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小乘釋經部二十 方等部疏(0397-0435)
第0407部卍續藏第22册P0269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五卷), 〖隋.智顗說 宋.知禮述 日本.實觀分會〗.txt
卍續藏第 22 冊 No. 0407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No. 407-A
觀經疏鈔皇明百松尊宿嘗憫學者尋對之艱而分會焉可謂有裨於觀覽矣然疏鈔之文間加筆削原文不完本旨或差故(予)素欲改會以存舊文為緣所阻空過年所屬者幸得間暇終夙昔之志遂鋟於梓以廣其傳云。
貞享四年歲次丁卯夏四月沙門實觀序
凡例八條原本經一卷疏一卷鈔三卷 本邦開疏為二卷藏本開鈔為六卷今悉復舊(予)會本乃釐為五卷。首標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玅宗鈔會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出自如來兩處演說阿難一時結集疏出自天台口授章安筆記玅宗鈔是四明所述會本乃(予)所定也。百松本標譯人名然疏鈔並無出譯人之科故今不錄。百松會本頂格大書者經也低一字者疏也中間分書者鈔也今依藏本並大書但疏與鈔低一字別之。科文下有釋科者經文前有懸釋者有總科在前者有子科連後者而其體不一今不敢改作一如舊本但其在前後者各於本處標出格上以使易識焉。疏鈔之科百松會本或刪或補或前後移易有亂次失體者故今疏鈔各依其舊。鈔中卷辨體科曰分二而下文曰三書家下具明體德故百松改二字作三發起序科曰三而下無第三科目故亦改三作二總科略釋中第二釋科曰二而下文曰三初段下隨科解經故亦改二作三此皆誤字百松為是今從之。經疏鈔文字諸本間有異同未詳是否者格上書曰某字一作某字。
No. 407-B
此經疏鈔京吳梓行久矣唯其字句訛謬附疏相違及其妄加己意削去正文使血脈不貫失經大義故特啟大藏梵筴逐一檢對以復其初也然經疏鈔本各函異軸不便觀者今裂鈔附於疏文之下分疏繫於經文之下開科冠於經疏之前貴在一路貫通遊從無阻不亦以便學者乎雖分經附疏冠科繫鈔如此而未敢自許儻哲校其當不以行止可焉。
萬歷龍飛之癸酉重陽日徑山傳衣庵受菩薩戒弟子真覺謹白
No. 407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玅宗鈔會本卷第一
日東 沙門 實觀 分會
觀無量壽佛經疏玅宗鈔下筆序
四明沙門知禮述
此經義疏人悕淨報故說聽者多矣所稟寶雲師首製記文相㳂至今著述不絕皆宗智者豈有不知修心玅觀感四淨土文義者耶良以愍物情深適時智巧故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務在下凡普霑緣種方今嘉運盛演圓乘慕學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證矣故竭鄙志鈔數千言上順玅宗略消此疏適時之巧非我所能願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鈔所以作也。
天禧五年歲在辛酉重陽日下筆故序
【疏】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鈔】此之疏題佛等八字備舉經目皆是所釋唯疏一字是能釋也今之五章釋其八字義稍委悉入文自見若欲預知可陳梗槩經是通號餘是別名今且明別佛說者釋迦化主四辨宣演也觀者總舉能觀即十六觀也無量壽佛者舉所觀要攝十五境也且置能說略明所說能觀皆是一心三觀所觀皆是三諦一境毗盧遮那徧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所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故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一切教所談行法無不為顯此之覺體故四三昧通名念佛但其觀法為門不同如一行三昧直觀三道顯本性佛方等三昧觀袒持顯法華兼誦經觀音兼數息覺意歷三性此等三昧歷事雖異念佛是同俱為顯於大覺體故雖俱念佛而是通途顯諸佛體若此觀門及般舟三昧託彼安養依正之境用微玅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徧周無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行者應知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可彰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所言心性具一切法造一切法者實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皆悉當處全是心性是故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是則名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觀唯境故釋觀字用一心三觀釋無量壽用一體三身體宗力用義並從圓判教屬頓五重玄義本是經中所詮觀法大師預取解釋經題欲令行者用此觀法入十六門而為修證故於序文以主包眾以正收依觀佛既即三身觀餘豈非三諦寄語行者觀雖深玅本被初心若能進功何憂不就縱未入品為因亦強生至彼邦得預大會所見依正微玅難思速入聖階度生亦廣永異事善及小乘行得往生者如此土人宿圓修者於諸座席見相殊常聞法易悟以此類彼功在玅宗但為戒福不精無往生願故在穢土聞法入真須懼娑婆不常值佛縱遇善友色心不勝難發我心況塵境麤強誠為險處故須外加事懺內勤理觀正助雙行加願要制必於寶剎速證無生今解觀門其意在此疏者疎也決也疎通決擇上之義趣通而不壅令其行者得意修之故也。
○次能說人號。
【疏】天台智者大師說
【鈔】備於別傳及諸章記有未知者須尋彼文。
○二釋文初釋序三初敘經觀意二初正明觀行二初敘意二初對垢立淨二初法二初明二報苦樂。
【疏】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胎獄之望華池棘林之比瓊樹。
【鈔】欲論觀行先示二報苦樂之相文有四句一一皆論淨穢相對初句以所成國土苦樂相對安養淨國但受諸樂故名樂邦堪忍穢土多受眾苦義言苦域次句以能成物體貴賤相對彼純七珍略言金寶此多眾穢略語泥沙次句以初生受質垢淨相對此土六道具有四生今就人中多從胎藏母食冷熱及飢飽時兒在胎中如處寒熱倒懸山壓地獄之苦故云胎獄彼土九品八從蓮生下品之人雖經多劫大本中說疑心修善生彼胎宮樂同忉利況八九品不生疑惑豈有苦耶是故華池受生即樂次句以生後遊處麤好相對此則荊棘叢林彼則金渠玉樹然此四句雖一一句苦樂相對意則對穢顯彼淨相又復應知四句之文似唯顯示同居二土據下明宗具論四土淨穢之相以後驗此不專同居當知四句一一通於四種淨穢見思輕重則感同居樂邦苦域體折巧拙則感方便樂邦苦域次第頓入則感實報樂邦苦域分證空竟則感寂光樂邦苦域以例金寶泥沙胎獄華池棘林瓊樹亦復如是一家制立正文與序必不相違但序總示宗文別說是故似異問下三淨土既皆有相則可論於金寶等事寂光之淨已全無相如何可說金寶華池及以瓊樹答經論中言寂光無相乃是已盡染礙之相非如太虗空無一物良由三惑究竟清淨則依正色心究竟明顯故大經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仁王稱為法性五陰亦是法華世間相常大品色香無非中道是則名為究竟樂邦究竟金寶究竟華池究竟瓊樹又復此就捨穢究盡取淨窮源故苦域等判屬三障樂邦金寶以為寂光若就淨穢平等而談則以究竟苦域泥沙而為寂光此之二說但順悉檀無不圓極問佛無上報是即理之事可論金等究竟寂光是即事之理豈有金等若其同有事理既混如何分於二土義耶答佛無上報是究竟始覺上品寂光是究竟本覺始本既極豈分二體應知二土縱分事理實非有無豈真善玅有而非理耶秘藏之理豈同小空故此事理二名一體以復本故名無上報事也以復本故名上寂光理也故玅樂云修得四德本有四德二義齊等方是遮那身土之相況淨名疏顯將寂光為佛依報故知定執報土有金寶等寂光定無斯乃迷名全不知義矣。
○二誠由下明二因心行。
【疏】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沉行開善惡覩二方之麤玅。
【鈔】誠實也由從也報之淨穢實從心行二因致感心即迷了二心行即違順二行六道三教迷三德性為三惑染故曰垢心身口諸業違理有作皆名惡行此之心行感四穢土沉下麤淺也唯圓頓教了三德性離三惑染方名淨心身口諸業順理無作稱為善行此之心行感四淨土高升深玅也心雖本一以迷了故須分垢淨行業雖同以違順故須開善惡從此二因感報淨穢應知圓人以上寂光而為觀體凡聖因位皆即究竟不同別人要心秪齊一十二品故分證穢正在別教問至理微玅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玅理即非上乘何得名為修心玅觀顯一實相答據名求義萬無一得以義定名萬無一失良以理外理內小乘大乘漸次圓頓所立名言率多相似須以邪正定其內外次以空中甄其小大復以漸頓分其別圓則使名言纖毫不濫方可憑之立乎觀行是故今家評此等義而用六句判於同異所謂相破相修相即各有二句即六句也今用此六判此相違先以別義定其同名所謂外道斷無不垢不淨見二乘空理不垢不淨證別教但中不垢不淨門圓教秘藏不垢不淨理復有四淨外道欣厭執淨之見二乘斷惑滅淨之證別教離染漸淨之門圓教即染頓淨之證既知此已乃可論於淨與不垢不淨相破之句圓教頓淨破於別教二乘外道不垢不淨圓教不垢不淨破於三種之淨相修句者三種之淨修於圓教秘藏不垢不淨三種不垢不淨修於圓教即染之淨相即句者圓教即染之淨即是秘藏不垢不淨秘藏不垢不淨即是即染之淨今之玅觀即於染心觀四淨土既照寂光豈異秘藏不垢不淨耶若謂今經捨穢取淨異於秘藏雙非理者何故韋提聞觀淨土分證秘藏耶應知今淨淨於垢淨乃以垢淨平等之理而為於淨名偏義圓斯之謂矣但以機緣捨穢心強宜以淨門淨一切相故今談淨與不垢不淨全不相違又復應知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
○二喻。
【疏】喻形端則影直源濁則流昏。
【鈔】形端喻淨因了性淨心順理善行影直喻果四淨土也源濁喻穢因迷性垢心違理惡行流昏喻果四穢土也若翻上喻形曲影凹自可喻於逆修因果若翻下喻源淨流清亦自可喻順修因果今舉二喻各喻一種其義甚明。
○二故知下就淨示修上已對穢顯於淨相故今就淨而明修法前示二因通云淨心及以善行此明修相故的指今十六玅觀三種淨業。
【疏】故知欲生極樂國土必修十六玅觀願見彌陀世尊要行三種淨業。
【鈔】於十六境不照三諦豈名玅觀修三種福為三惑染不稱淨業玅觀是正淨業為助正助合行能感四種極樂國土得見三身彌陀世尊文從互說觀論生土業論見佛依正既俱正助非隔。
○二然化下示文二初示教興二初明興由。
【疏】然化因事漸教藉緣興是以闍王殺逆韋提哀請。
【鈔】革凡之化要因近事而為鴻漸詮理之教必藉機緣方得興起近事為漸通於諸化令化別由殺逆之事欲令眾生厭濁世故此教當機是韋提希華言思惟善修觀故。
○二大聖下明現土。
【疏】大聖垂慈乘機演法曜玉相而流彩聳珍臺而顯廣瑞雖示珍域而宗歸安養。
【鈔】佛是極聖故稱為大佛慈下被名之曰垂託韋提請布所證理名乘機演法曜玉相等者經云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徧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雖廣示等者經云十方玅國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乃至云時韋提希白佛言是諸國土雖復清淨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二使末下示觀相二初總標。
【疏】使末俗有緣遵斯玅觀。
【鈔】使末俗等者經云如來今者教韋提布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等。
○二落日下別示十六觀法不出三類即依報正報及三輩往生今順此三撮要而示文自為三初依報。
【疏】落日懸鼓用標送想之方大水結氷實表瑠璃之地風吟寶葉共天樂而同繁波動金渠將契經而合響。
【鈔】初觀落日狀如懸鼓令心堅住專想不移此有二意一令觀日心不馳散二令心想正趣西方故云用標送想之方次觀清水復想成氷良以彼土琉璃為地此地難想且令想氷氷想若成寶地可見故云實表琉璃之地次示對觀而經但云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而無風吟天樂之事乃取小本中語成今樹觀之文故彼經云微風吹動眾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玅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故云共天樂而同繁次示池觀經云有八池水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黃金為渠其摩尼水流澍華間其聲微玅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等故云將契經而合響。
○二觀肉下示正報。
【疏】觀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覩如來。
【鈔】先明觀音勢至二菩薩觀以此二觀皆明肉髻故經云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勢至經云頂上肉髻如鉢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缾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斯是如來教示行者想二大士觀法之要也此二菩薩次當補處今為近侍故云瞻侍者也次示彌陀觀經云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相了見眉間白毫者八萬四千相自然當現豈非教示觀法之門故云念毫相而覩如來也。
○三及其下示三輩觀下疏判云觀三品往生有二意一令捨中下修上品故二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品故此之二意初策自行次則觀他故今略敘就䇿自行即修觀行人功有淺深致使往生相分三品故云及其瞑目告終等也。
【疏】及其瞑目告終上珍臺而高踊文成印壞坐金蓮而化生隨三輩而橫截越五苦而長騖。
【鈔】初明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以經明上生乘金剛臺中生坐紫金臺故云上珍臺也次文成下明上品下生經云即見自身坐金蓮華文成印壞者大經二十七云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以喻凡夫現在陰滅中有陰生今借此文以喻往生菩薩此土陰滅彼國陰生須知垂終自見坐金蓮身已是彼國生陰故也成論明極善極惡俱不經中陰如䂎矛離手也上雖三品但是上輩次總示三輩往生之者俱出輪迴言隨三輩者非謂隨他蓋是隨己所修三輩行業皆能橫截五道永得不退也大本云往生安養國橫截五惡道五苦者此方五道俱不免苦天道縱樂還墮惡趣故。
○二可謂下結歎觀行。
【疏】可謂微行玅觀至道要術者哉。
【鈔】微行者歎三種業雖是身口運為之善今順理修皆成無作幽微無相之行玅觀者歎十六觀雖託安養依正之境而皆稱性絕待照之即不思議圓玅觀也此之觀行能令修者達四淨土縱具見思而能不退誠為至極之道要玅之術如此歎結意令聞者尚之修之不肖之徒輕欺生死不求不退於斯要術生謗障人痛哉痛哉。
○二此經下敘經宗體。
【疏】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
【鈔】心觀者經以觀佛而為題目疏今乃以心觀為宗此二無殊方是今觀良以圓解全異小乘小昧唯心佛從外有是故心佛其體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託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是故經目與疏立宗語雖不同其義無別又應須了若觀佛者必須照心若專觀心未必託佛如一行三昧直觀一念不託他佛而為所緣若彼般舟及此觀法發軫即觀安養依正而觀依正不離心性故曰心觀須知此觀不專觀心內外分之此常外觀以由託彼依正觀故是以經題稱為觀佛若論難易今須從易法華玄云佛法太高眾生太廣初心為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觀心則易今此觀法非但觀佛乃據心觀就下顯高雖修佛觀不名為難是知今經心觀為宗意在見佛故得二說義非殊途又應了知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塵至一極微無非法界全體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舉一即是圓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諸法如義例中僻解師云四教中圓唯論心具一切諸法身色依報則不論具唯一頓頓方明三處皆具諸法荊谿論曰四教中圓何嘗不云三處具法稟今宗者若云心具色等不具同彼謬立漸圓之見望彼頓頓天地相懸尚劣於彼何預今宗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是故今家立於唯色唯香等義若其然者何故經論多以一心為諸法總立觀境耶良以若觀生佛等境事既隔異能所難忘觀心法者近而復要既是能造具義易彰又即能觀而為所照易絕念故妙玄云三無差別觀心則易縱觀他境亦須約心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實相為體者心觀之宗方能顯發中道實相深廣之體所以者何若於心外而觀佛者縱能推理但見偏真即如善吉觀佛法身但證小理今約唯心觀佛依正當處顯發中實之體中必雙照三諦具足故云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文特於此舉宗體者成前敘觀顯後敘題成前者以敘觀文雖具三觀四土之義語且總略恐失意者謂但敘於同居淨土觀行之意故敘觀畢特示唯心妙觀之宗以顯中道實相之體實相既是常寂光土若謂十六秪觀應佛依正之相豈能顯此實相寂光若於十六用圓三觀尚能感得寂光極樂豈不能感三土極樂以此成前樂邦金寶等諸文義皆明四種淨土因果也顯後者行人若得此宗體意則知敘題能說之佛所說觀境徒眾依報及以通名如是諸義悉皆圓妙非小非偏方是今經首題名字敘觀敘題兩楹之際示乎宗體其意在茲。
○三所言下敘經題目二初別題。
【疏】所言佛說觀無量壽佛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說觀無量壽佛。
【鈔】七字具含能說所說能觀所觀正文釋名備顯其義今序但明以勝攝劣攬別為總立題之意也以十六境佛境最勝故云佛是所觀勝境蓋十六觀不出依正及以徒主若論依正佛是正報舉正收依則攝日水地樹等六觀也若分徒主佛是化主述主包徒則攝觀音勢至三輩等九觀也故云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故入正文以圓三觀釋乎能觀以妙三身釋所觀佛佛既總攝餘十五境豈不一一皆是圓妙三諦三觀耶。
○二經者下通題。
【疏】經者訓法訓常由聖人金口故言經也。
【鈔】儒經講解有茲二訓萬代軌則故訓法也百王不易故訓常也佛經亦然十界咸規三世不易復以由義而釋於經由佛大聖金口宣吐自證之法故名為經法華玄義委解通名當宗學人不可不究。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鈔】二入文二初取義釋題二初標列。
【疏】釋經五義名體宗用教相(云云)。
【鈔】注云云者令依諸部明於通釋五章之義妙玄最委故彼文云就通作七番共解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開合五料簡六觀心七會異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生起使不雜亂起定心故開合料簡會異等起慧心故觀心即聞即行起精進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脫略說七重共意如此今疏從略但標五名也。
○二隨釋五初釋名二初標。
【疏】第一釋名者。
【鈔】二一切下釋二初對通略示二初就三處論通別三初約一化二初釋二初示諸題具通別。
【疏】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
【鈔】他釋經題皆以經字為能詮教餘字並是所詮之義作此分之甚違佛旨且人法譬皆是名字豈非能詮那得一向屬所詮義經字不可一向屬教如妙經云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又云為佛護念植眾德本入正定聚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成就四法必得是經疏釋此四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知見證理名為得經此二豈非以理為經金光明云十方諸佛常念是經豈令諸佛但念於教此例蓋多不能備引故知諸師以能詮所詮釋眾經題失旨之甚今家皆用通別釋題方無所失。
○二通則下明通別今解諸經通別二名俱是能詮俱是所詮良以通別各自具於教行理故勿謂二名但在於教須知通別自在教名行名理名如一別題佛說是教觀即是行無量壽佛是理豈非別教別行別理以此三別對於經字即是通教通行通理今於三中初明教通別二初正明一化。
【疏】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或單人法譬或複或具。
【鈔】通名者頓說漸說施權開權律論之外皆名為經故稱通也別名者別相乃多今從三種謂人法譬單三複三并具足一以成七別單三者單人如阿彌陀經等單法如大般涅槃經等單譬如梵網經等複三者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等法譬如妙法蓮華經等人譬如如來師子吼經等人法譬具足者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等以此七別與通合標一代佛法。
○二今經下別指此經本論一化。
【疏】今經從能說所說人以立名即教別同名為經即教通。
【鈔】本論一化言此經者以明七別此屬單人是故言也雖屬單人而人自分能說釋迦所說彌陀以此二人而為別目經同一化故曰通名據有觀字合是人法能從於所以人兼之故略不示然分通別不同廣釋故未委悉。
○二為行下行通別。
【疏】為行不同從一乃至無量即行別同會常樂即行通。
【鈔】諸經有用一種之行而為別名以對通名經即通行若論別行其數無量卒難說盡今以增數示於行人似可領會一如一行等一如二智等三如三觀等四如四念等五如五根等六如六妙等七如七覺等八如八正等九如九禪等十如十度等乃至百千萬億無量行也此等別行皆趣涅槃究竟四德略言常樂約趣涅槃別行即通故為行經彼釋籤中乃以因果判行通別須知其意非謂至果其行方通欲知意者據各修因名為行別約趣一果此別即通斯乃別時論通通時論別豈唯行爾教理亦然如以機應對教通別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各解則機別一音則應通各解不離一音一音不妨各解如金光明玄以能詮文字為教通以能詮所以為教別所以即是四悉檀也一一悉檀皆用文字一一文字不離悉檀如以名實對理通別多名不離一實一實不妨多名故三通別皆悉同時悉類樂中管聲之韻約聲則通約曲則別通別二用不相妨礙。
○三理雖下理通別。
【疏】理雖無名將門名理理隨於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門隨於理即名理通。
【鈔】名實相對名即是門乃以四門彰一理也亦是事別而對理通良以諸經多用一事而彰於理得理別名如此經題以無量壽佛名為別理以對通名經則通理若於一化以通別理解經題者莫若四門以為別理四門者有門空門雙亦門雙非門四門名通須分四教所謂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四教各開有等四門四四乃成一十六門詮於別理成十六理理尚非一那得十六然理無礙能應諸門猶彼虗空其體實非方圓大小以無礙故故能隨彼方圓等物成無量相從無量說即是別理體是一空名為通理無通不別無別不通通別合標成一題目。
○二此約下結。
【疏】此約一化以明通別。
【鈔】五時之內一一經題皆具通別若不用此教行理判徒分通別全無所以也然無量行會一常樂四教四門同詮一理若專方等未堪此聞乃是預取法華之意跨節而談於佛滅後解釋諸經不約法華寧窮一化。
○二更約下約一題。
【疏】更約一題佛說即教觀即是行無量壽佛即是理教行理足任運有通別意。
【鈔】一化經目通別二名具教等三關涉既廣思修或難故就即今所解經題明教行理宛然可見此三皆別以對經字即是三通故云任運有通別意欲使行者即此一題就說解教起能觀行見真佛理。
○三更就下約一字雖約一題而涉三名今示一字解行證三悉得具足此復為二初就說字兼含釋。
【疏】更就一字說者釋論云所行如所說說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
【鈔】題中說字最可顯於教行并理故引釋論所行如所說句以示說中含於行理如者真如也如名不異一真覺性物我無殊三際平等契此如理方得心口說行不異故金剛般若云云何為人演說如如不動法華云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事相解如二物相似以為不異理觀解如二物性一方名不異故釋經如是三藏則以傳佛所說似水傳瓶名曰文如衍教不爾通以二諦相即為如別則唯聞中道為如圓以文字性離為如三教約此方曰文如論就理觀心口理一方得說行如如不異此令說者行契如理也。
○二佛即下就諸字互具釋。
【疏】佛即法身觀即般若無量壽即解脫當知即一達三即三達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
【鈔】佛復本源究竟覺體非寂非照故屬法身觀字即是清淨智慧寂而常照故屬般若無量壽是自在神通照而常寂故屬解脫今將諸字分對三德深有所以所以者何向就一字明教行理雖約說字義具於三既約修辨尚通前教而又未明字字具三故今特用涅槃三德對於諸字乃彰諸字性各具三非前教人所能思說良以三德性本圓融一一互具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解脫法身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三德即是教行理三般若是教智在說故解脫是行用從緣故法身屬理是所顯故佛字既是法身之理即具二德及教行也觀字既屬般若之教亦具二德及理行也無量壽既是解脫之行亦具二德及理教也若不然者豈得即一達三即三達一問本以一字具教行理今何得以無量壽三字方具於三則不名為約一字也答以題諸字對三德釋斯是妙談貴在得意欲令行者知三德性徧一切處一字一句一偈一品一部一經一時一化乃至一切依正色心多亦三德少亦三德一塵三德不少剎海三德不大故引華嚴云一中解無量等也若得此意今之妙觀有造修分應色一相可照三身依報一塵[(乍-(乞-乙)+白)*旬]寂光土故十六觀皆照三諦其不信者則辜吾祖立茲法矣。
○二於一下約一字以校量三初正校量。
【疏】於一字尚達無量義況諸字況一題況一經一切經耶。
【鈔】上窮妙旨從廣至狹今校功德從少至多一字尚詮大涅槃理況一切經豈不圓徧。
○二故經下引經證。
【疏】故經云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鈔】如金光明及諸大乘多作此說。
○三若不下結今得。
【疏】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
【鈔】不明一字圓具三德諸經所說一句一題受持功德無量無邊便成虗設也自非道場得入三昧發旋總持曷能妙說自在若斯。
○二初釋下就別廣明置通釋別也文四初釋佛字二初正約佛名示六即二初翻名標示。
【疏】初釋佛者佛是覺義有六種即。
【鈔】梵云佛陀華言覺者即說教主別號稱曰釋迦牟尼通號有十今舉第九故標佛也既是極果即究竟覺起信論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此覺圓淨無所對待生佛依正鎔融總攝十方三世亘徹無外五住二死盡淨無餘無量甚深永絕思議強名妙覺此之覺義有六種即即者是義今釋迦文乃究竟是圓淨之覺一切凡聖無不全體皆是此覺雖全體是且迷悟因果其相不同故以六種分別此是所謂理是名字是觀行是相似是分證是究竟是然若不知性染性惡所有染惡定須斷破如何可論全體是耶全體是故免於退屈六分別故免於上慢六不離即即不妨六六即義成圓位可辨問所言凡聖全體即佛為即自己當果之佛為即釋迦已成之佛答自己當果釋迦已成二佛之體究竟不別故諸果佛為生性佛迷則俱迷見則俱見故已他佛於今色心皆可辨於六即義也又復應知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乘人天下至蜣地蛣獄色心皆須六即辨其初後所謂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蜣今釋教主故就佛辨以論十界皆理性故無非法界一一不改故名字去不唯顯佛九亦同彰至於果成十皆究竟故蛣蜣等皆明六即。
○二涅槃下就覺廣明六初理即六種即名皆是事理體不二義而事有逆順名字等五是順修事唯理性一純逆修事此逆順事與本覺理體皆不二其逆順名自何而立以知不二事皆合理名之為順其不知者事皆違理故名為逆名字等五若淺若深皆知皆順若初理即唯迷唯逆而迷逆事與其覺理未始暫乖故名即佛所以者何良由眾生性具染惡不可變異其性圓明名之為佛性染性惡全體起作修染修惡更無別體全修是性故得迷事無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業輪迴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長劫用理長劫不知不由不知便非理佛以全是故名理即佛以不知故非後五即然理即佛貶之極也以其全乏解行證即但有理性自爾即也又理即佛非於事外指理為佛蓋言三障理全是佛又復應知不名障即佛而名理即佛者欲彰後五有修德是此之一位唯理性是也又障即佛其名猶通以後五人皆了三障即是佛故釋此為三初引諸經示即。
【疏】涅槃經云一切眾生即是佛如貧女舍寶眾物具存力士額珠圓明頓在如來藏經舉十喻弊帛裏黃金土模內像闇室瓶盆井中七寶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淨名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寶篋云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
