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大小乘釋律部一 大乘律疏(0676-0698)
第0678部卍續藏第38册P0052 梵網菩薩戒經疏註(八卷), 〖宋.與咸(入疏箋經加註釋疏)〗.txt
卍續藏第 38 冊 No. 0678 梵網菩薩戒經疏註
No. 678-A 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戒疏(并序)
天台 智者大師 疏
門人 灌頂 錄
菩薩戒者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陣直道而歸生源可盡聲聞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懷寧不精持戒品內外二塗咸皆敬奉王家庶眾委質䖍恭斯乃趣極果之勝因結道場之妙業然經論所載戒相自有於多種記傳所辯受法不無同異良以機悟偏圓宜聞詳略辭無雙舉事不並行今謹案什師所述法相出自梵網經律藏品什師秦弘始三年來達漢境光顯大乘匡維聖教傳譯經論三百餘卷梵網一本最後誦出誓願弘宣是故殷勤一言三復特為文義幽隱有趣深玄所以指掌曉示令後生取悟為易經稱梵網者欲明諸佛教法不同猶如梵王網目品言心地者菩薩律藏徧防三業心識意體一名異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言心地也。
No. 678
梵網菩薩戒經疏註
菩薩戒經
東掖白蓮沙門 與咸(入疏箋經加註釋疏)
【註】此一顯名古來諸師增減不同若循私意藏師云梵網經廬舍那佛說心地法門品菩薩戒本奧疏亦同曠疏上八字同下云菩薩心地十重四十八輕戒品第十今見行本上八字同下或云菩薩心地法門品或云菩薩心地品熈師鈔云訪求古藏上卷但安總顯及品目亦不見列能說舍那之號應置去之方應經文經云在第四禪說心地法門品又云心地中妙戒佛自唱明矣齊師頂山記云此亦苦無大過今依吾祖疏但云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為的據也又云熙師云不可安盧舍那三字者此經釋迦說也吾黨之子何太謬乎(云云)然此顯名他云苦無大過若立名不正則釋義無歸病源在此安得無大過耶今尋古藏的示立名方見本疏名體有序隋仁壽目錄有梵網經二卷什師所譯又有菩薩戒本一卷亦云什譯在闕本目中譯經圖紀與隋錄同大周刊定錄亦有菩薩戒本一卷亦云什譯乃云十八紙然諸目錄又有讖師葬師譯者今所不載唯什師所譯乃是今本二卷者祇云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一卷者祇云菩薩戒本由是考知什師誦出心地二卷上卷明菩薩階位下卷明菩薩戒法什於此中別出戒法一卷令人誦持即云菩薩戒本或云菩薩戒經吾祖疏中釋此顯目方見不妄疏云經名梵網品名菩薩心地此見一經之總目又見一品二卷之總目合云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如此卷首總標經品之目乃不忘其本也今疏所釋乃是什師於此品內別出偈頌已去十重眾輕戒法一卷令人習誦乃應單題菩薩戒經即別出戒相一卷之文故疏云從大本出序及流通皆缺即別部外稱菩薩戒經據此疏文別定題目甚為切當故釋名章但釋人法之名人即菩薩二字法即戒字廣談義旨秖釋此名料揀文末因而略釋經品總目相帶而釋非特開章須知吾家凡釋首題定依經藏譯人所立經品之名奧疏藏疏皆任私見加字於題殊失本意曠疏雖吾宗人亦昧斯旨熙抄雖識別題戒經總別二目曾不分明頂山雖以吾宗疏文為的據但識總經品目不識別卷顯名大師疏中明示於別部外稱菩薩戒經何不標指以為的據有而不遵無而強用正坐此責又却不許熙抄去盧舍那能說之號而云此經通三教主所說殊為失旨至下當示問藏中一卷者題菩薩戒本讖譯見存與此殊異什譯一卷恐是別本何以用之答讖譯前安四夷次明輕吉條數雖殊事義相類什譯既在缺本目中此難考驗大師疏中既自標云即別部外稱菩薩戒經此為的據疏中又引讖師受戒高昌儀範驗所譯戒亦是此爾問今見行本卷初有長行之文奧疏解釋吾祖疏文但從偈去略不解釋何也又復此題安卷初耶偈初耶答長行之文係屬上卷後人調秩以上卷文多故節均於此即藏中二卷並行可以卷首安長行也若今見行別錄戒法謂之菩薩戒經者不應卷初安長行文後來印者不遠此意混同而行未之可也此又見天台疏中秖顯云菩薩戒經不安品目愈得其旨奧疏昧此亦乃解釋故知此題合安偈前明矣頂山不曉此意亦作科釋選同奧失而云貴起盡有由又其失旨也問舊來雖則通知長行之文合屬上卷未知何據答疏云上卷文言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等既云上卷以之為證以上卷中別無其文只此長行有茲文爾故知此文合屬上卷其理甚明石壁疏律燈鈔等皆昧此義作序分解釋唯我天台妙達斯義今釋此疏科分為二初釋顯二釋文初又二。
○初標列。
【疏】釋此戒經三重玄義。
第一釋名 第二出體 第三料揀。
【註】吾宗凡釋一題必用五重玄義何以此疏秖開三章然從舊來說此者甚眾求其的當解此者極寡秖為題目總別不明遂昧本疏三五之旨熈鈔謂體章必攝宗用以修因戒善能得勝果為宗止惡興善為用自有判教之文五章義足頂山以人法喻具足為名性無作假色為體頓制木叉為宗即障顯德為用頓部淨乳為教然此二師強立五章殊不原其吾祖不開五章必有深致諸師不能深求其意妄生穿鑿甚非文理予於此義遲回甚久因尋疏中有別部外稱菩薩戒經遂省斯旨今試辯之須知三意一者總別異故如前所據大師疏文既云別部外稱菩薩戒經又非一經之總目又非一品之總目乃於什師誦出一品二卷中偏節戒法一卷別行於世稱為菩薩戒經若一經之目應云梵網若一品之目應云心地經品之目須論五章戒本別行節者私安此號何用五章天台達此乃於釋名秖釋人法二名釋體唯辯無作乃見深識其理後人妄立五章豈見大師之意乎二者事理異故經體是即事之理戒體是即理之事理體乃是宗之所顯用之所依故須總別而備五章事體乃專論無作應辯三師七證所發戒色所以疏中釋名秖釋菩薩之人戒法之法依名辯體秖是稟戒之人能發無作假色之體此體屬事故非五章所顯理體所以不用三者宗體異故即理之體於五章中正是經體亦是戒所依體故論當上一點乃宗之所顯用之所依須辯五章無作之體既是事體於五章內乃屬宗中所明因行此則專論持犯所發戒色非宗所顯非用所依不可以明五章故戒疏中約權約教有無無作正是五章明宗之中一種戒行當體之體理體方是行所依體故止觀二十五方便中持戒清淨以明無作輔行云方便下三即是明宗故知止觀以中道妙觀為無作戒體秖是經宗此意幽密人罕知之若知此意宗體乃明如何於此而談五章故須先曉總別題目立名若正義方有歸一家宗體不易敷陳二師立章雖欲強伸終迷祖意若就二師格其高下頂山不及熙鈔秖如頂山以頓制木叉為宗修耶性耶因耶果耶高下何取此殊不知經宗之旨又體中云假色事耶理耶五章之體屬理何以事色而為耶體宗既失五義併昏熙鈔雖以因果為宗亦未明取體之旨妄開五重並由不曉今疏釋戒且論無作專辯事體雖云即性乃同即理之事且論事邊則有發不發興廢等疏云於理則無教門乃有豈非就事且明無作故知諸師非但題目不明亦乃五章未曉天台宗旨五章最要此若不明如何欲於大藏之中抽出經卷便能分別宗體高下教法偏圓學教之者教眼不明佛意莫曉予嘗考諸舊說於此三五之旨殊未聞其高妙幸諸賢達試為研詳。
○二解釋又三初釋名又二初列。
【疏】就釋名中初明人名次辯法號後明階位。
○二釋又三初人名。
天竺梵音摩訶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亦云開大士士亦云大勇心復云善美隨行為名以其運心廣普因斯立號大品經明此人有大道心不可沮壞如金剛從初發心終至等覺皆名菩薩也又稱佛子以紹繼為義三乘皆從佛生解盡是子義法華云若如我子大士紹續為勝稱為真子又三乘同皆脩道盡有此義二乘自通至小果狹而且短大士廣長自通通他受斯稱大經云初發已為人天師勝出聲聞及緣覺故言大心。
【註】人名即菩薩二字先辯華梵次釋子義天竺具云摩訶質帝菩提薩埵文略菩提二字隨行為名故有諸譯子義有通別通則三皆從佛生解俱得稱子別則二乘灰斷無紹繼義不名為子菩薩是子然於菩薩若三藏中未斷惑故子義不成若據開顯無非是子又涅槃中未發心初發心通得名子以大奪小故云勝出。
○二法名二初引經論釋名。
【疏】次辯法號即是戒義梵音尸羅大論云秦言性善亦云清涼以其能止破戒熱惱從能得名亦云波羅提木叉譯言保得解脫又名淨命亦言成就威儀無所受畜未來生處離三惡道淨土受形能止邪命防非止惡亦言戒是約義訓義復言勤義禁義並是隨義立名大經云如佛禁無常汝猶說者即破佛禁舌即墮落又云是人所有禁戒皆不具足尚不能得二乘菩提況無上道。
【註】釋此名義疏文自顯引大經者意以禁止而釋戒名既涅槃談常必禁無常若說無常即破佛禁熈用三修齊引雙游皆非文意。
△二用大小辯相又三。
○初約小乘三戒釋。
【疏】今言戒者有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此名源出三藏律是遮止儀是形儀能止形上諸惡故稱為戒亦曰威儀威是清嚴可畏儀是軌範行人肅然可畏亦曰調御使心行調善也定是靜攝入定之時自然調善防止諸惡也道是能通發真已後自無毀犯初果耕地蟲離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既是心上勝用力能發戒道定與律儀並起故稱為共薩婆多說律儀戒禪戒無漏戒此名雖出三藏今菩薩戒善亦有此三若要誓所得名曰律儀若菩薩定共道共皆止三業通稱戒也。
【註】此三種戒通大小乘若小乘中初果見道發真之時道共之力任運離惡道定發時律儀並起故云共戒此就小乘入位方發若大乘中中道觀心與戒泯合即具無作非同小乘入位方具如下辯二無作中明禪與無漏即定共道共之名。
○二約大乘三戒釋。
【疏】若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地持不通三藏大士律儀通止三業令從身口相顯皆名律儀也攝善者於律儀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諸善滿菩提願也攝生者菩薩利益眾生有十一事皆是益物廣利眾生也戒品廣列菩薩一切戒竟總結九種戒皆為三戒所攝律儀能令心住攝善自成佛法攝生成就眾生此三攝大士諸戒盡也瓔珞經云律儀戒謂十波羅夷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也。
【註】大乘三聚攝於眾戒無不備足應知此三對破三道顯出三德律儀破苦道成法身德眾生以此苦果之身無律法制止動轉之間造成罪業致此苦報令稟戒故制止身口不作過非由持律儀此苦報身即成法身至果之時成法身德也攝善破煩惱道成般若德瓔珞既以八萬法門為攝善戒則當對破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成般若德也攝生即破業道成解脫德以造眾罪處處縛著令既慈悲喜捨教化眾生即於法法皆見解脫故至果時成解脫德也戒品瓔珞意皆一貫九種戒者方便處戒品總明九種戒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難戒四一切門戒五善人戒六一切行戒七除惱戒八此世他世戒九清淨戒彼釋自性戒云有四種一從他正受即外頋他犯自媿心生二善淨心受內自頋犯慚媿心生三犯已即悔專精不犯四專精念住次明一切戒引三聚十一事三云難戒略說有三具足大財大勢力能捨出家受菩薩戒是第一難戒菩薩若遭急難乃至失命於所受戒不令缺減況具足犯是第二難戒菩薩於一切修行一切正受一切憶念住不亂乃至盡壽於彼細戒終不缺減何況重者是第三難戒餘皆可見明九戒後總結皆三戒攝十一事者一眾生饒益悉與為伴二眾生已起未起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為伴三為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四知恩報恩五眾生怖畏獅子虎狼王賊水火悉能救護或喪失親屬財物能為開解令離苦惱六見有貧窮因乏悉能給施七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養八先語安慰隨時往返給施飯食說世善語九有實德者稱揚十有過惡悉慈心訶責折伏罸黜令其改悔十一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彼畏猒眾惡奉修佛法等最後一種雖在果上蓋須因心運用有力。
○三約大論十戒釋。
【疏】大論戒品列十種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雜五隨道六無著七智所讚八自在九隨定十具足義推此十不缺者持於性戒性重清淨如護明珠若毀犯者如器已缺佛法邊人也不破者持於十三無有破損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雜者持定共戒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為雜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經云言語嘲調壁外釧聲男女相追皆污淨戒也隨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也無著者見真成聖於思惟惑無所染著此兩約真諦持戒也智所讚戒自在戒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讚於世間中而得自在此約俗諦論持戒也隨定具足兩戒即是隨首楞嚴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眾生雖威儀起動任運常淨故名隨定戒前來諸戒律儀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具足用中道慧徧入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
【註】備釋十戒止觀輔行玄文釋籤廣引經論對辯同異查庵備撿圖示甚詳此不復錄然此中意前四屬戒後六既約三觀論持乃屬於乘以此十戒乘戒俱備此菩薩大乘三聚淨戒如前既是對破三道而成三德正是乘戒兼修統歸理藏故約十種會入三聚法門方是大乘無作妙行也。
△三明階位又二。
○初標據。
【疏】次明階位釋尊一化所說教門准義推尋具明四教謂藏通別圓如大論引迦旃延明六度齊限尸毗代鴿是檀滿須摩提王不妄語是尸滿忍辱仙人歌利王割其心不動是忍滿大施抒海是進滿尚闍梨鳥巢是禪滿劬嬪大臣分地息諍是等智滿偏菩薩也大品明有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通菩薩也有菩薩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淨名中得不思議解脫變身登座而復受屈被呵者別菩薩也有菩薩發心即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圓菩薩也四菩薩中行位淺深今當說。
【註】初且通標四教次乃據證四別不相此四菩薩之義不能備盡古師不解纔云菩薩一向大乘遂於經論釋義成壅故妙玄云他云梵網是菩薩戒今問是何等菩薩戒彼若答云是藏通等菩薩戒者應別有菩薩眾眾既不別戒何得異又若別明菩薩戒者何等別是緣覺戒今明三藏三乘無別眾不得別有緣覺之戒也若作別圓菩薩解者可然何者三乘共眾外別有菩薩故別有戒今家若不以四教收機有四菩薩經論異出如何辯明他宗不曉何以釋經。
△二廣釋又四初三藏教又二。
○初聲聞位。
【疏】最初三藏正為小乘聲聞有七賢聖外凡有三一五停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次入內凡有四善根第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過此入聖位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七不時解脫聲聞位如此。
【註】三藏階位七賢七聖賢位屬凡凡分內外前三屬外未有理水後四屬內即四善根次入聖位即初果已去所以分七者機有利鈍行有信法如妙玄云一隨信行位者是鈍根入見道之名也非自智力憑他生解(云云)二隨法行位者即是利根入道之名也利者自以智力見理斷結在方便道能自用觀觀四真諦(云云)三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轉名信解人也是人證有三界乃至有八種般(云云)四明見得位者法行人轉入脩道名為見得是利根人以自智勳見法得理故名見得亦有諸般(云云)五明身證位者還是信解見到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上下分結發四禪四無色定(云云)得滅盡定名身證阿那含也六明時解脫羅漢者是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方得解脫(云云)七不時解脫羅漢者即法行利根名不動法羅漢也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修善業不待眾具故名不時解脫亦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但名慧解脫得滅盡定名俱解脫(云云)聲聞根機大約七種若成論明二十七賢聖位具如玄文於此位次合辯家家諸般行慈減緣行及退動羅漢等行相不同稍有所涉廣在玄籤及四教義㭊玄等文詳備此不暇釋。
○二菩薩位。
【疏】菩薩不論階位不斷煩惱唯修六度若論次位祇可准望小乘作淺深耳從初發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專修六度檀破餓鬼尸救地獄忍濟畜生進拔脩羅禪靜人中慧昭天眾從初釋迦至罽那尸棄名初僧祇得五種功悳一不生三惡道二不生邊地三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識宿命而自不知作佛准望位在五停別總念處也從尸棄至然燈名二僧祇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說准望位在煖法性地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說也從然燈至毗婆尸三僧祇滿是時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准望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若過三僧祇種三十二相業准望此是下忍之位若坐道場位在上忍後一剎那入真三十四心斷結得三菩提則為佛也。
【註】三藏菩薩位行修證與諸教不同約三阿僧祇行六度行修種相業乃至成佛以位言之三祇種相祇齊下忍坐道場入中上忍約一剎那次第入證以對諸位玄文此疏但略舉位廣如四教義備明行位文甚詳細但此菩薩云不斷惑大論斥云是名大錯記主意謂大論斥權以行破小故作此說若附彼教覆相權說非謂全無不斷之義但斷惑者有二種斷有有漏斷有無漏斷若有漏斷未名為斷無漏真斷方名為斷故輔行中引二論計和會申通文甚詳悉學者撿之二祇云性地者既非行門義同通教性地未斷爾。
○二通教。
【疏】通教菩薩即三乘共十地一乾慧地者事相名同三藏觀行心別體陰界入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總相智慧深利故稱乾慧地二性地者得過乾慧地得暖法已能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得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三乘信行法行體見假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也四見地者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五薄地體愛假發真斷欲界思證第六解脫煩惱薄也六離欲地者三乘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嗔故言離欲地也七已辦地者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無漏斷五上分結掉慢疑色染無色染七十二盡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也八辟支佛地緣覺發真無漏功悳力大能除習氣也九菩薩地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畏斷習氣將盡也十佛地者大功悳力以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無餘如劫火燒木無復灰炭香象渡河到於邊底雖佛菩薩名異二乘通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共歸灰斷證果處一稱為通也。
【註】通教行位斷伏之相三乘共位諸文一同玄文與四教義凡明通位須辯名別義通蓋諸經論所說不同故立二意收會一者用通教十地而格量菩薩別立忍名二用別教五十位准望通教三乘共地之名而辯菩薩之位是則立忍之位乃用通教十地於菩薩邊別立十忍三人雖同觀真斷惑以證無生二乘住於無生自調自度菩薩不住忍苦利物能起化用故此忍名別在菩薩故云獨菩薩位委如妙玄及四教義釋義甚詳若用別教位次准望菩薩共位者亦於三乘共中取菩薩有借別名通之義亦不語二乘諸文有云共三乘者於菩薩若作乾慧性地等名此名乃與二乘人共以二乘人所行十地亦名乾慧等故人不見之便謂借別通語三乘良由未見諸文別辨菩薩或謂此之二義通皆借別教位以名通位亦由不見諸文於立忍中是用通教十地於借別中方是用別位名是則一義是借別名通一義是用通立忍非謂二義皆是借別善看讀者名義照然此名若正諸文會通於義無雍唯四教義立此二科名目甚正彼云一用通教位立別位名名別而義通二明用別教別位名名別義通得此立名其義方顯此中明位但據三乘共位斷伏次第於義易明此教行位又有初地斷惑之者以通教中攝機寬故義有含容須曉三通於義自正以由利人於初地中便能斷惑問大論三處燋炷亦於通教初地為初炎是何行位答燋炷之義異說頗多並由不識通教三通此義若明燋炷借位悉皆洞朗祇為通教有利根人於此斷惑有含容義機通說通四念處明通通通別通圓佛觀三機同一座席祇作十地而說通此三人而解通教之人乾慧初炎別教之人初地初炎圓教之人初住初炎別圓以破無明為初炎通教以破見為初炎如來作含容三教而說被三根性從通教中入別圓位又以步馬神通三喻喻之步喻通通馬喻通別神喻通圓並於初地而明初炎人不見之有以藉通開導以釋燋炷深為失旨且如藉通不論破惑今是初地破惑之人有以被接而釋之者皆非文意正合淨名記云利根菩薩初地見真之義也所云七十二盡者以七地中進斷上二界思有八定地每地九品故云七十二以除欲界九品在六地斷故云也。
△三別教又三。
○初示行位。
【疏】別教階位五十二地一外凡十信一信二念三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護法九戒十願第二內凡習種性十住一發心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盡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內凡盡名性地第三性種性十行一歡喜二饒益三無恚恨四無盡五離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第四道種性十回向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諸佛四徧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堅固平等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法界無量第五聖種性十地一歡喜二離垢三明四炎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第六等覺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隣真極聖眾覺之頂也第七妙覺地即是見性究竟佛菩提果了了見性稱妙覺也。
【註】別教行位教權證實意稍難曉先明教旨次辯行相別教與圓同詮中理例如藏通同詮真理拙巧之異藏拙故為折觀通巧故為體觀別圓亦爾雖同詮中理以教拙故作次第解遂成別教若教巧者雖有行位次第淺深以三觀一心約不思議不次第中而論次第自成圓義祇一中理解有淺深成但不但此最難會且如華嚴二機在座如來一音菩薩一口說此住行向等別人作別解圓人作圓解別人亦聞說圓融法不思議事一中無量無量一中微塵剎土互入互融祇為別人雖聞圓融指在果上不謂果上融通全是初心理具以不解具雖有即名而無即義雖解圓融還成次第故曰初心仰信此理遂成但中此旨幽密人罕知之不解此意說別教者失旨甚矣每見學人談別教法如雲外月似出水花罕求此教稟教之人中心如何成次第解作隔歷說往往別教稟中道人不及通教體真之見良亦可嗟通人尚乃見一切法便解如幻如化即色談空豈可別教知中之人質塞蒙壅之如此耶故知所謂同詮中理者中以不偏為義絕持為功此與圓人同一座席同一見聞方曰同詮故知此人心亦能解圓融之理口亦能說圓融之語祇有一點不明雖終日圓融還成次第荊溪特云但知果上融通不知眾生理本此之二句斷盡別教一教之旨所以果融而因不融故玄文中以地向相對論融不融即成別義住信相對論融不融方成圓義止觀引古釋縱橫義若據古人所說法門有何圓妙更過於此大師皆判為別者祇為古師不識具義雖說圓妙還成縱橫今家得旨良由談具所以超勝百家學教之者此旨不明何以分圓別兩教於此若了別教教義洞然無壅次辯行位此疏但列諸位名目不論所出斷伏之意玄文云既有如此無量階差是故經論名數斷伏高下對諸法門多有不同若華嚴明四十一地(云云)瓔珞明五十二位仁王明五十一位新金光明但云十地勝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十功德(云云)又十地論攝大乘論地持論等並釋菩薩地位多少出沒不同斷伏高下亦異(云云)豈可定說不廣尋經論如無目爭日今若明位數須依瓔珞仁王若明斷伏高下須依大品三觀若對法門須依涅槃用眾經意共成初心教觀兩門使分明耳(云云)備如玄文細明行位然此合辨修性縱橫橫學圓修出假等此不暇辯教旨若明諸義易曉。
○二性習前後。
【疏】性習二性若據位分習種在前性種在後若據行論性習同時故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明性種後明習種尋用取體先習後性與教證二道相似就位以論教道在前證道在後據行論之證教同時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證後教尋用取體先教後證也就解行中復有四種一名解行二名發心三名迴向四名道種於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於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發心用已善法趣向菩提故名迴向當分之中如觀道立故名為道望後佛果能生曰種也習種性能生報佛性種性能生法佛。
【註】常途所明別位亦罕談此體用教證不定同時之義此中既明性習二性不定同時故有此例大意乃約位次竪論前後約得意者橫辨同時據發習者乃論不定在文可見教證二道舊來說者甚多莫不皆云說一教始終為約說教道說十地法為約說證道其證道或說隔歷或說圓融異論紛紜從來先達共迷此義今因考見別教教旨則見教證二道果有所歸昔來所說一者判位無功二者位有兩屬今且略以四種判別教位乃無混濫應以地前為約行教道登地為約行證道十地為約說教道妙覺為約說證道且約行教證諸文明指人無所疑唯約說教證人多迷之並由不了所謂約說者不可以如來說法謂之約說應以有教無人虗設此說謂之約說名義乃正為地前人說十地始終名為教道非謂說一教始終也纔作一教始終便見位位有兩屬之過約說證道指妙覺者既云若說十地已證之法且於別教當指何人已證十地等覺一位或有或無置之不論應指妙覺為已證人又云道場所得法故知乃約妙覺為約說證道明矣舊來宗師不曾窮究遂成妄傳請好學者子細研詳方見今說與祖師合更無疑矣此但略示予於復宗集中自有義章廣引論文及疏記文曉證此義甚為切當。
○三釋六住退心。
【疏】舊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難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為義云何退作二乘其猶一善性是不依一闡提不妨退大向小終是難通止觀師說是十法信中六心退耳此釋論師及金剛般若論師皆作此解是信習十心中六心耳七心已上永離二乘爾時設為利弘經不無輕漏而度物心不失恒有菩薩之名也。
【註】瓔珞上卷明法才王子淨目天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位其中值惡因緣退入凡夫不善惡中無惡不造四明云若常途別教皆云初住斷見更不起諸重過況見惑名數雖多乃一位斷思惑乃歷諸位方盡此常所談別教分齊也今記主既見身子六住尚退復起重罪遂以義求自有機緣見思俱斷至六住時思既未盡見亦餘殘所以能牽惡道此是記主約義斟酌之辭故云恐是爾前見思同斷不可將見行別教難也四明乃以別途位次言之深合祖意此是四明答曰本難或作權說者或作借位者皆非文意今文既以退大向小為難通驗知止觀師及二論師指在六住度物心不失者正是見思同斷之義別途斷位已無疑矣。
△四圓教又二初正明行位又二。
○初對揀。
【疏】圓教明位別教五十二位次第修行圓教圓修一心具萬行異於次第行也。
【註】圓本無位非次第故譬治鐵作器麤垢先落名先落處於無位次而論位次還以別位融彼次第而成一心即為圓位故有次第不次第別而分二教。
△二釋位又八。
○初外凡。
註菩薩戒經卷上一
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戒疏卷上之二
【疏】外凡五品位一初隨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己惛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識己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墯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也二讀誦者圓信始生善順將養涉事紛動令道牙破唯得內修理觀外則讀誦大乘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藉圓信轉明十心堅固如日光照見種種色也三說法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誓熏動更加說法如實演布但以大乘法答設以方便終令悟大隨說法淨則智慧淨說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己十心三倍轉明也四兼行六度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虗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事相雖少運懷甚大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事福資理十心彌盛也五正行六度圓觀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權實二智究了通達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
○二內凡。
第一內凡十信圓聞圓信修於圓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因此圓行得入圓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迴向心善修凡聖即入護法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願心是名圓教鐵輪十信位圓教似解六根清淨也。
○三聖位十住。
第二聖位前明十住真中智也初發心住發時三種心發一緣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三正因理心發即是境智行妙三種開發緣因心發即是住不可思議解脫首楞嚴定了因心發即摩訶般若畢竟空也正因心發即是住實相法身中道第一義諦也華嚴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諸佛歎不能盡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他悟淨名云知一切法是坐道場亦是入不二法門大品云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為如佛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也。
○四十行。
第三明十行者即是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他與虗空等也。
○五十向。
第四十迴向者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明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平等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迴向也。
○六十地。
第五十地者即是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也。
○七等覺。
第六等覺地者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畢竟清淨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
○八妙覺。
第七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此即三德不縱不橫不並不別究竟後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即是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茶無字可說盧舍那名淨滿一切皆滿也。
【註】此中圓位別無修法即是十乘觀法為圓修相依修而證證有淺深始從初品終至妙覺也初品修十謂識一念心平等具足不思議等初品識知十乘次品圓信轉明十心堅固三品十心三倍增明乃至十信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等終至十住十行等皆云更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至妙覺位修極證圓究竟無上即是究竟後心大涅槃也故此十法皆名為大也大理即初乘不思議理大也乃至大無住即是第十無法愛也故云十觀成乘圓極在佛一切皆滿也此中明位與諸文大同小異無大難明但諸文有依普賢觀五品在十信中意稍難曉妙句現在四信滅後五品品信文相交互難釋此不暇辯學者知之。
△二釋四十二字門又二。
○初釋。
【疏】南岳師云四十二字門是佛蜜語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諸學人執釋論無此解多疑不用但論本文千卷什師九倍略之何必無此解深應冥會何者經云初阿後茶中間四十二字門具諸字功德華嚴云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此義即同阿字門諸法初不生故此豈非圓教初住初得無生忍過茶無字可說豈非妙覺無上無過。
【註】玄文四教義諸文圓位皆引四十二字以為誠證此文詳而又顯故云甚自分明。
△二證又二。
○初證圓教。
【疏】廣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訶演竟即說四十二字門豈非圓菩薩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法至妙覺地窮一切法底此義與圓位甚自分明。
○二證通別。
次發趣品明別教十地後明三乘共十地三教階位其文現也。
【註】演字應作衍釋論宗般若談衍門三教故以證也釋名竟。
△二出體又二初列。
【疏】第二出體者初明無作次明止行二善。
△二釋又二初無作二止行初又三。
○初略立。
初戒體者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
【註】所明戒體有大小乘若小乘論計不同或云色法或云非色非心宗計既殊不可不會然則戒體既於身口防止過非作此稟持發起無作今究所發無作戒體是何等法乃是善行所起一種聖法善業也兩宗於此善業各計不同□宗計色一宗計非色非心辨此廣如虎溪後集詳引經論備明此義稍有所涉須者撿之若大乘體正是今疏所辯之體此當具明先知異非方見今是從來所惑大乘戒體止觀輔行以心為體引瓔珞云心無盡故戒亦無盡今疏乃云無作假色於色於心何者為的淨覺雜編云夫言體者有當體體有所依體當體屬色所依屬心廣如彼章熈鈔云荊溪據瓔珞云無盡者意明心性以為戒體(此俱從性)次大乘論種子受所引色觀心論云大乘防意地(此並據修)若約互具今疏云性色既即不起大乘明受所引色並乃全性起修等今詳彼意言心為體者約性而說言色為體者約修而說戒疏云性無作假色者約從性起修修性共說也頂山記廣辯三種假色約三因三身對明修性等此甚通漫而云既從性德起於修德復於修德發乎遮持化他功勳故名此為假色然功勳之上豈不該心但戒法制色為便又既云假色義自該心今試研詳諸說畢竟未契祖意且如淨覺雖分當體所依乃指心為所依殊不知今之戒體且辯當體無作之法不可以理體濫之如前所辨此最失旨熈鈔雖則約修性說今明無作且就修論以性而為其體並非所取頂山雖則廣演文義竟無所歸但辯性種修種下種之義而於無作雖云通於心色畢竟義無的當豈非所謂中心疑者其辭枝乎殊無可取其餘或有義章所說不暇備敘並未合乎祖意。
