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大小乘釋經部二十四 般若部疏(0513-0576)
第0541部卍續藏第26册P0818 般若心經釋疑(一卷), 〖明.觀光釋〗.txt
卍續藏第 26 冊 No. 0541 般若心經釋疑
No. 541-A 心經釋疑敘
默壺氏閩產也。有囊括宇宙之志。慕司馬子長之為人。足跡半天下。所過名山大川。并包胸臆。乃茲遊浙上會稽。探禹穴至止于武林。武林蓋都會。天下之多智多辯。與百家眾技之流聚焉。而逞以能自雄。默壺氏惟愚惟訥。若一無所能者。神泠泠然清。貌癯癯然古。心恂恂然實。蓋有道之士乎哉。叩之則博通今昔。而玄宗內典靡不參究。尤長於堪輿家言。壹稟於易故。輿圖形勝。如視諸掌。甞自言曰。易逆數也。風水之勢。亦取諸逆。金丹之道。又豈外於逆哉。然猶滯形軀。終歸幻化。不若無相氏之超脫輪迴。直登彼岸耳。其所著述。有心經釋義。意尤未盡。又著釋疑諸論。如呼寐者。而使之寤也。愚夫愚婦。皆可與知成佛作祖。循言可入。且世之詆佛者曰。佛說無心。心可云無。默壺氏謂。無諸妄心。即佛無心也。又詆佛教者曰。有體而無用。豈知色空不異之玅。亦不外於世法。果離世覔菩提者。可同日語耶。闢佛道之蓁棘。為後學之指南。有功空門。豈曰小補。予卒業是書。愧不能如空生之了悟。姑答有髮僧胡使君之請。而為之敘。
萬曆丁亥春日瓊海浮槎生前進士錢塘許嶽撰
No. 54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疑
閩劍一笠道人嘿壺謝子 觀光 釋
錢塘有髮僧了幻前進士 胡孝 校
觀自在。
諸家註解。皆以觀自在菩薩為句。如宗泐之註。以觀自在菩薩。答舍利子所問。訪諸佛會。並無菩薩稱名觀自在者。惟觀世音菩薩。原名玅音。係男子身。乃東方淨光莊嚴世界淨華宿王智如來之侍者。奉師命來此娑婆世界。問安我佛。及觀多寶佛塔。兼聽法華經玅音。具足一切細行。無盡意菩薩。以瓔珞供養。未蒙佛示。尚不敢受未領。佛勑安肯越分。當說法之大任乎。即普門經亦是。世尊對無盡意菩薩所說。此觀自在。必非菩薩稱名。可知。而舍利子為眾請問。亦無可據。奈何傳習滋久。體認不明。以觀自在三字。忽不加意。使佛說玄旨。晦蝕於千百世之下。良可痛傷。儂志心經。二十餘年。實知此經玅在般若。般若即觀自在之觀也。世尊譬如醫王。以一觀字為通聖。散玅藥療眾生。一切煩惱疾病。信而服之。必得自在之効耳。大抵佛法。以破相為宗。了空為義。而此觀者。舍身之外何以哉。蓋借假修真之法也。使無此身。則心無依附。藉何而修。但世尊恐眾生執著此身。好生惡死。故指為幻化之物。係地水火風和合而成者也。生前為饑寒嗜欲所誘。妄作貪嗔等業。是以不能脫三界輪迴之苦。然此幻軀終歸敗壞。惟一靈真性。亘古常存。人所當知當明者。反日用而不知佛。故說此破相之法。雖言不及身。而身已在其中矣。今之釋流。誤解其意。往往厭惡此身。謂無此軀即無煩惱。此輩已墮斷見深坑。故玄門嘲之。為沒主孤魂者。是也。夫何玄門不明本性。下手即滯軀殻。又輸却禪家獨晉心本性者。多矣。豈知積精纍氣築基煉己。若不明本性。動輙為妄念所驅。幻境所誘。因此念不息而心不寧。神不凝而氣不聚。氣不聚則丹不成。安可望夾脊。雙關之有真造化乎。此輩已墮常見之羅網。佛甞訶為外道。衲子嘲之為守屍之餓鬼也。是以紫陽翁云。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心靜自然丹性至性清。然後藥方成。未甞不以心性之學。捄其偏枯之失耳。二流之病。病則一般。若悟觀自在。與行深般若之法門者。豈有如是之病耶。此觀之觀。乃觀無所觀之觀。非迴光返照之觀也。蓋纔著迴返。便有處所。既有處所。即內有能知之心。外有所見之境。心境對待。則行持易為斷續。有不勝其疲者。安得自在之効哉。或有妄指身中。一穴一竅。而觀之者。俱患能所之病。皆非正大之觀也。惟有大觀。而無其所因。其無所始。得去住自由。縱橫爽快。雖曰無所惟不滯一切境物之所。孰不知自有撥不開。閃不得生。成真實正大之所存焉。出世者有此真所念。始定心。始虗欲。始澄身。始靜心。虗身靜則輕安之玅。不求自得。實相之所。不證自呈。所以謂之寶所。能居其所者。則一切外緣事物。皆如眾星而拱之。此乃觀之體也。然外緣雖假不能不應。應之不忘其所。則物有所表。物自物而不能亂我之真。回視斷緣簡事者。落其下風矣。此乃觀之用也。若物無所表應之。即生情識。既成情識已。是認物為真。認物為真。則欲火交熾。塵勞蠭起。即無觀物之玅。而觀之體用。俱失之矣。此中之觀。盡大地山河。是沙門一隻眼。總內外之大觀。具此觀者。六根六塵。融作一大圓通。地水風火。翻成真如朦境。正謂神丹一粒。點鉄成金。至道一言。轉凡成聖。如是觀者。體用一如。始獲實相真空自在圓滿之道也。