【鈔】初引大經迦葉品云眾生即是佛何以故若離眾生不得三菩提故如來性品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乃至即於其家掘出金藏又云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角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觸之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乃至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了顯現等如來藏經十喻者彼經十文一法九喻一是所喻九是能喻以所從能故云十喻一法者經云佛告金剛慧菩薩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瞋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具足如我無異於此文後即舉九事以喻其法各有長行重頌一萎華佛身喻二嚴蜂淳蜜喻三糠糩粳米喻四糞穢真金喻五貧家寶藏喻六庵羅內實喻七弊衣金像喻八貧女貴胎喻九焦模鑄像喻弊帛者經偈云譬如持金像行詣於他國裹以穢弊物棄之在曠野天眼見之者即以告眾人去穢現真像一切大歡喜我天眼亦爾觀彼眾生類惡業煩惱纏生死備眾苦又見彼眾生無明塵垢中如來性不動無能毀壞者土模者經偈云譬如大冶鑄無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觀但見焦黑土鑄師量已冷開模令質現眾穢既已除相好劃然顯我以佛眼觀眾生類如是煩惱淤泥中皆有如來性闇室下復出涅槃經云如闇室中井及種種寶人亦知有闇故不見有善方便然大明燈照之得見是人終不生念是水及寶本無今有涅槃亦爾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然智慧燈令諸菩薩得見涅槃今文但引闇井具寶以證理即不取人亦知有等文諸喻皆爾須知諸喻理兼圓別若言三障定覆佛性破障方顯此猶屬別若全性成障障即佛性以不思議德障消者則諸喻皆圓方是今文理即之喻故如來藏喻止觀顯別今文顯圓次淨名皆如語尚涉通今須圓解次寶篋下卷勝志菩薩向佛說偈己界及法界眾生界同等己界即心法法界即佛法佛以法界而為體故對眾生界即成三法心生在因佛法在果三無差別故云一界無別界也。
○二此是下就本覺明佛前引諸經雖云即佛猶未的示覺了之相且指三障體全是理今示此理當處照明名為本覺佛義成也此自分二初正宗。
【疏】此是圓智圓覺諸法徧一切處無不明了。
【鈔】言此是者指上大經眾生即佛諸喻寶物淨名皆如寶篋法界此等皆是本性圓智非三般若融即微妙智不名圓知一切法一一含受一切諸法全法是智全智是法待對斯絕名圓覺諸法諸法乃是生佛依正三際十方此等時處既全是智何有一處一物一塵體不明了然此明了非心意識所能及也故起信論本覺義云心體離念無所不徧等虗空界本性明了既其離念安以情求所謂不思議智照等也勿認六道漏心三乘證智而為本覺明了之相妙覺之覺方是理佛全修在性斯之謂歟。
○二雖五下遮情。
【疏】雖五無間皆解脫相雖昏盲倒惑其理存焉。
【鈔】情執者云諸有業縛無明惑暗那言眾生即是佛耶故遮之曰雖業至無間而皆當體是三解脫雖見思昏倒而本覺理未始不存惑業全是性德緣了佛性豈可更壞理佛刀不自傷故。
○三斯理下對四事辨理。
【疏】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得之不為高失之不為下故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
【鈔】世間常住者即十法界三十世間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相亦常然世本代謝而言常者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性不改故故名為常若謂遷流不得言常斯謂情見良以生法即性故常住異滅法即性故常即性之常非常無常不可思議言偏意圓故可得云一生一滅無非中道唯生唯住唯異唯滅法華迹門顯所證云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己本門乃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非如非異故知世間即是三界常住豈乖非如非異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此理秘妙佛能明見故故云灼然今我智者成秘妙觀雖是肉眼而名佛眼能見秘藏亦云灼然故妙樂云顯露彰灼稱為真秘真秘之理即世相常世相常故眾生即佛此理妙故有佛教化不益一毫空過無佛不損一毫五即得之何足為高理即失之未始暫下對此四事示理佛也。
○二如斯下名字即此至究竟皆修德也須論損益及以高下言名字即佛者修德之始聞前理性能詮名也然有收簡收則耳歷法音不間明昧異全不聞俱在此位簡則未得圓聞齊別內凡尚屬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豈知即佛此自分二初帶喻示名字二初不聞之失。
【疏】如斯之理佛若不說無能知者法華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世尊未出時十方常闇瞑涅槃云於無量世亦不聞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名。
【鈔】理雖是佛全體在迷佛出不聞經名絕聽此乃却指但理之失也。
○二若佛下聞名之得。
【疏】若佛出世方能闡智慧日識三寶之光明開甘露門知十號之妙味因說生解於寶適悅。
【鈔】六即辨佛故今名字唯約三寶及十號也無明長夜佛出令曉闡本智日乃識三寶照世光明生死巨關無佛長鎖佛能於此開甘露門令知十號是常住味此光此味乃從眾生心性流出還使眾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因說等者却指貧女舍寶喻也初既不知家有寶藏唯受貧苦因示得知寶雖未掘預生適悅此等法喻皆示於名有識知義能知所知即名字佛。
○二故須下引人明即佛。
【疏】故須達聞名身毛皆竪昏夜大朗巨關自闢此名字佛也。
【鈔】梵云須達多此云善施亦曰給孤獨涅槃二十七云舍衛有長者名須達多為兒聘婦詣王舍城宿珊檀那舍見彼長者中夜而起莊嚴舍宅乃問當請摩伽陀王耶答云請佛須達初聞身毛皆竪復問今在何處答曰在迦蘭陀精舍須達思念欲見于時忽見光明如晝尋道而出城門自開見佛聞法證須陀洹疏云巨關即城門也今明毛竪即驚覺也聞名生覺即本性佛若論大經追敘昔事方證初果驗聞名時未能解了覺及本性及前科中三寶十號亦涉於小今約跨節取意而談五時示現身相名號說法度人乃至聞者一念微解一一皆是全性起修當處無非本性佛法如前一化增數諸行皆會圓常四教四門唯詮一理不從跨節為消彼文況文出涅槃部已開會故約驚覺示名字佛。
○三觀行即此中觀法異常坐等直觀心性故託他佛而為所緣然是大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其觀未成為塵所動始自圓聞觀佛妙境至識次位勤行五悔若未發品此等行人皆屬名字故知名字其位甚長今明對塵即成佛觀其中念念覺知之心名觀行佛此自分二初觀妙色即真法以大小相皆悉周徧故此色身即是真法又二初約一佛二初示始習即心觀相。
【疏】觀行佛者觀佛相好如鑄金像心緣妙色與眼作對。
【鈔】此是名字昇進之位不獨解名能修觀故但未入品非觀行位觀佛相者若此經中八萬相好非羸劣想而可繫緣故須初心先觀落日漸觀地樹及以座像觀既深著方觀勝身今依般舟初心先觀千輻輪相次第逆想至於肉髻三十二種是下品相復從足起可作始行繫心之境不須更以落日為緣若相若好皆依於身身唯金色故云如鑄金像此之色相雖從心想如在目前故云與眼作對言妙色者即是不可思議色也所以者何由此行人已圓聞故知色唯心知心唯色五根所對尚體唯心況想成色豈在心外此色非色非色非非色而能雙照色與非色既離情想故名妙色非由三觀莫見妙色非由妙色莫成三觀境觀相資塵念靡間方能得入觀行位也。
○二開眼下明觀成稱性周徧。
【疏】開眼閉目若明若闇常得不離見佛世尊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瀁瀁如大劫水周眸徧覽無非佛界。
【鈔】妙心作相妙相發心心心不休成觀入品塵緣莫動佛常現前閉目了然開眼不失在明見佛處闇不忘性無間然佛豈暫闕一一相海莊嚴法身相為大相好為小相觀大發小名為流出劫水雖大止劑二禪佛相徧周稱於法界且以分喻顯於周徧觀行佛眼名曰周眸此眼所觀何處非佛問金光明玄義觀於三道顯金光明似位尚云閉目則見開目則失今觀三身位在觀行因何開閉俱得見耶答彼明性德金光明理此理初住方任運見故於似位猶論得失今帶事定託彼應色觀於三身以其應相凡心可見故理三身雖乃未顯不妨應色先於定合故令開閉皆見佛身如以三觀觀彼落日三觀未成而能開閉皆見於日故雖事理一念同修而理難事易事易故先現理難故後發故般舟三昧以三十二相為事境以即空假中為理觀境觀雖乃同時而修境必先成託境進觀藉觀顯境更進更顯從凡入聖故知彼就趣真無住對似愛頂墮為開閉得失此就應色得成觀行為開閉俱見不知事理難易淺深此相違文何能銷釋。
○二念一下等諸佛二初約一佛等諸佛。
【疏】念一佛與十方佛等念現在佛與三世佛等。
【鈔】為成觀故不可散緣故以彌陀一佛為境雖觀一佛何異十方雖照現今何殊過未此彰一切不離彌陀良以彌陀是無量之一故能等於一中無量。
○二一身下明諸佛同三法一佛等彼一切佛者以由佛佛同得三法。
【疏】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鈔】身是法身智慧是般若十力四無畏是解脫亦是三身三涅槃等身智言一者顯於諸佛法報不別應用亦同故力無畏結云亦然同身智一也菩薩因中分破無明分同妙覺所證三法無明破盡則究竟同諸佛三法諸佛三法既其不二是故彌陀三法不少一切諸佛三法不多故言等也。
○二念色下念三身以結示。
【疏】念色身念法門念實相。
【鈔】色是應身通於勝劣及他受用法門是報身以諸法門聚而為身即八萬四千陀羅尼為髮第一義諦為髻種智為頭慈悲為眼無漏為鼻四辨為口四十不共為齒二智為手如來藏為腹三三昧為腰定慧為足等此諸法門若從所證名為法身今從能證名為報身自受用也實相是法身非不具於一切法門及諸色相讓於能證及垂應故今是所證及以能垂但名實相前論觀法文中但言相好周徧次文乃約三法論等至今結示云念三身應知法門及以實相不離色身舉一即三全三是一法爾相即非縱非橫是故此經第九佛觀經示相好疏名真法不知圓觀此名莫消若觀色身不涉後二便同小外何預妙宗須知此文是結前觀色相周徧已具三身。
○二常運下明即佛。
【疏】常運念無不念時念念皆覺是名觀行佛也。
【鈔】觀行位人一切時處念佛三觀常得現前故云無不念時言念念皆覺者示即佛義雖是始覺即同本覺非全本覺觀不名中亦得義論始本一合雖非究竟及真似合而亦得是觀行合也若論即字廣雅訓合荊谿云依訓乃成二物相合於理猶疎今以義求其體不二方名為即然其始覺與本覺合雖名為合非二物合正是荊谿體不二義良以始本覺體是一故知六即得名六合理即乃以逆修之覺與本覺合五皆順覺與本覺合六合無非體不二也荊谿有時亦以合名明不二體故不二門云復由緣了與性一合方能稱性施設萬端緣了是始性豈非本修性體一復名為合。
○四相似即今既釋佛乃似本覺良以此位始覺之功尚伏無明全未破故非真本覺唯得名為相似即佛若四十一位分破無明故得分分是真本覺名分真佛至極果位無明既盡本覺全彰故得名為究竟是佛即究竟本覺亦究竟始覺亦是究竟始本一合亦是究竟始本俱忘例前五即皆有四義問名字等五以始對本論合及忘四義稍可唯初理即既全在迷豈有始覺及二義耶答理雖全迷而具三因及五佛性緣了二性豈非本有修因始覺果及果果二種佛性豈非理中究竟始覺理若不具此等始覺名字等五便須別修復何得云全修在性但有即名無即義也自非山教圓位徒施今當相似位中四義文自分二初標釋二初約三身明即佛。
【疏】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應念佛法門身得相似相應念實相身得相似相應。
【鈔】前觀行位常用三觀念佛三身觀覺雖成似覺未發加功不已今本覺三身相似而發與始覺三觀相似相應應是合義合而不忘非妙觀也問於一本覺約何要義顯示三身令人可見答本覺諸法即空假中覺諸法假即相好身覺諸法空即法門身覺諸法中即實相身如此論之其義宛爾更於一覺約寂照說照而常寂自在神通即相好身寂而常照清淨智慧即法門身非寂非照而寂而照即實相身此之二三皆非縱橫不可思議乃是寂覺照覺雙遮照覺全本成始即是相應及俱忘義此位三身即佛義顯是故文中不特言覺示於即佛。
○二相似下約四喻明相似。
【疏】相似者二物相類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猶火先煖涉海初平。
【鈔】行人本覺寂照及雙相似而發成相似位三種之覺此覺似真若鍮若瓜比金比瓠此之二物喻始似本如將至火先覺煖氣行欲近海預覩平相此之二事喻於相似近乎分真前二約法論似後二約位論似。
○二水性下勸證二初約事勸。
【疏】水性至冷飲者乃知渴不掘井聽說何為。
【鈔】本覺清涼其猶冷水似覺飲之知消煩熱名字之人如熱渴者須三觀功掘無明地方得真似清涼之水徒聞此水不施觀功又無事行取水具物守渴而終至極熱處。
○二略舉下引文證。
【疏】略舉其要如法華中六根清淨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
【鈔】相似相應功德之相如彼法華六根清淨文雖稍廣其相顯然行者易知故得名要六根同有五種似發所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耳天耳慧法佛耳乃至意根亦有五相此之六五即三相應肉天法六即相好身相似相應慧六佛六即法門實相相似相應以五眼等是不次第相似發故可以對於圓三身也行者能於三觀觀佛六根三德不久相應。
○五分證即即心觀佛託境顯性雖得相似尚屬緣修今則親證屬於真修分破無明起信論中稱隨分覺寂照雙融本覺真佛分分而顯從所顯說名為分真從能顯言名為分證四十一位皆受此名自分二初明初住一代教中圓位顯者唯起信論及華嚴經經說三身初住頓得論明八相初住能垂若此位不論破無明惑安得如此上冥下應故知十向方伏無明初住但能斷於見惑此等經論是漸次教不可與其華嚴起信頓修頓證菩薩一槩是故今立詮中道教論次不次分於別圓今就彼經明分證佛此文分二初約發心明即佛二初約三法明發就初住名示即佛相。
【疏】分證佛者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發一切功德發一切智慧發一切境界不前不後亦不一時。
【鈔】位名發心發本覺心也常寂常照寂照雙融是本圓覺即一而三不發而發故成三發皆言一切者法界無外攝法不遺諸佛眾生色心依正同一覺體全體為緣全體為了全體為正緣因發故了正亦發了因發故緣正亦發正因發故緣了亦發蓋三法圓融發則俱發緣發名功德能資成故了發名智慧能觀照故正發名境界是真性故是所顯故問三德既是一本覺性由證顯發今云一是所顯境界二名能顯功德智慧若是能顯二則是修何得名證本覺三德答其理如是方不思議所以者何三雖性具緣了是修二雖是修非適今有二若非修三法則橫二若非性三法則縱故釋籤明三點不縱橫云雖一點在上不同點水之縱三德亦爾雖法身本有不同別教為惑所覆雖二點在下不同烈火之橫三德亦爾雖二德修成不同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文畢)輙出其意別教法身為惑覆者良由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是故染惡非二德也故別惑通惑業識事識煩惱結業三乘六道變易分段此等一切迷中二法非二佛性既非佛性乃成定有能覆之惑是故但有法身本覺隨於染緣作上一切迷中之法以是名曰為惑所覆應知覆義不同泥土覆彼頑石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淳善人一切惡事非本所能為惡人逼令作眾惡故說善人為惡所覆應須還用隨染覺性別緣真諦及以俗中次第別修空假緣了或中邊緣了種種二因或初緣次了或初了次緣次第翻破一切迷法顯於法身本覺之性是故覆理成於縱義圓人不爾以知本覺具染惡性體染惡修即二佛性故通別惑事業識等一切迷法當處即是緣了佛性豈有佛性更覆佛性如君子不器善惡俱能或同惡人作諸惡事則彰己能何覆之有故即二迷以為緣了顯發於正緣了二德體迷而得義當所發元是修德復當能顯雖分修性皆本具故義不成縱言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者亦為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不能全性起染惡修乃成理體橫具三法言不相收者以其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發猶如三人各稱帝王何能相攝是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橫圓人不然元知本覺具染惡性故使迷中一切染惡當處即是緣了佛性以此二修顯於一性如一主二臣主攝於臣臣歸於主三德相收亦復如是今初住位所發三法皆性具故發則俱發故云不前不後以此三法二為能顯一是所顯修性宛爾故云亦不一時不一時故非橫不前後故非縱不縱不橫不思議發是故名為初發心住。
○二三智下約三身明佛前以正助二修對性明圓發相今約報智證法起應報應二修對法一性論分證佛從智證法從法起應即非一時三身頓得故非前後不縱不橫復見於此。
【疏】三智一心中得得如來妙色身湛然應一切開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
【鈔】從始圓修一心三觀今圓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證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體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鑑無情形對像生山毫靡間名應一切三身三德體離縱橫今始發明名開秘藏入理般若名為住此住無住住秘藏中。
○二以普下約被物明佛用二初總示三輪。
【疏】以普現色身作眾色像一音隨類報答諸聲不動真際羣情等悅。
【鈔】色像即身輪一音即口輪等悅即意輪身名神通輪口名正教輪意名記心輪妙觀察智也輪者轉義亦能摧碾己心證法轉入他心能摧碾他一切業惑此三業應有十界相皆是初住分得佛用。
○二應以下別示十界上明能用種種三業不出十界今分別之先明佛三況出九界。
【疏】應以三輪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儀以佛音聲方便而度脫之況九法界三輪耶。
【鈔】佛應三土且說同居化有始終須彰八相大機所見八相難思若應小乘八種皆劣大示出沒如水之波全法界身八皆勝妙小乘生滅體是無常如火燒薪終歸灰斷故兩八相不分而分勝劣宛爾此等皆是果人法則名佛威儀初住能為名之曰具威儀屬身音聲屬口方便是意應以佛界而得度者即為現此三輪相也佛相至高尚能迹示以佛況九現之不難既現九界各具三業然非直現十界而已於一一身復現十界重重無盡以得普現諸身三昧故也。
○二初住下況後位。
【疏】初住尚爾況等覺耶是名分證佛也。
【鈔】初住始破一品無明分證三身垂形十界其相尚爾況二三住況第十住行向登地至于等覺破惑轉深德用轉廣寧以心口而思說耶良由位位始覺本覺一合俱忘致使體用高廣若此。
○六究竟即一切諸法無不是佛迷故不知故圓實教不順迷情直示一切皆是佛法世間相常眾生是佛不稟教者但有理是全不知是若聞此教於名知是若入五品於觀知是入十信者相似知是四十一位分真知是今登極果究竟證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此自分二初據位直明。
【疏】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茶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
【鈔】等覺已名滿足方便地菩薩究竟地始覺道窮本覺理極本始既泯無以名焉強稱妙覺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諸字功德南嶽用對圓頓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對至等覺最後茶字當於妙覺雖一一位皆能徧具諸位功德然是分具今此極位乃究竟具諸位功德故引法華唯我釋迦與一切佛乃能究盡諸法之權實相之實達無明底到諸法邊名邊際智不思議權智也今已究竟故名為滿於種種法證本圓覺不思議實智也此覺極滿名為頓圓復用第七無上士號顯智斷極有惑可斷名有上士等覺位也無惑可斷名無上士即是妙覺斷德究竟名大涅槃更有過者名有上士亦等覺也更無過者名無上士即是妙覺智德究竟名大菩提。
○二約喻稱歎用彼大經月愛之喻十五日月對四十二圓因果位皆智光增惑闇減滅故初之三日對住行向三十位也從初四日至十三日對十地位十四日以對等覺十五日對妙覺位此乃合前三十開後十地若三十三天同服甘露對四十二位皆證常理開前三十位對三十天合後十地用對一天等覺對一妙覺極位次對釋天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四十一字對於圓證四十二位位位相收則前後俱開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對圓真因四十位者前後俱合也。
【疏】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義。
【鈔】今十五日月光既滿即智德圓闇無不盡即斷德極故大師云此之增減日日有之此之智斷位位有之故不更用後十五日邪光減也復以眾星對諸因人月喻果佛最上等言皆是稱歎究竟佛也。
○二佛有下以例諸號明難說。
【疏】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號舉一蔽諸華嚴有十萬號又經有萬號三世諸佛通有十號淨名三號以劫壽說不能令盡何況諸號耶。
【鈔】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虗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真極故以望真因尚帶虗設妄未盡故七種方便一切凡夫悉是虗名一無實義故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故又復應知非別有法名為究竟第一義諦毗盧遮那徧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是則世間及出世間二死五住至鞞茘多蠢動蜎蜚五無間等若因若果無非圓極第一義諦故此諸名皆實不虗悉是究竟佛之異名是故稱為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今唯舉佛一名當之故諸大乘明於佛號或增或減皆是四悉赴彼物機今於通號十名之中舉第九佛也淨名經云正徧知如來及佛此三句義大千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以劫之壽不能盡受隨其宜樂舉此三名以少況多功德無盡。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會本卷第一
卍續藏第 22 冊 No. 0407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會本卷第二
日東 沙門 實觀 分會
【鈔】二釋說字二初牒釋。
【疏】說者悅所懷也。
【鈔】悅是暢悅懷是心懷若就此經即是如來久修久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今機扣發說之乃暢昔之所懷。
○二即十下示相據今之說正在念佛次文委示今不預陳故且通塗明其說相文二初明所說法相。
【疏】即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門。
【鈔】十二部經總明說相謂或作長行說或作重頌說或作未曾有說或作無問自說說等若八萬法藏乃具示所說種種法門合云四千且舉大數然應了知有多八萬且約四諦示諸八萬若言八萬法藏即苦諦八萬塵勞即集諦八萬對法門八萬三昧門八萬陀羅尼皆道諦八萬波羅蜜即滅諦今雖示一義已兼三以法藏名是蘊聚義判屬苦諦復由蘊義兼得三諦蓋四名言不離陰故如俱舍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是色行蘊攝故十二八萬俱通小衍或云小乘唯有九部大則十二或云小有十二大唯九部或云大小皆有十二六度四等雖在大乘亦通三藏事度菩薩然其名數四教皆同須就所詮真中二理定其權實復論四種能趣觀行用簡偏圓使寶渚化城迃直不濫。
○二又於下明能說善巧二初於一法一門明四悉。
【疏】又於一法中作四門分別於一一門巧作四悉檀利益聞者歡喜讚用受行信戒進念而得開發貪恚愚癡豁爾氷消革凡成聖入法流水或三二一益若都無益則樂默然。
【鈔】上之所列八萬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滅八萬無生八萬無量八萬無作八萬如生滅八萬趣舉一法須開四門四門假人同皆叵得若其實法四義不同約有門說念念無常如燈焰焰約空門說三假浮虗猶如雲霧雙亦門說二相從容雙非門說二相俱捨四中一門機生熟故四悉被之為未種者作世界說令其樂欲讚用受行為已種者用中二悉善根未發作為人說令起宿善信戒進念惡未破者必對治說令其三毒豁爾氷消為已熟者第一義說令得契真革凡成聖佛智鑑機說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惑令得二益無善可發作世界說但生歡喜若全無益佛則不說。
○二若一下例諸法諸門示四悉。
【疏】若一機扣聖於一門施四益者餘三門亦如是為一緣說一法既爾諸緣諸法亦如是。
【鈔】上明一門被機四悉餘之三門被機亦爾八萬中一四門四悉被機既爾其餘諸法四門四悉被機亦然一教八萬門悉既然三教亦爾八萬法藏例於塵勞及對治門三昧總持波羅蜜等一一八萬法法四教教教四門門門四悉其十二部六度四等準此可知以此略明佛說之相。
○三釋觀字即所說也上十二部八萬等法豈非所說然是泛舉顯於能說下無量壽及今觀字的是此經所說義也釋觀分二初牒釋雙標。
【疏】觀者觀也有次第三觀一心中三觀。
【鈔】牒起觀(平聲)字以觀(去聲)釋之乃用觀法觀於勝境若非觀法將何觀之撮經所詮立茲題目經明十六以為能觀今釋題名唯論三觀經文是別題是總名總總於別別別於總若也立題收文不盡則不能應篇章之式故知今立三觀釋觀乃是經文十六觀體若就十六各各示於三觀相者其文繁廣故於釋題總而示之令其修者以茲觀法入十六門則境境皆三心心絕玅四依被物言簡意周雙標次第及以一心二三觀者此乃以次顯於不次不融別觀無以明圓如止觀中皆用思議顯不思議。
○二從假下據教雙釋二初次第三觀二初列名指經。
【疏】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二空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名出瓔珞經。
【鈔】所列諸名釋中自見。
○二今釋下釋相結果依前列名釋三觀相。
【疏】今釋其意假是虗妄俗諦也空是審實真諦也今欲去俗歸真故言從假入空觀假是入空之詮先須觀假知假虗妄而得會真故言二諦觀此觀若成即證一切智也。
【鈔】第一空觀而有二名假是等者見思取境無而謂有虗假凡俗知虗名諦二空之理是審實法知實名諦不究俗虗莫知真實要須照假方得入空是故名曰從假入空又假是等者迷世俗時謂虗是實則二俱不諦若悟俗虗必知真實則二俱諦故復得名二諦觀也此觀等者修觀名因證智名果釋論三智為易解故分屬三人故以聲聞對一切智即空觀果當於別教十住位也。
【疏】從空入假觀者若住於空與二乘何異不成佛法不益眾生是故觀空不住於空而入於假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故名從空入假觀而言平等者望前稱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觀此觀成時證道種智。
【鈔】第二假觀亦有二名先斥住空墮二乘地若修假觀能成佛法能益眾生觀空欲作入中方便故於空智證而不住三界惑著須蕩令空諸法因緣須究本末見思重數如塵若沙以大悲心徧觀徧學名為知病諸法諸門破性破相一一對治無不諳練是名識藥隨惑淺深知機生熟神通駭動智辯宣揚四悉當宜各令獲益如此授藥方肯服行皆由證空能入此假故此觀名從空入假而言等者前除見愛破假用空今遣塵沙破空用假於空於假各一破用前後相望至今均等故復名為平等觀也此觀等者若依釋論以菩薩人對道種智即假觀果位在十行。
○二空下第三中觀。
【疏】二空為方便者初觀空生死次觀空涅槃此之二空為雙遮之方便初觀用空次觀用假此之二用為雙照之方便心心歸趣入薩婆若海雙照二諦也此觀成時證一切種智是為次第三觀也。
【鈔】初雙標初觀空生死者別人初心信今知覺本是常住中道佛性從教道故名為但中唯善唯淨不具染惡雖無染惡其性靈知強覺忽生境界斯現分別境相執著我人不昧之知邪思邪見現前染惡既非性具皆是隨緣變造而有是變造故非性本然是故見思不即中道定須破故即義不成故不得云唯愛唯見唯色唯香設欲修中能所不絕故修空為正中觀為傍何者心既著有須別緣空破茲愛見所觀之空是二乘法既非性具乃是別修空非畢竟是故空觀但空生死次觀空涅槃者生死之有雖已破除心又著空須別緣假破此空著假是建立是菩薩法非性具故亦是別修能蕩空著名空涅槃此之等者前空生死見思惑忘次空涅槃塵沙惑盡二惑既盡心無偏著是故得為雙遮方便初觀等者復因次第用於二觀觀其二諦是故得為雙照方便方便立已圓觀可修於十向中即以所顯中道佛性而為能觀中道之觀諦觀不二惑智一如三觀圓融是無作行故得自然入薩婆若此觀之果名一切種智位在初地。
○二一心三觀斯乃稱性而觀絕待而照蓋一切法性是法身般若解脫如伊字三點三非孤立一一圓具舉一即三乃以三德而為三諦般若是真解脫是俗法身是中德既不縱不橫諦乃絕思絕議此是佛之所諦今以此諦而為所觀諦既即一而三觀豈前後而照故依玅諦以立觀門即於一心而修三觀此觀觀法能所雙絕況無量壽佛本修此觀成就三身法報泯然真應融即非茲玅觀寧顯玅身化主若斯徒眾亦爾正報既玅依報豈麤故十六境皆須玅觀此文為三初依智論釋二初釋相二初約法釋。
【疏】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秪一觀而三觀觀於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
