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大小乘釋論部一淨土、十地經論疏(0753-0772)
第0764部卍續藏第45册P0402 起信論續疏(二卷附大乘起信論主馬鳴菩薩略傳), 〖明.通潤述疏〗.txt
卍續藏第 45 冊 No. 0764 起信論續疏
No. 764-A 大乘起信論續疏自序
大雄氏現相人中。雖說無量法門。若統其歸趣。唯是一心。若滙其流派。則有三宗。曰法相。曰破相。曰法性而已。言法相者。謂依生滅八識。建五位。開百法。立三性。分二我。行必資於漸滿。惑必期乎漸斷。果必立乎三祇。故有六度可修。有無明可克。有菩提可證。其于教也為漸。此法相之大旨也。
言破相者。謂依寂滅一心。直顯真性。不說法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三自性俱空。八識二無我悉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無六度可修。無無明可克。無菩提可證。其于教也無頓。此破相之大旨也。
若夫法性者。統依寂滅一心。而有六粗三細。故開真如門以顯空諸所有。立生滅門以明實諸所無。雖真如廓爾。而果報不失。雖惑業紛綸。而法性不動。即性即相。即空即有。即妄即真。其于教也為頓悟漸修。此法性之大旨也。
故宗法相者。謂真如不變。不許隨緣。但說萬法皆從識變。而事事俱有。其獘也流而為常。為執著宗。
破相者。謂緣生之法。不入法性。故說三界唯是一心。而法法皆空。其獘也流而為斷。為莽蕩宗。
法性者。謂真如不變。隨緣而能成一切法。故無法法俱空之獘。由真如隨緣不變。而能泯一切法。故無事事俱有之偏。此則空有迭彰。執蕩雙遣。故知即萬法以顯有者為妙有。離萬法以顯空者為真空。不即不離以顯中者。即真空以顯妙有。故雖空而不空。即妙有以顯真空。故雖有而不有。然前之二宗。雖建立不同。各有妙旨。而馬鳴總以一心九識統之。若鼎之三足。伊之三點。不縱不橫。不離不即。實與楞嚴一心三觀之旨。並行不悖。此馬鳴一論。尤為圓通無礙。獨出無對者也。
是論之作。菩薩有釋。賢首有疏。永明主此論而作宗鏡。故集宗鏡中互相發明者作續疏。言續疏者。是續賢首之疏。以顯不外賢首。亦不盡賢首也。其中以有法立總別三量為一論提綱。智者即量以通論。則不唯了法性一宗。併可了法相破相二宗也已。
No. 764-B 大乘起信論主馬鳴菩薩略傳
馬鳴大士者。波羅奈國人也。昔為毗舍利國王。以其國有一類裸人。如馬裸露。王遂運神通。分身為蠶以衣之。後生中印土。馬人感戀悲鳴。故號馬鳴。亦名功勝。以有作無作諸功德。最為殊勝。故名焉。時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至其國。有一長者來趣法會。祖謂眾曰。汝等識此來者耶。佛記聖者馬鳴紹吾法者也。於是馬鳴致禮。問曰。我欲識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識佛。不識者是。彼曰。佛既不識。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識佛。焉知不是。曰。此是鋸義。祖曰。彼是木義。祖問鋸義者何。曰。與師平出。鳴却問木義者何。祖曰。汝被我解。馬鳴豁然省悟。遂求剃度。祖謂眾曰。如來懸記滅度後六百年。馬鳴當於波羅奈國摧伏外道。度人無量。遂得付法。後於華氏國轉妙法輪。顯諸神力。降伏魔事。時有外道索師論義。集王大臣及四眾。俱會論場。師曰。汝義以何為宗。曰。凡有言說。我皆能破。師乃指國王曰。當今國王康寧。大王長壽。請汝破之。外道屈服。後造甘蔗論十萬偈。復集百部大乘經義以造斯論。可謂于羣藥中。但取阿陀之妙。向眾寶內。唯探如意之珠。舉一蔽諸。以本攝末矣。
大乘起信論主馬鳴大士略傳(終)(詳在大士本傳)
No. 764
大乘起信論續疏卷上
馬鳴菩薩 造
梁三藏法師 譯
月氏國婆首那王子譯語沙門智
明雜華林釋 通潤 述疏
大乘二字。是指無名無相不滅不生靈明絕待之心體言也。以此心周遍含容。故曰大。運載一切。故曰乘。
若據文論義。大以法言。以此法具有體。相。用。三大故。乘以人言。以此法是諸佛菩薩所乘故。
若據義論文。則大乘二字。人法皆通。如有人發大心。修大因。證大果。此人則為大乘人。此法則名大乘法。由所乘之法大。故能乘之人亦稱大也。起信者。謂此大乘法。一切眾生平等具足。由無信力。故不肯乘。道亦不載。所以長淪苦海。沒溺邪河。今論中發明此義。欲人起正信而乘此大法也。上四字是所詮。論是能詮。謂審明二本詳定指歸。令初心人易信易入。故曰論也。問云。初心學人。信此大乘。有何勝力。答。若正解圓明。決定信入。有超劫之功。獲成聖之力。雖居生死。常入涅槃。恒處塵勞。不離淨界。現具肉眼而開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見。
如太子具真王之相。迦陵超眾鳥之音。將師子筋為琴絃。餘音斷響。以善見藥而治病。眾患潛消。若那羅箭之功。勢穿銕鼓。似金剛鎚之力。擬碎金山。則煩惱塵勞。不待斷而自滅。菩提妙果。勿假修而自成。乃至等冤親。和諍論。齊凡聖。泯自他。一去來。印同異。融延促。混中邊。世出世法。不可說不可說之力。無能過者。佛藏經云。譬如有人。嚼須彌山。飛行虗空。石筏渡海。負四天下。及須彌山。蚊脚為梯。登至梵宮。劫盡燒時。一唾劫火頓滅。一吹世界頓成。以藕[糸*系]懸須彌山手接四天下雨。雖則如是。亦未為難。如來所說無相無為無生無滅一味大乘平等法相。令人信解。是則為難。
以發此心者。能翻一切塵勞門。成八萬四千三昧門故。乃至云。此心是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真中真。實中實。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纔肯信入。如師子奮迅。威猛最雄。象王蹴蹋。勢力無等。故欲入此門者。非信力不能。是故此論標大乘起信也。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徧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
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將欲造論。故先致敬三寶。陳造論之由。首四句。皈命佛寶。即報化佛也。眾聖不能及。故曰最。能超一切聖。故曰勝。業。謂三輪業用。即不思議業也。遍知。是意業最勝。色無礙自在。是身業最勝。救世。是口業最勝。如來無意。以眾生之意為意。故能遍知。如來無身。以眾生之身為身。故得色無礙自在。如來無語。隨眾生根器說法而有語。故能救世。此最勝三業。皆是如來同體大悲所成。悉隨眾生心之所現。故總曰大悲也。者字結德屬人。
及彼下二句。歸命法寶。及彼者。牒指報化二佛也。身體相者。蓋指報化二身之體相為法身。即以法身為法寶。所謂法性身。真如體也。法性者。即諸法自性。真如者。不妄不變之稱。由深廣無涯。故以海喻。佛之所以為佛。僧之所以為僧。皆藉此法。故下文云。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無量二句。是歸命僧寶。謂法性海中。具足無量功德。入初地時。得證此性。從性起修。行如實行。名如寶修行。等者。等諸地也。以三賢位依法熏習。未證法身。不名如實故。有以無量功德藏一句屬上文者。若據後譯云。無邊德藏僧。勤求正覺者。則屬下句為順。
為欲下。出造論之由。由眾生不信真如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而妄生異計。又不知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而橫起邪思。故論中先示正義者。令其除疑也。對治邪執者。令其捨執也。分別發趣道相者。令其起信根而乘大法也。有正信。乘大法。方能紹隆三寶慧命不絕故。
論曰。有法(心)。能(功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此一論綱宗也。有法者。即本有法。若據下文。雙含二義。一是體本法。即一體摩訶衍法。常恒不變。不假修成。屬真如門。
二是自本法。即自體自相自用摩訶衍法。迷覺覺迷。悉由熏習。屬阿賴耶。由諸眾生。既不知真如為清淨覺。又不知黎耶為迷悟關。妄起邪執別生異端。故論主先標有法二字為宗本。次將有法於立義分中總立量云。眾生心是有法。顯示摩訶衍義是宗。因云。真如生滅互相攝故。同喻如金莊嚴具。又于真如門別立量云。真如是有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是宗。因云。不生不滅故。同喻如虗空。又於生滅門別立量云。阿黎耶識是有法。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是宗。因云非一非異故。同喻如微塵瓦器。立此總別三比量為一論之綱。要人先向己躬下頓悟真如。次于生滅門中漸修漸證故。摩訶衍。此翻大乘。以是二門。皆是大根器人所修法故。信者。即五根之一也。信有三種。一信實有。謂于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于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于一切世出世善法。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有此信根。方能得入。
昔嚴陽尊者問趙州云。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云。放下著。陽曰。一物不將來。放下箇甚麼。州云。恁麼則擔取去。陽大悟。此從真如有法上起信根者。
羅山問岩頭云。起滅不停時如何。頭曰。咄。是誰起滅。羅山大悟。此從黎耶有法上起信根者。
故宗鏡云。佛祖正宗。則真唯識。纔有信處。皆可為人。如華嚴經以信為手。如人有手。至於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有此利益。故造此論。
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因同)。二者立義分(略標大義)。三者解釋分(廣釋令人生解)。四者修行信心分(依解起行)。五者勸修利益分(辯法不修如貧人數他寶故勸)。
因緣分。出造論之所由。立義分。立此論之大義。解釋分。析立義之隱微。修行信心分。為信未滿者。修習信心故。勸修利益分。勸人進修必獲利益故。
若當例經之三分。初一是序分。次三是正宗分。後一是流通分也。
初說因緣分。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為八。一者(大事)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造論因緣。有總有別。言總者。統言造論之所由。別者。別顯此論之所為。苦有三苦。八苦。及二死苦。樂有人天。二乘。及寂滅樂。今言離一切苦。是離分段變易二死苦也。今言得究竟樂。是得無上菩提及大涅槃樂也。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根本有二。一真如。是菩提涅槃根本。二無明。是三細六麤根本。今但言如來根本者。欲人向無明根本邊入如來根本故。下文云。其旨趣者。無非離念歸于真如是也。正解。即勝解。于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五別境之一也。有正信可起正解。故前云正信。而此復言正解也。有此正解。則見理不謬。亦能正人之謬。故此當下文顯示正義。對治邪執也。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于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成熟者。謂熟處已生。生處已熟。堪任者。謂擔當此事。永無退失。故下文云。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即住如來種中。名信成就。此當分別發趣道相也。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信心雖發。而現惑未除。心志不定。日用尋常為惑所轉。未能純一。故云善根微少。信未滿足。未能擔荷大法。故令修習信心。下文云。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于佛。或起人天二乘種子。設求大乘。根則不定。遇惡因緣。即便退失。墮二乘地。故說修行信心分。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雖發信心。而為惡業所障。魔鬼所侵。若不能守護即受群邪。未得謂得。自生癡慢。故示方便。令護持信心不退失故。故下文云。若人雖修行信心。以有重障。或為魔鬼病苦所惱。或為世務牽纏。應當勇猛精進。禮佛。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息。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曰為示方便。善護其心。或修三昧。為彼諸魔現形惑亂。當令觀察。勿墮邪網。故曰遠離癡慢出邪網也。此當下品修。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信心雖發。若無止觀對治。則墮凡夫及二乘地。故令修習止觀。下文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此當中品修。
七者為示專念(一心觀佛)方便(淨土)。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此以專心念佛攝護信心。令不退失也。下文云。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自謂不能值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謂以念佛因緣。隨順得生他方佛土。以常攝護信心。終無有退。此當上品修。
已上三種。皆是修習信心方便。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
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由勸修䇿發。成前諸行故。此當勸修利益分。
有如下。結前八種為造論之由也。
門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領納于心生慧為解)。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指菩薩言)。能說之人(指如來)。色心業勝。圓音一演(指口業)。異類等解。則不須論。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或有眾生亦能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覽教)于廣論而得解者。自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文約)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如是此論(指起信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已說因緣分。
此設難通妨也。難曰。如上所說八種因緣。如來契經。皆已道過。何故復造斯論。答。由諸眾生根器心行。利鈍不同。故領受解會。或經或論。其緣亦別。若如來在世。師勝資強。故圓音一演。即異類眾生。一觸耳根。隨機解悟。當爾之時。既有契經。又何須論。若夫如來滅後。說者既無圓音。聽者不能等解。若此契經。不立大義。不加詳釋。恐中下之機。終無解入。所以契經之後復有論文。是則經有經功。論有論益。隨時設教。各有所宜。非無謂也。言自力廣聞而取解者。是自有識見。復樂廣尋經義。採取多聞。以資性識者。自力少聞而多解者。亦是自有心力。欲略尋經義。即知其要者。無自心力因廣論得解者。是水母元無眼。求食須賴鰕者。復以廣論為繁。樂總持者。是畏繁好簡。欲得一而得一切者。如是下。正顯此論正為最後一等機設也。言廣大法者。是暗指真如。深法者。是暗指黎耶。無邊義者。是暗指二門之義。下文云。一者法。二者義是也。已說因緣分結也。
次說立義分(大乘宗本)。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本論體)。二者義(體相用)。
此即將前有法以立摩訶衍義。法謂軌則。指一心言。以一心為萬形軌則故。義謂宗趣。指三大言。以一心法具有三大為宗趣故。所謂能立門也。昔南陽忠國師與紫璘供奉論義。奉曰。請師立義。某甲破。師曰。立義竟。奉曰。是甚麼義。師曰。果然不見。非公境界。故知未開口時。立義已竟。纔說有法。已是葛藤徧地。況復刀刀。秖為婆心不覺多口。
所言法者(不出于心)。謂眾生心。是心則攝(真如隨緣)一切世間(三細六粗)出世間(本如二覺)法。
法身流轉于六道。名曰眾生。故以眾生心為有法也。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者。此釋心之所以名法也。心之一字。是包真妄言。謂此心能總攝一切真如門清淨法。又總攝一切生滅門中染汙法。由包真包妄。故總攝二門。大經云。心如工畫師。畫出諸形像。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古德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性德。總在心原。是故一心能攝萬法也。宗鏡問云。諸佛方便教門。皆依眾生根起。根既不等。法乃塵沙。何故唯立一心以為宗旨。答。此一心法。理事圓備。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寶藏。萬行原。以一切法界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一切眾生。皆同此心。諸佛已覺。眾生不知。今為未知者方便直指。以本具故。以應得故。是以若了自心。頓成佛慧。可謂合百川為一水。摶眾香為一丸。融鐶釧為一金。變酥酪為一味。故經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佛慧。是以向外別求。從他妄學者。喻如鑽氷覓火。壓沙出油。欲求濟用。徒勞功力。若能諦了自心。不妄外求者。如從木出火。從麻出油。不壞正因。速得成辦。故立一心以為宗旨。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當體大乘種)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此明依一心法建立二種摩訶衍門也。難云。眾生心法。既包真妄。通染淨。大乘是諸佛菩薩所乘真淨法。豈諸佛菩薩所乘者亦通染妄耶。答。大乘雖是真淨。要在眾生妄染中顯。以眾生心法。具有染淨二分故。今立眾生心中一分常恒不變者。名真如相。此真如者。即是大乘清淨法體。又立眾生心中一分染淨因緣熏習者。名生滅相。此生滅者。復能顯示自體。自相。自用故。故知大乘法本非妄染。今隨妄染熏習。故即妄染以顯示也。問。何故真如門中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答。言即示者。以真如相全體即是大乘。若離真如。別無大乘之體。故曰即示也。言能示者。謂此真如體中。具足無邊相用。此相用者。不離眾生日用生滅。故即在此滅邊。復能顯示真如自體相用。故云能示也。古德云。欲識諸佛師。向無明心內薦取。欲識萬物不凋性。向萬物遷變處薦取是也。問。何故依真如門所趣入之摩訶衍法。唯立體名。依生滅門所趣入之摩訶衍法。立自名。答。真如是泯相顯性門。不與萬法為侶。不與諸塵作對。由無他相。亦無自相。以自他不立。故獨示其體。他者。謂一切不善法。自者。謂一切清淨法也。生滅是攬理成事門。其體全依真如。其相用者。實由真如自體具足。但是為他染法所覆。不能顯示。然要破他。方能顯自。故曰能示自體。自相。自用也。立量可知。故大經云。唯心佛亦爾。唯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古德云。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凡夫若知。即是聖人。聖人若會。即是凡夫。正此義也。問。一心開真如生滅二門。有何所以。答。一心起大乘之信。二門破邪見之執。約真如門。信妙理決定。約生滅門。信業用不亡。可謂理事圓融。真俗無礙。
釋摩訶衍論云。心真如門有十種名。一者名為如來藏門。無雜亂故。二者名為不二平等門。無差別故。三者名為一道清淨門。無異岐故。四者名為不起不動門。離作業故。五者名為無斷無縛門。無治障故。六者名為無去無來門。無上下故。七者名為出世間門。無四相故。八者名為寂滅門。無向往故。九者名為大總相門。無別相故。十者名為真如門。無虗偽故。如是十名。總攝一切諸佛法藏平等義理法門名字。生滅門有十種名。一者名為藏識門。攝持一切染淨法故。二者名為如來藏門。覆藏如來法身故。三者名為多相多異門。染淨之法過恒沙故。四者名為起動門。相續作業故。五者名為有斷有縛門。有治障故。六者名為有去有來門。有上下故。七者名為世間門。四相俱轉故。八者名為流轉還滅門。具足生死涅槃故。九者名為相待俱成門。無自成法故。十者名為生滅門。表無常相故。如是十名。總攝一切法藏種種差別法門名字。故知總立一心。別含多義。真如門內。無自無他。生滅門中。有善有惡。隨緣開合雖異。約性一理無差。如上十門。義味方足。又開則無量無邊之義為宗。合則二門一心之法為要。二門之義。容萬義而不亂。無邊之義。同一心而混融。是以開合自在。立破無礙。開而不繁。合而不狹。立而無得。破而無失。是為馬鳴之妙術。起信之宗體也。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真如)。謂一切(凡夫聖人)(諸)法。真如(全徧)平等。不增滅故。二者相(真如所現為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根化身妙用不可思議故為用大)。能生一切世間(五戒人天善因)出世間(六度梵行成佛善因)善因果故(以上顯用字大意)。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已說立義分(文不可不立義觀立義又不可不解釋)。
此釋摩訶衍義也。
言體大者。謂眾生心體。與四聖六凡。平等無二。名曰真如。此真如性。遍一切處。即局在眾生黎耶窟中。其體未嘗不大也。
