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大小乘釋律部一 大乘律疏(0676-0698)
第0686部卍續藏第38册P0392 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四卷), 〖唐.勝莊撰〗.txt
卍續藏第 38 冊 No. 0686 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
No. 686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法門品第十
後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梵網經述記上卷
崇義寺僧 勝莊 撰出
將釋此經五門分別(一教興題目二辨經宗體三攝教分齊四教所被機五判文解釋第一教興題目中先教與題目後辨經得名此即初也)。
若夫法性凝寂理超色相之端覺路遙玄迹晦名言之表當機必應若水鏡之隨來緣減斯通似谷巖之對響非直能仁示現應化無方開玅典於三乘暢真詮於八部所以宗開大法朗慧日於昏衢光闡大猷泛慈航於欲海玅用難思神功窂測者矣今此經者斯乃諸佛祕藏菩薩本原因開十地修六度而彌清果列三身具萬德而圓照所言梵網經者此一部之都目觀梵王之羅網因說此經故言梵網經者常也前法也前後不改目之為常捨邪歸正稱之為法盧舍那佛說者舉能說之稱盧舍那者此云淨滿永離二障二果圓備故名淨滿心地品者此部內之別號以四十位是觀行者所依能攝觀行之心故言心地菩薩此云覺有情上求菩提下濟群生從所緣境名覺有情是有財釋第二明經得名凡論諸經得名略有七種一從人得名二者從法得名三從喻得名四人法得名五人喻得名六法喻得名七人法喻得名從人得名復有四種一從能說人而得經名如無垢稱經二從能問人而得經名如彌勒所問經三以所為人而得經名如提謂經四以所詮人而得經名如太子須大拏經如是等類名為從人得名經也以法得名者從所詮法而得經名涅槃經等從喻得名者如金光明經從人法得名者如勝天王般若經從人喻得名者即此經梵網盧舍佛說等從法喻得名如玅蓮華經從人法喻得名者如勝鬘師子吼陀羅尼經今此經者人喻為名六釋之中依主釋也有人說言經從事為名如枯樹經然枯樹經法喻為名故此不說。
第二辨經宗體者先宗後體宗中有二先通辨諸教宗後別顯此經宗通辨諸教宗者謂如來一代所說之宗不過三種一者隱空顯有宗二者隱有說空宗三者遠離二邊宗所言隱空顯有宗者謂四諦法輪等諸小乘經隱有說空宗者諸部般若等無相之教此即名無相法輪如解深密經第二卷說世尊昔在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相未了義遠離二邊宗者謂解深密等了義大乘此即名為顯了法輪如解深密說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慈氏無著等諸大菩薩造瑜伽等究暢真宗離有無執契會中道如辨中邊論說虗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此即契中道別顯此經所詮宗者心地法門為所詮宗心地法門至文當釋次明體者能詮教體略有四門一攝妄歸真門一切諸法真如為體如契經說一切法皆如也若依此門如來聖教真如為體二攝末歸本門謂一切法以識為體如解深密經云一切識所緣唯識所顯故若依此門如來聖教以識為體心外諸法不可得故問識有二種謂說者識及聞者識未知聖教何識為體解云西方自有三種釋第一那伽犀那此云龍軍彼云佛果無聲德故棱伽經第六卷云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大般若經第四百二十五云我從成道已來不說一字又金剛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等聖教誡證非一故知如來地無色聲德若依此說但聞者識以為教體如無性攝論云聞者識上聚集顯現以為經體第二安慧論師云如來慈悲本願力故如來識上文義相顯若依此說但說者識以為經體一切有情有漏識上所有見相皆是遍計所執性故非是經體第三護法菩薩云正以說者識為經體謂如來教清淨法界所流出故兼以聞者識為經體能生解故三攝假從實門如來聖教音聲為體若離音聲名句文身無別體故四法數定體者諸宗不同薩婆多云佛教音聲為宗故婆沙論第一百二十六云佛教云何謂佛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問何故佛教唯是語表非無表耶答生他正解故名佛教他正生解但由表業非無表故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聞故廣如常說經部師宗自有三釋一云佛教聲處為性名等離聲無別體故一云法處所攝相續假聲以為自性聖教唯是意識境故一云假實二聲為若依大乘音聲名句文身及所詮義以為自性體中音聲名句文身名為能詮隨其所應一切諸法名為所詮如是能詮及所詮義為契經體文義皆能生正解故離所詮說不成故如瑜伽論八十一云云何為體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云何為文謂有六種一者名身二者句身三者字身四者語五者行相六者機請解云如是六種皆能顯義故言為文以能顯義是文義故又云名身者謂共知增語此復略說有十二種一者假立名二者實事名三者同類相應名四者異類相應名五者隨德名六者假說名七者同所了名八者非同所了名九者顯名十者不顯名十一略名十二者廣名假立名者謂於內假立我及有情命者等名於外假立缾衣等名實事名者謂於眼等色等諸相義中假立眼等名同類相應名者謂有情色受大種等名異類相應名者謂佛授德友青黃等名隨德名者謂變壞故名色領納故名受發光故名日如是等名假說名者謂呼貪名富若餘所有不觀待義安立其名同所了名者謂共所解想與此相違是非同所了名顯名者謂其義易了不顯名者謂其義難了如達羅彌茶明呪等略名者謂一字名廣名者謂多字名句身者謂名字圓滿此復六種一者不圓滿句二者圓滿句三者所成句四者能成句五者標句六者釋句不圓滿句者謂文不究竟義不究竟當知復由第二句故方得圓滿如說諸惡者莫作諸善者奉行善調伏自心是諸佛聖教若唯言諸惡則文不究竟若言諸惡者則義不究竟更加莫作方得圓滿即圓滿句所成句者謂前句由後句方得成立如說諸行無常有起盡法生必滅故彼寂為樂此中為成諸行無常故次說言有起盡法前是所成即所成句後是能成即能成句標句者如言善性釋句者謂正趣善士字身者謂若究竟若不究竟名句所依四十四字此中欲為名首名為句首句必有名名必有字若唯一字則不成句又若有字名所不攝唯字無名問何因緣故施設名等三種身耶答為令領受諸增語觸所生受故問名是何義答能令種種共所了知故名為名又能令意作種種相故名為名又由語言之所呼召故名為名若依婆沙有三義故名之為名謂如其所作即往相應為此義立如求便應隨造頌轉令與義會如應當知召合義又瑜伽云攝受諸名究竟顯了不現見義故名為句隨顯名句故名為文語者當知略具八分謂先首美玅等由彼語文句等相應乃至常委分資糧故能說正法先首語者趣涅槃宮為先首故美玅語者其聲清美如羯羅頻迦音故顯了語者謂詞句文皆善巧故易解語者巧辨說故樂聞語者引法義故無依語者不依希望他信己故不違逆語者知量說故無邊語者廣大善巧故乃至廣說行相者謂諸蘊相應諸界相應廣說乃至如是等相應語言機請者謂因機請問而起言說解云如是六種皆名為文以能顯示所詮義故又彼云何為義當知略有十種一者地義二者相義三者作意等義四者依處義五者過患義六者勝利義七者所治義八者能治義九者略義十者廣義地義者略有五地一者資糧地二者加行地三者見地四者修地五者究竟地相義者當知有五種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三者假立相四者因相五者果相作意等義者謂七種作意十智等依處者略有三種一者事依處二時依處三補特伽羅依處事依處復有三種一者根本事依處二者得方便事依處三者悲愍他事依處廣說如彼時依處者謂略有三種言事一者過去言事二者未來言事三者現在言事補特伽羅依處者謂事大根等過患義者以要言之於應毀猒義而起毀猒或法或補特伽羅勝利義者以要言之於應稱讚義而起稱讚或法或補特伽羅所治義者以要言之一切雜染行能治義者以要言之一切清淨行略義者謂宣說諸法同類相應廣義者謂宣說諸法異類相應解云如上所說六文十義能生正解皆名為體實義如是而餘處說名等為體或說音聲或說音聲名句文者各據一義故不相遠。
第三攝教分齊者復有三種一十二分教二三藏相攝三二藏相攝十二分教如瑜伽鈔會今此經者十二分教中諷誦因緣譬喻方廣分攝謂說四十心地法門是方廣分正顯戒相是因緣分別喻顯義是譬喻分如下說言譬如明日月即下經頌是名諷誦若論通素旦攬亦是契經攝三藏之中是調伏藏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
第四明教所被機汎論教所被有其五種謂三乘定性及不定性并第五五無般涅槃性此經但為菩薩及不定性是故說此經不為餘三。
經爾時釋迦自下第五判文正釋今此一品大分有三一者序分亦名教起因緣分二者釋迦佛言此世界中下明正說分亦名聖教所說分三者第二卷末如如一切下明流通分亦名依教奉行分三分不同義如常說經釋迦佛言下第二明聖教所說分文分有二初明廣釋後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下總結上廣釋之中復分為二初明心地之義後釋所修之行心地即是所依心之所依名為心地依主釋或心即地名為心地是持業釋心即地故復今爾時釋迦從初蓮華下第二釋所修之行所修之行即是能依依上心地所發行故此中地者四十心中所有諸德有為無為地體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增長故名為地所修戒者調依此地所修之行是故此中先釋所依地後明所修行前中有二初正釋心地義次第二卷初明勸持轉說初正釋中文分有四初問二略答三重請四如來廣說如是四文如上卷說。
爾時盧舍那佛為此大眾略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已學當學今學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舍那汝諸佛轉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華上佛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為千百億釋迦及一切眾生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卷第二經曰爾時盧舍那下第二勸持轉說於中有二初明盧舍那佛勸持轉說次爾時千華上佛下明釋迦佛受持轉說前中有四一初結前所說二便是過去下引佛菩薩能說不虗三復我已百劫下顯其行滿得果四汝諸佛轉我所說下明勸持轉說如文可知。
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華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所說心地法門品竟各各從此蓮華藏世界而沒沒已入體性虗空華光三昧還本原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從體性虗空華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玅光堂說十世界海。
經爾時千華上佛自下第二明釋迦佛受持轉說於中有九一明佛辭退如經爾時千華乃至各辭退故二者放光如經舉身放先不可思議光故三者供養如經光皆化無量乃至供養盧舍那佛故四者受持如經受持上所說心地法品故五者明於此沒如經各各從此蓮華藏世界沒故六者入三昧如經沒已入體性虗空三昧故所言體性虗空華光三昧者謂一切法實性真如名為體性謂此法實體性故即是真如名虗空於諸法中無質礙故緣此三昧名虗空三昧從境立名即依主釋如說空三昧依此三昧所出光明猶如華光名華光三昧即有財釋如說莫樹七者還本世界如經還本原世界等故閻浮提者即是南方閻浮提也起世界經第一卷云南閻浮提其地縱廣七十由旬又瑜伽論與此經同又起世云此閻浮洲有一大樹名曰閻浮本縱廣七由旬葉覆五十由旬高百由旬解云從樹立名名閻浮提地有此樹名閻浮洲即有財釋八者出三昧如經從體性虗空華光三昧出故言三昧者梵音名三摩地此云等持遠離沈掉名之為等持心不散名之為持九者說法如經出已方坐等故就說法中復分有二初明千佛說法次其餘千百億下明百億佛說法此即第一千佛說法說十法門即分為十此即第一明十世界海謂實法界無有分限難可測量以海為喻千光王坐者謂千莖蓮華光明坐也玅光法堂者即是華嚴所說普光法堂謂佛在摩揭提國寂滅道場普光法堂普賢菩薩說十方世界海十世界海者謂說世界海起具因緣海乃至壞方便世界海如華嚴經第三卷說。
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
經曰復從坐起至帝釋宮說十住者自下第二明說十地若依華嚴佛在帝釋昇玅勝殿法慧菩薩說十住義言十住義者如華嚴經第九卷云諸佛子菩薩摩訶薩十住行去來現在諸佛所說何等為十一名初發心住二名治地住三名修行住四名生貴住五名方便具足住六名正心住七名不退住八名童真住九名法王子住十灌頂住廣說如彼。
復至?天中說十行。
復至?天中說十行者自下第三明說十行?天者即是第三?摩天梵音云夜摩此云時分如順正理二十一云夜摩天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哉若依華嚴佛在夜摩天摩尼寶莊嚴功德林菩薩入善伏三昧說十行又如彼經第十二卷云菩薩有十行何等為十一者歡喜行二者饒益行三者無恚恨行四者無盡行五者離癡亂行六者善現行七者無著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實行具說如彼。
復從座起至第四天中說十迴向。
復從座至說十迴向言四天者謂第四兜率天中若依華嚴佛在兜率天宮一切寶殿金剛幢菩薩入明智三昧說十迴向兜率天者梵音正云覩史多此云知足如正理論云四覩史多天謂彼天處多於自受生喜足心十迴向者如華嚴經第十六云菩薩有十迴向何等為十一者救護一切眾生迴向二者不壞迴向三者等一切佛迴向四者至一切處迴向五者無盡功德藏迴向六者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者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者如相迴向九者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十者法界無量迴向廣說如彼。
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
經曰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種定自下第五說十禪定化樂天者新翻論云樂變化天樂者欲樂如正理云五樂變化天謂彼處樂化欲境於中受樂十禪定者謂十地所修定也(勘金光明經)禪者新翻經論名為靜慮依此寂靜審慮境界故名寂慮。
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
經曰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者自下第六明說十此他化天者即是第六他化自在天如正理云彼天處於他所化欲境自在受樂言十地者一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名極歡喜二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玅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慧地成就微玅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含眾德水故如空麤重充滿法身故如是十地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地義如前廣說廣說十地如華嚴經第二十五十地經解深密經第四瑜伽論決擇分攝大乘論等廣說義如瑜伽鈔會恐繁不述。
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
經曰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者自下第七明說十金剛十金剛者如華嚴經第四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金剛心莊嚴大乘何等為十所謂菩薩摩訶隆作如是念一切諸法無有分際菩薩發如是心我當覺了三世一切諸法悉無有餘是為菩薩第一發金剛心菩薩作如是念於一毛端處有無量菩薩說法界法發如是心我當發大莊嚴而自莊嚴化度眾生皆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大涅槃而般涅槃是為第二發金剛心菩薩作如是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無有分際菩薩發如是大願我當以無上淨清莊嚴此等一切世界彼諸莊嚴皆實不虗是為菩薩第三發金剛心菩薩作如是念眾生無量無有分際不可窮盡菩薩發如是心我當以諸善根迴向一切眾生以無上大智慧光普照一切眾生是為第四發金剛心菩薩作如是念一切諸佛無量無邊菩薩發如是心我所種善根迴向奉給供養一切諸佛然後我乃成等正覺是為第五發金剛心菩薩見一切佛聞所說法發大歡喜心不著自身及如來身解知佛身非實非虗非有非無(乃至)解知如來實無所有亦不懷有相何以故一切攝取故是為菩薩第六發金剛心菩薩若有眾生呵罵毀辱或截手足乃至菩薩不因此故生恚害心於不可說劫修菩薩行攝取眾生心不廢捨何以故菩薩住不二法善學菩薩行清淨直心於一切眾生無瞋恚心忍住眾苦心無加報自身堪受一切眾生苦是為菩薩第七發金剛心菩薩作如是念未來世劫無量無邊無有分際不可窮盡發如是心我當盡一切未來世界虗空界等劫於一切世界行菩薩道教化眾生如一世界盡法界虗空界等一切世界要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修菩薩行是為第八發金剛心菩薩作如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心為本心清淨故能積集成滿一切善若心得自在則能成就無上菩提行菩薩行滿足諸願究竟教化一切眾生是為菩薩第九發金剛心菩薩作如是念知佛不可得菩提不可得廣說乃至發一切智心不捨修菩薩行不捨教化眾生等是為菩薩第十發金剛心莊嚴大乘未知如此經十金剛與華嚴經十金剛心同不思或可此即上卷所說十金剛也。
復至二禪中說十忍。
經曰復至二禪中說後當釋之十忍者自下領第八說十忍十忍如華嚴經第三十云菩薩成就十種忍能得一切無礙忍何等為十所謂隨順音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炎忍如夢忍如響忍如電忍如化忍如虗空忍具說如彼。
復至三禪中說十禪。
經曰復至三禪說十願者自下第九說十願願者以信勝解欲為其自性十願者如十地論云校量勝者有三種一願勝二修行勝三果利益勝何者願勝所謂十大願經曰菩薩如是安住菩薩歡喜地目昏大願起如是本方便大行成就所謂無餘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乃至無有休息論云是初大願無餘者有三種一者一切佛無餘二者一切供養無餘三者一切恭敬無餘乃至廣說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諸佛所說法輪皆悉受持故攝受一切佛菩提故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故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虗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數一切佛成道若攝護正法無有休息論云第二大願皆悉受持者謂教法修多羅等書寫供養讀誦受持為他演說故乃至廣說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成佛無餘一切世界住處從兜率天下入胎乃至般涅槃我於爾時盡往供養乃至無有休息論曰第三大願如論廣說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菩薩所行廣大無量不離諸波羅蜜多所攝諸地廣說乃至一切菩薩所行如實地道及諸波羅蜜方便業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等論云第四大願心得增長者以何等行令心增長一切菩薩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故具說如彼經曰又發大願所謂無餘一切眾生色無色乃至令信入諸佛法故等論云第五大願教化眾生故乃至廣說經曰又發大願所謂無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麤細亂住倒住正住如帝網差別十方世界無量差別入皆現前知故等論曰第六大願無餘一切世界者有三種相隨入如是世界智皆現前知一者一切相如經廣大無量乃至正住故二者真實義相如經如帝網差別者真實義相故如業別作故三者無量相者十方世界真實義相者唯智能知餘相者可現見故經曰又發大願所有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一切國土平等清淨等論曰第七願淨佛國土乃至廣說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菩薩同心同行故共集善根廣說乃至具足行菩薩行故等論曰第八大願不念餘乘故廣說如彼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乘不退輪行菩薩行故廣說乃至得如如意寶身故行大菩薩行等論云第九大願顯不空行菩薩行復行菩薩行顯乘不退輪行菩薩行經曰又發大願所謂於一切世界處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一凡夫道不離一切凡夫道處示身初生坐道場成佛轉法輪度眾生示大涅槃現諸佛境界大神智力乃至示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等論曰第十大願起大乘行具說解云此十大願理通十地從初說故但說初地有十大願或十大願者即是下經十大願也。
復至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原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經曰復至四禪中心地法門者自下第十說心地法門摩醯首羅者是此梵音此云大自在起過五淨居天有此大自在第十地菩薩生於彼天故瑜伽論第十二卷云復有超過淨宮大自在住處有十地菩薩由極動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大智度論云同此說心地法門者如上卷說四十心地謂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如上說。
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如賢劫品中說。
經曰其餘千百億自下第三明百億佛說。
爾時釋迦從初現蓮華藏世界東方來入天宮中說魔受化經已。
