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大小乘釋經部二十四 般若部疏(0513-0576)
第0517部卍續藏第26册P0218 仁王經科疏(五卷), 〖明.真貴述〗.txt
卍續藏第 26 冊 No. 0517 仁王經科疏
No. 51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一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明慈慧寺開山比丘蜀東普真貴述
△三正釋經文。三。初釋經總題。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代宗有國。重譯此經。意與黔黎。共臻實相。故自敘云。懿夫護國。實在茲經。竊景行於波斯庶闡揚於調御。至若高張五忍。足明惻隱之深。永祛眾難。寔惟化清之本。據此。則般若之可護國也。不待條分縷析。數星擘兩。自然明如日月。潤同雲雨者矣。然佛經立題。有人法體用。因果譬喻。單複不同。今從人法體用。亦隱法喻。釋有三對。一人法。謂仁王護國。是奉持般若之人。般若等言。乃擁護王國之法。即密證權化仁心仁政之王。御天地宗社山河臣民之國。必依般若虗玄之妙門。為超真越俗之坦道。護國安邦之金湯。空心寂境之指南。絕愆滅禍之巨闕也。然通理事。槩而言之。所護國土。即事。能護般若。即理故。二體用。就前法中。須分體用。謂般若是體。正翻云慧。即神悟玄奧。妙證真源。照萬法空相應本覺之慧也。然此有三種。一實相般若。謂所觀真性。即本覺也。此性如智同源。無明本盡。真照圓明。諸幻俱離。乃名實相。故後文云。自性清淨。名為本覺。二觀照般若。謂能觀妙慧。即始覺也。此智因果皆依。能所無二。存而不有。忘而不無。乃云觀照。故後文云。智照實性。非有非無。三文字般若。謂詮上之教。如經云。我依文字般若。而證諸法實相。又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淨名云。文字性空。即是解脫。後文又云。一十二分。所有宣說。一切皆如。無非實相。乃至名為修文字者。而能得證般若真性。斯則理智教三。不一不二。為護國妙法。一心萬行。孰可昧此。然有謂因名般若。果位名智。以般若能斷。故在因位。佛果無斷。轉受智名。一往如之。且智論亦云般若。翻為智慧。盖性宗二法。總是般若之一心。故非如法相。因中名慧。果上名智。何則。揀擇決斷。眼目殊稱。因果雖懸。妙體何異。所以若慧若智。隨舉皆得。波羅蜜多。是用。此云彼岸到。彼岸約喻。謂此妙慧。離生死此岸。越煩惱中流。至涅槃彼岸。此語似倒。若兼般若迴文。應云到彼岸慧。即揀不到彼岸之慧。故以為名。淨名謂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但以迷倒妄見生死。名在此岸。若悟生死本空元來寂滅。名到彼岸。亦同後文。即離即到。即此即彼義耳。故知菩薩悲智俱修。空有雙照。以智導悲恒到也。以悲導智恒不到也。則到與不到。兩途一致。亦猶華嚴。謂菩薩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運載此岸眾生。到於彼岸等。三教義。經字即教。仁王等即義。經者。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契謂符諸佛理。叶眾生心。即契理合機之教。若揀不契理合機之教。即揀別依主。若契理合機。依主得名。此乃詮仁王護國般若等義之教。依主釋也。若就下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即般若體。持文字用。體持業用。持業釋也。
△二譯主時德。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李氏都長安。國號建唐。三藏。即經律論也。此師依國號法藏彰名。即將他顯己。有財釋也。沙門。釋子通稱。梵語沙迦門曩。此云勤息。即修善斷惡之號。此師。即四沙門中勝道者也。大廣智。即制授之號。繇肅宗厭世。代宗即位。恩渥隆厚。譯仁王密嚴二經畢。帝為敘焉。頌行之日。慶雲俄現。舉朝表賀。永泰元年。十一月一日。制授特進試鴻臚卿。加號大廣智三藏。不空。師之名也。梵語阿目伽䟦折羅。華言不空金剛。今止行二字。略金剛也。本北天竺婆羅門種。幼失所天。隨叔父觀光東國。年十五。師事金剛智三藏。授以梵本悉曇聲明。浹旬已通。師大異之。故翻經之時。常令共譯。凡聲明論。一紀之功。六月已畢。誦文殊普賢行願。一年之限。再夕而終。其敏利皆此類也。後授五部三秘。及毗盧遮那經。蘇悉帝軌則。盡授無遺。厥後師滅。追諡已畢。曾奉遺旨。遂議遐征。即開元二十年也。初行感文殊現身。沿途息黑風大鯨。神應赫奕。難以盡述。後達師子國。王臣敬禮。逈出常儀矣。然空為法遺世。不暇計顯榮。自爾學無常師。廣求密藏。及諸經論。五百餘部。本三昧耶。諸尊密印。儀形色像。壇法幖幟。文義性相。無不盡源。次遊五印。屢彰靈應。至天寶五年還京。時值亢旱。制曰時不得賖。雨不得暴。師奏立孔雀壇法。未盡三日。雨以浹洽。一日大風卒起。隨止隨効。帝賜號智藏焉。天寶八年。許還本國。十五載。詔還京住大興善寺。至德初。鸞駕在寧武鳳翔。師常密奉表起居。肅宗亦密遣使者。求秘密法。洎收京反正之日。事如所料。厥後福國祐民之法。無非百發百中之効。所譯經論。凡一百二十餘卷。七十七部。并目錄筆授僧俗名字。略出念誦儀軌。寫畢進上。勑編入藏。此起自天寶。迄於大歷六年完成也。俄爾示疾。上表告辭。勑使勞問。賜醫藥。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肅國公。食邑三千戶。固讓不俞。空甚不悅。且曰聖眾儼如。舒手相慰。白月圓滿。吾當逝矣。奈何臨終更竊名位。乃以五股金剛鈴杵。數珠等物。附中使李憲誠進上。沐浴東首望闕。以大印身。定中而寂。享年七十。僧臘五十。帝輟朝三日。賜賚造塔。勑中使護喪。禮盡隆厚。茶毗之後。就寺置祭。贈司空諡大辨正廣智三藏。火滅收舍利數百粒。八十粒進內。其頂骨不然。中有舍利一顆。半隱半顯。勑於本院別起塔焉。空之化利居多。唯總持門。最彰殊勝。測其忍位。莫定高卑。始者玄宗猶推重焉。故天寶中。西番大石康三國。帥兵圍西涼。詔空帝御於道場。師秉香爐。誦仁王密語二七徧。帝見神兵可五百員。在於殿庭。驚問。師曰。毗沙門天王。領兵救安西。請急設食發遣。四月二十四日。果奏曰。二月二十一日。城東北三十許里雲霧間。見神兵長偉。皷角喧鳴。山地崩震。蕃部驚潰。彼營壘中。有鼠金色。咋弓弩絃皆絕。城北門樓有光明。天王怒視。蕃部大奔。帝覧謝師。然師終後。三朝所賜墨制。一一進上。生榮死哀。西域傳法至此。今古少類矣。奉詔譯者。即奉代宗詔命。翻譯此經。故前敘云。朕哀纏欒棘。悲感霜露。捧戴遺詔。不敢怠遑。延振錫之羣英。終為山之九仞。開府朝恩。許國以身。歸佛以命。弼我真教。申夫妙門。於大明宮南桃園。詳譯護國般若是已。此略明之。具如宋高僧傳。系曰。傳教令輪者。東夏以金剛智為始祖。不空為二祖。慧朗為三祖。以下宗承所損益可知也。自後岐分派別。咸曰傳瑜伽大教。多則多矣。而少驗者何。亦猶羽嘉生應龍。應龍生鳳凰。鳳凰已降。生庶鳥矣。欲無變革。其可得乎。
△三崇古科判。三。初法會繇致。二。初證信序。二。初當品名題。
序品第一
序者。轉訓緒也。謂端倪頭緒。如抽系得緒。抽盡一繭之絲。若知此經之序。即達一經之旨。如先雲後雨。先烟後火。烟雲在先。火雨居後。佛法亦爾。故此先明序品。為彰說法之繇致。乃一經之端緒也。何則。盖自輔翼眾集。三乘賢聖。彰影嚮難思之妙德。三界人天。顯發起弘護之真行。次變化眾應。現土現座。表心淨法空。而覺源不昧。現因現果。表窮因徹果。而慧性同源。至若變現八部。示在纏智性皆同。說法諸佛。明菩提極果不二。此皆發起之端緒也。又入定。示妙慧之凝寂。放光。顯法界之圓徧。雨花。彰因行之難思。動地。破無明之妄結。此為圓發之端緒也。至若大眾示疑。匿王請問。作樂覺悟。光召有緣。此為助發之端緒也。如得其緒。則後之因修果證。自利利他。護法護國。皆自一道而出。正猶千里之程。造端豈離跬步。汪洋之派。發源寧外泛觴。故命名序分。為正宗法說端倪頭緒者明也。
△二入經詳解。二。初信聞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古德釋此。謂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即阿難結集時。最初陞座之唱。此因佛立言。不必玄說。一時之語。亦因佛立。諸經通用。故不定指。今按清涼大疏釋有三義。一明建立根源。謂佛臨滅度時。阿難請問四事。佛令置此言也。所問四事。佛一一答之。謂一依四念處住。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四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等。二明建言之意。智論有三。謂斷疑。息諍。異邪也。斷疑者。謂疑云此等經文。為阿難自撰耶。為佛說耶。故初唱我聞。則顯是佛說。誠非自撰矣。阿難陞座。忽相好如佛。眾疑佛又重起。或他方佛來。或阿難成佛。三疑不決。氷炭交懷。纔唱如是我聞。則三疑瓦解矣。三息諍者。謂窮神知化。唯佛能說之。亦惟佛可以授後人也。否則一皆臆說。各別知見。則是非叢生。諍論互起。今說如是等言。則知是佛真說。就中皆貫徹玄凝。攝化生界。終古不忒。三乘軌範。何諍之有。三異邪者。邪外迷執。不究心源。動轍阿憂之域。觸途斷常之藩。有無一異。四句百非。皆所不免。今唱如是我聞。則真俗圓融。事理雙顯。中道妙體。在處皆真。非邪執之有無。離凡小之常斷。傳法聖者。欲顯名教。出於應感。故建此言。有斯三意也。三正釋其義。即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此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云成就。言如是者。即指法之詞。即逆指向下所說之法。此信成就。古謂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信順之詞也又謂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受稱。此通泛釋。若的就此經。即向下一切法空為如。五忍正修為是。問。建立如是。又名信成就者。答。信與如是。二義不離。故前云。信則如是也。況佛法大海。非信不入乎。故初建如是良有以也。我聞。即聞成就。盖佛法不入聾人耳故。我。即阿難自指五蘊假者。不同情計之我也。聞謂耳根發識。聽彼佛聲。佛地論。謂若但聞聲可唯在耳。若緣名句。便在意中。今廢別耳意。故總云聞也。若順經旨。即無說無聽。方為真聞。一時者。即時成就。以非時難以建化利生故。即說聽究竟。師資合會。總名一時。簡異餘時耳。然如來說經。時有差別。況諸方時分。延促不同。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總名一時。佛者。即主成就。梵語佛陀。此云覺者。即覺了真妄性相之者。而覺有三。一自覺我空簡異凡夫。二覺他法空。簡異二乘。三覺滿俱空。合於本覺。名究竟覺。方廣無際。亦名大覺。勝妙無等。亦名妙覺。簡異菩薩。具足三覺。獨名為佛。佛地論十義釋佛。避繁不引。住王舍城等者。即處成就。真諦記中。謂住處有二。一境界。謂化在俗之流。即王舍城等。二依止處。謂統出家之眾。即靈鷲山等。舉王舍城。簡非餘國故。舉鷲峰。山。簡非餘山故。梵語羅閱祇摩訶伽羅。此云王舍大城。今略大字。此城得名因緣多種。即摩竭陀國所屬之城。繇班足王。信邪誓害千王。一遇普明迷心開悟。尋與千王都於山中。築城立舍。鬱為大國迭更知政。千王住故。稱為王舍。又城中民舍。七番回祿。唯免王舍。後王頒令率土民房。悉稱王舍。不復更燒。稱名王舍。猶有四天王共造等說。具如古疏。此城內外。有六精舍。一竹林園。乃至第六。耆闍崛山精舍。此云靈鷲山。論因即釋迦因中為鷲鳥。於此山中養育父母。從此得名。論事此城之南有屍陀林。鷲鳥居集。多食此屍。且人將亡者。此鳥飛翔其家。悲鳴作聲。預知其死。故名靈鷲。論形。此山五峰。東似象頭。乃至中央如鷲頭。今略四形。唯稱中央。亦云靈鷲。故知有云。此山從形得名。亦據顯處言也。然佛說法之處。各隨宗旨不一。如華嚴圓彰法界。故徧歷十處。圓覺直示本因。故依大光明藏。法華明染淨義。故依王城。又明祖述義。故依靈鷲。今般若是最勝法門。故此在靈嶽而譚也。
△二標列大眾。三。初輔翼圓滿眾。二。初三乘賢聖眾。三。初無學眾。
與大比丘眾。千百八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善解脫。慧善解脫。九智十智。所作已辦三假實觀。三空門觀。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皆悉成就。
與大下。舉類標數。古德謂諸經列眾。有四種別。一影嚮眾。謂諸菩薩。大果已圓。為令正法久住世間故。二結緣眾。現在雖聞。而不獲益。但作當來得道因緣故。三發起眾。法身菩薩。共相發起。請如來說。普益眾生故。四當機眾。植因曠古。果遂今生。聞法之時。即能悟入故。然比丘等四眾。各具影嚮等四。如有影嚮。即有當機等也。比丘梵語。此含三義。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惡。稱比丘者。示現遠離相故。復示摩訶衍。方便道。與二乘共故。又於四眾。亦同遠離行故。而云大者。準華梵相翻。摩訶云大。約迹雖道高德重之稱。論理實指具體相用三大為大也。諸經標千二百五十人。此言千百八人者。盖多少不同。亦適時而已。不必定局。且秦譯作八百萬億。今云千百八人。或譯者迴文有異也。言與者。即共義。如釋論云。一時一處。一戒一心一見一道一解脫是也。皆阿羅漢下。嘆德也。總嘆千百八人。故云皆。諸漏下。別明所具功德此已到無學。非三果四向。即第四果阿羅漢也。羅漢梵語。此翻三義。一殺賊。以見思結使煩惱盡故。二應供。以堪作福田智願足故。三不生。以三界因亡。不受後有故。諸漏。即欲漏。有漏。無明漏。此三皆以粘湛妄識為體。為三界煩惱之本。皆名漏者。謂善淵之心。不能全一。粘湛發識。流溢奔境。故名為漏。煩惱即貪嗔癡等十使。為諸漏之緣。戕害法身。偪惱正性。名煩惱賊。今言漏盡無惱者。以本盡故。緣亦無也。此即殺賊義。小乘有定無慧。為偏枯所縛。未得解脫。今盡諸結。使心得自在。故云心善解脫。智斷具足。證入無礙。故云慧善解脫。凡此皆影嚮之阿羅漢也。金剛纂要云。繇煩惱障心。心不解脫。造業受報。輪迴五道。繇所知障慧。慧不解脫不了自心。不達諸法性相。縱出三界。亦滯二乘。不得成佛。今二俱盡。心慧解脫。影嚮無疑矣。然心慧解脫。約人料揀。以成四句。謂心解脫慧不解脫。二乘也。心不解脫慧解脫。菩薩也。俱解脫。佛也。俱不解脫。凡夫也。九智者。按法數中。一乾慧地智。即五停心等。二性地智。即四加行等。此上伏見思。三初果智。斷三界見惑盡。見真諦。四二果智。斷欲界六品思惑。五三果智。斷欲界殘思惑盡。六四果智。斷三界見思惑盡七。辟支佛智。斷見思盡。更侵十種習氣。八菩薩智。斷三界正使盡。修六度行。九佛地智。即頓斷三界見思殘習。坐木菩提樹。生草為座。成劣應身。然此經有辟支菩薩二智。所依皆小教。所斷皆見思故。不為礙耳。十智者。一法智。即斷欲界四諦下結使。無漏法忍智及法忍智品中無漏智是也。二類智。即斷上二界四諦下結使無漏智。然上二界斷結無別觀察。唯取類下界修斷。故名類智。亦名比智。三他心智。知欲色界中現繫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亦名他心智。四世俗智。謂知世間有漏智慧。亦名等智。以凡聖同有故。五苦智謂觀五陰無常苦空無我四行故。六集智。謂有漏法因。以集因緣。生四行觀時無漏智。七滅智。謂證時以滅盡妙離四行觀時無漏智。八道智。謂修時以道正迹乘四行觀時無漏智。然此苦等四智。即小乘觀八諦三十二行之例也。行為能觀。諦為所觀。四行觀盡。一諦乃空。一諦既爾。七諦亦然。原人論疏。明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者。正明此也。九盡智。謂已能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故。十無生智。即見苦已不復更見等。是也。此十智外。或有如實智。非二乘分矣。又二乘於十智中。具前九智。無第十無生智耳。所作已辦。即指上證智斷惑之事。無少欠也。法華文句。謂三界因果。皆為他事。智斷功德。乃名己利。然得己利。即已辦之謂。此即不生義也。三假實觀者。即法受名三。法假。即色陰。古云。色如聚沫故。一切虗妄故。受假。即四陰。古云受如漚泡。想如陽?。行如芭蕉。識如幻事故。兼此二名。即為名假。以此虗名。非真名故。然此三法。自體不實。藉緣方有。眾生不了。妄執為實。聖者正觀。即實而虗求名叵得。何色受之有哉。故起信云。一切諸法。皆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於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然此三觀。假法。上約小教而明。據實而觀。則三法即空即假即中。遮照同時雙忘。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也。三空門觀者。謂因上三假故此明三空。大論謂因助道法趣涅槃門。門有三。即空等三門也。空門。即觀一切法因緣和合虗妄而有。無我無人無造無受故。無相門。即觀諸法妄見成立。屈伸去來動靜視聽言語於中無實。如夢幻泡影故。無作門。即觀諸法無體。作亦是妄息心體空。總不安排故。繇此三空。證三解脫。故又言此三為門也。有為功德即智德。無為功德即斷德。故相宗以有為智。證無為理者。此也。然此二種功德。約修約證。分有為無為耳。言功德者。謂斷證成全曰功。精純美善名德。應作四句揀別。一功而非德。如成事損人等。二德而非功。如抱守忠孝。而未見行一事等。三亦功亦德。如忠以為國。孝以事親。忠孝名世傳家等。四非功非德。如不利人益已惡名播世等。今此雙具。即第三句。施以利物。善以歸己。故稱功德。末句即總結。如上實德。毫無欠缺。故云成就。即堪應供義。故知羅漢名總嘆。餘文皆別釋羅漢名中三義也。
△二有學眾。
復有比丘尼眾。八百人俱。皆阿羅漢。
問。據皆阿羅漢句。則八百尼眾。非有學甚明。今何判為有學耶。答。尼眾斷證未深。多在學位。即上首無學。亦是學位之首領。故從多分。判屬有學。縱有羅漢之名。於義似無矣。文中亦先標類。次舉數。末句總嘆八百之德也。尼者。女聲也。佛初無女人出家。因姨母愛道。虔求阿難請佛。佛為說八敬戒律。開慈門於覺場。愛道謹一心奉持。脫業網於塵世。遂能法眼清淨。攝一眾而綱維作主。慧性開明。總八百而首領修行。厥後羅睺羅母。亦出塵勞。夙根頴脫。當證無生。自利既圓。故為尼主。此皆影嚮之眾。輔弼揚化者也。語其權說。謂女無成道之分。故滅其正法。要其實軌。即女皆同證之人。故無損法性。法華授記成佛。不其然乎。故知尼眾俱來。盖為領法沾益。增道損生。與菩薩無異也。今之為尼。而自迷悶。不知八敬為何法。不知此生出家為何事者。實為有愧於自心矣悲夫。
△三菩薩眾。
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實智平等。永斷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願。以四攝法。饒益有情。四無量心。普覆一切。三明鑒達。得五神通。修習無邊菩提分法。工巧技藝。超諸世間。深入緣生。空無相願。出入滅定。示現難量。摧伏魔怨。雙照二諦。法眼普見。知眾生根。四無礙解。演說無畏。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無等等。金剛三昧。如是功德。皆悉具足。
菩薩。略梵語。此云道心眾生。摩訶薩。即大道心也。然標數無量者。極顯發大心者多也。故十地論菩薩有三大。謂願大。行大。利生大者。此也。實智下。嘆德。此皆地上菩薩所具。地前賢位所無矣。以下文謂超愚夫地。生如來家故。謂住平等忍。初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無相。故云實智平等。斷諸無明。滅三界貪。未來生死。永不生故。故云永滅惑障。大悲為首。起諸大願。於方便智。念念修習。無量勝行。故云方便。此初地二利之德。良以此地。實智斷證。方便起行願故。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廣大清淨心。安住四法。普益眾生。亦初地利他行也。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以此四法。一一廣大。無有涯際。故云無量。此二地行德。下文云。二地四無量心最勝寂滅。是也。言普覆者。即大慈與一切樂。大悲拔一切苦故。三明等者。謂過去宿命明。現在天眼明。未來漏盡明。悉知三世。無去來今。故云鑒達。得五神通者。即現身大小。隱顯自在。天眼清淨。悉見諸趣。天耳清淨。悉聞眾聲。以他心智。知諸眾生。宿住能知。無量差別。此三地行德也。修習下。即四地修習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具足。為欲成就。力無所畏。不共佛法也。工巧下。即五地具觀諸諦。為利眾生。習諸技藝。文字醫方。讚詠戲笑。工巧呪術。外道異端。吉凶占相。一無錯謬者也。所謂五地洞達五明者。此也。深入下。即六地住三脫門。觀諸生死。無明暗覆。業集種識。乃至生老死等。皆因著我。無明業果。非有非無。一相無相。而不二故。所謂六地於多劫中。行百萬空無相無願三昧。得大般若無邊光照者。此也。出入下。即七地。住無生忍。於寂滅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示入聲聞。常隨佛智。示同外道魔王。所謂七地隨順世間。而常出世者。此也。摧伏者。此即八地。以十力智。徧界利生。為諸佛加持。得身自在。破魔軍眾。故云摧伏。頓起智業。平等真俗。故云雙照。此又一真如心。不動之德也。法眼下。此九地。證智自在。斷無礙障。故能法眼普見。然此法眼。善能觀俗。故又云知眾生根。此能於所說法藏。得四無礙解。法義詞辨。演說正法。無斷無盡。故有雲興問難。不勞瓶瀉解酬。所謂九地發真如用。利益圓滿者。此也。十力下。嘆十地之德。兼十一地也。菩薩有二種十力。一者解脫力。救苦力。觀力。忍力。智力。斷力。聞力。願力。圓滿力。愛力。此出寶雲經。二者發心堅固力。不捨眾生大慈力。具足大悲力。信一切佛法精進力。思行禪定力。除二邊智慧力。成熟眾生力。(即不厭生死也)觀法實相力。(即住無生法忍者也)入三解脫力。無礙智力。此出智論。然上十力妙智。於一念頃。徧界觀生。上中下根。為說三乘。入佛行處。力無所畏。故云雷震法音也。後二句結嘆十地。即等覺義。隨順如來二種轉依。金剛三昧現在前時。而未能無量等等。故特云近。若解脫位。一相無相。冥同真際。歸無所得者。豈又云近哉。然此嘆德之義。皆取後奉持品中十地之義釋之甚為允當。如是下。總結上德。如海具百川。星皆拱北。故云具足。
△二三界人天眾。二。初人眾。二。初入道眾二。初五戒入道眾。
復有無量優婆塞眾。優婆夷眾。皆見聖諦。
優婆塞。梵語。此云清淨男。於佛法中。清淨信故。亦云近事男。以親近三寶。承事無失故。優婆夷梵語。此云清淨女。又云近事女。尼字。即女聲也。此眾受持三歸。息三途因。恭秉五戒。防三業罪。所以防者。離殺盜婬。防身業也。妄語一戒。防口業也。飲酒一戒。通防三業也。能三歸依。即免三途。除三道。通三世。證三明。然三德三身三智。皆不離此矣。此五戒之義。按古疏引提謂經云。必說五戒。不言四六者。以五是天下之正數故。謂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嶽。在人為五臟。在陰陽為五行。在王為五帝。在世為五德。(即五常也)在色為五色。在法為五戒也。且以不殺戒配東方。此東方主木。木主仁。仁以養生慈愛為義。若奉持不失。則此戒之五神。擁護一身。肝臟平和。於其生也。以慈育物。仁及含生。木星順度。於其死也。則上生四天。直超上界。復資成淨業。如其犯也。致木星而陵逼。亡身喪命。失好生於現在。種短命於當來。況此殺業果報。結續無窮。故不殺一戒。宜勤持也。不盜戒配西方。以西方主金。金主義。義則循理不貪之謂。如奉持不失。則此戒之五神。護佑一身。肺臟安寧。於其生也。以德推遷。義濟貧乏。金星呈祥。於其死也。上生忉利。並往化樂。復資成福業。如其犯也。逢金曜而作祟。神氣困窮。喪廉節於人世。招負乘於毛羣。況此盜業果報。酬還不盡。故不盜一戒。須堅持也。不婬戒配南方。以南方主火。火主禮。禮則貞潔不亂之謂。如秉受弗違。則此戒之五神。冥佑一身。心臟澄凝。於其生也。進退合宜。禮謹防閒。火星錫福。於其死也。則徑生夜摩。高昇他化。復勤修梵行。倘缺精持。罹火天而降厄親遭幽危。亂倫理於生前。受銅柱於身後。情知婬業果報。求出無期。故知邪婬一戒。宜心持也。不妄語戒配中方。此中方主土。土主信。信則誠實不虗之謂。如遵依罔貳。則此戒之五神。默相一身。脾臟安康。於其生也。則言可復。信重然諾。土星景佑。於其死也。則上生兜率。高超梵天。復能生功德。一有違犯。感土星而致禍。誣罔證謗。陷欺詐於靈明。膺拔舌於地獄。故知妄言果報。易沈難浮。而妄言一戒。當謹持也。不飲戒配北方。以北方主水。水主智。智則不為非理之謂。如依循弗違。則此戒之五神。侍衛一身。腎臟滿盈。於其生也。則權實超羣。智照冥徹。水星昭朗。於其死也。則上生化樂。高步蓮宮。復證斷自在。設或沈湎。感水星而從凶。喪失財產。造濁業而愚生。得癡愚於幽道。終嬰非理果報。苦趣無窮。故知因酒非理之戒。不可不堅持也。能持五戒。於事則明。於心不蔽。四種聖諦。雖未明了。亦知苦有無常無我。集有惑業招感。滅道可證可修。故云皆見聖諦。然而五戒。弘法者多忽略。不為齋戒者申明。意謂此義容易故耳。其實五戒深義。非唯在家不知。此時出俗者。亦尠能知其味也。故聊摭古義。廣為釋之冀知音達士。勿厭繁文。
△二七賢入道眾。
復有無量修七賢行。念處正勤。神足根力。八勝處。十徧處十六心行。趣諦現觀。
此先標數。念處下。歎行德也。此眾異前。故云復有。七賢行。即小乘見道已前行位。所謂五停心。總想念。別想念。煖頂忍。世第一也。行。即下所修之諸行念處等者。此歎修道品。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二十二品然缺七覺支。八正道者。以在見道前修故。如下菩提分法廣釋。八勝處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四外無色相外觀色多。五內無色相外觀色青。六內無色相外觀色黃。七內無色相外觀色赤。八內無色相外觀色白。名勝處者。若好若醜。是名勝智勝見。如作大不淨觀。徧治一切處之貪等。十徧處者。即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處名十者以此十徧一切處故。如作青處觀。徧一切處皆青等上言勝處。即能降伏境界之謂。此云徧處。即廣多周徧之謂。十六心等者。苦諦下有四行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集諦下有四行。一集。二因。三緣。四生。滅諦下有四行。一盡。二滅。三妙。四離。道諦下有四行。一道。二正。三迹。四乘。此即十六心行也。趣諦現觀者。謂此十六心行。即趣向四諦之現觀。如觀苦諦。以第一無常行。觀五陰因緣。新新生滅。第二苦行。觀五陰為無常所逼。第三空行。觀五陰一異等相俱無故空。第四無我行。觀五陰中我人等相。俱不可得。苦諦用四行。現觀既爾。集等三諦亦然。故云趣諦現觀。然現即小乘現量。猶屬似量。非大乘地上真現觀矣。何則。彼以此觀。但趣四諦實理故。此約小教明七賢義。若約大乘明之。一初發心人。二有相行人。三無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習種性人。六信種性人。七道種性人。俱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問。十六心行。約苦法智忍等十六何如。答。苦法智忍等。即世第一後心。苦忍真明。於八諦下。發八忍八智。今言修七賢行。方在因行觀諦。有十六心行耳。豈能便到初果見道八忍八智乎。據此。故知不是智忍也。
△二國王眾。
復有十六大國王。波斯匿王等。各與若干千萬眷屬俱。
此先舉國數以標王。各與下。即敘同來之眾也。王即主。眷屬即伴。十六國。即第一毗舍離國。乃至第十六瞻波國也。以身臨九五。端拱無為。而治天下者曰王。今皆來法會者。所謂至貴不在國爵。盖將欲尊道護法護國故也。觀後匿王念請護國之宏略。而世尊詳暢護法之玄趣。故知護法護國之誠。激切而不已也。
△二天眾。三。初欲界天眾。
復有六欲天王。釋提桓因等。與其眷屬無量天子俱。
天者。以具神用光潔自在三義故。此即上品五戒十善感生也。雖除擾動未斷欲染。故總名欲界。欲即飲食睡眠婬欲也。以欲事濃淡不同。故分六天有異。釋提桓因者。即帝釋天主。此天居人間頂。日月威光。所不能照。王忉利天者也。司人間萬化之生成。主陰陽五行之變化。無不繇斯焉。等字。即等上夜摩四天。眷屬下。即此天四方。各八天。所謂第一住峰天。乃至第三十三清淨天。然此四八諸天。乃帝釋臣輔。就中各有佐弼。不可勝舉。故云無量。
△二色界天眾。
色四靜慮。諸大梵王。亦與眷屬。無量天子俱。
此離欲染未盡形累。故名色界。已離散動。亦名靜慮。即定慧均平之謂。此天即以十善。兼修禪定感生。然特有漏六事行耳。此則凡夫伏惑。超世間道也。此界有十八天。即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謂之梵天者。以其生梵世。離欲染。故能統梵眾。為大梵王。變形預會。領悟法音。求出世熏修之道也。不列無色者。但略之義必具攝也。
△三諸趣修羅眾。
諸趣變化。無量有情。阿修羅等。若干眷屬俱。
諸趣。即通言五道。或鬼或畜。夙因可嘉。今皆變化。參預勝會。沾洽法利此亦戒緩乘急之流。不然。則無緣自障矣。況在會聞法得益哉。阿修羅。梵語。此云非天。福力等天。而無天行。此多嗔心。故隨業輕重。而有四種之異。如楞嚴經所明。是知修羅一趣。且取一分善報。在人天收攝。若論受苦。實在人趣之下。等即等餘八部。問。三界天王。八部諸趣。善惡有異。尊卑懸殊。而皆來預會者。何耶。答。般若妙慧。不間聖凡。無分善惡。情與無情一體。性與非性圓成。今如來將顯一體圓成之旨。故天人諸趣。皆為此來矣。縱諸天正樂。修羅方嗔。鬼神憂愁。鳥獸獝狘。既具一體圓成靈知。孰有不來者乎。楞嚴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諸有為相。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花元無所著。故知不得實相本心。終滯輪迴。若能聞法妙悟。方可永斷生死矣。後匿王讚云。天人俱修出離行。能習一切菩薩道。菩薩行品云。說是法時。會中無量人天大眾。有得伏忍。空無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無量菩薩。得一生輔處等。據此。則知雲集法會者。非徒然也。
△二變化流通眾。
復有變現十方淨土。而現百億師子之座。佛坐其上廣宣法要。一一座前。各現一華。是百億華。眾寶嚴飾。於諸華上。一一復有無量化佛。無量菩薩。四眾八部。悉皆無量。其中諸佛。各各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展轉流徧十方恒沙諸佛國土。
上列此方輔翼眾。此即變現他方流通眾。然謂流通眾者。以方非一隅。有十方淨土故。乃至佛非一佛。有無量化佛故。故知一燈千照。流通無窮也。此文有三。一復有下變現華座。即此土大眾。見有變現淨土華座也。或見彼眾不起於座。雖在十方本國。不妨雲來此土。成就化事。此皆隨緣顯現。所謂從不思議本。起不思議迹也。無而忽有曰變現。如法華三變淨土之變。十方淨土。即實報莊嚴。非寂光真淨土。以寂光性土。體同虗空。唯證極者乃了。非可見故。現百億座者。即華嚴尊特依報之相。佛坐其上。即尊特正報。說不思議法。故云法要。然依正一如。故佛坐此座之上。問。此座變現如是之多。抑可思議耶。答。維摩室包乾象。手接大千。詎可思議乎。既曰不可思議。慎勿以限量心而思議耳。此猶言小者。楞嚴雖云。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至於華嚴塵含法界。如云毛端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徧毛孔等。即大不思議。須諦思深證可也。然座皆現華。表諸法空處。一一成就妙因故。華具眾寶。表妙因成就。一一莊嚴無量善法故。此又知般若空而實不空也。二於諸下。華現主伴。化佛為主。化菩薩為伴。化四眾八部。即輔翼護法眾也。華表妙因。即依妙慧而修者。華化佛菩薩者。表實相妙因。一一出生稱性因果故。化無量四眾八部者。表實相妙因。隨緣成諸一切善惡染淨諸法故。然既凡聖因果皆化。則知一切究竟皆空唯一真如妙性而已。故知後文譚一切空者。皆源於此。化復作化處。為張本矣。三其中下。說法周徧所謂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佛佛居真應化。皆不離是道矣。各各皆說此者。表示無他道也。展轉流徧者。表體量周沙界也。問。變現淨土。極盡十方。可謂至矣。而叉現億座。生億花。一一花。化佛化菩薩。化諸異部。總皆無量。佛佛說般若流通十方。誠難思議矣。抑不知此。果何所以耶。答。此有二義。一者變現如斯。為後佛說以標本故。後文云。一切皆空。內空外空。乃至空空故空。又云。諸有為法法集故有。乃至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又云若菩薩住於法相。即非菩薩。若於諸法。而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無相。不應起見。何以故。一切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據此一文。在處可從。盖一切皆空。求有不得。一切皆有。求空不得。一切皆如。求中不得。知此。即知變現華座。因果聖凡。無量之化。可言有乎。可言無乎。可言一多乎。可言非一多乎。又云此般若波羅蜜多文章字句。百佛千佛。百千萬億諸佛。而共同說。又云此十四忍。十方過去現在一切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未來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繇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盖十方名果等。既同繇此門故佛佛各說般若。流徧十方。是知此變現不思議事者。為後文正宗以張本也。二者。變現無量。又顯圓頓境界故。良繇華嚴法界。即此經不共般若。彼經一一法門。即法會十方主伴。各各宣說無二故。今經化佛無量各各流演圓徧十方。既華嚴圓融即般若。則般若本空即華嚴。故知一一化華化佛化因。不妨出生化眾亦皆無量。此即華嚴法法融通。攝入無礙。顯今般若。乃逐機圓也。
△三總結眾集。
有如是等。諸來大眾。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此總結上此界他方。輔翼變化諸來法眾也。修敬投誠。故名禮佛足。肅然有序。故退坐一面。
△二發起序。二。初定瑞開發。二。初時定光彩。
爾時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靜妙三摩地。身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恒沙佛土。是時欲界。無量諸天。雨眾妙華。色界諸天。亦雨天華。眾色間錯甚可愛樂。時無色界。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如雲而下。徧覆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此發起序者。謂因斯光瑞。發起後文正說正宗。所謂暢本意之玄微也。亦名經前序。別序。應如別章。初年月八日者。即說此仁王經之時。按古疏引真諦記云。如來在世四十五年。說三法輪。謂轉照持。然此三輪。有顯有密。密則從得道夜。至涅槃夜。俱三轉法輪。顯則初成道七年。但轉轉法輪。七年後三十一年中。轉照法輪。三十八年後七年中。轉持法輪。從轉轉法輪來。有三十年。前至二十九年。已說餘般若。今至三十年初月八日。方說仁王。故言初年月八日。此則成佛三十七年說此經。乃年七十二歲也。據此。則說此經之內應無別疑。但似與常說一代五時。不無小異耳。故華嚴大疏云。真諦三藏。依金光明。轉照持三輪之教。亦大同此。而時節小異。謂七年前說四諦名轉法輪。七年後說般若。具轉照二輪。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後。具轉照持。以雙照空有。持前二故。然破此如大疏廣明。入大下。明入定也。入定有四義。一無礙般若。皆從定生故。二觀察物機。方授法藥故。三定後發言。言必真當故。四為物示軌。必如此故。佛無不定時。今義言入也。釋動求靜名小。即動而靜稱大。此即第一義禪。寂照同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無動無壞玄源也。三摩梵語。此云正定。亦名正受。即正定之受用。非同凡小事定可比。故名妙。然既入此定。下文所說亦不離此別有。故此與下觀如來等品為張本也。身諸下。明放光也。身毛放光者。表此慧光。通身徧身。無不是故。普照沙界者。表慧光圓照。無時無處而不然故。此中有二重能所。一身毛。即放光之處。二沙界。即光徧分齊。光明則通能通所。可以準思。秦譯光照三界。約豎言耳。今云沙界。約橫明徧也。問。光明通身。此何所以。若必有者。凡夫何亦不放光耶。答。聖凡同體。但凡夫迷此不能耳。如臨濟大師云。汝等有一無位真人。在汝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此要直下明宗。僧問所以。師便擒住云。道道。僧擬議即托開云。無位真人。是甚麼。乾屎橛。此又當面諱却。盖會則放光耿耿。不會則世諦昏昏。豈有他哉。是時下。欲界雨花。諸天多以花供養者。花表因行。顯依果德修行妙因也。謂之妙者。以不離般若為因故。花即摩訶曼陀羅。并簷蔔等。故言眾。色界下。即色界雨花。然色界超欲界矣。精誠之極植福修因。故亦雨焉。此又唯知有佛。故供此耳。豈恃性梵世。而不修妙因哉。諸寶嚴飭。故言眾色間錯。悅適眾心。故言甚可愛樂。時無色下。無色界雨花。無色之供。猶其勝勝耳。香之樹空也。積如須彌。花之繽紛也。大如車輪。此表佛德妙高。正因輻輳。故如雲而下。表修妙因妙德。非有作意也。徧覆大眾。表羣靈共有。顯此妙因。宜平等而修也。無色亦雨花者。以具定果色故。此皆佛德神極。三界諸天。欲不雨花者。得乎。普佛下。動地瑞。六震者。動起涌震吼擊也。然動起涌三約形名動。震吼擊三約聲名動。而有東涌西沒動徧等徧之說。亦不離此。言六震者。表依六識。翻破無明。直顯妙慧耳。楞嚴說山河大地皆無明感結。本唯一真。故動地云普佛世界。問。動地有多緣起爾何直依表破無明言之耶。答。準阿含動地有八緣。一大水動時。二尊神試力時。三如來入胎時。四出胎時。五成道時。六轉法輪時。七息教時。八涅槃時。增一亦有八緣。與此八緣大同。然動地雖有八緣。但是通相說耳。若約取者。此即八緣中。轉法輪時動耳。既轉法輪有動。則直就破無明結惑。甚為允當。盖轉法輪。只為無明在也。又十地論謂。動地治三種煩惱。一治生天眾生。樂著天福。震動天宮。令生厭離。起求法心。二治造惡眾生。不識無常。縱心蕩意。令因地動。捨惡從善。三治我慢眾生。或因呪力。能小地動。起高慢心。使見大動。知其力劣。今此亦治三種煩惱也歟。
△二當機助發。二。初覩瑞興疑。二。初時眾罔知。
爾時大眾。自相謂言。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多。大品等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多。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徧覺十方。證究竟道。名之大覺。賢聖欽崇。龍天瞻敬。故曰世尊。前已下。敘己說也。古疏謂佛從得道後二十九年。說四般若。於靈山說大品。次舍衛說金剛。及天王問。後還靈山。說光讚。及道行。具如光讚中說。然據此則標云四種般若。而下文釋明。則成五部般若。且名目與今經不對。似有可疑。合無依金剛圭峰纂要云。佛說大部處會。六百卷文。四處十六會說可準。一王舍城鷲峰山七會。山中四會。山頂三會。二給孤園七會。三他化天宮摩尼寶藏殿一會。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若依今經為順者。一摩訶般若。即大部六百卷是也。此經三千瑞煥。十六分彰說之。至若金剛般若。即舍衛祇桓所說。須菩提為當機。故大部開出天王問般若。即勝天王所問者。大品般若。亦依靈山而說者。此二亦大部開出。如刊定記詳明。云等餘般若。即等光讚道行等般若也。此則八部說竟。方說此仁王般若耳。不然。何以前云已為我等說。而後又云大品等無量般若耶。今日下。此眾疑前瑞相也。豈非所謂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乎。
△二匿王請決。二。初知必說法。
時室羅筏國波斯匿王。作是思惟。今佛現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皆利樂。
法華彌勒覩光瑞而騰疑請決。文殊語彌勒曰。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欲說大法。雨大法雨。乃至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今匿王纔覩光瑞。便知佛心雨法雨。一味沾洽。非是徒然。普利樂有情。令俱明妙慧。斷可惟忖。斯亦法身大士。影嚮權迹。實大智曼殊之儔。豈直為洪護當機而已哉。
△二問眾無酬。
即問寶盖無垢稱等。諸優婆塞。舍利弗須菩提等。諸大聲聞。彌勒師子吼等。諸菩薩摩訶薩言。如來所現是何瑞相。時諸大眾。無能答者。
所請上德。或僧或俗。俱是法身大士。若大若小。無非妙慧虗通。故一一問之。寶盖。即淨名示疾五百獻盖。發起不思議境界之人。無垢即淨。稱即名也。此即金粟古佛示迹。同塵輔揚法化者。即其借座燈王。取飯香土。室包乾象。手接大千。明不二於真淨界中。示塵勞於毗耶國內。盖不思議之超絕也。舍利弗聲德居長。智慧第一。觀法華會上。授記居先。豈真聲聞哉。須菩提解空第一。般若譚空。最為上首。猶是證入寶明空海之流。示為聲聞。亦權為者。彌勒。即慈隆即世。悲臻後劫。即補佛處者。師子吼。即說示無畏。亦法身之侶。故匿王一一問其所以。可謂知音方與知音舉也。時眾下。明眾無酬答。此有二義。一約顯迹。謂般若妙慧。萬法澄寂。唯如來圓證。故通身吐露。此顯唯佛能知。故眾不能測也。二約密意。謂實相本空。一切皆如。世尊既現瑞以彰明。故大眾則默識以顯妙。則眾不能答耳。所謂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豈其真不能答哉。
△二作樂覺悟。
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廣作音樂。欲色諸天。各奏無量天諸伎樂。聲徧三千大千。世界。
肇公云。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此言至人神極無方。在動常靜耳。今世尊入定現瑞。而欲界諸天作樂聲極大千界者。良以假佛神力。而求佛出定。早注時雨。潤濟枯槁者也。否則。佛前女子入定。一切不能覺之令出。必待罔明。況佛入大寂靜禪定。湛智海之澄波皎性空之滿月乎。故知佛之現瑞。眾之作樂。亦感應道交也。
△二光明徧覺。二。初光現化。
爾時世尊。復放無量阿僧祇光。其明雜色。一一光中。現寶蓮華。其華千葉。皆作金色。上有化佛。宣說法要。
前於身毛放光。表慧光通身顯現故。今放光至于阿僧祇之多者。又表慧光超乎數量故。盖妙慧忘情謂。孰數量可及哉。其明雜色。表慧照。因諦緣而不同也。即於一切法觀空假中是也。慧光無量。斯妙行難窮。故一一光中。現寶蓮華。斯即因妙慧而起多種因行也。因行萬殊。覺心不二。故曰千葉金色。此又繇妙因。攝歸一源也。即此妙慧妙因。是成佛之體。說法之慧。故曰上有化佛宣說法要。斯則佛放一光。妙慧全彰。因果行證。皆不離此一照中矣。然般若離四句。獨顯真空。故唯明有化佛說法。此示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故云化身。然獨實相真身。說示本寂。乃真佛耳。
△二光被有緣。二。初總顯普益。
是佛光明。普於十方。恒河沙等。諸佛國土。有緣斯現。
杲日升天。不為無目者而隱光明。然不盲者自覩佛光徧界。不為含生類而隱光明。然有緣者斯現。故知今人不見佛光。與不聞正法者。乃無緣自障也。有緣時義大矣哉。
△二別明來眾。二。初標方列名。
彼他方佛國中。束方普光菩薩摩訶薩。東南方蓮華手菩薩摩訶薩。南方離憂菩薩摩訶薩。西南方光明菩薩摩訶薩。西方行慧菩薩摩訶薩。西北方寶勝菩薩摩訶薩。北方勝受菩薩摩訶薩。東北方離塵菩薩摩訶薩。上方喜受菩薩摩訶薩。下方蓮華勝菩薩摩訶薩。各與無量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皆來至此。
佛光一照。十方菩薩俱來者。表慧光圓通。不局一隅。智明廣大。非止一人所具也。然菩薩隨方名義不同。亦吾佛光明所照。為顯彼隨方設法之象意也。豈徒然哉。普光者。謂身智通明。法界一照。迹示東方。表動中有不動妙慧耳。盖東方屬震。則雷動之象。而曰普光。則毫無癡暗。又非去來。故體常寂靜。即動中有不動也。蓮華手者。謂掌握法寶。因果互徹。跡示東南。亦表妙慧。克成因果故。盖東南屬巽。則風氣之象。而曰蓮華。即方華即果又曰手者。手能持物。表慧令因果融通。即合風力開敷結實之象也。離憂者。謂靈明絕朕。了無憂纏。示迹南方。則離卦中虗。無物之謂。故象離憂也。光明者。德慧昭著。不被塵暗。示迹西南。則坤而資生。以表慧任生理。有明之謂。故象坤也。行慧者。謂一物不愚。萬行真明。示迹西方。兌為澤為毀折。取象亦似愚而無慧者。故必須行慧。於生死毀折之際。了然於萬有之內矣。寶勝者。謂性德無盡。智藏充溢。示迹西北方。為乾為剛徤。取象乃行道而自強不息者。以表靈明剛徤之勝寶。能活潑於一虗之中。敁象乾也。勝受者。謂慧領納境。不為缺陷。示迹北方。坎為缺陷。其象為水。則周流無方。不被缺陷。以表妙慧。不住於萬法之象也。離塵者。謂澄清一心。不為情染。示迹於東北方。艮為止成之道。其象屬土。搖動不得。以表凝常妙慧。始終一貫也。喜受者。謂深造得益。入禪自在。然果從此證。故示從上方。蓮華勝者。謂萬行芬披。六度克修。然因居果後。故示從下方。此上皆依般若妙應不窮。故佛放光照恒沙國土。十方稱名者。表俱臨法會也。此是發起之眾。若不如是。則立名并方。表顯正說。總皆唐蠲。鄙見如此。母謂臆說。各與下。即眷屬眾也。
△二持供禮佛。
持種種香。散種種華。作無量音樂。供養如來。頂禮佛足。默退坐。合掌恭敬。一心觀佛。
香華音樂。即所供之儀藉此以表虔誠。亦表所證故。盖諸菩薩證德已馨。故持華表之。妙因已修。故散華表之。若夫音樂之供。法華明成佛道。非小緣矣。如來。即所供之佛。然頂禮之禮有多種。此即第三恭敬禮。以五體投地。捧足殷勤故。亦即第四無相禮。以正禮時。深入法性。離名字相故。然雖無能所。普運身心。如影普徧。禮不可禮。雖徧禮一切。俱禮身內法身真佛。不向外求。馴至一禮佛時。若內若外。同一實相般若。此又是起用。內觀實相禮佛也。斂念凝神曰默然。翹佇待法曰退坐。合掌即攝心於中。欲受持中道妙理也。恭約身儀無缺。敬約心志虔誠。久慕圓音。延頸法雨。如饑思食。似渴待漿。故三業精勤。一心觀佛。慈音徧布。悲滿人寰也。此上法會繇致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一
