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大小乘釋律部一 大乘律疏(0676-0698)
第0676部卍續藏第38册P0001 梵網菩薩戒經義疏 智者大師 說.txt
卍續藏第 38 冊 No. 0676 梵網菩薩戒經義疏
菩薩戒經義疏會本序
余友隱公會此經疏余一覽已乃讚歎曰字不譌句不碎有益于物葢莫大焉然此義疏荊谿不解之於前四明不釋之於後故無鈔記足可全依如是則但會經疏不亦宜乎隱公聞之請以題端因而筆記云爾。
貞享甲子臘月下旬台宗比丘唯忍子敘
No. 676
菩薩戒經義疏卷上
隋天台 智者大師 說
門人 灌頂 記
菩薩戒者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陳直道而歸生源可盡聲聞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懷寧不精持戒品內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庶眾委質虔恭斯乃趣極果之勝因結道場之妙業然經論所載戒相有於多種記傳所辨受法不無同異良以機悟偏圓宜聞詳略辭無雙舉事不竝行令謹按什師所述法相出自梵網經律藏品什師秦弘始三年來達漢境光顯大乘匡維聖教傳譯經論三百餘卷梵網一本最後誦出誓願弘宣是故慇懃一言三復特為文義幽隱旨趣深玄所以指掌曉示令後生取悟為易經稱梵網者欲明諸佛教法不同猶如梵王網目品言心地者菩薩律儀徧防三業心意識體一異名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言心地也。
釋此經三重玄義。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料簡
○就釋名中初明人名次辨法號後明階位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亦云開士亦云大勇心復云善美隨行為名以其運心廣普因斯立號大品經明此人有大道心不可沮壞猶如金剛從初發心終至等覺皆名菩薩也又稱佛子以紹繼為義三乘皆從佛生解盡是子義法華云若如我子大士紹續為勝稱為真子又三乘同皆修道盡有此義二乘自通至小果狹而且短大士廣長自通通他故受斯稱大經云初發已為人天師勝出聲聞及緣覺故言大心也。
次辨法號即是戒義梵音尸羅大論云秦言性善亦云清凉以其能止破戒熱惱從能得名亦云波羅提木叉譯言保解脫又名淨命亦言成就威儀無所受畜未來生處離三惡道淨土受形能止邪命防非止惡亦言戒是約義訓義復言勒義並義並是隨義立名大經云如佛禁無常汝猶說者即破佛禁舌則墮落又云是人所有禁戒皆不具足尚不能得二乘菩提況無上道今言戒者有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此名原出三藏律是遮止儀是形儀能止形上諸惡故稱為戒亦曰威儀威是清嚴可畏儀是軌範行人肅然可畏亦曰調御使心行調善也定是靜攝入定之時自然調善防止諸惡也道是能通發真已後自無毀犯初果耕地蟲離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既是心上勝用也能發戒道定與律儀并起故稱為共薩婆多說律儀戒禪戒無漏戒此名雖出三藏今菩薩戒善亦有此三名若要誓所得名曰律儀若菩薩定共道共皆止三業通稱戒也若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地持不通三藏大士律儀通止三業今從身口相顯皆名律儀也攝善者於律儀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諸善滿菩提願也攝生者菩薩利益眾生有十一事皆是益物廣利眾生也戒品廣列菩薩一切戒竟總結九種戒皆為三戒所攝律儀能令心住攝善自成佛法攝生成就眾生此三攝大士諸戒盡也瓔珞經云律儀戒謂十波羅夷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也大論戒品列十種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雜五隨道六無著七智所讚八自在九隨定十具足義推此十不缺者持於性戒性重清淨如護明珠若毀犯者如器已缺佛法邊人也不破者持於十三無有破損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雜者持定共戒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為雜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經云言語嘲調壁外釧聲男女相追皆汙淨戒也隨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也無著者見真成聖於思惟惑無所染著此兩約真諦持戒也智所讚戒自在戒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讚於世間中而得自在此約俗諦論持戒也隨定具足兩戒即是隨首楞嚴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眾生雖威儀起動任運常靜故名隨定戒前來諸戒律儀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具足用中道慧徧入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
次明階位釋尊一化所說教門準義推尋具明四教謂藏通別圓如大論引迦旃延明六度齊限尸毗代鴿是檀滿須摩提王不妄語是尸滿忍辱仙歌利王割其心不動是忍滿大施抒海是進滿尚闍梨鳥巢是禪滿劬嬪大臣分地息諍是等智滿偏菩薩也若大品明有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通菩薩也有菩薩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淨名中得不思議解脫變身登座而復受屈被呵者別菩薩也有菩薩發心即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圓菩薩也四菩薩中行位深淺今當說最初三藏正為小乘聲聞有七賢七聖外凡有三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次入內凡有四善根第四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過此入聖位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七不時解脫聲聞位如此菩薩不論階位不斷煩惱唯修六度若論次位只可準望小乘作深淺耳從初發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專修六度檀破餓鬼尸救地獄忍濟畜生進拔修羅禪靜人中慧照天眾從初釋迦至罽那尸棄名初僧祇得五種功德一不生三惡道二不生邊地三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識宿命而不自知作佛不作佛準望位在五停別總念處也從尸棄至然燈名二僧祇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說準望位在煖法性地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說也從然燈至毗婆尸三僧祇滿是時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準望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若過三僧祇種三十二相業準望是下忍之位若坐道場位在上忍後一剎那入真三十四心斷結得三菩提則為佛也通教菩薩即三乘共十地一乾慧地者事相名同三藏觀行心別體陰界入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總相智慧深利故稱乾慧地也二性地者得過乾慧地得暖法已能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得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者三乘信行法行體見假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也四見地者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也五薄地者體愛假發真斷欲界思證第六解脫煩惱薄也六離欲地者三乘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故言離欲地也七已辦地者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無漏斷五上分結掉慢無明色染無色染七十二盡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也八辟支佛地者緣覺發真無漏功德力大能除習氣也九菩薩地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畏斷習氣將盡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以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無餘如劫火燒木無復灰炭香象渡河到於邊底雖佛菩薩名異二乘通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共歸灰斷證果處一稱為通也別教階位五十二地一外凡十信一信二念三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戒十願第二內凡習種性十住一發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盡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內凡盡名性地也第三性種性十行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恚恨四無盡五離癡亂六善見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第四道種性十迴向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諸佛四徧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堅固平等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法界無量第五聖種性十地一歡喜二離垢三明四?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第六等覺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鄰真極聖眾學之頂也第七妙覺地即究竟佛菩提果了了見性稱妙覺也性習二性若據位分習種在前性種在後若據行論性習同時故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明性種後明習種尋用取體先習後性與教證二道相似就位以論教道在前證道在後據行論之證教同時故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證後教尋用取體先教後證也就解行中復有四種一名解行二名發心三名迴向四名道種於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於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發心用已善法趣向菩提故名迴向當分之中如觀道立故名為道望後佛果能生曰種也習種性能生報佛性種性能生法佛舊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難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為義云何退作二乘其猶一答性是不作一闡提不妨退大向小終是難通止觀師說是十法〡信中六心退耳比釋論師及金剛般若論師皆作此解是信習十心中六心耳七心已上永離二乘爾時設為利弘經不無輕漏而度物心不失恒有菩薩之名也圓教明位別故五十二位次第修行圓教圓修一心具萬行異於次第行也外凡五品位一初隨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己惛沈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又識己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也二讀誦者圓信始生善須將養涉事紛動令道牙破唯得內