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大小乘釋論部一淨土、十地經論疏(0753-0772)
第0765部卍續藏第45册P0443 起信論疏略(二卷), 〖日本.覃思〗.txt
卍續藏第 45 冊 No. 0765 大乘起信論疏略
No. 765-A 起信論疏略序
一心印萬法萬法攝一心故一多無礙生佛不二而尚匪筆墨之所形容焉蓋摽月者可假指渡海者非無筏所以一切聖賢知娑婆教體乘音聲輪以如幻三昧談摩訶衍乃經乃論沄沄然興焉積而成大藏靡踰詮一心也中印度馬鳴大士應婆伽之懸讖倒波旬之赤幡推本實相作為斯論所謂開二門於一心眾典之要一以貫之不亦宜哉梁承聖年中三藏真諦譯成一卷今此譯是也論文幽邃雖高師碩德猶難之故訓[言*故]之家無慮不多矣方今其傳者疏無核於賢首記無博於長水蓋垂千載亦復無媿焉近明憨山大師撮精要於二家參互後譯發明隱微間出一言冷冷喚醒使學者優柔反覆是憨師之用心勤哉餘友龍湫每有禪寂之餘栖心乎竺墳適得憨師之疏略以為奇秘也今歲丙午夏餘客自東尾避暑於智山白鷺水嘗見龍之帳中別無餘長唯疏略一篇而已龍既謂余曰吾得此疏蓋亦有年言不繁理已穩尤便於初學乃授梓人廣布海內請子為之序余曰於戱叔末之弊人才益謭書籍益多雖戶誦家說靡得而通焉負笈之士病諸且起信一論也賢首長水二家窮源盡委無復餘蘊也以此疏略監諸二家存什一於千百恐人以為有遺漏乎龍師曰吁否若子之言憨師此疏無益於學者耶刪繁從略此疏之所以興也今之人力淺才謭無以通貫者非書籍之過矣面牆之徒胯蠁競馳謾執性癈書是效少林遣著之顰取大方無礙之笑者也蓋雖焚青龍之新疏無白馬之舊䭾則法何仗傳哉子思之乎余立癈卷唯?退遂出書林壽木繕刻三閱月竣既而又請余之言顧龍師之言也雖出一時之言確然不可闕蓋讀此疏莫以略為不足以前一言記徧端矣。
時寬文丙午仲秋日東尾沙門覃思熏沐合十書于般若山空諦室
No. 765
大乘起信論疏略卷上
此論之題目乃一論之綱宗也言大乘起信者為欲發起大乘正信故言大乘者即所信之法體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具有體相用三大之義故乘者運載之義謂諸佛乘此而證菩提般涅槃菩薩乘此而趣果海眾生乘之而輪轉生死以此心是一切聖凡迷悟因果之總相故故下文云即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今欲諦信此心即是大乘正解不謬故云大乘起信以佛入滅六百年中小乘心外取法不信唯心多起諍論外道邪見破壞正法故論主興悲特造此論故下因緣云為欲除疑捨邪執故以疑與信友今信此心則疑自除矣論者決擇是非發明正理揀非經律故以論名賢首本疏精詳但科叚少隔故刪繁從略間會記義不別出文貴成一貫故云疏略。
馬鳴菩薩造
此造論人也馬鳴者以此菩薩初生之時感群馬悲鳴故以為名及說法時諸馬聞之亦皆悲鳴疏引摩訶摩耶經云如來滅後六百歲已諸外道等邪見競興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
真諦三藏譯
此譯人名也論有二譯一西印土優禪尼國沙門波羅末陀此云真諦梁元帝承聖三年於衡州建興寺譯成一卷二十四紙一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此云喜學大周則天時於東都佛授記寺譯成兩卷亦二十四紙今行前譯。
西京太原寺沙門法藏造疏
明南嶽沙門 德清纂略
將著論文先歸敬述意。
後述正論文。
且初。
歸命盡十方。
將造斯論先須歸命三寶請求加被所以然者以造論釋經經乃佛說佛智甚深非情可測故請三寶威力加被攝受故使論義印契佛心且示法有所宗以三寶是所宗依故今云歸命乃能皈之心也欲入法性先忘我相命以統攝六根今以命歸則身心俱亡能歸之至也十方乃所歸分際意謂所著論義乃法界之宗故須皈命盡十方之三寶以心無分限故境亦無量也。
最勝業徧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此歸佛寶也佛以三輪應物今所歸三輪皆最上殊勝者意顯非應化身乃從法垂報之身也徧知意業最勝也凡夫不知外道邪知聲聞偏知菩薩分知唯佛徧知以實智證理理無不徹權智鑒機機無不宜故色無礙自在身業最勝也華嚴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根根圓融周徧自在又十身歷然無壞無雜故救世大悲者語業最勝也佛以音聲輪應機說法世乃眾生世間所救之處大悲能救之心萬德之中如來唯用大悲為力故者指歸其人也。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
此歸法寶也及者謂不但歸佛亦歸法也彼身指上佛也佛以法為身謂真如所流教法即是法身常住以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故意顯此法即佛之體相本無二故法性真如海正指法體也謂真如法性即法身真體徧與一切染淨諸法為體性故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故喻如海遇風起諸波浪濕性無二故如來藏中含攝眾德故云功德藏。
如實修行等。
此歸僧寶也僧通凡聖聖通大小如實修行乃地上菩薩也據後譯云無邊德藏僧勤求正覺者則上句歎德人能攝德故名為藏。
下述造論意。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此述造論意也法不虛設必有所為今有四意一以二乘不信唯心故顯示正義令除疑惑二以外道邪執故對治邪執令捨邪見三以修行者未起正行故分別發趣道相令起正信以為行本四為使信成滿入住不退堪受佛果故云佛種不斷為此多意所以造論。
下正述論文。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首標論者揀異經律非佛親說法者即論所依宗本謂一心法具二門三大義故正示所宗摩訶衍此云大乘謂所宗心法即是大乘能信此心為大乘根本有此勝益是故須說。
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
此標製作之規也分章析義故名為分將述此論先立五分以為次第法不孤起必有因由故首因緣由致既興必標宗本故次立義宗本修然非釋不解故次解釋既解法義非行不階故次修行信心解行雖陳鈍根懈進故次勸修此一論之大節也。
下列釋因緣分。
初說因緣分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為八。
徵釋因緣略有八種。
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此八因緣中第一總相與一論為發起之由故以凡夫外道迷此一心以招苦苦壞苦行苦分叚生死之苦二乘菩薩尚有變易生死之苦謂佛證得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今為令眾生離苦得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此與立義分及解釋分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作發起因緣也以彼文中說依一心法有二種門各攝一切法即是如來所說法門之根本又生滅門中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二名曰如來今以如來依此心成故名此心為如來根本之義具釋此義令地前三賢比觀相應故云正解即顯示正義也比觀離倒故名不謬即對治邪執也。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心故。
此即下分別發趣道相也以彼文云令利根者發決定信進趣大道堪任住於不退信故此當十信終心自分滿足故云成熟進入住正定聚中使前信心堪任不退。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即下修行信心分初四種信心及四種修行也以彼文云令信未滿者修行信心使滿足故以信未滿故云微少令進向滿故云修習信心也。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此中根劣易退賴多方便故有四也四中前三為下中上三品後一策以勸修今當初下品也即下修行信心中第四修行末文云令業重惑多者善根難發眾生以禮懺等方便消惡業障障輕故內離頑嚚癡慢外出邪魔骨網。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當中品也即下第五修習止觀門文中雙明止觀遣凡小二執故云對治也。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當上品也即下修行信心末勸生淨土門等文云舉勝方便令彼觀解分得相應眾生恐後報遷遇緣成退故令往生淨土成不退也。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
即下勸修利益分也文云舉彼損益勸令修捨即總策成前諸行也。
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此下難明須論不須論也此言當正法時佛現住世以有如來親為說法故不須論也色心圓音即佛三業殊勝一音圓音有二義華嚴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如來同一切音故云圓音又云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以一切音即一音一音即一切音一一語言徧窮生界而其音韻恒不雜亂若音不徧則是音非圓若音徧而無韻曲則是圓非音今不壞曲而等徧不動徧而差韻此是如來圓音非是心識思量境界。
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
聞廣經文得解佛意不須他論故云自力此具文持義持。
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亦以自力尋略經文而能深解佛意故亦不須論此有義持無文持。
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
此但依經文不能解意因他廣論而得解了故云無自心力此有文持無義持。
自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此明當機也不須廣論有二義一根利不假二心煩不耐。
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此明論義深廣也以一心法為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徹法界源故云深攝法無邊故云廣深者如理智廣者如量智。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此標立義分也法者出大乘體即宗本法也大位在因通於染淨在果唯取於淨義者辨大乘名義何故此心是大乘耶謂此心具三大義故名為大有二運轉故名為乘是故先顯法體後釋義理。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此標宗顯義也出其法體言眾生心者謂如來藏心具和合不和合二門以在眾生位就隨染故得具二門若在佛地則無和合義以始覺同本唯一真如以此心體相無礙染淨同依隨流返流唯轉此心故隨染不覺則攝世間法約不變之本覺於返流之始覺則攝出世間法此猶約生滅門辨若約真如門則融鎔含攝染淨不殊依此一心宗本法上顯示大乘三大之義故名此心以為法也。
何以故。
此徵明法義也徵有二意一心通染淨大乘唯淨如何此心能顯彼義二心法是一大乘義廣如何一心能示彼義下釋義中以心含染淨故能顯大乘心具三大故能顯乘義。
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此標舉二門為起下文張本也舉真如門起下即是一法界等文真如相起下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等文此相者是義相即性也舉生滅門起下依如來藏有生滅心等文生滅者隨熏變動也因緣者生滅緣由起下復次生滅因緣等文相者生滅之狀起下復次生滅相者等文真如門中云即示者以與彼所顯詮旨不別故云即示以是不起故唯示體生滅門中云能示者以染淨既異詮旨又分能所不同故不云即而云能此中體謂生滅門中本覺之義是生滅之自體以是生滅之因故故下釋生滅文具顯所示三大之義以真如是不起門故唯直示體生滅是起動門起含不起故具示三大之義。
上示法。
下示義。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此標列義門以起下復次真如自體相者等文也言體大者真性深廣凡聖染淨皆以為依故受大名以真如是一切法平等體故不增減者謂隨流加染不增缺淨不減返流除染不減加淨不增染淨之所不虧始終之所不易故相大者即二種如來藏中不空之義以不異體之相故云性德用大者謂隨染業行然此用大是報化二身麤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善也。
上釋大。
下釋乘。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此釋乘也諸佛者標果望因以解乘也菩薩者舉因望果以成運也始覺之智是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故攝論云乘大性故名為大乘。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此結前生後也。
解釋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顕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法趣道相。
此標列釋名也顯示者正釋所立大乘法義對治者既明正體須遣異計發趣者趣正理之階降也列此三名即下正宗一分有此三叚依義解釋。
且初顯正義。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此標宗本釋上立義分中眾生心攝一切等也謂如來藏含於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淨生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謂隨熏轉動成於染淨染淨雖成性恒不動正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即下文識中本覺及上文生滅門中自體是也故楞伽云如來藏名阿賴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無斷絕等並約生滅門說也然此二門舉體通融體相莫二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云一心。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此結釋二門也上立義分中直云攝今釋中云各總攝者以一心含通別二門故今分通別又各攝故以真如門是染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淨故得總攝一切諸法生滅門者別顯染淨染淨之法無所不該故亦總攝一切諸法通別雖殊齊無所遺故云各攝又以此即是真如隨緣和合變作諸法諸法即無異體還攝真如門也以此二門齊攝不二故得說為一心也問二門既齊攝者何故真如門中唯示體生滅門中具顯三大耶答真如是泯相顯實門不壞相而即泯故得攝於生滅以泯相故而相不存但攝體也生滅是攬理成事門不壞理而成事故得攝於真如以成事而理不失故具三大義也以生滅起必賴於真故攬理理不失真如未必藉生滅故泯相相不存相不存故唯示體理不失故示於三大是故攝義是齊示義別也。