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菩者菩提。此云覺。覺即佛也。薩者薩埵。此云有情。有情識即眾生也。詳言曰菩提薩埵。略言曰菩薩。此云覺有情也。夫眾生覺性。與佛無異。但眾生歷劫已來。因染習一切情識。混正覺之性。變作妄想。以其雜念。生生不息。故曰眾生。佛專謂之覺者。因其覺性圓明。純一無偽。絕盡一切情識。雖有情識。悉轉為智。光明普照。如杲日當天。常無變易。惟佛所以獨謂之覺。夫菩薩在佛與眾生凡聖二者之間。何也。彼雖具正覺。覺而未純。尚有微細情識。未能淨盡。故名之曰覺有情之菩薩也。裴相國云。終日圓覺。未嘗圓覺者。凡夫也。具足圓覺。住持圓覺者。如來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夫三世諸佛之圓覺。個個相同。三界眾生之情識。人人各樣十方菩薩之知見。大小不齊。故分為一十一地。初地菩薩。覺性光明。略露一線。象初三之月。名歡喜地。以其證聖位。
第二地菩薩。名離垢地。如初四之月。謂其身心清淨矣。
第三地菩薩。如初六之月光又大。些以其大智已明。名發光地。
第四地菩薩。妙解廓照。喻初七之月。智慧漸顯。名焰慧地。
第五地菩薩。通達真俗二諦。名現前地。而其光明。如上弦之月矣。
第六地菩薩之知見。若初十之月。明過於上弦。以其功行超群。名難勝地。
第七地菩薩有隨方應化之能。名遠行地。猶十一夜之月也。
第八地。忍智如意。名不動地。
第九地菩薩。通力自在。如十三夜之月光。圓而未滿。名善慧地。
第十地。大智圓明。蔭覆一切。名法雲地。猶十四之月也。光雖圓而未望。此十地菩薩。如佛會中迦葉等類。而其知見。又不及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摩訶薩。諸大菩薩之光明普徧。無欠無餘。似十五之月也。此十一地菩薩。優劣之階。以其神通法力大小不同故耳。三界一切眾生。雖有貴賤賢愚。而知見全是。情識貢高。故遮却自性光明。即月之晦也。全體暗昧。如人無目。因此觸物。即黏皆成煩惱。噫無緣得聞佛法。正所謂萬古如長夜者。此人也。一切眾生。若能行深般若之法。亦可由初地之彼岸。而至於十一地之涅槃也。夫般若有淺有深。淺者謂諸聲聞。惟能空其心中之雜念。不敢應物。應則必為事物之法塵所礙。彼惟得人空慧一深者。是法空慧。惟修菩薩道者能之。謂其非但空心內一切煩惱。照見身外一切事物。塵勞之法。悉皆空矣。故曰法空慧。行此深般若者。心地瑩然。情見氷釋。居塵而不著有。離塵而不著空。如是之人。始達深般若。般若只是識得事物。破不為其束縛。便是智慧也。夫塵世名利嗜欲。魔境甚多。非般若莫能碎。其為戎首者。莫過女色。觀其艶質嬌姿。何異長鎗短箭。雲鬘霧鬂。恰如套索飛撾。秋波眼似鉄流星。絳桃口。似吹毛劒。妖齒微微笑笑。愚夫魄散魂消。魔足悄悄搖搖。好漢心忙膽戰。究其敗德。喪志之因。只愛其肌膚之媚。不覺已陷冶容之陣矣。可謂智乎。若具深般若之慧眼者。將其皮毛爪齒臟腑觔骨氣血精津。逐件提出。細看一番。是何者有動人處。凡遇一事一物。皆以此破相之法。分而視之。識破他那些粧點和合的意思。始為法空之深般若。縱到百年身後。彼此悉為夢幻中人。何故眼前痴迷。留戀自污自累耶。此破相般若。始雖勉強。久則自然。迷則生死無窮。悟則直登實際。其玅在於行。不行則彼岸不能到。行字是此節之經眼。諺云。悟得一步行。一步不行枉。了說長安知之。與行不可混說。古人以知喻目。以行喻足。有目無足。彼岸不到。有足無目。莫知所之般若。今既知了。若肯就行。即時就得。五蘊皆空之速效也。
照見五蘊皆空。
般若固在於行。而五蘊又在於照。不照則五蘊不空。照之一字。是此節著力之眼。色受想行識之五蘊。又謂之五陰。陰者有蓋覆義。又積聚義。常常籠絡人心。作貪嗔之業。乃識神次第之階。非五處所也。色蘊是身外六塵之總名。受想行識之四蘊。是迷心次第之階級。身外六塵之色。人能先知而不受。則色亦不能為心之蘊。若在不受上。用工夫。第一省力。則外之六塵。內之六識。即時兩頭跌落了。此惟精進之人。常得此樂。懈怠之人。心與塵合。因與塵合則色。已受於心故受為第二蘊。受之不忘則想。想時已落第三蘊。想之不已則行。行則已落第四蘊。行則識其意味。識蘊第五。色已入心之深。識則難忘。觸境復起。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佛謂此五陰之身。以識為本。又謂識是生死種子者。此也。若能照破乎色。則識根始斷。而覺之源始清。
