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大小乘釋經部二十四 般若部疏(0513-0576)
第0544部卍續藏第26册P0831 般若心經釋略(一卷), 〖明.林兆恩撰〗.txt
卍續藏第 26 冊 No. 0544 般若心經釋略
No. 544-A 林子心經釋略槩論總序
或問釋氏之教。都無有法。若未離法。便不是佛。是耶。非耶。林子喟然嘆曰。此余心經釋略槩論之所由作也。而子曾見余之釋略槩論乎未也。然佛之地步甚高。而必至於虗空本體。本體虗空。無有一法。乃可名佛。而曰若未離法。便不是佛。豈不然哉。然必由積久而後能致。如釋迦所謂吾一劫至於千萬劫。而吾精進之心未甞少退。子豈不聞之乎。而曰釋氏之教。都無有法者。余亦未敢以為然。故始於有法者。筏喻以渡河也。終於無法者。舍筏而登岸也。他如金剛經所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夫曰住。曰降伏。謂非有法而何。縱是聖賢。亦且有無為法矣。況其下乎。至於楞嚴經所載二十五聖圓通。圓覺經之二十一漸教。三頓教。一圓教。天台止觀之十八觀。是皆釋氏之法。萬古不易之常經也。然則心經亦有法歟。林子曰。然。若首下一觀字。豈非十八觀之義乎。其曰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是乃聖賢之無為法也。然呪亦法也。揭之揭之。又復揭之。不謂之漸教而何。豈曰二十五聖。即三世諸佛。抑亦不能外法以成佛矣。
龍江兆恩
No. 544-B 附心經釋論就正小柬
兆恩拜告
諸善知識者。兆恩甞以六祖而上。佛法明。六祖而下。佛法不明。法既不明。而其譚佛之最以為得者。相傳密訣。只有空之一字。當下即能成佛。何其易也。似賢於釋迦遠矣。甚而儒門之士。亦有陰襲其言。互相告語。以為孔子之道亦是如此。始之以亂釋迦之教。終之以壞孔子之學。此道之所以不明於天下萬世也。噫。兆恩不自揣分。漫著心經釋略槩論二帙。每竊以為。釋迦復起。必從吾言。幸今佛法再興。而十室之邑。必有善知識者。若能不以兆恩為愚。惠然遠臨。盡言相正。自當有以教我也。
No. 544
心經釋略
門人 王 興 重閱
表希朱 挍正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林子曰。梵語摩訶。華言大。梵語般若。華言智慧。其曰智慧者。乃余之所謂實地之真心也。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其曰彼岸者。乃余之所謂真心之實地。而為色空之所不到處也。多與少對。多多之也。行深而至於大智慧到彼岸。此其最上一乘之可多也。然彼岸實地中。本無一法可得。而萬法皆從此出者。多之也。心經者。吾心之真經也。一切現成。故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乃所以持吾心之真經也。惟此真經也。以離一切色相。以離一切空相。而安此色空二字俱不可得也。若非親到彼岸者。其孰能知之。
金剛經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昔有釋之者曰。皆從此經出者。非以指此一經文句語言。又曰。且道此經從甚處出。須彌頂上。大海波心。又曰。此經者。人人俱有。箇箇周圓。上及諸佛。下及螻蟻。亦具此經。即妙圓覺心是也。無物堪比。又曰。茲經喻如大地。何物不從地之所生。諸佛惟指一心。何法不從心之所立。
國初僧宗泐曰。此經即世尊所說大部般若之精要。故知菩薩之說。即是佛說。傳至中華。凡五譯。今從玄奘所譯者。以中國盛行故也。
國初宋潛溪曰。心者。世間及出世間萬法總相。其別有五。一肉團心。狀如蕉蕾。生色身中。係無情攝。二緣慮心。狀如野燒。忽生忽滅。係妄想攝。三集起心。狀如草子。埋伏識田。係習氣攝。四賴耶心。狀如良田。細種無厭。係無明攝。五真如心。狀同虗空。廓彼法界。係寂照攝。