相大者。謂眾生心。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名如來藏。此藏不空。具攝無量性德不少剩故。雖為無明業相所䨱。其相未嘗不大也。
用大者。謂眾生心具大作用。隨其作用。皆能出生世間出世間善因善果。故雖在生死業用。而用未嘗不大也。
然二乘凡夫。具此大體。背之而不知。有此大相。遺之而不顧。有此大用。棄之而不用。
唯諸佛。乘此而坐道場。唯菩薩。乘此而登覺岸。由此一心具是三義。故立一心之義名大乘也。
次說解釋分。解釋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指上言義大乘法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前分略示其源。此分廣疏其派。故曰解釋。
顯示正義者。是能立門。對治邪執者。是能破門。分別發趣道相者。是進修門。既明邪正。不涉枝岐。方進修故。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此總釋立義分一心中真如生滅二種義也。
心真如門者。謂本住性。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此以清淨覺地為根本。
心生滅門者。謂熏習性。隨熏轉變。成于染淨。染淨雖成。性恒不變。只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中。此以發業無明為根本。
問。此真妄二心。以何為心。以何為體。以何為相。答。真如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思慮為相。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者。謂真如門。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生滅門亦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難云。真如是不變門。何故攝世間法。生滅是隨緣門。何故亦攝出世間法。答。以是二門不相離故。以真。有不變隨緣義。妄。有體空成事義。由真不變。故妄體空。為真如門。由真隨緣。故妄成事。為生滅門。以生滅即真如。故經說眾生本來涅槃常寂滅相。以真如即生滅。故經說法身流轉于六道名曰眾生。既知一心具此二門。故于此中具彰二相。問。真如生滅各攝諸法。未知攝義為同為異。答。生滅門中名為該攝。真如門中名為融攝。該攝故染淨俱有。融攝故染淨俱亡。俱亡故一味不分。俱有故歷然差別。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真如法體)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究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依義立名)。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
此別釋真如常恒不變門也。立量可知。言此真如即是華嚴一法界大總相緣起法門體。此一法門。舉體全是不生滅。亦舉體全作生滅。故禪原集云。謂一切聖凡根本。悉是一法界心。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眾生。秖以此心靈妙自在。不守自性。隨迷悟之緣。成聖凡之事。故曰真如。楞嚴名為性一切心。圓覺名為大陀羅尼。是也。難云。現見諸法。各各差別。何得却言是一法界。答。宗鏡云。一切諸法。原是一法。實無二相。因生妄念。遂見差別。且如現見青白物時。物本自虗。不言我青我白。皆是眼識自性任運分別。與同時意識計度分別為青為白。以意辯為色。以言說為青。皆是意言自妄安置。且如六塵性鈍。體不自立。名不自呼。悉無自性。皆是意言。故曰。萬法本閒。而人自閙。是以有心起處。萬境皆有。空心起處。萬境皆空。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不自有。因心故有。既非有非空。則唯識唯心。若無于心。萬法安寄。先德亦云。一切諸法。本自不言色。亦不言空。亦不言是非垢淨。但人自虗妄計著。作種種解會。起若干知見。生若干愛畏。若了諸法不自生。皆從自己一念顛倒而有。知心與境。本不相到。當處解脫。當處寂滅。當處道場。故知一切法從本已來。下口不得。故離言說相。安名不得。故離名字相。著意不得。故離心緣相。性各滿足。故畢竟平等。各住本位。故無有變異。本無造作。故不可破壞。更無二法。故唯是一心。即此一心。是一法界。故名真如。以一切法唯是意言。但有假名。都無實義。不可得故。故大珠云。世間一切生滅法。無有一法不歸如。宗鏡問云。何謂真心。何謂妄念。答。妄念者。從能所生。因分別起。發浮根之暫用。成對境之妄知。若離前塵。此心無體。因境起照。境滅照亡。隨念生塵。念空塵謝。若將此影事而為佛事。既為虗妄之因。只成斷滅之果。真心者。湛然寂照。不從境生。含虗任緣。未甞作意。明明不昧。了了常知。舒之無蹤。卷之無跡。如澄潭瑩野。明鏡懸空。萬像森羅。豁然虗鑑。不出不入。非有非無。斯則千聖冥歸。萬靈交會。信之者徹大道之原。體之者成常住之德。諸佛同證此心。名成正覺。亦名天真佛。法性佛。法身佛。如如佛。名雖種種。總是此心之別號也。
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所遣者名相耳)。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離言)。不可念(絕慮)。故名為真如。
難云。真心絕朕。理出有無。既曰真如。豈非墮名字言說相乎。答。一心之門。微妙難究。知解罕窮。分別不及。名為真如。不過借言遣言。非謂真如寔墮言說名字相也。問。既一切言說皆可遣。而真如之名獨不可遣乎。答。然真如之名可遣。而真如之體寔不可遣。以一切法皆是一真。無餘剩故。問。既不可遣。則真如之體定可立乎。答。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一如。不欠少故。當知一切法。取不得。捨不得。擬議不得。近傍不得。不可名目。強名真如。故玄沙云。如如向上。沒可安排。恰似?爐。不藏蚊蚋。此理本來平坦。何用剗除。道不強為。建立乖真。若到這裡。纖毫不受。措意則差。便是千聖出頭來。也安他一字不得。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無有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于念。名為得入。
難曰。既真如法不落言詮。不墮思惟。諸眾生等。如何著力。方能隨順。如何用心。方能得入。答。若知一切法。本不可說。不可念。則無處著力。亦無處用心。若就日用開口動舌說一切法處。而反觀能說法者。本無一字可說。又就日用東攀西緣念一切法處。而反觀能念法者。本無一念可著。如此著力。如此用心。則不隨順于物。而能隨順真如矣。然雖如是。尚存窠臼。猶未忘緣。未能得入。以現前猶存少物故。若工夫挨拶到無可用心處。一念緣起無生時。便能得入。渾身住在真如門中矣。故宗鏡云。若入此門。則佛法皆平等顯現。不用記一字。念盡一切經。不用解一法。會盡無邊義。不用說一字。常轉正法輪。不用舉一步。徧參法界友。何者。若記得。是想邊際。若解得。落意根中。若說得。是辯才門。若參得。墮外道地。並不中自己地。此中不收。如手撮虗空。徒勞心力。所以道。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存之一一皆空。亡之處處咸有。第一不得于一機一境上守文作解。實無定法如來可說。此法門中不論此事。但知自心即休。不更思前慮後。
昔長慶初參靈雲。問。如何是佛法大意。雲云。驢事未去。馬事到來。師如是參究二十年。坐破七個蒲團。不明此事。一日捲簾。忽然大悟。乃有頌曰。也大差也大差。捲起簾來見天下。有人問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如長慶七破蒲團時。便是隨順。捲簾時。便是得入也。問云。入此門時。有何功德。答。真心自體證入之時。非言所詮。湛如無際之虗空。瑩若圓明之淨鏡。毀讚不及。義理難追。以功德過患二門絕對待故。故經云。心處無在。無在之心。唯是一心。一心之體。本來寂滅。不可以有無處所窮其跡。不可以識智詮量指其體。唯有入者。只在心知。如擣萬種香為丸。爇一塵而具足眾氣。似入大海水中浴。掬微滴而已用百川。執礫而盡成真金。攬草而無非妙藥。空器悉盈甘露之味。滿室唯聞簷蔔之香。眾義同歸。千途兢入。若論一心性起功德。無盡無邊。若以有量之心。讚無為之德。任盡神力。一毫難述。以信入之人。悉皆現證。即凡即聖。感應非虗。堅信不移。法空之虗聲自息。明誠可驗。靈潤之野焰俄消。豈假神通。心魔頓絕。匪?他術。識火自消。除不肖人。不明斯旨。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此釋立義分中真如相之相字。以空不空。是真如之相故。言如實空者。以如來藏。空無妄染。不立一法故。如寔不空者。以如來藏。萬德皆備。不捨一法故。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虗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此釋真如空相也。一切染法不相應者。謂一切染法不與真如相應。故曰空也。差別相。即有無一異等言說相也。虗忘心。即分別相也。此二染法。即徧計執也。謂真如雖在語言分別中。而真如寔不與語言分別相應。即語言分別。未嘗染污真如也。喻如太清。雖為雲霧點染。而太清實不與雲霧相應。即雲霧點染初未嘗污太清也。當知真如是離念境界。不可以有無思。不可以一異說。若定有有無。遮彼有無。有俱非句。今有即無。何有非有。今無即有。何有非無。故雙非亦寂。若有無有二。可名俱有。今有即無。則有外無無可與有俱。今無即有。則無外無有可與無俱。故俱有亦不得立。故古德云。離言說者。不可以言談。離心緣者。不可以心度。實謂心言路絕。唯證相應耳。且夫言說者。從覺觀生。是共相和合而起。分別者。因意識生。由計度比量而起。以要言之。皆由不覺。名相隨生。若無不覺之心。一切諸法。悉無自相可說。故知說有。是增益謗。說無。是減損謗。說非有非無。是相違謗。說亦有亦無。是戲論謗。有無既爾。一異亦然。四句既離。百非自遣。古德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若有一法。不名法身。若無一法。不名法身。若剩一法。不名法身。若欠一法。不名法身。若于法法上求空。便于門門中解脫。故曰太末虫。處處能緣。獨不能緣于火聚。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于般若。今對妄染是無。故說為空。非離妄心外。實有可空也。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此釋真如不空相也。如本有檀德。今為慳貪。本有尸德。今隨五欲等。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萬德。由妄染既除。真心獨露。淨法滿足。故曰不空。所謂垢盡明現也。故經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先德云。靈光獨耀。逈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即是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問。上云真如離相。一切皆空。若淨法滿足。亦應有相可取。何得言離一切相。答。雖有淨法。寔無可取。以此淨法。是智色不空之性。是離念境界。唯親證者始得相應。向人吐露不得。豈分別心所可取哉。故先德云。頋此法是眾生之本原。諸佛之所證。超一切理。離一切相。不可以言語分別有無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即。印印相契。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故宗鏡云。如群盲眼開。分別照境。驗其真體。終不摸其爪牙。見乳正色。豈在談其鵠雪。實見月人。終不觀指。親到家者。自息問程。唯證相應。不俟言說。又云。但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如不動。此不動外。更無毫釐法可得。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
此別釋生滅隨緣熏染門也。立量可知。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者。正顯生滅妄心。本無有體。是依不生不滅如來藏性而起。故說生滅依如來藏。此即如來藏為可依。生滅為能依也。生滅心。即指最初生相無明也。不生不滅。即真如也。良由如來藏性。寔本真淨。但為最初不覺。忽起動心。遂轉此如來藏。名為識藏。更無別體。故楞伽云。如來藏為無始虗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是也。此阿黎耶識。即藏識也。具三藏義。謂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也。言能藏者。是能持義。猶如庫藏。能藏一切寶貝等物故。言所藏者。是所依義。猶如庫藏。是寶貝等物所依故。執藏者。堅守不捨。猶如金銀庫藏為人堅守故。由斯真妄。非一非異。和合一處。則真如不獨。生滅有依。故能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可凡可聖。可智可愚。為龍蛇混雜之鄉。作凡聖同居之地。迷者迷此。悟者悟此。聖從此出。凡從此入。是知轉愚成智。革凡成聖。要在此門著力。打破此門。便能闖入真如門矣。問。既一心具有真如生滅二義。不相捨離。何故真如門中不兼生滅。生滅門中必兼真如。答。此有深義。余甞于此會得周易陰陽奇偶之義。今借此發明。乾陽為奇。坤陰為偶。夫乾陽者。即真如光明藏也。坤陰者。即無明也。然奇不藉偶而成奇。而偶實藉奇而成偶。蓋孤陽不生。及其隨緣而與陰為偶。則變化出而萬物生矣。故乾卦內外三爻皆奇。坤卦內外三爻皆偶也。此真如門如乾奇。此生滅門如坤偶。蓋真如不待生滅成真如。而生滅必待真如成生滅。由真如本無生滅。一隨緣與生滅為偶。則三細六粗。變化百出。故在真如門。則獨行無侶。在生滅門。則真妄和合。故知此門為凡聖交錯之地。一入真如。盡成覺體矣。故楞伽云。如來藏者名阿賴耶。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水。常無斷絕。又密嚴經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此言賴耶體即如來藏。與妄染合。名阿賴耶。更無別體。以真如不守自性。變識之時。此八識體即是真如隨緣之義。亦可眾生迷故。成阿賴耶。如來悟故。成如來藏。如金隨工匠緣成時。轉作指鐶。如指鐶隨爐火緣壞時。却復為金。成壞展轉。但是一金。更無差則。問。此法性宗與法相宗。如何辯別。答。法相多說事相。法性唯談理性。如法相宗。離八識無眼等諸識。若法性宗。離如來藏無八識。又法性宗中。以第一義心。隨緣成有。即為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故。若法相宗。第一義心。但是所迷。非是能作。有三能變。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又云。法相無體。是法性宗。法性有體。是法相宗。今此是約法性圓教以明正量。若法相宗。一向說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說非真非妄。皆著一邊。俱可思議。今不染而染。則不變隨緣。染而不染。則隨緣不變。斯乃不思議之宗趣。非情識之可知。然則分宗辯相事則兩分若性相相成。理歸一義。
此識有二種義(真如有二一不變義二隨緣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前立眾生心為有法。通攝二門。此以阿黎耶識為有法。別開覺不覺二義。若在覺義邊。則生一切淨法。攝一切染法。若在不覺義邊。則生一切染法。攝一切淨法。故曰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也。此中覺即是悟。不覺即是迷。以此門能成能壞故。成則頓成天真之佛。壞則壞滅諸功德門。故永嘉云。是以禪門了却心。頓入無生慈忍力。又曰。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迷悟關頭。正在此處。故分二義也。昔有僧問雲菴禪師。如何是無明住地。即是諸佛不動智。適有童子掃地。菴喚云。童子。童子回首。菴云。此便是如來不動智。又問童子。如何是汝佛性。童子惘然。菴曰。此便是住地無明。故知或悟或迷。不離當處。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顯出纏相)。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此釋覺義。以心體離念為覺。則知動念是迷。以離念則徧。則知動念即隔。以離念為法界一相。則知動念為十法界差別相。以離念為如來。則知動念為眾生。以離念為平等。則知動念為不平等。以離念為法身。則知動念為業識身矣。是故一切眾生皆依妄念。故謂之迷。若了妄念無有根本。非內非外亦非中間。三世推求。悉不可得。便是智體。由此智體。便證如來平等法身。即此法身。即是眾生本來面目。亦名清淨覺地。亦名本覺。問。既曰本覺。原是本有。即不覺時亦未曾失。何故必待親見。始名本覺。答。此雖本有。但一向為無明所覆。由不知故。不名本覺。今以自覺聖智照破無明。識得此物本來舊有。不是新成。故名本覺。此本覺義。是對始覺言也。問。本覺理有。始覺修生。此二覺心。是同是異。答。本覺始覺本非二物。由自覺智。照惑無本。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非有智外如為智所證。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是故本覺因始覺而得名。始覺因本覺而立號。非有異也。故大經云。如因日光照。還見于日輪。以佛智慧光。見佛所行道。以依本覺而有不覺。由不覺故。復以聖智照破不覺而合本覺。故名始覺。故知始本合一。名究竟覺。不然。但名相似隨分覺也。昔忠國師問紫璘供奉云。佛是何義。答。是覺義。師曰。曾迷否。奉曰。不曾迷。師曰。用覺作麼。故知對迷說覺。若無迷亦無覺也。問。始本二覺。攝何等法。答。本覺所攝。即大智慧光明義等。始覺所攝。即三明八解乃至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又云。淨法之體屬本覺。淨法之用屬始覺。問。本覺與真如何別。答。本覺之名對始覺義說。故在生滅門中收。非真如門。殆至染緣既盡。始本不殊。平等絕言。即真如相矣。此中大意。明依本覺而有不覺。因不覺故而成始覺。如因地而倒。因方故迷。又因地而起。因方故悟。故直見者。如開藏取寶。剖蚌得珠。光發襟懷。影含法界。如經頌云。如人獲寶藏。永離貧窮苦。菩薩得佛法。離垢心清淨。或不悟者。自生障礙。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上以本始合一覺。此以究竟不究竟分二覺也。以登峯造極。無可進步處。名究竟覺。以路途之樂。未到家者。名相似隨分。總名不究竟覺。心源。是指心之初起說。即生相無明也。
此義云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
問。究竟不究竟。約人約法。其義云何。如凡下。初顯斷滅相無明。即起業相。是在信位。非究竟覺也。謂未入初信已前。不信真如是安身立命處。不信三寶是歸依處。不知惡因。不識惡果。廣造惡業。今既創發信心。覺知前念所造惡業。定招果報。遂修十善。能止後來惡念更不續生。此當滅六粗中起業相也。然但止後來惡念不生。未能止其不著善相。故雖名覺。猶然與不覺同。以未能伏惑故也。
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于念異。念無異相。以捨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
二。顯斷異相無明。是相似覺。非究竟覺也。二乘觀智。即人空觀也。初發意。即三賢位。此位菩薩雖未同二乘徧證人空。然於人空實得自在。故與二乘同論也。異相無明。即六粗中執取相計名字相也。謂此無明。迷前染淨違順二境。更起六識人我見愛。執種種差別名。計種種差別相。故名異相。今此菩薩。既覺種種異名異相。皆因妄念而有差別。故捨此異念。而令此念不作異相也。以伏分別我法二執。空名義自性差別。能捨分別事識現行。故曰粗。然現行雖伏。種子猶在。依稀髣髴。見道不真。正如夢中將覺未覺。朦朦朧朧。名相似覺。故唯識云。現前立少物。為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識。
如法身菩薩等。覺于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