卍續藏第 26 冊 No. 0517 仁王經科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二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明慈慧寺開山比丘蜀東普真貴述
△二正演玄微。二。初分科略敘。
此下正宗有六品經文分四。一內護佛法。顯理虗玄。有三品。即第二觀如來品。明自利行。答第一問。第三菩薩行品。明利他行。答第二問。及第三問。第四二諦品。明二護所依正理。二外護國土。顯法妙利。即第五護國品。三報恩供養。顯果難思。即第六不思議品。四宏經相貌。顯行無盡。即第七奉持品。也。
△二依科釋文。四。初內護佛法。顯理虗玄二。初略。開二護。二。初當品名題。
觀如來品第二
前如來光瑞之興。意明般若玄趣。以為內外二護根宗。故一出三昧。預知王心。因護國之念緣。為二護之誠請。於中先明護果。端在度生。不住相以明真。觀體空而行化。理智無二。生佛一如。次明觀身遠離諸相。徹底心言罔及。是為正觀。故名觀如來品。然觀即觀照般若。如來即實相般若。如來為實相者。以秦譯名觀空品故。故知以理從智。譯名如來。以智從理。譯名觀空。金剛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即以如義為如來也。是知無相妙慧。觀法實相總之無生無滅。非去非來。即有無而逈超。冥同真際。離我人而永斷。等一妙空。明其真也。萬境一如。究其俗也。諸緣幻有。此菩薩正修中道之理觀。豈與凡小之滯溺。有無邪外之妄執常斷同年而語者哉。觀照是用。實相即體。不得是體。不發是用。不得是用。不顯此體。攝用歸體。則境智兩忘。體用不二。若從體超用。則離即雙成。同時遮照。所謂用根諸體。體逐乎用。體用雖二。不離一般若矣。然不可執此為實。何者。若作有會。則被有見?殺。若作空見。則被空見?殺。到這裡名言路絕。心智莫窺。一切二邊。皆不能入。若作中道會。禍同二邊既非空有。又不名中。畢竟喚作甚麼即得這裡爍迦羅眼窺覰不入。大悲千手。摸索不著。故大品云。設有一法過於菩提涅槃之上。吾亦說為如幻如夢者。此也。
△二正解經文三。初預知請意。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坐師子座。告大眾言。吾知十六諸國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
佛知說二護般若時至。故從三昧起也。然佛無不定時。今言出入者。為物示軌故。師子座。表佛說法無畏如為人中師子也。大眾。即所被機。王之有國。天命人心。理亂安危係焉。得其道。則天命順。人心服。失其道。則天反時。物逆理。故治亂護國之樞機。只在一心之上轉移耳。是以佛纔出定。方有事於般若。王即念請。心靳護國。故知護國之要。非般若妙利。而誰能哉。然佛即知王念請者。所謂鑿池不待月。池成月自來。豈同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之謂耶。古疏謂十六國王。意欲問護國因緣。據前嘆請祇主在斯王。今知請意通及十六國者。盖問不可多。請必有主。姑推斯王為首。佛知請意不局一人。故理當十六國王也。則知念請護國之問。與後菩薩行品二諦品。並護國品。為張本也。
△二略開誡聽。
善男子。吾今先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護佛果護十地行。汝等皆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據下文不住行化。等生佛以皆空。不著名相。齊理智而一性。是護佛果也。依五忍而修行。自他普利。住多劫而正化。權實雙行。是護十地行也然二護諸王未請。佛自先為說護佛果護十地二事者。意明二護。為外護之本。若但說護國。則安樂平和之時。人心易憍易泰。一恣妄想。喪心昧理。日流於離亂而不可知者。故佛先開二護出世之法。令知法法同如。處處皆空。以此直窮佛果因行之性海。然後修稱般若之福田。以此護國而有餘裕。故知開內二護者。又與外護國土為張本也。汝等下。誡聽楞嚴云。汝等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今誡諦聽者。正使無以緣心聽法也。息慮亡緣。易食甘飲。於法方有分矣。諦聽。即聞慧。善思。即思慧。義含修慧。故誡聽而含三慧也。
△三領誡讚供。
是時大眾。波斯匿王等。聞佛語已。咸共讚言。善哉善哉。即散無量諸妙寶花。於虗空中變成寶盖。覆諸大眾。靡不周徧。
法華諸子索車。長者自知財富無量等賜大白牛車。盖過諸子所望也。今王等念請護國因緣。佛先以出世二護示之。亦過其諸王所望。故歡喜讚善供養如此重讚善者。盖信知如來宣暢般若。發明人人本有妙慧。故古疏引智論云。佛說般若。無央數眾生。當續佛慧。又引龍樹釋云。能破眾生諸大煩惱。能與諸佛無上大法。即此意也。散妙寶花。表依性起修。萬行芬披也。空中變盖普覆者。表無緣慈悲。如天普盖濟度一切。清涼萬類也。故知佛說般若。品品得益。有自來矣。
△二問答廣釋。二。初當機正問。
時波斯匿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長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護佛果。云何護十地行。
孔子問孝。曾參避席而對。示其師道尊嚴。敬之至也。矧請出世大法乎。即為法亡軀身為床座。所甘心也。故王身輕萬乘。禮四大高視之聖人。志小九五。叩十地獨尊之調御。盖以護國護法。兩事逼切。治世出世。二緣服膺。所致然也。豈徒然哉。斯亦以道優裕天下。不以國爵威服天下。實乃古佛示現廣利羣生耳。此進問具三業虔誠。如常所說。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釋有三義。一覺謂上求佛果。有情謂下化眾生。二覺謂斷證自利。有情謂慈悲利生。三覺謂已斷已證。能覺悟自心。有情謂未斷未證。有餘情緣。此指能修能。護之人。下明所修所護之法。問意謂我等念請護國。佛即先開二護。此慈悲之至也。然未知因果二修。以何法修。以何法護。故此問之。盖佛開示二護。但舉其本源。而王問云何修。則?以導其流。所謂接拍成令。敲唱俱行。有如此夫。
△二如來垂答。四。初明自利。答第一問。三。初正觀空理。二。初正演真空。二。初標宗正釋。二。初正釋。二。初指所化境。
佛告波斯匿王言。護佛果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住。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護佛果句。牒定前問。諸菩薩。指下五忍位菩薩。諸乃眾多不一之稱。故知指下五忍位也。應如是一句。即逆指向下不住色相不觀色如等。謂應如是住不住色相等。教化眾生也。楞嚴云。見明色發。明見想成。乃至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此明四生假妄覺為因。妄業招感。受生不同。故有四耳。然天獄化生。鬼通胎化。鳥龍四生。人亦通四。故古疏云爾時人胎生時。毗舍佉子。從三十二卵生。大山小山比丘。從鶴卵生。菴摩羅女。從濕氣生。劫初人。皆化生。此四生通局不同也。然三界普及。九類均霑。此如金剛經意。今言四生者。亦略指耳。義必具有。卵生居首者。以俱舍明其四緣故。此約緣多居首也。若約心者。以從本流末為次第故。問。護果說果。名實相應。今標護果。而釋以化生者。何也。答。護果正在度生。如不度生。何顯護果。況果海離言。護何所施。寄生言護。方顯護果。度生因果。實相成也。故華嚴十地品。以解脫月金剛藏。表因表果。亦以因位可說。果海離言耳。問。卵濕無想。有頂無色。云何教化。答。有三因緣。一難處生者。待其時故。二非難處生。未成熟者。成熟之故。三已成熟者。解脫之故。
△二能化之智。二。初正觀蘊空。
不觀色相。不觀色如。受想行識我人知見。常樂我淨。四攝六度。二諦四諦。力無畏等。一切諸法。乃至菩薩如來。亦復如是不觀相。不觀如。
初二句。舉色為首。受想下。例明諸法。眼得之為色。色以質礙為義。有十一法。即五根六塵。細分即形顯二色。各有多種。眾生正報色身。所謂假借四大以為身也。故度生意在利濟。而涉俗貴在忘心。凡眾生色相色如。在菩薩不住不觀。是終身度生。無生可度。終日行化。無化可行。物來順應。如鏡現像。妍媸不存。金剛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楞嚴云。虗受照應。了罔陳習。此之謂也。問。住相觀如。有何過耶。答。住色相是有。即凡夫妄見。亦邪外常見。觀色如是空。是小乘偏見。亦邪外斷見。然執有執無著斷著常。有無窮過。唯觀法性。冥同真際。斯為得矣。故菩薩化生。貴不住不觀。又五義故不住觀。一性空故。二同體故。三本寂故。四無念故。五法界故。此中一三唯生。二五通能所教化。四唯局能化。受想等者。此謂非特色之一法。不住色相。不觀色如。凡梁淨理行因果。一切皆如是也。盖此般若玄理。非染淨相。非非染淨相。非理行相。非非理行相。非因果相。非非因果相。誠為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故起信論云。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釋云所言空者。從本以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差別之相。以無虗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等。又云。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然起信真如。即仁王實相般若也。若別釋者。受想一句。合前色法。即五蘊也。受以領納。有苦樂捨三。想以思念。行以遷流。識以了別。此四即心法。色心和合。成有情身也。我人一句。計實主宰曰我。對自妄名曰人。知見即六根知見。上句法執。此句人執。常樂一句。即涅槃四德。不遷不變曰常。遠離眾苦曰樂。得大自在曰我。蕩無纖塵曰淨。此佛果四德。能破本末二種四倒。如涅槃經說。四攝六度。二諦四諦。十力四無畏。名相如常。菩薩因也。如來果也。然皆空其相者。要在乎先空自心。若離妄念。實無可空故。故起信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如此既從妄念所變。妄既本空。所變何實。
△二徵釋喻顯。
所以者何。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猶如虗空。蘊處界相。無我我所。
初句徵也。意謂所化眾生是染法。言不住色相等觀可爾。因果理行斯是淨法。何亦空空不住不觀耶。以諸下。釋也謂以諸法性。即真實性故。既即真實。故觀相是有。觀如是空。各墮一邊。豈是真實性哉。所謂世間相常住。寧容一毫增減於其間乎。無來下。明真實體性之妙也。無來去。謂三際莫能易也。無生滅。謂四相所不遷也。同真際而無相。逈超邊表。豈方隅之所能拘。等法性而隨緣。泯絕一多。非大小之可為限。混法界以為體。妙契寰中故無二。總萬有以成身。玄同物內故無別。故知諸法之性也。如空普遍。似空普容。既如空離相。則三科二執。何有一法可當情哉。開心合色。開色合心。心色俱開。為愚色心者。說三科之廣略。如常所明。我即能執。我所即所執。
△二結行。
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此言不住不觀而修。是名為真修也。
△二問答廣釋。三。初明三種般若。三。初實相般若。二。初問何相化生。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薩眾生性無二者。菩薩以何相而化眾生耶。
此即領前經旨為問端也意謂上云諸法性。即真實相無二無別。是則能化所。化。原一體性。且不知以何相。而化眾生耶。若化則有眾生。是亦住相。不化則無眾生。何名護化眾生。而又云菩薩如是化耶。
△二答不住相化。二。初真則無化。
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亦不住淨。不住非淨。何以故。以諸法性悉皆空故。
此處當照前文。徧舉諸法名目。譯人圖省文。故但舉染淨二法耳。色等即染。常等即淨。法性即指前染淨法之真實性也。若以法性二字。聯上句經文。謂色等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常非常。極為穩便。若法性字屬下句。不住色等。則法性二字。即無著落。且不知經之法性道理也。故法性二字。應屬上句明矣。受想下。例觀諸法。盖上觀色之法性。故云不住色等。今觀受等四蘊。並常等四德。若如前文。應添法性二字。即云受之法性。不住受不住非受。乃至常樂我淨。法性不住淨。不住非淨。但經文影略中間受等不住觀智。而缺少法性二字也若謂不必補出法性二字。豈獨色有法性。而受等不具法性也耶。然前言不住色相。猶似淺淺。今云不住色等。是遮有也。以即悲之智。不住生死一邊不住非色等。是遮空也。以即智之悲。不住涅槃一邊。二邊不住中道顯然。猶如太空一相。所謂以同體菩薩。化同體眾生。同體眾生。受同體菩薩教化此則化而無化。不化中化。渾然無間矣。詎可求何相而化眾生也耶。何以故。徵。意謂染淨諸法。各有形量分齊。何故不住耶。以諸下釋。意謂諸法之性本空。故不可定言住色住非色。住淨住非淨也。如其不空。則染淨森列。何有一法云不住哉。問。據經言諸法皆空。其如方今現有者。何也。答。豈不觀空花水泡乎。空原無花。病眼妄執。水原無泡。風來激起。眼瘥風息。求花求泡。俱不可得。盖正見花泡時。其花泡之性自虗。故眾生慧眼不明。妄見三界空花。無明未斷。執著六塵漚泡。凡以徧計執性。情有理無。倘能特地了徹。觀萬法而體凝寂。忽爾爆破。將一塵而全收剎海者。夫何空與不空。掛念攖心者哉。
△二明俗則有化。二。初明因假故有。
由世諦故。由三假故。一切有情蘊處界法。造福非福。不動行等因果皆有。三乘賢聖。所修諸行。乃至佛果。皆名為有。六十二見。亦名為有。
初二句。出菩薩化眾生之因。而有二義。一繇世諦。即建化門頭。眾生菩薩。兩不壞相。以幻化幻。雖知不實。而作化事。所謂世諦幻化起。猶如空中花。二繇三假。即水月道場。能化所化。假名施設。以假成假。所謂諸有幻法生。三假集故有。有此二義。故有眾生可化也。三假。謂法受名。三諦。謂色心空也。一切下。明一切皆有也。前繇諸法性空故。一切皆空。今繇上二因故。染淨因果。聖凡邪正。一切皆有。故知以空為門。空有齊空。以有為門。有空俱有。猶楞嚴三諦圓融俱非世出世間。俱即世出世間法義也。然此經猶有非空非有為門。一切皆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為門。一切皆亦空亦有之義。如楞嚴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雙遮雙照。遮照同時。以顯其妙。但引而不發耳。向下別釋。一切有句。總標也。蘊處下。即別明。蘊等可知。造福。即善業。謂五戒十善。為人天因。非福。即惡業。謂五逆十惡。為三途因。不動行等。即色無色界業。以有四禪四空。不為下界欲染煩動故。因即三界六趣之因。果即二十五有之果。此有世間法也。三乘各有賢聖。如聲聞乘。則七賢四果為賢聖。緣覺乘則賢同七賢。聖即緣獨。菩薩則三賢十聖。所修諸行一句。即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乃至佛果。約果德。即十力四無畏不共佛法。四智三身三德五眼。此有出世法也。上即正道。下即邪道。通六十二見。總不出斷常二見為根本。若細分之。不離五陰三世。如云一一句。二異句。三亦一亦異句。四非一非異句。一陰四句。五陰成二十句。此約過去世論。現在未來各二十句。共成六十句。合前根本。斷常二見。故名六十二也。此皆不了諦理。妄執一異斷常。以儱侗三世。故名邪見。然既一切皆有。豈無眾生可化之相乎。
△二明執有迷真。
大王。若著名相分別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見諸法實性。
諸法各有名。如水火金銀等諸法。亦各有性。如火之煖。水之濕是也。此名此性兼之不離。故一有所著於此。即染淨分別。凡聖欣厭。念念不空。如境擾心紛時。即被諸法轉變。豈見諸法實性耶。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隨。能生諸妄想。即著名相。三祖云。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即不著分別也。然不見諸法實性。猶似難明。故再申其義。如世人見種種珍物。忽然心發晦蒙。雖經目前。昏然不知為何物也。是不見珍物之實性也。如水一也。天見是琉璃。人見是清流。鬼見是火反害自己。此餓鬼不見水之實性矣。古德云。祇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如此則見實性矣。
△二觀照般若。二。初智照相違問。
波斯匿王白佛言。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智云何照。
問意謂前明諸法真實之性。不住一切。此清淨也。㳷同真際。此平等也。一切皆空故非有。一切俱有故非無。既真體如此。智云何照耶。豈亦智照同真。亦清淨平等。非有非無耶。抑法性如此而智照或不如此耶。
△二理智一如答。二。初略標宗答。
佛言大王。智照實性。非有非無。
答意謂實性既非有無。而般若正智。觀照實性時。以理軌智。能照所照。俱非有無。故無知論云。真諦無相。真智無知。又云般若可虗而照。真諦可亡而知。皆此義也。譬如函盖相合。圓則俱圓。方則俱方。亦如鏡體鏡光。光體大小。無二無別。故華嚴疏云。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此理智合一。體用不二。離言思之極致矣。
△二廣徵釋答。二。初所觀俱空。二。初總顯性空。
所以者何。法性空故。
初句徵起非有非無之義。釋謂性本自空。非推之使空也。繇法性空故。則知照性非有非無。而清淨平等無二矣。古疏謂此空。非照已方空。非作得故空。直繇般若性離。無自性故。理本自空。然空即今之非有非無之義也。
△二歷觀諸法。二。初正明法空。
是即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緣。二諦四諦。一切皆空。
躡上應云繇法性空故。是即五蘊等法無不皆空。盖一空一切空。法爾如此。所謂般若了萬法之本空者。信哉。然大論明五蘊是果報空。以五蘊假合。成正報故。十二處。是受用空。以根塵對待。互為受用故。十八界是性別空。以三六各別種性故。如眼色眼識。為一種性等。士夫。即眾生我見之別稱。如云我人眾生士夫知見等。六界。即地水火風空識。大論名此為遍到空。以此六法。徧一切故。阿含經云。六主爭大。地云我能載。水云我漂潤。火云能爍照。風云能生動。空云能容受。識云若無我者。色則敗壞。五雖大而識為主。故四大圍空。識居其中也。十二因緣。與四諦二諦。廣略不同。為對機故。如因緣生起相。謂無明緣行等。即廣說苦集二諦俗諦也。因緣修斷相。謂無明滅行滅等。即廣說滅道二諦真諦也。餘義至後廣釋之。
△二釋成空義。
是諸法等。即生即滅。即有即空。剎那剎那。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諸有為法。悉皆空故。
此有四節。初三句。標宗也。諸法。指上五蘊。乃至四諦等。以此諸法之體。念念遷流。新新不住。即生即滅。四相同時。正如石火電光。眨眼即空。故楞伽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淨名云。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又云過現未來。二世皆空。故知體性皆空。此會相歸性也。故起信云。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大疏云。此以所相法體。隨法性而融通。故能相之相。亦生滅而不礙是也。此不同法相。謂本無今有名生。生位暫停名住。住別前後名異。暫有還無名滅。據此。則前三是有。故同在現在。後一是無。故在過去。四相不同時也。豈等法性同時四相乎。小乘以生前住滅後。或生住同時。則招過實甚。不能繁引。即有即無者。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如說三世有者。未來中有。還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是則為常。又定有者。應不從緣。不從因者。墮無因常。若法定無。先有今無是為斷。今則二諦融通。有無不二。故能即無即有。即有即無。顯中道於觀心。通照用於一念。故大疏云。空是即有之空。有是即空之有。良在此也。二剎那二句。類釋也。剎那。極短時也。盖言上之諸法。而有染淨形狀。言即生即滅可爾。然極短之剎那。剎那亦不得停住。盖念念生滅亦空矣。此則非止空於諸法。即剎那之念亦空空耳。故云亦復如是。故楞嚴匿王答佛云。雖此殂落。中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諦觀。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此言幻身。念念遷謝也。楞伽云。一切法無生。我說剎那義。此言剎那亦空之義。正符今義。三何以故徵也。意謂空法則法眾多。且是有體。剎那何以空之耶。豈剎那猶有別說耶。四一念下。釋也。古疏謂此中有二義。一自一之多。一念攝九十剎那。一剎那攝九百生滅。九十剎那。義當八萬一千生滅。求其定實不可得。則此心空矣。二自多之少。謂生滅不出剎那。剎那不出一念。於其念中。求定實不可得。則此念空矣。然心空念空。凡屬有為孰不空哉。所謂空者。乃本來寂滅真常之空。非小乘邪外所執之空矣。
△二明能觀雙照。二。初觀照有無。二。初真實般若。
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諸法一切皆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畢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般若波羅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初明照空相也。所以念念諸法皆空者。無他。良繇甚深般若。照見諸法性本空故。以般若現前。徹照十界。依正色心。幻緣和合。了無自性。夢境空花等無有異。如杲日升天。萬象不能迯其影。似黃金出鞴。鑛沙難以齊其用也。內空下。明照分限。大論問云。若少則應一空。若多則應無量。何止十八耶。龍樹答云。若略則事不周。若廣則繁難悟。如藥服少則病不瘥。服多則更增疾。今說空亦如是。少說則不能破邪見。多說則逼近於滋蔓。故唯十八也。內空。謂內無六入。我空也。外空。謂外忘六塵。法空也。內外空。則根塵俱泯。我法兩空。有為空。即三科等法空也。無為空。即小乘三無為空。兼大乘三種亦可。以般若空一切法。豈空小而不空大耶。空空者。謂重空前空故。大論云。以諸空破內外等法。復以此空破諸空。是名空空。大空者。謂十方俱空故。大經云。大空者。是般若空。勝義空者。本空世諦。世諦不有。故勝義亦空。無始空者。古疏云。外道以冥初為始。破此見故。名無始空。畢竟空者。諸法徹底空故。散空。謂因緣別離故。如四大各離。恩愛分斷故。本性空者。古疏謂諸法本無。惑者計有。乃至執言如來性等。決定是有。為破此見。云本性空。故經云。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故。乃至意亦如是。又華嚴云。觀眼無生無自性。識空寂滅無所有者。此也。自相空者。謂法法皆有自相。如棹橙以各形為自相。釵釧以形質為自相。從緣而有。故空之也。一切法空者。謂依正染淨。凡聖俱空故。般若波羅蜜多空者。即無相妙慧。空諸萬法。不住有無之空亦空也。因空者。六度諦緣等空也。果空者菩提涅槃空也。空空故空一句。謂一空破有是空也。以空空空。又一空也空之又空之。以至於空。了不可得。故法界真空絕相。泯絕無寄門云。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泯絕無寄。忘情絕解。故知到此。方名真空。義即同此。
△二相似般若。
諸有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諸有下。明三假而有也。古疏云。然則空本破有。有既空矣有從何立。而為俗耶。故曰因法集故有等。法受名為三假。法謂因緣合集故。受謂領納前境故。即心生法生義也。名謂因名而集故。如本非一家。集父子兄弟子孫主僕之名。而有家也。諸法例此。謂之假者。所謂物無當名之實。名無得物之功是也。因集下。明四諦即有也。集。即惑業。世間因也苦。即果報。世間果也。滅。即有餘涅槃。出世果也。道。即助道等法。出世因也。繇此二種因果。故有世出世法。六趣下。明凡聖即有也。初句凡夫。次二句俱聖。十地分真位。佛果究竟位。此善惡因果差別。故有六趣。證位見修不同。故有十地。妙往菩提。歸無所得。故有佛果。如此則自凡及聖。世出世法。皆繇染淨幻緣成立。應知前之一切空。乃即有之真空。空而非斷。此之一切有。乃即空之妙有。有而非常。非斷非常。即空即有。則般若之觀照。至矣。盡矣。故心經疏云。良以真空未甞不有。即有以辨於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於有等。皆此義也。若然者。以斯化生。則化生不住。以護佛果。則佛法常存。以護地行。則行行契真。盖以因果生佛。皆同如故。等法性故。
△二明其得失。二。初邪觀則失。
善男子。若菩薩住於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見。為住世間。即非菩薩。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悉皆空故。
此中有標徵釋。標謂菩薩行深般若。徹照萬法本空。若有所住著。則我人知見隨生。故非菩薩。徵謂住法。何以非是菩薩耶。釋謂不了諸法皆空故。住於法相。故金剛經云。若菩薩住於法則有我人眾生壽者相。即非菩薩。正同此也。
△二正觀則得。二。初以理正觀。
若於諸法。而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無相。不應起見。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
此亦具標徵釋。在文可知。即色是空。當體凝寂曰不動。法位常住。四相不遷曰不生滅。故不同生滅法也。無相者。謂無一切色空之相也。無無相者。謂無相亦無也。若滯此無相。是棄有著空。故亦無之。故經云。諸佛說空法。為離於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然如上諸法不動。乃至云無無相。不應起如是見。一起於見。則反成動滅有無之法矣。真正觀中。如紅爐然。豈容此等片雪渣滓哉。徵意。謂起見。何礙於法耶。釋意。謂諸法同如。三寶皆如。如則平等一味。無二無別。焉用起此見乎。然總括空有之義。以觀行釋者有三。一諸法皆空。以成止行。諸法皆有。以成觀行。空有無二。一念頓現。即止觀俱行。方為究竟。二觀法即空。成大智不住生死。觀法假有。成大悲不住涅槃。以空有境不二。悲智念不殊。成不住行。三空有無礙觀。一從假入空觀。謂一切本空故。云從空入假觀。謂一切幻有故。三空假平等觀。謂空有同時故。
△二具足聖位。
聖智現前。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多。名歡喜地。障盡解脫。運載名乘。動相滅時。名金剛定。體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聖智。即般若正智。此智觀法性既久。則迷雲開處聖智突露。然此智從本以來。而輝鑑天地。騰耀古今。無時不在。無處不然。吾人不得現前者。盖惑業深厚。自障蔽也。故經云。如日普照。盲者不見。非日咎也。智亦如是。不得現前。非智咎也。倘能念念純真。即此聖智。時時現前。與佛不殊矣。最初下。示智之功能。最初一念。即此智初現之一念也。此智初起。性無分別。體若虗空。無所不包。亦如大海。無所不涵。塵勞如許既滅。故能具足如許波羅蜜多。亦如經云。破塵出大千經卷之義。故云一念具足。言八萬四千者。以翻惑成智故。此地特名歡喜者。以生如來家。住平等忍。初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平等。從此亦能於方便智。念念修習無量勝行。故名歡喜。障。指住相無明等。此智現前時。地地各斷一障二愚。各證真如。各得解脫。從因至果。如車運載。可能遠到。故亦名乘。動相。指生相無明。此惑起時。菩薩以一念相應慧。摧滅無餘。如金剛能壞萬物故此名焉。起信謂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必無初相。即此意也。從此直至一相無相。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滿功德海。住如來位。名一切智智。言智智者。以如來洞了萬法故。上智字。即連上一切二字。指佛也。下智字。謂佛之智。如云。一切智之智也。大抵此般若空智現前時。約初證真如。即位名初地。約能運載。即此名乘。約地盡斷惑利用。名金剛定。約平等萬法。即名佛智也。古疏依賢劫經說。從光曜度終至分布舍利度。合有三百五十功德門。一一各修六度。即二千一百。復將二千一百。對十法。謂四大。六衰。又對十善。一一皆有二千一百。即二萬一千。又將二萬二千。對四眾生。多貪。多嗔。多癡三毒等分。各有二萬二千。合之即有八萬四千也。
△三文字般若。三。初多佛共說。
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百千萬億一切諸佛。而同共說。
此下示文字般若功德深大也。諸佛同說者。以般若為諸佛母。修因證果。莫不繇之。如心經云。以無所得故。乃至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等。據此。則諸佛同說宜矣。所謂通方宏規。佛佛不易也。
△二舉事況勝。
若有人於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於此經中。乃至起於一念淨信。何況有能受持讀誦解一句者。
此世界中。此國土。乃我等居者。方是南洲。三千洲中。八百大洲之一國土耳。此外還有東西北之三洲。此四洲須彌。一日月所照。積此一千四洲。乃至一千日月。一千須彌山。及大海鐵圍等。為一小千世界。積此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積此一中千世界。方成一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輪。百億四天下。百億七金山等。故阿含偈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觀此則一大千世界。不知其世界廣博極量何似。今以恒沙數大千世界。此不可說之國土也。何況於此世界滿中七寶。以用布施。大千界內。一切眾生。其財施又何如數量可較計哉。而又念財施有盡。法施無窮。一一教成四果。此功德又難以心念數量所議者。然於此經功較量何如耶。向下顯勝云。不如有人等。盖此經是諸佛智母。眾生本覺。一念淨信。則於般若緣分。可謂至深至厚矣。非借往昔多種善根。孰能臻此。故知恒沙界滿中之珍寶。秪是有漏之福田。盡教成眾生之四果。但成螢火光明。豈與一念淨信此經者。較量功德乎。故金剛經云。如來滅度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此人。已於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福德等。故知今經之一念淨信者。非第閒人也。大品云。於一切法不信。是淨信般若。且金剛一經。有六處較量顯勝。法華較隨喜第五十人之勝福。與夫今經較量同途異轍觀者可不淨信哉。然須達不住相以信般若。了般若即一心庶幾也。何況下。顯勝也。盖一念淨信。特暫時自信耳。受持讀誦。則信之久行之篤矣。然不如解一句者。盖解說利他。則又進於受持故愈不可較量也。古德偈云。讀經須解義解義須修行。若能依義學。即入涅槃城讀經不解義。多見不如盲緣文廣占地。心中不肯耕。現在作愚癡。未來苦趣嬰。此解一句超前前之謂也。問。前福量大。何以不如。答。彌勒偈云。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故永嘉云。一句了然超百億。則知解一句於得力處。即達千逕九逵之道也。
△三明信解相。二。初正明文字相空。
所以者何。文字性離。無文字相。非法非非法。般若空故。菩薩亦空。
初句徵也。謂信解此經全部。福不可量。此猶可說何故信止一念解止一句。而福勝功高。愈不可幾及也耶。文字下。釋也。謂解一句信一念而福德難較者。以達文字之性離故。推求文字之相不可得故。惟其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解脫即是般若。斯則文字空故。顯般若空。故經云我依文字般若。而證諸法實相也。然所行之般若既空。能行之菩薩亦空。所謂人法雙泯。能所俱寂。如明鏡之虗寂。妍?無心。似紅爐之熾?。金鐵俱化。何有一法之不空空耶。非法。謂文字非有也。非非法。謂文字非無也。又非法。此法指順理之善也。非非法。此非法指逆理之惡也。然文字亦非此二者矣。故金剛云。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云如我解佛所說義。亦無有定法。如來所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此即文字性空之理也。
△二兼明行位俱空。
何以故。於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終生。此三十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復皆空。
初句徵。謂文字般若空時。何以菩薩亦空耶。於十下。釋。謂空菩薩者。非空一菩薩耳。然地位生生。智慧因果皆空。又非止空因位。果位亦復皆空。盖一空一切空耳。以般若妙慧。豈容此金屑哉。三十生者。華嚴明地位。每位皆有入住出之三心。一入心。謂此位始入彼位。未能斷證時也。如從十向始入初地等。二住心。謂正在地位。觀照斷證時也。如初地證徧行真如等。三出心。謂從此地位。斷證功畢。修勝進往前位也。如初地將入二地。二地將入三地等。今始生。即彼入心。以創入故。今住生。即彼住心。今終生。即彼出心。以位將出故。然彼言心。乃約觀心入位分齊有三。今言生。約生法王家。淺深不等。然心生言異。斷證義同也。
△二明依教發觀。二。初凡夫邪觀。
大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說見受。即非聖見。是愚夫見。
境指實相。智指觀照。說受指文字。此等理智一如。能所皆空。若見可得。即著四相。豈成正見。故楞嚴云。若作聖解。即受羣邪。故知無智無得。方是行深般若。無說無聽。斯為勝義諦門。
△二智者正觀。二。初人天染淨空。
有情果報。三界虗妄。欲界分別。所造諸業。色四靜慮。定所作業。無色四空。定所起業。三有業果。一切皆空。
初二句。總指三界依正色心空也。言虗妄者。以因緣和合則有。因緣別離則滅。故楞嚴云。因緣和合虗妄有生。因緣別離虗妄名滅。又云界若空華等。此也。欲界下。別明三界空。欲等三界。即苦道。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故。所造業。即業道。分別。即煩惱惑。依惑造業。即業道。以欲界有分別十使等。色界四禪。喜樂等支。以依定發。名定所作業。無色四空。着空着識等執。皆即是惑。亦因定起。名定起業。三有下二句。總結空也。然分別三界造業有異者。下界不離人我妄想。所造善惡種種不同。分別二字。對上二界而言。以下界昏散。上界禪定澄清故。下界言造。以藉因緣三業結搆故。上二界言作言起者。以四禪尚礙色身。容有作義。四空唯有定果色。故但言起。此三界不同之狀也。問。前云三界。後云三有。何也。答。果報分齊不同。故以界名。因果總是不忘。故以有名。但眼目殊稱。義唯一也。
△二聖賢斷證空。
三界根本。無明亦空。聖位諸地。無漏生滅。於三界中。餘無明習。變易果報。亦復皆空。等覺菩薩。得金剛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無上覺。種智圓滿。擇非擇滅。真淨法界。性相平等。應用亦空。
無明為三界妄有根本。然此無明。以從本覺一念妄動。念念相續。故說無始無明。而此無明。不離覺性。了之即空。此句應作例顯空相。故加亦字。意謂不但三界空。即三界之根本無明亦空。盖以迷妄方成虗空。想澄乃有國土。則知三界。皆因無明而有。以故枝末根本。二者俱空矣。問。據前解無明不離覺性。則無明空時。覺性空否。答。圓覺云。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又起信云。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相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據此。則無明自空矣。何與覺性哉。問。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何亦空耶。今若空。則無明非即實性耶。答。若據今經。則正智實無無明。特因不覺言之故空耳。永嘉之意。盖頓證之說耳。如圓覺謂。猶如迷人。惑南為北。悟則即北是南矣。宗趣各別。無相濫也。聖位諸地下。謂十地處亦空也。十地親證真如。超越賢位。故名聖。無漏生滅者。無漏。即指十地中。依真名位。所修之行。初地行檀。發十大願。二地持戒。廣修十善等是。然無明未盡。故各有生滅也。又於三界。因無明餘習未盡。亦有變易生死果報。故無明既空。而變易果報等。一一皆空也。然十地所斷。即住相無明十品。其斷惑分齊。並無明餘習分齊。如華嚴疏鈔詳明。奈文義俱廣。今且唯約起信論明之。文云。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此指根本。識也)非凡夫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此指三賢位。以比觀智觀察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此指初地。以現量智證真如也)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此指修道以上十一地處說也)唯佛能了。(所謂佛性者。十一地菩薩。如隔縠觀月。不能了了見)何以故。是心從本以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一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此即執取相。指人執分別。二乘信地。同得人空。故能離也)二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此即相續相。指法執分別。歷三賢至初地證法空故。故能究竟離也)三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此即智相。乃法。執俱生。二地至七地方離)四所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此三細中現相。以第八地。現形不滯心迹。故能離之)五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此即轉相。以九地說法不滯言詮。故能離之)六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地盡。得入如來地能離故。(此即業相。金剛定一念相應。故能離也)乃至不了一法界義者。(即無明也)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此言無明。地上分離。佛圓離故)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知即心王緣即心所)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指三細相)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謂不同心王心所相應也)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此後能礙得名)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在業智故。(此從所礙得名)此義云何。(徵二礙之所以。向下雙釋)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此釋煩惱礙也)以一切法常靜。無明不覺。妄與法違。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智故(此釋智礙)上論所言無明義者。即今之根本無明也。所言二礙等者。即今之無漏生滅變易果報。而不得自在者也。以有二礙故。能礙真如正智。能障世間自在業故。所言依無明起六染心不同。斷離分位不一。即今之聖位諸地無漏生滅餘習。乃至等覺金剛定斷離是也。但彼論約生滅門中。從真起妄。斷證分齊而說。此經則總略出其義名。一一空之。故不同耳。若約無明餘習。則六染二礙。何甞非一義乎。故引其名義。使知般若空空者。殆空此也。不然。今經無漏生滅。乃何生滅。餘習是何餘習。變易因何有變易耶。二死因即二礙。果即二死也。一切智。即十一地證極之智也。佛無下。謂佛果及果後之用亦空也。佛無上覺。即三覺究竟也。種智圓滿。即四智圓明也。擇非擇。即二種無為。謂擇滅無為。即待決擇而顯者。非擇者。即不待決擇而顯也。真淨法界者。即佛所證圓理。重重無盡者也。以絕一切相。故名真淨。性相平等者。即性即相。等同一味也。所謂相為即性之相。猶即波以辨於水。性為即相之性。猶即水以辨於波也。應用者。即證果海之後。逆流而出。妙同萬物之事也。上明真身。此明應身。其報身。約自受用。即真身攝。約他受用。亦應化攝。故不言之。然般若正智現前。從因至果。斷證應用。無不空也。
△三說聽法性空。
善男子。若有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說者聽者。譬如幻士。無說無聽。法同法性。猶如虗空。一切法皆如也。
善男子。呼當機而語之也。然此經唯斯王當機。而前後呼召不一者。以彼為億兆之主。故或稱大王。此約俗諦稱尊呼之也。今以王等。成就信等。諸善根故。直呼善男子。此約修道為名稱之也。幻士下。楞嚴云。譬如諸幻師。幻作諸男女。雖復諸根動。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法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則不行。此約六根中。一根圓通。六根自清淨。故先以幻喻明之。今明說聽如幻者。良以修習般若究竟觀照。能空此耳。盖觀照深時。諸法自寂。說聽何當情哉。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然六根既空。即顯說聽亦空矣。大品云。聽如幻人聽。說如幻人說。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皆此義也。法同下。舉喻例明也。上法字。指諸法也。法性二字。指諸法中真實之性也。所謂真如者是。言同者。以諸法無性。當體即真。無不是如耳。故下又例明一切皆如也。良繇真如隨緣。能成染淨諸法。故諸法體空即如。猶水隨風成波。則波波舉體是水矣。故淨名云。法同法性。入諸法故。諸法皆如。眾賢聖皆如。至於彌勒亦如也。起信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俱此義也。
△三總結答意。
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為若此。
△二別觀佛身。三。初如來垂問。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觀如來。
如來法身。非一多有無。大小報化。體同太虗者也。然隨機大小。故現身勝劣。不了義者。起真實見。如三惡道。見如黑象脚。人天見為樹神等。故起信論云。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報等。乃至云故說為報。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隨於六道所見不同。乃至云故說為應。據此。佛身即一耳。不了唯識。隨六識以見佛身。故見從外來。了達唯識。順業識以見佛。故見無外塵。此則俱非真如正觀佛身究竟之妙也。故今佛問云。汝以何相而觀如來。意謂相是有為。生住異滅。佛身異此。即非身相。故般若觀照之時。則身相俱離。豈存諸礙。以塞正眼。故下當機默契玄旨。答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良以感應道交。雅合其妙。然此問答。渾如金剛云。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但彼約見。則從根塵對偶言之。此約觀門。則從理智觀照言之。雖見觀不同。其義實無有二也。
△二匿王敬答。三。初總顯真空。
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法相宗中。以出世智。為依生滅識種。故四智心品。為相所遷。佛果報身。有為無漏。盖以四智。攝於三身。大圓鏡智。成自受用身。故說報身有為無漏。此則報身。猶非實相。況化身不屬有為乎。法性宗明世出世智。依如來藏。始本不二。則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墮諸數。況於報體。即體之智。非相所遷耶。據此。則以般若正智。了身相本空。即此本空。凝然湛寂真實不動之相。匿王久默斯旨。故答云。觀身實相也。知自身則知佛身。故又云觀佛亦然。永嘉云。幻化空身即法身。肇公云。行合解通。則為見佛。所謂依他無性。即是圓成。豈同凡小執空執有。不能善達中道實相耶。
△二別明離相。四。初離世間法。
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不住四大。不離四大。不住六處。不離六處。不住三界。不離三界。不住方。不離方。