○次明今義如上所議昔說既非今於祖文考竅義旨於茲戒體文甚分明顯出吾祖高妙之處免為近世之所乾沒夫言體者當論二種一者當體二者所依今明所發無作體者乃是宗中所明因行從因克果有修有發附事而明故須且於當體而辯未涉所依也當知戒體通色通心蓋由稟戒從三業受精持無犯䖍重恪誠方乃發起無作戒體此體發時必有能發必有所發心為能發色為所發以由戒法稟受之時心不散亂身則翹勤口則答對並由精勤方乃納戒在心方有無作體發故知若無䖍勤之念不能納戒在心若從納義戒為能納心為所納若從發義心為能發戒為所發所發之戒即是一種聖法善業此善業者即無表色天眼能見與小乘戒業體無別但由大乘圓實教中詮量此體與小乘異乃通二向從能發屬心從所發屬色止觀輔行以心為體從能發而言戒疏論文以色為體從所發而說故知非心則無以發非色則無以彰是故諸文或從心說或從色說有茲所以文方不虗此色此心皆屬當體皆屬於事有興有廢在教在權並由三師稟受作為精持制止而得此戒即修治造作之妙行也五章言之乃屬宗攝輔行判之並是明宗深有所以如此判已戒之當體義有定准然後方可論其所依者即理性也故此事行大乘詮之並由理具方有事用若無理體而為所依行未免邪事皆成妄是故圓事乃即理之事所修之行乃全性起修行從性起方云諸行無作事與理即方云體內之權行是妙行權是妙權此大乘戒乃全理之事全性之修方為妙戒是故今疏特云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者性之一字全提理性之所依起字色字乃語發戒之當體當體有二起字是能發之心色字是所發之色由依於性而發此戒故云起即性無作假色也亦與論中受所引色是同引亦起義特云不起而已者此語秖恐三業不勤不能起發此戒則已若能䖍勤三業此戒必發纔言其起起即屬心故於此心能發戒色故云不起而已例如無心而已介爾有心三千具足也如此方見祖師文意一字不虗總略多含言簡意富故云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噫秖茲十一字包無限意苟不如此消釋何以見祖文之高深從來諸師不見此意埋沒甚久可不哀歟止觀從能發邊指心即性性既無盡心亦無盡故云心無盡故能發之心既即所依所發之色亦即所依故云戒亦無盡輔行云雖說色心但有二名論其法體秖是法性故知此之色心從當體邊畢竟非實但有二名語所依邊唯性為實故云秖是法性也以此會通諸文皆爾下文判二家以當無當皆得論理教義正在此也下當點出又復應知心是能發難說無作色是所發無作易明但有無作假色而為聖法善業必無無作假心無作從所發而有也如此建義符合祖文仍會經論於義既通於文不壅頂山熈抄望崖不及諸方碩學試為藻鑒苟或戒體不明何以為此疏述作之本。
△二他解又二初標立。
【疏】經論互說諍論有無。
△二出他又二。
○初無無作。
一云都無無作色心假合共成眾生善惡本由心起不應別有頑善頑惡皆是指心誓不為惡即名受戒瓔珞經云一切聖凡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或言教為戒體或云真諦為戒體或言願為戒體無別無作大經聖行觀㭊無常阿闍世王觀㭊境界但明色心不道無作五陰名教通大小乘唯有一色四心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輕慢因果權言善惡心能別生一法無作牽報善法須行惡法須止行一則有兩力豈可不慎方便假說適會一時直如論主一生成四果法勝別有凡夫法豈可依此便是實耶若因中別有頑善共為佛因佛地亦別有此善共為佛果當知心為因果更無別法。
【註】此一宗據所引經論不於稟受發起無作祇指心為戒體無別無作所計如此。
○二有無作。
【疏】二云大小乘經論盡有無作皆是實法何者心力巨大能生種種諸法能牽果報小乘明此別有一善能制定佛法憑師受發極至盡形或依定依道品別生皆以心力勝用有此感發成論有無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律師用義亦依此說若毗曇義戒是色聚無作是假色亦言無教非對眼色大乘所明戒是色法大論問云戒是色法可論多少忍是心數云何言多少耶觀論意以戒是色即問此是數義大乘云何而用數義解云若用非色非心復同成實還是小乘今言數家自是數色大乘是大乘色何關數家中論云語言雖同其心則異今大乘明戒是色聚也大乘情期極果憑師一受遠至菩提隨定隨道誓修諸善誓度含識亦以此心力大別發戒善為行者所緣止息諸惡優婆塞戒經云譬如有面有鏡則有像現如是因作便有無作大論解戒度云罪不罪不可得具足尸羅此是戒度正體復云云何名戒以心生口言從今受息身口惡法是名為戒既有能持所持則別有法即無作也地持戒品云下軟心犯後四重不失律儀增上心犯則失律儀若不捨菩提願不增上心犯亦不失律儀若都無無作何得言失梵網大本即大乘教下文云若不見好相雖佛菩薩前受不名得戒又云若有七遮雖發心欲受不名得戒若直以心為戒發心便是戒何故言不得大經云非異色因果又念戒中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令具足又如刀劒灰汁脚足橋梁若即心為戒何假言無形色無觸對故知別有無作能持戒心以為真戒聖行與世王中不道觀㭊無作直舉色心者是易觀者耳亦不言無無作小乘說四果大乘開之是權法勝說凡夫法䟦摩明其非有未有大乘經開無作是權又既頑善作佛因此自非妨如無常善亦作常善因即其例也。
【註】此宗立有無作甚符教文文顯義明。
△二今釋又二初無作體二三聚體初又二初定無作二明興廢初又二初律儀無作二道定無作初又二初判二宗二今所用。
○初判二宗。
【疏】然此二釋舊所諍論言無於理極會在文難愜言有於理難安在文極便既皆有文何者當道理耶然理非當非無當當無當皆得論理教義若言無者於理為當若言有者於教為當理則為實教則為權在實雖無教門則有。
【註】然此段文秖約文理以判有無言簡意幽諸鈔解釋未能盡究凞鈔以中邊分事理頂山以修性分事理皆作曲說大師文中自約權實以判事理何必他求蓋由諸師不究戒體且附事論乃與經體事理自異若認戒體便同經體如何消釋今文理無事有耶文中先且定其二說各有當不當言無當理不當教言有當教不當理其奈二說皆有文據然後判之若論所依理性不可以有無無作而論其體故云然理非當非無當雖然如是何妨依理而辨有無故云當無當皆得論理教例如體非因果依之以辯因果非因果者語所依體辯因果者語當體體五章言之當體屬宗所依屬體故今非當非無當即理性之所依當無當即戒體之當體當無當皆得論理教者皆有教之當體而論理之所依也若言無者於理為當即所依之理本非色法故無無作若言有者於教為當即當體之教教門附事論無作體以為假色也教之當體假色屬權理之所依體性為實故云理則為實教則是權也權則附教以論無作實則附理理無無作故結之云在實雖無教門則有如此消會乃見昔之二說各偏一邊不知當與無當皆得論理教故疏不許所以爾者須知發戒莫不從心以此能起之心約契理照性邊則無無作附教門防止邊則有無作請學者以義求之道理合然也秪如發心欲受戒者此心雖則䖍勤必假身口制作能發之心或不合理或不契性所行之行皆是妄行非性德行今大乘持戒止惡行善皆依於性而行此行方名性德之行是則持戒之心全從性起性本無作雖終日持戒則持無持相故以能發之心從照理邊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亦無能持之人亦無所持之戒有何戒色而談無作之法耶故知照所依理則無無作也明矣及乎照事之時何妨以此能發之心持所稟之戒戒戒無缺絲毫不犯任運持善止惡而有無作假色現前故云教門則有無作也所以疏中言有無作者引優婆塞戒經云譬如有面有鏡則有像生鏡喻理性本無無作像喻假色有無作法面喻能發之心因心契理而立妙行故有戒色無作法成以喻求之此理甚顯故知戒體通色通心有經云一切大乘戒盡以心為體從能發以言之有經云戒是色聚從所發以言之能發所發皆是當體以在事故依於理性而發故指理性而為所依委如前辯如此會通乃見疏中對古二家文理有歸仍見諸鈔於體不明言不及此然此疏文言峻意隱實難消會覽者詳之。
○二今所用。
【疏】今之所用有無作也。
【註】既見舊諍若據一偏不知當與無當皆論理教在理雖無教門則有今從制戒木欲防非止惡令人進修約事約修附權附教立行立法乃論無作正是宗中所明因行無作假色而為體也問若爾於前二師去其無無作者而取有無作者耶答不然前之二師各得一義以今照之盡成偏失言無失教而得理言有失理而得教今雖有無作法不棄所依之理理本自無今之云無無作法不棄於教行須假色細詳此意即性論修無二師之偏失也。
○二道定無作。
【疏】次明道定皆以無作為體定共於定心中發無作無復諸惡道共者見諦道中所發無作與心上勝道俱故言道共也止觀師釋未必見道所發無作是道共戒秖取中道正觀心中發此無作有防非止惡義故云道共大經云一正法戒二受世教戒菩薩得正法戒謂道共戒得此戒者終不為惡不從師授故稱為得中道心中發得此戒也受世教戒謂白四羯磨然後乃得必假憑師故稱為受差別約示故言世教也定共道共通大小乘大乘道定入攝善法戒有師言唯入禪定能發無作欲界定不發無作唯假空解能發無作有言但令證此定道隨能止伏麤品成就便發無作欲界定念處前皆能發戒也。
【註】道共定共若約入位得定得道方有無作此則太深故引止觀師秖取中道正觀心中發此無作故云道共道共既爾定共秪取入定之心與戒俱發也大經二戒者正法即道定世教即律儀釋籤引之云正法戒通於大小及定慧等三聚言之道定屬善法戒也有師之言雖無去取意在後釋為正也。
○二明興廢。
【疏】次論興廢者初菩薩律儀方便求受其體則興若捨菩提願若增上煩惱犯十重其體則廢若無此二緣至佛乃廢定道兩戒得定得道為因初念定道未與戒俱具足前心為因第二念心方與戒俱爾時是興出定出道最後一念爾時即廢二言入定入道時戒與心俱是時名興出定出道時戒與心俱謝是時名廢故稱心俱戒也三言一發之後出入恒有後入勝定勝道隨從勝受名爾時恒興退定退道三藏盡壽菩薩至菩提爾時即廢攝善攝生與律儀同隨受則興二緣則癈也。
【註】先約律儀對道定揀次約二聚對律儀揀律儀防止身口秉制則興捨犯則廢若無此二緣至果佛時任運自廢以究竟寂滅無塵可滌復性還源義當云廢三家之說若有所以初約三心二約出入三約因果在文可見。
○二三聚體。
【疏】次三聚戒體者律儀者法式儀則規矩行人令入道也又云律者埒也如世馬埒令馬調直律亦如是調直行人不令作惡大士誓心不過止惡興善若不動身口即是止惡發戒防動不動即是律儀戒若應動身口即是興善令發此戒防其不動攝善攝生即是應動涉事故開為兩取䇿勵眾善依六度門稱攝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門稱攝眾生即是為人故動下化眾生中修萬善上歸佛果也律儀多主內德攝生外化攝善兼於內外故立三聚戒也。
【註】此文二節先約動止釋次約內外釋動止中先釋律儀埒(音劣)堤也封道曰埒以二埒相軌馬於中行則不顛躍也律儀制止身口不作眾非即止惡義此應不動是持律儀戒動即犯戒也攝善攝生應動三業即是行善自行行於六度之行即善法戒利他起心濟物是攝生戒此二應動動即有益而不動者乃名犯戒次內外釋律儀內撿自己攝生外化於他攝善兼內外三聚淨戒其相如此故約動止內外二義釋之戒相乃顯。
△二明止行又二。
○初釋二名。
【疏】次論止行二善如百論息惡不作名之為止信受修習名之為行佛教雖多止行收盡諸惡莫作即是誡門眾善奉行即是勸門。
【註】誡之則止勸之令行諸惡之言何所不誡眾善之言何所不行誡勸二門二善備矣。
△二辯無作又二。
○初標列。
【疏】無作義該善惡善惡無作義總止行。
△二釋相又二初善戒二惡戒初又三初約二善釋又二。
○初律儀二善。
今先明善善戒不起而已起則伐惡皆是止義皆有進趣皆是行義逐其強弱故有止行差別者逐興心止惡無作是止善興心修善無作是行善如造井橋梁禮佛布施是善無作如造魚獵等網是惡無作。
【註】善惡止行皆發無作先善無作即以造井橋梁以言之因而對論惡無作如魚獵等善戒乃標律儀也。
○二道定二善。
【疏】次論道定二無作有行有止道定二戒義判為止道定二心義判為行尋無作從因緣息從止緣息後生無作是止善從行緣息後生無作名為行善又誡門是止善勸門悉屬行善又解行唯是作止唯無作又云止行二善皆有無作。
【註】戒名制止名止善心起善業名行善文存五說義皆顯然。
○二約三乘釋。
【疏】聲聞七眾戒皆是律儀戒體但止身口二惡菩薩律儀備防三業復申之至佛長短闊狹為異無作義從緣增上心發下劣不發無記心劣不發無作如欲界修道惑有九品前六品發無作後三品不發故云斯陀含出無作表阿那含出不善表羅漢出無記表。
【註】七眾者出家五眾謂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在家二眾謂優婆塞優婆夷也式叉摩那此云學法女已受十戒在沙彌上大論云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俵姙出家受具足戒其後身大諸長者譏嫌諸比丘尼因此制二歲學戒受六法後受具足戒六法二種一者十八歲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受六法謂染心相觸盜減五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二乘但制身口菩薩備防三業只報人天故短遠期佛果故長詮十界故闊六凡故狹又約真中以分長短等。
○三約四句釋。
【疏】善惡無作對心為論各有四句善四句者一是戒非無作息惡之心能止故名戒也二是無作非戒謂造井橋梁隨事隨用無作等不能止惡非是戒也三者是戒是無作謂善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者謂餘善心也惡家四句一是戒非無作謂息善之心二是無作非戒謂殺盜等事隨用無作也三是戒是無作謂惡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謂餘惡心也。
【註】造井等雖有隨用無作之善不能止於三業之惡故云非戒惡四句隨便而來也。
○二惡戒。
【疏】惡戒二種一十六惡律儀二外道邪戒惡律儀如大經外道惡戒九十五種各有戒法或苦行為戒持牛馬等事火服風常翹一脚赴火投岩等以此為戒即是邪戒運心長短皆是惡戒也。
【註】他抄記中皆以此科從惡四句開出四句非也疏前文云今先明善戒不起而已即對此中方次明惡戒也十六惡者大經二十九云一為利餧養羔羊肥已轉賣二為利養已屠殺三四謂猪豚五六牛犢七八養雞(三五七如初句轉賣四六八如次句屠殺)九釣魚十獵師十一劫奪十二魁膾十三網捕十四兩舌十五獄卒十六呪龍能為眾生永斷如是十六種惡是名修戒(經文)外道邪戒事火投岩等者此如殃掘經佛告文殊汝欲聞世間建立外道因否當為汝說往過去世拘孫陀佛時有比丘名佛慧有一善人施無價衣比丘受已示諸獵師師見已生劫盜心即於其夜將是比丘至深山中壞身裸形懸手繫樹爾時有採花婆羅門至山見彼比丘懷身裸形懸手繫樹驚嘆嗚呼沙門先著袈裟而今裸形必知袈裟非解脫服因自懸苦行是真學道彼人豈當捨離善法因壞正法即捨衣拔髮作裸形沙門裸形從是而起爾時比丘自得解縛即取樹皮赤石塗染以自障蔽結草作拂用掃蚊虫更有採花婆羅門見已念言是比丘捨鮮好衣著如是衣拉如是拂彼人豈當捨離善法當知分明是解脫道即學彼法出家婆羅門從是而起時彼比丘暮入水浴因洗頭瘡即取水衣以覆瘡上取牧牛人新棄弊衣以自覆身時有樵者見已念言必知袈裟非解脫因故弊衣被髮日夜三浴以習苦行乃至比丘因身生瘡然火炙瘡瘡轉苦痛乃至投岩自害時有見者作是念言是比丘先著好衣今乃如是彼人豈當捨離善法當知投岩是解脫道投岩事火從是而起如是九十六種皆因是比丘起(經文)鈔家以華嚴投岩善財之事者非也華嚴乃五十三善知識所教正行不可以同外道法一何錯誤之如此應用殃掘經投岩事正是外道之本也。
△三料揀又二。
○初標列。
【疏】第三料揀更為三一須信心二無三障三人法為緣。
△二解釋又三一須信心又二初三藏三信。
信心者依三藏門略舉三種一信因果善惡必有所招二信觀諦得道三信有戒是觀諦入道初門。
○二方等三信。
依方等戒故宜備此三信復加三種一信自他心識皆有佛性二信勤行勝善必能得果三信所得果常樂我淨。
【註】信因果是慧信觀諦是定信有戒是戒此約先慧了達諦能信定然後持戒或先戒次定次慧如遺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若持因靜發則以定居初此亦隨宜爾方等可知。
○二無三障又三初煩惱障。
【疏】次無三障者眾生障礙乃有三種煩惱常有故不說障。
【註】頂山云若光明文句云悠悠所起屬煩惱障決定招來報屬業障苦果屬報障彼約障三德言之此論障戒且□往云耳今謂彼論證德此論授受若以為障一切眾生誰能免此則應永無得戒之者故不可為障。
○二業障。
【疏】業障乃有輕重重業障戒防因之義謂七逆十重現身有此是則為障前身非復可知隔生事遠七逆一云懺滅非障二云犯一悔與不悔悉皆是障十重一云前四性罪事同七逆悔與不悔悉障後六悔者非障不悔則障二云前四須悔見相非障後六不悔亦不障三云十重不悔悉障悔已悉非障。
【註】文無去取意以後釋為正由符經故應以三種懺會入此中義乃有歸。
△三報障又二。
○初揀去二趣。
【疏】報障者地獄餓鬼二道重苦自隔從多例判不說為因。
【註】此從重苦難地以揀若方等陀羅尼經婆藪仙領地獄眾至方等會聞法故知其中亦自有機如乘戒四句此但少耳故云從多。
△二通四趣又二。
○初通取。
【疏】非人畜生但能解語皆得受戒非人是鬼神修羅龍是畜生人中男女黃門二根天從六欲天上至十八梵皆說為因四空處既能聽法亦應得戒但業報虗妙故略不說非想倒執脫若迴心慕善亦能得戒經說三塗長壽天邊地為難地據不能修道義耳薩婆多記云龍等受八齋止是得善不得名齋今依文準理五戒既是菩薩戒根本又不表定佛法五戒菩薩戒許四道皆得。
【註】二根者具足應五謂生劇妬變半委如大論八齋者五加坐高廣床著花慢衣歌舞等也。
○二別揀。
【疏】從八戒已上至具足戒既是出家表定威儀唯人中三天下能感餘道悉非因也大論龍即得八齋戒。
【註】人除北洲佛不生彼頂山云或問龍受不過中食如何持之答今反問云華嚴八大龍王法華列龍王眾既預同聞此等持齋戒否故知多論且以小節撿之。
△三人法緣二。
○初標列。
【疏】次人法緣初人緣三種得菩薩戒一諸佛二聖人三凡師。
△二釋又三初諸佛又三。
○初真佛。
諸佛有兩一真佛如妙海王子從盧舍那受菩薩戒。
○二像佛。
二像佛金銅泥木等千里內無師許求得好相自誓受也舍利髮爪鉢杖牙齒皆起重敬盡可為緣而舍利真偽難知或是小聖敬重如佛便可憑對。
○三法佛。
次大乘經卷也三釋一云不許二云與佛像差次為授千里無師許對佛像千里無像許對經卷三云莫問有佛無佛對大乘經卷即得為緣大乘經典所在如佛塔無異也。
【註】舍利此云堅固堅牢等生身有全碎法身有偏圓具如妙疏第八髮爪牙等涅槃茶毗經云如來四牙一在忉利天二為羅剎盜三在羯陵迦國四在海龍王宮此並能仁真身舍利頂山云然佛牙多偽或他牙代作或骨或角或堅木等或海中圓石冀明眼別之儻深敬為心荊根納戒羊骨放光難其人也大乘經卷如法華云此經所在即是如來全身舍利可為勝緣。
△二聖人又二。
○初標列。
【疏】二聖人亦二一真聖二像聖。
△二釋又二。
○初真聖。
真者謂十地等大士對此為緣故宜發戒。
○二像聖。
像聖者謂金銅等作菩薩像此經亦云於佛菩薩前自誓受戒恐單菩薩像則成遊漫如凡夫發心是菩薩作此人像不能發戒言佛菩薩者是佛邊有菩薩地持但言佛像不道菩薩也。
【註】疏雖通說的以戒經佛邊有菩薩像為正也。
△三凡師又二。
○初人數。
【疏】凡師者有內凡外凡並以真人為緣不許形像經中稱為智者人數多少地持瓔珞並止一師梵網受法亦止一師下制戒中道和尚闍梨故成七逆亦不見請和尚法有言和尚者請諸佛為和尚文又云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似非指佛雖有現前智者猶應共在佛像前若經卷前助為發起爾時智者在佛像前若有智者無經像不應得戒具十八物中制佛像經典恒應相隨故也。
【註】並以真人揀非像人也故稱智者然此正明授戒應請凡師今疏引地持瓔珞及梵網本並止一師此戒何云應教請二師熙鈔云法緣中且依大本但止一師故知依此戒亦應請二師頂山記云予尋祖意只許一師或通二師一云授戒師二師則云和尚闍梨也鈔記之說義無所歸一二之論不能定判並由不見經疏之意今為明之疏據瓔珞地持及梵網本止云一師如引妙海王子從舍那受戒釋迦從舍那所受誦次轉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至於什師傳來亦一師授如讖授進進授朗亦各一師如何通二乃見熙齊鈔記昏昧若此然則戒經教請二師者今為點出夫言師者有教授師有和尚闍梨此謂三師也欲求受戒之人先當請二師和尚闍梨平時之間預為詔導不得作七逆惡罪常從師法為受戒緣殆乎正欲求受戒法即應就教授師以得戒也如普賢觀經請五師云釋迦牟尼為我和尚文殊師利為我闍梨當來彌勒願授我法即教授也此雖高位以請聖師用例凡位請凡師者亦應如此故須先從二師無七逆惡然後從教授師以求戒法今言一師者正從受戒已知此人無七逆罪堪與受戒何須一師正從得戒唯只一師也經言二師乃從依止不作七逆為授戒緣也經疏非不分別人師自昧先示經意次示疏文經中云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此明教授師也應教請二師者和尚闍梨師也二師應問不得作七逆罪等後結之云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經律不得此法中意乃至為利養故與人授戒者此責教授師不應妄與人受戒故知二師之言非干授戒師明矣今所授戒既為無七逆人受乃一師也次疏文中亦已明示先斷之云止是一師正恐人疑下制戒中何云二師故釋之云下制戒中道和尚闍梨而言二師者為成七逆故也此乃釋伏疑言語緊略文意多含符合經文作鈔記者不見其意如何解釋信知秉筆亦難矣哉熙通二師全昧斯旨齊雖能知二一之名不解二一用與釋義不決何以通文以今所釋格彼鈔記顯然不及矣。
○二德業。
【疏】次論德業梵網經中言為師必是出家菩薩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什師所傳融師筆受流傳至今此其正說次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堪能發彼敬心方可從受不爾得罪也。
【註】五種乃三學之備什傳融受實堪師法。
△二法緣又三初正揀法緣二追釋總目三別釋說戒初又二。
○初標揀。
【疏】次論法緣道俗共用方法不同略出六種一梵網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優婆塞戒經偏受在家普賢觀受戒法多似高位人自誓受法今不具列。
【註】揀彼二經非今受法高位且指觀行已上對凡稱高故不應指為住上。
△二正釋又六即六本法初梵網本又二。
○初示傳授所出。
【疏】梵網受法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子受戒法釋迦從舍那所受誦次轉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什師傳來出律藏品。
【註】乃什傳誦無文可考。
○二方法又二。
○初先法又三。
○初三歸。
【疏】先受三歸云我某甲從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間歸依常住佛歸依常住法歸依常住僧(三說)次三結已(三說)。
○二懺教。
次悔十不善業(更起三拜)次讚歎受約勅諦聽(三說)直說十重相問能持否(次第答能)。
○三結願。
然後結撮讚歎發願餘所未解問戒師(便散)。
【註】應以復順本性而釋歸依一體大乘而釋三寶十善之法亦乃稱性而行方曰諸行無作。
○二後法。
【疏】後文言欲受戒者應香火請一師至佛前受師應問能忍十事否割肉飼鷹投身餓虎等(性地已上方能此制)亦云千里內無師許佛像前自誓受三歸懺悔說十重如前無異出口為別耳。
【註】略舉二事註云性地者乃圓信之人也出口別者既無正經乃譯者口授故有先後兩說之異大體亦同故錄之以示後人耳。
△二地持本又二。
○初所出。
【疏】二地持經相傳是彌勒說原本是燈明佛說蓮華藏菩薩受持次第三十餘菩薩傳化後有伊波勒菩薩應迹託化傳來此土然地持是曇無讖所譯疑讖即是伊波勒第四戒品出受戒法。
○二方法又四初請師。
若菩薩發無上菩提願已於同法菩薩已發願者有智有力善義能誦能持於此人所先禮足已作是言我某甲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苦哀憫聽許(三說)次起禮十方諸佛更請師云唯願大德授我某甲菩薩戒(三說)。
○二授法。
次生念不久當得無盡無量大功德聚師應問言汝是菩薩否已發菩提願未問竟應言法弟聽汝欲於我受一切菩薩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否(答能三說)。
○三師白。
師應起自禮佛竟作是言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一切十方無量諸佛第一無上大師於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現前見學者證知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三說)。
○四結讚。
然後結撮讚歎便散席依經本受法如此。
△三高昌本又三。
○初所出。
三高昌本者或題暢法師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少廣。
△二方法又七。
○初諸師。
先請師云族姓大德我某甲今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唯願大德忍許聽受憐憫故(三說)。
○二乞戒。
次求受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時與我受菩薩戒(三說)。
○三問遮。
次問遮法(九十問)。
○四乞戒。
師應起為白諸佛唱言一切諸佛及大地諸菩薩僧聽此某甲菩薩欲從諸佛菩薩僧乞受菩薩戒此某甲已是真實菩薩已發菩提願能生深信已能捨一切所有不惜身命唯願諸佛菩薩僧憐憫故施與某甲菩薩戒(三說)。
○五授戒。
次問受戒者言汝某甲聽一切諸佛菩薩僧受菩薩戒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如過去菩薩已學未來菩薩當學現在菩薩今學汝知是學汝能持否(答能三說)。
○六白竟。
次白竟言此某甲菩薩於一切佛菩薩前從我某甲菩薩邊已第二第三說受菩薩戒竟我某甲菩薩為作證人此受戒菩薩名某甲復白十方無量諸佛第一勝師及柔和者一切眾生軟覺者此某甲菩薩於某甲菩薩前已三說受一切菩薩律儀戒竟(三說)。
○七說相。
次說十重相竟結撮讚歎(便散)。
○三結驗。
自齊宋已來多用此法所以題作高昌本者尋地持是曇無讖於河西所譯有沙門道進求讖受菩薩戒讖不許且令悔過七日七夜竟詣讖求受讖大怒不答進自念正是我障業未消耳復更竭誠禮懺首尾三年進夢見釋迦文佛授已戒法明日詣讖欲說所夢未至數十步讖驚起唱善哉已感戒矣我當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更說戒相時有道朗法師是河西高足當進感戒之時朗亦通夢乃自卑戒臘求為法弟於是從進受者千有餘人河西王沮渠蒙遜子景環後移據高昌既奉進為師進亦隨往值高昌荒餓進生割己身以救飢者因此捨命進弟子僧遵姓趙高昌人傳師戒法復有比丘曇景亦傳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暢法師從魏國度在荊囑之門宣授菩薩戒法大略相似不無小異故別有暢法師本此出曇無讖而小廣地持恐讖誓願發起人情有此重複也。
【註】此皆易見荊囑之門有改囑應作蜀門應作間即荊蜀之間也改之乃善。
○四瓔珞經本有五。
【疏】四瓔珞經受菩薩戒法前禮三世三寶(三說)次受四不壞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戒(三說)次懺悔十惡五逆等(三說)次說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賢聖法問能持者(答能)然後結撮三歸重騰前十重戒讚歎發願。
○五勸信。
言受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隨行人乃至成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識畜生無異常離三寶海非菩薩是邪見外道不近人情勸化人受戒功德勝造八萬四千寶塔有戒犯者勝無戒不犯若真佛菩薩前受者名上品戒若佛滅後千里內無法師從佛菩薩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
【註】文出本業瓔珞經下卷甚備學者檢之。
○五新撰本有十八科。
註菩薩戒經卷上之二
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戒疏卷上之三
【疏】五新撰本者是近代諸師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師初入道場禮佛在佛邊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場禮佛胡跪第三師請三寶第四令起心念三寶如在目前第五懺悔十不善業第六請諸聖作師第七請現前師第八師讚歎弟子能發勝心第九正乞是戒第十教發菩提心第十一問遮法(有十五問)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發戒時立誓第十四受菩薩三歸(以此三歸發戒)第十五師起唱羯磨(亦以羯磨發戒)第十六結竟第十七師還坐勸學第十八說十重相結撮讚歎作禮便去。
○六制旨受戒法備有在家出家方法文廣不列也。
【註】此等易見但列科而已。
△二追釋總目又二。
○初經總目。
【疏】此經題名梵網上卷文言佛觀大梵天王因陀羅網千重文綵不相障礙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目一一世界各各不同諸佛教門亦復如是莊嚴梵身無所障礙從譬立名總喻一部所詮參善不同如梵王網也。
【註】因陀羅者應云網羅幢因以帝釋之網在殿梵王之網在幢上卷云幢因非因陀羅網也寫者之誤此由梵王既到佛所佛因觀見網目分明不相障礙故可為喻諸佛世界各各不同互融互攝即之立名也又梵者淨也以此淨網向生死海摭人天魚可濟彼岸因之立名意在此也辯諸梵天非今文意。
○二品總目。
【疏】品名菩薩心地者亦是譬名品內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依義言如地也。
【註】心字通法喻前文直以心意識三而言心者從法釋也今文如人身之有心者取總義以為喻也地字從喻取能生所作義也亦可從法約實相理地也文中無之義亦可通或加法門者藏目既無疏乃不立鈔云心喻能總地喻能生究而言之性戒能總眾行意地能生勝果。
△三別釋說戒又二初能說人又二。
○初通釋二名。
【疏】盧舍那者瑤梁經翻為淨滿以諸患都盡故稱為淨眾德悉圓名為滿也釋迦牟尼者瑞應經譯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直林牟尼者身口意或云度沃焦此是異說華嚴名號品或名盧舍或名釋迦今明不一不異機緣宜聞耳。
【註】二名翻譯疏已分明舍那之名從報身立釋迦之名從應身立牟尼身口意者本行經翻為寂默蓋言三業皆寂默也度沃焦者眾生流轉猶如焦石五欲沃之而無厭足唯佛能度故云度沃焦也妙記第九准舊婆沙以釋也新譯華嚴毗盧遮那與舍那不揀記云近代翻譯法報不分三二莫辯。
○二別定教主。
【疏】釋迦在第四禪摩醯首羅宮說此心地品尋文始末有千釋迦與百千億釋迦各接有緣皆至舍那所受菩薩戒藏然後各坐道場示成正覺覆述說法。
【註】華嚴教主舊來諸師說義不定或云報身或云應身予甞據此以斷華嚴乃生身尊特而為教主今略示之以三義辯一約身論本二約土定身三約機辯應一者夫言本者乃有二意一垂迹之本二現相之本垂迹本者釋迦迹身從舍那本之所垂下即指舍那為本雖千釋迦與千百億釋迦有兩重本迹今從極說但指臺上舍那為本故云盧舍那本身也現相本者却指釋迦而為其本蓋以舍那臺上之身居實報土何由可見並因釋迦樹下成道放光現瑞見實報境界得覩斯佛如上卷云釋迦身放慧光照此天宮至蓮華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悉皆相視乃至釋迦即擎接此世界大眾至蓮華臺藏世界見舍那佛等以此考知從本垂迹却是舍那從下見高却由釋迦故指釋迦為現相本故經中云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則樹下釋迦亦得為本源者乃現相之本也。
二約土定身者今五時施化在娑婆土中西天竺國淨飯王宮所生之身悉達太子出家成道首談大法經中顯云釋迦初成道在菩提樹下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華嚴經初亦云在娑婆國中成道之初即說此經在菩提樹下即指此身為說經之主一世界既爾千百億世界亦然故指千億釋迦樹下生身為華嚴教主明矣臺上舍那乃實報土中說法教主今辨同居娑婆世界五時施化說華嚴身安得指實報土身為娑婆教主耶況此戒疏明示之云尋文始末有千釋迦各接有緣皆至舍那所受菩薩戒藏然後各坐道場示成正覺覆述說法凡有十處此一段文乃示華嚴教主之明文也既云覆述說法凡有十處即華嚴經中七處八會疏文乃以梵網與華嚴和會梵網華嚴同一教主此乃千百億中之一身在此一娑婆說華嚴也即指此身為此教主淨覺一宗不曉此意敻指臺上之身實報教主而為此土說經之主者若為議論。
三約機辯應當如來成道之初大機普集在會之者皆別圓人機既純大應合尊特即指樹下文六之身大機所覩業識當情佛從中道感應而現故此生身即是尊特而為教主經中雖說十蓮華藏微塵相海乃是此土釋迦放光現瑞手擎此會大眾至臺上舍那之所傳誦戒法來此樹下為眾覆述說此相海廣大法門耳不可認所說之相為能說教主既曰覆述說法則傳來有自具教眼者應善分別或謂妙句既云梵網別為一緣安得以此為華嚴教主者此有二據一者以疏文據疏云華嚴文來未盡前後席或不同並由聖迹難思隨機異說疏中以梵網華嚴二經會同文非不顯二者以記文據據妙記云為緣雖別道理恒同故知二經不可敻異梵網教主既是樹下初成之身華嚴教主安得不然耶約此三義以定教主是生身即尊特此理甚明豈可以藏塵生身入滅有多少舍利而為難耶此唯四明建義妙合佛祖之心他所不及頂山乃云四明據樹下淨覺據臺上皆得片意又以四意定教主全同兒戲義無所歸如何點?乃云予點壽量名無不究義無不盡只此所論教主可驗所點壽量心無精當却謂四明據樹下只得片意汝之四科全意安在請好學者試讀彼記當發一笑前文又云此經通三教主所說以驗此師一何淺謬並由識暗其言多失。
△二所說法又二。
○初通論一部。
【疏】凡有十處一在妙光堂說十世界海二在帝釋宮說十住三在夜摩宮說十行四在兜率陀天說十迴向五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六在他化天說十地七在初禪說十金剛八在二禪說十忍九在三禪說十願十在四禪說心地品第十會總更說前三十心十地皆約無相義為解後又云釋迦從初蓮華藏世界入天宮下閻浮提成道號釋迦始於道場說法乃至十處復從天宮下至菩提樹下為此眾生說盧舍那初發心所誦戒即是十重四十八輕華嚴所說文來未盡止有七處八會多道不起本座不道在化樂天說法而此經多道座起復至餘處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又諸地多不相應前後座席或復同異良由聖迹難思隨機異說耳。
【註】此等時會以經校之但撮略而敘故心地品乃第十會說又云復從天宮下至菩提樹下說此十重四十八輕則應此戒涉兩處說熙鈔揀云問處既有異似分兩品答品唯從一前後有殊此與華嚴有不同處文自和會。
△二別揀此戒又五。
○初揀教。
【疏】於三教中即是頓教明佛性常住一乘妙旨。
【註】三教者顯露三教也今判屬頓非秘密教也既云佛性一乘即頓部中圓以行位既通亦可兼別有趣在圓也。
○二揀人。
【疏】所被之人唯為大士不為二乘華嚴云二乘在座不知不覺以大士階位非二乘所行制戒輕重非小乘所學。
【註】此既華嚴部中結經二乘如聾如啞矣。
○三揀制。
【疏】大小乘制法不同菩薩一時頓制五十八事聲聞待犯隨犯隨結理論關機宜事論凡有三義一大士深信頓聞不逆聲聞淺信頓聞則不受二者大士不恒待左右無有隨事隨白故一時頓制聲聞恒得隨侍可有小欲白佛故待犯方制三者梵網所制起盧舍那為妙海王子授菩薩戒爾時諸大士法須說此五十八種故一時頓制也。
【註】十重兼眾輕成五十八事相一約信二約隨三約受。
○四揀部。
【疏】梵網大本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唯第十菩薩心地品什師誦出上下兩卷上序菩薩階位下明菩薩戒法。
【註】此云百一十二卷藏中有本序云弘始三年召羅什在長安草堂寺及義學三千餘僧手執梵文口翻解釋五十餘部唯梵網經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其中菩薩心地品第十專明菩薩行也何故卷數不同恐寫十二上下字悞經既不來藏無所考。
○五揀名。
【疏】從大本出序及流通皆闕即別部外稱菩薩戒經。
【註】既云皆闕何故分科自有三段闕者語其大部之三分此既一品別行於世義求三分品內自足既云即別部外稱菩薩戒經故今疏註依此定題立名甚正已如前辯前來並是大師疏文釋註之前預有玄旨故對熙鈔齊記有所長者兼而錄之此後入經故對他宗疏鈔有所備者兼而補之以全其美讀者知之。
△二釋文又二。
○初列科示意。
【疏】就文為三初偈長行訖清淨者為序次十重訖現在菩薩今誦為正說餘盡卷為勸說流通也就序中初偈明舍那發起長行明釋迦勸發偈中大意四戒三勸四戒者一舍那戒二釋迦戒三菩薩戒四眾生戒舍那為本傳授釋迦為迹釋迦得此復授諸菩薩諸菩薩得此戒復傳授凡夫眾生也三勸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誦此四品戒得之有由根本冥傳自下授作佛記所以勸凡夫受既受須持既持須誦欲使相傳不斷也十一行半偈分為三段初三行三句明舍那說戒傳授釋迦二從是時千百億下三行三句明釋迦迹佛傳授諸菩薩諸菩薩傳授眾生三從諦聽我正誦下盡偈明勸信受持一言三序是三佛各說二言初序是舍那自說餘二是此土釋迦說今言三序悉是此土釋迦說雜有經家之辭。
【註】四戒三勸乃談其意至於分科各自有目然疏於三勸開科前後有所不同至下略辨。
△初更為三前兩行半明本迹次一行一句明人法就初又三初半行明舍那本身二一行半明釋迦迹佛三半行總結本迹。