修理觀外則讀誦大乘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藉圓信轉明十心堅固如日光照見種種色也三說法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誓熏動更加說法如實演布但以大乘法答設以方便終令悟大隨說法淨則智慧淨說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己十心三倍轉明也四兼行六度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虗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事相雖少運懷甚大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事福資理十心彌盛也五正行六度圓觀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權實二智究了通達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第一內凡十信圓聞圓信修於圓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因此圓行得入圓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迴向心善修凡聖即入護法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願心是名圓教鐵輪十信位圓教似解六根清淨也第二聖位前明十住真中智也初發心住發時三種心發一緣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三正因理心發即是境智行妙三種開發緣因心發即是住不可思議解脫首楞嚴定也了因心發即是摩訶般若畢竟空也正因心發即是住實相法身中道第一義諦也華嚴云初住菩薩所有功德三世諸佛嘆不能盡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他悟淨名云知一切法是坐道場亦是入不二法門大品云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為如佛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也第三明十行者即是十住之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他與虗空等也第四十迴向者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明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平等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迴向也第五十地者即是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也第六等覺地者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畢竟清淨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第七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此即三德不縱不橫不竝不別究竟後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即是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荼無字可說盧舍那名淨滿一切皆滿也南嶽師云四十二字門是佛密語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諸學人執釋論無此解多疑不用但論本文千卷什師九倍略之何必無此解深應冥會何者經云初阿後荼中間四十一一字門具諸字功德華嚴云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此義即同阿字門諸法初不生故此豈非圓教初住得無生忍過荼無字可說豈非妙覺無上無過廣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訶衍竟即說四十二字門豈非圓菩薩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法至妙覺地窮一切法底此義與圓位甚自分明次發趣品明別教十地後明三乘共十地三教階位其文現也。
○第二出體者初明無作次明止行二善初戒體者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經論互說諍論有無一云都無無作色心假合共成眾生善惡本由心起不應別有頑善頑惡皆是指心誓不為惡即名受戒瓔珞經云一切聖凡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或言教為戒體或云真諦為戒體或云願為戒體無別無作大經聖行觀析無常阿闍世王觀析境界但明色心不道無作五陰名教通大小乘唯有一色四心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輕慢因果權言重心所造善惡別生一法無作牽報善法須行惡法須止行一則有兩力豈可不慎方便假說適會一時直如論主一生成四果法勝別有凡夫法豈可依此便是實耶若因中別有頑善共為佛因佛地亦別有此善共為佛果當知心為因果更無別法二云大小乘經論盡有無作皆是實法何者心力巨大能生種種諸法能牽果報小乘明有此一善能制定佛法憑師受發極至盡形或依定依道品別生皆以心力勝用有此感發成論有無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律師用義亦依此說若毗曇義戒是色聚無作假色亦言無教非對眼色大乘所明戒是色法大論問云戒是色法可論多少思是心數云何言多少耶觀論意以戒是色即問此是數義大乘云何而用數義解云若用非色非心復同成實還是小乘今言數家自是數色大乘是大乘色何關數家中論云語言雖同其心則異今大乘明戒是色聚也大乘情期極果憑師一受遠至菩提隨定隨道誓修諸善誓度含識亦以此心力大別發戒善為行者所緣止息諸惡優婆塞戒經云譬如有面有鏡則有像現如是因作便有無作大論解戒度云罪不罪不可得具足尸羅此是戒度正體復云云何名戒以心生口言從今受息身口惡法是名為戒既有能持所持則別有法即無作也地持戒品云下輭心犯後四重不失律儀增上心犯則失律儀若不捨菩提願不增上心犯亦不失律儀若都無無作何得言失梵網大本即大乘教下文云若不見好相雖佛菩薩前受不名得戒又云若有七遮雖發心欲受不名得戒若直以心為戒發心便是戒何故言不得大經云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又念戒中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令具足又如刀劒灰汁脚足橋梁若即心為戒何假言無形色無觸對故知別有無作能持戒心以為真戒聖行與世王中不道觀析無作直舉色心者是撮舉易觀者耳亦不言無無作小乘說四果大乘開之是權法勝說凡夫法䟦摩明其非有未有大乘經開無作是權又頑善作佛因此自非妨如無常善亦非常善因即其例也然此二釋舊所諍論言無於理極會在文難愜言有於理難安在文極便既皆有文何者當道理耶然理非當非無當當無當皆得論理教義若言無者於理為當若言有者於教為當理則為實教則為權在實雖無教門則有今之所用有無作也次明道定皆以無作為體定共於定心中發無作無復諸惡道共者見諦道中所發無作與心上勝道俱故言道共也止觀師釋未必見道所發無作是道共戒秪取中道正觀心中發此無作有防非止惡義故云道共大經云一得正法戒二受世教戒菩薩得正法戒謂道共戒得此戒者終不為惡不從師授故稱為得中道心中發得此戒也受世教戒謂白四羯磨然後乃得必假憑師故稱為受差別約示故言世教也定共道共通大小乘大乘道定入攝善法戒有師言唯八禪定能發無作欲界定不發無作唯假空解能發無作有言但令證此定道隨能止伏麤品成就便發無作欲界定念處前皆能發戒也。
次論興廢者初菩薩律儀方便求受其體則興若捨菩提願若增上煩惱犯十重其體則廢若無此二緣至佛乃廢定道兩戒得定得道為因初念定道未與戒俱具足前心為因第二念心方與戒俱爾時是興出定出道最後一念爾時即癈二言入定入道時戒與心俱是時名興出定出道時戒與心俱謝是時名廢故稱心俱戒也三言一發之後出入恒有後入勝定勝道隨勝受名爾時恒興退定退道三藏盡壽菩薩至菩提爾時即廢攝善攝生與律儀同隨受則興二緣則廢也次三聚戒體者律儀者法式儀則規矩行人令入道也又云律者埒也如世馬埒令馬調直律亦如是調直行人不令作惡大士誓心不過止惡興善若不動身口即是止惡發戒防動不動即是律儀戒若應動身口即是興善今發此戒防其不動攝善攝生即是應動涉事故開為兩取䇿勵眾善依六度門稱攝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門稱攝眾生即是為人故動下化眾生中修萬善上歸佛果也律儀多主內德攝生外化攝善兼於內外故立三聚戒也次論行止二善如百論息惡不作名之為止信受修習名之為行佛教雖多止行收盡諸惡莫作即是誡門眾善奉行即是勸門無作義該善惡善惡無作義總止行今先明善善戒不起而已起則伐惡皆是止義皆是有進趣皆是行義逐其強弱故有止行差別者逐興心止惡無作是止善興心修善無作是行善如造井橋梁禮佛布施是善無作如造漁獵等網是惡無作也次論道定二無作有行有止道定二戒義判為止道定二心義判為行尋無作從因緣息後從止緣息後生無作是止善從行緣息後生無作名為行善又誡門是止善勸門悉屬行善又解行唯是作止唯無作又云止行二善皆有無作聲聞七眾戒皆是律儀戒體但止身口二惡菩薩律儀備防三業復申之至佛長短闊狹為異無作義從緣後增上心發下劣不發無記心劣不發無作如欲界修道惑有九品前六品發無作後三品不發故云斯陀含出無作表阿那含出不善表羅漢出無記表善惡無作對心為論各有四句善四句者一是戒非無作息惡之心能止故名戒也二是無作非戒謂造井橋梁隨事隨用無作等不能止惡非是戒也三者是戒是無作謂善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者謂餘善心也惡戒四句者一是戒非無作謂息善之心二是無作非戒謂殺盜等事隨用無作也三是戒是無作謂惡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謂餘惡心也惡戒二種一十六惡律儀二外道邪戒惡律儀如大經外道惡戒九十五種各有戒法或苦行為戒或持牛馬等事火服風常翹一脚赴火投巖等以此為戒即是邪戒隨運心長短皆是惡戒也。
○第三料簡更為三一須信心二無三障三人法為緣信心者依三藏門略舉三種一信因果善惡必有所招二信諦得通我能觀諦必得聖道三信有戒是觀諦入道初門依方等戒故宜備此三信復加三種一信自他心識皆有佛性二信勤行勝善必能得果三信所得果常樂我淨次無三障者眾生障礙乃有三種煩惱常有故不說障業障乃有輕重重業障戒妨因之義謂七逆十重現身有此是則為障前身非復可知隔生事遠七逆一云懺滅非障二云犯一悔與不悔悉皆是障十重一云前四性罪事同七逆悔與不悔悉障復六悔者非障不悔則障二云前四須悔見相非障後六不悔亦不障三云十重不悔悉障悔已悉非障報障者地獄餓鬼二道重苦自隔從多例判不說為因非人畜生但能解語皆得受戒非人是鬼神修羅龍是畜生人中男女黃門二根天從六欲天上至十八梵皆說為因四空處既能聽法亦應得我但業報虛妙故略不說非想倒執若迴心慕善亦能得戒經說三塗長壽天邊地為難地據不能修道義耳薩婆多記云龍等受八齋止是得善不得名齋今依文推理五戒既是菩薩戒根本又不表定佛法五戒菩薩戒許四道皆得從八戒已上至具足戒既是出家表定威儀唯人中三天下能感餘道悉非因也大論龍即得八齋戒也次人法緣初人緣三種得菩薩戒一諸佛二聖人三凡師諸佛有兩一真佛如妙海王子從盧舍那佛受菩薩戒二像佛金銅泥木等千里內無師許求得好相自誓受也舍利髮爪鉢杖牙齒皆起重敬盡可為緣而舍利真偽難知或是小聖敬重如佛便可憑對次大乘經卷也三釋一云不許二云與佛像差次為授千里無師許對佛像千里無像許對經卷三云莫問有佛無佛對大乘經卷亦得為緣大乘經典所在如佛塔無異也二聖人亦二一真聖二像聖真者謂十地等大士對此為緣故宜發戒像聖者謂金銅等作菩薩像此經亦云於佛菩薩前自誓受戒恐單菩薩像則成遊漫如凡夫發心亦是菩薩作此人像不能發戒言佛菩薩者是佛邊有菩薩地持但言佛像不道菩薩也三凡師者有內凡外凡並以真人為緣不許形像經中稱為智者人數多少地持瓔珞並止一師梵網受法亦止一師下制戒中道和尚闍梨故成七逆亦不見請和尚法有言和尚者指諸佛為和尚文云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似非指佛雖有現前智者猶應共在佛像前若經卷前助為發起爾時智者在佛像前若有智者無經像不應得戒具十八物中制佛像經典恒應相隨故也次論德業梵網經中言為師必是出家菩薩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什師所傳融師筆受流傳至今此其正說次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堪能發彼敬心方可從受不爾得罪也。