此下別顯佛身。離諸相也。金剛三世求心俱不可得。盖以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故。又華嚴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又云。以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不於現在有所住。了達三世悉空寂。此皆即三世。而無三世也。況般若正眼現前。佛身寧住此三世耶。所謂隨順世俗。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矣。五蘊假合四大妄成者。色身也。故不離。然四大本空。五蘊非實。故不住。即聲色而求佛。是行邪道。故不住。徧六處而常彰。斯為體真。故不離。以有大智非生死故。三界不住。以有大悲。非涅槃故。三界不離也。方即十方。體非疆域之可限。故不住。用徧法界而莫藏。故不離。凡此皆不住不離之玄趣。所謂觀此身者。即觀實相般若矣。故彌勒偈云。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意謂。但離徧計。即是真常。豈離此而別求乎。
△二離對待法。
明無明等。非一非異。非此非彼。非淨非穢。非有為。非無為。無自相。無他相。無名。無相。無強。無弱。無示。無說。
夫纔涉定名。即有對待。故龍樹云。若法從待成。是法還成待。然般若空諸所有。寧容此等渣滓哉。覺海澄圓。朗照萬法曰明。識浪騰躍。迷晦自性曰無明。實相中非明無明。故經云無無明等也。渾無差殊曰一。迷於一。則但知一本。罔明萬殊。了不同歸曰異。執於異。則著於千差。豈知一軌。躭己認我為此。外對他人名彼。至於依正淨穢等法。皆妄想而為自性。佛身實相。原非此等。故皆云非。有為世間法。以有生滅成壞故。無為出世法。以亘古今恒一故。若依法相。九十四法。俱是有為。六種無為。即無為法。自相。即諸法之因。他相。即諸法之緣。然萬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豈謂佛身有自他相哉。諸法假號曰名。名可見者曰相。然相名常相隨。能生諸妄想。故般若正觀。皆非此等矣。法之得因緣而有力者曰強。法之失因緣而寡助者曰弱。佛身挺然不拘於物。而能物於物。故無此也。心行處滅故無示。言語道斷故無說。所謂但有言說。俱無實義。佛身豈存可說示乎。
△三離度敝法。
非施非慳。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進非怠。非定非亂。非智非愚。
此如起信云。解行發心者。從初正信以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乃至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般若波羅蜜。據此。則十住十向發心所修六度。尚且離相而隨順。況觀佛法身實相。豈容諸六度六敝者耶。盖此身實相。與法性一義耳。
△四離業報法。
非來非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無相。非取非捨。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
時至業熟有生曰來。果滿因盡還滅曰去。自外而合曰入。從內而離曰出。又境能牽心曰入。心能著境曰出。福田。即三寶出世淨業也。非福田。即三途沉墜染因也。相即俗有千差。無相即空為一味。此皆所執之境。不出空有二法也。取即貪愛而欲得。捨即憎厭而遠離。此乃能執之心。不出得失兩途也。大如大海須彌等。小如一毛芥子等。見聞即眼耳二根。覺即鼻舌身三根。以俱合中知故。知即意根。此六根也。然總非之者。以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故。數尚不墮。豈容來去入出之能擬。有無取捨之可住耶。
△三結歸真際。
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觀如來。
謂之實相者。即諸世諦。觸事而真者也。佛乃證此者也。而此身即實相矣。到此。心將緣而慮息。故心行處滅。口欲言而詞喪。故言語道斷。言真際者。乃無際之際。佛身亦無身之身。故曰同。法言性者。謂實相。乃諸法真實之性。佛身乃諸法真實之身。故云等。然曰同日等。猶似二法。實則佛身即法。性即真際。㳷然一體矣。我以下。結前對佛。如是則以般若正智。解於如來。是為真實觀佛也。
△三印許令觀。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諸佛如來力無畏等。恒沙功德。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此舉一隅令反三隅也。良以身法功德。等無有二。觀身既全實相。力等功德。又且果非實相哉。故結例曰。悉亦如是。又結許云。修般若者。應如是正觀。否則心外求法。與離水求波者何異哉。故又誡云。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三時眾得益。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得法眼淨。
般若正觀照萬法空。故聞法者善達諸法之自虗。而不累其神明。故皆得法眼清淨也。然非但觀俗。亦能照真矣。上明自利行。答第一問境。
△二明利他行答第二問。二。初當品名題。
菩薩行品第三
前開二護。上答護果。端在觀空利生。不住行化。未委護因。其要在何。故有此品。答第二問也。菩薩。即能修之人。行乃所修之法。人即五忍位。法即五忍法。法不假人。法無繇明。人不藉法。人自何修。故法分上中下三。總五十二位之熏修。人列信解行證。括一十四忍之深淺。至於斷證之分齊。隨忍力強弱辨攸分。理智之邊涯。隨入位劫願論長短。能修所修。皆不離一般若觀照中矣。然行有事理。今攝事歸理。事行即理行。故經初標云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而必理行者。所謂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無心體極。一念頓契佛家。且般若會上。理行尚空。事行何容立哉。
△二正釋經文。二。初當機請問。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護十地行菩薩摩訶薩。應云何修行。云何化眾生。復以何相。而住觀察。
護十地行。牒前第二護也。菩薩。即標能修人也。然信住行向並十地皆因。而獨言護十地行者。何也。華嚴明三賢加行。但修福慧資糧。利他大悲不廣。入地則正智漸明。長養大悲。至十一地。純是利他之心。故於十地偏明護意也。此有三問。一問諸位修行。此即悲之智。故下經云。依五忍以為修行。又習種性修十住行等。二問化眾生。此即智之悲。故下經云。習種性位。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諸眾生。乃至一切智地。無緣大悲。常化眾生等。三問能化所化。觀察如幻。即智悲雙運。故下經云。以幻化身而見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化利眾生等。故知護因位者。必須修斷。故有初問。不離大悲。故有第二問。必正觀察。方契玄趣。故有第三問。然匿王實古佛興權起教。故三問如此切當也。
△二如來垂答。三。初答前二問。三。初正答二問。二。初正答前問明利他。三。初略答。
佛告大王。諸菩薩摩訶薩。依五忍法。以為修行。所謂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皆上中下。於寂滅忍。而有上下。名為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初標人法總數。古謂忍者。行之成名。此謂忍即智耳。但初學道時。斷證工夫匪易。必以智銘心。久斷久證。名忍。所謂無間道也。若已斷已證。則忍即是智。所謂解脫道也。而小乘八忍八智。豈得不其然乎。伏忍下。列名。伏謂賢位。未能親證智斷。功德猶弱。故但伏其惑。若斷則例如殺賊。何更言伏耶。信謂即入聖位。初二三地。能斷三障色煩惱縛。得無漏正信故。順謂四五六地。能斷三障心煩惱縛。以空慧無緣之智。還照心空之境。故名順忍。無生忍謂七八九地。能斷三障色心習氣。斷此習時。諸念不生。常觀勝義。照性不二。名無生忍。寂滅忍。謂第十地。及佛也。以心智寂滅。無緣照性。非有非無。湛然清淨。無來無去。常住不變。名寂滅忍。然此忍有上下者。盖佛與菩薩。同依此忍。金剛喻定名下忍。即等覺後心。若夫一相無相。名上忍。即妙覺佛地也。前四忍各有三品者。以斷證各有勝劣不等故。如伏忍中。十住初發大心。十行修十種大行。十向回真向俗。回智向悲。此伏忍上中下之別。餘三如前已辨。名為下。總結。謂依此修。是為修行甚深般若。盖忍與般若智。不相違背。唯始終之稱故耳。
△二廣答。五。初伏忍位。三。初習種性。
善男子。初伏忍位。起習種性。修十住行。初發心相。有恒河沙眾生。見佛法僧。發於十信。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願心。護法心。回向心。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諸眾生。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是為菩薩初長養心。為聖胎故。
此伏忍初性。其文有五。善男下。明方便相。初句標忍名。即伏忍之下忍也。起習種性者。下經謂習忍以前。經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進無退。譬如輕毛。隨風東西。若至忍位。入正定聚。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脫位。於一阿僧祇劫。修習此忍。能起勝行。故曰起修。十住行下。謂此習種性位人。見三寶相。發菩提心。於諸眾生。利樂悲愍。觀己身也。知一切而無我。明業行也。了生滅以俱空。至於毀譽不動。善惡無移。三業不失。六和罔虧。於發信心。圓具十數。非入正定聚者。孰發如此心也。有恒河下。謂下忍行人。轉化發大心人甚多。或有如許多人。一時發大心也。若以三性配之。三寶即緣因佛性。能發即了因佛性。所發即正因佛性。盖藉三寶助緣。自己智慧明了。而發此盖天盖地因心也。所謂下。明入位心。此於三寶田中。發此十心善順名信。明記曰念。不退名進。決斷曰慧。不動名定。深入曰不退。防護曰戒。上求曰願。保持名護法。至菩提名回向。楞嚴十信名。一妙信常住名信。二憶念無妄名念。三進趣真淨名進。四純智無習名慧。五湛寂常凝名定。六明性深入名不退。七保持不失名護法。八妙力向佛名回向。九住真無累名戒。十自在往生名願。此上十心。與今十心相對。前六如次。後四雖次不同。義亦無爽。具此下。顯力用。十心。即前所發十心為因。具此。則方便善巧。調伏眾生。言少分者。於行則下。於悲則劣。於智則微故。超過下。明殊勝也。謂此位心發十種。二乘無此心相。少分度生。二乘無此大悲。故超過之。況同除四住。於此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喻如太子處胎。貴壓羣臣。頻伽在殻。聲逾眾鳥。信哉。一切善地。即二乘斷證事也。是為下。結行相也。此位方出不定聚而入正定聚。修習此忍。則心與忍。二俱增長。故名長養。未發大心。猶屬毛道凡夫。一發大心。則墮入佛數。故為聖胎也。
△二性種性。
復次性種性菩薩。修行十種波羅蜜多。起十對治。所謂觀察身受心法。不淨諸苦。無常無我。治貪嗔癡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觀察三世。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此位菩薩。廣利眾生。超過我見人見眾生等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壞。
此伏忍中之中忍也。故下經云。捨財命故。(施端內外)持淨戒故。(三種律儀)心謙下故。(三種忍義)利自他故。(即三精進)生死無亂故。無相甚深故。達有如幻故。不求果報故。得無礙解故。念念示現佛神力故。如次配十度。此明入位所修行也。起十對治者。總標。所謂下。詳明觀修所治之法。身受下。所對治法。不淨下。能對治觀謂眾生身根。內外妄成。五種不淨。而俗貪為香潔。此身倒也。故觀身革囊盛穢。九孔流溢。此以不淨對治貪也。受有三受。即苦樂捨。受。則不免有苦。而俗貪為欲樂。遂於革囊眾穢。生美麗相。惑著不捨。此受倒也。今觀受皆苦。則一切受。即不足戀。此以苦對治貪也。妄心紛紜。生滅相續。此心倒也。觀心無常。則一切妄法。皆不足戀。而猶貪著追求。是為至愚之者。此以無常。對治嗔也。幻境紛拏。一異不定。此法倒也。觀法無我。則一切妄念。皆不可動。而猶妄計窮詰。是為癡也。故一一對破之。治貪下。所斷惑也。起施下。三善根也。逐境生愛追求不捨。貪也。施則己身尚捨。於物何貪哉。發於違拒忿恨不寧。嗔也。慈則於心自平。於人何恨乎。昧理顛倒。見事朧?。癡也。慧則於性開發。於理斯明。何癡之有哉。貪等謂不善者。以能發業潤生故。慈等謂行善者。以能除惑斷業故。觀察三世下。觀十二因緣也。過去二支因。即無明行。故名觀因忍。忍即推因審因等智也。約未斷邊名忍。下忍例知。現在五支果。即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三支因。即愛取有。名觀因果忍。未來二支果。即生老死。故名觀果忍。所以觀者。以有無明故。則行等至老死相緣而生。若觀破無明。則皮既不存。毛無所付。此觀斷之要也。此位下。化多眾也。以中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住真實觀。能化多眾。若行不廣。何以化多眾乎。超過下。明離患也。此位住真實觀。無自他我人等見。念念虗偽。三假諸法。了不可得。故云超眾生等想。即不淨謂淨。無我謂我。外道倒想。即執常執斷。此不達三世因果者。菩薩則一心朗照。內患遠離。真見虗澈。外魔難動。非但不能壞。且於觀照中。邪智自化為正智矣。
△三道種性。
復次道種性菩薩。修十回向。起十忍心。謂觀五蘊。色受想行識。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解脫知見忍。觀三界因果。得空忍。無想忍。無願忍。觀二諦假實諸法無常。得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無生忍。此位菩薩。作轉輪王。能廣化利一切眾生。
此文有三。復次下。標行修也。揀前顯後。故言復次。此修伏忍上品位。前習種。明解。性種明行。此則明願。種性言道者。謂欲入初地。能與聖道為因性故。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實際。即理也。二回向佛果菩提。即智也。三回向法界眾生。即悲也。開則有十回向。即第一不壞眾生相回向。乃至第十法界無量回向。盖回真向俗。回小回大。回有為向無為等。不如此。則悲願不大。度生不廣。智證亦非甚深。故須如此。十忍。如下明之。謂觀下。明觀得忍也。五蘊。即所觀之法。得戒下。即觀成得益。謂以能觀之智。觀色體空。便得戒忍。以作無作戒。皆色陰攝故。如正受戒時。觀念戒法。非受所引色。觀受體空。得慧忍。以依受方定。定則發慧故。觀想體空得定忍。繇倒想消忘。禪定自現故。觀行體空。得解脫忍。以行空則不被遷動所縛。常得解脫自在故。觀識體空。得知見忍。以了別不有。知見現前故。是知五蘊。與五分一也。迷則即五分法身是五蘊。悟則五蘊即五分法身矣。觀三界下。觀諸有結惑。得三空門也。謂即惑業習氣是同。三界二十五有是果。空忍等者。智者大師云。以諸法無我我所名空。以空故萬法一異等相。實不可得。名無相。知一切無相不可得。即於三界無所願求。不復造作三有生死之業。名無願。亦名無作。繇是離諸苦縛即得解脫。觀二諦下。即真俗名二諦。從假入空觀真諦。則法法皆空。從空入假觀俗諦。則物物全有。以觀諸法有無不常。故得無常忍。然一切法。雖差別萬端。皆是因緣幻有不實。原來一味。本無少法可生可滅。名得無生忍。此位下。明依忍寄位化生也。下經云。此位上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於三阿僧祇劫。修二利行。廣大饒益。得善調伏諸三摩地。故知化生廣多。盖根諸此也。作輪王者。以寄位教化。故習種銅輪。性種銀輪。道種金輪。故下頌云。習種銅輪四天下等。
△二信忍位。
復次信忍菩薩。謂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能斷三障色煩惱縛。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修四無量。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具四弘願。斷諸纏盖。常化眾生。修佛知見。成無上覺。住三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此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至一切智。諸行根本。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此文有四。復次下。標列名也。謂以無漏智信。信三寶等。故名信忍。此有下中上位。以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初得法喜。故名歡喜。異性入同。同性亦滅。異同垢盡。名離垢地。情見垢淨。妙覺明生。名發光地。謂之地者。以蘊積前法。至於成實一切佛法。法依此發生。故謂之地。能斷下。明斷障也。準唯識十地。每地斷一障二愚。謂初地斷異生障。一執著我法愚。二諸趣雜染愚。二地斷邪行障。一微細誤犯愚。二種種業趣愚。三地斷暗鈍障。一欲貪愚。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謂之色煩惱縛者。以此三障。於法不自在故。若起信論。則謂初地斷法執分別盡。二地三地。斷法執俱生。然法即色也。若言斷障所顯真理。則初地證徧行真如。二地證最勝真如。三地證勝流真如。以斷處自有證故。行四攝下。明修四行化生也。謂生界無邊。而根欲性解。亦有無量。此四化生。最勝方便。何則。布施攝貧窮。愛語攝剛暴。利行攝疑怠。同事則先同後異。轉彼惡緣。然四攝中。唯同事一攝。則又是攝化微密善巧之至者。何則。盖菩薩見人不可轉移勸化。必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則慈愛攝生。或現給使。則居卑利物。或作知友。則同類勸發。或現冤家。則驚怖入道。或猿中現猿。鹿中現鹿。乃至蒲荷等類。皆以同事攝化。故知同事一攝。妙矣至矣。修四下。修四無量心。謂憐愍眾生。本在慈悲。故大慈與樂。大悲拔苦。樂即世出世樂。苦即生老等苦。洪濟塵勞。務在喜捨。故大喜忘憂。大捨行施。四謂無量者。以生界無窮故。然禪天有四無量。以有量處。而言無量。今此則稱性真實無量。此又凡聖無量之分也。具四下。明攝大願也。謂妙行無願。則無以高期遠到。故行須濟之以願也。願輪廣大。佛佛出世。不出此四。謂之弘者。以大願彌綸故。斷諸盖纏。即煩惱無盡誓願斷。以五盖十纏。即煩惱故。常化眾生。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以常化即度生故。修佛知見。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以修佛慧。須學法門故。成無上覺。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以佛即覺義故。住三下。修三空也。謂一切皆執為有。於心有所願求。均之於心於境。兩皆不得自在。故須三空門以治之。空則真空一如。幻相寂滅。無相則一異等離。了不可得。無願則無所希覬。如木馬遊春。故三皆為解脫門。住謂堅持不失。門謂出入無擁。此是下。總結行修。謂菩薩始從發心。終及果證。上求下化。不離此十五行修。故名諸行根本。良以此行。如陰陽二氣。何物不資此為始。資此以成終耶。
△三順忍位。
復次順忍菩薩。謂?慧地。難勝地。現前地。能斷三障心煩惱縛。能於一身徧往十方。億佛剎土。現不可說神通變化。利樂眾生。
此文有三。復次下。標地名也。謂近無生。而未證得。故名順忍。此亦有下中上三位。明極覺滿。一切緣影。悉皆爍絕。名?慧。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能斷下。明除障也。亦準唯識。四地斷微細煩惱現行障。一等至愛愚。二法愛愚。五地斷下乘般涅槃障。一純作意背生死愚。二純作意向涅槃愚。六地斷麤相現行障。一現行觀察流轉愚。二相多現行愚。謂之心煩惱縛者。以此三障能礙觀心。不自在故。然斷證相需。故有斷則有證。則四地證無攝授真如。五地證無差別真如。六地證無染淨真如。能於下。明攝化也。古疏謂前信忍位。明化身故。不言現一身於徧剎。今順忍。明實身故。能一身徧往剎土。亦能一身現不可說神變。凡見聞者。覩化儀而生信。喜神通而欽服。故能利樂一切眾生也。
△四無生忍。
復次無生忍菩薩。謂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能斷三障色心習氣。而能示現不可說身。隨類饒益一切眾生。
此文亦三。初亦標名也。謂色心諸法。求自求他。及共無因。皆不可得。於此得智。名無生忍。華嚴謂不見少法生。不見少法滅。離諸情垢。無作無願。安住是道。名之為忍。此忍亦有下中上三。盡真如際。逈超極造。名遠行。得其全體。一真凝常。名不動。得無礙智。發真如用。曰善慧。能斷下。明除障也。謂上順忍。且各單斷色心二法現行。此忍雙斷二法習氣。即人法二執種子也。七地能斷微細現行障。一細相現行愚。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八地能斷無相中作加行障。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有相不自在愚。九地能斷利他行中不欲行障。一於無量所說法名句文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二辨才自在愚。若斷障顯證。即七地證法無差別真如。八地證不增減真如。九地證智自在真如也。而能下。明攝化也。準後文謂七地。住於滅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謂八地能於一念。而起智業。以十力智。徧不可說。大千世界隨諸眾生。普皆利樂。九地於一剎那頃。於不可說許諸世界中。隨諸眾生所有問難。一音解釋普令歡喜。即此義也。
△五寂滅忍。三。初因果對辨。
復次寂滅忍者。佛與菩薩。同依此忍。金剛喻定。住下忍位。名為菩薩。至於上忍。名一切智。觀勝義諦。斷無明相。是為等覺。一相無相。平等無二。為第十一。
此文亦三。復次下。明因果同依也。謂前忍則色心習氣皆斷。猶是能所未忘。智證未泯地位。今至此忍極處。生無可生。滅無可滅。心則無一心而不寂。想則無一想而不滅。寂亦無寂。滅亦無滅。無寂亦無。無滅亦無。亦無亦無。是謂真寂滅性。佛之所已證極者也。十地菩薩將證者。亦依此忍希至。故云同依此忍。此如心經無所得義。佛與菩薩。同依之得證菩提涅槃也。金剛下。明優劣也。謂此定能破生相無明。堅利如金剛能壞萬物。而萬物不能壞金剛。故因果同依此忍。共入金剛理定。然約修證義說。故有入定。實則入無所入。斷無所斷也。忍分上下者。盖因果既爾兩分。故分極證有兩異。是以無間道中。因位攝故。乃名下忍。解脫道中。果位攝故。方名上忍。故下忍即菩薩。上忍即佛也。問。前之四忍。皆分三品。此忍止分上下。無等覺位者。何也。答。前之四忍俱屬因位。以因位。有入住出之三心。故分下中上之三忍。此忍則前心是因。後心即佛。以闕中間。唯分上下也。等覺一位。諸經開合不同。開則乃十地之勝進。佛地之前相。中間優因齊果。故作等覺一位。如楞嚴云。如來逆流而出。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是也。合則約因。則等覺合於勝進。約果則等覺合於前相。此盖因果。同依住心。無二別者。如今經所名者是也。問。今經標有等覺之名。何云合耶。答。雖有等覺之名。然而忍分乎上下。故知下忍十地等覺俱攝。此中上忍。唯攝佛果也。又勝進攝於下忍。前相攝於上忍。如此則知等覺之位。非如別經開顯明矣。觀勝下。明淺深也。謂勝義諦。即中道妙理。當人佛性也。諦謂勝義者。以非俗非真。即俗即真。超情離謂。脫邊冥中故。此即所觀實相般若。觀之一字。能觀中道妙智。所謂觀照般若也。理智冥合。能所泯忘。斯為得之。若約十地所證。則此等覺位。既與第十地合同。故所證理。即十種真如中。第十法自在所依真如。然此真如。即勝義諦也。無明。即所斷惑障。約此等覺位言之。則此無明。即生相也。起信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法相云。金剛道後異熟空。據此則識與無明俱根本。識盡則無明亦盡矣。若約十地分斷之惑。即第十地之一障二愚。障即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二愚即一大神通愚。二誤入微細秘密愚。盖法雲等覺既無別開之名。則十地之所斷證。即等覺之所斷證者也。十一地。即佛位也。以佛越十地而獨尊故。前之因位。有斷有證。有能有所。此則無明即明。泯絕斷證。混法界以為體。故云一相。齊生滅而圓離。故云無相。舉真體。而生佛不增不減。攝妙用。而萬法非有非無。故云無二。此則等法性以一如。同真際而無外。歸無所得。猶若虗空。問。因果止一間耳。何以菩薩觀斷有相。而佛界無相平等耶。答。顏子豈非亞聖乎。然於聖人。則天壤懸絕。菩薩之於佛。亦類此也。故大般若云。十地聞見佛性。諸佛如來眼見佛性。又十地菩薩。名有上士。佛名無上士。又菩薩如十四夜月。佛如十五夜月。知此佛言則因果之間關不同。明矣。
△二別明果相。
一切智地。非有非無。湛然清淨。無來無去。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無緣大悲。常化眾生。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
上謂因果共依一忍。故約定約證淺深對辦。此則直明果證。豎窮橫徧。汪洋無際之妙也。一切智者。謂金剛下定。但盡心色麤細之相。不得此名。今佛地中。非但盡相。亦盡無相。故得此名。可謂緣觀雙忘。境智俱寂也。真諦即空。俗諦即有。此則雙超二諦。故非有無。湛然清淨。即絕待離名。常寂無相之謂。過去名去。未來名來。此則不離當念。一際平等。故無去來。常住不變。即不生不滅。該今亘古之謂。徧法界而無際者。真際也。佛則法身周徧。無相無名。故云同。等諸緣而作體者。法性也。佛則真智融通。非一非多。故名等。凡此。非佛徹證窮源真修惑盡者。其孰能有一於此哉。無緣下。明妙同萬物也。謂極證於解脫道中。逆流而出。妙同萬物之事。因位利生。未免作意。即不動地後。無功用道。雖云無緣。亦約分證而說。唯佛等生界以一如。觀一切而愍恤。無緣慮之悲心。如一月映萬水。故云無緣。大悲。謂之無緣者。即何思何慮之妙者。悲至於無緣。孰有加於此哉。一切智乘。即真知真見一佛乘。如來乘此一乘。故普令一切眾生同得滅度也。言常化又言來化者。時無間歇。人欲普度。故云常化。出真兆聖。興慈利物。故云來化。問。佛必欲化眾生者。為有昔緣化耶。為法爾如斯耶。答。昔緣法爾。二俱不偏。論其所化。不無昔緣。故曰非昔緣無以導心矣。心佛眾生。法無差別。故如來初成佛時。普見眾生俱成正覺。盖以佛所證者。總在眾生心中。既佛證生心。生在佛內。故生佛互相在時。各實非虗。因果交澈。故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教化佛心中眾生。受眾生心中佛說法教化矣。此雖圓教意。亦此無緣化生之大旨。不然。佛化眾生。雖如鏡像無心。而能所必有相矣。何謂無緣哉。
△三依宗明異。三。初指攝生分齊。
善男子。諸眾生類。一切煩惱。業異熟果。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諸佛示導。應化法身。亦不離此。
上云來化三界。即佛是能化。三界眾生為所化。故此明之。眾生類者。即十二類生。煩惱即無明。貪等業。即善惡不動等三。異熟果者。唯識謂有漏善不善法。所招隔世。自相續身。異熟無記。即前世造業。今世受果。今世造業。來世受果。異時而熟。名為異熟。或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異類而熟。名為異熟。此上二解。異通因果。或善惡業。未得果時。與取果用。至得果時。與與果用。取果與果。功用有殊。名之為異。復是能熟。變令熟故。異即是熟。名為異熟。二十二根者。謂眼等六根。苦樂憂喜捨五。男女命三。信進念定慧五。共成十九根。未知根。欲知根。已知根。成二十二根。前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後已知根。不出變易三界。上即所化分齊。下明能化也。諸佛等者。以法身即應化故。眾生既在三界。佛以大悲而拔濟之。所謂眾生有病。佛亦有病。菩薩病者。從大悲起。故不離此。然與憂民之憂。樂民之樂。同民患者。相類矣。
△二斥邪說難憑。
若有說言。於三界外別更有一眾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經說。
上明所化能化。皆不離三界。然則法身即應化。而界外即界內也。而謂界外復有眾生可化者。此外道說。非佛正說也。盖真體無外。而三界亦無外。此佛之正談。若謂三界有外。而真法性體。豈亦有外乎。大般若云。我今此身。即是法身。亦應云。今此三界。即是法界。外道豈知哉。起信亦有此破意。但小為異。故彼文云。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然衛世即外道。說有六諦。大有經。是其一諦。彼經說云。此三界外。別有世界。故佛今破斥如此。古疏云。理實而論。若言界外有眾生。即同外道。若言界外無眾生。即同二乘。諸佛菩薩見者。即不有不無。不有不無。即非如非異。非如非異。即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此等事。佛於法華經中。方顯了說。古疏亦有問答。并錄於此。故彼問云。界外實無眾生耶。答。聖教不同。有無異說。此經則云。三界外無眾生。餘經則有。法華云。餘國作佛。三百繇旬外。權置化城。淨名曰。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沙佛土。有佛國名香積。若界外無人。豈容三界內上方有爾許佛土耶。故知亦有。問。此經云無。餘經云有。如何會通。答。此中云無。無分段生死眾生。餘經云有。有變易生死眾生。故大論云。聲聞生界外。白銀世界。無煩惱名。只約無煩惱。即云無眾生。而聲聞無明未斷。豈實無耶。此文正是通教意。偏論界內煩惱眾生也。
△三引昔說證今。
大王。我常語諸眾生。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為眾生之本。亦是諸佛菩薩行本。
無明為惑業果報之本。故斷盡即名為佛也。起信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然此無明。從何而有耶。以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此心從本以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無明實相。即佛性矣。故名為佛。自性下。明正因佛性。謂真體離妄。非假斷證。本自覺故。名曰本覺。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此之謂也。無明斷盡。覺證心源。故名佛智。到此則始本不二。名究竟覺。一切眾生。無始已來。本行事業。當體無非性德。故為生本。因修果證。即此便是面目。故為行本。故知三界唯心。萬法同體。盡此則覺齊佛覺。自性清淨。言為生本。為行本。皆非物也。豈容圓滿具足之理。而更有三界外眾生可化耶。然則說三界外有眾生者。真邪說也。
△三總結。
是為菩薩。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
合之則五。開之十四。一切菩薩。修證之相。不出於此。故結云是為等。
△二答後問兼自利。二。初總牒前問。
佛言。大王。汝先問言。菩薩云何化眾生者。
繇前匿王第三問云。菩薩摩訶薩護十地行。云何化眾生。故此牒之。問。護十地行。必化眾生者。何也。答。十地行是菩薩本業。本業以大悲為首。能行大悲教化眾生。則地行清淨廣大。是為不失。豈同二乘沉空。凡夫躭有耶。
△二再為垂答。三。初略標地行。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化。從初一地至後一地。自所行處及佛行處。一切知見故。
菩薩下。明行所依。謂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此十地位。即教化眾生清淨業行之所依也。如所謂住生功德名為地。然為舉十地。不言三賢佛住者。盖以三賢非聖。未證真如。非所依處。佛位已圓。所證至極。無修行相。故特舉十地。良在此也。自所下。簡明二行。自所行處。即十地境。所謂初地輪王。二地忉利。乃至法雲四禪。及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乃至十地智證等是。及者。兼也。並也。佛所行處。謂妙覺地境。則無緣大悲。常化眾生。共證實相也。一切知見者。謂三智開發名佛知。五眼圓明名佛見。此見則無所不見。此知則無所不知。知見如此。故自他行業。寧不清淨哉。
△二廣申義相。十。初歡喜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佛剎。作贍部洲轉輪聖王。修百法明門。以檀波羅蜜多。住平等心。化四天下。一切眾生。
此初住剎權現也。古疏謂國土有三。一說法國土。百億日月。化小乘。二神通國土。億億日月。化中乘。三智慧國土。無量世界。化菩薩。此則智慧為上。神通次之。說法為下。此一往言之。實則說法通三。神通但二。智慧唯一。安有下土而不神通。寂光而不說法者乎。故楞伽明法佛有說也。住百佛剎者。即說法土也。贍部。即南閻浮提。以此洲勝三洲。多佛出世。有大乘根器眾生。入道場故。輪王有四。舊說此即鐵輪王。然瓔珞上品十善作鐵輪王。化一天下。此經亦然。天台判為圓教。十地經云。初地菩薩作鐵輪王。天台判為別教。此判似未足憑。然既云住百佛剎。則轉輪聖王。合是權現金輪聖主耳。豈以一贍部可礙哉。故瓔珞云。初地已上作琉璃王。據此非止金輪為極也。況秦譯又作四天王乎。然十地瓔珞。約金銀銅鐵。四輪寄住。可如前說。今既輪王。秦譯四天王。又順次序也。以二地寄忉利天故。又不必拘於轉輪聖王。為鐵輪矣。思之。修百下。明修行也。此自利行。所謂百法者。於十善中。一一更明十善故。言明門者。地上以無分別智修行故。即此百法。一一能出無量利他功德故。華嚴初地。亦發十種大願度生。又非止百法行業也。以檀下。明化生也。此利他行。然萬行首明檀度者。盖以一檀行。兼包萬行耳。故彌勒頌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此言檀之一法。略攝六度。資生。即財施。兼內外財。此布施度。無畏。即無畏施。攝持戒忍辱二度。以繇戒忍。方得無畏故。法即法施。此攝精進禪定智慧三度。以不退不亂不癡。即能法施故。一度攝六度如此。則知檀度亦總攝萬行矣。然究論檀度。必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中捨六識。外捨萬法。斯是行檀彼岸之行。而眾生卒爾不能。故先以施財一法發起。且捨財最難。始而勉強。終而泰然。馴至三輪體空。不住相行施福德。如虗空不可得思量。斯施財妙行也。財施既成。則心境萬法亦捨。從此一道而登彼岸。此初地寄位所行檀法。下明能行施心。住平等忍者。謂無自他相。以行檀則財無偏黨。化生則一道齊觀。無不如意饒益。故得化四天下一切眾生。此乃寄位化生。護初地行也。
△二離垢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千佛剎。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門。說十善道。化一切眾生。
此初明權現住剎。此下住剎則地地增勝。修法則倍倍轉多。然此有二義。一是自利。則開擴性覺成熟佛果。二是利他。則長養大悲廣攝化界。此二地所住剎。則十倍於初地。故權作王。亦尊居天界。梵語忉利。此云三十三天。此天居須彌山頂。即帝釋王化之域。四方各八輔臣。此王臣總論。故有三十三天。修千下。明修行。謂於十善。一一各修百善。總成千法門焉。以無分別智。而修此法能生功德。故亦名門。下皆準此。然此地離破戒垢。行大悲觀。念念現前。又不止於千法明門也。說十下。明化生。所謂遠殺害。不與不取。心無染欲。得真實語。和合語。柔軟語。調伏語。常行捨心。常起慈心。住真實心。寂靜純善。以此法而奉持。止惡防非。即以此法而開化。攝意守口。是雖十善。為生天之本。而成無上正覺。亦不離此熏修。此寄位化生。護二地行也。
△三發光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萬佛剎。作夜魔天王。修萬法明門。依四禪定。化一切眾生。
老子云。修身其德乃真。至於修天下其德乃普。信斯言矣。則今住萬佛剎而轉多。宜王作夜摩而遞上。其德行愈廣。故寄位益尊也。夜摩云時分。以蓮花開合。分晝夜故。前忉利則地居天。此乃空居天之第一天。上乃明住剎權現。下明寄住修行。寄位既轉增。而修行亦愈勝。故明門亦萬法矣。所謂色大般若大。境寬智慧寬。下文明此位。具三明六通。依四下。明化生。謂初禪離生喜樂定。謂離欲界雜惡生。得輕安樂故。二禪定生喜樂定。謂有定水潤業。憂懸不逼故。三禪離喜妙樂定。謂心雖離喜。妙樂自具故。四禪捨念清淨定。謂苦樂雙忘。能滅緣影故。此中亦兼四空定。盖四禪八定常相需也。即第五空無邊處定。謂覺身為礙。厭色依空故。第六識無邊處定。謂已無色空。唯依賴耶故。第七無所有處定。謂境識都泯。寂無攸往故。第八非想非非想處定。謂識性幽綿。存盡不定故。然此定雖上二界有漏之修作。亦二乘之定力。作佛之鴻漸。故說此以化生。為護三地行也。
△四?慧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億佛剎。作覩史多天王。修億法明門。行菩提分法。化一切眾生。
此初明權現住剎。十萬曰億。則所住之剎。此地又十倍勝三地矣。覩史多。云知足。此天離欲修知足行。故作此天王。則果報殊勝。又仞夜摩之上。然位之尊者其化熾。故下化生而愈廣。修億下。明修行。此地修行順忍明極覺滿。如大火?。燒斷緣影。出世無比者也。即億法門而修者。亦因住億佛剎故。實則還照心空無量境也。行菩下。明化生。法即三十七品助道。一四念處。以觀念不忘。故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二四正勤。以勤修非邪故。即善未生令生。已生令增長。惡未斷令斷。已斷令不生故。三四神足。以觀修通力故。即欲勤心觀。四五根。以不被境移故。即信進念定慧。五五力。以對境不屈故。亦即信進念定慧。六七覺支。即輕安等七。七八正道。謂正見正思正語正業等。修此無邊菩提分法。為欲成就佛果菩提。謂以此法而化他。即以此法而自修。自行化他。為護四地行也。
△五難勝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億佛剎。作化樂天王。修百億法明門。二諦四諦。化一切眾生。
古云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盡業忙忙。盖謂兩法俱無量也。今菩薩住剎百億。則悲心與百億而同增。作化樂王。則應化並此位而高上。此非權現乎。修百下。明修行也。謂剎住百億。則法門亦百億。信曰境寬則心量益大也。然華嚴云。此地為利眾生。習諸五明。集諸功德。具觀諸諦。四地出世。而此復入世。又垂形於六趣。則不止修前法明門也。二諦下。以法化世。謂法門雖廣。能化不出空假。所觀不越真俗。真則無相勝義。一際平等。非自他所作。俗則因緣幻有。千差萬狀。亦非自他所作。故下文云。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了達此無二。直入勝義諦。四諦。即苦集滅道。此即世出世間二種因果。如欲觀之。則觀知諸苦。世間果也。觀斷集業。世間因也。觀修助道。出世因也。觀證滅諦。出世果也。世因若斷。苦果不生。出世因修。聖果自證。若約說示。即先示相。次勸修。後作證。三轉四諦法輪。令諸眾生。知此斷此。修此證此。然此四諦。有生滅無量無生無作之異。此佛法關鍵。說此化生。孰不信哉。即以此法。自修化他。為護五地行也。
△六現前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千億佛剎。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千億法明門。十二因緣智。化一切眾生。
此云千億。則又增於百億。然猶有數量也。盖最初發心菩薩。不為住爾許佛剎。化爾許眾生。此但權住應化耳。他化自在。即欲界第六天王。諸欲樂境。不勞自化。皆繇他化自得受用。故此名焉。修千下。明修行。即此千億法門。出生千億行修。廣化千億佛剎眾生。然稱性法門。杳無窮極。則千億法門。亦寄位增進之修。未足為多也。十二下。明法化生。此寄中乘之法。而修而化。此因緣法。支有十二。不出三世因果。即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此有二門。一流轉門。即生起相。謂無明緣行等。二還滅門。即修斷相。謂無明滅。則行滅等。此約所觀。智約能觀。即推因審因等智。推謂推窮三世之因。審謂審諦三世之因。此二俱通三世。加之根本住法一智。即七智也。一支具七。則行等十一支。成七十七智。無明未斷。故不言之。溫陵環師云。性智本明。妙湛精了。繇妄塵瞥起。俄然晦昧。名無明。於無明體。一念初動。名行。晦昧搖動。則失彼精了。粘湛發知。故轉智名識。十二因緣。此三為根本。餘九為支末。相因以成三世之緣耳。智本無知。繇識故知。形為妄心。謂之名。乃六賊之主也。性本無生。繇識故生。形為幻質。謂之色。即四蘊之依也。則名色者。識初托胎凝滑之相。繇凝滑而具六根名六入。根成出胎根與境交名觸。領納前境名受。有所受故。愛心生而愛斯取之。繇愛取故。惑業相續。善惡有狀名有。繇諸有結。為三界生因名生。有生則老死苦惱隨之矣。此生起之相也。將欲滅之。以何為要耶。當知彼無明者。非有實體。初一心源廓然妙湛。繇知見立知。妄塵瞥起。故有無明。若知見無見。則智性真淨。復還妙湛。洞澈精了。名無明滅。則自行已下。莫不皆滅。盖本既不存。末無所附。此修斷之相也。華嚴六地。有星羅十門。月滿三觀。而觀因緣。無餘蘊矣。故知因緣之法。雖屬小乘。實通大乘。其要皆為斷生死本。滅無明因。化導眾生。使復本明妙性而已。凡為道看教者。當留神乎此。即此因緣。自修化他。為護六地行也。
△七遠行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萬億佛剎。作初禪梵王。修萬億法明門。方便善巧智。化一切眾生。
此剎萬億。視前千億。又加十倍之多。然亦菩薩寄位權化如此。非稱性之量也。語其稱性。則一塵中有塵數剎。何數量可及哉。初禪梵王。即如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楞嚴云。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能統梵眾。為大梵王者。是也。修萬下。明修行。此菩薩住於滅盡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而廣化眾生。或示聲聞。而常隨佛智。示同外道魔王。而盡真如實際。一切莊嚴。皆得圓滿。觀此豈萬億云乎哉。方便下。明化生。肇公云。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實則此地觀空。而萬行沸騰。涉有而一道清淨。權智導化。恒順眾生。巧應物心。成令歡喜。以此化生。為護七地行也。
△八不動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微塵數佛剎。作二禪梵王。修百萬微塵數法明門。雙照平等。神通願智。化一切眾生。
下頌云。不動菩薩二禪王。得變易身常自在。能於百萬微塵剎。隨其形類化眾生。是也。二禪天王。即光音天。楞嚴云。此天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故此名焉。修百下。明修行。上言住剎如此之多。故此修法。亦如此之廣也。華嚴明此地心心寂滅。諸行不起。諸佛作七勸橋。能以一念而起智業。心心趣入一切智。發百萬大願。普利一切。觀此。則知修如上法門。亦未足為多也。雙照下。以法化生。謂觀真則一真無二。觀俗則千差有殊。此菩薩之智。觀真非真。即俗而真。觀俗非俗。即真而俗。俗不違真。即俗而真。真不違俗。即真而俗。故云雙照。平等。神通。即以十力智。徧不可說世界。隨諸眾生。普令利樂也。願智。即於千阿僧祇劫。滿足百萬大願。趣向佛果也。雖然一真如心。常凝不動。以此化生。為護八地行也。
△九善慧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剎。作三禪梵王。修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法明門。以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
此九地住剎數量。非算數較計可明者。盖此地願力廣大故耳。然亦非稱性也。以存數量故。三禪梵王。即徧淨天。楞嚴云。此天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託現前。歸寂滅樂。故此名焉。修百下。明修法。此亦寄位如此修耳。實則此地。具大神通。修力無畏。證智自在。於阿僧祇劫。能現百萬恒河沙等諸佛神力。無盡法藏。利益圓滿也。以四下。言化生也。華嚴云。此地菩薩。既得真體。斯發真用。凡所照應。皆是真如。故名普慧。此菩薩具四無礙智。作大法師。演說無量阿僧祗句義。無有窮盡。下經云。一剎那頃。於不可說諸世界中。隨諸眾生所有問難。一音解釋。普令歡喜。此即四智化生之義。然智謂無礙者。以巧應物心。圓應無方故。四智。即法義詞樂也。以此化生。為護九地行也。
△十法雲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剎。作第四禪大梵天王。為三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明門。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源。普利眾生。如佛境界。
從初發信心已。百萬阿僧祇劫。廣積無邊助道法。廣增長無邊大智慧。故能住此不可說等佛剎。因位至此。無以加焉。大梵天王。即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此為三界主者。以神用廣大。智慧第一。能知三界七日雨滴之數故也。修不下。明修行。謂此亦行隨位而增也。得理下。明化生。謂此地修習功畢。學行已滿。故名理盡。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具體而微。故云同佛。無明為三界惑業之本。此地無明已盡。故云盡源。大慈充滿。以無緣心。施作佛事。隨其所應。令入佛道。故云普利。此地隨順佛二轉依果。故云佛境。此皆地盡境界行德。前地所無矣。亦以此修。為護十地行也。
△三結顯道同。
是為菩薩摩訶薩。現諸王身。化導之事。十方如來。亦復如是。證無上覺。常徧法界。利樂眾生。