○今初半行明舍那本身。
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華臺
【疏】上句明舍那本身下句明舍那本土此即依正兩報佛身四種一謂法身二謂真應三謂法報應毗盧徧耀正法為身舍那行滿報果為身釋迦應迹赴感為身也舍光攝論名法應化若更四身者應身受純陀供化身受大眾供我今者八自在我也舍那者無明塵垢永盡智慧功德圓備如淨滿月以名表德也方坐蓮華下句明依報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坐也何故坐蓮華臺世界形相似蓮華故云蓮華藏華嚴云華在下擎蓮華二義處穢不污譬舍那居穢不染也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臺者中也表因能起果故譬臺也又以本佛坐於華臺又表戒是眾德之本也。
【註】佛身四種謂法報應化釋文散出備釋名義如常所解熙鈔云攝有梁唐此云舍光攝論未詳齊記云舍字悞乃金字耳意謂金光與攝論皆明三身讀者更詳應受純陀者大經佛將涅槃人天奔集各持香雲并諸異供奉献如來皆默不受最後拘尸那竭有一工巧名曰純陀奉施飲食垂許受之故曰應身受純陀供化身受人天供者為滿人天願故復現化身各在其前受諸天等供養以悉達本身為應各現在前為化斯乃取始終示迹為應無而欻有為化八自在我者大經云一能示一身多身數如微塵二以塵身滿大千界三以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國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經無量劫八身如虗空存沒隨宜不窮(經文)安住正法以釋坐者妙經云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究竟永寂滅安住無漏法譬舍那居穢不染者熙鈔云此文顯用迹佛應用為釋四明師云梵網方坐蓮臺華嚴藏塵文等皆是現起尊特若爾本迹一向敻異熙謂四明不合以此為現起尊特者殊不曉四明自指臺上所現之身是實報本身却以蓮華處穢義為迹佛何淺陋之甚乎又自問云蓮藏世界即實報土云何居穢答肇自一化豈離娑婆稱本佛居須表報土當知即竪而橫實稱華臺即橫而竪寂場宛然他意乃以即娑婆而顯實報以為答釋殊不知疏文通釋蓮華有此二義便認作華臺有處穢義何不詳之甚乎且今四明之意是現起義耶示現義耶若依他答應臺上身是示現耶不善消文枉費疎理。
△周匝千釋迦望百億國釋迦千為本百億為迹故兩重本迹此又為三一明迹中之本二明迹中之迹三明本之與迹皆成佛道。
○今初明迹中之本。
周匝千華上 復現千釋迦
【疏】千華者人中華有十餘葉天華百葉佛菩薩華千葉一葉有一佛世界故有千佛淨土表十地十波羅蜜圓因起應果之本地現千釋迦一葉一淨土即一佛世界起圓應身又一世界中一佛國土此猶略說華嚴微塵世界也十方方各一百也。
○二明迹中之迹。
一華百億國 一國一釋迦
【疏】一葉一世界有百億國土娑婆百億國是一葉之上耳。
【註】此明二重本迹初以舍那為本現千釋迦為迹次以千釋迦為本乃迹中之本以千百億為迹即迹中之迹乃示本迹重重顯現無盡據經第十三重世界名曰娑婆此云堪忍即今所化境域眾生能忍受三毒眾苦等以得其名故別指一葉藏疏云諸聖教中總有五說一約諸部小乘於此大千百億閻浮中唯此閻浮釋迦是實報成佛餘洲皆是化往本不論舍那佛二若依入大乘論等說摩醯首羅天上有一實報成佛以一大千世界為所統境化作百億釋迦一時成佛三若依此經蓮華臺藏世界坐華臺上實身成佛名盧舍那其千葉上釋迦即是千摩醯首羅天上各有一釋迦此千釋迦一一各化作百億釋迦故有千百億釋迦於千百億國中菩提樹下一時成佛准此言之即一實身成佛時以千三千大千世界為化境合有千箇百億其千釋迦是實報千百億釋迦是化身四依攝論等受用身有二種一自受用是實身成佛稱法界成身土相稱依正無礙唯佛獨住更無菩薩二隨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於淨土中現身說法為地前機現化身佛所主化境又廣於前五依華嚴無成無不成故舍那於一切處皆實身成佛又以盧舍那即是釋迦不分報化二身之別但說十身以顯無盡(彼疏)然他宗疏據引經論釋義甚詳存錄備知但無教旨收會遂多散漫仍以實有之身為實報身蓋無吾家身土依正判攝無歸若以今疏本迹比之足見優降荊溪云縱令十方互為主伴亦復不離一塵一塵秖在此臺此葉當知祇是迹中依正故知今家得旨之談雖無窮無盡亦不離當念荊溪云一一塵身一切身一塵剎一切剎熙鈔引永嘉云一月普含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不學天台難明此旨。
○三明本迹俱成佛道。
各坐菩提樹 一時成佛道
○三半行總結本迹。
如是千百億 盧舍那本身
【疏】是千百億初句結迹身舍那下句結本身明千百億皆以舍那為本。
【註】藏疏以舍那本身一句科在次科以如是千百億句節在上科為類結云如是乃有千箇百億以天台疏科此二句為結本迹方見經意不閑若如他釋前來已云百億國了何用結數仍使本身一句在次科中殊無所以故彼釋經不及天台也。
△千百億下第二明人法初明人次明法。
○初明人。
千百億釋迦 各接微塵眾 俱來至我所
【疏】人中有三句一明能接之人是千百億釋迦二明所接之人取有緣之義也微塵者聽眾多也第三明能接所接人俱至舍那佛所。
【註】熙鈔云取有緣者若非種緣焉聞妙戒故華嚴著樂諸天不預法會以乘緩故如乘戒四句頂山記云所云接者他云未必手擎但以神力攝持爾若據上卷釋迦擎接維摩云手擎大千法華以神通接眾皆通諸義也。
○第二明法。
聽我誦佛戒 甘露門則開
【疏】上句明說戒次句正歎戒初誡菩薩聽也誦佛戒者問何故誦不道說耶答此是三世十方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秖得稱誦不得道說甘露門者歎戒譬服甘露令人長壽不死要因此戒得至涅槃常樂我淨教能通理譬之如門又戒能濟拔免離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長大經云有山從四方來唯當持戒布施也。
【註】提謂以戒是佩長生之符不死之印彼雖五戒天台以四教釋之圓教長生之符不死之印即常樂我淨涅槃四德今文乃以甘露為長壽不死之法也所謂開者備應有四光明疏釋開甘露門云對十住位初開聖道遮二邊故故言開也又有示器入城處室以對行向地等今以戒是入道初門故言開也大經云四山臨逼欲濟拔之當修施戒即生老病死鈔引大士詩云早求無上道應免四方山。
△第二釋迦迹佛傳授菩薩菩薩授眾生也又為三一明經家敘釋迦傳教之緣由二明釋迦說戒傳授諸菩薩三勸菩薩傳授諸眾生。
○今初經家述釋迦傳授之由。
是時千百億 還至本道場 各坐菩提樹
誦我本師戒
【疏】三句明千百億佛各還本處然法身無在今初明迹傳本戒則本為迹師以迹誦本故也。
△傳授諸菩薩此文為三一明戒體二明戒用三勸菩薩受持。
○今初十重四十八。
【疏】則十重等為戒體也。
○二歎戒用。
戒如明日月 亦如瓔珞珠
【疏】持此戒能除罪霧譬之如日使得清涼喻之若月富有善法如瓔珞珠又日能長萬物戒亦如是能生萬善又如瓔珞能差貧窮戒亦如是能差眾生貧長善法財又如日月麗天無不瞻仰持戒在體無不歸崇瓔珞在身莊第一持戒離醜如端正也。
【註】藏師疏云初是慧嚴次是福嚴又律儀戒以能破諸黑惡故如日也攝眾生戒以大悲清涼為相故如月也攝善法戒以能攝修具勝善法而自佩故如瓔珞也。
○三勸菩薩受持。
微塵菩薩眾 由是成正覺 是盧舍那誦
我亦如是誦 汝新學菩薩 頂戴受持戒
【疏】如人渡海必假舟航若度生死要因持戒大經云如憑船筏又喻浮囊又為二盧舍那下能授之人新學下所受之人。
○三勸菩薩傳授眾生。
受持是戒已 轉授諸眾生
【疏】三十心菩薩傳授外凡發大乘心也。
【註】疏中云三勸發傳授眾生發字悞應如前分科勸菩薩也熙鈔不詳謂如勸發。
△三勸信受持又為三一出所誦之法二勸人信受三結勸。
○初出所誦法。
諦聽我正誦 佛法中戒藏 波羅提木叉
【疏】此戒簡異外道鷄狗等戒淨戒為因木叉為果。
【註】藏疏云波羅提此云別也略毗木叉此云解脫謂持此戒行於諸犯境皆別別脫離故也熙鈔云攝一切戒故曰藏亦是常住佛性等藏。
△二勸人受持又為二初勸信二勸受。
○今初。
大眾心諦信 汝是當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疏】所以爾者信是入道初門大論云信為能入我持此戒得成正覺汝亦應爾。
○二勸受。
一切有心者 皆應攝佛戒 眾生受佛戒
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 真是諸佛子
【疏】凡有心者皆得受菩薩大乘常樂等戒明眾生有心所有佛性要當作佛須受二戒也。
○三結勸。
【註】疏中分科前後不同前云偈中大意四戒三勸三勸者一勸信二勸受三勸誦即從諦聽下三勸文也今正釋三勸再開其科云第三勸信受持文為三一出所誦法二勸人受持三結勸至勸人受中開科云一勸信二勸受此前後異者何也今詳科意大師釋經此類極多如有時或作此釋等蓋自諦聽我正誦下一節之文意可二句或直作三勸科即如前開勸誦之文以我誦故顯一切皆誦或作結勸科即如後開雖少不同大意無別問前云勸受勸持復云勸信勸受何也答申信故受由受故持互說無礙故前疏云既受須持既持須誦欲使相傳不斷也。
大眾皆恭敬 至心聽我誦
【疏】上句結下句誡聽總明諸佛傳授戒法發起序竟。
△二釋迦勸發序為二初經家辭二釋迦自說初中三階一敘佛欲結戒二放光表瑞三大眾願聞初又四。
○初標化主。
爾時釋迦牟尼佛。
【疏】一標化主大聖釋尊。
【註】前以釋迦生身為此經華嚴教主樹下覆述說法以教定身乃生身即尊特如前三義此中標主乃是釋尊豈不符合祖意。
○二標處所。
初坐菩提樹下。
【疏】在此樹下得道因名道樹又曰思惟梵音貝多也。
○三明得道。
成無上正覺。
【疏】謂成正覺即正徧知號。
△四出所結法謂菩薩波羅提木叉於第四自更四句。
○一標所結名。
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
【註】藏疏云以是本戒非是聲聞待犯方制最初成佛即結此戒故云也。
○二能成勝因。
孝順父母師僧三寶。
【疏】寶藏經云孝事父母天主帝釋在汝家中又能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盡孝釋迦文佛在汝家中睒摩菩薩親眼患愈慈心童女火輪速滅即其靈應爾雅云善事父母為孝孝即順也太史叔明用順釋孝孝經鈎命決云孝字訓究究是了悉始終色養也亦可訓度度是儀法溫清合儀也。
【註】孝順即能行之心父母等是所行之境心行善法即止行二善孝是止善順是行善孝故防止其悖逆順故承奉其顏色此如止觀持戒中釋隨定具足兩戒乃防止二邊善順中道約即中持此兩戒引梵網云戒名大乘名第一義光非青黃赤白戒名為孝孝名為順孝即止善順即行善輔行釋云應以第一義光寂照相即而為防止善順戒體孝者畜也事親之道宜恒畜在心以在心故能順顏色故名為順今亦如是觀不思議恒照在心善順於理順故觀於三諦孝故止於三惑如是持戒尚不與別教出假持戒義同豈與天子庶民行孝為同年耶故知孝順二字不可以淺近而解既云順故觀三諦孝故止三惑且附十重以言之理性非惡逆順此性故持不殺戒理性非貪取順此性故持不盜戒理性非染污順此性故持不淫戒理性本真實順此性故持不妄戒理性非昏迷順此性故持不酒戒乃至理性本誠信順此性故持不謗戒十戒既爾諸戒例然菩薩之人並由順性諸行無作故云順謂了性為行此行方妙如此解會方善持戒止三惑順三諦從因至果用此孝順則窮三惑源極三諦底故唯佛一人究竟持戒名曰孝順也所孝之境有三一父母生育恩二師僧訓導恩三三寶救護恩此三於我既其有恩可不孝順言父母者有法門父母有世俗父母法門父母生我法身則師僧三寶皆在其中當行孝順世俗父母生我色身則通過現現在父母生我此身過去父母生我前身則一切眾生皆我父母故云我世世無不從之受生今持戒行孝順者以一發菩提心此心普廣非但報生身父母令得解脫亦使一切眾生皆我過去父母同入報恩海中等到菩提之果可不偉哉孝順之言善須解會疏云睒摩菩薩親眼患愈者睒摩經云如來過去為凡夫時侍盲父母於山修道二十餘年採果汲水敬侍無怠子披鹿皮衣遇王游獵毒箭中胸垂死難援父母念子敦孝寧自殞身於是口吸其毒手拔箭鋒不可得脫感釋梵王以神藥灌睒口中毒箭皆除還活如故父母驚喜兩目俱開王誓不殺持五戒善慈心童子者心論云慈童女長者欲辭其母深海採寶母不容往因摘下母一髮至海洲上見熱鐵輪從空中下臨於頂上即發誓云願法界苦皆集我身以誓願力火輪遂落從茲捨命生第六天荊溪云逆母損髮成地獄心發誓願屬佛界善。
○三明能得勝果。
孝順至道之法。
【疏】能得勝果謂至道之法。
【註】藏疏云謂至極之道莫先此法又以此道能至於果故云至道。
○四結名字。
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註】藏疏云行此孝行即是順教無違名為持戒故云孝名為戒制御三業止滅諸惡故云亦名制止。
○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無量光明。
【疏】瑞者信也欲說大事前須放光故稱為瑞光是色像之勝放勝光明召有緣眾同來聽戒戒是諸善最勝能滅惡生善口放者表釋尊今日宣說大乘菩薩戒法。
【註】熙鈔云此中三義一表信二表色像之勝三表口宣妙法。
△三敘大眾願聞為三一總敘大眾二別敘四眾三時眾樂聞。
○今初。
是時百萬億大眾。
○二別敘四眾。
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
【疏】一菩薩二十八梵三六欲天四十六國王十六國者名出長阿含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薩羅五䟦祇六末羅七支提八䟦沙九尼樓十槃闍羅十一阿濕波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十四乾陀羅十五劒浮沙十六阿槃提西土諸國甚多略舉此耳機應聞聲自然雲集也。
○三時眾樂聞。
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疏】合掌下即第三時眾樂聞也。
△二釋迦自說亦三階一舉我自誦二釋放光因緣三勸物遵學即准前諸佛序中三事亦成經家三意前舉譬讚歎此釋放光即是讚歎也此三階各兩別初階兩者一序我自誦二勸餘人。
○今初。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
【註】疏舉譬讚歎者即前譬如月月珠等歎戒體也告誥音亦梏音告上曰桔發下曰誥今乃發下重言半月半月者刪補鈔云即黑白二半也白定十五黑或十四十五若一日一次則繁猒若一月一說則賖遠懈怠故今半月一說離於懈怠不敬之過。
○二勸餘人誦。
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
【疏】勸餘人中凡舉五位人一發心謂共地菩薩二十發趣謂初十心依梵網列名一捨二戒三忍四進五定六慧七願八護九喜十頂心三十長養謂中十心一慈二悲三喜四捨五施六好說七道八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剛後十心一信二念三迴向四達五圓六不退七大乘八無相九慧十不壞心五十地謂登地已上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方便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註】共地者熙鈔云大乘行門初舉通地也頂山記云有云通教初心入別圓者此違當經也既云發心恐指別教十信良以十信通伏五住通乃共義也或圓十信與前教斷惑共也謂同徐四住同即共爾此之二釋熙不及齊華嚴部旨既只別圓疏文會通同華嚴席安得以通教共地而言之耶故此五位且附別教地位而說實別圓二教之行位也發心菩薩且附別教十信位也亦兼五品十信義以通教共地言之則妨前云頓教常住一乘妙旨之文也齊以同除釋共此又不可。
△中階釋放光因緣亦兩別一直緣二列因緣。
○今初。
是故戒光從口出。
△二列因緣於中為兩一表得果二表行因各三句。
○今初。
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
得果三句。
【疏】得果三句者一非青黃色心二非有無三非因果法。
【註】藏疏以故光光非青黃則以二字連讀頂山亦然熙鈔云經有緣非無因故光者標起也意以故光為句今從熙鈔此乃譯者各有文體如上卷云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句)告千華上佛又云舉身放不思議光(句)光皆化無量佛此二處文不可以光光連讀也藏疏云以無量數多為光光意以光光即戒戒者非譯者文體也果中三句藏疏謂一非色心者戒性非質礙色非緣慮心又於思種上建立用思種為體故非青等色於思種上假立為色故非心二非有無者謂緣起之戒決無自相永不是有故非有然不無此不有之戒不同兔角故非無又非所執故非有非緣起故非無三非因果者以稱性之戒離能所生故非因果也又戒能成彼大菩提果故非果法也藉菩提心起故非因法也據此解釋消文甚細說義無歸以他不得教旨所攝直云戒體甚深真性戒體對下因三句云戒用宏廣則上三句為戒體者是何等體若所發體屬無作假色乃是事體若云真性乃是理體還屬所依定體失旨若得今宗前文所示性為所依色為當體中道妙光體具理性正屬所依體超十界表離一切相三皆雙非以非六道慮知之心形段之色故曰非色非心又非二乘緣生之有偏真之空故云非有非無又非菩薩有作之因佛界取證之果故云非因果法故知真體不落凡夫之境亦非二乘之鄉亦絕修證之地於下結偈云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欲長菩提苗光明照世間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實相之光普照一切即談八不與今三雙義旨一矣此乃中道實相而談妙光乃戒所依體皆屬真諦下文行因三句為本源根本者即屬當體所發戒色乃為俗諦故知從性而起修自真而立俗雖非色心即無作假色為體雖非三乘之境不妨離惡趣之鄉故云一切戲論惡悉由是處滅諸佛薩婆若悉從是處出故知妙戒之極一切究竟大寂滅海終歸於空故上三句悉皆雙非修因之始依無作境立一切行故下三句皆為本源吾五祖引其真俗二諦言深意遠真有旨哉他宗無此釋義無歸。
○二行因。
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疏】行因三句者一諸佛本源二菩薩根本三大眾根本或言表真俗兩諦。
【註】諸佛是已成之本菩薩乃今成之本眾生乃當成之本三世雖殊莫不以戒為根本也真則一法不立俗則萬行俱修修俗諦之因證真常之果雖因果之乍二實真俗之一如以性奪修諸行無作也。
△後階亦兩別一標四勸二釋四勸。
○今初。
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善學。
【疏】標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讀誦四勸學。
【註】文中從略以二應字貫之。
○二釋四勸。
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疏】但釋勸受一事餘皆略也。
【註】藏疏云機差別者有二十眾變化人者如龍女為人藏謂二十眾今文略去優婆塞優婆夷也刪補云國者域也有限域故小邦曰邦大國曰國王者往也人皆歸往又三陽並列一氣貫中易曰君王得一以治天下百司之官總舉其數如云百性非只百人官者觀察人情決斷是非也比丘翻為乞士也尼者女也女比丘也庶眾也黃門者古之宮門以黃塗之守門之官故曰黃門身屬於人曰奴沒官從嫁曰婢八部者一天欲色二界也二龍興雲致雨也三藥叉舊云夜叉此云勇徤亦名暴惡飛行空中食啖生類四乾闥縛舊云乾闥婆此云尋香行尋香作樂以求食故五阿脩羅此云非天性多諂曲無天行故六迦樓羅此云金翅翅羽嚴麗禽中勝故七緊那羅此云歌神隨佛所說能歌詠故又天帝細樂神八摩睺羅迦此云大腹亦腹行之類頭生一角餘分同人又曰疑神令人疑故古名此為人非人或以人非人結上八部鬼歸也死而歸之多懷怖畏劣弱者無神變有福者具有神變中下品曰鬼上品曰神金剛力士執金剛杵之神也六畜之類亦曰傍生水陸空行收之罄盡利根解人言者取亦可受戒天龍等現身為人求受戒故云變化雜類猶多略列如上故云乃至已上所引諸類皆可受戒不同小乘貶之為難但解法師語者非以形類評乎優劣但取解語皆得受戒熙鈔云准釋籤云復有生得通如鬼畜等有報得通如諸天等有修得通如諸聲聞及諸外道等此中或是生得如鬼神修羅及龍金翅鳥王皆能變化求受戒法亦有精靈木石變恠等能解法師語者問畜生那能解語答牛羊之眼豈別方隅今准乘戒四句有善機也犬不過中食鵝能隨僧行道等如昔江南有宮亭湖神能興雲雨禍福交至害人甚眾有僧入廟誦金剛經神現大蟒身遂乃敬伏求受戒法云伏願和尚為弟子受菩薩戒其僧即為授戒後捨蟒身不敢為害又如天台智者駕錫臨海屈母龍王化宅來迎求受戒法龍眾逸目即今湫水所載刪補云石壁引佛性論說有二種清淨一性清淨本無惑染二相清淨對治離障今約初義故云第一謂能受持戒故因此得顯本性清淨鈔云由具戒故垢染清淨故名此人是第一清淨即前第二義今謂若獨言理淨則一切飛走何常不淨其柰未論受持妙戒現坐煩惑今正論受持防止修染修染獲除理淨因顯性相俱淨事理一如名第一清淨石壁云初中十戒一一皆為防三毒三毒不有七支自無三惑不生此亦非犯依慈悲起即犯為持不約內心是非何據若定配三業則無殊小乘達士詳之足見臧否鈔云嗔癡煩惱如蛇如蠍毒為名也三毒是惑七支是業惑若不生業亦不作況依等慈即以犯律儀戒是持攝善法戒并攝眾生戒如華嚴中和須密多女示行婬行善財遇之得離欲際解脫門無猒足王示行嗔行善財遇之得如幻解脫門勝熱婆羅門示行癡行善財遇之得般若解脫門但若所犯從慈悲起即是持戒從三毒起即名犯戒不約此明之即持犯是非無以為據序分竟。
△二正說段文為二先明十重次四十八輕初三章一總標二別解三總結也。
○今初總標。
註菩薩戒經卷上之三
卍續藏第 38 冊 No. 0678 梵網菩薩戒經疏註
註菩薩戒經卷中一
天台 智者大師 疏
門人 灌頂 錄
東掖白蓮沙門 與咸(入疏箋經加註釋疏)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疏】若受菩薩戒下揀非我亦如是誦下顯是亦名舉果勸因一切菩薩下經明三世意令思齊以勸受者略說木叉即頓戒之相貌偈歎戒體豈逾斯矣勸應當學敬心奉持。
△二別解為十。
【註】今於十前採聚眾釋聊示大旨所以重中談此十者一者由三毒所生二者制三業所起三者約三聚所攝初意者一切罪犯莫不皆由三毒因生此十重者如半偈云殺盜婬妄酒說毀慳嗔謗應約橫竪以明其相橫則一一皆具三毒只如殺或因貪殺或因嗔癡殺既如此餘九例然竪則以十配對三毒以辯其相於中貪心造婬盜慳三種之過夫言貪者乃有二種一者貪色二者貪財貪色則犯婬故制婬戒貪財者二一者自己之財二者他人之財貪己財慳而不施則制慳戒貪他人財不與而取則制盜戒亦云財有已未已得之財貪惜不施則慳未得之財貪而取之則盜故此二種從貪毒起所以色唯一而財分二者財有求取有施與取之成盜不施成慳色唯取而無與故只一義也嗔心所起亦有三種謂殺毀嗔此約嗔法應在三業嗔之在身則殺戮嗔之在口則毀罵嗔之在心則恚怒故此三種從嗔毒造癡亦有三謂酒妄謗夫言癡者有因有果酒是癡因妄謗是果蓋因飲酒起無明業此亦多種今云妄謗最屬愚癡所以分二者有自他故以自無德妄稱己德即非聖為聖他三寶之境堪為福田謗言毀之聖說非聖故分二種說過一戒乃通三毒由茲防制三毒所起相貌唯十故成十重也。
次三業所起者殺盜淫酒由身業起故智論云酒及前三俱屬身戒此約四義分別一約自他殺盜淫屬自害沽酒屬害他以他因酒能起大罪故二約依正盜即依報殺淫正報酒通依正沽為他物屬依飲昏自性屬正三約違順殺盜屬違情淫屬順情酒通違順恣迷快意屬順取其價直屬違四約因果殺盜乃取財斷命苦果中極故俱成重淫酒順迷種苦因極故亦成重故古德云淫為生死本酒為過患源又妄說毀謗此四從口業起即四種語一妄語二離間語以說過令佗心離故三綺語以讚毀無義故四惡言謗讟故又慳嗔二戒從意業起即貪嗔二心也所以不言癡者癡徧諸戒故。
三約三聚攝者若從勝為論此十皆是制止三業身口意中不作諸惡悉是律儀戒若從通論皆具三聚此十一一不犯律儀戒也修彼對治十罪之法攝善法也經論中有十種善行即十種戒謂一慈悲行(不殺)二少欲行(不盜)三淨梵行(不淫)四諦語行(不妄)五施明慧行(不酒)六護法行(不說)七忍惡推善行(不毀)八財法俱施行(不慳)九忍辱行(不嗔)十讚三寶行(不謗)此十悉屬善法戒也若以此教他令他獲利即攝眾生戒也故此十戒皆具三聚天台疏鈔無此細揀佗疏揀之甚詳故此預敘其次入文大旨可曉。
○初殺戒者。
【疏】第一殺戒十重之始若聲聞非梵行在初者人多起過故地繫煩惱重故制之殺雖性罪出家人起此罪希亦易防斷淫既易起制之當初大論云聲聞戒消息人情多防起邊所以輕者多起是故重制重者起希輕罪制之淫欲非性罪殺是性罪大乘制之當初也今言殺斷佗命故五陰相續有眾生而今斷此相續故云殺也大經云遮未來相續名之為殺道俗同制如五戒八戒之類也大士以慈悲為本故須斷也七眾菩薩同犯聲聞五眾大同小異同者同不許殺異者略三事一開遮異二色心異三輕重異開遮異者大士見機得殺聲聞雖見不許殺色心異者大士制心聲聞制色三輕重異者大士害師犯逆聲聞非逆又大士重重於聲聞重也。
【註】藏疏云聲聞戒初不同此者此以救生為先彼以自行為首又彼要待犯已方制淫戒初犯故殺不先僧祇律云佛成道五年制淫第六年制盜及殺菩薩不爾約十業道此為初故三世本戒非新制故淫非性罪者在家但制邪淫出家亦屬性罪故聲聞初篇大士十重皆性戒止觀云言性戒者不問受與不受犯即是罪持即是善若受戒持生福犯獲罪不受無福不犯無罪如伐草害畜罪同對首懺二罪俱滅大論云違無作罪同滅耳而償命猶在故知受得之戒與性戒有异荊溪釋云如伐草下略出性遮同異之相如草畜俱有違制之罪作單提悔二罪俱滅然於害畜仍有性愆故引論償命猶在言五陰相續者一色四心心由色存若害一色四心俱滅斷彼相續名之為殺大士見機者如仙豫殺五百等諸例非一忘犯濟物聲聞不許色心者大乘瞥爾起心必結正罪小乘不爾心起但結遠方便玄文云菩薩持性重譏嫌等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嫌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佗故譏嫌則寬菩薩具持二種名大乘戒。
△文為三先標人謂若佛子二序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波羅夷。
○初標人。
若佛子。
【註】有本云佛言佛子頂山釋云若約能傳須該三佛就結集言之且指釋迦為能告佛此甚疎謬如前已斥然經本之異此雖無害亦須揀定今據大師疏文既云謂若佛子故此為正一一皆云若者篇韻訓汝也如也今對告之人佛欲與之說其戒法必先提起是人令其聳聽當為汝說應訓汝也餘之若字如云若受菩薩戒等即應訓如也對告之人皆稱佛子者纔稟戒者從佛口生從法化生皆名佛子也又藏疏釋之甚細疏云問未知菩薩至何位得佛子名答諸聖教說有多種一約絕功用不行同佛作用名為佛子如楞伽八地菩薩最名勝子二約證得佛法分名為佛子如佛地論初地名佛子三約不退佛法名為佛子如瓔珞等經說十住名佛子四約入大乘發菩提心受菩薩淨戒即名佛子如此經說五約人佛法縱入小乘亦名佛子如四分律序今此通前四諸位同持戒故亦通收五收小回大故。
△二就序事有三一不應二應三結就不應中三別初六句明殺事次有四句成業後一句舉輕況重。
○初六句。
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
【疏】一自殺謂自害佗命凡三種法內色外色內外色並皆犯也二教佗佗亦是殺大論云口教是殺罪非作瘡律部分別甚多條緒教佗遣使等三方便殺者即殺前方便所謂束縛繫等四讚歎殺亦得罪也五隨喜者獎勸令命斷亦犯也六呪殺謂毗陀羅等雖假餘緣亦皆同犯律中明殺十五種謂優多頭多弶弦撥毗陀羅等如律廣明(云云)。
【註】內色等者十誦云用手足及餘身分等外色者不用手足但使計謀令木石刀矟弓等內外色者謂手捉木瓦石刀等持物殺死也教佗殺者頂山云二義一教佗自殺二教佗殺生大論云口教出語非作瘡疣陳平之戮范增等皆片舌為之古云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復兼遣使何所不為呪殺毗陀羅者西土有呪法呪死屍令起謂使鬼去殺人半毗陀呪作鐵人令去殺佗優多者律中作無烟火坑以土覆上令人陷死頭多者掘地為坑埋人或以二木作孔械杻手足令象踏或牛馬虫嚙等害弶弦撥者弶字疏鈔皆悞應作弶字其尚切即施弶於道假以殺物也弦謂施弓弩以殺也撥謂推撥令人嶮陷也藏疏云一名能殺位有四種一自殺二教佗殺三方便讚歎殺四見作隨喜殺二明殺相差別乃至呪殺謂於上四位所作或刀斫或杖打乃至呪殺以殺相眾多呪殺最稀故云乃至也如呪龍入鑊等當知此釋不及天台。
○次四句成殺業。
殺因殺緣殺法殺業。
【疏】殺業已下三重中第二成業之相也三業成殺自動用者正身業也教佗及呪口業造身業心念欲殺鬼神自宣遂者意業造身業也三階於緣中造作皆是業義殺法謂刀劒坑弶等(弶應作弶)皆有法體故稱為法殺因殺緣者親疎二途正因殺心為因餘者助成故為緣親者造作來果為業四者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殺害四命斷一是眾生者眾生雖多大為三品一者上品謂諸佛聖人父母師僧害則犯逆三果人兩解一云同逆以聲聞害時已是重中之重故二云犯重大經明三種殺殺三果人但入中殺不在上殺故知非逆菩薩人以取解行已上大經云畢定菩薩同上科今取不作二乘為畢定位或取七心已上皆可為斷也養胎母一云無逆一云犯逆大士之重重於聲聞也中品即人天害心犯重三下品四趣也兩解一云同重大士防殺嚴重故文云一切有命者故不得殺即其證也二云但犯輕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文云有命者舉輕況重耳三殺心有兩一自身殺心二教佗殺心自身殺心有二一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弶漫燒煑等通三性皆犯若緣此為彼於彼上起害心皆屬通心既自對境又命不復續雖所為不稱悉皆正犯隔心者作坑止為此無心在彼彼死亦犯彼邊不遂輕垢若此路本是此道眾人行往今作坑止為此而彼死亦重以此殺具體能通害以具緣心還屬通心也若斫東人悞中西人西人上都無殺心此屬隔心四命根斷有兩時一此生二後生此生有二句一有戒時犯重二無戒時斷當戒去時結不遂輕垢命斷時結罪同前聲聞臨終時未結捨具戒作五戒等結也後生為戒自復兩種一自憶二不自憶自憶者若任前勢若更加方便命斷瘡重以前後皆自憶故不自憶者若任勢死犯重已死時有戒故若加方便當知前犯不死後方便時不憶但犯輕垢也而言命根者數論別有非色非心為命根成論及大乘無別非色非心為命根也祇取色心連持相續不斷為命耳大論亦然六入六識得相續生假名為命。
【註】熈鈔云經多先列因緣法業居後准疏應先業次法後因緣下皆准此頂山云經文似倒合先云殺業此鈔記家迷文之失緣此不曉近有四明戒本皆改經文先殺業殺法後方因緣今為辯之疏云初六句明殺事次四句成業故疏中舉其科云殺業已下也非謂舉經文中殺業在前為句初也然則釋義皆從義便故先釋業盜戒亦云盜業下皆是舉其科也若謂須此為准皆先業者只如酒戒何故却云酤酒因下明成業四句故知或舉科語或舉經文隨意無害不可謂之定先列業也以此四句皆是成業故通舉其成業之科記鈔不達何其甚乎自宣遂者記云我已領旨去殺事成為遂如呪殺等雖兼口說心念最強鈔引優婆塞戒經云是十業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一若有佗想及眾生想若以癡心斷其命根若動作想說殺是名根本二求刀磨利置毒藥作索是名方便三殺已手觸稱量捉持若自食噉若與人食得物等是名成已又云弑父則輕弑母則重弑阿羅漢重於母出佛身血重於羅漢破僧復重於出佛血又有四句一物重意輕如無惡心害父母二物輕意重如以惡心殺眾生三俱重如極惡心害父母四俱輕如輕心害生彼約小乘福田強弱今大乘中一槩犯重三果人下既云兩解是則一解同逆又重乃三果亦羅漢向之數故二云犯重此文乃見七逆與十重不同下文七逆現身不得戒十重猶通懺淨得受則知第二之說乃據大經不在上殺故知非述覽者更詳菩薩人取解行者別三十心也七心者應如止觀師別信第七心不退為凡下即名畢定位也斷(去聲)判也養胎母者儒服以養母同所生母制其禮最重又云拾遺棄而養母其恩最重中品人通一切但除父母天云何害正法念經云天與脩羅戰天被斬手足則再復唯去首必死今戒通諸道故通制耳下品者除人天外餘四趣皆下品攝頂山記云疏闕眾生想四分律云實人作人想殺夷罪人非人想非人人想或兼疑心皆蘭罪彼約小乘今乃頓戒或實人人想或異類作異類想依上三品結之通心中三性者惡性謂三毒如屠獵等貪心也以冤報冤嗔心也戲為癡心也善性者或為善緣致殺如為三寶種植田園或拙土築壇結界等有所傷者乃善心殺也或琴碁偶因工巧等殺生者無記心也隔心乃以意不在彼而令命斷者也有戒無戒者約稟受者說或云所殺之人者非也無戒者捨戒時也聲聞捨戒者或作學人退者論云淫欲盛者許捨戒還家欲飽復本初果人也恐依小乘初心制耳傍通暖等也如捨具戒有犯依五戒結罪也後生者熙鈔云別時事遂故曰後生非謂隔世加方便時以後望前故曰後生蓋前次後次之謂也不自憶者前瘡不殞事已忘心若任勢死既不憶知云何為重釋曰己死時有戒還是犯重若不憶前事彼又不死方便心微故屬輕垢然菩薩以慈心為本不問憶不憶宜自戒慎豈得論此憶不憶邪命根者數論雖別立非色非心還在相應行攝此乃論計不同成論及大乘論不立第三聚只是色心也與大論既同今天台依大論只是六入六識色心和合相續而生假名為命根也豈別有法今疏引大論意在色心不立第三聚也明矣鈔記迷此徒費和會後一句舉輕況重。
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
【疏】乃至一切有命下第三舉輕況重。
【註】前文以下唯四趣通兩解一云同重即以此文為證二云但犯輕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舉輕況重耳今以舉況為科者意亦少別以謂四趣殺之尚乃結罪況重者耶故大士防制意地為先一切有命殺之皆重故同制也故一切之言總攝有情不間巨細殺之皆重以性皆等也十善戒經云若見殺生者如刀刺其心又曰一切愛眼目愛子亦復爾受壽命無極是故不殺生名為梵行最又云噉肉者多病短命自莊嚴當行大悲心奉持不殺戒。
○二明應。
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
【疏】生第二階明應有三句一常住慈悲心兩解一云應學常住佛起慈悲二云心恒應常住慈悲之地二孝順心秉戒不惱佗三方便救護非直已不惱乃應涉事救解。
【註】孝順不惱佗乃同一切作父母想然應不應亦三攝意攝律儀即止善屬不應也應作是行善即攝善攝生二種也自行攝善化佗攝生下去諸戒意皆例爾。
○三結不應。
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者。
【疏】結不應故成罪亦三句一恣心謂貪心殺二快意謂嗔心殺三殺生謂舉殺事有此三故墮不如意罪。
○三結罪名。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波羅夷此翻極惡又翻墮不如意處又云佗勝虞緣理持戒當得佛果名自勝處毀禁墮獄名佗勝處或毀戒墮獄此處最劣為佗一切處之所勝故云佗勝處也此不殺戒今更撮括經論及諸家所解優義兼釋以示於後一約法門釋二約事相釋初應具三一約教旨二約觀智三約果用一者此經既為華嚴結經部兼圓別旨唯在圓別人初心知能造心體是佛性未能即理但是緣理發心依理受戒次第兼三賢位十行橫學必ス該藏通別圓四種不殺攝九界有情及次第三諦諸波羅蜜期心登地破十二品無明成別報佛圓人不爾了所持戒無非心性一剎那心持一切不殺戒攝十界有情具無作四諦所修善法更非前後修性不二隨功歷位破四十二品無明成圓報佛今此正約圓心雖兼別教既開顯已捨別從圓依圓秉持乃此戒之旨也二約觀智者今明圓人所修觀智了知性具諸法本來無念離於殺相一切眾生本有佛性體達此性靈明照徹照性成修性本普徧法法全真以不了故性外有法取之則著舉心取法名為犯戒今知此性性外無法全體即是無法可離名持不殺戒意在背塵合覺忘情契性稱性持戒持無持相即境是觀境既三諦一體觀乃三智一心境觀相冥修性不二故圓頓教體障即德不待轉除不殺之觀既成不盜不淫下去諸戒照性亦爾故知前教雖持不殺破九顯一望於圓觀持反成犯唯圓頓教體障即德不動絲毫名不殺觀故云觀察真實相不生亦不滅等又起信云了知法性本無染礙隨順法性行尸波羅蜜等即其意也三約果用者觀智乃修因之行修之不已則能證果是故圓人初心一念契性而照性能發修依境而發菩提心啟止觀巧安乃至涉位無法可愛十觀成就兼六度行能成五品觀照愈明麤垢自遣或相似解發或六根互用進觀精持無有闕犯即能破無明入圓初住真證不殺戒體轉明成波羅蜜現諸神通忘犯濟物彌殺彌慈如僊豫大王犯即是持不殺既爾不盜不淫終至不謗十法皆爾已至眾輕戒戒皆爾在自行邊從初稟戒無捨失緣終至果成絲毫不犯究竟持戒究竟清淨故曰唯佛一人持淨戒是故盧舍那云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法門號吾為盧舍那殆乎果成必以此果復利於他轉授千釋迦千百億釋迦轉授菩薩各化有緣普令眾生皆成佛道然此果化雖曰果用實由初心能照此用以此極果為初心發觀之體故云當以上品寂光而為觀體苟不如此則因果敻殊成別次第故知圓觀持戒之相當須善解方曰契性無持無犯得此三意貫於諸戒方是圓人持戒之相此等妙意佗宗疏鈔全不知旨學天台宗雖行鈔記亦罕能到唯法真教主刪補鈔中不失其旨覽者知之。