或疑五蘊皆空。將謂身心事物。竟歸幻化。到底總是一箇空。將心著在空境上。牢牢搦住。必使心如死灰。全無知見。自謂已有所得。佛斥此輩。悉無醫之病。不思離了五蘊。又著此空。即此空亦是一蘊。永嘉云。棄有著無。病亦然。猶如避溺而投火。六祖曰。第一莫著空。又曰。有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等迷人。為邪見故。不可與語。此五蘊皆空之空。陷了許多人。悟不真者。執心癡住。而不若中鴆者鮮矣。大都後學。多墮此穽。佛甞斥之。為二乘者是。然此空甚難形容。儂謂譬諸瓶中。注水則曰水瓶。注茶則曰茶瓶。若無茶水。則曰空瓶。雖曰瓶空。但謂其瓶中無物。非并其瓶而無之也。夫人真心之中有五蘊。則曰妄心。無曰空心。雖曰心空。但謂其心中無五蘊。非并其心而無之也。佛家所謂無心者。無一切妄想之心。妄想無了。真心見前。但入門淺者。不能驟見。須陶冶日深。方能豁悟。
有等師家。離了五蘊。又不著空。却懸虗在。那空有之。間自謂外不著有。內不著空。已證中道。可憐此輩已悉子。莫執中之病。夫五蘊空了。必要有箇實際方可。不然則無立命之所以。為退藏之密。此流雖有登雲步月之才。終難迯此蘊。迷之生死矣。
佛與眾生。身心相類。知見無殊。五蘊皆同。飲啄不異。但眾生於五蘊中。逐境遷流。每被見思所惑。搆地獄之因。非不厭離。因其不知為己之蘊。從嬰至老。認蘊為真。蓋相緣相習。與之俱化。佛與菩薩。於此五蘊。隨流不染。即於蘊中。行戒定慧之佛事。故不厭離。亦不能離也。既有此心。必有五蘊。喻乎魚不能離水。離水即死。虎不可捨山。捨山即擒。吾心之依五蘊。亦猶是也。五蘊固是不好之物事。佛亦不能無。但諸佛菩薩。知見正大。皆變為美德懿行。亦與之俱化也。六祖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覔菩提。恰如求兔角。要學佛者。須將從前一切所愛之事物。自今漸漸疎淡。得下則生死惡業。亦漸漸解矣。即是在家出家之佛子也。
度一切苦厄。
苦厄即是世間功名勢利。男女飲食一切嗜慾之境。人皆貪求無厭。遂有求不得苦。既得又有悉失苦。愛別離苦。冤憎會苦。生老病死。無非是苦。凡有身者。皆有此苦。惟具實相者。即不為其所苦。何也。蓋預知其為幻化。得固不喜。失亦不憂。與物同求。而不同貪。與物同得。而不同失。處世如斯。何苦之有。故曰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佛之弟子千二百五十人。內有十箇大弟子。各具一才之長。如須菩提則解空第一。阿難尊者聲聞第一。目犍連孝行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此舍利子則智慧第一。佛凡說深奧之經。及難信之法。即召舍利子為問答也。舍利乃西天鳥名。其鳥眼見疾捷。尊者在母胎時。其母慧辯異常。眾即知其所胎者乃聖人也。故名其母曰舍利。尊者出世。辯才無侶。因其母名舍利。故曰舍利子。即舍利弗也。佛說彌陀經。乃是難信之法。亦召之而為問答。或以身心喻者。皆非也。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小乘之人。疑此五蘊是實有之物事。因被他擾此心。不得自在。直須忘了他。心始輕快。此皆眾生之倒見。佛說此節以破其疑也。佛謂非但色蘊。就是真空之性。即受想行識之四蘊。亦與真空之性一體。謂即此五蘊。就是真性。不用揀擇去取。又莫糊塗。全無分別。賢首曰。真俗雙泯。二諦恒存。此節因上文說五蘊皆空。恐人認作實有。五蘊可空。夫蘊之為眚。有名無實。變易無常。隨生隨滅。晝夜何可數計。但聲聞等人。為其所苦。不能控制。故以其為有也。豈知迷為境。轉即是五蘊。悟則轉境。即是真空。因能轉境。則心不留一物。雖酧酢萬變。不為累贅。故曰真空。真空却能空五蘊。五蘊不能壞真空。真空是實。蘊識是幻。幻依真有。真不幻無。幻中有真。真中無幻。後之學者。欲證真空之性。切勿憎嫌五蘊。要在二六時中。念念精詳。參究嚴查。即今一念看在那一蘊上著脚。即如捉賊。定要獲賍纔罷。如此操持。始能超脫生死關。身心不為五蘊所礙。始謂之真空。又謂之實相。法華云。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未悟實相。未可便以蘊識為性。古人謂之認賊為子者。是也。切勿驅遣蘊識。以求真性。古人謂之捏怪者。是也。老宿嘲認識神者曰。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真。儂續其末云。若離此識覓菩提。畢竟無由出六塵。六祖曰。煩惱即菩提。賢首序云。良以真空未嘗不有。即(幻身之)有以辨於(實相之)空。(一切事物之)幻有(到底)未始不空。即(此事物之)幻空以明其(實相之真)有。(幻有之有有形名為常有實相之)有(無質乃是)空有。故(曰)不有。(虗空之空無質名為斷空真空之)空(有象乃是)有空。故(曰)不空。不空之空。空而非斷。不有之有。有而非常。四執既亡。百非俱遣。般若玄旨。斯之謂歟。