前問云何化眾生。此結答是為等。然果同因者。以因果相澈故。此則化生利樂。在因在果。一時一處。不可離故。故結顯如此云。
△二說偈讚佛。三。初時眾供養。
爾時一切大眾。即從座起。散不可說花。焚不可說香。供養恭敬。稱讚如來。時波斯匿王。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華表因。香表德。以上住剎修法。俱不可說。則地因與地德。二俱不可說矣。
△二匿王偈讚。三。初總頌三寶。二。初頌三寶業用。二。初讚佛三業清淨。
世尊導師金剛體 心行寂滅轉法輪
八辯圓音為開演
出世獨尊。導迷指悟。師範人天。故云世尊導師。此三業所依之主。下明三業。金剛體。身業也。此指法身。謂之金剛體。以法身之體。猶若虗空。百非俱絕。四句圓離。不同生滅諸法。有遷變故。亦可目應身。以應不離真故。所謂吾今此身。即常即法故也。心行寂滅。意業也。所謂妙智宜理。說應無心。非同妄心。有生滅故。八辨圓音。口業也。捷疾應物名辨。八圓音者。梵摩喻經云。一最好聲。二易了。三調和。四柔軟。五不悞。六不女。七尊重。八深遠聲。此音名圓者。謂若音不徧。是音不圓。若音等徧。失其韻曲。是圓非音。今佛不壞曲而等徧。不動徧而韻差。此是如來圓音。非心識境界耳。轉法輪。即指上五忍等法。以五忍摧壞諸障故。開演。即指說五忍法之音。轉輪約內。故隨意業。開演約外。故隨口業。若約三寶。上之三業即佛寶。轉法輪。約所轉邊即法寶。下即僧寶。若約三輪。即三業如次得神通記心教誡也。又此三句。古釋為五種具足。一世尊。威德具足。二導師。智慧具足。三金剛體。法身具足。四心行寂滅。解脫具足。五轉法輪。化他具足。然與三業辭異義同。故略錄於此。
△二讚眾聞法得益。
時眾得道百萬億 天人俱修出離行
能習一切菩薩道
起信云。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此明時機說聽俱勝。故易入道。今經得益。亦如此矣。時眾。即序分三乘人天等。得道。即聞五忍法而獲益者。百萬億。謂得益之多也。然天人正樂。未可以整心慮趍菩提。而一聞此法。遂能心厭塵囂。身修出世者。盖以如來三業殊勝。故一見色相。一聞正法。而妄念消除。真心顯現也。然天人雖身欲染。在欲無欲。處染不染。此亦出離行也。然菩薩之道。不出自利利他。依五忍而修行。自利也。寄權位而度生。利他也。故聞此法者。皆習其道。即所謂受之於佛。而習之於己也。若以五果配屬者。時眾得道。即增上果。俱修出難。即離繫果。能習大道。即等流果。以聞此法習此道故。
△二頌五忍深玄。三。初因果同依。
五忍功德妙法門 十四菩薩能諦了
三賢十聖忍中行
初句讚忍法顯妙。次二句讚因位該攝。二利俱獲。故云功德。觀修虗玄。故云妙法。出生殊勝。故言門也。諦了者。以一切菩薩。原始要終。徹因該果。證斷化利。不離此五忍故。忍中行即賢聖依此聞思修而趣進也。
△二果位獨超。
唯佛一人能盡源。
唯者。遮揀義也。真窮惑盡。唯佛能之。以因但分證。則一理未到真窮之域。因位亦分斷。則諸障未徹妄盡之源。佛則常淨解脫。寂滅難思。截有海而泛慈舟。二利到岸。剪稠林而入寶所。萬德圓成。非止入妙窮源。亦且出真逆派。然則唯佛方能如此極深遠到也。
△三含攝三寶。
佛法眾海三寶藏 無量功德於中攝
此一體三寶。不離五忍。即三寶無量功德。亦皆含攝此中矣。盖此五忍也。觀照真俗即佛寶。軌持正修即法寶。不違真如即僧寶。可謂如空包色。似藏普含。妙哉五忍。其一切因果之根底乎。
△二別頌五忍。五。初頌伏忍。二。初正頌忍位。二。初頌十信位。
十善菩薩發大心 長別三界苦輪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 上品十善鐵輪王
夫堪能發心。非容易也。起信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此上證初句。下證第二句。如是信成就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然信成就發心。廣即前之十種。略則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法一故。二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又十善發心。求出三界。雖未出離。已能離惡道。故云長別。十善不出身三口四意三耳。以上品心修。則善屬上品。下二心修。則善屬中下。盖發心有專略敬怠之殊。故十善有上中下品之異也。粟散王者。此王散於閻浮者最多。如粟然也。鐵輪王。即王一閻浮提者。如無憂王者是也。
△二頌住行向位。
習種銅輪二天下 銀輪三天性種性
道種堅德轉輪王 七寶金輪四天下
初句頌住位。謂以熏習善根力故。修十住行。見佛法僧。發菩提心。故名習種。銅輪。即此王隨福感而至者。二天下。即此王王化疆宇分限也。次句頌行位。銀輪。亦即隨福業來應者。三天。即王王化之境也。性種。性。即慧義。謂下忍聞慧。中忍。思慧。習已成性。故名種性。然瓔珞中有六性。亦名六慧。六性。即習種。性種。道種。聖種。等覺種。妙覺種。六慧。即聞思修無相照寂寂照也。道種二句。頌十向。此修上伏忍。入平等道。名道種性。下文云。此菩薩住堅忍中。觀諸法性。得無生滅。故名堅德轉輪王。即此王乘此輪。以教化四天下也。金輪者。亦隨此王福力所致。七寶。謂女珠輪主兵主藏象馬也。
△二別頌忍德。二。初結前忍位。
伏忍聖胎三十人 十住十行十回向
地前三賢。未得無漏。未得證理。但能伏惑。而不能斷。故名伏忍。以有忍智能伏煩惱也。三十心。與十聖作胎。故名聖胎。三十人。前經習種性云。是為菩薩長養心。以為聖胎故。後道種性云。能證聖人平等地故。即此意也。下句即結忍所依之位。謂住行向各十也。
△二頌後勝進。二。初明出生因果。
三世諸佛於中學 無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薩行根本 是故發心信心難
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今亦應云。一切因果。皆依伏忍智而為門戶發心也。盖以此忍。乃入道之階梯。成佛之關鍵。故曰根本。然菩薩之行。本乎伏忍。伏忍則成於信心。是故此忍不難。發心為難。亦猶百谷王之本。所謂眾流。眾流則發於涓滴。是亦眾流不難。涓滴為難也。所以信心難者。古疏云。以信心一發。入圓十住。即斷無明。而無明䃲礴。非一心三觀。所不能斷。能斷之智。從十信生。所以歎其信心難也。
△二明心相功能。
若得信心必不退 進入無生初地道
化利自他悉平等 是名菩薩初發心
此謂若得圓教發心。必不退轉。即不落階級。便入初地之道。以初地生如來家。初證真如。故名無生。第三句。即進入初地二利之行。以此地住平等忍。無有二相。方便妙用二利自在。名悉平等。末句結名可知。問。信心不退者。為的是圓教意。為抑是別教意耶。古疏答云。若約別教。即從十信漸進不退。登於歡喜。若約圓教。十信菩薩。即不退轉。便登初住。以圓教初住。即別教初地。故華嚴及下經文。亦以十住為十地。此是天台一家之義。實則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徹果海。豈止進入初地哉。又豈論其退不退哉。如楞嚴云。識陰若盡。則汝現前。六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信住行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喻定。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良證也。發心或退墮者。起信論亦有此義。彼文云。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發心。或因供養眾僧發心。或因一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據論文意。則知惑重德薄。倒求異求。猶豫大乘。行時未滿。遇緣不勝。以色見佛。住相供僧。隨劣教學他迹。而發心者。皆退失矣。必不退意。已引論在前發心處中。大抵內外熏習。久遠善根。修勝福田。修勝智解行成。堪發之時。一遇勝緣。或藉他力。或依自力。發此十心。於下無失。於上有得。畢竟不退。入正定聚矣。知此。則不但信滿發心不退。即在五品。在乾慧。而種習俱勝者。亦必不退也。所謂根心生者。則小善可成佛道。襲迹取者。即大行難超因心也。大聖隨機。有說性種性人。猶退地獄。約始教意說。有說初阿僧祇劫猶退墮者。約小教意說。有說十向而退墮者。亦約始教意說。有說十信退者。亦約始終權教而說。若約圓教發心。即妙超有分。何所退哉。然瓔珞說十住中。七住已前則退者。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遇惡緣。而退落凡夫。作大邪見者。是也。或是權現退墮。驚進未學者。有之。故起信復云。如修多羅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退。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據此。則知發心退墮者。不可諍為實退。抑有權現退墮而已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二
卍續藏第 26 冊 No. 0517 仁王經科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三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明慈慧寺開山比丘蜀東普真貴述
△二頌信忍。二。初正頌信忍。三。初頌初地忍。二。初頌寄位功能。
歡喜菩薩轉輪王 初照二諦平等理
權化有情遊百國 種施清淨利羣生
初句頌寄位。然輪王。即以琉璃為輪。若以初地作鐵輪王者。此權教一途之義。然既云住百佛剎。豈以鐵輪一天下為定哉。且三賢初地。雖總稱輪王。而亦金銀銅鐵琉璃不同。且輪相大小分齊亦別。如鐵輪廣一俱盧合。銅輪廣二俱盧舍。銀輪廣三俱盧舍。金輪廣四俱盧舍。據此。若琉璃輪者。則廣應十倍金輪大矣。盖賢聖分位既有天淵。輪相大小理自懸絕。俱盧舍即繇旬義。次句頌所證真如。即徧行真如。言平等者。謂住平等忍。以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平等。非相非無相故。三句頌悲心化生。謂此地寄位輪王。故云權化。住百佛剎。饒益眾生。故曰遊。四句頌所修行。此地於檀波羅蜜中。念念常行。餘非不修。但隨勝言也。
△二頌入位功德。
入理般若名為住 住生功德名為地
初住一心具眾德 於勝義中而不動
初二句頌此聖位名目不同。以無分別智。證真如理。依理而入。故名住。言其始也。以蘊積前法。至於成實。一切佛法。依此而生。故曰地。言其終也。然地住兩名。如眼目殊稱。古以地屬別教。住屬圓教。正顯圓教初住。正等別教初地。各是一宗之見耳。故古人有言曰。佛地如王城。如入王城者有三人焉。所行之路有五百五十里。一人乘神駿。不俟終日可到。一人乘蹇驢。十日可到。一人則足躄。三十日猶不可到。是三人俱到王城遲速不同。所過之路同一五百五十里也。漸頓根器。入證佛位亦然。或經劫方能入證。或一念可能頓超。頓漸雖異。共修位次一也。三句即地住二名合顯。以住持一心三觀。能具足眾德故。然住一心即名住。具眾德即名地。據此則地住二名相同。盖聖言量也。有謂地住天淵不同者。何哉。四句謂此地行。於生死魔。不能動故。離我我所。無怖畏故。盖勝義中。無有二相。故不動也。
△二頌二地忍。
離垢菩薩忉利王 現形六趣千國土
戒足清淨悉圓滿 永離誤犯諸過失
無相無緣真實性 無體無生無二照
初二句。頌此地寄位化生。此即長養大悲利他行。後四句明斷妄證真。自利功能。戒即三聚淨戒等。此地持戒。寂靜純善。離破戒垢。故云清淨圓滿。然戒相多端。不能悉舉。大要止持作犯。斷惡防非。調伏三業。各別解脫而已。華嚴謂十度中。戒度偏多。餘非不修。但隨緣隨勝而說。興心結搆曰故犯。無心造作名誤犯。此地十善全修。十惡永斷。故名永離諸過。華嚴又謂。此地。生草尚護。何肯殺生。於己一切能捨。何敢不義而取。妻房亦生厭難。何肯外求邪婬等。據此。則尚不誤犯。豈故犯哉。上言斷妄。下明證真。謂此地證最勝真如。此理現前。同異性滅。真諦無相。俗諦非緣。純一真實之性。此性真空冥寂。故云無體。本來現成。故曰無生。一相平等。故無二照。言無二者。非特智緣境時。於解常自一。此以如智相即。又無如外智。亦無智外如。能所泯忘。非如非智。此無二無無二之妙也。
△三頌三地忍。
發光菩薩夜摩王 應形往萬諸佛剎
善能通達三摩地 隱顯自在具三明
初二句明寄位行化。應形。即隨其願力。以無量方便。隨眾生心。示以法樂也。次二句明行修。三摩地即四禪四空定。善能者。以此地用無分別智。次第隨順具足勝定故。隱顯自在。即得五神通。現身大小。現大則大顯小隱。現小則小顯大隱。故復云自在。三明。即依無相忍。悉知三世。無去無來故。言明者。以能破三際愚癡故。然三明。即六通中。宿住天眼漏盡三通也。此地忍度偏修。亦有所斷所證等文。但頌略耳。
△二總結信忍。
歡喜離垢與發光 能滅色縛諸煩惱
具觀一切身口意 法性清淨照皆圓
初句總結地名。以地位雖三。同修信忍故。第二句總頌三地。所斷煩惱。色縛。即法執。初地斷法執分別。二三兩地。漸斷法執俱生。若細分別。即三種地位。各斷一障二愚。如起信六染云。謂不斷相應染。得淨心地。究竟離故。此染即六麤中。第三相續相。乃法執分別。又謂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此染即六麤中第一智相。乃法執俱生。所以能滅者。以無相忍。觀照色即空故。無明實性。即佛性故。第三句謂起惑造業。不出三業。故具觀三業。則身心清淨。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自利利他。無過誤矣。言觀者。以了色即空故。三業即實相故。第四句即所證理。無非中道。有言三諦之理。歷然不同。此凡夫二乘之見。然觀照既是即空即假即中。諦理亦即真即俗即中。所謂能觀所觀。如月印千江。合亦不一。離亦不分。性智之圓徧如此也。
△三頌順忍。二。初正頌順忍。三。初頌四地忍。
?慧菩薩大精進 覩史天王遊億剎
實智寂滅方便智 達無生理照空有
初二句。即寄位行化。此天此剎。即寄位行化之處。大精進。謂二利不倦。然此位十度中。精進偏修。故此頌之。後二句即能所證。實智證理。然照性雙忘。空有無二。故云寂滅。方便智。即度生權智。盖地上二利齊修。非權不能涉俗。非實不能證理。故須二智。無生理。即真如。為實智所證。空有。即真俗二諦。為權智所照。洞明深入曰達。玄觀徹視曰照。此權實二智之分也。楞嚴謂此地明極覺滿。如大火聚。一切緣影。悉爍絕故。此亦實智寂滅達無生理良證也。
△二頌五地忍。
難勝菩薩得平等 化樂天王百億國
空空諦觀無二相 垂形六趣靡不周
初二句第四句。頌寄位行化廣大之相。第三句。頌動靜二相。盖此地如實觀空。世與出世。平等一相。故云諦觀。下文云。隨順真如清淨平等無差別相。即其義也。若連下句為義。即以空諦觀動即寂也。垂形六趣。寂即動也。然此諦觀之義。特其一端耳。若論此地。行修斷證。一切同異。所不能至等義。頌文太略。故未明也。
△三頌六地忍。
現前菩薩自在王 照見緣生相無二
勝義智光能徧滿 往千億土化眾生
初後二句。頌寄位行化之事。二三兩句。即寄位所修之行。謂此地得上順忍。住三解脫門。能盡三界集因集業。現行麤相。故此諦觀十二緣生。皆繇著我而有。實則非有非無。一相無相。即妙湛圓澄性無二也。勝義智光。即第六般若度。此地偏修。故智明圓極無邊光照萬法矣。
△二總結斷證。
?慧難勝現前地 能斷三障迷心惑
空慧寂然無緣觀 還照心空無量境
初句結名。次句所斷障。迷心惑。謂於心不解脫故。起信謂斷分別智相應染。此亦指法執俱生。然法不空寂。繇心生法生故。心若空寂。法自澄凝一如。何迷心哉。若細分之。此三地位。各斷一障二愚。下經云。四地永斷微細身邊見故。五地斷隨小乘樂求涅槃障故。六地斷三界集因集業麤現行故。此亦皆迷心之惑。故頌之如此。三四兩句。謂此三位得中道觀。不起有無。而觀照諸法也。空慧寂然。即了一切法空。正觀凝寂。了無分別。故云無緣。所謂雖觀空而不起空想。第四句。即正觀空時境不空也。若一於空。則滯空也。空而能有。則有而即空。此正觀之妙也。然觀義多端。非一言能顯。求其大要。殊途同歸。天台三觀。有歷別圓融之說。別觀則先空。次假。後中。圓觀則舉一即三。言三即一。然歷別而修。即三賢容有。圓融而觀。唯十地能修。今經即圓修義也。盖以雖觀無生。即還照無量境故。起信止觀。亦有單修雙修之異。所言止者。謂止息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法。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然單修則正止無觀。正觀無止。雙修則正止即觀。正觀即止。今經即約雙修義也。以上句空慧無緣。即觀而止。下句還照諸境。即止而觀也。若約法界還源觀言之。若以空為門。攝諦智一切皆空。即真空絕相觀。以無礙為門。攝有無能所而無礙。即理事無礙觀。以含容為門。攝一多空有而交參。即境智能所而融通。所謂周徧含容觀也。問。據上配法界觀。猶是泛指。若的配今合同一轍何如。答。今經空慧寂然時。即有無能所絕相。同初觀真空義也。今經空慧寂然還照諸境。正還照時。一切寂然。同第二觀理事無礙義也。今經空慧寂然。攝一切能所。以溥融還照諸境時。含空有心境而相在。同第三觀周徧含容義也。故知地上聖位。觀照諸法。能所理智。必如此也。
△四頌無生忍。三。初頌七地忍。二。初頌地位行相。
遠行菩薩初禪王 住於無相無生忍
方便善巧悉平等 常萬億土化羣生
初後二句。頌寄位攝化。二三兩句。頌二利行。上句自利。下句利他故。謂此地修無生忍。不見少法生滅之相。盡真如際。逈超極造。雖隨世間。而恒出世。故云住於無相。大品云。七地深入無生忍是也。此地住滅起行。住智行悲。示小乘而上修佛慧。現邪外而奉持正法。故名善巧方便。然動寂一如。邪正同觀。小大無二。智悲雙行。俱悉平等。斯亦將證無功用之德。不同六地觀有間斷。故行修如此。
△二頌斷惑分齊。
進入不動法流地 永無分段超諸有
常觀勝義照無二 二十一生空寂行
順道法愛無明習 遠行大士獨能斷
隣極第八。故云進入。第二句明損生。以未度報身。故云分段。盡此一身。即入變易。故云永無。智論謂七地菩薩。未捨肉身是也。而言進入法流。方斷分段。超諸有者。謂以中道正觀。等入法流。無復所礙故耳。諸有。即二十五有。盖分段不斷。即諸有不超故。此乃預說八地以上功德。決定如此。若以證道。則初地已斷二執麤相證真觀中。不受三界果報宜矣。今約別論。故七地以後。方能如此耳。無功任運。一無間斷。故云常觀。以此地能入人法雙觀故。真俗同觀。色心一致。勝義諦中。不容少異。故無二相。此句頌所證也。初地至七地。各有上中下三品斷證。即二十一生。亦即每地有入住出三心不同故耳。然生生之中。皆以智觀法性。一切空寂。以此為行。非同觀空滯有等也。後二句謂斷惑分齊。七地前雖已斷三界惑盡。而猶己智未滿。貪著佛法。故云順道法愛無明習。至此七地中。細現行相。皆永斷盡。故云遠行大士獨能斷。如起信謂分別智相應染。至無相方便地。方究竟離故。即法執俱生。至此已盡。而無明隨分亦離。至如來地乃究竟離故。十地經。謂遠行地不名有煩惱者。以一切煩惱不行故。貪求如來智者。未滿足故。即今經順道法愛良證也。
△二頌八地忍。
不動菩薩二禪王 得變易身常自在
能於百萬微塵剎 隨其形類化眾生
悉知三世無量劫 於第一義常不動
初句標名舉位。一真如心。故名不動。二禪王。即寄位之王。得變下。明化生之悲。變易言自在者。以前無分段。今有變易。古謂改麤身為細質。易短壽作長年。生死去來。如遊戲耳。故云自在。問。二乘極果出三界苦。受變易生。此教理也。今八地聖位。極無功用道。小乘視之。不啻天淵懸隔。云何此位始受變易耶。答有二意。一大乘聖位。無別所修。寄二乘法。以顯其淺深耳。如小乘七賢位。即同大乘三資糧四加行也。小乘須陀洹果。目為見道。以初斷見惑。入聖流故。大乘初地。亦以初證真如。同名見道。小乘二果三果四向。目為修道。大乘二地至等覺。亦目為修道位。且小之三果。名曰不還。以欲界九品思惑盡斷。不生下界。故此名焉。例如大乘。七地之永無分段。超諸有也。四果出三界而受變易。亦例如大乘八地受變易。而自在化生也。但小大名目位次之迹則同。而就中證修則霄壤有異。斯可以意得。故曰大無別修。寄小以明也。二小乘斷惑證真。唯求脫一三界而已。趣寂聲聞自利。以變易見修為實事也。大乘聖位菩薩利他。故留惑潤生。示入三界。與民同患。意在行化。如必欲早斷分段。則智有餘。而悲不足與二乘等矣。故今八地始受變易身。然變易名雖同。而小在趣寂。大在度生。又不可以同年而語也。凡看教者。無再濫也。二三句。頌住剎化生。以八地徧不可說大千世界。隨順利益眾生。故特現形同類也。後二句明智。以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來今。故云悉知。所謂圓觀三世也。若在邊在中。則法法住相。故有所動。此地則住修無相。中忍功純。故非二邊能動。所謂一真如心也。
△三頌九地忍。
善慧菩薩三禪王 能於千恒一時現
常在無為空寂行 恒沙佛藏一念了
初句頌寄位。二句頌化境。謂此地於一念頃。於不可說界。答一切眾生問難。能現百萬億恒河沙神力故。第三句。謂此地住上無生忍。滅心心相。證智自在。雖發真用。常在無為。所謂今時而劫外者也。如連上句義。則一時普現。恒處空寂。正在無為。同時千化。即寂而常動。動而常寂者也。第四句。顯智用。恒沙佛藏。不出一心。證智圓徧。故一念能了。所謂識得一萬事畢。下經謂頃刻神力。妙等恒沙。無盡法藏。利益圓滿。即此義也。
△五頌寂滅忍。二。初頌下忍位。二。初正頌十地。
法雲菩薩四禪王 於億恒土化羣生
始入金剛一切了 二十九生永已度
初句頌寄位。二句頌化境。然十萬曰億。此地佛土。即以億道恒河沙數之。可謂世界無邊。眾生無盡。而普能化者。以一切境界。本來一心。既證心源。離於想念。則渾一法界。依正俱即一心。何所不知。何所不化哉。但眾生妄見境界。不稱法性。心有分齊。不見不了耳。第三句。明斷證極處。金剛三昧現在前時。未能與等。故云始入。然此定現前。無明初相。擬之則霧殞霜消。故云一切了。末句明度生分齊。始從初地至十地。共三十生。然二十九生。約已過者言耳。若第三十生。則現受之身。故置不言。實則惑盡生忘。妙極果海。在一間耳。
△二結忍分齊。
寂滅忍中下忍觀 一轉妙覺無等等
不動善慧法雲地 除前所有無明習
金剛喻定。住下忍位。以未得真窮惑盡故。妙在無明滅處。解脫現前。則逆流而出。妙同萬物。無等等矣。所謂無等。而能等物也。三四兩句。結名除障。即總結諸位。以顯圓極也。謂今之所斷。即前正使之餘習。乃無明之末緣。非極智莫能斷之。然此皆出於無明。故云習也。
△二頌上忍位。三。初頌蕩無纖塵。
無明習相識俱轉 二諦理圓無不盡
正覺無相遍法界 三十生盡智圓明
初二句。謂上忍位中。障盡理圓也。依起信。謂以依阿賴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若得無念。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是則覺明圓滿。純一無念。無明習相。究竟離故。根本業識。轉為智體。即如法相。謂轉八識成四智也。然無明本識。不一不異。故無明盡。而此識轉也。轉者。即轉八識相應心品之謂。而識體即智體。何所轉哉。夫理雖徧於諸法。大要不出真俗。真俗遮照。同時非二。故又名中。佛則極證玄源。故云無不盡。然此理即一心。心明則理何不盡哉。覺徹心源。不墮有無。故名正覺。湛然清淨。真空冥寂。故云無相。然此覺此相。同真際等法性。故云徧法界。二死永斷。來去叵得。四智圓明。心識非有。故云智圓明。亦可此四句。即三德圓備。初後二句是解脫德。以惑滅生盡。即解脫故。二句即般若德。以理非智不證故。三句即法身德。以無相徧界。是法身故。
△二頌富有萬德。
寂照無為真解脫 大悲應現無與等
湛然不動常安隱 光明徧照無所照
此四句不出三身。初二句應化身也。以寂照即逆流而出。故瓔珞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也。應物無緣。故云無為。憂患不襲。故云解脫。二句㧞一切苦。故云大悲。隨類攝生。故云應現。福慧超絕。故云無等。此皆應化顯現業用也。第三句法身也。清淨離相。猶若虗空。故云湛然。萬法一如。諸緣匪易。故曰不動。離過絕非。任運無生。故常安隱。此皆法身自體如是也。末句報身也。梵語毗盧遮那。此云光明徧照。光明有二。一身光徧照。二智光徧照。此他報身也。光明即說法利生之前相故。無所照。即攝用歸體。所謂自受用身也。此皆報身之事故。然應身雖亦放光。以不同報身。光明徧照故。亦不同自報。照而無照故。豈相濫哉。故知三德具。三身圓。不縱不橫。非伊非圓。其名為佛。三賢十聖。無此證矣。
△三頌超絕因位。
三賢十聖住果報 唯佛一人居淨土
一切有情皆暫住 登金剛原常不動
三賢。即地前三十心。十聖。即地上十位。此四十心是因非果。斷證未圓。同生華藏果報土。即實報莊嚴土也。華嚴說華藏剎海。是舉依果勸樂生信者。以此法是十地三賢能被之言教。此土是所住莊嚴之依果。非有他也。第二句。謂妙覺極果。真窮惑盡。寂光性土。故唯佛住。盖性土。即法身也。在依在正。故分異名。實則依正一源。身土無礙。非佛居而誰居哉。問。三土亦有淨相。佛何不住。而獨居此法性土耶。答。凡聖同居一土。凡多聖少。方便有餘一土。無明未斷。實報莊嚴一土。猶帶方便。非真淨土。寂土無此。故佛居也。三句謂佛示生化物也。謂寂光無為。而出真兆聖。為物暫住世間。故法華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此寂光無為境也。又云如來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永盡。無餘。乃至云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乃至教化令得阿耨菩提等。此即暫住應化。受此三界果報也。以諸佛同為化生。故云皆。第四句。謂佛證妙極雖悲化眾生。而智恒湛寂。所謂無緣慈力。常動常靜。常照常寂。如一月不下降。萬水不上升也。金剛原者。即證之極處。所謂通玄峰頂。不是人間。萬境不能移。羣魔不能動。佛登此地。則十方法界。總現全身。而當處湛然。恒居菩提寶座。妙哉證也。非大覺世尊。其孰能與於此乎。
△三頌結讚佛德。三。初頌佛慈蔭物。
如來三業德無量 隨諸眾生等憐愍
法王無上人中樹 普蔭大眾無量光
說法利生。莫先三業。故今讚之。隨類現形。千百應化。此頌身業德無量也。後頌口意二業。以慈悲無倦。誓願難量。此意業德無量也。三百餘會雄談。四十九年常說。此口業德無量也。然皆觀根以示法藥。隨應令得利益。為使均沾溥潤。一味無差。故云等憐愍。三四兩句。謂佛慈蔭物也。聞法則熱惱清涼。見相則福慧作種。所謂慈悲普覆。神用曠濟。誠十方無涯畔。三際難盡窮。故頌之如此。
△二頌說法無畏。
口常說法非無義 心智寂滅無緣照
人中師子為演說 甚深句義未曾有
初二句即口業。謂佛音一演。具無量義。非小乘之少義。邪外之無義可比也。二句即意業。謂性智離妄。觀照無心。非業識之住著。妄念之執相。故云無緣照。既口業清淨。意業虗靈。說法利生。根本圓具。故所說句義甚深。而未曾有。此則雷音一震。正信入理。邪異褫魄。得不謂之人中師子乎。
△三頌眾喜頂禮。
塵沙剎土悉震動 大眾歡喜皆蒙益
世尊善說十四王 是故我今頭面禮
初句剎土俱無明感結。此法能斷妄惑。故悉震動如此。然緊那羅王。絃歌一聲。須彌為之湧沒。況圓音一暢。得不情與無情。歸心震動也哉。二句眾喜聞法。慶幸無量。得其利益功德咸臻也。三句人天共仰云世尊。入理深談曰善說。十四王。即三賢十聖。以寄位作王故。末句。即結讚歸信懇切也。頭面作禮。非止稽首再拜而已。
△三時眾獲益。
爾時百萬億恒河沙大眾。聞佛世尊。及波斯匿王。說十四忍無量功德。獲大法利。聞法悟解。得無生忍。入於正位。
無生忍。七地方得。九地究竟得故。入正位有二。一人空位。二法空位。大約諸教證真之位。如普賢觀明無生入正位是也。
△三如來讚述。二。初讚能說甚深。二。初指王昔迹。
爾時世尊。告大眾言。是波斯匿王。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我為八地菩薩。今於我前大獅子吼。
指王昔迹者。欲明遠因。示前讚頌不妄也。龍光佛。即釋迦匿王因地宗師也。過十千劫。明往因綿遠也。四地即?慧。八地即不動。然四地明極覺滿。爍絕緣影。故於般若。深入如此。八地得其全體。一真凝常。故超前位也。今佛已果滿。而王位幾十地。何則。盖師子吼名決定說。若非位階十地。不堪此名。而佛亦不以此讚嘆也。淨名嘆十地菩薩。能師子吼。名聞十方。亦此義也。
△二印王勝解。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得真實義。不可思議。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言如是者。印其解悟合理也。再言如是者。深印許其不妄也。謂冥符聖心。玄解般若。復云如汝所說。盖深許之也。得真下。讚深入。謂般若妙慧。正修不出五忍。而五忍即妙慧之坦道。故王頌說。斯為得義。謂真實者。即不妄不變之稱故。此義非口所宣。非義可測。誠難思議也。夫諸佛不證極玄源。無以同知。匿王不深入堂奧。無此開闡。然則匿王殆同佛地乎。其為般若發起。信不疑矣。
△二嘆所說甚深。三。初正讚所說。三。初讚不可思議。二。初指法難思。
善男子。此十四忍。諸佛法身。諸菩薩行。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初句總標指體。謂忍為因果行證之體也。上品寂滅忍。圓證無生。真際平等。為功德所依。佛佛不易此道。故曰諸佛法身。四忍修斷。位位增明。一切化法。地地殊勝。以諸賢聖同依此忍。故曰諸菩薩行。此果此因。若修若證皆不離性。亦不即性。非心口之境界。故不可思議。非方隅之分齊。故不可稱量。
△二假徵廣釋。三。初就佛化身明不思議。
何以故。一切諸佛。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中生。般若波羅蜜多中化。般若波羅蜜多中滅。而實諸佛。生無所生。化無所化。滅無所滅。第一無二。非相非無相。無自無他。無來無去。如虗空故。
初句徵。意謂行證。於修則妙。於證則深。何以結屬此忍。而又云難以名言形狀耶。一切下。釋也。謂以生滅化三。不離般若。釋成不思議也。言中者。古疏作二釋。一謂其中之中。則一切諸佛。雖有生滅化三。皆不離其中。二謂中道之中。則雖生滅無非中道。亦猶佛常好中。如生中天。滅中夜。明中道等也。愚謂二義中。後義切當。盖中道之中。即指般若妙慧為中道。故經一一皆云般若中生滅化也。然生即示現王宮。滅即入寂雙林。化即四十九行化之事。如依水起波。波不離水。依體起用。用不離體。故知般若無相。依俗而明。法身無形。為物示現。凡此皆明建立幻有。而示化身不生滅也。而實下。正以法身蕩相明真空。釋成不思議也。前以中道妙慧約俗則建立無量。今約真則湛然總空。故能無生而生。生即無生。生生者無生。無化而化。化而無化。化化者無化。無滅而滅。滅而無滅。滅滅者無滅。此皆第一義諦。空諸所有。一無住著也。當知即立。而遣相不有故非相。即蕩而建化非空。故非無相。中道妙慧。於斯顯矣。孰得思議哉。無自下。覆疏上義。謂彼我兩忘。故無自他。既無自他。則化之有無。不必論矣。生滅雙斷。故無去來。既無去來。則相之存泯。亦不必言矣。此皆般若妙慧。中道無二之中。求自他而不有。方顯無生。迹去來而非存。是稱絕待。故淨名云。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者。此也。如虗空故。喻也。此釋上生無所生等義。盖以虗空體非羣相。即非相義。不拒諸相發揮。即非無相義。本一體而徧在色非色處。即無自無他義。原常在而渾一。貫古貫今。即無來無去義。故云如虗空故。然則斯喻極成。此法頓顯。般若妙慧。觸目昭然。孰能思議者哉。
△二就眾生明不思議。二。初正釋難思。三。初人法對辨明不思議。二。初正明法空。
善男子。一切眾生。性無生滅。由諸法集。幻化而有。蘊處界相。無合無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三祖云。境繇能境。能繇境能。盖繇不了能所如幻。故心境互為緣起。庸知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人法二執。當體全空者哉。故此人法對辨。以明一切皆空也。實相凝寂。不屬有無。故云性無生滅。因緣和合。虗妄名生。故云繇諸法集等。蘊處下。指三科非因非緣。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然此三科。該一切法。以約自他共求了不可得。故云無合。亦不離自他共而有相。故云無散。又因緣別離則無合。因緣和合故無散。幻妄稱相。性真一如。故同法性。此性離相。一塵不泯故云寂然空也。
△二明人空。
一切眾生自性清淨。所作諸行。無縛無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諸苦受行。煩惱所知。我相人相。知見受者。一切空故。
此初就義相。以顯人空也。自性清淨。指體。即實相般若。謂此真體。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凡聖不立。染淨皆空。一切諸相。皆遣蕩故。諸行。指世出世業行也。人天修持戒善是行。二乘諦緣觀斷是行。菩薩二利齊修。悲智雙運是行故。約建化門中。則世業是縛。以餘有集因故。出世是解。以斷證增上故。然真性皆空。故縛脫不有。非唯此不有。即凡聖同源之境。縛脫無二之性亦無矣。自性離集離苦。故非因果。雖非因果。而因果宛然。故又拂云。非不因果。淨名謂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忘此也問。據此中縛脫因果諸行等言。則是法空。何判為人空耶答。雖似法空。盖約能執邊說。以縛脫因果不自有。繇妄執故有。妄執即人也。故古云。境不自境。繇心故境。況下文接連我人等相言之。故知是明人空也。諸苦下。約妄惑以顯空也。受有苦受樂受捨受之別。於苦亦有苦苦壞苦行苦之殊。盖苦受名苦苦。樂受名壞苦。捨受名行苦。然此三受。皆眾生於境。妄領為實有為諸受。同一虗妄故。續諸生死。名煩惱障。礙正知見。名所知障。然此二障。亦名事障。以於世事生著故。亦名理障。於真空處生著故。此皆以無明為體。翳惑妙明。而成此二障。故於般若。一皆空之。我人知見等。即總空四相也。四相有二。一約圓覺智境說。即任運執我名我相。心存妙悟名人相。了迹迹生名眾生相。潛續如命名壽者相。二約金剛識境說。我是自在之名。人為主宰之稱。眾生取續前義。壽者取接後名。此二四相。淺深不同。總是人執。故皆空之。問。此處不言四相。止云我人知見等。何釋為四相耶。答。四相之名。即而不離。既有我人等名。豈無眾生壽者二相。況知見等言。約人執四相而說。受者亦即四相為能受者也。故釋以四相。於理允當。
△二境智合辨明不思議。二。初辨境空。
法境界空空無相無作。不順顛倒。不順幻化。無六趣相。無四生相。無聖人相。無三寶相。如虗空故。
此初依境明空。所謂一切有為法。無不是空者。故總云法境界空。空無下。別以三空門空之。謂實相凝寂萬法都泯。故云空。一切既空。則一異等相。求之叵得。云無相。既空無相。則有漏業習。更不復造。云無作。然此三空門。天台大師。約觀四諦而說。凡夫執有。二乘執空。墮於本末二種顛倒。故云顛倒。菩薩不執二邊。了法如幻。遊戲幻海。度脫幻生。以空花為佛事。以水月作道場。然亦未免著於中也。今般若正智。二邊不立。中道離相。故總云不順。古云迷時三界有。悟後十方空。三界既無。四生何有。然古解十方。即十法界。對凡說聖。有縛脫相。凡既不立。聖從何安。故又云無。三寶有住持別相同體之異。今謂此心。既自離照離軌持。離和合。故無同體三寶。同體尚無。住持別相。皆成金屑。故亦空之。如虗空故一句。設喻合顯也。宗鏡明虗空有十義。一無障礙。二周徧。三平等。四廣大。五無相。六清淨。七不動。八有空。九空空十無得。然此十法。亦有十義具足。故引淺況深。乃云如也。問。法喻十義。極成無過。法喻相如。配義安在乎。答。凡聖皆空。即虗空之無礙。平等周徧等之義。觸類而推也。則不順二句之義。亦皆具十。盖不順二邊。並及中道。即周徧平等清淨不動等義故。
△二辨智空。
善男子。甚深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捨不受。正住觀察。而無照相。行斯道者。如虗空故。法相如是。有所得心。無所得心。皆不可得。
此文有三。一甚深下。明觀照不得。肇公云。實而非有。虗而不無。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乃至云。而無照相是也。彼廣設問答。發明般若無知。極盡玄微。即此中甚深般若也。言甚深者。以所觀人法二空。故能觀照者。亦甚深矣。無知下。明般若空也。盖所觀既空。能觀亦離故。觸境而智體常凝。故無知。了法而慧明若昧。云無見。心路泯絕云不行。觀緣並寂云不緣。虗受照應云不捨。了罔陳習云不受。所以不行等者。以正住觀察。能所不可得故。豈是土木無心。而言不知不見乎。亦以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者也二行斯下。舉喻顯空。謂以般若智體。能所俱空。故行般若者。亦泯絕無相。然無非般若也。者字指人。行字即心經云。行甚般若之行也三法相下。合明俱空。謂般若皆空。非有無故。故二俱不可得也。盖以有心。即作意妄緣。無心即任運空寂。然此義亦如起信。明真如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直故。即今無心。不可得義。又云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即今有心不可得義。況般若即一切法。如清涼池。豈得在無心。又況般若。離一切相。如大火聚。豈得在有心。故知不可思議也。
△三結上四義總顯難思。
是以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非即眾生。非離眾生非即境界。非離境界。非即行解。非離行解。
有所得心不得。則知般若非即一切法也。無所得心不得。則知般若非離一切法也。是故般若之為體也。亡然存然。不可得而名焉。故總結云難思議。夫此難思難議。唯佛能知。唯匿王能說。信矣。然此五蘊等相。即牒結前文。五蘊。即牒前蘊界處相下一段。眾生。即牒前一切眾生下一段。境界。即牒前法境空下一段。解。即牒上善男子下文。行。即牒前行斯道者下一段。此不可不知也。問。古今判教者率以般若為空宗始教。非終頓圓實之旨。今觀即離不住。有無不得。非即中道不住不離之旨耶。且教有般若。與真如佛性。果無二無別乎。答。般若談空。稱為始教。古今確見一空而不可易者。然以般若大抵破相為宗。為始可爾。必執般若為空無中道者。實不可也。盖古今判教不拘一部。但一部之中。有有有空。即隨義淺深判之。今此不即不離之旨。即圓實之旨。謂般若為終教。可矣。若必執即離中道。成立般若為空宗者。而於圓實空義。亦可執為中道妙旨乎。故知一部之中有多教焉。一教之內含多部也。必以此經為空者。是謂膠柱之見也。又真如佛性。與般若實相。同而不二。何者。盖正因佛性。即實相般若。了因佛性。即觀照般若。緣因佛性。即文字般若。又離相真如。即正因與實相也。依言真如。即觀照了因。文字緣因也。是知佛性真如。既遮照即離以顯中。則知般若。亦有無存泯叵測而顯妙。故知般若空空之中。而有妙有。豈獨執為一空者乎。
△二總結名義。
如是等相不可思量。
釋文如前。
△三雙結因果名不思議。
是故一切菩薩摩訶薩。所修諸行未至究竟。而於中行。一切諸佛知如幻化。得無住相而於中化。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此文有三。是故下。一因位難思。謂不可以眾生境界智解。於般若中行。則知般若難以思議。既難思議。故許一切菩薩。從始至終於中行之。所謂般若即一切行藏也。故經云三賢十聖忍中行。然忍體即般若也。心經依無所得故。菩薩斷妄證真。究竟涅槃。起信謂一心三大。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皆同此義。所謂般若能護十地行者。信哉。一切下。二果位難思。謂佛佛一道。故云一切。然皆住般若妙觀故。無化而化。化而無化難思議也。就中知如幻化。即觀生體空。得無住相。即不住行化。故知般若為一切佛藏也。前謂唯佛一人能盡源。雖言五忍之寂滅上品。而忍體亦不離一般若矣。心經謂諸佛以無所得為因。成就菩提。起信謂一心三大。一切諸佛本所乘故。皆同此義。故又知般若能護佛果。信哉。故十下。三總結難思。謂因果既無行而行。無化而化。則行亦無行。化亦無化。故知此忍。不可思議矣。
△二釋不可稱量。
善男子。汝今所說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眾生。假使無量恒河沙數十地菩薩。說是功德。百千億分如海一滴。
此功德藏。即前匿王偈頌。如來讚述之法也。然此法為不住皆空之妙域。因果同依之底源。故名為藏。然藏有覆藏含攝出生三義之別。今皆具之。有大利益。即指因果一切皆空也。以心空及第。方行方化。不住相故。非大利益而何哉。般若藏如海。無數聖位所說如一滴者。以般若正理無限。而一切言說有分量故。恒河沙數。極言其多也。今以聖位而言不以賢位者。盖聖位尚然。賢位何可道哉。故知在般若之五忍中行證者。非根深緣勝深造遠到者。不能說讚。今匿王能說。實有本地風光致之也。
△三釋唯佛乃知。
三世諸佛。如實知能。一切賢聖。悉皆稱讚。是故我今略述所說少分功德。
般若為諸佛母。佛既證此。故如實能知。不涉言象也。又為諸行海。菩薩行此。故皆共稱讚說其功德也。一切因果既知既讚如此。則吾今之所述者盖無量中之少分耳。所謂般若離言說相。難盡名言。信矣。問。據經略述所說等言。則知以所彰能。謂匿王之所說。佛止述其少分。今何故指般若而言耶。答。雖似略述匿王所說少分功德。實以讚般若之無盡藏也。若唯讚述匿王。則吾佛之一言印可述成足矣。何謂略說少分哉。故知指般若邊而言少分也。吾宗義學。留神詳焉。
△二勸如理修。二。初正嘆勸修。
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切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未來諸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由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
此先嘆賢聖共修。言修行者。即依此忍而斷證化度也。顯示者。即依此忍而開闡演說也。所謂三世因果。莫不繇斯道也已。例如楞嚴耳根圓通云。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乃至云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者此也。然則耳根圓通觀修之妙。亦不外此五忍矣若佛下。後反顯勸修。所謂此忍。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
△二推徵廣釋。
何以故。諸佛菩薩。無異路故。善男子。若人聞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歡喜忍。離垢忍。發光忍。?慧忍。難勝忍。現前忍。遠行忍。不動忍。善慧忍。法雲忍。正覺忍。能起一念清淨信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無邊恒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趣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三句徵釋同修所以徵謂佛與菩薩因果天淵。何以同依修證耶。釋謂修則修此。證則證此。無二路故。所謂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者。此也。善男子下。勸聞名起信。住行回向三忍。即伏忍三品。初二三地。即信忍三品。四五六地。即順忍三品。七八九地。即無生忍三品。十地。即下品寂滅忍。正覺地。即上品寂滅忍。然總此因果諸忍。諸修證者。不離此中。故聞者難得。即聞而一念信解者。又難中難也。況信而清淨。稱般若清淨之體乎。故下顯大果報云。是人下。明超苦報。謂塵沙劫苦。皆繇慧眼不明。三惡道果。止為一念不信。今正智現前。故劫苦超脫。淨信懇切。故三途長揖。非是過格。法如是故。其猶星火燒萬頃之薪。一燈破千年之暗。而甚易矣。般若之脫苦妙哉。不久下。速證佛果。梵語阿耨等。此云無上正徧正覺盖揀因位非徧。凡小邪外非正故此名耳。然此即智果。五不翻中。倣古不翻。故存梵語。此之果位。一念清信。則因該果海。一念頓超則果徹因源。所謂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而今果然淨信般若者。又豈濡滯多劫哉。故云不久。
△三大眾讚益。
是時十億同名虗空藏菩薩摩訶薩。與無量無數諸來大眾。歡喜踴躍承佛威神。普見十方恒沙諸佛。各於道場。說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說無異。各各歡喜。如說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染淨同空。凡聖盡蕩。空洞無涯。廣大遍周。故虗空藏而為讚喜。然以十億同名者。表十界依正同空故。前云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故今見一切諸佛同說。前云一切菩薩之所修行。故今喜大眾如說而修良以如來實語。故說此經即現此境耳。不然。則說到此。而行不到此。非如所加說也。故華嚴金剛藏。將說十地品。先入正定現諸難思境界。以生正信於海眾者。此也。故知言現見者。正證事實也。豈徒然哉然須仗佛威神而見者。凡以慧眼未徹必假佛力。方了了見故上答前第二問竟。
△三約二利雙修答第三問。三。初牒前問意。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問云。復以何相而住觀察。
前第一問。云何修行約自利。二問。云何化生約利他。今第三問。即約二利雙修也。盖以大智故。則正住觀察。了能所之本空。以大悲故。則觀照緣生。知自他之如幻。今牒其問端者。亦顯問答條貫。井然有序。非復說前義也。
△二正答其相。三。初標義略答。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如幻化身。而現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化利眾生。
應如是觀。即指向下所說自他因性。本無生滅繇諸法集。幻化而有。故觀身如幻。觀生亦然。不著於相故正住平等。了法無二故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則四相圓泯三輪體空。觀空則泯相澄神。終身化生。不見化相觀假則起幻銷塵雖無度相鎮日化生觀中。則靈明絕待。即能度之幻身。為所度故。幻生不有。即所化之幻生為能度故。幻身本空。故結云如是觀察化利眾生。問。據經似約空邊言化生之義。何以釋約三觀耶。答。能化既是大心。所觀必住三觀。況三觀圓融。既舉觀空如幻。即見三觀圓具矣。
△二申宗廣釋。二。初所化如幻。七。初明法假。三。初明夢識能為識本。
然諸有情。於久遠劫。初剎那識異於木石。生得染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本。