【鈔】三智即前次第所明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令易解故分屬三人剋性圓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三智是果三觀是因果在一心因豈前後因果不二方曰圓修故舉智後即明三觀只一觀而三觀者趣舉一觀即具三觀舉一空觀假中亦空三觀悉能蕩相著故舉一假觀中空亦假三觀皆有立法義故舉一中觀空假亦中三觀當處皆絕待故若知三觀只在一心則一一觀任運具三也觀於一諦而三諦者諦觀名別其體不殊全諦發觀觀還照諦既無別體以何義故立諦立觀若欲分別就三因說性三為諦修三為觀性了是真性緣是俗正是中諦不是了因非大真諦俗中亦然此之三諦方與三觀體性不殊頑空為真與觀體別俗中亦爾三觀互具者蓋性三本融全性成修此之謂矣。
○二類如下引類釋。
【疏】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
【鈔】以有為法類無為性一剎那心初生即滅兩間名住不無三相而在一心三相無常尚居促念三觀稱性無作無生具於一心其義何爽。
○二此觀下結果。
【疏】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種智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也寂滅相者是雙亡之力種種相貌皆知者雙照之力也。
【鈔】不明智果觀法無歸故示觀成惑滅理顯豁然玅證三種智慧實在一心或具論三智或從勝說只但名為一切種智寂滅等者論自解釋一切種智雙寂二邊無明之相雙照二諦種種行類始自初心圓修三觀玅觀中道念念雙忘而即二邊念念雙照一心三觀法爾如然今入分真本智顯發全由始行亡照之功。
○二引中論證。
【疏】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釋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
【鈔】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論通衍三今證圓觀觀所對法豈有不從因緣生者今修圓觀必先解知能生因緣及所生法皆不思議方於此境觀空假中又須了知玅諦玅觀悉是能觀因緣所生陰等諸境皆是所觀前且直云觀於一諦而三諦須知於陰等境觀一諦等也勿守略文須尋觀義又不可謂先解所觀不思議故便不得言陰及無明何者本說因緣及所生法是不思議若非無明何名因緣若非陰等何名所生有人見釋心法玅云心法在因約迷以說佛法在果約悟以說輙便難云心法稱玅何得是迷良由此人不知所以解迷是玅方曰圓人如論苦集稱為無作及十二因緣名不思議豈不得云不思議無明人雖解玅法體是迷不知理即一向在迷玅覺一向屬解中間四位迷解共俱名字即人若不觀迷何處用觀等覺之位若不破迷寧登玅覺以上上智斷下下惑惑非迷耶人之多僻其類實繁釋論三智已如前釋。
○三此觀下約玅結示。
【疏】此觀微玅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一觀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觀攝一切觀也。
【鈔】初一句總歎微玅次二句約三一歎玅一不定一一即是三三不定三三即是一釋論以不決定解不可思議次三句對十六歎玅上明一三融即總一玅觀也即此一觀徧入諸門名一觀一切觀雖入諸門只一玅觀名一切觀一觀觀若定一莫入多門觀若定多不可為一實不可以一多思議故云非一非一切後二句結示雖非一多能攝一切是故十六無非玅觀。
○四釋無量壽正示三觀所觀境也前明三觀且以三德及以三因而為諦境蓋示所觀融即用顯能觀絕玅須知性中三德體是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為我一心三觀若不然者則觀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圓宗絕待之觀亦可彌陀三身以為法身我之三觀以為般若觀成見佛即是解脫舉一具三如新伊字觀佛既爾觀諸依正理非異塗此意不明非今觀佛釋此為二初牒名從梵。
【疏】無量壽者天竺稱阿彌陀。
【鈔】無量壽者已是華言天竺梵語稱阿彌陀。
○二佛本下從真出俗二初約本無三標無量壽乃以無量而為其量是則題中已言壽量壽量依身乃成二義故約三義而論有無。
【疏】佛本無身無壽亦無於量。
【鈔】所言佛者究竟覺也理智既極始本兩忘無相無名不可說示寧得立其身及壽量。
○二隨順下隨世俱立二初列三身各三。
【疏】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亦隨順世間而論三壽亦隨順世間而論三量。
【鈔】據究竟覺第一義諦則不可言身及壽量為度生故乃順世間立名立相故說三身及三壽量是則真佛無三隨世故有然須了知有無之意言佛本無身無壽量者但無有相隨情之三非無性具微玅身等是故真佛究竟一切淨穢法門若一向無何異小乘所詮真理故真無俗有真有俗無皆是悉檀不可偏執今文意者蓋立三身釋無量壽恐執定有是故先言佛本無三隨世說有得此意已分別三身三壽三量則無滯也。
○二法身下釋三身三義二初約義分別二據理融即以有次文盡理融即故今且約修二性一一塗分別初自為三初法身二初別釋三。
【疏】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非陰界入之所攝持強指法性為法身耳。
【鈔】初法身者師軌釋法捨通從別通則生佛俱軌法性然其九界雖軌而違如人依師不順師教唯有諸佛從初發心軌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故大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順法性故名法為師實非所師與能體別故即所師法而為其身雖名為身已出五陰故非色質及非心智色是初陰心智即四陰既其非陰亦非入界故非三科任持攝屬此則已簡分段變易以二生死陰等攝故亦可色質簡應心智簡報三科簡因既非此等何以狀名為物機故強指法性名為法身。
○二法性下壽。
【疏】法性壽者非報得命根亦無連持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
【鈔】連持之壽親依命根今法性壽非識息煖報得命根亦非三事連持之壽為物顯德乃指法性非八相遷非九世易強名為壽。
○三此壽下量。
【疏】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強指法界同虗空量。
【鈔】壽之分量合論長短及以延促今法性壽實無此等分量之相此則通簡若別簡者長是報佛短是眾生能延能促即是應身非此等量為成觀故強指法壽同虗空量。
○二此即下總示。
【疏】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
【鈔】法性三義非陰聚身非報得壽非長短量強於法性說身說壽說量故也。
○二報身二初稱法有報二初引經。
【疏】報身者修行所感法華云久修業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
【鈔】報即酬報也修行是因感於玅報而酬因也法華證智德經云慧光照無量久修業所得大般涅槃證斷德也此二果德酬答修因是故名報。
○二如如下釋相。
【疏】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相應者如函蓋相應相冥者如水乳相冥。
【鈔】感報之時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顯之如名不異所觀差別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各二如者境如如智智如如境此之境智故得應冥智慧名通故以果覺菩提簡之即是無上菩提之智與法性境相應相冥先舉函蓋喻其相應恐謂函蓋雖際畔相當終存兩相故重舉水乳以喻相冥令知始本同是覺性其體泯然正同水乳則顯境外無智智外無境水乳可見。
○二法身下於報立三即身壽量也三中一一言法身者報智所冥離法無報故初身。
【疏】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強名此智為報身。
【鈔】言非身者非應佛有分齊身非不身者非報佛無分齊身又非身則非有非不身則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覺體如覺冥此能冥亦忘為成觀故強名報智。
○二法壽下明壽。
【疏】法壽非壽非不壽智既應冥亦非壽非不壽強名非壽為壽。
【鈔】言非壽者非應同連持之壽非不壽者非報智不連持壽雙非二邊冥中法體強名之意同前身也。
○二法量下明量。
【疏】法量非量非無量智既應冥亦非量非無量強名無量為量也。
【鈔】非應有量非報無量及非二邊義同身壽。
○三應身三初明應物有三初身。
【疏】應身者應同萬物為身也。
【鈔】如谷答響大小隨聲如鑑現形端醜在質應萬物感現勝劣身。
○二應同下壽。
【疏】應同連持為壽也。
【鈔】身既同物壽豈差機。
○三應同下量。
【疏】應同長短為量也。
【鈔】隨宜長短示量無量。
○二智與下明依二有應三初法。
【疏】智與體冥能起大用。
【鈔】智即報身體即法身此二冥合應用無方。
○二如水下喻。
【疏】如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
【鈔】真金上色須水銀和方能塗(去聲)物闕此一緣金無塗用。
○三功德下合。
【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
【鈔】報智功德契會法身隨有機處應無不往。
○三能為下明應徧三土二初雙明報應二有量下單示應身。
【疏】能為身非身能為常壽為無常壽能為無量能為有量。
【鈔】初義者上所說報但論冥法即自受用也今明垂應以他受用常住之應對於生身無常之應示二迹用是故雙明身等身即生身有分齊相故名為身非身是報無分齊相故曰非身小般若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無分齊身其壽則常故無量也有分齊身壽則無常故有量也此二應用乃依真中二理而住機依事業二識而見住理廣如金光疏說二識委在起信論明論意要在事識見則取色分齊故名應佛業識見則離分齊相故是報身此義至後釋觀佛觀鈔中辯之行者須知常身無量通應三土無常有量但應同居所以者何蓋實報機分證論見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稟別圓所見佛相雖小優降然匪生身悉是報佛若同居土具四教機稟別圓者能覩報佛故法華明常在靈山華嚴說法盡未來際及諸大乘即於應相見是法性尊特之身故知常身徧應三土若無常身唯應同居逗藏通機生凡夫善也。
○次義分二初明有量二義。
【疏】有量有二義一為無量之量二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祗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彌陀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
【鈔】上之所說自受用外垂三土身皆名為應其他受用雖就對機名之為應而是實因之所感剋復名為報非是差別逗機之用若論逐物隨緣參差長短身壽量者須就同居無常用說故今別示應身之相但於有量開出兩量而此兩量依於事識但空見故唯屬無常若依業識不空見者即此無常全體是常則常無常二用相即二鳥雙游也若上二土機息應轉亦是無常以非八相故且言常言七百等者首楞嚴三昧經云堅首菩薩問佛壽幾何佛令往東方過三萬二千佛土於莊嚴國問照明莊嚴自在王佛彼佛答云如釋迦壽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壽七百阿僧祗劫堅首迴此白佛阿難云彼佛乃是釋迦異名雖機勝見長而七百猶可數故亦是有量之量若阿彌陀人天莫數故是有量之無量也。
○二應佛下結應佛皆然。
【疏】應佛皆為兩量逐物隨緣參差長短。
【鈔】佛佛既皆三身圓證應身被物物壽長短豈不隨順各示兩量故彌陀現長亦能現短釋迦現短亦能現長故大論第三十六云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國土如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文佛國又第三十八云此間閻浮惡故釋迦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故涅槃二十二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沙有無勝國所有莊嚴如安樂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斯皆隨逐物機也。
○二然下據理融即。
【疏】然此三身三壽不可並別一異即乖法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會玄文釋名竟。
【鈔】上辯三身法是本有報約修成應論現往其言似縱須知報應二種之修性德本具雖是性德修相宛然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一冥泯思說莫窮不可等者如上竪論顯非並一若言性具三身壽量顯非別異若作並別一異之解即乖所詮圓常法體即一而三故不橫即三而一故不縱非縱非橫不可思議如此解者乃會能詮玄玅之文也。
【鈔】二辯體前文解釋能說所說能觀所觀皆能詮名今辯此名所詮之體欲令學者因筌得魚尋名顯體尋名意在忘名顯體知無別體此乃今師釋名辨體之玅意也復應了知釋名是總總三法故三章是別別三法故是故解釋通別二名無不義具教行理三能說之佛既具三身所說觀境各具於三故云釋名總於三法體章別在法身宗用別當餘二教相一章分別總別今之辯體雖在一法一必具三故明體禮體底體達三種之義雖論三義但是法身中三未明餘二各三故涅槃玄云總唱秘藏故當其名法身攝一切法不縱不橫以當其體般若攝一切法如面三目以當其宗解脫攝一切法如三點伊以當其用如此敷演即是其教非但經體義成餘義亦顯(文畢)今出其意空假皆中故三屬體假用皆空故三屬宗中空皆假故三屬用用是解脫特喻三點點是文字故宗當般若特喻三目目能照明故法身之三特泯縱橫彰離念故故知釋名總於九法辯體別在法身中三然九不多三不為少方是圓教總別之義此自分三初牒起略示。
【疏】次辯體者體是主質。
【鈔】名傍是實體正是主名是假名體是實質一切名下皆有其質。
○二釋論下正釋主質四初據二文定體。
【疏】釋論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大乘經以實相為印為經正體。
【鈔】諸法當處不生不滅非有非空無能無所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此等相名為實相無相之相也誰人不具何法不然若論證知唯有諸佛故法華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稟圓說者初心即用佛智照境故能信解諸法實相既解實相亦解諸法實性實體實力實作實因實緣實果實報實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實即是實生實佛實依實正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既一切皆實實外無餘復何得云餘皆魔事應知此說以理簡情若離心緣能所等相名為實相介爾有相即為魔事故別教已下至六道法皆有能所心緣等相魔能說之悉名魔事故知一切皆魔一切皆佛以情分別一切皆邪離情分別一切皆正今簡情取理而為經體應知實相全體照明稱為真心亦名本覺覺體徧故諸法皆實若指其要不離現前分別之念念即本覺覺即經體無別經體以為所詮以此覺心觀於依正能所即絕待對斯忘玅觀之宗自茲而立若不爾者何須得體方立經宗實相印者印即符印亦信也亦印定義乃以所詮定其大小及以邪正理符佛旨方可信從小乘三印無常無我此之二印印於生死寂滅一印印於涅槃小乘涅槃與生死異故各印之所詮符此則可信受是小乘經非魔外說大乘一印即一實相二種生死三德涅槃其體是一究竟真實義符於此可以信受是大乘經非小非外今據此經圓實為大若從彼論三藏對衍通別二教亦名一印今不取二唯圓實相名一印也則能說之人所觀依正四種淨穢五逆罪等其性不二以此一印為經正體。
○二無量下為四章所歸。
【疏】無量功德共莊嚴之種種眾行而歸趣之言說問答而詮辯之。
【鈔】無量功德等者經用歸也經之力用亦名功德力有滅惡之功用有生善之德滅一切惡生一切善是故功德受無量名如此功德共嚴實體其猶帝王治亂育民以此功德莊嚴聖躬種種眾行即經宗也從理起行全理成修如水為波波還歸水宗必會體故云歸趣通則萬行別觀十六故名眾行言說問答即經名也能詮之名在於言說言義幽奧復須問答種種詮辯以立經名而彰實體問題目為名何嘗問答等耶答名能詮體一部言句皆能詮名加法華經本迹十玅以為其名但題是總故就題釋名餘之四義皆徧始終故一經之名問答詮辯等從後向前示能歸法不別云教兼在名中自稟曰名化他為教自他雖異俱是能詮故知四章同歸一體。
○三譬眾下約二喻顯尊。
【疏】譬眾星之環北辰如萬流之宗東海。
【鈔】體於四章猶如北辰眾星環拱又似東海萬水朝宗以其四章不暫離體一切諸法無理不成經體既然安得不辯。
○四故以下以一印結示。
【疏】故以實相為經體也。
【鈔】三書家下具明體德體對釋名但在一德所謂法身蓋釋名中總示三法利根雖解鈍者未明何者以總示文帶於宗用體混其中情想叵忘本性難顯故於總後別示靈源永異四魔諸法皆實於彼圓伊當上一點絕思絕議非用非宗而其性融一不定一如伊一點點不孤然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故別顯體而談三義雖彰三德意在法身以空假皆中是故明三名為體德中三初約禮義明法身。
【疏】書家解禮者訓體也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子之體賤當知體禮之釋是貴極之法也。
【鈔】書既以體而釋於禮故今以禮而釋於體禮別尊卑意崇君父前明魔事已簡偏邪今之臣子唯簡宗用故君父體即是法身諸佛所師萬法朝會體非修證理絕言思欲使標心強稱貴極斯是本覺非寂非照亦是法性非深非廣第一義諦名為本性法身德也尋能詮名欲識此體體顯故行令修觀者以此體德體彼依正一一貴極成玅宗矣。
○二復次下約底義明般若德。
【疏】復次體是底也窮源極底理盡淵府究暢實際乃名為底釋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故以底釋體也。
【鈔】空即中故故般若德是諸法底亦名本源淵府實際若得中體則能窮暢也論云智度即實相般若佛以觀照般若於諸法中證此智體故云窮底然法性甚深無有底際云窮底者良由佛以無底際智稱性而證義言窮底七方便人以有底智故不能到諸法源底若圓教人從名字即以信解心窮智度底五品觀行窮底十信相似窮底四十一位分證窮底唯佛與佛究竟窮底以此底義辯於經體則彰法性甚深第一義空名般若德也尋名識體體顯故行令修觀者以此體德窮彼依正一一到底成玅宗矣。
○三復次下約達義明解脫德。
【疏】復次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自在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說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釋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故以體達釋經體也。
【鈔】假即中故故解脫德是一切法自在之體復具一切真實名義若識此體則於諸法通達自在復於世間及出世間一切異名一中解多多中解一論云般若亦實相般若般若解脫名殊義一故互舉也前明底義以觀照般若窮實相底今明達義以文字般若說實相般若種種名也七方便人迷此體故於諸異名壅塞障礙圓教行人名字體達觀行體達相似體達分真體達論今舉佛究竟體達達義辯體則彰法性無量如來藏義名為真性解脫德也令修觀者以此體德達彼依正一一無壅成玅宗矣。
○三明宗宗謂宗要此經之要在修心玅觀感於淨土心觀即是一心三觀釋名之中其相已委感土之相此文備論今經玅宗在此因果且分為二初標列。
【疏】次明經宗初簡宗體次正明宗。
【鈔】二有人下隨釋二初簡示宗體以其宗體一異之相人多惑之故須簡示文二初簡二初簡宗體一二初牒言略斥。
【疏】有人言宗即是體體即是宗今所不用。
【鈔】宗是因果此屬於事體是一性此屬於理雖不相捨二義須分定執是一於義實乖故云不用。
○二何者下據義廣破三初約義破。
【疏】何者宗既是二體即不二體若是二體即非體宗若不二宗即非宗。
【鈔】宗是宗趣趣果趣理趣果必因若趣理者要須修觀觀有明昧理有證不皆成因果故云宗既是二體本是理觀雖趣理理非明昧因果依理理非因果如波依水波有千差水常是一故云體即不二不談諸法同一理性則不最為大乘經體故云二即非體不論修證因果一法則非佛經所證宗趣也。
○二如梁下立喻破。
【疏】如梁柱是屋之綱維屋空是梁柱所取不應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
【鈔】屋空梁柱雖不相離若謂是一則無虗實也。
○三宗體下舉過結。
【疏】宗體若一其過如是。
【鈔】二簡宗體異二初牒言破。
【疏】宗體異者則二物孤調宗非顯體之宗體非宗家之體宗非顯體之宗宗則邪倒無印體非宗家之體則體狹不周離法性外別有諸法。
【鈔】雖破是一不可執異若其定異則二物孤調宗異於體則非全性而起成修觀行有作屬於八倒既不符理信非圓宗故云邪倒無印體若異宗則理不即事事外之理其體不周法性之體既異因果則一切法皆成別有。
○二宗體下舉過結。
【疏】宗體若異其過如是。
【鈔】二今言下示。
【疏】今言不異而異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體也。
【鈔】今據普賢觀經驗其宗體不定一異故彼經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諸法實相是實相因果不異而異非倒有印此為玅宗因果實相不一而一非事外理此為玅體豈同他立定一定異他不聞此偏說奈何講茲疏文合知宗體唯想事境三觀靡施正同次家邪倒無印可傷之甚。
○二今此下就體明宗三初依經直示。
【疏】今此經宗以心觀淨則佛土淨為經宗致。
【鈔】大乘之法其要在心心具易知色具難解故止觀云因通易識果隔難知故觀自觀他皆修心觀今觀淨土須求於心心能具故心能造故心垢土垢心淨土淨此猶通示未是的論的在一心頓修三觀此觀觀於安養依正畢竟清淨名心觀淨此觀能令四佛土淨如是方為此經宗致。
○二四種下約土廣明三初列四土。
【疏】四種淨土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也。
【鈔】二各有下立淨穢隨文釋義教觀俱沉用義解文解行可發前釋觀字文中明示一心三觀又文頻示心觀為宗至結宗云修心玅觀能感淨土今消此文四土淨穢須準此觀為四淨因若依諸文逐其四土各論土因何能通貫前後之文焉令聞者證無生忍。
【疏】各有淨穢五濁輕重同居淨穢體拆巧拙有餘淨穢次第頓入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光淨穢。
【鈔】初五濁輕為同居淨者此淨甚通須知別意如戒善者四教凡位皆悉能令五濁輕薄感同居淨而圓觀輕濁感同居淨依正名淨如此經說地觀已去一一相狀比於餘經修眾善行感安養土其相天殊言體折巧拙有餘淨穢相者此土人眾淨相亦寬折觀感穢可在三藏體觀感淨不專通人衍門三教對三藏折俱明體法通但空體別次第體圓不次體三人生彼俱感淨相圓人最淨如觀音疏別向圓修圓七信去見彼依正同於實報住行及通見相俱劣今經玅體須異三人故同居有餘所明淨相文通意別須以前後頓觀之文玅宗之語解此通文令歸的趣言次第頓入實報淨穢者若論實證此土唯有圓聖所居別人初地證與圓同稱實感報有何優降今就教道十地不融致所感土異於圓人故約漸頓分於淨穢言分證究竟寂光淨穢者若就別人同圓證實論寂光者唯約真因對圓極果而分淨穢今論教道詮於極果但斷無明一十二品寂光猶穢圓知須斷四十二品名究竟淨仍要了知圓人始終能用上品常寂光理而為觀體今談究竟意成行人修心玅觀也。
○三娑下釋名相但釋土名略指淨穢若的論四淨能感之因唯一圓觀已如向述文四初釋同居。
【疏】娑婆雜惡荊棘瓦礫不淨充滿同居穢也安養清淨池流八德樹列七珍次於泥洹皆正定聚凡聖同居上品淨土也。
【鈔】同居約人淨穢約土謂凡人聖人同居穢土也淨土亦有凡聖同居二處凡聖凡即是實聖通權實始證為實應來為權次於泥洹者泥洹涅槃梵音新舊爾生安養者煩惱調伏近於涅槃故名為次皆正定聚者三聚判也若如此土博地凡夫屬邪定聚發心修行未不退者屬不定聚得不退者屬正定聚若生安養不論高下五逆罪人臨終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故云皆正定聚起信論明初心生彼住正定故小彌陀經云生彼皆得阿鞞䟦致同居淨中極樂當其上品土也若依今經十六觀門圓玅修者通惑縱存生於彼土常覩勝相如此土華嚴諸大乘會機所見也。
○二釋有餘三初約修斷釋名。
【疏】方便有餘者修方便道斷四住惑故曰方便無明未盡故言有餘。
【鈔】九種行人合生彼土藏二通三別住行二既修空假皆方便道別向圓信所修雖實猶居似道判屬方便不生分段蓋除四住約此修斷得名方便斷通餘別故曰有餘。
○二釋論下據經論釋相。
【疏】釋論云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華云若我滅後實得阿羅漢不信此法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鈔】小乘雖云同入法性而執法性體類虗空子果若忘永無身土大乘法性體具色心子果若忘身土廣大釋論以大對破小乘界外無土特云出界而有淨土小乘法性無有色心是故特云受法性身又引法華遇餘佛者即有餘土佛也此約滅後不值四依不生實信自謂永滅而生有餘蒙佛開權即能決了。
○三就中下明利鈍淨穢。
【疏】就中復有利鈍指上為淨指下為穢也。
【鈔】彼土利鈍唯約大說若在此二已修中觀生彼則利佛乃為說不次第法若在此土未修中觀生彼則鈍佛乃為說次第法也利根居上故云指上指下例此利根所見同彼實報故名為淨鈍根所見相劣於上故名為穢以今利鈍驗前體折唯圓名體前三皆折別向觀中稍同圓體。
○三釋實報三初約因果釋名。
【疏】實報無障礙者行真實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妨故言無障礙純菩薩居無有二乘。
【鈔】行真實道者圓人從初別人十向能於諸法稱實觀中也中理今開即感玅報色心不二毛剎相容純是法身菩薩所居尚簡圓似況七方便收簡語寬宜善分別。
○二仁王下依經論釋相。
【疏】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即是其義釋論云菩薩勝玅五欲能令迦葉起舞華嚴云無量香雲臺即其土淨玅五塵。
【鈔】仁王借別而名圓位三賢十聖借別名也住果報者名圓位也三賢既與十聖同住果報驗是實報不證中道寧住實報故知名別其義屬圓今取果報證實報土問前明實報無有二乘今那忽云迦葉起舞答須知四土有橫有竪仍知橫竪只在一處如同居土趣爾一處即是實報若破無明轉身入者斯是法身同佛體用稱實玅報則六根淨人亦莫能預豈居二乘此則一處竪論實報若未破無明即身見者此乃諸佛乃大菩薩為堪見者加之令見實報土也蓋有機緣雖未破惑已修中觀如華嚴會及諸座席雜類之機感見身土難思者是今引論文乃方等中為彈斥故示實報土勝玅五塵令迦葉等頓忘少欲起動舞戲欲令聲聞知大法玅生欣慕心鄙棄小道此等皆是一處橫論實報土相故八部二乘機熟皆見也今以劣喻顯於勝土如其鬼趣居人境界有人捨報墮彼趣者即同彼類非他人共有人即身能見彼趣不妨他人同見其相墮譬竪入實報土者見譬橫論實報土也實報既爾方便寂光橫論同處亦復如是於同居處論三土橫竪於方便處論二土橫竪於實報處論一土橫竪至寂光處無橫無竪當處亦無問論云迦葉對於菩薩勝玅五欲生愛之甚不安起舞至法華中迦葉敘昔聞菩薩法遊戲神通不生一念好樂之心二事皆是菩薩之法因何愛惡頓爾相乖答應知二心俱是別惑愛於玅欲即同體思惡於度生即界外塵沙如不肖子但愛富貴而怠修學例淨名中斥身子云結習未盡華則著身畏生死故五欲得便既畏生死乃指塵沙為結習耳又引華嚴無量香雲即前所明同居橫示實報之相。
○三就中下明漸頓淨穢。
【疏】就中更論次第頓悟上下淨穢等也。
【鈔】四釋寂光三初尅體立名。
【疏】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是三點不縱橫並別名秘密藏。
【鈔】前三在事故從居人修斷因果而立土名此土屬理故從本體三德為名問分證寂光三障未盡何得一向就理立名答障未盡邊自屬實報今就因果分忘之處名為中下常寂光土。
○二諸佛下約能居示相。
【疏】諸佛如來所遊居處真常究竟極為淨土。
【鈔】金光明云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無量即寂甚深即光法性即常又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此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樂波羅蜜離身心相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故知此土乃從四德究竟處立以四彼岸顯於三德常我即法身樂即解脫淨即般若三德互具一一論三故法身等各具四德雖云三四實非十二學者知之如是方名不縱不橫秘密藏也。
○三分得下明分滿淨穢。
【疏】分得究竟上下淨穢耳。
【鈔】分得名穢從證者論常寂光名從極理立。
○三故以下據義結示。
【疏】故以修心玅觀能感淨土為經宗也。
【鈔】釋題觀字明圓三觀至今明宗初云以心觀淨則佛土淨為經宗致次即廣明四土淨穢今乃結云故以修心玅觀能感淨土為經宗也若其不用圓玅三觀感四淨土則標結文全為無用釋題三觀為被何人為何處用若謂欲感實報寂光二種淨土須圓三觀若有餘淨但修體空若同居淨只用事行不須三觀者此義不然偏空體法種種事行雖是二種淨土之因非是此經的示宗致蓋以此經本為韋提厭同居穢求同居淨故談玅觀觀彼依正那得輙云感同居淨不須三觀三觀若成麤垢先落非有餘淨更生何處豈有餘淨非玅觀耶須知正為生同居淨故說三觀良由觀玅能破三惑不獨感於同居淨土隨其惑斷淺深之處自然感得有餘等三如病須藥本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之不但身安兼能輕骨身安可喻生同居淨輕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藥効乃深勝如一玅觀能淨四土起信論說初心修行大乘正信懼在此土不當值佛信心退失乃教求生極樂世界令觀彼佛真如法身畢竟得生住正定故非圓三觀寧照法身那謂極樂因唯事善。
○四論用宗是自行所修之法用是利他所施之法自行趣理故明玅觀化他攝機合通眾善他宜玅觀亦須教修自行助道豈廢眾善是故宗用法必齊等但有自行化他之異耳文二初標名略示。
【疏】次辯經用用者力用也生善滅惡為經力用。
【鈔】力方有用故言力用力用何為生善滅惡也行者應知體宗用三別明三法乃從一性起於二修體是法身所顯性也宗是般若能顯智也用是解脫所起力也二雖修成須知本具一雖是性全起成修故非縱橫不可思議二德在性全指惑業即是性具善惡二修今體逆修既全性具當處融玅乃化他德故以此二為經宗用用徧一切非無惡用以順性故生善滅惡故染惡用稱性用之最能滅惡。
○二滅惡下約義廣釋二初約善惡具明。
【疏】滅惡故言力生善故言用滅惡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舉具論必備也。