是諸法空相。
諸者眾也。法者即事物之總名。此節因上文色不異空而言。恐人執著斷空。故曰諸法。若是空了定要顯出一箇實相纔好。若不見實相。即是斷空。又名無記空。世間有等利根外道。掃去一切塵緣現前。知見不過只是空境。遂執此境。而為真空。噫認境為真。非棄有著無而何。
又有等師家。外不著有相。內不著空相。將心擴大。以含沙界。自謂佛性本來如此。大每舉古公案云。佛性多少。大量周沙界。(云云)噫。此師雖知大。而不知小。又患曠蕩之病。豈不聞佛曰。大周沙界。小入毫芒。真性原無定量。圓即圓。而方即方。六祖曰。體同虗空。亦無虗空之量。大槩墮著有著無。曠大等之知見者。多是隨人脚跟轉。佛甞訶之。為逐磈韓獹。若是獅子則逐人矣。
學者若能空了塵勞諸法。工夫已到百尺竿頭。危峻極地。若更進一步。不墮塵勞苦海。必墮茫蕩空坑。古人謂生死岸頭者。此也。忻然撒手。孰敢承當。更進一步。要有一個快活安穩之道場。始有立命之處所。方能穿透一切之宗教。始知學者根器之大小。方可絕學罷參。接引未悟之人。倘或未然。安得不鑽故紙。而求出世之方乎。得此更進一步之階者。動靜寂寂。性相如如。去住自由。色空無礙抱子弄孫。無非佛事。山林朝市。總是道場。華嚴云。上覺無來處。去亦無所從。清淨玅色身。神力故顯現。六祖曰。即此相離此相。儂曰不即不離。即是真空實相。佛謂之空如來藏者。此也。寶性論曰。有四種人。不識空如來藏。如生盲人。一凡夫。二聲聞。三緣覺。四初心菩薩。皆不識實相之空如來藏。昔黃梅會上。五祖要無相偈秀師謂。身似菩提樹。身既為樹了。却將何者為菩提。心如明鏡臺。心既為臺了。又將何者為鏡。詳其似如二字。已是不知本來面目。非但身心兩無下落。頭上安頭。且又露出身心兩字。非抱賍叫屈而何。予見秀師搭臺。待六祖來搬戲。倘非秀師。先作一箇頑木。吾知六祖亦無施斧鑿處。撞著那個舂米漢。一生極會討便宜的。看他說得。何等自在。菩提本無樹。渾身俱是菩提。又分何者為樹。明鏡亦非臺。心為明鏡了。更有什麼臺。本來面目。即是實相。實相之中。原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偈解者。多作空猜。儂見句句切實。舉此二師故事。特證法空之相。此相人人本具。個個圓成。不勞訂議鋪排。在人善用不善用耳。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思慮不滅。謂之生。生即不滅之異名。雜念不生。謂之滅。滅乃不生之假號。此不生不滅。因遣上文之疑而發也。謂五蘊皆空。則念慮已滅。慮滅則空相已頓現了。惟初機莫能見。恐其偏執於滅。疑此念滅。即是空相隨。次即呼舍利子而說。色不異空。謂色等諸蘊。與空相不異。以遣其執滅之疑。不但色空不異。又曰。色即是空。謂五蘊就是真空。不要分別彼此蘊。乃生生之念。又恐學者偏執生生之念。即是空相。復於此節總遣二疑。故曰。是諸法空。了之空相。雖不是生。亦不是滅。此乃世尊以不生不滅等直指實相。此法惟佛能知。惟佛能說。凡諸經中文字。譬如佛之手指。人之真性。譬如空中之明月。喻佛以指指月示人。人能離指觀月。則月在空。而不在指。雖不在指。所見月者。賴指之指也。倘若不知離指以觀空中之月。即執佛之手指。以為月者。斯人非但不識月。亦不識指耳。此生滅垢淨增減三段法端。若佛之手指也。以指人人身中空相之性。此真空實相。宗門言語道斷。一字不立。縱善言者。亦直下無開口處。此相又非窈冥深奧難知難見者。却是個至簡至易。平平直直之物事。只要人自會自悟。不由師授。不因法得而得者。名衣中珠。若從師授法得者。由聲聞而得。古人謂之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以其取之有盡。用之即窮故。佛於金剛經屢云。我於燃燈佛所。若有法得阿耨菩提。燃燈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古人謂。說一禪字。拖泥帶水。說一佛字。滿面慚惶。有等鈍根懶學之人。一聞宗門不用文字。即掃除一切佛法。噫譬未識月之人。即棄指月之指。斯人雖歷沙劫。終無識月之期。悲哉。豈不聞總持。雖無文字。文字能顯總持。外道每每以宗教分為兩段。豈知教為宗。設宗因教。明滯宗焉。能達教絕教。無以明宗。宗教相須勿執為上。孰云教內無宗。此中空相名為何物。非特此也。凡有言說。皆說宗也。佛說不生不滅。以指空相。學者若悟空相之宗者。始知不生不滅。即空相之範圍也。若明不生不滅一隅之義者。則垢淨增減二隅之理。觸類可知矣。