二約事相釋者此約七意一約命謂一切有生之命例皆犯重二約報謂人重以有道器故畜輕以非道器故三約德謂殺一切發菩提心者不問人畜皆重四約心如前所謂通心隔心等今更細明不過三心謂善惡無記善心者如見長病極苦眾生不忍其苦遂以慈心斷命根又如律中父犯死罪比丘語膾子乞一刀等此皆業道雖輕亦犯重戒又有經說善心行殺具多功德如瑜伽戒本并涅槃經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已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如其不斷彼命無間業成多受大苦我寧殺彼受地獄罪終不令他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或以善心而斷彼命於菩薩戒無所違犯此同忘犯利物菩薩之行也二惡心此中有三謂貪嗔癡貪下嗔次癡重如飢荒外至貪火內逼雖了業道不能自制貪彼皮肉以自濟軀遂斷彼命故非極重二雖亦自能了知因果嗔怒難制而斷彼命業猶過前三不信因果將謂無罪恣心殺生復勸佗殺如婆娑云虎豹豺狼蜈蚣蛇等傷害於人殺之無罪父母衰老及遭疾病若能殺之得福無量又殺生祠天以希福德如婆藪仙多劫受苦此等皆是癡因最為重也善生經云貪心殺生輕嗔心次癡心重此之謂也更有三毒或平等起皆犯重罪三無記心或不成犯以無記不成業故或亦有業以還得報故如山居比丘推石殺蟻蟻受猪身亦還推石害彼比丘各無記心冥然受報此則於戒雖為不犯然殺事如斯安可不慎五約業即三業論殺身業殺者以自身分及加刀杖或現相令怖墮壑或示相教人令成殺等或作書令殺或作坑穽羅網射發毒藥授殺具等水陸空飛有因致死皆屬重罪二語業殺或以善言勸厭身死或教人令殺或呪殺或如壯夫喝咄令死此乃初一輕次中後二重也三意業殺者如唯識論說仙人嗔殺三國眾生一時死乃至草木亦死不生故知意業最為重也於此三業或兼或具義並可知六約報優婆塞戒經云因殺生故現在獲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散眷屬分離賢聖呵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羅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報捨此身已當墮地獄多受苦惱飢渴等此名後世惡業之果依十地論對法論等得三種果一異熟果謂墮三惡道二等流果謂若生人中多病短命三增上果謂所感外物皆少光澤不久住故智論中佛語難提迦殺生有十種罪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生增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眾生畏之如見虵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業九者命終墮泥犁中十者若出為人常當短命獲報如此可不誡之七約感如昔二比丘過夏參佛一亡一達佛問達者汝伴何在答云為不飲虫水在路身亡某恐不得見佛遂犯虫水存命至此佛即出金色臂令看云汝不持戒見我何益其在路亡者先已至此聞法得果又如鵝珠比丘護眾生命不惜身命又如菩薩鹿王代鹿命事或以身為橋以濟群獸或割乳濟彼以救新產或濟魚救虎或代鴿捉髮等並往因所感皆驗在於前後賢可不習誡者哉。
△第二盜戒。
【疏】謂不與取灼然不與取名劫潛匿不與取名盜盜彼依報得罪此戒七眾同犯聲聞五眾有同有異同者皆不應盜異者有三一開遮異如見機得不得等或復謂見機盜以無盜心大士為物種種運為皆得聲聞自度必依規矩大士不畏罪但令前人有益即便為之聲聞人佛滅後盜佛物輕菩薩恒重又本應與佗財寶而反取豈是大士之心耶。
【註】公灼示威強奪曰劫隱覆潛密私竊曰盜且約財物故曰依報亦有強劫妻子眷屬義通正報得不得者得即開不得即遮大士可通利物亡犯。
○初標人。
若佛子。
例前已釋。
△二序事有三謂不應應結不應也三中各三不應三者就十一句判三也初六次四後一應中亦三如文文句同前殺戒。
○不應中三初六句明盜事。
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呪盜。
【疏】不應中三如前。
【註】此中但略具應有六有本以呪盜在成業四句之後此不應爾寫者悞之爾疏既云初六次四驗知呪盜應在初六也准殺亦應有讚歎盜隨喜盜文無者略故知經本差悞脫漏古今例然既云於十一句判驗經本或具或闕也讚歎隨喜例殺說之。
○次四句成業。
盜因緣盜盜法盜業。
【疏】盜業下第二別明成業之相有四句同前運手取佗物離本處成盜業業是造作為義重物謂五錢也律云大銅錢准十六小錢其中錢有貴賤取盜處為斷菩薩之重重聲聞二錢已上便重有人作此說者今不盡用取五錢為斷是重離處盜業決在此時也。
【註】疏既有牒盜業下之文有本故以業為初如前已辯此乃牒科語也五大銅錢十六小錢者十誦律頂山引云五錢者古時大銅錢也犯重若小錢八十文當其一疏云十六未詳結成盜業約物離本處即成業也細如下辯。
○三一句舉輕況重。
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
【註】疏科為後一句者句通長短此約長句而科也五趣唯除地獄從人天下至非人故云乃至也一針一草最輕尚不應盜況重物耶盜皆結重。
○二明應。
【註】此中亦三一孝順心二慈悲心三方便心即助人也下結中亦三例前今文略爾。
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
【疏】第二階明應也與前大同小異前明應學常住佛行慈悲今言孝順行慈悲也菩薩應學此等事故言應也不應者不應為偷盜及殺生等事此即誡勸二門也誡勿令殺盜勸令行善慈悲孝順及學常住佛慈悲行行等皆是善法而為孝順也佛性者一切眾生皆有當果之性性是不改為義耳。
【註】凞云愽地雖具全體在迷故云當果。
○三結不應。
而反更盜人財物。
【註】而反下第三結不應也解三寶物如律說。
○三結罪名。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約法門釋如前殺戒可以例知約事相釋今當詳述盜戒心境最細難持疏文既略更採集眾釋備明重輕持犯之相初示物二示心三示報初者先明無主物次明有主物何謂無主物善見論云子作惡事父母逐去後時父母死者是物名無主用時無罪薩婆多論云二國中間兩邊封相其間空地有物是名無主若國破王走後王未統其中有物亦名無主取用無罪二有主物者有二一三寶物二別類物三寶物者疏中只云如律說佗疏甚詳一釋相二明互三待賓四輕重初中先明佛物有云盜佛物非重以佛於物無我所心故如涅槃中得偷蘭者是若善生經望護主結重有說一切俱重以侵損劣位尚結重罪況尊位物天人供養非理損盜豈得輕罪塔有神守非無護主依菩薩戒一切皆重涅槃約小乘說若盜佛像及舍利等不作偷心者無犯依薩婆多論說為淨心供養自作念言彼主亦弟子我亦弟子如是意者無犯又作偷心取犯重。
二法物者一切皆重若盜經論佛語無價計紙墨結重五百問云不得口吹經上塵(像塵亦同)若燒故經得重罪如燒父母若不知有罪者犯輕准借佗經論疏鈔等不還皆重若有損私還不令主知亦重正法念經云盜佗秘方犯重准此是私讀記憶或私抄寫雖不損本以方法直物故皆結重問淨心取像既不犯重淨心取經亦應無犯答不例以像可遙敬法要親讀故結重也若本造經通為一切淨心取計亦無犯又若造像情局不通取已生惱計亦應犯。
三僧物有二一廣大二限局初中有二一十方常住僧物謂眾僧寺舍常住穀麥果子等體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云常住但盜一毫已上俱重大集經中盜眾僧田宅園林奴畜等物是名破戒失比丘法是波羅夷非沙門不得與如法眾僧共住應當擯出又善見論云不打鐘食僧食者犯盜又設打鐘閉門計亦應犯此二十方現前僧物謂如僧得施及亡僧物未作法前通十方有取分義故云十方現前僧物取一毫已上十方一一僧邊各一波羅夷二限局者亦二一眾僧物謂即此亡比丘物等已作法竟屬現在僧等及有施主持物施與現在僧或一七二七等並未分之二別人物謂一比丘物及如上物已分者等俱重善生經云盜亡比丘物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現前僧得罪若臨終時隨亡者囑授物盜者隨約所與人結罪。
○二明互用有二一三寶互二當分互初者如僧。
祇寺主摩摩帝互用佛法僧物謂言無罪佛言波羅夷今有撿校造塔像經等者取僧食糧乘僧畜生役僧淨人一毫俱重又於僧房院地內造佛堂塔及於塔院地中取井水等俱重又准寶梁經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由無人為佛法物作主復無可咨白不同僧物所以常住招提互有所須營事比丘和僧說欲行籌和合者得用若欲用僧物修治佛塔依法取僧和合得用不和合者勸俗人修治若佛塔有物乃至一錢以施主重心故捨諸天及人於此物中應生佛想塔想乃至風吹雨爛不得貨寶供養以如來塔物無人作價若准此文僧物得和作佛法用佛法物無有僧用義又佛堂內設僧席僧房內置經像妨僧受用並成互用由三寶位別故若暫安或不礙用理亦無犯又五百問事云本非佛堂設像在中比丘如法共宿作隔障者不犯由佛在時亦與弟子同房宿故又薩婆多論云四方僧地僧不和合者不得作佛塔及為佛種華果若僧中分得者得聽隨意供養華果多無限者隨用供養若經荒餓三寶園田無有分別無可問處者若僧和合隨意處分若屬塔水用塔功力者僧用得重若功力由僧當籌多少莫令過限過則結重若施主通施三寶者皆全用俱得無犯。
二明當分互先辯佛物有六種一是佛寶物應懸塔中供養故多論云佛在世時若施主供養佛即色身受用若佛滅供養佛寶即色身不得受用應著爪髮塔中施心供養法身以法身長在故二佛受用物謂佛堂帳座等及佛衣鉢等但曾經佛及像受用皆不得易以一切人天敬如塔故如前寶梁經說又五百問云不得賣佛身上繒與佛作衣又佛堂柱壞施主換訖故柱施僧僧不得用准此文佛堂基土及泥木金石曾作佛像及受用者並合供養不得轉用三屬佛物謂入施佛許令出息等十誦云以佛塔物出息佛言聽之五百問云佛物得賣作供養具供養又准後分涅槃上卷云佛告阿難若佛現在所施佛物僧眾應知若佛滅後一切信心所施佛物應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寶幡蓋買諸香油寶華以供養佛餘不得用用者犯盜佛物罪四供養佛物供養佛華多聽轉賣買香燈油故多者轉賣著佛無盡財中五百問云佛幡多欲作餘事者問施主不許不得五獻佛物四分律云供養佛塔食治塔人得食善見論云佛前獻飯侍佛比丘得食若無比丘白衣侍佛亦得食六局佛物如本造釋迦像復改作彌陀等善見云欲供此像乃供養彼像得少罪准此望境理實義通但違施主心得互用罪若用作僧像及菩薩天神理宜結重若施心通擬侍佛供養理亦無犯五百問云用佛彩色作鳥獸形得罪除在佛前為供養故若檢校佛物於上六位應善分別勿令有互用。
二法物亦六種一法寶物應著塔中供養多論云若施法寶者應懸塔中不得作經及與說戒人等二法受用物如軸帙箱巾函帕等類准前不得餘用三施法物多論云若直言施法應分作二分一分與讀誦經人一分與經准前亦得出息等四供養法物五獻法物並准佛知之六局法物若本寫大品改作涅槃理應非重若改寫論及人集偽經決判得重若無施通寫理亦無犯。
三僧物有五一僧寶物若施僧寶凡夫僧聖人僧不得取分以施僧寶故此物應還付施主若無施主應著塔中供養第一義僧若言施僧眾者聖僧凡僧俱得取分准此受者施者須善知通塞二常住僧物摩得勒伽論云持此四方僧物盜心度與餘寺得少罪以還為僧用故不犯重准此若將僧食不與餘寺出界而食不還犯重雖打鐘亦不免盜以處攝定故又五百問云若為僧乞白僧聽將食在道若僧不許或不白行還須償不者犯重准此若為僧使路無乞食處聽和僧將食未必鳴鐘若僧家莊磑鳴鍾得食不須和僧若將餘寺淨人畜等食此寺物准前伽論得少罪若為此寺作役理亦無犯若私用一毫已上俱重若有請食至房非時安然而食正當犯重也三十方現前僧物將入常住亦重比見知事存好心者方便迴施現前僧物供常住用將為益僧皆正犯重四眾僧物如亡比丘作如法羯磨竟屬現前一眾或非分賤買或分了不均或不和僧別賞餘人等俱重五辯局僧物如本施此寺現前僧迴將餘寺等或維那執疏越次差僧或別人得疏私自獨受以施主情該僧次故違犯重。
○三明待瞻者准下文有大乘法師來迎接禮敬。
黃金百味等供給十誦云以此人贊補我處故須供給不言用何物供須准應是現前僧物可和用故五分律云若白衣入寺僧不與食便起嫌心佛言應持與又惡器盛食又生嫌心佛言好器與之准此應是惡人覔僧過者不識業道之類也若在家二眾及識達正士須說僧物難消即不應與故大集云但是眾僧所食之物不得輙與一切俗人亦不得云此是我物別眾而食然於眾僧有損益者聽與僧祇云若損者益者應與損者謂賊來詣寺索種種食若不與者或能燒劫等如有惡人從知食比丘索食比丘言為僧故辯不與汝等便捉一比丘手脚截腰斷之諸比丘白佛佛言若有如是怖畏處若乞少少與若半乞半與若全乞都與莫以是因緣故得大衰惱益者若治僧房巧匠及撩理眾僧物事者應與四重輕此門約境三位俱重以遮性具故於中分別三種寶物及佛法受用常住僧物理應最重大集經云若四方僧物現前僧物篤信擅那重心施物或畢果等物一切所須私自費用弗與日用或持出外乞與知識親里白衣此罪重於阿鼻地獄所受果報又方等經華聚菩薩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
二明別類物又二初明主差別二辯物種類於初中有十一守護主如善見云比丘為三寶別人守護財物若謹慎守護堅鎻藏戶而賊從孔中來竊取或逼迫強取非是護主能禁之限者不合徵守護人(若徵犯罪)若懈而不勤掌錄為賊所偷者守物比丘必須償之不償結犯又好心悞破不須償惡心破故須償今有好心為他洗鉢悞破索倍隨得皆重二賊物施不應受心賊為施故盜即盜緣也義准若彼改過而施許亦應受又悲敏彼亦應受但不從彼乞恐更盜將施故若小乘戒但有主施皆受三奪賊物有二一為自二為他一者有四句一自未作捨心賊未作得想奪取不犯重五分云有比丘為賊所剝爭得衣物生疑問佛佛言不犯若大乘戒應犯輕垢以順慳貪違悲惠故二自未作捨心賊已作得想奪亦成重以賊已作得想物已屬賊賊業成竟奪則自成賊律謂賊奪賊物三自心已捨賊未作得想取亦成重以違本想故謂已作捨心物非己有多論云先心已捨正使己物亦不得取取計成重准此若未覺失物賊已偷將於外著用後見本物奪取犯重已四已作捨想賊已作得想奪之成重無疑准此若失物已後知埋藏處等亦不得留意擬取乃告人等賊因致死便犯二夷毗柰耶云若失物官人奪得還比丘者得取無犯二為他有二一若於賊起嗔於物起貪為自親知奪賊同前四句二若起慈心護三寶等物奪取無犯四盜施物如已捨物與人復還取者犯重亦在伽論五盜官物律云比丘無輸稅法不同白衣官稅俗人物比丘為他隱認者得重僧祇云官稅比丘物方便自免者不犯重問山中柴竹等既屬國王何因取時而不犯盜答王意本捨擬給百姓故隨取佔即為主也若山中伏藏及諸寶物王不捨者故取便犯六盜狂人物伽論云狂人邊取不知父母所在自持物施比丘得取父母等知不自手與不可取七盜畜生物多論云一切鳥獸食殘取者得吉羅准此戒得重如田中掘鼠藏等亦重八盜神物僧祇云外道塔物神祠物等得重此戒云乃至鬼神物等可以義准若欲從鬼神乞知與不與者應擲卜辯捨恡等九盜鬼物十盜天物並准可知。
二辯物種類極其所盜之物通情無情非情之物者約六塵六界言之罄無不盡六塵者明了論中說盜色極多且約六根起非法行者如諸仙人是㐫行蛇毒藥師有人蛇螫作仙人書見者皆愈然須價直比丘被害偷看亦愈不問損不捐看即犯准此秘方要術不許人見偷看亦重盜聲者如誦呪治病欲學須直密竊犯重又盜聽耆婆藥鼓得病差等香味等准例可知盜法者若秘方要術病者心緣得差不與直者犯重約六界者謂地水火風空識也地謂非分取田地水者或為佛僧或為自己盜壞彼渠得越入田或器用等蘭滿即犯重火者如取僧厨火令釜冷等風者如了論中有呪藥塗扇比丘偷搖不與直者空者若於界墻起閣臨他空界妨佗起造等識者是智慧也了論中人有伎倆不空度比丘就學不與其直故名盜識此約無情若有情之物如四足之物二足之物走獸飛禽等是也若因獵而殺生即犯殺盜二戒以律中盜空中鳥雖無主以鳥身自為主亦盜也如盜乘馬等又盜人奴婢掠良人作奴婢誘人逃父母而為弟子或但圖功力而不教訓等並犯盜有情也此等雖俱犯重然草葉等物少損道業理應輕反此皆重二示心諸論各說盜心不同今依四分有十種賊心一黑闇心謂癡心是愚於教行不肯修學隨作結重如摩摩帝互用僧物等二邪心謂貪心規利詐現實德邪命說法曲順前人而得財利名盜心也三曲戾心謂與少嫌恨現嗔多索或示威怒得即成盜四強恐心謂迫喝取或說地獄惡報取或以王官勢力取五常有盜心謂恒懷規奪以得物為任六決定取謂內心籌慮方便已成因必克果動物成犯七寄物取或全拒抵或以少還或寄新還故八恐怯取或示身口令畏敬而與物九見便取謂伺求佗慢見穩便時而取也十倚托取或假名聞威德或示親友勝人或假托官人或傳他名字或恃己言辯等如是諸文明在律論然並意地細犯護淨戒者當審思之。
○三示報十地論有三種果一異熟果謂墮三惡。
趣中受極苦三等流果謂人中乏財三增上果謂於外苗稼遭霜雹等依優婆塞戒經第四云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散眷屬分離佗人失物於己生疑人不見信賢聖呵責是名見在惡業之報捨此身已入於地獄受得惡色惡力惡名飢渴苦惱受命長遠名為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貧於財物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如諸經論中明示罪報極多如迦葉佛時有一比丘田中行見糓甚好取七粒穀安著口中生墮牛中以力償之智論中以盜五六粒粟後受牛形五百身已修道得阿羅漢猶自牛呞即牛呞比丘是也今之修行欲務人身而入道者可不深誡哉然菩薩之人當於行已起十種行一持律儀戒乃至夢中尚無草葉許不與取想何況其事二持攝善法戒時乃至身命念念捨與一切眾生何況有盜三持攝眾生戒時慈悲方便常念饒益何容得有損盜之事四習少欲行謂見佗財物無量百千無所欲心況有盜事五知足行謂身雖貧乏心恒自足終不餘求經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六無貪行謂縱自有百千財物並為眾生無有一念向己之心七頓捨行謂於一眾生一念頓捨恒沙世界財寶身命如是念念盡未來劫意猶不足如一眾生一切亦爾八歡喜行謂若見眾生求離貧苦財富百千歡喜無盡勝得天樂九深悲行謂見貧苦眾生悲徹心腑流淚不止十殊勝行謂設一切人天富樂及二乘涅槃授與眾生非以為足要令當得無上菩提方為究竟將欲修行如是等行何容得有盜劫之事唯茲盜戒細而難持今見學者但謂不偷佗物名持盜戒殊不細究心境之中動而易犯故今撮彼藏疏及諸鈔示心示境以備於此後賢可不審而行之。
菩薩戒經卷中之一
菩薩戒經卷中之二
△第三婬戒。
疏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淨行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而制有多少五眾邪正俱制二眾但制邪婬與聲聞同異大略同前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一不應二應三結。
【疏】婬事出家不應為也應學佛菩薩淨行如前殺門不異初不應有三別第一三句舉婬事中四句成業後三句舉輕況重文少差互不次耳。
【註】文少差互例諸戒應以乃至一切女人之語安四句成業之後此既在前即差互也。
○初舉婬事。
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
○二四句成業。
婬因婬緣婬法婬業。
【疏】此戒備三因緣成重一是色二婬心三事遂或備五緣一是眾生二眾生想等。
○三後三句舉輕況重亦云舉劣結過。
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
【疏】自妻非道非處產後乳兒妊娠等大論皆名邪婬優婆塞戒經云六重以制邪婬戒中復制非時非處似如自妻非時不正犯重教人婬自無迷染但犯輕垢或言菩薩則重今釋聲聞同耳不與殺盜例也人畜鬼神男女黃門二根但令三道皆重餘稱歎摩觸出不淨皆是此戒方便悉犯輕垢。
○第二明應。
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
【註】敬一切如上位起孝順心念一切令離苦起慈悲心與淨戒法令修梵行即佛性心三心亦足。
○第三結不應。
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姉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
【疏】而反下第三結此中所制皆不應為為即犯罪故結不應。
○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約法門釋例前殺戒更事相釋今採集佗疏鈔義備詳于此一約境二約心三約法四約果初者婬境有十一死屍未壞二與鬼交通三畜生四人五諸親六婬女七在家二眾持五戒八戒等八出家二眾具大戒等九父母十聖人如犯羅漢尼等此等所犯皆前輕後重二約心一貪心謂貪心猛盛於父母前而無羞耻或雖具羞耻而戀著極深二嗔心謂嗔彼人故作婬事以辱之三癡心如謂欲不障道而故作之三約法有二有犯法有治法犯者或極私竊或少避人或公然行或以勢凌逼或取媚貪求種種婬事皆犯重罪或有畏禁戒者未能忘心謂摩觸漏失麤語媒嫁言語嘲調根境戲笑皆犯輕罪或為境強逼雖與女合如嚙指等禁心不受樂即不犯罪如雖強逼而心受樂者還同正犯治法者菩薩應先凡有愛境即作尿屎不淨等想如不淨觀壞爛等想以此治心無不去者作毒蛇想作羅剎想如以自根置毒蛇口十誦云寧以男根置毒蛇口中終不近女人以毒蛇唯損一生女害多生故蛇害不入地獄女害入地獄故蛇害肉身女害法身諸有智者深自戒慎四約果十地論有三種果一異熟果墮三惡趣受極苦惱二等流果謂於人中受二妻相競及婦不貞良三增上果謂人中所感多有怨競又優婆塞戒經第四云若復有人樂著邪婬是人不能護自佗身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喪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婬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身飢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業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又大菩薩藏經云若有眾生味著男女妻妾諸女色欲當知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熱鐵團即是味著生熱鐵床即是味著熱鐵梯橙當知婦女滅聖慧眼又真偽沙門經云比丘有二事墮鑊湯中一者常念愛欲心二者喜交結知友聖言如此起念尚墮鑊湯中況復以身造諸愛事乃至語言戲笑嘲調動觸等耶可不慎哉可不慎哉然此戒經不問在家出家菩薩俱絕婬欲是故文中不簡邪正一切皆斷問若爾何故在家菩薩有妻子耶答在家者有二類若初心人即未有嗣息許有妻子若約得位已去為化眾生現有妻子是方便力故華嚴十行菩薩持淨戒時有無量魔女惱亂菩薩菩薩不生一念欲心心淨如佛除其方便教化眾生又如瑜伽戒本許在家菩薩為化眾生方便從欲者謂心淨如佛而行方便。
△第四妄語戒。
【疏】妄是不實之名欺凡罔聖回惑人心所以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與聲聞同異大略同前殺戒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段不應中三別初三句明妄語等事次四句明成業後三句舉輕況重。
○今初。
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
【疏】自妄語言得上人法教佗者教說或教佗自說方便妄語如蜜塗樹眾蜂悉來。
【註】頂山云以蜜潛塗其樹以物掩之眾蜂奔集詐言得神通爾或問三性之義以不解故妄云我今日不入定故不能答皆方便妄語之相理亦應有隨喜讚歎文無者略例前應具。
○次四句成業。
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
【疏】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欺誑心四說重具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謂前三品境上品境中向父母師僧妄語犯重向諸佛聖人兩解一云入重內二云此人不惑又能神力遮餘人令不聞但犯輕垢聖人有大小有佗心智者有不得者今從多例羅漢及解行已上向說罪輕除此或得佗心或不得者例悉同重向中品境人天等同重正是惑解防道之限向下品境四趣或言同重今釋輕垢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略同前有言妄語心通本向此說此不聞而彼聞說亦同重今釋不重於彼無心故三欺誑心是業主若避難及增上慢皆不犯地持云菩薩味禪名染污犯當知菩薩起增上慢亦輕垢遣使有兩解一云教佗說我是聖人亦重以土無珪璧談者為價傍人讚說勝自道教佗道是聖名利不入我非重也二云聖法冥密證之在我必須自說方重佗說坐輕四說重具謂身證眼見若說得四果十地八禪神通若言見天龍鬼神悉是重具若說得證性地一云既是凡法罪輕垢五前人領解結罪時節多少兩解一云隨人二云隨語結此戒既制口業理應隨語遠為妨損必應通人小妄語戒應隨人人復隨語若增上煩惱犯則失戒者後說但犯性罪若對面不解且結方便後追思前言忽解者則壞輕結重十重皆有因緣今且釋四重餘可例知。
【註】有當有疑僻等者頂山云有當者灼然是眾生也有疑者或是疑非或非疑是有僻者執也或執非為是或執是為非更無改轉皆犯十重皆有因緣今且釋四者熙鈔云恐大師講時餘六因緣不釋但例知而已若據後復列釋恐別時亦具明之或可以餘六成業後不別示重輕至此復云若增上煩惱犯則失戒故今謂下雖諸戒皆有因緣之解但分科而已不及此中詳備故此指之也。
○後三句舉輕況重。
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
【疏】直出為言宣述為語論述有所表明能詮理事名為語也。
【註】輔行亦言直言為言論議曰語藏疏云於中有三業初語業中約六識與六境各有成妄語今但論見略餘故云乃至身妄語者如律中有問誰得羅漢果者起著脫僧伽梨有非羅漢應言著脫雖不發言身成妄語又如善生經云身作口業者是也心妄語者謂虗誑心亦如上覆見等。
○二明應。
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
○三明結不應。
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
○三結罪名。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例前事釋有四一約境二約法三約心四約報初有三一誑恩境謂尊上人等二多人謂大眾等三於佗極惱等理應犯重二約法亦三一約出世法言得勝等多論云自言是佛不成重以佗不信故二約淨法言得禪等三約世事法不見言見等三約心者亦三一由妄語得聖名利及見為功德常行不息二為欲得世名利廣多無量故三為避免苦惱災害所以誑佗故四約報者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多被誹謗二恒被多人所誑智論中妄語有多罪一口氣臭二善人遠之非人得便三雖有實語人亦不信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智論又云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為虗以虗為實虗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槃之門又云實語之人其利甚廣實從己出甚為易得亦易解脫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佛子羅云其年幼穉未知慎口人來問云世尊在否說言不在或不在時詭言在有人語佛佛語羅云澡槃取水與吾洗足洗已語云覆此澡槃如勑即覆佛言以水注之注已問言水入中否答言不入佛告羅云無慚愧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如是文殊問經云但起一念妄語想犯波羅夷菩薩之人應離四過離於妄語常作實語諦語時語是菩薩乃至夢中不起覆見忍見無心欲作誑佗語何況故妄語但妄語居初其實皆離四種語故唯除菩薩有利益事或為有情免種種難雖說妄語終不犯罪後學菩薩正宜質直其心易入道故可不慎之。
△第五酤酒戒。
【疏】酤即貨貿之名酒是所貨之物此酒是無明之藥令人昏迷大士之體與人智慧以無明藥飲人非菩薩行大論明酒有三十五失所以制此為菩薩十重中攝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小同異者同不應酤菩薩以利物故重聲聞止不應作犯七聚貨賣但犯第三篇是販賣戒所制菩薩若在婬舍或賣肉犯輕垢以招呼引召不能如酤酒故也。
【註】三十五失者大論結為頌云財虗招病諍(三)裸露醜名彰(二)無智得者失(二)說匿廢事業(二)醒愁身少力(二)色壞慢父母(二)沙門婆羅門(二)及伯叔尊長(二)不敬佛法僧(三)黨惡遠賢善(二)破戒無慚愧(二)不守情縱色(二)人憎親屬棄(二)行惡捨善法(二)智人所不信(一)遠涅槃狂癡(二)命終墮惡道(一)若得人常騃(一)酒失三十五大論之所明石壁疏引十輪經說十壓油坊罪等一婬妨罪十婬坊罪等一酒坊罪文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初明不應有三。
○初二句舉事。
自酤酒教人酤酒。
【疏】文句同前酤者求利教人者令人為我賣酒亦同重教人自酤罪輕。
【註】酤音顧賣也篇云賣酒也此通三字皆從酉正應去聲若作平聲韻中云酤酒字亦通用若作上聲胡古切篇云一宿酒也若作沽從水者亦通三音平聲水名出高密篇出漁陽上聲韻云屠沽亦賣酒者去聲韻云上同篇云音顧意亦水名也篇韻異出字雖通用正應從酉去聲。
○二四句成業。
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
【疏】酤酒因下明成業四句業者運手法者是酤酒方便法用也因緣者備五也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希利貨貿四真酒五授與前人眾生謂前三境上品無醉亂者輕是醉亂者重重中品境謂人天正是所制故重下品四趣亂道義弱酤與罪輕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同前若隔心亦重希利貨賣亦重以欲得多售故真酒者謂依醉亂人者藥酒雖希利貨不亂人貨無罪二云待飲時隨人數結重如小兒來酤彼竟不飲於誰結重耶。
【註】此中既牒科云酤酒因下此乃舉經文以牒科也前文已辯文從便釋又先釋業以此驗前皆舉科矣熙鈔迷此反以今為悞一可疎謬中品正制人則可爾天云何醉正法念經云諸天有酒非麴米所成皆從樹上華果中生或云池流此亦事酒飲之昏亂在天報中亦應戒慎但不同人中果報之昏亂耳有當疑僻例前可解真酒者正由飲之能醉昏於人者大論三種糓酒是今所制若藥酒者不昏亂人非此中制小兒來沽(沽應平聲)乃沽取之義據此似開若荊溪所禁據優婆塞戒經時人造食犯一露珠尚自不許何容此開貪心為因麴米為緣醞釀為法得直為沽即業。
○三舉輕況重。
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
【註】智論云酒有三種一糓酒二果酒三藥草木等酒若乾若濕若清若濁不得酤乃至一毛頭滴皆不得酤故云一切。
○二明應。
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
○三結不應。
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
○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例前事釋有三一約法二約心三約報初者所以酤酒入十重中者但飲酒損己一身過未深故屬下輕垢酤損多人故令制重又為菩薩二利之中利佗為最但乖益生以為非理況乃損眾故非所宜故未論飲先制授佗二約心者心通三性若善心與酒為作和諍等又慜其病乏及寒苦等與飲猶輕若無記心謂心弱境強犯猶次之若惡心與作損害事此為最重又心通三毒貪心有二一為不自濟恐命不存暫作應輕二資緣不闕貪嗜無厭故最重嗔心亦二一以有嫌恨授與令其昏癡稱順本心二起上品嗔令造惡妨善以快本心此其重也癡心亦二一自謂非重念言此既水米所作但令情不昏醉理應無罪是以常作不休二見有勝德謂將為得色得力能益眾生令多歡喜縱令多飲有得無失執此惡見自作教人理應最重三約報如經中有三初酒河地獄是釀酒家罪二酒池地獄是酤酒家罪三灌口地獄是飲酒人罪然飲酒過失無量成他惡業昏醉無知無惡不造乃至能作五逆等罪智論所說過失如此朋黨惡人疎遠賢善財物耗竭以醉人心無節限費用無度裸露無耻醜名惡聲人所不敬伏匿之事盡向人說身力小多失禮儀開過患門引起煩惱如律中伏龍比丘醉臥吐地蝦蟇口邊食吐佛言此人能伏毒龍今乃不能伏一蝦蟇也酒之過失說不窮盡秉戒菩薩可不慎乎而石壁疏云若為益自醞佗益求之既可酤也荊溪引教一滴不容未審石壁何據而開儒云作法於涼其弊猶貪可不戒之。
△第六說四眾過戒。
【疏】說是談道(音導)之名眾謂同法四眾過者七逆十重也一以抑沒前人損正法故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士掩惡揚善為心故罪重也上者第二篇中者第三篇下者第七聚聲聞法如此與菩薩有異也。
【註】一以抑沒熙改一為所齊剩一字今從齊說去之乃便齊頂山云第二篇恐指十三中以無根波羅夷法謗欲壞彼清淨也第三篇恐指九十中知而妄語等第七聚未敢的指皆約心顯上中下也更詳又此與妄語戒何揀頂山云前妄語自得上人法為正謗他為傍今說過毀佗為正自炫為傍熙鈔云與上妄語雖同口業此約眾別謗辱同法又復過謂逆重若實若虗皆犯故別為一戒然若據不實亦在妄攝今約境別過異今謂鈔記分別不明妄語是不實之名疏云欺凡欺聖無實事妄說己高欲希利養也說過是聞佗有過說揚令知大士之心當為人掩惡揚善豈可聞人小過說而揚之故疏云抑沒前人損正法故此與妄語不同妄語是全無實事說過是聞人有過非妄說故虗實自異若兼下讚毀與謗揀者讚毀兼二事自有微德當隱密進修不應自讚而反讚己德見他小過當遮護勿揚反加毀辱故云讚毀戒疏釋云自稱己功德譏他過惡備二事故重菩薩與直於佗引曲向己何容舉我毀佗疏文自明此約實事故非妄語兼稱己德與說過異甄揀甚明若謗三寶乃是邪說謂三寶法不如外道法或淺僻解義等皆謗三寶自與前異雖一等口業四相須分藏疏引論說四種語一妄語二離間語以說過令離故三綺語以讚毀無義故四惡口以惡言謗讟故格彼鈔記還成混濫石壁云前四同律中聲聞四重後四同瑜伽菩薩四重中間更加酤說說細於酤所以相次分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謂不應應結不應。
○初不應中二初明成事二明成業此中開舉況故只開二科下去例然鈔記不明。
○初成事。
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
○二明成業。
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
【疏】此戒備六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有說罪心四所說罪五所向人說六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上中二境取有菩薩戒者方重以妨彼上業故無菩薩戒正有聲聞戒及下境有戒無戒悉輕垢此戒兼制以妨業緣文云在家菩薩即是清信士女出家菩薩是十戒具戒又言比丘比丘尼一云猶是道出家菩薩具戒者耳亦云是聲聞僧尼若說此人重過亦犯重此是行法勝者亦損深法故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意同前三說過者有兩陷沒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謂治罰心欲令前人被繫縛此等二心皆是業主必犯此戒若獎勸心說及被差說罪皆不犯四所說過謂七逆十重稱犯者名字在此戒正制若謂治罰心在四十八破法戒制若說出佛身血破僧依律部本制向僧說是謗僧知出血等事希故輕此戒正制向無戒者說故得重若重罪作重名說是事當義作輕名說是謂當則失當義但令心重事重悉同犯重此是名僻若事僻者實輕謂重則犯重實重謂輕則罪輕以其心謂輕重故若作書遣使一云同重一云罪輕然犯七逆十重前前人戒失戒後說但輕垢五向人說謂上中二境無菩薩戒者向說犯重損法深故為下境悉輕毀損不過深文云菩薩聞外道二乘說佛法過應慈悲教化而反自說即是向彼人說損辱為甚六前人信解己所說口業事遂據此時結罪結罪多少一云隨人二云隨口業也。
【註】十戒具戒者十戒即受十重戒具戒即具足戒乃小乘戒也或先大後小或先小後大意兼大小二戒者故云也又言等者既已云出家何又云二眾故此釋出二解皆通也依律部者二皆輕也當疑僻此三義今文甚詳應貫諸戒皆此意義消釋也熙鈔云事實尚然況虗搆是非抑沒前人損壞正法招過極重不肖之徒或匿名傳謗豈拘有戒無戒但恨不知儒典云聞人之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聞而口不可道況大士掩惡揚善為心也頂山引大慈經云出家人左手抱男右手抱女從一酒家至一酒家賢劫後佛當般涅槃敬請佛子不應說過。
○二明應。
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
○三結不應。
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
○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疏】法門例前事亦有四一約境二約言三約心四約報境有所說境有所對境所說有六一見地上菩薩為物逆行謂非而說二見三賢菩薩四果聖人微失而說三約自和尚阿闍梨之過四說傳法住持人過五說同類淨戒人過六說破戒無戒人過此六皆初重次輕所對境者有五一對國王大臣說其過令彼捨信毀壞三寶二對外道惡人同求過者增彼邪見誹謗佛法三對信心白衣說壞其信心此三境初重後輕四對自眾快意說得方便罪五為眾中舉過呵責及說向彼師令彼教誨等此不犯也二約言或以極鄙惡言磣切而說二以汎言而說重輕可知若作書與人亦可例知三約心心有三毒或以癡心謂說為德不懼破戒等或以嗔心酬彼怨說以暢己情或以貪心貪利養名聞故說佗過令為利向己又心通三性惡性如上善性者謂調伏佗故說令有所畏而不作此則不犯無記性者率爾輕心妄念而說不能無犯四約報說僧尼菩薩罪過業報極重如正法念經中入拔舌地獄耕其舌等又如不思議菩薩經中說饒財菩薩說賢天菩薩過故九十一劫常墮婬女腹中生生已棄之為狐狼所食一言之失苦惱如是足為龜鑑是故菩薩常應讚歎一切眾生所有功德況於菩薩及內僧尼無行經云若見破戒人不說其過惡應當念彼人久久亦得道智論引涅槃經云若彼眾生全無善可讚當念佛性之善而讚歎之自說其過以自污心除諸菩薩以慈悲心舉罪呵擯或因說彼惡行調伏等或借王等力方便調伏等此則無犯反此乃至起一念嫌心而說人過者悉犯重罪誡之誡之。
△第七自讚毀佗戒。
【疏】自讚者自稱己功德毀他者譏他過惡備二事故重菩薩與直於佗引曲向己何容舉我毀佗故得罪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但菩薩利安為本故讚毀罪重聲聞不兼物毀佗犯第三篇自讚犯第七聚。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初不應二。
○初明成事。
自讚毀佗亦教人自讚毀佗。
○二明成業。
毀佗因毀佗緣毀佗法毀佗業。