【鈔】既施力用必成功德是故一用而有四名偏論滅惡須施功力偏論生善在於德用斯是一往若二往說力用功德皆能滅惡力用功德皆能生善須知滅惡極至阿鼻生善理合至於玅覺方是圓經力用功德。
○二苦是下就滅惡偏釋二初無惡不除。
【疏】苦是惡果貪恚癡是惡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
【鈔】所言滅惡須滅惡因方除惡果如果報修因二種行人不除三毒眾苦之本縱暫免苦終非永謝今明化他修淨土觀則令諸惡因果俱滅惑縱未斷生彼不起斷在不久故能永滅惡因惡果以要言之此經力用滅五住因除二死果。
○二是故下從重別顯。
【疏】是故此經能令五逆罪滅往生淨土即是此經之大力用也。
【鈔】惡之重者莫過五逆五逆是業從於上品煩惱而起招無間苦此經大力能滅此等極重三障即生淨土若此三障性非三德何能無間轉為極樂從極鈍根且論十念生最下品若從利根非不能生上之八品以其五逆體是寂光故可於此淨四佛土。
○五判教相教是聖人被下之言相是相狀覽而可別上之四義皆是言教謂詮名教詮體詮宗詮用之教若以其相而分別之則令覽者觀之顯了故約五時二藏漸頓而示其相文二初正判所說教三初約五時判二初明教部。
【疏】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攝。
【鈔】於大小乘此屬大乘經中亦有頻婆證小然非此教正所被機今從正為韋提希等宣淨土觀尚非通別豈是小乘於五時中是其第三方等時也。
○二赴機下明廣略。
【疏】赴機適化廣略不同大本二卷晉永嘉年中竺法護譯此本是宋元嘉時畺良耶舍於楊州譯兩經皆在王舍城說復有小本名阿彌陀在舍衛國說阿彌陀無量壽彼此方言。
【鈔】且辯文相未論定散。
○二約二藏判。
【疏】二藏明義菩薩藏收。
【鈔】約人判法此屬菩薩阿含等經雖說三乘從多從正屬聲聞藏大乘諸部雖有二乘非部正意是故判藏歸菩薩也。
○三約漸頓。
【疏】漸頓悟入此即頓教正為韋提希及諸侍女並是凡夫未證小果故知是頓不從漸入。
【鈔】若約化儀論漸頓者華嚴屬頓三時皆漸經在方等非化儀頓今經頓者乃於化法以圓為頓故就韋提即身得忍判教為頓且無生忍位別在初地圓在初住別教凡夫經無數劫方至此位唯有圓教即生可入若將結益判教偏圓最為明顯是故今文就其當機證位定之是頓非漸。
○二題稱下傍簡能說人。
【疏】題稱佛說簡異四人弟子諸仙諸天化人等說也。
【鈔】若四人說如來印之亦得稱經今經始末皆出金口故稱佛說。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玅宗鈔會本卷第二
卍續藏第 22 冊 No. 0407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玅宗鈔會本卷第三
日東 沙門 實觀 分會
【鈔】二分文下隨經顯義前取經中名等五義解釋總題總意雖彰別文難顯故須以句節定經文令義顯現總別雖異義無兩塗方知玄義釋此經題復了疏句不顯他義分二初總別科判總科三分別科六章。
【疏】分文為三序正流通從如是訖清淨業處序分爾時世尊放眉間光訖諸天發無上道心正說當機益分爾時阿難白佛當何名下訖經流通分序中文二證信發起正說亦二淨業玅觀流通亦二王宮鷲山。
【鈔】二初證下隨科解釋三初序分二初證信序即是通序大論云佛將涅槃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答阿難應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某國土與某大眾非獨我法如是三世諸佛經初亦然故知六義即是通序以諸經同故亦名經前序付囑令安故亦名經後序結集者所置故今言證信者令聞者不疑故論第四問曰何不直說般若而言住王舍城答說時方人令人信故言六句者但以詮義究竟為句如佛但一字亦名句也二初標指六句。
【疏】初證信序六句如是標於信我聞異外道一時辯息諍佛正明化主王城論住處列眾為同聞。
【鈔】如是標於信者釋論第二問曰諸佛經何故初稱如是答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也若人有信能入佛法無信不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我聞異外道親承於佛故曰我聞不同外道不稟佛也一時辯息諍者謂機熟受道之時故無諍也釋論云不應無一時佛自言一人出世多人得樂是者何人佛世尊也。
如是。
【鈔】二如是下隨文釋義六初標信。
【疏】如是者諸法實相古今不異名如如理而說故為是決定可信故云如是。
【鈔】信名忍樂理當言善方忍方樂理當則不異名如言善則無非曰是四教言理皆稱如是而有淺深若其三藏唯就世俗論於不異及以無非通雖即理但在二諦別教知中要先破二唯圓初心即了諸法一一中實當處皆如稱此而談無非曰是故圓望三教皆不如是此經所信雖未開廢而所被機不從偏小故但就圓明於如是決定可信也此句既爾下之五句皆以在圓故通序文通其義亦通而其意別今以別意釋其通文故此云也。
我聞。
【鈔】二我聞下異外道二初正釋。
【疏】我聞者表異外道親承有在。
【鈔】有在者在於佛也雖釋我聞意多明聞次文明我。
○二我者下料簡二初立難。
【疏】我者自在義一切法空無我何故說我。
【鈔】我有自在及主宰義凡夫小乘於人法中而著於我今傳圓觀合順二空何得言我。
○二隨俗下通難二初直通。
【疏】隨俗假名說我謂見慢名字若無我則無聞若無聞化道則絕為此義故雖知無我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
【鈔】畢竟空中雖我叵得此空即俗諸我宛然今且約三分別我相橫計主宰名為見我俱生主宰名為慢我隨世流布即名字我阿難尊者至結集時尚破同體見慢之我豈有界內二種我耶為傳化故故順玅俗立名字我。
○二如人下舉譬。
【疏】如人以金錢易銅錢及草木等賣買法爾人無笑者故言我聞。
【鈔】知無我理如用金錢隨俗立我如易銅錢及草木等。
一時。
【鈔】三一者下辯息諍二初示論釋二初釋一。
【疏】一者佛法無有定實之一云何稱一隨俗假說一耳釋論廣破一異也。
【鈔】先約真破次隨俗立在文可見釋論廣破一異者論云若一與物一一與物異二俱有過問曰若一有何過答曰若一瓶是一義在在有一處處皆應是瓶則無衣等諸物一中之過既然二中之過云何答若一與瓶異瓶則非一若瓶與一異一則非瓶若瓶與一合瓶名一者今一與瓶合何不名一為瓶是故不得言瓶異一彼文極廣蓋瓶顯可見故以瓶喻時也一則是數時則是體若於數體定執一異則諸惑紛然能離執者則於法解脫斯乃寄於數體一文示離著觀令於諸法皆祛定計即知六事及以諸文皆須離於一異之見也。
○二釋時。
【疏】時者有二種一迦羅即短時亦名實時二三摩耶名長時亦名假時。
【鈔】此土詮召但直云時天竺二音若云迦羅即是實時云三摩耶即是假時亦如此間心有二稱言智是解心言識是迷心故令依智不依識也外人執時以為實因是故對彼云三摩耶顯時是假若內弟子依時而食護明相等乃言迦羅顯時是實言迦羅短時三摩耶長時者若據論文短時長時並名三摩耶也謂方時離合一異長短等名字出凡人著心是故長短皆假無實今以短長分對二名者恐是大師依建立門巧會論意以依佛制時則生死時短外道執時則生死時長既迴論文必有此意。
○二今不下明今意。
【疏】今不論長短假實說此經竟總云一時。
【鈔】言不論等者今非界內護明相等故不論實時又非破外執時為實故不論假時長短如前但是眾生機熟佛應說經機應合一之時亦是諦智合一之時故云一時文但從應故云說經豈無機感佛空說法故佛說竟韋提悟訖然一時文義本通深淺今意別在圓機感佛故使凡夫頓入法忍。
佛。
【鈔】四佛者下化主三初約異名釋。
【疏】佛者亦婆伽婆此云有大名聲亦云能破煩惱。
【鈔】大論第四以四義釋婆伽婆一能破煩惱二有功德三巧分別能分別諸法總相別相故四好名聲無有得聲名如佛者故今文略出二義新云薄伽梵具六義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以多含故不翻舊云婆伽婆訛也。
○二佛者下約三覺釋。
【疏】佛者平等開覺故名為佛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備滿。
【鈔】佛者下總示既能下別示三覺對迷說自對自說他對因說滿一平等覺對三不同說為三覺。
○三一切下約超因釋。
【疏】一切智異外道慈悲異二乘平等異小乘尊極名為佛。
【鈔】一切智故異外邪癡無緣慈故略小自度三智等故異偏菩薩究竟覺故異諸因位能異不殊對所異故四種分別然釋佛義六即等說其文稍委故今略云。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鈔】五在者下論住處二初釋住二初會在同住。
【疏】在者暫時曰在久停名住一往語耳。
【鈔】在暫住久一往分之故非盡理久在暫住有何所妨況靈鷲山如來應身常在其中豈得言暫。
○二住者下約論釋住此經云在大品言住其義不別故引彼論住義釋在分二初標列。
【疏】住者四威儀皆為住差別者謂天住梵住聖住佛住也。
【鈔】四威儀者謂行住坐臥此之身儀皆住靈鷲而能住法則有四差即天梵聖佛也。
○二天住下解釋。
【疏】天住謂六欲天因即施戒善心也梵住從初禪至非想因即四無量心也聖住三乘人因即三三昧也佛住首標嚴百八三昧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也。
【鈔】今四住文乃是盡取論釋住義是知四中皆明因果而所住法正在於因所謂如來以攝物故示現施戒及十善心此即佛以欲天之法住王舍城為物示現四無量心示三三昧即梵法聖法住王城等此皆如來隨他意住若隨自意即以楞嚴至不共等住王城也故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此佛住處名常寂光釋迦遮那既是異名王城寂光畢竟無二故云此佛住處名常寂光今之所住是何境界又應了知若以人法分於能所施戒至于首楞嚴等皆所住法佛為能住若以王城為所住處上之人法皆名能住又據經文但云佛住論應唯就首楞嚴釋而明前三者荊谿二解一從通以趣別從廣之狹也二將勝以攝劣佛住王城必攝欲色及以三乘佛住既勝則無法不住非不住惡為引物故且從善說而於善中就世間善略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於出世中略指小大攝一切法故言聖佛他人不明能住心法唯云身住王舍城等則抑極聖同凡夫住況復凡聖各各有於能住之法且如比丘修戒定慧乃以天梵及以聖住住於房舍若破戒者則以地獄住於房舍其有能修一心三觀則所住處即空假中豈非楞嚴為能住法初心尚爾如何果佛唯論身住。
○二王舍下釋處二初各釋城山二初釋城二初翻梵名。
【疏】王舍城者天竺云羅閱祇伽羅。
【鈔】亦名摩竭提此云不害言此國法不行刑戮其有犯死罪者送置寒林。
○二釋論下解釋三初約諸王治化釋。
【疏】釋論解摩伽陀國王有夫人生子一頭兩面四臂人謂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剎女鬼名闍羅還合其身以乳養之後大成人力能并國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以大力勢治閻浮提閻浮提人因此名王舍城也。
【鈔】二又先下約移居免火釋。
【疏】又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國人疲役集諸智人宜應易處即求覓地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王於中住故名王舍。
【鈔】三又下約畏罪得處釋。
【疏】又古昔國王名婆藪厭世學仙妄云天祀中應殺生噉肉身陷地獄其子廣車次復為王自念我父生入地獄今欲出家復畏地獄欲治天下復恐有罪當何處身作是念時空中語言汝行若見難值希有處當作舍住王出畋獵見一鹿走疾如風王便逐之至此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細輭好華徧地茂林華果溫泉浴池皆悉清淨天雨天香奏天伎樂乾闥婆等適見王來各自還去見此靈奇於中起舍故名王舍城也。
【鈔】二耆闍下釋山二初翻名。
【疏】耆闍崛山者翻名靈鷲。
【鈔】二諸聖下解釋三初約聖靈依就釋。
【疏】諸聖仙靈依之而住。
【鈔】二又名下約山形似鷲釋。
【疏】又名鷲頭峯形似鷲。
【鈔】三又山下約鷲鳥棲隱釋。
【疏】又山南有尸陀林諸鷲食屍竟棲其山。
【鈔】二然法下總示法應。
【疏】然法身無像實不假地所居為欲利益故隨化身明化主住處耳。
【鈔】不言報者報能冥法復能垂應既言法應報在其中三身融玅言且暫分體常相即。
○六與大下列同聞二初標科辯次。
【疏】與大比丘眾下列同聞眾也先聲聞次菩薩顯示教中二乘外相為勝菩薩心雖是勝外相無定是故後說也。
【鈔】二聲聞下依次解釋二初聲聞眾二初分科示略。
【疏】聲聞先標位次列數何不歎德非是無德譯經人略。
與大比丘眾。
【鈔】二與若下隨文解釋二初標位四初釋與。
【疏】與者共義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道一見一解脫等皆一故名共也今經與阿難諸大眾同聞故云與也。
【鈔】與即共義以七一釋七種一故方成共義若據時判已屬生蘇且從本說七在三藏同感佛時同鹿苑處同別脫戒同一切智心同無漏正見同三十七道同有餘脫昔同七者今日同聞然此觀門佛將阿難及以目連入韋提希後宮宣說大眾未聞至迴靈山阿難具述方得同聞。
○二大義下釋大。
【疏】大義有三謂大多勝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徧解內外經書名曰多出九十五種上號為勝此等皆是無學小乘中極故云大也。
【鈔】華言大者梵曰摩訶乃含三義謂大多勝故須就本三義釋之大人所歸德量大故梵王師陳如帝釋師迦葉等通內外典識解多故出九十五知見勝故皆無疑解脫故小中極雖標一大義必具三。
○三釋比丘二初標列六義。
【疏】比丘者因果六義因名乞士怖魔破惡果號應供殺賊無生。
【鈔】因三果三一一主對。
○一釋論下隨要釋三因三若成果三自剋復欲行者効彼修因故釋因三三中初乞士。
【疏】釋論淨目問舍利弗乞士者有四種食合藥種植田園名下口食仰觀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語名方口食呪術卜算名維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淨乞士也。
【鈔】今舉身子答彼淨目乞士之義須離上下方維之食常行乞食清淨活命故名乞士至果乃成應供德也。
○二怖魔。
【疏】怖魔者若發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飛行空中展轉乃至六天魔王聞之怖畏失人眾也。
【鈔】魔主生死在家受欲增長生死出家離染趣向無生是故魔王聞之生怖染欲破戒魔還快樂勤修三學果證無生。
○三破惡。
【疏】破惡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悉皆破斷故名破惡。
【鈔】見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惡名賊修觀推窮名為破惡證智斷盡名為殺賊。
○四眾者下釋眾三初釋通名。
【疏】眾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無量一處羯磨作法行籌布薩事理二和無有違諍名和合眾也。
【鈔】二一有下釋別相。
【疏】一有羞僧持戒無違二無羞僧不持戒不別好惡三無知僧雖不破戒不別輕重二人共諍不能判決默然無言四真實僧謂學無學人。
【鈔】三今此下明去取。
【疏】今此二僧得共羯磨同聞證信唯取無學人也。
【鈔】羯磨通凡故取有羞今此二僧者即有羞真實也論云是中二種僧可共百一羯磨同聞證信尚簡學人前三絕分也。
千二百五十人俱。
【鈔】二千二下列數二初標人合數二初合一千。
【疏】千二百五十人者列數也三迦葉兄弟有千弟子優樓此云木瓜林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昔共起剎今連枝也。
【鈔】二舍利下合二百五十。
【疏】舍利弗名翻言珠子亦云身子姓拘栗陀目犍連姓也翻讚頌亦萊茯根或云胡豆二人共有二百五十人。
【鈔】二迦葉下常隨所以。
【疏】迦葉舍利弗等先並事火翻邪入正艱苦累載都無所獲一遇見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隨侍佛為同聞眾。
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鈔】二菩薩眾二初料四文。
【疏】菩薩位中有四第一明位第二列數三萬二千人第三標名文殊第四結為上首。
【鈔】二天竺下釋二義二初釋位。
【疏】天竺云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云大道心成眾生。
【鈔】二文殊下翻名。
【疏】文殊此云玅德以法化人名法王子也。
【鈔】二發起序二初對辯不同二初泛舉差別。
【疏】二發起序者諸經不同或放光動地微笑入禪自唱位號勸人令問。
【鈔】放光如法華經放眉間光照東方萬八千土也動地如大品世尊以神通力大千國土六種震動微笑如報恩經爾時如來熙怡微笑也入禪如金光明經是時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也自唱位號如梵網經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臺也勸人令問如涅槃經普告眾生大覺世尊將入涅槃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也然諸經發起事或兼有之今且各舉一端以明發起之相。
○二今經下正顯今經二初正顯。
【疏】今經正以殺父以為發起。
【鈔】二何故下釋疑。
【疏】何故舉此逆事為發起耶為彰此界極惡令人厭棄親所生子猶尚危害即欲令人同欣淨土下韋提希願為我說無憂惱處不樂閻浮濁惡之世。
【鈔】二就中下總科略釋二初分科。
【疏】就中為二初爾時下正明殺父次問守門人下明欲害母。
【鈔】二問頻下釋三初問答釋疑二初問。
【疏】問頻婆何故遣人說法韋提何故如來自往。
【鈔】頻婆韋提皆請弟子赴頻婆請何故唯遣目連樓那至赴韋提何故如來躬親而往。
○二答。
【疏】答父願聞法遣入傳授為化義足母求生淨土非佛不開故須自往。
【鈔】頻婆國父願聞戒法可遣人授韋提國母機在玅觀須佛親開父母之稱從闍王得。
○二頻婆下預翻名字。
【疏】頻婆娑羅此云摸實亦曰影堅韋提希此云思惟阿闍世此云未生怨或婆羅留支此云折指內人將護名為善見也。
【鈔】三初段下隨科解經初正明殺父二初分科。
【疏】初段為四一頻婆為子幽禁二國太夫人密奉王食以濟王命三漱口畢下聖為說法以潤王心四如是時間下明因食兼由聞法多日不死。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羣臣一不得往。
【鈔】二初爾下隨釋四初為子幽禁二初隨釋經文二初師資現事二初釋時處標人。
【疏】初爾時王舍太子阿闍世者當佛在王舍城時未生怨者未生之日相師占之此兒生已定當害父。
【鈔】經云爾時即當佛在城不遠耆闍山時也前譯阿闍世為未生冤今方釋義處胎之日有冤害相占者預記因以為名。
○二隨順下明順友造逆五初釋惡友名族。
【疏】隨順調達惡友教者調達此云天熱亦云天授是斛飯王子是佛堂弟阿難親兄阿難此翻歡喜亦云無染或云欣樂調達有三十相出家誦六萬法聚滿十二韋陀。
【鈔】二為利下釋惡友謀術二初從人學術。
【疏】為利養故往詣佛所求學神通佛不為說令觀無常自可得道復至舍利弗目連乃至五百弟子所皆不為說取通之法阿難親弟未得他心授與通法調達入山學得五通。
【鈔】阿難親弟知取通法自未得通不知其心故授與之。
○二心念下誘人同謀。
【疏】心念誰作檀越闍世太子有大王相或自變身作象馬寶於王子前抱持歍嗽復至天上取天華天食。
【鈔】作象馬寶以輪王事誑惑闍世作抱持等欲其生愛也。
○三語王下明惡友言教。
【疏】語王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豈不快耶。
【鈔】正教造逆我殺牟尼以作新佛汝殺頻婆以作新王新王新佛共化世間不亦快哉。
○四隨順下明太子造逆。
【疏】隨順惡友收執父王。
【鈔】闍世受教乃行殺逆。
○五調達下明惡友造逆。
【疏】調達破僧舍利目連教化還合推山厭佛密迹金剛以杵擬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華色比丘尼呵之拳打眼出作三逆罪生入地獄。
【鈔】調達自造三逆成就復教闍世殺父成就害母加行自行教他五逆罪故生陷泥黎。
○二頻婆下父子前因。
【疏】頻婆往日毗富羅山遊行獵鹿空無所獲遇值一仙正坐使人驅逐令去遂勅殺之臨終惡念願我來生還如今日心口害汝。
【鈔】被殺仙人生惡念故即來為子胎中已有害父之怨。
○二如此下總結權化。
【疏】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權現化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眾生根性不同入道有異一逆一順弘道益物示行無間而無惱恚闍王現逆為息惡人令不起逆。
【鈔】調達闍世頻婆韋提皆是大權現逆現順利益眾生。
○二夫人奉食。
【疏】二明夫人奉食。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蒲蔔漿密以上王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
【疏】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合掌遙禮請受八戒澡浴清淨。
△三二聖為說法。
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鈔】三聖為說法二初釋目連授戒二初釋疾至。
【疏】目連是佛右面弟子昔為辟支佛剃頭作袈裟願得神通。
【鈔】以其宿世事辟支佛今得神通疾至王所。
○二授八下釋戒相。
【疏】授八戒者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香不觀聽伎樂不上高牀此八是戒不過中食是齋毗曇不著香衣不上高牀同是莊嚴處合為一也。
【鈔】初開香衣及上高牀以為八戒齋在八外次合香衣高牀為七不過中食為第八則齋在八內法無增減數有開合皆名為八戒齋也。
○二富樓下釋樓那說法。
【疏】富樓那此云滿願子亦滿慈子從父母得名說法第一巧開人心故偏遣之。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鈔】四頻婆下法食延壽。
【疏】四頻婆因食聞法遂得多日不死也。
【鈔】二次害下明欲害母二初分科。
【疏】次害母中為四一為子幽閉二因禁請佛三佛與弟子因請往赴四見佛傷歎請法初中又三一欲害母二二臣諫不聽害三勅內官幽閉。
【鈔】二初闍下隨釋四初為子幽閉三初欲害母三初王問在不。
【疏】初闍世問守門者王今在不。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鈔】二守門下以事實答。
【疏】二守門者以事實答。
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疏】三王聞瞋怒。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呪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劒欲害其母。
【鈔】三王聞瞋怒二初消經文。
【疏】名父為賊母為賊伴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鈔】二應殺下釋妨難。
【疏】應殺守門人而欲害母者守門有辭王先有勅制諸羣臣不言婦女沙門從空飛入非我能禁王雖貪國殺父猶不違法。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已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汙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劒却行而退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劒止不害母。
【鈔】二劫初下二臣諫三初釋勸辭。
【疏】劫初已來一萬八千未聞無道害母害母眼見何得言聞謂不忍聞世人傳說不宜住此欲奔他國故云不住有國已來雖有刑罪不加女人況所生母故不住也。
【鈔】二以手下釋勸相。
【疏】以手按劒却行而退者按劒現威以息王忿也。
【鈔】三驚怖下明從勸。
【疏】驚怖惶懼者畏懼也耆婆此云固活生時一手把藥囊一手把針筒昔誓為醫能治他病從德立號菴羅女子也是國賢臣賢臣去必國亡也汝不為我者耆婆重諫慎莫害母懺悔求救前?也即便捨劒止不害母。
勅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鈔】三勅語下勅幽閉。
【疏】勅語內官幽閉深宮。
【鈔】二韋提下因禁請佛二初分科。
【疏】韋提希被幽閉下第二請佛謂請如來令遣弟子與己相見文為二初明請人次明請法。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恒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
【鈔】二韋提下隨釋二初請人。
【疏】韋提何故請見目連及以阿難目連是門師阿難佛侍者先恒教誡故偏求見居在深宮不敢偏求內厭惡界願生淨土欲令二人傳意請佛。
【鈔】一是門師一是佛侍先常教誡故偏請二人既在深宮故請二人不敢偏一欲傳我意請佛宣說生淨土因請人之意也。
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鈔】二悲泣下請式科云請法即法式也。
【疏】悲泣雨淚望佛哀憐遙向佛禮前已禮竟今復重禮表已殷勤。
【鈔】三世尊下因請往赴二初分科。
【疏】世尊在耆闍下如來現宮不異勝鬘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也文為五一神通二色身三坐座四眷屬五雨華。
【鈔】勝鬘等者勝鬘夫人也即舍衛國波斯匿王女末利夫人所生為踰闍國妃其後父母遣書云佛出我國神通自在普益眾生勝鬘執書對使說偈云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愍我等速來至此處即說此偈時佛於空中現復說偈讚云如來玅色身世間無與等等今韋提哀請佛即降赴其事相類故云不異。
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勅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鈔】二知韋下隨釋五初神通二初消文。
【疏】知韋提希心念者是知他心從崛山沒王宮出顯神通也。
【鈔】如來之心寂而常照無數河沙世界眾生若干種心悉知悉見非同小聖作意方知他心及以身如意通皆無記通也。
○二問前下釋妨二初出妨。
【疏】問前頻婆請弟子意在如來今夫人亦請弟子意在佛何故前請遣弟子今請自往耶。
【鈔】此難重出問不異前答不同彼。
【疏】解有二義一闍王與調達殺父如來若躬赴恐世王起怨嫌心為護彼故不得自往二者佛法寄在國王頻婆定死闍世當為國主如來若往者王得國主佛法不行故不得往夫人無此諸事如來自往。
【鈔】言二解者一滅即今嫌佛之惡二生以後行法之善何以故若佛入彼頻婆之室即令世王謂佛朋父還謀國政怨嫌既重後不行法故不躬往母無斯事故佛親赴。
○二時韋下色身。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
【鈔】三坐百下坐座。
坐百寶蓮華。
【鈔】四目連下眷屬。
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虗空中。
【鈔】五普雨下雨華。
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鈔】四傷歎請法二初分科。
【疏】傷歎請法中有二意韋提見佛下正明請其生處今向世尊下明請往生之因初明供養問往生因次問生處也。
【鈔】今向世尊下明請往生之因者即二意中第二請示往生淨土之因經云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處文也初明供養問往生因者即第一意問往昔生中何罪為因生此闍世惡逆之子應知此二語同意別。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鈔】分二初我有下供養問往生因。
【疏】我有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而為眷屬此經不答餘經說之昔於錠光佛時釋迦為摩納就珍寶仙人學學習既成念欲報恩自惟貧乏于時耶若達欲嫁女時有須摩提求為女壻聰明有智而形貌醜摩納遇見論義須摩提屈在言下耶若達歡喜大賜珍寶以女妻之摩提生忿發誓未來世世常惱為此因緣常觸惱也。
【鈔】經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即三業供養絕瓔投地是身號泣是口以二顯意闍世之因已略如前疏今但出調達之緣。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鈔】二濁惡下正問生處。
【疏】濁惡者濁五濁也一見二煩惱三眾生四命五劫惡者十惡也殺盜婬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邪見也三途地獄名泥犂譯云不可樂畜生云旁行從主畜養為人驅使食噉餓鬼飢虗怯畏三千剎土同有此惡故曰盈滿多不善聚惡道因也無人不起故名曰多人常現行殺盜婬等違理枉物為不善積集稱聚也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鈔】二今向下請往生因。
【疏】今向世尊五體投地兩肘兩膝頭頂是為五體也懺摩梵言悔過漢語彼此並舉故云懺悔將果驗因知過去有罪恐償未盡當來更受故須懺悔唯願佛日啟告所求佛能破壞眾生癡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序文竟。
【鈔】第二正說分二初泛科懸解二初科三段。
【疏】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第二正說文為三初明淨業次辯玅觀三利益。
【鈔】二如來下解初文。
【疏】如來眉間有白毫相猶如珂雪長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圍五寸其毫中空右旋宛轉如琉璃筒從此發光照無量國還住佛頂變為金臺廣現諸國令韋提希樂生安養。
【鈔】二初放下重科廣釋二初總別分科。
【疏】初放光酬前請於生處次世尊微笑下酬前淨業近答思惟正受三種淨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說名正受就初有二第一答其生處唯願下明見淨土更請淨國之因初放光普示諸土次或有下示土差別韋提下示生處。