三。顯斷住相無明。是隨分覺。亦非究竟覺也。住相有四。由無明力。不覺動相。即是不動。轉成能見。名曰轉相。由無明力。依前能見。不了無相。遂令境界妄現。名現相。由無明力。迷前自心所現之境。妄起分別染淨之相。名智相。由無明力。不了前所分別空無所有。復更起念相續不斷。名相續相。此位菩薩。次第覺知四種無明。執著妄法。故初地覺相續相。二地至七地覺智相。八地覺現相。九地覺轉相。由常覺不住。故曰覺於念住。念無住相。前伏分別現行。故曰捨。此斷分別種子。故曰離也。以初地雖斷分別法執。證一分平等法身。尚有俱生法執。故從二地乃至九地。隨己分量。分斷分證。名隨分覺。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佛果)。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四。顯斷生相無明。名究竟覺也。由無明力。不覺心起。轉彼淨心而有其念。故名生相。亦名業相。然此業相。相見未分。甚深微細。唯佛能知。今此菩薩學窮行滿。無所事事。故將往昔求正覺心。至此一時放下。名一念相應。始覺心初起處。以遠離生相無明。故得瞥見父母未生已前面孔。如忘忽憶。如醉忽醍。名曰見性成佛。即證佛地無生法忍。却將去後來先作主公者。轉成常住真心。名究竟覺。故經云。菩薩知終不知始。如來始終皆知。始謂生相。終謂餘相。是故下。結歸無念。言眾生雖未能離念。但肯向日用中觀察。無念者。是何等物。如此用心。此人漸與佛智相近。去佛不遠。即為向佛智矣。況親證無念者哉。故宗鏡問云。佛稱覺義。覺何等法。答。無法之法。是名真法。無覺之覺。是名真覺。則妙性無寄。天真朗然。華嚴經頌云。佛法不可覺。了此名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無字寶篋經云。爾時勝思惟菩薩白佛言。何等一法是如來所覺。善男子。無有一法如來所覺。善男子。于法無覺。是名覺法。善男子。一切法不生。而如來證覺。一切法不滅。而如來證覺。是以若不見一法。則常見諸佛。千里同風。若見一法。即不見諸佛。對面胡越。故知背心合境。頓起塵勞。背境合心。圓照法界矣。問。華嚴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則一念相應在發心時。何故此中却在最後。答言。最初者。猶如遠行。始於初步。然初步之後。非謂無後步也。此取最後者。如遠行以後步為到。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故。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問。心念初起之時。正由不覺。實無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何也。答。即謂無念。由無念故。即知前念是生相也。若以有念觀生相。則生相重重。又烏能知。必無念而後知初相也。正如翳人。見空中花。必無翳人。方見空中花不有也。故自十信以至菩薩地盡。雖覺有相似隨分之不同。然總墮眾生數中。皆名不覺。以未至離念境界。未出無明窟宅故。唯佛一人。方得無念。獨證覺性。始得徧知一切眾生。皆在淨覺心中亂起亂滅。正如野馬塵埃狂花幻影之在太虗亂起亂滅也。問。何故得無念者。方知眾生心指生滅。其餘不知。答。以得無念者。圓證真如平等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故得一覺一切覺。問。必無念時。始得遍知生住異滅。然則始覺。亦先覺滅住異而後覺生相乎。答。雖始覺知生住異滅。寔非先知滅而後知生也。以四相之體。皆從本覺體上一念不覺俱時而有。實無自體。即此四相。本來平等同一覺性。故知迷則俱迷。覺則齊覺。非謂始覺有先後也。故圓覺云。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問。前文言四相覺有先後。此言四相俱時齊覺者。何也。答。四相流轉。總一夢心。處夢之時。謂為先後。各各隨其智力淺深。分分知覺。至于大覺。則知夢中四相。唯一淨覺。無有體性可辯前後。故曰俱時而有。皆無自立也。故攝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一剎那。即無念也。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以剎那流轉。必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無生。若非無生。即不流轉。是故契無生者。方見剎那也。淨名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楞伽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此皆發明真心隨緣造作諸法。別無體性。唯是真心。故知四相即是真心。不覺全同本覺。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此言因本覺而隨不覺。因不覺而生始覺。因始覺而發用也。本覺者。即本有清淨覺體也。染分別者。即熏習染污不覺也。隨者。言本覺不變而能隨染緣也。生二種相者。謂斷染成淨。顯出二相。非新生也。不離本覺者。正顯二相。在染在淨。皆不離本覺也。言智淨相者。即始覺智隨染還淨之相也。言不思議相者。是始覺智還淨起用之相也。
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依法力熏習者。謂藉真如內熏之力。及法界等流教法外熏之力。依此二種熏力。修習資粮位中加行善根。至登地已。證如實理。行如實行。以至十地行中。方便滿足。方得破除心識。淨智現前也。和合識。即黎耶也。以生滅與不生滅和合故。相續心即微細意識名相續相故。摧碎之謂破。掃蕩之謂滅。此在金剛無間道時。用金剛智。破滅心識。則平等法身。從茲發現。大圓鏡智。亦得淳淨矣。問。此智既已隨染分別。若心識破滅。此智何故獨存。答。凡是心識。皆是無明。而無明相。不離覺性。則知無明實性。即是佛性。故不可壞。以是心識屬無明故。又非不可壞。故涅槃經云。因滅無明。得涅槃燈。故知無明雖滅。覺性不壞。如大下喻明。海水喻覺性。風喻無明。波喻心識遷流無常。水相風相不相捨離。喻覺性無明和合一處。俱時而轉。以本覺心不自起故。當資無明之力。方得生起。根本無明。不自轉故。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轉。如水不自作波。當因風力。風不自現動相。要資水方現動相。故經云。煩惱大海。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性體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風雖動而水無動相者。喻無明動而覺性不動也。風滅則動相滅。而濕性不壞者。喻無明滅而心識滅。智性不滅也。昔有僧問大隨云。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隨曰。壞。僧曰。甚麼則隨他去也。師曰。隨他去。僧問龍濟。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師曰。不壞。僧云為甚麼不壞。師云。為同大千。亦是此意。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此言轉智而現報化二身也。下文云。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是也。能作一切勝妙境界者。下文云。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是也。實性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虗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音聲。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法性。是名妙境界。隨眾下。謂凡夫二乘身所見者名應身。三賢十地所見者名報身也。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虗空等(言覺體無所不徧)。猶如淨鏡(言無所不顯)。
此將上文真如門中二義。及本覺門中二義。和合一處。以顯生滅門中本始二覺。即真如故。蓋覺體是如如理。覺相是如如智。故有如理如智之名。法身智身之號。前雖各立宗因。未有喻合。至此總以淨鏡為同喻。以顯三支無過之宗。喻義既明。則知若聖若凡。說同說異。皆是鏡中影像故。先德云。若言眾生心性。即諸佛心性。是別教義。圓教心性。是一寂光。無彼無此。極十方三世佛及眾生邊際。成一大圓鏡。無有同異。佛及眾生。皆是鏡中影像故。故曰。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言本覺本來無妄)。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本覺體空無妄)。非覺照義故(無物可照)。
先以真如二義立比量云。覺體如實是有法。空為宗。因云。遠離一切心境故。同喻如淨鏡。以鏡為同喻者。鏡中本無眾像故。無法可現者。遠離一切依他法也。非覺照義者。遠離一切遍計心也。以依他徧計。皆是鏡之塵垢。非鏡之光明故。正言一法不存。一念不動。離遍計依他是如實覺體。名空如來藏。圓覺云。虗空性故。常不動故。古德云。常了一切空無物當情。是諸佛用心處。
二者因(內現)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本身清淨故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寔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量云。如實覺相是有法。不空為宗。因云。因熏習故。一切世間境界悉于中現。同喻如鏡。以鏡為同喻者。胡來現胡。漢來現漢故。一切世間。即三世間也。以三世間。不出本覺清淨鏡故。問。若以鏡為同喻者。鏡亦有因熏習乎。答。此中言因熏習者。是覺體中本來具足大智慧光明因。故能現三世間。如淨鏡具足光明因。方能現群像也。此正顯覺性內因熏習。如淨鏡光明。非若黎耶有染淨新熏因也。不出等者。言此鏡中所現境界。非從內出。不從外入。不因境界出而失其鏡。不因境界入而併壞其鏡。以此心鏡是常住故。以三科七大皆實性故。問。眾生世間。是無明染法。若具足圓滿。何得言覺體不染。故通云。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以智體不動。具足無漏清淨種子。熏習眾生世間。故得淨法滿足。染法不能染也。言具足者。正顯不自外來也。已上二義。約真如門說。故無修證。下約生滅門說。故有修證也。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
次以本覺二義作比量云。不空法是有法。淳淨明故是宗。因云。出離故。同喻如鏡。以鏡為同喻者。鏡體若為塵封。則無現相之用。必鏡體清淨。然後能現相故。喻如眾生雖具大圓鏡智。然為二障蒙蔽。藏識蓋覆。不能出離。光明不發。故假磨拭之功。去其重垢。令其明淨。然後照物也。煩惱礙智礙。即二障也。和合。即阿黎耶識。離和合故淳。離煩惱故淨。離智障故明。出離三過。圓滿三德。名法出離。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量云。出離法是有法。徧照眾生心是宗。因云緣熏習故。同喻如鏡。以鏡為同喻者。以能作增上緣遍照眾生妍醜故。所言法者。謂眾生心。眾生之心已出二障。已離和合。故能作增上緣遍照眾生之心。隨彼心念現身說法。此即自得此鏡。復將此鏡以照人也。永嘉云。心鏡明。鑑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像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所謂不思議業用也。
釋覺義已竟。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于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此下釋不覺義也。言不覺者。即無明也。是事不知。號曰無明。以不覺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肯承當。故但起無明。只成倒想。如夜繩不動。疑之為蛇。暗室本空。怖之為鬼。此眾生之迷根也。前以始覺契本覺。名始本不二法界一相為覺。此言無始覺契本覺。不達法界一相。故迷清淨覺體。有不覺心。瞥然生起。遂轉此清淨覺心。而成最初一念。名為生相無明。由此無明一迷。從迷積迷。空歷塵沙之劫。因愛生愛。永昏長夜之中。然此無明。無有自相。不能自立。皆依清淨覺體而有。喻如迷人。以東為西。惑南為北。其寔西北。不離東南。若離東南。別無西北故。眾生下。法合可知。以有下。發明覺與不覺。是對待立也。由對彼不覺。即此如實知者。名真覺也。若無不覺。真覺之名無處安立。故圓覺云。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故知覺與不覺。是兩頭語。真如門中。實無此事。首楞嚴云。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又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故宗鏡問云。不覺妄心。元無自體。今已覺悟妄心起時無有初相。則全成真覺。此真覺相。為復隨妄俱遣。為當始終建立。答。因妄說真。真無自相。從空起妄。妄體本空。妄既歸空。真亦不立。大智度論云。若世諦有如毫釐許有寔者。第一義諦亦應有實。故知凡立真妄。皆是隨他意語。化門中收。若頓見性人。誰論斯事。洞山云。這個猶不是。何況張三李四。真空與非空。將來不相似。了了如目前。不容毫髮擬。只如云這箇猶不是。豈況諸狂機謬解。所以云心不繫道。亦不結業。道尚不繫。降茲可知。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云何為三。一者無明(本)業相(末)。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六塵)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前明依本覺而起不覺。此明依不覺而起三細。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也。由前對真如三大後對六粗故立此三細也。由無明一動。迷體大而為業識。迷相大而為能見。迷用大而為現相也。言無明業相者。謂此業相。從無明起。名根本發業無明。此中業通因果。以心動是業因。故曰心動說名為業。以招報是業果。故曰動則有苦。果不離因者。正言粗中業果。不離最初一念業因。所謂因果交徹也。先德云。一翳在目。千花亂空。一妄在心。河沙生滅。反顯覺心一發則不動。不動則證平等法身。故大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亦是因果交徹也。二者下。釋轉相也。由無明覆蓋大智慧光。不能徧照。成能見相。即根性也。楞嚴指此為見精聞精等是也。反顯不動時。即是無見頂相。三者下。釋境界相也。以無明力。轉此第一義諦境界。為世諦境界。即器界也。反顯無見則是第一義境界。攝論云。意識緣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即可知。此識所緣境不可知。由不可知。故曰細。此皆八地已上所知境界。非餘所知故。問。此中立義。與唯識宗為同為異。答。亦同亦異。唯識宗立四分。一相分。二見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此中亦立四分。一真如。二阿黎。三見分。四相分。兩相符合。故同。然唯識以生滅業識為根本。相見為依他。此中以真如為根本。即後二分皆屬依他。故異。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者執(著)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于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報。不自在故。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前以真如為因。無明為緣。而生三細。此以無明為因。境界為緣。復生六粗。楞伽云。譬如大海水。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是也。
言智相者。由無明故。不了自心所現境界。依于境界。分別好醜初起愛憎。名為智相。
言相續者。謂依憎愛心生苦樂受。覺心。即覺受也。由苦樂受領憎愛境念念不斷。名相續相。此二徧計。即是六根對境而生。微細意識。即末那也。所以祖師云。不怕念起。唯慮覺遲。又云。瞥起是病。不續是藥。以心生即是罪生。是以初心攝念為先。是入道之階梯。禪原集云。攝心一處。便是功德叢林。散慮片時。即名煩惱羅剎。故知不覺最初一念因成之假。寧免後念相續成事之過乎。
言執取者。謂依苦樂二受。于六塵境。攀緣不息。苦亦不捨。樂亦不離。愈苦愈執。愈樂愈取。名執取相。故經云。眾生心性。猶如獼猴。獼猴之性。捨一取一。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取著六塵。無暫住時。
計名字者。由執取故。復恐於六塵境忘其相狀。故於彼境。安立種種名字。於是計著名字。分別不停永無忘失。名計名字相。故經云。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此二徧計。又從微細意識。引生粗意識也。
此上四相。皆由不達境界是自心現。於境界上起憎愛。生苦樂。取相計名。深生惑著。不肯放捨。此由能見為根。能現為塵。由此根塵。生起四種惑相也。下二相。是造業受報也。
言起業相者。由業習氣與二取習氣。發動身口。造一切業。名起業相。即業因也。言業繫苦者。既有業因。遂感異熟苦果。由業繫縛。隨業輪轉。不得自在。名業繫苦。此二皆從無明愛取三種煩惱生也。當知下。結顯無明為因。生一切染法。以三細六粗。總屬無明不了真如而起故。嗚呼。至德之世。耕而食。織而衣。同與鳥獸俱。族與萬物並。山無蹊隧。澤無舟梁。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當此之際。含哺而嬉。果腹而遊。何愛何憎。何苦何樂。何名字取著之有。故知太古之民。具有三細。六粗未發。爰自中古。至德漸漓。淳風漸喪。而愛憎漸起。苦樂漸生。然未至於計名著相也。殆至伏羲。造書畫卦。名相斯興。雖是菩薩應時設化。對病設藥。自茲以降。無論愚智。類皆墮在名相中。無以反其性情。由是惑業習襲。報應綸輪。塵沙劫波。莫之遏絕。故我釋迦世尊。乘悲願力。現相人中。直指本來清淨覺體。令人反情復性。得大受用。逍遙乎無為之宅。游戲乎寂滅之場。非三界四生同體之悲。肯如是乎。故知聖人出世。必因其時。非漫然也。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云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由前黎耶一量。但立宗因。未曾說喻。其於三支是缺減性。故立喻以足之。方成真能立也。立量云。阿黎耶識是有法。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是宗。因云。非一非異故。喻如微塵瓦器。言同相者。即同喻也。以不覺中同覺性故。喻如瓦器皆同微塵也。由同相顯示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異相者。異喻也。由異相顯示真如。作一切法。謂不覺中雖同覺性。因四聖六凡之相。各各有異而性亦有異。喻如瓦器雖同是微塵。因瓦器之相各各有異。而微塵亦異也。又云。以真如故同。以無明故異。又云。以本有故同。以新熏故異。
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義。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瓦器皆同微塵性相者。喻無漏所發淨業。與無明所發染業。皆悉是幻。總不離真如一法界大總相法門。以真如不變。隨緣成一切法故。文殊師利答第一經云。佛問文殊。汝久遠來普遊十方剎中。見何殊事。答曰。我久遠來不見餘事。唯見微塵。佛言。汝百年中居於輪家。不見種種瓦器相耶。答。我唯見塵。不見瓦器。佛言。汝實不見地水火風山川林樹種種相耶。答云。我實不見相。唯見微塵。佛言。汝實見微塵耶。答云。我久遠不見微塵。佛言。善哉。汝能覺一相。即是無相。若仁者如是覺。依一相門。一切眾生本來常住等。問。眾生本來是佛。應無眾生色相可見。何故現見眾生色相。答。此所見者。是眾生真如隨其染業。幻作此相。寔非本具如來智身也。以智身無相可見故。是知一切法界眾生。皆含佛智。但以情塵自隔。不能內照。空埋金藏。枉蔽靈臺。如鬬沒額珠。醉迷衣寶。不因指示。何以發明。但能破塵出經。恒沙佛性一時皆了。是知水未入海不鹹。薪未入火不燒。若入此門。皆同一照。無一心而非佛心。無一事而非佛事。未見剎那頃。不是如來得菩提時。無有芥子許。非是如來捨身命處。
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瓦器各各差別者。言生佛雖同一法界。以無漏所起淨業。與無明所起染業。各各不同。故界界互別。性性各異。故名異相。佛問舍利子。汝見此土。作何心見。答曰。我見此土山川林樹砂礫土石日月宮殿舍宅等種種相。各各不同。佛言。汝智慧力。下劣狹少。心有高下。見如是異等。問。何故聖凡。皆屬生滅門收。答。以真如門。聖凡不立故。是故十方眾生。全是佛體而無分劑。以不知故。甘稱眇劣。稟如來之智德。自墮愚盲。具廣大之威神。反跧小器。所以誌公云。法性量同太虗。眾生發心自小。由斯義故。方見全佛之眾生。惺惺不昧。全眾生之佛。歷歷無疑。悟本而自達家鄉。得用而如親手足。云何迷真抱幻。捨實?虗。辜負己靈。埋沒家寶。高推上聖。自鄙下凡。都為但誦空文。未窮實義。空記即心即佛之旨。親省何年。高談萬法唯識之宗。誰當現證。既違教觀。又闕明師。雖曰紹隆。但成自誑耳。
已上釋立義分中心生滅三字竟。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云何。以依阿賴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此釋立義分中生滅之因緣也。正謂清淨心本無生滅。而忽起生滅。恐人認為自然。故說生滅皆隨因緣。非自然也。眾生依心意意識轉者。眾生二字。除佛一人。其餘自凡夫。以至十地菩薩悉在其中。以前云。一切眾生不名覺故。依有能依所依。所依。即心意識。能依。即眾生也。心意意識。若據相宗解。集起名心。思量名意。分別名識。意謂自凡夫。以至十地菩薩。生滅滅生。各各不同。統而言之。皆依心意意識而轉覺為迷。亦由心意意識而轉迷為覺也。如楞伽云。心如工技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眾伎。如歌舞工伎之人。隨他拍轉。拍緩則步緩。拍急則步急。眾生亦如是。意地若生。身輪動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故曰。身非念輪。隨念所使。故知或迷或覺。皆從意轉。前文不立末那。此中亦不明指末那。據下五種。俱名為意。而以意識續之。則末那意。實通三細六粗。以半分屬業識。半分通意識故。問。眾生依心意意識而轉覺為迷。此義云何。答。以一切眾生皆以黎耶為因。無明為緣。由此二種為因緣故生五種意。謂不覺故心動名業識。復從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相續名意。復從此意。計名著相名意識。是故一切眾生皆依心意意識而轉覺為迷也。問。前云依無明故而有黎耶。何故此中說依黎耶而有無明。答。有二義。一由無明動彼覺心成黎耶識。即此黎耶。復與無明為依以不相離故。二即此黎耶。具覺不覺。前就本覺說。故曰依覺而有不覺。今依不覺說。故曰依黎耶而有無明也。
