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大小乘釋論部五 唯識論疏(0810-0815)
第0815部卍續藏第49册P0479 成唯識論疏義演(二十六卷但欠原本卷第三末下、卷第九本末、卷第十一末), 〖唐.如理集〗.txt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No. 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之一本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疏】機有三品不同者意說不定性人歸佛法僧智解淺深三時悟異名曰三機非定別有三人名三機也何以故以唯對不定性立三時故即如憍陳如等從如等從始至終具三根也故云機有三品不同教亦三時有異。
【疏】無明所盲至迷執有我意云無明是能盲異生是所盲無明者即通取一切無明不唯取發業者起造惡業者起即起惑造即造業也。
【疏】仙人鹿苑者上古有仙多於此處修仙道故念佛三昧經第四云於古仙住處又大集經第二云於仙人住處而轉法輪又彼經云彼處常饒寂靜仙人故。
【疏】阿笈摩者若大小乘經皆得名阿笈摩阿笈摩是梵語此云傳皆是上代諸佛展傳來故云傳也然小乘人結集時即取佛一代所設言教言阿笈摩即四阿含經是也若四阿含經所不攝者即名零落經亦名解脫經如下云解脫經中亦密意說有阿賴耶識即指此零落經也問若一切經得名阿笈摩者何故小乘人結集即取佛一代所設教名阿笈摩大乘中結集一切經中即不名阿笈摩答大乘中亦說所以法華中有阿含甚深是今者且據佛初成道說四諦教約所增勝故小乘教偏得名傳。
【疏】令小根等至解深密等者意云謂有情根有三品不同所以說教亦初中後三時有異問且如說教三時易知根性三差別如何辨釋答聞阿笈摩即名小根既聞小教亦證小果故云漸登聖位也後時如來觀此小乘根有堪聞皆空教所以於鷲嶺說般若等經聞經已即名中根若如是者云何言聞般若等令中根皆捨小趣大耶答如來說經意欲令此中根捨小果而趣大乘所以彼聞經已棄有心計空為是何以故以如來密意說一切法空故名捨小歸大答未聞般若名小根已般若名中根即中根對小名大也為聞般若教故即從小至中名捨小歸大。
【疏】便撥二諦性相皆空者二諦即真俗二諦也性相者有兩解一三性者唯勝義諦相者即依他起撥此二種總無名為空也二云性相通於二諦且真勝義中性相者一真法界即是性分為六種無為九種無為等即名相有多無為相狀故若依俗諦性相者如依他法體即名性如意識以了別為性色以質礙為性餘者准知諸法各各有如是相㒵。
【疏】由斯二聖互執有者問唯望不定性立有三時何有二聖互執空有答豈言不定唯一人人既有多悟亦前後名以所證為是互執何失又縱一人執前後別對執不同亦得稱互。
【疏】迷謬競興者問何言迷謬者答有二解一云小根執法實有不了法空名迷也於其法空全不解故謬者此中根人既聞般若經總撥為空以為上理名謬也以邪解故二云執有執空皆有迷謬且如執有有迷謬者以迷於有不了法空名迷全不解法空故妄執法實有名謬以邪解故然執空亦有迷謬者迷法空故於中道理全不解故名迷暗計此空為是名謬以邪解故通二種義亦無違。
【疏】如來為除此空有執者問說唯除空執何故兼說有耶答如來所說群聖既多執空類應非一說除空有於義何妨又云約一人先起有執後起空執今通前說故云除空有執義亦無違意就中道第三時教說除空有之言也故知第三時教名了義大乘。
【疏】解深密經說唯識者按彼經第一云廣八慧應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隨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四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就廣慧此識名阿陀那亦名阿賴耶亦名為心為依止故六識身轉如依瀑水而有浪生依淨明鏡有影像起。
【疏】遣執皆空者意云心外法無破初有執非無內識破後空執既聞唯識之言迷其空執皆盡故云遣執皆空遣者盡也。
【疏】悟證有方者意云方者方法也既離二執處於中道即是悟證真如之法也。
【疏】於俗諦中妙能留捨者意云依四重世俗諦說一一諦中皆為留捨第一有名無實諦謂瓶衣等既無實體但可言捨有作用故須留第二隨事差別諦約蘊處界辨然蘊處界通有漏無漏有漏法捨無漏法留第三約方便安立諦辨苦集是有漏法捨滅道是無漏法留第四約假名非安立諦辨執二空門者法捨二空門之理法留故云妙能留捨又解云不謂約四重俗諦說但總約俗諦中說依佗法留遍計法能捨於依他中染者能捨淨法者能留。
【疏】又今此論至中道之教也者意云此論既免明唯識唯識是第三時教者以何為證答如此引教即為證也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者即如所引頌云如來無垢識等是至文當說問曰如何名分別瑜伽論答瑜伽是梵語此云相應即是相應觀照之義分別者解釋也即解釋觀照相應之義故名分別瑜伽論也又如亦品難雜更引起盡多界解脫經等但為證傍義引成非正證唯識道理故此不說言了相大乘者即顯現說故名為了相若密意說名不了相。
【疏】此約機理漸教法門以辨三時者問約機可爾如何約理以辨三時答據實理無三時今約證有淺深故理分三時異。
【疏】年月前後者但約三時說教前後名年月前後也更無別義。
【疏】解深密經說唯識是也意云此即是第三時教然深密經中亦廣有三時教如勝義生菩薩問曰如世尊先說有教是為希有第二說有法空教亦方世尊重今此時中說不空不有教更方奇特等廣如彼說。
【疏】即華嚴中說唯心至最第一說者佛初成道第二七日即說華嚴經一心之教按彼經第十九頌云譬如工?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諸法性如是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起(文)又大般若四百六十七云謂諸菩薩作是思惟諸行如幻唯是虗妄分別所起一切皆是自心所變准斯般若第二時中亦說唯識然疏依多分言第三時問深密華嚴俱說唯識如何一時三時不同答若望頓教法門大乘不由小起即華嚴是第一時說若望大由小起深密教即第三時教亦不相違。
【疏】此約多分者意云說華嚴是頓教者約多分說如入法界品五百聲聞亦在會座明知亦通漸教今據唯被菩薩大不由小起約此道理說是頓教也問佛初成道總未度人即說華嚴如何得有舍利弗等六千人耶答華嚴法門有七處八會不可一時說盡此經不妨中間更化群品說有教等故華嚴法界品既在於後得有聲聞而有何爽問既云說華嚴經而有間斷如何總得名華嚴經耶答雖復間斷流類是同總名華嚴猶如大術經佛向忉利天安居為母說法後時下來說涅槃經已入涅槃摩耶夫人知已下來如來復從金棺起為母說法雖復說法而有前後以是為母說故總名為大術經如此類例非一也問云既云有聲聞未審是化是實答亦有斷云是化佛初成道未度人故亦有斷云是實據此中間度人不妨實也問云此聲聞華嚴經生領解不答初聞說經如聾如盲後文殊菩薩發起之後方能領解十種法門故此教門通被漸也。
【疏】如樞要說者不越此解也。
【疏】二種皆是者意云今此論所明唯識教者頓漸二教皆是也故云二種皆是如疏云若不定姓至無別定教者即解通頓漸所由也。
【疏】此顯頓漸無別定教者意說無有教唯被頓唯被漸凡所說教皆通被頓漸也。
【疏】依瑜伽等有五種姓者以瑜伽五種姓此論不被無姓如何楞伽經即被無姓耶答經論說無姓別瑜伽無性無種姓名無姓楞伽無姓無有果姓故名無姓大悲菩薩不成佛故問楞伽無姓此論被不答被以菩薩機攝故言證阿賴耶者但證解名證也。
【疏】無性有情不能窮底者意云此論唯被二種姓人若趣寂種姓及無姓人而不被也何以故以無姓不能窮底故問曰若證小法不全通達可云不能窮底既總不解如何云不能窮底答無失也如人雖善其文而不解義又有一人文義俱不解雖二人有異一種總名不解其義今此無姓有情亦如是雖總不解亦得名不能窮底也。
【疏】及不定姓趣菩薩者然其二類如有一人有聲聞菩薩種姓有一人有獨覺菩薩種姓更有一人具三乘姓更有一人但菩薩不獨覺姓今唯識論被有菩薩姓者如有二乘姓者雖名不定姓此教不被疏簡於此故云趣菩薩者。
【疏】浩汗包括難可詳矣者海浪波濤之㒵也今此論亦復浩汗包括大小頓漸兼被也亦難可詳也。
【疏】執離心外至能取所取者問執所取可言心外執能取云何言心外耶答執實能取是遍計所執非依他心故稱為外又執他心實有亦是自心外也。
【疏】甘露法者略有兩解一云拔苦既聞受此法能出離生死二云濟命意云既得甘露二種無我觀法常脩習時速出生死得快樂果豈非濟命終此即上古諸師解。
【疏】依如上教等製三十頌離廣略者即指上六經十一論等唯識三十至離廣略者有云瑜伽等廣二十唯識略異前二論今三十頌即名離廣略也又云三十頌明唯識但表得中云離廣略何得別指論耶。
【疏】識有非空者非但能變之識名為唯識其所變之識亦唯識今有此二種唯識故云識有非空境無非有者但無心外遍計所執之境又若執能緣唯識真實有者亦是心外境收故今顯此二種心外境無故云境無非有也。
【疏】雖具明諸法皆不離識者此釋伏難謂有難云此論中既具明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為等諸法何故唯以唯識為宗答雖具明諸法而皆不離識故所以但用唯識為宗。
【疏】謂佛慈悲本願緣力等者即是如來因中行菩薩行時發願云眾生見我者於自識上文義相生佛雖不說法由本願緣力故又由眾生有善根力故即眾生自識上有文義相生也。
【疏】唯有無漏大定智悲者問曰言唯定等即證無文義者既但有三法應亦無色身答有二解一云無也無有所見者亦唯是能見識之變矣如文義等二云佛離戲論名等故無色身若依本願大悲變現色身令物覩益故非戲論也身故有今按佛地及此論第十前義為本至文自悉又此龍軍論師說如來有十七界而無聲界為不說法故然法處名等皆是戲論法故佛無戲論法故唯有十七界若佛身中亦成就聲界若約身中論即有十八界也又此師許十地菩薩有漏無漏心中皆得說法故此不許化佛他受用佛說法也即五位中菩薩皆是其可聞者自意識上文義相生故。
【疏】若依自識者謂聽法者識名為自識問佛無文義有漏識變云何言似無所似故答有二釋一云名等佛識雖無然聽法者謂佛實說故自心上有似文義雖無本質所似名等似自內心故亦無爽如言似我向內似故二云似佛無漏非似文義也無所似故文義之言相從來矣祥曰後義難依本明教體不欲唯辨漏無漏故有云七地已前有漏心位而過少故名似無漏非約影質名相似也詳曰疏意通言諸有漏心所變文義不唯七地豈地前等不聽佛說若許聽者自識所變豈不得名似無漏耶既得名似故前釋善問佛若無言說林葉等喻而何以通答據為其緣令諸有情識上變法解名我已說如手中葉未為作緣眾生自心未起法解名我未說如林中葉約為增上緣名說不說也。
【疏】無漏心現即真無漏文義為體者即是菩薩後得智上有真無漏文義相現也。
【疏】我成佛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者龍軍論師云此言是眾生語非如來說也以佛無言說故。
【疏】論說聚集顯現為體者此即引論證佛不說法也但是眾生自識心上文義聚集為體佛實不說法此即是無性攝論文無性菩薩作此計佛地一師者即龍軍論師與無性同計故。
【疏】攝波葉者即是攝林名名尸召林西國有此方無亦不翻。
【疏】展轉增上力者即是佛眾生展轉互為增上緣力也由佛大悲增上力遂應眾生機為之說教由眾生善根力故遂感如來出現說教二識成決定者即佛識及眾生識名二識成決定者佛識定說法眾生定聞法故名決定。
【疏】是密意說者護法謂破文字執且總言不說法也又諸法體性離言故云不說問四途出不聞等問四途出體□皆以文義為體為取說者文義為體為取聽者識上文義為體答有三解一云若據無性龍軍師云唯取聽者識上文義為體以佛不說法無文義故二云若護法師唯取能說法者文義為教體即取佛本質聲名等以為教體不取聽者識上聲名等為體何以故以影像聲名通漏無漏三性等故三云亦通取說聽二人識上文義為體以生解故故得為教體也。
【疏】三攝假隨實者意說攝假隨實以聲為體謂名句文是不相應假色心分位不離於聲要由於聲演名句故故假依實實色為體也。
【疏】四性用別論至彼十處全等者意云此約百法出體言色心假實各別處收者色蘊攝彼十處謂根境等等者等取法處實色也名句文是假即法處攝意識緣故是不相應行蘊攝故聲即是性故色處收名句文等即是用故法處攝心即是性意處攝四相等是用法處收四相等是用法處收攝此意證佛實說法何以故依佛聲上有名句文故。
【疏】自識所變等者此約佛不說法所有即是第二攝境從心名句文但於自心上現不依佛聞若并言佛說法者即名句與聲各別處收即是第四性用別論故也故云上來第二第四體訖。
【疏】聞者似法說者真教者意云真教即佛說真無漏法似者眾生聞法名似無漏法此證佛說法又云以義准設佛不說法亦得名似問曰佛既無言說如何名似答佛雖無言說然眾生見佛謂佛實說法遂生說法之解所以名似也前解為勝然俱從法界所流即以真如為體有難云有漏心實可名為似無漏心實如何稱似此亦不然但不親得境影而名緣名為似也言真教者即真無漏本質之教名為真教諸佛所說法皆從真如流出故名真教。
【疏】今此論體至通二性故者意云此約相名等五法三性出此論體也。
【疏】此所詮體至即聲名等者意云此約教理行果以出教體此名等所詮謂唯識境境即真如理也以是正智所緣之境故喚理名境正行者即有為正行是無漏智道諦也果者謂菩提涅槃通有為無為二種果也能證者即聲名等故所詮能詮俱為論體也。
【疏】經體雖二至正教體故者二者謂一文二義觀此疏意通解伏難伏難云經體既說文義二種何故不以義為教體唯用聲名等為教體耶答據實通取無妨但謂聲名等是能詮由能詮名等義得顯故所以偏取聲名不說義也故聲名等為正教體。
【疏】聲名句文真善無漏者約佛後得智說問未審菩薩後得智所變聲為有漏為無漏耶答菩薩後得智起聲說法是有漏何以故以此聲是第八識相分第八見分既有漏明知相分亦是有漏若所變聲境相分即是無漏以是第六無漏識變此聲故更有廣解如第九卷說。
【疏】能斷金剛般若論說者能斷是智金剛喻煩惱令纏縛有情不得解脫猶如金剛。
【疏】此論第二至辭緣於聲者意云此證聲名等為教體所由也言境有差別者即名等是法無礙解智境聲即是詞無礙解智境問菩薩既得四無礙解智純是無漏如何聲有漏以是詞無礙解之所緣境故答如詞無礙解智雖是無漏聲唯是境謂是第八識相分故是有漏問菩薩四無礙解為有漏耶答菩薩四無礙解唯是無漏以是後得無漏智所起問八九地菩薩可許全得七地已前為亦得不答七地已前亦分得問菩薩有漏心中得不答雖亦有說法等力然似無漏而亦不得名真無漏□□問有漏□□□□說法時前所說法聲為是有漏耶答此自變影像聲是無漏以是第六無漏意識所變聲故問如何此聲亦通漏無漏耶答若約前本質聲他所變者亦有漏是他第八相分故若約自無漏第六所變聲即是無漏問亦如初地已上菩薩妙觀察智所起化身所有聲為有漏為無漏耶若云有漏者如何說言化若云無漏者如何色根有漏聲是無漏耶答有二解一云化有二種一者即質化二者離質化若即質化聲等是有漏為即以本質身而轉變故若離質化者聲是無漏雖無文證以理而論通無漏為勝第二解云離質化身亦是有漏如何得知由觀察智擊發第八識而方變故雖有此解以何為證答如佛地論云要由平等智擊發大圓鏡智鏡智變起他受用身已平等智託彼為質而更變智影像他受用身亦猶如聲要須第八所變者為質亦識自所變者為影像境此亦如是雖有二解任情取捨。
【疏】若明教體一切唯識如何乃言佛菩薩說者意云若一切唯識如何言佛菩薩說耶今此問意為問說法為問不說法家答據其疏意質問二家。
【疏】無性釋云至故作是說者此是不說法家答增上者佛也生者眾生也意云佛與眾生但為增上緣眾生識上有文義相實不說法故作是說者喚此增上緣名佛說法故云故作是說又解云增上生者總是佛也故作是說者佛自云我成道已不說一字汝亦不聞即佛自作是說故云故作是說總是無性答也。
【疏】世親解云至互為增土緣故者二識者即說者聽者二識也謂餘相續識差別者謂餘者眾生之餘即佛也相續者身也差別者佛識不一名差別識此無性釋若□世親云□□一法名差別識令餘相續差別識者由佛說法令餘有情解常無常等差別識生。
【疏】直非直說者直者長行非直者即偈頌也更有別解如法苑說。
【疏】瑜伽論第三說至必意識生者意云五識一剎那唯卒爾必起尋求意識生也意識如是雖言五識意說一一識別起。
【疏】有三心現者意云三心現問何故無卒爾尋求答謂由前聞諸字但有二心謂卒爾尋求言常字時有染淨等流二心所以添前總有七心若許聚起無前後不定若不聚起即如上作法是。
【疏】即從決定後却起尋求者意云若許聚起即從前行字上決定心後起尋求前法等而無卒爾心問若如是者如前瑜伽論云卒爾心後必起尋求如何今言決定心後起尋求耶答瑜伽論據不亂決定次第起說今者據許亂起說二義亦不相違問曰若云從決定心後却起尋求者如何前言前無字上但有二心謂卒爾尋求耶答不然彼約亂起無於行字上却起尋求而無卒爾故知亂起尋求非七心攝但唯尋求前行法也今約無間次第生故聞無字時有二心也。
【疏】尋求以後許亂起故者即引論起尋求所以也此文指前散亂時生即不定文也上來總約七心解也。
【疏】云若新新解已下約十二心作法云第一有等是也問如何七心十二心不同答若諸行等四字通說即有七心若四字等二別說即有十二心何以故新新解故。
【疏】既於初字有卒爾心等者問何故初字說有卒爾後後字說有尋求決定不說有卒爾耶答但在舉聞豈前字上而無尋求決定耶故在舉也有云此文重結七心文者此義未詳。
【疏】慧愷法師俱舍序云至千一百年者意云愷法師造古俱舍論之序云千一百年天親菩薩生問天親世親□□□□答約義不同言天親者天所尊重故名天親世親者□□□□故名世親今取世親號稍好。
【疏】達羅毗茶國者此云總持國。
【疏】建至城者謂此城中建興佛事至在逾又美又解云亦云通除禮樂等事濬者深也濬㴾也朗者明也勝者也。
【疏】日月之麗天者麗者嚴麗由天有日月而得嚴由有護法內教皆嚴麗也溟渤者大海也又云溟者深也渤者大也海有深大用紀地者大海與大地為紀表護法與道俗為綱紀也日月者晝夜也冠者籠招也亦云王也意說德慧德業籠招前英也猶以冠籠故也問何故名英答主千人曰英越百人稱彥德慧為百千人之主也。
【疏】芳聲流於四主者東方曰人主以人為主故即此方也南方曰象主以出好象故西方曰寶主以多出珍寶處故北方曰馬主有好馬故然德慧美聲流四主四主咸聞流驤者騰也即無翼而騰空者曰驤如龍等五印者即竺國也德慧菩薩聲舉騰於五天。
【疏】扇徽猷者扇者動也徽者明也猷者道也小運者小乘也蘭蕙者即香草之美名也即諸花草中最勝香草之氣遠聞表此菩薩起慧名聞亦爾也。
【疏】造勝義七十釋者意云金七十論是外道與如意論師論義因論苦集諦外道云苦集如意師云集苦然集苦之言以是犯聲據義不違因先得故於是國王意用外道謂僧不如外道遂造論申其自家當時國王賜金七十行頌未及得釋遂便滅度後淨月菩薩出世遂廣釋勝義七十頌也云何名勝義答意明此論勝於金七十論更廣釋如第四卷疏。
【疏】唯有正說至具有三分者意云世親菩薩年時八十命終時造三十行頌所以但有依教廣成分而無初後二分問何故世親命終造論答此有二解一云顯因緣盡不知滅故二云顯他勝往復更說故故無初後二分也。
【疏】又顯敬禮三輪因故者以身業敬者得神通輪飛騰虗空故以語業敬者得記心輪他心中諸所有事為他說故以意業敬者得教誡輪即漏盡通可責有情勿令造惡增長善故又總法師云為眾生不信故得神通輪飛騰虗空而令信故既信法已未知眾生心中為猶影不波竝者則得記心輪為說法故得記心輪欲化眾生謂教誡輪令斷惡故丘法師云神通輪用神境通為體記心輪用天耳他心二通為體遠聞他語得天耳故既聽語已了知彼心故同二通為體教誡輪者用漏盡通為體教誡令他斷染趣聖非漏盡通不得。
【疏】故我至誠身語思者意云身語二業是假業思是動發思為實業又思能發動身語二業也又思是意業故思通三業脩無倒歸命禮者總結也至誠通三業也。
【疏】一者虗妄即遍計所執者意云釋唯識性也問云何故遍計所執性名唯識性耶答遍計所執體雖是無然不離唯識性性者體性非真如性性又真如體一約義分三遍計依他名唯識性者依至釋圓成實名唯識性者持業釋。
【疏】於後所得清淨者此有二意一云證圓成實性故名所得二云斷染依他得無漏依他如第九卷云無漏依他亦圓成實此解好。
【疏】唯內證淨者意云此圓成性唯是內證淨故依主釋。
【疏】為簡依他故說唯識性者意云釋通伏難云何故論□說唯識性答為簡依他說唯識性也。
【疏】略不敬也者無漏依他既在滿分之中所以法中不說也。
【疏】淨者同前者意云同前持業依主若取後釋但是依主釋也。
【疏】一切所敬皆第四囀故者意云但說佛菩薩等而非法□□□□□□故言一切者約小分說未必兼法也。
【疏】佛聖弟子至而造論故者意云佛為教法所依弟子依法脩學無倒而能造論此即佛之聖弟子也。
【疏】分有所得者世親雖是地前十信菩薩然伏煩惱修有漏唯識觀故言分有所得。
【疏】理教行果至但說理法者意云此有難有釋也理教行果四法不同者是難辭難云法既有四何故論初唯說理法不說餘三耶答有多義一是軌則義生證解故二者四法之中真如為本如何為本答要證真如餘方有故三者是教行果三真實性故四者三乘聖者之根本故五者或說彼本即兼末故故真如是本餘是末疏總分為三釋。
【疏】一問何故論初至具大悲故者總有六重問答未審問答何答論初三三寶不次或問云何故論初法寶三寶三寶既有多種歸敬何者三寶故申六重問答。
【疏】最吉祥故者吉猶善也祥者瑞也。
【疏】說唯識性滿分淨故者意云一乘三寶以寬故故論初說先法後佛次僧故論說唯識性滿分淨故也今言僧者是菩薩僧非聲聞僧何故不取三乘三寶答二乘不修唯識觀故言一乘三寶者是大非小又計化身即特佛故法既不同所以不取。
【疏】善說妙三身至先讚禮者意云此歸命一乘三寶也三身即佛寶教法即法寶牟尼子即僧寶牟尼佛也子者僧及通一切賢聖。
【疏】二諦者真俗二諦問真諦法寶俗諦如何亦敬耶答無漏依他亦俗諦故一乘眾者即一乘三寶也。
【疏】四問此中所敬三寶如何者意云問云此中論敬三寶如何答以釋迦佛雖小乘計是特身佛然大乘不許□此中佛法通攝三身言分者即許佛餘聖故知此論亦敬三乘別相三寶然法寶通攝一切法也如前。
【疏】許彼種類有多獨覺等者大乘許麟角獨覺有多種類同時出故所謂騰空獨□□□□□□類既多明是僧寶攝演祕不許僧寶攝者據□□□□□。
【疏】唯識性中義兼說故者有軌持名法名法有覺性故名佛有和合義名僧。
【疏】若能見三寶常住同真諦者意說同相三寶。
【疏】二所調能調善方便故者意云於所化有情而能調修有善方便也。
【疏】四財供養時至方歡喜故者意說若財供養如來不喜正行六度行時如來方喜□□□者但種如來本佛名喜非是捨勤名喜也。
【疏】及二體性者意謂能敬所敬二體也能敬即護法等所敬即三寶又云二體性者即同相三寶別相三寶也諸門義者謂十二分教也。
【疏】此中第四至非法故者意云雖前第四言敬佛法僧今更重解於前第三亦第四云敬非人非法非法即佛非人即法也。
【疏】於境第七至滿淨故者意云第四約所敬第七境聲不可敬故。
【疏】一由智德者即是自利生起解也二由恩德者菩薩造論意既利他即表菩薩有恩德也為自利生大智為利他生大悲總是令法久住濟諸含識也或為求當成智德恩德報化二身為生大智是故造論有云彼法既是賢劫□佛而釋彼說表有智德既釋彼說生他大智也既利樂有情表有恩德有情既得利展轉令他亦得利樂故言生大悲也。
【疏】其謂義者即沉恒之義。
【疏】此言有情至無別能有者意云此第一解即眾生類是情故名有情無別能有所有也。
【疏】假者能有者此第二解以五薀假者為能有別八識為所有。
【疏】又情者性也有此性故者此第三解意說此總假者有別法性也法性即十二入等。
【疏】又情者愛也能有愛生故者意云此第四解即總假者有第八識情故□□□□□□能生愛等如下云愛阿賴耶樂阿賴耶等故第三云若無本識復依何法建立有情故知情體即第八識薩婆多喚六識名情不同大乘。
【疏】有情不同有六十二復自然□名□依樞要有情頌曰五四三三四三二及三七十九四四一名六十二有情五者謂五趣地獄傍生鬼人天四者即四姓一婆羅門二剎帝利三毗舍四首陀三者一男二女三非男非女即二形又三者劣中妙即上中下三品也又云欲界為劣色界名中無色界名妙此解稍好四者一謂在家二謂出家三苦行四非苦行然在家有二一者邪見在家二者正見在家謂信佛法等就出家亦二一者邪見出家謂外道等二者正見出家謂信向正法三者一者律儀(善)二者不律儀(不善)三者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記)二者一云離欲二云未離欲凡夫以六行伏惑生上即名離欲不以六行伏惑名未離欲總亦就欲界人中有妻室名未離欲從小不犯欲名離欲三者一者邪定二者正定三者不定言邪定者邪決定故造五逆罪正定者正決定故謂十信第六心必不退故不定者謂異生等於邪定正定中但不修故未至十信第六心故復不作無間業故得不定名定者決定義非定慧中定也七者一者比丘二者比丘尼三者式叉摩那尼四者沙彌五者沙彌尼六近事男七近事女十九者一者習斷習斷有三一者習善法煩惱不起習斷二伏煩惱不起名習斷即六行伏惑等三斷習氣名習斷約聖說也二者習誦習誦聖教通在家出家等三者淨施四句一云施者淨受者不淨二云受者淨施者不淨三云施受俱淨四云施受俱不淨四者耆年亦通在家出家出家二十夏已上名耆年在家五十已上名耆年五者中年在家三十已上名中年出家十夏已上者名中年六者少年在家幼年出家九夏已上名少年七者軌範師謂阿闍利八者親教師即和上九者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各有二種一云同說戒名共住二者同親近和上名近住弟子第二云與和上一處住名共住與和上毗傍住名近住十者賓容二種在家出家十一者營僧事亦有二一云未樂營僧□□□□□越十二者貪利養者亦通僧俗十三者猒捨亦通凡聖恭敬有漏欣上故十四者多聞即通正及邪并非邪非正謂即聞慧十五者大福智起思慧亦有二一者世間有漏智二者無漏智聖者十六者法隨法行即修慧法隨者師諦法行者□□十七者持經者十八者持律十九者持論者通凡聖也四者一者異生二者見道三者修道四者究竟道四者一獨覺二聲聞三菩薩四如來一者輪王雖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不同總合為一以名同故故所利有情有六十二種問此有情中有無姓人答但被有姓不被無姓如下云勝者我開演故又云亦被無姓既聞教法各於自乘與得果故前云勝者據入見道者說。
【疏】或利與樂一體異名者意說利樂但是一體約所益分利樂二名問如前十利中亦云約所益分利樂別與今何別答但約世利益分利樂不辨於體今辨於體故有差別。
【疏】上之十種解利樂者有頌如疏然依次配十利五樂者世者即是後濟現濟並現益後益第一第二是性者即是攝善離惡並翻此者第三第四是苦樂者即出苦與樂第五是智福者即第六是出世世者即第七是小大者即第八是與名異者即第九是十利五樂者總結也即向第十利中攝也。
【疏】或此頌中至本利他故者意云釋造論之意今釋彼說者但為有情欲令信學所以造論即一緣造論問前具二緣造論何故今說一緣造論答菩薩本利他故有情信學法便住故一緣亦無違二緣。
【疏】依所具緣前解為本者意說□□□□造論所由故前解約緣具後解約大悲並無妨□□□□□令法久住濟諸含識其義將勝即護法安慧等釋彼說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之一(論牒以前)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之一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疏】雖三義別者即三師義也二意造論者即令法久住濟諸含識之故云並為人法。
【疏】此上即是發端標舉等者創造此論名為發端指陳偏說名為標舉簡去餘部持取此論名為簡持指自所述破斥邪執名為指斥。
【疏】邪解空理者即清辨也說遍計是空雖稱空性乃撥依圓總無故不稱空理名為邪解勝義諦中真如不故。
【疏】無明名迷者由無明故不解諸法即喚不解者名邪見即邪見體是謬問與前解迷謬何別答亦有別前約異生外道人等當體即名迷者人即迷故聲聞獨覺亦爾當體即名謬者人即謬也今後解但約法說無明既為迷體明知約法說邪見亦爾故兩解有別下言痴邪見人名迷謬者結上也有人有痴邪見也。
【疏】不迷謬者意解論中生解文。
【疏】先云人我者即人空我空也。
【疏】智緣空起者問眾生執有即說為空由此空門彰於真理亦應眾生執空亦可說有由此有門彰其真理答不爾眾生執有多執空少從多分說為破於有故說為空也。
【疏】猶如金剛難可斷故者意正解障執名重所由總有五解前四約二障第五唯約二執解重前四解重障分為三釋一云猶如金剛難可斷故者即二障種子隨逐有情未至聖時種不斷故擔此難越生死流者即二障現行發業感生難出離故押弱有情處四生故者即二障感果在四生攝問變易身何生攝答本身既是分段同分段胎生攝或通化生易麤令細無定限故隨逐有情沒三界故者漂流三界無休息故第二解云猶如金剛難可斷故者即所知障要至成佛方斷盡故擔此難越生死流故者即煩惱感生功用勝故押弱有情處四生故者配分段生死隨逐有情沒三界故者變易生死處三界故第三解云重者約喻以明猶如金剛難可斷故者如名起義解擔此難越生死流故者如人負重隨坑不可出故押弱有情處四生故者如身由擔重不可起故墮墜有情沒三界故者如是繫名遽沉沒故。
【疏】前四通取斷諸二障者意云前四義解重者約通二障難斷名重今二執名重者即根本沉下名重要由二執障得生故。
【疏】何故障理但說二空至即兼除法者此難前四解重障義也難云既前□□唯二空者若斷已時應唯斷二執何故生解乃言斷二重障兼餘貪等耶空唯二執者意說二執能障也唯約由斷二執二空理顯。
【疏】重唯二執等者此難第五解重義也難云欲說二障體通貪等者後斷重障貪等亦除故知障理不應唯取我法二執又解貪等既亦斷者何故唯說我法二空不言貪等亦空耶。
【疏】且煩惱障至故於真理但說二空者此即解二障答初問也此依見道至斷煩惱說者意云此約究竟斷種位說即我法二執種斷時餘一切煩惱所知障等皆盡也餘位不然者意說既離煩惱後斷我執如二乘等前斷八品煩惱第九品方斷我見以其我見極微細故既後斷故第四地中我見亦爾者意云第四地菩薩等學二乘作菩提分法觀之身不淨等而我見不生雖我見不生不如除害伴貪等隨眠在故由此故知亦不名頓斷盡故云除位不然又云害伴隨眠貪等由在者意云我見是主貪等是伴我見被害名害也即貪等隨眠是害我之伴第五地中斷問今言害伴隨眠與我見相應起否答今言貪等隨眠者但是獨頭貪恚等由我見為遠因能引起也問如何得知不是相應(云云)答夫論相應貪等與我見同斷既云不同故知害伴貪等隨眠非相應也法執亦爾問何故菩薩於障斷中學二乘菩提分法觀(云云)答菩薩為欲攝化二乘其二遍學不學不名遍知問大乘小乘菩提分法觀何別二乘若斷一種行解方便不同菩薩以二智為方便又先已學故小乘但重障空智為方便今創學故。
【疏】又總解之至答上二問所微者此即總解二執二障合為一段一處說而不別分煩惱所知障也隨義答上二問者即從又總解之至未隨滅故先答第二問從若證二空至證空不斷都答第一問言執通取心心所法者釋執名體也。
【疏】今此總四句答第二問者意云直總將四句論文答前第二所問更無別說。
【疏】若初二句至答第一問者即別舉四句論文兩句別總答前第一問初二句答執空問不顯後二句明斷重障所由是故別說問□□□□□一段如何別答二問以總別不同有斯言也又解從且煩惱障至但說二空答第一問又總解之至證空不斷者答第二問如疏云今此總四句答第二問者此即屬前答第二問文也若初二句至答第一問者即屬前答第一問文也據疏此解稍勝。
【疏】六識執外者意說第六識法執也解即五識也五識等中者意說五識中法愛恚等五識等者等取第六識中法愛恚慢也今此慢等但是障而不是執以劣無記故或善心心所法汎爾緣境皆非執故故知第六識中執障亦爾。
【疏】異熟生攝定下劣者意云異熟生受者體性是劣無強盛用但是異熟生攝定下劣性者意說此受決定是下劣性故所知障攝問如何此受是定障(云云)答受五欲境令心沉蕩而不得定乃至上地隨處貪著不修諸定皆由於受故說受為定障同時雖有想等諸法約障定強故偏說受。
【疏】得無為至下二障者意說想受不行得想受滅無為樂受不行得不動無為不為樂受之所動故得不動名今說滅此受得無為者據不與煩惱相應受說若與煩惱相應者與煩惱同斷不言得無為此受望大乘是染汙望二乘即無覆無記。
【疏】修禪定者問禪之與定有何別(云云)答禪為四禪定為無想定并四無色定定者此云等至如下解禪那者此云靜慮靜者即定慮者即慧意說色界以定慧均等得靜慮名又解云靜者□靜即靜都散慧而在定故問無色豈無慧(云云)答雖有慧以慧劣定強所以但得定名而不得靜慮之號。
【疏】二乘至立勝果名者意云此對等覺菩薩及無學二乘四句分別如文可解二果者二乘菩提涅槃也。
【疏】今此論中並皆名續者意云言一切煩惱皆能續生者通名故今應作四句分別自有續生非煩惱謂所知障為緣成變易生死亦名續生雖非發業但轉麤令細有續生義自有非續生是煩惱者為煩惱種子自有亦續生亦是煩惱即愛恚慢等現發業者自有非煩惱非續生者即心法等。
【疏】凡夫所修諸行暫滅者意云凡夫六行欣上猒下計上定為涅槃所以迷事俱生煩惱蹔伏不行所顯之理即名涅槃即喚寂靜之理名真如非是大乘真如也又釋真解脫應作四句分別尋文可知。
【疏】解脫非真以是假故者意說二乘有無餘依二種涅槃但離縛故得解脫名非解脫故名假也故法華經云但離虗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斯人未得無上道故言真非解脫者意云菩薩煩惱未盡習氣未除不名解脫。
【疏】假體擇滅者意云擇者智也滅者煩惱也由智滅却煩惱名為擇滅所以有無除擇滅等名並是假也以隨所斷建立多依小乘斷八十一品煩惱得八十一品無為故知約能詮名目說是假也實即真如也若望真如之理即是實若據能詮擇滅等名即是假問何故有此文來答意欲辨二乘有無餘涅槃對於大乘明其假實意說二乘涅槃是假以約能詮立二種名故然真如體非多種故是實也又二乘人樂住二滅中故是假也二滅所顯之理即是實如也又解云二乘涅槃假者謂二乘證無我理時以苦空無我等為方便門而證於理正證理時不見有能所取相心行處滅一切皆眠及出觀已以後得智重觀前理觀既不著遂見無我觀前苦空無常無我等方便道理既見此已作證涅槃之理便作師子吼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既計觀前方便為涅槃明知此涅槃是假非實故法華經中說化城喻化城非實喻二涅槃故二乘涅槃而非是實故云假即擇滅實乃真如。
【疏】又總別至非不住故者意云如前解真解脫對凡夫外道小乘作四句分別訖今更對外道二乘明其假實故與前別言總者大乘別者即外道二乘即將總對別以明假實也又非不住故者亦得云不是無住處也何以故以總別相對說故。
【疏】言所知者至自當廣釋者意云欲明能障須辨所障障所知故名所知障然出所知法體不同總有兩重先約有無一切法出即言所知障已後是第二唯約有法出體即二障已下至廣釋是又解云從所知已後明能障體若爾何故說所知障法(云云)答舉所知障法顯能障體不爾因何得能障名第二明所障法即四智等此釋好。
【疏】異生雖作二種無我至俱非二種故者意云此一段疏文總作三種四句分別第一將地前菩薩及二乘相對以分四句問若爾既是菩薩如何言異生(云云)答瑜伽論云異生有二種一者內法異生二者外法異生今地前菩薩未登聖位但名內法異生第二約異生外道及二乘相對以分四句第三約二乘菩薩相對以分四句若三重一一四句分別即有十二句若依文作法但有八句言大非菩提者地前菩薩對二乘稱大未得無漏智不名菩提。
【疏】又解已下約其五位更重配論文釋斷障得果造論所由也若爾何故疏言四位答五位中前二合為一位故說四位。
【疏】勝解行地等者意說地前雖有二位隨所聞法皆生勝解所以地前兩位總名勝解地。
【疏】前文本解者意云論文從為於二空至得大菩提及疏文至下當知文並是唐三藏廣安慧師義又解已下是疏主將論文依五位配釋前解為本。
【疏】先敘所為者為解有情執實我法為令生解斷障所以造論。
【疏】并根本經部等者問犢子經部等既執是羅漢云何有我執(云云)答測云談未得果時計此即測敘三藏解也。
【疏】唯識真理者意說唯識配世俗諦真理配勝義諦即由無明所盲故外執我法名迷唯識由不正解故謬執我法於二空門而不解了又西明云令達二空是勝義唯識智於唯識道理如實了知是世俗唯識智。
【疏】為外道等至故與前殊者意云此前殊者此一段文總有三釋即三意各別造論所以也言與第一所說有殊者即與第一釋有殊言故與前殊者即與第二釋殊又云解一一與前第一安慧師義殊細詳可知舉前論文對辨開顯此文者即開此唯識教文令生信故演示此義者示唯識義即此一段疏文是火辨師敘世親菩薩三意造論也。
【疏】經中所言唯心等者清辨會云於俗諦中心境俱有然經者就勝且說一心非無境也。
【疏】十二處密意言教者意云如來為破空執故說十二處教不分根塵而有內外別雖懃不分意在心內依他起性不離識故小乘不解如來密意言教遂計十二處離識實有也說密意言意在於此。
【疏】今就中道無自違失者意云今言如汝心外境者就大乘中道義故云如汝離心之境中道大乘心外無境故若望清辨自宗即違自宗失以有境故此二計與論主作比量相違難。
【疏】一類菩薩至恐違至教說有一識者意云此菩薩依五種相似教文說有一識也言相似者如遠行雖復教說有諸識此菩薩不可耶將說遠行言即唯有一識猶如說一相似故名依相似教也遠行教即法足經也言意各能受教者是說意識於五根門轉謂將唯有意識更無餘五識等言如依一境上有多影像教者瑜伽言如一鏡上有多影像猶如於識有多相分也言如依一水中有多波喻教者意喻第八識能生七識浪然此菩薩不了世尊密意言教遂掬無文而立一意識以乖本旨故是所非言獨行者且如意識正起之時更無同時意識故云無第二也言有云一意識但說前六者測法師解也理必不然疏主斥也。
【疏】覺天所執亦依經故者即覺天論師是經部中一師也梵云佛陀提婆此云覺天今所立義亦依經立宗故故云亦依經故彼計云經既說有三法和合名觸故知證唯有識而無心所此引證也若無心所者何故云三和名觸觸豈非心所(云云)答雖有其觸亦得名無如河小水亦名無水又觸離根境識三無體言士夫六界者意云色所依故立四大動所依故云空心所依立識故說六界成身言彼說唯有受及想行思等者亦敘覺天師計信等入道之初階故須立也亦行蘊收更無除所隨心功用立心所名者意除信等以外除貪瞋等但是心之功能差別立心所名不得名實也問未審信為假為實答餘信是假而佛法相應信是實問受想行思等為假實否答是蘊者是實不是蘊者即假。
【疏】然清辨計至有何心也者意云清辨勝義中心境俱空世俗中心境俱有如何今者偏計識無不言境耶答依世諦中心境俱有今因違汝說有說無心。
【疏】若依此義四句分別者且文中有兩重四句分別又樞要中四法相從有九句分別第一明同初生(小大大小)第二安立法彌勢(大小小大)第三莊嚴寶塔勢(大小大小)第四重累蓮華勢(小大小大)第五如王引駕勢(小小大大)第六龍曳尾勢(大大小小)第七萬大寶繩勢(大大大大)第八千尋王帶勢(小小小小)第九百節呂[卄/補]勢(大小大小)問總有四計何故說有多大小之言答計雖四種人數乃多合作法約人故大小乘各有多計。
【疏】邪見一說都無心境者意說清辨於勝義中心境俱無與一說部同此上二部與論主作聖教相違難。
【疏】法藏部計心緣相應法者即緣俱時心所也。
【疏】化地部執緣俱有法者此有三解云返緣俱時想等二云緣俱時扶根塵等三云俱時多心亦得相緣又云俱有法者即慧俱五蘊也雖有三解意取第一解。
【疏】法救說心所體即思者此是薩婆多部中一師也其法藏部化地部皆如下破。
【疏】如其境實者於唯識深妙道理稱如實解故唯識理是智所證境。
【疏】然初境中至唯此二故者意云就境中有其真俗二諦雖別以真俗相依故總為境問勝義世俗各有四重此中何故但說二諦答一切所知唯此二故又問何故境中但說二諦不言餘法答一切所知唯此二故。
【疏】同初性相者意云今境中有二諦判文同第一之中相性文也。
【疏】將發論端寄問徵起者凡問者略有五問一者不解故問二者疑惑故問三者試驗故問四者輕觸故問五者為欲利樂有情故問今於此中依第五問為利樂他故意難云若唯有識無心外境者云何世間聖教說有我法即外道異生名為世間可破摧故聖人所說名為聖教不可摧故。
【疏】又契理通神目之為聖者意云心契理智通神俱緣如境所以名神者靈妙同神。
【疏】心與境冥等者本智及心望境名與境冥心所望境名智與神會又晳云心與境冥者心冥實境智與神會者有勝神用故。
【疏】釋問起因者意云如前問答若唯有識無我法者云何世間聖教說有我法釋此問起因由如樞要說。
【疏】雖無如彼至故說為假者意云此釋外難外難云所言我法無實體者如何說有假我法(云云)答如疏文。
【疏】雖有法體至故說為假者意云此釋難也難云既有法體云何稱假答如疏言者即因前二種假我法而起說云言因二起言者此即釋上二句頌文來意及解二句之文。
【疏】但由二種假名言者意云但由前二種假而起名言說有我法名二種假名言也。
【疏】應釋頌言至順下長行論文者意云前文先說相次說轉後說種子今先解我法然後說有種種相轉即順下我種種相法種種相也。
【疏】此但說識義兼心所者此釋外難難云識體有變相依上說我法心所有二分應亦說我法何故說識實不言心所(云云)答此但說識義兼心所。
【疏】若爾真如應非唯識者意此外難難云我法是不實名唯識真如非不實應當非唯識言不離識名唯識等者答也。
【疏】聖者至假說我法名者此配聖教所說我法問何故聖教須說我法答為斷謬取淨所以須說我法云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又下文云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又維摩經云起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菩提是此文意故世間聖教二種我法皆是假說。
【疏】又第二解至說為我法者此第二更解我法假所由即依妄情見分上說有我法即是世間我法名以無依有假然妄情見分是自證分所變故云亦妄情為緣而能起於執。
【疏】聖教所說至義依於體者即聖教中我法即依識自證分體上說有我法義即義依於體假故西明疏云不依自證分說我法(云云)答隨相易知且說相見隨實依義亦無傷。
【疏】別依於總者我法名別自證分名總即總一自證分上說有我法二別也。
【疏】即說所執至以為我法者意云所執者我法也能計之情即見分也所詮之法即相分也如是所執我法及見相分皆識變故。
【疏】此上二解皆護法釋者意云此分別上來四種我法差別所由四種者第一解中有二種我法第二解中亦有二種我法也問我法若無差別不合立四種所由我法既有四種四重相貌何別答且第一解二種我法者然此我法但據能證言說為名不據法體及與內識假立說為我法也然第二解二種我法者但約能緣見分及所變相分并自證分上有我法義說為我法即此我法攝屬於本不離於識等法體所以法體上而有我法也故與前第二解殊前但依言說後但據法體義用不同故二種有別也。
【疏】別無依總無者我法二種是別無即於總無之上此有別無我法也此即通說見相二分名總無也或可見相二分名得總無之名故相分總無之上此為我法見分亦爾為安慧師此見相二分亦是假無如蝸牛頭有二角角無其體但起頭故。
【疏】與護法解別者難陀但依相分上此為我法護法通達見相分上此為我法故有別也。
【疏】名有多義者即異熟識名有多義也如下解。
【疏】者大乘至許同世故者意云異時者約初造業望當受果為異不約種望現果說何以故大乘許種現同世故。
【疏】異熟即識至屬種子者意說上約異熟之名以辨依主持業二釋今將異熟與識相望亦得有二釋且如異熟屬於種子轉變而生於識故名異熟之識若異熟屬於識即識異熟於果而方得熟名異熟即識以果即熟故。
【疏】又恒審思量至當悉者問何故有此文來答前言思量或通第六為簡於彼故云恒審。
【疏】二十論至說六識者意云此舉教為難難云若言前六名識者何二十唯識論說云心意識了名之差別了通名者意說八識俱得名心意識等何故今者偏說前六名識答偏說前六名識者有其二義一則了別別境二則了麤顯境如下論言了境相麤故故前六不同七八也。
【疏】對此六塵至然濫第七者意云為對六塵此識一一別了別者即各別義為別別了六境名了別境識者然濫第七何以故第七六能解別境故即第八識是第七識之境故知第七亦應名了別境識何故唯言六轉識第七約不得名了別境識明知不約了別別境說但依了別境識說即無過也別為記別。
【疏】此依勝義至可言八別者意問云今此八識為定別為不爾耶且依四種勝義中說不可依第四心言俱絕故若依第二第三不可云一多真故相無別四諦因果故不可一但可云依俗中第二真中第一明何以故但是十八界故。
【疏】今以類同故有三種者意難云若有八識如何頌言此能變唯三(云云)答以類同故但言有三也。
【疏】一類菩薩至文異者此明對三是減又復彼執識唯有六者對八是減楞伽經說對此是增謂離增減故唯三。
【疏】楞伽經至九識者意云楞伽說九識有二解第一兼說識性第二染淨別開兼說識性者故彼經云如來藏識和合等既言如來藏識和合明知兼識性說也。
【疏】不知至三體別者意說小乘等不了三種體別妄執三法體一名異。
【疏】然依根境至別位起故者此釋外難難云若如大乘說有八識者如何唯說有十二處等答但依根境相對體別說有十二處十八界等實有八識也如經部雖細意識至第六別位起故者彼師計云細意識離麤意識外別有體仍別位起如在滅定或無心時有細意識雖無麤第六意識得有此細意識故是有情攝非無情也亦如大乘在滅定時雖無餘識依第八識在不名無情此亦應爾雖作此計亦無可兩意識並起七有細無麤有麤無細故。
【疏】恐言以彼異熟至了別境故者意云此濫有財釋即異熟是思量了別有財猶如刀藏他心智等所以思量等得異孰名故云以彼異熟而為思量了別境識等又西明疏并辨六釋云西方釋名乃有六種離合釋也一依主二持業三有財四相違五隣近六帶數如是六種皆有二言離合說者名離合釋若單一名即非六釋無離合故依主釋者亦名依士假彼主名以表其號名依主釋如說眼識王臣等即名合說即眼之識之故名為眼識即舉眼主名而表於識稱為依主若別從者照見故名眼了別故名識名為離說餘之五釋離合之法準此應知持業釋者意亦云同依以用顯體如說藏識藏是其喻識標其體藏即是識故名藏識由此理故八識之內眼等六識是依主釋七八二識是持業釋有財釋者亦名多財釋從所有物以標其號此有二義一全取彼名以得其號如俱舍論名對法藏所以者何依彼本藏造此一部此即用彼本論阿毗達磨藏為藏是故彼論名對法藏如順正理第一說二分取他名以為其號如他心智智有他心用彼為境是有財釋亦如正理第一說相違釋者如一句中所有諸言各別所詮如說眼耳鼻舌身等非如依主及持業釋雖有多言同詮一義此各為主不相隨順各別不同所詮故名相違非如貪瞋及水火等性乖返故名相違也故與并反言顯相違釋帶數釋者以數顯義如說二諦三性等類隣近釋者如說四念處觀以慧為體而言念處者與念相近故此說及言於六釋中是相違釋顯三能反不雜亂故。
【疏】皆通異熟等者意云諸識皆從異熟中種子而生亦得名異熟識何故獨乎又解諸識種子各自轉反能生現識是故諸識名異熟識。
【疏】此舉本頌答難標宗者初之兩句答難次彼依識所反一句標論宗此二段文如次中說。
【疏】如論易詳者意說論中一一別解世間我法聖教我法此二種我法皆由假說今謂略者頌文故雙舉也此六釋義對如法苑大好一樞上之法苑第一有文。
【疏】一體有無對者有即是軌無即是持自性差別對者自性即持差別即軌配持不依論文但約義配有為無為對者先軌後持前陳後說對者即前持後軌故下疏云前唱者名持後唱者名軌但約義配不依論文問前陳後說何別答但總申名陳廣分別名說。
【疏】今者相分必有似無名無者釋外難難云夫論緣法必有相分如何名無答雖必有相分以似無本質故當時緣無作無相解後時影像似無本質也前是共相後是自相者約論文配軌持二也故疏云前唯有體至合有四對者重釋前四對也。
【疏】我亦名有情至合有八種者意云論家但舉三个謂我者有情命等者更等取意生等五謂意生養育者數取趣生者及摩納縛迦者此云高下即是願凌之義若并般若中士夫等五種合有十三也。
【疏】養育者謂能增長後有業故能作一切士夫用故數取趣者即補特伽羅也謂能所往取諸趣故無有猒故意生者生者是我我有思量猶如於意是意我之流類故名意生。
【疏】三世總別者意云過去計眾生為我未來計受者為我現在計命者為我故三世各別計名別若總計三種而為一我名總也故三世別合有四種。
【疏】我種種相者意說我者於五取蘊我我所現前故。
【疏】或復於彼有愛著故者意云即於情上起愛著故名為有情言謂具出現起等者意云此未逢緣即不出現今時緣具諸法出現起等生出義同所謂胎作等多生不約非情說。
【疏】此依瑜伽釋者如上解疏多名字並是瑜伽論八十三等文意說今此我亦名有情亦名意生乃至名見者即我有多名名我種種相也。
【疏】總者別命者意說五蘊假者有別第八現行命故。
【疏】有壽和者即現行第八與自種子和合名命者言或命至名為命者即假者有六識命故名為命者。
【疏】今取世間不取正義者有兩解一云取世間解不取聖教解二云取六識名命者不取現行第八識名命者也以彼小乘不共許故。
【疏】二十七賢聖者如二十七賢聖章說。
【疏】十三住聖者第一種姓住謂本性住姓此有二種一謂本有無漏種子二謂有漏聞熏習種子何名為住有三解一云本無漏種子名所住有漏六度所熏成種是能住二云本無漏種子及有漏六度種子皆是所住謂菩薩未發心位所有施等已發心位六度行等即此已發心位所有施等名為能住三云一切有漏無漏六度種子是所住諸有情等名為能住二勝解行住所謂發順解脫分善根及起順決擇分善即別境中勝解故是印持義有三種勝解一菩提涅槃所有因果決定印持故二或甚深妙理所有境界一切諸佛最上境界決定印持三於聖教法有聞思修亦决定印持故是故總名勝解行住三者極喜住謂即見道證得百法明門依華嚴經得千百法明門謂斷三界二分別障證二空之理生大喜故有三種喜一日喻明照喜斷分別二障證得二空猶如日出明照世間破無明闇得百法明門故言喜也二捨難證易喜謂見道前所修行法是難若入見道所修法易即捨前難法證見道易三頓證明門喜謂入見道十百法明門皆頓證故由此三喜名極喜住四者增上戒住謂第二地持清淨戒此戒住有三種一意樂微細戒謂菩薩不起犯戒想所有氣心動總皆勝戒故故菩薩離此微細犯戒二住色支戒謂菩薩防非止惡得無表戒即是無表色戒名住色支戒三軌則戒謂菩薩不犯軌則若破軌則即犯戒故由此三種能持戒故故名增上戒住五者增上心住即第三地能住定故亦有三種一者位成住八相故八相義如餘處說二能離退進分定謂一一定更不退故三能變三慧故謂得其定能發於慧即聞思修等是定所變六者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謂第四地菩薩作菩提分法觀七者諦理相應增上慧住謂第五地菩薩作真俗合觀八者緣起相應增上慧住謂第六地菩薩作十二緣生觀九者無相有功用住謂第七地菩薩十者無功用住即是第八地菩薩十一者無礙解住謂第九地菩薩得四無礙解十二者最上圓滿住謂第十地菩薩得十地圓滿十三者最上如來住謂佛地窮真如性達法界海體妙殊勝希遍無邊。
【疏】三乘十地至我種種相者意云通三乘論共有十地第一淨觀地淨觀有三一者意樂淨觀謂在資糧位依其意樂修諸勝行觀分別惑擬[(合-一+土)*月]斷除頓諸見道意欲證故名意樂淨二伏治淨伏治分別惑令不現行名狀治淨三種因淨謂本無漏種子無本淨名種因淨既有種因淨即能趣菩提修諸勝行亦名乾慧地或可亦名涅慧地於此位中小修定定既潤身即名涅慧地或可不名涅慧地何以故此資糧位多有散聞思慧無定潤身又名乾慧地伏煩惱水故第二種姓地謂加行位所有觀行皆是見道修行之種類方便故故即當種類方便謂此加行位所修諸行似見道中修行之種類第三八人地謂從阿羅漢果向前至須陀洹向即名八人地亦名第八地謂十五心向猶在見道前故說此向名八人地第四具見地即是見道十六心已修道見謂見道已者即是修道位第五薄塵地謂一來果斷俱生六品惑訖後三品未斷頌云漸薄名薄塵地亦如微塵塵中薄也第六離言地謂不還果離欲界故名離欲地第七已辦地謂阿羅漢所作已辦故名已辦地第八獨覺地即獨覺果第九菩薩謂十地菩薩第十如來地阿羅漢并自地前有六地七地獨覺具前地并自地有八地菩薩具前八地并自地有九地如來具十地約漸悟者說不約超果及頓悟者說。
【疏】一於人天至名為一來者意云此人斷修道六品惑訖更於人天一往來生後便得極果問比人人天一往來已方生上界證不還果如何乃云便得極果(云云)答意說此人生上界更不下生便得極果然非已得或說利根者超第三果得第四果故云於人天一往來便得極果也。
【疏】決定已斷至立須流果者意云如漸得果者斷分別惑盡立初果是鈍根者今者說利根者如何謂此人在見道前以六行共道伏分別惑兼伏修道惑五六說入見道時一時總斷建立初果不同漸次人也利鈍有殊不可齊責。
【疏】決定已斷至立一來者意云此說利根超越者此人利根修四諦法以六行伏分別惑及修道六七品入見道時斷前所伏之惑立第二果若漸次者如演秘說鈍根者得初果已至斷修第六品立第二果。
【疏】二向不定者此測法師解從初果以去斷修道五品是一來向攝亦是初果攝所望前後不同故名不定然不還向者斷七八品是不還向亦得是第二果攝亦所望前後不同名為不定又敬宗法師解云如須陀洹向超越者十五心時即前世間道以伏見道惑及修道五六入見道時一時同斷據實亦合是一來向攝以與見道惑同斷所以還是初果攝故名不定第二向名不定者謂第二果人斷七八品合不還向攝亦得是第二果攝何以故以彼七八品與第二果中第六品頌云同斷故所以但第二果攝不得名不還向名為不定雖斷感唯果攝非是向攝故名不定。
【疏】不依有性等者意云德業但依實句不依大有句何以故實德業三句不無成大有句是故得知德業不依有句也。
【疏】緣起根諦并處非處者緣起即十二緣根者即二十二根諦謂真俗二諦或四諦處者謂人即處非處者謂三途在果總名一善巧。
【疏】餘三善巧者一者名向善巧簡外道名向也二者義善巧印外道義也三者悟證善巧謂證真智印外道智。
【疏】根世諦乘者根即二十二根世謂三世諦謂四諦乘謂三乘。
【疏】證得種種無為等緣者由依多法修習證得多無為等如薩婆多師斷八十一品煩惱證得八十一種無為又真如是能差別令諸聖者有多種不同故般若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疏】言說易故以小攝多如言我法攝多法等故我法二種說一切我及法等所以不言餘者但言我法者以言說易故。
【疏】順世間故者緣世間執有我法所以聖教隨順世間亦說有我法也。
【疏】除無我怖故者恐其我斷不求涅槃故只云今者我我何處有之謂除此怖假說有我法。
【疏】四有自他至事實業等者意說聖教說我法為淨世間執我法染既知染已既斷染取淨信決定言自他者說我法時令凡夫等知有自他等差別。
【疏】若計所執若依他者先說世間我法後是聖教我法。
【疏】雖無於真方可假說者意云此有兩解一云長讀言我法相雖無能於真識方可假說一云別讀言我法雖無真我法等亦方可假說然依內識已下明假說所由。
【疏】謂種子識至為我法相者種子識者即第八識變為現行者即變七識現行自證分七識自證分復變為見相二分依二分上假施設我法變為種子者意說七識熏成種子也。
【疏】心變真如亦名為法者釋通外難難云依他是所變所變名為法真如不得名依他應當不名法答真如若心所變亦得名為法此約後得智變似真如相說不約正智證真如說也故非彼依者故識非彼真如依也。
【疏】故此但說近依他依者釋難難云自證分亦依他如何不立我法耶答相見是依他近故立我法自證分雖亦是依他緣隔相見分故非我法意說不於自證分上立我法也又有難云相見識所反依上立我法真如亦六識反亦應立我法答相見識所反有漏立我法真如後得變無漏非我法難云無漏後得變真相非我法有漏心等尋名變是有漏故立我法答識體變相見親故立我法尋名變如是疎遠所以不立於我法。
【疏】問我法所依內能反相者問意可知問如前言彼我法相依識所變所變即相見如何今者乃言我法依能變耶答有二解一云我法依見相見相即能變也二云自證是能變見相是相分今說我法依能變之相故言依能變之相也。
【疏】謂所與心至義兼於心者意云釋外難難云識與心所定相應說識變言兼心所亦可識與心所定相應說心所時兼說識答俱不俱臣主異故但說於識義兼心所也。
【疏】能生彼故者意云生者起也即相引起雖復同時而依主伴故先主後臣如世間臣雖復同時亦有前後也此亦爾。
【疏】問真如至亦不說有者意云心所是臣識是主舉勝攝心所真如與識許俱時何不說識及真如體。
【疏】此論一宗者即彼依識所變一句為唯識宗一切法皆識所變故故論即以唯識為宗也。
【疏】此二廣釋者意說此二智如下廣明。
【疏】非有似有者不同真如是實有也似有似遍計所執二分故云似也意說但緣緣生似妄心所計實二分故攝似也實非二分者實非是遍計二分也。
【疏】如自證分相貌亦有者意云此是安慧許相見二分雖是此計所執不同龜毛全無故有似自證之用問自證既是離言如何得有用耶答安慧云自證體雖離言而亦有緣用見相體雖是無何妨似自證之用問如言反似二分護法安慧如何別耶答護法云相見二分似妄情所計實二分也安慧云此二分雖無似自證亦有緣用故二師有別。
【疏】即三性心中皆有法執者意云有漏自證既不證明知三性心中皆有執也。
【疏】無明支許通三性者意云法執為地無明得生無明既通三性明知三性心中皆有執也引教證意如是三性心中既有法執明知二分皆是遍計。
【疏】世尊至非謂實有者意云此外有難難云世間不了是虗幻所以妄情計我法世尊了法皆離言如何聖教說我法答意易詳。
【疏】二共許遍者共許有見相二分不共許有自證分也。
【疏】故但說二者但說二分於見分中即攝自證分也。
【疏】不異見分者若執自證為我法者自證應同見分是無故故云不異見分也故不說自證為我法依。
【疏】種所變故者意云自證分雖非他所變但由種子轉變自證方生亦得名唯識也。
【疏】又即識體何故非唯者見分是所變而得名唯識自證即識體何故非唯識又種所變故亦名唯識。
【疏】今合為文者意問云二師所計三分各殊何故論云變謂識體至無所依故合作二段文明耶。
【疏】又如因明至非能立者意云古師計宗因喻三總為能立陳那計宗為所立因一喻二為能立今言宗等多言名為能立者義雖有別意不違古故總言宗等多言名為能立今此文意亦爾義雖假實不同文定是同故合為一文疏文詞遣同聞者陳那遣同於古師。
【疏】問真如至之所依止者此有二問初問云見相是識變可許名唯識真如非識變何得名唯識第二問云依於識體執我法即說識體為染依亦依真如執於法真如何非是染依。
【疏】答雖非至亦名唯識者此答第一問兼釋外難如文易詳。
【疏】真如離言至此中不說者此答第二問色等與識異可依此起執真如與識非一異不可依真如而起執故故此中不說。
【疏】又解深密至亦不相違者此言解深密說依真起執所由如文易詳。
【疏】真如既非至應非唯識者此問云種子識轉變即得名唯識真如非識所轉變應非唯識謂是識之實性不離識故亦得唯識前約現行以問此約種子以問故有別也。
【疏】見變似能取亦相分攝者意云釋外難難云如前論言依斯二分施說我法何故唯依相分說我法(云云)答見變能取亦相分攝由後念見分計前念見分為我能取時即此所變見分亦相分攝問見分變見分皆前後念(云云)答不定別識同時當識即前後。
【疏】文雖有二義即有三者即總結前文也文二者論變謂識體至彼二離此共一文三義者即護法難陀安慧三師解釋不同名為三義。
【疏】或實說一分至所以不說者問何故有此文來答上來釋識所變相見二分能所變不同有多所計遂因與敘之。
【疏】或有一師至此中破斥者意云然護法菩薩敘前代古師異執然以種種研尋即於其最後方申了義於假說中咸言有義者但敘一師多計置多有義非多有義便謂多師。
【疏】或復諸師至為例非一者意云如下論有多義者即是多師各說異理云多有義非是一師假說研究置多有義故與護法不同。
【疏】或彼初後至任情取捨者意云與前文不同前文約勝劣此文約理教齊均故有別也。
【疏】此大文例至皆准此知者意云但新翻論體勢皆然不獨此論。
【疏】或前理廣至皆為勝者即配前或初無有義文。
【疏】或前理略至而後勝者意云配前或於初後皆言有義文也。
【疏】或初後有義至無漏勝者意云配前或彼初後皆言有義文也問何故設作如是配屬(云云)答前以文科後以理遂文理相屬須作此配。
【疏】依第二釋三文科者意云如前初文頌答外所徵總有二種科文初答合作二文科第二總作三文科且合作二文科中初別解三句第二總解三句就別解三句中即分為三從論曰至軌持已來解第一句從彼二俱有種種相轉至施設有異已來解第二句從如是諸相若由假說至緣此執為實有外境已來解第三句雖是別解三句總合為一文又從愚夫所計至亦勝義有者即雖總解三句亦合為一文故云合作二文科第二總作三文科者即別解三句為三文也從論曰至法謂軌持解第一句從彼二俱者至施設有異別解第二句從如是諸相至亦勝義有已來總解第三句即別解三句故云總作三文科今此文者即當合作二文科中第一別解三句中第三句也據總作三文科中即當解第三句於中有二初略解變字後廣分別也如是配屬文句甚定若有講者因焉敘之。
【疏】難陀等言至似我法言者意云於相分上聖教說我法者為愍凡類凡類不可便起堅實執今為破執故說似我法言。
【疏】以下約喻依他性有者問何故安慧於自證分上立似我法(云云)答如下引喻喻依他似我法今時若不立似我法者喻即不成謂與法喻相成故說似我法也。
【疏】然護法至皆有執故者問如說似我似法前以具明今更再談與前何別答前難陀等但說識上變似我法之所由然不約能所熏今約能所熏辨故有差別。
【疏】而由六七者即護義或總八識者即安慧義。
【疏】已下論文者意云此患夢等文喻論中次上文我法分分別乃至似外境現等文。
【疏】此對經部等者問何故不對除部偏對經部(云云)答有二義故一者經部許有熏習義二者許患夢是假非實與大乘同故偏對之。
【疏】若對薩婆多此喻不成者意云彼許夢等所見皆真實故今者意說患夢等是假凡夫不了妄執為實故引為證證我法是假若準西明疏依薩婆多宗此喻亦成如於夢中而非父母妄執為父母誠得實父母(云云)故知亦不實也。
【疏】此上總顯道理二性者意說依前道理釋依他遍計二性。
【疏】覺愛等者梵云菩提流支此云覺愛譯唯識論一卷今時所指即是彼頌。
【疏】如大迦多行那者意云即大迦旃延端正無比然婆剌拏王亦復端正謂諸臣曰朕今端正更誰有端正者朕相似臣曰有大迦旃延端正第一有不及也王聞已遂遣使者將軍就迎迎得已群臣等咸覩迦多那子不看於王王問何以是臣答云大王不及迦多衍子王遂白師曰大師宿植何善得端正(云云)迦多衍子報王曰我於前生出家持戒忍辱所以今生得端生第一我昔在僧伽藍所掃佛僧地大王前生為乞人從我乞錢我欲令王得大福力遂報曰若能除糞當與濟錢除糞然後施錢緣我掃佛僧地故得端正第一有為除糞得以次端正時王信知因果不虗遂捨國位就師出家居山修道後阿般地國王入山遊獵諸官人等咸覩彼剌拏王徘徊不去阿般地國王既見聞子汝得阿羅漢果不答云未得得初果不亦云未得阿般地國王遂生怒曰汝既未得聖果何故此間為我彩女說法遂打與去時婆剌拏王尋詣大師具陳上事言得歸俗誅彼國王後來出家大師知已且暫留宿令婆剌拏王夢裏與彼國王鬪不得勝王遂作夢他軍得勝□□白師師曰若欲鬪時他軍得勝王遂捨前心依為出家亦彼夢中所見與有實事生(云云)。
【論】緣此執為實有外境者意云此喻喻上諸有情類至實我實法已下一文論文意說由患夢等不了真虗妄情妄執為實亦如妄情不了似我法妄執為實也。
【疏】二諦攝故假者謂真俗二諦。
【疏】先敘法體非有者意云就解世間假法中有其兩故先敘法體非有二云顯其假然聖教假我法亦有二如下世間約遍計聖教約依他。
【疏】以無內識所變我法故者意說安慧內識所變似我似法一切皆是遍計。
【疏】二假皆得者意云無體隨情假以無依有假並是世間假此二種假皆得假說故云皆得今但隨妄情說之為假然不說我法以無體故。
【疏】先敘心境有無者意云就第二遮增減執中有三先敘心境有無第二遮增減執初中有二先敘境次敘心此初也。
【疏】世俗有說為非無亦勝義有者內識等作但世俗有亦勝義有意云對圓成是世俗對遍計亦勝義。
【疏】此中色等至三分俱實者意云釋外難難云我法妄情變依識是假攝根塵亦識變應當是假攝答我法是遍計無種是假攝根塵說種生如識是有非假収故下第十云自證相見三分俱實。
【疏】或緣過未至唯世俗有者意云釋外難難云根塵內識變依識許實有龜毛瓶衣亦識變應當是實有答影像虗疏不熏種唯世俗有。
【疏】非如內識至亦勝義有者意云此相分不如內識體小實而是內義有也是假法故故如下言非如識性依他中實有意云此相分雖依識變不如依他性是實有體虗疎故問如是有何故是相分収答夫論相分假實並兼不以道識變一切皆實且有龜毛等相分有何勝義。
【疏】此即說有三分之義者即結上護法師解三分之義。
【疏】若第二師至大意亦同者意云小別者護法立三分難陀唯立二分故言小別共以釋此文名大意同難陀唯依相分上計我法護法通依見相二分上計我法故有別也第二師即難陀師。
【疏】上通三師者即愚夫以前又通安慧等三師釋也。
【疏】此第二釋者意云此三分義如下第二卷論文當知又解云如疏中或過未等第二釋相分義或如下廣明相分有無熏不熏等至下當悉又此第二釋者意說此難陀師釋二分義如下當知。
【疏】勝義三種者一者義勝義二者證得勝義三者顯了勝義此三種下第八說。
【疏】一假名至名為諦者雖但名無體非從能詮名故云諦也諦者理也稱如是無道理故亦如瓶盆雖無實體可有受用理故稱諦亦約所詮體說以稱於無實無體故。
【疏】隨彼彼事者意云如積集名蘊所依名處因義名界或約自體名界。
【疏】由證得理而安立故者意云由諸聖者證得理故遂安立云如是者此是集等欲令凡知知斷證修故經云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斷集真是因果異因故若滅者即是因因滅滅故果滅滅在之道實是真是更無除道。
【疏】依假空門說為真性者喚二空門以為真性聖證此空理時不可分別名二空如。
【疏】有亦真亦俗者真前三望後名俗望前名真俗後三望前名真望後名俗。
【疏】外境隨情至不定義者問如何有此文來答謂釋論中唯亦二字故有此文來。
【疏】真不自真至亦名為真者意云問曰真俗既有四種為相形立為體各別(云云)答但相形立以前三真望第四亦俗収即後三俗望初亦真収。
【疏】即前三真亦說為俗者意云若望前四俗即後四皆真若望第四等以前三真亦俗收四重俗亦準此知何所以者今依兩个四重辨真俗故與前解稍別。
【疏】以上略明至但難陀釋者意云此通結上我法分別已下文非此文唯難陀師釋雖立二分非於相分上計我法也以立二分是實有相護法亦兼明也故云二師釋。
【疏】唯釋世間不非為法故意云聖教說我皆依有體法上說然世間我唯是妄情所計此體是無所以不說聖教但說世間我更有別解如除抄非為法故者不說於法也談難陀師本意難陀本論說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一本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一末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疏】重淨此三者意云外人起難更為割推文義分明故名重淨。
【疏】法體實無至何法攝耶者小乘問云汝言法體實無不妨而立五蘊我體既言非實未審何法攝耶下答可知。
【疏】復敘三類計兼破小乘者如論云又執我復有三種即是兼破外道小乘也。
【疏】別敘兩三破者如論云一者執我體常周徧等是初三如言又所執我復有三種即是後三故云兩三。
【疏】初中有三者即分三段中初破外我中有三即前五段科中初三文也。
【疏】何以同空至遍十方界者此釋第三量同虗空義也何以同空者自徵也隨處即能造業受苦樂者釋同空義也。
【疏】欲破作受至遂不開顯者意云為欲破我作受今時但說我造業受苦樂言然不說常遍二義故云常遍義遂不開顯或云既破我作受已而同空義不成即常遍之義不立故云常遍義遂不開顯。
【疏】下破法中一一別敘者數勝外道至下破法執中一一別敘六句義。
【疏】胒揵陀弗咀羅此云離繫有疏云尼者非也。
【疏】顯不定因者即因由所以義也。
【疏】如一瞿聲者意云如瞿聲亦目於牛目於獸若目牛者即獸中之別號今言獸者即一切之通名。
【疏】法與有法互相差別不相離性和合為宗者意云互相差別者是互相簡別義且法差別有法者如言聲是有法無常是法然聲者有其二種一者常聲二者無常聲今言無常者簡去常聲意說此聲是無常家聲不是常家聲也故名為法差別有法有法差別法者如言聲是有法無常是法此文言無常通多法香味等法皆有無常今言聲定是無常意說此無常是聲家無常非是香味家無常也說聲之言意取聲上無常簡去香味上無常也故名有法差別□□法也不相離性者是有無常之法而離於聲等有故有為法皆有苦空無常無我也聲既有為法故知與無常不相離。
【疏】執言通故者意云執言與許言而是一義縱無許言但有執字亦得故通因喻皆有執言。
【疏】若不爾者至非自極成者意云若不言汝執但云執我者即犯自所別不極成過大乘下許有我故常遍之因亦犯隨一大乘既不許有我如何得有常遍之因耶故因中須置許言。
【疏】或若大乘至不成者此文意云若量中不置汝執許言大乘自宗即犯如前過失因中亦有取依不成者意云既有法中不許有我者即因無依之過要依於我方立其因也。
【疏】大乘虗空雖無實體者此通外難難云大乘虗空若有體者體為喻量得成大大乘虗空假名無體云何得成喻答大乘虗空雖無體喻言汝執且得成但就他宗因無過也。
【疏】故無喻中俱不成過者意云若將大乘假空為喻即於喻中有俱不成以所立宗能立因是實喻是假故故實宗因於假喻上不轉故云俱不成過喻若汝言即無過失。
【疏】又因喻自許等者意云若妙前因喻自許者所立比量即不成以大乘不許實我故。
【疏】不爾前文兼破亦得者意云若不對僧法爾者即前文兼破受者我亦得意說前文破數論受者我亦得兼破勝論受者我故知此文但破作者我未必受對故此師唯破作者我。
【疏】不爾便與十句論違者意云若言有動轉即與十句論相違彼論說我無動轉故。
【疏】今隨文便於因之上置其應字者意云所作比量皆於宗法上置其應字何故論中乃於因上置應字耶答但隨文便於其因上有其應字不爾應字不遍於宗此中有三比量因一常二遍三無動轉。
【疏】同是設遮者應云外道計有情我一一皆異今云為同者是設遮也。
【疏】且如除祠授至如天授等者意云有外道計我別朝而相有異彼自說喻云猶如大海之澧性雖同不妨自有於波浪相也我亦如是即別有外道作如此計不是數勝二師以此二師計我異故梵云提婆達多此云天授即從梵王帝釋邊乞得名天授即天授與故從所乞處以立其名梵云衍(或處云邪)若達多此云祠授即殺生祭自在天所得名祠授故西方所生男女從所乞處以立其名今言天授者意標宗法不說天授即是有法。
【疏】然內真如至過失者此釋外難難云若爾論主比量有不定過過云為如天授或是一故一作業時一切應作為如真如體是一故一證之時不一切證答我真如無三義故不同汝我三義如疏自列。
【疏】此三若爾者意云若一作業時一切應等爾者即違世間聖教之過。
【疏】不爾至無同喻者意說更無別法體是相雜可為喻也由此道理所以改更字為常遍亦相雜為一物即無無同喻失。
【疏】外返難言至斯有何失者准西明疏此外人出不定過為如天授等或體更相遍即相雜耶為如同處不相離色更相遍故體不相雜耶。
【疏】又同類業招者意云如眼根等七物同是總根一業所招非是各別業招也故云同類。
【疏】一切有情共果亦爾者此文通外伏難難云若言我處無別即令一作一切作者汝山河等共果既處無別亦應一受一切皆受也如演秘說。
【疏】有情共果至我處無別者此此釋外難意云且如山河等共果雖亦處無別然虗幻法不同汝我處無別也何以故非是我故所以一受非一切受汝執我執常體是實復處無別如何一作除不作耶意說山等處無別作一受一切受者緣山等非是一切我處無別故長續自顯也。
【論】業果及身者業謂三業果謂四蘊身謂色身又云身者即自他別身也。
【疏】此業果身與彼我合者意說提婆達多業果身與彼耶若達多我合也。
【疏】并各別身者意說業果及天授等自他別身與諸我會如何一解脫餘不解脫。
【疏】今以隨身顯事為難者意云隨身者即是卷舒之義若爾論何故不言有卷舒故應可分折乃言隨身可分折答論今說隨身者據顯事而為難也。
【疏】為非一同者意說隨身與我體非一或為因若將何為同喻答以前影為同喻又隨身是卷舒我既云許卷舒故如牛皮等即是以隨身為非一因也。
【疏】非常一者意云汝執我應非常一猶如火輪火輪彼此二宗皆許無常問如何火輪非一答此旋火輪在上非下東西亦爾故有上下四方差別如何成一汝計我與身猶如火輪而非一也。
【疏】不爾攝計便為不盡者若不得異解於離者即有攝計不盡何以故且如離字但攝得蘊外之我然不隔得蘊內之我以蘊內収計我雖非是蘊然住蘊中故言不盡若言異者即攝盡也五蘊中我與蘊異故。
【疏】瑜伽四計至亦非蘊外者意云此間三計中第二離蘊計我攝得瑜伽四計中後之三計瑜伽四計者一者即蘊二者異蘊或住蘊中三者異蘊或住蘊外四者異蘊或不住蘊亦非蘊外此四計中後三計皆是離蘊計我也。
【疏】然廣百論至三種者即是前執我體常周遍同虗空等三計是也。
【疏】經部本計等者問如上云犢子外道計我何故兼說經部答如前云第二別敘三計兼破小乘所以外道小乘一處敘也。
【疏】然薩婆多至如瑜伽等說者小乘教云無離蘊計我者大乘教中計有離蘊計我即離者雖殊皆是妄執各緣□□□故不相違言我見等中唯即蘊故者意說二十句中五个句是我見餘十五个句是我所是如執色是我即蘊計乃至執識是我亦然意說即蘊計我無離蘊計。
【疏】然亦釋經者意云此顯會違如薩婆多論云無離蘊計我遂□□諸所執我一切皆緣五取蘊起即如瑜伽說有離蘊計我即彼論中然亦釋前所引經至下當知。
【疏】此據影像至非據本質者此釋外問云離蘊外更無本質如何計離蘊有我耶答此據影像非據本質問既無本質如何計我有影像答大乘緣無許得生心所反相分必須有體成所緣緣。
【疏】非據本質至或復無故者意云此皆一向約影像計我不據本質若據質計者且如五蘊而□□□為離蘊外何有法為本質而依計我□故前不可約本質而計我也如疏言本質諸蘊或復無故釋不計本質為我所由若爾如何大乘許有離蘊計為我者答如下解又疏云此據影像至不要於有者此更解云此會大小乘計我不同小乘據影像說即蘊計我大乘據本質說離蘊計我故不相違故本質無計緣影像無不緣此解據□□□□□然今大乘至要於有者意云因前說計影像為我□□說大小乘緣境分齊所由。
【疏】五別計我者約蘊說五蘊一一別計我有四句今且破色蘊。
【疏】根及屬色者即扶根塵□□。
【疏】並如色蘊者色雖有多種總合為一量破今心心所亦爾故云並如色蘊別破亦得者五蘊中色蘊既別破餘四蘊亦如色蘊一一別破亦得。
【疏】前破至別破之者生起下文如破四蘊於行蘊中破少分心所然不相應行雖行蘊収而是心所之類故今別破。
【疏】外據者即外五塵如前破色蘊但約內色今破不相應行兼破外色及無表色即法處所攝色也。
【疏】因明之法遮他為論者釋外難難云若言不相應行及外色等以非覺性故即非我者心心所既是覺性應皆是我故答言因明之法但遮他為論不是返談。
【疏】此兼遮計至合七比量者意云破初即蘊計我中有正有遮遮正相應合有七比量破正者是執遮者不必是執也。
【疏】因明如所標者論云中離蘊我即是據因合計我離蘊即蘊不攝義。
【疏】恐繁不述者然解依義如俱舍論今恐繁云不述。
【疏】簡別真如者意云若法言實有有不定過今言非實我故無濫也。
【疏】無隨一過者若不言許因有隨一過何者大乘既不立我云何我是依蘊立置許之言明表他許。
【論】云又既不可說至是我非我者此即牒救重破如云不可說有為無為者是牒救亦應不可說是我非我正破也。
【疏】彼立五法藏至有為無為者即犢子部宗立五法藏所謂三世為三無為第四不可說第五然不可說者即是真我謂彼真我不可說是有為無為也。
【疏】彼計此我非常無常者意說云不可說是有為不是無常不可說是無為復非是常。
【疏】若破俱句至又無同喻者意云若立量破他俱句云汝執我有法應不可說是我非我法也故犯相符過彼宗亦許我不可說是我非我又同喻云龜毛者此喻不成闕一分所立不成過他宗亦許龜毛不可說是我然可說為非我既有此過故無同喻也。
【疏】應定說是蘊不應非蘊者意云此直相例云汝宗計我但可說是我不可說是非我者亦應定說即蘊計我不應說離蘊計我也非蘊者離蘊義又三藏解云我者是我非我者即此自我非是他我故云不可說是我非我。
【疏】今者文意至俱句者意云汝執我於我非我聚義不可說即得即不令我相入俱句中若不言不可說是我非我即不得入俱句故。
【疏】上二差別執我者即上二種三計我也初三即數論等後三即犢子部等也。
【疏】若直難用至犯相符過者意云若直難用云汝所執用應是轉變無常故犯相符意云若以彼思慮用有時不起因成用無常宗犯相符過以彼許用是轉變無常故。
【疏】雖自性體至非共許故者此釋難難云若作用不起如大等是無常者即犯不定過過云為如大等作用不起是無常為如自性作用不起是常耶答雖自性體常以非共許故無不定長讀疏文。
【疏】諸師作受計各不同者僧佉計我有受者之用非作者之用勝論計我有作者用受者用也作受雖復不同而皆有用故合破焉。
【疏】我有動轉至餘是後門者意說如前言我有動轉是前門即前三類計中第二計也今言我無作用即是後門如是從即蘊計我已後總是後門望前總名後故。
【疏】又諸所計等者此第二約果位解諸外道說果位我並無作用也。
【疏】或綺互破作受之用者數論計無作者用勝論計我有作受用無唯受者用故今互破亦得言我無作受用。
【疏】此中遮無至便為實我者意云此但是遮他為論不是返顯唯有受者用即是實我若返顯者即第八識及僧佛法我應是實我以計有唯受者用故。
【疏】文雖無救以理為之者意云如前破我既非我見境應非是我文外或設救救云其我雖非我見緣然是餘心心所緣故有我也故今破云汝能緣我心心所等如緣餘心者意說真如仍名緣真心緣。
【疏】故為此解者意云本許我非我見緣今解云如緣真如(乃至)其我應名我見緣者故云故為此解若許緣我不作我見解云故前量破云如緣餘心是也故言助破彼失也。
【疏】不順所緣故者釋邪所以能順境故者釋正所以意說我見順我境名正無我見不順我境名邪。
【疏】此下第四總破等者即四門中是第四我非我見境我見不緣破也。
【疏】不須別說染淨之慧者意云慧者即見之異名然彼計我見有二種一者染二者淨染者緣我之時有執淨者雖緣於我不作緣我相解故不起執所以名無我見今若染淨二見各別分別不緣於我即有相符之過何以故為淨我見不作我相解故亦云不緣我所以總說不分二見也問既不分別總破者豈非亦有一分相符過答不然如疏自言但汝所說緣我之見今皆破之明知淨分淨見雖無我相解仍得名緣我生故亦是所破。
【疏】然彼計至不緣我生者即外道自彼此宗互相許我見緣我生若其生者皆是橫計也望各各自宗破也。
【疏】今此宗應有分別者意云計既不同宗中有法須有簡別故前立量云汝等各別至方成有法者既改前量有法無過也。
【疏】不須分別者意云不改宗中有法比量亦成大乘欲顯緣我之見皆不緣我生故。
【疏】宗中如前亦應分別者如能緣我見既有緣不緣者明知我體亦有是所緣非所緣者應須分別故立量云汝等各我見所緣之我有法應非實我宗即無過。
【疏】彼等各計至非實我故者敘彼計意也。
【疏】此曲結也者即從故彼所執實我不成已來有四段破我既破訖故曲結也。
【疏】與小乘所說有異者意云大乘依蘊實我即蘊我皆不離識小乘說依蘊計我者執離識實有蘊等也故小乘大乘所說有異也。
【疏】若作三科此即第二也者即初者出五種科或四三科此第二故。
【疏】然說法界等者意說約法界多有情計亦得有二十句等。
【論】云無始時來者顯時長也虗妄熏習者明不實知也內因力故者藉自種生也。
【疏】非如第六意識中執者五位無心而不起故第七不爾故名恒具唯阿羅漢等三位不行余一切時恒起也。
【疏】一緣少故至即更增之者意說諸識之中第七具緣最少故恒行謂眼耳具九八緣鼻舌身三具七緣故言鼻等等舌身也意識具五緣八七識各具四緣生問何故此中說第七識具三緣答據實同第八具四緣今將第八根本依即是所緣境所以合說但言三緣三緣者謂種子作意所緣境如論第七廣明言等無間俱有增上者意說若望諸識隨緣更加之若據第七識以第八識為俱有增上第七八識猶如束蘆互相依住必同時也如下自解。
【疏】影像相中亦無實我者意云第七狹第八為質時變起影像相分在第七識上但似第八識相現然非是實我何以故是依他起相故若於于此相分上不了妄執作我解者是遍計所執相故二相有別如後言相亦二者准此解。
【疏】以許染淨故雜種所生者如演秘二解又北川有法師解云第七緣第八質變起相分而熏種時即此種子通其二性所謂染無記淨無記性然此種子有時發染第七現行有一時起淨第八識何以故此種子當熏之時通二性故雖通二性然此種子不約一時有二功能但約此種子前後生現行為論故現行通二性也問所熏種子勢力齊等如何染淨之識前後生答不然種子若唯有一可須責其前後種子本有新熏既有無量但逢緣即生何得責其前後又解云夫論第七欲成染淨亦由第六為增上緣第七方成於淨淨等今時亦復如是作法云且如第六造善之時資第七所以第七識中我執輕微第八所熏此種時隨質名淨無記若第六造不善業時由資第七第七識中我執尤重緣第八所緣薰成種此種隨第七見分名染無記且作此解至下當知。
【疏】不稱本質名為執者意云釋外難難云若言第七不稱第八本質名有執者即五識七不約不稱本質說有執也然約影像說若於影像妄執當情現者即是遍計所執相也即非但依他名相即遍計雖無體亦得名相也如下言相分二重者即指此文故知不稱相分名為有執而不要不稱質名有執也。
【論】云緣識所變五取蘊相者問是何識反答是第六識變即第六識中我執緣之妄執為我也問餘七識得變不答亦得變且如五八識能變色蘊餘七識之自證分變起見分並名識薀然受想思三蘊即各自證分變起見分或同時心王變皆得今說餘七識共變五取蘊非是一一識而能變五取蘊也第六可爾通緣十八界故又准演秘除第六餘七識變為正。
【疏】第七識中唯緣別識蘊者此中文外合有問問曰第六有本質即言總別者第七既有質應有總別。
【疏】顯緣不着者即不稱境名不着由不稱影像妄生我解。
【疏】故不別言者意云此通外難難云何故第七緣第八今時第六不言別緣第八答以第六所緣本質非定是一法通其總別所以不別言緣第八也其意亦有緣第八識也。
【疏】故此所言五取蘊皆起影像者意說五取蘊由識所變是影像又詫以為本質起自心相復是影像故云皆是影像也執為實我者顯不稱境也。
【疏】影執細微者釋論中細故難斷。
【疏】斷之所在者彰論中修道方除問何故名細答由無始串習體相微細故名為細雖有此言以何為證答如疏云十地云遠隨現行故不作意緣故如何名遠隨現行答有二解一云此但生我執無始時來隨遂有情任運現行不由邪師等之所引起故名遠隨現行二云此二我執聲聞初二果人皆不能斷故菩薩十地之中皆不斷故名遠隨現行此顯俱義不作意緣者顯生義然不由橫思計度而起故名為緣總結也問我執言細如上所明論說難斷如何解釋答如疏所明具有三義引之如後。
【疏】一非世道伏至故言難斷者意云此總舉三義答問也列數可知簡別如後問此三義中初二易知第三義云非地未滿至方斷者未審其義如何答意云且如欲界有九品煩惱第九品是其我見若九品總斷盡方名地滿若斷前六七八品已來總名未滿雖有修道起不能斷我見要至欲界第九品時方斷我見欲界地既然餘上八地皆准知(云云)。
【疏】初簡修道至故唯修斷者此即簡前三義且言初簡修道不相應惑者且如欲界修惑有二種一者與我見等相應二者不與我見相應且如不相應惑即世道能伏若與我見相應惑世道不能伏即簡第一義第二簡見道一切所有分別惑見道能斷今此俱生我見不爾故須簡見道煩惱也第三顯行相者即如上引十地二義解問此論言於修道中數數修習方能除斷如何除斷答有三義。
【疏】一識分別者意云此顯數數修斷有三義解且如第一識分別者識有多種一即第七六二識執且如二乘人第六識中執即數斷第七識中非數斷何以故若第七識執總有一品其體微細要與第九品煩惱一時頓斷障無學果未障前三果所以不斷二約乘分別者且如第六識中執二乘人數斷然菩薩人不數斷故言非菩薩於六識中意顯菩薩不斷第六識中執也何以故不障地故菩薩求菩提非求涅槃我見等障涅槃所以菩薩不斷三約習種分別且如菩薩斷習非種二乘斷種非習此總都標上三義略釋也下自作法云。
【疏】不數斷者意云菩薩二乘互有不斷且如菩薩人道數數修斷不數數何者謂種子也若二乘人道數數修斷不數數何者即習氣也以二乘不斷習故。
【疏】若數斷者斷道俱數意云此菩薩修斷俱數答二乘人道數數修種數數斷若菩薩人道數數修習氣數數斷問我執唯是修斷亦通見斷答云言唯修道斷者據二乘中漸次行者故唯修若頓悟者亦通見道斷斷義如何疏若頓悟者至伴已伏故者答上問也如何見道能斷俱生我見答且如超初二果直證第三果者能斷也謂此人前於世道六行伏此我見之相應惑或伴既滿伏已入見道時與見道惑於一觀一時能斷證第三果何以故欲界煩惱皆斷盡故或伴者即前八品我見之伴也問云既言伏其惑伴不言伏其我見如何與惑伴同斷伏與不伏有差別故答有三解一云今伴既伏我見獨自無有勢力所以於見道中與伴一時同斷理有何失二云入初見道即斷分別煩惱及惑伴已至後念方便別入觀斷此我見證第三果問夫見道唯一剎那如何言後念別入觀斷答不然如論云雖多剎那事方究竟總說一心名見道無失三云言世道不能伏我見者約漸悟者說今約頓悟人語力既強不妨世道亦能伏我見也。
【疏】然初二果至第九品故者意說初二果人根鈍智微不能世道伏入見道不斷要至欲界第九品勝道方斷第六識中我見然是有覆無記性問論云除斷未審斷有幾種又云為一種斷亦通二道斷答如疏云又總而論至皆不斷故者意云如上於第六七二識各別分別先說第六後說第七今時此間六七二識一處說不別分別故與前別然道總須故修所斷惑等有故如二乘種子數數斷非習氣菩薩習數數斷非種子以十地中皆不斷故。
【疏】第七識執至非數數斷者此約三乘互道數數修斷不數數要至第九金剛心方頓斷除成無學果菩薩要至佛果頓斷成佛。
【疏】此中二執至初斷名細者此會違也若言第九品斷即名細者何故三心初斷名細既有此妨如何通釋。
【疏】若言品類至亦不相違者即是會也且如品類言即第九品名細余八品名麤若約難易而言即如三心中初斷名為細後二名麤各據一義亦不相違。
【疏】以界言之至理不相違者意云此第二更會界即三界等地即九地九地之中皆是第九品即如疏品類細故已下作四句分別可解又能治所治以分麤細者即更一重會九品而論約第九品名細約三心而論約初能治而名細起由微故。
【疏】有遊觀無漏者意云但不斷惑無漏智總名遊觀無漏智也即正體智斷迷理惑時不得名遊觀智若後重入觀不斷惑時即名遊觀無漏智謂遊適屬故若後得智即斷迷事惑不得名遊觀若重入觀不斷惑時亦得名遊觀如次入滅定等前無斷心名遊觀無斷智也。
【疏】文亦有三者准俱生我見說一者說分別義二者此有二種是辨其差別三者即方能除伏者即明斷位次。
【疏】餘識淺細及相續故者意云五識淺第七細第八相續七二俱無者即不簡不淺據初地已來說也。
【疏】第一即是即蘊者意云如論云此亦二種者即第二辨其差別於中有二第一辨即蘊計我論云二緣邪教等者即是第二明離蘊計我。
【疏】自心相等如前二解者相有二種謂依他及遍計相如前已指二重相也。
【疏】同分隔者意云離蘊計我所變相分皆是法同分隔以心上相分是法同分故如前已解。
【疏】不說二境者所謂本質及影像境也又解云分別我執有二種今者不說二執境總別。
【疏】亦名為初者解脫道望無間道雖得名後望修道亦得名初。
【疏】若三心者准法執說者意云無間道斷種子解脫道斷習氣總名為初者不據三心但約修道說三心准法執說者若准下法執文說三心亦名初余修道等名後如下說又云三心准法執說者法執中三心即第二三心無間道望後解脫道亦名為初彼既然此亦可爾言三品斷者即三心見道作三品斷所謂內遣有情假緣智等如下自釋。
【疏】此下第二者即前第四解釋彼執分別俱生於中有二初別解第二如是所說下總解二執此即前文中第二文也。
【疏】合說本質之有無者即合說前俱生分別二執所緣本質境之有無也。
【疏】解蘊我有無者蘊即有我即無如下自解。
【論】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者意說計他身自身為我我有所依蘊若如勝論師計我即心外無所依蘊名心外無蘊今者不是將無法計我但說我無所依蘊名無蘊。
【疏】隨義應說者如下疏云第七計等即解此義。
【疏】第七計我至是無者配前三解如文可知俱生者即修惑分別者即見惑配第二修見文。
【疏】無有少法等者意說無有少許實心能取心外少許實法此引證也。
【疏】有三問答者如論云實我若無至然諸有情等第一問答又從所執實我至於理無違第二問答又從我若實無至然有情類已下第三問答。
【疏】如體者量云許體不離用體即許是常住故不離體用亦應常住以用例體返用此因。
【疏】今設遮計亦得者意說我常皆無變易所以前二因破無失縱釋他計我常而不名無變易者今遮計亦得即許無變易因但是遮彼故論中無常無變言是設遮也若將用轉變例令體亦轉變無常者此破僧法若將用有變易令我體無常者此破勝論師。
【疏】名為變易者意云卷舒即是變易義故以變易為因破遍出等我執也又云依論文破是正量餘者並是設遮也。
【疏】此并第八至亦能受果者此者此六識也並者即并第八也意說六識及八識能受果也問六識既非總執如何能受果答雖非總報亦受別報苦樂果。
【疏】生於諸趣相續無斷者意云即第八於諸趣中一期相續也。
【疏】其現行識相續者即第八現在中剎那剎那相續也。
【疏】諸趣五蘊相續無斷者謂五蘊身隨諸趣中無斷故文中三解分別巨細尋之。
【疏】便為大失者既無猒捨端然自然。
【疏】根本立名即梵云僧法此云數也此外道名數論者即從本名也。
【疏】從數起論至亦名數論者意云從數起論者者即五蘊假者即數論文者名數論者依士立名。
【疏】因淨世界初有後無者意云謂有外道名曰僧法可金耳國王求僧論議因淨世界初有後無僧先立量云今時世界(有法)應還無常(宗法)以念念滅故(因)如燈焰等外道量云今時世界定是常以現見故如山河等然彼國王欲得世界常逐用彼外道取僧不如於是僧法得勝遂造七十行頌申數論宗王遂賜金因以新名曰金七十論長行是世親釋更有別解如第四卷敘。
【疏】謂變易者即易脫也即本無令有及改舊令新名易。
【疏】冥性者謂自性者謂自性未生大等時與大等冥合一處故喚自性亦名冥性。
【疏】中為四者意云疏中雖有三句無第四句今以義推之有第四句然神我不能生他非本不從他生非變易亦得說名非本非變易故知神我非能所攝不從他生非所不能生他非能。
【疏】答三德合故者意云此薩埵等三是自性上德然我本有不從他生其我若須境界受用自性與三德合故轉生二十三諦令我受用云何自性與三德合生二十三諦耶答如疏言次第生者即是相生次第也德者是功德之義彼計三德為生死根本亦如佛法中貪瞋痴為生死本也。
【疏】三德應名勇塵闇者意云一切有情所有勇悅染污貪瞋痴憂喜闇鈍等事者皆由三德與自性合轉變而成能令有情有如是事問如何三德有此多名答由三德有多功能所以依功能而立多名。
【疏】心平等根者亦得名意根也。
【疏】由我起思者問如前言執我是思明無二體何故此云由我起思明我與思而有別體答我者是體思者是用我起用欲受境故前文約體用合說云我是思此間據體用別論故云由我起思義無違也。
【疏】名為大者亦猶如種子得水浸漸長大也。
【疏】我執者執即觀察之義觀察於我知我須境便生五大等又云即此我執執事於我以轉於我而生憍慢故名我慢。
【疏】有說五唯總成五大者不同前一一相射別成今唯除聲一箇別成於空餘並相從總成五大。
【疏】為受用五唯者意云為我欲受用五塵境界須十一根所以五大成十一根也。
【疏】前取總皮今取支故者意云五知根中皮根全取名身根今五唯量根即是皮根少分謂手足等不離身根故與前有別。
【疏】自性隱迹不生諸諦者意云自性上三德用不起即諸諦不生我便解脫。
【疏】今破彼法至前已破故者意云若對於我即說菩提三是能成二十三諦是所成何以故為我欲受用境時即有所成二十三諦今時破法不假別說能成所成何以故除我已外一切皆是諸諦總是所破隔故論文破中不言能所。
【疏】若爾五唯至故無違教者此釋難難云如自宗五塵亦多事成以一一皆用四大造故即不許同軍林等假何故難他大等多法成即同軍林是假豈不自違教答亦無違然五塵即三假中相續假收故無違教問若爾何故有處說之是積聚收答如演秘會三假者一相續假二聚集假三分位假。
【疏】以皆生故者意說四大五塵皆是生滅無常不同數論許大等一一法皆多事共成故有別也。
【疏】又彼宗計至非現量得者意云將欲破其現量得先須敘計後方正破此敘計也。
【疏】即簡自宗至現量所得者意說自宗四大五塵非是識外實有境現量所得故色等是依他法不離識故。
【疏】然非彼宗至所得故者此答外問問云前既云大等非實有境之現量所得者既非大等應是現量所得故疏答云然非彼宗等文答此問意。
【疏】今但遮者意云但遮大等非現得不是顯軍林現量所得。
【疏】文有其八量有其十者次下第二總破本事能成自性合有十量破第一難本三成破第二難本非常破第三以體例用破第四第五不變例變破第六以相例體破第七二位相例破第八體相相成破第九第十相體相即破。
【疏】能別不極成過等者意云若宗但云無常即宗法中犯能別不極成過何以故數論宗中不立滅壞無常又無同喻以彼大等非滅壞故今加以轉變之言並無前過以數論師許有轉變無常故。
【疏】此中遮總合成一相者意云但遮三德總合成一大等相不破大等彼許三體相各別故今就彼宗故為此破。
【疏】相實有三者即薩埵等也變合成一者即大等也。
【疏】即救前難者前計云三體各別後合時方成一相既被難已更救前難云三體雖別而相但是可不由和合成一相故與前別既被前難遂矯為此計今第八更難。
【疏】以體與相同異量云者難體與相同一難相體應三。
【疏】第三合難二十四諦者意說於中隨救隨難申其五難第一總別相從難第二相色見三難第三相體隨無難第四二相互乖難第五應見九三難。
【疏】其大遂異者意說非謂三德成大即有三可大等雖三德成但有一大乃至一心平等故知一一義同所以立多一法為一總相故下救云誰言諸法各是一耶說總相言意在於此。
【疏】少即乘前一相為難者意云由前計體有三所成大等是一今難云汝言體有別三相總一者□□大等總法應成三體三體別法應成總法所以名總別相從難也。
【疏】彼若轉計至各是一耶者問如何破總相不言有多總相如何今救云誰言大等諸法各是一相耶答不然如前總相者即是三德所成大等二十三法即二十三法各各體一一義是同故名總相以言總相即唯有一相若言大等是總即唯一相者彼宗□□根心等事故前不然又解云彼宗所計薩埵等三各有二相一總二相明知所成大等既不一然總相亦合多故今轉救不許有多。
【疏】其中諸相實各各別者今轉救云薩埵等上皆有大等相各各別但合故似一相不由變時而成一相。
【疏】即大等法體亦有三者即有三大乃至心平等根亦有三也難云既一一法各有三者如何見一色等不見三个色耶余難准此。
【疏】此難三體成三相義者意云汝計薩埵等三成三相者即此三相同於本事應亦見三。
【疏】次下至失本三相者指後論文似同此難者此難亦是後論文此即說前後難相不同所以前即難相成二三成失後乃難成一相成失三故云體亦應隨失也前第一翻難相應三者即指五難中第一難或應非一者說大等總相應非是一以總別一故猶如三體。
【疏】汝根本三相共成一相時者意云此三相非是薩埵等三體名三相但是薩埵於三體上各有一大等相名三相即三个大相名根本三相即此三相和合見一色等如大既爾乃至心平等根亦然。
【疏】有一自相者即薩埵自相也。
【疏】應見九三難者於中初牒重破而有五難第一應見九三難第二三事無別難第三總事能成難第四體同相三難第五諸諦無差難。
【疏】如前見色者意云如前文云如何現見是一色等應於此中一一為難。
【疏】成劫之末人壽無量者然劫有四種所謂成住壞空等各二十劫今言成劫之末即第二十劫人壽無量八萬歲等乃至住劫人壽漸減所以外道得經多千歲數猶在也有云成二十劫者一劫成器世界十九劫成有情世間今言成劫之末即十九劫等。
【疏】依九實故者問如異句不依德業偏依實耶答如德業二句並是實我之德業也故今異句唯依於實也。
【疏】或總實異或別實異者此解異句也一个實句有九種不同名總實異就九實中一一有多細分名別實異下自解問四大有多極微即得有細分且如時方空意我既唯是一法如何言有細分耶答亦有細分且如時者即有春秋等四時方者即四方等空者亦有細分如隨所有總無處皆影得空如屋中亦有空外邊亦有空乃至色等諸法隨一無處皆影得空故空亦有多分意者即約多人說亦有多意我者亦約多人說故得有細分我細分者影是不一義。
【疏】實德業三至或共不共者意云□□實德業三有功用能共得果時名有能句若實德業三無功用不能得果名無能句即多法不共不能得果故無能句亦依多法立又解云有能有多法能合多法共得果無能亦有多無能能合多法不共得果為無功能不相助故故不共得果如下自解。
【疏】若有色味觸至名水者問如何水無香耶答不然約本水體無香不約余將水等以和合真水味也。
【疏】若是彼此至能緣之因者意云此時與能詮名句為因及與能緣心為因如世人言爾許時不成等耶即因此遲速等時而起說及因此時起能緣之心且世人言彼時未來心有緣慮意總說云於彼此之時俱不俱遲速等時上能起言說及起能緣之心名時也方亦准此解云因不起言說及緣慮等。
【疏】若是覺樂至名意者意云此意雖能起智相不能令九德和合故名為意何以故此意無功能故不同於我有勝功能故問此意為總不能令九德和合亦有和合耶答亦能和合雖不得九德具足然隨分多少不障又疎為緣不如於我而能親和合故云不和合也。
【疏】眼所取一依名色者意云色者眼家所取一依者即色依一實上有也且如地上有色是豈不依一實地耶地上既然明知香味准知。
【疏】一實非一實者有二解一云一實者即唯一實句非一實者即實句九種各各不同名非一實二云一實者即一父母極微非一實者謂□□□有多數故名非一實問父母極微體既有二如何總名一實答父母極微體雖有二同一實常能生諸法總名一實。
【疏】量有五種至五圓性者意云彼外道計長短微圓大等五者但此極微本自有如是長等性不由橫竪別等方有此相也。
【疏】唯二微果上有者意云即第三微由父母極微為因引生一个子微即三體各別義又解云由父母二極微和合一處即當子微離子微外無別父母極微即是三微同一體義雖有兩解皆有道理。
【疏】三微果上有者即第七微即如前父母二微并子微總三微為一父又更有三微和合為一父母(合前為六)所生得一果微故(是為第七)云第七微即圓徵也。
【疏】一非一實等至各別性者意云別性者即差別也由一實非一實不同名別性也意說由有別性故方得有一實非一實等差別也由此為因所以起言詮及起心緣等。
【疏】先不至物者意云如兩今總先時未至今時至故名合也。
【疏】先二至物者如兩今總先來一處今時創離名離即先來合後離也。
【疏】前造實果至名為離生者意說如先造得禾稼等果後被霜雪摧壞既被壞已與空等離故云離生離生者即生得離。
【疏】依一二等數至名為彼性者意云依實句中一二等時數依一二等方數此時等能發□智之心此時等間是遠覺所得之境意云一數等能生近覺名此性二三已上數能生遠覺名彼性亦猶如此處如彼處能生遠近二心後解此性者翻彼性應知又解云三法等數名此性他外法為彼性以他外法皆是遠覺所得故名彼性三法等數是近覺所得名此性言翻彼應知者即翻彼性知此性。
【疏】遠見打鐘等者勝論宗計五塵中色一離中知餘四塵是合中知境至於根方生了相如見打鐘即其義有與內宗不同不可為難也。
【疏】根與至境者意云境欲至於根根與至境合方生了相。
【疏】見不相違法者即烟火不相違也。
【疏】流注之因名為液性者問水火二法可有流注之義得名液性如何此地有流注答如順正理云且如金銀䥫等融注時亦有流注之義問何名地耶答地者具其堅德然金等亦有堅德故得名地又如冬緣之時地有液性也又如誰判等。
【疏】地等隔因名濶者意云然地以有濕為因方能隔植生長諸總勝。
【疏】現比智行至即智種子者意云此現智及比智相生已由能數習差別故知念因也心之因也即喚此數習差別名為念因故說此因亦得名念因也問既無熏習之義如何得名種子答雖無熏習之義然與熏習義相似亦名種子或可義當大乘中熏習義故名種子也。
【疏】所生勢用至念因名行者意云此攢擲等業所生勢用勢用者即名作因由有作因勢用名等方失若無作因執用名等不失問本言行者名作因何故今言勢用名作因答疏云行是勢用也行既是勢用說勢用是作因於義何失下引十句論證云多說作因即是勢用即智種子念因名行行者遷流發動名行勝行是勢用者意說行亦是作用非但念名行作用亦行。
【疏】十句多說作因名勢用者意說此勝宗將念因作因俱名為行十句說作因唯名勢用念因唯名為行。
【疏】能轉至之因者意云由此義得為因轉得人天果報身也二能還等者意說又由有勝善法為離染緣離染緣者即出世之因也由此為因故得正智生也故說離染緣是正智之因轉者轉易還者向也即背生死向涅槃義。
【疏】能得生死至非法者意云非法者亦有二種一與生死苦身為因苦身謂三途苦果第二與邪智為因緣非法故起妄邪心。
【疏】耳所取一依名聲者聲依一實故准知釋。
【疏】先合後離之因名為取業者意云如有菓等先與空合後時將來名取由其取故令先合後離也故說取是後離之因。
【疏】捨業翻此者即是先離後合之因名捨如有物先於此處離後於彼處合名捨由捨此□□□時與合故。
【疏】遠處先離等者意云此解屈申二業如人門臂屈申等是。
【疏】有質碍實至名行業者色身質碍是實句收先合後離者如人行時要須先脚與地合已方移後脚名行業。
【疏】此詮緣之因等者意說由大有句與能緣為因後方起言說及緣慮等。
【疏】云總同句義者謂實德業三同是於餘句上轉答實句是至餘句用此為依故偏於實上轉故如前有總實異別實異也。
【疏】異實之物至名為異者意云異實之物由有實故令實與餘句異故云異也實由有此者此者異也意云實句由有此異句所以與德等異。
【疏】各自果因者即配或時各別造文即是各各自果因者此釋各別得果。
【疏】定所須因者配或時共一文即是實德業三無得一果也此釋無得果義故有能句名定所須因也。
【疏】決定所須因者由此無能句所以實德業三無不造果也不造餘果者意說但造自果不能造餘果無功能故共無不能造餘果或各別不能造餘果撿下第五生果不生果門。
【疏】於彼不轉一切根所取者意云由異故色等五種互不轉即自各各根所取名一切根所取又此三之上等者意云三句雖□□□有多法總得名實名總俱分性即是同也德業亦爾□□□二物各別句收名別俱分性即是異也何以故以互於彼不轉故一切根所取者由異句在於色等五塵令五根名取自境□□□故云一切根所取。
【疏】三時不生者即三世不生。
【疏】諸門辨釋於中有五第一十句相望一多分別第二十句相望常無常分別第三十句相望有質碍無質礙分別第四十句相望現量境分別第五十句相望常無常中生果不生果分別門。
【疏】數中二性等數者意說一數是常二數已上皆無常也。
【疏】別性中二別性等者即如一法上有一个別性是常二个別性是無常問如法中許有一二別性者何者是耶答如風□□一觸是一別性如大上有色觸者即二別性是無常餘者是常。
【疏】量中至唯是常者意云前四个但約多極微說□□□故是無常圓性唯一極微上立唯是常若大空上有一圓性亦是常。
【疏】若常無常此等亦爾者意云若所依實句通常無常能依德等亦爾故云此等亦爾意說父母極微是常於此所有色香味觸等德亦常子微等已去是無常於此所有色香等德皆是無常餘並准此。
【疏】所作非所作亦爾者即所作者是無常非所作者是常故云亦爾餘即句及德等句是也。
【疏】德業等者問德是道德可無質碍業是□□□無質碍答業者即實我也業用亦爾於德是實我上德故俱無碍不爾者豈色等體是無碍□故知約道德等也。
【疏】重具德中水火德故者意云重性既不說是現境未審何句收答即隨實而中收亦是現境如前說云實句具幾德中分別能重性即是實句中水火實我德故故言重具德中水火德故。
【疏】二德半者二德者法非法全行中但取念因亦為半也。
【疏】色味香觸至並通二種者意云於一二極微所有是非現境若子微已上有者即是現境又云一數等是非現境二數已上是現境別及此性亦爾。
【疏】因之所須者即實等因之所須也意說由有能故實與德等合即能生果由無能故實不與德合不能生果故是因之所須也。
【疏】總言至餘二通二者即是重終簡十句幾是現境幾非現境可知餘二通二者即實德二句通現非現二種如前已并。
【疏】雖有六句至無常者意說雖言義兼得失論中唯難常能生果者所以合更重舉云十句之中雖六句是常亦有不能生果者必常皆能生果故重舉也此即總舉實中已下即終簡實中生果不生果也六句常者同句俱分有能無能異句和合業一句唯無常實德無說三句通常無常。
【疏】餘五句全至論自誠說者意云此辨十句生果不生果就十句中餘五句全并實中時方我意空而不生果即同句俱分無能和合異句雖常不能生果也餘四句有生不生除無說句即實德二句通生不生有能業此二句能生然業是無常非此所說此論所破常生果者也問如何德句通生不生答德中與實中父母四大極微合者而生果唯與餘空實等相應者不生果。
【疏】十通常德亦能生果者十德者色味觸一數一別性液性潤重性合量十種常皆許極微上有故名常也。
【疏】不可以無作用難等者意云只可將不離識為宗以常住不生果為因而難不可將不離識為宗以無作用為因而難者以無作用為因者外出不定過作法云為如兔角無作用故非實有為如真如無作用故是實有而一然大乘不許真如離識有也。
【疏】因不言常有不定失者若但言不生果者有不定過即德句中以合離等名無常不生果者他許離識別有得為不定也今日言常故無不定又大乘不許離識有體。
【疏】子實等不然者子微等體彼許是無常而不可折故今破也問軍者謂象馬車步四種成軍。
【疏】意雖有碍至無不定失者意云然意若是有方分常住者此第二量有不定過謂許為無方分常住故無不定過也。
【疏】然以理觀至斷成多分者意云量如故作今更以道理觀之將非實為宗然有方分及可分折為前二量之別因也問有方分可得為因如子微等既不可分折何以可分折為因答被難□□□不許若據理論彼宗亦許分折如色樹等以斧斷之成多分故。
【疏】設若是心至能立不成者意云如實中意是有碍法今若許意是心將為同喻者其喻有能立不成過無碍因於有碍喻上不轉故喻犯能立不成也故因明論中因喻為能立宗為所立今為因於喻無故是喻過也。
【疏】同品亦非定是有性者意云即無碍因於有碍喻上不轉故闕同品定有性意說同喻上非定有因性問因既喻上無如何名同品答准因明品有二一者宗同品二者因同品今言同品者意顯宗同品如何得知以宗言不離識今謂將意是心亦不離識得為宗同品故同品上非定有因性名非定有性無碍不於有碍喻轉故問何故須同品定有之言答准因明夫為正因須具三相若闕一者是非正因三相者何一者遍是宗法性因須遍宗上有二者同品定有性因須遍於同喻上有三者異品遍無性即因於異喻上遍無然三相具方得成正因意說因若於喻不轉者非但喻犯能立不成亦是因無第二相過。
【疏】若但言至為無碍實故者意云若宗中但言非有碍不言是實句攝者即有違宗失豈自宗不許地水火風而有碍故知宗云非有碍實句攝即無失以德實相例故又有碍言簡他實句中無碍實等者即我空時方等四也言彼不說為無碍實者即彼宗不說地等為無礙實攝故返顯地等是有碍實隔也又云若但言至無碍實故者意云汝若救言大有等體無礙然是實句隔者即汝有違宗失何以故彼不說大有等是無礙實隔如勝云不言無礙實隔者意返顯是實句隔有礙簡無礙並同前此牒初解。
【疏】此以堅等例於地等者即是第二以實例德破地等雖色等非是身根自境所以於地等但得觸不得色等故下云身根所得皆有觸故。
【疏】色德但在至風中無色者文外問云身根既得地等四法何故但有觸而無色答色德但在地等三有以風中無色所以無色問風中有觸若爾者地等三上既有於色身得對地等何不得色答根境相對地等所有觸皆得意說觸四大總有所以說身根得色不遍於風所以不得色也。
【疏】彼以假宗至眼所見者此生下文外有問云夫論地者以堅為性應但身根得如何然眼所見答彼宗眼所見色名之為地故地眼所見言色是假地堅性是實地者是佛法自談望彼宗地等與色但名地而不分別假實也。
【疏】非如所執至實句所隔者是第二宗法為量可知者眼見十一種德然一一對地水火等為量可知以俱眼見故為因。
【論】云亦非眼見實地水火等者准西明疏云此□□□後對責色等俱眼所見比量之文若准此疏意亦非眼見實地水火等者即更破云地等應非眼所見以實句隔故猶如風等如疏云又應言至是此意也者是破意也。
【疏】然不可言色即是地者意云但可將實句德相例非實非德所以俱身根得故如德實等又地等非眼見實句攝堅等非無礙德句攝以俱身根得故比量相例可知此釋彼此相例所以也然不可難他言色應即地等。
【疏】又言地等至地等非見者此第二解有兩意第一云地等應不別堅等第二云地等非眼見因喻同前。
【疏】不可說色離地等無者意云但可如前以彼此相例云色德地非實以俱眼所見故如地色等不可難他云色離地無外宗亦許色離地有故又云如疏前前然不可言色即是地今此總說又云不可說色離地等無據此二文合一處說謂以中間顯立意而別遂隔文說談者知之。
【疏】又應言至如風等者此立量破可破此即成前地等非見之文。
【疏】文言雖總意顯別也者釋通外問問云若言此文會申正義及結前者如何總為一段明答文言雖總為一段意顯別也如前。
【疏】彼不說至但破見觸者問何故但約色觸破不約香味聲等破答彼許地等非三根得故。
【疏】後論說根至耳根即空者意云此引十句論色等五根取境文即以地成鼻根而能取香□□。
【疏】此於諸句何法搆耶者意云若言耳根即空者未審□□諸句中是何句搆答即是實句中空攝此空若起作用之時要依身根起作用而取聲等身即實句喚此空名空耳根空即是耳根也。
【疏】且十一德至一一簡略者意云彼宗喚鼻根等五即是地水火風空然此地等五根有十一德今將此十一德對其自根簡略為量等且為一量云德中色等應非無礙德句攝許色根所取故如地等乃至耳根對於聲亦然可知言十一德者地上有四謂色香味觸水上有三謂色味觸火上有二謂色觸風但有一謂觸又如聲是空耳根所取總共合有十一德對五根作量應知問色等十一德各對自根如文可解言故量□□德何根所得答唯身根得。
【疏】此中文總者論文總說也文簡略者不廣分別名為簡略。
【疏】為簡所別不極成過者意云佛法宗中不立實德今中若不言汝執故犯所別不極成過就宗中先陳為所別後陳為能別今內宗既無實德云何先陳□□實德等若置汝執非實德等即無前過。
【疏】又因雖有至故無此過者意云若依大乘此量犯自隨一過亦有違宗之失□□以大乘許火不異觸德即是一體故今言德非實攝無故□□犯若就他宗者約彼宗許實中火異德中觸故為此難問何故十句中但破八句答實一句為因無說句為喻故但破中間之八句也。
【疏】令知多法至不離於識者意云多法中舉實一法中說有者□□欲令學者知多法一法不離識也。
【疏】此但除一有八比量者意說一一除八有八比量言初中有四者第一離法非有難第二法外非有難第三以有例法難第四將無例有難。
【疏】不言八句有不定過者意說若但言實等三句不言八句□□他將異句為不定也今言八句是故無過又縱言實等三句然無不定以異句等非共許故言又遂令離等者指下論文。
【疏】彼非極成者顯不共許故言又總取所難之中者意說同異性總入所難之中。
【疏】此責恒齊者外人救云有此雖非無不自有故須有有論主責云亦應無法不自無無法之外別立無故云此責恒齊。
【疏】大有同異至六句之外者即大有同異和合有能無能無說等六句。
【論】又彼所執不難同異性申其五難第一異法非性難第二異性非法難第三法性互徵難第四以性例實難第五以非實例實等難。
【疏】非我許有至故無此過者意云我若實等性而今復言非實等性即犯自語相違過我既不許有實等性而今復言非實等性而有過今言違此同遮性故故云汝執無此過也。
【疏】三合有一者問二合作量即有三等文互為宗喻如三合為一量以何為喻答如前以和合為喻也。
【疏】便破實等者意云據論本意但破同異性不破實等今時□□乘便破無妨。
【疏】文中宗等言皆簡略者意云論中但言實等不言業者但是文中簡略也據實合亦說德業。
【疏】返覆者即□與異地性相望為量名之返覆。
【疏】第二准量者意云此比量是論中第二文也。
【論】言地等諸性至更相徵結者第一文也准此應知者第二文也問何名准量答即准空實非實等文作量又解實非實等是第一文准此應知者是第二文又云以地性對體為第一文以地等對非地等為第二文。
【論】准此應知者此者即實性也本破實性不破實等前文既破實性已來文便破實性等應非實等今此亦爾第一破地性已第二遂准前破地非地等。
【疏】彼計火等至無不定過者意云他若許火是實句中地攝即得為不定過若如水等異地性故地非地為如火等異地性故地是地問何故須出此過答謂彼計四大俱實句攝恐他計火為地故今亦辨也彼既不許為地故無此過。
【疏】前量應簡別者意說言論中地等諸性者應言汝執地等諸性應非地性也論文中不說汝執者文略也又有解云此不定過今向前地等諸性量文中出過不出者文簡略也此撲陽解(未詳)。
【疏】以性同實例等者意云同異外不立同異性明知實等外無同異性以俱非一故意合實等外不立同異性。
【疏】遮令同異有同異性者次下難是但是疏家遮破非是正破。
【疏】然實等至簡不相似者意云實名等異者即九實顯各異也相似者即九實體雖一一不同同是一實句攝故名為相似似者同義所以於此實句上立同異性德業然爾然望論文於實等三句共立一同異性為勝以三句一一有同有異故。
【疏】此中但有總者但約諸句共有一同異性說。
【疏】然文唯有以性同實例者解云同異性外應立性非一法故猶如實等今觀論意法師應錯本意例云同異性既不別立性實等然不合別立性立性難意如是若云以性同實例云令同異性外應更立同異性猶如實等者此例乃例故疏定誤也如疏云無以實同性例者此應正許却無字應云以實同性例例云性上不立性實等上應不立性。
【疏】若破十句有不定共者意云十句中同即是六句中同異性也若難他同異性更別立性者外人出過云我實性為如實等更別立性為如異及有能句無別有能性耶以俱非一法亦有相似義故即同有同異等功德名相似也若攝在所立之中故無過也攝在所立中者如疏云其實等性者即等取異句及有能句等令別有性也。
【疏】且如除實德業至及無法是者意云除實等三餘之七句並不是實德業應立非實非德非業性問本難除實句外令於餘九句之上立非實性即德業亦在其中何故今者除其三句於餘七句上立非實性答他宗計於實等三句共立一同異性若爾除實餘之三句上同異性亦名非實性今所餘者意將為同喻故德業相望然爾者即云餘之七句應別有非德性以異德性故猶如實等又餘之七句應立非業性以異業性故如德等故云德業相望亦爾。
【疏】又雖知至即是非實性攝者意云此釋通外難難云若難令立非實性者即德業然在其中何故除其德業難餘七句令立非實性耶答雖知德等總名非實其性即是非實性攝者意說德業上同異性即是非實性攝故須除也。
【疏】然合八句至故為量也者今約總說除實句外望有體法即八句及無說一句即無相兼總於九句上立一大非實性。
【疏】便違自宗者意云自宗既無實性何故今更立非實性。
【疏】若不爾者意云若直例者即有相扶之失以難他九句令立非實性故即如德等上他然立有非實性故即同異性故犯相符。
【疏】不離相屬者由和合句能令實等三句相屬不相離也即實為根本德本二法不離實故。
【疏】體是一法至為因者若十句中體是一法即舉非有為因大有和合俱是一法說非有為因即不是大有攝故故云非有若十句中多法者即舉非實為因即如前論云非實德等至非實攝故如石女兒等是以實句是多法故因言許非是有性及非實等者意說和合句不是實句等名非實攝故舉二因破和合句意說一法及多法總不攝如兔角故因中總言非有實等諸法攝等。
【疏】又性體別故者即第二解實等即是法體性即是實家之大有性以體別故分為二因然無違也。
【疏】其此和合非現量得者次下約非現量難和合句故下論文彼許實等乃至況彼自許和合非現量得而可實有龜毛比量。
【疏】非是緣識等者緣者即是能緣也意云此實等不是能緣識外實有自體之現量智所得。
【疏】此中遮非是緣離識等者意云他宗許實等離識實有而是能緣現量智所得今者遮不是離識有現量所得也故言非也。
【疏】非是緣不離識境至現量所得者意云但破他宗非是返顯實等緣不離識假境自體皆現量所得義雖是緣至非必現量所得故者意云今既破他離識之境不是現量准義非是緣不離識假境現量所得然此假境有非必皆是現量所得據此道現但是破他而不返顯緣不離識境等。
【疏】復言緣者至即是現量者意云若不置緣字即濫持業釋釋云然彼實等離識實有自體即是現量即顯實等屬能緣現量心若爾者即彼此二宗俱犯違實過何以故彼此二宗許心心所皆不離識今若將實等即是能緣現量現量即是離識有豈不犯違宗過謂簡此過故著緣字。
【疏】非離識有體至現量得者意云實等句義非離識有之現量得。
【疏】又若不言緣至量得故者意云若不言緣但言實等非離識有緣自體等者即覺樂等入有法中即有一分相符之失。
【疏】唯緣者意云他宗復言唯緣實等心是現量實等亦是現量所得故著唯字今破云然彼實等非是唯緣離識外實有自體是現量所得。
【疏】恐犯違宗至說唯字者意云然違宗及相符過如前已出訖著唯字者意顯別緣實等法也。
【疏】通二緣者即簡不盡者意云著唯字即簡名別緣之心得盡其通緣二種之心即簡不得盡若唯簡去緣實等心者即覺等亦從實等離識有偏簡緣覺心者即實等亦從覺等不離識有以合二境為一境緣故猶如一人亦能盡多人亦能盡如問言誰上隔言能盡人盡誰盡即云能盡人盡一人無有兩即互相從簡不可得今此通緣實等覺等心心所亦爾既有兩用然互相屬簡亦不得今欲簡盡但依論文總為正亦不須置唯字但隨所應簡離識者不簡不盡。
【疏】謂緣九實至現量之智者意云此緣實現量智就破中有二初破約境假合能生現智二者破能緣智藉多緣亦名假合□□即第一破境假合也若言九實大有者即實等不無名大有也及異者九實各別名為異隨所有德者緣九實時於一一實上隨有幾德而皆緣之同異等實性者即同異性即九實及德有同有異故緣實時亦緣同異性故說智緣假合境生也故立量云緣實之智應非緣實現量智攝以從假合境生故如緣德智一種皆假合生故。
【疏】若作此解至可以為喻者此有二解一云如上所許智皆緣多法生無有一个智獨緣德等一法生若緣德等時亦緣多法故故云無獨緣德等智可以為同喻必合緣故釋無於獨緣所由二云若約實等假合能生智即用緣德智為喻□且如大有和合體是一法緣彼之智不從假合境生若欲破時以何智為同喻以德等智依假合境生故即不可以德等智為喻也故言無獨緣德等智為喻即無唯緣一个德之智可以為喻以德有多故此解稍勝。
【疏】有及和合至非假合生者意說大有和合。
是假合大有必有能有所有和合必有能和。
所和合境然多也緣此之智然得名緣假合境生。
【疏】今更解者第二解意說有及和合是一一法然□必藉多緣生然假合生即智體藉多因緣生由多境也言其德智然爾者意說德智及緣和合大有智亦藉多緣生亦假合生。
【疏】許有別緣至無過失也者意云有及和合雖是一法然智□□亦不假須與德實等合緣名為別緣其然得名假合生何以故智體藉多因緣生故。
【疏】其眼識等至無不定共者意云此通合□前文中破緣實之智非是緣實現量智攝彼出過過云為如德智假合生故非是緣實現量智攝為如眼識假合生故而是緣實現量智攝□眼識既非緣實之智故無不定之失。
【疏】今遮現量至故不相違者意云本和合句不是現量今言緣和合智智非是現量者但是遮破而不相違又恐有計是現量者今時遮破亦不相違故疏云今遮現量者但遮智非是現量准此者即准論文設遮道理智及境六皆現量也。
【疏】不平等因者他家大自在也與一切物為平等因今佛法毀之名不平等因既唯一果有染淨上下貧賤富貴不同明知因有階降置決□□差別故不平等也。
【疏】從下向上因者即先舉能生為因破其常住與敘不同。
【疏】真如等不爾者意說真如不能生一切物故□□□。
【疏】准上應知者意云同上破自在天亦分為二初即敘計□□□破。
【疏】此破能生至故不同也者意云此間七計能生前勝論計一□□□有設計能生即是父母極微非時方等故不同也。
【疏】吠陀論者有四種一者壽謂養生繕性二者祠謂享祭祈禱三者平謂禮識占卜兵法軍陳四者術謂治異技能呪術醫方等。
【疏】以彼聲性至故無不定者意云若許聲性是能詮即有不定過過云為如餘聲是能詮故而是無常為如聲性許能詮故而是常耶謂彼自許聲性雖常而不能詮表故無不定過又外道計聲性不能詮彼若成立常聲時亦不得轉聲性為同喻然不得為不定也。
【疏】聲聲皆是常至方乃顯計別答如聲生師計云聲體雖本有要由尋伺舌等所擊發生生已更不滅其聲顯師云聲體本有不滅但由緣顯顯而方得聞故有別也問聲與聲性何別答聲者所發之音響聲性者本來有如木中有火所發音者即音聲也然聲性非是所發但與所發音聲為體也。
【疏】由尋伺等所發音顯者意云音響是尋伺所發常聲是音之所發故云由尋伺等所發音顯。
【疏】全分一分等者全分者內外一切聲皆是常也一分者即計內聲是常外聲無常□□□今破計一切者即計一切內外聲常者皆此中破也言少分亦自破者一切既破少分云何得立以少分者即一切之少分故。
【疏】或少分一切攝諸計盡者意云計少分計一切法之二此攝一切諸計總盡雖有多計亦不過此二計也。
【疏】前計少分者即前計內聲是全計者即計內外聲俱常故論云有執一切聲皆是常今餘者即少分之餘也。
【疏】然此勝論更許有餘物者餘父母極微以外更有德業等亦能生諸法也。
【疏】不越因量者意云子微體不過於父母量何以故以攬父母極微而為體故故第三微如一父母許大乃至大地與所依一本父母許大者意云縱然大地亦只與所依父母許大有云大地所依父母亦是極微若爾云何麤色依細極微答父母極微唯只有一空可多麤色不依一細微父母極微既許眾多各能生果故說麤果依父母極微何理不得此文但總據合引故此義未詳且如孫微果依子微即第七微攝展轉相依漸麤漸大豈容大地却依極微更詳又云若將大地量父母極微即不得若依父母極微亦得彼計極微實常生麤色故勝論言麤色者但據自宗破他計唯勝論師實句中極微也色是德句收也。
【疏】初有三量者第一有方非實難第二無分不生難第三能生非常難。
【疏】次下第一難所生之果者意云就所生中有二第一難果不麤於因第二難果難實有。
【疏】子微今以量至顯父母亦得者意云此返成也且如亦將量無別為因難子微如父母死麤德合今時返成云父母極微亦麤德合以量無別故猶如子微故疏云以量無別為因顯父母極微亦得。
【疏】父母以處無別為因顯子微亦得者意云此亦返成且如前量云或應本父母極微亦無麤德合以處無別故如子微等今返成云子微亦無麤合因云以處無別故猶如父母極微故言亦得亦得者亦無麤德合也。
【疏】此但應言如二極微量者意說論中量因合云如二極微量處名別故為因今論云如處在因處各別故為因而不言如二極微量者如子微與極微為因時子微不名極微故故但言如所在因處各別故言但可以極微相即者如因量所在各別故知果色體應非一又文中少此意者釋因無如二極微量之言欲顯以下文釋因據各別故所由。
【疏】如一沙受水等者意云水入沙沙既不增藥入銅銅亦不長今果入因微猶如水入沙相似也。
【疏】又二極微至遂即離散者意說沙水二微相觸即離散如麤物相繫。
【疏】退隨他不得違理不成者意云若退隨大乘者即違道理果體是如何得一不得餘又依宗正破名進不成破彼轉救名退不成。
【疏】故別破之者意問云僧法宗計如以前破如何今者更重破答彼計此二是諸法性故所以重破。
【疏】色性一切色是一者意云但言色性即一切色皆無差別故色是一何以故皆色性故。
【疏】今佛法豈至大有等耶者意云此外問云如我宗中說一切法即是有性即不許者汝佛法宗應離法外而別立大有等性問意如是。
【疏】自所依三大者謂地水火三以風不可見故不取也。
【疏】又更互作法至故復言等者即色聲更互相對破色聲各自為宗法餘者准此故今言色等者即遍等一切法也。
【疏】同一同異者意云即是亦一亦異義也同一者即同初計同異者即同第二計故論破云一異同前一異道故(畢)。
義演卷第一末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二本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疏】餘宗無故者意云今者說十處名障礙有對法處心所等名無對問何故不說勝定果色耶答二十部並不許有果色故謂不共許所以不說問何名勝定果色答謂菩薩從定所起變為魚米肉等是許有定中所變境故。
【疏】經部以下文來意者問凡言有對藉極微成未審極微諸部何別彼何處攝答然經部等。
【疏】十處所攝者意云經部說能成極微成眼等根細從麤生十處攝也成眼根者眼處攝成耳根者耳處攝乃至成色塵者即色處攝也餘並准此言即和集色等者即指十處色也。
【疏】各疎遠故者計離識實有名疎遠也。
【疏】欲難不極成所成有對假故者此說不對經部所由也謂薩婆多有對色是離識實有若望大乘名不極成有對問何故不對經部耶答經部說有對色同大乘是假所以但對有宗若不作此解犯相符之失。
【疏】此因有隨一不成者夫論因有兩緣共許他家許實大乘云非實有故犯他隨一不成。
【疏】若有方分名礙薩婆多非礙者意云有宗極微有其二義第一云極微無方分即極微無質礙二云彼計此處有一極微不容第二極微名有對礙若據此義即名有礙故此中破。
【疏】無方分質礙者意云既無方分無質礙也。
【疏】正彼論文者亦應正彼唯識論文云若無方分無質礙不成瓶衣等。
【疏】略有五疏無種難者第一極微無方分應無光影難第二極微無方分見觸無差難第三極微有中表一應成六分難第四極微無中表微聚不異難第五極微即麤色應無障隔難。
【疏】以理難云者意云謂本計極微無方分不能承光發影然計極微即和合色所以先難和合令無方分然後方分破和合色不能承光發影故云以理破。
【疏】見觸此邊至此即彼故者量云如和合壁等物有法觸東邊時亦應得西西邊宗因云此即彼故猶如於此。
【疏】彼如於此為量同前者量云此觸處亦應不得彼即此故猶如於觸處彼故云同前又西明疏見觸不遍量云極微定有方分因云即和合色故如和合色。
【疏】今難無方分便非和合者意云極微既無方分應不和合成麤色等。
【疏】無應影障無者若無方分者應無影障等即有對色應無影障也影者光影障者障隔言此障無者意說有對色無此障隔也。
【疏】所緣之中有親疎故者問五識既託第八所變而生更何須自變耶答以所緣之中有親疎故自變為親緣他所變者為疎緣如下自解。
【疏】謂八識生時至似根塵等者意云八識若欲生時先由第八異熟識從自名言種子生能變似根塵等即此根塵各有二種第八變根是親相分為本質根發眼識等第六若緣時但是影像根不能發識塵亦二種為本質影像易知所言變似根塵者問夫論似者如鏡中火體相虗疎無堪勝用如何與識為所依根答今言似者與彼不同鏡中面像似質名似言似根者畢竟不實是依他起法罪真實故從緣生故總得名似又言根者不同小乘極微所成執離識有故得名似。
【疏】雖親不得至為所緣者意云釋外問問云識所變根識親依根識既變境五識應親緣本質境答雖親不得要託彼生問第八變境五自重變為親緣者第八變根亦應五自重變為親依根答不爾五識緣外不緣內故。
【疏】及凡六識等者意說凡夫六識緣根亦非現量得問五識可爾第六云何答自性散動不分明取故若爾色等應爾答不然且如色等有相狀顯現可得然五根相狀不顯現故非現量得。
【疏】觀所緣論等者意說觀所緣論既言功能不言現色明知五根即五識種子疏引意者證種子為五根義。
【疏】然今此義等者今論眼根諸部不同大乘小乘及以外道略敘十宗以相對辨。
【疏】眼不見色者意云眼等五根既以肉團為體以麤鈍故所以眼不見色等見者取也非謂了知名見餘根准此言各別堅性等者意云肉團根即以堅濕等為性五根各用堅等四大為體故知無別清淨色為根也。
【疏】別有四大生等五因為其因緣者四大即生等五因五因是四大上義五因者謂生依立持養生因者四大與根塵為生長因依因者根等為依止處立因者根等為安立處持因者根等為任持處任持根等養因者根等為養育者故說五因是四大上義用雖以四大五因造根塵然四大唯身根得餘根不得。
【疏】由色香味觸至為五根體者意總說四塵成四大四大成五根問何故不說聲耶答說五根由四大造四塵既成四大更何用聲耶若爾何故聲論立聲成於空□大空大成耳根耶答彼見外道所計具成實論師雖先自數論宗中出家後迴心內宗故所說義與彼不同。
【疏】蘊處門中攝各別故者蘊中即實處門中即假問何故假實不同耶答蘊門中雖有多極微聚成據極微當體說故實而不發識故若據處門中多極微共積集名處生識處也故假。
【疏】眼唯得三至堅等者意云眼得三大唯除於風不可見故見如取也身得四大非但得大亦得餘堅德等也鼻舌二根如此次有堅濕二德耳唯得聲德如前章中廣破彼宗說五根體即五大也。
【疏】或說至五大皆能造者意云心平等根有二說一云唯地大造二云五大皆能造然五根亦有二說一云五大各各別造五根如前說二言五大通能造五根故有別也。
【疏】內自種子者即是色根自種子為因緣識變現行四大為增上緣造根境等。
【疏】於中三說者用種子為根而有三說如第四卷疏解。
【疏】體既非色者意說眼根體既是種子而非色者故知不同小乘心外四大所造。
【論】外有對色至內識變現者此舉外色不成證唯識所變問既破眼根何名外耶答謂諸小乘所計眼根境等皆是心外積極微成今破非有故云外有對色理既不成等前既敘根今時因便敘境非是正破略對八宗以明假實。
【疏】色味觸通常無常者在父母極微上有者常若於子微上有者即無常。
【疏】即四大者順世外道計五塵體即四大。
【疏】然有假實者大乘五塵雖大種造然通假實如下說是。
【疏】觸中所造假者意云四大及所造觸皆身根得四大觸是實所造濕滑等是假。
【疏】然雖識變者問今此論文未知何意答為釋通外難兼解根義難云我宗中有實極微所造所以根境有別汝大乘既皆識變即應根境無別答如下言曾現見色等者意云當見色者謂此眼根曾照見前念色名曾見色現見色即現在五根照見現在色即舉此曾現見色返顯眼根體也。
【疏】然唯種家至色根者此即唯種家會對法文。
【疏】功能生識之義至不說者問唯現行家若取現色名根者何故觀所緣論中但說功能名根不言現色耶現家答云功能生識大小乘共許故舉功能以顯根也問何故不言根體但說發眼等識名眼等根耶答以眼根體離識或有或無彼此諍猶未定故不言根體問彼既言功能寧知是色根耶答如下。
【疏】且助陳那故言業種者釋外問問云若護法舉種現者何故第四救義中取業種為根答如文。
【疏】法必有體至無法即非緣者意云由有體法能生識名緣緣者由也何故緣義不是能緣耶答不然如下云若眾法即非緣故言無法非緣者約影像說若據本質無亦生心故前言獨無不生心但無得起慮也。
【疏】然此大小二乘共許者意云所緣緣義大小乘二共許。
【疏】眼舒光至方緣者意云由二義第一眼舒光至境方緣第二除色外餘塵至四根方緣彼宗有此二計與正量計同故便敘之如畫見打鐘亦入耳等。
【疏】具二義者一云有體能生心緣二云相於識上現名所緣要具二義名所緣緣也。
【疏】小乘等共計他心至心外取法者意云小乘等計心外有法為自識親所緣緣大乘破者彼却問曰如我識外有法即不許為親所緣緣者汝大乘有所緣緣豈非心外有法耶答如疏云若不遮心外至託之而變者總答前問意云雖然有實體法為疎所緣緣然此本質法但是第八識所變亦不是離識實有。
【疏】觀所緣緣論說過去色識等者意云前念識緣色等熏成種子即此種子後念生現行色等遂能發生現行五識但約熏種時名過去不是過去色等發現五識五識不緣過去法故故知但是識變為所緣緣非是心外有法為所緣緣也。
【疏】隨彼彼處者意云隨彼彼處五塵眾多極微各各和合而為色等為眼等境又處者或可十處也。
【疏】阿拏色者意云七極微以上色。
【疏】牒定至非實有者意云如論言非和合相異諸極微有實自體此但是牒定他宗不可作量犯相符故論言分折破時似彼相識定不生故者釋和合相無實體非與五識作緣所由也境既無識云何生疏量云和合色處設許是眼識之所緣有法也是非緣即宗法也餘文易知。
【疏】觀所緣緣論釋頌至猶如第二日者即陳那等立量破經部也三支皆具西明疏解云和合於五識設所緣是有法非緣宗法餘文易知。
【疏】依瞿婆論師略有二解者瞿波論師是大乘對經部立量造二十唯識釋也。
【疏】以五識至無所立失者意云若准□觀所緣論頌云和合於五識設所緣有法者即比量喻中無過何以故為非緣宗法於喻上以第二月亦不與五識為緣故若將五識攝入宗法中為量者即喻中有所立不成以五識不緣第二月故量云和合色處有法於五識設所緣非緣宗法者故有前過以第二月非與五識為緣故云宗法喻上不轉。
【疏】又以義減文至意所緣故者意云設若依前將五識在法中為量者亦無有所立不成何以故以依義而減文故故宗法中須除五字直立量云和合色等有法於識設所緣非緣為宗亦無過此一解顯五識不緣假。
【疏】或除至亦得者即第二更解意云設將五識在宗法中為量亦無過何以故以宗法中除設所緣三字量云和合色等有法於五識非是緣為宗亦無過以非緣宗於喻上轉故雖前觀所緣論比量不作如是解今設將五識在宗中除五等字為量無過即說前二解也。
【疏】又所緣境義有無俱成者意云准前二解五識緣有無不同然此有無總得為境於中無體法但得成所緣不得成緣以無體故故知是正解。
【疏】五識緣長等假法應有不定過者意云和合色為如第二月是無故五識不緣為如長等是假法故五識緣耶答一向約緣實法說故眾過若如第二解即有此過許緣假故。
【疏】不同長等至為門故者意云問如言假者通聚集分位相待三種何故但將五識緣長等為不定過不說眼等緣分位假耶答觸中所造濕滑等由地大增但身根得然不同長等故不說也問眼緣長等不答不緣但緣實青等於中長等但是意識得若爾何名色耶答意識取時依眼為門明了取故。
【疏】此是識內不同他宗者意云設許五識得緣假者此假相是識內也所以為緣發生五識也不同他宗緣離識法如緣命根命根雖是假立是內相貌許識緣也。
【疏】色等雖有多相者意云釋通外難難云如一色等有若無常等相今言五識得相為何相耶答如演秘說。
【疏】是實法故至所緣緣者意云此解所緣緣義是實法故有力生識顯是緣義以相麤故識有此相是所緣義即有體能生心相於現識上也故云理具足有。
【疏】下難有五者第一二位無差難第二量等相齊難第三微等相失本難第四識行互通難第五一心緣遍難。
【疏】緣彼相識應無差別者量云緣瓶之識應即是緣甌之識因云境相量齊故喻云如緣甌之識將緣甌識返難同緣瓶之識為量准知。
【疏】心量准知者瓶甌二物既無別緣彼相識亦無別也故云但有緣心無別。
【疏】頌云非形別故別至非實故者意云非汝瓶甌等形別即合極微等別也若極微等別者即應非實有也何以故失本相故。
【疏】由此又解者由此前救今時更解。
【疏】量云緣火瓶等至如緣極微心者意云極微是所緣即能緣之心名緣極微心瓶等極微即所緣緣瓶之識應名極微心問何故作如此難耶答以彼宗計瓶等皆由極微相資以成故緣麤亦細也故為此難也。
【疏】比量應知者並將麤細境為因喻量云緣此色之心應緣一切法許相違法得俱緣故如緣麤細境等。
【疏】若緣本質至定必須有者意說本質境通有法無法若論影像相分定必須有。
【疏】由具二義與小乘別者意云小乘執離識實有境法今大乘不然一切境相皆不離識以第八識所變為本質餘識託此本質為緣識起時帶相相分為所緣二義既別不同小乘。
【疏】相者是何者意問云如言帶彼相起未審相者是何答謂體相意故明真如雖正智成所緣緣義亦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相緣但帶彼相起正智緣如亦爾也。
【疏】問眼疏識緣心上所變之色者意云心上所變色者即是眼識上自許影像不可約第八識所變作法以第八所變者即是五識本質境也。
【疏】何理不齊者意云既一種無相分何理不齊然大乘即許有所緣緣義宗即無所緣緣耶言識皆又具不者問云未審一切識緣境皆有相分不又五識緣過去無相分色答前問也。
【疏】自申正義者意云由申大乘正義便述諸宗能所成之義總有五宗聊相對辨即此中意已下文是。
【疏】此中意說等者此論中意云如大乘相分皆是頓變現若諸宗順世等法積小成大故不同也問外道小乘何別答如文。
【疏】所言一相至實非是一者意云第八隨量大小頓變一相不由說小漸成大也問所言一相定非是形者即應是假云何言實答今言頓現一相者形收似長等一相名假一相而變不是形等一相當變之時非一相解故不同衛世麤色有實一相如演秘說。
【疏】緣自相者如色處青等是也不緣長等若爾如何色處攝答由意識者五識同時意依眼等為門緣色作長等解故亦色處收即會前等亦色處收言即是假形者謂大小相也以小大相形故云假形。
【疏】不緣假至不同經部者身根但得四大實境不緣分位澁滑等觸經部許緣故彼不同。
【疏】由如是理者意云由前五識緣處自相即是色處自相通攝假實故五識緣假亦是現量故下引無漏後得智為喻具如無漏是現量現量許緣假五識既現量何妨得緣假此師意證五識得緣假法而是現量餘師不然望疏主意取緣實法為正。
【疏】假有二至以癡相說者意云一者無體即如忿等忩等依瞋故是無體也二者相待假即如悔等悔等有體體即追悔為性障止為業顯悔別體也以癡相說者意云雖悔別有體要藉癡增方說於悔即由無明增故廣造惡業當來苦報而生追悔或逢善緣而生追悔豈不由無明造業後追悔耶故云癡增名悔故雖相待體是有法不同忿等。
【論】諸瑜伽師至假說極微者意云觀其論文文別合申五問問既五種不同答亦分為五段一問云誰為除拆答云瑜伽師二問云以何除拆答云以假想慧三問云於何除拆答云於麤色相四問云云何除拆答漸次除拆五問云除拆至何答云至不可拆假說極微總結也。
【疏】言瑜伽至與理相應者意云相應雖有五義今者但取第三與理相應何以故以瑜伽是法相應故故觀行者於安非立直俗二諦理中妙觀察故即觀俗如幻真離言捨幻起直名理相應善觀察也言二行相應者即定慧與餘心所行相相應也。
【疏】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者准義合取理相應今言禪定相應者以觀行者慧與定相應定發慧故問如何名瑜伽師答此師想慧等起諸行與境行理果病等相應名瑜伽師。
【論】雖此極微至色邊際者意云釋外難難云若言極微有方分者應更可拆答如論云若更拆之便似空現不名為色。
【疏】方之分者意云方謂上下等六方分者於中有細分故說麤色有方之分細者方即分也。
【疏】所拆之物即非極微者意云若言更折者即所折之物便似空現不名極微若不可折者即應如心等無方分若以色分無色別不同於□心故得有方分。
【論】餘無對色是此類故者如大眾部身精進身輕安上座部胸中色物如變大地為蘇酪等皆名無對問蘇酪等如何無耶答定力所變法處所收者是無對故若定力變根塵色等亦是有對色處收故如無色界宮殿皆無對法處攝故五識不緣但意識緣故定中既無五識所變蘇酪等唯意識得故無對也。
【論】表無表色豈非實有者問表無表色與有對無對何別耶答無別若爾有對無對前已破訖何故今時更再破耶答前所破者非是業性此所破者是業故故亦別破表即身語二業無表即內防身語無表色等。
【疏】謂諸根至以成身故者意云和合差別為體此有二解一云大種及所造扶根塵雖多差別今總和合為身二云大種造色能成諸根即和合差別諸根總為身也。
【疏】此義雖通至別得總名者此釋外難難云既言依止名身者即諸根並名為身何故偏說身根名身耶答如演秘。
【疏】依身之表者意說表者依身而有名依身之表要依身而表有善惡等。
【疏】動身之業者思欲有造作令身有動轉故故名動身之業。
【疏】或應極微有別長形者即牒彼宗計已下正難。
【疏】若謂不然者若計不捨圓相而成長等者下以量破。
【疏】彼計至至名身業者意云由有動故身能造業意說別有一物能動色身等故說能動名身業也由此能動身方造業。
【疏】無有動義者無有長時動不妨有剎那動彼計動有三種極微者謂業色如行道殺生等長時者謂命根一斯住故一斯生中有動轉也。
【疏】今為成此即滅因故者如下論文方成此纔生即滅因由彼救云動不即是滅以待因故滅故轉破也。
【疏】雖彼自宗者即彼正量部自宗也彼宗計色等非念念滅大乘不許故無不定。
【疏】我部色等滅至有隨一故者意云正量部云滅待外緣故滅外緣即霜雪等及內相因者即內四相也。
【疏】若體若相者體即有為法體相即生等四相言非相者即體也。
【疏】有法之中至即有少分相符極成之失者若有法中但言滅應不待因此宗中有少分相符他許無為滅不待因故今論中云有為法滅不待因等為量無過。
【疏】從下向上成立亦得者意云從後向前展轉成之無過成云滅應不待因許是滅故如無為滅又成云有為法應剎那滅以不待因故如心心所又云汝諸法無實動義以剎那滅故如心心所。
【疏】謂滅在更生至無不定過者意云今將待因為因難滅應更生遂立量云滅是有法應更生因云以待因故猶如於生設外人計住是滅與論主為不定云為如於生待因故生耶為如於住待因故滅耶汝雖許住是滅我宗不許故非極成無不定過言故非同喻者又住既非是生故不與滅量為同喻然令非同喻及不定過過各別非是同喻有不定也。
【疏】風定非此者意云此者動因也意云難風非動因因云非善惡故猶如水火等也。
【疏】汝此表色至應知意云汝此非顯非形表業應非表業以無表示如觸等又表色亦非是顯亦非是香味無表亦故如觸。
【疏】此如見佛顯色等者意說雖見佛顯色念佛等而顯色非善惡無表示無有屈伸俯仰等表故如圓中觸物知有善惡豈由顯色而有表耶又但由觸故知善惡豈觸有表示耶意成香積之香亦無表示。
【疏】由加行心為等起因顯隨心之善惡者意說此前念善加行心能引後念善色聲等故說加行心為等起因等者相似之義善引善故今說色聲名善惡者顯是隨心之善惡非性是善惡也實本體是無記不得名善惡言令內念念識所變等者今第八識所變手等念念生滅相續也。
【疏】識變者簡薩婆多等以彼計手等心外實有故簡正量部者以彼計身表業無生滅故簡譬喻師者以彼計身表業但能動手等自體即真動也今云似有動作以簡於彼故彼計云外有一物能動手等。
【疏】又以理徵至故今總非者意云破薩婆多彼宗計佛一剎那聲能有詮表餘者不能有詮表今大乘以理徵云我大乘佛一剎那聲望汝宗亦不能有實詮表何以故猶如汝說於我極微大我大乘者亦如小乘說一箇極微當大乘七極微然汝心麤緣我極微不著今聲亦爾汝宗計佛一剎那聲當大乘七剎那佛聲我大乘佛一剎那聲既極速故知汝小乘於我大乘佛一剎那聲亦不能有實詮表。
【疏】謂依思是定道戒者即現行思若散位兼種現也。
【疏】或由異思或由異緣者即善惡望善名異思惡友望善名異緣也如正造善時惡友未起已本名善分限造惡飜此無表戒者如造善求戒時內防身語令惡不起名無表戒若造惡伏善不起亦名無表惡但得名無表不得名戒。
【疏】於此思上假立無表者意說內防身語思作用強故說現思而為業體即依遍行思上假立無表戒然無表戒諸宗不同依薩婆多身語二業皆有無表用法處色以為體性無見無對四大所造寶而非假若依經部自有兩釋一依成實論云非色非心以為體性非大所造非色非緣慮故非心二依俱舍十三云思所熏習微細相續轉變功能差別說為無表不別建立非色非心大乘無表是法處色假而非實由此依心隨其所應善惡思種及現行思假立無表。
【疏】若新舊合用至無表色者即護法許有新舊二種種子然立無表不依舊種言唯取新熏至如何種起者是護法釋依新舊無表意也。
【疏】又定道戒體不增用故者意云定道共戒但現行思遮防用增而體不增此解為勝者即散無表依用增為勝又思種等解論文。
又遠近至發言者此有二解解發勝身語所以又解者意云發身語者解此思為色所以即第三解與前二解別此義云何答由能發善色或能止惡色由具二義說思名色。
【疏】依不現行法建立色性者解云即防惡身語色不現行邊所以說能防思等而得色名。
【疏】此中善戒至合說者意云此會兩論文此唯識論思名色為據發身語戒故名色彼顯揚論約止身語惡色邊所以思決定得名色也以定道別解脫戒皆能止惡身語色名也。
【疏】顯差別者顯揚即定道及散三戒合說此論即散與定道別說故此顯差別也問何名定道能防耶答共猶俱也即是定心相應思思有防身語七支用名戒故云定共戒道共戒亦爾即無漏智俱時思思能遮防身語惡色不現行邊名道共戒。
【疏】現行思可爾者即現行思名隨心轉戒種子不爾者種子不名隨心轉戒以心無時種子在故。
【疏】豈一現思亦表無表者意云且如定共戒所依現思立其無表如何道共戒亦名無表戒耶以八聖道支中正語業命是表攝故此總問也答此現思但名無表不得名表此解稍疎耶下第三解正即如疏云又望不同通於二義文是。
【疏】如發身語思者意云如發身語現思體不能表示他故非表不是種非無表今八聖道支相應思亦非表無表。
【疏】不發善身語至無表者意說定道思雖不發善身語而能內防身語惡色故可立無表。
【疏】緣引身語者緣他和上身語也。
【疏】與此不同者意云此約大小乘對辨且如大乘十無盡戒身口等一二三支等皆發無表戒然小乘要具七支方發無表故云不同。
【疏】定共戒至亦名定戒者意云定通明漏無漏二種道唯無漏有定戒時未必有道戒若有無漏道共戒時必有定戒故知道寬定狹也或可定通二種名寬道唯無漏名狹。
【疏】隣近釋者意說審決二思得名意業所以六釋中是隣近釋思是業體而非是意與意相近而得意名故名意業又思非是意與意相應說思為意名為意業。
【疏】又不恒續故者意云此現思不同種子相續亦得名非無表言以色例表假實相微者意云外人例曰五塵是有對即名為實色表色表亦有對云何不是實答五塵體性實有體得名實表色為心所以名為假更有難詰准理思擇。
【疏】有是業至謂身語業者此是第四句同前此正語業體而非表無表文解。
【疏】謂於境轉者即思隨於境轉能造作於心者思能令心造作為性又云由思造作善等三性心等隨生故云造作於心。
【疏】一者是前至所遊等者意說發動思是審決二思所遊履也故得道名問審決二思於先發動思在後如何後思與前思為道耶答今言道者是所緣所引義故後思是前思所緣所引也故說後思是前思所緣所引為道於義無違此即業思與因為道。
【疏】二者或通生當來苦樂果者意說發動思通生苦樂異熟名道即開道引生是其道義此當因思與果道故。
【疏】初中有四者於以教為齊責中申具四難第一以教齊責難第二假實不成難第三例實唯現難第四無明得不生難言主藏臣者是藏之主主兵臣者兵之主也又云主者勝也即兵中最勝故。
【疏】彼宗不許成他非情者薩婆多自說他身非情無實得得故俱舍第四說於何法中有得非得於自相續及二滅中謂有為法若有隨在自相續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續無有成熟他身法故乃至無有成熟非情法故若許得者汝便違自宗。
【疏】而我真如至而說有故者觀此文意外有問也問若言現在是有離現非有者即汝真如非世攝故亦應非有答如疏。
【疏】故知決定不成過未者即由上道理故知善惡等法決定不成過未也。
【疏】而我真如至無妨者意云觀此文意外有問也問云若言現在有故即可有自在說成熟者汝真如與現在法不即不離即真如應有實成熟答如疏外言擇非擇滅現在而實有者不然我不許別有體不可為證也。
【疏】須即緣故者如演秘說。
【論】應起無為者有疏本云述曰下能起因有三者如演秘說。
【疏】論主下難者有疏本云論主六難難三因如演秘說。
【疏】此中通說未得之法及易界地等已捨之法者意云如論言未得已失應永在不者此是通說未得之法應不生已失之法應永不生問何名已失之法答如此界生於上界此界法於上界不起名已失小乘計曰如人失具欲法得時生上界然欲界總捨訖即喚此法名已失法也舉一例餘問如有宗過去未來而有三得不答薩婆多云過去未來可成諸法而立於得即是法前法後得難曰若不成法上而立得者且如未得之法已失之法得永不生何以故而無法前後得故不可成故此難如是若彼轉救云有俱生得為因起者次論主難。
【論】若俱生得者彼宗計得有三種謂法前法後法俱得俱者如影隨形得前者牛王引前得後者如犢子隨後得論應頓現前者謂於一身一剎那中具三性得以有得故三性心等應頓現前。
【疏】所待之餘者意說生等五是所待之餘因若爾法若待此五因自合能生何假須得。
【論】若得於法是不失因至成熟彼故者謂彼計云我說諸得是不失因由此實得成彼善惡無記法故。
【論】諸可成法等論主破也謂諸可成法不離有情故說實得便為無用若離有情實不可得汝宗不許離有情法有得故。
【疏】不離有情至俱為無用者意說得望情非情法俱為無用也。
【疏】又得於法為因能起至俱無用者意說得望前能起及不失因亦俱為無用。
【疏】一內有情至不可說有得者意云有情數法上有得非情法不立得。
【疏】二云識所變至後即無得者意云若依識變名不離有情者即一切法皆不離有情無有一法而離有情也即合龜毛等無法是離有情法初說有得者即依識所變法上立得後即無得者即釋無法上不立得所以與前不同。
【疏】又現行成熟至即非也者意說不離有情一切法現行若立得者非情法且現行何故不立得故云寧即非也。
【疏】故亦許者大乘許輪王成七寶有得也。
【疏】然外非情至皆非可成者此但對可成說不可成亦總舉下自分別言准下第二等者下第二卷論末變他根塵等有兩解准正義他塵於己有受用義亦許變故知非情上亦可立得如演秘說。
【疏】即自身中至可受用者意云種子上許有得若現行中有可受用者亦立得問曰且如現行中有成不成不答自身中所有現行色心等法總皆成熟得故又解或可現通自他及外略色等有成不成故言中也說中者意簡取可受用者不可受用者不定得故意說有可受用者縱然他身扶根塵及器具等名可成也。
【論】一種子成就者解云煩惱等種有生果用故名種子聞慧等種加行所引勢力增上名為自在由二種種子果生起故名為現行依此三法假立成就此即種子之成就乃至現行之成就皆依主釋。
【疏】於引發緣勢力自在者意云約此種子望引自現行有自在勢用而立為得也不可以自在之言即令攝入自在成孰必無是事但望自果有自在用問曰既云發起現行何非現行成孰收耶答言種子成孰者所有現行種子相從皆得名種子成就後自在成就亦准此理解三無記者除變化無記此一種准向自在成就中說也。
【疏】若離此地欲亦名不成就者意云如從欲界生上界也若聖人斷欲界煩惱而生上界如第三果人等若凡夫但以六行伏下惑而生上界煩惱於上界中而不成就也故云若離此地欲亦名不成就。
【疏】彼依有體至亦不相違者意云彼依有體者彼對法第五文約種子體能生用說意云若生上界有欲界種子雖不生現行亦名成就後當生故若如聖者斷種生上現行畢竟不生名不成就若據瑜伽唯約用說不約體說故皆成就又云有種子體名成就不能起下現行煩惱名不成就。
【疏】對法論等至文亦略也者意云對法但說染法名種子成就不說無記為種子成就也非但不說無記亦不說生得善為成就故云生得善中文亦略也。
一分無記者即餘三望通果名一分也對法不說為種子成就。
【疏】然准彼論至與瑜伽同者意說此重釋對法文據種子成就中雖不說無記為種子成就然准下自在成就中既取一分無記為自在成就明知種子成就中亦令取無記為種子成就也其生得善與瑜伽同者亦約用名種子成就。
一分無記者即變化全威儀工巧一分極有方軌者入自在成就中攝。
【疏】然准對法至通成不成者意云此即外人將生得善例煩惱種子等為難難云且如對法論說煩惱名成不成者約三界煩惱種子說如身在欲界未離欲染已成身中有三界煩惱種子名成就若離欲界亦名不成就斷自地煩惱種故又云下界身起上界煩惱名成就若雖在下地不起上地煩惱亦名不成就如若是者生得善法亦令同此煩惱理名成不成何故一向約用名成耶此總是難辭。
【疏】以在他界至同於瑜伽者意云此釋對法論不說生得善所以且如欲界身中生得善唯依自地起不起他界生得善意云當界自起名成就若他界在望不起者名不成今對法文但約自界名成所以不同煩惱也。
【疏】以瑜伽中但依染法至不說無漏道者意云瑜伽論中但依染法種能生現行故唯說奢摩他為對治道以定能伏惑故不斷種故所以不說無漏道為對治也此會瑜伽文。
【疏】以對法中通說染體及用至盡者意云對法瑜伽約體及用名成不成所以通說無漏以為對治道今既言通說無漏道為對治者明知意云亦通說有漏奢摩他以為對治道何以得知以說體及用故若據斷體說無漏道為對治若約伏用即說奢摩他為對治道故知對法文盡理即會對法論文瑜伽小分者以但約用說不約體說名少分也。
【疏】對法論中但約染法至名成不成者此結對法文顯與瑜伽文不同也。
【疏】生得有用至名種子成就者意云生得善不約體但約種子有能生用說名種子成就不說此現行名種子成就也此生得善文對法與瑜伽二論意同。
【疏】今依對法至名不成意云為各聊簡成不成文故先舉論文然後簡略義。
【疏】且依用說名成不成者次下簡略有二初約用簡二約體簡用中有二初約七識簡二約見修道簡約識簡者意云第七識中煩惱奢摩他不能伏何以故謂第七識中煩惱微細世道六行不能伏故成就六識中分別迷理起者行相猛利世道不能伏故成修道俱生迷事起者六行能伏不成六行本伏迷事惑故我見不伏餘貪等伏。
【疏】若無漏道至亦有別者約體簡略亦有二一者約見修二者約六七據見修道者如得初果體見道煩惱一切不成就修道煩惱中如第二果者餘欲地煩惱隨名不成若第七識中我見要至極果金剛心道方斷名成。
【疏】六識一向不成至不成者此意說六識中煩惱欲界繫者總為九品證第二三果時總不成六識中我見亦斷故云此依我見等離欲斷說不爾即通成不成者此別是一師義此師意說如六識中有九品惑我見為第九品餘八品離欲時斷不成第九品我見至極果方斷成據此義故不爾通成不成也。
【疏】其無記法至名成者意說無記法先被見道惑縛即無記名成入見道斷見惑有縛時便捨無記法故說無記名不成不爾名成若據種子體說至佛果斷名不成餘一切時名成不違聖道故故云不爾名成。
【疏】不生之地名不成者意云如生上界此地生得善不起何以故不許互起故唯得起自地不許起他地生得故不成。
【疏】以增盛種子方名得故者意云瑜伽唯據生用說若有能生用名種子成就不爾名不成就何以故依種子增盛時而名得故若不生現便立增盛得依何以名。
【疏】無記體者應互相準者意說瑜伽准對法文亦得說體名成對法准瑜伽亦得約用說成不成故云互相準。
【疏】自在成就者此引瑜伽文意說如行種子所生善法及取威儀工巧一分極串習者并通果全並名自在成就即所有種子現行相從總名自在成就據實唯是種子問若爾與種子成就何別答勝劣有殊故分二種。
【疏】由加行力方得自在者此釋無記種子名自在所由如何一分無記名自在耶答由加行善得自在故有強盛用有勝功能所熏習時傍資彼無記種子令得增盛名無記增盛種子即有能生一分有方軌無記之用即喚此種子名自在成就可有能生一分自在無記之用得自在名即如馬勝比丘威儀庠序見者皆得於道果又如毗遮羯磨天亦云略羯磨天於工巧自在隨意所欲皆能成辨所以說無記得自在之名問三無記種為總通二種成就不爾耶答應作四句分別第一云有唯種子成就非自在謂異熟生無記種子第二唯自在成就非種子謂變化無記第三亦自在成就謂威儀工巧二無記極串習者名自在成就若任運記者攝入種子成就第四二種俱非者謂色等法。
【疏】又成加行善也意說加行善名自在所由為能成就一分無記種子令有自在能生勝用故名為成也此時者即加行善成無記之時也名自在者說加行善名自在所由意說加行善種子有自在力能生善法復能資彼無記種子令得自在有能生勝用是故加行得自在名故說此等名自在成就者總結也說能所成皆名自在成就。
【疏】唯除生得無記之法者意說四無記中唯除異熟生得無記一種。
【疏】若准對法染汙等法說者意云今自在成就亦准對法前文明種子成就中染法等說其加行等以下即作法也。
【疏】離縛等故者意說體用亦有成不成如初地離分別惑能無漏正智證真如時當此之時無記不起用名不成就不爾名成其體至佛果位不起名體不成佛果既圓無無記法故。
【疏】及退失現法樂住者現法者教法也依教修學得無漏定定中所受無漏法樂名現法樂後退定時無漏法樂亦失亦名無漏用不成故證四根本定定中樂等小乘云雖不退聖果而定中所有樂受等而皆退失大乘不爾更有問答如後分別。
【疏】無種姓名不成者謂無本有無漏種故有種性者有本有無漏種子故。
【疏】今者通說等意云此辨得所依處如有情及種子上而立得者其義極成如何於非情上而立得耶答色等非情由自心變起即此似色之相分皆從自種生故可立得又於他身非情有受用義亦立於得問所言得者大小乘何別答大乘非色非心是假非實行蘊所攝有宗亦非色非心實有自性非得飜此大乘於色心上假立非得小乘立實非得。
【疏】不同小乘心外取法者意云謂小乘心外取法所以於外法上不立得大乘一切皆是識變皆不離心所以於非情法上亦假立得故云不同小乘。
【疏】三屬所依至眾同分者意云謂身中有法緣闕不生名非擇滅今此得既能得此非擇滅故知此得唯屬所依眾同分身也以非擇滅不離身故如人身中有諸起業由遇善友於其惡趣畢竟不生故此人身中得非擇得唯屬所依身即非擇之得亦是得收已下准此。
【疏】然唯無漏者但約斷種不約六行伏惑說不同有宗六行許能斷惑也意說有為無漏智斷惑證真如名為擇滅即於此法假立擇滅得得擇滅故擇者簡擇即智也滅者滅惑所顯理也由智簡擇斷惑得滅故名擇滅。
【疏】一屬道至是世道得故者意由六行伏惑不起現行名非擇滅謂有種子在不得名非擇滅也由伏惑所得擇滅如見道斷種子方名擇滅為不斷種故但名非擇滅即不是擇滅名非擇滅也由伏惑所得無為名為非擇滅得。
【疏】三屬種子者意云此種子不生現行者不是六行伏令不生但自闕緣種不生現也即據不生理邊假立非擇滅得故與前不同問非擇滅為是有為是無為耶答所得是無為以緣闕不生理顯故然能得是有為也。
【疏】非心緣證者意云此第三屬種子者以非心緣故不同前六行世道非心證故不同第二由入見道斷分別惑黃門等身畢竟不受今既不斷則非心證故不同第二唯屬種子也。
【疏】非得唯有屬於所依至無漏者意云非得屬所依身通有漏者無漏即身中三界種子有緣闕不生法無漏即入見道黃門第八識畢竟不生即無漏能滅煩惱既斷盡所滅無由更生。
【論】此類雖多至名異生者此會聖教違文護法云理實諸聖教說非得有多種類而瑜伽但說於見道二障種上假立非得名異生性問何名異生三藏云三界異類執諸異見而受生故名為異生翻此諸聖同證聖智而得生故名為同性生故十地云凡聖二眾一名異生眾二名同生眾。
【疏】性唯染污者意說五蘊或四蘊所成假者有情名為異生性者體也唯依不善無記分別二障種上假立異性之體故是染污以二障種子是染污故也。
【疏】異生之性者是異生是五蘊等假假者即依分別二障種子也未得聖法名為非得即喚此非得名異生性。
言別異名異者即失聖之生故名異生也。
【疏】變異名異者意說有情為邪見等轉變造不善業於異趣而受生名異生。
【疏】生者是總性者是別者意云生者有多類眾生其類雖多總名生也故云總也性別者謂三界有情及三乘并無種性姓各各所隨逐名別未得聖法也已來總名異生性即依瑜伽有此多性各依當地見道煩惱種上立性故是則意說云異生雖是總然有三乘五性等差別此解性別也問異生性體諸部云何今依諸部所說不同犢子部說欲界見道所斷十煩惱為體薩婆多師別有不相應法是無記通三界繫經部師說謂曾未生聖法相續分位差別名異生性今者大乘色心分位假立得等名所相應所相應非色心故即於分別二障種上假立非得名異生性。
【疏】之所隨逐者意云猶有三乘性等之所隨逐於所斷二障種上立異生性又云之所隨逐者雖有三乘性等猶有此性隨逐不得三乘聖法名異生性。
言不唯約能障者二障現行名為能障聖性今不依此。
【疏】二乘斷一分至解釋者意云此有四句一云唯異生非聖者謂無種性人二云唯聖者非異生為初地上三云亦異生亦聖者謂二乘等由斷煩惱一分不斷所知四云非聖者非異生謂二乘入無餘依涅槃等故疏云二乘斷一分是俱句攝。
【疏】言下有三難第一內外相同難第二能所無差別難第三宿因非假難。
【疏】如異熟色至非不有者意云如異熟色是趣生攝與外法不相似所以有情上立同分外法無同分若等流色既與外等流色相似何不同內色立同分耶內等流色即扶根塵前後自相引亦如音等前後自相引也內外難即不同前後等流相似合一種立同分。
【疏】應不與一切相似法為因者彼救云同分但與樂欲為因有情有樂欲所以有情有同分同分不與一切相似法為因所以非情上不立同分或可論主難辭難云應不與一切相似為因者意云外等流色若不立同分者即汝薩婆多同分應不與相似法因然彼許同分與相似法為因故作如是難。
【疏】又趣是趣向至如趣外法無者此難古師古師前云趣生是內所以有同分外法無情非趣等不立同分若爾今難云若是趣趣向即外法不名趣即外法無同分今時不以趣向解同分何得如趣外法無者若言外法不名趣即不立同分者難意如是言相似法上有同分故者此結有同分所由。
【疏】即外法非無者難令外法有同分何以故以外法亦起智起言故。
【疏】此相似法云何乃然者意難云有情上起同言智即立同分者同分上起同言智既是相似云何乃不許有同分體耶或可有情上無同分以一種智同言智故如同分也。
【疏】可名非色者意云汝若將造故色例同分更不立同分者四大更無別能造四大應成色四大既得名色明知約變礙名色不約造故云失宗。
【疏】何得如同分者意云乘我但以變礙解色不以造故名色何得將同分例四大即不立同分耶。
【疏】相似法上有得同分故者此結難也既故相似法上立同分同分既相似何不立同分耶。
【疏】與法既不殊者一種起同言智今故一種立同分問同分何性答有情同分無覆無記性至佛果唯善然法同分隨所依法通三性。
【疏】汝以大大返徵者汝言四大無能造即同分無同分徵者我以生生却逐云汝生等是能生應無生所生故云生生即逐彼許小生生大生也。
【疏】眾之同分者即同樂所同法分即同樂能同由此實能同分為因方有所同法也。
【疏】是命根者意說色心不斷名命第八名言種子是命家之根。
【疏】非證實有者意云此經不證命根實色心外有。
【疏】此即第一等者將破命根亦申三難第一離識無別難第二如受非根難第三假為他結難。
【疏】所立不成者即不離識宗於喻上不轉以色離識故。
【疏】無假命根所依等故者意說彼界若起不同分心即無實異熟意識可與命根為所依也。
【疏】定識不離者意云無心定中决定識不離身色識即第八如下成立。
【疏】應實命根不能持者意說餘異熟法應實命根而不能持也因喻可知例云異熟法既業所招應命根不能持唯業能持。
【疏】若言至不然者救云若以煗識間斷須持命根恒續但持他自不須者量破如下。
【疏】身根所得者冷煗是觸塵故身根所得。
【疏】界雖亦通餘法者意說界趣生體雖通餘法而第八識是真趣生體。
【疏】又現行識是所持故者意說此又解云現行第八即意處收是種所持故說能持種等名命根又云現行六處現行現行是種識所持從所持說能持種等為命根也。
【疏】然功能雖是一體是色及心差別故者意云見相二分一種是識上功能然心色性類不同故名差別又云種子生果功是一生得見相二分之差別即見相二分同種之義。
【疏】五處或時中間斷者生無色界無五根故既無色根根種子如何得有生果功能故云無功能問由來所說命根未審內外諸宗云何差別答且外宗中立命根通非情彼云一切皆有命根有睡眠故猶如人等如槿華夜合樹等若依內宗不通非情依有情立諸說不同薩婆多云是不相應有實自性能持燸識相續住因說名為壽若依說命即是根持業釋也若依經部宗由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力分位說為壽體此但功能無別實法亦不別立不相應法由此不同有宗諸說今依大乘成唯識云第八識名言種子由業所引持身之差別功能令色心等住持決定依此功能說名命根更有諸教不同如西明疏敘。
【疏】下有二難者第一猒色齋心難第二假遮非實難。
【疏】無色既唯有心無心應唯有色者意云此相返難難云汝入無色定既唯有心心厭於色名無色定者即入無心定時應唯有色成礙於心名無心定意云厭色入無色由心厭故名無色亦應厭心入無心由色礙心故名無心。
【疏】我義心法通能厭至名無心者意云此大乘自義也。
心法通能厭者心法通能所厭也。
即說心法名無色者雖心厭色入無心定時但有其心無有色色法既唯所厭不通能厭入無心定時但依心種上立無心定不依色種上立無心以色非是能厭故。
【疏】此極成法今引為喻者量破云二無定心是有法應非是實因云以能遮故如堤塘等。
【疏】有心無心二果別故者即有心時招有心果無心時招無心果。
【疏】無心實非異熟親依異熟立得異熟名者意云說生在彼天六識不行名異熟者謂親依異熟第八識生得種上立得異熟非無心法實得異熟名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二本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二末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疏】顯法有此者意說所相法由有此能相法故以成緣生有為法也言若法者意說生等能相諸行者即所相法言於彼法攝受者即攝受諸法不令入過去安立者令法住樂不相離欲得現在。
【疏】是此異別名者意說住是即別名如起生名等。
【疏】乃至廣說者結第二師釋也。
有為之起者意說有為是生起相亦可了知者所以別立生相也。
四嗢南此云頌亦為集法施即集法為頌施眾生故一諸行無常二有漏皆苦三涅槃寂靜乃至四諸法無我故云四也。
【疏】以二常相者意云有恒有即不滅無恒無即不生故不生不滅是二常相。
【疏】住異與生至故合說者意云釋外難難云若言生滅合名無常相者未審住異二相是何相收答然住異與生同在一世所以亦生相中收故不別說住異。
【疏】俱生所顯者意說住異二相皆由生相得有所以住異二相總名生相。
【疏】又無常相至所以者此會前瑜伽說一相所由意云若說二相者何故前說一相耶答前說一相者即是此中說二所以。
【疏】然世不同者彼說三世有故又彼計生相體雖實有用在未來住異滅三體用俱現在也大乘生相及住異居現在滅相在過去故云然世不同。
【疏】第一六轉無差難者然別破中申其七難第一六轉無差難第二能所不異難第三二相應齊難第四四相齊興難第五如體本有難第六體等相同難第七有無乖角難。
言無為無生等者外人云若言無為體不異即無能相者無為既無生等應立無生等三能相。
【疏】有三子段者意云然第四四相齊興難中曲分三難第一例體應俱難第二例用相違難第三新宗背古難。
【疏】為顯差別者意云顯有從緣生色心分位通三性又色有十種等故應立相無為不爾。
【疏】彼宗計為前後起者意云有宗本末二師計四相雖皆有體然用不同何者生相體用俱世未來有若流至現在但有體無用若住異滅三未來但有體無用於現在中體用俱有然古新二師有差別若古師計云住等三雖有體然用前後起先住用次異用後滅用若新師計住等三相體用俱同時而無前後何以故以依剎那立故即一剎那極短無前後故住等三相亦無前後。
【疏】此子段有三者就第五難中曲分三難第一如體本有難第二因非本有難第三生等無能難。
【疏】有四子段者就第七難中曲分四難第一定世有無難第二生滅非依難第三滅生相翻難第四違同順異難。