余所言者。皆最上一乘之第一義也。而於字訓姑且略之。故曰釋略。今依諸生之請。而以昔人所訓字義。附於各章之後。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林子曰。觀與照別。未到彼岸。則不得不觀。既到彼岸。則亦照見之而已矣。故照見也者。猶俗所云看見者是也。盖既到彼岸之時。而看見此彼岸中。一無所有。故曰時照見五蘊皆空。一切之現成也。菩薩而曰自在者。以其深處於彼岸實地之中。而為色空之所不到處者。奚有於塵生之色。亦奚有於塵滅之空。無色無空。夫誰得而罣礙之。故曰自在菩薩。自在菩薩者。自性菩薩也。而真如之性。則徧於一切處。釋氏謂之無形無相。無背無面。六根四大俱無。只有一相。亦是無相。十方國土。無不現身。若非親到彼岸者。其孰能知之。行深有二義。皆不可不知也。若以行作去聲。而曰行深者。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而功行則極其大矣。若以行作平聲。而曰行深者。應如是住。如是降伏。而修為則極其至矣。摩訶般若者。大智慧而見性也。波羅蜜者。到彼岸而入頓也。故見性也者。以了知此無上正等正覺之佛性。悉備於彼岸實地中。五陰本空。一切之現成也。多。古語所謂有足多之多。時。到彼岸之時。度。度之也。度苦海以登彼岸也。而眾生則從生至死。從劫至劫。皆受此一切苦厄。不能出離。而彼岸實地。元無苦海。而又奚待於度耶。故照也者。照而無所於照也。空也者。空而無所於空也。度也者。度而無所於度也。若曰照而有所於照。空而有所於空。度而有所於度。即是未到彼岸。有假人為。而謂之一切現成不可也。
林子曰。彼岸實地。而為色空之所不到處者。乃自在菩薩之所住處也。然處猶家也。自在菩薩所住之處。即自在菩薩所住之家。曰處曰家。壇經所謂門內。甚深法界者是也。若能知此甚深法界。而為自在菩薩之所住處。一超而入。便是到家之人。然而甚深法界。得而入之乎。自在菩薩。得而觀之乎。
林子曰。即心即佛。而真心元在於實地之中者。是真佛深處於彼岸之際也。故不詣實地。而談真心。不到彼岸。而談真佛者。豈非所謂門外漢耶。
林子曰。不登佛位。安能識佛。不知本來。安識無物。
林子曰。若離實地。便是離心。若離彼岸。便是離佛。
元古雲曰。五蘊。即五陰。其曰蘊者。積聚義也。其曰陰者。盖覆義也。
潛溪曰。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色蘊。四大所成。受蘊。領納苦樂。又不苦不樂。想蘊。即種種境。奔馳不息。行蘊。諸所心法。多貪境弗止。識蘊。於所緣境。熾然了別。五蘊之中。識以分別居先。因其分別。而領納在心。謂之受。心既領納。相續尋思。謂之想。想之不已。遂成造作。謂之行。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林子曰。此呼舍利子而警之。而以色空二字對待言之。盖恐其有著於有無二見也。若所云五蘊皆空者。乃色空之所不到處本無空也。奚有於色。色空俱泯。心經之本旨。一切現成也。而歷代註解。皆曰色因空顯。空為色亡。又曰。無空不顯色。無色不明空等語。如此見解。不謂之對待之義耶。故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豈曰不異。而又曰即是者。何也。以其不能見性。二者病在一般也。
三祖僧璨曰。圓同太虗。無欠無餘。此乃本體自然。一切之現成也。若非親到彼岸者。其孰能知之。又曰。莫逐有緣。勿住空忍。若逐有緣。即是迷空以為色。若住空忍。即是泯色以為空。二者盖胥失之。而非一切之現成矣。
林子曰。余嘗譬之石焉。火之性。蘊於石之中。而石之中。但惟有火之性已爾。本無火也。奚有於滅。既無火矣。而有色乎哉。既無滅矣。而有空乎哉。而人之性亦猶是也。然石擊之則火生。頃之而火滅。火生則有火之色。火滅則無火之色。而空矣。而生而色。而滅而空。都在石外。殊不知真性本不在外也。顧乃於塵之色空上做工夫。則亦何異於火之生滅上討分曉。而謂之能見性而入頓也可乎哉。壇經曰。只在門外。未入門內。
林子曰。余嘗譬之鏡焉。塵來則色。塵去則空。是鏡之色空。皆由於外塵之去來如此。然而鏡之所以能照之本體者。抑亦其色空之所不到處者乎。
潛溪曰。凡有形者。皆謂之色。凡無形者。皆謂之空。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林子曰。此呼舍利子而重警之。而專以空之一字言之。盖惟恐其不知心經之本旨。而有著於法。而有著於相。有所然而空之也。然真性上不容一物。彼岸中一切現成。而無有法。而無有相。而曰法曰相。便是有物。而非彼岸實地中之現成矣。壇經曰。常離法相。自由自在。又曰。離諸法相一無所得。是字。指上文空不異色。空即是色句。
林生問曰。夫既空矣。安得有相。林子曰。豈曰色有色相。而空亦有空相矣。又問何謂空相。林子曰。余嘗指諸空器而問之人曰。器中何物也。答曰。吾但見器中之空爾。夫空可得而見之。不謂之空有空相耶。有相則有見。無相則無見。余於是而知空相之空。是亦色相之色也。着空着色。亦有何異。故曰其為失性均也。