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此結二門義也責義云若二門各別不可相從若本唯一心未容影攝答云以體不相離故如金莊嚴具思之可見。
下別辨二門。
初真如門分二義。
初顯體離言以明觀智境。
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
且初顯離言。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此標釋真如門也顯體離言釋上立義分中真如義也即無二真心為一法界此非筭數之一謂如理虛融平等不二故稱為一依生聖法故云法界中邊論云法界者聖法因義總相法門者二門之中不取別相但取總相然亦該收別盡故云大也此一法界生滅真如皆舉全體故云體也軌生物解故曰法聖智通遊故云門不生不滅者釋上法體隨妄不生約治不滅又修起不生處染不滅。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此釋上不生滅之所以也妄執者云現見諸法差別遷流何言性無生滅釋云差別相者是汝徧計妄情所作本來無實如依病眼妄見空華疑者又云以何得知從妄念生釋云以諸聖人離妄念故既無此境即驗此境定從妄生。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此覈真如得名也由一切法離念則無境界之相故皆即真如也非音聲之所說故離言說相非文句之所詮故離名字相此二句言語路絕非聞慧境也心行處滅故離心緣相非思慧境也以離妄名真離異名如畢竟下三句以離世間非修慧境也平等者雖徧通染淨而性恒無二也所以得無二者以在緣時始終不改所以在緣不改者以不同有為可破壞故此則在染不破治道不壞一心者結歸法體真如者依義立名。
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忘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
此釋上離緣以雙遣名相也離言說相者以言教非實不可如言取也但隨下釋成無實所以也疑云既云離名字相何故復立此真如名此自語相違也故今釋遣假名非實不相違也不但離名而亦離相以名依相立但是徧計所執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隨而生請妄想故今名相雙遣。
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
此釋疑也疑云既絕名相但假客名者何故不立餘名而唯云真如耶釋云真如者是言說之極謂此名之後更無有名故攝論中十種名內真如是第十究竟名故云極也因言遣言立名之意也立此極名為遣於名故。
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此重拂妄計也恐難者見前雙遣真如名相將謂真如亦是可遣則生斷見故此釋云但遣虛妄名相不遣真如實法以是妙智觀境故何以不遣以法悉真無法可遣疑者既聞真理不遣則謂有法可立當情執取故釋云亦無可立以離妄情故何以不立以如故不可立也。
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此結離言絕慮也。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
隨順問方便觀得入問正觀。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此正明觀智境也說念皆無能所者明念即無念非滅於念非滅念故故名雖念離於斷見也即無念故皆無能所離於常見也於一念間離此二見無此二故故能稱順中道隨順法性無念亦離方入真如。
上明離言以明觀智境竟。
下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
以前標云是心真如相此上釋真如二字下釋相字相即義也於真體中開說二義故不標相字顯此二義者若離於言即唯一味今既依言故說有二即顯不可隨言執取也但為生物信解故。
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此徵釋二義也如實空者此以如實之中空無妄染非謂如實自空此則如實之空也以妄空故遂能顕示真理故云顯實不空有二義一異妄無體故二異恒沙有流煩惱故故云具足等也佛性論偈云由客塵空故與法界相離無上法不空與法界相隨。
所言如實空者從?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此略釋空義也以妄境從妄念生故釋顯空無也良以倒心妄境情有理無真如之德理有情無故不相應也。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此廣釋空義也非有相者明真離妄有也惑者云既其非有即應是無故釋云非無也惑者聞上非有非無則謂雙非是真如法釋云因汝執有我說非有非謂法體是非有因汝執無我說非無非謂法體是非無故又非却雙非也惑者云我上立有立無汝立雙非雙非若存即有無隨喪今雙非既非我有無還立釋云因汝執雙非故我說非非非許雙是如何復執俱相以惑者執四句為真如法特以非字破之所謂四句既離百非俱遣也一異等四句準前可知然執取雖多總攝不過此二四句故廣百論云復次為顯世間所執諸法皆非真實及顯外道所執不同故偈云有非有俱非一非一雙泯隨次而配屬智者達非真。
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此結空義也妄計塵沙難可徧歷故今總攝辨不相應此順結也離妄者反結也以對染無說真為空非無如體以為空也亦可此文是釋疑疑者聞上真空則撥無真體及恒沙功德故為此釋是則聞空不異不空也。
上釋空義竟。
下釋不空義。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
此顯不空義也常恒不變者竪顯真體三際無窮釋前以有自體也淨法滿足者橫顯淨德十方無盡顯前具足無漏等也自體既常不變復具無漏功德法體若然豈是空耶故結不空。
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此釋疑也惑者聞淨法不空則謂同於情執之有故此釋也是則不空不異於空以離下釋離相所以也若妄念可緣則是有相既唯真智之境明知無妄執之相也故云唯證相應。
上釋心真如門竟。
下釋心生滅門有二大科。
初釋生滅心法。
二辨所示之義。
初中又二初染淨生滅。
二染淨相貲。
且初。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此下釋生滅心初標體也謂不生滅心因無明風動作生滅故說生滅心依不生滅心然此二心竟無二體但約二義以說相依如不動之水為風所吹而作動水動靜雖殊而水體是一謂自性清淨心名如來藏因無明風動作生滅故云依如來藏有生滅心也。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此辨生滅相也是上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如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二相故心之不生滅因無明成生滅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謂真心舉體成生滅之相生滅之相莫非神解不離真心如是不離名為和合非一非異者真如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依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此二和合為阿黎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以若一則無和合若異亦無和合以非一非異故得和合也如經云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非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如是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解云此中真相是如來藏轉識是七識藏識是黎耶今此論主總括彼經上下文義作此安立故云非一非異。
名為阿黎耶識。
此出生滅名也此生滅不生滅即之義不一辨之心不異目此二義不二之心名阿黎耶識或云阿黎耶者但梵音楚憂耳梁真諦三藏就名翻為無沒識今奘法師就義翻為藏識藏是攝藏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也所攝名藏謂諸眾生取為我故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隨熏和合似一似常故諸愚者以似為實執為內我我見所攝故名為藏由是義故二種我見永不起位失賴耶名也又能藏自體於諸法中又能藏諸法於自體內論云能藏所藏我愛執藏此之謂也依此義立名。
此識有二種義。
此辨義也二義者謂此識體原是真妄和合而成故今在迷具含二義謂真如有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無明亦二義一無體即空義二有用成事義此則真妄二義中各含二義由初義成上真如門由後義成此生滅門也就此識在生滅門中亦含二義謂覺義不覺二義於覺義中有本覺始覺不覺中有根本不覺枝末不覺以上真妄各二義具在本識中故云此識有二種義舊疏以為難故有多解大約就隨流返流之別故有多義耳問此中一識有二義與上一心有二門何別耶答上一心中含於二義謂不守自性隨緣義及不變自性絕相義今此但就隨緣門中染淨事理無二之相明此識也是則前一心義寬該收於二門此一識義陿局在於一門問此中本覺與上真如何別答真如約體絕相說本覺約性功德說謂大智慧光明義等名本覺相本者是性義覺者是智慧義以此皆為翻妄染顯故在生滅門中攝以真如門中無翻染等義故與此不同也是故體相二大俱名本覺並在生滅門中故得具三大也。
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此顯識勝能也上二門中云皆各總攝此中不云各者以此二義陿於二門故但明一識由含二義故攝一切不言二義各攝一切又上文中但云攝而不云生者以真如門無能生義故此識之中以不覺熏本覺故生諸染法流轉生死以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返流出纏成於始覺依此二義徧生一切染淨法故云能生也。
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此下依名辨釋也覺有本始先釋本覺離於妄念顯無不覺非唯無不覺之暗乃有大智慧光明義等故也虛空有二義以況於本覺一周徧義謂橫徧三際竪通凡聖二無差別義謂在纏出障性恒無二故如來法身者欲明覺義出纏相顯故既是法身之覺理非新成故云本也。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以覈本覺得名責有二意也謂前開章中直云覺義今何云本覺二謂今既云本覺何故前但云覺故此答云以對始故說之為本答初意也以本覺隨染要待始覺方名本覺覺至心源本無二相是故上文但云其覺答後意也又始覺是本覺所成還契心源融成一體方名始覺。
上明本覺。
下明始覺。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此明起始覺之所由也依本覺者謂即此心體隨無明緣作妄念故依不覺者本覺內熏力故漸有微覺厭求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下文云本覺隨染生智淨相者即此始覺也。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染心之源謂性淨也麤相之源謂生相也覺此者始覺道圓同於本覺此在佛地不了其源始未同本此在金剛已還。
此義云何。
此徵明究竟不究竟義也此下將四相麤細寄顯返流四位以明始覺分際前三相釋不究竟覺後一相釋究竟覺然此四相約真心隨熏麤細差別寄說為四非約一剎那心明四相也從細至麤約三細六麤以明四相分齊生相唯一即業相住相有四即轉相現相智相相續相異相有二即執取相計名字相滅相唯一者即起業相下約返流寄位從麤至細先覺滅相。
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
此下寄位辨始覺也未入十信已前廣造身口意業而不覺知今入信已能知惡業定招苦報故言覺知此明覺於滅相義也以但能止惡故云雖覺未覺煩惱故云不覺。
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麤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
此三賢菩薩覺異相也十解初心名發心住舉初等後以此菩薩雖留惑故不證人空然於人空實得自在故與二乘同一位論此中二乘不約人但約人空觀智與菩薩同故雙舉之起貪瞋等名麤分別著違順境名執著相異相夢破故能捨之未破住相故云相似覺。
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麤念相故名隨分覺。
此地上菩薩覺住相也初地至九地同證法身徧滿皆名法身菩薩覺念住者以此菩薩於無明念中次第覺於四種住相謂初地覺相續相從二地至七地覺智相八地覺現相九地覺轉相此四俱名為住故云覺於念住然異前執著今但約心故云分別異彼根本生相故云麤念相以覺道未圓故云隨分。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此覺生相也十地學窮故云盡萬行已圓故云滿足此明行滿即方便道也一念相應即無閒道無閒道以此為初故云一念此則無念之念也覺心初起者以根本無明動彼靜心令起微念故云初起知動念本寂動念都盡唯一真心故云心無初相業識動念念中最細名微細念謂生相也此相淨盡無餘故云遠離今遠離虛妄真性顯現故云見心性也今生相即盡無明風止性海湛然故云常住一心平等始本不異名究竟覺。
上約位以明四相。
下引經以釋心源。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引證謂在因地時雖未離念能觀無念道理說此能觀為向佛智佛智無念此舉因望果說也。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牒上覺心初起之言非謂覺時知有初相故也問既無初相何故說言知初相耶故為此答也覺心之時知初動念即本來靜故云即無念也。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以前無念名覺即顯有念不得名覺也以從下顯不覺所以即金剛已還一切眾生未離無始無明之念故不得名覺無始無明結成不覺義也無有染法始於無明故云無始。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若至心源得於無念則徧知一切眾生一心動轉四相差別以無念等者釋成上義以四相念中各即無念故云以無念等也是故得無念者徧知四相諸念也。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此明始不異本也此雖始得無念之覺然其所覺四相本來無起待何不覺而有始覺之異以四下釋成上義也以彼四相本一淨心無有前後離淨心外無別自體無自體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然未至此位隨其智力前後而覺未稱法故不得同本今既四相俱時平等覺知皆無自體同一本覺是故則無始覺之異。
上明始覺義竟。
下明本覺義有二。
初明隨緣本覺。
二明性淨本覺。
且初。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
此明本覺中隨染義也此二既在隨染門中故云生也生已不離不動覺體故。