【疏】然正理師至即是取果用者正理師計未來世中雖有一切法唯生相有功能能生法等過去雖亦有一切法唯異相至過去有與果功能即如過去無間緣有與後果功能問何名取果何名與果答如演秘師解生相未來有取果用者意說生相未來正起用時為因能起後剎那果名有取果用又云正理師但計過去法有與果功能不說果相果相在現在故。
【疏】何不去來皆令有功能至作用者意云生及與果並非現在有作用者即應未來過去法一切時皆令有功能何獨唯生及過去耶。
【疏】若謂作用至非功能者意云汝若救言但名作用不要取果即異滅不取果仍是現在者難云生相既不取果者應不名功能而亦名作用以不取果故。
【疏】言復如何通者意難云若言未來過去法但名功能不名作用者即婆沙論說未來三法有作用不說功能復如何通。
【論】故彼所說進退非理者依宗有過名進非理轉救不成名退非理。
又如疏云進為相違至不得俱有者此解進非理汝若言相違故用不頓興者汝宗體既相違如何俱有此即依宗有過名進非理如論云若相違故至如何俱有即其文也言退不相返用何不齊生者此解退非理意云今然汝宗許生等有體云不相違若體俱有者用何不齊生故是非理論云又生等相至齊興作用即其文也。
言又進非理至不同時者此解進非理又住違滅牒本計名進寧執同時名進非理故論云又住異滅寧執同時明非理也又退非理至同世者今就汝宗住不違生何容異世故云生住例應同世也。
【疏】論主答答外問也外問云大乘滅相既是過去無法者如何與現在法為相耶答云現在法立滅相者意表此法後是無然非表法現是有無。
說無得為無因者意云過去未來非有以非現故如空華等今滅相雖無然與後滅法為相何失。
【疏】義別說四者問未審四相一剎那中為同時起為前後起答諸說不同古薩婆多師說生相在未來有用於現一剎那中住等三相前後起若正理師云住等三相同時起大乘一剎那中假立四相但義說前後表法有無實同時無別也。
【疏】破中有五者第一如色非詮難第二名等無用難第三聲色無差難第四例聲生語詮難第五徵機調難。
【疏】薩婆多雖有名等者意云彼宗計云聲上屈曲即名句文異聲實有故離聲別有實時能詮即新舊二師皆作此救故次云正理師救等是也。
【疏】由聲顯生二義者若依俱舍以經部破薩婆多二師所說一破聲能生名句文猶如眼根生眼識等二破聲能顯名句文如燈照物具如彼論今依此論且破生名等也生義既破顯義不成准義可知故不別破顯。
【疏】便有所立不成者意云色上屈曲彼云雖實有體然非法處攝今雖聲上屈曲應非法處攝即宗於同喻上轉不爾即有過。
【疏】若以聲能顯義等意云此有宗假牒大乘救也。
我宗又爾至不可得故者有宗立自義。
言異因不可得故者即何所以名等既一種依聲汝宗即許法處收我宗即不許耶言但依思等者意云汝不可難我云名等依多法即法處攝者戒體但依思應別處攝意說不同法處攝可作如是難與現思同處故法處攝。
【疏】因俱聲者大乘因俱聲許有詮表也今絃管聲即因聲也□故云又誰說彼定不能詮或可化人語聲林說法等聲皆是因俱聲皆以心為因皆由諸佛諸菩薩心所起故由心所起聲與心俱故名因俱聲亦猶手鼓相和出聲。
論聲若能詮風鈴聲等應有詮用者小乘申難也。
【疏】彼復救言至應有詮用者此即小乘救申難意云若一切聲皆有詮表如絃管等者即風鈴等聲應有詮表正救前難意或可論主牒救破也。
如疏云彼復救言至絃管等者牒外救也即風鈴至有詮用等正難也雖有兩意前解為勝順論文故如疏云我許內聲至應有詮用是小乘申道理以下論文論主返質。
【疏】如彼所執不能別生實名等者小乘執外風鈴聲不生名等我大乘風鈴聲不能詮者如彼執不生名等相似。
【疏】不能生實假名等者小乘不許風鈴聲生實名等大乘不許風鈴聲等生假名等故云並不能生實假名等也。
【疏】非一切內聲皆能生名等者他宗計汎爾出逕?聲不能生名我汎爾逕?聲亦不能詮。
【疏】內聲生名至定量者牒他義。
【疏】內聲至定量者申自義。
【疏】外法聲不然者即風鈴等聲以不生名等不同汝宗也以非屈曲無詮表用不同我生已即滅不可生名等又諸念聲不得一時聚集起如何生名等耶。
【疏】亦應至名等者文外有救救云雖非多聲乘起但聲起即有名等若爾者故此文難云亦應初念聲即能生名等。
【疏】不即不離至體者意說名體與語不即不離然但可言離語無別體要依於聲名得顯故。
【疏】依一切位者意說因中名句依一切聲即喚多剎那聲名為一切故因中名句要依多剎那聲方有詮表得一切名不說名等亦依光明名一切也若至佛果於一剎那聲中說無量法故與因位不同。
【疏】非自在者意說自在菩薩於一剎那聲中說無量慧辨陀羅尼名句也返顯因位依多剎那聲名一切也。
【疏】文是功能者意說文是功能義也即字能顯發句名今能詮顯義功能謂之文故字是體功能是用用不離體故說文即是字亦猶種子有生果功能功能豈非種子耶。
【疏】或字為初首至集成一字者意云此第二解若據論文先名次句文今解即先文次名後句故言或也多剎那聲集成一字者如世文字納字法皆以平上等多音韻聲方一字以後漸成名句等故說字為初也。
【疏】自性差別體即遍通者總舉也。
【疏】自相共相至皆有差別者此答遍通所由。
言自相共相皆有自性者如自相當體即自性如言聲有法即是自性以先陳故言共相有自性者我無我義是共相數論立我是思我是先陳而是自性思為差別以後陳故。
言自相共相皆有差別者如五蘊中思數為自性望數論却為差別以後陳故此即自性有差別也。
若共相有差別者如無常是諸法共相以後是差別如言聲是無常等故云自相共相皆有自性差別也。
【疏】是我非我至亦有差別者此即重釋前義如我非我是共相令差別以先陳故亦名自性然思令是自性以後陳故亦名差別。
【疏】共相之自性青如青是自性即上有常無常等為共相故青是共相家之自性無常及常等是法體上差別義又如色處為共相乃至一微塵為自相展轉皆有體性及差別義。
【疏】若法體性言說所及者如喚水火等得其相非得離言法體也。
【疏】若爾至自性者即牒前一何乖返難意更重問也若言自相離言唯證智知名詮不得但得共相之自性爾者即一切法不可言等正難也。
【疏】此非法體者意說無常共相非是法體上義可有詮得之義故云其義可然。
【疏】若爾等者若據此解即不但共相然不得共相之自性也。
【疏】又唯五根至應思者問如何有此文來意云根塵等心心所得名詮不得問若不得者云何言名得共相之自性耶答不得法上無常等別義云得自性如詮青時不得無常別義言得自性不同心等得自相。
【疏】定量者世共自火等為定量可言欲未圓疏意說句中有顯義周圓句如諸行無常等今既顯義未圓不得名句准清辨菩薩造般若灯論眼耳及與鼻等亦得不集法滿足句但集五字足即得不依順顯義也。
【疏】但是差別之聲等者意說名即是聲所由。
【疏】法對所詮至詞多對機者意說法詞二無礙解知一種是慧體無差別望所詮所對不同故說有別故云法對所詮等。
【疏】由依多法至長等不同者意說名依多法立名等法處收然無表依思觸所防身語七支忽得依多法立無表戒亦法處收然是一思具命根所持法有六處命根亦名多尅體唯一法故是法處收體長等依色立應亦法處攝此不然長等唯依色若緣長等時亦得一分實色故長等色處攝設不例。
【疏】梵云便繕那意云此飜為文文義不同而具四義一者相好即如來八十種也然三十二相要由八十種好莊嚴顯發也二者扇風雖遍不現要由於扇而顯發故三者根形男女色相言音等異要由根形而顯發故四者味即是鹽能顯諸食等味故說此味名文也問何故文字有此多名答如言文義巧妙因之為便繕那故便繕那含多義也雖有四義不同總是一顯義是故喚文亦得名顯能顯義故對法亦說文為顯然古德說之名之為味者猶如於鹽能顯味故或可云文為便繕那字為惡察那言理應名跡者如尋跡見象尋句知義故說此句理應名跡若言播陀但是具足義不得說為句也問本意明句何須辨足答謂鉢陀播陀聲顯相似為辨所以事對明。
【疏】俱舍隨眠品說者問何名隨眠遂行者眠伏不起名隨眠也如有宗計云隨眠即纏是現行法大眾部計現行名纏與心相應隨眠者名不相應不與心相應故。
【疏】非遮彼至非一異故意云但遮彼不相應非我種子即許相應也何以故以種子隨眠與色心等非一異故云不得相應也。
【疏】執別有餘等者自下別破諸部所計餘不相應如正量所立不失等彼計云不失者令所得法成就不失故云不失又正理師說和合性及成實論師無表戒等妄計此等為不相應者准前理趣皆應遮也。
【疏】此非現量他心智者意云此五根不是現量復非他心智所知不妨得是定心現量智境何以故一切定心皆現量故若爾何故不說答據顯相說而且不論其實五根通現比二量境但不定他心現量智境若見者如何名他心智耶以緣色故。
【疏】不同第三至眼耳等意云此無為不同第三根等有其別作用比知是有也。
【疏】下結句文許通於上者意說論曰故不可執無為定有文亦通次上可破也。
【疏】無二義故者意說無為無離合二義。
言以無合故者意說無為更無別法成合故非六釋即無生滅等為故名無為也。
【疏】苦樂想受之滅者意顯依主釋也即不動之無為想受之為無等滅即是無為也。
【疏】其虗空不動既無別體者問若爾云何前言苦樂想受之滅顯依主釋耶答意說想受滅無為其苦樂之言文便故成故不動無為非依主釋或可文錯更勘餘本其釋名辨義如彼章中自解無勞須述唯可章中皆持業釋。
【疏】比量應思者意云汝虗空無為隨能合法體應成多因云一處合時餘不合故如眼根微等亦極微一處與空合餘微不合極微體即有多然無為既與微等一處合時餘不合虗空亦應多准西明解。
【疏】比量可知者比量云汝色等諸法應互相遍因云以此處合時彼處色亦合故如所合虗空又因云此處色即餘色故猶如此處色前因既成故得為量既互相遍明知此處色即餘處色也意說彼此是一或可後因但釋所以來必須成量如演秘。
【疏】五部者四諦下見惑為四修道總為一部合有五部部者眾類之義品者九品即見修惑地地皆有九品。
【疏】此處三品者意云即說空等三無為也既許多者此處三品即非彼故亦知色此處色非彼處色等何以故有品類故。
【疏】無色處有故者意說有色處即無虗空無色處即有虗空若不爾虗空即非容受色等也。
【疏】此難雙開者此論中總難三界無為名雙關不同薩婆多計名一多並破或可破虗空無為中能所例名雙關故前論云隨能合法體應成多不爾諸法應互相遍等又云此難雙關者如前雙問云又虗空等為一為多雙問隨所計一多並破故云一多並破。
【疏】大眾等四部立九無為者即大眾一說說出世鷄胤等四部同計。
【疏】體是因果而無因果者意說無為非六因所得名無因不得五果名無果。
體是因果者體是能作因又即解脫果如修無為時無為不障他義邊名能作因即與大乘增上緣相似無為當體即離繫名解脫果其六因五果如下自解。
【疏】緣前無分別智中法性之空者意云謂由二空所顯真如也今緣者緣此空也及遠緣加行智等者意說後得智亦得遠緣見道前加行智中所作空觀等及親聞佛說等。
【疏】或說八識者果位八識總緣無為也成所作智雖唯是事智至佛果亦緣無為不爾應非過智唯緣事不緣理故。
【疏】即是生滅者意說虗空無為由識所變此所變相是有生滅相。
非生滅門者意說不是非生滅門收以是依他起故。
【疏】此空無我等者意明真如離四句心言斷故。
【論】本性清淨者釋非擇所由意說不由擇力而本性清淨得非擇名。
【疏】此說二性者即如論云一依識變假施設有二依法性假施設有前是依他性後是圓成性前即攝餘從識後即攝假從實。
【疏】故真如名亦是假立者意云真如無為名亦是假立也。
【疏】如食油雖者西國有虫飲油麻苗實不食油喚作食油虫者不稱彼體。
【疏】亦非是實非不實故者意云亦非是實簡遍計非不是實故簡依他或可真如離言不可言實與不實也。
【疏】毗婆闍婆提者又云分別論者此解為勝言乃至虗空者即第一擇滅乃至第三虗空。
【疏】或說唯一或說為多者彼有宗計此無為有二說一云三無為體皆是一二云此無為體名有多。
【疏】不動等二者意說五蘊論但說四種無為然不說不動想受滅以此二無為皆由智斷苦樂想等所顯真如亦是擇滅攝故但說四不言餘二兩論各據一義亦不相違。
【疏】一實至皆可說假者意說出無為體總有二種一依實出體即八皆是真性圓成性收二者依假出體即約識變說八皆是假或可約詮說亦是假即從緣生是依他起收。
【疏】若通三性體遍有無者意說若妄計為實而起執者即皆遍計故說無為通三性即體通遍有無也無即遍計有乃依圓。
【疏】何故擇滅外別立不動等者意問云既無漏智斷等所得無為令是擇滅收云何乃離擇滅外別立不動等耶答據理實然但以受障定強斷彼別立無為意云苦樂二受名為變異受望入無漏斷此種子得第四定由斷彼故所得無為不為苦樂障所動故名不動無為雖初靜慮分得此滅而不盡故所以不說聖人欲入滅盡定時以無漏親斷不變異捨所得無為名想受。
【疏】且依勝定障說者意說一切染法皆能障定斷彼總合得無為何故但言苦樂捨等耶答且據障勝定強故說也解云由受散動隨境界說定不得生因為強也故樂受障第四定捨受想等正障滅定故斷彼時別立無為。
【疏】善等三性者心變依他攝執實即遍計安立即識變非安立即法性或安立即世俗非安立即勝義更有餘義撿法苑。
【疏】所執諸法通三聚者意云法有五聚所謂色心心所無為不相應今者除心心所擬為喻然無為不相應名聚者但約義積聚也非如色等有質名聚。
【疏】前我執下亦有此言者意云前破我段亦合結云能取彼我之覺亦不緣彼是能取故如緣此覺之所有覺覺取他心智也。
【疏】二障三住過者意云二障經第一瑜伽十三住中一種性住第二勝解行住未斷至第三極喜住方斷分別二障若俱生二障十地隨分斷至佛地究竟斷。
【疏】法執寬故至可無人執者此意說人執起必依法執要執法有方計我故有唯法執可無人執如執五蘊等法為實有然不作一常主宰等解是若作一常等解必依於法由斯義故人狹法寬故菩薩羅漢有法無我執等以前諸聖有我法執等。
【疏】不同性起者意云我法執不同性起亦如我執唯染污若法執對二乘是無覆無記大乘是有覆無記故云不得同性起也或可性者體也即有法執時而無我執不並故云不同性起。
【疏】有唯法執種子生至種起者意說如阿羅漢及八地已去菩薩所有法執但從法執種子生不從我執種生何以故以我執已斷或以伏故既我執不熏成種由此但從法執起即釋寬廣義也。
【疏】如計外境至有非一常者意云自有計法不計我者如執外境為法而不計為我由此故知顯計內我而計於法非計我者內法計亦有非一常故如計五蘊等為法於中何有一常之想總有計為我者要依法體上計故知法寬我狹也。
【疏】恒無轉者意說無間斷也。
【疏】然第七識至第八識有者意說安慧菩薩計第六識具有我法二執第七識中唯有我執總八識皆有法執今但說正義不敘傍義。
【疏】非二十句至見道斷故者意云計我中唯說蘊者顯此即蘊計我中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別起攝唯見道斷修道我見雖無二十句六十五二差別然蘊有作用故計蘊不計處界今此俱生法執通計三科為法故無二十句等修道方斷非見斷故。
【疏】如我見說者意說此二十句等如下第六卷解見中說。
【疏】此執有說至故不相違者意云安慧師計五識有法執今說間斷法執在第六識者據護法正義說故不相違。
【疏】然我至不說處界者意云此會前說我之文蘊有作用故計為我無為等無作用不計為我若爾行蘊豈不攝無為耶答不攝是故不計無為為我雖亦有計者以少故不說處界故疏云計為我少。
【疏】然說我為一及常至不然者意云但計我為一常即計我中亦有處界若約作受之用計為我者法即不然蘊既有作用明知但計蘊為我也。
【疏】不准此知者如下解分別法執亦准此知但不可起執也。
【疏】同前我中二解者即有二重影像起自心相者是依他起相分執為實法即遍計所執也。
【疏】涅槃經外道至無作用故者意云外道計佛性為我此約不相似為論如何不相似答夫須我有作用謂作受主宰等用然佛性無如是用故故云不相似但名緣蘊者說此同我中約相似計我名緣蘊也。
法可與同者意說若計佛性為法即可與同以佛性不離法自體故故計法通佛性計我不通佛性。
【疏】唯言緣蘊至有少功能故者此釋難難云緣蘊計我作用應是實答緣蘊計為我雖無實作用然有少功能即作受主宰等功能也問此意如何答意云實無緣蘊為我俱據有相似作用義說今緣處界為法約不相似說各舉一邊義不相違若相似不相似合說顯皆得。
【疏】又依於本質與相分至故計佛□性為我者意云我中唯計蘊者以本質及相分相似俱有漏故若據本質與相分不相似說亦得我中說有處界如外道計佛性為我雖不相似而亦計我言不相似者本質佛性與心上所變我相而不相似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依他起圓成等有差別故云不相似故疏云相似不相似合說亦得我中計其處界。
【疏】若但依相似法為論至但言蘊者意說唯依相分本質相似者法中但合說蘊不說處界何以故然法執心緣蘊時所變相分與本質相似俱有漏故處界即不然緣處界變真如時所變相分是有漏有為是依他起然本質真如是無漏無為圓成實攝故不相似說法中應但言蘊不言處界親所取相分與質不相似故。
【疏】以前准後前加處界者意云若計真如為我時本質真如與所變相分雖不相似然以前我准後法執前應加處界何以故以相似不相似合說故所以加處界。
【疏】以後准前應除界處者意云若論計為法時蘊處界總通計為法今約相分與質相似為論故除處界也何以故以蘊本質相似處界本質與相分不相似故據相似除不相以問據論文計三科總為法何故今除處界耶答論總計三科為法者據不捨法自體總計為法今除處界者據質相不相似故須除也。
【疏】以親相分至減取字者意云我執唯計蘊蘊從取生本影俱有漏所以我中加取蘊字後法執中說蘊處界即通無漏如執佛等為實有即質等是無漏所以法執中無其取字以取是煩惱異名此約有取字無取字簡。
【疏】第七識者至除斷者意云若第六識中法執地地別斷若第七識中法執以極微細要至金剛心方斷道雖數數修但伏斷而已問第七識中障十地斷不如是問答至下當知。
【疏】若以見道至下道能除者意云三心中初品名細中品名中第三品名上約難易易斷名細難斷名麤麤品亦名細者意云約九品說麤者先斷細者後斷若據初斷名細即九品中初麤者亦名細也約道難易說不相違也。
【疏】以品從道至下品故者即釋上所以也。
今以道從品至不相違者即如此間所說是細名難斷也。
【疏】又我至唯菩薩故者文外有問云何故我執言修道此中言十地耶答如疏言。
然初地中入住出別至有修道者意云亦如初地即名見道餘者即合有九地如何此中言十地耶應言九地故答如初地名見道有三心別名若入住時名見道出心及已後名修道故得初餘九地名十地也雖已後九地有三心然除初見道入住心已去說諸地諸地有三心皆名修道品不名見道也。
【疏】若所知障五識亦通十地中斷者意說五識無法執不可言十地斷據五識中俱生所知障亦得與第六識中法執同十地斷。
【疏】五識至亦初地斷者意云五識中無法執不可言初地斷然五識中分別所知障亦得與第六法執同初地斷而由第六識法執生故。
【疏】故此中無者即五識中無法執以無分別以無等我度性故。
【疏】一心而論准我中說者約無間道斷名初若依三心者前二心對第三心名初或可三心中第二第三斷者望修道亦名初也。
【疏】第七本法定有者意說第七識中法執所緣言有本質境即第八識也第六識中法執所緣本質或有或無何者若修道俱生法執所緣有本質若分別法執所緣或無本質即如緣五蘊有質緣自性等無質若論自心內法者即影像相分一切皆有也意說即蘊計有質離蘊計無質如緣自性等。
【疏】解深密經者彼經意說一切法執必有影像當心若執實有故說法執皆緣依他起性且舉初幻事等餘七喻如攝論。
【疏】除佛他心智至不如實者引意云唯佛他心智親取得他心除佛聖他心智不如實知既不如佛所行境明知不如實知佛既如實知明取心外法。
【疏】說佛至亦成遍知者意云亦佛鏡智然以二十二法為體然許各各之自證分緣自見分更不許相應法互相緣智影者即心心所影像也。
【疏】見分上佛現彼影者即於智見分上□現受等心心所影像相也前論自證分上現見分等影像故不違。
【疏】又遮親所緣等者意云解論中非親所緣字但遮親所緣即非許彼受等心王外實有體為疎所緣因明之法但遮他為詮是返不顯許疎遠義。
【疏】其破緣共有俱生色等者此破化地部如婆沙說。
【疏】一謂真事者如法真我為真事五蘊假者我為似事似一常為共法乃可假說五蘊為我。
【疏】此中難意至名為真事者意云此外人說大乘為難難云汝既有所變能似色等諸法明知有心外所似真事等即能所似法皆有作用即名共法三法既是乃可假說為我法也此即我法合文總敘難意。
言然似事中有法無我者此就正理似相分心但計法不是我見實有主宰用故。
【疏】設雖極微至不爾者意云此設遮外難難云若從種生是有體法方名法者極微既假無別種子生應不名法答不爾極微雖假影像必有可持體故得名法當拆之時亦依麤色熏成種子其我要須有主宰用不同於法故云不爾所以極微但得名法不得名我也。
【疏】真事既無故所說假依何得有者意云若無識外真我法者即相見上似我法義依何得有真事無故似義不成。
【疏】無所說至亦不成者此展轉難前無真事似義不成今難無似義似事之餘亦不成言體者即相見體或識體類實句說有似火不成也或可似者即所似也故同異句及實引皆是所以事約此所似假說火等不得成。
【疏】先彼假火至德故者意云彼宗計云人類同異句收而假說火等以人性忽似火人火上俱有猛赤名共法論意如是今破云猛赤在德句非在同收。
【疏】猛即行中等者意云勢用是行德中作用因非念因合火德收火有猛利勢用故非同異收。
【疏】雖且有同異類無火德者汝若許類無德且假說者水上且無火德應假說水為火以人例水水既不得名火人且不得假說似火言如汝所執至如水等者作量破也水既無火人且無火一種無其德故。
【疏】如無猛赤至及彼似火者意云調順之人然無忽性如火且無猛赤而似於火長遠讀之。
【疏】或復翻此者即先時有猛赤後已而無猛赤者成猛赤者熟也如人有勢力謂之猛勢名火掌可得故是猛赤之義。
【疏】或復至無人類者如牛狗等此第二解湛師云若作此解與一解無有別明知德與人類互相離也。
【疏】等取別性者意說猛赤別性彼性此性等並非共德即在彼在此性名別故云非共德也。
【疏】此猛赤德在火至所依實火等異者問外有實火可言依實火異人上無實火何得云在人所依實火異耶答人上有煖彼宗計為實火收即實句也。
【疏】若說至名火依實者牒他救詞。
既說火在人至不說火依實者論主難難意者說火在德德是實之德也實相似故即許依實說火今既說火在人應人與火相似名為火不應說火依實且如世人說言此竈廬火似鐺廬火今不說竈似鐺火便云竈似火。
【疏】此中有救者如演祕敘。
及如前解者即如前論云謂猛赤等在火在人至有五相離故是也。
同前者應且於水等假說火等名言不依類成至不異前也者意云故知假說不說類成者結也假更有救及破者且不異前破依類假說假說理且不成等以下文故諸同於前更不別敘。
【疏】假亦不依者意云非但外道假不依真即小乘假立亦不依真故言亦也。
【論】真謂自相假智等者有漏比量名假智此智但緣共相境不得自相境唯現量智得問何名假智答非是無漏智而得假名也。
【疏】第六意識至非彼自相者意云色等自相五識現量證知其第六識隨五識後起智緣自比智發言語等詮說諸法但得法之共相不得自相自相性離言詮及分別智等或可緣此智發言語等者意說意識隨五識後智緣前證自現量智境不著遂起自比智發言語等詮說諸法但得共相也。
【疏】就他宗而為比量者他宗計意識緣形量而得自相故以為喻大乘不許假智得自相故就他宗為難他宗計緣張人假智而得自相故就他宗難也。
【疏】有共相至可得者即得自體者意說如所變水等共相若說者共相即應濕口若濕者即應得自體既不濕者明知共相亦說緣不及也故水火色等假名皆是共相言下貫通自一切水火色等故難言自體即是自相。
【疏】然非是執不堅取者意云如緣青等共所呼召假有表互遮非青等但非聖執云得共相自相不爾但可內證。
【疏】為互遮故但各別說者意云說得共相者遮非自相云得共相或遮非此共相互相遮故但別說得自共相等實親得。
【疏】從假智說者意說蘊等上空無常然共相但隨假智所緣行解而起言說然離蘊等無別無常體也但隨解情說無情等不同無漏觀等。
【疏】說火之時火應燒口等者此就他小乘為難他宗云得自相故作此難問心豈燒耶答心是非色不可燒五根極少淨互不可燒今謂難他不違自義。
【疏】不著色故者意說意識後智緣色不著遂作青解若緣著即不作青解如眼識等。
【疏】若說共相至比量所得者意說觀心現量能緣自相且能緣共相如菩薩觀心中觀苦無常名得自共相即體事俱得若法自相等者意說發心現量唯得法自相不得共相若共相現量智得比量智且得故觀心現量許緣共相義如前說又解言說共相者共相有二一者說共相謂無常等無體但起言說二者事共相謂青黃色等體事故無常等觀心緣名得共相。
【疏】假智及詮至說為假故者意云假智及詮取變之相與彼自相相似說為假也即智與詮得共相不得似共相不得真自相名為假也若得真自性即名真現量智言以為疎緣者即自相與假智為疎緣故知假智詮自相境變而緣也言詮且爾。
【疏】雖不相離名據一勝者此通外難難云若既不離於聲即聲與名應無差別答雖不相離然據義各勝有別也名謂詮辨勝聲為表業勝據義有別何所相違。
【疏】此理不然者難云汝若言嬰兒不聞聲應無比智若爾者鼠既聞猫聲應有比智既不爾明知串習力。
【疏】如香味觸至猶如聲者意云香味觸三對自根是合中知不藉於聲而得自相然聲是離中知以詮法時而疎遠故聲不得彼法之自相聲既如是明知假智及詮俱不得自相以依聲起。
猶如於聲意說不帶聲得自相藉聲起者不得自相。
【疏】聲是耳所得無所詮表者聲但是耳所得耳得聲時亦無詮表後意緣名起緣之智解故知能所二詮俱非自相。
【疏】問曰若不爾著自相至不稱境故者意云若言不得自相撗分別緣芳相時何非執耶答言是執者即善心中應有法執因云一種不稱境而得共相故猶如法執及不善心等。
言不稱影像至故名為執者長連讀之。
【疏】或比量至不名執者意云比量心緣相分時互不相稱也問曰且如比量心緣境時得稱相分不若相稱者即合得自相若不相稱者即合是執非量境收既有二途如何分別答夫言執者皆須空執不捨方得執名不爾不名為執明知比量心緣境雖不相稱而不堅取故非是執。
【疏】若爾者至常本識境故者此難前也若言緣相不執即名比量心者且如色塵望五識五根及種子望本識本識亦緣不起執應得名比量此難辭答不例遠取難詞以解難意如色色根種別自各各有別體能遠緣故五八一向唯現量不同意識比量心。
【疏】應非證量證量者現量也意說他心智有非現量者比量也如報得他心謂龍鬼等所得是也問此報得他心緣何境耶答緣比量共相境。
【疏】自證分等者護法意但取心心所各各自證分為現量不取他心智雖無漏他心智名為證量以報得他心智唯散非證量相濫所以不取。
【疏】通果者通者是慧從定所證名果通即是果名通果即持業釋也。
【疏】他心智云何者問也。
知境不如實顯不親得如知自心智若喻引如自心前後自相緣互不親證。
不知如佛境者意說不如佛他心智故意云佛他心智親知他心餘者不親知若爾佛應心等外取法答不爾但極相似名親得對餘者名親非親得外境名親。
【疏】言非真實有者意說似相雖依他起不知他自相是真自相實非也。
【疏】謂一色等者此明共相依他上言如言一青色通諸青色皆名為青故此等相於色上增益然此共相是假依他色上有也意說青也當體增益是依他起有法妄情執一青貫通餘青此共相者故是假有苦無常等且假故而明云似事者即是共相且如眼識得青自相名實有明以現量心得自相五識同時現量意識應知亦爾故後尋求等重緣青等非自相青將為自相故云似謂增益非實有相非謂遍計所執乃名增益非實有相也共相青等是依他起故說聲依增益共相而轉此釋論中似謂增益非實有相文。
【疏】此通三性心者意說此增益相通三性心變若遍計心所變相即無不爾即有。
【疏】問若爾者意說共相既是比量者如何世尊知共相耶問意如是。
又應不緣二三諦等者意云答若共相是假者如何世尊知苦空無常等又應不共緣二三諦等如觀四諦時或二二合緣或三三合緣乃至合四以緣皆是共相共相若假應不共緣也撿佛地論第六彼有三解。
【疏】合解下二句者問何故前科文即云別解三句今乃言合二句耶答上言別解三句者約三能變別解今合解下二句者即合解下二句中識字以識字貫通二句所以合解意說得下識字貫三能變中故初二識者即初二能變第三識者即第三能變。
【疏】又但至寬狹皆得者意說因位不說佛果佛果無薰習及以我法執即因中異熟體通寬狹至佛果解脫道以來名寬通於初位名狹言多異熟性故者亦得言寬亦得言狹故云寬狹皆得。
【疏】又七地者意說異熟識七地中通幾地如樞要說。
【疏】此後二識亦通淨名者謂轉識中後六七二識互通淨無漏不是所薰。
又互顯故者舉通淨名顯第八亦通淨阿陀那識是舉異熟染名顯六七二亦唯染也此約三能變識互顯也若爾者何不說眼等五識耶答因位五識不通無漏又解後二識亦通淨名者意說後二能變識且通於淨八地菩薩得諸根互用無漏意識且通淨也如下說。
【疏】種變現行所引生故者意說種子由先現行薰生及從前念自類種子所引生合許是果令既能生現等種應是果變今但望當現果說故得因名。
【疏】言自性親因者顯是同性等流之義等宿相似之義。
【疏】一切種子至故不說意說二因習氣攝一切種子士用增上於此二中假立今言士用增上者果也意顯二果之因不離二種習氣士用因者謂俱有因種現俱時有故增上果因者即六因中能作因名能作因但不障礙邊名能作因故二果之因向此習氣中分出。
【論】熏令生長者意云新薰種名生本有種子名長又云初薰名生後數數熏習合長。
【疏】等流能反之因者意說等流習氣即因能變也之因者即能薰七識也。
【疏】等流之習氣者等流是果習氣即因因果不同時故依主釋也。
【疏】後言唯說七生者七識從等流種子生也。
【疏】有分熏習種子者即業種子也分者因義因能有後果故名有分也。
【疏】但舉此因能變者即異熟習氣是能變之因者顯能薰六識。
【疏】除第七識者非業感故可通餘識者餘識中無記者業感故。
【疏】意顯七識等者通說二因薰習等流因即七識異熟因即六識薰。
【疏】現種者意說現種二法俱名因能變七識能薰種子名因能變種子復能生現行且名因能變也。
【疏】不說我見薰習者釋伏難難云薰習既有三種何故但說名言有支二種不說我見薰習耶答我見薰習體即名言由起我執執有自他名我見習尋名言而薰種子與等流種子無別但據三薰習別離而體無別也第八卷說。
【疏】等流能變至果生者意云約等流七識說即持業釋謂等流即能變現薰種子也若依士釋等流七識屬果能變即因習氣也即等流之能變轉變生現故因能變通種現也故異熟能變唯種子不通理識以第八及六識中業所感無記唯果變以性劣不能熏故種不得名因變。
【疏】無記之法體性羸劣者此釋總別二報是無記法體性羸劣不能熏種要藉六識出善惡業招名果能變也。
【疏】餘即不爾者意說果識從因生名果能變餘色等及種子雖自因生無自證分等不得名果能變。
【疏】主引生故者由總果是主先生後引生別報果也故說第八最初受生最後捨故別報既在後且於先捨言別報業者謂當造業時心不猛利任運造善惡等此業能感別報滿果。
【疏】成圓果事者由別報果能成就圓滿總報果事具足果事者由別報果令五蘊身得具足故。
【疏】業勝名滿者果雖且名滿今且說因業名滿也問對前引業劣弱業等並名別報業何故今乃言業勝名滿耶答據前引業爾不得業名勝據成圓果事邊所以業勝名滿。
【疏】合具二義者一自欲前後相引二現從種生意云凡具二義皆異熟生真異熟且具此二義應名異熟生如下以五義料簡。
【疏】若法非異熟有間至異熟生者如善等三性望自等流非異熟故。
【疏】由是佛果至非異熟生者佛無異熟第八識故依何而立異熟生耶。
【疏】若法緣合與本性別者意說若法通緣前後改轉與本性別一切皆名異熟生也即第六義簡也乃至皆名異熟但變異而熟名異熟非是從異熟識中生故名異熟也又解云從今應義釋至佛果無漏諸有為法皆名異熟生者總有六門分為五對從狹至寬漸次料簡第一真異熟生分別即總別相對初二義是第二異熟生非異熟分別即三性相對第三義也第三有漏分別即現種相對第四義也第四有為無為分別即因果相對第五義也第五緣合非緣合分別即變不變相對第六義也。
【疏】即顯至不能薰故者意云不說別報異熟但說持雜染種果識是初能變然此果識非是前因能變中能變何以故不薰故云唯果變。
【疏】第三第四至即果者意說皆通依主持業二釋也第三通二釋者異類之熟異類即熟皆約性名異類第四通二釋者異熟因之果異熟即果。
【疏】境行果判文准此者意云如初科判頌文總作三種三科分依初三科論若依境行果三科且准此即前二十頌明唯識境次有四行頌明唯識行位後有一行頌明唯識果初境中分二初二十四頌世俗境即此世俗二十四頌一准此問二十四頌科論文問何故境言說二十五頌及其分判約二十四頌同初三科二十四頌耶答世俗諦中分判之故故二十四頌同前科者但約世俗不依勝義。
【疏】文三釋云者即是如前三種之中第三科約論有三分以科。
【疏】初一頌半至圓成實性者就二十三半頌中分頌中分三初十五頌半及次有七煩總廣釋前一頌半遍計是無依他是有今第三一頌明圓成實性故三性別也。
【疏】三師俱云者即指前三種科文也故云三師也。
【疏】有八段十義者意云束初五門總為二段括後五門即為七門今言八段者兼取心所例心王門故。
【疏】云七門正解十義一門別觸等者即心所例王門也。
【疏】非如大等至即能所藏者意說且數論大等望最上等大等唯所藏勝性唯能藏我今耶與雜染法互為能所藏不同大等故云即能所藏者表賴耶與雜染互為能所非一向異與大等別言最勝等者意顯最勝三德合成也若不言等恐得勝性本唯一法。
【疏】三名闕一即不得名者意說三名中闕我愛執藏一名即不得名賴耶。
言若爾至應捨此名者意云意反難云若但取能藏所藏二義以解賴耶不取我受執藏解者即七地以前二乘有學入無漏觀時既無我執應捨此名既不捨此名明知出觀還被我執所緣名賴耶也故知偏以我愛執藏正解賴耶之名為勝又八地已上菩薩應有賴耶有能所藏故既不爾者故知唯約我愛執藏以解。
【疏】三能變之中者意云第八既有賴耶等之三名何故三能變中偏舉異熟名耶故前頌云謂異熟思量等。
【疏】如前已解者言異熟能變者即據三位中異熟名寬故偏說之。
【疏】三位者第一我愛執藏第二善惡業果第三相續執位五位者謂異生二乘有學二乘無學菩薩如來言初位所攝者即三位中初位也。
【疏】同時心所望至士用果者心王是心所家士用果由作意等驚覺應起心種令生心等名士用果。
【疏】有餘三果可通餘法者意說等流士用增上等三果通餘識及根塵等此真異熟不通餘法故名不共。
【疏】餘相分至非真業果者意說餘識相分及種子並非異熟非業果故。
【疏】種果狹等者意說得第八親名言種子為果相者即狹何以故唯業果故釋所以也以果相種唯是業果所招不同種子因相種子即通一切種子故。
【疏】釋因相義至之因者意說第八執持諸法種子令生現行故說第八名為因相。
【疏】實通現種故者意說因相實通現種次下即通現種文今說且是此識因相者意說識中自他種子皆名因相即種子識是以種子不離識亦名種子識故說此識名因相也此解意今取識中種子名因相不論現識。
【疏】約互為緣果相亦通者說即通取識中種子總名果相是現所熏故雖非異熟假名異熟也。
【疏】約互為緣果相亦通者有云果相且通三性等法何以故此異熟果由善不善所感故雖有此判未足為依是有無記法真異熟果隨能感因而通三性故氣召所判絕疎。
【疏】能作因者即執持有生長用名能作因最寬如增上緣一切皆增上緣故。
餘無此者餘識等不能持種故云非因相十因者如第八卷說。
【疏】依持因者意說若約依持生起等因即一切識色等總得名因如色能生心根能持識識能薰種皆是因若論持種唯此非餘是故偏說也。
【疏】能持種與法為種者即現識望所持種且為因相以一切種子不離識故識得種子名約生一切法邊名種子識約緣境執受根邊名為現識。
【疏】以十門分別者下廣明種子相隱事須廣明第一約體分別第二一異分別第三假實分別第四二諦分別第五四分分別第六三性分別第七新薰本有分別第八具義多少分別第九雙辨生引二因分別第十四緣分別。
【疏】種從現行望於本識相用別論者意說第八識中種子名望自許現行現行通三性種子且爾所以與本識不同性也故云相用別論即體相本識也用即種子也。
【疏】不爾法滅應有作用者意說若體用別者應法體先滅後方起用也。
【疏】瑜伽至因望果義者意云瑜伽但言種望現法即是唯約因果門以明且是此論中因望果義故瑜伽但約因果說不約體用說。
非唯種子望本識義者意說彼既約因果門說且可種望現法以論非是唯得種望於本識何以故以種望本識其義狹故若依攝論種望現約體用說約因果以明此論且明體用意說瑜伽唯約因果攝論但約體用此論因果體用具明故云體用因果理應爾故。
【疏】如生望法等者此敘清辨等難難詞易解。
【疏】非現行因果差別者生相於現種上立然非如化現行等有因果差別等用。
【疏】難清辨安慧者以清辨勝義皆空種依俗諦假有安慧是相分且設彼下難真如唯難安慧。
【疏】依詮勝義且是實故者意說真如通世俗有言並有誠文同此者意云若約非安立諦說即彼此二論皆說種子是假故云並有誠文。
【論】種子雖依第八識體等者唯此文合釋伏難難云相見二分既依於識未審種子何分所收為答此難故此文來。
【疏】義用別者即見分自證義用有別見不受熏不同自證。
【疏】不可見分初受餘熏種後便依自體分住者謂有人許見分受熏故作此難。
【疏】即是見分至相分者意說相分是自證分上生果差別功能即種子也見分恒取得相分。
【疏】若不爾即無證自證分者意說證自證分緣自證分須今見分既緣自證應無證自證分又解云見分緣自證分上功能不緣自證若緣自證分者即應無證自證分此解正問何故不緣自體分耶答且說見分但緣外故。
【疏】瑜伽論文非盡理者護月云無色賴耶通緣下界色今瑜伽隱器色不論但言緣種者非盡理也。
【疏】五十一云至自證分所緣境者護月會違云無色界緣器色何故五十一唯緣種耶彼云依自證境不依見見得緣色等。
【疏】既爾至必不當生者是護法難且如凡夫設許當生下界可緣下器色故見有所緣境不還聖者心不下生見緣何境護月師云一界賴耶許緣三界色故見且有境也。
【疏】功能差別門者約種子能生因說有三性種子有也。
非依體門者不約識體說以識唯無記也次前文是也。
【疏】故一性言至此為何性者意云如善種子望本識顯各別體別性不同也類別者無漏有漏二類別也今一性者即善性也即善性之義乃合通體類二類者即善性一言顯體類二種有別也。
【疏】增上緣中為果增長者新熏望本有名增上緣漏無漏別故由有漏聞薰習令本有無漏種漸得增長故說本有無漏為果增長。
【疏】所以者何者問此徵意者若言要經薰習方名異熟非未熏時自類變異自類變異得名異熟者即前論文所說種子應不名異熟若依異性相依名異熟如眼等即未至熏時又後前解者指前論文。
【疏】法爾自類有不許故者意云約熏習說不約法爾說何以故有不許故今約熏習三家總許言前約本有者即指前論文此約新熏者即此段論文。
【疏】敘近者護月義者雖護法已前上古諸德多有許法爾種子謂護法與護月師同時出故先敘護月義故云近者護月義等也。
【疏】彼有六處者意云彼瑜伽說有六處殊勝法爾相續雖有六處之言今但取第六處者以阿賴耶此中攝故。
【疏】但有一物者意說諸法各有一本有種不說更有新熏種。
【疏】外種薰習或無熏習者意云外種生果或有薰習或無熏習如麥等胡麻必由薰習方生互油等如西方種炭糞毛等能生苣勝等此即無熏習而異性相感得生西方有此云無不可知會。
【疏】真如所緣緣種子生者難陀師云從清淨法界流出大智乃至化身為有情等說此妙法諸有情等聽聞薰習所生種子種子後時生出世心從本而言名真如所緣緣種子望遠說是佛所說。
【疏】若護月師釋此文者謂有法爾無漏種子至見道等無漏智生緣真如時各真如所緣種子生也若護法師合用二種者如下自解。
【疏】煩惱斷中修習差別故者二乘斷惑時依四諦十六心斷或可依有漏六行智以斷緣覺之中人觀十二因緣而得悟道或可思風動對而便證果故利鈍不同所修差別證果且異或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等有別如三乘入道論廣明。
【疏】不言如前引證至不相者問如前立本有種即指云餘所所引證廣說如初今時立新熏引證何故不指指餘所引證廣說如初耶答證新熏文中且有證本有文故不別指也至下當會。
【疏】引經成理中有五者第一總標顯難意第二引教成前理第三釋頌顯前徵第四結上無因難第五重破外伏救。
【疏】諸法於識藏者七轉於本識中藏即本識是能攝藏故本識與諸識作二緣性識於法且爾者即本識於七轉識中藏故本識是所攝藏也。
【疏】一於現法長養彼種者意云七識現行於現世法中能熏第八名言種子漸令增長二於後法攝植彼種者意云豈令後未來法得生故所以轉識善惡業種子攝取第八名言種子令得增長感當來果互相生故者即結上本識與轉識既互為果義又攝植彼種子者攝植是助義即業種助名言種令有勢力感當異熟果言所生為果至為因者釋上二種識互為因果所由也。
【疏】釋頌顯前徵者前徵者即是頌前徵難如言若唯本有乃至為因緣性是頌前徵難今釋頌顯前徵難非唯本有也於中有三初釋頌成因緣二引教成前義三喻因緣非外法言且所生故者意說七識既為能熏復且是所生故互為因果也。
【疏】如蘆相依者問因緣既具三法如何得二法為喻答二三雖不同以二來蘆俱時而有猶如因緣三法同時又如下說唯依此二建立因緣即種現二法今以為二蘆為喻何失故知但喻因果二法也。
【疏】又此中望體因果緣盡者意云種子望現名為望體也。
【疏】因緣體盡者種生現現生種攝一切因緣總盡問既云種生現現生種即有三法如何乃言依二建立因緣耶答據展轉相生雖有三法論因緣也體唯種現二法。
【疏】若望果別至但約體說者意云如說因緣者但約種子望現行體說若望別果說種生種且得名為因緣也但前後相別因果不同種現相生言但約體說者但取所熏得名言種子望第八現為因緣也。
【疏】又說不盡不說無漏故者意云如上約新熏辨因緣者說因緣不盡不說無漏故未曾熏故無無漏種故攝論但說雜染法與阿賴耶為因緣故不言無漏也。
【疏】但令增長者意云業現行增自種名因緣應業現行增第八種應名因緣此就他宗為難以護法不許善等現行增長種子名因緣要熏成種種生現行為親因緣故。
【疏】果種至增長故者此釋非為因緣所由以自業種增不為因緣故。
【疏】無記心熏無記種等者此是答意云如無記心熏無記及義惡心自熏善惡等種子種子生自現行是親因緣汝宗但令果種及業種增長即名因緣何得難我設俱新薰豈但新起但名因緣耶故汝難不齊問三性心相分皆得熏果種何故但言無心記熏無記種子不言善等耶答據實三性心俱得熏種果種即業相分且得熏也今且言無記熏者隱善惡不論也。
【論】皆違彼義者若許本有皆違彼師所引之教又云皆違彼義者所引新熏種文皆違本有之三義據下文此解為正。
【疏】有學聖者等對治生有漏者此應有學對治聖道生諸有漏汝許相違得在為因故。
【疏】小乘可爾為同類因者彼許不善心無間生無記心是因緣等有云小乘善不善業招異熟身是因緣所言同類者以當界等招當界身名為同類因。
【疏】本即大乘至師者問大乘新熏師與大乘心溷師為一異耶答此師是許新熏中別名新熏心溷師或新熏師與心溷師別也溷者切韻云廁廁者雜也。
【疏】既許為因應有取與者問取與何別答生相來未有取果用乃至滅相過去有與果用如無間緣雖自滅後果至現在故又疏一切無為為所緣云此且無種子生現行名與果種子引後念種子名取果得大乘說妨者但無為作所緣可得不可與諸法作因緣。
【疏】即是心體體能緣法者此明是能緣心不同而是定理也。
【疏】非前體滅故言性常者此論言常一者是遮破然常一。
【疏】若前無漏體滅後無漏體生者此牒計破即次文其疏云若是無為至真如善故者若言心性淨是空理無為者以如上破於汝有失於我無過然且共許真如法性不與信等相應汝不善心等既體性是善如何不與信等相應又汝惡無記心性是相應法如何說是無為善耶。
【疏】若如色聲善無信等者牒外救我不善無記心性雖善猶如色聲善無信等相應者此是何法已下論主徵破。
【疏】此雜染言至得為因者意云名雜染故因通取一切三性有漏法等總得為因也又此比量以不善為喻者已破之法得為喻故。
【疏】所緣縛義者意云有漏善心名雜染者以彼煩惱所緣所縛故故名雜染。
【疏】此有法不極成者問爾者云何故前量性非無漏而非過耶答前為宗法此為有法有法須共許故是過宗法違他須己故非是過。
【疏】應無勝性者意云有漏既是所對治如何有勝性。
【疏】復言是出世心種子性也者意云若有本有無漏種者如何說有漏聞熏習為出世心種耶。
言及自因緣者有漏種子也意說聞熏習有漏現行從自種子生復熏成種為增上緣資彼無漏種且得增長又有解云及自因緣者意說出世心由自種子為因緣及有漏聞熏習為增上緣而方得生雖有二解二解並通。
【疏】據各別故者意云據本有新熏各別說也本有即無漏新熏即有漏。
【疏】故攝論文相違失者然此兩解與攝論聞熏習文無相違也。
【疏】善得對法意者如對法云決擇分善根且有漏且無漏今意寄麤顯勝增上緣說出世心種且通有漏無漏故云善得對法意聞薰善根即是有漏本無漏種子即無漏也。
【疏】下品增故者意說於解脫分位中下品有漏聞薰增下品無漏種子餘者准知。
【疏】轉滅者意說種子總有一品即轉滅下品作中品轉中作上品故有三品據體唯一類第三師轉齊即種子有三品若經熏習時轉下品中品齊轉中品與上品齊無漏種子既增長能證無漏智入見道故。
【疏】三無漏根種者即三乘無漏法種也性各別故者即三乘種性各別故。
【疏】約當可生說地獄等者此會前地獄成就三無漏根文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二末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三本
【疏】法有五聚至簡別盡者意云五聚法中但遮無為及心心所等即簡盡何以故此三法此所簡然不相應法不可為種子外色法可具六義故此不簡即顯餘法並不名種子也。
【疏】簡自處立餘門者此釋以彼門來由但約聊簡自種子處立餘第二四五六門等不是遮餘法非種子而立餘門等意云唯一第三遮簡總盡種子義已成立今謂聊簡自種子處更立餘第二門等言不敘之者意說第二門等隨立種子處分別不懸敘也。
【疏】無性攝論不簡差別者意云彼論不簡外種差別但簡內種差別具其七義成種子等有生果用若世親攝論通論內外。
【疏】即不論外者准彼論一一簡然至果俱有但言內種不言外如何得知外法有果俱有義所以今時偏舉來問如疏自解。
【疏】能所與果者種子有力生現行名與果別自後念種名取果又云生相未來起用為種能生者後剎那果名取果及至過去雖自處與後果力令至現在名與果。
【疏】大眾等四部至無轉變者意云謂大眾部一說部出世部雞胤部計有緣起支無為然他地部共計有緣起支無為今時二部雖復不同所計是一故一處明也。
【疏】若謂後時初位無者此外救也下即正破救云初位未有因之勝因要至一期得盡方有取果因明。
【疏】真如是諸種子者舊人以真如為諸法依即喚真如為種子也。
【疏】若爾至為種子者此生下論文有二意意云若剎那滅為種子爾者應前念種子與後念現行為種也此約異時種生現為難即第一意或雖同念至種子者此約同念自他身相望為難也即第二意若云種子要與現行同念者即自種子應與他身現行為種故具二意生彼論文。
【疏】由此無性人第七識至果不顯現者意云此釋簡無性人第七不成種子所由問如有性及無性人前七識雖是能熏總不得名種子如何今者唯簡無性人第七識有何意耶答有性人第七識闕二義故不得名種子第一闕恒隨轉入見道已而有轉變故第二闕顯現義第七雖復能熏然種子果不顯現相沉隱故所以不得名種子其義極成故不簡也問設簡何妨答不爾文種子要有六義既闕二義種子不成更何須簡問無性人第七識既有所闕何須即簡答無性人第七識但闕一義故須簡也如何闕一義答第七雖復能薰種相沉隱而不顯謂闕此一義故須簡也問何得有恒隨轉耶答謂無性人畢竟不發菩提之心以第七不得無漏既無無漏即不間斷無有捨時故有恒隨轉義也問既恒隨轉如何不得名種子耶答以所薰種子相不顯現即是第七闕果但有上義故今簡之問若相沉隱第七非種子者且相沉隱非是種子六義中云何乃言闕一義不成種子耶答顯現即是果俱有上義令果種相沉隱不顯現即是闕果俱有上義故現第七不名種子也其有性人無性人前六識於無想天等五位不行闕恒隨轉非此所論問種果沉隱沉隱如何答以第七識不通三性一類無記恒與四惑相應任運內執我所以薰種種相沉隱若爾與有性人第七何別獨自簡耶答有性第七闕恒隨轉此中不簡如第三恒轉門中對簡故此文不說問如性人第七識所薰□種子生第七現行將得喚為種子不答得名種子問如有難云種子恒隨轉即得名種子無性第七恒隨轉何故不得名種子答種子恒隨轉所生現行顯現故名種子無性第七雖隨轉所薰成種種果相沉隱所以無性第七不得名種子。
【疏】即簡前法為後法種者意簡種子自類相生種者自義。
【疏】有說至如何解至者意云如勝軍論師說種生念現行前後念□非此一剎那者即勝軍論師如何解此果俱有文故云如何解此也。
【疏】即因在生果在滅者格云酬前因在生引後果在滅也意說心法一剎那植促猶在生滅二時即心法正生酬前因時云因在生欲滅之時能引後果云果正滅又云因在生者望後念說何以故能引後果故果在滅者望前念說何以故酬前因故故心初生望後念為因滅時望前念為果云因在生果在滅也故勝軍論師假明上座部雖立因果生滅二時仍同在現在故與果俱有文不相違也問經中既說四相何故但說生滅二時答如佛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不言住異故不違經問色法現行有住相何不說有三相但云生滅二相耶答生滅通色心住相唯色今據通說但云生滅二相問色心俱是有為何故心法立二相色法立三相耶答色法遲鈍容有住相心法極迅速所以立二相極迅速法生已即滅容無住故更至第三卷中廣有分別勝軍論師即難陀祖師也。
【疏】若爾種望至非果俱有者意□云此假設難也難云種生現行見因果即許同時名果俱有者種生種是因果且應同時名果俱有答設爾何失若爾種生種種生現二有何別故。
【疏】云何為聊簡此結不別之意又違瑜伽異時義瑜伽不許種生種同時也有敘云此難勝軍論師云因滅果生二時同在現在名果俱有者即種生種且應同時名果俱有難意如是何為聊簡者如勝軍論師作此說者何為聊簡種生種種生現一種同時義應無別又違瑜伽異時之義。
【疏】二趣並生之妨者意云若人趣得滅未滅後身天趣已生豈非二趣並生妨耶故無一身二趣賴耶而得並起也。
【疏】簡與佗身至不和合故者意云自身種子雖與他身現行俱時以不和合故所以自身中種子望他身不得名種子疏經部等者以經部上座部計因果異時並不名種子故今遮也如下別敘破也。
【疏】准此應知者心有緣慮用心種子無緣慮用故准色可知。
疏種望於種類亦應然者意云法師解一念既不有二現行故云一念不得有二種子並也更有異解如演秘說。
【疏】若爾如何至體相違故者即承前起難難云若不許二種子同時生者且應世第一法中有無漏種子同念不生新薰種以體相違如演秘敘難意長讀演秘文。
【疏】此不同時至種生種失者意云此答前難明不同時所以意說由世第一法中聽聞薰智聞薰智聞淨法界等流正法故有漏加行心增勝故為增上緣薰世第一位中本有無漏種子即此種子有勢力故能本性後念自類法爾之種復能為因者即此前念無漏種子復能為因能根後念一轉生之種即是世第一法中本有無漏種二功能第一牽生後念自類法爾之種第二復能為因引復念轉生種子即第二念法爾自類種及同時轉生種緣力既齊同生見道現行無分別智故無同念種生種失故疏喚轉生種子名新薰種問答轉生種生種子不從本有生可名新薰還從本有而起何名新薰今答者由世第一法有漏薰故雖從本有無漏種生就族緣說得新薰種然轉生種子義是不正義師故合共傳受是護法門徒作如是解。
【疏】此亦難解意云片破前解若如前說便一念中有四法並第一任運自類法爾之種第二本有所生即轉生種子也第三即本新二種所生現行第四即此現行熏生種子以現行起時名薰種故既有四法並如何因緣得成復如何言三法展轉互為因緣故是難解。
【疏】今釋不然者總非前難顯有因緣由。
【疏】云即本有種至故但三法者立理也雖有此理然本有種望本薰種非是因緣如演秘說。
【疏】又解本有至為因緣故者上義既非故須更釋意云本有種子發生無漏現行現行薰成種子故得為因緣即種子生現行為現緣現行薰成種子為因緣不取種子望種子為因緣以隔現行故雖有三解取後解為正。
【疏】由此別解脫戒等者意云一念種子有勝功用生無漏現行現行薰種明智解脫戒防身語七支且但用增非體增之也。
【疏】此中雖顯至何者因義者據後論文外人難今疏主先釋難後舉論文外難難意果俱有顯是因緣如種子既是因緣未審與果俱有耶答如疏論雖因與果者者□釋外難外難豈不因果皆通三世如何但言與果俱有故作此通。
【疏】為因既通種與有種者初言種者種為因生現後言有種者即種為因生後種子總合而言名種與有種意有別也。
【疏】能薰生故者有云由種子力能薰現行方得生也故依生現果立種子名。
【疏】非即此剎那者意云種子非即此一剎那必前後念若如勝軍因果同世如何解此非即此剎那文耶。
【疏】云何後釋無種已生文者意云若如勝軍因果同念者如何釋集論中無種已生文種已生名別念故故唯識云無種已生集論說故故勝軍會云無種已生者謂阿羅漢末後之心生現種子更無功力生後果故為無種非生果種先已滅名無種也羅漢現身從先業生名已生此即因果同時家會若因果異時以此文為正言如彼抄會者對法抄也。
【疏】實亦遮色者問曰前據但遮無為轉識即簡別盡以色法具六義故不簡如何乃云實亦遮色耶答若論假名種子色法可有六義故不簡念說種子體色法即非又簡經部色法不許持種故或此簡內色不論外色故無失也。
【疏】以心三受轉變者意云心與苦等三受相應緣境易脫故非種子。
【疏】問第七識至方斷者意問曰種子與第七識但有恒隨轉義並至金剛心斷何故不得名種子耶答雖第七識究竟至佛果斷盡然發初地即有轉變第六若入法空觀時第七即與平等性智相應故云未對治已前即轉變故據佛果名對治故有間斷不名種子非恒隨故不同第六間斷者以第六五位不行不可為例二乘見道雖得無漏第六第七恒與法執俱故。
【疏】若爾至受相種子者標問意也名言無記以下釋問答也問云或前說解後約二薰習別同故別也善等種生果有限者顯無恒隨義三界異熟流轉隨業位短報有分限六道互生名有受盡相種子如何可有恒隨轉義疏答意者據種子勢用生果雖有分限然種子體要須金剛心方斷故且有得有恒隨轉義。
【疏】又有分薰習者分者支分也業種子也。
【疏】正以生滅恒轉二理者即六義中剎那恒隨轉二門也。
【疏】非顯具六即是種子者意云意變難前也汝下可以第七闕恒隨轉義即例種子與果不俱同得名種子設使第七具六義且不得名種子。
【疏】此顯自類至對治位非得種名者謂如無想等種至見道位果不發生故名對治道此等種子金剛心方斷其體見道已去更不生果無性約此名為種類此論同八地已上菩薩煩惱種子更不生現行但種類攝即入見道三惡道等種子皆爾餘種雖中間緣闕後有生果義名種子與無性別故云不爾名種子問種子類此論與無性何別耶答此論意種子者雖然中間有緣闕不生合是種類然據體可有生果果俱有義義說名種子若無性論說但金剛對治道未起中間復有緣闕未生果已來但名種類以未有果有故故無性約無□果勝用名種類此論種子體不約現行故總名種子故自類相引且名種子。
【疏】無性顯此二位差別者即是種子與種類二位差別也。
【疏】若爾至應不名種者難前云若無性第七闕與果俱非是種者且應種子未生果時應不名種子既有此妨故須更釋。
【疏】種見道斷者意云無想定依厭心種子上立若至見道無想天畢竟不受約此義說云種見道斷即不生斷其實種體金剛心斷此種是善不障聖道。
【疏】非要此念者意云種子具六義約長時說非要念念中而具六義若一念中具六義者便於一界不成三界諸種之過。
【疏】一界不成三界等者以他界種不生現行不名種故若爾應名種子成熟彼種既名成熟故知可有果俱即名種子非要念念中常與現俱也。
【疏】遮薩婆多至為因緣者意云此遮有宗執異性因生異生果有因緣義彼宗意說三性等法自界自地為同類因是因緣故如欲界善等引欲界有覆無記等為因緣以同部故名同類因俱有漏故名等流果即同類引等流果計為因緣如下敘破。
【疏】夫因緣等者述自義顯餘非。
【疏】又異熟因至無記果者彼計善不善業感無記五根身果是因緣也故喚五根身名異熟果異因故異時故得異熟名。
【疏】遍行因是異性果者彼計身邊二見遍與五部下染法為因生不善無記等故云得異性果若爾如何得等流名答俱染有漏果名等流且何失問何名遍行答有宗身邊二見遍與同地五部染法為因所以論溺者莫不皆因我見等起故論云執者我見沈淪生死言無我見能證涅槃等何名五部答所謂四諦下煩惱及修道煩惱名五部也。
【疏】俱有因至無間士用等果者意說俱有得異熟果如先業感得今身業謝身已業存身在所以此業得俱有因名即此異熟果且隔越士用果以世不同故無間士用果者意說俱有因且得無間士用果如心心所互相與力而得生起皆名士用果此乃意說當念心所望當念心王為俱有因得俱有士用果即此聚心心所能引後念心心所即是無間土用果□為因且然者意說此等因有宗計為因緣今准前同類因是非因緣故云為因且然既不辨體又不相隨順何義是因緣耶不說能作因名彼宗自云非因緣也所以不敘。
【疏】自眾緣者謂作意根境等。
【疏】三世有執緣體至非無者意云謂薩婆多計得等生相三世實有體恒非無應頓生果設彼救云過去未來體雖恒有而未起用故所生果非恒頓生論主破云汝取果用應恒時有不離體故猶如其體世親攝論且用此說。
【疏】以善色望四蘊為因至且得為因者意說由造身語善惡色業為因感當來四蘊又或識等四蘊能引當來色身果故小乘身語二業以色為體意業體思彼計色心展轉互為因是因緣義今則不爾唯望自果得種子名如麥種子唯生於麥不生穀等。
【疏】第七相顯至不名種子者意云雖然第七行相顯然所薰種果相乃沈隱故第七不名種子問是第七種子不名種子耶答不然今論第七現識不說種子也以無人第七識既恒隨轉應名種子答謂所薰□體相沈隱所以第七現識不名種子即六義中闕果俱有義以種果不顯現故。
【疏】第八現識亦然者意說第八既不能薰即無所生果逐闕果俱有義且不名種子也。
【疏】現行法故者以外麥等從識中種子所生是識變故故是現行不名種子。
【疏】作不作得失者有云自身作作善業不得善果者是失自身不依得善果且是失要自作自得言失者是過失言故成相違者若自作但得者成相違也今助一釋若作善等而即不得善果若不作却得果者得言屬於不作失言屬於作下過故相違者釋所以故知外種皆由內識薰習所成故云由依彼薰習已下引頌證由識變。
【疏】由依彼薰習者由依彼阿賴耶識薰習故所以外種□內種為緣。
【疏】以重變故者意云重變非變種子且如眼根重變而無發識之用此亦不然且論是種非種不論發所發義又解如演秘說。
【疏】如內識種子至是引因者意云此無性辨生引二因近遠二果且如無明發業業招識等五果即識種子生自現識名生自現識名近果即此識種子望名色支是引自名色支是遠果餘望廣知即名色自種望自現名生因望後為引因故約於十二支種已潤位因望於果明生引果望因立為近遠問何名引因遠果生因近果答為隔現識所以得引遠之名以彼准知望自望他分生引近遠。
【疏】生殘果名引因者問如疏標標果有近正及遠殘何故無性天親說皆不備答且不違也無性以遠近相對不言正殘天親約正殘相對更不云遠近據義各別不可齊責。
【疏】內外皆內外無者既至枯喪青癩位時識皆離身故現在時識種子已滅。
【疏】無性理勝者意云若四生中總具生引二因者即無性理勝何以故以無性約十二支說所以化生且有生引二因不取世親者以世親計引因殘果死後屍骸說然化生無死後屍骸以化生者無而忽生死後鈍滅也。
【疏】如任運後滅者意說若無引因者有情死時應如化生死後任運滅所以無者為成引因更說有枯桑果也。
【疏】但是天親解略者意云天親但約一期不通化生化生無枯桑果故無性釋廣者然無性約十二有支已潤位說故魚化生有生引二因故云廣也但是廣略不用理違也此上所引即攝論文。
【疏】對法第四至所生者意云今對法說能引所引能生所生者與此論同且如十二支中無明行此二支為能引因識等五支為所引果此約未潤位在當來生等果猶遮所以名引因能生因者愛取有三支即據潤位立能生因名近感當來生老死果果名所生也。
【疏】瑜伽第九說能引所引總名引因者無明等七支雖是能所引未潤已前去果遠總名引因能潤愛取二支及所潤有支去果近但但名能生因不說前生者是果非是因也是故不論瑜伽第十但釋上引文問佛果有生引二因不答化身至有報身在有生因而無引因從種生故有云且得有二因初得佛果報身起名生因望後後相續名引因言有性法故者一切有性法必須薰習也。
【疏】從內共相種子生起者意說外麥等種子從內識中麥等共相種子生即有性共緣麥等薰種後種籍此為緣後生故外種子非無因緣生。
【疏】習者近也者謂與能薰俱時相近非前後念也又云近者此種子能近生現果即是類習近生果義。
【疏】且遮識類善等受薰者謂經部師計識類受熏前念善等識薰故今遮也識類之義如下自解。
【疏】第七識內並非所薰者此釋外難外難若無記性即受薰者第七既無記應當且受薰答第七雖無記與四惑相應是有覆無記不同第八故非所薰。
【疏】此同於復至中釋者辨第八識而有十門然於後三性分別門此中所薰是無記性一門於後無覆無記中釋須云是無覆無記等。
【疏】此攝論無者但無此一段之非無此義。
【疏】與佛地內者此論與佛地同簡第八佛果不受薰。
【疏】違拒法故者意說佛果第八極善無漏違有漏善圓滿故顯善既圓滿更不合薰有優劣故若受薰者勿前佛德勝後佛故既有此妨不可受薰。
【疏】及虗空等者即虗空無為也如下遮中記。
【疏】生等假法者意說虗空無為及生等四相皆非受薰□言又此此應言者此論合如是說也。
【疏】依他堅密者依他即說生等及心所皆依識上假法及依識起故意說無為是凝然常住法前後不斷故為堅密又堅者一類義密者細密一類相續道理細密名為堅密言非擇等者意說非擇等假法同於生等此中不論。
【疏】且遮熏於識類者為經師計識類是假而能受薰今遮之。
【論】四與能薰至乃是所薰者此釋能熏共和合性意說要具三義方可受薰一者與能薰必同剎那二者能薰所薰同一身處三者能薰所薰不即不難能所別故名為不即共和合性熏義得成名為不離。
【疏】此遮等者若依世親約同時義釋相應言故彼釋云與能熏相應方名可薰非不相應當知即是無間生義無性釋云非別異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名曰相應故同處者遮熏他身以同時者簡前後念即遮他身及前後念無和合義故非所薰。
【疏】若言現行生種異時者此難大乘能薰與所薰種異家義即下解因緣中第一師義也意云若計現行熏種異時者如何解此同時文下能薰中彼且說異時者且准此釋。
【疏】若二俱時至生二芽過者若以色心並能持者即一類法應有二種也若二種者即一一法皆生二芽之過以色及心齊受熏故。
【疏】若爾本識假物等者難云不相應是色心上假體即色心不受熏者即應本識上生等假法體即本識且應受熏。
【疏】若假說者且得受熏者意說本識自證分上有生等即能不離於識且許受熏又云或即麻衣等雖是假法等許受熏。
【疏】前六義簡無為因者意云因者所以義今此間簡無為者即是前六義中第一義中簡無為所以也謂種子有生滅故能生果無為不爾此文且爾不能熏也又云簡無為因者若有法體而有作用為因方是能熏若法是無且無作用故非能熏故有作用言簡無法也雖有二解前順論文後且有理任情取捨。
【疏】即簡別類異熟心等至非能熏者即除第七餘六識中劣異熟無記心心所雖有能緣而不能熏但強盛心託之變相而熏於種故言為相分熏。
【疏】此中總言意說如此者論文雖總簡法有別即簡色等及劣心心所並本識心所並非能熏故。
【疏】因中無漏為例並然者除第七識餘識因中無漏第七有增減是能熏故。
【疏】非餘中物及平等物者意云如有□□高下心所方能熏也若是中品及平等心等即不能熏中者即三品中中品如捨受等平等者如業感異熟無記等此物既非勝用故不能熏。
【疏】如邪見等至且有異故者意說邪見雖言一品不妨有九品之用無性第七雖無十地轉易不妨念之增減有九品別故名能熏引邪見者意證於此。
【疏】四義具足者意□邪見證於第七四義具足得成能熏。
【疏】然極難頓意云無性第七十地之中既無轉易如何得有增惱成能薰耶又夫能熏如聰明惡性人心有高下方成能熏無性第七無始一類而無間斷如何得有能熏之義故云極難也。
【疏】問既爾至一時頓斷者意說若言第有增減者如何說第七識中煩惱與有頂地九品中下下品惑一時頓斷耶又問前解無性第□何故得有性第七為例答有性無性雖殊第七品□相似舉有性例無性且爽何理。
【疏】修道中頓起□果者意說利根須陀洹人既得初果總束三界九地修道煩惱為九品斷如斷欲界初品之時即上地初品且斷斷九品盡得第四果超中二果如第九卷說。
【疏】言此且不然者若言與有頂地或同斷而無九品不同彼加行力然者。
【疏】若爾菩薩第十地至應無九品者此答意云以六識煩惱二業作意合為一聚九品別斷第七不爾故無九品者菩薩所斷六識俱生且非加行十地滿心任運頓斷應無九品也。
【疏】若以煩惱至一時頓斷者外云由具三義所以十地滿心一時頓斷非無九品一者煩惱不障菩薩地二者唯障菩薩無學三者作意留由具此三義是故十地滿心任運能斷得有品類不同第七。
【疏】已前頓斷有得義不者第十地以前得煩惱當地修道煩惱不此質外人今雖不解理准菩薩有力能斷由具三義所以不斷必至金剛滿心而斷修惑。
【疏】今第七至非無九品者外人云謂此煩惱唯障菩薩無學雖已前有斷得義由不障菩薩地及作意留故故金剛滿心斷有品類者今第七既障無學明知金剛心一時頓斷非無九品也。
【疏】問若爾應離此地至以九品故者外難云若言第七識有九品煩惱者即今離欲界一時應斷盡如第六識中欲九品惑不還之人離此地時而已斷故今此第七即有九品且應如彼第六識惑云何乃言金剛心一時頓耶疏答云此且不然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離此地欲時第七斷盡不可以不斷盡即云無其九品且如欲界所知障通十地斷如離初地一分障時此界所知猶未總斷豈無九品意變難云若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離此地盡者菩薩初地既斷一分未總斷盡應無多品問觀此疏文明無性人第七識無性之人必不發菩提之心如何此問證斷惑耶答此且不然今所明斷者意證第七而有品類然無性人雖復不斷意證有九品等行相增故且咸能熏品可言增不可言減則唯一義名能熏也疏又如菩薩至不障彼者此外人釋菩薩斷惑所由意云如菩薩生上不斷下惑者為不障彼果後入地時於地地中斷惑許有多品者論主難云此例應然既第七識中煩惱且不障有學雖離此地故不能斷要至金剛道然却斷不欲界第七惑等何以故唯障無學果故與汝所釋其義相似故第七有增減煩惱類故成能熏理無妨也。
【疏】可名薰者意云不可言無性是有性家類而即成能熏也問若言無性第七同於邪見有品類者如何論言與有頂地下下煩惱力等耶答如疏。
【疏】此中前四至後牒論文者意說此四能薰同於所薰皆有問起□撿前所薰中可知。
【疏】如自體分唯受熏故者意說受薰既唯自體分准能薰且唯自體分然見相二分是自體功能是自體變後方可能薰以相分即彼質同不即不離全是彼體相故能薰彼本質種也故第七熏彼第八見種前五識熏第八相分種子第六識通熏第八見相二分種子以第六通緣十八界故。
【疏】種生牙許異時生故者意說外色種生牙之時要種變壞牙方得生即言牙種異時非謂種體頓滅名異時也故知色法非實種子也。
【疏】種現二義其文可知者何故焰炷喻其三法束芦但喻因果而不言種現耶答種現易知所以不喻或種現即因果故不言種現。
【疏】不同經部因果異時者意云因果異時可有頎動如下第三論破云因是護因果是誰果等。
【疏】如小乘俱有因等者意說有宗計心心所互相與力令生並生相等總名俱有因與俱有法為其因故今種望現以同時故名俱有因與俱有法為其因緣今種望現以同時故名俱有因且與俱有現法為其因故。
【疏】心等更互皆得者意說種現相望為俱有因名更互非是唯一種也通望新舊二種種同故故說種現更互皆得許合有二種一現為種子義同但說種現。
【疏】偏望為因緣者意說且約一偏而論但約本有種望現行現行望新熏偏為因緣不說現行望本有種為因緣理不許故。
【疏】此以大乘俱有至是因緣義者意云釋論中如字也然小乘許俱有因得士用果者即是心所等故同時心所為俱有因即以同時心王名士用果二法俱是現行法故彼計為因緣今大乘不爾為此種子生現同時故所以種子為因現行為士用果即與小乘俱有因相似故言如俱有因得士用果非我大乘即許彼小乘俱有因是因緣也何以故以彼計二俱是現行法不具現行法不是因緣故顯揚論中具破此義。
【疏】然攝論至無妨者意云攝論中說俱有因士用為因緣者約本識中種生現說即同此故無妨也即會攝論文。
【疏】如彼俱有因至不能薰者意云如俱有因體不成但時為因者即結小乘自體不成俱有因也以順俱有因義者意說小乘俱有因但似彼俱有因義而實非俱有因也何以故以不能熏故即釋不成所以問彼宗既不立能所薰義如何得不能熏義以釋於他答今據自義難他為非且有現行不能薰故者如六識中業所感者是極劣無記不能薰故如何熏種成俱有因且約自義難他也。
【疏】亦如於如彼現望於現者意云小乘計也心等前後為同類因今種生種且如彼小宗同類因引等流果若種望種為因緣性小乘同類因非因緣性以俱是現行法故問如上說種生現種生種皆如小宗俱有同類以辨二因未審小乘因有幾種答有六種所謂能作俱有同類相應遍行異熟問何故初明能作後明餘因答初能作因寬故先說以通有為及無為法但除自體與餘為因自體同時不俱有故非能作也問無為如何為因答不相障礙即不障有為令生長等由能作有二功能一與力二不障俱有因次狹唯是有為通三世更立為果且互為因名俱有也通色心及不相應中四相等法唯除無為非互為因故同類因次狹唯有為中唯過現二世不通未來未來之法無同類因引等流果此未來法未生故無前後後無同類相似通色心等法也相應因次狹唯取心心所決定同時者方名相應因合心心所同依一根等遍行因次狹就相應心心所中唯取染十一法謂七見二二疑二無明即通苦集二諦下十一法名遍使為遍行因遍行五部三界九地為染因故但同地染非異地也此遍行因通五部見修二斷異熟因最狹唯善惡性不通見斷唯修道故狹遍行因據實通善即今寬由唯修斷故言狹也遍行因者與同類二因唯過現世不通未來相應俱有皆通三世能作寬通世非世故俱舍云遍與同類二世三世准薩婆多宗凡為因或與果俱或與果俱或在果前凡為果或與因俱或在因後有果在因前以果名從因根生引等故。
【疏】除此至假說者意云除此種生現現薰種種生種即七識等望種子識為因緣也自餘對法論第四辨因緣者應知假說。
【疏】真假異熟五果者意說第八識及六識中業所感者是真異熟餘色等名異熟者是假說也五果者果有五種然異熟果而居其一即是約五果分別。
【疏】麤細分別者即是下廣略解此所緣行相麤細所由又云麤細分別但無別體者意云今此不可知者但約本識緣境麤細中而不可知名不可知故不可知而無別體故於十門中而不別開為門故云略而不舉由義有別後自別解。
【疏】然以唯識轉變次第者此通伏難難云何故前問中先行後境答中乃先境後行耶答前問約境由心變所以先行後境答中據因境生心故先境後行據義有別何所相違故西門云問約本末次第答約境心次第即識本境末心藉境生故。
【疏】所以者何者此徵意者有何所以長行與頌不同耶答本頌先據法因果求故要境為因心果方生長行據唯識道理意趣求故境要識變而方有故。
【疏】謂本頌至故有別者意云觀此文意合有伏難難云何故頌中先說不可知後說行相等乃至長行中即先說行相等後方解不可知有何所以答如疏自會言一切諸法有心有境者意云長行據一切有情皆有心境故先說行相所緣後方解不可知義。
【疏】類體亦然者夫說心心所法皆成立自證分及其說也皆說見分一切皆然有何所以答以用顯體非但見分有了別用然自證分亦有了別用二何別耶答見分通緣內外自證緣內不緣外故別也了別通見分自證分者其猶第七識以了別為性復為相也相謂行相即見分也故頌云思量為性相等其餘心心所皆准此知。
【疏】相者體也者此相即境體相也又相狀者屬境也即見分知境有如是相狀前解見分親證境體相而無相狀然此解見分緣境知有如是青等相狀故有別也。
【疏】以無相故者為無分別智無有行解之相也。
【疏】依名釋義者意云若是相分者何故論云是有情所依處耶答論中云處謂處所是有情所依處者即依名釋義實是相分如論云執受及處俱是所緣也。
【疏】此為外相者意云若言外相者云何名唯識耶然下自廣隨彼處會。
【疏】執受義者乃至領為境也者意云問何故名執受答執者攝義持義今第八識攝取彼根種總為自體持令不壞等問識是於心根是於色如何將色以為識體耶答根是第八識相分此相分不離於識名為自體若言相分離於識者即是離心別有境故便違釋典復異眾經唯識不成豈符妙理若言第八不攝根種為自體者若死後時應此根身而不變壞何以故彼根身非識體故離識有故故知未死之時身根常得安隱能有發識用者故知要由第八攝彼根身為自體故也以死時識身變壞故以義推之不過此也問何故第八識是無覆無記而能攝彼根身而生覺受答今言受者是其領義覺義雖第八識不能生其覺受謂攝根等為自體如有安危苦樂等事即令根等而生其覺受非第八能生覺受也意云但攝境為體有其安危等事即令身根等而生覺受無別義也問若言領為境者云何名受受者是領境義問然此覺受唯約身根說亦通餘根耶答但唯身根能生覺受非餘根也若爾何不別說答謂餘四根及四塵等同其一處不相離故總名覺受實唯身根生覺受也。
【疏】分者五塵雖通內外今取內一分以外五塵非執受故。
【疏】若識依執至謂以為境者意云謂識依總身而攝受根等名有執受即說五根身名有執受根能有執受心也故根等是所執受第八是能執受謂識所託者識託五根安危事同者謂受生命終安危同故即顯依持而領受義者由本識依於總身持令不壞故攝受為境。
【疏】以此為依者由五根為依能生識受即能生五識相應苦樂諸受即顯執令不壞者由第八識執受五根令無散壞有所覺觸生執受也故二義有別。
【疏】同聚一處亦名覺受者由與身根同處得覺受名非餘根塵能生覺受薩婆多宗亦同此義。
【疏】五十六至不言種子者此會對法瑜伽二文不同所以若准前說即是對法第五瑜伽五十六文今云七十六者恐錯五為七又前指七十六卷同此義釋有何所以更會七十六文故知錯也更撿餘本。
【疏】不相離大所發之聲者即聲與內四大種而不相離而能起者名不相離所發又云不相離大極微而生者此內聲不離內大種微而別生也此意總說第八識執受內大等聲既不離內四大明知第八亦執受聲亦顯不離質聲第八親緣顯為自體故是執受通十界處五塵名幾大造如色章。
【疏】五十一卷及此論等通依現種者意云若但論執受其義即寬故通根塵及種子並名執受若據生覺受名執受者聲種並非執受其義即狹如對法說言文勢雖殊義意同者即五十一文雖有少別意同此論撿。
【疏】問無表色至何非執受者問意云種子依識安危同不能覺受然是執受無表及心所既如種子應有執受答如疏。
【疏】言無領受義者意云第八不領無表等為境復不能生覺受故。
【疏】緣名及相猶如毛輪者意云如人患熟醫目妄見有毛□輪毛輪不實然第八緣名及相以妄見而不實故猶如患目見毛輪也問意如何意說若言第八緣種根器更無餘者何故十卷楞伽說阿梨耶識緣名及相猶如毛輪耶答如下有四釋。
【疏】意在根等者意說第八緣相意在五根故知說即緣名時意在於聲以名不離能詮聲故又名名體即聲更無別體相即根等為例亦然不可以說緣相名即不以根聲為境。
【疏】又相者至緣名者意云五薀中色薀相貌麤顯偏得相名故第八緣持種現俱緣若餘四薀既是心心所同是無礙故總名名第八緣四蘊等但緣四蘊種子不緣現行故說名者緣名之種子也言許自緣故者意說種子根身器世間名之為相見所所故四蘊心心所各自許自證分緣自見分故云緣名也。
【疏】問何故至不違者意問云若言緣相名即根塵種子等者何故楞伽云阿梨耶識頓分別知一切境耶答如疏自會自身即五根身也資具器世間也故眼識等次第緣此彼等別第八即頓緣不同餘識漸次等別。
【疏】護法等說乃至見相分而熏種生者云何名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耶答云遍計是能遍計心所執境自性者即能遍計心於所計境確執不移堅執不捨即更起一重自性於能計心上現此即名遍計所執性成此性虗疎不重成種妄執者即能計妄心緣境熏種有云妄執者即後念能計心緣前能計所計心境而熏成種故名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故護法云染心及有覆無記心心所熏種是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善無覆無記心及劣無記等護法不許有執由其能執心緣故而熏成種名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言見相分而熏種生者意說善無記心等見分而染執心為相分而熏種也問何須說善無記心種子名妄執習氣耶答若不說者即善等種非第八緣何以故以說第八緣執種故。
【疏】或復此文至多起執故者意云此第三解如顯揚說第八緣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者但約染語何以得知謂有漏中多起執故若不約染語者如下返解云。
【疏】若不爾者至本識應不緣者意返解云若不約染說者色等種子第八應不緣以色非能熏亦非能計復非是執今既許緣故知彼文但約染語如演秘說又此不說者然顯揚等但說遍計妄執種而不說色等不妨色等亦是所緣。
【疏】既爾第八至此解為勝者意難第二解也若如第二解云有漏心等有分別故是能緣故皆名遍計者即第八應亦能熏何以故以第八亦有分別是能緣故如餘善心等亦應能熏更有異釋如演秘說。
【疏】此解為勝者彼論但染說其實賴耶緣餘三性種子。
【疏】即以此文為證者意云安慧師計八識皆有執者以何為證答即以此顯揚等文為證也言唯自體分至有名相種者意說自證與名相同種生即種生自證分自證分有似能取所取用即是名相也。
【疏】或名與相至亦不相違者安慧意云名相是遍計所執雖無實體不妨而別有種即從自證分別種生也言此中二解者指安慧師此二師。
【疏】然今此文至性所攝故者意說此論既與顯揚等別故約此論解勝也性所攝者三界有漏三性種子不離第八今攝用從體皆無記性攝故攝為自體同安危故若體用別論故通三性故說第八緣三性種。
【疏】答自有種子至不緣差別功能者意說自有種子與功能別自有種子即是功能是持業釋此種子當體有能生心心所之功能故若依此義阿賴耶識亦緣功能自有功能非是種子如無想定表無表戒是種子上防非猒心之功能故無想定遮心不起即是功能第八並不緣但緣實種子故種子有二類一者種子即功能二者種子有總別功能總功能者即同前種子即功能也別功能者如無想定等是種子上別遮防功能言此義應思者即略答也如下解也。
【疏】如善種子至亦不緣者此重釋也然種子上功能有緣有不緣此解不緣如善種子體即第八所攝故藏識緣如無想定遮防心功能無表戒防非功能第八並不緣。
【疏】無色至不違本識者此解許緣種子功能演秘說。
【疏】不如善等至無想定等者意說無想定等功能第八不緣無色界善種子廣大功能許緣。
【疏】又無色界至故無有失者意云種子非廣大而與廣大現行為因今言緣廣大功能者因從果稱故云緣種子廣大功能。
【疏】又種有三品至繫性別故者意說第八但緣種子亦不緣功能種子雖有三品或界繫性別然第八但任運一類緣而無三品也故因緣變有實用見相繫即不定若欲賴耶變自地境相必同地若異界賴耶緣異地法即見相別地繫不同意識意識既稱分別變故見相必同地繫而無實用又本識所緣而無本質不可杖質變為他相故論云頓現一相所變者皆親相分也或有杖他人識變然後自識變者亦得有本質。
【疏】如現行法相分緣故者意說識中種子隨有增減皆任運緣如現行相分本識任運緣故。
【疏】或依止名身者意說總身與別根而為依止故得名身。
【疏】又成身者意說五根四塵並得成成身之中五根為主。
【疏】根通五根唯身者意說唯自五根第八執受非他身也他身五根自第八非執受故。
【疏】依處至五處者意說諸五根所依扶塵之處名為五處。
【疏】不可以聲者不可以聲而為執受何以得知對法說云非執受故又唯為外境緣□然實亦內緣何以得知瑜伽七十六說不離大極微故同內四大亦同內緣問二論不同有何所以答對法據離質之聲第八不執瑜伽據不離四大極微聲亦是第八內執受所以二論亦不相違。
【疏】釋執受義者意說第八是能執受種子及根等是所執受今依大乘三說不同或有唯約生苦樂故名有執受故集論云五色界令四界一分名有執受既不說聲故知唯約生苦樂故名執受也或有唯約攝為自體名有執受如瑜伽五十一等云若無第八依止執受不可得故五十六復云五執受五執受非執受所餘一向非執受准此等文唯約攝為自體明執受也或有通約二義以明執受如五十三云識執不執者若識依執名執受色此復云何謂識所託安危事同和合上長又此為依能生諸受與此相違執受攝然此論中但據攝為自體辨執受也若不爾者諸法種子應非執受。
【疏】總解上者即結上頌中所說執受處者俱是所緣也。
【疏】即以名教等為本質者意說一切皆有本質設若緣無法時即以名教等而為本質也。
【疏】此略解訖者意云解行相所緣有二一略二廣今解略說廣解如下辨。
【疏】一者生變至說名能變者意說變者即轉變義種子要轉變而生現行心心所法種子因生現果即熟即喚此種子名生能變即如前說等流異熟二因習氣是也問如七識種子可有如是生變之義未審第八種子及現識有此生變義不答亦有何者由第八識體上有能生諸現法功能故此現識亦名生變能生現識等用故故說第八現識名種子識問既說現識如何名種子耶答但有能生諸現行心法等功能即名種子或可第八種子前後相引生亦名生變然不及前解。
【疏】生熟差別者生在因位熟在果位故云差別。
【疏】二緣名變者現行識緣境名變如第八識緣種根身等名緣變如七識緣色等名緣變論中云變意有緣變。
【疏】若生名變至並名為變者意云重釋生變也即第八及七識等各有種子有能生七識業用並名生變然七識等亦能重生第八見相分種亦名生變也。
【疏】若緣名變至各自相分是者意云若緣變者即心心所緣境時即境等影像相分向能緣心上現者是名緣變即諸識等自相分是者意說各各見分對各自青等境相名各自分是或可自證分各對自許見分等名各自分是。
【疏】准此應思一切諸法者意說諸識緣境寬狹多少各自相分一切皆是緣變。
【疏】或復作三者意說執受名變招前二變即有三變也。
【疏】即根種至可解者意云即配屬根種等得具幾變且如根身種子內扶根塵得具三變義思之可知然外器唯一變但有緣故名變本識緣故七識亦有一變謂生故名變如前更互得相生所以名生變問若言七識有生變者如何有處言第八不變耶答言不變者依第二門第三門說以第八不緣七識故無緣變不能執受七識故無執受根名生變者如演秘說。
【疏】大乘緣無不生至境無體故者意云要緣有方生心緣無不生心此意約影像相分說凡所緣境必有依他影像相分見分行相杖此而起故名緣有生心不約本質何以故本質或無故如緣過未即無本質言形像心不定有者意云若心起時心上無影像相分者即應識起而無緣義何以故以彼心上無依他相分故。
【疏】如我見者意云說緣境時有影像無影像等如前我見中說獨無不生心俱無得起慮等是應撿第一疏文即知此義意說若心上無影像相分境體者即應識起無有緣義猶如我見我見雖是能緣然無我見所緣我體故此我見但有所緣而無緣義何以故以無我體故。
【疏】簡持義者即四分中簡去餘三分持取見分故言此中了也或可簡去餘門持取行相一門故云此中。
【疏】然行相有二至同一所緣是者意云依瑜伽此論辨二門相二行相且如以見分為行相即識上親相分名所緣然此相分而是定有夫心起時皆變相故即相分相似名同一所緣也見分各別名不同一行相二者即以影像相分名為行相其一切識或有或無或有者後得智有影像相分或無者正體智緣如時無影像故故云或無又瑜伽說同一所緣是也者證影像相分是所緣同者以行相相似故意云雖影像相分是行相然行相相似數等名同所緣也又解約本質名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略有三解一云本質名所緣相分各別名不同一行相二云相分相似名同一所緣見分領納等各異名不同一行相三云本影俱名同一所緣質同故名同相分相似故名同然見分了別領納等作用各異故名不同一行相。
【疏】今此且約至說者意云因果諸識見分皆有其無分別智相分即無。
【疏】或與小乘別體者說者意云論中說見分名行相者與小乘別體者說據小乘宗以影像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故小乘師云心心所上有似境相而非所緣亦非能緣行解但能緣心帶彼境相而緣前境故名行相瑜伽亦同小乘此論與彼別故云別體故此論以見分為行相而具二義一者約諸識定有者說二者約與小乘別體者說。
【疏】然唯初解無第二者至不同一行相者意云若唯取第一解第二解者即第八心心所有不同一所緣過如何說可說同一所緣不同行相耶如何者如七識等見分名行相者即有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義且如眼識變青時皆扶第八所變為本質自眼識心心所同託本質自變為影像相分然彼復受等了別領納等行相各別以得名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若如第八識及俱時五所所變既不同如何可說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問如何第八心心所變不同耶答且如第八識變根身等時親變根等有實用然五心所託本識所變為質自方變為影像影像無實用如何可說同一所緣今故第二解將影像相分為行相者雖心心變根身等不同以影像相分相似名同一所緣意說雖所變根等有用無用不同然俱變根等多影像相似故名同一所緣據心心所體了別領納等各異名不同一行相故須第二解又欲成立集量論中影像相分為行相也如演秘中不許此義猶次敘之。
【疏】謂安慧至無相見分者敘安慧菩薩立一分之義。
【疏】似能緣相至名似能緣者意云所言似者未審如何答大乘見分名似能緣者即似小乘行相小乘計行相屬能緣有能取所緣用故言似也即大乘似小乘然相分似所緣者亦准此說。
【疏】此中無故者大乘中不立心外有法。
【疏】不同安慧至自能緣故者意云成立心所同心王有二分義正義也不同安慧者謂彼師計見相二分是遍計所執無體故須簡正量部計心直取前境如灯照物日等舒光而無相分亦須簡也亦不同薩婆多彼計外境是所緣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今大乘見分為行相青等為相分既與彼不同事須簡也。
【疏】無心心所自能緣故者意云彼小宗行相者但是能緣帶行相緣於外境自能緣心不緣彼行相也故彼行相是能緣攝又如演秘說。
【疏】或如餘人境者意云或如餘人境不緣。
【疏】餘人亦爾者意云緣自之心亦應是緣餘人心以無所緣相故如緣餘人心又格解云餘人亦爾者意云餘人緣聲等時亦應緣今色許無所緣相故如現所緣色。
【疏】他人亦爾者意云除自己外餘人等應是緣自心緣以無所緣相如緣自心或他人如自境亦緣或自境如他人境亦緣。
【疏】共大乘同者餘小乘等亦許有似境相也。
【疏】四智三諍者有三師諍不同論相分有無如下自解言即與此別者彼論相分有無此論見分有無故有別。
【疏】許有實作用便非釋子者此清辨難中道也外道執自性等有實作用若執此亦有實作用與彼何別得名釋子據實中道識是緣生不同外道外釋子何爽。
【疏】小乘諸師此相皆有者兼正量部亦有彼能緣但正量不許有相廿部皆有此能緣行解且依二分明。
【疏】除大乘正量者意說大乘不立心外有境正量不立相分故須除之餘十九部等皆是所破正量部云心緣境時何須更立相分耶答餘部皆言心等緣境皆有三義一者所緣二者行相三者體事問今言見相小乘立耶答有二說一云彼小乘宗亦立但計有異二者將大乘義屬當彼宗說我相見二分即是小乘行相及事。
【疏】又大眾部心得自得自緣至所緣及事者意云此部能所緣有二義一見分緣相與餘十八部同故云見分緣相分與此等同二自緣之義即無行相如疏所述同正量部故須除之。
【疏】以大乘相見分即彼宗立名等者意云彼小乘等無相見之名今以大乘相見分名目彼宗所立之名也。
【疏】帶彼相故即是行相者即是影像也謂見分上帶彼青等相狀名行相即此見分行於相而帶於相也故以上似境之相而非所緣屬能緣故西方說行相者如緣無常等色境是所境上苦無常等別義為行相。
【疏】見分能緣至言自體相者問何故不說為自體事乃言自體相耶答若說自體事恐濫大乘自證分以自證分是見分之體事故故但言自體相也。
【疏】心心所同所依所緣者此具四義第一同所依根第二同所緣境第三行相相似第四體事數等今且舉三義然行相雖各別以俱是青故總相似故但言相似不言同也。
【論】雖數等者謂受想等各一事故行相各別者即識等體相了別領納等各別也此論文釋小乘立行相所緣見事三法所由也。
【疏】體性相狀各各別故者意說自體之上有領納等相各別也問何故論文中意言事雖數等者有何意耶答此中雖字義兼得失恐有問言名識等各各一故名事等者即應識等行相亦名等何故乃言行相各異耶答識受等體事雖數等然行相各異何以故即識以了別為行相乃至作意以警心為性故云各異也。
【疏】行相言似至無有差別者以此中數等亦得言數相似前言行相相似亦得言行相等也故相似與等義無差別。
【疏】彼宗說相分非是所緣者意說行相非是所緣。
【疏】所似即相分者所似彼影像行相即是大乘相分也意說能緣上有所緣之相即是所似故是大乘相分能似即是大乘見分。
【疏】即小乘至無返緣者以小乘意不立自證恐者恐有返緣之失難云刀應自割等。
【疏】心昔現在不曾為相分緣故者此即說如在現在起一善心同時自證緣力於彼能憶此心若無自證者當時善心見分一剎那不能自緣即便落謝如何於後更能憶此善心又如境曾為相分而見分緣於彼能憶此之善心既不為相分而令他緣所以不憶故言以不曾為相緣也。
【疏】如不曾更色等者意云色不曾更不能憶心既不曾更後亦不能憶故佛地論別陳那所造集量論為證如演秘說。
【疏】然心心所至與小乘別者意云此辨所緣相似行相不同者約此識說言故但據相似名同所緣於中有四一者同所依根二者所緣相似三者行相各別四者體事數等問何故論中言事雖數等者有何意耶答此中雖字義兼得失恐有問言若識等事各各一故名事等者即應識等等行相亦名等何故乃言行相各異耶答識受等體事雖數等然行相各異何以故謂識以了別乃至作意警心為行相所以各異也與小乘別者小宗所依緣見分名事各異相分名行相大乘心心所同所依根同相分境見分行相各別自證分體事數等故別也。
【疏】雖俱是青至行相者問如見分緣青行解俱青如何言行相不同耶答取像異故識以了別受以領納等別故。
【疏】此中有行相至各非一者意說行相者即相分也即心王心所相分各別故名非一見分有了別領納等不同亦名非一又境據總故名之為至相似者有云雙會瑜伽唯識也瑜伽據境總同一雖心王心所所變相分不同然緣青境時心心所相皆青故約此道理名一所緣也見據別故正會此論同一所由此論據心王所見分各自帶起相分故言所緣相似亦不相違瑜伽據境一名同所緣此論據見分上相分相似名同一所緣故此論與瑜伽說不同又如演秘說又彼約踈所緣緣者瑜伽境據總故名之為一者約本質境說此論據相似名同一者約影像相分親所緣緣說之。
【疏】故說之為唯者相離識故云唯識言行相為能量者意云小乘行相既非能緣如何得名能量耶答以見分攝故亦名能量也。
【疏】然有六師者而六師釋此量及量果差別不同也。
【疏】自下第三說有四分者問云且如第六見分通三量第七唯非量謂此不得為第三果須立第四分者如五八識見分唯現量應為第三果而更不立第四分答不爾以見分唯緣外相故功能一定不可却緣自證分故又因位劣故果位不爾。
【疏】此立理者四初以比量道理證有第四二舉能量證有第四三破轉救四釋見分不證第三此即初也言皆證自相果亦唯現者意云非但見分緣相通現量若自相者亦唯現量也。
【疏】比非量果可唯現比非二種者即見分也果可唯現者即自證分也。
【疏】比非二種非證體者意云見分既通比量明知不緣自證所以不與現量為見分是能量見分有量果證自證分亦能量以何為量果耶答即用第三為量果以知第四緣第三故問若爾所量與果應無差別解云第三分中自有二義謂所能緣如次應知即所量及果如自證分緣第四時即用第四為境及果故雖一體無雜亂失。
【疏】現量為比不為現果問答亦然者詳其疏意但舉答文合先有問問云比非量既為現量果現量應不得與比非量為果答如疏云現量為比果比不為現果。
【疏】內外難者難云見分名為外以緣外故得名外自證緣見分自證應名外答有二解一云是外無失如見分緣相故問如何見分名外耶答謂論文云前二是外後二是內故有此難也二云其見分體是內所緣外故名為外自證於見能緣所緣俱是內不可為例又見分緣於外自證為量果自證緣於內見分應為果答見分通三量不得為量果自證唯現量得與見為果。
【疏】緣縛難者經部難云見緣相為縛自證亦應爾是也意云見分緣於相見分彼相縛自證緣於見應被於見縛此約相分見縛能縛見故又難云見分緣於相見分體是縛自證緣於見自證應名縛答是縛無失體是有漏與染相應亦得名縛此約能緣心說名縛心縛緣相時不了於境故得縛名故二縛別又難云見分名為縛見分通非量有證體是縛自證非量攝答不然指例云五識得名縛五識名現量自論雖是縛何妨現量攝又更解云見分緣相被相縛自證緣見被見縛答可爾加五識雖被相縛仍是現量自證雖被見分縛不防仍是現量不以見被縛即非現量也依疏文取後解順也。
【疏】如末那章者如第七識有我執故令前六識緣境不能忘相所以五識有相縛章謂章段又云章者門也謂彼論中具明末那義故與章名亦有本云如末那障即由第七識中我執為障令五識等現量成染也。
【疏】不可見分一時之中為量非量者意云不可見分一念之中一邊是非量一邊復是現量不可一時有二見分並起以相違故今此四分義唯約一剎那作法但於一識體上義分四分也。
【疏】若時現量至故名為外者意難云若見分現時量應為第三果答但由見分似外名外見分雖通現量不為第三果亦不緣第三分。
【疏】縱緣於心以心為相至不能緣故者意云謂四分初相分唯所緣後三通二緣問後二互相緣後二通能所見分不緣於自證如何見分通能所答見分若望後二雖不緣於後二而望前後亦得通能所若望相分名能緣望後是所緣問且如自證緣見變影像不答不變影何以故不離識上用故問若不變而緣者如何疏云相分之心不能緣故答此設難云據自證緣見不變而緣縱變見為相分緣此見分亦不能緣何以故是相分心攝故知設難也又云相分心不能緣者意云若見分緣餘心見分時餘見分亦名所緣以相分心不能緣也。
【疏】義亦可然者意云亦得名為所緣以唯被自證緣自不能却緣自證故如相分不能却緣見名唯所緣此亦爾且約因位說若佛果位見亦能却緣自證故言影顯者既云從外名影取從所緣名所緣所以文中不舉言為色等難皆應准思者若緣外名外者亦應緣色名色答此難者名色無妨從境為名故。
【疏】自證緣見至如相分心者意云自證緣見分時此見分應不能緣以是相分心故如見所變相分心緣。
【疏】唯爾所者分限足故者意證有四分義也。
【疏】如無色界本識至即以自證為相分緣者此引例也問何以得知第三緣第四還以第四果第四緣第三又以第三為果耶今例云如無色界本識見分緣種時即以自證而為所緣即為其果何妨第三四互相緣復以為果耶問本識見分通緣三界種何故偏舉無色界耶答據實通緣三界以下二界兼有根塵等所以不約下二界說以無色界無根塵緣種相影所以偏舉言更無餘相者更無別種子相以種子轉附識自體分即以自證為相分緣種子不離識故緣彼種故者緣自證分種子故識上有生果功能名種子也。
【疏】然不緣彼自體分上能緣功能過如前說者意證第八見分不緣諸法功能作用如前說不許緣無表色等廣說如前自證分有二功能一有能緣功能即自證分緣見分是二有生果功能為見分所緣者是故知無色界本識見分既有相分緣明知有四分義例中二界亦有四分。
【疏】現量等定復不緣外者問第三分既量現量今置等言更等何法答意說三分現量等定是故第三不緣於外佛位不爾。
【疏】得得非得疏法至不立第四者意云此取小乘之義為難云得得者大得小得非得者是所得法體故云非得法此唯有二得并一法體而無第四法生相亦爾。
【疏】有量定故者意說有體定故量即體量又云量即指定識能緣慮有揩定故云三四分唯現量也。
【疏】無量相違者意云汝不可將生等為比量相違難前言無量相違又分量定故緣慮非緣慮別故不可為難也。
【論】眾生心二性至種種差別者意云有情心性有其二種謂內變如是內外一切中皆有所取能取纏縛謂外中相為所見為能取內中自證及證自證展轉相望皆有所取能取二分義此之四分互相繫屬故名為纏亦通無漏非謂煩惱纏縛名種於四分中見分即有量非量等種種別義也。
【論】此頌意說眾生心性二分合成者此釋初句即說內外二分為二種性。
【論】若圓若外至能取纏縛者釋次二句成立四分義。
【論】此中見者是見分故者釋頌中見字即四分中見分攝故名之為見非緣義故說為見也若不爾者自證分等應皆名見有能緣義故。
【疏】此唯眾生至二縛具故者意云四分具二縛唯約眾生說何以故以居有漏位故云被相所拘得有相縛體是有漏與惑相應得有麁重縛據煩惱即無漏四分而非纏縛有漏第八雖不與煩惱相應體是有漏得麤重名。
【疏】亦不得緣者意說見分不得緣自證分即結上不緣也見分不緣如者不正義以見分用外且順此義云不緣如也。
【疏】果體一故者第二為能量以第三為果第四緣第三即第三為果果體一故不立第四但存第三。
【疏】如集量頌者若廢第四立三分者指同集量論似境相所量等頌文又厚嚴經立二分今同彼經亦立二分第三攝入第二分故。
【論】言見者是能緣義者此釋見義與前有異謂四中見能緣相分方名為見此中見言是能緣義是故三分皆名為見故心心所皆名為見也。
【疏】此上四類各一別義者一者心所與心相應二者色法心之所變三者真如識之實性四四分者識義用意說雖有四類並不違唯識故說唯心有云此上四類者即如前云大段第二明四分義即分為四初立二分二立三分三立四分四立一分故此上四類各是一別義。
【論】如是處處說唯一心者即指十地花嚴解深密等說一識文如第七卷廣引有云十地一心文者即是花嚴經中十地品說一心文。
【疏】如境更無異物者意云長連讀之義自顯也。
【疏】歸本所明者本以十門明第八識因茲辨諸心心所皆有四分今言了別即是識之見分者却結歸第八識。
【疏】依四教理者意說護法解四種聖教立有四分差別不是唯立第四分也。
【疏】此四分相望為所緣至如前已辨者意云且如四分相望合申三問一問云何者為所緣而得為行相亦名自證分二云何者為所緣不得名行相不得名自證三云何為行相而得名所緣不得名自證疏雖不具取意而申三問且答第一問云第四為行相是能緣故第三為所緣亦得名自證何以故以緣自體者第四分也以第三緣第四所以第三得自證名者答第二問云相分名所緣不得名行相亦不得名自證以不能緣故答第三問云見分為行相而得名所緣不得名自證以不證故又第三為行相亦得名所緣亦名自證分雖不同義不過此可細尋之問第三第四既內相緣如何名行相答但不捨能緣性名行相非謂分別名行相也。
【疏】又難云至二分定非染者難意云若云見分通量非後二分即一切時是現量者見分若染非染時餘之二分應不染答染據法體論同體見俱稱染量據分別說所以見分通量及非量又法體寬見分狹故。
【疏】又量非量殊苦樂捨應異者外難意云若見分通量非量餘二分唯現量者見分若通苦樂受時後二分應唯捨受相應答不爾法體寬故同見隨受俱量據分別說有量有非量餘難准此解。
【疏】又見分解非解餘二定皆解者意云見分量非量餘二定現量者見分迷不迷餘二定不迷耶。
【疏】若心自緣者意云夫所緣境為自能緣心為果等今若說自證緣見分者即所有因果等應皆不成同是心故若見分緣相分者一切無過性不同故。
【疏】亦不應言至亦生識故者意云不可言由根境二緣生識及是三和生識何以故以識生識故。
【疏】亦不應言惡心至非邪惡故者意云若自證分緣自見分者不可言此人惡心遍體是不善何以故以自證分自知是不善即合是善也言四念住亦應無別者意云如見分緣身念住觀身不淨時名身念住若許自證緣見分見分□即是法念住收名法念住餘之三念住准例為難應無差別無差別故又四諦智應無差別者無漏智即道諦智若緣苦諦時自證緣無漏見分即是道智餘諦亦然故應四智無別緣宿住他心皆不成以自證緣見分時皆是自緣及現在見分何名緣宿住他心耶。
【疏】又若知他如自知者意云此牒外救救云若如汝前難云他心智不成他心智何以故以自證分緣自見分故者救云不然即他心智有二用一謂緣他二謂他□□緣自雖然自緣亦名他心智此即大眾部假為此救以大眾部許心自緣即一念中得雙緣自他也又薩婆多部難云若爾正緣他心之時應是耶何以故正緣他時即是緣自故猶如緣自時又或可為量破且如見分緣他心應不成緣他心因云以自證緣自見故猶如緣自時疏中如知自者此一句是喻言知自如他反難亦爾者量云知自時應不成知自因云許自證緣見故如他心智。
【疏】又用二故至如燈自照者外人立量難論主云汝識應非是一以有二用故如燈燈有二用者謂自照照他名二用也今論主與出過即破量云即汝因有法自相相違過過去識應是一以用二故如燈今不改前因故是法自相相違若决定相違即改前因也且如因明論中出法自相相違過云如立聲常宗因云所作性故故所作性因得成無常宗與常自相相違名法自相相違過喻所立不成者本所立宗意成非一及舉同喻故成於一以燈是一故非一宗於一燈喻上不轉故所立不成或可燈為喻成立心自緣故本立量云心心所應能自緣以能自顯照故如燈今難云其喻不成喻無能緣義心有能緣義即喻無所立宗心是能緣燈非能緣能緣宗於燈上不轉故無所立。
【疏】燈若性照等者此意說云燈本性照更何須別燈來照心體是能緣何須心更緣答燈體俱是外一照餘不照心體俱是內一緣餘亦緣又心體通內外所以得自緣燈體是外一照餘不照。
【疏】然於他界無為無漏緣等者觀此答意彰前問中亦有此難難云若許自證緣見分者見緣他界及無漏時應是緣自界有為有漏心也以自證緣見分故餘例准難。
【疏】依見分說非自證者總答前難若依自證見對如所難我今約見分緣境境有所以四念住乃至他心智等皆成也。
【疏】非比非親證名非量者意明自證境離耶但親證不作耶正等解故現量不見分堅執也以堅執故不名比量及現量但名非量自證不爾雖見分以親內證故不作行解故前諸難皆不成也。
【疏】五識中貪嗔等者意證有現量也故五識心心所雖通染心然一切時現量也由意識貪等引故成染心親證故是現量故五八識唯現第七唯非量第六通三量問論文既明第八何故兼辨諸識耶答識類是同故便明也至本文中更廣分別。
【疏】三慧三量者於四識中辨三慧及三量差別。
【疏】由自種子為因緣故者由共相種子為親因緣故能生現行器世間相。
【疏】雖知人人所變至名為唯識者意云此釋外難難云若多人共變共受用者即有他變自受用義既不自變自受明知唯識不成心外有法故答不然雖是共變一山河等然各各於中自變而自受用不違唯識。
【疏】餘趣餘人不能用故者意云如一水各變不同人變為水鬼不能用鬼變為火人不能用即一境應四心也。
【疏】問曰且如色中形影假法至緣不者問云若第八緣器等者未審長短假法第八緣不答不緣諸聖教中不說第八緣假法也猶如於解中有假有實第八但緣實四大等解而不緣澁滑等假解此亦如是不緣假形影等也。
【疏】答曰不緣如所造解者即引例證不緣假法問若不緣假觸假觸是四大造不答假觸但是四大分位然實四大不造假觸也長等亦然。
【疏】此由四大至四塵四大者此實四大不造觸處假法何以故以所造之假故觸處中言所造澁滑等者但是實能造上分位假立但有造五根四塵四大者此意說唯只有造五根四大及造四塵四大而無造假觸四大也今疏言四塵者除觸取聲也。
【疏】緣長等時至別有長等者意云許第八緣長等以彼長等不離青等故義說緣之五識亦爾其實五八識不緣長等唯現量故非如意識別得緣假者意說意識緣長等時作別行解緣非離青等別變長等相也若緣不相應可別變相緣以彼假法於實法上別施設故長等不爾有云意識緣長等亦別變相緣此非是色處是法處攝。
【疏】若變為大小時至別有長等者意云但緣實時隨彼長等大小而緣非別有長等行解。
【疏】然所造觸是四大種分位差別者意云實觸是四大分位以四大相觸差別時有所生觸故觸通能所造亦如兩物相繫所出聲此聲通能所出此觸亦爾如以乾泥團是地大是能觸即能造觸其手?即火大是所觸即所造觸餘准此知故實觸通能所造故知無別四大造所造觸但是四大分位不以餘四塵別有四大造也。
【論】雖諸有情等者此釋外難難云所變山等隨能變識其體各別應非共相故舉論文以答前難雖所變異而相似處所無異和合似一質假說共相如一室內眾多燈明各通似一而實非一去一燈時餘尚在故。
【疏】如小宗中眾多燈明等者彼宗一一四大種造一光如置百燈其光亦百以彼宗計大種與光為親因緣故不可以兩具大種同造一光也其大乘宗大種與光為增上緣各別種生。
【疏】人影亦多者雖是一人由多燈故其影亦多此釋燈體各別之義意說光雖相涉入而見似一然眾多燈一一自別也。
【疏】由業相似不相似者山等業相似多人同作山等解木與石業不相似作木解時不名石等以不相似故亦由自心礙不礙故者由自心之上作礙解即相有礙若不作礙解即無礙皆心變也。
【疏】諸有對法同處一處者即山河等所緣之境是也由隨順轉相順生者即能變心此人作山等解彼人亦作山等解由此隨順疎相與力所以一處多人得變如演秘說。
【疏】一切色者至共受用者有二解一云由共業感一色已一切多人色根共受用二云感一色等一切色根共受用即色具四塵四根受用也如演秘說。
【疏】彼雖至與此相似者意云此釋難兼解論文難云如五十四說約一色法具有四塵各諸根所得與此不同何得為證釋云雖說四塵與山河等相似不相障礙有情共果一處故也。
【疏】眾人並相似至遂令相隔者意云此是答前難前難云如何多人共變即不相礙一人心所緣木石即有礙耶答多人共變即並相似同作山等解故不相礙若一人心變木石即有礙何以故以木非石故即業不同又由心本質用意別以有礙問若言多人共變即不相礙者如多人共變一樹之時如中有一人若斫此自變樹時餘人變者應不忘何以故以不相礙故答不然雖此一樹等多人共變若一人斫將之時餘人所變本質樹亦隨謝以有為法逢緣謝故故不可多人共變即令此樹而畢竟不滅若許滅者故知不違也。
【疏】問若爾至亦互相礙者意云若言一人變木石等即有多人共變木等如何亦互相礙耶答不然但自心上木石等有礙不是自礙他心心上木等而名有礙也。
【疏】如心上燈明百千不礙者此引例釋意說多人共變一境各各不相礙猶如自心之上變多燈明自互不相礙言與明相違者意說燈與日月等同類光明互相礙猶如一人心上多木石等更相礙。
【疏】外器皆無差別者此即顯能變者一切同類共變此器而無差別並皆相似相於上界等為是誰緣此是問詞。
【疏】靈鷲山等有漏名相淨土謂菩薩等所變無諸穢等名相淨有漏第八所變名有漏諸佛變者是無漏名體淨土。
【疏】無成劫之時先器成過者器先成未現居即有器先成過以當生者變故無上過意云雖十九劫成器世間一劫成有情世間然當生者變有故無前過。
【疏】似為有救者意說此第二師義是護法假為別義難其月藏非是月藏師義然狹於月藏也前月藏云一切變此云當生變者所以云狹准西明疏此第二師是難陀師義問此第二師難月藏義當不答不當前月藏云一切共變者不約佛菩薩也又引經云一切有情業增上力是佛菩薩同業變耶又前問言雖異熟識變為此相豈佛有異熟識耶故第二難陀亦非全當。
【疏】現他欲界至同此界變者意云此牒救重破救云器將壞時雖無現居及當生者變然有在他方欲界有情變此欲界何故以下破也同此界變者意破云汝何不說一切欲界有情同此界有情變耶。
【疏】又成器時他方三禪者此意云由第二師難第一師但言生上界聖者猒離有色生無色等不論他方可當生者故為難也意云若如前師破他立自義言現居當生者變者不然且如世界初成時然亦有他方三禪有情亦由增上業感令生界何故不說耶若不說者然此世界即有已成無受用之失復無人變之失故云此便無用即此界望他方三禪應無有用。
【疏】謂諸異生等者意云謂第二師計現居當生者變據一三千世界同成壞者說故今破也若爾異生猒色生無色界現無色身復未下生顯變何益據當生者難。
【疏】設縱汝宗至故變無用者意云設有色身生在上地者若預變此界應無益以麤細不相依持若爾梵王佛邊聽法來云何益自變宮殿來猶如臥具隨身故無有失以此地麤持他不得直至水陸故自變來一切無過言此變為彼者意說無色界色身預變何益此即此無色界身彼即彼欲界器也器由身變故先此後彼。
【疏】同現居至上界亦爾者意云然三千界有多種亦有他方三千界此方三千界然他方此方雖則有別然彼方欲界與此欲界總名自地何以故以同是欲界故名他方自地今說他方欲界有情同此界現居身變以是自地法故若他方異地及當生者不能變故論由是設生他方自地等者此方三師正義即傍變也。
【疏】若爾聖至變之何益者意云若言變自地且如菩薩在於色界梵王宮雖是自地菩薩生恐放逸故變之何益又如菩薩在於欲界中望地獄亦名自地然菩薩不生地獄中變之何益異生等亦爾又他方三千界欲界有情望此欲界雖是自地既不向此中生影變何益答如疏可知言非謂現身等者意云非謂現身即得受用名持用但可於身可有持用義名有持用故變為彼故疏云且如聖者乃至不是懸隔以來釋可持用義。
【疏】其火外器人何故不見者意云鬼見水為火即是外器何故人見水不見火耶既不見火何名共變耶。
【疏】共中不共至非謂一切者此釋共中不共義維摩經螺髻梵王見淨舍利見穢不同又孤獨地獄多在於人中山間樹下惡業力故罪人見有受苦等事人即不爾故是共中不共也。
【疏】有未離欲業種隨故無現行者意云此顯約有種在名一切共變亦非一切一切者意說是少分一切非是一切中一切也。
【疏】上解處說者即以器世間是諸有情所依處故謂執受及處俱是所緣此解處了次釋執受。
【疏】性者謂是性類者並有漏故名同類。
【疏】性有性也即同體性義問與前何別答三意各別第一約體用第二約有漏第三約同無記性故三文別也。
【疏】若據前緣器中至不緣器等者意云第八識以種子為相分緣者是前三師中第三護法正義謂護法計無色界無色身不緣下器故但緣種故前論云由是設生他方自地彼識亦得變為此土故知許傍變不言上變下問前二師緣種不答雖前二師無色界亦許緣種然護日師許第八通緣三界故上無色第八緣下欲界器等。
【疏】今非彼義不可用之者今明護法正義故不用彼之義也。
【疏】無色緣種至唯緣種者有說將自證分緣種見分緣器故。
【疏】前師等者即前變器中有三師解前二師難護法種子為相分緣真如即自證者意說真如即自內證法也。
【疏】難此解者意云識中有漏種即許識所緣者無漏種子亦識中應為識所緣即生下文也。
【疏】即法體上差別義者意云即種子生現行是差別義由煩惱種子所生現行即此現行而是縛義若識種子生現行體是有漏與惑相應彼所物繫亦得名縛所以隨何界繫皆得縛名然現行望種子體疎從種子生故故名差別義然種子體即法體極親所以同體是無記性又解差別義者即三性種子是差別義即法體上能生三性現行邊名種子故隨何地熏即彼地繫故三界繫別故言繫據縛義非是據現行煩惱等名縛也後說特勝。
【疏】如在欲界至心是異界繫者意云如欲界人臨終在本有末心求生上界所所以上界中有現前即依欲界身者舉愛所緣之境即此境相分隨能緣心亦是上地繫以相隨見攝故又云第七緣第八亦然者亦是相分隨能變心意說愛相隨能變上地繫第七相亦隨第七能變是有覆攝何故不如此中緣種等者意說第八緣種子為境種子三界殊不隨能緣心同地繫何不愛之相分及第七相分猶如第八心境各別地繫耶難意如是。
【疏】答曰不例者意云如前說愛與相分同地繫及七緣八亦同地繫者不例於第八何以因緣變分別變義各別故如因緣變有實用故別地繫如前七識是分別變謂無實用故見相必同地繫此則說不例所以也次又說第八緣境不同地繫所由。
【疏】異地身者至異地身者意云身在下界坐得上界定坐得定已即能發天眼耳通如何發耶答既得定已欲發天眼耳通時先引得上界天眼耳根在於身中在身中已方依此根而發天眼耳通也雖此天眼耳根在於色界身中第八緣時不妨相分根等是上界繫因緣變有實用故故別地繫天眼耳識亦然問第八緣天眼識不答不緣何以故第八不緣心心所故即欲界賴耶識緣上地二根故見相各別地繫也。
【疏】異地器至淚下如雨者謂摩訶婆闍波提入般涅槃色無色界諸天心生渴仰而生悲感遂下於欲界佛邊涅槃側立淚下如雨此界有情第八識而得緣之故知欲界賴耶緣意地器問言緣器緣彼淚名之為緣器為不爾耶答緣彼分身及淚總名緣器故緣扶根四塵皆是器攝問今緣他方即合是有情世間如何言器答今第八但緣彼四塵之色不緣他根等故是器攝問既無色如何得淚耶答此淚身等是定果色法處攝色即彼地器謂諸聖者先入於定後從定起而雨淚等或可不假先入定已後方雨淚但是於彼能人聖者即能辨如是事以利根故問凡夫能不答不能有云地前菩薩亦生於彼而起此色自餘凡夫而不能也。
【疏】此非菩薩生彼化作等者意云非是菩薩生彼化作但是利根廣慧聲聞信有第八識知生彼不則滅遂生彼證羅漢果入其滅定後從定出辨如是事。
【疏】亦緣下地者意說利根廣慧聲聞以無色界第六識了三界境故。
【疏】說亦緣下地。
【疏】又下菩薩等者謂欲色界菩薩入無色定所變法處色即彼地繫令此界有情第八緣之然此定果色因定得起名為生色此等並與能緣第八心別地繫。
【疏】此同前難何勞為證者意云我本難意云如何相分與見分而不如第八緣種種子與見別地繫耶今乃將第八緣身器第八見相別地繫答我者此同前難何勞引來為證即前疏文何故不如此中種子與見別地繫難文。
【疏】此若不爾七識緣境等者意云若不如我此中約第八識說其相見別地繫而要令相見同地繫如第七識緣境者不然准下文七識緣境相見同地是分別變不同第八如下自知有即七識同下因緣變實中第三解觀此文意亦可通取七識今從且解七識分別變無實用疏故繫隨相者意說見相□隨同地繫。
【疏】若不爾者至變境者意云若不如我說第八見相別地繫要令同七識隨心變境相見同地繫者有多過故如下疏即天眼耳無識持故等者顯有過也若如前難不許第八見相別界地繫變有實用者彼地二根應爛壞如何且如此界人坐得彼界定而得天眼耳通通若起時要須方得天眼耳根無不許此界賴耶緣異地根身者即應彼地二根爛壞何以故無識持故又應不名有情量云彼地二根應非有情無識持故如木石等。
【疏】二界身俱是實有者即欲界二根色界二根也言第八不持者即不持色界天眼耳根言有增減等者若本識持眼耳根攝在本識即眾生界不增今既不持非在自第八攝所以名增二根減者第八不持爛壞名滅也雖攝在己身仍上界繫意說定中方得天眼耳根在身中第八不持攝屬己者即有增過次欲色二界二根身俱實故。
【疏】第十卷云至不必同性者意云非但界繫不同亦乃三性有界如第十云三性因緣離引生故即見相別種師義。
【疏】如二禪以上至別地所繫者意云如人生在二禪已上若須緣色等時借下初禪眼耳身識即由二禪以上意識引生而緣上色等然此色相分與本識同地繫其眼耳等見分常初禪繫即是見相別繫也問何故須借下識耶答二禪以上無眼識等故故論云鼻舌二識一界一地眼耳身三二界二地等也或有與自識見等同地繫如上眼耳見下三灾即見分與本識同地繫然相分與他下界本質問地繫若身在下地初禪天眼耳識緣彼色雖見相同地繫然下第八不變上地色故上見相別地繫問如前分別變而無實用見相皆同地繫如何此中見相別地繫耶答分別變中亦有差別且如見分緣境而雖相增執境在心橫生計度此即見相同地繫若見分是善無記又非縛法現量緣境不妨相見別地繫若欲界眼識等與貪等相應緣境時故相見同地繫上界不爾問上地眼根等既不能發識者即第八所變便無實用如何乃言因緣變有皆是實用耶答色界上二禪以上五根雖無發識用而有質礙等實用又欲令上界身扶根塵嚴好故又莊嚴身故所以須變問上界五根幾地有用答鼻舌二根初禪即無用以段食唯於欲界有用上地無香味所以初禪雖有根而不發識香因闕故眼耳身三初禪猶能發識有尋伺故聞見梵王說法等事以上無者謂無尋伺所有言說見色聞香聲皆下識。
【疏】問第七識緣至應無礙者此意難云第七分別變境無實用五識亦分別色等應同第七無尋等實用此難五識分別師今解云實無質礙若爾如何此師作如是難耶觀此師難云太過如不緣識中自當分別者即如下論云何故第八不能變似心心所法為所緣耶遂就彼處分別此中不解。
【疏】難一師等者意云如下說變根不變根有二師說初師即安慧第二師是護法今敘護法難第一師故云難一師也言若本識至如自眼根者是護法難詞。
【疏】應設劬勞至即實有用者此一師答應設劬勞者責共漫難也言他之實根心外法故所變之根便無實用者諸如張人變他王人身中實根此根非彼王人識依望彼王人即是心外法故張人變根便無實用據實道理亦非張人識依也言若亦為他依者此即自識依他變根便緣心外法者此意說云若言與王人識依者此即自識依他變根便緣心外法也言若變自法即實有用者意說變他扶根四塵於自身可有實用如按摩等故呼他扶根塵名為自法。
【疏】問如變他色等至應有實用者此是第二護法師問也舉變他色實而例變他根應亦實意說變似他色等即能自有按摩用他根應爾下安慧答云約變似色等他即無用雖變於根根亦他無用汝即約自雖我我即約他答汝理正應齊也。
【疏】若爾變至應思度者護法更難言若為自受用等者第一師解此義不爾以下第二師難。
【疏】於不緣心至無妨者意云第八但變塵而不變他根心等故聖教其根及心心所并業果等四法不可他緣故於下不緣心等門中而無妨也若許變緣根心等者准不不緣心等門中即有妨意證不緣他根也亦有別本云又不緣心等。
【疏】今此具二者意云一者不共中不共二者不共中共也且五根自他身名別故名不共即此現行色根自他互不受用復名不共他根於己非有用故由不共相種之所生故如扶根塵等體雖自他各別名不共現色可有互受用義名共由共相種所生故問何故名內大種答是有情法故名內大種及內所造色問五根等為各別大造為當一大種通能造耶若一大造如何諸論皆說眼等各別大造若別大造者如何瑜伽五十四但說七物與眼同處故彼問云色蘊中眼幾物所攝答若據相攝唯有一物謂眼識所依清淨色若據不相離攝即有七物謂即此眼及身并地兼四塵三藏解云同一處者唯一大造以理推徵五根根依同一處者一地大造而說造眼四大等隨所造法名造眼大乃至名為能造觸大據實一地大造廣辨如餘處。
【疏】即前不共名為共者意說即前不共門中亦有共義如五色根即不共中不共如依處即是不共中共謂變他依處可有互受用義云即前不共中亦有共也意說扶塵有情各別得拓名不共有彼此互受用義名共又安慧云自他根各別名不共許互變他根名共雖有此解非護法宗不可依也。
【疏】此即㝡初至不論根境等者指此段文以下兩師別釋。
【疏】此有何義至變何用者安慧將欲解自義先假作外徵此亦不然下自解言非他依者自所變他根非與他識為依。
【疏】由為受用亦變似根者意說為受用依處故變似根也言根塵我及識者意云本識緣變此四法為有過所再譯。
【疏】末那緣變者緣第八識變為我解。
【疏】意存一意識義者意云如前頌說根塵我及識者意說一意識變不論本識。
【疏】無緣慮用者即說所變七識無緣慮用猶如變根無實根用也言而得緣故者意說猶如根雖無用亦變七識應爾。
【疏】又色至欲界不爾者此會通前義如前安慧云若根無故依處且無所以色界鼻舌二根雖無發識之用為受用依處故且變根者護法云不爾如色界化生無根處可九所以須變根欲界非化生根無處可在何須變他根如瞎目枯陷者雖無根不妨有依處故云不爾問且眼根與扶根塵分齊如何復與小乘何別解云大小說同眼根如蒲挑量非餘識現量境所見眼逕黑白之精名扶塵也。
【疏】又彼色界不變根者至依處方好者意云若色界不變根者即如木人鼻舌等無根依處便醜為欲莊嚴身故故須變變根已與扶塵相依持便好是故須變根。
【疏】此即不爾不可為例者意云欲界不爾不可將上界變根例欲亦言變根。
【疏】若爾欲界至令其光潔者意云外難云色界欲令根塵光潔以相依持莊嚴身故須自變者且如欲界人王天等為有殊勝業此身亦咸得他殊妙身而扶持受用之既有此理何故而不變他根耶答此理不然且如色界根塵自識而變汝何故將自變根例欲界令變他根耶故自變自根故理將免夫自變他根其義不成。
【疏】又彼色界至是義應思者意云如色界品品者類也別也或可品字錯應為只字如初禪有識根二禪已上雖無識而有根識若依時根即有用汝若令我亦變他根者他根於己有何實用不可自識依他根故他識依自根亦爾疏云非自他識之所依故故知不變他根。
【疏】彼餘尸䯛猶見相續者此即舉見尸䯛證變依處意云欲界但變他扶根塵以死後見餘尸䯛等故問從此死後生他時容可見尸䯛續且如聖者化火燒身入涅槃如何有餘尸䯛等耶答雖火燒身互有餘䯛骨如言火滅已後收取舍利豈非餘尸䯛耶故知變他依處凡夫殘尸等不說自成若不變者死後即應頓滅。
【疏】如生色界至如何會釋者意云外難云如論主云欲界變他根以無發識用故即不變者上界二根既無發識用如何乃變耶以下論主答言身為自情變其何必須根有者此會釋前難也身為自情變者身即二根謂此根即是自情也所以第八變根此一義解又云若無根時依處亦無謂欲令有依處所以須變又云根與依處相扶便好所以須變即第二義解他塵非己情何必須扶有者意云他塵既非自情何必須變他根有方始變塵縱然無根亦變塵故如無自人自雖枯陷亦變他依處也。
【疏】雖知根處各變各自他者根唯自變處亦通他所以他根無發自識之方自塵有他受用之理義既有差不可變責。
【疏】此通諸識有五種力者此約識辨力也其借識力唯眼耳身三識有其大願力唯意識有其法威力道六識有由持經故得諸根互用等其定通力意識亦通第八問餘之三力何非第八答多任運起不能為緣繫發本識令引生色故第八無間身在欲界起二禪上天眼耳等相緣彼地色等借下識時色欲第八豈非由借識力故變彼地色耶答如此變者是通力加行為繫發緣然本不為借識故問生二禪上借識緣下第八寧非變答雖緣於下未必能變非由定通若化業果護法不許異地緣變問設定通力能變下不答欲界本無定果假下有處且不變也上不起下故上所起色但似於下而實屬上。
【疏】若第八變唯有定通者意云今依定通力中所變境者即第八識變由第六識入此定等為增上緣力所以引第八變然此所變境色等皆是實有本質境令有情得受用謂金銀等言或總四力者意說但有四力而無五力以大願力即法威力收也。
【疏】如除如來至即自通力者意云除却如來餘聖者修習上定得有漏通者身在欲界地起上天眼耳通引得天眼耳在身中即下界賴耶緣上界根塵四大種等為境此即緣異地身如是皆由自得通力第八緣異地身非由他通力也。
【疏】謂眼耳色觸等者既有二根合有色觸初引其身而相觸故有解云有色觸者由有身故得有扶根觸塵等詳曰此亦不然所引眼耳二根而起於通何處有身根耶設有身根非上地法是欲界身今所論色觸有無觸其上地不據下地下地自有更何須說由此非也或眼耳二根是身之一分而得身名理無違也或亦有聲者汎爾四大不相離相繫有聲能所造相觸得有聲故有云彈扶振塵有音聲故又有耳根何得無聲意云定通二力通即變意地之內身定即不爾一無文說二乃義非問鼻舌二根上界應亦有香味答不然香味合中知上地無識無香味眼耳二識離中知有耳根故容有聲。
【疏】無文別說至無用故者意云聖教中不見有文說有聲也亦不許下地起上地身根何以故以無通故又設若起亦無用故又無觸欲等事所以不起。
【疏】二無上地至亦無文故者意說二禪以上不起初禪天眼耳通何以故以無用故上勝下劣所以不起又無文說故不可將下地根依二禪以上根理必不然若但借初禪識緣上地境而乃不障言下欣上可起上等者此釋外難難曰欲界起上通上通依初禪眼耳二根起上地借下下識亦應依初禪二根起答以下欣於上所以二通依初禪二根起二禪上地以厭下故但借下識不依下根起難曰下根以是劣二禪上地即不起初禪二識既是劣上地不應借下起答不爾二識當地無上借下識根等上地有是故不起於下根又難云上地無眼耳借下初禪識初禪無鼻舌亦應借於欲界鼻舌識答眼耳離中知上地起下識鼻舌合中知初禪不起鼻舌識難曰鼻舌合中知上地不起下身識亦合中知亦應二禪不起下答可爾謂眼耳有通所以得起身識無通是故不起難曰若爾身識即應欲界繫以上地不起如鼻舌識答此亦不爾是上地繫雖然身識無通有可起者即得起故有觸塵故。
【疏】如以通力馬勝比丘至扶根大等者意云馬勝由通力故現身往彼色界初禪梵宮見梵王等等者等取梵眾天等故馬勝第八識緣彼身中扶根大等意說馬勝由自通力第八變異地身器謂身是前門所以不說但言變器問此明異地器何故說身答雖舉其身意明器也即彼所居及衣服等皆器收也。
【疏】亦由通力至名由通力者意云此有二意一者上界天等由自通力問此間來佛邊聽法即上界變此異地器二者此界眾生雖未得通由他通力見色界天等即下地眾生變他異地器也。
【疏】上地見下至賴亦然者意云即由他佛邊通力梵王等見佛豪光此上見下也即此間眾生尋光見彼天此是下見上也若見下界眾生不假佛通梵王亦自能見又若如此界眾生及梵王等見東方萬八千正界等事即梵王等亦由佛通力見以自通力劣而不能見彼他方遠界之事故如上故皆由自他通力有情第八變異地器也。
又阿那律修得天眼通觀三千大千世界猶如掌中皆由通力變異地器言可得五塵者即通果色謂金銀等。
【疏】雖第八至內身之文者意說定力通力皆第八變由通力故第八變異地內根身由定力但第八變異地五塵而無文說定力能變異地內身也。
【疏】又不由定力引他地身下界地起者意明定力不如他通力變上界身等聞定力如通力變天眼耳根異地身不答必不由定能作如是事以定力但可變五塵不能變根身即重釋不變內身之所以也。
【疏】無色無通等以下文別明義也非但依下身定不變上身設身在無色定亦不變身以所變身無實色根故或得名身有積聚故既云令他得見明知假現色身雖現色身但有依處猶如泥人無發識用而無實根何以故以根心等四事不可化故今據實身故云無根。
【疏】八地以去及佛身通定至變為身者八地菩薩以依生得天眼不能發通以生得天眼耳根力劣若欲發通可更須修起天眼耳根名定通變身等佛身何有此事而亦言變耶答以佛第八常具定通故變無失問□亦有上界借散眼耳識非通者不答大乘無文以異熟心非異地起不可借也但借威儀通功巧以色界有語功巧故名得通果眼耳識及有善性者如上梵王借下尋伺發語業等并借下眼耳識於佛邊受戒當知受戒是下地善心又解但上地意識由思為語因不借下意識即由彼引異地眼耳識起問眼耳五根得緣威儀等不答若正緣威儀功巧唯眼耳識緣耳緣語功巧故若威儀路功巧處路謂威儀所履處謂施功巧處所若威儀功巧唯第六識緣。
【疏】若作此解至豈第八緣耶此總是難詞此有二意初難上見下二難下見上若加前解馬勝比丘第八得緣異地身器者三灾等亦是異地梵王第八應變問上界第八設變三灾等於理何失答不然前言唯是他界自地者第八得變梵王等既不是自地如何得變耶又如身在下地以上天眼見上地色豈第八而能變耶以理而言第八但變天眼耳根不緣彼色等何以故以懸遠故不緣者明知馬勝雖往色界何必第八緣梵王等。
【疏】若相離者至亦變者此答難意即說馬勝身到上現是通第八得緣梵王等見下三灾等非近其地遠所以不變也。
【疏】由此故知至應思者若言相離雖見第八不變者即天眼耳緣色聲時而無本質即梵王等見下三灾第八雖不變而眼亦緣此乃無質而緣也應思者以他人變為本質境也又違下必有疎所緣緣之文者以五識必杖第八所變境為疎所緣緣也今釋亦不違雖無自第八變為疎所緣緣然杖他第八所變為境故有疎所緣至文當知問豈有自五識託他第八變為自本質耶應有五識熏成他第八種答若自界自託今論他界故許杖他若爾應許杖他第八異地五識應熏他種此義應思悊云如愚所見疏主將見下三灾第八不緣等為妨難應借今者得定通境不定何故將上業力變者為妨論文自言若定等力所變身器界地自他則不決定故設第八變下爽理也。
【疏】如樞要說者意說梵王第八亦變三灾何以故許隔緣故故知五識亦本質不違下文。
【疏】餘地器至饒益有情者意云何法處異色者謂金銀蘇等定心任運所緣故名境為利有情動求趣故名果色雖是所望不同名境名果故瑜伽云彼境彼果故此通有漏無漏者謂諸佛及大菩薩之所變起故菩薩第八有漏境亦有漏佛不爾故純無漏或約菩薩二乘第六識名無漏境亦爾第八名有漏境唯識。
【疏】然第八識一唯緣有漏等者意云從此以下總以六門義辨第八識由定通力緣境差別第一約有漏無漏分別第二約三界分別第三約五境分別第四約能造所造分別第五約定通二力分別第六約變根不變根分別一唯有漏者唯緣有漏定通色此總說不別分別也遂不相似者即所變相分與無漏種子體不相似也。
【疏】又解以初禪至有用故者此文合向上非必有本質之文下言也若不爾者今第一差別中顯第八緣有漏無漏何故中間乃說眼等耶由此故知合於上說也由此三識者謂眼耳身三識見相別地繫亦是因緣變前同地繫約分明變此約因緣變故無違也。
【疏】二此在色界亦通無色至雨淚者意說定通三力在於色界言無色有者唯據定力說以無色無通故故無色諸天雨淚但依定力說也即定果色也問無色總無通耶答亦有通何故言無答以慧劣故故云無也非是令無如言色界通強豈無定耶此亦如是。
【疏】三唯變色觸亦變餘塵者此問問云且第八於定通等中唯變色觸亦變餘塵耶此通五塵至能變一切故者答前問也三十七說由通力故第八能變四塵以金蘇酪等皆以四塵為體謂聲體虗疎非扶根塵故不變聲若入淨土即變五塵水鳥樹林皆說法故得有聲也又五十三說無色界定色亦能變五塵故言能變一切如波羅蜜多聲聞入無色定心了三界境故依無色界定能變五塵不假入淨土有云此定通二種通變五塵若託色界變者唯變色觸若託欲界變者通變五塵也。
【疏】五十四說至令自他有用故者此會違也若云實五塵者何故五十四說但變顯色不變香味耶答五十四說勝定果色唯是顯色無香味等者但約色界異生得定通者及約無色界非是波羅蜜多聲聞說所以不變香味但能變色觸聲三塵不能起餘二塵一則香因闕二則無用如演秘說又亦不令自他有用者設許變者亦不同顯色自他有用故顯色者即色觸者黃等色。
【疏】五然與定力至定境為異者此問通力與定力有何差別今答云定心緣境一向是善若通果心即唯無記何者且如二乘異生坐得定上若為嬉戲起通果者即無記非善何以故戲哢心中起故即當四無記中變化無記心也若為利樂有情所起者即是善攝問何名通果答通者慧也慧從定起故名通果通即是果持業釋即劣慧心心所也若言通果色者色由通力變成金銀等即通之果色名通果色依主釋色由通引故問通果為定為散答非定非散何以故若令在散令在定皆不能變如是金蘇等事猶如人睡欲似窹時亦非令睡令窹通亦如是非定非散。
【疏】一根本境一解脫境者其定名根本非是散其通果心名為解脫在於定後非散定猶如無間道後解脫道也。
【疏】若八地已去至何異者意問八地已去既恒在定未審所變與通何別。
【疏】通力至故二有別者此答上問謂七地已前即根本解脫有別八地已去有加行無加行有別若至佛位亦無加行即定及通無有差別以任運心起變化故問如何八地已去菩薩有加行心耶答加行有二一者加行加行即加功用行名加行二者任運加行即任運思惟也故八地已去菩薩通力由任運思惟方起通方變化金等定力。
【疏】六又依神通至似而非真者問既言不變根何故前言通可引起根之與塵耶答此約不變他根前約引起自識變自根也即如引起天眼耳根亦自第八緣變也又云或亦能變如下云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問業果如何變答金蘇馬麥根但變似非真為伏慠慢眾生故現斯根餘聖不爾。
【疏】即瑜伽五十四至變異地身者意云就明變身器中先明變異地身後明異地器先明變異身者有二解一云色無色天佛邊來聽法變身萬億共立毛端不相障礙即是異身問無色無通可唯定力色界有通其義如何答色界雖有通不妨亦是定力所變故瑜伽云色界色有二一者定心現色二者業報色無色但一謂定心所現此解約別異名異身二云色無色天變身於下欲界共立毛端不相障礙令欲界眾生見故由他定力變身下界眾生得見即第八變他異地扶塵名異地此約異地名異身也又彼天等於欲界現身名異地身據還是自地色身以欲界無定通等色與前第一解相似。
【疏】聞無色界宮殿之香者由此界菩薩入無色界定遂聞無色界宮殿之香乃至如春細雨者雨即是外器收即色無色天由定力故變意云此所變雨等與本地不同名異地也又此界眾生亦見彼雨等又如色無色天佛邊側立予孝等皆變欲界異地身來本天無此身故此欲界眾生見彼天亦緣欲界器也。
【疏】及實色中定境者是者即無色宮殿及天渡等是法處實色定心所緣之境又有解云色無色天渡下如雨者但似而非真無溫潤用故若八地已去菩薩變大地為金海水為蘇等即有實用此定境色亦是法處攝也。
【疏】色無色天至有何通者此問問云色無色天皆由通力現何故此色非通異色耶意說名通果色此有何過次云瑜伽至故無通力是答也問通果與定果定果色等何別耶答通果有二一者通果二者通果色從定引通通即是果果非色持業釋由通變色即通之果果是色依主釋定境色者定中任運變起金等名定境即此色從定引生名定果據義不同體無別也又云定所變影像名為定境由定反境為緣繫發第八所變金等法處實色名定果色此約別體者說。
【疏】少分間斷者即中夭者言由有生一念即便令終者如蜉蝣等雖亦容少時然以時役故云生已即死准此一段論文但辨通力所變身器非初定通力變也瑜伽云一劫者是成壞劫也由繫發故聲等方生者內聲由咽喉脣舌等緣繫發方生外聲由杵等緣繫方生也。
【疏】等流色者此有三種所謂異熟長養自性色等異熟色者色從異熟識中種子而生名異熟色或業所招無記五根等名異熟色望此色前後相引邊亦名等流色長養色者由衣食所長養故也前後相引邊亦等流色自性等流者謂扶根塵及青黃等前後自相引生名等流色然異熟長養前後相引合有等流今不取也但取自性等流色為難也。
【疏】第七末那等者意及難云若言心心所有間斷故不許緣者第七既恒相續何故不緣耶言若爾以下外人申難可知。
【疏】依處方齊者即依十二處明第八緣境分齊也。
【疏】五塵通外內者此望全身為內非難對根辨內也。
【疏】雖意緣等者此文外有難難云種子既言意處緣應當法處攝故八識中後之三識俱意處攝也。
【疏】問本識豈不緣假至如不相應者意云且如四色法處攝何故不緣耶答第八所緣一向實有此色是假所以不緣問色既五種何故言四答且五種色中極略極逈受所引遍計所起此之四色一向是假第八不緣其定自在所生色通其假實金等是實即緣十一切處觀即假第八不緣謂第五色雖法處攝通假實所以不問但問前四何名極略色謂第六識假想心中折麤色成細至極微色名極略色也略由細也或可略麤成細故名極略也極逈色者折空中明闇逈色從大漸小至一極微即去此一極微却所所顯得一微許空處色名極逈色逈者即空逈也故集論云極逈色者折麤至一極微即此極微離障礙觸所引色名極逈色也亦由第六意識觀心所折問與逈色空一顯色何別答亦有別且逈色者即傍觀空色名逈色仰觀虗空色空一顯色。
【疏】受所引中定道共等者意云受所引色有色有多種謂表無表定道共等今簡餘者故云中也意說定道共戒名受所引色者從師受學而得故故內防非依思種立。
【疏】以總從別者根塵等第八所緣合是法處法處是總色處等是別今以總從別十處等攝以闇從明者第八所緣是闇六識所緣是明今從六識所緣通十二處等故。
【疏】云皆本處攝又有解云獨頭意識所緣根塵等皆法處攝名總隨各別攝故名別以闇從明亦爾即五識與同時意識各別緣故名明現量取故以獨頭意識橫生堅執故名闇又有解云十二處種子名總名闇隨十二處各別名別名明總即法處攝別即十二處攝。
【疏】定所生色中至不緣假故者意說十一切處觀亦由第六識觀心中安立雖是假亦此中法處攝何名十一切處觀答所謂四大青黃赤白識空名十問何名一切處答如觀地時一切總作地相乃至觀空之時總作空相故此十法由第六識觀察安立故是假也第八不緣。
【疏】然諸法有二我者意云以下論文將欲聊簡故疏家先牒即發起後文也。
【疏】後得智等有籌度故者即後得智有任運簡擇說諸法故得籌度名但不如強分別以名義互相繼屬也故後得智緣無法也又有解云緣無之心有其二因一者妄分別故二者有籌度故其第六識由有分別故得緣無。
【疏】中言諸六識等者等謂等取善惡及同聚心所非前五識五識不緣無故也其後得智有籌度故得緣無色然第八識二義俱無所以不緣無也故下結云第八不緣我也者我體既無故第八不緣於我。
【疏】於有為中至緣實非假等者意云且就有為中色心心所不相應等雖如前辨就色中但緣實色不緣假色然心心所不相應及無為未審第八緣不故下為問也。
【疏】謂由無業及名言實種者此解要由此二因緣生能實現行此現行心所變方實有用或通所變皆其二因而生言要有刀者角簡八俱五數等言任運者簡第七第六及非業感眼識等或善惡五識雖非業感是任運起心有力亦因緣變已疏言即五八識不簡五識善惡性也。
【疏】由此六七緣無等者意說第六可緣無如何第七亦緣無耶答自內緣執第八為我我體是無故故得緣無言亦緣有故者青等相分從緣所生名為有也言或初通五八全第六少分者取五俱意識此解稍寬非唯業感但任運有力變者皆因緣變也故下疏云不隨實體種子因緣變者是分別變也言後第七全第六少分者意說後分別變也第六少分者即獨頭意識橫生分別是也。
【疏】順有用等文者意說者將五八全第六少分為因緣變者即順下論初必有用後但為境之文疏初隨因緣等乃至此一段疏文未以來明因緣分別二變未審八識中是其何藏疏中總有四釋即從初隨因緣至道理以來是第一說又解以下至鏡中火者是第二說又從因緣至彼但為境者是第三解又從五識相應心心所至無諸妨難以來是第四解(因法師解)又釋因緣分別變中准樞要釋疏中四解作法師云但約又解已後有四釋故復又解初唯第八異熟下是第一解又從問若隨因緣變下是第二解又從由此復言隨因緣下是第三解從又解因緣者是諸法真實下是第四解然樞要排比不依次疏中第一解即樞要第二解疏中第三解即樞要第一解然樞要中初之二解是護法解由理未盡故有餘釋由此疏中往往云順後解也又樞要言第三解者即牒疏中第三解也雖有此解其義甚難來濫君子請為更詳亦有解云如疏言若瑜伽釋家等以下文生一身之失為第三解評曰向攬諸家異釋皆由不得疏主本意觀其疏文能釋斯義初解將為理勝。
【疏】初隨因緣變等者意說五八識是因緣變第八五所雖與識任運變境等然無實用故且除之言即七識等者意取第七全第六少分除五俱意識唯現量故。
【疏】初唯第八等者第二解因緣變對後分別故得初名。
【疏】後餘七識所變色觸等者以對初因緣故云後也色觸等者觸即觸塵等者等取心所所變並無實用。
【疏】既爾五識以下至此二義護法等菩薩解者意云此等疏文論前二解優劣也即從既爾五識至應非實者意云此第一師難第二解師云若言餘七識並分別變者五識應緣假又五識所緣青等應無實用准下答五識變亦無礙用即指下言理齊亦無礙用文是也即答此難故五識所緣青等相分亦無實礙等用如言五識緣青等有實用者約第八所變本質境說云有實用雖緣青等無實用然亦不緣長短等假也。
【疏】問若隨因緣變等者意云假設外微成第二解問與第一解何別答前解約五八心王所變境說此第二唯據第八心王所變境說不取五識所以有異也。
【疏】由此復言至順第一解者意云將欲成第一解先問其因緣義今釋云隨任運義種子義者意說五八識隨其所應從自親名言種子任運生任運變境種等有實用名因緣變即順第一解。
【疏】第八五數至不能發生眼識等者並是成前第一解言第六識等報心所緣者謂五數及報心亦任運生緣境恐濫因緣變故須簡之其執心等分別變攝更何似須簡問五俱意識如何答亦緣變如言不隨實體種子因緣變境相等者意說第八任運緣變實種子故是因緣若五數任運緣變影像種子意云觸等雖與本識同緣種子然本識所變種子有實用得名因緣變若心所所變種子如鏡中火而無實用所以名影像種子也亦如眼根等本識變有發識用觸等變無發識用此亦爾。
【疏】問觸等至此依第二解者將欲成第二解先設外問後答此義乃順第二解。
【疏】若瑜伽釋家至不違此文者意說瑜伽釋㝡勝子云許觸等與本識同變不違此論因緣變文故約本識心心所所變根境相對名有實用因緣變也雖不違此論然違成業論多種能生一方之過如下第三論自會言前解為勝者指第一解順下第三者即順第三破多種能生一牙之文。
【疏】又解因緣者是諸法至故但為境者意云此第三解真實有用種子者意說此種子是本識所變有實體用名為真實此種子生色心等而有實用名因緣變如本識五數所變種子無實用名假種也即觸等所變現根塵等相而無發識等用名從假種起。
【疏】無漏亦爾者意說若如定中無漏意識擊發第八所變魚寶等有實用名因緣變如十一切處觀所變境便無實用但分別變攝。
【疏】五識相應至無諸妨難等者此等是第四解五八識如文與五同時意識五識俱心所亦因緣變從實種生故然第八心所所變相分唯假種生不同五六然定中所變金銀等從實種生因緣變收其餘心心所所緣色心等相分但似非真如鏡中火無緣等用。
【疏】若論依他假因緣起等者意說分別變青等相分雖不如他本識所變有質礙用而有發識等用以青等是依他法假藉因緣所生故是有用。
【疏】非是如色心等至稱其自相者意說者准此解五識所變相亦合有此礙用彼分別變者有依他為境之用假藉因緣所生故稱其自相者所變相分與本質極相似故名稱自相。
【疏】第六報心至或有用者意云第六根心行相微劣任運而與五識俱起者隨因緣變若自任運起者唯分別變。
【疏】問前所說若隨分別變至應全無用者言前者通前三釋除第二解意難云且如分別變相但可為境不與他為本質即無礙用者定心及五識所變境相亦不與他為本質亦應無用以不如他本識所變為他質故答隨彼實體種子生者意說五識定心所變相分從本識中實種子生也故是有用不同分別。
【疏】隨加行至籌度義者謂分別心要加行引方強分別定心雖有加行引及五識難由他引但不強籌度分別。
【疏】一念心得成二種者即一念定心與五識同緣實五塵唯因緣變即此定心通緣過未及心心所等名分別變以相分心等不能緣故名分別變也。
【疏】性境不隨心者性者體也謂根塵等體見雖以相緣或見相別地繫故性境不隨於心同地繫也名性境不隨心即如第六識與五識因緣有時見相別地繫如初禪眼耳等與意識因緣上地時相見別地繫如前已說。
【疏】獨影帶質者如緣過未無本質境唯有影像在心上現名獨影唯從見也帶質通情本者即第七識緣第八本質時攝從於見有覆無記攝從於境無覆無記故言通情本情即妄情即第七識與四惑相應妄執不了故分別變五識及同時意識據性境說亦因緣變。
【疏】從第八生至亦從起故者意云前七識雖第八不緣若有次受用境時別從第八中自種子生不可以不緣即不令起無漏心等第八雖不緣不妨亦從第八中種子生故。
【疏】實無為者即真如也。
【疏】論說等言者即指上論文問云何故不能變似心心所□□□□□□□今論中復說變無為等未審兩今等字各等何法答前等字但等心心所即向內等後等字即舉無為等等取不相應假法也故前答中但答中心心所不言無間等也今解無為至及與無為者此更解云即前問中等字舉心心所等取無為不相應行假法亦無有過此解為本者意說前問中等字等取無為不相應假法是本也故說第八不緣心心所無為不相應假法也。
【疏】問若有漏位至皆應緣實者意云因緣變必有體相如分別之相未必有體若爾且如五八至無漏位既無分別應不緣無何以故以因緣變皆應緣變故。
【疏】即緣於文至故緣無等者意說無漏第八雖無分別變等而於無漏位中亦現彼影彼影者即心無為等影若爾既云現影如何言親證耶答不爾以無漏第八與鏡智相應極明淨故無妄倒故緣境之時不同有漏取相分別名為親證約後得智說以正智實證不變影故。
【疏】見分取於相應心故法皆盡故者意云不假心心所互相緣名為遍智何以故如一見分能緣相應心心所及緣諸法時即自證分緣自見分所以得成遍智與前解別問若自證分緣自見分者如何得名同一所緣答約見分名同不說自證斯有何過有云見分取於相應心故者此結前解也。
【疏】云法皆盡故自證復能緣見分故者結第二解也如疏云但□□□□□□有何過者解妨難也以第二釋中不說自自□□□□□□□□□□。
【疏】其六七識至可應分別者意云六七□□□□□其三量於中現比二量心是有用心非量心是無用心無實用故故云可應分別有云現比心同前相分可應分別。
【疏】護月師無色界亦變身器者意說月藏師許無色異熟緣下三境。
【疏】緣一切處者意說緣一切色處故瑜伽云無色界定於一切色得自在故此證三界賴耶皆變色緣。
【疏】初禪器等小千界者於薩婆多宗說若依大乘初禪盖四天下二禪覆小千界三禪覆中千四禪覆三千大千界丘云更有一說初禪等小千二禪等中千三禪等大千四禪無所等准瑜伽五十一皆云緣狹小執受境等既有執受字故約內身非據外器說也餘二界亦然言身大可知者初禪身長一由旬半乃至色究竟天身長一萬六千由旬。
【疏】緣無量執受境者彼緣無量行解心之種子是第八執受境言從果為名者以種子得無量名者從所生行解心說是故第八但緣種子不緣行解也言無所有處等准此應知者即無所有處緣微細執受境若非想非非想處緣極微細執受境。
【疏】此亦所立同者此無想定亦在次前文所立中。
【疏】二宗各解不同者如經部滅盡無想二定並有識有宗二定並無識但如隔日瘧名不□身無是有情故無不定設若滅盡有識無想無識□□□□□□□□□□□□□□薩婆多深無心位外更□□□亦有至下自廣成者有□□□□□□□□然不為過非共許故或可等取故舉無想等餘悶絕位等此等諸位有第八識者下自廣成立。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三本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三末(上)
【疏】此說自體三位通二者意說阿賴耶識於三位中唯二位與五心所相應佛果與二十一法相應三位者一者我愛執藏二者善惡業果三者相續執持位前二唯因後一通因及果今者但舉初位以釋識體。
【疏】雖復不增亦不可減至名遍行故者問觸等與識既不增減何名遍行答雖無增減但與識體俱生俱滅名遍行也即釋因中恒與此五相應所由。
【疏】雖復二乘至五數相應者此釋外難難云二乘無學既捨賴耶之名云何但與五法相應答法執未除相應無者。
【論】觸謂三和者略釋體業要具三義為觸自性一者三和二者分別變異三者令心心所觸境為性與受想思等所依為業如下廣釋就解觸中大文有三初釋體業次引證成三釋違文釋體業中有二初總次別此即總也。
【疏】二令彼和合者即根等從自種子生生已由觸令彼互相隨順名令彼合不由令彼生由二義故觸名三和問言三和生觸如今乃云觸生三和一何乖返答三法和合生觸之時即此三法亦由觸而得和合故是同時且如焰炷雖炷焰焰即燒炷故同時也炷雖生焰要由焰方有炷觸從彼生令彼和合其義相似亦如見分緣相雖言軄由境生識及境時緣相必定同時依增色根說不依等間也。
【疏】境在未來根住過去等者此約等無間滅意根為問問如何根過去境未來觸現在豈成因果耶答如疏。
【疏】誰言所生即是彼果者准難意因未來果現在也即前果後因今釋意不是彼果也此約不是親所得果望疎者說可為彼果如次下文自說疏中為現取時者為字去聲呼之。
【疏】體唯現在似於去來者境體唯現在言似去來者但約因果說即先因後說果故下論云於現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對說現果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即同此文似去來也故觸名果於義不乖妙符正理。
【疏】居種子及未合前者問種子即是未合時更致及字何用答種子約大乘說及未合言約小乘說又云根等雖從種子已生猶未有生心心所功能故云未合若後三法功能和合能生心心所等名為變異合未合時有差別故。
【疏】名分別父者意說子似於父以分別是領似義也有解云分別者分者領也別者似也觸領似於根等有順生心心所功能名為分別。
【疏】亦自順生名分別者意難云觸領似於根等有順生心心所功能名分者且應觸似根等有能生觸功能名分別意云不難似根等生於受等但據似根生於自觸為難。
【疏】應說觸似觸為緣者難云若觸似根等亦生觸者應觸以為緣如何十二支中乃云六處緣觸觸緣受耶言如順生受至名分別故者引例為難觸似根等能順生於受即說觸用名分別觸亦似根等生於觸亦應說觸名分別順生受者謂受以觸為緣觸順生於受也。
【疏】若自不順名分別者意云若自不順生觸但似根等生領受等名分別者此牒本意正難下文是。
【疏】如受等法不能生餘即無領似等者意云受等但受前苦樂等境更不似根等能生心心所之功能故無領似之義今觸但似根等生餘心心所功能名分別不似根等生觸名分別也又周云如受等法不能生餘者如受不同觸生餘心故即無領似義既不能自生亦無領似生自。
【疏】觸不似彼生識及觸二種功能者根境能生識及觸二種功能而觸不爾。
【疏】若約見分自證分相生道理亦得名分別如觸自證分生觸見分故即見分依自證生復熏種子生自證分生是相生義。
【疏】仍不分別功能盡者但分別根生受之功能更不分別根生識觸等功能故云不對法約勝說不相違也故觸唯領似根生三受所有功能也以受是觸近所生故者釋所由也。
【疏】分別三受者意說觸領似根生三受同對法文也順三受故者觸能領似根生受功能者以順三受故。
【疏】稍寬對法者意說中邊此論分別根等寬於對法文也。
【疏】此中通取等者意說此論說觸似根等能生一切心心所功能非唯約三受故□盡理。
【疏】又彼論中至今此解好者意云此釋分別義分者分位義別者不同義即約能分別彼根境等三受位殊名分也今此解好者指對法文有云今此解好者指此間論。
【疏】偏闕二義不名為勝者此二唯簡於境故。
云偏一義者此遍一義唯簡於心故云闕偏一義周云偏字令為遍字此心雖有主近二義以不自生故闕遍義意說根具四義境雖有遍義而非主近心有主近而非是遍緩之一義心境俱闕。
【疏】識有境生故者此解心境俱闕續義即識能變境境因識有境為所取識託境生既互相因而無續義又周云識所以有者由境□生故云識有境生故也。
【疏】無心起時無諸心所故者意云無有一心起時無有受想等諸心心所。
【疏】故今不說者意云今且說根境為識所依不說作意。
【疏】今依見分別體者說者意云今言識依根境二和合生者但據見分一介別體者說不約見分自證分同體說也。
【疏】同體為依非所說者所以自證分為見分同體依此說即識見分由三法生謂根境二及自證分。
【疏】若亦說者至各自依故者心心所等各各依自許自證分生識即合依三法生觸依四生受依三法生故云各自依故。
【疏】此說親現依不說疎種子至法則有多者意云但說觸受等因二三四和合而生者據依現根識等識疎依者即是扶根塵無間緣等種子者即識等自許種子雖心心所起時亦依疎緣及自種子今且說親根識等不言疎者恐法有多。
【疏】六思身者即六識相應思也受想觸等亦配問遍行既有五種如何與八識同時俱起耶答不然大論八識各各皆有遍行今說五種者類是同故故不說別問如論皆言第八識與觸等五法相應唯是無覆無記乃至出其體業皆是有所□別有所作用有所順違等耶答無覆無記行相微隱□密難知今說觸等作用但約意識相應者說非無藏識相應者也如世知有六識豈七八又云約同小乘共許者說以小乘不信七八如後成立至下當知。
【論】極相隣近引發勝故者意云極相隣近者約境相相似解近也引發勝故者據行相相似釋勝也。
【疏】與受所取順益等相者意說此觸所取可意等相即此相亦能與受為順益等相也。
言與順益等相行相極相似者即依瑜伽論喚相分名行相約境說也。
【疏】觸觸苦等觸時受受於苦等受者意云觸正觸苦境時苦即領彼苦境故觸引受勝也。
言不說作依者集論與餘想等作所依。
【疏】思方位故者問受既稱實如何云是思分位耶答愛雖別有體然惡有思慮方有愛生是故說愛思之分位即相待似收猶如於悔雖別有體然是癡分位此且應爾。
【疏】言心所簡前二者即是簡俱舍論六六法中前三也。
【疏】四大觸實者問如何有此文來答以經部許兼□塵觸是似四大觸是實今將四大觸為喻無過。
【疏】云四大觸實者意釋觸塵是實所由故取所依四大塵觸為觸塵以觸塵通能所造故有云香味觸既許是實者並約極微說仍難解極微不成食故。
【疏】或應心所亦通於下者意云如前第一因云心所性故者且流注此四食因中若如是者則不取彼食為喻量云觸心所是有法非即三和法也因云四食之中心所性故如思識等簡過便盡除段食故。
【論】能為緣故者意說觸與受為緣乃至愛與取為緣但是緣由非緣慮也。
【疏】就他宗至無異因故者意云若彼許愛支等皆分通假實者即得為喻何以故以彼宗許觸合分是似不假許觸支小分通似實何以故無異因故有何所以說觸支一分是似一分是實耶有解云許小分實餘似不成者意說彼若許愛等小分實者觸似則不成一種既是緣起支有何所以愛即實觸則是似故云無異因也然不及前解。
【疏】言愛等等者即舉初喻等後二喻及等初喻中愛取等。
【疏】亦得說為第二宗法者上來是實非似一介宗法今此非即三和第二宗法。
【疏】此為宗法即無妨也者問前前第一宗法有行過耶答喻有所立不成過前已簡訖。
【疏】何名驚心者此問驚之名字如何驚心此問驚之方法何位驚心此問驚之位次下答心王種可起趣境如世睡人相喚也。
【疏】應驚一切者意云既言一切即作意攝在一切中若爾即作意未生如何能驚彼又應一切未起總能驚何觸驚心耶就解作意中亦有二種初釋體業次破異說就初復二初釋體業次釋外難。
【疏】或現作意與識同時至於理無違者此意說作意及識俱俱起竟義言作意驚其心種理實現行此非正義又起已方驚等者釋第二解非。
【疏】於此難中應說功力種子之位未有三種不知之義亦無心心所不同觸境故者意說種子之位但是根等三法種子其相說隱未有三種不和之義及至現行位乃有根境等三法不和合之義若在種子之位且無心心所不同觸境之義及至現行位方有心心所不同觸境之義若後和合能有發心心所功能名有和合義亦有令心等觸對義問既云根等三法在現行位方有不和之義若觸生時乃令根等有和合義者此乃是觸能生三和合何故論云三和生觸耶答不然如論云觸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說為彼故知觸與根等同時釋義說前後相待為因果也故觸現行方有用也。
【疏】受等三和生等者問受等既緣觸起如何更說因三和生答觸為近因三和為遠緣。
【疏】此質不定等者如演祕說亦可云心體非能驚作意方生作意能驚何勞更須驚如人省覺時方覺餘者作意亦爾。
【疏】此應非遍行住此境無故者云汝小乘令心迴趣異境名作意者若作意但住此境時應無作用何以故但住此境不能迴心趣異境故故住此境無故。
【疏】若相微隱由何知有者此牒救重破外人救云雖暫住此境而亦有迴心趣異境義但相微隱者難云由何知有夫論廻趣異境者皆有表彰既相微隱云何知有。
【疏】瑜伽第三至將為盡理者此會瑜伽論謂心迴轉者據順相說然非盡理不同小乘乘將盡理故今破也。
【疏】非非遍行者彼救云但餘位相隱據亦有此作意也故說此十非非遍行救第二云至故與定別意云集論中據亦有此作意也故說此十非非遍。
【疏】救第二云至故與定別意云集論中據修勝定且說持心令住名為作意以修定時必有決定勝作意故非是盡理然雜集論師不悟集論之意遂將此義以為真實所以破也有云修定三時必有勝作意今言作意持心令住者且備定行相以釋作意作意實非持心令住也不然與定同時既有作意何以借定行相以辨作意應云修先於境作意令心不散是作意功能。
【疏】與薩婆多別者意說大乘與彼宗釋作意業用各別如彼疏。
【論】能起合離非二欲故者釋起愛為業謂於順違俱非三境如其次第能起合離非二欲故也問本唯起愛因何說欲謂愛欲欣求為性於樂等境起愛欲故。
【疏】謂於樂受未得起希合等者意說依樂受未得樂事起其愛欲而合早合受雖在種位未起亦是緣受起愛也受若已生即是不乖離欲故依受未生已生起二種欲欲即愛也。
【疏】今唯依無明觸所生愛說者且說染受業用非盡理說。
【疏】非本識八不生愛故者意說今所說受者非是第八相應受何以故不生愛故。
言又第八俱受至無妨者如第八識及五所變前苦樂等境緣時起六識中離合欲解云由第八受受善境時起六識中合欲若受其惡境時起六識中離欲如疏云受善惡境起諸受故者釋起愛所以。
【疏】如想起言疎亦起故者如第八想任運取境分齊時六識託以為質自變受用起言說等如畫師資作填彩等。
【疏】欲非遍行至約勝能說者欲愛是愛家業用如第八識相應受等欲愛便無故。
言不決定約勝能說者愛欲等受業者據殊勝說非約遍理論相業亦爾且據勝功能說非約遍行道理說。
【疏】大乘雖領於觸者此言領者是似義以觸有可意等相受有順益等相相似名領也與此起愛不同據義有別亦不相違此會違也。
【疏】觸有苦樂捨受皆能領者問自亦如是何得難他即前說言謂觸所取可意等相與受所取順益等相極相隣近准此與他而無有別答我宗雖有不如此義為受自相但領於境攝屬己者為受自相故與彼別所以今破。
【疏】又違汝宗者同時心所彼此不許相緣如受觸同時如何得領觸耶故言違宗。
【疏】若觸前受後至如何名領者此意即說若觸在前受在於後可言後受耶而領前觸今既觸受同時即不緣於觸如何言領觸耶若言緣俱生觸者便違汝宗。
【疏】或應一念觸受不俱者意云若設許受緣前觸即觸受一念不俱若不俱者不名遍行若行俱者應緣俱觸名若爾即違汝宗如是微遂進退無逃破異存真牢問其有。
【疏】或因即是果者猶如種子亦因亦果望前與後有差別故。
【疏】受領於觸應名分別者問意云觸似於根境即名分別根境者受似於觸生心所應名分別觸答無失以分別是領似義故此問不次合向前問言明前三心所者謂觸作意受也□疏作此分齊而取共相發名等也。
【疏】諸論說名為其想者意云據今釋想體業即想是其因名言是果言是有處說名作想者從因說也若喚想作名從果說也。
【疏】如世人言汝想是何等如人相問名字云汝想是何耶此即以想從果而說若有問言汝名何等耶從因而說云名為想也有云汝想是何等者西明方有此俗音此云未見。
【疏】此業不遍者若釋想起名言為業者故是不遍何以故以第八想不起名言故若爾本識相應想以何為業答但任運取境為體而無有業或可疎起名言為業如受中說。
【疏】下總釋俱者此解五心所相應之義。
【疏】無心起時無隨一故意說無有心起之時解等五中而無一者皆有起也。
【疏】解前云頌中相應二字者問前釋俱字以辨相應今再解相應一何繁枚答前言俱者此解論初相應之言故論初云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今再釋相應且通捨受故頌云相應唯捨受相應既通兩處所以須更別明言處等者即所緣處所境之異名焉。
【疏】以觸等五相至故名為等者意云心心所所變相皆託心王境相都即心王所境相相似名等也。
【疏】宗明唯識者論宗既明唯識不可取外質為所緣又不同小乘小乘以本質為所緣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故與彼別。
【疏】俱有無間等者意云同作一根根謂俱有根反無間根如下自辨。
【疏】或雖不同亦兼取彼者此或可通見分見分行相雖異今時兼取即具五義說名相應問行相既是不同如何得名相應耶答以根境是同亦得名應。
【疏】瑜伽論第一卷至亦不相應違者問如何有此文來答由前兼取行相有相應義因此便會瑜伽唯識所緣不同所由如下云以境相似至其實各別者此辨瑜伽論中所緣同義雖然觸等六个相狀各別據相似名同如緣青時諸相俱青故。
此約實義名所緣等者即此論中約六介相分一一數等相似名所緣等猶如事等體各一故。
彼約相同名同一所緣者瑜伽據相如緣青時相皆青故。
【疏】許有二故者如下論中許有親疏二緣。
【疏】行簡依同者行相名行簡依同者如第六第八同依第七今簡第六其境各別故非相應周云如一眼滅雖同依一根而前後起別緣復別故且行言簡前後識。
【疏】緣簡別見者緣者所緣簡別見者意云見同緣此所緣即名相應若如諸滅見分各各別緣不同此者皆不名相應故所緣等簡諸見分。
【疏】如五與意唯依事簡者意云如五俱意識所緣雖等體有多少不等五殘即多意即唯一體不爾故不得相應心所體事亦復不爾依事簡且如意識與眼識起時即有二滅二受並豈有二受等而得相應亦不與第八相應受不與受相應故觸等亦爾或第六與五識所緣亦不等意識通緣十八界故。
【疏】便應不能攝益相續者意說若第八識行相明了者即不能攝持自身令增益相續。
【疏】皆悉不能互攝彼種者若許易脫者如與樂受俱時應不能持共趣種子以相違故共受翻此。
【疏】便非彼生者若許間斷者便非彼趣生也意云第八既間斷者便非彼趣引業所生引業生者不間斷故。
已捨壽故者意說既有間斷即第八捨於壽性更如何能受熏持種耶。
【疏】所餘四緣簡別境等者即□疏中從又解至故無有欲也以來返須第八與捨受俱於中第二義唯簡苦樂善染等正須唯與捨受相應也餘之四義簡其別境等對第二義故得餘名。
【疏】由此五義第二正顯者意說復五義中第一義正須捨受俱也以第二義云不能分別違順境相正顯捨受餘義但簡餘法。
【疏】八證中最初執受者如下執受是取初證之中後有五因今此段文當彼五因中第一因任運生解意義也。
【疏】此顯所由者立因也。
【疏】不以寂靜至惡業感者釋外難文外難云定亦寂靜應當惡業感舉此文答意說此捨受但不同煩惱囂動名捨外如禪定寂靜名捨也。
【疏】此無所能為者意說此捨受不同禪定寂靜除取所緣故云無所能為又不同善惡有別功能以善惡業俱能招也。
【疏】餘七轉識說起共樂果等者問第七既恒捨俱如何能起苦樂耶答言總意別雖談七識意取六轉識也或為遠因令前六識起苦樂等謂恒內執我故令前六識苦受等生。
【疏】若或苦樂俱至以相違故意說若第八識與未受俱者於人天中應不受苦等以相違故苦受俱准解地獄應無等流王等。
【疏】若隨所生受便轉易等者若生善處與樂受俱苦趣翻此意領第八與苦樂俱有違理者過如前說苦樂二受既轉變易脫等定本識與俱亦應易脫等。
【疏】既知唯捨已便難唯五俱者外難云說許與捨受俱何故不與餘別境等相應耶。
【疏】此之別簡行相周遍者周云意簡行相周遍者方與此識相應別境不遍故須簡也。
【疏】等者亦取至亦在其中者問既自別明不定四法何須等等答四通三性別明之中但明無記故今等者取善惡。
【疏】非異熟至惡作等者意非是喚作異熟者皆是真異熟自有是異熟者非真異熟如異熟生等。
【疏】大乘亦有自性善等者意云不唯汝宗俱舍明之我大乘宗亦有如對法說。
【疏】此三種性者有覆無記二記合為一也。
【疏】有為善法至非安隱故者意云有為善法通有無漏果亦通二麤重者屬世果生滅者屬出世果非安隱故通釋二果世間可愛果者謂世間名利財位及人天身相好圓滿等出世可愛果者謂見道已上菩薩所得微妙殊勝色身有大智慧諸相具足福位閏身法雨充足具丈夫相棄落囂滓不染世法能於諸趣教化眾生放大光明燭諸冥闇契當真理名相俱已無漏漸增煩惱自伏此之聖者名出世間且越二乘仍非正覺不名為佛謂有生滅名非安穩。
【疏】有為無記至不善者問何故但名世俗無記不得名勝義無記耶答以自性麤重濫不善故所以不名勝義無記即自性麤重名世俗不能感果名無記。
【疏】虗空至無所濫故者問無為既有六何故但說二答想受不動無為能厭加行心是善故善收也。
【疏】性巧便善者謂無漏後得智相應善等即無漏智名巧便所修善法隨能修智亦名巧便。
【疏】三等起善至准義且爾意云身語二業由善心引起名等起善如別解脫戒等其不相應行由善意識引起亦名等起如無想定等及名句文身種子善者此釋善種子亦是等起收由善現行之所熏故不善種子准此知亦爾。
【疏】種子亦爾者即無記心所熏種子名無記也。
【疏】應不生惡恒生善故者既許第八是善性者於善趣中應常趣善而無有惡以趣主是善故意說異熟任運恒相續生若是善者流轉五趣應不得成惡趣翻此應恒起惡而無有善若爾流轉還滅應不得成何名流轉答集因滅果不流息名流苦果起而翻因名轉如疏解。
【疏】一善有可愛果者問諸無漏現行不能招有漏可愛果何名為記答即第二義體殊勝故名為記。
【疏】可調和故等者調和即善壠即惡。
【疏】例同於心者即是心所例王門。
【疏】第一第二第四說同護法等者諸師之中義與護法同者此之三釋即與彼同也此多復次者但是一師釋非有三師說也。
【疏】文段有三者初略申正義第二有義下廣破異說第三由此故知結示正義。
【疏】所緣俱可不知者意取不可知所一門不取行相也。
【疏】然俱有四者以不可知是十門數外例本識但有四門然除四門不例謂身相一切種行相受俱然後之二門在亦如是後明所不例。
【疏】此不成救至與自俱故者此難意云若識了別觸非了別故觸等不得例行相者觸等同識五法相應識與觸亦應與觸相應心例同故既言餘門通例故。
【疏】觸非觸俱意云但隨所應有相別然觸不與觸俱故與觸非觸俱。
【疏】與捨相應至例成失者意云了別在識即令約同名識。
既捨相應不在受者意云與捨相應即非是遍行中受數。
亦應受等例成失者意說亦應將遍行中受例於捨門皆有行相故令相例受既不受相應何得相所。
【疏】若正義無違或合為一者意云雖已上有多師解義名道理無違總合為一師義無妨也若耶師謬義皆是護法似作別師敘成非有異師即說。
【疏】世親攝論至方能受熏者意說此論四所熏中攝自在義若據攝論四所熏義外別立有自在義而名受熏皆說第八識不論觸等五如何將觸等五例於一切種門。
【疏】心所為果有力者謂有緣虗執受等力也問豈心所執受等有實用耶雖無實用與本識俱時緣境故相從言有力其實觸等所緣相分如鏡中火而無實用也。
【疏】何故至不頓生六者意問云如何心所受熏即令一受等頓生六果以能熏有六故心所既名能熏後果何不頓六耶且應一个能熏受頓熏六个果種答如疏明。
【疏】心所能熏相分見但隨已數乃至無頓生六果者意云能熏心所中且如五遍行各有其相見二分若熏時但隨自遍行數而熏非一一法皆有六種者非一个觸熏成五數及心王種子觸既如是餘想等及心王等皆然即所熏無頓生六果之失。
【疏】心王緣本識至但生自相分現行者意云心王能熏即能生實心所能熏但能生自相分而不能生餘本識等。
【疏】答若能熏是一等至俱所熏六種者觀此文意似不答工問且熟能熏自體後從種出生六果妨不答心所不生質不可論其本質生與不生者如第六心王緣本識及五數所熏處既有六便熏得六个第六心王本質種子後生現行時不可論其本識中種子能生現觸等所熏中種子不生現。
【疏】乍可論其本質影像者意云乍可論其心王熏得種子生本質心所熏得種子生影像。
【疏】所熏不然者意云本識觸等俱是所熏不可說本識中種子生本質心所中種心生影像。
【疏】此亦不然受例應爾者意云所熏例能熏且應本識中種子生本質觸等中種子生影像。
【疏】六種共生一果至體是一故者今說六能熏共生一本識亦無妨如一麥有多微等。
能持是一者即本識也釋無妨所以即一所熏處故。
【疏】不別是因緣共生一果種者意云能熏雖有六不是別為因緣共熏一果種故為喻。
【疏】此熟見分能熏為論者若約相分本質即有三十六種如論言則餘五種便為無用則知依見分說不約相分。
【疏】護法等如何釋此文者若不許多種共生一果者護法如何釋此文護法許新舊二種共生一果故。
【疏】共生一果為難亦爾者意云若共生一果即有多種共生一牙之妨若不共生者即有一生一不生之過不生者即無因故難意如是。
【疏】此乃自違不勞他詰者我本難汝云果生若從一種生者則餘五種為無用汝今却難我云能熏多種共生一果者即有多種共生一果之妨若一生餘不生不生應無用故云此難意乃是自違而扶我宗不成難也答已下是解也。
【疏】便為自害者難他不許多種生果如何自許新舊二種共生一果不作前解故是自害。
【疏】難此不爾至生彼眼者意云外人言龍王既有八萬眼等明知眼有六種於理何違故難我言六眼識等俱生故者不爾故可說心中之種生此眼心所中種能生彼眼也論主難云即應一念有六本識又難此不爾至六本識者有云是論主難云汝若說龍王有八萬眼者即應一念有六本識頓生不可說心中之種生此眼心所中種生彼眼等。
【疏】又多眼者至為善者論主難云若說龍王八萬眼即證有六眼無違者自有龍無多眼者復如何遍耶。
【疏】又如人二眼至識多者論主難詞。
【疏】又若許至非善為一體者意云乃據救侍難此即依之正難。
【疏】此亦能變名為似種者意云心王所變種子有實用心所託心王變種為質而自變起影像種以無實用名為似種也。
【疏】此六眼根等同時同處者意說心王心所名變一根同時同處不相障礙釋所由也。