【鈔】酬前生處者前韋提請云唯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佛今放光照其淨土令彼見之以酬前請酬前淨業者前請云唯願教我觀於清淨業處今示三種淨業十六玅觀即教彼觀淨業處也近答等者以韋提希於酬生處中因光見土乃再請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此在正宗故云近答若酬序中所請即是遠答。
○二隨科解釋二初酬二問二初酬前生處二初答其生處三初爾時下放光普示。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徧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玅國土皆於中現。
【鈔】二或有下示土差別。
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琍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鈔】三時韋下的示生處。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鈔】二思惟下見土更請因。
【疏】思惟是願願思是業正問其因正受者非邪曰正領納名受即第二問觀行。
【鈔】此請淨土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願樂有願之思乃成業因唯願世尊教我修於淨土願思令成業因此請事善助道之業也次教我正受離邪倒想領納所緣名為正受此請世尊教我修行淨土觀法即正觀也。
○二微笑下酬前淨業二初總別分科。
【疏】微笑中有二初明三種淨業答思惟汝是凡夫下次明十六玅觀答正受初業共凡夫次共二乘後是大乘不共之法初淨業中有三第一明三種淨業告阿難下第二歎其所問玅契佛心從阿難汝當受持下第三略付阿難令持獲利也就初復三初明光照頻婆獲道次世尊告韋提汝今知不下舉果勸修因三欲生彼國者下明往生之因也。
【鈔】初業共凡夫等者今三種福是圓助道與正觀合皆如來行故云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但以三種有通有局初孝養等通於大小及以博地故云初業共凡夫次歸戒等唯通大小凡夫無分故云次共二乘若菩提心等專在大乘不通凡小故云不共之法。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鈔】二何以下隨科解釋二初三種淨業答思惟三初正明淨業三初光照頻婆得道二初釋微笑二初問。
【疏】何以不直答其土因而復放光微笑耶。
【鈔】二答二初解有下答放光。
【疏】解有二初為欲增道次欲使王與夫人因光相見王既覩光增道知國非實視死如眠夫人見王無憂觀法成果也。
【鈔】觀法得果者無生法忍是圓三觀習果故也。
○二微笑下答微笑。
【疏】微笑如釋種被誅如來光色益顯正以如來善達因緣業報無差對至叵避王雖應死而獲前跡夫人幽縶即是現淨土之緣有此多緣所以致笑也。
【鈔】惡業之報害命縶身而為獲果及淨土緣如來心了善惡因果交互萬差欲表內心是故微笑。
○二阿那下釋阿那含。
【疏】阿那含者第三不還果也。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常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鈔】二去此下舉果勸修因二初問。
【疏】去此不遠者安樂國土去此十萬億佛剎一一剎恒沙世界何言不遠。
【鈔】大本小本俱云極樂去此十萬億剎剎即大千故云河沙何言不遠。
○二解云下答有二意。
【疏】解云以佛力故欲見即見又光中現土顯於佛頂一念能緣言不遠也。
【鈔】初以佛力故令修觀者欲見即見故此文云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故知佛力加欲見者令觀成見後文云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故般舟見佛而論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次意即是光中現土即目覩見也其二種見皆由感應雖遠而近然若心性不具塵剎則佛無應現之理生無感見之功故此經談是心是佛觀迷此意則非玅宗。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鈔】三第一下正示往生因二初正示三初共凡夫業。
【疏】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敬上接下慈心行也修十善業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
【鈔】此經正被頓修之機雖修佛行父母師長豈不孝事輪王十戒豈不止行但能修之心一一稱性何妨所修慈孝之善共於凡夫。
○二第二下共二乘業。
【疏】第二三歸者佛法僧也在家戒亦即是十戒具足眾戒者道俗備受微細不犯威儀者三千悉皆不缺也。
【鈔】圓頓行者豈違小乘出家之式三歸眾戒威儀等事但受持之心合於一體依於畢竟而所行之法共於二乘。
○三第三下大乘不共業。
【疏】第三發菩提心是願起意趣向名為發心菩提是道佛果圓通說為菩提讀誦大乘明修解也行能運通說之為乘餘二不及是言大也。
【鈔】依無作境起無緣誓名發菩提心實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理一信此因果方名為深讀誦大乘修三智解運圓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為勸進此三種業得前前者不得後後得後後者必得前前故今行人能修前二前二不能修於大乘故云餘二不及是言大乘。
○二佛告下結歎。
【疏】佛告韋提此三種業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歎辭也。
【鈔】既是佛業驗是圓修故大經中復有一行名如來行雖云一行而具五行今亦如是雖是佛業而具三種。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鈔】二諦聽下歎其所問。
【疏】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諦聽令生聞慧善思思慧念之修慧煩惱賊者此能損慧命傷法身故名為賊也。
【鈔】諦聽等者諸經誡聽皆有此語莫不令人生於三慧而須按教明慧偏圓能聽所聽能思所思能念所念若作生滅解者即三藏三慧無生解者通教三慧無量無作別圓可知今令韋提等生圓三慧若不爾者安能此座即證法忍。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玅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鈔】三即得下略付阿難。
【疏】即得無生忍是初住初地仁王經說五忍一伏二信三順四無生五寂滅。
【鈔】經如執明鏡等者觀法如鏡修之如執觀成土現如見面像是知外有三種淨業內備十六玅觀乃得見也此雖略付淨業意說玅觀初住初地者圓住別地俱破無明是無生忍位玅玄一實位云若入初住正破無明是明圓教無生忍位今意在圓引仁王五種忍位者用顯無生居三忍上若依別教十信伏忍十住信忍十行去順忍十地無生忍玅覺寂滅忍若約圓位五品伏忍六根清淨信順二忍初住至等覺名無生忍玅覺名寂滅忍然別初地即圓初住故引仁王以證今位行者應知如來將說十六觀法預彰所說是圓玅觀故云一切眾生觀於極樂觀成即得無生法忍是故韋提聞說十六隨語觀成說說即證此之玅位經示此觀是取初住徑捷之門故不可云想事而已。
○二初明下明十六玅觀答正受二初分科。
【疏】初明韋提見土之由次一問答明為未來眾生請見土之方法。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鈔】二汝是下隨釋二初明韋提見土之由。
【疏】汝是凡夫彰其分齊不能遠觀韋提實大菩薩此會即得無生忍示同在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照見彼國土有異方便令汝得見異方便者即十六觀非直觀名方便以佛力故見彼國者亦是方便也。
【鈔】經未得天眼等者問阿那律天眼最勝但見大千豈有得天眼者越十萬億土見安養乎答此語未得分真菩薩天眼非二乘也故大經二十二云菩薩所得清淨天眼異於聲聞緣覺所得以是異故一時徧見十方世界現在諸佛大論亦同此說韋提實大菩薩者此顯韋提本住法身為欲發起淨土觀法故示同凡此會即得無生忍者即者方將也此會聞觀將證法忍非謂前文說無生忍是韋提證前文乃是通說未來眾生修十六觀能得無生人見示同凡夫之言便謂前文是韋提證須知即得非已得也既云實大菩薩乃是久證無生如來據迹言是凡夫心想羸劣劣想凡夫修之得忍顯茲玅觀能革下凡頓成圓聖異方便者十六觀法奇異方便也故起信論云修多羅說有勝方便繫念極樂令生彼國非直觀名方便者謂彼依正有二方便能令此土凡夫得見一者修觀正受方便令心眼見二佛神力示現方便能令目擊既得見之由有其二種故云非直觀(去聲)名方便佛力令見亦是方便韋提乃得二種之見一者將有隨文作觀之見二者已蒙佛力示現見也故云韋提見土之由。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鈔】二韋提下為未來請見土之法二初請。
【疏】韋提白佛如我今者下為佛滅後眾生請也濁者五濁不善者十不善五苦者五道非樂故云五苦或是五惡五痛五燒五惡殺盛邪婬妄語飲酒如大經現遭厄難王法刑罰是五痛也五燒即當來墮三途苦毒名五燒云何當見阿彌陀極樂國土正為啟請。
【鈔】韋提先令示現方便而為請由是故經云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然復正請觀法方便乃以眾生而為請緣故經云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極樂世界五苦者疏有二釋初以五道非樂釋二以五罪招報釋初釋者地獄燒然苦餓鬼饑虗苦畜生屠割苦人間八種苦天上五衰苦次釋者聖意多含更明五惡招於二報名出大本無量壽經今云大經是也疏文先列三五之名次五惡下釋出三五殺至飲酒五惡因也如大經下釋五痛即華報也五燒下釋五燒即果報也然其二報並無五相各稱五者皆從五種惡因而立故彼五文後皆結云是為一大惡一痛一燒乃至總云五大惡五痛五燒故知二五皆從因立。
○二答二初列觀分科二初列觀。
【疏】答中有十六觀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觀一切樓地池等七華座觀八佛菩薩像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
【鈔】義例云夫三觀者義唯三種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等如觀陰等即其意也二約法相如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三託事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問今十六觀於三種中屬何義耶答既不撮乎法相入心成觀信非附法又非借彼事義立境立觀驗非託事明矣如來直談十六觀行修證之門正當從行也問義例三種皆是理觀今之十六歷依正事何預三種耶答託事附法二種三觀有事有理且置未論從行三觀以何義故不得歷事既言從行必四種行常坐一種縱直觀理餘三三昧豈不兼事如般舟三觀歷念佛事方等三觀歷持呪事法華三觀歷誦經事請觀音三觀歷數息事覺意三觀歷三性事此等歷事若非從行攝屬何耶般舟三昧初觀足下千輻輪相次第逆緣至肉髻相彼觀相時即用三觀彼是從行今那獨非況義例云唯於萬境觀一心豈今依正不唯一心經文具列十六境相大師但於首題示圓三觀令將此觀觀十六境正是萬境雖殊玅觀理等又今三觀并諸歷事三觀若非從行等者那云三觀義唯三種問今經但於像觀示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文皆無觀理之語則知佛外皆是事觀縱將此義例觀十五斯是行人用理觀意據經現文但是事觀答若自依經修觀入證何須四依解說經意製立觀法大師深得佛旨故於首題以玅三觀釋能觀觀以玅三身釋所觀佛而云觀雖十六言佛便周今依大師用三玅觀觀十六境豈是行人自用觀意應知四種三昧無不於事觀三諦理但般舟等依定散善事覺意縱任善惡等事是故偏得歷事之名若常坐等直於三道之事而觀三諦不兼修善及縱惡事故受理名今經觀法豈可異於四三昧耶故知十六正是從行歷事觀理也應知十六皆用三觀為想相之法三觀微故且觀落日及以清水三觀漸著乃觀地樹座像佛身下去諸境皆須三觀。
○二就十下分科。
【疏】就十六觀分文為三初六觀觀其依果次七觀觀其正報後三明三輩九品往生也。
【鈔】以十六觀三類分之六屬依報者日標送想之方氷表琉璃之地雖此土物意顯彼邦是故六觀皆彼依報七屬正報者座為三聖親依像類三聖真體是故七觀皆名正報三輩之人自此之彼修因託質事相不同是故此三自為一類。
○二第一下隨科解釋三初六觀觀依報六初日觀二初立意分科。
【疏】第一日觀示令繫心佛告下略明繫念總勸修觀云何下正明作日觀一切有目皆見日沒下舉所觀境當起想下正教觀察是為下結也。
【鈔】先作日觀意令繫心凡心暗散何能明見淨土玅境故令專想落日之形一事繫心想之不已其心則定心若靜細種種觀法皆可造修繫心之法須落日者欲令定想趣於西方是向彌陀所居處故。
○二隨解釋二初佛告下總勸修觀。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鈔】經韋提希汝及眾生者韋提希等是現在機一切眾生是未來機故知修觀不專佛世況復韋提是發起者正為今人請正受法是故我佛勸眾生修修法如何專繫一處所謂西方。
○二云何下正明日觀三初舉所觀境。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鈔】經文意者謂昔曾見者或現前見日欲沒相為所觀境蓋以此觀所被周徧唯除生下雙目俱盲既不識日故莫能想若曾有目即今盲者亦可修之況現有目見日分明修之越易即以所見落日為境想之令起觀中之日。
○二當起下正教觀察。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鈔】釋題觀字明玅三觀題目是總經文是別豈不以總而貫於別今想落日而能想之觀隨解而進三藏事定能想所想無非生滅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別知能想元是佛性於想能所次第觀中圓人玅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緣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緣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豈不即空假中圓人六根常所觸對尚須念念即空假中豈今修觀頓廢此三此猶總示若別論三觀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無礙以緣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當處顯現此之三觀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議以其圓人凡修功行皆悉如是若不爾者非是圓人修事觀也通人必以如幻之心修諸事定以驗圓人用即中心成其事觀既以玅心觀於落日此心堅住能於本性顯現日相不唯閉目能見開目亦皆明了若如此者則日觀成也。
○疏出二義二初教令下除疑。
【疏】教令正觀為除疑心大本所明以疑惑心修諸功德生彼國者落在邊地復受胎生故作此觀令除疑惑也。
【鈔】大本下卷云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法不見僧於彼國土而受胎生此人宿世無有智慧疑惑所致乃至生彼宮殿無有一念惡事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故作此觀令除疑惑者經云不了佛智則生疑惑疏云故作此觀令除疑惑即顯此觀能了佛智若其不用一心三觀觀落日者則迷佛智那名此觀能除疑惑日觀既爾餘觀例然故知大師依乎佛智立今觀法然十六觀屬頓教故原始要終皆用佛智若凡小善乃於臨終迴向佛智作眾惡者須依佛智求滅罪障此等亦名了於佛智不生疑惑既有乘種生彼速得見佛聞法預於海眾不生邊地及胎宮也。
○二障者下滅障即五逆重罪也。
【疏】障者大本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故須作觀五逆重罪除六十劫生死罪等下輩自論。
【鈔】彼經散善力弱故逆謗不生故彼經云若有眾生聞其名字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若依今經修正觀者下至日想即能滅除五逆重罪是知逆罪得生必由修觀下輩自論者下品下生觀云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言六十者恐六字誤問既用法界以為心境顯法界日令閉目開目常得見日即是觀行見法界理當中三品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屬下下品答理觀事定相即修者心雖不二事雜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觀忘情伏惑方發故別惑初伏名觀行位見法界理深伏乃名相似位見分斷方得真見法界今之行者觀日觀氷及觀琉璃雖用法界心境而觀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濃方得名字見法界日非觀行位作此判者蓋約鈍根於日等觀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也若利根者法界日顯便能圓伏及任運除二種麤惑豈非日觀歷九品耶問今用理解想日現前縱未斷惑事定已成據下經說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玅法雖不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託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淨土依正諸法標心具修十六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是故行相雖少不同品位無別。
○三是為下結。
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鈔】二水觀二初分科。
【疏】第二水觀初作水想者舉所觀境界從見水澄清下正起觀行是為水想下結觀也一作水想二變水成冰三變冰為瑠璃四觀瑠璃以成大地內外映徹。
【鈔】二隨釋三初舉所觀境。
次作水想。
【鈔】即以曾見大陂池水為所緣境。
○二見水下正明起觀既稟圓宗知能想心具七大性故以具水之心託彼即心之水觀於本性令水現前并及諸相皆於心性觀令顯現經文為四初作水想。
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
【鈔】玅心既運性水即生專想澄清令心不散。
○二既見下變水成冰。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
【鈔】性具之法轉變自由故可令水而作堅冰。
○三見冰下變冰為瑠璃。
見冰映徹作瑠璃想。
【鈔】水想若成瑠璃可識。
○四此想下觀瑠璃成地心藏具法有何邊涯無玅觀緣隱而不發今依佛語順性想之寶地光明種種奇相隨心出現此自六段初成地瑩徹。
此想成已見瑠璃地內外映徹。
【鈔】二下有下寶幢光明。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瑠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瑠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鈔】三瑠璃下地上莊嚴。
瑠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鈔】四一一下寶光樓閤。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虗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
【鈔】五於臺下華幢樂器。
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六八種下風樂演法。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疏】地下寶柱承擎地上諸相莊嚴以眾寶間錯其地一一寶出雜色光明光明成諸樓觀樓觀兩邊有華幢幢上多有樂器宣說玅音也八種清風者彼處實無時節若寄此八謂除上下餘四方四維故云八亦可用對八卦也。
【鈔】疏實無時節等者大本云彼無四時不寒不熱及無日月常有光明寄於此土四方四維有八種風故亦順此對有八風然彼八風不同此土令物生長及以衰落但鼓自然之樂演乎玅法之音耳三是為下結。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鈔】三地觀二初分科。
【疏】第三地觀文有四一漸想觀從若得三昧下第二實觀佛告下明利益作是觀下顯觀邪正。
【鈔】二隨釋四。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恒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麤見極樂國地。
【鈔】初漸想者轉於冰想用表瑠璃雖復觀地種種莊嚴未稱彼佛勝應所居良以三觀尚微猶兼假想故於彼地名為麤見。
○二若得下實觀。
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鈔】玅觀功著三昧有成見彼勝身所依之地莊嚴之相豈可具陳應了同居橫具三土其相非少如諸經說凡小善行迴向求生縱依大乘仍是散善故感安養淨相猶劣若今頓教心觀玅宗所見淨相永異他部如修玅觀於同居穢尚見尊特及實報土豈淨同居身土一槩故今地想玅三昧成見莊嚴事不可具說三佛告下明利益。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疏】前水是想不能滅罪地觀是實故能除斷也。
【鈔】疏云前水是想者蓋託此方水成冰事表彼寶地但是假想故名麤見今成三昧實見彼地則名實觀言假想不能滅罪斯是大師順經䇿進令其行者速成三昧非是假想全不滅罪何以知然日觀尚類下品下生滅罪之數豈麤見地全不除?四作此下顯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鈔】觀與經合則稱性見名為正觀見相乖經是發魔事故名邪觀下去皆然。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玅宗鈔會本卷第三
卍續藏第 22 冊 No. 0407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玅宗鈔會本卷第四
日東 沙門 實觀 分會
【鈔】四樹觀二初分科。
【疏】第四樹觀文三初明結前生後次觀寶樹下正明觀行是為下結正觀中有五一明樹體二明莊嚴相三明生法四有大光明下現佛國土五見樹莖葉下結觀也。
【鈔】二隨釋三初結前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鈔】二正明觀行問日觀水觀皆先立境地樹等觀何不云耶答別論水日有曾見相可指為境地樹已下非曾覩對將何為境若通論者皆得有境何者諸觀皆用教所示相憶持在心為所緣境仍了能觀本具此法託境想成令性具法發明心目是故心觀及所發相一一皆三故知通論皆得有境此文為五。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鈔】初觀寶下樹體者下之莊嚴及生法等皆是能依今一一樹八千由旬即所依體。
○二一一下莊嚴相。
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瑠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瓈色中出紅色光碼碯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緣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玅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金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玅華宮殿如梵王宮。
【鈔】瑠璃具云吠瑠璃耶此云不遠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此寶出彼故以名之頗黎正云窣坡致迦其狀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白者。
○三諸天下明生法生即眾生諸天童子也以生對諸莊嚴之事皆稱為法。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迦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玅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玅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缾。
【鈔】釋迦毗楞伽此云能勝摩尼正云末尼此翻離垢言此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又翻增長謂有此寶處必增其威德舊云翻為如意隨意此皆義譯也色中上者謂摩尼之光間雜眾寶色像殊玅最上無過也閻浮檀金閻浮具云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近閻浮捺陀樹其金出彼河中此則河因樹立稱金由河得名如帝釋缾者帝釋具云釋迦因陀羅此云能主言其能為天主言缾者釋論第十五云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滿十二歲求索富貴天愍此人自現其身而問之曰汝求何等答我求富貴欲令所願皆得天與一器名曰德缾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從此缾出其人得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今以玅華涌生諸果如彼天缾出種種物故以喻之。
○四有大下現佛國。
有大光明化成幢旛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
【鈔】非獨現一大千十方佛剎亦於中現樹觀若發轉觀佛土亦應不難。
○五觀見下結觀。
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鈔】雖因光蓋見十方土然從樹起故須結末而歸其本。
○三是為下結。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鈔】此乃結樹當第四觀。
○五池觀二初疏科。
【疏】第五池觀中有五一明池體二明池相三明隨心適意四明利益第五結觀。
【鈔】二釋經五初明池體。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
【鈔】體義同樹。
○二一一下明池相。
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輭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玅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鈔】支派金渠底沙蓮華皆是八池奇玅之相。
○三其摩下明隨心。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
【疏】摩尼者如意珠也。
【鈔】論其寶水稱適人情自然上樹然後流下故上生經明兜率宮有水游梁棟間與此同也。
○四其聲下明利益即水聲說法增人觀慧也。
其聲微玅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玅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鈔】苦空等是說小諸度相好是說大又讚念佛法僧則令人深觀三寶也說法既分大小驗此三寶亦讚別體同體之殊涅槃經中瑠璃光菩薩欲來此土先放光明非青現青文殊言此光明者即是智慧大師引此立有分別色若心若色唯是一色今水聲說法光明化鳥豈不彰於有分別色色能造心色具於心唯是一色耶須知萬法唯心尚兼權教他師皆說一切唯色俱在圓宗獨從吾祖以變義兼別具唯屬圓故。
○五是為下結觀。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疏】八功德者輕清冷輭美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清是色入不臭香入輕冷輭是觸入美是味入調適無患是法入。
【鈔】疏釋八德而對五入并前說法即聲入也雖成六入無非玅境故令行者速證無生。
○六總觀二初疏科。
【疏】第六總觀中有四眾寶國土下明總觀初寶樓二樹三地四池觀樓中初正觀樓次觀上及虗空中諸音樂聲結成觀想名為麤見從是為下二結從若見下第三利益作是觀下第四顯觀邪正。
【鈔】二經文四初明總觀二初觀寶樓二初眾寶下正明觀樓。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鈔】二其樓下二處樂聲即樓中天作及空裏自鳴此樂音中皆詮三寶微玅觀門。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妓樂又有樂器懸處虗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鈔】二此想下結成總觀。
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鈔】最初繫念且寄此土落日及冰以為方便次觀彼國地樹池樓應知此四得後後者必得前前故樓觀成四事都現是故至此得總觀名雖云總見若望後觀此猶約略故曰麤見。
○二是為下結。