此意復有五種名。云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業識者。謂清淨覺心。本來不動。因無明風鼓。不覺心動。遂轉此本覺真心而為業識。為二障之元。作二死之本。故遠公云。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微涉動境。成此頺山勢。明知三界別無理。但是妄心生。為八倒之根株。作四流之源穴。疾如掣電。猛若狂風。撇起塵勞。速甚瀑川之水。欻生五欲。急過旋火之輪。結搆四魔。驅馳十使。沉二死之河底。投八苦之焰中。醉迷衣裡之珠。徒經艱險。鬪沒額中之寶。空自悲嗟。皆由妄心。迷此真覺。若欲塞煩惱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內觀一念無生。則空華三界。如風卷烟。幻境六塵。猶湯沃雪。廓然無際。唯一真如矣。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由依一念心動。轉此大智慧光而為能見。名轉識。有能見故。復轉第一義諦境界而為世諦境界。名現識也。隨其五塵對至即現者。如楞嚴云。汝以空明則有空現。乃至色來現色。聲來現聲。香來現香。味來現味。故曰即也。若據相宗解。五塵。即性境也。現者。即是現在。顯現。現量之境。故曰即現。不現過未之境。故無前後。任運而起常在前者。是因緣變。非若分別變之有生滅也。此三雖屬黎耶。然亦通屬末那。以有賴耶。必有末那故。瑜伽云。賴耶識起。必二識相應故。若據後文即此相續識名為意識。有意識處必有末那。以意識緣境。必以末那為染淨依故。但此末那行相微細。故雖通意識。而凡夫二乘皆所不知。是入地菩薩所知境故。此當相宗從自證分而生見相二分也。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
不了前境從自心現。本無染淨。而虗妄計度是染是淨。生愛生憎。故名智識。言智識者。謂迷智體。初起分別故。言相續者。謂既生憎愛。復於染淨法中念念攀緣。心心無間。名相續識也。此從相見二分而起法徧計也。
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是故三界虗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虗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謂無明既發業已。而此相續識有三種思為業用。能造善惡二業種。而令賴耶執持業種。常不斷絕。此即起業相也。楞伽云。心名採集業。意名廣採集是也。
復能下。謂此識既造善惡二業。復能令賴耶識成熟苦樂二果。亦不斷絕。此即業繫苦相也。
能令下。謂此識妄慮過現未來三世之境。而令賴耶念念受熏亦不斷絕。由因果受熏皆不斷絕。故名相續識也。下總結云。是知三界虗偽。皆是眾生自心所現。若離自心外。無片事可得。當知境由心起。還逐心亡。但心生非境生。心滅非境滅。似魚母念魚子。如蜂王攝眾蜂。魚母不念而魚子亡。蜂王不攝而眾蜂散。是以有心緣境。萬境摐然。無念憶持。纖毫不現。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是以箭穿石虎。非功力之所能。醉告三軍。豈麯糵之所造。笋穿寒谷。非陽和之所生。魚躍氷池。豈網羅之所致。悉為心感。顯此靈通。故知萬法施為。皆自心之力也。問。現見六塵。森然滿目。何故却說唯心。答。以一切法。本無所有。皆從最初一念心動。轉心為念。由此妄念。生種種法。復於種種法上分染分淨。起愛起憎。妄生苦樂。殊不知總是自心取自心。故知但有一法現前。皆是自心分別。設當一念暫起。盡因幻境牽生。起滅同時。更無前後。問。既是法從心生。何故開眼但能見法。不見自心。答。心不見心。以無形相可得見故。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當知下。總結前文。無明。即不覺也。妄心。即業識也。言不但五蘊身是無明業識住持。即外洎山河虗空大地。皆是無明業識住持也。以業識能住持三類性境故。故知緣生之法。皆是無常。如鏡裡之形。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實而虗現空輪。以心下二句。正言流轉還滅。皆是自心。更無別法。由二乘凡夫。不達三界唯心。故詳示之。
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五蘊中妄執主宰為我)。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能依)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貪不斷)見愛(所依)煩惱增長義故。
此明從微細意識而生麤意識也。言即此相續識者。顯非別有。即意所生也。依諸凡夫者。指人天乘也。取著轉深者。執取相也。計我我所者。計名字相也。由此二種虗妄徧計。於是見色取色。聞聲取聲。乃至覺觸取觸。知法取法。故轉此意名為意識。又名分離識者。以獨緣法塵故。又名分別事識者。以能兼緣前五塵故。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者。即見思二惑也。由此二惑。故令相續益深。妄執愈熾。此從二種法徧計上復生二種我徧計。所謂迷人者必迷法也。此論以執法名意。執我名意識。非若識論立意意識各有我法二執也。若據六粗次第。此段當在起念相應不斷故之下。聯絡住持等文。則前後相貫。讀者詳之。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所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何以故。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此下明由心意意識轉迷而為覺也。問云。上言一切眾生心本清淨。皆依無明一動。熏起覺心。轉成業識。即此最初無明。所熏之識。何人能知。答。凡夫在五住煩惱中住。二乘雖斷四住。未達無明。所以凡夫二乘悉皆無分。此之無明。要具大乘二種性者。於初信位。發心觀察。於資粮位。修大乘順解脫分。於四加行。復修大乘順決擇分。至通達位。入初地時。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地盡。不能盡知。秪名分覺。至佛果位。方能窮了。名究竟覺。問。何故無明必待極果然後能知。答。是心本來清淨。毫無垢染。如淨明日。無所不照。由於清淨覺心。是初一念忽起動心。轉此光明淨覺而成無明。所謂不思議熏。不思議變也。既為無明所染。即名染心。不名淨覺。所謂不染而染也。由此最初一念微細甚深。唯佛一人獨能覺了。餘雖隨分。實未能知。故曰。聲前一句。千聖不傳。未曾親近。如隔大千。問。既曰染心。則心已變。何故又曰常恒不變。答。由心性本來常寂。本無妄念。不與染法相應。故雖隨染緣。實未曾變。喻如風起澄潭之浪。浪雖動而常居不動之源。似翳生空界之華。華雖現而匪離虗空之性。問。既曰自性清淨。本無有染。何故忽起無明。此無明者。從何所來。答。心性本自常恒。皆由背覺合塵。不與法界相應。瞥起一念。故轉淨覺而為無明。別無所來。實由不變。故隨染緣也。
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問。今此淨覺既為無明所染。不染而染。成此染心。此染心復有幾種。何位方斷。答。有六種。
言執相應染者。即六粗中執取相。及計名字相。此即意識徧計執也。由意識見愛。煩惱所增長故。二乘至無學位。斷見思惑。證生空理。得三解脫。方得遠離。若菩薩從初發心觀察。至七信位。信根成就。永無退失。名信相應地。然此菩薩。雖未得人空。由信力故。見思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攝論云。若不斷現行。則不異凡夫。若不留惑種。則不異二乘。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已上。方說留惑。若約實教菩薩。從初正信。便達真如本有。無明本空。隨順無念。於此地前。能修法空真如三昧。自然令彼法執不生。伏於無明。與真如相應。即能學斷。故下文云。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故。
不斷相應染者。即六粗中第二相續相。五意中相續識。即分別法執也。此菩薩從初資粮加行位中修唯識觀。現行已伏。至通達位。究竟永離。言淨心者。由入初地斷異生性障。證徧行真如。故唯識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分別智相應染者。即六粗中智相。五意中智識。此即俱生法執也。具戒地者。即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能起毀犯煩惱垢故。無相方便地。即第七遠行地也。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至第六地。無相觀多。有相觀少。迨至第七地。純無相觀。念念正受。但念空無相無作。故不起分別。此意俱生法執。地地漸除。至此地。則意之徧計已空。故下破依他也。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現色不相應染者。此即三細中現境界相。五意中現識也。此境界是依根本無明一動所現。微細難知。至不動地。已離業色。任運現身現土。名色自在。
能見心不相應染者。即三細中能見相。五意中轉識也。此能見相。亦是根本無明一動所成。九地菩薩。盡此業相。善知眾生十種稠林。以四無礙智現身說法。名心自在。
根本業不相應染者。即三細中業相。五意中業識。此無明業相。至菩薩盡地。在無間道。用金剛智。除滅無明。入如來地。得見心性。名究竟覺。問。何故相宗但空徧計。不遣依他。答。相宗立相。故不遣依他。唯空徧計。性宗顯性。故先除徧計。亦遣依他。若空徧計而不遣依他。謂之半頭唯識。若空徧計。復遣依他。方名具分唯識也。不了一法界義者。即最初一念生相無明。名不覺相。亦名根本無明。此無明從三賢位學斷。乃至菩薩盡地漸離。至如來地。方究竟離。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
問。同一染心而有相應不相應者何故。答。言相應者。謂此染心初起。以無力故。心王心所。不能自生。必依染淨境界方生。以境有差別。心心所亦異。故曰知相緣相同也。以二法同生。名曰相應。言不相應者。謂無明初起。以有力故。不藉境生。由背清淨覺。不與淨覺相應。突起無明。即成不覺。故自始至終。從迷積迷。曾無別異。不同心境有別異故。名不相應。是知待生者弱。突起者強。在外者粗。在內者細。背覺者難除。合塵者易遣也。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在業智故。此義云何。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
上以無明染心分根本枝末。此以染心配煩惱所知。以染心為煩惱障者。由彼染心。昏煩惱亂。障礙靜心。不能契合根本如理智故。根本智。即智淨相也。以無明為所知障者。由彼無明。愚癡暗昧。障礙淨用。不能證得自然業智故。自然業。即不思議業用也。所以下徵釋。以染心為煩惱礙者。由彼染心於六根門頭。見色聞聲。妄生取著。分染分淨。生愛生憎。障平等理。故以染心為煩惱障也。以無明為所知障者。以一切法本自寂滅。無有動相。由無明一起。妄與法違。故開眼時。不達性空。皆成法礙。故以無明為所知障也。是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但了一心。諸塵自寂。起心背法。即乖法體。既與相違。即不通達。若能順法界性。合真如心。則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
已上釋生滅因緣竟。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粗。與心相應故。
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
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境界。
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此釋立義分中生滅相之相字也。因生滅之相有粗細。故特明之。
言粗者。即六染中前三染。與境相應而起。其相粗顯。人所易了故。
此即相生滅也。
言細者。即六染中後三染。是背覺而突起。其相微細。人所難了故。此即流注生滅也。
又粗下復詳分麤細。麤中粗者。謂三染心雖俱名粗。就中第一執相應染為尤粗。二乘三賢皆能覺察此染故。以是粗意識徧計故。
粗中細者。即前三染中後二染。謂不斷相應染。及分別智相應染也。此於粗中稍細。是初地以至七地菩薩所知故。以是微細意識所徧計故。
細中粗者。謂後三染心。雖俱名細。就中前二稍粗。謂現色不相應染。及能見心不相應染。此是賴耶所緣相分。及能緣見分。是八地九地菩薩所知故。
細中之細。即最後根本業不相應染。以能所未分。行相微細。唯佛能了故。古德云。學道之人細識心。細中之細最難尋。可中尋到無尋處。方信凡心即佛心。正此意也。
此二種(就粗細)生滅。依于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此明由因緣而有生滅相。以見生不自生。由因緣生。滅不自滅。由因緣滅也。若統言生。三細六粗。皆依無明熏習而生。故曰依於無明熏習而有也。若別言生。依無明因。生三種不相應心。依境界緣。生三種相應心。故曰依因依緣也。若統言滅。則無明滅時。無明所起現識境界亦滅。故曰若因滅則緣滅。若別顯滅。三細因無明生。無明滅時。三細亦滅。三粗從境界緣生。故境界滅時。三粗亦滅也。此約生佛始終言生滅。非約剎那生滅義也。
問曰。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無明)滅。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滅心上生滅相)。非心體滅。
如風依水而有動相。
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
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
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
若心體滅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
唯癡(無明)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此約粗細二心滅有先後以興難也。意謂境界緣滅。則相應心已滅。不應復有不相應心相續。若謂尚有不相應心相續者。即此便是不滅之相。云何復說究竟滅。答。謂境界緣滅。唯相應心粗相滅。非心體滅。無明滅時。亦唯不相應細相滅。非心體滅也。
如風下喻明。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者。立喻本也。
若水下。先喻相應心也。以境滅時相應心相雖滅。心體不滅。以不滅故。三細相續。正如猛風滅故。粗浪相滅。非水體滅也。
唯風下。次喻不相應心也。以心非動性。故無明滅而染相滅。而心不滅。正如微風滅故。細波亦滅。非水體滅也。無明下法合。無明依心而動。合喻本也。
若心下。合相應心滅而心體不滅也。此眾生。是依業轉二相之眾生也。斯即八地已上菩薩皆依業轉得名。以粗染滅時。細染不滅。故八地已上菩薩。尚在生滅。流注不斷。未得成佛。
唯癡下。合不相應心滅而心智不滅也。以無明滅時。細染方盡。而如來大圓鏡智淳淨明故。故曰非心智滅。
已上釋心相竟。
大乘起信論續疏卷上
卍續藏第 45 冊 No. 0764 起信論續疏
大乘起信論續疏卷下
馬鳴菩薩 造
梁三藏法師 譯
月氏國婆首那王子譯語沙門智
明雜華林釋 通潤 述疏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云何為四。一者淨法。名為真如(生滅門中所顯之真如也)。二者一切染(之)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此下廣明生滅門覺不覺義。皆由染淨二種因緣熏習而成也。先標四法為能熏所熏之張本。生滅中所具淨法名為真如者。即十地所證。皆以真如為因也。一切染因為無明者。謂九相五意六染。皆依無明為因也。妄心雖名業識。實通事識。今據本故。但言業識。六塵。是事識所緣之境。問。染淨二法。應敵體相翻。何故淨法唯一。而染法有三。答。一炬之火。能燒眾薪故。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此香依染淨而言)。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自己本假焉有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此釋熏習二字。先喻明。此亦下法合。真如實無染相。隨染熏而現幻相。無明實無淨用。隨淨熏而成實用。故染法熏真如。但云染相。而不言用。真如熏染法。但云淨用。而不言相。以相虗而用實故。經云。如來藏為惡習所熏。名為藏識。此言染法熏淨法也。又云。由如來藏。故能厭生死。樂涅槃。此名淨法熏染法也。溈山云。此性本來清淨。具生萬物。但以染淨二緣而有差別。故諸佛悟之。一向淨用。而成覺道。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沒溺輪迴。其體不二。故般若云。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喻如一水。若珠入則清。塵雜則穢。又如一空。若雲遮則昏。月現則淨。故大智度論云。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渾濁。若水清珠入。水即清淨。心亦如是。煩惱入心。能令心濁。善法入心。能令心淨。故知垢淨無性。真妄從緣。若昧之則念念輪迴。遺失真性。若照之則心心寂滅。圓證涅槃。故無性因緣論云。阿難調達。並為世尊之弟。羅睺善星。同是如來之胤。而阿難常親給侍。調達每興逆害。羅睺則護珠莫犯。善星則破器難收。以此而觀。諒可知矣。若云各有自性。不可貿遷。則鷹化為鳩。本心頓盡。橘化為枳。前味已消。故知有情無情。各無定性。但隨心變。盡逐緣生。故偈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所謂無性緣生。緣生無性。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依真如法故(依真起妄)。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業又有)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六粗)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即業繫苦相)。
先釋染法熏淨。翻淨成染也。熏習有二義。一習熏。謂熏心體成染淨等。二資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資等。依真如法有無明者。顯能熏無明。依真如有。是依他起。以有下。顯無明交相顯而成九相也。無明熏習真如而成妄心者。所謂不思議熏。不思議變也。言不思議熏者。謂無明熏真如。不可熏處而能熏。故名不思議熏。又熏即不熏。不熏之熏。名不思議熏。不思議變者。謂真如心受無明熏。不可變異而能變。故名不思議變。又變即不變。不變之變。名不思議變。故勝鬘經云。染而不染。難可了知。不染而染。難可了知。問。此中言真如受熏。護法言真如不受熏者何故。答。護法立義。以異熟識從惑業生。故立真如常恒不變。不許隨緣。故唯識云。性非堅密。能受習氣。乃是所熏。以真如體。無為堅密。猶如金石。故不受熏。此中立義。以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以如來藏不變隨緣。能成染淨。故真如因無明薰習而轉成業識。此業識心。復資熏無明。增其不了。令其轉成轉識。及與現識。由此現識境界風動。復能鼓動心海。轉生識浪。念著境界。此即意及意識也。於中念字。即六粗中智相。相續相也。著字。即六粗中執取相。計名字相也。造種種業等。即業相。及業繫苦相也。此上自本至末以略標。此下從末向本以廣釋。
此(心)妄(境)境界(無明)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法執)。二者增長取熏習(人執計我我所)。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業識(□□□□無明)根本熏習。能受(令)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止為不斷根本業識)。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根本(即無明)熏習。以能成就業識(即三細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即六粗事境)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先釋妄境熏妄心。謂境界熏習之力。能令增長微細意識智相相續。復能增長事識執相計名及見愛二種煩惱。妄心下。釋妄心熏無明也。一業識能資熏住地無明。迷於無相。能起轉相。現相。及智相。相續相。令彼三乘。雖出三界。離事識分段粗苦。猶受黎耶變易行苦。二以事識能資熏現行無明。起見愛惑。發動身口。造種種業。受凡夫分段苦。無明下。釋無明熏真如也。一根本無明熏真如。成業識。二枝末無明熏真如。成意識。
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真如有內熏之功真實無妄)。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無明)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己性(自心是佛自法真如)。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隨順真如)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無明境界)俱滅故。心(生滅)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此下釋淨法熏染。翻染成淨也。先明真如內熏無明。能令妄心厭求而成淨業。反熏真如。增其勢力。自信己心。本來不動。亦無前境。則知動心是妄。前境是虗。修遠離法。以求出離。