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此標舉二相也一明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二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此之二相謂離染緣則不得成故云隨染。
初明智淨相。
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
此明智淨相也真如內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緣熏力此在地前依此熏力修習資糧加行善根也如實者登地已上行契真如滿足者十地行終此在金剛因位極也此明因也由滿足方便能破和合識內生滅之相顯不生滅之性此根本無明盡故心無所合即顯本覺義此明果也即於此時能滅染心之中業相等相續之相不滅相續心體故令隨染本覺之心遂即還源成淳淨圓智成於報身始覺義也然此始覺無別始起即是本覺隨染作也今染緣既息始還同本故云淳淨淳淨智即智德餘皆斷德也。
此義云何。
此疑問意云如所說動彼淨心成於起滅今既盡生滅應滅淨心。
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此答意也謂業等染心名諸識相此等皆是不覺之相非約心體轉難云既言識相皆是無明故說滅者皆應別有體性離於真如此真妄別體難也答云如此諸識不覺之相不離本覺之性非一非異以非異故非可壞以非一故非不可壞以非可壞故無明即明涅槃云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以非不可壞故無明可滅覺性不壞以惑體即真全覺之不覺故。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此以喻釋可壞不可壞義也以濕全動故無於水相以動全濕故無於風相心法亦爾真心隨熏全作識浪故無心相然彼識浪本即是真故無無明相。
上釋智淨相。
下釋不思議業相。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
此依體總標也謂與眾生作六根境界故寶性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音聲令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故名妙境界。
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此約用別辨也無量者橫顯常者竪顯自然者無功應機得益者利潤不虛報化二身真如大用無始無終相續不絕故以始本不二故無始無終常化眾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議業也隨眾生根者以本覺與眾生心本來無二但不覺隨流用即不現妄心厭求用則於彼心中穪根顯現而不作意我現差別故云隨根自然相應雖不作意現無不益。
上明隨染本覺已竟。
下明性淨本覺。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
此標性淨覺體也以再標前本覺故云復次覺相有四種義一一皆徧法界故云大若單舉空喻則不顯四義若單舉鏡喻則不顯周徧遂舉二喻互相顯發然此雙標而單釋者以空隨鏡顯也。
云何為四。
四中初二體後二相故云覺體相也。
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鏡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
初顯空義也以真如體中妄法本無故云如實空遠離二句正顯空義無法一句重辨所空倒心妄境元與覺體本不相應非謂有而不現但以妄法理無故無可現如鏡非不能現但以兔角無故無可現也非覺照義者如鏡於兔角無照燭之功此約徧計理無下約依他說故能現世閒境界。
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二顯不空義也因有二義一能作現法之因二能作內熏之因亦可初是因義後是熏習義故云因熏習也如實不空者總出因熏習法體謂有自體及性功德故下別釋二因初因云世境悉現者明一切法離此心外無別體性猶如鏡中能現影也不出者明心待熏故變現諸法非不待熏而自出也不入者離心無別能熏故不從外入不失者雖復不從內出外入緣起之法顯現不無不壞者謂諸法緣集起無所從不異真如故不可壞如鏡中影非刃能傷以同鏡故常住一心者會相同體一切法即真實性者釋成同體所由以於心中顯現無出入等故即無體性無體性故本來平等不異真如故云常住一心後因云染法不染者以性淨故雖現染法非染所污良由現染反顯淨也以雖現染不為所染故云不動具足無漏者此本覺中恒沙性德無所少也又與眾生作內熏之因令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故勝鬘經云由有如來藏內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也。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
三明離障出纏義也謂真如之法出於二障離於和合故云出離前在纏性淨不空如來藏今明不空出纏離垢法身如宝性論云有二淨一自性淨以同相故二離垢淨以勝相故不空法者出法體也染心名煩惱礙無明名智礙智礙既出業識等以心無所合故云離也離和合雜相故淳無惑染故淨出無明故明。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徧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四明外緣義即彼本覺出障之時隨照物機示現萬化與彼眾生作外緣熏力故云依法乃至示現故問前隨染中智淨與此法出離何別前業用與此緣熏何別答前約隨染故還淨說為智即明彼智用俱就始覺說此約自性故離障顯法體即明此法用俱就法體說是故前云智此云法前云業此云緣也然法智體一始本不二但今就義開故不同耳。
上釋生滅門中覺義已竟。
此下釋不覺義。
此中有根本不覺枝末不覺。
且初。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
此釋根本不覺中初依覺成迷也不了如理一味故如迷正方。
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業等相念即邪方也。
念無自相不離本覺。
邪無別體不離正方。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
喻合可知。
以有不覺妄。
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此明依迷顯覺也良以依真之妄方能顯真隨妄之真還待妄顯既待他有則自相不成自相既無他亦不立以顯染淨無有自相皆不可得也。
上明根本不覺竟。
下明枝末不覺有二。
初無明不覺生三細。
二境界為緣生六麤。
且初。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
此標無明為因生三細也相不離體故末不離本故依無明起妄心依妄心起無明故。
云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即不動動即有苦果不離因故。
此標釋無明業相也以揀本覺隨染不思議業相故曰無明業相顯覺不覺皆有業相而真妄不同此中業有二義一動作是業即此心動是也不動者反舉釋成既得始覺時即無動念是知今動只是不覺二為因是業義此既招苦即為因也始得寂靜無念之時即是涅槃妙樂故知今動則有生死苦患動因苦果既無別時故云不離也此雖動念而極微細緣起一相能所不分即當黎耶自體分也無相論云此識何相何境界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別一體無異當知此約賴耶業相義說也下約本識見相二分為一。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
此標釋轉相也以依下謂依前業識轉成能見不動下謂若依性淨門則無能見也反顯能見必依動義如是轉相雖有能緣以境界微細故猶未辨之。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此標釋現相也依前轉相能現境界離見下反釋三細屬賴耶六麤屬意識不顯末那者楞伽不說末那經云真識現識分別事識現識即三細中現相分別事識即是下六麤又六麤智相相續相乃麤中之細七識已含此中以義不便故不別說也古疏辨此有多義此不繁錄。
上無明為因生三細。
下境界為緣生六麤。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云何為六。
此標徵也。
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此釋六中起計也於前現識所現相上不了自心所現創起惠數分別染淨執起定性。
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此釋生受也謂依前分別愛境起樂受覺不愛境起苦受覺數數起念相續現前此明自相續也又能起惑潤業引持生死即令他相續也故下文云住持苦樂等。
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
此釋取著也心起著者是此執取相也謂於前苦樂等境不了虛無深起取著故下文云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執取著轉深計我我所也。
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
此釋計名也依前顛倒所執相上更立假名是分別故楞伽經云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故云依於妄執等。
上起惑。
下造業受報。
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
此釋造業也謂執相計名依此麤惑發動身口造一切業即苦因也。
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
此釋受報也業因已成招果必然循環諸道生死長縛。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此結歸也三細六麤總攝一切染法皆因根本無明不了真如而起問染法多種差別不同如何根本唯一無明答染法雖多皆是無明之差別相故不異不覺也。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云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此雙辨同異也要明真妄不即不離之旨故此辨之。
言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故。
此辨同相也染淨二法同以真如為性真如以此二法為相瓦器喻染淨二法器以塵為性塵以器為相無漏者本始二覺無明者本末二不覺此二皆有業用顯現而非實有故云幻以動真如門作生滅門中染淨二法更無別體故云性也真如亦以此二法為相淨相可知其染相者下文云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即有染相。
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義故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此釋同相義也此有二義一依此同相門如上本末二不覺本來即真如故說一切眾生自性涅槃不更滅度故淨名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二依此同相門如上始本二覺即真如故諸佛菩提非修等也又前義約不覺即如故眾生舊來入涅槃次約覺智即真故諸佛菩提無新得也疑云若眾生已入涅槃更無新滅者即己同諸佛何故不能顯報化等色身釋云法性自體本無色相可見如何更現色等耶又疑云若以法性非是色相可見法故不現色者諸佛何故現報化等種種色耶釋云彼見諸佛種種色等者並是隨眾生染幻心中變異顯現屬後異相門非是同相門中本覺不空以恒沙德中亦無此色故也問何以得知彼法體中無色相耶答云以本覺智非是可見之法故也。
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此釋異相義也以彼無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是差別故下文云如是無明自性差別故也諸無漏法順平等性直論其性則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相故說無漏法有差別耳如下文中對業識等差別染法故說本覺恒沙性德又由對治彼染法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也如是染淨皆是真如隨緣顯現似有而無體故通名幻也上所說同異之義即是真如生滅二門不相離義約生滅門即同而異約真如門即異而同苟得一心二門之旨即無惑於此。
已前釋生滅心竟。
下釋生滅因緣有二。
初明生滅因緣。
二重顯所依緣體。
且初。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
此下釋生滅之因緣也黎耶心體不守自性是生滅因根本無明熏動心體是生滅緣此能生三細之因緣也又無明住地諸染根本是生滅因外妄境界動起識浪是生滅緣此能生六麤之因緣也然此兩重但有三法謂真如唯因境界局緣無明則望真為緣望境為因諸識生滅相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體唯依心體故言依心即是黎耶自相心也能依眾生即是心意意識依心體起故云轉轉者起也。
此義云何。
此徵心作眾生義云何。
以依阿黎耶識說有無明。
此釋所依心也黎耶者是上所說心即是生滅之因無明者於黎耶二義中此是不覺義即生滅之緣欲明依此因緣意意識轉故故言以依等也上總中略指其因故但言依心此別釋中具顯因緣故說依心及無明也問上說依覺有不覺由此不覺力故動彼心體令起滅和合方有黎耶業相等識何故此中說依黎耶有無明乎答此有三釋一由此黎耶有二種義故謂由無明動彼真心成此黎耶又即此黎耶還却與彼無明為依以不相離故二云依黎耶有二義謂覺不覺前別就本說故云依覺有不覺今就都位論故云依黎耶有無明也此即二義中不覺之義正在黎耶中故說依也三云此中正意唯取真心隨緣之義此隨緣義難名目故或就未起說依真如有無明或約成就起已說依黎耶有無明。
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此釋意轉也所依心體由無明熏舉體而動即是業識也前依黎耶有無明即依似起迷今熏淨心成黎耶即依迷起似此二義一時說有前後耳即彼心體轉成能見是轉識也即彼心體復成能現是現識也能取現識所現境界是為智識前以取境起諸麤念是相續識依此五義次第轉成依止依止此義而生意識等故說為意攝論云意以能生依止為義。
此意復有五種名云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此下釋五意中業相也根本無明即所依緣也明心不自起起必由緣正明起相釋成業義起動是業義故。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此釋轉識見相也依前業識之動轉成能見之相轉識有二若就無明所動轉成能見者在本識中若其境界所動轉成能見者在事識中此中轉相約初義也。