次論法緣道俗共用方法不同略出六種一梵網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優婆塞戒經偏授在家普賢觀受戒法多似高位人自誓受法今不具列梵網受法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子授戒法釋迦從舍那所受誦次傳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什師傳來出律藏品先受三歸云我某甲從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間歸依常住佛歸依常住法歸依常住僧(三說)次三結已(三說)次懺悔十不善業(更起三拜)次讚嘆受約勑諦聽(三說)直說十重相問能持不(次第答能)然後結撮讚嘆發願餘所未解問戒師(便散席)後文言欲受戒者應香火請一師至佛前受師應問能忍十事不割肉餧鷹投身餓虎等(恐性地已上方能此制也)亦云千里內無師許佛像前自誓受三歸懺悔說十重如前無異出口為別耳二地持經相傳是彌勒說原本是燈明佛說蓮華藏菩薩受持次第三十餘菩薩傳化後有伊波勒菩薩應迹託化傳來此土然地持是曇無讖所譯疑讖即是伊波勒也第四戒品出受戒法若菩薩發無上菩提願已於同法菩薩已發願者有智有力善語善義能誦能持於此人所先禮足已作是言我某甲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辭勞苦哀愍聽許(三說)次起禮十方諸佛更請師云唯願大德授我某甲菩薩戒(三說)次生念不久當得無盡無量大功德聚師應問言汝是菩薩不已發菩提願未問竟應言法弟聽汝欲於我受一切菩薩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此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能三說)師應起自禮佛竟作是言某甲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一切十方無量諸佛第一無上大師於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現前見覺者證知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三說)然後結撮讚嘆(便散席)依經本受法如此也三高昌本者或題暢法師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小廣先請師云族姓大德我某甲今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唯願大德忍許聽受憐愍故(三說)次乞戒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時與我受菩薩戒(三說)次問遮法(凡十問)師應起為白諸佛唱言一切諸佛及大地諸菩薩僧聽此某甲菩薩求我某甲菩薩欲從諸佛菩薩僧乞受菩薩戒此某甲已是真實菩薩已發菩提願能生深信已能捨一切所有不惜身命唯願諸佛菩薩僧憐愍故施與某甲菩薩戒(三說)次問受戒者言汝某甲聽一切諸佛菩薩僧今施汝菩薩戒汝今從一切諸佛菩薩僧受菩薩戒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此諸佛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如過去菩薩已學未來菩薩當學現在菩薩今學汝當如是學汝能持不(答能三說)次白竟唱言此某甲菩薩於一切佛菩薩前後我某甲菩薩邊已第二第三說受菩薩戒竟我某甲菩薩為作證人此受戒菩薩名某甲復白十方無量諸佛第一勝師及柔和者一切眾生輭覺者證知此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已三說受一切菩薩律儀戒竟(三說)次說十重相竟結撮讚嘆(便散席)自齊宋已來多用此法所以題作高昌本者尋地持是曇無讖於河西所譯有沙門道進求讖受菩薩戒讖不許且令悔過悔過七日七夜竟詣讖求受讖大怒不答進自念正是我障業未消耳復更竭誠禮懺首尾三年進夢見釋迦文佛授己戒法明日詣讖欲說所夢未至數十步讖驚起唱言善哉善哉已感戒矣我當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更說戒相時有道朗法師是河西高足當進感戒之時朗亦通夢乃自卑戒臘求為法弟於是從進受者千有餘人河西王沮渠蒙遜子景環後移據高昌既奉進為師進亦隨往值高昌荒餓進生割己身以救餓者因此捨命進弟子僧遵姓趙高昌人傳師戒法復有比丘曇景亦傳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暢法師從魏國度在荊蜀之間宣授菩薩戒法大略相似不無小異故別有暢法師本此法出曇無讖而小廣地持恐讖誓願發起人情有此重複也四瓔珞經受菩薩戒法前禮三世三寶(三說)次受四不壞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戒(三說)次懺悔十惡五逆等(三說)次說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賢聖法問能持不(答能)然後結撮三歸重騰前十重戒讚嘆發願言受菩薩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隨行人乃至成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識畜生無異常離三寶海非菩薩是邪見外道不近人情勸化人受戒功德勝造八萬四千寶塔有戒犯者勝無戒不犯若於真佛菩薩前受者名上品戒若佛滅後千里內無佛菩薩從前受者為師名中品戒若千里內無法師從佛菩薩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也五新撰本者是近代諸師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師初入道場禮佛在佛邊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場禮佛胡跪第三師請三寶第四令起心念三寶如在目前第五懺悔十不善業第六請諸聖作師第七請現前師第八師讚嘆弟子能發勝心第九正乞是戒第十教發菩提心第十一問遮法(有十五問)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發戒時立誓第十四受菩薩三歸(以此三歸發戒)第十五師起唱羯磨(亦以羯磨發戒)第十六結竟第十七師還座勸學第十八說十重相結撮讚嘆作禮便去六制旨受戒法備有在家出家方法文廣不列也。
菩薩戒經。
此經題名梵網上卷文言佛觀大梵天王因陀羅網千重文綵不相障閡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目一一世界各各不同諸佛教門亦復如是莊嚴梵身無所障閡從譬立名總喻一部所詮參差不同如梵王網也品名菩薩心地者亦是譬名品內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依義言如地也盧舍那者寶梁經翻為淨滿以諸患都盡故稱為淨眾德悉圓名為滿也釋迦牟尼者瑞應經譯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云直林牟尼者身口意滿或云度沃焦此是異說華嚴名號品或名盧舍那或名釋迦今明不一不異機緣宜聞耳釋迦在第四禪摩醯首羅宮說此心地品尋文始末有千釋迦與千百億釋迦各接有緣皆至舍那所受菩薩戒藏然後各坐道場示成正覺覆述說法凡有十處一在妙光堂說十世界海二在帝釋宮說十住三在夜摩宮說十行四在兜率陀天說十迴向五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六在他化天說十地七在初禪說十金剛八在二禪說十忍九在三禪說十願十在四禪說心地品第十會總更說前三十心十地皆約無相義為解後又云釋迦從初蓮華藏世界入天宮下閻浮提成道號釋迦始於道場說法乃至十處復從天宮下至菩提樹下為此眾生說盧舍那初發心所誦戒即是十重四十八輕華嚴所說文來未盡止有七處八會多道不起本座不道在化樂天說法而此經多道座起復至餘處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又諸地多不相應前後座席或復同異良由聖迹難思隨機異說耳於三教中即是頓教明佛性常住一乘妙旨所被之人唯為大士不為二乘華嚴云二乘在座不知不覺以大士階位非二乘所行制戒重輕非小乘所學大小乘戒制法不同菩薩一時頓制五十八事聲聞待犯隨結理論關機宜事論凡有三義一大士深信頓聞不逆聲聞淺信頓聞則不受二者大士不恒侍左右無有隨事隨白故一時頓制聲聞恒得隨侍可有少欲白佛故待犯方制三者梵網所制起盧舍那為妙海王子授菩薩戒爾時諸大士法須說此五十八種故一時頓制也梵網大本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唯第十菩薩心地品什師誦出上下兩卷上序菩薩階位下明菩薩戒法從大本出序及流通皆闕既別部外稱菩薩戒經。
○就文為三從初偈長行訖清淨者為序次十重訖現在菩薩今誦為正說餘盡卷為勸說流通也。
△就序中初偈明舍那發起長行明釋迦勸發。
○偈中大意四戒三勸四戒者一舍那戒二釋迦戒三菩薩戒四眾生戒舍那為本傳授釋迦為迹釋迦得此復授諸菩薩諸菩薩得此戒復傳授凡夫眾生也三勸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誦此四品戒得之有由根本冥傳自下授作佛記所以勸凡夫受既受須持既持須誦欲使相傳不斷也。
○十一行半偈分為三段初三行三句明舍那說戒傳授釋迦二從是時千百億下三行三句明釋迦迹佛傳授諸菩薩諸菩薩傳授眾生三從諦聽我正誦下盡偈明勸信受持也一言三序是三佛各說二言初序是舍那自說餘二是此土釋迦說今言三序悉是此土釋迦說雜有經家之辭。
○初更為二前兩行半明本迹次一行一句明人法。
○就初又三一半行明舍那本身二一行半明釋迦迹佛三半行總結本迹。
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華臺
上句明舍那本身下句明舍那本土此即依正兩報佛身四種一謂法身二謂真應三謂法報應毗盧徧耀正法為身舍那行滿報果為身釋迦應迹赴感為身也金光攝論名法應化若更四身者應身受純陀供化身受大眾供也我今者八自在我也舍那者無明塵垢永盡智慧功德圓備如淨滿月以名表德也方坐蓮華下句明依報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坐也何故坐蓮華臺世界形相似蓮華故云蓮華藏華嚴云華在下擎蓮華二義處穢不汙譬舍那居穢不染也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臺者中也表因能起果故譬臺也又以本佛坐於華臺又表戒是眾德之本也。
周匝千華上 復現千釋迦 一華百億國
一國一釋迦 各坐菩提樹 一時成佛道
周匝千釋迦望百億國釋迦千為本百億為迹故兩重本迹此又為三一明迹中之本二明迹中之迹三明本之與迹皆成佛道今初明迹中之本千華者人中花有十餘葉天中花百葉佛菩薩花千葉一葉有一佛世界故有千佛淨土表十地十波羅蜜圓因起應果之本地現千釋迦一葉一淨土即是一佛世界起圓應身又一世界中一佛國土此猶略說華嚴微塵世界也十方方各一百也一華百億國下二明迹中之迹一葉一世界有百億國土娑婆百億國是一葉之上耳各坐下三明本迹俱成佛道此明迹中本迹皆成佛道也。
如是千百億 盧舍那本身
第三總結本迹是千百億初句結迹身舍那下句結本身明千百億皆以舍那為本也。
○第二明人法就文為兩初明人次明法。
千百億釋迦 各接微塵眾 俱來至我所
人中有三句一明能接之人二明所接之人三能接所接人俱至佛所能接之人是千百億釋迦也各接下明所接之人接者接取有緣之義也微塵者聽眾多也俱來至下第三結能接所接人俱至舍那佛所。
聽我誦佛戒 甘露門則開
第二明法二句上明說戒次明正嘆戒初誡菩薩聽也誦佛戒者問何故誦不道說耶答此是三世十方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秪得稱誦不得道說甘露門者嘆戒譬服甘露令人長壽不死要因此戒得至涅槃常樂我淨也教能通理譬之如門又戒能濟拔免離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長大經云有山從四方來唯當持戒布施也。
○是時千百億下第二釋迦迹佛傳授菩薩菩薩授眾生也又為三一明經家敘釋迦佛傳授之緣由二明釋迦說戒傳授諸菩薩三勸菩薩傳化授諸眾生。
是時千百億 還至本道場 各坐菩提樹
今初經家述釋迦傳授之由三句明千百億佛各還本處。
誦我本師戒 十重四十八 戒如明日月
亦如瓔珞珠 微塵菩薩眾 由是成正覺
是盧舍那誦 我亦如是誦 汝新學菩薩
頂戴受持戒
然法身無在今初明迹傳本戒則本為迹師以迹誦本故也傳授諸菩薩此文為三一明戒體二明戒用三勸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下第一明戒體則十重等為戒體也戒如明日月下二嘆戒用持此戒能除罪霧譬之於日使得清涼喻之如月當有善法如瓔珞珠又日能長萬物戒亦如是能生長萬善又瓔珞珠能差貧窮戒亦如是能差眾生貧善法財又如日月麗天無不瞻仰持戒在體無不歸崇瓔珞在身莊嚴第一持戒離醜如端正也微塵菩薩眾下第三勸菩薩受持如人渡海必假舟航若渡生死要因於持戒大經云如憑船筏又喻浮囊文為三前總舉功能次明能授之人後明所授之人盧舍那下能授之人新學下所授之人。
受持是戒已 轉授諸眾生