【疏】以隨文便至觸等相例義者外難云若例難斷捨門者何不最後說乃於中間說觸等亦如是言耶答中間說相例門者欲顯初後皆有相例非相例義故若最後說相例門者恐謂將一切皆合例故。
【疏】以諸有情起分別心計為我者由計第八為我今言生滅者遮彼計也。
【疏】外觸受等者意云內習氣者即內種子外觸受等即觸等五數觸與識別故稱外也。
【論】如瀑流此氣其三喻以釋識體言三喻者准西明疏云第一生死難出喻第二識浪斷續喻第三兩法相隨喻云三種緣起緣起者如演祕說。
【疏】初似說一切有部等者此似作一切有部等難大乘也如下此意難言等者有宗等申其難詞。
【疏】現不住故當無體故者由現在不住當果無體故成非斷也。
【疏】前生後滅者意云前因能生後果滅者即能為因更引後果如種子生種子等又前生後滅者如論云果生故非斷即是前生因滅故非常即是後滅。
【論】誰離斷常者小乘意難云既無因果則無非斷非常義明知不離斷常之過既不離斷常則無因果也。
【疏】又相未相法者意云四相是能相有為法體是所相然未來法體雖有未被生相所相故云相未相法前約作用難此約能所相難故二別也。
【疏】緣不合故者意云體用雖具有以緣未合故以用不起緣謂增上等四因緣謂六因即異熟相應同類遍行能作俱有等。
【疏】若言緣等或未來無者他救云諸法生時要託因緣因雖未來有而緣即無所以未來不起用若爾論主難云汝宗即非未來有一切法等。
【疏】又說未來至應名現在者而牒彼宗便興難也現在有作有作用故非過未過未作用應亦名現在彼宗說法體未來有生相用故說生相在未來此法若在過去有與果用得未來果也。
【疏】彼救不然者論主難云既言未來有生相等作用作用即是因緣何故救云未來雖有體緣不合耶此乃遠斥前救故云彼救不然又解云今詳此文似例由論主見難他之過未有用應名現在即下疏云今言用者謂取與用意說現在有用者雙有取與用故今牒他救云彼救不然故知文例此解好如下即是正難問取與何別答現在有取果功能名取臨滅不礙後果生名與故有別也。
【疏】難云等無間緣等至有取果用者為先師說過去唯有與果用今論主引婆沙正說過去有取果文難彼師也。
言即應過去半有作用者譬如色心俱在過去心心所為無間緣有取果用色等無間不爾故云半也。
如言有取果用故者釋半有作用所由也。
【疏】又言未來世有三法至應名現在者意云光明生相苦法忍此之三法未來有用者如何且如未來法由生相相故而方得生故知生相但在未來有用也光明者如日欲初出皆須預有光明後方日出等故知光明亦在未來有用苦法忍者望世第一法而有功能能斷於惑斷之用亦未來應名現在者正難也出婆沙文既有作用應應名現在。
【疏】若言與果至無取果用故者汝若言我宗過去法雖言與果然但是功能而非作用者即難云如阿羅漢末後心應不名現在何以故以無取果作用故如過去法然彼宗三世皆實有故意云過去法無作用故名過去阿羅漢末後心亦無作用應名過去。
【疏】又若此心至更復言滅者此牒救重破救云如何阿羅漢心雖初時無作用乃至滅時而亦無作用者難云若阿羅漢心初無作用者應已名滅猶如過去如何後時更復言滅耶。
【疏】又彼功能改名作用而復何異者此難前文前文云若言與果但是功能非謂作用等今難云而有何別。
【疏】若言非是至果不生者牒他救救云不是無學末心能取果實亦能取但後念緣闕餘文可知便違汝宗等者論主難汝宗之無學末心無等無間緣以無後心故若有取果用應是有等無間緣。
【疏】終心後果既定不生者意說無學末心不生後果也。
【疏】若言後果至何不能生果者意云外救云若緣不闕羅漢末心亦引後果難云無學後心因緣既不闕能有作用何不能生果因既不生明知無作用。
【疏】觀現在法等者哲云觀長時因果觀此相續之身果如觀布施等因次定知得大富財位若觀此身有大財位眷屬圓滿色身殊妙諸根具足端正威武當知前生布施忍辱離耶行等因之所感也。
【疏】即熟變相等者熟變相等者熟即變前異本故名熟變異果相等也。
【疏】此答前生滅分位法者即前恒轉因滅果生非常一故是生滅分位也即第八識因果法喻門。
【疏】除遍計所執說依他性有者許遍計無體離有邊非因也說依他有離無邊作不同因也故言離二邊契中道有無二邊者即斷常也。
【疏】皆說六通三乘差別者意說三乘人得六通差別雖計總得然有明昧通局差別處說問故不說天眼耳通耶答義可相當□疏偏引也不可責其所以然天眼耳通緣唯現在五識不緣於過去問何故生死智緣未來答以生死智屬神境通謂緣生死起神通故欲令眾生免生死故作神通也。
【疏】道理三世者即依種子有曾當現在道理說有三世即於現在法上義說有三世也。
【疏】其智生時者六通智也法爾有如是功力者法爾皆有緣去未來功力也異生聖者功能各殊者異生外道所修得五通不得五通不得漏盡通故與聖者緣境遠近明昧不異故云各殊所見皆實者既非是妄故實能知死此生彼等。
【疏】前第二說至現彼影者即前第二卷說無漏智而證淨故亦現彼去來等影此意證六通緣三世有無等法。
【疏】由多修習此去來法法爾能現者意云由多修習此智智既證淨後起之時法爾能現此去來法隨其勢分多少時即法爾現也不同凡夫妄心所變故云皆實。
【疏】此義雖通等者外難難云唯識三世豈離前二別有體耶故故答云此義雖通等。
【疏】多分別妄心所變似去來相者意說由妄心現此去來相不同前二種三世。
【疏】此中論文至但有識意說此論中但有唯識三世。
【疏】或復更釋至故分三種者據實神通三世離唯識道理等三世外無體若不別分為言神通同唯識亦有妄緣猶有此濫故分三種道理三世者依現至法有曾當道理立三世也非不是唯識識義寬攝餘二故今熟勝說故別分三。
【疏】立四滅三者意云似說有人立四種三色或有滅三立二種者皆是妄說但是疏主說遮未見文說。
【疏】若因後果俱時而生者意說大乘勝軍師說種子等一剎那間因果同時前因正滅在滅時後果已至生相即是因果相續之義舊時云答頭因果。
【疏】彼謂因果恐有斷過至用不同時起者意說彼勝軍師立因果恐同大乘因果被他薩婆多難逐依大乘假說現在因果有三相用不同時起如疏云被他如先有因時無果等難已有此敘先有宗難大乘意也問唯論文敘上座部救何故乃敘勝軍義耶答以勝軍上座宗計相似故敘同破故疏下云同此中破。
【疏】至住之時後法未生者意說前法至住時後法猶未生。
【疏】又有二趣並生至已生故者唯疏約三相難周云此初生滅二時難難云若說現在法上有生滅二時者即如人趣滅時在現在天趣生時且在現在即一現在上有二趣並若爾何故□疏云至異之時後果方生耳答異與滅相相隣近故以相似故故云至異亦無妨也。
【疏】所生勝故者趣勝故但名一趣無二趣失異相無力能故非趣攝意生是所欣勝得趣名前身變異是劣故不得趣名。
【疏】阿賴耶識分二趣故者意云若人趣異時天趣已生者難豈無二趣賴耶識耶及違此文者明違此唯識論文論文觀現在有引後用似立當果對說現因等故無二趣並生之失言即法辨者即於一法體上辨二相離此無別生滅體故。
【疏】下顯因果至於法辨者據此段論文唯於一法體辨生滅二時如疏云今此所論已下方解此文如言法生時翻因至二法為二時有此文約二法而辨生滅二時二法者自他二法也此文即屬後段論文問若爾何故預舉此二法二時文耶答意欲對明所以先舉。
【疏】為果之時與前法俱為因之時與後法並者此是答顯因果。
【疏】如解或等者如智與或不得俱時是相違法故。
【疏】二若即者意難云汝生滅二法體即一者法滅時應即生等。
【疏】此既總文且為三釋者意云此論文既總舉不分所以故下文中且為三釋也。
【疏】此據位令至少故不說者觀此疏意釋通外難難云若言斷煩惱鄣名阿羅漢有二乘金剛心亦無煩惱及賴耶等何故不名阿羅漢耶答彼位時役所以不說今據位全故云究竟捨位名阿羅漢又今言阿羅漢若但據斷煩惱障而論以彼煩惱障能感生死若無煩惱者即名無生無分以生故雖有所知障不能感分以生非是縛故若喚佛為阿羅漢者即二障並無。
【疏】八地菩薩隨應二釋意明此文中既不說八地菩薩隨以下有二師釋。
【疏】若說習氣上位不成者意云若說習氣為麤重者即上位不成者即如上說阿羅漢位名上位也二乘未除諸習氣故有云此上字合是四字如演秘說。
【疏】佛亦由斷所知障至令通二乘者意說不可難言三乘同斷或總得名阿羅漢三乘同斷斷惑齊得號如來答不然煩惱約斷同三乘名羅漢所知唯佛斷二乘不得號如來。
【疏】違教故者違瑜伽決擇分也彼文說不退菩薩且不成熟阿賴耶識故。
【疏】此先不論故今為難者准決擇分說四人不成熟阿賴耶名前但取三乘無學未論不退今將不退難云應皆成熟阿賴耶識等。
【疏】前初地得後八地得者意說初地已去已得得法畢竟不退八地已去於未得法念念得故言未得不退。
【疏】初地已去至轉增進者釋初地不得名行不退所由不同八地菩薩。
【疏】初說迴心名不退者意云如前決擇分說不退者但約無學迴心名為不退不約直往不退等說而義有別亦不相違何得將頓悟菩薩為難例成賴耶識問且如決擇分但說三乘無學不成阿賴耶不言不退菩薩如何乃言初約迴心等耶答望論文中所引雖復不言然疏中云決擇分中有四句分別初句中說有四人不成熟阿賴耶識。
【疏】以證淨故至彼位者謂二乘見道證得四不壞淨信故亦得名信不退四不壞信者即於三寶淨戒生決定信故然未至彼位者未至十信第六心位以初迴心未登信位。
【疏】即應有五者兼位不退合有五種不退而不言位者攝入信不退中以同是地前故。
【疏】論直往者唯四不退者意云若據直往菩薩名不退者合有四不退即除第四煩惱不退取位不退故有心也。
【疏】非直往者是第四人者意說決擇分中不將頓悟菩薩為第四人何心故以煩惱種子未永害故。
【疏】若現行一分至應且名捨者此第一師難第二師以第二師許直往八地菩薩雖有煩惱種子立然無現行一分故名捨賴耶所以第一師而興難也於中牒有最初兩句牒從分別以下至亦名捨以來是是微。
【疏】以全未除故者是第二師答意云然初地菩薩及見道以去雖無分別及有不起執時然不名為捨何以故全未除故不同第八地第八地現行永已伏故更不起執藏為自我故豈得初地及七地已前為例難耶。
【疏】若爾至阿賴耶故者此第二師難前師云若八地無現行故不得名捨者且應八地不得名不退。
【疏】若爾入地諸菩薩至賴耶故者此第一師劫質也意云汝若難我云第八地不捨賴耶亦應不得名不退者遂質云八地菩薩應亦名退以全未正除阿賴耶故故知不退義者據行位修證位別名不退不約捨賴耶名退不退既爾何故決擇分中不說迴心不退菩薩耶舉下論文以答斯問。
【疏】似為二義者即護法菩薩似者為第二師義也。
【疏】即同前師者同前師說漸悟此說頓悟何得同耶答雖漸頓不同一種皆說四人名阿羅漢故云同前師也。
【論】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者法謂真如無相海也駛流者即六度等舟意說八地已上菩薩相用煩惱已永離故於無相海任運而轉佛性論云無出入異以住無相不動化生諸佛見訶乃為七勸云汝經二劫勤修於妙行云何不精進無相海中住故剎那剎那真俗雙運以無功用故稱任運。
【論】以能即空方便智發起有中殊勝行者意說即能證空根本智為方便能發起後得智利他行名有中殊勝行。
【疏】前六地一行中修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至名為廣者意說前六地中有相心中修名少第地中無相有加行修名大八地已去無相無加行修名廣。
【疏】然初地已前至具修萬行者地前所修六地於一行中唯修一行如修施時唯修施故初地已去一行中唯修一切行一切修者謂四無量四攝四無畏等六度不攝名為一切行如修戒時正起一行即此一行中遍修餘行莊嚴此一行未能於萬行中具修問前七地中豈可常能於一行中修一切行耶答雖許能修未女常爾又設令起行亦復何過八地已去念念中修一切行即於此一切行中念念頓修一切行故信勝前故問八地已去豈常能於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耶答必能常修以念念倍增故但依生空門法空門修別問但依生空門修施等不依法空修得成度不答且得成度不見彼我此及我我所即三轉淨也即神通記心教誠皆淨。
【疏】然修願力智度至非唯修此者問若八地中修萬行者何故論說八九十地各修一度耶答若據十地中修十度地地修一漸次勝前別立其名即別修願力智三度據其功力能具修萬行非亦准此。
【疏】今第三證與彼文同者與彼瑜伽大波羅蜜多文同。
【疏】能得過前二僧祇者哲云八地菩薩一剎耶修敵前兩僧祇劫各謂第二剎那所修敵前八僧祇前二僧祇各四如是展轉乃至無量。
【疏】初因簡解行地已前至今通七識者意說初因簡解行地已前謂許地前煩惱行故然十地菩薩煩惱不斷者約第六識說非第七識第七識煩惱猶許現行今言一切煩惱永不行明知通簡十地菩薩問八地已去常入無漏觀相續何得煩惱現行如何言通簡十地耶答言總意別且不相違雖言十地意取七地已前次第七識中俱生我執至第七地中方永不行或所七字錯依十字更撿本。
【疏】三義具故者前云皆以永害煩惱賊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永不復受分段生故。
【疏】初師名捨斷種等者意云解不退并據無學迴心第二師據頓悟不退。
【疏】二即是正體後得者此意雙說生法二空根本後得不是偏取或生或法根本後得名為二智。
【疏】菩薩趣煩惱有三者一名無染汙相起二無過失相起三僧長功德相起名三也。
【疏】此中但捨唯能執藏以過重故者以賴耶如聲呼也被他執名賴耶如乎執物雖無能所藏義但執藏得名。
【疏】成熟此名不成熟此名者即三乘有學無學七地已前八地已去辨成不成差別也。
【疏】積集義是心義者有二義一本識之積集多種名為積集二諸現識熏諸種本識之中名積集望義有別或能熏等者是第二釋。
【疏】心之心也者上心是八識通名心下者即心意識之中之心也。
【疏】為取所依者即第八為取蕩所依也或執取所依根身即執取結生相續也。
【疏】亦能持根依然據勝說約根為論者意云據實亦能持根塵持根塵是提依故論說持根者約勝為論。
【疏】是故三性法皆依此識有者此引中邊頌不盡意明三性皆依此識疏名所知法。
【疏】今此取功能生諸法義者意明識體生也種即識功能不離體故。
【疏】即是相續執持位名者意說如上阿陀那等諸名既通凡聖即是相續執持名也。
【疏】此文雜染者即論文唯說雜染也所云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
【疏】能所藏中至不失故者意說能藏者第八也所藏者染行種子謂由有能藏第八令雜染等法不失也。
【疏】我受緣之至即識為所藏者意說我見執第八為我時即第八識為所藏是所藏故云藏者是所執義有云即識為所藏者謂第八不同重要由七轉重即第八即第八藏在七轉識中名所藏也不爾雖有此義今不依此論但說二藏三藏義一謂令種不失二謂執藏計為內我故知不約所藏釋賴耶名。
【疏】又始終至亦通無漏者意說第八乃至佛位亦名能藏許能今藏無漏種故。
【疏】始終至又不重故者若第八約我見執藏及約能重名所者即第八不通無漏以佛位中我見已漏復能重更約何義名所藏耶故不耶取也。
言此中名藏不取所藏者意云說論賴耶名藏者但據含藏義不取所藏也以所成名唯在因位以得其名也。
【疏】云故不略不論染為能藏義者意釋不取第八為所藏所由若說識等為能藏者因何第八非所藏耶由此不說也。
【疏】初師第三雖理應說者意云初師者即取決擇分四人謂三乘無學及不退菩薩意說二乘無學迴心名不退菩薩初師取初地菩薩名不退已證二空已得二智應撿前文隨理應說彼已問答有學金剛故。
【疏】若說金剛心已捨至且不相違者此會文若爾何故有處說金剛心已捨此識會云菩薩雖金剛心無異熟識有之從多分者除第八識皆金剛心捨故云多分今言金剛心捨異熟識者從多分說。
【疏】生死盡故者釋生死蘊也。
【疏】以能緣從所緣分三者意云三位者謂我愛執藏二者善惡業果三者相續執持第七亦有三者謂染行末那法我見末那又但學名末那。
【疏】若平等性智相應通緣三位者意說平等性智許緣賴耶七地以前有執藏義故。
【疏】云七地以前緣賴耶等者釋緣賴耶所由。
餘二位可知者即善惡業果相續執持並許緣也。
【疏】如涅槃等至時少故不說者如涅槃經說金剛心菩薩有二說即種子生現行有同時別二種同時者種子捨異熟亦捨善異時者種子捨異熟不捨若許金剛心趣無漏第八識雖不受熏以時少故唯一剎那解脫道中方圓滿故所以但說佛有無垢識不言菩薩也。
【疏】攝論第二至阿賴耶為性者前之三名即攝論及此論通有之名二論並無窮生死等之號末後云賴耶為性者舉通少乘亦者此名。
【疏】如前卷准此名知者即如前卷釋異熟寬不共故偏說之等應准此中釋名可解彼義。
【疏】有漏二位名至最初捨故者意說賴耶異熟二位之名賴耶先無名最初捨故我愛執藏位第七地中除。
【疏】以二義故此中偏說者一云執持雜染種令不令失二者執藏為自內我。
【疏】唯說阿羅漢至異熟捨位者言阿羅漢捨賴者據捨縛說所以不言捨異熟識若據捨異熟體說即與賴耶同捨由此故知捨縛不捨體若捨體即兼捨縛故賴耶約縛說捨異熟約位說捨。
【疏】前言至捨之位次者頌前說第八者但說諸名通局不論捨之位次從阿賴耶名過失重故以下方辨捨之位次。
【疏】二釋者即是將得及正得如下兩解言此中皆名將得者意云以下雖有二解二解俱云菩薩在未來故名將得。
【疏】護法云至圓鏡智起者意云菩薩第七地金剛心初生時而異熟義種現俱在若後滅時與金剛心一剎那俱滅。
【疏】如世第一法至故名將得者意云且如薩婆多世第一法捨異生性如見道初生時世第一法及異生性同一剎那在於過去此亦如是言怨害怨且如兩怨相害氣力既齊俱執別器雖言其怨害怨兩怨俱時兩而率此亦復爾即正捨名捨故金剛心是能害然異熟識是所害既捨已解脫道與鏡智俱起望前捨時而在未來名為將得如上一解也有云捨異熟識時由二義故捨一由解脫道正無力捨二由無間道亦有力故捨望無間道正捨名捨以俱時故望解脫道已捨名捨生滅二相而不並故且如異生惟世第一法正捨名捨非望苦法智忍。
【疏】二云亦種生現至名為將得者意云金剛心生時異熟種子現行俱已捨訖其時合同菩提謂菩提未極成熟然望大乘得與成熟既是一法更無別體據後極成熟說說菩薩亦名將得故異熟識望無間道已捨名捨以不俱故問無間道起時已滅未審此時有無垢識及鏡智不答此時雖有仍未圓滿不名為佛問何故不言將成熟菩提時捨乃言將得菩提時捨即乃言將得菩提時捨即疏答云得與成熟既無別體故舉得也問無間道既有無垢識即應正得菩提時捨何故但言將得菩提時捨故疏答云菩提將成熟故名將得意說無間道雖有菩提未圓明成熟若解脫道時已圓明成熟今望解脫道故名將得哲云無間道既新得菩提但名得不名成熟解脫道既曾得亦名得亦名成熟今望成熟故名將得。
【疏】其種生現異時至無別體者意云種子生現異時義與護法解中有兩師第一師同也問既與第一師同者如何名種生說異時耶答亦異時且如金剛心生時異熟識種已捨唯有現行識與金剛心俱生名異時與世第一師同也第一師種現在故有別餘義更無別故種生現同時種現時捨若種生現異時者故種子先捨現行後捨也言初得名得者同前師解脫道初得菩提名得得已成熟菩提雖初念得後方圓滿明成熟。
【疏】義說成熟與得差別者此師得與成熟無別言將得者是成熟也。
【疏】問何故至故與前別者此師得與成熟無別言將得者是成熟也。
【疏】問何故至故前別者意云如辨名通局次第不同者先辨心及阿陀那後阿賴耶即先寬而後狹也今此明漏即先狹後寬故說異熟等以性相求故不可相例。
【疏】彼苦依盡真如為論者依身智盡所須如與佛同無亦同佛也以佛無漏身智不無故。
【疏】或八地已去方捨者意云心若雖愛執藏位若三乘金剛無間道捨何以故以永斷我見故約斷種說若菩薩八地已去我見永不行故名捨七地已前猶得現起約伏現行說故心隨此遠近如前說捨。
【疏】或心義者菩薩因中熏習種集名心果位無此然果位中有前因位熏習種在故且名心。
【疏】有三門謂性俱境者性即三性分別門俱是心所相應門境謂所緣門然此三種與佛不同故須分別若爾者自相等門亦與佛不同何故不說耶答次前已說賴耶即自相門異熟是果相門阿羅漢位捨即名門又周云異熟菩薩將得菩提時捨等即是捨門此等三門如前已說此中不論。
【疏】有言有漏至後一門者有異釋云何言位總有二一者有漏位云既言有漏明知已頌因果捨三門所以此中不說不通次前已說今說也。
【疏】然受相應至無改易故者問捨受既通因果何故文中再說答捨受相應通因及果恐濫因位故無漏位而更分別欲須一類無改易故。
【疏】如來既得四澄淨故者四證淨者即四禪也。
【疏】不爾便違十地等說者許通無漏何為佛無若許通無漏違下第七中引十地文於藥病等未能遍知而起尋伺已遍知者不爾。
【疏】不可動搖者意不為境界之所動也亦非如餘智而有易脫如佛地說。
【疏】或至多依無住者意云大圓鏡智無漏種子十地皆得增明至後時現行唯依第四靜慮何以故多依天住故如法花疏云住有四種第一天住第二禪住第三梵住謂初禪梵第四佛住如彼廣說所以此智初起多依天住言色界六地者謂四禪及未至定并中間禪問如何名未至答求上定時有近加行心雖未至禪然此心亦初禪收故分一地中間禪者謂無尋唯伺地在中初禪第三天若到第二禪即名無尋無伺地言遊觀無漏通十地故者意說第六識中遊觀無漏心通十地起遂令圓鏡智種子增明意云餘九地中雖有必不起以多依天住起唯第四靜慮也遊觀無漏心者謂不斷或後得智也。
【疏】大悲唯第四靜慮者意說最勝大悲唯第四定有餘地劣無勝者故以第四禪是勝功德依故又云此為功德本者周云此大圓鏡智是功德有云第四禪是功德本故多依第四禪兩任取。
【疏】所餘三受者謂餘六識中苦樂捨三受也。
【疏】彼俱生受者即第八相應捨受。
【疏】謂餘中者意說在餘六識中者以從思惟所引發故。
【疏】此佛地類因捨受至引發故者說佛果中第八類因中第八唯捨受俱所以果位第八無樂喜二受以此二受從思惟所引發故。
【疏】以此准知至第一勝者意云大乘見道既依第四明知圓知亦依第四禪起故知初說勝如何得知見道依第四禪答唯識云託最勝依入見道故小乘不爾四禪皆得問初說與第三說何別一種皆依第四起故答初師云圓鏡種通十地若起現行唯依第四禪如第三師說唯第四禪有種生現餘九地種亦無故太狹。
【疏】色無色至必不現起者即無色全色下三禪此等雖皆有圓鏡智種於因□中餘識起無漏時亦令此種增明及起現行唯第四禪種生現自餘地種必不起現行此釋第一解所以。
疏如三類智邊所有等智此引喻也喻圓鏡智種雖在餘地畢竟不生現行三類智者謂苦集滅三諦下類智也所有等智者即是此三無漏類智邊傍修所有有漏世俗智智既有三故名等智即三數智邊各修一世俗智也又等者相似義以世俗智無始時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即有漏六行伏或生上□等今無漏三類亦爾事業同故得名等也又等智者哲云此世俗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故名等也謂見道已前六行伏或欣上厭下生有負等百千萬迴今迴心入佛法得至見道緣四諦時至三諦類邊故傍修世俗智也邊者近也類智起時傍資世俗智種子令得增明薩婆多立得云而無種子意云有宗說欲入見道時世第一法及異生性諸有漏法並皆捨入於過去來世俗智復未生正入見道觀四諦法作十六心觀並皆無漏即於苦類智邊而增得得未來世俗智餘二智亦爾雜修得此三今世俗智然但有其法而無其用乃至以後亦不起用得勝劣故圓鏡智種子在餘地者亦畢竟不起現行唯第四禪種子生鏡智現行如演秘廣有問答。
【疏】不易脫故無動搖故者意說大圓鏡智與淨第八無易脫故亦唯與捨受相應此文意證圓鏡與捨受相應也。
【疏】設通十地無漏地有至於理無違者謂色界六地無色界四地合有十地意說圓鏡智種無種十地許有以此地中有遊觀無漏智故。
【疏】以五教十理者哲云大乘教合為一小乘開為四又周公三經四頌為四下不許教二合為一總成五。
此等無量諸大乘經者但指教非是五以莊嚴論亦非證此識但引證經故來也。
【疏】如是諸處准此應知者意云若有說第八識處即通二乘無學不退菩薩等若言阿賴耶識者即不通無學但通凡夫有學等七地已前猶有此故。
【疏】如斷常門中至從因為名者此釋文外伏難云若此間言第八識者何故釋頌第九門云阿賴耶識為斷為常耶所以舉此文答。
【疏】彼所俱言至未轉位至故非一向依此例說者意云彼所俱言者即解心所相應門故論第三言此識與幾心所相應答云常與觸作意受相思相應故解云阿賴耶識未轉依位恒與此五心所相應觀其文意即通二乘無學十地菩薩為論七地已前菩薩入觀無我執故二乘無學已永斷故問若菩薩二乘未轉依位無賴耶者何故論云阿賴耶識未轉依位恒與此五心所相應菩薩二乘未轉依故答論舉狹名以釋寬體寬體即異熟識也。
故非一向依此例說者意云不可一向依此即斷常門阿賴耶名說也。
【疏】此領依初捨位為名彼意領通諸位為斷為常等波者彼問意頌通法位為文故問云云何應知此□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性故通諸位又云此釋通外難難云何故前斷常門中即云阿賴耶識今門乃言云何應知此第八識耶答約初位捨故以賴耶為名此據通諸位故以第八為號故二有別亦不相違。
【疏】又准下說一切有中至不唯在色者此第二解亦取色意云說眼等識即等餘識亦等色如何得知如下自云五蘊亦非真愛著處彼計色等是阿賴耶故計賴耶離色等無別自體不唯在色者亦計諸識為賴耶不唯計色也今據此文亦等取餘色等下文既破五蘊亦非真愛著處明知舉眼等識亦等取餘色也問既取色者何故不說答如下云不離識故略不言色者即是取色也舉王取臣即取心所舉實取似不相應論文雖復不言據理計合如是不爾攝法不盡。
【疏】此離識蘊不共許故者又解云此意取色不相應等若離蘊小乘雖許大乘不許故云不共許故。
【疏】然二經攝論等同者謂阿毗達磨經及解深密經彼此二論共有如楞伽經唯此俱有攝論等無故云一經諸論不有疏彼無此三解攝論中雖引無此等解更勘云彼文無此等解。
【疏】如常分別者阿毗者對也達磨者法也此經有十萬頌契經者梵云修多羅此翻契經即契當之義事與理合名之為契。
【疏】不言對有法至非有法故者意云何不對比量有法但對宗法取阿毗達磨此云對法者具二義故第一有軌義第二持義為具二義故此間說問何故不言對有法耶答先陳是有法有法者不具二義但有一義為但守法自體唯得有持義不能生物解無有軌義故言非有法者即釋有法不具二義此中不說所由也故因明宗言法與有法而不定也汝不可責我言何故不先說對有法而先對對耶不可作如此難也。
【疏】義準因明法與有法不定者問法與有法既不定何不對有法乃對法耶答義雖不定以先陳後說法是差別方生物解故但言對法不言對有法也不為難者意云准因明法與有法既不定汝不可難言令對有。
【疏】更於下文者意云更有解於下文自說不煩預述。
【疏】後半流轉還滅亦然者亦如攝論及瑜伽解。
【疏】各致一言者以上自下句各舉一義為因為緣為宗也中間平歒取所以者何者徵也徵云何賴耶識既得與諸法為依如何二句各致一言。
【疏】現所執持牒前因義者意說種子是現所執持即是前因。
【疏】由此因義至為所依者意云由有此種子為因所以第八現識能與一切法為依種若無者其現不者依義不成。
【疏】為依雜同至故量別說者意云及為彼者種子及五根并內扶根塵等即第八識變也及為彼依者但與現行轉識等為依非是本識所緣變也故但為被依故是別說者即變為及為彼依即是別說如下自解。
【疏】即是所緣變之境界者意說根器是第八所緣變之境界也論中不說種子者以相隱故略而不說。
【疏】故說為緣者第八與諸識展轉為依故說為緣緣者相收藉之義。
【疏】亦有種依者五識種子亦為自識依然是親因緣故今不說言增上共依者大小二乘共許五識依色根故小乘不許五識依種子故。
【疏】雖第八識至及為所緣者意云第八與第七為俱有依且為種子依□為俱有根亦為所緣第七緣第八為境故雖有如是多種義今者但取俱有義一不言餘者。
【疏】此犯隨一者意云此犯隨一言有其二過以轉識攝因成立第七有俱有依小乘不許□第七識宗犯所別不成轉識攝因亦犯他隨一過因中亦犯所依不成文言省但言隨一不相違也。
【疏】末那成已許是轉識故者問設許末那成如何知是轉識耶答若未成得末那仍未許有何論是轉識得末那末那既離本識明知是轉識以離第八皆轉識故問第七八識是六通境不答不是一切菩薩二乘異生等皆不證知唯佛一切種智知。
【疏】應云至是識性故者意云若言許是識性非五識故者他將第七為不定過先作量云第八是有法定應有但有依宗法許是識性非五識故因也如第六識喻他於有不定過云汝第八為如第六是識性非五識故第八以第七為俱有依為如第七是識性非五識故不以第七為但有依耶。
【疏】如是雖言至有不定過者意云雖言第八與轉識等而為依□而因顯八以第七為依者意云亦可因便顯第七與第八為依或若不爾者若不將第七與第八為依爾者如前第七因第八識為俱有依□□不定失且作量云然後出過量云第七應有俱依轉識攝故如第六識出不定過云汝第七為如第六識是識攝故有但有依為如第八是識攝故先但有依耶此過不成如演秘說以第八無俱有依故有如是過也故知第八亦有俱有依也。
【疏】此中不諍等無間依種子之因者意云此中但說俱有依不許等無間依等無間依今依種子既依種子即是無始時來界因義中辨非此此所論俱有依中不說有云此中不許等無間依種子之因者此中但說俱有依不許等無間緣及因緣義也。
【疏】頌中有字貫通二處者意云通能有所有中能有者即是第八識體如上第二句是所有者即下二句是說由有第八識故有涅槃諸□等此解有字通能有所有之中□疏又由有此識言貫通下染淨所有之中意云如下言由此識能執持順流轉法及涅槃終後等故說第八互通所有之中故染法由此識淨亦由此識證得此說第八識通下染染淨與前解別。
【疏】非如色等至依執持故者意云謂本識與現或業而為所依亦說本識能執持彼即相依名為執者但攝受義名執非如色根等執生覺受又依執依持名執持者有云依執者第八與或等為依能持或等即相依持持不失故故名執持識言不執彼現門或業以為境故者意云或業杖識生識不緣彼為境故據不緣邊說不執或不同根種是執持復是所緣也。
【疏】如喜及順喜法名喜覺支等者意云如二禪中有喜彼地所有喜受所緣及相應法皆名喜覺支此亦爾。
【疏】世間淨成者意說由有此識故清淨善法而得成熟即世間有漏善法惑業苦亦爾所得成熟皆由第八。
【疏】或與現行至證得涅槃者意云本識與現行道智等為依持令此智證得涅槃。
【疏】前順於後者意云雖然同是無漏前未證現後能證理後證理時前不違故名前順於後即種子順現行也或前後念不相違故名前順後。
【疏】體順於用者體即無漏智體用者智有漏惑證滅之功名用也即體用不相違故名順言還於滅准前應釋者且准前云順於後釋也。
【疏】即出世淨者無漏智也或世間淨者取資粮加行智遠證涅槃故。
【疏】或但涅槃是識執持亦是依執者此□解云第八是能執持涅槃是所執持也問云何言所依執耶答今言執者但是依故名執言所言依執者意說所執持也即依此識而證得涅槃故名依執即真俗相依故攝論第四至之所依也者引攝論者意說依他趣性為二性依意說要由有第八依他故而能證得涅槃故說依他與圓成等為依言涅槃是所求果□□意證唯取涅槃不說無漏智所由。
【疏】或現行果是性因義者此意或初句中界及第二句依字俱是現行何故知爾答是因義亦性義故同性義者何答此第八識無始時來但□者□句依□疏或屬能此重解第三四句句中通能所依也不同前唯約所依。
【疏】然生業或皆通苦集者或業是集諦然通苦諦者有漏皆苦故苦身中有故或業名苦者翻因義邊即名苦諦又或業苦三望過去去因現在為因未來為果故有宗計苦集是一物因果故說二。
【疏】前言聞重通有無漏者指前疏中或攝世間□等文也。
【疏】遍計所執至起二執故者此中有三解由此有至□彼趣等是第一釋即由能遍計心橫執等起所以有諸趣生唯所遍計是依他性或緣諸趣等是第二釋即所遍計計謂五趣等故能計心從所遍計亦名遍計望心體非遍計第三能者趣是見趣能趣之心因此能執之心即趣遍計性成故下三句與三性為依。
【疏】四清淨法者謂四種□意取菩提涅槃為圓成實性。
【疏】此中以對至藏者先合有問問云若具三義名賴耶者何故今者但以能藏一義解耶答謂對緣性故偏舉能藏義以外道計勝性為能藏故言今阿賴耶識者是生起下文。
【疏】非如彼一者意說賴耶非如勝性轉變是一賴耶因果不一不異今言異者為對彼說。
【疏】頌中但破勝性至非為義具者意云外道計勝性轉變為大小即因果是一今佛法不爾所以偏舉能藏一義以對外道非謂義具。
【疏】或故名至攝藏未是者如論頌云故名阿賴耶者不顯藏義藏義者即論長行中云與雜染法筆相攝藏等是前結上二句者即前正釋頌中云取第二句結上二句即唯約能藏顯賴耶非顯耶識義也今言雜染法筆攝者此更別顯賴識義故與前義也今言與雜染法筆攝藏者此更別顯賴耶識故與前解別。
【疏】若我若法皆准前解者意云對之機曰示對初機曰開法者初談名開之談名示。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三末(上)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四
【疏】佛欲除彼至愚者亦解者問世尊說食本欲除彼無義苦行彼聞佛言轉增輕笑病云何遣答世尊說法非為一人此雖輕笑餘悟者無量所以餘類因此便毀外道不習無義苦行也甚為利益。
【疏】無一有情一剎那中無四食者意云雖舉四食意說識食若不爾者豈段食遍三界耶言意簡說之者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者意在識食也。
【疏】下三不言界者意云下食但釋名出食體不云欲界色界等唯段食言謂欲界繫等即許界通三者意說三界通有三食。
【疏】望一食者非望餘生者但望此一界有情可食者名食不望所餘生說如色界雖有觸而非食故。
【疏】勝定果色等者如菩薩所為者及蘇酪比等色處亦非段食是色處之類故非食攝。
【疏】又色麤著與根相離等者即離自眼識為境用即離中知也。
【疏】非要別對自識所取者意云非要名對自識所取慶方各自識所但變壞時先資自根後方資餘根發識明利得名食也。
【論】攝受喜等即解觸能生長喜樂為攝受也三能資喜樂捨為是觸耶若觸能者行相是何若攝受喜樂捨者應為喜樂捨食何名觸食以喜樂捨三能資養故若云得根本境時未攝喜樂亦不資益何得名食。
【疏】喜受增者由觸今彼喜等受增能攝益於身方名為食。
【疏】非順益持捨者苦等相應捨也。
【疏】有非是食體者意說亦有觸非是食體也即是發生苦憂及非順益捨觸是也。
【疏】得根本境者先觸時受方領納觸既先得故名根本有云根本境者意凡心心所緣此境時即觸心所先得此境名根本境。
【疏】此觸食體皆道入觸等者意云觸是遍行與諸識相應故舉觸言通八識觸據食體屬六識相應觸勝也後思食亦爾。
【疏】若希可愛境至及現在者若欲俱思唯緣未來及現在可愛境方名為食以過去已滅不可合故。
【疏】即欲無滅不緣三世者對法欲緣未來即欲無滅不緣三世此且緣顯相說約實欲通緣三世。
【疏】皆與其合者欲與三世合若爾者何妨此思相應欲亦通緣三世也問思者造作正因等相云何今說為希望耶答心心所法皆具通別二行通行者相從而說皆同其行如心觸等與受等相應皆以領納為相若心觸等與欲俱起皆以希望為相皆不違理心等皆可起多行故別者即心心所各各自相行也如以說用了別為性乃至思等造作為性故瑜伽此論皆云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也今據通行故不相違。
【疏】念類無失緣亦無失者此答外問云且如欲本希未來即許緣過去念既緣過去應得未來答念亦得緣未來雖體非是念而由起緣未來法即此法是過去念家境之類也若緣時亦得名緣念類也意說未來境是過去境之流說念得緣非是念行相實緣未來。
【疏】深勝希望者若深希望緣本來者唯意俱思勝非餘相應者又世親云如遠見水陸陽不死婉子見砂謂米思貧不終皆由深思便思然。
【疏】亦准屬六識者其取屬六識思若取識者思食體應是識。
【疏】令識明利現前故者此顯三食資識令明此通餘識識復能長養諸根大種即第八識故世親云識食者是能執受由執受故所依久住故名食也。
【論】此識雖通諸識自體等者意說識食體通八識引四食經意證第八何故食體通識識耶答但說識言即通八識識義同故設餘七識是彼流故說本之時即兼末故本識轉識非一異故識食言通八識正識食體第八非餘若爾如何集論說六識亦名識食耶答食者資益之義六識緣喜樂境時亦能資益諸根等故集論約此義說六識名食。
【疏】三蘊五處十一界攝此顯四食五蘊等攝七心界者六識及意根名七心界意根即賴耶識等。
【疏】然彼云者對法說三蘊五處等通有無漏據食此唯取漏故言一分此論略去無漏言有漏故不言一分又不說無漏即是略彼一分也。
【疏】又彼通等流長養乃至三受等者意云對法論說四食通三蘊五處十一界攝者通約等流等說若據食唯約有漏四食一分此論略去等流等一分唯取有漏為食也。
【疏】亦非是恒互持諸根者意云六識亦非是恒有能互持諸根令不斷壞也如第八識恒有能持諸根不斷名食且如六識五位間斷或上界無縱有意識豈可能互持諸根令不壞耶。
【疏】彼宗不許無體用故者若舉無體用因彼宗不許以去來是有體法故故犯隨一今宗但遮令無食體用舉非現在因無過意說論中無體用又不可為因依但可將向宗法安也若准西明疏亦用為因。
【疏】過去未來識等至如虗空等者此破去來識等非為食性量云去來識等亦非食性宗非現在故因如虗空等喻以此准知現在是食性者為異品雖是現在非食性者亦在同喻中故舉虗空等者等取此也問若爾因於同喻一分不遍豈成正因何者謂非現在因不遍喻中一分現在故答亦不然但因於同喻一分轉即得成正因然是同品定有性故異品無故即當因明九句中第八同品有非有句故頌云二八是正因四六相違攝初三五七九皆成不定因。
【疏】言以無為非食故者釋喻所以意說虗空無為等現在攝又非食性。
【疏】下別破法者即心法也前約去來破二世識非是食性合約心法非為食性乃至下破不相應法亦非食等。
【疏】餘世親釋者除一段餘破文是世親釋。
【疏】有段食者在欲界中說無識而有段食資身容可不壞上界即無段食識後無漏以何為食耶。
【疏】即無漏識為段食體者若由無漏識中有無漏種即說無漏識為食者亦不然破云如疏疏說此破者說此位中無為行也此位即是第四種以但乃至滅定無出入息也。
【疏】大乘一劫餘謂有宗不許段食七日過七日後出定即死大乘不爾故許多時在定如西明疏具說比丘緣起拾餘。
【疏】彼答有二心者意說在滅定中七八二識名為二心雖無染第七而有淨末那故與第八相依由此二定有差別有云二心者一即集集起心二者種種心即意識。
【疏】非為治此滅定生故者意說非謂厭此第八而起滅定但謂厭於轉識入定故。
【疏】此量可知者汝滅定位受想亦應不滅後還起故如汝許識。
言兩宗并無者大乘經部。
【疏】此位有色明有本識者難前已成色不離識汝許此位有色故有識識自受熏故知此識是第八非餘。
【疏】本立三大地法謂受想思即三心行也。
【疏】言於靜慮無色修行勝故者意說靜慮者即色界四靜慮無色者即四無色定意云修此等定時受想二法有勝用障定強故所以偏勝。
【疏】二名為心行及復滅至而復不滅者是答且難詞。
【疏】大乘佛等至亦非遍行者大乘意說語行滅時而語不滅今乃難他云語行滅時語應不滅是不違自宗故。
【疏】云今難違宗就他為論者意云難他語行滅時語應不滅者此就他宗論宗為論故無過也若大乘宗中尋伺非遍行因據小乘宗尋伺是遍行也故佛語亦由尋伺不同大乘論文云遍行者就小乘說。
【疏】唯有此條者意云出入息名為行者唯據下地於身有力說名為行故云唯有此條故非遍行也是故。
【疏】云除此無有者釋不遍所以。
【疏】如尋伺故比量所諍者意云比量諍受想二法猶如尋伺亦是遍行論量亦言意在於此。
【疏】若依分位至所望別故者意若依思上亦得立定等謂本經部師立三心所謂受想思此據實法說其於思上亦得立定者以此思能專住一境邊亦得名定問既說為思因何有定答一念之思所望別故若據當體但名思今依分位假立亦通餘法若專住一境邊名定若追憶邊名念簡擇邊名慧故云一念之思所望別故。
言謂通三性等者意說若據通三性及通有尋伺等為論即遍行別境等十法皆名大地法故云即更有餘法對受想思等名為餘也。
【疏】何得獨言無有受想者意云滅定位既有一切心所何得獨言此位中無有受想有餘心有。
【疏】簡有教簡觸生受者意云曾無有教簡云此散心位觸能生受此滅定位觸不生受既無此簡何得為例。
【疏】與前少別者前文據有觸難既有觸令有受定相隨故受想必俱其理決定此文約滅定有思亦應有受想以有思故如餘散位故與前別。
【疏】俱舍云至經部異師者意說世友是經部異師敘心所多少也。
【疏】二法為種子本計滅定無心者意說經部本計滅定無心後時心起由二種法而方得生一者由心二云由色有種子而心得生。
言初問中□長者從此若無心所至如何有識而無心所以來並是初問。
如起染時者意云如起染時雖無信等不妨有心此定亦爾不妨所無獨心有。
言此相應法者即識。
【疏】等言等取此非能緣者意云非但無所依緣亦應不得成能緣心故等取此非能緣也。
又云等取此能緣者將為宗法難言汝滅定等心應非能緣等非心故者如論破云如色等法亦悲心故云釋云以非心故無相應法也。
【疏】如何取像等者意釋無想所以。
【疏】如餘為比者量云滅定之中應有受想等餘心所有三和合觸故如餘位時。
【疏】亦應有觸許有無明故由無明生愛染故今說既以染必應有觸既有觸應有受想。
【疏】非染無記為例量意云准例無染量量云此定中意識應非是法無染心所法故如餘染心位意說定位既無染心所明知定中意識亦非染無記也。
【疏】云此返彼亦得者量云汝滅定前心應非散心求心緣寂靜故如求緣涅槃心豈有求緣菩提心而是散心耶。
【疏】一切心所皆非有故者因如菩提等喻等取色等及睡問等位量云滅定中應無心因云一切心所皆非有故如炎水。
【疏】滅定他諍至或說無心者意云此生下論文謂共他諍滅定有心准下無想等位類此應知下染淨諍也。
【疏】識住中者外道計色受想行四蘊計識是我四蘊於中住故。
【疏】以本識現種為染淨心者意云通取第八現行種子為心即集起心也集諸法種起諸法故。
【疏】有為等法總句者意云有為法依心故所以言心染情染心淨情淨名為總句即總同成染淨也然無為法雖依此識不由此識而成染淨故與識別名別句又云以有句別故名別句也。
【疏】初句如前者即以心為本句如前初釋中解復更不釋。
【疏】或心體是有情者即第八識也。
【疏】即攝攝論三種雜染者此論中所說雜染攝論中三種雜染也。
【疏】先言持種為破經部者亦為先破所以先言持種也。
【疏】所染初識者即第六識初受生時而是染法即是初結生時識。
【疏】由所依止及彼熏習等者意云所依即是能持種識及彼熏習者即所持種子以轉識間斷即能持所持俱在過去後結生識若起無種如何得種生有云所依止者身也及彼薰習者昔時欲界所薰種子也並在過去結生之識無因而生便成大過。
【疏】自性解脫者意說由自性解脫故與餘煩惱及隨煩惱而無俱起。
二時者即界地住還及無染心後名二時也無持種故者若無第八無識持種也。
【疏】非第八識故如色聲等者問漏與無漏而正相違有漏不持無漏種答不相例第八餘識各別故根境事等種之不同有漏第八可持無漏種汝第六無漏時更無餘如何彼能持於有漏。
【疏】非過去□生今□者意說非過去與今為因。
【疏】如何類破者今不作比量破。
【疏】我宗有得得者雖此論文不破得以義類合有此破也。
【疏】類下淨章中下破淨章中得今此間救同彼處類破。
【疏】又言持種略得不言者以此文中破經部持種所以略得論文不言若破有宗但破去來及得即不破持種。
【疏】餘種子體定不可得者汝無第八餘不能持種故異類心後無種子生也。
【疏】即二時後者第一對治識起時第二往還時故言二時後煩惱起應無因也亦有疏出無此文。
【疏】若生非想非非想至應滅等者意云若無第八識者如有生非想等至彼起不下無處有處無漏心時即非想地心斷而非非想地攝又無處有處無漏心後非起攝故故云二種皆應滅離等也不生無處有處故論。
【論】結生染識非行感故問此文如何來答彼計云行所感者必是異熟無記即第三念也然初念結生識唯是染污經部者有宗皆然攝論云從無想等諸地沒來生此間爾時□隨□所染初識結生故世親云所染初識者沒來此間最初生識也。
無性云初識者謂續生時初位識也又攝論云若從此沒於等引地正受生略由非等染污意識結生相續也故今破云結生染識非行感故論行感心是異熟無記攝結生識既是染污如何行感耶。
【疏】經部師言堂何過者意救云雖不同有宗有去來世前後分位說行緣識結生我中既有種子亦能感名色中識名行緣識由大乘現行業有為能招名角位中識我宗亦爾雖結生識非行感由有行種子能招名色位中識亦得名行緣有宗計亦然若約分位論於名色位中相應心心所總名名色故說識緣名色今言行感名色位中識者即名據緣不據緣也若據緣說即但名名色不名識故。
【疏】雖染識非所薰故者立難云若言薰故名識亦不得成何以故以結生染識非無記故無記之法方受薰故感亦不成先業感者必是異熟無記之法故若言名色中識是義也不爾稍難故但說薰名行緣識者經部避懸之過所以但說薰故名緣。
【疏】三文合說也無果識一義向下句中說故云無緣義故論此不成故後亦不成者謂行緣既不得成即識緣名色亦不得成。
【疏】又取緣有亦不得成者世親釋云謂若無有行緣取緣有亦不相應者意說已無取緣有也以無識持種故云者成非實故如何今時愛取得與未來有支有緣耶。
言返覆准上應知所謂返覆者隨救隨破皆准上知故初行緣識難乃至約時分懸隔難准上應知。
【疏】次第相望皆可得爾者即識緣名色等次第者不成也。
【疏】又果中相緣故者以識等五支彼宗唯計是果。
【疏】斷是果也者即指無為由斷惑得故故得斷名又無為是得能所斷名又無為是三性所以從能所斷且得斷名謂指無為是斷果故重言也。
【疏】謂未離欲纏至勤修加行者意云既未離欲纏心時還以欲纏心伏欲纏貪等勤修加行求上界色纏善心纏是有漏心心所之總名。
【疏】色纏心不俱生故者俱時生為色纏心薰彼纏心可於此欲纏心中種生彼色纏心若不彼薰此心為彼色纏色纏種子不應道理生淨現心准作可然。
【疏】又此如理作意相應心者是世第一心彼正見相應等者是見道無漏門。
【疏】染法現種至斷何所者此意即說若有第八持現及種第六相無漏心而斷彼現種今汝見既無本識第六記無漏時惑等已謝無漏之智而斷何物又云此破經部義以無取斷斷果不成釋曰據其疏文敘薩婆多救便破計救其義理乃破經部何以故有宗不立種子既言染法現種俱供非有等明知破經部為勝。
【疏】薩婆多計惑得俱故者有宗雖無種子然惑得義與種子□□□相似故亦破之彼計云在無間道一切現行□皆無唯有惑得解脫道滅問如難他云無漏道起一切皆已斷如何言無漏能斷惑耶豈大乘無漏道起而□有惑耶答不爾由第八識含藏□種子所以無漏道起時應可生現種子而更不生名斷如汝宗先無熏習無有種子若後無漏起時前念現行已滅未審無漏智而體何等有宗得等先破非實故。
【疏】不得言或在過去或在未來者以所得法是過去未來能得現體通過去未來故言或在未來等經部無過去及得故不言來世中有得得也。
【疏】命根同分設持種無過失者此設縱經部命根同分持種故。
【疏】以無依故感者不然但是名色不名識名故。
【疏】彼復救云至於理何失者意云此轉計也前計云名中有異熟識名行感論破之應說色行為緣故薩婆多既遭難已遂更救云我今者約分位以辨緣生問何者名分位答且如初無明支中所有相應法皆名無明支如至識支中所有相應心心所法及異熟色等總名識支後後支皆然遂却計云識支中有色異熟為性亦名識支以分位說故意說難識支支中結生識是染污而非識支然同時有色異熟為性總名識支於理何失者即却計識支中異熟色有識支體如下破云時分懸隔無緣義故隔者即約前行緣□色破隔識支故云隔也懸者即約轉救破也汝若將識支中有色異熟為性名識支說行緣識者不熟以時分懸遠無有緣義如從此欲界先造人天業及造非想天業從此捨命且生非想以業勝故受八萬劫滿已然後下生人天趣中何復以先時人業隔非想報復招人報耶天趣准此難以先時懸遠故不計第八識便有此失又趣縱汝今生可有招義如非想地報以復異不可招中間更不造業又先持識等早以落謝又無所薰故云不成也今遂此義勢方破他時今懸隔無緣無種者意云以無所依本識故能□種子亦無也。
【疏】而立斷果者謂無為是斷果准經部無別無為俱□無即是無意也。
【疏】後□起時□種者意云後修道更起者由本識持煩惱種故。
【疏】總結一章者即結此一段經文章由明也此經中明證有本識文證理畢故今總結也。
【疏】合證本證者彼攝論瑜伽論對法三文俱證本證有名合證也論十證本意攝盡彼諸論等前卷末者即第三疏末也。
【疏】非正是證者即初生明了業用三證非是正證第八也。
【疏】問何故至所依者意云本證與他依義顯故不說是他所依第七與第八為依義隱故不出其依體即但說第七依第八不說第七與第八為所依也如疏云所以出其依體者說第七依第八故論云依彼轉緣彼等。
【疏】出自識體所緣者意說本識與他為依即恒轉如流是出自識體所緣依者頌明執受處者是出自識所緣也又出自識體所緣依者有云自識體即與所緣為依以種子根身等依附本識故故說本識與他為依出自識體所緣依者即緣子等是自識體所緣也說與他為依者意欲出自所緣故此解稍好。
【疏】根境說者末那用第八為俱有根復以為境故云依彼轉緣彼。
【疏】此亦應然至即隨彼繫者此即他質若云第八隨何界異熟即彼繫即顯是明界繫者第七應然言與染俱即隨何染污即彼所繫如第八識亦是明界繫竟何須後隨所生所繫。
【疏】此不為例至故今說之此答質意者且如前六亦與染俱若起起與八非必同繫第七亦與惑俱除起無漏餘有漏位一切時必同地繫既一種有染如何前六亦繫非必同七同繫耶今為簡前六故說隨所生繫言故。
【疏】云恐類前六故今說之又恐類前六者若不言隨所生繫恐將前六同第七一切時同地繫有云恐類前六者比類也又解疏云是亦應然者意云第八既當地生當地繫者此第七亦然早已說竟何處耶答云言染俱已即是說也說四惑相應明知第七早說界繫竟言即隨彼繫者即第七隨惑繫也問何故六識不說隨所生所繫乃至第七即說隨所生所繫耶故舉疏答此不為例者意云第七繫同無別所以隨八說繫前六亦與本識不必同繫所以不說隨繫第七識除無漏時餘一切位恒與本識同繫恐類前六故今說七隨所繫也。
【疏】若無第七體意名無有義者意云有第七可有思量義若不許有第七識但空有意名而無其義有云此破經部。
【疏】心體第三者遂數心意識。
【疏】雖標總者等如論云是識者標總名意今言意者別屬此第七。
【疏】名假施設者謂出世心無思量故非那末名設名末那者但假施設不必如義也。
【疏】皆以二法相對者意云如言六釋名皆將二法相對以辨差別且持業二法即藏及識依主二法如眼及識乃至相違隣近等皆以二法相對辨之義無謬若但言心即喻一法而無六釋也故下云非一一法究理括盡六釋釋法不盡如無貪等無六釋。
【疏】同計度故者問第七中無隨念等三種分別如何說言同計度耶答同有執故名同計度亦不相違。
【疏】又有別釋以相續思量等者此是疏家別依餘文解即依恒審思量勝餘識故文也。
【疏】不共所依者意說第七與第六為不共所依何以故六皆有不共根故又簡共依故言不共所等無間滅意根諸識共有以前引後後引前也故諸識並然為簡於此說不共言第八雖依第七今據六識為論不依第八故無妨也。
【疏】又由六種依七種生者意說第六識種子若欲生現識時要由第七種子繫發方生如下自說六現依七現時種依七種理設何。
【疏】或善或染者如入見道第六入生空時第七但與法執相應第六入法空觀第七平等性智相應此即轉為善若第六出觀時第七還與俱生我執相應此即轉為染若創入是見道第六雙入二空觀時第七方成無漏故由第六七成善染。
【疏】問後師曰至仍說依故者此有二意初意云初地轉易既由第六引生而成善染何假第八現識為依七分得生又八望七有何勝力後問意云且如定中耳識率爾聞聲而意識別緣不共耳識同取七八現行既相續亦說耳識依七八而生耶□□何以故以無引力仍說依故量云定中耳識應以七八為依以無引力仍說依故如初地以上第七識此意例云初地起時八不引七即說第八與七為依定中七八不引耳識亦應與耳而作其依言意識不共耳同取者約自不正義問。
【疏】要根種至方得生識者竟說根種子引識種子根種生現根已其識種子方能生識。
【疏】其第六識至立種子故者此會瑜伽文今第七以下立自義。
【疏】若說依現至行相殊異故者此難意者若依現八現八應與七同緣如眼識依現根根與識同取例此應爾言行相殊異者七八二識行相不同既行相異不同緣者明知不依現八依種也。
【疏】若爾如何說六依七事者却難前師云若言行相異故即不依彼現者六七既行相所緣並異如何說六依七耶不同眼識識與根所境等故爾者相似義俱見色故。
【疏】答曰兩人依別等者初師云兩依處俱別仍得依何妨六七緣不同依義得立。
【疏】若爾如何知七至為第七依者難初師曰汝如何知第七有勢分為第六依不計第八有力為第七依耶道理既乖故知現八為第七依彼質答曰以下初師質答前難言答而復質以下此是論主質答前師其義易詳無勞重述。
【疏】若無第八至故說非七依者意說若無第八而七亦無故八與七為所依意識不爾等者意說若無第八云意識無不妨第七識在□□故意識不與七為依此意說云第六既不與七為依明知依八現也。
【疏】即如定中至彼必同取者此答前難難云定中耳識獨聞聲時應以現七八為依今此答言空中聞聲耳必與意同緣故所以耳識用第六為依不以七八為依言今此七八至竟有何失者雖不如五與六同取境名依然約勢力與七為依亦無爽也。
【疏】如設無第七至七依者意難云設無第七七亦無五識然第七不與五識為依若無第八七不有如何說第八為為七依此難依不正義不約染淨為依答中後解依正義答言八例七亦爾者意說無七八亦無不說七與八為依此依不正義難。
【疏】七非本故不與力故者意說七不與五為依所以為論正義第七與五識為染淨依。
言此文上來者即此第二能變文中上來略解依義竟。
【疏】依下正文即傍乘義者意說此下明三種依之文即是傍乘義也。
【疏】恒不恒定者意云此出所依體也恒與定是第八識不恒不定是眼等五根無色界無名不恒不定第八皆具故名恒定即內六根為所依體第八即意根攝因緣無間並非恒定如演秘說故今三種合說故云恒不恒等者若以能依名有所依者皆假說何以時知如下引瑜伽伽或依為所依所依為依皆隨宜假說即其語也。
【疏】彼論以理為名者為名所依所依緣相應等今疏論以緣為因者心心所法所依總有三種一者因緣二者增上三者等無間緣故二論有別又解瑜伽第一云謂俱有依無間依種子依者皆約理為名。
【疏】唯種子識者即通取種現俱名種子種子識也。
據通依者意云通據一切有為法說不俱有依者意處不名俱有依俱名等無間依以不俱時故。
【疏】謂前滅意不取心所者意說說心心所隨其所應皆用前無間滅識為開導由此開避導引令生故此心所非自在故論據總聚說心心所言。
【疏】羯爛多至是間義故者此文來意者謂舊喚等無間緣為次第緣謬也今謂辨其邪正故引梵本對明。
【疏】若言種子依者意說種子望所生現行名種子依即種與現行為依此文來意者恐三依有濫故料簡。
【疏】種望種子應無此依者謂種不名種子但種類攝故有本云現望種子應無此依此為正如演秘說。
【疏】即種果同時等者意云若不言增上緣依但言俱有依者即種生現果同時應名俱有依今以緣簡別故種生現雖復俱時不名俱有依故云非種子也。
【疏】故復雙簡者說等無間緣依者即簡種子及心所也。
【疏】辨體至必不生者意云此總辨三種所依有異言種子名因緣依生即親辨體而生諸法若離此因緣依外別法名因緣依必不能生故下三准知故辨三依而有異也如論別三種依中說也。
【疏】今假設如小乘至不名有所依者意云別說小乘師定等不得名有所依不是例前色此且如色計但有因緣依從自性生故以無餘二依不得名有所依也雖小乘曰設許汝滅盡定有等無間緣果者不得名有所依如何名等無間緣果若謂初在定住無心時前念無心為因引後念無心即是其果名等無間果也即前念為後念依亦有等無間依及因緣依即以同類因是因緣也以前後相似名同類因以一種是無心故得名有因緣也謂關俱有增上緣依義故不得名有所依也意云但例說滅盡定不得名有所依不是例前色等也。
言今無念念生滅者彼師云大地等非念念滅准數論宗有轉變無常無滅無常。
【疏】時人謂未入大乘時作者西方皆謂世親菩薩未迴心時作此論也世親昔弘經部宗義。
【疏】或有眼非眼界亦爾者意云雖有眼而非眼界界者因也此意說雖有現行眼根而無根種如無學最後眼根等。
【疏】此前後俱也者此師意說種滅牙生因果不俱若爾種子六義中二果俱有文如何會釋此師會云言果俱有者據前後名俱即據一期生前後說可有俱義非要念念因果俱也俱生俱滅者意會云但說因果二法俱有生俱有滅不說因果念念俱時生滅。
【疏】瑜伽至非即此念者此師會云與他性為因者種子生現行與後念自性為因者即種子生種子此兩法並非同念此總難隨會諸教意。
【疏】此時緣闕者約無學最後蘊說不約餘時種生種說。
【疏】此下比量義應知者應對前師作量云種生現必定俱時是因果故如焰炷等。
【疏】或彼非因緣者外法皆用內種子為因緣外法麥等非實因緣汝計此是因緣者然我不計故非因緣我但計此是因緣不說彼世俗法是因緣也。
言不相似者約色心種子生現行說也。
【疏】此大法師至異念生者彼師意說根因識果故不同時且由經部故作是說又五根同類異念生者有云五色根既是同類不可二界眼根並生故云異念又根種已滅現根仍有如無學後蘊故不同念因此中辨他性自性等遂解此文非與此文相當也雖有三解前解為勝難他許眼識異時故。
【疏】應生分別者應分別種現同時異時至第十卷轉依中說。
【疏】世尊至無我教者意云此文有何者答說種子為根者意破執身為我遂為說云此身但有五根五色等何處有我然堪受無我者便生領解雖有十二處今且說眼等五根色等五境不論意法二處也。
【疏】護法為釋者且成唯識論頌及長行皆世親自作今言護法釋何答護法釋者然別作二卷名道唯識論釋彼成唯識論也。
【疏】此師意說見分相分俱名自種者謂顯五識從自所緣之相分種為增上緣生故說識從自種生也業種釋也。
【疏】佛說此二者謂根境也。
【疏】三釋如前者即次前釋頌中自種之言有三釋是故疏云自有三種一因緣自等今此長行釋中解五識種子且准上釋釋。
【疏】亦如自種各有三種者意說非但前頌自種有三種今識上功能亦有三種兩說即名說有三種也有三義配者將見分種等三義配功能。
【疏】生色識至非體是色等者長連讀之。
【疏】或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此二同種故名是色識等者意云解色識疏中有三解從不須分別至故說現識名為色識以來總解又見分識變似色故是一解或想分色不離故是第二解此二解見相皆別種生或相分名色以下第三解即二分同種家義就別種二解中初解之識者第八識功能者五識見分種以見分識變似色故故名色識即色識種子名色功能已此功為成十處差別義故假說名根本與此境色無始時來更相藉待名互為緣緣者因由所以之義也以待根故有境待故根有照因之功能相因藉故根望現行識而是因緣見分種子名照根故第二解云者疏中言或相分色不離者是第八識色功能者謂五識相分種子依成十處義說為五根此與五塵無始時來能熏相分與所薰成五塵種子互為因緣能熏生種種起現行以□為因故即相望現識為增上緣以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是此師云識者第八識也功能者五識見相種子以同種故此相見種依成處義說為五根此與境色無始時來能薰所薰互為因也此師相見同種種為五根五根望識亦是因緣即互為因言有此三意後諸講者應悉逗留亦如演秘具陳上解功能三解下辨境色。
【疏】前二念識相至不違理故有意說前念識相引生本識中色識中功能令起而生色識也似自者似色也果者現行色識也功能者種子也即前念識相引本識中出似自果之功能令起而生現識理無違也此總舉下別解。
【疏】生今現行者即前相分所薰之種生今現行相分也言色識者即相分引同時五識名色識也有云前念相分種子生今現行相分相分不離識故名為色識也。
【疏】如親相分至名所緣者意說同時親相分為影生見分有體者相分緣生故是有體影者識緣相分二變影而緣即影像相分也言名為行相於識上現名為所緣即當影像相分也下論文釋互為為因。
【疏】據現在說至更互為因者此據長行說種與色識互為因所由。
【疏】若以見分至為因者即說見分種子為緣相分為色識即根與境無因緣義因者所以也。
【疏】境須根用者意云此解互為因即由現行相分相分與見分為緣見分起已後薰成種種有生識果用故云須根用若根須境用現根而緣發生現識而變似前境故云須境用此即功能功境色互為因也。
【疏】無別實有者意說但以識種為根除此外無有實體。
【疏】有時相順與勢者如第六入生空觀第七有漏是不與力餘時與力。
【疏】雖實無色似色等現者由安慧計見相二分是遍計破云似色故安慧論師雖前非總中十難第一諸界雜乱難第二二種俱非難第三四緣相違難第四根識繫異難第五七不齊難第八三依闕一難第九諸根唯種難第十假為他救難疏亦色種子者意云汝若將識相分種子為識種子能生五識者亦成雜乱也。
【疏】不同前一種子難者前約見相同種難難云相種即識種者十八界種應成雜亂。
【疏】瑜伽五十六界四句中云如眼非界自有眼根而非是界界即種子因義也自有界非是眼根等內一切法等亦爾有是現行非種界因故有是種子界非現行等准知又瑜伽中四句分別彼問云若有眼亦眼界耶設有界亦眼耶答應作四句分別或有眼有眼界等廣如彼說應捨□之。
【疏】四界至餘一分色界繫者意說四界者鼻舌二識及香味二塵故名四界二處者即香味二處也唯欲界繫及餘一分謂眼耳身三識色觸聲三塵此此六法通欲色界今但說欲界有者故云及餘一分色界繫者除前四界二處餘一分並通欲界今說色界有者故云餘一分即是五根並眼耳身三識及色觸聲三塵也。
【疏】彼有根故明有現識者意說若識種為根根既彼有得有現識也。
【疏】飜返二許者意云若許識種即根根同識應唯欲界繫若許二識種即二根者即識同鼻舌根亦通色界繫彼有根故得有現識破云飜覆二許俱違教也。
【疏】不爾便違理名執受賴爺攝為自體令生覺受名執受即種子不名執受若約第八執持不失邊種子亦執受若不約生覺受但言根有執受種無執受者即違種子執受之文。
【疏】五種一分非執受者意云五塵通內外內有執受外非執受故言一分然聲雖虗踈亦名執受故瑜伽云有執大種聲非執受大種聲等。
【疏】若五根五識種至為同法故者量云第六意根有法應意識種法六根中隨一攝故因如眼根等喻。
【疏】五為同法例亦應爾者意云若第六識有現根者即五色根明非種子量云五根定非種子六根中隨一攝故猶如意根。
【疏】一無諸種至雜六無根唯種失者意云若以業種為五根者即無前六種過失然此六種過失皆是論文難前師也彼論六可知。
【疏】下安慧破十難者意云前師避過以業種為根所以安慧申其十失難破前師第一業通善惡性根唯無記失第二聲意二業性應無執受失第三業通身語意根通二蘊失第四業通色聲法意非內處失第五鼻舌根業種根唯欲界失第六識意業所感業應末那失第七色根即業種根無唯現失第八業是色聲思應非色根失第九五識唯無記恒業所感失第十善識非業感根非俱有失意說善業眼識等無俱有根非業感故。
【疏】第二依身業色等者意業種者通三業種若計業種為五根者且如身業謂依色身造業緣色身有執受故取薰種為根根可有執受只如語意二種先無執受所熏業種為根故根有無執受失語即聲也問之三聲無執受耶答不離大種聲有執受若離大種其體虗疎而無執受。
【疏】根通色行二蘊失者謂業以思為體故故思為行蘊也即三業皆以思為體思是實業體身語等是假業今假實合說故根色行二蘊失。
【疏】業通色聲法等者意說色聲通內外法者即思也業者總名即通假實業故說業通色聲法。
意業法處攝者以意業思為體十二處中思向法處攝故總意云由思發善惡色聲所薰成種種即業種若取此業種為根根非唯內處失有云法者即法塵法塵通內外善惡等不然豈有法塵業種為聲根耶前解勝。
【疏】此二三識至亦然者上來以根從識難故云三根不應五地繫等今將識從根難亦應識通五地繫等故云返難亦然。
【疏】應同五識體即業種者意云五識業種既即色根第六意業種應即末那。
第七眼等無現失者聖說眼根業實通現種若唯業種為根者即應五根唯種無現。
【疏】業是色聲思者意說色聲思說色聲業以思為體也疏以業種為根根應非是色如西明疏解。
【疏】體是色聲意所攝故者意云三業體即是發身語意之思與三業相應故云所攝。
【疏】若言至非唯無記者此業種若熟能感於五識然五識是無記由業未熟未招五識所以五識依彼業種得通三性。
【疏】根從緣稱者業即是緣業為增上緣招感五色根能生五識說彼為業者根據能招說根為業也。
【疏】識生變似義者猶境也。
【疏】似眼根者為破實色根破云似根即似妄心中執實根也。
【疏】如生欲界成就眼至何不見物者既成就眼識即識不無種即是根何故無色根時不發識見物耶既不見物明別有根發識方見。
【疏】本轉二計者前引二頌及釋名本計從有避如前所說過難以下是轉計今時雙會故言雙牒故論云非謂色根即識業種也。
【疏】前師若言至非現依有此牒前師意也言應說有藏識至相望而有者難前師也難云汝若言依種子者即合論云由有藏識得有意識何故及展轉說云由有藏識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得轉耶故云何故展轉相望而有。
【疏】言前師若言次第六至展轉說者前師重救見前瑜伽論云由有藏識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得轉等總依現行根不依種子說前師遂依瑜伽論文自救前義云第六種子若欲生現行時要須隨逐第七種子若第七種子生現行時第六種子方生現行約此展轉說亦得種子依所以論云由有末那意識得轉等。
【疏】不爾五根為例亦然亦有別根者意難云第六依第七即得展轉說者五識亦依五根應論說云由有第八識故得有五根五識復依五根轉等既許五識依現第六為俱有依然第六依第七種便展轉說者五識依第六時亦應依六種也以前師不許五識依六種故為此難又解云若第六種欲生現必須隨第七種方生現者如一識種子欲生現時應亦隨逐五根種子方生現行何以故一種皆有別種故別根者即第七識又通難云五識有別根不許識種第六有別根亦應六種不隨於七種又解云謂前師以五識種為五根以六依七由六識種子生現之時隨彼第七種故說六依七者故今非云此不可爾應說五識種子隨彼五根種生若許爾者即應五識許有別根如何前言以識種為五根耶。
【疏】此如對法至屬眼之識處說者如對法第二釋眼識依根云依眼之識屬眼之識文中廣說疏如六有俱有者量云第七有俱有依因云有轉易故如前六識。
【疏】以種子識例現至亦令有所依者意云現行識既有依種子例現應亦有依。
【論】許現起識以種為依識種亦應許依現識者此明種子第八有二種依一即自第八現識二即能薰七識此即義准釋謂現行識用種為依義准何妨種子第八以現識為依現者即通八識也故說種子依自第八亦依七轉識故下論云初薰習位亦依能薰又論識種何應許依現識者茂法師云疏雖有解今更釋云淨月師以見難陀云五識依自五識種為俱有依我亦說種依於現識為俱有依故下云初薰習位亦依能薰後依第八皆俱有依故。
【疏】共許現行識以種子為依者彼此皆許現行用種子為依如前種子依等言故今令種亦應依現識者即令第八種子依現識也故下云初薰習位亦依能熏又亦依所熏現識故下論云能熏異熟為生長住依等即說能薰與種子為生長依第八異熟為種子住依據之論又許種子依現識者通八識說非唯第八唯除異熟生無記心心所以不薰成種復不與種子為依故不取也。
【疏】若謂論文至無同喻過者若如論云許現識以種子為因緣依者即今成立現行與種為依即無同喻何以故現種是因緣依種依現行是俱有依豈得將因緣依與俱有依作同喻但如論文所說即無過也今應云種子應以現行為俱有依因云種現二中隨一攝故喻如現望種唯現望種難是因緣此師意云若望能薰辨體是因緣攝若望俱時有力即俱有依攝今取現為喻者取俱有依之義也。
若不爾者即無同喻由此故論不言現行以種為因緣也。
【疏】何故今言亦應為依等者准難意此種依現前因緣依中即許為依何故今言應為俱依也。
【疏】今助解者以下有三解第一取一切現行第二取一切異熟者第三解唯取第八現行識。
【疏】今此師令成俱有依者此答意者前辨因緣寬通故通種現今約辨種依現以現行非是種子依故種依現但得名俱有依也此解雖言現種為因緣但是下出體中生長依故成俱有依然住依亦是俱有依。
【疏】又現行望種雖是因緣至現行望之餘皆能薰者此意說云雖前辨因緣中現與識為依但攝能薰為依如第八及餘異熟心心所法不能薰者望自種無力非自種依故此不言餘心現行望自種子何故不言以是能薰因緣依攝所以不言故。
【疏】云餘皆能薰故即釋不言餘心現行之所以也但言異熟現行望之者辨俱有依也此雖總言意取第八以餘異熟不與種子為依故。
【疏】又諸識現行異熟皆有俱有依主今略不說者此解通取諸識異熟現行皆有俱有依所舉種例同現亦應有俱有依且例種令有俱有依所以下出體中不言此諸識異熟略不說也次於種無力不能為依以第八為住依故出體中偏取此第八異熟為種依也何故不例餘能薰識現行耶答彼望自種自能薰得為依也故且不例准下為依中亦取為依也但取俱時依義不取為因緣依義也若准問前辨種依現識唯第八不說七轉識也准下文兼取七轉為勝又略故等者異熟識六現行並不能薰成種望於種亦非因緣同第八識文中略故不別說又此業感六識於種無力不能持種不同第八似不能薰故不同餘七故望種非種而依。
【疏】唯第八種望現是是依者唯望第八現辨俱有依前三解中取初後兩釋為勝初解種子依能熏所熏一切現行後解種子唯依第八准下論文兩解總須故是勝也次下釋現識與種為依所由故通八識皆為種依。
【疏】此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依者意說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言以種子因緣依者現行用種子為因緣體言與現行俱有依為例者即例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故論云即許現識以種為依種子亦應許依現識有云現行望種既為因緣即例現行望種亦為俱有依以現行生長種故異熟為住依故此是本新薰二種家義義具故也。
【疏】全分不依能執受者意云第六不依五根不同五識各別依眼等故名全分全文不依也即是下無有小分依色故因是也以意說無小分依色根故故立量云第六識是是有法亦能執受有色根身法也無有小分依七根故因也如汝所許第八識喻。
【疏】云或前六識亦能執受等依此文立量此為大失者既小分不依色根如何執受有色根耶故成失也。
【疏】無過量者即是破第八非執受量。
【疏】五識不成者由各別依五不成執受。
【疏】第六識不別依色根者以第六不同五識別依色根故第四有執受證中言各別依者因不遍意識故此中出彼之遍因也今會云彼言各別依者即是顯非遍因也即無不定過。
【疏】此不定故者意說現八依相不定有根即依無色無根不依故云不定也。
【疏】後不定故者初熏習位說種依現以後即不定何以故轉識以後可有間斷間斷位種子不依故云不定。
【論】未了所依與依者此辨所依能依差別所以知下先辨能依後辨所依。
【疏】依不問因緣及餘三緣皆是依者此解論中有生滅法依因說緣義也杖因者即因緣也託緣者即三緣也意說諸有為法依此四緣所生諸法未有而有名之為生有法暫停說之為住如是諸法託緣皆說為依即四緣望有為法有力令有為法得生住者故望有為名之為依。
【疏】諸無為法至是有為諸法者意說無為為緣能起有為亦得名依如以真如為境起無漏智等如增嫉滅道等皆量。
【疏】此解所依義者所依體者所謂六根所依義者所謂六根一一根皆具四義方得成所依此為義也。
【疏】無時不依此生者意說一切時常依此生故言決定。
【疏】又簡七八以五六為依者論雖無文然以義准彼不決定不得與七八為依。
【疏】唯除遍行及色行蘊小分者此遍行五並是決定所以不簡遍行觸思等隨心決定故色行蘊小分者謂思等及命根種子並無為等亦決定故不簡也既爾應與諸法為所依並決定故。
【疏】若爾以下至并決定故者並是難詞但約餘者申難不約五根五根先是所依體故。
【疏】即簡四大五有色塵者即簡別色蘊所除者雖是決定決非有境故須簡也四大者謂造五根四大種也五有色塵者意取五根扶塵並四大種也。
【疏】及諸種子與現行法者意云種子雖是決定亦現行法為依然非有境故須簡也。
【疏】體雖是假者意云雖不相應命根等體是行蘊攝亦如無種子等而是所依但非有境故此簡之有云體雖是假者如不相應命根等體雖是色心上假立然命根等亦是決定謂非有境故簡之也。
【疏】故前所難彼非所依者如前。
【疏】云若爾遍行五至有境法故者並是難詞今如所難彼非所依。
【疏】即簡遍行至餘所依者意云此心所等許有依義而不與餘法為所依長讀之。
【疏】總而言之至量所依者意云於五蘊簡有是所依有非所依者且如色識二蘊中准所五根及意根是所依餘者並非故云少分云七八二識即意根攝然八識相望者意取七八餘想等三蘊全非所依故亦簡之。
【疏】謂自身識為依至此所依義者意云前雖具四義簡於根等為心所依而以義准由少義理更今簡此等法亦非所依此總標也如次簡也即從下向上次第簡之。
【疏】他為似不決定等者此次第簡也問何故他為自非所依耶答雖自心依他而緣然他身不決定有時無故云非自識所依問何故前後相望前為後依非所依耶答前為後體自是後開導攝非此所明故亦不取問身根既是總名亦應五識皆以身根為所依耶答此亦不然略有二解如樞要說可撿敘之。
【疏】何以簡餘先言有境等者意問云何故立所依中先言決定次言有境為至今心之所取自所緣及至簡法乃先言有境次言決定後言為主何故如是兩文不同答皆是影互而言亦無有失言三因者即是非有境故非定故非主故故。
【論】餘非有境定為主故者即非字通下二故字通下□故字通上二因故三因皆前後影互說以簡於法更無別義意顯六處外餘法非是有境決定為主義故所以不為所依也又解餘非有境定為主故者但二因簡餘法餘法謂非有境非定主故故非所依略不說決定故主下出依中正簡之故此解勝。
【疏】唯恒所依為此量故者意說唯此六根恒為所依為此量猶體也或六根唯恒所依以為定量。
【疏】各各一故非如色等者以王所各一故有所依非如色等有多種類。
【疏】即是此中決定之義者以瑜伽唯恒所依此量故文即是此論中決定之義護法依此義聊簡要□四義方成所依故此引瑜伽但證所依義非要同此四義也。
【疏】非六處定等者意云六處定為所依心心所定為能依非如王臣更互為依今但取一邊所依義說不約更互為因依也。
【疏】非具正合者以云具四義王非因六處據一邊相是似喻非是正喻不可語合。
【疏】眼等為果無所緣境者意云心心所法有所緣而有所依眼等無所緣故無所依眼等雖有境而無緣處故非有所依又問云且據前四義中簡根等有境名為所依遂簡餘色等今言非色法無所緣故即約心心所以簡根色等以無所緣境等若言非有境簡者為約何等境境耶答若約能緣心以簡根等以根無所緣故今言非有境簡明知簡餘色等以根等有境故。
【疏】五平等者謂時同依同所緣同體事等行相等即相似名等此名五平等此文意者於彼文所依處說依名者行相名等也故知本識心心所亦名能依如何今說第八唯為所依耶答皆假說也又瑜伽及此論皆云心心所而有所依謂種子依等無間滅依亦是所依何故不說唯取六根俱有依為所依耶如下會。
【疏】隨情宜者隨情所宜意欲將所依為依故隨說文宜者隨文便宜作如是說。
【疏】意散亂時五不生者由意不於五境依意故名散亂。
【疏】五同法中者五識為同法喻故名五同法。
【疏】與轉識等作所依因者以准義即字應錯合為與字草與字是即字相濫更撿餘文。
【疏】文雖有四者即五識有四俱有依謂五色根六七八識。
【疏】下一一引此等非一者如下證與六七識為依一一皆得引此顯揚第一文也此等非一者即如上□引證文非一也。
【疏】三因等者謂第一明了第二作意第三依資養根等即五根也由段食等資養故。
【疏】如定中聞聲至長時為論者會云定中雖不同緣今言同緣者據多分長時為論皆得同緣此解依不正義正義許同緣也以定心非分別故不與五識同緣今言同緣據散位說也後時定心亦名分別但除正智。
【疏】是彼類故無不遍失者謂後得智是緣事分別心之流類故言是彼類若言後得智無有分別者即別根不遍無漏及定心也今言後得智有分別無不遍失。
【疏】不漏五識者七究竟淨更無漏於五識非由六識至八地以去六識恒無漏故。
【疏】如前攝論共依文等是者即猶前無性五同法至是共依故文。
【疏】准此前依是為好證者准此經文亦得與前五依六依為好證不但此等七也。
【疏】前一師至亦是此流者亦是此有俱有依之流也何以知者以初師云七八二識既恒續自力勝故明知有互相依義亦解云亦此流者亦同前三位有第七識此解勝。
【疏】不障彼乘之識者即無覆無記識也以法執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有覆此識三位有故名為不障。
【疏】或無漏識亦得有故者菩薩出世道及滅定皆有無第七二乘不得法空觀故無第七。
【疏】又各別依故因者此第三師引瑜伽論云六識各別依故不能執受有色根身第八遍依故能執受根身等故有色界亦依色根何故不說言七八為依者意說八用七為依七轉八亦轉。
【疏】第三師云諸識種子應者所依七八現行識具三義如前理說者意云生下文也□師意說種子既具三義應以七八現行識而為所依其三義者所謂前說生依長位住依故論云識種離不生長住故彼者即總七八現行識也。
【疏】始但四乃至一等者意云此第四師說五識具四所依謂五色根六七八識第六具二謂七八識第七有一謂第八第八有一謂第七其心所各各更加自相應之心即五識心所有五所依乃至第八心所有二所依等。
【疏】入疏長從之義者難陀五識一剎那亦是常住大綱之義大分五識唯一剎那間斷之五識相續者即子細別解也。
【疏】如瑜伽等第一五識六等中者意云瑜伽第一明五識有六種義第一謂唯了別自境所緣二唯了別自相三唯了別現在四唯一剎那了別五隨意識隨染發業轉六又復能取愛非愛果。
【疏】有二剎那俱生者前後生名俱生也。
【疏】亦非展轉無間而生者亦非五識中自他異類展轉無間生故眼識等起後必有音識生也。
【疏】從此無間必意識生者意證五識不相續非證五識由六生也此文如下證第六由五識生故第六以前六識為間導依。
【疏】彼先自生至常從義者此答前問問云且如平等性智初起時第六意識何非此依今答云彼先自生意云彼第七識無始自相續生見道以前恒不簡斷也但由第六入生法空無漏觀時令其前念有漏第七滅後念無漏第七與平等智俱起故其前念有漏第七但用前自類有漏第七能引後念無漏第七及平等等智非由第六今得生也但以第六為增上緣令七轉變故彼疎遠者平等智但親依第七不親依第六故言疎遠。
【疏】二率爾遇境位者論中遇字意含率爾如下奪中既有二種準下奪中今縱處亦合有也廣如演秘說。
【疏】上一位言通下二處至通第二者意云此破前師先須從奪且縱有三位且如疏列即如論言且前五識至可知所說者是依論文雖無率爾位理准有也如演秘如下奪集復有三位即飜前三位立如論言若自在位至寧不相續者飜初位論等流五識至互相續生者飜第二位論言若增盛境等飜第三位一位貫下二處者即通下二飜位次遇者通第三釋釋位然第三飜位境字通上第二飜位並披論文配問遇字何不配自在位耶答遇者是劣但約因位不論自在以恒續故不通第二位者以前三位論中無第二位但義准說有所以遇字不通第二飜位。
【疏】自下奪中即成三奪第一以事望理難第二位以理成教難第三位以教成理難。
【疏】轉五識故者若據不正義初地轉得無漏五識亦名自在位。
【疏】即在八地已去皆能任運者問八地已去猶藥病而未自在任運而知如何今言亦等菩薩答今者且據據自利邊而得任運不爾等言即除彼也。
【疏】無漏殊勝非前位故者意說佛無漏諸根互用增勝不同前有漏位八地諸根而有漏故也。
【疏】不假分別者不假作意分別方始恒緣即一切時任運恒緣於此前境。
【疏】亦應諸佛無率爾心至今初見故者此約佛位假說有率爾心以剎那初隨境故其實佛無率爾心也。
【疏】若皆已見至然但有三者此約實義以無尋求例無率爾心以率爾時即是決定等三心故以曾見故即起決定更無率爾言等流者望前曾見心名等流也非即此念名為等流以初念故約前後相似名等流故云但有三心謂決定染淨等流心無率爾尋求心理如前說有云但有三心者說佛解脫道但有三心無等流心有率爾決定染淨三心也。
【疏】言故心前後者約因位中說有心前後故五心據未自在位若自在位即五心不具故。
【疏】以事望理難者謂佛等於境自在者即其事也如變大地為金銀海水為蘇酪等即約此事道理難五識令相續也。
【疏】為非初過者亦有疏作此字今從此字勝意云為非次第二率爾遇境位即飜第二位也前師說非故名過也。
【疏】等流心後亦得相續者意云若率爾遇境位劣無等流心不得相續若遇勝境未捨識來等流心後後亦得相續也。
【疏】此意亦如未在位者意云未自在位縱汝不續豈自在位亦不續耶此亦爾縱令在率爾位可有不續豈等流位不續耶故等流位五識而得續也。
【疏】五識生時三心可得者准演秘云三心者率爾尋求決定出瑜伽第一文謂率爾染淨等流無尋求決定尋求决定唯是意識故。
【疏】可言五識互相續生者非是五識一念即滅更互相續名相續也。
【疏】彼若至相續轉者是難詞也。
【疏】□相續生者是前師答相續義也。
【疏】非眼識斷已至可互相續者此即牒非彼義並生下難詞。
【疏】若爾此是意識相續生至可互相續者此是自徵云瑜伽但云既眼□時非無意識此證第六識相續何關五識□此既不爾已下論主釋瑜伽文不爾意有云若爾至乃言五識相續者此是前師難詞指彼論是明意識相續非明五識也故疏如眼識時以下論主解彼互相續生明瑜伽不爾意二解中後得勝。
【疏】設許不相續者自亦許此中容境五識有不續時。
【疏】欲界上四天者欲四天者除四天王忉利天以彼二天可相□害言但樂增故者唯解遊戲天增嗔故。
【疏】瑜伽第五四句云者一自害非他害但云是欲界者不論處所欲界上四天意天意慎恚天等二他害非自害謂三惡趣極苦處及在胎藏中三自他害即人間及下二天四自他不害謂上界天及中北鬱越等。
【疏】一說住妙高層級者即須彌山四埵名四妙高層級謂四天王所居處二云即三十三天居須彌山頂。
【疏】此善惡人著者善人境者如瞻佛像惡人境者如愛三途苦具境等境是強五識不斷。
【疏】釋但一念文者此會前瑜伽文問既言五識相續者何故瑜伽云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耶故疏會云此據率爾境變平等中容境說有率爾心若增勝境計五識相續有云□爾等總一憶也。
【疏】五十二文言通故六識明知互為根緣者問安慧決引此文為證即應六識互相無間何故第六不以前五為無間耶應因護法會之此解略難解下具解又云若此六識至意根者意云安慧師引瑜伽意證六識更互為緣以前難陀計五識唯第六識開導依故問安慧師第六決不用前五為開導依瑜伽言若此六識為彼六識文如何會五識為彼六識開導可然第六意識不即如是答言總意別亦不相違前五識為彼六識開導其第六識還用自類為開導也故不相續。
【疏】若五識間斷至五識生故此敘前難陀五識不續一念生已定有意識生若爾即五十二應云等。
【疏】或時散亂者顯五心不次生。
【疏】有二者第一破意用五為依第二難意令以七八為依。
【疏】有無第七者意云諸師許滅定中或無第七如常從說今時即計有第七家故滅定中有淨第七安慧師第七唯有我執若依生空後得智為加行入滅定時即無我執即滅定無第七不許第七通淨分故餘師許有問安慧既不許滅定有第七如何乃言滅定中有七八耶答約安慧宗中餘師說也是即意識不假五識者不用五為開導依。
【疏】亦是六以七八為緣業者前師計五以意為依今第六應以七八為依故例同五識也。
【疏】即顯末那名通無漏至亦爾者意云謂第六識先於世第一法作有漏生法二空觀能引後念見道無漏智正起時有漏第七及與四惑并分別者並皆伏斷俱生者伏即何以知者生法空觀違二執故望安慧宗唯有我執無有法執既第七滅引平等性智空二執故此智但依第六上立而不立依第七何以故謂安慧本宗不許第七通無漏故問若爾何故言平等性智相應末那乃至亦應用彼為開導聖教既有明文何故雖違不許答言有平等性智相應末那者但有其名而無其體即顯第七名通無漏假名末那實無體也由轉去有漏第七得平等性智所以說平等智依末那立其實唯依第六識也問設不假立無漏末那名有何邊耶答有違經失經云初地初心平等性智得有相應末那故。
【疏】此約異生一分有學菩薩受生等者謂異生受生位中必依染污意識得生中有沒心常起染污故由六七引第八生攝論說染污識通六七二識有學一分者就有學中有利鈍二根利根者從初果直得羅漢更不受生非此所說其鈍根者次第受生亦由六七而引第八菩薩受生者由悲願相應善心即二智相應善心是六七二識問異熟心依染污意依何位說答唯約異生不說聖者亦解通約二乘有學說謂有中有故又中有沒心是染污故問何故中有初心不起染污要後沒心位起染污耶答中有初心猶近聖道不起染污謂此身中得無漏故故至中有沒心起染污意云無漏道違故問初二果人可爾第三果如何起染答第三果人於中有沒心於上界定而生受味生上果也問地上菩薩有中有不答有二說一云無中有瑜伽云菩薩由智結生對法云亦依悲願相應善心故以悲願助而結生也故大論云菩薩知而受生非為不知二云七地已還菩薩悲增上者為救眾生故受分段身亦有中有瑜伽等說欲色二分有中有故又顯揚證大地菩薩不受無色界身由此知許有中有問菩薩中有有染污不答二說一云雖受中有不起染淨菩薩知而受生非為不知又由悲願助結生故無染污二云菩薩分別惑雖無俱生猶在於藥病等未能遍知故於中有有俱生愛准此而言合中有污二解任取更撿餘文問何故但說悲增上不說智增上答智增上者受變易身求菩薩故於此問答略不論。
【疏】若分段若變易至善□緣者問分段可爾變易既無別受生云何亦由二智善心為緣引第八耶答菩薩受變易生皆由定悲願等助先故業感此分段身漸細漸微變麤為細易短令長如增受法長時不絕名為變易皆由二智入定以悲願資助以得長久約此道理而說二智引變易生也如下第八二種生死中解。
【疏】既有三證者即前引無性攝論世親攝論對法第五。
【疏】由前八識皆過證者意說前八識皆有過證得互為依。
【疏】例與五依故者如定中意識先有得與五識為依如無心位意斷以應用七八為依以恒有故。
【疏】大乘初無漏心者即初地平等性智。
【疏】此中四緣如下廣解者即通指因緣等四緣如下第七卷中說有云此中第四等無間緣指下七卷說應如第字言為此依者為開導依也。
【疏】他現生處不障我略者意難云且如意識現生時不障眼識路何不用意為開導依要令意滅方始開導耶既現生後不障路而非開導者故知八識不得互為等無間緣非如自前心也且自類前心不滅即障彼路後心不生故待自類前滅後生方為開導彼既不障故非異類互開導也汝如何說他與此為依耶。
【疏】如薩婆多至應無間道者難前師也且如有宗心不並生可互為開導大乘既許八識俱起應無開導既俱時生如何更互為開導故云今既俱生應無開導汝若識為依應即不俱生次舉論難。
【疏】色法應爾者若識多少不定容作緣者准此道理色法應爾亦多少不定故應成無間緣又云若准瑜伽五十一文前師多少互作等無間緣道理應爾今則不然。
【疏】體等者心心所法各各唯一無二受等並生名為體等用等者心心所法同依一根同緣一境作用相似通三性等名為用等。
【疏】隣次而生者意云且如識前後自相望乃至思等亦爾故云隣次而生問何須作此說耶答若論開導依即一箇心王與後多心所為開導受等不爾今約無間緣說即須心心所各各自前後相引故說隣次之言。
【疏】無餘自心隔者意說心心所自前後生時無餘心等能隔自心名無間緣若有異心隔者不得名為無間。
【疏】非如色等者色不相應難多少不定非無間緣眼等應爾等者等取不相應也。
【疏】彼復難言者前師引攝論難護法計色為無間緣故彼論難經部意若許後心為種者阿羅漢末後心應得入無餘涅槃後種更能生故下總結云故知色心意等可容有等無間緣及增上緣不得名為因緣疏中引彼且攝略也。
言上座部師者即上座部中以經以量者說為經部非是部中經部也。
【疏】即是設許色有此緣無因緣義不作此解等言無用者意云經部師不立第八將色與色將心與心名為因緣今解不然設設汝色心前後相望為等無間緣不得成其因緣義若不作此解者所言等言則無用故夫言等謂前及後各一法相似名等今若許色心前後得成等無間緣即前後多少不相似云何名等故知但縱許非實許也。
【疏】一者彼部許色有此緣者何以得知彼部許色有等無間緣答彼正文為證者彼攝論第三正文既難云前色心唯可容有等無間緣奪因緣義明知彼許色有等無間緣若不許者何言唯可容等無間緣故以第三正文證經部色有等無間緣也。
【疏】若爾何故至名無間緣者難也若言經部許色心有無間緣爾者何故第一云非經部師唯色等法名無間緣耶。
【疏】第三卷至等無間緣答前難云說有緣無義各別故且有者第三緣色根之中含諸種子謂有色及種並心故即許彼色為無間緣彼第一唯約色說無種識故不許為無間緣也又云或可各別部計第一是經部師第三是上部中經部師二部差別計義有異不須和會。
【疏】二者至為等無間緣者第二解意者准攝論第一本計不許色為無間緣以色多少不等故今攝論第三且縱許有無間緣據欲奪因緣故亦非本計許色為無間緣也。
【疏】此義為正者此論中言縱設許是正義非是彼宗許色有緣也。
【論】心所比依隨識應說者先問云諸心心所若令識為開導依舉論答云心所此依隨識應說即此識心所此識開導彼識心所彼識開導。
【疏】自下大文釋難於中有五難第四後起他難第五諸論教相違難。
【疏】不可離別施設殊異者四義等故不離別令異也四義者而時依同所緣事等言何故受等至想等為依者長續自體。
【疏】何如不如著名沙門義者意云此沙門計受想等各各自前後相生今難意者何故不如着名沙門義受引受想引想而乃前念識俱受與後念想為依耶即觸生受受為想依故為難也着名沙門者非真沙門相似沙門也。
【疏】減三緣故者減至三緣也。
【疏】彼設若不者意說前念不滅者後心不得生。
【疏】名為無間非實是者由彼論亦云五識無間有意識生意無間者依增上說。
【疏】四緣廣分別義者亦用此無間緣緣等四緣廣分別義與今說相似。
【疏】乃至決定生者意說此心心所等無間後諸識等決生指彼論文故云乃至。
【疏】意取決定識不取一切者意取自決定為緣者不取餘者所以言總是通說也。
【疏】一法未遍知者意云引此文者意證言總意別據此論文即言總意別若准攝論文即言別意總言一法未達名別意有生空理名總即准斷□證生空理故則密意說更有異說如演秘廣明又如有云一法未解可即不解一法亦是言總意別與此意同。
【疏】不爾因緣依此便非有者若不作此解爾者即不顯因緣依何以故以不緣因緣依故。
【疏】此理定無者近理定不顯無間滅依何以故以第七不緣自前念識故設設緣者即依緣不同以第七不緣第八識故。
【疏】所依之彼至所依之識者說所以即是彼第八也更非異彼別有第八故所依所緣對能緣以得名也。
【疏】此即通解者論但言聖說此識緣藏故不言緣識見相分及心所等以下方別諍。
【疏】非殊勝汝不可計我故者以種子無緣慮勝用不可計為我所疏脫所字或可我字中合說既不可計為我所耶。
【疏】我所行相者我所與我同緣前境受領取像等行相今若緣我時兼帶彼行相故云帶我所行相轉。
【疏】論不言緣者以第一能變論文辨相應中不言五教與第七為境諸論亦不說何得率自妄性計五遍行為我所。
【疏】我所有屬他之用者我所即相分相分有發識之用故相屬見分而能發識故云有屬他之用。
【疏】等流境者五識所緣外五塵是內五境之等流等流者是相似之義雖內外別內是五塵故。
【疏】不簡現行及種子故者諸論中但言第七緣藏識不別簡緣種子現行等。
【疏】何故計種無別物者以安慧計種但似功能非別實有不隨十八界繫故。
【疏】此簡遍計所執至非有為故者以安慧種子是識上功能非遍計也彼若計是相分即遍行收設許是遍計亦生種故問此種既唯是識上功能無別物者何故上言十八界種應成雜亂等難答彼言安慧宗中餘師義非安慧義或可亦慧就他宗申難非自義故種無體。
【疏】若別起我所見即別緣諸蘊為我所者既執蘊為我汝等許別起我所見應別執餘蘊為我所故前三師皆有此失。
【疏】此即舉事至非執了然者且舉世間共成為例長連讀自悟意云斷常二見更不得一身中俱明知第七識中亦不得起我我所執但可相例不道七識中即有斷常二見也。
【疏】亦遮計餘識為我者以餘識非一類故不執為我此乃汎簡非是此中有此計也。
【疏】作用相顯者以相分間斷不可計為我餘三分中見作用相最顯。
【疏】或即一念計此至第七所計者意云一念中於我見上義說我所之言問如前破他無一心中有二慧何故今言一念有我我所耶答二慧俱是執一心不得並我所但義說所以一念而得並即我所但依我見上義說而不是執故一念但起無失計此即是此者意云一念中計此我即是此我所以義說故有云計此即是此者我即是義也又是我之我者西明云是我者顯此第七計第八為我之我者義顯第七更不計餘唯取第八以之為我我故於一見以義說二言又解云是我者義簡他義之我音義簡非我理實末那相應我見無此分別。
【疏】善心等可然者善心等無執許得三性俱起執則不然。
【疏】亦不可例至亦不得之者意云一心中有二行相後緣二境必無此俱起義故於四解中第四護法為正。
【疏】即除四人者三乖無學及不退菩薩為四此應分別者即初地等菩薩雖非四人而起無漏心亦不緣藏識故須分別中疏十至功德畢竟者初一大劫中所有功德至初地時而皆圓滿名畢竟也非是後二劫中功德初地亦圓滿也。
【論】知諸有情至佛影像故者西明云此引大莊無論證平等性智通緣一切知十地菩薩根性差別為現他受用身佛影像故十種平等性智入初地時即能證得後後地地修學至佛地方得答有二說一云平等性智初地即能諸菩薩現佛影像且如十回向位菩薩尚能八相成道況初地菩薩獲百法明門十種平等而豈不解現佛影像二云十種平等雖初地得要至佛地方得圓滿然後乃為十地菩薩現他受用身如下第十四智成三身平等智能現報身為十地菩薩而說法也其妙觀察智亦有十因廣如理趣分疏撿敘。
【疏】各自取所者第七能審量故喚第七名為末那有云心意識三各各自取所緣第七別名末那。
【疏】後解並□二字者撿疏合有三字一者並二者煩三者惱合有三也。
【疏】此初五字至非一法故者五字即頌中四煩惱常俱五字也故今長行先解俱字次乃解四字即□非一名為四也如下云是名四種是也。
【論】愚於我相者愚者闇也闇其虗假之身妄執堅常之我此乃昧於幻士處隨情計豈非闇耶故與此識俱者唯是迷理不共無明如下證中自當分別。
【論】我慢者慢有二一者陵他二者恃己此唯內緣恃己內故名我慢。
【論】並表慢受等者並表之言而有兩義一表慢愛二法與有見俱起二者表愛與慢俱起如西明疏有數解。
【疏】不假他後起者意說我見不依邊見等起故此識識俱無邊見等又云不假他後起故者意云我見既內緣相緣生所以不藉他我所邊見等後起也此解好。
【疏】其我所見至以名通故者意云我所見即向薩迦耶見中攝不向我見中攝問薩迦耶見與我所見何差別答言薩迦耶見者大乘飜云移轉身見乃名身見等為移轉有等得攝我所見所見亦得得有轉義故所以攝也若但言我見即局攝不盡但寬狹有異然薩迦耶見即我見也。
【疏】又前二見通緣內外者意云答前問也前問云何故我見不與我所見邊見互相續生耶答二義一云此識相應我見一類無間所以不容起我所見等即指次前恒內執等文二云又我所見及邊見通緣內外此相應見恒緣於內故不互起問第七既不許有我所見及邊見等如何言二見內外有答說前第六識中我所見等問本意但問第七識我見如何將第六識中我所見等答有答觀其本意問云何故我見不與我所見邊見互相續生所以得將第六識中我所見等答也問我所見與邊見何別答行相不同故二見有別我所見如執五蘊有二十句中間五蘊為顯有五句是我餘十五句是我所緣此起見名我我所見如計色是我我有諸受受屬於我我有受中餘蘊准知邊見者隨此執有斷常等解即名邊見故二見有別。
【疏】都無所有者意說第七識中都無有疑其執我者愛着故故無有嗔也。
【疏】行相不同者謂餘疑等行相與此四惑不同故第七相應□唯四。
【疏】四種愛以為集諦此何愛攝者言四愛一者愛二者後有愛三者喜貪俱行愛四彼彼欣樂愛雖皆集諦此愛即便第一愛也撿攝釋敘。
【疏】以此各許自力生故者以見慢等各自力能起不相藉故所以難云不得相應。
【疏】亦是類故者意說修道中強分別生者是見道□緣類然是修道斷。
【疏】通見修斷者問決辨第七相應惑云何乃說通見斷耶答不唯約第七通解諸識相應惑也。
【疏】設卑慢等者意說卑慢亦陵物故故不得貪相應。
【疏】□便言先問根本者意云凡簡前合簡遍行次簡別境等何故今前簡煩惱答據實合前簡遍行次簡四惑俱□言便故先問根本後方簡遍行。
【疏】若憶過未至未合名欲者此辨欲與念差別也若憶過未法時已合者是緣過去念緣過去故追憶往事恒明記故若未合者即是欲故以希望為性於未遂事恒起欲故意說已合名念未合名欲。
【疏】於所愛事有欲生者問現在豈無所愛事耶答於現在所愛事生者而但是貪而非欲也。
【疏】非我已滅者我境也即本識與第七為境而計我。
【疏】由加行心至本質一法者問若是定心唯緣一境十六諦觀如何得成亦心緣上故答由加行欲謂加行心時作斯下上緣於諦故亦入觀時即能如是唯緣本質一法者如水月觀等又云唯緣本質一法汎言定心加行作此境解非謂言一法定唯緣一境有歷觀諦別故。
亦非常解者有間斷故非如二十八常相續故。
【疏】隨業等境者第八識雖業所感為七等境有云業者用。
【疏】因定類生者佛果中定者因定之流類類由因所修果方起故問佛八識總有定不答八識皆有如來四威儀中恒在定故世尊無有不定心故。
【疏】任運既無定者意說任運既無是定應不緣觀察也。
【疏】有慧之境有定不定者意說有慧之境有定有無定者故此識俱無有定今但約定說不約境說以第七境常定有故。
【疏】所造觸者謂所造澁滑等觸然是能造分位差別則是地大增故名澁水大增故名滑其觸於能造分位上立無慙等亦爾雖分位立而觸許是有體名有體假雖所造觸體非是實色今此意取轉變分位稍須似實名有體假。
非如長等諸形色等者意說不同長等相形名假是無體假是也。
【疏】雖說有體至隨根本後起者此指前無慙等。
【疏】又且如嗔輕微者名嗔等者據實嗔重忿輕然謂忿起之時行相顯故故云嗔輕意說嗔增名忿忿麤嗔細此是不正師義如長等者意說忿等無體假猶如長等也。
【疏】即於彼假者意說說長短是假色上假忿等是彼嗔等上假故彼者即實法即於彼實上而立假故實外無體。
【疏】餘染心說俱義者此師會云言染心中與忿等俱者據第六識說。
【疏】三文別者會以下三師所說文也即第一說五隨遍染心第二說六隨遍染心第三說十隨遍染心下言及論三文者即指此文然約別義者即如論中所立及釋文是。
【疏】外眾緣力者其睡要藉內外二緣內即惛沉外即病等既有時蹔起明是間斷。
【疏】要作雖亦然者此盡伏難難云要作與睡矓既一種由內外緣生及有間斷此二何別答據七並不相應約餘別義則行相有別別義者謂追悔先業等如論可知意云今據相顯且簡睡眠若約通內外二緣此中簡亦得。
【疏】一類無始簡別不假內緣而起者此者第七不假身心沉重眠昧內外非不假與身俱等內因也故一類無始之義以簡別內緣內執之言以簡外緣二緣俱無故云所藉緣少。
【疏】此二多依身語門轉者由尋伺為因發身語業。
【疏】特越常倫者倫謂類也若不許五遍染心特越常徒類之義也又論者法也理也。
【疏】且如惛沉等至七八應無者此則後師難前師即此文中有二難意先顯違教難後顯違理難若不許五遍染心者應非染心便違聖教論有誠說遍染心故。
言遂言說彼六識中變等顯違理難即修彼計下由自理汝遂言五遍染心但說遍六識者條彼計也聖說遍行□諸識有應七八無下有問答。
【疏】若爾五染言遍染至應知五亦無者後師難云言五遍於染唯許六皆有第七即云無者亦應言六識起根本唯意獨許有五識中應無。
【疏】汝言遍六染心等者意難云汝言遍六染未審遍何位地說之為遍即牒前理無□□前隨惑之義不遍第七若據此難後師為勝。
【疏】只如至七識中無者前師救云若言五遍染心無此不成染者且如下六遍染文中即無五隨中惛沉等今何妨論言五遍善而七識中無。
【疏】即是六識中除根本者此師隨惑不與根本俱起即除起根本外餘染心時皆與五隨同起所以五亦遍染心約此道理云無此五不成染不道遍根本染心云遍染心也若據此理前解為勝即無隨惑家勝。
【疏】第一因釋諸論相違者由第一師釋諸論違逐後有諸諍也。
【疏】如定變化障至豈有惛沈耶者意云即硬澁是無堪任性能為定障復是變化障變化者即神通也然此無堪任性能為定障非唯是染污諸不調柔性即三性心中皆有此性今既善心有無堪任性豈善心中有惛沈耶謂惛沉以無堪任為性故故為此難。
【疏】如有漏善等者意說由惛沈與七識俱遂令善心□無堪任非自善心有惛沈也成無堪任者如第七有我執等令前六識所起施等不能亡相等是。
【疏】如何嗔時有而言通染心者意說掉舉既是□分如何嗔時而有掉舉。
【疏】或文外意者意云此中□說□世俗有是實者即瑜伽文外意也彼論不許世俗□者是實有故問云何名世俗有答世間共說掉舉是貪分故世俗有家說是貪分名世俗有也。
【疏】何義不同者以掉舉例同悔眠令有體也有何義不同悔等而令無別體耶。
【疏】而彼二文者即說六說十二文也。
【疏】不取別境等者邪欲邪勝解是別境染分此間不取然妄念等三雖通痴分及別境染分然今但取是痴分者若據二十二隨惑即不取邪欲邪勝解及妄念等三偏取是別境染分者問何故說六遍染則不取別境染分說十遍染及取通別境染分耶答下說十遍染心家廣明所以。
【疏】今言□者至二俱相顯者約此疏說六遍中有五義簡第一簡不定四第二簡根本第三簡忿等第四簡無慚第五簡惛沉等若依論但有三簡。
【疏】不說根本名為遍故者既言隨□遍染根本設名隨由不說是遍故今簡之。
【疏】解通麤細者意說染心行相有麤細也麤者□□猛利猛利心中起□故細者行相沉審審心中起□故故此六法通二種行相故遍染心。
【疏】簡增惛沉掉舉二法者意說不信等六法通障定慧行相增勝惛沉掉舉二法不得通障故此六中不說惛掉。
【疏】然無一文至簡惛掉二者長連續自曉也無一文者意說然一惛沉無說相飜相順通障定慧也惛沉無文說通障掉舉亦爾。
【疏】彼即不爾者意云若若拘惛掉體亦得通障定慧若據麤顯通障而即不許今論麤顯故須簡之。
【疏】雖復簡他非所遍義者意云據就□隨惑中簡他耶欲解等不名遍以邪欲解等不遍故非是此六便遍一切染心也。
【疏】十隨惑者為欲生起下文故先舉出。
【疏】亦簡不定四者即邪欲邪勝解二法簡不定四不定四雖名隨煩惱今約二十二隨惑簡故除不定四。
【疏】通後二義者即通前二義中通前二義應錯為後字或對餘說又通後二義者周曰即此十遍染心文中總有四義簡第一簡不定四第二簡根本第三簡忿等第四簡無慚今言十遍染者以四義中通後二義所以言通。
【疏】雖簡他法非所遍者意云簡餘非所遍言十遍非十即能總遍染心意合是釋通伏難。
【疏】三文者五遍六遍十遍之文。
【疏】如不以見即慧體故別說見者意云如根本惑中五見雖是慧既得別說者此識相應我見亦爾雖是慧亦可說意云不以見即慧體故而別說見也別境中慧准飜顯若不爾者即別境無慧也故第七相應亦有慧也問別說見與慧義意云何答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別立故故見慧別開說。
【疏】此師意存別有體者以有別師許散亂次定為體故有此說餘者說遍者除散亂說餘不審等遍也。
【疏】緣外染污三種業生者意說不生知於境不了故發身語意三不善業生又云緣外染污者不正知行相緣外以染污慧為體是不善性所以發生三業也違越軌則為犯戒等如顯揚第一說。
【疏】忿等十四如文說無者即忿等十及四不定也又周云忿等十無慚無愧散亂不正知故云簡忿等十四也。
【疏】何故此中不說隨三亦非遍也者此問也彼三隨亦不遍何故論文不簡耶答意可知。
【疏】與上第一師同者今所簡無者同第一師第一師但有九法更無餘者故云同同第八識者此所簡無者第八識皆無故云同也。
【疏】不正知設慧分亦是痴分等者以不正知設今是慧痴分由與慧行相異恐相應故今簡也又周云不正知非但是慧分不說亦是痴分故不說下自別說故散亂既有別體與定行相異恐相應故別簡也。
【疏】既許有慧恐亦許有者恐以不正知等同慧別境慧既與七俱恐不正知亦與此相應故須簡也然妄念邪欲解者體即別境念欲解故此不說疏以妄念慧是痴等攝者意說妄念不正知非取別境但痴分故遍染心也。
【疏】如緣滅道至起邪見等者意云邪見緣滅道皆是尋名而起邪見等問既現緣滅道起邪見如何云曾受境之類耶答非但現緣亦曾先聞名故故名曾受之境皆是撥名而不撥體親不證故如上乘等者皆聞有天上樂而起貪等邪見亦是先時聞名而今緣故。
【疏】無始曾得之境界者意云如滅道天樂等皆是先曾無始聞名今時更尋名而起見等種類名者今時撥名是過去名之種類也。
【疏】如他界緣惑者意云如貪等緣上界梵王時又不親得但以名為本質起自心緣名緣自心相即自心變相緣故故染心時定有此二。
【疏】又緣內至如何名散亂者此將起緣論文也故疏有三先問起之由敘次徵不起之意後問散亂之立號。
【疏】即簡散亂從定數來至不唯違善者意說散亂飜定數來或別有體以所障定通於三性故不唯違善故不遍染心定通三性者與三性心專注一境得有定故云下云染定起時心亦躁擾故通三性如下自解。
【疏】理亦應然者以別境通三性妄念等亦非唯違善法故今不取。
【疏】此別說念等者意云妄念與念雖是一體而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差別故開為二種問此中既說念不正知如何類念非不正知耶答此不正知即是慧分前釋慧我見等別義准可知是故不釋念未曾類所以類也。
【疏】或是痴分即非我見者或不正知是痴分即非我見或可義別說之者重釋義說不正知我見雖一種以慧為體然義別說也約其心所行相不同有五十一所以據義別說。
【疏】更不間之者不同前慧我見問也即准前慧我見說別為二。
【疏】如於妄念至故有定者意云如妄念緣第八識一類之境雖緣現在第八識亦是前念識之類故云曾受也妄念既然其定亦爾緣第八時亦緣一類境生故。
【疏】忿等十二者即忿十並無慚無愧也。
【疏】先或起貪後或起恚者即於順境上起貪於違境上起恚。
【疏】不愛不增之境有處中欲等者謂示合離者須於增愛二境起欲於非增愛境有處中欲亦即此中起□欲取攝。
又別解云未有於境至及邪勝解者此解意云無有於境不樂合離而起於染乃至起邪見緣滅道有離欲戒見取等有合欲即顯唯於增愛境起欲方生於染中容境設有欲亦不生染故不同前解善解取處中欲令中欲起□但是欲□而不能起煩惱今後解者重成前義亦有此理。
【疏】無染心起不□持者意即無有不□而起染也。
【論】諸疑理者於色等事必無猶預疑相應亦有勝解者意云且如於苦諦理雖生猶預於苦界色身必定□解知人天等決差別故。
【疏】下會違者問云汝若言要有邪勝解方能起□者如於理起疑時如何得有勝解舉今論答雖於理疑於事必□故疑相應必有勝解。
【疏】無有獨緣理不於事□者此師意許邪解遍染心故疑理必於事起決若不爾即邪解不遍染也。
【疏】今者大乘於事生疑至不於餘境生决□者意明於事生疑唯於此念事上决定生疑不於餘境生决定故故勝解非遍行不如於小乘一念事生□於理生疑許彼疑解得俱起故。
有云此念决定者若於此疑許彼疑解得□□□。
【疏】理事俱疑者意難云何不理疑之時事亦疑耶如貪等俱貪故。
【疏】如迷人至定迷人者意云迷人必迷法若迷事必迷理迷人者即迷理於事印故人法二言□於理事。
【疏】此約事於理疑等者此餘瑜伽文文云疑於五事轉者意約世事於理亦生疑也即現事雙疑。
言非但迷世至但迷他世事者釋成也瑜伽云他世事者以彼事必依理故即疑彼有無報等道理不唯迷於事也故理事俱疑問如何得知理事俱疑如疏云非不迷彼理但迷他生事即其意也五事如下自解。
【疏】若此迷時一心於現事必生印可者此意云於他世理事雖疑此時同念必緣現在善惡事等生决印也故邪解亦遍染心無有不緣現在而得疑他世以世疑依對現在起故。
【疏】若緣非愛至情則不欲此事者謂邪欲必雖體是欲相非麤顯也正疑於理時於理不印意說雖亦有勝解相非麤顯故說此二境無欲勝解非實無體也。
【疏】五十三心所各各別說等者即五十一心所中更如邪欲邪勝解。
【疏】無善十一至如上准說者問無餘者可然云何無根本六耶答根本十中但有四種而無疑見嗔等六也釋無所以如前已說。
【疏】既於事疑是疑惑者即共許伽論說於事起□疑也。
【疏】若謂彼言至有勝解者謂牒第三師救遂難解之未來也中而生希望者顯有欲也為無或有顯有疑也。
故於現在福為罪有差別者准此一段並是前師釋上文證有邪解疑等所以也希望未來有果故現在作福若希未來無果即現世作罪即於現在罪福而生印於未來苦報因果等道理而生疑等問此疑與欲解得同緣不答准上疏解理事同緣此亦應爾疑亦為勝解緣現在勝解與疑亦緣未來故一所緣有疑勝解於疑他世中亦迷彼理者此則舉事顯理非但迷事亦迷理也則於他世迷理現在事印。
【疏】難言疑未來為無此應有我見者謂下難前師云汝疑未來之心應與我見俱時若言由有疑故無我見者下難云我見是推求疑亦是推求則疑時無我見難云即印持是決定疑時無勝解彼若救言疑時必無我見境故無我見者亦應疑時無決定境勝解應不生也若言理疑事境有得俱生者即應疑决二境殊同緣義非有若言疑亦緣解境者疑應不成疑解亦緣境生故解應不是解等難。
【疏】又於他世等於一心有勝解者即牒前師一心之中於他世起疑於現世有印者下難云疑杌為人等。
【疏】疑杌為人時此一心應有解者汝雖現印於未來疑然與得生因一心起者亦應疑杌時一心中應有解生彼若救云疑理事別得俱生疑杌境唯一故無解者即應疑解不同一所緣過。
【疏】貪嗔相返等皆應難之者例意云汝疑解相違許得俱起貪嗔相返應得俱生尋伺准難。
【疏】二云至猶預者意云前第一但引瑜伽唯約事疑為難故瑜伽云疑於五事轉等今第二更約理事雙疑為難故云二也謂前師詞疑他世理事時於現在起印故為難也若唯緣未來生疑及唯據菩提理生疑者既不緣現在事如何起勝解。
【疏】此亦去來理事雙疑者即二云以下文是。
【疏】前解但約事疑者即指前瑜伽五十八約事疑為難今時約理事雙疑為難故二難有別故瑜伽說疑緣五事起是□疑雖依事起疑亦別見道斷以是理疑所引生故雖言緣事行相迷理猶如見取緣事起亦行相迷理也。
【疏】行相淺非□者意云瑜伽言迷理事疑是□疑若迷杌起疑但是異熟無記心行相微劣於境不了妄執為人但異熟生攝非□疑也亦非見所斷。
【疏】惑通難前至二難染位者意云非但今難無掉舉二者即二法各有四難且無惛沉有兩難者第一無堪任第二非染位量云□起時應不得名無堪任以無惛沉如善心等又量云煩惱起時應非染位以無惛沉故如善心等無掉舉亦有二難一云無囂動二云非染位量云□起時應無囂動以無掉舉故如善心等又量云汝起起位應非染位以無掉舉故如善心等故言二汝各有二難即難前六遍染家也然今八遍染家云惛掉二法行相增時則不並生若以行相一麤一細而論即二並生故云然此與惛沉等。
【疏】如薩婆多者彼宗散亂以定為體也此頃舊諸法師皆然亦無文說。
【疏】念慧二法別境為體至或是痴分者此下是解妄念不正知也以即念慧別境為體亦更無別有體也或可痴分故。
【疏】此是非故者有二解一云若有此二法是染無此二法非是染故故言此是非故也二云此二是染法非是不染法染法即非非是過也此二是遍染心必有。
【疏】非彼染心是正念故者意云若無失念等者應非染心亦是正念故既不爾者知有不正智等也。
【疏】如加行善等者等取善心及自性無記等疏文互舉。
【疏】第一師至第三除二者第一師加三者謂妄念散亂不正智第二師如二者謂湣沉掉舉第三師除二者謂邪欲邪勝解前師許十遍正義唯八遍故須除二。
【疏】以彼唯執是彼數故者以第二師執妄念不正知是別境中念慧為性今簡不取下文出不取道理。
【疏】其五遍中亦可約此至無明為體遍故說也者此疏敘二論文說五六互有互無所由也然第二師雖設六遍仍不可別境念惠為體者不遍故遂云六遍以染遍心要由曾受境類等方生取別境為忘念等體故今破之言遍染者但取痴分也。
【疏】亦有愚痴者意云亦有愚痴分不正智不若爾者即有二不正知也。
【疏】有不正知時亦說有無明義別說故者自體不可言相應但是俱時別義用別二。
【疏】或總於慧無明立一正知者不可以依二法立即言有二但約假用說故若言此二者放逸應有四以依四法立故故不可隨所依法體立有多也問何故無二不正知答由慧無明二法相應共立一不正知故所以無二也。
【疏】及三文者即說五說六說十遍染論文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四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五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疏】頌中以同初能變者同初能變是捨受故所以頌中更不辨受俱門。
【疏】初定至出捨根者意云破前師云若許第七與喜樂等相應者第七有頂地有喜受等應通有頂有又瑜伽中云初禪出憂二禪出苦三禪出喜四禪出樂無想中出捨明知喜等不通有頂故前師非也問憂苦二受欲界繫憂受初禪無可爾如何苦受初禪猶有耶答且如苦根唯五識有謂初禪中有眼耳身三識者所以得有苦根識苦無憂苦方出故故二禪出苦根又胎法師解欲解先曰云何故二禪方出苦根答由初定有三所依識是苦所依故是下地之類故得有苦苦爾苦根設欲界捨隨所依識二定斷喜樂在二三禪亦應隨所依第六隨諸地答不爾五識無能治苦隨二定斷意識體能治喜樂不從遍三界。
【疏】應許憂苦通三界有者難云上地無喜樂汝許第七彼地喜樂俱上地無苦憂六識於彼有憂苦。
【疏】增上受類相應者意云如第六識修初禪定時即是造初禪業此業與第六識中喜受相應為增上緣能感初禪第八識果然第七識俱喜受即與彼地能引業之增上受類相應緣彼業果為境界故云受類相應者第七識俱喜受是第六識中喜受之流類也即約與能引果業之受類同問何故要須與增上受類相應方緣彼業果為境界邪耶答相應者是相順義要彼此喜受相順方能緣此地業果若不相順第七即不能緣此業果乃至餘地皆與第六識之業增上受相應而緣業果問若如造三途業亦有苦受俱彼第七識應亦與喜樂受俱耶答依多分說以上二定及人天等多分與彼能引業喜受相應亦三途等業且多分憂受相應以奢逸人極少少有喜受俱歟。
若又難似乖據無違人天亦天多分音明知造三途業多分憂相應也又次是不正義設有失無勞會之。
【疏】又地所有增上之受至與彼受俱者此第二解如第六識有人天業感得人天第八果識即隨彼地第六識中受喜樂受緣彼第八以之為境然第七識亦與向自相應喜受俱緣自地第八識果為境又此地之業者此人天趣業復能招彼地果即當生地果當生地果第六識與喜樂受緣同地果第七與彼同緣此初第八所生之地隨地所有受即緣第八生故與前不同不同所以如演秘鈔。
【疏】欲界雖有捨受至故此不說者釋通外難難云餘地有捨受業果即說識受俱得緣欲界亦有捨受業果何故不說俱得緣答雖有捨受之果而業劣故不說意說以欲界善惡二趣引業強喜樂憂受勝故得彼勝受說不同彼者受業說。
【疏】如苦樂受至故今不說者然苦樂二受唯在五識不與引業俱故不說也然初二定五根有樂受者但約怡悅義邊說有樂亦非此間所說謂五識受不能感引業果一向不說五識受也所以初二定說有喜受不說有樂受也。
【疏】又此若與四受相應至少分斷故者意云如欲界第七我見俱惑與此非想第六識中下下品惑於金剛無間道一時頓斷今若與四受相應即應非頓斷過何以故由前位中少分斷故謂初禪出憂二禪出苦三禪出喜四禪出樂俱是非頓斷過也。
【疏】若爾如欲界不伏之修惑與此何別者此因前故為此問意如第六識識中俱生煩惱貪嗔我見俱世道不能伏要與非想地同與第七相應惑何別此即不斷家問。
【疏】答彼前前地已永離故此即許斷家答然第六識相應惑第三果人離欲即時亦能斷彼又如第二果人前斷六品入那含果故斷若第七識相應惑縱離欲亦不能斷要至有頂合於九品一類方能頓斷故有別也故云此合於後等及第六識中修惑有二師說一許不斷故為此問答。
【疏】雖初地至唯捨受者意云釋外難難云若言已轉依位第七與平等性智俱任運轉不易故唯捨受相應者且如初地第七地亦得無漏即任運轉不易脫耶答不爾據佛位說云不易脫非約餘位也任運轉者無動搖義。
【疏】又復此智至唯捨受俱者意在佛身中大悲功德最勝常在第四禪此以第七唯捨受俱。
【疏】又設下地有平等智者意云隨上下地第六識入法空觀時皆引得平等性智故平等智通上下地有以無漏第七與第六必同地繫若有漏末那與第六或異地繫如演秘說。
【疏】若在十地至皆有此智者是總舉如下自解。
【疏】依彼地心至為有頂依者意云如固位中若依有頂地第六依法空觀入滅定時引得平等性智此平等性智與淨第七滅定不無所以有頂第六還以有頂地第七平等智為所依也故不可定說下地第七與有頂第六為依以無漏末那必與無漏第六同地繫故有漏者或通異繫。
【疏】雖通諸地皆唯捨受者意云此釋外難難云次言平等智由第六引諸地皆有者亦互應引第六識隨在何地與何受相應初二禪等有喜樂等答私按義灯五末二帋左四行已下問答與此問答相似而灯委於演不爾皆唯捨受故應思者意同前解。
【疏】未必皆似故者意云因果心心所未必相似恒於所緣平等緣故過合唯捨受相應若論餘心所因果多少即未必相似由無漏善心法爾有此菩提一心所作用俱親相似。
【疏】上界定力故可名有覆者意云上地煩惱由定力折伏方得成有覆無記若不爾者即成不善性。
【疏】此識何為名為無記至亦無記攝者意云此識相應四惑雖合是□不善性由所依識行相微細任運一類故所以是無記性然能依煩惱隨所依識亦為無記不障善故者不障六識中善無記遍三性者說第七及心所等能與三性為依言通三性非體通三性也故第七與前六識為染淨依又遍三性者前六識起三性同時第七恒現行與彼俱起故云遍三性也。
【疏】此微細至皆第一說者意云然第七微細言即兩本攝論皆第一中說。
【疏】此中兩解者意今說有覆無記性有二解與彼論說別二解如疏。
【疏】以心體細至名為有覆者意云心王心所互影顯得成有覆何者似法之升煩惱合是不善由心王體相微細一顯所以能令相應心所亦成無記性此即煩惱成有覆無記也然心王成有覆者被煩惱覆故成有覆本體非覆以不自覆故。
【疏】俱染障聖者即四惑與心俱令心亦互障聖道也有俱染障聖者唯取俱時四□惑不取末那末耶性非染故前解好。
【疏】對法第六他界緣云者辨緣他界煩惱中作此說云不見世間執他法為我等故。
【疏】我見隨境自他所繫者第七緣第八時與境同地繫名自他故。
【疏】此依俱生至行相說者意云然俱生我見有任運緣總別為我取第七六識中我見若總計五蘊身為我即通緣三界法為我即此身中皆有三界法故若別緣我者即隨緣一蘊計為我也今此識誠我見唯緣第八識執為我也即是別緣為我由此故知第七不緣種子及相分若緣者皆通緣也問種子可爾相分如何答若緣第八識相分為我所者且如三根中忽有修得天眼耳通即引得上界天眼耳根在自身中方能變生天眼耳二識然此二界根是第八相分也第七緣即是緣上地法為我所法也不緣相分。
【疏】若爾命終心至此別緣我故者此問第六識答如也。
【疏】不可難以相應所緣二縛為名繫者意雖有所緣不約此所緣縛辨其繫屬但約相從名繫屬也。
【疏】此文三釋者即三段料也。
【疏】屬彼所緣文之地者意□□□舉第八識所依境顯第七屬此地第八識也。
【論】若起彼地異熟藏識以下是正解何故爾耶答前舉任運等者此顯所由後若起彼等者方解屬義。
【疏】雖有此義前解為勝者序論中或為彼地諸煩惱等文此文雖別是一解然不及以前緣。
【疏】此在因中至是無漏故者長連讀自曉意初地已去名轉依此所繫識是無漏故意有此所繫識是無漏故。
【疏】是彼類故者是我執類也。
【疏】又彼說至非無學故者意云六十三中說世間道伏煩惱不伏所知因便說出世間非說滅定是故菩薩以但說二位故何不說滅定耶答以滅定不是道且非有學非無學故所以不說亦彼方約人辨但說二位兼法及人所以說三以滅定數是即法故。
【疏】然第八識唯從煩惱以立藏名至約自體說者此第八識得藏名者但從我見煩惱所執以立藏名而不說所知障也其第七識名染汙者非唯煩惱亦名通法執據自體說以不從他法立名故。
【疏】在無學俱不行者無學言通攝三乘故名俱不行。
【疏】法執既細菩薩不從得名者意云夫藏識名依煩惱立菩薩既伏煩惱雖有法執第八不得藏名法執不能執第八為我我所故設法執能執第八亦不得名藏識。
【疏】所執藏名菩薩應不捨者以菩薩法執在故。
【疏】頓悟二乘者二乘中有利鈍二人名為頓漸今即利根者故云頓悟二乘或可說初菩薩名為頓悟簡漸悟菩薩故。
【疏】又解世道是事觀等者亦是六十三文。
【疏】非所對治至差別轉者意云若論世道者以是事觀故限此第七識煩惱等非是所治世道亦非能治境界緣力者意說第七識惑等亦不是世道之境界以世道不緣故也。
【疏】無分別智至違我執故者從三乘無漏心起方伏所由也。
【疏】並自違故者菩薩人法執違自法空觀三乘人我執違自乘人空觀故言並自違。
【疏】一分或全者意云一分者唯生空無漏等流或全者人法二空等流言不現行者意云入一分觀違一分現行若入二空觀令違現故云亦互即此意也我法二執正違故所以不行。
【疏】後顯前二滅已後生至亦不現行者意云後顯前二滅者我法二執滅後出觀還生也如小乘以生空觀引滅定我執不行菩薩以法空觀引滅定法執不起或雙入二觀即二執不行後出得生言生及法執者意說小乘人入生空時我執不行菩薩法執亦爾故云隨其所應又解後顯前二滅已後生者顯前滅定聖道二種對後羅漢得前二滅名以後生者於此二位中二執不行出觀得後生小乘人空觀菩薩法空觀引生滅定二執不行及法執隨其所應等者此偏對菩薩說法執也不言我執者即同二乘亦不行故更不說。
【疏】無所由義者顯羅漢無我執所由。
【疏】此識染法至第九品攝者意云夫論第七識中煩惱即其一類不可分其品類今且據三界論之得有九品即九地中一地有一品也隨地地之中最定是下品行相微細名為下品也若望當地第六識九品煩惱中即當第九品攝地地皆爾。
【疏】一切地者至名勢力等者意說一切地中第七識煩惱皆與有頂地第六識第九下下品一時頓斷以勢力等故同障無學者意云第七識煩惱雖地地有一品每品皆與有頂地第六識中第九品惑同斷此意說雖有九品皆與有頂下下品中一時斷故欲界所繫第七惑與彼有頂地下下品相似以行不能發業潤生等故。
【疏】若有難言既有九品至無九品義者意云此是外難有兩意其麤細非一類者是第一難難既有九品麤細應非一類也意云若言三界相望有九品應九品道斷即非一類如色界中有四地即有四品如何一類耶餘准此此識至無九品者難有一品無九品義第二難意也至下實有九品者答有九品非一品義。
【疏】彼由加行至實有九品者此論主答謂超二果人極利根故即加行力合八十一品總為九品由一類九解脫九無間道斷雖一道斷一品不妨一品而有九品問何以如是答此障無學故八十一品合九品斷何妨第六中惑與有頂地下下品煩惱一時斷而有九品耶。
【疏】然此第七至一時頓斷者意說如欲界自地第七中煩惱雖非九品攝此煩惱還與自他第六識中第九品我見相似以一時頓斷問既有一師許第六識中我見漸漸斷非頓如何乃言與非想地第九品同斷之答約超二果人說斷欲界第九品時即是斷非想第九品時何故爾耶以束九品為一品故此名破竹斷如破一節全節亦破故故合八十一品總為九品斷若許麤細三界相似者返難前師不許九品之義若爾無性有情第七識應無能薰以無增減故故有九品也。
【疏】如斷善邪見至分九品故者意云此况第七亦有九品如邪見行相增強欲界第九一品仍作九品今此第七識惑且爾一品之中分為九品又邪見能斷善根准婆沙二說一云一品邪見頓能頓斷九品善根猶如見道斷惑隨何等品智一時頓斷九品惑二云九品漸斷如修道斷惑下根下品邪見能斷上善乃至上上邪見能斷下善根或緣一一諦故即能起得起九品邪見或乃次第緣於四諦方始起九品邪見即緣四諦所有邪見隨應皆能斷生得善廣如彼雜集等說曰如何一品分為九品答言一品者即喚九品為一品次第七識中煩惱地地之中皆是第九品攝即以九箇第九品同是第九品攝所以合為一品其實有九品如邪見等。
【疏】如前第二能熏中解者意云第七識煩惱品數與非想地第六識中第九品感同是一品所以一時同斷即是一品非九品義若爾如何成能熏耶答約三界九地論隨地上下互有麤細下麤上細故成能熏也。
【疏】斷縛彼故者謂我執縛二乘不得解脫今時斷此我見名斷縛彼。
【疏】若菩薩斷無染亦除者法執望二乘無染菩薩能斷。
【疏】若以不行名斷此識可除者若據惡業所招一分第八無即同時一分第七亦不行據此不行名捨若作此解即同因亡果斷若爾何故言與有頂下下品惑同斷耶答彼約斷道此望不生望義有別。
【疏】不可以此例彼者意云但分別惑發業所感可不生斷此修惑不爾非由修惑發故不可以此修惑例同彼不生斷也若爾彼惡趣及女人身中善法亦由分別惑發如何名不生斷答由感彼趣身方有外道起彼善等若爾第七亦攝由業感但彼第八七方得生雖有此妨不及前也。
【疏】同第八識初師捨義為問者即此第七識無學迴心亦捨應今文外有間云此迴心無學亦捨第七何不說耶答如彼謂第三卷內明捨賴耶中彼初師三乘無學捨賴耶不言菩薩彼問何不言不退菩薩今此亦同故言同彼初師為問撿前文。
【疏】應次別說者無學迴心應與頓悟別說。
【疏】為同何例者此不退菩薩為同菩薩為同無學例耶。
【疏】文勢總故者如上約三位總明無第七下別明之第七三位無者為體耶為名耶下有諸師異諍。
【疏】安慧等云者等即自門徒或西方有此類計。
【疏】即出世末那實不思量者即不思量我相名不思量。
【疏】此等無染意等者成第六識必有俱生不共所依意說有淨第七識也。
【疏】次第逆簡第八及無間緣種子者即於上第二能變所辨三緣中逆次配之今先得辨不共故言逆簡於彼不共所依者簡俱有依中第八識也以第八識與諸法為共依故言生者簡無間緣以無間緣不俱生故言俱者簡種子種子是因緣故今此俱者顯增上緣故有生簡種子俱簡無間緣雖有此解准文不次又解不共如前簡俱生二字通簡無間種子二依以無間緣依前後異非是俱生種子是因緣依非增上緣以俱生言顯增上緣故。
【疏】此據多分者據餘時說但不據滅定。
【疏】然所引識起多少中至非七俱難者意云牒前瑜伽論文為問也且如前論說論說藏識決定恒與一識俱轉乃至七俱轉者總是瑜伽論文若住滅定乃至定二俱轉者是論主正難意若如安慧師聖道滅定二位無第七識者如何瑜伽論意識起時則二俱轉乃至七俱轉等是本難意也問曰如有無學人亦無人第七識者何故不如聖道等同難耶亦今難言無學人無第七識者若五識起應唯六識俱若爾云何論云若頓起五識與七俱轉耶亦合同聖道作如是難也非七俱難者意云何故同聖道等難云若無學頓起五識則七俱轉等故云非七俱難也此則總牒前瑜伽論文同不難意也通前總是問辭。
【疏】文意似為有藏識之言至無藏識故者意云此是答上間也意云亦合同聖道等作如是難為瑜伽論文有藏識之言所以不難無學何以故以無學人無藏識故又亦無第七也所以不難。
【疏】言無染意以俱許故者若但言無染意即彼此共許若體亦無則護法等不許故今破也。
【疏】隨依一識之能依智者此師計平等智唯依第六或於六識中隨依一識一識為所依平等智為能依。
【疏】非六識智者意說平等智非六識相應智以六識相應智有轉易故又云非六識智者意云不約佛位但隨何乘說第六入生法空觀等此智皆有轉易有漏無漏皆互故起若在佛位即恒行不斷。
【疏】若聖道至應俱有過者意云瑜伽論攝論二本論文以五同法說第七為第六依若如安慧師無出世末那則瑜伽攝論立比量所有宗因俱便有失。
【疏】若總言至無所依故者意云瑜伽等作如是成若然安慧師不許出世末那他大乘與小乘出如是過也如下出過總是小乘出過意云若不宗分唯第六識別但總立宗云第六識等者即有一分自違宗過。
【疏】若言除聖道至為比量故者意云若改宗者即有比量相違過以說制故有量云聖道等第六識亦應有依是意識故如除異生意識等故宗中有二過一者一分違宗二者有現量相違。
【疏】若以六識攝故至意識無依者意云將六識攝因成前總宗因有自不定過然總宗者如疏言若總言第六識至增上別依即總宗也又云若以六識攝故成論別宗至故無第七者意云若將六識攝因成後別宗即有二過一謂法自相相違二決定相違云何名成後別宗答如疏言若除聖道及無學意識餘意識必有此依者是後宗云何名法自相相違過答如立量云餘有一分意識亦應無依以六識攝故如汝所除聖道無學意識故是法自相相違過違宗法也。
【疏】決定相違過者即向因中出過然但改前因即是因云唯六識攝因但有法自相相違過無決定相違過何以故決定相違之量改前因故如何今言有決定相違過又准樞要亦但云宗因各有二過不言決定相違答應疏主筆悞故爾或可改前因作量云餘染第六意識應無俱有依因云染淨中隨一攝故如聖道第六識等既改前因故成決定相違過。
【疏】二乘三位法執無染者意云然二乘三位雖有法執相應染污末那在若聖二乘仍名無染何以故不障二乘聖道品故菩薩不然若第六入生空觀第七即法執相應是染也第六入法空觀即與不等性智相應純淨無漏也。
【疏】是隨所應思之差別者意云第七成淨差別者是意識之力也要由第六引第七方成染淨差別故。
【疏】隨何乘說染汙意無者二乘斷染我見菩薩斷我法二執然法執望二乘不染亦可名淨菩薩能除故云染汙意無非無第七識體四位者三乘無學不退。
【疏】下自更解等者如論云此意差別略有三種等已下也。
【疏】此為初無者意說我執入見道時最初捨故即□捨名者即捨補特伽羅我見之名。
【疏】此意是入無漏時捨者意說在有漏位此識得以與我見相應不捨染末那名若至無漏位即無我執相應末那以真無我解違我執故。
【疏】如下亦然捨此相應者如下文說捨此四相應我見等亦然。
【疏】不可說彼得互捨者不得以第七暫無名捨即說第八暫他不執亦名為捨不得以第八永捨名即令第七亦永捨名何故不得由第七染污是自性斷即暫無之時而名捨第八是緣縛斷□要他永不執方名為捨。
【疏】以二乘有學未名捨故者無處說二乘有學捨賴邪故不可言以第七箇暫捨顯第八亦暫捨也。
【疏】若許蹔捨至亦應名捨者若許第八亦蹔者即二乘有學無漏亦暫不執藏何故不名捨。
【疏】染汙末邪違無漏故者意說入見道時蹔捨第七有云我見相應末那入無漏時不行明第八蹔捨賴耶名此解不然違上說故。
【疏】此若初位必有此位執是法執相應位意說有我執時必有法執有法執時未必有我執法執位是長我執短故。
【疏】法空智者至名法空智果者意說入法空觀及所引法空後得智并所引滅定等皆是第六識入法空觀然引得第七相應平等性智。
【疏】等流亦爾體類同故者等流者即法空智果釋此果時第七識亦平等智俱故是法空智體類故也。
【疏】人觀不然者第六入人空觀等不引起平等性智若入法空觀即能引第七平等性智。
【疏】然果中遠果至即是法觀者此亦說近果二後得智各望生法二觀名近果也。
【疏】由此應說隣近果者准此意法法空智後必引法空後得智故佛地論說法觀後得智現前非是遠果生空後得也問何不以生空後得為近果也答望法空觀非自類故不名近也若爾是滅定是自類答依法空後得智云滅定亦是自類也又解無隣近果者意說生空後得智即法空後得望法空觀名遠果也若遠果者即人觀後智現前者即從法觀後得入生觀時即生觀根本後得俱是智法觀之遠果也其文略故但言後得為遠果也。
【疏】或八地以去無分別智至起人觀後得智者此疏重解必法觀後得入生空生空引自後得智亦無妨此望法空乃為遠果也。
【疏】然此中至即果全論者初解者即上云由此應說等是後義者即或八地已去等是言果全論者不論近遠但總說果故云全論故生空智果是法空引亦名果故如論但言法空智果現在前位法觀法執第七即不行更無遠果而言染七故云全論。
【疏】有漏無漏二境界失者此間意言緣異熟識及真如恐於約十地中即能雙緣此二故為問也。
【疏】及一切者意說餘一切時入真法空觀正體。
【疏】其實唯有為者即後得智所變似真如相分是心上影像故言有為。
【疏】通緣有漏無漏者意後平等性智緣有漏異熟無漏緣真如故問何故爾耶答由第六緣真如所引第七亦緣真如。
【疏】今此總言緣異熟等者等真如也此釋論文以後得智中得緣似真如故問何故論中但說緣異熟無垢識不言真如耶答以後得智不智取親緣如故所以不言真俗雙緣。
【疏】前解為勝者通緣俗似如為勝也。
【疏】性未離故者第八未能全離執故有云性未離故者意說七地已前若不入無漏觀第七亦與我執相應以未不離執故平等智得緣賴耶此解為正。
【疏】即是識字及一等字者意合說云異熟識等無垢識等。
【疏】人我是主寄至人我狹者意云辨人我法我二種差別要法我為本方起人我問何故名人我答依人計我故云人我我有主宰用故主斷自在用宰有割斷用亦計我及作者受者等用故然法我者謂依法體有軌持自性等勝用是有自在等用勝今言法我約自在義不約宰義以法我我寬故即依法計我故云法我。
【疏】此中喻況理有淺深至是法執者意云淺喻者迷杌喻迷法是法執若杌為人喻依於法執起我執也。
【疏】深喻至人中起事執者意云前法有深也迷杌者喻迷法空理將杌為人時喻人執也問此深喻喻人執與淺喻喻人執有何別耶答一種無別但據迷杌分成淺深人執一種問何故如是人法不同答法中據迷理說人中據事起所以法中喻有淺深人執但是一種而無淺深據實迷人亦是迷理然要迷法空方執法有依此法有力方起我執乃至執佛性為我亦執法有體依此作用上方起我執約此一邊言迷理事也據實亦迷我空理也。
【疏】問人中亦可言至起事執者意云返問飜喻人執也問云法中迷理人中起事執者亦可人執迷無我之理於法中起事執答法執寬故通迷一切人執是狹依人計我所以唯依人身上起執計為我故。
【疏】難淺喻云至非是法執者意云且如喻有淺深深喻身難出離難淺喻迷杌故但處迷法即法執也淺喻中人執亦身命論難意云若言執杌可喻法執[孑*中]皮喻法則迷杌應不喻法執也故疏云迷杌應非是法執然答意云迷杌者謂不了不了似於法執法執亦不了於法也以不了義同所以轉迷杌喻法執也其實迷杌不得是法執雖唯執杌然有實杌地方謂人也問既言不了似於法執者未審不了之義何異於疑答此雖不了則決定不了疑者行相猶預不可相例。
【疏】云如一眼識至二行相生者此喻但取少分為喻也唯取識行相不取兩境名少喻意者慧體是一憶上下我法二用與別如一眼識自證分能生緣青等多境見分故自證是一見分之用隨境許多又共許識喻者護法安慧彼此共許識多行相名為共許識即喻不共執心者護法許我執生時必帶法執安慧不許以第七識唯有我執無法執故名不共許執心計合出許學文者眾文略也。
【疏】疑於理印於事等者且任不正義難也難非執者亦且任不正義答望護法宗不許疑印俱生故故且疑他世為有為無於彼生何欲勝解等。
【疏】今此不違故許俱起者以境是一故許俱起。
【疏】具有人執者人執既有法執不說自成以我執必依法執起也。
【疏】定性二乘至通見脩道者意云此等位並起法執除此亦有人執者除此聖道滅定等外餘時亦起人執問且如二乘聖道滅定等如前早已耶簡何故今更重說耶答如前雖說不約斷分別今約斷分別故無重說過。
【疏】若三心觀者此意三心是相見道為正義初一心唯起人觀後二心之邊通法觀故此三心見道法執有行不行時。
【疏】及二果者即生空後得及滅盡定。
【疏】若住散定心散即散心有漏之位定即是定心除法空觀外餘生空觀等諸定心麤觀不障細法執故。
【疏】然此一切至大勢相似者意云此等菩薩多起法執故云相似我執已伏或已斷故更不起前七地有學頓悟容我法二執間起不同第八地已去八地已去法執有行不行若法空觀相續即不行若人空觀相續法執現行乃至十地滿心方永除斷若有學迴心及頓悟菩薩我執至七地滿心伏盡至十地滿心斷種第六識我見第四地伏第七我見至七地終心伏不行也。
【疏】二障三處過者如第十疏解。
【疏】若言第六識可起現行法執至第七是所依者意云外人若言第七無法執第六識許起言為依者不然未知與何法為依夫論為所為者而與諸法為其所依第六識八地以上以恒無漏一切煩惱所知皆悉不行如何得法執仍為所依耶以不得為所依明知取第七識中法執所知障為所依也外問曰次言第七識中所智障為所依與何法為依答曰與前六識中煩惱所知障為所依也問曰第六識至八地。
已上恒起無漏云何言與前六識煩惱等為所依答誠如所難故論引經云八地以上煩惱皆不現行唯有所依所智障在意證八地以上第七識中有所依所知障法執在不依須一切時與煩惱為所依但此以前曾與六識中現行煩惱等為所依故得所依名六非所依第七是所依者意說六識中所知障不得為所依第七識中所知障為所依也是根本故六識中煩惱起時皆由第七中煩惱等也。
【疏】何故上言至全言有者即指前次通異生聲聞獨覺相續等文此即生下文也。
【疏】非是從善惡至異熟生者意云善惡業所感別報心心所是異熟生果今者不同於彼。
【疏】是總名攝然即別名者意云法執雖向總異熟生無記名中攝名異熟生總望餘威儀等之名此異熟生還是別名以非餘三故即別總名如身根故。
【疏】然此第二雖是總束上為三位者即於第十門中解十門中有二初正以十門釋第七識第二總束上為三位也談第三段束為三位也。
【疏】通大小乘有者意說大小乘共許故。
【疏】無漏緣第八至故論言等者意云無漏第七緣無我理即真如也及緣第八異熟識等故疏置及言上至佛果許通緣一切法故論言等也。
【疏】意能念境界者念者思量義言錯飜者此即失也念者緣於過去明記為性意者思量為性行相既別何得言意而念境界耶故是錯也。
【疏】次下顯證者即次下心常無記頌也故下頌云心常無記法至善不善者此頌亦錯意不取二邊也夫二邊若者所行斷常第七不能斷常故但緣第八執我我所非計斷常故是錯也。
【疏】解脫阿含者意說此經名解脫阿含經阿含者此云淨教此解脫云即淨教也非是涅槃解脫。
【疏】然今少別者彼論前有我見我慢方有我愛此經前有我見我愛方有我慢等故云少別。
【疏】此意相應至去來世有故者意說無漏道起此意煩惱即滅何以故煩惱與對治道不俱起種已斷故無漏道生時此煩惱非但現無亦無過未何以故過去未來無實體故然有宗計無漏道起其惑雖斷於過未世仍有體在故不名佛今說過未無自體者即破彼宗。
【疏】此經大小共信至常施食等者意云引此經頌云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等者此經大小二乘皆共信有然大小二乘解名有別且大乘云彼經說者即是第七識若小乘解云即是第六識就小乘中諸部又別且上座部云染意恒時者即是我宗細意識許與惑並生恒現行故如受生心者此細意識受生命終位中恒起故云染汙意恒時等亦如大乘受生位中藏識恒有故若大眾部解云此染汙意識雖中間蹔有間斷亦得名恒與諸惑俱生滅也亦如是世云此人常施食等見此人一切時常施食耶不妨中間而有間斷此亦如是也若薩婆多計經言恒時者約前後相應約俱非要同念與惑俱時名俱也如常施食等約多分說常受樂等准知今大乘云經言恒時與惑俱者即第七識非第六識也不同小乘。
【疏】不共六二緣至有情我不成者意云證有第七總引六教勤為一頌如疏不共者此即第一經明不共無明六二緣者下論云眼色為緣生於眼識乃至意法為緣而生意識意名者下論謂契經說思量名意等二定別者即下論云無想滅定有別若無此識彼應無別無想染者下言無想有染若無此識彼應無染有情我者如下論云謂契經說異生善染無記之心恒帶我執若無此識彼三性心位應無有我等。
【疏】或有為二等者意說無明或可總分為二一者共二者不共等。
【疏】義有二義至即理者意云義有二義第一可解第二義者即義理理即真如問真如理與境義有何差別答初義別也彼約對見分義為境此約道理即真如之道理也問此段論文既不辨義何故預明此義耶。
答汎爾預明也理應無爽此義即是後文覆真實義也。
【論】如伽陀說至不共無明者此引攝論第一頌證說有不共無明。
【疏】無明恒行遍三性位者由此無明故令前六識作善之時所起施等不能亡相何況起餘不善無記心也故遍三性心而恒行也若不爾者便違經中之恒行之言故云不爾恒行。
【疏】經頌俱言無明者前所引經頌者即攝論頌也。
【疏】若六識身至相應故者意云六識本通三性若與不共無明俱者便唯染俱應不通三性何以故許與無明恒相應故。
【疏】若謂意識由彼煩惱成染等者外許此意識由不共無明方成染者難云此意識應不通善淨何以故以此無明恒行故即攝論中作此難也。
【疏】中此無明至非不與隨共者意云今第七識中無明體雖是根本然不與餘根本惑俱而俱而但與餘隨惑相應得不共無明名此師計第七識中愛等三名隨惑問若言無明不與根本惑俱故名不共者未審不與何根本共耶答但可言不與根本共亦不可說言不與第六識中根本惑共必不然但可總言不與根本惑共也。
【疏】隨其所應根本分位者即指如邪欲邪勝解欣厭等皆是菩薩隨惑外攝然名隨煩惱。
【疏】二十隨非名煩惱者意說非名根本煩惱也。
【疏】若隨非根本至不言是煩惱者意云自有隨非根本者即不能隨是此是根本亦通障攝者即根本煩惱是如對法文說以隨不言是煩惱故者釋隨不名煩惱所由若前師將愛等三為隨煩惱分位建立者不然何以隨不言有煩惱字故今將愛等名隨煩惱者不然故知此三但名煩惱不得隨能隨中不說故。
【疏】修返時者修者修還也。
【疏】不見諸論名不共貪等者此且位解即諸論中無此說不共貪等文也。
【疏】對餘癡故論多說癡至不共名故者意會諸論不說不共貪所由此有兩解一云對餘者對餘六識中癡等但說第七識中癡名不共無明二云癡者即是第七識中貪等之餘今將當識中貪望當識中餘癡且說於癡理實貪等亦名不共然貪等名不共者有二意一云第七識中貪等不與餘慢等俱名不共以慢高貪下行不相應故名不共也二即說六識中獨行貪等名不共貪准下文此解正。
【疏】然此師至不為主故者意云此師說六識中有不共貪等非第七識也然七識中貪不與六識中慢等俱故名相應但與自識中煩惱相應名相應故以不為主故所以不得不共主名無明不分得名不共。
【疏】是主無明餘識亦有者此通六識中有即是主獨行也。
【疏】前師見等亦名不共者意云前師難前師餘六識中癡增時貪等見應名相應即以前師許餘六識有不共貪見等故且說癡增時也。
【疏】若為主時應名不共者此難貪等前師就貪等增時難也然准家俱許此義今各約自所許為難。
【論】有義此癡至唯此識有故者是護法正義。
【疏】其第二獨行不共至不與餘俱起者意釋不共總有二種第一相應不共即第七識中也第二獨行不共者不與根本煩惱共故名不共此釋不共名也然第二獨行無明復有二種第一非主獨行者與忿等相應名非主獨行若爾何名獨行答不與貪俱行故名獨行然獨行即不共故如此無明第七非有第二是主獨行者不與根本煩惱共故名獨行不共不與忿等相應名為主也但不與餘貪等及忿等十相應起名主獨行故。
【疏】云或不與餘俱起等非不與餘中大等隨惑俱也然第四卷末解隨惑總有四說此主獨行總得相應也若欲界兼與無慚無愧中二相應上界不爾如下解也。
【疏】為成此後所說無明者是生起下文為成後不共無明故引瑜伽為證。
【疏】與後五隨者即於八大隨中與五箇俱謂湣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即前第四卷末四師中初義也對前中小隨故名後也。
【疏】如契經說等唯是分別者以緣起經說聖者不共無明已永斷故故知唯分別彼唯據此是主說非約非主以非主不共通修斷。
【疏】緣起初勝法門經第二卷說者即是緣起經文。
【疏】此隨小乘名為不共者大乘雖許以小乘亦許故言隨非恒行不共小乘不許有云大乘無隨小乘說非大乘許也大乘不共無明即第七識中者是前解勝教自說故。
【疏】從輕相說者謂念等十種依根本立大乘小乘俱然以行相麤動數現起故名為輕相貪等不然故名不共意說重者名根本輕者名忿等。
【疏】此雖二別者即是主非主二也仍不是恒行無明所攝即不遍三性心故恒行無明遍三性故。
【疏】世親唯說不共許緣乃至辨從二者總是解世親攝論意也彼文似難大乘異師者謂安慧無漏位中無第七識今言如眼根及本識生眼識乃至意根及本識生意識者意□似破異師證有第七也。
【疏】然對所依至即根境法故者意云會攝論與此論有別所由世親唯約所依而辨二根此論約其根境二緣以說第七若立賴耶不共許故據此道理明知攝論難異師也。
【疏】逆次第配者是逆配簡上第二能變中次第滅意及因緣依等即從後向前簡也。
【疏】言在中攝至是一識攝故者此意即說若唯言六識攝不言中者為言成於六識也顯成第六故置中言是一識攝故者意說第六既是一識攝故不得用六識攝為因。
【疏】明非者即結上文是明薩婆多等非不許有第七違上經故。
【疏】上座部救胸中色物如西明疏說可撿敘之。
【疏】此隨彼語者意說准第二解五識無三分別者何故初解言有自性分別云云答隨彼上座部說有以上座部許五識有自性分別故至下第七卷廣說。
【疏】所難同喻不成者經部難云若以五識為同喻證第六有俱有依者此同喻不成五識與根非同時故。
【疏】以世現見極成法至當知亦爾者量云汝五識與根決定同時以依他生故如牙影等。
【疏】心心所法同緣一境至因果義立者意云以思受為同喻證五根及識同一境故決定俱時量云汝眼根與識決定俱時因云同一境故如思受等若爾此量有他不定過以經部許愛等心所法與心雖同緣一境然是思分位故與心前後起故犯他不定過過云五識與根為如思受同一境故定俱時耶為如愛等與心同緣一境故是異時為有此過應前成立愛猶如思受決定俱時量云愛等心所決定俱時同一境故如思受等既成立已然始將為喻成立根識決定俱時五識既然第六亦然決定俱時俱時意根即第七識。
【疏】極成者簡諸部至故簡之者意云說極成言簡不極成如文自簡若不置極成字簡者但總言意識是有法者即攝一切意識有法中便有他自所別不成過也小乘許最後身菩薩有有漏不善意識如悉多太子納妻生子受五欲樂等是今大乘不許若攝在有法中即有自所別不極成過若大乘有他方佛等小乘不許即犯他所別不極成過也謂簡此等過置極成之言簡也。
【疏】不共簡現第八識至所立不成者意云今將不共之言簡於共謂現行第八識與諸法為共依又望第六非親生故非相近故謂對五識增上生所依說故言不共也若不置不共之言但總言極成意識必有增上俱有所依是立宗者即宗有他能別不成過也他小乘不許有第八識今宗中不簡將為所依者成能別不成即前陳有法名所別後陳宗法名能別以宗中不簡故犯此過又無同喻他不許五識依第八故若設舉五識為同喻者喻中有所立不成過所立是宗法宗法於喻上不得轉即喻上無所立宗名所立不成過也。
【疏】顯自名處者至立已成故者謂如眼根還名眼根處乃至意根還名意處故故顯自名處也意云今置顯名自處處言意有所簡以上座部師計胸中細色物而為意根今不爾意非色故此色根既是第六所緣即是法處所攝色收也。
【疏】此理不爾者意云上座計色物為意根者此道理不爾若是第六所緣此色應是外處所攝不應是內意根攝也謂簡如此過失遂置顯自名處之言若不置顯自名處簡者但言極成意識是有法必有俱生不共增上意處是法者無同喻過以五識不依意處故不可將五識為同喻也故總說言顯名自處即顯諸識各依自根故五識得為同喻也。
【疏】彼非所立者若但言俱生不共是意處者即宗非所立何以故以上座部計色為意根亦攝入所立宗中故大乘不許色為意根故宗非所立若許色為意根者復違自宗自宗不許色意處攝若對上座成立者犯立已成過他前立故故是相符過也。
【疏】等無間不攝至皆許有故者意云言等無間不攝意者簡次第滅意根此成俱有依故若不言等無間不攝但言極成意識必有不共顯自名處增上生所依者即宗犯所立不成以等無間亦在宗中體非俱有依故故有過也若對一切小乘有立已成過小乘皆許過去意根能生今識故。
【疏】若舉五識以為同喻所立不成者意云宗法於喻上不轉所以喻上闕所立法小乘不許五識用種子為不共依故今不對經部經部亦許有種子故若對者有立已成亦許五識依種子故。
【疏】非親生故者第七望第八但為俱有依非親生也。
【疏】非相近者第七望前五識非相近故不為生依但得為染淨依問第七與第六為生依者與種子生現行何別答種子生現行即辨體生今但為依親能變起名生所依不同種生現也。
【疏】又簡俱時心所者意云俱時心所雖亦與第六為依然非生所依攝故須簡也問如何第六心王依心所答如前論云心王心所許互相依如心王與臣互相依等有云俱時心所者意簡第七識俱時心所也雖與第七俱時不同第七生所依攝。
【疏】前無同喻過後立已成過者意云若但言極成意識必有不共乃至增上依不言生所依簡者即第七與五為俱有染淨依等亦攝在宗法中亦合宗有所立不成過又無同喻小乘不許五識依第七故故云無同喻過此一義簡俱時心所至非所依故者第二義簡若不言生所依俱時時心所但言增上依等者即心所與心王為依亦攝在宗法中故有立已成過他宗許前許今更重成故是相符也問如何心所與心為依答若能所相依心所即非心王依若相引相假藉名依即心所亦是王依如王臣等問如前所簡亦有無同喻及立已成過者何故不言此中偏說此二過之答如前所簡但依一義簡所以不說今此中生所依具二義簡即一義中簡一過所以偏出二過亦無違失又所依言者即第三義簡一切能依故也若不簡者亦有立已成過何故不說答舉一類餘故更不簡。
【疏】此中一一互相簡略者即將增上義對俱有義又將俱有義對所依如是一一諸義相對互簡。
【疏】法亦實有耶答者然經但言塵生識不言有體無體不可以法為例。
【疏】問法雖至為例不成者意云法雖無體為緣能生意識五塵為境能生五識應亦無體耶雖有此相例然論主不計故簡之為例不成者不可取彼法通無體例五亦通無。
【疏】亦應從二緣生至而為意者此外人難經說二緣生法無亦生識經說二緣生根體無時識亦生猶如過去已滅識雖現無體能引現滅得成意根故答如疏。
【疏】故法無時不例五者意云不可將法例於五根也為彼但境為根須有力故不可將無法例於五根亦令無體也有云不例五者不可將無法例於五根亦令無七。
【疏】設前有體今亦無用者雖前說有今入過去故無用也後既無體用依何立故云其用理無有云設前有體等破薩婆多設薩婆多計有體者前已破竟故過去無用後無體故破經部師彼宗自許過去無體其用理不得有前解勝。
【疏】經部宗云至假說用者意云敘經部師過去識名意所由者後方破敘四經部師云過去雖無體當現在時謂有思量用今雖已滅亦得與後識為依何以故以有似現在思量用者大乘破云不然汝之識當現在時但有了別之用雖得名識不得名意無正思量用故故難云無正思量假依何立汝若前有思量可過去似有思量用汝既前無思量用如何過去似現在有思量用耶。
【疏】大乘前破至乘前義者意云前破勝論外道云又不可說假必依此如何今難經部云無正思量假由何立豈不相違耶。
【疏】不然據理至有似轉者此論主答據理而言不依於真方有似轉但似妄懷假說有似更有立破如第二卷說當撿彼文論師意存唯識變義。
【疏】無違教失者若望大乘意現在有正思量今言無正思量者就他宗難。
【疏】今者廢己從他難者意云若現在正思量大乘許有今言無正思量假由何立者不論己義但就他宗故云廢己從他難。
【疏】又前約勝義難至而辨假者意云前破外道云假不依真者約勝義諦中難勝義諦中心言語絕不可論其真假今言正思量等者約世俗說世俗中有真假故故云假必依真故二難有別。
【疏】故但名意不名為識者以識無依止義故不似現識也現有思量義故。
【論】若無染意於二定中一有一無彼二何別者有染意即有別無染意即無別也意云汝若不許此染意一箇定中有一箇定中無者未審二定中有何差別故難二定有別者由此染意也論文合云若無染意於二定中一有一無者彼一何別長續。
【疏】若小乘唯二十一者謂遍行別境各五善有十并心王善有十彼宗計無痴善根是假立即慧分故大乘不爾二十二法疏無相滅意識者即第六識滅定二識者并第七識不言五識者加行位已捨故諸定皆無五識身故故此不論。
【疏】俱滅何異者若第七者二定中俱滅二十二法未審二定而有何異今唯二定別者無想定滅二十二法滅定合滅二十三法并第七識一分染滅故多於無想也種上假立者即是能厭種上假立也。
【疏】二得至五蘊四蘊者二得者第一方便得即加行也第二離染得即離染義無想唯加行得滅定通二得佛唯任運得餘聖加行得二名者滅定四蘊依有頂心一名也無想五蘊依第四靜慮心一名故云二名也。
【疏】若無第七無凡可厭無聖可欣者由第七識執我輪迴故凡夫方染可厭也由淨第七與平等性智相應即是聖者是可欣也。
【疏】二說如後者有云合為三字疏錯作二字如後第七卷說撿餘本。
【疏】二除初後故言長時者取中間名長時初生及沒時極促故故下云中間長時無故有過。
【疏】汝去來世至我執者量云汝去來世應非去來世非現世攝故如常無為故又云過去故非常不同常無為又未來非現猶如空華去來既無無其我執是有過也。
【論】取得無故能得互無者遮彼轉救謂彼救云無想有情有我執得故聖訶厭者不然所得之世既無能得我執之得不有云何得有我執耶又云能得者是三我能得去來世是所得彼云去來世雖無能得在所於無想有情而有我執。
【疏】次大眾部至我執者即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等四部及化地等計別有隨眠如種子是不相應行蘊攝無想天位成就故有我執由斯聖賢同訶厭彼也。
【疏】得類即不失增長者意云不失增長是得家流故云得類正量部云由有得類故無想天中雖無六識亦有我執何必須有第七識耶論主云並於不相應行中前已遮破。
【疏】我有色心皆得受熏者意說我宗中色心皆許互相受熏無想位中既有色根色根含藏種子由此得有我執。
【疏】雜染相狀通三性者意云由有第七識我執故令六識口所行施等不能亡相相即雜染六識三性心中皆有也。
【疏】有漏三性俱心無我執者意明彼俱無我執應不染也。
【疏】言此我外緣行相麤猛等者此解不同上也。
【疏】言由我執故起施等善法者彼初由第七我故令六識中行施不能亡相也此解約第六我然彼攝論依我能行施等證有第七者但舉由第七增明第六識中我執意云由七我故令六識中我執明利言我能行施等即三性心間雜起非謂我能行施是第七我也不爾地前云何得有亡相施等而成度行以第七恒我執故故知但約第六識中我言我亡相也即無彼第六中我所行施名亡相故。
【疏】此解為勝此根本故者此第二解是其根本勝前第一解也以前解無有有漏亡相施等何以故以一切時恒執我故非實顯之者意說但由第七我執令六識中我執行相增明所以說云由我執所行施等不能無相非實顯第七我故施不亡相也故云問此論與攝論何別答約第七我執說云由執我故施等不能亡相攝論據第六中我說云我能行施等各據義別亦無違也又由第七識令前六識不能亡相者照法師云即是七增六也復由第六造業復惑也。
【疏】據親生識語者以第七為第六為親生依。
【疏】既爾二乘染末那滅等者二乘入生空觀第七與法執相應雖與法執相應望二乘不名為染但以我執無故名為染滅何故五識仍有相縛答如疏。
【疏】或由因類相縛猶在至應亦有相縛者意云謂因位五識由七而有相縛乃至無學果位雖無染七而是自類亦起相縛言不爾者若不取因類解唯取第七有法執名相縛爾者即二乘無漏智即第七有法執皆有相縛又云不爾者不取此因解者何以故若言自類爾者即生空智心是前有漏因位之類應有相縛問相縛與所緣縛何別有解無別以俱通三性也若爾何須說二縛耶答據寬狹有殊故分二種所緣縛通本影故寬相縛唯影像相分故狹有云小別即所緣縛從他能緣得縛名相縛當體得名故二乘斷所緣縛不說斷相縛以能緣縛所緣者名所緣縛故有宗計云如無學身雖非現有煩惱然由現在他惑緣縛故成有漏名所緣縛下論主破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無漏等若所緣縛能緣名相緣夫相縛者皆是法執生故二乘不斷然不及前解。
【疏】有分別相者有漏心緣境忘生分別分別不了被相所拘故名相縛無漏見分不著於相故不被相縛。
【疏】體便麤重者便硬澁不調柔性也。
【疏】或所縛見至且名相縛者此說相縛見體狀易彰所由謂所縛見分是非量或是比量與執相應比度解故言能縛相分通於內外內即根境外即真境也由能所縛中有種種相狀易彰故但言相縛也。
【疏】煩惱憎故者即由煩惱引及隨等增益也所以成縛。
【疏】有漏末那之所增故者即如前云由第七我故令六識中所引施等不能亡相等是。
【疏】有麤重故者意說有漏有麤重縛即硬澁不調柔等無漏不然不可為例。
【疏】麤重縛體亦通有漏者意云非但相縛是有漏即麤重縛體亦通有漏問相縛以何為體又麤重縛有幾答云如西明疏解。
【疏】彼據勝顯說故者彼攝論執我能行施相增勝且就此一邊說據亦應同此論若約六識與此即別又西明云此引頌重釋相縛不脫所由謂如是末那意是而識所依此染意未滅六識相縛終不脫也。
【疏】由前及後去來煩惱發故緣故者意云善等由前過去煩惱為緣引發故成有漏及由後未來煩惱緣前善等故成有漏何假互俱耶故俱舍等云善等起時雖無現漏而有過未煩惱能緣縛故彼善等名為有漏故作此破云去來緣縛理非有故。
【論】非由他惑成有漏者有宗云世尊身雖諸漏已盡然由他惑緣而成有漏如說央掘摩羅於佛生嗔此如人於佛由此世尊亦成有漏故作此破非由他惑成有漏故。
【疏】不失增長者意說正量部計不失增長者由薩婆多得也。
【論】亦不可說經有漏種生彼善等故成有漏者意云謂汝不可說雖無現惑而由有漏種所生故現行善等亦成有漏論彼種前先無因可成有漏故者釋不可說有漏所由何者汝說善等薰成種時既無現行染污末那依何現漏成有漏種。
【疏】及過去緣縛是煩惱引者經部言我不同有宗此義成漏也身中色根等但由漏種生名有漏也又云善等例亦然者例內色根異熟法爾亦從有漏種生故成有漏。
【疏】漏所縛者如無明發善行支意云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後有故漏所隨者即如得上地天眼耳通還為上地諸麤重隨逐令天眼耳成有漏也故對法云漏所隨者者即由善根還為有漏隨順令加行位善不成無漏故對法云漏順隨者謂決擇分善根雖為煩惱麤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皆一切有順彼對治故。
【疏】雖亦由之發者意云第六行施時雖由當識中前我愛等引發而不俱起但是傍因非正因也。
【疏】即他緣縛亦傍因者意云雖自行施等若他煩惱心緣縛時亦是傍因非正因也。
【疏】即他緣縛亦傍因者意云雖自行施等若他煩惱心縛時亦是傍因也若為正因要順俱起。
【疏】便非各各變者意云若由他緣縛故成有漏者即非各各自變又若互緣縛故成有漏者即應我行施時他愛果等既不爾者故知各自變也大乘宗善等既不被他緣縛故知各各變此甚新氣者是三藏所解不同說故名新義。
【疏】以有漏言正表此法與漏俱故者意云行施等時皆有第七由我執與三性心俱時故三性心方成有漏故我執等煩惱而為有漏正因。
【疏】若言由他緣縛亦如前破者同前勿由他解成無漏等破。
【疏】對法等云至復不相增益者意云但由有漏煩惱種等隨逐此身生他界地等而不言縛他地有情也又有漏種望善等復不相增益此會對法文。
【疏】相增益者謂第七增益餘法成其有漏其第六識若無漏時七染不行唯此無明未無漏時增第七染又互相增益者西明此顯有漏與漏性相同故互相增益方成有漏故自身者簡薩婆多由他煩惱得成有漏現行者簡經部種子煩惱者簡大眾部隨眠俱生滅者簡有宗由過未煩惱漏故得成有漏此明由與自身現行煩惱俱生滅互增益方成有漏。
【疏】有學亦爾至與善俱故者意云有學第七未滅有煩惱俱也第七若無時餘識之中必無煩惱與施等善心俱故既餘識善心成有漏明知必由第七煩惱俱時也。
【疏】為會前疑者生下文解前非由他惑成有漏義疑。
【疏】漏種類者謂阿羅漢有漏諸蘊前生煩惱所起故也意說無學諸有漏法有漏善等從前有漏種子生故得成有漏意說皆由前時第七我見等與六識中三性心俱薰有漏種後時無學身中有漏方成是前有漏種類也若小乘不許有第七識與六識心等俱者復至後時心等起如何成有漏亦不得言是漏之種類也。
【疏】我執不有失者汝不立第七識者即我執無有名不有失。
【疏】理第三文者如前云已引聖教當顯正理此即是顯正理中第三經文也。
【疏】於處門中不開識者以此理通者問何故於十二處中不開識耶答且以不共根境相對以辨於處總名言處不論於識也至第八卷彼彼分別中解疏剩界字界門中有識故非此所明或可界中不開八識但說六識者對根境說六亦應無妨。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五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六本
【疏】就此能變總有九頌以九門分別者第一能變差別門第二自相門第三行相門第四三性門第五心所相應門第六三受俱起門第七所依門第八俱轉門第九起滅門。
【疏】後二頌者是指下論第七頌云依止根本識乃睡眠與悶絕等二頌也。
【論】次中思量等者以第二能變是三能變之中間故云次中。
【疏】初釋六因者因者因由所以義也。
【疏】亦非定別者意云亦非六識定別然更有七八二識故又有云亦非別者總相攝成一識故如一意識也。
【疏】非唯據一者耶答由根有損令識昧劣意識依彼昧劣之門不分明故於彼實青妄為黃解實非眼識見青為黃也。
【疏】後七無漏時六必無漏者意云六若無漏第七不必無漏二乘等若七無漏六必無漏菩薩等。
【疏】非染淨依至引發依者意云眼根等但與五識為生依不與五識為染淨依及引發依等是故藏為根本依第七為染淨依第六望五識為引發依能引發五識生故此等依既非生依故是所簡。
【疏】此色有時心識所變者色必識變為根心能生識見色識必知有根由此道理依根不依色也。
【疏】何得識種不隨色起者兩句是問詞以下答也。
【疏】離識之色等者此舉事以明意云只可由根與識合識能領受境令根有損益不可四色與識各令色有損益即如離識之外質色等有損益時然識不損益故如禾稙等被霜雹損是也既是色損識不損明知不由色與識合而色有損益也他損色者即霜損禾稼等是。
【疏】如第六識俱無漏故者意云若意識唯入生空觀不妨第七是有漏今者不取若第六兼入法空觀第七即無漏今者俱無漏今者俱無漏者意在雙入二空觀故第六一助第七根也。
【疏】何故至等可爾者意云第六獨名意識有濫故曰不然眼識等隨根立名無濫故云可爾意云六識皆有無間滅意根縱汝五識隨不共根別名眼等故云可爾何故意識獨名立耶故曰不然有云意不然者意識應非依不共根以餘識依皆名意故眼等可爾眼等可名不共根以餘識不依故。
【疏】如五識身亦依於意者意說五識既依不共根第六亦依不共意根如五識故。
【疏】問如前說依五八依七等者意云如前說第六依五根及七八識何故說第六有不共依耶。
【疏】七望五八俱是所依者七與五為染淨依與八為俱有依若據近而順生唯是第六非五八等故得不共之名。
【疏】謂眼等五至二所依者意說眼等五識非但依無間滅意根亦依五色根故下云五通意色二所依故第六不爾唯依意故得意識名。
【疏】若爾七八二識亦唯依意者以此二識同是意處故總名為意且約自義以解。
【疏】七八據依亦有至得名識者意云若第六依意既得名意識故知七八互相依亦合名意心識等故云亦有此義今謂諸論依自勝得了別得識名思量得意名積集得心名據自勝得名所以不名意心識等也。
【疏】兼釋七八得名意別者意云此意字者非是思量意也亦如人云此意欲如是等即如說云心攝藏等是重釋心意名別所由也。
【疏】順通別名識之義故者意云了別名識者即是通名或名色識乃至法識者即是別名故論云謂於六境了別名識即通名也又云色等五識至了一切法者是別名也又曰或能至得法識名重釋第六識得名法識所由也。
【疏】謂第六外處別名為法者緣外境處亦立之中獨名法處。
【疏】亦從不共得法識名者亦識對境亦境對識各別名為不共識了別法不不共名故論云或能了別法獨得法識名。
【疏】或彼法處六能了別者即第六獨名法識又云亦有此義者六有了別之義不同前法解也。
【論】此後隨境至未自在說者論從或名色識至此已成總是依境立名據未自在位說若自在即不爾以四一識許通緣他境故雖有此能但可從根無相濫失。
【疏】薩遮尼乾子經是此論證者彼經據未自在五識唯緣自境也若意識名法識者即因果俱通故故意名可爾若爾果位五識許五緣因位未自在不許互許者即正法念經云因位五識亦許互緣如蛇眼聞聲如何會釋耶答疏自會云是正量部師義非大乘義大乘不許蛇眼聞聲以蛇眼可有識根等故。
【疏】初地即名自在無漏五識現在前故者問初地五根既是有漏如何能發無漏五識耶答地前五識不自在成有漏等者由第七執有我故令五識所起起等不能亡相故成有漏故七為染淨依由第六識與五識為引發依隨第六通二性故不成無漏及至初地由第六七識得無漏故引生五識亦通無漏是故初地有無漏五識至第十卷中更當廣辨。
【疏】然有別義至不思議所引生緣力等者意云五識由第六生法空後得智引生於淨土中許有現神變等自出水火現通說法事也即是佛地論中有別地作此釋也非是本義。
【疏】或有別義七地以前至不名自在者此約八地已去方名自在以前雖互用未得自在此亦是彼論中別師也若互用准法華經地前亦得互用也故經云父母所生清淨肉眼等即是以上所解二義。
【疏】或即初地或入八地者即此等時互用更不自在非已前無也。
【疏】如何諸根至緣一切境者並是問詞證此識義者意云證此識互用也。
【疏】曰舉所依根顯能依識者是答語。
【疏】如何互用至豈非雜亂者又第二問也或曰此却責也但離取色名為眼今合取觸亦說名眼得名豈非離亂也此約取境明根名雜亂所由非是問識得名也今以識依根名無濫言不至能取者是離中知以離中知故境色不至能取故云不至能取也言法相所談者即不至而離中知法相道理令如是說故云法相所談又云令至等者合中知今以眼取觸令合中知五識五根而有何別故名雜亂復違上離中知法相所談之道理也。
【疏】名字者意云名者猶如於客客無定屬故今名亦爾也故名字無實而不能定詮一法故得客名但依世俗所談非此即為定量也故經云名字互為客又解名字互為客者無定量故眼不唯取色得名眼今亦取觸名眼故但所立眼名非定量也。
【疏】故二得名中者即指前依根境二種立名但可依根無相濫失。
【論】佛地經成所作智決擇有晴心行差別至無此能故者此說證成通緣六境佛地經既云成事智決擇有情心行差別故知不但緣色也又說能起三業化事故知通緣意業又說作四無記論故知五識緣一切此等義門並如演秘引佛地經論具解故此不錄。
【疏】身化有三一現神通化者如身有舒卷及出水火等二受生化者即王宮及隨類受生等三現果化者謂受金捨馬麥等報撿慧日論。
【疏】三百五十者意說上祭從初發心修行六度乃至分布舍利前後總有爾許所度所度處所也即一一處皆具六度如是合有二千一百即一一度皆對治四種有情謂貪瞋痴及等分者意云如一有情於劣境唯起上貪又有有情於下劣境唯起上嗔又有情於下劣境唯起上痴此為三種又如一有情於下境唯起下貪於中境起中貪於上境起上貪餘嗔痴亦然故名名等分有情即心境相稱名為等分然就一人現行論即不具此四種心行觸身中有種類及對治他所化有情可具此四故故起亦所治也即此對四種心行所修一一行皆對四大六無義所生過失合萬四千問有云從光曜至分布佛體等者光曜是何義是何位次答最初修五停心觀初不淨觀作光明想名光曜或起心並云於法名光曜也雖有此解未見正文。
【疏】此中復有人法不同者意說此四化通人及法名有四記不同如何別抄說。
【疏】又佛化之無實勝用至似化亦得者意云佛能觀根心業果心所等四事雖能化現然望佛本質心等而不增勝明利緣邊不如本心故云無實勝用名似化也問何故須化答由四智境一一皆遍一切處所以須化但佛自他心等非是化他人心等。
【疏】下顯不說者即顯本頌不說不共依也共依下說者即顯以下說共依也如論第七云依止根本識等是也且顯不共依者此別解頌中不說不共依所以此之六識明共所依即說依止根本識等也。
【論】前隨義便以說所依者意說謂本頌中以根境麤顯所以不說云長行中前隨義便已說所依即指前第四卷論廣說所依了故。
【疏】曰前已廣論指同若第四彼云若法決定有境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緣即內六處若近指云極成意識心有不共顯自名處等無間不攝等乃至如眼等識此所緣境義便當說者即指下文云如契經說眼識云何依眼根了別諸色等問若言所緣境下亦說者何故頌中而不說答宗明唯識故不明境。