以如下。釋上修習遠離法也。謂於資粮位中初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取隨眠。猶未滅伏。於加行位。復修大乘順決釋分。於暖頂位。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起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時。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皆帶相故。未能實證。入初地時。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此中起隨順行。即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也。不取不念。以所取空。能取亦空也。久遠熏習。無明則滅者。謂自十信至初地為一僧祇。二地至七地為一僧祇。八地至佛果為一僧祇。由過三僧祇。方得滅盡。故曰久遠。以根本無明滅故。即無業轉二識。故曰心無有起。以無此二為能熏故。妄境亦滅。因即無明。緣即境界。心相即六染。以無明因滅故。業等三染。心相亦滅。以境界緣滅故。智等三染。心相亦滅。翻前妄心妄境。故得涅槃以六染皆煩惱礙故。翻前無明成自然業(自然業者不思議無造化之妙用也)。以無明為智礙故。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向無上道故。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
此釋妄心熏真如也。若斷見(四住)愛。盡意識。除我執。證人空。是二乘根器。從漸而入者。若斷法執。證法空。發火心。求大果。是菩薩根器。從頓而入者。據此則前之五意與意識。與法相宗立義。各有差別。此以執分別俱生法執者為意。以執分別俱生我執者為意識也。故斷我執者為小乘。斷法執者為大乘也。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眾生)熏習。
此釋真如熏習無明也。謂念自己體中。從無始來。具有真如。定可作佛。名相熏習。又念自己與一切眾生。元是一體。發心決定度脫。名用熏習。
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此釋自體相熏習也。謂信自己真如體中。具足一切無漏性功德相。此性德內。備有不思議業。能作一切勝妙境界之相。依此本有體相。二六時中。如鷄抱卵。念念不斷。恒常熏習。由熏習故。道力漸勝。能令眾生厭苦求樂。以實有厭求心故。自信體中有真如法。發心修行。故知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一切法。以諸法唯心所現。各無自體。虗假相依。無決定性。以無性故。能隨異緣成一切性。若有定性。猶如金石。各有堅性。不可令易。今此無性猶如於水。遇冷成冰。逢火成水。故中論云。集若有定性。先來所不斷。於今云何斷。道若有定性。先來所不修。於今云何修。故知若有定性。一切諸法皆不得成。若無定性。一切皆成。故大經云。以有空義故。一切皆得成也。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恒河沙等上煩惱。依(細)無明起差別。我見(見思二惑)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
意謂真如平等。則應一時平等熏習。平等知有。平等得入涅槃。何故復有前後種種差別。答。謂真如雖是平等。而有信不信前後種種差別者。以有無明厚薄故也。河沙等上煩惱者。言無明分劑之多。尚在恒河沙等之上。此依根果無明而起所知障也。我見愛染煩惱者。即見思二惑。此依潤生無明而起煩惱障也。二皆言煩惱者。以此二種。雖粗細不同。皆非寂靜。故總名煩惱也。言前後者。謂發業在前。潤生在後。唯如來知者。以無念故。餘皆不知者。無明障故。經云。眾生身中有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坐寶蓮花。與佛無異。但以自眼有翳。妙見不通。雖同一性。要以智明。如樂蘊奇音。指妙則宮商應節。人懷覺性。智巧則動用冥真。得失在人。精粗由己。所以善逝按指。發海印光。含識舉心。現塵勞相。
又諸佛法。有因(內熏為因)有緣(外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若雖有外緣之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示佛之見教化眾生)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此重釋等有真如正因。不能具知具證者。以無外緣故。必內因外緣兩皆具足。方得成辦。如木下。喻明有因無緣。不能成就。木喻無明。火喻正因。若無人知。喻無善知識指示。不能知也。不假方便者。喻人縱知而不修行。亦不能出智慧火。燒無明木也。不知木中有火者名痴人。若知木中有火而不肯鑽求者。是自棄人也。必也知行並進。方得發智慧火。燒無明木。眾生下法合。真如熏習。合正因也。諸佛菩薩。合指火人。經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故須諸佛菩薩為增上緣也。若雖下。正言有緣無因。亦不能成就。未有熏習力者。言雖有善知識指示。自己悠悠怱怱。心力不猛。似有如無。因循過日。亦未能究竟實厭生死。實樂涅槃。若因下。合因緣成就。方成辦也。必要自己生死心切。熏習之力又猛。外有明師善友切磋砥礪。然後發厭苦心。知得生死苦中非久戀之鄉。信得涅槃至樂是安身之處。方始修習善根。善根成熟。無明之根漸漸微薄。則得親見諸佛。耳提面命。指示教誨。利益歡喜。方得進趣涅槃。言善根者。或指五根。或無貪等三根也。問。若言無師自證。即墮自然。若從他解。仍涉因緣。且大道之體。非是自然。亦非因緣。云何開示不乖法體。答。為破他求。故說須自證。為執自解。故從他印可。若當親省之時。迷悟悉空。自他俱絕。尚不見自。何況其他。故古德云。見性不留佛。悟道不存師。以此自覺聖智。無師智。自然智之所證處。不從他悟。以自證之法。法從心現。不自外來。故無師而亦能自得也。大慧云。我及餘菩薩。不由於他。通達佛法。又經云。舍利弗問。何故諸賢復發此言。從今日始。不以佛為聖師。諸比丘言。從今日始。自在其地。不在他鄉。自歸於己。不歸他人。自為師匠。不用他師。故今日不以佛為聖師。此乃但可自知。方見真實。所以千聖拱手。作校計不得。是以若達此宗。歸於自地。室中寶藏。豈自外來。衣內明珠。匪從他得。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此釋自體用熏習也。即是眾生外緣之力者。正謂初發心時。便欲度脫一切眾生為己任。方見大用也。如云當為一切眾生父母。為導師。為救。為歸。為舍宅等。此皆發心作一切眾生外緣也。以差別緣度凡夫二乘。以平等緣度菩薩。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上求下化)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在佛上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冤家。或超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六度萬行)。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四悉檀)。得利益故此緣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近緣(根利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根鈍)。久遠得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種種六度苦行)緣。二者受道(破惑見理)緣。
先釋差別緣。言此人者。指發心修行人也。此人從初發心時。不依二乘發心。即依諸佛菩薩發心。願為一切眾生作差別緣。願我從初發心求道。乃至最後成佛時。于三阿僧祇劫中。以法眼天眼慈心悲心。或曾見彼。或曾念彼。我悉現種種身。為彼作增上緣。令彼增長善根。得大利益。或為下。正顯差別因緣。為眷屬者。父母親戚之類。為給使者。供給使令之人。為知友者。如道吾之化雲岩。岩頭之悟雪峯等。為冤家者。如調達之害佛。傲象之害舜等。所謂或順或違。無非增上也。四攝者。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也。大悲熏習之力者。言作此類。皆是菩薩同體大悲之力。故現種種差別身相。親近眾生。能令見者聞者漸長善根。皆得利益。如師子現指。醉象禮足。慈母遇子。盲賊得明。城變琉璃。石舉空界。釋女瘡合。調達病痊。皆是本師積劫熏修慈善之力。令一切眾生自心所現得利益也。言近緣者。如信根已成熟者。令彼一言之下。心地開通。如馬師之化大梅。南泉之化趙州等。遠緣者。觀其信根下劣。必經遠劫方始得度者為作遠緣。如十六王子說法華經。令受經者。經無量劫。方得度等。增長行緣者。謂己信而受道修行者。與彼作增長緣。若未信而未受道者。與彼作受道緣。若不作此受道因緣。當來不得化彼故。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常恒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又三昧中見諸佛法身)。
以平等法。作平等緣。度菩薩根。令彼成佛也。如法華云。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正言佛度眾生。我願亦爾。縱不為彼善友知識。以我度生願力。自然熏習。常恒不捨。以與眾生同此智力。故隨眾生應見應聞。即為示現彼所當得自在業用。此是眾生依真如三昧得見平等法性佛時。便是此緣。此緣亦是啐啄同時。觀此二緣。則知背佛深恩。亦已多矣。所謂父雖念子而子終不念父。父子終身不得相見。職此之由。金光明疏云。法性身佛者。非是二乘下地凡夫之所知見。唯應度者示令得見。此即無身之身。無相之相。以一切智為頭。第一義諦為髻。八萬四千法門髮。中道大悲眼。白毫無漏鼻。十六空舌。十八不共齒。四弘誓肩。三三昧腰。如來藏腹。權實智手。定慧足。如是等相。莊嚴法性佛。
此體用(體用合明)熏習。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二者已相應謂(地上)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真如之力)。自然修行(得無功用道)。熏習真如(此二種多在真如內外)。滅無明故。
未相應者。謂凡夫二乘伏意識。熏習真如。三賢菩薩伏意。熏習真如也。意識熏習真如者。知意識是生死因。今欲斷之。故以真如熏習意識。斷我執而證人空。不斷分別法執。未得無分別根本智。與平等法身相應。又未得後得智自在業用與報化二身相應。
意熏習真如者。謂此三賢位中。雖知此染意能為法障。雖依信力加行修行。猶未能斷。未得平等性智。故不與平等法身相應。又未得後得自在業用。故不與報化二身相應。故曰不相應也。已相應者。謂初地已上菩薩。已斷分別法障。得無分別根本智。得證如來一分平等法身。故與諸佛智相應。又證一分無分別後得智。故與諸佛用相應。由初地斷分別心。以證無分別智。自二地以上唯依真如法力任運修行。不勞作意。真如漸證。無明漸滅。故曰已相應也。問。地上菩薩。猶有智識等四意在。如何得說相應。而與地前有異。答。相續識。是分別法執。初地已斷。故得無分別智與理相應。智識雖在。但是俱生。不障見道故。況從二地以至七地。亦已斷盡。二種粗識既盡。妙平二智已成。內智外現。復何所礙。雖餘三種細識。以有妙平二智為主。不乖相應。所以不同。地前事識現行。未得相應也。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云何。以真如法常(體用俱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此總結前文。雖染法淨法起不斷絕。究而言之。由此染法熏習不斷。本來未曾覺悟。故說無始。至成佛時。染法可斷。故說有終。而此淨法熏習。盡未來際。終無有斷。問。染淨二法。同一覺心。何故染熏可斷。淨熏不可斷。答。以染法是新熏。故至成佛時。染熏一斷。更不復生。淨法是本來具足。故染心一滅。即證法身。便能發起不思議業用。為諸眾生作增上緣。復熏習真如。盡於未來。終無有斷。故復禮法師問天下學人真妄偈曰。真如性本淨。妄念何由起。從真有妄生。此妄安可止。無初即無本。有終應有始。無始而無終。長懷懵茲理。願為開微妙。析之出生死。清涼國師答云。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能迷非所迷。安得全相似。從來未曾悟。故說妄無始。知妄本自真。方得恒常理。分別心不止。何由出生死。宗密禪師釋云。大乘經教。統唯三宗。一法相宗。二破相宗。三法性宗。此問是法性宗中嚙鏃關節。不問二宗。以法相宗。所說一切有漏妄法。無漏淨法。無始時來。各有種子在阿賴耶識中。遇緣熏習。即各從自性起。都不關真如。不言從真生妄。彼說真如一向無為寂滅。故不言從真起妄也。若破相宗。一向說凡聖染淨。一切皆空。本無所有。設有一法過涅槃者。亦如幻夢。彼且真亦不立。何況於妄。故亦不言從真起妄也。唯疑法性宗。以此宗。經論皆言從真起妄故。如云法身流轉於六道。名曰眾生。如云。如來藏受苦樂等。又言悟妄即真。如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妄本自真。見佛即清淨等。又言凡聖混融。如云一切眾生本來成正覺。般涅槃。毗盧遮那身中具足六道等。又云真妄相即。雖說煩惱菩提。無有始終。又說煩惱終盡。方名妙覺。因義宗有礙。自語相違。故發此問。諸師所說。但說無垢染耳。唯清涼所答。約真如不變。不礙隨緣。方為契當。今宗密試答云。本淨本不覺。由斯妄念起。知真妄即空。知空妄即止。止處名有終。迷時號無始。因緣如幻夢。何終復何始。此是眾生原。窮之出生死。又人都謂真能生妄。故疑妄不窮盡。為決此理。重答前偈。不是真生妄。妄迷真如起。知妄本自真。知真妄即止。妄止似終末。悟來似初始。迷悟性皆空。性空無終始。生死由此迷。達此出生死。又釋云。無始而有終。長懷懵斯理者。即法相事而例難之。今云有妄即真。則同無終始。若分別說應有四句。真如則無終無始。真智則無終有始。無明則無始有終。瞥起妄念則有終有始。若約圓融。同無終始。既無終始。亦復無有無終無始。唯忘言絕慮。可會斯玄。詳上答意。深合圓宗。於隨緣門。初即迷真起妄。後乃悟妄即真。於迷悟中。似分終始。約不變門。妄自本空。誰論先後。真俗無性。聖凡但名。譬如迷繩作蛇。疑杌為鬼。真諦非有。俗諦非無。二諦相成。不墮邪見。是以俗諦不得不有。有常自空。真諦不得不空。空常徹有。今時學者。多迷空有二門。盡成偏見。唯尚一切不立。拂跡歸空。於相違差別義中。全無智眼。既不辯惑。何以釋疑。故云。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若能空有門中。雙遮雙照。真俗諦內。不即不離。方可弘法為人。紹隆覺位。已上釋熏習竟。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十法界)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自體)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在纏)。亦名如來法身(出纏)。
此下釋立義分中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先明體大。謂真如平等。故在聖在凡。不增不減。非生故常。非滅故恒。法王經云。若說如來為小乘說小乘法。為闡提說闡提法。是斷佛性。是滅佛身。是說法人當歷百千萬劫諸地獄。何以故。眾生之性即是佛性。從本已來。無有增減。云何於中分別藥病。是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正此意也。從本下。顯相大也。言本來者。非今有也。言自性者。非外來也。言滿足者。不欠少也。言一切者。是普該也。言大智慧光明義者。無明殻中有慧日也。徧照法界義者。虗妄見中有法眼也。真實識知義者。夢幻境中有真諦也。自性清淨義者。染污識中有淨性也。常樂我淨義者。生滅法中有真常也。生死苦中有真樂也。二無我中有真我也。二種障中有真淨也。眾熱不能到。故清涼。二死不能易。故不變。業繫不能縛。故自在。呼之即應。故不離。用之不匱。故不斷。今古常然。故無異。擬心不得。故不可思。言語不及。故不可議。由自體中。具足如許佛法故。在因中名如來藏。以能含孕如來妙寶王剎故。在果名法身。於一切法成等正覺故。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云。眾生法身。既與如來法身相應。何故無有如來德用。應知此如蓮未開。諸惡見葉共包裹故。如金墮廁。在於覺觀糞穢中故。如滿月被蝕。我慢羅睺所執取故。如池水被濁。貪欲塵土所混雜故。如金山被翳。瞋恚泥垢所封著故。如虗空被覆。愚痴重雲之所蔽故。如日未出。在無明習氣地中故。如世界未成。在六處水大藏中故。如雲無雨。相違緣現前故。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徧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此下問答通妨也。前云真如平等離相。不應復說體中復有種種差別功德。答。言離相者。是離一切虗妄差別染相。今所有者。是真如體中所具清淨功德相。此功德相。雖有種種。實無差別。以等同一味。全相是體故。問。既曰實有種種功德。何故復說本無差別。答。以無虗妄分別心故。雖有種種功德而實無差別也。問。既曰本無差別。何故復說種種功德。答。皆依業識生滅相中顯示種種差別功德。
問。此諸功德。於生滅相中云何顯示。答。以一切法本來唯一真如。實無種種名。種種相。所謂天地同根。萬物一體。由最初不覺。忽起動心。遂生三細。復現六粗。於是差別之相。紛紜雜糅。並立乎前。將此大光明藏轉為無明。若心性不起。復轉此無明為大智慧光明。若心起見。則見此而不見彼。所見甚小。心性離見。如白日麗天。無物不照。若心有動。則知名義不達真如。不可謂之真知。一動則遺失真性。故無有自性。一動便是生滅。不可謂常。一動便招苦果。不可謂樂。一動便能背覺。不可謂我。一動遂成染心。不可謂淨。一動遂成熱惱。不得清涼。一動便有衰壞。不可謂不變。一動便有業繫。不可謂自在。極而言之。更有無量妄染。皆由一動而起。故除此一動。顯示無量淨功德相。以由翻染成淨。故自體相用必在生滅門頭顯示也。故知覺與不覺。皆在生滅門中相待而立。若在真如門中。二俱不存。故圓覺經云。生死涅槃。同於昨夢。楞嚴云。妙性圓明。離諸名相。問。何故一動。則不見淨法。不動則淨法滿足。答。若心有動。更見目前有一法可當情念者。則應自心便少一種淨法矣。正如一碧晴空。纔起片雲。便少一片青天。片雲不起。青天自然滿足。故知妄念愈多。淨法愈少。若無所念。而淨法方得滿足也。故宗鏡云。若了自心。無事不辦。或妄取前境。却成內自不足。牛頭云。諸佛於此而得菩提。諸佛於此而轉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此是心處得菩提。色處轉法輪。眼處入涅槃。若爾者。則知妄身究竟涅槃。法身常在。淨土具足。更少何物。復更何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復次真如用者(有大體顯此大用)。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普賢萬行之時)。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盡法界虛空界)大誓願盡欲度脫等(廣大心)眾生界。亦不(常心)限劫數。盡於未來(際)。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度眾生如度己)。而亦不取(人吾)眾生相。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以有如是(度眾生)大方便智(觀眾生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三輪)之用(有大體當有大用)。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有妙用而無相可得)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照而常寂)。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惑應道交)。故說為用。
此下釋用大也。舉如來因地者。見得果上不思議業用。由因中悲智所修成也。慈悲者。四無量之二也。諸波羅蜜。即十度也。以此十度攝化眾生到彼岸故。大誓願。即願波羅蜜也。盡欲度脫等眾生界者。無處不度也。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者。無時不度也。取一切眾生如己身者。不見有我相也。亦不取有眾生相者。不見有人相也。唯無我無人。故度盡眾生。無生可度。問。既曰取眾生如己身。又曰不取眾生相者何義。答。良以眾生與己。原是一體。由情生智隔。相變體殊。故分人分我。今既以大悲度諸眾生。復以大智觀察自他同一法性。無有別異。即用此智。破滅無明。親見本有法身。從法身中。自然流出不思議業用。現種種身。度脫眾生。其所現身。即與真如平等徧一切處。雖有如此大用。而亦亡其用相。故不見我為能度。眾生為所度也。問。既有如此業用。又無用相可得者。何故。答。如來之身。是法性身。如來之土。即法性土。故雖現種種身。種種土。無非皆從法性海中自然流出。非若世人有心造作施設。名之為用。皆就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其實如來分上實無用相。故知真心妙用。隨感隨現。如春工之肖物。如空谷之答響。故宗鏡云。若以如如佛。法性佛。何人不具。若以國土身。虗空身。何法不圓。則處處皆是寶坊。丘陵誰立。念念咸成正覺。妄想何生。故魏府老洞華嚴云。佛法在日用處。在行住坐臥處。吃茶吃飯處。語言相問處。所作所為。舉心動念。又却不是也。故知學道之人別無方便。只是日用處不迷真心。自然顯發耳。