能化所化如幻。方為正住觀察。然所化眾生。繇迷染而起。故此示之。夫四生九有。皆屬知覺。故云有情。迷惑無始。染幻非今。故云久遠。初剎那識。即第九白淨識。所謂如來藏也。然此識其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繇一念妄動。真妄相合。一異叵得。故有藏識之名。即此識體。具二義故。攝一切法。生一切法。始覺返本。淨法增長。本覺迷源。染法不斷。善惡二緣。一一能生諸識。故曰為無數識本也。遠公云。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毫涉動境。成此頹山勢。即此義也。故知此識一生。因果善惡。凡聖染淨。皆從心生。此所以亦成就無量眾生也。所言識無量無數者。以心海無涯。夢識無初故。如宗鏡中明六識云。一名意識。乃至第十名分段死識。明七識云。一名轉識。乃至第十名智障識。八識云。一名和合識。乃至第十名一切種智識。九識云。一名真識。乃至第十名不可名目識。平常以八種識心。止各一名而已。而宗鏡各具十識。觸類而推。則知無量矣。又如起信。明依賴耶。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此意復有五種。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二名轉識。依於心動能見相故。三名現識。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識。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現。常在前故。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故。五名相續識。以念念相應不斷故。又能住持過去。成熟未來。念慮現在。三世之事。是故三界虗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據此。則一意分五。而識之名。又無量無數也。然染淨諸法。名有熏習之義。亦如起信中明。故彼論云。熏習義者。如世衣服。實無有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熏習。故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於淨。但以真如熏習。故有淨用。云何熏習染法不斷。以依真如法。故有無明。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境界染法緣故。即熏起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令一切身心等苦。乃至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云何熏習淨法不斷。謂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隨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乃至廣說云。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然此熏習。能生染淨諸法等義。乃法性宗之要旨。故備引如此。如得此義。則向下次第生起之。
色法。生無量色。眼得為色。耳得為聲。鼻得為香。舌得為味。身得為觸。堅持名地。津潤名水。煖性為火。輕動名風。生五識處。名五色根。如是展轉。一色一心。生不可說無量色心。皆如幻故。
此初明五蘊。色即四大等色。心即受想行識四蘊。然此五法。藉有為眾緣和合而有名蘊。以虗幻法盖蔽真實名陰。此開心合色一科。眾生色心。不離此五妄成也。大王下。成十二處。先明一色生多色也。同一色法。則生有五塵四大不同。故眼見之有同美。故名色。乃至此身得之動轉。故名風。然生則五塵合集。能牽妄識。四大和合。能隔真性。滅則五塵空寂。四大分張。同一虗假。此合。心開色一科。眾生十二處。不離此成矣。生五下。明成五根。此即依上四大所造五根。而生五識。識托其中。以此作增上緣故名根。此五名根者。以同一四大造色故然。根有勝義浮塵之別。今皆名色根者。即浮塵根。如楞嚴所謂因名眼體。如蒲萄朵等是也。此即色心俱開一科。眾生十八界。亦不離此也。如是下。結生如幻。以前三科皆妄成故。繇色生心名展。繇心生色名轉。然一一色心。而生不可說色心。要之從一出多。自無。而有。不實虗假。猶如幻化。故總結云皆。問。十二入中少色。十八界中缺意者。何也。答。既云色心二法。則色即色入。心即意識。故略不言。凡有缺略之文。此中約義。總為含攝也。
△二明受假。
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無。但生有情。妄想憶念。作業受果。皆名世諦。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羅門。剎帝利。毗舍首陀。我人諸見色法心法。如夢所見。
上明五陰等法。即法假。此明妄計有無。即受假。故古云受如水泡。然有領納前境。苦樂捨三受不同。皆依世俗假立。真性何有哉。所謂徧計執性情有理無者。此也。若有下。明有無假。凡夫執有。二乘執無。皆非第一義諦。至於邪外。以實有為有。以豁色為無。凡此二者。亦徒以增長斷常二見耳。是則外有妄境。即妄心隨之而起。故云。但生等。妄念之惑既非實性。則業果作受。皆非實性。故云皆名世諦。三界下。法如夢假。婆羅門云淨行。剎帝利云王族毗舍云商估。首陀云農田。即同此方四姓。上即所執。我人諸見。即我人四見。并邪外六十二見。此即能執。色心即五蘊。然此人法。夢時則有。及至於醒。了不可得。如莊周之夢蝴蝶。覺則安在哉。一切萬法。皆類此矣。
△三明名假。
善男子。一切諸名。皆假施設。佛未出前。世諦幻法。無名無義。亦無體相。無三界名。善惡果報。六趣名字。諸佛出現。為有情故。說於三界。六趣染淨。無量名字。如是一切。如呼聲響。
夫至名無名。故老子云。名可名非常名。知此。則世俗諸名。皆強施設。何實有哉。故肇公云。名無得物之功。此也。佛未下。明法無名體。謂諸名字幻法。空劫以前非有。佛未出世本無。然非但無名。名下之實義。義中之體。亦總無之。乃至欲等三界。天等六趣。善惡之業。升沉之報。凡在名言。皆無實義也。諸佛下。明假立名也。若一向無名無義。則眾生在迷。如處長夜。入道無門。修善無路。不知生死升沉。是何物也。故佛佛出世。皆為度生。假立三界名言。令物識心達本。不如是。不足為有情而出現也。如太古之初。本無名字。伏羲仰觀俯察。以?八卦。周公孔子。建文言而知象。觀爻象以安名。諸佛安立名字。為化眾生者。盖亦類此。如是下。結妄非實也。夫萬物應名而得。如空谷應聲而響。名之虗假無實。又如此夫。知此。則因指見月。是為真觀。如執指忘月。何名徹。照哉。
△四相續假。
諸法相續念念不住。剎那剎那非一非異。速起速滅非斷非常。諸有為法如陽?故。
約心則前後生滅相續。約境則有無動靜相續。然急如隙駒。疾如石火。實新新不停。念念遷謝矣。剎那如前解。非一下。明有為相續法也。盖相續之法體。非一異。相忽生滅。義離斷常。故稱相續。如定於一異。則續義不有。緩於生滅。則續義難成。即墮於斷常。失於相續之義。此推相續之法。無實體也。故喻如陽燄。陽?體非實有從暑氣而蒸方生。則知相續無實。亦空有其名。渾一虗妄也。
△五相待假。
諸法相待。所謂色界。眼界。眼識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識界。猶如電光。不定相待。有無一異。如第二月。
諸法一句。總明相待之法。如謂動靜相形。高下相傾。生滅相續。聖凡相對是也。所謂下。明相待之法。謂六根六塵。互相對待。中間六識。能所合顯。何者。盖以根不自根。繇境方根。境不自境。繇根方境。故云相待。此二俱能生識。然六識為所。根境為能。亦無所不能有能。無能不能生所。故亦名對待耳。實則諸法不定相待亦空。喻如閃電光。速迅不停息。亦如第二月。一異總非真。故楞嚴云。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況般若正智。云何於中。有是非是相待耶。
△六因成假。
諸法緣成。蘊界處法。如水上泡。諸法因成。
諸法無體。生即從緣。既從緣生。則如三科中。識因境生。從根而有。則根境同識皆妄矣。以俱仗緣助藉和合生故。如水藉風緣。忽生漚泡。無風則泡滅而同水。諸法托無明緣而倐有者。亦若是也。
△七緣成假。
一切有情。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如空中雲。
俱時因果。即今生作因。今生受報。以不隔世而受云俱時。異時因果。即今生作因。來生受報。以異類異時而熟云異時。然金剛云。三心不可得。三心既叵得。則三世之業緣。亦如空中雲起矣。所謂雲出無心。隨空際自來自去。果非強受。順業緣而自作自招。實則善惡因果。皆悉叵得是。稱幻諦幻。化無性。斯即空也。上之二段。雖因緣不二。然因親緣疎。故分二段。問。所化眾生。約如幻義。足顯不住平等之理。而須七假。一一推其無性者。何耶。答。眾生根種不同。故執著情見有異。若不以七假推之。豈知諸法緣生非實。究竟如幻者哉。故知七假顯空。則能化所化。總是一幻。
△二能化如幻。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無分別。無彼此相。無自他相。常行化利相。是故應知愚夫垢識。染著虗妄。為相所縛。菩薩照見。知如幻土。無有體相。但如空華。
此初牒前法以勉勗也。菩薩即能修人。若有分別。則人我未忘。能所不融。化利方行。自他相礙。今住無分別。則彼此不形。自他非二。終日化生。實無滅度。此不住行化。即悲智兼行之道。故勉云是故應知。愚夫下。甄明迷悟。先明凡夫躭著。夫道人於一切法。如明鏡現相。對境無心。若愚夫心不清淨。故見法染著。非解脫相。此則迷悟天淵耳。菩薩下。明智者了空。所謂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豈同凡小。更邀空華。執有實果耶。上申宗廣釋已竟。
△三總結名義。
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利自他如實觀察。
以法化生利他也。化功歸己。自利也。觀生如幻。觀身亦然。是謂如實觀察。能如是觀。於般若得矣。
△三時眾獲益。
說是法時。會中無量人天大眾。有得伏忍空無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無量菩薩。得一生補處。
夫大眾聞法獲益。即乘戒俱急者也。伏忍即人天發心。從信位而進至三賢位也。空即信順二忍。以此二忍。前六地中修斷證入。皆空緣影故。無生忍。即七八九三地。此明人天。得聖行益也。一地乃至十地者。此明人天得入聖位益也。無量下。此明菩薩得因極果圓之益。非人天之益可比盖以聞此法而悟此理。聞此行即得此位。所謂一生等流果也。然聞法入證。斯則解脫。即離繫果。故總結云得益。
△四明二護所依正理。二。初當品名題。
二諦品第四
原夫性覺平等。真俗無差。心鑑虗玄。理智一體。此超情離謂之境。不可得而一二。亦不可得而真俗也。唯是歸萬法於一致故不二。不二斯真。散一本於萬殊故不一。不一則俗。此真俗之所以分也。然於此了徹者。觀俗明真。真俗無相。執取者。觀真成俗。俗真有名。亦豈知真俗雙泯。二諦恒存。空有兩忘。一味常顯。緣此。如來導俗有流動之說。談真有不遷之稱。一代時教。所說之法。莫逾此矣。今之所說。意不出此。然所謂諦者。以聖人了法。莫不究其所以諦當根底之處。夫日月是幻妄之法故可轉移。真俗乃諦實之理。焉能變異。是故反陰為陽。世容有之。逆理亂真。終無是處。故名為諦。若明來意者。盖二護即能依行修。二諦即所依理致。二護行修既明。二護理致當顯。故次明之。
△二正釋經文。三。初問答明旨。三。初明二諦不二。四。初匿王請問。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勝義諦中。有世俗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
問中雙標二諦也。夫諦理之至。即勝義諦之名亦強名耳。云何有二。又有種種差別哉。盖今問意。祇明不二之圓旨也。古疏云。亦應有世俗諦中。有勝義諦不。但是文略耳。若言下。雙難有無。難意謂若勝義中無世俗諦者。然智不應二。既有無皆空。是智二矣。何得言無耶。若勝義中有世俗者。然智不應一。既聖解無差。是智一矣。何得言有耶。上難其智二。以驗真中有俗。下難其智一。以明真中無俗耳。一二下雙結難思。此上皆古疏意也。愚謂此問乃匿王躡前觀如來品內。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以來。一往發明勝義世俗二諦。實相觀照二智。今先以諦難智。後雙顯二諦。俱非一二也。故發問云。勝義諦中有世俗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難意謂若勝義中無世俗者。但祇有勝義一諦。既唯有勝義一諦。智應唯有實相般若一智。不應有實相觀照二智。今智既有二。豈得言勝義中無世俗耶。若言勝義中有世俗者。即有勝義世俗二諦。諦既有二。智亦應有二。不應唯有一智也。智既唯有一。豈勝義中有世俗耶。然則般若正智果一耶。果二耶。亦應云。勝義世俗果一耶。果二耶。故云其事云何。此上舉所觀之諦。以難能觀之智。智約體用分二。諦就理事分二。智體諦體。本非一二。匿王約用以問。故有一二。佛後就體而答。故云非一非二。既無說聽。豈有一二云乎哉。
△二如來垂答。
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王佛法中。已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即名為一義二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答中先敘昔曾問。盖曩因已深。故求道愈切。非藉夙習。何能究明此事乎。佛告此者。欲顯發往迹也。我無下。次答其旨。謂說聽皆空。即不二。聽說宛然。即不一。然無說無聽之妙。即不一不二之譚。此等境界。誠難思議。故空生無說無示。帝釋讚其善說般若。肇公云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毗耶。凡以理為神御。故口以之默。辨所不能辨。此皆發明無說也。知無說則知無聽。無說無聽者。得非不一不二之旨乎。末二句。誡聽許說。盖母以生滅心聽實相法也。
△三引證昔說。三。初正申二諦。三。初明無作二諦。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無相勝義諦 體非自他作 因緣如幻有
亦非自他作
此約真俗雙亡。空有一味。以頌答之。足顯佛意。即真即俗明不二也。然既不二。豈墮不一哉。上二句明真諦空。下二句明俗諦空。於真諦中。初句出體。謂無相者。以體絕染淨有無等相故。謂勝義諦者。以脫俗冥真。虗靈妙絕故。下句謂此理非了因之所了。故非自作。亦非生因之所生。故非他作。本來現成。絕諸對待。逈出思議之表也。後二句。謂諸法不出色心。生起皆藉因緣。如眼具九緣生等。故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因生故。又經云。諸法從緣生等。然緣生之法。有而性常自空。譬之幻化。有而非實。究其根底。本非因緣。故論云。諸法不自生等此也。是知勝義本空。因緣無性。真俗融通。渾然一味。故俱云。體非自他作也。此如楞嚴云。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虗空。據此。則可作之法有壞。非作者不壞。今真俗俱云非作。則益明世相常住。波相皆水不二之旨也。然真俗皆無作者。良繇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若約觀行釋此者。即於三性。立三無性觀。一於徧計執性。立無相觀。謂非自他作。妄想生滅。實無生滅故。二依他起性。作無生觀謂依他染淨。從緣無性。非自他作故。三於圓成實性。作無性觀。謂遠離前二。勝義真空。亦非自他作故。問。真空俗有無作之旨。有何所揀。答。邪外計執。作者不同。或執冥性以為主。或執梵天而生物。時方微塵。混沌自然。亦皆出於有作者也。今時正教。真俗雙泯。逈異邪外妄計矣。然權教事行。亦迷有作。二乘沉空。專怖塵染。皆不了自心一如。真俗無二者。故佛答二諦首明無作。良有以也。
△二明無性二諦。
法性本無性 勝義諦空如 諸有幻有法
三假集假有
上半明真。下半明俗。法界觀。明真如有隨緣不變二義。俗有成事體空二義。就二義中。真中不變。俗方體空。真中隨緣。俗方成事。此偈義意。亦類是矣。法性。即真空。與萬法為性者。本無性者。以正隨緣時。即不變故。義言無性耳。勝義空如者。空謂其體本空。如謂於法一如。故起信云。一切諸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乃至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然彼真如離相。即今勝義空。真如平等。即今如義也。下半。即正成事時體空也。諸有。指二十五有。幻有法。指三界依正因果。以隨業緣顯現。故云幻有。三假。即法受名。總謂三界諸法。因緣和合而有生。亦如幻法。呪巾和合而有相。能生三假。所生諸法均在不實。故知假有。故肇公云。如其真有有。則無滅。然此空有二義相成。謂繇真諦空如。故俗諦幻有。繇諸有假幻。而勝義空如。故知真空幻有。二不相礙。方相成故。至於俱存俱泯。隱顯無礙。存亡自在。可準思之。
△三明圓融二諦。
無無諦實無 寂滅勝義空 諸法因緣有
有無義如是
古謂真無別真。即俗而真。即俗而真。真無體也。俗無別俗。即真而俗。即真而俗俗無體也。故云無無諦實無。然此初句。因上二頌。俱言真俗皆空。故此欲明二諦俱有。以明二諦存泯無礙。為圓融二諦也。今初一無字。是重掃前無二諦之無。謂前言無真諦俗諦是實無者決無此理也。何則。若言真俗實恒無者。是斷滅見。故此後明二諦俱有。免墮此斷見。故佛謂無有無真俗二諦實無之理也。盖以真無別真即俗而真。既即俗而有真。真豈實無真體耶。俗無別俗。即真而俗。既即真而有俗。俗豈實無俗體耶。故云無無諦實無也。下三句重釋初句之義謂寂滅一句明真。因緣一句明俗有無一句雙結。盖勝義真空。即有之空。空恒不空。諸法幻有。即空之有。有常非有。存泯自在。二諦雙融。故云有無義如是。然二諦約法體以明。有無約義相為目。以依彼二諦辨有無故。上之三偈。或云無相無性。或云本有幻有。或云空種種名言之不同。而釋其義者。易混淆也。若見其綱宗。則無有非是者。故古疏云。真俗二諦。直一妙理。本無分別。故以一本無言之。則無性無相。無自無他。無有無無。無二不二無作不作等。皆悉無也。以一本有言之。則第一義本有。法性本有。因緣本有。諸法。本有。有無本有。二諦本有。三假本有。無適而非有也。以一空言之。則第一義空。諦實空。寂滅空。二無二亦空。幻化亦空。也。至於第一義。則皆第一義。以一則俱一。以二則俱二。以有則皆有。以無則皆無。以是則皆是。以非則皆非。以一切異名別說。則皆異名別說。以麤言細語言之。則皆麤言細語也。以上偈句。錯綜言之。殆不容以倫理明義類曉。直彰妙理之無盡。全顯般若之自性耳。據上古疏之義。即如來嚴明法性融通一法為門。法法全趣一法也。例如北辰所居。而眾星皆拱。妙哉古疏也。
△二正答所問。三。初理智相對遣一異。
有無本自二 譬如牛二角 照解見無二
二諦常不即
大疏云。理隨事徧。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攝入而無礙。今約相非相違義。則真俗迢然。故有差別。如牛二角。缺則不可。然約心觀。則真俗一體。相即同時。二諦獨靜於名教之外。所謂於解常自一也。若推其諦緣。則即真之俗。俗相宛然。即俗之真。真性恒顯。一味千差。逈不相即。所謂於諦常自二也。應知初二句。法喻合明。以立有二之義。三句以智遣理。明不二義。四句以理遣智。明不一義。既不一不二。則空有莫覊。所謂中道。於斯顯矣。
△二理智相對遣執情。
解心見無二 求二不可得 非謂二諦一
一亦不可得
常情執一執二。故為法所縛。不能徹了。解心明極。則知法體不即。亦自不離。故見無二。見無二者。以求其二。不可得故。然無二。則二諦一矣。非必謂之為一也。盖一亦不可得故。若必執一。則一猶二也。且是墮數之法。故法句經云。一亦不為一。為破諸數故。斯之謂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諦為真。則知二言成權。亦此義也。
△三理智相對入真義。
於解常自一 於諦常自二 了達此一二
真入勝義諦
理即智故。解常自一。智即理故。諦常自二。故知理智一也。妄求一二。則是波外求水。鏡外覔光。豈知諦智哉。若能了達。即此玄解。悟入理窟。妙證真源。如空合空。似水投水。古謂一雙孤鴈。博地高飛。一對鴛鴦。池邊獨立。斯理智常一常二之玄鏡也。
△三結成上義。三。初世諦有無。
世諦幻化起 譬如虗空華 如影如毛輪
因緣故幻有
初句。舉法明諸法非真。繇妄心起。二三句。喻明雖有非實也。空華本無起滅。病目妄執為有。水影不可撈摝。愚頑認以為真。毛輪原未旋轉觀者如見循環。眾生妄計諸法。盖類此矣。豈知因緣如幻究竟不實哉。起信云。三界虗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乃至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合今經意。但彼約從真起妄。此則證其幻化無體為異。故知幻有空華。空理全彰。毛輪影響。緣生足顯。悟真空則不住諸相。觀幻有則警䇿修行。妙符靈妙之智。潛通無生之域。有無真俗。豈足言乎。
△二聖見有無。
幻化見幻化 愚夫名幻諦 幻師見幻法
諦幻悉皆無
色心依正。因果有無。凡聖情量。總繇一心隨緣幻起。今以妄心分別妄境。是即幻化見幻化也。以幻見幻。非是智者。了心唯心。故曰愚夫名幻諦。幻師則知幻無性。故諦幻悉無。如楞嚴見眚非病。所謂無者。非實無也。即圓覺所謂幻法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滅亦滅。非幻不滅。即此義也。涅槃佛答文殊問世諦勝義二諦。大同此經。避繁不引。
△三結成正觀。
若了如是法 即解一二義 徧於一切法
應作如是觀
上之所明。皆是真俗同觀。空有無二。諦智相從。能所俱泯。故能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在。為真二諦。人能了此。則若一若二。不勞致詰。故云即解一二義。三句謂觸類而長。則一切法。凡無相者。皆勝義攝。凡因緣者。皆世俗攝。知一切法。不出二諦。則知一切法。皆不一不二。即不可以有無名言擬議。故云應作如是觀。到此。則所謂要知無聽說。即此聽說是。
△四釋成二諦。二。初明常二義。
大王。菩薩摩訶薩。住勝義諦。化諸有情。
勝義。即真空也。所謂住於滅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然此義未圓。應云即智之悲。化諸有情。即悲之智。住勝義諦。此義如肇公云。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般若力也。
△二明常一義三。初標能所以明一。
佛及有情。一而無二。何以故。有情菩提。此二皆空。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
按下文以生佛皆空明不二義。若華嚴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疏云。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諸佛心內眾生。時時作佛。此生佛不二圓旨也。何以故句徵。謂佛已大覺圓明。生猶昏迷長夜。何云不二耶。有情下釋。謂眾生染緣而有。菩提淨緣而成。染淨雖殊。同借因緣。然因緣即空。能所無二。無二之旨。本同一如。故得置生空於智空之中。攝所化以歸能。置智空於生空之內。攝能化而歸所。無適不可。如水乳不分。光體不二也。
△二約境智以明一。
以一切法空空故空。何以故。般若無相。二諦皆空。謂從無明。至一切智。無自相。無他相。於第一義。見無所見。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不修行。亦不取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於一切法。皆不取著。
初二句兩屬。盖結前生後之文也。若結前。則生佛能所。一切皆空。繇空故。空之相置。兩不二也。若生後。則一切法指境。空空指智。謂繇境空。而智亦空也。故重空空。然雖兩屬。生後義長。何以故句徵。謂一切諸法。見前森布。有何所以。生佛皆空耶。般若下。釋。先釋一義。謂繇上境空故。顯示智空。繇智空故。真俗俱泯。忘言絕慮。正所謂杲日奪眾景之耀。須彌落羣峰之高。到此。何有一法不空哉。然般若無相者。盖以體自無相。亦非眾相故。謂從下。次逐難重釋。此約迷悟以明空。意謂諸法明空。空相顯然。般若無相。無何等相。空何分齊也。故釋云。謂從無明等。一切空空。何有相哉。無明即約迷因而言。一切智。約迷果而言。如是中間。無自無他。此般若於迷悟始終。俱無相也。證於理智。無見而見。實無能所。此般若於證入無相也。自相。指般若自體言。他相。指無明等說也。若有下。約不著明空。古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者。盖言住相取著。斯成大害。去般若遠矣。故不可入。如不住相取著則內泯徧計。外忘依他。一等皆圓明般若。孰不可入耶。故以之修行則頓階高上。以之不修。則罔識家珍。非行不行則觀契中道。於一切法則世相常住。乃不取著之功分量。同乎虗空。豈淺淺哉。行即行深般若之行。
△三約染淨以明一。
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何以故。於第一義。而無二故。諸佛如來。與一切法。悉皆如故。
比初雙標染淨。謂迷時全淨是染。悟後即染是淨。迷悟之時雖殊。染淨之源莫二。譬如迷時惑南為北。悟時即南是北。迷悟有差。南北無二何以故句徵。謂煩惱菩提。如仁暴不相為用。火水不相為因。何故染淨全同耶。於第下釋。而有二義。一約理。則一而無二。二約證。則諸法皆如。繇此全染成淨。翻迷令悟。即此即彼。即彼即此。無他道也。
△二明說法不二。三。初當機啟請。
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云何不離文字。而行實相。
問意謂上明法法皆空。則文字無有也。云何佛菩薩不離文字。而行實相耶。盖實相無相。文字有迹。以有行無。敵體相反。故此問之。
△二如來垂答。二。初明說空。
佛言。大王。文字者。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有論議。所有宣說。音聲語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無非實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實相。
初標列經名然此十二。總攝如來一代教法。皆一期應機逗噐看病下藥之說。實無定法。故一切皆空也。修多羅。云契經祇夜。云應頌。和伽那。云授記。伽陀。云諷頌。優陀那云。自說。尼陀那。云緣起。阿婆陀那。云譬喻。伊帝目多伽。云本生。闍多伽。云本事。毗佛略。云方廣。阿浮陀達那。云希有。優鉢提舍。云論議。釋義如別。所有下。明語言皆如。夫如來說法。三一和合能成教體故聲為實法。名句文三。是聲假詮。所謂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然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故語言文字皆如。而一切無非實相矣。是則不著文字而行實相。故淨名云。文字性離。無離文字。是則解脫。正此義也。又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此則即文字而見實相。猶是文字般若。甚玄甚妙。若取下。明執則乖真。清涼云以聖教為明鏡。照鑑自心。以自心為智燈。燭經幽旨。是則聞教自合觀。心。離指方能識月。此不著文字。而行實相之謂也。取則止是文字耳。故十地論釋空中風畵等云。風喻音聲。畵喻名字皆不可取。以此言教。皆與證智。而相應故。不同風在樹葉。畵在於壁。但就教道而可見聞。又佛藏經云。諸法如毫釐不空者。是則諸佛不出於世。亦終不說諸法性空。又下經云。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如上經論。皆明文字之相不可取也。
△二明修空。二。初正辨修習。
大王。修實相者。如文字修實相。即是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此即名為一切智體。諸佛未成佛。與當佛為智母。諸佛已成佛。即為一切智。未得為性。已得為智。
此文有二初約因修。上云文字不可取。取則即與實相相違。此言無離文字。而求解脫。盖文字性空。如文而修。則實相默契。故即文字是實相矣。夫實相者。觸事而真。豈虗語哉。故云修實相。如所如之文字而修實相。不必離文字也。然因教顯理。即理生智則佛果成就。在文字中。故又云是諸佛智母。問。文字依聲假立。何故修實相如文字而修耶。答。靈雲觀華。香嚴擊竹。皆徹悟心源。然文字不啻如花竹也。以之修實相。有何不可乎。但在乎即言離言。不取著可也。文字有何過哉。況香積佛國。飡香飯而三昧顯。極樂佛國。聽風柯而正念成。故知依文字而修實相者。乃如來了義之說也。一切下。約果位以明。謂三界有情。迷此則沉淪業海。故是根本。知根本。即轉迷即悟故名智母。十方果人。悟此則超登彼岸。故為智體。達智體。則妙同實相矣。未成為智母。仗此能出生佛果功德也。已成為一切智。契此能了徹萬法也。是故未轉為本具之性。已得為究竟之智。智性雖殊。其實一也。
△二逐難重釋。
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一切有情。此為覺性。若菩薩不著文字。不離文字。無文字相。非無文字。能如是修。不見修相。是則名為修文字者。而能得於般若真性。是為般若波羅蜜多。
初三句約行性釋。謂三乘根噐不一。所修諸行亦異。而本覺之性。非因緣故。豈有生滅。不遷變故。是以常住。肇公云。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金剛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據此。則性一行殊明矣。然此謂之重釋者。以前云智母。又云根本。恐人難解。故重釋如此。一切下。約理性釋。謂覺性者。即人人本有實體也。以依成道。以此修因。莫不繇之。以之造業。以之受報。亦莫不繇之。日用云為。一切施設。皆藉此矣。故龐公云。野老負薪歸。催婦連宵織。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誰力。妙哉。即眾生仗覺性之謂歟。若菩下。結顯修成。不著文字。并無文字相二句。即結前文字皆如。無非實相。又取文字相即非實相文也。不離文字。并非無文字二句。即結前修實相者。如文字修實相文也。意謂不著不離。則文字實相。非一非二。以此而修。雖修而忘修以此而得。雖得而無得。是從文字處。即真般若性故結云如此。
△三總結前文。
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護十地行。護化有情。為若此也。
護佛果。結指觀如來品之文也。護十地行。結指觀菩薩行品之文也。二品俱有化眾生行。故又結云護化有情。
△三法門不二。三。初機教相違問。
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類根行無量。法門為一。為無量耶。
問意謂眾生同具一性。隨業染淨熏習無量。所被根行既多。能被法門為一耶。為多耶。若一則一法何被多機。若多則真性又何平等。一多之義。其旨云何。
△二教繇機異答。二。初雙標總答。
佛言。大王。法門非一。亦非無量。
答意謂性絕數量。理無形聲。然法門稱性。無涯之說。隨緣顯現。一也無量也。何象數限之哉。
△二徵釋不異二。初。約機噐明二諦。
何以故。由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蘊相我人知見。種種根行品類無邊。法門隨根。亦有無量。此諸法性。非相非無相。而非無量。
初句徵。謂無量與一。名言兩異。非一則無量。非無量則一也。何故兩非。而不定於一耶。繇諸下。釋。先約依根實多。謂因根噐異故。法門亦無量也。色心五蘊等法。已解如前。然色法心法。眾生俱執取不捨。故名取蘊。我人知見。即能執之名。種種根行。根指往昔所培淺深。行指現前操修優劣。品類。即方以類聚。物以羣分。玄談云。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大慈大悲。為增上緣。令彼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聖教。惟是眾生心中影像。彼疏言教體唯影無本。今謂如來既隨根設法。能隨之法門。是亦悲智為增上緣。所隨之眾生是亦根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故引以證其義也。此諸下。約真無二。法性即法門所依之實相。然一期方便法門。雖有多種。而究竟真實之性。非相非無相。而亦非無量矣。此中非相。謂非有也。非無相。謂去有存無。無亦不有。故並非之。龐公云。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即此義也。若配四句。應云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盖般若真體。離四句絕百非。故必具之。不然。何止二句哉。
△二約觀照明二諦。
若菩薩隨諸有情。見一見二。是即不見一二之義。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勝義諦。取著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諦。
先明了知即真。謂大悲度生。為物恒順。故一二之義。見而不見。何也。繇隨順眾生故。示同於見。繇智照洞徹故。忘其見相。此則不二而二處。了知非二。不一而一處。了知非一。忘言絕相。純一真實。故云即勝義諦。然此正如法界觀中。真理奪事。及真理非事之義。故彼喻云。事虗而理實。如水奪波。波相自盡故。盖不取著如此也。取著下。次明取著即俗。謂均之一法也。了知。則勝義。泯俗諦於無有。取著。則世俗隱真諦於有無。故知迷悟繇人。真俗何關哉。亦猶仁智殊見不分於道也。亦即觀中。事能隱理。及事法非理之義。故取著又如此也。
△三結答不二。
是故法門。非一非二。
結文可知。
△二勸持功德。三。初嘆教同說。
大王。一切諸佛。說般若波羅蜜多。我今說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別。
信謂皇天無二道。聖賢無兩心。所證者同。故所說者亦同也。
△二舉益勸持。
汝等大眾。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即為受持諸佛之法。
繇諸佛同證同說。故也。
△三較量顯勝。四。初舉能較量。二。初佛佛無盡。
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功德無量。若有恒河沙不可說諸佛。是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說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諸佛等。復教化無量不可說有情。亦皆成佛。
初句先標。顯功德無量。若有下。此舉能化極多之佛。是一一下。此舉所化無邊之眾俱成佛也。是諸下。此又舉所化成多眾。所成之諸佛。又復教化無量無邊眾生成佛道也。然此三次言佛。佛豈有數量哉。
△二般若無量。
是諸佛等。所說般若波羅蜜多。有無量不可說那庾多億偈。說不可盡。
今經止兩卷八品。而此云不可說偈者。信謂通方之說。一多不定。稱性之談。卷舒自在也。
△二舉所較量。二。初以一分較全分。
於諸偈中。而取一偈。分為千分。復於千分。而說一分。句義功德。尚無窮盡。何況如是無量句義。所有功德。
一偈之分千分。千分之中一分。其義可謂極微矣。而功德尚無窮盡者。所謂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豈有涯量哉。如一塵中。出大千經卷。故知心思測度不得也。
△二以一念較解持。
若有人能於此經中。起一念淨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萬劫。生死苦難。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所得功德。
一念淨信。謂信之極也。故能超越多劫生死之苦。亦猶念佛一聲。能免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也。以一念而免多苦者。盖繇一念勇猛。可出重圍。豈泛爾一念哉。信乎千年闇室一燈能破。凡遇斯經者。當淨信而求出苦。亦非等閒人也。
△三結顯成佛。
即與十方一切諸佛。等無有異。當知此人。諸佛護念。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盖般若是諸佛之母。能全部解持。實相在我。故能因果相徹。平等無二。諸佛護念。速可成等正覺。夫此經之義大矣哉。
△四時眾得益。
說是法時。有十億人。得三空忍。百萬億人。得大空忍。無量菩薩。得生十地。
忍謂行之成名。三空忍。或是小乘三空門。即空無願無作。若以人法俱空釋之。恐升之太高。以後有得住十地故。況楞嚴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乃至云俱空不生。是人即獲無生法忍。此又在七地以後位次。故知是小乘三空門也。大空。謂一切法空。此盖一聞般若。了法如此。而得益亦如此也。十地。非單第十。盖通指十地。地言住者。即本經云。入理般若名為住。是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三
卍續藏第 26 冊 No. 0517 仁王經科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四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明慈慧寺開山比丘蜀東普真貴述
△二外護國難顯法妙利。二。初當品名題。
護國品第五
前世尊出定。諸王念請。護國之懇誠。已肇於心源。真知之洞鑑。遂現於覺地。如來欲譚是義。先開法緣。明二護般若之靈玄。端在不住法相。啟五忍修行之正路。妙繇觀空化生。以此極深妙理護因護果。即此因果證修。利己利他。所謂內護佛法。顯現妙慧。功德利益。不越於此矣。然內外兩護。雖分理事不同。而世出世間。皆資般若非二。故前內護意竟。有此護國品焉。然此國土。若約聖賢分滿所證不同。則有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四土攸異。同居方便。則凡夫二乘所依。實報寂光。則圓教信位。乃至聖位。果海所依。如欲護之。則各終自乘教理。觀之不失。如理斷證。故名曰護。此護國之義。於世俗處。非為切要。以約聖賢所依名土。聖賢如理觀察名護故耳。今經國土。的約眾生。無明同業所感者。既繇同業所感。而禍福休咎。亦繇眾生心中別業所變。是以蒼生心正。上則天清地寧。時和序順。下則家崇忠孝。人樂賢良訟簡刑省。化行俗美。躋含生於春臺拯苦趣於大道。且人世有聖賢迭出。扶綱常於無蔽。感出世有菩薩現化。導迷津於常新。乃至醴泉出現。甘露呈祥。鳳凰來儀。麒麟降瑞。即惡神厲鬼。潛踪於五百繇旬。天災時禍。不生於十善國土。百順叶和。萬福咸臻矣。故知護國本在正心。是心一迷。起禍萬端。造十惡於不覺不知。招萬禍於自作自受。繇此天反時物逆理。和氣不修於家。德人不降於國。不盡三界勞生。迍邅於苦集之域。所有一世人物。結縛於盖纏之區。非但凶曜臨宮。抑且吉星退度。風霾時起。蔽日月於無光。熒惑常興。焦山澤於一空。或干戈頻起。百姓喪亡。若災崇並生。庶民遭亂。當此時也。仗佛力而冥扶默相。千災可以頓忘。憑法力而潛消密佑。萬惡方能不侵。如千日沉痾。尚可及艾。百般鐵石。不消一捻。故知般若能護國。實在正我自心。心正則般若在我。能護亦在我。心不正。則全托般若法門。為大神功。若捨此法門。而欲護國者。猶欲渡無舟楫。望秋不下種。可乎哉。故下文佛諄諄明示如此也。
△二正演玄微。三。初誡聽許說。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諸大國王。諦聽諦聽。我為汝等。說護國法。
前諸王念請云。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故說內護已竟。而此誡聽。許說護國法也。重言諦聽者。以般若神功陰速無比。了法皆空。體用虗玄。其護國功德亦非淺淺可擬者。故重誡如此。非有他也。
△二廣釋本義。三。初廣明護法。三。初護國功德。四。初所護之時。
一切國土。若欲亂時。有諸災難。賊來破壞。
一切國土。總指也。夫一心不正。萬事廢弛。即百非之將來。乃萬禍之必至者。此時也。德人韜光。奸讒當道。欲不亂也。何可得乎。故云若欲亂時。水火風疫。俱稱為災。王賊兵戈咸名曰難。其有日月薄蝕。風雨?期。自界叛逆。他國侵擾。皆災難之屬也。有一於此。則始而泛觴。終而汪洋。奸人賊子。必乘釁而作亂。惡鬼邪神。亦因衰而致崇。故云賊來破壞。如此則非仗般若神力。何克消滅之。
△二能護之法。三。初標法勸持。
汝等諸王。應當受持讀誦此般若波羅蜜多。
諸變之來。率繇心造。故從心起者。還從心滅。然般若即靈心也。受此讀此。則靈心不迷於塵煩。故禍患自消於非妄。其猶從地倒者。還從地起。必然之理。此即藥病相對。為神効之術。故曰應當等。
△二建立福田。
嚴飾道場。置百佛像。百菩薩像。百獅子座。請百法師。解說此經。於諸座前然種種燈。燒種種香。散諸雜花。廣大供養。衣服臥具。飲食湯藥。房舍床座。一切供事。
此嚴壇供聖也。道場。即行道之場。表心地也。道場嚴飾。即覺心清淨耳。盖心地淨而世界淨。況一場地乎。百佛像。即毗盧教主。消災能仁。接引導師等。百菩薩像。即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悲觀音等。然道場須置此者。良以諸佛。以度生為心。菩薩以利他為本。若國有難。度生心事益切。生民不安。利他悲願益廣。故百佛臨壇。神用方顯難思。菩薩垂光妙力。益知無量。非直消災除難。抑能福來順應。以真身難見。故置形像。乃表敬心。譬千鈞之弩。百發百中。活命之丹。萬服萬靈。豈與夫具三毒鬼神。唯歆多祀。受業報邪精。無益瞻奉也哉。百師下。敷座請演。座名獅子。表說法處眾無畏也。法師。即師範人天。義軌後學者。然須具三法。一肅威儀以臨大眾。二提大綱以盡大義。三具宗眼以示觀境。說法亦具三要。一善業樂果。用軟善語。二惡業苦果。用剛強語。三讚善毀惡。用世雜語。如此解說。則聞者慧性開明。知業緣繇於心起。神識朗照。了亂階不自外生。非特憑佛法以弭災。抑觀靈心而捍患也。須百座百師者。盖實禍患叢生。非一日一刻之招感。故欲福利羣庶。亦捨百師百座而莫致。又況師集百人。則戒定出乎俗表。堪作勝田。修證幾乎道域。能生善果也歟。於諸下。興大供養。初香花燈供。夫諸供供事。皆本於心。心既懇誠。則無物而不具。故有種種燈。如薝蔔油燈等。然燈供養。則非止照破癡暗。亦表慧明無盡也。又有種種香。如旃檀香等。燒香供養。則非但熏彼惡習。亦表戒因無窮也。又有雜色花。如摩訶曼陀花等。散花供養。則非唯嚴彼染穢。亦以表因妙難思。故結云廣大供養。所謂心燈心香心花。以供心佛。孰謂災難不可滅諸。衣服下。四事供養。成辦道業。莫先於四事具足。廣求福田。莫貴於四事豐美。況今求法杜亂。因供消禳者耶。即盡世甘美。天上寶聚。人間上供。乃至終身供給。身為床座。亦不為過。故經云如此。若夫悋外物而難捐。慳己心而惜費。在我無禦災捍患之助緣。在人鮮精誠道念之常在。所謂一暴十寒。不幾無福。而又唐喪法門妙應也。媿哉。
△三講聽難滅。
每日二時。講讀此經。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受讀誦。如法修行。災難即滅。
講讀須二時者。良以此經。即般若真詮。消災妙訣。既慧性乃人人本具。而須㬰不離。即此經當日日讀誦。而二時不廢。如此常恒之法輪。轉說於離亂之秋。斯無涯之福田。出生於澆漓之世。然則講讀此經。則正己心術。殄世禍亂根本義也。若王下。王臣受聽。國有災難弭之者王臣力矣。禳之者四眾力也。故應聽受讀誦。然聽法以神即上上乘根器。聽法以心。又上等根器。若聽法以耳。則根斯下矣又讀誦之義。亦在以心讀誦經。而不在為經所讀誦也。如此聽受。如此讀誦。此大善矣。如法下。滅難也。依此供佛。請師講說。依此設供聽受。即如說修行也。然明來暗破。智起惑亡。故依之修行。災難即滅信謂交久見義士。効驗敢傳方也。
△三明護法體。
大王。諸國土中。有無量鬼神。一一復有無量眷屬。若聞是經。護汝國土。
古疏引外國金明僊人經。說根本鬼有十。各開十為百。一大神。二童子神。三母神。四梵神。五鴈頭神。六龍神。七修羅。八沙神。九夜叉。十羅叉。據此各開為百。開百為千。連絡則有無量矣。然楞嚴說呪已畢。則有天神地祇百靈萬鬼。發願護持。法華宏護流通。則有天王夜叉。無不傾心。藥師十二藥叉大將。各有若干眷屬。亦願護持經人。即同今經諸國鬼神。并諸眷屬。聞經護國之義也盖百靈鬼神。各具妙心。能建大義。聞經而各解本有。共領深恩。其孰不護國安邦福國祐民者乎。
△四顯所護難。二。初明所護六難。
若國欲亂。鬼神先亂。鬼神亂故。即萬人亂。當有賊起百姓喪亡。國王太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天地變恠。日月眾星。失時失度。大水大火。及大風等。
此難有六。初二句鬼神擾亂。老子云。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民。非其神不傷民。聖人亦不傷民。夫兩不相傷德交歸焉。列子謂物無粃糲。鬼無靈響。如上二說所謂至治休明。則滿世間不正之氣。都銷鑠無餘耶。今時俄否塞世道交晦。故鬼神乘衰殺而作祟。邪情因離亂而為厲。良可嘆也。鬼神下。賊盜蜂起。夫白圭之行隄也塞其宂。丈人之慎火也。塗其隙。是以白圭無水難。丈人無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者也。老子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今經鬼神亂於前而萬人亂於後。且賊起而百姓喪亡矣。不猶金隄千里。潰於蟻壤。連城之璧。玷在一瑕也。論因。則冤業對偶。在處莫迯故喪亡。論弊。即各貴難得之貨。多藏厚亡之日也。欲賊不起。民不喪亡得乎。國王下上下。矛盾夫至。治休隆。明良喜起。當斯時也。所謂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在上者且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在下者。亦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矣。幸今君臣相忘。猶魚水而相適。若夫尚利之風再起。是非之源復開居上無使下之禮。在下缺事上之忠。如?讐。如國人。不在於亂時。在何時乎。故互相是非如此。天地變恠者。即兩儀反時。夫天位於上。職在覆。地位居下。職司載。究天地之能上下。奠位而不易者。盖參贊調燮。在乎人之一性盡耳。故易云。聖人與天地合其德等。今亂因蒼生迷性所招。故恠從天地變起。求如老氏所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豈可得乎。陰陽書云。陽氣之不足故天裂。陰氣之不足故地震。如晉惠帝元康年中。天裂數段。殷然有聲。周幽王二年。三川震。岐山崩。盖此類耳。日月二句。三光失度。易曰。聖人與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信斯言也。則。聖人與日月時序為準。凡日月之運行。列星之躔度。盈虧隨應。晷刻難移也。佛云。天地日月。乃依報器界。繇眾生共業所感。唯蒼生失性隨業。在己之靈明萬古者。昏如長夜。在天之照臨下土者。運行失序矣。夏日向南。則天長而炎暑。冬日向北。則時短而冷寒。此日之長度。或入酉而出卯。或出辰而入申。亦日之違度。月則盈於上旬。虧於下旬。星則拱列有法。隱顯有度。今皆反此。故知是國亂而致之。楞嚴同分妄見。云日月薄蝕。暈適珮玦。負耳虹蜆。彗孛流星。日月星辰。災象。常時有現。皆眾生瘴惡所感。上致