【疏】又解前文非明頌無我長行至不別說者此解意云前文者即次前然六轉等文也意說此文不是明頌中不說根境之所以也論言麤顯極成故此不說者但我長行中以麤顯故遂不說根境也問若爾者何故論云義便當說耶答但是因義便說故非故正說也言有見有對者意說眼根有照境義名有見有所對即根從自種子生。
【疏】言種類義是差別者即前說六根境種類異故即是頌中差別義也故。
【疏】曰謂隨六根境乃至有六種以來釋差別所由。
【疏】下會經者意云前言了境為性相者釋頌中了境為性相文下云如契經說證成也下云彼經且說不共等是會經文由前牒經為問所以須會也。
【疏】彼經且說至非究竟言者此會前經說五識唯緣五境意也諸所依中者即根本染淨依等。
【疏】其實五識亦了識等者如自證分緣見分等即是。
【疏】義即不定者意說自證分若已轉依不唯緣見分亦了聲等故云不定如依眼根發識聞聲豈了日色境云一根發識緣一切境故言且據少分者且據因位說。
【疏】有義此解非稱論文者今更重解論文也撿篇當知此意稍勝。
【疏】次引彼六識之經證成者即指論中云彼經且說不共所依等是也。
【疏】非為前伏難者意說但為明六識之自相引經證成非為解前難問有此文成。
【疏】十八界為緣不同者即十八界為所緣境出能緣識多少不同。
【疏】五三六有二至自在等分別者意說准因果十八界為所緣不同有多少故因見各隨應者因即因位也見者見分也各隨應者顯各緣自境故云隨應五三六有二者五即五塵三者三識緣謂五一一皆三識緣謂五識第六第八識且緣色立為眼識同時意識及第八識乃至領觸立為身識同時第六及第八識也第七緣內故此不說六有二者六者即六根二者即二識謂第六七識第六通緣六根第七唯緣第八第八即意根中收故通說六根二識緣也六一一不定者六者六識也一者即第六一今見分通緣六識一不定者即一法處法處是第六所緣如法處通果實色亦是五八識所緣五識由第六識引故得緣於法處實色本識亦變此實色若餘心所等第六緣無為六七二識緣滅道六七二智生故證真如故法處一今不定自在等分別者即約果位辨也果位五識皆得互緣不同因位如樞要說又云六一一不定者而佛果位六識緣境即不定一一通緣一切境也如此遍知者望極自在位分別。
【疏】所依之頌如前已說者如第四句句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開導因緣一一皆二等是問何有此文來答謂前說所緣頌故次有所依頌文來也指同前說。
【疏】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故者有云准前辨六識依不共根得名具五義等也言不共者即簡因緣無間緣染淨依同境依同境者即第六識與五識為同境根故亦簡也共依等者若即本八識為根本故亦簡也等者等取以上同境等也。
【疏】若由他力至法者意云此釋次上境頌中不定言也。
【疏】顯此聚亦爾者且問初能變也將彼顯此上得心所後說性問此中心所法有不通三性何得同彼言影顯也答但約此聚起時同性非定令皆通三性又解此相應法性不定同故於心後明性彼王所總唯一性於所後明也。
【疏】又彼諸法不定通三性此定通者使後學者知此差別故前後辨性不定不得定同也。
【疏】名字隱故先解者意云以無記名字隱故先解也。
【疏】無漏有為無為亦爾者意說此二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有得有證者無漏有得無為有證。
【疏】及由涅槃獲菩提二世益者即現安樂後不生惡趣也有云如無學證有餘依涅槃此世益死入無餘後世益。
【疏】今解至但是無記苦果者意說惡趣苦果但是無記非是不善於後世中非遠損故非不善雖令身苦來世非不善也。
【疏】大乘亦得三性各有四種者善亦爾無記亦有四種無記如前第三卷第八識無記中廣分別。
【疏】諸論總收至故別建立者意云諸論所說三性皆是此中四種三性收故云總收亦有此義非但是說此論中三性通說諸論中所有三性亦得故云亦有此義也於理不違故別建立者此論與諸論所有三性通理即不違故此論別建立四種三性無記等如第三卷說也。
【疏】唯十法俱故者不定地除輕安故云十法此云十一者總舉一聚為論非皆俱也。
【疏】謂嗔至成十者即忿等小七中二並嗔總成十也除諂誑憍三者以通無記故。
【疏】通前二故者意云通一前善不善一及無記並如雜集論廣說有云無記非是前善復非不善故云通前二也。
【疏】又此二三四門至已略辨訖如善有二謂生得加行不善有二謂自相不善相應不善無記亦二謂有覆無記無覆無記等也如前廣明。
【疏】若有為有種子至彼性中攝者意云有意三性若有種子皆隨現行是彼性攝。
【疏】然此二三四門至各據一義者意云此論中有二三四門辨三性能對法論中辨三性總有二種先總後別先總者且以有為無為等故耶辨三性第二別辨三性別辨者如善以十三門分別不善有十二門無記有十四門此即別辨也此論與對法所說不同應撿對辨言有別者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也。
【疏】五識不能轉心發業者意云轉者起也五識不能起心發身語二業縱得名業者但名假業不名實業義由第六別方能起心發業故名隨轉心發業隨第六識後起故有云轉心發業者即第六意識造善不善業轉第八心令往諸趣生也如此功能五識所無但隨第六轉心發身語二業又五識不能發威儀但能緣威儀問如何五識得緣威儀鼻舌二識不緣威儀故答不爾今言緣者謂緣威儀路路者處也處即是五塵五識既為緣五塵所以愛五識緣威儀也意說五識緣威儀時即無記心攝也問云何威儀通五塵不答有是正工巧威儀有是相從得稱思如色聲身語表是正工巧香味觸是工巧業所依處總言工巧通五塵故五識緣也身表色是正威儀香味觸是威儀業所依引路總言威儀通四塵故四識緣然聲無行住坐臥攝故聲非威儀此二無記心若數習者皆得現前又准婆沙正理皆言何名工巧及威儀路方是色蘊也。
【疏】除變化者謂天眼耳通亦非變化心也故五識無變化無記心也。
【疏】又非五識至相隨俱生者意說五識唯一剎那不得二剎那俱生亦無展轉無間更互而生者意說不先起眼識後起耳識後起鼻識等不得如是無間而生也故瑜伽云一念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問五識生已意識生者豈五識同生答不爾言一念五識生者意說五識中隨類一識生已即意識生不妄須五識一時生也故言雖總意及別也是故五識三性不俱。
【疏】定中聞聲非我所許者此師不許定中聞聲又三性俱起設縱許等者此師云縱許三性俱起唯定中可然散即不爾。
【疏】方五俱生亦復同境者即由意識導引以後意方與五俱生及同境也。
【疏】若雖導生五三性並者縱許五識三性並者應難云意識應三性並故量雖言如次所引者即次前文中引大論第三云五識善染必意導生者意證同性。
【疏】謂由了別定至意識故者意云有兩箇意識且如了別定之所緣境意識者唯緣定中一境心是又種種所緣境意識者即是意識於定中觀苦空無常等心是以境不一故名種種境意識也耳識生時由此二意識得生定中聞聲也雖演秘解別亦是撲揚法師一釋也。
【疏】故定不俱者意顯三性定不俱不妨定中耳意二識俱同緣聲境也亦同是善性若爾言率爾隨身無記者據未自在位說。
【疏】亦非五識次第而生者意說五識中隨起一識即意識生更不容耳識隨眼後起故故由非次第而生餘識准知。
【疏】上說五識唯一念解者上來解五識一念不通三性下依多念說亦不許五識三性並以能引意識一時不通三性故。
【疏】謂世俗至非生起剎那者此釋經中一心剎那也約此究意說也言一處為依止者即依止處所也又云相似相續至極相似故者釋一心中言由極相似故總名一心也。
【疏】明第八識至三性不俱者即第八識不得一時與五識中三性俱如論云三性俱者約第八七五中隨一善名三性俱也言自無記者即第八名曰淨無記。
【疏】此引五識相續文者至五識容俱者唯瑜伽論中明五識有二說一云五識唯一念三性俱二云五識許卒爾等流多念相續三性俱轉護法正宗依第二說此相續文前第四卷等無間依中俱引。
【疏】雖亦緣色境者意識先與眼識同緣色境而聲境勝故與耳識同緣乃至起不善耳識。
【疏】或前一眼識至得三性並者意云雖卒爾等流多少不定然亦許三性俱時意說先時起眼識觀佛像未滅意後尋求尋求未決知是何像像復放光眼復重緣又起率爾謂前尋求未決定俱是率爾不至等流後時有色境至而其識生初起唯是卒爾復尋求及決定知聲境善不善等後相續心生即是等流所以卒爾多等流少容五識得俱行三性並也一念俱者如眼識觀像是善意與眼同緣又同即有香境並不善聲境至所以三性俱也香是無記故六識容許有三性俱非一切時皆必俱也言是卒爾多念者非約俱名多少據前後時節名多即前後起多率爾心故名多念。
【疏】又解率爾等流至俱起故者意云如前第一約念明多少今時第二約識明多少如起率爾等流二心時或三四識起率爾一二識起等流或復飜此但於五識誰起率爾等流而有多少而亦不定其識之名目也隨於何境至其識即起亦不言先起此識後起彼識等也但隨境至即緣故故是置或字也。
【疏】雖五一念三性得俱至此前師意者問若前師不許五識三性俱者瑜伽文如何會釋彼云五識三性俱有二說一云五識三性俱通多念相續前師不許三性俱此文如何通前師云五識雖一念三性得俱若眼識與意同緣善境時設有耳緣至亦不緣聲若緣聲者即須善眼識滅意與耳方同緣也善眼識不滅即意不緣聲此師會意也若護法意說一意識雖與五識同緣然性不必同也。
【疏】前所設難能引意識等者意云意雖與五識俱起而由前因不必同性故前所難云爾時意識應通三性難於此唐捐唐者虗也捐棄也前師道理徒領輪墨虗棄其功也言下引證者即答前問也意證耳意二識同緣性不必同意是善耳是無記故。
【疏】如大目連至即便出定者證三性有別准其論文唯有二性如定中意識是善性定中率爾聞聲耳識是無記未自在位率爾隨心是無記故何得有不善性答意證性不同不必須具三性。
【疏】或復起者即是耳識者意云與前別前約行人定中耳識與意識相應能取此聲今解意者定中聞聲耳識即起不言意識相應俱起意識定中得起耳識。
【疏】顯揚論說種種意故者顯揚說有二意識一者唯了別定所緣意識唯是善性二者取種種所緣境意識即通三性故緣十八界故云非唯彼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意顯彼論兼得耳識同聞也意證定中意識是善耳識率爾聞聲是無記故性不同。
【疏】定中耳識不領受故者若定中無耳識領聲者意識依何起希望而出定也問既許無色界心了一切者何妨定中意識領聲出定答言無色心了三界法者劣由加行方能了之此無加行故不能了也。
【疏】末後出定之意識者即在定最末後心也彼宗許此言欲聞聲故所以次念即出非己聞聲方出故故立量難如疏作量言應不即聞聲時出定者宗也然彼宗意云為欲聞聲所以欲出定故立宗違云汝為欲聞聲末後出定意識應不即為聞聲時出定因曰此位不聞聲故如前定中意也彼宗許定中末後意識未聞聲從此次念即出方聞聲也所以今立量故。
【疏】然前師豈不解此文者准上疏因會一釋許定中聞聲二解定中可爾散位不爾散位不爾即第一師釋文也即指前有義五識三性不俱論文并疏有云前師豈不解此文者意說豈不解顯揚十九文答解如前已解者即指前師解顯揚十九文如論云若許五識三性俱行意識爾時應通三性於此文中解故云如前已解取此解勝。
【疏】有師引證者有異師引此文為證云等引位中無五識也故云彼雖非證然為會之。
【疏】多識者如在定許起耳識不起餘四識故云等引位中無五識又云多人者即二乘等人定中不起五識據此道理故云三摩呬多位而無五識也非菩薩故者菩薩定中許起耳識等若八地已上雖常在定而用常寂靜不妨具起五識諸小菩薩則不爾也此即會前雜集論文。
【疏】問如何定中至與耳識同緣者意問後師云若言定中意識與耳識因緣者如何意識俱受亦得與耳識因緣耶受應善性耳無記故問也。
【疏】散意入捨至耳心不生者此答上問即第一解此有二意初約入二約出且從散意入於至必是捨故以來約入解也捨者簡喜樂喜樂定中耳意二識不與捨受相應意說散位意識入捨定時必有捨受所引生率爾耳識而是無記與捨受俱有何所違言初起之時等者又解云約初出定說也且初出定意識猶尚昧劣與捨相應所引耳識當知亦爾疏云初起者起猶出也故捨受亦與二識同緣然不與喜樂等異受俱也明知返顯入根本喜樂定耳識必不生。
【疏】二解至有不同故者意云此第二解雖定中意耳同緣何妨亦與異受相應如意識與喜等受相應不妨耳識初起與捨受相應故受不同亦如定中聞聲耳意二識雖因緣而性有別此亦可然。
【疏】瑜伽論說至即是尋求心者意說第二解云雖復同緣不妨異受相應如是是中意耳二識復同緣故如此解者今引瑜伽文難云如瑜伽說五心中前三定是無記性如何說言定中尋求心是善耶若是善者違瑜伽文。
【疏】又在定得起幾心等者意說定中得起初二心者明知二心是無記也瑜伽云五心前三是無記故知定中耳意二識不得言不同性合是同性俱無記故此總難也。
【疏】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者即答前難意會瑜伽論文也瑜伽說五心中前三心是無記者約散心位故說多分言三心無記也若在定中除率爾心餘善者通善性。
【疏】又五識必由尋伺所引者明知定中尋伺善心引生五識意證如此也若爾者未審初入定心是何地法應是初禪心不應是上地心以上地中無尋伺故既無尋思者五識應不生如何得知耶云五識必由尋伺引故此總難。
【疏】云此至解者意指於下文下文彼說尋伺中言五識必由尋伺引者顯多由彼起非說彼相應意說五識多由尋伺起非說一切位皆與尋伺相應也。
【疏】又此定為唯有漏亦通無漏者此問三摩呬多定通有漏無漏耶答至二種俱得亦通凡聖如對法疏說即第引定也。
【疏】又欲界至能引耶者問云如欲界耳識許無所有處異地心引生即如大目揵連於獼猴池側坐入無取有所定聞象王哮吼聲明知無所有處第六識引欲界耳識生也若爾者亦應二定以上起下三識時非要借下尋伺但用他地無尋伺意識引生耶以許異地心得相引故。
【疏】初起五識必尋伺引者此答意者率爾五識必藉尋伺引生此唯約率爾說等流即不許爾容非尋伺心所引故如在欲界豈一切五識等者舉例也。
【疏】又初起五識必尋伺引者意說即上二地意識俱初禪尋伺引下三識也。
【疏】後位已去非尋伺心引者等流心已後或非尋伺引此即舉欲界耳識許異地心引生例二定已上借識亦有不心尋伺引問雖言容有不必尋伺亦容得上意識引下眼耳不答如說神通依餘近分等上既無眼耳故取眼耳俱時意識名眼耳通故云意識名通故四根本皆得引初禪眼耳通也。
【疏】能引意識應通三性者問煩惱所知同依一種煩惱不善所知無記二性得俱第六一心三性應並答不例二種障同依一種義用分二是故二性得俱信等嗔等正相返第六一心三性不並。
【疏】二說者意云敘瑜伽論中一念文及相續文如別抄敘。
【疏】不同耳識率爾心是無記者意說境不強意識俱善耳識率爾無記若境強意識隨吾偏注即性同也。
【疏】若兼緣諸處者意云不與五識同緣但從爾別緣即無記也。
【疏】若與五識別緣唯緣法處既無此心者若唯緣法處可不同緣既無此唯緣法處心故知同緣既許同緣故知同現量引集量論證非直同現量即五俱意識亦無法執也。
【疏】八地二乘至以此為證者意云三性容得俱時未必一切時皆得俱也以八地菩薩無不善五識故故知但是總從舉論也引喻證曰如第八與餘三性俱者且第八是根本率白淨無記意識是善若有不善聲境及無記香境至便有耳鼻等識生故三性俱但容俱未心皆爾又八地二乘位許三性俱者無漏心亦許引無記五識也。
【疏】隨前二師所解位次者一師許初地轉五識得成所作智一師許佛位方得後師為正故五識轉依唯是善性。
【疏】不爾者意云若不約佛唯言善性者餘位即有不善無記五識也如疏。
【疏】初地以去至亦有無記五識者意云初地菩薩謂有修道不善貪嗔等既得與五識相應明知五識有不善也至四地雖伏我見善不善貪嗔等任運得起也又八地有無記五識者雖意識常在定恒善性若不與意識俱五識率爾便無記故曰或時亦有無記五識也。
【疏】三乘無學至何性六識俱起者佛唯善二乘無學通無記菩薩後得亦通無記不似同性。
【疏】五識之中至如受中說者意說五識通有覆無記者如下明受中自說。
【疏】通生得加行有聞思修至非生得故者意說五識中得有加行善如聞思修三慧即加行善也問且如五識中有性得善可爾云何亦有加行善耶答聞思慧等五識當體即無若為彼第六識中聞思所引五識亦通有聞所成等問如何名所成能成耶答如聽經觀字而思法義是五識中聞思是所成此聞思眼耳等是意識中所成聞思之所引生意識聞思是能成如此所引眼耳等豈不是加行善耶有云聽經觀字而思法義者即是意識中所成聞思即此聞思是能成所引五識起名所成意說爾時五識名聞思所成者即得也二解前勝故五識有加行聞思善等生得劣善不說所成非生得故有意說加行善不是生得善也。
【疏】香積佛土鼻舌等識類此應知者此疏通外難外有難云眼耳二識可通聞思所成義如前說如何鼻舌等亦通聞思所成耶答鼻舌欲界色界雖無如香積佛土聞斯佛香即獲一切得藏三昧等既以香飯而作佛事也故言香積鼻舌類此應知亦有聞思也又菩薩後得智所引五識等淨土中聽法或說法或觀字或以香觸等而為佛事豈五識無三慧耶故經云諸所色為無非佛事問向其聞思義將明曉更成修慧唯理猶迷如何五識有修慧耶修慧依定發五識無定故答成所作智轉五識得成所作智當體即是修慧從定而得其義極成何勞虗稱作此難耶故為不可。
【疏】所成之言義寬偏者意云聞思所引起五識識皆得所成之名故言五識有聞所成等。
【疏】緣起經說至有覆性故者意云欲界意識有潤生愛等然五識中無若餘有覆無記性由意識有故亦引令五識中起也意引緣起經證五識有有覆無記性。
【疏】四無記中至相從四中變化所攝者意云然四無記五識得有三除變化變化唯自向意識中有所以五識無也然天眼耳可通有眼耳通即是眼耳相應慧也言相從四中變化所攝者謂變化與通相似通者無擁變化者於事不即隨意能成如幻術等故言相從是故通亦向變化中攝故五識但有威儀工巧異熟生等三無記也。
【疏】八十九雖言欲界有變化至自說是生得變化者此會難也外問曰欲界五識無變化者如何瑜伽說欲界而有變化耶今會云雖言欲界有變化不是五識中有也然此變化意識中法實上界繫今言欲界有者據相似者說如何相似答謂欲界意識亦能變作幻術等如種豆為丘馬等變樹草為軍旅攘等欲界意識中變化也以相似故故據意識中說欲界有變化又會云欲界有者謂上界意識若變金水邊等然似欲界中色香等以所變色等相似故言欲界有變化為為坐得上定意所變金等色見相皆是上界繫又會云言欲界有變化者有生得變化亦名報得變化不是意識中變化也問何名生得變化答如龍鬼神等皆有神變化之力謂不由修得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變化亦名報得者從前業感故如龍鬼神等皆能約授形質及雨食雷電等故名為變化故瑜伽自說欲界有生得變化。
【疏】論文自說至又無威儀者即瑜伽自約小乘說也即今大乘五識得有威儀如前已說但約緣威儀名有威儀也若據小乘但說五識中有威儀類不得正威儀也謂小乘計云威儀心寬但餘三無記不攝者皆是威儀心也此心即是意識家威儀之類與大乘不同。
【疏】若不爾者至異熟生心寬者意識五識不緣威儀工巧等即但是異熟生心攝非是威儀心也以威儀心狹異熟生心寬故不同小乘。
【疏】又解第五相應門心王不名為所不屬心故者此重解第三繫屬於心一句。
【疏】作意一法獨能取彼眾多別相者意云作意作用強能與想等同取長短境等相及受等同取違順境等相雖作意名取眾多別相但取受想境相等不得受相等之行相以行相各各別故。
【疏】由作意至功力勝者此顯作意能取總相亦取餘之心所各各別相故名功力勝也亦能令心心所取總別相故。
【疏】此論以觸為初者此論中說遍行先列觸後說作意受想思等若據瑜伽先標作意後列觸受想等故有別也。
【疏】等損害俱相違者意說受能攝受損害等相也。
【疏】思能了正因等者意顯思能了耶正等境因者邪正境為因也。
【疏】中邊第一彌勒頌云等者意云此別辨中邊證別境五亦取總相兼取別相故說亦言問中邊唯說別境亦說餘心所答雖亦說餘心所今謂對前瑜伽說五遍引五別境文證緣總別相。
【疏】二十六者謂根本有六隨煩惱二十故染有二十六也有疏云染有染三十二者謂根本有十隨煩惱有二十加邪欲邪勝解故成三十二也。
【疏】以開合五見等者意云此論及顯揚五蘊百法論等並說有五十一心所如論自列苦依瑜伽第五十三即依此論五十一上更加邪欲邪勝解若依雜集論有五十五即開惡見為五見故有五十五謂根本有十隨惑二十遍行別境各善十一不定四也問何故如此不同答但為惡見開合不同量便救有如是增減此論等以五見俱不正故合為一見若依對法等據見行相不同故開為五所以諸論有此不同。
【疏】於四事中生五別境者如下說五別境於四境生謂於所樂決定串習觀察境中起緣別別境而得生也。
【疏】或俱或不俱別事生故意說欲界等五法於四境上或可得俱起或體事各別生如下五別境於四境生俱有俱不總別合有三十一句至文作法。
【疏】於善染等皆不定至等取餘二門者意說不定四於善染等皆不定也彼更有二門一謂非遍心起二謂非遍地有然此中善染等總有三門且第一簡唯善染以互相違今不定四皆通善染第二簡遍行遍行遍八識不定四通前六識不通七八至下第七自當分別第三簡別境別境遍三界九地皆有然不定四中前二唯欲後二至上界初禪有尋伺也今論言於善染等不定者即舉一門等二門也。
【疏】會文有二者初約根本隨惑俱是染故束六位為五第二約四一切辨其五位故瑜伽與此有別故以兩儀會也。
【疏】言謂定俱生者即並頭生也又言俱者約此五心所常俱也時者望一切有心時言無始者約七八識說故無斷也。
【疏】此解為勝輕安不遍者意說一切地者約有尋伺等三地名一切地者即輕安不遍以欲界無輕安故。
【疏】若如初說從多分至而作論故者意云此舉輕安例煩惱亦許通餘地有若如初說者即第六卷解輕安中初師云輕安不得通欲界者有其二義第一約多分謂上八地有欲界一地無故從多分而論以欲界輕安調暢身心行相微劣所以言欲界無輕安據家亦有也第二義云要定加行方有輕安餘時即無意說欲界無輕安者據如前理說其實亦有也今言染四皆無者且從多分說其實亦通諸地即如無明貪等通三界九地八大隨惑亦通上地也且通俱者與染心相應故若爾如何言染四皆無耶答以煩惱中通者少不通者多以種類而言故說染四皆無據實亦通如下至本文中說。
【疏】增上出生者意云以二義解根也一者增上二出生即由苦根為增上緣能生長苦法於其身心而逼迫樂根反此於其身心而生適悅故以二義解於根也問受與根何別答受者領納屬己根者但出生苦法故二者別又寬狹不同至下自解苦汎爾領納屬於己者即名為受能有出生增上之義方得根名受名為根必有領納自受但名為受不得名根未出生故所以受寬根狹。
【疏】領納境相具適悅身心者意云樂苦相對稱俱意說樂受及苦根俱有適迫身心等即苦樂相扶對名根。
【疏】五識通依色心二依者此正釋二受別相身謂五根然眼等識相應三受實通依色心二依謂依識及根故而就不共別依說名身受五識即皆然若意識相應苦等三受唯依心故說名身受唯依意識故故說五識及意之言意在於相應受也。
【疏】無漏第六意引生者由無學人第六識入觀時即無苦受若後出觀遇違境有若受如乞食不得被餓死等又無學聖人五根有漏初觀時五根且有不調暢性故有苦受言或唯後得智中方起等者意說從菩薩後得智大悲等力親所引生故亦通無漏如變身魚等但據菩薩二乘不然樂捨通無漏可然苦受相隱故逐難釋此即二二分別也謂身受心受為第一二又有漏無漏為第二二。
【疏】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者瑜伽文意計十四者謂七色根并命根并受五受根及意根也除信等五根三無漏根者然此八根如下自解故疏云謂除信等五及三無漏其十四一分見所斷者謂七色根及命根謂三惡趣業所惑或意識中分別煩惱所引生故後入見道時分別煩惱已斷更不能招當來黃門北鬱單半擇伽二形三途無想天及女人等故說此七色根及命根見所斷即因果果喪斷亦名不生斷畢竟更不受此身也一分修所斷者是有漏法故故修所斷其五受根及意根亦約分別煩惱無更不感故名見斷也是有漏故云一分修所斷言其餘可然者意說五受根并意根通見修二斷所以故云可然問信等五根是何斷答有二義一云是修所斷體通有漏者是修道故二云亦名緣縛斷謂煩惱緣信等起煩惱故斷能緣煩惱時信等得緣縛斷名也故瑜伽五十七云問二十二根中幾見所斷修所斷及非所斷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謂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乃至廣說論文今疏文依論廣說。
【疏】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通不斷者意云以不斷對修所斷說十二一分非所斷攝者謂前見道斷中取五根及意根通無漏是不斷有漏者修所斷其憂苦二根亦非斷者苦根可爾如憂根名非斷者隨順趣向無漏非斷法名非所斷據實憂根不通無學後六者謂信等五根并未知當知根通無漏不斷有漏者修所斷也言應名無漏者意云憂苦二根應名無漏也何不說者以無漏不引論不說之但假名無漏非真無漏也。
【疏】不可說六中是至五根亦應爾者意說前六但可取五受根意根不可說是命根無學人身中有苦許有者五根亦可爾何以故以無學身中有此根故故云五根亦應爾故不可言命根通非所斷但可取五受并意根也其已知根具知根唯非所斷。
【疏】苦根亦無學者無學人身中有苦根如前說無漏引故此即是兩三分別一云三斷二為三學言雖名同小者此三受名同小乘。
【疏】論或總分四者意云亦不須分別云苦樂捨三別等莫作如是說但可總言受即是應通四種謂三性及無覆無記與六識相應即三性有是業感故名無覆無記。
【疏】五識皆通有此四性者有說三受各通此四性然樂捨二受皆具四性其義易解唯苦受可通三性善善不善無覆無記等唯有無記與苦受相應相㒵難知故論偏釋如下自解問三受名通四性者如何苦受通於善性答勤修進道苦己身心故五識中得有苦受五識或與嗔等不善相應身心熱惱故有苦也然苦受是善惡業所感果即是無覆無記苦受通有覆無記者謂五識中有任運貪痴五識俱貪痴有二一者分別貪痴是見所斷一向不善二者俱生貪痴以任運起與五識俱是無記故得與五識中苦受相應又苦趣中第六識有痴慢愛身邊見等是無記故亦與意識中苦受相應意有苦根如下自說故瑜伽說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故知苦受同煩惱是有覆無記性也此則逐難釋苦根有覆無記意故次論云彼證意識中有苦受也。
【疏】餘三通二性者即慢貪痴通不善及有覆無記性。
【疏】此五識中如何相狀者意說此貪等於五識中如何相狀如文自成。
【疏】如率爾至無覆者此舉例也如五心中第四染淨意識若是有覆性遠引五識起有覆貪等。
【疏】又非有覆意識不引五識生故者此通解意識引五識生也上來辨二四第一辨或總分四二辨容別四以下辨一五也。
【疏】飜前三相者意云由有三相故所以離於憂喜所受三相者如論云第一逼悅身心相各異故第二由無分別有分別故第三尤重輕微有差別故由有三相故苦樂受更離於憂苦受由捨受無前三相所以不分二也即捨受自有三義對前三相故不分二也一者非逼非悅相無異故二者無分別故三者平等轉故一一相配義。
【疏】欲界初定隨應皆樂者意云欲界五識有樂受初靜慮有樂者眼耳身三識通初禪有故。
【疏】大乘初二近分者意云初禪近分二禪近分唯有喜受若第三禪近分及根本有樂第四禪近分根本唯有捨也問何名近分答根本善已前加行方便即名近分分者因義故通四禪皆有近分。
【疏】以安靜適悅至在意名樂者以樂殊勝分別不及名無分別非總無分別亦如世人說言此味極美不得道意尤重者亦約殊勝說也。
【疏】離生喜樂者離性者離欲界生上界喜樂許初二近分有喜樂受也。
【疏】初門者即初二近分名初門對後根本故得初名若根本即是後門。
【疏】初何故有喜之言等者總是或有義家難此論文令初二近分亦有樂也今正解者以下即是疏主自釋此論不說樂受之意。
【疏】若言樂受至文言寬故者此文意說初二近分有樂受地獄中有憂受意說地獄雖有苦受不妨有憂初二近分雖言喜受不妨有樂以受言寬故若言苦根即唯一受者苦受不通憂也言苦受等此意說苦受中含憂受所言等者等樂受含喜受也。
【疏】若言至何故不說者此師由難反成自義意識唯有憂受也。
【疏】彼約五趣辨是異熟非異熟文者意說瑜伽論約五趣辨異熟生也所以不是辨真異熟文也。
【疏】彼意唯苦何故言憂者意問曰若言地獄五識唯有苦受何故乃言有憂受耶問也言彼意唯苦者意說彼師意五識唯苦何故乃言有憂耶。
【疏】此師意說至約六識作論者即答問也我今依六識作論五識有苦相續意識有憂相續故云苦憂相續言地獄有八根者說五色根意根命根及憂根此師意說憂根為第八入定生中名捨入三不成中。
【疏】彼唯說至不言傍生者意云瑜伽第五但約地獄鬼趣說有憂不言傍生今以第六十六有傍生文故今合引云一分鬼趣傍生亦爾。
【疏】憂苦遍者謂地獄故者以此證知故地獄中意唯憂俱也意說地獄無客捨受故以憂根為第八此師意也。
【疏】不善業輕至以少靜故者意云不善業輕所招執非極苦以有捨即少寂靜今既地獄受苦尤重不容有寂靜知無客捨受。
【疏】憂即分別加行分別故者意說捺落迦中無分別煩惱言憂分別者但是於境分明知有苦具而生憂慼是憂分別之行相也名加行分別。
【疏】既言三等者意云既云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明知苦受與身見相應有覆無記性然憂根性通善惡故知地獄而無憂根。
【疏】一根善不善以三性為境者即憂根也既言善不善明知憂根不通有覆無記又緣於三性起即是二十二根中憂根此總是引瑜伽論文說地獄及餘識中二十二根有成不成文也。
【疏】除三者即除三無漏根所餘或成不成者約信等五根及男女根等。
【疏】三約現行至無涅槃者釋三無漏根地獄之中三無漏根現行必定不成種子約有性無性辨成不成。
【疏】餘三現行至成就者此樂喜憂三若一向苦處即種成現不成若雜受處後三種現亦成就對前三無根故喜樂等得後三之名。
【疏】現種俱成八者至有一二形別故者此即釋彼論文也言五根意命根為七者問何故不言第八根耶答為後師將主捨為第八憂根入三不成就中苦根入不定中若前師以憂根為第八客捨入三不現行中苦根亦入不定中今不言第八者為兩家諍未定所以不言言樂喜定不成現者憂根既是所諍故亦不言但言樂喜言其信等五現種有成不成者有斷善不斷善有差別故言男女一二形別故者為地獄惡業招容有一形或有二形又由惡業招容無形故現亦有成不成故成不成言通信等及男女兩處文也。
【疏】苦根入現不定等者問何故不定耶答如生死之位由惡業故逼切身心命終等時方有苦根又如住極悶絕位六識不行如何有苦故是不定或極善業所招生死之位苦根六識亦無。
【疏】不爾餘三即無法故者若取以客捨為現不爾者即瑜伽言三現不成者而無法也言無法者但闕不成三名無非三現無也。
【疏】若言喜樂更取一形者是前師難也謂言後師三不成中取一形為第三也以第二師許地獄無形故為此難也難意云若唯取一形為第三者何故不取男女二形耶若後師言無二形者難云豈鬼畜等無男女二形耶答若云鬼畜許有地獄無者難云何故地獄中無男女二形耶此皆前師假設為難。
【疏】雖無睡等者釋解伏難云地獄既無極重睡眠如何說言彼無六識答雖無睡眠而有生及死并悶絕等三位故無六識也六識既無意根寧有。
【疏】等活地獄至何處有者意云若前師言死生二位無客識無憂根者男女等活地獄非但有生死二位亦極悶絕時豈悶絕時有意識耶。
【疏】又若爾者至五識相續故者若以身識相續有苦根者彼苦處中意識憂根何須間斷更無別所以故不可以意識間斷五識相續故長讀文。
【疏】又意無捨受非易起受者意云明真捨受非是易脫起受意既有間斷明此俱捨受是易脫起第八捨受非易脫起受故云非易起受易者易脫也。
【疏】意中苦受至間斷者意識中苦受約客受說亦有間斷然五識中苦不斷以身識等相續故。
【疏】據起意已後必相續者前師悶絕等位意識憂根並無若後起了還復意中憂根相續故瑜伽說餘三現行定不成就文亦無妨也。
【疏】嗔於未位與捨俱故者以地獄苦逼多嗔捨俱受地獄苦末容有捨也捨亦有慼行故故捨通三性但非苦亦而得捨名不妨客捨通三性也。
【疏】彼無異熟樂名純苦處故者意云說餘二趣至名純苦者據無異熟樂故得純苦名。
【疏】又彼無異熟有等流樂至一切皆無者意說地獄純苦處異熟樂等流樂並無故云此名純苦一切皆無。
【疏】對法第七等說至少分故者意說意地嗔與憂受相應或意戚名憂者從多分說不妨亦有苦受及餘煩惱也即人天全起憂鬼畜趣少分有故云多分其實意地亦有苦也即會前師意地尤重戚受尚名為憂況餘輕者文。
【疏】若細分別至故不相違者餘聖教說意識與憂相應者有二意一者約麤相說二約隨轉門若據子細分別意得與苦受相應故故疏云一切見道惑通在意地故瑜伽五十九云不通一切識身者意地一切根相應又如疏云一切俱生通三三受故故五十九云若任運生一切煩惱此於三受現行可得此約從細與前多分麤相不相違也。
【疏】非實是食者非是滋養順益之食但可得名不損斯兩箇文段意與憂俱者皆是隨小乘說謂小乘許若在五識憂在意識故今依大業意中有苦受也有云此第一解依隨順門說。
【疏】或依上座部主異熟無間者彼部計由異熟異苦憂相續而生今瑜伽云語有情類異熟無間有異熟生苦憂相續者亦隨彼宗說五識苦相續意識憂相續也其實意識中有苦也。
【疏】即是無性第二上座九心隨彼說者彼部說九心之中有分心是異熟心故由異熟心有苦憂相續也。
【疏】或依彌沙塞部至異熟意識生故者此部說異熟意識有憂根相續所以大論亦隨小乘說意有憂其實有苦受今疏文在下方說者不次也此說為定依前大眾上座二部一處會也。
【疏】大論第五至亦隨轉門者瑜伽言尋伺憂俱者隨經部宗且說有憂理實兼苦以下所會意皆同也。
【疏】問彼六十六說至唯地獄等耳也者意問曰且如瑜伽六十六說約五趣辨其憂苦何故餘趣不約隨轉理門語唯地獄意中苦受隨他小乘喚為憂耶舉論答云地獄意中實是苦根而非是憂然此苦根是餘雜受憂之類故所以論說意地苦受為憂問何須作此會耶答以前師說意中有憂受故引瑜伽證地獄中有憂受所以會云此隨小乘說非大乘正義以小乘許地獄中意唯有憂故論又彼苦根等者第二會論或彼苦根等者第三會也故此苦根通損身心不同於憂不可為例也。
【疏】離生喜樂者離欲界生初禪等也問如坐近分定若命終者生在何處答既未得根本定還生欲界若坐得上根本定方得離生喜樂近分不爾。
【疏】豈為有樂言等者意云豈謂有離生喜樂言即含近分而有樂耶。
【疏】義說為二即喜名樂者既義說者喜應是假有若是實有何不名喜若定喜時而亦名樂故者不然望義有別且如無漏智等亦名無為望有為樂所為即非有為若望四相所為即非無為豈即無漏假耶此亦應然仍同一種義別說也然此善樂但由定力滋益身心令適悅生非是緣境生喜樂等。
【疏】亦餘時意慼受憂故者意云非但餘時處意地慼受名苦即純苦處苦處意地慼受亦名苦根。
【疏】令不壞相續名食生其捨受者無順適悅名食故不生喜樂也。
【疏】定中通喜樂等者意云定中無違境不約憂苦以明欲界容三受俱也。
【論】意不定與五受同故者意識不與五識受同如下云偏注者隨喜受不注者便起捨也問如何苦樂捨三受得俱耶答如在定中意雖樂不妨身有勞損耳識率爾聞聲不妨與捨俱亦如世人欲舞琴基躭讀樂心雖有喜身有勞損苦受所生故三受俱。
【疏】此亦有二師者一云五識唯一念生已即滅二云五識許多念相續意云但明五識續與不續不是說五識一念所與三受俱也但准前三性中說。
【疏】或轉得無漏初地即得者有一師說初地得無漏與成所作智相應有喜樂捨俱有正義師說至佛地方得無漏五識今唯約無漏名轉依亦不約有漏名轉依故十地中五識仍苦受俱若據第六第七識初地即得無漏與喜樂相應也。
【疏】又佛六識三受並通者比且通語下自別解言五識唯有樂捨無喜者以同因位五識中無喜憂故然喜無量但以不疾為體。
【疏】雖有漏三識等者意云有漏眼耳身三識二界二地以上即無今無漏不然不可為例。
【疏】答有如淚下如雨等者此說意云以彼聖者證得無漏第六所變根等名無漏非實無漏又若第八變是有漏若無漏第六定果所變所以名無漏。
【疏】即有定眼依處非實有根故者且約依處名有根非約實根也若以無漏定所變名無漏根者即通餘聖者不唯在佛。
【疏】以此為例者上三定無五識不妨有有漏無色界無色根何妨有定果所變色根又例云且如有漏五識三識二地繫無漏五識通四地何妨凡夫無色界無根聖者而有耶。
【疏】問八地皆有無漏八識耶答有者此解無色亦有五識以有疏意解無漏八識所依地七八有二解五識有四解一准疏可知以無定文故作此解。
【疏】常處第四靜慮故者意說佛心常在第四禪也所以常與捨受相應。
【疏】餘地雖有而不現前者意云下三禪雖有無漏第八識等而不現行所以不與喜樂受等俱要至第四靜慮方起猶如無色界見道無漏種子先傍修得而不現行何以故唯依等四禪入見道此亦如是。
【疏】大悲天住者此大佛悲功德依第四禪名無住也第四最勝獨標天住之稱據實論之餘天亦得住也。
【疏】如七八識者意說五識亦唯第四定有猶如七八二識也。
【疏】薩婆多至有實五以為遍行者意云此解有宗經部興問且有宗問云如大乘但以五種為遍行為不爾耶然有宗以觸欲等十法而為遍行故為此問若經部師問云唯以實觸等十五法為遍行亦以假為遍行耶。
【疏】前者亦言起盡經也者如前第三卷引起盡經說觸等是遍行也言此是初經者今明遍行義就引教中此最初引故云初經。
【疏】若爾何義故知作意必有者此問云何義得知有但作意耶下引經答也。
【疏】即象跡喻經者意云初引阿含經證觸等四遍行此經但證作意是偏行也論若於此作意即於此了別者彼云了別即是識體此顯若有作意必有識生必有作意是故此二恒共和合。
【疏】恒共和合者即作意唯與了別恒和合也言無色四蘊恒和合等者意說通與心心所法和合也。
【疏】非唯善勤者意說勤通三性非唯善勤依欲即餘二性勤亦依欲也。
【疏】謂此欲但求彼可厭之事至可欣自體者謂有自身是可欣自體設於境生欲未合希不合已合欲離之位皆以自身可為欣體也。
【疏】若自內身至及後離位者意云如有可厭事欲與自身命時即於彼厭事上但求不合已合後離位時此即於自身之上起欲不於可厭事上而起欲也。
【疏】若欲外境至非可厭事者此約境以況內身此意即說如外蓮華遭霜電之時但念此花昌盛之時而生於欲不於此霜等之上而生欲故但於花上而起欲也內身亦爾若病苦等時但愛自身而生於欲非於病苦之上生於欲願與病苦離者但加之身故又解疏若自內身可厭至非可厭事者有云前疏文約身生欣於境生厭也此文意於身生厭於境生欣意說若厭自內苦身未合欣不合已合願後離若於外怨境生欣願死緣早至即是於可欣事上生欲樂非於自身厭事生欲也依諸家釋此解為定。
【疏】即通六識或唯第六者上是正義許五識有欲故六識俱通可欣厭也唯第六是不正義可厭之處處猶境也。
【疏】非可欣故者以中客境非是可欣境也。
【疏】境雖可欣至亦無欲起者雖境是勝若不起希望欲終不生如邪見撥滅道等。
【疏】正合前七識中第四師義者意云若說第七識無欲生正合前第四卷論末心所相應中第四師義彼說第七識而無欲故言無欲理生者意說七八識道理無欲生也。
【疏】乃至至究竟涅槃者意云此經說欲為諸法本即彼經云由欲故有作意由作意故有觸由觸故有受由受故有想由想故能得解脫為堅固出離為後邊也解脫為堅固者息諸纏也出離為後邊者覺道滿也今言解脫堅固究竟涅槃即汎所緣者即非邪正等境。
【疏】於所取境者即邪正等境。
【疏】即染心中少分無者意云染中有有覆無記心此心中而無勝解又貪癡任運不染取境而不印持故亦無勝解若強分別生者即有勝解今言少分意取一邊詞染善以相返染中無勝解善染既相違善中亦應無勝解答善中有多種加行善心有勝解生得善中而無勝解若爾何故不說唯說淨耶答舉一隅可以三隅返故說染時顯劣善亦無勝解。
【疏】非審决心無勝解者意云審决心有勝解非審决心亦無勝解。
【疏】苦言心起決定有之但相微隱者意云彼救云疑心起時決定有勝解但相微隱有難如下。
【疏】故四法迹於念是定因者意云證念與定為因也四法迹者一無念二無嗔三念四定如定配迹戒定慧三種因彼起故而得迹名跡者蹤跡所履之處如車迹等無貪無嗔與戒為迹念為定為迹定為慧為迹如此配釋故知念為定為依也。
【疏】曾所受境者此有二境一體境二者顯境親得者名體境不親得者名顯境但緣境界之名言等是體之類得類境名或可是前之類名類境如下自說。
【疏】或未得體至如無漏緣染污心等者此解類境又疏文倒也計合有漏染污心緣無漏等然無漏法先未曾得但以尋名而緣不親得故名類境也言即近親取名緣後體者如緣青等故是體境。
【疏】他界緣使等並彼中攝者意說如欲界尋名緣上界天等並是類境以疎遠取故。
【疏】後得智緣至名念彼體者意云後得智緣有為無漏心心所等皆是念家體境以後五種是無漏法故故親緣反得體境名。
【疏】緣真如等名緣彼類名等者意云以後得智不親證帶相緣如不親得故故是真如體之類或依名變緣故故名等即是真如類也。
【疏】初起一念至名為曾體亦名彼類者意說正智所緣親證得故名為曾體此曾被加行智緣故得曾名以加行道中作我法二空觀故又今所證是前加行道中所緣之類亦名類也。
【疏】多由增者此定多由念力而增進也。
【疏】念多於過去至諸境合故者此約三世合緣所以念得緣未來然由多念而言唯緣過去問如何緣未來耶答以未來法與過去境合緣也其相如何且如緣涅槃善法等時此善法等先未曾證在於未來合緣時即涅槃等名剎那剎那落在過去若緣念時即未來法等與過去涅槃名等合緣故說念合緣過未又與前所受諸境合緣者此釋念通緣三世也即能證與境合也現亦是過去類未來現世類也故總生念也即體類合緣也。
【疏】亦名曾受彼境之類者謂先曾開涅槃等名今時正緣即此即緣是曾聞彼名境之類也。
【疏】今恒有彼類亦為後因故者意難云應恒有彼痴信等類亦為後痴等為因。
【疏】若爾至念亦應爾者外引例云汝大乘由自證分後能億後能億時知往前由有自證分憶今亦爾念憶時由往念為因與汝大乘何別而獨見難。
【疏】不然至例於心也者意云我自證分有體放體上更立見分用所以後時能憶知前有自證汝念總無此事如何將念例自證耶。
【疏】非定須然者意說非一切定皆生智也謂無貪嗔正念及定名四法迹如次配戒定慧三學法為迹。
【疏】或一那別欲注心處者顯非定住一境也即一剎那別欲注心亦得有定。
【疏】彼一一念皆住其心者如見道歷視諸諦即前後二念所緣境雖非一但隨於一一境深取所緣故有定也。
【疏】何須定爾者意云一剎那心自然於境而無改易何妄須定令一念心無改易耶。
【疏】非一念心緣此復可更緣彼故者意說一念心緣此又更緣彼也然非定長引聲讀之。
【疏】彼謂不然至故有爾也者外解也。
【疏】問彼設無定至亦易緣不者此問外人云汝若言心住於境必由定有者苦無定時一念心得易緣不緣問也。
【疏】若無於定至自成染者此外人返質答云苦無定心得住境者則應貪等煩惱無時心應自成於染既無貪等煩惱而心不成染者故知無定一念心亦不住於境也此例不然以下是論主難如文可解。
【論】或依多分故說是言者意說定慧俱緣所觀境今雖有定無慧亦從他慧多分說定境名所觀境如西明疏。
【疏】此說於境至故說起二者意說一境之上而具二義故說起二也此即於二境起二也然二二合總有十句故論結云合有十二樂為初合有四句以決定為初合有三句以曾習為初有兩句以觀為初有一句故有十句如疏言欲之所樂者論舉欲家之境也合者意云舉所樂境與餘境合也五別境緣四境生有不合者皆如疏論。
【疏】有十个三句者意說三三合十句。
【疏】亦有五个四句者意說四合有五句。
【論】具起五種者即於四上合起欲等五種又一一別起復有五句總別合三十一句即一一別起有五二二合起有十三三合起有十四四合有五具起五種有一故總別合有三十一句總別義如演秘具解。
【疏】乃至等流亦有此事者意云等流心等中亦無欲等五也且如等流通多種即三性心中皆有等流其無記等流即無欲不善等流亦起染心不作意緣亦無欲等又生得善心亦無欲等故云此類非一問五心中既有決定何故無欲解耶答雖有決定但不希望既無欲也又非印持故無勝解故知欲等非必定與心心所俱。
【疏】皆意引生者意說五識相應念緣現在時皆由意識引發也。
【疏】一引等故至名為等引者意說等在於心之內即此等由定所引得名為等引據義合云引等。
【疏】等所引故至等能引故者意說等在於加行位今此定數由加行位中等而所引也名等引即等是能引定數是所引。
【疏】此在定位定數從前加行得名者此定中心等從加行得名然等與定亦相似。
【疏】平等持心等者等取心所也。
【疏】此與等引大義皆少同者二俱唯定非散俱通上二界等名同而通有心無心故別等至通無心通凡聖得若等引定唯有心不通無心亦通凡得故二定亦別然二俱是根本定問二何別答等引定非於定心名通果無記引神通變大地等若已於定即無此類等至不然通無心故。
【疏】例餘三識亦然者眼耳二識既有慧例餘三識亦有慧也或是無記至彼類故者意云三識有慧所由也或是無記者說慧是無記也如五識緣境有微劣簡釋等慧非善慧故名無記如緣威儀等慧能彫刻功工等總名無記。
【疏】或生得慧者意說三識中慧或是生得善慧生便即得是俱生故。
【疏】或加行慧聞思修所成者若直言聞慧等五識即無若因聞等所成五識得有即由相應意識引五識方有也是彼類者意說三識中聞思修所成慧即是彼天眼耳二通之類也以天眼耳通亦修成故有云生得慧是彼加行聞思修所成慧之類也前解正。
【疏】佛地論說至妙觀察智者此引佛地論之文云除漏盡通一个餘通並是第六中妙觀察智此總引文以下自會云以眼耳俱意至觀察智攝者此正論文也以眼耳俱時意識多相續故不間斷故所以說意識中有天眼耳二通亦但說慧俱時有者則多是妙觀察智攝不是眼耳二識而無通也謂二識多間斷故且隱二識不論但言意識有二通等。
【疏】此就他家設說五識無欲等故者意云以前師不許五識有欲等但就他家說前許意地有苦故欲等得與苦受相應。
【疏】非以煩惱等中至與相應者意云不與者煩惱中有欣慼行有貪欣行及善中有生得加行善心及緣三世並緣真如等心差別故即不與欲可相應也雖有如是差不妨亦與欲等相應也讀者當悟意說句見欲等緣所樂境等則謂將不慼等行相相應雖有如是差別不妨於此境中起希望等故云須即相應也論六始信等。
成唯識疏義演卷第六本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六末
【疏】梵云遮者即真是梵音非約此方遣故名遮。
【疏】今論但約善取餘法一義解者及雖有二義但取顯十一外心所一義解也及既顯善十一外更有義別心所明知義同於等也。
【疏】雖義望前十一有別者意云欣厭等多善如雜事經法蘊足論廣解雜事經即是阿含經中雜事品。
【疏】不說嗔名欣貪亦名欣者者意云如瑜伽解不善根眾名中不說嗔名欣也貪然不善根雖復名貪亦名欣也今在染中貪即名欣嗔不名欣若據善中如無貪即名厭無嗔名欣各據一義者約善不善義別故所以不同也也。
【疏】非不忍者意云非是不忍師恩也。
【疏】彼是貪之分故者意說彼隨惑中慳憍等是貪一分也。
【疏】隨應者意云不唯此三又隨取不憍等也故瑜珈六十中有此文。
【疏】貪著名等者由貪名利故覆罪也覆是貪分。
【疏】貪名故覆者意說貪名覆者亦由痴也此即會文如有所說貪名利覆罪者亦是癡言前解為勝者意云說覆為貪分者雖無論文理將梢勝。
【疏】但言障不慢義可通三者准彼義可通此三師解。
【疏】然障於慙如前理可者由障敬故即障慙依此義具如前說第三道理可然或可者許可義也許可第三解善。
【疏】不疑說為正見少分亦有此理者以論說疑為為異覺及簡擇故所以翻為正見少分以正見是慧故故此師約斯義解不義也。
【疏】前解九法說者迹是小隨故一處說也以下辯大隨即散亂等三也。
【疏】皆彼翻彼正定性對治故者以不散亂性正對治散亂故正定攝散亂談別有體以性相翻亦是也餘不正知等二准此解。
【論】正見正知俱善慧攝者此翻根本煩惱中染見立為正見翻隨煩惱中不正知立知立為正知以此二種俱用別境中善為性性對治故者以善慧性對治故故對治不正知及染見等。
【疏】不忘念是正念至亦爾者此翻大隨煩惱中妄念立為正念即別境中正念所攝然妄念縱是別境念分或是痴分皆翻入正念故云亦爾意云設翻妄念痴分者應令入善然以有別境分故謂別境通三性故但翻入別境中善念攝也不入善十一中然用別境中念分者不說自成。
【疏】此三說是翻至不翻為善者意云此三設若翻痴分者以用別境分故通三性所以善中不說。
【疏】然此唯是痴分者所以不說者此結釋上也不散亂等三由是別境分通三性攝入別境所以論不說為善也然疏本作唯字恐錯更推餘文有云然此唯說是痴分者所以不說者謂此文但翻忘餘念不正知等不翻欲解者以唯說忘念等是痴分故所以不說別境分者亦說欲解也。
【疏】此前或有行相相翻者意說翻不善入善中約義不同然行相相翻者以捨性非是翻掉舉治但以行相與掉舉相違故說行相相翻以行相高下正相違故。
言得通治者以掉舉是貪痴分故相通對治貪痴分等又對治貪痴等亦可謂性對治以捨是無貪痴分故。
又然得通治者有云掉舉亦得名為通對治也以舉依貪痴上立今善慧通能對治故說掉舉亦如貪等是通治也是故論云斷彼必由通別對治通唯善慧別即三三根或說性治者如不忘正翻妄念等也但翻痴分者若別境念分者不翻入善餘者准知。
或有行相體性皆相翻者以不忘性治忘念然行相亦與念行相相對治也餘准知。
【疏】如彼多少何分所攝者意云瑜伽說煩惱有多名字者隨貪痴等何分所攝或是貪分或癡分等。
【論】有別建立有不爾者意問云翻染入善中有立為善有不立為善耶。
【疏】相用別者別立為善者意云十一善中體相業用別者謂信慚等八別立為善然行相捨等三雖無是別體有勝業用亦別立之故信等十一相用別故立為善心所其不忿恨等無別相用故不別立問此中既言相用別故別立善心所者何因前立說不放逸無別相用同依四法立不放逸解云不違前據無別體之相用此依體用俱別及同體用殊故不乖反。
【疏】流染識少者流謂流轉染謂能染意說慢等流轉在於意識但染意識不染五識故云識少。
【疏】勝因之悲者意顯不害即悲之勝用也有解云以不言為本然勝因之悲者意顯此悲是勝法之因也悲依不害立彼。
【疏】無上之乘要須悲救者意云欲有眾生求無上乘者先須以悲救然後令證無上乘也又障無上乘勝恩悲故者謂諸菩薩求無上乘必用悲願攝他有情若無不害悲願難有今菩薩有悲明有不害故說不害與悲為勝因也言與餘亦因者恐亦字錯是不字一更撿全本。
【疏】生得善位隨此而說者生得善位雖無愍之行然隨加行相從而說亦有不害或可生得善位亦有不害亦有劣行悲愍故既有微劣悲心故知得有不害故云隨此而說。
【疏】善少分位者意說別境通三性今失念等三翻入別境若望三性中唯善非餘故云善少分故故善中不說失念等三。
【疏】迷情隔於物理者意者無明是能迷情是所迷猶無明於物道理不能解了即名為障障於理故即煩惱障收心體既局橫生異計有多染生由斯異計煩惱遂有多少等。
【疏】雖言實有即慧善性者意云此釋通外難難云如捨等依他四法上立捨等是假縱所依唯通善性如無痴見體是慧仍是實有者應不通善性答無痴雖實然通善性不同捨等體唯四法無別捨等所以唯善今無痴雖聞慧為體仍別有體通善性如五見等。
【疏】不害亦爾者意云不害應亦實以用他為體故如無痴用慧為體等故言亦然。
【疏】决未決時不障互記一者意云決時信生未決者不起慙愧不並要須互起或可未決時而俱是善淨信不生何妨不生何如慚愧於中與得互起。
【疏】世道離欲方有輕安至危重者此師意說世間道六行惑斷即難當地煩惱名為難欲許世間道中而有輕安所以知所以能斷麁重是輕安用故。
【疏】除緣無相等者意云除緣真如等心作真如無相觀時不害功能不起所以須除以非悲愍有情故問何此師無漏位時無輕安耶答有漏有麁重所以須輕安除無漏無麁重何須立輕安本立輕安為除麁重既無止息故無輕安此師意也。
【疏】然說十遍者除輕安也謂要定地有故餘者不爾故說十遍。
【論】說十一六位中起者唯按伽五十五云問善依處有幾種答略說有六一決定時二止息時三作善時四世間清淨時五出世清淨時六攝受眾生時由此初師引成為證。
【疏】汎起善心不染心止染者此解不俱也若汎起善心不深心細防止染者即無彼慚愧起以不願自他故。
【疏】然今此師至皆得相應者意云六位中起十一者據決定得起時不遮餘時皆得相應或三四等位若俱時餘善心所皆得相應俱可有客者者稱皆非謂愧慚等亦得俱起也有云餘時皆得相應者則除六位外餘有善心時不妨有信等故云皆得想應然則不定六位者據決定說。
【疏】然又此位說有如是是時非必一切不許者唯此解慚愧亦相應但願自時慚增頋他時愧增據實容得俱但非一切時俱後師但破不俱起時。
【疏】汝言推事未決至應非善者意云此難前師若如前師言推尋理事未決容有三性心起而無信等者即汝三性之中善心應非是善何以故無淨心故猶如染無記心等。
【論】若出世道至非無漏故者此破輕安不遍善心謂輕安即是七覺支中量云輕安覺支應非無漏覺支出世道中以不生故如有漏心等又量云輕安覺支應是無漏七覺支中隨一攝故如全覺支。
【疏】誰謂無漏輕安不俱者准下解無漏所引雖非無漏從引名無漏也此輕安覺支所引與無漏引俱故通無漏誰言不通耶。
【疏】如苦根無漏等者如後得無漏智所引五識中身精進等此苦根雖非無漏從無漏引生亦名無漏此應爾故若爾以前並是牒計以下難也若爾佛無有漏應無輕安支又輕安不通無漏違此量故如前。
【疏】既知世間道准散善亦有者意云世間道及散善義准皆爾有捨不放逸比量如文。
【疏】如大悲心俱說大非不害為體等者意云雖說大悲以不害為體縱無大悲餘善心時亦有不害故唯不損惱時即有有害何妨餘善位時亦有不害以諸善心皆不損物故也。
【疏】精進等四以義同故所以不說者此文准前亦合有之四法故如攝有情時又如大悲既具四法得有不害此位亦具四法如何無不害耶。
【論】本地分說信等十遍一切地者謂本地分四一切中信等十一通一切地故知欲界可有輕安不爾輕安不在欲界如何得說通一切地。
【疏】解疑者如欲界聞思位中修定也時即於定前近加行得有輕安亦名定地以微有調暢義故即解彼善心所通一切地所以也故云解疑。
【疏】應從多分說彼俱起十恒俱故者例云汝若言輕安難欲界無從多分說通一切者亦應說輕安難不與餘俱起亦應從多分與餘俱起以十恒俱故輕安相應既不從多分明知亦不從多地說有輕安故知欲界從有輕安以說異善心所通一切地是此師意也。
【疏】云謂若根本上界勝妙輕安無故等者此師會顯揚等云彼說謂欲界無輕安者謂無上界根本定地勝妙輕安其實非無加行位引輕安也。
【疏】欲界?心至名調暢也者意云欲界雖暫得?心然不是定地所以無滋潤調暢也瑜伽六十三說欲界闕輕安名不定地不爾應言至不定地者意云汝若言欲界得有輕安言無輕安者無上界根本定輕安故名不定地難云不爾應論說言欲界諸心之所由闕上界輕安名不定地此釋文之外救意。
【疏】諸心之所無不皆然者意云諸心之所皆遍有尋等之三地故云無不皆然。
【疏】然自於有尋等有長短者意云諸心之所者皆遍有尋等三地就有尋有伺地中諸心心所欲界及初禪中間皆有名號若輕安初禪有有無尋伺地有欲界雖有尋伺即無輕安名短也疏返覆文理文解不言欲定也。
【疏】此中餘義同故名無異說者謂十一中除輕安外所餘十法皆同無異師釋也。
【疏】即第六門皆說正義者以第六識俱門中皆同前第五門此處且說正義非謂彼中無不正義也此即第六識相應門也。
【疏】若因若果二位皆然者此師意說若因若果五識是有漏皆無輕安以自性散動故名。
【疏】即如通果至有輕安者意說天眼天耳通無記善性善性者有無記者無問通果如何是善性答菩薩起天眼耳通有其兩意若自謂遊適所起者是無記若謂說法教化所起即是善性故說善性者得有輕安俱也。
【疏】破前所說因位五無在果許有者此解成事智俱也此意說云識自體在果有輕安也即總破前師因果二位並皆無也非說師在果許有輕安應作此解故論云定所引善等破因位五無成事智俱等破果位五無。
【疏】若在佛果此為正善者佛有事智有輕安是正義非如言初地即有成所作智是不正義也即指前第一解然第二解因雖無成事智謂謂有諸得所引五識得有輕安若有漏定引五識即無輕安故。
【疏】若作此解至有輕安故者序此解不正若言初地即得成事智起有輕安者即違前論中第二師云有義輕安唯在定有等文也彼師計欲界無輕安今言因地得成事智有輕安者即是欲界有輕安以鼻舌唯於欲界繫故故違前師。
【疏】彼前但據異性及下意識說之為無者此釋前若作此解難并會也如第二師說欲無輕安者據諸異生凡聖下意而說也問五識由他引許俱下輕安定心引意下意輕安有答不然五識許定俱他引可有定意既無二並下散意定無。
【疏】前文但對彼初師至非為盡理者即會前第二師文言欲界無輕安者且對前第一師說非為盡理據實欲界菩薩後得智所引五識得有輕安也第三又解者雖文中總言五識理實三識而有輕安鼻舌唯欲無輕安故問今此一段論文有三解別於三解中取何為正答如演祕說。
【疏】若爾雖定所引五識應無輕安者此難意即定引五識有苦受如苦身精進等如捨身肉救眾生等即五識應無輕安答五識中苦俱雖無與捨樂俱受者五識有輕安也即捨苦受外餘樂捨受等後得別者有輕安也餘受可有即通果心者意顯通果心相應喜樂捨受得有輕安通果心者即天眼耳通也。
【疏】若爾鼻舌身三如何通者此遂前起問既有此問不可言通果心劣得有輕安何以故下文許五識有輕安故。
【疏】苦根雖名無漏不言輕安俱者此釋前苦根名無漏所以也我通外難難云苦根既名無漏何得無輕安耶即遂前起難此文正答前難我但言通無漏不言輕安俱故據實五識後得智引除苦受外餘受得輕安俱故以苦受滋潤故無輕安也上界三識俱下界五識俱也言苦根無漏者由無漏第六引名無漏非體是無漏也。
【疏】彼無所治豈有能治者難也言欲界有情惛沈輕安豈有者引例質也意云若無所治不許有能治者如欲界有惛沈豈有能治輕安耶。
【疏】非所生故者意說信等十一不由邪教邪師之所生故不同分別煩惱故非見斷。
【疏】瑜伽五十七說至未知當知根者總是引瑜伽五十七文為證意證善十一遍通修所斷言一分見所斷約分別煩惱見道斷其黃門身等當必不生能招煩惱既除所招果必不起名見斷也所言善法修所斷者體是有漏障無漏果故。
【疏】彼說二六至及與不斷者意云以下是疏家釋論文也五受及意通見除故為前六者望修道為前六也信等五及未知當知根通不斷修斷將為後六對見道名後也其已知具知根唯非所斷問前云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何故但言二無漏根唯非所斷不言餘者答且舉全無漏為論其實信等六根是無漏者亦通不斷是修行者不說自成問如五受及意六根亦通修斷非斷何故總不說耶答今舉唯善後六為論意證信等十一善根通非斷所以不說受等根也以受等根因中通三性故不同此於信等所以不釋若在無漏通不斷故。
【疏】又對法第四至善業見斷者意說三途之苦果多由分別煩惱發業招感入見道時便能永斷何妨善業亦見道斷所有云對法說一切往惡趣業果皆見斷者意取往惡趣別報善業及果為師也。
【疏】彼不言善法斷緣縛名為見斷者意云對法但言一切往惡趣業果是見道斷不言斷善法緣縛故善名見斷也此意者雖煩惱縛於善法不以說見道斷煩惱也即喚善法名見斷也亦不名緣縛斷對法不如是說也。
【疏】若不爾者至善非見斷者意云返難前師云若言斷緣縛故名見斷者如下言修道之煩惱亦助見道煩惱能招往惡趣果若入見道時亦斷分別煩惱緣縛等豈修道惑而亦斷耶既修道惑雖助招惡趣果然入見道不斷者助知善業入見道亦不斷也若言見斷以此證非者意云若言善見是斷者是將修道煩惱證善不見道斷即不得也故言以此證非也更有餘解如緣生中說也。
【疏】答如無想天果至皆名斷者意云設果斷因不亡者亦無違理之失何以故如無相果(七十)鬱單越八難之果入見道時此果雖後更必不生其果之因善業等見道猶在以是善法不障聖故據此道理有何違理之失耶由此知善染二因所招三惡趣果等皆名斷也是見道斷故上來約果斷其修道業或見道不斷下約分別感所招三惡趣果及無想天果等入見道分別惑既除無想果等亦斷是不生斷後必無故不生故亦得名因亡果斷也。
【疏】善染二因果皆至名斷者即三惡趣別報善及無想定因皆名善因也染因者有解屬修道發別報業惑名染因有解染因者即分別煩惱及起無想定邪見等入見道時與所生果一時而斷然有差別謂自住不生等別總名斷也邪見等染因是自性斷三惡趣果等名不生斷亦可果喪因亡斷若善業自性要修道斷言因七果亦隨喪者即無想異熟果故。
【疏】言若成彼果不入聖者非取煩惱非所引善等定為果也。
【疏】如下緣生中不生名斷者此亦約果斷因不斷如修道煩惱等說。
【疏】因亦斷至故不相違者意云如無相天因滅等亦名斷者即約斷緣緣亦得斷名據體唯修道斷難云既爾如惡趣善業亦應見道斷果入見道斷故以因亡果隨喪也若據實果亡因亦名見斷以今據緣縛斷即修道斷故不相違不據隨果說但約自體唯修道故故不相違。
【疏】他皆效此如理應思者意云有報無報未解釋者名之為他約通三界等作法法者名之為此即未作作者效此已作者而思作名他皆效此。
【疏】顯通利鈍遍上下者前後名上下於慢後辨痴欲辨通前鈍通後利也即慢等名鈍疑等名利。
【疏】有者謂後有者以貪更潤生用增故謂後有也故於後有果而生染著由現身已潤故不得於現身上起貪其實亦於現在起貪也。
【疏】若發業至非謂唯潤者意云不得貪唯潤生令又取蘊生若發業時亦令取蘊生故何者且始俱生貪能潤生令五蘊生若分別貪能發業亦令取蘊生故云非唯潤也如何五取蘊答取者煩惱之異名五蘊由煩惱感故名取蘊或五蘊身能生煩惱亦得取蘊名。
【疏】或上二界至亦取蘊生者由先愛靜慮等得彼定上地煩惱由此貪而得增長亦取蘊生者即煩惱名取蘊故知貪非唯潤生亦令取蘊生也有云即彼愛意等煩惱亦令取蘊生也五取蘊果也與前不同。
【疏】大論第八同此者同對法也。
【疏】又五十八至有苦具也者彼云謂於滅道起怖畏心起損害作怯惱心如是嗔恚迷於滅道諦故知無漏亦為苦緣。
【疏】謂他見有情於取登不餘益於非愛作餘益者准五十八云一謂損己他見而生於嗔意云若他人起如是見解損己身者我即於他見解而生嗔也二於有情所起嗔意云若有有情欲損己身者於有情所而起嗔也三於所愛起不饒益意云謂妻子有作不饒益於他生嗔四於不愛作饒益意云謂於怨家所作饒益者於他起嗔。
【疏】上但緣所生者意云上謂他見等四種也取者即五取蘊者意說嗔依有情五取蘊上起也不依非情起者據重處而論然尚局其實亦依非情上起嗔。
【疏】意識為轉者得意識能發業轉猶發也五識為隨者意說五識亦隨他意識能發業如彼五識不能正發業然能隨轉心發業轉猶起起即隨他起而能發業也。
【疏】謂由無明於諦等猶預者意說先由無明迷諸諦理所以起疑猶引不决遂起邪見諸煩惱等。
【疏】謂由無明起貪等故者此指修道無明之業用故無明不必皆起疑及邪見等也。
【疏】以邪見者無明增故至為先者意云對法說由邪見人以無明增故所以先說邪見後說於疑問既是無明增者令先說無明後說邪見何故及云先說邪見後說疑耶答不約無明為先後但約邪見與疑論其先後也。
【疏】七種無知相攝如前瑜伽第九七無知者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愚相攝如瑜伽第九說。
【疏】此中至遠從根本說者此會對法論也說由我故心高舉者慢與我見相應故作此說或慢是我見等流我見引生行相相似或我見是慢根本今遠從根本說故云由我故心高舉也。
【疏】如經說三慢類者意慢類者此九慢是七慢類。
【疏】依本論及品類足兩說大廣者此即大小論雙舉本論即瑜伽品類足即小乘六足論也有云本論者即發智論發智為身六足故得名本或云婆沙為本。
【疏】彼小乘中至聖有師不行無修道我慢者意云小乘隨有修道我慢謂行相高舉陵高於他他決得聖更不現行名無我慢大乘不爾許得起慢。
【疏】五十八中依五相別至攝彼盡者意云瑜伽所說他世乃至於三寶處所起諸疑皆是諦疑所攝若依四諦門疑他世者名為世疑乃至依四諦門疑三寶者即是寶疑故雜集第一云於諦猶預者亦攝寶猶預如其所應滅道諦攝然無有疑疑於事起是煩惱疑者如疑杌為人雖是疑然不是煩惱中事疑但是異熟生心心所等。
【疏】覺境為體者此師說疑以別境慧為體謂猶預簡擇無決斷故若據正義疑但令慧不決非即慧。
【疏】毗者是種種義者由是種種義助未底成種種慧大論復言異覺異即種種別名也故知異慧為疑體是此師意祇音只。
【疏】何為緣助至體尚是舊者今護法師云未底是慧由毗成助便是於疑不得名慧故疑非慧且如言字將者字成助即名諸字不得名言字今毗字助未底即說為起更不得名慧若如前師云未底名慧雖有毗字成助體仍依舊名慧故難云若體尚依舊但由毗助名種種慧者今非之不取此義既不改轉知助何為如世間字有成助者必改轉者故後師為正言何為緣至體尚是舊是難前師也既毗助慧體尚是慧者汝疑體何在故知非也。
【疏】雖緣有親疎者迷諦親疎義如下自說又言迷理等者意云緣諦雖有親疎以迷理義等云顛倒推度。
【疏】謂於欲界者欲上界上界見惑不能發惡業招苦故及簡欲界俱生我見等以不能親招苦果故發惡業者唯分別惑故。
【疏】薩是偽義者非一字能詮更有餘字助成方成偽義故。
【疏】思誕提底薩者要由上四字方顯薩字成偽義即上四字是虗偽義餘宗解菩薩字可准此知。
【疏】大乘應解至僧吃爛底薩者大乘解自見名移轉身見問身見名移轉為飯能緣心名移轉為約所緣我境名移轉答准下文說我境有轉變所以能緣我見得移轉名也以上似我之相分是依他生滅之法所以據移轉也心豈非移轉耶答雖且移轉據顯說顯且談於境也此三宗說別者如西明。
【疏】我之所依者即返似我之相是我所依是他移轉之法故也。
【疏】分別俱生或許總別緣者解上總緣別緣俱通分別俱生。
【疏】謂如計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者意云初一句為我體後三句為我所我有諸色者顯是相應我所即我瓔珞也色屬於我者顯是隨逐我所即我僮僕也。
我在色中者顯是不離我所即我窟宅也問曰何計色為所耶答如言色蘊攝一切色根計內色根身為我餘扶根塵等為所餘蘊皆然唯演秘二解中後解云該一一蘊皆有一我三所然此所但是餘我之所非是當蘊我之所也斷此解為正。
【疏】分別行緣蘊不分所起處乃至但總分別我我所行相者疏雖具明今文粗解彰其行相令學者易知如分別行緣蘊者分別者解盡義也即對法論中作如是分別解釋也行緣蘊者即分別我我所緣蘊之相行不分別所起處者不分別我所從何蘊我後而起不作如是分別也問如執色是我是我瓔珞僕僮等豈不分別所起處耶答不然言色是我瓔珞等者但言我所隨我後生有如是行相不異我所從此蘊起彼蘊起等故云不分別所起處意說若分別行緣蘊亦分別所起處即有六十五句若但分別行緣蘊不分別所起處但有二十句若爾准演秘後說如執色是我受是我瓔珞僮僕等即是分別所從受蘊起故唯前解即非。
【疏】六十二見等准此應知者將此二十句約三世分別成六十二者如命者即身命者異身故六十見也此是分別所起者意說分別我見不是俱生見也。
【疏】此皆作意者意云今此我見皆是作意思惟分別行相而緣蘊生也。
【疏】亦通分別者意云總緣蘊我見非但俱生亦分別起也亦由邪師等別總緣五蘊身為我等也。
【疏】意緣我執有斷常者意云此見從我見後生於所緣我執作斷常等也。
【疏】如來死後等者謂彼外道執自所事梵王為如來說法如來死後梵王我為有耶為無耶。
【疏】有緣他界為斷等是他界緣中廣說者即次下他界緣中許緣他地皆為他我他彼起斷常等如下自說。
【疏】非我見後生者瑜伽說邪見行非我見後起此論約性我見後起故邊見攝二同論。
【疏】又此邊見至及別抄等會者此外申難難云若總緣我見得通緣得上界法為我等餘分別見等不許別緣上界法為我等故故云餘非他界緣如何分別邊見乃緣他界梵王等為常故又說從我見後生邊見亦不緣他界法以分別我見不緣他界法故故云如何別緣我見亦緣他界生難意如是唯下會云執他地法不為自我得為他我故許即許是他梵王之我也。
【疏】二十成壞劫等者意此外道坐得上靜慮得宿住通緣過去二十劫事也問文論成住壞空名二十劫計合八小劫成一成壞劫何故今時直取二十劫名成壞劫耶答二十劫名成壞劫者但二十劫是十成壞劫之一釋所以但云二十劫所云壞者對成說壞未必即須依壞劫說但據成劫說也後世劫亦准此說問何故見劫數不同答由所修靜慮有事下中上三品不同所發起亦劣勝有異所以劣者見小勝者見多言宿住通者此通能知過去宿世之事名宿住通後准此說言隱顯者釋壞所由也所言壞者但隱顯名壞非是滅壞名壞即時名陰生得名顯也故計為常。
【疏】即有見道常見至並是常故者意難云此常見既是分別煩惱見道斷者如何亦緣他界法並為常耶以觀我及世間八十劫等皆是常故世間即通三界為境不緣他界法顛常見耶。
【疏】然依是後起至以獨影境唯隨見說者答上難也意由外道曾得定依定發宿住通如上界法常見可通上界繫雖常見通三界合緣相分隨見分亦色界繫故。
【疏】云仍所應界地所繫問何須相分隨見分上界繫答獨影唯從見說釋所由也問何名獨影境答以身在此間起上常見遙緣上界法不親得故名獨影境雖有相分而無本質豈有實我實常為本質耶所以無本質唯有相分名獨影境問何名非獨影境耶答如何五性境及化運緣等相分皆非獨影境有本質境故問此相分重與見種何別答隨身在何地緣自地法所變相相見各別重種若身在下地緣他法執為常等所變相分與見同熏一種以他界獨顯影境無質不能別熏種故。
【疏】二聞梵王有如是等見者意說梵王有如是見解作如是執也地等大種常心等無常者意云外道以梵王為定重信其所言若梵王有如是計我亦計之地等大種常若以可見故心等無常者以心等微細難可見故速生滅故又計大種常住無心常者由執無想有情心滅身存故或翻此者由執心存色滅故又云心是常者以心長時能分別用故若是無常者不能多時而有分別既能長時分別明如常也我言大種無常者由見山河有毀壞故無常也同疏忍者即印可之義謂同行者相忍可也或住梵世者即住在梵天中聞梵王說或展轉聞等者如有外道住在欲界展展傳聞梵王等教即此外道從他傳聞作如是執。
【疏】此之八見即四遍常四一分常論也。
【疏】以色界之我緣自地為我者意云此八見中有以色界我見緣色界自地梵王為我也謂有外道依意後起我見我見即是色界所繫所以名緣自地法或以下界我見計上界梵王為我雖非自我計為他我不遮也。
【疏】不爾應非邊見所攝者意云若但為我不計為常者應是我見若不計為常應是邪見非邊見攝計他為自我邪名。
【疏】其全常等理不相違者亦准一分常見緣他法雖不故者前全常見既言我及世間亦復如是明知自身我亦在中也如前全常中計也故邊見攝。
【疏】一个邊緣上下者意且如一个邊見緣上下生計梵王為常即是上計自身無常即是下計常可爾計無常者是何見收如疏自解。
【疏】初四見三依見立為三見者別有外道起此三見非六十二見數第一命者即身二者命者異身三者此總見我至無數是第三見依前兩見名立一見依後一見立前二見言命者即身者命即身是我者是我與身者合云命者身即是色或有計我即身有計我異身有計我與身總是我故故疏云此總是我也即總計五蘊而作一我更無差別異邊滿者彼計五蘊遍一切處故二者唯計一我更無餘故無異者我自身無異也數者以我遍滿無數減故。
【疏】取諸法相者說名有想者由我有想想能取諸法相故死後生有相處天也即釋有想義。
【疏】計無色界亦有色者意云謂別有一類外道計無色界有色故計色為我所以死後生前三無色雖無麤色有細色故若不許有色者亦不計我亦不生彼三天問何故不生後非非想處答彼天細想微隱故外道不願生但願生有想天有云許無色有色有色者此即定果色或大眾部許有定境色即在彼地亦有此計准此四見得道依欲界全上二界少分身起或可依下身計上地法亦得。
【疏】執無色蘊為我等者即執四蘊為我即計命者為我也釋名字如論應知者如第一論云有情命者等彼處廣解。
【疏】在欲界全乃至廣說者淮此俱句若無色界許有色者至彼亦得起也即生前三無色也若不許彼有色者即唯欲色界二起。
【疏】遍一切處者遍計一切處色我非唯自身。
【疏】非其所見能知無色至有分限故者意云不是此外道能知世界無邊但能視得一三千界而有分限三千之外更不能知便執無邊也。
【疏】身無量者大故名無量非是不知其量。
【疏】小想者即前我有邊也以依身執故無量想即前執我無邊執一切處色為我故無邊不唯依身執也即色是我故即是我所故隨我有大小也。
【疏】種種相欲色界等者有以第四禪初生者見下鳳實壞怯懼亦生異想故名種種相。
【疏】小想者至我與彼合者謂執色為我想是我所即我與所合說故云小想小即少色計少色為我也後種種想亦我與所合說前一想種種並屬所非我。
【疏】純有苦相等者意說別人計非地獄中自有此計地獄中無分別煩惱故。
【疏】言見他得定者意云非但計他有通計自我有色死後生無想餘准此知。
【疏】二執我無色至命根為我者即四蘊而為命根以色蘊在初我中攝故命所計即是四蘊故四蘊是命根更無別命根也。
【疏】唯尋伺起非得定者此意即說但見他入非想之定計他死生彼遂自起此執非自得定也有得此定而起此執亦得或亦不依定以定心不明了故要起尋伺而方起執。
【疏】非等至唯尋伺起者非字恐令作依字應云依等至非尋伺起問何以知錯答准疏第一及第三皆是諸有情入非相非非相定相不明了然此第二但云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等以此准知故應錯也更檢餘本。
【疏】如是一切四無色我者為意說此有邊等四皆執非色四蘊為我後起執也故云四無色也。
【疏】一由彼定時分促故以一一蘊為所依等者時分促故不得總緣諸蘊為我但一一別緣故是有邊一一者緣隨一蘊也皆於定後緣前定中蘊等執為常等名邊也。
【疏】即遮第三者更無法但外道有此見但遮第三也。
【疏】言有而無故者即現見有死後無也。
【疏】現在此身亦得生他身亦得者意說現在身計我死後斷滅亦得於他世後後身計我斷亦得若尋伺即計我此身斷滅若依等至即計後多生斷滅故依尋伺等至皆得起問且如欲色二界同計色為我起後可斷滅如無色界既無有色未審計何法為我言死後斷耶答如是說亦有外道計未色有色者亦計色為我也後天色界無色者亦計命根為我後生彼無而我斷滅。
【疏】然彼本計至乃別斷滅者意說在此界修四無色定時謂彼無有形狀可見修定相難必加功用方始得成後定起時必由此故所以無色無形不見後地法故當地別修別計斷滅而不通計斷滅何以故以更不見有上地法故也然色界以見有後上地法故於一二三見有上地法故也然色界以見有後上地法於故一二三禪等不計斷滅故至第四禪以後更不見故總計為一斷滅。
【疏】謂無施與乃至無惡行等者意云外道不信有如是因果等無施與者施無福故不感果故無愛未者不由貪行得招生故謂貪愛潤生諸趣來往外道不信故無愛樂等無祠祀天等不招生也無妙行者撥無善行無惡行者謗惡業亦無謗果者無善惡業所招異熟。
【疏】家但舉善業果不說惡業果者舉一顯餘類取應說。
【疏】無此世間等無世間作用但自然而有父母亦然不由父母作用但自然有也如孔雀毛等非造作故無化生有情者即計無中陰身。
【疏】此有二種者邪見有二種故五見並名邪見以前知事顛倒而博並名邪見故論云邪見有二種一者增益謂薩迦等四見二者損減謂謗因果等即五見中邪他見。
【疏】一多分損減者意說邪見中多分是損減即二無因等其實亦有增益具如計尺釋梵等常恒不易等是。
【疏】不能憶彼出心已前所有諸位者意云謂外道欲從無想天沒先須從定出然後彼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劫觀觀我從何來前生復在何處即但觀得彼天出心已減不視得心已前五百劫事何以故以外道觀極遠不過八小劫也若彼天沒已經八十劫可如所說然亦從彼天沒即生此間人中得宿通劫觀見於心已前諸位不見者理許見者如何名無因耶答若未經八小劫劫觀計合見彼出心已前事但諸當在定時心心所滅雖有色身境後微細後此間得通劫視彼天但見出心已後不見已前事等故色身從滅心說亦得名無因俱不見故便計之我及世間並無因而生。
【疏】但顯其一者准此計地地皆宿住通不了皆有無因然無想沒無因稍顯所以且舉此一也。
【疏】又約一生者即此生之前一生無想心無因相顯餘即前有四麤顯不可說為無因也准前解通視多生以前無亦得名無因。
【疏】四由能憶壞劫分位者意云此第四計約壞劫分位計我非有遍非無邊既見世間壞亦不見我有邊亦不見我無邊以器世間壞時無所得故今此第四計不是返第三計但別作如是計問四有邊與四遍常有何差別答彼計為常不計為遍此計為邊不計為常故有別也。
【疏】此四能憶成壞劫故者前三見能憶成劫第四見能憶壞劫是故通通壞劫也。
【疏】四不死矯亂至夕為矯亂者謂外道計梵天常住不死如有問言何法不死答云謂梵天不死由將此不死天答故所以更無其亂問即得生彼天也今佛法毀之名為矯亂又云或佛弟子是不死天能為無亂問也。
【疏】一恐無知至不應說等者謂此外道自生恐怖遂自會之我亦不知善不善等者謂此外有人問我我不得定答何故我若定答莫地筌我無知遂輕嘆我但應報言於天秘密義不應說等今此第一但懷恐怖而作是念不答前人未發言故。
【疏】二行諸曲至如前語者應之非我淨天等者即淨天不許我記別如是一切陰密之事但可自所證及淨道也此許思惟但擬諂曲矯詐前人亦不發言答也今言諂曲者有兩意一云而諂不死淨天即於所行於諂誑二云或於前能問人行諸亦得餘三矯亂亦准此知作如前語者即云於天秘密義皆不應說等准知。
【疏】三懷恐怖等者意云此外道每懷恐怖以無記別遂自會云勿我昧劣為他所知由是因緣不得脫恐他知我無所知以無所知故我不得解脫以此為室自安處者謂恐有如前失常思此計安在自心懷恐怖故名自安處如人在室名安處也今此計但假餘事亦同前無言答也。
【疏】隨言無滅者但隨前人所問而通問之展轉隨言故云無減而印順者前人若答隨答云名印順此計准前亦無言說即將此懷怖及不答等計以為究竟以此業為因得後生天。
【疏】此待未來者意云待有當人問然後方答但於現在彼是思惟。
【疏】一見現在愛至第四定以為涅槃者解五現涅槃也問云明五現涅槃為約一人次第計為約多人計答約多人計不假須次第計或有計欲人天者或計初禪不計一有計二不計三或有直計第四禪不許下地所以一一皆云厭欲尋伺喜等若依次第計者上地即無尋伺法故不可更言厭尋伺等。
【疏】引在身中名為得等者即引彼輕安在身中說此怡道為樂即輕安名現樂住也。
【疏】以樂為先至總名現法者雖執後法為樂以依現起執從現樂故故名為現法樂。
【疏】以樂怡悅輕微者彼無色界但輕安怡悅亦非是樂受也故云輕微。
【疏】據實無色等者意云如上約地地全作法若處別說名得別說者欲界人天之中名別有計此涅槃也即色界諸天各各別計亦得義准無色亦有此計。
【疏】不緣我有斷常故者釋不是邊見所由。
【疏】我身在此至計何法為我者此問意者設得上定起上界心身未生上地緣何法為我未色色法者未至彼也又我身在此至計何法為我者有釋此問云若得彼定起上界心計彼法為我可爾若未得彼定即不得上地法身復在此界未審計何為我問意第一。
【疏】若緣欲界至緣他地起者意云縱得彼定起上我見緣欲界身為我者亦是緣異地法也即上界心緣下界身為我也如疏自答。
【疏】下論說者即論下文辨上下緣中說也彼文不許執他地法為自內我故。
【疏】即一切物因者計自在天是一切物因生一切法問與前何別答前計為常此計為因前是苦諦下邪見此是集諦下邪見。
【疏】及彼眷屬者即彼見俱時五蘊名眷屬言不計為能得淨故者雖計無想天等為果然不計此天為能得涅槃清淨法故非見戒取攝論云或有橫計諸邪見解脫者如計無想天及非想處等為涅槃實非解脫妄為解脫此滅諦下邪見。
【疏】計非道為道見道諦下邪見者即隨彼彼外道所執法實非是道妄執為道道者因也實不是菩提涅槃之因彼妄執為勝法之因如數論二十五諦勝論六句義等皆云若能修知習得智至菩提等。
【疏】雖非因計因者因即是通之異名也故非因計因即是非道計道義別無故。
【疏】有邊等四是此中攝者意云十四不可記中常等是常見收無常即斷見收有與無亦常斷見收如上總邊見也命者即身是我見收然有邊等四是邪見收。
【疏】准五十八至隨我斷故者意說十四不可記事中若是邊見者苦諦下斷。
【疏】邪見中至唯集諦者意說邪見中二無因論唯是集諦下邪見也瑜伽自說。
【疏】逆有漏因迷涅槃果者即結上二無因論五現涅槃迷諦所以。
【疏】有邊無邊等四至無漏果生者執我為邊即命苦諦非但迷於世果亦迷於出世之果滅諦真如遍一切故又總緣三世果法故亦通迷滅諦無漏果也故瑜伽說十四不可記中有邊等四是苦滅二諦下邪見收。
【疏】不死矯亂至及迷四諦故者總是一收文意說不死矯亂緣問答四諦及迷四諦生也意說四不死矯亂通四諦下斷常所以問答四諦者不死淨天是果他問是滅諦滅諦不生欲修作何行相是問道諦與他家說此問乃是生死有漏苦果及自等是苦集諦及迷四諦者三界苦果是苦件執為死天即迷苦諦由不了正見錯行邪行即迷集及道諦不樂涅槃妄執生死無想天為涅槃即迷滅諦又問答四諦者顯揚第十云若有人來依世間道問善不善苦諦集諦依出世道問滅道諦爾時稱云我是不死亂者但作此矯答更無言語。
【疏】既無邊見中攝者諸第斷文者意云此上所引瑜伽五十八文不說十四不可記中邊等四見何諦下斷無如此文今以理准亦周二十句見苦諦下斷雖有迷處而無斷處故以理准也。
【疏】二十句見為依發六十二見故者即二十句中我見為依也邪見亦迷依此我見生故故論說諸所依為業。
【疏】一切惡見又此所依五蘊者意說惡見及所依蘊所執清淨別有一能執見。
【疏】由此各各違執諸見等者如五十八云見取者謂於六十二見諸見等一一別計為最為勝為上為妙乃至由此見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是名見所今此論意非但計勝亦計清淨蘊等亦爾。
【疏】若執非見至非見所者意云除見及五蘊外更執餘法為勝皆非見所攝。
【疏】大論五十八初文及迷四諦合與此同說者即五十八初及次下迷四諦文並與此論同也。
【疏】如小乘俱全至皆見取故者如演秘及抄解又應言見等取者舉見等俱時五蘊也。
【疏】此則不然至方此故者此非俱舍解也小乘見戒取境同行別許前後別計大乘不然非境同行別前後別計但於所緣見及五蘊一聚而緣執為最勝能得清淨方是見取若戒取緣彼見所有戒及戒俱時五蘊眷屬為境是戒取二取俱執所緣為最勝能得淨也二取境別不同小乘。
【疏】戒性遮別者即性戒名戒遮戒名禁。
【疏】及能為因等者如計大自在天勝與一切物為因非見戒所但邪見收如數論師計自性二十三諦亦非戒取如勝論師計極微能生麤色等亦爾。
【疏】若不爾者至解脫名見取者准五十八文合名戒取既名見取明知違顯也戒所亦准此會。
【疏】及彼解迷四諦皆有此說者即指瑜伽五十八文。
【論】不爾如何至非二取攝者意云此返成也若不如前影略說及隨轉門者是故非滅識識非道計道即合是取收不合說是邪見攝也大乘非滅計滅非道計道既說是邪見收非二取攝故知如前有處說言執勝名見取執能得淨名戒取明知是影略說及隨轉門也即隨小乘說故問非滅計滅等何異於非勝計勝等耶答非滅計滅即是非勝計勝非道計道者即淨非淨計淨如言執勝名見取者即是非勝計勝如言能得淨名戒取者即是非道計道大乘非滅計滅等即是邪見前有處名見戒取者故知影略說及隨轉門。
【疏】五十八至如前邪見中說者意云滅諦下非勝計勝既同非因計因是邪見攝不名二取明知前既違顯也如疏言應是見所等者意說既非邪見應是見取今大乘喚為邪見非二取收前有處既言二取明知違顯也。
【疏】三種四倒者三種倒者謂見倒想倒心倒有一一倒中皆有無常計常等四倒故云三種四倒如彼自解。
【疏】今釋之言至但言計苦為乘也者即會瑜伽三種四倒文云但說言非淨計淨苦計為乘不說餘者所由也其實亦計諸見眷屬等若非見以下文返釋也。
【疏】鈍四者謂貪嗔癡慢利二者即身邊二見此六者皆通分別俱生若疑後三見唯分別起即總說唯六別開有十故云總別十煩惱中也意說雖總別不同但十種故明十煩惱中有十二門分別第一俱生分別門第二自類相應門第三諸識相應門第四諸受相應門第五別境相應門第六三性分別門第七三界分別門第八三學分別門第九三斷分別門第十緣有事無事門第十一有漏無漏緣門第十二名境事境門。
【疏】總而望更無異說者以彼四法唯分別起所以總相分別更無異師說也有處云生者意說四法唯分別生。
【論】瑜伽等說至何所在邪者此下引證謂瑜伽八十八云然於修習諦現觀時意樂故恐於涅槃我當無有乃至謂我當斷壞無等即雜集等皆云俱生邊執見者謂斷見所攝由此見故於涅槃界其心退轉生大怖畏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
【疏】不見修道常見相故者此師意說准瑜伽文修道中但有斷見無有常見相也。
【論】故禽獸等至而起驚怖者引事證有俱生斷見既禽獸等恐我斷驚怖故是俱生非分別起故瑜伽五十八云我見有二俱生分別俱生者一切愚夫異生乃至禽獸並皆現行分別起者諸外道等計度而起。
【疏】緣涅槃起恐怖斷見者初出觀時俱生邊見緣涅槃見分別我見故起恐怖斷見也即俱生斷見依分別我後起此名麤相也有云緣者由也由證得一分生空理見分別我無而生恐怖云我許我何所所在耶。
【疏】如恐我斷者意彼斷見任運畏斷今此常見亦任運計常造集資具。
言釋現觀者後師釋前現觀文。
【疏】此依總語者前師釋後所引顯揚等論云於五取蘊執斷計常或是俱生或分別起者是總相語也。
【疏】若爾貪俱等者意云貪是愛境生苦等通迫境生行相相違如何俱生耶答如下下貪會違緣憂苦俱嗔遇順境喜樂俱即其文也。
【疏】下說俱者即指貪與慢等俱文。
【疏】此中論言說者至說與俱起者此解論中說字也故論云說得相應也此有二義一云約此論自道理可得說與彼相應二云言說者謂瑜伽等約此理故與俱起同云論說貪與五見相應無失者據此相應有二義說約此論二約瑜伽非是論中而有貪慢相應文非是後五覺中相應文也。
【疏】然此中一行法者先以貪為首歷說說字字是前餘九法已次將嗔歷餘八作法如是展轉次第歷之名為一行行由向他即一向作法言慢所恃己者即恃己起慢。
【疏】又必不於自起嗔等者此文來何意答先約慢不與嗔俱此解嗔與慢並餘皆准此言各有俱不俱者違中既有俱順中可爾。
【疏】瑜伽二文至說得起者二文即是瑜伽唯識然對法不許。
【疏】此通俱生分別者意說此嗔與見說得俱起者通俱生分別也。
【疏】見為一門明故者瑜伽云嗔與見俱者別不分五見總言與見俱即一門明見義也言實二取不與嗔俱。
【疏】三論皆說者即瑜伽五十八五十五對法第六故名三論。
【疏】若疑役勝負者意云由劣也若疑前境勝為劣境既未定故故不起慢。
【疏】三處論皆同總說見故者諸論皆同可明見俱義也三處者如前三論也。
【論】與身邪見一分亦爾者此釋身見邪見一分不與慢俱謂執極苦蘊為我者不與慢俱執非極苦蘊為我者得與慢俱故文言恃苦劣蘊憂相應故邪見撥無樂蘊亦非慢俱違己情故故云與身邪見一分亦爾。
【疏】准下憂俱初師說者此師意說緣苦蘊計為我者不與慢俱以苦受在五識故故身見一分亦爾若恃緣苦劣蘊計為我者得慢憂俱不順情故五十九云慢有二種一高舉二卑下高舉者由量等起故與喜等又俱若卑下慢者許憂根相應具如彼說。
【疏】與緣苦俱蘊至不慢俱起者此釋一分亦爾文意說緣苦俱蘊名我時此一分我見不與慢俱何以故謂苦蘊是劣不起慢故又邪見若撥無苦集諦理時亦不起慢如何得知謂佛法中有苦集諦此解道遂生憎嫌而起邪見撥云何處得有苦集諦耶即此邪見唯是慼行故慢相應以慢唯緣欣行起故。
【疏】據實亦得者意據實而說撥無苦集諦之邪見亦得與慢俱以於自起恃撥他法故約自他境說亦得說邪見與慢俱問如何前即不說今乃許耶答前望與邪見同境即不起慢後約境別故許俱起或我見亦與慢俱執苦劣蘊為我於他起慢境不同故。
【疏】下文說慢至苦劣故者意說慢亦得與計苦蘊為我我見相應如下言恃苦劣蘊憂相應故明知慢與我見俱也由計苦蘊為我而生特慢見有俱遂生憂懼也又慢亦得與邪見俱亦如下云邪見撥無滅道之時以恃己法陵滅道故得相應。
【疏】今約麤相等者成此中義據麤相說緣樂俱蘊為我及撥滅道得與慢俱為緣苦俱蘊我見及撥苦集一分邪見不與慢俱故云與身邪見一分亦爾餘處即鬼人起等。
【論】五見展轉至有多故者此以見對見辨俱不俱無二慧故定不俱也瑜伽五十八復次五見是慧性故互不相應自性不相應故問若爾第七識中我見如何與別境慧俱答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別說故不約體此據體說亦不相違。
【疏】慢等必由有念計度分別生故者應說慢等由隨念計度二分別生五識既無隨念等分別故無慢也。
【論】貪嗔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者問准何得知俱生分別皆通五耶故五十九問云是諸煩惱幾與根相應乃至幾與捨根相應答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是故若通一切識身者與意地一切根相應解云准此貪嗔癡三五根相應又即彼云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我今當說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或於一時憂苦相應如貪嗔痴亦爾痴通一切義顯可知即准此文五識中亦有分別煩惱不爾如何分別貪等與苦受但分別諸惑惡趣故意地苦受善趣無故不應難中以隨念等分別然集論等說貪但與喜樂捨俱嗔與憂苦捨俱者如下文言隨麤相說。
【疏】唯喜樂捨者五十五云此據多分者此但解貪類受俱不約餘嗔說以嗔麤行唯憂苦俱。
【疏】然今此中總解二種貪等行相者即分別俱生名二種貪也又貪得與憂苦俱者唯大乘義小乘不許。
【疏】五六識中憂苦俱者在五識中者苦受俱意識中者憂俱嗔返此。
【疏】五識中亦有分別所起貪等者意云論中既云貪嗔痴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五識若無分別貪者如何得與苦受相應以其苦受在五識故故知五識有分別煩惱由意中分別煩惱中引起。
【疏】不爾至苦俱故者意云五識得有分別貪等故得與苦受相應以苦受唯在五識意中即無苦若不許五識有分別貪等者即此貪不與五識中苦受俱猶如分別慢唯在意地不與苦受俱以意無趣苦故。
【疏】由苦趣中至與憂俱者意云於苦趣劣蘊身恃而起慢見苦懼其逼身而生憂也是故說慢與憂相應。
【疏】此唯意識至至苦得定說者由分別貪通五識得定說與苦俱慢唯有意雖通分別俱生然不與苦俱。
【疏】於總聚中但有得意地一切受相應義者意云但於總聚中許有得苦俱非許一一分別俱生慢等皆得俱也。
【疏】疑等准此應知者分別慢既不與苦相應明知疑及邪見等亦不與苦受并。
【疏】又故知前師至造惡趣業者不是於地獄中能起思度等煩惱造業名於分別但由前生強分別惑之勢力而造諸業名有分別也間如何地獄更造惡業耶答前師不正義故作此計。
【疏】與對法至皆如貪等會者如對法等說於欲界唯喜樂俱此文乃至與四受或五受相應未審如何答准前貪會前會云貪會違緣憂苦俱等。
【疏】四受除苦者苦地獄地獄無分別疑等故疑三見不與苦受相應言隨意無者隨意識中有有分別無分別惑也釋上不與苦俱所由意說極苦處意無分別惑故不與苦俱餘處有分別惑故得與餘受相應。
【疏】總聚有處極成之言者此中受俱約一心總聚可通有處作法非一一界惑一一地等皆通也但容得俱也以無異說故說極成之言非語也問何以得知疑憂相應耶答先作善行疑無善果與憂相應又如凡所營事疑得不得少有憂也易知。
【疏】若緣憂俱是戒等者意云見戒先時與憂相應謂憂速不得涅槃等今更取彼見戒故說二取與憂相應問若爾何故前云嗔與二取必不相應執為勝道不憎彼故解云嗔與二取一向相違二取與憂非一向違故說具也。
【疏】非五識俱至唯無記性者釋非苦憂俱所由以此二見非五識有故不與苦受俱唯無記亦非憂俱以憂通善不善二性故問若苦受唯在五識不與二見俱者樂受亦五識有二見如何得俱又問若言憂受通二性以二見唯無記即不俱喜受亦爾如何即俱耶答樂有意地樂所以得俱喜受通無記故得喜受相應。
【疏】在極苦處執苦俱蘊者此師許地獄有分別煩惱若後師在人天中緣病苦等身名分別我見緣苦俱蘊也故後疏言同第一師者不與苦俱非同惡趣有分別惑也論廣說如前者如前五受諸門別中說。
【疏】謂分別二見至俱不違者意說分別二見同第一師不與苦俱瑜伽五十九亦同前師意說無苦受後師地獄無分別煩惱由此不俱此中五十九說俱生二見與苦俱據實義也二師俱不違者約分別二見並不違五十九文。
【疏】分別煩惱至五十九說故者分別二見皆與四受相應二師皆同五十九說然生身邊二見前師不許與苦受俱者違五十九文前師計意地無苦受故後苦與身邊二見相應。
【論】貪四見樂喜捨俱者意說貪慢四見除邪見皆三受俱除憂苦者取順境故論癡與五受皆得相應者癡順說惑故與五俱論邪見疑四俱除苦者意云邪見疑與四受俱除苦者有其二因一唯意地二非純苦處有由此二義是故除苦論貪癡俱樂通下四地謂貪及癡五識識俱故若在欲界即與五識相應以樂俱若在初靜處通意及五二三靜處唯與意識相應樂俱問初靜慮有五識答據多分說但有三識鼻舌唯於欲界繫故論餘七俱樂除欲通三者除貪嗔癡七俱樂唯除欲界下三靜慮皆意樂俱所以者何五見慢疑唯意地故論疑獨行痴欲唯邊捨者此逐難釋顯二於欲界非喜受俱此如集論雜集皆說疑於欲憂捨相應非喜俱者不決定心若不息滅不生故若色界疑疑靜慮者與喜樂俱定引持故不共無明亦憂捨俱同此論說。
【疏】捨受至末位起故者意云證此捨受一切身中有相續者身也末位起故者意說下三定有喜樂心此心若欲末時皆有住捨位平等心故捨受一切時有故知亦與貪等相應。
【疏】除第四禪者以第四禪意識唯捨受俱無樂受也以上除嗔者唯在欲故。
【疏】疑上靜慮者疑彼定或勝或劣等還是定地故疑是定地煩惱然是疑中先時喜樂心定力引生所以疑得隨轉問既得上定云何起慢等七法答以五見慢疑是意識相應非五識並由得彼定妄執為最為勝能淨得有見戒由執戒故隨計斷常得有身邊二見計此定最勝撥無業道故起邪見既得上定而生超慢如上是五等煩惱是出入定心所引非於定中得有得斯事唯現量故又疑於界不與喜俱於可欣事求心未息猶豫未決不生故獨行無明如疑理說者疑既得與上喜樂俱故知無明亦喜樂俱也。
【疏】麤相苦樂至不在意故者此有二義一云若麤相論疑不與苦樂俱苦境增勝既定與疑行相既殊不得俱也二云欲界意識無苦樂受疑既在意地無苦樂俱有云麤相故說者初二靜慮欲界人天餘雜受處所有苦樂皆在五識不在意識故知疑無苦樂並。
【疏】貪等樂喜相應至皆令理如知者意說諸煩惱與喜捨相應通下三地除第三禪唯樂受故就欲界中除地獄極苦處以地獄中無分別煩惱故餘雜受處意地有愛喜捨故。
【疏】逐難解己義之餘也者准論中說貪痴俱樂至疑獨行痴欲唯憂捨等並是逐難解己意論云餘受俱起者此文憂是逐難解之餘義也。
【疏】然疑行相深故定俱轉者意說疑得與定相應問疑行猶預定即專注何得相應答相應無失如見三寶雖復決定於三寶功德而生猶預云今作供養為有福耶為無福耶據計行相說得相應定即染定也。
【疏】問五受別非遍行故者以受俱是別義非遍行遍行義如上說以遍諸心起故不須問。
【疏】不問與善性相應者善是染違故此不說。
【疏】以後必問前故者且如別境識等並五受遍行先已明訖所以將後煩惱問前如云此十煩惱何識相應等前不問後者如不定四未明以在後明今不將煩惱對不定四辨相應等。
【論】嗔唯不善損自他故者感不可愛果損此世他世故云損自他故如前分別。
【論】上二界等者餘九煩惱在上二界由定在所伏無記攝若欲界繫貪等九法分別起者唯是不善發惡行故故集論第二云自性不善謂除染汙意相應及色無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惱隨煩惱是不善雜集第四釋云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性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解云九煩惱中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貪癡慢三通分別俱生分別者疑等三見同不善性就俱生中發惡行者亦不善攝若俱生不發惡行者是無記攝故。
【論】云餘無記攝細不障善等後身明身邊二見也嗔一法唯在欲界無問俱生分別唯不善攝不別分別。
【疏】餘三少分等者意說貪痴慢之一分俱生者發惡行損自他是不善性一分任運不發業者是無記性具四因故即細不障善等。
【疏】言並此四因者辨此教理行並前有四因也雖數起現行不為損名無記攝。
【疏】所以同前者釋無記所以同上三因或四因。
【疏】前解為勝者以諸論多說此見在第九品中攝故說無九品又若如後至有九品故者若准後解亦得且如無色無能治道尚有九品何故二見不得有九又第七中見尚計有九品何況二見上下多文分許有九品今取後也。
【疏】即未至定不通有染者以論文俱云得根本起上煩惱不說在未至得起上煩惱故未至不通染也意說未至定即定前方便加行位大乘此位皆無散心又無容預不起煩惱若得彼定得容豫心可起煩惱。
【疏】若爾至若為者此問意若言未至定不起煩惱者且如猶未至定而命終者未審起煩惱不受生命終必住散心故答必無此者要得上根本定已或退命終也有雖先得上定後出定已悔修定即名退定而命終起煩惱也。
【疏】又解當於此時等者即此未至定時也欲界煩惱於此位中未究竟伏盡意說若無染汙第九品或方得入根本伏未盡不得上定此解未至定中有染問若於未至定中即能伏欲界煩惱盡者於此中得起上煩惱不得起煩惱是上界繫故問所言伏惑伏何者惑答准伏俱生不伏分別。
【疏】無有染汙第九品時至方在故者成別義也此意即說無有欲界第九品惑在而能入根本定起未至惑要欲染盡訖入根本方始却起未至定惑所言未至定者即方便定即定前加行亦行亦為定或名近分定是根本之因故名近分定准此後義未至定有染。
【疏】由是至未自在故者此總結意言亦不能起未至惑也凡聖皆爾。
【疏】不作惡故者不自在作殺盜婬等惡。
【疏】顯揚第二至細勘無之者淨定染定無漏三種定中皆不言未至豈起染也。
【疏】唯定煩惱等者定煩惱者聖得彼定已後起於煩惱而愛味所得定等也煩惱者即其生之惑生在彼地所起煩惱也有云又潤生方是生煩惱但不緣定而起愛味如執梵王起我見等皆名定惑依演秘勝。
【論】諸有漏道至語得上根本定者此釋伏難難諸有漏道不伏下地分別諸惑及細俱生身邊二見如何能起上地諸惑故作是通云雖不能伏分別起等而等而能伏除俱生麤惑漸次證得上根本定又解細俱生謂生二見及以九種受生等不可難言違下論說有漏能伏解云此據六行取所不能伏彼據辨諦觀能伏煩惱據一義故不相違至第九間自當分別。
【疏】何以世間道伏修不伏見者問云何故論說世間道伏俱生麤惑不伏分別及細俱生身邊二見耶。
【疏】一但迷事至事障障故者即答前問意由俱生麤惑具其四義所以六行能伏一唯迷事簡異見道見惑迷理故二依外門轉即迷外境界事轉故簡異見道貪等此貪等唯緣內見等生如我見等即六十二見等唯迷理生此分別貪等依我見後起故見除不同修惑故言門然其事定外門也即內外理事別也三俱生修惑體散亂故四麤動數數易起故正障事觀行相麤惑所以能將有漏道伏不同伏同分別細俱生也由伏此故證根本定不爾不能言定是事觀者非觀於定也但觀彼定障即苦麤障等是事觀也。
【疏】有義至得第三果者此問意云若有漏道六行伏惑之時不伏身邊二見者即如起果之人先有漏道伏惑然後入觀斷惑之時雖斷分別及俱生六品不證第二果直趣第三果身邊二見既先不伏明知不斷如何得第三果。
【疏】如第七識至唯障無學者意云此則引答答云然不伏我見亦不能斷然不妨證第三果亦如第七識中我見亦不能斷要至金剛無間道方斷證無學果此中亦能亦至無學時方斷證果若作此解違下論文不許聖人先生上却斷下惑也由有此妨故有第二解解云亦斷引例可知。
【疏】不伏理惑者即是不伏分別惑也論得彼定已至皆容現前已得容預根本定得故。
【疏】下分別至為我等者意云修定雖不伏分別俱生身見等若得彼定已得起上地分別及身見等問若爾何故下文問云未離下染何故不起上惑答依未得定者為問也。
【疏】如命終心亦得起上者此舉例也即九種命終心得定已後而命終時得起上惑而上生也今得彼定亦不障起彼地我見等緣未來生故者此命終心緣當生地法而起愛故但緣於未來處起愛而不執當生地法為我。
【疏】恐相雜故者若如凡夫人未離下染許起上者不然有二種失一相違下染未伏如何起上者二相雜即二界煩惱宜成相雜或上界煩惱應是染汙如此二界染法以相雜故。
【疏】若爾見惑至為起不起者問意云如此間人先得上地根本定已後時出定已後起欲界心時得起欲界先時不伏分別見惑否問也答起將為勝如演秘說若退定者一向得起今論不退為起准疏答中無文定判指樞要說許此意起為勝也言離此地染成彼地等者意說離此地染生在上但起上貪見等不起下地分別惑等正與此同者彼五十八云生下起上與此同非是得彼定起下惑等與此同也。
【疏】以於今時後有起故者今時者正在中有也後有起故者既受中有身明知有後有身也故中有起下邪見謗無涅槃此釋謗無涅槃意。
【疏】非色界邪見不招下苦故者意云色界邪見不能招欲界苦果明知於中有起欲界邪見也。
【疏】彼言中有生時起故者對法言中有生時起邪見也。
【疏】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者意云此難薩婆多也謂彼計云在欲界本有中見色界中有現前遂便起謗故今難云欲界本有既非定通云何得見色界中有耶意說通力許見中有本有位不許見況死生終必住散心。
【疏】非由起上邪見至此解非也者應難云非由中有起色界邪見為增上緣令欲界地獄後報業熟直生那落迦也有古師計云上界邪見為緣令後報業地獄果熟者非也。
【疏】亦非彼本有起此邪見勢力遠故者亦非色界本有起邪見。
【疏】若爾應界至思即是者意難云若言色界中有起下見者即應下界不善業由上無明支發行即是業所謂邪見俱行思也又以下例上亦然者又難云如上地行用下無明發者何妨下地用上無明發故云以下例上亦然也至緣生中辨。
【疏】起潤生愛生下至無記等者意云身在上界將生下時起下俱生無記貪等而潤生也故知生上起下愛無明也又起潤生愛生下至無記煩惱者有云潤生愛亦合與邪見俱思同此潤答亦是者亦應用上地無明發也。
【疏】此中應言至所以不說者意云身在上地將生下地起下潤生愛同時亦得有我見慢無明四法且如無明與愛決定須有餘之二法有無不定所以但說我愛無明更不說慢等二也以不定故所以不說於當生地法而但愛也問約當生中有起愛為約當生地本有初起中有不說以疎遠故。
【疏】又例起故者意云此第二解許起慢等如緣當生地法起愛之時得有我見我見要緣欣行與愛行相相順由有我見方起愛故計前境勝亦起慢故無明極成故此不說問曰所言我愛等四此生為於前境上起為於自身上起為於本有初起答此之四法通境及自身皆得起據其論文於境上起為勝以前於中有起故。
【疏】此舉方偶者意云若言得起四法者何故近言起愛無明答據實亦起慢見等今略舉方隅故不說也。
【疏】謂餘三見疑等起此等故者此會文也如瑜伽云生上不起下者有其二義一據多分二順有宗故言不起就據多分中有二一約時節二約惑數多少約時者謂謗滅時及潤生時唯此二時得起餘時不起惑數多少者或起三或六謂我見愛無明嗔邪見等餘疑邊見戒取一向不起下據此不起故多分順有宗者隨順薩婆多宗彼宗生上不起下故。
【疏】所餘分別俱生之惑亦得起不者意云餘疑三見外餘之六法通分別俱生總得起不此總問也。
【疏】見斷嗔癡至無起相故者意云見道嗔癡邪見及修道慢於謗滅位中得起餘時即不起若修道煩惱唯潤生位得起愛等除此除時即不許起亦無修道嗔及邊見潤生位中亦不起無行相故謗滅位亦無但有分別嗔邪見也有云修道嗔於中有不起若潤生本有初亦許於父母互起嗔愛故邊見亦無。
【疏】苦總說起雖無正文者意說無正文遮令不起也餘疏分別俱生隨其所應者隨前也然上彼起下分別俱生煩惱者一如上隨其所應配屬。
【疏】下之起上至無失者意云若身在欲界生得上定已容起五種煩惱所謂見取執上地法為勝能淨故亦得有慢慢靜慮故亦得有疑疑上地法為勝為劣愛與無明緣上極成故文不說若欲命終生上地時廿有我我見見潤生必須有故此名生煩惱要由我見等潤而得生上名生煩惱通前總有亦餘三或起不起如疏自辨生起上九法以上地無嗔故但說九。
【疏】得宿住通計梵王為常是邪見者計上地梵王為常不依我起故是邪見若依我見復計為斷常者即邊見收。
【疏】未見起斷見文者未見計之文准七斷論云計下界起上斷見依我見依我生彼計死後斷滅故得起彼斷見或可彼斷見依欲界見執彼上界身斷滅也。
【疏】九地三界得起上幾計等者此通問三界九地下得起上當知乃至二界八地等下起上幾法可思之除却欲界二界八地並如樞要。
【論】下地煩惱亦緣上地等者論有二文初標後釋此標也瑜伽等者已下釋釋中有二初緣上後緣下就初緣上中有四一貪二嗔三我邊見慢四釋餘五此初貪也。
【疏】以嗔緣事例於理故者此論以迷上界事例同迷道理也深理尚迷何況淺事。
【疏】於下上地所有俱行和雜自體者即此欲界一身所有俱行之法通上下界不觀差別但和雜總執為我也是俱生總緣我見緣也此中不說分別我見以緣別法生故意說修道我見執自身為我。
【疏】和雜身體者即上界法與下地五蘊身自體和雜一處今緣之時不觀差別總合緣之故故得緣上地法也。
如前說者如前准苦諦更不可諦諦說。
【疏】其世間道至憍慢者意云六行世間道能伏修道貪嗔及隨貪等隣近憍慢謂與我我所見等同時相應而起得隣近名又不說伏離餘法故知見道我見及我見俱時及貪邊見總不能伏何以故以與我見隣近起故然前八十八云不伏我見者但以我見為本准見我見我見不說餘貪等略也又此論中云總緣諸行執我我所斷常慢者不言貪者亦是略也以別有論文記者說者即指前求上地生味上定論文也。
【疏】此第六識唯修所斷者意說總緣我見是第六識中俱生我見故修道斷。
【疏】或有異釋見斷至乃以三界合緣為我者以四全常遍計他自上下界我及世間為常由先通緣三界法為我依計始計常也故總緣亦通分別我見此意證計分別我見總緣故言有異也以俱生我見總緣有文此則別出同異若不同計他我如何名遍常故分別我見先總執三界法為我然後始計為全常等且如常見依我見後生我見若不總三界合緣為我豈有常見計為全常等耶常見既通計全常我見亦爾故云四全常問總緣四全常我見言於三界合緣為我者執為自我耶通自他我也答有云雖是分別是總緣我見也以見二十劫等五蘊故通計自他五蘊為自他我常也其執世間若與我常見俱者相從亦常見攝若後起之者即邪見也。
【疏】嗔唯別緣者緣自他法不同我見慢等總緣三界法為我等也。
【疏】有義我見邊見至而緣上者此解凡欲界我見執上梵王為我依此起邊見故是分別別緣得緣他地法為我下言不見世問執他地法為我者下會云不得執為自我執為他我理即無遮。
【疏】陵他取得勝法者以欲界慢陵他得定者身中所得勝法故也。
【疏】又緣梵王一分常等者意說上界我見後生常見非是欲界見也彼既已得上定如何更起下界我邊見緣彼梵王耶故此常見是上界繫即無得宿住通後方起身邊見等或可亦依定後起也。
【疏】依麤相說者此會違文也謂小乘心麤見解淺近但緣現前境起貪不許緣上地法起愛餘者准知。
【疏】或彼對法第六至應爾者指次前對法文云彼我見不緣上不說邊見者略也何得知耶解云邊見必依身見而況不緣明知邊見亦不緣故云應爾。
【疏】故五十八至緣上起此意說緣大梵王為常者但是見非是邊見以不緣我見後生故即下邪見亦緣上地若言是邊見即合隨他法我見後生我見既不緣上非下地邊見獨能緣他法以為常也。
【疏】六十二見全常等至後生故者此意說全常者亦是上界我見後起故前疏言或有異釋者且恐[銜-金+工]緣別義說也說下緣上今意不爾下證云次疏云是他地邊見隨計他地我見後生又如前已說者即指上指或者有異釋文也下後言是他地邊見等者方釋一分常見義也。
【疏】一解云至依彼起故者意云見道中分別別我見既不得計他地法為我明知邊見亦爾何以故邊見必依我見後起故此則不許緣。
【疏】今此解至此極有理者此第二解許常見中一分常見得緣上何以知者謂有外道學彼定得通緣梵王為我而起我見隨後執一分常等故邊邊見亦得上也作是說者此極有理然非是遍耶答依宿住通起者許得緣上可如所說依尋伺散心起即不得緣上故言非邊此外意者前雖言極有理然義不同若得通者許緣上不得通者不許緣上故是不同言如前所說者若約尋伺散心即不得緣上如前第一解之不許別緣我見得上地也。
【疏】今此又解應言但是欲界所繫自身之我至理亦不遮者此解亦不異但更出理會不見執他地法為我我教及此應言或依別緣之實若作此會等者道理難思。
【疏】又解別緣者至為我故者此解論中別緣我緣者所以義即彰此二時依別所以多分我見不緣於上據實一分常中別緣我見亦得緣上二時者一即約麤相二依別緣據二時說不緣上有云別緣是多分義者意說除此總緣我見等以外更無別有我見是俱生分別緣他地法者約此道理名多分也。
【疏】緣者所以至彼不緣披者意說別緣者是所以義不計計他地法為自我據此所以說不緣上也有云別緣是多分義者意云除此總緣等外餘煩惱有別別所以故不緣上別別者即多分義緣者所以義。
【疏】又解小乘別緣者會論言別緣不緣上者依小乘有宗說也自宗一分常別緣亦得緣上也。
【疏】許起見道理亦無矢者同上言或有異釋義即是兼常中分別我見亦得總緣也然無明文證修道我見總緣即有文證也。
【疏】疑於界佛世尊故者此意舉佛顯上界疑疑請弟子說法等事也以世尊非欲界繫所以不取。
【疏】撥疑下地苦集理者邪見撥無下苦集理并疑彼理滅道非下界故不說也故但唯言下界苦集理。
【疏】起彼二取執欲界聞思昔所起者為勝因者有云聞先欲界起邪見計定為涅槃者等方起聞思今生在上地遂執前起見取執彼隨見之思慧為戒也為勝因者即執為勝因者即執為勝因也。
【疏】行相如前者約緣欲界昔時聞思得起二取故云如前。
【疏】餘一切時者即說餘一切不緣時也一切異生故者由彼異生不同外道計遍常等所以不緣故名多分若修惑總緣我見亦得緣下。
【論】此十煩惱何所斷耶者第九三斷門中曲有四門第一三斷門然迷諦相有總有別以下二總別迷諦門謂疑三見親迷苦理等者三迷諦親疎門論委細說以下四兼明迷理事門。
【疏】然見所斷為同小乘見四諦斷為九品斷耶者此是徵起論文意說為同小乘見諦作十六心斷為同修惑作九品別斷耶。
【疏】與壞緣諦至或三品智故者意云壞者雜也此無漏智與無漏作意相應雜緣四諦之真如也名總緣諦問然煩惱既有九品如何一時頓斷耶答雖有九品以違一真如或三心故以於二種是道中皆頓斷也問煩惱違一真見道若證見道可得頓法如三心見道既是相見道如何亦能斷惑耶答三心見道有其二種一云三心是相見道後得智疑前作也一云三心是真見道今但說真不言相也問何名三心答第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下品分別隨眠第二內遣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上品分別隨眠是為三心見道問三品智總能斷惑不答總斷具如下品智能斷下品分別煩惱所智二障中品智能斷中品煩惱所智二障上品智能斷上品分別煩惱所智二障只緣煩惱有三品所得智亦三心有異一一皆起無間解脫道至三心滿足得名見道滿足若如前一二心等俱分證見道理未全得故此是鈍根劣智人若利根者唯一心真見道頓斷惑故問此三心見道有真有假今言斷惑為真為假答既言斷惑如何說假故但言真問據此論說三心若相見道若瑜伽之三心是真見道如何會釋答瑜伽據三乘人各別見道說亦不相違。
又與懷緣諦作意相應至違一或三品智故者有云此意不同小乘別緣作意十六心等能斷惑也此是答上不同小乘見諦斷惑彼小乘總緣作意通緣諦理分能緣如不能斷惑今此大乘總緣名懷緣者通緣四諦如不作一一別解名懷緣也亦作是非苦非不苦等名懷緣也違一有一心見道惑三即有三心見道也此即答上因修道九品斷或也又有解云謂此十煩惱總作四諦若觀四諦真如時此十煩惱一四頓斷所門故為與懷緣諦作意相應即無漏真智與總緣諦作意相應總緣諦時能斷煩惱以相違故不俱起故。
【疏】非如俱生九品違九品智故者意說俱生修道煩惱煩惱一起有九品要起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及證也見道不然故一時斷。
又除利根人至得第四果者意說除此利根者謂此人先由聞思力故遂作加行心以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煩惱總束為九品將下地上上品惑與上地上上品惑總為一品乃至欲界下下品與非總地下下品亦為一品所以總為九品即總起九無間道解脫道而證第四果也。
【疏】總者謂十種至迷四諦者意云一一煩惱若起之時皆通迷四諦之理故名為總。
【疏】又諸煩惱有別行相者解云如迷一个苦諦時方邪見疑等是親迷隨此見疑後生獨頭貪慢等皆名別迷於一一諦即名迷此者意云但總行相亦有別行相如何名是以於一一諦唯別迷苦但迷苦不迷集等三豈名煩惱別行相也即當諦諦下皆具十惑也。
【疏】若唯爾者至何諦攝者意云難前師云若言隨苦諦下見疑後生即得名別行相者且如邪見疑痴等亦總迷四諦即此疑後所起貪等是何諦攝為隨前別行相中收為隨此總行相中收意說若一而約別行相說即攝總行相不得故須更說總行相也約別行相說即攝行相至緣且疑生故者意云此即總行相也如疑見等既是通迷四諦明知隨後生貪等亦名總迷以貪等行相隨見疑說也。
總迷可爾者此結總迷義若別迷行相以下是返難前別行相家難云若不如我說名總行相者獨頭貪等是何諦下收以獨頭貪等不能別迷諦故又不可說總迷疑見後起貪等而可是別迷中收也見道貪等更雖疑後生明知同疑見等皆總迷也同是分別惑故緣見疑生故問四此所言總者為當數總名總為當當初行相總名總耶答今言總者有其二種。
【疏】今言總有其二種至如壞緣念住者意云若數總四諦下皆有十種若行總一一煩惱皆有功能通迷四諦名行相也然總迷四諦總有十一句二二合迷有六句一迷苦集二迷滅道三迷苦滅四迷集道五迷集滅六迷苦道若三二合迷有四句一初三除道二後三除苦三初二及四四取前三為一句又迷總四諦為一句故有十一句或別迷四諦即為四句兼前都有十五句如壞緣念住者若緣念住生二二三三雜緣也問總既有二未審別後如何。
【疏】別亦有二至各別迷故者意云數別者謂苦諦下有十種余之三諦下但有八種是數別也然行相別者如獨頭貪等十界煩惱強分別生各各別迷苦迷苦時唯迷苦不迷餘三餘三餘三准此故名別迷。
【疏】一因處者集諦也一依處者苦諦也。
【疏】又為依處至此十故者釋苦為依處所由也。
【疏】滅道是彼怖畏處者由滅道諦是無漏能斷惑法謂有外道皆滅道諦作如是執云滅道既能斷惑等謂能我等耶謂恐我斷便起怖畏遂起煩惱撥無二諦故十煩惱迷二諦生有云怖畏處者但行不相順不增彼惑名怖畏處是作彼怖畏以解又不同苦集與惑。
【疏】性不隨順增長十種意說滅道決是無漏但可損減十種而不增長故於滅道但起迷撥猶預等事也迷謂無明撥即邪見猶預有疑又云起種種分別故者或計為我或計為自然等是滅道等也外道計冥性如滅諦轉變成後諦。
【疏】皆具此二非因依處及怖畏處名二緣也。
【疏】據實亦有至別總故者意說若麤相得別迷即不說具二緣據細亦有謂行相違有別總故如苦下煩惱但別唯迷苦諦不通餘三諦餘三諦亦爾皆違不通是別迷行相此即別迷煩惱皆有通迷四諦之功能也所以得有二緣即是前中有總名別總也。
【疏】問如何至皆迷四諦者意如何集滅道三諦有邊二見計答謂此二見深取所緣不了三諦妄執為我及法常等故於三諦得有二見若爾一切煩惱我見應皆迷四諦何故說依苦諦果處起耶答不然若二見迷苦諦時即親迷不了執苦果為我及斷常等若執三諦起者但執三諦下煩惱起妄計煩惱及俱時蘊等以為我也不是親迷不同苦諦故不可言二見皆迷四諦也。
【論】別謂別迷四諦相起等者此釋別迷謂於苦等一一不了名為別迷。
【疏】集滅道三諦有別行相者即因集生緣滅靜妙離道如行出等非如空無我等也。
【疏】不共無明迷三諦者故得成八者意云大科第二釋別迷問集諦等三而有八者且如餘七唯別迷三諦不爾以相應無明既是通迷如何乃實集等三諦而有八耶答云不取相應無明但取不共無明故得成八以相應無明是通迷故故知別迷據不共說以不能親迷行相迷故理准如前說別迷亦據不共獨行無明說若言總迷唯約相應無明說決定如是。
【疏】多計有漏果法為二見者意說說有漏五薀為我及計為斷常即是身邊二見也故此二見多於果處起也問不於三諦起應了餘三諦答不然只通迷果執為我等不謂於三諦起即了三諦也。
【疏】然實緣迷三諦亦有二見至為我等故者此意以我見實緣三諦不同小乘唯果處起以我見亦有締三諦下煩惱起故意說由迷故遂緣下煩惱執為我等。
【疏】然以別緣諦至後解無違者空非我自有二種一通二別通即四諦謂苦等四皆非我故名為無我非我所故說之為空故疏云總空非我通四諦者以總緣諦故故前說云以真見道總緣諦故即其證也所以二見亦得緣爾三諦生故別即苦有漏五蘊非我性故名為無我非我所故說之為空今此別空及非我理苦諦所攝薩迦耶見別迷無我邊中常見別迷無常邊中斷見亦迷無常計後不續違生滅故是故二見唯迷苦諦今約十六行中別空非我唯屬苦諦與前總空等亦不相違。
【疏】答執彼下見眷屬戒等為戒者顯是依順彼別迷邪見等所有戒執此戒及俱時五蘊為勝淨也故戒取通集滅二諦意說謂有外道持猪雞戒等執為當果之勝因執得淨名為戒取又非滅計滅執為最勝能得清淨是見取隨見取受戒禁執此戒禁為勝能淨即是戒取此是重惑也如五十八除身邊二見以外餘諦有者一一皆諸行相撿敘又見眷屬者見謂集諦下邪見眷屬者即俱時五蘊等戒者謂猪雞戒也若復執此戒勝能淨方名戒取等此解稍勝順瑜伽論意。
【疏】若少諦者一諦名少也。
【疏】唯依數總行別緣者說者意云數總者諦諦下皆具十也行別者謂此十筒迷苦之時唯迷苦若通餘三諦餘三諦亦爾據此道理說成一百二十八也。
【疏】若唯依總行數別使無一百二十八者意說行相者即十人通迷四諦數別者即是二唯迷苦八通迷四此說無一百二十八品。
【疏】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者此引例證成一百二十八文也且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行相如何此之意如別迷苦諦有十今煩惱唯迷苦諦更不通餘三諦外餘三諦別迷亦爾若不然不共無明者即合每諦下有十煩惱以相應無明唯是通迷四諦相故故知唯合有九法各別迷也若兼取不共無明惟悟不九法成十各別迷諦者即相應無明而無處數由有此妨所以將相應隨不共合說總別迷所以今者成一百二十八者亦須總別相從說方得有一百二十八唯依總亦不成唯依別亦不成是故今依數總行別合說方得數是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意例如是。
【疏】此總行相隨別者說者意云即將相應無明總行相隨不共無明別行相說即釋上相應不共合說所由有云相應隨不共說者以因依怖畏之總行亦得隨別迷之別行中攝也如八通迷中相應隨不共說為八數也此即總行隨別行攝故。
【疏】以上以總迷諦數別者指次上數別文非指上數總之文也雖論言身邊二見唯果處起亦是行相別然不是一一諦下各具十之別行所以攝在數別中以下論文方辨行別也或可此上言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即是亦是行相別然不是一一諦下各具十別行行別同故數別文攝在彼數總名數別也論說言親迷故不及前解。
【疏】此四行相至苦諦理起者意說疑及三見親迷苦理生謂疑苦諦為有為無執我等故迷無我理計常等故迷於無常由邪見故撥無苦諦是故四種親迷苦理。
【疏】見戒二取至無我理故者意說二取不親迷苦理但執邪見及身邊等三見及俱時五蘊等為勝能淨者是見所若執彼隨順諸見戒梵及所依蘊為勝能淨名戒取謂由有我受持戒等以不親迷苦理名重緣惑也然不執獨頭貪等為見戒者有二種意一者體非見戒取又不與見戒俱時也二者貪等非二取眷屬故所以不執貪癡慢等問既是迷理惑何不親迷苦理耶答雖復行相深遠而迷理生然不迷無我理也故不親迷苦理。
【疏】於自他二見至皆亦疎迷者意云此釋貪嗔及慢非親迷諦謂於自身身見復起貪貪愛已故若於他入身上起嗔見他執我亦生嗔故云餘有何所知起我慢等謂嗔他時名於他見解五起嗔慢者極成此皆是迷苦理生緣自他身身見等生故名迷苦諦言如次者有有二義一者自他起見二自他眷屬兩重次第故云如次二者舉自他見攝彼眷屬不爾自見與自眷屬不爾自見與自眷屬為他見所隔如何名次。
【疏】五別起親迷苦理者即是疑身邊邪見及不共無明名親迷苦理餘獨頭貪等五法雖別起有別行相不能親迷故云不然。
【疏】然二取見法行相深遠乃至何言迷苦諦理者此意問云貪慢等行相不深取復不不親迷如何說言迷苦理等准疏初解雖迷事亦是諦攝問一切法諦皆攝盡無五諦故何乃言緣事生或而非迷諦也有云言諦者意在於理故迷事者非是迷諦若約事諦即寬通也故名迷諦。
【疏】除二見故者以果處起故。
【疏】五不共無明親迷集等者不共無明為親迷者自行迷也以行相應者但由與他親迷俱故名親迷非是獨行親也不取次相應無明通總別迷此唯約親迷故取不共無明相應無明得通緣四諦理及緣迷諦理故論只云親迷苦理次言唯也故通迷餘三也。
【疏】然實有身邊至略而不論者意云據別迷中諦諦下皆有十煩惱明知身邊二見亦迷集等三諦望數行中以說八通迷四諦所以略而不說也。
【疏】二取貪等准前苦應知者亦是疎迷以二見無故不唯親迷者意說以二見集等三諦下無故所以不准苦諦說言親迷也由此故知三諦下無身邊二見二取貪等者等取嗔慢相應無明也。
【疏】無漏緣者意說嗔緣無漏法生。
【疏】無嗔苦集理故此不說者但說言嗔迷滅道不言迷苦集若言緣事起嗔亦得言苦集事也但不瞋彼若於佛起嗔即是嗔滅道也。
【疏】又解至不深取故者此且說不深取故言不迷然不及前解豈有緣而不迷耶所以作此解者由嗔迷是滅道故生增恚故故言不迷且約此道理說其實豈有許緣而不迷也。
【疏】解以不緣理至名迷理惑者意說不可緣理即不是迷理惑也嗔等雖不迷理而緣理生也亦如見戒取雖不緣理亦緣理生也有云此意准解見戒二取不說於嗔前解為勝者即指又解以前文從又解已後總見第二解。
【疏】如下忿等迷諦同故者下解忿等中亦有解約親迷滅道等也亦有解忿等不緣無漏生但嫉等緣也。
【疏】疎遠如前說者意說從苦諦下見後生者亦是疎迷時但總緣身中一切法為我也謂身中有三界法種子故下地我見得緣上地法也隨我見後起於常執而生於慢故有邊見及慢。
【疏】若此貪慢至亦名親迷諦者意說此說相應貪慢與身邪邊三見俱起者即同三見亦見親迷故云隨應如彼說相應言意除獨頭起者問何故但言三見俱不言疑耶答行相別故境定故若嗔與疑三見俱起者亦是親迷故云隨應如彼。
【疏】慢貪至迷無漏者意云慢貪隨滅道下煩惱後起唯疎迷故。
【疏】嗔與疑俱起或獨頭起者意云此之二法若俱者名相應不俱者名獨頭皆親迷滅道。
【疏】此約數總至准前應說者意云如上所說貪等俱我見等名迷理者約數總說即諦諦下皆具十惑若數別者身邊二見唯苦不通餘三諦即貪慢與我見相應者亦不通迷滅道獨頭者評迷也。
【疏】但言滅道不說集者集諦雖無別我見等然貪慢等以自體是集緣集得起不要須依別我見方迷集諦所以不言集諦。
【疏】若餘獨頭起至四諦事者謂獨頭起者行相淺近但迷諦體色心等事不迷於事若三見疑俱者至四諦理者意說貪等與疑三見相應起者即是迷理惑行相深遠親迷理故。
【疏】又嗔慢可成至無漏緣惑者此問意嗔慢親迷滅道可成無漏緣惑且如滅道下有獨頭別緣貪如何可成無漏緣惑今解由此不說貪無漏緣者以別緣貪不緣滅道無漏生也諸論約別緣貪不名無漏緣惑除此別緣貪以外餘相應貪等得緣滅道下惑起但得名迷理惑可行迷也貪緣無漏生合是善性法欲故知但可說迷無漏生是故。
【疏】云隨應如彼又由此不說至可爾者意云獨頭起貪緣無漏者是善法欲不名緣彼惑若於餘煩惱獨頭起者亦不了滅道故得迷也。
【疏】身邊二見至修道方斷者此釋通伏難云俱生二見等既雖自迷苦諦理應見道斷故作此說俱生二見等雖迷諦理以行相細難斷故修道方斷若嗔及餘獨頭受等迷色心等別事生故唯修所斷。
【疏】與苦諦下二見等別者以見道斷苦諦下身邊二見行相麤也此修斷者行相微細與見道二見別也非是修斷我見等非苦諦下惑也但細不障諦觀也。
【疏】簡見獨行貪等至違諦觀故者以有分別別緣事貪即是緣諦下惑生等此唯見斷違諦觀故。
【疏】親所緣者今不取之者意說夫煩惱起時皆變相分即此相分是有體為親所緣若據此理一切煩惱應皆名有事今不取之然約取枝質有無故故煩惱隨本質名有事無事煩惱且如我見無所杖我質故即我見名無事一分嗔等緣實境起名為有事等如下自說然准下有二種有事無事一有本影合論名有事無事二唯約本質名有事無事至文當如。
【疏】及此相應法等無本質我者約此我等本質言無非是說本質言即謂有也以對法通取相應即攝盡一切無事緣惑也問聖者達無豈有無事耶答此約煩惱辨有無事。
【疏】此據執為論至非唯我見者對法言我見相應等者約人執說不依法執若依法執說者非但我見我見俱亦通一切心心所何以故以法執寬遍故然我見俱言此是設難而無我法二執俱起無一切心中有二慧故。
【疏】若唯我見至便為大失此返難也若言我見俱法亦攝法執盡者此四見及疑既與我見不俱應無法執無法執者便成大過法執遍餘心心所何得疑及四見是染而無法執所故是過也。
【疏】如前自俱由門說者意云疑與見等有不相應何以故疑行不決與我見等相違五見展轉不相應故非一心中有多慧故。
【疏】即極微者以教為本質也。
【疏】別有所託名者意云除影外別託名等為本質者即無無本質者一切皆有也。
【疏】影像本質至名有無之煩惱者即約影像本質雙即有本質或無故名有事無事也。
【疏】或直據本質名此二緣煩惱者唯約本質說如色等即有如空華等即無若緣此起煩惱名緣有事無事煩惱。
【疏】今勘無漏中不作得此後解者即大論漏無漏緣中也反此下名緣有漏無漏煩惱等文不唯約本質此意即說若唯約本質名有事無事亦應唯約本質名緣有漏無漏煩惱設爾何失不然豈有煩惱而親緣無漏耶以下文據質影二法名緣有漏無漏煩惱故由有此例故不取第二惑直據本質文也。
【疏】所引諸有事無事論文應為義門勒之者如下所引論文勒之不過七門明有事無事煩惱第一約瑜伽云依見修煩惱分別有事無事第二依瑜伽五十九約自十種煩惱分別有事無事第三即彼卷下文約有事緣無事緣分別有事無事第四又云無境緣有境緣分別有事無事第五又對法第五約有事無事境分別有事無事第六以下文云者對法第五下文約有所緣無所緣分別有事無事第七對法第七約緣有事緣無事緣分別有事無事然煩惱所緣皆顛倒虗妄據其境說明體有無故略明有事無事雖多門分別聊勒七門用顯幽旨然復於一一門中一有難者疏主重釋且解第一門。
【疏】所餘煩惱有事無事者即修道煩惱名有事也然與彼見道惑相違故名彼相違以彼見道惑所取本質都無有故。
【疏】重緣惑至亦名無事者意云見戒取謂緣煩惱而生名重緣惑計合有事以煩惱有境體故然從我見等說總名緣無事惑也。
【疏】修道雖有見境無事至名有事煩惱者意云准俱生我見所緣我境雖體是無合名無事然以修道惑中多緣有事虫所以相從總名緣有事煩惱次下解第二門。
【疏】此以理論者意說疑無明若與我見慢俱時者即名無事若與貪嗔俱時名有事故言通二種。
【疏】見修諸見至本質無故者釋所以也但是我見慢等相應起者皆無本質不論見修我見等以慢與我見俱時無本質也。
【疏】貪等少故略而不說者謂貪與我見俱時亦合名緣無事以少故不說緣無事也謂貪多分緣有體法起故以有解云五十九偏舉此二者以相顯故貪等亦相從緣無事略不說也所以名不盡理故且以理論之我見慢行所緣無故大意同前次解第三門。
【疏】有事緣至亦不相違者意云五十九下文但總說煩惱名有事緣惑無事緣惑亦不別我貪等境名有質無質等後文據總五十九文據別亦不相違即會五十九諸見與慢等文也次解第四門。
【疏】亦云無境緣謂緣分別所計至廣大佛法等不稱境知名無境也但緣名故如上界緣相似問何故但言無境緣不言有境緣耶答計亦合有以易故不說次釋第五門。
【疏】有事緣者謂除見慢及相應法外餘貪嗔等所緣境界名有事次解第六門。
【疏】非有所緣至但本質無者意云顛倒煩惱心心所等所緣皆無本質以顛倒虗妄橫推度故但約境辨有無不據煩惱體說。
【疏】及緣過去所緣境界者意云准此三性心汎爾緣過未等皆無本質不唯論煩惱所緣無法也。
【疏】有所緣至心心所者意說三性心心所汎爾緣現在境即皆有本質次下解第七門。
【疏】所餘至以通見修者意云但除身邊二見及此相應心心所等餘者並名有事煩惱以通見修者意說有事不唯是修道惑見道煩惱亦通有事故云有事以通見修也。
【疏】此之二見至相應亦然者意云此重釋無事惑也謂對法舉身邊二見為首通取相應法名緣無事故盡理也如此解釋前後所無故別椎徵深為有用。
【疏】有無事不但所本本質者意云如前有事中後解唯據本質名有事無事今不依彼據本質說漏無漏但取本影二境名緣漏無漏煩惱與有無事緣別不可為例者如演秘說。
【論】自地者至所起名境者自下第十二大門緣事名境謂緣自地煩惱所現相分似本質故說彼煩惱名緣分別所起事境事即本體事也緣滅道等煩惱所現影像不似本質是故但云緣名境煩惱不說緣滅道體事煩惱此據一相說所以何前云緣無漏煩惱是故應言緣滅道體境而言名境者影不似質故據此一相得云緣名境煩惱。
【疏】自地煩惱緣依緣俱增者即能依心增彼所緣亦增彼能依心也或可依緣俱起通能所俱相增也即今種及理行功用增也。
【疏】此境本質亦由今時分別起故者由今熏彼種也或由今時第八等分別變起也分別者即心心所異名已焉。
【疏】滅道深遠地處遠故者以滅道深遠煩惱不證故得深遠名但依名緣也他地本質境遠亦依名緣所變相分與質不相似也但名名境若自地法雖亦有遠依名緣亦得增其本質以地法同故必與所證相似然雖得又緣遠曾所受境亦得分明相質相似豈同他界耶故知自地雖遠亦得名事境也。
【疏】或復名者至相分之名者此更解名境也名者即相分家名此即亦由能分別心所起故名境也前解名者即尋名而緣名此即是相名相一故與後解別。
【疏】謂有無異熟至皆如理思者意說此十煩惱幾有異熟幾無異熟我有漏無漏等皆任思准然七隨眠與八纏五蓋相攝者七隨眠者一欲愛二嗔恚三有愛四慢五無明六見七疑隨眠八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惛沈四睡眠五掉舉六惡作七慳八嫉五蓋如是煩惱纏達有情覆眾善法隨遂自身令不得解脫得纏蓋隨眠名相攝者撿前十惑以相配攝解說根本煩惱訖。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六末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七本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論】名隨煩惱者所言隨者有其二義一云唯是煩惱分位差別至名隨煩惱者此釋忿等於嗔等上分位假立無別性名隨惑二云雖諸煩惱有別自性但是彼等流名隨煩惱如無慚等又准瑜伽六十二有二義解一云隨惱於心二云隨煩惱而生也疏同後義也。
【疏】餘假染心所貪等者即指上念乃至放逸等是貪等根本分位差別也。
【疏】又說唯四是實者謂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之四法據下假實門中方悉。
【疏】言等流者謂同類義至不能生餘染心所等者通解上忿等並七惑是實之義也以力劣不能生餘惑非根本故但名隨煩惱也。
【疏】此說同時為等流果者答上言非俱時義也此言等流者是俱時之等流也不是前後之等流。
【疏】此忿等十自類相生者但忿恨名煩惱自類等非是十俱名等流之自類也或當體自類非相望名自類也又准俱舍有四義名十一唯修所斷大乘不爾二唯意識起同大乘三無明相應不同大乘四各別現行同大乘。
【疏】或是有情者謂見有情於己有違而生於忿或是他見者即他之見解也意說聞有他見不饒益事而生於忿忿對現境行相麤淺不深取故不緣無漏無漏是非無現違緣事故言迷諦者依諸諦下煩惱起故故言共皆迷四諦所言依對現前者簡瞋恚境通現前不現前故或現前言簡過未境謂忿雖緣剎那過去而不能緣一期過去從多為論緣現在境。
不饒益境者即是違境非如瞋恚通緣順違准雜集論云心怒為體解云心怒即憤發異名也五蘊論云謂緣現前不饒益事心損惱為性。
言如前已說者瞋滅道故。
【疏】顯揚論云忿障無瞋故者顯揚云能障無瞋為業乃至增長忿為業撿前善中可知下皆准知此云執杖者顯身業少分理實所彥具通三業就顯故且說身業故云執杖。
【疏】此對外人并其假實者對有宗也彼許實故。
【疏】顯此等所依者忿等既假必有實所依法即瞋等是。
【疏】親對輕故者意說雖忿恨一種生惱然忿親對現境未必結恨懷怨故輕恨即結怨故重所以但說恨生惱也。
【疏】彼論隨所依之惑者即瞋也所飜實法者即飜瞋為無瞋即為彼障者意說恨障無瞋善根也。
【疏】此據隨惑之類者此釋彼論意。
【疏】如論說掉舉是貪分至亦痴故者如說掉舉是貪分不妨有體或是痴分何妨此覆雖說為痴分而亦說為貪分也但掉舉不唯貪分為例不例假實也。
【疏】不極成者理必不然者外難意舉唯貪分今說且痴分者此不極成故此所牒云不極成者理必不然下文說不然所以。
【疏】瞋等俱時便應無故者意說痴與瞋等俱時便無貪一分以貪瞋不俱故不可說言唯是貪分。
【疏】緣過現生者緣謂由也追往惡言蜇螫他故疏云追先忿恨之境觸現違緣心多恨戾等有疏云緣過現生者有云追往惡是過去觸現違緣是現生心恨戾等然論但說忿不言緣過去所餘隨惑通緣過去。
【疏】邪無命為依者集論等邪命所依為業與邪命為所依也。
【疏】心懷非意同意謀計者意說非尋常意種種矯異也。
【疏】即是證說勝品功德者別也。
【疏】五十八說邪見等流至貪不定故者意云彼論說邪見之等流即是癡分不說貪分者依癡立即決定依貪不定且有不依貪時故。
【論】能障不諂教悔為業意說不諂者堪師作教悔謟者不堪故云障不謟教悔也。
【疏】為欺彼故謟者由彼不知所以謟也。
【疏】或掩㩉之名者論言網?者即是掩㩉之異名也掩㩉。
【疏】雖事不合者意說如前事雖道理不合謂由順他情望他看好遂生矯誑也。
【疏】入所陵故者意云謂矯設方便誘引他人令入自所陵之境中。
【疏】故作網羅之字者此釋論中網字也問何故不作餘固字而作此網字耶答緣謟能籠網帽他人所以作網羅之字也網者羅網也。
【疏】或順己所求者意說為有謟即諂為覆罪之因名為方便。
【疏】方便所攝者意說諂名方便覆罪之方便故。
【疏】不爾應許諂覆俱生者意云若不別者應覆諂俱生也。
【疏】此據修道至下當知者問損惱有情緣事而起云何說言通見修斷解云即由此理薩婆多宗唯修所斷彼宗見惑有其二義一正迷理二緣彼迷理煩惱而起前忿等下二義俱無故唯修所斷大乘不爾若見所斷惑所生者見所斷攝由此忿等雖緣有情而見所斷然非要二義是見所斷如五識中分別煩惱此中且據通小乘說說云修道也故五十八約見道害迷理說此論同小乘約修道害迷有情事說。
【疏】此損有情然有二釋至非此害者此者即指此論煩惱有情文也將會瑜伽故有二解且第一依瑜伽解害者即瞋之異名非此中害也即通緣滅道無漏法起不唯緣有情此論損惱有情者依多分說。
【疏】此唯緣有情至為正者據此論說害唯緣有情生不同瑜伽五十八文故以此文為正。
【疏】二此害至為正者意云此中明害亦同瑜伽緣無漏生故故知瑜伽為正若據緣有情即此論為正故有此二文不同。
【疏】前總中亦然由彼論言起恚惱心者指此論前惱中惱亦同此害或就此論惱不緣無漏或就彼論惱緣無漏以彼論云於滅道起恚惱心也。
【疏】長壽相者如對法說於自盛事者謂隨一榮利之事集論或依少年無病長壽之相榮利事者族性色力聰叡財富自在等事五蘊云於自盛事染者倨傲心特為性顯揚大同。
【疏】然此有義但恃知見至後解為勝者此約唯異生有此二解以初解云但恃知見即有漏故若取聖者應合通無漏如何云有漏也。
【疏】顯揚雖復引經至亦不違也者意云會顯揚對法文也然顯揚對法憍緣興盛榮樂事生者據通小乘修憍說也。
言多分者說多分緣榮利事生據實亦緣情生也。
【疏】然對法中言一分者至非即彼體者意云對法說憍是貪一分者但是貪等之氣分品類等相攬彼分成矯故不是貪等之體故非即彼體且如懈怠依四法立非即唯依貪亦依瞋癡等故體非四法此憍亦爾撿對法文亦有疏云然對法中言一分者必彼體也。
攬彼成故至非即彼體者以假實別即體用別也如放逸依四法立若言即貪者亦是痴分故故知假間與體非無差別疏中言懈怠依四法者錯唯懈怠是有不依四法故。
【疏】此中無慚至顯揚同者意說此論言不顧自法通情非情總名為自法顯揚亦爾。
【疏】對法至亦名自故者意云若對法五蘊不耻自法者唯據有情說以於自己身而不差耻也法益於己亦名自者於自身上而不差耻造諸惡之資益於己亦名自也所以對法據有情說此論顯揚通情非情二種上起故但言自法即雙舉也。
【論】不耻過惡至假說為體者此即護法將破異說先會諸聖教據實無慚愧自性如上所說而集論等云不耻過為為無慚等別相者汝假說通相以為別相。
【疏】若執不耻至體無差別者論主破異師說也謂有諸師如文執義而用不耻為無慚等別相者護法破云即應此無慚無愧體無差別何以故等無別故。
【疏】若爾苦樂至俱領納故者意云此外難如前論主難曰無愧俱以不耻為相是無差別如二若受等俱領納故無差別者故今返難者苦樂二受既俱領納應無差別此難論主也。
【疏】此義不爾至不同不耻者意云此答前難然苦樂受有分別不分別故不同不耻苦受無分別者大地獄中受極苦處也有分別者餘小地獄受苦既輕有分別故樂受無分別者若在第三禪極樂之處無分別故故論言安靜尤重無分別故餘等流樂等有分別故論非受想等者意云非二受二想可得並生何以故以相同故。
【論】若待自他立二別者外救云雖不耻過惡相無差別而待自他故有差別即不顧自法名無慚不顧世間名無愧故無慚等有別故如下。
【論】然諸聖教說不顧自他等者此會違文也解云若隨一境即有無慚等者何故聖教說不顧自他之言故今會云但說自善法等名自世間王法等名他此以內外勝劣辨自他非約自他身異名不顧自他也。
又或即此中拒善崇惡於己益損名自他者輕拒善法於己益於無慚之行名自崇重惡法於己不益於無慚之行不益名損得其他名非對自他相續得自他名也。
【疏】會自中有二者意說會自他中有二復次等如論文就會違文中有二先會諸經後會諸論此即初文。
【疏】以遍依故者謂無慚等遍於一切惡心猶如於痴亦遍一切染心與痴相似故說無慚等是痴等流也。
【論】云何掉舉等者自下第二釋大隨八即分為八此即初也。
【疏】能障行捨至相違障者掉舉望捨即是善相違障以行相正相違故也奢摩他正品對治者意說掉舉望定即是止品對治謂由於定對治掉舉故舉前別前約掉舉能障捨又云若別善法中等者下約總別相對說如文易知。
【疏】捨於惡法至說之為障者意云捨者是善也謂煩惱等是惡法若惡法障於善即掉舉障於捨行相最增。
【論】此由憶昔樂事生故者顯揚云或追憶昔曾所緣見戲樂事又雜集謂追憶昔隨順貪欲戲笑等故。
【疏】雖亦有貪現未等者此釋外難難云既亦緣現未樂事何故唯言憶昔樂事生乎此乃牒難詞也然下通此難修止相至故言憶昔者意云修止時要須瑩練其心為掉舉憶先時樂事生故所以不能瑩練其心而修於定此表掉舉為定障所以雖且貪於現在未來生今不謂。
【疏】又五十五云此非遍染故至有別義故者此意說既言此非遍染明依貪分以不遍染心故也有別義名遍染者如前第五會。
【論】說掉舉遍染心故者對法云惛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染汙品中恒共相應又五十八云不信等十遍染心故。
【論】有義掉舉別有自性等者此第三護法正義。
【疏】遍染心言是一分證者意說彈諸師說通假實且舉一分實者如不信等八遍染心證是實有也據實此遍染心因不定成此是實者以放逸為不定過以放逸遍染心是假有故。
【疏】此因不定亦不遍故者此立量云掉舉有法定別有體宗法因云遍染心故同喻如不信等異喻如放逸又亦不遍故者意說因於異品不遍無故因三相中闕異品遍無一性故外人將放逸為不定過過云為如不信等遍染心故是別有體為如放逸遍染心故無別有體耶准下文說假實之中除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四法餘惛沉等通假實故更不解。
【疏】以理逐之亦令實有至故今為喻者唯睡眠不正義亦許是假今取為喻即不成准下論自以理逐之亦令睡眠是實故今得取為喻也。
【論】不信三相飜信應知者一者不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不能淨信二者不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不信信樂三者不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雖有力能而不信受不起希望飜前信說故論說云於實德能不忍樂欲非別有性。
【疏】由不信至不忍等性者意云於實等法上不忍不樂者即是不信體也若爾即實等上起忍樂體應是信何故乃說是別境中欲勝解耶答不然若實等上起忍樂欲等者但是信之因果何以印可審知是善方生於信然起希求欣樂修習若於實等上起不信者更無別希求所以不同信也又於染法上若故不忍不樂等亦即信也即相例之耳於善上不忍明知是不信返顯於染法上不忍等即是信也。
【疏】不信因果者於染法忍樂即是邪解欲等是不信因果如於實等生忍樂是信因果也。
【疏】此信等二法者如信不信也。
【疏】無記行劣無別二相者無別二相者無別信無別不信也有云不信懈怠但有善染二相無記行劣無染淨二相。
【疏】此上二法者謂不信懈怠。
【疏】對法等言應作分別前因已會論者以對法說是痴分故今應分別之彼論約痴相增說為痴分定有別體也。
【疏】彼二法分不遍染故者貪瞋相違不俱起所愛所憎不同故。
【疏】隨他相說名世俗有者此會世俗有五十五說世俗有言隨他痴說非謂假故名世俗有也。
【疏】解數轉易即一境多解者一境上作可愛不可愛斷常等行。
【疏】即一心易多境者即於一可愛心中緣多境也然此掉亂二心可雖有此能非必一切時皆爾如第七義相應者則非也既是解緣不同應作四句分別一者行解易非所緣易先計色常後計色斷二者所緣易非行解易先計色常後計受常第三俱易先計色常後計受斷第四俱非於前後念二俱可通。
【疏】俱生念定等力增者據一念說念定力增若論多念即掉亂力增念定力微且實非無也掉亂亦爾。
【疏】名俱慧者令知不正者此會前煩惱相應慧故者文對法說是煩惱相應慧者但是痴等令知不正名不正知准正知即合是慧也前師會云不正知是癡一分攝者但是煩惱相應慧故非是痴分也。
【疏】如法蘊解雜事經中有多隨煩惱者即法蘊足論引此雜事經解更有多隨煩惱也。
【疏】謂雜藏者即三藏外別立雜藏雜藏明事故得雜藏名。
【疏】雜蘊者即律中說此雜蘊。
【疏】如彼法蘊足等廣解謂忿等者等取諀訿等並瞋分研求等分是貪分等。
【疏】貪等亦名隨煩惱至煩惱皆隨者對法云又貪瞋痴名隨煩惱心所法中此隨煩惱煩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如世尊說汝等長夜為貪瞋痴隨所惱亂心恒染污不得解脫得隨煩惱名。
【疏】隨煩惱等流故者對法云隨煩惱者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又隨煩惱非煩惱謂除煩惱外所餘染污行蘊所攝一切心所有法此復云何謂除貪等六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忿等諸心所法解云諸心法言論意不同集論雜集但說忿等二十隨惑不言餘者五十八說二十二加邪欲勝解五十五說有二十四種謂忿等二十加四不定又五十八說二十六種忿等二十加邪欲解及不定四八十九說有七十種隨惑故五十八云若有隨順如是煩惱煩惱品類煩惱俱行名隨煩惱又云云何名隨煩惱略由四相差別建立一者通一切不善心起謂無慚無愧通一切不善心起名隨煩惱二者通一切染污心起謂放逸掉舉惛沉不信懈怠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三者於各別不善心起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謟憍害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四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時處尋伺惡作睡眠若極尋求伺察便念身痴忿失念心勞是故尋伺名隨煩惱如彼廣說。
【疏】不為念分故說者意說失念遍染心但取痴分為體不取念分為體者何以故非通三性故。
【疏】以有癡分至無不定過者謂成失念是隨煩惱故立量云失念有法是隨惑宗法癡分故因如放逸等喻若如此立量因有不定過過云為如放逸癡分故是隨惑耶為如別境中染念是念分故非隨惑耶此亦不然是痴分因言亦念攝得念分為體者如何知耶如前論云失念者念一念攝說是煩惱相應念故故癡分言兼攝染念在中無不定過。
【疏】具此三義者一非根本煩惱簡貪等故二唯染污簡邪欲勝解及四不定通三性三唯麤起簡行相微細。
【疏】或此分位至假法者此瑜伽八十八文也如邪欲解等依不信等假立故如憤發等依忿等分位立如趣向前行等依無慚等分位煩惱也如瑜伽雜事品中說更有多隨煩惱依不信及無慚等上分位假立撿彼文一一自明無勞此述。
【疏】或此等流謂身語業亦名隨煩惱者以不善身語業亦由隨煩惱心所等起故故亦後隨煩惱名言隨其類別者或是分位或是是等流隨煩惱上各別建立名隨其類別。
【疏】以十三門分別者就諸門辨隨煩惱中總有十三門分別第一假實分別門第二俱生分別門第三自類相應門第四諸識俱起門第五五受相應門第六別境相應門第七根本相應門第八三性分別門第九三果分別門第十以下緣上門第十一三學分別門第十二見斷等分別門第十三有事無事門。
【論】引理教者理謂如前別說自性教謂瑜伽等。
【疏】對法第一云至有實假者意說如對法第一說忿等二十皆是假有此是總語不妨二十中有實也如前已明各別者謂二十隨惑分為三類小十中二大八三類之中有假有實故云各別之中有實假者小十假中二實大八有假有實也。
【疏】隨他相說總名假者意云若據各別說有假有實據隨他相假有瑜伽說隨煩惱或是貪等等流或是貪等分位故。
【疏】凡世俗者至而體非假者意云凡世俗者亦有是假有亦一有是實有且如忿等十三即是假有無慚等四對勝義說隨他相說名世俗有故而體是實。
【疏】見等之後貪等之上至十法故者意說貪瞋痴等見修道煩惱後亦得假立忿等十法也。
【疏】便解云此唯對修道說言細和者和字或去聲呼之。
【疏】此中但有後師正義者取前釋體業中最後師護法正義。
【疏】如薩婆多尋伺行相麤細不同亦得俱起掉舉亦爾大乘不許尋伺俱起外人約大乘不俱生為難言不互然者意說尋伺麤細各定不互增也故云不互然。
【疏】增不增時者意說惛掉一增一劣時無乖返故得俱生。
【疏】高下增者意說尋伺行相何謂麤細一向各定然惛掉行相或增不增高下不定若俱增即不相應一增一劣即俱生。
【疏】貪瞋應爾亦有增不增者意云貪瞋二法行相若一增一劣應同掉舉亦得俱起問也答如疏明故知掉舉惛沉行相不並增故說不俱若一增一劣許遍染心也。
【論】違唯善故者意說不信等五違唯善法說之為遍即所違法唯是善也。
【疏】非如妄念等許違三性者意云妄念等三法違於念等以彼所違念等許通三性然不正知障慧慧之通三性故然散亂障定定通三性許有染定專注一境得有定也以說別境通三性故言非如善法中者非如善中信行捨等唯善也。
【疏】取癡分念等捨念分念等者即癡分妄念得遍染心以念等上之妄念等不遍染心所以云捨不取彼念上妄念等也。
【疏】遍行之中餘四義定不說之也者意說隨煩惱與諸心心所等俱不俱也且隨二十是前根本六煩惱等或是等流或是分位如前既說就遍行中餘觸等四心心所起時皆有義定更不說也以具四一切故受雖亦總今更說隨惑受俱者今約別解辨此隨二十與五受俱不俱義故須再說其別境五如下自同。
【疏】由現行疏無不字遍於不善等者意云不同善俱所由以善十一由不遍於不善故此不論俱義所以不同也。
【疏】非通上界無意樂故者此釋小十與受相應有二師說此初師也忿等七種與三受相應瞋者欲界非通上界意地法故無苦樂俱不在五識於欲界中復不通苦樂地獄之中縱有苦受不在意識故不苦俱意說縱通上界亦不與苦樂俱以上界身等三識無苦樂故此意地法故何況不通上界縱在欲界亦無苦樂意地法故忿等與喜俱者瞋遇順境喜樂俱故。
【疏】四受俱除樂者欲界意識有苦受故七四俱。
【論】忿恨惱嫉害憂捨俱者以是瞋一分故覆慳喜捨者以是貪一分故餘三增樂者諂誑憍樂與喜樂捨俱者通上界故。
【疏】行相順多分起故者以忿等五法行相多與捨相順所以言憂捨俱據實亦得與喜等俱也。
【疏】亦如此前自實義說者即指前文中云由斯中大五受相應文文以中大隨行通欣慼故復與喜樂憂苦俱謂捨受不違苦樂所故故總得五受相應也。
【論】染念染慧雖非念慧俱等者下逐難釋於中三第一釋染念慧第二釋忿念俱第三釋亂定相應此即第一明染念慧也然染念為體者自性不相應但與痴分上立妄念者而得相應故不正知亦爾以慧為體者不與慧俱是痴分者得與慧相應。
【疏】次前剎那至現在一念故者此說念緣過去所由謂現在一念即落謝在過去故。
【疏】念緣分位至亦緣剎那過去者說忿緣過去何以故忿亦緣剎那前念之法若爾何故說忿緣現在耶答忿緣現在者約所緣前事危害等事分位究竟總名現在不妨於中剎那遷謝也意說約營事究竟名緣現在若約剎那生滅名緣過去故忿與念亦得相應。
【疏】俱生者與俱生俱者意說俱生隨與俱生根本俱分別亦爾故分別不與俱生並俱生亦爾。
【疏】小十定非等者下解小十有二初解小十非見疑俱第一忿等五法下解俱起於中有四一解忿等五法第二釋慳第三釋憍第四覆誑諂三。
【疏】前說瞋疑及二見一少分至細行相說者今此不俱者據忿等行相麤說前嗔與疑邊見邪見三法各一分俱者約細行相說。
【疏】又憎嫉滅道由疑不決等者謂更由不決便憤發故憤即忿等由疑不決故與忿俱此言疑不與忿等俱者約多分說。
【疏】得慢痴二法俱者前云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說得相應痴與九種皆得相應故忿等五法與慢疑得相應也。
【疏】由此證知至此義應思者意云瞋是忿自體忿不與瞋俱不共無明是忘念不正知之自體如瞋忿等亦不俱故云不遍此心者即不遍無明心所也即痴分故釋忘念等是癡分不與無明俱所由有云由此證知至即痴分故者此意云瞋忿分決不與貪俱故知是主不共無明上所立忘念等亦不與此忿等心俱由彼主無明不與忿等俱故各別起故雖有此解前解為勝。
【疏】不言不共無明定得與俱者意云雖不共無明上立忘念等不言不共無明定得與忘念等俱也但言各與十俱者意說但言忘念等容有十箇煩惱俱不言定與無明俱有云不言不共無明定得與俱者意說但總聚言煩惱與無明相應不約是說即令不共無明十俱也以各別起故不共無明不與忿等俱亦無失矣雖有兩解二皆有理。
【疏】即此無明時或有慧分故者意說說忘念等與不共無明俱也如有不共無明時忘念等若是痴分者雖不與無明俱然是念慧分者不妨得與無明俱也。
【疏】然痴分者至一切染心聚故意說雖依痴及念慧立忘念等然是痴分上立者遍染心餘者不爾。
【疏】非言不共無明至定與惡慧俱者意說痴上立忘念等遍染心念慧上立者不遍染心既言不共無明不與惡慧俱明知念慧上立者不遍染心有云雖說忘念等遍染不妨念慧分者不遍何妨雖說妄念等遍染心不痴不共無明上立者不遍也況論所言不共無明定與惡慧俱而名不正知等故知無明上立妄念等不遍染心也於相應聚中立者遍雖有此解理未可依。
【疏】即於無明假建立故者釋妄念等遍染心也如前第四卷論末八遍染心中說幾於無明假立可撿敘問若言不共無明上妄念等與不與不共無明俱如何無明與妄念等為體耶答妄念既依無明上立理令相應但以行相作用不俱增故所以不說妄念等與不共無相俱據體得俱故若言體不俱者未知忘等依何法立不可牛角依兔角立故故知忘念等與不共無明體必俱時但約行相不俱增名不俱也。
【疏】豈彼三生皆是定有貪也者意說豈諂誑覆三生之時必有貪答如疏。
【疏】欣慼別故者覆欣瞋慼二行別故不與瞋俱。
【疏】若如前解無違理失者即指前者覆等俱時必有貪分故文也。
【疏】餘通色界有三者意云小隨忿等中上七中一唯是不善除諂誑憍三法以通色界有故又通無記故故知除通色界三也。
【論】生在下地至憍誰故諂者然由大八遍染心起顯故不釋今此裎但解三種謂躭定故起於憍醉矯現有德於欲界有情起誑為網帽故於他下有情起諂曲得彼定方起此等又云如已得上定者起上界誑諂誑諂欲界有情等諂他令從己諂他我得勝法等。
【論】若生上地至容起彼故者此釋生上起下得十種所以者何如前分別第靜慮中有現前時便起下地謗滅邪見由此定知能起中二起八者又命終起愛時雖是無記而得八定相應起以八遍染心故故九種命終心云俱生愛俱故。
【疏】除此二時生上必不起下心者意說此二時得起下者但起下得十而不起下忿等十法以忿等非是正潤生惑故不同愛故所以不起又非是謗滅故不同邪見故不起。
【疏】嫉上地至不以彼地為質故者謂欲界之釋得上界定已有好名聞而嫉他名聞也意說小十行淺不能緣上設言緣者但緣彼名聞依欲界聲故准此意但以欲界聲為本質而緣不許小十緣上行相淺故不遠取故。
【疏】慳相亦爾者但於欲界名聞起也雖慳上法必於欲界聲名句惜不說也以慳行相不能遠取彼地法故云以欲界聲名句文而為本質也。
【論】有義嫉等亦得緣上等者嫉等三法於上地法嫉他所得慳自所證憍恃所證上地法故除覆誑諂者於上地有情不可諂誑及覆藏故然小十中後起惑者諸師不同略敘五解一云起四於嫉等三上加害律等說調達殺心於佛身起雖即是瞋義准有害於理無違由此道理於上有情起害無失二云起五於嫉等三更加諂誑如涅槃經說善星比丘作現鬼形欲令佛怖發言鬼來即是誑故即准此義於上有情容得起誑又律文中說於無記誑立得罪名故諂誑類同故亦又有諂三云起六於前五上更加於害理如前說四云起七六加覆與諂誑體類同故五云十一如上所取餘以理椎徵皆容起故限有情說且依於初說。
【疏】定者謂嫉他所得靜慮無色故者牒論中於勝地法生嫉言靜慮者即是色界四靜慮也無色者即無色界定也總名勝地法謂此界有情嫉他所得上定等故得緣上也。
【疏】無諂誑色界勝有情故者以於勝人不起諂誑故准此亦有於佛起誑諂者此言不緣者依多分說如下許緣。
【疏】於自界勝上地起諂誑者是欲界得上定者引誑是諂也恐失利養故行誑望他順己故行諂自界者說上界也謂證上定得自界名有疏云自界勝上起諂誑者恐起字錯應言為地字。
【疏】必非是忿至現境生行相細故者以忿麁不能緣上言緣上必是瞋行相細故。
【疏】梵王執馬勝手者問馬勝既是阿羅漢何不知四大種滅處耶有云不解非一切種智故有說解意問梵王一切智故問何不問佛答以佛世尊决定知故又威重故欲試梵王淺深故故馬勝起彼眼見彼地色或起彼地天耳聞彼地聲。
【論】煩惱俱生者謂此後十與四諦下根本煩惱俱生俱生者相應起義總別迷諦皆如根本煩惱說。
【疏】緣他身見生忿者意說忿亦緣前人我見上見起他人執我生忿等故云汝有何所趣起高心我慢耶。
【疏】出佛身血害緣無漏生者是此佛害故緣無漏故知迷滅道生故見道斷。
【疏】憎嫉出離者滅諦名出離也故知迷滅理生。
【疏】或嫉姤性至種種事者引此文既言發惡業故知通見斷以正發業者是見惑故。
【疏】更有八十六已去至不知處者彼亦有解今忘其處讀者撿之。
【疏】又於諦言嫉等即非是嫉等者此解直以又責之也於事於理論之嫉何故於理即非嫉於事即是嫉耶。
【疏】又設緣諦而不是迷者此意既知是滅道即易生憎嫉惱害故但緣而不迷以知滅道故准上解瞋中亦有此意舉不緣而迷為斷豈以緣故即迷不緣應不迷如二取。
【疏】瞋迷滅者此通言謂不分別言迷而不緣緣而不迷不作如是分別但通言迷也此會瑜伽文有疏本云瞋迷滅者。
【疏】准此諦皆有者此約疎迷緣彼諦下煩惱起故上欲或七或五得迷者約親緣迷說。
【疏】此據人執心本質等者意說實我無本質假我法依蘊假立故實我既無我見所緣而無本質也故云本質我無故。
【疏】唯有無漏所起事所起名准上煩惱說者唯約有無漏緣門有無事緣門名境事境門等准前應說。
【疏】其嫉等名緣無漏所起名等至有漏所起事者此意以嫉等得緣無漏緣不苾體但依影緣故云無漏所起名也以忿等行相淺不緣無漏但緣現境等故名緣有漏所起事也言此事名緣者結上也此別約上論文言小十緣滅道或不緣滅道故約此相分無漏有漏名境事境別也或此上來至此事名緣等者此第二解如前解唯據上根本煩惱說名緣有事等今第二解據忿等自行相說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七本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七末
【疏】一解顯不定義此界性識等皆不定故者此解意通約諸門顯不定義以等中攝識界故兼是別簡三染淨性門故若對善染即唯約性門不遍界識也第二解以體對所簡善染。
【疏】云彼類非一者解等字也即舉性等界識類非一品以善等或可等取無記或以善染名類非一故云等也意說四不定皆通三性悔眠二法唯欲界尋伺欲界及初禪於八識中四種唯在第六識餘識皆無。
【疏】於五七八識至多分無者五七八識全無四種上界多分無以初禪有尋伺故餘者無故二禪已上總無四種。
【疏】作用先故者意云既於善染等不定立不定名者如何論云非如觸等定遍心答以觸等五於六位中居初所以先舉故云作用先故。
【疏】此界繫局亦非遍無漏者意云界繫局者悔眠唯在欲界不通上界也若尋伺唯欲及初禪有不通二禪已上也亦非遍無漏者然初禪未至定中無無漏初禪根本定中亦有無漏然此無漏中有根本後得智根本無漏智中無尋伺後得智中有尋伺故曰亦非遍無漏故論下文云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然初禪已上根本後得智中與無尋伺地法故謂有者借起故。
【疏】悔謂惡作者以體即因者解悔體名即惡作名也故云以體即因也。
【疏】即諸論說至可智者但是敘諸論悔與惡作別義不是引證。
【疏】惡作非悔悔之體性追悔者是者解云惡作是悔之因也悔是果也悔以追悔為體性也然論中不明惡作性故已下疏中有於惡作體性而有解。
【疏】若所作是惡作至此義應思者意云更重問惡作體為悔不是悔耶汝若言前所作惡事名惡作然悔先時惡時名悔者悔即應唯善如何下文說言悔通三性耶又汝若言心重嫌舊惡事名惡作者惡作體即應是悔何故汝前云惡作為悔因意云所作惡事既是所嫌能嫌惡之心體寧非悔云是悔因又汝若言由先作惡後方追悔悔不是惡作者未審惡作以何為體但問惡作體不問悔體也量此最遂無逃避處決既有三失惡作寧故疏云此義應思准前正義惡作即悔也既不重云如下別有解。
【疏】此中有解此唯是厭者有釋云惡作體即是厭也。
【疏】若爾厭至唯善有意云此難前解云若言惡作是厭者厭通三性何故有宗說厭唯善然大乘厭通三性今依小乘宗難故不相違若厭善體即深若厭不善即是善若厭中容厭體即無記。
【疏】若同於彼即有如前妨者厭通三性妨疏有云此厭至無別體性者意云此是釋前妨者若大乘同薩婆多厭體唯是善者即有如前通三性妨若許是善者云何大乘前說厭通三性。
【疏】有云此厭至無別體性意云此是大乘異師解亦釋有如前妨今應更解厭者即總省察者意云一切心所名為厭也有云省智也察者覺察即覺察心等功能外更無別體省察是慧即同下解三性俱體是慧也故大乘然厭通三性於義無違者或云省察心心所以為惡作體此省察中亦通三性此解亦好此師解厭。
【疏】若爾至俱依何立者意難云若如大乘說厭通三性者未審此三性之厭依何法定假立答如疏。
【疏】有欣上惡法者意云若於上惡法起欣者但可名貪不得名厭厭下惡法亦是瞋分者如云如此惡事我嫌不作等此釋厭通不善所以有云染中欣即是貪故若善中厭即慧俱無貪一分若善中欣體即是無瞋也有云如疏言欣上惡法有緣中為欣上厭下相對解不盡理也應云欣上惡法是貪若厭善法是瞋無記之厭體是欲也。
【疏】若爾無記之厭至名為厭者意善染之厭如上所明今無記之厭依何法立今解云即是無記之欲也問豈有無記之上皆生欲答雖於無記之上若不欣作亦無欲起若於此事不欲得作時亦有欲也如何者如世言今於此事我不欲作故亦有此不欲之欲此不欲之欲即是厭也以厭此法不欲作故故體即厭也。
【疏】如信不信至此亦應爾者意云引例以明且如信與不信但於善染上立不於無記法上立信若於無記法上起信者但可名欲勝解不得言信此亦如是於無記上起厭但可名欲不可厭故云應爾故知厭唯善不善若爾如何大乘說厭通三性答言通三性者從悔果說也。
【疏】悔因即是前之厭欲二法者意云惡作既是悔因也故知惡作體即是如上所明厭欲二法於善染上生厭於無記事上生欲此總說然說惡作以下至通三性故者此會厭通三性所由如前已說更不重云。
【疏】或有解云所作是境至其實惡者即是悔也者各別師解非疏主意就此文中總有二解第一解云即疏中或有解云至是悔惡義是第一解此文意說作即示境是所作事故惡即則示心即此心加所作事而嫌惡之惡是悔惡義第二解云即疏中從今言作者乃至依之生悔等即是第二解此中意說作者是境境是所作故惡者亦是境境是所嫌惡故惡作即是此境界為因方生悔故有云境界依因者境界依思惡為悔因所作即境界惡者是心故總說言惡作能生於悔又解應言作即是境惡通心境若境即是所嫌惡也故惡字通心境也其實能嫌惡心即是悔也如疏中言惡作言通說彼心境者此文即雙結前二解。
【疏】惡作善是愧者意云此明惡作通三性所由悔即惡作今悔惡修善名惡作善也不善可知。
【疏】無記者是慧威儀工巧所攝故者問此無記追悔不是緣威儀工巧心等性故無記悔乃在威儀等攝不同餘所攝答無記性悔者即是慧也此慧強威即是威儀工巧中慧攝亦不是異熟無記異熟無記慧即劣弱故亦不通通果心有也。
【疏】或即俱時者意云惡作是悔之因者約同時因果說也如世言彼事甚多我當令作何故不作故知悔與惡作同時言前後者是假說之雖先見好事而不作今時悔言前好事我合作今不作者是惡作故同時也今此疏文意是前疏或有解云乃至即是悔之文也以立同時因果即惡作是境悔即是心由同時境為因方生同時果故名同時因果此文亦即今論文中說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之論文也。
【疏】非是五蓋之中止至止下心故者意云五蓋中所障止相者止通定慧也即制止之義若心高舉多起囂浮定慧功能制令不起故名止相下心者謂掉舉為心高舉今此定慧止此高心令下故名止下心故五蓋之中所障止相應通定慧也今止者謂奢摩他能止住心專注一境即唯是定不通於慧即是此論之所明也非令止下者顯此止相不同前五蓋中止也。
【疏】如是之事是我惡邊作者此據前所作生悔非先不作。
【疏】此以單名即諸教複者意云論但單言眠者意顯睡眠也即以眠睡故名為眠諸教中云睡眠故是複號也。
【論】昧略為性者昧為闇昧略為輕略取境不深稱輕緣境不審名略言不明利沉重故者一不字貫通於下。
【疏】非如蓋中能障於舉舉通定慧者意云今言障觀也不同五蓋中能障於舉意說惛沉睡眠為能障舉為所所即定慧也故疏云舉通定慧今意者謂心多沉沒復不明利極闇劣故今此定慧䇿發此心不令沉沒增加於明利即喚此定慧及明利心名為舉相由定慧故心得明利故所障舉即定慧也令心高者䇿發此沉沒心令極明利名之為高非高舉也。
【疏】唯一意識至無明了時者意云意識與睡眠俱時都無五識何以故以極闇劣轉故無明了時故若與五識俱時意必明了故。
【疏】為別餘心亦有五識者簡別也為意與眠俱與餘心不同故故云為別餘心餘心者有二解一云餘心者即是貪嗔痴相應有五識心故云餘心二云餘心者即餘境時心有五識也。
【疏】雖無五識至無明了時故者此釋外伏難難云定中無五識定中意明了今今此散意無五識應劣亦明了答不然今此散意雖無五識而不明了何以故以與眠俱故故極劣無有了時故不可以無五識即令同定中意識而得明了定中不與眠俱故故得明了亦不相違也有云雖無五識至無明了時故者此約獨頭意識為難難曰獨頭意識既無五識應同定意識而亦明了答不然獨頭意識有昧劣故無明了時故若爾應是所簡不然下然云雖有闇與不離取境審故又論云一門轉者簡與五俱意識也極闇劣昧者簡雖無五識俱有明了者如定心等。
【疏】餘散心至廣故者意云除定心外餘散心雖亦闇昧而不輕略輕者即行相浮淺取境不深亦不明了所以輕略之言以簡餘窹時心等言窹時廣故者即然取種種境行相廣故。
【疏】然俗中言汝等至亦言睡故者意云如上言眠者是有心實睡眠以昧略為性今此文意辨似睡眠如言汝等睡在無心等亦名眠也意者非但有心名眠無心時亦得名眠也由眠所引至在無心眠故無心時假立眠也故論云令顯睡眠非無體用者意說有體眠簡無體眠也。
【疏】或復有義至置令言者意云此第二義簡也無雖經部師於五蘊總別聚心心所法上假立睡眠而無實體今言令顯睡眠非無體用之意簡假眠也睡若有體可令身心而不自在若如無心假眠及經部假眠云何能令身心不自在有云總聚者即愛想思識四蘊名總根也別聚者即依行蘊中通三性上立若不善睡即是行蘊中貧土染性若善睡即是行蘊中信上善性無記了知又云總者色身也於此總聚身上假立睡眠別聚者即是餘別聚心心所法等。
【疏】由眠所引似起眠時故亦名眠者意云如在無心時雖不得名眠謂先有心睡眠所引起故所以無心亦假得睡眠名談體非眠也故論說云無心睡眠也。
【疏】寧知睡眠至非即無心者此即經部師問曰何以得知無心不是睡眠更別有睡眠體疏如餘蓋故者答也立量成云睡眠體有法定不是無心法也心相應故因也如餘蓋纏喻也。
【疏】由嗔諫犯障覺正行者如有比丘受具於己由煩惱重故則躭邪婬及四重罪等自餘傍人見此比丘犯重罪已即諫彼比丘令其覺察語言汝既出家何故犯重罪犯重比丘被他覺察自身罪已則起嗔忿由起嗔故傍人更不取覺察諫悔也此嗔即障諫及障覺邪行意說若不犯者名正行若犯者名邪行。
【疏】惛沉障止引沉沒故者意云止者即是定慧謂高舉之心定慧俱能制止增加明了不令高舉亦不沉沒故得止名今此惛眠引心沉沒不令明利得障止名故疏云障止者即通障定慧也。
【疏】掉悔障舉引散亂故者以掉悔令心演浮多起散亂故障定慧明利之心所皆說掉悔能障於舉舉即定慧定慧令心不沉沒能明了取境名舉即定慧之能也如前應知問止舉兩種俱通定慧何故惛眠偏障於止掉悔偏障於舉答且各據增勝而說其實總得通障於理無違。
【疏】疑不快定障捨位故者意說而八纏中所障捨不同今疑所障捨者即定心中捨但於定中心不止舉即名為捨若八纏中所障捨者即是平等之捨於自他得利善生平等心亦不嫉者即是平等普供養亦為捨也。
【疏】此總五蓋能障三位者貪欲蓋能障出家嗔恚蓋障修正行自餘三蓋障入正定惛眠障止悼掉障舉疑障於捨即止舉捨三位皆是定故後三障定也修止舉捨如次為障者意說止舉捨三是定也然後三障普皆障定即惛掉疑如次障止舉捨也故止等三一一皆通定慧總得定名三蓋能障。