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鈔】三若見下明利益。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鈔】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者華座中云除五萬億劫罪前地觀除八十億劫然其滅罪多少之數皆是佛智如量言之非是初心所能思議但可信奉而已。
○四作是下顯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鈔】二七觀觀正報二初分科。
【疏】第七明佛身中有四第一佛告下勅聽許說第二從說是語時下明佛現身相第三從時韋提下為未來請第四佛告下酬請廣明五種觀門。
【鈔】二隨釋四初勅聽許說。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鈔】二說是下佛現身相。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鈔】三時韋下為未來請。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鈔】四第一下酬請廣明二初別從酬請列五。
【疏】第一觀華座第二觀像第三觀佛身第四觀觀音第五觀勢至。
【鈔】韋提因覩三聖乃為未來請三聖觀如來酬請須示五門何者既欲觀佛佛必坐座故先觀座又真佛難觀要須想像使心流利是故答三陳茲五觀而獨標佛者以主包徒也。
○二初華下通就所觀釋七具論正報須依前科照於七境文七初第七華座觀二初疏科。
【疏】初華座中有五一明成座法用并辯其相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隨機利物三是為華想下結觀四阿難如此華下明由願力所成五若欲念彼佛下明觀未來有利益。
【鈔】二經文五初成座法用及辯相子科分二初佛告下明法用謂觀法之用也以由理具方有事用能想之心何法不具依聖言境就性而觀華座莊嚴不現而現。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鈔】二令其下辯相即法用所成華座眾相也文四初華色數量。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脉猶如天畫脉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
【鈔】二一一下葉間珠光。
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徧覆地上。
【鈔】三釋迦下華臺寶網。
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玅真珠綱以為校飾。
【鈔】甄叔迦者此云赤色西域有甄叔迦樹其華赤色形大如手此寶色似此華因以名焉。
○四於其下寶幢莊嚴。
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慢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玅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
【鈔】須彌山者此云玅高亦曰安明夜摩天者具云須夜摩此云善時以彼天光明無晝夜之別故曰善時應知能觀三觀轉深所發勝相漸大如前寶樹止高八千由旬今之華座臺上寶幢自如萬億須彌驗其座體極為高大故知玅境隨觀增明矣。
○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隨機利物。
一一金色徧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鈔】座觀若成十方佛事隨觀皆覩。
○三是為下結觀。
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鈔】四佛告下明由願力成。
佛告阿難如此玅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鈔】彼佛因中作菩薩比丘名為法藏於世自在王佛所發四十八願取此淨土攝諸眾生今願力成故令所依華座若此。
○五若欲下明未來利益。
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鈔】二第八佛菩薩像觀二初分科。
【疏】第八明像想中有三初汎明諸佛法身自在從心想生二是故應當下偏觀彼彌陀并示觀行三作是觀者下明修觀獲利也。
【鈔】二法界下隨釋三初汎明諸佛法身從心想生欲想佛身須知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依體立宗斯之謂矣須知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又復彌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是故汎明生諸佛身以為觀察彌陀觀體。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
【鈔】疏約三義釋此經文初釋初八句二初約感應道交釋二初明佛入生心。
【疏】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言入眾生心想中如似白日昇天影現百川。
【鈔】報佛法性身者滿足始覺名為報佛究顯本覺名法性身始本既冥能起應用然順能感應方現前今論三觀淨心念佛方名能感故云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此二道交是為入義復以白日升天喻始似本影現百川喻應入淨想。
○二即是下相隨物現。
【疏】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前明佛菩薩此顯能隨也。
【鈔】三十等者牒經是故汝等已下文也明佛下釋義由法報冥故應用自在有淨心感悉能示現前明佛菩薩者即指諸佛是法界身之文也而言菩薩者以法界身通分證故故兼菩薩意明前雖顯示法身入心未明隨觀現身之相今明觀佛相好佛以相好隨心觀現故云此顯能隨也。
○二又法下約解入相應釋。
【疏】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徧法界為體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者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言入心想中也。
【鈔】前明感應道交恐謂佛體異眾生體感召方入今祛此見故云佛身無所不徧既法界無外豈少異眾生若爾佛體本徧全是眾生色心依正何故經云入眾生心然雖全是而眾生迷背是故佛體成出離義今得觀解契合佛體是故佛體入觀解心故得名曰解入相應斯乃始觀解於本覺是故本覺入於始覺問解入相應釋之方的此義即足何須前約感應釋耶答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唯心觀立二釋相假是今觀門故感應釋闕之不可。
○二是心下釋中二句二初作是別明二初約能感能成釋作。
【疏】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亦因此三昧心終成作佛也。
【鈔】作有二義一淨心能感他方應佛故名是心作佛言佛本是無者法身玅絕無有色相迭相見故心淨故有者眾生淨心依於業識熏佛法身故見勝應玅色相也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故云亦因等也復名是心作佛初作他佛次作己佛。
○二是心是下約即應即果釋是。
【疏】是心是佛者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有異故言即是心外無佛亦無佛之因也。
【鈔】是亦二義一心即應佛故名是心是佛向聞等者佛體無相心感故有是則心佛及以有無條然永異經泯此見故言心是應佛心外無佛二心即果佛故名是心是佛即亦無佛之因一句也既心是果佛故無能成三昧之因也眾生心中已有如來結加趺坐豈待當來方成果佛初是應佛二是果佛此乃消釋經疏之文若論作是之義者即不思議三觀也何者以明心作佛故顯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顯非修德因緣成佛應知外道諸句三教四門所有思議不出因緣及自然性故佛頂經明乎七大皆如來藏循業發現一一結云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彼云世間該於九界今於一念玅觀作是能泯性過即是而作故全性成修則泯一切自然之性即作而是故全修即性則泯一切因緣之性若其然者何思不絕何議不忘既以作是絕乎思議復以作是顯於三觀以若破若立皆名為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名一空一切空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則於三諦俱非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既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三觀十六觀之總體一經之玅宗文出此中義徧初後是故行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不可不知故今略釋。
○二始學下作是共釋二初約始終釋。
【疏】始學名作終成即是佛。
【鈔】若論六即皆作皆是今辯修證作是須分始則名字觀行相似三位修而未證故且名作終則分證究竟任運真覺得名為是意存揀濫故有此釋。
○二若當下約當現釋。
【疏】若當現分別諸佛法身與己同體現觀佛時心中現者即是諸佛法身之體名心是佛望己當果由觀生彼名心作佛也。
【鈔】以現釋是以當釋作為令即心見佛法體以此現因而證當果故以心佛同體名心是佛觀生彼果名心作佛意在即心念佛及令慕果修因故有此釋。
○三正徧下後二句。
【疏】正徧知海從心想生者以心淨故諸佛即現故云生也亦因此觀佛三昧出生作佛。
【鈔】三智融玅名正徧知無量甚深故喻如海斯乃究竟圓明大覺與我心體無二無別今依頓教即三惑染修圓淨心能生諸佛正徧知海此約他佛釋心生也若依此心能成當果此約己佛釋心生也。
○二多陀下偏觀彌陀并示觀法二初令偏觀。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疏】多陀阿伽度或明十號無量名號等此中略舉三號即如來應供正徧知天竺三名相近阿羅訶翻應供阿羅漢翻無生阿盧漢翻殺賊。
【鈔】經是故應當者上已明示心感諸佛心即諸佛以是義故知可即心而觀彌陀心尚能作諸佛豈不感於彌陀心尚即是諸佛豈不即是彌陀應知彌陀與一切佛不多不少諸佛乃即一之多彌陀乃即多之一一心繫念諦觀彼佛者即一心三觀也但云諦觀那云三觀以所觀境列三號故顯於能觀知是三觀何者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阿羅訶此云應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徧知此之三號即召三德今就所觀義當三諦正徧知即般若真諦也應供即解脫俗諦也如來即法身中諦也以三德為三諦三一圓融不一不異此諦與觀名別體同絕思絕議此乃復見彌陀觀體當以此觀觀僧觀真疏釋三號其文可見問像觀文中示心作佛示心是佛復以三號顯於三諦玅觀既立可用此法觀下諸境其落日觀至華座觀佛既未示三觀之式何得行人預用茲觀答佛對當機示觀前後全由聖意非凡所知滅後之人欲修觀行所用法則須憑四依大師釋題能觀之觀既論三觀題目是總經文是別豈不以總而貫於別況云觀佛十六俱包今依天台修習教觀不憑智者更託何人如般舟三觀玅門普賢六根悔法皆於定內見聖方宣而大師教人預習精熟方入道場何不疑之那獨責此且稟斯宗者若聞若思不離三觀須於動靜用空假中立一切行若其然者今何不用空假中心想乎日氷及地樹等種種相耶如心想日以何力故日想現前般舟經云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心者不知心心有想則癡心無想則泥洹彼經初心以佛相為境故言心作佛等今之初心既先觀日豈不得云心作日心自見心等耶止觀以彼經此文示於中觀中觀若立三觀自成如此觀日方依此疏修日觀也況一切法皆是佛法何得依報非佛法耶。
○二想彼下示觀法子科分經為四初觀佛像二初正明像觀。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
【鈔】既是具足三號之像理合於像照空假中如見此方泥木之像尚須體達性若虗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觀中寶像豈可不然若於像觀不達三諦次觀真佛寧見三身。
○二見像下因像見土。
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虗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鈔】像觀既成心眼開發廣見依報地樹諸相應知樹等出過前樹無數倍也何者以今寶像必稱華座座像高勝樹合覆之皆由玅觀轉深故使所觀愈勝。
○二見此下觀二菩薩。
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鈔】三聖設化動靜必俱一主二臣非並非別表乎三法三一玅融真身既然像合相似觀二足佛令玅觀成三。
○三此想下像放光二初明光照諸樹。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
【鈔】二一一下明樹皆三像。
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徧滿彼國。
【鈔】四此想下行者聞法二初明因定聞。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鷹鴛鴦皆說玅法入定出定恒聞玅法。
【鈔】二行者下明與經合。
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麤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疏】令與修多羅合者觀行之時令與教法相應故言合也又解與十二部經教合入定是修多羅出定之時心與定合故云與修多羅合也。
【鈔】此文疏有二釋初須定與教合二須散與定合初義者謂出定憶持定中聞法須與經中所說符契故云令與教法相應次意者謂心雖出定對彼五塵須息愛憎淨乎身口三業若爾雖不住定亦聞法音故云出定入定常聞玅法言與十二部經教合者以十二部總稱修多羅同名為經三藏分之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故名經為定與修多羅合是與定合經若不合名妄想者若定不合經若散不合定皆是發於魔事全非像觀禪定故名妄想若已合名麤想見極樂界者謂以經驗定無差出定與在定相似得名麤想見彼國界問見此玅事那名麤想答以像望真須分麤玅此想乃是佛觀方便豈可全同真佛觀耶。
○三作是下明修觀利益。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鈔】像想若成真觀可獲故於現身得念佛三昧。
○三第九佛身觀二初分科。
【疏】第九觀佛真法身中有五一明結上第二次當更觀下正觀佛身第三從作是觀下正明觀於佛心第四從作此觀者捨身他世下舉利勸修第五從作是觀者下顯觀邪正。
【鈔】真法身者前觀寶像則似佛身今對彼似故名為真然此色相是實報身應同居土亦名尊特亦名勝應而特名法身者為成行人圓玅觀也良以報應屬修法身是性若漸教說別起報應二修莊嚴法身一性若頓教詮報應二修全是性具法身一性舉體起修故得全性成修全修在性三身融玅指一即三問既言指一即三但名為應自攝二身何故疏文立法身稱答若言報應恐濫別修歸於別教今以報應名為法身即顯三身皆非修得故今家生身應身報身法身對藏通別圓行者應知圓宗大體非唯報應稱為法身亦乃業惑名為理毒三觀十乘名性德行慈悲與拔性德苦樂今之勝應稱為法身顯示玅宗其旨非淺須祛滯想方見旨歸。
○二隨釋五初明結上。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
【鈔】二正觀佛身既指報應名為法身即顯彌陀三身具足既為玅境但是法身行人心觀即空假中空假是二修中觀是一性修性冥玅三觀圓融既為能觀但是般若境觀相契見尊特身雖具三身但名解脫此則以三照三故發現三合此三三秪是一三三不定三同在一念一念無念三三宛然如此方名修心玅觀此觀能令四土皆淨若不爾者非是頓教所詮玅觀當以此觀觀彌陀身子科分經為三初總標略列。
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鈔】二正觀佛身相四初阿難下觀身色。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鈔】二佛身下觀身量。
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
【鈔】疏釋分二初略消經文。
【疏】觀身大小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毫相如五須彌山須彌山舉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廣亦爾彼佛毫相過此五倍。
【鈔】二眼如下商較分量二初以眼度身。
【疏】眼如四大海水準眼量以度身身量太長世人身長七尺者眼長一寸餘四大海水一海八萬四千由旬四海合三十三萬六千由旬身過其眼五十六億倍假令極多無出萬倍何緣佛身得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鈔】二定經斥譯。
【疏】準眼定身正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言恒河沙者譯人謬耳。
【鈔】三觀身光然觀色量及相好光明皆須用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而為觀法以心作佛故能觀所觀破立宛爾破則三惑三智皆蕩立則三諦三觀皆成非此破立則非淨心作佛義也以心是佛故忘能忘所非破非立作是一念遮照同時此則即觀無觀用無作行修念佛定此法乃是觀佛要術今若不用宣示奚為此術不施勝相不發觀光分四初身諸下毛孔光。
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鈔】二彼佛下觀圓光。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
【鈔】三於圓下光中化佛。
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鈔】四一一下化佛侍者。
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鈔】四觀相好二初無量下正示相好身。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
【鈔】總相別相總好別好總光別光此三總別皆云八萬四千者即障顯德故成此數佛居凡地具於八萬四千塵勞於此塵勞皆見實相理智既合故能示現相好光明故節節云八萬四千行人今觀知心即是能於塵勞皆即佛相。
○二一一下光明攝生。
一一光明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鈔】生佛體同雖土廣生多攝無一失觀佛心處還釋此文須攝之意。
○三明觀成能見二初其光下見一佛。
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鈔】二見此下見諸佛。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鈔】中觀見佛佛體圓融一即一切同尊特身故觀一佛能見諸佛。
○三正觀佛心。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鈔】疏三初眼見下因身見心。
【疏】眼見佛身即見佛心身由心起故見身即見心由見身心想轉明故得見佛心。
【鈔】疏有二釋初約如來由大悲心起勝應身故令行者觀身見心由見身下二約行者觀想明故得見佛心所以明者由觀佛身是故二意皆是由色而見於心以心無形由色表故以圓人所觀色心不二既見微玅色豈隔大悲心故勝鬘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既三種慈體是三諦今三觀明故三慈顯以用果法為觀行故故於位位見佛色心。
○二佛心下正示心體。
【疏】佛心者大慈悲心是。
【鈔】若匪無緣慈悲不大。
○三以無緣下引文廣釋三初牒經引論以明文意問經文但云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疏中何故兼明生法皆云無心答起三慈者由三觀智照三諦也照真即起法緣之慈照俗即起眾生緣慈照中即起無緣之慈此三諦慈淺不具深深必具淺故照真俗未必照中若能照中必具真俗故次第生法不即無緣今無緣慈合具生法豈但具二亦乃俱深故今生法皆云無心故涅槃云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如是之慈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所能思議當知三慈其體本一非三非一而三而一如是方名佛心慈也此自分三初眾生緣慈。
【疏】以無緣慈普攝眾生釋論云慈有三種一眾生緣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如涅槃經我實不往慈善根力能令眾生見如斯事。
【鈔】三無差別今盡現前心與眾生能所既絕無我心想緣他眾生而一切眾生與我同體十界因果不離一心而此一心是慈體故十界苦集四種道滅能於一時任運與拔故云無心攀緣自然現益如涅槃下梵行品文也然彼經如來凡說八事一伏醉象二降力士三化盧至四度女人五塗割瘡六摩調達七救羣賊八醫釋女一一皆結云慈善根力見如是事今文云我實不往者即引第五塗割瘡文文現一處意通諸緣言割瘡者經云波羅奈城有優婆夷名摩訶斯那達多夏九十日屈請眾僧奉施醫藥有一比丘身嬰重病良醫診之當須肉藥若不得者命將不全是優婆夷尋自取刀割其股肉切以為羮施病比丘服已病差女人患瘡苦惱發聲稱佛我在舍衛聞其音聲於是女人起大悲心是女尋見我持良藥塗其瘡上還復如本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往至波羅奈城持藥塗彼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是事今云我實不往者正引此緣不言女人而言眾生者通收十界眾生不以文害意也即俗諦慈也涅槃云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緣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眾生緣以緣十界同在一心故非次第生緣慈也。
○二法緣慈。
【疏】二法緣者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
【鈔】十界緣起是三諦法不離一心唯佛究盡境相既寂能觀亦忘是故得云無心觀法而畢竟空智照此三諦不受一塵此智自然照破眾生三諦惑著或為眾生說斯空慧皆令得離有相之苦證真實樂此即不思議真諦慈悲名為法緣故涅槃云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不見之言須忘十界是佛法緣也。
○三無緣慈。
【疏】三者無緣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辯佛心相也。
【鈔】以佛性中成究竟智有何別理為心所緣故云無心觀理境智既泯空有又忘無住無依絕思絕議此名安住第一義中心既無緣慈乃周徧入眾生性稱為內熏或為現身說第一義稱為外熏以此攝生名無緣慈。
○二念佛下却牒前經以對初慈即前正觀佛身光明攝生之文也。
【疏】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者若為佛慈悲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釋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眾生亦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
【鈔】雖與無緣慈體不別若約義辯為門不同是故此慈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終令離苦永得安樂此從感應生佛相關順於俗諦名生緣慈故舉魚母念子不失喻此慈相也。
○三今明下正以無緣會釋經意。
【疏】今明無緣慈者諸佛所被謂心不住有無不依三世知緣不實以眾生不知故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為無緣也。
【鈔】既與生緣為門有異須辯慈相不同前二故生法慈約次第論則兩二乘及偏菩薩有修證分若此無緣唯圓唯極今約極顯故云諸佛所被不住有無者正與生法辯不同相生緣玅有法緣玅空今是玅中故云無緣中必無緣故也不依三世者此之慈悲非四相故知緣不實者了苦樂事即性德故以眾生等者此慈所被令眾生發即境之智方乃名得實相智慧得此智者方終離苦得於永樂故與前慈門異益等若對法緣亦以實慧故一切空是故三慈益物不異疏不云者略也。
○四舉利勸修子科分三初正舉益勸。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鈔】得生極樂則見十方一切諸佛故云生諸佛前法身觀成已入相似是故至彼即證無生別圓地住也。
○疏釋分四初捨身下牒釋。
【疏】捨身他世生諸佛前以修念佛三昧故發見佛願生生常值。
【鈔】二如人下喻顯。
【疏】如人習巧從少至長所作遂玅。
【鈔】習巧如修觀從少至長喻觀有微著所作遂玅喻生彼土親見真法然且分喻是心作佛行者應以是佛與作佛義一念圓照方合今經由觀見佛。
○三以隨下結示。
【疏】以隨念佛三昧故得生無量壽佛國。
【鈔】四故般下引證。
【疏】故般舟經云眾生問佛何因緣得生此國彌陀佛答以修念佛三昧得生我國也。
【鈔】二的示觀法。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鈔】相有八萬都想難成故令但觀眉間毫相如五須彌此觀若成八萬皆現此為要門也。
○疏釋二初從一下牒經。
【疏】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者。
【鈔】二正示四初如觀下引他文示二種毫量。
【疏】如觀佛三昧經云釋迦如來眉間白毫者(云云)寶性論明佛毫相在兩真間闊三百六十萬里方圓亦然。
【鈔】此明釋迦勝劣兩相以例彌陀經明劣相論明勝相云云者即前疏云長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圍五寸。
○二故文下據此經明凡心難及。
【疏】故文云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鈔】即第七雜觀中經文也。
○三正可下正示初心從易現觀。
【疏】正可取如釋迦毫相大小現觀。
【鈔】斯是大師別示初心即觀佛相入門要術也若從落日水冰方便次入地樹座像等觀心得流利觀已宏深此之行人自可稱彼毫量而觀使八萬相自然而現故知令觀劣應毫相乃為未修前諸觀者及以雖修觀不成者故於佛身別指初心可觀之相為三昧門也行者須知所託之境有勝有劣若能觀觀皆須頓照即空假中以勝劣相皆心作故皆心是故。
○四尅示觀成稱彼而見二初若得下正示。
【疏】若得三昧觀心成就方可稱彼佛相而觀也。
【鈔】因用作是觀劣應毫觀漸深著得成真似念佛三昧乃能稱彼勝相而見。
○二智度下引證。
【疏】智度論云為增長諸菩薩念佛三昧故說般若波羅蜜經今說般若現奇特身相光明色像徧至十方以此為觀也。
【鈔】引此釋迦勝身說法增真似位念佛三昧類彼彌陀八萬相好須真似人方能觀見。