林子曰。空之一字。最易惑人。然凡夫則易惑於色。而二乘則易惑於空。夫惑於色者。猶可得而言之。而惑於空者。則不可得而言之。而世之註解者。率皆不知佛無有法。空無有相。而執著於上文五蘊皆空句。而曰真空實相。謬之甚也。殊不知無空之空。是謂真空。無相之相。是謂實相。若曰空相。則是空也。亦可得而見之矣。而余之所謂色空不到處之真空。其有空乎。其有相乎。其可得而見乎。若非親到彼岸者。其孰能知之。大抵心經大旨。皆以彼岸實地中。本無五蘊可空也。而學佛之徒。乃不知彼岸實地之謂何。而謂有法可以空五蘊而空之。終不免入於想像。而謂虗空無有相貌以為空也。豈曰色空俱忘。亦是知見。故曰是諸法空相。以深警之也。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林子曰。若前所謂五蘊皆空者。盖彼岸實地中。而為色空之所不到處者。五蘊本空也。夫五蘊本空矣。則安有生。既不有生。則安有滅。垢淨增減。亦復如是。故曰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者。一切之現成也。若非親到彼岸者。其孰能知之。此章應上五蘊皆空句。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林子曰。此下詳言之。以彼岸實地中。一無所有。非特無色無受想行識焉已也。而彼岸實地。其有眼耳鼻舌身意乎。其有色聲香味觸法乎。其有無明乎。而無無明盡。其有老死乎。而無老死盡。其可以智而知。以苦以集以滅以道而得之乎。其有罣礙乎。其有恐怖乎。其有顛倒夢想乎。然此亦皆塵之生滅去來爾。而彼岸實地。乃其塵之所不到處。一切之現成。也若非親到彼岸者。其孰能知之。
林子曰。形骸中。有眼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而有六根矣。而彼岸實地。則超出於形骸之外。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而無六根也。夫既無六根矣。而必於屬眼之色。而空之以為空者。何歟。若余之所謂彼岸實地者。則自其真去處之無色無空者言之。而非謂外著於六根之眼。空其色而空之也。若外著於六根之眼空其色而空之。則亦不免入山圜坐。避塵以求靜也。殊不知彼岸實地。而為色空之所不到處者。而奚有於塵之可避。又奚有於靜之可求耶。若非親到彼岸者。其孰能知之。
經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而得之乎。得而無所於得。無所得而得也。故曰以無所得故。若存無所得心。而自以為得者。便是有修。有證。有所得。而不空矣。而色空之所不到處者。一切現成也。而奚有於脩。奚有於證。奚有於得耶。故故也者。故也。此無所得故。并下文二依般若波羅蜜多故。無罣礙故。是皆本體之自然。一切之現成也。故曰故。故故也者。謂我元所自有之故物木如是也。
潛溪曰。眼耳鼻舌身意。謂之六根。猶草木之有根也。亦謂之六入。根則主內而言。入則主外而言。眼見為色塵。耳聞為聲塵。鼻嗅為香塵。舌甞為味塵。身染為觸塵。意著為法塵。是謂之六塵。謂如沙塵之障蔽也。根塵二者和合為十二處。處。所也。言各有所在也。從見為眼識。從聞為耳識。從嗅為鼻識。從甞為舌識。從染為身識。從分別為意識。謂之六識。識。謂妄生辨析。昏翳真智也。三者和合為十八界。界者。限也。言各有限域也。乃至者。省文。上舉眼界。下舉無意識界。中間四識。可以例知也。
宗泐曰。此空十二因緣也。無明者。癡暗也。謂於本性無所明了。非懵然無知。乃違理強覺之謂也。無無明。無無明盡者。菩薩以般若智。觀此無明。其性本空。無生滅相。故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也。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義與前同。但舉其始末。而略其中也。十二因緣。亦曰十二支。一曰無明。亦名煩惱。二曰行。謂造作諸業。三曰識。謂起妄念。初托母胎也。四曰名色。從托胎後。生諸根形也。五曰六入。謂於胎中。而成六根也。六曰觸。成胎後。六根對六塵也。七曰受。謂領納世間好惡等事。八曰愛。謂貪染五欲等事也。九曰取。謂於諸境生取著心也。十曰有。謂作有漏之因。能招未來之果。十一曰生。謂受未來五蘊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謂未來身。既老而死。此十二因緣。該三世因果。展轉因依。如輪旋轉。無有休息。一切眾生。迷而不知。良可悲也。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林子曰。梵語菩提。華言覺。梵語薩埵。華言有情。盖謂覺而有情也。梵語涅槃。華言無為。依者。皈依。南無之義也。古所云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者是也。而涅槃無為。是乃現成之公案也。但皈依之而已矣。故究竟之亦可入於涅槃。