此用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有)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他受身)。身有無量(身)色。色有無量相。相(表德稱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光明)。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相好)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如來法身)能住持。不毀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指內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
此釋凡夫二乘所見名應身也。由彼凡夫二乘迷於本識。順於事識。然此事識。粗顯猛利。任運分別。依此粗分別識。但見應化粗相。不見報身細相。如凡夫見佛是老比丘相。二乘見佛是阿羅漢等。而彼不知此應身者。皆由見相未忘。元從自己第八轉識所現。不達唯識。計有外塵。今見佛身亦在心外。遂執心外實有是相。又不達即色是心。本無分劑。取分劑相。殊不知佛之化身。是隨感而應。實無限量也。二者下。釋菩薩所見者名報身也。十信已還。皆順業識。故在資粮位中。至究竟地。所見佛身。皆名報身。言報者。以業識是總報主。故轉此識者。皆得見報身也。身有下。顯正報無分齊也。所住下。顯依執亦無分齊也。隨其所應者。謂彼菩薩心無分齊。故所見亦無分齊也。常能住持不毀不失者。非若化身之有去來生滅也。如是下。結歸本因。無漏行熏者。即十波羅蜜所熏無漏業也。不思議熏者。即真如熏無明也。由斯二種熏習之力。故能以有漏無明所招生死苦報。轉成無漏寂滅樂相。故名報身。故知佛無依處。應機普現。色無定色。若摩尼之應青黃。形無定形。猶光影之任修短。相無定相。似明鏡之對妍媸。故隨樂皆現。
又凡夫二乘所見者。是其粗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此以凡夫六道所見者為應身也。由凡夫帶過去六道惡業習氣。或見佛身受金槍馬麥。打身出血。或見佛是樹神。天神。黑脚象。三尺身。乃至羊中見羊。鹿中見鹿。俱非樂相。大乘初終頓教菩薩。既達唯識。了此佛身。乃是賴耶識中轉識所現。故見佛身唯是心現。不離真如。無有分齊。徧一切處。隨眾生根任運顯現。是受樂相也。復次下。顯三賢十聖所見者為報身也。深信者。三賢菩薩。解真如法。異前十信。故曰深。未證法身。故曰信。得相似覺。故曰少分而見。知彼身土二相。本無去來。亦無限量。皆是自心所現之量。然未斷分別法執。未得親證平等法身。故但言知。若證初地。得無分別智。證一分平等法身。得隨分覺。所見報身。比於地前。轉更微妙。所作業用。轉勝地前。二地勝初。三地勝二。乃至十地所見。最極微細。此外更無殊勝之相。故曰究竟。至妙覺地。無明已盡。業識已空。見相隨盡。唯是真如。更無見相。以諸佛各證法身。無彼此相可得見故。故曰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問。既曰眾生等同佛性。應當一時成佛。云何三乘見佛各有差別。答。法身無相。真性無形。形相尚無。云何差別。是自識鏡。照影不同。如五百婆羅門。見灰身而生信。劬尸羅長者。覩三尺而發心。無邊身菩薩。窮上界而有餘。住小聖凡夫。觀丈六而無盡。皆是隨心感現。影像不同。自業差殊。非佛有異。觀一水而俄分四等。皆自見殊。共寶器而飯色不同。非他業受。
問曰。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無形相)。(強名)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真空法性心色名二)。說名法身(以法為身)。徧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一毛一相一光明徧照法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法身全是色體。故能現色。如明鏡全是像體。故能現像。臨濟云。四大不解說法聽法。虗空不解說法聽法。只汝目前歷歷孤明勿形段者。始解說法聽法。所謂勿形段。是諸佛法身。亦是汝之本心也。所謂下。正明色心不二。由色即心。遂令色相都盡。故就其本。但云智身。智。謂本覺智也。由心即色。遂令心即是色。故說法身徧一切處。而所現色實無分齊。但是隨心現分齊耳。若有無量菩薩。各各不同。如來隨菩薩心。現無量報身報土亦各各不同。然皆無有分齊。而彼此不相妨礙。此皆如來不思議境界。非思量分別所知境也。以此是真如之用。周徧圓融。自在無礙故。宗鏡問云。既云諸佛法身本無色相。云何現種種色相。答。大涅槃云。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時。則名走者。若將刈時。則名刈者。若作食時。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則名工匠。鍛金銀時。名鍛金師。法亦如是。其實是一。而有多名。故約用分多。體恒冥一。舒為萬法。卷即一心。一中無量。無量中一。故知一心之旨是圓頓門是具足道。已上釋自體相用竟。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觀察六塵境界無有自性)。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生滅即真如)。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此總結從生滅門歸真如門也。推求者。即能觀之智。色心境界。即所觀之境。畢竟無念者。內身外境。一一推求。終不見有一[糸*系]毫許心念可得。以此心無形段故。既能現之心尚不可得。而所現之境又可得耶。故南泉云。然燈佛道了也。若心想所思。出生諸法。虗假不實。何以故。心尚無有。云何而有出生諸法。猶如形影。分別虗空。如人取聲。安置篋中。亦如吹網。欲令氣滿。正此意也。
如人下。喻明。
眾生下。法合。
若能下。結歸初門。知心無念。是佛祖相傳入真如門之祕旨。故於此復結之。通心論云。夫縛從心縛。解從心解。解縛從心。不關餘處。出縛之要。唯有觀心。觀心見性。一切俱了。是故智者。先當反觀自心。欺誑不實。如幻如化。躁擾不住。猶如猿猴騰躍奔擲。猶如野馬。實無自性。由境而有。無境則無。又觀諸境。境無自性。由見而有。不見自無。又推見處。見無自性。由心動有。不動則無。又推動心。動無自性。獨由不覺。覺則不動。又推不覺。無有根本。直從無始虗習念念自迷。無念真如一無所有。此即從生滅門入真如門之要訣也。此上顯能立門竟。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我見乃邪執之根本)。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約凡夫說)。二者法我見(約二乘說)。
此下顯能破門也。推理不當曰邪。堅著不捨曰執。我見者。從我起見。故名我見。此是二執之本。一計五蘊法實有主宰。名人我見。二計五蘊法實有自性。名法我見。此中以誤執如來身為人我見。又誤執實理為法我見。由邪見眾生。執藥成病。故論師復因病施藥也。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虗空。以不知(佛)為破著(眾生)故。即(差)謂虗空是如來性。云何對治。明虗空相。是其妄法。(如來)體無不實。以(虛空)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離心無色可得)。若無色者。則無虗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三細)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猶如清淨虛空)。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虗空相故。
此誤執頑空為覺性也。云何下。出正義。言虗空是妄法者。晦昧所成故。體無者。有名無體故。不實者。不可撮摩故。對色故有者。因色顯空。是對待法故。是可見相令心生滅者。蒼蒼之色。是眼所對境。能生滅故。以一切色法皆是自心。離心之外。實無有色。若無有色。亦復無空。故知空色二法。悉是唯心妄動而有。心若不動。色空自無。唯一真心。無處不徧。故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又云。不知虗空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故論中所說者。皆指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是如實空。是畢竟空。故借虗空為比例耳。非謂虗空即是如來性也。故曰離念相者。等虗空界。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本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此誤執斷空為真如也。世間法。即生死法也。涅槃真如法。即出世間法也。唯是其空者。言生死涅槃。但是一空。更無一物。所謂豁達空也。云何下。出正義。此中所言生死涅槃。屬生滅門。是對待法。故但言空。真如自體。具足河沙稱性功德。故言不空。所謂真空不空。非斷滅空也。如云無心。但是心中無物名無心。非無心體名無心也。喻如空瓶。以瓶中無物名空瓶。非瓶體亦無名空瓶也。故祖師云。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自然虗而靈。寂而妙。據此則是無妄心。非無真心也。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此誤執如來藏中有色心法也。云何下。出正義。體備諸功德無增減者。是依真如平等義說。色心差別有增減者。是因生滅染污義說。故曰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又云。以依業識生滅相示也。
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世間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無有是處。
此誤執如來藏有染污法也。云何下。出正義。以如來藏。唯與諸淨功德相應。不與染法相應。以一切染法。性自本無。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曰所言空者。與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故說為空。若如來藏實有染汙法。而欲使人人證入。人人契會。令彼染汙永斷不起者。決無是理。由如來藏本無染汙。故能永斷也。古德云。染汙即不得。修證則不無。正此義也。
已上四執。初二是習頓教空教。及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次二是習大乘法相宗。及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
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此誤執染淨俱有始終也。謂最初起一念生相無明。是眾生有始。今以始覺而覺生相。則生相滅。是眾生有終而覺有始。覺既有始。必有終故。云何下。出正義。由法無前際。則知生死無始。法無後際。則知涅槃無終。故云染法熏習不斷。後則有斷。是無始而有終也。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是無始無終也。上破我執。下破法執。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此誤執五蘊為實法也。由如來說法。先後隨時。以見二乘根鈍。怖畏生死。故說涅槃。不為說一切法本來常住。寔無生滅。故雖斷我執。證人空。猶墮法執。云何下。出正義。以五陰法。是依他起。本無自性。尚無有生。欲何為滅。依於此義。故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故知若執心境是實。人法不空。徒經萬劫修行。終不證果。若頓了無我。深達物虗。則能所消。何法不證。似輕舸隨迅流。猶微塵揚順風。只恐不信一心。自生艱險。若入此門。無法不可。故般若經云。佛言。我於一切法無所執故。得常光一尋。身真金色。是以但於人法二執俱亡。一道神光自現。先德云。如今要會直會。但不取一切相即得。更無別語。若知諸法從心則不應執。執則不知。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五陰)非心。非智(真如之體)非識。非有非無。究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已上破我破法。分染分淨。皆是一期方便。是對待法總屬共相。皆是生死岸頭事。未云究竟。以自相法不墮言說相故。必也染淨俱空。寸絲不掛。方與本本面目。默默相契。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正不與言說相關也。故一切法。推其自相。本無色心智識有無等相可說。然而說色。說心。說智。說識。說有。說無。皆是如來善巧方便。以假名字引導眾生。其實如來旨趣。要人百不思百不會。不著有無染淨。親見本來。復還本地。是其旨趣。以思善思惡。皆是發業無明作主。令心生滅。不能得入真如實智故。古德云。是句亦剗。非句亦剗。此是佛祖相傳心法。故諄諄及此。釋能破門竟。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一分無明破)。
由立二門已分邪正竟。此下方顯菩薩發心趣向佛道之相。由前云。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然有三賢十聖位次不同。發心修行趣證亦異。故須分別也。信成就發心者。信者。即擔當之謂。必滿一萬劫。方得成就。以此事是難解難入之門。難省難知之法。所以法華會上。舍利弗三請。四眾驚疑。只如五千退席。皆是已得聖果之人。聞說直指自心。尚懷疑惑。拂席而起。何況末法初機。遮障既深。見思尤重。情塵尚壅。欲火猶燒。而能擔荷斯大事者歟。是以妙得其門。成佛不離於當念。若失其旨。修行徒困於多生。唯在信心。別無方便。以信是入道之原。功德之母。但信此宗。理事圓足故。
解行發心者。自十住至十迴向。以能解法空。順行十度。十度成熟。發迴向心故。故宗鏡云。見解圓明是目。行解相應是足。目足更資。理行扶助。可趣涅槃之域。能到清涼之地。若定慧未熏。如摩尼匿礦。性相不辯。猶古鏡未磨。欲望雨寶鑑容。無有是處。若意既淨。心鏡纔明。更以萬行熏修。轉加光潔。如先德云。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行。由自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身。由自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了達。引出報身。由自心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乃至十波羅蜜。一切塵沙萬行。皆是自心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也。
證發心者。自初地至十地。以初發心趣向佛道。此方證故。問。既信即心便是。何用更修。答。只為便是。所以更修。如鐵中非金。即不能煅成妙器。問此中進修。是頓是漸。答。若約進修。是頓悟漸修。若約斷障。如日頓出。霜露漸消。若約成德。如孩始生。即具肢體。長養成人。志氣漸立。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三賢十聖。次第修證。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若未聞此法。未入此門。縱經多劫。修六度萬行。終不證真。又頓悟之人。如師子兒。初生之時。即成師子。不先頓悟。猶如野干。隨逐師子。經百千劫。終不得成師子。故知若不先了自心。豈成圓頓。隨他妄學。不入真宗。又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因修而悟。即是證悟。故知直了真如一心。即名為佛。是圓頓宗。若依此心發心修行者。是別教大乘。與圓頓教即心便具者。所有功行。日劫相倍。故曰即心者疾。發心修行者遲。問。此論之旨。既已信入。發心修證。是何教攝。答。是借別教以明圓也。
信成就發(十信)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十信凡夫)。
有熏習(內因外緣)善根力故。信業果報(因果不差)。能起十善(止惡行善)。厭生死苦(觀三界如牢獄)。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因精進而鈍根有四種俱一萬劫乃成就法相)。諸佛菩薩教(外緣)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觀眾生一體故為大悲)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見正法將滅菩薩如自己行滅乃護佛法)。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此有三聚。一是十住已上決定不退信心者。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真如三寶因果者。名邪定聚。此二中間。欲求大乘而心未決定。或進或退。如空中毛者。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修行也。有熏下。辯因行也。曾於善知識邊。聞十善法力。及本覺內熏力。故能信業果報而修十善。厭生死而求菩提。內有是因。故感諸佛為增上緣。承事諸佛。修行信心經一萬劫。方得成就。信位有十。謂信。進。念。定。慧。施。戒。護。捨。願也。一萬劫。約根利鈍。料揀有四。一利根精進。二利根不精進。劫數皆不可定。三鈍根精進。極遲者一萬劫。鈍根不精進者。劫數亦不可定。今唯取第三。故云一萬劫也。信心成就諸佛教令發心者。是待徼揚勸勉而入發心住也。或以大悲者。為眾生也。或因正法者。為佛法也。能自發心者。謂從自己胸中流出。不待諸佛勸勉。能以眾生佛法一肩擔荷直入發心住也。楞嚴經云。以前十信。圓成一心。名發心住。信心入住。畢竟不退。得與如來氣分交接。得住如來種中。故在住位。有入胎出胎童真法王子之名。言如來種者。所謂慈悲為佛眼。正念為佛頭。妙音為佛耳。香林為佛鼻。甘露為佛口。四辯為佛香。六度為佛身。四攝為佛手。平等為佛指。戒定為佛足。種智為佛心是也。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此節是下文修行信心分之張本也。上言從不定聚入正定聚。此正言不定聚也。由善根微弱。煩惱深厚。故雖值佛。不能發菩提心。或起人天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未有決志。故進退不定。或有遇緣發心者。不由己而由人也。所謂下。是見相發心也。或因人教者。是隨人口吻也。或學他者。是倣效他也。此皆因人碌碌。自無主宰。脚跟未隱。故遇緣而進。復遇緣而退。皆名不定。古德云。除非自解倒騎牛。一生不著隨人後。是知一心妙門。非大智不能觀。非大根不能信。觀之則齊佛智。信之即入圓通。信之一字。豈易言哉。問。涅槃經云。聞常住二字尚得七世不墮地獄。何故經言第六住心及凡夫信位。猶言有退。答。十信之中。勝解未成。未得謂得。便生憍慢。不求善友。不敬賢良。為怠慢故。久處人天。便能成就大地獄業。若一信不慢。常求勝友。即無此失。故經云。聞如來名號及所說法。即不信。猶能畢竟至於金剛智地。何況信修者乎。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梵)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此言信心成就復發三心也。言直者。不思善。不思惡。無欲無依。故曰直心。正念真如者。不起一念。名正念真如。暫起一念。便邪了也。曲了也。落路落草也。此直心。是二行之本。
言深心者。無善不修也。智者大師疏觀經云。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從深理生。亦從厚樂善根生。故十地經言。入深廣心。涅槃經云。根深難拔。故言深心。言直心等三心者。此與十六觀經中三心義合。彼云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今初云直心。即彼至誠心。至誠心者。即實行眾生。至之言專。誠之言實。非直心正念真如。豈名專實解於深心。彼疏雖三義而不相捨。求高深果。須契深理。欲契深理。須厚樂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彼經證成三種深義。不出此樂集一切諸善行也。彼經迴向發願心。即此大悲拔苦之義。蓋以真如實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迴向。願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切眾生苦惱。然此三心順於三法。何者。初念真如平等一性。次二即是自行化他二種修義。既是修二性一。乃就圓融三法而發心也。今此三心一念中修。見思塵沙任運先去。入第十信。
大悲者。無生不度也。
故知萬行所起。起自真如。緣會所入。入於真如。菩薩發心。先念真如。菩薩起信。先信真如。菩薩契會。先契真如也。問。云何是真如之相。答。不信一切法。是信真如。以真如理中本無諸法。若見諸法為有。是信諸法。不信真如。是以若無夙植廣大菩提種子。卒難取信。故祖師云。大緣與信合。故知能信是法者。此非小緣也。然真如之理。無自無他。非一非異。包含一氣。該入萬有。若復有人。自性清淨。含一而生。中無妄想。即謂聖人。然真如中亦無聖人法如微塵許而有異也。若復有人自性清淨。含一而生。中有妄想。自然濁亂。則謂凡夫。然真如中亦無凡夫法如微塵許而有異也。故經云。佛性廣大難量。聖凡不二。一切圓滿。咸被草木。周徧螻蟻。乃至微塵毛孔。莫不含一而生。故曰通於一而萬事畢。是以正念真如為諸行之原也。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體性本淨然亦不妨有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同具真如體性)。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梵行)。亦無得淨。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寶性喻真如。鑛穢喻無明。念寶性而不磨。終無有淨。將天真而不修。終無作用。故正念真如。復修善行。動作施為。自然歸順真如矣。