受持是下第三勸發傳授眾生三十心菩薩傳授外凡發大乘心也。
○第三勸信受持文為三一出所誦法二勸人信受三結勸。
諦聽我正誦 佛法中戒藏 波羅提木叉
大眾心諦信 汝是當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應攝佛戒 眾生受佛戒 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 真是諸佛子 大眾皆恭敬
至心聽我誦
諦聽下出所誦法此戒簡異外道雞狗等戒淨戒為因木叉為果大眾下第二勸人信受又二一勸信二勸受今初勸信所以爾者信是入道初門大論云信為能入我持此戒得成正覺汝亦應爾一切有心下第二勸受凡有心者皆得受菩薩大乘常樂等戒明眾生有心所有佛性要當作佛須受三戒也大眾下第三結勸上句結下句誡聽總明諸佛傳授戒法發起序竟。
○長行下此土釋迦序為二初經家辭次釋迦自說。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無量光明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初中三階一敘佛結戒二放光表瑞三大眾願聞初階四別一標化主大聖釋尊二標處所謂坐菩提樹下得道因名道樹亦曰思惟梵音貝多也三明得道謂成正覺即正徧知號四出所結法謂菩薩波羅提木叉於第四自更四句一標所結名即是木叉二能成勝因謂孝事等寶藏經云孝事父母天主帝釋在汝家中又能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盡孝釋迦文佛在汝家中腅摩菩薩親眼患愈慈心童子火輪速滅即其靈應爾雅云善事父母為孝孝即順也太史叔明用順釋孝孝經鈎命決云孝字訓究究是了悉始終色養也亦可訓度度是儀法溫清合儀也三明能得勝果謂至道之法四結名字是制戒也佛即口放光中階敘放光表瑞瑞者信也欲說大事前須放光故稱為瑞光是色像之勝放勝光明召有緣眾同來聽戒戒是諸善最勝能滅惡生善也口放光表釋尊今日宣說大乘菩薩戒法也是時百億下後階敘大眾願聞也文為三一總敘大眾二別列四種眾一菩薩二十八梵三六欲天四十六國王三總結願聞也十六國者名出長阿含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薩羅五䟦祇六未羅七支提八䟦沙九尼樓十槃闍羅十一阿濕波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婆十四乾陀羅十五劒浮沙十六阿槃提西土諸國甚多略舉此耳機應聲聞自然雲集也合掌下即第三時眾樂聞也。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善學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告諸菩薩言下釋迦自說亦三階一舉我自誦二釋放光因緣三勸物遵學即準前諸佛序中三事亦成經家三意也前舉譬讚嘆此釋放光即是讚嘆也此三階各兩別初階兩者一敘我自誦二勸餘人中凡舉五位人一發心謂共地菩薩二十發趣謂初十心依梵網列名一捨二戒三忍四進五定六慧七願八護九喜十頂心三十長養謂中十心一慈二悲三喜四捨五施六好語七益八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剛後十心一信二念三迴向四達五直六不退七大乘八無相九慧十不壞心五十地謂登地已上一體性平等地三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是故戒光下中階釋放光因緣亦兩別一直標有緣二列因緣於中有兩一表得果二表行因各三句得果中三句者一非青黃色心二非有無三非因果法行因三句者一諸佛本源二菩薩根本三大眾之根本或言表真俗兩諦是故大眾諸佛子後階勸物遵學亦兩別一標四勸二釋四勸標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誦四勸學後釋中但釋勸受一事餘皆略也。
菩薩戒經義疏卷上
音釋
陣
(古作陳今以車始晉王逸少也)。
悟
(與寤同古文通用)。
況
(許誑切矧也作兩點非也)。
嘲
(陟交切與謿同言相調也)。
釧
(昌戀切)。
迦旃延
(旃諸延切)。
鴿
(古杏切鳩屬)。
抒
(神與切與杼同挹也)。
生長
(長音場)。
荼
(宅加切)。
嶽
(逆角切)。
埒
(盧拙切)。
獵
(力涉切田獵也)。
傳來
(傳除緣切字以專不作甫)。
沮渠
(沮子余渠求於沮渠姓也又匈奴宮名)。
複
(方六切重也)。
摩醯首羅
(梵語也此云大自在醯許兮切)。
差
(楚懈切與瘥同病除也)。
閡
(牛代切與礙同)。
卍續藏第 38 冊 No. 0676 梵網菩薩戒經義疏
菩薩戒經義疏卷下
隋天台 智者大師 說
門人 灌頂 記
△十重此下第二正說段也文為二先明十重次四十八輕初三章一總標二別解三總結也。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總標中若受菩薩戒下揀非我亦如是誦下顯是亦名舉果勸因一切菩薩下經明三世意令思齊以勸受者略說木叉即頓戒之相貌偈歎戒體豈逾斯矣勸應當學敬心奉持。
○二別解為十。
○第一殺戒十重之始若聲聞非梵行在初者人多起過故地繫煩惱重故制之殺雖性罪出家人起此罪希亦易防斷婬既易起制之當初大論云聲聞之戒消息人情多防起邊所以輕者多起是故重制重者起希輕罪制之婬欲非性罪殺是性罪大乘制之當初也今言殺斷他命故五陰相續有眾生而今斷此相續故云殺也大經云遮未來相續名之為殺道俗同制如五戒八戒之類也大士以慈悲為本故須斷也七眾菩薩同犯聲聞五眾大同小異同者同不許殺異者略三事一開遮異二色心異三輕重異開遮異者大士見機得殺聲聞雖見不許殺色心異者大士制心聲聞制色三輕重異者大士害師犯逆聲聞非逆又大士重重於聲聞重也。
若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嘆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更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文為三別先標人謂若佛子第二序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波羅夷就序事有三一不應二應三結就不應中三別初六句明殺事中有四句成業後一句舉輕況重初六者一自殺謂自害他命凡三種法內色外色內外色竝皆犯也二教他他亦是殺大論云口教是殺罪非作瘡律部分別甚多條緒教他遣使等三方便殺者即殺前方便所謂束縛繫等四讚嘆殺亦得罪也五隨喜者㢡勸令命斷亦犯也六呪殺謂毗陀羅等雖假餘緣亦皆同犯律中明殺十五種謂優多頭多弶弦撥毗陀羅等如律部廣明云云殺業此下三重中第二成業之相也三業成殺自動用者正身業也教他及呪口業造身業也心念欲殺鬼神自宣遂者意業造身業也三階於緣中造作皆是業義殺法謂刀劒坑弶等皆有法體故稱為法殺因殺緣者親疎二途正因殺心為因餘者助成故為緣親者造作來果為業四者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殺害四命斷一是眾生者眾生雖多大為三品一者上品謂諸佛聖人父母師僧害則犯逆三果人兩解一云同逆以聲聞害時已是重中之重故二云犯重大經明三種殺殺三果人但入中殺不在上殺故知非逆菩薩人以取解行已上大經云畢定菩薩同上科今取不作二乘為畢定位或取七心已上皆可為斷也養胎母一云無逆二云犯逆大士之重重於聲聞也中品即人天害心犯重三下品四趣也兩解一云同重大士防殺嚴重故文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即其證也二云但犯輕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文云有命者舉輕況重耳三殺心有兩一自身殺心二教他殺心自身殺心有兩一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弶漫燒煑等通三性皆犯若緣此為彼於彼上起害心皆屬通心既自對境又命不復續雖所為不稱悉皆正犯隔心者作坑止為此無心在彼彼死亦犯彼邊不遂輕垢若此路本是此道眾人行往今作坑止為此而彼死亦重以此殺具體能通害以具緣心還屬通心也若本斫東人誤中西人西人上都無殺心此屬隔心四命根斷有兩時一此生二後生此生有二句一有戒時犯重二無戒時斷當戒去時結不遂輕垢命斷時結罪同前聲聞臨終時未結聲聞捨具戒作五戒等結也後生為戒自復兩種一自憶二不自憶自憶者若任前勢若更加方便命斷犯重以前後皆自憶故不自憶者若任勢死犯重已死時有戒故若加方便當知前瘡不死後方便時不憶但犯輕垢也而言命根者數論別有非色非心為命根成論及大乘無別非色非心為命根也秖取色心連持相續不斷為命耳大論亦然六入六識得相續生假名為命也乃至一切有命下第三舉輕況重是菩薩第二階明應有三句一常住慈悲心兩解一云應學常住佛起慈悲二云心恒應常住慈悲之地二孝順心秉戒不惱他三方便救護非直爾不惱乃應涉事救解而恣下第三結不應故成罪亦三句一恣心謂貪心殺二快意謂嗔心殺三殺生謂舉殺事有此三故墮不如罪。
○第二盜戒謂不與取灼然不與取名劫潛匿不與取名盜盜彼依報得罪此戒七眾同犯聲聞五眾有同有異同者皆不應盜異者有三一開遮異如見機得不得等或復謂見機盜以無盜心大士為物得種運為皆種聲聞自度必依規矩大士不畏罪但令前人有益即便為之聲聞人佛滅後盜佛物輕菩薩恒重又本應與他外命而反取豈是大士之心耶。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讚嘆盜見作隨喜乃至呪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序事中有三三中各有三不應有三就十一句判三也初六次四後一應中亦三如文文句同前殺戒不應中三如前盜業下第二別明成業之相有四句同前運手取他物離本處成盜業業是造作為義重物謂五錢也律云大銅錢準十六小錢也其中錢有貴賤取盜處為斷菩薩之重重聲聞二錢已上便重有人作此說者今不盡用取五錢為斷是重也離處盜業定在此時也而菩薩第二階明應也與前大同小異前明應學常住佛行慈悲今言孝順行慈悲也菩薩應學此等事故言應也不應者不應為偷盜及殺生等事此即誡勸二門也誡勿令殺盜勸令行善慈悲孝順及學常住佛行行等皆是善法為孝順也佛性者一切眾生皆有當果之性性是不改為義耳而反第三結不應也解三寶物如律說。
○第三婬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淨行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而制有多少五眾邪正俱制二眾但制邪婬與聲聞同異大略同前。
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姉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序事三階一不應二應三結婬事出家人不應為也應學佛菩薩淨行如前殺門不異初不應有三別第一三句舉婬事中四句明成業後三句舉輕況重文小差互不次耳此戒備三因緣成重一是道二婬心三事遂或備五一是眾生二眾生想等後三句舉劣結過自妻非道非處產後乳兒妊娠等大論皆名邪婬優婆塞戒經云六重以制邪婬戒中復制非時非處似如自妻非時不正犯重教人婬自無迷染但犯輕垢或言菩薩則重今釋聲聞菩薩同爾不與殺盜例也人畜鬼神男女黃門二根但令三道皆重餘稱嘆摩觸出不淨皆是此戒方便悉犯輕垢也而菩薩下第二階明應也而反下第三結此中所制皆不應為為即犯罪故結不應也。
○第四妄語戒妄是不實之名欺凡罔聖迴惑人心所以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與聲聞同異大略同前。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序事三段不應中三別初三句明妄語等事中四句明成業後三句舉輕況重自妄語者言得上人法教他者教說或教他自說方便妄語如蜜塗樹眾蜂悉來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欺誑心四說重具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謂前三品境上品境中向父母師僧妄語犯重向諸佛聖人兩解一云入重內二云此人不惑又能神力遮餘人令不聞但犯輕垢聖人有大小有他心智者有不得者今從多例羅漢及解行已上向說罪輕降此或得他心或不得者例悉同重向中品境天人等同重正是惑解妨道之限向下品境四趣等或言同重今釋輕垢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略同前有言妄語心通本向此說此不聞而彼聞說亦同重今釋不重於彼無心故三欺誑心是業主若避難又增上慢皆不犯地持云菩薩味禪名染汙犯當知菩薩起增上慢亦輕垢遣使有兩解一云教他說我是聖人亦重以士無珪璧談者為價傍人讚說勝自道教他道是聖名利不入我非重也二云聖法冥密證之在我必須自說方重他說坐輕四說重具謂身證眼見若說得四果十地八禪神通若言見天龍鬼神悉是重具若說得證性地一云既是凡法罪輕垢五前人領解結罪時節多少兩解一云隨人二云隨語結此戒既制口業理應隨語遠為妨損必應通人小妄語戒應隨人復隨語若增上煩惱犯則失戒者復說但犯性罪若對面不解且結方便後追思前言忽解者則壞輕結重十重皆有因緣今且釋四重餘可例知直出為言宣述為語論述有所表明能示理事名為語也。