楞伽經曰。涅槃乃清淨不死不生之地。一切脩行者之所依皈。華嚴經曰。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六祖曰。涅槃者。圓滿清淨義。又曰。三界九地。各有涅槃妙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林子曰。此與上章而並言之。不曰菩提薩埵皈依般若波羅蜜多。而究竟之可入於涅槃。而三世諸佛。亦皆皈依般若波羅蜜多。而成無上正等正覺矣。而無上正等正覺。是亦現成之公案也。若非親到彼岸者。其孰能知之。然菩提薩埵而曰依者。有法而無為也。三世諸佛而曰依者。無法而無為也。至於究竟涅槃。其歸一也。
唐僧宗密曰。佛者。梵云婆伽婆。唐言佛。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圓滿故。一切有情。咸具此道。悟者即名佛。迷者曰眾生。
宋王日休曰。梵語阿。此云無。梵語耨多羅。此云上。梵語三。此云正。梵語藐。此云等。梵語菩提。此云覺。而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乃無上正等正覺。謂真性也。真性即佛。故略言之。則謂之覺。詳言之。則謂之無上正等正覺。以真性無得而上之。故云無上。上自諸佛。下至蠢動。性相平等。故云正等。其覺圓明普照。無偏無虧。故云正覺。
潛溪曰。三世。謂過去莊嚴劫。見在賢劫。未來星宿劫也。梵語佛。此云覺。覺者。迷之對。以佛之覺。見眾生之迷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虗。
林子曰。彼岸中一切現成。若未到彼岸。夫誰得而知之。既不得知。必生驚疑。既生驚疑。心不信受。既不信受。必不皈依。而曰真實不虗者。此乃老婆心切。盖欲以釋其驚疑之心。而信受之。而皈依之也。
潛溪曰。言故知者。結前起後也。呪者。佛說密語。即第一義也。神者。精妙不測之稱。明者。鑑照不昧之謂。無上。無可加過也。無等等。獨絕無倫也。既言大。則已極矣。又重言無上無等等者。所以深著般若溥博無際也。溥博無際。惟真空足以當之。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即說呪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林子曰。諦者。苦集滅道之四諦也。曰揭諦者。揭此四諦也。而又曰揭諦者。揭此四諦之揭而揭之。揭之而復揭之。故能到彼岸。而清淨。而涅槃。而無上正等正覺矣。
唐大顛云。菩提是初。薩婆訶是末。
宋何無垢曰。若是有志底人。一刀兩段。更無退轉。忽然悟道。達本性空。即得菩提。超出三界。了無所了。得無所得。蕩然清淨。則到極樂之所。受用無盡。故曰薩婆訶。
宋僧道川曰。山華笑。野鳥歌。此時如得意。隨處薩婆訶。又曰。算盡目前無一法。方能隨處薩婆訶。
心經釋略(終)
No. 544-C 自書心經釋略卷後
林子曰。釋氏極則之教。古今現成之一大公案也。無言無隱。故釋迦住世四十有九年矣。未嘗說一字。而最上一乘。豈其有關於言語文字哉。夫既不關於言語文字矣。則心經之作。已失之支。而又釋之者乎。概自六祖而下。佛教微矣。而世之學佛者。孰不曰我已得正受南能之宗也。自悟自解。自性自度。然究其歸。則與北秀之拂拭塵埃者等爾。而所謂本來無物。而為色空所不到處者。則鮮有聞之矣。故曰七祖如今未有人。然非惟六祖而下為然也。而靈山會上。五千且退席矣。夫有佛出世。猶難與言如此。況後世乎。壇經曰。不宜速說。佛法難起。余委不知佛法。而亦強為之說焉。既槩而論之。復略而釋之。余豈不知心經微旨。不可得而說。不可得而論。不可得而釋之者哉。而必欲說之。而必欲論之。而必欲釋之者。余敢曰能明佛法之第一義。心經之微旨邪。而二乘之著空。則庶乎可以遮其非。而最上一乘。或有所聞而知。自悟而興起之矣。
三教主人龍江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