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行(自利利他)根本方便。謂觀(十法界)一切法自性無生(本自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不同凡夫得真空理)。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此以無住為行根本方便也。淨名云。從無住本建立一切法。故先德云。生而無生。法性湛然。故不取一切法。不作諸惡。而成大智。不住生死。無生而生。業果儼然。故不捨一法。廣行眾善。而成大悲。不住涅槃。以法性本來無住。故我隨順法性亦無住也。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慚者。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愧者。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十一善法之二也。悔者。四不定法之一也。易云。震無咎者存乎悔。具此三者。則未生之惡不令生起。已生之惡不令增長。所謂諸惡不作也。以法性本無過惡。故隨順法性亦離過惡也。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長。所謂眾善奉行也。勤謂精進。無有一善不從精進生故。供養禮拜三寶者。身業也。讚歎勸請者。口業也。隨喜者。意業也。愛敬者。親近不懈。無輕褻也。淳厚者。端莊厚重。不劣薄也。志求者。心口相應。非漫然也。增長者。日有所益。不退墮也。已上皆善因也。三寶所護者。善緣也。因緣具足。業障日消。善根日進矣。以法性本無癡障。故隨順法性亦無癡障也。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至無上菩提)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從法化生)。出胎。(踰城)出家。(明星)成道。(說法)轉法輪。入於(双林)涅槃。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願力往生不受業牽)。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業之所牽)。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權教上說)。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本來涅槃何有退)。
發願度生。盡未來際者。以法性不斷故。隨順法性者。必傳法度生。續佛慧命也。法性下。出度生之所以。由法性周徧。悉皆平等。亦無彼此。究竟寂滅。菩薩在十住位中。發是大願。便隨願力少分得見法身。住如來種中。乘此願力。現相人中。成道轉輪。度諸眾生。然此菩薩。秖名願身。不名法身。以未盡煩惱。於有漏業亦未決斷。故受生之處。與微苦相應。以有大願力所持。隨心自在。不被業牽故。如修下。通權也。未入正位者。即未入法身位也。恐怖令彼勇猛者。言十住菩薩已見法身。尚有退墮。又況我等未見法身者。敢懈怠乎。又是下。顯實也。言是菩薩一發大願。便將一切眾生一肩擔荷。即令入火聚刀山。不生畏怯。況畏墮二乘地。即聞無數僧祇難行苦行。方得成佛。亦不畏怯。以自信本來是佛。不待更滅故。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黎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無雜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所般若波羅蜜。
解即十住。即即十行。二為能發。十迴向為所發。由發迴向心。故所修十度轉勝於前。將滿阿僧祇者。謂從初正信以至迴向功行將滿一阿僧祇。欲入初地時也。深解現前所修離相者。謂將欲悟入唯識。尚未得入。以有所得故。故在四加行中雙印二空。方得所修離相也。
以知下。正釋離相也。權教菩薩由未見法性。見有貪瞋癡等。故以檀波羅蜜等度之。此菩薩已見法性。知彼法性本無貪瞋癡等。然亦不妨隨順覺性。而行六度。雖行六度。亦不見布施等相。故曰所修離相也。此菩薩所修一度一行。皆順真如一心法性之理。非是於自性外別有所修。以隨順心性故。所有功德。皆如性起。無盡無為。不取不捨。是知檀因心捨。圓清淨之施門。戒因心持。成自性之淨律。辱因心受。具無生之大忍。進因心作。備牢強之進門。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則禪因心發。般若靈鑒。窮幽洞徹。則智從心起。故經云。一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經云。無有可與者。名為布施。豈心外有法可住相耶。又云。戒性如虗空。持者欲迷倒。寧執事法分持犯耶。又云。忍者。於一剎那。盡一切相。及諸所緣。豈是對治前境。伏捺自心而為忍耶。又云若能心不起。精進無有涯。寧著有為妄興勞慮耶。又云。不見心相。名為正定。豈是避喧雜而守靜塵耶。又云。不求諸法性相因緣。是名正慧。豈外狥名言。強生知解耶。是知心外見法。即名外道。若直了自心。不為諸見所動。名隨順真如。又一念相應捨時。即具十度。捨而不取名施。不為諸相所污名戒。忍可非法為忍。離身心相為進。寂然不動為定。決了無生為般若。雖空不礙諸相為方便。希齊佛果是願。思擇不動為力。決斷分明為智。故一念相應。十度圓具。華嚴云。念念具足十波羅蜜。是以十度若圓。八萬四千法門一時齊應。凡是聖教。皆即之於心。理無不應。若心外行事。則取輪迴。任經三祇。終成妄想。是以儒重云。昔我於無數劫以國財身命施人無數。以妄想心施。非為施也。今日以無生心。五華施佛。始名為施。故華嚴云。設於無數劫。財寶施於佛。不知佛實相。此亦不名施。古德云。萬事須歸體處平。是非自向心中混。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業)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根本智)。名為法身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為眾生)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法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修業方)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大乘)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證者。謂入真如門也。所言真如。即十種真如也。一徧行。二最勝。三勝流。四無攝受。五類無別。六無染淨。七法無別。八不增減。八智自在。十業自在所依真如也。自初地以至十地。由業識未盡。斷障各別。所證亦異。故有十種境界相現。非謂真如有十種也。業識盡者。唯如如理。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無有別異故。問。法身之理。為復有法成。無法成。生法成。滅法成。一法成。異法成。答。本覺真宗。法身性地。口欲言而詞喪。心將緣而慮息。所以然者。以說有則妙體虗玄。說無則道無不在。說生則三界無物。說滅則一性常靈。說一則各任其形。說異則同歸實相。是以不可稱量。不可希冀。能超四句。便是法身。大集經云。文殊言。世尊。如來坐菩提樹下得菩提。如來則有二相。一者如來。二者菩提。云何名如來已離二相。佛言。善男子。菩提者。一切眾生一切法等無差別。一味一性。如來坐於菩提樹下。見如是法。是故名為得菩提。我不見菩提外別有一法。以一切法皆悉平等。而是平等。不入於數。是故平等名為法身。是菩下。顯其大用。不依文字者。了知所標畢竟非月。故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即達磨不立文字宗也。或示者。顯其權說。而實下。顯其實語。阿僧祇。此云無數。亦是不定之稱。如人竟日不見。便云無數時。經年不相見。亦云無數時。故宗鏡問云。成佛之說。或云一念。或說三祇。未審定取何文以印後學。答。成佛之旨。且非時劫。遲速之數。屬在權宜。故對勇猛者。說成佛在乎一念。為懈慢者。說得果須滿三祇。但形教跡。盡屬權宜。故楞嚴鈔云。劫者。時也。而有成住壞空。皆由眾生妄見所感。且妄見一動。外感風輪。由愛發故。外感水輪。由堅執故。外感地輪。由研求故。外感火輪。有四大故有六根。有六根故見六塵。有六塵故有時分。若了無明根本。一念妄心。則知從心所生。三界畢竟無有。且時因境生。境既本空。時亦無體。何須更論劫數。若能一念永斷無明。何假更歷三僧祇劫。故楞嚴經云。不歷僧祇獲法身。又云。彈指超無學。又云歇即菩提。故知劫之長短。從一念生。三界趨果。並是夢中說窹。若自窹時。實無多劫。所以法華會中。演半日為五十小劫。維摩經中。演七日為一劫。故曰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如涅槃經云。廣額屠兒。日殺千羊。後發心已。佛言。汝於賢劫當得作佛。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咸皆疑云。我等成佛。即經遠劫。廣額何故。成佛在近。佛言。欲得速成者即與速。欲得遠成者即與遠。若頓見真如者。即一念成佛。故知利鈍在人。遲速由我。非關劫數。此約上上根機頓悟頓修說也。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此登地菩薩所發三種心也。此三種心。比之地前。轉更綿密。故曰微細。真心無分別故者。入初地時。分別法執已斷。故得無分別智。證徧行真如。故得真心也。方便心者。徧行十度。廣利眾生。然皆從真起行。無有矯強。故曰自然。業識心者。無明未盡。流注未空。尚有微細生滅故。問。何故此業識。亦名發心。答。未斷分別。無明未露。斷分別已。無明暫發。故亦名發心也。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此言菩薩地盡示現成佛也。色究竟處。即色界之頂也。最高大身者。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由旬。自在天王身量三萬二千由旬。十地菩薩示為自在天王。身量倍增。故曰最高大身。以色身高大。莫過此天故。然最後身菩薩。示於彼天成佛之相。即轉十地菩薩身而為佛身也。一念相應慧者。即始本最初契合之時。名一念也。由此一念照破無明。得見心性。名得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現無量身。應無量土。度無量眾生。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問曰。虗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濟。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心本來離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了。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徧。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此疑無心不得名一切種智也。意謂眾生境界差別無量。難解難知。若無明既盡。心想亦空。亦無有心。將何了別種種境界。而明一切種智耶。答。一切境界。離於想念。本無種種差別。亦無分齊。以眾生妄見境界。故有大小高下染淨差別分齊之相。不能徧照。以妄起想念。障蔽光明。不稱法性。轉為無明。故不能了。諸佛不然。以離見相。不見有境界之相。故無所不徧。以離無明。故得見真實心。此真實心。即是諸法自性。既見法性。從法性中起大智用。顯照一切妄法。以無量方便。隨眾生心。說種種法。示種種義。令彼各得解了。是故契無心者。方得一切種智也。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覩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益。云何世間多不能見(佛)。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徧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不見佛身)。已說解釋分竟。
此疑眾生不見如來。不得名不思議利益眾生也。謂如來既有自然業用。現身無量。普利眾生。則應眾生皆得見佛聞法。普霑利益。何故不見。答。如來法身。無處不徧。其現不現。悉由眾生心有垢淨。非謂如來有現不現也。故宗鏡問云。法身普徧一切眾生心想中。眾生既同一心。云何有現不現。答。如來法身常現。無不現時。或於一塵頓現。或於諸塵普現。一塵頓現者。如如來眼睫。文殊寶冠。彌勒樓閣。普賢毛孔。(淨名之)維摩丈室。摩耶之腹。乃至芥子針鋒。近塵遠塵。各各頓現。諸塵普現者。謂該一切處。徹一切時。涉入重重。普融無礙。古德云。一切不思議事。於一事悉能普現。其唯清淨法身之應用乎。所以云。若能諦觀心不二。方見毗盧清淨身。如一念起惡。法身即隨惡現。一念起善。法身即隨善現。乃至見色色處現。見空空處現。名為處處普現。切莫遠求。諸佛法身。即一念心空是。若不現者。皆是客塵自遮。見網自隔。非法身咎。其猶日月麗天。盲者不覩。雷霆震地。聾者不聞。故有福者生。即琳瑯現。薄福者出。則荊棘生。皆由自心有淨有穢。故有現不現耳。若了自心俱時平等顯現。
次說修行信心分(此說眾生鈍根福薄受正定說加精進)。
此為善根微少眾生修行信心。未滿萬劫。來入正定聚者。說四不壞信。令彼成就信心也。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信(真如)根本。所謂樂念(身心歡悅依行持)真如法(諸佛之師)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以前所說三輪也)。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要行)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六)波羅蜜故。四者信僧(以指十地菩薩)。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習性易染。猶如素絲。可青可綠。亦如湍水。可東可西。又如尺蠖。可蒼可黃。以八識中具有十法界種子。隨所聞法。即發起現行者。名未入正定聚眾生。今為此等眾生。說此四不壞信。由彼聞此四不壞信。則不退墮故。信根本者。即是信真如法也。樂。謂樂欲。念。謂冥記。樂而不念。其樂不盡。念而不樂。其念不實。必如蜂念好蜜。渴思甘露。造次顛沛。念茲在茲。無有間斷。名真樂念。若此而有退墮者。無有是處。故對信成就者說。則曰正念。對信未成就者說。則曰樂念也。二者下。信三寶也。若未信真如。所信三寶。猶在心外。皆不稱實。若遇他緣。或生退失。若先信真如。則所信三寶。全是真如。由是增進。信得成就。
修行有五門。能成(助以上信)此信。云何為五。一者施門(檀度)。二者戒門(尸羅)。三者忍門(羼提)。四者進門(毘利耶)。五者止(禪定)觀(智慧)門(定慧雙運)。
信而不行。徒信也。信何能滿。能行此五者。信方滿足。此即前樂集善行。去鑛穢之方也。
云何修行施門。
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自利)捨慳貪。令彼(利他)歡喜。
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此施比前又勝)。
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惟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
施有三。謂財施。無畏施。法施也。若見一切下。財施也。若見厄難下。無畏施也。若有下。法施也。
傅大士布施頌曰。施門通六行(六行即六度)。六行束三檀(三檀者。資生檀。無畏檀。法檀。布施。是資生檀。能資益生諸善法故。曰資生檀。持戒。忍辱。是無畏檀。因戒淨。毀辱不動。心無怖畏。故曰無畏檀。法檀者。精進。禪定。智慧是也。因定生慈。因慧生種種法。故曰法檀。將此六行。束為三檀)。資生無畏法。聲色勿相干。二邊純莫立。中道不須安(安邊。即有無二邊。不立。有無俱遣。中道何安。晁云。凡夫著有。不見有中之空。二乘著空。不見空中妙有。不著見於二邊。不取相於中道。惟佛知見)。欲識無生處。背境向心觀。
云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兩(彼此)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文過飾非)。遠離貪嫉(貪嗔痴)欺詐(十惡)(貪)諂曲瞋(嗔)恚邪見(痴防非止惡)。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要折伏煩惱)亦應遠離憒閙。常處寂靜。修習少欲(不多求)知足(生慚愧)頭陀等行(十二行此抖擻)。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戒有三。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謂下。是攝律儀。遠離下。是攝善法。當護下。是饒益有情。言不殺者。普該一切。不獨於人。不盜者。一針一草。不但五錢。不淫者。舉心即犯。不唯觸身。兩舌者。搆扇兩家。惡口者。恣行咀螫。妄言者。無根之語。綺語者。粉飾之辭。貪。謂多求。嫉。謂妬忌。諒其不知不見而謾之之謂欺。諒其能知能見而探之之謂詐。諂曲者。足恭令色以媚人也。瞋恚者。奮怒發兇以惱人也。邪見者。不念真如而外求也。少欲者。不耽世味也。知足者。得少為足也。頭陀者。抖擻法塵也。小罪生畏者。防微杜漸也。護譏嫌者。謂行非律儀。畜非法物。皆招人譏謗。即生他罪。他罪所生。實由於己。故須護也。問。世間染法為所治。出世淨法為能治。則真俗互顯。能所對治。云何但說一心之旨。能袪萬法。答。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則萬物出生。皆依無住一心為體。離心之外。無別有法。如群波依水。離水無波。萬像依空。離空無像故。佛言。我不見有異貪之法能出於貪。瞋癡亦爾。以離法界。諸法無體故。是故貪等法性得貪等名。此說貪等法性能出貪等。故頌云。於貪起正思。於貪得解脫。故說貪出貪。瞋癡亦復爾。
釋曰。離貪之外無別有法。以貪法界即一切法趣貪。若於貪趣正思。了貪無自性。則於貪等得解脫。若於貪起邪思。迷貪生執著。則於貪被繫縛。繫縛解脫。遂成真俗二門。於真俗二門。收盡一切染淨諸法。貪法既爾。瞋癡亦然。一一徧含法界故。若迷方便。貪諸義門。則是疑滔水以漂人。望乾城而投足。憑虗自失。得實何憂。此一心之旨。萬德攸歸。若善若惡。皆能迴轉。若順若逆。悉使善成。所以十玄門中。有唯心迴轉善成門。是故不得定說性中是淨不淨也。故知逆順唯由心轉。苦樂自逐緣分。一念無住真心。塵劫未曾改變。但是隨智分別。所見不同耳。
傅大士持戒頌曰。尸羅得清淨。無量劫來因。妄想如怨賊。貪愛若參辰(參辰即參商二星。一出一移。常相遠離)。在欲而無欲。居塵不染塵。權依離垢地。當證法王身(佛為萬法之王)。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如猪措金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忍惱而不加報。是耐冤忍。忍八風者。安受忍也。利者。戶外屨滿時。衰者。門前羅爵時。毀者。無過而加其惡。譽者。無德而加其善。稱者。實有德而揚之。譏者。實無德而刺之。身心逼迫之謂苦。身心安佚之謂樂。遇此八種境界風來。能安心不動者。非大忍不能也。
黃庭堅云。此八物。無明種子也。人從無明種子生。連皮帶骨。豈有可逃之地。但以百年觀之。則人與我。及彼八物。皆成一空。古人云。眾生身同太虗。煩惱何處安脚。細思熟念。煩惱從何處來。有益於事。有益於身否。八風之波。渺然無涯。而以百年有涯之生。種種計校。欲利。惡衰。怒毀。喜譽。求稱。避譏。厭苦。逐樂。不知得喪又自有宿因。決不可計校而為之。且猿騰馬躍。至於澌盡而後休。不可謂智也。亦不知近道之塗。亦窮於是。
懶菴居士云。此八物。無明種子也。若能於話頭上。得個著落。則無明種子盡轉為般若真如矣。既盡轉為般若真如。則穿衣喫飯也是如是。靜坐閑眠也是如是。設欲再覓無明種子。杳不可得。斯古佛所謂眾生身同太虗。煩惱何處安脚者也。不亦快哉。傅大士忍辱頌云。忍心如幻夢。辱境若龜毛(楞嚴經云。見則同於龜毛兔角)。常能修此觀。逢難轉堅牢。無非亦無是。無下亦無高。欲滅貪瞋賊。須行智慧刀。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虗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遠離眾苦。
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心不懈退者。愈行而愈進也。立志堅強者。不以折挫而變其所守也。遠離怯弱者。不以畏難而止息半途也。當念下。思過去而勵今生也。復次下。為障重者設方便也。欲除障而禮佛者。如人負債依附於王。人莫誰何也。懺悔除惡業障。勸請除謗法障。隨喜除嫉妬障。迴向除三有障。
傅大士精進頌曰。進修名?地。良為慧光舒。二智心中遣。三空境上袪。無明念念滅。高下執情除。觀心如不間。何啻至無餘(二智真俗二智也)。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無境牽心)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即止)觀義故(寂而常照清行)。所言觀者謂分別(真如)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即觀)觀義故。云何隨順(方便)。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止觀雙運)。雙現前故(定慧雙顯)。