【疏】若言蓋因緣至非必是心所者意云此經部故云如睡眠蓋非必是心所何以故睡眠因緣皆名蓋故如無心等蓋因緣者即無心睡眠也或所得食勢間澫重名[山/段][此/方]因此睡無心也皆名睡眠因緣總得蓋名。
【疏】應如餘纏唯心所故者破者救立量云如睡眠蓋定唯心心所法是纏性故猶如餘纏也。
【疏】嫉慳障捨於自他利恡妬心中數動心故者謂嫉嫉於他人有好財法榮利事心中數數動心而生嫉妬若恡即於自身所有財法榮盛等利心中而生慳恡等嫉即妬慳即恡也恡慳名利動增身心心行既高故非平等故辨嫉與障捨也即障不嫉不慳平等之行也又有云慳嫉障捨者即弃捨財物名捨也嫉他得利不令他捨自慳恡不捨言非止非舉者意說非高非下名為平等捨也疑謂障此。
【疏】言通三性者意云此初師說悔眠二種以痴為體若瑜伽對法說悔眠通三性者會之彼據悔眠同時相應一聚心心所聚為論以彼聚相應受想思等通三性故若悔眠唯是痴分即唯深也故云痴染中。
【疏】若唯痴者如何善中至為體者意云是難前師也難云若言悔眠唯染者如何善中悔則總用心心所多少總數為體耶次有此理明知染中用痴分為體若通善時即用無痴為體故論云淨即無痴分也又難云若唯痴分者及其通善何故即會對法云約多聚心心所為體耶無故悔眠先通染淨不唯痴分。
【疏】不言無記彼是通言者顯揚第一解惡作但言若染不染不言無記者彼是通言以無記寬故但說染不善時即攝無記以無記亦通染淨故染無記者謂有無記我見相應淨無記者謂威儀等四無記次通染淨但說染不染言即攝無記故云通言有云通言者對法通言三性此論為別體所以不論無記又以別體總說通無記亦無妨。
【疏】又無記之中是總數者謂此師說悔眠通善不善性不通無記性餘論說言悔眠通無記者今會云約與悔同時總聚心心所許心王受想思等通無記性故說悔通無記故故是總數故說通無記。
【疏】文明其四者一者斥前師二者立理第三申義第四會違。
【論】無記非癡無痴性故者意說悔眠通三性也若是善不善即以痴無痴為體是無記者以何為體無記不以痴無痴為體故云無記非痴無痴性故。
【疏】何故染淨至依總立者破第二師云何故說悔眠通染淨即依別數立其無記悔眠而不別依但依總聚心心所立。
【疏】由此亦有依餘上立者意云如前所明或說此二唯依痴分或有說云亦依無痴今不同彼故言依餘上立餘者即思慧思想也是前二師所說痴等之餘也又解云依餘上立者意云前解餘者對前師名餘今更解餘者後師依體名解之惡作用思慧為體睡眠用思想為體思義悔眠俱用為體無頌並說唯有慧想二法不同即慧想是思家餘故云由此亦有依餘上立也幸審思之必有此理二各別依者謂悔眠二也依思慧想各別有立一者思慧二者思想也亦者亦尋伺尋伺既依餘法而立悔眠亦依法上立。
【疏】一以理如前說故者今以道理云惡作睡眠有別依也謂如前說明了知所作故思擇所作故故惡作以思慧為體謂次前說思想種種夢境相故故睡眠以思想為體。
【疏】二以教故知無別體者謂瑜伽五十五說惡作睡眠是世俗有故知悔眠無有實體。
【疏】彼說增上者解云增上者即是欲也由欲睡眠起故憶已前餘事即於夢中起欲若餘不憶而睡者即夢中無欲也。
【疏】非思慧想纏彼性故者意云思慧想不是纏性今師不許故量非言非將思慧想以為纏性謂前師許為纏性欲今破也。
【疏】此合為因者意云如惡作用思慧為體眠用思想為體故論不許合為一因破云非思慧想纏彼性故所以言此合為因即兩法合一處故名合為因也。
【疏】有二分破者意云不許悔眠以思等為體故總分作二分破以染淨及無記別論故名二分破此以各各別破且先破染者。
【疏】初破欲界至染分為纏者即第一先破染也量云欲界染思慧至一分為眠以成有法非為纏性是宗法是思慧想故因也如餘思慧想喻也餘思慧想者即取淨思等也此淨思等是染分之餘即取上二界今以上二界思等是淨故及此界一分淨者或如餘染思等者更解喻也餘染者即除前染分為悔體已外餘有染思等不為悔體者總取為喻即欲界一分染者及上二界一分染者是。
【疏】第二破至為彼眠體者如上破染思慧等為悔等體訖次即第二破淨及無記思慧為悔等體也遂總難立量云為惡作等一分至思慧想是有法非彼惡作至二法性是宗法因云是思慧想故如餘上界思慧想喻也然上界淨思等不為惡作等性以惡作睡眠唯欲界有故故將上界思等為喻。
【疏】此量准文有宗具足者意說將以前非染思慧想等比量准其論之文論文非思慧想纏彼性故兩句中有法宗法等具足謂言非思慧想此為有法文中界無染字又取第一句中非字第二句彼性之字為宗法也彼者即是惡作等也此即有法及宗法具足也或可有宗具足者有法及法和合為宗故云有宗具足。
【疏】取宗中有法至為因亦得者意說取論初句中思慧想三字及下句中性故二字為因亦得量云惡作一分非染思慧想有法非彼惡作等法性體因云是思慧想性故如餘上界思慧等。
【疏】然此文中有宗中法至及因具足者意云唯此比量論文中合有宗法及因皆悉具足尋此比量配論宗因理可明矣然此文中意指論文非思想總合為量悔眠合破以非思慧想為宗等如此比量即是順文。
【疏】言義如前說者獲法正宗准前無出體業中解即釋論中行別言。
【疏】以單相即複名者意云如頌說尋伺二各二等者意說尋即是單名言尋求即是複號伺者即是單名言伺察即是複號。
【疏】二從喻為名乃至與言相似者且名言能詮一切法其意識亦能取一切境故意識與言相似故名意言境也。
【疏】從境為言者言是意之境名意言境也。
【疏】亦通一切心所法等至勝故偏說者若耳識唯能取聲不能緣名若意識能緣名也通一切心所者即唯是第六識中心心所能緣於名言也餘識皆不能緣也而意是主勝者雖一切心所亦取此境今偏說意言者為是主勝故所以但說意言也。
【疏】今此境者通一切法者意云今此論中意言境者此境即通一切法皆是所緣境。
【疏】大論第五云至為所緣者瑜伽意說能詮名等及所詮義皆是尋伺所緣為境也。
【疏】然此中但舉意言之境攝法即盡者若如瑜伽說名義等為尋境即不及無分別智及證涅槃攝此不盡若如此論但說意言境即攝無分別涅槃盡問此明尋伺於意言境豈可同無分別智答但不同名等像即是言倫不及非要正智也故知名所詮義疎遠故故名不攝於義瑜伽若以名義為境者云何得攝離言之法。
【疏】身心前後至故名所依者問其三行中若尋伺是語加行尋伺無明語亦無故二禪已上無尋伺故即無有語此論亦應尋伺是語言之所依何故說尋伺是身心所依所依身心不依尋伺有故若且附一人由尋伺行相有麤細故欲發語時遂合身心有安不安故說尋伺是身心所依非是身心唯依尋伺更念三行者尋伺是語加行出入息是身加行受想是心加行。
【疏】二云思雖不如慧有染推度者尋伺是心思增慧少位名尋是初起伺以慧增思少位在後起。
【疏】然對法配此如是次第至非此相違者對法云推度不推度推度是伺不推度是尋即對法先言推度慧後言不推度思即慧在先思居後說今唯識則並通尋則在先說伺在後說慧則對法上句推度配唯識中下句中慧慧能推度故則將彼論下句中不推度逆配此論中上句中思思有不深推度故故二論不相違。
【疏】梵言特縛至言一種二者意云如梵言特縛炎即但名為二即是一名身中自得一種二若但自得一箇二名一名身也若自明兩箇二名二名身也解立名身者若如一箇字唯名而不得名名身若兩箇字得名名身即上二字也且一種二者即尋伺一種下二字但汎說耳次梵云特縛炎唯目得兩箇字兩箇字即一名身也。
【疏】今梵本至顯二種二者意解云二名身目二種二者即悔眠兩字是一箇名身又尋伺兩字是一箇名身既有四箇字故有二箇名身也即上二字目得兩今二故云二名身也故今一種二言顯二種二與前特縛炎別至聲轉別故者意特縛兩字雖同與炎曳聲有別有二種二種二不同乃至論中云故一二言顯二二種以成總是解初二字論中此名有二以下方解下二字至文當知。
【疏】一界繫種類別者謂悔眠唯欲界繫若尋伺通欲界及初靜慮故二依思慧種類別者謂尋伺依思慮悔眠別體三假實種類別者謂尋伺即是假悔眠是實有問此第三及第二依思慮有何別答第二但論思慧不思慧不論假實此論假實故有別也四斷時種類別者如尋伺若離欲界不斷以初禪有等也惡作離欲界即斷也若睡眠離欲界亦不斷即阿羅漢離欲界染身中亦有眠故五上地起不起種類別者若生二禪已上起下地初禪尋伺若上地必不起下欲界悔眠六支非支種類別者若尋伺即是禪支若悔眠非是禪支七纏蓋性類別者悔眠即是纏蓋尋伺非蓋纏也八語行非行別者尋伺是語加行悔眠非語加行九通定散門別者若尋伺通是散悔眠唯散非定十通無漏類別者尋伺通有無漏悔眠唯有漏不通無漏。
【疏】其二無記隨應配故者二無記者謂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若有覆無記配入染中若淨無記配入不染中以威儀等不是染故我見等非是淨故。
【疏】自下第二諸門分別者於中略以十二門分別等一假實分別門第二自相應門第三諸識相應門第四五受俱不俱門第五別境相應門第六與善俱起門第七煩惱相應門第八隨惑俱轉門第九三性分別門第十界繫分別門第十一三學分別門第十二三斷門此即第一明其假實也。
【疏】問彼何故至世俗者此問意云悔睡尋伺既俱是假何故瑜伽方說尋伺即是假悔眠乃言世俗有舉疏答云所對別故言所對別者若尋伺依思慧立論說是假若悔眠雖言世俗有世俗有中有假有實也喚不信等為世俗有即實如悔眠等為世俗有即假有也是故此前四俱假有又云尋伺言假據假實門說是假有悔眠說為世俗有者約勝義世俗門說故云世俗有。
【疏】俱所對別者此言種子是世俗有者謂對勝義得世俗名也。
【疏】非是調然離識有體如心心所者不離本識調然有體亦如心心所雖然別有體還與心相應非調然別也種子亦爾。
【疏】如上下地受等者意說尋伺麤細則不並生亦如一心之中上地受下地受不得并起上地受下地受一心之中亦不得並以麤細異故。
【疏】問若尋伺二不得俱生至二不俱起無此地故者今此疏文是薩婆多師難大乘也難云小乘宗中尋伺二法則得並生故有三地汝大乘中尋伺不俱應無三地此如欲界起伺無尋時應名有伺無尋若唯起尋無伺者應名有尋無伺地二俱不起時應名無尋無伺地即汝大乘三地應皆不成以尋伺二法不俱故故無此三地也。
【疏】此簡至許現起故者意說生第四禪中淨尋伺亦許現起故若依現起立三地者是第四禪亦有三地所以知不依現起立前三地問地法有尋伺縱離尋伺染時得名尋伺地不又地法無尋伺染縱起尋伺時得名無尋伺地不答如欲界及初禪地法有尋伺設離尋伺染若後起自地尋伺亦是有尋伺也以尋伺是此地法故總名尋伺地若中間禪離尋染名之無尋唯伺地設離伺染亦名有伺地由此設生第四禪起尋伺等時地法終是無尋無伺地不可以起尋等既說為尋伺等地。
【疏】然伏尋染至未離故者意云要伏初禪第三天貪等尋染方得中間禪或生於彼無尋唯伺地若言不假須伏但此尋染暫時不起名得中間定者應與欲界無別欲界染尋伺亦有暫時不起故問欲界如何有染尋伺暫時不起答如作不淨觀時染尋伺亦暫時不起也問疏說離染尋不言離染伺何故疏舉染伺成無別離答染伺既等尋明知等取尋也以欲界尋伺未離染故疏文增略影在舉也有云然伏尋染至未離故者生初禪已要伏於尋染得初禪上品定則入中間禪中間禪名有伺無尋地若中間禪不伏尋染但不起尋則名有伺無尋地爾者即欲界無別欲界中亦不伏尋染亦有起無尋唯伺時欲界應名有伺無尋地故知中間禪能伏尋禪則與欲有別唯此文意疏合云尋染未離故今言伺等染未離者錯也問初禪根本定與中間禪何別答初天是下中者名根本第三天上者名中間禪。
【疏】如身在欲界至此如是者意云如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欣厭六行等觀則不能離欲界中一品煩惱乃至多品煩惱謂此人但作不淨觀唯能伏欲界貪心也若後出不淨觀時或是起欲界貪欲心或不退起此中間禪等亦如是何者即次下說。
【疏】初定中間至非以品離者意云釋通外難兼釋得定所由問如初禪與中間禪既同一地繫若伏尋染時伺染亦應伏名無尋無伺地如何但言有伺無尋地故疏答云初禪中間雖同一地繫要伏尋染方得入中間禪有伺無尋地定者其中間禪定出觀時或退修定即却起尋染若不退修定即不起尋染然亦不能離初禪地中一品煩惱乃至多品煩惱言得彼定但於初定及中間禪少製伏尋染故名得靜慮也意說暫伏不斷也非以品離者意說非以惑品斷故云得定也但於初定及中間禪少制伏尋染故名得靜慮也。
【疏】其無漏定至攝法不盡者意云然無漏言依初禪等立三地別者依斷惑說若無漏定依此初禪有尋有伺地者其無漏定即名有尋有伺地無漏定若依中間禪有伺無尋地然還名無尋唯伺地其無漏定若依二禪以上心離尋伺染處此無漏定即名無尋無伺地故無漏定依此有漏三地而立三地皆約離染立三地別言彼三地法是比類者意說有漏三地法是無漏三地之流類也即有漏者尋等地亦名三地若不言是比類者即成攝法不盡亦如無漏定斷惑而立三地然有漏定等既非此類不名三地未審是何地所攝故知攝法不盡或可言有漏定立三地無漏定無三地者則三地攝法不盡唯攝有漏定不攝無漏故是不盡也。
【疏】前二與自及與後二得相應者意說睡眠與悔相應亦得與尋伺相應。
【疏】問生第二定至有尋伺故者意云此是第一師引瑜伽五十六文證五識中尋伺於中問答並是大論自問答故引為證也云何此地無尋伺者意說云既許第二禪以上有尋伺眼等如何說第二禪名無尋無伺又難云若不許有尋伺眼等識現前者彼地諸根云何能領受彼地境界等今現此大論許二禪已上有識有尋伺其不許五識有尋伺家如下會此文論文說尋伺即七分別謂有相等者此意引七分別七分別中得有任運分別皆是尋伺故。
【疏】謂有相至染污不污等者即有相者謂現在境及過去境名有相故過去之境唯已前時曾類現故亦名有相無相者謂緣未來未來境曾未起故故名無相任運者謂不作意緣境也尋求者謂俱而緣境也伺察者謂與伺俱起染污者謂貪嗔等俱起不染污者謂與善十一俱起然此中尋者即是尋求此中伺者即是伺察分別也如更引瑜伽第一廣解。
【疏】此師分別謂在五識至即是分別者此師說五識在任運分別非五識中皆具七分別及隨念計度分別也具即會違也然會所教中說五識中無分別者意說五識自體無分別何妨五識得與分別相應分別者即是尋伺也。
【疏】然攝論第二破上座等至是尋伺者此中意說如破上座以胸中色物為意根應同五識唯有自性分別也故知雖無隨念計度二分別而有自性分別也以下如演秘說。
【疏】非直義通大等者小乘有宗尋伺與五識俱以三分別中許有自性分別故。
【疏】大論第一說尋求分別至總十五種者彼攝論云又諸意識望餘色身有勝作業一謂分別所緣二審慮所緣三若醉四若狂五若夢六若覺七若悶八若醒九若能發起身業語業十若能離欲十一若離欲退十二若斷善根十三若續善根十四若死十五若生上依論列其次依論釋初云何分別所緣者由七種分別謂有相乃至不染污分別等且有相分別者謂於先所受若諸根成熟若善名言者所起分別二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三任運分別者謂於現前境界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四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五伺察分別者謂伺察安立六染污分別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執著俱行所有分別七不染污分別若若善若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容分別或隨與一信等相應等是等是則名為第一分別所緣也第二審慮所緣者謂如理所引非加理所引非不如理所引也三醉者謂由依止性羸劣故或不習行或極數飲或過量飲故便故重醉四狂者謂由先業所引或由諸界錯亂或由驚怖失意或由打觸未摩或由魑魅所着而發狂也五夢者謂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過失或由食所沈重或由闇相作意或由體息一切事業或由無串習眠睡等六覺者謂眠睡增者不勝疲極故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從夢而覺七悶謂由風熱等八醒謂抱悶已而復出離九發身語等有謂由發身語等者謂由發身語等起前行故後此發起身語等十離欲者方便正修無倒思惟故能離欲十一離欲退謂性鈍根故雖修善品者數數思惟彼倒狀相煩惱所漂惡友所發故離欲退十二斷善根者謂利根者成就上品諸惡音樂現行法得順彼惡友故十三續善根者謂由性利根現親朋友修福業故諸善無大夫聞正法故還續善根也十四死者謂由壽重極故而便致死十五生者由我受無間已上故無始樂着戲論已熏習故淨不淨等因薰習故後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而生。
【疏】觸非愛境至憂俱者由尋伺觸非愛境能引發五識中苦受故尋伺與憂俱嬈惱意等也。
【疏】故知五識定無者意云依初師計五識中有若樂受今尋伺既不與苦樂受俱故知五識無尋伺也。
【疏】不說與樂俱初定無尋伺者若尋伺不若俱即證五識無者既不說樂俱初定意識應無尋伺以意地有樂故。
【疏】即一喜受義說為樂者初定意地喜受據稅重邊雖得樂名不離喜總名喜受然不離有二義一者不離上地喜初禪與喜相應故二者不離意識即說意中樂名喜受故具此二義故云而不離喜總得喜名。
【疏】欲界尋伺至何不別說者意云復無尋伺師難前有尋伺有云如我初禪第六識有善亦有樂俱說喜時亦攝樂所以但說尋伺與喜受俱汝欲界喜樂受在五識及意既名別云何但說尋伺與喜受相應而不說與樂受俱耶既許別識與喜俱亦分別五識說樂受俱然次俱說喜不言樂者明知五識無尋伺也體性相離者以喜樂二受各在別識故云體性相離。
【疏】彼意地若至攝彼若者相似者即逼迫自心相似此意地若與託受若處憂相似欲顯此若憂受俱在意識俱輕重稍別又其相似但說憂時亦得攝苦有分別者據實純受苦處苦逼迫重故而無分別今言有分別者從前欲受俱時為名名有分別或亦無登業分別有任運分別又如初二禪中雖有樂受少悅身多悅心故初二禪樂受亦得名有分別故地獄中若少逼身多逼心故意地苦亦得少分有分別也故但說憂俱不說與苦俱也。
【疏】餘趣至何緣不說者此亦後師難前師云既許餘趣等憂在意若在五識者何故說尋伺與憂俱不說與苦俱既是別識亦合說也但說憂俱不說苦者明知五識無尋伺也。
【疏】謂彼文說至由彼尋伺意識起者意云此會前瑜伽論五十六云云何彼地論諸根而能領受彼境界等文也彼論許二定已上地有尋伺眼等識如前說今會不然二定以上起下五識等者意說此人生在二定以上若起下初定眼等三識時還以初禪尋伺俱意識引生緣境等何以故二禪已上意識無尋伺故今論說有尋伺意識引故故知但取初禪意識還引初禪眼等識也即會前瑜伽文也唯除卒爾心餘者皆由尋伺意識引生故論云顯由彼起者正會此文言五識有尋伺者但由彼尋伺意識引生不通五識中而有尋伺也故云由彼起。
【疏】曰若在欲界至俱時起故者此引例也如大目乾連身在欲界入無所有處定聞象王哮吼聲即無所有所心與欲界耳識率爾心俱時時同緣前境故耳識不由尋伺意識引生故知如是除唯率爾五識餘者皆由尋伺意引也上定亦與至俱時起故者意云非但初禪意識與自地眼等識率爾但時即此無所有所意識亦與欲界定中耳識但時也此釋由彼起。
【疏】五識餘時多由至亦通初定有故者意云此釋多由彼起也如前在二定之已上起下識名由彼起如前說今言多由彼起者不約生第二定等說但約自地說問既約自地說者如何言多由彼起耶答除率爾心以自地強境不藉尋伺意識引以能自越故除率爾外餘等流法除淨心起時必尋伺意識引生故言多由彼起也疏二會合為一文故云顯多由彼起非說彼相應也。
【疏】其顯由彼言正會至傍會者此會大論五十六論說五識中有尋伺文也疏傍會者意云即除瑜伽二定以上等文已外約自他說等名傍會非是此師本意但傍乘文勢會也如有論文說欲界初禪等尋伺引地自五識者但多分由尋伺引起意云若作意觀境即由尋伺意識引生若任運緣境雖起五識即不由尋伺引也。
【疏】設有初定至第五卷中廣解者意云是總釋會多由彼起所由也無是事者謂有宗諸識不並生故在定中不起耳識由此不說率爾起時無尋伺等故云無是事。
【疏】二禪以上至除率爾心者釋會前二定已上由彼所由也二定以上唯欲界率爾五識等意起故如率爾五識聞象王聲次不由尋伺引准知前三所說二定以上起下眼等識亦不由尋伺引生上來雖有多義不同總是第一解也。
【疏】又解至由彼起者意云此第二解此中有二第一解多由彼起第二解顯由彼起且第一云若在初禪自地及欲界自地眼等識起時唯由有意識引生然此意識未必與尋伺俱以自地法強故即率爾等五心皆由意識引然意識不必與尋伺俱故與前別也前除率爾解餘四心皆由尋伺引問既言意識無尋伺引五識者何故云五識多由尋伺等引生答此約增勝說許餘時五識亦尋伺引故故云多由彼起即多分由尋伺引起非一切時也第二顯由彼起者第二定以上起眼等識必藉尋伺意識引非自地法故者非是二定以上法也必假尋伺者上起初禪率爾眼等識時必藉初禪尋伺意識引生二定以上地無尋伺故問與前第一初會何別答彼除率爾餘心必藉尋伺意引今此兼率爾亦是尋伺等引生故與前別故云顯由彼起也。
【論】彼說任運即是五識乃至相應尋伺者然雜集論說七分別即不約尋伺說故任運分別即是五識然瑜伽任運等七分別即是尋伺故任運分別即是五識然瑜伽任運等七分別即是伺故任運分別即是尋伺故五識無尋伺也任運分別雖同義各別。
【疏】但言尋伺有七分別至故無過也者意云瑜伽雖說尋伺即七分別然對法不言七分別皆是尋伺故五識有任運分別而無尋伺故無過也。
【疏】隨順理門者即隨順有宗說也以師許五識自性分別故。
【疏】自性不是任運所收者意說五俱意識自性分別不是對法說七分別中任運所收者有云此既言自性是有相不是五識中任運收者何妨五識有自相不是意中自相攝以任運即五識故。
【疏】說五識自性分別是者此文即解前第一體即是五識文意說五識有自性分別不是尋伺又無過也非由也不也。
【疏】了者疏前教為證不成了別者別結上文云由此理故五識定無尋伺故上了字非前教恐依異本歟下別字結理成。
【疏】何故五識即是任運至方名任運者此中問意者何故五識體即是任運其意識體不名任運與意俱時尋伺體方名任運。
【疏】答意俱分別者意說與七分別俱多起尋伺五識不爾俱者相應義非是同時俱。
【疏】自性等亦然者意俱尋伺分別強故以為自性五無相應尋伺故五識體即是自性云自性等亦然即如攝論說自性分別也。
【疏】七分別收法不盡者意云五識俱意識次不與前強任運尋相應者即七分別攝法不盡意說七分別中任運等分別不攝此五俱意識也問五俱意識既七分別不攝者不審五識七分別收盡答亦不盡以五識無尋伺等任運分別故所以偏難五俱意識其五識無尋伺此問不難。
【疏】或無五俱散意無尋伺者此第二解意說無有散意不與尋伺俱所以七分別收法亦盡若無者即違解深密經彼文云五俱意識必有一分別意識故知許有不違經文。
【疏】此違定中聞聲等事者若全說五俱意識定有尋伺分別者便違定中聞聲等事以目連定中率爾聞聲五俱意識無分別尋伺故故不取此解。
【疏】遍行中五受俱不俱門者意云此等相應受即是遍行中受數也。
【疏】問若善惡追悔亦通捨不者此中問意無記之悔則得與捨憂俱未知善惡性之悔得捨受俱不。
【疏】答曰不爾惡作強思生至工巧心中俱者此第一解云如善惡性悔必與憂俱起不與捨俱其威儀工巧既通捨受故無記悔即與威儀工巧心中捨受俱也善悔者悔先作惡悔不修善也染悔者即悔作善悔不作惡等是無記悔悔工巧圍等。
【疏】或捨善染至方與捨俱者此第二解即通相續解也若善惡性悔約強盛時即唯與憂俱若善染性悔勢力微劣末位亦得與捨受俱也。
【疏】故善染時俱即無捨受至可與俱者此文意說若善染悔初強盛時即無捨受俱唯與憂俱若善染勢分盡至相續末位即與慼行捨受俱慼行者但不說名慼也故總有三種一者順益捨如得飲食等順益是二中容捨非苦樂等三慼行捨不多分別名慼行捨若多分別即是憂故善染悔末位即慼行捨受俱強思生故者意說善染末位有有捨通慼行者謂此捨是染悔相應強思引生故通慼行也故捨受不是憂憂離欲捨故又強思生故者有云此釋外難難云既許捨受通其慼行善染惡作何非捨俱解云善染悔體強思生故捨雖通慼而非強思故不得與善染悔俱但可說與無記悔及善染末位俱也。
【疏】與別至違下文故者然小乘說善染性悔唯與憂俱乃至善染悔至相續末位亦唯與憂俱非捨俱也故有宗說不還果等離欲界染已即捨悔也若初二果人未離欲界故初二果人猶有悔故故大乘說善惡悔未位既捨受俱又無記悔亦與捨受俱即第三果人雖離欲身中由有悔故若作此解即違下文下文云悔非無學離欲捨故故此義不正由此義故疏文又明。
【疏】應說惡作至亦離欲捨者此第二解也意云然悔多與憂根相應者行相相順故是伴類故者意云與捨相應無記之悔是善染悔家之伴類也若善染悔無之時此無記悔亦無離欲捨者以憂悔次捨相應無記也悔俱慼行轉所以同憂俱悔亦離欲捨。
【疏】聖者起悔但是惡作者意云如聖者却觀昔日在凡位中作不善時唯是惡作非體是悔何以故已得聖故更有何憂行相而言是悔故知非悔若於善中生悔二不早偏但是厭也厭惡欣善故問若爾如何前云悔謂惡作耶答前文通凡此唯約聖故不相違也。
【疏】世間離欲至退可起故者意云如有漏心於世間道六行狀悔還復起悔不同聖人即外道凡夫多作此行。
【疏】以不言與若欲界樂俱者此師意說然欲界五識中有苦樂受尋伺唯在意故說尋伺在欲界不得與苦樂受俱也。
【疏】悔增至三等者前師悔與憂捨相應後師加苦受於地獄中亦得悔悔先作所罪也餘者唯加苦受次第配眠尋等地獄有眠者眠是惛昧義所以極苦處得有眠故有尋伺者由尋伺發言顯我伺時當捨此命此命眾同分等。
【疏】初二唯與十善容俱者此唯不與輕安相應餘者許俱故問此悔如何得與付十一善中行捨相應行相相違捨以平等無功用住為性悔者行相麤動也何相違之法而得俱答悔通三性善中有悔於理何違眠得與十善相應者即善心等皆引眠故或可於眠夢中亦起善故。
【疏】無是正文故者此有二意一云無由不也許欲界有輕安者不是正文二云欲界無輕安者是正文也具此二意故無正文。
【疏】設許亦有者即許欲界亦有輕安亦無輕安者悔眠亦無輕安也悔眠不與輕安俱故何所以者由輕安是定引生悔眠不是定引生故。
【疏】有人云三藏言西方至說初靜慮者有人云傳三藏法師說未至定中有尋伺者不然唯論云即四禪根本定中應有十八禪支非未至定有尋伺支若許立支者初禪未至定中有喜受應立為支又二禪未至受三禪未至定中有樂受此等應立為支若不立支者明知依根本定立支不依未至定中立支也所言支者由如依於樹林根莖等有多種支葉生即顯此樹林榮盛相也禪支亦爾依於根本定為根莖故而生十八禪支此支即是功德支葉也說未至定中有尋伺者亦不是禪支乃至為未至定中根既未來如何能生支葉雖為此難或可未功又難云未至定中有尋伺即立為禪支欲界有尋伺應立為禪支彼既不爾此云何乃然由此道理雖地法令有立禪支要依根果定立也支者支分之義也然禪支有十八種者瑜伽六十三俱舍二十八云初靜慮有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二定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三定有四支一捨二念三正智四樂五心一境性四定有四支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四心一境性此名十八禪支具如瑜伽六十三敘。
【疏】悔行相麤必獨生者意云不貪等俱稱為獨生或可不與忿等俱名獨生也。
【疏】合嗔邪見貧我見至不得者此言悔與嗔邪見及痴而五法俱起故此解亦好論文且為麤相云不得與九或俱據實亦得俱也問此悔何故不得與慢疑邊見見取戒取等俱答思之可知。
【疏】又解必不得俱與悔間起者此言不與根本惑俱者且順論文作此解也。
【疏】如本得相應者意說嗔與慢俱然忿等既決是嗔分如根本嗔亦與慢相應也依斯瑜伽第一明七種分別其中有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若染污分別者即通不善染有覆無記不染污分別者即通善淨無覆無記故於尋伺差別立七種分別。
【疏】何故忿等名別起耶者此義前解意又作此難云既許忿等與根本或俱起者如何言忿等十各別頭生得名獨何煩惱耶答如疏。
【疏】此中惡作何以通無記至無記業故者意云此有問答且問云惡作何以通無記耶答以於無記業亦追悔故意云捨却無記事業之時亦生追悔故於無記業雖不定起無記之悔者此顯無一切無記上皆生於悔也故云雖不定等。
【疏】問何記寬悔狹也意說但隨一無記事業而生追悔非於悔故顯揚第一至不言無記者不染即善染即不善也彼順小乘等者即會彼顯揚文也。
【疏】多分起故者由善惡有損益故多生於悔悔通二性不言無記非令不通無記論云有義初二唯生得善者意云悔眠通三性若是善者唯生得善以此善非是強故然善悔等二行相麤近昧略行相相順如悔言我何故作此惡事不作善耶此悔等雖善由是微劣行相非強故非如行善以如行善心精勤用行行相不同故非加行。
【疏】聞思位中至而非加行者意說睡眠性昧略非方便善所起以方便善心性相明利故若於聞思修位中有引起者體性昧劣非加行善故。
【疏】於聞思修三位皆有尋伺故等者故瑜伽第一曰聞所或地者謂從聞所生解文義慧及慧相應心心所等思所成地者謂從惡生解義慧及慧相應心心所等修所成地者謂從修所生解理事慧及相應相應所等聞謂聽聞即是耳根發生耳識聞言教故思謂思慮即是思數發生於慧思擇法故修謂修習即是勝定發生於慧修對治故解云三慧即用別境慧為自性若據瑜伽釋論說三慧地故通心等為三地體。
【疏】皆是此故者意云聞等位中所成諸法皆是聞思修三位所攝皆有尋伺故若但云聞慧等不言所成者即狹故言所成即寬兼攝餘法。
【疏】次應并染至先不說者意云既說悔通善性次即合說悔通不善何故不言通不善及說通無記答以次第明合說悔通不善謂後說悔通見修二斷即於彼處自說所以今時不述也。
【疏】染謂有覆至眠等三皆通者意說染無記者謂我見俱時無記心等淨無記者謂威儀等四今言眠等三法通染淨二無記者如何通耶答與欲界修道身邊二見俱時即通於染意說眠位之中得起任運身邊二見身邊二見即有覆無記性故得與眠俱如何尋伺通染無記耶答尋伺既通任運分別故我見俱時得有尋伺問若爾者即第七識中我見應亦有尋伺俱答此不應爾尋伺說為第六識有不識第七有尋伺故知且據第六識問五識既許有尋伺五識應當有我見答不爾五識言有尋伺者由第六識引故言有五識實無尋伺故不相違此據欲界說其悔行相麤猛未通染無記染無記行相微細故若悔通染者乃是不善非是無記故惡作即不與欲界中俱生身邊二見俱起也上來攘欲界辨初定豈有二無記尋伺故者意說尋伺通染淨無記也初定豈有有第六識中俱生身邊二見相應尋伺初定中亦有威儀等相應尋伺故云初定有二無記尋伺。
【疏】染無記中無別相故略而不說者以無別相界不辨此悔相應也。
【疏】二謂法執至不通惡作者意說此法執無記心心所以通染故不與惡作俱前說染無記不與惡作俱故此明於淨無記法執染故此不說也此中云異熟生無記是業果異熟心心所故不攝法執無記所以此中不說也法執無記名異熟生者非是業果異熟生但從異熟識中種子生故名異熟生。
【疏】其餘無記心至亦是彼攝者第一解云其惡作通無覆無記性者若緣威儀工巧即是威儀工巧無記攝若無覆無記惡作設不緣威儀工巧亦是威儀工巧心攝是緣威儀工巧心之類故非餘異熟生心攝也此解即順論文故云不通異熟性又其餘無記心至亦是彼攝者有云同薩婆多宗威儀寬故說大乘餘無記心雖不緣威儀工巧是威儀等攝問威儀何不與法執無記心心所俱答謂威儀等唯無覆無記性法執有覆故非彼俱又設除業果及法執異熟無記並緣威儀心等外餘汎起無記心者亦是威儀中收許令是異熟生攝今且隨小乘亦威儀攝也周曰其餘無記等者即指前法執染無記是四無記之餘雖不緣威儀等以是緣威儀心之流類亦威儀中攝此義未詳謂法執心是染威儀心是非染如何言是威儀心之類答俱無記故據此意者悔與染法執無記俱謂悔不通異熟性故所以法執無記非向異熟生中收若許與染無記俱者違前疏文不許惡作與染無記俱故解云雖不與我執無記俱不妨法執無記俱也。
【疏】又解云雖不與儀業心至亦惡作俱者第二解也意說其惡作無記性者若緣威儀等即威儀心等攝若惡作無記性者若不緣威儀等即合是異熟生無記攝如有率爾生悔悔昨日遇見悔不問問破人在如是之心既非染淨若非異熟生者更是是心收答據大乘中異熟生心寬餘不攝者皆異熟生攝如增上緣也今此解者即違論文所以會云論中且據業果無記說說云不俱不妨異熟生中一分無記亦得俱也故云異熟生無記亦惡作俱。
【疏】此異熟生心非實異熟尋伺亦然者意說睡眠尋伺但名異熟生不名真異熟若現行第八識名真異熟若現行第八識名真異熟亦名異熟生以從異熟識自種子生故得異熟生名不同六識別報心心所等。
【疏】不與第三第八識中文相違者第三卷說異熟者是第八真異熟此言異熟者是異熟生非真異熟故與前第三論不相違也。
【疏】說不染污分別此有善淨無記等者謂今引不染污分別者意說尋伺通淨無記兼言善者文同故成所言不染污分別者瑜伽倫中說有七分別其中有染污分別不染者別染污分別者即通不善有覆無記等不染污分別者即通善及淨無覆無記等。
【疏】非謂信等別唯起一者意非唯與信等一法俱瑜伽謂但十一中隨與一善相應即名為善。
【疏】非法執類異熱心也者意說雖不與業果異熟心俱不妨與法執無記異熟心俱也法執強故與尋伺行相相順相應無失。
【疏】若身有疲極至方有悔眠者身有疲極多引睡眠意地有憂根故得有悔妙簡於悔眠靜即簡尋伺。
【疏】或靜及妙皆通二種者意說妙靜簡尋伺二種有云皆通二種者意說如通簡悔眠尋伺二種靜亦爾也。
【疏】無所用故者是麤惡作法望土地無用所以不起不假起者此釋不起眠所以也眠要由食等起上界既無段食不假起眠也若爾唯下論說有邪見者悔修定故義准生上亦起下悔邪見容與悔俱起故舉疏答之。
【疏】見本有位非謗涅槃等者意云悔修定者但於本有位悔修定非是謗涅槃若於色界中有中起謗涅槃但是邪見而非是悔以中有中無容起悔故即無於有位起悔其中有位方起邪見謗也據此第一解即無聞比丘於中有位不得起悔若作此解即違下論文邪見者悔修定故由此妨故有第二解。
【疏】云又解至亦是生上起下者第二解即無聞比丘於色界中有中亦得起悔今言上不起下者據多分說等者此會違也據多分說者如無聞比丘於中有位起悔餘時不起故云多分及生有故言無也者又據色界生有說也若有生在色界不得起下地海據此一時故云不起下悔也時疏。
【疏】此二非上地至下不起上者意云悔眠二種不通上界所以下不起上。
【疏】欲界入初定名下起上者即身在欲界入禪初定亦得起上初禪尋伺名下起上。
【疏】或緣上名非緣上也者意說但可上地法名悔眠名緣故然緣彼地法不得以行相淺近極昧界故。
【疏】有邪見者悔修定故悔得緣上者意說或有餘人初學修定雖不得上地定起自聞思位多用功失而不得定無聞比丘得第四禪定謗滅墮地獄悔修定也自餘人始用功失暫學修定雖不得定亦悔修定故下地亦得緣上定。
【疏】上煩惱等皆以三界分別者即上卷明煩惱等約三界上下分別皆得起故准此亦應生上起下悔。
【疏】論不許悔至故不相違者此明得起下悔所以也且如前第六卷既將煩惱三界分別上下得起准知悔亦合約三界明所以今說生上得起下悔如何知以邪見者悔修定故故得起下若爾何故論文不許耶答論但據十根本煩惱中但與無用相應更不與餘九惑相應所以中有起邪見不與悔俱今言得起下者起別時說別時者即邪見前得起故名俱故知得起下悔故與論文亦無違返。
【疏】論據多分至嗔等俱等者意說其實得起但言悔不與餘九煩惱俱者據多分說多分者是隱顯義顯即不俱隱即俱也。
【疏】許俱義隱者然許悔與邪見及嗔俱起義稍隱故故云不俱其實亦俱然此一段疏總有四解第一與第四品別下知俱如嗔也。
【疏】悔非無學離欲捨故者此是三學分別然有宗悔眠二種非學無學是有漏故尋伺具三通無漏故依經部宗四皆通三無學身中有悔眠故今依大乘悔非無學離欲捨故猶如憂根問如諸律說無學無記犯戒生悔是非惡作解云是厭假說悔名於無記而生悔者未見誠文應是慧及勝解義亦無失。
【疏】如彼雖有愁戚或是捨受等者意明雖有惡作即是厭乃至慧也如彼不還愁戚不是憂根如無漏後得引五識中苦根後得智不妨與喜樂捨俱也有云如何羅漢見佛涅槃雖有愁戚但是捨受相等或不還上界見下三灾等悔不得無學離欲捨顯不通第三果。
【疏】說是學者意說悔順諸有學若悔先作惡還修無漏見道故知有學身中善法皆名學若大乘從善法欲已去皆名學法即順學法名學之體非學法善法欲者從初發大乘心已去欲者希求也即求善法故名善法欲謂資粮已去若小乘說學無學身中有漏染無記除戒定慧皆名非學非無學大乘不然約身判無學息求總名無學有學身中不然有進取者是學無進取者是無學無進取者不是稍別以下第十二明見修所斷門。
【疏】謂苦根在五識由無漏故者釋所以也意說聖人身中有苦根者以由無漏故有也後得位引者意云五識中苦根聖人得成就者由無漏後得俱時能引五識中謂精進等得有苦根此約苦根無漏後得俱時名引即五識同時意識無漏智引起也。
【疏】或引後時五識等生者意云或者念無漏後得能引得後念五識中苦根也此約前後念相引故與前解不同也者云必初地已上菩薩身在欲界者見諸眾生在地獄中有種種苦即無漏後得智引起大悲然地獄中諸眾生或地獄火燒菩薩身心在厭離即菩薩五識中有苦生也即是無漏後得智引起五識中苦也起第六識正入無漏後得智同時起五識中苦亦得成前念無漏後得智引起後念五識中苦亦得今此菩薩被燒有苦即是分段身分段身麤故被燒苦變湯身是微細眼尚不能身豈彼火燒而生苦也問菩薩第六意識中有苦不答雖在地獄救生既非惡業戚果故亦是無苦故知苦根是無漏親所引生無界等有無漏不引悔悔眠斷不能救生又後無用故聖人無無漏眠也。
【疏】二十二根中仍名不斷者意說憂根深求解脫是無漏根故通不斷故對法第十云求知根者謂信等五根意喜樂憂捨已知根數亦同之故不同惡作。
【疏】隨順行相者憂行相修於所求如憂果不得解脫等又後非無漏道親所引生故亦非如憂深求解脫故者不解云此文別釋眠悔二種眠雖無漏道引非親所生故非如苦根悔雖求解脫而非深求故非如憂由斷悔眠非非所斷。
【論】若已斷故名非所斷者重釋睡眠容非所斷謂若已斷名非所斷者無學身中善無記眠亦非所斷於中緣縛先已斷故故於此起眠無縛所斷名非所斷此即約緣縛斷名為非所斷故六十六云云何非所斷法謂一切有學世間法一切無學相續中所有諸法此中若出世法於一切時自性淨故名非所斷餘世間法由已斷名非所斷。
【疏】據求無漏無漏所引即非非斷者此文意說若憂即能深求無漏憂何時卑證等若苦即無漏所引苦根亦名無漏今者眠若望憂能求無漏苦無漏所引者其眠即合是斷法不通不斷何以故眠不能求無漏又眠無記性者無漏後不引然眠善性者雖餘無漏遠引以不親引生故以親言簡若將眠同憂苦即不通非斷若約緣縛名非所斷即通非斷又由無學者有段食故有眠眠通不斷。
【疏】惡作雖至故深言簡者意云且知悔若悔先不求涅槃等雖亦是善悔然行相不深不如於憂憂行相深故。
【疏】又解此據多分不得者意云說悔不通不斷者據多分有不求涅槃不起善悔者說不妨有求出世深生悔故悔亦通不斷。
【疏】遠引生故者意說無漏遠引者如聖者或經一日二日等入觀疲勞與睡眠是也。
【疏】尋伺二法雖非無分別智乃至此解即通無漏師義者此師意然雖本智中即不與尋伺俱然由加行位中尋伺能引真見道故或後得智中伺時亦引起尋伺故尋伺得通無漏名非所斷故後解雖非乃至即不通無漏師義者此義意說若根本後得智中皆無尋伺然由尋伺能引無漏智由如於憂或被後得智引相應尋伺由如於苦故尋伺如憂苦亦名無漏。
【疏】諸尋伺皆分別者尋伺能分別境故有分別非尋伺者即二禪已上心心所及欲界初禪中不與尋伺俱者自餘心心所者名分別不名尋伺故四故者第一句無有是尋伺非分別者所以無第二句有分別非尋伺第三句亦分別亦尋伺第四句俱非。
【疏】顯揚第二至故有等言者顯緣等意說彼思惟即是尋求故彼後云彼正思惟令心起八極趣入尋求極尋求現前尋求覺了計算觀審思惟性此論中有等言者除尋求外向上等取趣入極趣入向下等取極尋求等言引發證尋即思惟是無漏故故趣者向也入是解也尋是唯尋此趣等各有勝義故致極之言也有云尋求是加行位極尋求是勝進位趣入等唯此相似或約初修久修有別也故正思惟支證尋是無屬何問伺不入八道支答未見大乘所明之文且依有宗婆沙論九十云伺無彼相是故不立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復次伺用為尋所覆擯故於䇿正見尋用偏增故伺不立菩堤分法有云顯揚論云尋求極答求此即尋趣入極趣入此即是伺二種總名正思邪支與小乘別文瑜伽二十九云由此正見皆之力故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名定思惟若心趣入諸所尋伺彼唯尋思如是相狀所有尋伺若心趣入諸所言論所以通取尋伺。
【疏】問既引十地至語言威故者此問意云其如十地梵本經論頌有思惟之言亦不說有正字若據新譯十地諦即有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等文不言思惟論釋言覺者覺觀即是尋伺亦是語言之因何故今時但引梵本文而不引新譯十地論文耶一種皆是語言因故此總問也云言三論中文云謂金剛藏菩薩入於三時而不解釋十地言解脫月菩薩說偈三請云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說諸上妙池有力不解釋頌意云菩薩既有起言說因何故不解釋淨覺者即是言說因也其金剛藏菩薩是第十地菩薩八地已上第六心聚定是無漏故知尋伺亦通無漏。
【疏】答若依梵本至彼但應言淨思惟者意云此答上問若依梵本毗唯迦者是尋無義若言僧羯臈波是思惟義今依梵本但有僧羯臈波而無鬼咀迦言所以但引梵本經論亦無正學者依梵本但有思惟亦無正字正字既無何呪說有覺觀之言尋者即覺觀也問梵本既有思惟無淨覺等文何故新譯十地論而說有淨覺之文答但是飜譯家增加也彼但應言淨思惟者彼新譯論依梵本經論不引舊譯經論。
【疏】前八地至猶有者自利名前即八地已上無利地名後後即八地已上猶有問何以得知答准下文云第九地菩薩斷於利他中不欲行障故八地已上利他便作功用。
【疏】又解十無學中得無正思惟支以無礙故者此師意說正思惟即是尋伺故知佛十無學法中除正思惟唯有九無學法又八聖道支中既許正思惟是一數即應佛有七聖道支。
【疏】八地已去無漏觀心既相續轉至有漏正識者此即難也難云五識要由尋伺引者八地以去無漏心常相續若無尋伺時如何發起有漏五識答不爾之目連定中用聲非有尋伺引五識故知八地菩薩起五識未必由尋伺引無漏意識相續雖無尋伺不妨五識亦得起前顯五識多由彼尋伺起非說一切時要由尋伺引五識起也此隨轉門說者隨小乘者宗說尋伺二法為遍行言三伺等義如樞要說者即身譯心三行義樞要說。
【疏】和地已去至劣不行故者意云十地中起無漏後得智皆在尋伺若至金剛心時尋伺即不行以得勝捨劣故即此尋伺無彼同時心心所一時不行故。
【疏】唯後得俱非乃至四句為證者今說尋伺唯通與後得智俱不與正智俱者以七十三說尋伺四句分別云有思惟真如不觀惟真如也觀者證也有且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無漏後得智有尋伺故名思惟真如心中擬寫觀真如有不思惟真如亦不觀真如謂餘業果異熟生心心所等。
【疏】大論第五解此二是三界心心所者大論約此二種分別辛一者漏心名分別二遍計心名分別解此二種有漏即是三界心心所名分別也。
【疏】雖據有漏作論者意云分別於五法中屬第三者據有漏作論不言唯屬第三等以尋伺亦通無漏後得智也。
【疏】今於此中第一師說尋伺體至闕無尋伺者意云初師既說尋伺唯是有漏即無漏初禪五克中闕無無漏尋伺二支即無漏支唯有喜樂定三克通無漏也。
【疏】若准第二師至佛便無乃至此義應思者據第二師說因中十地及二乘等無漏心中有無漏尋伺佛果全無尋伺若爾佛果但有思慧而無尋伺言無麤細者意說尋是麤伺是細故可立為能治支佛果思慧既無麤細故無能治支若自餘人有在煩惱初修初修初禪中有尋伺及能治欲界中恚害不善法故故說尋伺支是對治支喜樂是攝益支定體是所依支此定體是餘尋伺喜樂之所依也如來身中煩惱既無故無尋伺為能治支同不放逸能對治放逸如來無斷有不放逸尋伺既名對治支如來應有尋伺支答護法須防如來則有不放逸尋伺是語行佛無漏語行故無尋伺支。
【疏】緣有無漏有無事等皆唯為之者解云此四下定緣有無漏有事境等除悔餘眠尋伺三法得緣無事以悔不得與餘根本惑俱故其我見近見能緣無事有漏名境唯悔不得與俱生身邊二見俱尋等許緣俱生惑俱故此即第三准上分別門。
【疏】此雙問者問意云為離心體有別自性如薩婆多為即是心分位差別如經部等。
【疏】其楞伽師乃至差差別者諸楞伽師即執楞伽經中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執八識尚不別何更別有心所故不立心所中百論師執諸法皆空諸法尚不許立豈別立心所經部師及妙音師唯立三心所所謂五蘊中受想思三餘善染中皆依思上假立無別有體若更立有心所即經文應云多蘊不令唯立五蘊故知心所唯有三種此築雖不心所少故名無妙音尊者亦伺經部作此說即是婆沙論中四評家師大德中一人也餘者謂覺天世友等彼雖不言一切心所並無等者經部計有三心所等少始條深善等是思分位假也處此道理總為此難如前第一卷解思想等是實觸等是假如前既難。
【疏】如俱舍至說唯有識者俱舍解觸支中敘經部計又婆沙中亦敘妙音等計習說有識。
【疏】遠行及約行者無始時來遊歷境界名為遠行無第二故名為獨行今外難云若有心所則名時行不應名獨行故知無心所也有宗云六識不並故言獨行若依經部宗解無別心所故說獨行若依大乘一類師說無五識唯一意識故云獨行若依瑜伽諸識一一差別而轉無主宰故云獨行無身?於窟者謂無形色今心者無形色而不可見故云無身但?伏在於色身窟中調此難謂心既言調心不不言心所明知無心所。
【論】士夫六界者此第四引多契經說四大空識成有情身不言心所然釋此文諸家不同異本宗同大乘說故瑜伽五十六云六界界是蜜意說唯欲顯此色動心心所最勝所依是經蜜意意說說四大是色所依勝空是動所依勝識是心所所依勝意說據與三為所依勝故且蜜意說六界成有情身其實無諸心所等若經部宗四大及空同大乘說心所離心無別自性覺天說云離四大外別無造色離心已外無別心所故依經部覺天為難。
【疏】或現能取及所取者問能取所取與見相二分何別答執不執別依他遍計別訖有第一句訖。
【疏】牒已成義者意云此第一句義即已前論文中在八識心王六位心所此成立心王心所之上皆能現似見相二分或現似能取所取疏主意若哲法師云許心似二現者即心似貪等現似信等現名似二現今此兩解哲解稍親本意引頌證無心所不論現似見相二分故疏主錯解此文或可無錯舉見相心現例染淨亦是心現也。
【疏】初以經證者即無垢稱經等後以理成者即指莊嚴論也。
【疏】十卷楞伽頌第九十卷者即楞伽第九第十卷也。
【疏】自性至二體不俱者意云如二心二文等自體不得並也餘者准知。
【疏】離日輪外有光明者光有二種一近輪光二遠輪光有經說云日有千光五百下照五百傍照也。
【疏】五法品說者說相名等五法名五法品言十卷成者十卷成部者或可十卷中第七卷證成心心所別有體。
【疏】彼覺天等言非別有所但心前後分位別故說有五者解云覺天等許前後分位差別說有受想思等如初緣境領納時即名受次第二念緣境施設名言復緣像等即名想次第三念緣境造作時即名行次復於境了別時即名為識即一識體緣境前後分位別即名受想行識離心之外無別心所餘貪信等皆依思上假立故知無別心所也即前後分位說有五蘊也。
【疏】有無皆成失故者意云既是一識如何前後分位立有五蘊等性別如下解過失所以若有諸分位作用至無相故即解有失無作用已下解無種性異。
【疏】如乳等前後變異故者證色法有變其心法不然有計依緣如心有前後轉變意說心法但依根緣有變異不同於色如乳等有轉變也。
【疏】謂現在一念有種種行相不同者今難云謂現在一念識有多行相謂一念中有領納行相取像造作驚心了別等眾多行相許唯有一識有何故以今此一念識有多行相因緣者所以義也。
【疏】說多念變異根境相似因緣無別亦成過失者此難多念變異也設許汝前後多念則令一識有種種行相別者今難云且如一眼識前念眼識亦依眼根亦緣色境後念眼識亦依緣此根境既眼識前後念根境相似云何則令一眼識前後有了別領納等取像造作等行相差別故成過失。
【疏】又言如是諸法和合非不和等者為別有多分所可言和合由如多人得名和合一人不名和合既唯有一識無心所者如何得名和合既言和合明知有多心所故和合者是相應義。
【疏】又經說燈明喻乃至如何前引者如依一燈有眾多光明即依一心有多心所長行如前引者即前文引之如日與光喻與行明喻相似今引燈明喻意取光明與燈同時以喻相應義也。
【疏】又違三喻乃至或唯有心唯有想也者今以義唯以後三句即配前三界也其事云何言唯有色即配前欲界既說欲界中記四大種為我豈欲界中唯有色故知亦有心心想等言或唯有心者即配上界色界中既言意生意生者即是心定豈色界唯有心故知亦有色心所等言唯有想者即配上無色界無色界中即言無色想生豈無色中唯有想而無餘心心所故知亦有餘心心所也或云謂乳酪蘇乃至唯有想也者今引此喻意說證有心所豈唯有色必應有心亦有想受等有色意生者即是化生隨意即生也。
【疏】即彼所說麤四大種以之為我者即如欲界中人及天皆執此麤四大種以之為我也。
【疏】故六界經等至種種質彼者質云若汝謂說士夫六界則唯有心者乳喻經中說界有麤四大種乳乃至無色想生如蘇豈欲界唯有麤四大耶上二界准此應質。
【疏】即五經也者若言唯有心無心所者便違五種經教故云與聖教相違如疏具引五經。
【疏】恒決定非如所等有時不定者意云雖恒有識所乃不定如貪嗔疑慧等不並生故問五遍行豈不恒決定耶答雖恒決定非為主故亦非為依等故以為主等四義而簡於心所故但言唯識不言所等。
【疏】說六界者唯顯色動心所三法乃至故今總言以心勝者意說四大種與十一種色法為所依十一色者謂內五根外五境並無表色空界非無為等者意云空界者不是六無為中空無為但是有情身中骨節間隙所名空界此空界得有行動來去等事及手眼等而有動轉也其心所所依可知界因也經義也有云空界者亦取外空色若無外空界色者即單善有相即獨動行不得前解勝故有情色動必以內空界為依。
【疏】色心之身依空動者意說如人欲遠行時即由能等起心牽起等流色方始依空有運動行住等事此文令向前然後說心心所依等。
【疏】又次前引乳等喻經應為返質者即返質前覺天等汝若許心前後變異差別者應質云乳酪蘇等前後變異乳酪等則名為色者既許心體前後變異心體應亦名色又質云汝謂士夫六界則唯有心者乳等喻經中說欲界有麤四大如乳乃至無色想生如蘇豈唯欲界有麤四大耶餘二界准此質之。
【疏】非謂所似貪等亦無者意說心王似心所也若心王起染時心王似貪等若心王起淨時即似於信等故頌許心似二現即是心王能似也或似於貪等或似於信等即自所似之貪信等也。
【疏】非一為例者意說二義總取若但取後一義者他即將見相二分為例以無別體復心生故又云非一為例者意說總取二義名之為似非取一義為例名為似也此解是本。
【疏】前經可知者即前所引染淨等經。
【疏】若爾貪信至是何者此問也問意云心王是能似心所是所似若言許心似二現亦攝心所者即心所攝入能似之中今更說如是似貪等未審似何貪等此問也總心所中已下至亦在其中是答詞。
【疏】以義說文總別聚異者意說心所雖攝入總心聚中合同一聚然以義說之分總別聚心王為總聚心所為別聚意云王變似見相二分現其信貪心所自證分各各變似二分貪信故意說貪自證分所變相上亦有貪信二其信自證分所起相分中亦有信貪二也即顯次二句非上總句此解順疏有云心王自證分上所變相分中有貪信先說三性法其正信自證分所起相分亦有信貪無記三性法也其染貪自證分上所變相分上亦有貪信無記三性法也故無記法有順善染所以相分中通有三性法如別抄說下亦自順此解約心王並貪所變信所變皆能變似貪信等也與前解別。
【疏】不過染淨二位中故者此釋伏難難云且如心心所有多分位通三性等何故但說許心染淨二現耶答諸位用強莫過染淨二位所二說心似貪等現即顯勝隱劣亦似無記故疏曰故此總言亦攝無記不違善染法故。
【疏】其無記法有順染者等如緣妻孥而起染心有順善者如緣染龕素像起善心等。
【疏】如諸部中執無無記法者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鷄胤部此之四部唯立善惡二法不立無記其山河等既有所順等者如緣山河世間等是善業所感如穢惡世間及地等是惡業所感小乘有宗意說好惡山河等隨惡善業感既善惡性此亦如是但言似貪信等不說似無記。
【疏】總結前載至非解後倫者意云此有二義第一總結前經論即言無相違之失是第二云或此後通但通前經非解後倫者意說此倫文但通前引經如何聖教說唯有識等文不解後倫中許心似二現等文問若第二解不許後倫者如何此文說及現似彼等文答以道理不違故二處說未以須會。
【疏】今此所說四世俗中第二道理世俗乃至法爾因果非即非離者然此論中言此依世俗即蘊處界等心王心所各各有別即依道理世俗中解若論文中言若依勝義心所與心非即離非即者即依四勝義中第二勝義以第二勝義中諸法因果非即非離故以心王為因心所為果亦非即非離以心所為因心王為果亦非即非離以心王心所相望得有相應因俱有因故。
【疏】又約第三勝義至八非定離者意云若據能詮說八識各別若約二無我說八識皆是二無我以八識皆是人法空攝。
【疏】又即推入第一真中亦非即離至何有定離者今約四勝義中第一真中亦有不即不離既說諸法如幻化水月陽炎何有定離故約此如幻等殊勝道理明蘊處界非即非離也。
【疏】或是第四乃至彼文自會者若依第四勝義說心王心所不可定說即離然八識自體性亦不可言一行相所依緣相應異故又一滅時餘不滅故亦非定異經說八識如水波等廣如下解。
【疏】頌中義有至依俱隱者意云據論所問但問現起分位若據答中乃有三門謂所依及俱轉並現起等三門今據現據相顯故偏問餘二門隱故不問。
【疏】若偏對第二勝義非即離者因果性故非即非故離等所以四諦因果道理非即非離也若第一俗即遍計所執有名無實如計我等第二俗即說蘊處界等各別第三俗明四諦因果果非因因非果因果各別第四俗即二空各別由斷我執顯生空由斷法執顯法空真如雖無別由斷二障顯得所以二空有別若據勝義門說即不可定說是諸法皆不定故若第一勝義蘊處界等皆如幻化水月等八喻皆不真實依第二勝義因果不即不離以苦集是一切因果故二空又心王為因心所為果或種子為因現識為果皆非即離若依第三勝義真如體是一但約詮顯了故即假說二空有別若依第四勝義即一真如法界心言路絕故第二俗與第一真法體雖是一但約真實如幻等故有差別餘者准知問後三俗前三真體皆是一如何於一法上而分真俗答據體是一俱約所為說有別也然佛為入佛法眾生及餘有情說曰世俗法定有蘊處界等實有因果等事各各真實若久修道行者各入聖位佛即約現行次第說諸法如幻因果不離等四勝義也故動機有異不可齊責。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七末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本(上)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撰
【疏】二俱依止第八識故者即是五識及意識名二俱依止第八也。
【疏】此句總通六識至釋俱轉者意說此依止根本識一句通下三句明六識俱轉義也。
【疏】云二句者即取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等二句今唯論頌合有三句加五識隨緣現一句也。
【疏】及無心之言乃至意得起失者頌中無心二字通下四位應言無心滅定無心無想定無心睡眠無心悶絕若餘四位不言無心者即恐同有心眠等意亦得起為簡此失故置無心之言亂猶恐也。
【疏】通故者意說阿陀那通凡聖染淨位有然阿賴耶識局二乘無學八地菩薩全無故。
【疏】根本者生之由始者解云始者初也即是根本義即第八識生諸識之因由也又約生此一身之中第八只得為生之初始不得將無始以解此始也即八識是無始也但約生現身一期分限之中以立終始也。
【疏】除第七至緣恒無礙者何故但說前六轉識親依第八不說第七耶今親依意以第七與第八為俱有依故不說親依也以第七緣恒無礙者意說八七二識相依而住緣恒有無障礙也。
【疏】又於至除第七者意云依彼前第二能變已明依彼轉緣彼意所以此中文除第七也。
【疏】又解第八識至斷有漏分位乃至影顯文也者第七八識並明斷有漏分位者即如前辨初能變頌云阿羅漢位捨即明第八斷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識第二能變頌云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等是明第七斷有漏分位不明起滅分位今六轉識明起滅分位故頌云五識隨緣現乃至睡眠與悶絕等故知六轉識唯明起滅不明斷有漏分位也今解云第七八識一切時常行即無間斷所以第七八識但明斷有漏分位不明起滅分位亦影顯六轉識亦有斷時故六識但明起滅分位亦影取第七八識亦有起滅分位此前後論文影顯也今言起滅者滅即是五位無心起即是有識常現起也。
【疏】識皆共故者轉識皆共依第八現識也問如何七八二識有起滅耶答但據二識名名有起滅非據體說以滅定中有淨第七故故七八二識十地之中在觀出觀皆有漏無漏等分位轉變故約此名起滅也。
【疏】即此一句通二頌訖者即此依止根本識一句通此二頌此二頌中明六轉識六轉識皆依根本識故。
【疏】二同緣色境者即五塵俱名色非是同緣之色境也。
【疏】若小乘五識有三類即以五四三緣而生者三類者一者眼識為一類具五緣生謂空明根境作意二者耳識為一類具四緣生謂五緣中除明暗亦聞聲故三者鼻舌身三識為一類具三緣生謂根境作意。
【疏】並無根本依者若前六以疎依以第八為根本依若七八更互相依即唯名俱有依以第八為根本依若七八者第七具三緣生者是正義。
【論】謂五識身內依本識二處問今言內外依何義明答有義二釋一云約十二本識意處之所攝故名之為內作意法處故名外也云唯第八識若種若現生根本故獨名為內所餘緣非根本故皆名為外論依後說。
【疏】彼經唯有五識至例同彼說者意云深密經中唯說五識如水濤波隨緣多小或俱不俱此論云謂五識身乃至如水濤波隨緣多小即例同彼經說唯於喻等廣說如經若爾如喻中更有鏡面喻可須喻下致其等字即舉水波更等鏡面只如法中但有五識既舉五識更無法可等何須法喻致下等字由此通說致總等言故云此等法喻廣說如經等。
【疏】前七識至獨說五者此是難詞五俱定有第六第七恒生故者是答詞五俱定有意識意識必依七生故說識如浪波七識逢緣即起。
【疏】乃至佛果五識勢與因同者解言若佛果五識具緣多小與因中凡夫相似又佛果五識多間斷小分相續以所藉眾緣時多不具佛果位中肉眼亦具九緣生既名肉眼云具九緣故若佛天眼即具七緣除空明。
【疏】彼微細沉審者彼行相微細名沉審非謂審察子細名沉審也。
【疏】或猒於心者即是二無心位也或異緣礙者謂餘無想天等三位也。
【疏】故與前別者意云前解染一分不行不妨有一分無漏第七今解但令識體轉反成染淨非總不行故不同前染一分滅淨一分在與前別也有云故與前別者不同前第六識也以第六緣礙總不行故。
【疏】名常現起者意云八識相望第六識不同前五者以第六識雖間麤動而所藉緣無時不具所以不同前五識異後二者謂第七八二識行相微細多恒相續第六多間斷故不同後二除五位外餘一切時有以名常現起。
【疏】取次第二翻下文云由斯頌中不說第六乃至雙結故者即論中第二翻解末云由斯不說第六識此隨緣現文亦應在論中第一翻解末亦應結云由斷不說此隨緣現也今論中第一翻解不著由斯等言於第二翻解下方著由斯等言者為欲雙結上二解也。
【疏】不內緣種根理等故者種子根謂六根理謂四諦理五識並不緣有云五識唯緣外不緣內種者以五根發識道理齋等也。
【疏】或闕等時者意云根有闕時五識亦不起如在母胎羯邏藍位五根未具識亦不生或有生盲或耳聾鼻甕身風煩痺口爽等五識皆不起縱有色根或以緣闕所以不起時多也。
【疏】根境等法者意說總緣理事意云前師將六識對八七說解內外門者不得約理說於內門何以故以五七八識同故者同緣事境生不緣內理生故若如後師并六識自相說即得有內外門前五識緣外門生第六識通緣內外門也方第六故者意說緣內外門方是第六識也問前師許有內外門否答若約緣理事內外門前師即不得有內外若但約八識分別亦得有內外門即如五識緣外七八識緣內第六通內外極成第一翻解是前師第二翻解是後師故論文五識已下是後師解。
【疏】等言攝故者論中生無想等等言攝頌下二句。
【疏】以想為生死之因者謂諸外道亦不立受思等心所唯有想能緣一切境而取男想女想等故因想而造生死業受生死身由此想是生死因所以外道偏猒。
【疏】雖總言六遠三近一者即眼耳身三識二禪上無故名遠三一者第六意識此地方滅名近一問初生彼天亦有許此三起何不名近答約地遠無故名遠不據初生許起名近遠也。
【疏】問於一切生處至一切支現行可得所者此中問意於一切生處等皆具十二支以不言此下脫文三摩躰底者此云等至等至如前疏中已解。
【疏】此師解五十九云至不應徵詰者即此師會後師所引瑜伽五十九文此師云五十九說異生以現行煩惱潤生者據多分說非謂一切即生無想天唯種子潤生如說入見道已即用種子潤生隨眠種子也然初二果人亦以種子及現行潤唯第三果人自地滿心用隨眠潤生以斷欲界九品煩惱盡又未得起初禪現行煩惱故唯種潤。
【疏】又解五十六云至言為便故者意云此解後師所引瑜伽文也彼文說後想等生便從彼沒者意說死已中有心生名想生等是故後想生時是死已後便從彼天沒非未死時即言為便從彼沒故知死後中有想生便從彼沒也。
【疏】異生潤生至如此外道命終時等者凡論異生皆唯種現潤今此。
一師從在無想天既初後無心明知此外道等從彼天命終唯舉前種子勢分力故即生欲界異生名唯種潤更不起轉識等即除此一類異生外道餘者通二潤。
【疏】九種潤生心者意說三界九地異生命終皆起現愛潤。
【疏】生已之時便從彼沒者意說本有末後起心名想正生及至中有位其想起名生已想既生已便從彼沒也故疏云其想生已方從彼沒是此中意也。
【疏】雖與無心定為瑜至故得為喻者觀此文意外有伏難難若無想天末後有想者云何得與無心定為喻耶故有此文然與無心定為喻者中間長時無心定與無想定相似故得為喻以無心定中間無心故。
【疏】若諍生有有心者此言生有謂本有名生非是結生名為生有以大乘宗第八結生無意識故。
【疏】法爾受生至本有初位者意云夫論受生初必有轉識也此非生有且一身中總分三有所謂生有本有死有生有者即初一念託胎時名生有本有者即從第二念已去終至百年總名本有死有者謂正死也今言此非生有者意說此轉識初生有時一念未起至本有初念時方起故此者此轉識即於生有一念此轉識未有名此非生有也故本有初必有轉識起也。
【疏】然非即轉識文也意說云法爾受生初有六識者不通初生有即起識意通生有已去本有初位也非即次生有後第二念時者雖言六識本有初位亦有不言次生有後第二念有也言第二念者即是本有之第一念心也為對生有故所以言生有後第二念若但約本有位即是第一念故意說六識此本有初念亦未起也。
【疏】謂一期本有至名初位者意云於一期本有位中分三位也即從託胎已後經五七日有六識具足乃至十年以前總名生有即二十年以去名本有死有可知今言法爾受生必初有六識者意在於此不言前生有及本有第一念即有六識在也謂生彼天一期五百劫分為三分謂初分合一百六十劫以來皆有心起又哲法師云設一期中十分分之初五十大劫以來皆有心起也設極促仍二百年或五百年以來有心若據生有本有初第一二念則說有轉識者即卵生等初受生時在母胎中第一念第二念及多念以來皆無意識以是悶絕位攝故意說不如我約一期分為三分說唯據一二念即許識起故有此失也言先已入訖者意說若先無心即合入訖何假生彼天中方名入耶。
【疏】又非有未可起報心者意云報心者即彼天中業所感別報心心所等意說此報心於中有末位未起至彼天本有位暫起即滅依此滅位立無想天故知中有但起潤生愛等而不起於報心心所也。
【疏】由此得第六至名彼無心報者意云由生得異熟無記第六報心滅故引得後念第六異熟無記心分位即於此無心分位之上立彼無心報名無心報者即業所感報心滅名無心報從前定因之所感故如前第一卷云無想異熟者即從此者名異熟報義所感故名無想異熟故是假者不是第八異熟以不滅故。
【疏】彼處轉至已不行者意云此止前師宗計汝若言彼天三性轉識不行若初生時彼異熟生無記心等亦已不行即彼天初位名無心者此牒他宗如何下正難。
【疏】如何可言唯生得滅者此正申難也汝若言彼天初位三性心不行者如何瑜伽論說於彼天中唯生得報心滅明知彼天初位轉識暫起然後滅也意難云若彼天初位轉識等總不行名無心者即瑜伽不可說唯生得報心滅名無心。
【疏】設非唯至有心故意云此第二返解云設使彼天非無記心但有三性心名生得者仍初生位有心故成我義問前師計不言彼生得生性心如何將生得三性心難耶答前師云若初生彼天時轉識不行者明知至彼天轉識方始不行故知初生時亦得有心也若爾如何名無想異熟耶無想異熟是業所感必無記故。
【疏】雖知爾起將為勝者意云雖有如上所難之道理仍得起又如薩婆多亦許多時故者此引例有宗許彼處所生多時有想不滅。
【疏】此雖許有心至無記性者此明報體名異熟即是無記性故也非是現起心皆無記也。
【疏】即彼凡夫第三天處者指廣果天是受果處也下諸夫處其想麤動至下二天亦然者意云第四靜慮次下三禪天喜樂受想等行相麤動有變異故不可於中受無想果其第四禪下二天想亦麤動難可伏滅不可於中受無想報何以故以下二天中想勝難伏故非於無雲福生而受報也。
【疏】非是凡夫至無心果者意說無雲天名下品熏習福生天名中品熏習廣果天名上品熏習意說非是凡夫下中品熏習而於二天受色身無想果何以故下二天非殊勝故明知返顯廣果天受殊勝無心果者必是上品熏習若也下三禪中各有三天皆有下中上熏習如初禪中梵眾天名下品梵輔天名中品大梵天王名上品餘第二三禪中三天皆然。
【疏】不於五淨居至唯聖者者五淨居是聖人居處非凡夫所生也無色生者意說無有於無色界生者以彼處無有此無想異熟果處謂無想果是色彼處無色身故故疏云已上無受無想異熟果處故或可無受無想異熟處者簡五淨居不簡無色界以五淨居是聖者所居非異生外道安置處問無色無受想無色即不受無想報無色既許有受想應猒受想受無想故答下地受想障定強猒下受想求無想無色受想行相極微不可更猒求無想又無想天果界繫別故不可於無色界中受無想果。
【疏】非外道所生彼不知故者意云准彼文異生外道身在廣果天中縱得他心智天眼耳等亦不知五淨居天。
【疏】然今即是定前至五十六說者此疏有三解此即第一解意說若定前微微心時所熏得種子此種子既是有心位能有勢力即感彼天總報第八又即此種子至無心位已者復能感彼天中別報第六識即一思能招總別二果此解未正取下第二解以為正義。
【疏】又解即是能引定思乃至二因果別故者意說此思明利時微微心薰所得種子此既強感有力能感彼天第八識總報有心果也又微微心滅位時所薰成種此種子在有心位及以後至無心位時皆能招別報第六識果以劣弱故若在有心位時能招彼天之乎報第六識初起也至無心位時能招以後別報第六識無心異熟果即有心能招有心果至無心時能招無心果也。
【疏】前說即許一思招二報乃至理不遮故者即說一思能感總別報是前第一解也亦得有心無心報者此釋一思感總別報所由也有心即是總報第八識無記無心即第六別報異熟心心所不行者是一業尚得色非色報者觀此疏意文外有問云何一思能感總別二報耶答既言一業招色非色果此一思感總別二報於理何違色者五色根身非色者謂第八識等。
【疏】後解二業至感於總報者意云此顯第三解與前第一解別前第一解但一思通招總別二報此第三解即二因招二果如別報之因即微微心也感別報第六異熟等如前說總報極成故此不說欲顯定因者即臨入定微微心有云後解二業等者通取第二解即三解中明後二解與第一解別所以也。
【疏】此會前唯有有色支言者此會瑜伽十文彼文約長時總報身說言唯有色支不說以前今此中說一思能招總別二報所以初生彼天亦有別異熟無記第六識等蹔起起已即滅唯有色支此謂據一業能招總別故兼說有心瑜伽約彼果長時故故唯有色支亦不相違。
【疏】設云一期此同小乘者設說無想天一期總無心唯有色支者且同小乘說六無非謂總無本識等。
【疏】如生北洲者至後業者意云如此間人先於此造天業後造鬱單越業緣此業強且次生報即受受彼果已命終然後方生於天中受彼先造得天業報意說此人先受北洲業果後報方受天果今此無想天有情亦爾此設己先生無想天死已後報生於欲界以於先時有欲界業故其後報業等如下四業可解。
【疏】此義意云至必生欲界者意云如俱舍說云謂此外道從無想天沒必生欲界何以故以前修定之時必造欲界善不善業問善業可爾云何定前造不善耶答謂此外道邪見深故當修定時便謗釋種無涅槃執己所學以為常勝由有此善不善業彼天沒已即定生欲界於欲界中或生六欲天中或生人中或當生地獄等中也。
【疏】今此不同彼唯生報可作者意云今此不同者即顯大乘不同小乘也謂小乘計無相心必次生報即受何以故彼計云修定時必更不退所以死後即生彼天故云唯生報後報必生欲界可得如是說今大乘不爾以修定時有退不退不者可同前說退者生不定其義如何謂修定時若有退者死後或生欲界重引現前既得定已後方生彼天受生想果故疏言此通後報即隔生名後報也既言通後報受果不可說於無想天沒定生欲界欲界或可無後報業故知生彼天既通生後不定明知與小乘別也生者即報也即次生是也後者即後報也即從此生更隔一生後生方受名後報也不定者即不定報也云何名不定答謂此人雖先得定後時退先修定定雖是無想天因以退失故一向而不受果故名不定以次生中定不受無想果故故名不定業如下解不定業亦同此也。
【疏】生彼定中下三天亦無失也者意說若從彼無想天死已後生下無雲福生廣果三天皆得唯不得重生無想天故上亦不生未曾修故。
【疏】雖牒一句至逐文便故者意云釋伏難云無心既通四位何故先解二定答逐文便故也。
【疏】不言於無想天無心至故須簡者意云若無想天唯在廣果一處有無想天不通餘處所以不說無心言簡若餘四位無心濫有心謂有心二定及有心睡眠悶絕也今言無心簡去有心故言及無心二定無心睡眠無心悶絕等也然欲界人中多分由喫粘食故有無心睡眠然亦欲天中亦有少分無心睡眠若等活地獄亦有小分無心睡眠若餘地獄中即無無心睡眠也。
【疏】無想類法者意云餘四位通有無心緣有心濫故所以致無心言簡無想天唯一處有又無法相類故於彼天不說無心言也類相類義也又類者濫也。
【疏】伏遍淨貪未染者若得初禪有漏定即伏欲界貪若得二禪未至定能伏初禪貪亦不能伏自地二禪貪若得第二第四禪有漏定即能伏第三禪貪不能伏自地貪也若得空處有漏定伏第四禪貪不能伏自地也乃至有頂亦然今偏言伏遍淨貪者約地滿心為論又又下地貪等麤惡法必鄣上細妙定法所收總伏下法得上定今但舉遍淨一處即得何須具陳。
【疏】依二十法滅上假立者解云此無想定能令第四靜慮二十二法滅假立無想定二十二法者謂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及心然此定雖非心取專注一境然令身安和故且名定問無想異熟依幾法上立答唯依意識中十一法種子上立謂遍行別境并第六心王唯亦有眼耳身三識中各有一法滅然此三法非是四禪中法是他初禪下地法故故不取之。
【疏】修猒背想作意於所生起種種想中乃至於無想中持心而住者即修此無想定時於色界種種想中作猒背想猒下為苦麤障猒背而住謂無想定寂靜之處作欣想持心而住。
【疏】顯揚第一亦作此說則以六行伏惑之法者雖外道伏惑三界九地皆有然初修無想定遠加行六行伏惑若近加行即非六行伏惑既欣得第四禪上品定即唯猒不欣意說遠加行伏惑具猒欣二法若加行但猒無欣必不言此由猒想欣彼果入者並約遠加行為語問所言六行伏惑行想如何答如猒下地為苦麤障初禪為靜妙離乃至起四禪未至定即猒三禪為苦麤障欣四禪為靜妙離已上皆作欣猒行相以求勝定。
【疏】俱舍云或無想者定至名無想定者者即是人定名此人故依主釋或定無想名無想定者顯是持業釋無想即定名無想定故。
【疏】即命者以論下云通後報故者意云有諸外道於第一生中修得無想定後還退失即於現身中更不再得即便命終至第二生方始修得先第一生中無想定至第三生方始生無想天受果此即是後報也問何以得知答論云通後報故。
【疏】或多分者是中品攝少分却者是此品攝者然彼天五百歲三分分之一分合有一百六十七歲若受一分歲是下品若受兩分是中品攝具受三分是上品攝或受四百五歲是中品攝或受四百歲已來是此下品攝。
【疏】據形色量與前別至仍此品攝者此據形色以分三品不約壽量以分三品形色量與前別者即雖甚光淨而不最極雖有中夭而不決定不同前定當中夭定不甚光淨等故與前別形者長短色者顏色量者壽量據形色分三品者有雖壽多而形色卑劣如不甚光淨等即下品攝有雖壽量小而形色勝前下下品故中品攝或有形色極殊勝即上品攝。
【疏】二云或多分壽者是此品攝者意解云此約壽量多少即名分三品不約形色也有雖形色好而壽量少即名下品有雖形色劣而壽量多即名中品有壽量極長者名為上品哲法師又解云即雙取之有形色劣壽量又少名下品有形色福勝壽量又多名中品有形色極好壽量極多此名上品。
【疏】然約修至無失者意云修因既有上中下品不同所感當果亦三品有異如論自明此即因果相稱以辨三品此約多人說有三根不唯約一人說也或根不定但修有三者又不約根以分三品約修行分三品也或有上根修下品定即名下品也或有上根修中品或有下根修上品名上品。
【疏】然此受果至因修爾故者此義即是百五十二十四說三品因又百五四有三說毗婆沙中釋也由因中修定之時立誓願云願我生無想天中常立坐臥亦如是發願後生彼天中隨因受果果有立何故不舉耶坐臥者也哲法師取坐者為勝有云由因中臥修定受果亦臥坐立亦然有難此云因中立修因生彼天中即常立亦應因中立修道後生人中應常立坐臥亦准難故知但由因中期願不同受果立坐。
【疏】彼第四定方便引者意說無想定屬第四靜慮所由此定是第四定加行所引故第四收。
【疏】說此果所以即說所由者意云如前說果唯屬第四禪即是說無想定唯屬第四定之所由也謂無想果在第四禪不在餘處者下想麤動難可斷故上無想異熟處故此無想定應云下想麤動難可斷故上無想定處故故前說果即是說定所由言依地之義者明二定所依處也稍廣。
【疏】善定引微微微等心皆是有心定不名散心此有心善定能引無心定無心定亦是善即此能引有心善定既是第四禪繫明知所引無想定亦在第四禪非在上下地何以故下想麤動難可斷上無無想定故此釋屬第四定所由也與前報義同。
【疏】顯揚等第五業乃至報時定不定別出故者意云第十九九顯揚論於第四報定業中權出二業一者報定時不定如人合受善報時即不定或今生受或來生受等二者時定報不定如人重報定於今現世受若遇緣即受輕般若經即轉重報人間輕受若不遇緣即不受也五業者一現業二生報業三後報等四報定時不定五時定報不定等。
【疏】通後報者色界後起方受此報乃至處則不然者如人先生欲界中得無想定於現身中即便退定更不得定即命終生於色界四禪十二天處中隨何天處更受一身一身中又能引起無想定死已即生無想天即名後報且不要於色界十二天中須迴生但隨何天更只受一生即却得前定死已生無想天處即不然者意說但生在無想天無想天更不修想定故云處即不然不同餘天許更修故得十二天者謂三禪共有九天第四禪中三天謂無雲福生廣果故都有十二天然上五淨居非凡所生故不說也問從無想天沒生於何處答先於餘天中且別修殊勝業所以從無想天沒得生餘天中死已還生餘天天未盡許生故。
【疏】前欲界定是何報耶者問意云若前欲界中退失無想定及餘定等死即未審此定四業中是何業為是生報業為是後報業不定報業耶。
【疏】既言通退與小乘別者然小乘從若人中修得無想定必不退大乘許退小乘無想定業是生報次生即受故若大乘即通生報後報不定報等與小乘別故論云四業通三除順現受業。
【疏】有義雖通後報至不如人故者此師說無想定通後報者如人先於欲界生得定後退失更不還修即命終還生欲界却坐得前生無想定從此已後生無想天名為後報言明六天不起者意說六欲天慧解不如人故所以不起無外緣故者意云欲界退定生下三定亦不起無想定以無外道緣故慧內解不如人故。
【疏】餘下一切地者即是四禪謂四禪是四地也或一切處者謂初梵眾梵眾天梵補天乃至廣果天處地即總名處乃別號故雙舉也。
【疏】先於此起者意說先於此欲界起無想定也。
【疏】故二力齊者意云若據後師云先欲界生定退失已便命終即生色界重引現前後生無想天受果故名後報前師云先欲界退失定還生欲界重引現前後生彼天受果故名後報與後師力齊何勞生彼色界重引現前耶故云二力齊即二師道理齊。
【疏】雖知離染諸地皆然至亦得此定者此又意說地者四禪地雖知四禪各能離六地染如初禪離欲界染乃至第四離第三禪染即合生無想天但由熏習修時有下中上不同若生下三天且修得無想天定。
【疏】又解下處不得離染齊故者此意說者無想天離下三禪染即不得起此無想定下三天且離遍淨等染如何生中起無想定耶以一種離染故若退起遍淨等染必不得生第四禪若離下染即得無想定後生彼天如何更生下三天處耶故下天處無得定義故退定者必染起也不爾如何說名為退雖有二說前說為勝許下三更得此定故。
【疏】五十三說至非聖所入者瑜伽意說前無想定非學所入非無學所入何以故此中無有慧現行故此上有勝寂靜住及生故者已下與祕全同如求滅定起無漏慧無想不爾故云無慧現行以滅定在無想上名此上有勝寂靜住上有無色四處可生名為生也或五淨居是聖者生處且名為生不能證得所未證得諸勝善法者如阿羅漢必依滅定證無餘依無想不然故云未證得諸勝善法或入滅定前方便中先入色無色諸有漏定名證善法無想不爾由此多因故聖不入。
【疏】稽留誑幼處故者稽謂稽遲留謂留難誑幼處者妄誑他無真聞佛法名為難處故無想定是狂奇切夫夫更更。
【疏】曾得未曾得加行得離染得者意云無想定是曾得唯加行得滅定未曾得通加行離染得如餘處說有云曾得無想定未曾得無想定皆是加行得非是離染得雖離下三禪染若欲入世想定必須殊勝加行方得無想又伏下染非即離染得不同滅定即離染而得云非離染得。
【疏】六十六云至不得入者意說俱解脫阿羅漢方得滅定唯慧解脫者不得滅定何以故以唯斷煩惱障不斷定障故所以不得俱解脫者兼斷定障故得滅定問定障是何障所攝答障即受想受想能障定故二障之中所知障攝即定慧俱解脫名俱解脫也。
【疏】唯以義者解云此意說不唯阿羅漢中有慧解脫不得滅定者即獨覺中且有不得滅定者如部行獨覺等即此類許多出故。
【疏】今准此文至滅定者意云今准此中謂有之文二乘無學中有得不得者故論置謂有之文也謂有者不定之詞若二乘無學總得滅定何得致謂有之文。
【疏】部行中乃至亦有不得通者即部行中有根鈍者則不得滅定雖修五通得已遇緣還退失故或出無佛世界無佛為綩沒修五通所以不得若得漏盡通則一切皆得若麟角獨覺若三明不還四句分別六通有次第定一切皆得也。
【疏】唯身證不還一人者意云有學中得滅定者唯身證不還者得然不還有四句分別一身證慧非證二慧身非證三身慧俱證四身慧俱非證於四句中唯第三句得滅定問何故名身證耶答身證者從喻為名譬如諸根取境時身根得境最極明利如摩縛等親受得塵能領受苦樂事今此身證不還亦復如是由斷定障親證之故名身證不還慧俱證得定可知問何故慧證之人不得滅定答慧證之人雖斷煩惱障而且明利謂由不斷受想等定障所以不得滅定以慧證疎遠不及證身故者慧俱非證即是有學中異生也。
【疏】已伏或離無所有貪上貪不定者云若欲證滅定必須伏即無所有貪猶離也然後方得此定其上非想一地貪斷不斷皆得定何以故以彼地中想極闇劣行相微細無勝作用能為障所以斷與不斷皆得滅定不同下地惑以麤動障定強故又當地惑不障當地法故不斷也問何故不言下地惑偏說無所有處惑耶答且據極處而言無有下地惑在而能證得滅定者也若要須斷下諸地惑方得滅定者未審諸地為總斷為不斷亦有伏耶答如論自說有二師解問設不斷下惑於理何妨答不然以下地法必障上地法故下麤上細所以斷下地惑不斷當地惑。
【疏】若上若下皆能伏斷者意云上者悲想地下者自餘八地世道能伏其非想一地且用聖道斷之然世道不能伏悲想一地惑若聖道亦能伏斷非想地染入滅定也若爾何故論云上貪不定耶知不伏非想染亦能入滅定答若下八地則定須伏斷若退起無所有處染退滅定唯欲入滅定時亦伏非想貪等入定也非但伏染亦伏餘善心心所後若出滅定雖起非想地染亦不退滅定故云上貪不定。
【疏】以滅定唯依非想定起故者意云如要斷無所有處貪者意顯滅定必依非想地若所在非想染不定必須斷無所有處貪問要須斷惑得亦有不斷惑否答言要須斷惑得者約二乘等初修定說若菩薩已得定者亦不斷伏欲界修惑但作止息想須入斷人不同二乘謂菩薩已斷三界分別煩惱所知障盡已得我法二空智故。
【疏】或觀無漏心麤動者若二乘人欲起無漏心時必生勞慮聖者患而生猒故觀無漏心且是麤動故今猒之同諸菩薩也。
【疏】二乘即除人空之染菩薩亦除法空之染者意云問既言依有頂遊觀無漏加行心入此定者如何乃言除人空之染且不得除法空之染耶又人執等先猒於無漏前早已不行何須重說言除人空耶應但今說除生空無漏後智等謂猒無漏心麤動入此定故答不然由二乘等於有漏我執等先猒作勞慮想所以入生觀謂生空後得智現前時又於此智生麤動想欣求入定也今言入空之染斷是雙結所猒之言也然菩薩除法空之染准二乘說若猒加行無漏心即別作功德想止息想入此定故問所伏染者是何識中染答六七識皆通二乘第六識菩薩通六七識皆得。
【疏】對法第二乃至即以文為證唯有漏者若說已下即是安慧菩薩解其等七識唯有人執無有法執唯是有漏不通無漏恒行一分者即二乘人無學入滅定即無人執第七識全不行以七八二識一處俱故雖全無第七為對第八故故言恒行一分即以此文證第七唯有漏也。
【疏】若說至非全無第七者此文即是護法菩薩釋也即許第七識中有法執及通無漏也恒行一分若二乘入滅定即第七識中人執不行若一分法執在故名恒行一分若菩薩入滅定即第七識中我法二執雙不行即有一分淨無漏第七在非第七體亦無也此解不對第八。
【疏】恒行染汙心等滅故者此文總標也意說但此滅盡定無心定滅受想定中皆滅一分恒行心心所也。
【疏】義以此定者意云今以義說此定有多名如文自說若約主為名名無心定若約心行為名名滅受想定若約心心所總滅即名滅盡定皆以義說名無心定准之前即通約心心所名至如此中說者即前通約心心所名者即前論云令不恒行恒行染汙心心所滅立滅盡名者是也若約增強如此中說者即是此論云由偏猒受想亦名滅彼定是也。
【疏】以修禪無色各義勝故如別立蘊故偏猒之者問何故偏猒受想耶答以修禪時受想障定強故故云義各勝故也捨色界中下受障定強如初禪出憂二禪出苦三禪出喜四禪出樂故知受能為障修禪偏猒下麤想亦爾捨無色界中想障定強故修無色定時偏猒於想故云修禪無色義各勝故又如立五蘊即受想二種別立蘊名謂受想增強故偏猒也且有勝本立名義勝故且有云各別勝故義雖總通從多本為定。
【疏】又以受是根為首至餘非根者亦滅者又約根非根說受是根者即約所滅二十二根中受即是二十二根中五受根數為首者受後為根首也意說受根滅時即善十一中信根無貪等之根勤根亦滅別境中念定慧根同時心即意根亦滅問受是何法中收答受是遍行中受根故汎受根滅餘根亦滅或可說有已知根具知根以此二根依信進念定慧等諸根立故言以想非根法中為首若想滅時餘所滅二十二法中非根法亦滅謂觸作意想善中謂慚愧輕安等別境中勝解欲等故說遍行中想與非根本之首也更滅餘者自殊想雖不是根於上地中想為首等由此義故二滅之時餘者並滅所以得名滅受想定有無量門者據其前義以立多故云有無量門。
【疏】又解二乘七地以地前至何勞偏猒者此即問也問意若二乘人及七地已前菩薩由有有漏第六識修禪之時由受障色界禪勝由想障無色界定勝故所以別觀猒受別觀猒想以受及想障修禪無色各有偏勝須別猒之名滅受想定如八地已上菩薩及如來即第六識常無漏相續更無別觀修禪無色偏猒受想以為勞慮何須偏猒受想名滅受想定耶答有二義如疏自說云自在菩薩及如來恒無偏猒受想二法但有二義故亦名滅受想定一由心行故云即滅之名滅受想定二由如來等內止息故故入此滅受想定即總名無心定。
【疏】唯有現不成等者意云修習此定既許有退即退現法現法者即現修定法雖先時已得合復却退名現法准無想定說。
【疏】答以修習時有上中下者即第一解即約修習以分三品若修上品定即名上品若修中品定即名中品若修下品定即名下品。
【疏】其此性類有可退不可退至有別者此第二解即約種類以分三品。
【疏】又解即以三品根為三品至修品亦別者此第三解若上根修上品定不修中下品定若中品修中不修上下若下根性唯修下品定不肯修上中下上中品定疏有三解第三解為勝。
【疏】若練根已而修習者即轉成勝品等者大乘中練根通有漏無漏或有漏練根中若先是鈍根即具修法義而今根純熟名練根也或有言語遲鈍類即學論義決擇而練於根或聽聞法義披尋經論或通無漏練根類遊諸等至等成勝品即念下中根轉成上品等若小乘練根有學者倣前見道所斷煩惱重引一無間一解脫道現前若無學根練時即倣學前斷煩惱九無間九解脫重引現前名練根也云第二僧祗者梵云阿僧祇阿之言無僧祇言數故秦言無數劫。
【疏】故知二乘等至無漏入故者意云謂未自在位得無所有處心後起一地入故故二乘人等唯得一處得一處能超一處即得無處有慮超有頂地心入滅定也然未自在者依瑜伽論唯超一地故將入滅定而從初禪漸次超一地至無所有處心而超非想入於滅定名超一地若爾如何言依非想而入滅定耶答依非想者說依非想心為加行入其超者不爾疏有兩釋一云謂前超初禪等心已後一二念即超悲想而入此定非從初定即入無心以此定隨非想地加行心建立故此說次第入者二云雖超餘地心隣以即此定仍定仍許依非想地想微細故問何故爾耶答由先貫習故今直至無心雖以非想地為依然更不須起非想心為加行此據起一地說也若據此解如論言以有頂地遊觀無漏為加行入者依次第入者說亦不相違。
【疏】瑜伽第十三不遊觀無漏言簡者意云瑜伽有二緣入此定一謂依非想非非想相而入此定即是依有頂遊觀無漏為加行入此定也即猒麤相作細相二云依滅盡相而入此定者即依真如相入此定也即猒前細相成業論又摩訶俱瑟耻羅經亦有二緣能入此定略纂十六右釋此文一云謂不思惟一切相者即是止息無漏故入此定也二云及正思惟無想界入此定者即作真如相入此定也與瑜伽同既云正思惟無想界故入此定者與正體智何別答此是遊觀無漏心不同正體智恐有此濫故以遊觀言簡如何須依無相界相入此定耶答為欲發生無漏功德而此定摩訶瑟耻羅者此云大滕蓋舊云摩訶俱癡羅訛也。
【疏】又此無心勝定以下品有心勝定為先等者意取非想非非想定心引起無心勝滅盡定問如何非想地心名為下品勝定耶答以下對上滅定名之為下品即如有頂遊觀無漏為加行入是也望前無所有處心得勝定名非無心勝定引起有心定者此依次第入者說若得自在起諸等至無間勝劣皆能相引。
【疏】非中間間起以下定行相不至微微心故者意云亦非起悲想悲悲想定已即中間間起下無所有處定心方始入滅盡定也以下無所有處定心不能至微微心故唯非想非非想心能至微微心也。
【疏】非相應者意說滅定不與心相應名非相應也是不相應中收以不與心心所相應故名無所緣有云由與煩惱不相應故者此上二句是總標滅盡定與煩惱不相應也非相應故者即別顯滅定難相應縛不同餘心心所等無所緣故者顯滅盡難所緣縛不同善心等被貪等緣滅定不爾故無所緣縛又顯滅定非從煩惱生故不同世間法。
【疏】餘下七地亦得現前者意說己自在者於四禪三世色此七地中亦得起也。
【疏】次第入出諸定名師子嚬呻定者即是是欠去時先兩脚向前以後兩脚向後蹴亦如人睡覺已先欠去也愽兩脚向前者學菩薩順次入定如入初禪定不出初禪定即入二禪不出二禪便入禪乃至從非想非非想便入滅定由如師子以兩脚向上復將後兩脚向後蹴者由如菩薩迷次向下入諸定故如從滅定不出即入非想非非想從非想不出即入無所有處定乃至從二禪定不出即入初禪定由如舒脚向下相似故次第入出名師子嚬呻也。
【疏】若菩薩起禪至集散三摩地者意云一切地入一切地出者亦爾是總語於中有別意說從初禪一入心於一切地心後出又於一地心入於一地心後出如依諸禪心入於初禪心出等故名集散三摩地云何名集散若依一地一心入名集於一切地心出名散如以滅定為頭入滅定不出入即非想非非想從非想非非想不出還却入滅定又從滅定不出即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不出還却入滅定如是從初禪不出還却入滅定即滅定為集餘定名散又非想定為集餘名散亦爾又從初禪不出還却入初禪又從初禪不出即入滅定從滅定不出還却入初禪亦爾即初禪名集餘定名散乃至二禪等為顯亦爾。
【疏】對法第五至起一切地者對法會違也顯一間者即起非想一地而入此定故。
【論】云已伏或離無所有貪上貪不定等也此約未自在者說若起一切等至者約己自在者說。
【疏】顯揚十八至九等至者意云此引證證有自在者起一切等至皆能出入滅盡定也九等至者所謂八定並滅盡定謂如來大菩薩至不爾便違者意云此會違有二意第一會欲界心得入滅定第二會聲聞等得定超諸等至如顯揚云曾貫習者從欲界心後入滅定者不然但為如來及大菩薩所緣境界似欲界故名有欲界心不是如來大菩薩等實起欲界心以欲界唯是有漏無漏心若許起者豈如來大菩薩有有漏心耶問所言似者云何名似答所變相分同世間或可示現有貪嗔等心如愛語便呵罵調達等其實除欲界已外餘雖在何地心皆能為加行入定問如來大菩薩既無功用如何有加行心而入定耶答加行有二第一任運加行二不任運加行如來等等雖無不任運加行而有任運加行故云雖在何地為加行入定言且從極自在純無漏為語等者此意會瑜伽文今言超一地皆能入滅定者且約極自在佛及菩薩純無漏為語據實十地菩薩及廣慧聲聞獨覺皆能超定如大目連定中聞聲即從無所有處定心超入欲界心等若不許者即須違定中聞聲之文。
【疏】問既爾此為即是加行心地法為但依非想心地法者此中問意既言從初禪心等加行能超入滅定未知滅定為依初禪地等立滅定為依非想地立滅菩薩等依一切地心而入滅定隨用何地心為加行即於加行心種子上立滅定不要別依非想地心立滅定也准此義即今初禪等地並有滅定。
【疏】今釋不爾對法第十三等說乃至解脫等者若說滅定依餘初禪等加行心種上立者不然對法論中明八解脫處說滅受想解脫依非想處解脫故知滅定依非想地立又此論亦云屬有頂地。
【疏】以極微細故者意說此定極微細故不可細定依麤地故所以但依非想地立。
【疏】論云微微心種上立是乃至入此定故者論中言微微心心種子上立滅定者且約初修滅定者及次第從初禪等乃至次第入滅定多分為言若久修得自在者即從何地心皆能超入滅定又諸論但言超入滅定不言超入非想定心方入滅定耶知從諸地心後真超入滅定有云諸超禪者如從初禪心直超入滅盡定雖不別起非想地心入滅定然滅定仍依非相地者即依昔時先舊有猒心種子上立也以初修時皆有猒心勞慮種子故此中不依餘地唯有依非想非非想地。
【疏】言依加行心上建立者乃至種子上立者解云若初修滅定者即依未入定前加行微微心所熏得種子上而立滅定若得自在者欲入滅定時即不作前微微加行心但作緣無相界心而入滅定大菩薩不假熏習故又佛無熏習故言無漏主彼心細故者意說依彼地超心即彼地繫彼心細者臨入滅定心也問佛大菩薩既不熏習入此定者未審滅定依何而立答若自在菩薩等言入定時即作無相界想由此心故即遠引起昔時未自在時滅定前微微心種令此種子還有勢力却有猒心防心功能令心不起而立滅定亦如延命之法舊業名盡更捨衣鉢滋益故業還得引年此亦如是以定前無漏心遠引昔時猒心舊種令有功能防心不起建立滅定意說初修者依定前微微心新熏種子上立滅定若得自在菩薩等以定前無漏心牽起未自在已前入時猒心舊種令有勢力防心功能即於此上立滅定也。
【疏】佛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者若佛大菩薩等許明日後日有人來擬言說法現威儀等即便先入神境智通作期願言我言已後七日或一年入滅定若以後有有情來時我雖在無心定亦能現威儀說法化諸有情既發願邊期已即入滅定乃至明日有人來此菩薩等雖在滅定中亦似有心定遂能說法現威儀等故云不起滅定而現諸疏無威儀也。
【疏】滅定實從現行至而是非學非無學攝意云滅定猒心種子從前無漏現行令是前現行無澤隨熏種隨能得入定有學無攝但為此滅定極寂靜無有進趣又上息行相乎似於涅槃故不是學亦非無學攝但是非學非無學攝以此滅定是不相應中收故不同善色心等。
【疏】雖屬道諦至故是非二者釋外難難云猒心無漏種子既是道諦攝如何滅定非是有學無學攝耶答已下不通恐脫字有以此無學攝。
【疏】不同餘種子彼非止息故者若學人身中種子有增進趣向故有學攝若無學身中種子先以進趣今至極果更無法可進所以喚無學亦名息求故無學身中種子據先進趣是無學攝未同滅定而無進趣故非二攝。
【疏】通有為無至非二攝故者此文意說其非二法即通有為無為就有為中亦通有漏無漏然有為無漏通非學非無學者謂滅定是也意無為無漏亦通非學非無學者即一切有情身中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也此亦無進趣故以有情非是學無學故猶如學無學人身中煩惱無記法等是非學非無學攝故學無學身中所有所有漏善法及無漏法等皆是學無學攝然憂苦根通有漏無漏能引無漏故故通學無學學人身中有即是有學無學人身中有即是無學。
【疏】俗弟子亦色界亦有者謂上界那含得羅漢者皆作俗人形相。
【疏】六欲天中文亦不說義即無違者意說天中有身證不還亦令初修得滅定將為盡理且說人中者為近故勝故文由未盡者論中偏說人中得者文未盡也若兼說人天得者將為盡理。
【疏】然無欲界後起等者意說如今生中身證不還欲界中初修得滅定若後生中更得即於色界中重引現前何以故以不還人生在色界更不還於欲界生故故從欲界終生上界得起滅定故云後上二界亦得現前。
【疏】此據未有第八識義至建立故者此疏文會瑜伽五十六彼論云後於色界重得現在前者據未有第八識義且言色界後起滅定不言無色界得起滅定今於此會論說後上二界亦得現前者即據已建立第八識真實義說也。
【疏】鄔陀夷經是此成證乃至非遮無色得入此定者如舍利弗在大眾中說滅盡定云如有不還先欲界得滅定已後超段食天生摩如摩天隨受一天處則能入滅盡後起段食天生摩奴摩天隨受一天處則能入滅盡定是時現沙彌在大眾中聞舍利弗說意成天得滅定沙彌謂言舍利弗說意成天即是非想非非想天得入滅定時沙彌便對眾中訶舍利弗言上座不然舍利弗又重說起段食天生意成天隨受一處得起滅定時沙彌又准前如是再三皆言上座不然舊經論中云摩奴摩天摩奴天者此言意成天若新經論云末那摩末那者意也摩者成也即是意成天意成天者即是化生有情隨意而成故即欲界六天色無色界諸天皆是化生皆名意成天若胎卵濕生皆不隨意成故然欲界雖化生有情亦名意成今不取之但取色無色界諸天以欲界人天皆段食今既云超段食天明知超欲界生色界意成天中言隨一故者意說鄔陀夷經既云隨受一處明知即是隨其何地所受一身即起滅定故知兼取無色界也謂小乘不解此經即道沙彌是舍利弗不不是以沙彌意說不還異先於欲中已伏上界無所有處貪而得滅定不退定從欲界命經即超欲界段食天生悲想非非想意成天中雖生彼天不得滅定以無色身恐成斷滅以鄔陀夷不立第八識故謂小乘亦不立第所以鄔陀夷云是舍利弗非非者如何以小乘等謂將舍利弗說不還果先於欲界得滅定不退命終已超欲界段食天生意成天即是非想非非想天中得入滅定若先退滅定者後生色界中隨生一天處亦得起滅定者然小乘既不立第八故無無色非想天中恐斷滅不得滅定由此故道舍利弗非若大乘中說如舍利弗道理是也沙彌理非且舍利弗意如有不還果先於欲界已伏無所有處煩惱而得滅定後退起色界染即退天滅定即便命終生色界中除大梵天及無想天以聖人不生故於餘天中隨生一處還得重引現前又若不還果不退滅定從此命終後生無色界非想天中得滅定謂舍利弗解大乘知有第八識故非想天中亦得滅定小乘不許故道非也大乘謂有第八故云舍利弗是沙彌非問豈舍利弗說非想非非想天名意成天耶答但總說亦不別攝非想非非想處為意成天然佛亦不遮非想天不是意成天由此大小二乘遂致紛紜于今不息。
【論】於藏識乃至不斷滅故者論文斷說定性二乘無色界信有第八生無色界亦起此定不信第八識即不起滅定。
【疏】舊諸法師至此與彼同者意云舊師約建立名大不建立名大小建立名小今即不然云建立者是信有義如前何得知答且如大乘亦說小乘中建立第八謂受樂欣喜阿賴耶等雖知如是仍有不言有第八者生欲色界且處阿那故約二乘說信有者名為建立若不信者雖已建立以不信有故不名建立且如大乘雖信有小乘而不將為究竟故知但約小乘說信不信不約大乘說以極成故故此論與彼瑜伽同准舊師不許無色界得滅定。
【疏】問若爾諸得此定至如何信有等者聖者問意云得滅定者必是不還果已去又生無起聖者即是定姓之人必非不定姓聖者以不定姓聖人必不生無色界故故定性不還隨一天已生之處尚不重生何況生下故定性不生下也非不定性人先根熟佛不救故者此者文意說若不定性人大乘根熟時佛必救之若定性人大乘根不熟佛且亦不救。
【疏】亦非不定性人大根必不熟入無餘至依地者此文意說無不定性人大根不熟入無餘依意說不定性人縱根不熟亦不入無餘依言與定性人有何別者意云若不定性人根必不熟入無餘依者未審與定性人何別耶如瑜伽說又此彼定性人如何信有第八識耶又菩薩必不生無色界若定性人信大乘者應非是定性人若是定性人者如何信有大乘第八識。
【疏】答即定性中有愚法者至信小乘教者如法華經云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即法華論中解云聲聞有二種一者定性雖信法華經即不肯修行二者不定姓聞法華經即深信決定修行若佛在世設有定性中愚法者親聞如來說大乘教悉皆生信亦不修行大乘也亦如大乘雖信小乘不將為究竟故不愚法中亦有於無色界得起滅定若佛滅後不愚法者生信愚法者不生信此第一解中即半生信半不生信。
【疏】或此大意與五十六別等者五十六意據建立第八教故一切皆起此定此據未建立阿賴耶識教故生無色界不起此定。
【疏】對法第十云至不入此定者准對法第十文但云多安住寂靜異熟不入此定而無不字故疏主引文錯對法文意說諸弟子不還果等生無色界中由住無色界第一寂靜解脫殊勝異熟則多分不肯起功用而入滅定欲得安住寂靜異熟故故下界等皆有反異受相應不名寂靜無色不爾得寂靜名此則引對法文成此第二解故云更為此第二解或可不字又分字即多分安等故誤為不字有云疏主無錯對法云謂無色界不安住至不入此定者謂滅定位中轉識麤動想等不行是故異熟得寂靜名彼論說不信第八教故言多不安住也故無色界聖者不入此定。
【疏】瑜伽為勝者約定性中不愚法者緣信有第八縱生無色互得此定。
【疏】隨此定所依斷道究竟處說故者意說一切非想地是滅定之所依處又若斷有頂感而成無學故云斷道究竟。
【疏】有言法空至然等者古師雖作此說不然違唯識論故即以此唯識論文為正。
【論】疏有義下八地修所斷惑中等者論中有二師解初師據攝論第三說五人得滅定論云要全斷欲餘伏或斷者以有不還果故全斷欲界第二師即約對法第九四句中等者此師即約此義准說要斷下四地煩惱變等然後得起滅定問准論文云下八地修惑中要全斷欲餘惑伏斷等者既言下八地中全斷欲餘惑伏斷等者既言下八地中全斷欲餘上斷有七地已除有頂地故今何乃說云有八地耶應言上地惑或斷若上七地惑即伏其有頂煩惱世道不能伏故若無漏聖道亦能伏有頂地煩惱。
【疏】此俱障障定強故者意說定障是欲界下劣喜樂異熟生受為體即此受與此二性煩惱俱起由此障定力強故下劣受為正障煩惱等為助障。
【疏】又何不斷六品等初二果人得者意云初二果人既斷六品及見道煩惱皆盡何故不許得滅定耶即從初果至第二果故名初二果非是初果人能斷欲界修惑六品也或可文雖是總意問第二果也。
【疏】唯說不還等五人得故者謂不還無學獨覺菩薩如來其不還中取定分解脫身證者無學中取俱分解脫者不取唯慧分解脫者欲界初修故者意說初修唯在欲界人中後上二界亦得現前。
若爾對法第九四句中第二句乃至不言已得初定等如何通者此中問意即是第二師難初師云不斷下三禪煩惱得滅定者何故對法第九四句中云得第四靜慮方得滅定不言得下三禪定而得滅定耶其四句文廣如對法及別秘具出抄敘。
【疏】答彼不言唯依得第四定至故有何妨者初師解云彼對法不言唯依第四禪得滅定亦不遮下三禪於不斷煩惱不得滅定故知雖不斷下三禪染種俱伏下三禪染現亦得滅定故有何妨。
【疏】餘上五地或伏斷者謂上四地即用世道伏若上第五地用聖道斷也世道不能伏有頂惑故。
【疏】下三定等中定障苦樂等變異受俱者欲界中有憂苦變異受下三禪中有苦樂變異受俱惑種能障定也意說受俱煩惱及種皆能障定如不動無為不依下地立者意說不動無為滅樂受得下地不然以樂受多動勇身心所以滅樂受及想法應立不動無為故不動無為不依下三禪立依上地立今滅盡定亦爾下四地煩惱繁雜障定強故要須斷方得此定後起通上五地初起唯在於欲人中慧解極猛利故。
【疏】即以第十對法四句為證者即此前引對法第九四句中云謂諸聖者以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界等得入滅定既言得第四禪即斷下三禪中煩惱種盡也據此文證即第二師勝亦有理者如不動無為不依下地立者斷其理也。
【疏】有人欲明初二果至證九定故者意云如有人欲明初二果伏得滅定者有其三失且汝計初果斷三界分別惑盡用世道伏欲界修惑九品或初禪九品乃至或無所有處九品伏盡得滅定者不然又第二果人斷欲界修惑六品盡又伏欲界下三品惑乃至伏無所有處惑盡得滅定者然今難且申三失且如初二果有欲界中不善及無記二性能障定者尚未斷盡如何能入滅定耶又下三禪中喜樂變異受等亦能障定亦未能斷云何初二果得滅定耶是為一失又難云既言初二果人得滅定者亦應於二果上建立身證那含二失又難云既初二果人得滅定者亦應初二果人得證九次第定三失既有三失道理難成故初二果不得滅定。
【疏】此意即是所已伏種雖退不退乃至未無漏道斷處受生者意云如不還果人欲界惑全斷就上八地中除非想一地斷與不斷皆得此定餘七地煩惱要須伏或斷方得滅定意說不還果人伏初禪等煩惱唯有種子在若退起初禪現行煩惱命終生初禪者即以種子潤生上地准義若退起煩惱應用現行種子合潤唯諸家解亦有此理既退滅定起煩惱何得不用現潤耶若不退起現行煩惱者即初禪有惑種在未被無漏道斷即於一已伏種之處即亦唯用種子生於初禪就初禪中有三天若當於三天中生不妨用現行潤以自地死生自地故若生第二禪必須起無漏道即斷此初禪種子用當生地種子潤生第二禪餘地皆爾故無生上却斷下失。
【疏】若爾異生應唯種子潤者此中難云聖教說入見諦者用隨眠潤生即初二果人亦以現行潤者聖教說異生用種潤亦可異生應唯種潤。
【疏】然異生現行潤六行不伏愛等現有既得生者難云聖人言種潤雖有其種應生上界意云如異生身在下地起六行伏惑道唯能伏下地修道中迷事煩惱痴慢等然不能伏分別貪愛及細俱生身邊見等雖不能伏然為伏餘迷事惑故故起上地煩惱向上地生故例云聖人不斷下種應得生上界以異生潤藉伴乃至得上生者此文意說如正潤生煩惱即是修道中俱生迷事貪痴慢等異生身在下地以六行道能伏雖有下地餘見道貪愛及俱生身邊等不能潤生故得生上地無餘惑伴者無俱生迷事惑也。
【疏】聖潤生不藉伴有種不上生者解云其人唯種子潤不藉現行為伴方始潤生故唯種潤即生已伏煩惱地即便受生若初師即初禪已伏有種之處受生不生上非想地若准第二師斷生第四禪已伏之地有種之處受生不生上非想地故無生上却斷下失。
【疏】以聖者善業勝必決定乃至應強異生者若在凡夫位所造善業後時所受得果一倍劣也又從凡入聖即此業受果比前凡位一兩倍勝也此亦如是然聖者用種子潤者以善業強又用無漏滋潤有漏種子故唯種潤若異生善業劣又無無漏資故通現潤若不爾者聖者種子應強異生。
【疏】然不還者如處不還一地之中乃至必唯種潤者此中意說如不還果先修得滅定後時退滅定起初禪等染命終從欲界死生他初禪地梵眾天唯必種潤以斷欲界惑盡起滿心故故唯種潤雖生梵眾天中且不斷梵眾天等煩惱從梵眾天沒生梵輔天即唯現行潤謂此治道未滿故即從梵輔天中而斷初禪惑盡用二禪種子潤生他二禪小光天中既是初禪地漏心唯用種潤生雖在小光天中亦不斷煩惱要生極光淨天中方斷二禪惑盡生第三禪小淨天乃至三禪四禪等亦然意說自地諸天即唯現潤若生他即唯種潤若從第四禪生他空處亦現行潤以退起煩惱故已上皆現行潤瑜伽但約斷欲界惑得對治道圓滿生色界唯種潤為語今此論亦爾若不還果若生自地三天及他地等得起滅定更不退不起煩惱者皆唯種潤。
【疏】餘二句可知者有在下地斷下煩惱如第二果及第二向并第三果人身在下地斷下欲界煩惱證不還果也有在上地斷上煩惱如上流般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等皆自在上地斷上煩惱證無學果。
【疏】然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依斷受建立擇滅一分者意說若伏染受等所得無為但是非擇滅無為何以故以不斷種故若斷受種等所得無為即名不動無為及想受滅無為亦此無為是擇滅一分以斷種故不可全是擇滅所攝以擇滅無為通斷多或立多品擇滅無為今既約斷受種等立無為顯知不動等是擇滅一分此中意云若伏下二禪染得非擇滅無為若伏第三禪受等染法得非擇滅不動無為意說此不動無為是非擇滅一分以一切法緣闕不生立非擇滅攝今受等一分不生故不動無為是非擇滅一分若斷第三禪受等種子即得不動無為此無為是擇滅一分故不動無為擇滅攝有之斷第三禪樂變種等建立不動無為及得一分擇滅無為以斷一分受等得故若斷第四禪染等唯得擇滅無為不得想受滅無為若斷無所有處等唯得擇滅無為不得想受滅無為若斷無所有處以來煩惱盡得二無為謂想受滅無為及擇滅無為一分或可想受滅無為即擇滅一分攝如前說。
【疏】若伏下八地或五地等者意說即前二師伏八地五地惑也謂形於滅定並名為下若伏八地二種無為皆非擇滅攝以不斷種故若伏五地唯想受滅無為不得擇滅然不動無為擇滅所攝以下四地惑並皆斷故然疏文總語應如是說撿論文等二師義有疏本云一字者錯也合為八字正。
【疏】非非身證慧解脫等者意云先得此定後迴心即得者但是身證不還及俱解脫等不是非身證人及唯慧解脫者何以故先未得故。
【疏】或有一類七地等者意說非增上菩薩不怖煩惱起惑利生至七地滿心方能永伏一切煩惱而得此定故言一類。
【疏】即攝論說菩薩後得智中起煩惱者問後得智既是無漏如何起煩惱智並俱時也有云或是後得智俱時五識相應煩惱若爾云何無漏引起不善煩惱耶答以故意趣而無染想亦得俱名以不增漏故名無染想。
【論】疏有從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煩惱如前第三卷引者如前第三卷云有義初地已上菩薩已證二空所顯理故已得二種殊勝智故乃至如阿羅漢已斷煩惱等。
【疏】又解或雖悲智等者即一人身中悲智齊等意說此菩薩雖有悲智齊等由怖不怖種性別故所以煩惱有起不起若怖煩惱者伏不令起恐為過失故若不怖者故令起為利生故故伏不伏有此差別故伏者初地即得此滅定若不伏者至七地方伏而得滅定。
【疏】有聖者者有凡夫者故意說二乘迴心有是聖者即從初果至無學以來是聖者迴心有凡夫先是二乘種姓修小乘行至小乘中善根位未證初果即便迴心此是凡夫迴心菩薩。
【疏】即成佛者先已成就乃至圓滿成者若佛先於十地因中已得滅定今初成佛時即名成就於成佛時即捨却二乘位及十地中所有劣無漏及劣滅定已即初成佛時得未曾得最上殊勝滅定也。
【疏】若隨二師三乘至皆如理思者此明定人數不同若大乘有頓悟菩薩在欲界得通十地皆得若漸悟菩薩通欲色二界得及通地前地上皆得先已得故中間有未得者先未得故若獨覺中即麟角獨覺唯於南閻浮提出現出世中得滅定亦不向餘三洲及上界得定也以不向彼出世故即唯一人得若部行獨覺亦不至於天上唯除北洲於餘三洲出現得滅定若聲聞乘約處分別即人中除北洲餘三洲得并六欲天得全九處得於色界除初禪大梵王天及除無想天餘合有十六天得若在彼得果者皆得即是身證不還及俱解脫者及無色界四天亦得都計三界合有二十九處得滅定也以此二十九處皆有不還羅漢果等約地者即約九地分身即二十九處是也根性者即聖者皆有上中下也九品者約斷初禪一品染伏餘八品染及上餘地染而得滅定為一人如是乃至展轉斷初禪九品染伏上地染得滅定者為第九人如是斷二禪中九品染亦有九人乃至斷無所有處九品染皆然乃至斷有頂地九品有九人得定亦然故云九品此依初師說若依第二師說如不還人斷下三禪染盡未斷第四禪中一品染此人即名第四禪具縛人乃至斷第四禪九品染得滅定為九人乃至非想地亦然故第一師約八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若第二師約五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得滅定若約上中下根性乃有多種也言定不定者即顯定得滅定也即身證不還俱解脫麟角獨覺及部行獨覺十地菩薩皆得滅定不定者得如二乘慧解脫及非身證者或不定者意說不定性人得滅定也。
【疏】謂前六地中共聲聞乃至能入此定者若前六地菩薩依悲想地緣悲想四蘊有為行能入滅定即前六地中菩薩共聲聞同作有為行能入滅定。
【疏】於七地中能念念入此定乃至離諸法有無想故者此第七地菩欲入滅定時緣無相界無為真如相離有無相方入滅定不同聲聞也聲聞不能作無相界故但作緣有為依悲想處相入滅定也故菩薩依後得智中帶相緣真如入此定也云何得智帶相緣如答以後得智中入滅定故。
【疏】若決定性至十地皆得者即總是一段義意說決定得定人名決定性非是二乘定性名決定性也即通頓漸決定故或唯說頓悟菩薩。
【疏】如楞伽說初地等乃至名緣有為行者此文意云彼經中說初地等而得滅定亦會此論中有從初地而得滅定文。
【疏】即大論六十二據念念能入至無相違者此會經論不同所由瑜伽約念念能入故說遠行地菩薩方能入滅定楞伽據定得而論故通十地亦不相違。
【疏】雖瑜伽八十說入無餘依緣無相界入此滅定至無違者此會意云取彼菩薩真緣無相界入滅定者不取其似故除定性聲聞以變相故者八十義不相違也菩薩二乘雖後得智變變有親疎故分真似今更一釋七地已上緣無相界反相緣不爾便非依後得智而入滅定然二乘者不能念念入定故不取之不同菩薩能念念入是故偏說亦不相違。
【疏】大論第十二說至何心皆出者此問意云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既不云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心寂靜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云何能出答先於期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釋曰由修習力雖無分別而能任運出入此定先由修習有心定故有諸行相狀入出於定諸行相狀者解云如欲入定加行心時於諸心心所諸行相狀而生猒離能入滅定若出定時由有三種觸三種境為緣能出於定故云皆同諸行相狀能出入滅念意說由多修習離心等加行力故能任運入出或可此據自在者說若未自在亦由期願而方出定今觀此文通諸久習大論言先期心是初業者善修治故是久業者據勝但說久修習者初修者略而不論。
【疏】又說出定時觸三種觸謂不動觸乃至三滅境等者此中即約出滅定已緣三種境觸三種觸觸者即是第六識相應觸觸對前境故名為觸非是身識觸觸塵境名觸身識不能入滅定故唯是第六識能入滅定故順配云不動觸即配有境有境者即五根能有色境根得有境之名意說昔我見依此根境起執今滅定既斷我見依此根不為見之所動名不動出定心緣此而出名不動觸觸不動境故無所有觸即配境境境境者是根境出定心緣此而出此境是出定根境之境意說此說無有法執出定心觸彼當出名無所有觸無相觸配滅境無相者即是真如滅境即是滅諦也出定心之所緣對此境名無相觸或逆配云不動觸即配滅境無所有觸即配境境無相觸即配有境也又依娑沙一百五十三問如是三觸有何差別彼有四說第二說云空是不動觸無願是無所有觸無相是無觸依三解脫門以配三觸餘煩不錄更有分別如樞要說有云有境者即五蘊名有境此出定心緣有境立不動觸不為我慢之取動故境境者謂五塵五塵體總是一境又五識各各別取亦名境故重名境境出定心緣立無所有觸初入定已斷貪等後出定無有貪等無所有但有心心所想應觸餘者同前如未自在菩薩依前二境出定若自在菩薩依後境出定。
【疏】問非有漏心別境五皆起如何唯二十二者此中問意云如有漏五別境或於所樂境唯起欲或於所執境有定無慧或有慧無定即五別境不並起如何滅定滅二十二法為體耶答有漏不俱行相別故無漏可然於無漏位緣境五常具足於一行中修一切行故。
【疏】一曾得未曾得佛於何時得者意云佛得滅定亦名未曾得如佛餘善法及染法曠劫已來百迴千迴得故則名曾得善惡等法自未來出生相時即起法前得及依至現在即有法俱得此善等法即名曾得以先法前得起時前已得故今又重起法俱得故名曾得若滅定曠劫已來未得故名未曾得以於未來無法前得故若滅定依至現在唯起法俱得只是一重得但名未曾得新新得故為無法前得故名未曾得若依至過去唯有法後得故佛滅定名未曾得也今此文中剩一字已下既無二字故知上文不合置一字又此一字應是以字以曾得未曾得等又此曾得未曾得義前說第七識二定證中解撿敘又佛滅定有離染得不同餘聖唯加行得所以偏問答佛者據圓滿更為論雖在因位時已得然未圓滿至解脫方始覺圓滿。
【疏】出定由先期願者若欲入定時要先邀期或經七日十日乃至一日一劫等方出定謂由先邀期日滿即便出定。
【疏】謂有極重睡眠等者自有二種謂輕及重若輕睡眠是不定數如諸論說悶絕即是第六意識心心所法故大論云悶絕是意後不共業故。
【疏】大論第一說悶絕是意不共業即由悶時唯有意識者若約起悶絕之時即唯有意識已後極重悶絕時即無意識大論約初起悶絕時有意識即說悶是意之不共業有十五種分別所緣審慮所緣醉狂悶覺夢醒發業能離欲能離退斷善續善死生。
【疏】以觸末摩者末業者此云死穴亦云死節故順正論三十云末摩無別物身異支節觸便致死故人身上有一百二十八死節若觸此死節即悶絕生也如聖者善解脫死節但觸著死節悶絕也不假絕及扶而得物也。
【疏】悶即觸處悶也者此悶即是二十種觸之中之悶也二十種觸如下廣釋。
【疏】或唯有意識名意不共業者此解有心悶也先有五識當悶之時唯有意識名意不共業也亦不是心所雖有心悶悶仍不是心所法也若至無心悶位即名極重悶絕。
【疏】不如睡心所能引分位生者意云且如悶絕之法要藉風熱等故方有悶起無緣不起其睡眠設無風熱等故緣睡亦得生如因段食疲極惛沉等為能引於所引身心分位亦得有眠眠是心所法不同於悶者云不如睡心所能引分位生者意說此睡心所能引即於此能引為分位至極重睡眠無心位故假說為眠眠其實無心不名睡眠也故說能引睡眠為心所。
【疏】捨諸所作者如人正營作時無眠而以事畢方起睡故意說此等十種皆能引眠。
【疏】實非眠者若有心眠可得名眠若無心時不名為眠即假名眠。
【疏】談者如人心穴門積淡飲非吐痢氣擁致悶。
【疏】神力所引者如被鬼神力所加亦令心悶絕如方等經云諸大力神等白佛言若有惱亂讀經者我當以打此人令死或至無心即是神力念其悶絕。
【疏】或此俱是觸處少分者是第二復次解已前是第一解或二俱是十二處中觸處少分睡為疲觸悶即悶絕即是二十種觸中觸處上觸觸塵上觸者皆依四大上假立然此論中說是觸塵少分且約欲色二界中悶絕說不約無色界說以無色界無四大上觸故問無色中有悶不答無色亦有死生等悶故意不共十五種業中亦有悶也故知悶有是觸塵者不是觸塵也問唯識後解睡悶皆用觸處為體未審論中初解睡悶以何為體耶答如下自解。
【疏】謂若有心之時至是觸處少分者此明悶以觸為體所由也。
【疏】或有心之時至故名眠者解無心眠以觸為體所由也。
【疏】又至至處少分者意說此疲悶二觸唯是第八境何以故微細不覺故意說極重睡悶既無心時即名微細不覺即用疲為體故第八緣又測云然此觸處是第八相分七不緣彼六不行故有云第八不緣此疲悶二觸何以故以二十種觸皆是假法但依四大上假立今第八但緣觸等所依四大種不緣於觸勝解引即總二言觸處少分者指此論中或此俱是觸處之文。
【疏】前別解二即取無心至為此二體者論中前解無心睡悶即依色身根塵分位上立此無心心既不行即取色蘊為此無心睡悶體也不同後解以後解唯取觸塵為體故。
【疏】何以不爾者此問意者何以不說死生二位耶既說無餘依亦合說死生二位故。
【疏】應說八位名無心故者此答前問若如前師說死生二位者瑜伽應說八位無心也。
【疏】即一相違釋者撿餘本無一字或論文意有二第一顯相違釋第二明不說入無餘依所由今且釋顯相違釋故云一也。
【疏】麤淺法者意說睡眠悶二法是麤淺法故佛八地皆無有也說有皆示現非實為方便教化示同眾生疏作財字者錯也。
【疏】此中三乘學無學三界等分別皆如理思者餘聖有後三佛八地唯有一滅定三界者睡眠在欲滅定在非想無想天及定在色悶絕遍三界三界有死生故故死生皆無心無心即悶絕攝不爾五位無心攝法不盡。
【疏】因辨六俱說八俱轉者然頌文中本據明六俱謂五識隨緣現意識常現起等是今乘文勢便故亦說八識俱便此是故八識等文即是明八俱也。
【疏】即薩婆多等發智本師難者然本師者即是迦旃延也難者即發智論中而有問答云何不現在多識等皆是發智論中問答疎淺也乃至此論文等以來並是發智論文故薩婆多等立一有情唯一識起不俱起故今迦旃延時自宗義以難大乘小乘云若多識轉如何得說唯一有情故此論文即根本薩婆多義問發智論是誰造有說是佛在世之日迦旃延造有說佛滅度後有迦旃延造是薩婆多本宗之義。
【疏】若上他界分乃至無色界亦爾者如身在欲界聖得上色界定若入他分上界定時如何說此人為自分欲界有情乃至無色界准此難又如身在欲界入無漏觀無漏觀現在前時如何說此人為有漏有情應是無漏有情。
【疏】順正理師義情者是識乃至有前後識故者順正理師解有情謂命根情謂情識即命根能有此情識故名為有情設無心時雖無現在識應命根尚在能有過去未來識也前即過去後即未來故云命根能有前後識。
【疏】此共小乘所許為論者今此論云依命根數立有情者此共小乘所許依命根立有情為言也種子能有第八識故是種子假立即是論文中云依命根故命根是假依種子立也後是現行實法者即是論中立有情或依異熟識異熟識是現行識即是實也。
【疏】二依多少立為有情者意云依此種子現行二法壽命多少而立有情也問何故不依餘識立為有情而但依第八者答彼以但恒時唯有一第八故餘識並有轉變間斷故。
【論】一身唯一等無間緣如何俱時有多識轉者意云小乘依自宗難大乘自一身之中諸識不並生隨六識中起一識時即唯一个等無間緣如何大乘許有多識俱轉耶答如疏。
【疏】不爾一念多無間緣者小乘難云我宗唯有一識起即一念中唯有一無間緣汝大乘既許一念有多識俱起者即應一念有多無間緣小乘雖作此難據大乘一念亦許有多無間緣以一念有多識俱起故。
【疏】非大乘中一引多識為無間緣者若大乘中正義八識各各自相望為等無間緣即是前念一識取後念一識為等無間緣。
【疏】或此是前六識相望為緣師義者即如前師云六識相望為等無間緣故前文云若此一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或彼六識亦為且此等識無間緣。
【疏】自各相望多緣能引多識果起義者即八識自各各相望有多等無間緣如前念一眼識為緣能引生後念眼識果餘識亦爾所言多無間緣者剎那生滅故。
【疏】是五十一等至生起證者此文是瑜伽五十一等文如前賴耶八證中最初生起證也今引此文以理難有宗且如有情一時欲取色等五境其諸根境等緣皆已和合勢力齊等如何於中有滅定有識不生無別所由有生不?理由此故知諸識俱轉。
【疏】大勢六識緣合相似者若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正起生滅此之三緣六識皆具故云相似餘空明等緣即多少有別。
【論】又心所性雖無差別至異類俱起者此舉取所例王答意云諸心所義同而受想等種類別者許多俱生寧不許心王義同故而眼耳等異類識俱。
【疏】一念之中有四業故者按瑜伽五十一云諸識俱轉於一剎那有四種業一者了別器業二者了別依業三者了別我業四者了別境業解云器業者謂第八識緣器世間依業者謂第八了別五根扶塵及種子以五根及種子各自與識為同緣依及增上緣依故根種子名依第八了此得依業名我業者末那恒計第八為我名了別我業餘之六識各了自境名了別境業意云若諸識俱轉即有四業諸識不俱四業不立若不計有四業者違聖言故若有第四業必有前三業若有前三業未必有第四業以無心位無六識故。
【疏】而今有人云八識不異至非盡理者如學楞伽者云八識無別如依海水起浪與水即無別又如依鏡見面像離鏡無別像也今雖不然經論之中說七識依第八識所以舉喻如海起浪等海浪起故彼論依少分相似道理而說其實八識各別又哲法師云汝難云如浪依於水水與浪無別即言八識無異者亦如有為依無為無為依有為無為有為應無別。
【疏】今云緣過去者意云如散意識緣過去久滅事故。
【疏】此簡宿命智至為不定過者量云第六意識是有法取彼五識所緣之境應不明了是宗法不許意與五識俱故因也如散意識緣過去久滅事故喻也若喻中不置散意言因中便有不定之過故外人將宿命智為不定過過云為如宿命智緣過去久滅事是明了故此不與五俱意識緣五境得明了耶為如散意識緣過去久滅事不得明了故即此有與五俱意識緣五境不明了耶故置散意言簡宿命智也以宿命智是定心故比量無過又如西明量云汝宗五識所引意識應非明了以非定心緣過去故如散意識緣久滅故宿住通雖緣過去而是明了故說散心之言非散意識緣久滅故彼是明了者及顯散意緣境不明了故得將宿住智為不定過若散意散故久滅事明了即為不定過不成此文即八證中第三明了證也。
【論】如何五俱唯一意識至取一或多者此外人難意者論主宗六識許俱生者如何五俱唯一意識於色等中隨五識數取一或多耶。
【疏】不許一念意識五識俱生乃至一心取多境者意說薩婆多意不許六識並生何論不許五俱意識不得分明取五境也然亦許一念獨頭意識亦緣十八界等多境生故意云彼宗不許有一念五俱意識了多境不妨一念獨頭意識了十八界如彼宗說無處無容一念有二識得並生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輪王出現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麟角獨覺出世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如來出世故不許一念有二識並生今大眾解云無處無容不得同一同界有二輪王出現亦許餘別世界有多輪王一時出現又無處無容不得同一眼根有二眼識一念得並生。
【疏】又除大眾部等乃至不許並生者說者意說此難中無大眾部若大眾一說說出世鷄胤部等許六識並生若餘薩婆多部經部等即不許六識並生論主今對經部有宗說取五境故有宗經部難論主取一或多等之義五識後一念意識至獨頭者得者意說有宗等不許五識次後一念意識而得明了緣五種境可然彼宗中許隨五識後生別獨頭起意識而得五種境有明了用問有宗何故不許五識後意識緣五種境得明了耶答有宗等說五識後一念意識不同一時緣五種明了境也第一念眼識緣色境已至第二念眼識滅已即意識起緣前色境亦得明了意識滅已至第三念又耳識生緣聲境已耳識即滅至第四念又意識生緣於聲境即得明了意識若緣前眼識不緣之境即不明了以隔念故意識滅已至第五念即鼻識生緣香境已鼻識即滅又意識生緣前香境即得明了意識若緣前眼耳二識不緣色聲等境即不明了以隔多念故舌身識等皆准此知只得一境明了不得五境一時明了若餘獨頭意識緣五境即得明了。
【疏】雖為此難令大乘至亦不明了者若大乘中第六識與五識俱時起者意緣五境亦不得一時明了如意識雖與五識俱時起若意識與眼識專注同觀色境即得明了意識不共耳等同緣聲等境意識於聲等境即得明了餘者亦然雖為此難等者意說論主雖難他云取彼五識境應不明了等今大乘中五俱意識緣五境亦有不明了以五識俱意但任運緣無深取分別故然詳俱生與小宗別問如何前云五俱意識取五境明了答但與五識同緣五境是現量故得明了名不如他獨頭意識有極明了用故云不明了也或雖為此難者小乘難大乘謂小乘作此難者欲令大乘五俱意識取境亦不明了順疏文稍親。
【疏】如眼等識各於色等取一或二十種者今疏中言眼識緣二十種色者或隨彼有宗說彼部許二十種色是實有皆是眼識所緣也又疏言眼識緣二十種色者即約前眼識許緣長等假色師義如前疏釋訖又云眼識緣二十種者約數而言二十種色理實而言眼識不緣長短等假色長短等色皆是形色之差別也若光影明闇等色眼識亦以光等皆是青黃等顯色之差別故二十種者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烟雲塵霧光影明闇。
【疏】境有為多識所取作用相故者即是相分彼見分所取能緣見分既有種種行相故知所緣相分亦有種種相也。
【疏】不同緣至三性等生故者意云若意識與眼同緣即意能引五識中生若爾三性意識即與五識同性若意言雖助五令起若不同緣者意識亦不能引眼等識中三性生也如何五識得有三性既意與五俱同三性者明知同緣由此意識有二義一助五令起二明了取色等相相即雖俱現量異於眼等識者意云眼識等雖俱現量然意能明了分別深取境之相其眼識等不能明了深取所緣故云異也非無用者意說意識助五令起亦能於境有明了深取所緣用故故云非無用。
【疏】此中意起至復助五生者五俱意識而有二義一明了取二能助五若二眼識雖有明了無助五引生故不為例非一切明了意識皆能引五如定中意識雖復明了不能助五故問一切定中皆無五識耶答得自在者定中亦許起五識未得自在者定中意識不能引五識生問與五俱意皆現量耶答如第六識比量亦得與五識同緣若定中起現量亦得意與五俱起問若爾何故論云與五俱意識是現量耶答且約意識任運緣境定與五俱云是現量若餘俱意時量則不定論非同境者此說八中非同境者自有全分不同境者亦不相應如五識身展轉相望不相應或五與七應知亦爾自有小分不同境者不相應如五望六八六望七八。
【疏】謂六七八識有寬狹境不同故者此明因中八識緣境有寬狹也即緣多法名寬緣小故名狹如第六識能緣十八界最寬第八唯能緣十一界謂五色根及五色塵及法處一分所攝實色故前論云然法處所攝所變實色若種子即隨現行處攝即次寬也若第七識唯緣一法名為狹前之五計各緣色等一法亦名狹也若佛果位一一通緣一切法皆有根本後得智故若爾果位成事智既無根本智云何得緣真如答有二說有云成事智亦有正體智有云唯有後得智而無正體智評曰既了俗證真而稱後得即佛果後得亦緣真如縱無正體亦得緣真如有云佛果五識有正體後得縱理為勝任情取。
【論】設同境至體數異故者此遣外疑謂外疑云若不同境可如所說同有同境何不相應故作此通設同境者亦不相應彼此所依隨其所在體數異故此說八中雖少分同亦不相應如五與六八第六於七八彼此所依體數異故。
【疏】設少分同者者眼識等彼此所依根體數異故謂眼等五識具四所依根所謂同境分別染淨根本若第六識但依二根謂染淨根根本根如疏中云意識依三根者錯不可言六依前念等無間滅意根以八識皆有等無間滅意根故言相應者盡必具四義謂時依所緣同體事等今以一義簡之盡者一義者謂所依根一義也於相在四義中以所依根一義簡也故所依根體數各有多少異故故不相應也言二數異四三依別故者應云四二依別五依四根第六依二根故。
【疏】相應異故者即各有別也然前說相應者即時同所緣同事數等名為相應今八識相望不得相應一行相別謂見分也二所依別謂眼識依眼根乃至身識依身根第六依第七七依第八各別故三所緣別謂眼識緣色乃至身識緣觸第六緣一切第七緣第八八緣三種境四相應異者謂八識或俱起或不俱起多少不同不得相應故不可言定一又若一箇心王餘者是心所即得相應以是與他性相應非自性故既八箇俱是識不可王與王相應也又相應異者即八識與八識心所相應多少各別故如前已辨西明有此解。
【疏】又七能熏至八是果者然彼經中亦明能熏所熏義七是因者即是此中能熏八是果者即是此間所熏義。
【疏】此非一異依四勝義對四世俗皆得如理應思者如初勝義對二世俗且初世俗之中執有一切法別及第二世俗中有實有蘊處界等實有八識各別若初勝義諸法如幻不實假有八識無俗如前若第三世俗即實有世間因果謂苦集諦即實有出世因果謂滅道諦即八識中種子為因生七現行等為果即七識為能熏因第八識中種子為果即因果各別若入第二勝義八識因果皆假有即前論云假立當果對說現因假立曾因對說現果也即第八識中種子為因前七識為果即因望果亦不異或七為能熏因第八識中種子為果故因望果亦不異定異應非因果性故若八識行相相望不可言不異現行各別故也若第三勝義對四世俗前三世俗如前第四俗即有實證二空之理若攝入第三勝義但依假詮云二空一實真理若第三勝義第四俗即有依詮云二空證理今第四勝義癈詮談旨絕言慮也亦無八識定實異也四世俗對四勝義皆非一異也。
【疏】第四真勝義諦勝義者答第四謂唯真非俗所以第四名勝義勝義若初世俗唯俗非真故初俗名為世俗世俗亦名世間世俗也世間者即是世俗窮八識理理者即真如謂八識體即是真如故經云一切法亦如也。
【疏】故非一非異離四句等者四句者一句異句亦一亦異句非一非異句。
【疏】前之心所望心至相對者意前引莊嚴論頌許心似二現中明心所望心辨亦一異以第二俗諦對餘真辨之云第二俗諦是亦一異攝末歸本不離本識故名亦一以心所攝其王故作用差別故故云亦異王所作用不同故若對第二真諦即非一非異以諸法相如幻事故不可論其一異乃至將第二俗諦對第三真第四真作法亦爾問何故不將第二俗諦對一真耶答第一真即第二俗也同將十八界等。
【疏】今以第二俗諦對第四真諦為論者意云今此間論文將八識自相望辨不對心所也八識相望辨者將第二俗諦對第四真諦辨者第二俗是亦一亦異對第四真諦即不一不異以一切諸法如幻化故真諦之中心言絕故不可論其一異故與前別云然前言不可言一異至理訖者意云次前論一文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乃至無定性故訖者畢也於第二真諦中明因果訖今者但將八識約真俗相對明不一不異更不約因果說所以但將第二俗唯對第四真更不對第二真等明也。
【疏】此中義顯至對第二真者意云望論本雖以八識相望辨不一不異若以義准亦得此八識同前許心似二現心心所等對第二真諦辨其因果亦無違也如前心心所相似故云亦得等。
【疏】心所與心至第四真說者意說亦得將前心與心所同此八識以第二俗對第四真辨亦得但是互顯理無違也問疏中既言第三真何故不說耶答疏言對第三真者衍文也今若兼說第三真者即與前許心似二現等文不別又准論文但言第二第四不言第三或更解云此間亦得將心王心所同前心所等以第二俗對第二第三第四真等說。
【疏】理實俗真者生起於下第二俗等而對真等有四三二重數差別如下說。
【疏】第二俗窮其至實乃至皆有至絕言故者今以歒體相對故有四重如第二世俗蘊處界則有八識乃至對第二世俗敵體相對對初勝義則有八識等如也幻事故不可論其一異若對第二勝義因果性故如云假立當果對說現因或假立曾因對說現果故非一異對第三勝義並無我故對第四勝義廢詮談旨即絕言故以第三俗對第二真因果不異若對第三真並無我故對第四真心言絕故第四俗諦有二重第四俗實有空門詮理故即麤也若歒體第三真二空門證理即細故若對第四真心言俱絕若歒體前三真即無心言絕也。
【疏】謂用為能相體為所相者如識上有了別用為能相如受等如領納等用為能相如識自體相性為所相如非情法等以生住等為能相色等法體為所相。
【疏】以四真中計所執執有實能所相無故意云將第一俗對於四真且如第一俗如執有實我用即為能相執有實我體為所相也乃至執法有實體用亦然一皆是妄執故是無也。
【疏】若以第二俗事至所相無故者如第一俗諦妄執體無若對四真皆無別也以遍計所執無體無別故若第二俗當體有八識等差別若對三真亦無別也以三真中無實依他等能相所相之作用故故無亦別意說非初俗對四真是無即第二俗對後三真亦爾以真中見分為能相相分為所相乃至一切應思者約當識體見相辨也見為能相者為見分能取相故相為所相者相彼見所取故問與前作用為能相何別答前據却設後約別辨故一境上有能所相以七識為能相者為能熏故第八為所相者是所熏故又約本末辨能所相者第八為所相者為所依故七識是能相者為能依故亦如水與波波依水起即波為能相水為所相此亦應爾或第八為能相餘七為所相由第八能變種子種子方生七識現行故約此理辨能所相或見相分為能相自證為所相以見相依自證分故故前論云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如牛頭角如前已說或色法有質與用用為能相色體為所相或生等四相為能相法體為所相。
【疏】對二真亦無者第三俗唯因果有別望二真中而亦無別第三真並無我故第四真廢詮談旨故所以真中亦無因果別第四俗對第四真亦爾第四俗有二空門於第四真空門不立旨詮俱廢故無別也。
【疏】此長行中但對第四勝義至頌中理通者若長行論文真勝義中心言絕故但對第四勝義為言若頌文云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若約頌中道理皆通對四勝義作法。
【疏】心意及意識者即八七六三識也分別外相義者即五識也八無分別相者無實分別之相假者不障亦無實能見所見也又舊頌曰八無分別相者即當新頌真故相無別舊頌云非能見可見者即當新頌中相所相無故如舊頌中但明八識有無之相不明八識真俗之相云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等舊頌無此文哲法師云此舊頌翻義不同故新經文翻之將舊四句一一皆不盡理如第一句中心意二字新舊同及意識不盡理一濫第七二不通五識故新經頌心意識八種勝也第一句云分別相義據八六通緣內外七唯內五唯外故新頌云俗故相有別勝也第三句八無分別相即言真中八識無有分別相此語義雖不違然不如新經緣見分能相不論無所緣相分所相等不如新頌相所相無故勝故疏主言此頌無有別俗之所相唯說有無差別之相也此言極妙無有別俗之相者意云無有遍計所執之別相唯說有無差別相者意說八識識無差別之相依他據俗即有勝義真諦故無也又總解舊頌云上二句是俗有差別下二句是真無差別不說真俗相對亦不說別俗之相但說有無差別能相亦得以下說唯識義疏有九門此卷內盡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本(上)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本(下)
【疏】彼言依何轉變者意言彼者即彼頌也意說彼次言有種種相轉者未審依何轉變耶謂依內識所變生即答詞即依所變見相上假立我法也故言彼依識所變。
【疏】今解依識所變至為此問也問此是諸識轉變一行頌為重分別世間我法為重分別聖教我法答二俱分別。
【疏】或轉變者是變異義者問與初解何別答所變之用是依他起故與前別此用實非見相二分依此二用計能所取方名二分用是二分執所起處二分用用名二分故此二解安慧所計。
【疏】或變是現義如初卷解者即第一卷變謂識體轉似二分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問安慧護法皆言變現此二別耶答若安慧言變現者即自體分變現起遍計所執見相二分即有體法變似無也若護法言變現者即自體分變現起依他見相二分即有體法變似有也故有差別。
【疏】分別此是識體所變用能分別故名分別者此解分別也然分別即是自體上所變見分作用也意說自體分變起見相二分是依他起於中妄計分別為實有者方是遍計所執也。
【疏】非謂我識自體能緣名為分別者即是依他起緣見分等名相分非謂別有實識體能起分別也有言我者護法自指為我謂對安慧故自稱我。
【疏】言見似能取至無二分者意言見相二分但似依他起能所取之相而實無見相二分是安慧師意即以無似有護法不爾。
【疏】即依總無立別無也者安慧唯立自體分無相見二分也總無者即是見相二分見相二分實無體也名為總無別無者即實我法也以此二法共依見相所次見相得立總名。
【疏】非一切體即是一識名為唯識者非唯識言唯顯有一分識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自體性故得唯識名總有五種一者識自體故二者識實性故三者識相應故四者識所變故五者識分位故具此五義得唯識名。
【疏】非不離識至名唯識也者長連讀義自顯也。
【疏】此護法解第四句兼釋外難訖者如論中是故一切至皆不離識是釋第四句如唯言為遮至心所法等此是釋外難外難言心是識體可名唯識真如色等不相應既非是識自證分是唯識。
【疏】安慧隨應解假實等者安慧計識自證分是實有也餘見分相分色等皆是假有。
【疏】變謂轉至第一卷解者即安慧護法二師同解變字變謂識體轉似二分見相俱依自證起故雖同解此論文義各有別護法言變通見相見相俱是有體若安慧變通見相見相俱是遍計。
【疏】及安慧二師者即安慧護法二師也。
【疏】依所變見分除實能取至二取無也者若護法依所變二分上有實能所取兩是遍計所執故是無也見相即實二取故二師義不同故置隨應言也。
【疏】上文安慧說餘非佛者上言二分是安慧明餘異生有見等不據佛說文佛無二分故下文明佛有二分者護法通餘非安慧本意。
【疏】護法皆通者護法師說佛十地菩薩二乘異生等皆通有見相二分及自證分。
【疏】或並有漏說分別故者今此論文唯說有漏見相二分以說有分別故故頌言分別所分別等是約有漏位說見相二分以無漏根本智等無分別故即約安慧護法二師謂並也。
【論】或轉變者謂諸內識至外境相現者如頌中是諸識言不異前解故不重說言謂諸內識者是能變體即是見分也轉似我法外境相分而得現前許即是依他起性而似所執實我法性。
【疏】外境通有能取所取者即能執心於相分上執有能取相所取相也又如後念心變前念即前念相分心亦是外境故說外境通能取亦如緣他心時即變他心為相分於其相分上即變似能取故相分上有能取也故能取所取即是能遍計所遍計皆於心所變相分之上建立然不出能解見分上建立能所取也以實能所取皆是計無法故也難陀二分皆是依他有體性故。
【疏】設執見分為我為法亦於心所變上執故無非所緣故者設執見分為我為法如犢子部執我為能知者又如數論我是思等亦於心所變相分上執也如執見分為我法時亦是有所緣法故無非所緣之過。
【疏】即是遍計所執性成者且如緣境之時若能遍計心亦是依他所遍計境亦是依他若於境上執實我實法實我實法體是無故即無中執有方是遍計所執性成實我法既妄執為有故名無中執有也。
【論】由此分別變似外境假我法相者顯是無如疏具辨。
【疏】由能分別變似心外實我法境現起是有彼所分別實我法相顯遍計執是無如疏具辨者意說能分別心變似假立我法也此假我法似實我法境然不是實我法假是依他實我法即是遍計所以有別。
【疏】即由分別之心以下又正解疏中有二得文初即由文但解有無未論依他第二即由解依他相分上計我法我法無也故二即由別有。
【疏】由能變心變似相現者意說能變心上假我法相似實我法外境相現。
【疏】實境無義者是理也即是實境無之道理非境是義上已言境實無何須言境故知義是道理之義問所言計實我法未審相見分中依何分計答護法依二分計我法若難陀依相分上假我法安慧二分既是遍計如何依無計無耶今解如眼翳於雲中翳有別自證分雲無體喻相見二分亦計有花花以前見相上我法我法是無也即虗空疊假也。
【疏】二十部等說體非無有極成故者意言二十部等皆有能變虗妄心故問說出世部等既說世間法假還亦有體但非實有不妨假有由如大我說諸法如幻如化豈即無體耶彼亦應爾解真空等者即由以空依門顯真如也得真空名。
【疏】此文但說有漏位故立分別名者如論中說分別言據有漏位說若無漏根本智即無分別。
【疏】二文三師者二文者即指論中有兩復次釋一頌文三師者即指護法安慧難陀等三師三師皆有依他而無遍計故皆遆離增減二過契中道也。
【疏】中道者正智也理順正智名契中道者正智即是根本後得智也若順正智者即通取資粮加行位中有漏聞思慧等皆能順生無漏正智也亦解者起但無錯解說當道理即名正智非要唯無漏方名正智又契會中道者中道有二種一者約詮即以不空不有名中道二約癈詮談旨名中道則以理順智名契以智證理名曹故通二義也。
【疏】自下第二有九問答並結有十第一唯識所因難第二世事乖宗難第三聖教相違難第四唯識成空難第五色相非心難第六現量為宗難第七夢覺相違難第八外取他心難第九異境非唯難。
【疏】謂於第一卷至第二卷乃至故言已說者意言從前第一卷至第二卷即破小乘外道皆無量道理破小乘外道心外實有法成立唯識道理訖原嚴經二頌初言如愚不分別等彼頌次言為對遣愚夫等。
【疏】三界唯心至華嚴所說者意說十地經第八卷有此文華嚴經十地品明第六地中亦有此文言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疏】十地經名體者意說十地中若經名別經體皆如無性第四卷廣解。
【疏】心識是一者此一句釋妨難也外人問言何故論中則言唯識經中乃言三界唯心教名字有差別耶答文雖有別心識一若在五蘊門即名為識若在十二處門即名為意若在十八界門即名為心謂七心界等也。
【疏】由彼無故能取亦無者意言但遣實所取無不遮依他亦無也。
【疏】如說若無心所心未曾轉者即無性論中指餘處說若無心所心王即不得起意言心王要與心所相應方得轉也即如作意警覺應起心種。
【疏】唯心之言即顯三界唯識者問何故經中唯說三界唯心不言無漏法唯心不言圓成實唯心耶答三界是有情愛著處同起執我法等所以但言三界唯心以無漏不執所以不言唯心故無性釋(云云)為遮三界橫計所緣實我法等說唯識言無漏不爾。
【疏】即與欲等愛結至貪等結者意說三界皆有愛結舉欲界愛等色無色二界愛結故即與欲等愛結相應所言墮者對無漏說無漏清昇不名為墮有漏不爾相濁為墮意說有情起欲界愛結即墮在欲界中也餘二界准知謂身所起三界煩惱即攝屬在於三界中也意言有情起欲界愛結即屬欲界貪等被他貪等所攝屬故餘界准說此即諸有情屬能繫煩惱如牛屬繩故論曰或為後地諸煩惱等之所繫縛也。
【疏】不遣直如依他所緣者意言但遮妄情執有實所緣說唯心而不遣真如依他所緣說唯識也。
【疏】道諦攝者意說真如是滅諦攝是正智所緣能證根本智是道諦攝亦後得智亦道諦攝所緣亦依他攝或亦緣如言故不待說者以真如及無漏依他皆不離心故其義自成故不待說也。
【疏】非無漏及無為法者意言不以說唯心之言即無無漏及無為法也故知無漏無為亦有不說何以故由彼不為愛所執故乃至非迷亂故。
【疏】若爾欲色二界至有立已成者觀此疏文中有二難一言汝奈說唯心者謂欲色界中而有色法即心能變色色不離心可言二界唯心無色界中既無色法何故復言無色唯心耶二言亦小乘多計無色唯心由無色中無色法今大乘亦立有立已成過無性釋論具有難意如演秘六說。
【疏】此不然也者意言此難不然也言非但色無亦無貪等能取之心者意言無色界中雖無色法有貪信等非心外人執離心外別有貪信等為能取之心今為遣彼故說三界唯心故無色界中離心王外無別貪信等以為能取心。
【疏】言識所取義者意說無色界雖有虗空無為等此等無為亦不離心外別有是識之所取恐計離心別有故說三界唯心又彼經部許虗空是無色相無體無實然此空者由心破色觀空虗空方顯故心心所是空所依恐彼執虗空離心心所別有名非心法為遣彼故說三界唯心。
【疏】又經部執色心等至三界唯心者意言經部師計無色界諸心心所法是無色相無體無實所取境義顯現所依可得故恐彼無色心王為非心今復遮彼故言三界唯心此與前別前言唯心者遮無心外計今言唯心者遮彼執心為非心故說三界唯心。
【疏】又前二師至應非唯識者第一師安慧護法二師即是難陀此二師但約妄心以辨唯識且說三界若不爾者無漏非三界攝應非唯識所緣唯識所現者諸識所緣即是相分即內識自證分上所現也。
【疏】復舉識者即指識所現文意說顯識所現言是識所行所行者即是所緣義觀疏文意解深密上言諸識所緣即義須同何重舉唯識所現之言答復舉唯識所現者意顯所緣相分依他內識上現此相分是內識之境界定者是決定義言無有少法能取少法者意說無有少許實能取心緣少許實所取境何以故無作用故有二影生者相見二分依自證故如影。
【疏】如質為緣等者意說如頭實為緣還見自質猶如鏡頭面質為緣還見自面影也問今引此文有何意答據其次第今此舉也。
【疏】能入唯識現在十地者此明正能入也十地是所入之處若隨性入者此解論中隨字即地前非正入也亦言或隨經義入十地而第二解隨字意說或隨經義修習而能得入十地等。
【疏】相違即者此明人亦相違言人境俱別者意言釋持業所以相違既是持業釋故知人鬼等相違亦得是持業釋。
【疏】魚等宅路者約水是魚等處之所。
【疏】空定唯空者約觀作業者而依空定觀境空若餘人等非觀行者即於其境而計為實定故既互相違明境隨心種種見別非一實物互相違返者觀行者不見一實物與虗相違也。
【疏】此雖非有至各反不同者觀此文意釋通外難謂有難言境既實無是遍計所執如何鬼等見不同耶應舉此疏文答。
【疏】應言一處解成差者意言心外既無實境何得一境應四心耶但一意所中有四相違境應四心也處義寬故心外釋境故不可言一境也但可言一處。
【疏】此唯有心者意說過未境等雖無能緣識皆得起言菩薩緣此識無境得生者意說菩薩緣餘人無境得識生過未境雖無不妨識得生故菩薩以智力如是觀察。
【疏】境非真慮起者意言過未境雖非真緣時亦得心慮起。
【論】彼境既無餘亦應爾者意說既緣夢等假境唯識義成緣餘五塵等境亦名唯識又例言但過未夢等境無如眼等識緣現境時無實境者此約識雖無實色等境說有故不相違。
【論】自應無倒智者即是能觀菩薩智自應無倒即是凡夫等緣境之時菩薩觀此境若實有凡夫緣時應得解脫證境。
【疏】難塵是實有者即是問難也今難言若凡夫得五塵實境何故智不成故知凡夫不得實境也言證實智不成者意言若凡夫緣得真境應智得成既凡夫不緣得實境而智不成返成言凡夫若得實境而智既不成故無觀境是假而智得成。
【論】隨三智轉智者意言隨三智者境隨三智轉下言智者即菩薩能觀智也境若實有如何隨三智轉。
【疏】得心自在者若十地辨位次雖人人實十地王位未必即實亦如初地菩薩作閻浮提王第二地菩薩作金輪王大臣藏經言亦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等若如有宗一三千世界有萬億世界而成至此明智即是初地二二地菩薩作此輪王能往餘他方世界若異生作輪王者唯得自處所王四天下而不能往四天下也。
【疏】或意解思惟觀雖境亦成乃至前解為是者此即或有觀行者以假相意解思惟多時觀大地等作金銀想等以多時作此想等此觀便成唯自見大地為金銀等謂餘人皆不見地等為金銀故不得受用也今不取此解以假想觀大地為金無實用故此通即小聖凡夫作也取前轉換本質變大地等為實金銀餘人皆得受用之故前解為勝。
【疏】得十自在者一壽二心三眾具四業五生六願七勝解脫八神通九智十法自在無性攝論亦言各據勝說者餘聖教中說第三地菩薩方得定自在者據勝而說如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三地忍辱等皆據勝說理實初地中亦得定自在故十地菩薩於地地中皆能具行十波羅蜜也問菩薩所變大地為金等時未審大地在不答然變略有二種一實變地為金等時體業餘人得此實金等用二覆相又如天仙女變舍利弗身為女時但男相不現其實本男身還在然餘二乘變等雖現其相多無實用然即質變者如變出柱為金等皆即質變也若離質變者不化。
【疏】然一切異生能作此者至境隨事慧轉者意說異生若以假想觀地等為金等相是境隨事慧轉事慧者緣事之慧名為事慧事慧即緣五塵境等意說異生作此觀時故境隨事慧轉也此後解意也以後解通凡夫故如無量壽經佛教作十六觀者乃至變嚴地等閉目開目皆令明了凡夫作亦如異生習觀者亦能變境隨心而轉如作空觀及折色作極微等觀心如是變時境如是生亦與境隨事慧轉相似故此明言如觀經說亦如九想觀等。
【論】言謂得勝定者此文意說若得初果以去所有聖人若在定中多不緣事若定中多作四諦觀等謂觀苦無常等名九勝定若餘異生雖在定中但作欣猒等觀亦不能在定中而作諦觀故異生得定不名為勝。
【疏】修者謂修觀人即二乘等疏取菩薩謂空境相應者謂二乘修人空觀觀我及我所皆悉是空漸漸修習除我我所斷惑由境無實此空是實若不是實者此空觀應成虗妄不能斷惑故知外境無空觀是實也此空即是苦諦下空或四聖諦所緣相應者空我境是無空相現故謂觀四諦下無常無我等十六行相亦能斷煩惱故知外境無實此空苦無常無我等觀是實能斷惑也若許境是實者此苦無常等觀應成顛倒意說作四諦觀觀苦下一色四心境作空等時是雖無而有無常等眾相現故。
【疏】法觀者謂此後得乃至相皆顯故者法者謂契經正法觀者謂聲聞菩薩後得妙慧以此妙慧觀契經中無常等正法道理即依此經中道理隨觀一境境上苦無常等雖無實境而有苦無常等眾相顯現乃至觀空無我等亦然如疏中言謂一極微觀為無常等者釋前一境上有多相現所由然二乘人後得智中不能緣契經等但由前加行智中緣契經無常等今有後得智中但依前加行緣契經無常道理而觀苦無常等。
【疏】非一體上有眾多義乃至體應非無常者明不一不異也皆是觀行者第六識上作苦無常等義若空無常等義即是極微者一極微體應有眾多以無常等義有眾多故若無常等異於極微體極微體不應即是常等眾境隨理慧轉者謂慧能觀四諦理即緣理之慧名為理慧也境者即所緣境即境隨他緣理之慧而轉變也。
【論】無分別智轉智者問此中說菩薩能觀見他餘聖者證真無分別智其能觀他者為用後得智能見他無分別智為用他心智及有漏世俗智能見答用無漏後得智能見或通他心理皆無失。
【疏】境隨真慧轉者慧能緣真緣真之慧名為真慧即餘五境應隨他真慧而不現也有謂境隨真慧轉者境謂真如也以無分別智不取於相而真如亦無出相也。
【疏】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者疏中解上二句有二解一言心意識所緣所緣者即是八識上見相分皆非離自性自性者即是八識自體分意說所緣見相皆不離識自性分之自性也故疏文言即緣識之體者意言緣識即見分體者即自證分緣見分故見分是識體上用是自證分緣見分見分不離自體分也言或事性者事之言境事即是相分相分不離識自體性故言性也二言其真如理體即是義之所依本事即是體事也義者即是有為法也故真如真實心也故真如與識為體不離識自體若八識等總名意或總名識即八識上見相分是所緣不離識之自體也意說真如及所緣皆不離識自體也。
【疏】大乘他方佛眼乃至自他不極成者薩婆多唯許娑婆世界有佛出世不許有他方佛也又唯許有八方上下二方皆無也。
【疏】最後身菩薩者即是王宮所生身於此身上即得成佛名最後身菩薩所起煩惱悉是實訶罵調達愛怡羅睺皆是實煩惱此菩薩三大劫中但是凡夫亦入地獄三大阿僧企劫已滿不生惡趣定善定趣不生貧賤家定即豪家得男子身定不受女身等雖三劫滿已又一百大成壞劫修相好若大乘中三大阿僧企劫滿已即百劫修相好千劫修威儀萬劫學神通亦學牛行象王等此等皆有自他不成並極成言簡也。
【疏】此親緣言簡他身中自心外色及第八等所變者然他身所變色等及自第八識所變色等皆五識踈所緣緣不是親緣也故須簡也若不簡者有立已成過踈所緣緣先許有故准論疏合有不字不親緣言簡踈所遠也疏略無不字。
【疏】如是餘四識展轉相望四量亦爾者量一言極成耳識定不親緣離自聲等因言五識中隨一攝故如餘眼識等餘鼻舌身識等准此應知故極成言亦流至此亦應簡不極成不鼻舌身識等即大乘中他方佛不鼻舌身識小乘佛非無漏不鼻舌身識最後身菩薩不善不鼻舌身識等此等皆有自他不極成為簡於此極成言至於此。
【疏】今總為言至不別指者此說論中比量宗同喻略所由。
【疏】謂極成言亦流至此者亦應簡大乘他方佛意識及小乘最後身菩薩不善意識佛意識界法界意界是無漏小乘亦許故不簡也。
【疏】若別言第六至為不定過者若有餘字中不攝七八識即外人將七八二識為過言汝第六識為如五識是即不親緣離自諸法為如第七八識故亦得親緣離自諸法彼小乘雖不信有第八識然將此識親緣心外法故為不定過據現實非不定既不信有七八識何得更緣心外法耶又例七八識亦是極成前引理教已成立故亦成有法。
【疏】別有六量者即六識各別作比量即為六量也。
【疏】此第二唯識量者取前親所緣量為第一此量為第二若約大段次第合是第四量更勘餘本。
【疏】相應法體所緣性故者即此相應心心所法即彼他心智緣故相應心心所亦是所緣性也。
【疏】不言即識者宗中不可言即識但可言決定不離心及心所若言即識為宗者即宗有一分相符過以他心境即是心故。
【疏】以有無為別故者若以所緣有為無為即是識者且如所緣中有是無為法者此無為復與識別如何言所緣法即識耶。
【疏】以是法故即有體法者意說論中所緣法者即是因法故言以是法故既言所緣必以有體故所緣有體法因意除彼空華不可為因故。
【疏】言以是法者即顯他心是所緣明不離識非即我心。
【疏】又解除彼亦得者即立量言除他心智所緣他心心所境已外餘所緣諸法決定不離能緣心等因言是所緣故如相應法又立量言除彼無體已外餘所緣有體法決定不離我能緣心是所緣法故如相應法或因除亦得因中應言除彼空華所緣法故以言簡之故亦無有過也。
【疏】非言與心相應至故通心者若非言與心相應即唯心所蘊故故但總言相應通心王也故不言與心相應問此文與前此親所緣定非離此此等論文何別皆成立所緣不離識故答有二解一言無□□別但重成前量也有法用前二言有別前量偏約親所緣緣說不離心而有外救言如心心所法及親所緣不離心故可成唯識若疎所緣質色並不相應法及與無為等既非親緣應離識有故說此量然此量意色等諸法以是法故皆非離心如心心所非謂此法是親所緣說不離言故與前論文有別明知此量有法但言所緣色等諸法為有法與前論文有法不同故說與前論文別或可前後二量因有別故前後論別也。
【疏】初離有者意言實我法等體非有故不同彼真理及俗八識事於是有故故言離有也。
【疏】後離無者意言後者即空理及識名後也空即是如依空顯故名空體性是有不同遍計體是無法故言離無問此疏文緣空識者即取能緣真如之識何故此次論文言慈尊依此說二頌言下文引中邊論虗妄分別有不取能緣真如之識答意顯真如妄不相離真俗相依故言說虗妄分別有也。
【疏】結前所言契會中道者結向向前一紙計文彼論文言唯識義成契會中道故立理證以上所明法也。
【疏】辨中邊論卷所說彌勒本頌者意說彌勒初造辨中邊論說此二頌本是彌勒作釋是世親也。
【疏】處言與於大義相似者意說處字與於字大義相似。
【疏】以處於中字皆第七轉有所依故者舊頌言彼處無有二處者皆即第七轉中境第七轉然第七轉聲中有所依有所於境今即是處於境聲攝處與於相似故論第一言謂二空於者是境第七攝然豈列中字為第七轉應言處者於中是第七轉攝或可頌中中字是第七轉攝以第七轉中有所依聲故。
【疏】今言於此舊言彼處乃至但可言此者今新頌言於此二都無但言於此若如舊頌言彼處無有二但言於彼凡言此言即是近也謂此近法彼者即是遠也即彼處遠法即此二句始明虗妄心有即明於此妄心上無我法二種故疏主斥舊頌言頌中彼字者若舊頌言彼者對誰此言彼耶如先有此後方有彼未有此如何言彼故著此字為勝。
【疏】順此方言者意說此中唯有空五字成句者順此方言也故不著性字為言此中唯有空性非但不順方言亦乃文詞不便據理合性字。
【疏】唯與定有別者梵音言都乃至於理為勝者答唯與定差別所望也若新頌言此中唯有空但言唯字若舊頌言此中定有空是定義若於都字上更加阿縛駄剌那是揩定義也故應言阿縛駄剌那都故唯即是定義以依他中決定唯有空故疏主斥新頌中唯字今解言唯者有二義一者決定義依他決定有空故二者簡持義簡持義者此中即無前句以言於此二都無即已簡去我法二種今此下句又言唯字更何所簡不可以無法更須簡也故舊頌中定字於理為勝如前已言無有二者即指頌也無有二者即指頌中於此二都無一句也。
【疏】妄分別有空者即俗諦中有真諦者此文即有釋前此中唯有空下兩字問何故則釋前句下兩字耶答意一顯真俗相依有故。
【疏】一無時亦與二故者意言有一時必有二別無一時二亦無故即亦出一也意說非但一無二亦無故。
【疏】下成前義故說一切法者頌言故說一切法者即是彌勒引證成前一行頌義。
【論】虗妄分別有至於彼亦有此彌勒菩薩言我此一行頌中明虗妄心及真如空性是有我法二種空無體是故此道理不違經說大般若中世尊說一切法非空者即是虗妄心及真如空性是有也非不虗者即是我法體無是故我說不違經義非無不妄心者意說有真空心即妄中有真也亦有無漏智謂有為無漏也依此二無名之為空即依此有為無為二法上無能所取我法故名之為虗。
【疏】此頌上三句同此者意說此第二行頌上三句與舊頌上三句同意言若新舊二頌同者不對明若新舊二頌不同者即相對明故一頌相對明說。
【疏】有故者約妄分別無故者謂能取所取問能取所取與妄分別何別答能所取是遍計妄分別依他言俗空互有者真中有俗俗中有真真俗相依而建立故。
【疏】梵言薩埵至或言無者此文意證合有三故字論文中略但有一。
【疏】此會於中道非謂詮於彼義者如頌中言是則契中道即是契會於中道道理名會但取智證於理邊名會不取詮於境義名契會中道也。
【疏】今此依三界虗妄生死乃至不說清淨者意明彌勒菩薩前二行頌明斷三界虗妄生死而證於真空理故頌不說無漏依他但說有漏妄心及於空理若通明無漏者頌應言斷有漏虗妄生死法得無漏依他法而證涅槃。
【疏】即唯識二十外引為難者意言二十唯識中外人亦引此為難意與此同。
【疏】據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意言四事中處時二即是定身及作用二即是不決定今言四事皆通者處時二亦通不定身作用亦通既定言處時通不定者謂於是處同一時間有情心既有多所變亦應有別故於一境變各不同即隨自心名定不定故鬼人天等同居異居相望有定不定言身作用亦通定者謂多有情同一事業多時共集事同得了故亦定成或言處時是定作用不定者亦就勝說理實皆有定不定也又四事皆通者此文意說四事皆通有情如疏云謂終南山處謂緣山時及作用等亦是無情水土有生長用等等者四乃皆通有情亦如南山村人人經爾所常住南住南村定即有情處定有情即名有情所定故說處通有情時通有情者或有緣此人或時不緣人等故說時通有情疏中即約有時緣山等據非情說與身作用通有情者作用屬身故亦緣。
疏中銷作通宗應是通宗應云據理而言四事皆有過外人雖曰若一切法皆是唯識無心外實境者即處時身用四皆有過者據此有理也亦如真諦舊頌云若唯識先玄此一句通紀於處時身用約事應難云若唯識無云即處定不定亦若唯識無玄者即時定亦不成所成既定成故知識外有情境身用亦准此難云若唯識無光身不定亦不成作用亦不成等又新頌云若識無實境此了一句亦通於四處外人難曰若唯識無心外境者即四事皆不成意說若唯有識無外境者處亦不成身不成亦不成作用亦不成既許成者通顯識外境不無也。
【疏】舊真諦論云至若唯識無實者意冬此頌是也別為難難云若唯識無直玄境等與許處時定者此應不定何以故以唯有識無外境故故故處時悉無定無相續不定者大乘計相續不定今難言相續應定故言無相續不定無不定言意顯於定作用若成者今難言應不成以唯有識無外境故今一行頌下一句結上三句意言既唯有識無心外境所作事等如何得成耶又泰法師解此頌言此則應言處時決定取第二句中上一無字相屬上處時也此文意說處時悉無定無也意顯有處時決定也即第二句中相續不定者相續是身即身不定也作事即作用也即第二句中下不定二字流至於此應言作用不定悉不成悉不成者難上處時身用定不定事無等悉不成也然第四句合是第一句應言若唯識無塵者處時身用定不成者悉不成也。
【疏】菩提流支論言若但心無塵至人及所作事者此頌意說但有內心無心外六塵也實無外境妄見離心外有境故言若但心無塵離外境妄見處時定不定者准上處時令定難難不定故言處時定不定人所作事者人者即身也作事者作用也大乘言此二法不定今難人言即上定字流至於此應言人所作事應定文中雖復不別配准上相返理合如是難也以唯有識無外境故又泰法師言若言處時定人所作事不定者此四皆不成也今此一行頌將第一句難下三句。
【疏】新翻論言至作用不應成者意言將下一句結上三句總不成以唯有識無心外境故准前近難故彼二十唯識長行言若離實有色等外法色等識生乃至非一切處者此文意說外人難言若有心外實有色法等即終南山處常定即能緣此識亦定若離心外無有色等法一切皆唯者即此山處亦不定能緣此識亦不定故測言此釋處時決定不成難若無實境而能見者應一切處皆見村園男女等物既有所得見無所不見故知心外有實境等。
【疏】此即第一經部師等難處定也者即經部為首等餘十九部二十部小乘皆為此難言四若有心外境即處時決定身作用不定既大乘言一切法皆是唯識無心外境者今難言即應處時不定即身及作用亦應定也。
【疏】緣此識應生者意言非此終南山處亦應緣此山識生。
【疏】此言現識非謂比識者此難意言不緣終南山處亦緣此終南山現量識識生不謂比量識生何以故以比量識不緣南山處緣此終南山此識亦得故。
【疏】何故此處有時識起非一切時者意難言何故此終南處有時識起有時不起若舉心正緣時即緣若欲不緣時即不緣或可開目即緣閉目即不緣既唯有識無境何故不一切時常緣外立量可知。
【疏】彼論第三難言乃至非無眩翳有此識生者明解言此釋身不成不成難身與相續名之差別五蘊相續說為身故此難意言如堂內同處同時有人住皆見一柱若唯有識而無實境者應定一見餘不能見亦如多相續同時間於一空華等有見不見既若唯有識何故見柱則同見見空華則有見不見耶疏如眩翳者解言有著物不正名眩眼睛上有病名翳若眼中翳長即目前見長毛髮若目翳圓即眼見片輪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見繩。
【疏】謂外量言乃至於一空華有見不見者此難相續不決定謂大乘言相續不定如多人一處眩翳者見髮不眩者不見故知不決定今解難言乃至餘不能見等豈相符耶答不爾乍觀此文似相符據理不違外人言汝大乘為言一見一不見如眩翳等即此相續不決定者即應多人一處共觀一樹亦應一見餘不見如眩翳等樹既一見亦二見明知相續不決定者不成即將共見色難相續不定也。
【疏】尋香城者梵音言健達縛舊言乾闥婆此言尋香西方戲兒但作音樂造幻城等尋飯貪食彼所造城名尋香城由此海中日輪雲氣相擊勢力似城相現從喻為名亦辨徤達縛城如泰法師抄更有廣釋恐繁不錄。
【疏】如上皆有返覆比量者返前處決定比量言汝正緣於終南山緣此終南山識應不生執實山無此心生故如餘不緣終南山處時定量言汝緣終南山識應不起執實山無此心生故如不緣時次相續不定量言如多人於一所處同一時間一人眩翳見髮繩等時餘人無眩翳者亦應見髮蠅等物執唯識故如眾多人同一處時見實山等。
【疏】真諦論言定處等義成如夢如餓鬼乃至及共受逼害者新頌釋處等等者等取時也即取第二句中上如夢二字配第一句應言處時定如夢義得成第三句中續者即身也即是不定即取第二句中下三字如餓鬼配第三句應言身不定如餓鬼一切同見膿河等即第四句簡害作事作事者即是作用應言如夢中損害有作用此以上五句以三種喻釋四種。
復次如地獄一切見獄卒及共受逼害此以上三句以一種地獄喻合釋前四種故四事得成也舊頌與新頌意相似。
【疏】菩提流支論曰處時等諸事乃至為彼所逼惱者即第一句處時等諸事即取第三句中夢字配上第一句應言處時定如夢無色等外法者即無心外色等實法也人者身也遂虗妄見種種膿河等事故此依業虗妄見一句皆釋身不定中如餓鬼也如夢中無女動身失不淨者此已上二句即是如夢須有用此上六句以三種喻釋盡前四種獄中種種主為彼所逼惱此以上二句以一種喻合釋四難事得成也。
【疏】餘不見處例所見處比量亦爾者量言餘夢中不見村園等處應亦見是處定汝許夢境非實有故如餘夢中所見村園。
【疏】雖有世間至置汝言故以簡之者此釋伏難難言應非處定宗豈無世間自宗二相違過耶答以法有因中置汝言簡之故無過也。
【疏】以因言許無隨一失者若因中不言許者因中即他隨一不成過彼小乘等不許境無實故是置許言為簡過也即大乘因中自置許言故無他隨一失。
【疏】言如是故無以真如亦不定過者意言言如是者即指□許之境內處時等故簡真如也若不言如是但以是境故者即有以真如為不定之過以真如亦是境故問夢境是非覺豈可將前境耶答今所成意彼執處時定實即通遍計也故為以前後是現境此違他准己亦得為對。
【疏】彼論言即於是處乃至此答時定難立量准前者量言汝於夢中見有村園等時亦應不見汝許夢境非實有故如餘夢中不見村等時或返之或於夢不見村園等時亦應見有村等許夢境非實境故如汝餘夢中見村等時正量言其非夢中境雖無實所見村園等更其時亦定許如是境皆無實故如夢所見此因對經部經部許夢境非實故疏中言以經部為首若薩婆多夢境許實故今不對問豈園皆有有情非答縱無有情村中定有時故知亦通有情。
【疏】彼論謂如餓鬼乃至不令得食者謂諸餓鬼同業者即所見境同前別業者即所見境異或有一處眾多餓鬼同業者皆共見餘糞等望此餓鬼有損害用望有膿河鬼即無損害用或一處餓鬼同業者見有膿河膿河望此鬼有損害用望彼見糞等鬼無損害用或有一處眾多餓鬼同業者皆共見眾多獄卒有情執持刀杖遮桿守護河水等不令得食即此獄卒等於此處餓鬼有損害用即不見膿河膿河於此處鬼無損害用故知相續不決定也問此所見獄卒為是有情為是無情答無情但餓鬼業力所感實非情也然聖教中唯說地獄中獄卒與鳥等是有情故餓鬼見者是無情也若閻羅王宜以文案獄卒伺命等即是有情如經中說若人心常懷惡毒又見一切眾生有厄難凶惡之事心大歡喜由造此業死後作閻羅王皇司命獄卒等非於此中定唯一見者意說非眾多餓鬼同見一境然各隨自乘所見差別。
【疏】立量解言同於一時同於一處乃至猶如餓鬼見膿河等者同於一時同於一處有多人若同有翳者即見髮繩等若無翳者唯見好髮即不見髮毛輪繩空華等以前如餓鬼同業者唯見膿河不同業者即不見膿等。
【疏】立量解乃至失精血等者有翳無翳等量如疏自解又量言如夢中所見飯食乃伏等即無用餘非夢時所有飲食刀杖等即有實用又尋香城無實用餘城等有實用其理亦成因言許無實境故如夢中有攝失精血等即有用餘不失精等即無用。
【疏】立量解言餘位處定等乃至如地獄人等者今此一切皆是唯識雖無心外境而處時亦定身即不定有用無用皆得成立因言許無實境此識生故如地獄中雖無實有情獄卒狗鳥等而罪人或見城東處有鐵山來或見城南處有獄卒來或見有時逼害或有時不逼害或業同者見獄卒自來逼害即有用於見鐵山等即無逼害用外許非有情故得以為喻者意言外人許獄卒等非有情攝但是罪人隨業所惑能為逼害事等皆成今者雖無心外實境而識生時亦得有處時定身及作用有不定等皆成謂地獄非是實獄卒非有情故得為喻。