爾時釋迦從初現至來入天宮中者自下第二明地所修戒中有五一者生於天宮二者入胎三者出家四者成道五者轉法輪此即第一生於天宮相天宮者謂生欲界第四天宮若依華嚴有十事業住兜率天故彼經中四十三云佛子菩薩住兜率天有十種事業何等為十所謂菩薩為欲界諸天說離欲法縱逸自在皆悉無常一切快樂皆悉苦惱勸發開導彼諸天子發菩提心(是第一事)菩薩為色界諸天說諸禪解脫三昧相續起彼禪支有三昧者乃至為說實智勸發開導彼諸天子發菩提心是為兜率天第二事業廣說乃至菩薩住兜率天出生無量無邊法門示現一切世界中種種色種種形廣說乃至欲令眾生生歡喜故是為菩薩住兜率天第十事業具說如彼問何故菩薩唯生第四覩史多天不生餘天解云下三天中沈著五欲上二天中放逸五欲此第四天非沈非逸易可覩教化故生第四不生餘天(勘賢愚經)又毗婆娑一百七十八云問何故菩薩唯於覩史多天受天趣最後異熟不於餘天有說下天放逸上天根鈍唯覩史多天離二過失菩薩怖畏放逸厭患鈍根故唯生彼有說唯覩史多天壽量與菩薩成佛及瞻部州人見佛業熟時分相稱乃至廣說說摩受化經者如華嚴經第四十三云有十種魔所謂五陰魔貪著五陰魔故煩惱魔煩惱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自憍慢故死魔離受生故天魔起慢放逸故失善根魔心不悔故三昧魔三昧著故善知識魔於彼生著心故不知菩提正法魔不能出生諸大願故乃至有十魔業有十種捨離魔業謂親近善知識等具說如彼如是等類名魔受化經或可有別部經名魔受化經勘。
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
經下生南閻浮至亦名悉達者自下第二明下生入胎出胎相迦夷羅國者亦云加毗羅此云悉達者梵音具存名為悉多頞他悉多此云成是成就義西方人言誦經純熟名為悉多頞他此云辦即是事究竟義此中意說相師占云若不出家得轉輪王若其出家成無上覺因此立名名為成辦必定成辦菩提果故然此太子未出家時自有兩名一名悉多頞他義如前釋二名提婆池提婆此云天上天謂初滿七日已父王遣入提婆俱羅(此云天舍)大自在天等爾時太子來入提婆俱羅大自在天及餘天像頂禮太子因此立名為天上天今此經中略舉一名故言悉達(波羅門傳說如是勘成文)西域傳云薩婆曷剌他悉陀(唐云一切義成)問婆羅師師云梵音有二種一者長聲二者短聲經論為分依短音說名悉陀頞他傳依長聲故名薩婆曷剌他悉陀其義一也然此太子降神入胎諸宗不同上座部云菩薩以喝唄羅頞沙荼月三十日夜降神母胎當此五月十五日也餘部皆云以此月二十日夜降神母胎當此五月八日摩耶者則是摩訶耶此云大術華嚴經第五十六云摩耶夫人在利叉樹下生太子時有十光明過去諸世界中佛受生時摩耶夫人常為其母乃至摩耶夫人身中普出過去諸佛本又彼經中四十三云菩薩命胎之時右掌中出大光明名淨境界悉能嚴淨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中若有無漏諸辟支佛覺斯光者即捨壽命若不覺者光明力故徙置他世界中一切魔及眾外道有見眾生悉皆徙置他方世界除如來住持所化眾生等又婆沙論百七十八云問何緣菩薩於最後有唯從天沒不從人來有說於諸趣中天趣勝故有說從天上來人所重故有說人中無有如是壽量如覩史多與善根熟時相稱可故問何故不即於覩史多天成正等覺而必來人間耶答隨諸佛法故謂過殑伽沙數諸佛出世皆於人中而取正覺故復次唯人智見極利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降神有十事如華嚴說。
七歲出家。
經曰七歲出家者自下第三釋出家相如華嚴經第四十四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事故示現出家何等為十所謂欲令眾生厭離家故示現出家為著家眾生故示現出家欲現隨順諸賢聖道故示現出家欲宣揚讚歎出家法故示現出家欲令眾生離二見故示現出家欲令離欲樂我樂故示現出家欲現出三界相故示現出家欲現自在不由他悟故示現出家欲隨順如來十力四無畏故示現出家一切最後生菩薩法應爾故示現出家問餘經中說十九出家何故此經云七歲出家解云根機其有殊見聞不同故不可致怪又西域傳云如來踰城出家時亦不定或云菩薩年十九或云二十九以大舍佉月後半八日踰城出家當此三月八日或云以舍佉月半十五日當此三月十五日。
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
經曰三十成道等者自下第四釋成道相坐道場降伏諸魔等如華嚴經廣說應知恐繁不述。
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
經曰於寂滅道場自下第五轉法輪光明住處謂如上說十種住處。
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吾今來此世界八千反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竟。
次時佛觀諸天至天王宮者自下第二釋轉法輪謂佛觀察大梵王網於一網中有無量孔差別不同因此演說無量世界差別不同猶如世界差別不同如來教門亦復如是雖有差別無量教門而不離於平等法界廣如華嚴第五十五說。
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闇之人說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
經曰復從天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者自下第二正明所行而謂戒也於中有二初經家序次一光明下正釋此即初也為人為人有二一者地上菩薩二者地前異生如文可見自下第三顯其所誦謂本盧舍那四十心地中戒是初發心菩薩所誦初發心者若依此經及華嚴經十解初心名初發心此不退初故言初發心若盡理說十信初心名初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故發菩提心雖有多種而要言之不過二種謂自他願自利願者願修一切所有善法永離一切所有不善如是名為自利願也利他願者願以四攝攝受有情拔出生死如是名為利他大願如是二願名菩提心故瑜伽論三十五云又諸菩薩起正願求菩提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故若能如是發菩提心是名菩薩故彼論云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乃至廣說又華嚴經五十八云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即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又彼五十九云譬如小金剛悉能破壞一切諸物菩提心亦復如是緣小境界能破一切無明癡惑乃至廣說此言初發心所誦者說初為名所以者何十地菩薩亦誦戒故。
一戒光明金剛寶戒。
經曰一戒光明金剛寶戒者自下第二正釋此中有二初略標戒相許說諦聽次爾時釋迦牟尼下廣釋戒相前中有二先舉戒名用顯為許後我今盧舍那下略歎戒德勸持諦聽前中有三一者顯名體二者是一切佛本原下顯用三者吾今為此下許說此即第一顯名體也言一戒者謂十重中一一戒光明能破惑故名戒光如下經說戒明日月或一戒者此顯三聚淨戒中一所謂律儀戒此從多而說名律儀戒若怰細說非無餘二或一戒者如是玅戒不離真如性離有無故言一戒或一戒言顯六度中一切故一言一戒金剛寶戒者金剛有二義一者堅固難壞義二者能破餘物戒亦復爾外道梵志難可破壞生死之闇及破戒垢說喻為名為金剛。
是一切佛本原一切菩薩本原佛性種子。
經是一切佛本原者自下第二顯用原菩薩原本本原言顯根本所依謂諸佛菩薩皆由此戒得成果故如下經說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佛性種子者謂戒為佛性如是玅戒與三身佛作生了因或為生因生有為果或為了因得法身果是名佛性言種子者即是因義謂戒為因緣生有為果故或可佛性者對無為果種子者對有為果此中欲顯二果有異說二種因或佛性即種子名佛性種子或說一戒光明即是金剛寶戒此中意說戒不離如戒即是如如即是戒相不離體體即相故一戒言離不顯體相金剛寶戒此即顯體體即真如真如即是諸佛菩薩本原所依言佛性者顯戒之體理佛性也言種子者此顯戒相有為行也。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經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者此即顯示不離戒體真如佛性釋此文自有兩釋一依涅槃經諸師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必定成佛義如常說二護法菩薩等云一切有二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切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者此就少分一切而說彌勒菩薩位登補處通達諸佛密意語言欲令眾生生決定智是故建立五種種姓雖有兩釋今依彌勒及護法等不依凡夫涅槃師等此言一切皆有佛性者此據少分一切而說或就理佛性而作是說一切意識色心是情者如其次第意及六識名為意識所言色者五境五根法處所攝皆名為色所言心者謂第八識心義勝故偏說心言或意識者謂第六所言心者此顯五識對色說心故言是情是心等者即顯色心皆入佛性戒所言情者謂六根也如上所說意及色一分心者即顯八識心也入佛性戒者顯入戒體真如性一切心色不離如故或戒如心如無差別故此中意顯非但此戒不離真如一切諸法亦不離如皆入佛性戒戒之體故名入戒也。
當當常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
經當當常有因故至法身者謂即是戒為法身因未來非一故言當當有當來因故言當有因由有當當因故有當當法身果也問曰法身當如何得說有當當耶解云法身雖常隱顯位異如餘處說隱為如來藏現為法身果今成就法身隱顯義說故言當當或可三身皆名法身此有何失此中意說申有能生窮未來際功德因故有如來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絕常住法身若法身者無生滅故名為常住若應化身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故言常住是菩薩因故言出三界木叉者舊翻為別處處解脫大唐三藏翻婆羅提此云解脫木义者此云別若此梵音可言別今順唐言故名別解脫謂身七支別別解脫名別解脫出於世界者謂今由此戒出三界故。
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原自性清淨。
經曰吾今當為此大眾生等者自下第二許說言重說者如前律藏品中說今亦重說言無盡者謂菩薩戒盡未來際無窮盡故非常聲聞捨眾同分即捨戒故言本原自性清淨者謂即此戒不離如。
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華臺 周帀千華上
復現千釋迦 一華百億國 一國一釋迦
各坐菩提樹 一時成佛道 如是千百億
盧舍那本身
經我今盧舍那自下第二略歎戒德勸持誡聽有十二行中半頌即分有三初有兩行半明其教主次千百億釋迦下略歎戒德後是盧舍那誦下勸持誡聽前中有二初有兩句明盧舍那盧舍那者梁云淨滿方坐蓮華臺者如華嚴經說香水上有蓮華藏世界此界有不可說佛剎皆是盧舍那常轉輪處次周帀千華上下有兩行頌照千百億釋迦於中有三初兩句明千釋迦次一華百億下有一行頌明百億釋迦後如是千百億下明千億盧舍那佛所說化問曰此三種佛與佛如何相攝解云盧舍那佛是自受身千葉釋迦是他受用百億釋迦是變化身是故經上卷云爾時盧舍那佛即大歡喜現虗空光體性本原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我已百千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號為盧舍那佛住蓮華臺藏世界海其臺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我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一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廣說乃至千葉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故言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
千百億釋迦 各接微塵眾 俱來至我所
聽我誦佛戒 甘露門則開
經曰千百億釋迦自下第二略歎戒德有三行半即分有三初有一行一句明真佛說次是時下有一行一句明千百億佛說後戒如明日月下有一行頌正歎戒德此即初也謂千佛及百億佛各將微塵眾俱來至盧舍那佛所聽我誦佛戒問自受用身唯唯佛佛乃能知之諸菩薩眾如何見聞解云諸菩薩雖不見聞而所見化不離應身是故說言聽我誦佛戒故攝大乘論云不離化身是應事相或佛神力令得見聞言甘露門即開者甘露即是涅槃也是菩薩戒為涅槃門故言甘露門即開。
是時千百億 還至本道場 各坐菩提樹
誦我本師戒 十重四十八
經曰是時千百億下第二明化說法如文可知。
戒如明日月 亦如瓔珞珠
經曰戒如明日月下第三正歎戒德先喻後法此即第一顯譬喻也有二種喻一者日月喻二者瓔珞喻此即初喻體如日月能破諸闇戒亦如是能破諸闇日月為喻闇有二種一者破戒名之為闇無明俱故感黑果故二者生死名之為闇未得無漏智慧明是菩薩戒破二闇譬如明日月言除破戒垢者如四分云譬如明眼人能避險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諸惡能除生死闇者如大智度論第十三云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怖畏中戒為守護死闇冥中戒為明燈故亦如瓔珞珠者此第二喻如瓔珞珠能莊嚴身此戒亦爾莊嚴菩薩又如寶珠能生諸寶寶所依戒亦如是如智度論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於地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廣說乃至若人棄捨此戒雖居山苦行食果服藥與禽獸無異或有人但服水為戒或著艸衣或著木皮衣受行苦行以無此戒空無所得若有人雖處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能行此戒者得生好處及得道果。
微塵菩薩眾 由是成正覺
經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者自下第二明法謂諸菩薩由此戒故得成正覺梵音具存菩提薩埵大唐翻菩提名覺薩埵名有情舊翻名道心眾生者謬也若言道心眾生者梵音應言末伽摩拏沙勘佛地論。
是盧舍那誦 我亦如是誦 汝新學菩薩
頂戴受持戒 受持是戒已 轉授諸眾生
諦聽我正誦 佛法中戒藏 波羅提木叉
經曰是盧舍那誦自下第三明勸持誡聽於中有三者兩句舉能聽誦人所言我者千百億釋迦二者有一行頌明勸受持三有四行誡聽也誡聽中有三句正明誡聽次大眾諦信下有兩行三句明誡生信最後兩句結。
大眾心諦信 汝是當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應攝佛戒 眾生受佛戒 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 真是諸佛子 大眾皆恭敬
至心聽我誦
經曰大眾諦信下第二明誡生信信有三種一信當已成佛如經是當成佛等故二信戒具足如經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故謂若受此戒攝一切戒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者勸一切有情皆應攝受佛戒三者信同大覺如經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性等故後二句結如文可知上來第二誡聽訖。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經曰爾時釋迦至木叉者自下第二廣釋戒相此中有二初釋名義簡能受人後佛告下別釋戒相前中有三初結戒略釋總名次即口放無量光明下放光表瑞後佛子諦聽若受佛戒下簡別能受菩薩戒人此即初也於中有四一明教主謂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大唐翻云能寂舊翻亦云能滿亦云能仁佛者梵音具存名為佛陀此云覺者廣如瑜伽論第八鈔會二者顯處如經初坐菩提樹菩提樹者菩提名覺謂諸菩薩依於此樹得成覺故名菩提樹從能依為名如說天授之衣樹有覺故名為覺樹有財釋或覺之樹名為菩提樹六釋之中依主釋也三者結戒如說初結波羅提木叉四者略釋戒名如經孝順父母等故上順三寶父母師僧言順至道法至道法者謂菩提分法戒順菩提分法故言順至道之法孝名戒者隨順佛教名之為孝亦名為戒言亦名制止者防非止惡名之為戒。
即口放無量光明。
經曰即口放無量光明者自下第二放光表瑞於中有三初明放光次是時下大眾願聞後告諸菩薩下釋放光所以此即初。
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十八梵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佛大乘戒。
經曰是時百萬億大眾自下第二大眾願聞眾有四類一者菩薩二者梵眾三者欲界天四者國王十八梵者謂下三靜慮各有三天即為九天第四靜慮即有九天初靜慮中有三天者一梵眾天二梵輔天三者大梵天第二靜慮有三天者一小光天二無量光天三極光天第三靜慮三天者一小淨天二無量淨天三遍淨天第四靜慮九天者一無雲天二福生天三廣果天四無繁天五無熱天六善現天七善見天八色究竟天此八天中下之三天凡聖雜生後之五大純聖所止超過淨居有天名大自在十地菩薩乃生其中一一釋名如婆沙論第一百七十六順正理論二十二說六欲天者一四大王眾天二三十三天三時分天四知足天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十六大國王者如長阿含經第五卷一央伽國二摩竭國三迦尸國四居薩羅國五䟦祗國六末羅國七支提國八䟦沙國九居樓國十般闍國十一阿溼波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婆國十四乾陀羅國十五劒浮沙十六阿乘提(勘)又毗婆沙論第一百二十四云十六大國者謂泱伽國摩揭陀國迦尸國憍娑羅國佛栗氏國末羅國奔噠羅國蘇噏摩國頞溼縛迦國頞飯底國葉筏那國劒䟦闍國俱盧國般遮羅國筏蹉國戍洛西那國。
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
經曰告諸菩薩言自下第三釋放光所以謂顯此戒口中所誦故於口中放光明就釋文中復分有二初勸令誦持次是故下結釋放光所以此即第一勸令誦持先明自誦後明勸誦此即初也。
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
經汝等下第二勸誦發心菩薩者謂初發心在十信位十發趣者如上卷云諸佛當知堅信忍中十發趣向果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十長養者如上即云諸佛當知從此十發趣入堅法忍中十長養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諸佛當知從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迴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焰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經地十體性入佛界地解云此四十心如次解釋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六種姓中次即是有姓性種道種姓聖種姓一一廣釋如上而說。
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諸佛之本原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善學。
經是故戒光從口出自下第二結釋放光此中欲表口所誦戒是故戒光從口出也以光表戒名為戒光是故此光有因緣故出非無因緣光非青黃赤白等者攝相歸本故言非青黃等或可戒色是法處攝今顯所表故言非青等初說為勝非因果者謂真如理非因非果遠離因果差別相故此即無二之所顯故言佛菩薩本原等者謂佛菩薩皆由此戒若無此戒必不成果故如智度論云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濟是不可得無戒欲得好果亦復如是大眾等者勸令誦持。
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經佛子諦聽自下第三簡別能受菩薩戒人然釋受戒略以四門分別一者明受戒法二者明捨戒緣三者明持犯差別四者明懺悔法第一明受戒法復有二種一明依師受法二明自誓受法前中有三初請戒師次明正羯磨後明請證就戒師中復分有二初明戒師相後明請相此即第一明戒師相問何等師得受菩薩戒解云要求已發大心有智有力言辭巧玅能解義理菩薩師也故瑜伽論第四十云若諸菩薩欲於如是菩薩所學三種戒藏勤修學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弘願已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羅什法師云受戒法本出梵網律藏品中盧舍那佛與玅海王王千子受戒為戒師法是出家菩薩具足五德一堅持淨戒二年滿十臈三善解律藏四玅通禪思五慧窮玄宗堪為師也雖有此說然彼經此間未翻是故今依瑜伽略述或第二正請師者如瑜伽云於如是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先禮雙足如是請言我今欲於善男子所或長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淨戒唯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授既作如是無倒請已偏袒右肩恭敬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諸菩薩眾現前專念彼諸功德隨其所有功能因力生殷淨心或少淨心有智有力勝菩薩所謙下恭敬膝輪據地或蹲跪坐對佛像前作如是請唯願大德或言長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薩淨戒如是請已專注一境長養淨心我今不久當得無盡無量無上大功德藏即隨思惟如是事已默然而住若依此經應請二師故下經云見欲受戒人應教而請二師和上阿闍梨解云若有師處應具請二若無師處未必具二第二明羯磨者復分有二初明戒師和上次正明羯磨和上者若依瑜伽論和上二事故彼論云爾時有智有力菩薩於彼能行正菩薩所以無亂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聽或法弟聽汝是菩薩不彼應答言是發菩提願未應答言已發若依此經和上問七遮故下經云若欲受戒時法師問言現身不作七逆罪耶不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害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餘一切得受戒而瑜伽論云不說七遮者作懺悔亦得戒故非如聲聞犯邊罪已更不能受各據一義故不相違謂此經中據不懺悔者說作七逆現身不得戒論中據懺悔亦有受義故略不說次正羯磨者如瑜伽說自此已後應作如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處受諸菩薩一切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此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能授菩薩作如是問乃至第三受淨戒已能受菩薩作如是答乃至第三請證如瑜伽云受淨戒已能授菩薩不起于座能受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現住諸佛及諸菩薩恭敬供養頂禮雙足作如是白某名菩陸今已於我某菩薩所乃至三說受菩薩戒我某菩薩已為某