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此釋現識當現相也依前轉識之見起此能現之功故云現境界以其心體與無明合熏習力故現於種種無邊境界故也非如六七識有時斷滅故云常在前又為諸法本故明此識在諸法之先以是諸法所依故揀異末那識。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
此釋六麤中智相也此即事識內細分謂不了前心所現境故起染淨微細分別故云智識。
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此釋六麤中相續相也此亦事識中細分以法執相應得長相續此約自體不斷釋相續義從住持下總辨前五意功能初住持業果是前三細功能屬黎耶後念已未之境是後二功能屬事識細分。
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此結歸一心也以一心隨無明動作五種識故故說三界唯心轉也此心隨熏現似曰虛隱其虛體詐現實狀曰偽虛偽之狀雖有種種然窮其因緣唯心所作離彼現識則無境界反驗六塵唯是一心。
下釋疑廣辨。
此義云何。
此疑現有塵境云何唯心。
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此釋疑也以一切法皆是此心隨熏而起更無異體故說唯心疑云何以此心作諸法耶釋云由妄念熏故生起諸法疑云是法既無云何分別釋云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又云若如是者即應見心故釋云心不見心反明分別悉皆是妄又云如何心不見心釋云無相可得斯則能所俱寂唯一心在經云諸幻滅盡覺心不動。
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
此結相屬心也無明根本也妄心業識也以一切境界由此而成即現識等也若無明未盡已還此識住持境界不息。
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此喻顯屬心也法屬心者以無體故謂此境離心之外無體又即心故無體如像離鏡之外無形鏡內復無其體疑云既無其體何以宛然顯現釋云此並真心之上虛妄顯現何處有體而可得耶又問何以得知心上顯現答云以心生法生等故知也此中以無明力不覺心動乃至能現一切境界等故言心生種種法生此則心隨熏動故云生也若無明滅境界隨滅諸識分別皆滅無餘故言心滅則種種法滅此則心源還淨故云滅也問上說生滅過屬無明此辨因緣如何結屬心也答前以無明動彼靜心令心生滅故此生滅功在無明今此因緣和合道理成辨諸法無性義顯不住義彰故結和合屬於心也。
上釋意轉。
下釋意識轉。
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
此下釋意識轉也此生起識麤細雖殊同是一識更無別體故即指前第五識也但前就細分法執分別相應依止義門則說為意此中約其能起見愛麤惑相應從前起門說名為意識謂意之識故名意識今約凡夫顯其麤也取著者以無對治追著妄境故云深也。
計我我所種種妄執。
此出其惑體正釋取著之相也非但心外計境為塵亦復於身計我於塵計所妄執者顯計我之相也或執即蘊或執離蘊如是眾多故云種種。
隨事攀緣分別六塵。
此明執所依也但緣於倒境之事不了正理故名隨事等。
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
此制立其名也此論就一意識義分出五識故說意識分別六塵分離者依於六根別別取六塵故分別事識者又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相故。
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此明識起所依也見謂見一切處住地即見道惑愛謂欲色有三愛即修道惑以此見修二惑熏於本識令生此分別事識上六麤中執取計名及起業相並相從入此意識中及後六染中執相應染亦入此攝。
上釋生滅因緣已竟。
大乘起信論疏略卷上
卍續藏第 45 冊 No. 0765 大乘起信論疏略
大乘起信論疏略卷下
真諦三藏譯
西京太原寺沙門法藏造疏
明南嶽沙門 德清纂略
上釋生滅因緣已竟。
下重顯所依緣體。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惠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
此標歎緣起甚深也重顯所依緣體者即上所說依根本無明起彼靜心成業等識也二乘但覺四住不了無明故此無明所起之識非其境也十信之初發心之時即觀本識自性緣起因果之體得成正信三賢位中並言比觀故云觀察少分地上證之未窮故以其但覺住相不覺生相唯佛者四相俱了故得窮源。
何以故。
此徵甚深所以也緣起妙理貫通凡聖何故說見唯在果人。
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
此明即淨而染也自性清淨緣起之體即因也即不思議變者無明者發緣起之由即緣也即不思議熏者染心者顯緣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也不變者顯緣起甚深義即染而不染也。
是故此義唯佛能知。
此結成難測也勝鬘云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示難可了知乃至結云唯佛能知上略明緣起甚深竟。
下廣顯緣起差別。
初緣起體相。
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
此緣起體中顯不變之義也雖舉體動而本來靜故云常無念無念即覺義即常是覺即無不覺無不覺故名為不變。
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此顯上無明緣起之由也此根本無明最極微細未有能所王數差別即心之惑故云不相應非同心王心數相應唯此無明為染法之緣最極微細更無染法能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瓔珞本業經云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名無始無明住地是則明其無明之前無別有法為始集之本故云無始即是此論忽然義也此約麤細相依之門說為無前亦言忽然不約時節以說忽然也。
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
此標徵顯上緣起之相所謂有其染心也六中初障後治三釋然此六染逆次配六麤中前四及後三細由此第一合彼麤中三四故但六也。
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約前四相此當滅相異相)。
此六麤中第三第四相也亦是上意識見愛煩惱增長義亦是上四相中麤分別執著相也但麤心外執與境相應污其淨行故云染也此二乘人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也十解已去信根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故地論云地前總名信行地此菩薩得人空見修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故攝論云若不斷上心則不異凡夫若不留惑種子則不異二乘又二意留惑為自他故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以上方說留惑如餘論說今此菩薩非直斷四住人執亦分斷無明住地故以此實教菩薩從初正信便達真如本有無明本空修法空真如三昧自然令彼法執不生伏於無明於真相應故云分斷故下文云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故。
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此下至九地當住相)。
此六麤中第二相續相也從此至六又逆配前五意中此位第五但法執續生生起不斷即是相續義十解已去修唯識觀尋伺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徧滿真如法執分別不得現行。
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此六麁中第一智相五意中第四智識也以能分別世出世諸法染淨故云智也是法執修惑七地以還有出入觀異故於境界有微細分別然地地分除故云漸離八地已去無出觀緣境故於七地已盡此惑故云無相方便地究竟離也以二地三聚戒具故云具戒地以七地前無相觀有加行方便有功用故云無相方便地以八地已上無相無方便功用故。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此現相三細五意中皆當第三也此即依根本無明動彼淨心令現境界也以八地中得三種世間自在色性隨心無有隔礙故云色自在地能離也以色不自在位現識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
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此三細五意中俱當第二見相也以根本無明動令能見故上文依於動心成能見故以九地中善知眾生十種稠林故云心自在此於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無礙智有礙能緣永不得起。
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地盡得入如來地能離故(此當生相)。
此業相三細五意皆當第一也以無明力不覺心動故名為業十地終心金剛喻定無垢地中微細習氣心念都盡故上文云得見心性心即常住故。
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此辨上無明約治料揀斷有先後也枝末無明初地漸離根本無明至佛地盡上說自性清淨心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當知無明是染心之所依染心是無明之所起也故六染各有二分一分屬於無明一分屬於染心以皆有和合及相續義故但約與前和合迷執不改即是無明約展轉起後相續不斷即是染心由是地前便有斷無明義也無明與染心生時義說前後以論因緣和合義故若除斷時則無前後以能依所依不相離故。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
此釋上相應不相應義也六染中前三是相應一約王數釋此三種皆是麁心故心謂心王念法謂心所王數不同故云異也迦旃延論中名為心及心所念法故同者若心王知染心法亦同心王緣淨心法亦同知相即能知同緣相即所緣同二約心境釋以此三種依境生故心念謂能緣心法謂所緣境異謂心境不同於染境作染解於淨境作淨解故云同也。
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
此釋六染中後三及無明皆名不相應心亦二釋一約無王數釋謂根本無明動彼靜心之體即此動心是不覺相更無王數之別故云即心不覺常無別異此翻前心念法異也既無王數之別何有同知同緣以此三種依不覺起不異不覺故云即也上文云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不相捨離者是此即心之不覺故云不離非是相應而不離也下文亦云無明滅故不相應心滅二約無心境釋謂此無明即此染心而無別體不約與外境相應方為此不覺但在本心之上故云即心等也不同知相等者揀前相應也此不相應心既是黎耶識於中不分王數義及不與外境相應義拜有覺不覺義並與諸論相違據相宗識論說第八識能緣二境有五心所不說覺義以彼秖據成就位中橫說眾生皆具八種識從自種生皆能緣慮自分境故說此識從自種生今論竪說諸識迷真所成從細至麁不說種生故第八識但有生境之功而無緣境之義以從無明內熏而起故云即心不覺故無心境王所故立不相應義也。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
此舉染心無明成二礙義也能障者顯其礙義謂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名根本智即上文智淨相也六染喧動違此寂靜故名染心為煩惱礙以煩惱動故智礙此智謂後得如量智即上不思議業相以根本無明違此智用名為智礙從所障得名今此且依本末相依門以無明所起染心為煩惱礙能起染心之無明名為智礙不約人法二執以名二礙。
此義云何。
問意云既此無明動靜心體成於染心則無明是細應障理智染心是麁應障量智何以不然。
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
釋煩惱礙也此約轉現二相以明礙義妄取者前三染皆是事識故依境起根本智無能所染心有能所敵體相違故成礙義。
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
此釋智礙也以不了如法寂靜妄有起滅與法乖違障於如量智也不能下正釋障如量智義。
前釋生滅因緣竟。
下釋生滅相。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云何為二。
前立義分中云是心生滅因緣相上已釋生滅因緣今則分別相之一字以分別染淨念慮三世人我見愛貪瞋熾然覽而可別故云相也。
一者麁與心相應故。
指六染中前三染是心相應其相麁顯經中說為相生滅。
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
指後三染是心不相應以無心法麁顯之相其體微細經中說為流注生滅。
又麁中之麁凡夫境界。
前三染心俱名為麁於中初執相應染復更為麁三賢位名內凡能覺此染故。
麁中之細及細中之麁菩薩境界。
又於三麁染中後二謂不斷相應染及分別智相應染是麁中稍細初地至七地能覺地境後三染心俱名為細於中前二能見能現同是不相應故名為細形後根本業識故復云麁八地九地能覺此境。
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根本業不相應染能所未分行相極細故唯佛能了。
上約人對顯。
下辨相所依。
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
此辨相中順辨生起因緣也初通後別初明通緣通而言之麁細二識皆依無明住地而起以根本無明動起三細依此三細轉起麁心故以無明通為根本若別而言之依無明因生三細不相應心依境界緣生三麁相應心故也楞伽經云大慧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
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此逆論因緣滅也亦有通別通明滅者得對治無明滅時無明所起現識境界亦隨滅也別顯滅者以三細親從無明因生故無明滅時亦隨滅也以三麁染親依境界緣生故境界滅時亦隨滅也此約始終起盡道理以明二種生滅之義非約剎那生滅義也。
問曰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滅。
此釋疑中問也若境界滅時心體亦滅者無明三細既其未盡心體已亡更依何法而得相續此疑相應心也若言以心體不滅令無明相續者心體既其不滅無明則常相續云何治道得究竟滅此疑不相應心也。
下雙答此二。
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
境界滅時唯心麁相滅非心自體滅又以無明滅時唯心細相滅亦非心體滅此通答二問。
下喻合則別說。
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
初總立喻本若水下別顯喻相先喻相應心以境滅時相應心相雖滅心體不滅以不滅故三細相續此如猛風滅故麁浪滅非水體滅也唯風下二喻不相應心以心非動性故染滅而心不滅此如微風滅故細波滅亦非水滅也。
