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大小乘釋經部二十五 法華部疏(0557-0584)
第0577部卍續藏第27册P0001 法華經疏(二卷), 〖宋.竺道生撰〗.txt
卍續藏第 27 冊 No. 0577 法華經疏
妙法蓮花經疏目次卷上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譬喻品第三信解品第四卷下藥草喻品第五授記品第六化城喻品第七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法師品第十見寶塔品第十一持品第十二安樂行品第十三踊出品第十四壽量品第十五分別功德品第十六隨喜功德品第十七法師功德品第十八常不輕品第十九如來神力品第二十屬累品第二十一藥王本事品第二十二妙音品第二十三觀世音品第二十四陀羅尼品第二十五妙莊嚴王品第二十六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七
No. 577
妙法蓮花經疏
笠道生 撰
夫微言幽賾。妙絕聆矚。致使採翫者寡。撫哂者眾。豈非道而俗反者哉。余少預講末。而偶好玄□。俱文義富愽。事理兼䆳。既識非芥石。難可永紀。聊於講日。疏錄所聞。述記先言。其猶皷生。又以元嘉九年春之三月。於盧山東林精舍。又治定之。加採訪眾本。具成一卷。庶釆悟君子。脫有省者。望領久繫□表。不以人徹廢道也。
妙法。夫至像無形。至音無聲。希微絕朕思之境。豈有形言者哉。所以殊經異唱者。理豈然乎。寔由蒼生機感不一。啟悟萬端。是以大聖示有分流之疏。顯以參差之教。始於道樹。終于泥曰。凡說四種法輪。一者善淨法輪。謂始說一善。乃至四空。令去三塗之穢。故謂之淨。二者方便法輪。謂以無漏道品。得二涅槃。謂之方便。三者真實法輪。謂破三之偽。成一之美。謂之真實。四者無餘法輪。斯則會歸之談。乃說常住妙旨。謂無餘也。此經以大乘為宗。大乘者。謂平等大慧。始於一善。終乎極慧。是也。平等者。謂理無異趣。同歸一極也。大慧者。就終為稱耳。若統論始末者。一豪之善。皆是也。乘者。理運彌載。代苦為義也。妙者。若論如來吐言陳教。何經非妙。所以此經偏言妙者。以昔權三之說非實。今云無三。斯則言當理愜。無昔虗偽。謂之妙耳。法者體。無非法。真莫過焉。
蓮花者。嗟茲經也。然器象之妙。莫踰蓮華。蓮華之美。榮在始敷。始敷之盛。則子盈於內。色香味足。謂之分陀利。無三之唱。事同之也。虗談既亡。真言存焉。誠言既播。歸一之實。顯乎其中矣。經者。世之經緯。成自素帛。斯之經緯。顯乎行者真光之綵也。
序品者。夫與言立語。必有其漸。將欲命乎微言。故顯瑞於先。斯則眾篇之桛胤。法花之日月。亦駭物視聽。肅其欲聞之情也。此經所明。凡有三段。始於序品。訖安樂行。此十三品。明三因為一因。從踊出。至于屬累品。此八品辨三果。從藥王終於普賢。此六品均三人為一人。斯則蕩其封異之情。泯其分流之滯也。
如是者。傳經者辭也。所以經傳遐代。休音不絕者有由。而然如世有符印。則無關而不過。經以五事。印其首者。亦令斯道。無難而不通矣。如者當理之言。言理相順。謂之如也。是者。無非之稱。此目如來一切說也。
我聞。將欲傳之於未聞。若有言而不傳。便是從設。不在能說。貴在能傳。可謂道貴兼忘者也。廢我從聞。聞從於佛來。明出非己心。故經傳歷世。妙軌不輟也。
一時。言雖當理。若不會時。亦為虗唱。故次明一時。時者。物機感聖。聖能垂應。凡聖道交。不失良機。謂之一時。
佛在王舍城。法身雖無不在。若不記說之處。猶為猛浪。不得不序之證說。此山有五處。於何說耶。耆闍崛山精舍也。
與大比丘眾。若聞而獨。由亦難信。縱使我等及凡。未勉於獨。明共聞之人。皆是我上。舉以證經。比丘者。破惡之通稱也。所以先烈聲聞。後菩薩者。斯則內外之異。內則有局。外無方。故宜爾也。亦表佛化。自近而之遠。道無不在矣。大者。於九十六種。為其㝡也。
阿若憍陳如。阿若。宋云得無學智也。憍陳如姓也。最初得道。因為名焉。摩訶迦葉。摩訶大也。迦葉姓也。其既年耆。兼復懷德。故云爾也。迦葉。婆羅門姓。優樓頻螺。優樓頻螺木苽林也。其常住此林。以處為名。伽耶迦葉。伽耶城名也。住此城側。即以為名。那提是河名也。生此河邊。因以為字。舍利弗。是母名也。其母眼似舍利鳥。因為名也。弗者子也。舍利母。高才善論。天下所識。故因母名。名舍利也。大目楗連。字拘律陀。出婆羅門種姓也。摩訶迦旃延。南天竺婆羅門姓。即以本姓為名。阿菟樓䭾。宋云不沒。劫賓那是字也。無語譯之。憍梵波提。憍梵名牛。波提曰足。生即脚似牛足。因號其為牛足。離婆多。宿名也。此宿出時生。即以為名。畢陵伽婆嗟。畢陵伽字也。婆嗟姓也。薄拘羅。名肥盛也。摩訶拘絺羅。名大膝也。難陀名歡喜也。即是佛弟也。孫陀羅難陀。名柔濡。端政歡喜也。富樓那姓也。彌多羅尼子。亦云滿願。彌多羅尼。母字也。其母辨才大智。多人所識。母貴其母。故稱其姓。因母為名。名子也。須菩提名善吉。亦曰空生。阿難色㒵端政。人見歡喜也。是佛成道日生。故謂歡喜。羅睺羅。宋云不放。六年在胎。謂之不放。眾所知識。此諸聲聞。德著於內。名揚於外。遐邇傾心。孰不識哉。所以列名歎德者。大明小乘之法。即菩薩道也。
摩訶波闍波提。次列尼眾。摩訶波闍波提。宋言大愛道。羅睺羅母耶輸陀羅。宋云持勝遠聞。
菩薩八萬人。聲聞本以盡苦為義。故先言累亡。菩薩之道。發心兼被。不存袪結。唯欲濟物之然方。其唯總持。乃至四弁。故先序其振秡之妙術。終云度人無量也。
供養諸佛。此言昔因之行也。
以慈修身。自下。明菩薩三業之功也。愍育弱喪。以慈修身也。言身。兼口意也。通達大智。此語其自己之所得。於下為通達耳。到於彼岸。窮其所到云爾。名稱普聞。德著於內。名流于外。功名既著。則流聞於外。
釋提桓因。是第二天帝。領四鎮天王。勑制諸龍鬼。不妄犯眾生。然恒修功德。致令日月精明。其屢為對揚之主。故建初言之。
八部鬼神。神者能殊形改狀。或天或人。故於二者中間。次序之焉。
四大天王。須彌山東。名提頭賴吒。南名治國。西名愽叉。北名毗沙門。是帝釋所領。
八龍王。此諸龍王。皆名觀喜。現為人身。居王舍城。若天亢旱。國王大臣。皆往求之。便降甘雨。雨潤一國。人見欣悅。故名歡喜。
有四緊那羅王。宋云人非人。其形端政。而頭有一角。是天帝執樂神也。
有四乾闥婆王。亦是天樂神。但無角為異耳。
阿修羅王。阿云無也。修羅曰酒。其昔是婆羅門種。淨行不飲酒。曰為名焉。
迦樓。宋云空行。金翅鳥神也。韋提希子阿闍世王。韋提希。母字也。阿闍世王。宋云未生怨也。懷任時。常有惡心於洴沙王。故名未生怨也。韋提所生故。謂韋提希子也。
爾時世尊四眾圍遶。至德既重。威踰日月。故使人天交萃。有心同仰。慶沾蒼生。令虗往而實返也。供養恭敬。供養以捨財。恭敬以肅儀。尊重讚歎。尊重者。崇貴之意。情踰君父。讚嘆者。既欣德在內。流詠於外也。說大乘經。三乘外順。迹與理反。執文乖旨。則何能不駭一乘之唱。將說法華。故先導達其情。說無量義。其既滯迹日久。忽聞無三。頓乖昔好。昔好若乖。則望岸而返。望岸而返者。則大道廢焉。故須漸也。無量義者。是相皆無。無有多少深淺。也唯說趣佛之行。耳言旨有實謂之義無量。理廣而脫長塗之苦。為大乘也。唯菩薩能學。為之說也。教菩薩法。菩薩未盡理。應以教之。佛所護念。佛盡理全為護。永無忘失。為念無量義三昧。夫動靜唯物。聖豈然乎。窮理盡性。謂無量義定。從此定起。凡有所言。不容有謬。故須明之。
曼陀羅華。既入至定。則神感天地。天為雨華。地為振動。天地既感。人安嘿乎。嘉瑞既祥。必有非常之說。時情傾想。致疑亦深。深疑既積。悟亦淵矣。天雨四花。以表四果之非實。地動者。以表四果之非住。亦顯六道大悟分發。兼明無常也。
一心觀佛。知必異說。遲聞奇唱。眉間白毫相光。以表一乘中正之道。無二乘垢翳。顯之在額。示功平之相。斯光既耀。斯智必被矣。照東方。東方為群方之昔。以表一乘為三乘之妙。亦明悟大者。冥故不盡照也。萬八千。向雖照一方。欲明斯光。能無不照。故寄之萬八千。表照無不在一也。上下洞照者。明道無不在矣。
盡見彼土。所以彼此相見者。以表正道虗通。無障礙。無壅滯。六趣眾生。所以見六道者。明由惑故有此。又見諸佛。既見六趣之惑。必應有反惑之者。反惑之者。其唯佛也。及聞諸佛所說經法。欲反迷之解。必須聞法。次言聞說經也。諸修行得道者。悉是返迷之徒。種種因緣。明眾生神機不一。取悟萬殊。或因施戒。或緣神變。故言種種。復見諸佛涅槃者。示彼以方此也。當知釋迦泥曰不久。乃遠屬物心。篤其求法耳。
彌勒作是念至而有此瑞。群情懷滯既久。固執意深。忽見向之奇相。抱疑茫然。彌勒既位居補處。有心同推。騰于時心。乘機而疑。疑既深積。招悟亦速矣。
彌勒為疑主者。以其求決之人。必得明當也。
而問文殊至放光明。前所以先入定雨花動地者。將為顯於一乘故。表一乘之光在後也。然一乘是與會之本意。是以彌勒今先問放光。互舉前後。各有義旨。次應問雨花動地。略而不言。偈中當備問之。
以偈問曰。偈頌之作。凡有四義。一為後來之徒。二為未悟之屬。三以長行略故。偈以廣之。四以罔極之情。詠歌手儛。彌勒向雖粗問其要。今備言其事也。所以先標文殊名者。使時情注其耳目。欣仰既至。後聞其言。情無間然矣。今當略說。見聞既廣。難以言備。