名菩薩作證唯願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於此某名受菩薩戒亦為作證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受戒羯磨畢竟從此無間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現住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前法爾相現由此表示如是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爾時十方諸佛菩薩於是菩薩法爾之相生起憶念由憶念故正智見轉由正知見如實覺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薩某菩薩所正受菩薩所受淨戒一切於此受戒菩薩如子如弟生親善意眷念憐愍由佛菩薩眷念憐愍令是菩薩希求善法倍復增長無有退減當知是名受菩薩戒啟白請證如是已作受菩薩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薩俱起供養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頂禮雙足恭敬而退如是菩薩所受律儀戒於餘一切所受律儀戒最勝無上無量無邊大功德藏之所隨逐第一最上廣說乃至一切別解脫律儀於此菩薩律儀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數分不及一計分不及一笇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攝受一切大功德故第二明自誓受戒者如瑜伽論第四十一云又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受菩薩淨戒律儀應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或遵跪座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欲於十方世界佛菩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受一切菩薩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說已應起所餘一切如前應知然自受者必先懺悔要須得好相以此為限若不得好相不得戒故此經下云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時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菩薩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是法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若千里內無能受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見好相故第二明捨戒緣多少者捨戒因緣或二或四所言二者瑜伽論第四十云略由二緣捨諸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捨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二者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言四緣者如論第七十五卷云又捨因緣略有四種一者決定發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於有所識別大丈夫前故意發起棄捨言三者總別毀犯四種他所勝法四若以增上品纏總別毀犯隨順四種他所勝法由此因緣當知棄捨菩薩律儀若有還得清淨受心復應還受解云後四緣中第一第二即前二緣中第一緣攝四中後二二中第二攝是故若二若四平等無異四他所勝法者十重之中最後四也後四不共故唯說四重或可菩薩意業為重故唯說四隨順他勝法者謂十重中前六種也如是六種亦共二乘或可不定故言隨順或隨順者但起他勝法者皆名隨順雖有兩釋前說為勝所以者何若順他勝皆名隨順犯他勝方便即應捨戒是義不然由此道理明知唯說十中初六名為隨順不說一切上品纏犯前六重戒必捨戒故解云此中捨者但捨功能不捨種子問曰此三聚淨戒以何為體解云此有表無表此中表者第三羯磨時現行思為體依勝思願假建立故色聲定非業自性故若無表律儀以勝期願思種為性謂依恩種假建立故上來所說依於攝假從實門說表無表業離恩恩種無別體故若依法數辨戒體者以法處所攝色為性而餘處說表色是眼境者是相從說或隨轉門故成業論云第三明持犯差別者就遮罪明其持犯復約性罪明持犯也就遮罪者如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常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當知是文從多分說若盡道理於遮罪中亦有不共思如威儀戒若見由衣不齊有利益菩薩此中即不慗衣如是等類準此可知又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為令聲聞小事少業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可名為玅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得名為玅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鉢亦爾如求衣鉢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畜種種憍大者耶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千乃至廣說次就性罪中持犯差別者至文當說決定毗尼經云佛告優波離汝今當知聲聞乘人有異方便有異深心持清淨戒菩薩乘人有異方便有異深心持清淨戒優波離聲聞乘人雖淨持戒於菩薩乘不名淨戒菩薩乘人雖名淨戒聲聞乘人不名淨戒云何名為聲聞乘人雖淨持戒於菩薩乘人不名淨戒優波離聲聞乘人不應乃至一念起於一念欲更受身是則名為聲聞乘人清淨持戒於菩薩乘最大破戒不名清淨解云謂諸菩薩有利益處方便受身起種種欲攝受有情出不善處安置善處若諸菩薩不以其欲攝受有情棄捨有情即是破戒此中意說在家菩薩出家菩薩出家菩薩為護聖教是故不得行非梵行又云優婆離菩薩乘人於無量劫堪忍受身不生厭患則名為菩薩乘人清淨持戒於聲聞乘最大破戒不名清淨云何名為菩薩乘人持開通戒聲聞人持不開通戒優婆離菩薩乘人以初日分所犯戒於日中分思惟當得一切種智菩薩爾時不破戒身以日中分有所犯或於日後分思惟當日得一切種智菩薩爾時不破戒身廣說乃至以後夜分有所犯戒於日初分思惟當得一切種智菩薩爾時不破戒身以是義故菩薩乘人持開通戒聲聞乘人持不開通戒菩薩不應生大慚愧亦復不應生大悔纏優波離聲聞乘人數數犯罪即時破失聲聞戒身所以者何聲聞乘人應當持戒制一切結如救頭燃所有深心為涅槃故廣說乃至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或有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有瞋相應心而犯於戒有癡相應心而犯於戒世尊菩薩犯戒於欲相應心瞋相應心癡相應心何者為重。
爾時世尊告優波離若有菩薩如恒河沙劫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菩薩因以瞋心而犯於戒等住菩薩大乘之道因瞋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因瞋恚故能捨眾生因貪欲故於諸眾生而生親愛優波離所有諸結能生親愛菩薩於此不應生畏所有諸結能捨眾生菩薩於此應生大畏廣說乃至大乘之人因欲犯者我說是人不為名犯因瞋犯者我說是人名為大犯名大過患大墮落於佛法中是大留難若有菩薩無有方便欲相應心而犯於戒生於怖畏於瞋犯戒不生怖畏若有菩薩而有方便恚相應心而犯於戒而生怖畏欲相應心而犯於戒不生怖畏。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
經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者自下第二別釋戒相此中有二初釋十重次釋輕戒後總結釋十重中文分有三初總標次別釋後總結前中有四一者標數二者勸誦三者勸學四者勸持此即初也。
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
經若受菩薩戒至亦如是誦者自下第二勸誦謂諸菩薩要須誦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若不誦持戒必不能得菩提果故故言非佛種子。
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
經一切菩薩至今學者自下第三勸學。
我已略說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經我已略說至敬心奉持者自下第四勸奉持。
梵網經述記上本
梵網經述記上末
若佛子。
經佛告佛子者自下第二別釋於中釋十重即分為十此即第一釋不殺戒於中有三初標人次正釋業道後是菩薩下結其罪名此即初也。
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
經若自殺至殺緣者自下第二正釋業道於中有二初舉業道相明不應作次是菩薩應起下明結業道前中先明殺差別次乃至一切有命者下明其所殺後不得故殺者結不得殺此即第一明殺差別汎論殺者謂奪彼命名為殺生如是殺生通大小乘少有差別謂聲聞教斷若見利若不見利必不許殺菩薩戒中若見利益亦許殺生故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如是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於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是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此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問殺生業道於何時成為所殺生住死有能殺生者成根本業道為彼死後成業道耶解云決定死後方成業道若住死有成業道者能殺與所殺俱時捨命亦應業道成而不許殺故知死後方成業道有言依薩婆多云如前無異若依大乘所殺有情住死有時能殺生者得業道所以者何過去無體對何有情得成業道故知所殺住死有時能殺生者得成業道無實眾生及實命根而壞和合故成道業彌勒所問經第二卷云問無命可殺云何斷命得罪答雖無實命斷和合體名為殺生問害何世蘊名為殺生過去不可害已滅無故未來不可害未生無故現在不可害剎那不住不待害緣自然滅故解云以現在世刀等緣故遮未來蘊命不生起故言殺生如彌勒所問論云有人說言住現在世壞未來世和合陰體問自斷命者成業道不解云不成業故彌勒所問論云問以何義故自斷命者不得罪報答以無可殺者故此明何義若有他人是可殺者能殺生人得殺生罪以自殺者無可殺境即更無殺者故自斷命不得惡報問自殺身發起殺心斷人命根破壞五陰捨離人趣殺業成就何不得殺生罪報答若爾阿羅漢人應得殺生罪此明何義以死相羅漢自害其身斷己命故彼阿羅漢亦應獲得斷命之罪而彼無罪以離嗔心故傍論應止正釋本文此有十句即分三初有六句正釋殺事次有一句明殺業後有三句明殺生業因此即第一明殺生事殺生事有六一者自殺謂自手殺二者教人殺謂遣使殺三者方便殺謂藥等四者讚嘆殺五者見殺隨喜此中讚嘆隨喜是殺同類非根本業六者呪殺謂毗阿羅等經曰殺業者自下為第二明其殺業謂動身手名為殺業經曰殺法殺因殺緣者自下第三句明殺因緣言殺法者謂即耶教依此耶法行殺生故即為殺法如說羊祠天命終生天言殺因者謂欲殺思及煩惱等名為殺因言殺緣者謂弓箭等遠者名緣親即名因或由他所逼而行殺業他即名緣經曰乃至一切有命者自下第二明其所殺然有其三品謂上中下故涅槃經第十五言上殺者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中殺者從凡夫人乃至阿那含是名中殺下殺者謂三趣也解云此中意說殺父母佛阿羅漢辟支佛解行以上諸菩薩等是名殺殺成逆故或可十解以上乃名畢定菩薩不退轉故或可初地以上菩薩名畢定菩薩解行菩薩退與不退皆不定故有諸八地以上菩薩乃名畢定一切煩惱必不起故殺下三果及凡夫成重非逆而此經下云聖人者名逆者竝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名為聖人殺三惡趣自有兩釋一云殺三途生唯輕非重故四分去唯說殺人犯波羅夷謂此三趣非道器故一云殺傍生等成重非輕所以者何謂諸菩薩於諸有情慈悲平等無勝劣故雖有兩釋後說為勝故此經云一切有命者不同四分等中且說聲聞不論菩薩戒故不相違雖有兩釋後釋為勝違慈悲故經曰不得殺者自下第三結不得殺如文可知。
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
經曰是菩薩至方便救護者自下第二結成業道於中有二初明應起慈心後明成業道此即第一明起慈心如華嚴經如來光明覺品一一眾生故阿鼻地獄中無量劫燒煑心淨如最勝所言悲者拔有情苦慈者與有情樂如是二種無瞋不害以為自性方便救護者謂諸菩薩四方救護眾生謂諸菩薩方便救護無救有情言無救者謂以孤獨故如十地論第五卷云是中無救者以孤獨故孤獨無救有九種一恒常貧窮孤獨無救二三毒之火熾燃不息孤獨無救三有窂固之獄孤獨無救四常為煩惱諸稠林所覆孤獨無救五無正觀力孤獨無救六遠離善法心無喜樂孤獨無救七失諸佛妙法孤獨無救八而常隨順世間水流孤獨無救九失涅槃方便孤獨無救廣說如彼解云菩薩能救如是九種無救有情故言方便救護四攝方便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同事廣如瑜伽菩薩地說。
而反更自恣心快意殺生是菩薩波羅夷罪。
經曰是至而自恣心快意殺生自下第二明結業道由五緣故得殺業道如瑜伽論五十九云復次若廣建立十惡道自性差別復由五相何等為五一事二想三欲樂四煩惱五方便究竟殺生業道以有情數眾生為事若能害者於眾生所作眾生想起害生欲此想即名於彼眾生名不顛倒想依此想故作如是心我當殺害如是名為殺欲樂此能害者或貪所蔽或嗔所蔽或癡所蔽或二所蔽或三所蔽而起作心是名煩惱彼由欲樂及染汙心或自或他發起方便加害眾生若害無間彼便命終即此方便當於爾時說名成就究竟業道若於後時彼方命終由此方便彼命終時乃至名成就究竟解云若顛倒相謂如欲殺王誤殺張等於殺生中誤謂為杌於中有三釋一云殺眾生故成業道第二師云若此處中本來無杌應須詳審不詳審斷者成根本業若此處中先有杌人忽補杌處以木相斫即非成重也第三師云正輕非重亦非業道雖有三說後說為勝謂一切誤殺不成業道以闕緣故如不殺者誤殺是闕緣不得成業道故瑜伽論第九卷云作用顛倒者謂如有一於餘眾生思欲殺害誤害餘者當知此中雖有殺生無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若誤殺其餘眾生殺生殺於非情如杖己謂我殺生當知此中無有殺生無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相似同分罪生如殺生業道如是不與取等一切業道隨其所應作用顛倒應知然此殺生罪中極重是故為初如大智度論第十七云復次行者思惟我自惜命愛身彼亦如是與我何異以是之故不應殺生復次殺為罪中之重何以故人有死急不惜重物但以活命為先佛語難提迦優婆塞殺生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眾者畏之如見蛇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墮泥梨中十者若出為人常當短命故此中菩薩一切萬行慈悲為首故不殺戒為第一戒問菩薩一念有漏戒有幾許福解云初發心菩薩一念妙戒超過二乘無漏淨戒何況異生所有戒等故大般若經第五百八十六云又滿慈子彼使世間一切情皆成就十善業道彼所有戒於發無上正等覺心諸菩薩眾初發心持一菩薩戒百分不及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不及一廣說乃至滿慈子問舍利子云何菩薩有漏淨戒能勝二乘無漏淨戒舍利子言聲聞獨覺無漏淨戒唯求自利迴向菩薩淨戒若為度脫無量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薩是故菩薩所有淨戒能勝二乘無漏淨戒又大智度論第十九云觀老病一切無勉者當起慈悲心云何惡加物經曰是菩薩波羅夷者自下第三結其罪名波羅夷者此云他勝若犯此罪天魔外道之所勝故。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釋偷盜戒損彼依報故得重罪亦名不與取亦名為偷亦名奪也不與取戒菩薩不與二乘等學故瑜伽論第四十一云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故就釋文復分有三初標人如說若佛子故次自盜下明業道相後是菩薩波羅夷結罪名。
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呪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
經曰自盜教人盜方便盜者自下第二釋業道相於中有二初舉業道相明不應作後而菩薩生佛性下明業道前中有二初舉業道相次一切財物下明不應作前中有八句初兩句可知方便盜者方便壞色等盜業者動身手等盜法者隨其所應所持盜具近緣名因遠緣名緣鬼神有主者欲顯鬼神物若有守主守主邊結罪無守護人即不成重故言鬼神有主或鬼神者謂鬼神物有主者謂有主無守及有守護劫賊物者無別守護如賊如破城得物為官守護。
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
經一切財物下第二明不應作雖有兩文第一明業道相竟。
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是菩薩波羅夷罪。
經而菩薩下第二明結業道此不與取六緣成重一他不與物二屬他三屬他想四重物五六離本處今依瑜伽五緣成業道故彼論五十九云不與取業事者謂他所攝物想者謂彼想欲樂者謂劫盜欲煩惱者謂三毒或具或不具方便究竟者謂起方便離本處也若依此論六緣成六重於前五緣中更加一緣謂重物也此中盜佛物於守護人邊結罪佛無攝心故而婆娑論云佛邊得罪者欲令眾生生殷重心故作是說故磨得勤伽云盜寶物重罪若盜神物同僧祇云若盜神物得重罪十誦云若盜神物得偷蘭遮如是二文如何會釋解云摩得勤伽就守護人邊故說得重十誦律中直約鬼神故言偷蘭互不相違如是等依聲聞說今依菩薩偷鬼神物自有兩釋一云偷鬼神物亦成重也二盜鬼神物是輕非重無攝心故此經云更盜人物是波羅夷問盜物離本處一切皆是成重次不解云此即不定故優婆塞戒經第六卷云若欲偷金得已即念無常之想心生悔恨欲還本主而復畏之設餘方便還所偷物雖離本處不得偷罪或有不離本處而得盜罪謂如不動置處但壞色等問偷命過比丘物護邊得罪解云優婆塞戒經若羯磨已從羯磨僧得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若臨命終時隨所付處因之得罪問齊於幾許名為重物解云薩婆多論云佛言取五錢者即犯重然此釋文自有三說一云此諸錢中取金銀錢為五錢為命故取五錢即犯也一云隨國制法得重若國制取一錢與破頭即取一錢犯重也今隨一國五錢為限上來依聲聞若依菩薩自有兩釋一云與聲聞同一云若多若少皆得重也故此經云乃至草木不得盜離本處者自有兩釋一云取得入手快言好時即犯重也一云取得入快言好時未成業道取已離手放著於地方成業道若欲十匹而得五匹五匹中犯重餘五匹中有云無犯有說亦犯初說為勝所以者何餘之五匹不離本處如何成業道問偷盜之人有何等罪解云如大智度論云不與取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物主常瞋二者重疑重罪人疑三者非時行不籌量四者朋黨惡人遠離賢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於官七者財物沒入八者種貧窮業因緣九者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為人若求財五家所共若王若賊若火若水若不愛子用乃至藏埋之失後結罪名準前可知。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婬自下第三明不婬戒文分有三初標人如經若佛子故。
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是菩薩波羅夷罪。
次自婬下明業道後是菩薩波羅夷下結罪名自婬下第二明業道於中有二初業道相次而菩薩下明結業道此即第一明業道相於中有三初出婬相如說自婬教故次乃至一切女人下明不得犯後婬因下明方便因法業等準前可知經曰而菩薩下第二明成業道若依瑜伽五緣成業道故彼論五十九云欲耶行業道事者謂女所不應行設所應行非支非處非時非量想者於彼彼想欲樂者謂樂行之欲煩惱者謂三毒或具或不具方便究竟者謂兩兩交會上來沉淪耶婬業道若論菩薩自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菩薩若見有利益即住慈悲行非梵行若無利益即不行婬或但遮耶婬不遮非梵行云云若出家菩薩若有利益若無利益一切不應行非梵行故瑜伽論菩薩地云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母邑無繫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又大智度論第七十五云如佛所說耶婬之人後墮劒樹地獄眾苦備受得出為人家道不穆乃至廣說問菩薩起染愛心作何等觀答起愛心時修不淨觀修治其心謂從頭至足一一觀察不淨臰穢充滿其身不可愛樂如智度論第十九云是身為穢藪不淨物腐積是實為行廁何足以藥意復次起染心時當觀無常謂審思惟天上諸樂皆是無常畢竟無樂何人中有何樂喜如彼論云諸天薗林中七寶蓮池天人相娛樂失時汝當知是時觀無常天上樂皆苦汝當厭欲樂愛樂正真道於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電霹靂怨家毒蛇之屬猶可暫近女人慳妬嗔諂妖穢鬪諍貪嫉不可暫近如偈言寧以赤鐵蜿轉眼中不以散心耶觀女色第三結罪名可知。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妄語自下第四明不妄語戒文有三初明人如說若佛子故。
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
次自妄語下第二結業道相後結罪名第二明業道中復分有二初明業相後而菩薩下明結業道此即初也妄者虗誑不實語者語言損賢善故名之為罪妄語法者作別方法為誑他故然此妄語其八句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如有二句如是聞覺知各有二亦爾然釋妄語罪自有二釋一云若染汙心詐妄語者皆成重也一云說過人法成波羅夷所餘妄語是輕非重復次妄語不共二乘同學如瑜伽論四十一云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難劓鼻刖耳剜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語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說異語說是語時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也問佛菩薩中得妄語罪不解云自有兩釋一云於佛菩薩不成妄語罪所以者何豫知彼心不領彼誑故一云亦成業道雖有兩釋初說為好問向畜生等詐誑妄語或成業道解云若四趣中得領解者彼邊成重彼若不能領解語者不成業道言身心妄語者心中覆怒及以身表皆成業道如布灑時實有所犯嘿然而住及動手足自表清淨如是等類名身妄語以身表故。