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而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初合總喻若心下合別喻眾生者即依業轉二相之眾生也斯則八地已上皆依業轉得名眾生又業轉二相即是眾生如前云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若心體滅眾生無依故斷絕也以麁染滅時細染不滅故八地菩薩未得成佛無明滅時細染方盡故得從此已上修證佛果理極昭著上文以對不覺故名為覺則一識有二義今以對癡故名為智則一心有體相不覺癡相轉滅成於始覺則本覺不滅與始覺還源無二無別也。
從初生滅門中大科有二。
初釋生滅心法。
二辨所示之義初中又二。
初染淨生滅(乃因緣)。
二染淨相貲(約熏變)。
已前釋染淨生滅已竟。
下釋染淨相貲。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云何為四。
此下染淨相貲亦云染淨互熏相生不斷以前總中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此上已明攝義初二覺之文是也今此下正辨生義由此染淨相貲故得生起不斷絕。
一者淨法名為真如。
此是生滅門中真如以三義故故云淨法一約體本來淨故二約用相以內熏故今反染成始淨故梁攝論云能成立者謂真如十種功德所成立者十種新生正行也三約用熏故應機成淨緣。
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
六染及九相皆因無明而有。
三者妄心名為業識。
妄心者通事識及業識今據其本故但言業識。
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事識所緣之境也此三皆是染法由此染法自性差別依託因緣故具說三種淨法對染雖成量義然其體用竟未曾別故但名一種。
下明染淨熏習義。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
此喻也下合。
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此相貲中一染熏淨也顯真無相隨熏現相又顯妄無體故但云相又當相自無返流之用故云相不云用也此約隨流生滅門說此釋經中如來藏為惡習所熏等二淨熏染也此是生滅門中本覺真如故有熏義真如門中則無此義由此本覺內熏不覺令成厭求反流順真故云用也此釋經中由有如來藏故能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也涅槃經云闡提之人未來佛性力故還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覺內熏之力也。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
泛論熏習各二種一習熏謂熏心體成染淨等二貲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貲等。
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
真如者舉能熏所熏之法體也亦可此中但舉能熏無明然必依真如故約本舉也。
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根本無明熏習真如有業識心以此妄心還貲熏無明增其不了令其轉成轉識及現識以此境界還熏動心海起諸識浪緣念彼境即起事識也上六麁中初二名念中二名著後二名同此也謂依惑造業依業受報。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
此明境界熏妄心也念者由境界力增長事識中智相相續相法執分別念也二增長事識中執取相計名字相謂人我見愛煩惱也。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
此明妄心熏無明也一以業識能貲熏住地無明迷於無相能起轉相現相等相續令彼三乘人雖出三界離事識分叚麁苦猶受黎耶變易細苦二者以事識能貲熏起時無明起見愛麁惑發動身口造種種業受凡夫分叚苦。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此明無明熏真如也一者謂根本不覺熏動真如成業等諸識但今舉初故云業識二者謂枝末不覺熏習心體成分別事識上文云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但末從本生故云所起也。
前染熏。
後淨熏。
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先明真如內熏無明發心修行令成淨業後即此淨因反熏真如增其勢力前即本熏後即新熏也。
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
此辨其功能先明因也自信者十信位中信也下即三賢位中修知心妄動者解也修遠離法者依解成行謂尋伺等觀唯識無塵等行也如實知者初地見道證唯識理異前比觀故云如實也種種方便下明十地修道位中廣修萬行以顯真如云不取者所取無相不念者能念不生久遠者三祗熏故三祗者三賢至初地為一僧祗二地至八地為一僧祗九地至佛果為一僧祗。
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前三染盡)以無起故境界隨滅(後三染盡)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此明果也無明謂根本無明即無明業轉二識故云心無有起以無此二為能熏故妄境隨滅因即無明緣即妄境心相即六染以無明滅故業等三染心盡境界滅故智等三染心盡一切心相不出六染故云皆盡翻前妄心妄境故得涅槃以六染皆煩惱礙故翻前無明成自然業以無明為智礙故。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
此明妄心熏習謂依六識起觀修行言發心修行也分別事識即上意識以此識不知諸塵唯是識故執心外實有境界凡夫二乘雖有發心趣向解脫而猶計有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由此作意力故久遠還得菩提。
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意者若就本而言名為業識通而論之即前五種意以諸菩薩知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彼事識外計分別既了唯心趣理速疾異前漸悟故云乃至速趣涅槃也問此中妄心既並熏習真如起反流行意熏既屬賴耶如何能各自發心修行答前凡夫二乘不覺黎耶但依分別事識貲持力故而發心修行以不達本故向大菩提疎而且遠故云漸也此菩薩既了賴耶本識即依此識貲持力故方得發心修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親而且近故云速也此約所依相貲辨熏非各自發心等此如下文證發心中說。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此顯真如熏習也不空本覺名無漏法此法?熏眾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議此中業者是?熏作用作境界者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厭求成能觀智亦乃與其觀智作所觀境謂依真如自體為本覺熏起始覺之智即以自體為所觀之境以此?熏眾生有力故令起厭求等行。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此問答釋疑以明真如賴緣有差別義也一時時言一揀信之有無二揀起之前後自知有真如法是信解勤修方便是行等入涅槃是證一時之言須通此三而轉。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有過恒河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
此約染淨二緣有厚薄前後以成差別先約染惑以明不一也此言真如眾生本具內熏固是平等但以無明厚薄有信不信故不平等耳非內熏使然也恒沙等上煩惱所知障也我見愛染煩惱障也以此二障性喧煩故非寂靜法通名煩惱如是下雙結二障皆依根本無明所起故有前後差別也。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辨。
此約淨緣以明不一也若獨內因不假外緣可如所責然今外假用熏及內正因方得成辨故致前後不可一時故上開二熏習不云一也。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
此明因緣互之失先顯闕緣也火正因也不遇闕諸佛等若無人知等也自斷煩惱者能自燒木也。
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此明闕因不成也謂無明厚重之流雖本覺內熏然未有力故雖遇善友亦不能令其得道。
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此明性用相應之得也以因緣具足故能成就示教等謂示義令解教行令行獲大法利故生法喜上明真如體相熏習竟。
下明用熏習。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差別緣者謂與凡小事識熏習之機為緣則現形不同故云差別亦可與差別機作緣謂三賢已上乃至諸佛能作此緣應眾生也平等緣者謂與業識熏習之機作緣唯現佛身平等無二故云平等亦可與平等心機為緣如初地已上乃至諸佛要依同體智力能作此緣。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請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
此人機欲之人諸佛等出外緣體發意求道明能感緣之機苦見苦念正明行者之心感用器也謂見其身形念其功德也。
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怨家或起四攝。
一慈愛以攝生二居卑以利物三同類以勸發四怖之以入道五以四攝法攝之。
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此緣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
此增長行拜受道二緣通因果始終諸位如未入信前不信因果等名未受道佛菩薩等以之為緣令彼信受始為道器名受道緣既入信已亦假其緣令行增長名增長行緣如未入十解十地佛地等名未受道假其緣力而得受解入證得涅槃等俱名受道若從解位已去修地前行見道已去修地上行佛等為緣令行增長如八地菩薩得無相無功用故擬入涅槃不進九位佛為此故現身七勸然後發行進入彌速豈非增長行緣耶乃至垂成正覺亦假諸佛為緣也受道增長或先或後二俱通也。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恒常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此明平等緣也此緣但約真如三昧中見佛身而說若差別緣則不約定中但是隨類隨宜現十界身而說也。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
以凡小意識熏菩薩五意熏並無正體智故未與法身體相應無證真後得智故未與應化身用相應也。
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此言地上菩薩無分別心得如理智故與體相應有如量智故與智用相應也言無分別心者謂相續識乃法執分別初地已除得無分別智與理相契故而智識乃俱生二地分除七地已盡以不障見道雖有三細而妙智為主故通云無分別心不同地前事識現行而未相應也。
上明染淨相資中染淨熏習義已竟。
下明染淨盡不盡義。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云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此明盡不盡中染法下謂染法違真故無始有終淨法順理故有始無終此義下釋成以真熏妄滅淨用無盡故。
已前生滅門中初釋生滅心法已竟。
此後二辨所示之義二。
初體相二大。
二別解用大且初言所示義者即明前法有顯義功能故問何故真如門中不辨所示義生滅門中具辨所示三大義耶答以真如門中即示大乘體能所不分詮旨不別故不別辨生滅門中染淨不一法義有殊故具說三大上立義分中真如門內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釋義在此也。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
此標體大相大也下初釋體。
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差別增滅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
此釋體也分雖就位以分優劣真體隨人未曾增減也非前際常也凡位為前非後際恒也佛位為後三句皆顯不增減所以。
下釋相。
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
釋相中正顯性德初明德相也顯無有始故云從本已來揀非體外故云自性明無欠少故云滿足意在普該故云一切。
所謂自體有大智惠光明義故。
本覺智明以義目之名智惠以相取之名光明。
徧照法界義故。
本覺顯照諸法法界有二謂理及事照理即如理智照事即如量智理量齊鑒故云徧。
真實識知義故。
顯照時無倒依根所發了境義邊名為識知了知理事永離諸過故云真實。
自性清淨心義故。
性離惑染以非假他緣故云自性在纏不染故云清淨諸法中實乃名為心。
常樂我淨義故。
性德圓備窮三際而無改曰常在眾苦而不干曰樂處六道而莫拘曰我歷九相而非染曰淨此自性涅槃之四德也。
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無惑之熱惱故曰清涼此顯般若德也無報之生滅故曰不變此法身也無業之繫縛故云自在此解脫也。
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
不離者性德塵沙不離真體不斷者無始相續不異者與體同味不思議者即不異而有恒沙之義故佛法者是所覺法故滿足者如來證此萬德圓備即驗真如本具也。
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隱時能出生如來顯時萬德依止。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此執體疑相難。
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
此相不違體答也言相雖差別而體不二以實德雖多同一味故多德何以唯一釋云非能分別非所分別無能所故。
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既其不二何以說別以依生滅識相恒沙染法反此表示真如淨德恒沙差別且舉染本故但云業識。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徧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