我見彼土。自下。多頌上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者。或戒或施。其事非一。下所列六度諸行。乃無次第。可以意消息之。所以令此時會。見彼善惡者。欲使去惡修善。亦表智光無所不鑒也文殊師利語彌勒。如我惟忖。夫玄理幽淵。出乎數域之表。自非證窮深理。何由暢然欲申之也。必託郢匠於文殊。尚惟忖者。明了必在佛。盖敦信情也。自下凡有四段。證當說法花。初段者。文殊知理既微妙。不敢指斥。詳而發言。故云我今惟忖。欲說大法。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第二段。引古以證今也。古今雖殊。其道不異。昔瑞如茲。即說大法者。當知今釋迦之瑞。必說法花。明矣。向直言曾於過去而已。
下將引誠事。謂日月燈明是也。如來隨義說。則稱謂無量。今但言十方。何耶。十者。數之滿極。表如來理圓無缺。道無不在。故寄十也。如來者。萬法雖異。一如是同。聖體之來。來化群生。故曰如來。應供至道。良田能生妙果。相累兼忘。可謂供養。正遍知。智無不周。曰遍。此知無邪。曰正。明行足。身口意業。隨智慧行。謂之明行。足者。慧既遍知。行亦備足矣。善逝。存亡為物。無非饒益。迹盡雙樹。為物而逝。物因此益。非善如何。世間解者。謂五陰為世間。如來達於世間。又解結縛。無上士。人高道絕。莫之與等。調御丈夫。身口諸惡。儱悷難調。佛能伏之。又以調物。可謂丈夫也。天人師。既盡調御之妙術。乃可為天人師。佛世尊。佛者謂覺。覺悟生死。備上十德。總謂世尊。
初善謂聲聞。中善謂辟支。後善謂菩薩。次列三乘人。出其事也。昔亦說此三化。義同今也。
如是二萬佛。所以乃引二萬佛。證釋迦者。密表二乘之化。以荃一乘之美。故須廣引諸佛。其人彌多。其道彌一矣。有八子。所以傍出八子者。有二義。一以證文殊情綜終古。乃是燃燈之師。然燈又是釋迦之師。既爾。文殊發言。豈有謬乎。二者逆為長壽開漸目。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第二段。引彼現在。證今時之瑞是同。妙光有八百弟子。所以出八百弟子者。欲明彌勒非唯當今。諮問於文殊。在昔已曾師受。今復推問者。明必當矣。
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第四段。彼方時之說。此將欲說六十劫。豈實然乎。表重法心至。故寄時云爾。中夜入涅槃。篤其求法情至。所以後記德藏作佛者。引自崖之徒。其忽聞佛將泥洹。謂後無聖。便息駕於行道。復記德藏作佛。求名利。世人多樂存近而廢遠。今故貶之。誡人剪此心。
而說偈言。偈頌之法。或略前而不頌。或前無而偈有。亦難為定准。可臨時而制宜。諸法實相義。無二乘之偽。唯說大乘之實相。
方便品第二
昔晦迹三乘。群徒謂是。今欲顯乎一實。示以真正。以非明是。故標方便目品。既指昔三乘為方便。所以一顯。茲處不言而自顯。若云一乘品者。理似可一。故言方便。乃表絕歎之致矣。
從三昧安詳而起。夫幽致既寄。䆳言亦深。上所以雨花動地。彌勒懷疑。文殊決者。豈非皷發群迷。虗蕩其情乎。其心既曠。則堪受一乘。且聖人設軌順感。而然從定起而發言。言必冥當。冥當故。受者之心。自然篤矣。
告舍利弗。所以告之者。其迹在聲聞。可以級近。實照踰人。可為對揚也。
智慧甚深。言雖萬殊。而意在表一。物乖言旨。於智成深。非因是智深。物深於智耳。乃是傷不逮之辭。豈是歎智耶。
其智慧門。夫智在說。說則為門。非唯智不可解。門亦難了。了門則達三非。非難解如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然則。三乘皆權。而大乘不乖所以大。故不言之。二乘正反於大致。言不知也。所以者何。至未曾有法。若不明所以。豈能信之。必須重釋。積行如此。所得造極。為未曾有。可非量者。今智慧句。此以因釋果。隨宜所說。言迹外順。從迹必昧旨。昧旨則難解。此合智慧門句。既釋所以。微旨轉頭。
吾從成佛已來至令離諸著。向總歎佛智慧。此說就釋迦為語。品目之作。生此句也。上言隨宜。或以生著。須更明之。言隨宜者。隨病所宜。病有萬端。教必無方。皆是引導離著為本。一日不然。著無離理。故云成佛已來。
所以者何至成就未曾有法。內窮方便知見。外言無非巧度。又明所以窮於方便者。良緣照圓無㝵造極故也。禪定功德深入無際者。釋知見波羅密所以具足也。
種種分別巧說諸法。既云無方。其辭似乖理。當又須更明三乘之異。謂之種種。以三表一。謂之巧說。萬辭同當。更無異味。順彼無逆。謂之悅可眾心。向明內解。此明外化。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既明三乘不實。次應明是一乘。雖言不實。猶未有所當。未足駭其執是之心。若復說者。必應驚疑。故呼言止。豈曰不說遣其疑耳。向雖未指斥言一。然粗已示意。故云不須復說。實相。無二乘之偽。唯一乘實也。
如是相性。此十一事緣語萬善也。如烟是火相。能燒是性。相據於外。性主於內。體性相之通稱。力作。有能未用。謂之力。造用事施。謂之作。因緣。能生為因。扶踈為緣。果報。情期尅遂。謂之果。歷數所鍾。謂之報。本末。萬善之始。為末。佛慧之終為本。唯佛了此諸義。曉其源極。故總結云究竟等。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佛昔說三。而今言無。又未道一。此意難測。測之者寡。故廣列諸人。堅固者。八住以上。唯其能測佛當說一乘。故云除也。二乘居然不測。新發意菩薩。性解之徒。不退菩薩。初住至七住。豈曰不知。欲高美一乘。使人崇信。故云爾耳。語無異。理唯一極。言符乎理。故云語無異。
爾時大眾中至千二百人。佛向止而不言者。欲扗其疑心。而今尤更疑昧。是諸聲聞。既聞佛廣歎此道甚深。罔知斯旨所在。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三乘功德。雖曰優劣之殊。及其涅槃永息之處不異。故言一解脫既同。而向所讚嘆慇懃之至。罔知是義所趣。
舍利弗知四眾心疑。騰乎時情。乘機而疑。疑心既積。求決之意亦至矣。道場所得法。道高理遠。孰能問者。佛若不說。迹似悕法。故世尊從三昧起。無問而自說。歎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此頌之也。
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佛前止者。意欲以止止疑。身子云。說乃止疑。故重請。二言碩異。而遣疑是同。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夫聖人設教。言必有漸。悟亦有諧。既致三請。群疑宣液。群疑宣液。則欣聞之心。無間然矣。所以三請者。非聖欲然。機須爾耳。
自下凡五段明義。一者辨真偽之別。二者正明宗極一致之道。三明三世諸佛軌則玄同。四明所以說三乘者。非聖欲爾。出不獲已。五明得失之人。五千人退者。此第一段辨真偽之別。正言將奏。真偽自判。譬猶日月既耀。[白/士]皁分明。所以示此迹者。誡肅時情耳。若增上慢人。不預嘉會者。時情慶至。自鞕信悟矣。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無復枝葉。第二段。自下明一致之道。繁柯既亡。貞幹存焉。隨宜所說。適物而言。雖復說三。而情存表一。故言意趣難解。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上已髣髴示宗。此則復為說也。既云三乘是方便。今明是一也。佛為一極。表一而為出也。理苟有三。聖亦可為三而出。但理中無三。唯妙一而已。故言以一大事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故。微言云旨。意顯于茲。此四句始終。為一義耳。良由眾生。本有佛知見分。但為垢障不現耳。佛為開除。則得成之。一義云。初住至七住。漸除煩惱曰開。無出照耀曰清淨。欲示眾生佛之知見。向言本有其分。由今教而成。成若由教。則是外示。示必使悟。悟必入其道矣。一義云。八住得觀佛三昧。常樂示佛慧悟知見。一義云。九住菩薩為善慧。深悟佛之知見也。入佛知見。一義云。十住菩薩。以金剛三昧。散壞塵習。轉入佛慧。由論躰況。階級如此。丈而辨之。就行者一悟。便有此四義也。若二若三。二第二乘也。三第三乘。亦應無第一。第一不乖所以大。故不無之。既無二三。一亦去矣。