○第五酤酒戒酤即貨貿之名酒是所貨之物所貨乃多種酒是無明之藥令人惛迷大士之體與人智慧以無明藥飲人非菩薩行大論明酒有三十五失所以制此為菩薩十重中攝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小同異者同不應酤菩薩以利物故重聲聞止不應作犯七聚貨賣但犯第三篇是販賣戒所制菩薩若在婬舍或賣肉犯輕垢以招呼引召不能如酤酒也。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文句同前酤者求利教人者令人為我賣酒亦同重教人自酤罪輕酤酒因下明成業四句業者運手法者是酤酒方便法用也因緣者備五也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希利貨賣四真酒五授與前人眾生謂前三境上品無醉亂者輕是醉亂者重中品境謂人天正是所制故重下品四趣亂道義弱酤與罪輕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同前若隔心亦重希利貨賣亦重以欲得多售故真酒者謂能醉亂人者藥酒雖希初貨不亂人貨無罪也一云待飲時隨人數結重如小兒來酤彼竟不飲於誰結重耶。
○第六說四眾過戒說是談道之名四眾謂同法四眾過者七逆十重也一以抑沒前人二損正法故得罪也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士掩惡揚善為心故罪重也上者第二篇中者第三篇下者第七聚聲聞法如此與菩薩有異也。
若佛子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文句同前此戒備六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有說罪心四所說罪五所向人說六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上中二境取有菩薩戒者方重以妨彼上業故無菩薩戒止有聲聞戒及下境有戒無戒悉犯輕垢此戒兼制以妨業緣文云在家菩薩即是清信士女出家菩薩是十戒具戒又言比丘比丘尼一云猶是道出家菩薩具戒者耳二云是聲聞僧尼若說此人重過亦犯重此是行法勝者亦損深法故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意同前三說過者有兩一陷沒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謂治罸心欲令前人被繫縛等此二心皆是業主必犯此戒若獎勸心說及被差說罪皆不犯四所說過謂七逆十重稱犯者名字在此戒正制若謂治罸心在第四十八破法戒制若說出佛身血破僧依律部本制向僧說是謗僧知出血等事希故輕此戒正制向無戒者說應得重若重罪作重名說是事當義作輕名說是謂當失當義但令心重事重悉同犯重此是名僻若事僻者實輕謂重則犯重實重謂輕則罪輕以其心謂輕重故若作書遣使一云同重二云罪輕然犯七逆十重前人失戒失戒後說但犯輕垢五向人說謂上中二境無菩薩戒向說犯重損法深故為下境悉輕毀損不過深文云菩薩聞外道二乘說佛法過應慈悲教化而反自說即是向彼人說損辱為甚也六前人信解已所說口業事遂據此時結罪結罪多少一云隨人二云隨口業也。
○第七自讚毀他戒自讚者自稱己功德毀他者譏他過惡備二事故重菩薩推直於他引曲向己何容舉我毀他故得罪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但菩薩利安為本故讚毀罪重聲聞不兼物毀他犯第三篇自讚犯第七聚。
若佛子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文句同前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讚毀心四說讚毀具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一云毀上中二境犯重毀下犯輕二云上中二境有菩薩戒者方重惱彼妨深故若無戒及下境有戒悉輕惱妨淺故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意同上三讚毀心謂揚我抑他欲令彼惱若折伏非犯自讚毀心正是業主教他兩解一云同重二云罪輕四說讚毀具者此經漫云他人受毀辱依律部有八事云云五前人領解者彼人解讚毀之言隨語語結重增上犯已失戒後但性罪前戒制向他說彼過止八事中犯事以向無戒人故重也。
○第八慳惜加毀戒慳惜是愛悋之名加毀是身口加辱前人求財請法慳悋不與復加毀辱頓乖化道故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不簡親疎求者皆施不與加辱皆犯以本誓兼物故聲聞唯弟子不教法犯第七聚不與財不制尼家二歲內不與財法犯第三篇二歲外不與犯第七聚加毀隨事各結不合為重。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艸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慳毀心四示慳相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謂上中二境犯重下境輕二眾生想如前三慳毀心謂惡瞋悋惜財法而加打罵是犯若彼不宜聞法得財宜見訶辱皆不犯自慳自毀正是業主犯輕垢以前人教不犯戒故四示慳相者或隱避不與財法或言都無或手杖驅斥或惡言加罵等皆名示相或自身示作或使人打罵皆重若彼遣使求財請法對使人慳惜或惡言呵罵皆應不重既非對面損惱彼輕故決定毗尼經云在家菩薩應行二施一財二法出家菩薩行四施一紙二墨三筆四法得忍菩薩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頭目皮骨當知凡夫菩薩隨宜惠施都杜絕故犯也五前人領解知悋惜之相領納打罵之言隨事隨語結重此戒亦一例結重也。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不受悔謝乖接他之道故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同菩薩本接取眾生瞋隔犯重聲聞自利犯第七聚。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文句同前此戒具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瞋隔心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上中境重下境輕也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等同上三瞋隔心者不欲和解犯重知彼未堪受悔不犯四示不受相或關閇斷隔發口不受五前人領解知彼不受身口加逼之苦隨身口業多少結重也。
○第十謗三寶戒亦云謗菩薩法戒或云邪見邪說戒謗是乖背之名絓是解不稱理言不當實異解說者皆名為謗也乖己宗故得罪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大士以化人為任今邪說亂正故犯重聲聞異此三諫不止犯第三篇。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文句同前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謂上中二境若菩薩若聲聞若外道向說犯重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如上三欲說心者運意作欲向說之意四正說者發言向他自對他說若令他傳說悉重五前人領解納受邪言隨語語結重若作邪說經者欲令人解隨彼披覽發解者隨語語重邪見推畫條緒乃多略有四種一上邪見二中三下四雜上邪見者撥一切都無因果如闡提中邪見者不言都無因果但謂三寶不及外道有兩相一法相異謂三寶不如此是矬陋之心計成失戒二非法相知三寶為勝口說不如既不翻歸戒善不失隨所出言犯重亦此戒所制也下品邪見不言三寶不及外道但於中棄大取小心中謂二乘勝大乘不及若計未成犯輕垢下自有背大向小此戒中廣明也雜邪見有四種一偏執二雜信三暫念小乘四思義僻謬偏執有二一執大謗小二偏謗一部執大謗小者計云唯有大乘都無小乘非佛所說此謗聲聞藏犯輕偏謗一部者於方等中偏言一部非佛說若計成犯輕垢既不頓違經教犯輕垢不失戒二雜信者謂心中不背因果及三寶大乘但言外道鬼神有威力遂奏章解神或勸他悉犯輕垢三蹔信小乘知大乘高勝且欲斷煩惱取小果後更修大此名念退若計成犯輕垢四思義僻謬如即今人義淺三五家釋此應非罪是我智力不及非作意強撥也復有知義輕輒解復有知他為是強欲立異皆邪畫之流所犯輕垢也。
善學諸人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善學十重第三段總結有三章前舉所持法二誡勸三指後說此三中各二段初二者一舉人謂善學諸人是嘆美之辭二舉法菩薩波羅提木叉此言保解脫解脫是果戒是因因中說果也應當下第二誡勸犯持亦二初勸學持二別舉得失若有下第一舉得失汝等下第二勸學持也八萬下第三總結指後說懸指大本後分八萬威儀品當說。
○四十八輕類前三段。
佛告諸菩薩言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第一不敬師友戒傲不可長妨於進善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應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瞋心不起承迎禮拜問訊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自下諸戒皆有三章一標人謂若佛子二序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謂輕垢就序事中或差降不同三階一勸受二明應三明不應與十重無異前明勸受是結戒遠緣凡舉三位人為勸恐在高奢誕不修戒行故偏勸王雖秉法行殺有罪有福如聖所說若受得戒非人防護福善增多此階三別一舉所勸人二正勸令受三明受利下悅鬼神上匡佛法有人言此文屬總勸受戒若是總勸何簡高下偏勸王官者制令恭敬恐王憍奢故舉為言先也既得已下第二明應應行敬事也亦有三別一序已得戒善二應生孝敬三出所敬之境而菩薩下第三不應生慢也前明應應行謙卑敬讓師友自下諸戒皆有此意也。
○第二飲酒戒酒開放逸門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唯咽咽輕垢。
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非結過過酒器與人二解一云執杯酒器相勸二云止過空器令斟酌尋下況語應如後釋過器尚爾況自飲乎所以結戒有五五百一五百在鹹糟地獄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蟲四五百在蠅蚋五五百在癡熟無知蟲今之五百或是最後與人癡藥故生癡熟蟲中也不得教此第二制不應教人及非人并自飲皆制若故下第三段舉非結過自作教他悉同輕垢必重病宣藥及不為過患悉許也未曾有經末利飲酒此見機為益不同恒例也。
○第三食肉戒食肉斷大慈心大士懷慈為本一切悉斷聲聞漸教初開三種淨肉等後亦皆斷文云當知斷現肉義大經四相品廣明三種九種十種也。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非結過若有重病飲藥能治準律得噉或應不制也。
○第四食五辛戒葷臰妨法故制七眾大小如前菩薩小重發色故也。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明單辛不應食二明雜飲食之不應三舉非結過舊云五辛謂蒜蔥興渠韮薤此文止蘭蔥足以為五兼名苑分別五辛大蒜是葫荾茖蔥是薤慈蔥是蔥蘭蔥是小蒜興渠是蒠蒺也生熟皆臰悉斷經云五辛能葷悉不食之必有重病餌藥不斷如身子行法菩薩亦應不制也。
○第五不教悔罪戒以朋惡長過故制出家二眾全犯餘三眾及在家雖未有僧事利養見過不令悔亦犯輕垢大小同制。
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一眾說戒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出犯事二明應三明不應犯事者謂犯八戒五戒十戒大小乘皆有小乘八戒即八齋法大乘八戒謂地持八重小乘五戒清信士女優婆塞戒經所明小乘五逆大乘七逆七逆如下文應教悔第二明應凡大小乘人犯上諸罪必有三根應須舉處教悔而菩薩下三明不應不應有三句一不應同住二不應同利三不應同法凡上來所制若一往見犯不舉是一罪是不可同住者復默與同住復加一罪不可同利養者復差與施利復加一罪也。
○第六不供給請法戒喪染神資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見有解者常應供給啟請以欲善無厭故聲聞有解廣略布薩法應供給五歲內及未解五法法應啟請不者犯第七聚。
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房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牀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序事中第一序大乘師來言大乘同見同行簡小乘第二明應應二事所謂應供給請法言三兩金極勢之語若有諮請當應捨三兩金如雪山一偈為此殞軀況小供給三時者中前中後初夜請益也。