【疏】文句同前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讚毀心四說讚毀具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一云毀上中二境犯重毀下犯輕二云上中二境有菩薩戒者方重惱彼妨深故若無戒及下境有戒悉輕惱妨淺故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意同上三讚毀心謂揚我抑佗欲令彼惱若折伏非犯自非心正是業主教佗兩解一云同重二云罪輕四說讚毀具者此經漫云佗人受毀辱依律部有八事云云五前人領解者彼人解讚毀之言隨語語結重增上犯已失戒後但性罪前戒制向佗說彼過止八事中犯事以向無戒人故重。
【註】自非心者頂山云即自讚毀佗心乃業主也自即自讚非即毀佗也漫云者意乃通途云佗人也熙鈔云漫水敗物若借用此義自讚毀佗之業水敗大乘性戒之善根此釋何據疏但通云他人受毀辱業相甚廣八事在律須者撿之增上後但性罪者頂山云若依前文後字改為復字則復說也前戒者指向說過戒也。
○二明應。
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佗人。
【註】藏疏云以諸菩薩法合代佗受於加毀若不代受非菩薩行況更加毀違害誠深故結重文意如此非理凌欺名毀令其耻?名辱。
○三結不應。
若自揚己德隱佗人好事令佗人受毀者。
○三結罪名。
是菩薩波羅夷罪。
【疏】法門例上事釋又五一約法二約境三約言四約心五約報初者菩薩現宜密行內蘊讚揚佗德稱己毀佗更招罪業前戒以佗有過依過而說尚乃入重況今越過加毀為失猶重說過與毀他二似相濫但前以依過而說此乃無過加毀所以異爾二約境同前此中加自讚之境也三約言如有德言無是德言過多德言小無罪言有少罪言多等皆是毀佗巧令佗信也自讚之言如自言得聖無戒具戒無學具學等於三學中有一言具等善見論中說五種大賊一者犯七聚自言清淨此中應與妄語揀但以自讚之意即入此中也然妄語亦是非聖說聖此中因讚己而毀佗所以異耳四約心一若為令佗起信心故自讚毀佗此亦無犯二若由放逸無記心犯若於佗愛恚等犯亦未入此中三為貪名聞利養欲令佗恭敬等是此中制重也以貪癡心如十輪經說毀傳法人令一方佛法不行此罪最重然諸經論誡此甚細皆明佛法內人並於貪癡心中起種種罪總有四種謂三學并雜行一戒學中有二種謂一矯異者如比丘雖不破戒性非質直依邪思計現異威儀眩耀世間以求名利二淺識者自非深智恃己戒行凌乘急者聞空恐怖此皆是阿蘭若賊也二約定學亦二類一約貪誑者謂性樂名利久在山中心少證靜現得定相眩耀世人招大名聞普抑餘人無此相者悉以為非亦是阿蘭若賊出華手經又經云衲衣在空閑自稱阿練若等二約邪慢者謂性非多聞依山習定鬼神加令心念定有見佗不善覺知即恃此起慢當大名聞蔑滅餘人悉以為非傷害佛法此是魔黨大賊也出起信論及華手經三慧學亦二種一約淺者謂性少聰利學無次第名利衝心急預講說己見臆斷非毀古今唯求名利元無出意恃自無行亦輕侮戒定此是賣佛法賊當招大苦出華嚴經魔業中此一種罪近世多有學佛法者貪慕名利以此照心可不自誡二約深者謂性少明辯雖於二乘三藏文義少通然由未得佛意既當傳法唯讚名利以勸後學非毀古今顯自獨絕恃此為德起慢凌雲然但誦法藥而不滅病已負深?况更於佛法中起病甚不可也水中出火以何滅之此是害佛法之賊出佛藏十輪經等四約雜行中亦有二種一約福行謂性非質直苟為姦計共崇奇福眩耀世人招引重䞋意在以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其所求即恃此起慢凌滅餘人無利養者悉以為非利養既爾名聞亦然此亦賣佛法賊出迦葉經二約餘行謂非性慧悟隨學一法即便封著眩此所學以招名利撥餘所修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賊也勸諸後學常自省察勿令自心墮此諸賊損菩提意請讀寶積寶梁迦葉佛藏等經深以為誡故藏疏中明治行菩薩應當於過自顯不作一念覆藏之心恐增長故慮難滅故於己功德常不顯說不起一念耀己之心恐耗損故慮不增故菩薩常應於佗有情不見其惡唯見其善是故忍惡攝己推善於人心唯清淨此為常行彼又揀云問若自無惡而忍若佗無善而推豈非諂曲妄語也答自居不足安得無失謂無失者唯佛一人以累盡故又佗無餘善由有佛性即是真善若意如此而忍而推非直無諂亦無妄語止觀安忍中云卑如江海穢濁歸之屈如橋梁人馬踐之當耐勞苦猶如箭垛眾箭湊之無恨無怨如此忍辱豈更讚己毀佗也是故菩薩比丘常應省察於名聞起處多利養處則不居之以傷害故莊嚴論云利養如霜雹能損功德苗如法得之尚須遠避况復於此起種種過寧不自慎五約報如上無過毀他非分自讚貪求名利邪命自居佛法中賊必墮地獄具受眾苦如論廣說又護國菩薩經云菩薩有四種墮落法一不恭敬佗二背恩諂曲三多求利養名聞四詐善揚德四種墮落地獄也若別約毀論報如謗佛經中有十人毀謗積辯法師遂令當處佛法少分凌遲此十人後墮地獄經無量劫受拔舌等苦後多生無目末後逢釋迦佛出家多時苦行竟無所得復使還俗廣說如經若別約自讚者如扇提等五人四人在林間坐一人於聚落唱云林中有羅漢遂大得供養後墮地獄備受眾苦出已為人復為本施主作擔轝持穢器者廣如律文故知自讚毀佗其過彌大。
△第八慳惜加毀戒。
【疏】慳惜是愛悋之名加毀是身口加辱前人求財請法慳悋不與復加毀辱頓乖化道故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不揀親疎求者皆施不與加辱皆犯以本誓兼物故聲聞唯弟子不教法犯第七聚不與財不制尼家二歲內不與財法犯第三篇二歲外不與犯第七聚加毀隨事各結不全為重。
【註】尼家二歲內鈔引論云制二歲學戒受六法故當與財法二歲外已是大尼不與但犯第七聚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敘事三初不應二。
○初明成事。
自慳教人慳。
二成業。
慳因慳緣慳法慳業。
【疏】此戒備五緣戒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慳毀心四示慳相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謂上中二境犯重下境輕二眾生想如前三慳毀心謂惡真悋惜財法而加打罵是犯若彼不宜聞法得財宜見呵辱皆不犯自慳自毀自正是業主犯輕垢以前人教不犯戒故四示慳相或隱避不與財法或言都無或手杖驅斥或惡言加罵等皆名示相或自身示作或使人打罵皆重若彼遣使求財請法對使人慳惜或惡言呵罵皆應不重既非對面損惱彼輕故決定毗尼經云在家菩薩應行二施一財二法出家菩薩行四施一紙二墨三筆四法得忍菩薩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頭肉皮骨當知凡夫菩薩隨宜惠施都杜絕故犯也五前人領解知悋惜之相領納打罵之言隨事隨語結重此戒亦一例結重也。
【註】眾生相亦有當疑僻例前鈔引釋論云依隨經法廣立文字而為作義名為法施領納打罵積憾惱佗所損為大但隨力量當行布施慳因者通於三毒石壁云存己不施貪為因也憎彼不捨嗔為因也此之外不行捨施癡為因也緣者或內自讚己或宿有嫌恨等法即護惜便宜業即務成肥富。
○二明應。
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
【註】頂山云一切貧窮等此該二意財貧法貧或寡聞無慧必須法施也隨前人所須者愛法不樂財愛財不樂法或二種皆愛財有多少貴賤法有大小偏圓或求貴與賤或求圓與偏或都不與皆犯一切言之隨有所須意甚該愽。
○三結不應。
而菩薩以惡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或作與字)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
【註】此亦可名舉輕況重前是況財有求下況法一句者句有長短如一四句偈有通有別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例前事釋有四一約物二約心三約境四約報初中有三謂財與法及無畏也財有內外外財有十一食等二藥等三衣等四財等五畜生六奴婢七名聞八王位九妻妾十男女皆前前不與重後後不與輕內財有五一暫請王位二取髮爪等三將作奴婢四取支節血肉五全取身命亦前前不與重後後不與輕。
○二法施有三一世法二二乘法三菩薩道法三無畏施亦三一捨怨二拔苦三救命。
○二約心有三毒所起因以致慳等如前疏釋。
○三約境有應與境而不與者犯重有不應與境而宜不與勿犯且應與境有四一恩境謂父母師主等二德田謂三寶等三悲田謂飢窮眾生等四苦田謂困厄眾生等有所求乞宜應施與而不與者皆犯重罪次不應與者瑜伽論有三十種不施無犯今略撮彼示十意一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或非安樂非利益皆不與無犯二若有來求不詳為伴欲作非理逼迫損害誑惑於佗不應施與三菩薩正作利益眾生事或有來求自身支節或魔事壞亂欲乞身分支節及眾生癡狂心亂來求身分支節皆不應與四若有人或為害佗來求毒藥火刀等不應施與五若有人來求種種戲樂能引無義之物捕獵等具為媒妁等皆不應與六若有怨家來求讎隙為欲呵打縛鎻等報皆不應與七若有病者來求非量非宜飲食不應施與八如有來求奴婢妻子亦以善言勸喻令其歡喜生樂欲心終不強逼令其憂惱仍不施與怨家羅剎等九菩薩終不侵奪父母妻子奴婢僕使親戚眷屬所有財物持用布施十菩薩於來求者終不施與不合儀物謂殘宿飲食穢變吐唾等施出家者又不食葱肉酒者施與此等雜染之施又如上所說諸不施者菩薩不忍直言我不施汝要當方便曉喻發遣謂諸菩薩所畜一切資財之具為作淨施故先以捨與十方諸佛菩薩如苾蒭作淨施法若觀來求者施時稱理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於諸眾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物施之若觀施時不稱正理即應念先作淨施法告言此物是佗所有不許施汝軟言喻曉方便遣發。
○四約報慳心所報經論甚多略說十種一生餓鬼中如目連母等二或餘趣受苦如疥癩野干形乃至無一毛可以覆身等三於人中受貧窮苦困四損減宿世善根五失於菩薩檀波羅蜜六由慳法故世世常受愚癡善生經云若有於財法食生慳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得癡貧報七由匿法眼恒無眼目八由不施無畏生生常懷恐怖無暫安穩九恒為怨家而得其便十令三檀六度俱不成就又菩薩當於財物修十種念宜應布施一思惟己身及以財物皆是無常磨滅之法一旦散壞非惜能留是故慳惜都無所益二況此並是王賊水火惡子等分彼既未侵速應捨施置堅牢藏令永屬己三若慳不施則種世世貧窮之業以隨自身四由我前世不慣習施故今有財慳而不施若我今者不勵力施此習不破後更增長能障大施今應勵意違慳而行惠施五又若自貧乏恐不存濟而慳不施則當思惟貧是施障為此破障應當忍苦勵力行施我因宿業曾受種種飢渴等苦不能饒益於一眾生我今饒益於佗設使受苦乃至殞命終不令乞者空回況當猶有餘藥草等可以活命是當忍苦而行布施六若於身命及所重財而不能捨即當思惟我於三界大師前發大菩提心時一切內外皆已捨訖如何今者乃違本誓孤負眾生七又便令我犯波羅夷罪即為欺誑十方諸佛甚為不可八我今捨此不堅固物臭穢之身令我當得清淨法身永得堅固此既益我若不行施即失大利九此身及財是虗妄物尚不能捨滿眾生願何能常以無上菩提饒益眾生十我常觀察一切法定無我我所而今於此虗妄身財慳恡不捨何能證入平等法性是故菩薩常應以此十心觀察一切即應常施具如華嚴智論瑜伽等論說又菩薩亦應有當慳者謂乞戒浮囊纖塵不與乃至小罪猶懷大懼也此等論議佗宗甚備天台既闕今引而伸之幸詳而裨補。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疏】不受悔謝乖接佗之道故得罪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同菩薩本接取眾生嗔隔犯重聲聞自利犯第七聚。
○初標人。
若佛子。
△二敘事三初明不應三。
○初成事。
自嗔教人嗔。
○二成業。
嗔因嗔緣嗔法嗔業。
【疏】二文句同前此戒具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相隔嗔心四示不受想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上中境重下境輕也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等同上三隔嗔心者不欲和解犯重知彼未堪受悔不犯四示不受相或關閉斷隔發口不受五前人領解知彼不受身口加逼之苦隨身口業多少結重。
【註】頂山云嗔通三業身則現威口出麤語意乃兼之諸戒皆增上緣為因唯此嗔怒乃親生因也教佗意則動念口遂教佗身在其間。
○二示應。
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有本有中字)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有本有慈字)悲心孝順心。
○三結不應。
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
【註】情無情也無情境上如風雨雹雪嫌其過度輙生罵詈等豈不念虗舟觸人乎。
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嗔不解者。
【註】石壁云以惡口下三業皆具然反更之言有六重事謂合慈不慈一也更加嗔恚二也及以口罵三也又以手打四也兼行刀杖五也懺謝不解六也過犯重重故云反更。
○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例前事釋有四一約境二約事三約相四約報約境者餘戒有可不可之境唯此嗔戒一切皆不應嗔有十種境一聖賢二二師三父母四傳法人五眾僧六俗人七己弟子男女八奴婢九畜生十非情此等諸境皆不應起嗔二約事一違己見解二違己情欲三侵己名利四損己眷屬五無辜致罵六枉被打縛七刀解支節八將斷其命九害其父母十毀滅三寶因此十事起嗔皆前重後輕三約相亦十一念動起嗔顏無異色二顏色變異三舉身戰動四兼成打罵五於上所起暫知即悔六經宿方悔七多時不捨八前人暫謝悔即解九前人多時求悔方解十多時求悔亦不解皆前輕後重四約報智論并善戒經及華嚴中明嗔罪招報最重由嗔入地獄由嗔墜餓鬼畜生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常為一切求其長短二常為眾人之所惱害身常醜陋人不喜見失上界樂違解脫法菩薩當應修十種念令嗔不起一思惟一切眾生皆我父母親眷但應慈孝何得有嗔二思惟無常瑜伽論說彼諸有情皆是無常命念念斷嗔之極者無過斷命智者不應於生死中復欲更斷而不應起有染濁心況當以手杖加害三思惟苦論云又自佗身一切皆以性苦為體我應方便令離其苦不應更增其苦四思惟業緣謂我無過被橫打罵必由往業資糧論偈云打罵恐殺縛終不怨責佗皆是我自罪業報故來現五思苦增多謂由我昔惱佗今我不忍則種當來大苦因緣六思憫愚智論云若被酒醉人及鬼著打罵即不嗔之眾生亦爾無明酒醉煩惱鬼著為之驅使不得自在不應嗔佗七復自思惟我在穢土法應受惱但應調伏以求出離而生淨土如入?林法應被刺但求免出不應嗔刺八思惟發菩提心普救一切設地獄苦尚為佗受況此小苦便違本誓九思學菩薩行中忍行若無彼惱此行未成彼人施我大行應須媿謝不謝則背恩何可嗔佗反為深?如提婆達多是大善知識也十思惟因緣無性經云因手刀杖及因我身故得成打我今不應橫嗔於佗由彼成打則嗔彼者亦由我有打何不自嗔又打從緣起必無自性故畢竟空能打所打既無所有忍尚不立何得有嗔思益經偈云設節節解身其心常不動知心不在內亦不在於外諸法念念滅其性常不住於中無罵辱亦無有恭敬如此十法宜應常習故知嗔戒最宜持秉經云一念嗔起障百法明門又菩薩亦有嗔法謂呵諸煩惱除此法門外唯此戒無開以障道深故。
△第十謗三寶戒。
【疏】亦云謗菩薩法戒或云邪見邪說戒謗是乖背之名絓是解不稱理言不審實異解說者皆名為謗也乖己宗故得罪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大士以化人為任今邪說亂正故犯重聲聞異此三諫不止犯第三篇。
註絓音卦又音?凡是亦背也頂山云謗佛者是佗非佗是己非己兩亦雙非執皆成謗況於三身定執有無縱依祖話亦成謗也謗法者頓漸權實偏圓大小四悉三語無通見者皆為謗也謗僧者權實賢聖四種八輩塞而不融況見持毀三學差別莫究深旨咸犯斯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敘事三初明不應二。
○初成事。
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
○二成業。
謗因謗緣謗法謗業。
【疏】文句同前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謂上中二境若菩薩若聲聞若外道向說犯重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如上三欲說心者運意作欲向說之意四正說者發言向佗自對犯說若令佗傳說悉重五前人領解納受邪言隨語語結重若作邪說經者欲令人解隨彼披覽發解者隨語語重。
○二明應。
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
【註】鉾者長二丈建於兵革極利也三百即表三毒各具諸惡總以三百言之刪補云惡人者但以貪嗔為因非理謗者名為惡人當與外道異故云及以石壁云不言法僧者有二意故一文不便故二以本該末故謂法是佛所說僧是佛弟子藏疏云問華嚴云菩薩聞讚佛毀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動云何此中乃云如鉾刺心答有四類眾生一聞毀佛生喜以邪見故二無喜無憂以佛法外人故三聞即生痛以是初心弟子故四聞即無憂無喜以是不退菩薩故知佛功德不可毀故毀所不到故彼經據不退位此約初心故不同也若是初心強同後位而不痛傷者是愚癡人順本惡見忍受此事故不可也問諸法皆空何須強痛答真空不壞緣起業果是故尊卑宛然若壞此為空是惡有取空外道見也如涅槃經云五百婆羅門謗云一切皆空何處有佛菩提等由此謗故王殺彼類得福無罪汝今豈欲同彼類也此釋有補於人故兼錄之。
註菩薩戒經卷中之二
註菩薩戒經卷之中三
○三舉況。
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
【疏】邪見推畫條緒乃多略有四種一上邪見二中三下四雜上邪見者撥一切都無因果如闡提中邪見者不言都無因果但謂三寶不及外道有兩相一法相異謂三寶不如此是痤陋之心計成失戒二非法相知三寶為勝口說不如既不翻歸戒善不失隨所出言犯重亦此戒所制下品邪見不言三寶不及外道但於中棄大取小心中謂二乘勝大乘不及若計未成犯輕垢下自有背大向小此戒中廣明雜邪見有四種一偏執二雜信三繫念小乘四思義僻謬偏執有二一執大謗小二偏謗一部執大謗小者計云唯有大乘都無小乘非佛所說此謗聲聞藏犯輕偏謗一部者於方等中偏言一部非佛說若計成犯輕垢既不頓違經教犯輕垢不失戒二雜信謂心中不背因果及三寶大乘但言外道鬼神有威力遂奏章解神或勸佗悉犯輕垢三暫信小乘知大乘高勝且欲斷煩惱取小果後更修大此名念退若計成犯輕垢四思義僻謬如即今人義淺三五家釋此應非罪是我智力不及非作意強撥也復有知義輕輙解復有知佗為是強欲立異皆邪畫之流所犯輕垢。
【註】上邪見闡提此云信不具謂六師外道等鈔云昔師云魯人尚不信東家丘邪見豈信有西方佛偏執唯大無小內教之人不無墮此荊溪云執實迷權尚失於實況執權迷實則權實並亡斯復甚矣刪補云見謗不已是一非而復助彼故云反更不生信心則同外道不生孝順心則同惡人上文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至道之法今既生謗即是不孝三寶至道之法亦是不孝父母師僧以因謗損物故奏章解神者解即獻也邇世往往有之可不深誡。
○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解者當了自性本清淨之心離諸戲論即性本具不謗之戒隨順法性如上所辯一毫不犯次體能持之心非內非外離諸性計亡四絕百一剎那中遍攝遍具八萬細行無不具足此一剎那即是法界法界體空離於增謗具足諸戒離於減謗非空非有離有無謗雙照有無離戲論謗究盡謗源本性清淨亦無能離及與所離純是法性不一不異理惑雙亡此外皆泯究竟清淨成佛菩提從因至果以此為自行亦以此為化佗故曰自行唯在空中一法不立諸戒本淨化佗三千赴物法法不失諸戒宛然前於殺戒約教約觀廣示此意以貫諸戒戒戒皆爾今於謗戒復明此義以結諸戒諸戒咸然請持者誦者善解斯旨會此諸戒常自照心念念炳明方免數寶之責事解有四一約境二約心三約法四約報境謂外道惡人佛法中始行檀信有力貴人等謗說三寶故心有上中下或貪利名欲信己勝故或嗔彼勝境高於己故或不識不知愚癡重故發言有麤細等法謂三寶各有法理佛有真應法有半滿僧有權實謗佛者於佛三身或起執見定有違於圓別定勝違於藏通定大違於丈六八尺定小違於藏塵滿空定有不契無相定空減損佛德定一乖於應用定多不符本體隨起一中皆成謗佛也謗法者佛不說法或四悉被物或三語赴機人所不曉隨言成計四悉世界悉檀即歡喜益世界即差別不同悉檀此云徧施或宜聞空歡喜如來鑒機隨為說法皆令歡喜故有異說不解此意執有非無執無謗有皆成謗法為人悉檀即生善益或有聞空戒慧宿善增長或聞有增長或聞中增長對治悉檀即破惡益或聞有破惡或聞無聞中破惡等第一義悉檀即入理益或聞空入理或聞有聞中入理皆是如來鑒機所宜為作異說人所不了執之成謗也三語者一隨自意語二隨他意語三隨自佗意語榮鈔說三種意語隨自意者如涅槃各說身因五百比丘或云無明是身因或云無明愛是身因各各不同佛言一一所說無非正說我為欲界眾生說父母是身因如是等經名隨自意語如?吒羅長者問佛知幻否若知幻者即是大幻人若不知者非一切智佛言我是知幻之人名為幻人也長者言如是佛言如汝知波斯匿王有旃陀羅名氣[虛*頁]否答言我久知矣佛言汝知久者可得是旃陀羅也長者言我雖知非旃陀羅佛言汝知旃陀羅既非栴陀羅我今何故不得知幻而非幻乎乃至若說非幻之人名為幻人得無量罪長者言我今所有悉以相上幸莫令波斯匿王知我此事佛言是罪因緣不必失財乃多因是墮三惡道長者聞言心生恐怖我當云何得脫惡道佛為說四真諦法長者得果是名隨佗意語一切世間智人說有我亦說有智人說無我亦說無智人說有常樂我淨等名隨自佗意語此是佗宗釋三種語天台自有解釋引此令知佗宗又有四種意趣一別時意趣如聲聞得記現雖獲成果在當意在別時也亦如涅槃毒皷法華繫珠華嚴八難頓超之說為邪定者作遠因緣皆名別時也二別義意趣世尊於法華前雖廣開權意在顯實亦如將說法華一乘先說無量義等亦此意趣也三平等意趣如法華唯為一大事因緣常不輕云汝等皆當作佛圓覺云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即其意也四隨眾生意趣即隨他意語也亦如釋迦本迹壽量長短皆隨眾生之所欣樂也法既四悉三語隨機意樂種種異說不解此意各執一端而相是非皆成謗法此中三語四趣亦法門中一端不可不知故備引于此謗僧者僧有權實逆順不同略四種一權實二逆順三內外四事理十地菩薩通權實順化逆化內證外現種種不同又如提婆達多曾作三逆出佛身血破轉法輪僧拳打華色比丘尼眼出此為遮眾生起惡業故現此權身名逆外事鶖子已斷惑證理常隨佛化生名順內理又滿慈內秘名內理外現名外事內實外權唯順非逆又三乘聖者剃髮染衣名為外事見諦證真名為內理是實是順非權非逆復有聖人內證真理進趣菩提外現事相錯亂學此乃實身名為內順理權身名逆外事如是聖賢無量差別若不了知而妄說者皆謗僧也約報者謗三寶之報皆墮地獄如有威儀法師謗大乘墮地獄經多劫後生人中常盲如無行經等說又如鬱頭藍弗等常在地獄故知應生至信之心信慧相導於三寶境淨信堅固寧捨身命經百千劫終不生於一念疑謗毀破佛法而墮地獄也上來十重採集眾釋義優者存之闕釋者補之以助天台釋疏之備也。
【疏】善學十重第三段總結有三章一先舉所持法二誡勸三指後說此三中各二段初二者。
○一舉人。
善學諸人者。
【疏】謂歎美之辭。
【註】有本作此仁字刪補云善學即能學之人諸仁者即所學也即已學菩薩也仁忍也已學者善惡能忍曰仁今謂義理雖通今應作人以疏為據。
○二舉法。
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
【疏】菩薩波羅提木叉此言保得解脫解脫是果戒是因因中說果也。
△應當下第二誡勸犯持亦二。
○初勸學持。
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
【註】藏疏云具二意一謂一戒中尚不應犯塵許況全犯戒二謂十中尚不許犯一何況犯十今謂文意正應於一一戒皆不應犯微塵許況具犯十也微塵者如護浮囊微塵不與。
△二別舉得失又二初舉得失二勸學儀初又二。
○初失。
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
○二明得對失論得得惡報也。
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
○二勸學儀。
汝等一切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三指後說。
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疏】第三總結指後說懸指大本後分八萬威儀品當說。
【註】荊溪云但護篇聚於梵網八萬威儀未為持相八萬者熙鈔云准三千威儀經有二卷在猶字函世高譯約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儀合為一千指三世轉為三千威儀配身口七支為二萬一千又對三毒等分則成八萬四千諸文舉其大數但云八萬威儀然今大乘頓戒恐不應以篇聚增數釋之彼文約少可爾更請詳之前云各二段但前二科一一科中各有二段此中第三只一段文盖通舉耳。
【疏】四十八輕類前三段。
【註】即前十重初云三章一總標二別解三總結也今亦例前應為三初總標即佛告下二別解即四十八戒三總結即諸佛子至今誦。
○今初總標(亦結前生後意)。
佛告諸菩薩言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註】十重結前四十八輕生後然眾輕戒佗宗疏記辯釋亦詳此疏既略採彼補釋不無其益先示重輕次明開合初者藏疏於輕戒中有六戒兼重云一謂國使殺生戒為使故入此篇殺生故帶重罪二放火焚燒戒中焚燒故入此篇隨所損物故為犯重三依官強乞戒恃官勢故入此篇強取物犯重四為主戒中為主失儀故入此篇損三寶物亦犯重五違禁行非戒中詐現親附故入此篇自謗三寶故又犯重又殺盜故犯重又六齋三長月作非入此篇六畜作非法戒中輕秤小㪷等入此篇取人財物故犯重榮鈔又加一戒謂無慈報冤戒中無慈報冤犯輕兼有殺嗔犯重次開合者依藏疏乃約十種戒內開出三十五種兼前六戒有重者言之總有七十九戒榮鈔於兼重之外約十四戒開出成七十九戒此又詳細今依榮鈔錄出示之輕慢師長戒中有二一不感恩德二不供所須匿非同住戒中有四一不教懺悔二共住三同利養四共布薩販賣招嫌戒中有三一賣良人奴婢二販賣六畜三販賣死具不救眾生戒中有二一不救餘生二不救尊親輕新求學戒中有二一受戒非儀二不好答法待賓乖式戒中有二一祇迎乖式二受請非儀惡伎多損戒中有六一賣男女色二作食舂磨三雜占辯胎四呪術工巧五調鷹方法六合諸毒藥違禁行非戒中有四一通致婬色二殺生三劫盜四破齋犯戒畜諸非法戒中有六一畜賣殺器二輕秤小㪷三因官取物四繫縛求財五破壞成功六畜養猫狸等觀聽作惡戒中有五一觀鬪競二聽音樂三技戲四行邪術五為賊使入諸難處戒中有二一應作不作二應止不止應講不講戒中有二一不化物安僧二不講經救難不受眾生戒中有二一受戒失儀二不與授戒無德作師戒中有三一為利養二為名聞三為弟子已上十四戒開成四十五并餘三十四共成七十九榮云大疏中釋此略作八門即指藏疏以石壁疏無此等釋既又與藏疏不同者即更細開甚詳故今錄之讀者詳焉。
△二別解即四十八戒依經五段三十二九今疏通釋為四十八。
【疏】第一不敬師友戒慠不可長妨於進善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自下諸戒皆有三章一標人謂若佛子二序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謂輕垢。
【註】不敬師友如和尚闍梨師也同學同行友也慠不長語出儒典七眾大小乘同制與十重同前文已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
【疏】序事中或差降不同三階一勸受二明應三明不應與十重無異前明勸受是結戒遠緣此階三別。
○一舉所勸人。
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
【疏】凡舉三位人為勸恐在憍奢縱誕不修戒行故偏勸王雖秉法行殺有罪有福如聖所說若受得戒非人防護福善增多。
【註】熙鈔云有福者大經聖行品云昔仙豫豫王深重大乘故十二年中事婆羅門後勸發菩提心婆羅門曰菩提之性是無所有大乘經典亦復如是大王云何令人同於虗空王恐增長佗人邪見遂殺之作來報益以此而知為宣通故雖殺亡犯反為後福。
○二正勸令受。
應先受菩薩戒。
○三明受制利。
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
【疏】下悅鬼神上匡佛法有人言此文屬總勸受戒若是總勸何簡高下偏勸王官者制令恭敬恐王憍奢故舉為言先也。
【註】頂山作釋伏疑消疑云依職受位受不受何損益也答受者戒法在身神護佛喜也。
△既得已下第二明應應行敬事也亦有三別。
○一序已得戒善。
既得戒已。
○二應生孝敬。
生孝順心恭敬心。
○三出所敬之境。
見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
【註】石壁云孝順心感其恩故恭敬心欽其德故榮鈔云不知指何名為上座引五分佛云上無人者名為上座一座一眾最居尊上故此經先受戒者在前餘經或有指文殊彌勒或陳如或舍利弗為上座或為長老皆有以也和尚此云近讀弘明集云和尚非是天竺之言但外國謂比丘為和尚此云力生依止此人道力生故亦名知罪福以此示人故寄歸傳云梵語鄔波駄(去聲)也此云親教師與近讀義相近也古云和尚訛也阿闍梨者正云阿遮梨耶此云軌範師荊溪云豈有上智於師不敬若不敬師則失大利也大同學年德長故同見同行解行同故。
○三不應。
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嗔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
【疏】而菩薩下第三不應生慢也前明應應行謙卑敬讓師友自下諸戒皆有此意。
【註】自貴曰憍凌佗曰慢此二屬貪對嗔癡成三毒心憍慢反前恭敬嗔癡反前孝順一一者有兩謂一一師處或一一供養事賣身者石壁云或曰禮敬隨時人皆所致貧富不等供養如何故次云自賣身國城男女等此蓋語其貧無所有賣身給之或表鄭重未必全然賣身通在家出家二位賣國城男女約在家者言國城約王位男女約本誓所統曰國所據為城此通四輪兼於粟散七寶有二種一輪王寶謂一輪寶二象三馬四珠五女六主兵臣七主藏神此出正法念經二小王七寶佛地論云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水精五??六瑪瑙七赤真珠隨方所樂重之百物言其大數尊者曰供卑者曰給刪補云學者應知當茲叔世善須觀時不可一向坐邀王臣如賓頭盧迎王七步稠師善知進否或因禍福於道有損善須精察。
○三結罪。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註】言輕垢者石壁云體非重過名輕點污淨行名垢所以制者為護微細惑業增長三聚方便成於十重戒故律中名突吉羅翻為惡作惡說作說非理即身口之過也善戒經云又名失意罪失本持戒善淨意故只如師友若不恭敬心慢身慠則須獲罪然口啞不能問心昏不能起貧不能供身無人買甚欲供養將如之何但不憍慢事出於實亦無所犯云為十重方便者榮鈔云如不得畜刀杖弓箭等是方便成於不殺戒不得販賣輕秤小㪷等是方便成於不盜戒不得販賣男女色是方便成於不婬戒等餘准應知然此輕戒例前應作法門事相二解法門者如此不敬師友戒中當了心性具一切法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為師心性在我既具諸法即得為師在佗所具亦爾一切眾生心性之中具一切佛法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故常不輕敬一切人皆如佛如師如兄如友並當作佛隨順此性持不慢戒即空假中事理不二自因至果亡自亡他平等供養遍一切處皆持此戒也此戒既爾下去眾輕隨義作觀悉皆例此事釋者一約境謂上中下三品師為上品友為中品同類下品二約心亦三嫌恨心恚惱心犯上品二憍慢心癡心是中品三懈怠妄念是下品三約報以今世不恭敬供養如扇提等(云云)此之二釋戒戒例然或書不書可以意得。
△第二飲酒戒。
【疏】酒開放逸門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唯咽咽輕垢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一序事三階一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非結過。
○初明過失。
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
【註】藏疏引四分律飲酒有十過失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眎不明四現嗔恚相五壞資生法謂田業等六增致疾病七益鬪訟八無善名稱惡名流布九智慧減少十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又如娑伽陀比丘先能降毒龍後由飲酒不能伏蝦蟇等又大愛道比丘尼經云不得飲酒甞酒不得嗅酒不得鬻酒不得以酒飲人不得言有疾欺飲藥酒不得至酒家不得與酒客共語夫酒為毒藥毒水毒氣眾失之源眾惡之本殘毀聖制敗亂道德輕毀致殃立禍根本四大枯朽去福就罪靡不由之寧飲洋銅不飲酒味餘如大論三十六失前制酤酒軆能通害故在重中今制自飲開放逸門咽咽輕垢也。
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
【疏】過酒器與人二解一云執杯酒器令相勸二云止過空器令斟酌尋下況語應如後釋過器尚爾況自飲乎所以結戒有五五百一五百在醎糟地獄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蟲四五百在蠅蚋五五百在癡熟無知蟲今之五百或是最後與人癡藥故生癡熟蟲中。
【註】藏疏引杜順釋云以俱是脚故云無手即畜生也石壁云然亦兼人類但無手爾大論云南天竺國有法師高座為說五戒眾中多有外道來聽是時國王難曰若如所說有人施酒及自飲得癡狂報今世應狂者多正者少何故正多狂少時外道云王難甚善頺高座必不能答是時法師以手指諸外道王語外道法師將護汝故不以言說向者指汝等是狂狂不少以灰塗身裸形無耻以人髑髏盛糞而食豈非是狂此等縱出人世何異無知。
○二制不應。
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
【疏】不得教此第二制不應教人及非人并自飲皆制。
【註】一切眾生應該畜生等如象及猩猩皆有好飲酒者亦不應令失正也一切酒必該糓草藥木等多種酒也。
○三舉非結過。
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疏】若故下第三段舉非結過自作教佗悉同輕垢必重病宣藥及不為過患悉許也未曾有經末利飲酒此見機為益不同恒例。
【註】熙鈔云選云軆以行和藥以勞宣註云以和其軆以宣其藥宣即通也分別功德論云祇園有比丘病經六年優波離往問所須答唯思酒語曰待我問世尊遂往問佛言我所制法除病苦者波離索酒令飲平復重為說法得羅漢果佛讚波離使病差又便得道末利夫人王欲殺厨子王與夫人飲酒以救此皆為益亡犯也。
△第三食內戒。
【疏】斷大慈心大士懷慈為本一切悉斷聲聞漸教初開三種淨肉等後亦皆斷文云當知斷現肉義大經四相品廣明三種九種十種也。
【註】三種者一不見二不聞三不疑涅槃後分經第四云迦葉菩薩白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悲種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佛告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迦葉復白言何緣十種不淨乃至凡種清淨而復不聽佛言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斷現肉義(云云)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聽復食一切肉(經文)荊溪因釋妙經肴饍飲食云不穀而食曰餚若作餚者噉也古師皆以餚為肉或云是肉未制之前斯言更謬大乘頓制一切皆斷何論楞伽前後制故知不應以肴為肉梁帝尚乃深誡况出家流十種者大經中謂人蛇象馬驢狗師子猪狐獼猴等又九種委如彼經。
○文為三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一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非結過。
○今初。
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
【註】有本云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又有本云斷大慈悲佛性種子即多眾生二字并一佛字經本互有脫剩亦不失義理此有二過一者斷慈悲種二者眾生畏見藏疏引涅槃云畜生見食肉人頭上有血光念言我身有肉彼人食肉彼若得我要當食我我遂怕怖而走又入楞伽云食肉之人眾生聞氣悉驚怖逃走乃至如畏羅剎無異問性與種子何別答石壁揀云積習成性對於現行性即是種或性是現行熏成種故又云所以童子修慈鴈與爭路比丘帶殺鳥為分岐榮鈔云昔有一僧好修慈行教一童子繼師習之一日路逢群鴈師曰吾與汝久修慈行未知功力如何吾今先行汝當後步師衝鴈鴈遂避路分岐鴈雖不驚表是修慈之力分岐道表怖心未除童子繼至鴈乃擁步爭前以表慈行殊勝良由童子殺心久盡旅鴈挨衝比丘殺習未除群鴻避路。
○二制不應。
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
○三舉非結過。
食肉得無量罪。