舍利弗一切諸佛法亦如是。第三段。引十方三世諸佛為證。三世諸佛。皆先說三乘。後明一極。雖復世異人殊。然斯道玄同矣。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第四段。明聖人非自欲設三教。但眾生穢濁。難以一悟。故為說三乘。出不獲已。豈欲爾乎。劫濁。上代眾生。稟質清虗。累亦微薄。以今比之。謂為濁耳。劫者時也。眾生既惡。或遇刀兵。或遭穀貴病疫時也。煩惱濁。群惑交萃。道何由生。眾生濁。總五盛陰惡也。見濁。五邪見本背真違理。故別立之。命濁。邪命交役。違乎值道。非濁如何。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佛以濁世人無大志。而所以佛理幽遠。不能信之。抑使近人。作三乘教耳。雖曰說三。恒是說一。今云。於一人身得佛。豈不抑使近人乎。迹近在人。外示易學。苟能以易而學。自然之遠。又云。二乘同盡於結。不除習。去人轉近。尤易滅也。若能以易滅而求自然。之於都滅。斯則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也。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羅漢。第五段辨人得失。欲使道行天下。豈容不辨得失。誡人於捨失而從得。若謂是羅漢而不知佛。但為化菩薩者。則非羅漢。此是過失之人也。能持此經。謂之得。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二聖之間。既無聖主。容可不信。若佛在者。必信無疑。密牽時人。及佛現在。何可不信邪。
偈言次第。頌前五科。初正四偈。頌第一真偽。次卅五偈。頌第二一大事。次七十五偈。頌第三世諸佛證。次兩偈。頌前第四段。出不獲已說三乘。最後五偈。頌第五得失人。受胎之微形。在三界惑內。謂之微耳。唯法身為大。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理本無言。假言而言。謂之方便。又推二乘以助化。謂之異方便。一乘既深。假之以顯。一義云。四十九年所說是方便。今說法華。謂異方便。
若有眾生類至有人禮拜。自下。明眾生於過去佛。殖諸善根。一豪一善。皆積之成道。知法常無性。第一空義。明理無二極矣。佛種從緣起。佛緣理生。理既無二。豈容有三。是故說一乘耳。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釋向知法常無性。以此義故。知常無性。
於三七日中。初七日觀樹者。欲表報恩。中七日經行者。既由經行大悟。蔭樹成道。此恩那可不報邪。後七日思惟度眾生。梵王請法。乘感而化耳。
譬喻品第三
夫根有利鈍。則悟有先後。向正說法花。利根之徒。取悟於上矣。昧者未曉。故寄譬說之。理既幽䆳。難以一隅。故曲寄事像。以寫遠旨。借事況理。謂之譬喻。
舍利弗踊躍。自下至火宅初。凡有三段明義。第一明舍利弗懷悟於內。發解於外。昔疑既重。慇憂亦深。今既首悟一乘。表憙踊心溢。不勝其欣。自說云。示託迹權引。遠敦時情。所以者何至失如來無量知見。自說所欣。本欲明之。欲明之旨。容助成所聞。如是法者。聞一切眾生。皆當作佛。見菩薩受記。便自感傷。獨不預之。今聞符昔。故過耳便悟。昔慨失大。今悟必欣矣。
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至非世尊咎。又所以聞即悟者。良由昔來。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如來豈限之以必小。是自取小耳。所以示者。夫說法以漸。必先小而後大。若我待於說大。必以成大。直過聞說小。便謂是實小。交利取證。常自咎恨。今聞是一。與同入法性不差。故即悟也。意自非小徒自咎恨。今悟如此。致欣何已哉。待者。亦云當待。
爾時佛告舍利弗吾於天人沙門。第二段。明既無小道。唯趣于佛也。身子積悟冥著。故與其受記。受記之唱。豈實爾耶。以引希記之徒耳。
曾於二萬億佛至佛所護念。因其自悟。憙反譏以成之。小乘昔無大望。今偏授記者。明理中無小。所以遠引昔行者。明功招斯記。非曰有情為密牽時情心也。以本願故。說三乘法。三乘之化。本為濁世。其土既淨。不容有三。而言三者。欲明三即是一。更無別三。其本解三即是一。故言以本願耳。豈曰實說三化乎。授堅滿記。所以又授堅滿記者。證身子得記不虗。
爾時四部眾至心大歡喜。第三段。引自岸之徒。知皆有此分。故歡喜也。舍利弗白佛言。我無復疑悔。夫德厚則憂深。道大則兼王。身子啟悟已畢。欲令有心。同其玄解。故為千二百。騰疑白佛。此諸聲聞。既無昔疑。而有今執。必須開張。然後乃釋耳。聞所未聞。昔飡于三。而今服一。同是聖言。而先後鉾楯。故結疑於其聞也。
智者以譬喻得解。向言以挫其抱疑。今云智者以牽其意。智以背愚為性。既曰智者聞譬心悟。以此言斥之。厲其速悟耳。
若國邑。自下義況。凡七段明理。一者明宅中。灾患?興。群禍交萃。二者覺茲患禍。其唯佛也。三者佛既自覺。又興大悲。㧞濟諸子。四者將與三乘之樂。故先說宅中怖畏之事。五者與三乘之樂也。六者與其真實一乘至樂也。七者上許三車。竟不與之事。以虗妄也。國者對城處所。眾生在三界城內。謂之為國。第一段也。邑者十無極。極譬邑。有限近人。譬之聚落。同語一城。隨義逐事。則萬端名生也。有大長者。佛應統之。是其所崇。為長者也。其年衰邁。現身後邊。以設三乘之教也。財富無量。說法資慧命為財。理無窮限為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化去其穢。生其道牙為田。來居其為宅。從教作行。為僮僕。無處非是。為多也。
其家廣大。以或為本而安之。是家之義也。或無方所。為廣大也。唯有一門。佛教通悟為門。唯此乃通為一百二百。天為一百。人為二百。三惡趣為五百。依界為止也。堂閣朽故。欲界為堂。上二界為閣。漸衰為朽故也。墻壁頺落。群或四統。謂之為牆。為不善所尅。謂之頺落。柱根腐敗。邪見住之。為柱。乖理非堅。為腐敗也。梁棟傾危。楪在?愛為樑棟理易可奪為傾危。周迊俱時焱然火起焚燒舍宅。眾苦譬火燒。無處不示。為周迊。出於橫造。為欻然。事至為起。燒五陰舍也。
諸子一十廿或至卅。已曾受化。為子也。有三乘之別為三。多故為十也。
長者見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第二段。佛覺斯苦也。本化不應有苦。為驚。受苦昏意。恐慧命遂盡於火。故怖也。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所燒之門安隱得出。佛應形在宅。亦示有苦。現入泥洹。惠命全為出有餘之力。得至無餘為能。亦從先佛教為能。於所燒之門得出。而諸子等樂著嬉戲。情遊五欲。為嬉戲。經綿不捨。為樂著。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不謂害命。為不覺知。既不覺知。何緣驚怖。火來逼身至無求出意。傷逼慧命。不以為患。經之不狀。何應求出。
是時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第三段明佛兼濟。既自覺苦。欲使物同然。故興大悲。迬濟之也。本無二化。乖之受苦。自應還用一乘教之。故欲設一乘教也。身者迹身。迹身理能提接為手。必能為力也。衣裓。衣能曲褁子。出如神通。能崎岴濟物。机案四等。理言說平若等。
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第四段。將欲與三車之樂。無說宅中怖畏之事。以恐其情也。眾惑所敞。為舍。狹小。教門幽䆳。遊悟者寡。於門成小。戀著戲處。聖雖誘化。而愚稚不識。反更戀著五欲戲處。或當墮落三塗火也。雖欲一化。豈可用乎。故假癈之矣。東西走戲視父而已。遍歷五道。謂之走。旋遊六塵。謂之戲。但視丈六。不達方寸。為視父而已。
爾時長者至已為大火所燒。第五段欲與三乘樂也。向既說怖畏之事。以恐其情。其情既懼。忽聞三車之美。心必樂受。非是實教。謂之方便也。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眾生所好。在於代苦為樂。今言三乘之樂。是其所好。似而非也。代苦為樂者。於無苦為樂。於無為為苦。三乘永無有苦。豈可同日論哉。迹順其情實。得牽出苦處。方便之極也。既無三乘。何有彼樂。而言有之。亦方便也。言三乘樂在於滅苦。苦既不滅。而不顯明又方便也。佛化在人。小乘從師。二譬牛羊。是人中物。譬支佛既不能化。又不從師。以譬鹿也。三界流轉。義如步驟。長途之苦。理能無為。代步之樂。以喻車也。從教門出於火宅。便得之矣。故云在門外也。
爾時諸子至諍出火宅。謂是所好故受。既受得解。而作諸行。為走出也。從謂致走。必務先得。為諍前耳。若空謂而不解。乃反為火燒。豈有出期。
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第六段。向權引與三車之樂。今與大車妙一之樂。無復諸苦。為安隱出也。於四衢道。在實相。無不通理。為四衢道。定住其中。為坐。無復結使覆障。為露也。各白父言父先所許。從謂得解。雖實知無三。未出門外。義是未知。既出。始知無三。義亦未是知一。故有索所許之義。然佛先不許其一。不敢索一。故報三而索。理苟無三。自然與一矣。索義如此。斯則扣一之機。冥著。為之設辭爾耳。車者。指二乘盡智無生智是也。三界內豈無車乎。但不與之名。密欲引行者。故就極處為車耳。大乘者。所以佛處既希微玄絕。難以接麁。以丈六迹得近人。故指丈六淺智為車也。
七住菩薩伏三界結。義在宅外。其人索也。各賜諸子等一大車。由索得說三是一理。理苟無三。今與其一。一是未知為與。非始與也。本已解無。豈更假說哉。託以悟諸不達耳。所以託之。良由人情信我。不肯受化。既聞出者未解。須說方知。況於己乎。便不得不受。以成悟也。眾寶莊嚴車者。表所以大乘妙理無善而不備矣。高廣。理超數表為高。彌綸無極。為廣。眾寶。總八萬四千波羅密。為眾寶也。眾寶欄楯。喻陀羅尼。四面懸鈴。以喻四辨。軒盖。以喻慈悲。雜寶。七財之寶。寶繩。況大誓願。連綴眾善妙果。華瓔。七覺花也。重敷綩延。諸禪定也。丹枕。喻諸功德。相支枕也。