無眼耳鼻舌身意。
此節乃形已下之法也。六根所謂無者。不是沒有了見。今能食能言。六根如何無得。蓋百姓不知身中自有真心。只見有世上聲色臭味故。其心或隨目走。或逐耳去。終日只在門外奔忙。故有六根。道人既悟其空。則六根併作一根。不為聲色所誘流轉。故曰。是故空相之中。無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累也。
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知味。身能觸。身之為根。乃形骸手足。玉莖之總名。觸即蹴打衝撞也。意之根主思。思即法也。內而妄想。外而事物。及諸經文皆法也。法乃意根之塵。在他處。為方法之法也。有身心。而不自知者。即名眾生。眾生性迷。惟知身外之六塵。悟性之人。念念不離身心。雖不灑掃。六根清淨。則塵自塵。與我六根。全無干涉。故曰。是故空相之中。無此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擾也。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此節乃十八界之法。佛總略而言。若欲詳言該說。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無意界。此六根之界。又無色界無聲界。無香味觸法六塵之界。又無六識之界。眼識色是一界。耳識聲。鼻識臭。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思想之法。此根塵識。總為十八界。界者乃界限之界。如區也。即十八處也。一區各具一種才能。以其伎倆。不相兼混。譬眼之根。惟能與色對。與聲却無。千色之塵。惟與眼相知。不能令鼻見。耳之識。惟能識聲。不能識味。舉此數界。餘可例知。十八界中。皆是眾生作業之所。喻十八重地獄也。悟性之人。變地獄作天堂。改貪嗔痴。作戒定慧。界界皆化。為光明淨土。夫六塵六根喻水飰。六識喻麯藥。水飯無麯。決不成酒。根塵無識。決不成業。世尊教人。變識為智。智即真空。識既轉為真空。則識已無矣。根塵若無情識。以媒合之。則根自根。塵自塵。安能顛倒真空乎。故曰。是故此空相之中。無十八界之法也。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十二因緣之法。與五蘊之法一般。但五蘊只有五重。此十二因緣。從淺入深。有十二重。以無明為始。無明者乃是牽眾生入地獄。第一個迷魂鬼。出世之士。若得此無明破時。則僊佛可期矣。人心纔有些些喜怒之情生。即是無明。心不着物。則喜怒由何而生。夫眾生之心。個個都是光明的。只為着了聲色。就遮却那些光明。人若失了這般光明。眼睛雖是張開營營者。全是做夢。一切煩惱魚貫而來。繼使知得是夢。抖擻踊躍。亦不能醒。隨即睡去。此乃眾生入地獄之因也。無明可不破乎。欲破之者須伏。般若之慧劒在手。撞着來的聲色。無分好惡。一個一劍。揮為兩段。直欲到無下手處。無明之網始碎矣。無明與智慧。一勝則一負。不相兩立。智慧略放從容。無明繼踵即至。故不可說無明無矣。無明既不可說無。則無明盡。盡之一字。更不可說也。無明既不可說盡。而老死可說其盡乎。故曰。空相之中。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此四諦之法。乃形而上之法。為大乘人之法器也。苦集乃處世間之惡因果。苦為報受之果。集為造苦之因。先示苦果。令人知而可懼。次示集因。令人斷而勿為。譬諸積不善之家。是集因也。必有餘殃。是苦果也。因集聚不善。所以招餘殃之苦。此滅道二諦。乃出世間之善因果。滅是出世之果。謂得滅果者。一切妄想雜念。蕩然不生。謂之滅。先示滅果。令人慕此安淨。次示八正道。令人進修。八正道者。正語。心口相應。正業。無非佛事。正命。俗習已除。正思惟。無諸妄想。正方便。不逆人意。正念。心無異緣。正定。身心不亂。能修此八正道之因。則滅果不求而自得。此四諦之法。固為輕便。優於諸法。佛謂若悟真空之人。集因不斷而自斷。苦果不懼而自無。自有菩提之智果。則滅果不足慕也。世間八萬四千塵勞。悉歸真空之正覺。何八正道之足言。故曰。空相之中。無四諦之法也。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云云)至三藐三菩提。