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是菩薩波羅夷罪。
經而菩薩常生正語自下第二正明結罪此妄語業具足五緣得成業道一者事故二者想故三者欲樂故四煩惱故五究竟故事者謂見聞覺知不見聞覺知想者謂於見業或翻彼想欲樂者謂覆想欲樂煩惱者貪瞋癡或具或不具方便究竟者前人領解若依大智度論妄語有十罪故彼論第七十云妄語有十罪一者口氣臰二者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謀議常不參豫五者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者人所不敬雖有教勑人不承用七者常多憂愁八者種誹謗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誹謗問已證聖果言我未證得成重不解云是輕非重墮地獄者因果經云今身多妄語者死墮鐵釘地獄中。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沽酒自下第五釋不沽酒戒沽者貨賣異名酒能亂他故得罪也聲聞戒中是波逸提菩薩戒中是波羅夷謂諸菩薩利他為勝而反令他起顛倒心故重非輕文分有三初標人如說佛子故。
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
次沽酒下明業道後結罪名就第二明業道中復分有二初明業道相後明結業道沽酒法者謂沽酒方法如世間言入錢酒等沽酒緣者謂米水等。
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眾生顛倒之心是菩薩波羅夷罪。
經而菩薩下第二明結業道由五緣故沽酒成重何等為五一者於有情二者有情想三者希利貨賣心四者真酒五者授與有情者有其三品一者上品謂佛菩薩及諸賢聖者二者中品境謂人天三者下品謂四趣也此三境中中品有情正是所制非上品境不醉亂故亦非下境非法器故真酒者謂能令人醉名為真酒若有藥酒如黃耆等飲即治病不至醉亂故求利貨亦不成重或此結重授與者自有兩釋一云隨所授與若多少與即成重一云待飲之時方成重也本欲覓利故作亂藥為利與他竟如何不成重此中酒利四句分別或者有酒而不為利謂如說為利他故設藥酒等或有為利而非酒所餘物或有酒亦為利如覓利沽酒或有俱非謂除前相如是四句若第三句成初之二句正輕非重若第四句非重非輕結罪名者準前應知。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六說四眾過說他過罪有二過失是故制也一者覆他善故二者遠離正法故謂諸菩薩顯揚他德而說他過故成重也就釋文中復分有三初標人如經若佛子故次明業道相後結罪名。
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經曰自說自下第二明業道相文分為二初明業道相次而菩薩下明結業道此即第一釋業道相言罪過者自有兩釋一云說他十重七逆罪者犯他勝法若說輕罪是輕非重一云不論輕重但是懷他利養及恭敬故說彼過罪皆是犯重說四眾過由具五緣成他勝法一者眾生二者眾生想三者煩惱謂貪利養四者謂四人說罪五前人領解眾生者有三品境自有兩釋一云上品境中菩薩非餘唯於菩薩方成重故若無菩薩戒有聲聞戒及有戒下品境中是輕非重一云說無菩薩戒有聲聞戒比丘比丘尼罪是重非輕雖有兩釋後說為勝隨順聖教及正理故此中教者即此經云出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故所言理者若為壞他說聲聞過是重非輕具足云說佛法中所有過故如說菩薩過言二心者謂壞他利養及恭敬貪自利益及恭敬故眾生想者謂於四眾生眾生想言煩惱者謂貪利益及恭敬故向人說者謂向上中境無菩薩戒者說是重非輕壞法深故向有菩薩戒者說者一云是輕非重一云是重非輕也初說為勝所以者何向同眾說過非深故向十境說是輕非重過不深故向聲聞者自有兩釋一云是輕非重向內眾說過非深重故一云向聲聞內人說四眾過是重非輕向非同眾說他過失其過深準有兩釋故初說為勝所以者何順教理故所言教如此經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故所言理者向二乘說是重非輕向非同眾故如向外道說若無根說不問輕重同罪異眾是輕非重是即第十三毀謗戒攝今釋為壞利養是重非輕律部中說問白衣說是第三篇向今內眾說是為第七聚。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七明自讚毀他戒有二義故犯他勝法一者壞他利養及恭敬故二者貪自利益及恭敬故如瑜伽論第四十云若諸菩薩為欲貪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犯他勝處法菩薩善戒經及地持亦同瑜伽若不貪利養及恭敬故自讚毀他是輕非重故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嗔心自讚毀他是名有犯是染汙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住持如來聖教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為令其未淨信者發生淨信已淨信者轉復增長就釋文中復分有三初標人如說若佛子故。
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
次曰自讚下明業道相後結罪名明業道相文分有二初明業相次明成業道此即第一明業道相此中因者謂先世因業者謂即語業緣者此即自讚毀他法戒是名業相。
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
經而菩薩代一切至好事與他人者下第二明結業道於中有二初明應行後明結業道此即初也謂諸菩薩引他惡事自向於己好事與他人也。
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經若自揚己德至他人受毀者下第二明結業道自讚毀他由具五緣犯他勝何等為五一者事故二者想故三者欲樂故四煩惱故五者方便究竟故事謂自他德失等事想者謂於自德他失生想欲樂者謂於自他中發讚毀欲煩惱者謂貪利養心方便究竟者謂時眾領解問於何等人邊成業道耶解云上中境中犯他勝法此有兩釋一云但是上中境若有戒邊皆成業道求利養心自讚毀故一云唯於有菩薩戒人邊成業道若於無菩薩戒人及下境中是輕非重雖有兩釋初說為勝所以者何上中境雖無菩薩戒而求利心說他過失過深重故問向何等人說犯他勝法解云自有兩釋一云向異眾說犯他勝法向同眾說是輕非重異眾者謂無菩薩戒眾同眾者謂有菩薩戒眾一云向同眾若向異眾求利養心自讚毀他是重非輕後說為勝所以者何求名利養及恭敬故自讚毀他過失重故問利養過重者如大智度論第七卷云是利養法如賊壞功德本譬如天電傷害五穀利養名聞亦復如是壞功德苗令不增長如佛說得入栴檀林而但取其葉既入七寶山而更取水精有人入佛法不求涅槃樂反求利供養是輩為自欺今世燒善根後世墮地獄經是波羅夷者自下第三結名。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是菩薩波羅夷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八明慳戒者慳者之名即此貪分慳?財法違利他行是故犯罪七眾同犯不共聲聞若聲聞中不與法者在第七聚不與財者不制戒也不施法財有其三種一者性慳貪故二者懷瞋恨故三者調伏彼故此中初一犯他勝處第二懷瞋而不施與是輕非重第三一種無所違犯瑜伽論第四十云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慧捨求正法者來現在前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捨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菩薩善戒經地持論亦同此說又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飲食等資生眾具見有求者來正悕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汙犯若由懶墮懈怠放逸不能施與非染汙犯無違犯者若現無有可施財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調彼伏彼不惠施者皆無違犯又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妬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汙犯若由嬾墮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非染汙犯無違犯者謂諸外道伺求過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於此法未曾通利或復見彼不生恭敬無有慚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或復知彼是鈍根性於廣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當生邪見增長邪執衰損惱懷或復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而不施與皆無違犯若應答不答說而倒說即是此經中第十三戒即此慳貪具足五緣犯勝處一者事故二者想故三欲樂故四煩惱故五方便究竟故事者財法想者謂生財及法想欲樂者謂生不施欲煩惱者謂猛利慳貪方便究竟者發起決定不施心已前人領解問於何等人不施犯重解云於上中境不施犯重於下品境不施犯輕下品境者一切畜生若一闡提不入三境於闡提人不施亦不犯如涅槃經第十五云下境者蟻子乃至一切畜生言一闡提不墮此三問在家菩薩施何等物出家菩薩施何等物解云如決定毗尼經云在家菩薩應行二施一財二法出家菩薩應行四施一紙二墨三筆四法得無生忍應行三施何等為三一王位二妻子布施三頭目布施問出家菩薩三衣施不解云菩薩有二一者已見第一義諦二者新學已見第一義諦菩薩見施三衣有利益者不顧破戒及持戒而行戒而行惠施皆無違犯彼已成就聖性戒故如大智度論四十五云比丘聞般若施三衣等云問如佛結戒比丘三衣不應施是諸比丘何故破尸羅波羅蜜作檀波羅蜜答復有人言是諸比丘聞佛說諸菩薩行檀波羅蜜他念不顧破戒廣說乃至一世諦故結戒非第一義由此明知見第一義施亦無犯若護佛教不施三衣亦無違犯故瑜伽論三十九云又諸菩薩諸佛聖教出家終不違越所有學處若新學菩薩三衣不施無所違犯故瑜伽論七十五云復次若有出家菩薩除三衣於所有長物佛所聽畜身所受用順安樂住若思釋施來求者當知無罪若顧善品非慳貪障而不施者亦無有罪解云除三衣外明知三衣不得惠施問若爾何故大智度論云問出家菩薩若三衣不施即不成檀行若施即失戒波羅蜜如何檀戒具足答若始學菩薩先欲行布施即失戒若欲具戒即失檀行始學菩薩不得一時具行二行既言不施即失檀行如何得言三衣不施解云此中意說始學菩薩不得一時二種圓滿不謂不施即有所犯問云何應知施不施物解云如瑜伽論三十九云云何施與云何不施謂諸菩薩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或復於彼不作安樂不作利益便不施與解云安樂不利者唯令有情現在戲樂而無當來利或唯有世間安樂無有出世利益義菩薩若見如是等類即不惠施所以者何以財攝受諸有情類出不善處安置善處而行惠施非為費物又彼論云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定作利益不定安樂或復於彼定作利益安樂即便施與若有來求共為伴侶欲作非理逼迫損害誑惑於他便不以身而施於彼若諸菩薩於所行施意樂清淨見有無量利益眾生事正現在前設有來求自身支節不應施與又諸菩薩若魔眾天壞煩惱亂心現前來乞身分支節不應分碎支節施與或有菩薩眾生癡誑心亂來求菩薩身分支節亦不應破支節施與何以故由彼不住自性心故若有眾生來求毒火刀酒等物或為自害或為他害即不施與若有眾生來求毒火刀酒等物或自饒益或饒益他是即應施又諸菩薩不以非同意物而行惠施又諸菩薩不以有䖝飲食等物而行惠施若有眾生求種種能引戲樂能引無義所施之物不應施與又諸菩薩於自妻子奴婢僕使親戚眷屬若不先以正言曉喻令其歡喜終不強逼令其憂惱施來求者廣說如彼又七十五云諸藥識已書正法有嬰兒總眾生來乞若施與之當知有罪故若貪著財當觀老病死而行惠施如智度論云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然行布施有其二種一者外財二者肉身施外財者如修多拏太子不惜肉身如摩訶薩埵亦如濕毗王亦如薩婆達王薩婆達王者如大智度論第十六云薩婆達王為歒國所滅身冥牀野見有遠國婆羅門來欲從己乞自已國破家亡一身藏冥愍其辛苦故從遠來而無所得語婆羅門言我是薩婆達王新王募人求我甚重即時自縛以身布施之送與新王大得財物若行布施即得現在及當來世富樂之果現在果者如末利夫人供養須菩提故得今世果報為波斯尼示王后如尸婆供養迦旃延故得今世果為旃陀波周陀王后義如大智度論說現在尚得如是果報何況未來而是菩薩壞慳貪心不施財法故犯重罪釋文可見。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九明瞋不受悔戒乖慈悲故得他勝所七眾同犯大小不同謂聲聞教以瞋打者入波逸提若不受悔者在第七聚今說菩薩瞋不受悔犯他勝處由具五緣得成他勝一者事謂於有情所即上中境非下品境下品境中上輕非重二者想故謂生有情想三者欲樂謂起瞋欲四者煩惱謂瞋等五者方便究竟謂壞恨心不受彼悔前人領解如瑜伽云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此因緣不唯發起麤言便息由忿弊故加以手足塊石力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壞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是名第三勝處法此中他者自有三釋一云懷瞋心時有餘善友他來諫謝作如是言何須如是猛利瞋眼長老思釋更不須瞋如是諫時不捨怨結犯他勝法非怨家來不捨怨法犯他勝法若其怨家來求悔不受其悔止輕非重如瑜伽論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所侵犯彼還如法平等悔謝壞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有犯是染汙犯一云所對怨家來求諫謝不受其悔犯他勝處所言他者怨家名他非善友他故地持云菩薩瞋恚出麤惡言意摘不息彼以手打或加杖石殘害恐怖瞋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捨是名第三波羅戒法一云此中他者怨家及善友皆名為他謂若怨家及與善友來求諫謝不受其謝不捨怨結犯他勝處所以者何善友及怨家來求諫謝不受其悔豈不犯重彼此是異因不可得故問怨家來謝不受其悔犯他勝處如前所引輕罪何異解云若有怨家犯觸菩薩彼還求悔菩薩不受其謝是輕非重如前所引若此菩薩犯觸於他他壞恐怖來求諫謝不受其謝不捨怨結犯他勝處故有差別故此經云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是波羅夷若諸發心求菩提者住慈悲濟度有情云何瞋恚猶害有情如智度論第十九云瞋恚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如佛教瞋弟子倡云汝當知思惟受身及處胎穢惡之幽苦既生之難艱既思得此意而復不滅瞋即當知是輩即是無知人眾生想怨賊斫刺受苦毒云何修善人而復加惱害常當行慈悲定心修諸善就釋文中復分有三初標人如說若佛子故。
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
經自瞋下第二明業道相中有二初明業道相次明成業道此即初也教人瞋者自有兩釋一云教人瞋亦成業道一云不成業道後說為勝瞋因者謂瞋種子瞋業者謂發瞋煩惱瞋法者謂隨其所應依法用瞋如他觸惱是故瞋發或見無禮所以瞋發如是等類名為瞋法瞋緣者所餘遠緣經而菩薩下第二明成業道先明應行後明業道此即第一明應行也謂諸菩薩應行也今有一切眾生善根善根者無貪等三根若見眾生無淨之事常生悲心無淨事者謂染汙此中意說菩薩若見行染汙行應生悲心。
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是菩薩波羅夷罪。
經而反更於下第二正明業道於非眾生中者舉輕顯重於非眾生瞋非犯他勝故結名可見說瞋過失廣如華嚴三十四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十明誹謗戒乖已學處故得罪也文分有三初標人如經若佛子故次自謗三寶下明業道相後結名此即初也。
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乖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㓨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是菩薩波羅夷罪。
經自謗三寶自下第二明業道相於中有二初明業道相後明結業道此即初也謗佛寶者謂如有一是外道類作如是言世間無有一切智者或作是言佛非其實唯是約化謗法者法有四種謂教理行果教者謂佛所說十二分教理者謂四諦理及無性理行者謂三乘行果者謂菩提果謗教法者謂如有一魔所或故不信解故著五蘊故壞瞋恚故誹謗如來甚深經典作如是言非佛所說非經非律如大般若經第五百六云善現白佛言彼愚癡人業因緣故謗毀如是其深般若波羅蜜多佛告善現由四因緣何等為四一者為諸邪魔所應或故二者於甚深法不信解故三者不勤精進沉著五蘊諸惡知識所攝受故四者多懷瞋恚樂行惡法喜自高舉輕蔑他故彼愚癡人由具如是四緣故謗毀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謗理行果如理應知謗毀僧者謂作是言世間無有真阿羅漢菩薩僧也一切倒見皆名邪見而此中意但邪誹謗為波羅夷於諸邪見此最重故如瑜伽論五十九云問一切倒見皆名邪見何故世尊於業道中但說如是誹謗之見名為邪見答由此邪見諸邪見中最為殊勝何以故由此邪見為依止故有一沙門若波羅門斷諸善根故若有人分別法相作如是言大劣小勝止輕非重即此下經皆大向小若不分別法相謗言大乘非佛所說犯他勝處若有執大謗小作如是言聲聞藏教非佛所說是輕非重一云此亦犯重方廣教中偏一部若法想心是輕非重法想心謗毀一部是重非輕有人言謗常教犯重謗無常教是輕非重常教者謂涅槃此釋不然所以者何謗般若等損菩薩藏教毀謗大乘何不犯重今釋但謗大乘教是重非輕所言謗因者謂種子因謗業者謂動語業也謗法者謂依先師法謗緣者謂方廣等外緣經而菩薩下第二明結業道復分有二初明應行後結業道此即初也而反更明下第二結業道瑜伽論云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相似正法於相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解云相似正法者自有兩釋一云解外道及小乘教名相似正法一云外道之教名相似正法不能顯示出世方便故雖有兩說初說為勝所以者何執小謗大犯他勝處毀菩薩藏故問謗大乘罪乞五無間以何為重解云謗法最重故大般若經第五百六云舍利子白佛言彼所造作增長能感匱正法業與五無間業可說相似不佛告舍利子感遺法最極麤重不可以比五無間業謂彼聞般若波羅蜜多即便拒逆誹謗毀呰言如是語非佛所說非法非律舍利子謗正法者我常不許住菩薩乘然此誹謗由具五緣犯他勝處一由事故謂於三寶二者由想故謂於三寶生三寶想三由欲故謂生誹謗三寶欲樂四由煩惱謂貪瞋癡或具或不具五方便究竟謂發語言誹謗三寶前人領解第二結罪名可見。
善學諸人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諸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經善學諸人自下第三總結於中有二初明勸人應持後八萬律儀下懸指後說此即第一勸人受持於中有五一者標人如說善學諸人者故二者勸令人不犯三者顯犯之過四者誡令不犯五者明誡奉持經是菩薩至具足犯十戒者自下第二明勸持不犯如文可解經若有犯者至常住妙果者自下第三顯犯之過於中有二初明失妙果次明得惡果此即初也經一切皆墮至三寶名字自下第二明得惡果謂犯十重墮大地獄十戒者受地獄苦十大劫也故本業經云犯十重十劫解云大劫者如論說言有八十由旬滿足芥子有一人百歲去一芥子盡時名一大劫勘若有犯重非但十劫受地獄苦而本業經云十重十劫者立唯十戒數作如是說具如第十謗正法者於無量劫受地獄苦故大般若及大品經第十一云種是愚癡因緣罪故聞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毀呰般若波羅蜜故毀呰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一切智一切種智毀呰三世諸佛起破法業因緣集故無量百千萬億歲墮大地獄中是破法人輩從一地獄至一地獄彼間若火劫起時至他方大地獄中生在彼間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彼間若火劫起時復至他方大地獄起故從彼死破法業因緣未盡故來此間大地獄中生此間若從一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受苦無量解云若犯一戒尚受苦無量何況犯十又謗僧者受苦無量如師子月佛本生經云佛告乃是過去拘樓秦佛時波羅捺國俱睒彌國二國之中共有八萬四千比丘尼行諸非法與諸白衣通致信命無有慚愧有比丘尼名善安隱得阿羅漢對諸比丘尼所告言姊妹世尊常說此偈若有比丘尼不修行八敬此非釋種子猶如旃陀羅若有比丘尼放逸犯八重當知是一切天人中大賊語已心懷怨恨言此老獼猴從何處來惡言妄語諸惡比丘尼命終墮阿鼻地獄亦復皆經十八地獄命各一劫如是展轉九十二劫恒受地獄又五百身作餓鬼出餓鬼一千身常為獼猴解云謗一比丘尼尚受如是無間大苦況犯十重總說偈曰。
是十波羅夷 去來及現在 一切諸菩薩
已當及今學 新發意菩薩 應當勤修學
寧碎身如塵 竪周不毀犯 若有毀犯者
受苦無量劫 如契經中說 我為甘露藥
服者不老死 戒得可恃怙 福報常隨己
持戒得安穩 生處無患難 若當見諸佛
受法得解脫 破戒墮地獄
波羅夷者舊無正翻十誦云隨在不如意處薩婆多論云由與魔親以犯此戒墮負處大唐三藏翻為他勝處謂犯此戒他所勝故義同薩婆多論經以是不應下第四誡令不絕經是十戒下第五明勸奉持經八萬律儀品下第二懸指後說上來釋十重竟。
梵網經述記卷上末
卍續藏第 38 冊 No. 0686 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
梵網經述記卷下本
崇義寺僧 勝莊 撰
佛告諸菩薩言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佛告諸佛子自下第二釋輕戒文分有三初結前起次別解後是四十八下勸持。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別解文分有五一有十戒正釋攝善法顯饒益有情戒二有十戒明饒益有情戒四有九戒明饒益戒及善法戒五有十戒明饒益有情戒如是五段從初為名或從多說故言攝善等中間非無所餘戒等差別之相至文當釋此即第一正釋攝善法兼顯饒益有情戒此中有二先釋後勸持前中有二初有八戒明攝善戒即六度鄣後有二戒明饒益戒即四攝中利行鄣也前中有三初有二戒是施度障次有四戒是戒度障後有四戒是慧度障此即第一釋不如法供養戒即鄣布施波羅蜜多文分有三初標人次明戒相後若不爾者結罪。
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
