從夢歸。後居道發心造金光明經四卷。合家大小。戒葷止殺。終身行善。勸化百餘人。斷肉止殺。持誦此經。
冤化為人
宋溫州安固縣縣丞。妻染病經年不瘥。獨自狂言。口中叫痛叩頭。狀有所訴。治中張居道聞之。為丞言曰。如此之狀。多是冤家所苦。皆緣殺害生命之過。可急為造金光明經。請僧轉誦。求哀懺悔。病可却。縣丞遵其教。即便請人書寫。未畢。妻便醒悟云。似夢中惛惛。常有猪羊鵞鴨之類。每日三次。競來囓噬。痛不可忍。後皆化為人身。來與我別云。雖是冤家。遭汝屠宰。今汝為我敬造金光明經功德。所以令我得化為人。今咸解散。不復相尋矣。言訖即去。病亦漸瘥。由是溫州一郡。家家斷殺。人人向善。雖因居道之指示。實金光明經之力宏大也。
得經受生
宋張龍圖。無盡張公之子也。有僕舟行。見婦人行岸上。提一油缾。僕熟視之。乃家故婢招喜也。呼之不應。而行愈疾。停舟追及而問之。婦人遙指岸側一古木曰。吾居於是。復問用油何為。曰。吾遍體創裂。藉以膏潤。則痛少差耳。因謂僕曰。郭門外精舍老僧。戒行嚴潔。每日持誦金光明經。若為我誦十部以資冥福。當即往生也。僕歸為訪僧誦經。還過其處。擊木呼之。見白衣叟自木穴中出。曰招喜得經。已受生矣。煩公為我誦十部。僕方問爾何人。忽不見。
天王救難
宋崔紹。從其父直。宦遊南海。其家甞奉事一天王甚謹。隣家李氏。蓄一母猫。甞往來紹家捕鼠。南土風俗惡。他舍之猫產其家。以為不祥。李之猫。產二子於紹家。紹甚惡之。因命家僮縶三猫盛於筐。以繩固筐口。加之以石。沉之於江。後不逾月。紹忽得熱病。一夕遂重。忽見二人。手執文帖云。奉命追公。紹云。平生履善。不省為惡。今有何事。被此追乎。二人曰。公殺無辜三人。冤家上訴。遂展帖示紹。文字分明。紹頗畏懼。頃刻間。見一神人來。使者俯伏禮敬。神謂紹曰。爾識我否。紹曰。不識。神曰。我爾奉侍天王也。常為汝供養久矣。今爾有難。特來相救。紹拜伏求救。天王曰。爾但共我行。必無憂患。天王遂行。紹隨之。使者押紹于後。至一官府。天王先入。使者先引紹見判官。判官顧紹曰。爾筭未盡。判官領紹見大王。大王與天王對坐。大王曰。有冤家訴汝。手雖不殺。口中處分。令投於江中。大王令喚崔紹冤家來。少頃。有一判官。領一婦人至。兼領二子。皆人身猫首。號泣不已。稱紹非理相害。天王向紹言。速開口與作功德。紹遂發願各寫金光明經一部。言訖不見婦人。大王曰。汝既能作是功德。又陽壽未盡。且放汝還。紹拜大王而回。紹與天王同歸。行至半路。見四人皆人身而魚首。臨一峻坑立泣。拜謂紹曰。性命危急。欲墮此坑。非公不能相活。紹曰。僕何力以救公。四人曰。公但許諾則得。紹曰。灼然。四人拜謝。又云性命已蒙公放訖。更欲啟難發之口。有無厭之求。肯許之乎。紹曰。但力可及者。盡力而應之。四人曰。懇公寫金光明經一部。則度脫罪身矣。紹復許之。言畢四人不見。却見本身偃臥於牀。以被蒙覆手足。天王曰。此則公身也。但徐徐入之莫懼。如天王言入。本身便蘇。問家人。死已三日矣。惟胸及口鼻微暖。蘇後一日許。猶依稀見天王在眼前。又見階前水盆中。蓄四鯉魚。紹問此魚何來。家人曰。本買充廚膳。以君疾亟。不及修理。紹曰。得非臨坑四人乎。遂命投之於陂池中。即發願寫金光明經四卷。以酬解冤之誓。自是合家不殺生命。蔬食齋戒。持誦金光明經。終日勸人念佛行善矣。
光明入室
宋秦氏淨堅。家松江。厭惡女身。精持齋戒。每日誦金光明經一部。禮佛千拜。久之有光明入室。面西念佛。安坐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