【註】古頌云肉生自然生皆由斷命得若人不斷肉則是劫命賊。
○三結罪名。
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疏】若有重病飲藥能治准律得啖或應不制。
【註】律為治病故開或為重慈輕命故不制天台百錄云其大僧小戒近行遠行寺內寺外悉不得盜啖魚肉辛酒非時而食察得實不同止除重病篤瞻病用醫語出寺外投治不罸嚴制若此可不遵之。
△第四食五辛戒。
【疏】葷臭妨法故制七眾大小如前菩薩小重發色故也。
【註】辛辣也有辛而非葷如薑芥等葷而非辛如臭菜等今之所制是葷是辛葷故臭不可聞辛故發色動恚所以須制云發色者楞嚴經云(第八)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噉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䑛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提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彼經)前食肉戒其有命之害此五辛制其無命之葷此中應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一明單辛不應食二明雜飲食亦不應三舉非結過。
○今初。
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蘭葱興渠是五辛。
【疏】舊云五辛謂䔉葱興渠韮薤此文止蘭葱足以為五兼名苑分別五辛大䔉是胡荾(音雖)茖葱是薤慈葱是葱蘭葱是小䔉興渠是蒠蒺生熟皆臭悉斷經云五辛能葷悉不食之。
【註】五辛諸文互出不同今備錄之經一大蒜(音筭)俗作䔉廣韻云葷菜也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荽亦作荾此似二物疏云䔉是胡荾似此同之二曰茖葱或作革字非應作此茖字音格篇韻皆云山葱三曰慈葱或單云葱疏云慈葱是葱篇韻葷菜四曰蘭葱疏云蘭葱是小䔉石壁云是家葱經釋音云慈葱是家葱蘭葱是小䔉五曰興渠梵音訛轉正應云形具疏云蒠蒺篇韻蒠音息蕪菁菜也以興渠為蒠蒺未詳所出釋音引慈慜三藏傳云五辛此土但四即大䔉等若興渠者于闐國有之其根白葉如蔓菁臭如䔉榮鈔以為阿魏藏疏或云?荖皆無所據今據僧傳所引乃正。
○二雜食亦不應。
一切食中不得食。
○三舉非結過。
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疏】必有重病藥餌不斷如身子行法菩薩亦應不制。
【註】為病故開毗尼母云舍利弗因風疾醫令服䔉佛聽僧祇律云七日不得臥僧床褥過是應淨澡落又經云食五辛人觸穢三寶死墮屍糞地獄出作野狐猪狗等若得人身其體腥臭人所惡賤噫每見學佛者不以為誡葷污招報略不知之愚癖而欲恣無漸心受重殃苦者良可憫嗟況飲食無數苦欲違制犯戒招大殃禍者何也哀哉誡之。
△第五不教悔罪戒。
【疏】以朋惡長過故制出家二眾全犯餘三眾及在家雖未有僧事利養見過不令悔亦犯輕垢大小同制文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一出犯事二明應三明不應。
○初出犯事。
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
【疏】犯事者謂犯八戒五戒十戒大小乘皆有小乘八戒即八齋法大乘八戒謂地持八重小乘五戒清信士女優婆塞戒經所明小乘五逆大乘七逆七逆如下文。
【註】八戒謂五戒加三於第五不飲酒并不食肉五辛等六不歌舞不香鬘塗身七不陞高廣大床八不過中食此亦名八齋以不過中食是齋故總云八齋文云八關關即閉義如菩薩處胎經云八關齋戒謂閉禁八罪故大乘八者疏指地持八重具在論文大乘七逆加和尚闍梨下文自出十戒者疏文不釋此有二種一沙彌十戒於八中第六開為二謂不歌舞不華鬘衣并加不得執金銀錢生像寶物等共成十也二菩薩十戒如此經十重例此應知五戒八戒亦各有二八戒二者小乘八戒如成寶論說菩薩八戒如文殊問經說五戒亦二小乘五戒如常說大乘五戒如善生經說知者應撿毀禁者通語諸戒如比丘二百五十尼五百等八難即三塗為三四生佛前佛後五諸根不具六邪見攝世智辯聰七邊地攝北洲八長壽天即無想天此八難處也或謂此屬果報今取破戒為八處之因也一切犯戒即總結前所犯諸戒也。
○二明應。
應教懺悔。
【疏】應教悔第二明應凡大小乘人犯上諸罪必有三根應須舉處教悔。
【註】三根謂見聞疑惑上中下如闍王即上根也舉處教悔者即懺悔處也光明疏釋懺悔品有懺悔之處即實相法性為懺悔處引行處近處等故知處字即諸佛菩薩所住境界永盡惑染究竟秘藏今既應教犯戒之者懺悔所犯之罪若不識懺悔處如何滅罪光明云願為我等作懺悔處故今疏中略云舉處教悔深有所以非佗記所知。
○三明不應。
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一眾說戒。
【疏】而菩薩下三明不應不應有三句一不應同住二不應同利三不應同法凡上來所制若一往見犯不舉是一罪不可同住者復默與同住復加一罪不可同利養者復差與利施復加一罪。
【註】鈔謂疏中闕二不字謂不可同住者不可同利養者然加之似稱文體例亦應更云不可與同法而默與同法復加一罪文無者闕有經本一眾下有同字此似不用加之却繁。
○三舉過結罪。
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可見。
△第六不供給請法戒。
【疏】喪染習資神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見有解者常應供給啟請以欲善無厭故聲聞有解廣略布薩法應供給五歲內未及解五法法應啟請不者犯第七聚。
【註】喪染資神之益者鈔云染習資神之益莫若求法法之所尊豈逾敬師二事既乖故曰喪染敬師樂法故曰資神之益疏文緊略即由不敬師友乃是喪其染習資神之益也五歲內未解五法者十誦云一不知犯二不知不犯三不知輕四不知重五不知誦廣戒又云受戒多歲不知五法須盡形壽依止。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中二初序大乘師來二明應。
○今初。
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房(有本作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
【疏】言大乘同見同行揀小乘。
【註】藏疏云大乘法師是總舉下別辯同於大法同見是解勝同行是行勝入僧坊約出家菩薩舍宅約在家城邑約王等。
△二明應又二。
○初應供給。
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牀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
【疏】應二事所謂應供給請法言三兩金極勢語若有咨請當應捨三兩金。
【註】為法重故所以捐財以三金為言蓋極勢之語。
○二應請法。
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嗔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
【疏】如雪山一偈為此殞軀况小供給三時者中前中後初夜請益。
【註】有本於請法下有不懈二字有無無害三業求法常請之言口業也禮拜身業也不生嗔惱意業也滅身請法疏引雪山童子捨身求偈涅槃十四云如來過去世佛日未出為婆羅門修菩薩行住於雪山唯食草菓繫心坐禪忽於林中見一羅剎說過去佛所說半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大仙聞已歡喜羅剎須身血肉許已復說半偈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聞已即於若樹若石書此全偈即上高樹投身樹下施與羅剎爾時帝釋還復釋身即於空中接取乃至云我愛惜如來大法故相嬈惱菩薩初聞半偈問云大士於何處得此半如意珠三世諸佛開空法道即全如意珠經文甚廣荊溪云彼經半偈詮於半教恐准追說半教尚然況涅槃圓常。
○三結罪名。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可見。
△第七懈怠不聽法戒。
【疏】制意與前同。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段一有講法處二應三不應。
○今初。
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
【疏】言毗尼經律者大乘毗尼經律非三藏中毗尼也大乘經有滅惡義故稱毗尼。
○二明應。
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
○三不應。
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諮問者。
【疏】傍人已請在彼講說法應往聽而懈怠不去日日輕垢地持有講法處不聽不往嗔慢心得罪優婆塞經相去一由旬為限。
【註】以不至者顯上諸處應而不應乃當犯罪由旬多釋明了論上品八十中品六十下品四十俱舍頌計十六里為一由旬以此為定光明云百由旬內滿中盛火應從中過此一由旬且約制限耳。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八背大向小戒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敘二初背大二不應。
○今初。
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
【疏】乖大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所習各異直制猶豫未決是下邪見之方便若決謂大劣小勝計成失戒若心邪?未成輕垢同此戒制今舉背大向小為語以凡夫菩薩多行此事故若彰言說則有兩種若法相說善戒已謝止犯性罪若非法相說犯第十重。
○二不應。
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
【疏】而受持二乘者是欲受外道惡見兩解一云二乘望大乘悉是外道二云若背大乘而受六師法計未成是邪見方便犯輕垢此戒制。
【註】二乘已攝聲聞而復云者石壁云二乘是第二乘即緣覺也故再言聲聞以諦緣別故此釋疎遠無此文體不曾以二乘為第二乘也熙鈔云有本加聲聞二字此亦不害文中雖通舉二乘更別言聲聞耳六師者四念處云執倒有三種六師初一切智六師故六臣白王言我是一切智王若見者罪垢消滅此執世性大論云得宿命智見八萬劫事二神通六師修得神通停河在耳十二年變釋為羊等三韋陀六師解星文地理十八大經知吉凶等是也此三雖知世性無神通是小知世性通是次知三種足是大六師阿毗曇明三種念處對破此三種外道。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九不看病戒。
【疏】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一切應看聲聞止在師友同法共房及僧尼此外不制以其本不兼物故。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又三初舉病人二明應三不應。
○今初。
見一切疾病人。
○二明應。
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
【註】有本無是字或無下福田二字。
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
【疏】序事三重一舉病人是勝福田二應三不應言供養病人如佛極敬為語此明在心不在田如阿難分飯與餓狗以此心明好故與佛一等菩薩見一切病人隨力所能皆應看視文中舉父母師弟子從近為始也末云城邑曠野凡是病皆救即知通一切也。
【註】阿難緣未見智論云舍利弗施佛一鉢飯佛還施與狗佛問誰福田多答曰佛也以心不同境界勝故(至)觀佛意亦等八福田者下二十七戒疏中自列藏疏有人云一造曠路義井二水路橋梁三平治險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七救濟危厄八設無遮會未見出何聖教有云供養三寶為三四父母五師僧六貧窮七病人八畜生等亦未見教賢愚經云施五人得福無量一知法人二遠行來人三遠去人四飢餓人五病人足之以三寶亦為八種既言如佛無異復言八中第一明知非前後二種八此應是中八之內方為第一天台戒疏所列不指經論必見所出既云是第一福田則知如佛無異也佗疏雖有多種似不及天台所列也又有三田一敬田即三寶二恩田即國王父母三悲田即貧病人與八廣略之異供養二字供應平聲養應上聲謂供給養育令差也若輔行中云以下薦上曰供以卑資尊曰養並作去聲者此約恩敬二田言之今在悲田應作平上二聲也。
○三明不應。
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房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
【疏】若瞋心捨置隨人結輕垢若力不及起慈念心不犯其細碎如律部也。
【註】律中甚詳律燈鈔云佛為病人洗除大小便利掃治臥處令淨敷衣與臥立制云自今已後應看病比丘應作瞻病人若供養我者應供養病人隨病藥食看守令差不然則死調治令差即為施命得大功德然出家人見眾有病應當給養熙鈔引五分因頗鞞啟請聽律五法與病人衣物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利三有慈憫心與衣物四能經理湯藥至死若差五為病者說法律中明受藥食皆有法制出家者不得不知今錄律文示之律燈又云出家五眾有病無病所受藥食有四一者時藥謂麨飯等名正食蔓菁根等名不正食一切米汁乳酪等名時漿已上三類從旦至中食之午後不開若東方明相現時得喫粥二者非時藥謂雜漿等對病而設時外許服謂豆夌等煑之頭不破者取汁飲之若酥油石蜜種種果漿以水作淨得非時飲仍須漉去滓澄如水服之若有濁汁與時漿雜咽咽犯波逸提(翻為墮十誦云墮燒煑地獄也)三者七日藥謂酥油生酥石蜜當食藥以水和之非時得食然不得輙食唯五人得食一遠行人二病人三食不足人四不得食人五施水處得和水飲又云飢渴二時得和水飲舍利弗風病醫人教服五種脂謂熊羆猪獹魚脂也無時食氣得一時受七日服之若至第八日明相出時名不淨殘藥四者盡形藥有二一盡藥形二盡病形三盡報形若有身必有患雖少差損後必重病發加其口法任終而受為椒蓽蕟等無時食氣頓受病比丘終身服之一切醎苦辛甘等不任時者盡形服之堪作時者不得食之若病服七日藥隨病為量病差須捨若終身藥比丘有病長服防護一期報身若無客病又不飢渴非時不得服之明了論云灰土水屎尿此五名大開量不須限受隨意取服是世間所棄非惜故四分須受灰土等明了中立五種量灰土等屬大開量也然毗尼母云大界內無淨地一切宿食不得食乃至藥草亦爾須於結界淨地安置須者取之結淨地自別有法然若非時等藥加於口法口仰手受之安置淨地須者自取應對一比丘執藥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渴病因緣此是薑湯非時藥為欲夜分已來服故今向大德邊受三說已置淨地或云為風病因緣此是烏麻油七日藥為欲七日經宿服故今向大德邊受三說或云為氣病因緣此是鼈甲散盡形藥為欲共宿長時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若時藥七日藥遇緣不得與盡形藥一時受應加法云今為氣病因緣此是鼈甲散盡形紫苑藥分為欲共宿餘詞如前餘一切藥准例加法應知律部明制於此甚詳近來㳂習不以為事易致犯罪故備于此。
○三結罪。
犯輕垢罪。
【註】看病福田更引事證經律異相大月上童女因入隣家見新產婦羸瘦無食割乳房以濟之子母俱存由慈心故彼乳如故貯乳之處曰房律云毗舍佉母夏分之中請僧就家供養有一比丘瘦悴不食母敬問之僧曰我患勞瘦我聞得生人肉為藥即差母聞已遂入室割股肉奉僧令食食已病愈母以慈敬心故身瘡如故本行經說佛於過去為王太子父王有病國醫不差一醫師曰須得不瞋人肉食之即差王勅求之皆無太子自思我從生來不曾瞋恚遂入宮內割一䏶肉以進父王奏曰我今求得不瞋人肉請王食之王既食之旬日疾愈孝感如此此例甚多爾時太子以慈孝力不覺身瘡如故。
△第十畜殺眾生具戒。
【疏】以傷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重一不應畜二引況三舉過結非。
○今初。
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鬪戰之具及惡網羅罥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
【註】藏疏云略列十種一刀是割截義二杖是捶打義三弓是送箭義四箭是中害義五鉾是傷刺義六斧是斫伐義七鬪戰具謂甲弩等一切俱是戰具此七通害人畜八惡羅網是捕魚鳥九殺生之器是通舉坑穽等十總結畜(刃六切)又通作蓄詩云我有肯蓄鄭玄曰蓄聚美榮以御冬月之無時也又通許六切養也非今所用罥(古法切)有本無此罥字。
○二引況。
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况殺一切眾生不得畜殺眾生具。
【疏】父母之仇尚不思報況畜殺具欲害眾生罾繳羅網等道俗皆制刃槊弓箭舊開國王王子等。
【註】熈鈔引六度集云昔有王棄身令彼得償臨喪語太子長生曰違父遺誨含㐫懷毒慍於重怨連禍萬載非孝子矣其文甚廣此不加報之誡也然父母被害不報者豈孝子之心耶答儒有復讎之行佛垂慈救之心父母遇害夙與有怨當運普慈解之令脫若更殺彼怨業轉增父母何由解脫此讎於昔讎畢自休以無報心成解脫本與儒不同又此文乃是舉况耳舊開等者如涅槃經云親附國王持弓帶箭摧服惡人亦許優婆塞不受五戒執持刀杖為護正法乃名大乘罾音曾字應從矢繳音灼生絲縷也謂箭上加縷而射也。
○三舉非結過。
若故畜者(有本有刀杖字)。
犯輕垢罪。
【註】前疏中云自下諸戒皆有三章一標人謂若佛子二序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謂輕垢至後別釋或存或沒如云三舉過結非即結罪名已在其中矣讀者知之。
○第一段總結。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廣明。
【疏】此十戒總結如下六品所明。
【註】此不開科以一一十後各有結指之文合在三十二九中也。
註菩薩戒經卷中之三
卍續藏第 38 冊 No. 0678 梵網菩薩戒經疏註
註菩薩戒經卷下之一
天台 智者大師 疏
門人 灌頂 錄
東掖白蓮沙門 與咸(入疏箋經加註釋疏)
△第十一國使戒。
【疏】夫為敵國使命必覘候盈虗矯誑䇿略邀合戰陣情存勝負以乖本慈文云國賊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中三一不應二引況三舉非結過。
○今初。
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罰殺無量眾生。
【疏】序為利惡心揀除和合。
○二引況。
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
【疏】不得入軍中軍中喧雜非佛子所行處興師相罰殺乖慈不應為矣此使命為相害因緣故制。
【註】萬二千人曰軍今通稱軍。
○三舉非結過。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十二販賣戒。
【疏】希利損物乖慈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共。
【註】在家為生或於物無損不犯若准涅槃十六惡律儀及今惡心希售等理應悉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一不應二舉況三舉過結非。
○今初。
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
【疏】夫販賣者謂口生六畜或度賣良人多有眷屬分張之苦若販賣棺材則惡心希售故道俗俱斷。
○二舉況。
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有本無應字)。
○三舉過結非。
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疏】若自作若教佗為我或教佗自作悉犯輕垢若偷度生口賣畜生令殺呪令人死欲得棺材售此別犯盜罪殺罪。
△第十三謗毀戒。
【疏】陷沒前人傷慈故制大小乘俱制七眾同犯別取天人已上同有菩薩戒者說其七逆十重或陷沒或治罸莫問有根無根但令向異法人說悉犯重前說四眾過戒已制若向同法人說莫問境高下有戒無戒陷沒人者此戒同犯輕垢。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一舉謗事二應三不應。
○今初。
以惡心故無事謗佗良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
○二明應。
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
【疏】言父母兄弟者舉大士之心心常想一切如父母六親應生孝順心慈悲心。
【註】六親者父母兄弟妻子也。
○三不應。
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
【疏】而今反加謗害聲聞向同戒同見同行四重無根者僧殘餘如律部廣說。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四放火燒戒。
【疏】傷損有識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文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放火事二遠有焚燒三舉非結過。
○今初。
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
【疏】有人言殺鬼畜犯重初戒已制此戒但不得燒林木遠損害義今釋殺鬼畜既不犯重今燒林木而死者與此戒同制四月至九月多生蟲類此時道俗同制不得燒林木遠有損害義在家菩薩為業燒者不制出家菩薩為妨害眾事亦應開許者若不慎燒犯輕垢罪。
○二遠有焚燒。
若燒佗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有本作王字)物不得故燒。
【疏】一切有生物謂有生命有言生誤應言有主物若燒有主物何但四月九月當知作有生也。
【註】佗本皆作有主藏疏科此為二段山林等是無主物屋宅等是有主物然作此釋義似不便山林奚甞一向無主故大師云若有主物何但四月九月。
○三舉過結非。
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第十五僻教戒。
【疏】使人失正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以所習異故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舉所應教人二明應三明不應。
○今初。
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
【疏】自佛弟子謂內眾外道謂外眾六親善知識通內外。
○二明應。
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於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
【疏】應教大乘經律令發菩提心十心者十發越心起金剛心謂十金剛略不說十長養此三十是始行者急須為開示故。
【註】熙鈔云略不說下舊經本闕是知明識位次意令階之故曰始行者急。
○三明不應。
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佗二乘聲聞戒經律論外道邪見論等。
【疏】不應惡心教二乘外典等若見機益物不犯。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六為利倒說戒。
【疏】乖訓授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前戒隱大示小今戒雖為說大而希利靳固隱沒義理犯輕垢。
【註】靳居忻切固也謂固執須利後方為說法藏疏以此戒為惜法規利亦善。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先應自學二為後來具說三明不應為利隱沒。
○初應先自學。
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有本作義理)。
○二為後來具說。
【註】天台戒疏於此戒經但作三科科其大略佗疏却詳今用藏疏細科令易見。
△佗從見後下科為令教後進為二。
○初新學來求。
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
△二正教為說二先說苦行令堅其志二說正法令增慧悟初又二。
○初總標。
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
○二別辯。
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
○二為說正法令增慧悟。
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
【疏】就文易見有師言此中所列苦行制令救物不爾輕垢又解是舉沒況之辭大士當應捨身施人然後具為說法況今止為說法而希利隱沒耶。
【註】刪補引左傳云有威可畏有儀可象經詮定學眾善威儀律詮戒學軌範威儀曠云先為說其苦行意在重法輕生非謂即捨身命燒身臂指若即捨身為誰說法此與疏列第二解同。
○三明不應。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
【疏】後階示三文相易見。
【註】言示三者一為利養二應答不答三倒說經律。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疏】惱他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一為利親附二非理告乞三舉非結過。
○今初。
自為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
○二非理告乞。
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佗人求。
【註】榮鈔引五百問云昔有比丘多乞積聚不肯為福又不修道命終之後作一肉駱駝山廣數十里時世飢荒一國中人日日取食隨割隨生有佗國人見而取之駱駝大喚人問其故答云吾本是道人貪財不施負此國債以肉償之我不負卿物是故大喚佛告諸比丘貪為大患應當捨之。
○三舉非結過。
都無慈心無孝順心。
【疏】乍因倚威勢乞書屬置打拍乞索若自及教佗為我皆犯此戒。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八無解作師戒。
【疏】無解強授有悞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乘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未制聲聞師德在七法誦受戒法所制菩薩法師必須十歲五法如初釋。
【註】熈鈔云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方能發彼敬心故知自行暗於妙宗何殊無目而導聲聞七法如律明五法如前引。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應誦解義二明不應三舉非結過。
○今初。
應學十二部經誦戒者(有本闕應十二部經五字者非)日日六時(有本作日夜)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
【疏】應誦戒解義亦是所制日日六時晝夜各三一云誦未通利必須六時已通利未必恒爾二云恒應六時。
【註】十二部經如妙玄諸文中具明。
○二明不應。
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佗人。
【疏】不誦不解不應作師一乖己心則自欺誤前人則欺佗也。
○三舉非結過。
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為佗人作師授戒者(授者本作受者非)。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九兩舌戒。
【疏】遘扇彼此乖和合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兩階一舉人二不應。
○今初。
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一作執)香爐行菩薩行。
【疏】一舉所鬪遘人謂持戒菩薩比丘手捉香爐聊舉善行一事。
○二不應。
而鬪遘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
【疏】不應鬪遘兩頭持此過向彼說故言兩頭謗欺賢人道其無惡不造兩舌之醉實語兩舌亦犯此戒舉虗遘為語故言謗欺過字或作遇字文語以鬪言值遇二邊皆消文或言應作遘字文誤也。
【註】經文無過字亦無遇字想古本必有以遘字為過字者或為遇字者故有此文既已改之反閑其文遘或作訟字者非。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不行放殺戒。
【疏】見危不救乖慈故制菩薩行慈悲為本何容見危不救大士見危致命故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不俱制大士一切普度聲聞止在眷屬此制自度。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重一非親應度二是親應度三舉非結過。
【註】預註疏意於初非親應度中更應開三一想念如親二令憶慈觀三資神之益疏下文云准前亦應有三即此三意。
○今初想念如親。
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二令憶慈觀。
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
○三資身之益。
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疏】初重可解前明想念如親即制令憶慈觀如大經明習九品七品等第一使上怨等於上親大士應與資身之益及資神之利在文易見。
【註】用此疏文引出經意顯然易見九品七品已上怨上親者如大涅槃疏明七周行慈或九周等於上品怨與上親等與上品樂非此可具疏但略提而已。
○二是親應度。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
【疏】大士前人後己故親在後准前亦應有三今止明資神之益。
【註】亦應有前三意於佗人邊尚作親想況自親親世世生生幾番受生恩德莫量即初意也於佗尚爾於自親親應教放生常住之法即次意也經中見文即第三意也此意甚顯佗之疏鈔或作異解皆非文意。
○三舉過結非。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十後總結。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
【疏】如是下第三總結指滅罪品中廣明。
【註】此總結文疏云第三三字必誤若以為分科之三且何文是初只有十條戒文并此結文不應分三科也准下第四段中結云如是九戒下第四段總結既有段字即應改此三字為二乃第二段之總結也明矣。
△第二十一瞋打報仇戒。
【疏】既傷慈忍方復結怨故制也外書有二途一是禮之所許二是法之所禁漸教故也今內經悉禁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初制不應報仇二舉況三舉過結非。
○今初不應。
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佗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老道。
【疏】謂以瞋打報瞋打非謂應以德報怨。
【註】此與論語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異者何也盖由儒行立世禮法故許報怨復讎今運出世普慈乃欲怨親平等故唯應以德報怨也疏前文外書一是禮之所許也殆彼法之所禁亦乃不許故知外書亦有二途也經云不順孝道則與彼世禮孝道相違也今之孝道者前經文云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以戒為孝方曰至順豈容殺生又儒但據今見生釋乃業通三世以此怨境未必前世非己父母若以殺報即殺我父母豈是孝道故云不順孝道也殺父母不報如前第十戒已辯。
○二舉況。
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
【疏】奴婢出家菩薩不得畜在家得畜而不應非理打拍。
【註】大經云有說如來許畜奴婢僕使舌則墮縮戒文經文不容畜僕蓋以乞自活一己尚猶外物畜婢豈是持戒自有淨侍之人以為給奉也今之享用以富貴夸耀者可不誡之經言口罪無量者打拍身業罵辱口業意在其中於三業中口罪偏多也有本口字為得字意謂日日起三業尚乃得罪無量何況殺命為七逆也意亦優長今且從見文也言七逆者以於一切人作父母想故。
○三舉非結過。
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酬乃至六親故報者。
【註】獨言出家應在家不犯耶藏疏云雖二眾同犯然出家由深故別重舉以捨俗親緣修慈故奧疏云發菩提心通是出家二疏皆有理通意由長。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
【疏】慢如高山法水不住有乖傳化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大士常應諮請聲聞是應請之內懷憍慢不請方犯輕失。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自恃憍慢二出慢之境三舉非結過。
○今初自恃憍慢。
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以此嬌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
【疏】自恃嬌慢即是兼制言始出家者染法未深多有自舉解者未有正解自恃聰明者於餘事有知。
【註】藏疏奧疏以十慢釋此云一聰明慢恃自聰明散動高舉二世智慢恃有世智輕於深法三高貴慢恃曾任官四耆年慢恃己年長不知虗老五大姓慢恃己剎利諸大姓等六高門慢恃上代簪貴七解慢恃解世法或小乘外典八福慢己曾作諸大福行九富慢恃己富有十寶慢恃家有金寶等此等經中依科易解。
○二出慢之境。
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
【疏】小姓卑陋所以起慢實自有解是故不應。
【註】有本無下賤二字諸聖亦散影於貧賤歸佛一化如跡水入海豈存洿淺尚德而不尚皃大莊嚴經中難陀有僕優波離投佛出家先得戒不禮佛言佛法如海容百川皆同一味但據受戒前後不在貴賤本無吾我當思聖法勿生憍慢難陀去自貢高便禮藏疏云五事一小姓二年幻三卑門四貧窮此並翻上十中四位五諸根不具形殘醜陋。
○三舉非結過。
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
【疏】第一義者菩薩勝法皆名第一義此戒與前第六戒同制不請法以心為異前制懈怠不請此制嬌慢不請若慢心不往聽應同此戒。
【註】略舉種姓之一餘亦不應觀奧疏云童子求於羅剎天帝跪於野干皆為慕法情殷不觀形皃鈔云童子即雪山童子野干者未曾有經云毗摩國徒陀山有一野干為師子所逐墮在井中經於三日自說偈云一切皆無常恨不飼師子奈何危厄身身貧困無功死無功已可恨復汙人中水懺悔十方佛願垂照我心前代諸惡業現償皆令盡從是值明師修行盡作佛帝釋聞之與八萬天眾到其井所謂曰不聞聖教久處幽冥向說非凡願更宣說野干曰法師在下自處上位初無修敬而問法要帝釋以天衣接之令出扣頭懺悔廣如彼經又如弊惡之炬足以明途炬雖麤惡發光□照久闇即明亦猶法師雖風皃不揚解第一義妙言一出利益頗深豈可以炬之麤弊而棄光明也獨言第一義諦者其實二諦皆求一者以真攝俗二者世諦易知約難為請。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三憍慢避說戒。
【疏】乖教訓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註】熈鈔為憍慢僻說今詳舉過經文既云以輕慢心不好答問應作僻字避則無理疏文為悞。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中三階一求法人來問二師師相授三舉過結非。
【註】疏只科其大略私更細開令經意顯序事為二初通示新學受戒法式二正制為師舉非結過於初又二初示相二重釋初又為二初自誓受二從師受此皆不失疏中科意。
○今初自誓受。
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受戒若不得好相應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