經欲受國王位者自下第二正釋戒相於中有二初勸令受戒次既行戒下正顯戒相前中有二初勸受戒次一切鬼神下釋受所以此即初也謂欲受國王等位必應先受菩薩淨戒要須有戒方可王國及受百官一切鬼下第二釋所以謂若得戒一切鬼神救護國王及百官身諸佛菩薩亦復加彼由此因緣福力增長堪為國王及為百官。
既得戒已應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上阿闍梨大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
既得戒已自下第二正顯戒相文分有二初明應行次不應行前中有三初明得戒次生孝順心後明所故此即初也經生孝順心恭敬心者此即第二明孝順心經上坐至大同學者自下第三明所敬境和上者舊云和闍此云力今云梵音名為鄔婆提耶此云親教或云郁波第耶夜此云近誦阿闍梨者舊翻為正行今梵音云阿遮利耶此云軌範師於此四境生孝順心孝順心者明意業也恭敬者明身語業此中意說見和上等起坐問訊如大智度論第七卷云若見乞道人能以四種待初見好眼視迎送敬問訊。
而菩薩反生憍心癡心慢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至而供給之者自下第二不應行若現有物知供養已可有利益我及有情當應至心供養問法乃至身命若嫌恨心不供養者即是犯也若現無物若欲方便調彼伏彼不供養者是無犯也故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憍慢所制懷嫌恨心不起近來不推勝座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汙犯非憍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懶墮懈怠忘念無記之心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汙犯無違犯者謂遭重病或心狂亂或自睡眠他生覺想而來親附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或自為他宣說諸法論議決擇廣說乃至或欲方便調彼伏彼乃至廣說或此瑜伽論中第一不供養戒經曰若不爾者自下第三明結業道由具四緣是染汙犯一者事謂所敬境二者想謂生彼想三者煩惱謂憍慢心或嫌恨心四者方便究竟謂事究竟。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四戒障於戒度釋四為四此即第一明不飲酒是放逸門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標人次明業道相後結業道此即初也。
故飯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經故飲酒至酒況自飲者自下第二明業道相酒器與人自有兩釋一云酒器相勸非為空器相傳即犯一云但傳空器是亦犯也若依大智度論酒有三種故彼論第十五云酒有三種一者穀酒二者菓酒多種蒲桃阿梨吒樹等三者藥酒者種種藥草和合米麴甘蔗變成酒也如是等類能令人心動亂放逸是名為酒一切不應飲(有三十五過如般若記)。
如偈說言酒失知覺相身色濁而患智心動而亂失念增瞋恚失歡毀宗族實為飲死毒解云若自欲樂一切不應飲若見飲酒可有利益以方便攝彼有情出不善處安置善處飲亦無妨是即瑜伽為護他故建立無罪攝有說五百世無手者謂五五百歲無手一五百歲在醎糟地獄二五百歲在佛屎中三五百歲在作曲蛆四五百歲作蠅蚋等五五百歲作人癡鈍或取最後五百歲也(勘)然此飲酒具足五緣方成犯也一事謂實酒二者想謂生酒想三者飲謂為飲之欲四者煩惱謂合瞋癡或具或不具五者方便究竟謂飲究竟。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明不食肉戒違慈悲心故制也文分有三此即第一標人經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者自下第二明業道相於中先明制不得食後明食即得罪前中先制後釋此即初也。
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
經曰斷大慈悲性種子至而捨去故者此即第二釋所以謂若食肉斷慈悲性一切有情生怨家想捨而去之然此食肉七眾同犯大小不同謂聲聞教許三種淨肉菩薩教中一切不許。
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經食肉得無量罪者自下第二明食肉過失因果經云今身食䐗狗膓肉者死墮糞地獄經故食不第三正結業道此即瑜伽所說戒中所攝如經言肉非自性生必由殺命得。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韮葱蘭葱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下第三明五辛戒五辛者一者大蒜二者革葱謂[這-言+菲]蒜似[這-言+菲]而厚三者葱四者葱蘭傳說嶺南生蘭葱葉似大蒜而闊臰氣同蒜五者興渠者有人云梵云?但盧略去盧言故言興即當此間芸[卄/室]也婆羅門語喚芸薹菜為?渠盧西域諸寺及出家眾不許食芸薹復有人言嶺南生興渠形似倭[這-言+菲]舉味似蒜有人言與渠江南廣州等出更勘問如是三戒瑜伽中云為護聖教制皆遮罪攝。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四明不教悔戒違令戒淨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應教後而菩薩下正明業道此即初也。
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共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一眾住說戒而不舉其罪教令悔過者犯輕垢罪。
經一切眾生至一切犯戒罪者自下第二明應教悔於中有二初明犯罪次教悔懺此即第明犯罪也言八戒者即是近住所受律儀然此八戒三門分別一明受法二明捨法三問答分別受戒法者若依薩婆多宗具足八緣方得八戒何等為八一者歸依三寶方受得戒故俱舍論第十四云為唯近事得受近住為餘亦有受近住頌曰近住餘亦有不受三歸無論曰諸有未受近事律儀一晝夜中歸依三寶說三歸已受近住亦受得戒異此則無解云彼若先受近事律儀未必須歸依前已歸依故二者於晨旦受謂受此戒要日出時此戒要經一晝夜故諸有先作如是要期謂我恒於月八日等必當受此近住律儀若旦有礙緣齋竟亦得受三者下座謂在師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起曲躬合掌唯除有病若不恭敬不發律儀四者從師謂異從師無自然受五者隨教說受此戒者應隨師教受者後說勿前俱說如是方成從師教受異此授受二俱不成六者具支謂具八支方成近住隨有所闕近住不成何等為八一不殺生二不與取三不梵行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塗飾香鬘儛歌觀聽七眠坐高廣嚴麗牀座八食非時食七離嚴飾受此律儀必離嚴飾憍逸處故常嚴身具不必須捨八者晝夜經一晝夜故如俱舍頌曰近住於晨旦下座從師受隨教說具支離嚴飾晝夜若依經部宗云離非時食名是齋體餘有八種說名齋支塗飾香鬘儛歌觀聽分為二故乃至廣說如是八戒未必唯晝夜亦經一月一年等故如正理論三十七云此中經部作如是言二邊際中盡壽可爾於命終後雖有要期而不能生別解脫戒別依身中無加行故無憶念故一晝夜後或五或十晝夜等中受近住戒何法為障令彼眾多近住律儀非亦得起彼如是說豈不違經遍覽諸經曾不見說過晝夜受近住律儀汝等何緣以己劣慧貶量諸佛一切智境餘如前說若依大乘如是八戒未必從師亦有自受故如瑜伽論五十三云此戒有由自由他而受律儀或復有一唯自然受除苾蒭律儀何以故由苾蒭律儀非一切堪受故若苾蒭非要從他受者若堪出家若不堪出家但欲出家者便應一切隨其所欲自然出家如是聖教便無軌範亦無說法毗奈耶而可了知是故苾蒭無有自然受義問若除苾蒭律儀有自然受者何因緣故復從他受答由有二種遠離惡戒受隨護支所謂慚愧若於他處及於自處現行罪時深生羞耻如是於離惡戒受隨護支乃能具足故從他受若有慚正現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慚是故慚法最為強緣次具支者依智度論未必具八隨其所能或一二三乃至具八成近住戒(勘抄)若依瑜伽必具八種名近住律儀故彼論五十三云近律儀由五支所攝何等為五一受遠離損害他支二受遠離損害自他支三違越所受熏脩行支四不越所受正念住支五不懷正念支若能遠離損害他命損懷他財是名初支離非梵行是第二支所以者何由離此者不染習自妄故不自損害亦不染習他妻妾故不損害他遠離妄語是第三支除離諸酒眾放逸處離餘三處是第四支何以故由歌儛伎樂塗冠香鬘升高大牀非時飲食常所串習若遠離彼數數自憶念我今安住決定齋戒於一切時堅守正念遠離諸酒眾放逸處是第五支何以故彼雖安住正憶念支謂我今住決定齋戒若為諸酒所醉便發狂亂不自在轉問如是二文云何會釋解云自有兩釋一云未具支方名近住受一二等亦名近住謂欲受一二等何法為障不得戒耶而瑜伽說五支所攝者具受八時說五支攝不謂必定五支所攝一云必具八支方得所攝律儀隨有所闕受戒不成而言一分等者隨轉行說第二明捨戒緣者薩婆多宗近住律儀由五緣捨一由意樂對有解人發有表業捨學處故二由棄捨眾同分故三由二形俱時生故四由所自善根斷故五由夜晝故經部師云不說夜晝彼許一月半月等故餘之四緣與一切有同若依大乘自有兩釋一云由四緣捨與經部同謂智度論中亦許一月半月等故一云三緣故瑜伽論五十三云若近住律儀當知由日出已後若由發起不同分心(謂故意捨)或於中間捨眾同分雖已受得必復還捨解云不說斷善根及二形生者時節伇故問答者問有業因緣不應授彼近住律儀答如瑜伽云若近住律儀當知唯由意樂損害不應為授何以故或有隨他轉故或有為得財利恭敬詐稱欲受近住律儀然彼實無求受意樂當知是名意樂損害是等問答恐繁不述五戒十戒義如常說七逆者下經當說八難即是八重錯作難字有說八難者但是犯戒名為八難生八難處故因中說果名如是說諸佛出世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畢竟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汙犯若由懶墮懈怠棄捨由妄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非染汙犯無違犯者謂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或為將護多有情心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無違犯言應教懺悔者舉他所說令憶念教後應教懺悔之法言舉罪者謂諸菩薩見諸有情違犯律儀住慈悲心應善觀察所舉罪者然後應舉為作應念謂觀所舉補特伽羅為於我邊有愛敬不廣說如經然此舉罪如瑜伽論會然懺悔法略有二種一者悔重二者悔輕言悔重法者若上品纏犯他勝法失菩薩戒應教懺悔復應更授若中品纏犯他勝法對三人懺悔若下品纏犯他勝法及犯輕戒對一悔故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如法發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所犯事亦應作是說長老專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毗奈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餘如苾蒭發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應對於一補特加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爾時菩薩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如是於犯還出還淨解云及餘違犯者此顯輕罪如上所說若重若輕不得菩薩可對懺悔起自誓心悔所違亦得還淨對一人等者謂通義大乘及小乘人故瑜伽云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補特伽羅發露懺悔經而菩薩下第三正明業道由其具五緣結成業道一者事謂有犯戒補特伽羅二者想謂於違犯補特伽羅即生彼想三者欲謂於彼發不舉罪欲及不教悔欲四者菩薩謂瞋恚心及嫌恨心五者方便究竟謂不舉罪及不教悔。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三有三戒釋度釋三為三此即第一不供給及不請法戒違勝進之益是故制也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小乘教中第七聚也文分有三此即標人。
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
經曰見大乘法師至舍宅城邑自下第二明應行於中有二初顯所敬次若千里下正明敬重此即初也如文可見經曰若百里千里即迎來送去者自下第二正明敬重於中有三先明迎送次明供給後明請此即初也。
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牀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
經曰禮拜供養至盡給與之者此即第二明供給也三兩金者極熱之言謂聽法者乃至身命不見有情何況財物而可惜乎如雪山太子波崘菩薩愛法梵志所以者何財物不出欲界法施出離生死財物有盡有竭法施無盡無竭乃至當得正等菩提。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經若不爾者自下第三正明結罪五緣犯罪准前可知此即瑜伽第二戒攝第三相如前第一戒已說。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不聽法戒文分有三准前可知此初標人。
見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
經一切處有至講法處者自下第二明其應行此中有二初明說法處次明應聽法此初也法者此顯契經及本藏毗尼經律者顯毗尼藏梵音具存毗奈耶此云調伏調身語意伏不善業故名調伏而言毗尼者蓋語毗略耳。
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林樹下僧地坊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
經曰是新學菩薩至聽受者此即第二明應聽法言聽法者如瑜伽論八十二云聽者謂如是說法者說正法時應安處他令住恭敬無倒聽聞云何安處謂或由一因或乃至十一因者謂恭敬聽法現前能證利益安樂故此中或有利益非安樂等四句如菩薩地法受中已說二因者謂善建立一切法故善建立者離諸過故具大義故又為說者聽者所設劬勞有勝果故若不爾者能說能聽徒廢己業更設劬勞應無有果三因者恭敬聽法能令眾生捨惡趣故得善趣故速能引攝涅槃因故如是三事要由恭敬聽聞方得四因者一恭敬聽法能善了達契經等法二如是正法能令眾生捨諸不善攝受諸善若善聽者則能精勤若捨若受三由捨受故捨惡因所招後苦四者由此受捨善惡因故速證涅槃廣說乃至十因者一恭敬聽法得思擇力由此能受聞法勝利如法求財不以非法深見過患而受用之二善知出離謂喪失財寶無憂無慼亦不嗟怨乃至廣說眷屬離懷若遭病苦不甚悲歎亦不愁惱乃至廣說三於諸欲中深見過患及見出離最勝功德清淨出家捨離上妙臥具貪著乃至能證諸妙靜慮四恭敬聽法速順證解廣大甚深相似甚深諸緣起法又能引發廣大善根出離歡喜如世尊說我聖弟子專心屬耳聽聞正法能斷五法能修七法速疾圓滿五諸聖弟子恭敬聽法所有集法皆成滅法六解正法已遠塵離苦於諸法中生正法眼七能引攝證預流果最勝資粮乃至證得阿羅漢果及能引攝阿羅漢果最勝資粮八能引攝獨覺資粮九能善引攝無上正等菩提資粮十能引一切世間出世間靜慮解脫等至具說如彼。
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
經曰若不至彼下第三正結業道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說正法論儀決擇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若為懶墮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汙犯無違犯者若不覺知若有病若無氣力若知倒說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若欲無間於境住心若勤引發菩薩勝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境攝心令住不往聽皆無違犯五緣犯罪准前可知。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三背大向小戒如上十重所說謗三寶戒不論大小一切誹謗此中所說執小謗大故有引者違根本行故制也文分有二此即標人。
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經心背大乘自下第二正釋業道七眾同犯大小不同以性鈍故於小乘教多串習故不信大乘甚深經典謗言非是如來所說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淨戒律儀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解云若於大乘未能研究於聲聞藏一向修習是即有犯若於大乘已善研究兼修小教亦無所犯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淨戒律儀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切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是名有犯非染違犯外道經律者謂外道教如十句論金七十論等若於菩薩藏未能修學於異道論勤修勤學此即有犯若欲伏外道邪見為建立如來正法於外道論談勤學是即無犯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道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上聰敏若速受若聞經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月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言邪見者即離外勝犯戒如前可知。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明饒益戒即四攝中利行障釋二為二此即第一明不看病戒違慈悲心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應行後結業道此即初也。
見一切疾病人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皆養令差。
經一切疾病至皆養令差者自下第二明攝行八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上四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然此福田略二中三廣即有八乃至無量言略二者一者福田二者貧窮田故優婆塞戒經第三卷云菩薩施時觀二福田一者福田二者貧窮田菩薩為增福法故施於貧苦為證無上妙智慧故施於福田解云為無上妙相故施於佛菩薩福田又彼經曰為報恩故施於福出生憐愍故施於貧窮捨煩惱故施於福田成功德故施於貧窮解云八福田中初之七種名為福田生福勝故名為福田第八一種名貧窮田言中三者一者功德田謂諸佛菩薩及諸聖者有勝德故或復僧眾二者恩田謂父母和上阿闍梨三者貧窮廣則有八如前所說八福田中各有差別無量無邊然此得福自有兩釋一云隨心優劣得福多少不在福故大智度論三十五云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而問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於一切人中智最上而佛福田最為第一不如佛施惡狗得福極多是故知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一云布施之福在於福田不由施心如智度論云或時布施之福在於福田如億耳阿羅漢昔以一華施於佛塔九十一劫人天受樂得阿羅漢又阿輸迦王小兒時以土施佛王閻浮提起八萬四千塔施物至賤小兒心薄但以福田妙故得大果報當知大福從良田生今解如是兩釋各據一義不相乖違謂發猛利上品大悲施於貧苦發起猛利愍重之心施於如來田雖有異得福無異故優婆塞戒經第五卷云若能至心生大憐愍施於畜生專心恭敬施於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此意說欲顯施心無有勝劣故言其福無有差別理實等心布施得福非無差別故彼經云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倍報施外道離欲得百萬倍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倍報乃至廣說又有所得心布施福少無所得心布施福德無量無邊故涅槃經二十四云何菩薩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云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諸佛是名福田若有念言如是等輩是真福田當知是心則為狹劣菩薩摩訶薩悉觀一切無量眾生無非福田何以故善修習異念處故有異念處善修習者觀諸眾生無有持戒及以毀戒又金剛般若經云東方虗空可思量不不耶世尊廣說乃至無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依是義故說言舍利弗以飯施佛所得福少有所得故佛施於狗其福甚多無所得故今以經云看病福田最第一者謂諸菩薩大悲為首顯他利勝故作是說。
而菩薩以瞋恨心不至僧坊中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自下第三結業道由具四緣成染汙犯一者有病者無依無怙二者於病者生病者想三者煩惱謂瞋恚等四者究竟謂不往看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遭重病疾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汙犯若為懶墮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有病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隨順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勢力能自供事若欲護持所修善品令無間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鈍所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若無先許他為體供事如於病者於有苦者為作助伴欲除其苦當知亦爾。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畜殺生具戒違慈行義故制文分有二此即第一標人也違慈悲心是故制也七眾同犯。