聖懷。憂憂悄悄。若保
皇圖於億載。祝
聖壽於萬年。必仗般若法門。方有消弭之妙道也。大水下二句。五行逆理。五行能益。亦能損。人配五行。亦能生亦能殺。故大水大火大風。悉為災害矣。嘗試言之滋生眾卉。成益百穀。物資以生。人賴以養。非水則枯槁乾竭。及其水之大也。汎濫江河。滔陷天地。沒溺人物。漂流萬有。誰能遏之哉。人之慧水。亦猶是也。適其中也。則澆灌菩提。滋潤性靈。直通於妙覺果海。一失中也。則慧水成貪愛之水。沉瀑流河。直入於生死苦海矣。轉生作熟。以冷易熱。陽光薰蒸。和氣鼓動。非火則氷寒而凝結。及其火之大也。燒焚舍宅。焦燎原野。爆裂生靈。燔炙物類。疇能救之哉。人之智火。亦類是也。其平和也。燒除惑薪。成熟道種。光明徑達於通玄峰頂。一失平也。則智火成婬嗔之火。焚功德法財。燒涅槃種性矣。通鳴萬類。吹噓一切。虗而不屈。動而愈出。風力鼓舞。槖籥於天地間也。然嵐風之一動也。塵霾兩儀。掩蔽三光。濁虗空而失色。搖人物而欲散。不止山崩樹折。波騰洋沸而已。人之性空真風。亦猶是也。持其中也。則迎賓待客。無非真機旋轉。拈匙舉箸。總是實相靈通。一失真也。則真風轉為無明之風。故能摧折道樹。搖動心源。七識之波浪。乘風力而騰躍轉生。四大之傀儡。仗風力而施設作幻。凋殘功德之林。唯此心火一種。攪渾性水之源。亦非別有他法。是知三災應業。在處莫迯。今謂水火風為大者。猶其小小者耳。如法華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此是如來證極如是見耳。繇是觀之。欲脫災免難。興邦護國者。舍此妙般若則無門矣。
△二明能護般若。
是諸難起。皆應受持講讀此般若波羅蜜多。
諸難俱起應講讀今經。則知滅難之要。不離乎此般若之能護國也。信如靈丹之妙藥。百病蠲除。似如意之神珠。無求不應。噫般若神功妙矣哉。
△二護福功德。
若於是經。受持讀誦。一切所求。官位富饒。男女慧解。行來如意。人天果報。皆得滿足。
至富至貴。在般若以攝藏。故能應官位富饒之求。善心誠實。慈悲柔軟。決斷揀擇。心領神悟。皆般若之緒餘。故又能應男女慧解之求也。五戒十善之果報。皆依般若而修持。故能於人天果報。隨願滿足也。行來如意一句。謂舉足動步。如上果報。無有不如意者也。
△三護難功德。
疾疫厄難。即得除愈。杻械枷鎻。檢繫其身。皆得解脫。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毀諸戒。無量過咎。悉皆消滅。
兆庶之災也。瘟㾮時氣。家傳戶有。以般若離苦相故。誦持能愈於即刻。般若音性圓消。離諸塵妄。塵妄既離。則身相不有。故枷鎻自脫。婬殺盜妄有犯此者。波羅夷罪。故曰破四重戒。弑父弑母。弑阿羅漢。出佛身血。破轉法輪和合僧。有犯此者。生陷地獄。故名五逆罪。毀諸戒有二義。一破毀自己戒律。二毀謗他人持戒。此二於法有違。於道有乖。皆過咎也。然一讀此經。則般若如大火聚。眾罪多如集薪。不勞星火。即化成灰燼矣。矧般若圓明。罪福本空者哉。
△二引古證今。二。初引天事證護國。二。初頂生興惡滅帝。
大王。往昔過去釋提桓因。為頂生王。領四軍眾。來上天宮。欲滅帝釋。
賢愚經云。於過去世。有大國王。名善住。時頂上歘生一胞。其形如繭撤亦不痛。後轉轉大。便生童子。甚為端正。頭髮紺青。身紫金色。即召相師。占知有德。必為聖王。統領四域。因名頂生。年遂長大。其德遂著。父王既崩。諸王臣等。願付國位。頂生答言。若吾有福。應為王者。要四王帝釋來迎。乃登王位。誓已四天王下。各持寶瓶。盛滿香水。以灌其頂。時天帝釋。復持寶冠。來為盖之。於閻浮提。五欲自恣。經八萬四千歲。時夜叉神。從地湧出請遊東洲。經八億歲。復請西洲。經十四億歲。上四王天。經十四億歲。意中復念。昇忉利天。五百仙人。扶車共飛天上遙觀王城。城有千二百門。諸天怖畏。悉閉諸門。以著重關。頂生兵眾。直趣不礙。吹貝扣彈。千二百門。一時自開。帝釋尋出。與共相見。自請入宮。與共分座。天上受欲。頂生復吹貝扣弓。惡心既發。因而墮落。復患惡病。即便命終。爾時帝釋者。迦葉佛是。頂生王者。我身是也。據此經文。初生瑞相。頂生。信非聊爾人也。後報如此。故知福報有時而盡。苟非般若中來。不足恃之明矣。
△二天帝依法得樂。
時彼天王。即依過去諸佛教法。敷百高座。請百法師。講讀般若波羅蜜多經。頂生即退。天眾安樂。
賢愚經云。頂生纔萌惡念。退墮命終。今經明依諸佛教法。敷座請師。講法解亂。遂致頂生退墮。天眷蒙安。斯亦各陳己驗之因緣。為今日當作之程式。信知般若。神功護國。愈昭著矣。
△二引人王證護國。二。初引昔難事。
大王。昔天羅國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登王位時。有外道師。名為善施。與王灌頂。乃令斑足。取千王頭。以祀塚間。摩訶迦羅大黑天神。自登王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北行萬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
大王下。標國指名。賢愚經云。昔波羅摩達王。得四種兵。入山遊獵。逢㹀師子。與王從欲。師子得胎。日月滿足。生一男子。似人斑足。母師子。含子來歸王所。王取為子。立名斑足。是王甞供一仙人。恒奉淨食。仙人一日不來王所。即有天神化作仙人。入王宮中。求魚肉食。舊仙凌晨。依時還來。王奉肉食。仙人嗔恠。因起誡誓。令王後當十二年中。恒食人肉。仙人語竟。還往山中。是後厨監供王。竟不辦順。出外既不見肉。唯見死兒。急取其肉。作食奉王。王食甚美。即問繇來。厨人具答。王言。自今以後。當用此肉。厨人常捕小兒。殺以為食。日日供王。國人失兒。處處趨覔。乃見厨人。捕他小兒。捉縛厨人告王。王言我教行此。國人皆言。王是大賊。伺王池浴。仗乓捉王。王既被捉。即告國人。願足一恕。後更不殺。國人不許。王即起願。願我生來。所作諸善。回向今日。返成羅剎。飛行食人。語已即隱空中。唱言自今以後。當食汝等所愛妻子。人聞急走。多有羅剎。附著相從徒眾漸多。所害轉廣據此則從畜以作人天。福在不言。因肉而發惡願遂成羅剎食人。一念嗔惡。轉變大矣哉。凡吾人當慎一念嗔心可也。登王下。信邪興難。賢愚經又云。後諸羅剎言。我等為從。今王勑令。當為我等輩。捉取千王。設一大會。今云登王位時。即踐祚之初時。又非羅剎教王如是也。祀塚天神。與設大會。似可會通。以作大會。欲以千王。祀大黑天神。故總之外借邪緣。內生惡願。作此邪見造業之事也。自登下。千王盈數。此言自踐祚以來。即以神力。捉得諸王。唯普明王。後方捕至。欲行屠害。以祭天神。滿王本願。然最後捕普明。亦如賢愚經云。斑足一一往取。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不得作會。諸王各念。我等今日。無所歸告。若當捕得須陀素王。(即普明王)有大方便。能救我命。作是計已。白斑足言。王欲作會。須陀素王。有大名德。若得彼王。來會圓滿。時羅剎王。即急往取。(此中亦含此行萬里之義)時須陀王。出城向園入池。見乞人從王。王言且待洗還施與。王始入池。羅剎王從空隱下遂捉之。此乃最後捉普明王因緣也。
△二明能護難。二。初請假修福。
其普明王。白斑足言。願聽一日。禮敬三寶。飯食沙門。斑足聞已。即便許之。
普明被捉而請假修福。非謂怖死。欲植正因。故請禮三寶。盖三寶最吉祥。是真歸仗處故。又請飯沙門者。勤修眾善。息滅貪嗔。故須飯食供養。倘感應冥契。則一稗能受如意樂。一飯能生忉利天矣。然請假多日。則興福廣大。請聽一日。其福為何如耶。賢愚經云。王被捉即悲愁啼泣。斑足問言。汝名德第一丈夫。云何悲啼。須陀王言。我不愛身命。朝出見乞許施。值王得來未行。以是悲耳。願王放我七日。布施道人。據此。則明王生來實語。今恐乖信。故請假行之與今經但大同耳。斑足下。王聞聽許。夫若此王者。雖信邪誓取千王。而善心不泯。亦信根道念。於此時微發現矣。否則難捉如此。而復許其一日而行施者。是何意耶。
△二正明護難。二。初依教請佑。
其王乃依過去諸佛所說教法。敷百法座。請百法師。一日二時。講說般若波羅蜜多八千億偈。
此言普明。亦依過去諸佛法。敷座請師。一日二時講說今經也。夫帝釋天主。借此護寶位於三天。明王亦借此護身國於此際。此乃引昔證今。則般若護國。斷可忖矣。偈有八千億者。亦隨機故廣耳。今則反是。
△二說偈開心。二。初正說偈文。四。初說無常理。
時彼眾中。第一法師。為普明王。而說偈言。
劫火洞然 大千俱壞 須彌巨海 磨滅無餘
梵釋天龍 諸有情等 尚皆殄滅 何況此身
偈文明無常等義。不出小乘。而以為般若者。以後文得益處。聞者得空三昧故。然以益驗說。則無常等義。非小法。普明王非小乘人矣。俱舍明一大劫盡。有一火劫。壞至初禪。如是七番火災。又一大劫。今言劫火。即一劫之劫火。燒至初禪時也。洞即空洞無物也。大千同為一界。故刧火然時。則俱壞也。然火有三種。一果報火。即燒至初禪。二惡業火。即嗔火。通燒三界善根。三煩惱火。即通三乘。如三界猶如火宅是也。夫最高莫若須彌。甚深莫過巨海。此域中之最高深者。此火一燒。磨滅盡矣。故云無餘。然大者既爾。小者可知。釋梵。即主持三界者。天龍。即輔弼三界者。有情。即一切含靈者。然一經劫火。而天報乃盡。眾福殞亡。諸天尚爾云亡。何況此身在大千。如一浮漚忽生忽滅耶。故知三界依正。皆無常也。
△二說俱苦理。
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 怨親逼迫 能與願違
愛欲結使 自作瘡疣 三界無安 國有何樂
此言三界。八苦交煎。五欲迷悶。求一出路。了不可得。國何可恃。以為樂乎。此中有苦集二諦。苦有八苦。一生苦。謂眾苦依止故。此有五種。一受胎。二至終。三增長。四出胎。五種類。貴賤男女等。二老苦。能令變壞故。此有二種。一念念遷謝。二終身滅壞。三病苦。以能逼身因故。亦有二種。一身病。二心病。四死苦。以能滅諸根故。此有三種。一業報死二惡對死。三時節代謝死。於中有命盡非福死。福盡非命死。福命俱盡死。或非分自害死。或橫為他死。乃至放逸破戒壞命根死者皆苦也。憂悲苦惱。即死苦逼惱相續之狀也。怨親逼迫一句。即義含二苦。一怨逼迫。即第五怨憎會苦。以非愛共會故。即是苦苦。苦心領於苦境者也。二親逼迫。即第六愛別離苦。以可愛相違故。捨所親愛。即是壞苦也。能與願違一句。即第七求不得苦。以希望不遂故。此還約愛離怨憎以說。即求長壽不得。求名不得之類也。愛欲下二句。即五陰熾盛苦。以是眾苦相故。即前七各相逼惱是也。然愛欲結惑。亦屬集因。盖結使。即三界見思煩惱。愛欲。即三界貪欲惑漏。以集因招感。故乃有此八苦也。集因若斷。則苦果凋喪矣。瘡疣。如莊子云。生為附贅懸疣。死猶決疣潰癰。既苦因苦果如此。而三界總不足戀。何況一國之樂耶。
△三說皆空理。
有為不實 從因緣起 盛衰電轉 暫有即無
諸界趣生 隨業緣現 如影如響 一切皆空
有為之法。不出有無。有生於無。則有非實有。本自無耳。無生於有。無可得哉。故知三界依正。唯因緣和合。虗妄名生者也。一切諸法。既從緣所生。當體無性。故盛衰成敗。於般若中。如擊石火閃電光。暫有還無而已。幻世浮光漚聚。不常其常者皆類此夫。諸界趣生。即三界六趣。此目果也。然皆各隨其自趣所作之業。各應其自趣升沉之果。有謂作善墮惡。作惡生善者。決無此理。故下轉以喻云。如影不離形。響不離聲。盖形端則影直。聲小則響幽。此不爽之理也。如是則從緣妄有。暫有還無。業對則現。現亦不真。故知諸法假名無實。總一空也。
△四說無我理。
識由業漂 乘四大起 無明受縛 我我所生
識隨業遷 身即無主 應知國土 幻化亦然
識即第八。為總報主。然因善惡業力。輪轉六道。去後來先。故繇業漂。神識無形。假托四大。和合為宅。故識居中。離四大緣。識乃何狀。故曰乘四大起。內心外境。皆依無明。食愛縛着。本既不清。枝葉皆混。故云我我所生。我生即人執。謂妄心生也。我所謂法執。即妄境生也。若約根本言之。眾生繇迷如來藏體。妄成覺明。既有覺明。則成貪着。繇食着故。心境互生。起惑造業。逐業輕重。故神識昇沉也。盖以業緣無定。識乘之遷。形托於內。或彼或此。識依於形。或死或生。究其根底。何有主耶。夫至於形托於內。則形非形也。識依於形。則神非神也。既爾。有何國土不成幻化者耶。
△二聞者獲益。三。初王聞悟解。
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聞法悟解。證空三昧。王諸眷屬。得法眼空。
空三昧。即證一切依正國土諸法。皆本來空也。以深造自得。故云證。法眼空。即得法眼亦空也。盖法眼觀俗。今言空者。以法眼見一切。亦如空無所有故。此聞法之効矣。
△二復行轉教。
其王即便詣天羅國諸王眾中。而作是言。仁等今者就命時到。悉應誦持過去諸佛。所說般若波羅蜜多偈。諸王聞已。亦皆悟解。得空三昧。各各誦持。
此請假一口已完。所造福業。堅深不倒。而赴死真心純一不變。所謂信重然諾。雖死不二其志也。然猶義及同寅。法惠諸王。非自他俱利。孰能如此。驚其死在目前者。意欲急令回光返照自心耳。若不猛力提撕。恐死期將至。一旦魂沉闇道。奈之何哉此即唱命不久也。悉應下。教持正法。諸王業緣不異。受死是同。故持法受益。均然齊等。故云悉應。況教依先佛法乃般若。既皆誦持。則功德所致。或起死回生。在此一舉耳。諸王下。明諸王得道。同得空三昧者。以般若神功無二故。然普明轉教。益已大矣。
△三開覺邪心。三。初斑足開解。
時斑足王。問諸王言。汝等今者。皆誦何法。爾時普明王。即以上偈。答斑足王。王聞是法。亦證空定。歡喜踴躍。告諸王言。我為外道邪師所誤。非汝等咎。
若聞法音而不飡采。迷之甚也。今斑足一聞。而致問殷勤如此。盖善念覺心。發動顯現。然乃根之利。妙在一轉移間耳。爾時下。明王實答。此雖般若妙偈之神功。普明方便之攝持。亦斑足機熟得道之時也。不然。何始萌於殺虐。而後入佛智若此乎。王聞下。聞法得道。信知般若法門。空慧平等。但一回頭。速證此道。寧不歡喜而慶幸。踴躍以希有乎。告諸下。斑足悔過。外道。則心遊道外。不明自心。而妄想計度者。邪師。即以邪為正。慧眼不明。而盲修瞎煉者。不知其非。妄為所誤。墮坑落壍。莫不繇之。一覺其迷。則反省前非。超凡入聖亦。莫不繇之。斑足之收捕千王。邪因邪緣誤之也。聞法證道於剎那。亦返邪歸正致之矣。所謂行年五十。知四十九之非者。其斑足之謂乎。
△二諸王還國。
汝各還國。當請法師。解說般若波羅蜜多。
斑足聞此法而得道。故又囑諸王依此法而修證。若斑足者。自醒自悟。慚愧無已於心乎。不然。又何如是叮嚀切至哉。
△三斑足棄位。
時斑足王。以國付弟。出家為道。得無生法忍。
聞般若得空定。知天下有至貴者。不在國爵也。故付弟以讀其宗。出家而修其道。既猛利之志。存無妄染。故慧性之明。得法無生。盖繇得之回頭者神速。而證其妙源者爽峻矣。
△三結示勸持。三。初明過去依法獲報。
大王。過去復有五千國王。常誦此經現生獲報。
所謂過去諸國土。斯益已成就。五千則揀非一人。常誦。則明非間斷。現生。則揀非生後二報。故知常誦之心極切。而現生之報至神也。
△二明現在應當受持。
汝等十六諸大國王。修護國法。應當如是受持讀誦解說此經。
所謂現在諸國土。斯門應受持。不如是。不足以護國也。
△三明未來亦應受行。
若未來世。諸國王等。為欲護國。護自身者。亦應如是。受持讀誦解說此經。
所謂未來諸國土。當依如是法。然護國護身。初無二法。故受持讀誦。唯一般若。
△三時眾得益。
說是法時。無量人眾。得不退轉。阿修羅等。得生天上。無量無數欲色諸天。得無生忍。
普護國難。專在般若。故行堅願固。得不退轉。斑足以無道而證道。故修羅乃非天以生天。般若空慧平等。故諸天得法無生。凡皆等流果證也。
△二報恩供養顯果難思。二。初當品名題。
不思議品第六
上明內護外護。俱繇般若神功。方能克效。可知法大恩深。不假散華。疇能上報。故有此品焉。謂之不思議者。以妙慧心言罔及。故散華亦逈超思議也至於塵剎相入。一多交參。淨穢相在。生佛溥融。非唯顯果海之變現難思。亦表聞般若而內外俱護者。亦當具如斯逈超之果用耳。問。此中散華。顯其超絕。科云顯因難思可爾。何云顯果難思耶。答。華雖表因然因必趣果。故華因之妙用難思。足知果證亦妙妙難思也。矧如來為大眾現此神變乎故科云顯果無相妨礙。
△二正演玄微。三。初散華供養。三。初聞法歡喜。
爾時十六國王。及諸大眾。聞佛說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句義。歡喜踴躍。
得未曾有。故喜踴躍。甚深句義者。以般若了法。本空徹底窮源故。
△二散華顯妙。三。初散行華。
散百萬億眾寶蓮華。於虗空中。成寶華座。十方諸佛。無量大眾共坐此座。說般若波羅蜜多。是諸大眾。持十千金蓮華。散釋迦牟尼佛上。合成華輪盖諸大眾。
初二句。大眾散華。華本非三。隨其數量多少。以表法之淺深不同。今云行華者。表賢位因行無量故。華云眾寶者。以賢位修因。依真而修故云寶。次二句。華變為座。般若了萬法本空。故所散之華。於空處成座所謂座無別座。諸法空者是。法華諸法空為座此也。十方下。化佛演妙。此表諸法空處。生佛同依。依此空理。顯示妙慧。故云共坐說般若也。前經云一切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未來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繇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所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信哉。是諸下。化眾散華所謂化復作化也。十千金蓮華。表依真之萬行也。盖金華經百煉而黃色不渝猶真行歷萬境而性修不退故。散佛上者。表以行因。趣向佛果故。合成華輪者。表眾行輻輳。成一果相故。盖大眾者。表以行成果。普覆含生故。
△二散般若華。
復散八萬四千芬陀利華。於虗空中。成白雲臺。臺中光明王佛。與十方諸佛。無量大眾。演說般若波羅蜜多。是諸大眾。持曼陀羅華。散釋迦牟尼佛。及諸眾會。
初眾散華。以表八萬四千般羅蜜門。以眾生塵勞如此。故般若法門亦如此。然欲令依此白法。心心能入此門也。芬陀利。云白蓮華。次二句。華變為臺。表般若行。依法空理。成無染無緣平等三昧法事故。盖此法空理也。一乘之妙行。無緣之慈力。依此平等不動。以為萬行之基本乎。臺中下。化佛說法亦表心佛眾生。同依一般若也。般若心光。觀照法空。得大自在。故曰光明王。即此覺觀。不離自性。故又曰佛。此即佛心也。然言臺中光明王佛者。以依行修斷證之本。方顯本覺佛故。十方諸佛不離此。無量眾生亦不離此。故同依同說耳。是諸下。化眾散華。曼陀羅。云適意。即天華也。華表正因以因必趣果。故散佛上。而及大眾者。示大眾當得般若正因也。此亦化復作化之妙也。
△三散妙覺華。
復散曼殊沙華。於虗空中。變作金剛寶城。城中師子奮迅王佛。共十方諸佛。大菩薩眾。演說勝義般若波羅蜜多。復散無量諸天妙華。於虗空中。成寶雲盖。徧覆三千大千世界。是華盖中。雨恒河沙華。從空而下。
曼殊沙。云柔軟。亦天華也。此表妙覺。大悲攝生。純一慈力故。前行華云百萬億。般若華云八萬四千。此中不言數者。以果海離言。故華亦不涉於數量耳。此亦大眾所散華也於虗下。華變為城城表涅槃。以依法空。證此無生。離過絕非故。然城云金剛寶者。無生生無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故。城中下。化佛說法。師子為獸中王。身毛一豎。象王莫逞其威。則羣獸可知矣。此表妙慧全彰。則心魔猶自喪魂。外魔復何言哉。故華嚴疏明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盖明入此三昧。而即令眾獲證也。今則不爾。表果中心佛。掌莫大之威權。慧鋒牙爪。伏一切之業惑。內釁外孽。孰敢當軒哉。此佛與十方因果二位共說般若者。以心佛因果。皆自此一道而分別故。言勝義般若者。謂般若中最上第一者也。如金剛云。如來說第一般若波羅蜜。即非第一般若波羅蜜。是也。然今約妙慧深入。離四句絕百非。世出世法。生佛染淨。仝一空故。名勝義般若。復散下化人散華。亦化復作化。華成寶雲盖者。表依法空理。起大悲行。無心蔭物耳。盖覆大千。表稱性之行。無不普周故。華盖復雨華者。表普覆之行。亦又常修稱性之多行故。楞嚴云。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者。此也。俱從空下者。良以此行。一一皆是清淨無為。性本然故。
△三諸王發願。
時波斯匿王。及諸大眾。見是事已。嘆未曾有。合掌向佛。而作是言願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常說般若波羅蜜多。願諸眾生常得見聞。如我今日等無有異。
此有二願。初願諸佛同說。夫此般若諸佛同證。所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故誓佛佛同說。不間古今。非同世諦分三世也。二願眾生同聞。八難中有佛前佛後難。不聞正法難。如法華云。諸佛出於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復難。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等。此明正法難說。亦難聞也。矧加之以邪見種子。或惡業障蔽。且不聞三寶名。又能聞法耶。今諸王念及於此。深慨正法。不易見聞。故誓眾生。常見聞耳。見聞則妙慧開明。本覺澄寂。將與佛果。漸可等矣。如不見聞。苦海無邊。將何援拯。古人云。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等。據此。則法難見聞既類於此。故知遊心出世者。須此世此身聞法。以求自度可也。
△二嘆教勸持。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此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諸菩薩母。不共功德神通生處。諸佛同說。能多利益。是故汝等。常應受持。
如汝所說。此印其願同說願常聞之洪誓極是也然此般若。有四義故。當常說常閒。一出生一切滿分因果證位故。二能為果位功德神智生處故。三佛佛說此一乘妙慧故。四凡外邪小。一切總作得度正因故。有此四義應說應聞。亦應受持。不可遠離也。猶菽粟布帛。民生日用。不少廢也故結云常持。不共功德。即佛果功德。不共二乘有者也。
△三現通利益。二。初變現難思。二。初標章舉數。
爾時世尊。為諸大眾。現不可思議神通變化。
此下顯不共般若也。為眾現化者。意明已證實相般若之妙用然此妙用之體。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但形言說。對面千里。轉沒交涉。去此遠矣。故能發諸用。亦若斯焉。陰陽不測。無有滯礙。曰神通轉易常相。無而忽有。曰變化。此皆神出於不意。妙應於無為。故云不思議。如楞嚴云。我以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乃至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故發真如。有妙覺用者。此也。
△二別敘神變。
一華入無量華。無量華入一華。一佛土入無量佛土。無量佛土入一佛土。一塵制土。入無量塵剎上。無量塵剎土。入一塵剎土。無量大海。入一毛孔。無量須彌入芥子中。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無量眾生身入一佛身。大復現小。小復現大。淨復現穢穢復現淨。佛身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乃至世界不可思議。
此文有七。初二句華之神變也。論迹繇佛證此。方現此不思議事故。論理。即繇事理無礙。故方有事事無礙也。盖一華無量華。俱事也。以一華稱性。含性皆盡故。故一華入無量華。而一華不壞本相。無量華稱性故。俱含性皆盡故。無量華復入一華。而無量華炳然齊現。所以然者。繇一與多。互為緣起力用交徹。故得互相涉入。如一室內千燈並照。燈隨盞異。一一不同。燈隨光通。光光涉入。常別常入。故華嚴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即此義也。此謂一多無礙。等虗室之千光也。一佛下。佛土神變也。此即廣狹相入。自在無礙。一佛土即狹。無量土即廣。一佛土入無量土。以不分而遍一切故。無量入一佛土。以不合而同入一內故。然一多互入而一入多時。一多之本相不壞。多入一時。多一之本相歷然。此皆如來含此德用。故能一多廣狹不礙耳。故華嚴云。是以一劫入一切劫。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等。知此則今經一多相入。皆類乎此。一塵下。塵剎神變也。上言佛土。即佛佛王化之化境。此之塵剎。即別明剎塵微細安立之無礙。所謂塵中安立之剎土也。然此一多能互入者。以一塵剎多塵剎。一一皆法界。故一一性融。繇性融故。乃無礙互入耳。然此塵剎相入約微細意。按華嚴大疏有三。一所含微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齊現。非前非後。如華嚴明八相。一一相內。即具八相。名為微細。二約能含微細。三約難知微細。此則又是緣起實德。無礙自在。非天人所作。乃實德安立者也。問。今經言入。不約含義。何引彼疏含義釋之耶。答。雖有二名。而含與入。實繇籍耳。盖正一塵剎。入無量塵剎時。即無量塵剎。含一塵剎時也。無量入一。一含無量。當知亦然。故入約含義釋之。理甚允當。無量下。海山神變。此同淨名經中。毛吞巨海。芥納須彌之意。良繇毛孔稱性。故大海入而非小。芥子依理。亦須彌入而廣大。雖芥毛小而無內。海山大而無外。然一性等之。則小相非小。大相非大。故無外之山海。入無內之芥毛。恢恢焉有餘地也。晉譯經云。金剛輪圍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孔。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此初發心。即明此義也。一佛下。凡聖神變。佛身生身。同一法界。故生入佛身。一入無量。此乃溥融無礙也。然佛身純淨。生身雜染。佛身是極果。生身是穢因。互相入者。亦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能染淨相忘。因果俱泯耳。故大疏明十身歷然而相作云。此菩薩遠離一切身想分別。住於平等。此菩薩知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虗空身。此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乃至虗空身等。至於隨諸眾生。心之所樂。十身互作。故知壞相而作。非不思議。繇雖相作。而不壞本相。方謂歷然。據此。則菩薩尚能如此。況如來不生佛之身互相入乎。問。今明生佛之身相入。何引相作之義耶。答。相作相入。同一趣耳。知相作得。則知相入得矣。大復下。諸法互現。大如山海。小如塵毛。淨如樂土。穢如娑婆。然一真法界。緣起萬端。故相在交參。皆相顯現。小為即大之小。故大復現小。小中現大。類此。穢為即淨之穢。故穢復現淨。淨中現穢。亦類此知。佛身下。總結難思。謂佛身證此。故非心言可及。生身具此。亦非情謂境界。至於世界。則全法界以為體者。亦非情解可到者矣。故俱云不可思議。凡此即法即心。全心全法。心法融通。無相障礙。故佛證此。則稱性所現。非為過矣。然上諸法相入。同一法界。約行布義。有一有多。有小有大。若生若佛。或染或淨。約圓融義。則一入多多入一。小現大大現小也。若約三諦明者。以諸法不外諦理而別有故。約俗假。則小大一多。生佛染淨。角立不同。約真空則大入小一入多。穢現淨生融佛。妙圓無二。約中道。有遮有照。遮則小大一多入無可入。淨穢生佛現無可現。照則依正互入於無間。塵毛包容而無外。遮照同時。則一切正入不入。無入而入。正現非現。無現而現。亡焉存焉。曷可得而思議哉。此吾佛神變妙極淵源也。問。前明此為不共般若。果爾不耶。答。共般若。則三乘可入。不共般若。唯佛可到。地上分證而已。然此不共。即華嚴圓極之堂奧也。非佛疇能證此變現哉。故知此乃不共般若也。
△二時眾獲益。
常佛現此神變之時。十千女人。現轉女身。得神通三昧。無量天人。得無生法忍。無量阿修羅等。成菩薩道。恒河沙菩薩現身成佛。
夫神變所現。皆顯般若難思之境。故時眾得益。亦明證入不測之妙也。現轉女身者。以般若能小能大。依正無礙。故女於現身轉男。得通正受。不於女身。而生礙矣。天人見法生滅。一覩神變。則小大依正。生佛淨穢。不行諸心念。觀法無生。寧復有起滅之相哉。阿修羅。嗔慢無慈。覩神變則嗔慢無性。同一靈知。我心不有。全是慈覺。故云成菩薩道。菩薩則分證未滿。猶未融通。此一了了。觸目菩提。非有二相。故曰現身成佛。凡此非覩妙變神通。難獲此廣大利益矣。
△四弘經相貌顯教無盡。二。初當品名題。
奉持品第七
敬心欽承曰奉。正念久住曰持。即奉般若之聖謨。持之以行修。恒憶不失之謂也。前內外二護。極顯法利。深玄宏廣。故散華顯化。妙變難思。今知法利叵測。請演說之。故示忍觀以修行。須依如法而建立。乃至別勸奉持。諄切懇至。雖為如來深慈。亦示奉持此經。行修無有窮盡也。其他詳示證位。備明觀斷。又皆顯弘經隨分以廣狹。演說依證之深淺。彰般若之神功。列相貌之真範也。
△二正解經文。三。初正明奉持。三。初匿王見佛。
爾時波斯匿王。覩佛神變。見千華臺上。徧照如來。千華葉上。千化身佛千華葉中。無量諸佛。各說般若波羅蜜多。
古疏云。此見三佛。一見釋迦現身。即法身。二見圓滿。即報身。三見千華上佛。即化身。此解秦譯云也。今經云見臺上徧照如來即法身。乃自受用身也。見葉上千化身。及無量佛。即應身及他受用身也。是則此二彼三。開合不同。若葉中無量諸佛。則總言一切真應二佛。非單指釋迦一佛說矣。佛各說有二義。一行布義。故佛佛各說。二圓融義。故皆說般若。亦是般若出生諸佛義也。
△二正申請益。二。初讚法難思。
白佛言世尊。如是無量般若波羅蜜多。不可識識。不可智知。
見佛佛而共說。益知般若深玄難測。故請問如此。不可識識者。即非眾生分別識心所能分別。以般若無前境界故。若分別。即分別自心耳。不可智知者。即非入理聖人。無分別智所能證知。以般若理智皆空故。若證知。即非離相境界故。當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矣。
△二請問奉持。
云何諸善男子。於此經中。明了覺解。為人演說。
既稱難思妙慧。不知自覺覺他。成己成人之道。將何而作方便演說化生。故問云何等也。下文修十三觀門。依持建立。方能自悟開化眾生。又起信明真如離言。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無有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據此。則今經般若。明了覺解。亦泯能所。為人演說。亦忘心迹。方可說可解矣。
△三佛為垂答。二。初說長行。三。初總標忍行。二。初標法指人。
佛言。大王。汝今諦聽。從初習忍。至金剛定。如法修行十三觀門。皆為法師依持建立。
即始從信位習學伏忍。終至等覺金剛喻定寂滅下忍位。依此始終地位。或斷或證。不離一性熏修。若權若實。皆是般若功用。故云如法修行。十三觀門。即所修之行。謂伏忍等五。前四忍各分三品。惟寂滅忍分二。合有十四。今言十三者。以上品寂滅唯在佛位。止言因位中忍觀耳。皆為法師者。以法勝則人尊故。依持建立者。即依此忍觀淺深。證位高下。方便建立。言說開示。故前問云何解說。此一答釋。無餘蘊矣。
△二勸令供養。
汝等大眾。應當如佛。而供養之。百千萬億。天妙香華。而以奉上。
所謂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故云應如佛供養。天香華奉上者。所謂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也。
△二別明忍相。十三。初習種性。四。初標位指人。
善男子。其法師者。習種性菩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前云十三觀門。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故此標牒之。習乃如鳥數飛。即初入道時也。種習者。真性凝一。常恒不變。約隨緣因。以慧目了。所熏習種。淺深異故。各成種性。如以聲聞教法熏。成聲聞佛性等。法相宗說。有八種識。唯是生滅。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法爾種子。有無永別。是故五性。決定不同。既所立識。唯業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變。不許隨緣。若法性宗。則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說有心。定常作佛。但眾生遇緣。熏習三乘種性。及不定無性。而有五耳。故法華安樂行品。不許親近聲聞。恐被熏習成其種性。清涼國師。會此義云。就機則三。約法則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若入理雙拂。則三一兩亡。若約佛化儀。則能三能一。此性相融通。萬古不易定論也。今言種性。即新熏就機而論。非據法相本有之性也。若比下。指此位人。前二出家眾。持大戒。後二在家眾。持五戒。
△二發心利物。
修十住行。見佛法僧。發菩提心。於諸眾生。利樂悲憫。自觀己身。六界諸根。一切無常。苦空無我。了知業行。生死涅槃。能利自他。饒益安樂。
此即已到信位。而修前勝進行者。故云修十住行。見佛發心。則境勝心強。若遇餘緣。此心微劣。因此發心。進退不定。此既如是。法僧亦然。故云見三寶發菩提心也。然此心即信心等十。楞嚴明初發心住云。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揮。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即見境依真發心義。華嚴初發心功德無窮無盡。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位能具足諸位功德故。不為度少許生界故。求少許佛果故。學少許法門故。斷少許煩惱故。乃至為斷普迷煩惱故。先令發菩提心者。如涅槃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故。且善財參諸知識。必先陳發心者。盖以發心。則堪領佛法。為道器故。故知發心是難。應須先發。眾生下。利物觀空。眾生指十種異生。得法出苦名利樂。觀生興慈名悲憫。己身不出六界。諸根。因緣假合。如實觀之。終歸敗壞。本無可樂。究竟不有。中間無主。故云無常等。六界義如前釋。業行。即善惡業緣。生死涅槃之行。云了知者。以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此二如作夢。求不可得故。是知住相。則人我強生。染淨。情見互起。觀空則自他兩忘。物我利樂兩成。故云能利自他等。如此發心。則不住悲智。而自能建立悲智也。
△三根純德善。
聞讚佛毀佛。心定不動。聞有佛無佛。心定不退。三業無失。起六和敬。方便善巧。調伏眾生。勤學十智。神通化利。下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佛猶日月也。讚之不增。毀之不減。然發普賢行願者。稱讚無窮。作闡提業因者。謗毀隨分。佛如虗空也。亘古亦有。該今不無。然執相見者。謂佛為無。了一如者。謂佛為有。此皆業行之善惡。執見之斷常。今發心者。了知讚毀業因不?。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豈於所發之心有退哉。此是正定聚人。善根堅實凝一者也。三業下。德善也。威儀動靜。舉措利益。身業也。出辭吐氣。說法教化。口業也。信進定慧。興慈運悲。意業也。然周旋中禮。聲容適規。意念合權。故名三業無失。六和敬者。所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此上自利。方便下。利他。不出折攝二門。十智者。一世俗智。乃至第十無生智。華嚴亦明十智。一三世智。二佛法智。乃至第十知無邊諸佛智。此十皆佛智。今云勤學。豈不學佛智耶。神通化利者。夫化生非神通。則生類多端。難盡調伏。須假神力。方能攝化。神力有二。一修生。即六通假修而得者。此通緣心緣物方顯現故。二顯生。即如來藏自性通。繇斷惑顯現故。此不思議。無作自在。應化塵勞故。修八萬四千者。即一塵勞。入一波羅蜜門也。言下品者。以信力尚微。證入未深故。
△四別顯不定。
善男子。習忍以前。經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謗正法。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脫位。於一阿僧祗劫修習此忍。能起勝行。
初明忍前行劣。此如起信發心有退墮義。如前十信發心處已引。大抵住不定性時。雖修善行。但善根微劣。煩惱深厚。或倒求人天。或異求小乘。既於大乘猶豫不決。故於境緣或便退墮。此則以色見佛。緣心求法。住相供僧。雖依三寶。以發心時。未能心空無我故。譬如下。喻明可知。若至下。明正定勝業也。此忍觀得力。入正定時。良以此位。恭行十善。故不作五逆。深信三寶。故不謗正法。觀法一如。故我法兩空。見思惑盡。故住解脫。此上自行。下明勝進。阿僧祗。云無數劫。具云劫波。此云時分。謂依無數時忍修成就。則前位可入。勝行可起矣。
△二性種性。三。初標位示住。
復次性種性菩薩。住無分別。修十慧觀。
簡非前說。故加復次。此即十住位也。性種性者。以聖性決定。不他移故。根種深培。非淺解故。悟解圓明。非假思索。故云住無分別。依聖解智。發起理觀而修。非心外求法。故云修十慧觀。
△二顯其行業。二。初別明觀修。
捨財命故。持淨戒故。心謙下故。利自他故。生死無亂故。無相甚深故。達有如幻故。不求果報故。得無礙解故。念念示現佛神力故。
世情所貴。莫先財命。今觀身如幻。故竭其內施。觀財非實。故罄其外施。凡以空觀而俱不可得。假觀而兩皆如夢。中觀而非有時。因緣妄現。正不空時。財命兩空。故一一觀之。無有甚於財命也。所謂捨此膿血如泡之命。以易平等慧命。施此浮虗不堅之身。以易功德之身。而不為過。此施度也。二中。戒以調練三業。制伏過非。大要不出三聚淨戒。然此戒在心。觀空則心珠朗耀。涉有則戒璧不磷。持而不持。無持而持。任運勿失。斯為得也。此戒度也。三中。我慢自矜。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故觀空時。謙且不有。觀假時。慢從何得。處心如地。納懷虗空。自利利他。方無咎也。此即忍度。以忍方謙下故。所謂江海為王者。以其善下也。信哉。四中。萬法一如。人物皆空。故觀人即已。斯利己利人。倘失平等。斯為大過。法華云。我自住大乘。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此一乘平等。自他俱利。即精進度。以精進方利自他故。五中。觀了此心。混虗空為體性。非三災所能傾。故存亡生死。不二其致。此即常定觀空。生滅如幻者也。然羅漢有出胎之迷。菩薩有隔陰之昏。故此位修此。遊戲大夢覺之場。非夢覺所能拘者也。即禪定度。以深禪定方不亂故。六中。言無相。即實相理智。以實相智。觀實相理。無得難思。故名甚深。此即慧度。以般若妙體。因果同依。斷證根本故。七中。世出世法。三世因果。皆名為有。然了法從緣。徹底唯真。至若涅槃生死。等似空華。即方便度。以此能了法如幻故。八中。絕待靈心。對緣應現。即應現處。作善作惡。故隨業時。有樂有苦。菩薩觀空。果報非有。非是實無果報。直不求之耳。此即願度。以願自他不求故。九中。諸法唯心。卷舒無礙。演一法於多劫。說無量於剎那。必須法義融通。詞樂互徹。然後自證利生。兩無欠缺。不住空有。觸處辨才。此即力度。以力湛能講說故。十中。己心佛身。平等無二。故觀心時。即心了境界之佛。觀佛時。即境見唯心如來。即佛之心光。既時時不離。故即心之佛力。方念念昭彰。此即智度。以智方現佛力故。所謂十種慧觀之功。絕妙勝處。皆不外乎吾人一心也。問。十種慧觀。何依十度修耶。答。十度乃菩薩正修根本。故十觀寄此而修之。以顯十度之行。不離一心觀照中矣。若離觀照。宛成事度。故慧觀寄十度為要也。問。真如本淨。豈假十種觀慧乎。答。起信云。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熏修。亦無得淨。以垢無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至後廣明四種方便云云。據此。則今經此位觀修。以淨心之慳貪破戒嗔恚等垢。故加此十種觀修也。
△二治倒復真。
對治四倒。三不善根。三世惑業。十顛倒故。我人知見。念念虗偽。了達名假受假法假。皆不可得。無自他相。住真實觀。
初四句。治倒也。上明十種慧觀。為能對治。此明所對治。即十倒是也。凡夫觀身受心法。妄執為常樂我淨。菩薩施捨財命。即觀身不淨。不求果報。即觀受是苦。心謙下故。即觀心無常。達有如幻。即觀法無我也。又凡夫縱貪嗔癡。三不善根。戕害正性。菩薩捨身命不求報。即對治貪倒。持淨戒利自他。對治嗔倒。生死無亂。無相甚深。得無礙智。即對治癡倒也。又三世惑業。襲習不斷。眾生於中。妄受輪轉。菩薩不求果報。即過因現果。現因當果。一切兩忘也。念念示現神力。即一念普觀。一際平等。非果非因也。故普對治之。所以治者。以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故。以隨順法性。離諸過離癡障故。我人下。復真也。我人。即四相。知見。即眾生十六知見。不離六根者也。然能執因境有。而性常自空。故念念虗偽。名即萬法之號。受即苦樂受三。法即一切諸法。然觀名如龜毛。觀受如聚沫。觀法如陽?。總不可得。故云了達等。此人法雙忘。心境智空。皮膚淨盡。唯存一實。故無自他相。住真實觀也。然此即三性皆空。我人下。即徧計性空。即初相無性。了達下。即依他性空。即次無自然性。無自下。即圓成實性。即後繇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又若以三空觀收之。初我人下。即人空觀。次了達下。即法空觀。後無下。即如實雙空觀。問。此名住位。何以言人法俱空耶。答。此亦約分修入言之。若約斷證。則二乘信住。方斷人執分別。三賢進至淨心地。究竟離法執分別。若法執俱生。則第二地至第七地。方盡離故。
△三入位時行。
中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於二阿僧祇劫。行諸勝行。得堅忍位。
此位忍觀。行力稍強。故修中品。然須八萬四千者。亦以應化塵勞也。言波羅蜜多者。以依真而修。俱到彼岸之行故。於二下。明修行時。比前行修稍勝。故時當二無數劫。自他之行雙修。故云行勝行。動靜之心不亂。故云住堅忍。然此亦具四心。修習八萬四千。即廣大心。波羅蜜多。即第一心。二阿僧祇。即常心。行勝行等。即不顛倒心。義自消息。
△三道種性。三。初標位示修。
復次道種性菩薩。住堅忍中。
觀修精純。聖道將顯。故云道種性。堅忍。即躡牒前行。以成此位。觀修鴻漸。不離是忍。故云住中。然此即上賢。故下觀修勝前。
△二觀行差別。五。初觀法無生。
觀諸法性。得無生滅。四無量心。能破諸闇。常見諸佛。廣興供養。常學諸佛。住迴向心。
諸法因緣。必有合離。故皆生滅。今如實觀空。不住不著。則實相凝常。故無生滅。所謂以分別心見。則萬境紛拏。若如實相觀。則真空冥寂。此也。楞嚴第一回向云。雖度眾生。不見度相。第二向云。壞其可壞。遠離諸離。若此。何嘗有生滅哉。慈悲喜捨。為無量心。然此能破闇者。以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能除嗔。捨能滅貪故。見佛供養。如普賢廣修供養願。學佛住向。即常隨佛學願。并普皆回向願也。然此亦可是兩足之行。以廣興供養。則勝因愈廣。功德益多。即修福行願也。學佛則。因修果證。普皆瞻依。住向則。眾生菩提。三總回向。即修慧行願也。凡此皆長養大悲。非一於自利者矣。
△二觀修全性。
所修善根。皆如實際。皆於三昧。廣作佛事。現種種身。行四攝法。
依真之行。行行契真。故云所修等。清涼云。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未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也。又起信云。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廣引如前。然入三昧。作佛事。則行業益為難思。以非散心作者同矣。現多身。行四攝。則利生愈益漚和。以非不善涉化等矣。故知此位勝業。愈廣愈大矣。
△三觀性起修。
住無分別。化利眾生。智慧明了。甚深觀察。一切行願。普皆修習。能為法師調御有情。
了生界一如。故化利適均。非同住相化生比矣。達本覺無二。故觀照徹底。非同沉空偏觀比矣。行願雙修。行行得願輪。長時不退。願得行足。遍界彌綸。所謂無往而非遍修之道也。堪作模範。軌教後人。故名法師。然觀根授法。因病假藥。則生界雖夥。觀一際平等。故云調御有情。此則全性是修。與事行大不侔矣。妙已哉。
△四觀法皆如。
善觀五蘊。三界二諦。無自他相。得如實性。
成幻妄身心者。五蘊也。作生趣依止者。三界也。攝空假諸法者。二諦也。然五蘊皆空。三界夢幻。二諦平等。約相觀之。則因緣是空。自他不有。約性觀之。則真性一如。皆是實相。故總云善觀。又即前云觀五蘊。得戒等五忍。觀三界因果。得三空忍。觀二諦假實。得無常無生等忍是也。
△五示受生處。
雖常修勝義。而受生三界。何以故。業習果報。未壞盡故。於人天中。順道生故。
此位悲智具足。故觀空不住。留惑示生也。言勝義者。即真實空性也。而曰常修者。則動靜必於是。念劫必於是矣。如必於此。則自證實有餘。而利他似不足。故雖常修勝義。而必混俗和光。同塵幻應之念。汲汲然不置。故云受生三界。何以故徵。謂既修勝義。則觀空時。一道清淨。而又受生三界者。何也。業習下。釋有二義。一因果不忘。不得不生故。二人天善趣。恒順示生故。是知此位菩薩。受生三界。實則居半。權則居半。豈同凡夫。純業力而受生。二乘躭空寂而不來哉。
△三入位時行。
上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於四阿僧祇劫。修二利行。廣大饒益。得善調伏。諸三摩地。住勝觀察修出離行。能證平等聖人地故。