白牛至其疾如風。六通無垢。為白牛。內外窮淨。為膚色充潔。理妙因圓。為形體姝好。無所不摧。為大筋力。動進中道。為行步平正。無滅不□。為疾如風。用宣大化。入於五道。為駕之遊。多諸僕從。明教作行者宗。侍如林也。所以者何。釋所以等與之意也。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至寧有虗妄不。第七段。上許與三車。今乃與一。事乖先言。似若虗妄。故反質身子。明非虗妄。
但令諸子至全軀命。明所以不虗妄。若本實欲與三乘。而今不與。亦不虗妄。何以故。但令全其慧命。斯恩甚重。足以補?。有何虗哉。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虗妄。而況本無與心。今之不與。不乖先言。豈虗妄乎。況復乃與大車。則所得多矣。
如來亦復如是。自下亦有七段。合上譬也。前四段直舉內義。以合上譬。後三段先稱外譬。後以內義合之。何耶。後三者。初說三車。次與大車。最後非虗妄。興教之意。亦為一乘。一乘之旨。顯於後三。故先稱而合也。前四段為成後三而作。故直帖上譬耳。世間之父。既為物尊。故先序妙德。從此至成阿耨多羅。合上第一譬宅形勢也。見諸眾生為生老至雖遭大苦不以為患。合上第二譬如來覺知苦也。舍利弗佛見是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至智慧令其遊戲。合上第三譬。如來欲以大悲濟物之心。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至佛之智慧。合上第四譬。將欲與三車之樂。故先說怖畏之事。舍利弗如彼長者身手有力合上第五譬。與三車之樂。下俻烈三車也。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合上第六與大車譬。舍利弗如彼長者以三車誘引。合上第七非虗妄譬。
而說偈言。自下。重頌上七譬。初卅三偈。頌第一宅中眾灾譬也。略不頌第二門佛覺眾苦。以義易知故也。屬于一人。昔化之機扣聖。聖則府應。府應在此。義曰朽宅。屬于佛耳。
其人近出至忽然火起。所以云近出者。明出後火起。起自眾生。非佛為也。聖感蹔亡。謂近出耳。昔化淺昧。彼自尋乖。乖理成橫。而有諸苦。為忽然火起。
是時宅主在門外立。此下三偈。頌第三段佛以大悲濟物。如來超出三界。為門外立也。聞有人言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昔受化從生為子。化理在三界外。尋自乖化。還躭五欲。為遊戲。因之受身。為來入此宅。宅主既來。昔緣亦發。機以扣聖。假為人言。聖應遂通。必聞之矣。
告喻諸子。自下五偈。頌上第四段說宅中怖畏之事。是時長者而作是念。自下七偈半。頌上第五段與三車之樂。長者知子得出火宅。自下十七偈。頌上第六段等與大車也。不頌第七不虗妄也。造諸大車。大乘理無造作。子先不知。使其始知為造耳。告舍利弗我亦如是。自下四偈。合上第一譬宅形勢也。如來已離三界火宅此一偈。合第二譬也。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二偈合第三譬。雖復教詔。自下四偈。合前第五譬。所以不合第四者。說怖畏即是與樂。故不別合也。汝舍利弗我為眾生。此一偈合第六譬。第七不虗妄。證成第六一乘義。故不別合也。
汝等若能信受是語。夫唱高必知寡理深必信少。前明一乘之道。則旨玄致邈。冥然絕朕。近識之徒。取信良難。自下。明不可妄為人說。厲言䔍席。向方之徒。安得不自鞕信悟之矣。法印。一乘妙理。理無壅滯。如王者之印。無所不通矣。此人罪報。將欲流後代。於便道宣天下。故設得失之軌。以誡人也。法華經者。無義而不包。無善而不備。若順之者。則無福而不集。逆之者。則無惡而不有。故廣列罪福之報。以表斯意也。
信解品第四
四大聲聞。雖因譬得悟。悟既在後。迹似未審。故自說窮子。以表其解。解必是審。謂之信解。亦因茲重明先三後一之道。從佛所聞未曾有法。昔謂三異。今聞是一。乃授身子無上道記。從佛聞此之音。此聞所未聞。因此自證。所得非望。欣喜倍常耳。
即從座起。自下三番序。所以歡喜之意也。從居僧之首至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已得證。情表望絕。第一番也。往昔說法既久。第二番。往日聞佛說波若諸經。聞之疲懈。唯念空無相而已。永無淨佛國土化眾生心也。又今年已朽邁。第三番。既近後邊身。春秋朽邁。朽邁故。於無上道。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無上道記。心甚歡喜。向三番。是自岸之過。今忽聞授聲聞記。情踊無岸。則無量珍寶。不求自至。歡喜之義。顯於茲矣。
樂說譬喻。小乘之人。本無大望。唯在二乘。重為之設譬。自下三段。明所以無量珍寶不求自得義也。第一明四大聲聞。昔日已於二萬佛所。蒙釋迦道。被結乎父子義。第二明其神機冥著。釋迦府應。為說三乘之教。第三為其說法華一極之致。因此遠顯佛義。近助成所聞也。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第一段明父子義。昔受菩薩時化。化理本一。一從佛生為子。佛即父也。受化始爾。為幼稚也。捨父逃逝。受化始爾。果未來至。還深世或。或走正道。皆化而去。為捨父逃逝。久住他國。化境自然。為本國。生死橫造。為他國。去化日遠。為人留滯。為住也。
或十廿至五十歲。五言五道。十言住久。不定故或也。年既長大加復窮困。去化既久。為長大。跉跰生死。為窮困也。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周遍五道。無處不求。為馳騁四方。長則求於大樂譬樂。窮則求於小樂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或報不可頓受。為漸。漸之非本處。為遊行。化勢應還歸悟。為向本國。緣潛牽來。非意欲爾為遇也。
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第二段成佛為說三乘之教。佛昔既化積行。常欲求子。子或墮在生死。事乖為不得。今子昔緣應至。而著生死樂。情異於本。父應府就人身作佛。迹不及實。為中止。一乘之理。可以防非為城。十方歸化為一也。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雖在人身作佛處。理無非法。斯則富有法財。而無窮極。金銀瑠璃至悉皆盈溢。七聖財寶。無能?闞。為倉庫。理過於言。為盈溢。多有僮僕臣佐吏民至牛羊無數。外道為僮。眾魔為僕。必歸從化。義曰僮僕。菩薩為臣佐。助宣正化。聲聞為吏。防撿邪非。三界眾生為民。佛所統王也。象馬牛羊者。三乘五通諸功德也。車者。理運無方也。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外化為出。出化彼行。為息利。利入所化。周在五道。為遍他國。商估價客亦甚眾多。菩薩受法。以化十方。為販賣者也。
時貧窮子遊諸聚落至所止之城。昔緣牽向父所止城。理為至也。
父每念子至五十餘年。慈悲之念。念之乖理。而子受化之後。迷淪五道。為五十年也。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謂未曾向人說二乘成佛。佛之大慈。本欲拔苦。而彼樂生死。真化則逆。要須權三。三順微心。然後可造之一也。但自思惟。心懷悔恨。唯恨本化不濃。致使還或流轉。悉為慈悲。無方設辭耳。
自念老朽至每憶其子。老朽者。謂後邊身也。無有息。謂未說二乘作佛。慮無上法寶。無所付嗣也。
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昔所行善。以取世樂。為傭賃。而實非善受。故自昔緣。為潛到父舍。大乘之說。為父舍。所由出處。為門。本緣應入。而情牽不受。故躊躇其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机承足。昔緣使見大乘說旨。為遙見父。理為法身。所處無畏。踞師子床。住足恒在無為。為寶机承其足也。
諸婆羅門至恭敬圍遶。如此諸天。皆自持憍傲。而皆宗事者。理伏之然也。以真珠瓔珞。莊嚴其身。形無非法。則是法寶莊嚴其身也。
吏民僮僕手執白拂侍立左右。奉教信手。執無漏慧拂。義為侍立左右。拂塵嚚也。羅列寶物。出內取與。陳顯法相。必使彼得。彼得乃義歸於己。為取與也。
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父理能伏其情。為有力勢。伏情之所畏。為恐怖。含大之機。扣聖為見父。而情或翳心。未能受大。為悔來至此。竊作是念至非得物之處。含大之機未著。廣設辭如此。不如往至貧里。三界為貧里。修五戒十善。求人天之樂。為易得也。若久住或見逼迫。久住必使行大道。使行大道者。必為物。為物者。功不在我。功不在我者。使見強使。為他作也。疾走不樂之至。患去速也。