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鬪戰之具及惡網羅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眾生若故畜刀杖者犯輕垢罪。
經曰不得畜犯輕垢罪者自下第二明業道也四緣成犯一者事謂刀杖等二者想謂生刀等想三煩惱謂瞋恚等四者究竟謂畜刀杖。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當廣明。
經曰如是十戒至下六品中廣開者自下第三總結十戒懸指後說謂若破戒不得畜生身況得人天如薩遮尼揵子經云若不持戒不得疥野干身何況得功德之身又月燈三昧云雖有色族及多聞若無戒智猶禽獸雖處卑下少聞見能持淨戒名勝士。
佛言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而菩薩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十戒明饒益戒此中第四第五第七愛語障之七種是同事及利行攝鄣文分有二初別釋十後總結懸指說處前中釋十即分為十此即第一明國使戒初標人次明不應而菩薩下結業道如文可解。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明販賣戒違修道故是制也大小同犯七眾俱制此有二種一損惱於他違慈悲心謂如經說販賣奴婢等故二世利故謂販賣棺杖故如瑜伽云將護他故建立遮罪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為令有情未信者信具緣多少如前可知。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三明毀謗戒文分有二此即標人經曰以惡心下第二明業道也有說不問有根無根向異法者說皆是重非輕此十重中說四眾過向同法者說是輕非重戒為利養自讚毀他是重非輕故瑜伽云若諸菩薩為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若不求利養及恭敬故自讚毀他是輕非重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瞋恚心自讚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欲方便調淨信者倍復增長法師師僧國王父母皆是有恩毀彼伏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淨信者發生信已思毀壞有恩故得罪也於有恩處應生孝順應酬前恩問反更加於墮逆不如法處是染違犯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是染違犯若為懶墮懈怠所蔽不有酬報非染違犯無違犯者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乃至若欲報恩而彼不受皆無所犯由具五緣得成業道一所謗境謂父母等二生彼想三起毀欲四起煩惱謂瞋恨等五方便究竟謂發語言前人領解。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四明放火戒傷損物命是故制也如文可解。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五明僻教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應後結業道此即標人經曰自佛子至義理者自下第二明應於中有二初應教大乘次令彼起行此初也菩薩二乘皆名自佛子言六親者經曰使發菩提心至次第法用者自下第二明彼起行發菩提心是正願願證無上正等菩提名為發心然菩提心略以十門一者發心自性二者發心行相三者發心所緣四者名差別五者發心因緣六者發心意樂七者發心加行八者增長善法九者讚發心勝十者發心勝利第一發心自性者發菩提心願聞未知發心於百法何法為體解云有說發心欲信勝解起希望欲心生深信起決定心名發心故有說發心以慧為性簡擇菩提所有功德簡擇生死所有過患方起行故今解發心欲信勝解相應思為體欲證菩提起勝思願名發心故若論助伴同時相應心心所法為發心體問願與發心為同為異解云遠法師要菩提果自屬名願作意向果名為發心今解不然發心與願無差別故如瑜伽三十五云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第二發心行相者謂自他利二種正願為其行相自利願者謂發此願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故瑜伽云又諸菩薩起正願心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利他願者謂利益一切有情如瑜伽云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如上所說二種大願總攝一切諸菩薩願證菩提亦是利他則有情求菩提故菩薩利他即是自利利益有情為自利故如十住毗婆娑論第五卷云菩薩於他事心意不劣弱發菩提心者他利即自利第三發心所緣者發心所緣略有二一者菩提二者有情故瑜伽云是故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此中菩提自利所緣有情即是大悲所緣莊嚴論以十眾生為所緣境故彼論第九卷云問大悲以何等眾生為所緣偈曰熾然及怨勝苦逼亦闇覆住陰將大縛食毒并失道復有非道住及以瘦澀者如此十眾生大悲心所緣釋曰菩薩大悲略以十眾生為境界一是熾然眾生謂樂著欲染者二是怨勝眾生修善時為魔障礙者三是苦逼眾生謂在三途者四是闇覆眾生謂恒行不善者由不識業報故五是住陰眾生謂不樂涅槃者由生死陰道不斷絕故六是大縛眾生謂外道僻見者由欲向解脫為種種僻見堅縛所縛故七是食毒眾生謂噉定味者譬如美食雜毒則能害人善定亦爾為貪所著則便退失八是失道眾生增上慢者由於真實解脫中而迷謬故九是非道住眾生謂於下乘不定者由有退故第四發菩提心名差別者略有四一者趣入二者根本三者大悲等流四者菩薩學所依言趣入者謂十信初心名為趣入趣入菩提廣大行故趣入廣大菩提果故名為趣入若趣入已猛利精進修菩薩行經過三種無數大劫必定證得妙菩提果若能趣入十信初心此即預在大菩薩數故瑜伽論三十五云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言根本者要依發心方起行故如瑜伽云又諸菩薩要發心已方能漸次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非未發心是故發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言大悲等流者欲濟有情發菩提心故瑜伽云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發菩提心是故發心是悲等流又華嚴經第七卷云一不求自安悕望世名聞滅除眾生苦令盡無有餘誓度斯等類菩薩初發心菩薩學所依者如瑜伽云又諸菩薩以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普於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菩薩學中皆能修是故發心是諸菩薩學所依止第五明發心因緣者如瑜伽論三十五云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云何四緣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順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聞已深信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緣或有一類雖不見聞知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麤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見是事已廣說乃至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復有四因四力發大菩提之心具說如彼發心因緣如瑜伽論抄會餘之五門如瑜伽二十五說恐繁不述此言使發菩提心者通取十解發心所以者何發心有二一者不定發心謂即十信故仁王經云十信菩薩猶如輕毛隨風東西二者定發心謂即十解此從多說為定不定言十心謂十長養言金剛者謂十金剛如前說或發心者謂十住十信定略而不說餘如前說或發心者謂唯十信最初發心故言十心者過十發趣及十長養餘如前說瑜伽論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解云不為宣說如實正理者謂不為說大乘正理經而菩薩下第三結業道具緣多少准前可解。
若佛子應以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
經若佛子下第六明倒說法戒違教訓故制也七眾同犯唯是大乘不共二乘文分有三初人次應行後結業道此即標人經云應以好心開解義味者自下第二明所應行於中有二初明應學次明為他說此即初也。
見後新學菩薩有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
經曰見後新學至而供養之者自下第二明為他說此中有二初說苦行令彼發心次正說法此即第一為說苦行非出家菩薩者自下兩釋一云若不燒身等供養諸佛即非出家亦非菩薩一云在家菩薩燒身乃至身命非出家菩薩能行是事所以者何非威儀故為護聖教利益有情故不燒身據新學菩薩故作是說菩薩燒身捨身即是極之辭未必一切要須捨身方成菩薩經然後一一至心意開解者自下第二明正說法雖有兩文即第二明應行意。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下第三結成業道具緣多少准前可知問此不與說法與前重中堅不與說有何差別解云性慳法故不為說法是他勝處性非慳?法為利養及嫌恨心不與說法是輕非重故有差別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墮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諸外道伺求過短或有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置善處乃至廣說。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物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七明惡求戒或名形勢乞學戒初人次明業道此即初也經自為利養下第二明結業道於中有三一者為初親附如經自為利養乃至親附國王等故二者非理苦求如經恃作形勢乞索等故三者舉非結如經一切求利名為惡求乃至廣說若橫取得財物犯他勝處若未得物是輕非重具緣如前。
若佛子學誦戒者日夜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下第八明無所知為他師戒謂無所解強與教授有誤之失七眾同犯大小俱制文分有三初人次應行後舉過結罪初文可知經學誦戒至佛性之性者自下第二明所應行日日六時者未串習者當應日日六時誦戒持菩薩戒教理晝夜各三名為六時若先串習未必須六時已解義理故解此妙戒是佛之性經而菩薩自下第三舉過結罪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生起詭詐虗談現相方便研究假利求利味耶命法無有羞耻堅持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起解云虗詐現相即是無知為他師義具緣多少准前可知。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鑪行菩薩行而鬪搆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九明離間語戒先人後結業此即標人經以惡心自下第二明業道若有以惡心持戒比丘手執香爐行菩薩行雖是持戒菩薩而令兩頭鬪過向彼說此過向此說彼過由此兩頭起鬪諍故餘文可解菩薩利益諸有情類說離間語一無所犯生多功德故瑜伽云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捨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十明放生戒文有三初人次應行後結罪此即標人。
以慈心故行放生業。
經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於中有二初明總標後明別解此即總標。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
經一切男子至生生受生者自下第二明別解此中有二先度畜生後度有恩前中有二初離發慈心次明正救此即初也一切男子皆是我父母等者謂無始來一切有情展轉互為父母男女故瑜伽論第九卷云生艱難者如薄伽梵說汝等長時馳騁生死身血流注過四大海生不定者假使取於大地所有草木根莖枝葉等截為細籌如四指量計算汝等長夜展轉所經父母如是眾生曾為我母我亦長夜曾為彼母如是眾生曾為我父我亦長夜曾為彼父如是算計四指量籌速可窮盡而我不說汝等長夜所經父母其量邊際又復說言我觀大地無少處所可得汝等長夜於此處所未曾經受無量生死又復說言我觀世間有情不易可得長夜流轉不為汝等若母若父兄弟姊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尊重若等尊重又如說言若一補特伽羅於一劫中所受身骨假使有人為其積集不爛壞者其聚量高王舍城側廣博脅山言要我故身者謂一切有情五蘊成身彼與我身五蘊相似故殺彼即我身或此據同體大悲彼即我身我即彼身故殺彼時亦殺我身或地水火風無非先身故言生生受生者謂放生故當來非一故言生生或有說者由放生故受人天生此人天生差別不同故言生生。
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經曰若見世人自下第二明正救生謂諸菩薩方便救護有情命難令離諸苦不頋身命如彼鹿王故大智度論第十八云波羅捺國梵摩達王遊獦於野林中見二鹿羣羣各有主一主有五百羣鹿一主身七寶色是釋迦文菩薩一主是提婆達多菩薩鹿王見人王大眾殺其部黨起大悲心逕到王前王人競射飛箭如雨王見此鹿直進趣已無所忌憚勑諸從人攝汝弓箭無得斷其來意鹿王既至跪白人王君以嬉遊逸樂小事故羣鹿一時皆受死苦若以供膳輙當差次日送一鹿以供王厨王善其言聽如其意於是二鹿羣主大集差次各當一日是提婆達多鹿羣中有一鹿懷子次至應送來白其主我身今日當應送死而我懷子子非次也乞垂斷理使死者得次生者不濫鹿王怒之言誰不惜命次來但去何得辭也鹿母思惟我王不仁不以理怒不察我辭橫見瞋怒不足告也即往菩薩王所以情具白王問此鹿汝主何言鹿曰我主不仁不見斷理而見瞋怒大王仁及一切故來歸命如我今日天地雖曠無所控告菩薩思惟此甚可愍若我不理枉殺其子若非次更差次未及之如何可遣進有我當代之思之既定即自送身遣鹿母還我今代汝汝勿憂也鹿王逕到王門眾人見之恠其自來以事白王王亦恠之即命令前問言諸鹿盡耶汝何以來鹿王言大王仁及郡鹿人無犯者但有滋茂何有盡時我以異部郡中有一鹿懷子以子垂產身當爼割子亦并命歸告於我我以愍之非分更差是亦不可若歸而不救無異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功德無量若人無慈與虎狼無異王聞是言即從座起而說偈言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汝雖是鹿身名為鹿頭人以理而言之非以形為人若能有慈恩雖獸實是人我從今日始不食一切宍我以無畏施且可安汝意諸鹿得安穩。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
經若見父母自下第二明度有恩新學菩薩先於有恩起慈悲心漸漸乃至一切有情猶如聲聞修慈悲觀如瑜伽論三十二云我當顯示依慈愍觀初修業者於外親品怨品及中庸品善取相已處如法坐由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定地作意於一親一怨一中庸所發起勝解於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作意欲與其樂如是念言願彼求樂諸有情類皆當得樂謂或無罪欲樂或無罪欲有喜樂或無罪無喜樂次後或於二親或於三親或於四親或於五親十親二十如是徧諸方維其中親品充滿無間發起勝解於中乃至無有容受一杖端處如於親品如是怨及中庸品當知亦爾。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經若不爾者自下第三舉非結罪因緣多少准前應知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多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無違犯者觀由此緣於現法中少得義利多生憂惱不救父母者如瑜伽云於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現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相。
經如是十戒自下第二懸指後說。
梵網經述記卷下本
梵網經述記卷下末
佛言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有十戒明攝善戒及饒益戒此中有二初別釋十後懸指說處第一別釋之中復分有二初有五戒釋六度障次有六戒明饒益此即第一釋攝善報為三初一忍報次二當慧障後一戒障此即第一釋以瞋報戒違忍心報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業道相後而菩薩下舉過結罪此即標人。
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
經以瞋報瞋下第二明業道相文分為二初明遮瞋次明重釋此即遮瞋次經若殺父母自下第二重釋謂若見他來殺我父母而不得加報何況故作七逆等眾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者自有兩釋一云國主為他殺其父母菩薩亦不以殺報殺一云若是國王被他處殺亦不得報殺住大悲心次慈報殺如師子王被他毒箭以慈報殺事如賢愚經竪誓師子品說殺生生怨結墮惡道故不畜奴婢者制出家菩薩悲制在家言六親者父母伯叔及兄弟也。
而出家菩薩無慈報讎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經而出家菩薩下第三舉過結罪如瑜伽云諸菩薩安住淨戒律儀他罵報罵他瞋報瞋他打報打他挊報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釋是慧障釋二為三此即第二明憍不受法戒文分有二初釋人如言佛子後明業道。
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經若出家菩薩自下第二明業道也文分有二初明恃自不受法後明嫌他不受法此即初也此中有二初明恃己長次明不受法前中有二先明未有所解次明恃己長此即第一明未有所解經而自恃下第二明恃自長於中有五句一恃聰明有智二恃高貴年宿三恃大姙高門四恃大解五恃大富饒財經而不諮受自下第二明不受法經其法師者自下第二明嫌他不受法謂諮受法不觀老少不觀高卑恭敬法故如說有智法者若老若少猶如諸天奉事帝釋而菩薩嫌他卑下不往聽法失傳化益故成犯也如瑜伽云懷憍心不詣師所求請教授是名違犯乃至廣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明慢心倒說戒乖教訓之義故制也七眾同犯文有三初明人次明受戒後明業道此即標人。
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我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見好相。
經佛滅度後至受菩薩戒時者自下第二明受戒法先明自誓受次依師受前中先明戒時節次明自受法式此即第一時節也經於佛菩薩像前者自下第二自受法式言懺悔者應法師云書無懺字應云又磨此云忍悔所作半月半月增長戒根謂自誓受先於佛像菩薩像前懺悔所作惡不善業經一七日若得好相是即得滅不得好相於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若不得好相即不得戒言好相者如下經說若有犯十戒者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日六時誦十戒四十八輕戒若到禮三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使得滅罪經若現前先者自下第二依師受戒雖有二文第二明受戒竟。
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一一不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經若法師身下第三正明業道如菩薩地說若有他來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稱正理發言酬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非憍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懶墮懈怠忘念無記之心是名有犯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遭重病或心狂亂廣說乃至或為將護多有情心而不酬對皆無違犯此由五緣得業道一有所緣二住本心三他未問四起煩惱謂憍慢等五不稱理答。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習學異道戒文分有二初人次行相後即結罪此即標人。
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書記是斷佛性鄣道因緣非行菩薩道。
經有佛經律至瞋習者此即第二明業道先明不習大乘次明學異道此即第一不瞋習大乘言正見者如理所引慧言正性者謂理及行二種佛性正法身者謂前二因所得果也捨七寶者離釋大乘經反學邪見至書記者此即第二習學異道先明習異道法次顯過失此即初也二乘外道皆名邪見乖違大乘相應見故學二乘者一向棄捨大乘經律一向樂習二乘經論是名有犯伽瑜云於菩薩藏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向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是名有犯非染違犯學外道者如瑜伽云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所違越是染汙犯具如前說經是斷佛性等者此即第二顯過失也。
若故作者犯輕姤罪。
經故作者犯輕垢罪者此即第三明結罪也具緣多少如理應知。
若佛子。
經若佛子下第二有六戒明饒益戒初四同事攝障次二是利行障釋初四中即分為四此即第一不善攝眾戒亦云用三寶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明應行後舉非結罪此即初也。
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房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鬪訟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