智即般若之慧。眾生內之妄想。外之塵勞。皆賴般若之智。以照破。其為虗幻。始得證空相之理。塵妄既空。空相錐現。尚有般若之智。及所得之理。以混之。似未怜悧。亦當漸次而去。則實相昭然。而無淆絆。故曰。無智亦無得。學者到此。則涅槃菩提之果已得。佛又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作什麼。蓋恐其疑成佛成菩薩。乃大聖賢之果位。豈止只此無智亦無得。一言以蔽之耶。孰不知無諸妄想塵勞。已得人空之智慧了。今造至無智亦無得之地位。已得法空之智慧矣。到此不證貫相之果位。更待何時而證也。此無所得之地位。亦非尋常可到者。所以佛引菩薩。及三世諸佛。原無所得果之因。皆以無所得之故。而得涅槃菩提之果也。以釋學者之疑。此乃世尊叮寧引證付囑之意。沾佛慈雨。以萌宿世善根者。可忘所自乎。此無所得之妙旨。學者宜潛神。熟玩久之。始得其受用矣。夫佛說顯般若。前言已盡。而下文又說密般若。何哉。蓋世尊憫念行人。理造法明。而貪嗔殺盜淫業惡緣。厄難不消。屢屢明知。故作障亂。心由遷延歲月。直至皓首無成者。皆由宿生冤業。蔕固根深。芟而復萌。壞人善行。以妨進道。故又說此呪。令人持誦。即能暗遣前愆。直登覺岸爾。此猶世尊愛人無已之心。故稱為三界之慈父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虗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即說呪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凡謂之呪者。皆是諸天鬼王魔王。降其部屬之祕語。今焉護佛法。會無可以献世尊。各將統馭部下之密呪。供奉我佛。倘其部屬鬼神。惱亂眾生。但誦其呪。則諸冤魔自退。其義如此。學者何疑此無解說。雜藏中有譬云。昔有長者。一奴迯於異國。國王以公主妻之。奴常作驕態。鄉人從其國歸。報長者知。因往視奴。迎入內庭。謂公主曰。此乃吾父也。自此奴態不作。一日長者欲歸。公主竊告之曰。爾兒出身富貴。甚難奉侍。乞示一法。長者云。我有一呪。去後復你態時。汝但以一手指前。一手向後。作個勢子。對他念呪二句。你無親往他國。誑惑一切人。態若不止。再念後二句。你侖合吃粗食。如何頻作嗔念。此態即止矣。公主求解說。長者云。祕語不可解。但念則有力。長者歸。奴復作態。公主如法念呪。奴態即止。奴意自謂。區之脚色出處。長者必告公主知。自此不復作態。凡呪之義。大槩如此。夫呪之音。不可曉。皆諸天龍神之梵音。當時譯經之師。但譯字而不譯音者何。蓋為要此梵音諷動。始有神力。學者信而持之。必獲捍厄之効。梵音尚不敢譯。豈可更為之解說乎。每見解者。悉以己意。妄註無稽。後之同志者。但當信受行持。以為出世之怙恃。始不負世尊之慈旨云。
問涅槃。又曰無餘涅槃。是死非死歟。
涅槃不是臨死時。謂之入涅槃。學者要除妄想。眾生之念。必須先立涅槃。然後始能度諸妄想。若死了是涅槃。則妄想又何用度。金剛經云。三界九地。四生六道。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若涅槃是死。則佛死一切眾生。豈其心哉。又曰。涅槃心易了。差別智難明。詳此涅槃心。差別智。其不是死。可知此涅槃者。即是真空實相之體。乃法中之王。學者有此涅槃之法。則六度萬行。四諦止觀諸法。一總都在其中矣。但恐緣輕孽重根鈍。及從事未久者。莫能驟然即證。亦有言下即證者。在人疑信如何爾。
夫涅槃有二種。若辟支獨覺羅漢二乘之人。了生死。亦有涅槃。謂之有餘涅槃。又曰小涅槃。彼之工夫。遠避喧嘩。斷棄人事。深居獨處。志在淡去。一切妄想雜念。久久亦成個寂然不動。就謂之涅槃。雖曰涅槃。因其尚埋下有前件塵勞未服。甞防聲色名利為歒。故謂之有餘涅槃。亦猶永之詐死。終不能度鉛關。這樣工夫。斷然不敢應酬人事。恐搖其寂寂之心。故防聲色如冦讐。畏人事如桎梏。一切事物塵勞之境。雖暫時不動。被其以寂定之氣。制住在那裡。如大石壓草苗。雖不茁生。意猶存這樣。涅槃只可迯。生死不能了。生死又不可全。然說他不是。視凡夫闡提輩。浮沉生死者。何啻霄壤之殊乎。
夫十一地諸菩薩所建大涅槃。謂之無餘涅槃。彼之事業。住寂而非趨寂。了喧而不避喧。處寂寂之涅槃。遊喧喧之世界。則世界亦寂寂。以其無有一切聲色塵勞可避可畏。如是則眾生之心。已度盡矣。始謂之究竟涅槃。或遺一事一物。微有留戀。即此一個眾生不度。亦是有餘。直到無一毫妄想眾生之念可度了。始謂之無餘。佛云若有一眾生不得度者。亦不成佛。正此義也。經云。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既斷生死。豈更有死乎。學者宜自研參。證諸佛典。慎勿隨人脚跟轉世間。菩薩間世而生。無處借問。各自打點津梁。不可因循度日。百年身世。有限光陰。噫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珍重珍重。