○第七懈怠不聽法戒制意與前同。
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諮問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段一有講法處二應三不應言毗尼經律者大乘毗尼經律非三藏中毗尼也大乘經有滅惡義故稱毗尼傍人已請在彼講說法應往聽而懈怠不去日日輕垢地持有講法處不聽不往瞋慢心得罪優婆塞經相去一由旬為限也。
○第八背大向小戒乖大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所習各異。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序事兩階一背大二向小此戒直制猶豫未決是下邪見之方便若決謂大劣小勝計成失戒若心邪畫未成犯輕垢同此戒制今舉背大向小為語以凡夫菩薩多行此事故若彰言說則有兩種若法想說戒善已謝止犯性罪若非法想說犯第十重而受持二乘者是欲受外道惡見兩解一云二乘望大乘悉是外道二云若背大乘欲受六師法計未成是邪見方便犯輕垢同此戒制也。
○第九不看病戒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一切應看聲聞止在師友同法共房及僧差此外不制以其本不兼物故。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房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舉病人是勝福田二應三不應言供養病人如佛極敬為語此明在心不在田如阿難分飯與餓狗以心好故與佛一等菩薩見一切病人隨力所能皆應看視文中舉父母師弟子從近為始也未云城邑曠野凡是病皆救即知通一切也若瞋心捨置隨人結輕垢若力不及起慈念心不犯其細碎如律部也。
○第十畜殺眾生具戒以傷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鬬戰之具及惡網羅罥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眾生不得畜殺眾生具若故畜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不應畜二引況三舉非結過父母之仇尚不思報況畜殺具欲害眾生罾繳羅網等道俗同制刃槊弓箭舊開國王王子等。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廣明。
此十戒總結如下六品所明也。
○第十一國使戒夫為敵國使命必覘候盈虗矯誑䇿略邀合戰陣情存勝負以乖本慈文云國賊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序事中三一不應二引況三舉非結過序為利惡心簡除和合不得入軍中軍中喧雜非佛子所行處興師相伐殺心乖慈不應為也此使命為相害因緣故制也。
○第十二販賣戒希利損物乖慈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共。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序事中三一不應二舉況三舉非結過夫販賣者謂生口六畜或度賣良人多有眷屬分張之苦若販賣棺材則惡心希售故道俗俱斷若自作若教他為我作或教他自作悉犯輕垢若偷度生口賣畜生令殺呪令人死欲得棺材售此別犯盜罪殺罪也。
○第十三謗毀戒陷沒前人傷慈故制大小乘俱制七眾同犯別取天人已上同有菩薩戒者說其七逆十重或陷沒或治罰莫問有根無根但令向異法人說悉犯重前說四眾過戒已制若向同法人說莫問境高下有戒無戒陷沒人者此戒同犯輕垢。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序事有三一舉謗事二應三不應言父母兄弟者舉大士之心心常想一切如父母六親應生孝順慈悲心而今反加謗害聲聞向同戒同見同眾四重無根者僧殘餘如律部廣說。
○第十四放火燒戒傷損有識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舉放火事二遠有焚燒三舉非結過有師言殺鬼畜犯重初戒已制此戒但不得燒林木遠損害義今釋殺鬼畜既不犯重今燒林木而死者與此戒同制四月至九月多生蟲類此時道俗同制不得燒林木遠有損害義在家菩薩為業燒者不制出家菩薩為妨害眾事亦應開許者若不慎燒犯輕垢一切有生物謂有生命也有言生誤應言有主物若燒有主物何但四月九月當知作有生也。
○第十五僻教戒使人失正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以所習異故。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於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舉所應教人自佛弟子謂內眾外道謂外眾六親善知識通內外二明應應教大乘經律令發菩提心三十心者十發趣心起金剛心謂十金剛略不說十長養此三十是始行者急須應為開示故三明不應不應惡心教二乘外典等若見機益物不犯。
○第十六為利倒說戒乖訓授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前戒隱大示小今戒雖為說大而希利靳固隱沒義味不令顯示聲聞教訓他人隱沒義理犯輕垢。
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先應自學二為後來者具說三明不應為利隱沒就文易見有師言此中所列苦行制令救物不爾輕垢又解是舉況之辭大士當應捨身施人然後具為說法況今止為說法而希利隱沒耶後階亦三文相易見也。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惱他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序事有三一為利親附二非理告乞三舉非結過因倚威勢乞書囑置打拍乞索若自及教他為我皆犯此戒也。
○第十八無解作師戒無解強授有悞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乘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未制聲聞師德在七法誦受戒法所制菩薩師法必須十歲五法如初釋。
若佛子學誦戒者日日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應誦戒解義亦是所制日日六時晝夜各三一云誦未通利必須六時已通利未必恒爾二云恒應六時二明不誦不解不應作師一乖己心則自欺悞前人則欺他也。
○第十九兩舌戒遘扇彼此乖和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而鬬過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序事兩階一舉所鬬過人謂持戒菩薩比丘手捉香爐聊舉善行一事二不應不應鬬過兩頭持此過向彼說故言兩頭謗欺賢人道其無惡不造兩舌之辭實語兩舌亦犯此戒舉虗過為語故言謗欺過字或作遇字文語以鬬言值遇二邊皆消文或言應作遘字文誤也此戒名嫉善戒直憎嫉善人說其過惡於兩頭之語小不便今言嫉善此戒兼制由以鬪於彼此也。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見危不濟乖慈故制菩薩行慈悲為本何容見危不救大士見危致命故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不俱制大士一切普度聲聞止在眷屬此制自度也。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非親應度二是親應度三舉非結過初重可解前明想念如親即制令憶慈觀如大經明習九品七品等第一使上怨等於上親大士應與資身之益及資神之利在文易見若父母下第二是親應度大士前人後己故親在後準前亦應有三今止明資神之益。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相。
如是下第三總結指滅罪品中廣明也。
○第二十一瞋打報仇戒既傷慈忍方復結怨故制也外書有二途一是禮之所許二是法之所禁漸教故也今內經悉禁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得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讎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初制不應報仇謂以瞋打報瞋打非謂應以德報怨尚不應畜下第二舉況而出家下第三舉非結過奴奴出家菩薩不得畜在家得畜而不應非理打拍也。
○第二十一憍慢不請法戒慢如高山法水不住有乖傳化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大士常應諮請聲聞是應請之內憍慢不請方犯輕失。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自恃憍慢即是兼制言始出家者染法未深多有自舉解者未有正解自恃聰明者於餘事有知也其法師者下二出慢之境小姓卑陋所以起慢實自有解是故不應而新學下第三舉非結過第一義者菩薩勝法皆名第一義此戒與前第六戒同制不請法以心為異前制懈怠不請此制憍慢不請若慢心不往聽應同此戒也。
○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乖教訓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一一不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求法之人遠來問道文中具序初新學菩薩已受戒竟遠來聽法法主言非己師恃解恃勢輕慢心不好答問使義理隱沒顛倒法相故犯若千里內無師於佛像前自誓受必須見好相方得二明師師相授不假見相生重心故若法師此第二法師自恃所以興慢而新學下舉非結過第三句也彼遠來問義倚恃憍慢不好酬對故犯也。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不務所務務所不應學者乖出要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常應大乘在先不限時節聲聞五歲未滿五法未明若學失所非急犯第七聚此外不制以自修自滿故。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應學而不學有佛經律大乘法者通舉菩薩藏正見者謂萬行之解正性者謂正因性正法身者謂正果性修萬行從因至果此是要知而今反不勤學而反學二乘外道數論等是斷佛性此第三舉非結過習小助大不犯為伏外道讀其經書亦不犯菩薩若撥無二乘亦名為犯若學二乘法為欲引化二乘令入大乘不犯也。
○第二十五不善和眾戒夫為眾主必使事會眾心方能傳益後生彼我獲利而反起鬬亂用無節目自損損他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既未持眾不制。
若佛子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房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鬬訟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亂眾鬬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出眾主凡五種人以初句為兩方便成六人律中有十四人如律中說此略舉六人應生下第二應應有三事一應慈心謂欲與眾生樂二善和諍訟謂如法滅諍諍有四毗尼有七應如法除滅不得差違三善守三寶物應物應事施用不得差互而反亂眾第三不應但舉後兩句不舉不生慈心此二事即是無慈也。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僧次請僧不問客舊等皆有分而舊人獨受不以分客乖施主心貪利故制此戒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未知僧事不制。