經佛滅後下第二明應行也於中有三一者時如經佛滅後故二者明能行人如經為說法主等故此有六主一說法主謂能說法名說法主或能建立法之會名說法主非能說人二者法主謂有智法者名為法主解云法之主名為法主未必能說方名法主或能說法名為法主三僧房主謂修治房舍處分房舍者四教化主五坐禪主謂如有一先知坐禪所有方便能教據化名坐禪主六行來主謂對當客人迎來送去三者應行如經應生慈心善和鬪訟等故此中意說如上六主如其所應應生慈心善和鬪訟守三寶物唯有三第二明應行竟。
而反亂眾鬪諍恣心用三寶物犯輕垢罪。
經而反亂眾等者自下第三舉過結罪過有二種一者亂眾不依教理亂處分故二者恣心用三寶物謂僧主故守三寶物亦處分用用物之時不白僧眾恣心用故犯輕垢罪問用三寶物豈不犯重解云此物主不由偷心亦不為己但為僧用而不白僧是輕非重小乘教中若鬪諍者是波逸提於七滅諍浂用藥者是吉羅攝若為僧主故不白僧用三寶物唯義而說是倫蘭攝(勘文)。
若佛子。
經若佛子下第二明獨受利養戒但制出家非在家也謂僧房臥具施主請僧不得客主皆悉有分而舊住人獨受不分舊他利分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應行後舉過罪此即標人。
先在僧房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房舍宅城邑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
經先住僧房中下此即明第二應行也此後有三初明房主如說先住僧房中故次明客僧來如經又見客菩薩比丘來等故後明資承客僧此中有三一者迎來送去如經住僧應迎來送去故二者供給所須如經飲食供養乃至供給所須悉與之故三者若有人請依僧以差如經若有檀越來請眾僧乃至應次第差等故然差僧次略有六種一者顯能差人謂滿五夏亦不犯重戒不帶行施僧差授方當知事不帶行者不帶僧殘二者明所差人謂出家五眾不犯他勝不被殯者若帶僧殘行與學行法恒居下次三者差僧次處有三處一聚落僧房如僧伽藍二阿蘭若處三僧所住處除上二處僧住處如是三處必先結堺然後差僧次復有說言雖未結界依自然界得差僧次此亦無妨四者差僧之法從具戒僧下至沙彌一周而復從上坐差下至沙彌若齋若會若臨受戒安居說法隨遇得差若導上坐若講席僧次悉差現前僧僧次乃是的請異名不同十方五者書請早晚者如書來前後隨次而差若一時俱到知幸人所道遠為前近為後若近遠內一時俱到知事人先著為前若有書雖前人界未到知事處自有兩釋一云入界為次一云先見為次凡論僧次不問聲聞菩薩但是出家平等差次若有[跳-兆+永]來請聲聞僧次唯差聲聞僧若請菩薩僧應差菩薩僧六受捨請者問捨前人請得受後所請以不解云自有兩釋一云先作是意捨一云請故捨前請受後所請而復捨之此亦無妨分屬我故一云若先作意我捨前請故捨前請不得受後而復捨之問先受請捨與人外不解云復有兩釋一云對人捨前方得受後捨前受與界外之人一云不得外人以差僧以本約界故問捨前所請得與無僧食分人不解云此不得與無僧食分人一云佛許捨請捨請已竟得與無請無僧食人餘文可解。
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房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經先住僧等者自下第三舉過結罪具緣多少準理可知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攝受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知眾匱乏而不為彼從諸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給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墮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誡不為追求如法眾具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有?癩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轉請餘有勢力者若知徒眾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資身眾具若隨所應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若知眾內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伏皆無違犯。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受別請戒損他利養違平等之義是故制也文分有二初人後結業道此即標人。
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
經一切不得等者自下第二結業道文分有二初明不應次明結罪此即第一明不應行於中先標後釋此即標也經而此利養下第二釋所以問於此中不受別請有何意耶為釋此疑故作是言而此利養屬十方僧。
而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者犯輕垢罪。
經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等者自下第二舉過結罪此中意說若請僧齋若請僧施物此等一切不得受別請也有人云於四人中有一僧次即無有犯都無僧次正此所制具緣多少如理應知問不受所請亦犯罪不解云此犯罪故瑜伽云他來迎請或往居家或往餘寺奉施飯食及衣服等諸資生具憍慢所制懷嫌恨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或有病或無氣力或心狂亂或處懸遠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置善處或餘先請或為無間修諸善法欲護善品令無暫癈或為引攝未曾有義或為所聞法義無退如為所聞法義無退論議決擇當知亦爾或復知彼懷損惱心詐來延請或為護他多嫌恨心或護僧制不至其所不受其請皆無違犯問懷嫌恨心不至其所非染違犯何故地持論云是犯染汙耶解云盡舊翻譯家執筆謬耳不須致恠八福田者如前已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四釋別請戒違平等福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應行後舉過結罪此即標人。
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經出家菩薩下第二明應行如文可知經而世人別請下第三舉過結罪言七佛者竝在此ス應犯近在百劫之內長壽諸天曾所見聞且說七佛道理一切三世諸佛亦無別請然此別請七眾同犯大小不同小乘亦許別請法故(勘文)此中自有兩釋一云一會之處都無僧次此即犯罪一會之內有請僧次餘即別請此即無犯一云俱別請皆是犯也所言七佛者謂過去三佛賢劫四佛是為七佛故智度論第九卷云九十劫有三佛後一劫有千九十劫初有毗婆尸佛第三十劫中有二佛一名尸棄二名鞞怒沙付第九十一劫初有四佛一名迦羅鳩[山*食]陀二名迦那含牟尼三名迦葉四名釋迦牟尼解云毗婆尸亦名毗婆沙亦名惟衛即是梵音有輕有重故有不同其義一也此云勝見亦云種種見亦云廣見言尸棄者亦名式此云勝亦最上言毗怒少付者亦名毗舍婆亦言[口*((白-日+田)/廾)]舍亦云浮舍亦云隨葉此云一切勝亦云廣生言迦羅鳩飱陀者亦云?留孫亦云?樓秦亦云迦羅鳩村大此云頂言?那含牟尼者或言迦那伽牟尼?那含此云無節樹牟尼者此云忍亦云滿亦云寂言迦葉者此翻姓從姓名言釋迦牟尼舊翻能忍亦云能滿今大唐翻能寂。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明利行障釋二為二此即第一明邪命自活戒違絕命違利行制七眾同犯唯在出家文分有二先人後舉非顯罪此即標人。
以惡心故為利養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虵毒生金銀蠱毒都無慈心犯輕垢罪。
經以惡心故下第二舉過結罪若依此經邪命之法有十二種一為利販賣男女色七眾同犯二自手作食制出家眾開在家者三自磨自舂亦爾四占相男女五解夢吉凶六呪術七工巧八調鷹方法九和百種毒藥十虵毒十一生金銀十二蠱毒若依大智度論四種口食名為邪命彼論第四云淨目女問舍利弗言不淨活命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殖樹等不淨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礔礰不淨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呪術上筭吉凶如是等種種不淨活命者是名四維口食姊我不墮是四不淨食我用清淨乞食活命由其五家緣即犯此戒一者事謂所為事即合藥等事二者想謂生彼想三者起欲樂謂起不淨活命之欲四者煩惱謂貪利養或瞋恚等或愚癡等或具不具五者究竟謂事究竟此中意說若不善心作如是等種種邪命是染違犯若為利益諸有情故行合藥等是無所犯故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生起詭詐虗談現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無有羞耻堅持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起。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釋不敬好時戒七眾同犯一云唯制在家齋三長月本為在家故初說勝所以未出家菩薩行惡菩薩行惡方便亦犯戒故文分有二先人後罪此即標人。
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經以惡心下第二舉非結罪年長齋月者此有三種一正月二五九月謂是正月諸眾生類生現之初五月即是興盛之中九月即是諸眾生類欲藏之初故此三月名長齋月又優婆塞戒經解云為亡者修福即有三時春二月夏五月秋九月若依此經二月為初五月為中九月為後今會此文三長月者從正月後半至二月前半以為初月五月後半至六月前半以為中月九月後半至十月前半為後齋月如是經文各據一義故不相違大智度論第十五云問何六齋日受八戒修福答是日惡鬼逐人欲奪人命疾病㐫衰令人不吉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問何故諸鬼輩以此六日惱害於人答如天地本起經云劫初成時有異梵天王子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滿天上十二歲於此六日割肉出血著於火中是故鬼神於此六日輙有勢力又救疾經及四天王經云此六日帝釋四王及太子并使者下來令得禍福初說受齋經云齋日夜一分禪一分讀經一分臥是為菩薩齋日法正月十四日受十七日解四月八日受十五日解七月一日受十六日解九月十四日受十六日解若依是經有四長齋隨其機宜見聞不同不可致恠餘文可解上來第一正釋十戒訖說。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解。
經如是十戒等者自下第二明勸奉持懸指餘品。
佛言佛子。
經佛言下第四饒益戒先釋後結前中有二一初有三戒明利行障次明有六戒是攝善法戒前中釋三即分為三此即第一明不行救贖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應後結過此即標人。
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販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心菩薩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
經佛滅度後下第二明應行於中有二初時次明所應作境後明應行此即第一明時節也謂佛滅度後像法末法惡世之中經若見外道惡人等者自下第二明所應作境此有五種一賣佛菩薩形像二賣父母形像三經律四比丘比丘尼五發心菩薩道人謂賣初發心人與一切人作奴婢者。
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經律。
經菩薩見是事已自下第二正明應行雖有兩文第二明應行竟。
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經若不贖者自下第三結過七眾同犯大小不同謂聲聞教若見眷屬被他販賣而不贖者犯第七聚(勘文)經像餘人不別制也由具五緣犯是戒也何等為五一者事謂經像及賣并作奴婢等事二者想謂生彼想三者欲謂起不贖之欲四者煩惱謂貪瞋癡或具或不具五者究竟謂不往贖取若自有病若無氣力若了知彼自能成辦若知所作能引非理能引非法若於善品正勤修習不欲暫癈若性愚鈍於所聞法難受難持若為持護多有情意故不救贖無所違犯。
若佛子不得畜刀杖弓箭販賣輕秤小斗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猫狸猪狗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明畜非法器文分有三初人次明不應後結過如文可見不須繁述。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明鬪戰嬉戲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所不應行後結過此即標人。
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鬪軍陣兵將劫賊等鬪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伎樂之聲不得樗[卄/補]圍碁波羅塞戲彈碁六博拍毬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爪鏡芝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經以惡心故自下第二明所不應行復有五一不應見二事觀者謂男女鬪及軍兵鬪二不應九事聽謂一吹貝二鼓三角四琴五瑟六箏七笛八箜篌九歌叫三不應六事雜戲謂樗[卄/補]等四不應五事卜莖謂成狐鏡(明利所報云)。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乘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六戒明攝善法戒分有四初有三戒明精進鄣次有一戒是定度鄣次應教化明戒度鄣後有一戒明法施鄣前精連鄣中三戒分為三此即第一明退心戒七眾同犯大小不同上第八戒背大向小此中所制宜說小行故有差別文分有三初人次應後結過如文可見菩薩地云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是染違犯具緣多少如理應知。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願得好師同學善友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不發大願戒於中有三初人次明十願後結過經常應人下第二明十大願一願發敬順父母二願得好師三願好得同學善知識四願教戒大乘五願解十發趣六願解十長養七願解十金剛八願解十地九願如法修行十願持佛戒經若一切菩薩下第三結如文可見。
若佛子發十大願已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種牀座。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㓨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破戒之心視他好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遍劖㓨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刀刃割去其鼻終不以破戒之心貪齅諸香。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刀刃割斷其舌終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不以破戒之心貪著好觸。
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下第三不誓堅固心文分有三先標人次發十大願後舉非結罪此即標人經發十大願已下第二明發十三願一者發願不與女人作不淨行如經寧以身投熾燃猛炎火坑等故謂此現身寧受現在暫時極苦不應暫戲受長時苦二者發願不受衣服如經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等故三者發願不受百味食四者不受百種牀坐五者不受百味之藥六者不受房舍園林七者不受恭敬禮拜八者終不破戒之心視他好色九者終不破戒心聽心好音聲十者不以破戒之心貪齅諸香十一者不破戒心食百味淨食十二者不貪好觸十三者願一切人成佛問第三不受飲食與十一不受百味有何差別先舉四事顯其不受後舉根門顯不貪著故有差別復次先說口中不受百味後說心中不貪百味此中意說若諸菩薩防護正念即不犯戒不墮惡趣若失正念違犯淨戒受無量苦是故菩薩發如是願寧捨身命終不貪著香味觸法云何菩薩防護正念不著五欲謂諸菩薩觀生死中所有遇患防護正念如持油鉢而不漏失故涅槃二十二云譬如世間有諸大眾滿十里王勅一臣持一油鉢逕於中過莫令傾覆若棄一渧當斷汝命復遣一人拔刀在後隨而怖之臣受王教盡心堅持逕歷爾所大眾之中雖見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著彼所欲當棄所持命不全濟是人以是怖因緣故乃至不棄一渧之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故心不貪著。
若佛子。
經若佛子下第二明定度障亦名不入難處戒文分有三先人次應行後結過此即標人。
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
經常應二時至結夏安居者自下第二明應行於中有二先標次釋此即總標頭陀者大唐本云杜多亦云投多此云修治嚴戒行修治心故如大智度論七十二云十二頭陀不名為戒即戒莊嚴戒行修若依瑜伽杜多差別有十二十三故彼論第二十五云何成就杜多功德謂常期乞食次第乞食但一坐食先止後食但持三衣但持毳(元滿反細毛也)衣持糞掃衣住阿蘭若常居樹下常居逈露常住冢間常期端坐處如常坐如是依止若食若衣若諸敷具杜多功德或十二種或十三種於乞食中分為二種一隨得乞食二者次第乞食廣說乃至當知此中若依乞食無差別性唯有十二若依乞食有差別性便有十三乃至廣說或有處說頭陀有十二事奉食亦有五一不受別請二當一食三中後不飲湯水四一坐食五節量食住處有五一阿練若處二者不臥三者冢間四者樹下五者露地衣有二種一正畜三衣二常納衣(勘文)如是等說有不用者隨其根宜見聞不同問何因緣故說此頭陀解云此所化生有其三種一食貪者二衣貪者三處貪者如其次第善治三貪故說十二或十三種廣如瑜伽二十五大智度論七十二說恐繁略述。
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鉢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牀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時於諸佛菩薩形像前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坐各各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結夏安居一一如法。
經常用楊枝自下第二廣釋於中有三初明頭陀之具次頭陀時後明布薩此即第一明頭陀具有十八物常隨其身一者楊枝二蔘豆以三衣為三言三衣者一舊云僧伽梨此音訛也應云僧伽致或僧伽胝唐云合或云重謂割而合成又重作也此衣必割截而成之餘之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說一切有部等分不割成二鬱多羅僧或云郁多羅僧伽或云優多羅僧亦猶梵音輕重不同訛轉也唐云上著衣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也或云覆左肩衣三安陀會或作安陀衛或作安陀婆婆或作安陀羅䟦薩唐云宿衣謂近或云裏衣如是三衣名為袈裟袈裟者唐云不正色也諸辛木中若皮若葉若華等不成五味難為食者則名迦娑此物染衣其色濁赤故本五濁之濁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又如幻三昧經云普言無垢穢又義離塵服或云間色衣真諦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外國雖有五部不同竝皆赤色言黑木蘭者但點之異名六者瓶七鉢八者坐具九鍚杖十香鑪十一水囊十二手巾十三刀子十四火燧十五鑷(而葉反)十六繩牀十七經律十八佛菩薩像有人云此十八物隨闕一物犯輕垢罪今解此中不入難處以為戒耳此十八物若具不具無所違犯經頭陀者下第二明時節如文可見經若布薩時自下第三明布薩也布薩者此云增長亦名增養長善故說為增長。
若頭陀時莫入難處若國難惡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虵毒一切難處悉不得入一切難處故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亦不得入此難處況行頭陀者見難處故入者犯輕垢罪。
經若頭陀時莫入難處第三舉非結罪先舉非謂不應入難處後結罪可知。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八明次第戒違失威儀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文分有四一人二應三不應四結過此即初也。
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
經應如法次第自下第二明應行眾有七種一者比丘二者比丘尼三者正學四者勤䇿五勤䇿尼六者近事七者近事女然釋此坐次自有三釋一云比丘眾中先受菩薩戒以為上坐謂如有一聲聞戒中在後受戒菩薩戒中在前受戒有一人聲聞戒中先受具戒菩薩中在後而受此二眾中先受菩薩戒為上坐後受為下餘之六種準此可知此中意說如是七眾隨其所應比丘為上比丘尼為次乃至最後說在家者受菩薩戒雖有先後而不得在家在出家上說其次第不應相離男女大小類各別故一云有聲聞戒在先而受而不受菩薩戒有聲聞戒在後而受於菩薩戒在先而受此二眾中若有菩薩戒有不受菩薩戒者菩薩戒以為上坐戒最勝故二人若受菩薩戒復以本聲聞夏為次第餘之六種準此應知一云出家菩薩但以聲聞戒夏為次第依聲聞法得出家故雖有三釋初說為勝。
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不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經莫如外道下第三明不應如文可知經而菩薩下第四結過具緣多少如理應知若諸菩薩見耆長來不推勝坐是即輕罪如瑜伽論云見諸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懷嫌恨心不起迎來不推勝坐是名有犯乃至廣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明布施度謂財法可知違攝善之義是故制也七眾同犯大小不同文分有三初人次應後結過此即標人。