見子便識心大歡喜。昔緣微發。為見子。子今雖復情逆。後必悟大。是故歡喜。冥機微至。而己不知。為忽自來。即遣傍人。丈六非所以佛。為傍人。傍人欲設大化。為遣使。往大是先急。為追也。疾走往捉。大乘妙法。為堅執之理。理不容間。為疾也。窮子驚愕至何為見捉。出非本意。為驚愕。甚逆其情。為稱怨大喚。猶無犯而致執也。
使者執之逾急。大乘執之。轉功其情。理終不捨。為強牽也。
于時窮子自念無罪至悶絕躃地。情甚不樂。有過無罪。而致執大化。其乖其心。為悶絕躃地也。
父遙見之至勿強將來。廢不作大化之念。假語前使云爾耳。
以冷水灑面。若稱以大化。化之則悶絕矣。今但息大化。其便醒悟。水灑面者。以表此義也。
使者語之我今放汝者。亦假語云爾。
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二人者。為二乘法。作念欲施。此為遣。隱實為密。理不光圓。為形色憔悴。內解不明。為無威德。如此之人。則非王使也。
汝可詣彼至倍與汝直。順情非本。為徐語。使作行而與樂。為作處。所與超於世間。倍與直也。
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法在人行。為共作也。
窮子先取其價。受使所語。為先取其價。情怙無疑。為尋與除糞。
又以他日至污穢不淨。神通寄在六情。為窓牖中見。身非功德所成。為羸疲。結使受之。為塵坌不淨也。
即脫瓔珞至塵垢坌身。隱法身妙餝。為脫瓔珞之具。示菩薩作佛。不虗外好。為著垢膩之衣。亦是結使所受生。為塵土坌身也。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不行無漏。為執除糞器。便易為右手。似若防漏。為狀有所畏也。
語作人汝等懃作。鹿野轉法輪時。義言如此也。
以方便故得近其子。佛理絕人。府示得接耳。
後復告言至當加汝價。入無漏道後。定不還生死。為常此作不復餘去。所得之樂。過七方便。為加汝價也。
諸所須至須者相給。無漏諸功德。無所乏少。為鹽酢之屬。二乘神通。本自局弱。為老蔽使人也。
無有欺怠至如餘作人。其情安小乘法。謂之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餘作人者。謂七方便。七方便則有此惡也。名之為兒。得無漏。名似佛子。未言真子耳。
窮子雖欣此遇至常令除糞。見諦思惟各十。謂廿年也。出入無難。使聞大乘。則出入此理。無疑難也。然其所止猶在本處。聞說大乘教已。使知是己之有。彼尚未領。為猶在本處也。
爾時長者有疾至無令漏失。既知使說大乘諸經。如命須菩提說波若。為以悉付教是其物。
爾時窮子即受教勑至亦未能捨。雖受委付。猶未知是己之物。情故如此。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第三段其心轉曠。懷大之機顯。自下會諸親族。名之為兒。斯則為說法華經也。
於某城中。於昔二萬億佛所已受化。化功未淳。遂捨吾逃逝。遁三界也。跉跰。飄流五道。備甞苦辛。自然而至。上三段。釋所以無上之寶者自然至。義顯此也。大富長者則是如來。自下三番。合上三譬。此合第一譬父子義。以三苦故。佛說三受。以為三苦。苦劇說為苦苦。果變[酉*妾]。說為壞苦。非苦非樂。念念遷。其命過。說為行苦。今言以三苦故者。即以三受也。何者。苦受楚切。乖情起瞋。適故起愛。不苦不樂。恬恬起癡。由斯三受。興三不善根。三不善根既感。發動諸使。諸使紛熾。作身口業。業使相與。招未來報。故言以三苦受諸熱惱。既為生死所惱。則所習非勝。為迷惑無知。樂著小法。自此即合背化流通之事也。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合第二譬。為說三乘教也。一日之價。貶小乘自足之心。取其曠時積行之功。以比菩薩一日而已。有少乏極。
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恡惜。合第三說法花也。
偈言初二偈。頌品始三番。次兩偈。頌第一譬。求之既疲。自下卅二偈。頌第二譬也。注記券疏笇計寶物者。謂說三乘法。授菩薩記。謂券疏也。薦蓆厚暖。譬泥洹中樂。無不厚足。止宿草菴。作大乘門外。宿小乘菴也。父知子心漸已曠大。自下七偈。頌第三譬。佛亦如是。自下領略頌內義。殊不委備。臨時宜之。悉皆空寂。明所以無欣樂。大意以諸法性空。難可窮究。窮究乃得成佛。以是不欣也。
妙法蓮華經疏卷上
卍續藏第 27 冊 No. 0577 法華經疏
妙法蓮華經疏卷下
笠道生法師 撰
藥草喻品第五
四大聲聞。既悟於初譬。次自說信解。以表悟。悟必是審。深領聖說先三後一之意。既領聖致之旨。此品佛述可其言。以成其義。故讚言善哉。歎其希有。密牽不逮。使行齊迦葉。藥草者。明其昔日曾受持於聖教。聖教沾神。則煩惱病愈。故寄藥草。以目品焉。
火宅至此。是譬說法花也。誠如所言。如來智慧功德。能說先三後一之道。而迦葉向引譬自說。說得聖旨。故印可之。誠如所言也。
如來復有無量功德。向誠實。盖是一方之義。斯則一方無窮。一方無窮之義。彌劫不盡。廣成三化是一。復何以過焉。
如來觀知一切諸法至一切智地。所釋所以至於一切智地也。一以窮法玄趣。二以知眾生心行。既知藥病相治。服之。必逾煩惱患滅。終得一切智也。
譬如三千。乖理為惑。惑必萬殊。反則悟理。理必無二。如來道一。物乖謂三。三出物情。理則常一。如雲雨是一。而藥木萬殊。萬殊在于藥木。豈雲雨然乎。今為異同說譬。遠顯一致。而迦葉領旨。成其希有之極。三千者。舉佛化一境也。山川谿谷。明法澤曲沾。無幽而不至也。名色各異。緣躰不同也。密雲彌布遍覆三千。雲為法身。雨為說法。法身周密。彌滿法音。普暢無偏也。一時等注其澤普洽。一時。則無前後也。等注。渧無大少。四等法雨。理亦如之也。一雲所雨。一雲之雨。明無異味水也。彼種性雖別。皆稱使得生也。一雨昔化。發其道牙。為地。今說扶踈其解。為雨也。
如來亦復如是。如大雲起。法身彌綸。慈蔭若雲也。以大音聲。理廣無量為大。無不聞知為遍。遍䨱人天。令無煩惱熱也。
於大眾中而唱是言至為聽法故。理顯灼然。為唱。必鍾於彼。為語之。道播天下。有緣必聞。謂皆應致此為聽聞法也。
爾時無數至聽法。理說既招。有教無類。莫不同來。如彼大雲。引內義牽。譬上合不自覺知。一相之法。理無異味。眾生雖同沾道澤。而莫知所以。念何事。眾生所念不同。或戒或施。故云念何事也。思修亦爾。云何念。為以三乘心。念檀那。為以人天心。念檀那。思修亦爾。以何法念。以斯三乘果。念檀那。以期人天報。念檀那。以何法得何法。總結向三番語也。以何者。以何善為因。得何法者。為得何果報耶。如此因果。皆趣於佛。而眾生不知。各執謂異。唯佛了之同歸耳。靉靆垂布。喻應身接物。似若近而可階也。是名小樹。欲明菩薩道勝。更譬以樹。樹者以蔭䨱為義。大乘兼被。猶若此也。七住以下。謂之小樹。八住以上。謂之大樹也。
授記品第六
夫功成則果遂。自然之曆數。四大聲聞。既殖根遐曩。著于今記。佛向述成其說。說必當理。理當則數鍾來果。故佛為受記。此授記法華也。然事象方成。累之所得。聖既會理。則纖爾累亡。累亡故豈容有國土者乎。雖曰無土。而無不土。無身無名。而身名愈有。故知國土名號。授記之義者。應物而然。引之不足耳。
爾時大目楗連至皆悉悚慄。此諸人所以索記者。明其內懷妙解。理應得記。故致索耳。
密牽未悟。敦其悟解。解意既精。獲記亦爾。
二十小劫。所以國有優劣。
壽有修短者。聖豈然耶。機須見之。故示其參差。
化城喻品第七
所以引大通智勝者。有三意。一以大通智勝。亦說先三後一之教。證成今說。二以五百弟子及諸大眾。昔已曾於智勝佛所。受化於釋迦。釋迦事須引古助成今悟。三以生死際阻悠遠。大道玄曠。權假二乘。為化城喻也。
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所以云佛滅度久者。遠表釋迦鑒上古。猶念今日。以證今說理名當也。垂得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所以言十小劫佛法猶不現前者。明至理玄遠。難可卛尅。亦表大通志氣貞固。心不可阻。厲物如此。生其企慕耳。
梵王雨華。所以人天交萃。設供如林者。明至德威重。理感天。梵王是眾生之主。尚來歸崇者。況復餘乎。
有十六子。引昔之緣。事在此也。
爾時東方至光明照耀。所以先照無遺者。明道無不鑒。十方梵天遠尋相者。明有感必至。何患遠乎。不知光明相者。明理踰情外。又奉宮殿者。表罔極之心。捨深禪樂遠覲佛者。以情存妙法。故請轉法輪也。