【疏】今舉一夢境等者意說論中舉一夢境喻等餘二喻論如餓鬼喻及如夢中失精血喻反得一切如地獄一種喻更有傍義此泰法師廣抄敘。
【疏】舊唯識言有阿含為至教故引經為難者即舊二十唯識中引四阿含經中十二處為至教為難既無心外法者何緣世尊說十二處耶今疏但言於契經中等。
【疏】又解以未建立第八識故隱五色根乃至並識反故者然彼二十唯識中言種子為五色根相分現行為塵者即約未建立第八識以前即隱五色根但說種子為根恐小乘執離識外別有五色根故說種為根也今此唯識論中意依識所變非別實有者即申正義依建立本識變起先行五色根為所依現行五塵相分為所緣故不同二十唯識論說根塵並識變也。
【疏】釋密意說色等十處所有勝利者此釋二十唯識密意說色等十處所由故彼論曰此密意說有何勝利遂舉頌答依此教能入等。
【疏】謂若了知從六二法乃至智者者意說若有情能知從六根境而生六識□□□假合名身無有實我見者無有實我知者如是有情能人我空故論曰人我空說六二法等。
【疏】由破一合實我想故令入我空說色等十者意說此身十處假合所成非是實有即破執身為實我一合想執故知身有十二處各別故也。
【疏】依彼所化乃至化生有情者然二十唯識論說世尊即依所教化二乘眾是令二乘人入生空觀故言世尊密意趣為說十二處由如世尊遮斷見外道故密意說有化生有情中有轉識也此即故知遮斷見說續有情等為以前成前說十二處義。
【疏】彼但依心相續至說化生有情者意言謂但依心前後相續能往後世即名化生有情非是離心外實有化生有情。
【疏】說無有情我但有法因故者此二句即是俱舍論中別頌此頌意說無有實有情亦無實我但有諸法因緣也因謂五因緣謂四緣意言謂有情執有實我所以世尊言但有諸法因緣何處有情有實我耶。
【疏】說色等處契經亦爾者此法合也合言謂有實我者所以破無實我有色等十二處也意說即所化有情堪受無我境者便為說無實我但密意說有色等十二處也。
【疏】說諸處其義亦爾者謂破我故說十二處也問既言十二處豈實有耶答亦非實有何以故以法體離言如幻化故非十二處言十二處者但假說也所以引化生有情為喻。
【疏】問眾生執有我為破實我說法處者法處者即是十處法。
【論】為入法空復說唯識令知外法亦非有故者解言為遮我故說十二處彼二乘等執有實法為破彼故復說唯識令知心外實法亦非有故。
【疏】此釋外疑者疑言既無實我說十二處者何故更說唯有漏識耶答為入法空復說唯識。
【疏】復依此餘說唯識教者意說唯識法空教名餘教謂觀三性等即十二處教之餘也言能入所執法無我者意說二乘雖無於四諦法執為實有不了色等諸法□□我故有情法我執在謂令悟入所執諸法是無我故故說唯識法空教問何故諸法名為我耶答我者自在義即諸法有自在義故得我名不得將割斷義以解於我。
【疏】以說唯識除其法見者法見者即法執也亦有本諸見諸見法見意亦相似。
【疏】我及我所名為無者意說我及我所是此所執所以是無有為無為非所執故是有也。
【疏】非無離遍計所執實乃至說為法空者意說非離此遍計所執實言以外更無餘無漏正體後得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為法空但空法執名為法空故問此根本後得智證唯識為約依他答從前問且約依他名唯識性兼取真理亦無妨。
【論】非無離言正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為法空者意說但說所執我法無故名為法空不說依他圓成無故名法空也何以故以依他圓成法體不無又是離言正智所證也不得名空長讀論文。
【疏】設依他言法體亦離至故今總言者此說依他離言所由意說依他唯識性雖有依他能詮言其法體者亦離言也問何以知耶答謂後得智所緣故唯有識無心外境不帶言故此證其離言故依他圓成俱離言也其正體智自體分證自依他見分時亦是正智證離言依他唯識性故非無離言正智所證等也今疏家據據正體後得分別其真如離言不說自成。
【疏】依識俗事有真識理者意言依識俗事者即說最初俗諦謂瓶盆等但有名無實但可依識立故唯名俗也有真識理者即識真理也即最後真諦唯真如理故此真俗相待得名若據此唯說初俗後真不通中間又解依識俗事者即俗中前三有真識理即真中後三故俗真相待而立又解依識俗事者則四重俗諦有真識理者即四重真諦有識者識體不無名為有識。
【疏】四重俗諦至亦是相依者意說前三俗而依俗中第四真即四俗諦中亦有俗諦而依真也。
【疏】四重真諦中至亦是相依者意說真中前三即真中俗諦若第四真諦即名真諦即第四真諦亦依三俗即說四真中真諦亦依俗諦故真諦真俗相依。
【疏】若總四俗真至亦是相依者解言若四俗諦中初俗諦唯是俗不通真若四真中第四真唯是真不通俗俗中後三真中前三亦真亦俗故說真俗相依此文即明四重俗四重真上有真俗相依也文有廣分別如泰法師抄或可將俗對第四真將真對初俗亦得相依相對立故。
【疏】二十唯識義與此同者二十唯識中亦說真俗相依問建立故乃至諸佛說為不可治者與此文同故。
【疏】此問色識堅住相續轉□所以者外人問曰別一切色法皆從識變以識為體即色等名為色識者何故心心所即間斷所緣色即得百年五十年相續住也此文問色境何故不如心心所亦間斷也言一類者外人之問若一切色皆從心變言何故能變心心所即通三性而非一類其所變色即唯一類無記不通三性耶。
【疏】天親言至而轉者意言天親論說多時住故此論言相續而轉以一類堅住即是相續轉故也又解言即此一類堅住說名相續也。
【論】名言熏習勢力起故者即如有情識心之上緣此五根時識心作百年五十年行解由此行解即熏成種子後時從此種子生現行時所生五根五塵等亦百年五十年相續而轉也問別第六識緣根塵等時即作百年五十年行解熏種種生現行即得住如五識緣五塵時不能作百年等行解所熏五塵種子後時生現行色等五塵應不相續又第七識緣第八見分熏種種子生現行亦應不續答唯就第六說名熏習五識用劣第七非量故不相例而何故三熏習中不說有支我執二熏習乃偏說名言熏習耶又名言中為是表義為是顯義名言正可知。
【論】與染淨法為依處故乃至便無雜染亦無淨法者此論文意稍深遠也此說五根五境與染淨法依處者即正約欲界中說少分亦約色界不據無色無色界無五根塵故如何約欲界由欲界中具有根塵由境故牽生能緣心由根故發生五識緣五塵五塵若順情即起貪色乃至貪觸等好觸等遂起煩惱造十惡業等若遇違境即根發識起嗔等諸煩惱故若唯有五塵而無五根者不能起煩惱造顛倒惡慧以無能緣識是故即根塵為染法為依也又由人身在欲界即少分厭五塵持五戒即生人中又能少分持十善即生天中又上品厭離欲界五塵等不起貪心故即作欣猒及作諦觀而得上色界定若厭色界色即得無色定如是知三界皆不實便作諸觀漸次修行得入聖位故說根塵為淨法為依又若無五塵即不能發染淨淨心故此無色塵等法即無染法若無染法亦無生人天出世之法何以故若有所治染法體有能治法所治染既無能治淨不有又若色界中亦愛自色身亦依色故而起貪等諸煩惱故又色界中由起厭色故即起聖道故色界等亦與染淨法為依故約欲色二界說也。
【疏】顛倒即諸識等乃至是業生者緣色境而起煩惱色界少分上緣色境而起煩惱五塵不具故名少分無色界全無緣色境而起煩惱以無色法故疏中有二解初解言即有漏心心所緣色境等不證實故即三界有漏虗妄心心所皆名顛倒從此已後方生煩惱雜染業則先起顛倒後起雜染業若於色境而起四顛倒貪等煩惱名顛倒者即是先起煩惱雜染四顛倒迷執即煩惱故如何以論言應無顛倒便無雜染據此論文即合先起顛倒後起煩惱明知顛倒不是煩惱中四顛倒即是有漏虗妄心心所名顛倒二解言體即是煩惱業生顛倒即是煩惱中四顛也如緣色法而執為常即此無常計常是邊見攝若緣色法而執為我即無我計我即是我見攝或緣色法而執為樂此計苦為樂即是戒禁取攝或緣色法而執為淨此即不淨計淨即見取中攝。
【論】是故識似色現者結成根塵與染淨法為依止等。
【疏】亂相者相者因也者亂相者即是相分即此相分作所緣緣因能引起能緣心故故境即是心因也此亂相亂體皆約欲色二界中說。
【疏】以色識為因者色從識變故說色名色也由此色境妄心得起故名為因。
【疏】順結頌法故文隔越者意言無著本頌越不次據無性釋即不順結頌文而釋外難即疏言以色識為因起妄心故乃至亂體即是諸識此是順結頌法釋外難也遂有難曰何故准長行釋與彼頌文何故不次答彼言約順結頌取義相屬故文隔越亦不相違頌文隔越者應許為色識示於亂相隔越亂體及與非色識示於亂體隔越色識。
【疏】境因能生心果故者即境所緣緣因能引生能緣之心果也。
【疏】諸法由量刊定有定者即是聖言量現量能刊定諸法有無也。
【疏】論主依自宗答五識及同時意識現量得時者然大乘自宗六識俱起。
【疏】順他宗解乃至妄生心外境想者順他宗解者以彼經部薩婆多六識不許並生故今論順宗解言前五識緣境現量得時不執為外五識滅已後意識起時緣境妄生分別作外境解又大乘宗五識緣色等境時不作青黃色等解亦不作外解但任運緣之若小乘說五識緣色等時作外境解又大乘自宗中亦許五識滅已後意識起此即順自他宗說也。
【疏】四分之中自相分故者意說但取各各自識四分中自相分四分者相見自證證自證分。
【疏】五識中嗔等至故非遍計所執者觀其疏意但似通外難外難言五識中既有貪嗔等何非遍計答五識俱時貪等雖不親稱本質而能親稱影像相分故非遍計所執問如何親重境不稱本質耶且如於非情上起嗔等豈稱本質耶又非情於己既無怨惡又非於己不饒益何得起嗔故不稱本質也若自所變相分必相似也故名現量不得名遍計問五識俱貪於相分亦有可愛非愛亦是不稱相分何名現量答設使不稱以不堅執不作別解故不起計度分別故言現量也又泰法師判言疏主說五識中貪嗔等緣境不稱本質但稱相分非所執者且隨麤相說然未盡理解如五識中患迦末羅病攝壞根根今眼識見青為黃而是不稱青色本質但稱黃相分故約麤相說可有斯理若據盡理說者五識既現量緣境則俱時稱舉質及相分如以手案眼見第二月即是第六意識於眼根問中見第二月眼識實不見也但見本月圓此亦如是由患迦末羅病故即意識於眼根門中見青為黃眼識但見青不見黃也此緣稱當又如菩薩後得智緣他心及緣無俗境時既是現量則俱稱本質及相分五識既唯現量緣境俱稱本質相分也又現量心緣既離名言故稱本質及相分也五識亦爾若比量心緣境唯稱相分不稱本質如前論言假智及詮等假智即是比量智也若比量心緣境即不稱本質相分然三性心皆通許有比量故也如緣瓶衣等者皆是非量故若疏主言五識不稱本質但稱相分者五識中亦應有比量何以故得不稱本質執既知五識緣境俱稱本質相分問若言由患伽末羅病損眼根故即第六識依眼根門見青為黃者不然若損第六意根許第六識見青為黃既損眼根不損意根故知眼識見青為黃意識應見青為黃又難假既說患病損眼根意識依眼根門見青為黃者亦恐患病損耳根亦應意識依耳根門緣好聲以為惡聲乃至損身根亦准此難此假疏主難泰公也觀其難意但成損眼等根發眼識時見青為黃等乃至身根發識亦然。
【疏】現覺如夢等者解言覺者即心心所總名如夢中緣境時則不言我在夢中所緣如現覺心緣境時亦不我顯解境等解彼彼現覺如夢等。
【疏】已起現覺時見及境已無寧許有現量者正量部師及薩婆多同許諸識不並生先眼識起緣現量境時不作外緣後意識起現覺色境時雖作外解言我今現證如是色等然亦是現量故今破言若後第六意識起現覺時前念現識見分及境既落謝過去寧許第六識有現量正量部師許境相續諸識剎那者即正量部許有長時四相如世界成却住等即許能緣心剎那剎那滅也新生心亦緣舊境也故正量許五識滅已後意識亦起現覺分別境時亦得是現量。
【疏】五識現量能見者已滅非有者今破正量部言設論所緣境不滅則五識現量能見之心已無後意識生如何有現量唯約見分破然薩婆多計五識已後意識生亦得現量故破言五識見及境已後意識生寧許有現量即約見及境無破疏中文總意含二種者此中論文總相意合破正量薩婆多二部如頌言現覺如夢等已起現覺時見及境已無正破薩婆多破正量部也。
【疏】此二現量不分明執者二現量者即是五五俱意識現量名言二現量也。
【疏】然今此中據有多分及就他宗者大眾部及大乘俱許五識及俱時意識是現量故言據自就他宗說現量時不執為外問何名多分現量故故據自及就他宗說現量時不執為外答自宗中五俱意識有是執者有無執者今且說執者故言多分。
【疏】然實五俱亦有意識妄執者乃至後五識生何故執斷者意說五識俱時亦有執起也如何且如五識相續正緣色等境時意識與五識亦同緣一色等忽傍邊有怨家語聲即聞此語聲相續兩種意識於中執為實有故五識俱時意識亦有執也若五俱意識無執者聞怨聲時應不知是怨不執為實有等既聞聲知是實怨明知耳識俱意識得有執也若彼救言五識滅已後時意識起執者難言意五俱意識有執者未審與俱時五識行相何異答然但堅深可說有異意說五識俱意識不堅深執者即與五識自是現量若五俱意識有執著者即與五識有異以五識是現量俱時意識不是現量故堅深是執不堅深者無執又解外問言五俱意識若有執者未審與獨頭第六識執何別答獨頭意識執堅深故是遍計五俱意識雖有執而不堅深故非是遍計亦是現量。
【疏】諸處但說五識俱意識是現量不言定爾故不相違者會諸教不同所以論之中但說五識俱時意識是現量則不定說但與五識俱時意識皆是現量故知五識俱時意有執非現量亦不相違。
【疏】疏由此亦無有多過失者由此現量五識俱時意識有執亦無多過也。
【疏】若小乘等難至不是破他者本雖破他有難此答文即成顯正義也問設他有難依五識說何了不破五識耶答前既顯執為外故不破之意說小乘依五識是為外難今由正義言彼見外者是意識然五識緣時不作內緣故但顯正義不破他以前破五識是緣外證故更不破也。
【疏】外人問曰乃至不離於識者此即牒定他宗者解言此即大乘假設牒定小乘宗即是大乘牒他小乘宗小乘宗等皆許心外有色等故此亦唯有喻而無法合意同從夢覺時即夢境無者何故得夢覺時前邊境不無乃常有耶或可大乘對小乘亦得名他據後解即小乘牒他大乘宗義次下方起難。
【疏】後釋先難者如先難言何故覺時於自色境不知唯識今此論文釋先難有二初舉喻如言如夢未覺至方能追憶等是後釋難了如言覺時境色應知亦爾等文即是釋先難也。
【疏】依教設難者疏文錯是釋難字勘餘本。
【疏】無實作用諸法皆爾無有作用及作用故者解言若總聚假者即名作用者若別手等即名作用若故無實人作者用及無實手等作用也故心等無能取外實境作用也然作用作者皆是我之異名。
【論】七非如手等至外境者非如手等親執外物此二句即破正量部正量部師言不立相分彼部說心心所法親取前境如鉗物今破之言非如手等親執外物日等舒光親照外境此二句即是破勝論師勝論師說眼識起時舒光直照前境如日舒光親照境也今破之言其心等緣境之時非如日等舒光親照外境體外之物者即日月火等名體。
【疏】但如汝宗鏡等照物似外境現者然大乘及經部師不立有鏡中像水中月故鏡中實無像水中實無月亦如人面南照鏡時由鏡面明淨故令其眼識返引見自面向北又看水時水明淨故令其眼識返引見天上月由如日中者一盆水及鏡水及鏡面明淨故令其日光引向屋裡間現故大乘鏡中無實影像若薩婆多立有鏡中實像及水中月等今大乘言但由汝薩婆多宗實有鏡中像向鏡中像向鏡中現今此他心智亦爾即他心心影於我自心上現名了他心此約影像相分親所緣說非心親能了他心者約本質說。
【疏】無作用至不能取外境故者意說能緣識等猶約無作無能取外實境作用故不能親取得心外境也。
【疏】緣他相分色自身別識所變色等亦爾者自識別緣他人餘相分色以為本質亦自變相分為親新緣自身前六識等緣第八識變相分色以為本質即六識等自變起相分為親所緣。
【疏】無作用故至法不滅力故者此明緣起法法爾從自生起未滅間勢力勢力者相續義故言無實作用能取於境。
【疏】即體之上有影生者此說見相二分名為二影問相分可名為影其見分如何名影耶答皆從自體起故猶如月影從月起故。
【疏】如質為緣還見本質以心為緣還見自心者如人照鏡時以自本質面為緣還見自面本質由鏡面明淨故即令眼識還見自本質面也如緣外色等時還以自心為緣還見自心見自心者即自心上見分能見自心上相分故相分不離心故名為自心非是自見分還見自見分也。
【疏】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乃至不知如佛境等者此文意說如二乘十地等他心智緣心時不能一一如實稱可知他人本質心不分別故故他心智云何者問也意問二乘等他心智為稱實知為不稱實知耶或可問曰他心智云何於境不如實知准此下二句答也若據前問下三句答也如知自心智者意答言如緣自心智即後念心緣前念時亦不能如實知及如緣自內心心所時亦不能如實知也如心王等緣受之時亦變相緣不親得故不知如佛境者意言佛緣他心極明了故一一稱可親似他心名親能了二乘菩薩等緣他心不如他佛親了他心名不知如佛教即不如他親似故不知又解言不知者即無知也由煩惱覆弊所以緣他心時不能親了知無無知煩惱故緣他心極似本質名親能了非謂親得他心本質也問他心智通凡聖者未審勝劣云何答如異生得他心智不及聲聞聲聞不及緣覺緣覺不及菩薩不及佛然餘人他心智即總相知委細不知若佛他心智緣他心時一一委細知問他心智為唯緣他心亦為緣他心所緣之境耶答如小乘說但緣他心不緣心之境問緣境有何過答亦有過也且如前人他心智緣菩薩心時即以菩薩心為所緣境若許他心智亦緣境者即菩薩他心智緣他心時亦應緣自心即應名緣自心智不名緣他心智若前人心緣色時菩薩他心智能緣他心及境者應名緣色智不名他心智餘一切皆准此難若大乘中說菩薩他心智亦緣他心亦緣佗心所緣境假前人心緣菩薩心為境時菩薩他心智緣前人心亦得緣自心是前人之境故何以故大乘中同聚心心所受想等變起相分更互尚得相緣故無過也又前人心設緣色等不相應無為時其能緣他心智亦緣他心及不緣境等以他心智本知前人心及不緣境故亦無過問若許緣他心境者何故但名他心智答以從本為名名他心智不名緣色智也問未審有漏他心智得緣無漏心不無漏他心智得緣有漏心不答據小乘宗說有漏他心智遠緣有漏心不相稱故若大乘中說若有漏還唯緣有漏心不能緣無漏心復七地已前菩薩有漏心亦不能知因果無漏心何以故有漏是麤劣無漏是細勝不相稱故若七地已前無漏他心智方能知因果無漏心異生有漏他心智不能知因果無漏心又若異生有漏他心智亦能知因果生得善心無記心也即不知加行善心以是勝故若約他心有漏他心智亦能知無漏心故二乘亦能知佛菩薩心其方云何如獼猴得蜜獻佛佛不肯受獼猴即知佛心為未作淨故是以不受即取水灑蜜上佛即受之即是異生有漏他心智知佛無漏他心也又如優婆毱多觀化有情後魔王惱亂尊者心尊者心念言何故佛在世時不降此魔今令惱我即入定即觀佛心知死肉著此魔我除也將三屍繫頭等又如佛須侍者其聲聞入定觀見佛心觀令阿難為侍者等是等皆名二乘心知佛無漏他心若佛實心等覺等菩薩尚不能知問所化心智未審緣得幾程心名他心智耶答唯小乘說他心智得緣十二種心必為他心智之所緣境十二智何一者痴心二者離痴心三者貪心四者離貪心五者嗔心六者離貪心七者心與惛沈相應心八者前心謂與掉舉相應心九者邪心謂在定中心十者散心謂在亂中心十一者小心謂狹劣心十二者大心謂乘樂大法多生成佛度有情心也。
【疏】既有他心異自心之境何名唯識許有色故者此外人之問意既實唯識即自心中唯有一識及自一識不變色可名唯識既一身之中許有八識各各所變相分色等又許他人八識及所變色等如何名唯識。
【疏】且初返難等者如疏又責言迷情不息獨更生疑豈唯識教隨依何人攝說有情總為一人識耶。
【疏】由此理故便顯直如者由此理故道理非是真如名為理也意說由二空無我之道理能顯得真如理也。
【疏】有識自體等者問何故百法論中說二所變者謂十一色何故疏中言二所變者謂見相二分二論相違若為會釋答此文明唯識義即說二所變是見相分彼論出法體即說二所變謂十一識彼論如言二所變者即第八識心王能變起五根五塵同時心所唯變起似根塵然第七識不緣色此中除之若五識亦能變起實五塵若第六識能緣變十八界似根塵等故彼論言二所變也此中即約唯識道理說五聚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即自識相故名唯識乃至識實性故名唯識等。
【疏】但遮一切愚夫通二乘等乃至顛倒故者為不實故者色等離識不是實故由顛倒故妄執為實二乘阿羅漢人有顛倒執者非是煩惱障中我執及煩惱障四倒也謂無常計常等即是所知障中法執四倒也離識五法者即是示五聚法論中舉色等取餘四聚法言答理難訖者上來疏文有九重問答皆是外人約理申難論主答訖故言答理難訖。
【疏】非清辨至得菩提者意訖非清辨惡取空者能成就資粮得菩提也然清辨者是地前小菩薩極有我執有中疑不肯向上上問彌勒決故遂言彌勒未成佛有妻子與我相似不能決我所疑待當來下生成佛方就決疑也遂欲留身久住於石觀世音菩薩像前七日七夜不食至心求見觀音滿七日已即觀音菩薩於石中忽然現身語清辨言仁者作此慇懃至心求見我者欲何所求清辨言人命危脆不得久住今欲得留身久住見彌勒當來成佛決所疑今觀音菩薩有何方法令我身久住觀音言汝若欲得見彌勒當廣發願生彌勒天宮親見彌勒請決疑可不善也清辨白願不可改志不可移願留此身待見彌勒佛觀音言向阿修羅處中即窟令開開已遂告諸人曰若欲得留此身者可入此窟當時唯有六人同入已窟門還閉清辨既是惡趣空故不能善修有說清辨當時歲二十八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本(下)
成唯識論述記義演卷之八末(上)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疏】宜由字釋一切種子識者意云此釋頌中初句合置由字應云由一切種子識謂本識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別。
【論】此生等流至名一切種者此別釋一切字謂所生果名為一切即種子從所生果名一切種是依主釋即一切之種名一切種。
【疏】於因緣中唯除現親能薰之因緣此明一切種子故者意云現行親能薰種雖亦是因緣今不取頌意本明一切種故所以不取現能薰種以現行非是種故。
【疏】餘因緣種體皆生等流者意說唯除現行薰種若現行外餘因緣種子望因緣所生現行皆是等流果故種子與同類現行為等流果也。
【疏】問前第二卷未種生現起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何故此中但言得等流果耶者此中問意云何故前第二卷中明種子生現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今此處明種子生現行即言是等流果耶。
【疏】答如前第二乃至非士用果者如前第二卷明因能變果能變唯等流異熟二因習氣攝一切種盡故彼云等流習氣是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第八種子生現行唯是等流果不是士用果故彼等流果即是此間等流果非是士用果也問若不得士用果者如何彼論下云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耶答不然但言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不言等流種即是俱有因意云縱許是俱有因者擬舊因緣故謂薩婆多所說六因中除能作因外餘異熟俱有等五因皆是因緣故頌言因緣五因性顯揚十八破薩婆多俱有因不定是因緣性又解此間名為因緣據當法體說如第二卷云如俱有因得士用果者就譬喻說不相違。
【疏】今但是因緣至流果者意說此因緣是十因中生起因等攝得等流果問十因中幾因是因緣答若六因是因緣所謂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因是因緣性若爾何故偏舉生起答雖六因是因緣然生起因之果近故疏中偏舉。
【疏】又違為果名俱有因種現即非者若現行心心所更互為俱有因更互為士用果或心主為因心所是果或心所為因心王是果即心王心所更互為因果若種子生現行即不俱有因何以故種子生現行非更互為因故如第八識中種子生現行即種子望現行即舊種子名因緣現行為果若現生種子即現行為因新薰種子名果故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唯望所生為因即不得更互為俱有因不同心心所得更互為因也。
【疏】與俱有法為因亦通無妨者若種子生現行時既是同念生即種子與俱時現行法為因或現行生種子即現行與俱時種子為因但與俱有法為因非與俱有法更互為因也。
【疏】如攝論說即義說為二因者即攝論中唯說種子生現行亦名同類因亦名俱有因即於一切種子生現行義說為二因也。
【疏】若前解至果中攝者意云前等流果中有二解初解即種子生種後解即種生現行今准前解種生種唯是等流若准後解種子生現行現行亦名士用果或增上果攝者意說增上果寬亦攝得士用果也亦有疏本作別字解亦得意說前總相解等流果即取種子生種種生現是等流果今別解者唯取種生種是等流果若種生現即名士用果或是增上果攝增上寬故通取士用無妨。
【疏】即善惡種望諸現種異熟等者意說善惡種子望諸果熟無記現行種子皆名異熟性不同故異熟生無記法者即業所招總別報異熟生無記心心所並名異熟望善惡並不同性故意說善惡種子與異熟果為增上緣種。
【疏】前生等流果至增上緣種者此辨因緣增上緣別也前生者即前等流中種生種種生現等也。
【疏】然約第一解等流即此二種乃至以俱有為果故者若准前解等流果中即取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名等流果此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此二種即攝一切種子盡下士用果但於種子生現行上義說士用果然士用總有四種一者俱生士用果謂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果二者無間士用謂種生種子果三隔越士用果謂善惡業能惑後報異熟識現行果四者不生士用果謂無漏聖道斷煩惱證得擇滅無為離繫果也今疏中但說俱生士用故云以俱有為果故也即種子為俱有因現行取第二解。
【疏】增上果亦有二乃至不能繁述者然此文中有二種增上果一者不雜增上果二者雜增上果且不雜增上果此第八識現行若望他善惡業所惑其識現行是名異熟果望作意種子作動心心所種生現行即名士用果若從因名言種子而生識現行現行即名等流果除此三果已外餘所依根等及外山河等皆名增上果此約前解此文約不雜增上界說二者雜增上果者即五果中除增上果以外餘四果總名增上果以增上果最寬故餘四果皆增上果也此據後解等流種子現行等且名增上即除增上外餘四果皆名增上果即約雜增上果說。
【疏】第七識種子至是親增上因者意云第七識種子與第八識現種為俱有依由第七識種子勢能引起第八識或第七識種子亦依第八識種子如眼根種子與眼識種子為俱有依要由眼根能引起眼識種子亦爾又如第六識種子依第七識種子相助與力而能生現等即第七識種子望第八識現行種子故第七識名親增上因雖六因中無增上因由五果中有增上果今對彼果說有增上因也故第八識亦得名異熟果亦得名等流果亦得名士用果第八識現種望第七亦得名增上果故第八識得具四果故第二卷論云此識果相雖多位多種果熟寬不共故偏說果有多種者具四果也。
【疏】餘一切法准此應知者若第六識中異熟無記業所惑者即此異熟生無記名言種望同類種及現行名同類因善惡業望異熟生無記心現種名異熟因作意種子位能驚覺異熟生無記令現起即名士用因若第七識種子為俱有依由第七識勢力能引第六識中異熟無記令起即第七名親增上因若第八識名疎增上因即第六識中異熟生無記心望此能生隨其所應名等流果異熟果士用果增上果也若眼等五識之中異熟生心亦准此知唯用五色根為親增上因第六識名疎增上因其第七識唯有三果謂等流士用增上無異熟果故。
【論】云此生等流異熟士用增上果故名一切種者此論文意以其所生四果顯能生種子因名一切種也。
【論】除離繫者非種生故者離繫果唯是無為唯是滅諦即斷煩惱所縛得無為離繫果離繫果不通有為無漏道諦也。
【疏】若爾增上果亦爾至亦應不明者意云據此問意雙亦問二種云若離繫果非種生故即不明者增上果有疎遠非種生故亦應不明今見論文意但答不明誰繫果所由不言增上增上何不說耶答增上果如下廣明所以此文唯說離繫果是不說增上也問何增上果非種所生答增上果寬一切皆增上。
【論】有展轉義非此所說等者若從種生智智能斷惑方證離繫據此展轉說亦合說離繫果然今但說分別種染分依他故不說離繫。
【疏】但染依他對心外法故者意云有情轉倒堅執境為實破此執故說唯有妄識更無心外境所以但說染識不說無漏依他。
【疏】由此道理至此中說也者視此疏文二師解別且撲揚解云此由說染依他道理所以復不取無漏有為果也一切種子等者意說有漏一切種子於彼四果隔果不盡以不攝無漏有為果故雖不隔無漏有為果然亦有能生彼有漏四果義故云此頌中說之又泰法師解云由此說染依他道理設且不取無漏有為一切種子何以故以無漏種子生現行無漏時但攝得三果如無漏有為一切種子何以故種子生自無漏現行種子為同類因現行為等流果如無漏作意種子位驚動無漏識種子令生無漏現行識即作意種子名士用因無漏識名士用果又第七識無漏種子為俱有依望第六無漏識為親增上因無漏識為增上果但有三果而無異熟果故云攝果不盡所以不說無漏種等有疏本云後亦不取無漏等者意云此頌中不說無漏有為及下長行例中方說無漏有為例中亦不說無為故云後亦不取無漏等者意意此頌中不說無漏有為及為下長行例中方說無漏有為例中思不說無漏故並有能生彼果義故此中說也者此說有漏種子此緣。
【疏】亦有展轉相生之義者意云有漏分別心生種子時亦有展轉相生之義即從種子生現行之後薰成種故有展轉相生義也准疏此論文有兩種展轉也一謂展轉證得無為離繫二謂展轉相生之義即種生現現生種者等。
【疏】若為相分亦識所變者意云內種子具二義故得名種子一云謂第八識自證分持二亦是第八識所變相分若外糓麥等種雖是識取變不是內識所持故不名種子。
【疏】此中所顯本識中種非謂持種名為識種者今識中雖取第八識中種子名為種識而不取能持種現行第八識也。
【疏】以第八識後展轉力乃至攝非因緣故者若第八識現行約能生他邊即當第三句以展轉力故處明之且如第八現行識以展轉力現助緣攝者由第八識為緣變起五色根即五識依五根而得起變第八識為緣變為五塵即令六識緣此五塵為本質變起相分緣六識得起變為俱有依令前七識得起由第八識現助緣力前七識得生然第八識不是能薰故非因緣緣上約第八識現行能生他餘七識故第八識向第三句中攝若約第八現識從他生邊其第八識即是第四句彼彼分別生處攝故第八識現通二處攝。
【疏】所明本識中種由餘三緣助故者前明種子即是因緣證餘三緣者謂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也。
【疏】為愛水潤等者說現愛如水能潤因故舉喻以明。
【疏】共不共等者即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等如第二卷說。
【疏】皆互有相助力故者意說八現識皆有互相助力令起轉識薰種令第八見分起由第八識變現境等令前轉識起又八識各各自證分及自相見分相助令起心所等亦爾問相分於自證有何力答若無相分見分不起若見分不起即自證不既許得生故亦有力故八識心所相見各相依令起名展轉有力不相應者即命根眾同分得非得四相等又由無想定亦能助識令起謂由無相定惑得無想天報初生時異熟心心所也故不想應亦能助識令起。
【疏】謂由真如等故乃至分別等也者由真如為所緣之境即生邪見心等或由真如故即起能詮真如之名言詮真如故即心上變作真如行解也由有行解故遂起隨須言論分別等。
【疏】相應不相應皆名分別者即不相應行即依分別上分位假立不離識故以識為性故總得分別名相應心所等皆名分別理極成故問何故前展轉力中即取五聚法何故彼彼分別中不取無為唯取不相應等答此解有為分別故不取無為。
【疏】釋本文意至兼此者明論釋本頌文意亦兼釋淨分也。
【疏】下後解訖略作數料與此不同者即下文中言本識中種容作三緣生現分別除等無間已下文是。
【疏】今且隨文乃至尋之者如下解四緣中因緣即解頌中一切種識餘三緣即解頌中現行分別心心所如下解十因即解頌中一切種識解五果等即解頌中分別現行心心所但隨便宜作數段科讀者知。
【疏】此總問緣乃緣生相者言總問緣者即上三句四緣即第一二句由一切種識等二句是即因緣以展轉力等句即明餘三緣若緣生相者即是第四句彼彼分別生也。
【疏】緣中有總別者總即四緣別即實分別多種如因緣所緣緣中各分二種或增上緣亦有二種謂有力增上無力增上等今答云緣且有四雖者勢力望異熟識名色等五果種子稍親明不是隔越亦非因終若隔越非因緣者如何牽引種子說為因緣解云據實非正因緣菩薩說牽引為因緣者因緣類故假說因緣。
【疏】及起同時自類現果乃至彼非自類故者此文意說善種生善現行即是同時自類果若現行異熟果能惑業種是異熟因緣即非自類但以異性相惑故現行受及現行報即是現行異熟果也異熟之因種者即是能惑業種也彼非自類故皆非因緣也意說能惑業種望異熟心心法並非因緣以現行受等亦無記故性不同故或可受心所望異熟識及識種子亦非因緣。
【疏】報非報乃至為能薰者此文意總說有強惑等即為能薰如第八心品及六識中業所惑者即不能薰言報者是業所惑心心所非報者非業惑心心所自下引解言有餘三不攝無記者有字錯今是即字。
【疏】有漏無漏名除一者有漏位中除極劣無記無漏位中除佛果善並不薰故。
【疏】心品之言至供有法者即舊經論中名共有法若新經論中名俱有法然共有俱有一體異名問所言共有法未審共有何法答即共有得及生等四相亦如定共戒道共戒等意說由如定道二戒亦名定共戒亦名定俱戒亦名道共戒亦名道俱戒故說心所名共有法亦名俱有法故宜品言兼攝心所故得等四相皆名品也。
【疏】第八心品者意說心王心所並非能薰問何故所薰中但言心王今能薰中即言心所耶答耶薰須主但言心王非能薰力微故能薰之中亦兼心所。
【疏】無性之人第七末那亦有勢力者如前已說者前說無性有情第七識亦能薰種。
【疏】前現望後非是因緣者意云親因緣者從自本識中種子辨體而生故前現望後現非是因緣也顯不同小乘小乘許是因緣故故知外麥種等皆生現行亦非是因緣。
【疏】何故至皆非因緣者意云總問異類而問同時異時皆不得名因緣也應作四句問云何故同時異時一切種子望現行異類非因緣耶何故現行望彼種子異類非因緣耶何故種子自望種子異類非因緣耶何故現行望彼現行異類非因緣耶疏文意總隔越不次合作如是問。
【疏】既言異類至果故者意云種子異類相望不能親生俱異時果及類果故其相云何作法云如種子望俱時異類種子非因緣如眼識種望耳識種子等或種子望俱時異類現行如眼識種子望眼識現行或現望俱時異類現如眼識現行望俱時異類耳識現行或種子望異時異類種子如前念眼識種子望後念耳識種子或種望異時異類現行等皆非因緣性也或現望異時異類現如前念眼識望後念耳識亦爾。
【疏】彼對法論因緣中說六因是因緣者即現望現等皆是因緣也彼對法云當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種因相顯因緣義具如彼辨故對法中即約六因以明諸因緣故說六因是因緣等若唯識論中即約十因二因作法以明因緣等何名六因答謂能作因異熟因相應因遍行因同類同俱有因是六因問若唯小乘五因是因緣能作一因非因緣如何今言六因總名因緣耶答能作因名因緣者應知假說即隨他五因假說能作為因緣也若五因名因緣者即是隨轉門隨薩婆多說也若據大乘五因亦非因緣故顯揚論第十八中廣非破有宗五因不得為因緣云且同類因為因緣者有三過失若言同類之因名同類因依主釋有立已成過成過言同類者是善等果體因者即先法等有宗許三性互得為同類因善等果先無果可須因成立善等果先有何假更須因成耶故有立已成過若同類因持業釋者有二過一者無果過二者不決定失若言同類即因者更何有果耶以同類等體即因故既若無果對誰說因耶故有無果失不決定失若言同類法即是因者即有同類因體不相似失何者夫論同類者是相似義且如亦有不相似法亦得為因何者如種牛糞生青蓮華豈是同類因耶以不相似故知因不決定也若言非同類即因亦非同類之因者是即同類因名有虗設過何以故謂同類因言無有取立浪施設故故知以同類因為因緣者有此三失餘之四因一一皆有三過准此微詰問與攝論豈不相違彼許俱有因是因緣故答顯揚破彼現行相望俱有因有因緣義不同攝論攝論云將種子望現行為俱有因者因緣義如前已會說。
【疏】皆假說為因緣等者意云說六因等名實因緣者皆假說也。
【疏】謂常相續故者種子常相續現行有間斷故勝於現行。
【論】聖說轉識至為因緣故者引論證成以現對種亦成因緣非唯種子意云有處唯說種子望現行是因緣者且據相顯不是盡理何以得知非盡理耶答以瑜伽中說現轉識與阿賴耶互為緣故即現行薰種亦成因緣明知唯種名因緣者非盡理也非彼自種子至為因緣者意說非彼七識自種子生彼第八現行識可言轉識與本識互為因緣此中說六七識與第八為因緣者以六七識為能薰薰生第八見分自證分種此種後時能生第八識故證現行七識望第八識互為因緣不說五識者五識薰種不能生第八識等見分故亦不取本識名言種業業雖生本識本識更不薰種即更互為因緣義不成言以略顯廣者論說因緣之言顯通種生現現生種二種皆是因緣也。
【論】等無間緣者緣即有緣慮用也。
【疏】此即初也者曲分為二初約五法中唯取心所二法餘色不相應無為三法非此緣性故瑜伽菩薩地三十八云等無間緣唯心心所具辨如彼二約四義重辨緣體四義者一前聚於後二者自類無間三等而開通四者令彼定生具辨如疏。
【疏】多同類色者即如身中長養色等許有多種俱起或如土艸等有多同類色俱轉故非此緣性然不相應是假法無緣慮用故及無為並非此緣性前念心心所為開導能引招後念心心所故方具此二者謂開導二義。
【疏】然非唯假義便簡命根等乃至亦是此緣故者外人問曰命根等是假即非等無間緣者不放逸等體亦是假應非無間緣答然非唯是假便簡命根等非是等無間緣以無緣慮用簡命根等非是等無間緣即無過不放逸等雖假亦是等無間緣故故命根等非但是假亦無緣慮故不成緣然不放逸等雖是假然有緣慮故得成緣何得輒以不放逸例命根等耶。
【疏】故命根有等無間義無有緣義者若前念命根體是一後念命根體亦是一但有前引於後是無間義而無緣義也。
【疏】無間者顯雖前無間為後緣乃至應非此緣者等無間者不必剎那中等無間斷等無間縱斷經百年十年但於中間無異類隔斷亦是等無間緣若唯約剎那中無間隔名等無間緣爾者即入無心定心望出定心應非等無間緣故知雖經百年等斷亦是名等無間緣意說但前心望後心中間無異心間隔故名等無間緣也無論剎那年月多少也。
【疏】故知唯望自類識為緣義乃至有七八識引寧非此緣者若正義說唯望自類識為等無間緣雖入無心定有七八識非與後出定六識為等無間緣若不如前不正師義即七八異類互作等無間緣也。
【疏】顯前滅一心等者顯前引後也問豈無心所唯有心耶答無有心之時而無心所但以心勝故偏說於心不言心所故心王開導心所亦開導故名等故一一心心所望後念眾多心心所皆得為緣又或前一聚心心所滅引後一心生其實非無心所以心是主故但說引一心不言心所。
【疏】此乃等屬前後通因果者此釋等字等者即齋等義前一心亦能開導後一心前即為因後即為果故一等言通前及後貫通因果故。
【疏】即簡相似法沙門義至非望餘故者彼計心與心所各自相引不許互相引如心引心受引受想引想等餘一切准知今解不然一且如前一心望後心心所能等而開導前一心所望後念一聚眾多心心所亦能等而開導望後等有力故而能開導故云等而開導也。
【疏】又等者至故成等者意云等有二義一體等二者用等體等者前念唯一心王五遍行後念亦唯有一心王五遍行等即前後念心王心所頭數相似名為體等故疏云一心一所者解體等也用等者若前念一个心王有勢用力故能等與後念心心所開導等能引後念心心所令起故又即前念一个心所有勢用力即能齊引後念眾多心心所令起即是等能開導也故疏云等而開導乃至名等開導文解用等也故疏先明用等後明體等故前念心是無記法唯有遍行別境及心王能有勢用引五遍行至成佛時能引別境善等多心所令起皆是用等也若如相似沙門義即唯有體等而無用等至成佛時第八識五遍行引善十一此緣便闕也又相似沙門亦名著名沙門。
【疏】如色不相應有多類起者且如色有多類起者如身中長養色扶塵等多同類色俱轉如不相應中有多類起者且如眾同分中多同類起即如身中有界同分地同分眼同分耳同分乃至沙彌同分等皆同時起又如身中百千生住異滅四相俱時起。
【疏】且一身八識雖名多類乃至如草火等者視此文意釋文外伏難難云一身有八識應非是等答不然如一身中唯有八識體用各各有別名為等其色等即有百千同類俱起如一身中長養色等即有多類同時俱起又如多草被燒已即成少灰即多色引少色又如燒草得而生無量烟即少色引多色故皆不等故疏云如草火等喻應知意云同類色既不等明知草火喻亦多少不等也。
【疏】令彼定生者即顯後果雖經久遠乃至當定生故者如生悲想經八萬劫全無眼識後從非想地命終已生中有中經一二念已即起眼識此眼識即是八萬劫已前欲界命終時眼識為開導依為等無間緣引此中有中眼識令起若言等無間緣所依即唯是前念心王若言等無間緣即通前念心王心所故前念心心所望後念為等無間緣不可將後念心心所與前念為等無間緣也為因之法若俱或在前為果之法若俱或在後也。
【疏】不相應假是我宗義者若我大乘及經部明皆許不相應是假若薩婆多即許不相應是實。
【疏】種子非此緣相者無緣義故。
【疏】若唯一識至自唯一故者此自問自答既言一識自作緣者明知不取多同類法等以自識唯一故。
【疏】若許八識俱互為緣乃至種子類應爾者若前不正義許八識更互為等無間緣者如第八識為緣引生餘七識者即許多識並生今難云種子亦應名等無間緣以許多類種子俱時並生故。
【疏】故八現識體至乃有百千者此不正師故意說現有差別得互為緣種無差別不得互為緣不可相例。
【疏】此中間別如前第五卷開導依中解者彼處解云五識有四依謂同境根分別染淨根本等第六有二依謂染淨根本第七第八各一互相依也。
【疏】第八十說入無心乃至更有別解者且如俱解脫阿羅漢得滅定已後欲入無餘依涅槃時即先以願力入九次第定謂須逆隔間超越等如是乃至先入有心定已次入滅定後始入無餘依涅槃即說滅盡定名為定中間謂此滅定即在有心定後無餘依涅槃前即有心定無餘依涅槃中間滅定名定中間也若餘不得滅定阿羅漢入無餘時即不入滅定如前第三卷說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者此文意說若在定心時不得命終要住散心方得命終即約第六識說今此論文應云除有願力阿羅漢入滅定必得命終由願力故也若爾阿羅漢無願力者必住散心非無心定方得餘終又云縱阿羅漢無願力亦得命終如即先入滅定方入無餘依涅槃若阿羅漢住有心亦不得命終如舍利弗又云縱阿羅漢無願力亦得命終即如先入滅定方入入有心定當他鬼道坐禪即彼他藍婆大力鬼打舍利弗為入有心定不得命終也故知於滅定命終者要由願力無願力者不得滅定中命終也。
【疏】果法既許通一聚法緣亦應爾者既後念果中既有心心所法故知前念等無間緣中亦有一聚心心所法。
【疏】於中有四者謂八七六五此初釋第八也。
【疏】阿陀那言顯位通故者比顯通局故阿陀那三界九地皆通為緣死生位中有開導故此中唯說阿陀那名言顯此緣通諸位故諸位者謂五位也然賴耶名局不通諸位所以不說問異熟名既通諸位何故不說偏舉阿陀那答異熟無記識於三界九地死生位中開導即得若五位中通前四位不通究竟位故不說若阿陀那識通究竟位最寬偏舉。
【疏】總舉二人者解曰即是頓悟漸悟菩薩二人若頓悟色界後生無漏若漸悟即唯欲界後引生無漏第八。
【疏】一切異生即頓悟人者意說若頓悟人直入菩薩初地等即名異生菩薩若不定性先得二乘有學聖果或得無學聖果後迴心入初地者即名聖者菩薩。
【疏】得成佛者至智處生故者此頓悟菩薩說也頓悟菩薩八地已上方受變易生死身之上而得成佛名現報利益後報利益者此第十地菩薩生第四禪中作第四禪中王此第四禪中王業即已先地前四善根位作此十王業入初地已去更不造業即從地前造得十王業已遂經百生千生至第十地生第四禪方受地前所造王業果名為後報即依此後報身上得成佛名後報利益智所生故者即是菩薩得菩薩一切智及一切種智之處名處菩薩往彼成佛名智處生故也摩醯者大也首羅者是自在也或是智人所生之處名智處也即彼宮名處即智之處十王位者初地菩薩作閻浮提王位當鐵輪王也二地菩薩作四天王亦作金輪王問何故不作銀輪王銅輪王耶答今約大倍增勝前者說故鐵輪王直越入金輪王位而不得銀銅輪等問若菩薩生四天王天者既有四未作何天王耶答故知菩薩不作四天王者審既依每一日是一迴朝天帝釋也問二地菩薩不作四天王者未審作何王耶答作金輪王又縱作四天王朝天帝釋有何過以天帝釋大無邊福法故問有學聖者身在四天王及身在第三禪中得無學果者即後迴心受變易後得入初地已去此人亦得名四天王及第三禪王不答准仁王經云十地菩薩作四天王亦作第三禪王言不作四天王及第三禪王者據別義作非盡理說第三地菩薩作忉利天王即天中王也第四地菩薩作夜摩天王第五地菩薩作都史多天王第六地菩薩作化樂天王第七地菩薩作他化自在天王第八地菩薩作初禪梵王故大菩薩皆作梵天王若菩薩及二乘人等皆生大梵王等天以是破執處故第九地菩薩作第二禪王第十地菩薩作第四禪王問何故菩薩不作第三禪王答第三禪以是極樂之處所以菩薩不作也又或有初地菩薩作鐵輪王或有異生作第四禪王此異生雖作第四禪王所有功德亦不及地前四善根位菩薩何況初地菩薩鐵輪王道功德也又雖說十地菩薩功德位次合當作十王未必要受十王位即一類初地頓悟菩薩智增者不作鐵輪王即生第四禪中下無雲福生廣果三天詑宮為依而受變易生死乃頓悟菩薩至第八地不作初禪王直生第四禪中無雲福生廣果三天而受變易生死也故知十地菩薩不必受十王位也若二乘有學無學迴心向大至地前不能造新十王業故論說云諸聖有學不共無明以永斷故不造新業亦不受十王位也。
【疏】八十云變易生死至即於此洲故也者解云即於瞻部洲而受變易生死也。
【疏】必生自在宮唯異生色界後也者若生自在宮即是第十地頓悟菩薩即於色界後第八識引生無漏即喚頓悟菩薩名異生問論答謂諸異生求佛道者何故喚菩薩為異生且如初果少斷煩惱尚得名聖者豈菩薩不及初果耶答從因為名謂此菩薩不是迂迴直從異生發大乘心行菩薩行求大菩提喚頓悟名異生菩薩也。
【疏】有學等迴心至不往彼生故者意云若預流果人迴心已更經七生業盡遂於第七生中向欲界留身受變易生死若家家等隨受二性定業盡已即於欲界中受變易身若一來果從人中天上受一往來定業盡已即於欲界中受變易若不還果者欲界中生死盡即於欲界身受變易身故於欲界至第十地即往色究竟天上自在宮成佛有學人必於欲界迴心受變易身必不生色界中迴心受變易身也若如阿羅漢延壽即要得第四禪邊際定方始延得命長若受變易身或初果一來不還雖未得根本得未至定亦能受變易生死若得根本定亦得變易生死也問後二果不別受生其義可知已斷欲界煩惱故不許上界受變易初之二果發心已後更受生不此答有兩釋一云不受由發心力依邊際定助感身業轉受變易經三大劫一云不定謂發心即受變易或有經七生方受變易如親光說故佛地論第二云若有學位迴心菩薩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生已於最後生伏諸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乃至成佛或迴心已即伏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乃至成佛問受七生已取三果不解云佛地但說伏感而不說斷故不取果義亦無失發心已後不求二乘後勝果故。
【疏】其諸異生至方受殊勝變易身故者意說悲增菩薩七地已前即生欲界受分段身至第八地必生第四禪中下三天中於三天中隨受一身詑勝身故方受殊勝變易故也或有初地菩薩智增者初地即生第四禪下三天中得勝身已方受變易身然今說頓悟菩薩至第八地色界第四禪中下三天受變易身者約決定說以一切頓悟菩薩至第八地決定生第四禪故不妨亦有初地智增者初地即生第四禪受變易身且如第八論說阿羅漢獨覺已得自在菩薩得受變易身者亦據決定說不妨於中必有預流等前三果有學人亦得受變易以有學中不決定故謂有學中不迴心者即不受變易身故第八論說無學人得受變易此亦如是若言頓悟菩薩至第八地生第四禪據決定說於中亦有初地智增即生第四禪也若爾悲增者初地必不生第四禪也要至第八地或有初地二三四五六七八地等已來生第四禪下三天受變易身者皆依智增菩薩說此諸菩薩受變易已更不向餘處實受生也。
【疏】大自在宮者乃至初於彼起證者此大自在宮即在五淨居天上故六門陀羅尼經說薄伽梵在淨居天上依宮而住眾妙七寶莊嚴此淨土即名他受用土然彼天處三藏兩解一云正在淨居上亦屬色界有別所處如大品經說一云即是菩薩淨土住處不定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東西方等如說西方極樂世界等此即他受用土也以自受用土周遍法界菩薩不見故若菩薩於中作佛而即成自受用佛土也即十地菩薩於他受用土中即菩薩自身而成自受用身佛若第十地菩薩不見諸佛自受用土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即此大自在宮若論於繫此大自在宮即是不繫法若論處所即在色究竟天上別有處所若論攝在者此大自在宮即是色究竟天攝若論第十地菩薩身即是色究竟天攝若論第十地菩薩即是無雲等三天中身攝也若第十地菩薩未成佛即在他受用土中若已成佛即諸根遍於法界是自受用身也。
【疏】此唯他受用土至同一地故者此大自在在宮即是他受用土第十地菩薩報身往彼大自在宮非是生彼也即第十地菩薩於受用土中成自受用身佛此第十地菩薩先是第四禪中下三天中身後往大自在天雖天有別同是第四禪中一地身故言報者即是異熟果名報身非是三身中報身也。
【疏】據實受變易在下三天處未得生淨土者若八地已上頓悟菩薩等於第四禪中下三天中受變易身未得生大自在宮至第十地滿方得生大自在宮今言生者但往故名生。
【疏】第十地極薰修故得生其中者若不還果即有漏無漏雜修靜慮生五淨居天今第十地菩薩即不作雜修但由願力定力智力等極薰修往大自在宮也若前九地菩薩但名薰脩不名為極。
【疏】然成佛時必要往自在宮成佛就勝處故者然漸悟菩薩於欲界身第十地滿即往色界第四禪中大自在宮而成佛也。
【疏】後往色界及諸淨土者即初地已上菩薩即於他受用淨土中受生即第十地菩薩所住十重他受用土今者二乘有學無學迴心已去既受變易身後時入初地已即自身作神通往初地中他受用土供養諸佛既初地滿即作神通往第二重他受用土中供養諸佛乃至第十重他受用土中乃至第十重他受用土亦然蓮華化生其他受用土中無女人即云無胎生也。
【疏】有說勝鬘經即許有多變易生者即古時大功德說受變易身死已更受變易生如是展轉許有眾多變易生死者至第八卷二種生死中會。
【論】有義色界至亦得現前者此下第二護法正義宗中有二初總釋色界有迴心者後別簡色界有不發心者此初文也謂漸悟菩薩欲界頓悟不異前師故不重說而漸悟中或有色界初發心留彼界身者今說。
【疏】許佛亦往菩薩生彼者許佛亦往色界菩薩亦生彼色界教化有情又云許佛亦往者然尋經文唯見色界諸天下向佛邊聽法發心得果亦不見經文佛往色界化有情然色界聲聞有學無學亦向欲界佛邊發心而迴心向大受變易身亦許生彼無過然作佛總有三種一者隨類六趣謂作鹿王身等二者即有小乘作佛即一四天下唯有一个丈六化佛謂化二乘異生及資粮位中菩薩稱彼根宜現通說法令各護得諸利樂事三者大化佛即是一三千世界唯有一个化佛此大化佛唯化地前加行位中菩薩乃至欲入見道亦見此化佛化入見道後出見道時不見大化佛但見他受用佛化之此他受用報佛為地上菩薩唯說一切法如幻如化此地菩薩雖見化佛為地前二乘異生說法而不領受先以知故若第二地菩薩唯領受第二地法於初地法亦不領受初地法即先以知不稱機宜故不領受乃至第十地菩薩見佛說法即領受若見佛為九地說法亦不領受以根法不相稱故又若預流果受變易身有阿羅漢是分段身以天眼力亦不能見以變易身是微細故又若初果乃至阿羅漢皆受變易身雖彼此俱是肉眼以同類故亦得相見雖有學無學不同皆受變易身故也菩薩不然若有同是初地菩薩同受變易身雖有肉眼亦得相見若初地變易身菩薩即不能見第二地變易身菩薩以第二地是殊勝故若第二地菩薩以神通力現身令初地菩薩亦得見之乃至入心不知住位菩薩住位菩薩不知滿地心菩薩即十地之中變易身菩薩前不能見後後能見前地前又預流果受變易身已即無妻子等又如初地菩薩中或有受變易身者或有受分段身者或有頓悟者或有有學無學迴心者此等諸類菩薩若受變易身或受分段身雖即不同所有功德智慧皆悉相似皆得見百佛世界能化百類有情等亦同在他受用佛土不可同是初地菩薩受變易者能見多佛受分段者便見小佛必無是事故皆同見百佛世界所化菩薩欲界分段身亦有父母妻子故若佛化受變易身菩薩於淨土中乃至女人名字尚不聞豈更有父母妻子等耶以所化變易身菩薩無實父母妻子等故。
【疏】唯除初二果及獨覺至無故者若色界中無初二果及獨覺發心則初二果唯欲界有若部行獨覺唯在人中有唯除北俱盧洲通餘三洲有也若麟角獨覺唯於南閻浮提有故色界中唯有不還阿羅漢發心也。
【疏】不言唯欲界遮餘界無故者此護法會瑜伽文即餘色界亦有聲聞迴心而受變易身也。
【疏】不言餘洲餘洲豈無至引生無漏者意云除北俱盧洲餘洲皆許有變易身也故知亦有聲聞於色界中迴心然後引生無漏也。
【疏】一切下色身得非擇滅者若生色界中受身即於欲界身得非擇滅若無色界即於欲色界身皆得非擇滅以此聖者斷下煩惱得生上故。
【疏】非定所生色可成身留故者若無色界變起定果色雖有色塵等亦無實五色根亦無實扶根塵故不可以定果色而留身也。
【疏】中陰經中至非大乘義者然大眾部師說色界無界中有眼等六識及色界亦有六塵也即彼從知足天沒而受人中中有於中有中廿年化無色界有情。
【疏】唯約處為言唯立淨居全無發者問聲聞亦不生大梵王天彼天即無迴心所事何故經文唯除五淨居不除大梵王天耶答其大梵天中亦有餘異生而未發心彼天處無聲聞也或八地菩薩化大梵天等也是故不除。
【疏】今第二會者意云若第二會即當舊大品經第十五卷說若依今大唐三藏所譯大般若六百卷第一百二十九說十六會中當第一會也或可今字未詳未宜更勘餘本。
【疏】若前師解此文者至有何別因獨無迴心者意云若前師釋此文大般若經言色界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乃至四禪下三天發菩提心者即據地前異生凡夫者說非是二乘有學無學等於色界中能發心也若約二乘有學無學發心不約異生等發心爾者何故經中偏說有學無學發心不說五淨居天不還果發心耶有何所以淨居獨無迴心者故知唯約地前異生發心者說。
【疏】第二師云一以經證等者即大般若經說色界中發菩提心者也二亦由理即不還果生五淨居更不生無色果既生淨居天趣涅槃近躭寂心堅化必難得故無迴心者然樂慧上流即生五淨居受不生無色界言樂慧者以色界中定慧均滿故若樂定上流即避五淨居直生無色界此即理也。
【疏】二理既齊其文共會者即前後二師道理皆齊又二師解共會經文。
【疏】雖初則發心要經多生乃至方受變易身者不者解云此中問意佛地經及此論既許初二果人受變易身然初二果人雖初即發菩提心已或經一生經或二生乃至七生身方受變易身亦應許有不還果人先於欲界中發菩提心已從欲界死已故生色界中身方受變易身何不然。
【疏】一云無也生色界者指不還果人今生色界名生色界者非是已生色界也必非經於欲界生者既得不還更不經於欲界生以欲界業盡故意說不還不同初二果人經於欲界受生此亦舉不還不同二果也疏云不還聖者已下方說不還不生色界所由又云生色界生必非經於欲界生者解云生色界者指不還也雖合生色界然不肯向色界更經一生何況多生又亦不肯生在色界却向欲界生發心以欲界業盡故何作此說答以第一師許不還果人必於欲界發心無上界發心者故作此解即前亦應許有欲界發心至上界生身方受變易者不難也故疏中答問有二解第一解是前第一師也故前師說云必無欲界發菩薩心已從欲界命終生在色界方受變易身也如有人於此現身上得初果已更不經生即得第三果更不經於欲界中生以欲界業盡故又有二乘人或得初果二果已於欲界或經一生二生乃至多生已此初二果更不生上界以經欲界生故即於欲界中而取阿羅漢果也故俱舍云欲聖不經餘界中生也或於欲界中有不還聖者發菩提心已得根本定得宿住通知欲界業盡而厭麤身即便急引變易也或於欲界中有不還果雖發菩提心不得上根本亦不得宿住通即不知欲界業盡但厭麤身即便急引變易身也故於欲界中發心即於欲界身而受變易生死也故不還已不同初二果勝人初二果人欲界業未盡故望初二果人亦有不得通者然由有聖道力故小分亦有能知欲界業生多少者亦有初二果人不能知欲界業生多少也此初二果業力所牽或有即發心時即受變易生死或有發菩提心已或經欲界一兩生乃至第七生身方受變易身此初二果於未至定中而得變易生死也故不還果人發菩提心時即受變易生死謂欲界業力盡故通力勝故厭惡染故故不肯上界更經一生身受變易身也何況多生總結答問意也如前初二三果有經生不經生有得根本定通有不得者皆約根利鈍以明故有差別。
【疏】二云既無文遮如七生者發心留身未必同時乃至於理無違此第二解為解即是第二護法師也此師意說既無論文遮即許欲界中發菩薩心已生色界中方受變易身也由如初果發菩提心已或經一生即受變易或經二生乃至七生方受變易身故發心留身未必同時不還亦爾有欲界發心於色界生身受變易生死何以故謂不還果人欲界業盡故又未得第四禪邊際定資故業可得留身所以欲得生色界依殊勝身受變易身也由如是理先於欲界發心或生梵眾一天受一身即受變易或有生二天謂梵眾梵輔受二天身已即受變易也或生三天處方受變易乃至或生一地方受變易或生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廣果天身方受變易身皆不遮也然不還果發心向大於上界受生地地地中不得重生隨其天處但受一生即得然疏中說未得邊際定可資故業故欲得依勝身方受變易者此文且據一生說非是盡理疏云未得邊際定約第四禪中邊際定說故是不盡理也今難曰亦有初二果人依未至定中而得受變易身如何言不還果未得邊際定不得受變易身耶然小乘說六種法唯依邊際起一者宿命二者無定三者願智四者法無礙解五義無礙解六者詞無礙解然邊際有二種一者邊際謂第四禪二者果邊際謂第四禪中上上品定故知疏中解不盡理應云不還人欲界發心向上界中說勝身受變易者而將為勝也。
【疏】為三界處為不爾者問意云此實報土大自在宮為是三界處隔為不是三界處攝耶。
【疏】佛地論說此他受用乃至即色究竟天攝者此他受用佛居受用士為第十地菩薩說法若論處攝即向色究竟天攝若論界繫即是不繫菩薩欲上大寶華王座時節大長遠千劫學佛威儀等即有十種相現即大寶華王是一切也若菩薩座華王座已即十方一切世界佛第十地菩薩及他受用佛一時雲集摩菩薩頂其菩薩即入金剛喻定一剎那中頓斷三界二部種盡至第二念既成佛身是徧法界廣如華嚴經十地品說此諸佛色身而是無礙狀似法處中無對色也問大自在宮唯在淨居天上亦為在諸處有耶答今且答今且約在淨居天上其實東西南北上下十方皆有也如法華經說常在靈鷲山等故像法決疑經普廣菩薩問十方淨土等故知不唯在一處。
【疏】有妙淨土出過三界者意云此淨土亦繫亦不繫如佛變及第十地菩薩後得智所變即是無漏三界不繫若第十地菩薩有漏第八識所變者是有漏三界繫能變識是界繫所變土亦爾意說如佛第八識變及菩薩第六識後得智變即不攝故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也若據第十地菩薩第八識變即是色究竟天攝也以淨土極勝故然淨居天不知有亦不往彼唯是他受用佛為第十地菩薩說法之處。
【疏】隨是何繫染不染識引生何地無漏識起者染者即頓悟菩薩有人法執不染者謂二乘無學唯有法執謂此二人身在欲界發其有漏第七識隨第八識亦是欲界繫若入初禪平等性智時由第六識先依初禪入法空觀所以第七識與平等性智相應即是欲界染不染第七識引生初禪平等性智乃至引起二禪三禪乃至有頂平等性智皆准此知現疏無此文疏主言有覆名染無覆名不染者即約總語何以故此法執若望二乘名為無覆即名不染若望菩薩即是有覆即名為染今言有覆引生無漏即望菩薩不約二乘故知法執唯名為染應言謂從何界染第七識引生何界無漏第七識也若兼無學迴心說者即法執望二乘迴心亦是染有覆何得有不染第七亦得有無漏第七且如頓悟菩薩第六識先入生空觀以伏第七識染我執即第七識唯有不染法執在次彼第六識即起法空觀引平等性智起時亦得名第七不染法執引無漏第七也問今云不染對何說不染耶答但對我執名不染以不染生空智故生空智起時我執已以伏故名不染雖有法執在亦名不染對菩薩名不染也。
【疏】謂此師說有人法執故乃至皆互相生者謂即護法師說第七識具有人法二執今言第七識中染者人執不染者法執者通望二乘說也如第七識先有人執後入生空觀等時即第七識是無覆即是有覆染引無覆不染後出生空觀時即是無覆即是無覆引生有覆也又如預流人身在欲界入生空觀時即欲界有覆第七引生欲界無覆第七乃至一來果家家等皆准此知又不還果身在色初禪地入生空觀及生空後得智及所引滅盡定時即是初禪有覆第七引起初禪無覆無記第七識後出觀時即初禪無覆第七引生初禪有覆第七識也乃至身在非非想初得無學金剛喻定時即唯是非想有覆第七引生非想無覆第七識言與非無漏心時染皆互相生者意說第六識起生空觀時名與非無漏心時由第六入觀第七有覆染引無覆不染故云染皆互相生也前雖已說其義未彰今更再陳恐無惑也又云與非無漏心時者意說彼無漏第七與染第七互相引生。
【疏】在下二界有漏第七乃至與第八識同地繫故者前初地以上菩薩皆不生無色界唯生欲色二界若有漏第七識但與第八識同地繫故且如頓悟菩薩或無學漸悟菩薩身在欲界第六識入初禪定起法空妙觀察智時即是欲界中有覆第七識引生初禪平等性智想應無漏第七識乃至第六識起非想地妙觀察智即是欲界有漏有覆染第七識引生非想平等性智即能引第七唯是欲界繫所引無漏平等性智通色無色界也或菩薩身在欲界第六識起色界妙觀察智即是色界有覆染第七識引生色界平等性智後出觀時即是色界平性色界有覆第七乃至第六識起非想地妙觀察智即是色界有覆染第七引非想地平等智後出觀時即是非想平等智生色界有覆染第七也非無色界有覆七識能生以地上菩薩不生無色故疏且總相云染不染第七識應言唯染第七以法執我執望菩薩皆是有覆染故雖望二乘法執第七亦名不染無覆而今且望菩薩非餘。
【疏】菩薩滅離無色生故者地上菩薩滅無色生業故云滅離無色生。
【疏】此言染識為緣及果者此有二意一染識為緣者謂第七及果者即第八識總報果故與第七同地繫故在下二界二果者即是無覆不染第七識唯與法執相應者由染第七引起故得果名此染不淨第七但在下二界繫以地上菩薩不生無色。
【疏】所引無漏平等性智乃至不可言第七是下地等者解云即能引有覆染第七是欲色界繫所引平等性智通色無色也又如因位十地地中其第七識即隨第六識也且如初地以上菩薩身在欲界第六識起初禪法空觀其第七識起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即隨第六識初禪同地法也若第六識起二禪法空觀時其第七識起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即隨第六識二禪同地法也乃至第六識起非想地滅盡定其第七識起平等性智平等智即隨第六非想同地法也若佛果第七識平等性智與第八識同地也不隨於第六也前說如來唯依第四禪故故疏云如因位者意顯異佛果。
【疏】三界九地有漏望無漏乃至各容故者此有四門一三界相望為等無間緣二九地相望上下地為無間緣三有漏無漏相望為等無間緣四善惡三性為無間緣於四義各各互作等無間緣故論云各容也此言善惡者約於欲界中三性相望為等無間緣不約上界如上界無不善法故解云若欲界死還生欲界即得以三性能引生欲界有覆潤生愛又如初禪死還生初禪其命終心即通有覆無記及善性心死引起初禪有覆潤生愛結乃至有頂死遠生有頂亦然若欲界死生色無色不得以不善心及有覆心死故以要離下界染方能生上有故若未入順解脫分善即通欲界中皆思慧是也亦通四禪中皆思慧若決釋分善四善根唯是色界修慧也若次第修行者初二果決擇分善修慧唯在初禪未至定也若不還果利根者先世間道六行伏斷惑超前二根無超第三果者即是決擇分善即通在五地謂四根本定及初未至定或通六地及中間禪也若菩提決擇分善初?頂下忍等位即通下三禪中善上忍位即唯在第四禪故下論云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禪方得成滿若麟角獨覺四善根即唯第四禪中有也以為互時促欲不容起下三禪中決擇分善也其無色界即無三乘解脫分善及決擇分善也問得初果已者更有順決擇分善以不答無也唯未得果前有順決擇分順凡見道真實決擇智故若初地已上菩薩於修道位中唯有順決擇定無前四善根故俱舍論云定有四種一順退分謂從淨定出已即起煩惱退故名順退分二順住分且如從初禪定亦出亦不進亦不退中品而往名順住分三順勝進分如從初禪出得入第二禪定即名順勝進分二禪已上亦然四順決擇分如從定出即得無漏名順決擇分定即初果已去亦得順決擇定也義准大乘菩薩亦合有此四種定也作法如前問加行位與加行道何別答加行位唯地前菩薩有加行故進斷後惑皆有加行無間道等問三乘人初起無漏心唯用色界有漏善心若已後起無漏心亦用欲界無色界有漏善心引以不思之。
【疏】五識中初三識上下言自類至不可言互唯一界故者若眼耳身三識即欲界及初禪即上下界更互為緣也若鼻舌二識唯在欲界有上界無色即不可言上下界互為緣若鼻舌二識善等三性亦更互為等無間緣。
【疏】此言善等亦隨所應上下界地者即欲界善眼識為緣引生初禪無記初禪眼識初起時既是率爾心明知是無記也或初禪善眼識引生欲界眼識初起時亦是無記也耳身二識准知。
【論】有義五識有漏無漏自類互作等無間緣等者此有二師說此師意說初地轉五識得成事智乃至十地中皆容與有漏互起後師不許為正此論第十及佛地論皆有此兩說。
【疏】第八所緣必同漏無漏故者五同識亦緣五境由與根同境故所以有漏根發無漏識此有阿妨故作此說。
【疏】此二於境明昧異故者不可無漏明識依有漏闇根也。
【疏】此中譬喻如在餘位極成眼等根者意說餘因位極成眼等根即是此中譬喻也。
【疏】如餘因位者意說如餘因位極成眼等根也。
【疏】若准前師十地乃至初起雖必在欲界後起亦通色界者十地之中得無漏五識八地已去既受變易身明知初地已上菩薩定得無漏五識同佛果後引生無漏五識故。
【疏】云初起雖必在欲界後起亦通時色界者初師意說准下第九論文諸頓悟菩薩初入見道得初地時唯依欲界善趣身起即初入見道時即是欲界中五識初引生無漏五識故云初起雖必在欲界若菩薩入初地已或生色界受變易身引起無漏五識故云後起亦通色界也上言於理無違者此師許十地得起無漏五識故無明等難許明識依闇根起於理無違。
【疏】異生成佛必是色界第八識後引生無漏者即喚頓悟菩薩名為異生據本名說以不是經聖迴心故云頓悟於色界後成佛時引無漏五識也。
【疏】八地已去菩薩便無鼻舌識等者此中即約十地菩薩身生色界者說以鼻舌二根於色界第四禪繫故無鼻舌二識以此二識唯欲界繫故若漸悟菩薩身在欲界乃至第十地已來皆具五識以所留身唯欲界故是以具五識也問頓悟身生色界即無鼻舌識漸悟菩薩身在欲界即具五識應頓悟菩薩不及漸悟菩薩耶答不然頓悟八地已上身生上界受變易身佛果難思諸根互用三識聞香於理何失地法無故不應為難若無鼻舌二識即不及者亦應色界天身不及欲界人也以無二識故彼既不爾此云何然又如小乘說漸次行者從初果乃至極果次第斷八十一品煩惱得八十一品無為超果之者得無為即又三十四心成佛見道十六心九無間九解脫得無為小即應次第行者勝超果佛者故知不爾廣如大抄。
【疏】或二根處身根聞香等者意說鼻舌根處次有身根即用身識聞香此有何意答以鼻舌身三識是合中知故所以無二識用身識聞香甞味等又色界次無段食設有鼻舌於彼何用何況第八地菩薩以捨虫身非段食身。
【疏】雖有此解由如是義前師解好者雖有此後解者欲界鼻舌識依色界中鼻舌根今不取此後解即取前解眼耳身三識亦用聞香等於理為勝。
【疏】善無記性多唯善性有通無記者此文意說若第十地菩薩臨欲成佛時用何性五識引生無漏五識耶故今疏中云通善性無記性其五識於中即多唯是善性少分亦通無記謂非臨欲成佛時五識一切時通善無記性今言善性者即是修所成攝由八地已去菩薩第六識中修慧引起五識中或二識或三識是善性或一識或二識既是率爾心即是無記性故五識中或是無記或是善性從此已後即引生五識亦由善性如目連第六識入無所有處中有漏無漏定耳識聞欲界聲率爾聞聲是無記性非是修慧所成已後是善性即是修慧所成故三慧所成者唯是善性今此亦爾第十地菩薩第六識中常無漏善其五識若起卒爾心率爾心是無記故非是善性修慧所有五識無不善性起善性多無記性少。
【疏】此合八識入十二心為無間緣者十二心者欲界有四心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界有三心但除不善有餘三心無色界有三心准色界合三界有十心於無漏中有二心謂有學無漏心無學無漏心都計有十二心也為無間緣者大乘中欲界無覆無記心能引生上二界無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即是欲界第八識命終生上二界從上生下亦爾又下界有覆無記能引生上二界有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即是第七識欲界命終生上二界從上生下亦爾識准知若論引無漏即此七八二識普能引無漏如前已說不同小乘小乘中唯說善心能引無漏必無有覆無覆心能引無漏也。
【論】心或相應者所言或者是三性不定義意說心王與三性心所相應者多不定或時與信等善心所相應而緣於境或時與不善貪等相應而緣於境或與有覆心所相應或時與無覆無記等心所相應故云或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末(上)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末(下)
【疏】此中有二師乃至或唯緣實者即是西方諸師中有二解也如疏云前師後師者即指西方師也。
【疏】此則明非所執者意說眼識等不緣遍計所執以所執無體故不能生識或恐眼字錯應是曾字將順文義更撿餘本。
【疏】依他無為可有力用至名為緣者意云如依他有為法及無為法並是有而有力用能發於識及正智等故名為緣者是緣相假籍義非能緣也。
【疏】即簡經部眼識緣和合色體是假法乃至而非是緣以無體故者意云經部境等色是和合假攬多極微成故所以自計細實麤假然許五識所緣今須簡也大乘麤實細假許五識緣有宗麤細俱實問且大乘中如前西方古一師許眼識緣長等假法與經部眼識緣和合假有何別也思之可知。
【疏】帶者是心似彼境相義乃至如前第二卷解者帶者憑杖義由如病人託杖方起心心所法託境而生即心心所憑杖境方生心名帶帶者是心似彼境相義即能緣之心有似所緣之相者即是親相分也然此相分小乘說為行相即能緣心攝即心外法是所緣也若大乘有二重相若約親所緣者即說相分是所緣見分名行相即縮頭相也若說依本質名所緣即出頭相也帶有二義者即是西方古師釋及唐三藏釋名二義也。
【疏】以此理故意云以能緣帶境之相狀生故般若毱多先於正量部中出家建此道理遂計出正智緣真如應無相分以無相狀故遂造謗大乘論云正智緣如應無所緣緣以不帶真如境相狀故也。
【疏】謂正智等生時狹帶真如之體相起者是即正智託真如而為境而方起故唯識第九云緣真如智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
【疏】不一不異者若約法相門中解即真如是所證以正智為能證故有為無為二種別也今者約根本智上行解說者說正智證如時即約無分別智上作不一不異行解也又作有相等行相等行相行解也故云非非相也非相者無有有相也非非相者亦不不無相也。
【疏】若相言體即有同時心心所乃至雖有所託然非所慮者此文難意若有體法即名所緣緣者其心心所同時起時即心所亦有體其心王亦杖託心所方生其心所應是心王家所緣緣答心所望心王雖有所託而無所慮即心心所同緣前境不能親緣心所故不同緣如智親狹帶如體起故心所非是心王家所緣緣也問何故有此文來答意說云具所慮所託方是所緣緣也。
【疏】前句是緣者即論中謂若有法是緣也此句是所緣緣者即論中是帶己相是也故云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是所緣也又前句是緣此句是所緣者即真如法即是前有體法是緣義所託即是後句是所緣義。
【疏】或此相應法是所緣緣果者由有所緣之境故即能緣心心所得生即所緣境為因能緣心心所是果。
【疏】謂能為緣生能照法者若五色根及識等皆名能照法若言能緣法唯是說等其根等不能緣故何故有此文來耶答將欲解其所慮所託故先起難也。
【疏】設為彼所託彼得生者如五色根但與五識為所依所託然非是五識所緣也。
【疏】雖無分別亦能慮故者意說無分別智離妄分別亦能緣慮也故得成所緣緣。
【疏】安慧等師既無見分如何解所緣者若安慧等師既無見分即無能緣慮能託無色等相分故即無所慮所託也汝云何解此所緣緣義耶。
【論】此體有二一親二疎者此辨差別也親者謂影像相分是己體分非相所攝名之為親與能緣心不相離名己體分故論云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是親所緣緣本質青等非己體分相分所攝名之為疎故論云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是疎所緣緣解云為質能起內所慮託者謂本質境為質能起影像相分。
【疏】一是有為即識所變名內所慮者即是親相分是親所緣緣疏中雖無託字准理合有略故無也或疏文脫准下疎所緣緣中有託字。
【疏】即如自證緣見分等者即如自證分緣見分及自證分緣證自證分自性分緣自證分無分別智緣真如等並是親所緣緣。
【疏】空等雖是無為所攝乃至若依本體即是真如者虗空等者等取擇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此五無為依真如上假立若正智緣真如時亦緣五無為體即是真如也即依真如無為上假立如第二卷論云離諸障碍故名虗空若依識變即有為攝即不實名假即前第二卷中識變虗空識變虗空既有生滅即是有為攝若從本質判性即是無為故識變無為唯是獨影唯從見若論性即從能緣見以判三性若從法攝以有生滅唯是法同分收若緣執離蘊法亦是從能緣心判性亦是獨影唯從見即人同分攝若心緣過去想亦爾若緣色相分即是色攝若緣心相分即是心攝言故無別說者意云故唯說真如不別說虗空等。
【疏】然雖眼耳等至不杖為質故者意云此釋通外難外難云若託他所變或自八識中別識所變為自質境方是疎所緣緣者且如眼耳等根望眼耳等識為是親緣為是疎緣耶故舉疏答云然雖眼耳等根亦第八識變望眼耳等識非是二緣何以得知非二緣耶答不親取故不是親緣不杖為質故不是疎緣。
【疏】要為本質至之相分似本質相也由質為緣而得起故。
【疏】謂杖為質至故名所緣者此釋疎所緣緣也言杖為質起故名緣者意說本質為緣起影像相分此相分是內所慮託故論云為質能起內所慮託也即見分變此內相分似本質法故名所緣即是疎所緣緣意說本質起影像相分名緣緣由也見分變此內相分似外本質法名所緣或可本質望見分即為所緣意云本質能起影像相分名緣即此本質望見分是所緣由如面質非但能起鏡中面像即本面亦是鏡所照也此亦爾。
【疏】親所緣者是帶己相以來釋親所緣緣可知。
【疏】此即疎中即影像相分至名能起內所慮託者先問云未審疎影像相分為是親緣為是疎緣若是親緣者即不合約本質而說若是疎緣者即不合起於內心未知此相是何緣攝即有此問應解云且如疎中影像相分是帶本質之相帶由似也如云面熱似火此相亦爾似本質故不同親中見分上相也見分上相與見分不相離故此相攝屬本質以離見分故疎緣故緣此相時即緣本質故本質望見分名疎所緣故知不是親緣中攝故此影像相似本質之相名為所緣由此故說本質能起內所慮託名所緣義不言本質起內心也若言能起內心者即是緣義即親緣中相分是有體法為緣能起內心故是緣義本質不能親起心故今者意成此緣義所以本質能起影像相分名緣即見分變此相分似本質法名所緣也。
【疏】起相分是所緣義者意說本質能起影像相分相分似質是所緣義也意說本質為緣能起相分此相分極似本質若緣相時即本質望見分亦是所緣也又解起是緣義起相分是所緣義者周云此親所緣緣也起是緣義者相分有體為緣能發生心故是緣義起相分是所緣義者意說心上變起相分緣者是所緣義故疎中本質但能起內所慮託相分不能親起內心故云不起內心問親所緣緣與疎所緣緣二緣行相云何差別答相分與見體不相離名親所緣緣即如眼識上有青相相從緣生是有體法為緣能起內心名緣緣者緣由假藉之義即此相分於識上現是識所慮法故名所緣此即名為親所緣緣唯約自親所變相分作法不約本質也若疎所緣緣不約自所變為論唯藉他所變本質為緣自識於中變起本質之相名所緣此即名疎所緣緣問如何得知疎所緣緣杖他變本質為境耶答如論中言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故下論云能緣或有者意說能緣心或有外本質能為緣發起內影像相分故是疎所緣緣或取自一身中別識所變為質自託彼變如眼識要杖他第八識所變色境眼識亦變相緣問若無外質得成疎所緣緣不答無本質法不成疎疏所緣緣。
【疏】但是能緣之心皆有者意說但是能緣心皆有親所緣相故離內所慮託相分心不生故所以大乘緣無不生心心起必須有相分故心起時定有親所緣緣。
【疏】疎所緣至心亦生故者意云能緣之法者是能緣心望疎所緣緣有無不定以疎所緣緣望心外本質本質若有心起時定有疎為緣緣若無本質心起即無疎所緣緣故有無不定也如緣實我法及緣通未等雖無本質心亦得生故論云離外所慮託亦得生故無疎所緣緣故但無本質而心生時皆無疎所緣緣。
【疏】然亦能變他依處者相似名變不杖他生者此第一師云如張人身上扶塵餘他百千有情皆於張人身上同處變作扶塵時餘人等各自於張人身上變起扶塵餘人亦不杖張人身似為本質方變起也若張人自於身上所變起扶根塵即有受執用若餘人於張人身所得扶塵即無執受用故云相似餘人更互相望亦爾自他宗皆不相杖質也。
【疏】即種子等亦扶他變乃至他即為影像者此第二師意說自身第八識要杖他人身中五根種子器世間等以為本質自身方變影像五根種子扶塵也故他身中五根種等望他即為影像也其餘人第八識亦杖我自身中種子等為本質他人方變起影像根身種子扶塵等故故他望自身種等亦為本質。
【疏】謂前第二卷說若不變他應無死後尸骸等事者若不杖託他身為質自變扶塵者前人死後或生上界或般涅槃即無屍骸等事要須杖他為質而變起扶塵前人雖死後還有死人被他喫血肉等今現在屍骸皆是現在有情所變扶塵若自前人所變者雖死後即滅故知杖他為質變他扶塵等得受用食等故前第二卷云或生他地或般涅槃彼餘屍骸由見相續等受用故故疏云即以他所變為己第八之質乃至以中邊文變他為定者即以辨中邊云變他身扶根塵文為證也。
【疏】非諸有情種皆等故乃至彼人少者如何相杖者解云疏主意說三乘定性人種子名少謂三乘定性人各各自有一人自乘種子無餘乘種子且如聲聞定性唯有一人聲聞乘種子無餘乘種子餘二人亦爾故名少也若三乘下定性人種子最多或有一不定性人有二乘無漏種子無菩薩無漏種子或有一不定性人有聲聞菩薩無漏種無獨覺種或一不定性人有獨覺乘種子無餘乘無漏種或有一不定性人三乘無漏種子皆有故此等人無漏種子最多也若疏主作此乘三乘無漏種子多少說者不然以有漏第八不緣三乘無漏種子如何可言第八緣無漏種子也今哲法師解云應言順三乘無漏種子多少謂三乘定性人順無漏種子最少且如定性聲聞人唯有一具順聲聞人解脫分有漏種子一具順决擇分種子無餘種子然定性獨覺及菩薩亦準此知若不定性人順無漏種子最多或有一類不定性人有聲聞種性獨覺種性即有兩具順解脫分有漏種子兩具順决擇分有漏善種子餘者亦然或有一人具三乘種性即有三具順解脫分有漏種子三具順决擇分有漏善種子二乘不定性人展轉作一一皆有二具順解脫分種子順決擇分准知故此等人種子㝡多若種子少者如何託種多者得為本質耶又如預流人一來不還煩惱種子漸少異生煩惱種子既多如何託此預流果少種子為質耶五乘種子亦准此知。
【疏】若彼救言至不等者不緣者第二師釋。
【疏】何故以下至不可用者不緣者論主難第二師也汝言種子齊等緣不等不緣者今難云亦應第八識他土及他扶根塵可受用故自第八識緣若種子及他五根不可受用故自第八識不緣之。
【疏】此中且以種子為難五根亦無受用之義如何變他者然此論中且以種子為難應將五根為難難云他人五根既自身不能受用亦不託他五根為本質也。
【疏】若因若果位至即因中不定者意云第八在因中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變他依處得有疎所緣緣若望他根種子於自無受用義所以不變及死後根種子無所以不變即無疎所緣緣故因中不定也在佛果中有無亦不定者意云佛果第八緣無為三世等法無本質故無疎所緣緣若緣餘有為法即有本質有疎所緣緣。
【疏】因中五數唯託心王所變為質者不然哲法師解云因中五數亦託自第八識心所變為質亦能託餘人所變色等法為本質也若五數變種子及五根即分別變以無實用故若變色等即有質礙等用即是因緣變其觸等五數亦能託餘人所變色等法自能變之。
【疏】此中言品文雖總說心所不爾者論文總言心品即心所總在其中若論杖質唯第八識心王能託他為本質方自變也若觸等五數即不能託他質變也。
【疏】既非業果體力須藉本質起者疏主即取前論文中解第八識中前第一師云隨業因力任運變故既第七識體非是業果故須杖質起若是業果體者即不須杖質也若疏主作此解者非也今難云且第六識執緣離蘊計我雖不是業果體亦不杖託質變應云第七是俱生故須杖質也。
【疏】緣真如虗空去來無別質故乃至有外質故者問若根本智緣真如虗空可無外質以親緣故若後得智緣真如虗空等如何無外質以變相而緣故答若言緣現在法而有外質者如現在世中自證分緣見分如何得有外質耶思之可知。
【疏】故一切種所杖本質有無不定者一切種者非是種子也但是一切境種類也。
【疏】或第六識所變外質方起者即是第六識中所變定果實色五識亦緣之法處攝實色故前第二論云及隨法處所現實色此文意說即取十地位中無漏妙觀察智所變起實色定果色等為五識本質故前四智疏中云言十地中所變金銀等有實用故前論云墮法處所攝實色等皆約妙觀察智中所變定果色又下第十論中說蘊等識相不必皆同等云菩薩後得智所變起淨土皆有實用故今有不取地前菩薩及二乘等第六識中所變定果色此定果色雖似十地菩薩所變定果色然體非實故。
【疏】有說不得者即是唯識第十卷說佛五識無根本智不能緣真如唯有後得智緣餘俗諦等事乃至宮王生。
【疏】然今大乘至佛位已一切皆所緣乃至唯除相應自體亦是所緣緣故者此文意說若至佛位即同聚心心所亦能相緣且今與眼識同聚有二十二法二十二法皆得更互相緣心王緣受等受等亦緣心王餘心所亦然乃至八識同聚心心所亦然若諸根互用有二說有說初地即得有說八地方得二說共正若菩薩得諸根互用即五識一一皆能緣十八界且如眼識亦緣耳識乃至亦能緣第八識亦能返緣五根及緣五塵等其與眼識同聚心心所不能自相緣且眼識心王不緣同聚心所亦同聚心所不能緣同聚心王乃至耳等四識亦然故除五識相應心所自體等不能相緣自外餘一切法皆是此所緣緣也。
【疏】若有法亦是有體等者謂諸有為及無為法以有體故名為有法即簡遍計執是無體故非增上緣問依假法得成緣不答成緣者有比量相違量云增上緣體應非是假緣所攝故如餘三緣若不成緣雜集所說如何會釋彼云住持增上者說命根為眾同分得住故解云此有兩釋一云假亦成緣如雜集說如前以增上緣寬故通假實一云要唯實法方得成緣如因緣等而說命根眾同分為增上者隨他說謂命根所依種子眾同分所依諸法為增上緣亦如名相分別所有習氣隨所依說以是假法不薰種故此亦如是。
【疏】能於餘法至不同前所緣緣故者意云此增上緣但望餘法為增上不望自體故不不同前所緣緣所緣緣望自體為所緣緣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是所緣緣故證自證分緣自證分亦爾。
【疏】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者霜雪能損害第稼等今其已前青色等皆滅以後有其枯喪黃色等即此霜雹等但與後枯喪黃色等為順緣即霜雹與前青色等作違緣也問既與前青色等作違緣明知亦與前作緣何故疏云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耶答所言與順違作緣者但望與後順違作緣不望前已滅法也。
【疏】所緣緣外更無增上乃至以此別體明四緣故者雖但是增上緣即是所緣緣然正緣時即所緣緣攝若不緣處即是增上緣攝故有外也如眼識正緣西山色時餘東南山不緣之處即是增上緣攝言以此別體明四緣者即據緣不緣別體以別四緣也故增上緣寬所緣緣狹以緣不緣時皆增上緣所生住成辨得法名為增上果謂據四處轉。
【疏】自種為先餘法色無色為建立助伴所緣為和合三界法生者且如眼識種子為先即是因也色非色為建立者色謂五根扶塵非色謂意根也助伴所緣為和合者助伴者即是作意想思及得等四相所緣者心心所生時必須有所緣境心法得生由所緣境為因心得生故亦有解云建立即是種子果若爾與生何別既言合三界法生生豈非果耶故云有重言之失今不依人以准後成得中現有因建立和合得果別何故生中至建立即是果後更云一果故不取也。
【疏】住者如對法第五謂風輪於水輪等者謂風輪依虗空得住水輪依風輪而住金輪依水輪得住地輪依金輪而住餘一切有情草木萬物皆依地而住也或由大種為依色法住即諸根為依諸識得住等具如彼論。
【疏】謂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譬喻為建立者所知勝解即立論者如立聲無常等由先解故所以决定意樂成立聲無常等宗因喻三為建立者即古師義即宗因喻三為能立義為所立勝立義成者即是古師義為所立得成也成辨者謂工巧智為先至成辨等者此是大論第五文如疏廣明彼說成立成辨即此論中成者即攝得彼論中成立成辨二種也。
【疏】內分力為建立者內分力者謂如如理作意少欲知足等內分善法也又得入身生在勝處諸根無缺諸業障除於如來所具淨信心如是等法是名為內因力也。
【疏】言如理作意等等者等取法隨法行也若舊經論名如理作意即如其道理而作意故若新經論中即名正念思惟正念者即是如理也思惟即是如理也思惟即是作意也雖新舊名有別意義相似法隨法行者舊經論中名如法修行即如理教法而修行者若新經論中即名之為法隨法行言法隨法行者准餘經論中有二解一云法者所謂所證涅槃隨法者謂能證聖道行謂行行由行聖道行故方證涅槃是故名為法隨法行二云法者謂聖道出世間法也隨法者謂有漏世間修慧也由行世間法故方得出世間法名法隨法行又解法者謂涅槃隨法者謂教法由隨順教法修行能證涅槃法也又云法者無漏聖道隨法者謂教法由隨順行教法能得無漏聖道也由如論中解見道亦名正性者謂涅槃或是無漏見道名正性由證得涅槃及證得涅槃及證得聖道即能離生死惡法也或欲界一切惡法不善法皆名為性能伏斷煩惱惡不善等得生初禪即能離欲界惡法生故名離性也。
【疏】外分力為和合至佛與出世等者謂諸佛出世宣說妙法住正法者共為伴侶具悲信者為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故外分力和合證得涅槃等。
【疏】彼且約無為說實亦通有為二十七賢皆名得故者意云彼瑜伽論等且約無為即名證得涅槃據實亦通有為得今應言三乘無漏性為先內分力為建立外分力為和合證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二十七賢聖果等果是無漏聖智故名有為也。
【疏】論說得法通三性故者得通不善性者如過去惡業種子為先不如理作意為建立外分惡知識等為和合令惡等得成也然善法無記法准前說。
【疏】彼論又說何法作用者乃至彼但影略者此先引文後解也後論云問詞同前答自證為先即彼前生為建立彼生緣為和合故自作業成辨自作業者如眼之見色等即是作用如是所餘諸根亦爾此即瑜伽顯揚之論文也解云此有二說一云此作用即是生住成得四法上用離此更無別用故疏云今此中意即此是四法乃至四體上用也即疏中第一解言作用者唯是第三成上有作用第四得中無為無作用此唯識論生住成得攝法得盡若對法中不說作用瑜伽中不說住者二論中或是影略也。
【疏】今此所說是順所生此緣之果若違之果一切皆通者如瑜伽論說雜染隨順因即與清淨法作違因雖言隨順乃至一順一違也若清淨法隨順因亦順一違一也問如染淨二隨順因起時即皆有違順未審無記因起時有違順不答亦有也如霜雹起時與青苗稼作相違因亦與後時黃枯喪等作隨順因由前霜雹等為因方引起後時枯喪等故。
【疏】偈云取境續家族乃至依此量立根者解云取境者即五色根乃至意根也又准對法第五釋增上緣有九種增上緣約風輪有情心心所法說即是任持增上引發增上俱有增上此之三種約義別明如次配前風輪等三如西明疏餘六增上約二十二根配釋今當引文取境增上者謂眼等六根由此增上力於色等境心心所法轉故亦名境界增上即六根於境有照取用故續家者即是男女二根也故對法名種族不斷增上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子孫等胤流倫不絕故如前說為捨執着增上我故觀察根亦名產生增上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活命者即是命根對法名任持增上謂命根由此增上力眾同分得住故受業果者謂五受根若在地獄中憂苦根受用惡業果而起憂苦受若在人天之中樂喜受即受用過去善等果也捨受遍五趣故對法名受用果增上謂苦樂憂喜捨根依此受愛非愛之異熟故世間者即信等五根對法名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謂信等五根由此制伏諸煩惱故出世淨者即是三無漏根對法名出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謂三無漏根由此永害諸煩惱隨眠故量者分量依此分量即立二十二根。
【論】即以彼少分為性者即用身根少分以為男女二根體性也。
【疏】或通八識或不爾故言隨應者解云今解論中隨應二字也或通八識者即捨受通八識中皆有也或不爾者若憂受喜受唯在意識中有若苦樂二受即在前五識中故論言隨應也然護法師即許第六識有五受許有苦樂受故若餘師許第六識中有四受除苦受。
【疏】即以信等及善念等為體者問何故偏舉信等念等耶答謂信對三種唯善不通餘二性所以舉信等取精進謂念定慧等通三性故所以別舉善念等取定慧不取通餘性者略示方隅更相影顯也。
【疏】或體各各隨其五別者意說苦者即遍行中苦受餘者皆然故名各各問與前何別答前即遍行中受數別配五受此即遍行中受體即是五受也故不同前也。
【疏】未知當知根乃至資生根本位故者此論文中未知當知根乃至有三種者即約二乘人未知當知根說也。
【疏】答後三九少分者後三者在二十二根中最居後故九少分者即信等五根意喜樂捨根也但據無漏說故名少分。
【疏】不取前位故者不取前資糧加行位也。
【疏】故見道中如對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後心者即見道除第十六心道類智惟取前十五心名未知當知根也以有所未知可當知故。
【疏】問何故見道中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時者此中間意即約三乘人見道十六心問答也且問菩薩曰何故見道通兩重十六心兩重十六心者皆名見道何故第一重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時仍未名未知當知根然至第二重十六心前十五心名未知根第十六心方名已知根又問二乘人一重十六心何故見道有十六心十六皆名見道其前十五心即名未知當知根其第十六心不名未知當知根耶。
【疏】見道據現觀諦行故即十六心皆是者此問意云既一重此十六心見道何故通十六心說即前十五心是未知根乃至據見觀諦行論即十六種心皆名未知根耶通前文總是一問謂對兩重十六說所以初十六心且名未知當知根也即通前文所言見道者謂無漏聖慧能見四諦理故即十六心皆名見道也諦行者即四諦下苦空無常無我等十六行相也。
【疏】有所未知而當知根乃至可當知故者此未知當知有未知可當知故故唯前十五心名未知當知根其第十六心一切聖道皆已當知訖故第十六心即名無所未知可當知故所以第十六心即名已知根也。
【疏】此中類忍皆緣前心其第十五心至唯取十五心為此根也者意說至第十五心道類智忍時此智忍則能遍緣一切三乘聖道訖雖前苦集滅三諦忍等智等皆兩重緣訖其第十五心道類智忍亦緣一切三乘聖道即道類智忍唯是一重緣一切聖道非是兩重緣也此道類智忍雖能遍緣他餘三乘聖道然不能自緣亦不能緣相應法故知前十五心名為未知當知根至第十六道類智時又更緣一切三乘聖道即前道類智忍以第一重遍緣三乘聖道說其第十六心道類智又更第二重遍緣三乘聖道亦兼緣道類智忍即兩重緣一切三乘聖道也所以第十六心道類智則名為已知根雖第十六心遍緣他三乘聖道皆是兩重緣聖道道類智忍但是一重緣以第十五心遍能緣前聖道不自緣故今時道類智望第十五心故是一重緣也今此中約諦說兩重緣不約剎那說也故道類智望第十五心雖是一重緣若望以前皆是兩重緣所以第十六心名已知根也亦真見道中以斷二障說此中類忍皆名緣前心即如第九卷論云有兩重十六心若前第一重十六心八觀真如八觀正智八觀正智即是緣前心乃至法真見道無間解脫道自證分乃至第二重十六心觀現前界不現前界苦等四諦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分觀諦也不用小宗若小乘宗不立真見道斷煩惱唯有此十六心見道斷煩惱也小乘中苦法智忍是無間道斷欲界煩惱苦法智是解脫道證無為謂乃至道類准知故俱舍頌云淨道沙門性有為無為果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五因立四果捨曾得勝道集斷得八智頓修十六行即取兩行頌擬彼亦釋之與此問義相當。
【疏】問此相見道在真見道後真見道中已有無間乃至豈預流果亦此根耶者解云今約大乘宗問不據小乘宗也若據小乘宗前十五心名見道第十六心則名修道若依大乘宗預流果亦以前真見道已斷煩惱後苦法智等十六心皆是相見道也此問意者其相見道在真見道後前真見道中已有無間解脫道斷煩惱訖即解脫道已得初果何故於後相見道中前十五心仍是未知當知根攝預流果乃至得有初根義耶答云此難不然其預流果乃至相見道第十六心見相諦圓方始建立預流果也且如九真無間道中亦有解脫既名初果耶故知前十五心由是未知根攝而非初果得有未知當知根也問如上疏中為問答二乘為問答菩薩答但問答二乘不問答菩薩何故知耶答既下文言義准菩薩從真見後故知上來依大乘宗准問答二乘初根也言見諦相圓者謂是相見道中觀四諦十六行圓滿方立初果第二根攝。
【疏】義准菩薩從真見後亦不出觀乃至第二根攝者菩薩三心者有三解一云若真見道名第一心若第一重十六心依觀所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即名為第二心也若第二重十六心謂依觀十五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則名第三心也此相見道中兩重十六心皆名後得智也即是菩薩入真見道從真見道後亦不出觀則入相見道其第一重十六心若至前十五心道類智忍時仍是未知根攝乃至十六心道類智時由是未知當知根攝相見道未滿故此第一重十六心對真見道名第二心也若菩薩入第二重十六心位依觀上下諦境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此第二重十六心若至前十五心亦是未知根攝相見未圓故若至第十六心時相見既圓方極見滿即非是未知當知根攝即是第二已知根攝此第二重十六心若對已前名第三心也其九心見道者但聖教中依前十六心上廣流布即依法中但義說耳其實無別九心見道其觀行心中亦不依九心行解所以不立為第四心第二解云言三心者第一心謂真見道也第二心者謂三心見道謂內遣有情假緣智此師即說三心相見道前一心為真見道若餘法師說此三心為真見道者即不立前一心見道也即將此三心見道以替一心見道之處第三心者謂後兩重十六心也即第二重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仍是未知當知根攝至第十六心方是已知根攝第三解云言三心者謂除真見道唯取相見道中三心見道為第一心第一重十六心為第二心第二重十六心為第三心准前作法此三解皆好。
【疏】此中加行資粮之言至亦攝根本者此中加行資粮之言不唯取資粮加行二位故資粮加行之言亦攝得根本見道問若亦攝根本位者何故今偏舉加行耶答今顯此未知根雖是見道亦兼取加行之位故此文中但舉加行也。
【疏】如五十七云一色界繫及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者色界繫者即是順決擇分善此決擇分善唯是有漏修慧唯是色界繫不繫者即無漏法也一切繫不繫為義者義之言境即是此位菩薩所緣之境繫者苦集諦不繫者即是滅道諦故知加行位菩薩緣一切繫不繫苦集滅道等為境也然五十七文略具足應言一欲界繫及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若欲界繫者即是順解脫分是也即是欲界中皆思慧是順解脫善攝也及色界中修慧皆亦是順解脫分即此欲界中及色界中順解脫分善亦緣苦集諦為境亦緣滅道諦為境故五十七云色界繫乃至不繫等論近能發起根本位故等者此顯得無漏根名所以或釋外難云三根無漏資粮加行何得名未知當知根故引生遠資等釋。
【疏】此謂大乘者入劫已去小乘亦爾於諦現觀發起決定勝善法欲者若大乘中即是菩薩入初阿僧祇劫已去菩提涅槃等法發起決定勝善法欲心即不收已前劣善法欲遊之心也故第九云從發深固大菩提心等是也若小乘即是入順解脫分資粮位已去亦發勝善法欲也或可初入劫已去配菩薩於諦現觀發起決定勝善法欲即配小乘亦得然信等六現觀義如下自解。
【疏】五十七說問未知根何義者此中問意此未知根未審何意義耶。
【疏】答修諦現觀者從是修善法欲已去乃至解脫分位者謂修諦現觀人從善法欲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所起信等五根即是未知當知根義故知未知當知根亦通得順解脫分位有也若自餘異生凡夫等未入善法欲已前及未發菩提心者雖起信進念定慧五根然不得名未知當知根也方便道者然所修行行即是趣菩提涅槃之方便也資粮加行二位皆得名方便道也問加行位加行道加行智此三寬狹云何答加行位唯在見道前也加行智通七地已前八地已上無加行故加行道亦爾或加行道通十地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前後相資皆容具有也如下作法。
【疏】此不望涅槃為名至下當知者此未知根唯望修道之中已知根名未知根然此根未得真解脫是故不望涅槃為名涅槃者是真解脫若順解脫分即遠望涅槃為名即遠順涅槃故名順解脫分若順決擇分唯望見道中擇法覺支等為名也故論云於此三位信等五根乃至為此根性也問上來論文中唯明二乘人初無漏根其二乘人依初未至定入見道應有七根信等五根意喜根若爾如何此文說有九根答九根者謂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然菩薩若在加行位中前後皆得起四禪定即得起九根即色界六處有初無漏根六處者謂四禪未至中間禪也若菩薩唯依第四禪入見道時唯得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捨意也若二乘人在加行位亦容起九根此意說約別別人入見道時相通而說得有九根非獨一人有九根也若約一人即唯得起七根其事云何如有一人依初未至定中入見道得有七根謂信等五根意喜也若有一人依初二禪根本定中入見道亦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意喜若有一人依第三禪入見道亦得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意樂若有一人依第四禪入見道亦得有七根謂信等五根意捨根也故通有非一人獨具九也何故入見道有此不同答皆約根性有利鈍故須爾也問捨受通四禪及未至定如初果人依初未定入見道合有八根信等五意喜捨乃至有依第三禪入見道亦合有八根信等五意樂捨何故說依初未至定及依第三禪入見道時唯說有七根耶思之可解以捨根通故所以不說。
【論】於此三位至為此根性者問菩薩要託第四靜處若據二乘三受不俱如何此位得有九根答通三乘得有九根不言九根而俱起也。
【疏】即以十根為性乃至多順同彼者若加憂根即以十根為性謂信等五意喜樂捨及以憂根若安慧菩薩集糅對法論中亦說有憂根十根為性以安慧菩薩多順同彼集論無着菩薩造集論之中亦說有憂根為性也又云安慧順小乘說有憂根今亦順異說同彼安慧問加行善根是色界法離欲方得云何此位猶有憂根答決擇分善通依色界本地近分然近分起者既未離欲得有憂根故無有失。
【疏】瑜伽等中故多不說者以根本位見道之中無有憂故故瑜伽論中多不說憂根但說信等五意喜樂捨九根也疏然此無漏根已下生下論文五十七說七根入無色者謂信等五根意捨二根。
【疏】後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入者意云後三無漏根有二解一云有一能入者謂已知根有一不能入者謂未知根若具知根一切能入也二云有一能入者有一人能入彼彼界有三根有一不能入者有一人不能入彼界彼界無三根但約人說一人能入一人不能入不據三根說一能入一不能入也有云一能入者謂菩薩一不能入者謂二乘問所言能入人能入何法答能入者謂能入無色界定總解意云謂未知根在見道前十五心且如二乘人能入未至定斷惑故未知根無色界無已知根彼界有者謂初果已後有得入無色界定許起也具知根阿羅漢得於無色界得起故約人准知。
【疏】空處等十一根可得者謂信等五根意捨命三及三無漏根總成十一根若非想地除三無漏前三無色有也餘二根可知者亦前三無色有也。
【疏】此相難故所以別說者然瑜伽論下三無色有未知根故所以論中兩重會即約下三無色有世俗種子今入見道以傍修彼種子今漸長第二論文會云或二乘位迴趣大者為證法空乃至此根所攝者此文意說或是無學先得生空無漏具知根今迴心向大為證菩薩法空於地前起九地生空無漏具知根望菩薩是未知根故下三無色有未知根也又不還果人先得無漏生空已知根後迴心向大得證菩薩法空其不還果人至地前已起九地生空無漏已知根彼不還人所起下三無色生空無漏已知根即是菩薩未知當知根攝故故下三無色有初無漏根也。
【疏】謂有菩薩見道時曾異生位乃至既非見道起亦無失者謂菩薩先曾於異生位修習得四禪八定今有二解一云即是菩薩從無始以來數數修習彼四禪八定也即得彼下三無色定也今不取此解二云即在資粮加行位亦數數修習得四禪八定也即是資粮加行雖起四禪八定即得彼下三無色定然此定順無漏故准俱舍說定有四種一順退分定謂如定已節從初禪定出入第二禪定等四順決擇分即出定已此定能順無漏定今取順決擇分定也即是資粮加行位間雜所起八定能順無漏定故取第二解勝此菩薩後入見道時傍修彼已前所起世俗智種子然此種子被他無漏傍資間起起有漏世俗智種子得名未知當知根即說彼下三無色定世俗智種子得名未知當知根也後於修道位亦得世俗智此智種子今生現行即於修道位中入出諸定遊諸等至故於修道位起世俗智種子令生現行非見道中得起世俗智現行也意云修道但起八定智不起二位中善也。
【疏】對法第十三解真現觀乃至此世俗智方起現在前者然對法論中解亦與此疏文中解相似也若言現觀諦現觀即是真見道非安立諦既言現觀邊智現觀即是相見道十六心時緣安立諦方資世俗智種增上世俗智種子由出世智增上緣力長養彼世俗智種子故故名即得此世俗智此世俗智於見道位中不生現行以見道十六心剎那無有間斷不容現起世俗智故若於修道位中即得現起此世俗智現行也以於修道位中入出諸定遊諸等至也問今用何法以為世俗智答即取欲界中聞慧思慧作欣厭觀相故欲界聞思慧即名世俗智即由此聞慧思慧作欣猒觀故即能別起色界中修慧也又取色界之中聞慧修慧慧亦能作欣猒觀故即色界中聞慧修慧亦名世俗智色界無思慧故也又取無色界修慧亦能作欣猒觀也故無色界修慧亦名世俗智也然諸聖者等入資粮加行位依欲界中聞思慧及色界聞慧修慧及無色界修慧此等類有三種作意一自相作意如觀色觀受觀想等五蘊即觀蘊處界等三科法門各別觀也二共相作意謂觀一切法為苦空無常無我等四諦十六行相三勝解作意謂作不淨觀骨髁觀觀等此三種作意即諸聖者入資糧加行位作此三種作意觀察也此作意等雖是有漏皆能順無漏聖道也此三作意雖各觀察然即觀蘊處界等三科法門各別觀也二共相作意謂不同外道作欣猒等六行伏惑唯是世間道不順無漏故即欲界聞思慧色界聞修慧及無色界修慧此等皆能發此三種作意與作意相應觀察諸法但觀法自相假不可得不同外道六行欣猒等觀。
【疏】此根非加行及無漏根現行於彼有以彼地無四善根故者意說下三無色傍修世俗智種子名未知根然此種子非是加行善攝何以故以下三無色無加行四善根故謂加行四善根唯在色界中故此下三無色種子既是有漏不能於彼地起無漏現行意及非無漏根現行於彼地得有也非字流至於此問在見道中既許傍修無色世俗智種子令增長者未知見道亦傍修已前資粮加行位善種子令增長以不入見道已後資粮加行善種更生現行以不答見道中唯傍修此資粮加行中間雜所起四禪八定世俗智種子令增長其見道位中亦不傍修四粮加行位善種子令增長何以故得果不修向道故更捨曾得勝道故故資粮加行有漏善種皆向道所以不修又見道已去所有資粮加行善種不生現行當修時俱資粮加行位中無漏種子令增長既發菩薩心入資粮加行位中所行布施持戒等功德皆能傍資無漏種子令增長生見道現行若有人未發菩薩心未入資粮加行等位雖亦行布施持戒功德不能資無漏種子令其增長也。
【疏】又解二乘人亦有先修習者乃至以功德法故須修者即前解約菩薩今解約二乘也或有二乘人在資粮加行等亦間雜兼修得四禪八定世俗智後入見道時亦傍修彼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令其增長若修道位此所傍修世俗智種子亦生現行也以世俗智是功德法故須傍修也非如小乘所說三類智邊所修等智畢竟不起者此以有宗等智為譬三類智謂苦集滅三諦類智起此類智現觀已後而能兼修有漏知苦斷集證滅所有俗智即此俗智因三類智現觀後邊而修習故亦名現觀故俱舍二十六云唯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之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斯號問道類智時何不兼修智答以世俗智無始時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三類亦爾事同故所以兼修又苦等三徧知斷證故得兼修道知不爾道類現觀而唯無漏無始未起亦未徧修故除道智故俱舍云曾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徧智事現觀故謂於苦集滅可徧知遍斷證問修道煩惱及所顯滅猶未斷證云何得言徧知斷證答當自諦下照智等徧故俱舍云雖苦集滅邊未徧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已周問道何不爾答以道無此徧事觀故又修不徧如六種性入見道時修當自性不能修餘故俱舍云道則不然種性多故問所修俗智後起不耶答准有宗義畢竟不起正起見道無容而起得勝捨劣後亦不起故俱舍云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問此所修智已前起不若言起者云何論云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若未曾起彼如何云與三類智斷證周故兼修耶答未曾起據彼同類已起者名為周也問彼曾起者此時修不答據實亦修以非稀奇故論不說問三類知邊等智與世俗智何別答准舊經論此名三類智邊等智等智者即世俗智即一切凡夫異生平等有此智也故新經論中名世智小乘見道前許有緣苦集滅三諦後許六行伏惑得擇滅仍是有漏位三有漏智未得無漏故即三智在見道邊修後入見道更不起故故非如小乘三類智邊等智也。
【疏】此不應爾以助與力乃至法爾有故者此世俗智至修道中還得起非如小乘所修世俗智永不得起助彼世俗智種子體漸殊勝也問何故見道傍修彼世俗智種子與力令其殊勝耶答謂真見道正能斷煩惱若相見道十六心亦能損害煩惱如欲界聞思慧世俗智能作欣猒觀亦能損伏欲界煩惱由此觀故引生色界初禪聞修慧世俗智亦能猒下欣上亦能損害折伏煩惱漸引生無色界修慧世俗智亦能欣上猒下亦能損伏煩惱此三界三慧世俗智既能損伏煩惱即是真見道之流類所以見道傍修世俗智種子令其殊勝也意說傍修世俗智種子令其殊勝發生現行能作欣猒觀損伏煩惱故須傍修也然見道不能傍修欲界生得慧也何以故生得慧闇昧不能作欣猒觀故所以不傍修也言彼地此種法爾故者即明下三無色地法爾有此世俗智種子法爾者即是本有種子也故下三無色地有世俗智本有種子。
【疏】此中說修唯得修修非行修修必不起故者此中說見道修世俗智修者唯是得修修者謂所得修謂重修由現無漏道力令所得法種子增明故所得法名之為修行謂現行修謂習學亦名習學亦名習修故無漏見道中有漏世俗智必不得起故故非行修修也。
【疏】唯相見道修以差別諦觀乃至不相順故者即唯是相見道十六心中傍修彼世俗智種子以相見道有差別相順世俗智故非是真見道中能順世俗智以真見道是無相故無差別故不相順故所以不修此第一解勝。
【疏】又解真見道亦修以時促等者其實真見道中亦能傍修世俗智種謂真見無差別及時促故所以不說真見道修但言相見道中傍修也此第二解不及前解。
【疏】此中說下亦得修上先離色界欲乃至漸離欲說非實道理者然此唯識論中說依第四禪入見道傍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即是下地能修上地者此皆是上品也何者即如諸菩薩於資粮加行位中間雜起八地定先離色界中欲得彼四無色定故能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也有勝見道非一切見道皆爾者若曾得彼下三無色定及得定自在者後入見通即能傍修彼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若二乘人或有先不得下三無色定者則見道中不能傍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也故云非一切見道皆爾也故唯識說依下地能修上地者皆是上品得自在者說也自在菩薩依第四禪入見道時亦能傍修下三無色修慧世俗智種子增長亦傍修下欲界中聞思慧世俗智種子亦能傍修下三禪中聞修慧世俗智種子增長也此即是下修上也若對法論中說上修下即約今時漸離下界欲說而得上地定能修下地世俗智善法種子增上即依中品者未自在說上修下也若上地修下地善法種子者凡聖一切皆能也如諸異生凡夫及聖者等若入未至定時則能傍修自地中一切善種子及世俗智種子皆令增也亦傍修下欲界聞思慧善法種子能作欣猒觀者皆令增長如入初禪根本定亦能修自地善法聞思慧種子及傍修下初未至定中善法世俗智種子乃至欲界善法聞思慧世俗智種子皆得增上餘上地皆然也乃至一切聖者及一切異生凡夫等俱有得入非想地定時皆能傍修非想地善法種子增長亦能傍修下三無色及四禪乃至欲界聞思善法種子亦能增長若上修下即約中下品者說此通凡聖不唯見道但入定傍也若能修上亦能修下此是上品人也或有異生凡夫已得四無色定後入第四禪定時亦能傍修四無色中善法種子皆令增長亦能傍修下三禪乃至欲界聞思慧種子皆令增長皆約漸次說也如疏中云先離色界欲者即是疏中第二解說二乘傍修也及菩薩得故者即是疏中前第一解傍修謂有菩薩等文是。
【疏】又解菩薩三無色地亦有無漏見道乃至依唯於定非慧地故者此中意說下三無色地亦有菩薩無漏見道種子今依第四禪入見道亦傍修下三無色見道種子令增長然畢竟不起如下三禪中亦有無漏見道種子入見道時但修令增亦畢竟不起雖作此解自於疏中彈斥云既言見道即是慧增若無色即是定增慧劣故下三無色不得有是道也以無漏不依定增慧劣地有也。
【疏】或說既許善法欲已去名此根者乃至亦生於彼故作此說者此根者未知當知根也即菩薩在資粮位以解脫分中時既長遠亦得生下三無色地菩薩在資粮位經一大僧祇故既生無色即新薰成世俗智種子名未知當知根故下三無色有此根也即如瑜伽波羅蜜多菩薩等若定若生者依彼地能了一切法若定者即身在下界修得彼定若生者即菩薩而生無色界也故下三無色亦許有菩薩解脫分善若欲色二界順解脫分善名助解脫分非是正也前疏中彼地此種法爾有故者約下三無色有世俗智本有種子今此疏中解先許在順解脫分生無色界新薰成世俗智種子即約薰種子故說彼菩薩下三無色有未知當知根後入見道傍修令增也。
【疏】二乘人劫數近故不可說有彼解脫分者若二乘人在順解脫分位或經三生極遲六十劫等即得聖道時即既促即二乘人在順解脫分位無容得生無色界也先二乘人在資粮順解脫分時極不生無色故於無色二乘人順解脫分未知根也但有欲界聞思及色界聞修慧是二乘人順解脫分也二乘人順解脫分善唯在欲色二界。
【疏】然二乘人至此中不說者意云此說二乘人不迴心者雖起無漏不名未知當知根何以故以不求法空觀故又解雖為法空觀地前引起無漏猶未證法空此中不說為未知根以未知根於見道證法空觀時立故如十六心在見道前十五心為未知根也此亦爾約證時立未證時不立根。
【疏】前言位皆二乘根者前此論文說資粮位加行位見道位此之三位皆有未知根者約二乘人未知根說也。
【疏】雖二乘亦爾以見道前促於菩薩至不可為倒者意云雖二乘人亦見道中時節促然二乘人見道已前資粮加行位時節皆促所以瑜伽說二乘人資粮加行見道三位中皆有未知根若菩薩地前資粮加行二位劫數長遠故瑜伽論說菩薩勝解行地有未知當知根不說菩薩見道中有未知當知根也不相例又迴心二乘等即須陀洹人經八萬劫始至菩薩十信初心乃至經六萬劫四萬二萬十千劫方至菩薩十信初心此等二乘先得二乘果已不怖畏惡道遊遊不決意修道所以經時節長久若菩薩或三生六十劫修道即至十信初心此等已上劫皆約成壞劫為數雖七火災劫方有一水災劫七水災劫方有一風災劫差別然火水風三劫皆是約八十增減劫一箇成壞劫火水風三劫皆相似也。
【疏】九根十根皆如前解者九根者即信等五根意喜樂捨十根者即九根亦加憂根也解云若七地已前未離欲而亦有憂根十根為性若八地已上即無憂根九根為性若約二果人未離欲者亦有憂根即修道中十根為已知根性若第三果已上離欲界故即唯有九根言初二根亦通有漏者即憂根等亦名未知當知根若初二果身中憂根及有根信等五根皆名已知根若二乘無學身中苦根及有漏信等五根皆是具知根故三無漏根亦通有漏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末(下)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述記義演卷十本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論】然諸習氣總有三種者無性攝論有三習氣義不具故此不錄也。
【疏】解頌答問者謂前問云唯有內種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下有四復次答此即第二復次答上問故云答問也。
【論】一名言熏習謂有為法各別親種者名言熏習即攝得三熏習也。
【疏】彼論但有言說熏習者言說熏習即是表義名言也故攝論中唯有表義名言熏習而無顯境名言熏習今此論中名言熏習即攝得表義顯境二種名言若但言言說熏習唯攝得表義名言不攝顯境名言。
【疏】能發其名者意云第六識能顯發其名問名依聲立何故由意發耶答要由於意思惟觀察勝後發聲方能詮也故五識不能緣發名等。
【疏】即唯詮義音聲之差別者意說名是能詮義聲上之差別由名差別勝聲有屈曲也問如何名有差別答如一字以成名兩字以成名字既成名等故說名是聲上差別。
【疏】簡非詮表聲彼非名故者即簡却外風鈴聲等及簡却語聲中不能詮表者皆非是名故。
【疏】瑜伽七十二五法中說乃至名為三性體唯無記者薩婆多辨聲通三性也五法者謂相名分別正智如如說聲明有三性若佛無漏聲是善及一切有漏聲是無記性然聲有表示又聲是業性以聲能表內思故所以說聲得名為三性如人出麤惡語時即表內心是不善性若出好語時即表其人內心是善性故以聲能表聲通三性又應作四句分別有唯能詮非表謂名句文名句文唯能詮諸法不表示也有唯表非能詮謂身業色及聲此等皆有表示內心不能詮合說為能詮表有非詮非表如外色聲等。
【疏】然名是聲上屈曲差別者意說聲即是第八識相分攝聲既是第八識相分故聲及名即不能熏成色心等種以是本識相分不能熏種故也。
【疏】然因名故心隨其名變似五蘊三性法等而熏成種因名起種名名言種者此疏文中即正解表義名言熏習也即此由能詮名為因故方能詮五蘊三性之法即第六意識隨能詮名言下處詮五蘊三性之法即第六意識隨能詮名言下所詮五蘊等義正而返似五蘊三性等法於相分中熏成五蘊三性等種子即意識因緣名下五蘊等義而熏成種即因名起種名名言種也。
【疏】心心處熏種有因外緣乃至然名自體不能熏種者意云一切熏種皆由心心處或見分緣相分中熏種或見分熏成種不依外緣者即五識等不緣於名名不依外即五識但緣色等五境而熏成種名顯境名言熏習也及第六識即緣他外名下處詮五蘊等義變似五蘊等義相熏成五蘊等種即名表義名言熏習然能詮名自體不能熏種以名依聲上立然聲是第八識相分即此相分不熏種或可此一解疏文是釋伏難伏難云為言熏種皆由心心處者何故名言熏習中表義顯境二別耶為答此難故分依外等二名言別問若依外名名表義者五識亦依外境應名表義名言答由他名自能熏習以自他相等立別名不約根塵以明內外不可以五識為難。
【疏】問曰如緣五境而熏種等乃至因義熏習者由能詮名句詮一切所詮義如心心處亦緣所詮義色等五境而熏成種亦依外緣何故由因能詮名名言熏習何故不別因所詮義名為所詮義熏習今者義與境體相相似也若云境即對顯境名言說也即心境相對心是能取境是所取若云義者即對表義名言說對能詮名有所詮義所詮義中若色等五塵一切法等皆是所詮義。
【疏】答境非勝緣至顯境所攝者為心心所法緣外所詮義而熏成種者即是顯境所攝。
【疏】有能詮之法令因起執至言熏習者二意云然眾生多由名言熏習少由顯境熏習由有能詮名說自身方尊等位等力隨此能詮名下因即起執而生慠慢遂輕世人造不善業流轉生死又如有人聞有惡名因即起執遂生儺容起不善業或能既悔脩諸善業三界流轉入地獄等或生人天生死相續此即多由表義名言熏習故爾知名言熏習有此勝用。
【疏】又一切法名為先故想名在於內發者意云前隨說因即是此中表義名言熏習也意說由名在於內說法名勝所以但說依名問前言名在於外今何言內答以名由內發故內。
【疏】若依無漏名熏種此唯無漏善者為十地菩薩無漏意識中緣能詮名等亦相分中熏成無漏種子若第七識平等性智緣能詮名言亦相分中熏成無漏種子故亦為名言熏習又十地位中許有漏五識諸根互用其識亦能緣名言熏種故十地位中前七識中皆有表義名言熏習。
【疏】內名為緣熏五蘊種等者意云名由內發故云內名為緣即第六識緣能詮名而熏成種問此第六識亦依句文熏習何故唯說依名言熏習不言依句文熏習耶。
【疏】雖亦依句等至進退等者總答此問雖第六識亦緣句等熏種然攝名句等三總名名言熏習。
【疏】進退攝句字故者意云句詮差別勝字作所依勝名能詮法勝故但說名言熏習又解句是名家果是名字因名為進即攝句果也名若退攝文因故依名進退即攝句文今說名言熏習亦攝句字然但依名建立。
【疏】此見分等實非名言乃至體即是名能顯義故者意云今此名言熏習有其四解疏中但有二釋也一見分等實非是名言見分如名言故且如名言即能顯所詮法義此心心所能顯於境即心心所如彼能詮名故說心心所名名言熏習心心所體實非名也若心心所是彼能詮名攝者此心心所體應向不相應行中攝既是相應法明知心心所體非是名也二者心心所體即如四蘊名名即心心所體即是名能顯境故故說心心所名為名言熏習三者同是法處攝故若能詮名亦是法處攝為餘心所等法亦是法處攝今心所與能詮名同是法處攝故說心心所名為名言熏四者隨事轉變故若心心所緣青色境時其心心所即作青解為緣黃色境時即作黃解故心心所隨所緣色等境而有轉變也為能詮名詮黃色境時其能詮名即隨黃色境轉變若能詮名詮青色時即能詮名隨青色等轉變故心心所與能詮名同隨事轉變所以說心心所名名言熏習也。
【疏】瑜伽論中第五十六說順趣種種所緣境義依言說名分別種種所緣境義者意說順趣種種所緣境者即如此論中顯境名言於依言說名分別種種所緣境者即如同表義名言攝之。
【疏】境從見說亦名名也者問若心心所見分別能顯於境而熏種可許見分名為顯境各言若相分境不能顯境其相分中亦能熏種如何說相分名為顯境名言答相分境從見分說所以相分總得名為顯境名言也。
【疏】即通三界有漏無漏即攝一切有為法盡者即明顯境名言熏習得通三界若表義名言熏習即不通三界即下文自明也。
【疏】攝論唯據言說名唯有漏也若攝論中唯說有漏表義名言即約生死善惡等所感有漏表義名言說不約無漏說也無漏名言非是業感故若唯識論說二種名言即通有漏無漏也據實而言立名言等三種熏習意唯生死位中說此三熏習常相隨故亦不約無漏法中名言說若無漏法中有名言熏習者亦應有我執有支二熏習等無漏後得既無二熏習故知無漏中立無名言熏習今此論傍約義說許通無漏非正所明故攝論文約有漏位立名言熏習文盡理也。
【論】隨二名言至各別因緣者問表義聲界顯境名言即七心界法界一分合但九界云何能為諸法別因答因二名言隨應相見熏諸法種為諸法因理無爽矣疏具斯意尋之可知故世親攝論三十三云名言熏習差別者謂眼名言熏習在異熟識中為眼生因異熟生眼從彼生時用彼為因還說名眼如是耳等一切名言差別亦爾。
【疏】隨二為緣相分等中熏五蘊種者雖顯境名言見分中亦能熏種子今不盡以見分唯熏成四蘊三性種故唯表義顯境二種名言相分中熏成無記五蘊種子也相分即寬後時生第六識作親因緣種。
【疏】通六七識非如攝論唯說第七者今唯識論中若我執熏習即通第六第七識中有也若攝論中說我執熏習唯在第七識彼論意說若第七識中我執熏習一切時常相續第六識中我執熏習即有間斷所以不說第六識也。
【疏】即名言熏習者即通顯境表義二種名言也。
【論】隨二我執至自他差別者問凡夫有學有我執者得有自他差別且如無學等聖者自他二執亡自他十信成一體答由有橫計彼此情生起自他執執見既斷物我心亡得同體悲自他對恩依著不著由我我執無非我無我體成同別故無學聖體得成異意說各別故。
【疏】支者因義分義者即十二支分不同故言分也。
【疏】然不善中處言諸者顯惡多於善者若善業果即狹異界寬惡趣便於六趣中唯人天是善趣故云狹界寬者即上界及欲界人天少分皆是善也若惡業又即趣寬界狹者唯在欲界中有惡業果趣寬者即六趣中四趣是惡謂修羅鬼畜地獄也。
【論】應知我執至是增上緣者問此三熏習為定同別答其義不定後二熏習定是名言名言自有非後二者即諸無記而非執者及無漏熏種皆非後後二熏習故若以我見對有支言應作四句分別有我熏習而非有支謂無記執處熏之種有有支熏習而非我見謂善惡心不起執者有具二熏謂不善執有非二熏者謂無覆無記無漏種子有具三熏習如欲界中分別我見諸相應法。
【疏】此後二種望異熟果乃至令彼自他差別故成增上緣者為異熟果名言種子唯是無覆無記性及我執即是不善性或有覆無記性若有支習氣通三性若我執相分中熏種子即是前名言種子攝有支相分中熏種亦爾即與異熟果親作因緣親生第八識故若我執見分種子令彼自他別故成增上者即是我執見分中熏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也故是增上即如第七識中我執見分熏成種子即生自第七識見分為我執相分中熏種即親生第八見分也問何故次立我執熏習答由諸有情有我執熏習即令有情萬類別又如人面身形各各不相似又彼此身在有質與不得同在一處由是如來無我執熏習若佛位身一切諸佛平等共同若自受用身即一切諸佛受相互遍不障礙若他受用變化身或萬佛共作一身或二佛共作一萬身皆不相障礙今有支我執熏習者唯在見分所熏種名有支我執熏習文意如此也。
【疏】第一言說至位次者今辨三熏習義總有五門分別第一三界分別第二三性分別第三八識分別第四漏無漏分別第五五位分別是義下自具細。
【疏】此熏習至第四定皆得依名乃至佛處聽故者乃能詮之名唯在欲界及初禪中有也以有尋伺故為言若表義名言熏習即至第四禪以還皆有表義名言熏習以第四禪以來第六意識皆能緣能詮名而熏成種故也又無表義名言熏習亦通無色界無色界中即約有波羅蜜多聲聞廣慧聲聞以無色心能緣一切法佛邊聽法第六識緣名言而熏成表義名言種即說是地前菩薩生無色界也即約無學故故無色諸天佛邊聽法然不約異生說以無色界異生無表義名言熏習又彼界生不能起心緣下界色法故今約聖者為言若為異生六行無色界定於欲界身上亦能聽法亦有表義名言熏習。
【疏】有支至皆通三界者意云此言總且約因位說及十地中前七地皆能緣名言熏習等如前攝論說。
【疏】有支通前六識者然感總執果名有支熏習唯第六識能造總報業若五識中唯能造別報業今者應言有支唯在第六識。
【疏】第四說後二熏唯有漏者即我執有支二熏習唯是有漏也。
【疏】第五位次名言熏習唯除佛位乃至無漏通十地者若至佛果即無名言熏習若第六識有漏名言熏習即第七地終身有也若八地以上唯是無漏第六識名言熏習故八地已上菩薩無漏意識聽法緣名等熏無漏種子也餘六識者即是第七識及前五識也故無漏第七平等性智緣名言熏習及有漏第七識我執熏等知通十地也然法執熏習即是前名言熏習攝不是後名言熏習也若十地中有漏五識熏習者皆是名言熏也。
【疏】有支非聖者乃至亦有支攝者意說有支熏習唯在凡夫位中生死相續說所以不通聖者以聖者不造總報業故即是前名言熏習攝或雖是別報業今以義類相從且有支攝總報別報但是業故也。
【疏】分別我執唯異生資粮位起至亦無故者意云若未至十住第七住心已前即名外法異生亦許造作二業生外道等故名外法異生也若至十住第七心以去即為內法異生更不退作小乘外道等故第七住名不退位入第七住已亦伏分別我執。
【疏】俱生我執餘二乘無學八地已去菩薩等者為第六識中俱生我執菩薩至第四地伏盡若第七識中俱生我執菩薩至第七地終心伏盡於中泰二廣有問答恐繁不述。
【疏】非此二種至可名取也者意云由能取所取二熏習名二取熏習非我執等而能自熏可名取也問且如我執名言二種既是心心所等也如何我等而不能熏云云答據其道理我執等亦能熏習今者但約別能取所取二種名二取也其實不妨我執等亦是能熏也。
【疏】如前師解者即第一復次解是。
【疏】然此熏習十一識等相攝分齊者問上三習氣與十一識相攝云何答按無性攝論第四本論中云此中若身識身者識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生為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善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生然十一識名如下自解故不須述。
【疏】此應第二方解其惑至故此非倒者此辨惑業苦三次第不同據論本次及諸經論皆先言業次方明惑並苦故本頌云由諸業習氣等何故長行非依論及本頌文有何意耶答今據發業次第而說要由有惑方有造業等能感苦故諸聖教非此例也。
【疏】除無記業及無漏業者意云此二雖名為業即不能招異熟果除此二以外業者皆名為業能招異熟果故。
【疏】感異熟生者意云無記業及無漏業唯感異熟生不同前總別報業問別報業是不感異熟生耶答雖感異熟生不同無記業及無漏業思可知也即無漏現行從異熟識中種子生而勿名異熟生也。
【疏】運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乃至亦是不發業者意說為欲界一切分別煩惱唯是不善性攝能發惡行故又若欲界中俱生煩惱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性攝雖有俱生煩惱不發業者即是有覆無記性攝今欲界中俱生煩惱不發業者乃有多類且略述五種一者即如欲界中俱生貪慢無明而俱生身邊二見俱起者即是有覆無記攝二者亦有獨頭煩惱俱生貪慢等雖不與俱生身邊二見俱起以不能發惡行故亦是有覆無記性攝據何教說答如緣起經中說持戒比丘所起貪慢癡彼信慚等拆伏此貪慢癡故苦貪等亦是有覆無記性攝解云其持戒比丘雖是凡夫為持戒故得但得厭生死造福業所起信等希求出離故其貪等成無記性又其比丘或時舉目觀五欲境及女人珍財而生邪行及偷盜殺生等十惡業道雖犯是戒唯除生慚愧此所起貪等即成有覆無記性故俱生獨頭貪慢痴等由信慚拆伏成有覆無記性故又若自餘人非出家見有好食則帛疊位而起貪癡慢心因起此心遂即邪行偷盜殺生等十惡業造即說此所起貪盜名正發業即是不善性也三者欲界中俱生貪癡慢等不與身邊二見俱起然其獨頭貪等亦是有覆無記性攝其由何者如有人於現在身起心緣未來世人天善趣後有身而生貪愛等多分是有覆無記性攝少分是不善性若緣未來三惡趣後有身而起人雖見好境錢物等而起俱生獨頭貪慢痴等其人心亦不擬退求色境錢物等不造惡業以不發惡業故其貪等故成有覆無記性乃發者即是不善性五者亦有獨頭貪癡慢等亦是有覆無記性即如九種命終心俱生愛俱故除此五種已外餘者能發業是不善性也。
【疏】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至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者愛及取者說一切煩惱皆名取或蘊名取非施設為有覆者唯是外道起故非佛弟子起也問此持戒比丘所起貪等為先是不善性後時由起信慚等令貪等成有覆無記性為先是有覆無記性者如何乃言由起信等伏令成有覆性耶答由信慚等伏不善貪等令成有覆無記性也為先無記更何須伏為不迴為勝。
【疏】及除上界無明等發業者乃至發業感攝者意說上界無明發不動業亦是無記故今除也外餘一切不發業惑者意云即欲界不善能發業惑外餘者皆是有覆無記性以不發業故也即前五種也餘者皆是此中等之即指前一切能發業惑也或可解者意說除上界發業無明外餘者即取欲界餘一切不發業惑以而上界無明並是有覆無記性故。
【疏】餘隨起有覆等是潤生攝者此文意說云即是九種命終心俱生愛俱故故此愛但潤生不發業故是有覆性。
【疏】若助發潤即通一切者疎遠助發業即通前欲界與俱生身邊二見俱起惑及持戒比丘所起獨頭貪慢痴等乃至九種潤生惑等皆能疎遠助發業也若正發業者如見好境樓帛等而起邪教生等業名正助通一切煩惱故令其煩惱皆能結生故也。
【疏】前說現行此種即現之習氣者前說惑業苦現行者即前三界發業潤生煩惱名惑乃至業取引生眾苦名苦此等皆是惑業苦現行現行所熏習種子種子即名現行之習氣。
【疏】若苦種子至親生苦故者即是識等五支之種子即此種子能親生當來異熟果身故。
【疏】世間有情不多於業起執著故如有執我而為作者我物等故者意云業名能著非然世間有情亦不於業上而起執著其外田宅等實是業家所行增上果雖是業果而亦不執著世間之有情既不於業上而起執著所以便執我以為作者我能造作故又執外田宅等物我我所物也若執我為作者即起我見為執外物為我所有即是我所見意說只計我為能作我有物然不於業上有執著也。
【疏】中以為三總者此中惑攝一切惑此中業攝一切業此中苦攝一切苦此三總攝於別十二支故也。
【疏】問何以知十二支至不盡耶者意云若總惑業苦三即攝十二支盡若將別十二支即攝惑業苦三不盡有何所以此即問也。
【疏】答若除此中至非十二支故者意云若無明愛取三種即是十二支中無明支愛取支攝若餘一切煩惱即不是十二支中攝但是總三中惑攝也若能正感後世總報業即是十二支中行支有支攝若餘業能感現報如造惡行招白癩等如於父母起逆害心作不善業感非命死礛磁死等餘別報業有學身中別報有漏業如上等業直非十二支中行支攝但是前總三中業收若爾佛行內有情身是十二支中老死支等攝若外山河等非是支攝但是三中苦攝並以除別報體者如人現世行惡毀佛感得白癩等別報非十二支中收又如來者指鬘別報果謂獄火熱身等及餘連身中解苦等皆非十二中攝即是總三中苦攝乃至勤苦修道苦皆准此知。
【疏】總五事中至一分為體者意云出體如下自別別總出十二支體也問曰總十二支以何為體答具如五事中但以相及分別二法為體問何故不用名體耶答准下五法中名屬遍計所執是無體法所以不取名此十二支依佗起法若依三性出體者即用依他起性為體以遍計無體故不取圓成實性非此所論若就三科出體者如蘊處界中但取有漏故三分不取無漏何以故答非蘊性故問為有漏即為體者但如十二處中外六處十八界中外六界是為支耶答不然但約有漏有漏者得為支體無漏者不為支體不約內外辨也何以故以外境法非支體故文須辨又解云或攝境從心總得為支體又解云一分者即十二處中用內六根為體不取外六塵故云一分界亦准此問分別既是心心處於分別中攝得幾支又於相中攝得幾支答相通攝得十二支分別唯攝心心處准可知也。
【疏】初無明有十一殊勝者如下自解無勞欲述疏引大論第九以七無智等亦次下釋。
【疏】由假說彼為行因緣者意云約無明俱行相似同愚於世所以假說總為無明支云與行為因緣立非因緣也。
【疏】大論第十及此論下說為一事故不取餘法者即取無明一法為無明支即名一事若更取餘及成多法非一事故故不取餘法也。
【疏】正發業唯是無明餘者是助者若發非福行時貪瞋二亦名正發若發福不動行時唯無明正發即貪等者名助發業亦不取之。
【疏】非如小乘約分位辨者意云分位者是相從義如小乘中分者無明支行支同時雖有五蘊即總名無明支行支也若身在於母胎中初受生位一剎那中名為識支識支同時雖具五蘊即總身識也從此已後乃至四七日已來名名色支攝同時雖具五蘊總名名色支攝已後准知然在母胎中謂闕空明二緣故眼識不起餘四色雖在母胎而名能聞聲聞香甞味覺觸苦樂等名生眼等六根名六處若在母胎五七日後乃至從母胎出乃至三歲已來未能別識善惡雖逢陽火無懼手觸覺知苦樂亦皆名觸位若四歲後乃至十歲已來雖能別識苦樂等未起貪愛神行以業總名受位若十歲後乃至老死能起邪行貪愛因邪行等造殺生等業當爾之位雖有無明等總名愛支雖有行支即總名有支此現在生起無明行等若望過去此現在無明行即名為愛取有支為望現在識等五果即名無明支也。
【疏】此有十九七五六種諸無知等如大論第九說者十九無知者一於前際無知云何謂於過去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此文意說體性者諸法體性也種類者謂五趣種類也癡即與疑俱疑於過去諸行立即是自然疑過去世時多分疑因少分疑果以過去為因能生現在果故二於後際無知者云何謂於未來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未來為當有耶為當無耶當何體性當何種類所有無知文意說此癡與疑俱疑未來身也諸行者即是果也此疑未來世時多分疑果少分疑因未來多分故三於前後際無知云何謂於內起不如理猶豫謂何等是我我為何等今此有情從何處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所有無知此文意說前後際者即是現在現在世即是未來之前過去之後故云前後際內起者即身也疑現在內身謂何等是我我為何等身是我耶愛是我耶為何等者為我身能作何等業也今此有情從何所來者即此現在身即顯是未來之前因能感果故故說現在名為前後際也此上三世愚即約疑與無明俱說疑疑於三世故以無明行相微細難知故約與無明俱時煩惱行相以顯無明行相下皆准知四於內無知云何謂於各別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之為我所有無知此文意說內無知者即是內身此文即顯無明與我見俱與執內身為我執色是我少句等是五於外無知云何謂於外有情數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為我所所有無知此文意說即顯無明與我所見俱起與執外田宅衣服等有情攝總似我所六於內外無知云何謂於他相續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怨親中所有無知此文即不約自身為內但於他有情怨親上以為內外以他有情身是有情數故名為內是他身故名外其無明與貪瞋俱起於怨親中生嗔生愛七於業無知云何謂於諸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所有無知此文即顯無明與我見俱我以作業作者即是我之異名八於異熟無知云何謂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有受者所有無知者即無明與我見俱起執異熟果為受者九於異熟無知云何謂於業及果起不如理分別所有無知此無明與我見俱起執業異熟果為作者受者十於佛無知云何謂於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此文意說即顯無明與放逸疑邪見俱起或不思惟者即不思惟佛也或邪思惟者即將真佛以為非佛即將餘自在天等非佛以為真佛或於佛生謗或由於佛而行放逸者即如無比女人見佛而生愛染或由疑疑佛有無也或由毀謗即於佛起邪見等也下皆准知十一於法無知云何謂於正法善說性或不思惟等如佛應知法者謂教理行果善說性者或是佛菩薩二乘凡夫等皆名為善說性也□□□此法中亦有五種謂不思惟邪思惟即錯解也或由法而生放逸或於法疑惑或於法毀謗即顯無明與疑放逸邪見等俱於法不多故名無知十二於僧無知云何謂於僧正行或不思惟等准佛應知此文意說若有正行執即名為僧若無正行不名為僧言邪思惟放逸等者如經中說有女人來已後見一年少羅漢而生染愛發宅福猥起邪行心十三於苦無知云何謂於苦是苦性或不思惟等亦准佛應知十四於集無知十五於滅無知十六於道無知亦爾十七於因無知云何謂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天為因所有無知此顯無明與邪見俱而執非因計因十八於從因所生諸行無知如於因無知准知者此文即顯執諸果從自在天生或從冥性生等此亦無明與邪見俱十九於六觸處如實不通達無知云何謂增上慢者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此文意說六觸者非是與六識相應名六觸即疏唯與第六識中觸名六觸也此增上慢人由第六意觸等證得初禪定云我得初果乃至證得第四禪定云何得阿羅漢果證此定時不能如實通達也下明十九無知與七無知相攝者言七無知者一世愚謂前三無知是也愚三世故二事愚謂次三無知是三移轉愚謂前次三無知謂業能得果令果移轉變四最勝愚謂次三寶是五真實愚謂次四諦是六染淨愚謂次二是七增上慢愚謂後一是彼有五種愚與前十九無知攝者一義愚義者道理也謂此義愚即攝得前十九皆盡二見愚即前十九中攝得前六及第十八三故逸愚即攝得次三四真實義愚攝得三寶四諦七也五增上慢愚即唯攝第十九也問何故五愚中真實義愚即攝三寶四諦前七愚中真實愚即唯攝四諦答七愚中即攝得三寶是福田故即最勝中攝次位四諦者真實義故是真實義愚中攝若五愚中真實三寶四諦皆實不虗故真實義中攝七也六無智者一無智二無見三無有現觀四黑闇五愚癡六無明闇次無相攝者論中但以六七相攝不言十九義准知故論云如是六種無明差別隨前所說七無知事次第應知於後二無知事總合為一起此最後無明黑闇也。
【疏】大論第十至皆言實故者彼第十云九實三假同此論明五十六云當知有支生及老死支是假有法諸餘所有支是實有法言緣起善巧者問云何名緣起善巧答善巧者知也即知緣之起而辨說故云名緣起善巧又五十五中明諸煩惱假實中言五見是假若無明等皆言實有。
【疏】俱舍第十文勢同也者然俱舍論中亦說無明是實也。
【疏】十地經云無明有二謂子時果時者子時者即是種子果時即是種子果時即是現行此依舊經論辨若新經論中即說種子現行也意說無明支中有種子現行二種也。
【疏】無明有四謂隨眠等者意說無明四者謂隨眠纏縛相應不共今引此文證無明通種現也。
【疏】發福非福不動三無明別等者意云所發福等而有三種能發無明但有二也按對法云由異熟愚發非福行由彼一向是染汙性無明合時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正見故解云由無明與業合時必不容行者異熟上而生正法及正見也由真實義愚發福不動行解云真實義者即四聖諦於彼愚痴名真實義愚為有未見諦者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縛故亦名愚痴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便能發起後有因性福不動行問曰依對法據二無明發三種行云何不言三無明別答此中三品無明能發業謂上品無明以煩惱重故順惡業故即能發非福行若中品無明稍微故能發福行若下品無明極輕微故能發不動行所以此無明若順惡業即名上品若順善業即名中下品今對法既說二愚能發三行應云異熟上品愚能發非福行真實義中下品愚能發福不動行又瑜伽云若世俗愚即能發非福行以麤淺易了故若勝義愚即能發福不動行以聖者方能知有苦故今但約真俗相對以明不約四重勝義世俗說也此明瑜伽論意。
【疏】二行支至三行為體者意云三行者即身語意三相應思名三行以為體或取意相應思及身語假業即取色聲為三行也此約尅性或有疏本云心心所法為體者取思俱時心心所總名行支此約眷屬出體故論云業之眷屬亦立業名。
【疏】三識支至恒隨轉故者乍觀所引九十三等似說識支唯取種子不取餘識理實恒續助為支簡餘轉識非說種子為支義自成故。
【疏】於母胎中因識為緣等者意說過去行支所熏識種名為因識識能生於母胎中初結生識結生識者即是果識果識續而能任持羯羅藍位諸名色等乃至命終持令不絕。
【疏】又即此識當來等者言此識者中際識也後際名色曰當來由中際識能引後際名色支故云名色種隨逐彼識也問隨逐者明可引也即彼論云名色種子復為當來六處種子之所隨逐乃至愛支作法亦爾如何能證是第八識答識若第八之能持諸種第八能持諸種故後際種子可為隨逐中際之種若非賴耶何有種子言相隨逐前引後耶。
【疏】若爾何故大論第九卷末云以六識為識支乃至六種色界唯四無色唯一者此中問意若唯取第八識名言種子名識支者何故瑜伽第九以六識名為識支若欲界具是眼等六識名為識支若色界初禪中除鼻舌二識即以眼耳身意四識名為識支然二禪以上亦借初禪眼耳身三識並意四識為識支若無色界無前五識唯有第六識即一識名為識支也。
【疏】行為緣故令識轉變此識現法但是因性者因性本即唯取第八識種子名為識支乃至諸識果故以中際第八為識支也以下並六識為識支乃至諸識果故以中際第八為識支也以下並六識為識支。
【疏】約就一切相續為名至報生故者此並六識為識支有其三解一云彼論說六識為識支者約就一切有情身為名論相續身也然一切有情身始終而言若在欲界具六識在色具四無色唯一第二解云彼論六識為識支者即就小乘宗說為論彼未有第八識故也第三解云六識為識支者或可約一箇有情身中一切識始終為言欲六色四無色一也復有釋云若初受生唯是意識故就相續容有六識身為識支也此亦不然大乘初生唯第八識今云意識有違自宗過今助釋者理實結生是第八識據後相續容有六識故說六識為識支也。
【疏】說與名色互為緣者故即初入母胎第八識皆能與名色得互為緣即顯互相依義餘七之識皆不能與名色互為緣故唯第八為識支乃至命終恒隨轉故者唯第八識常相續隨轉不絕前六識五位不行故非識支。
【疏】大論第十至胎藏苦者按彼論云幾能生苦謂五幾苦胎藏謂五幾唯是苦謂二解云謂無明行愛取有五能生當來苦名能生苦其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是種子是彼當來生死之因名苦胎藏生及老死之二唯是苦既云識等名苦胎藏明非是現問既云苦胎明能生苦何不同有能生苦收答因未周別者果遂近得名不同生老死二正名為苦是彼苦因名苦胎藏依主名也。
【疏】本多作胎藏苦者寫傳謬也問設云胎藏苦持業為名復何有爽答雖有漏體皆是苦所引之文意明生等二果名苦故無明支名能生苦生死二唯是苦故知胎藏是苦之因依主為勝。
【疏】問若爾何故大論第九云乃至於生老死亦然者此中問意若識名色六處觸受等五支唯是種子無現行者何故大論第九云福非福不動三行所熏種子六識及種子所生果時六識名為識支耶言種子六識者即說此前六識種子能生六識果也又處處聖教說行支熏於識即識與名色得互為緣故知現識得為緣種子不能為緣故又說識入母胎故知現行第八識支入母胎結生種子不爾又准十地論云無明有子時果時乃至於生老死亦然故知識支皆有種子現行名為識支以聖教說通種現故。
【疏】約當生果位中說故有前後者意說有現識者緣當來生老死起中說有現識。
【疏】或於現在至唯種者意云十支因是過去生等二支果是現在即此現在生等果是過去十因也生老死位於此位中說現行識以為識支其實唯取種子為識支是正義。
【疏】不爾便違至胎藏苦故者此顯違第十及違五十六文今唯言違五十六文者言總也若胎藏者即第十文也如前引然大論五十五云現法中說識為福非福及不動業之所熏習後後種子之所隨逐能引當來餘身識等生老死苦又云識名色六處觸受支種子性隨所依時曾得眾苦引因之名今既與果名生老死復得苦名准此等文明識等五支唯取種子解云五支先世種子也隨所依時者此種子隨前所依身也於前所依身曾有眾苦時此種子早得引因之名今既與生老死果即生老死亦復得名苦准此等文明知識支復有種子。
【疏】乃至說受亦有二種者謂種現二也。
【疏】謂境界受至皆准此知者意說受通現行所由謂境界受為緣愛等行生此亦約當生現行受說為據尅體而說即種子故故說受等支通種現二也。
【疏】一者一切有漏五蘊乃至通取異熟及餘性故者此中意說名色支有二出體一者雜亂出餘二者獨約名色出體此即雜亂出體也此文即取一切色蘊名名色一切心心所法名為名此支體根依大種者根依者即是根所依扶根扶根四塵四塵家能造四大與四塵同時四大為能造四塵為所造即扶塵能扶五色根也故扶根四塵即與五色根而作依處意說四大種非但能造四塵亦能與五色根而作依處故云根依大種根依大種者者說五色根亦有能造四大能造四大造所造五根也然五色根處能造四大種有二解一云此四大唯能造五色根不與五根而作依處二云此四大能造根亦能與根正作依處所造諸色者此一句通上二處謂根及依處四塵此根及塵皆能造大種所造也又四大亦能造膿血等色皆名為色法處色者即是法處中五種色皆是色中攝此即雜亂解名色支也問是有法處色等色等亦名色支耶答其實除色塵根外非名色支謂是色同類故亦為名色支。
【疏】名種總攝五因於中隨勝立餘四種者意云名色支既攝行識等五支即具五蘊於中隨勝立識等四支也通三性為體者意名色支既攝五蘊五蘊得通三性故名色支體亦通三性更有外難問答如演秘說。
【疏】約名色不乃相雜亂說此支等者答疏主解云即色蘊中唯取扶根微塵即除五根五根即是六處支中攝若識蘊中唯取現在世六識名名色識即除第八識八識是前識支體攝又除第七識第七識非是業感不通十二支攝故又除前念六識等無間意根前念六識等無間意根六處意根攝又行蘊中除觸觸即觸支也又除受蘊全即是受支中攝即取想蘊全色行識三蘊少分名名色支也行蘊中除觸取餘異熟心心處法也為哲法師解云為識蘊中取第八識名言種子是識支攝為現在第六識名言種子是六處中意根攝為五識中名言種子即在名色中攝也此解亦有道理任情取捨餘者同前疏主解。
【疏】此二體寬狹不同乃至五體即是一名色故者二體者如前雜亂出體也為疏中前解名色支即取一切色蘊等及餘一切三性心心所法四蘊為名色蘊名為色即汎爾釋太寬何為即名色支亦攝得識六處觸受支等即體相濫為第二體即取想蘊全三蘊少分名名色支即為識等五果種各別為不作第二體名色支爾者名色一支即攝識等五支如何知識等五種各有別耶。
【疏】第八識相應中至異熟觸受者意云此中今除第七識相應心心所第七識相應心心所以是有覆性故非業果故非名色支攝疏中第八相應觸受及六識中觸受者謂是觸受支攝亦非名色支也。
【疏】及過去世所餘異熟心所法種皆是此體者解云若約熏異熟心心所種子時即是過去為但約異熟心心所法種子即唯現在世無過去世體故今即取過去世時所云惡行異熟無記法種為此文體也。
【疏】九十三云俱生五根名之為色乃至非謂盡理者此六處又解名色支也言俱生者五識同所依五根也意云即九十三說俱生眼等五色根名之為色前念等無間滅意名之為名據此文解名色即與六處非名別也然彼文說六識名識支即六識支與名識支互為緣故由名色為緣發生六識六識依前六根共發生故故說識支名色支互為緣也然據九十三文俱緣一義說六根為名色支然此六根更非名色體唯取前解想蘊全三蘊少分為名色支於理為勝。
【疏】一義解釋者意云六根與名色體是一也然約義分為二支。
【疏】即五色根及前六識乃至亦名中攝未名六處故者意云疏主說即是現在六識種子上義為六處之中意根及名色支中識蘊即義說此現在六識種子於當來世生六識現行時為現在世現行六識異熟生心有境依義故及能作義邊即說現在六識即是名色中識蘊為現行六識異熟心生落入過去有開導依用即據有所依義邊即說過去世六識名六處支中意根攝也此約一意者即一意根也意說即約一意根上義分現在世過去世即義說現在六識名名色支中識蘊過去世六識名六處支中意根若不作此上來解爾者若說識攝入六處之中為意根者即名色支中闕無識蘊若爾時六識攝入名色支中為識蘊者即六處支中闕無意根也故於現在六識種子上義說二也此約一時俱有五種而為論也者意云此約一時俱有識等五支種子為論也問六處意者云何俱有答俱時識種子對世名意故五種俱有為約當來生時分位說者即名色具足五蘊即如當來世初入母胎之時為初一念但名為識支從第二念後至四七日來名名色位中識在過去雖名為意亦名中攝未名六處支故從第二念後乃至四七日以來名色位中亦有過去六識等無間意名為意根此等無間意及餘心心所法皆是名色支攝故名色支具足五蘊未名六處者無六處用不名六處。
【疏】有處亦說為現行至皆准此知者意云有處云六處支是現行非種子者依前名色支會云亦約當生分位說故也其實唯取種非取現。
【疏】為論若分位為言六處位後所有觸數方是者然約生老位中即六處為先方便生後觸也此中觸支不取第七識相應觸非是業感異熟果故。
【疏】大論第九說六觸者即與六識相應觸為六觸身此約當生分位說現行觸支理實唯取種子也。
【疏】然論說受為愛緣乃至然即彼體是生支攝者然餘論中說受愛為緣者即約現在生老位及當來生老位中說也故此受支向生支中攝當來生老位即是現在十支家果所謂現在十支因未來二支果此中且約生起位說謂現在身上起無明行感得五果種子於欲死時起愛取有潤即生當來生老死又現在生老死即是過去十因家果即過去十支因現在二支果此即一重因果也非如小乘兩重因果。
【疏】大論第十初云愛謂三界愛者此中愛支唯是第六識中愛以此愛能緣後有身而起因生愛故即是欲愛色愛無色界愛也。
【疏】論下文至得為因緣者意說愛憎名取所以說愛種與子取為因緣無有以現望皆現行為難因緣也又貪即是取所以說愛種子生取為因緣無妨也。
【疏】又下文說正唯修斷等者意說此據長時通取支說以行相微細而不同故也。
【疏】欲取云何乃至而興諍故者然大論中說欲界貪唯在欲界後云三見通出三界謂三界中身見是名我語取三界中見取戒取名見戒取也然瑜伽中在家出家起四取者唯約欲界人中說若天上雖無出家外道亦得起後三取然欲貪取我語取即通見修斷為見戒二取唯是見斷欲取者即是欲界貪見戒取者即是五見之中見取戒也我語取者即是五見之中身見也如諸外道執受我時但有空語無實我體名為我語取取者耽著為取識由執我為先耽著不捨故立取名又取有二種業一由此四取興諍為根故諸家俗人以欲貪取為先諍時色等而興諍也為出家外道以執自見為是撥他見為非而起見我二取及身見等而興諍也二者四取即與後有為根以此中四取通能發業亦能潤生由諸俗人起欲貪故即能資長欲界色身中五根塵也由諸外道起後三取後身行向三界中受身也。
【疏】取為取者即於自見生貪於他見生嗔及生慢等煩惱皆名所為取今此合取所說義別者意云唯瑜伽文有三文不同明四取此中合為一取以明所說義別。
【疏】如愛引證者然者愛中既引大論第十云愛謂三界愛亦通現種此亦應云取謂三界取亦通現種也。
【疏】十有支即至生起因所攝故者意云此有支者總用前行及識等五種種子為體以被愛取二法潤故轉名為有也若未被潤時識等六種但住自分無有能生當果之用忽被潤已有能生當果之用故得有支名也即是能有當來果故故名有支此唯種子不通現行問愛取二支既通種現如現行愛等潤識等種其義易知如愛等種子亦能潤識等種耶答通二義也若約凡夫異生潤即唯現潤取為有支若聖人第三果亦通現種潤意聖人用愛種二種子潤識等六種轉名為有支見有二論不二偏取也所以有支是能生因攝非是引因以未潤時名引因故問愛先取後如何言和合潤先法耶答不據前後以解和合但以潤義同故名和合也。
【疏】即前五蘊變滅者即老變化名為滅也然生老死二名是於五蘊假立者意說此生老死二支名即是不相應中生異滅三相也唯於五蘊上皆有生老死名若於五蘊中即偏行蘊攝也。
【疏】今取實體亦前五蘊者意說若據生老死名即假立是不相應中收若據法體說此二支亦即是五蘊。
【疏】若約分位至有果起等者意說有果即有支體也由愛取二法潤前識等種轉名為有故有支當體即名為有果若有果亦起已即名生老等即說生等亦通種子無妨問如何得知如緣起經說生引同時者識等五五種未潤名引因引遠果故若被潤已去名生因近能生果故雖同未潤前一種俱因也種子故生引同時也又云生引同時者生者果也能生因即有支也引正所引生老死果至生老位中有支種不亡故名同時又若將有支即為生老等因生等亦通種子無妨以有支體即是前識等種故。
【疏】生果之識等仍名引故者意云說有支生果識時仍喚此有支名為引因何以故以有支體是前識等六種種子故問既彼潤已如何仍名引因耶答謂引果取識等以名引因種仍名為能引因由生唯取現行故有光引因者即識等五果種子也雖被潤已轉名為有至生位時此生果也識等五者意說若約分位說若至生老死位中即前引因識等種子也已不總名生支等故說生支等通種子也問如何至生老死位猶有識等種耶答後必帶前前不必帶後也亦如種子時未有果果生時必有種也亦如彼三十七道品時在資糧位中修四念處時即未有四正斷若復修四正斷必帶前四念處如是乃至修八正道時正帶前七覺支也故今生支位必帶前種故說生支通於種子也。
【疏】薩婆多師一一皆以五蘊為性者即如十二支中無明支同時雖有五蘊即總名無明乃至老死支亦然此約分位緣生以明緣起名義得名者意云約名得緣起名約義得緣起名也此據總得名不據別得名也。
【疏】無有生主宰作者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者意云此十二支但依託眾緣生無有實我作者受者等不同外道妄計有受我作者等用此如幻化故不同彼疏唯法所顯者意說緣生唯是有為法所顯也以有為法生滅相續故云緣生能潤者謂愛取二支所潤者謂識等五種墮相續者墮者滅也相續身也即由能所潤攝得有情身起故名緣生或由能所潤有情墮在生死之中也又解或通外法如穀麥等種被水土潤以方生芽等故生滅相續也。
【疏】大論第十釋云由煩惱繫縛至得此名矣者此文意說即解緣字起字也由煩惱繫縛即釋緣字往趣中數數生死此解起字也此約一身死已於一趣中更受一多故名緣起故依字釋緣起之名又解即依緣字起字解此名至名矣等者此不是利釋但是疏主且解瑜伽第十文准疏文不合善又解之言但合且解云彼瑜伽文即依緣字起字解此名等。
【疏】又依託眾緣至通一切法者此引大論第十文疏引文略今具引云復次依託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故名緣起此依剎那義釋解云有為之法必依託眾緣而生生已即滅滅已逢緣還生即數數生數數滅故依剎那釋即通一切有為有漏無漏諸法皆然也。
【疏】又眾緣過去而不捨等者此引大論第十文疏引文略今具引云復次眾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故名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餘依此義故釋名應知者解云此文意說由於過去世身中起無明支能發行支行支即能感五果種子已其身即死身雖過去已無然前世所感五果種子與今生身遂不相捨離即過去無明行識等五果種子今生生老死也即過去無明行識等五果種子名緣今生行今現在身生老死名起也非餘者非餘自在天冥性等為因能生生老死也此有故彼有者猶無明有故能發於行此疏無作緣生作者即是外道神我自在天等也今此法是從緣生法非是外道神我等作生也此生故彼生者猶無明是生滅故所發行亦是生滅此顯無常緣生也常者即是冥性自在天自然等此冥性等所生法是無常然冥性等因是常今者佛法因果俱無常。
【疏】又乃至於過去世至故名緣起者此亦是大論第十文疏引文略今具引云復次於過去世覺緣生已等相續起故名緣起如世尊言我已覺悟正起宣說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緣起者此文意說謂住於過去世修菩薩道時遂於佛邊聞說十二緣起由此支故能令眾生生死流轉輪迴不絕既聞是已厭怖修學證無漏道斷有漏十二支而證緣記法真實之性而得成佛故故於過去世覺法性已等也相續起者自既覺十二緣起法性亦令眾生覺緣起法性勒之汝等眾生應亦知十二緣起精勤修覺起無漏道斷有漏支而成正覺證緣起法性已故故相續起如世尊言我已覺悟正起宣說即由此十二緣起名展轉故名緣起即是相續也又云相續起者即十二支相續也為行續無明識於行乃至老死續於生支既覺法性遂起十二緣起相續不絕流轉迴又云相續起者相續者身也謂十二支感得一身又由十二支後續一身即由十二有支令身相續等也故世尊能覺十二緣起法性若能覺若所覺時名為緣今時謂為眾生所說法義皆名為起故云緣起即此法由宣說起故名緣起如疏中相續等者等字本論中無疏家安置即向內等。
【疏】合有五釋不能煩引者然瑜伽第十却合有五解今疏中唯引四解釋即同四釋彼論第四解云復次數數謝滅復相續起故名緣起此依數壞數滅義釋解云此文即約無明滅已即行生行滅已識等生即約一支滅一支生以解緣起也大論第十有五解今但引四故云不能煩引返對法論中更有五解。
【疏】五十六說因名緣起果名緣生乃至老死亦爾者外問曰何故十二支亦名緣起亦名緣生耶答因名緣起果名緣生因名緣起者即種子為因能起果故故十二支皆名緣起果名緣生即現行果皆從因種生所以十二支皆名緣生如疏作法之由無明隨眠不斷有故者隨眠即種子也即由無明種子不斷有故彼無明纏有此纏者現行也意說由無明種子有故即無明現行生此纏生故者即無明現行生也以纏生故諸行等得生乃至老死亦爾意說由無明現行有故即行支得起即無明支因名緣起行支果名緣生又由行種子不斷有故即行現得起即行種子因名緣起行現行果名緣生乃至生支種子不斷有故即生支現行得起即因名緣起果名緣生又由生支現行有故即老死支現行得生即前因名緣起老死支果名緣生又無明緣行行緣識等此顯勢用緣生即由無明有勢力能發行行有勢力能感識等五果如弓射箭由有勢力令箭高遠無明緣行行緣識等亦爾故通知總有三種緣生一無作緣生二無常緣生三勢用緣生。
【疏】然五種果以前後相望乃至為果時非因者此文同下五種因果中等起因果也若識望名聲名色望六處等但名十二支中因緣非是四緣中既因緣也故前後相望得為因緣為因時非果者即如識支為因名色為果為果時非因者即識支望前行支由行引故乃至愛望受支亦爾又解為因時非果者即識等五果種子望生老死果即識等種子唯名為因非生等果也為果時非因者即識等五果種子望無明行無明行為因識等唯名為果也此泰法師解或恐連當不順諸文據義別故者與前後四緣因果不同前約自種子生自現行為因果此約識等五種前後相望為因果故不得成親因緣也問何故唯約識等五果種辨因果不約餘支辨通答餘支非真異熟果故所以不說或可依泰法師解亦通餘支以望生老死果說故。
【疏】世親俱舍自意同此亦得別名者俱舍論中亦約因果為果時非因以時故云同此。
【疏】緣起經至名緣起者諸分者即十二支分別故名諸分自緣和合者即是各自種子與因緣和合生現行等得緣起名也此即證前自種子現行為因果義如前云因名緣起果名緣生即其事也。
【疏】言無明者乃至持業釋者此第一解云明者擇法慧也無者非有也然所無即明能無是癡無他故故曰無明然所無即是無體法也今難曰既云無漏慧名所無者即無漏慧應是非有也若更云無明無名明明體是有若爾者且如人父母已無即名無父母亦應別有所無父母體猶有此妨哲法師解云無者非也明者慧通也此愚癡體非是化慧故故論名無明。
【疏】舊云無他受稱者無漏慧明也無明者即無他無漏明故名曰無明意說無明無他明漏故以受無明稱也。
【疏】殺三磨婆曰此云六離合者然六釋中一一皆有離合釋也且如持業釋中離者為體與業各別之如言藏識藏者能含藏識者即分別也此名離也若言藏即是識名為藏即是合釋也其依主釋中如言眼識與識別名離眼根照矚義識了別義故別也若云依眼之識名為眼識即是合也其有財釋中如言瑜伽師瑜伽者是相應義師者即是假人此為離也即師身中有相應法名瑜伽師此合釋也亦如言富皃亦爾兒者即假者富謂財物等其相違釋中如言能立與能破能立有宗因喻等能破者謂破他義即離也若言能立與能破名相違釋此合也其帶數釋中如言五蘊五者是數蘊者積聚義此離釋也若言五蘊即合釋之其隣近釋者如言四念處觀慧能巡身念能持性即離也如言四念處觀者即合釋也。
【疏】謂如無明明者釋法乃至故名無明者此第二解明是持業釋。
【疏】或非六釋至六釋故者此說無明不通持業無別體故雖有無明兩字共詮一痴亦如斫芻同目一法故知無明非六釋攝於理為勝。
【疏】無與明別解至六釋者是者意說此汎說六釋也凡六釋者皆說有離合二義也故舊經論以離合為六釋也以十二支中無明支為首所以先解無明支初離無與明別解者即先離無字與明字則別解名之為離無者非有也明者無漏慧也後解合之總釋者即後合無字明字一處解之名為合釋也無明者即是癡無之他無漏智慧明故故云離合釋其名色支亦爾先離名與色別解名之為離名即非色四蘊色謂諸法變得礙義後解合之總釋者即說名色互為緣等其六處支亦然六者是數處者是生長心心處處也此離也後解合之總釋者謂之六處也數持業釋亦二法即體用為體用二法各別名持業釋也無明支既能詮一法無離合二義故非六釋問若無明支非六釋者何故前說無明是業耶答據自佗相對對有即無無他無漏慧故若據當體即無離合不同藏識當有離合非對自佗故成持業釋也又解云即前持業釋名無與明別解或非六釋下即是後解合之總釋。
【疏】謂此六釋依二法簡別等者二法者即離合二法也方可為解者意云若有法帶離合二法方可作六釋解無明既非離合故六釋諸法不過。
【疏】有別釋皆同於行不能別引者彼處文中釋餘名皆同行支也謂行者當體彰名造作是行義亦功能受稱有感果之功能也識者當體彰名了別是識亦功能受稱有了別境界之功能也觸者當體彰名觸至境故亦三和是觸義有生受之功能乃至蘊起名生亦爾。
【疏】答順趣種種至所緣境義故者故者即顯境名言也或依言說名分別種種所緣境義故說為名者即表義名言也彼論云如名能詮境故說四蘊為名又解云蘊中攝名句等故說四蘊為名也。
【疏】彼彼方處種植增長義及變礙義者如色法即有四方上下六方差別心法不爾種植增長者亦不唯外穀麥等內身亦爾由飲食資持能造根塵四大種遂得增長既增長已方造所造根塵色等令其增長及變礙義者如人身色面色嗔時悅時恐怖時或被損時色皆變礙外色如被風霜等損皆有變礙礙即質礙也。
【疏】變礙有二種者一手等所觸便變壞義二方所差別種種相義。
【疏】非名體即色至名所有色故者意云顯此名色支如次非是持業依主有財釋也唯是相違釋。
【疏】六處者至生長門義者意云此六根名處者是三義也一云是生識之處二云是長識之處三云六處名門者是識遊履之處名之為門。