觀力愈精。故應化塵勢。修習上品。斷證益廣。故時長劫遠。四阿僧祇劫。回智向悲。故純是大悲。回實作權。故於諸根性。得定善調。皆此位行修也。若語勝進。如下所明。住勝觀察。則悲智本一心源。修出離行。則斷證全托性地。凡此皆所謂第十回向位。加行觀修。以求出賢位者也。能證平等地者。即指初地。以入地證如。非差別相。故云平等。若上賢位。則無此證修矣。問。此中不云加行。為是總無。為是義含耶。答。楞嚴等經。唯識等論。俱開四種加行。以第十向。位。非加行。則從賢入聖。從世出世。有似天淵。故須開之。此中雖無加行之名。以義取之。即住勝句下。義在總該。何者。以四加行定。能觀不出明得印順等定。所觀不出名義自性差別四法。今云住善觀察。即煖頂忍三種加行觀斷也。修出離行。能證聖地。即世第一位。從世出世也。就中證斷。義總包含。故知四行不開。義已具在第十回向位中矣。
△四歡喜地。三。初標位超出。
復次歡喜地菩薩摩訶薩。超愚夫地。生如來家。
此即信忍下品位也。斷除法執。從世出世。故云超愚夫地。初證真如。體同佛體。故云生如來家。此二句為總。下諸句為別。明生如來家之斷證。二利事之差別也。
△二智行差別。四。初通明二智。
住平等忍。初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平等。非相無相。
平等忍者。謂了真俗染淨無二故。住者。即入心。方事於斷證。未能得解脫。義言住也。無相智。即能證如理實智。此智同空。故云無相。勝義諦即所證徧行真如理。此理超絕。故云勝義。照字。通能通所。智言初者。即纔生佛家。始證真如也。實則理智俱無始故。一相下。即正證時。理智一如。所謂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繇無二故。故云一相平等。又即理之智。證即智之理。即智之理。為即理之智所證。繇相即故。故云非相無相。大疏云。智無自性。即是如體。無心存智。是曰證如。若以智會如。非證如矣。據此。則智即是如。如即是智。法界寂然曰如。寂而常照曰智。豈離寂外別有智耶。故舉智收如。舉如收智。舉一全收。不容並立。如斯正證。法性洞然矣。
△二斷除惑障。
斷諸無明。滅三界貪。未來無量生死。永不生故。
上明證理。此明斷惑。無明。即住相根本無明也。三界貪。即閏生枝末無明異生障也。未來生死。即三界果報也。以迷如來藏故成無明。繇無明故起三界貪。繇貪。則三界有漏之業。未來生死之果。塵沙劫波。莫之遏絕。今尋此妄惑。都無根本。非內非外。亦非中間。三世推求。都不可得。從無住本。顛倒妄生。故照惑無體。無時即明。根本既斷。惑業苦三。應念消忘。即一斷時。一切三道俱永斷也。然大疏謂緣境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二而不二。說為內證。據此。則能斷是智。所斷是惑。故言有二。惑體智體。無二體故。故名不二。涅槃云。明與無明。其性無二。愚者謂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是也。問。彼斷無明相。約何相斷耶。答。十地經云。非初非中後。若爾。云何斷耶。論云。如燈?。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謂唯取一時。則不能斷。三時總取。方說能斷。假三時斷。則無定性。何者。初若能斷。不假中後。後若能斷。不假初中。既假三時。故知無性。一一推徵。三皆無性。是故經言。非初非中後。繇三時無斷。方名斷結。是故論云。前中後取故。經則約性。論則約相。性相無礙。方能斷結。此即無斷之斷。斷而無斷者也。
△三方便起修。二。初總明修習。
大悲為首。起諸大願。於方便智。念念修習。無量勝行。
賢位雖亦利他。悲心願智。總皆孱劣。此地聖位力強。故純是大悲利生。發十弘願不退。繇大悲時時度生。故權智念念修習。就中利自利他。一皆依真建立。故云無量勝行。然悲願智三。大願為總。大悲權智為別。以度生修行。非憑大願堅持。則中隳退墮。故願為總也。
△二別明方便。
非證非不證。一切徧學故。非住非不住。向一切智故。行於生死。魔不動故。難我我所。無怖畏故。無自他相。常化眾生故。自在願力。生諸淨土故。
此明方便有六。今初謂徧學也。理智一如。無有少法。與法同住。則顯法性。無容並真。二既不存。一亦奚立。不同法相。決有內證。故云非證。然正緣境時。不二而二。有能所照。二而不二。即智證如。故云非不證。於此二非之間。以方便智。若斷若證。或自他行。世出世法。皆足以充擴德性。長養大悲。故云一切遍學。言徧學者。即效法勤習之謂。非住下。即回向也。謂住則著相憍慢。是眾生見。不住則沉空滯寂。是二乘見。故並非之。唯以方便智趣向佛果。俾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不執空有。中道叵得。所謂回真如心。向無為果。不住一法者也。行於下。即變化也。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理不如斯。繇妄見耳。心本寂滅。原非輪轉。繇迷妄故。一旦懵然而生。昏然而死。且不知往因現果。從何自而有也。今菩薩證如。三世非遷。生死空華。等如嬉戲。雖履生死。了不相關。方便漚和。鬼神莫覷。心魔外魔。何自動哉。此雖處生死。而不行於生死者也。此分知三界之相。無有生死退出。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故知魔不能動也。離我下。即一乘也。謂我即人執。乃能執之主宰。我所。即法執。即五蘊等法。繇有我故。起諸煩惱。續諸生死。不得斷絕。繇我所故。起所知障。礙正知見。不得圓明。然眾生躭於我見。故暫時失我。怖畏為死。二乘沉於空法。故總觀三界。稱為牢獄。此皆怖畏之狀也。唯菩薩觀我總空。我所不有。了達虗空。安住一乘實相覺地。求二不得。怖從何來。故雖離二。性靜恬夷。了無攖心怖畏也。無自下。即實相也。謂所化為他。能化為自。今悲智常相輔翼。故雖令滅度。了無度相。雖無度相。普令證滅。化而無化。無化而化。化與無化。㳷然平等。能化所化。不離一心。此能化生無盡。其化大也。自在下。即自在方便也。謂諸佛清淨報剎。繇因中弘願所感。若離大願。則安養非有。琉璃無成。所謂淨土者。無三惡道之名。交接皆上善之人。故一念不斷。即便往生。信力未專。疑城即墮。今此初地。以願力自在。十方淨域。隨心應念。無不可生。如鏡當臺。像至便現。夫誰得而障礙哉。所以必往生淨土者。以種福修慧。見佛聞法。因修果證。淨土最易故。
△四重明二智。三。初實智離相。
善男子。此初覺智。非如非智。非有非無。無有二相。
此牒前初無相智。明真見道也。謂智外非如故非如。如外無智故非智。雙拂並遣故非有。舉一全收故非無。一切皆非。渾一實體。故無二相。二既不存。一亦即泯。斯證智之妙者也。
△二權智自在。
方便妙用。非倒非住。非動非靜。二利自在。
此即如量智。應變難思也。謂示凡外。而非同凡外故非倒。在機境。而不繫機境故非住。涉有而一道清淨。故非動。觀空而萬行沸騰。故非靜。繇是正自利時利他。正利他時自利。即智行悲。即悲導智。悲智相資。渾然中道。
△三法喻合顯。
如水與波。非一非異。智起諸波羅蜜多。亦非一異。
喻中即水之波即水。即波之水是波。故非異。水澄波動故非一。即實即權。亦若是矣。實外無權。猶即水以明於波。權外無實。猶即波以明於水。法喻昭然。皆權實非一異。故能一異者焉。
△三入證時節。三。初劫行分齊。
於四阿僧祗劫。滿足修習百萬行願。
劫即所修之時。願乃所修之行。然此時長行遠者。以此地證修悲智。益超絕故。
△二智願自在。
此地菩薩。無三界業習。更不造新。由隨智力。以願生故。
前云斷諸無明。滅三界貪。一切生死。永不生故。故此云無三界業習。言業習者。即夙業陳習也。業習既無。新業不續。即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也。繇隨下。釋伏難。難云。有業有生。既無新業。依何受生耶。釋云。繇隨方便智力。發其淨願。若淨願自在。則隨願往生矣。何待新業乎。
△三修檀利生。
念念常行。檀波羅蜜多。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廣大清淨。善能安住。饒益眾生。
檀度有三。謂財法無畏。此地行檀者。以檀為眾行之本。故念念常行。餘非不修。唯隨分而已。四攝言廣大清淨者。以四攝普徧云廣大。雖攝忘攝云清淨。大悲增上。隨緣與樂。即安住饒益之謂也。
△五離垢地。三。初標名示位。
復次離垢地菩薩摩訶薩。
此即信忍中品位也。戒足清淨。永離誤犯。名離垢。楞嚴云。異性入同。同性亦滅。華嚴云。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煉已。離一切垢。皆離垢義。
△二本地行業。
四無量心。最勝寂滅。斷嗔等習。修一切行。所謂遠離殺害。不與不取。心無染欲。得真實語。得和合語。得柔軟語。得調伏語。常行捨心。常起慈心。住正真心。寂靜純善。離破戒垢。行大慈觀。念念現前。
此文有三。初三句。顯所斷證。謂萬行以四心為體。方稱法性。離此。則成住相事行也。最勝寂滅。即所證真如。以不與萬法為侶。故云最勝。以無生滅遷流。故云寂滅。嗔等習。即所斷惑習。乃俱生惑也。此皆不證而證。不斷而斷。能所一如雙泯者也。修一切下。別明十善。初句總標。所謂下。明修相。殺生有短命多病果報。故離殺害。不止不食其肉也。偷盜有貧窮共財不自在果報。故不與不取。所謂物各有主。非吾所有。一毫莫取。婬有妻不貞良。不隨意眷屬果報。故心無染欲。縱值妖艶之色。不能劫動其心。妄語有多被誹謗。為他所誑果報。故今得真實語。斷除虗妄。兩舌有眷屬乖離。親族弊惡果報。故今和合語。不宣傳彼此。鬬亂兩家。惡口有常聞惡聲。言多諍頌果報。故今得柔軟語。其聲和雅。聞者悅服。綺語有言無信受。語不明了之報。故今得調伏語。訥言不躁。巧言勿出。貪有心不知足。多欲無厭之報。今常行信心。於人不求。於己不慳。所謂知足除貪。播馨香於意地。瞋有人求長短。他所惱害之報。今常起慈心。則一嗔不起。百福自生。邪見有生邪見家。其心謟曲之報。今住正真心。開明慧性。覺悟自他。邪說誣明。斷不為也。如此。則十善恭修。十惡自止。夫何誤犯乎。寂靜下。垢盡明現純善無惡。故稱離垢。言寂靜者。以遠離破戒憒閙故。前云斷嗔等習。故此云行大慈觀。此觀言念念現前者。以顯嗔習一一永斷故。
△三證入時節。
於五阿僧祇劫。具足清淨戒波羅蜜多。志意勇猛。永離諸染。
行位愈超。故時劫愈長。此地於戒度偏修。然戒有大小乘之別。所戒之非。亦有性遮不同。此地圓持眾戒。皎若氷霜。故云具足清淨。心無怯弱。故云志意勇猛。一斷永斷。故云離諸垢染。問。十善為生天之因。教有明文。今聖位深證。何以專修淺事耶。答。法門惟一。修則不同。如人天修之。則人天十善。若菩薩修之。即菩薩十善。亦猶四諦一耳。隨機則有生滅。無生。無作。無量攸分。法可一定乎。
△六發光地。三。初標名示迹。
復次發光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云。淨極光生。故云發光。此即信忍上品位也。
△二明其行業。
住無分別。滅無明闇。於無相忍。而得三明。悉知三世。無來無去。依四靜慮。四無色定。無分別智。次第隨順。具足勝定。得五神通。現身大小。隱顯自在。天眼清淨。悉見諸趣。天耳清淨。悉聞眾聲。以他心智。知眾生心。宿住能知。無量差別。
初二句。略明斷證。謂此地證聖流真如。亦照體無自。即是證如。即此智體。本唯無念。故云住無分別。斷闇鈍障。故名滅無明闇。亦照惑無本。即是智體。乃不斷而斷也。於無下。別顯行業有三。初辨三明。無相忍。即所依之智。謂無相者。以忍體如空無所依故。忍約無間道中而言。依此忍智。破三際愚。故能宿住明過去。天眼見現在。漏盡知未來。然一念普觀。求三叵得。夫何去來。古云。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小乘亦具三明。但有去來之相為異耳。依四下。明八定。四靜慮。即初禪離生喜樂定。有五支。一覺。二觀。即對治支。三喜。四樂。即利益支。五一心。即彼二所依自性支。二禪即定生喜樂定。有四支。一內淨。即對治支。二喜。三樂。即利益支。四一心。即彼二所依自性支。三三禪。即離喜妙樂定。有五支。一捨。二念。即對治支。三慧。四樂。即利益支。五一心。即彼二所依自性支。四四禪。即捨念清淨定。有四支。一不苦不樂。即利益支。二捨清淨。三念清淨。即對治支。四內淨支。亦即對治支。此四禪十八支也。言靜慮。即有□定慧均等之稱也。四無色定者。即第一空無邊處定。此厭色依空。二識無邊處定。此厭空依識。三無所有定。即逈無所依。依識性也。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即麤色已滅。細性尚存。似有不有。似無不無之謂。此地依此八定。用無相智。次第隨順。不相踰越。即此有漏禪定。成就自性清淨定。故云勝定。問。此地修禪。亦與禪天。同一修耶答。不同。直寄此以修勝定耳。盖禪天有漏心。此則無相智。禪天欣厭。此地隨順。天壤相懸。豈能等乎。得五下明五通。初句總標。言神通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然此有二。一修得。即小乘緣物而現者。二發得。即大乘自性顯發者現身下。別明。一神境。謂或現大身。或現小身。或一隱多顯。或多隱一顯。無作自在。妙用難思。二天眼。謂清淨目。見六道業果。善惡好醜。無不徹見。三天耳。謂清淨耳。天上人間。凡夫賢聖。種種音聲。無不周聽。四他心。有漏念慮散定諸心。凡在擬度。一皆證知。五宿住。過現業因。本生往事。雖經塵劫。猶如今日。此皆依無分別智體。發此性通。悉見悉知者。豈同凡小邪外五通耶。不言漏盡通者。以上地無明猶存。未斷盡故。
△三入證時節。
於六阿僧祇劫。行一切忍波羅蜜多。得大總持。利益安樂。
忍有三。一耐冤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此地於此時劫。修行此忍。即此忍行。遠有所到故云忍波羅蜜多。又此地智光明極故。云得大總持。不捨有情故。云利益安樂。是知行忍。自他俱利也。
△七?慧地。三。初標示名迹。
復次?慧地菩薩摩訶薩。
智光圓滿鑠斷緣影。故曰?慧。此即順忍下品位也。
△二當地行業。三。初觀忍斷證行。
修行順忍。無所攝受。永斷微細。身邊見故。
此忍已順真如。故名順忍。即此地能斷能證之忍智也。無所攝受。即此地所證之真如。以真如離相。離執取故。攝受即執取義。永斷下。明所斷障。所謂細惑現行障。微細身邊見者以此地出世。身見俱生。二不有故。方名永斷。如其未斷。何以證入第一勝義諦乎。
△二修習助道行。
修習無邊菩提分法。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具足。
大乘行法。以道品為助。此言無邊。即稱性而修。以成就菩提也。身受心法。為四念處斷惡生善。為四正勤。欲勤心觀。為四神足。信進念定慧。為五根。五根能伏魔外為五力。念擇覺喜輕安定捨。為七覺支。見思語業命進念定。為八正道。念以觀法。勤以進修。足以趣證。根能不拔。力能不屈。覺能決了。正能總攝。皆相因而設也。試以喻明。心性如大地。念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根。五力如莖。七覺如花。八正如果。此中圓滿修習。一無所乏。故云具足。
△三成就勝進行。
為欲成就力無所畏。不共佛法。
前修菩提分法。為欲成此果德耳。此中果德有三。一十力德。即一是處非處智力。乃至第十漏盡力。二無所畏德。即一一切智無畏。乃至第四說盡苦道無畏。三不共二乘德。即十八不共法。即初三種身口意無失。乃至十六知過去。十七知現在。十八知未來。俱各無礙。略舉成就三種果德。實則成就無量也。
△三入位時行。
於七阿僧祇劫。修習無量精進波羅蜜多。遠離懈怠。普利眾生。
精進有三。一被甲。二攝善。三利樂。實則稱性而修精進無量。懈怠。即所對治蔽。此則善根圓滿。善法無量。利益眾生。不離一精。則懈怠自離也。
△八難勝地。三。初標示名位。
復次難勝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云。一切同異。所不能至。故名難勝。此即順忍中品位也。
△二本地觀修。二。初自利行。
以四無畏。隨順真如。清淨平等。無差別相。斷隨小乘。樂求涅槃。集諸功德。具觀諸諦。此苦聖諦。集滅道諦。世俗勝義。觀無量諦。
以四下。觀達真如也。四無畏。一總持。二知根。三決疑。四答報。此四出智論。菩薩以之斷證。非同佛地四無所畏也。隨順者。即加行無間道。此如離過。故云清淨。亦非二相。故云平等。無差別相一句。即的指真如之體。以此地證。無分別真如故。此亦照如內證。二而不二也。斷隨下。觀斷障習。夫小乘積功累德。非利自他。祇欲樂求有餘。止息化城耳。菩薩則知法寂滅。不復更滅。所修功德。專為度生。故切斷之。此即斷下乘涅槃障也。然斷惑之義。亦照惑無體。不斷而斷。非形於能所者矣。具觀下。普觀諸諦。初句總標。此苦下。別觀有二。一觀四諦。謂觀苦逼迫。觀集招感。觀滅可證。觀道可修。皆言聖諦者。斷集知苦所顯。皆真空理諦故。二觀二諦。謂觀俗則變態萬殊。觀真則平等一味故。觀無量諦□□總結稱性而觀也。謂即如觀苦時。一苦一切苦。觀集時。一斷一切斷。觀滅時。一證一切證。觀道時。一修一切修。如觀假時。則真中無非假有。觀真時。則假中一切皆空。觀中時。則真俗全歸中道。故云觀無量諦若爾。亦可總指上二諦諦理。為無量諦也。
△二明利他行。二。初能利之行。
為利眾生。習諸技藝。文字醫方。讚詠戲笑。工巧呪術。外道異論。吉凶占相。一無錯謬。
四地出世。此地大悲浚發。復入塵勞。多方利生也。準大論有五明。一聲明。謂釋詁訓字。詮目流別者。即此文字讚詠等是。二工巧明。謂技術機關。陰陽曆數。即此工巧技藝吉凶等是。三醫方明。謂呪禁閒邪。藥石針[卄/炙]。即此醫方者是。四因明。謂考定邪正。研覈真偽。五內明。謂究暢五乘。因果妙理。此二明。即下文漸令安住。乃至知諸地中。出道障道是。此五地菩薩。覺內五明。若外五明。則前四相同。第五加符印耳。此皆為利生方便法也。外道下。精明外論。謂神我冥諦。六句義等。即外道異論。如四韋陀典。中間養生繕性之方。祭祀祈禱之事。禮儀占卜。軍陣兵法。異能神術。推步盈虗。皆有法式。毫無妄誕。學之精明。用之懇到矣。
△二所利之益。
但為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菩提。知諸地中。出道障道。
一毫有益。必欲利生。倘無損害。咸為開示。雖頓入涅槃。極難為其功。而漸安菩提。實易為其力也。何者。盖資生世論。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故諸地有二道。一出離道。即依真修證者是。二障礙道。即住相觀察者是。大抵知地地有出道。何處不是解脫門知地地有障道。何往而非障礙處乎。出障二事。實在人智照之通塞耳。
△三入位時節。
於八阿僧祇劫。常修三昧開發諸行。
梵語三昧。此云正定。即禪波羅蜜多也。然此定有三。一安住。二引發。三辦事。此定成時。自他利行。皆從此出。故云開發。
△九現前地。三。初標示名迹。
復次現前地菩薩摩訶薩。
照見緣生。相無有二。故名現前。又勝義智光。能徧滿故。此即順忍上品位也。
△二本地觀修。二。初總顯住斷。
得上順忍。住三脫門。能盡三界。集因集業。麤現行相。
初二句。住持理觀。謂此忍隨順。證入已極。故云得上順忍。仍即此觀。了緣無有。求相叵得。無有業報故云住也。三脫。即空無相無作也。能盡下。斷除三道。三界皆未免輪迴者。繇惑業苦三輪轉不已。一切煩惱。即集因惑道。一切善惡。為集業業道。麤現行相。即以惑業為因。未超分段果報。即苦道。謂苦為麤者。以依惑業種子。招引現行。可知可見。故云麤。今云能盡。則三界因果。永不襲故。此斷麤現行障也。亦可此斷六麤。何則。以集因。即智相等前四。集業。即起業相。麤現行相。即六業繫苦相也。
△二別觀因緣。
人悲增上。觀諸生死。無明闇覆。業集識種。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皆由著我。無明業果。非有非無。一相無相。而不二故。
此文有二。一大悲下。觀緣似有。謂前盡三道。聖智已充。今欲利他。故大悲增上。然生死事大。故先觀之。須知生死。云何招感。以何因緣。流轉不斷。究其根本。繇迷妙覺。故成無明。無明有二。一根本無明。二潤業無明。依持根本。假託潤生。故有行生。集業。即行也。此二為因。招現在五果。所以識種繇業漂。乘四大色。故內有四蘊之名。外有質礙之色。名色既顯。六處各分。對境而觸。對觸領納。五果具矣。從果起業。又有現因三種。故愛則貪染不捨。取則執著橫求。有則界趣不忘。繇現因故。乘業而受生。變易而形老。敗壞而死盡。未來果報。相續不斷。此即因緣順觀流轉門也。然此十二因緣。有一念一世二世三世五世之別如華嚴大疏。引諸經論說而觀之之法。大疏亦有。月滿三觀。星羅十門之觀。非同中乘。七十七智。逆順還滅二種而觀也。故知總觀因緣相續。能通三世。不出三道。乃至攝歸一心。無明即明矣。皆繇著我者。以十二因緣。離我則一切永斷故。無明下。觀因無相。無明業果。總牒上因緣也。以究竟本空故非有。相續建立故非無。有無平等。故名一相。即一亦空。故云無相。因緣一心。即差別而非差別。故云不二。
△三入位行時。
於九阿僧祗劫。行百萬空無相無願三昧。得一切般若波羅蜜多。無邊光照。
先明時長。次明大行然有二種。一行三空正定。言百萬者。以慧廣定廓故。二得般若妙慧。言得一切。又云無邊者。以定多則慧大故要之即慧之定。故三空百萬。即定之慧。故光照無邊。定慧莊嚴業行。斯到彼岸矣。故兼云般若波羅蜜多。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四
卍續藏第 26 冊 No. 0517 仁王經科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五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明慈慧寺開山比丘蜀東普真貴述
△十遠行地。三。初標示名位。
復次遠行地菩薩摩訶薩。
盡真如際。玄達妙超。故名遠行。即下品無生忍位也。
△二本地觀修。二。初總明斷證行。
修無生忍。證法無別。斷諸業果。細現行相。
初二句明證行。謂諸法從本寂滅。故云無生。然因迷執。遂見一異等相。此地方了法空。故入觀常恒。然且在無間道中。未至解脫。故云修云忍。忍即行之成名。證法無別。即智所依真如。以了法無生。平等一性故。然此證者。亦以照如內證。非能所故。義如前說。次二句。明斷行。即所斷細相。現行障。即三界習煩惱。此習幽綿難知。故云細相。亦照惑無體。無明即明。非有二相。約義言斷。所謂無相地中。盡斷法俱生也。
△二別明不住行。
住於寂滅。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示入聲聞。常隨佛智。示同外道。示作魔王。隨順世間。而常出世。
初二句。所謂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也。行云殊勝者。以依真而修。不為魔攝故。次二句。寂滅即智。化生即悲。以即智之悲故。寂滅不礙化生。以即悲之智故。化生常住寂滅。悲智雙行。二利齊舉。是無住行也。又上即定散無礙。下即權實無礙。示入下。不同那小聲聞。怖三界苦。未了法空。滯寂滅偏見。此爝火之照光也。佛智了法本空。皆是實相。如麗天之杲日也。故此示入如此。而常隨如彼也。外道妄度諸法。不達心源。即異端害正者。魔即魔羅。此云殺者。盖喜塵勞。傷慧命戕法身者。今皆示入者。以同事攝化。先同後異。革彼邪緣。同入佛地故。隨順下。不染世累。和光同塵曰隨世。堅白無染云出世。昧心精者。皆迷於世業。躭幻有者。俱染於魔累。此地常順常出。盖了世相常住。即世出世者。非般若漚和。兩相輔翼者。孰能與此。前云永斷分段超諸有。常觀勝義照無二。此之謂也。
△三入位時行。
於十阿僧祇劫。行百萬三昧。善巧方便。廣宣法藏。一切莊嚴。皆得圓滿。
三昧方便。即依持正定。而廣修方便波羅蜜多。如上云住滅定起勝行是也。廣宣法藏。即隨類示入。觀根逗教也。一切下。即定慧二種。所修功德。具足無缺。故云圓滿。
△十一不動地。三。初標名示位。
復次不動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謂一真如心。故名不動。此即中品無生忍也。
△二當位修證。二。初明寂滅忘緣。
住無生忍體無增減。斷諸功用心心寂滅無身心相猶如虗空。此菩薩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
初三句。明斷證也。前云修。此云住。即知此忍證入有淺深也。體無增減者。即體達真如。非可益相。非可損相。如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乃至不增不減等。即所證無增減真如。斷諸功用即所斷無相加行障。以此位任運兩利。非修作用故。心心下。顯寂滅。此內忘身心。謂無功用道。純一真如。故心心寂滅。然寂滅有二義。一本來無妄可得故。二障盡離相故。繇此內外泯忘。身心絕迹。得非忘能所。滅影像乎。虗空。喻明無相寂滅義也。此菩薩下。外泯因果謂了法無生。純一真如。繇是任運寂滅。上求下化灰心冷念。云悉皆不起。佛心即覺心。約迹即別指果位圓極。徹證萬法故。約理即覺體清淨一性真如名佛故。菩提。即智果。轉煩惱而成者。涅槃即斷果。轉生死而成者。
△二明悲願雙運。二。初佛加起行。
由本願故諸佛加持。能一念頃。而起智業。雙照平等。
上云身心相滅悲智不起。今內繇夙願任持。了因返照。外感勝緣加被。緣因冥資。故能不假多時。而妙慧自彰。於一念頃。而正因頓起即此根本智體。顯發無邊業用。繇此業用。遍照諸法。非真非俗。故能有能無。絕智絕悲故即智即悲不住二邊。妙達中道。無二無別。渾一平等。然本願與佛加。遞相感招。何則。繇內有本願故。外感佛加。繇外感佛加故。方顯夙願。感佛加持之意。即華嚴大疏。依經明此地得變易身。到無功用。心心寂滅大悲不起。諸佛作七勸橋度之。然後悲願無礙。真俗雙照方趣向果海。不然。與二乘沉空者等矣。
△二悲利羣生。
以十力智。徧不可說大千世界。隨諸眾生普皆利樂。
智不住寂。則悲心增上。故能以十力智。徧大千界。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十力智。即能化之智。大千界。即化境分齊十力智者。如大論云。一發一切智心堅固。二不捨眾生大慈。三具足大悲。四信一切佛法精進。五思行禪定。六除二邊智慧。七成熟眾生八觀法實相。九入三解脫門。十無礙智。釋義如彼論中詳之也。
△三入位時行。
於千阿僧祗劫。滿足百萬大願。心心趣入。一切種一切智智。
此地作二禪王。住百萬微塵數佛剎。故能千無數劫。滿如許之大願也。前住無生。斷功用故。心心寂滅。此仗佛加起智業故。心心趣入。言一切種。即盡法界事類不一也。一切智智。即窮佛果之智也。盖此地欲深窮萬法。同佛證智故。此十度中。願度最勝故。
△十二善慧地。三。初標示名位。
復次善慧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云。發真如用。故名善慧。此即上品無上忍也。
△二本地行業。二。初略顯斷證。
住上無生忍。滅心心相。證智自在。斷無礙障。
華嚴云。不見少法生滅之相名無生忍。今云上者即渾忘忍相故。言住者。即常在不離故。心心相。即念念生起慈悲之相。今云滅者。即忘能所滅影像。故前經云常在無為空寂行。證智自在。即所證真如。繇證此如。故能說法無礙。一演一切。聞者喜悅。斷無礙障。即所斷惑。謂無礙者。以纔著無礙。無礙即礙。故須斷之。此亦不證而證。不斷而斷也。
△二別明業用。
具大神通。修力無畏。善能守護諸佛法藏。得無礙解。法義詞辨。演說正法。無斷無盡。一剎那頃於不可說諸世界中。隨諸眾生。所有問難。一音解釋普令歡喜。
此文有三。具大下。果體具足也。大神通。即稱性示現者。如云。一為無量等。此地雖未能如佛境界。亦具體而微者。力即十力。無畏即四無所畏。此二是佛果德。此地上求無已。故修當圓滿。諸佛法藏。即佛佛證窮法藏。從後得智。起大悲心流出等流教法。以利益三乘賢聖。度脫三界有生者。然皆法寶無涯。隱奧難測。三乘非分。等覺猶迷。唯佛能知。此地真如智用。觀機宣傳。非機不與。故不失人。亦不失時。乃能用之不竭。取之不匱故云善守護也。如所說乖真。非機妄授。是豈善守護哉。得無下。明妙說常恒。本智融通。非一非多。良繇理智既以一如。故法義辭辨亦無礙也。法即法體。如云心法境法。淨法染法。因法果法等。義即法之義相。如心法有三大等義。境法有真俗等義。染法有六凡依正等義。淨法有四聖斷證等義。因有世出世別。果有世出世殊。詞即隨俗唱導。一音圓具等。演說下。即真如佛性。法界事理。非偏非邪。故曰正法。菩薩一演一切。舒之不盡。一切演一。卷之不窮。一切時中。徧法界處。咸皆如是。所謂無量無邊契經海。一言演說盡無餘者。此也。剎那下。明圓解投機。一剎那。即時之極促者。不可說世界。即處之無際者。言諸世界者。即仰覆染淨剎土也。諸眾生。即善惡種種。根性樂欲不同也。然菩薩證智自在。大悲普覆。以極促時。遍廣大界。種種生類。多多問端。一音之下。眾疑氷消。猶陽春回於大地。故云一音等。然問難者。或請益求法。或興心起諍。或猶豫不決。或知而故問。總云問難。
△三入位時行。
於萬阿僧祗劫。能現百萬恒河沙等諸佛神力。無盡法藏。利益圓滿。
劫波經十千無數。神力現百萬恒沙。即力波羅蜜多無盡故。法藏難窮。即發真如。用無盡故。利益圓滿。即大悲稱性無盡故。
△十三法雲地。三。初標示名位。
復次法雲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云。慈意妙雲。覆涅槃海。故云法雲。此即寂滅下忍位也。前總標云。從初習忍。至金剛定。如法修行十三觀門。皆為法師。故從前至此。一一先標修習名位也。
△二本地行業。
無量智慧。思惟觀察。從發信心。經百萬阿僧祗劫。廣集無量助道法。增長無邊大福智證業自在。斷神通障。於一念頃。能徧十方百萬億阿僧祗世界。微塵數國土。悉知一切眾生心行。上中下根。為說三乘。普令修習波羅蜜多。入佛行處。力無所畏。隨順如來。寂滅轉依。
此文有七。無量下。明因修時長。此地以智度偏修最勝。故云無量。能以此智。如理思惟。如實觀察。故行行契真。念念不住。二利之修圓彰。真俗之法遍等。非住著一偏者也。從發信心。即初發心時因位之始也。所歷三賢十聖不同。故劫過無量無數。非因窮果證之時。孰能經此長劫乎。廣集下。功德普集。謂時長劫遠。因窮智深。故能廣集增上。一切圓滿也。助道法。即戒定熏修福慧資糧等。大福慧。即五度依真。般若離相等。言無量無邊者。亦以稱性而修故。證業下。明斷證自在。上句所證真如。云自在者。以平等智。觀一切法。真俗一味。妙現難思。云業自在。下句即所斷障。云神通障者。以生相未盡。法未自在。滯在神通。即此是障。故須斷之。此之神通雖大。然金屑落眼。則成塵矣。於一下。智明塵剎一世界之微塵數國土。非但二乘尚不周知。即賢位智力。猶在怯弱。亦不明了。今云十方百萬億無數之世界。如許世界之微塵。如許微塵之國土。而一念能遍者當知此地。證業自在。微塵國土。在一智念中。含攝無餘矣。悉知下。說法隨根。一念徧如上微塵之國土。可謂難思而如許國土眾生之心行。根器悉知。益為玄妙。既能知根說法。巧被三乘。愈知此地。因窮果海。悲智功終。方如是也。不然。機應三乘。佛方能之。豈下位可辨哉。普令下。頓令修證。眾生容行不等。菩薩觀察無二。故俾一切修彼岸行。此即以智導之。令離相契真。如圭峰云。故須䇿修始終離相。不然。則住相事行。唯成凡小有漏因果豈是波羅蜜耶。入佛下。明同佛證。悲智雙運福慧圓滿。是佛無上行處。力畏。皆佛果德。此地順流而入。覺地相等。故言入。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槃。是佛寂滅轉依。言寂滅者。以理智如空。歸無所得。故此地二種轉依。祗在剎那。不勞功用。故又言隨順也。問。轉依之言為實轉耶。為義言轉依耶。答。生死涅槃。本原平等。煩惱菩提。根同一源。□即涅槃成生死。菩提成煩惱。悟則生死即涅槃。煩惱成菩提。但轉其名。非轉其體。如人迷時。執東為西。悟時即西是東。不勞那步。轉依亦猶是。況般若離相。涅槃生死。等如空花。煩惱菩提。一如幻夢乎。
△三對位顯勝。三。初伏斷差別。二。初總標伏惑。
善男子。從初習忍至金剛定皆名為伏一切煩惱。
煩惱有根隨。根本有六。即貪嗔癡慢疑惡見。隨有二十。即大隨有八。謂不善放逸等。中隨有二。即無慚無愧。小隨有十。即忿恨惱覆誑諂驕害嫉慳。然此諸煩惱。不出見思塵沙根本無明所攝。且無明有生住異滅四相之異。故所歷一切因位始終。皆能伏之。如上信位斷見思。伏異相無明。三賢斷異相。伏住相無明等。所云伏者。即獲賊得贜。未遽行刑之謂。如行刑則。煩惱絕。而生死命根斷。此乃斷惑之要也。
△二別明漸斷。
無相信忍。照勝義諦滅諸煩惱。生解脫智。漸漸伏滅以生滅心。得無生滅。此心若滅。即無明滅。
此漸斷有三。初無相下。約見道位斷。此即初地。唯識目為通達位。以此地生如來家。住平等忍。初以如理智。觀照真如。內證無相。故云無相信忍。照勝義諦。次以如量智。斷諸無明。滅三界貪。法執分別。永盡不生。故云滅諸煩惱。即此智體。斷證自在。故云生智。解脫者。即無分別自在義也。漸漸下。明修道位斷。謂從第二離垢地。至修習位終。而明斷義。漸漸伏滅。即修習諸位。漸伏漸滅。如初地所知。二地斷之。二地證所知。三地斷之等。正伏斷時。則存能所。生滅宛然。已斷滅時。則證道平等。一真凝常。故云以生滅心等。此心下。明等覺斷。起信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此心滅也。心滅。即無明滅矣。盖無生滅心。對生滅言之。若執此為實。則無生滅。又成生滅心矣。詎可滅無明哉。故知滅此心。即滅無明。其猶膏益則?熾。光滅繇炷盡耳。今之執生滅而謂無明盡。空談道理。無一實證。庶可以鑑諸於此。
△二因果差別。
金剛定前。所有知見。皆不名見。唯佛頓解。具一切智。所有知見。而得名見。
此初明分證不見。以未盡生相。尚存餘惑。非極造全證。故一切見知。如隔縠觀月。雖見還名不見。盖滯在因修。未得了了明徹。如當空杲日。故涅槃云。菩薩見佛性不了了見者。此也。唯佛下。次明究竟見。謂重昏大夜。於此咸覺。萬法幽䆳。於此獨朗。此則真窮惑盡。智圓果滿之位。故世出世間。大小纖塵。一視徹照。涅槃云。唯佛一人佛性了了者。此也。楞嚴明見量分齊有五。謂初果見一小千界。四果見一大千界。菩薩見百千界。如來窮盡微塵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據此則同一見性。天淵懸隔者。繇迷悟為礙。非有他也。
△三約證道修別。二。初約無間道。
善男子。金剛三昧現在前時。而亦未能等無等等。譬如有人。登大高臺。普觀一切。無不明了。
此先明滯因位。然前云金剛定前。未能徹見可爾。今云金剛三昧正現前時。猶未能超數量。上等佛位。下同生界者。良以智未斷證。妙契一如故也。古謂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悟得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信哉譬如下。喻明非極。登臺大觀。雖一切明了不昧。然亦如四加行頂地。下有微礙之時。語之出世第一。脫體無依者。其何能焉。此中喻意。人喻等覺。即法雲含攝之後位也因修已極。況如登臺果證垂滿。喻如普觀一切無不明了。夫至于無不了見。則猶是因相。非果海離相。一無所得者也。況下位哉。
△二約解脫道。
若解脫位。一相無相。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滿功德藏。住如來位。
此初明體同一如。前之無間道中。正生相垂盡之時。此乃蕩無纖塵。故目為解脫位也。法界一如名一相。即此一相亦不可得。謂之無相純證法身。非同四相。云無生滅。真際。謂真心實際。無際之際。際而無際者也。法性。即萬法真實之性。此性無性。無性而性性者。唯佛同之等之。無二無別矣。然此中果位所證。不出依正二果。若約正報。即目三身。一相無相。即法身。體同虗空故。無生無滅。即法身體。該今亘古。凝然真常故。法身如此則報身化身。雖現化無方。盖應不離真。且相續常。不斷常。亦與之俱如此矣故云同云等。若約依報。一相無相。即寂光性土。以寂光非相。亦如虗空故。性土非器。孰成孰壞。云無生滅。所謂唯佛一人居淨土。性土如此。餘三土冥真。亦非成壞。故亦云同亦云等也。故法華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等。即三土冥真之謂也。然見有燒毀者。即眾生別業妄見。未冥真故。然則佛果既依正如此。凡果海中。一切纖悉。皆稱性無盡。所謂如海一滴。味具百川者焉。後二句。明果圓超因。三德秘藏。毫無欠缺。故特云滿。如來果位。本自現成。故義云住。所謂三德者。一法身德。即理。能為一切功德依止故。二般若德。即智。能了一切因果斷證故。三解脫德。即行。非九界聖凡。惑業三道繫縛故。此之三德。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互融。無相障礙。非縱非橫。不即不離。例如天目。亦如圓伊。缺一不可。具三方圓。諸佛得此。所以萬法永證。妙用恒沙。慈悲無盡。據實難思。故云滿功德藏也。論因。即斷三道方顯三德。論果。即證三德。則三身斯顯。約觀。則空假中觀圓修。而方圓證此三德也。悟徹玄源。頓同佛境。從如實道而來。出真兆聖。應化無方。故云住如來位。此即倣同先跡。十號之一也。到此則逆流而出。妙同萬物。非同等覺。順流而入。未能無量等等。瓔珞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此之謂也。
△三總結忍義。
善男子。如是諸菩薩摩訶薩。受持解說。皆往十方諸佛剎土。利安有情通達實相。如我今日。等無有異。善男子。十方法界。一切如來。皆依此門。而得成佛。若言越此得成佛者。是魔所說。非是佛說。是故汝等。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
此總結文有四。今初宣說一致。如是等。即指上十三觀修也。受持讀誦。即自利事。遊剎化生。即利他事。然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故令聞者通達實相。因果道同。自他無二。吾佛既此界演說。菩薩決十方廣宣。良以般若徧界。未曾覆藏故。無人不具足故無時可遠離故。十方下。成佛同軌。盖般若是諸佛之母故。又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然無為即般若妙慧。故能令諸佛。皆依此門。得成佛耳。若言下。辨明邪正。謂般若正修。是出苦海迅航。入菩提坦道。魔說則乖其門戶。正說則開其津梁入般若玄旨者。冥具此擇法眼。庶幾不錯亂修習矣。是故下。勉勗令知。謂依般若而知而見而信解。是為真知真見。純一信解。離此。則妄知邪見。小信偏解。故宜勉旃有懷勿替也。
△二重偈頌。二。初總頌伏忍位。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彼伏忍菩薩 於佛法長養 堅固三十心
名為不退轉
初句總頌三賢位。以同依一忍故。後三句頌三賢行修。以十住發十心。長養聖胎。十行修十度。起十對治。十向。修十回向。起十忍心。皆為到聖地故。既到聖地。故云不退。此皆頌前長行文義。後準此知。
△二別頌四忍。十一。初頌歡喜地。
初證平等性 而生諸佛家 由初得覺悟
名為歡喜地
初句頌內證真如。二句頌超愚夫地。初生佛家。以契理同如。義言生耳。三句頌斷證之智。四句結名如文。後此句例知。
△二頌離垢地。
遠離於染污 瞋等種種垢 具戒得清淨
名為離垢地
前三句頌離瞋等習。修十善行等。
△三頌發光地。
滅壞無明暗 而得諸禪定 照耀由慧光
名為發光地
初句頌三明。以無明障。愚三際故。二句頌八定。三句頌三明。八定之生。繇妙慧也。
△四頌焰慧地。
清淨菩提分 遠離身邊見 智慧焰熾然
名為焰慧地
初句頌三十七品助道法。二句頌永斷身邊見等。三四兩句雙結名義。
△五頌難勝地。
如實知諸諦 世間諸巧藝 種種利羣生
名為難勝地
初句諸諦。指四諦二諦也。二句頌五明異論等。三句頌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等文。
△六頌現前地。
觀察緣生法 無明至老死 能證彼甚深
名為現前地
初二句頌觀十二因緣之文。三句頌前皆繇著我。乃至云而不二故等文。
△七頌遠行地。
方便三摩地 示現無量身 善巧應羣生
名為遠行地
初句頌住於滅定等文。二句頌示入聲聞等文。三句頌隨順世間等文。
△八頌不動地。
住於無相海 一切佛加持 自在破魔軍
名為不動地
初句頌斷諸功用等文。二句頌繇本願故。諸佛加持等文。三句頌破不欲利生之魔軍也。以大願殊勝。不治而退。故云自在。
△九頌善慧地。
得四無礙解 一音演一切 聞者悉歡喜
名為善慧地
初句頌得無礙解等文。二三兩句頌一剎那頃。以一音解釋問難等文。
△十頌法雲地。
智慧如密雲 徧滿於法界 普灑甘露法
名為法雲地
初三句頌於一念頃。乃至云為說三乘。普令修波羅蜜多等文。盖以慧雲含潤。徧周法界。法雨普霑故也。
△十一頌佛地。
滿足無漏界 常淨解脫身 寂滅不思議
名為一切智
無漏界。即圓斷三惑。純一清淨。稱性功德。無窮盡故。此頌三德。以同一無漏故。二句頌三身具足。常即法身。淨即報身。解脫即化身。三句頌同真際等文以真際寂滅。法性難思故。
△二別勸奉持。四。初護國勸持。二。初略歎難時。四。初舉滅勸持。
佛告波斯匿王。我滅度後。法欲滅時。
前正明奉持。顯依般若以行修。今別勸奉持。直明般若妙利無盡也。先召告如此者。以明佛世難值。飾令篤信也。然佛在世。正法盛行。一示滅緣。則法滅天人憂。眾生多苦惱矣。問。教言正法一千年。以度尼減五百。像法一千。末法一萬。此言法滅。或即末法萬年之中耶。答。實如所言。佛法初盛。人多解脫。教理行果。四皆具足。至像法時。則行修雖多。證入者少。末法則。鬬諍堅固。荒唐無實。雖有教理。視為畵餅。乃法滅之前相也。誰入法門信受奉行耶。故知法滅者。以眾生業緣。如盲不見日。謂日無耳。豈日真無者哉。
△二明般若力用。
一切有情。造惡業故。令諸國土。種種災起。諸國王等。為護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屬。百官百姓。一切國土。即當受持此般若波羅蜜多。皆得安樂。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說一切法今正法欲滅。即羣靈迷晦之時也。故搆造同業如此。招感災象如彼。而欲種種災難不起者。得乎。所謂有佛住世龍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也。國王。即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者。此則宸躬玉重。天眷攸關。社稷憑托。億兆仰賴。故遇災之時。必欲護及一切者也。然擁護安樂之方。唯般若法門為最。故曰即當受持等。盖此法門也。迷晦則世道倒置。人生無賴。受持則內心既正。外禍潛消也。
△三釋付囑所以。
我以是經。付囑國王。不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以者何。無王威力。不能建立。
然此經付囑國王者。以四眾力綿。世道弊惡。故唯仰賴國王。庶世化與佛化並耀。佛日與舜日常明耳。況王言如絲。其出如綸。臣民觀感。誰不革心向化。草偃風行者哉。故云無王威力不能建立。古文載唐太宗皇帝。御製佛說遺教經勑云。法者。如來滅後。以末法澆浮。付囑國王大臣。護持佛法。然僧尼出家。戒行須備。若縱情淫佚。觸途煩惱。關涉人間。動違經律。既失如來玄妙之旨。又虧國王受付之義。遺教經者。是佛臨涅槃所說。誡勸弟子。甚為詳要末。俗緇素並不崇奉。大道將隱。微言且絕。永懷聖教。用思宏闡。宜令有司。差書手十人。多寫經本務在施行。所須紙筆墨等。有司准給。其官宦五品以上。及諸州刺史。各付一卷。若見僧尼行業與經文不同。宜公私勸勉。必使遵行。據此。則遺教止。誡勸僧尼。宜在勑行天下遵依。況今經護國保民。則事理洪鉅。非言可宣。關係廣大。非力所護。此時佛心天子。一持行之。使家喻戶曉。庶幾功德冥扶。海晏河清利益默相。臣忠子孝
國祚永延。與天地而並久
宗社奠安。將日月以同。明惜乎一沉龍藏。未普流行抑獨何歟。
△四別付匿王。
是故汝等。常當受持讀誦解說。
法滅災至。憑此護國。而付囑流行。實恃國王。固宜匿王受持讀誦。故別結付勸如此。
△二廣嘆諸難。四。初標除難福生。
大王。吾今所化大千世界。百億須彌。百億日月。一一須彌有四天下。此贍部洲。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萬小國。是諸國中。若七難起。一切國王。為除難故。受持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七難即滅。國土安樂。
文有二節。一總標大千二別明南洲。就南洲又三。初列諸國。二是諸下。列難數。三一切下。明法益並。如文知。大千。是如來王化之域。故云吾今所化。餘如前解然偏明南洲者。以佛示生此界故。又是見聞現量境故楞嚴明此中有三千小洲。八百大洲其諸洲中。或有一千國土。或有五百國土。乃至或一或二故今列國有大小中之三等多數也據此。則中國之在大千。不啻塵剎之一微。在南洲中。不啻如太倉之一粒耳。信哉世界無邊也。六合之外存而不言。在聖人者。誠渾為世人密言之矣。
△二別問答廣明。二。初匿王請問。
波斯匿玉言。云何七難。
前云若七難起。又。云七難即滅。此但示其月。未委別名何似。故今問之。盖亦窮水必尋其源。登山須陟其頂也。
△二如來酬答。三。初略明七難。七。初日月失度。
佛言。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變。白色赤色。黃色黑色。或二三四五日並照。月色改變。赤色黃色。日月薄蝕。或有重輪。一二三四五重輪現。
書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及四分度之一。故日月晝夜運行不息。各有度數。雖四季時日延促不同。皆一日一周天。無少那也。故古云。北洲半夜子。南洲日正午等。此語豈非周天循度之真說耶。起世經明日月二宮。火水二玻璃所成準此。日純火色紅赤。月純水色白光是其正也。故諺云。太陽真火把人熬。又詩云。登樓望月冷流光。今言轉變無常。則色非其正矣。子輿氏云。天無二日民無二王。今言日月多輪重現。則紛亂其主矣。月亦如是詩云日月食之。亦孔之醜今言日月薄蝕。亦大難也。然薄蝕之蝕。外史皆作食字。故常昭注云。氣往迫之曰簿。虧毀曰食現此必以為難者。盖聖人與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今失度改變如此。是天之反時逆理以應之人心。故為難。
△二星辰失度。
二者星辰失度。彗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諸星。各各為變或時晝出。
星辰懸象於天。各有所主。紫微垣中。正象君德。故聖人云。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然二十八宿。握四方之紀。各有分野。主照事物。具如摩登伽女經中明證。故度數一失。則災應立至也。彗星者。形如篲箒。宜隱不可顯。木等五星。司五行之經。常則廸吉。變則從凶。至於晝出。則大不祥。故俱為難。例如人心喜怒一動。則鬱勃歡悅隨之。況天道逆理所感。寧不災辰變曜迭應。故知此等現時。當持此經。或孔雀經。楞嚴神呪。禱之無不應念潛消。所謂昏夜晦暝。日光黯然唯星獨有。略辨南北。杲日纔現。星光自沉。抑因呪力所轉也。
△三大火四起難。
三者龍火鬼火。人火樹火。大火四起。焚燒萬物。
龍雖治水。亦有火龍主火者。鬼火。即火神司火部而應災禍者。人火。即乘衰殺而作害者。樹老生火。或久而邪魅依附。亦因離亂而作祟者。四火駢集。歘然而生。非人力可救。故云四起。延蔓爆烈。燔炙無盡。故云焚燒萬物。然此實應人心之嗔慾二火感變也。否則四火無自。而能生起矣。故法華云長者纔出。四面火起亦如眾生無佛。四苦同逼迫耳按搜神記載三國時。糜芳輔英烈皇帝。潛龍時。被困。令芳東省取援。以芳為東人耳芳奉命乘車而行。路逢姿色女子。欲求同車。芳許之。既乘。芳唯色聲不苟。以禮自簡而已。少頃。女欲去。芳苦留其再行。亦憐之也。女語芳曰。予非人也。乃火部司神也。君有前業時定。上帝命火君之家。今見君禮義非庸。特預告之。君可急行移去君家所有財物。吾某時至。當焚其空屋耳。此上帝之命。不敢違也。芳至家。果如言不錯據此。則芳之現世之德。免其慘毒之前業耳不然。一火則玉石俱焚。財屋兩空矣。今若見此熒惑之災。而或以德自免。或依經求滅可矣。宜記之。