忘塵息念之謂止。謂不念世間一切諸法。獨念唯心也。分別生滅之謂觀。謂觀察身受心法。生從何來。滅從何去也。蕅益子云。止則不隨妄想而一相永淨。觀則不滯空寂而妙用恒興。不相捨離者。唯息念故能觀察唯觀察故能息念也。雙現前故者。惺寂雙流也(照止名觀照觀名止)。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諸法)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緣于真如實)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相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指前鈍根退者說)。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此是初心參禪工夫也。端坐正意者。身心俱正也。不念一切。名曰正念。楞嚴云。汝坐道場。銷落諸念是也。氣息者。如調息數息。或守氣導氣之類。形者。如循身骨璅。或存想固形之類。色者。如修十徧處定。或鉢頭日月等。空者。如三乘所修。或無色所修等。四大者。如排併四大。或事火事風等。見聞覺知者。如灰心斷識等。已上皆是小乘外道所修禪。故悉不依。此以一心不動正念真如為禪。即如來禪祖師禪也。一切諸想隨念銷除者。所謂淨躶躶。赤洒酒。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是也。亦遣除想者。所謂有些氣息亦是病。故須遣之又遣。以一切法唯是真如。本無有想。亦無生滅。故不容妄起一念也。若有時不曾管帶。倘有念起。即便知覺。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切不得隨心外念境界。而後復以心除心。若以心除心。則展轉生心。非歇心之法也。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者。所謂一迴入草去。驀鼻拽將來也。大安云。安在溈山三十年。吃溈山飯。屙溈山屎。不參溈山禪。秪看一頭水牯牛。若落路落草。便把鼻孔拽轉來。暫犯人苗稼。即鞭撻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語。如今變作露地白牛。在面前。終日露逈逈地。趂亦不去。所以云。置之一處。即是諸佛道場。此是初心做工夫最吃緊處。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者。不見心外有法。方名正念。若見有一法。皆是邪思。故曰內心不出。外境不入。心如墻壁。可以入道。昔法空禪師居五臺山。每夜忽聞有聲。名曰空禪。法空患之。久而自悟曰。皆我自心之境。安有外聲哉。自後遂絕。又靈潤法師山行。野燒迅飛而來。同遊者皆避之。潤安步如常。曰。心外無火。火實自心。謂火可燒。無由免火。火至而滅。又晉鳩摩羅什兒時。隨母至沙勒。頂戴佛鉢。私念鉢形甚大。何其輕耶。即重失聲。下之。母問其故。對曰。我心有分別。故鉢有輕重耳。是知一切法。隨念而至。念未生時。量同太虗。然則即今現行分別者。萬類紛然。何故靈騐不等。曰。是皆虗妄亂想。如因夢中事。心力昧略微劣故也。嗟乎。人莫不有忠孝之心也。而王祥臥冰則魚躍。耿恭拜井則泉出。何也。蓋其養之專。故靈騐之應。速如影響。此等皆是證唯心無外境界之樣子也。即復此心亦無有相念念不可得者。言心若馳散。即住正念。此心即復。不必以心更除心也。當知此心一復。亦不見有心之自相可得自然安帖帖地。已上是明靜時做工夫。
若從下。復言動時做工夫。謂於日用四威儀中一切處一切時。隨順觀察。不得忘却正念唯心話頭。此是入真如門大方便故。言隨順者。如急水行船。話頭不要走作也。觀察者。如猫捕鼠。話頭不要放捨也。日用尋常。如此用功。久久自然淳熟。心不馳散。常住正念。住正念已。心志自然漸漸猛利。便能隨順得入真如三昧。三昧。即正定也。既入此定。分別不生。煩惱自伏。信心自長。不待經一萬劫。速成不退矣。唯除下。五種料揀。不信者。是闡提人。誹謗者。是壞教人。重罪者。作五逆罪。是無間獄中人。我慢者。貢高自大。不虗心的人。懈怠者。悠悠忽忽。不努力的人。此五等人。皆不隨順。故不得入。故圓覺云。唯除頓覺人。併法不隨順。
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首楞嚴王具足萬行。此云一行。由一行故萬行。由萬行故一行也。文殊般若經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緣繫法界。名一行三昧。入是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以此真如三昧。能生無量三昧。故名三昧根本也。密嚴偈云。如飯一粒飯。其餘皆可知。諸法亦如是。知一即知彼。故知萬法共會斯宗。猶如百花共成一蜜。若諦了之。一切皆我。昇沉去住。任意隨緣。語嘿卷舒。常順一真之道。治生產業。不違實相之門。運用施為。念念未離法界。行住坐臥。步步常在其中。如明達之士。寓目開懷。悉能先覺。即未遇之人。舉動施為。未常間斷。直如善財登閣。龍女獻珠。當此之時。自然親見。應須剋己辦事。曉夜忘疲。若問程而不行。家鄉轉遠。似見寶而不取。還受貧窮。故知於一念生死心中。能信有諸佛不思議事者。甚為難得。
傅大士頌曰。如能發心者。應當了二邊。涅槃無有相。菩提離所緣(子榮曰。如修行須發修菩薩行。須求大乘正知見人悟達上乘。先了有無二邊之執。方證涅槃無相之理。故離所緣之心境也)。無乘及乘者。人法兩俱捐。欲達真如理。應識本源。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復更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饑不渴。使人愛著。或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前明佛境。此明魔境。要知佛魔皆是自心現量。不從外來。現形恐怖者。可畏相也。端正男女者。可愛相也。當念唯心境界則滅者。是却魔之法也。古德云。山鬼伎倆有盡。老僧不采無窮是也。若一念心動。便為彼播弄矣。昔有禪師在山坐。見一孝子擎一死尸來。向禪師前著。便哭云。何故殺我阿母。禪師知是魔。思曰。此是魔境。我將斧斫却。可得解脫。便取斧斫孝子。孝子走去。後覺股上濕。便看。乃是血。不期自斫。又有一禪師坐時。見一豬來在前。禪師知是魔。則把豬鼻孔拽。唱叫把火來。火至。乃見禪師自把鼻唱叫。此乃正坐禪時。心中起見。遂感外魔入心。故知若了唯心。諸境自滅。何處心外別有魔境耶。
或現下。隨所好而現身也。若說下。隨所好而說法也。好總持者說總持。好六度者說六度。好平等者說平等。好解脫者說三解脫。好宿命者現宿命。好心通者現心通。好名利者談名利。一入人心。如油入麵。能令行人數瞋數喜。改常易度。或多慈愛者。見人則愛也。睡病懈怠者。不耐修行也。忽起忽滅者。銳始怠終也。生於不信者。始乎信而卒之以疑慮也。捨勝行而修雜業者。下喬木而入幽谷也。所謂性無常準如此。少分相似者。彷彿不真。影像三昧也。令人得定者。魔力所持也。顏色變異者。眩人眼目也。魔事雖多。若以上智觀察。即念唯心。不生取著。自然消滅。若起著心。落他倦繢。故楞嚴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應知下。總結魔外三昧不真。以外道三昧。不從真如流出故。皆是從見思二惑我法二執中生。無非貪著名利恭敬故。當知為名利而妄說修行。要恭敬而假粧摸樣。口口談空。心心著有者。皆魔事也。可不慎乎。
傅大士頌曰。依他一念起。俱為妄所行。便分六十三。九百亂縱橫(法華經云。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毗婆沙論云。六十二見者。五蘊中各起。則見四五二十。三世各二十。通為六十。通身即是神。身與神二見。總為六十二見。曰於色蘊中即色是我。離色非我。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五蘊中具有此四)。過去滅無滅。當來生不生。常能作此觀。真妄坦然平。
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上言似三昧。此言真三昧也。雖在定中。不見有定相者。無分別故。不見有得相者。無愛著故。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者。得定之效騐也。乃至出定不生懈慢者。正謂不以在定而精進。出定而怠弛也。不以在定而心敬。出定而心慢也。反顯用心專一。不在定不定也。若諸下。結顯修行真三昧者。方具正因。入如來種。以修下。結顯修似三昧。必落魔外也。世間三昧。如四禪八定及無想定等。由彼未空我執。味著定境。有見有得故。
智者頌曰。非到真如理。棄我入無為。眾生及壽者。悟見總皆非。若悟菩提道。彼岸更求離。法相與非相。了應如是知。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云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修真如即修十方佛之心)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諸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志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此顯修真三昧現世獲益也。諸佛菩薩所護念者。是正法眼藏故。魔鬼不能恐者。中心樹子不動故。外道不能惑者。有定盤星知斥識兩故。遠離誹謗者。深信真如無謗法之愆故。滅一切疑者。已得正信。疑無所生故。信得增長者。始而信。既而解行。終而證入故。生死不怯者。已具金剛寶覺故。捨憍慢者。知平等法。無有二故。損減煩惱。不樂世間者。世味淡薄。道心濃厚故。音聲不驚動者。內心不出。外境不入故。
傅大士頌曰。信根生一念。諸佛盡能知。生因於此日。證果未來時。三大經多劫。六度久安施。熏成無漏種。方號不思議。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歘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有可樂。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時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作是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徧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此言修觀也。若修於止。則心沉沒者。躭著靜境不肯放捨。古人喻之枯樁死水是也。或起懈怠者。但念空無相無作也。不樂眾善者。不求佛道也。遠離大悲者。不樂度生也。所謂夜明簾外轉身難。故當修觀治之也。修習下。此令行人總觀世間有為不久。心行不常。眾生貪著。不覺不知。以故受苦也。應觀過去等。觀法無我也。應觀世間等。觀身不淨也。如是下。觀心無常也。已受下。觀受是苦也。眾生下。念眾生苦。發大悲心也。作是下。發自利利他二種大願也。以起下。修集一切善法也。唯除下。謂靜時唯專念止。餘一切動時。皆應止觀俱行。所謂一心不動入諸禪。了境無生名般若。正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也。所謂下。正明止觀雙行。淨名云。無我無邊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忘是也。故宗鏡云。為法國土之王因茲二力。出生死海之底。全假雙修。散妄亂而似風吹雲。破愚暗而如日照世。動邪見之深刺。拔無明之厚根。為大覺海之陰陽。作寶花王之父母。傋一乘之基地。堅萬行之垣墻。以此相應。能入宗鏡。
傅大士頌曰。如星翳燈幻。皆為喻無常(王日休云。如星者。謂暗時則現。明時則無。喻眾生愚暗故。有有為法。若明悟。則無也。如翳者。謂眾生自有光明於內。乃為有為法所蔽。如翳障目也。如灯者。謂暗時則用。明時則不用。喻眾生愚暗故用有為法。明悟則不用也。如幻者。謂有為法。非真寔也)。漏識修因果。誰言得久長。危脆同泡露。如雲影電光。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
智者大師圓成頌曰。相寂名亦遣。心融境亦亡。去來終莫見。語默永無方。智入圓成理。身同法性常。證真還了俗。不廢示津梁。
傅大士禪定(止門)頌曰。禪河隨浪靜。定水逐波清。澄神生覺性。息慮滅迷情。遍計虗分別。由來假立名。若了依他起。無別有圓成。
又智慧(觀門)煩曰。慧燈如朗日。蘊界若乾城(子榮云。乾城者。即乾達婆城。海上龍蜃化現餘氣。人見樓閣。忽爾還無。此破眾生妄執五蘊色身為寔)。明來暗便謝。無暇暫時停。妄心猶未滅。乃見我人形。妙智圓光照。唯得一空名。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愜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是義故。是止觀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此明止觀功用各有對治也。凡夫躭著世間不能放捨。二乘不達無生。怖畏生死。故令修止以治之。二乘非觀不發大悲。凡夫非觀不發善根。故令修觀以治之。所謂觀空而萬行沸騰。涉有而一道清淨。以是下。結上行人。定當止觀雙行共相助成。必不相離。若二門不具。無能入道。
智者大師頌曰。三大僧祇劫。萬行具齊修。既悟無人我。長依聖道流。二空方漸證(人我二空觀也)三昧任遨遊(梵語三昧。此云正定。止也)。創居歡喜地。常樂遂無憂。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凡聖同居)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慧)故。已說修行信心分。
已上開五種門。令人專心自信本來是佛。直下承當。復修諸行以磨鍊之。此下又為求入正信而心怯弱者。別開念佛法門也。諸佛難值。一畏也。信心難生。二畏也。心存二畏。意欲退墮人天二乘。故別開方便。令彼念佛。一以攝護信心令得成就。一以隨願往生令得見佛。言專意者。淨念相繼。一心不亂也。念佛因緣者。佛是正因。念是助緣。因緣和合。方得見佛故。由佛身無處不在。但意不專。念不切。不易得見故。觀無量壽佛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時。是心即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楞嚴經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既見佛已。決定不退信心故。若觀下。此即是觀察念佛者誰。與能觀無念者同途異轍。畢竟得生住正定故者。如入楞伽經云。大慧汝當知。善逝滅度後。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故知參禪念佛。皆是捷徑法門。能專意念佛者。必如能決志參禪。念佛而意不專。參禪而志不決。其欲往生淨土。見性成佛者。難矣哉。淨土十疑論問云。諸法體空。本來無生。平等寂滅。今乃捨此求彼。豈不乖理。經云。淨土先淨其心。心淨即佛土淨。此云何通。答。一總答。若言求生西方。是捨此求彼。不中理者。汝執住此。不求生西方。是捨彼著此。此還成病。不中理也。又轉計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則斷滅見。二別答。夫不生不滅者。於生緣中。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體。亦不可得。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諸法散時。不守自性。言我散滅。此散滅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非謂因緣生外。別有不生不滅。亦非不求生淨土。喚作無生。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又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群生。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真無生。此謂心淨即佛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不達此理。橫相是非。瞋他求生淨土。幾許誣哉。此是謗法罪人。邪見外道也。故淨土或問云。參禪人最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願力。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佛不生淨土。老僧當墮拔舌地獄。真歇了禪師淨土說云。洞下一宗。皆悟密修。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機。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證入。至如天衣懷。圓照本。慈受深。南嶽思。法照。淨靄。大通。懷玉。道珍。法真。守納。北磵簡。天目禮等。諸大長老。皆是禪門宗匠。其密修顯化。發揚淨土之旨。不約而同。豈特諸老為然。甞聞老宿曰。合五家宗派。盡天下禪僧。悟與未悟。無一不歸淨土。百丈海禪師。馬祖的子。天下叢林。從古至今。無一事敢違其法。看他為病僧念誦。舉揚一偈。稱讚彌陀。復同聲念佛百千聲。迴向云。諸緣未盡。早遂輕安。大命難逃。徑皈安養。又津送亡僧云。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荼毗之際。引聲高唱阿彌陀佛。十唱十和。贊助往生。此非淨土之指歸乎。百丈以來。皆依此法。然則禪僧無不歸淨土者。豈不然乎。是以東土西域。無不以此為究竟指歸也。論主將此一章。著於修行信心分之末。亦深有意。非強安排也。抱疑之徒。可信斯旨。
次說勸修利益分。
此分勸人進修。必獲大利。
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因中)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如是下。總結前文。若有下。此勸參禪得益也。持者。不放捨也。思量者。極力究竟也。修習者。念念熏習也。究竟至無上道者。獲益也。若聞而勇往直前。不生怯弱。此人理觀分明。乘戒俱急。如此。則一生可辦。定紹佛種。故云一句染神。必當作佛。一字經耳。七世不沉。昔泥蛤聽法而生天。廐象聞經而悛惡。比丘戲咲而獲果。女人思惟而悟空。何況聞此一心大解脫法門哉。釋摩訶衍論云。第一顯離疑生信入功德門者。謂有眾生。聞此摩訶衍甚深極妙廣大法門已。即其心中亦不疑畏。亦不怯弱。亦不輕賤。亦不誹謗。發決定心。堅固心。尊重心。愛敬心。當知是人真實佛子。不斷佛種。不斷法種。不斷僧種。常恒相續。展轉增長。盡於未來。亦為諸佛親所授記。亦為一切無量菩薩之所護念故。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
此言比類對治示勝門也。謂若有人能攝化三千大千世界中。徧滿眾生。皆悉無餘。令行十善。或有眾生於一食頃。於此甚深觀察思量。若校量此二人功德。彼第一人功德極甚微少。譬如芥子。碎作百分之量。此第二人甚極廣大。譬如碎十方世界微塵數量故(然人烏得能化三千世界。蓋假喻耳。乃極言其不可以比也)。
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說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此言受持功德讚揚門也。受者。直下承受。持者。時時行持也。謂若有人受持此論觀察義理。如實修行。若一日若一夜。中間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可言說。不可思量。何以故。一切文字攝在自心觀察中。故得之者。不在於年月之多。但一念頃。即入實諦。而其性天昭徹矣。若更有勤行精進。受之不忘於心。持之不厭其久。說之普得聞知。非特覺一己之性。且將覺億萬人之性。其為功德莫大焉。烏可思量而言說乎。假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以十方世界微塵數舌。各各皆悉於十方世界微塵數量不可說劫讚揚其人所有功德。亦不能盡。以法身真如功德。等虗空界。無邊際故。一日一夜所得功德。尚不可思議。何況二日。若三日。以至無數日。受持讀誦。思惟觀察。如實修行。是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者乎。故知信此真宗。必以拳拳服膺而修行之。方能與真如相應而出世也。若以到處高談闊論。能說能書。外則誑惑世人。內則自欺己德。但取名聞利養而博學。甘心自暴自棄而不行。若如是明理者。名為法門中賊。違背法性。常取三惡道故。何有無量無邊功德而十方諸佛讚歎也。十方諸佛所歎其功德者。讚其受持此論。觀察義理。如實修行也。故知信此真宗。成摩訶衍。三世諸佛之所證。義理何窮。十方菩薩之所乘。功德無盡。可謂甘露入頂。醍醐灌心。耀不二之慧燈。破情根之暗惑。注一味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塵。能令厚障深遮。若暴風之卷危葉。繁疑積滯。猶赫日之爍輕冰。猶如於諸王中為金輪之王。於諸照中為晨旭之照。於諸寶中為摩尼之寶。於諸華中為青蓮之華。於諸諦中為真空之門。於諸法中為涅槃之宅。故遇斯教者。應須自慶。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根。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毀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先言毀謗獲罪。是故下。結勸應信。以深下。出謗毀獲罪之所以。當知下。結勸修行獲益之所以。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迴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
初句結義。次句結文。三四二句迴向眾生。
大乘起信論續疏卷下(終)
淅江紹興府山陰縣福勝菴比丘源洪潤寓于杭城天長寺謹抄
時在
嘉慶三年四月十二日禁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