【疏】大論第十有三復次解初云乃至為因次第者解云要先愚所知境即是無明支也起邪行者即是行支問行通善惡何故總云邪行耶答有二解一唯約不善行說二云無明發於福等三行皆招苦果違於還滅故總稱邪行心顛倒者即是識支也問難識支唯是第八云何名顛倒答有二解一云行有二種一種二現行是行支種子名為識種因行現行所熏故喚識支名為顛倒為因可悉二云結生之時於父母等即起愛瞋相應之心名為顛倒由有漏善行違於還滅尚得名邪有漏無記生死根本名倒何失故諸論云三界虗妄心心所等虗妄即是顛倒異名或因倒發亦名為倒有云心顛倒名識支者准識支今是第八識今且約前六識名為識支既結生時於其父母互起愛恚名為顛倒在此顛倒是前六識相貌非第八識有如是義雖有兩釋任意取捨結生相續者即是名色支即於胎中五七日以來皆名色支也諸根圓滿者即是六處支云受用境者即觸受二支皆能受用境故意云由違情觸即生憂苦受由順情觸即生喜樂受心行相相似同一處明也此義識等五據當起位說次第也。
【疏】此約當生五果為因者意云此識等五望無明行即為果望後當生位即為因故云五果為因耽著希求者即是愛支煩惱滋長者即是取支發後有業者即是有支五種果生即是生支生已變壞即是老死之此約當生位次第說。
【疏】前六支內身緣立者然大論第十云內身緣勝者前六支所攝即先於內身起我執由執內身為我故即起無明支由此無明不了諸業引於苦果發起行支發福等三行既發行已即起尋思即是識支此約六識為識支由業與識為助伴故能感當來三種苦果一者根初起所攝苦果者謂名色支二根圓滿所攝苦果謂六處支三受用境界所攝苦果謂觸支故云前六支內身圓立也。
【疏】後六支境界圓立者大論第十云又於現法中依觸緣受者是受支緣受發愛即是愛支由受用境界廣起追求是取支由取支為先即有支由有支故即令五趣生死果生果生已即老死隨遂此等皆約生老死現行位說也故云後六支境界緣立受用境界故。
【疏】第三約由有三有情聚立乃至如彼廣解者此引瑜伽第十文如彼云復有次第差別謂由三種有情聚一樂出世清淨有情聚者種類義也謂此有情樂非出離深厭緣起斷異雜染增白法故問云何斷緣起亦增於白法答由一乘人順逆觀十二緣起已遂作是念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由異十二緣起即名增白法也今且順觀十二緣起者如云無明異故即行異乃至生異故即老死滅逆遂觀十二者如云由誰無故老死由誰異故老死滅應云由生死故老死無由生滅故老死滅乃至由誰無故行無由誰滅故行滅應云由無明無故行無由無明滅故行滅今且作清淨緣起順逆觀染緣起順逆觀如別抄說意云謂令有情觀察緣起得白法故所以立十二支二樂世間清淨有情聚者不如實知諸諦道理不知諸諦道理者即是無明支若住正念或作福業或作有漏定修所引不動業若不住正念便作非福業此等行支由行所門心相續為者即是識支又如先三業如次於三品次第能感當生苦果為下品非福業感得惡趣中三種苦果所謂名色六處觸支由中品福業即感得人天中三種苦果謂名色六處觸支又由上品不動業故即感得上二界三種苦果謂名色六處觸支三樂著境界有情聚者即於現受用境界所生受者即是受支由受起愛即是愛支於此境界廣起追求即是取支由取為先即起有支由有支故即五趣生死果既生已即老死隨遂此二亦約當生果位說因次第解云此二者一謂前六支內身緣立後六支境界緣立二謂樂世間有情立前六支樂著境界有情立後六支故二種皆約當生分位說也。
【疏】問若爾何故至逆觀緣起者此解問意云若如前云一時而起次第宣說者如何淨緣起中先觀老死次觀生等耶。
【疏】答依諦先後道理立故者意云此約四諦安立道理說也即先說苦諦謂即老死等是故依安立四諦作十二緣生觀即於十一支中觀一一支皆具四智故總有四十四智如老死有四智乃至行支亦爾以無明無因故所以不觀故無四十八智即先於苦諦老死支作法云謂觀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解云老死者即是苦諦老死集者即是集諦集諦即是生支即由生支為因故能生老死支故說生支即是老死集諦也後准此知老死滅者即是滅諦若觀老死滅時必有所證之理即滅也老死趣行者即是道諦證滅之智也問如何斷此老死支答要二乘無學聖道方能斷之故斷老死苦而得滅諦又觀生生集生趣滅行生者即是苦諦生集者即是集諦集諦者即有支有支為因能生生支生滅者即是滅諦生趣滅行者即是道諦斷義同前老支說如是乃至觀行支者謂觀行行集行滅行趣滅行准前說苦集滅道也斷道同前為無明支上更無集諦無明無因故所以無明闕四諦故除無明支餘十一支中皆具四智故都有四十四智也即二乘人於四善根以前作此四十四智觀十二緣起此即是雜染逆緣觀此觀唯以聞慧為體或可於四善根位中亦作此觀問苦集是雜染滅道是清淨何得總名雜染順逆觀耶答滅道雖清淨以苦集是雜染故所以總名雜染也若言順雜染觀者即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支等是即於資糧加行二位皆得作此雜同然准前疏問中即問淨緣起今疏明逆觀染緣起依諦先後道理答與問違殊不相當讀者知之准對法論中唯逆觀染緣起有四十四智不言於淨如何今者疏主說淨緣起亦有依諦先後道理耶故疏違對法文又准逆觀染緣記中四十四智前更作七十七智即觀十一支除無明以無因故但有七十七智也如法衣抄釋具明恐煩不錄。
【疏】此中染者依隣次第二世因果乃至思惟可知者二世者即過去與現在為一現在與未來為二也今且約生報隣次說過去十二支因現在十二支果又現在十二支因現十二支果或現在十二支因未來十二支果若約後報隔越多身說共即不定謂第一生起前七支第二生起愛取有三支第三生起生老死二支又或隔三生五生或隔百千生等十二支為緣即不定不定者為不依次第也。
【疏】令有情於有愚痴至起過未疑等者意說於有愚痴者於三界有果而起愚痴也明令有情而起有而起愚痴既由無明能覆彰故即不了三世中三有身而起疑疑三世等此即無明而俱也即同十九無知中前三無知也有者三有謂欲有色有無色有也。
【疏】一緣中痴令眾生惑即前於有所知境等不了疑也者解云緣中痴者也緣境界而起痴也有於三有所知三世境由痴不了而生疑也十地經中與對法語雖少別義意同也故緣起經云是中無明有二種一者緣中痴令眾生惑二者與行作因。
【疏】餘乃至老死等者准疏中說無明業用了更不說行等直說老死業用恐學者不知行等業用今謹按十地經附文錄出菓令披讀者有取易暖吸後經云行有二種業位一生未來世果報二與識作生起因識有二位一者能令諸有情相續二與名色作因名色有二位一者互相助成二與六入作因六入有二位一者能緣六塵二與觸作因觸有二位一者能觸所緣二與受作因受有二位一者覺增愛等二與愛作因愛有二位一於可染中生貪心二與取作因取有二位一增長煩惱染縛二與有作因有有二位一能於餘道中生二與生作因生有二位一增長五陰二與老死作因老有二位一令諸根熟根熟一一老死也二與死作因死有二位一壞五陰身二以不見知故而令相續不絕彼論云壞五陰能作後生因以不見知故能作後生因釋曰緣者所緣於彼一切所緣境中而不悟故名緣中癡諸惑因起名令眾生惑由有能引餘道得生名餘道生非已生訖名為生也故對法第四云令諸有情後有現前義意同矣餘文可悉對法大同故不引令壞少盛故者即是老謂老能壞色身也壞壽命故者即是死死能壞命故故二以不見知故而令相續不斷者今附疏文解死支不見知者然壽死時即不能見壞有不能知諸境也從此死也而令後有身相續不斷聖人不爾以見知生死法而猒怖斷滅故不相續故無學我生既盡不受後有也。
【疏】對法合作法十地開之等者意云然對法中老死合說所以但說老不說老有二種又對法論中約老死無果所以不說死有二種乃至不見知相續不斷等為十地經中曰約死後有果故有不見知故後身相續不斷亦不相違。
【疏】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至造不動行者意說世間道六行伏惑欣上厭下不既退還疏說生死聖者不造不動行等若諸外道以世間六行伏惑厭下界為苦麤障欣上界為靜妙離即時上界作出離生死想作涅槃究竟想遂對治欲界煩惱而造上界福不動行故是勝義愚也愚於勝義人天苦果發起福不動行問福不動何別答散善名福定善名不動也。
【疏】世俗勝義苦至名勝義者意說如對法中或立一苦何以故總有為法皆是逼迫性故或立二苦所謂世俗苦勝義苦若與八苦相攝者即苦苦壞苦攝前七苦名世俗苦若行苦攝第八苦即是勝義苦意云由不了勝義苦造福不動行非謂不了苦苦造福等行也。
【疏】苦爾即色無色無壞苦至非福世者此中難云若說苦苦壞苦是世俗苦由迷彼故造非福行爾者色無色界既有壞苦應當迷彼造非福行邪問如何知上二界有壞苦答即色界下三禪有樂受依受立壞即是壞苦壞者失也如身死下界生第三禪定後時退失故有壞苦或可見先得彼定臨終時位生下地時退失彼地樂受亦名壞苦其無色界實無壞苦今疏言色無色有壞苦文雖總舉意難色界故云有壞苦故應亦迷發非福行也。
【疏】但可總言至體皆是苦者意云亦不須約三苦以合二諦但可總言三途地獄之苦易了知故名世俗苦若人天善趣以難知故名勝義苦。
【疏】世俗難了謂為善勝等者意云如人天善趣名勝義苦者只為世俗難了喚為勝義實非勝義也亦是壞苦名勝義苦者意云既喚人天善趣名勝義苦者人天中既有壞苦明知壞苦亦是勝義如何前對法判壞苦名世俗苦耶問向所明苦亦審此論與對法何別答此論據地處中有三受以明三苦其事云何且三途中地獄全鬼畜一分純受苦處依苦受有苦苦若鬼畜一分雜受處亦有等流樂及捨受依之而有壞苦行苦此中壞者變壞義也故世俗愚中有三苦由迷彼起非福行若人天趣中名勝義苦亦有三苦如六欲天中被他折首截腰等苦及意憤恚天等苦此謂苦苦壞苦行苦故天趣中有三苦也如人趣中有三苦易了不述由迷彼故發於福行如上二界就色界下三禪有壞苦行苦由退失定樂受落謝有壞苦生既有捨受趣行苦無失於無色地但有行苦依捨立行無餘受故不立餘苦由迷彼造不動行故勝義愚福行中亦有三苦若對法論中明苦不定隨或立一苦謂逼迫性故即苦苦也或立二苦於八苦中前七名世俗苦第八名勝義苦或立三苦於八世苦中前生老病死此云四苦是苦苦若愛別離苦怨憎會求不得此之三苦名壞苦若五盛陰名行苦故與唯識不同皆由無明迷彼不了造福等三行。
【疏】破苦品者解云若五陰眾緣和合方假名為苦無實苦也所以彼論破無實苦但有眾緣和合假名為苦。
【疏】貪嗔痴緣唯生非福者意云無明支通發福不動二行若貪嗔助無明唯發非福行。
【疏】問身語二業思所發起至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說故者此問意如起身語二業時即第六意識中思為發起因方發身語二業准此即有無明及思二緣於行何故唯說無明緣於行耶答今依一切行說故所以說無明為緣且如起身語業可以意業中思為緣若起意思業時還以無明為緣也又如意中思是善性所發身語業亦名善性不善性亦爾意相應思與所起身語業名同性故今者無明即不然且如一斤不染無明為緣能發福等三行即發無明與所發行不同性故無明寬故所以但說無明緣行也。
【疏】依生善染思緣說者善思者謂福不動行染思者謂非福行也意說善染思者即是福等三行嗔無明為緣故云依生善染思為緣說也。
【疏】乃至老死問答皆爾者無明行支如疏所引餘文今略引之按彼論第十云問識亦以名色為緣何故此中但說行為緣耶答行為識雜染緣張引能生後有果故非如名色但為所依所緣生起緣故問名色亦由大種所造及由觸生何故但說識為緣耶答識能為彼親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時大種及觸唯能與彼為建立因問如經中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何故此中何唯說識耶答若有識界決定於母胎中精血大種腹穴無闕故意明有六界胎穴無闕即是空界精血四大種亦有識界故總有六塵也又識勝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時而說故問六處亦以飲食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名色為緣耶答此說名色是彼生因彼既生已亦以飲食為任持因問觸以三和為緣何故此何但說六處為緣答若有六處定有餘二而無闕故又六處勝攝二種故問若自他所逼迫若時候變異若先業所引皆得生受此何但顯觸為彼緣答觸是近因故由觸所引故餘緣所生受亦從觸生故必不離觸是故偏說問經中亦說無明為緣生愛順愛境界亦得為緣何故此何但說受為緣耶答以受力故於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乖離由愚痴力但於諸受起盡等相不如實知由此不能制御其心解云雖離受亦由餘緣得生然受生愛勝者由無明力於受起盡等相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所以於捨心等不能制伏故說受生愛稍勝不說餘緣也問由隨眠未斷順彼諸法取皆得生何但說愛答由希望生故於追求時能發隨眠及能發彼隨順法故問前已說無明為緣發起業有何故今者說取緣有答由取力故即令彼業於彼彼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問生亦以精血等為緣何唯說有答由有有故定有餘緣無闕有勝故唯說彼為緣問亦由遠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為緣起老死此何但說生為緣老死耶答雖由彼所緣必以生為根本故縱闕諸緣但生為緣定有老死故解云夫老死者亦由遠行痴極因重死亦由不避苦苦樂通應招於死其云不定苦樂由如於捨即是平等若有苦樂即不平等也今時由不避故能招死由他打逼迫等亦招死果如是多緣皆能招死何故唯說生為死緣耶。
【疏】苦隔越為緣至亦爾者即據隔多生等意云無明等既得望多生為緣明知老死亦得望多生為緣也言隔越者不次之義如十更解又云准瑜伽等十緣隔越者意說無明亦與老死為緣今說隣近亦云無明緣行意說無明隔越諸支行與老死為緣餘支展轉亦爾此解為正疏然後支非前支緣者意云如行支必用無明為緣斷行支不與無明為緣故云後支非前緣也。
【疏】非為斷前支修後支但為斷後修前支生故者意云釋後支不與前支為緣所由也斷支所以修前無明支何得知以行支必用無明支發也若欲隨行支必須修無明支修者制伏不起之義或斷滅義前無明支既無行支即滅謂故法華經云從無明滅即行滅等乃至老死作法亦然者即謂斷死支修前生死等問所言斷後修前是何義答修者是修治能治道義以修治道令無明不起無明既無行亦不起故名為修瑜伽第十云如為斷後支故勤作功用斷於前支由前斷故後亦隨斷非為斷前故勤作功用斷於後支是故當知唯此為彼緣又泰法師云但為斷後修前支生故者意喚無明支為後行支為前支即為斷後無明令前行不起修者不起義也亦如二人行向前名前在後名後今行向無明支前即無明在行支後故云為斷後支修前支也語雖稍異愚意大同即向前名行乃至斷後老死修前生支亦爾修前生支既不起即老死支修斷也言修前支生故者意說欲斷後支修前支能治道令生故云修善支生也。
【疏】第四因果差別此有五種一等起因果至五正熟非正熟因果者然此諸論中辨十二支諸文多分相違故今疏主會諸違文皆與作名字謂等起本來末乃至正熟非正熟等故疏中先立道理已下方引文證誠言等起因果者等謂齊等謂十二支前前支皆能為因後後支皆能為果即能等為因亦等為果名等起因果也言無明無所從者意說無明不從因生也老死無所起者不更起果也言此約十二支內分別者意云此等起因果亦約具十二支作法故云初無明為因後老死唯果餘通因果故知無明無因老死無果而唯約十二支分別分別者解釋也若不約十二支作法者即於現在老死位中亦能起未來無明老死有果也又無明既從老死起故無明非無因生此約三世為論不唯約十二支說也或可老死位中起憂悲苦惱即憂悲苦惱能起無明也言業苦本故者意云無明是業本愛取為苦本或可總說亦不須別解但總云無明等三是業所招苦果之本。
【疏】或業之果五種之果者此文意說生老死亦是惑業之果此是增上果性不同五果從他五果種子生故亦是五種之果此是等流果以同性故一種是無覆無記故故生老死望義不同通二種果也餘亦因亦果者識等五支是無明煩惱之果亦能生生老死果故是生老死之因行支通因果可解有支從他愛取生又能生生老死果故云餘通因果也。
【疏】受通因果通本末等者意云受支彼他業生故名為末亦名為果受能生愛即受為本亦名為因故說受支通因果本末也。
【疏】受通二種此有二等者按彼論云前六愛取有三說為因分後二為果分所餘支說為雜引所以者何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現法與愛為緣果受此二雜說釋曰謂受種子以觸為緣即是後際現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現起報受為緣生受是前際之果故名果受問識等五支皆通因果何偏說受答識等五支唯取種子從受起愛多因現起果受而生故於受中通說因果識等四支不要起現方生後支故不為例。
【疏】三異熟非異熟者意云此約三性立名若異熟者是無記性若非異熟者是善惡性。
【疏】識等五種望生老死雖是苦因者若識等五果種子望生老死既能為因何故今說識等為果耶答識等五種雖為苦因今據現在生老死位中亦說識等五果亦是現行何者謂法生時因識相顯次根對滿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盛等又於生老死現行位中而說有識等五果種子識等五種子亦名為果也此據相從說。
【疏】餘五是因非異熟故者意說除七支外餘五非異熟因無明業愛取四法非是異熟謂即不相違如何有支亦非異熟今言異熟者是反熟現行之義有支唯苦種位可以不說有支是異熟也其實有支一分亦是異熟又云謂有支非能雜於業有而此相位總名為業也。
【疏】中邊上卷云有因雜染乃至謂所餘分者意云如中邊論中明三種雜染謂煩惱業生也煩惱雜染者謂無明愛取業雜染即是行支有支即煩惱及業雜染總名因雜染時也餘識等五果種子及生老死二支即總名生雜染唯名為果雜染也。
【疏】謂無明熟成於愛取者意說前七支是因後五支是果問若爾無明既是因未熟如何乃言無明熟成於愛取耶答言熟成者但是愛取支今無明名熟成者說所熟愛取為名也即無明為能熟成者愛取為所熟成故無明有力能熟成愛等非說無明已熟也又解云無明支通現種即望當生果云未熟以有力能增長愛取邊名異熟成約現種名熟未熟今現行增愛名熟何失。
【疏】於果時有能生所生者意證後五支是果前七支是因也。
【疏】前解為勝者即取前熟未熟以解因果於理為勝。
【疏】二因果故者意云二因者一者是引因二者是生因意說生老死非但是引因果亦是能生因果故云二因果也。
【疏】苦約至時分者意難云如前約當生位說識等五種亦名果又於生老死位中識等五果亦是現行何故唯定是因答約過去未來二世時分定故以明無過也。
【疏】問若法無明緣彼是行耶乃至第四句可知者此問意若法以無明為緣彼皆是行支耶設有是行皆以無明為緣耶答應作四句分別第一句有是行而不以無明為緣謂無漏是無漏思也及無覆無記行即是無記思皆不為無明緣也此無漏思皆名行然不是十二支中行支無明唯與有漏業善惡行為緣第二句者有無明為緣而不是行謂除行支以外所餘識等乃至生老死支無明皆支作疎遠緣也第三句者有亦無明為緣亦是行支謂行支也第四句者非無明為緣非是行支謂無漏識等問行為緣彼是識支耶設是識行為緣耶以後皆然應作四句有是識非行為緣謂無漏識等有是行為緣而不是識謂除識支以外所餘名色支乃至生老死支行支皆與作疎遠緣有亦行為緣亦是識等支即十二支中識支第四句可知又識望名色作四句者有名色不以識為緣謂佛身中無漏名色有識為緣而不是名色謂除名色外所餘支謂六處乃至老死支識皆與作疎遠緣故有亦識為緣亦是名色即謂名色支第四句謂除前相以名色望六處作四句者有六處非以名色為緣謂無漏六處有名色為緣而非六處即除六處餘觸支等或亦六處亦名色為緣謂十二支中六處支第四句除前相六處望觸作四句者有觸非六處為緣謂無漏觸及有漏善觸惡觸等然此等觸唯皆依六處生非用六處為緣六處為緣生觸支者唯取無記觸是觸支有六處為緣而非是觸支即除觸支外所餘受支等第三第四句准前可解觸望受為四句者有受非以觸為緣謂無漏受及善惡受然一切受雖依觸生今者唯取無記受支以觸為緣有以觸為緣而非是受謂除受支外餘愛支等第三第四句准前作法受望於愛為四句者有愛非以受為緣謂希求解脫有漏善愛及無漏愛此無漏善愛彼壞有故故非愛支所以此愛非是煩惱等中愛也據實而言唯以無漏中欲為體此無漏善欲與善愛名義同即假說欲名之為愛故佛身有欲無減也有受為緣而非是愛謂除愛支以外所餘取支等謂無明觸所生之受皆與取支乃至老死作疎遠緣也第三四句亦准前知。
【疏】愛望取作順後句答乃至謂疾病怨憎會苦者順後句者第二句名後句皆順第二句答故問云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答謂取皆以愛為緣有愛為緣非取謂除取支以外所餘支等此有兩句取望有支作法云問若取為緣彼皆是有支耶設是有支皆取為緣耶答謂有有支皆以取為緣此順後句答謂有取為緣而非有支謂除有支外所餘生老死支皆與生老死支作疎遠緣有望生支為緣作法云問有有支為緣彼皆是生支耶設是生支皆有支為緣耶答諸所有生皆以有為緣或有為緣而非是生謂除生支所餘老死支生望老死作法云問若生為緣皆老死耶設是老皆生死為緣耶答所有老死皆生為緣或生為緣而非老死所謂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歎愛苦種種愁惱。
【疏】此論雖有初體性門至別束出體者意云此釋外難難言如論辨能所引生等四義中自出十二支體性何須出上六門中第一門十二支體性耶答論中雖有出體之處而文勢廣學者難曉故於六門中第一別束出體性門。
【疏】論所明處名能引等者意云論中所明十二支體性於能所引等四義中明至彼料簡。
【疏】雖此二支至是因故者意云釋通外難難云此無明行二支得與生等為因何故此因偏對識等五種為引因耶答雖此二支亦得遠望生老死為引因今不說者以前十支俱是因故所以且近對識等為因亦無違也。
【疏】五住地至無明住地者一見一處住地二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五無明住地然。
【疏】云無色有愛者准經中無色有愛名但云有愛住地今疏標無色之名以顯有愛之號故云無色有愛住地也問何名見一處住地答所謂三界見道煩惱總共名為見一處住地云何名欲愛住地謂欲界一切修道煩惱云何名色愛住地謂色界修道煩惱云何名有愛住地謂無色界修道煩惱云何名無明住地謂一切修道無明所知障即前四種住地唯是煩惱障而能發業唯第五無明住地是所知障不能發業以迷事生行相微細無發業用無明者取前四不取第五。
【疏】若汎言發身語至即所知障亦能發者意云此所知障不如他煩惱障發業能招當果用然於事境不了無記身語業即所知障亦能發也次佛地第七已下至亦能發業以上是引別義證意云如起煩惱必定有處知障同體而起若煩惱發業之時所知障亦能發業故下論云煩惱障以薩加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所知障亦以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慢及隨惑又下論云第二地斷犯戒愚愚者即是所知障也犯戒者名為業即由所知障能發犯戒業也然所知障雖能發業今不取之以不能縛有情住生死故及所得果者此果謂縛之現果約斷所知障前後相望是等流果若同時心心所是士用果亦同增上果增上寬故一切皆增上也。
【疏】望餘不染非善不善者問嗔唯不善性既所知障中有嗔恚等是無記性者所知障中嗔恚是無記性者亦應二界中有嗔恚答煩惱障中嗔體是縛法縛有情在生死故故是不善性然所知障中嗔恚與煩惱俱起者合是不善性若斷煩惱障已此嗔恚以無伴故又嗔恚不能縛有情在生死故所知障中嗔不通不善性故望二乘是無覆無記性望菩薩說即是有覆也。
【疏】有能發業至修道一分者意云准前煩惱障有四種今取發業者謂見道全不善性者修道一分亦是不善性如此不善性者方能發業問見道煩惱能發業者可是不善修道煩惱如何亦是不善答論言修道煩惱任運起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攝餘一分無記者非此所論。
【疏】於發業中有能通發至不取唯別者意云經曰煩惱能發業中有一無明通發總別報業有一無明中唯發總報業有一無明唯發別報業問既言有一無明通發總別報業等者未審作何行相答此無明支亦無別行相但與心相應行相猛利能發善惡行即是故說無明支通發總別報業及唯發上品業也若行相微細作用劣者唯發別報今無明支但取能發總別報業及唯發總報業者唯發別報業非此所論。
【疏】於中復有助正發業為簡助等皆非此支者意云且如見道無明及修道者一分不善性者名正發業若貪慢貪慢等修道一分無記者與前無明或前後起其貪慢等種即勢力疎遠亦能助無明發業也亦如故殺賊前者為正殺後者為助故由後軍助前軍令前軍勢力勇猛正能殺賊此發業正助其義相似問無明發業時為更有餘貪嗔慢慢等不答雖無明同時有貪嗔慢等今者據發福非福不動一切業說所以但說無明不說餘貪嗔慢等發三行時無明重有餘貪等有無不定故不說貪等為支。
【疏】乃至何諦相應至皆應准說者意云乃至何諦下無明能發業又不共等四種無明何無明發業如是分別至下自明無勞煩述。
【疏】即彼所發感總三業者解云三業者謂福非福不動業也或身語意名三業也傍引俱舍頌云心常懷忿好集諸惡業見他苦欣悅死作閻魔卒此頌意說造此等惡業即作閻羅王邊獄卒。
【疏】由此道理一切現報業至皆非行支攝者問且現報中業有轉身作虎狼蛇等又如誦持大悲神呪有復轉女成男等又如現世中供養佛及聖人轉昔貧窮而得富貴等又如求念觀者得名利怨慧等未審此等現業得成行支不解云即非行支但感別報業故如人猶現身供養佛故即由此現報業得作轉輪王又經中說有一長者名為現報先是貧窮由現身中供養佛故於現報中得大富貴上來所說唯感別報果不能感引果故順現受業皆非行支意云若生後後報感惡報果業即能令有情生死相續可得名行支若現報業及別報業但感現身中別報果即此現別報業不能令有情生死相續故非行支攝又於現生中勤苦積行現世中得名聞利養果解上事皆准上釋別助當業者此有一業者同感果但助感當果之業且如正作殺生時亦能發語意二業若正殺生即是身業能感當來總報果同時語意二業得為助也故非行支又感當業中等者意云除現業別助當業外餘業亦是行支就行支中復有三類如有一業唯感總報復有一業唯感別報又有一業通感總別報問且如唯感總報及通感總別報業皆是強或行相猛利感果易知且如唯感別報異熟心心所等之業行相云何答當作業時有猛利心中作任運心中作若任運作者唯感別報又如於戒律悞犯三業如是業者能招別報心心所果故唯識疏第二云明利思能感總報微微心時能感別報又如有別報滿業果彼身相具足諸根圓滿者皆由願助強業招也不同別報心心所果業既有多唯感總報通總別報是行支攝餘業非行支。
【疏】緣起經至不造後有業者二師此引緣起是證別報業非是行支既云不造後有業明知聖人所造別報業非是行支也若凡夫所造感後有業令生死不絕名為行支聖人雖造業更不招生死故不名行支但是別報問未審別報業亦得名行支不答但感同別報果亦名行支不同總報之業對法第七云聖不造業無真實義愚者解云由聖人無真實義愚所以於此人天道理不愚迷故不造後有業。
【疏】又瑜伽第十說有支非學攝者按彼論云問幾支是有學答無問幾支是無學答亦無問幾支是非學非無學答一切意說十二有支非是有學攝何以故以所造業違背皆流轉故云非學攝也十二有支既非學攝明知聖者所造但是別報非是行支也異生別報業准有學說。
【疏】此中有云學是解脫分等為體故初發心已去皆不造後有引業者解云此師解意者取未知當知根為有學體故此論云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一見道二加行三資糧此云三位者未知根當知根故此三位皆名有學體也故知初心入資粮位已後既名有學故知不造後有總報業皆不是行支攝此師曰見瑜伽第十有支非學攝文遂作此解云解脫分已去既是未知當知根攝明解脫分即是有學位攝而不造新引業也。
【疏】此亦不然所以者何緣起下說內法異生乃至內法異生不造新業者解云此以下疏文皆是疏主破前師異解應言內法異生不造新業故准緣起經說內法異生不放逸者即不造福不動新業不用無明為緣者今云即不用現行相應無明引發也但用無明種子發行得成行支能感總報若外法異生放逸者即用三無明發三無明者如何即四無明中除不共無明不共無明餘道起故但取相應無明纏縛無明即現行也隨眠無明即種子無明也故放逸者用此三無明發福不動行等能感總報得成行支問無明實有四耶答據實無明唯有二種一謂相應二謂不共此二無明各有種現故分為四種問何名外法內法何名放逸不放逸耶答十住第七位已後即名內法更不退作外道二乘等第七住已前即名外法此約先是退法種性第七住已前亦皆有退即名外法要第七住必定不退名內法異性又若先是不退種性者即入十住初四皆名不退名為內法以前名外法異生若漸悟不作修道業即名放逸非謂造惡業名放逸逸量勤尅進名不放逸者為簡於此等者意云為簡却彼現行無明故說彼福不動行非無明發不妨種子無明發彼行如疏得感總報下引對法證誠此義初異熟愚發非福行業後真實義愚發福不動行明知內法異生亦有發此行未斷愚故若不爾者經何不說內法異生不造新業但言諸聖有學不造新業耶。
【疏】由此當知順解脫分順決擇分至感總報者此第一解此文意說方便性者是方便善也亦云加行善即此位中加行善能違背三界生死惡法能趣向菩提涅槃故此位中煩惱能造總報業是無明行支言生得善者非是闇性善欲名生得善即是資粮加行位中所生得善根名生得善即此生得善根體名行支能感總報問此二位中生得善得必行支不答此位生得善理合必是行支非此所說此中意說加行善是行支能感總報今第一解亦是正發意云加行善尚能感總報況生得善耶或欲界生得善感總報行相猛利故色無色界生得善唯感別報以行相疲勞故或順解脫分善多如仁漫故能感總報若順決擇分善專住諦觀唯識感別報。
【疏】或說彼至但別報因乃至有相例失者意云此第二解不造新業二方便善者即是資粮加行二位中善不感總報者即此二位中善不感總報也言咸報者但是別報之因由此道理二位中善不得是十二支中行支也此中所說感總報業方成行故者意說二位中生得善法為行支攝也緣起復云內法不放逸行非無明因故者意云此說二方便善不名行支所以既所有業皆非行支者即感後有別報之業非行支也。
【疏】現所有業亦非行體者意說現受業亦非行支不爾別報有相例失者相例意云招現別業得是行支者感後別業亦應行體俱是別業故故知現報後別業皆非行支故無相例之失。
【疏】非非行攝者意說別業感別報果亦是行攝以感生死非殊勝故非是正行支但是助行支攝。
【疏】若不爾者至應名行支者意云此解別報業亦得名行支所由也言若不爾者意云若不如我義說別報業亦名行支爾者即知如諸有情於一生中唯有一總報業及有兼別總報業受之餘業者即所餘能感別報異熟心心處及別報名色等應非行感意說此別報業應非行感何以故以能感別報之業不名行故由此故知至別報因體等者意云所感別報心心所及名色等既得名別報果者明知別報因體亦得名行支也但名助行支非是正行支故論云別助當業皆非行支即其證也問所言有一總報業唯感總報果未審行相如何學者難明達者分別答如下一一舉疏便釋莫令披者自知勿疑繁矣。
【疏】若正異熟至想報者即於五支中行支全及名色中與第八識相應想思作意及觸受支一分此是總報果以前一業能感也。
【疏】或兼總別者意云此釋有一業隨感總別果謂此業力強盛能感總別二果謂於五支中感第八識心心處即觸受等各一分是總報果收又由此業有勢力故兼能感得別報果謂名色中五識及意識並六識相應作意想思觸受五別境並六處體即五根四塵等意處中取少分此等直名別報果是前總業通感別果也意說此業但招得識等五支即五支中攝總別報果。
【疏】若兼名色支唯滿果亦是行支亦爾正行如報者此文即明唯別報業感得名色六處受名備果也意云別報業所感非但是名色亦是滿果也故准別報非是總報正行如報既是總報行亦是行支故云正行如報。
【疏】或唯至諸行亦是者意說若唯感總報又有一業通感總別報如是業者唯名行支若兼行支唯感總報者意說若兼行支即別報業故論云別助當業皆非行支但得名兼行支不得名正行支若望自果亦名行支故云諸行亦是者意說亦是行支也。
【疏】聖不造業至亦不相違者意云聖者不作後有總報業若造別報業此業所招名色六處觸受是別報名聲等果但是兼名色支攝不是總報果攝以非總報業感故云亦不相違也。
【疏】此論但取正行乃至然體是行者然此論唯取唯感總報業或兼總別報業名正行支不取唯別報業名正行支何以故以別報業獨自無力不能牽後有總報果故然體是行者意說別報業體亦是助行支攝別當業故不爾即有如前理妨者即如前別報名色相例也相例云若別報業非是行者即別報名色應非別報果若名色是別報果者業應是行即如疏中云由此故知至應名行支者是此中例意也。
【疏】所以除也者但非感總報不是正行故論除云別除當業皆非行支非行除之體便非行言有分熏習者意云若發感總報行或發感總別報行此無明即是十二支中無明支若無明唯發感別報行此無明但是有分熏習非是緣起中正無明支也。
【疏】是前二支異熟果攝者泰云此疏文具約總相說非是盡理所以者何且如欲界無明支是不善性發非福業感惡趣苦果此因果相稱可受識等五種是前二支異熟理即不違若無明不善發福行感人天樂果人天樂果只可與福行異熟果何得與不善性無明作異熟果耶因果不相稱故所以苦果由不善業感樂果由善業感正相當果無明不爾又上二界有覆無記性無明發不動行能感上界樂異熟果可與不動行相稱名異熟果言與有覆性無明為異趣人無攝於苦樂據其異熟果一種皆是無記性以體善不善業俱招無記果何妨不善無明為緣發行招苦樂異熟無記果耶所言識等五種是所引體者意云此識等之種與五識等五是親因緣種發二支此種即是異熟識等之種子也何以故以識等五種望前二支性不同故是異熟識也即此種子是異熟識種子所以名所引體。
【疏】通總別報至餘皆別報者意云此辨所引體通總別報也總報者取識支全及名色者取名中想思作意等與本識相應餘者意處觸受此三法中各取少分除第八識相應者是總報餘者別報意云但除第八識相應心所外餘者一切皆是別報此約不雜出體也。
【疏】此五種子雖是當果親因緣至為所引者意云此釋伏難伏難云種子親能引識等合是能引因何故乃名所引耶答如疏何名所引發耶答謂識等五果種子未被行支熏時即不能引生現行若後此種由近行支熏發性種者能引現行名果為發總如水潤種子種子引生果等。
【疏】及薩婆多業為因緣者解云然薩婆多說除能作因外餘五因皆因緣性也。
【疏】所引發者有三義至二合用者解云然所引識等五果種子中或唯取新熏種子亦得即隨新熏師義或唯取本有種子亦得此隨本有師義若新熏本有二種子合取亦得即順護法師義。
【疏】餘色四蘊之因緣種皆是名色種子者此於五支體有二一離二雜離出體者即是尅性出體雜出體者即是相從出體尅性體者識支唯第八識親名言種子為識支體後三種亦取六處觸受親因緣種子為體餘色四蘊者解云四蘊者即是想蘊全餘色蘊識蘊行蘊少分各目之名言種子為名色支體餘色即是扶根也立行蘊少分即除觸也受支即受蘊全別為一蘊此中不論故但云餘色四蘊也。
【疏】諸論皆說五種蘊性故者如云名為總攝色乃至准此亦然者然前即約名色為總總攝五支今者六處與識相望為總別由六處能生識義故即六處中意處攝得六識界第八識是總報主故有持種勝故即於總六處中別離出第八識即十八界中是別意界攝故第八識是識支也故云總中離別准之亦然亦由義勝總中離別者意云此六處亦由如總名色中約義勝離出識等四支。
【疏】名識能引三四有異乃至亦前二支為第三故者解云三四有異者謂集論中說無明行識支三種名能引名色六處觸受四種名所引亦前二支者謂前無明行名能引為第三者即識支為第三能引支。
【疏】種子識中通有行者意云即現行第八識中有行種子識種子以二種子相近故集論中業種為識支故說識支名為能引也。
【疏】各別義說非定相違者意說集論與經各別義說非定相違。
【疏】何故緣起上卷云一分名色六處觸受亦名所生乃至即名所生者解云何故緣起經云一分名色六處觸受名為所生答緣起經中一分是所生者依當來現行位說非觸名色等種位即名所生故在種時但名所引又說名色入母胎故但說識支是種子攝者此第二說意說當來所生之支位中現行名色六處觸受在於胎中故說一分名色等亦名所生非說名色等種位有如是事故但識等是種子攝不說識支是所生也。
【疏】一內異熟受至名為能生攝者問設據當生云何即名能生攝耶答由當起受而領於境由境起愚造作諸行愚由受起受名能生又受為緣能生於愛愛名能生受從於愛亦名能生故瑜伽九十三云受有二種一領受內果由迷內果造作諸行者由迷內異熟果有愚痴故不能如實了知當來後有生苦如前造作增長諸行二境界受能生愛等因受於境愛支得起潤先引因名能生也受支相從名能生攝。
【疏】雖有前後雜亂不定者意云若第七識一切時熏第八識見分種子若前六識雖熏相見名言種子有時熏成有時不熏非如第七一切時熏也故云不定也。
【疏】業力種成者意云由業力故識等種子而得成熟後於生等位中能生自果有云由業力種子成熟故令識等種子一時轉反至於生位生現行等。
【疏】或依當來現起分位至前後不同者意云於當來及現在現起分位說因種子有前後謂法將生時先有識等次有名色乃至生位有觸受支具故由依果起有次第即說因種有前後不同。
【疏】及實生果有前後者意云若總報實無前後若別報非無前後。
【疏】識名色中互為緣等亦說現行者解云此中問意識等五果唯是種子者何故諸聖教中說識支與名色互為緣即說現識與現行名色互得為緣也。
【疏】世尊告曰至正與此同者意云識等五種實無前後假說有前後者此有二義一云於現在生老位中義說識等有前後二云於當來生支現起分位說有前後次第故下論云謂續生時因識相顯次根未滿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盛因斯發觸因觸起受等故約此次第假說有先後。
【疏】後由此理經說生引皆是同時者意云諸經中說或依當來現起分位有次第故所以經說生引皆是同時。
【疏】何以得知至未能現起者此問意云如何得知約當起位而說生引同時答如疏云潤未潤時必不俱故至便有愛等以來是此中答意也上潤字是愛取體下潤字是資潤義此文意說若愛取未資潤時潤行支五果種即引與生不得同時故云潤未潤時必不俱故也。
【疏】雖八萬劫終不生果者意云疏主引鬱頭羅摩子退上八定當修定時彼禽獸所惱初在林中坐禪即被藏烏惱遂願作鴈食之又於空地生禪被鼠惱願作猫狸食之又於水邊坐禪被魚戲惱之願作水獺而食之有或作水業而食之發三惡願熏惡業種已後三生非想經八萬劫以後生欲界有經經作者翅飛種有一於云作著翅橫鼠意說此種雖經八萬未被愛潤終不生現也。
【疏】若爾如何造潤時異者意問云若初一念熏時起愛潤能生現爾者如何造潤時異耶由潤未潤必不俱故此釋初熏時未起愛潤所由故知造時與潤時別即却未前熏縱經八萬劫未被愛潤必不現行。
【疏】於當起位方說生引許有同時其體是一位別說故有引生別者解云此文意說於當來生起位中假說能引所引與所生同時也若於當來生老位其體唯是一所生支攝即於現行生老位中有所引識等五果種子生現行故云於生死位假說有能所引與所生支同時若據實道理能引所引不得與所生支同時以未潤時名引已潤時名生故故能引所引能生所生時即既別故不得同時也又解云此文意說若行支及識等五果種子若被潤已即名能生能生即愛取有三即能引因與能生因同時其實行與五果種子體唯是一約總別故即得引生二義別名此解與疏意同。
【疏】其潤緣令至總名為有者觀其文勢明能生引二同時也被潤業種體即是前能引因故由被潤已名為能生引生據體無異名為同時若爾云何論云復由此說復由此說言明據現起說果時起時名為現起或初潤時雖果未起後正生果亦有有支據此有支名能引所引能生同時若不爾者論何須說潤未潤言又下疏會經云或望所生果近遠故明知疏意約能生因名同時也又解復疏意唯即所引所生二同時也如論言潤等者意明由潤果方得生即軟潤未潤不得俱起故能引能生不同時也哲法師亦作此判如何知所引所生同時耶由論會經據當現說也論云或依當來現起分位有次第故說有前後等以能引能生現未起故雖有兩解前解為勝以彼經云此能攝聚分及此能轉出分一時而生次第宣說釋云彼經說云能攝聚分者謂無明等能轉出分者謂愛取等故順經文前義為勝。
【疏】經亦不說定同時故者意云今經中亦不說能引所引與能生所生一切時定同時也經中但言若行識等五果種子未被潤及未生現行時即引生不同時若被潤及當來生老現行時即說能引所引與能生所生得同時也。
【疏】若爾何故先說其引至生居後者此有問答初問若言引生同時者如何先說引因後說生因耶答潤已生時雖無前後者意說被潤已生果時雖不可辨其前後何以故種被潤已勢力齊故生識等時不可分其前後一時感故今言生引先後者但據潤與未潤辨前後也故先說引後說生生即有支也。
【疏】或望此所生果遠近說故者意云若能引所引去果即遠若能生因即去所生果近也意云謂去果遠先說引去果近後說生也。
【疏】雖愛取至但說能生者此釋伏難文相可知問且能生支為唯取有支亦兼愛取耶答尅體唯取有支相兼亦通愛取何以知者若由愛取潤前六支時名為有有正能生當生死現行故有支望生死為能生因也然有支不能自生要由愛取潤故方生故知愛取相從亦名能生或近能生有支故亦名能生也。
【疏】是牒前也者即是牒前起後文問此論說能生支即今唯說論迷外增上故何重舉前文中謂緣迷內異熟愚乃至五果種已說論文能所引等七支耶答前行支五果種是所潤支故此文中舉所潤六支以解能潤愛取若此中但明愛取能潤訖不舉所潤何者未知能潤潤何法耶今為明能潤支所以先舉所潤六支故云牒前起後文。
【疏】不知二苦者解云二苦者一謂世俗苦二謂勝義苦。
【疏】此六俱能近有生等者解云俱能近有即有無之有也後有果者即生等身名有也。
【疏】受內異熟時至名世俗苦者總說意云由受得內五蘊身時由無明迷故不知假者五蘊是苦妄生貪等起造種種殺生等不善業當來還招如是苦果此苦世共了知名俗苦故苦為緣引發名言識等五種。
【疏】後受境界時由不能了所知境故起染受時愛等增長者問既緣五塵起潤生愛如無色界即無五塵如何乃說緣迷外增上果愚起境界受答如從空處欲命終心擬生識處亦緣當生識處我身為愛果耶苦耶故故空處亦有外境界受不可定緣五塵而起愛取若不爾愛取潤生有不遍失。
【疏】不爾異熟此名言種未能生果者解云由先造業感此識等五果名言種子即能堪生現行若異熟名言種不被業感爾者此異熟名言種雖熏于本識必不能生現行也然此業即藉前無明引也可以緣者是藉義故又解不爾者意云不唯業感即能生果要待後起愛潤方生果也。
【疏】雖別身造業別身起愛者解云此文約後報業說也即隨人天等業力勝者由煩惱力潤果即近生果道理令然更無別義如今身中造天人趣業命終已即受果報報既盡而方起愛受先人報是也。
【疏】此中二愚隨增義說乃至隨增分二者解云此中說迷內異熟果愚唯能發業迷外境界唯能潤生者皆約隨增而說據實而言迷內異熟果愚非但能發業亦能潤生故論云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故若迷外境塵愚非但能潤生亦能助發業如緣外色五塵境界起染愛發非福業然迷內異熟愚即是見道煩惱迷理惑迷苦果理故又迷未來生死苦果理故見道斷問此惑唯迷於理亦迷於事答多迷於理少迷於事必緣自他見修應起貪恚時即是見道煩惱緣自他見事而起貪恚時亦是見道斷若迷外境界愚即是修道俱生煩惱迷事而起故修道斷問此修道惑唯迷於事亦迷於理答多迷於事少分迷理其義云何即如起俱生身邊二見及隣近貪時無明等名迷理也謂迷苦理計我常等俱時貪將行相皆同云迷理也故知謂迷內異熟愚迷理惑能發業者隨增義說迷外境界愚是迷事惑能潤生者亦隨增相說今准前說見道非但斷迷理亦能斷迷事修道非但斷迷事亦能斷迷理義如上說此據大乘非是小乘若據有宗見唯斷理修唯斷事。
【疏】故下二惑皆通發潤者此引論結也故下論云若見道煩惱即能發業助能潤生若修道煩惱即正能潤生助能發業也。
【疏】瑜伽第十說此十二支無因緣者依增上所攝生起因故者意云生起因種寬故瑜伽等論說十二支無因緣者即依增上所攝生起因中增上緣業種說不依生起因緣種說故但說業種名有支不說識等五果種名有支也生起者即是十因中生起去果近故此中偏說。
【疏】彼下文云取所攝業名勝分有等者按瑜伽第十云復次建立有支有二種一就勝分建立謂依取所攝受業二約全分建立謂業及識等五種解云取所攝業名勝分有者即由愛取二支潤前行等支行等支被潤轉名為有有支近生當果故名勝分有也業種被愛取所潤發名取所攝業其實有支即是被潤業種子名有也。
【疏】五種雖能為正因至不名有故者意云識等五果名言種子雖望當來生老現行是正因緣若不得業感必無力能生自果故說業種名有支不說等五果名言種子名有支也。
【疏】本地第五三十八等至不說業支者意云彼瑜伽等約生起因中能生因是親因緣性故唯說識等五種名有支以親生生老死等即不依生起因中增上業種說故不說業種名有支也。
【疏】親生當來識等五法種子故者意說識等五種名有支者以是親生當來識等五果種子故故此有種為因生當五果現行也。
【疏】此言有處者於經論中有多處說有支或用業種為有或用識等五種為有或復合用而為有。
【疏】衰變位隨多少時心色俱衰總名為老者此中意說若無色界即但心變衰若欲色二界心色俱衰言多少時者欲界人中而老中半如人壽百才五十歲已前名生支若五十已去至百年來皆是老死如欲天生多少分是老支於欲死已前位百日二百日已去名老死若色無色界中欲生已前位十念五念名老後方命終也。
【疏】亦云有下種生至成長生者釋云下種生者謂父母赤白和合下種母胎漸增生者從入胎已乃至未生之已來漸漸增至出胎已前出胎者謂出母胎漸長生者謂從一歲乃至二十已來總名漸長成長生者二十已去乃至未衰已來皆名成長生亦然若依之爾者說五生五老六死皆約人中指生者說就傍生中畜生飢餓鬼亦有五生如上二界及欲天並地獄唯有第五生無前四生以是化生諸根頓起故卵生亦具五生若濕生化生者唯具二生謂漸長成長生等若劫初人唯有成長生雖欲天有漸增生以時促故故不說也。
【疏】鬚髮衰至命根衰者釋曰鬚髮衰皎然故身相衰面皺身曲故作業衰以心怠多忘受用衰不能餘食於資產妙樂不與心故命根衰漸漸近死故問五趣云何答人中具五衰北州人亦頭白也若上二界唯有根衰若六欲天有身相命根二衰有大小五衰相故即如法數列若畜生有四衰除鬢髮衰鬼趣亦然若地獄中有四衰無命根衰若見死時心則生異念我何時當捨此命等。
【疏】有六種死至時非時死者釋曰究竟死者謂阿羅漢入無餘滅即死後邊處無後方名為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謂諸異生死離於此方死處有未來生乃至流轉不絕名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者謂將死及正死時後識離於身名自相死四者不究竟分位差別相者謂異生等死時即有將死正死前後分位差別五者究竟死分位差別相者謂無學人死時亦有將死正死已死前後分位差別六者時非時死者如人壽百年若壽盡百年名時死若中夭者名非時死或刀杖非命死名非時死即死不得時故名非時然此六種於三界云何答此欲界中具有六死於六欲中亦斬首斬丙者等又恚憤天亦有非時死用眼相視即命終故如上二界即五死兼有第六中時死雖有中夭謂無刀杖刑不名非時死若地獄中有時死無非時死故三惡道中有四種死謂除第一第五若取天前三果人准之若無學人有四死除第二第四阿羅漢有非時死者亦被他殺生小經自相及時非時死亦招得餘死而據義別故分六種今但取自相為死支是死家自相故。
【疏】為愛潤已有果起故者意說由愛取潤已生等果起名有果起非是有支名有果也何以故約當生分位說故故疏此中中有生支攝者此依分位說也。
【疏】若說識現行當亦識所攝者意云此中中有身非但是生支攝亦是識所攝也此例說也據實而言識等所引五果唯是種子不果現行故前說所引論云謂本識內親生當來異熟果攝識等五種故知五果唯是種子若據實言之中有是生支攝論有誠文今約當來現行位說即假說識等為五果支故論云謂續生時因識相顯次根未滿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盛依斯發觸因觸起受支也今約當來現行位假說識等為五果支者即中有身及初受生一念時已來皆有第八識即說現行識位為識支故說中有身是識支所攝故論不答說識現行當亦識所攝即於生支位現行識上假說為識支也入母胎中四七日已來說為識支以後是名色攝六根未滿故。
【疏】五十六至於此無違者按彼論云復由五相建立緣起差別何等為五一眾苦引因依處二眾苦生因依處三眾苦引因四眾苦生因五眾苦生起解云現身六處是前際界由迷此果起無明行乃至於受無明等七能引所引但名引因現在六處是無明等所緣起處名引因依處又由染貪現受起愛取有故說現受為生因依苦處因體即前能依無明七是生因亦前愛取有三也未來生老名苦生死問疏引文即有名色六處約受苦今抄家但為六處貪愛何為不同答抄據勝所引疏據具說理亦無失。
【疏】以不如理作意為因者然不稱可道理名不如理作意也體即遍行中作意也其實一切煩惱起皆由不如理作意今且說與無明為因者以無明遍故所以偏說。
【疏】彼唯不斷因至說稅支故者意云疏中有三重立理也不斷因者不如理作意為因愛無明緣起相續不絕由無明不斷故能發於業業能感生生死不斷故說不如理作意為不斷因也然非是染不說為支以無明是染故說為支也。
【疏】彼無明自性是染等者意說無明染故為支不如理作意非染故不說為支以不同無明性是染故也。
【疏】又生雜染等者意說識等五支及生老死此等七支皆由無明業煩惱雜染法之所熏發名生雜染其實識等七支是異熟性不名雜染。
【疏】佛言無明亦緣非理作意與行為緣至為緣生愛者意說亦能引非理作意及與行為緣又由無明為緣所生觸受為緣生愛由是理故故說無明緣義等不說無明亦緣非理作意也。
【疏】有者應無窮者意難云若老死有果者顯亦立多支何故唯立十二支(云云)。
【疏】五根相對名苦者正與死離別心熱惱對於五根故說即對五根名苦又眼看前境對境苦生故云相對名苦此言是總真疎五識了別為苦境逼迫識與苦受相應名苦謂識受等五根但言五根相對名苦不言於識意根亦爾。
【疏】問何故不說者難云何故不說老死有憂悲苦惱果答言趣諸趣義者意云此緣起法趣於人天等五趣也故云緣起是趣義言憂悲離散者意云由離散方起憂悲也。
【疏】此為舊說與小乘同者即說憂悲苦惱是老死之果然不說憂悲苦惱是十二支也即是舊經論中說。
【疏】此愁歎苦愛惱不遍亦不定者不遍者界亦不定者誰人天中許有然或有或亦不定非一切時定有故不立為支。
【疏】由惑生惑業至後無明亦由前無明生者此意明影顯也由影顯故十二有支輪還不絕更不立餘支此引俱舍第九文按彼論云從惑生惑者謂愛支生取也從惑生業者謂從取支生有支無明支生行支也從業生事者謂從識支生於名色從名色生六處乃至從觸生於受支及從生支生於老死支從事生惑者謂從受支生愛支也由立有支其理唯此者即如所所從惑生業又是受既生愛取愛取生於有之道理違故云唯此問向來辨支相生未明影顯之義其相云何答如從受支生愛支即顯從前死事而生無明支又如從愛生取支即顯前無明生後無明故後無明支從前無明生故十二支相續不斷然此中意者唯取從事生惑即顯老死位中能生無明不取從惑生也此總意云老死位中而起無明無明發行行能感果故但立十二支為生死體更不立非理作意等為支也。
【疏】答由無明自體雜染至不損減故不說為因者意云若說無明唯與無明為因更無餘業愛取生識支緣者無明即不能增長若無餘聖道對後此無明支亦可不損減何故以住自染分無增減故其猶何住自染分若無違順緣妙亦無增損無明亦爾又云若但無明為因生後無明前業愛業緣助者即不能令十二支生死相續增長也若無善支互道緣即十二支不損減雖有二解為本。
【疏】由此亦顯至如受生愛者此意云唯解顯老死為因無明為果亦如受生愛等。
【疏】雖知發潤至故以為喻者此釋伏難伏難意云且如無明發業愛以潤體既不同如何引愛為喻云老死生無明耶今答云無明與愛發潤即不同然是等流故以為喻等流者相似義為無明從事生愛亦從事生即老與受俱是事故無明及愛並煩惱體事相似引愛為喻故無妨難。
【疏】非如小乘至感等相例者此說小乘義小乘意說如無明支同時五蘊皆名無明支能發行故故無明以五蘊為緣起支愛等亦爾者即舉受等取行支識等五及生老死支之體非是義皆同無明以五蘊為體其愛取支亦准無明皆以五蘊為體一種謂是惑故故云惑等相例皆約分位以辨生也此依小乘非大乘義若大乘義者十二支一一各別為體不同小乘。
【疏】又顯破彼常斷至未來二者意云說十二因緣者謂破斷常二愚謂有愚於前世無因故所以無前十支為因愚現無後果者怖於現在身曾愚無未來果謂破此說未來二為果也。
【疏】即知現受生愛等至因果不斷者意云雖更有前世之因今不說者以即知現在受為緣生愛准知前無明亦由老死所生非但前無明由老死所生非但前無明由老死生即未來老死亦能生無明由無此所以因果不說無明因及老死果者意云謂十二支因果不斷所以更不說無明有因老死有果但為因果是故所以不說彼二法無因果也即老死以無明為果無明用老死為因也。
【疏】自下敘立依文自有者意說前因果廢立是論文外所加自下敘立依文自有者故論文云老非定有附死立支於是。
【疏】問生老死支是三相不至體通無法者此總是前難若誰若許是相者即說住相何不為支滅相是無如何成緣起支。
【疏】若非相者至此是何生等者此是後難云若生老死若不是三相者未審離生老死三相外更是何等。
【疏】後難善釋者如疏答云是三相攝此答後難故云善釋。
【疏】前難如何者意云先釋後難未解前難故云前難如何言以緣起支至所以不說者此解前住難不說為支所由言緣起者有為相故至故不為例此解前難中滅相不為緣起支死得為緣起支所由故云不為例以下轉難釋死得為緣起支滅相為支所由。
【疏】若爾諸論說至死滅何殊者意問云若死相依一期相續身立為緣起支者且如是相非但依剎那立亦得依一期相續身立何故不得名支死及滅何殊。
【疏】答一期剎那至乃同者意云一期剎那時分雖異若據剎那三世亦依過去法上立滅相若據一期三世亦於過去法上立滅相時雖有異依世立相乃同何以故各表此法後時無故死蘊上隨立約世不同不可為例即顯死支將死正死末後之位俱名死支及順死之位亦死支攝釋曰正死者煖未離身其第八識欲離不離身時即名正死將死者即初得病時漸漸至死言順死之位者若病人欲死者或經十日五種相現必死無疑一眼途陷二鼻棵堓三唇口色四皮舒不縮五闇形縮如張藏若諸天五衰相現此等皆名順死之位。
【疏】然依滅相至立三支者意云此釋文外問問云滅相體既無如何要依滅相立生死支舉答云依滅相立死支者謂令生厭故所以依三相立三支問且生死二相可得立支如老云何立支而言依三相立三支耶答如論下云老非定有附死立支意說老當體立支不得若附死立支無妨。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本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末
【疏】問若生老等即生等相此後二支應行蘊攝至體實有殊者意問云生老死三支即三相者此十二支中後二支應行蘊攝以生等三相行蘊攝故不然三相是不相應法所以是行蘊攝今生老死二支體即現行五蘊故生老死通五蘊攝名依相立者意云此生老死三支名雖依生異滅三相立體實有殊支體即五蘊三相唯行蘊問既對三相立三支應有十三支何故乃言十二支耶答不然若別對三相即云立三支以相顯故老亦得名支附死支故若據緣起說但有十二支不言十三支也。
【疏】如觸處死非即滅至彼三相所攝者此引例證三支非是三相也觸處死者謂將正死時風刀解體支節楚痛當爾之時名為死觸雖名為死體非相此亦爾。
【疏】雜集論云至得有死故者此文意說二法合立一支所由問何故老死二法合立一支答謂顯離老得有死故即如中夭及胎內死者雖有死支而無其老故死支定有而老不定所以將老附死立支。
【疏】非於胎生身中至各別立支者此文返顯令立支所由意云非於胎生身中離名色外別有六處意顯離名色得有六處即將名色作六處若在名色作但名名色支若名色後六處明盛方名六處支即是一法前後分位各別立支故論云根未滿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盛依斯發觸因觸起受等意說名色六處是一法約前後各別立支老死二法別所以合立支無如化生諸根頓具所以不說依名色得有六處支。
【疏】謂此論法至不患小疾者意云上二界全無病也六欲天中亦無有病以福德故雖有五衰相然是死相而非是病若地獄中亦無病以極在逼迫故隨所應有者即欲界人鬼畜三惡趣中有病雖有然亦不定且人趣中尊者薄拘羅過八十曾不患小疾此亦皆據經教故此病法非定直不遍三界縱有亦不定也。
【疏】非中夭者臨終等者意說老人臨終時根識異前故名衰攝。
【疏】瑜伽等第十至與此同意說上二界有情將欲終位身心所受用境界而行相衰弱不及於前故名朽壞腐敗言彼彼諸行者謂諸根心名為行遷流造作名為行故此行漸弱故名衰朽與此同故。
【疏】第九等云濕卵二生至故是定也者意云濕卵二生除在母胎餘時如胎生次第皆有名色支也意云且濕生之類而無於母但於濕同處初受生時身分如胎生有次第故故有名色支除生在母胎者謂卵生在母胎時未成名色若出母胎已其母附之得煖氣已方成名色如是次第漸漸增長有六處根等若胎生要在母腹中名色方得增長言與餘差別者即與餘三生差別。
【疏】不遍者化生無名色支故云不遍即初時諸根皆化生也。
【疏】問何故至身分頓起者此引瑜伽文准會若濕生次第有名色支者何故瑜伽云濕化二生身分頓起耶故彼論云出現云何謂於濕化二生身分頓起等者重問答出現者生也謂初受生身分頓起故名出現前第十九等文即云濕生名色漸漸增長此第十文乃至言頓豈相違耶以下答意可知前第九文據身分手足雖有然諸根未明盛所以云濕生名色次第增長今第十初生身分手足頓起故論別但言身分手足頓起非謂諸根皆頓起也故不相違也。
【論】初受生位雖具五根等者問何故不言具六處而言五根耶答若五根圓滿即名六處若五根未滿雖有意根亦不名六處支謂受生時即具意根及身根也若無身根者應如非情木石既不然者故初受生時有身根意根謂未具眼等四根但名名色未名六處支四七日以後餘眼等根具方名六處支也。
【疏】若爾至初生根滿者此是問辭於有色界化生已下是答辭言九十三等以下是並瑜伽文故論中第二更作此釋。
【疏】識依於名及色種子者說第八識也意根即第七識。
【論】由斯論說至上二界有者按瑜伽云在無色界諸有情類識依於名及色種子名及色種依識而轉由彼識中有色種故色雖間斷後當更生釋曰准其文意唯依報種不取定種於文理順問意界名色云何相依答如下無明發上地行此亦同彼言一切一分上二界有者一切者謂十二支也一分者如欲界中十二支非是上二界十二支故云一分如色界十二支非是上二界十二支故云一分如色十二支非是無色界十二支故云一分也無色界亦爾。
【疏】緣起上乃至理亦無失者准彼經問云若有一生之中唯有其名都無其色斯有何過佛答云一生中唯有四蘊名都無其色斯不應理意說名色相依而住也疏主會彼經文自有三釋一云彼中說名依色住者據欲色二界有色身現起色作是語也二云或色種子等者此解意云無色界中有色種子即無色第八識名色同時觸等五數名名或兼六七識亦名名無色界中第八識及五數心所並色種子相依而住故說名與色種為識所依也言名與色種子為識所依者其種子是第八識相分依自體分持為見分緣亦識見分疎依色種然相分亦依觸等五數心所與心互相依故故云無色界名色種子為識所依又可說無色支依彼第七以第七非業感故非是十二支攝即上界名及識依下界色種也逝法師云此色種子不是無色界十二支攝三云取無色界定果色種子名支問聖者可爾凡夫云何答異生亦有本有定果色種子故彼界具十二支。
【疏】亦世尊若唯說愛與有為緣不緣於取斯有何過者釋曰意云若說愛緣於取或有愛不緣於取不由愛生此有何過。
【疏】世尊告曰至此二果生亦不緣愛者此答上問准問愛取今時取答意明於愛有起證愛不遍此有二種人不生於愛一造惡業之人欲死之時而不愛惡趣求生善趣雖求善趣然由先所依非福業故惡趣還生名相違果故愛不生此非福業當果名所依故云由所作非福業故也二云又如所說以下明第二人界起於愛此意說云如經中說二乘人等在資糧加行位中是異生位修不淨觀厭生死身不求後有心身欲得求無後有身故疏云希求無後有身也雖希求無後有身由先所造福不動業後果還生此果與本心相違名相違果故於此果不生於愛乃至前三果人為求無學皆名求無有以無學人無有後果故此二果生亦不愛二果者即前二人所修果也言不動行相違果者如多聞比丘生無間也。
【疏】問若爾不還至不相違者此前既伏愛而得滅滅定者不起愛故兼前合有三人一謂生惡趣者二是求無有者三得滅定不還果即此三人不起現愛也。
【疏】其不還果生至定有種故此釋通前問雖無現愛約種說定猶如於取所以者何果生用現潤約現以說定不還以種潤據種論其定言如於彼自身者即指彼地生處自身也問不還生時唯用種潤亦通現潤答如初禪三天若當地生用現潤若地滿心生第二禪即用種潤問愛憎名取體類是同如何舉取以喻答准緣起經說愛有無不定取必在成由此道理取不還潤生定有取種故舉為喻。
【疏】雖彼不愛當生處至亦起愛者意此人雖不愛當生處身然於自我亦起愛也及於現境亦生愛故故捨去欲時而於自身皆生愛心又我境者以我為境也。
【疏】雖種現殊而體無別者意云雖五支種子與生等現行別然種子現行同時是識等五支果是異熟故相對同也。
【疏】即四七日以前者此中名色位既存前四七日位中如初生羯羅藍至徤南位總有四位每位一七日凡經四七日名為名色位。
【疏】此中五支至文影通下者解云今者且舉識識謂續生時因識相顯今因字通下四位即應云謂續生時因識相顯依斯發觸因觸相顯因觸起受因受相顯餘如疏說意云若生五果現行時令五果種子因相顯也鉢羅奢佉位此云具根位。
【疏】世尊若生老死至老死名者意問云世尊若修生老死位中既用義名色六處觸受為相即令於生老死位具說五支何故於此生身中但說生老死二支名不說識等五支耶答如疏自解問何故引文中不說識支耶答識支種子通能引所引今唯說所引現行名色六處觸受而入母胎故偏說四位不識支據實而言無有識支後有名色等問如何知識支種子通能引所引耶答如所釋能引支中會集論文識亦是能引由前現故此不說識支。
【疏】生顯行苦至三相者問對法中說生老病死皆名苦苦縱苦胎中亦有令勢等苦觸生也何故此論於生老死位但顯三苦二論豈非相違耶答對法據其實理四種皆名苦苦此論據其相增所以但顯三苦遷流法至現世即名行苦由老失業名為壞苦由死滅身名為苦苦即欲界具三苦色界有壞行二苦無色有行苦言上二界顯三相者謂相增苦微就相而說亦不相違。
【疏】問若爾果位至說識等五者意問云何為顯三苦意二支又復於果起時如何更說識等五支耶答如論。
【疏】以今顯後說五不遮者此明影顯也若准現在五位即於未來生老死二位中亦得說有識等五果分位差別即是謂續生時因識相顯等五位即以今顯後也即是以現在顯未來故若准後未來生老死二位即於相現世識等五果位中亦得說生老死二支即以後顯今即以後未來顯今現在也故疏云以後顯今說二無妨。
【疏】由此前說至不爾相違者意云由前互相顯道理皆許異通今說有差別前後者由前說云或依當來說後生老死二又依現起分位說前識等五不爾相違者意云若不言或依當來現起分位說有差別前後者即有相違失先許互顯何得更有差別前後耶故云不爾相違。
【論】何緣發業至別立愛取者准下答文問合有四謂文約義繁故今展之一問全界煩惱皆能發業此何唯說一種無明二問潤通諸惑何但說一愛三問潤惑非一分愛取二支發惑亦多支應不一四問取攝眾惑云何但說愛憎名取准下答文如次答也尋可知也。
【疏】何故支內不同愛取者支內即無明支內也意云何故無明支內不同愛取三兩種無明唯立一無明耶。
【疏】如緣起經說十一殊勝者一處緣殊勝謂此明通緣四諦淨故二行相勝謂此無明能隱真顯妄生死法故三因緣勝即此無明能與一切煩惱為根本亦能與業及生死為根本故四等起勝謂此無明親能發起能引行支亦疎能發起所引能生所生支也此言等者即因等起因果五轉異勝謂此無明即能轉反作四種無明謂相應隨眠纏縛不共也六邪行邪勝謂此無明於其四諦起增益損減二行故執有即增撥無即損皆由無明七相狀勝謂此無明自相微細通其共相轉故解云無明自相體性難知無始時來任運且真如法海自性清淨由無明風鼓之成妄如此行相非佛餘無知者故經云十地菩薩尚不能知唯有如來方能解了故名微細亦與貪愛心相應亦與嗔慢等俱起故云遍愛非愛此無明住地與一切煩惱為依故云共相同緣前境故行相同是染故名為共八作業勝謂此無明能與苦集流轉法而作所依能與真如禪定作障故故真如名寂定名為止九障礙勝謂此無明能障菩提及障廣法即四智菩提是勝法真如名廣法真如通一切得廣法名菩薩勝二乘菩提故名為勝十隨轉勝十一對治勝者要二種妙智所對治故二種妙智者謂妙觀察及平等性有云二妙智者謂正體後得智不及前解豈生空正體智後得能斷無明所知障耶所以二乘離得我豈不斷所知障故知前解勝或有解云二種妙智即是生空法空法空智二乘入見道時亦能斷煩惱障無明故問亦妙觀察等四智幾是斷或無漏幾是遊觀無漏答成所作智大圓鏡智唯是遊觀無漏道此二智要佛果有故若妙觀是斷惑無明道若平等性智據實而言不能斷惑若言能斷者二乘無平等性智應不斷惑能斷惑明知不由平等性智今說平等性智能斷惑者相從而說謂第七與第六而作所依即疎助妙觀亦有斷惑之義又平等妙觀二智俱起妙觀既斷惑故平等相從亦能斷惑。
【疏】說四愛為集諦者桉瑜伽五十五云愛云何謂於自體親眤藏護故即總說愛之自體也後有愛云何謂求當來自體差別即修道之人愛於身求生樂處修菩提等喜貧俱行愛云何謂於現前惑於已得可愛五欲失受用生愛著也彼彼希樂愛云何謂於所緣色等起希望愛即總四愛說為集諦者據勝而說。
【論】要數溉灌方生有牙者如世麥種數洗溉方有麥芽由愛數潤善惡業種令生三有之芽餘或非如是水望日微故偏說愛。
【疏】若生有芽者意說從有支生生支芽也。
【疏】其實有多現行愛惑者即有前四種愛及九種命終心俱生愛亦有分別俱生愛等故云多愛。
【疏】若能取若所取若所為取皆名取者解云若能取者即是緣四取取能緣貪等也若所取者即是所緣四取也若所為取者即是餘無明嗔慢等煩惱也即為如是如是事起如是貪等煩惱名所為取如為名聞利益起貪痴等故一切煩惱皆為取。
【疏】問諸緣起支至亦有他地者意云今此問意即生下論文意問云若身生此欲界地時唯用自地諸緣起支為緣與他地緣起支為緣耶。
【疏】設爾何失者意云設用自他緣起支為緣或與他地緣起支為緣有何失耶如下雙難。
【疏】若唯此地至即異界無明異界行等者釋曰此中難云若生此地諸緣起支皆唯是自地者即緣起經上文當云何通故彼經中難云世尊無明愛取三支皆是煩惱即說無明支與異地行為緣何故不說愛取二支與上地行為緣離意如是愛取即是能生緣起也世尊告曰愛取二支望行支不許異地必須同地故云有分齊故若欲界愛取與彼上二界不動行為緣者不應道理非境界故若無明望行即許異地為緣也若許唯此故即違此文又云無明與離欲界至作等起緣者與離欲界者即初禪未至定能離欲界染也意說欲界無明與未至定俱時思行支作等起緣即等能起故或色界類者即說二禪未至定九至有頂未至定行支展轉能作等起緣故如初禪無明能發二禪未至定行支作等起因乃至無所有處無明能發非想地未至定行支作等起因言或色界類即以後未至定是前未至定之流類故又言如是無明至異界行等者解云此文意說即許異地無明能發異地行支且如欲界中由起不如理作意為因即生無明無明即是果即因果二種名為伴又即同時相應心心所名為伴也所以欲界無明能發初禪未至定中行支然此無明必不能發初禪根本定中行支也亦不能發二禪未至及根本定行支也已上地皆然意說得隣次不得隔越發也乃至由無所有處無明支能發非想地未至定行支故八地有漏未至定中行支皆由下地無明發皆隣次發非隔越發也問何故八地未至定不得起自地無明發行耶答如太子未得正位不得起惡行問既許未至定中有染意何故不同自地無明發自地未至定行支耶答不然要斷欲界九品惑盡方得起未至定無明能發自地行支若上八地根本定行支唯是自地無明發若得根本定皆得起自地煩惱由如太子已得王位能發惡行然必無上地無明發下地行若退起下即有自地無明發自地行支故知異地無明發異地行支。
【疏】若得異界支至即此所攝者意云此難異地無明發異地行離云若許異地無明發行者五十八文復云何通彼論云隨生何地何界當知十二有支即隨生何地界所攝。
【論】如下無明發上地行者問為取修道無明發為用見道無明發又伏前八品愚餘之一品能發上行不如下自說。
【疏】緣起支皆依自地至同取緣起者意云若緣起支皆依自地地者即同取五十六文隨何界何地法緣起支皆同地攝者約多分說即十二支中十一支今一支少分皆是自地攝餘無明少分能發上地行支故所發行依無明即同取緣起經文唯有下地無明發上地行支故經論文各據一義亦不相違。
【疏】此如何等應顯其事至發上地行者此問意者既許異地緣起支得與異地緣起支為緣者即應其事為當異地十二支皆能與異地十二支為緣當十二支中唯有一支異地緣起支為緣耶故云為一為多如下答云此十二支中唯一箇支與異支為緣論云如下無明發上地行。
【疏】離九品欲盡等者如疏有云若許未至定有染者亦要離欲異九品盡方起未至定中染而發業也問得根本定所起所行未起彼地煩惱何無明發答亦用欲界無明發隨得彼定從未起上地無明故問已得根本定初起未至定此何無明發用上地無明發義亦無失。
【疏】即顯五十六至多分支說者此會瑜伽論文瑜伽云即此所攝據多分說十一支今無明少分不發業者唯自地攝無明一支少分與他地行為緣。
【疏】經意通論至亦無違者此會經也如緣起經論說異地無明而異地行為緣者據自他界故云通論即愛取等約自界無明約他界故云通論言有依他地者意依十二支中餘更支依自地有無明支依他地與異地行為緣故。
【疏】此文可顯至竟不起故者此意即顯上八地有漏未至定中皆無煩惱由不得根本定故不得起上八地煩惱也。
【疏】但是未至定下地皆如此發者意云如身在欲界初起初禪未至定行支即是欲界無明能發又如初起第二禪中未至定行支即由初禪中無明發乃至初起非想地未至定行支即用無所有處無明發故云但是未至下地但如此發。
【疏】為當生地為現居地者問意云此能潤之愛為用當生地受支為緣生愛為用現居地受支為緣生愛耶緣者籍義即假藉於受而生愛支何意有此問至許異地成為此問者意云既許無明得與異地行支為緣亦應異地受支得與異地愛支為緣故為此問也。
【疏】隨其所應至前時種子受者解云與現行愛同時相應染受染受亦能為生愛此與愛相應受即是境界受境界受即是此無明觸為緣所生染受此染受方能為緣生愛或前時種子文前愛種子者即是識等五果中異熟受支受支種子為境界受種子亦能為緣生愛也此文意明自地死生自地愛定依同地受。
【疏】從異地生異地亦定依同地者此解意云若自地死生自地亦依自地受為緣生愛即是愛支定依同地受也若欲界死生初禪即依當生初禪地中受而生愛也即愛亦定依同地受也此同地受是支攝也此上總是第一解。
【疏】又現居處受至有疎緣義此第二解云如從欲界死生初禪中即欲界中受亦與初禪中愛為緣也由如無明發異地行此異地受緣異地愛此受不是與支此解不及初解次異地愛取不得潤異地有支故。
【疏】發業是等起因者謂無明有勝功力等能發起福等三行或福等三行等從無明所發起故即等起之因名等起因。
【疏】受緣於愛疎通異地者此中即我前第二解異地受疎與異地愛為緣故為此問也問何故識等生等開合不同而行及有俱合為一者解云此意問云何故所引即開識等五果種子所生支中即合總為生老死即所引生支中開合不同若能引行支能生有支俱合為一耶。
【疏】非唯如行無非等性故不開之者此說不開即支所由也意云且如行支中無非是業性意說總是業性所以總名為行更不別開。
【疏】問何故業有三總合名行有者意問云何故業有三種總合名行業三種者謂福非福不動等及其潤已何總名有支何故潤位別分愛取耶。
【疏】薩婆多等二因五果等者意云有宗說有一剎那中具十二支如造殺生時有同時無明名無明支若同時思即行支同時有識即名識支若同時作意想根塵四塵即名名色支同時五根及前念等無間作意根名六處同時有觸支同時有受名受支同時貪名愛支同時餘煩惱名取支同時身語業名有支生相即生支異相即老支滅相名死支。
【疏】此部中者即是出下論文意說今此大乘部宗說即過去十支因現世二支果等。
【疏】亦非現業得果者意云如順現受業得果是前報果名現業得果今此十二是總既異熟果故不同名現業果故云亦非現業果。
【疏】約身死生為世至不同者意云今生生造十支因來世方言二支果故世不同也。
【疏】若約時分乃至生愛取與生老死同在未來故約大小時分以說三世義即不定問若如疏言過去造七支以後身未熟即今身不起愛等以後身者即今身是也更以後身起愛取有故後後生愛果若爾應但二世無三世也以過去造七支愛取及生老死同是未來故故應如後報業者過去造七支因現世起愛取有三支因即未來生老死二支果此乃三世具足故約大時分以立三世若據此解疏文應錯無三世故又解疏文錯雖不言現世起愛取有三雖愛取有與生老死因在未來亦有三世以世不同故即過去世造七支第三生起愛取第四生受果但據世不同以立三世未必要須現世起愛取等三世也故云約大時分以說三世疏應無錯。
【疏】因中前七支與愛取有或異世或同世者若順生愛果即同世若後後生等受果十支即不同世如疏云若順生受業至方起愛取以來是釋同所以易知。
【疏】薩婆多師至起惑造業故者意說今大乘十二支不同小乘何以故謂小乘立兩重因果故即三世共立兩重作法云思如過去生老死位中由起無明造福等三行即此業等既能招現在五支果又由現在三支因同有勢力故能招未來生等二支果問如過去起惑造業時亦有愛取有三支不又如現在三支因感未來二果時亦有無明業不若許有者即不可言過去唯二支因現在唯三支因等以支有法故若言無者豈有過去業等招生不起愛等潤耶現世三支因時而無業等感耶答解云一向言有不得云無若言有者無過去何答此亦不然小乘宗計解分位以辨緣生如過去業等招現世果時雖有愛取有三然愛取二即向無明等中收有支即向行支中收所以但說過去二支因不說餘者現在三支因因中隨有業無明等然無明即愛取支中收業向有支中收所以但說三更不說餘也。
【疏】由痴發業熏發報種等者意說今身中起惑造業熏發識等五果種子故得七支同世。
【疏】非起能潤至方成所潤者意云非於現世起能潤愛取二支至未來方起所潤有支無如是事即及顯愛取有三支必定同世。
【疏】因在過去果或現在或在未來因在現在果未來世者解若據順生報業若受身時即十因在過去二果在現在或十支因現世二支果在未來皆是順生受業若據順後報業即過去七支因現世三支因未來二支果。
【疏】一往而論二世緣起者解云即過去十支因現在二支果現在十支因未來二支果隨過去七支現在起愛取有三支未來起生等二支雖前七後三有別世今十支既皆通因性亦可十支因同世也望未來生等果因是過去世故故云二世。
【疏】道理而言亦三世者解云即約過去七支因現世三支因未來二支果亦可有三世也故如下言不定故可三世等以上文即依道理三世作法乃至即十二支通三世有以來總是依道理作法文易可知。
【疏】過去十因至二世十二緣起者意云此依二世十二支為因果久易知問若爾與前一往論二世緣起文何別答前文俱辨因果二世不同今此後文約世辨因果大意相似或可前文總說二世因果未明支數今重明支數是重釋上二世因果。
【疏】亦可言三世者即是道理三世以一生二世不定故可言三世也如疏云若前七在過去等者即釋道理三可知。
【疏】或二世三世者總疏上可知言別身造業別身潤業故者此釋通三世所由也。
【疏】持分緣起決定如是者意說大乘十二支通二世三世也。
【疏】十地論第八卷十二緣乃至翻譯謬者釋云然舊十地論云即十二支經三世作法二世作法即同小乘故牒經云謂過去無明行二支因是過去世事現在五支果現在事愛取有三支因未來二支果俱在未翻或亦與小乘別然三世名同於小乘也即類餘乘人謬也實無如此義故。
【疏】但言三際至後際緣起者初際者過去中際者現在後際者謂未來謂從初際中際緣起者即是過去十支因現在二支果從中際後際者即現在一支因未來二支果言非謂三世至未來等者意說瑜伽論但言三際緣起不言二在過去二未來等三世緣起也長讀文意自顯。
【疏】今三世者是翻譯人意者意說十地論依世作法者意同於小乘說法合與瑜伽同名際以十地論梵本與瑜伽同故。
【疏】說法自然常我等生者意云外道說自然虗空我等體實通常能生一切破於彼說十二支。
【疏】非自然起故後有因生故者意云五果者非是自然起故後有因生者即現在三因也與識二支與因支為因故。
【疏】破法後斷非即解脫者彼計斷為解脫故破也。
【疏】非自然等至離斷常者連長讀文自顯如下云說十支因至及離斷常者顯大乘自義故有二果起性非解脫然不同外道故離斷常也現果有因起者謂現在生老死果從過去十因生現因必招者謂現在十因必招未來生老死二支也。
【疏】若言愚前際至或應過此者意云謂小乘立兩重因果所以難之問小乘曰何故須立兩重因果耶小乘答曰謂遮愚於前後二際故所以立兩重因果遮斷常等難意曰若爾者若更有性愚於前前際故二因便少更須立因如有更愚於後後際者二果便少應更立果汝若許者即或應過之便致無窮小乘問大乘今大乘亦為遮斷常等立一重因果者如有性愚前前際及後一際此因果便若亦應更立二失既遍何及偏責大乘答曰此亦不然我本只立一重因果設有更愚於前後際者亦例准遮重斷常如小乘先為遮斷常立兩重於亦更前前後後際愚因果量非少耶故論云施設兩重實為無用。
【疏】於中總有十七門釋者第一假實門第二一事非一門第三染不染門第四獨雜分別門第五邊非邊門第六有漏無漏門亦是第七有為無為門第八三性分別門第九三界分別門第十能治所治第十一學等分別門第十二三斷分別門第十三受俱門第十四三苦分別門第十五四諦分別門第十六四緣分別門第十七惑業苦相攝門故有生老死三是假也者問有等多法成即說名為假六處體非一應當非是實答有等多法集餘支成故說假六處雖非一不合餘支故實有問名色攝諸文何故不說假答有等攬他成雖餘無別體名色言雖總開皆餘支體常存問有等是假假義云何答有二義一云以有支體多法成故說之為假二云或有支體不異前故云說為假然生老死自有三釋一云識等五種在三相位多法成故說之為假二云識等五法隨云出體不相應故說之為假三云令別二說故名為假增上之愛體異名取更有餘惑為取支體故非是假者意解取支非假所由故問有支多法成有支即是假愛憎既名取支取應是假答有二義取支不是假一云增上之愛體異名取者意說愛有三品下中品愛支增上品愛名取支非約中下品愛為上品故非是假即上品愛與中下品體異故云增上之愛體異名取即上品愛名取與中下品愛支體異也二云更有餘煩惱為取支體故取支非假若准第二解除愛以外用我語等四取總為取支故非是假也。
【論】五是一事等者二即說無明識觸受愛是事餘者非一事若爾如觸受愛支皆取即六識相應觸受愛為支是非多法耶答不爾識支既唯取第八明知觸受亦即第八相應觸受為支故非多法其愛支即第六相應愛為支。
【疏】行通色心者色即身語心即是思思心相應故。
【疏】取通餘惑者意云通即取餘惑名取支不據愛增名取。
【疏】此中別顯者意云瑜伽第十云五是一事不列名此論別即無明識等云別顯。
【疏】違聖教者太法師釋五一事者除識支即取支據愛增名取今解不爾違此唯識論也重為太法師未見唯識論所以作此說應依此論不違教故若爾豈不違瑜伽耶答不違瑜伽但言五是一事亦不列名除識支者是太法師意。
【疏】若言染淨淨唯善故亦通無記者解云不可染淨分別但依染不染分別若言淨淨唯是善即不通無記今言不染即通善性及通無覆無記性其染即通不善及有覆無記性也。
【論】七分位中客起染故假說通二者解分位者或熏識等五果種子在於本識之中即前現行六識與得起善染也或約當生位謂識等五種結生時因識相顯位次根未滿名色相位乃至約受位及皆胎未起欲愛已來雖或在母胎名色等位亦能起煩惱染也俱不能起發業煩惱故。
【疏】取中雖愛增上非轉愛為增上貪故者且外問曰如轉識等五果種子成有支有支轉化生等即說餘有支名為雜相若轉愛支名取支取支應是雜相答若轉下品愛成增上品愛名取支可說取支名雜相今但以下品愛支名愛支上品愛名取支故取支非是雜相故非轉下品愛為增上貪作取支故又取支通攝餘煩惱名取支故也問且愛取起時必有無明無明通染心無明應名雜相答無明遍染心不以無明而為愛取故無明非雜相。
【疏】六處二蘊者五根是色蘊意更是色蘊。
【疏】不爾此門便為無用者問既言緣起支明知即是有漏有為何故今說有為無為門有漏無漏門耶答今說此門者謂對大眾化地二部故契經中說佛言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其緣起法性相常住解此經文諸宗各異若大乘及薩婆多云若佛出世其緣起支亦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若佛不出世其緣起亦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又若佛說緣起時其緣起法亦無明緣行支若佛不說時亦無明緣行等所以經言緣起法性相常住若大眾化地部解此經云緣起法性常住者故知別有緣起支無為其無明依無為故無為與此無明為性所以無為能發行支其行支亦依無明能感識等五果乃至生緣老死亦然所以別立緣起支無為故緣起支亦通無為無漏法也今大乘為對此二部故云緣起支唯有為有漏等故此二門非為無用對法云有為者有因緣等云所為故無為者非惑業等之所為故亦有為亦無為者謂無漏聖道從因緣生名有為非惑業等之所為名無為也此解准大乘與小乘別。
【疏】潤生有覆者取三界中俱生身邊二見貪痴慢是潤生惑是有覆無記性唯除俱生嗔損自他故。
【疏】欲界四取說是不善成證非一者解云據大乘中說若欲界煩惱名為欲取若三界中煩惱名為見取若三界中戒取總為戒取若三界中我語取名為我語取故欲界中具四取而分別起唯是不善若上二界但有三取無欲取問何故上界無欲取答欲取者謂欲貪取也有宗解云欲取生唯於欲界在以欲界煩惱多貪外色境所以於欲界中有若上二界中我語取者謂上二界是定地故此地中煩惱多緣內身起貪執我我所名我語取問何名我語答此執實我時我體實無唯有空語名我語取欲界中分別煩惱皆是不善即欲界中不善無明支能發初禪未至定不動行支也。
【疏】上界此三皆唯無記者意云見取戒取我語取此三在上二界皆唯無記愛取無明上界亦爾。
【疏】若爾取中既通四取如何乃言修道惑正潤見惑助豈有取支名助潤耶解云此中問意若取支中既有四取然此四取是分別煩惱即令見道煩惱是正潤修惑是助潤如何乃言修惑是正見惑助耶又豈有取支名助潤耶。
【疏】答彼是助潤合名取支者解云答意者取支中若上品愛名取支即唯正潤若四取為取即是助潤今合二名取支故取支中通其正助潤也。
【疏】問何妨亦應助發惑者合名無明意難云取支中既有正潤助潤合名取支亦應發業之中有無明唯能發助當業此別助當業之無明應合無明支。
【疏】答齊解亦得至以前准後者解云今此唯識論中且據正發總別業之無明名無明支若發別助當業之無明非是無明支今將前無明支准後取支合名無明支亦無妨也以取支中正助潤合名取支故。
【疏】五果支約當生處說分位故者然於當生處位中假說五果有前後謂在母胎中續生位初因識相顯次根未滿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顯依斯發觸因觸起愛爾時乃名受果究竟故於此位中亦起善染故說五果約當生處分位亦起善染也問在母胎中若可得起三性心者未知異生得起何性心亦菩薩獨覺輪王及前二果得起何善心答異生於母胎中得起生得善心非加行善得起俱生煩惱非分別者唯得起意業未能發身語故四無記中唯得起異熟生無記未發能威儀工巧故若菩薩七地以前受分段者在母胎中亦能起加行善心全生者此不得起然異生胎中能憶前生事若出胎取即妄心失也老死由二義乃至多起憂悲故皆並瑜伽說四雜染文。
【疏】欲界中攝十二全乃至及無三受等者解云若欲界攝十二支全者謂無明支中即通有世俗愚勝義愚然世俗愚發非福行勝義愚發欲中福行若行支中通福非福然欲界中無不動行行中通三業欲界識支中亦若具五趣四生也名色支亦具有五塵等六處皆具有也若觸支中有可意觸不可意觸俱相違觸等受支中即具苦樂喜捨除憂憂受唯通善惡不通無記不得名異熟故非是受支攝問前之受三中性唯取無覆無記今如何云取喜樂等四受耶答六識中異熟無記受是無覆無記總名受支若愛支即通不善有覆無記性若取支亦通不善有覆無記性又取支通餘煩惱及四取等皆名取支若有支即今前六支作也生老死支唯有支說若色界十二支唯有一分且無明支唯有勝義愚無世俗愚唯無記性若行支唯有不動行唯善性無福非福行若若識支唯有天趣唯是化生名色支中色中無香味二塵名中即無鼻舌二識二禪以上五識皆無又唯是天趣唯意名名亦處支若於色界初受生時諸根頓起皆得具說若界不爾先說生時有身根後經四七日來方有餘四根若捨壽時先捨四根後捨身意二根觸支若色界中唯有可意觸俱相違觸無不可意觸解云言可意觸能生樂喜受不可意觸能生苦憂俱相違觸能生捨若據此釋四禪以上皆有俱相違觸能生捨受而無餘觸也若愛取支唯是有覆無記性有支生老死准已前作法色界分猒前求後若無色界中十二支更少且無明支唯有勝義愚有覆無記性行支中唯有不動行唯意業也若識支唯是無趣化生若名色支中唯有名無色六處支中唯有意處也觸支中唯有俱相違觸受支中唯是捨受若愛支唯有有覆無記性若取支中既通一切煩惱唯除中間不善性者餘者通上界故云上二界攝取支一分若有支生老死既用前六支來故上二界有一分故論云雖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今疏中言色無色染一向無者意說染不善性者一向無不妨有染無記也欲界通染淨者即是有支行支通染淨名色具五蘊者意出名色體也六處具諸諸識等者然六處中意處即有前念等無間六識也據識而言欲有八初禪有六二禪已上有三。
【疏】以愛受非報者以愛受行相淺近唯善不善不通無記故非報此間不論。
【疏】和合等起故者解云和合相順義等起者即齊等生起也又云和合者是一切義論上地行支能伏下至而起彼故者意云此麤共障靜妙離等六種行相通上二界有何以故八求上地生計上地法勝為靜妙離猒下地法為麤苦障所以起上行支乃至展轉欣厭通上二界乃至求生無色即以無色法為靜妙離色界法為麤苦障故有欣厭六種行相如初未至定所六行能伏欲界與修慧同是不動行故能伏欲界中二支也。
【疏】此通色無色有求上生而起彼行支故者意云若初禪未至定行支即能令離欲染若空處未至定行支即能令離色界染也雖第二禪未至定行支能離初禪染等今約離染說不得一分說故無有失問若言第二禪行支能伏初禪十二支者豈有上地不動行支能伏初禪不動行耶答雖同是不動行以其展轉有麤細故故伏無失。
【疏】謂觀下界至為麤苦障觀上界一切為靜妙離者解云謂來至定六行伏惑道謂觀下界為苦即是無間道觀上界為妙是解脫道謂觀下界為障是無間道觀上界作出離即是解脫道觀下界法為麤觀上界法為寂靜亦爾此言苦者非是苦受以上界無苦受故所以上地苦喜一樂受等總名苦也俱是有為遷流敗壞不安之法皆名苦也所以上界法總得苦名若爾既總名苦何謂猒下欣上答據其麤細有斯欣猒故無有失。
【疏】即上地行支下無明所發至以下一切為境界故者解云且如欲界中不善性無明支能發起初禪未至行支未至行支既得起也即能却伏欲界中俱生迷事貪痴等問如何此行由無明發彼能伏下無明支耶答無明發行行力漸施下地無明無容得起故說上行伏下無明問未知未至定中有多分行支答且初禪未至定中有九加行無間解脫道以伏下地九品修惑一一品皆有加行無間解脫故三九成二十七箇行支能感初禪中異熟果也至勝進道有無不定如對法論等廣說以下一切為境界故知即是緣下界一切支為苦麤障雖緣上界一切者即緣上一切支為靜妙離靜妙離亦名正妙出故說依上行斷下界支也觀此文意云釋通外難難云若緣上一切為靜妙離者何故但說行能伏下而不說餘支伏下耶答行支是能治道餘支非能治道故不說也問下行伏惑道體既是慧即慧能伏下界煩惱何乃論中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無明耶答據實而言慧體能伏今言行支能伏者約慧同時思思能伏下地煩惱非唯慧能故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其同時心心所總亦能伏以思是業體偏說行伏故不相違又解假是慧伏亦名行支伏下地惑以業之眷屬亦名行故所以思相應心心所總名行支也亦由如說意能轉心發業然轉心發業異是無明但從主為名此亦應爾論云思於行蘊為主勝故故取十二法能伏上地謂遍行等。
【疏】答行相謂見分如先已說乃至如十六行相者此中答意然心心所皆獨有一行相如識見分有一了別之行相受有一領納之行相想唯有取像之行相等若慧即有六箇行相謂若麤障靜妙離六種之行相故慧獨得六行之名此六唯是有漏又如十六行相亦即是慧謂苦無常等皆是一慧作十六觀等故慧獨得十六行之名此通有漏無漏加行位中方能伏下地惑故與同時行支俱能伏也不同心心所法見分行相。
【疏】瑜伽論第十說頗有依支得離支乃至非究竟者此是論文以下疏是釋詞也彼論問意云頗有依緣起支得離染緣起支耶答謂依上地行支能離下地染也即下地十二支唯暫時得離下地染支非究竟能離也以行支唯有漏故意云無漏能究竟離有漏行支但暫時離。
【疏】非十二支各少分能者意云非是十二支少分各能但取一行支功能故云一分故云但一行支能故言一少分解云即於一行支中唯取有漏行支故云一少分也問何故唯說行支為能離不說餘十二支耶答上地無明愛取是惑性非是能治道不能伏下地無明上地有支是所因業性是業種非現行業性亦非治道識等五種及生老死是無覆無記亦非治道無爾故知唯取一行支說是能離支唯有漏唯暫時非無漏非究竟也問名色支中既生慧何故不說伏下煩惱答不相例且如行支是善性能伏下煩惱若名色中色慧是無記性故不能伏下惑也故說識等五果是無覆無記也。
【疏】彼論問言彼所有善有漏支何故非學乃至非支攝者此中問意若非學非無學身中有漏善法何故不名學無學耶答意云非學非無學人身中所有有漏善業以墮流轉故非學攝故名為支若有學人身中有漏善以明為緣違有支故故非支攝故有學人身中有漏善相從名學攝若對體說唯取無漏法名學無學攝。
【疏】有人解云今大乘既取善法欲已去名學者即是何等太法師及璟法師造瑜伽抄中說資糧加行見道此之三位皆名未當知根皆名為學故知發心以去內法異生皆不造總報業非無明支皆非行支也疏非云不然不然道理如下自說。
【疏】內法異生至為緣生行者意云此是資粮位雖發心已去名內法異生強為放逸用三無明為緣福等三行然三無明是現行非種子與此位不放逸者別。
【疏】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及聖有學至我不說為無明緣行者意云此在資粮位中除不共無明用餘三無明種子為緣發總報福不動行若現行支則別報非福行又初二果聖有學亦餘三種無明支別報非福行即是人天別報惡業此行不能感三惡趣總報故世尊言我不說為無明緣行不放逸者准聖有學說問云何不放逸及聖有學支非福行耶答初地菩薩於其戒品當有悞犯三惡業豈既內法異生及聖有學無非福業耶所以內法異生不放逸者及聖有學若造福不動行唯用三無明種子支若別報非福業亦用三種無明現支又云若前三果及七地已前菩薩或亦得起相應無明現行支則意云若在資糧位中未得自在故所以不多起相應無明現行若得無漏定聖起已去既得自在所以得起相應無明現行也。
【疏】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乃至而非無明起增上緣者意說此文唯在加行位中起正法為緣造別報福不動業以如理作意心引生無漏見道故故不說用無明為緣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者皆解別報善說也解脫為依者即心中攝求涅槃以為依正法者善法也問下乃至不緣無明更造諸行已來然是別引緣起經文既唯言聖乃至猶造行支以來是明善法欲以去造行支所由。
【疏】如決擇分善雖無別文至非正引故者意說加行位中雖造福等行但是別報業而非總報業何以故謂三乘人在加行位時節既促唯二三生即入見道所以不造總報業不感總報果唯感別報於理為勝若三乘人在資糧位中時節長久能造總別報行亦能感別報果。
【疏】雖言不放逸造福行等至應不名行者意云此並前緣起經不放逸文故經云不放逸福等非無明支者但據不能起現行不共及現行相應無明支名非無明發不妨而有無明種子不共相應發亦失故經唯言聖者不共無明種子不共相應發亦失故種子以學子也斷以斷故不造新業不言不放逸者亦不造業。
【疏】亦不可唯言聖不造業故者此牒救故意云經中但云聖不造業何得以此證內法異生亦造業耶故牒總非云亦不可等下引對法文證故對法第七云未見諦者乃至福不動行者然對法文中亦明在資糧位中不放逸者不起現行無明唯用種子無明而造總報福不動行隨眠者即是無明種子亦名愚痴者意說無明種子亦是無明支也無真實義愚者意云已見諦者無真實義愚故內法異生用真實義愚發福不動行。
【論】由此應知至不迷求故者若准有宗有兩師說故婆沙五十三云問聖為造欲界引同分身業不有說不造欲界多過多災橫故但造福業有說亦造前說為正故順正理六十四云非諸聖者更能新作牽引後業以背生死向涅槃故故經說聖唯受舊業。
【論】雜修靜慮資下故業生淨居等者釋曰然資修道有四種一者依有漏資如阿羅漢命故將以死生知觀未來世今知得三二年治又觀現在時中若於眾生或於佛法無其利益心便作是念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即不肯延命遂欲命終將命終時心無貪愛不惜其身正死之時大觀喜捨自身時由如重病得差入無餘依涅槃也若阿羅漢觀自身於現在世或於佛法或於眾生有大利益即留此身恐畏命終遂將餘身所有衣鉢資財等捨與現前大眾大眾念論迴此福行資糧現在身因令彼長時與果不絕實布施已即於靜室內結跏趺坐即發欲界中身語意心念口言願迴此福行以延故業令欲長時既發願已即入第四禪有漏邊際定令彼定力資布施福業以延命行皆彼定出已遂發願此定力願力資布施福業資現身因今得長時感果不絕既發願已後入第四禪有漏邊際定資其福業願力等以遂延命行從定出已命根得長或得百年千年一劫二劫乃至多劫此唯有漏定資欲界身也二依無漏資謂不定性聲聞獨覺大力菩薩純入無漏定轉分段身而入變易或由無漏定資此身或先麤惡資令殊妙或先六尺身資令身得長百尺千等或延其命得一劫二劫乃至百千劫等問如法華經中與耶輸陀羅憍曇彌等女人如大阿羅漢受記得成佛未審何時捨此女人身答欲受反易時捨欲受反易當捨分段豈女人身而不捨耶即轉捨名捨也三受生資唯是凡夫也如諸異生修初禪下上品定修習多修習故得生梵眾天如修初禪中品定修習多修習故生梵補天如修初禪中品定修習多修習故即生大梵天二禪已上准釋如四無色定空處等雖無三天即四無色天之中皆有三品修四有漏無漏雜修資謂諸不還以有漏無漏定雜修資上無雲福生廣果三天中故業有其五品生五淨居天若初雜修時未得自在初十念修無漏定以十念入有漏定又十念入無漏定以初修故不能入一念有漏定即入一念無漏定從此展轉串習力故後漸漸能入一念無漏定即名雜修成熟也五品者謂下品中品上品上勝品上極品初下品者謂三念心初一念無漏第二念有漏第三念無漏修此三心即生無煩天也二者中品修有六心第一念無漏第二念有漏第三念無漏第四念無漏第五念有漏第六念無漏即生無熱天三者上品謂有九心即有六心無漏三心有漏准前作法即生善現天四者上勝品謂有十二心即生善見天十二心者謂有八心無漏四心有漏準前作法五者上極品謂有十五心即生色究竟天十五心者謂有十箇無漏心五箇有漏心準前作法又准俱舍二十四云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釋曰初後無漏中間有漏名為成就由前後心修中有漏令招彼果既云令感明造引業不爾如何感義得成故有宗雜修靜慮新造引業招淨居果名為雜修不據熏故業也又婆沙亦云異熟因雜修靜慮引五淨居眾同分果問此中有漏無漏定心皆作何行相耶答有漏心行有三種作意一者自相作意謂作蘊處界觀識觀音等自相也二者共相作意謂觀苦無常空無我等共相也三者勝解作意謂作白骨骨鏁等觀故不作猒下欣上六行相也若無漏定心唯作苦無常空無我行相也問第十地菩薩生大自在宮未知雜修上不答若不還果即雜修靜慮資下故業即是分段身生五淨居天而受生也若頓悟菩薩定生於第四禪中無雲等三天隨生何天中受變易身若十地滿心菩薩即以悲願資下無雲等於三天中故業而作神通往大自在宮也若二乘迴心漸悟菩薩既留生身是於欲界中受反易身若准論中第二師說色界亦有二乘迴心即此漸悟於四禪中隨生何天中受變易身後第十地滿即起悲願資隨所生色界天中故業以神通力往大自在宮故前論云或由第六識悲願引八識成無滿未故知第十地菩薩不雜修靜慮也若不還果是分段身即雜修靜慮生於五淨居天即生故名生非往故名生也若菩薩既受反易身已即更不受生作往故生若預流果乃至阿羅漢隨受反易身已唯見一四天下等化佛與頓悟地前菩薩所見同也若至四善根即見一三千界大化佛也隨二乘人受反易身頓悟菩薩是分段身所見諸佛皆是悉同也皆名地前菩薩若初地已去所見他受用佛亦皆同也。
【疏】此總報業及名言種凡夫時已造者然舊業及舊種凡時先造望果能相招感以相互著故資下故業及名言種而生五淨居天若得四果及七地已前有漏心位及八地已上有漏五識等此等位中雖亦熏成名言識等五果種子然更不造新業雖新熏得名言種子以先業相感故名言種子便為無用以不能生現行故。
【疏】前解唯定地名不動即通一切者故前解云以定住境界乃至皆無此事者此解約定能令心專注一境名為不動若作此解者即上八地定皆名不動行最寬也。
【疏】若不異處受名不動從多分說乃至此亦應爾者意說餘小聖凡夫雖修不動業即隨業當處受不能改轉異處受得不動名不妨不還及生自在宮者資下三天生淨居等亦如地獄業不可改轉不妨亦許轉重令輕故般若經云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賊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菩提又如鴦掘摩羅雖得阿羅漢果猶殺千人即獄火焚身受地獄苦報即得重業人同輕受准經文即是得阿羅漢果而受地獄火也今以理云是初二果人猶未離欲身中仍有惡業所以容受地獄苦報若後二果既得離欲界惡業皆以斷盡即不令受地獄果也又大乘中說阿羅漢惡業種子既斷又無過未世惡業如何阿羅漢得受地獄苦耶此解將勝既爾鴦掘摩羅云何答在初二果位受獄火報又亦有獨更說羅漢被殺獨咬等雖有此苦非地獄苦報但是別報惡業非總報業故不相違。
【疏】云第十地菩薩當生其處者但往故名生非生云也。
【論】有義等者此初師是火辨難陀菩薩。
【疏】十二三斷門者如論言自性斷離縛斷不生斷故約十二支明此三斷。
【疏】有人解云者是璟太二公解意云異熟愚修道斷者見未斷故真實義愚見道斷者已得聖故且作此解下疏主非引經為難。
【疏】緣起經下云至非無明為緣者意云引經難別也為前人言異熟愚道斷者不然緣起經下云外法異生由四無明發非福等三行明知亦用見道發非福等行招異熟果也以四無明通見修斷故又前令若言真實愚唯見道斷理亦不然如緣起下云內法異生放逸者除不共無明餘三無明發明知亦通修道無明發福行以相應等無明通修道故又云不放逸者行非無明為緣者意說不以現行無明為緣不妨同種子發福等行種子亦通修道斷故若如前人云真實義愚而見道斷者不然何以故違此經故疏家引文雖不作如是分別以義准云合如是一一別配經前人不爾此文引將何用。
【疏】且對法至非福耶者意云此文何用答以前人更有救故引此文為難外救云雖緣起經云外法異性四無明發內法異生放逸不放逸等三無明發等共不別配互四種無明既通見修明知見道者是真實義愚發福不動修道無明名異熟愚發非福有何乖耶故今引對法又難云若如是分別無明既是不善攝豈有內法異性以不善無明發福不動行耶又修道無明既通無記攝是外法異生有以有覆無記無明發非福行耶夫發非福者皆是迷理行相猛利也此即引對法文難也五十九說等者此引瑜伽論證也此釋者現文成意稍以分明。
【疏】豈是見道分別之惑至非福耶意云是欲界見道煩惱唯是善性即能發福不動行修不善性及有覆無記性能發非福行耶。
【疏】若言發別報業者便非行支者意云初句牒救後句正破彼救意云大福重發三惡趣業是分別者據發別報也如疏云即發惡報總報以下文是正難難意可知。
【疏】又此中二說至唯見道斷故者外因有此論中有二師說皆言正發業無明唯見道斷助者不定。
【疏】彼人復云乃至餘見斷者意云此人即前璟太二德更救前義疏主先曾讚攬據法義不宗其名但敘其義破之彼意顯異熟愚修斷所以所以者何瑜伽既云迷俗真二諦發非福等行對法復以真俗二苦攝於八苦前七苦既事異熟愚迷發非福行故異熟愚唯修所斷以迷事故又對法第七云由真實義愚發福不動行真實義者即四聖諦於彼愚痴名真實義愚故知瑜伽世勝二愚迷事理別故修見斷二有不同問准對法等迷異熟愚既是迷事斯愚修斷理契通途疏何見責答按對法論釋異熟愚云由彼一向是染汙性無明合時是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正見准此論文豈唯迷事俱生惑耶由斯疏斥不違教理也。
【疏】不然豈以世俗苦言同至是一世俗者難前人云汝若將對法瑜伽說世俗勝義二苦即令同前所說異熟勝義愚即染二愚見修別法斷者不然是以今世俗文與前瑜伽世俗文同即將一切處文是一世俗文耶故云不然前人復云若不令同者如何分別世俗勝義苦別耶。
【疏】以易可知故至非福行之世俗意云然此論瑜伽中說迷世俗非福行迷勝義造福不動行者即約造業門說由迷三途苦名世苦而造非福行迷人天等果勝義愚而造福不動行但對勝義苦立世俗也若對法福中前七苦名世俗第八苦名勝義苦者即約八苦麤細難知易知法門以辨世俗勝義亦不約造非福等名世俗等也雖是名同其義各別也非福行之世俗者意說前七苦不豈無明發非福行之所招世俗苦也八苦者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求不得五盛陰苦等也此苦名勝義苦者五陰有為自相是苦與苦受相應名五盛陰聖者易知文難了得勝義名餘七易了總名世俗。
【疏】若不爾者前七苦至何故不造非福者意難云若不作如是前解者其下三禪無有樂受即有諸苦故八苦中第六七是壞苦按對法第六說云三苦八苦展轉相攝所謂生苦乃至怨憎會苦能顯苦苦順苦受法苦自相義故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能顯壞苦已得未得順樂受法壞自相義故略攝一切五取蘊苦能顯行苦不解脫三無常所隨不安隱義故釋曰二無常者一生位苦謂苦苦二滅位苦謂壞苦生滅二位皆無常攝名二無常既說前七苦是世俗能造非福者其下三禪中應無壞苦不造非福行故若有壞苦者何故下三禪而不造非福業耶故下三禪中亦有求不得苦如退苦第四禪以上定下二三禪心求不得等未遂遂生逼迫故亦名苦。
【疏】又惡趣豈無第八勝義至故知文同者意難云惡趣既第八勝義苦明知勝義苦不唯福不動業招不以文同一義而對法論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於三界中各令欲色無色界生相續謂從欲界沒還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若生色無色界者即以色無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如是從色無色界沒若即生自界若生餘處有六種心然欲界生自地及生自餘有三心如其所應有九心又此自體愛但是俱生不了所緣境有覆無記性攝問對法但云三界性有九種心未審約五趣四生九地作法得不答亦得天趣死還生天趣有從天趣死生人趣乃至地獄道餘趣准之二十五心四生中有十六心九地中一一地有九心九九成八十一心皆准三界配之。
【疏】彼言俱生愛俱無明唯修斷者前師云若起俱生愛同時有俱生無明於潤生位中有故唯所修斷問潤生位中亦有俱生慢身邊見等何故不說但言愛俱無明耶答雖有有支不定然無明通染心是故偏說。
【疏】論說已下申兩難者今依論文有中二難難前師也從論說一切支一分者是第一難從又全界一切煩惱至皆見所斷發者是第二難疏意易知故第二師是護法正義以難於前又准疏若無明支為一難愛取支為第二難據疏此解論中又說全界等文但彼轉救非是正義。
【疏】彼若救言大論第十但據通言從多分說者前師救意云除三外餘九支通見修斷今瑜伽以小從多說無明愛取三支亦通見修二斷也。
【論】結生者和令共也由愛取潤五果種已令續後生不絕故名結生。
【疏】五十九等復說至不唯發往惡趣行故者意云此難前師云若言但是發業無明唯見道斷者瑜伽應言往五趣行唯見道煩惱能發不可唯說往惡趣行分別煩惱能發既言往惡趣行分別煩惱明知往人天趣行亦用修惑能發然以見斷煩惱不唯發往惡趣行故者以前師許發一切行無明唯見斷不唯說往惡趣行分別發也。
【疏】若言人天感別報業修惑能發至人天者前師救言然修道惑能發人天別報業今但說分別煩惱發往惡趣行也惡趣即通三惡趣也。
【疏】即惡趣別報業至但論總報者此即難前師云若如汝前言者應修道煩惱唯發人天別業報應不發三惡趣別報業修惑既許發惡趣別報業故知大論但說五趣總報業也故知助發惡趣總報業亦唯是分別無明故彼但言惡趣業唯分別煩惱發若修道煩惱亦能助發人天總報業。
【疏】正發業者唯見所斷至不相違者此文會對法瑜伽二論文也先會對法云正發人天總報業之無明皆唯是見斷故對法約是義說世俗勝義二愚即是見所斷也。
【論】云助者不定者此文會瑜伽論也會云若助發人天總報業也若助發惡趣總報業之無明唯見所斷以分別煩惱行相猛利故能助發惡趣總報業若助發惡趣別報業之煩惱通見修斷瑜伽但言往惡趣行唯分別煩惱能發不言餘者其實助發者亦通見修煩惱也問助發者何名為助答此無明望此發業無明前後與力故名為助問當支業時亦有貪嗔等或何故但說無明耶答以無明通能支福非福不動等餘者不定有故不說之。
【疏】助者不定者意云若正潤生唯修所斷若助者不定故瑜伽約此乃云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既是全界之言故通見修惑能潤生也。
【疏】四取皆名為取支等者意者證取既通見修惑以四見取戒取唯見斷其欲取我語取通見取斷故說取支亦通二斷。
【疏】然發業惑唯種子至未臨命終時起現等者意云此亦會違文也有聖教中說發業煩惱唯是種子者即約內法異生不放逸者以無明種子而發福不動業也又有聖教中說潤生惑唯是種子者即約不還果無明種子從自他生他地用種子潤。
【疏】有說及無想沒者即是第七卷中解無想天處無心師義此師意說無想天有情初生後沒並皆無心由此命終唯用種潤然此中說內法異生不放逸用種發業者即約見道相應不共無明種子說也若據內法異生助支者即前有相應無明亦起現也即是從生相應無明現行能發助發業故云遠因等起亦有現故意說臨終時用種發業若未用種支時先亦起現行故說現行為遠因等起也即種現等能起故也又解云不還果及無想天沒等用種子為正支潤若助支潤未命終已前亦得起現行煩惱助支潤生也。
【疏】色性非染汙者意云諸煩惱及彼相應諸心心處不善有覆無記染汙性者自性應斷見修二種對治生時種永斷故然色性非染汙但是離縛斷不是自性斷即如根等被緣煩惱斷彼煩惱眼根得離故說色根等名緣縛斷餘皆准此問為緣煩惱親相分名為緣縛為本質名為緣縛答約緣親相分名為緣縛是唯識故若爾亦自第八於他身上及扶根塵即是本質也應非緣縛此亦不然但望前七識與煩惱相應緣彼相分名緣縛如第八不與煩惱相應與不可說有縛與不縛論謂斷緣彼煩惱者緣彼者緣者即緣慮之緣雜彼名緣者即是緣藉之緣也。
【疏】隨彼七識所緣有漏至名得斷者此中意云若煩惱心中緣善境及無覆無記境即能緣縛處緣也以所緣善及無記體不是縛法被他能緣縛也是即所緣緣攝若煩惱心中緣煩惱及有覆無記法有覆無記法即是不自性斷於相應縛攝以前緣煩惱自性是縛法不藉能緣煩惱縛故然不善有覆法即是相應縛即是不自性斷門中攝然大乘中五塵既是無記性即五識中煩惱唯緣無記五塵境若第六識中煩惱能緣三性若第七識中煩惱即緣無記境此等七識煩惱心中緣善等者皆是所緣縛攝又此中總七識緣自身上五塵善無記等法而成縛義亦不善自七識他身五塵善無記法而成所緣縛故論破云非由他縛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無漏故問斷第七識中煩惱?其第八識亦得名斷緣縛斷不答亦得名緣縛斷也。
【疏】雜彼煩惱乃至名為得斷者意云此疏中第一解但立漏俱名雜彼煩惱名亦有過失至下疏主自徵難也如疏下文云若說七識名雜煩惱等文即是難前第一解。
【疏】又相間起者名之為雜乃至然順名雜者意云此第二解雜彼煩惱者謂前六識中善及無記等法與煩惱前後間雜而起名之為雜由煩惱習氣力故一一前後所起善無記法皆成有漏性等名雜彼煩惱即外難曰若相間起名之為雜者即有學迴向大至初地及頓悟菩薩至初地起平等性智及妙觀察智與第六七識煩惱前後間起即平等性智等亦應名雜答疏中自然相順者名之為雜其無漏第六第七識不順煩惱與煩惱正相違故所以不名為雜言此非因等起諸無記業非因等起故者意說今名雜彼者但於間生而有雜義不由等起因而成雜也以無記業非無明為因起也故云非因等起問何名等起因答如有漏福不動善業由無明支發即此善行無明所發名因等起故可然有漏善業名之為雜若無漏第六七識及無記法不由煩惱無明為因所等起故故說無漏無記不名為雜故知非因等起外難者彼即挍也攝義不盡若有漏善由無明為因發故名之為雜即無明不廢無記業無記法應不名為雜故是不盡也又解除第七識中但有有覆無記四惑一類相續不與餘法相間而生不名為雜若無漏第七平等性智與有漏第七識前後相間違漏故亦非是雜但凡第六識中善及無記支煩惱前後相間而生名之為雜以性順漏故名為雜也或亦通前五識前五識通三性故。
【疏】又雜者至善亦名斷者此第三解意說有漏善業名之為雜以福不動行由無明為緣起故得經名同無記無記不由無明支故故疏云不同無記後斷彼無明其善業即名雜縛斷也然疏中第二解雜彼煩惱即通有漏善業及無記法總名雜也寬若第三解雜唯取有漏善業不取無記名雜稍狹今者取第二解會第三解少分名雜彼煩惱理將勝也。
【疏】相應縛心及遍行等至見道豈無相應縛者此第四解意說心遍行等心所法與貪等煩惱俱起名相縛若貪等斷時心遍行別境等亦名得斷此非正斷收以心王遍行等性非是染若據斷相應貪等得斷名者此斷即苦是斷雜彼煩惱一收是第四解本意若爾者即下雜彼煩惱唯修道斷文唯下解云雜彼煩惱唯修道斷故今解云若相應縛通見修二道若斷雜彼煩惱唯修道斷若言斷相應縛亦名斷雜彼煩惱是修道斷者是豈無明相應煩惱斷耶由此應知前二說善不取第四解但取次前第三解少分第二解也故云前二說善不取第一解以有過故如下自說哲云難第一解云若言心王遍行等雖與貪等俱起而貪等斷時心王遍行等猶在非是自性斷者難云心王遍行支與貪俱時心王等為豈染為是無記若言貪等是染者亦合言貪等煩惱是自性斷若非染者應是無記答設是無記其義何妨若爾者心王遍行別境等唯應無記不通三性若與貪瞋等俱應不通不善與信等相應應不通善無記攝三性故知心等隨貪嗔等是染自性斷收。
【疏】若說七識名雜煩惱至但能緣盡說之為斷非雜煩惱者意云若說第七識中煩惱與第六識中善等三性俱故以與滿俱故名雜彼煩惱者如不還果人身在欲界以離欲界九品修惑盡其第七識中煩惱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以勢力等故即應不還果身中善法不名斷雜彼煩惱以欲界第七識中煩惱在故由此但斷第六識中能緣彼煩惱盡故說善等名斷不約斷雜煩惱名斷也以第七識中煩惱猶在故必至無學方始斷故。
【疏】既爾至自然無者既由前理諸生上聖者下地善等雖未斷彼雜煩惱然彼善等亦名得斷自然無者意顯善等不由雜煩惱無故而得斷也但斷欲能緣九品惑盡善法自然得斷也有解云不還果人雖不斷第七識中雜彼煩惱種子若生上界即不得起欲界第七識中現行煩惱以此現行煩惱不起名自然無也現行不善名斷。
【疏】見道至亦名為斷者此見道惑自性是強入見道時自然而不由修道緣縛無故見道惑無故見道惑得斷名也例彼善等亦名為斷善等是劣緣縛是強以強無故所以善等得斷名也是故善等亦名緣縛斷。
【疏】緣彼煩惱強故至亦名為斷者意說緣彼煩惱強故入見道?障治相違緣彼善等煩惱自斷所以善等亦名緣縛斷不待雜彼煩惱無故善等名斷也。
【疏】既爾如何至應思者若此難意云斷既不由雜煩惱無者即善等得成有漏應亦不由雜煩惱答有二解一云既有斯妨即約六識解雜彼煩惱由欲當地六識煩惱雜無欲當地善等名得離縛斷二者成漏由漏俱故即善等與我見俱故成於有漏或從先時有漏雜起名有漏也若爾應不由第七識中煩惱而成有漏答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識漏斷縛據緣雜在善等斷若爾何故云善斷?由斷緣彼雜彼煩惱耶答善等斷有二義一少分斷二全分斷言離欲界縛欲善名斷據少分斷言由斷雜彼煩惱名為斷者依全分斷以無學滿位緣雜二惑皆悉無故。
【疏】問如五見是慧分至不應斷者意問云五體即是慧者即此慧為不斷耶。
【疏】應斷者至皆可斷者難云若言自性應斷者即應通行欲等心心所法體總應名斷何以故知無離相應法外名斷故以相應慧體皆可斷故又難云若是自性斷者即與煩惱相應慧體又亦無所緣縛法又慧體既自性斷者亦無離相應縛也意云若慧不是自性斷即慧此所緣縛亦有與煩惱相應義亦有離相應縛義若言慧是自性斷即同煩惱所以無所緣縛等云當體是縛法等故若言慧體不應斷者五見便無見斷所攝故煩惱中五見是慧分皆通見修斷故若言不斷便無是義與聖教相違。
【疏】如是乃至不正知等亦准此問者應問云不正知以慧分為體此慧分是應斷是不然若言是自性斷者無縛相應法以慧體即是縛別差言非是縛者此慧便非煩惱體攝。
【疏】是見體者是縛非見者意說慧不是見者非是縛也以見能執故意云與五見為體者應斷非是五見體者非自性斷。
【疏】由此此十等者即遍行別境合而言也意云除慧餘九通三性是染分者入隨惑中然體非漏仮名為漏是所縛法故其作意等若是煩惱者即無相應縛等皆有大妨也示准說。
【疏】依無故因亦不生者以所緣總報無故別報業因亦不得起。
【疏】依前離縛斷者意云能縛見修道煩惱所縛是善無覆等此縛惑修道位中漸斷故說善無覆等唯修道斷又解云亦通二斷若約煩惱無名離縛斷若據自體不違聖道至極果方斷名修道斷。
【疏】信等六根至不斷者意信等五根及未知當知根此之六法有漏是修道斷以趣無漏故亦名不斷。
【疏】而緣此縛者意云緣此信等起縛於修道位中起者皆修道斷也。
【疏】然未盡故者意云雖見道惑亦緣今但據修道惑若說見道惑以修道未盡故今就盡處而論修道斷故不說見道惑也。
【疏】彼入善無記門至即唯見斷者意云如無想定等亦得通二斷若據無想定業入無記門中即是修道斷何以故以善無記法不障見道故性非染故若攝入所依門中即無想定善業等隨不依果說亦名不生斷以入見道時無想天果不生故故無想善業等望善無覆無記及望依果門通見修二斷如下五根亦准此釋。
【疏】彼等唯是分別至外道等起故者若分別煩惱之體發三惡趣業等如邪見等分別煩惱即能發無想定業也准是外道所起入見道斷若堅持五戒不起愛恚慢等煩惱以此戒業感男身若持五戒時前後前後故起貪等煩惱由此雜業力故感女人身亦由分別煩惱發業感也如五種不男卵生胎生三途八難女人身等入見道時分別煩惱同斷故如上法果畢竟不取此是因亡果喪斷又如上法果唯除地獄之別報善餘皆有別法善業入見道時身既不受故故別報業因亦後不起即名果喪因亡斷以別報業因隨果亡故也又云八難長壽天者即無想天是也不可說四無色非想非非想等以憂八萬劫長壽天以上流不還果人亦生彼天故。
【疏】半擇二形者梵云扇?迦此云畢竟畢竟無勢故梵云半擇迦此云橫勢亦云絕世云本無或云損害或自無勢用名絕世此是五種半擇迦亦名五種不男之人即此五種皆是黃門若二形人即恒衰起如煩惱亦可名人中畜生。
【疏】斷是捨義非得對治義若爾惡趣惡業果亦無記性例亦應現本無然者意云今者善及無記法是不生斷者但是捨義非得無漏治道斷也但現行不起名之為斷其三惡趣惡業無記果至見道現行更不起亦名為斷斷亦是捨義故云例亦應然然此善無記法種子至於修道位中即是離縛斷說無想天三途異熟無記果及別報善業入見道時現行不起名不生斷若此等種子皆悉不斷至修道身始離縛名為離縛斷。
【疏】與因合說者意云說惡報果見道斷者與因合說以分別煩惱為因發業見道煩惱既斷果亦不起果與因合說名為斷其實種子未斷。
【疏】五根見斷亦如此釋者意云三惡報八難女人半擇迦二形等所有五色根名見斷者亦是與因合說名斷其色根種子未斷其修道位方離縛斷有云信等五根外道出無想定時亦有後至見道位准前亦斷即不生斷也若約離縛邊亦名修斷。
【疏】有四種者一自性斷二離縛斷三因亡果喪斷四果喪因亡。
【疏】令永不起者與因合說也。
【疏】二果盡因隨斷謂三惡趣別報善業者疏文且總名斷其實地獄極苦處無別報善業別報善業者如鬼趣中有福德鬼皆是別報果是別報善業所招如少地獄中有等流樂事如畜生中有王家馬象生等形㒵死說等皆別報業所招各別報業。
【疏】無想定等引發煩惱至隨見修者問由無想定為因無想天為果云何得無想定為亦果耶答由分別邪見等為因外道等方修無想定後至見道邪見自除無想定等亦不修習無想天果亦不得生故說無想定隨因亦見道斷。
【疏】若無明愛取至非勝後不說者意說此三支是自性斷及通見修二斷不通緣縛不生斷以此二斷非殊勝故然自性斷據種體以三支自性斷故入見道時自然而斷問何謂不通緣縛不生斷耶答然緣縛斷者約能緣煩惱無記所縛善等法名之為斷實不斷善法等體故非是勝其不生斷但斷於因其果不生非斷體也故緣縛不生不通三支。
【疏】行有少分至即不通生斷者解云行支中不善思業及有支中不善思業無是染行即是自性斷自性斷之中通見修斷然有支闕行支者以因行支轉成有支也故知同時心王自性染者亦同行有是自性斷若行中善思及有支中善業及有支中五無記種子則通離縛斷不生斷不生斷則是見道斷離縛則是修道斷以無想等既是善業則是見道因亡果喪斷善行有中別報善業即是見道中果喪因亡斷故說行有通見修二斷也。
【疏】識等七支至如應知者意說識等五果種子及生老死支既是無記法通不生斷即見所斷也既如三途八難女人卵濕半擇迦等七支及身中別報善業入見道時現行並既不生名不生斷然別報善業及無記法種子仍在現故後離縛時即是修道離縛斷也若餘人天身中善業及無記法若現行若種子並是修道離縛斷也以不違見見故不通不生故疏云惡趣人天如應知。
【疏】雖有七生至皆不更受者此問意云得預流果欲界人天極受七生即證無學更不生上界後無欲界第八有此即全離上界有支云何得言無全斷者。
【疏】然者預流作不還已後等者意云預流而得不還得生上界由此不得云全斷也瑜伽據此通論故云無全斷者此答上問。
【疏】不還欲界一切至不定者意不還離欲界一切有支其上界不定或於欲界證無學或有從不還次第生上二界得無學者或利根超果不生上有鈍根次第得果故生上云不定此通前後並答前問若阿羅漢即斷一切有支瑜伽正與此文同。
【疏】此門兼解果斷分濟者意云此中兼明初果一來不還無學斷十二支分齊如初二果斷欲界一切一分有支不還果斷欲界一切有支羅漢斷三界一切有支盡無漏四果斷十二支分齊也或約無想天果名不生斷等如前說。
【論】十樂捨俱乃至實義如是諸聖教中隨彼相增所說不定者此亦雖說十二支與三受相應意也據此論中說十支與樂受捨受俱十二支與苦受俱十一少分壞苦所攝十二少分苦苦所攝十二全分行苦所攝者此等皆是假說即約當來生老位中假說與樂捨受等俱也今者若據當實義言之十二支中若無明行支取生老死此等六處中既有現行心心所故六處支中得與樂受捨受若受相應此六支中亦得有苦苦壞苦行苦行也餘識等五支並有支此六支皆是種子未起現行心心處如何得與三受三苦相應問雖無三受是無三苦耶有為皆是苦故若依三受立三苦現受既無苦緣何立故此六支無三受三苦也所言有者皆是假說若言一切有漏法皆是行苦者即十二支無同種現一切皆是行苦所攝答言依捨受與行苦者唯無明等六支中得有行苦以此位中得起現行捨故又緣起說生顯行苦老顯壞苦死顯苦苦又十地經云無明行識名色六處名行苦觸受名苦苦受苦苦受即有生老死名壞苦者如上聖教皆相假說也。
【疏】此約一識至得俱起故者意云若據一識作法即不得三受並起故云受不與受相應若約多識而論並得三受俱起如意識有樂受眼識中有苦鼻中有捨受其義稍寬也。
【疏】此中處辨相應名俱至受不與受俱者意云此說三受與現行心心所相應名俱如說一識與何受相應皆名俱也不可一識中一念二受並起名俱故云受不與受俱也言非謂世並名為俱者非謂一時二受並生也世者時分義又約當來十二支中唯除於受支餘十一皆與苦受相應以老死位中有苦受故故老死位中支餘十一支皆與苦受相應以老死位中有苦惱故故云老死位中多起憂悲等苦故。
【疏】大論第至所除中一者意云此引證也瑜伽云樂捨除二者但與十二支相應除受及老死二支若苦受及所除中一者即苦受與前所除二支中老死支相應不與受支相應故說云三受門中樂捨二支得與十支俱苦受得與十二支俱故大論與此論同。
【疏】此中別解至同苦樂說者意云向說三受相應若約五受別解憂喜如苦樂說更無異義。
【疏】生支位寬故有樂捨受者生支寬者謂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攝中間不妨起樂捨等。
【疏】十一少分至亦為壞苦者意云今說三苦與十二支分別門故得與受俱也然壞苦者即前十一支上立壞苦唯除老死支謂壞苦依樂受上立以老死位無樂受所以老死上不立壞苦故於十一支上立問如無明愛取行支位中容有樂受可立壞苦如識等五支及有支既不與樂受相應如何亦立壞苦耶答不然若不識等與樂受相應即識等支上不得立壞苦以無樂受故今既言尚起識等位中許有樂受即識等與樂受俱故亦得於識等上立壞苦也但約與受俱說不約當識身相應說故無違妨且如第六識或五識中起樂受時第八識等恒有故言與樂受俱即並故名俱約此道理與而得立壞苦者如下苦苦亦准此通問何故要須依樂受上立壞苦耶答謂此樂受是諸有情所樂着處名合生狀故識諸有情如是樂受不攝壞汝等有情云何執著為是識故故依樂受而立壞苦言十一少分者此偏對壞苦明十一支不對餘苦故言少分。
【疏】大論等十云謂樂受俱行及非受俱行支一分是壞苦者解云然大論即約依三受以立三苦謂樂受立壞苦依苦受立苦苦依捨受立行苦也言受俱行支者即是前說樂受與十支但行即除受支及老死支也非受俱行支者即是受支此受支即不與受相應受不與受共相應故故說受名非受俱支也今者即取與樂俱行十支及受支總此十一支名壞苦其受支亦名有樂故即依等故立壞苦故取受支也即此唯識同。
【疏】言一分者即十二支通苦苦行苦壞苦今除苦苦行苦唯取壞苦故言一分以下十二支通三苦除行苦壞苦苦疏言一分亦准此說。
【疏】故彼第十云苦受俱行支至一分是苦苦者苦受俱行支者即前說苦受與十一支相應唯除受支也及非受俱行支者即是受支也受不與受相應故故故說受名非受俱行支今取十一支名苦苦又苦受支中亦有苦故即依苦受立苦苦故言十二少分苦苦所攝言一分者准壞苦說。
【疏】又依三受別門者此依三受以立三苦捨受與十支俱如前云十樂捨俱今者苦即依十一支立准除老死老死位中無樂無捨今依捨受立行苦故除老死支言如壞苦說者老死位中無樂受依樂立壞故老死位中無壞今依捨立行故老死位中無捨故老死位無行苦故云如壞苦說言前捨受俱行與樂受同故者前受俱門中十樂捨相老死位中無有樂受等容捨故故云與受樂同故。
【疏】大論第十說所有二苦支者苦苦壞苦也意說苦苦壞苦皆是行苦俱是有漏法故故此論云十二全分行苦所攝有行苦支非是二苦支收者意說有是行苦不是苦苦壞苦二義也謂不苦樂受俱支者不苦樂受俱支即是捨受也意說捨受并取非受俱行支總十一支少分立行苦非是苦苦壞苦所攝故。
【疏】及非受俱行支者意取受支受支不與受俱名非受俱行支也故除老死老死位中無容捨以依捨云行苦故除老死也大論與此文同亦云老死位中無樂及容捨故言一分者對苦樂二受故名一分。
【疏】約相顯時捨受位顯者即依捨受立行苦相顯也。
【疏】與二受時二苦相顯者意樂受立壞苦苦受立苦苦相最顯也意說與三受相應立三苦相顯故置與字。
【疏】此約實體相顯二位說支者何名二位一者實體二者相顯下自解之言實義攝苦如是者即相結上所說苦義也。
【疏】且此論等中有二至多分者此釋二位也一全體多分攝三苦者此解實體位也意云若據全體論即多分攝得三苦故論云十二全分行苦所攝諸有漏法皆行苦故此約多分不妨於中亦有餘苦故論云十一少分壞苦所攝十二少分苦苦所攝二相顯多分攝三苦者此解相顯位也意說即與捨受俱時支名行苦故依捨受立行相狀顯故疏云即捨受俱支等名行苦即取十支及非受俱行支即是受亦名苦即十一支名行苦也餘二受俱苦者意說與苦樂二受俱支名苦苦壞苦故依二受以至二苦其相最顯此據多分不妨於二苦中亦通行苦也且就二受據相顯別立苦故疏云餘二受俱苦名多分者如樂受即十一支俱行及非受俱行支即是樂受支今亦取也即十一支少分名壞苦除老死支若苦受俱行支有十一支及非受俱行支即是受支取十一支少分名苦苦也故相顯位中依三受立三苦者皆依多分而說。
【疏】十地第八云經曰者即十地論第八自引經明十二支故云經曰。
【疏】彼論無解者意說彼論但言餘因緣分名為壞者彼論更亦不解云愛取有生老死名壞苦。
【疏】瑜伽等說據遍法體正稱道理者上來此論中所說十一少分是壞苦十二少分是苦苦十二全分是行苦者皆依瑜伽論第十說也故知瑜伽所說正稱道理。
【疏】因多種子隱而不論者疏中二解此是第一解也據因中識等五及有支唯是種子無明與行並愛取此四支半是種子半是現行故言因多種子隱不而說十二因中有三苦也。
【疏】或說果時即顯因故者此第二解意云此十二支因中亦有三苦亦有為法皆是行苦既與苦樂受俱得有二苦故論云十俱等廣如前說故前十支亦有三苦。
【疏】謂有為法造作名行乃至隨相增說者此文意解云老死與三苦謂起之意。
【疏】造作義增當果本故者意說由無明而共於行感招五果種子後時生老死果故說前七支為當來本也。
【疏】謂受支體多起苦受至唯受支增者意說受支體多約身受名受支不唯約第八相應受說所以受支中得起苦受即苦樂受總名受支故說受多起於苦者欲顯諸受體中是苦諸支苦苦唯受增者意說諸支苦皆由受支受取變壞故依觸受支以立苦苦故前後受以立苦也。
【疏】於熟變時此苦方起者意云於熟變時者謂有支也以潤六支合名有故此苦方起者即是生支也。
【疏】變壞名壞苦此說老死皆名壞苦者結能所支也言壞苦亦爾者意云由熟變故名果於此位中受此變壞名為壞苦皆隨相增說此三苦者此總結上文可知。
【疏】皆果法故者意說今時現在無明等是過去生死果法也。
【疏】非為因義者意說但於招感即名為集非是觀因義也。
【疏】苦集體是一物因果故說二者意云薩婆多云苦集二諦但是一物為因邊說集為果邊說苦。
【疏】苦諦寬至皆集者意云苦諦寬一切皆苦故集諦有有漏亦得名苦若據招後有報義苦非是集也。
【疏】集是有報義者大論五十五云問苦諦義云何答煩惱所生行義問集諦義云何答能生苦諦義問有漏不善業及欲界無明不善性可許能得異熟果集諦攝若上二界無明唯是有覆無記並及三界正潤生愛取既是有覆無記性如何能得果熟果乃至集諦攝耶答上界無明支其愛取亦能業故是集諦。
【疏】無漏二道種是道諦攝非緣起支者有二解一云無漏見道修道名二無漏道二云或說有學無學二道名二無漏道又云不然有無學是無無漏現行何須置無漏種言既云無漏二道種明知是資糧加行二道本有無漏種子今據此義受資糧加行二道名無漏是道諦攝若大論第十至與此文同者疏所引文乍讀難解今具引之問幾支苦諦攝及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支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支乃至受種子性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支故五支是集。
【疏】不爾識望名色至得為因緣者意云若不如前隣次說爾者即識望名色乃至展轉亦爾得為因緣也謂約當生生老死果說為因緣也意說此識等雖不同前隣次說今據隔越說識等五支望當生老死亦得因緣也即隔有支等名隔越也。
【疏】緣起經說生引同時者意云若已被潤識等即所引識等種子能生支同時也。
【疏】今約種望種相隣支體者意說此中約識種望種不得成因緣也如識種子望名色種皆非因緣也又名色望六支種子亦非因緣乃至觸種望受種亦非因緣意云有支已被潤望生為因緣識等五支在種位未潤故所以望生等非因緣也若隣次說種望現行得為因緣也。
【疏】此即緣起十地瑜伽不說業為識支因緣准此者意云既不說業為識支故業種望識無因緣故准此何故爾耶以性不同故。
【疏】現行行望行種識支故者意說云由現行行熏行之種即喚此行種子為識支也故行望於識亦作因緣前約性不同行望識非因緣今現於招感故說行種名為識支有因緣也如下會違文。
【疏】此依別體非分位故者意云此唯識論中取無明名無明支即不取餘法名無明支故所以無明望行行望於識皆無因緣乃至行支亦准取業名行支亦不取餘法名行支也餘者皆然對法論中即約分位以明謂師無明俱時不有五蘊名無明支約此分位故說無明望行得因緣又薩婆多亦約分位以明望行得因緣明十二支也今即不爾故非因緣。
【疏】彼論且以無明為首例餘亦爾者意云且以無明望行有因緣例望於識亦作因緣乃至老生望老死亦准此有因緣義且示其無明了。
【疏】彼論但言無明望色行至為三緣者意說無明望色行但為增上緣以現之無明支望身語色行身語色行既是色法不能緣前念無明即無所緣身語二業既是色法不從等無間緣生故無等無間緣但有一增上也。
【疏】望無色行為三緣者意說現行無明支望現行意思業行支有三緣也謂前念現行無明引起後念現行意思行支所以有等無間緣後念意思現行能緣前念無明故得有所緣緣增上最寬其義定有問何故不約無明能緣行乃至說行緣無明耶答今約相生次第而說然心心處果必從境生今現行緣無明即是無明能生行若說無明能緣行者即是行為境無明却從行生無明緣行義即不成若許爾者豈有者死與生為緣耶故知不爾。
【疏】謂有色望有色支為一增上者即是生支位中現行色望老死支中現色蘊唯有一增上緣老死支中色蘊既是色法不能緣前生支位中色蘊故無所緣緣又色法不從等無間緣生即無等無間緣。
【疏】望無色支為二緣謂所緣增上者意云謂有色支望無色支為二緣也即是生支位中現行心心所法能緣於生支中現行色法即有所緣緣及增上緣也。
【疏】無色望有色一增上者即無等無間緣色法不從無間緣生故或無明望身語業亦是無色望有色也。
【疏】望無色為三緣至增上者意云說無色望無色為三緣也即是生支位中心心所法望老死位中心心處法老死位中心心處法能緣前生支位中現行心心處法故有所緣緣老死位中心心處法從前生支位中心心處所引生即有等無間緣又現行無明望現行意思業並愛現行望取現行亦是無色望無色也其現行意思業及取現由前無明及愛引生故皆有等無間緣也亦有所緣增上義准可知此據實約行心心所法及現行色法而作法也不約種子作法即識等五種並有支皆是種子故也。
【疏】答依增上緣所攝乃至唯說增上緣者意說前七支即是牽引因攝故對法云能引所引俱是引因若後五支即是生起攝故對法云能生所生俱是生因故生起牽引唯是增上緣者即是二支牽引生起因也亦不是十因十因中牽引因生起因今通因緣增上緣也。
【疏】無明望行愛望於取至有餘二緣者意云無明望行有二緣謂等無間及所緣緣以前念無明為緣引起後念意思業行支所以有等無間緣又後念意思業行支能緣前念無明即有所緣緣愛望於取亦有上緣謂前念愛支為緣引起後念取支有等無間及後念取支能緣前念愛支有所緣緣生望老死亦有二緣前念生位中心心所為緣引起後念老死支中心心所有等無間即後老死位心心所緣前生支中心心所故有所緣緣秘八云問云無明望行既非同類如何得有等無間緣答有二意一云理實但與行俱無明為無間緣然行俱者業眷屬故亦名為業故說與行為無間緣二云同聚異體展轉得作無間緣故若如前解福不動行非無明俱如何成緣故後說勝問如非福行既與無明俱如何乃云望行為等無間耶答總依諸行說有此緣今此不唯望三種行皆成無間望福不動成無間故非福應思詳曰觀後問意其非福行既無明俱即是無明無明為緣答意可悉今助一解前聚心品望後聚心品總為無間故無明望行為無間緣不約別對後無明說由斯但說無明望行為無間緣故無有失。
【疏】現行心能緣慮故者解云此中若現行心心處方是能緣即果也所緣境即因也今行望識文即是能緣心心所果其識等五支及有支並是種子既非能緣故無無間及所緣也。
【疏】其果皆非現行心心處者即識有六種子也以無間所緣緣共是現行心心所故論有望於生支愛望於愛無等無間有所緣緣者意云生支位中現行心心處能緣前有支故有所緣愛支故有所緣緣無等無間者以有受二支是種子故。
【疏】如前已說者即前說行望識等五支無二緣也。
【疏】依因果前後者謂無明為因行為果乃至生為因老死為果。
【疏】不如對法至非實緣起說者意說據相雜修緣起說者按彼對法第四云如無明望行前生習氣故得為因緣由彼熏習相續所生諸業能造後有故當於爾時現行無明能引發故為等無間緣由彼引發差別諸行流轉相續生故思惟彼故為所緣緣以此計最勝等不如理思惟緣愚痴位為境界故彼俱有故為增上緣由彼增上力令相應思顛倒緣境而造作故如是一切隨其所應盡當知。
【疏】異隣次若越次異順次若逆次異不相雜亂實緣起者意云今唯識中說十二支生隣次非超次超次即無明望識行望名色等若隣次不爾唯是順次非逆次唯不相雜亂實緣起說不依相雜明也故異隣即越異順即逆異不相雜說言相雜故者即如上來尅實出體以辨四緣又若實是支體即在十二支攝若非者不在十二支收又於十二支中若是種即言種子若是現行即言是現行此名不雜也若相雜者雖不是支亦在十二支中攝實不是現行亦言現行其十二中雖無因緣即說是因緣故對法說一一支相望皆有四緣等此皆約分位支中相雜說也故對法云無明望行為因緣者約雜亂以明之且如越起者且無明乃至一切准可知者且無明望識唯有一增上緣以是種子故乃至無明望受有亦然若無明望愛現行具二緣謂愛能超緣無明支即具所緣緣增上可知乃至無明望取支亦然若無明望生老死位中心心所即具二緣謂所緣增上以心心所超緣無明故若望生老死位中色法唯一增上以色蘊不能緣又以後作法皆准此可知也又行支望名色亦雖一增上乃至望六處觸受有生老死位中色亦然若行望愛取及生老死位中心心所唯具二緣作法如前又識望名色六處觸受有支及生老死位中色蘊亦唯增上若識望愛取及生老死位中心心所即具二緣有支望生老死支位中色蘊有一增上若望心心所即具二緣謂所緣緣增上此順次中能約前支與後支而作實緣也。
【疏】若逆次者亦有隣次隔越乃至餘但增上者今逆次中有隣次超越且隣次者即將後支前支而作實緣但除因無間唯約所緣增上辨者將生老死位中色心與生支位中色蘊性一增上為生支位十色法不能緣老死故無所緣若將老死位中色心望生支位中心心所即有二緣生支位心等能緣老死故有所緣若生支位中色心與有支但一增上以有支種子不能緣生死故若有支望取而作一緣取能緣有支故取與愛亦作二緣愛能緣取故愛與受受望六處名色六處名色望識皆唯一增上若識與行支中心心處得有所緣若行中身語色法即唯增上若行與無明亦俱所緣增上此即逆隣次以辨緣義若逆次隔越者若者死支與有支唯一增上乃至將老死與識等亦然以是種子不能緣故若老死支望取愛行無明等皆具具二緣以取愛行無明位中有心心所能緣老死故有所緣增上二緣。
【疏】隣次如對法者意云即對法云前支與後支一一皆有四緣謂無明與行作四緣乃望老亦有四緣如前作法皆約一一支分位相雜以明也。
【疏】超越與前實緣不殊乃至若約當生隨其應者此中超越若約實義識等五果唯是種子而說者即與前不相雜亂實緣起支說即此中同前不相雜亂言隔越者且如無明與識等五種但有一增上無明與愛取生老死其二緣謂所緣增上如此等義皆前說故云與前實緣不殊約識等五種子而說也若約當生隨其所應者此中意說即約雜緣起支說即約當來生支位中有現行識等五果及有支故十二支皆是現行即無明與識等五果及有支皆具二緣謂所緣增上以識等及有皆能起緣無明故又無明與愛取生老死亦具所緣增上二緣。
【疏】逆次之中有隣有間皆應思准者今逆次中亦除因緣無間二緣俱約所緣增上作法問與前逆次隣超越何別答前約不相雜今據諸支相雜以明故說識等五及其支約當生位皆說為現行故前文云由斯識等亦說現行故十二支皆假說為現行故十二支逆隣次皆具二緣若老死支中色心望生支位中色唯增上若望心心所亦有所緣以生支中心心所能緣老死位中色心故若生支與有支亦有二緣謂有支能緣他生支位中色心故乃至行與無明亦具二緣准前作法若逆中隔越者亦約相雜故十二支皆具二緣謂老死與有支亦具二緣准前作法乃至老死與識亦有二緣謂所緣增上作法同前。
【疏】緣起經下說此約增上說者然緣起下卷說十二支唯有增上無餘三緣者據顯相定有而論不相違也。
【疏】然有遠近等者意云緣起經中說據順超中有遠近如超一二等名近若超四五等名遠近者如無明望觸受等辨緣名遠或超七八等名近或十十一十二等名遠准前作法順中既然逆中超間亦有遠近准順中作法。
【疏】然此中識等五依當起位諸支隔越乃至一一支廣作者然識等五及有依當生位生老死支說順中隣次即十二支具四緣等皆准前作法若逆中有隣次隔越等亦准前說。
【疏】已潤識等五種是苦所攝者意云生等苦果是異熟法即資識等五法所成故言潤已識等五種即已由自也。
【疏】行有是業道等者意云是道理義如云業道理煩惱道理苦道理也不是遊履義。
【疏】謂煩惱難業難苦難者今言難者即障難或是留難由業為留難故能縛有情不出三界也舊云煩惱障業障報障障與難其義相似今據聊經論中名三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
【疏】乃言有一分者意謂有支中含識等五種及業支今有支中明取於業故者言有一分不爾彼論應分別者即應如此論中今別業有一分業瑜伽云業全攝有者據業有說故不分別。
【疏】非如感業亦集諦者意云此惑業亦通苦諦亦通集諦攝。
【疏】又為生厭不越惑業者意云若於三界不厭即起惑造業若於三界生厭即不起惑業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末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一本
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
【疏】得名所由即解因緣二字之所由也因者正惑緣者助惑也。
【疏】無漏業中除無分別乃至緣事生故者問加行根本後得皆名無分別不答皆名無分別問若皆無分別者未審有何差別答雖無分別義各不同如加行智無顛倒分別正體智無推求分別後得智無邪思惟分別故此三種皆名無分別今唯取緣事生後得無分別智不取緣安立四諦無分別智以緣四諦理故。
【疏】引滿業是者意云此中有二種業苦引業唯能引第八總報主滿業唯能惑滿果謂別報異熟故引滿二業名行支問何故前十二支中唯業引業是不言滿業今此文乃言業通引滿二業耶答前十二支中凡令生死相續故唯說引今此文中通莊嚴故且兼滿業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也。
【疏】言正感等者意顯由此無滿業及有漏業故此二種業令生死得相續也。
【疏】無滿者如異熟因故言正感者意云且如有漏善惡異熟因即能感異熟果得相續其無滿有分別業猶如善惡業亦能令身得相續以資故業身得相續住故云如異熟因也。
【疏】非正有力由此生故者意說二障助二業感生死非正有力即生非由此生連續。
【疏】煩惱障者至取潤生者意云此中不取發業煩惱雖取先發業感識等五果種子竟即須煩惱潤生故唯取一切潤生煩惱名煩惱障問何故唯取潤生不取發業惑耶答若取發業惑即與無滿業不齊若取潤生惑即齊故同所知障不發業。
【疏】所知障者至或取一切如煩惱潤者意云然所知障品類雖多但取唯緣佛緣有情者為所知障故曰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又云或取一切所知障皆能作變易生死緣也猶如一切全界煩惱皆能結生即一切所知障能助變易生死又所知障為有漏依此障若無彼定非有故通取一切。
【疏】易可見故者約眼見五蘊有定限者即定齊限上至八萬下至十歲易可知者即約第六識智。
【疏】一分一段等名分段者即今身死後身生也。
【疏】非彼世間及非迴心至諸天等尚不現疏無能見者意云說有預流果入變易身分段羅漢等皆不能見但是分段身無問凡聖皆不見變易身說得天眼亦不能見若四果菩薩等一種歸變易身但各各同類自相見然上得見下下不得見上如初果受變易身不見上三果人變易唯自類相見若上果人受變易非但自類相見亦得見下三果變易身乃至迴心及頓悟菩薩雖有同受變易身然下位身相見而不見上上位自相見亦得見下位變易身又此變易身隨是肉眼亦能相見縱有分段得天眼者亦不能見問初地菩薩受變易二地分段菩薩得見下不答亦得見以二地菩薩根劣慧強亦見下地變易細身不同二乘無學等以根鈍故又雖是同初地然有分段有變易但同類自相見分段亦不見變易身且初地菩薩若分段若變易皆不能見二地菩薩分段身既不見二地菩薩所住之土豈得見身耶亦如六欲天展轉下不見上天身土以福有強劣故使然也。
【疏】如第七已有二解者即彼卷中有二師說第一師說頓悟菩薩唯欲界後留身若二乘迴心等於欲界後留身第二師說有許色界中有聲聞迴心唯除五淨居天也廣如前說。
【註】由悲願力至名變易者問按攝論云菩薩留惑證一切智今云悲願能招於生得至佛果豈不相違又生但由悲願而致何用煩惱不退菩薩而不斷耶答七地已前用受分段八地已去不障道故所以不斷若爾應非是染污法染污法者何不斷耶答如末那惑雖最後除亦得名染此亦無失又能助所知令變易續故不斷之若爾二乘無學迴心應無變易煩惱無故答有惑習氣能為助緣亦受變易且依初解。
【疏】謂此業此洲至齊限不定者意說分段中業明界地悉定也謂此業者即有漏善惡業等此洲此界者即是受分段果之處當云謂由如此業故為生人天中及言地等隨力住變定名定齊限。
【疏】今此業此洲此界此地等者此業是無漏業也此洲界地是受變易果之處也此無漏無定限故名變易皆以四禪無漏資此身因令身短長不定故名變易。
【疏】如資色界廣果天身至欲界人天亦爾者意云此即指事也有二解一云如菩薩若受變易生死者以無漏定願資此舊身令得廣大過於色究竟天身然此天身長一萬六千由旬今資此身過彼天身故云過一萬六千由旬令過一萬六千劫者由菩薩得變易必無漏法資延壽令長彼天故過一萬六千劫或減於彼者隨一種由無滿法資或可身不得過一萬六千由旬命亦不得過一萬六千劫則所資身長短命劫數多少異於彼天身命故云或減於彼也何以如是由其菩薩願力須長即長須短則短而無定限故云無定齊限欲界亦爾者意說於欲界人天中受變易生死者亦以無漏定願資舊身今或長於舊業所感或短於舊業所感者亦無定限故云無定限今即增減者謂諸菩薩意欲爾故若菩薩上生究竟天者不得變易身也第二解云若生色究竟天者必得變易即資本身更長於一萬六千由旬今更過於一萬六千劫也或減於彼用無漏資故或可身感舊身爾減舊今何以如是謂如由菩薩意欲爾故欲界亦爾問如色究竟天如何得有迴心耶答雖有聲聞生彼不迴心直往菩薩生彼亦得變易問如聖教云大地菩薩不生於彼云何於色究竟天而受變易耶答前卷解亦有許得生者故受變易義亦無妨且依前解言色身五百由旬今過五百劫者意說第四禪中廣果天身身長五百由旬壽命五百劫若菩薩受變易身以無漏定願資故身因故令自身命或過彼天或彼天義如前說亦疏無資廣果天身過五百由旬命過五百劫或減於彼此疏本雖不載廣果之文意義亦同彼此皆得。
【疏】聲聞辟支佛乃至不思議界無漏法身者意云此文約三乘無學相對明所以不論菩薩得變易身此文意責二乘無學迴心雖未得初地未證法無我然地前至得變易身故云未證法無我未得離變易身問若爾菩薩以得法無我應離變易身答不爾菩薩雖得無漏法無我未滿足故何以不離變易身不同如來如來令滿足法無我故故不受變易身而證得不思議界無漏法身也變易死者楞伽曰變易生死與此論文同。
【疏】生者諸受根起死者諸受根滅者意云受者即受用五塵或執受名受根者五色根起滅者生死義也。
【疏】摩利迦此云髣者者此有二義鬘者在額為髣世所貴故夫人亦爾為王所重故稱為髣又云末利夫人本是採華婢猶供養佛現身將作波斯匿王妃此夫人有女女貌端正勝其母故號勝髣即勝髣夫人也故瑠璃太子即是勝髣夫人弟。
【疏】如似者舉分段況變易故云如似也。
【疏】生此三種意成身解曰三種意成身者即是聲聞意成身獨覺意成身已得自在菩薩意成身也。
【疏】佛性論云於三界外至然非界外者釋曰人雖即此者彼論說三種人即此阿羅漢獨覺自在菩薩也言界外者約助因說屬無漏業非界繫故云三界外其變易身既是有漏即非三界外故疏曰此之三種皆轉舊麤身等者此釋非界外所以。
【疏】無明住地乃至而起者此五應名五習地習地者即種子五住地亦是種然為依者有二種依第一所知障為所住所依其煩惱障為能住能依第二曰即二障種子為所住所依若二障現行為能住能依。
【疏】由數習故有此無明等五住地者意云謂有情迷倒妄起分別令諸煩惱漸次增長所以如來立有五住地無明問無明先時未有熏習新起無明無明今先時已有云何更起無明答無明先時已有用弱故不說有無明熏習煩惱漸增所以更立無明如是徵逐道理應悉言住地者即現行依種子而住也且如草木依於地而住。
【疏】是第八地者意說第八地於相及土二種之中已得自在不為境相淨土等之所拘碍故約自在也又自在者隨所轉變地等皆成金蘇等故曰自在。
【疏】無上依經大地菩薩等者此名雖多義意相似若勝髣經說第八地菩薩名大力菩薩據唯識論名已得自在菩薩故無上依經名大地菩薩者非相違也以十地菩薩皆名大地故。
【疏】但轉易故者意說但轉易舊分段成今新變易身也如言造衣裳成不可言造衣裳生以轉舊物成新故。
【疏】此非盡理但隨經文者意云勝髣唯識說二乘無學迴心自在菩薩受變易者非是盡理且隨經文作如是說如下且許前三果人七地已前菩薩得變易也。
【疏】佛地第二卷說至無有過失者意云佛地論許前三果人亦得變易且如須陀洹人在於欲界唯有七生分段定業在要受於七生分段身已令證無學果今不取無學果便迴心即受變易且據極至七生而論不妨於中有預流果受於二三四五六生分段定業而得變易者或除一生者如第二果人於欲界人無往來總一生受畢令證無學令不取第四果遂迴心方受變易或除上界處處一生者如第三果從於色界生得定隨生何處但經一生已不證無學迴心即受變易故前三果亦得受變易此說利根者是故煩惱所潤分段生死之身於而得非擇滅也。
【疏】畢竟不生非永不生者意說得變易身也分段身畢竟不生由無漏業資助變易身得生故云非永不生也。
【疏】第八十至得受變易者按彼論曰復次迴向菩提聲聞或於學位即能棄捨求聲聞願或無學位方能棄捨由彼根性有差別故所待眾緣有差別故故知受變易通有學無學驗知此勝髣唯識說二乘無學八地已去受變易者非究盡理。
【疏】七地已前决定性至故不說之者問何者名決定性何者不決定答若七地前智增菩薩名决定性入初地已去即受變易故此論曰有從初地即得滅定若悲增菩薩名不決定性至七地滿心方受變易故前論云或有乃至七地滿心方能得滅盡定若准此文悲增菩薩已七地滿心方受變易生死故云如滅定說滅定既通初地滿心得受變易身亦爾。
【疏】此句者意說此是俱句攝故云此句也由自在故煩惱未盡故者釋亦分段亦變易俱句也言自在者但得無漏智名自在非八地名云自在也。
【疏】若依煩惱至細難知故者此釋受分段變易意也。
【疏】七地已前代諸有情受三途等者意說菩薩是欲界中人天實身此菩薩代有情受苦時菩薩身亦有苦受相應以分段身麤火所燒也菩薩若生厭離即除苦受若菩薩在地獄中或施飲食或為說法務在利益問若菩薩是色界分段身代有情受苦時如何得有苦受耶答大悲菩薩常生欲界不生色界故無有失又解云菩薩設生色界縱入地獄火燒不痛以色界身細自業所感欲界火麤麤細既殊火燒不痛若已得變易身往三途者化身往受苦等。
【疏】捨虫身者分段生身名為虫身身有虫故大般若三百二十六四百四十八云善現不退菩薩身心清淨非如常人身中恒為八萬戶虫之所侵食所以者何是諸菩薩善根增上出過世間所受身形內外清淨故無虫類侵食其身如如善根漸漸增益如是如是身心轉淨由此因緣是諸菩薩身心堅固猶若金剛不為違緣之所侵惱。
【疏】若作此釋至亦得受義者解云若作此八地捨分段虫身釋者且約八地已上菩薩定受變易身說據實而言上亦有七地以前菩薩及前三果人亦得受變易身也。
【疏】初地等既得者必更無決定至如阿羅漢者解曰若有初地智增菩薩得受變易身者即無決定分段身業如阿羅漢等以智增菩薩怖煩惱故。
【疏】大慧說寂靜法乃至然未一句故此中不說者意云說寂靜法者指佛說我空理教也即是遠行地菩薩得證此無我之相故七地菩薩而得自在如意生身故知此地菩薩而得變易身然未一向皆得變易故知七地已前菩薩有得未得所以此論中不說七地已前菩薩得變易身也。
【疏】一者得三昧樂三摩䟦提意生身者此舉身因由入三昧能現意生身也舊經中云三昧訛也今新經論云三昧地此云等持舊經云三摩拔提新經論云三摩鉢底此云等至意說由無分別智證法真理之時有相應寂滅之意與經安樂受俱故云得三昧樂即等持等至相應樂也即依此定而現其身故得三昧樂三摩䟦提意生身。
【疏】二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者即能稱可覺知諸法真理之相由性也即真理性也疏引經不盡故經云妙華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中月鏡中像非四大生似四大相具足身分一切修行得如意自在隨入諸佛國土大眾釋曰以無性慧即無我慧悟此理故得如幻三昧能覺諸法悉如幻等菩薩所起意生之身相好端妙如花莊嚴有為緣生故如像等言如實覺知諸法相亦為起身因由得此如幻定能現身故。
【疏】三者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至法相樂故者釋曰應物現形形非一故名為種類隨感齊發名曰俱生起不加功稱無作行無作行等即為起身之因身名種類俱生等也意云如實樂相法相樂者即是法相寂靜之樂亦非樂受之樂。
【疏】此文不及四卷經至非於餘地分不得此者解云如十卷楞伽第五卷及四卷楞伽第一卷此二本經皆云此三種意生身十地皆得且初身即第三第四五地得第二身即第八地得第三身即第九十地得問二本經文既同說如何疏云此文不及四卷經耶答雖二本經文同說然安置次第文勢巧妙十卷文不及四卷文問經既說同何須和會答准彼經文初二地亦得以今疏文但引三四五地文不說初二地得所以須會據初二地亦得初身以未得定自在所以但說三四五地得其初身餘二身會尋文准知如疏說彼經云自心寂靜等文即是引四卷經文證不說初二地偏說三四五地得初身所由乃至第九十地亦爾自心寂靜行種種行者意說初地已上菩薩證禪定等法種種悲願利生行自心寂靜者即禪定法也大海心波轉識之相乃至如實知有無相者意說初地已上菩薩作唯識觀也第八心由如大海觀前七轉識相由如波浪名意識生者此解意生身名即隨意識而生名意生身也以見自心境界故者菩薩作唯識觀時見一切境界皆是自心了知唯識也如實知有無相者如實知遍計相無依他圓成相是有也得諸法無相如幻等法乃至自在神通者此釋第二意生身也得諸法無相者即圓成實性如幻等法者即知依他起法如幻不實悉無所有者即知依他起法無真實體與知遍計所執自體是無身心轉變者既受變易身身漸殊勝名身轉變心漸明利名心轉變乃得餘無量定心也無量相力者相謂境相意說菩薩於無量境相得大自在神通也力隨欲轉變地等皆成金銀等物法相樂故者相性也即菩薩證法性時得大樂故此中三名雖諸地皆得者意說此三種意生身諸地隨分皆得故初地菩薩亦能如實覺知諸法相亦能化百種類一時俱生亦得百三摩地門。
【疏】然勝髣及此中至增勝者語者此釋楞伽與此論等不同之意也勝髣此論據三乘無學決定受變易身說若楞伽據頓悟直往菩薩說通定不定故有得不得智增悲增有差別故故怖煩惱者得不怖煩惱者受分段故生。
【疏】又解直往菩薩乃至且說勝者此解意者即將楞伽經文約此論說彼楞伽經文約此論說彼楞伽說第三意生身同此論取約意已得自在直往八地已上菩薩說也楞伽經中前二意生身即約漸悟迂迴者說雖地前已得者此釋外難難云若前二身約迂迴者說即此漸悟地前已得變易生死何故乃云三四五地得耶答雖地前已得三昧意生身等然彼經中且舉勝者故說漸悟三四五地得初意生身第八地得第二意生身疏有二解前解為勝又云若直往者八地方得變易若迂迴者初地已得受變易。
【疏】故彼二種三種至亦不相違者意云此意生身有兩箇三種故云二種三種也即如勝髣此論說二乘無學已得自在菩薩得三種意生身即第一三種也又楞伽經說三種意生身即第二三種意生身故知據勝髣楞伽唯識菩薩三種意生身仍不勝有學迴心今時并取佛地論或除七生滿受變易或除一生滿或除上界處處受一生及瑜伽八十或於學位方能棄捨即前三果人受變易或無學位方能棄捨故通取諸教義方周悉如上諸教所說變易名位有異義意亦不相違。
【疏】引教成名者即引顯揚論成前變易身名變化身言此即釋名辨得人訖是二乘有學無學地上迴心頓悟一切皆得。
【疏】彼部此障不助感生者意說小乘不立所知障但立不染無知不染解知即義同大乘所知障也。
【疏】若作此解有四問答至但三文者解云若將如諸異生拘礙煩惱文答前文即有四問答若將此文總作難詞即但有三問答故前疏云或分為三。
【疏】由種性別故不能趣如者此文意說由無種性人與有種性人別故無種性人不能趣真如也。
【疏】返顯既知有趣寂者意云雖有無漏及所知障亦斷入無餘涅槃故疏云不皆迴心明有趣寂之者。
【疏】有二難意者如下疏曰總問即第一難意又云第二問也即是第二難意也。
【疏】先答此第二問者如論云誰言實感至非獨能感已來總是答第二問然所知障等論文是答第一問有疏中錯作答第二問讀者知之。
【疏】初解同瑜伽佛地者此瑜伽佛地論中亦有此問答故彼論云若所知障助無漏業乃至答云如諸異生拘礙煩惱故故同二論等。
【疏】第三解下准有答者此准第三解有先答第二問答云誰言實感。
【疏】第二外人問者此依有四問答以辨。
【疏】解脫者謂二涅槃者二涅槃者謂有餘依無餘涅槃也問二乘無學合得前三涅槃何故但得云二涅槃耶答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與一切有情共有所以不說。
【疏】佛地論說乃至是為大過者意說彼論問意云二乘無學斷煩惱障盡此一身已必永入無餘涅槃即與佛無異謂佛無學但於生死證真如性故云無異然二乘人但無菩薩利樂他願故說二乘與佛有別其二乘無學何用引彼變易生死趣大菩提經三大劫長時受苦答變易身中無有苦朦朦但有行苦是有漏法故。
【疏】彼文難意大與此同者解云彼經難意與此論中如何道諦實能感苦文大意同也。
【疏】雖諸菩薩願力受生至定不能生者意云觀此文意是釋通外難謂外難云菩薩既用願力受生如何乃言已永伏煩惱障故無容復受當分段身答雖諸菩薩由願力受生無由現行煩惱也若伏煩惱種時分段之果必不能生所以將無漏定願資分段之時往因受變易生死。
【疏】雖藉煩惱生死受生不同凡夫二乘說現及種潤生者變解云若伏煩惱現行不起雖有煩惱種子亦不能潤生受生若凡夫不還人亦將煩惱現行種子潤生問若不還果伏現惑種潤者八地已上菩薩既伏現亦應用種潤生答八地已上雖有種子即不潤生不同不還故無有失又菩薩藉煩惱潤生皆為利益有情起貪嗔等故與凡夫二乘差別。
【疏】故須法執助智受生者解云智者即是無漏有分別業故須法執無知障助無漏有分別業受變易也。
【疏】既有二利之益者即是自證菩薩利益化緣此資生受變易生死。
【疏】即非擇者復更生義者意云身及業已得非擇既無重起之義由此但資感身之故業令身不斷准此疏文更字之下脫一無字亦得其意云何亦未延已前令得百年百年外命得非擇滅由後延故百年外命而得相續故云非擇復更生也然非擇許生者如後疏自辨且依後釋。
【疏】不同小乘熏禪等法者此唯無漏彼小乘通有漏無漏故有差別也或小乘熏禪而更造業今但資業故云不同也。
【疏】經三大劫者問如頓悟菩薩如初地得變易者但經二大劫云何乃言三大劫耶答有二解一云通地前說云三大劫前修因因果滿所以知因准於果云經三大劫二云但約迂迴者說故云三大劫也。
【疏】勝定者舊云邊際第四靜慮者即諸定之中此㝡上勝故云勝定此定地地中最後邊故名邊是勝極故名際地地中上品定也故四定俱名勝定或唯第四靜慮亦得之殊勝故准疏通其二解。
【疏】今雖無文至理不違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勝者即名邊際若望彼他自下不知上下人云何名得邊際邊際不得何得變易由斯不可望自他說。
【疏】雖經行苦至乃至廣說者意說菩薩及迴心二乘受變易生死經三大劫行菩薩行雖有行苦今得如來三身功德必不得艱苦既得稱心生大喜樂然非是四無量中喜樂也廣如彼說。
【論】既未圓證至猛利悲願者問執彼菩提可是法執執有情何非我執答若執有情一常主宰可是我非法但執有體不捨自性故但法收。
【疏】既未成佛圓證無相大悲一味平等之解者無相者謂真如也大悲者謂利他之解者謂行解也即佛之真智意說佛智能圓證真如得利他之大悲皆悉平等而無法執故諸菩薩雖證真如未能圓證不能平等而起大悲一味之解所以起所知障由此障故有情菩提執有可求可度為先後方發起無漏業。
【疏】說業為因以是勝故者意說無漏業力能延今身而得長時故說無漏業為因唯所知障稍近也。
【疏】無明為緣以疎遠故者所知障望身之故業不能資但執有情菩提實有故是疎也但名為緣。
【疏】非如煩惱資有漏業至少分相似者意說煩惱愛取為緣親潤識等五支轉名為有若所知障雖然為緣望有漏業非如煩惱親潤識等緣義雖同親疎有差別但執實有不同煩惱但說為緣少分相似。
【疏】由有此障諸俱行法不成無漏者意云俱行法者謂所知障所起身語業及所起不相應行蘊等皆是有漏由定發通而能變作種種之事隨所作皆成也又欲勤心觀名四神足此四能發神通名四神足神之足故。
【論】若所留身有漏定願等者正解如疏有義二乘故意以無漏定資何理不得然但無大悲大願力故無漏力弱故所資身但名分段不爾熏禪應唯有漏詳曰論既明言豈以人情抑而不從又彼熏禪與留身事而義不同謂黑禪者資異地因生異地果難故可容無漏定熏延壽但延此報舊因何得相例又復所延之果而非永固與變易生而不齊等故可依論。
【疏】不許得見上身非其境故者意說二乘雖有天眼若不迴心不得見上變易身以變易身非天眼之境上得見下其義極成若是迴心同類之者上下皆得相見。
【疏】小乘至定唯有漏者意說小乘宗說延壽福資通有漏無漏福若大乘宗說捨於福資身因定唯有漏故所延之身是分段攝。
【疏】此文為證至亦得別者解云有漏資分段無漏資變易變易即玅分段即麤細麤有殊隨身所見各別。
【疏】界外生死至無漏生死者解云准經文應云界外生死界內生死界內即有漏果外即無漏無漏即變易有漏即分段但約助緣故云界外體非實爾。
【疏】有玅淨土出過三界十地菩薩當生其中者解云此說他受用土引此文者意證變易生死是界外生死即是大自在宮處。
【疏】瑜伽八十至無餘界爾耶者此解問意者為依有餘涅槃受變易身依無餘涅槃受變易耶問意如是答如疏。
【疏】問至尚無一生者此問意云阿羅漢果疾者當自經三生得無有一生得者如何成佛一生即得者耶一生者即一迴受變易生死便得佛果故此難。
【疏】答由增壽行方能成佛者由入變易身增壽令其經三大劫方得成佛。
【疏】善修神足能住一劫者意說定是神通足神通依定而起如人有足能往諸方隨有所依神通亦爾。
【疏】此是發趣極成遲鈍者解云如世尊言善修神足能住一劫者即是發趣極極鈍耳於出現界事佛者佛欲令此聲聞出現土中十方世界承事諸佛欲令遣起有情故此人名極遲鈍不如初修菩薩者若無學迴心二萬劫或十千劫方至菩薩信心若初修頓悟菩薩經六十劫即至信心亦有疏本無出現界事佛變化有情文義然無違。
【疏】四種生死者一方便生死謂所知障是變易生前加行也二者因緣生死唯是無漏業因三者有有生死即是以定願力初變易漸漸四者無有生死謂此變易身漸漸衰劣也。
【疏】有身等三故者意說有漏業名身等三種。
【疏】但得二十劫等者此意說以定願資至二十劫勢待欲盡而便以定願力資後至二十劫如是不絕名前盡後生。
【疏】今難意云若離內識至不應說三者此中難意若有識無心外法者應但有一箇依他起性以此依他是識心故應無餘二性以遍計所執其體是無法非緣慮故又圓成實性體即真如既非色心不能緣慮故此二性非是色心即心外法無言應唯識應但有一性無遍計圓成二性故難云經既說三不應唯識。
【疏】今依正義至四句分別者即依護法宗辨四句如疏第三句亦遍亦計謂第六識等者取二執起時心心所遍緣五蘊為我遍緣十八界為法不取緣一箇法以非是遍故若依不正義安慧宗辨四句八識皆有執如云有計非遍謂第八第七及前五識有遍非計謂無漏等有亦遍亦計謂第六識若作此解無第四句。
【論】謂所妄執至自性差別者問法中自性差別可知我中云何有自性差別答但總名為我即是自性計作遍常等異名為差別即離蘊等計皆悉准知亦即因明於我為自性差別等也。
【疏】體非種種者意遍計故所知障為依一切有漏依之而有問言成有漏者由與漏俱而成有漏云何復云由所知障成有漏耶答若成有漏必與漏俱與漏為依必藉斯障成漏成依二義既別故前後義亦無違也。
【疏】又所計無法亦可名物等者此第二解即約遍計所執性名為物為種種也體雖是無以妄執時相當情現故。
【疏】所依執處與前師異者前師第二句是遍計行相第二說第二句所遍計境即依他圓成是所執之依處也。
【疏】然攝大乘等但說依他安足處故者意說依他與遍計妄心為安足定之處由如好地是安足之處此然爾也問何故但說依他為安足處不說圓成為安足處耶答遍計依他二性稍相近故相稱可故然此二性是凡夫境易可了知所以唯說依他為安足處不言圓成若以理通圓成亦安足之處豈不執真如是實有耶。
【疏】然如攝論至此中下半頌者攝論說與此論中第二師解同也。
【疏】上但重解初頌所執者意說從論初句顯能遍計識至此已來即重解前遍計所執頌也起今說者即初頌中第三句云此遍計所執文尋下解第三句處也。
【論】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者問何以得知似能所取皆名為執答無性攝論第四云依他起相者謂依業煩惱所取能取遍計隨念得起故又云如前所說身等諸識所取能取虗妄分別安立為性又云譬如鹿愛自相續力安立似水所取能取邪遍計意說如渴鹿由於自起愛力於其陽焰安立水想便有所取能取相生由此故知於依他起有二取者皆名為執問所執二相為俱不俱答此論文是總理實隨心執能取時有能取相所取等爾然非一切時執二取故。
【疏】非有取心不名取故者取者執也應云非有取心不名執也。
【疏】非無執心似二取故者此返顯明知有能所取皆是執也問無漏有二取應皆是有執耶答唯安慧師無漏後得智見相二分亦是執護法不許如下廣說。
【論】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者意云遍計所執自性者直是所執境妄執者即能遍計心即此能執心熏得種名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也問引此論文欲證何義答有二解一云證能熏有漏七識皆有其執二云通證八說能生因皆有執故問此師第六許有二執二執俱不答有義有二解一云同護法二云不俱如第七有我無法執故問安慧意二分是遍計取執體既由如㝹角等如何乃而能熏種耶答今言能熏種者但自證分熏見相不熏是此師意然自證是依他起所熏種子乃是假亦說是遍計所執問假種子如何生實自證分耶答是此師意計未可和會問若唯自證熏者何故下疏云能生種者有二能二能者即見相分二種子也何故相違答自證緣見相時亦熏種子後二分從此種生問如何自證分而緣相分耶答彼意許自證分隔見分緣根塵等相分相分是假。
【疏】相名分別習氣者此師引此文意者偏取分別習氣分別即是虗妄分別能計之心也即八識中有虗妄分別故故八識皆有遍計所執。
【疏】貪等三法是道非業者貪嗔痴是道意中之業今尅性於業障思是正業體貪等法是思所遊履故名道也若合說即名業道也身語名業道者作動以解業即身語二名業思遊履故亦名為道四句分別尋文可知。
【疏】餘之七識雖亦能計不能遍計故安慧四句分別云有計非遍者謂五八第七識也遍而非計謂無漏識亦計謂第六識。
【疏】攝論不說者意說安慧解云攝論約不能遍計故不說五八第七非總不計即五八第七是計而非遍也故云非餘不計本釋二論者本即無着釋即世親無性等。
【疏】體順彼名者第六識體順彼遍計所執名是故偏說餘者不然故不說也不以不說即無計也。
【疏】是故意識無邊行相者即緣十八界等種種行相也。
【疏】若爾第七不能普計應非此收者此是安慧難云第六識能普緣第七不爾應非遍計。
【疏】此言不爾三分別中計度分別乃至五八不爾者護法解云即將三分別中計度分別而攝得七分別七分別者皆是此計度分別也然前第七說若准瑜伽第一說七分別皆是第六意識不共業又七分別是尋伺差別即唯在第六識中不遍餘識若准對法論七分別非是尋伺差別七分者所謂有相無相深污不染污尋求伺察任運如第七識中與四義相應故是染污分別若第七識與平等性智相應分別名不染污分別故知第七亦遍計收。
【疏】無性云意識有分別乃至此為正解者意云此論云言計度分別能遍計故與無着本攝論同故故無性釋云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者由有顯示隨念分別所雜糅故釋曰雜糅即是相應俱起義也意識由與隨念計度二分別俱故能分別顯示者即是計度異名亦名思擇論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者無始生死所有意識戲論名言熏習種子為此生因釋云顯自見分所熏種子是自現行親生因體論及用他一切識名言熏習為種子者謂用無邊色等影識名言熏習種子為因似彼生故是故一切無邊行相分別而轉釋曰以境界多故名曰無邊即緣他識及與色等影像名言熏習名為影像亦說緣十八界及他識等相分之中熏成種者總名他用由斯意識似一切生故有無邊行相而轉非五八識得有斯事。