△四時序改變。
四者時節改變。寒暑不恒。冬雨雷電。夏霜氷雪。雨土石山。及以沙礫。非時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漲。流石浮山。
陰陽消長。則寒暑迭遷。故易於純陽之後。一陰下生為天風姤。純陰之後。一陽下生。為地雷復。至若貞下生元。臨前見泰。此不易之理也。今俱反是。故三節失序。時不恒也。冬則萬物蟄藏。陰氣慘燠。此雷收電卷之時也。夏則百穀暢茂。陽光薰蒸。此氷消雷隕之時也。今皆反此。益顯節序寒暑不調矣。古有善琴者。微音一動。妙用不窮。故能扣商絃而回春作秋。撫角韻而改寒作煖。此特一時太玄遺音。進手妙域。亦非天道之常序。猶能改易如此。況人情炎涼不一。世境慘舒叵測。以因招果。何恠時序之失常乎。土石沙礫。應眾生我慢貪嗔而降也。法華疏說。陽極陰盛。激變為雹。非時澍降。則時愆物害。實災象也。華嚴云。龍王瞬息雨。悅澤遍天下。謂清水宜矣。此世人現量如此。今雨赤黑水。則實反常非道也。昔周公輔成王時。有越裳氏。從遠來貢。公問其繇。答三年之內。海不揚波。即知中國有聖人生故今云汎漲流波。則江河山石。非奠安之象也。然欲求滅此。必如堯得舜之五人。九洲水患自平。湯修六事自責。七年旱魃方休。加以般若神力。無施不可。不然。堯牛抵日。湯犬吠雲。雖是太平盛世。猶是玉中之瑕耳。
△五暴風數皷。
五者暴風數起。昏蔽日月。發屋㧞樹。飛沙走石。
天有四序。風亦隨四時而變。故春有和風。夏曰薰風。秋名金風。冬曰朔風。今風云暴者。即不隨節氣之風。以天應變於人心也。一度尚寒人心。況數起乎。昏蔽日月。則掩翳三光之災象也。發㧞屋樹。則驚愕庶兆之災象也。飛沙走石。則流動萬類之災象也。然此亦隨眾生無明風為根本。八風為助緣。心海激動。毀譽過實。稱譏非宜。利衰無情。繇苦樂不合道。而致此災風耳。故須以般若神妙中實心以息之也。
△六天地亢陽。
六者天地亢陽。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穀不成。
陰陽調和。雨暘時若。乃太平無象時也。天地不交。潤澤永滯。故萬水有立竭之慘。百穀無告成之秋揆厥所繇。皆自人心嗔火。甚於旱魃。欲?毒於杲日。燒盡菩提之種。焦枯功德之林。慧水汪洋。累劫不發上天甘露。何自而不愆期為難耶。陂。亦池塘。乃蓄水處也。
△七賊盜蜂攢。
七者四方賊來。侵國內外。兵戈競起。百姓喪亡。
天災人變。相為倚仗。故大災應於上。人事變於下逆叛蜂起故云四方賊來。奸讒潛通。故云侵國內外。然兵農於野。則閭閻有枕席謳歌之歡。驅民為兵。則蒼黎有流離死亡之苦。故又云兵戈等。凡遇此劫數者。亦自作自受耳。豈天授與人哉。
△二總結無量。
大王。我今略說如是諸難。其有日晝不現。月夜不現。天種種災。無雲雨雪。地種種災。崩裂震動。或復血流。鬼神出現。鳥獸恠異。如是災難。無量無邊。
初二句。結前。其有下九句。指廣。如是下二句。總結。日月。君象也。前云多輪現多色改。為難猶其可爾。今云晝不現。夜不現災可勝道哉。天種下四句。皆上句總。下句別。盖雪雨不有。靉靆常缺。此天之災象不一也。山川震動。崖樹崩裂。此地之災象不一也。水紅血流。應殺殘之兆也。鬼神出現。如厲鬼興戈。邪神干正者。是也。鳥獸恠異。如鼯鼠呼人。商羊舞水者也。凡此皆咎徵。以應惡否運者。如須修弭之神方。只在佛力法力。故下明之。
△三勸令持經。
一一災起皆須受持讀誦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
前明災難蝟集。習因塵封般若。故應於諸災之來。當同一心奉行。盖般若也。迷之則三心不了。百惑叢生。多業招感。萬禍雲臻。悟之則方寸清淨。妖孽潛藏。天道叶和。人事順應。譬之仙方一味。沉痾可寧。時雨一朝。枯稿俱潤。妙哉般若。至矣神功。護國護民。消災弭患者。舍此將何適焉。
△三諸王驚問。
爾時十六國王。聞佛所說。皆悉驚怖。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何故天地有是灾難。
七難非常。故諸王聞而驚怖。難非無因。故斯王問云何故。此亦知而權問。欲令一切明其源也。
△四佛答所因。
佛言大王。由贍部洲。大小國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沙門婆羅門。國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諸惡有是難興。
一心為萬法之模範。是故業因從心而起。則果報之來。無不與心相肖。所謂福禍不爽。如影隨形。妍?雖別。不離一鏡。故云繇贍部洲等。大小國土。即指三等國土也。一切人民。即總標造業之人。不孝下。明所作業相孝為天經地義。至德要道。所謂五孝之用各別。百行之源不殊。心感天地。誠動鬼神。舍孝何得乎。詩云。父母之德。昊天罔極。故不孝即招難也。師長則長養聖胎。開示迷途者。如云。生我者父母。成吾德者師長。得不敬乎。沙門。則勤修道業。求出世者。婆羅門。則居善地。心期善淵者。國王與天為子。與民為王。覆燾無彊者。大臣。則輔世長民調和鼎鼐。提撕黎元者。故不孝不忠。則大本虧亡不敬不尊。則彝倫攸斁。正法有二。一國之正法。即賞罰予奪。仁心仁政是也。二佛之正法。即知因識□明心達本是也。二者缺一。則世出世法。二俱廢矣。故總結云。繇此諸惡有是難興。豈是無因而妄招果。
△二讚名勸持。二。初讚名殊勝。三。初約法讚德。
大王。般若波羅蜜多。能出生一切諸佛去。一切菩薩解脫法。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
老子云。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虗而不屈。動而愈出。彼指一氣。為萬化之主宰。然此一氣。亦吾心之妄發。是阿賴耶識相分所攝。猶能如此。況般若虗玄照寂。絕待靈通。而不與萬法為侶。與萬法作對者乎。故能出生世出世法也。於中初句標名顯勝。能出下。別明所出有四。一般若心法。佛佛同此。證入法界故。二般若離相。因位依此。心慧自在故。三般若無等。人王持此。護國尊崇故。四般若普利。黔黎仗此。超脫苦海故。有此四義。該收無餘。凡聖因果。貴賤染淨。故不外此。而別有出生妙利也。
△二喻況顯勝。
如摩尼寶。體具眾德。能鎮毒龍。諸惡鬼神。能遂人心。所求滿足。能應輪王。名如意珠。能令難陀。䟦難陀龍王等大龍王。降注甘雨。澤潤草木。苦於夜暗。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
喻文有。二初二句總標依體。能鎮下。別顯體義。今初謂般若出生妙利。是未見邊事。摩尼具足眾德。是己見邊事。然理中難明。故約喻顯。以易了知。故云如也。摩尼。此云如意。以滿一切求者心願故。別顯具德有五。一能鎮龍神德。以驪龍神珠。獨耀滄海。毒龍懾伏。神鬼潛踪。如王勑在。即諸侯避路故二能滿眾願德。以求財希利。不遮人意。平等從心。永離貪乏故。三能應輪王德。以金輪應世。七寶千子。禎祥迭出。十善教化。非此不滿生願故。四能注甘露德。以珠伏羣龍。賢喜等王。遵此普雨霶?。成實萬物故。五光明無比德。以破暗除昏。二儀並朗。三光一照故。良以摩尼具上諸德。喻法方極成也。
△三以法合顯。
此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
般若性德。無量無邊。今合上喻。亦略示五。一般若甚深德以菩薩難徹。二乘非分。凡夫妄迷。唯佛究竟故。二般若廣大德。以三乘同依。大覺一道。萬行根源。眾生性地故。三般若神應德。以妙同萬物。性即一切。圓滿萬德。成就三身故。四般若普益德。以示現隨類。說法逗根。增長靈種。滋潤心華故。五般若圓明德。以輝耀古今。光騰上下。千燈一照。慧炬無盡故。如次配喻。五義可知。
△二勸興供養。三。初標示供養之法。
汝等諸王。應作寶幢。及以旛盖。燒燈散華。廣大供養。寶函盛經。置於寶案。
般若為無上法。故應如是供養。幢表摧邪顯正。旛表正法闡揚。盖表慈慧蔭物。燈表智光。華表真因。廣大供養。即以稱性願力之供。供此稱性之法門也。案函悉以寶莊嚴者。非此難表一心故。又法勝則供具亦當殊勝故。
△二別明無間供養。
若欲行時。常導其前。所在住處。作七寶帳。眾寶為座。置經於上。種種供養。
般若空相。雖絕有無。然空不異色。亦不離有無。故誡欲三業罔貳。四儀必俱。覆以寶帳。安以寶座。如斯供養。舉目則慧性照彰。觸途則智明不昧。集此神功妙利。非惟潛消國釁。亦植實相福田於人寰。廣樹生靈大本於曠世矣。語云。言忠信。行篤敬。蠻貊可行。豈拘州里。況般若為本來面目乎。宜其佛之諄諄教誡。而供養念念不替者也。
△三喻明供養極功。
如事父母。亦如諸天。奉事帝釋。
般若出生諸佛。實相如父。觀照如母。故供養者。猶孝子之敬父母。般若萬法宗主。實相證真。觀照涉俗。故供奉者。如諸天之事帝釋。盖父母於孝子為親。孝子當無不盡其誠。帝釋於諸天為大。諸天當無不謹其敬。敬般若如此。孝般若如此。則百福可立至矣。故喻明如此云云。
△三釋勸持所因。三。初因過去福力故。
大王。我見諸國。一切人王。皆由過去侍五百佛。恭敬供養。得為帝主。一切聖人。得道果者。來生其國。作大利益。
佛眼徹視。故圓見諸王夙因。繇於供佛所感勝報也。言供五百佛者。明福慧二因綿遠也。故金剛明一念淨信者。已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如來知見如是無量功德者。此也。一切下。四句明影響現化也。至人乘時應世。或示臣輔興王導迷。或現應化開盲發聵。總之住世出世。不離般若為慈航矣。例周姬運昌。孔老迭出。吾佛先祥光而西現。孟莊繼起。吾佛後金像以東流。直若真儒代代出興。高僧時時闡化。非夫應現。難見超塵。必是示跡。方能大利叔世也。
△二恐現生福衰故。
若王福盡。無道之時。聖人捨去。災難競起。
侍佛未達心空。故福德有時而盡。福竭能來否運故聖哲見機而行。是以災火蔓延。即業難競起時也。知此則般若真修。依行不貳。將福如滄海而不竭。禍同虗空以無形矣。信哉。
△三作未來利益故。三。初明人王護法為因。
大王。若未來世。有諸國王。建立正法。護三寶者。
此言般若法為未來作津梁也。建立正法。則行願非邪。護持三寶。則佛光住世。如是則見聞生福。禮敬增信。護國之端倪在於是。故下文感其護國。
△二明佛聖遣護為緣。三。初標指其數。
我令五方菩薩摩訶薩眾。往護其國。
繇前建立護持為因。故令隨方圓應為果。否則狐貉不能煖無氣之人矣。況感至人來護國乎。
△二別列光印。五。初東金剛手。
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東方。則出震利物。仁慈應世者也。名稱金剛手又執金剛杵者。皆顯極堅極利。降伏魔怨。物無能壞也。青色光。即隨方應現也。故真諦記云。青色金剛。能消災厄。喻般若能降業障。又言四俱胝者。即主伴同護也。下倣此知。然據密教解云。金剛手者。內表具大菩提。外表摧伏煩惱。故又云不被三魔。破壞覺心。自體堅固。成金剛智。諸佛建立。破邪見山。故證此定者。常持於掌。故名金剛手(後真諦記并密教不全書但云記云密也)。
△二南金剛寶。
南方金剛寶菩薩摩訶薩。手執金剛摩尼。放日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南方。則乘虗接物。秉禮安世者也。以金剛寶為名。手執金剛摩尼者。二名華梵殊稱。同一體也。亦總明以虗明貴重。出生如意功德不窮盡也。離為火為日。今放日色者。即隨方現色耳。記云。赤色金剛。對日出火。慧對本覺。出無生智火故。密云。寶有六義。一難得故。二淨無垢故。三有大威德故。四莊嚴世間故。五殊勝無比故。六不變易故。廣釋如彼。此即虗空藏菩薩。
△三西金剛利。
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手執金剛劒。放金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西方。因兌兆聖。握義成。物者也。以金剛利為名。手執金剛釰者。總顯權制合宜。同心斷金鋒利神速也。兌為澤。屬金。今放金色光。即隨方表彰耳。記云。白色金剛。能清濁水。般若能清疑濁。密云。金剛利者。即般若波羅蜜利劍。能斷煩惱種故。此即文殊菩薩。
△四北金剛藥叉。
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執金剛鈴。放琉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
北方。則憑實涉俗。權智方便者也。金剛以藥叉為名。即捷疾救世義。手執金剛鈴者。即開召驚俗義。放琉璃光。以琉璃清水。人天差別見故。亦隨方現光義也。記云。碧色金剛。令人消除諸毒。以表慧破三毒是也。密云。藥叉者。勇猛義。亦盡義。即十六金剛智。普賢行中。第十五智之名也。此智食煩惱。盡盡無餘故。金剛鈴者。表般若警悟愚昧。異生一聞鈴音。覺悟般若智也。此即摧一切魔怨菩薩。
△五中般若金剛。
五中方。金剛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手執金剛輪。放五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四方隨應。故各局一種。中央則集差別。而大成平持者也。故菩薩以般若妙慧到彼岸為名。手執持堅利輪相為用。此皆表般若。為萬行彌綸。萬德輻輳之本也。放五色光者。亦表智光。圓應圓照耳。然此中方。攝真諦記中金剛二種金剛。彼文云。黃色金剛。隨人所須。喻無漏功德。空色金剛。令人空中行坐。喻慧破法執。住真諦理。是也。密云。此菩薩繇持此輪。毗盧成佛時。請轉法輪。乘此法輪。得到彼岸。此即纔發心轉法輪菩薩也(此上言即某菩薩者。依顯教釋)凡此五方金剛。名目不同。總依金剛稱者。以堅中最剛。故名金剛。帝釋方有。薄福難見。今佛因王德。憑法召來。護國妙利。斷可忖矣。豈小補哉。
△三結顯其益。
是五菩薩摩訶薩。各與如是無量大眾。於汝國中。作大利益。當立形像。而供養之。
主伴同來。全顯法力神速。故功德具足。不啻小善因緣。既福國佑民如此。安像供養宜矣。故佛囑勸勗勉。
△三明菩薩說呪護國。二。初菩薩興慈二初本願須護。二。初在處護經。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願。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國土。若有此經。受持讀誦。解說之處。我當各與如是眷屬。於一念頃。即至其所。守護正法。建立正法。
文有二。一爾時下。進說威儀。不出三業。二我等下。即陳願護法也。十方廣漠。護法不易。故仗佛神力。兼以願力。方能成就。十方下。泛指此經。所在之處。我等下。正陳主伴同護之力。良以般若在處。即為佛在。此中應起寶塔。諸天供養。故一念頃至神力護持也。守護。即愛護佛法。如護眼目之謂。
△二法在國安。
令其國界。無諸災難。刀兵疾疫。一切皆除。
法在則龍天瞻敬。鬼神欽崇。故於國界。則三災不入其境。萬禍潛消於外矣。蜀新繁縣有苟生者。望空書寫金剛經。至今天雨不濕。以有神覆寶盖。敬之如此。信知般若法門。在處邪崇。無自而入矣。故云一切皆除。
△二呪力能護。二。初呪力神速。
世尊。我有陀羅尼。能加持擁護。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門。若人得聞一經於耳。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況復誦習。而令通利。以法威力。當令國界。永無眾難。
陀羅尼。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然有無字一字之別。即以護善遮惡為義。此即能護之法也。能加護下。明其利益。以此法能加被冥佑。故下明祕密般若。以般若隱奧。非器不傳。佛佛因之。疾成佛道。佛既如此。況因位乎。又況凡夫乎。故下復明其勝益。如蜾?之呪螟蛉易也經耳消罪。所謂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讀誦通利。所謂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仗此法力。直下轉凡成聖。況憑法力。豈國界而不永無眾難哉。故今謹陳妙利如此。
△二正說神呪。
即於佛前異口同音。說陀羅尼曰。
那謨囉怛娜(二合)怛囉(二合)夜野(一)娜謨(引)阿哩夜(二合)吠(無盖反)?者娜(引)野(二)怛他(引)薩(藏本作孽)多(引)夜阿羅訶(二合)諦(三)三藐三沒䭾(引)野(四)娜莫阿(引)哩野(五)(二合)三滿多䟦捺囉(二合)(引)野(六)冒地薩怛嚩(二合)(引)野(七)摩訶薩怛嚩(二合)(引)野(八)摩賀迦(引)嚕抳迦(引)野(九)怛你野他(引)(十)枳穰(二合)娜鉢囉(二合)你(引)閉(十一)惡乞叉(二合)野句勢(十二)鉢囉(二合)底婆(引)娜嚩底(十三)薩嚩沒䭾(引)嚩嚕枳諦(十四)喻誐跛哩你濕婆(二合)寧(十五)儼避(引)囉努囉嚩誐(引)係(十六)底哩野(二合)特嚩(二合)(十七)跛哩你濕跛(二合)寧(十八)冒地質多散惹娜你(十九)薩嚩(引)毗曬迦(引)毗瑟訖諦(二合)(二十)達磨娑(引)誐囉三步諦(二十一)阿暮伽室囉(二合)嚩儜(二十二)摩賀三滿多䟦捺囉步彌(二十三)涅(奴逸反)哩野(二合)諦(二十四)尾野(二合)羯囉拏(二十五)跛哩鉢囉(二合)跛你(二十六)薩嚩悉䭾(二十七)娜麼塞訖哩(二合)諦(二十八)薩嚩冒地薩怛嚩(二合)(二十九)散惹娜你(三十)婆誐嚩底(丁以反)(上同)(三十一)沒䭾(引)麼底(三十二)阿囉嬭迦囉嬭(三十三)阿囉拏迦囉嬭(三十四)摩賀鉢囉(二合)枳穰(二合)(三十五)播囉彌諦娑嚩(二合)賀(三十六)
然此呪力。與前顯說。力用無殊。但被機之異耳。然生善滅惡。革凡成聖。無以加此。故誦此呪處。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登。兆庶樂業。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恠。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鎻。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是娑婆世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宿。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而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種種災異。有此呪地悉皆消滅。十二繇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全同楞嚴神呪利益神速也。然五不翻中。即秘密不翻。四例之中。即翻字不翻音。古德遇呪。皆未有釋。以是諸佛秘密語故。非因位所解。但應誦持。消除罪障增益福智。不必強解。唯賢首大師。釋心經呪。通乎二義。一不可解即如上說。二強為解釋。今從後義。依瑜伽教家釋之況是不空三藏所釋如水投水少無異也彼文釋云。那謨囉怛那怛囉夜耶(此是歸依三寶義。若持此經人歸命佛寶即得五族金剛手菩薩以無量眷屬侍衛加持其人。此菩薩尊貴菩提心。佛從菩提心生故。若歸依法寶。則得帝釋并眷屬四天王加護。何以故。帝釋在厄難中。般若加持。現獲利益。豈不尊重法寶。而來擁護。歸命僧寶。則得阿迦尼吒天。并淨五天眷屬。同來加護。以三乘僧眾。常居淨天受樂。安得梵天不來尊重乎)娜謨阿哩耶。吠路者娜野。怛他誐多夜阿囉訶諦。三藐三沒䭾野(娜謨者。歸命義。亦稽首頂禮義。阿哩夜。遠惡義。此方會釋。云聖者。吠路者那徧照義。亦云大日義。如世間之日。照此而不照彼。照書不照夜。照此世界。不照彼世界。但得名日。不名為大。毗盧大日。色法二身。普遍法界。十方三世。總皆照徹若知佛德如此。歸命頂禮即得如許諸佛護持也。怛他誐多夜阿羅訶帝三藐三沒駄野三句。如次即如來。應供。正徧知。即十號三號也)曩莫阿利夜(即歸命遠惡義。如上已解釋也)三滿多䟦捺囉夜(三滿多者。是普義。跋捺囉者。是賢義。夜字者。即聲明八轉聲中為聲。以為彼作禮。故名為也。下諸夜字。皆倣此知。謂菩薩說三密門。普賢行願。一切諸佛。若不修此不行此。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既成佛已。於三密門。并普。賢行。而休息者。亦無有是處也)冒地薩怛嚩夜(菩薩義)摩訶薩怛嚩夜(大菩薩義)摩訶迦嚕抳迦夜(大悲者。若歸命聖普賢菩薩。則十方諸佛。悉來加護。以一切諸佛菩薩。皆因修三密門行。普賢行故。是故當尊重也)怛你也他(古云即說。所謂以上文歸命三寶。毗盧普賢也)枳穰娜鉢囉你閉(此云燈。繇此智燈。破諸暗故。即瑜伽以智無所得。為方便。無智無得。即成般若波羅蜜多。此即顯教智燈義。能照一切佛法無碍也)惡乞叉也句勢(惡字。是婀字。為隨文句。便作惡呼。此須云阿字上聲短呼。乞义也。此云盡。句勢。此云藏。即顯教無盡藏義。密教釋婀字一字。為種子。婀字者。詮一切法。本不生故。即是一切字之母。能生一切字。若曉婀字。瑜伽相應。則得諸佛無盡藏。則悟一切法不生。猶如虛空。一切清淨平等。即成無分別智也)鉢囉底婆娜嚩底(顯教即具辨才義。密教即於此句中。取鉢囉一字為種子。鉢囉字者。詮般若波羅蜜多。無所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後得智中。悟一切法不生故。獲得諸佛無盡佛法藏。於後得智中。得四無碍解辨。說法自在故)薩嚩沒䭾嚩嚕枳諦(顯教即一切佛所觀察義。密教即取薩之一字為種子。薩字者。即詮一切法平等義。能緣所緣平等平等。能取所取。無所得故。則證真如。當於法流無邊諸佛。觀察護念)喻誐跛哩你濕跛寧(顯教即瑜伽圓成義。密教即取喻之一字為種子。喻字者。詮一切乘無所得。若瑜伽觀智相應。證得圓成。於諸乘中。教理行果。悉皆證得一真如法性也)儼避囉努囉嚩誐係(顯教即甚深難測義。密教即取儼之一字為種子。儼字者。詮一切真如法。無去無來。繇證真如海。實相般若。不可以言詮。唯佛境界。自覺聖智證也)底哩野特嚩跛哩你濕跛寧(顯教即三世圓滿成就義。密教即取底哩野(三合)一字為種子。底哩野者。詮一切法真如平等自性。成就越恒河沙數功德。真如中無三世妄分別。不相應行蘊。堅執惑亂。有為諸法也)冒地質多散惹娜你(顯教即能生菩提心義。密教即以冐字為種子。冐字者。詮一切無縛義。若知自身中菩提心自性。成就三世平等。猶如虛空離諸萬像。則知生佛之心。如自心清淨。則生大悲深生憐愍。以種種方便。令一切有情。至於究竟。離苦解脫。無縛無解。是為廣大菩提心者。所修為也)薩嚩毗曬迦毗色訖諦(顯教即一切灌洒得頂義。密教即取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一切法無染着義。繇觀察自他。及諸佛心。同一真如。同體大悲者故不染着。於虛空中。諸佛法水灌頂。乃獲三業加持。於無量法。演說自在)達摩婆誐囉三步諦(顯教即法海出生義。密教即取達字為種子。達字者。詮一切法界無所得義。繇住無所得心。第八識中。二執俱生種子。以大智文殊金剛利劍。亦斷無餘。從此始覺大悲。流出等流教法。利眾生故。達字。即文殊菩薩。是種子者也)阿暮伽室囉嚩儜(顯教。釋上句為不空義。依聲明。即無間義。密教即取阿字為種子。阿字者。詮一切法本來涅槃寂靜。繇證此法。徧周法界。諸佛剎會。一聞教法。永無忘失故也)摩賀三滿多䟦捺囉步彌涅哩野諦(顯教。即出生大普賢地義。密教即取摩字為種子。摩字者。詮一切法無我義。即人法二無也。若證此者。則出生大普賢地。即證毗盧遮那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尾野羯囉拏跛哩鉢囉鉢你(顯教。即獲得記莂義。密教以尾野(二合)一字為種子。尾野者。詮一切法徧滿不可得義。即知一切法自性清淨。自性涅槃。能證所證皆同一性。不增不滅。圓證法界也)薩嚩悉䭾娜謨塞訖哩諦(顯教。即一切成就者禮敬義。成就者。即菩薩之異名。密教。以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一切法無堅固義。念念四相遷流滅壞。薩字中有婀字義。若證婀字門。本來不生不滅。亦常恒堅固。喻若金剛。心得自在。能現無量無邊種種身故)薩嚩冒地薩怛嚩散惹娜你(顯教。即出生一切菩薩義。密教。以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一切法無等義。繇觀此字。心與般若。平等平等。前後剎那。一相清淨。能生一切波羅蜜多。一切地。即名般若佛母也)婆誐嚩底沒䭾麼諦(顯教即世尊佛母。婆伽梵。男聲。婆誐嚩底。女聲。二俱會意。釋名世尊義。依聲明對敵。釋不如是。婆伽者。破義。梵是能義。以能破四魔故。又具福慧資糧故。密教。即以婆字為種子。婆字者。詮一切法有不可得。有者。三有義。是故三界唯心。繇心有染淨。有情故亦有染淨耳。若依顯教。觀行般若。作為生因。顯因能生一切佛菩薩。是故名佛母。從前即說以下。至佛母句。於瑜伽教中。成普賢行。十六行中。如聲聞見道位中。十六行是也)阿囉嬭迦囉嬭。阿囉拏迦囉嬭(謂阿字門。一切本不生。即入一切法離塵。是故囉字門。一切離塵義。繇知一切離塵故。即入一切法無諍。是故嬭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諍。即入一切法無造作。是故迦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造作。即入一切法清淨是故囉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清淨故即入一切法無諍。是故嬭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諍故。即入一切法本來寂靜。是故阿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本來寂靜故。即入一切法無垢。是故囉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垢故。即入一切法無諍。是故拏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諍故。即入一切法無造作。是故迦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造作故。即入無分別智。是故囉字門明一切法無分別。繇知一切法無分別故即入一切法無動。是嬭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動。即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鉢囉枳穰。播囉弭諦(顯教。即摩訶大慧到彼岸證得大般若波羅蜜。即依無住涅槃)裟嚩訶(顯教。即無住涅槃。依此涅槃。乃至盡未來際。廣利樂無邊有情。然此陀羅尼釋文。即北藏杜字函第十卷。并鍾字函第八卷。以皆是不空三藏所釋義。故備引於此。用廣見聞。庶幾於瑜伽觀門相應也)然孤山釋楞嚴呪。引天台會義。不出四悉。一世界悉檀。隨方異說。令生歡喜益。二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如次得生善破惡入理三益。餘義如彼疏云然呪力難思。人情易忽。見聞信敬。免難消災。循常不持。遇難不滅。如漏巵盛水。噬臍何及。無以王饍。棄如穢食。莫恃凡見。妄斥聖心。吾曹最宜勉旃。勿負菩薩說呪流通護國般若也。
△二佛聖讚善。二。初諸佛共護。
爾時世尊。聞是說已。讚金剛手等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若有誦持此陀羅尼者。我及十方諸佛。悉常加護。諸惡鬼神。敬之如佛。
行願玄同。故深喜讚善。總持廣大。故諸佛冥扶。佛尚加護。鬼神豈不敬之如佛哉。
△二不久得果。
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囚既常護般若。果決速證菩提。形端表正。理勢然也。
△四稱名付囑。
大王。吾以此經付囑汝等。毗舍離國。憍薩羅國。室羅筏國。摩伽佗國。波羅痆斯國。迦毗羅國。拘尸羅國。憍睒彌國。般遮羅國。波吒羅國。末吐羅國。烏尸尼國。奔吒跛多國。提婆䟦多國。迦尸國瞻波國。如是一切諸國王等。皆應受持般若波羅蜜多。
封疆雖別。有國是同。故諸王等。俱應受持。以護法護國也。吾以下。總明付囑。毗舍離下。稱名召告。一切下。結勸廣持。如文可解。問。佛世國王。敬佛如此。得不勝乎。答。帝釋尚輕身聞法。重道尊崇。況諸國乎。故宜如此。
△三時眾獲益。四。一眾願不生難國。
時諸大眾。阿修羅等。聞佛所說。諸災難事。身毛皆豎高聲唱言。願我未來。不生彼國。
大眾總攝。修羅別舉。俱前序分雲來眾也。聞佛下。謂七難則天變人事。總括無遺。故聞者心警身懾。彼國則千災萬禍。總收殆盡。故唱云未來不生。所謂未語恍惚成夢境。分明不覺轉身難。其大眾聞而驚疑。不願求生之意乎。
△二諸王出家得忍。
時十六王。即捨王位。修出家道。具八勝處。十一切處得伏忍信忍。無生法忍。
處俗反為得意。聞法知為業緣。故捨世即求出世也。勝處者。能造四大。所造四色。出離貪欲。故名勝處。十一切處。即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識等也。釋如序分。伏忍。即三賢忍。信忍。即初三地忍。無生忍。即七八九三地忍。諸王得此。則三賢十聖之儔也。詳釋如前。
△三人天散華得法。
爾時一切人天眾阿修羅等。散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婆師迦華。蘇曼羅華。以供養佛。隨其種性。得三脫門。生空法空。菩提分法。
曼陀羅。云適意。曼殊沙。云柔軟。婆師迦。云夏生華。蘇曼那。云善稱意。散華供佛。表回因趣果。故得三脫門。了生空理。即聲聞種性。二空俱得。助道等法。即菩薩種性。此乘戒俱急之人天。故一蒙法雨。隨分受潤。均沾無際。
△四菩薩散華得忍。二。初得定住忍。
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散拘勿頭華。波頭摩華。而供養佛無量三昧。悉皆現前。得住順忍。無生法忍。
三昧言無量現前者。即依妙慧稱性而顯發也。順忍。即四五六三地之忍。無生法忍。即七八九三地之忍。云住者。以正入此地。內證觀斷故。
△二利生成道。
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得恒河沙諸三昧門。真俗平等。具無礙解。常起大悲。於百萬億阿僧祇佛剎微塵數世界。廣利眾生。現身成佛。
此即第十地之行益也。正定稱性。故數等恒沙。言門者。即或入或出。逆順自在也。真俗平等。即中道二邊不住也。具解行悲。即開法利他不斷也。神力慈力。與佛為隣。故塵界成道。塵界度生也。非第十一地。何能臻此。
△第三流通分。二。初當品名題。
囑累品第八
古德云。以言託之曰囑。以法系之曰累。即付囑大法。憑託擔荷。傳緒無窮者也。下文付託國王有三意。一憑王威力宣演故。二國難仗此。解釋故。三令奕世流通正法故。問。前列三乘大眾八部神祇多矣。何不付囑於此。而偏付於王耶。答。此經原為護國而談。故今唯托國王。應病與藥。不其然乎。
△二正演玄文。二。初付囑誡勑。三。初正明付囑。二。初付囑其時。
佛告波斯匿王。今誡汝等。吾滅度後。正法欲滅。後五十年。後五百年。後五千年。無佛法僧。
佛意欲以般若妙門。付囑有在。故再三誡勸。然此中依秦譯。則與此譯不同。故古疏釋秦文云。八十年者。佛去百年後。五人住持。一迦葉。二阿難。三末田地。三人見佛。相繼住持。經六十年。法行不滅。次商那和修。優婆毱多。此二人不見佛。相繼住持。經四十年。威儀法滅故。於此時。言無佛法僧也。言八百年者。正法年內。二十師住持。並是聖人。正法不滅。第六百年。馬鳴菩薩。第七百年龍樹。皆是菩薩。法亦不滅。八百年中。邪宗熾盛。故此時付囑國王。提婆菩薩。聲王皷申法是也。八千年者。像法。盡末法時。眾生邪見故法滅。古釋雖有憑據。奈與此經五十等。年目不對。愚今雖未多討經論。亦竊論之。此三俱言後者。以佛在世。懸說未來事為後也。後五十年者。即疑懸指二祖阿難時為後也。盖二祖自承嗣迦葉之後。正法住持。諸國隆興。延及末齡。邪法熾盛。故有水潦鶴之屬。羣聚西天。部黨唱和。扇邪言曰。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得能見之。二祖聞云。悲邪見入人至深故。改其偈曰。若人生百歲。不聞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之。然邪見易染。正法難登。故水潦以二祖垂老譏之。竟不依其法偈二祖聞此。遂而四派示滅當斯時也。佛法亦暫滅也。後五百年者。疑即懸指大集經中。第五五百歲為後也。彼經云。初五百歲解脫堅固。二五百歲。禪定堅固。三五百歲。多聞堅固。四五百歲。塔寺堅固。五五百歲。鬬諍堅固。既五濁鬬諍。則法不興行。雖有如無也。然金剛亦有況明之義。故彼文云。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乃至云以此為實。據彼疏意。空生本疑惡世無信。故舉惡世以斷疑耳。後五千年者。即懸指正像已盡。末法現前時為後也。當是時也。則眾生邪見。一切顛倒。不遵遺訓。違越戒律。淳源不追。澆風永扇。祗園坵墟。鹿苑荒穢。九十六種。以趨下為昇高。三界羣生。以火宅為淨土。豈知上聖流涕。法滅天人憂哉。故總結三時。無佛法僧也。然此三意。臆創如此。姑存似考。
△二付囑人法。
此經三寶。付諸國王。建立守護。令我四部。諸弟子等。受持讀誦。解其義理。廣為眾生。宣說法要。令其修習。出離生死。
此經指三種般若。二護法門也。能說是佛。所說是法。聽受是僧。故云三寶。然此三寶闡揚流通者。托之國王洪護。堅守者。亦托之國王。以前托四眾。無王威力。不能守護建立故也。令我四部下。謂諸國王。光闡流通。則四部大眾。修心樂道。故能受持不失。讀誦終身。解說兩通。自他兼利。非但三寶住持佛日恒輝。抑且八苦皆空。慾海到岸。故云令其出離等。凡此皆托國王洪護之力也。
△二別明誡勑。七。初誡滅法過。四。初舉滅法時。
大王。後五濁世。
正法欲滅。必五濁交會。人無正見之時也。言五濁者。一命濁。識託四大。隨業延促。生死不得自繇。二煩惱濁。擾亂自心。渾濁障理。即以五鈍使為體。三見濁。貪愛妄染。渾濁障事。即以五利使為體四眾生濁。妄執顛倒。迷己逐物。受胎微形。自取流轉。五劫濁。三災增劇。眾難交會世道交喪。氣運晦暝之時也。然劫濁無別體。即攬前四濁熾然立名。故法華云。劫濁亂時。眾生垢重等。問。濁取何義以立名耶。答。妙淨明心。清淨澄凝。加以惑業四大。則匪清斯濁。如楞嚴說。譬彼清水與彼灰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假如有人。取彼灰沙投入淨水。土失留礙。水忘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然彼五濁義相。與今經大異。唯濁義相同。故引之為證。
△三明滅法人。
一切國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貴。破滅吾教。明作制法。
佛智明徹。三千年前。預識末法。時勢如此。故向下七誡。毫無錯謬。明若指掌。情境真實也。盖欲佛法不可滅也。如兩儀三光。終古。運行。如菽粟水火。日用難缺耳。而惑者迷於先見。長其染心。必舉一世之清侶。欲投三毒之深坑。抑獨何歟。然佛法深淵之理。非識情可測而知。如欲必恃其貴高而滅之。請先觀其佛教宗本何如耳。因箋釋及此。冀存其教者。當恤其人。罪其慝者。宜憐其淑。是以聖哲仁善用心至厚也。制者禁止之謂。
△三辨滅法過。二。初制止四正。
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聽出家修行正道。亦復不聽造佛塔像。
出家之道。遠離塵勞。熏修淨業。豁然心開為益不淺。而制止不須出離者何哉。修行之事。淘洗識情。啟牖覺性。寂爾光生。證入甚深。而制止不復修行者。又何哉。至於造塔。則藏佛舍利。近禮遠瞻。功德難量。造像則尊佛形貌。舉手低頭。利益宏廣。而又制止不欲造者何也。凡此盖亦淨習未深。靈種弗培。故以正為倒。以好為惡也。又豈知出家斷染。修行離苦者哉。
△二建立三邪。
白衣高座。比丘地立。與兵奴法。等無有異。
白衣對染衣而言。以白衣即俗。染衣即僧故。高座傳心禪道。超悟者能之。白衣處此。非其宜矣。地立勤侍。分居臧獲者可爾。比丘翹佇。失其理矣。甚而削弱如奴。捍禦如兵。此又是委靡法門衰替佛道之極也。存仁心者。處以理焉斯善矣哉。不然則恐出爾反爾。行將自及。可不畏耶。
△四結滅法過。
當知爾時。法滅不久。
法門前相如此。未有不潰蔽於後者也。故結此云。
△二誡壞四眾行。
大王。破國因緣。皆汝自作。恃己威力。制四部眾。不聽修福。諸惡比丘。受別請法。知識比丘。共為一心。互相親善。齋會求福。是外道法。都非我教。百姓疾疫。無量苦難。當知爾時。國土破滅。
威福自在。喜怒任情。業累日增。福變潛長故始而愆非泛觴。終則滿極破國。此皆自作其因。自受其果。處此時也。不自方寸惺察於修福也。而反四眾遭禁。抑獨何哉。故佛直明如此。諸惡下。明大林之荊棘。大田之稂䅎也。惡比丘。即違佛律行者。受別請。即希求供事者。知識一心。即黨惡行詐者。互相親善。即結伴媟[卄/執/衣]者。齋會下三句。即似是實非。珷玞混玉。鄭聲亂雅者。故佛直激云。是外道法。又云都非我教。如此。則邪正相?。真偽互羣。一心過非。難盡名言。異姓災殃。可並而至。國土之破滅也。應在無好人之時也。故結云當知等。
△三誡禁不依法。
大王。法末世時國王大臣。四部弟子。各作非法。橫與佛教。作諸過咎。非法非律。繫縛比丘。如彼獄囚。當知爾時。法滅不久。
正法。則世道交興。心術廣大。末法。則時勢俱偷。見量偏淺。故能昧己靈而作罪。孰警四知。虧自性而造業。橫加三寶直欲丹朱不肖。刑及放勳管蔡無臣。罪及冢宰。苦笞弱門。罔及善類。令覆盆以何伸。俾籲冤而無地。嗟乎。為僧出家。如野鶴孤雲。欲脫非籠之縛。乃被法囚執。似釜魚摶兔竟少離塵之路。目擊法化。心領佛言。再思三復。一噫兩歎。知感世尊。預示於三千年之前。見比丘親受於五濁惡之世。幸願逆順菩薩。各正性命。葆合太和。總不如斯可矣。
△四誡自相破滅。三。初誡自毀。
大王。我滅度後。四部弟子。一切國王。王子百官。乃是任持護三寶者。而自破滅。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也。
三寶有別相同體之異。別相三寶。則王臣依勝田而種福。比丘賴蘭若而養道。各成其志。二互相資。無可破壞之道也。同體三寶。皆不出王臣之一心。故同體依別相而顯現。別相托同體為根宗。護其三寶。即任持一心。若三寶可滅。一心亦可破乎。念果到此。即堅守靈源。城堅福地。終日拳拳。非分外事。何破滅之有乎。如師子下。喻明也。夫天地與我同根。是非原來一體。即血氣之屬。皆民胞物隨。況同體三寶。乃真性一源也耶。故破滅三寶。即破滅自心。如喻師子等。故蓮華面經云。譬如師子命終。身死。水陸空行眾生。不敢食肉。唯師身生蟲。還自食之。法合可知。言非外道者。以外道破滅。乃邪害。正如師子身外之蟲也。故不足恠。唯王臣弘護宜矣。而反破滅如此。不亦大可異乎。故覧此經者。幸於三寶。亦留意守護焉。況三寶功德。脫三途。出三道。證三身。冥三德。翊三綱。無等妙利。孰可思議也。耶。
△二誡起惡。
壞我法者。得大過咎。正法衰薄。民無正行。諸惡漸增。其壽日減。無復孝子。六親不和。天龍不佑。惡鬼惡龍。日來侵害。災害相繼。為禍縱橫。
初二句總標壞法之過。永嘉云。若要不招無間獄。莫謗如來正法輪。故今壞法。業大彌綸。正法下。別明壞法之惡。純真已破。至味喪矣。故云正法衰薄。根本已邪。功德殘矣。故民無正行。諸惡增長。如春園之草。日日更新。其壽日減。如硎刃之石。時時消爍。無復孝子。則不敬佛法之報也。六親不和。則破滅四眾之報也。天龍不佑則應惡緣而招者。惡鬼侵害。則因福薄而祟者。凡此皆壞法之華報也。災恠下。總結壞法之難。法華云病疾延長。如遊園觀即災恠相繼之謂。又云抄劫竊盜。橫罹其殃。即為禍縱橫之謂又日月盈虧。而災緣罔斷其因。出入行藏。而禍孽觸途皆是。故總結如此。
△三招殃報。
當墮地獄。傍生餓鬼。若得為人。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如影隨形。如響應聲。如人夜書。火滅字存。毀法果報亦復如是。
此後生之報也。先法。後喻。墮三途者。以因不歸依三寶故。人趨貧賤者以因未純修五戒故。上二等流果也。諸根不具。即耳不聽法。目不視佛。舌不稱讚。身不禮敬果報也。下約喻明。謂影不離形。響不離聲。如果不離因。因不離果。必然之理也。如人下。復以喻明因果不差也。故經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忘。今夫隱處造業唯己獨知。人不及知。如人夜書依火。亦謂己知。而人不知。及火滅而字存焉。造業者。淪浩劫而莫遺。懸疎網而不漏及時至必受報故。如火滅字存。故法合結云。毀法果報。亦復如是。
△五誡非理苦役。
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王子大臣。與我弟子。橫立記籍。設官典主。大小僧統。非理役使。當知爾時。佛法不久。
四姓出家。俱名釋子。而末法不規。無端記錄籍貫。橫遍。設官典主。不知何哉。或亦淑慝不分。妍?弗辨。僧夥眾多。故權立此明鑑耳。若為常式。恐違佛意。僧統。即掌握法紀。鈐束緇流者即大存體格。高踞法署。清範如斯。不為過也。而非理苦役。違道驅奔。又何為哉。古有鸞輿及門。稱疾不起。丹詔三往。堅不出山者。今云法道愈趣愈下。豈不哀哉。
△六誡謬信橫制。四。初示修善。
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四部弟子。當依十方一切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
王道坦坦。千古同軌。一乘玄門。諸佛齊證。故依之建立。則正教隆盛。風斯淳和。否則多岐忘羊。欲樹法門。不亦難乎。
△二示作惡。
而惡比丘。為求名利。不依我法。於國王前。自說過患作破法緣。
求名利而昧一心。不辭染污。說過患而破大法。弗避譏嫌。惡世比丘。凡以是也。佛豈妄語以矯後人哉。故蓮華面經云。吾於阿僧祇所得菩提法。非外道壞。惡比丘自壞之。吾人應勉也。
△三示謬信。
其王不別信受此語。
不辨誠否。劇依其言。故云謬信。
△四示時過。
橫立制法。不依佛戒。當知爾時。法滅不久。
未閱戒律便制其法。故曰橫立。此不率繇舊章。而多愆多忘者。何法不滅乎。
△七誡自作自咎。
大王。未來世中。國王大臣。四部弟子。自作破法。破國因緣。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龍捨去。五濁轉增。
王臣不護法。而自作破國因緣。故躬自當之。比丘不依法。而自作破法因緣。故身亦自受之。佛法何與其問也。故云非佛法咎。法滅國亂。非豐殷之國界。故天龍捨去。魔強法弱。非聖賢之應世。故五濁轉增。因緣如此。孰可逃乎。
△三結成不盡。
若具說者窮劫不盡。
如上七誡。佛已懸示。意猶在人耳無己之慈。故猶結云不盡。大哉教也。鏤骨銘肌。未足報恩耳。
△二依教奉行。二。初依法奉持。四。初諸王傷感。二。初正明傷感。
爾時十六大國王。聞說未來如是諸誡。悲啼號泣。聲動三千。天地昏闇。光明不現。
吾佛說誠實之言。誡法門之蔽。今之王臣。未嘗不動心注念。而當時十六國王。獨悲聲遠震。兩儀三光昏暗若是焉。道心凜凜。照耀終古。慈風浩浩。披拂而今。真可以涼破法之炎衷。而醒求利之醉眼矣。
△二依教護法。
時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語。不制四部。出家學道。當如佛教。
忠臣誓而枯竹芽。孝子泣而堅氷解。理也。不足異也。況佛言在耳。諸王豈不欽教旨哉。故受持佛語。端在自修。不制出家。任運修道。若或放逸不規。壞教敗法。抑何貴於不制哉。
△二大眾咨嗟。
爾時恒河沙等無量大眾。皆共嘆言。當爾之時。世間空虗。是無佛世。
聞佛言而慨發。是真心一動。唯恐來世法滅也。故又嘆云。是無佛世。隋靈裕法師。見周氏滅教。悲哀不勝。衣以斬縗。頭絰麻帶。如喪考妣。引同侶夜談正理。晝讀俗書。潛形灰稿。以俟法復。今人壞法者。用法以博衣食。貨名利。可乎哉。
△三請問經目。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從正說至此。一經之正範畢矣。故請經名目。并奉持法式也。
△四佛為垂答。三。初正答經名。
佛告大王。此經名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亦得名為甘露法藥。若有服行。能愈諸疾。
答中經名有二。一正目。護法保世。俱稱仁王。依法熏修。咸云護國。實相觀照。俱稱般若。即離即到。名波羅蜜多。二兼目。護法護國。自利利他。即甘露法藥。依忍教化。即服行之人。愈疾。即服行之益也。
△二讚法廣大。
大王。般若波羅蜜多。所有功德。猶如虗空。不可測量。
此一法門。出生妙利。注之不竭。取之無盡。以唯佛窮源。因位難徹。故讚之如此。
△三功德護國。
若有受持讀誦之者。所獲功德。能護仁王。及諸眾生。猶如垣墻。亦如城壁。是故汝等。應當受持。
於中有四。一明受持之人。二明功德護國。三喻明護意。四結勸應持。並如文知。
△二結會喜持。
佛說是經已。彌勒師子月等。無量菩薩摩訶薩。舍利弗。須菩提等。無量聲聞。欲界色界。無量天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皆大歡喜者。文殊所問經云。有三種義。一說者清淨。不為取著利養所染。二所說清淨。以如實知。真實法體。三得果清淨。以一句染神。咸資彼岸。故聞者信受奉行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五(終)
No. 517-A 仁王護國經科疏䟦
仁王護國經。從諸王請也。諸王睹
佛光明。照徹三界。想斯殊勝。嘿動護國良因。求聞世諦妙義。我佛預知。不與言護國。先徵護果。次徵護因。二護既明。始乃護國。究竟護國無法。護果因即法。於世諦中。顯第一諦。於第一諦收世諦。噫嘻
如來之忠於國大也。果之護。在真空法空。聖見無見。因之護。在一切伏忍。行盡本源。此於國何與。而佛殷殷言之。微哉神哉。妙法不可思議。功德不可思議。為國土法藥。即為護國大用。受持者。如城壍墻壁。刀劒鉾楯。豈不信然。愚庵法師。精通宗教。說法多年。至老始解集此經。發願亦從護
國起。予得而讀之始自
神祖戊午夏。虜驚初聞。失陷撫順。念無可報
國恩者。誓弘此典。以志微忱。屬以嗣法參差。未即如願。值今
上正位之二年。虜薄都城。一如
世廟時事。賴
聖明神武。指頃蕩平。四維燕若。師先從庄庵。岩翳榛中。遠避腥穢。憶昔心願。祈禱
佛神冥佑法孫。海濶字雲外者。率徒寂妙等。夜護回寺且值虜宵遁。交錯同途。喜免辱命。於是淨几焚香。再詳昔稿。筆底滾滾湧泉。亦從忍定來也。解成。欲為流通。予曰
新聖人登極。轉大法輪。三教會歸。玉帛來集。磐石之安。與天齊量。奚用此經護為。師曰。山僧荷
國厚恩。涓埃莫報。此經護
國。原佛意也。貴亦猶行佛之意也。敢云仰答
高深。實惟踐斯本願。予曰。若是。可以行矣。因序註經始末如此。師少有夙悟。遍禮名山。信口禪機。尊宿吐舌。及長來京。漸藏鋒頴。結小棚為茶庵。法教日盛。愚智咸欽。感動
先朝。寸土變為大地。塵沙化為金剎。登講席者。四十餘載。垂老不倦。平等接人。開示無數。噫嘻。師願弘矣。註經先有楞伽唯識佛醫。佛事有藥師科圓覺燈。仁王經。其最後近耄年矣。師別有功行紀甚詳。茲姑述岸略。予以
輯瑞。苦足病。偃息寺中。得入師室。頗聞玄緒。今黯然乞歸。慚負
聖恩。酬報何日。有愧於愚法師多矣。謹䟦。
崇禎四年歲次辛未二月朔日
楚中湘二非居士石萬程齋沐拜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