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房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木牀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有利養分僧房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房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有客來至文中雖道菩薩比丘若聲聞僧預利養分亦同其例也先住下二應應有二事一禮拜迎接給僧臥具等二應依次差僧言賣身供給舉況之辭而先住下第三不應不應中但舉不次差僧據後以兼前若不與僧物分不迎接亦同此制若知僧次的至彼人不差而奪但犯輕垢以臨差時界外或有來者未專有分故差竟而奪與餘人餘人知爾能差及所差並是盜方便後得施家食䞋五錢入手各結重畜生無異或此為不差僧次戒差僧次有六種如律中說。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各受別請則施主不請十方僧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十方僧失常利施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在家二眾無此利未制大小乘不同菩薩僧一云凡齋會利施悉斷別請若請受戒說法見機或比智知此人無我則不營功德如此等不制二云從四人已上有一僧次不犯都無者被制文意似前解。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及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初標不應而此下第二釋不應意施主修福法應廣普當知利施本通十方由汝別受故十方不得遠有奪十方之義是故不應八福田下此三結不應八福田並有應得僧次義如佛應迹為僧等八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四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然三藏中佛恒受別請而不名犯一佛是上福田不減等心之福二此土只有一佛無有奪餘佛義。
○第二十八別請僧戒分別是田非田如大經德王品當知是心則為狹劣失平等心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道俗菩薩請僧齋會一云都不得別請悉應僧次的請一人便犯二云一食處莫問人數多少止請一僧次便不犯都無則制若悉請者益善文意似如前解。
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人僧房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願知事報言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標應而世人下二釋應意明次請雖得凡僧有勝的請聖僧也云五百羅漢不及一凡僧此就心邊不論田也若別請下三不應不應同外道異法不隨佛教即乖孝道七佛者並在此土應化迹在百劫之內長壽天皆所曾見故多引七佛證義欲使信者易明過去九十劫初有一佛名毗婆尸亦名維衛中間諸劫無佛至三十一劫有兩佛一名尸棄二名毗舍婆亦言隨比此第九十一劫名賢劫千佛應出四佛已過一拘留孫二拘那含牟尼三迦葉四釋迦牟尼也。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大論云貪心發身口名為邪命文列七事例同者皆犯乖淨命也。
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醫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蠱毒都無慈憫心無孝順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惡心為利簡見機益物二列七事三舉非結過即是無慈故犯聲聞邪命凡有四食方仰及下等四此中五事通前四食一販賣女色二手自作食制道開俗三相吉凶俗人如相以自活不犯道一向制四呪術五工巧六調醫方法此三事於物無侵如法自活在家不制出家悉斷若淨治醫無所悕望不犯出家亦開和合藥毒殺人犯罪也。
○第三十不敬好時戒三齋六齋並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善福過餘日而今於好時虧慢更犯隨所犯事隨篇結罪此時此日不應不知加一戒一云七眾俱制皆應敬時二云但制在家年三長齋月六齋本為在家出家盡壽持齋不論時節。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經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作諸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總舉犯戒凡有所犯皆言行相違乖反正真皆謗三寶於六齋日下二所敬之時謂六齋三長齋等作殺生下第三更舉所犯結過殺生劫盜略舉初二重破齋者謂非時食等優婆塞戒云六齋日三齋月受八戒持齋在家菩薩應行此事。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制戒品中廣明。
如是十戒第三總結也。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見有賣佛菩薩像不救贖損辱之甚非大士行應隨力救贖不者犯罪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菩薩應贖聲聞見父母不贖犯第七聚經像不見制。
佛言佛子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菩提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經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序事有三先能賣之人謂劫賊所賣即佛菩薩形像此有父母是有大慈故而菩薩下第三正應救贖也。
○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此有六事遠防損害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不得販賣刀杖弓箭畜輕秤小斗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猫狸猪狗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序事凡列六事一販賣殺具二畜輕秤小斗丈尺短者亦從此例三因官形勢求覓錢財四害心繫縛五破壞成功六畜養猫狸此等六物皆有損害不應畜損傷之事也。
○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凡所運為皆非正業思想覺觀有亂真道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同。
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鬬軍陣兵將劫賊等鬬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呌妓樂之聲不得樗蒲圍棊波羅塞戲彈棊六博拍毱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爪鏡蓍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前標不應惡心簡去見機二列事三總結列事大例成五第一兩事不得觀看道俗同制第二若為自娛道俗同不得作不得聽若供養三寶道俗同開第三八事不得雜戲第四六事不得卜筮為利此等道俗俱制也第五使命。
○第三十四暫念小乘戒乖本所習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共以習各異欲背大向小心計未成犯前第八背大向小戒計成失戒在第十重戒中說此戒所制不欲背大正言小乘易行且欲斷結然後化生。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序事有兩一應應念大乘略舉三事一護大乘戒凡舉兩譬一金剛取堅義二浮囊如大經草繫出因緣經二生大乘信三發大乘心若起下二不應不應一念起自度之想外道者指二乘為外道若權入此道為化非所制也。
○第三十五不發願戒菩薩常應願求勝事緣心善境將來因此尅遂若不發願求善之心難遂故制七眾同大小異所習不同故。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三寶願得好師同學善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出願體二應三不應一願體有十事一願孝父母師僧二願得好師三願得勝友同學四願教我大乘律五願解十發趣六願解十長養七願解十金剛八願解十地九願如法修行十願堅持佛戒寧捨下第二應發此心苦一切下第三不應不應不發此心也。
○第三十六不發誓戒誓是必固之心願中之勇烈意始行心弱宜須防持若不發心作意亦生違犯故制七眾同犯而用不必皆盡大小乘不共二乘不制心易防持。
若佛子發是十大願已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飲食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流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種牀座。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矛挑其兩目終不以破戒之心視他好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劖刺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破戒之心貪齅諸香。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制斷其舌終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不以破戒之心貪著好觸。
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序事有三初一句標勸以發十願應發誓持戒後一句結不發為過中間十三復次正明誓體也。
○第三十七冐難遊行戒始行菩薩業多不定且人身難得堪為道器不慎遊行致有夭逝在危生念所喪事重以不慎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缾鉢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牀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常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誦戒時當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若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座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若結夏安居時亦應一一如法若行頭陀時莫入難處若惡國界若惡國王土地高下艸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時是諸難處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明遊止所應是制戒之緣在先兼制更有三初明遊止二時十八物自隨二時頭陀者遊行時也春秋二時調適遊行化物無妨損也頭陀有十二大論廣明食有五一不受別請二常乞食三中後不飲漿四一坐食五節量食住處有五一阿練若處二常坐不臥三塚間住四樹下坐五露地住衣止有兩一但畜三衣二常著衲衣冬寒夏熱遊行多妨損故制若不依制犯輕垢有人言菩薩立誓安居五月三月下半至八月上半文云此時不復頭陀復是安居之限遊行冐難皆是制限也。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乖亂失儀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應次第莫如外道下二不應不應亂次也我法中下三總結應不應義聲聞次序出律部臥具法以戒為次乃至大須臾時皆名上座通道俗九眾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六法尼四沙彌五沙彌尼六出家七出家尼八優婆塞九優婆夷此九眾有次第不得亂如律部說也。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福慧二莊嚴如鳥二翼不可不修乖出要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菩薩攝一切善應修聲聞夏分自誓應修福業餘時不制。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房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律一切齋會求福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愛多嗔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讀誦講說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修福自作教他文中略序七事一僧坊二山林三園四田五塔六冬夏坐禪安居處七一切行道處凡此流類悉應建立力若不及者不犯而菩薩下第二應修智慧亦自作教他人而新學下第三舉非結通不修為失也。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中當廣明。