三轉十二行。牽昔況今。義顯于茲。大通智勝。昔為諸梵王。說三乘教。又為十六王子。說法華經。最小王子。釋迦文者。已為時人。曾說此法。今既登極。還成昔化。復說先三後一之道。三轉者。第一佛告抅隣。身者是苦。汝當知之。則得眼智明覺四行。成未知根。第二告五人。汝已知苦。亦得眼智明覺四行。成已知根。第三告五人。汝已知苦。不復當知。亦得眼智明覺四行。成無知根。一告四行三轉。故有十二也。如是未知苦當知。未知習當知。未知滅當知。未知道當知。如是一諦中。有眼智明覺四行。一告通四諦。有十六行。三告有卌八行法輪。言十二者。舉三告而言也。言四十八者。逐諦而言之。十二因緣四諦者。名略而事廣。十二因緣者。名廣而事略。其根既利。但為說十二生死。其便自領。必有離苦法藥。謂盡道也。無明。百八煩惱。隨事無量。實而言之。一惑而已。無明者。惑之通稱。即是現在愛取。愛取用廢。事謝過去。總名無明也。行。身口意業。現在謂之有。以能有來果。果報既謝。則功成事遂。事遂過去。謂之行。行者。遷流生死義也。識。識為今身之始。即有來生事也。名色。識既為種。能成名色。四陰曰名。五情為色。亦曰在胎茫昧。識苦樂微。有名而已。六入。六情始萌。便對六塵也。觸。情塵既著。便有身識。身識細滑。三事和合。和合觸義也。受。情塵和合。便有適不。次生三受也。愛樂。緣受。適意曰愛。愛則纏綿。纏綿者。生死根深。故偏立支也。取。緣愛滯故。則廣生四取。取者。能取生死也。有。緣四取故。則造三業者。謂之有。能招來有也。生。緣有三業。萌牙。愛取水潤。焉得不生邪。老死。既生安得不死。此是愛悲之宅。十二因緣。三世並俻。但隨化迹。隱顯其名耳。何者。二在過去。八在即時。二在未來也。若由昔無明行。招此苦器者。今思斷之。當來方無復生死。生死是眾禍之宅。可不畏哉。故示此兩端。庶尋言旨。然三界飄流。由十二緣。緣若滅者。則愚癡絕命於慧刀。愛水燋乾於智火。高羅四開於六趣。無生超逸於八極矣。
十六王子童子出家。向說二乘之教。今為王子。說法華也。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明理深道遠。要須詳審。亦使物欽仰也。即入靜室。欲顯沙彌德也。
譬如五百由旬。近情淺識之後。取證昔說三教。以表一。物求旨保三。為是復引曩緣。作化城喻。喻者。明二乘非實。終歸一道。一道者。為惑所得。可謂艱難。然三界塗岨。二乘路險。此五百是菩薩要道。實難過矣。曠絕無人怖畏之處。五百懸遠。為曠絕。志在獨悟。無人久受勤苦。來害無方。為怖畏之處也。
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寶處。大悟分發。為欲過嶮道。欲過不少。謂之多眾。過則無樂不得。為珍寶所也。
有一導師至欲過此難。會理則通。乖之為塞。善知此相。一人而已。教眾從通。為將道之主也。所將人眾中路懈退至欲退還。迷其趣。必佛道遠。久受勤苦。生死苦急。小乘樂交。而便樂之。為懈退耳。雖有此惑。終不失本解。為欲退也。退於師法。是則于師而於師無隱。義白如此也。
道師多諸方便至化作一城。既于無隱。放師為白。師則從白。得知慈。其可愍也。即以方便。作二乘化。言得泥洹。城本防非。唯泥洹無患。譬之名焉。權示非實。為化作耳。
告眾人言至快得安隱。二乘化旨。假辭云爾。
若能至寶所。亦可隨意。二乘教旨。令其得佛。而不顯之。亦假辭示也。
於是眾人至生安隱想。行進成果。自謂泥洹之義也。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至為止息。且謂得泥洹為止。於當進為息。既知如此。說三是一。為滅化城。而假辭云爾耳。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夫能對揚聖教。影嚮其迹。靡不是權。此諸君子。三聞方悟。迹非先達。故在後受記。後受記者。似真鈍器。今既顯其權。道非鈍明矣。
聞是智慧。謂方便品。至信解也。神通之力。見大智勝事。由若今日也。言不能宣。謂己所懷妙解。解從佛來成。成功由佛。故云於佛功德言不能宣。密欲令佛顯其行迹。明非小乘。故言唯佛能知我等深心耳。
譬如有人。五百羅漢。機悟在後。欣慨自責。自責既深。喜亦不淺。如來著說。言雖無方。理無異歸。而五百人乖言失旨。有過之極。故自引譬。以申斯意也。
至親友家。友者。十六王子。家者。謂大教之舍。五百人等。原昔雖聞。質是素糸。有分趣染義。至友家也。
酔酒而臥。友訓辭義。本充具乏。未能忘言。更以惑意。惑意情熾。醉於五欲生死。若醉臥也。
是時親友官事當行至與之而去。雖曰昏惑。始寧無微解。其解誠微。大悟從起。以果名因。謂之無價。為惑蔽之。如在內衣裏。由友而來。則為友與。理固無失。亦友所繫。密繫無差。視莫過焉。大乘言旨潛己。己昧言旨。為不覺知。末後可化。化感蹔亡。為官事當行也。
起已遊行至便以為足。昔解緣發。於惑得反。為從臥起。起則從教。而所從非本。謂之遊行。二乘泥洹。既非歸本。為至他國。為樂作行。行乖大道。於理有艱。所所得之。樂比大乘則少。比世為足也。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從教。是己所攬。尚未與昔友相見。今說三為一。方為見耳。非意欲爾。為遇會也。
而作是言咄哉丈夫至無所乏短。我昔於大通智勝所。以無價法寶。繫汝心裏。得一之意。假辭如此。以因易果。無樂不得。何所乏哉。而尋廢忘。昔受化時。繫得微解。尋著化餝。或意為忘也。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五百羅漢。德充於內。名流於外。故在前受記。此學無學。名實俱薄。故在後授記。通是一段授記耳。
法師品第十
上來至此。凡三說。三授記。明三因為一因義相以訖。三說者。一方便品。二譬喻品。三化城品也。信解品自審其解。藥草品佛述其說。非別科也。三授記者。一授舍利弗。二授四大聲聞。三授五百弟子及與學無學也。此品大明流通茲經。法師者。無理不通。為人能宣揚斯道。謂之法師。以獎于群情。寧不益耶。
因藥王。所以因藥王告者。其能燒身通法。故因之而告也。一偈隨喜。以少況多。深有旨焉。夫瞋心則與物隔。與物隔者。道無由行。故歎隨喜。喜則法華通也。
竊為一人說。向明自受。其功已多。今言為一人說。則是外益。道貴兼被。功報何極耳。則如來使。大慈之心。恒以通法為懷。若人能行法者。便是如來使也。如來所遣。明其所解。從佛解來。從佛解來者。盖是如來以解資。遂其行也。如來本以通法為事。而其能爾。謂行如來事也。
若有惡人以不善心至其罪甚重。佛是人天中勝。嫉而罵之。是則罵人。非罵法也。受法花人。若罵之者。是則罵人辱法。罵人辱法。則毀法身。毀法身者。其罪至重。以敦學徒。豈不弘哉。則為如來肩所荷擔。法是佛師。常尊法。以受法而擔義。實擔法。非擔人也。而言迹在人亦爾。以敦學也。
已說今說。上章以人明法。自下以法明人也。以法難得。受持人難得。受持人難得者。亦以法難信解故也。以衣䨱之。理深彌䨱。衣以表之。如來共宿。夫人情疑。意密則窹。窹是同法花之人。既解參玄極。解會加心。則為俱處。俱處者。共宿義也。
手摩其頭。持法花人。始是佛子鍾愛之至。寄以摩頭也。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受持法花。求悟佛道。欲得之至。如渴須水。此譬。譬持法花人。有淺深得失也。上云不能得見聞法花經者。非曰不得卷。但未領一乘之旨。謂之爾耳。
於彼高原穿鑿求之。一乘比三乘。為難信。於法花求解。如求水於高原。受持讀誦。為穿鑿也。猶見乾土至知水必近。未都玄門。如見乾土。轉得深致。如見濁泥。已知大悟不遠。為知水必近也。
如來室者大慈心是。慈能彌䨱。如室因蔭。室宜言入也。如來衣者忍辱心是。忍辱和悅。如衣嚴身。衣宜言著也。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空則容安。取譬於座。座宜言坐。以之施物。不弘乎。
見寶塔品第十一
所以現塔者。證說法華。理必明當。一以塔證。二以所出聲證。物因二事。信彌深至。亦遠表極果。微現常住也。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至從地踊出住在空中。夫人情昧理。不能不以神奇致信。欲因茲顯證。故現寶塔。以事表義。使顯然可見。既云三乘是一。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泥與佛。始終之間。亦奚以異。但為結使所䨱。如塔潛在。或下為地所隱。大明之分。不可遂蔽。必從挺出。如塔之踊地。不能㝵出。本在於空理。如塔住於空中。發聲讚言。善哉善哉。以寄成證也。又以眾寶莊校者。遠表極果。無善而不有。於是其理。從事顯然。雖難不信。其可得乎。又聞塔中所出音聲至恠未曾有。四眾既見塔出。罔知所以。便起而立。故容肅㒵。欽聞其旨。事在情表。不敢發言也。名大樂說。乘眾疑而白佛。顯所以之意也。作大誓願。多寶乘昔願。而能爾者。密引時心。皆應發願欲見此佛身。所以須覩形者。顯證分明也。分身諸佛。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豈是自貴而然乎。將欲辨於真偽。故須集耳。既云十方是化。斯則今釋迦是真。真佛所說。說必明當。於是群情信悟彌篤。故託多寶之願。以集之焉。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所以除諸穢惡。移于天人。乃至施花香者。遠表樂必可亡。善必可修也。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若為欲安分身諸佛。便應預淨諸國。使足容受。何以漸漸變耶。所以爾者。欲表理不可頓階。必要研麤以至精。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損矣。通為一佛國。以表萬因雖殊。終成一果也。分半座。所以分半座共坐者。表亡不必亡。存不必存。存亡之異。出自群品。豈聖然耶。亦示泥洹不久相也。使企法情切矣。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虗空。所以接之者。欲明眾生大悟之分。皆成乎佛。示此相耳。