此廣顯示義也對此義者河沙染法心動故成心不動時諸淨功德亦過沙數。
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
則有所少者妄心外念求之不足是故滿足者淨德性滿無假外求。
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此結名也。
上釋體相。
下別解用大。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
此總釋用對果舉因本正行也。
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
舉本大願也即廣大心長時心。
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
舉悲智大方便也如己身悲深也不取相智深也兼上亦則不顛心。
此以何義。
徵悲智深所以。
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依真如門答顯深也。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
牒因顯果。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
正顯用也一明甚深非待作意故二明廣大稱理之用故三明用而常寂雖現種種身不動真實際雖說種種法常住無言理故又亦者前無所化眾生相此無能化應用相望於前文故云又亦。
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若廢機感論如來唯是妙理本智更無應化世諦生滅等相但隨緣起用用則無用如波即水故用恒寂也雖真理妙智本來常湛而隨機感益用無邊即寂而常用。
此用有二種云何為二。
此別釋用大標徵也。
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
此別釋中正顯用相直顯其用也凡夫二乘不知。
唯識計有外塵即是分別事識義今見佛身亦謂心外順彼事識分別計度故說依分別事識見以不知七八識故但云依事識也名為應身者依此麤識分別但見應化麤相不見報身細相下釋見麤所以言不知轉識者迷於唯心取色分齊者不知即空故取分齊也不能盡知者不知色如其心無分齊故但見分齊故不盡也問佛身何故唯眾生識耶答眾生真心與諸佛體平等無二但眾生迷自真理起於妄念是時真如但現染相不顯其用以彼本覺內熏妄心故有厭求有厭求故其用即現厭求劣故用相即麤厭求漸增用亦漸細如是漸漸乃至心源無明既盡厭求都息始覺同本用還歸體平等平等無二無別未至心源已還用於識中隨根顯現故云識中現也問若據此義用從真起何故說言轉識現耶答轉識即是黎耶中轉相依此轉相方起現識現諸境界此識即是真妄和合若隨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雖有功離真不立若反流出纏真有功能真雖有功離妄不顯故就緣起和合識中說其用耳上約終教說若約始教說者即以諸佛悲智為增上緣眾生機感種。
子為因緣故託佛本質上自心變影像故云在自識中現也如瑜伽唯識等論說。
上顯應身。
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
此顯報身用也十解已去菩薩能解唯識無外諸塵順業識義以見佛身故此中但是依三昧心所見者即前平等緣也。
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
舉正報依報以明所見報相也莊嚴已上別顯向上通明隨所等橫顯無邊隨其等竪顯無盡準華嚴所說無有一法不是毗盧遮那佛身無有一塵不是華藏世界今意同彼。
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身。
此結果由因以釋名也如是依正二報無障礙不思事皆因十度深行之熏及本覺不思議熏二因所成樂相圓備故名報身。
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身。
此別釋應身者約凡夫一類所見益隨類化身也如三惡道習見佛如黑象脚等以人天位見佛為樹神及天神身等準此即六道眾生並見佛不同也皆非出世相故非樂。
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去無來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
此別釋報身也十解菩薩等依比觀門見真如理是相似覺故云少分異前十信故云深異後證真故但云信以見真如異於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無分齊唯依心下釋無分齊所以也攝論中地上見報身者彼據證之相應成就處說今此地前菩薩少分見者以知色境界但是現識不離真如即無分齊故得少分見也既非全見故不相違但以異前凡小心外取境見應化故然此菩薩簡異地上猶自分別者以此菩薩雖達唯心猶未斷事識事識既在分別不亡不同地上得無分別證相應故。
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
此顯地上所見用相過於地前以所見報相最極微細故云轉勝漸漸微細至金剛後心業相都盡用即皈體故云見之究竟以窮其源故。
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要依業識乃有轉相及現相故也若離業識等無明即唯是真如故佛無有彼此分別之見。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
此問答除疑中初釋法身能現也。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此釋法身能現也謂彼所現報化之色不異法身真心如波與水本來不二色性即智者明色即心顯前不二以色即心故遂令色相都盡故就其本但云智身智謂本覺心智也智性即色者明心即色顯前不二如水徧在波中也所現之色一一皆徧法界互不相妨者以真心無礙周徧所現之色亦復圓融自在無礙於中無量菩薩者亦是報身作用也。
前顯示正義中大分二科。
初別釋辨二門顯動靜不一。
從心真如者起至此二門分別已竟。
此第二會相入實以顯動靜不二。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
會相入實顯不異也即入者非色滅空不捨緣故故淨名云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此正觀生滅色心皈無念真如也推求即觀察五陰色心是所觀境六塵別舉所緣通為所觀能所皆寂故名為無非推之使無本自無故故云畢竟以心下釋無所以何故色心境界皆無念耶以此同是真心現故真心離相故云無形以無相故求不可得推求動念已滅未生皆不可得中無可住無可住故則無有起故知心性實不動也隨順者方便觀也入真如門者正觀也。
已上解釋三科第一顯示正義已竟。
從初至此已下第二對治邪執。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人我見者計有總相主宰此是佛法內初學大乘人迷教妄執隨言執義非是外道等所起也法我見者計一切法各有體性即二乘所起也先明人執。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
問此等既並於真如法上計云何說為人我執耶答此有二釋一云此是初學凡夫有人我者作此執故云人我執也二云由如來藏中有二義一是本覺義即當是人於上妄計故云人執是理實義當所觀之法今據初義故說人執五中前二於空謬執次二於有倒智。
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
此妄執事空以為法體也以眾生執佛色身之礙相故說法身如虛空迷說意故執同大虛。
云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
一立情有。
體無不實。
二立理無。
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
以釋情有也徧計情中相待而有妄念所緣故非法身。
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
此釋理無也本以待色為空今既唯心無色何得更有於空。
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此結情有也。
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徧。
此結理無也。
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此簡法異喻謂是如來本覺性智豈同太虛妄法耶。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本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此妄執法體唯是空也不知為破情計有故即執性德是無。
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上二於空謬執此二多是習頓教空教及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此執性德同色心也。
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
此二之不二也。
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此不二之二也如上文云以依業識生滅相示等。
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
此執法性本有染也以不解隨緣之義則謂自性有染。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
此明淨德妙有也。
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
此明妄染理無也。
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
此明妄不入真也。
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無有是處。
此縱破也上二於有倒智此二益多是習大乘法相及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
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
此執染淨有始終也聞依真起妄便謂真先妄後故起有始見也如外道立從冥初生覺等既眾生有始依真故證得涅槃者還作眾生成有終之義也如外道立眾生終盡還歸於冥名為涅槃從冥起覺更作眾生此亦如是。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外道經說。
此明法體離始則顯生死無初言外道說者如仁王經云我說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者是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說也。
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此明法體離終則顯涅槃無盡也三言不解者此是表詮令生信解不同前二遮詮遣執故言不解不言為破著也。
上五人我見。
下法我見。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
此法我見法我下執緣也以說下執相也云何下對治也。
上明對治離。
下明究竟離。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究竟離者前對治乃隨病設藥故空有對說未能究竟今則具約真理一切皆遣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平等一味方名究竟是則對治符於依言真如究竟符於離言真如也染淨無自相者以待淨立染待染立淨故云若法因待成是法還成待故本無自相也非色心智識等者即以攝盡世出世間一切相待諸法皆無也非有非無者恐聞此無便作無解落於斷見故雙非之是則空有不立藥病俱遣究竟之義於斯顯矣畢竟不可說相者有兩意一約時謂明色心等相非唯暫時不可說盡於未來畢竟不可說二約法非謂法體不可作色心等相說即一異凡聖因果生死涅槃等一切相畢竟不可說故前真如門云一切從本已來離言說離名字相等今則相盡歸如合於本體入真如門也而有言說者會伏疑也疑云聖者了知諸法離性不可說相云何乃有種種言說故此釋云假言巧引意不在言離念歸真如者意令離前邪執有無等念歸於真如故實智即本覺能入即始覺。
已前對治邪執已竟。
後分別法趣道相。
分別法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
此釋立義分中所立乘義也一切諸佛下舉所趣之覺道一切菩薩下顯能趣之因行欲明菩薩發心趣向佛所證道種類不同故云分別發趣道相。
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
十信行滿入十住位中初發心住也。
二者解行發心。
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順行十度行成純熟發回向心入十回向位也。
三者證發心。
初地已上乃至十地也前二是相似發心後一是真實發心。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
分別三聚乃有多門今此文中直明菩薩十住已上決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間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澤或進或退本業經中十信菩薩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修行也。
先明不定行因。
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
此辨行因也謂有聞熏及本覺內熏之力并依前世諸善根力故能信業果報捨惡從善修福德分也厭生死求菩提成菩提分及解脫分善也此厭求但是事善未與理觀相應不名正行據此猶在信前且為十信作方便耳。
次明退不退。
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
此明修行緣也謂約此因緣修十種信心行十信心者謂信進念定惠施戒護捨願也。
此明可以不退。
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
正明信成就發心謂發十住初心也本業經云是信相菩薩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出十信心入初住位。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謂住習種性位行順內熏之因故云正因又此位以去定當得果故云正因以更不退失故。
此正明不定可以退。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此內熏力微也善根微少下惑重也雖值於佛下德薄也人天者倒求二乘者異求進退者猶豫大乘。
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