問何為真空。又曰實相。又云空相又曰真性。一與二與。
答詳言謂之真空實相。略言謂之空相。總是本來真性之異名也。身之形相。乃載道之器。無身則心無依。無心則身無主。心為身主。故名曰性。身有心主則實故。謂之實相。佛經性字。以心主為性。乃譯師特存大義耳。身若無心以主之則虗。虗則謂之幻相。又謂之妄身。心依乎身。自然離却一切聲色名利之妄。其心即空耳。心空即無幻偽以雜之。故曰真空。心空非但心真。心空則身無為而安逸。渾無覊累。如是則身亦空矣。身心俱空。又有身心可以指實。非真空實相之性而何。二乘擯亡身心。而著空見之境。豈可與真空同日語矣。
夫四大色身。見在生成。不用打點。惟心難見難悟。因心不悟。則妄想蝟集。所以佛說一切法門。只是教人明其本心。則習氣妄業自消。而如來之藏。即現不行一切苦行。亦可脫生死之苦厄。佛恩高大。昊天豈足喻哉。然佛恩何以見其大。佛得實相之法。非是今生而得也。皆由前劫千萬世中。不論大小法門。逐件逐件。行過試過。始知此實相之法。為法中之王。後學得此法者。則一切苦行。俱不用行。靜而思之。佛為我等後世佛子。省了許多力氣。兌了許多生死苦。得之者知其勞苦。始為報佛之恩。譬如投身餒虎。割肉喂鷹。捐軀節節支解。捨身以換半偈之類。皆其苦行也。佛脩種種苦行。為求出世之法。我等今得實相法王。固當思其源也。古德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不思佛恩者。即非佛子也。後學得遇此實相法門者。猶隻眼龜值浮木孔。何也。却有三難。人身難得。中土難生。佛法難遇。凡有血氣者。皆有身也。何獨以人身為難得。蓋人身與佛同類。佛法有在人間。須得人身。然後得聞其出世之法耳。每見與佛無緣者。萬劫不聞佛名字。何由預聞其法乎。既得人身。又要生在中國。若生偏方下賤之地。則無佛法可聞。故曰中土難生。假饒得生。多為世境牽纏。忙忙過了一世。無暇去聞佛法。亦無心去聞佛法。故曰佛法難遇。既聞佛法。法海無涯。略說其門。亦有八萬四千。惟此實相法門。又難遇中之難遇也。金剛經云。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天地之間。惟人為貴。人之有生。身心為重。休戚痛癢。內外相關。所謂切親莫過於此。世人不知可貴。悉以功名利欲之假。反累其身。營營汲汲。終日馳求。無時休息。所以世尊為此一大事因緣。出見於世。憫諸眾生。說種種妙法。令其反邪歸正。背假從真。誠使知身是載心之寶。心是潤身之珍。一失人身。萬劫難得。日月云邁。雖悔可追。今之釋流。視此身如贅疣者。何哉。彼以皮囊。歌曰。這皮囊多滯礙。與我靈臺為悉害。隨行隨步作機謀。左右教吾不自在。要飯吃。要衣蓋。又要榮華貪世態。使我心驚不得間。為你結下冤家債。豈知六祖此歌。乃解眾生執身怕死之疑。說此破相之法。警人捨無常之身世。務存常住之真心。頋不悟祖意之由。以此皮囊真可厭惡。遂有投崖赴焰。蹈水就兵。輕生如敝屣者。意謂無此幻軀。便無衣食寒暑之累。殊不知心地未明而死。心上還有許多妄想情識未了。又要出殻入殻。復來人世四生之中。以了妄念。試將慧眼觀之。此等惟圖貴高之名。不師知識善友。流弊至此。又不念歌末有曰。尿屎渠。膿血聚。算來有甚風流處。九竅都為不淨坑。六門盡是狼藉戶。?彿中間解悟時。皮囊變作明珠舖。斷慾心。須堅固。料我身從愛慾生。慾心斷絕無來去。內藏一顆大明珠。晝夜光明自認路。此六祖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為酥酪。假四大作化城。在行人迷悟如何耳。佛家所謂出世之法者。無他。蓋言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不成者。皆因身口意三根。常染貪嗔癡之三業。三業分之。則為十惡。夫身根有三業。殺盜淫。是也。意有三業。貪嗔癡。是也。口有四業。綺言誑語。兩口惡舌。是也。縱此十惡者。即是自種地獄之因。若能轉十惡。為十善者。報盡決生天堂。可不慎哉。有等僧家。通宗達教。知因識果。怜悧多能。外習僧儀。內心如俗。此等十惡。隨懺隨作。無有了期。自謂仗佛之力。必能為其消滅。及至禍報臨身。惟恨佛無靈驗。噫豈不聞佛手難遮業報乎。要在當人懺露其前愆。悔其將來不可復作。如是則佛果可覬耳。