持品第十二
向既廣引譬況。言持此經者。難今藥王等諸大士自誓能持此經。於後惡世。流布之也。於異國土。此土人惡。非羅漢能化。故言於他國也。不能之肯。豈實然乎。欲鄙過此土。厲言篤席耳。
安樂行品第十三
明三因為一因義畢。此品向已明諸大士流布斯經。眾聲聞輩。亦於他國。班宣此法。中聞有欲傳此經者。罔知其方。故設此品。教其方法。
若能安住四法者。則身靜神定神。定身靜故。則外苦不干。外苦不干謂安樂。則能說法無惓故。物蒙其益耳。四法者。一住行。二親近處行。親近處者。能遠惡近理也。心既栖理。則身口無過。身口無過。第二法也。三者心無嫉妬。四者大慈心也。三業既淨。慈念又彌。以此宣法。不亦弘乎。
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前以經未難持。若深難持。則淺識自崖。故問方法。以引學者於惡世也。
於惡世欲通說是經。當安住四法。末世持經。雖曰多惡。若住四法。末世則無苦矣。住之必安。故言安住。教道之法。其方如此。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已入於理而履行之。為行處也。雖未入理。親而近之。為親近處。亦是始終。合為一事也。
住忍辱地至心亦不驚。行處者。始終以忍辱為主。此五事是始也。又復於法無所行。向明理心之德。今弁觀行之能。四事是行處終也。
不親近國王王子。親近處亦有始終。不近起亂之處。為親近理。此下諸事是近處之始。路伽耶陀。謂破世間論義也。逆路伽耶陀。謂苦切論義也。那羅等。謂綵書其身。為種種變。
五種不男。一者生不能男。謂天質乃庄直不能耳。二者黃門。器物少弱。三者半月不能男。謂半月變為女也。四者妬故不能男。謂其先不自能。見他行欲。即便生妬。妬故乃能也。五者精不能男。謂他先觸己身。方能男耳。
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自下十餘事。其名雖多。其實一空而已。此是始觀未能入理。為親近處終也。
偈言。自下偈頌。或廣或略。或亦不頌。可隨義制之。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第二法者。無身口過。此雖不道身業。偈中頌也。此章或言心業者。以成身口必無失耳。非是明心也。又文殊至無懷嫉妬諂誑之心。第三法者。意無嫉妬也。此雖道口業。為成心無過耳。非明口也。文殊至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第四法。大悲心者。被物之大。故在後明。若能安此四法者。則無怯弱。乘斯弘教。其實彌矣。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此譬捐喻法花經。昔不與人。而今與之也。
踊出品第十四
此品。壽量之胤序。欲明三果為一果也。前為因設序。宜言花動地。此品為果作序。宜言大身菩薩從地踊出。彌勒懷疑。斯處不別。彼亦顯常住之旨也。
止不須汝等。所以止者。為出六萬菩薩。菩薩出故。得顯長壽致也。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夫聖教抑揚。莫能惻其深旨。然既廣統前後意。亦可領上勸護法。今言不須。皆有在也。據眾生現惑。致都佛泥洹。法欲滅盡。自應須護。故有勸言。以篤其情耳。然眾生悉有大悟之分。莫不皆是權菩薩。無時非護。復何假他方諸菩薩乎。假他方者。似化理不足。故示踊出。以表斯義。六謂六道。恒沙謂多。地謂結使。而眾生悟分。在結使之下。下方空中住者。在空理也。地裂而出者。明眾生而悟分。不可得蔽。必破結地。出護法矣。彌勒不識一人者。以其悟性非十住所見故也。又踊出非佛。而是菩薩者。明此悟分必須積學以至無學也。彌勒至心生疑。騰眾心而疑。疑於釋迦。成佛始爾。而所為之事甚多。願決眾疑。顯其宗極。常住微旨。漸現斯矣。
壽量品第十五
夫玄鑒虗朗。出乎像域之表。豈有殊形方汱修短之壽哉。然無不形而不壽者。出自群惑。聖豈然乎。但惑者謂佛實壽百齡。今祛其斯滯。假長壽遣之。故目此品。名為壽量。壽量者。即是上品奮迅諸佛神通。即是極果。極果既顯。非常住如何。又且近情欣生惡死。今云長壽。敦其彌何矣。
誠諦之言。彌勒懷疑請決。佛將答之。故三告者。以理深道妙。不可輕說也。唯願說之。其又三白者。亦表傾渴之至也。
皆謂今釋迦氏至出釋宮。群疑在此。故稱而斥之。今日據長壽為實。以表伽耶是虗。若悟伽耶之不真。亦解長壽之非實。故知修短在物。聖常無為矣。
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夫色身佛者。皆應現而有。無定實形。形苟不實。豈壽哉。然則方形同致。古今為一。古亦今也。今亦古矣。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若有時不有處不在者。於物然耳。聖不爾也。是以極設長壽。言伽耶是之。若伽耶是者。非復伽耶。伽耶既非。彼長壽豈獨是乎。長短斯非。則所以長短存焉。
如實見三界之相。夫見實者。無復不實之見。本欲津實悟彼。故隨彼所應。而作方便。亦雖不同。而其旨不異。但云見三界者。已是見其外。唱既有本。庶尋言表也。
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本菩薩道時。壽已倍上。故知向雖譬塵數。亦未盡佛壽之一豪。今以菩薩形佛。佛壽多耳。
譬如良醫乃至百數。此譬。譬佛實存而言滅也。眾生昔受化。是從菩薩生為子也。二十為二乘。百數明多。據今治病為醫也。
以有事緣遠至餘國。既以化此。復應化彼。而無息也。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于地。解微枉惑。為飲毒藥。乖理為他。惑緣至。為藥發。受死生識。為悶亂。生死為宛轉于地也。是時其父還來歸家。本化理真為家。彼受化緣至。更還伽耶城。目之為歸也。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從受化以來。恒習正道。為不失本心。乖之為失也。
遙見其父皆大歡喜至善安隱歸。緣淺解昧。微漸近理為遙見。然同覩應形。故皆歡喜。莫不知禮敬供養讚嘆也。我等愚癡悞服毒藥。解緣已發。真應訴謬。假辭爾耳。願見救療更賜壽命。既訴求救。救則更生慧命。亦假辭云爾。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至與令服。隨應說法。皆有旨趣。為味。辭餝外悅。為色義。表裏董心。為香。言教顯無相混然之致。為擣篩和合也。而作是言至無復眾患。令服意亦假辭爾也。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至病悉除愈。得旨為服。惑除為愈。
餘失心者至而謂不美。雖知是藥。昧旨。以為不美。即作是言我今衰老死時已至。如佛年具八十。形如故車。當般泥洹爾耳。
是好良藥今留在此。六度大法。不持之去。理不可亡。行之則存也。
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實更餘化。為至他國。雙樹泥洹。言迹都滅。為遣使還告汝父已死也。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至毒病皆愈。見佛泥洹。深悟非常。始知佛語為美。得旨為服也。
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既解玄旨。為方見佛。非形見佛。於彼人中。亦為歸矣。虗妄罪不。本以識受為心。有濟物之實。言雖反常。理不乖真。雖復終日說。說而無虗妄罪也。
俱出靈鷲山。佛於始感為出耳。
常在靈鷲山至眾生見燒盡。既見佛之不在。良以眾生穢惡。以穢不在。則無穢必在。無必在穢。故寄七珍明之。寄七珍明之者。明無名汝之穢耳。本自不言其體非穢。於無形而論。亦何異穢質。然則無穢之淨。乃是無土之義。寄土言無。故言淨土。無土之淨。豈非法身之所託哉。至於穢惡被燒。自是眾生罪報。亦何傷無不在。無不淨乎。是以眾生見燒。而淨土不毀。且今人情欣美尚好。若聞淨土不毀。則生企慕意深。借事通玄。所益多矣。我常知眾生。頌合說微也。每作是念。合爾名也。
分別功德品第十六
夫因果相召。信若影響。上既聞壽命之說。則盡心求益。藉茲尅果。其報彌矣。今辨其參差。故謂分別功德品也。