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七逆八難杻械枷鏁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讀誦講說此經律。
經常應教化自下第二明應此復有二初教令修福德次明福德之中復有四種一者建立僧房二者園林中立作佛塔三者建立安居坐禪處四者立行道處如文可解經而菩薩下第二明修行解此所為有十七種一者病難謂國之內多諸疾病二者國難謂諸惡王治國之時或國被歒時三者賊難四者所尊云時五者行來時謂遠行來時六者持生時或有經本云持生持生者受生異名謂現此生彼時名持生時(思)七者火難八者水難九者風難十者羅剎難十一者一切罪報謂定不定等十二者三報謂現生後報或三報者謂三途報十三七逆後當分別十四者八難八難者如增一阿含經云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長壽天五在邊地六六情不具七心識邪見八佛不出也十五者窂獄十六者三毒十七者自身疾病如上所說十七勝將中讀誦講說大乘經律。
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經而新學菩薩下第三結過如文可知此中意說如是難時講大乘經如實正理而不宣說犯輕垢罪故瑜伽云若菩薩安住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墮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無知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者說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餘善友攝受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知為說如實正理起嫌恨心若發惡言若顛倒受若無愛敬若復知彼性弊隴戾不為宣說皆無違犯。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中當說。
經如是九戒下第二勸持懸指餘品。
佛言佛子。
經佛言佛子自下第五有九戒明饒有情戒於中有二初正釋九戒後結別釋之中即分為九此即第一明簡授戒違遍利義是故制也是行障文分有三先人次釋授戒後舉過結罪此即第一標人也。
與人受戒時不得簡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六欲天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
經與人受戒時自下第二明授戒法於中有四一簡受戒人二釋威儀三簡其七難四出家不得禮拜俗人此即第一簡受戒人十八天者即上所說十八梵也欲界諸天略而不說所以者何若舉初後中自顯故謂初說人後說色界諸天不待說成故。
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
經應教身所著自下第二明其威儀袈沙者此云胡衣或云離塵衣。
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
經若欲授戒時自下第三簡其七難若犯七難現身不得受戒此中意說若犯七逆未得懺悔雖是懺悔而未得好相如是之人於現身不得受戒若先犯五逆後於諸佛菩薩前至心懺悔亦得受戒而此經云現不得不受者據未懺悔未得好相故作是說故決毗定尼經云若有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於女人或犯男子或有故犯犯塔犯僧如是餘犯菩薩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晝夜觸處至心懺悔廣說乃至菩薩若能稱彼諸佛所有名號常於晝夜行三事者得離犯罪及諸憂悔并得三昧解云三事者一禮佛懺悔二迴向三發願具如彼經此中意說若人稱佛名及念佛功德所有善根無量無邊由此能滅罪障令得清淨如涅槃經第十九云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恭敬一切眾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假使鍛金為人車馬載寶其數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發心向佛舉足一步或有人云若犯七逆於現身中必不得戒言七逆者一出佛身血二者殺父三者殺母四者殺和上五者殺阿闍梨六者破羯磨僧及法輪僧七者殺聖人然釋七逆五門分別一者辨體二者約人分別三者處四者時五者趣分別第一辨體諸宗不同依薩婆多云第六一種落業為性餘之六種身業為性如應殺生殺方便故若依經部意業為性如正理論第四十三云且上坐言三業為體身業語業二獨能招異熟果理難成故但以意業所作事重故許能感殊勝異熟今依大乘與薩婆多自有差別身語二業以思為體能發語思名為語業非如薩婆多色聲為性色聲定非業自性故次約人分別者能破僧者要大苾蒭非在家等唯見行者非愛行住淨行人非破戒者以犯戒者言無威故餘之六種通於男女有戒無戒所言處者破僧無間要異處破非對大師以諸如來不可輪逼言詞威肅對必無能餘之六種隨其所應言時者出佛身血破法輪僧佛在世時客有此事佛滅度後無真大師為歒對故所餘五種破羯磨僧通於餘時五趣分別者法輪僧及出佛身血唯人瞻部洲瞻部洲中佛出世故餘通人三洲除北俱盧洲彼處無有殺生等故如是等義廣釋如瑜伽論第九毗婆沙第一百一十六第一百一十九俱舍十七十八正理四十三說非是中要略而不說。
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
經出家人法自下第四明出家人不禮俗人為敬法故。
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自下第三舉過結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釋為利授戒實無所解為利強授有誤之失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應後舉過結罪此即標人。
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戒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上阿闍梨。
經教化人下第二明應行復分有二一明能教人二明正教此即初也經見欲受菩薩戒時自下第二明正應教於中有四一者教請二師二者問七難三者應教懺悔四者總結此即第一教請二師若依瑜伽但請羯磨師不請和上若依此經教請二師何故如是有不同者若於近處堪作和上菩薩僧者應請二師是為第一若於近處無人堪作雖有菩薩堪作和上而能授者事緣不具但請一師受亦得戒各據一義故不相違。
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師不應與受戒無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罪滅不同七遮而教戒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
經二師應問自下第二應問七難義如前說經若有凡十戒者自下第三明懺悔然懺悔經論不同菩薩地云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授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應如發露除惡作法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此中意說所犯之罪有二種聚一者不還淨聚二者還淨聚還淨聚中開懺悔法如法已還得安住清淨戒故不還淨聚不開悔法若悔不得還住淨戒是故但說應當更受道理亦有懺悔之法又決定毗尼經云若有菩薩犯於初戒於十眾前以正直心愍重懺悔解云言初戒者四重名初指五十戒之初故此中自有二釋一云犯此四重有其三種何等為三一者上品纏犯二者中品纏犯三者下品纏犯若上品纏犯初戒者於十人前或於佛前以愍重心發露懺悔懺悔滅罪應當更受罪若不滅雖是受戒而不得戒若得好相知罪得滅中下品便犯初戒者對於三人及對一人至心懺悔即得滅罪而此唯說對十人者但說初人後即一人略而不說一云此中所言犯於初戒對十人者但說中下品纏犯者所以者何上品纏犯不能還淨故此不說此言十人者極少二三人多亦無妨故不相違問以上品纏犯他勝處失戒律儀不能還淨何故大方等陀羅尼經云行此一法已若有眾生犯五逆罪身有白癩若不除差無有是處若菩薩二十四戒沙彌十戒叉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是諸戒若犯一一諸戒當一心懺悔若不還生無有是處除不至心解云隨其根宜見聞不同不可會釋若作是說依瑜伽說上品纏犯他勝處法捨律儀不能還淨必應更受若依方等陀羅尼說無有犯重即捨者捨戒功德不捨種體不捨種故如法懺悔淨戒還生或依實義如瑜伽說而言還生者依下中品犯他勝處有還淨義密意說言若不還生無有是處為欲引攝暫犯他勝處住猶預者生決定心說是密言或瑜伽說他勝處與此經說二十四戒意別不同此經是根本他勝處法犯已還生此有何失不捨戒故經教戒師自下第四結。
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經若不解等者自下第三舉過結罪先舉過後結罪此即舉過過者謂不解也不解第一義諦者此有二種一者信解二者證解未得二解故言不解習種性者經論不同依瑜伽說發心已前名性種姓發心已去名習種姓故彼論三十五云云何種姓略有二種一本姓住種姓者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此中意說聞勳所成名習種性依本業經習種姓者位在十解故彼經云習種性中有十人其名發心住菩薩治地住菩薩乃至第十灌頂菩薩或有人言瑜伽論說習種姓者亦在十解聞慧唯在十解上故如本業經云六種姓亦名六慧聞慧思慧修慧無相慧照寂慧寂照慧當慧聞當慧既是十解中攝故知種在十解已上雖有兩釋初說為勝本業經中但說十解是聞思慧不說聞勳唯在十解不通上下故不相違命此經言習種性者但取十解所以者何十信位中若退若進決定故故此不說如本業經云佛子若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學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而言七住以前名退分者為攝一分懈怠有情假說退分而實不退也問若十解以前是退分者何故無性攝論頌曰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三無數大劫釋曰從無始來生死流轉齊何當言三無數劫最初修行為答此問故說伽陀堅固心昇進者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廣說乃至大菩提心所修善根念念增堅固不退增進不生喜足齊是名為最初修行三無數劫解云退有二種一者現行二者種子十信菩薩若其現行容有退義由此道理經說退若種解脫分善根種子必無退義以此義故論說不退故不相違言長養性者謂此十行六種性中性種姓也不壞性者謂十迴向道種性者謂四善根此十迴向及四善根名道種性言正性者謂即十地捨異生性入聖故名為正性或斷惡趣品邪業煩惱故言正性有說通性者此顯十地聖道性故名為道性言正性者等妙兩覺名為正性因行正滿果正現前故言正性餘如前說此中意說顯六種姓六種姓者如本業經云習種性姓種姓道種性聖種性等覺種性妙覺種性復名六忍信忍法忍順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廣如瑜伽抄會言多少觀行者謂修十八勝處隨多少行觀諸色故或多少行隨其所應在餘行中若多若少隨分觀行言出入十禪支者十禪支定或出或入十禪支者十八禪支修為十支初靜慮中具五支謂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第二靜慮加內等淨所餘三支前已說第三靜慮加足三支捨念正知所餘一支前已說第四靜慮加二支謂不苦不樂餘之三種前已說故言十禪支於如是等行法之中亦得此法中意名為不解。
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下第二正舉過結罪問此與第十八戒何別解云第十八戒直說不解為他作師此戒為利與人授戒故有差別利養攝御徒眾是染違犯故瑜伽云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御徒眾是名有犯是染違犯無違犯者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御徒眾若依此說雖未研究甚深法性而不求利但以慈悲相應之心隨分隨力與授戒者皆無違犯具緣多少如理應知。
若佛子。
第三為言人說戒文有三初明標人如說若佛子故。
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
經不得利自下第二明不應未受戒人前不得說戒者謂未發大乘心前不得說十佛戒雖未受戒已發大願為說無過而此說言未受戒前不得說戒者從多而說多分來受戒人聞菩薩戒生怖畏故生誹謗故是故制也除國王王子者若不為說破滅法故言千佛戒者賢劫千佛。
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自下第三結罪持地論第四卷云欲受戒者應先為說菩薩戒犯不犯相令受者自心觀察我能受戒又菩薩善戒經云不信受教者及不成就優婆塞戒不成就沙彌戒不成就婆羅提木叉戒者不得聽菩薩戒聽者得罪若比丘犯婆羅提不愧不悔聽菩薩戒得偷蘭遮罪若犯偷蘭遮不愧不悔聽菩薩戒得僧殘罪(勘)。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四明破戒受施戒文分有三初人次不應後結罪此即人也。
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跡一切世人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
經信心出自下第二明不應行謂破戒人不應受信施等所言大賊者如世間賊能奪財寶及害命根此中大賊亦復如是能奪他人法身慧命及恒沙等功德大寶故大智度論第十五云破戒之人不可共止猶如惡賊難可親近破戒之人難可共住譬如毒虵破戒之人雖似比丘譬如尸死在眼人中破戒之人如偽珠在真珠中譬如伊蘭在栴檀林中破戒之人若著法衣則是熟銅鐵鍱以纏其身若持鉢盂則是盛洋銅器若所噉食即是吞燒鐵丸飲熱洋銅若受人供養供給則是地獄獄卒守人若入精舍即是入大地獄若坐眾僧牀㯓是為坐熱鐵牀上。
若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經若毀正戒自下第三結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五不供養戒文分有三如前可知。
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㓨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應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
經常應下第二明應於中有六一者受謂於師前領所未解二者持謂受已不忘三者讀四者誦五者書寫六供養第五書寫中云剝皮為紙等者標其心極愍重法故不惜身命如大智度論第十八。
復次愛法梵志十二歲中遍閻浮提求知聖法而不能得時世無佛佛法亦盡有一婆羅門言我有聖法一偈若實愛法當以與汝答言實愛法婆羅門言若實愛法當以汝皮為紙以身骨為筆以血書寫之當以與汝即如其言破骨剝皮以血寫偈如法應修行非法不應受今世亦後世佛法者安穩。
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經若不如法下第三結罪菩薩地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日日中若於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若於僧伽謂十方界已入大地諸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諸供養具而為供養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若不恭敬懶墮懈怠而違犯者是染違犯若誤失念而違犯者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心狂亂若已證入淨意樂地常無違犯。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猪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川林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六不教化眾生戒文分有三此即標人經常起大悲自下第二明應行言三歸者如優婆塞戒經第五卷云善男子為破諸苦斷諸煩惱憂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如汝所問云何三歸依者善男子謂佛法僧佛者能說懷煩惱破因得正解脫法者即是懷煩惱因真實解脫僧者破煩惱因得正解脫又八戒齋品云善男子若人能受三歸依者當知是人所得果報不可窮盡乃至廣說如說受持不忘語戒現身得王位一日一夜持八戒得生天上故涅槃經第十五云波羅奈國有屠兒名曰廣額於日中殺無量羊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夜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毗沙門子經若不教化自下第三結罪如瑜伽云攝受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是名有犯是染違犯。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座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七明說法不如法戒文分有四此初標人經常行自下第二明不應行經若不說法時自下第三明應經說法者自下第四結罪如文可解。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破三寶之罪而菩薩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八憍慢破法戒文分有二初人後舉過結罪此即標人經皆以信心下第二舉過結罪先明過非後即結罪此即顯過如文應知經而故作下第二結罪。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七佛戒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壞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時如三百鉾㓨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百劫而不用聞一惡言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九破法自緣戒內破和合之義外絕信樂之益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如文應知如上九戒如其所應是四攝障。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經是九戒下第二釋勸奉持上來別釋四十八輕戒說。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已學未來諸菩薩當學現在諸菩薩今學。
經諸佛子此是四十八輕戒自下第三總勸受持上來第二釋四十八輕戒說一釋十重次釋輕戒雖有兩文第二正釋戒相訖。
諸佛子諦聽此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得見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三千學士。
經弟子聽自下第三總勸流通於中有二初佛勸持流通後菩薩奉行前中有五一三世佛已當今誦說證不虗二汝等一切下正勸流通三得千佛下明流通利益四我今此下勸今奉持五如無相品下懸指說處三千學者三威律儀等雖有五文第一明如來勸流通奉持竟。
時座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喜躍受持。
經時坐聽者下第二菩薩奉持行上來正說有二第一正釋竟。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從摩醘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
經爾時釋迦自下大段第二明總結上說心藏者十世界海名為心藏地藏者謂四十心戒藏者結無盡戒無量行願者謂十忍等名無量行十大願等名無量願因果者結上所說戒是一切諸佛本原佛性種子又結當當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佛性常住者結上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如如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經如如一切佛說等者於此中大分有三一序分二正說三流通自下第三明流通分。
稽首無上大道師 於一切法智無礙
救護一切大悲者 甚深微妙契經海
已證二空諸菩薩 及餘一切發大願
今依戒經相應論 略釋菩薩清淨戒
決判持犯差別相 在佛及聖慈氏等
受斯微妙善根本 惠施有識證法性
明人忍慧強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
安獲五種利 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處
為淨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後世 性戒福慧滿 此是佛行處
智者善思量 計我著相者 不能信是法
滅盡取證者 亦非下種處 欲長菩提苗
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諸法真實相
不生亦不滅 不常復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 應當次第學 於學於無學
勿生分別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訶衍
一切戲論處 悉由是處滅 諸佛薩婆若
悉由是處出 是故諸佛子 宜發大勇猛
於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 過去諸菩薩
已於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 現在者今學
此是佛行處 聖主所稱歎 我已隨順說
福德無量聚 迴以施眾生 共向一切智
願聞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
梵網經述記卷下末(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