○二從師受。
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
△二釋相又二。
○初釋從師相。
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
○第二釋自誓相。
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
△二正制為師舉非結過文二。
○初明自倚非。
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
○二舉非結過。
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
【疏】一求法之人遠來問道文中具序初新學菩薩已受戒竟遠來聽法法主言非己師恃解恃勢輕慢心不好答問使義隱沒顛倒法相故犯若千里內無師於佛像前自誓受必須見好相方得二師師相授不假見相生重心故若法師此第二法師自恃所以興慢而新學下舉非結過第三句也彼遠來問義倚恃憍不好酬對故犯。
【註】今疏中但舉其大槩科經說其制意爾細詳應如此科經文自顯疏文熈鈔云多却此二法師四字除之亦便。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
【疏】不務所務務所不應學者乖出要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常應大乘在先不限時節聲聞五歲未滿五法未明若學失所非急犯第七聚此外不制以自修自滿故。
【註】五法如前釋。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初明應二不應三舉非結過。
○初明應學而不學。
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
【疏】有佛經律大乘法者通舉菩薩藏正見者謂萬行之解正性者謂正因性正法者謂正果性修萬行從因至果此是要知而今反不勤學。
【註】菩薩藏攝大乘法也正法即正法身文脫身字以法身為正果也。
○二明不應。
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一切書記。
疏而反學二乘外道數論等。
【註】藏疏云反學反倒而學也有八一邪見是總句二二乘者就執著乖大故三僧佉等論異說乖真故云外道四世俗詩書習彼妨道五阿毗曇此云對法即小乘諸部諍論相違損害大乘六小乘外道及以世典雜糅成論故云雜論七書者謂躭學書點以失光儀八記者謂學算數記穀聚之多少等若詳經意亦可邪見是總舉一切書記是總結藏疏中有經無一切字乃開八種此亦無礙若宿德飽道為化佗故作引導緣學亦無犯律亦許三時中一分習外。
○三舉非結過。
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
【疏】是斷佛性此第三舉非結過習小助大不犯為伏外道讀其經書亦不犯菩薩若撥無二乘亦名為犯若學二乘法為欲引化二乘令入大乘不犯。
【註】熈鈔云大品云譬如狗不從大家求食反從作務者索然所習學具兼大小定慧並行內外兼美者實難其人戒制妨道若為利益習亦無妨榮鈔引華嚴三十六金剛藏菩薩說難勝地云菩薩為利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所謂文字算數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善知方藥救療諸病顛狂鬼魅悉能除斷文筆讚詠等但於眾生有利益故咸悉開示令住佛法。
○三結罪。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五不善和眾戒。
【疏】自損損佗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既未持眾不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出眾生二明應三不應。
○初出眾生。
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
【疏】凡五種人以初句為兩方便成六人律中有十四人如律中說此略舉六人。
【註】說法主行法主義開為兩故成六人有本脫行法主藏疏只開五人是闕行法一人也僧坊主者謂身任綱維為眾當苦務者也教化主謂導引檀越修治塔寺等坐禪主者謂善授止觀令伏煩惱行來主者領眾游方令善攝諸根不毀禁戒故。
○二明應。
應生慈心善和鬪訟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
【疏】應生三事一事慈心謂欲與眾生樂二善和諍訟謂如法滅諍諍有四毗尼有七應如法除滅不得差違三善守三寶物應事施用不得差互。
【註】諍有四者一言諍二覓諍三犯諍四事諍律中上三開九品事諍復九品共十八品毗尼有七者謂七滅諍一現前二憶念三不癡四自言五多人語六罪處所七如草覆地委如四分律今意在滅諍三寶物如前盜戒委明。
○三不應。
而反亂眾鬪諍恣心用三寶物。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
【疏】僧次請僧不問客舊等皆有分而舊人獨受不以分客乖施心貪利故制此戒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未知僧事不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初有客來二應三不應。
○今初。
先在僧房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房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
【疏】文中雖道菩薩比丘若聲聞僧預利養分亦同其例。
【註】藏疏云略舉五處一僧房者是伽藍中出家菩薩所在二舍宅是在家菩薩所住三國王宅舍是王宮內城邑通前二位四乃至夏坐安居處位者五大會中。
△二明應又二。
○初應迎接。
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木牀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
○二應僧次。
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
【疏】應有二事一禮拜迎接給僧臥具等二應依次差僧言賣身供給舉況之辭。
○三明不應。
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
【疏】不應中但舉不次差僧據後以兼前若不與僧物分不迎接亦同此制若知僧次的至彼人不差而奪但犯輕垢以臨差時界外或有來者未專有分故差竟而奪與餘人餘人知爾能差及所差並是盜方便後得施家食䞋五錢入手各結重畜生無異或云此為不差僧次戒差僧次有六種如律中說。
【註】藏疏云畜生下呵責結犯先以三事呵一愚癡故同畜生二無聖果故非沙門三無彼因故非釋種熙鈔云六種者曾詢律宗亦未詳榮鈔引寄歸傳云佛昔在日客比丘至唱言善來西方寺制凡見新來比丘無論客舊及弟子等舊人須迎前唱曰莎揭多(此云善來)客云窣莎揭多(云極善來)若不唱者一違寺制二准律有犯。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
【疏】各受別請則施主不請十方僧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十方僧失常利施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在家二眾無此利未制大小乘不同菩薩僧一云凡齋會利施悉斷別請若請受戒說法見機或比智知此人無我則不營功德如此等不制二云從四人已上有一僧次不犯都無者被制文意似前解。
【註】受別請有三種過一壞如來僧次之法二損施主無限之福三累自身取此不應受之物熙鈔云嗟乎像運營世利為己能棄教法為末事多般結托曉日驅馳又凡於信施須召門僧兼邀親屬實乖平等福利尤虧等是為善請依佛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初標不應二釋不應意三結不應。
○今初。
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
○二釋不應意。
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
【疏】施主修福法應廣普當知利施本通十方由汝別受故十方不得遠有奪十方之義是故不應。
【註】十方僧現前僧如盜戒中辯此屬十方現前僧耶藏疏云問如亡比丘輕物亦屬十方現前僧豈得僧次受耶答雖屬十方然制法有異彼以羯磨為約此以僧次為限各依本法受之無互。
○三結不應。
及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
【疏】八福田並有應得僧次義如佛應迹為僧等八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上四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然三藏中佛恒受別請而不名犯一佛是上福田不滅等心之福二此土只有一佛無有奪餘佛義。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八別請僧戒。
【疏】分別是田非田如大經德王品當知是心則為狹劣失平等心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道俗菩薩請僧齋會一云都不得別請悉應僧次的請一人便犯二云一食處莫問人數多少止請一僧次便不犯都無則制若悉請者益善文意似如前解。
【註】大經二十四云何菩薩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云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諸佛是名福田當知是心是為狹劣菩薩悉觀一切眾生無非福田雖有二解文意如前即依初釋。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初標應二釋應意三不應。
○今初標應。
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願知事報言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
【註】此戒對前前制所請今制能請。
○二釋應。
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疏】明次請雖得凡僧有勝的請聖僧也佗云五百羅漢不及一凡僧此就心遍不論田也。
○三不應。
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
【疏】不應同外道異法不隨佛教即乖孝道七佛者並在此土應化迹在百劫之內長壽天皆所曾見故多引七佛證義欲使信者易明過去九十劫初有一佛名毗婆尸亦維衛中間諸劫無佛至三十一劫有兩佛一名尸棄二名毗舍婆亦言隨葉此第九十一劫名賢劫千佛應出四佛已過一拘留孫二拘那含牟尼三迦葉四釋迦牟尼也。
【註】阿含經云師子長者別請五百羅漢佛言不如僧次一人福不可量如飲大海則飲眾流五百羅漢人數雖多但是現前一類僧數其猶江水但一味爾若僧次一人雖少便具十方僧數如海一滴便具百川若以田有濃瘠凡不及聖如六度集云百世孝親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辟支不如飯一佛今取心平等故云不論田長壽天光明疏云報在六天極長者九百二十六億七千歲上天倍增藏疏云問彼所別請僧亦十方僧中人何得非十方攝答別請注心在所欲之人非是普該十方僧也僧次不爾情無別注心該一切故廣。
○三舉非結過。
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疏】大論云貪心發身口名為邪命文列七事例同者皆犯乖淨命也。
【註】佗宗立名惡伎損生戒不及天台。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惡心為利揀見機益物二列七事三舉非結過即是無慈故犯。
○今初。
以惡心故為利養。
○二列七事。
販賣男女色(一)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二)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三)呪術(四)工巧(五)調鷹方法(六)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蟲毒(七)。
【疏】聲聞邪命凡有四食方仰及下等四此中五事通前四食一販賣男女色二手自作食制道開俗三相吉凶俗人如相以自活不犯道一向制四呪術五工巧六調鷹方法此三事於物無侵如法自活在家不制出家悉斷若淨治醫無所希望不犯出家亦開七和合藥毒殺人犯罪。
【註】佗疏所釋與天台有異藏疏云惡事雖眾略舉十三一賣色謂居婬肆賣女色與男或賣男色與女據教佗婬邊理實犯重今約衒賣邊更結輕垢是得二罪也二自手作食者自惡[婬-女+酉]非法也律云世之譏嫌妨修出世諸事業故內蘊勝法外行亦勝如世貴人安坐受食尚不執作況佛弟子佛令弟子現大人相令近事男近事女作食供給三自磨舂是壞生及惡觸亦世譏嫌四占相男女者占卜男女婚嫁相宜又解其夢有吉凶等五是男是女者占胎辯男女也六呪者為呪咀等又以惡呪呪龍等七術者厭禱符書等八工巧者匠傭作以求利等九調鷹法者縫眼等既熟已令殺眾生十和百種毒藥者以百種毒合成此藥千毒亦爾既數有少多理應毒有緩急十一蛇毒者以五月五日蛇合和毒藥又以毒藥擗蛇等十二生金銀者合假金銀以誑惑人舊鈔云以生金銀合成假以和藥害人故又有云毒藥名生金銀也又有云如以水銀藥入爐中化成金銀以毒之如砒之類十三蠱毒者亦蛇及猫鬼等損害眾生有云七月七日蜘蛛五月五日午時晴蛇十二月猫兒共置甕中閉之多日唯有一在即成其毒又相傳云取百種蛇置甕中相食強者即毒最也疏既但存大略故以佗疏兼釋之詳而易解。
○三舉過結非。
都無慈憫心犯輕垢罪。
△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疏】三齋六齋並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福善過餘日而今於好時虧慢更犯隨所犯事隨篇結罪此時此日不應不知加一戒一云七眾俱制皆應敬時二云但制在家年三長齋月六齋齋本為在家出家盡壽持齋不論時節。
【註】三長月即正五九此三月從南洲為始即二三四月對餘三洲此准智論六齋者月內六日也如常辯譬喻經云天王帝釋勅四天王以六齋日案行天下伺求人間所造善惡奏聞上帝又淨度經云一日六奏一歲四覆。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總舉犯戒二所敬之時三舉犯結過。
○今初。
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經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作諸縛著。
【疏】凡有所犯皆言行相違乖反正真皆謗三寶。
【註】經理白衣有本脫此一句謂詐親附佛實謗三寶亦犯一重口詐說空行實執有或通致男女為成媒妁豈學道之人所作也。
○二所敬之時。
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
【疏】所敬之時謂六齋三長齋月等皆如前釋。
○三舉犯結過。
【疏】更舉所犯結過殺生劫盜略舉初二重破齋者謂非時食等優婆塞戒云三齋月受八戒持齋在家菩薩應行此事。
【註】殺生劫盜已屬前重於長月齋日不知而犯者又加此一戒方在此中所制爾故前疏云此時此日不知加一戒。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總結。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解。
【疏】如是十戒第三總結也。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
【疏】見有賣佛菩薩形像不救贖損辱之甚非大士行應隨力救贖不者犯罪故制七眾同大小不全共菩薩應贖聲聞見父母不贖犯第七聚經像不見制。
○初標人。
佛言佛子。
【疏】藏疏云佛言者是別品之首故標斯語今謂亦可二九之初標斯以別。
△序事三。
○初能賣。
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
○二所賣。
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菩提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
【疏】先能賣之人謂劫賊所賣即佛菩薩形像此有父母有大慈故。
【註】父母二解一見有賣所生父母之形像者二佛菩薩即是法中父母疏意語略似用次解。
○三正明救贖。
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經律。
【疏】而菩薩下第三正應救贖也。
【註】此中不言父母者有云以及字兼之今謂以此照之前應用次解故此合不言父母也。
○三舉過結罪。
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
【疏】此有六事遠防損害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文列六事。
不得販賣(佗本云畜)刀杖弓箭畜(佗本云販賣)輕秤小㪷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猫貍猪狗。
【疏】凡列六事一販賣殺具二畜輕秤小㪷丈尺短者亦從此例三因官形勢求覓錢財四害心繫縛五破壞成功六畜養猫貍此等六物皆有損害不應畜損傷之事也。
【註】經本皆云畜刀杖販賣輕秤前第十戒已云不得畜刀杖弓箭此何再制據疏中科方見經文悞也科云一販賣殺具二畜輕秤小㪷故應改上畜字為販賣改下販賣為畜方見前制戒畜今制販賣則不繁重鈔記從來失於考較一至於此。
○三結罪。
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
【疏】凡所運為皆非正業思想覺觀有亂真道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同。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前標惡心二列事三總結。
○今初。
以惡心故。
【疏】不前標應惡心揀去見機。
【註】藏疏云明犯之因有三類心一觀相鬪因此快彼無揮解意二將此為戲悅己狂心三發暢害心。
△二列事大列成五。
○第一兩事不同觀看。
【註】同字應作得字。
註菩薩戒經卷下之一
註菩薩戒經卷下之二
觀一切男女等鬪軍陣兵將劫賊等鬪。
【疏】道俗同制。
【註】一男女等鬪俗謂相罵相打等謂等餘不說者二軍兵等鬪軍謂軍旅古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一軍周禮夏官曰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兵謂五兵弓刀槊戈[乃/乂](音殊)長一丈二兩刃戟有柄槊矛也。
○第二十事不得娛樂。
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笙篌歌呌妓樂之聲。
【疏】若為自娛道俗同不得作不得聽若供養三寶道俗同開。
【註】此中十事不自娛一吹貝即螺貝也海中介虫二皷角行軍則用亦有大小禪于梅華之調或開此為二皷即樂中之皷今從合說三琴白虎通曰琴禁也以禁婬邪令正心也四瑟世本曰包義造瑟本五十九絃黃帝使素女皷瑟哀不自勝遂破之留三十五絃五箏似琴十三絃六笛竹之樂器七孔風俗通云武帝時丘仲所作或黃帝時伶倫造七笙禮記女媧造笙簧釋名曰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八篌即箜篌也釋名云師延所作靡靡之音出桑間濮上續漢書云靈帝胡服作箜篌也九歌呌即歌唱之聲呌或作噭通謂呼呌之聲榮鈔別開為二即以呌是呌子應和歌聲若以呼呌之聲則非樂器若為樂聲應作此器字即大塤也爾雅云大塤謂之器塤者說文曰樂器也以土為之六孔釋名曰塤喧也聲濁喧然呌子即無所出若開此為二即妓樂乃通結也若合此為一則第十乃妓樂之聲女妓也字應從女從手者非。
○第三八事不得雜戲。
不得摴蒲圍棊波羅塞戲彈棊六愽拍毱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
【註】云八事熙鈔釋云一摴蒲或曰西域異道多作是戲愽物誌云老子入胡度關作又云其骰齒謂五木形如棗核半黑半白今謂即呼盧也晉書載記劉毅與劉裕摴蒲挼五木四子俱黑一子轉未定裕厲聲袒之即成盧又慕容寶因摴蒲誓曰世云摴蒲有神若富貴可期願三盧果三擲盧盧黑也古以木為子五黑五白為勝亦云呼五百今以錢愽五胡五字為勝呼盧摴蒲皆方言難究二圍棊今著棊是白氏云堯造圍棊以教丹朱說文云變圍棊此儒書皆云變棊也三波羅塞戲釋音云梵語波羅塞此翻兵即兵戲也即今以板?路中間界之以河各設十六子卒砲車馬象等俗謂象基者是也藏疏云是西域兵戲法謂二人各執二十餘子至或象或馬於局道所爭得要路以為勝也釋音家亦用此解熙鈔云波羅梵語塞戲華言塞音賽與圍棊合為一此釋不可而涅槃疏引梁武帝為雙陸者古來亦有先用骰子擲采為先也四彈棊榮鈔云以石為局以玉為面隆其四隅宮人仕女多為之熙鈔云此起魏宮糚奩戲葛洪西京雜記云漢成帝時群臣獻之五六博藏疏云即雙陸也熙鈔引楚詞云篦蔽象棊有六博說文云局戲六著(音筋)十二棊也榮鈔云以圍中左右各?六路謂之雙陸又如以六隻骰子賭采博戲下至六夾之戲皆是六博之類也今詳諸解以六博為雙陸者是也又云局戲十二棊以圖六路等者各有所以雙陸乃骰子之博古來以棊局布子擲骰子以數取之謂之取棊以此為博後來博者不用棊子直以骰子爭來為博故雙陸有多種此皆一類戲也廣韻骰字解云骰子博陸采又博字解云六博棊類故以此為正唐書武后夢雙陸不勝為無子之兆也六拍毱音菊釋音云趯毬也亦通毛丸為毱趯弄者皆類也七擲石投壺此應合為一種投壺乃禮記古法籌長赤二十二隻象十二月三步之外投籌或通以石作籌首鋒者故云擲石投壺也若如佗鈔云擲石謂之飛石十二斤為機發行三百步者此乃兵中戰具砲石也非以此為戲法故不用此解八八道行城有本無牽道二字故知此即一種戲也涅槃經云八道行城一切戲笑悉不應觀榮鈔云八?為道以棊子行之似行城法熙鈔云若依瑞應經云二月八日是四天王捧太子馬足踰城出家因此有行城之法為追太子馬迹表戀聖之情復有濫設斯法與此恐別戒中多有事相惑人不得不辯。
○第四六事不得卜筮。
爪鏡著(或作芝)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
【疏】六事不得卜筮為利此道俗等俱制也。
【註】藏疏云五事一爪鏡者承聞西域術師以藥塗爪甲呪之即於中見吉凶等事熙鈔云經但五事今准涅槃經云終不占相手足面目此經恐闕茲一節二爪鏡等今謂熙鈔以佗經足此為六不可也應開爪鏡為二一爪二鏡三蓍草四楊枝五鉢盂六髑髏即六事也爪謂以藥塗爪鏡謂以藥作鏡令人見其吉凶等事今時見有以鏡為卜者或以幻呪加其照子照影於壁間而卜吉凶者如今行扣召法或謂童子照者皆此類也耆草易卜揲蓍也楊枝榮鈔云墨狄子五行傳云當端五日午時至柳樹下仰視有折者柳枝取刻作人形置於靜室以香華酒脯祭之仍以呪呪之有能知人休咎呪詞如彼傳鉢盂西土外道呪一切器物令人於中卜吉凶此以鉢盂為言即器也此方亦有呪水椀以卜者皆此類髑髏如輔行引外道聽髑髏聲謂之得俗帝少分此等事相搜諸異釋詳註于此。
○第五使命。
不得作盜賊使命。
【註】據成盜業教佗盜等應犯重今取為使約不應作故入此制。
○三總結。
一一不得作。
○三舉非結罪。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四暫念小乘戒。
【疏】乖本所習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共以習各異欲背大向小心計未成犯前第八背大向小戒計成失戒在第十重戒中說此戒所制不欲背大正言小乘易行且欲斷結然後化生。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兩一應二不應初應中又三一護大乘戒二生大乘信三發大乘心。
○今初。
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繫比丘。
【疏】應念大乘略舉三事一護大乘戒凡舉兩譬一金剛取堅義二浮囊如大經草繫出因緣經。
【註】金剛明持心堅固浮囊語絲毫不犯是持心清淨以草繫比丘因緣比之今持戒者當如草繫之無犯也浮囊緣出涅槃草繫者莊嚴論云有諸比丘曠野中行為賊劫掠剝脫衣裳復欲殺之賊中一人先曾出家語同伴云不須盡殺比丘之法不許傷草以草繫之彼畏傷草終不能起四向馳告諸賊依之諸比丘等被草繫縛恐犯禁戒不敢挽絕身無衣服為日所炙蚊蟲蠅蚤之所咂食從旦至暮夜行蟲獸交橫馳走甚可怖畏有老比丘說偈誡云若有智慧者能堅持禁戒求人天涅槃稱意而獲得伊鉢羅龍王以其毀禁戒傷損諸業命今故墮龍中是諸比丘為苦所逼恐傷草命不敢動轉即說偈言我曾往昔來造作諸惡業或得生人中竊盜婬佗妻王法受刑戮計筭不能數復受地獄苦如是亦難計假使此日光暴我身命乾我要持佛戒終不中毀犯假使遇惡獸爴裂我身首終不敢毀犯釋師子禁戒我寧持戒死不願犯戒生比丘等各正其身不動不搖時彼國王游獵遙見疑是露形尼乾子等遣使往看知是比丘王疑怪親往問之曰看時似無病肥壯有多力如何為草繫日夜不轉側比丘答言此草甚危脆斷時豈有難但為佛世尊金剛戒所制玉聞歡喜即為解草而說偈言善哉能堅持釋師子所說寧捨己身命護法不毀犯我今亦歸命如是顯大法歸依離熱惱牟尼解脫尊堅持禁戒者我今亦歸命持小戒尚爾何況大乘禁戒也。
○二生大乘信。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
○三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
○二不應。
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
【疏】不應一念起自度之想外道者指二乘為外道若權入此道為化非所制也。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十五不發願戒。
【疏】菩薩常應願求勝事緣心善境將來因此克遂故制七眾同大小異所習不同故。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出願軆二應三不應一願軆有十。
○一願孝父母師僧。
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有本有三寶二字)。
○二願得好師。
願得好師。
○三願得勝友同學。
同學善知識。
○四願教我大乘經律。
常教我大乘經律。
○五願解十發趣。
十發趣。
○六願解十長養。
十長養。
○七願解十金剛。
十金剛。
○八願解十地。
十地。
○九願如法修行。
使我開解如法修行。
○十願堅持佛戒。
堅持佛戒。
○二明應。
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
○三明不應。
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
【疏】寧捨下第二應應發此心若一切下第三不應不應不發此心。
【註】藏疏作五願科經云初制願成孝行即孝順父母等二願勝師友即願得好師等三願聞大法即常教大乘至十地等四願依解起行即使我開解等五願行堅持即堅持佛戒等如此釋者後戒文指已發十願何在榮鈔通指十重為十又失也應如天台科釋為優。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十六不發誓戒。
【疏】誓是必固之心願中之勇烈意始行心弱宜須防持若不發心作意亦生違犯故制七眾同犯而用不必皆盡大小乘不共二乘不制心易防持。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初標勸二應三不應。
○初標勸。
發是十大願已持佛禁戒。
【疏】初一句標勸以發一願下應發誓持戒後一句結不發為過中間十三復次正明誓軆。
△二明應有十三大願今依藏疏各開誓目。
○初對所犯戒立火坑刀山誓。
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註】天台但科大略佗疏甚詳只十大願文不細指出以之為失輔行云梵網發十大願十三誓等故須此解火坑但壞色身女色能壞法身所以此況下去諸誓藏疏以為從婬戒立十二大誓餘戒准知此亦不無其理經文既於初誓戒其女色次諸誓中皆云終不以此破戒之身等故知即以婬戒為始於殺盜等例皆如此義亦可取。
○二對信施衣立熱鐵纏身誓。
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註】藏疏云為三義故立此諸誓一如此信施是淨戒人受今若犯戒則為盜受二諸施主等信佛語故捨妻子糇糧為福施之今若毀禁則為欺誑既誤施主復累如來三如來大慈分毫相功德與遺法弟子令得四事何容食佛福而毀佛戒下去一一皆爾。
○三對信施食立鐵圓猛火誓。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圓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四對信施床立臥熱鐵地誓。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流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種牀座。
○五對信施藥立三百鉾刺誓。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六對信施房舍立投熱鐵鑊誓。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七對信心恭敬立鐵鎚碎身誓。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八對視好色立熱鐵挑目誓。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矛挑其兩目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佗好色。
○九對聽好聲立千錐劖耳誓。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徧身劖刺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十對嗅諸香立千刃割鼻誓。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嗅諸香。
○十一對食味立千刃斷舌誓。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註】前文已戒此重云食者蓋前約三業此約六根所制雖同能犯小異口約妄語舌約貪味。
○十二對好觸立利斧斬身誓。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著好觸。
○十三常願眾生在己先成佛。
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
○三明不應即後一句結不發為過。
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
【註】此諸誓願不出四弘願眾生成佛即初誓決不破禁戒即次誓願學大乘經律十發趣等即第三誓自知我是未成之佛即第四誓在文顯見。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十七冐難游行戒。
【疏】始行菩薩業多不定且人身難得堪為道器不慎遊行致有夭逝在危生念所喪事重以不慎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二重。
【疏】一明游止所應是制戒之緣在先兼制更有三初游止二時十八物自隨。
【註】三重者謂應不應結過今初應中疏科甚略今更細科疏中大節三科謂初明游止二時二辯十八物三明自隨初私為二初游行二止住故疏云游止。
○今初游行。
常應二時頭陀。
【疏】二時頭陀者遊行時也春秋二時調適遊行化物無妨損也頭陀有十二大論廣明食有五一不受別請二常一食三中後不飲漿四一坐食五節量食住處有五一阿練若處二常坐不臥三冢間住四樹下坐五露地住衣止有兩一但畜三衣三常著衲衣。
【註】律疏云舊云頭陀新云杜多此飜洗除亦洗浣亦抖擻大小乘皆行所出名目雖小異大體無別百錄云吾少嬰勤苦乃至云唯著一納三十餘年冬夏不釋體故知吾祖誠堪師範今傳道者但以畜衣盂為務獨不媿於心乎。
○二止住。
冬夏坐禪結夏安居。
【疏】冬寒夏熱游行多妨損故制若不依制犯輕垢。
【註】梵語禪那此云功德叢林又云思惟修百錄云依堂坐禪此為恒務寄語後學常應以此為急務若多散而不靜真所謂空喪自己靈光也安居南山云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安居法式具在律文不得不識此是疏三科中初游止科竟。
△二十八物。
○一物。
常用楊枝。
【註】涅槃經云晨朝嚼楊枝佛言有五利一能除黃熱二能除涎癊三口無息氣四能消食五眼目明淨寄歸傳云齒木長十二指短不減八指大如小指使一頭緩熟嚼良久淨揩牙關能堅牙香口去癊用之半月口氣頓除痛齒憊三旬即愈。
○二物。
澡豆。
【註】十誦云大小豆迦提婆草作仍有八種豆謂胡豆大豆蓽豆小豆豌豆山豆䕪豆鵲豆用此淨身淨口然不得著香在內大威儀請問經云若不用澡豆水洗手把經卷香爐者死墮不淨地獄昔有見提比丘六十年持齋秪得一日功德佛言為汝常用灰水?口曾於一日以澡豆水?口所獲功德無量。
○三物。
三衣。
【註】通名袈裟後文自釋。
○四物。
缾。
【註】鈔引寄歸傳云凡水分淨觸缾有二枚淨者用瓦瓷觸者任用銅鐵出觸以觸水洗入淨以淨水洗沙彌經云若無淨水盥手淨草亦得。
○五物。
鉢。
【註】梵語鉢多羅此云應器律云用瓦鐵為之如律說。
○六物。
坐具。
【註】律云為護身護衣護僧臥具故制梵云尼師壇此云隨坐衣。
○七物。
鍚杖。
【註】杖者依也依倚此杖除惡進善鍚者明也束也不迴也求出不迴故。
○八物。
香爐奩。
【註】盛香器也或云爐并奩乃二事也或本無奩字亦可。
○九物。
漉水囊。
【註】亦名濾水羅天竺用白疊作此土用熟絹作以濾水漉虫近送本池遠即別置放生盆三重濾之猶有不去者捨去日日諦眎無蟲得用無漉水囊用袈裟一角路行同伴都無者舉眾得罪寧可忍渴死不得飲蟲水廣如律說。
○十物。
手巾。
【註】律中許畜拭手巾拭脚巾汗巾面巾淚巾等。
○十一物。
刀子。
【註】相承呼為護戒刀楞伽經云為截袈裟故聽畜四寸刀頭如月刃。
○十二物。
火燧。
【註】取火具或木或鏡或珠等。
○十三物。
鑷子。
【註】四分云比丘鼻中毛俗譏嫌故佛令畜銅鐵者榮鈔云西天多跣足擬之拔刺未知何出。
○十四物。
繩牀。
【註】律制曲脚直脚等隨處修觀說法用。
○十五物。
經。
○十六物。
律。
○十七物。
佛像。
○十八物。
菩薩形像。
【註】經律顯修行依定慧法故佛像不忘本師故菩薩像常觀善友故前十四物是修道之緣後之四種是依止之處藉此修道故已上乃疏中大科第二十八物。
△第三自隨私又二一遊行自隨二止住自隨初又二初正釋頭陀二兼明布薩。
○今初。
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
【註】前是春時次是秋時此二時不寒不熱正宜行行。
○二兼明布薩。
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誦戒時當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若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坐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
【註】布薩此翻淨住遵佛弟子出家在家當每半月常行布薩布薩法式行籌舉事今別錄卷末幸須秉行九條袈裟等者衣有三種一僧伽梨有九種九條至二十五條此翻之名從義而立或云伏眾衣伏外道眾故或云重衣雜碎衣等或從用名入王宮聚落衣二鬱多羅僧義翻上衣以在五條上著故或云中價衣今為入眾衣也三安多會或安陀會此謂道行衣或云作務衣此最帖身衣鬱多羅僧即七條安多會即五條故此三衣一不可闕製造當用布然圓其頂必方其袍乃僧之形相為有法之製近有二種人不曾介懷經中說身不披三衣者鬼得隨跡天不護持諸聖見之目為無法無慚愧者一者自謂通達大道不拘小節謂拘拘衣制是小乘行恣其侈心用羅綾華飾二者不識戒檢村愚之流只知頭圓衣方而已不知所謂衣者是何等法恣用紗絹但欲成之良可悲憫雖欲遮人眼目披挂在身諸天諸聖冥空見之只一禿頭俗人爾鬼神得以輕侮奉勸諸僧製造三衣秉持無失非但為聖所訶亦且自招殃禍問布薩既通在家出家二眾同會若在家者云何亦云著袈裟耶答律有單縫衣專為俗制方等經云亦如比丘法修淨行具三法衣入道場者單縫三衣荊溪云單縫者不許却刺恐濫大僧受持之衣却刺者即鳥足刺也單縫即直刺或摺或貼俱通三衣長短條相相似但不同大衣三重等色亦同也乃至雖制三衣非出家服吾祖智者獻晉王椿皮袈裟云布薩時著正此衣也斯表國主尊教粗成道服使遵方等也。