○三見無下就觀結成。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為徧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鈔】五作是下顯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鈔】然此佛觀義具釋題疏文既略學者多疑若不釋之造修無路故更寄問答明乎境觀問此經觀佛止論八萬四千相好若華嚴說相好之數有十華藏世界微塵二經所說優降天殊彼經正當尊特之相此經乃是安養生身凡夫小乘常所見相鈔中何故言是尊特答一家所判丈六尊特不定約相多少分之剋就真中感應而辯如通教明合身之義見但空者唯覩丈六見不空者乃覩尊特生身本被藏通之機尊特身應別圓之眾今經教相唯在圓頓釋能觀觀是玅三觀釋所觀境是妙三身疏解今文云觀佛法身約位乃當圓教七信正託法性無邊色像尊特觀心使其增長念佛三昧據何等義云是生身用圓頓觀顯藏通身未之可也問以坐華王具藏塵相而為尊特三十二相老比丘形而為生身其文炳著那云不以相好分耶答約相解釋四教佛身此乃從於增勝而說未是的分相起之本其本乃是權實二理空中二觀事業二識就此分之則生身尊特如指諸掌故金光疏云丈六身佛住真諦丈六尊特合身佛雙住真中尊特身佛雙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此依二理故有二佛眾生二識有二觀因故感二佛言二識者起信論云佛用有二種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復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文畢)此乃佛用依二識彰也應是生身報是尊特論意要在見從外來取色分齊與知轉識現離分齊相而分二身然須了知權理但空不具心色故使佛身齊業齊緣生已永滅故曰生身名應名化體是無常實理不空性具五陰隨機生滅性陰常然名法名報亦名尊特體是常住須知依事識者但見應身不能覩報以其麤淺不窮深故依業識者不但覩報亦能見應以知全體起二用故隨現大小彼彼無邊無非尊特皆酬實因悉可稱報故玅經文句云同居方便自體三土皆是玅色玅心果報之處故知菩薩業識見佛一切分齊皆無分齊豈比藏通佛耶方知智者師與馬鳴師精切甄分生身尊特其義罄矣問約相多少分於二身其義已顯何須理觀及就識分答華藏塵相及八萬相雖是尊特三十二相不局生身何者以由圓人知全法界作三十二及以八萬藏塵相好故三品相皆可稱海既一一相皆無邊底是故悉可名為尊特故止觀并輔行以法華三十二相觀無量壽八萬相華嚴十華藏塵相同是別圓道品修發法身現相對斥藏通相非奇特以驗三經所談相海皆是尊特然有通局三十二則通大見無邊小見分齊若藏塵八萬唯大非小若也不就理觀等分此義全失故金光明龍尊歎佛經文但列三十二相圓光一尋疏乃判云正歎尊特故知不定以相數多方為尊特秪就不空玅觀見耳問行人覩於劣應談圓佛相秪可即是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以尊特身現起方有不現則無豈見不空不待佛現便自能見尊特相耶答既以尊特對於生身分身非身常無常等今云劣應但即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則成壽量屬於尊特身相自屬生身如此分張進退皆失須知行者無有一見非如來力如來鑑機未始差惑有須現者即為現之如梵網華嚴及此經等相多身大也不須現者即以力加令於劣身不取分齊見三十二相即無有邊以知丈六是法界故應持不見其頂目連莫究其聲丈六身聲既因二聖窮不得際後之圓人豈不即劣見於無邊不必一一待現方見若不爾者用圓解為用業識為若但即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此說全乖頓足之義何者如釋籤解色無邊故般若無邊云五陰是理故即陰是實相般若故皆無邊以由理故令法無邊自受用身既證理極豈不即劣而無邊耶行者應知今之玅觀觀佛法身見八萬相不同金光但於劣身見無今齊分是彼佛全法界身應圓似觀現奇特身非是彼土常身常相若彼常身即般舟中三十二相也今及特現八萬四千相好光明經文自云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正類淨名如須彌山顯于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藥師中巍巍堂堂如星中月大論中色相無邊尊特之身此等經論所明尊特與今所現無少差殊彼色像無邊既稱尊特此云身量無邊那謂生身問所言龍尊歎尊特相非現起者是義不然以彼疏釋尊特身云巍巍堂堂若不現者何謂堂堂答華藏塵相華嚴經列九十七名與龍尊歎全不相應又無身相高大之說以驗非是特現之相秪由龍尊言中玅示即劣含勝難思之文大師見彼得意之處是故疏云巍巍堂堂得意處者即總歎云諸佛清淨微玅寂滅也清淨乃是四德中淨必不闕於常樂我也寂滅豈非涅槃之義既稱微玅是大滅度秘密藏也以總冠別故三十二相徧嚴三身生身則百福所成見無厭足尊特身則色無分齊劣即堂堂法性身則色性即智法門為相疏云此三不縱不橫若縱橫一異則不清淨非微玅寂滅豈非圓人了乎三身是秘密藏密藏乃是法界總體一攝一切事事相收應用無邊不離毫末相好至劣量等虗空故法華中龍女讚佛微玅淨法身具相三十二顯是劣應以法身具故相相尊特是故荊谿類同華嚴一一相好與虗空等又文句云一一相皆法界海又玅玄云垢衣內身實是長者釋籤云即是瓔珞長者瓔珞長者豈非尊特何待現耶又玅樂云若隱前三相從勝而說非謂太虗名為圓佛法華已前三佛離明隔偏小故來至此經從劣辯勝即三而一若也法華但即法身不具尊特正以太虗而為圓佛又不具尊特如何得名從劣辯勝即三而一問法華文句云地師說多寶是法身舉南嶽破云法身無來無出報身巍巍堂堂應身普現一切若即此謂是三佛者未盡其體秪是表示而已多寶表法佛釋尊表報佛分身表應佛記釋云無來者不合東來無出者不應踊出巍巍不應塔內應身不應唯此尚非應身豈具三身既云巍巍不應塔內信知報佛須現大身若其即劣便得名報塔內何妨何得破他答此破地師不知表示真將舍利便為法身故記破云尚非應身豈具三身又以世人不知法華開權之玅即劣顯勝秪執身大相多為報故就其見斥云巍巍不應塔內此用世人通解之義而破於彼不可據此便令法華相非尊特秪如記云尚非應身豈具三身亦非今家盡理之說如荊谿據論若知像性徧虗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泥木之像尚具三身豈全身舍利皆不具耶雖曲引文欲令非報然終不能令法華機非業識見佛也問請觀音疏云無量有二義若生身無量是有量之無量法身無量是無量之無量大論云法性身色像無邊尊特之身猶如虗空既云法性身此乃不滅方名尊特今第九觀觀於佛身第十即觀觀世音身觀音既是補處菩薩驗佛有滅豈非生身有量無量安以此身便為尊特答藏通補處彰佛有量別圓補處顯佛無量以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更無彼此迭相見故同一法身一智慧故菩薩機忘如來應息名補佛處實異藏通前佛定滅後佛定生為補處也故金光明四佛降室疏乃釋云若見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即是常身弟子眾一故若見四佛佛身不同即是應化弟子眾多故故知秪就同與不同常與無常分於二身藏通三乘故弟子多別圓純菩薩故弟子一豈論相好多少等耶既同一身復云常身豈竪分當現橫論彼此是知觀音補法身處愈彰尊特無量之無量矣且華嚴佛身委明八相既是尊特此論補處與彼何異云是生身是知今佛全法界身故滅即非滅觀音補處生即非生不滅不生常身義成尊特相顯問今所觀佛高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雖云高大秪是淨土常所見佛何以知然如法華中淨光莊嚴國玅音菩薩欲來娑婆彼佛誡云汝身四萬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汝往彼土於佛菩薩勿生劣想故知淨土常身高大安以常身便為尊特答於同居中淨光莊嚴土唯演頓如淨名中眾香之土以其所被純菩薩故所以但現高大之身佛知玅音所將之眾不知娑婆開權之玅於佛輙起定小之譏故寄玅音規未達者意令得悟即劣之勝秘玅之權既誡勿生下劣之想乃是令起尊特之心若謂不然安得皆獲普現三昧若安養土漸頓俱談聲聞菩薩共為僧故故使佛示生身法身二種之相三十二相通於生法大小共見若八萬相局在法身大乘賢聖方得見也是故眾經多說彌陀生身常相今當略出小彌陀經云彼土蓮華大如車輪大彌陀經說彌陀浴池廣四萬八千里以依驗正身未極大般舟經說阿彌陀佛三十二相此經中說慣習小者生彼即得見佛聞法便證小果更有丈六八尺之身此等豈非常身常相耶若今所觀八萬相好別圓真似方得見之故上品下生疏判已登習種性位生彼七日見佛眾相心不明了三七日後乃了了見及聞眾聲皆說玅法唯上品上生道種性位生彼即見眾相具足光明寶林皆說玅法即悟無生三賢菩薩依業識故知心現佛乃就尊特論乎明昧若慣習小者及諸凡夫依事識故不於尊特而論明昧良以此等雖因臨終迴向得生佛順本習故且用小令其證果既說無常苦空之法須以生身相好應之浴池之身三十二相正對此機故般舟經云在菩薩眾中說經又云在比丘僧中說經信三十二相通大小人當所覩見是故彼經觀法之初不託日冰便觀此相斯蓋凡心可想之境故也若八萬相是彼如來現奇特身增進深位念佛三昧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是故此經初令觀日疏釋齊於下品下生以驗想冰至假想地屬下三品當名字人次得三昧見彼實地合入觀行初二兩品次觀寶樹及以池樓至總觀成當三四品寶座觀成當第五品以座上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大比知座體其量難思非第五品三觀功成凡小事禪見莫能及此觀雖就經文未便許觀佛身乃令先想一大寶像稱座而坐及二菩薩皆想坐座況復悉用作是不二玅觀觀之使心流利方令觀佛學者應知日觀已來所修三觀共於事禪良以皆須想成相起故也事禪既勝三界思惑悉已被伏玅觀觀像見破即登第七信位得此位已方令觀佛真法之身八萬相顯乃得名為念佛三昧即感諸佛現前授記生彼便證無生法忍經文如此明圓深觀所顯之相誠謂奇特實匪生身凡夫小乘常所見相問釋題序云無量壽佛是所觀勝境豈非託彼依正色心修乎三觀顯三諦理今八萬相既是正報義當生身託此修觀觀成理顯乃見藏海塵數之相方名尊特豈分段生身便為尊特耶答前正釋題以玅三身解所觀境今至經文以八萬相為所觀境信八萬相與玅三身無二無別二處皆用不思議境而為所觀故八萬相觀之令顯顯名觀成無別所顯且行人念佛誰不託佛正報修觀但境隨解名生名法小機不解所觀佛身是法界用謂正習生故曰生身大機能解所觀之佛是法界用應既有本生即同法是故受於法身之稱故見佛相若多若小皆稱法身今經明示佛法界身入心想中故疏標云觀佛法身斯乃即三而一之法身也況今不是初心觀境乃圓七信所觀境耳豈於座像圓觀已成却託藏通生身修觀又觀生身顯藏塵相此乃通人被別圓接全非頓教始終圓觀秪如般舟三十二相即知心現故相相皆中據所觀勝境言是生身深不可也學者應知八萬相顯即三諦顯良以此相法身所具與彼三惑本不相應故一一相即真俗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議名真善玅色今之三昧顯本玅相故觀音觀云真實色身也問尊特既是他受用報須入別圓地住方見今八萬相似位能見驗非尊特合是色身答據何文義別圓似位唯見生身須知尊特地住已上分證論見地住之前相似論見斯乃如來以實報身應下二土故荊谿云勝兼兩處劣唯鹿園若其似位全不見者法華四信何故見於實報土耶有餘那見圓滿相海通教按位受接之人為見何相若非尊特合身不成今經明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與大論云色像無邊有何異耶彼云無邊既稱尊特此何獨非況疏專引彼論此文以證身量無邊之義驗今佛身的是尊特不須疑也問若是尊特合是常身何故法華疏中判觀無量壽佛經云實有量而言無量答此乃刊正鈔中錯引彼疏彼疏並云實有量而言無量如阿彌陀與金光疏及此疏同蓋以小大二彌陀經不專尊特被於頓機故彼佛現三十二相通被眾機大機雖見尊特常身其慣習小人洎諸凡夫雖因迴向得生彼土未宜尊特說常住理故以應化說無常法成其小果是故佛壽雖不可數終歸有量娑婆生彼多是此機以別圓似位人難及故三疏約此故判彌陀在有量中若觀無量壽佛經純被圓人明說佛身全法界起應既有本生即同法的類釋論法性尊特正當無量之無量也故釋籤云教分二身為機劣故暫現生身今機不劣豈對生身問大本中云生我國者身皆具足三十二相彼國人民既具此相佛身理合超勝於人故知常身有八萬相般舟經說三十二相蓋借釋迦為初心觀境耳答般舟經云菩薩用是念佛故當得生阿彌陀佛國當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比丘僧中說經經指彌陀有三十二相何文言借釋迦為境況止觀無文輔行不說豈得自言成於己見又彼人民三十二相故佛常相須八萬者其義不然以同居土佛應同人秪由淨土人皆有於三十二相故佛常身須現此相但於同中相相皆勝穢土佛身雖異凡鄙亦同上人故應此方所有相法故三十二同輪王相亦於同中而分明昧三十二相既同彼人驗是彼土常身常相是知八萬別為大機現尊特相更何所疑問一等尊特以何因緣相分三品答悉檀因緣故蓋一類機應以藏塵尊特之相得四益者故佛稱機而為現之應以八萬尊特之相應以三十二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皆稱機而為現之仍須了知此之相海別教則用別修緣了成就此相即修成之尊特故名報身圓教能了二修即性修德無功乃性具之尊特故名法身已在此觀開章中說須知華嚴華藏塵數之相雖多此以兼別故猶帶修成此論八萬既唯圓頓無非性具故三聖觀疏皆示云觀於法身行者當須以教定理就理明觀於觀顯相無得但以多數斥少使勝成劣實在精學然後勤修欲罷不能故茲辨拆。
○四第十觀音觀二初疏科略釋。
【疏】第十觀觀音中有三初結上次復應觀觀世音菩薩下正明觀菩薩身也第三作此觀者觀之邪正也觀菩薩法身中有三初觀身相冠中立化佛者帶果而行因也第二明與佛同異第三佛告阿難下還舉利勸修也。
【鈔】帶果行因者觀音三昧經云觀音昔已成佛號正法明今為菩薩修淨土行斯乃帶昔果德行今因行頂有化佛表帶果也。
○二依科列經三初結上。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
【鈔】二正觀菩薩身三初正觀身相子科十一初次復下身量。
次復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
【鈔】應云十八萬億今云八十者翻過佛身二十萬億故知誤也問如釋迦丈六人身八尺今佛身六十萬億菩薩十八菩薩之身何太卑耶答淨土勝應不可以穢土劣應例也亦如玅音身量但四萬二千由旬佛身六百八十萬由旬佛身之量去菩薩更多。
○二身紫下身色。
身紫金色。
【鈔】三頂有下肉髻。
頂有肉髻。
【鈔】四項有下項光。
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鈔】五舉身下身光。
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鈔】六頂有下天冠。
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疏】釋迦毗楞伽翻能聖。
【鈔】七觀世下面色。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
【鈔】八眉間下毫相。
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鈔】九臂如下臂相。
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玅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鈔】十手掌下手相。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輭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鈔】十一舉足下足相。
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鈔】二其餘下與佛同異。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鈔】肉髻是相無見頂是好此之相好表於極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
○三舉利勸修子科二初佛告下舉觀利勸二初約修觀明滅罪。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
【鈔】二如此下約稱名況獲福。
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鈔】二若有下示觀次第。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
【鈔】身相既多先觀何相故今示云先觀肉髻次觀天冠以此二種能別表示觀音德相何者肉髻降佛表現行因冠有化佛表昔成果別相若顯其餘通相則易可明行者觀於冠髻毫面身色光明一一須用心作心是而為能觀說在像前用在此處既云作佛是佛豈不能作觀音是觀音耶作髻作冠是髻是冠皆可為例不獨以佛例觀菩薩亦須例於普雜三輩豈唯以前例後亦令以後例前以今行人覽經始末方修觀故大師得意乃於釋題總示三觀若也不於十六處用則令大師虗說亦見行者謾修當遵佛言勿背祖法專用玅觀顯乎勝相以此玅觀為見佛本逈出餘因至彼土時速證無生。
○三作是下結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玅宗鈔會本卷第四
卍續藏第 22 冊 No. 0407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玅宗鈔會本卷第五
日東 沙門 實觀 分會
【鈔】五第十一勢至觀二初分科敘意二初分科。
【疏】第十一勢至中有三初明因光神力制二種名次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下明與觀音同異後除無量劫罪下勸修。
【鈔】二敘意二初略無下約當門明闕真觀。
【疏】略無觀法當不異上故不重明。
【鈔】觀佛真身乃立觀云正觀佛身等觀音中云正明觀菩薩身今勢至觀但云因光神力制二種名及云與觀音辯同異何不例上各立觀法故疏出意云略無觀法當不異上以大勢至與觀世音身量大小皆悉同等此令行者辯異之後用觀音觀觀勢至身何須別立。
○二所以下兼觀音明無像想。
【疏】所以觀佛先作像想後觀法身菩薩直明法身者但佛法身玅極不可一往而觀故先作像想流利後觀法身則易菩薩者觀佛既竟次二大士是眷屬莊嚴如王來即有營從有佛必有菩薩也。
【鈔】觀成見佛真法身後觀二侍者豈須更修像想方便耶。
○二依科列經三初因光神力制二名子科二初徧示諸光。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
【鈔】二但見下正立二名。
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玅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鈔】光照十方故立無邊光為名令三途人得佛十力故立大勢至為名也行者應知即舉身光名智慧光以是鄰極色心不二若不爾者焉得色相名為法身。
○二明與觀音同異子科三初此菩下正明同異。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玅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頂上肉髻如盋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鈔】二此菩下更示行坐。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玅法度苦眾生。
【鈔】觀音行坐豈不動地集佛等耶但於勢至觀中說耳若不然者何得云除頂上寶瓶餘與觀音等無有異。
○三作此下結成觀相。
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
【鈔】經云色相疏稱法身若非全色是心色由心造安令色相即名法身此乃三諦一境之法身發我三觀一心之般若相冥見相則三脫圓彰故云佛法界身入心想中疏云念佛三昧解入相應非此相應不發勝相。
○三除無下滅罪以勸修。
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鈔】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者以二菩薩唯有頂上化佛寶瓶二種有異餘相皆同同異分明名具足見。
○六第十二普往生觀二初疏科二初對雜辯異。
【疏】第十二普觀普雜何異而為二耶普觀作自身往想稱彼境界一一具觀雜觀明佛菩薩神力自在轉變非恒大小不定或隨物現故名為雜以此為別。
【鈔】二普中下就普分科。
【疏】普中有二初從見此事時當起自心下作自身往想次無量壽佛化身下佛及菩薩化身來現也。
【鈔】二經文二初明自身往想。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加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虗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鈔】上來諸觀先依次正先主次徒雖皆觀成未為普總又未想身生彼親見故今令想身終生彼一時普見非獨所觀境界頓足亦乃往生心想成就可類前文依報之觀初地樹池等別觀至樓觀成四事總見名為總觀然但能總依報四事今想生彼普見普聞依正諸相故名普觀問上品上生乘金剛臺上品中生乘紫金臺上品下生入金蓮華今三聖觀成方修普觀合是上品上生之者何故同彼上品下生耶答十六觀人對九品位義有多途今且一往以三聖觀及普觀成當上中品雜及三輩四觀成者方是上上故上中品終時雖見坐紫金臺此臺到彼成大寶華經宿則開此文亦云生極樂界於蓮華坐作開合想蓮華開時見佛滿空及說妙法正合上品中生之相若上品下生華開七日乃得見佛仍於眾相心不明了故知此文與上中品生相正齊若其以品對別圓位至三品觀方得委論。
○二無量下明三聖來現。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鈔】上想終後生於彼土見佛菩薩今想未終三聖常來入我心想良由當念即是來際故能預想將生之事復由生佛體不別故故令三聖不來而來斯乃三觀一心作是雙運致令心佛往彼來此故知觀體不可言思。
○七第十三雜明佛菩薩觀今評此觀略有二意一為前觀佛及菩薩勝相不成者乃令捨大而觀丈六二為觀前勝相已成之人令其更觀勝劣化用徧十方界使品位增進若謂不然前觀既成修後諸觀有何益耶疏從前意故作拂疑生重釋以觀成者自知經意是故大師從初意示釋此為二初分科。
【疏】第十三雜觀有二第一觀丈六像第二無量壽佛身量無邊下明彌陀變現自在堅固行者常令習觀修行不倦。
【鈔】二隨釋二初佛告下觀丈六像。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鈔】經若欲等者行人於前依正諸觀修雖不久求生之意彌加敦督名為至心故令此人捨勝觀劣未觀二侍前想彌陀故云先當觀於一丈六像行人欲託彼土蓮池故令觀像在池水上應知勝身既心作心是豈今丈六非作是耶圓人作為皆了唯心全具而變全變是具具變不二故觀佛相勝劣皆然。
○二明彌陀變現子科二初示化主隨物二初如先下勸常修觀。
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鈔】二阿彌下拂去眾疑。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虗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鈔】疏二初所觀下示相問疑。
【疏】所觀若大若小皆是佛身拂去眾疑生人重意眾云何疑。
【鈔】二前聞下示疑明破。
【疏】前聞廣大無量今聞觀小疑非佛身於小不敬故須拂去明皆是佛生其重意。
【鈔】勝身觀法修雖不成而且得知廣大無量今聞觀小頓違前說寧免輕疑為拂此疑故說彌陀神通如意能大能小皆全法界但以重心觀令成就勿疑身謝不生西方。
○二明補處同生二初觀世下明劣應同眾生。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
【鈔】佛應既隨萬物補處亦同眾生。
○二但觀下倣勝身論觀法。
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鈔】前明觀音勝身觀法先想冠髻則令眾相次第皆明勢至觀中髻有寶瓶其餘身相不異觀音以此二種是二大士身之別相令修觀者但觀別相別相若顯同相則明。
【疏】但觀手相者有作頭首解者上言觀音頭上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勢至頭上有寶瓶以此為別作手解者上云其手柔輭有八萬四千畫以此寶手接引眾生皆是經文用無在。
【鈔】疏釋首相雖通兩說然頭首之首手足之手皆是別相悉可以別而顯於通應知觀佛丈六之身先觀白毫方彰眾相備如前疏約釋迦說。
○三後三觀明三輩往生四初立觀所由。
【疏】第十四上品生觀此下三觀觀往生人者有二義一為令識三品往生捨於中下修習上品二為令識位之上中下即是大本中三品也。
【鈔】此中二義初即雜觀觀劣應者位在中下令識三品進修勝觀登於上品次義即是前觀勝應及修雜想了隨機化在八九信今令此人以妙三觀分別九品即大本三輩事理窮深登第十信既云此下三觀觀往生人有二義乃是修前觀法行者觀於九品往生之相非是凡小求生之者讀今三輩經文改轉行業縱通此義亦是傍兼非今增進觀行意也。
○二釋會經論二初會論即無量壽經論今云往生論是也天親所造有十七成就至第十六大義門成就中偈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長行釋云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二乘人二女人三諸根不具足人無此三種過故名離譏嫌也名亦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此十七成就俱明彼土果報故無二乘等悉約彼土非是此方二乘等不得生也恐惑者不曉故和會解釋之分二初會二乘二初會不生。
【疏】釋會經論者問依往生論二乘不得生此經中輩小乘得生答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大乘種爾乃得生經說現今論舉本始。
【鈔】且據彼論二乘種不生句竝於此經小戒得生以具足戒及沙彌戒等是小乘種故二說相違而為詰問今以住小迴心以會釋之堅住小道志趣無餘不求淨土故云正處若迴小向大轉小乘業作淨土因故云要由經就現今向大時說是以得生論就本始住小時說是故不生然論說彼土無二乘人由在此身因轉故也。
【疏】何故復證小果釋雖復垂終發大心先多學小至彼聞苦空無常發其本解先證小果得小果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
【鈔】二何故下釋證果云垂終迴小向大方生彼國何故中輩三品行人生彼復證小乘果耶今釋意者迴心故得生慣習故證小知大證小不執偏真而為究竟不久證大也。
○二問論下會女人。
【疏】問論女人根缺不生此經韋提希及五百侍女同皆往生釋言論說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為言生彼國者淨根離欲故無女人身根精上故無根缺經語初往故有善心一切得往。
【鈔】復舉論偈女人根缺不生之文竝於此經韋提侍女得生之說而為詰問今約彼此會釋二說論就轉報是故彼土無有女人及根不具者若名若體經就此土修淨業者故有善心一切得往故大彌陀經薜茘多蠢動蜎蜚皆得往生故知經論無少相違。
○二問大下會經二初對經雙問。
【疏】問大本五逆謗法不得生此經逆罪得生。
【鈔】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文。
○二釋有下立義雙釋二初悔有輕重。
【疏】釋有兩義約人造罪有上有下上根者如世王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使得生下根人造逆多無重悔故不得生。
【鈔】上即利根下即鈍根俱舍云愚智所犯輕重不同愚作罪小亦墮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沈水為盋鐵大亦能浮涅槃云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如阿闍世王殺父害母至涅槃會身瘡腫熱生重慙愧悔過自責耆婆勸往佛所佛為說法得無根信文載涅槃梵行品此經明逆罪得生淨土者即同闍王上根利智能重心懺也彼經不生者下根愚人至於臨終不能重悔也。
○二二者下約行有定散。
【疏】二者約行行有定散觀佛三昧名定修餘善業說以為散散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經明觀故說得生。
【鈔】大本就此者指上散善力微也此經明觀者即觀佛三昧問若定力得生下下品云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此與大本散心十念理應無別答此雖造惡已曾修觀故使臨終善友勸稱十念定心則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緩人也修觀故乘急造惡故戒緩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故得往生所以華開見二大士說實相法自非定善孰至此乎故十疑論云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竝是宿善業彊始遇知識等當知作此解釋方合此中定善之義若本不修三昧之者則屬前悔有輕義也。
○三依品定位二初通示九品二初就三下示三中具九。
【疏】就三品中更為九。
【鈔】經文顯示三輩各三。
○二判九品屬三二初上品下約位判。
【疏】上品之人始從習種終至解行菩薩中品者從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時悠悠凡夫。
【鈔】雖分九品以義定之不出三位即內凡外凡及悠悠者然習種解行及十信名乃是別教地前凡位以為今經往生位者略有三意一別位次第對品顯故二別具四觀收機廣故三九品多判所觀人故若以九品判今能觀圓觀位者則以三賢對今十信彼之十信對今五品悠悠即對名字人也以名字位通修未修故應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其意深細不可麤心今試略言葢一切善若能迴向皆淨土因仍一切惡若能懺願亦淨土因故種種善修之淺深無非九品其一一惡約懺功力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惡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聞或修未能伏惑屬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預上三如五逆罪臨終十念為能消功屬下下品闍王重悔得無根信即是上輩三品所攝豈非五逆隨於懺功自分九品中間七品若善若惡若修若懺隨功淺深一一皆須明於九品若據經文下三唯惡中下世善中中中上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則純用大乘三位判九品者以中三品迴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大滅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隨一品行若至三賢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伏惑即下三品應知經為收機盡故故以大小善惡分其九品葢約增勝高下互顯也大師得意乃約三位判乎九品則何機不攝何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觀行善惡之業全修即性一一具於四種淨土但能迴向隨功能顯四種樂邦如是說者多約一行隨功淺深歷於九品亦自有人節節改行歷於九品若以三位定其高下改與不改皆悉不濫問今十六觀既是圓修為一一觀皆通九品為須節節改觀入品答雖俱圓觀而所託境隨其宜樂有改不改合有二途若就現文多從改觀歷於九品以初心人雖了根塵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勝境難觀是故如來設異方便先觀落日於西定心疏云除五逆罪下輩自論故知妙觀想落日成當下下品次以三觀想水結氷合在下中轉想瑠璃麤見彼地可對下上若得三昧見彼寶地及寶樹寶池雖五品初而五住圓伏名得三昧品當中下總見依報五品中心合當中中華座觀成五品後心即中上品此之三品雖成三昧能伏五住見惑未斷事識猶存未可即觀勝妙身相故修三觀觀於寶像像想現前見思俱盡所以盡者以事定力深能伏思見斷即登圓第七信即上下品事識既盡全依業識可觀三聖真法之身及普觀成在八九信即上中品故難思相法界光明十方佛事悉能洞見後修雜觀及三輩觀成當第十信即上上品內外塵沙任運除盡故隨機應相及差別行業觀察明了宣示無窮此約修者從微至著三聖觀成後修雜觀及三輩觀故當如此若觀勝相不成就者始依雜觀及丈六身此人或在下之三品或沾中輩今觀九品必能進功從劣觀勝求預上流是故疏云令識三輩往生捨於中下修習上品此從節節改觀次第入品如是說也有因改觀超品位者不可定判此上皆從次第改境修觀者說其不改者十六境中宜樂何境即用妙觀修之不捨乃從名字修成觀行入相似位歷乎九品然十六中佛境最宜從劣觀勝成於九品故疏令觀釋迦毫相以為初心入門之漸雜觀令觀一丈六像經雖不云從一相入據理合然若般舟經則從足下千輻輪相次第上觀至頂肉髻故知但解今家住前三位以判九品於境於行改與不改次比自成也非獨今經九品如此法華五品其義亦然解一千從矣。