此外緣力劣也未經一萬劫行時未滿也於中遇緣者遇緣不勝也以色見佛住相供僧隨劣教發心或學他跡此等並非菩薩悲智之心故欲退失。
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此明退失也此中發心之言且是信位初心始發求道之意非是信滿入住猶在信位之初也。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謂向理之心無別岐路故即二行之本此中正念即真如三昧所以此通與二行為本者謂念真如具無滿功德一切眾生同有此性皆常作佛以知具德故能起自利行以知性同故能起利他行是行所依本也。
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備具萬德歸向心源即自利行本。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廣拔物苦令得菩提即利他行本妙行雖廣三行統收故標云略說三也以此即是三聚戒故三德三身皆由此成故亦即是彼三廻向故謂初向實際次向菩提後向眾生皆應相配釋之。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以垢無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以諸善行外違妄染內順真如故。
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此不住道也不住生死智也不住涅槃悲也智悲雙運自利利他下二三自利也四利他也。
下自利行。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勤斷二惡止持門也。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勤修二善作持門也勤供養等約緣修行也此二自利行也。
下利他行。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此利他行也初二句釋長時心謂法性常住無始無終故今度生盡於未來無有疲厭而隨順也法性下二句釋廣大心謂法性徧滿平等無二故今化度無有揀釋平等濟拔而隨順也不念下二句釋第一心謂性本無彼此分別常寂靜故故今化令咸至寂滅究竟涅槃是順性也。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此言發心利益也初顯勝德十解菩薩依比觀門見故云少分亦可依人空見八種利益者初發心住中能作此事。
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此明微過未名法身者異地上也以其下異所以亦非業繫者異凡夫也微苦者一者變易二者隨業有分叚苦以有大願故留煩惱不斷潤生受報以有大智故能自在隨意長短不為惑染非同凡夫為煩惱所使不能斷也。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此通權教也如本業經中說七住已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其間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廣說今釋此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怖彼初入人令不慢故也。
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祗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此歎實行也信知等釋不怯所以也此即顯彼經是權非實故。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
此歎勝也前位信滿入解今此行滿入向更深發心故解即十住行即十行住行為能發十向為所發謂依此解行發廻向心故。
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祗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
此勝相也深解現前解也下云知法性等所修離相行也下云隨順修行等謂一一離三輪等相也。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黎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此別顯解行也十行已去菩薩得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等行即發心所依之解行以垢障乖真故修離障之行以順如也。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真如標地依也境界即是現識心依轉識相依起故然本智正證之時實無能所豈可得說以為境界今但約後得智中業識未盡故轉現猶存假就此識說正證中定有真如為所證境也以後得智反緣正證亦有現似境故說轉識現而實真證能所平等。
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
此明勝用一攝法上首德也。
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祗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
此隨根延促德也。
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祗劫故。
此實行不殊德也此有四等一因等二行等三證等四時等。
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此應機殊行德也劫梵語劫波此云時分阿僧祗此云無數無數之言不定久近如人經年不見便云無數時竟日不見亦云無數時修行時分竟亦同此始從凡夫發心修進至初地見道為一無數時從二地漸斷俱生二障至八地為二無數時從此至成佛為三無數時是則無數時是定有而延促不可定也攝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此明發心相一即根本無分別智二即後得智三即智所依阿黎耶識也理實亦有轉現但今略舉根本細相此非發心之境但顯此菩薩二智起時有微細生滅之累不同佛地純淨之德是故合為發心相。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
此明成滿勝德也因位窮果位彰也故地論云一者現報利益受佛位故二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色究竟處者色界之頂是色邊際故最高大身者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由旬自在天王身量三萬二千踰繕那十地菩薩示為自在天王身量倍增故云最高大身色身之大莫過此天故。
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
一念相應者謂一念始覺至心源時契於本覺一切種智者無明盡故顯照諸法亦可一念等皆無間道名一切種智是解脫道即顯上真心於此成也。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上皆自利行滿此利他德也自然等者顯上方便心明不待功用也又亦可上智淨相此不思議業相皆是本覺隨染所成也。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設疑謂非直外境無邊分齊難知亦復內盡心想云何得了也下答意只由內盡妄想心故能知也。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
境雖無邊不出一心既證心源何不能了真心之境離於妄念故盡想念方始能知也。
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了。
此舉非顯失也一妄見有限之境二釋成不見所由即明為妄見故有所不見。
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徧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此舉是彰德也無不徧者無妄見故無所不見心真實者佛心離妄體一心源無始覺之異故即諸法性者然此本覺在生滅門中為妄法之體故自體顯照者一切妄法並是本覺佛心之相相既現於自體之上有何難了而不知也故云自體照等故上文辨佛報化之用則在於眾生心中今辨眾生妄法則在於佛心之上良以心源無二故得然也華嚴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有大智用者以同體智力起勝方便攝化有情。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覩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云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徧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此除自然業用之疑也諸佛如來下謂法身普照徧眾生心中但有厭求機感即現麁細之用非由功用也眾生心下明無感佛之機非謂煩惱現行以善星等煩惱心中得見佛故法身不現者法身能現報化之用今據本而言故云法身不現。
前解釋分已竟。
後修行信心分。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來意者以上來明其大乘今為正明信心故有此分來也。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
此就人標意不定聚人有二一者修信滿足為說發趣道相令入正定是前勝人也二者修信未滿是前劣人即此文所為以四信五行令其修行使信成滿信成滿已還依發趣入正定也。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云何為四。
即四不壞信也。
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
根本者真如之法諸佛所師眾行之源故樂念者非直就起信心亦乃樂念觀察。
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三寶中各二一標所信之勝德二起勝因以願求問前說善根微少者亦遇佛見僧求法與此何別答前以未信真如故所見三寶皆不稱實由是遇緣却成退失今以先信真如故得所信三寶悉皆如實由是增進使信成滿也。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
有信無行則信不堅不堅之信遇緣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之心令不退也又信是順義修而行之乃為真信。
云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止觀合修定慧雙運二門不二故唯五也。
云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廻向菩提故。
菩薩利生三檀等施謂財施無畏施法施也。
云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謟曲瞋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閙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不殺等者攝律儀戒遠離等者攝善法戒當護等者即攝眾生戒也機嫌者謂行非律儀及受畜非法之物招人譏謗即生他罪他罪所生本由於己故須護之護之即不謗不謗即自然發心發心即受化受化即成攝取義也。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哀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應忍他等他不饒益忍也忍於利哀等安受苦忍也利哀八者謂財榮潤己損耗侵陵越過以毀越德而譽依實德讚依實過譏逼迫侵形心神適悅又謂之八風通為逆順二緣。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復次若人雖修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勤請隨喜廻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此有二禮佛者總明除障方便如人負債依附於王則債主無如之何如是行人禮拜諸佛諸佛所護能脫諸障誠心下二別除四障一懺悔除惡業障二勸請除謗法障三隨喜除嫉妬他勝障四回向菩提除樂三有障不休廢者總結能治免諸障者總結所治由此四障能令行人不發諸行不趣菩提故四行治盡善根長也。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奢摩他此云止先由分別依諸外塵今以覺慧唯識道理破外塵相塵相既止無所分別故云止此是方便今奢摩他云止而云觀義者以由觀而止止亦觀也。
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
毗鉢舍那此云觀依生滅門觀察法相故言分別如瑜伽論菩薩地云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及諸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慧當知名觀是知依真如門止諸境界無所分別即成根本無分別智依生滅門分別諸相觀諸理趣即成後得智然此二門唯是一心是故雙運方得名為正止觀今就方便存此方語約正止觀即存梵言也。
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隨相而論止名定觀名惠就實而論定通止觀慧亦如是梁攝論云十波羅蜜通有二體一不散亂為體謂止定二不顛倒為體謂觀慧也。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
此下廣釋止觀也修心必欲具緣其緣有五一者間居靜處謂住山林及諸間靜等處二者持戒清淨謂離業障若不淨者必須懺悔三者衣貪具足四者得善知識五者息諸緣務今略舉其初也端坐調身也如天台止觀中說正意調心也末世行人正願者少邪求者多詐現寂靜威儀苟求名利心既不正得定無由離此邪求故云正意意欲令其觀心與理相應自度度他至無上道名正意也。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此離境也氣息即數息觀形即骨璅觀等色即青黃觀等空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緣之境見聞覺知是識一切處也通前為十一切處此皆離境也。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
此除心也謂除前諸境更有餘心皆亦遣也所遣既無能遣不立泯然寂靜方名止也問何故能所心想二並不存答云以法本無想欲順於法性故能所皆不存不生不滅轉釋成法性無想所以也良以想無自性窮之則空故無生滅自體可得此乃即生無生即滅無滅故也如陽燄水本自乾耳。