○二止住自隨。
若結夏安居時亦應一一如法。
【疏】有人云菩薩立誓安居五月下半至八月上半文云此時不復頭陀是安居之限。
【註】此釋前來止住時也不語坐禪者略也。
△二不應私更為二初遊行不應二止住不應。
○今初。
若行頭陀時莫入難處若惡國界若惡國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頭陀行道。
【疏】遊行冐難皆是制限。
【註】藏疏云十二難處一國難惡王者彼國王不信三寶頭陀不得入彼界中二地有高下三草深林密四黑師子噉人五虎六狼七水八火九風十賊十一毒蛇所行之路十二總結一切難處國難者謂水旱兵革也熙鈔云問前十六輕云乃至餓虎狼悉應施身肉手足何與此相違答前明事施恐性地已上備能行之此准始行須慎難處蓋凡夫菩薩業多不定。
○二住止不應。
乃至夏坐安居時是諸難處皆不得入。
【註】此中亦應語坐禪故以乃至兼之。
○三舉過結非。
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疏】乖亂失儀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一應次不應三總結應不應。
○今初。
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
○二不應。
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
【疏】即不應亂次。
○三總結。
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
【疏】總結應不應義聲聞次序出律部臥具法以戒為次乃至大須臾時皆名上座通道俗九眾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六法尼四沙彌五沙彌尼六出家七出家尼八優婆塞九優婆夷此九眾有次第不得亂如律部說。
【註】須臾者俱舍云三十須臾為晝夜十誦云先受大戒乃至須臾時是人應先受水先受飲食輔行云若先小後大則開小夏以成大夏若先受大後受律儀在小則依小在大則依大理雖若是方土不同此土僧徒不擇大小西方一向永隔然四依出世必大小並弘但隨物機緣通局在彼六法尼即式叉摩那學六法者如前已辯又云出家出家尼者尼即女也初出家之男女。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疏】福慧二莊嚴如鳥二翼不可不修乖出要之道故制七眾同大小乘不全共菩薩攝一切善應修聲聞夏分自誓應修福業餘時不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修福二修慧三結過。
○今初。
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
【疏】自作教佗文中略序七事一僧坊二山林三園四田五塔六冬夏坐禪安居處七一切行道處凡此流類悉應建立力若不及者不犯。
【註】營福之務學佛者要在日用聞不忘即二嚴備矣大論四句象身七寶絡此有福無慧句羅漢應供薄即有慈無福句餘則准知故知福慧二嚴如鳥二翼也七事應離邪命自活如遺教不許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如此令作蓋聲聞自行應離邪命今大士所行務在建立三寶其功莫量過德顯矣。
○二修慧私又五一救苦難。
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律。
○二救災厄難。
一切齋會求願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
【註】一切齋會或科在上今是修慧不應營齋經意謂欲營福時遇難故令講說以救災厄也。
○三救罪報難。
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
○四救牢獄難。
杻械枷鎻繫縛其身。
○五救三毒難。
多婬多嗔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講此經律。
【疏】而菩薩下第二應修智慧亦自作教人。
○三舉非結過。
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總結。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檀品當廣說。
【疏】如是九戒下第四段總結梵檀品廣明。
【註】梵檀者藏疏云此翻默擯良以非理違犯不受調伏以此治之。
△第四十揀擇受戒戒。
【疏】有心樂受悉皆應與若瞋惡揀棄乖於勸獎故制出家二眾同犯餘無師範者未制大小不全共菩薩本兼物聲聞若許而中悔是犯不許不犯。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初不應揀釋二應三舉過結非。
○今初。
與人受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六欲天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
△二應揀擇有兩一身形不如應揀擇二業障不如應揀擇爾。
○今初。
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
疏衣中聲聞用青泥?菩薩亦應用依此文意似不必盡備但與俗艶不同便名如法一云道俗受戒皆須服壞色二云是可壞色處道俗同制文云與俗服有異當知出家菩薩必用壞色。
【註】?音箋香木文出十誦律應?或作棧非。
○二業障不如應揀擇。
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不(不字有本作耶字者非問辭故不可)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
△第三私又二初誡禮俗二舉非結過。
○今初。
出家人法不向國主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
【註】熈鈔去經似語倒應移六親二字於上意云不向父母六親禮拜下句即云不敬鬼神頂山云或移六親二字今皆不用父母不禮如淨飯王六親不敬但不可禮敬非無崇敬也鬼神不禮禮有九種但不可稽首上禮非無餘禮作敬而已但敬而不著今從頂山若如熈鈔又却下句剩不禮二字。
○二舉非結過。
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嗔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疏】內無實解外為名利輙爾強為有悞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大小不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不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明解二不解三舉非結過。
【註】疏中大科甚略今於初明解中私更細科為三初標教授師二示所教事三結教授解。
○今初標教授師。
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佗人作教戒法師者。
【疏】解此故堪為師兼制不解則犯。
△二示所教事又二初教請二師二二師問遮。
○今初。
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梨。
【註】此中明師經文甚顯鈔記不曉前文已辯故知正明受戒唯在一師即教授師而教授師見彼欲求戒者先應教請二師為問遮懺罪緣令罪淨故方堪為受二師者即和尚阿闍梨師也二師但為犯逆有遮者設非謂正受戒為得戒也得戒只在教授一師此若不明如何解經非但解經不明亦乃與人受戒而請二師如何設法。
△二二師問遮又為三即疏中三科也初七逆遮二十重遮三眾輕遮。
○今初先問七逆遮。
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
【疏】問遮道遮道有三一七逆二十重三四十八輕如是三事皆應一一好解不欲受者不得逼憎受之罪。
△二問十重遮私更分二初總問所犯二教示懺悔。
○今初總問所犯。
若有犯十戒者。
△二教示懺悔又三一示方法二須見相三得受戒。
○今初示方法。
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
○二明見相。
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
△三得受戒又二初見相得二增益得。
○今初。
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
【註】滅罪之言含於深意懺有二種方法即作法懺見相即取相懺滅之一字即無生懺若非妙理罪云何滅理顯罪亡見寂滅處如云因滅會真一者泯淨曰滅二者寂絕曰滅含此二意故契無生此文乃以過顯德若無好相則不得戒反顯纔得好相住寂滅理諸戒皆復。
○二增益得。
而得增益受戒。
【註】有本無益字前見好相舊戒復全約見好相便名得戒不須再受若不得好相者如是懺悔功勤行全當如何耶故為此人開增益受即許於師前再如受戒法而重受者名增益受若爾犯重既通再受何妨恣犯復受雖然當須懺悔如法日數以至一年如不見好相者而得增戒若不如此勤苦懺悔亦不名得戒豈容犯已更受開放逸門問今此開懺是為犯十重者設前犯七逆何故無此懺悔又前戒云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是則犯七逆人永不容受耶答頂山以五義揀七逆十重同異云一約三根前云若見七逆八難應教懺悔及七逆應講此經者前約上根易淨此約中下難度者說二約悔有輕重三約影略互顯四約名異義同五約與奪等文相徒繁義無決判須者讀之自見其意今謂重逆須異不可全濫疏中自分如前殺戒三品上品諸佛聖人父母師僧則犯逆中品人天犯重下品四趣或輕或重以非道器屬輕等分此三品甚自分明又前疏明三障中揀障非障云七逆一云懺滅非障二云犯一悔與不悔悉皆是障十重有三釋第三云不悔悉障悔已非障文七逆十重各有多釋雖無去取皆以後釋為正七逆悔不悔皆障與重已別據此等文重逆須分如何以名異義同一向無揀固不可也故知受戒問遮兼問重重猶可懺遮實不容故文顯云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明制若此何得固迷犯重者懺得滅罪可以受戒犯逆者現身決無容受之文若謂七逆亦通得戒何制現身或曰前戒許容懺悔及應講此經何故一向不容得戒答此須精揀懺悔與得戒不同昔人迷此所以亂倫前疏釋三果人妄改疏文緣不曉此犯逆之人造罪既深許容懺悔故前文云應教懺悔以得漸淨無墮地獄也只此現身不得受戒經既無文通受人情安可私容記家徒多義目公然違相背經其可得乎熈齊鈔記疎闕處多率皆類此不能備辯。
○三眾輕遮。
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
上來多文皆屬釋所教事。
○三結教授解。
而教戒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
△已上皆於初科私細開竟。
○第二明不解。
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疏】若不解大乘下第二不解此而作師亦是兼制。
【註】不解有四節不解大乘教也不解第一義理也不解習等位也不解其中多少行也習種性等對別五十二位如前疏文雖少不同亦可意得其中多少者智斷不同亦可自行隨用一門為少化佗橫學諸門為多出入者亦可竪入橫出空入假出十禪支者如初禪五支覺觀喜樂一心也二禪四支內淨一支餘三名同三禪五支捨念慧三支餘二支名同四禪四支不苦不樂餘三名同今略標實故但十支謂初五二一三三四一共有十支也一切行法總結也此等一一皆不曉了不得其意也。
○三舉過結非。
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佗人故與人受戒者。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
【疏】凡未受菩薩戒者皆曰惡人若預為說後受不能慇重故制七眾同大小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不得輙說二責不受者三舉非結過。
○今初。
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
【疏】唯除國王外道惡人即九十五種。
【註】千佛者千佛所同誦持之戒與下七佛教戒意同律中亦許國王布薩。
○二責不受者。
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之處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
【疏】不受皆為惡人空生空死同畜生。
○三舉非結過。
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
【疏】當分犯已自結罪不思慚愧而冐當利施無愧故制出家五眾同大小俱制以枉當福田故文云信心出家毀正戒者在家未當田任未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不得受施二人鬼所毀二舉非結過。
○今初。
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
【疏】一帶罪無愧不得受施國王本以地水給有德之人無有德行不得受用。
○二人鬼所毀。
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迹一切世人咸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
【疏】帶罪無愧人鬼所毀。
【註】藏疏云一供施無一毫分二大地無一足分三飲水無一滴分問供施無分可爾王之水土眾生同感何故亦無分答白衣無戒食王水土皆有輸稅出家不稅良為戒行今既二種俱無豈有其分無分而用豈非是賊四鬼遮罵賊無戒神所不護鬼即罵之五世人罵佛法中偷形相賊六眾生不欲見其賊七同畜生是罪身故八同木頭是無知故此釋灼然後賢可鑒。
○三舉非結過。
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
【疏】三寶皆應供養若不修者乖於謹敬之心故制七眾同大小不全共菩薩應修五事聲聞五篇輕重法應誦持餘事不制。
○今初。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標勸二列勸事三舉非結過。
○今初。
常應一心。
【註】心與心性妙戒相應理一心也心與所制戒中五事相應事一心也持戒之人常宜自照。
○二列有五事。
○今初受持。
受持。
○二讚。
讀。
○三誦。
誦大乘經律。
○四書寫。
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糓紙絹素竹帛亦悉書持。
【註】熈云恐約得忍菩薩方能如此須知此是舉況若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尚應書寫況木皮絹素竹帛等豈不為也木皮即貝多葉紙也。
○五供養。
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
【疏】解脫已在上三十九中。
○三舉非結過。
若不如法供養者。
【疏】經典是佛母應供養不者犯罪。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
【疏】菩薩發心為物見有識之類應須教化令得悟解若不能者乖大士之行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共大士化眾生是正行小乘自度不化非犯。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勸起大悲二列悲心事三舉非結過。
○今初。
常起大悲心。
【疏】勸起大悲不起兼制悲能拔苦大士恒願眾生離苦。
△二列悲心事有三一見人令發心二見畜令發心三隨所至令發心。
○今初。
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
○二見畜令發心。
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
○三隨至令殺心。
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三舉非結過。
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
【註】藏疏節是菩薩三字在上科意謂發心即是菩薩亦自有意。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疏】強為解說彼此有慢法之失故制出家五眾同大小俱制在家不全為法主止說一句一偈不如法亦犯。
【註】頂山以不全為法主為句似非文意謂在家者今戒不全制只制出家五眾爾白衣無說法之制以出家人若為說法主一句一偈說不如法即犯也。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常應大悲二為四眾說三舉非結過。
○今初。
常行教化起大悲心。
【註】例前應開勸起大悲科文無者略。
若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
【疏】常應大悲教化即是兼制也不得立示說法儀則為白衣說不得倚立法應同坐若相與立亦非過此中舉立為語若人臥法主坐立或復覆頭捉杖悉不得。
【註】舉立為語者或人臥立說或人坐立說或人坐臥立說皆非儀也或覆頭者謂非禮也捉杖者倚杖而自恃也皆非禮敬之皃故失儀則。
○二為四眾說。
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
【疏】為四眾說亦不得立莫言僧尼有道而倚立為說亦是輕法為犯也。
【註】藏疏云非儀有三一人坐己立二人高已下三人在座己在非座此中高座具三也事火婆羅門榮鈔云伽耶迦葉計執火能變壞萬物有大功能由是多不敢用今敬法師之教由彼之敬火也。
○三舉非結過。
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疏】既見善事法應隨喜而今制網障閡乖善之義故制在家二眾同犯出家五眾無其自在之訓脫立閡善制限亦同此制大小同犯。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標受戒者二正制限事三舉非結過。
○今初。
皆以信心受佛戒者。
【疏】兩釋一云標被制之人佛子欲信心受戒而制限障閡不聽彼受二云標能制之人佛子始以信心受戒未便立非法制限是故示應。
【註】第二釋多未字更詳。
△二正制限事疏科甚略私更為三初指自恃人二制破滅事三誡不應作。
○今初。
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
△二制破滅事又二。
○初示三寶。
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
○二追釋僧寶。
立統官制眾使安籍記僧菩薩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
○三誡不應作又二初誡出家眾二誡在家眾。
○今初。
而菩薩正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為官走使非法非律。
○二誡在家眾。
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
【疏】若國王二正制限事不聽出家斷僧寶也不聽四部出家者謂居士居士婦童男童女不聽造立形像斷佛寶也不聽書寫經律斷法寶也。
【註】藏疏經本從佛塔經律下即接是破三寶之罪中間闕脫六十三字不審古有此本耶寫者之脫耶已上於第二正制限事科中私開諸科竟。
○三舉非結過。
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八破法戒。
【疏】內眾有過依內法治問乃向白衣外人說罪令彼王法治罰鄙辱清化故名破法乖護法之心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
【疏】序事三重第一不應破法第二明護法從若受佛戒已去文是也第三舉過結非從教人破法已去文是也或名此戒為令佗得損惱戒也。
【註】疏科大略今更細開令經易見於初私為三初示邪心二作邪事三結邪人。
○初示邪心。
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
○二作邪事。
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餘外蟲。
△三結邪人。
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註】蓮華面經云佛告阿難如師子命終若空若地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食彼師子身肉唯師子身自生諸蟲還自噉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破我三大阿僧祇劫積行勤苦所集佛法。
○二護法私又為二初護而不忘二聞而傷痛。
○今初。
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
○二聞傷痛又三一聞謗音二喻傷痛三舉況結。
○今初。
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
○二喻傷痛。
如三百矛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
○三舉況結。
寧自入地獄經於百劫而不一聞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
已上私開諸科竟。
○第三舉過結非。
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
○第三結罪名。
犯輕垢罪。
○第五段總結。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諸佛子下第三總結有三一標數二勸持三勸誦。
○今初。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
○二勸持。
汝等受持。
○三勸誦。
過去諸菩薩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現在諸菩薩今誦。
【疏】一標數即四十八輕汝等受持即第二勸秉持在心第三勸誦舉三世菩薩誦為勸。
△諸佛子聽下第三大段流通就此中大分為兩一流通此戒制輕重二流通此品就第一流通此戒輕重復有四意一明誦二正流通三流通得益四大乘奉持就此四更各有三別第一誦中三者一標名二三世諸佛誦三我釋迦亦誦。
○今初標名。
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
【疏】第一標名數十重四十八輕事也。
○二三世諸佛誦。
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
【疏】第二三世佛尊重此戒誦持勸也。
○三我釋迦亦誦。
我今亦如是誦。
【疏】我今亦誦第三我釋迦亦誦為流通勸物。
△汝等一切大眾此四階中第二正流通亦有三一勸流通人二流通相三流通事。
○今初。
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
【疏】流人通者即時座大眾也。
○二流通相。
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
【疏】流通相五種之法師也。
○三流通事。
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
【疏】流通事者以此戒法流通三世化化不絕。
△得見千佛下此是四重中第三階流通得益得見千佛是益事也就此文為三一值聖二離苦三得樂。
○今初。
得見千佛為佛佛授手。
【疏】值聖者見千佛也三世千佛悉見今舉千佛一世爾佛佛授手者非即舉手更授也明秉戒如法與佛相隣次不遠故義言授手也。
○二離苦。
世世不墮惡道八難。
○三得樂。
常生人道天中。
【疏】世世不墮離苦也常生得樂也所離所得豈止於此且舉凡情所欣猒以之為勸爾。
○第四大眾奉持。
【註】疏前開科云就四更各三別但開三科各有三別第四不開今私例前亦為三別初付囑奉行二指廣三時眾歡喜。
○今初。
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眾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
○二指廣。
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
○三時眾歡喜。
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歡喜受持。
【疏】我今在此樹下付囑奉行此下不更開也。
【註】疏雖不開今亦准例有云前第五總結中圖指廣至此方云無相天王品廣明也今謂不然今乃流通指勸學之文非謂明戒相也三千學士曠云即三千世界學戒之士非三千人數也然以三千為人數故太少也以三千為世界者千百億樹下所化之眾何止三千界也亦是促靈鳳於鳩巢也大師疏末追釋云三千者三千威儀也乃學三千威儀之士也此解甚善若據藏中有序文亦云三千人聽什所誦學此戒亦云三千學士與此相類恐是翻譯之時三千學士則不應作經文也可作註字自序一時之事若爾應改佛字為什字耶後來傳寫易致訛錯今從疏釋。
【疏】爾時釋迦第二章總流通一品一卷戒本亦有缺者是抄不盡耳亦四階一偏結說心地品二略舉總結十處說三所說之法四大眾奉行初階兩別一明此釋迦說竟二明餘釋迦說竟。
○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上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
○二明餘釋迦說竟。
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
△二略舉總結十處說又二一舉此釋迦說二舉餘釋迦說。
○今初。
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
○二舉餘釋迦說。
千百億世界。
【疏】從摩醯第二總結十處說竟亦兩一舉此釋迦所說十處出上卷二舉餘釋迦所說餘釋迦文末闕亦如是學。
【註】十住處具在卷初長行細列既指出上卷又以之為驗也文末闕亦者應云千百億世界亦如是。
○第三舉所說法又二六句別一句總。
○今初。
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
○二後一句結。
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
【疏】第三階舉所說法凡七句亦兩前六是別後一是總。
【註】熈鈔六前六是別謂蓮華藏世界下六句並云包攝無盡故經如是一切佛有本云如如一切佛或作亦如一切佛此文既云所說法前六是別此一是總應云如是一切佛為正也頂山云前別後總者於七句中前六別也後一總也蓋將因果佛性貫前六句不出此藏也蓮華所依也微塵能喻也皆顯此經含容法門乃斯經異名爾一切佛心等將非總舉當品之目心藏地藏即心地二字也戒藏即法門也無量行等即果人因人稟斯品而修行願也因果佛性總包初後也如是一切等又總結上句也鈔記所釋總別之句各自不同若依頂山將因果佛性句為總則見如如一切佛下句文閑剩而云又總結上句甚非文意故不可用今取熈鈔消文乃便也。
△千百億世界中下第四大眾奉行亦兩初千百億眾二指餘處。
○今初。
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
○二指餘處。
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疏】前明千百億世界中眾生各各皆說各各奉行二指餘處廣說華光王品應是大本中也本不同三千者是菩薩應學三千威儀三年者聲聞五年菩薩三年三事者戒定慧爾。
【註】古經本有作三年者有作三事者寫者之訛也今本當云三千例如前釋後有偈文疏鈔不解今詳此偈恐是什於大本餘文誦出于此非品內文吾祖不解舊經亦有存不存者既是經文兼錄與人習誦何妨今既流行因而私釋以助解者總分三節。
△初讚戒功勳二斥非顯是三誡勸結歸於初中又三初標讚二正讚三結讚。
○今初標讚。
明人忍慧彊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
安獲五種利
【註】唯高明人能行忍慧堅持無犯雖未成佛安然獲利。
○二正讚。
一者十方佛 憫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處 為諸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後世
性戒福慧滿
【註】五種利作種種對當解釋無不可者今但以因果言之前四讚因後一讚果或分或極皆從此生也。
○三結讚。
此是佛行處 智者善思量
△二斥非顯是又二先斥非次顯是。
○今初。
計我著相者 不能生是法 滅盡取證者
亦非下種處
【註】斥二種非一者凡位六凡是取著之境則有我相人相不能生實相之法二者二乘住沉空偏證之境滅於法身慧命之壽故非佛種之田此皆非之。
△二顯是又三一示實相光二明八不果三顯所行因。
○今初。
欲長菩提苗 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諸法真實相
【註】前文佛即口放光明因此放光故經釋之即有因緣非色心等今此光明既觀實相即同法華疏釋放光表說實相故前註嘗引此為證也。
○二明八不果。
不生亦不滅 不常復不斷 不一又不異
不來亦不去
【註】六凡著生滅之境外道起常斷之見三乘有一異之修偏佛成去來之相今實相妙戒佛果之體離此八過故談八不前二句以六凡外道言之義則易曉後之二句何以明之一者如也二乘見三界為如菩薩見三界亦如亦異出假在異且舉一邊故知此句對破三乘故云不一又不異也出釋氏宮去也來成正覺來也法華疏揀縱橫如來尚非今義況藏通偏果又中論偈及法華涌塔皆約八不方顯圓常又不生故不異不常不來也不滅故不一不斷不去也為成初二故列餘六止觀為成無生門故作此釋。
△三顯所行因又三一菩薩根本二佛子根本三諸佛本源並以會同前疏行因三句也。
○今初菩薩根本。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
應當次第學
【註】即前經云行菩薩之道根本也。
○二佛子根本。
於學於無學 勿生分別想
【註】即前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三諸佛本源。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訶衍 一切戲論惡
悉從是處滅 諸佛薩婆若 悉由是處出
【註】即前諸佛之本源作此科釋與疏前文校照會通義甚符合。
△三誡勸結歸又二初誡勸二結歸。
○今初誡勸。
是故諸佛子 宜發大勇猛 於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 過去諸菩薩 已於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 現在者今學
○二結歸。
此是佛行處 聖主所稱歎 我已隨順說
福德無量聚 迴以施眾生 共向一切智
願聞是法者 悉得成佛道
【註】歸於涅槃三德佛道或曰此偈誰說釋者有二一據我已隨順說即知是佛說也二云上句有聖主所稱歎不應佛自稱也蓋是什師誦譯時作此偈以為歎戒而言我者什師自謂也此戒既是聖主之所稱歎我今依佛半月半月常說是戒云隨順說即順聖主世尊之所說也今以經本不來難以考驗更請詳之藏疏解釋止於前段流通爾時釋迦已下長行及偈頌皆不解釋榮鈔云准下經本更有十行長行十四行偈頌一切經本皆悉有之今不釋者緣此經文是經家敘致古德讚揚義非緊急略不釋之今謂榮師無識之甚經家乃結集家若是經家故不釋者前文稍有經家之辭例不釋耶既是結集經家又安得與古德讚揚為類何不詳之如此。
註菩薩戒經卷下(終)
No. 678-B
戒經誦習者多解釋亦眾而經疏抗行至於無疏之處其間所難曉者無以決釋咨詢與咸每欲以疏入經註釋搜求諸家疏鈔考詳雖石壁藏疏各有註本又且不入天台閫域事相雖備理義未端今用智者疏為綱格註入經文之下兼採摘諸家鈔記及石壁藏疏有事相可用義解優長者錄而兼明貴乎誦習者展卷有疑滯處駐目之間頓然曉了不俟後時也戒經令半月布薩學佛者忽之不以為遵承而喪其良訓實可嗟憫今得古本行布薩法式仍將四分所行參校錄示于此伏望諸方有力量大人不忘佛訓提唱宗乘遵稟習行庶使正教清規復振于季運與法界有情同游華藏直達道場者矣。
半月布薩法式
(白月十五日黑月大盡十五日即三十日也小盡十四日即二十九日也)。
一鳴鐘集眾
(眾集已定同聲說聞鐘偈云)。
降伏魔力怨 除結盡無餘 露地擊犍椎
比丘聞當集 諸欲聞法人 度流生死海
聞此妙響音 盡當雲集此
(偈畢即次第入堂各依坐位前合掌立)。
二作禮說布薩偈
(立定各展坐具三拜胡跪說偈)。
持戒清淨如滿月 身口皎潔無瑕穢
大眾和合無違諍 爾乃可得同布薩
(偈畢?坐具起各就座跏趺坐)。
三法事僧出眾秉白行事
(用一人維那秉白四人行法事備香湯淨水手巾二條列于拜席之前維那跪於中四人次第各出說偈)。
淨水偈云。
八功德水淨諸塵 灌掌去(上聲)垢心無染
執持禁戒無闕犯 一切眾生亦如是
香湯偈云。
香湯熏沐澡諸垢 法身具足五分充
般若圓照解脫滿 群生同會法界容
四人起各執淨水手巾行于大眾維那起白槌。
四維那鳴槌曰眾警念發願
(即平聲白不用唱)。
敬白諸佛子合掌志心聽各隨聲作念此南閻浮提某州某伽某僧伽藍所我本師釋迦牟尼佛遺法弟子出家在家菩薩等自惟生死長劫乃由不遇無上慈尊今生若不發出離心恐還流浪故於是日同崇三寶渴仰大乘眾共宣傳菩薩戒藏以此功德資益龍天八部威光自在。
皇帝陛下聖化無窮太子諸王福延萬葉師僧父母常保安寧隨喜見聞宿障氷泮三塗四趣罪業雪銷某等誓出娑婆與法界有情同生安養國(白竟鳴槌一下)。
五白未發心者出
(唱云)。
諸佛子諦聽此菩薩戒藏三世諸佛菩薩同學眾中未發菩提心未受菩薩戒者出(三唱畢鳴一下)。
五問持
(唱云)。
諸佛子諦聽此中未發未受者已出汝等從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間能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斷惡修善持菩薩戒行菩薩行否(眾答云能行)。
六問小護
(唱云)。
諸佛子諦聽眾中誰小小者收護(三唱鳴一下)。
七問清淨入
(唱云)。
諸佛子諦聽外有清淨大菩薩摩訶薩入(三唱鳴一下)。
八結問行籌 先行出家籌
諸佛子諦聽眾中小者已收護外有清淨大菩薩已入內外寂靜無諸難事堪可行籌廣作布薩我菩薩比丘某甲為眾行籌作布薩事眾當一心念作布薩願上中下座各次第如法受籌(從願上中下座下三唱鳴一下行籌)大眾受籌各念偈云。
金剛無礙解脫籌 難得難遇如金果
我今頂戴歡喜受 一切眾生亦如是
九行在家籌
(唱云)。
諸佛子諦聽次行在家菩薩籌(三唱鳴一下行籌)受籌偈如前。
十結唱籌數
(唱云)。
諸佛子諦聽此一住處一布薩出家菩薩若干人在家菩薩若干人都若干人各於佛法清淨秉持和合布薩上順佛教中報四恩下為含識(各念阿彌陀佛)。
十一請上座說戒
(維那至上座前三禮平聲白云)。
上座慈悲為眾說戒(如上座自誦即默而許之或別差僧即平聲白云)。
半月說戒坐次合當但以言辭濁鈍恐惱大眾眾中有某菩薩能誦往彼告云為眾說戒(維那即往彼僧前合掌問平聲告云)。
上座告云為眾說戒(眾中有音聲者請之作梵維那往其前問訊請之)。
十二請說戒
(鳴一下唱云)。
諸佛子諦聽眾差菩薩比丘某甲為眾說戒梵音某甲戒師陞高座。
十三戒師陞座
(誦戒僧出眾前具儀燒香展坐具三禮跪白云)。
我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眾眾差誦戒三業不勤恐有忘失願同誦者指授(白已起陞座)。
十四梵音
(誦戒僧陞座已坐定鳴槌一下梵音僧唱)。
十五燒香散花
(行法事僧起行散花舉偈云)。
散花莊嚴徧十方 散眾寶花以為帳
散眾寶花徧十方 供養一切諸如來
(維那於眾前執手爐燒香跪唱舉云)。
戒香定香解脫香 光明雲臺徧法界
供養十方無量佛 見聞普熏證寂滅
十六誦戒
(梵音聲絕鳴一下)。
誦戒。
十七誦畢梵唱
(梵音僧唱云)。
處世界如虗空如蓮花不著水心清淨超彼岸稽首禮無上尊(或唱五通梵亦得)。
十八戒師禮謝
(誦戒僧下座於眾前三拜跪白云)。
我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謝大眾眾差誦戒多不如法惱亂大眾願眾慈悲布施歡喜。
十九三歸
(大眾起展坐具三禮維那鳴槌唱云)。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上來說戒功德散霑法界和南聖眾。
二十大眾慶快
(拜已跪說偈云)。
諸佛出世第一快 聞法奉行安隱快
大眾和合寂滅快 眾生離苦解脫快
偈訖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