有等師家。學得一部等韻者。搬得一場焰口者。記得幾則公案者。曉得幾卷經鈔者。搦住念頭不動者。各自謂。已得宗門法要。得達磨不立文字之的旨。掃去一切佛法瞽惑無知。增其上慢。亦學老宿。拈搥竪拂。粧模作樣。賣弄伽陀。成群結黨。自立門墻。眼底無人。自若釋迦再生。方十之中。名利人我。俗業猶故。行狀如斯。教門不幸。因此被檀那覿破。致賤之如禽獸。斷他善根。損人信念。壞佛清規。良可歎恨。佛今示寂四千餘年。象教彫零已極。釋種固多。波旬不少。求其不貪不妬者。誠若沙裏覔金。十方善信。慎勿見他過咎。阻自己前程。此輩戒行雖虧。亦名佛子。既敬泥塑木雕之佛。紙印筆寫之經。此特二寶。更有僧寶。必要人作。以配佛經。方成住世三寶。此三寶者。乃眾信之福田。種慧之腴地。非修橋補路之福可比。恭敬三寶。福報無窮。今人但知敬佛與經。而槩以俗僧慢之。豈不是自家福田之缺典歟。即如俗僧。亦不可擯斥。亦不可盡謂無人也。六祖曰。他非我不非。又曰。若見他人非。自非却在左。諺云。僧來看佛面。彼雖不潔。亦是我之福田。安可自棄乎。古云。敬幻僧。致真僧說法。拜泥龍。感真龍行雨。經云。欲報白鵶恩。須施烏鵶食。寄語吾家法眷。降伏見在貢高。身既出家。心當離欲。精嚴戒行。誰不欽尊。一念不紛。五香自噴。退後一著。地步自寬。佛子家風。惟宜朴淡。飢寒之外。勿可有思。誠能安分如斯。庶幾自他兼利。
問佛家亦續人倫否。
答佛教謂之出世法。違離世俗。務在存心。所以不能兼續綱常。甘受異端之貶。彼非不欲全其勢。不可兼得也。近有外道。妄議釋迦亦續人倫。妻曰耶輸。子羅睺羅。後世釋流斷倫續者。皆失其傳也。予試舉一二大端為辯。則其詭詐觸類可知。佛既重倫。必當為子婚娶何使羅睺披緇斷髮。棄國嗣而為首僧。此一不足信也。佛為教主。衣鉢親傳迦葉。授受為萬世之模。須置室家。以攻四業。何使圓頂方袍。孑侍佛座終身。此二不足信也。佛會天人雖多。不出四眾。落髮出家無妻之男子。謂之比丘。無夫落髮之女人。名比丘尼。在家有妻有髮之弟子。曰優婆塞。有夫有髮之女弟子。曰優婆夷。明有出家在家僧俗之分。盲師何可妄議。此不足信者三也。又見其掠取道家。以神馭氣之權術。指作太極河圖鼓人。想圓腔於中脊。謂之艮背。運呼吸於臍輪。名曰行庭。以佛家萬法歸一。歸此一氣。種種宗教。揑入運氣。旁門妄大自尊師稱三教。非惟援儒入佛。分明左道。惑人野狐。固自知其難媚叢林之獅象。孤螢不自揣。始衒耀欲齊於兔烏。後學毋穽其愚。各自猛加警醒。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疑(終)
No. 541-B 般若心經釋疑後序
唐貞觀間。釋玄奘。使西域取經。至罽賓國。道險虎豹邪魅。無可誰何。忽見一僧瘡痍形穢。口授心經一卷。令奘誦之。遂得山川夷曠。道路自通。虎豹藏形。魔魅潛跡。此心經之所從來。而般若呪力。神通廣大。能度一切苦者。居然足證云。予雅愛是經。其詞簡。其義精。口念心惟。茫無畔岸。罔知津涯。盡取諸家註解讀之。愈晦而愈疑。自愧性根鈍暗。皇皇如也。歲乙酉。幸遇延平謝默壺先生。悃幅無華。了無人我。蓋深於禪者。傾蓋語相視。莫遂叩之。儒已入愿中心學之室。予乃長跪。質疑曰。學人每誦心經。未了經義。但依文誦念而已。願先生發菩提心。為鈍根者說。先生曰。君說依文誦念。恐文亦未明。依何誦讀。且世尊說經。皆以如是我聞為首。此經云何。予曰。觀自在菩薩。先生囅然笑曰。君開口便錯。一得之愚。請以就正。夫此經二百六十個字。括盡藏中妙義。詠大小乘法。學者須字字句句。悉心體認世尊的傳心印之要訣。超脫生死之徑門。單闡般若為宗。故以觀自在三字為句。冠於經首。彼之般若。即此之智慧。慧即觀也。能觀之者。則真空實相之道。不在經文。在方寸中矣。何自在之不可得。何苦厄之不可度哉。古謂金剛經。為大藏經之骨髓。愚謂心經。尤金剛經之血脉也。吾為君敷衍經義。捃摭前聞。間亦竊附己意。名曰釋義。又撮可疑者。次第陳之。名曰釋疑。君能隨文理會。口誦心行。則胸中宿結。自爾豁然。始悟蘊識即是真如。真如不外識性。噫能仁祖曰。此五陰身。以識為本。識為萬妄之根源。非十二因緣十八界四諦諸法所能轉。惟具般若深慧者。覺體圓明。自能了了故曰千日學法。不如一日學般若。般若一門。能攝一切諸法。經中故指一切諸法。皆謂之無。惟此般若。為法中之王。十一地菩薩。依之而證涅槃。三世諸佛。依之而得正覺。後世欲濟菩提之彼岸者。可捨般若之舟楫耶。是以經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予領先生玅旨。跪而誦之。朝夕不輟。乃因先生自敘巔末。以弁諸首。遂梓而傳之。願與善知識。同登彼岸。
萬曆丁亥歲浴佛日
賜進士出身中順大夫直隸徽州府知府前禮部主客清吏司郎中仁和順所胡孝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