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亦不得等者謂不得先念外境後却以心除心也若心外有實境心緣此境時抑令不緣可得後以心除心今既心外無塵即所取無相故能取自然不生何勞後心方便除耶但以初習多馳故攝令住正何者正念外境唯心是為正念然妄境既無唯心亦寂。
若從坐起去來進上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
非直坐時常修此止餘威儀中一切時處常思方便順於法性不動道理。
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深伏煩惱者四住見修煩惱未能斷故故云伏然此亦有伏無明義故云深伏此當信位若更增進速入初住入住即不退。
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此云有障不能入也一於理猶豫二闡提三外道四五逆四重五恃我慢自高六放逸不勤是六種障隨有一種即不能入。
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文殊般若經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乃至廣說以此真如三昧能生此等無量三昧故名三昧本也。
上正修止觀。
下辨魔事。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此下辨魔事也魔謂天魔也此云障礙鬼堆惕鬼也神精魅也如是鬼神撓亂佛法令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種能變作三種五塵壞人善心三種者一示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二現可愛之形惑之以生染三現非違非順平等五塵動亂人心一切諸境尚唯自心何況坐中此等諸境是故觀察唯心魔境隨滅不能撓亂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別遣者當誦大乘及諸神咒默念誦之。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也。
此廣示魔事現形說法也。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
得通起辯也。
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更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起惑造業也。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饑不渴使人愛著。
據定得禪也。
或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食差顏變也問如現佛菩薩說甚深法或是宿世善根所發云何揀別定其邪正答此事實難所以然者若是魔所作謂是善相而心取著則墮邪網若實是善根所發之境謂為魔事心疑捨離則退失善根終無進趣是故邪正實難取別今且依古德相傅略以三法驗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如經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行人亦爾難可別識若欲別之亦須三試一則常與共事共事不知當與久處久處不知智慧觀察今借此意以驗邪正謂定中境相發時邪正難知者當深入定心於彼境中不取不捨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發者定力愈深善根彌發若是魔所為者不久自壞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淨觀禪今則依本修不淨觀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則非偽也若以本修治漸漸滅者當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觀察者觀所發相推驗根源不見生處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當自滅正當自現如燒真金益其光色若是偽金則自當焦壞此中真偽當知亦爾定譬於磨本治猶打智慧觀察類之以燒以此三驗邪正可得知已。
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
依自隨分所有覺慧觀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觀察則墮邪道三種驗中此當第三智慧觀察。
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若取著者則背正入邪若不取著則因邪顯正不取著故無障不離如智度論云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別境相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即為法印此之謂也當勤下總顯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門唯修理定更無別趣故初定研磨并依本修治更無別法所以合說但依本止門故問此說魔事何故結業障耶答有二義一魔由行人業障所發指本言也二則若隨魔網便起貪欲造生死業故離魔即離業障也。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我見我愛我慢之使常相應也貪著者內貪邪定外貪名利又但一切禪定不能減損煩惱者皆不可據。
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謂在定時而不味著不住見以忘心故不住得以忘境故無懈慢者出定亦無恃定之慢煩惱薄者貪瞋癡漸薄即正定之相也。
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
謂修大乘菩薩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種性不退位中種性約位在十住以去不退位中。
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諸禪謂四禪四空定等世間諸定及不淨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間定也以味著定境故不離於我故云與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
此示益勤也後益無量現世利益略陳十種。
云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
以真如三昧契佛菩薩心故法應護念。
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此離外惡緣也天魔現形外道邪惑今皆離之。
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此離內惑業也新業不起舊業漸輕。
六者於諸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驕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一於理增信二處染不怯三不為緣壞四無世滋味五得深禪定外緣即通舉六塵音聲即別指耳所對也於六塵中唯舉聲塵者阿含說此以為禪刺楞嚴大定依耳根而入今此禪定由音聲而壞足見耳根最利也。
前修止門。
後修觀門。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心沈沒者以真如無相向即心絕分別不起故云沈沒此如二乘取空為證也由沈寂故遂成二失懈怠不樂眾善失自利也下法相觀以治之精進觀以成之遠離大悲失利他也下大悲觀以治之大願觀以成之。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
觀行有四初法相二大悲三大願四精進此初中無常觀也。
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此苦觀也。
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歘爾而起。
此無我觀也過去無體難追現在剎那不住未來本無積聚但緣集歘有不從十方來。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此不淨觀上來四觀除於常等四倒配釋可知上法相觀。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時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此大悲觀也不覺知者無心厭背故使苦無限也甚為可愍故深發悲心。
作是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徧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此大願觀也思惟言誓者因悲立願心離分別願體也盡其未來長時心也救拔一切廣大心也得涅槃樂第一心也。
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
此精進觀也。
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若行若住若起若臥皆應止觀俱行。
此止觀俱也上來始習未淳故止觀別修今定慧終成故能雙運。
下別明俱相。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此約法明俱相即止之觀也所謂下約非有義以明止而復下約非無義以明觀此二不二故云即也此順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無故能不捨止而修觀。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此即觀之止也此順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良以非無即是非有故能不捨觀而修止此說時有前後然在行心鎔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理味在此宜可思之此中不唯止觀不二抑亦心境一如謂以無緣智緣無相境以無相境相無緣智境智一如如水與氷唯一實相更無別法故名圓頓止觀真如三昧。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陿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此對障明俱也修止治於二過謂正治凡夫人法二執貪樂世間兼治二乘執五陰法見苦生怖以止門無生除此等執觀亦治二過謂正治二乘狹劣之心令普觀眾生起於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觀無常策修善行。
以是義故是止觀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此結前義也如凡夫人非不樂世間無以勤修善行約二乘人非不怖生死無以起於大悲是二行不相離也故止觀相須如鳥兩翼如車兩輪缺一不可。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廻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此防退方便也其心怯弱下先標行劣以內心既劣外缺勝緣信心難成故欲退也當知如來下明方便攝護標聖善巧專意下釋顯巧相但往生之人約有三位一如蓮華未開信行未滿未名不退但以處無退緣故名不退二信位滿足以去華開見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見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賢位滿入初地以去證徧滿法身主無邊佛土如偏記龍樹菩薩等住初地生淨土等也此中畢竟等是後二位。
已前說修行信心分竟。
下勸修理益分。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已總說。
此結前生後也。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世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此下明信謗損益也持即聞慧思量思慧也修習修慧也。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別顯三慧益相。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毀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此明謗毀罪深也受大苦惱下一謗成罪重也不應毀謗下誡勸止謗也斷絕三寶下釋罪重意一切如來下轉釋斷三寶之義於中二句一約果人依之得涅槃二約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寶佛僧可知也。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此結勸修學也三世菩薩同行此法更無異路故勸修學。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廻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
此總結廻向也初句結義次句結文後二句廻向利益也甚深廣大明體相用三大義也甚深是體大謂實相真法非因位能窮唯佛究盡故大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又法華云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此約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不生不滅故云深也甚廣是用大謂無盡之用一一同於覺性楞嚴云我以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本妙圓心周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能含受十方國土坐微塵裏轉大法輪等故云廣也甚大是相大相謂義相即前所辨大智慧光明義徧照法界義等過於恒沙無漏性德與真如體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非深非廣能深能廣故受大名。
大乘起信論疏略卷下終
吳興居士董福覺施貲刻此
大乘起信論疏略 計字三萬九千零七十個該銀二十兩零三銖三分。
宛陵釋如圭對上元陶邦本書句容潘繼德刻
萬曆丁巳歲夏 徑山化城寺識
時寬文七(丁未)年正月吉日
二条通玉屋町書房上村二郎右衛門(梓行)
起信論疏略(四卷)
唐 法藏 造疏
明 德清 纂要
卍云此書草稿故不收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