○二何以下以經驗。
【疏】何以得知上品見佛聞法便悟無生故是道種人下品備造四重眾罪亦得往生類此似爾。
【鈔】以無生忍位在別圓初地初住非別十向圓第十信何能見佛便登此位上上既爾諸品例知復以造罪驗下三品以別圓教內外凡位不造眾惡既約罪說知是未入外凡人也類此似爾者經不明示故以得悟及造罪等比類驗之此乃大師尊經謙己近人判解不遜者多。
○二別明上三二初上品下約三位定。
【疏】上品位當道種中品位當性種下品位當習種。
【鈔】上以三品判於九品下至悠悠今則別明上輩三品故約種性以分三位瓔珞經明六種性一十住習種性二十行性種性三十向道種性四十地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問今此上品是出假位合在穢土利益有情何故求生淨土耶答大論四十三正有此說故彼問云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淨無量壽佛國土中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國土好多為眾生者無佛法眾處讚歎三寶之音故知一等斷惑菩薩而好樂不同故有二別又論第四十五云菩薩有二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後度眾生有先成就眾生然後自成就功德者故知今十向菩薩求生淨土乃是先自成就功德人也故十疑論明未得無生忍已還要須常不離佛故須求生。
○二一得下約二義求。
【疏】一得道有遲疾二所乘有異初則金剛臺中紫金臺下金蓮華。
【鈔】上上生已即悟無生法忍上中經七日得不退轉上下經三小劫住歡喜地得無生忍證念不退即歡喜地也。
○四隨文解釋三即十六中後三觀也疏前標云此下三觀觀往生人若但讀文不名為觀必須覽經所詮之相入一念心用空假中微妙之觀照於心性本具淨土因緣果報生佛咸然三無差別諸佛淨土因果已滿能應眾生眾生由具淨土因果能感諸佛感應緣起不一不異一一融妙相相宛然隨品隨功感佛感土觀之不已則難思俗諦淨土因緣自然明了明了之位大判有三若相似明當上三品若觀行了即中三品名字觀解屬下三品論斷伏等雖有高下而皆了知一切善惡迴向懺悔皆通九品或共不共或超不超或改不改或進或否狀類萬差難以言具若不爾者豈得名為觀於三輩往生人耶初十四上品生觀三初上品上生二初分科。
【疏】就初中文為三第一標第二若有眾生願生彼國下正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復四初明修因第二從生彼國時下明值緣第三從行者見已下正明得生第四從生彼國下生後利益。
【鈔】二隨釋三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鈔】二釋四初明生因。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疏】至誠心者即實行眾生至之言專誠之言實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從深理生亦從厚樂善根生故十地經言入深廣心涅槃經云根深難拔故言深心六念者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安心不動稱之為念也。
【鈔】經有二段初段既云發三種心即便往生知此三心是一人發次段乃云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據此合是三人各修成三種行然修之在人或別一行或兼餘行或具足修但能位至別教道種圓第十信即得名為上品上生言至誠等三心者此與起信論中三心義合彼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今初至誠疏以專實釋之非念真如豈名專實解於深心疏雖三義而不相捨求高深果順契深理欲契深理須厚樂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二經證成三種深義不出彼論樂集一切諸善行也經迴向發願心疏雖不解義當彼論大悲拔苦之義葢以真如實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迴向願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切眾生苦惱然此三心順於三法何者初念真如平等一性次二即是自行化他二種修義既是修二性一乃就圓融三法而發心也今此三心一念中修見思塵沙任運先去入第十信故當此品若此三心但能圓伏即中三品若全未伏當下三品文在此中義該下八經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者以無緣慈不害物命知性離非心具諸戒讀誦方等者隨文成觀也修行六念者涅槃疏云前三念他後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遠果遠即第一義天也安心下釋念義謂念同體三寶一心戒施第一義理悉不為二邊所動故通名念經迴向發願等者總論不殺等皆須善巧迴向願生淨土證無生後廣度含識經具此功德者或全或分皆得言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者上一一行修之成就至道種位長時彌善下至七日或唯一日皆得預於上上品生也此等悉須約於斷伏及全未伏分下八品若不爾者豈令初修六念等人三惑尚熾便登極品耶須知九品難將法定只可隨功此去科節經疏分明鈔不標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玅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徧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疏】無生忍言登初地也陀羅尼者一能持善二能遮惡是總持也。
是名上品上生者。
【疏】上品中生者有三第一標第二釋第三結釋中有四初往生因第二行此下明值緣第三行者自見下得生第四行者身作紫磨金色下往生利益。
上品中生者。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鈔】上品中生明生因云不必受持方等經典善解義趣等者是義持人不樂讀誦但於經中取一句偈深窮旨趣於絕言思深廣之理心不驚動又復其心安住中道不為二邊之所驚動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雖不徧習或聞大教赴機異說知顯一理不生疑謗此一種因亦通九品但令此觀位至圓教八九信位故當此品若第一義解全未伏惑秪在下品三品攝也如常不輕不專讀誦但以一句禮拜授人深知義故多年不懈此以第一隨喜品行始從名字歷於五品至六根淨故知讀誦等四品行皆可從於名字修之至六根淨若證分真無偏修者也。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徧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
【疏】甚深第一義者謂諸法實相言語道絕心行處滅名之深妙精進最稱第一阿耨不退轉者謂道種菩提亦通是道種地不退位現前受記者四種受記一往現前也。
【鈔】生後利益中疏云名之深玅精進等者以聞眾聲說第一義能成趣理不思議觀既頓泯絕情塵微礙是故進趣其疾如風比餘事行雜而且滯故此精進最稱第一疏牒阿耨不退釋云道種菩提等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為無上正等覺斯是行人心之本性所求之果於此不退其位有三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之位習種性也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當性種性及道種性也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永不失中道正念聖種性也上中生者此土已得性種菩提到彼一劫始得無生聖種不退今於七日所得菩提不退轉者義當道種菩提不退也通名地者凡聖所依皆名地故四種授記一往現前者淨名大疏出四受記謂未發心記密記現前記無生記言一往現前者以現前記通於凡聖今無生位佛就一往通名現前耳。
是名上品中生者。
【疏】上品下生中有三初標第二亦信因果下釋第三是名下結釋中有四第一明往生之因第二行者命欲終時下值緣第三見此事時下得生第四一日一夜下生後利益。
上品下生者。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鈔】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謗大乘同上中品故名為亦彼以解了第一義諦而為別行此以但發無上道心而為別行究理攝生標心雖異從凡入聖歷位無殊謂依無作四諦妙境發四誓願名為真正發菩提心未度苦者誓令得度陰入皆如故未解集者誓令得解塵勞本淨故未安道者誓令得安即惑成智故未證滅者誓令得證即生成滅故發此道心亦通九品名字中發自有靜散即下三品觀行五位即中三品相似既分三般種性即上三品今習種發故當此品此心深運分真可階豈不能至上上品耶約位判之無法非九。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玅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疏】得百法明門者地論云入百法明門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義故歡喜地者初證聖處多生歡喜也。
【鈔】生後利益中經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者以此品人位當習種見思雖破塵沙未除故於眾相心不明了過三七日進入性種侵斷塵沙故八萬相一一分明自此三劫遊歷十方供佛聞法進入道種登於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門言百法者如百法論所出名數今於此法皆證三諦乃以百法而為明達三諦之門三諦若明則了一切是故論云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義明此義故心大歡喜故名歡喜地也。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疏】第十五中品生觀中品上生者有三第一標第二從若有眾生下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從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下值緣第三從行者見已下得生第四從當華敷時下明生後利益。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
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疏】五戒者不殺盜婬妄語飲酒也八戒者加不上高牀不著華鬘瓔珞香塗身薰衣不得歌舞作樂及往觀聽也。
【鈔】中品上生明生因中但言眾戒斯乃略舉三學之初也若據生彼聞讚四諦便成羅漢三明八解以果驗因不專持戒合修小乘理觀事禪但未證果猶在賢位於臨終時聞讚方等迴心向大願生淨土然迴向心須至別教七信已上圓教觀行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若其小行已至忍位及世第一但案位迴即當此品若在煗頂及外凡者須猛利迴超入此品大約小乘并世間善從迴向心深淺高下判於九品。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鈔】生後利益疏二初正釋經文。
【疏】四諦者苦集滅道也羅漢者應供不生殺賊也三明者過現未來明也六神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身得如意此六悉皆無壅故為通八解脫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者內無色相外觀色三者淨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非想處八滅盡解脫也此八中前三種微妙五欲無染無著中四於下得離後一能脫心慮故名解脫亦名背捨背者背彼淨潔五欲也捨者離是著心也。
【鈔】四諦者既是共二乘行由宿習故而聞生滅無生二種四諦也生滅者苦則三相遷移集則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無生四者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次三明者過去宿命明現在漏盡明未來天眼明此三名明復得名通餘三但得名通者婆沙云身通但是工巧天耳但是聞聲他心緣他別想而已是故非明宿命知過去苦生大厭離天眼知未來苦生大厭離漏盡正觀斷惑是故此三稱明大論問通明何別答直知過去等名通知過去等因緣行業名明次釋八解脫一內有等者內色即內身骨人也為修八色流光故存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以不淨心觀外色也位在初禪能脫自地及下欲界二者下位在二禪二禪內淨故壞滅內身骨人欲惑難斷故猶觀外不淨之相三者下除外不淨相但於定中練八色光明清淨皎潔故名淨也位在三禪四空處者若滅根本四禪及三背捨等色一心緣無邊虗空而入定即觀此定依陰入故有無常苦空虗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五識處者若捨空緣識入定即觀此定虗誑不實而不受著六無所有處者若捨識緣無所有入定時乃至而不受著七非非想處者若捨無所有處緣非非想入定時乃至而不受著八滅盡等者背滅受想諸心數法也諸佛弟子患厭散亂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著身中故云身證而想受滅也前三等者位在色界能離自地五欲也中四等者位在無色界皆展轉離下地然前三亦離下中四亦離自地互現說耳後一可知亦名下背捨因稱解脫果名。
○二釋會下釋諸疑妨三初會小乘不生疑。
【疏】釋會者論明小乘不生者決定不生此中得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處無漏道熟即證第四果大論亦然或接引小乘然彼實無。
【鈔】疏與釋論取法華意會於今經及往生論論云不生據決定性入無餘者今經云生是退菩提取小乘者疏前會云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大心故生若無宿種豈能垂終迴小向大故知與前義不相反仍釋伏疑既因迴心向大得生何故至彼却證小果故釋云無漏道熟等以退大既久習小功深是故彼佛稱習說小且令證果或接下再出經論引小之意今經釋論說至彼土證小果者意欲別接小乘求生其若生已咸慕大乘必不證小然雖出此意前義為正。
○二中品下釋中不及下妨。
【疏】中品應時即得羅漢何以不及九品解云是退菩提聲聞往生彼國無漏道熟便證小果不守小位而住還起大心進行彌速或五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階級猶是其勝。
【鈔】以下下品生彼聞法應時即發菩提之心中上生彼何故只證無學果也耶以大小故難第四品不及九品解云下以登地速而為答也中上順習雖證小果不逾十劫必入初地九品惡重十二大劫方得出胎雖發大心更經多劫方階法忍故以速證比彼為勝。
○三大本下通中不出家難。
【疏】大本上品明其出家中品不明出家此中所明是則中品若其不出家經云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故知有也而大本不明據長時始終為語今言出家者就短時而論。
【鈔】彼明中品云雖不能行作沙門故云不明出家長時始終者謂盡形出家者就短時者謂一日一夜也是知若據短時大本約義亦有若論長時此經約說亦無此乃二經事同也。
是名中品上生者。
【疏】中品中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若有眾生下釋第三是名下結就釋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從如此行者下明值緣第三從行者自見下明得生第四在寶池中下明生後利益也。
中品中生者。
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
【疏】十戒者即前八戒更足不捉金銀生像及不過中食為十戒也具足戒者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鈔】中品中生修因中疏云十戒者釋經持沙彌戒也金銀生像者南山云胡漢二彰謂胡言生像此翻金銀也善見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此謂金則生是黃色銀則可染似金故云生像若爾生像此方之言何謂胡語耶答謂五竺之北胡地言音有涉漢者故謂生像胡人重譯又却入漢故存胡音。
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疏】須陀洹者翻修習無漏或逆流也。
是名中品中生者。
【疏】中品下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若有下釋第三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此人命終時下明緣第三從聞此事下得生第四從經七日下生後利益也。
中品下生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
【鈔】中品下生修因中經云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凡夫善不能伏惑豈預中輩疏前判位中輩人當別教十信即圓五品斯由垂終善友廣說阿彌陀佛隨順本性取極樂國及談法藏稱理發願行者聞已解悟大乘發迴向心求生淨土經雖不云發迴向心既聞廣說豈不迴心特是影略臨終發心心猛利故能入別圓外凡初位通惑頓伏故令世善當此品位大師唯就大乘三位對於九品深有其致。
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共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鈔】生後利益中過一小劫成阿羅漢問到彼證小皆順本習今此行人本習世善是人天因非聲聞行至彼那得阿羅漢耶答孝養仁慈大小基址何教不談而其阿含偏論此善以果驗因是依三藏行孝順等雖行世善心在無常既久標心無漏道熟故證小果。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疏】第十六下品生觀下品上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或有眾生下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爾時彼佛下明緣第三從作是語下明得生第四經七七日下明生後利益也。
【鈔】第十六下三品人造罪輕重值緣得滅為往生因須知經意為易解故以三業等惡滅為下三品因迴向凡小為中三品因以大乘諸善為上三品因此乃上下互相顯映為觀法境若稱實觀依義而說大小善惡逐迴向心隨滅罪力淺深階位各論九品今之三人聞法稱佛雖業障滅全未伏惑位在名字故屬下三若滅罪心利入別圓外凡即中三品能至內凡即上三品闍王悔逆得無根信是其類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
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慙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鈔】下品上生經云雖不誹方等經典者此品不謗顯罪猶輕至下下品云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則謗經等一切惡業無不造作故言具也圓頓教說罪無輕重悔則皆滅如仙預殺諸婆羅門地獄三念知謗方等心生改悔即生佛國。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徧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是名下品上生者。
【疏】下品中生者有三一標二釋三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吹諸天華下明緣第三從如一念頃下明得生第四從經六劫下明生後獲利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
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
【鈔】下品中生經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者所盜之物不出四種常住一常住常住謂眾僧廚庫寺舍眾具華果樹林田園僕畜等以體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體通十方唯局本處三者現前現前謂僧得之物四十方現前如亡五眾輕物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現前僧得罪則屬第三現前現前盜前二種名偷僧祇物盜後二種名現前僧物不淨說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無有慙愧者屏處為惡不慙於天顯露為惡不愧於人慙愧猶羞恥也。
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是名下品中生者。
【疏】下品下生有三初標二釋三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見金蓮華下明緣第三從如一念頃下明得生第四從於蓮華中下明獲利。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鈔】下品下生疏釋修因中二初稱無下明念佛滅罪。
【疏】稱無量壽佛至於十念者善心相續至於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滅罪障故即以念佛為勝緣也若不如此者云何得往生也。
【鈔】二引大論問答二初問云下約少時責。
【疏】問云何行者以少時心力而能勝於終身造惡耶大論有此責。
【鈔】二是心下約猛心答。
【疏】是心雖少時而力猛利如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諦心決斷勝百年願力是心名為大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
【鈔】此猛利心從二緣發一值善友二為苦逼心怖惡道耳聽佛名是故牢強至誠稱念既境勝心猛故時少功多能超百年悠悠願力若此二緣猛心不發此人乃是合墮地獄也。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鈔】二明利益二初疏科。
【疏】第二利益中有二初明夫人道悟無生二明侍女發心也。
【鈔】二釋經二初夫人悟道。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鈔】經豁然大悟逮無生忍者以凡夫心聞十六觀即聞即修頓入圓住葢由了知依正應色即報即法非縱非橫三一融妙全心作佛全心是佛能所既忘思議泯絕三德秘藏當念頓開是故名為豁然大悟悟通觀行及相似位是故特云逮無生忍顯此大悟的在分真若十六觀非妙宗者豈令當機頓入圓位經文結益顯此觀門非偏非漸信不可用事相銷文。
○二明侍女發心。
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鈔】經文但云發無上正等覺心是何位耶經示夫人無生忍後別云發心驗非真發淨名疏云菩薩柔順忍方有發義故多約相似明發心位名字觀行亦有發義去無生遠故不得論。
○大段第三流通分金光明疏云流名下澍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從今以澍當聖教筌罤不壅於來世是故此下舉名舉益勸人修習若不爾者安令法水下澍不壅疏二初總別分科。
【疏】第三流通亦二第一明王宮流通第二爾時世尊足步下明崛山流通初有四一列名教持二行此下明修有益勸人奉信三告阿難下付囑令持四說此下目連等聞歡喜。
【鈔】二隨科解釋今經兩處流通觀道初於王宮佛自囑勸次迴靈鷲阿難備述初文自四初列名教持二初阿難問二初當何下問經名。
【疏】初中阿難先問發何名下問經名字。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
【疏】上來所說言義非一當於何義而名此經。
【鈔】疏云言義非一等者經文別示三種淨業十六妙觀未審以何而為總目。
○二此法下問持法。
【疏】此法之要云何受持問受持法。
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鈔】二如來答二初佛答前問。
【疏】佛答名觀極樂無量壽佛觀音勢至亦名淨業生諸佛前對其初問。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鈔】觀之一字心觀妙宗也極樂三聖實相圓體也此從宗體而立此名淨除業障極至五逆生諸佛前該於九品此名從用總此三義即是釋名此四既圓即當教相故示二名五章意足信今釋題冥符佛旨。
○二汝當下答後問。
【疏】汝當受持無令忘失對其後問。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鈔】無令忘失即是念心念心能成欲等四法良以欲進巧慧一心若其忘失皆不成就佛令不忘則具五法受持之功於茲盡矣。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
【鈔】二舉益勸修三初明生善滅惡二初次明下直明生見佛善。
【疏】次明有益行前十六觀門得大利益現身得見彼佛菩薩。
【鈔】能見彌陀及二菩薩真法之身生善極也以深比淺何善不生。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鈔】二善男下況顯滅生死罪。
【疏】善男子善女人聞名下明其念佛菩薩之益但得聞名除無量罪何況憶念明念佛菩薩有大利益舉劣況勝。
【鈔】聞名是聞慧憶念是修慧舉聞之劣況其修勝行者應知前無忘失亦是憶念然屬方便今之憶念乃是正修名同義異善須分別。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
【鈔】二明身勝友勝二初念佛下喻白蓮明身勝。
【疏】念佛者人中分陀利華明其身勝。
【鈔】分陀利者此云白蓮華涅槃云水生華中分陀利最為第一顯修圓觀超餘一切修道之人即七方便也。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鈔】二觀音下類補處明友勝。
【疏】觀音勢至為勝友伴勝。
【鈔】二聖本修圓念佛定今為補處行者今修亦是此定位雖高下所修法同故可為友其猶世人道術之交豈分貴賤。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鈔】三當坐下明得果起行。
【疏】當坐道場得通之場名曰道場菩提樹下得道故名為坐依之得果義說為坐依之起行名生佛家也。
【鈔】事相解釋菩提樹下坐金剛臺此處成佛名為道場事本表理今觀本性彌陀覺體此體即是所坐道場所生佛家理一義異名場名家此理為場坐必得果此理為家生必起行果即分果行即真修此觀本期分證之果無功用行欲以病行及嬰兒行度眾生故修念佛觀求生淨土生彼速獲故云當坐。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其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鈔】三結名下結名付囑。
【疏】結名付囑亦名觀無量壽佛亦名滅除業障也。
【鈔】經好持者好即妙也以不縱橫絕思議心方能受持此經章句別文既妙是故能持經之總名上以三一融妙釋者意在於此此寄阿難囑今人也。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鈔】四歡喜下眾聞歡喜。
【疏】歡喜者三義故喜一能說人清淨佛無礙智無有錯謬名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能令眾生得證三昧三依法所得果清淨依法修行滿足身證清淨果也。
【鈔】言三義者一遇人二聞法三得果文出大論義歸此經人既是佛佛必具足四無礙智謂法義詞及以樂說說觀佛法離於錯謬故名清淨今遇此人寧不歡喜法是觀法一十六門曲盡其妙能令凡心入深三昧離虗設故名為清淨聞如是法豈不歡喜果即修觀剋獲之果韋提希等聞法即修登分真果侍女諸天得相似果目連阿難同佛化機或能增道莫測淺深各以離惑名為清淨得如是果豈不歡喜此三相由得果由法法由人說彼眾歡喜具茲三義我於今日雖面不覩金容而為妙智所被又得聞此微妙觀法但未獲果是故闕於第三喜耳。
爾時世尊足步虗空還耆闍崛山。
【鈔】二崛山流通二初耆山下佛步空還。
【疏】耆山流通中初佛步空還耆闍崛山為增物敬奉順其言故現此變。
【鈔】前赴請時從崛山沒於王宮出今步虗空還於崛山二俱神通前隱後顯者前欲施化化法未成故但密往今宣妙觀當機已益欲使同遵此法是故現變彰灼而還。
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鈔】二次阿下阿難重述。
【疏】次阿難及天龍等聞法歡喜作禮而去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鈔】王宮機悟崛山未知故遣重宣普令信受阿難所述即是佛言是以文云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理合同前三義故喜。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會本卷第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