阿逸多。宋言無勝。彌勒字也。得無生法忍。實悟之徒。豈須言哉。所以廣引得悟者。欲美此經體蘊眾解。應物無窮。密敦涉求之徒。使持法花耳。夫未見理時。必須言津。既見乎理。何用言為。其猶筌蹄。以求魚菟。魚菟既獲。筌蹄何施。若一聞經。頓至一生補處。或無生法忍。理固無然。本苟無解。言何加乎。進退無據。而文言爾者。良由經之所明。理護十住。彼雖不假。而在假之位。經識無施。而有施之。能以此示得。事表經義。若從知之。豈能自已哉。
八生當得無上菩提者。此就八住為語也。八住以上。既無復身。何以得知其智明昧。故寄之以八生。知去佛久遠也。一生者。如彌勒當下。謂之一生。如是或二或三。乃至八。八者多生。多生故知去佛遠。知亦昧矣。所以不言十生者。十是數之一極。是巨多之義。欲表菩薩或累缺少。故寄之八耳。又不言六。逕其四生者。欲表經幽邃。引悟入深。超至四生。顯斯義焉。
從四生至一。次第不越者。欲明理轉深妙。悟者亦少。難可得速。示茲意也。聞佛壽命。如來慧命也。今既聞說壽。即是服深般若。故言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功德。所不及一也。能持此經。兼行布施。上來所說。意在乎此。內既懷妙解。外又行六度。心事俱奏。則正覺朝夕。八方之廣。何足擬其明大。
隨喜功德品第十七
原聖人設教。豈但取益乎當時。乃愛執來葉。訓化蒼生。上來明三果為一果義。已粗畢。此品欲明流通之人。人欲通法。要以欣喜為懷。若有嫉恚之心。則與物隔。與物隔者。道何由通。故以隨喜目品也。
彌勒白佛。其昔偏以隨喜為行。今復問。向茲義也。得幾所福。示其多少。使物求之情篤。至第五十。所以據最後人者。皆羨其初。親聞智說。喜心必濃。若傳之餘人。又復最後。喜心則淡。淡者功德亦薄。今就不如者。稱福報以自無量。況初在聞之徒。發初在坐。不亦深乎。四生眾生。欲窮其多耳。不如第五十人聞法花隨喜。上所明四果功德。斯則有限量。法花為理。圓通無極。人能隨喜。斯則如來道遂。道遂由乎此人者。其功安可迮耶。故言百分千分不及其一。豈虗也哉。終不瘖啞。法花之報。豈政爾耶乎。但就人情所樂。故言得乘寶輦。口氣不臰。無諸可惡耳。而於大眾為人分別。此語後品。上無廣說。向所略明者。展轉說隨喜。流通為多哉。
法師功德品第十八
前法師品者。為通三因是一因。此品為宣三果為一果。亦辨法功報也。若讀若誦。若說若書。名法師。□品云。而於大眾為人分別。今廣之焉。
八百眼功德至意功德。如說修行法花報者。大明慧是。此慧能無不見。能無不知。若任其極慧。則冥然施物。故抑使在人。樂若可階。寄報六情。取引學者。學者□之。即欣欲修經。及其行積乃獲。所以處矣。其寄六情者。見色則應在眼。知法則應在意。既云學得。不可令無不見知。故常通之。眼止見於三千。據□得言生身。生身麤近。故言猶未得法身。考而論之。三千既然。十方有何異哉。斯則法身體極照也。三根明功於讀說。故示數不同。總明可一。別明無量。盖是近侍之數耳。私尋品旨者。遠採言外也。千二百功德。據十善為義。自行教化。讚嘆隨喜。各有十善。合四十也。一善又能兼行十善。四十善一一皆爾。合四百善。四百善各有上中下品。則千二百也。三根不如。得中下二品八百善也。餘根勝故。故千二百也。變成上味。資益潤我。得甘露味。在己。然其得報。本不苦澁。豈有變乎。而言爾者。汲引近情。故云變耳。聲香者。若論其報。亦同斯義。豈名惡耶。但天下聲香有好惡。菩薩聞之。亦何傷乎。
常不輕品第十九
法花尊經者。是眾善之源。極慧之潤。逆則獲罪若山。順則到福如海。前雖有其言。未有其人。故引古證今。使信者增至。若毀逆之罪。如䟦陀婆等。□順之福。如不輕菩薩。既欲證經。故設此端。示罪報者。以排其疑謗。現六根果者。欲明其淨信。亦表罪福影嚮理不可差。洗學之子可不慎哉。罪報如前火宅中說也。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
明因果既竟。斯則理圓事畢。道言德行。備宣□下。然夜光多迕。玄唱逆耳。至於濁末取信。難將付囑法花。故先現踰神力。令眾喜悅。發其奇想。遠使十方。稱南無歸命。於後致信。無間然矣。
出廣長舌。表言無虗也。一切毛孔放光。表一極之□□無不照也。謦咳彈指。上現舌相放光。顯言不虗妄。慧照無遺。道既如此。明理暢黃中。理暢黃中者。寄以謦咳。然黃中之唱。言必有旨。復託以彈指。理既宣揚於□下。故云此二音聲遍至十方。十方眾生。感悟分發。為六種震動也。
皆共遙散娑婆世界。此諸眾生。雖無明於預□。然有善緣。於遙觀。以種種寶物。遙供養者。以送□極□。此假相見者。欲明道無隔也。如一佛土。情鍾內至。有感外發。寶帳䨱此。諸佛乃令十方為一者。自非懸誠感至。孰能如此乎。遠明因萬雖殊。終歸一果矣。
屬累品第二十一
前說因之時。亦並已付囑。義既未周。不別立品。今明因果俱竟。理說都畢。斯則如來大慧。於□□然。今持此經。摩頂而付者。以理深事大。要□□惣。為是義故立品耳。
藥王本事品第二十二
上明因果理一。則無異趣。宗極顯然。領會有在。自下均三人為一人。明二乘之子。不得不同為大□也。說經既竟。今明流通之人。前來非不有證。行經者。今者標數人。顯其行迹。以證法華。此諸人昔已於他國。宣布茲典。今又於此。傳持斯經。令道化沾澤於當時。德芳流聲於千載。使向方之徒。准而則之矣。今出其昔燒身之行。謂本事也。燒身者。人所寶重。莫過身命。而燒者。良由更有重身之寶矣。若能領斯意者。雖在其形。恒是燒。理為乖其旨。雖復終日焚燎。常不燒。庶得迹外。勿滯於事。所以聖人責□□意。義顯於茲也。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爾人因不虗殖。果不空應。以篤洗求之子。可不深修德行。以招妙極耶。故引斯事。欲為明證也。
妙音品第二十三
時眾聞說藥王本事。再稱美法花功德。益加信敬。咸欲護持。宣傳流布之方。必有所因。所因之行。大莫通現一切色身三昧。色身三昧者。即法花慧也。人能光揚法華。則現是三昧。便殊形改狀無方。說妙音大士。親是其人。託迹往來。以宣此經。其之為益。豈不深乎。
放眉間光照彼國者。欲令妙音來也。化作眾寶蓮花。將欲來。故先現眾花妙瑞。使此土眾生。發傾渴之想也。多寶如來當為汝等而現其相。所以今多寶為現相者。一明多寶為法花而來。二明諸佛道同也。
觀世音品第二十四
夫聖人懸燭。權引無方。或託神奇。或寄名號。良由機有參差。取捨不同耳。所以偏美觀音名者。欲使眾生歸馮情一。致敬心濃。若能推敬於一者。則無一而不然矣。勸物之爾。豈偏勝乎。曲濟無遺。謂之普。從悟通神。謂之門。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者皆得解脫。聖人振初。理不㧞無根。苟內無道機。聖則不應矣。豈直稱名。便得解脫乎。而今云爾何耶。觀世音者。以無不通為理。無不濟為懷。物有悟機扣聖。聖有遂通之道。遂通之道既申。爾乃解脫豈虗哉。美名獎物。不亦弘乎。應以佛身得度者。妙音菩薩現種種身者。以得色身三昧也。今觀音亦現種種形而說法者。皆由宣法花故。人異道同。示修必得也。
陀羅尼品第二十五
夫因緣曆數。符若影響。吉凶禍福。豈可避哉。但玄言理說。妙絕群庶。致令近識。受持心薄。欲寄之呪術。以敦時情。外國之人。信畏禁呪。禁呪之法。能排凶招吉。無所不制。末世多畏。莫不懼害而修善。是以聖人愍其愚冥。為說其方。昧理望連者。慓然信至。故借呪名。以詺理說。理說無處。更成名實。又吉凶之來。關於鬼神。因用其語。訓令莫害。畏累懼害者。無不修經。修經既至。自然潛語。潛語之解既著。凶自亡矣。今以法花宗極。寄呪而說之。人欣呪之益。樂於交利。於是傾誠。受持彌篤。呪理雖一。制辭不同。既有左右。唯付在佛。故復因茲。得言若于佛說。如有後逆。□必不輕。若護持呪。謂陀羅尼也。呪是鬼神之語。不可傳譯也。
富單那。世間不祥之鬼。因病之必死。吉遮。起尸鬼也。毗沙門。北方天王也。主領二鬼。夜叉。羅剎。東方持國天王。領二鬼。揵闥婆。毗舍闍。南方天王領二鬼。鳩槃荼。餓鬼。西方天王領諸龍。緊那羅也。此四天王。各制御其所領也。羅剎女等。此十女鬼。於天下有大勢力。是眾鬼之母。恭順佛命。亦說此呪。鬼雖凶惡。不違其母。既順佛。子斯從也。奪一切眾生精氣。人心有七渧甜水。以養人命。若羅剎入人身中。飲一渧。則令人頭病。飲二三四渧。則悶絕。然故可治。過是必死。是為奪精也。阿䟦摩羅。此鬼入人身中。令人手足筋轉。口中吐淡。熱病鬼也。若鬼形作此諸形。來侵病者。阿梨樹枝落地時。必作七片。故以之為喻也。[瘞-夾+(猒-日+口)]油殃。外道多謂。一切草木有命。諸鬼皆信此語。故以[病-丙+猒]油罪恐之。
妙莊嚴王品第二十六
法花妙道。既深且遠。加之藥王諸人。為宣流之者。斯則人高理遠。冥然絕群。近識之徒。斂兮而反。雖欲通經。不敢曆心。故引妙莊嚴王。妙莊嚴王者。昔是邪見。邪見既反。則宣揚法花。凡識於是。發心通經。權迹敢與。所濟實多。兼明善知識義。遠顯切磋之美也。序往昔之緣本事也。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七
人情矇昧。皎信良難。要須曲尺無方。寄迹事證。事證既顯。信心方濃耳。普賢菩薩本立誓願。若有讀誦法花經處。我往勸發。示其謬誤。謂之勸發品。物欣靈瑞之應。於是修經。必彌勤篤矣。
法華經疏卷下(終) 竺道生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