如是九戒下第四段總結梵壇品當廣明也。
○第四十揀擇受戒戒有心樂受悉皆應與若瞋惡揀棄乖於勸獎故制出家二眾同犯餘無師範者未制大小不全共菩薩本兼物聲聞若許而中悔是犯不許不犯。
若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否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逆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序事有三初不應簡擇二應簡擇者有兩一身形不如應簡釋二業障不如須簡擇衣中聲聞用青泥?菩薩亦應用依此文意似不必盡備但與俗艶不同便名如法一云道俗受戒皆須服壞色二云是可壞色處道俗同制文云與俗有異當知出家菩薩必用壞色出家人法下第三舉非結過也。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內無實解外為名利輒爾強為有誤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不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不制。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八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明所解解此故堪為師兼制不解則犯問遮道遮道有三一七逆二十重三四十八輕如是三事皆應一一好解不欲受者不得逼憎受之罪若不解大乘下第二不解不解此而作師亦是兼制而菩薩下第三舉非結過也。
○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凡未受菩薩戒者皆曰惡人若預為說後受不能慇重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人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之處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不得輙說唯除國王外道惡人即九十五種是惡人輩下第二不受皆為惡人空生空死同畜生也而菩薩下第三舉非結過也。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當分犯已自結罪不思慚愧而冐當利施無愧故制出家五眾同大小俱制以枉當福田故文云信心出家毀正戒者在家未當田任未制。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迹一切世人咸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帶罪無愧不得受施國王本以地水給有德之人無有德行不應受用五千下第二帶罪無愧人鬼所毀若毀正戒第三舉非結過也。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三寶皆應供養若不修者乖於謹敬之心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應修五事聲聞五篇輕重法應誦持餘事不制。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標勸受持下二別列勸事凡五種一受持二讀三誦四書寫五供養解說已在上三十九中若不下第三舉非結過經典是佛母應供養不者犯罪。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菩薩發心為物見有識之類應須教化令得悟解若不能者乖大士之行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共大士化眾生是正行小乘自度不化非犯。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猪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勸起大悲不起兼制悲能拔苦大士恒願眾生離苦若入一切下二列悲心之事凡三種一見人類令受三歸十戒有二解一聲聞十戒二菩薩十重戒二見非人類令發心三隨所至方隨所見人悉令發心是出要之急須此三通制道俗菩薩若不下第三舉非結過也。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前人不如法強為解說彼此有慢法之失故制出家五眾同大小俱制在家不全為法主止說一句一偈不如法亦犯。
若佛子常應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座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重一常應大悲教化即是兼制也不得立示說法儀則為白衣說不得倚立法應同坐若相與立亦非過此中舉立為語若人臥法主坐立或復覆頭捉杖悉不得二為四眾說亦不應倚立莫言僧尼有道而倚立為說亦是輕法為犯也其說法者三舉非結過也。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既見善事法應隨喜而今制網障閡乖助善之義故制在家二眾同犯出家五眾無其自在之制脫立閡善制限亦同此制大小同犯。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立統官制眾使安籍記僧菩薩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薩正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一標受戒者兩釋一云標被制之人佛子欲信心受戒而制限障閡不聽彼受二云標能制之人佛子始以信心受戒未便立非法制限是故示應若國王下二正制限之事不聽出家斷僧寶也不聽四部出家者謂居士居士婦童男童女不聽造立形像斷佛寶也不聽書寫經律斷法寶也故作下舉非結過也。
○第四十八破法戒內眾有過依內法治問乃向白衣外人說罪令彼王法治罸鄙辱清化故名破法乖護法之心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愛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如三百矛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於百劫而不一聞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序事三階第一不應破法第二明護法從若受佛戒文已去是也第三舉非結過從教人破法已去文是也或名此戒為令他得損惱戒也。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現在諸菩薩今誦。
諸佛子下第三總結有三一標數二勸持三勸誦一標數即四十八輕也汝等受持即第二勸秉持之在心也第三勸誦舉三世菩薩誦為勸也。
△諸佛子聽下第三大段流通也就此中大分為兩一流通此戒輕重二流通此一品。
諸佛子諦聽此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脫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得見千佛為佛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眾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歡喜受持。
就第一流通此戒輕重復有四意一明誦二正流通三流通得益四大眾奉持就此四更各有三別第一誦中三一標名二三世諸佛誦三我釋迦亦誦第一標名數十重四十八輕事也第二三世諸佛尊重此戒誦持勸也我今亦誦第三我釋迦亦誦為流通勸物也汝等一切眾此四階中第二正流通亦有三一勸流通人二流通相三流通事流通人者即時座大眾也流通相五種法師也流通事者以此戒法流通三世化化不絕也得見千佛下此是四重中第三階流通得益得見千佛是益事也就此文為三一值聖二離苦三得樂值聖者見千佛也三世千佛悉見今舉千佛一世耳佛佛授手者非即舉手更授也明秉戒如法與佛相鄰鄰次不遠故義言授手也世世不墮離苦也常生得樂也所離所得豈止於此且舉凡情所忻厭以之為勸耳我今在此樹下付屬奉行此下不更開也。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爾時釋迦第二章總流通一品一卷戒本亦有闕者是抄不盡耳亦四階一偏結說心地品二略舉總結十處說三所說之法四大眾奉行初階兩別一明此釋迦說竟二明餘釋迦說竟從摩醯第二階總結十處說竟亦兩一舉此釋迦所說十處出上卷二舉餘釋迦所說餘釋迦中文末闕亦如是學第三階舉所說法凡七句亦兩前六是別後一是總千百億世界中下第四大眾奉行亦兩前明千百億世界中眾生各各皆說各各奉行二指餘處廣說佛華光王品應是大本中也本不同三千者是菩薩應學三千威儀三年者聲聞五年菩薩三年三事者戒定慧也。
明人忍慧強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
安獲五種利 一者十方佛 憫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處
為諸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後世 性戒福慧滿 此是佛行處
智者善思量 計我著相者 不能信是法
滅盡取證者 亦非下種處 欲長菩提苗
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諸法真實相
不生亦不滅 不常復不斷 不一又不異
不來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 應當次第學 於學於無學
勿生分別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訶衍
一切戲論惡 悉從是處滅 諸佛薩婆若
悉由是處出 是故諸佛子 宜發大勇猛
於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 過去諸菩薩
已於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 現在者今學
此是佛行處 聖主所稱嘆 我已隨順說
福德無量聚 迴以施眾生 共向一切智
願聞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
菩薩戒經義疏卷下
音釋
經
鉾
(迷浮切與矛同)。
刺
(七迹切)。
[萩-火+(尤-尢+木)]
(蘇貫切與蒜同)。
茖
(音格作革非也)。
諮問
(上津夷切訪問也)。
罥
(古泫切繫也與羂同)。
販
(方願切販賣也)。
易
(夷益切貿易也)。
占
(之廉切占視也)。
箜篌
(上音空下音侯樂器也)。
摴蒲
(上抽居切博器也)。
塞戲
(上音賽)。
拍毱
(上普陌切下渠竹切毬子也)。
擲
(直炙切投也)。
蓍
(升脂切蒿屬)。
髑髏
(上音獨下音婁首骨)。
卜筮
(下時世切龜為卜箸為筮)。
劖
(仕衫切針刺)。
齅
(許救切俗作嗅)。
燧
(除醉切取火木也)。
鑷
(尼輒切箝也)。
邃
(雖遂切深也)。
杻械
(上救九切下下戒切)。
鏁
(蘇果切與鎻同)。
出佛
(上尺類切出之也)。
殺
(七逆中殺並式吏切下殺上也)。
剝皮
(上百各切削也)。
㭊
(先的切與析同)。
帛
(音白)。
疏
弶
(其亮切)。
鄙
(補靡切陋也)。
娠
(升人切孕也)。
罔
(誣也欺也以是為非)。
絓
(古賣切猶豫也)。
痤
(音坐)。
謬
(靡幼切猶錯亂誤也)。
傲
(五倒切不敬也)。
誕
(徒亶切欺也)。
咽
(伊甸切吞也)。
蚋
(如銑切小蚊也)。
葷臭
(上許云切辛臭也下尺救切與臰同)。
薤
(音械)。
葫荾
(上音胡下音雖與荽同)。
蒠蒺
(上私力切下音疾)。
餌
(忍止切所食物曰餌)。
罾
(音增魚網有機者)。
繳
(告丁切纏也)。
希
(香衣切與悕同)。
靳
(音僅固也)。
邁
(居候切猶結搆也合集也)。
仇
(渠尤切讎也)。
瞋打
(上稱人切怒而張目也下音頂)。
䞋
(初覲切施也)。
救贖
(下神六切貿也)。
烈
(音列火猛也)。
泥?
(上年題切水和也下將先切香木名)。
艶
(音焰美也)。
閡
(與礙同)。
䟦
天台戒疏行于世者尚矣但以經疏別行舛脫頗多令講者少學者病焉余頃不揣不敏稽之古本規之藏本遂會之經付剞劂氏命以流通此蓋以我亦曾病也庶幾圓頓戒光因茲復朗者。
于時貞享甲子臘八之日師子谷徵隱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