【疏】又一切八識至第六七識者意云又一切八識皆是虗妄分別無性云意識能有分別者意欲簡無染心故云意識有分別是遍計不通餘識無分別也又世親攝論但言由此品類能遍計度不簡定何識唯無性偏解本論曰意識由有顯示隨念分別者以簡無漏心亦有何妨耶故知八識總有分別豈能遍計。
【論】執我法者必是慧故者問護法五識得與慧俱今者難他豈不自筮答有二解一云五識無勝慧故劣不能執二云此因唯難第八詳曰夫有執者必有慧俱不言有慧皆是其執由彼前師許有漏心皆有執故護法以無慧而難也故二解者未為善釋。
【疏】彼前師言至尋伺俱起者意云安慧說且如小乘尋伺麤細別尋伺是俱生善與無明正相違何妨然俱起。
【疏】尋伺性順可許俱起善心無明性便返者護法通云尋伺性相順尋伺許俱生善與無明性相違善與無明不可俱起。
【疏】若言一切有漏三性心至行相輕故者安慧云一切有漏三性心皆名不善說有漏心名善者即不善行相輕故名為善也問云何一切有漏心皆名不善答不善有四一自性不善謂無慙等二者相應不善謂貪等相應煩惱三者等起不善謂所發業身語業等四勝義不善謂一切有漏善等三性皆名為勝義不善故一切有漏三性心皆是不善明知三性心中皆悉有執。
【疏】若言有漏皆是不善至名無癡者安慧云無癡善根與癡不善根不得相應然有漏心若癡相輕即名無癡善根若癡相重即名癡不善根既有漏心中有輕重之癡即有漏心中皆有執故此然豈不正理。
【疏】若無漏心即是二空觀至如何能導空智現前者若二乘人生空無漏若菩薩是生法二空無漏若許善心中有法執者即資糧加行通有執心如何能引見道二空智耶問若不許善心中有執者豈不違勝義不善之文答然不違也如何說一切有漏善等三性名勝義不善者即密意說也以有漏法對無漏法毀責為名但言勝義不善其實善無記心不名不善也如言依樂立壞苦正壞時無壞苦約以後可壞時說此然爾也又如一切諸行者豈樂受亦逼迫耶但毀名爾此然准例。
【論】執有達無不俱起故者問二乘入見道時豈依能所取空觀耶答雖不作能所空然依四諦觀時而伏我執亦得名空豈虗無。
【疏】應異熟生心亦是能熏者意難云應除第七識外餘六識中業所感者及第八識皆是能熏此難無記心也。
【疏】應第八識至比量相違者故立量云第八識有法應亦能熏(宗法)許有執故(因)如前七識(喻)汝若言第八識雖有執而不熏者即與比量相違。
【疏】雖前位等作二空觀而是假相者意云若加行位雖昔作生法二空觀然帶空相不證實故名假相不如無漏能證於實故總名虗妄分別故三界八識皆虗妄分別也。
【疏】彼中邊論唯據六七二識為論者意說中邊說二取名遍計所執者唯據六七二識中二取為論不約五八及無漏識說若言五八識有然二取名有執者其無漏後得亦有二取亦有執彼既不然此云何爾。
【疏】若似二取至應皆有執者此護法難安慧詞也。
【疏】佛地第七至無漏有執者解云如佛地中說二乘後得智有執者即安慧親光義同故今引之又二十唯識釋云菩薩後得智亦有法執唯不是安慧初有義當安慧師故彼論明他心智通漏無漏釋彼無漏他心智者而有三義有一師解云彼菩薩無漏他心智體亦有法執故二十唯識云他心智云何乃至不知如佛智者明知有執不知即是無知之義由彼無知猶未斷故而蔽於心故不如佛。
【疏】此但言佛無顯餘亦有者解云如下破云但言佛無其執明知顯餘二乘後得皆有法執故以佛例難菩薩前安慧師云佛應有執有二取相故如諸菩薩現似二相故今詳疏文皆是護法假難前師先難二乘菩薩後得有執以有二取相故後將佛後得智難前安慧師以如來後得智有二取者而無執故護法正義云有漏善心無記心及二乘菩薩無漏後得皆無其執故為難也問佛地及二十唯識釋菩薩二乘後得無漏皆許有執今護法不許豈不違教耶答義不正破之無失謂佛地論是親光師釋二十唯識有三師義中間一師此釋故護法不許破作此破者意毀安慧義不成問護法若許無漏後得無執者如何解不知如佛智之文答護法云餘菩薩二乘無漏後得知他心時不如而佛委細而知行相麤淺於佛習氣未除故云不知如佛智非是有執而言不知。
【疏】第八俗智名大圓鏡也乃至此證無漏有相分也者解云大圓鏡智名俗智者以緣俗事故即名俗謂大圓鏡智能現身現土亦能變化作天龍八部化聲聞等莊嚴道場故此智偏名大圓鏡智如大圓鏡現眾像故餘三智雖能現身土等俱可名如大圓鏡智即巧不巧名大圓鏡智故大圓鏡智是後得智非根本智根本證真不現相故若第七識平等性智隨諸有情所樂示現身土等為他受用此後得智能現十種平等性故若成所作智亦能現身土等此智唯有後得智無根本智若妙觀察智亦能現自相共相說法事此亦後得智能觀察有情根性差別而能現諸法自共相等故知四智皆有見相分也所現身土等皆相分攝故四智中大圓鏡智從喻為名餘三智約義別立名得名不同故。
【疏】云勿謂餘智皆此譬喻意說四現相雖同得名不同也問餘三智名俗智不答四智雖是無漏但證真名真緣俗名俗。
【疏】翻向上成者意云既成如來有見相分此量成已翻向前成凡夫二乘有二分也疏自證之可悟。
【疏】本業瓔珞經下卷至安陀偈師義者安慧問曰若不許有漏三性心中有執者何故瓔珞經中說明暗一相善惡一心故知善心中而有法執今解云瓔珞經說明暗一相相者體善惡一心者即是䓑沙王國中安陀偈師義䓑沙王者即是頻婆娑羅王國承事外道名安陀偈外道說明暗一相善惡一心此義是外道說非佛中義却不可依若據理說彼非此所論如演秘中具經文繁恐不錄。
【疏】五八名識入意識攝未見文故者意云第七名意第六名意識者即攝論有文若言第七名意第六名意識五八但名識識字向第六識中攝即總合名意識者未見有文。
【論】識品雖二至故言彼彼者此等分別如疏所指論等廣明不可具錄今隨所要而略引之問何故論中不言一遍計乃至言二三四等耶答六七二識雖即不同總名遍計以是一今故所以論中更不說一遍計也但說二三四等。
【疏】七十三說一無差別二有差別者此說二遍計按彼論云無差別者謂遍計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別者謂遍計此名為色等諸法各各所有別名釋曰總計諸名為實有故名無差別有差別謂色心等名各各有別故云差別復有二種一名加行二名施說顯揚十六說一文字二非文文者一名加行者謂不善識名言如有人曾不見此物等唯見此物體而不得此名或有唯聞其名而不識名下所詮之體義故但有名加行又七十三說一加行執者復有五種貪瞋合會別離及捨釋曰以此加行而起執也意云以貪瞋等五法為緣於上起加行心而妄執貪嗔如次及合會別離二為加行也問何故捨上起加行心答由欲布施為緣遂起加行心執我能布施如是等總名加行執二名施說執復有二種一文字所作二非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七十三云謂執此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謂執此為此物此物如是謂五蘊三性為無為等顯揚十六文同又有二一分別自體二分別所依緣事者分別自體者謂分別眼識耳識等識之自體又分別所依緣事者謂所依六根所緣六境之事也攝八分別者是者其八分別中當明相攝七十四說一隨覺二隨眠者釋云如次現種現是能遍計心種是所遍計之境又云隨眠者如無智人不能強分別任運隨種子勢力起心心所遲純分別雖有兩解後解為勝疏意明分別不擬明種子也三者謂一我二法三用者第三用字通在我法之上我上用者如計總無為我然我有作者用若計色心等為法但有作用而無作者法有用者如色心等有障礙了別等用水火天地有濕爛燒燃覆載等用四者七十三說一計自相二計差別三計所取四計能取者故彼論云謂計三科諸法自性名計自相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有見無見有漏無漏一切差別種種道理名計差別謂計諸色等一切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無漏等是心心所取名計所取謂計色等能取色等及計心心所能取諸法名計能取如計我為能智者五者攝論說一依名計義至依二計二者按無性攝論第五本云一依名遍計義自性者謂如是名有如是義二依義遍計名自性謂了如是義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計度未了義名釋曰謂了其名未了彼事執名為實故瑜伽云謂不了色事分別色名四依義遍計義自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又按瑜伽七十三計義自性有五種差別亦繁不引二差別計謂計度色等者謂計有色無色無常色有對色無對等計色有多故名差別四隨眠計謂不善言者執者意云既非覺悟任運隨虗妄種子勢力彼發心等而起執者五加行計此有五謂貪嗔等者即是前五加行謂貪嗔合會別離捨准同前釋六隨名計至所起者意說隨名計有二謂文字非文字也然同前二施說中解七分別者有相分別謂緣色等諸法無相分別謂緣過未及虗空等尋求分別於理事麤計度伺察分別於理事細推窮深污與貪等相應不染污與信等相應任運無強分別八分別者按瑜伽三十六云分別色等種種自性名自性分別分別色等有見無見三性三界三世對等一切道理名差別分別總執一切有情與非情假實諸法因起分別名總執分別依五蘊等而執為我名我執分別執五蘊為我所名我所分別如執二十句六十五等皆於五蘊計我及所名我我所緣諸淨玅可意之境而生分別名愛分別謂緣不淨不可意境所起分別名非愛分別緣淨不淨可意不可意俱離事境所生分別名俱相違分別意曰於淨可愛事境於不淨不可愛事境於此二境俱離不起分別於中容境上別生分別名俱相違分別於其二境不順名俱相違然八分別生三事者初三分別生第一戲論事謂所依蘊戲論者次二分別能生第二我見慢事後三分別生第三貪嗔痴事廣如瑜伽三十六顯揚十六說九結俱品執亦是者意說九品煩惱俱時有我我執執亦有九也取九結及五業執名九分別也十分別者攝論具有文釋曰十分別者唯是能分別心若對法十分別中即能所分別並名分別今據無性攝論云根本分別者謂阿賴耶復是餘分別根本自性亦是分別故名根本分別緣相分別者謂分別色等有如是緣相顯相分別者謂眼識等并所依識顯現似彼所緣相故釋曰眼等識者等取意識并所依識者謂即末那末那與六為所依故云所依即六轉識能現似彼所緣之相名顯相色緣相變異分別者謂似色等影識變異所起分別釋曰即所緣相而有變異能緣分別從彼立名謂老病三受貪嗔癡等為變易緣令其身色而有變異意說云由老病三受三受者即苦憂喜受及貪嗔癡為變易之緣所以今身有如是衰損等變易或可云受即苦樂捨由貪故起樂受由嗔故起苦受由癡故起捨受故說三受為變異之緣也如言樂故面端嚴等如見人面若端嚴必知前人心地適悅故有樂受苦受返此顯相變異分別者謂由眼等所依根故令似色等影像顯現眼識等識種種變異即於此中起諸分別即如前說老病等變異釋曰由所依根身等變異令能依識亦有變異舉彼顯現五塵境色意取能緣分別之識然老病等者顯變異之緣亦同於前緣相變異分別中餘如疏引文相可知十散動分別即十散動為十也故攝論云一無相二有相三增益四損減五一性六異性七自性八差別九如名取義十如義取名散動釋曰無相者即於無相上起分別有相上起分別或計諸法為一或諸法為異故言一性異性等為對治此十種散動散動即分別異名也故一切般若波羅蜜多中說無分別智此能遍計分別之體者然此十種皆約能分別心名為遍計又對法第十二說於見無見見等十者意說見無見等亦有十種分別即於二十八見中收二十八見如下抄解又十相十八空所除遣者意云此十相是十八空所除遣故瑜伽七十七說論文甚廣今略引之有十種相空能除遣一了知法義故有文字相一切法空正能除遣二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等相續隨轉相此由相空及前後空正能除去三了能取故有顧戀身及我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正能除去四了所取故有顧戀射相由外空除遣五了受用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外淨妙相由內外空本性空除遣六了建立故有無量相大空能除遣解云由心中作多安立有種種無量相若能了知一切諸法是空故名大空即能除前無量相也七了無色故有內寂靜解脫相有為空除遣解云不觀於色但求寂靜解脫相即有為空能除遣一切諸法皆是有為空也八了相真如故有人法二無我相唯識勝義相即畢竟無性及勝義空能正除遣意云但了真如有為無為相故如上作人法二無我相善緣真如時作唯識勝義相以上總成一切故畢竟等三空而能除遣九了清淨真如有無為相無變異相即無為無變異二空除遣十即於彼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疏】十一者即十一識等如下自說十二者十卷楞伽第四說一者言語分別謂樂着種種言語美玅音聲名言語分別二可知分別謂作是思惟應有前法實事之相聖人修行知依彼法生於語言名可知分別三相分別謂即彼可知境界中熱濕動堅種種相中執以為實名相分別四義分別樂金銀等種種實境界名義分別義內境也五實體分別亦名自性分別專念有法自體形相此法如是不異非正見見分別名自性分別六因分別謂何等何等因何等何等緣有無了別因相生了別想名因分別七見分別謂有無一異俱不俱等邪見外道執着分別名見分別八建立分別謂取我我所相說虗妄法名建立分別九生分別謂依眾緣有無法中生執着心名生分別十不生分別謂一切法本來不生以本無故依因緣有而無實因果名無生分別十一和合分別謂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縷共何等何等法和合名和合分別十二縛不縛分別謂縛因執着如所縛如人方便結繩作結結已還解名縛不縛分別大慧名是虗妄分別法體差別相又解若煩惱名有縛若善法無記法名不縛亦名能分別十六者十六空所除者空既能除明所除法數亦如之所除者即是分別法也下云所除皆准之知或三空所除者謂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也故三空所除法即是分別法顯揚十五云一根縛二者有情縛等根縛者意根五受根五相應縛然名有情縛此縛是空所除故云空所除故十六空所除即是分別廣如顯揚自解十七者意說十七分別廣如對法十二說十八者意說十八分別即是十八空所除乃至二十句我我所見即是二十空所除二十五句者於五蘊上名有四句如執色是我我有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色蘊既爾餘蘊准作故有二十句二十五句即二十五分別廣如對法第十二說二十八見者對法論具明今略言者一相見謂聞大乘蜜意空教執着如是無性等相是名相見二損減施設見因茲便謗佛所說三性遂起名損減施說見三損減分別見謂謗如來所說三性遂於三性法門不能決了故名損減分別見四損減真實見於真實義中遂生退沒不復進修名損減真實見復欲成立此邪見故攝受少分道理依了義經說方便轉變令順己見所以復起第五攝受見第六轉變見因復起執若依此見行善不善皆無有罪一切障垢皆得出離由此復起七無罪見八出離見執自見已於聲聞藏及聲聞人輕毀憎嫉復起第九輕毀見十憤發見又順自惡見顛倒建立空無相願又思惟自悟及令他悟所立法性一切皆生無量功德復起十一顛倒見十二出生見因此他以理責所立不立自宗及以機弄妄理責他復起十三不立宗見十四矯亂見又起慢心謂如是修是真供養恭敬諸佛此即十五名敬事見又達觀者為令捨惡見以實道理方便開悟堅守無捨心謂唯此真餘並邪妄是名十六堅因愚癡見上所說見習氣麤重是名十七根本見十八於見無見見即前相見此實堅執無性等相而起不執一切相想十九捨方便見即前損減施設分別真實三見慢諸法性施懃精進起無用想故二十不出離見即前攝受轉變二見非方便修學不能証果故二十一障增益見即前無罪出離二見所行邪僻無容盡障故意說邪僻不能取盡障二十二生非福見即前輕毀憤發二見由於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門便引發大乘願故二十三無功果見即前顛倒出生二見所立非正法性授者受者俱不能證勝進果故二十四受辱見即不立宗矯亂二見非理與論無宜得勝故二十五誹謗見即前敬事見所不應說強增益故二十六不可與言見即前堅固愚癡見邪執空者不應與言與言終無益故二十七廣大見即前根本見由此當來惡見增廣故二十八增上慢見前二十七見皆名增上並能發起虗妄無實增上慢故上來所說皆名妄分別分別多攝為彼彼。
【論】攝大乘說是依他起者按彼論云若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又云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計。
【疏】七十六說勝義無性無如所執勝義相也者意說無分別智證如時有真如勝義相若遍計心緣如時即無真如勝義相以妄心與如不相似故也。
【疏】不相似故者有漏心緣真如時相分與真如不相似也真如是無為無漏若有漏心緣真如時所變相分同能變心是有為有漏又生滅不生滅別故不相似。
【論】依展轉說亦所遍計者謂真如是依他起之性依他起既是所遍計依展轉說真如亦是所遍計有曰圓成亦遍計境彼遍計執雖不親緣圓成實性而由彼故影像起執彼影像以為實有由此理趣亦所遍計問一種有影像未審而依他何異應一種是親所緣緣答不爾雖皆有影像相分相分與質相似者名親相與質不相似故名疎。
【疏】境義同通無法名境者釋通升難難意可知。
【疏】何故七十四又說遍計所執非凡聖智境者此文即是問也意問云既遍計所執是境攝者何故七十四中說遍計所執非凡聖智境答以無相故言俱非境也意說遍計所執體相是無故俱非凡聖智境也夫論相分非是無故。
【疏】彼性可言所緣之境者解云彼遍計所執性但可言是所緣之境而非是緣以無體故說為非境。
【疏】故彼言境者故彼瑜伽說遍計所執性是能遍計心之境也。
【疏】非不對心至說為應知者解云然說非境者不是不對心說為非境以無性故所以對心說為非境說亦應知者遍計所執既是以對心云何無體所執可說所緣以無體故若非對心云何可知問何教中說可知耶答瑜伽七十四曰問三種自性幾應遍知答一切故知遍計亦所知法又瑜伽說初性唯是凡夫之境虗妄分別取所執故。
【疏】此義應思者夫遍知者無所不俱了方名遍知有不知無云何名為遍是故佛心亦知無法無法雖不成緣有所緣義。
【疏】顯二差別者遍計依他二性有別。
【論】諸聖教說至遍計所執者按新中邊論頌無二有無故非有亦非無非異亦非一是說為空相長行釋云無二者謂無所取能取有無謂有此二取之無此即顯空無性為性釋曰二取空性名為無性此性不無故名有無論云何非有無二有故者釋曰妄執能所二取為有無彼二有名無二有論云何非無有二無故者釋云二無我理體不無故名有二無論此空與彼虗妄分別非異非一若異應成法性異法便違正理如苦等性若一則應非淨智境亦非共相釋曰異不應言二空性者是諸法性與法異故若一不應言二空理是無分別淨智之境與事一故又若異空理應不與諸法為共相故般若云諸法共同一相所謂無相若言異者便違此經。
【疏】虗妄總類者意說三界心心所總是虗妄分別心心所之種類也。
【疏】依此二分妄執定實至為俱不俱等者若妄執相見二分定有或執二分無或執二分亦有亦無即俱句若執二分非有非無即俱非句又執二分為一為異等四句准前可解然俱不俱等即通有無一異等二所作法如前有無等為句又等者等取即離如執二分是即定離亦即亦離非即非離也亦准前作法。
【疏】唯量者量自體也即心心等體但有內識識外無境。
【疏】種種行相而生起故者如見緣相分時而有了別青等多用了別領納等有境差別故。
【疏】由有相見得成二種者二種者即唯量唯二也即是二種唯識。
【疏】見分相分各有種種行相者按攝論第四無性釋云於一識中一分變異似所取相一分變異似能取見此之二分各有種種差別行相俱時而起若有不許一識一時有種種相應無一時覺種種境。
【論】十一識等者具如疏列今遂難釋身者識者即阿賴耶是五識身所依之者名為身者若爾第六亦依第八何但言五既有此妨故更釋云八執五根五識方起五根名身執身者識名身者識第六不例若依天親論以染末那為身者識受者識者謂染末那由是第六不共依故五識不例受者之識名受者識問何不取六無間滅意為二三識耶答離六能受識無別故故不取也問染末那如何名受者答者謂主即第七識第七識與第六識為所依主故受謂第六識能受用六塵境界又第六識受用境界名為受者第七識是第六不共依識即受者之識名受者識也准疏此解正。
【疏】色等六塵名彼所受識者意說六塵是所受六識為能受故色等六塵是彼六識所受用法。
【疏】言說相現者即是聲聲者是色色即相分故先見聞覺知名因後起言說名果。
【疏】此中既言至亦依他起者意云此十一中身識等五種是相分亦依他起者既云合五識名依他起故相分亦依他起又彼說十一皆依他起故知相分非計所執問世數二種何非相收彼論說三時筭數影現故答若論影像誠如所責疏據其本亦唯境相故但言五如五根等皆第八相善惡趣體實唯報識通能所取資具等論故趣亦相世數不例或云身者識受者識彼能受識自他差別識四識是見分餘六識皆是相分收。
【疏】論言等者相識等色等處等者解云相識者是識相分相從識變故名相識相識非一故名等也又相者即五法中相識者即分別等者舉相識等名正智以攝論中先明十一識次明五法故論言十一識等等取五法中相等四法此解稍勝色等者謂色等五蘊處等謂十二處。
【疏】若許無漏至如有漏心者解云此是護法難前師云汝若許諸後得無漏心如二乘後得無漏智皆有執者即應此無漏後得智不緣依他相分生若許緣然是遍計所執同有漏心者如疏自難云非道諦等問如安慧不許有漏依他相分如何難他云不緣依他相分生耶答今言不緣依他相分生者不是三性中依他相分言依他者是託杖義應難云若無漏二分是執者無漏智應不扙託自相分生汝若許依計所執自相分生者應同有漏非道諦攝以相皆是所執收意云若無漏智所見二句是所執者即應聖智不緣彼相分生何以故論說遍計所執非聖智境故解云自依他相分即三性中依他相分意難云若無漏二分如二乘等有執者即佛後得智應不自變相分緣彼師亦許佛二分是依他起故雖有異解皆據一理故具存正不。
【疏】彼計二分至就他為論者解云即安救云彼遍計二分非所緣緣者不是彼我陳那菩薩觀所緣論中就他等小乘難云汝許二分既非實有應不成所緣緣以彼許有法方成緣無法不成緣所以陳那就他為難非是破我之義既一切唯識何籍緣生縱是無法亦得成緣以一切皆唯識故。
【疏】不爾此文是遂他義非謂極成者若難於他二分無體應不熏種此難不爾安慧熏種不要有體護法今以自義逼他非是兩宗極成之義。
【疏】有漏習氣至令說自宗言相分攝者此文意說若護法師說種子即是相分是第八識見分所緣若自證分唯緣見分而不緣種子種子是實有相分所攝若安慧云相分即是遍計所執無實體性種子非是相分攝然依自證分住自證雖緣種子種子仍假有見分是遍計所執故不緣種今難安慧云種子是相分者即約護法自宗義難如疏中上下言相分者以護法義即從他也。
【疏】若心外二分至可非依他起者解云即言此設難他他必不許心外有別二分今設難云若心外有二分可非因緣生亦可非依他起汝許二分能既不離識依種子生如何不名依他起(云云)。
【疏】然彼師計能生之種至及許所執者解云彼安慧計能生之種有二能生即是相二分種子名二能生所生見相二分即是遍計所執有解云二能生者若種子生自證自證即有體是依他起若種子生見相見相無體是遍計所執難云既同是種生應同自證亦依他起。
【疏】又唯自證分如何緣證自證至得自緣故者解云此難安慧師云汝執唯有一箇自證分者如何緣證自證分復如何緣種子耶若計緣種者豈一心中亦量非量耶如緣證自證時此即是現量若緣種子及相分時此自證心即是非量彼計種子相分是計所執故問安慧不立證自證分如何難他緣證自證分耶答護法將自宗義以難於他故云得自證故前以教證成有第四分故為此難。
【疏】許有見分即無此失者即無自證量非量失以見分緣種故若自證緣證自證時唯現量也。
【疏】若更立分至亦見分攝者解曰安慧若言自證分但緣種子不自內緣更別立一分緣證自證分者即緣種自證名初自證亦應是見分攝以不自內緣但緣種故緣種之者如見分收自證唯緣證自證故。
【疏】解二句為二者即上來解遍計依他名為二句或頌依他但有兩句如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等為二句如前初解科文中而有二義一以三性別明為三二以三性總分為二即遍計依他合為一也何須為一耶答以此二性須相對辨故合為一。
【疏】若為初性及依他起合為一門乃至解依他者即前問云遍計所執自性云何與依他起復有何別一處合明以答前問若依二分科此即最初難陀師結問明所返計護法文中而有其四第四結正即是此文如何今說是初師結答以難陀師二分依他結文順彼不言自證及證自證少同護法隱己從他云初師結前顯自義云四結正故不相違或初字誤應為後字顯此結文非安慧故既通二義應從多本。
【疏】答問其相至寬狹不同者如論云遍計所執其相云何此問也答此問中有二師解如安慧說自證有體見相無體此狹也若護法云四分總依他有體故寬也。
【疏】辨二性別答第二問者第二問曰與依他起復有何別今辨遍計依他差別不同即正答第二問。
【疏】或從此下方解第二句者即從頌言分別已下文是。
【疏】或染依他起為分別緣之所生等者此第二解即說染分依他起法從虗妄分別心之所生由分別心之所熏成種子等雜染依他故云分別緣所生也前解染分依他名分別者約種子生現行見分等此第二解即約現行熏成依他雜染種子等故二解有別。
【疏】顯能緣心遍諸染淨皆名分別者意說染淨法皆有能緣染淨分別之心。
【疏】唯有觀心無共相體者意云如於如行位中作苦空無常無我觀時但有觀心苦等行解而無共相之體。
【疏】既爾至常法故者此立理也意云既唯有觀心無苦相體明知共相體非是常。
【疏】等妄執故者意云非虗謬言通簡虗空我等而不別簡者以空我等俱妄執故故一處簡。
【疏】又言等者至故復言等者文意易知問何不等實德業等耶答實等向遍義中簡了唯不別舉類例簡之以實等自性而不遍故。
【疏】普緣諸境者境有二種一者十八界二者遠近今言普緣諸境者約十八界說佛菩薩無漏智皆能通緣十八界等若遠近境者雖佛近遠不等非此所說。
【疏】一切有為皆道所攝者意說一切無漏聖道皆是道諦所攝。
【疏】無顛倒成就故境界品類中者意說菩薩後得智能緣一切有為境界品類故然有為差別境界多種故云品類。
【疏】無顛倒故得入真實性者此文意說菩薩無漏根本智能證真如也。
【疏】淨分依他但有體遍至無究竟義者意說無漏正體智能遍證真如無漏後得智能遍緣真俗故論云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即是體遍義淨分離倒即無顛倒義故於此三義中但有初後二義此中三義者謂實究竟遍也問何為無究竟義答無變易常名究竟義為此淨分體是有為無漏之法故無究竟義也若爾前云能斷諸染名為究竟何故乃云無究竟義耶答中邊據體云是無常前據其用云能斷惑故名究竟體無常故非究竟據義各別然不相違。
【疏】新翻中邊第二卷至初二之義者彼論云真如涅槃無變異故無變異者即是此論明無為圓成實三義中第二常義又彼論說一切聖道於境無倒無倒者即是此論明有為圓成實三義中第一離倒義今合此無為有為之二種名圓成實即但有此中初二之義初即有為三義中初義二即無為三義中第二義也。
【疏】攝論第四說至此中通攝義皆同者疏主意說攝論之中但明真如名圓成實不說淨分依他名圓成實即攝論中義不具也然此中論說即通攝真如及淨分依他皆名圓成實。
【疏】非後淨分至三義勝故者長續之取解。
【疏】圓成實於前所說至遍計所執者問此圓成實常遠離前遍計性之義已訖何須圓成於彼依他上遠離初性耶答顯圓成依他非即離故如下所說。
【疏】是空所顯此即約表詮顯圓成實者表彰義即依空門而表顯故詮者二空為詮也即由二空門詮得如也。
【疏】即約遮詮者意說圓成實體與依他不即離者但是遮詮即遮其定即離也。
【疏】非不於彼不可言離者意云此意重成前義意說非不於彼依他起上而有真如故不可言離但言不離也。
【疏】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也者意說此依他中亦有空性於彼真如中亦有依他起是不即離義也。
【疏】病多起有至亦立為有者即前論云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故空病生亦立真如是為有性也。
【疏】故遮表門皆有所以者遮者即遮定即離表者即表真如法性二空所顯性不無故故云遮表門皆有所以也。
【疏】中邊第一云無二有無故非有亦非無非異亦非一是說為空相者長行釋云無二者無能所取二有無者有二取之無性即顯空無性為性釋曰二取空性名為無性此性不無故名有無非有者二取名有以無二取故名非有非無者有二無我理故名非無若異者不應不言二空性是諸法性既是法性明知非異若一者不應言二空理是無分別智境與事一故既空理是淨智境餘非境者故知亦非一是說為空相者即是二空所顯真如相也正與此同者此論亦明非異非不異。
【疏】此約見分以為妨難者若約見分即根本智見分唯緣真如無緣依他若約正智自證分亦緣自依他見分即根本智亦緣依他法今不緣依他者約見分說中以為妨難故二無別者意云若約見分難即正體後得二見分應無別以二智皆緣真俗故二無別也。
【疏】攝論云由依他種生成依他至非異非不異者解云此一段文即是攝論等是無著菩薩所造攝論本也如下疏言天親菩薩無性即是釋論皆釋此一段文也由依他起因緣種子生故即成依他起能遍計心緣此依他起故即依他起成所遍計是遍計心所緣相故遍計取遍計故遍遍計者是能遍計心也所遍計者即是所遍計境也由能遍計心緣此依他起上執實我法即成遍計所執性既依他起上而起計所執故知依他與遍計所執而不異也有無別故不即依他有遍計無有無既殊名為不即即此自性成圓成實者意說依他遍計自性即成圓成實性真如普與一切法為自性故如所遍計不如是有故解云此引文略也具是應云如所遍計事既不如是有故釋曰意說遍計是無依圓是有故知三性非異非不異。
【疏】世親曰謂意識至解本論是一義也者意云此文即是世親論師釋前無著本論文無著本論文從前由依他種子生乃至非異非不異文是也天親釋曰由意識起能遍計心此依他起法是能計心之所緣為境能生遍計心故即於前所緣境上而執我法故所緣之境名為遍計所執性故所計依他起與遍計所執性不異也即釋遍計所緣相故也言是所遍計故至亦名計所執者此文即約能遍計心說也由意識名能遍計緣彼所遍計依他相為所取境即於能緣心執我法名遍計取執性故云能計心與所計依他法而不異無別故不即前即為境能生計心等即釋前所執所緣相故已上文後為計心之所緣等即釋是所遍計故者以下文。
【疏】無性云至假說依他為計所執者此是無性菩薩釋無著本論文而有三解此第一解明三性非異非不異也細詳可解於中遂難重解云依他不淨圓成淨故者上來明依他與遍計不一異此明圓成與遍計依他不一異依他遍計俱非淨境故與圓成不一即真如是諸法實性故不異又由依他是我色等至名計所執也者此是無性第二解即說所遍計依他起法是遍計所執性之所依止也我者即是執我也色者即是執法也即執所遍計境為實我實法故說也依他為遍計所執實我實法之所依處言此與前世親別者前顯能生能遍計心名為遍計此與遍計所執為依名為遍計。
【疏】又依他起至名遍計所執者此是無性第三解此解與世親後解同我色等者意說意識能遍計心執依他法為實我實法故前論云彼依識所變者即同此義即我法二種依識所變見相二分上執也。
【疏】彼云至為計所執者彼無性也問准二菩薩以依依他假名遍計而云不異以釋本論若不假說但以二性相望解無著論有不離不答理亦可成而不異以釋本論若不假說但以二性相望解本論論由是遍計所緣相故者釋曰由依他起能起第六能遍計心方執離識實我法等若不有此依他之境能計不起能計不起何有所執遍計性耶由斯二性不異也亦猶於繩方起蛇解餘准可知。
【疏】云何二性非異非一者意欲問喻不辨三性之一異前已辨訖。
【疏】故無我亦復言等者解云如頌中言無常等等取無我長行云無我等取空等故互影顯也。
【疏】若定異者意說若無常與有為行法異者有為行等應非無常如青與黃異者不是黃色而無常全異者意云若行與無常不全異是一者即此無常應非諸行之共相猶如色心等共相不異色心故意說如色上共相而色一者即但色上有共相不通心等上有如心性共相即但心上有不通色等上有以共相無常而心體一故餘一切有為法無常共相展轉難。
【疏】故前三真如亦名為俗至俗家真故者此約四重勝義四重世俗以辨相待也四重勝義者一體用顯現諦(十八界等)二因果差別諦(四諦)三依門顯實諦(二空理)四廢詮談旨諦(一真法界)世俗四者一有名無實諦(遍計所執)二隨事差別諦(十八界等)三方便安立諦(苦等四諦)四假名非安立諦(二空理)真中第四唯真俗中第一唯俗中間前三真後三俗相望亦真亦俗。
【疏】寧說依他至凡夫亦得者意說此論中云先證真如已於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據此道理論說依他是聖智境若論了達唯聖非凡若相於心現雖不了達是親所取故說依他亦凡夫得故彼大論及此唯識亦不相違亦如阿羅漢雖見赤鹽而且不了疑全非鹽耶豈以不識赤鹽即不見鹽耶凡夫亦爾雖見依他而不了達豈不了達而不見耶以此理證取境無失。
【疏】今從所無門說至此却解者意說證圓成了依他者要須除彼遍計所執方證圓成後了依他如幻事等有故名却解即上文意說地前菩薩觀遍計性空後得入見道證圓成於彼後得智中了依他如幻有等。
【疏】第五地後及佛者意解第五地已後及佛方能雙觀。
【論】雖無始來至虗妄變現者此釋伏難謂外難云諸異生等無始時來已能緣其自相見等何要證如方始了達依他起耶故作此通云雖無始來心心所法已能解自相見分等乃至不知虗妄變現等意云雖親得緣謂與執俱不知依他是虗妄變現如幻事等非有似有。
【論】猶如幻事至非有似有者釋曰八喻義其大異哉論引誠文亦是為除凡夫等執實境生聖者達空知境非有今為破彼凡執說境非真境從緣生故猶如幻化故八喻以破凡心令識色心緣生非真就此文中分為兩段先依所引攝論以解論文二依疏文粗釋八喻且第一依無性攝論釋八喻者且幻事喻者如實無象馬有幻象所緣境界依他起性亦復如是雖無色等所緣六處遍計度時似有所緣六處顯現釋曰外以塵等八為實有內以八喻反彼為虗解云以塵等八者即八箇比量所破者是其類者何答即是色等六塵及外器世間并善惡業果即此八喻所破故云八塵有八比量且初量云色等六塵非真實有分明顯現為計度境猶如幻象真如非彼計度顯現所行之境故為異品非能遍計所遍計故故無不定又如陽?於飄動時實無有水而有水覺外器世間然復如是第二量云外器世間虗非實有能生執實心心所故猶如陽?真如非親為執生依故無不定不定量云外器世間為如陽?能生執實心心所故虗而非實為如真如能生執實心心所故是實有耶答我真如非能生執實心心所故故無不定又如夢中睡眠所起心心所法聚極成昧略雖無女等種種境義有愛非愛境界受用覺時亦爾第三量云非夢愛非愛境虗而非實有為愛憎心之所愛故猶如所夢之境又如影像於鏡等中還見本質而謂我今別見影像而此影像實無所有者解云鏡中影像皆因面而生若見影時還見自質世人不了見影像時而為本質外別見影像如此影像實無所有也又云非等引地善惡思業本質為緣影像果生亦復如是者解云非等引地者即是散地意說散地善惡業等為本質故所以感得當來影像果生此影像果猶如鏡中影像從緣生故而非是實有謂此果即鏡中影像而無用也第四量云善惡業果虗非實有依他緣現故猶如影像又如光影由弄影者映蔽其光起種種影定等地中種種諸識於無實義差別而轉釋曰如光中儛動身多狀其影亦然定意分別起諸身業障無分別如質蔽光身業亦而依識起故目身業名種種識或上二界定心非一名種種識此識既詫非實境轉明心是虗第五量云定地起身業虗非實有種種轉故猶如光影又依實地更立量云定地諸識虗非實有依種種識起故如光影等又如谷響實無有聲而令聽者似聞多種言說境界種種言說語業亦爾第六量云語業非實聽所聞故猶如谷響又如水月由水潤滑澄清性故雖無有月而月可取緣實議境之所熏修潤清為性諸三摩地相應之意亦復如是雖無所緣實義境界而似有轉此與影像有何差別定不定地而有差別釋曰定境能令善品相續名為實義或簡遍計此所執之境名之為實第七量云定所現境虗非實有依清緣現故猶如水月又如變化依此變化說名變化雖無有實而能化者無有顛倒於所化事勤作功用菩薩亦爾雖無遍計所執有情於依他起諸有情類由哀愍故而往彼彼諸所生處攝受自體釋曰謂即依此能變化心起變化事或依所化起能化心無業生境名雖無實合以量破第八量云菩薩受生虗非真實無顛倒心起故猶如變化問中邊頌云於不動無倒謂知義非有非無如幻等有無不動故不動者解云有二義一云知境非有於本識性而不散動也二云了境非真故於定不動故以幻喻等喻計所執二論既異名何意答中邊據彼幻事等體及能執心所執水通喻二性攝論據事緣生但類依他故不相違上來釋本論八喻之竟以下正解疏所引八喻之文。
【疏】云何無義至說幻事喻者義者境也下准此問意若無心外實五塵等境皆有識者云何現有世間得有五塵所緣之境為除此疑說幻事喻意云雖無實象馬兔等境界而見有幻象馬等心亦緣之何妨雖無心外實境心然得緣之。
【疏】云何無義至說陽焰者此離能緣心心所起也外人問云說無心外所緣實五塵者如何得有能緣心起為除此疑說陽焰喻答雖無心外所緣境等亦得有能緣心心所起由如陽炎陽炎者即春氣上騰似於火?故名陽?陽?雖無渴鹿見生水解乃至奔起無水可得妄心緣類亦應然。
【疏】云何無義至說夢境者外人問曰既唯有識無心外實境者如現見愛非愛境愛者所受妻奴等非愛者所謂怨對等答曰雖無心外實境亦得有愛非愛境由如夢境夢境雖無不妨見有愛非愛等覺時心起類亦應然。
【疏】云何無義至說鏡像者外人問曰既唯有識無心外境者如何得有善惡業等愛非愛果差別而生答曰雖無心外境亦得有善惡等果生由如鏡像雖無實境自照面時於像好惡生愛非愛妄心緣境類亦應然。
【疏】云何無義至光影者外人問曰若無心外實境者如何有眼等種種識生緣青黃等解答由如光影光影者即光中有影故名光影光雖是一而影有多光影非真識緣青時類亦應然即識雖是一若緣境時而有了別青等多行。
【疏】云何無義至說谷響者外人問曰若無外境者如何世間有種種言論又如何世尊說十二分教等答由如谷響谷中實無聲響謂谷虗靜隨聲出響雖無心外實境而由咽喉舌等出種種言論同於谷響聲出是非真。
【疏】云何義無至說水月者外人問曰若唯有識無心外境者如何諸觀行者作骨鏁不淨白骨等相定心中現耶答為除此疑說水月喻如水澄清天月自現定心澄靜白骨等相生水中實無月定心中無實白骨等相然大乘水中實無月鏡中實無像就他有作如是說也。
【疏】云何無義至說變化者外人問曰若唯有識無心外境者何故菩薩無顛倒心為諸眾生或自修苦行功用何為答為除此疑說變化喻且如世尊變化作修鹿王等雖非是實為化有情且變起種種化身今者亦爾雖無心外實有情等菩薩雖知自身不實為利有情受生捨身修苦行等變化既非實此亦應爾。
【疏】與長行同者與此論中長行同也故此論云無分別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疏】於此依他橫執至如是等者意云於依他上或執為有無等或執有者外道執我法為有小乘亦執法有執無者如有邪見人據無因果實事無父無母無愛欲無祀祠等執亦有亦無者如有外道執無佛法名且執自宗有二十五諦六句義等名有無執一者有執異者橫計種種不同等。
【疏】此中但言依他至故不說也者若以道理言之依圓成而起於執此中但言依依他上起上執者據實真如相分是依他起依此相分執真如為實相約此道理故說依依他起執而不於圓成起執也又依他起亦是執我法之安足處也且如有道人得所性故說道證是安足處也此亦爾也又擬宜者相攝可故依依他上執我法等是相攝可圓成離言不相稱可又漏無漏為無為滅不滅等不相似故不於圓成執也。
【疏】實亦依執至淨等者意云如二乘人先作苦無常無我觀得入聖道入聖道已遂總觀佛三身執佛法身同於自身是無常無我無樂無淨等所以無故二乘執若言如來是無常云何此人若不墮落故亦得依真如上起執。
【疏】有言無漏或苦諦等收者如下自解故不繁云。
【疏】即顯諸論言無漏至此唯定者解云此釋六無為三性相攝所由云此六無為三性攝者但隨心所變皆依他起若於上妄執實者是遍計所執性然圓成實攝者略須分別且如釋通真如想受通不動無為等唯是圓成實攝即真如故虗空無為者若於真如上虗空等義即虗空無為亦圓成實攝故前第二論解六無為中云離諸障礙故名虗空然非擇滅無為亦圓成實攝故論云不由擇力本性清淨名非擇滅又如入見道於地獄身等事既不受此一分之理亦圓成攝及邪理不正等亦準此知又初依他中無漏心變相等是圓成攝有漏心變即苦諦收。
【疏】不多執空至故苦諦收者解云此釋通外人難謂外難云何故但言有漏心變是苦諦而不言集諦耶答如世有情不多造執空業而感生死所以不說是集諦也理亦集攝者如以不善心空之時亦是集諦攝如勝論外道執九實中空故能執心亦是集諦唯勝論執空為實餘者不多執空所以不說故云從多分故苦諦收問勝論空與小乘大乘空無為何別答小乘計別有一空能容受色等法名虗空無為非是苦諦下苦空之空大乘說真如上無色之處名虗空無為若勝論計執別有一空是九實中空也若爾不應說勝論不善心緣空無為是集諦攝又勝論計此空非是空無為亦非是空界色等由此應說如有人說空無為時先共餘人有惡後時聞說空無為遂嗔前人兼法亦嗔即此嗔無為心是不善集諦所攝此亦有理宜可詳之或可勝論見佛弟子說空無為聞之生嗔是集諦收問不善心等又既集諦收未審何心是其苦諦收耶答有二解一云若有漏無漏相對無漏心變皆是圓成但是有漏皆苦諦攝二云善不善心是集諦收無記心緣無為時是苦諦收問四無記中何無記心能緣無為耶答異熟生無記心心所與法執相應者能緣無為若是業果劣無記以不緣無為就威儀工巧中若發威儀工巧心能緣無為若緣威儀工巧心不能緣無為以發心強緣威儀等心劣就通果中若為利樂有情所起者亦能緣無為若任運遊戲所起通果者不能緣之。
【疏】義亦不定者意云此依他起不唯屬第二性雖從緣生無漏心變者亦是圓成實攝即生下文也。
【疏】容二性攝以有緣起無倒理故者意云無漏心變是緣起故名依他起無倒理故是圓成實言以有緣起無倒理者顯通二性所以故有漏心變六無為等是苦諦無漏心變無為等是道諦攝。
【疏】即由二重三性體異故攝不同者二重三性者准前有二解一云若有為有漏名依他起若有為無漏淨分依他亦圓成實攝遍計所執二性實是遍計性二一切有為若有緣若無緣皆是依他起即無為真如是圓成實故頌取真如名圓成實若妄執此二性為實即是遍計執性故云二重三性依此三性所以攝法不同或是依他或是圓成故云不同。
【疏】若說空等為無漏者至體不定故者意云無漏心變虗空等無為時即通二性攝以緣生故是依他起以無倒是圓成實故云體不定故也。
【疏】此但分別有體假空等非計所執者意云今取變空與遍計所執空雖一種是空然空有別若心所變空相從緣生名有體假空若遍計所執空空體是無如空華等故云彼無體故即是無體空。
【疏】名分破真實者雖真如體唯是一約能詮說有多真如名為分破真實即以一真如分破作七真如也新中邊名差別差別與分破名異義同。
【疏】顯揚等解唯緣起法如至亦不相違者彼顯揚說名緣起真如者即約內法根本十二因緣以此因緣是生死根本能續生死故此真如與此十二支為性故名緣起如也今唯識論說名流轉真如即約通一切有為法說一切有為皆流轉故據義各別而不相違然有為有二種一者四相所遷即四相因等所為二煩惱所為今言有為者今疏據一切有為說為流轉有解云瑜伽約後有為說為流轉如。
【疏】中邊名相真實者謂依二空門顯得真如實相也又唯識真如者三藏解云即是染淨唯識觀智之真如也此如是唯識性亦名唯識。
【論】曰安立真如者問四諦皆名安立何故但說苦諦下真如名為安立答雖標總稱意目別法意云安立者雖四諦總名安立謂苦諦是四諦中初所以苦諦偏名安立餘諦各得別名亦如言色等雖總名色不妨色有十一種差別。
【疏】舊中邊云依處者即此中安立真如也即喚苦諦名為依處是諸有情所依處故邪行真實者謂業煩惱即集諦也對正行無漏道諦得邪行名。
【疏】又流轉如至故佛言無者此文是疏主自解雖前三解通漏無漏名為流轉今疏主正以有漏法名流轉為勝。
【疏】由清淨真如故至舊名智處者解云即約三乘同得滅諦有餘無餘說三乘同坐一解脫床故問既云清淨真如即是滅諦即應言由清淨真如三乘菩提平等如何乃言三乘菩提平等平等耶答第一解云今舉能證菩提智顯所證涅槃平等故云三乘菩提平等平等等以三乘智滿方得所證涅槃也第二解云或菩提性境亦名菩提性者真如也即是菩提所依之體性亦名菩提今疏家舉智顯所依真如性平等也第三解云性境者即真如也是菩提之所證亦名菩提故新中邊云菩提菩提斷即俱名為菩提菩提者是能證智菩提斷者即是真如真如名菩提斷由智斷惑所顯得故舊中邊云說智及智處俱名般若說者即是文字般若者能證智也智者即觀照般若處者實相般若以彼舊論釋般若經故云皆名為般若。
【疏】由正行真如至能聽聞正法等故者解云此文意說由有正行真如故今三乘人在資糧加行位中能聽聞正法也緣總境界即總緣三界生死為苦集諦境總緣出世法為道諦境或總厭三界生死法總領三乘菩提勝止觀所攝受者簡下中品故云勝也止觀者即定慧也雖萬行且以止觀為先即所修止觀聽正法名所攝受漸漸修學得入見道發得無漏果皆由正行真如也若不爾者闡提人亦有清淨真如何故不能聽聞正法明知發心修學由正行真如也由此真如故令修止觀等平等也。
【疏】此中復約二乘行位證時分齊等者意明二乘亦依生空門證四諦如不依前三真如也。
【疏】七皆圓成攝者意說此七真如是圓成實攝二智亦是圓成實攝。
【疏】謂實相至此約增上者問何意七真如中三是根本智境餘四後得境耶答實相真如二空所顯以依空門證真如故唯識真如是識性故既入見道證唯識性即斷惑證真根本智故清淨真如正是滅諦苦滅證如是根本智境餘之四皆是後得變相而緣了俗證真是後得智故故三種真如及安立等四真如是二智之別境故云三四境別若約詮說四後得智境若據顯體論實相等三是正智境。
【疏】遍計執心至非圓成實者意說遍計執心與法執相應名之為染從種子生故名為依他三如之相染依他故者意說流轉與苦集皆是染依他法體相者依但是約詮染法體相非是離言之體相故非圓成實。
【疏】多不執唯識者解云以世妄情多不執唯識是實有故不通遍計所執性亦有少分執者少故不說故前論云若執唯識是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今從多分故不相違。
言依他起性少能知唯識故者意云有證知依他起是唯識者令少故所以不說是依他起故非通前二攝正行約離過者意說正行約離倒義故但是圓成非依他攝無漏依他離倒究竟是圓成故。
【疏】有展轉義者由識心上變作虗空等無為相而現是依他起遂便執云此是實有方名所執性故云有展轉義也故下疏云無為亦心緣變故云是依他起。
【疏】辨中邊云色家所執性至各通三性者且舉色法堅執色故即是色遍計所執性色從緣生故即是色依他起性色之實性故即是色圓成實性或約無漏心上變色故亦圓成實攝若妄執受故即是受家所執性受從緣生故即是受依他起性受實性故即是受圓成實性想行亦爾乃至無為亦准若妄執無為故即是無為所執性識變無為從緣生故即是無為依他性依真如假立無為故真如即無為是圓成實性故。
【疏】此除假無為者今說無為據無為說故唯是圓成攝何以故無生滅故若識變假無為如前說通三性第二更解或假無為亦唯圓成實攝以是真如上假立故從本唯是圓成實攝。
【疏】此辨有法非計所執者意說若別談者六法並不通遍計所執何以故此辨有體法相攝不攝無法以遍計所執是無法故所以不通遍計。
【論】有處至不攝五事者按瑜伽七十四云問初自性五法中幾所攝答都非所攝問第二自性幾所攝答四所攝問第三自性幾所攝答一所攝。
【疏】初是瑜伽等者意云三性五事相攝有四說不同此最初文故云初也。
【疏】所變分二者謂能詮名所詮相二也能變為一者謂能變心總名一分別故不分能所實無漏正智亦不分能所故云無漏不爾無戲論故不分二也。
【疏】問若依他起至應知者此中問意若瑜伽中說依他起性攝得正智者何故前說依他起而緣遍計所執耶應知者即遍計所執無體故但可應知依他起名應斷即圓成名應證答彼唯說染分依他非淨分依他若淨分依他亦緣無執無執者即緣二空也故有漏染分緣遍計性無漏淨分緣二空如故無漏依他通圓成攝。
【疏】或復有處至圓成實攝者按舊中邊頌云名遍計所執相分別依他真如及正智圓成實所攝。
【疏】前約詮門今依見相設至名分別者解云如前瑜伽約詮門說所以名入能詮故論云似能詮現施設為名依他起攝今中邊論約見相行說故能詮名亦相分攝是見分相故與前不同餘自證見分等名分別故見相二種是依他攝。
【疏】所執都無至無實體故者解云為遍計所執無體於五法中但向名中攝意顯所執但有其名都無實體故問准疏云設能詮名亦相中攝若爾即今有四法而無五法何以故以名即相故又何故說遍計所執而攝彼名答不爾今意說名雖復是名亦說為相是見緣故不以說名是相即五法中無名前意說此不唯是名亦通於相故瑜伽五事中云有名皆是相有相非是名為色等自體故知相名別故五法中有其名說遍計名中攝顯彼性非有問五法中名是遍計攝所執既無體未審名為有體不答意顯遍計但有其名而無實體不通名亦無體名亦相是從緣生故。
【疏】真如正智至不相違者中邊據能緣智所緣如俱斷漏故俱離倒故圓成實攝瑜伽約緣生義是依他亦無違也問且正智可能斷漏真如云何能斷漏答正智是能證體即是無漏真如是所證體然是無漏又正智能斷惑所以攝無漏真如體離染亦得名無漏又能證所證別俱不得攝無漏能所證不殊是俱無漏故中邊云菩提菩提斷皆名為菩提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
【疏】十卷者亂者十卷楞伽明五法不依次故云亂於此論應知。
【疏】由多依名相至釋實非名相者意云依他之心假立所執攝名相者釋所以云為遍計所執多於名上妄計於義後於義上妄計於名所以初性但向名相二事中攝以世有情多著名相故分別是依他正智如云圓成實攝同前文說故論中不說。
【疏】若體相攝即成相違者若以攝論名義二體攝此五法中名義體者便成相違何以故五法中義即是相分別體即依他彼論以義為初性即以無攝有豈不相違。
【疏】此中安立至所執者猶此引論文明攝論所說與此論異。
【疏】此意名者至名之餘故意說此論中意說名是五法中名義即分別及相此明與攝論不同故彼此二論明五法不同相攝亦有異也今不合引來但引對舉之非欲正明五法相攝。
【疏】由名能詮勢分力故至故依他起者意說心等依他起法由名為能詮故可得名起執之所依名即是依他名依他名上然復起執故說名是依他起法下引世親為證故喚依他起法為名也細尋論文意義如此。
【疏】極疎遠故者圓成是依他之性今依他起執不依圓成為攝依他故云踈遠縱依依他起執展轉說其圓成實本離名言故。
【疏】無隨依他之名故也者意說但有所執之義無有隨依他名之義也。
【疏】顯圓成實至俱非二攝者解云此圓成實絕言詮離名離義離名故圓成不可為名之依成所遍計說之為名也離義故亦不可隨此圓成妄計實有假立為義也故知圓成離於名義二種故云俱非二攝。
【疏】楞伽中邊至假亦通有者解云依二教五法有二解第一云或通有無者遍計執者無以遍計所執體非實有縱緣生者體即是有二云或體實有者即五法體總實有然計所執尅體雖無隨其妄情假說亦通於有如毛輪空華妄情為有執實不然又所執境之所依是依他有法遍計所執雖無相從而說故假說所執亦通有也此第二解意明五法總是於有。
【疏】諸經相雜亂者如理應知者上來明五法三性相攝引其四教唯初引瑜伽文不相雜亂餘之三教釋三性五法相攝文義相雜不次讀者知之。
【疏】中邊以三性與十真實等者彼論第二廣明相攝今但舉名略辨名意一根本真實依此建立餘真實故依三性立者解云於三性中有真實義名為真實初性中真實者中邊文遍計所執相常非有唯常非有故於此性中計為真實無顛倒故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於依他起許為真實於圓成實有二空性故許為真實二相真實此於根本真實相中無顛倒故三無顛倒真實者謂無常苦空無我性由此性能治彼常等四倒四因果真實謂四聖諦染淨因果有差別故五麤細真實謂世俗勝義二有別故六極成真實謂世間道理二極成故七淨智所行真實謂煩惱所知二障淨智所行有異八攝受真實謂即三性五事相攝九差別真實謂七真如三性相攝十善巧真實謂為對治十種我見以修蘊等十種善巧然此十真實一一皆與三性相攝初一與三性相攝具引餘者恐文繁不引。
【疏】然有蘊等者即中邊說蘊等十種善巧所謂蘊善巧界善巧等如下當知此不預述。
【疏】若妄所計至計所執性者此明所詮能詮有計所執性謂相名等五法皆有所詮能詮如依名計名是能詮上有計所執性依義計義是所詮上有計所執性如是執能所詮為有者總屬於初性也亦可云一一性中皆有能所詮此即辨初性中有能所詮說。
【疏】前五事中相名至依他起故者此釋第二性具能所詮義亦可曰所詮能詮中有依他起性言五事中分別全相名少分是所詮相者問分別意是心心所總名云何乃唯言全是所詮乎答心心所法必有其名名者是能詮收即此名下分別義即是所詮收如言識是了別了別者是所詮也由能詮名此得顯故也其相名少分是所詮者問名合是能詮相合是所詮云何乃言名少分是所詮相少分且能詮耶答以名詮名名通所詮如世間云某甲等極有名利故疏云由名亦所詮故然相少分是能詮者意說名亦即是相能詮名對相見分亦是相收故名即是相相是能詮也故疏云由名亦相故如是所詮能詮屬依他起從緣生故此即第二性具能所詮義故云今此三法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依他起三法者即相名分別也。
【疏】真如全正智少分至圓成實者問真如是所詮也其義易了如何正智亦是所詮答正智證如體不相離智與真如平等故正智少分亦是所詮又法華經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門即是教故是能詮智慧是理智即所詮故正智少分同真如是所詮攝正智少分是能詮者以後得智變似無量名句字故云後得智亦是能詮論云後得變似能詮相故如是所詮能詮屬圓成實無顛倒故此即第三性具能所詮義問正智心等通能所詮何故前說分別唯所詮乎答有漏別開相名分別分別所以唯是所詮無漏位中正智一所以復具能所詮。
【疏】前言離過無漏無能詮者即前中邊云無漏心等離戲論故但總名正智不說能所詮今談法體實無漏亦能詮者此據法體說無漏後得亦有能詮名句字等故善慧地菩薩於後得智中變起無量名句字故不同前。
【疏】無漏二智及俱行品相見分等至是此性攝者無漏二智者謂根本後得智也俱行品者謂智起時有遍行別境各五善有十一及相應心王各有見相分等名淨分依他皆無倒故圓成實攝。
【疏】依三自相者意說遍計依他圓成各有所詮能詮二相也後後三相如次配三性。
【疏】據實而言第三亦有後之二性至唯計所執者意云然論文中說二相屬相唯是計所執者是據增勝說據實亦有後之二性若執名與義二空相繫屬者即是計所執性計所執是無體然所執性所依二相屬相即是能詮名所詮義此二法與所執性為所依故能執心及此所依法皆是依他起故前所說於彼依他法上執實有者方是遍計所執故二相屬相是依他起意說但有漏不起執之心所有能詮名所詮義二相屬者是依他起且如能詮名詮眼之時自有所詮眼義屬於眼名自然攝豈有執乎若談火時望於水義是不相屬此相既法爾相屬何故執唯所執性云何此相亦通圓成答二相屬者即是能詮所詮能詮所詮既通無漏無漏能所詮以無倒故即是圓成實攝故知此相亦通三性也。
【疏】彼執著相至唯依他者意說據所執著相亦通圓成實真如亦是所執著故如小乘以法執心執生空理為實有等故前云真如依展轉說亦所遍計此據疎緣也。
【疏】不執著相即體是無至唯圓成者此文此意說不執著相亦通三性也問云何此相通於初性耶答疏云不執著相即體是無不可執著亦計所執即如外道執有實我及實有真性等此實我等若是有體法即是所遍計可是執著相收此實我無性既體是無無體之法不可執著故實我真性等然名不執著相故通初性實我真性即遍計所執故不執著相通依他圓成如文可解如無漏心等雖不執著從緣生故亦是依他以無倒故亦圓成實又無漏五識第八識及有漏聞思慧及無記心雖不執著亦依他起論說此相唯圓成實者據非能執著語故不通餘二性。
【疏】然第八十一攝釋分至正分別者此引瑜伽顯揚重釋五相差別此總引文於中逐難重釋二相屬相謂遍計所執自性執所依止者意說此相中有遍計所執自性此計所執自性此計所執性與能執心為所依止即所執境與能計執心為所依也如下疏主廣解至文當知。
【疏】執著相至及此隨眠者即能執等心等及此心等隨眠總名執著隨眠即種子也。
【疏】不執著相至解脫正分別者意說由有計所執及彼種子不得名不執著相今所執性及彼隨眠斷得解脫正分別生故名不執著解脫者真如也正分別者無漏正智能遣遍計斷煩惱隨眠名不執著。
【疏】解云以下乃至是不執著相者從此以下是疏主解五相會諸論也。
彼所詮相至非所詮攝者彼論意說所詮相便是有體法即五事中前四是依他第五是圓成故三性中依他圓成是有法故是所詮遍計所執是無法故非所詮問無法是非所詮答雖無法今是所詮謂無法無法體差別不如眼等有多差別故云非所詮彼二論文各自釋言等者即是瑜伽顯揚二論釋能詮唯是遍計所執性。
亦不相違者桉瑜伽顯揚十二釋所執云亦名遍計所執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虗妄所執亦名言說所顯亦名文字加行亦名唯有音聲亦名無有體相由此道理彼八十一顯揚十二云論說能詮名唯所執性與顯揚十六亦不相違顯揚十六據能詮所詮依三性立二相屬相唯計所執各據一義亦不相違。
此二相屬相至起計心故者此釋第三相意說二相屬相中遍計所執性與能計心而所依即由有所執性方起能計心故計所執性是所依能計心是能依明知執所依者是遍計所執心是依他起故此二相屬相唯是遍計所執性只道此相能起遍計心不言此相是依他起。
【疏】故第四言遍計所執自性等者即解五事中第四執著相也次言第四可知即指此文第四可知者此解第四執著相中有能遍計心及遍計心中重斷種子故執著相依他起第五不執著相至是不執著相者意說染依他即是遍計性與能執心而作所依故起觀心如實了知所執性空又如實了知能執心及重斷習氣竟知所執我法是無唯有染分依他及彼種子遂起聖道斷染分依他及種子已即得解脫解脫即是真如意說所執性無有漏染依他得解脫無皆由正智名不執著相。
【疏】此中五相前二諸論不同各據一義後三諸論皆同理不違也者意云五相中所詮能詮二相諸論不同若唯識及顯揚第十六同說所詮能詮一一皆具三性然八十一顯揚十二同說所詮相是相名等五事若能詮相唯是計所執性故五事中前二相諸論各據名義說不同也其以三事四諦中皆同且如唯識顯揚十六說二相屬唯是遍計所執性若執著相唯是依他起若不執著相即是圓成實性若八十一顯揚十二說後三相云二相屬相是遍計所執性執著謂能計心及此種子是依他虗妄分別為自性故不執等相是圓成實於不執著相中。
言即計所執相及彼隨眠解脫等者意說由知遍計所執無有漏染依他而得圓成解脫也故後三諸論皆同也問顯揚十二說能詮及二相屬相中皆言唯有遍計所執未審而有何差別答能詮中言遍計所執者即據遍計所執性當體是無若二相屬相中言遍計所執者顯此所執性與依他為所緣即執著相中依他計心是能依據義各別不可各責。
【疏】謂此是此地等至是名世間所成真實者此釋顯揚論意說此世間真實如地水等自從無始已來皆共傳說名水名地等名言決定自他共分別為水火等所以名真實亦不如外邪思擇觀察方名地等但由世間共所呼召名言決定立真實名。
【疏】隨觀察者至非此真實者此釋顯揚論意說智及異生位隨觀察前何事樂欲成立皆以現量比量至教量等道理如是成立如音聲是無常所作性故猶如瓶等如是極能思擇決定智生所行所知事者即是所成得真實也此真實共證成道理己所建立證成道理者即四道理中第三道理也即以三量證成所應立成如下說然此真實在何行位位在三分人散心已去未入見道以前三十心七方便皆名處異生位亦名智者若入聖位非此真實。
【疏】謂一切聲聞至名此真實者此明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於中遂隨難重釋言無漏方便智者此有二解一云取前七地中無漏加行望後無間加行故故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前後相望所以加行智亦通無漏二無漏方便智者即是有漏方便智為能引無漏正體智亦假名無漏加行由如憂根能引無漏即假說憂根亦名無漏言無漏後得世間智者謂無漏後得能緣安立四諦等故名世間智或由前無漏智所起有漏世間緣事智亦假名無漏後得智如說苦根從他無漏引故亦名無漏或二乘人亦有三念五念無漏後得緣事等。
言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者意云如四果人隨斷煩惱煩惱障亦名煩惱障淨此是所治之障智者即是能治之智若作此解淨屬於障又解云即淨智能斷煩惱障故名煩惱障淨智以二乘人未斷所知障故偏言煩惱障淨智也所行者謂二乘人所修行處如生空無漏道及四諦理等皆是二乘所修行處也真實者唯四聖諦理所行即真實名所行真實也。
言由緣此故於煩惱障智得清淨者緣字有二解一云緣者藉也謂二乘人藉此生空智及生空理緣安立諦能斷煩惱障而智得清淨二云緣者即緣慮也由緣安立諦為境斷煩惱障得智清淨如作四諦十六心觀等。
言及後證得無障礙故等者由斷煩惱故即證得有餘無餘二涅槃既得涅槃更不被煩惱繫故云無障礙說此為彼真實也。
言由簡擇如是乃至名此真實者意說由在二乘資糧加行位中以慧觀察簡擇者即觀察也故由觀察四諦在無常等名得現觀既得現觀已後真實智生即四諦理如行等三智所行故說諦理名為真實問何故現觀謂顯現現前也觀謂觀察即由加行智現前觀察四諦道理名為觀察從此現觀後無漏無間道生斷惑成聖故云於現觀位後真實智生問言真實者唯取四諦不真如名智所行真實何故乃言三智所行四聖諦總名真實即是加行後得二智亦能觀察真如耶答不爾智既有三真實不一若四聖諦真如是正智所行故名真實若四諦下苦無常等道理是加行後得二智所行亦名真實故總四諦唯是三智所行實實也問既言四諦道理亦名真實者如無漏智屬於道諦未審無漏智亦得名真實不答無漏智若彼他心緣亦得名真實是他心之境故。
【疏】謂於所知障中能障礙智故至名此真實者言所知障者即舉所治之障顯。能治之智所知障淨智者如菩薩入初地時斷分別二障總名淨乃至十地佛地隨障盡處皆名為淨智者即法空智或可淨屬於智智清淨故云淨智所行者即菩薩所修行十度四攝我法二空理十真如等此等皆是菩薩所修行處斷惑證如如名真如即智之境界此真如離言佛以名言假安立為眾生說令有情聞已而後修習故說真如名為真實問菩薩既緣安立非安立未審取何法名真實菩薩證非安立斷迷理隨眠緣安立四諦十六心亦斷迷事隨眠而今但緣非安立下真如名為真實以非安立諦是菩薩正所觀故若於安立諦兼觀察故問菩薩既雙斷二障何故但名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耶答雖於二空二障頓證頓斷為對二乘但言所知障淨智等。
【疏】即世間至唯大乘位者此即屬當四真實位次有兩重屬當細尋可知寬狹有異四道理者按對法第十一云一觀待道理謂諸行生時要待水土等緣二作用道理如眼等為眼識等所依作用三證成道理謂為證成所應成義宣說諸量不相違語如以比量立聲無常等宗義成立四法爾道理謂無始來法相法爾成就火能燒水能潤風能動地能持等。
【疏】亦取無漏智至不爾便減者意云今此四聖諦真實亦取無漏智為真實若不取無漏智為真實者即四聖諦真實便減以不攝無漏智故意說無漏智亦被他觀諦下後得無漏世間智緣也故喚後得無漏智名世間智心亦緣俗故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亦准此釋。
【論】世間道理至二事攝故者問准瑜伽三十六說後二真實以四諦理真如為體七十三中兼取正智何意不同答有三解一解如疏二云傳三藏釋云當證二障淨所行時亦證智慧猶如見分緣真如時即自證分亦緣見分所以正智亦是真如更有異解恐繁不錄。
【疏】多依異生說道理等者解云此顯不同中邊中邊論說道理真實據通凡聖說所以通三性攝此論據異生道理說唯有漏不通無漏所以但是依他起收。
【疏】即通有法無法為四真實體者此言總意別以無法不通後三真實故意云若約所執我法名真實者即無法亦名真實爾者是有法為三真實故云通有無法為四真實。
【疏】中邊論至依一圓成實者四句之中初顯初實依遍計一二顯第二依計等三第三第四顯三四實共依一圓成實。
【疏】一無性無常至假名為諦者無性實而諦假以性常無名性實也即喚此假名苦諦下無常故諦名假以性常無非是苦故云諦名假也。
【疏】二起盡無常至為無常者此即性諦俱實其有漏實是生滅亦復是苦故性諦俱實。
【疏】三垢淨無常至有無垢為義者此即性實而諦假意說真如實無垢淨若在生死位中即名有垢真如若斷煩惱斷生死時即無垢真如真如約分位假名無常實是常法即名性實然不是苦諦下無常名為諦假以真性非是苦故。
【疏】此約詮分位為垢淨者解云以有垢淨隱顯二位據所詮顯似彼苦下能緣之心無常行也假名無常以初垢後淨故體實常也。
【疏】無常行實不緣之者無常行相但緣三諦有為為義不緣滅諦無為為境。
【疏】又依一切無常為語等者意說此無常行緣初後性此能緣行非是十六行中無常是十六外緣無常心何以故以十六行中無常但緣三諦為境初性非諦後性無為非無常顯故也。
【疏】六無常者一無性無常二無失壞無常三轉異無常四離別無常五得無常六當有無常如識中種子前滅後生念念相續而不散失故名無失壞無常餘者易解。
【疏】八種者一剎那者即是剎那四相中無常二相續者即是一相四相中無常也次三在內色者謂內身上四大不調名病諸根衰損名老身壞命終名死故病老死唯在內身心唯在名名者即非色四蘊總名為名器受用在外色者器者即是外器世間是諸有情所依處故受用者即五塵是所受用境。
【疏】約三界分別等者如無色界中唯有五種無常謂無病器受用三種也若色界中有七除病若欲界具八種有解云六欲天中及北洲并地獄全極苦處鬼畜一分此等處皆無病也但有餘七無常若東南西三洲一分鬼畜隨受處等具有八種此約多分說非盡理也。
【疏】又此中垢淨至不同者此更會也意此論中據約詮談旨所以轉變無常在圓成實彼顯揚論據能詮之體所以轉變無常依他攝以名句文是無常故。
【疏】十五種無常者按彼論云六無常中後五無常並名變異變異不同有十五種一分位變異謂嬰兒等二顯變異謂從妙色變為惡等三形變異謂飢瘦等四興盛變異五支節變異六寒熱變異七他損變異八瘦倦變異九威儀變異十觸對變異由苦等觸十一染污變異十二病等變異十三死變異十四青瘀等變異十五一切種不現盡變異者謂骨鏁等燒壞離散一切種都無所見。
【疏】一所取苦為我及法至性實而諦假者然疏中為字應去聲呼之此言所取者即呼凡遍計所執實我實法性名所取是二種能執心之所取故此性實而諦假意云能執心是苦為有體法故今此性雖無假名為苦所取亦名苦即諦假也然性實者即實我法是無常即遍計性故性實也。
【疏】二事相苦者此文即性諦俱實實是依他起性有為有漏實是苦諦亦是苦行所行。
【疏】性實而諦假者真如與一切有漏苦相合故故亦名苦非實苦也故云諦假真如實是圓成實性云是實也。
【疏】無無性故說之為空者意說觀依他上無計所執性說之為空。
【疏】緣之為空空無所執者意說緣依他為空者為依他上無所執故名空體非空也。
【疏】異相無我者即依他上無妄所執我故名無我。
【疏】苦諦諸行義通諸諦者意說諸諦下皆有相應煩惱即此煩惱皆有無常苦無我等行解故云苦諦諸行義通諸諦若不約此說者豈有滅道行諦亦無常苦等乎。
【疏】又四除四倒苦行各分三者意云然苦諦下有四行相各分三者謂除四倒故須分也四倒者謂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即無常苦無我各說一倒空除淨倒妄執為體此體為空。
【疏】一習氣集等者准疏有兩釋初釋意云由能執心執於我法而熏成種種雖有體由因遍計所執我法能計心等熏成於種種名初性非是別熏所執之種或能遍計假名所執所熏之種從能熏心假名初性第二意云為能執心執彼習氣為所遍計習氣是彼所執所依從彼能依假名所執此亦諦實而性假習氣是依他起實是集故名言諦實假名初性性是假也。
【疏】三未離繫集等者唯取業煩惱是集諦體其真如在纏之位假說真如名為集諦諦假也真如是圓成實故性實也。
【疏】一自性滅至定非諦攝者意云自性滅是計所執性不是滅諦攝以滅諦是有法也今說自性滅是滅諦攝者即性實而諦假也。
【疏】二二取滅能所取滅能所取無故者意云擇滅力令依他起所取能取二不生故名二取滅此即諦實性假所以者何二取不生即是擇滅實是滅諦而性非依他起但從所滅二取依他故性名依他起故性假也以擇滅無為非依他起故護法安慧各有別解者若護法說見相是依他起若於見相分即是能所取遍計所執性故故二師有別。
【疏】從所無得滅者從所滅二取名二取滅。
【疏】依他假名者此二取滅是非依他起但假名依他起也或二取依他名依他起故此性是假名也。
【疏】中邊至相違者此論本性滅即是真如中邊釋本性滅即是擇滅及真如有此相違如中邊抄會問擇滅與真如何別答擇滅據斷惑所得真如約體以假故擇滅義於真如上假立。
【疏】三作證道者真如即是圓成實攝非是依他道諦攝今說真如為道諦者性實而諦假第二解云若從能證道名作證道者即無漏實是道諦復是圓成即性諦俱實。
【疏】遍知名寬者意說遍計無體而得一名唯應遍知更無餘義故遍知名別得總名即別遍計而得總遍知之名也亦由如身根別得總名問此三種道是為根本然通後得答後二是正體前一是後得後得智中能遍知故又先遍斷遍證於後得智中於藥病等方能遍知而為說故若據此解前一唯後得攝故七十四說於三性等皆能遍知是後得用。
【疏】皆通三性者意說三解脫門所行境一一皆通三性。
【疏】謂緣依他上至即為空境者此明三性俱為空解脫門所行境之所以也遍計所執及我我所以體空故說為空境。
謂緣依他上無計所執者此顯依他起是空境所由意說依他起上無我我所執即說依他名為空境。
因顯成實至即為空境者此顯圓成是空境所由意說圓成要由我法二空所顯即說圓成名為空境准疏但顯依他圓成為空境所以不說遍計以遍計體空空境易故不說。
【疏】俱不於此起願求故為無願境者此明三性為無願境之所由即前三空之境為此無願內境也意云前三空境皆約遍計故於此空三皆願名俱不願且如遍計所執無實體故不可願求如依他起上無實我法故名為空不可願求即依他為無願境又依他是生滅法不可願求也如遍計心中執實圓成此性既是遍計所執之真如故此真如不可願求即是圓成為無願境問圓成既非不善云何不可願求答如疏言非緣遍計所執真如起願求者即釋圓成為無願境之所由也然七十二據實真如不名無願境亦不相違。
【疏】如空緣此三至無相境者意云此即說三性得為無相內緣境即前空境為無相內境也且遍計所執但有妄情實無體相即初性為無相境依他起上無計所執我我所等亦名空無二執相此依他即為無相境遍計所執真如而無實體體相既無即成無相故說圓成為無相境故疏舉空境以成無相三性為空皆約遍計無相境亦然以彼體無何有其相。
【疏】相通三種者意說五事中相通三解脫門何以得知以相通能所知所知俱三解脫門故解云能知者即三解脫門智也所知者即三解脫門境也其相通所知多是所知境故通能知少分少分通能知故此瑜伽文與此論稍異。
【疏】相亦三種境者解云相亦攝所知所知即是三解脫門之境也問何意作此說答欲明依他圓成亦三解脫意云相既是三解脫之境依他圓成既有有漏無漏相真如以寂靜為相明知亦是三解脫之境也故先引文後方成立所以斷之既爾等者正成立也。
【疏】此中既言至以證故說者意云此論說三解脫門是無漏智無漏智中是修所生慧既證真如名得三解脫門也此與七十二顯揚第二文同皆云解脫門唯是出世修慧也與前所引七十二文不同彼云相通三解脫門亦為三境。
【疏】既爾至亦為無相者此立理也成前引文相為三種境也相者即五事中相通漏無漏復說相為三解脫境又漏無漏殊分依他圓成二別有斷即依他無漏即圓成故知依圓二性立名三境問無漏相屬圓成如何得名無相言是無相解脫境耶答顯揚第二云相緣智無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相行釋曰智緣無相亦名無相意說道諦下四種行無漏智以緣無相故總名無相故無相解脫門緣之亦為無相也。
【疏】道四行至通三解脫門者意說無漏智是三解脫門之境也。
【疏】瑜伽第十二說至為三解脫門者前既明依圓為三解脫境今說遍計所執亦為三解脫門之境。
【疏】緣此三性等者此緣者是緣藉義藉此三性生三無生忍故此三性與忍為境。
【疏】證圓成實時惑苦不起者有義彈云證圓成時無異忍故無生忍者意顯證彼無生境故名無生忍證圓成時惑苦無生豈藉觀耶故應說云觀圓成實非惑苦故無惑苦生名為惑苦無生忍也詳曰了知證彼圓成實時惑苦不起名無生忍不言正證成實之時別起斯忍惑苦不生亦即境也故疏無違有義所明理亦通矣任隨所好。
【疏】八十六至即緣此圓成者此引大智度論明三性與解脫門為境但文便引來是正明此文如前三解脫中明。
【疏】第二體有為行至故名為行者解云言行世俗者唯是有漏遷流名行即簡四勝義中前三勝義前三勝義對第四癈詮談旨諦雖名俗諦然不同此行世俗何以故是無漏故亦簡也無漏行是有為行不同有漏行世俗也又云簡勝義者唯簡第三勝義第三勝義對第四勝義雖亦名俗體不同行世俗諦所以須簡。
【疏】三顯了世俗至第四世俗者意說此顯了世俗是圓成實者即由斷染分依他上遍計所執無二空為門顯圓成實即四世俗中第四世俗也然此世俗有其兩解一云此顯了世俗即是第四世俗攝二云此顯了世俗亦是四勝義中第三勝義以是無漏故。
【疏】云或此世俗至無漏故等是第二解亦有解云此顯了世俗取四中第三者即是第三俗諦遠是前三真望第四真亦名俗第三俗者亦是二空所顯是無漏故答唯取俗諦中第三俗者心反四諦相之有漏故非是圓成實不得名為顯了世俗也故知唯是真如中第三也。
【論】二得勝義等者此謂涅槃體是勝果立以勝名義者是順益義又是義理故名為義亦勝亦義持業釋也因顯所得名得勝義。
【疏】真如舊成至故立得名者此即疏辨得名所由兼釋難其文易解。
【疏】勝義至有財釋者此第三行勝義以無漏智為體此無漏智行用真如勝法為境名行勝義是有財也即真如勝名財智緣勝義得勝義名名有財釋也如食籠等又若隨體事別論亦得是初勝義即無漏智體用顯現故云四勝義中第一名體用顯現諦。
【疏】此應遍知者意云若佛不緣初性者云何諸論中說遍計無體應遍知依他應斷圓成應證故難云若不知無者云何復言此應遍知。
【疏】即不緣彼者不緣初性也彼非有法故者意說初性是無體也。
【疏】以為本無質至緣無者意說遍計所執本成無質非凡聖智境然緣此無時即變起似無之相即本質是無相分是有今從本質而說故名緣無雖有相分以本緣無故故說知無。
【疏】如緣他心不爾即違聖教道理者意云且如緣他人心時雖不親得他人定心然反心影像相分而緣據此相分但自心變合屬自心今從本而說名他心智此義然然緣遍計時遍計無體不親緣無別變無相而緣此相分雖自心變是有而據本質而說故名緣無智若不許爾者便違聖教如此道理。
【疏】如緣他心二十唯識說至不可思議境者意說緣他心等時雖一種變相緣然菩薩等變不及佛佛智證時極相似故故云不知如佛境佛境佛境不思議故意說佛緣實知佛親證相故名現量極明淨故然二乘菩薩雖緣他心不如佛緣實知故云不知如佛境也。
【疏】雖爾不言親緣者解云雖爾者意說雖遍計無法及他心等一種許緣不言親緣有漏本質何以故上來二十論意且不許親緣故已下至二乘故者解二十唯識文。
【疏】乃至緣過未天眼宿命至非親證也者此解佛智緣過未時然爾以下釋不思議也。
【疏】非謂親證彼心心外取故者意說若親得彼心者即是心外取境唯識不成。
【疏】聖者以此違為無者以心外無無故意說心外無有無法。
【疏】但見自心之上至唯識抄二解者此說菩薩觀知遍計無也但菩薩觀餘有情妄計心上實我法不可得時菩薩心上亦反無相分緣故菩薩觀遍計性應知護法等師皆作是說如二十唯識有二解。
【疏】七十四至然說應知者初性無體相故但可說應知不可說是所緣緣以無體故故此初性非凡聖智境。
【疏】此依他至非凡智親緣者意說依他是世間凡夫智無漏後得智境非是出世智境何以故是有為法故以正體智緣無相故後一性唯聖境非凡智境中間依他性是二智境餘文易解。
【疏】若爾至便非聖智者此難七十四文意云若聖智不知無者即應聖智不知一切也若彼既是無智何所知又若聖智知無者此應是有以心所反無相是依他起攝即初性不成無也。
【疏】真如理無等者意說若於真如理無我法者即是圓實攝也又云真如理無相是圓成實攝此意釋逐聖者不緣初性所由意云若聖智緣初性有者即是顛倒若作無解者心所反相分是依他起攝若於真如理上作無實我法者即是圓成是故以下至與前說同者此意總結聖智不緣初性也與前說遍計所執非凡聖智境文同。
【疏】非不證無非聖智者意云此反影緣非不證無亦成聖智勿心外法亦能緣故者此自難自成意云若不證無即不是成聖智者心外法以不證無故應是能緣若心外法不證無不能緣者故知聖智雖不證無以能緣故故成聖智。
【疏】凡難緣如至說非彼境者此釋通伏難難云前說真如依展轉說亦所遍計如何今說非彼境耶答如疏不得實故云非彼境。
【疏】總別法上立為假實故者意說於總上立假於別法上立實如五蘊假者等。
【疏】二相續假至至今由在故者相續者即是身也今約一箇有情從始至終雖經歷五趣多身皆是一人據此一箇有情而說如佛言昔過去鹿王今我身是明知但約一人相續身說身雖有多人是一故即據一假有情身說名相續假或可一人展轉相續至今佛身身者是假者有情相續者顯時長也說假有情相今乃成佛名相續假過去既爾未來然爾如法華經說佛與舍利子受記未來世過無量劫當得作佛方曰華光又云彼即是汝身宜應自欣慶聲聞身與佛身雖異莫不人是一人從今身受記未來作佛方名相續假未來佛身即是今時舍利弗之身也。
【疏】應有多體者意云若漏無漏等是實有者即所依色等應有多體有云許漏無漏等不是色上分位假此但是色上義非分位假收故取忿等為分位假。
【疏】清辨至假者此牒清辨宗計以下正是難詞清辨說勝義諦中諸法皆空假者空也。
【疏】依他之中至而施設故者此難清辨若可勝義依他等皆假者即依他中自無實法實法既無假依何立故云自無實法假法無。
一種類中等者護法云夫立假者皆依一色心等種類法中假依實立此即立理兼難清辨實依他無假依何立假法必依實法而施設故。
【疏】若異此者若清辨師異我此解者即無實物假亦應無。
【疏】又云依他不如施設決定是有者意說此依他起性不如假法施設方始有也。
亦非一切決定是無者意云此依他起亦非一切時決定是無何以故以無後緣生故故一切種非有非無非有者不同假法有非無者從緣生故又云非有者言詮不得非無者離言之法不無。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一本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二本
【疏】觀真勝義名無所得者無相分故名無所得。
【疏】此但偏遮有漏後得智亦有相者意云謂有漏後得智有相分所以偏遮也問何名有漏後得智答從前無漏根本智勢引生但假名後得智實非後得問無漏後得智無相耶何謂不遮答無漏後得智雖有相分無所取著故非戲論所以不遮也如疏云此亦離彼相戲論者此釋不遮無漏後得所以也。
【疏】佛地有二說無此第一然彼一切無漏心合作法者意云彼一切見道修道無學道根本後得二智故師說云有義一切根本智等相見俱有有義本智等見相無此即不然者此論但約見道智當體說故有三師異釋故云不。
【論】若無彼相至名聲等智者疏有量破有義彈云作此立因亦無因喻但應直責不須立量評云作量直責理俱難詳所以然者前師但云無分別智無有相分不言餘智無相何得而以色非色智為量及直責今以理准文闕一重難之與答難云除無分別智餘一切心等正緣境時應無相分名緣境故如汝無分別智緣境之時前師答云設爾何失故論牒云若無彼相名緣彼等難色等智展轉成立真見有相論不言者以巧略文令生後智難色等智今為量云汝緣色之智是有法應能緣聲等相是立宗法許無聲等相故是因如緣聲等智是喻餘量准知。
【疏】以色聲智返覆比量義准可知者量云汝緣色智應非緣色智無色相分故如緣聲智又緣聲智應非緣聲智無聲相分故如緣色智為量可得。
【疏】如雖無親證無分別相至名曰證如者此文解謂有難云若有相分名有所緣者且如無分別智親證真如時應有親證無分別智相此師答云不爾雖無親證無分別相然智證時有細相分與彼真如極相似故名為親證非無相分但不同餘智麤相分故說無相分。
【論】說無相取不取相故者此第三師護法正義按七十三云問於無相界若取其相非無相取若無所取亦不得成無相之取若爾云何名無相取答言說隨眠已遠離故此取雖復取無相界不取相故成無相取問若無搆獲云何成取答雖不搆獲諸相差別有所增益然取無相故得成取問若無搆獲無所增益此取相狀云何可知答取勝義故取無相故五種事相皆可顯現以為其相五種事相總瑜伽文問若不分明可立為取何故不計諸取滅無答滅無無有修作義故非修觀者依於滅無有所修作問若爾云何證知其相答自內證智之所證知問若爾何不如其所證如是記別答此內所證非諸名言安足處故以不作如是記別。
【疏】此緣真智狹帶真如之體相起故者狹帶者是杖託義猶如病人要杖強人之所䇿然後方起正體智劣要杖真如體相方起故說狹帶也言帶有二義一者帶影像相名為帶相二者帶體相名為體相無分別謂雖無所帶影像相分然即狹帶真如體相名為帶相所以者何正智見分不離真如是內證法故。
【疏】此亦不然非所慮託故者意云雖心王心所相杖起時帶彼心所體相而起然心王不得名緣心所心所非心王之所慮託故意說心王心所俱時緣前之境境是心所慮託可是所緣心王雖帶心所體相而起然不是心王所慮託故不名所緣有解云前難非理彼心王不帶心所之體相故又解心與心所展轉相緣帶彼影像名為所緣義亦無過如第八卷四緣中解。
【疏】見即是道者道體即是無漏智一切諸佛皆遊履此智方得成佛故說此智名之為道見者照也是智之用。
【論】一真見道理即所說無分別智乃至總說一心者下文說有三心見道一心見道者皆依此文真見道說有三心者謂內譴有情假緣智等三心也論文既言雖多剎那明知有多心一心不名多三心乃至名多故故三心皆名真見道依此立也若一心師說云雖多剎那而相等故既言約相等而明知唯有一心也。
【疏】云漸頓一心多心分別者意云漸即多心頓即一心也。
【論】實證二空至總說一心者此一文中含二師意且三心師云既多剎那明知實有三心但據所證真如體相等總說一心其實有多一心師云既所證真如是一明知能證智亦是一也言多剎那者以無間解脫並一勝進道名多剎那據實一心。
【疏】即三心見道至一心見道支文者意云瑜伽五十八據真見道中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見道也三心師會云既有多剎那明知三心是真見道即此三心家會五十八一心之文也若一心家云多剎那者據無間解脫勝進三道名多剎那非無間道中許有多剎那也。
【疏】然五十九文亦說見道三心至三品斷名頓者此師會五十九文或可初入觀心即斷三品惑名頓也又解云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即合上品煩惱所知障一處斷故名之為頓。
【疏】人法俱異者此前師即說菩薩先證生空理後證法空理先斷煩惱障後斷所知障先起生空遮智後起法空細智若後師說菩薩見道中必不別起生空觀但唯作法空觀即帶生空俱異者即人法障斷異人法理證異故云俱異也。
【疏】且為二說者意云有二解名頓一云即初三心名頓所謂一無間一解脫一勝進雖有多心長時相續不出觀故故名為頓二云顯初二心名頓即起一無間解脫除勝進從勝入劣不假起故故云且為二說此即解此真見道中頓義合有十一說即初無間解脫勝進三心差別廢立有十一解如別抄。
【疏】智為其相者體相也見以無漏智為體說一心見道文也今以為證者證其頓斷一心之義。
【疏】此中互解二文者意說一心解三心三心解一心文故云互解也且一心師解三心文云雖無間等三心不同以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三心師解一心文云據相等故總說一心其實有三心。
【疏】古德云此有三說者古德意說此真見道漸頓有二師說今更加論中一真見道至故總說一心文為第一說後二有義為二義總為三說者不然前無分別智等文但是總標非是別解之義。
【論】一觀非安立有三品者有義今說三心為非安立者對十六心若對一心無相見道名安立二空真如四勝義中屬第三故詳曰雖有此理然諸教中並無說是安立處故故知安立唯依四諦差別觀說與四勝義立有不同不可為例故對法論第九云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由後得智以無量種種名句文身安立道諦謂於諸諦中有如是忍如是智但約四諦辨安立也。
【論】內譴有情假緣智等者論言內等傳有二解一云如疏自身名內故對法論云何遣各別有情假所緣法智為相由此智相於自相續中有不分別我相不分別者是除遣義也云何為遣各別法假所緣法智為相由此智於自相續中有不分別色等法相餘同於前故知內者但約自身說二云約界以辨內外初遣欲界自地有情假第二遣欲界自他法假同在欲界故說內言由言內人通自及他皆名內也第三遍遣上界我法二假皆盡故說遍言詳曰後理雖通然無所憑今依初說。
【疏】緣一切內外我法者外解我如彼計梵王為我是計於他我外法者外五塵等言三心真見道義者是計三心是真見道師義言以法真見道者法者放法是放學義也。
【疏】此初汎說為相見道者即此論云二相見道此復有二即總標是汎說也下有二師方是正解又約相見道中決定有三心故說是相見道瑜伽亦說三心緣非安立此明汎說相見道意。
【疏】又十六心法忍法智名法後二名類者且如苦法智忍苦法智名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名類智餘四諦亦爾故四諦合有十六心即八觀真如八觀正智觀正智者名類智觀真如名法智。
【疏】若曾上界善取相者意說菩薩於加行位中曾修上下諦觀今住相見道中等能作前上下八諦十六心觀即苦法忍智緣欲界四諦苦類忍智緣上二界四諦即以類智了色無色界四諦法。
【論】法真見道至名相見道者問真解脫道既不斷惑如何第三名法於彼遍遣隨眠答有二釋一云今既假說非實斷證故不應責二云雖不斷種然除麤重言遣隨眠亦何夾理詳曰後說應勝夫言法者放似之義所法既無能能法何有雖知假說亦假似真以除麤重似彼斷種假言遣惑故後說善。
【疏】隨自所斷障有四見分者問未審無間道有幾若言有二理不應然然未見言文入真見道有二無間若言是一不應有二見分無一心中二慧並起答然無間道雖有一箇智有二用若起法空智以雙斷二障故據所斷障義說一智有二見分之用解脫道中二見分亦然故有四見分。
【疏】以自證分至體義無別者問為無為異何言無別答無彼能緣所緣之別以自證分雖是能緣而非是無為法之能緣故言無別有解真如是一切法體亦是無分別智之相自證復是見相二分之體據此道理說云無分別。
【疏】此中有別起無間解脫為六者意說相見道中七心方得究竟唯三心斷煩惱所知於煩惱下品別起無間解脫於中品所知障別起無間解脫於煩惱所知上品共為一品亦別起無間解脫即有三無間解脫共有六心並一勝進故有七心。
【疏】或後無間即前解脫即三無間至為五心者意說三品起無間故三品不說有解脫道以後品無間即是前品解脫道故更言解脫無間故三品中有三無間並第三品中一解脫道有四心也以定無第四品可斷故後解脫品名無間道即三無間一解脫道並勝進今五心也於見道中方得究竟問何故但說無間不說解脫道耶答菩薩利根不別起解脫道。
【疏】如別抄有十四解者此解此見道章明見道頓漸義彼處作如是說或約十三心名漸斷煩惱障有上中下三品所知障亦然如斷煩惱下品時起一無間一解脫斷所知障下品必起無間解脫餘品准知既有六品故有六無間六解脫合有十二心又起一勝進合有十三心名漸斷見道方得究竟是第一解又從真入相除勝進有十二心名漸是第二解或復無間即前解脫即十一心名漸是第三解或煩惱有上下二品所知障亦有上下二品即四品障如斷一品障時即起一無間一解脫斷此四品總起四無間四解脫並一勝進即九心名漸是第四解或除勝進即八名漸是第五解或後無間即前解脫即七心為漸是第六解或約煩惱下品所知下品與煩惱所知二上品復合為一品即障有三若斷時即起三無間三解脫及一勝進總七心名漸是第七解或除勝進即六心名漸是第八解或後無間即前解脫有五心名漸是第九解或二障唯上下二品即起二無間二解脫并一勝進有五心名漸是第十解或除勝進有四心名漸是第十解或後無門即前解脫即有三心名漸是第十二解或二障是第十三解或除勝進有二心名漸是第十四解。
【疏】皆望第三品俱斷時人法執為麤細上下故者意說下中二皆望第三品人法執上品者分麤細上下故也即先斷名麤後斷名細先斷名下後斷名上。
【疏】然諸處皆先除上品後除下品者此者問前以下答可知。
【疏】此望能治道至當體者意云此論據能治道能治道劣故所斷惑名下品彼諸聖教望煩惱當體為論所以上品先斷也。
【疏】以加行心意樂爾故者此第二師即說三心並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中但緣真如何得實有三心差別菩薩加行道中發心擬於真見唯於一種法空理斷障證真頓斷證不擬三心差別何得言三心名真見耶。
【論】一者依觀所取能取至十六種心者問此二種十六心諸論具有不答不定准對法第九說前十六而不說後顯揚瑜伽說後十六心而不說前所以諸論共有無者三藏解云觀行菩薩自有三類有一類菩薩依前十六心而起觀行或一類菩薩依後十六心而起觀行或更有一類菩薩通用二種十六心觀由斯聖教各據一門影略互顯故今論主具說二種故於諸論亦不相違。
【疏】此唯別立無間解脫至別立有十六心者於四諦下各別起無間解脫如苦法智忍是無間道苦法智是解脫道後後二智但印證前非別起餘諦准此故四諦別立有十六心第一苦法智忍者然釋此名大小乘別若依小乘從果為名此忍能生法智是苦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華菓樹後亦准此今依大乘從因得名故對法九云苦謂苦諦法者教法智者方便道中緣苦下教法智今現證苦諦無漏慧忍忍從前苦法智所生故名苦法智忍此同彼論第二苦法智者若准俱舍緣苦諦故名苦法智從境得名若依對法從因得名具足應言苦法智忍智為存略故但言苦法智證前所斷煩惱解脫也第三苦類智忍者謂苦法智無間無間無漏慧生於前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別內證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此意說云第三心生於一剎那各別內證法忍法智謂二心後乃至無學一切聖法從此二心後得生故皆是此類言有二種一者言二者言者即是意言當隨緣法忍智時意道後諸聖法皆是此類由此說得名苦類智忍釋曰類者流類俱舍云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雜集云由初二種是後一切聖法種類解云初忍智是後所生之聖道種類名苦類智忍第二解與俱舍同又顯揚十七名種類智第四苦類智者此智但緣苦類智忍故雜集云於苦類智忍忍內證印可故名苦類智。
【疏】忍前苦法智者忍者印忍忍前加行位中緣苦法智由此此智通緣二境一緣加行位中智一緣真見所觀真如真如極成故疏不說但言忍智即此見道無漏忍從因為名因即加行位中緣苦法智此忍從周智而得智名名苦法智忍。
【疏】苦類智印可緣苦類之智者意云此苦類智即印可前苦類智忍名苦類智即重印可第三智云是我所緣是無漏智審智第三智於前法忍智各別內證又解或亦緣前法忍法智印即印類忍所緣之事不緣類忍名印類忍法忍法智是第三類忍所緣事也即第四智印故云印類忍所緣事。
【論】八觀真如八觀正智者此即明智所緣分齊也故對法云有二境界謂真如及正智法智品道真如為境類智品道正智為境。
【論】云法真見道等者疏有二釋有義彈初解云此論對法皆云類忍於法忍法智各別內證即已總法無間解脫二自證分又云類智印可類忍不說類智別證法智如何乃言法真見道解脫自證今作兩釋一云法忍法智別法真見道中無間解脫見分緣如類忍總法無間解脫自證緣智然未決定類智重法審決印時亦同類忍法二自證二云前三如前第四既云印可類忍由是總法無間解脫證自證分緣自證分二道之中自證緣見四緣第三今苦類智忍既法自證第四緣忍明法二道證自證分但說法見及自證者略不論之義必應爾詳曰即言法者但法真見緣如智別不據法彼別別行相以真見中無別行故第三雖但證前二智第四亦然或緣第三然只是智而緣於智據此一邊別配二道不緣三四解行以分故亦何失故論結云差別建立名相見道若第三四俱雙法前二道自證差別之義而不顯也若法二道證自證分有理無文或亦無失文省略爾。
【疏】印前智故差別立也者問前二心俱法見分後二心俱法二道自證分未審有何差別答法忍類忍前無間見自證法智類智俱似前解脫見自證分緣而不印可故有別也。
【疏】又解至此即總法等者俱法緣如不分二道見與自證名總法也。
【論】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至二現觀智者意云現前界有四諦不現前上二界合有四諦現觀忍通現前不現前現觀智亦然忍是法無間道智是法解脫道亦如觀欲界苦諦名苦法智忍苦法智觀上二界苦諦名苦類智忍苦類智苦諦既爾餘諦亦然此十六心並法見分緣真如也故現觀忍屬法忍類忍現觀智屬法智類智所謂類者即上界是下界類也。
【疏】第二現觀位者意云似法類智生時是見道後得智是後得智故云第二現觀位也謂忍可欲樂智者即苦法智忍苦類智忍也餘諦亦爾現觀決定智者苦法智苦類智餘諦准之此二俱是相見道中後得智故云是現觀邊智諦現觀也又按瑜伽五十五云現觀邊智諦觀等者解云現觀者真無漏智邊者後也智諦現觀者後所得智通有漏無漏意說此後得智向真見道正體智後得智也故瑜伽云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界及二增上安立諦境似法類智世俗智攝通世出世是出世間智後所得故如其次第於一一諦有二種智生一謂忍可欲樂智二謂現觀決定智如是從前現觀起已於下上諸諦中二二智生釋云緣先世者略有二解一云緣見道前加行位中世俗智若所觀察下欲界地上色無色二地煩惱即苦集諦及二增上即滅道二安立諦境意說先加行位中曾觀察下欲苦集上二界苦集煩惱等也及二增上安立者即是滅道無漏諦為世俗智現緣不著但為增上緣發起世俗智緣安立諦境二云緣前真見亦名曾觀察以放真見緣下上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安立四諦以之為境似法類智世俗智攝者此智是世間世俗智以似他無漏法類智故云似也以放似他故名為似即相似也又按顯揚第十七云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謂於欲界苦諦生二智一者現觀審察智二者現觀決定智於色無色繫苦諦亦有如是二智約此道理說在修道位釋曰四諦二智同五十五亦不由加行有十六差別然隨觀諦所作有此差別故真見道中亦可說有十六心也。
【疏】言此約行差別說者意說此論中約二諦法智類智行解不同而有差別故唯是相見道也。
【疏】現前界者約近遠以論也故欲界為近餘界為遠又云若於欲界身而入見道即欲界四諦為現前界。
【論】若依廣布聖教道理說相見道有九種心者意云菩薩不作此觀但依聖教名言施設安立九心此即唯有言說無有觀行意云菩薩雖於前見道不作此觀然聖教中既有安立九心之言所以菩薩亦須學也即是依彼二種十六心止觀假說次下文中即是辨假說之意也。
【疏】五十八末至如彼抄說者意云如前有兩箇十六心今時八諦總合為四諦以法忍類忍為一以法智類智為一故四諦下有八心即每諦皆有二心四諦成八心相應上總為一故總有九心問既有兩箇十六種心即合都有十六忍十六智如何疏云八忍合為四八智合為四各各忍智合說耶答以八諦所觀法類是同所以合八諦總為四諦故合十六心總為八觀問觀既有八八相應止豈非八耶何故乃言總說一心答與觀相應雖有八止之義是同故合為一故疏云此依慧別俱定唯一如瑜伽抄解。
【論】觀順非止者順猶勝也即見道中觀勝止劣也勝故開多劣故合一。
【疏】依真之義假說相見道等為無間等者意云此文會違論釋相見道依真假說所由此相見道依世第一法無間而生者但是假說實非斷義也故顯揚云從第一法無間有三心生斷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煩惱又對法云謂世第一法無間苦法智忍等十六心生斷見所斷瑜伽五十五云世第一法無間生三心斷見所斷如是等文皆約相見道依真假說從第一法無間而生據實非無間實能斷而言無間及能斷者皆是假說非實如是此有會也若據實而言即從前世第一法無間真見道有生真見道後即生三心相見道次生十六心等故菩薩在相見道中學前真見斷證之事故是假立問既是假立何故須學答為欲遍知二障二我故。
【疏】此有三因者意云釋上假說所由謂彼三心真見道後方得生故十六心非安立後方得生故論云非安立後起安立故也分別隨眠真已斷故故知假說非實斷證。
【疏】非安立因不遍三心者以三心相見道是非安立故故不得將非安立因證於三心非真見道但可以非安立因證十六心非真見道。
【疏】本頌何故但說於真至今依見分說者意問云本頌何故不說三心十六二種相見道但說真見道耶答說真見道者為證識性故識性即真如是無分別智見分所證故此唯約見分說不約自證分次自證識相亦是自心故但說見分緣如不說自證緣如也若說自證緣者有是緣於見分見分是依他起攝所以不說自證緣見分緣真如真如有是真見道也若說相見道有是緣智依他起收。
【論】諸後得智有二分耶者所言諸者謂有三心後得智及緣兩重十六心諦觀後得智亦有緣事後得智等故言諸也。
【疏】眾生識上聲色等相生者謂有情識上有聲名句等生聲即是色蘊攝故說眾生識上有色也名句等是行蘊收界處准知。
【論】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者此第二師亦同初師說云佛亦無十五界佛不說法既無相分即無五根五塵根塵既無亦無五識所依根塵既無能依五識不起。
【疏】佛地論至二師之義者意云彼第一師同此論第二師義彼後二師同此論中第三師義問彼論中後二師義如何差別答彼第二師總言無漏智有見相不論根本後得若據第三師分別云根本智無見相後得許有故成二別。
【論】聖智皆能親照境故者此師意說後得智親取心外本質法不變而緣故無相分。
【疏】如彼四句廣說者按彼七十三云有思惟真如不觀真如謂真見道中菩薩以根本智觀真如也有亦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相見道中菩薩有以後得智觀真如等有不思惟亦不觀真如謂餘散心等。
【論】又說此智分別諸法等者按佛地論第三師云無漏無分別智相應心品無分別故所緣真如不離體故如照自體無別相分若後得智相應心品有分別故所緣境界或離體故如有漏心似境相既分明緣照若無漏心緣離體境無似彼相而得緣者觀所緣論不應說言五識上無似極微相故非所緣如是境相同無漏心無漏種起雖有相似有漏法相然非有漏如有漏心似無漏相非無漏故。
【疏】其他之心他身土等者此總舉三法一謂他心即是他心智所緣境二他身五根扶塵三他人所變四塵等此等離自體法不帶影像應非所緣緣。
【疏】緣色等時應緣聲等緣色等智不帶聲等相故者量云緣色之時應緣聲等以不帶色等相故猶如緣聲時。
【論】又緣無法至無緣用故者無法者是過未二世及空華等類言等者等取不相應法若言後得智不變相者緣無等時應無所緣緣非實體法無緣用故然許彼智緣無得生故知後得緣無法時非無相見。
【疏】然有義事所緣三種差別者義者謂能緣觀心上苦無常等義事者觀心同時俱有之法同一事業故所緣者謂四諦非安立等謂此等法義如六現觀章廣明故云如別抄說。
【論】六現觀等者現觀差別諸論廣明如章所敘對法顯揚說十十八今略引之且對法第十三云建立現觀略有十種謂法義真後寶不行究竟聲聞獨覺菩薩法現觀者謂於諸諦增上契經等法中從聞他音增上緣力已得最後順解脫分善根所攝上品清信勝解由法而得名法現觀義現觀者謂於如上諦增上法如理作意增上緣力於苦諦等境已得最後順決擇分四善根所攝上品諦察法忍真現觀者由於如上諦增上力已得見道十六剎那所有聖道又於見道中得現觀邊安立諦世俗智由出世智增長得種故名得彼智而脩道位方得現前後現觀者謂一切修道由見道後一切世間出世間道智皆名後現觀寶現觀者由佛聖弟子於三寶所已得決定證清淨信謂薄伽梵是真正等覺者法毗奈耶是真善妙說聖弟子眾是真障行者不行現觀者謂已證得知聖所愛戒所攝律儀由得此故此所對治那落迦異熟等必不復行永盡不行故名不行現觀究竟現觀者如道諦中究竟道說謂已息一切麤重已得一切離繫得如是等聲聞現觀者謂前所說七種現觀從他聞音而證得故名聲聞現觀獨覺現觀者得前所說七種現觀不由他音而證得故名獨覺現觀菩薩現觀者謂諸菩薩於前所說七種現觀哀戀眾生不於下乘而出離故然於菩薩極喜地中入諸菩薩正性決定是名菩薩現觀又按顯揚十七云又此現觀差別有十八種謂聞所生智思所生智修所生智順決擇分智見道修道究竟道不善清淨世俗智善清淨世俗智勝義智不善清淨行有分別智善清淨有分別智善清淨行無分別智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智成所作後智聲聞等智菩薩等智然顯揚略標其名而不能釋相傳釋云初之三智即資糧位中所有三慧次下四種如名應知第八不善清淨世俗智現觀者即是順解脫分位未能善解四諦理故解云但不解四諦理名不善非是三性中不善也第九善清淨世俗智現觀者即順決擇分位善解四諦理故第十勝義現觀者即是見道修道無學道究竟道位智第十一不善清淨行有分別智現觀者即是欲界之智第十二善清淨行有分別智現觀者即是上界修慧智第十三善清淨行無分別智現觀者即是見道修道究竟道中緣非安立諦智第十四成所作前行智現觀第十五成所作智現觀第十六成所作後智現觀者如次配加行正體後得三智解云成所作者所斷證作事成辦非是四智中成所作智也第十七即是彼聲聞所有現觀智第十八即是菩薩所有現觀智又依彼論第十四中釋此中九云此中不善清淨世俗智者即是順決擇分智善清淨世俗智者即是出世後得世間智勝義智者即是見道智也又不善清淨相有分別智善清淨相有分別智善清淨相無分別智又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智成所作後智解云此明十八種現觀中九種智差別今且明前不善清淨等三智差別也言未斷煩惱生非煩惱對治者意云加行智未斷煩惱即生非煩惱對治者此智不能斷故非對治煩惱言已斷煩惱生非煩惱對治者即後得智從真見道後生云已斷煩惱生非煩惱對治法者以後得智不能斷惑也言斷煩惱生是煩惱對治者正是見道智也餘文解言中三差別者即此三種由有分別無差別故世俗勝義智性差別者解云有分別言攝得前二無分別言唯攝第三世俗言亦攝前二勝義言唯第三故三差別收言後三差別者此三種顯示斷前正斷及後智性差別故斷前者即加行智見道前智正斷者正體也後智者即後得智真見道後智故三差別今以顯揚第十四文配位為正又按攝論第六云現觀大小二乘有十一種差別不同故本論云菩薩現觀與聲聞異由十一種差別應知一由所緣差別以大乘法為所緣故二由資持差別以大福智二種資糧為資持故三由通達差別以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四由涅槃差別攝受無住大涅槃故五由他差別依於十地而出離故六七由清淨差別斷煩惱習氣淨佛土故解云二乘人斷煩惱不能淨土菩薩人斷煩惱習氣即能淨土故二別也八由於自他得平等心差別成熟有情加行無休息故九由生差別生如來家故十由受生差別常於諸佛大集會中攝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別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無量功德果成滿故。
【疏】喜能明利別有分別者問何故不與樂受相應答思現觀是欲界中思慧思慧唯在意識中有故欲界第六識唯有喜憂捨三受相應所以第六識中無樂受若色界中意識有樂受上二界無思慧又欲界中若得聞法意識領解喜受相應故云喜能明利別有分別也。
【論】言加行道中觀察諸法者此文約前資糧道亦名加行道故論云非前資糧無加行故云此文不約四善根名加行道也。
【疏】思能生修者由資糧位中思所成慧能引生?等修慧。
【疏】自相者下中攝故未廣緣故者意云以下中品思不能廣緣但能任運生緣自相故云自相者下中品攝若能廣緣無常等共相即上品思收。
【疏】雖如亦是諸法自相未證之時但共相者意云若根本智緣真如時親證如故真如名自相若加行位及後得智緣真如時以不親證故真如但名共相攝。
【疏】雖亦觀一切法無我等多分有分齊觀者意云此加行位?等四善根雖觀一切法無我等而有分齊但依一之法觀或四諦別緣為苦無我等不能廣分別故不立現觀也。
【論】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淨信者意云世間信者謂信有漏因果出世間信者即緣無漏有為無為等。
【疏】立為不壞信故者意云立無漏信為四不壞信謂於三寶生信及淨戒生信名四不壞信不為所緣之所引轉名為不壞。
【疏】是等流故者四善根是見道現觀之等流也以不同見道現觀故。
【論】現觀智諦現觀者意云智者即是能觀之智諦者即是非安立諦此智現觀緣非安立諦故名現觀智諦也謂一切種者即真如以真如與一切法為體故以真如名一切種。
【疏】謂在何位但緣非安立至故言一切種者此現觀即是根本後得二智言一切種者謂是真如即是根本智所緣緣言非安立者即是三心見道是後得智境既不是緣事後得智是故根本後得俱名無分別智也言見修道二智者即是見道修道中根本後得二智也。
【疏】現觀邊智諦現觀者初現觀者即是真見道非安立諦名現觀也下現觀二字者即是六現觀通號邊謂後邊也此安立諦即非安立諦之後邊也謂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者意云智諦現觀是真現觀後緣諸安立世出世之智也智者緣安立諦之智諦者是安立諦此安立諦智是非安立諦後智故云謂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也。
【疏】此通有漏無漏者此第五現觀據實唯無漏言通有漏者且如從真見後智無漏後得智緣安立諦十六心從此後起有漏智亦能緣十六心安立諦故言通有漏此在真見道中能具緣十六心安立諦若全在修道位即不能具知安立十六心或作一心二心等觀以有漏智劣故又初出見道無漏心時亦不名修道是見道攝從初一念起有漏世俗智時雖名修習未名修道要經多念智修習方入修道也。
【疏】盡無生智等為自性至菩提分法為自性者十智者謂苦智集智果智道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也據大乘中說阿羅漢不得十智但說煩惱漏盡之處名盡智又起智緣擇滅無為煩惱不生處名無生智即佛身中亦有十智若小乘中有不退種姓阿羅漢亦具十智以煩惱更不生故若退種姓阿羅漢唯得有九智不得無生智以更退起煩惱故然小乘說世俗智唯有漏今大乘說亦通無漏縱是無漏緣事智亦是世俗智攝或取三十七菩提分法為自性也。
【疏】可取如上取說至不同等者意說諸論所說現觀或六或十或十八增減不同者可准上兩說和會今按對法顯揚唯識說有增減者據義各別亦不相違。
【疏】真攝第四少分至亦通修道等故者意云但攝第四根本智少分不攝後得智唯攝見道不攝修道故云少分。
【疏】其相見道收第四少分至亦通修故者意云此相見道攝彼第四後得智少分不攝根本智唯攝相見道不攝修道又攝第五後得智全不攝世俗智全又攝相見道不攝真見道及修道等。
【疏】第二第三至故不相攝者此說不攝餘四所由理亦究竟義意易了故此不說第二第三約俱有出體不說自性故不相攝此中許且令借亦與十八相攝差別具如別章故不繁述。
【疏】轉先所依生餘依故者所依者謂身也即轉却異生性所依之身即轉得無漏聖性所依之身。
【疏】由此般若樹自相續故者若佛身四智即名覺樹敷榮故菩薩身中智慧亦名為樹也始從證得更不退轉故名相續。
【疏】王此洲花果也者若實佛果即是菩薩四智心品及大涅槃并一切智一切種智及無漏離繫果等也此皆是菩薩未成不得果實華果者即入初地已去由無漏勢力傍資地前資糧位以前有漏故一切業令感得十王十王位乃至菩薩華報果華即是果也若至初地已上更不造新業故資舊業也。
【論】得諸平等者無性攝論第六云得三種平等一者得有情平等心性者遍見一切有情等無我故如有說言一切諸法皆如來藏二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者得彼菩薩意樂平等性故三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得彼法身平等性故佛地經中有十平等如前已引又有解云得一切有情平等者菩薩觀眾生無性無有親疎故得一切菩薩平等者菩薩見諸菩薩無高無下等心恭敬故得一切如來平等者佛佛皆同故然此論中云初地菩薩得諸平等者約三平等說未約十種平等說何以故此十平等是第七識中十平等也問初地菩薩雖得平等性智而修道我執未伏至第七地中方伏之第八地菩薩方得十種平等而生如來家而善達法界耶不答生如來家是根本智善達法界是後得智之用也了俗證真是後得用故。
【疏】即常生在他受用土中如梵網經說者即梵網經為第二地菩薩說菩薩戒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即是加行位中所見化佛一華百億國一國釋迦者即是凡夫異生所見化佛若為初地菩薩所現他受用佛即今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迊百華上復現百釋迦等若為第三地菩薩等所現應言周迊萬華上復現萬釋迦等問何以爾者答以初地菩薩生他受用土中坐百葉華所見佛亦坐百葉華若二地菩薩坐千葉華所見佛亦坐千葉華若三地菩薩坐萬葉華所見佛亦坐萬葉華以此准知又准仁王經云若菩薩住百億佛國中作閻浮四王天王修百法門二諦平等心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千佛國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門十善道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十方佛國中作炎魔天王修十萬法門用四禪定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百億佛國中作兜率天王修百億法門行道品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千億佛國中作化樂天王修千億法門修二諦四諦八諦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十萬億佛國中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十萬億法門十二因緣智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百萬億佛國中作初禪王修百萬億法門方便智願智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百萬微塵數佛國中作二禪梵王修百萬億微塵數法門雙照方便神通智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國中作三禪大梵王修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法門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國中作第四禪大靜天主三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門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源教化眾生如佛境界故知仁王經中三地以上約倍倍論之故言三地有十萬四地有百萬等乃至十地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國中等問若三地以上約倍倍說者何故言初地菩薩坐百葉華三地坐萬葉華耶答十地論中以見梵網經說二地菩薩坐千葉華遂說初地坐百華三地坐萬華等其實三地以上即約倍倍說之此即會十地論文又盧舍那佛所坐大華臺由如風輪若千葉華由如水輪金剛輪等一華百億國由如地輪安住而教化故。
【疏】一剎那頃證百三摩地者謂此菩薩得初地時即於一剎那中一時證得一百三摩地故於一念中得又解證得百三摩地者唯證得一定於一定上有百三摩地作用故菩薩證見道時一念證得十百種事不約前後若前後知十萬種事一念唯知十百種事。
【疏】以淨天眼見諸佛國者即於一念中得見一百佛三千大千界。
【疏】三動百世界身亦往彼佛界者皆唯一念不約前後問菩薩往百佛界為化身能往為實身能往答化實俱能往百佛界放大光等者即放光照百个佛國。
【疏】四化為百類普令他見者初地菩薩或化作金銀七寶色聲青黃等百類物與有情令得見與第九別者第九但化作百佛身故是不同。
【疏】五成熟百類所化有情者菩薩於一念中化百類有情令根成熟問菩薩云何於一念中成熟百類有情耶答菩薩於百法明門深以悟達有情根前聖為加持故於一念修得成熟一又菩薩一念說法百類有情成中說四名得成熟亦何爽理又云或住多時方可成熟如言一時佛在其力說法非唯一念時今言一念非唯一剎那。
【疏】六若欲留命得百劫住者然初地分段身壽命得三五劫住若欲更留得百劫住而菩薩留身百劫住而分段為留變易為留分段身若論變易二義亦能。
【疏】見前後際百劫中者有兩解一云見前五十劫見後五十劫名見百劫事二云見前一百劫後亦見一百劫故名見前後際一百劫後解正。
【疏】智見能入百法明門者法門即能詮教教詮苦無常等故喚教為門。
【疏】九十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者但約一箇菩薩本身一時化作菩薩百眷屬圍遶菩薩本身令有一百一身。
【疏】二加能入百佛世界亦動百世界中攝者意說能入百佛世界即是前身亦能往也入與往其義一也。
【疏】三加照百佛世界者即是前放大光明文也。
【疏】彼論文中亦合入照百佛界等一處為釋者意說此論中成熟百類所化有情亦合攝入彼論照百佛界等中一處釋之既不一處明故知釋論者失。
【疏】十種發心等者所指彼論文廣故不引文。
【疏】又作阿賴耶識依他性觀等者按五十一云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意說未見諦者不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何以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麤重縛所縛釋曰資糧加行異生緣彼眼等轉識此有二義一三乘通說理實大乘亦緣第八作唯識觀二質影不同賴耶為質轉識為影隱質談影云緣轉識問二乘云何能觀賴耶云入聲聞正性離生通達賴耶答有二義一據不定聲聞性人根熟者說彼入自見後迴入大能達賴耶定性不然二約種子賴耶識言三乘皆能知苦斷集廣如瑜伽論鈔所言賴耶者且約七地已前說若至八地已上亦名異熟識觀觀識從緣如幻不實名依他性觀心外境無名唯識觀問初地菩薩得十百門未審攝得幾道耶答若見佛國即天眼通若動佛世界是神境通若見前百劫事是宿住通若見後百劫事是死生智通八淨天耳聞佛說法即天耳通知有情所樂聞何法而便為說是他心通未得成佛無漏盡通。
疏第十卷。
【疏】住出地心等者問初入地心既是見道住出地心後是修道未審相見道在於何心答今以理推徵相見道在於住心從真入相故。
【疏】為斷餘障證轉依等生起下文者即此論文云為斷餘障證得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論文即是生起廣解為斷餘障轉依之義今但總標生下略釋文也。
【疏】然非唯智是修習位乃至略不說餘者意云此修習位非唯取此無分別智而為修習位體然亦取修習位中十波羅蜜為修習位體問何故論中說修習位唯取無分別智不說餘法耶答即從所緣能斷道說緣者藉也即修習位從所藉無分別智能斷惑故所以此位偏說無分別智略不說餘法或所緣者即是真如既對所緣真如即說能緣無分別智斷惑之道為修習位故不說餘十度等法。
【疏】遠離所取名為無得者謂所取境是能緣心之所得今離所取名無所得遠離能取名不思議者其能取心名為思議今心智既無能取名不思議。
【疏】或有漏分別說為戲論者且如童子戲於沙土之上終日無益此有漏法亦復如是終日駈馳順於生死終無有益故名戲論然如無漏之法能斷於漏故壞生死非戲論也。
【疏】妙用者此無分別智凡不能為皆悉佛妙有大勝用非要神通名為妙用。
【疏】違細名麤違輕名重者菩提涅槃是微細法不同煩惱障麤重之法得細輕名重者二障障正道故名麤重麤重之義諸論不同有其兩說一者二障種子於無漏法性無堪任違細輕故說名麤重有實自體二者二種所引無堪任性與五蘊法非一實五蘊無別自性違細輕故亦名麤重今此頌中說前非後有種體故。
【疏】所知障種名麤重乃至若論煩惱非種麤重亦地地斷者及非種麤重者即是二障之上無堪任性是也若所知障地地之中起法空智無間道斷也若煩惱種十地不斷者至金剛心方斷若煩惱上無堪任性亦十地之中地地斷若所知障與煩惱障同種別種今應分別亦所知煩惱同種生者十地之中地地起法空智無間道斷所知障種煩惱亦隨斷起法空智解脫道斷所知障煩惱二障之上無堪任性以所知煩惱同種生氣分同也其煩惱障若與所知障別種生者即十地之中地地起法空智無間道斷所知障種兼斷煩惱障上無堪任性煩惱種至金剛心始斷起法空解脫道時唯斷所知障上無堪任也問若無間道能斷煩惱障上無堪任性者何故此論云無間斷惑種解脫道捨無堪任性耶解云論即約斷二障同種者說故亦不違若據別如前釋。
【論】此能捨彼等者此無間道捨二障麤重至解脫道得二轉依轉依者謂菩提涅槃或可頌意但說涅槃。
【論】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者意說第八識與染淨法為所依也不約與七為所依故若約六七識為所依者若六七正起染時可與染法為依正相唯如何得與染法為依或六七起善心時可與淨法為依如何與染法為依故唯取第八為所依也故說第八為染淨依真如為迷悟依。
【疏】總為別依者意說總第八依他與染淨別法為所依染即依他上遍計淨即依他中圓成若爾是依他唯第八識耶答又解依他又通一切有為法皆是依他從緣生故今約無間與染淨二法俱為所依即唯第八餘色心等有間斷故。
【疏】同攝論果斷分解轉依者意云如攝論中有十分義解轉依果今此果斷分即是彼十中一數也彼果者即是菩薩斷果斷者即是涅槃由斷煩惱得涅槃故。
【疏】轉謂轉捨至轉依依士釋者意說第八總依他與染淨別法為所依即依他轉染得淨故依他是轉染淨之所依即轉之依故名為轉依故依士釋也即依他與二轉為依也。
【疏】又解此文依他事上至故名轉依者第二解云即此依他起法與理為依由有依他起第八識故與能遍計心為所依由能計心起計所執性而執邪道理若起聖智斷染遍計性得菩薩智而即證涅槃真如故說邪理及真理皆依他起事法故事為理依即將事攝理如將苦等事攝諦名苦諦真如苦即是事法即但名苦諦真如苦諦既然此論中說依他起與染淨法而為依者是事為理依也即同小乘說小乘說一切理法皆依事故此下論文云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者此文即理之為事依唯是大乘中不共義小乘無也問兩解所依有何差別答前解依他起法為染淨依後解約事為理依故有別也。
【疏】無性云二所依止轉依亦持業釋者意云此依他起事等有邪理執著有正理離倒即依他與邪理正理二法為依若轉却依他邪理自己正理得顯即無漏起生正智所以轉字而屬所依依他故持業釋轉即依故名轉依也即依他起一法能持染淨二法名持業釋三藏法師有此分別又按無性本論第九云二所依止轉依為相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涅槃謂依他起性清淨分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依他起性轉依謂即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無性釋云二所依止轉依為相或依士釋或持業釋解云二所依止即通二分者意說二分者即是生死涅槃名為二分通二分者即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既與二分為依故知依他亦通染淨故云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也二所依止至或依士釋或持業釋者意云若依他與染淨為依者轉染為淨名轉之依故依士釋若依他起體通染淨者轉染得淨轉即是依故持業釋。
【疏】然今能依所依合為轉依故無持業釋者若據其文即不順若據其義義即無違意云攝論能所依合說故通持業釋此論中能所二依別說故無持業但有依主釋或可此論能轉與所依合名為轉依有依主釋攝論唯約能依染淨轉即是依故持業釋此順疏文不違理故。
【疏】今言依他起名轉依者至名為捨者意云此釋伏難謂有難云所言轉依轉謂即是遍計圓成如何論云依謂依他起耶答如疏自明流轉即虗妄遍計生死還滅即菩提菩提即道諦是能還滅諦是所證寂滅處俱依依他第八識也又有異師解轉依文云轉者屬能轉道亦轉之依由能轉道轉所轉依名轉依故今此解者相最顯了詳曰與轉為依名為轉依轉即能依能依論說是染淨法云何轉言屬能轉道能轉道者非是染故今釋轉者而有二義一云轉者屬能轉道捨得二種轉之捨得依主為稱二云轉者屬所轉捨得二種轉即捨得持業立名今依初義合言轉依亦依主釋合言轉依者轉謂能轉依謂所依即轉與依合說名為轉依也。
【疏】即真如迷悟依者迷悟是能依真如是所依即迷悟之依亦依主釋。
【疏】悟此真如證涅槃者至能所依異者問生死妄計與真如體別可與為依涅槃既與真如無別如何真如與涅槃為依豈可一體之法而分能所依別耶答執四種涅槃中初後二種涅槃體即真如不分能所若有餘無餘二種涅槃由斷障所得此二涅槃即是擇滅擇滅是假即依真如此假涅槃為能依真如是所依故說涅槃依真如也。
【疏】金剛心後等者此釋頌中便證得轉依文。
【論】雖於此位至名法身故者此釋伏難難云如第一師釋轉依言證得如斯二依果云何此中但說涅槃不說菩提答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唯識性故又復頌既云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明知但顯涅槃不說菩提也。
【疏】位有多種者即五位也但說小分者不說餘位但說修習位故言小分。
【疏】此無別體者意云總名修習位若說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即分十地十地與修習位無別體也言總釋別位者即是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若為別位即約此修十勝行別位以立名十地故云總釋別位。
【疏】明十勝行即是廣前至是出世間智者問十度中前五是福如何將十度而釋無分別智耶答其修習位非唯取無分別智為體總用十度名修習位故入十勝行廣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於義何爽。
【疏】俱行五蘊者但無漏戒名色蘊俱時身不名色蘊以有漏故。
【疏】前劣者已捨故者意云且如見道聖性對修道無漏智名劣即前前劣後後勝也意難云若見道無漏智斷分別惑名見道聖性即修道無漏智不斷分別惑又捨前見道聖種有修道無漏智等應非聖性。
【疏】性能斷故者意說且如見道無漏智斷分別惑故所以修道無漏智等斷分別也見道智不斷修惑修道智亦能斷故云性能斷故又是見道無漏智之類故若據此義即兼取已後修道無學道無漏智種為聖性於理為勝問且如分別二障種能生現行者立為異生性不能生者不立為凡性何妨聖性但於能斷分別惑無漏智種上立耶答此亦不然若爾如身在欲界坐得無色界定已離欲界上二界染此人既即欲界中分別惑種不生現行未知此人是何界異生攝亦不說此人有無色界分別惑種能生現行即不說此人是無色界異生攝何以故以本所生身及第八識是欲界故若言此人是欲界異生者此人先伏欲界染即欲界異生性不成就故若救云此人所有色無色界分別惑種依欲界第八識故種子不離識故即此人是欲界異生者不然違前種子不成就中若身在欲即上二界種子不成就亦不可說身在欲界或在色界即用三界中所有分別二障種名欲界等異生以界是繫義故今正義應言若身在欲界欲界中分別惑種若能生現行不生現行為欲界異生性若身在初禪即依初禪中所有一切分別二障種無問生與不生立為初禪異生乃至有頂亦然。
【疏】各隨自乘所治既為凡性者如二乘人但依所治分別煩惱障種上立為異生性菩薩人依所治分別二障種上立為異生性。
【疏】亦隨自乘能治至一空二空智種為體者若二乘人即依生空智種上立為聖性若菩薩人即依生法二空智種上立為聖性也。
【疏】非如二乘小人之聖性者若二乘即名小丈夫之聖性若女人得預流等四果亦名丈夫之聖性性是丈夫故若成此性種是女人亦名丈夫問依男身得聖性聖性應勝依女人得聖性聖性應劣答女人但得聲聞果不得獨覺菩薩也獨覺菩薩必依男身得故然獨覺中部行獨覺女人容有種姓必不得麟角獨覺麟喻獨覺出無佛世以神通力化三千界故非女人所得。
【疏】此地名極喜地者未知此喜是何地喜答初禪二禪喜及欲界喜若第三禪但有樂第四禪有捨受若爾菩薩入見道要依第四禪第四禪唯是捨受如何菩薩起下地喜心答菩薩欲入見道身在欲界若正入見道即依第四禪在見道已後起下地喜心身在欲界起下地心斯有何失若爾由頓悟菩薩身生欲界出觀已後得起下地喜心且如漸悟迴心身生第三第四禪中還依第四禪心得入見道出觀已後如何起下地喜心唯除借識力身在上地借下地眼耳身三識等今解云第四禪中捨受亦得有喜且捨有二種一順益捨二違損捨違損捨與憂相應若順益捨亦假名喜非實是喜也且如第二禪中見下火交起而生於憂亦假名為憂憂受初禪既斷故此亦如是即捨受名喜二釋俱有理。
【疏】由得不住道者有兩釋一云菩薩得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名不住道若預流人厭生死樂涅槃名住道二云約菩薩於在家或出家二道之中皆不定故向作梵王帝釋長者居士婆羅門等或大魚之身救其飢饉等或作師子虫鹿等身隨煩惱受生化沙門比丘比丘尼像若預流人即住在家出家二道之中出家即剃除鬚髮威儀具足若在家即受持五戒等然菩薩不定住於一道名不住道問二乘人及漸悟菩薩可許受持菩薩別解脫戒頓悟菩薩既是大乘如何亦受菩薩戒耶答有二義一者為欲遍學二為欲降伏二乘所以須受故頓悟菩薩先學大後學小若漸悟菩薩先學小後學大。
【疏】一向預流行不成就故者如預流人不行十惡性戒成就若菩薩行於十惡並見諸眾生先曾修善後遇惡友更令造惡菩薩見已恐墮惡趣即作是心彼得生天自墮地獄作是心已即斷命根故菩薩起煩惱勝二乘無量劫悟道乃至偷盜邪行兩舌等罪皆為利益一切眾生也。
【疏】亦非一來者然一來果大生唯有一生小生即有四生謂兩箇中有菩薩不爾受無量生化有情類。
【疏】不還者更不於重生處生名不還果如先於欲界或梵眾天生已更不於此處生名不還果已上皆然。
【疏】菩薩生欲界不退靜慮者意說菩薩得上地定而不退定亦不起欲界潤生煩惱但由願力受欲界生縱起煩惱助願受生亦不起煩惱過失故說菩薩安住靜慮還生欲界。
【疏】菩薩減離無色界生者滅即是離意云菩薩離劫無邊而更不生後。
【疏】或色界中已證得威德菩薩等者初地已上菩薩皆名威德威德菩薩不生無色界意云非但菩薩威離無色生於欲界亦有得威德定菩薩為利益有情雖住靜慮而生欲界問何故菩薩不與無色定相應生於欲界耶答以無色界非成熟有情處故。
【疏】由此菩薩善巧迴轉動故者善巧迴轉動者即是方便巧能也此菩薩雖得上界定不退上界定還生欲界故名善巧回動生於欲界。
【疏】唯有具利故喜至極喜故者彼論云二乘人唯能自利不能他利不名極喜初地菩薩具二利故名極喜也又二乘人唯證一生空聖性不名極喜菩薩人能具證二聖性故名極喜故瑜伽七十八及解深密經第四同作此說云成就大義得未曾有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故仁王經名為喜學十住婆沙始得法味生大歡喜名極喜地。
【疏】無上二利初證聖處多生歡喜者疏引十地文隱讀者難悟今按十地論云菩薩成就無上自利利他初證聖處多生歡喜故聖處者即聖性也。
【疏】即與此二因同者自下別解初地具三因故生歡喜也一初獲聖性二具證二空三能益自他具此三義故生極喜也與此二因同者彼此二論俱有初獲聖性能益自他二因故云二因同唯具證二空相一因此論獨有餘所無。
【疏】四十七說此地善決定故者即疏中除却四相發心分外其次已下有六箇故字是也又按瑜伽四十七云極喜住菩薩有四相發心一者何相發心謂勝解行住已善積集一切善根於菩薩行已正超出略說是相二者何所緣慮緣當來世菩提資糧利有情事一切佛法諸佛所作此等圓滿三者發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謂諸菩薩發起一切菩提資糧隨順有情一切菩薩成佛等事四發心有何勝利謂諸菩薩發是心已超過異生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紹如來種又云又現法中能起菩薩一切精進信增上力為前導故又云引發十大願謂為欲供養最勝有情說無上法引第一願為欲受持彼所說法引第二願為欲勸請轉法輪故引第三願為欲順彼行菩薩行引第四願為欲成就彼器有情引第五願為往佛國見佛供養聽聞正法引第六願為淨佛國引第七願為不離佛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引第八願為利有情曾無空過引第九願為證菩提作諸佛事引第十願十願者按四十五云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以一切供具供無量佛名一大願願於當來護佛正法傳令不斷名二大願願於當來從都史天下至般涅槃名三大願願於當來行菩薩行名四大願願於當來普成有情名五大願願於當來普示世界名六大願願於當來普淨佛土名七大願願於當來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趣入大乘名八大願願於當來無倒加行皆不唐捐名九大願願於當來速證菩提名十大願又四十七明初地中有十淨修住法由是能令極歡喜住速得清淨一於佛法深生淨信二觀有情唯苦起悲三誓令脫苦得樂起悲四為救憂苦而行惠施五為利有情求世出世法而無厭倦六無厭倦故善知諸論七善知論故善解世間八即於如是正加行中而修慚愧九即於如是正加行中得無退轉十以妙利養及與正行供養如來又云又諸菩薩於此十法受學隨轉多修習已復於餘九增上戒等諸菩薩住從佛菩薩專精訪求一切種道功德過失及神通樂無失壞道等此即開曉餘九地也又云願見諸佛願生佛國如實稱遂又以見佛成就有情善根迴向無上菩提由是三種清淨因緣彼諸善根倍復明淨名修善根又云在在生處多作輪王王瞻部洲得大自在得百法明門等是生處戒等彼廣明威力故得大自在是威力故。
【疏】二障攝者意說此犯戒垢後十一障中辨煩惱所知二障中當辨相攝。
【疏】淨尸羅至即通三種乃至此地已滿者淨尸羅者是梵語此云清涼意云若堅持戒即名清凉若破戒者即心生熱惱然此第一解即不及第二解此中意說若別解脫戒即能離性罪若定道共戒即能離犯戒貪等煩惱性罪者但制不制皆結罪如殺婬等十不善業若制有犯不制無犯名遮罪也如制不得婦人同道行等雖第三地中得定增上然十地中皆得定故若望定共戒即此二地既滿定障亦除然第三地中斷定障名發光地者據定增上說此答外伏難言通三種者所謂別解脫律儀道共律儀定共律儀也然此三種律儀相望應作四句分別具別解脫與定共戒相望四句云有得別解脫律儀不得定共律儀謂今時持戒比丘唯受得別解脫戒不得上界定有得定共戒不得別解脫戒謂諸外道雖得四禪八定而不言別解脫戒等所以一切外道身中皆無別解脫戒有亦得別解脫戒亦得定共律儀即如比丘受得別解脫戒已又修行至三乘須解脫分及須決擇分中得上界定也第四句可知謂異生至等不受禁戒者又將別解脫戒對道共戒相望作四句云有得別解脫不得道共戒謂諸比丘雖受別解脫戒未得入聖有得道共戒不得別解脫戒謂有羅漢果而是沙彌乃至前三果人亦有是沙彌者此等雖得道共戒而未得別解脫戒者亦得別解脫戒亦得道共戒謂佛在世有比丘受解脫律儀於彼修行得入聖道亦有小分先得四果後方受別解脫也有非得別解脫戒亦不得道共戒謂餘凡夫亦不受戒不得聖道又將定共與道共相望作四句者有得道共戒必得定共戒有得定共戒不得道共戒謂餘外道而得上界定無無漏道也第三四句同前第三四句可知。
【疏】或依別脫至根本罪故者此第二解解云今第二地唯依別解脫戒說所以二地能令離三戒障隨戒故名戒障三戒障者一加行二後起三根本如言殺生先持刀杖向前欲殺名加行殺生已後其罪增長即名後起正殺之時名為根本此三障戒名為戒障障別解脫戒也入二地時別解脫既得圓滿明知全能離此加行後起根本三種罪障。
【疏】非定道共至後起罪故者意說道共戒不能離此加行等三障問何故不能離此三障耶答此定道共戒名隨心轉戒心有即有戒心無即無戒若不在定即無功用而能防非今此別解脫戒一切時能除防性罪遮罪加行後起根本罪立別解脫戒據防非故所以說二地有別解脫戒而令能離三障等有解云據防性罪遮罪加行後起根本罪立別解脫戒據防性罪身語七支立定道共戒不依遮罪加行後起而立定道共戒也若依此諸根本即是性罪此解有理若不防性罪云何名定道共戒故俱舍頌云從一切二現得欲界律儀從根本恒時得靜慮無滿釋曰一切謂加行後起根本三時名一切也二現者心境二法在現在世名二現也心唯是情境通情非情此通性罪遮罪也依此深防立欲界別解脫律儀從根本恒時得靜慮無漏不防遮罪加行後起也。
【疏】又論性戒至餘論皆同者此第二解初地菩薩必不犯性罪少分犯遮罪作雖意護持時有小分誤犯又初地菩薩不同初二果初二果人猶有妻拏菩薩不爾所以於性罪畢竟不犯但於遮罪而有誤犯有云初地菩薩猶實有妻拏未見文更撿餘文設有皆是示現故淨名云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疏】無性云至無色名等至者此文且據增勝現說而不盡理以色界中定慧均故所以名等持以無色界定慧不均但名等至即等離沉掉持心一境故名等持若於定中正受定境現在前故云名正受現前。
【疏】三呪四能得忍者以小文句請佛加持能除定障故名為呪能得忍者即以文句讚歎菩薩所有功德於菩薩道速得不退及能修證無性法忍言遲鈍性者即下闇鈍障也由闇鈍故於其三慧而有妄失故得障名。
【疏】今此地無妄彼法名大法之總持者大法者謂教法也總持者謂念慧也由念故不妄此教法名大法總持。
【疏】謂以聞思修三慧至親能起二者意云謂依定及總持為因發起無盡聞思修三慧照了大乘法因得定斷障聞思轉勝故云發無邊妙慧光妙慧光者即聞思慧也問定是修慧聞思是散慧豈可依定心發起散心思慧耶答有二解一云聞思慧依定起者即在定中義說有聞思慧也謂於定中能緣聞名故假名聞慧能緣義故假名思慧據實而言實是修慧必無散聞思慧也第二解云即疏中有文謂因得定斷障聞思轉勝非由定力親能起二因得定斷障者因聞思得定因修慧斷障此中意說即由聞名定聞慧思義起思慧若已後不起修慧即令已前聞思有所忘失若以後起修慧即令已前聞思二慧皆不妄失又令已前聞思二慧漸漸轉勝名由定起不是聞思依修慧起故說非由定力親能起二也。
【疏】故名明地者舊經論喚第三地名為明地准新經論名發光地云明與光語異意同。
【疏】問何故十度五地修禪修三福業此地修定者三福業者謂施戒或修此中問意云何故十度中既說第五地修禪明三福業即說第三地中修定耶答菩薩為欲遍學諸道故初地引施二地持戒已上同欲界有情三地學修定即同色無色界有情聲聞行法多所以菩薩四五地中學緣覺行法少所以唯第六地學七地以下學菩薩無相行等且四地修菩提分法觀五地觀四諦理同聲聞若六地修緣生觀即同緣覺七地已下皆同菩薩修無相行所以爾者唯識約菩薩遍學諸道故三地修定餘論約十地中修十度約隨增相說云五地修禪各據一義亦不相違問何故說於戒定偏名福業耶答由施戒感大財及生人天中受勝妙果由修定感上二界生是故此三偏名福業。
【論】燒煩惱薪者此但斷所知障不斷煩惱云斷煩惱障即伏令不起名之為斷然疏引世親云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等者亦是伏令不起故疏云即斷第六識中俱生身邊二見及與二見隣近俱起貪痴慢等亦伏不起就此應分別若貪痴慢與身邊二見俱起者即四地中伏也若貪痴等由身邊二見勢力所引起者即第五地中伏若貪痴慢不由身見邊等獨頭起者即第六七地中伏然四地中亦伏八大隨惑而不伏小隨。
【疏】十地云不妄煩惱薪者妄謂痴妄妄失此煩惱無始相續不絕名為不妄亦有疏本云不惡煩惱薪起火所燒故者有解云身邊二見是有覆無記性云非不善故云不惡此四地中伏故云起火所燒。
【疏】以菩提分法為慧者非皆是慧慧之焰故者意說此地修菩提分法觀名焰慧地者即菩提分法非皆是慧慧之焰從喻為名也意云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四念處是慧為體五根中慧根五力中慧力七覺支中取擇法覺支八正道中取正見此等八法皆為慧餘二十九法總名為焰是慧之焰故名慧也亦如於焰從火而發今時信進等亦由慧發故如焰名云焰慧地也。
【論】五極難勝地者問仁王經頌云初地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理何故此論等唯說五地真俗雙觀方名難勝答世智有二一者緣色等諸法自性二廣分別五明差別緣色等法無多差別易故初地真俗令緣緣五明論智起有多差別行相難故然五地方令真俗雙緣問初地五地既一種真俗合緣有何差別三藏解云初地得者據由加行力方得五地得者據由任運力得亦不相違。
【疏】然相應者至前四地中猶未能故者此釋相應義有二解初約智辨相應第二約境辨相應謂於真觀為俗令境相入名相應等者此約智解相應也即約一念中得並起二智名相應意說第五地菩薩一念中起根本智正觀真時即起後得智於此真上而能觀俗名後得智正緣俗時同念即起根本智即能觀真但以真俗不相離非謂將真即是俗也問無一心中二慧並生如何解此文答彼約凡小菩薩二乘等說非約八地菩薩亦不相違有云相應者於一念中同一智體雙證二諦名相應非謂真俗二智並起相應也。
【疏】又境同名相應至名相應者此第二解即約所緣真俗不相離名相應謂起根本智觀真時即起後得智於真上而觀於俗以俗不離真故若以後得智觀俗時即起正智於俗境上而觀於真真不離俗故故云二諦無差別也據境真俗不相離名為相應故五地真如名無差別真如。
【疏】前第二識中已有妨難等者即自第七識為第二識從於本末以為次第說彼第七識中我我所不許俱起如何此一念二智並生此等妨難如彼廣說。
【疏】謂觀十二諸緣起支至名無分別者此同攝大乘彼云由緣起智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羅蜜多能現在前故世親釋云謂此地中住緣起智由此智力令無分別智而得現前悟一切緣起諸法無染無淨解云由加行智為先引無分別智證真如理離染淨相故疏云有最勝智觀無染淨令現前故名無分別。
【疏】七地成有八地成無者此疏兩句文全是第七地中問答文問第七八地俱是無相未審二地有何差別答七地成就有功用八地成就無功用行故有差別又解此文即勝後七八地為難然後却解第六地無染淨相謂有難云第七八地既純無相第六地中後觀緣起諸法而無染淨相未審此等有何差別答第七地雖是無相而有功用第八地中雖是無相而無功用第六地中雖觀緣起支等無染淨相然於觀心上還有無染淨相現若第七地無無染淨相故有差別。
【疏】十地云至有間大智現前住者間謂間斷即由觀緣起智為先加行有時引彼般若無分別而得現前或可間字平聲讀由緣起智為先中間引得無分別智也。
【論】七遠行地至二乘道故者此釋第七地加下論說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多第七地純無相觀者真如觀中無種種言說所說相名為無相又前三地相同世間次云三地相同二乘作四諦緣起觀等同菩提獨覺故今於此地至於無相功用後邊已過世間二乘道故能於空中起有勝行故名遠行行漸高遠得遠行名。
【疏】猶名有行者雖於無相猶名有加行也。
【疏】執有生滅者若觀無明緣行等即名生相若觀無明業即行業等即是滅相乃至識名色等亦然。
【疏】未能空中起有勝行者意說前六地菩薩未能觀空之時即起神通利有情等殊勝有行此地不同前地故能空中起有勝行問七地菩薩無相相續未審又起有相諸煩惱不答入無相觀時即無相恒相續若出觀時還起有相及貪等煩惱若第八地無相觀恒相續又無間斷。
【疏】報行純熟者報謂根性行謂修行即所修勝行又或是根本字意云此地菩薩根行純熟因修任運不待加行而能成之名為根行如言根性自然成等此解稍勝。
【論】四無碍解者以慧為體故說此地名為善慧善慧即是四無碍解於一切法無滯碍故名無碍解法無碍解者於一切能詮教法而無滯碍義無礙解者於一切所詮義理而無滯碍詞無碍解者分別一切言詞意云分別一切諸方眾生難言說即如法華經中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門也辨無碍解即是四辨七辨能為有情隨法說法。
【疏】無性云由得總緣一切法智至所依法身故者此解法雲地即從境及喻為名名法雲地法是智之所緣境也此有三義一如攝論云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譬如大雲無性釋云由得總緣一切法智總緣一切契經等法不離真如此一切法共相境智至勝巧能故者第一義解云共相境智者即真如是共相境三世如來同共證故二云又如大雲至此名麤重者此第二義故攝論云蔽如空猶大雲無性釋云又如大雲覆隱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覆隱如空廣大無邊惑智二障言覆隱者隔義斷義三又如大雲至充滿所證所依身者是第三義故攝論云充滿法身法雨如大雲無性釋云又如大雲雨清冷水充滿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出生無量殊勝功德充滿所證所依法身。
【疏】得大法身者顯前九地證此地令得故云得大法身。
【疏】如雲身遍滿故乃至度眾生萌芽者意說如雲遍滿虗空此地菩薩能起化身遍滿法界化八相成道化諸有情除其煩惱垢令善根增長即是萌芽開敷。
【疏】不自在者問若不得自在如何前云具足自在於諸王子而得自在耶答據當地雖得自在若望後佛地亦名不自在故疏云對此障故說後佛地。
【疏】十地第十二說至皆如彼說者此說十地菩薩得受佛位有其十相疏雖略引今按彼文具引十相一主相者主者即是第十地菩薩所見他受用佛名主非約第十地菩薩名主也或此佛所坐大寶花王臺此花勝餘花亦得名主相王是主義二量相乃至大千世界者此即約第十地菩薩所見他受佛所居土量大小不說花量大小也即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一一塵各各是一三千世界如是一个三千界二个三千界乃至數至阿僧祇三千界乃至十个阿僧祇三千界百千个阿僧祇如是一个僧祇二个十僧祇乃至十个十僧祇一百个十僧祇二百个十僧祇乃至千个十僧祇乃至百千个十僧祇等世界一一世界碎為微塵然一微塵為一世界寬狹量同也如一个第十地菩薩所見他受用佛世界與此等世界寬狹相似或菩薩所見花王坐量相如此等世界大小相似問若爾如何言第十地菩薩淨土大自在宮在色究竟天上耶答此大自在宮未必居彼色究竟天上且如十方世界或高或下不定猶如雨滴或當他方欲界或當色界或當地獄或當風輪既爾不定如何定言在色究竟天上今解云如言無色界以三界論之無色為上色界為中欲界為下是無色在色界上耶據實無色界通其欲色二界淨土亦爾據其勝處且言依色界其實處所不定乃至欲界亦有也問初地菩薩所見他受用佛坐百葉華未審菩薩坐華葉數多少於佛答有二解一云菩薩所坐華葉與佛相似二云菩薩見佛理合申敬但立不坐二不論華葉多少二地菩薩見佛坐千葉花准釋可知五因相出世善根後得所生者若菩薩成佛自性身即是正體智所得若自受用真土及他受用菩薩花座等並皆是菩薩後得智出世善根本所生也六成相行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者意說諸法如幻境界所成就故七第一義相光明普照一切法界故普照者名為正觀花王有光照一切境界故八功德相過一切諸天所有境界故九體相大瑠璃摩尼寶為莖等故十莊嚴具足相化身有無量光明一切眾寶間錯其內無量寶網彌覆其上故。
【疏】又如懷孕在藏十時菩薩亦爾等者如人懷孕十月方生十地菩薩亦爾要經十地十地滿足方得成佛喻子在胎藏十月滿已方生也十地者即經十地也有疏云十地菩薩亦爾意說菩薩經十地由如十月在胎藏今得成佛由如子十月滿出胎也。
【疏】行及德及名者然彼論明菩薩十度行及明十地菩薩功德兼明十地之名廣如瑜伽四十八說。
【論】如是十地等者明此地體諸論不同按十住毗婆沙云善根階級住處是地義此同攝論以智為體以無為法無階級故又梁攝論唯說出離即真如為地以如為法本故偏說之又佛地論第一有三義解地謂所依所行所攝即以淨法界境智等法合為地如次名為所依所行所攝所依者謂清淨法界名為所依佛所依故所行者謂境等四智名為所行能有所行故四智相應法是行所攝名為所攝佛所攝故諸聖教久不同義不違也。
【疏】此論總出地體義至生長義故者此論意說有為無為法總為地體者是依持義生長義無為與智等為依持有為智等能生長諸功德名為地也。
【疏】四十七云由能攝持菩薩義故名地者意說真如於菩薩行能攝持故亦名地也。
【疏】能為受用居處義故名住者意說菩薩受用二利行時所居處義說之為住。
【疏】即是實法為假者所依等者意說真如實法與菩薩假者所依也有人彈云疏云若說別實法與總假者名之為地者今解不然論自說云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其處修行定非假者不可假者別從實生故但應說有為無為總聚之法與所修行別法為依為生長因名為地也詳曰若但云地不對於人可如所斷若對於人云菩薩地菩薩之號豈非目彼假者體耶若許爾者與假為地何理不得又本立地祇約行人階位差別若不對人何須立地又人無別攬法成人所修之行亦即總分廢總談別云與修行為修行為依生因解云有為無為總聚之法與所修行別十度等行為依廢總談別者即五蘊假者名總真如等名別法今不取總假者但取別實法與總假者為地雖所修行亦是總收然廢總依別說為地故又與修行為勝依等正釋與假為地所以又諸菩薩殊勝五蘊遠因實法而得生起何過不許故四十七云由能攝持菩薩義故名地正同此論於菩薩行能攝故故與菩薩而為地也。
【論】令得生長者若初得見道無漏種能生起現行名生也後令所得無漏智漸漸殊勝名長或可新熏名生本有名長意說謂真如等與所修習十種勝行為勝依持令得長生如大地。
【疏】今者不言如為能生至從自種子生故者意云不言真如為能生行為所生但說真如是諸法增上緣故與諸法為依持也由此諸行從自種生亦如大地與一切草木而為依持真如亦爾有解云真如為生能心故說真如亦名地也。
【疏】即以勝功德至功德名地者勝功德者即是真如正智意說真如正智與行為地由求勝功德起行進修也。
【疏】此約果與因因地功德是行之所得者意云以果與因而為地也由所求果方起行故即隨自他理智二極皆名為果非唯佛果。
【疏】然以假者總法為能依至為地勝者意說別法功德與五蘊假者為地即依別實法假者依此而修行故故喚別法功德與總假者為地。
【疏】瓔珞經云持一切功德名地者按彼文云持一百萬阿僧祇功德名地。
【疏】生成一切因果者即十地之中皆有因果非是究竟名因果也生成者若有為名生因果若無為名成因果。
【疏】無性云謂諸菩薩於此地中至煩惱障等者此文意說十地菩薩修習現觀現觀是初地離過是二地離犯戒過離貪是三地由行忍故於身不貪又第三地菩薩能離欲貪愚故修菩提分法是四地觀察諸諦是五地觀察緣起是六地無相中有功用是七地無相中無功用是第八地得勝辯才是九地及真灌頂是十地逮由及也故此修位有十地別廣如無性釋疏云十相者即是十波羅蜜多也。
【疏】財是身任持無畏是心任持法施是善法任持者然此中十八任持今生皆約任持他身心若後生即約任持自身心故此三任持今生但約利他任持他身心由施他衣食故能任持他身令不壞名身任持由施他無畏故令他眾生心無驚怖名心任持能任持他心故由施他人法故即能任持他心令前別人心得斷惡心故慧善解義等名善法任持此能施者由今生行財法無畏施任持他身心故未來自身得衣食等即任持自身得離五畏故即任持自心得斷惡慧故能任持自心也下皆准知。
【疏】攝論第七施中以法財無畏為次至義意同此者彼論即約從深至淺為次見富貴人先施法若前人彼少財後方施財無畏等今此論即約先施貧人財令入佛法後方施無畏法等即從淺至深故二論不相違也。
【疏】無性第七云施性中現有六波羅蜜多者此文即與金剛般若論同檀度能攝得六度財施攝施度無畏施得戒忍二法施攝精進禪定智慧三種故彼論頌云檀度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任非但施中有六乃至餘五度一一皆有六種波羅蜜多如戒中有施乃至慧餘准知。
【疏】對法云至相違者施度是財施餘五無畏施一切六法施五無畏施者由持戒故不惱地名無畏施由施忍故不恨怨亦不打罵於他名施無畏由精進故遍筞發起由禪定攝心故亦不惱他皆名無畏施由智慧故簡擇一切亦不惱他所以五度皆名無畏施一切六名法施者意說六度總名法施問初財施如何名法施答施法財亦名法施故觀音經云受此法施珍寶瓔珞等又如以教法教他人行六度財所施等皆名法施。
【疏】及三十九初以財法無畏為次等者按瑜伽三十九云財施者謂以上妙清淨如法財物而行慧施調伏慳恡垢而行慧施調伏積藏垢而行慧施無畏施者謂救拔師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濟王賊等畏救拔水火等畏若能如是救拔令前人無畏名無畏施法施者謂無倒說法稱理說法勸修學處是名法施如是一切總說九相名為施度。
【疏】律儀戒是善任持者此有二義一者由此戒故任持身中所有善法二者由此戒故能息一切諸惡即自利行名善任持。
【疏】攝善法戒乃至是彼因故者由持此戒即能任持一切善法及能任持無滿種子故云是彼因故也。
【疏】大悲任持者菩薩由大悲心饒益一切有情故名大悲任持。
【疏】遠離防護者即遠離惡法防護惡法或遠離惡法防護善法。
【疏】律儀是依持戒至無罪利益相者此文意說若不持律儀戒不能建立後二戒若持前律儀戒亦攝得一切善法故與攝善法戒為依持亦能利益一切有情故與饒益有情戒為依持故說初戒為依持戒。
【疏】無罪利益相者若持律儀戒所引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皆不為放逸故引此戒亦不為與煩惱相應故引此戒名無罪相若為放逸與煩惱雜染心俱引此戒即是有罪相。
【疏】七十八云轉捨不善戒至義亦同此者意云轉捨不善戒者即是此中律儀戒轉生善戒者即是此中攝善法戒轉生利生戒者即是此中饒益有情戒故云義亦同此又辨三種戒相謹按瑜伽論四十云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名律儀戒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等名饒益有情戒問瑜伽自云三戒同受復云何言受律儀後所有諸善方名攝善法耶答理實同受顯後所起亦攝善攝若不言者恐疑後起非戒攝故顯律儀是餘戒本致前後言實同受也問云何善住善護律儀戒答按瑜伽云成就十支名善住護謂不顧戀過去諸欲又不希求未來諸欲又不躭着現在諸欲又樂遠離不生喜足又能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伺又能於己不自輕蔑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足軌則淨命問云何善住善護攝善法戒答即能論云由十種相名住攝善速能攝善一切種相謂即施等十波羅蜜多問云何善住善護饒益有情戒耶答即彼論云由十一相名住饒益有情戒謂諸菩薩於諸有情彼彼事業皆為助伴又諸菩薩為諸有情如理宣說令斷諸惡又諸菩薩於其有恩諸有情所深知恩慧常思酬報又諸菩薩於遭怖畏諸有情類能為救護又諸菩薩於所衰惱諸有情類能善開解令離愁憂又諸菩薩備資生具隨有來求即皆施與又諸菩薩性好攝受諸有情類如法御眾方便饒益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作饒益又諸菩薩於有情心性好隨轉先知體性方隨彼轉為隨彼心而令惡止善法得生又諸菩薩性好讚揚真實功德令他歡喜又諸菩薩性好悲愍以調伏法調伏有情又諸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現神通力說法是名菩薩三種戒藏亦名無量大功德藏如彼廣說。
【疏】諦察法忍是無生法忍任持者諦謂審諦察謂觀察法謂一切法忍謂印可然諦察法忍有八種一觀因者謂觀善不善業因能得何果二觀果者謂觀此果從何業而生三觀諦者謂觀四諦苦集滅道世出世間染淨因果四觀真實勝義者謂觀安立非安立諦五觀道理勝義此復有三一觀現量即緣現五塵作自相觀二觀比量即指定正邪三觀至教量即十二分教六觀煩惱所行即此煩惱能障涅槃七觀所知障所知障菩提八觀神通作化現等事由觀八種即得無生法忍此一無生法忍非是三無生忍三無生忍即是無漏法此諦察法忍既通有漏地前亦學故所言無生法忍者無生者謂心緣此八法決定印可餘癡等煩惱不得生故故名無生法者謂八事法忍謂有漏智即由此諦察法忍因遂引得初地已上三無生忍本性自然惑苦無生等。
【疏】初忍是諸有情成熟轉因者由行此耐怨害忍為因故不捨前怨家而與善法令前人發起善心成就故轉者起也即耐怨害忍是轉之因故云成轉因。
【疏】諦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處者意說由諦察忍修前二忍意求無生法忍即初地初無漏心也故說無生忍與前二忍為所依止。
【疏】堪任甚深廣大法故者意堪任者即堪忍之義意說菩薩得此忍既能印可甚深廣大法故又辨三忍相者謹按瑜伽四十二說三相云云何耐他怨害忍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長時從他怨害所生眾苦現在前時應如是學如此是我自業過耳由我先世自造種種不淨業故今受如是種種苦果我今於此無義利害若不忍者復為當來大苦因處又自他身皆苦為體彼無智故於我苦體更增其苦我既有知何宜加苦又聲聞人修自利行不生他苦況我為他而生不忍云何安受苦忍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從昔來依欲行轉常求諸欲如是追求無義苦時令我具受種種大苦皆由無智思擇過失我今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苦況少少苦而不忍受如是如是正思惟故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云何菩薩法思勝解忍謂諸菩薩於一切法能正思擇由善觀察勝覺慧故能於八種勝解處善安勝解一三寶功德處二真實義處三諸佛菩薩大神力處四因處五果處六應得義處也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八一切所知所應行處。
【疏】善根方便任持者謂由彼甲故能任持得善根所言方便者是加行精進家前之方便也非是加行精進名善根方便也。
【疏】善根圓證任持者證者或證道理或證真如。
【疏】七十八云轉生善法至名體俱寬者彼論既言轉生善法即一切善法皆能生故與此論中攝善精進相似故名體俱寬如下當釋。
【疏】攝論等云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至不捨善軛句者意云攝論將無怯弱等為第三精進即是經中有勇等三句如世親攝論廣解若對法說第三精進名饒益有情精進即是善根無盡任住持善根無盡任持者菩薩由利生故所以善根無究盡也瑜伽七十八對法及此論並同即從第一被甲精進乃至善根無盡任持以來此一段疏且對諸經論一一別解以下辨其勝劣不同所以。
【疏】然對法及此論以二利為度至利樂有情精進與對法同者問攝論何為與諸論不同答據義有別就對法及此論約二利建立六度所以六度中皆自利利他之行也六度皆有利生之說者且前五度一一度中皆通二利其第六度唯自利為攝後四度於此有自利利他行故總說六度皆有利生之說若方便若正證皆此攝故者言方便者加行善也正證者即見道無漏智意說經四種中有勤是方便加行後三是見道無漏智故知四句皆是善根圓證任持中攝故此任持體寬而名狹體寬者通攝得四句名挾者不通有漏善有漏善心未圓證故然攝論但以自利為精進度所以三種精進中無利他精進以攝初五句加行為挾唯攝有勤故者意說攝論中辨精進度中第二名加行精進若望經中五句唯攝得有勤一句何以故加行精進為挾故若唯識中攝善精進名體俱寬所以攝經中五句盡故此論與對法不同對法即名挾體寬復異於攝論攝論即名義俱挾由此論說名義俱寬此辨攝善精進與對法攝論寬挾不同其利樂精進與對法同更不異。
【疏】瓔珞經云至不能煩述者言起大誓心精進者即當此中被甲精進方便進趣者即當此論攝善精進勤化眾生者即此中利樂精進名雖有異乃無違又辨三精進相者按瑜伽第四十二顯彼相云云何菩薩擐甲精進謂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為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處那落迦不在餘趣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菩提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菩提我之勇悍亦無退屈云何菩薩攝善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為施等諸加行成辨施等又由此精進是能修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餘即不爾是故如來以種種門稱讚精進能證菩提云何菩薩饒益有情精進謂此精進有十一種如戒品說彼說尸羅此說精進如前已引。
【疏】安住者至無猒倦任持者此文意說若入定已得現法樂住而身上有適悅故不生猒倦故名無厭倦任持現法樂住者即實已引得輕安樂受現受身中適悅諸根名住現法樂故云現法樂住。
【疏】無性云離慢見等得清淨故者意云外道即坐得上定已遂見上靜慮慢上靜慮愛上靜慮等今菩薩不爾由離慢等定得清淨定也故云離慢見等得清淨故。
【疏】諸所思事成滿住持者意云菩薩已前未得六通恒思欲證今既引得六通即已前所思欲六通事今得成滿故云諸所思事成滿任持。
【疏】御眾業者制御女人制御專不令墜漂沉業菩薩制以善業御眾生不令墮於惡趣故云御眾業任持。
【疏】名饒益有情靜慮從果為名者先入定後起通化有情今定名饒益有情靜慮乃是從果為名也。
【疏】一現法樂住從果為名者由先入定為因方引起身上適悅樂也今靜慮名現法樂住者從果為名也彼論說第一現法住即是此中安住靜慮以下如次配之又辨三靜慮相者按瑜伽四十三云謂此靜慮略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當知此二隨其所應復有三種一者若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別能生身心輕安最極寂靜遠離憍舉離諸愛味泯一切相當知是名菩薩現法樂住靜慮二者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種種殊勝不可思議所有功德當知是名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三者饒益有情靜慮有十一種如戒度引又對法論第十二云御眾業任持者謂依止內證故教授教誡所化有情心未定者令其心定心既定者令其解脫此由饒益有情靜慮所任持故。
【疏】攝論等云以加行至同攝論者如對法中緣世俗智即同攝論加行智加行智緣世俗色心文字等此並是自利智約自利行說又對法中勝義智與攝論中正智同正智緣如故有情智即攝論後得智後得智中能利有情故後得智中亦有不利生時今言緣有情者從勝功德標立名約利他說問第六般若既是自利云何有緣有情利他之智答對法自解疏將第十為第六度中有加行等三智明知六度通二利有情心中亦修六度也若據此論明第六度之中既言生空無分別等三慧故唯約十地無漏而論且據一義非是盡理。
【疏】此論別開至諸論不同者意云此論明十度據理事別說第六自利緣理第十通二利緣事受用法樂即自利成就有情智即是利他之智。
【疏】第三云至大悲相應慧者結第一證真如慧即同對法第二勝義根本智二五明至善巧慧者此同對法緣世俗加行智雖後得智亦能緣五明等今說增勝為名但說加行智中能緣五明三聚法者言三聚者總攝一切法略有二種三聚且初三聚者一色聚謂攝十一色等二心聚謂心心所心攝八識心所攝五十一等三非色非心聚謂攝二十四不相應及六無為等故攝得一切法也第二三聚者一義聚者即是善性法二非義聚者是不善性法三非義非不義聚者是無記性法故此三聚亦攝一切法一切法不越三性故三大悲相應慧者即同對法緣有情後得智。
【疏】一照有諦至三中道第一義諦者照有諦者即是第一加行智能緣一切有為法以加行智等能達一切法如幻所以名照有也二照無者即是根本智本智無相分故名照無三中道第一義諦者即是後得智今言中者但離前有無二法名中謂後得智有相分故名離無也了俗如幻虗假不實名為離有即離實有遍計所執問且如論所明三慧云生空無分別法空無分別俱空無分別夫入生空必無法空若入法空必帶生空此即是俱空無分別慧何故更云法空無分別俱空無分別慧耶答大分言之二亦無別但約迷悟淺深迷深無不迷淺有所知障時未必有煩惱有達淺不達深有生空時無法空有達深必達淺有法空時必帶生空所以法空即是俱空據此道理二空無別若約作用義即有差別謂唯有生空無法空謂十地唯起法空遊觀無漏道及生空後得智唯說煩惱不取二乘生空何以故以二乘人生空非是菩薩六度取收故有起法空即有生空如菩薩初入見道及金剛心雙斷二障時必依俱空觀斷即顯俱空中二智齊有作用故得名俱空有法空必無生空如十地位中唯斷所知障不斷煩惱障有十地中能斷道唯是法空智不是俱空智約此義故故說俱空與法空別也問俱空之中有二智耶答據觀同而論合有二智若約道理而說理有不然無一心中有二慧故云一智有照二空之用斷二障之能云有二智理實非也問何故論中所明五度引對法十八任持而以配之今第六度何引文不配答前五度與對法文同所以引任持配之今第六度與對法文不同所以不引亦何喪也又菩薩三慧相者按瑜伽四十三云慧略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此二略說復有三種一者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我性或於真諦將欲覺窹或於真諦正覺窹時或於真諦覺窹已後所有妙慧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二邊順入中道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於二者若諸菩薩於五明處及於三聚決定善巧謂於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皆如實知解云三聚法者即善等三性也於此八處所有妙慧善巧攝受能速圓滿廣大資糧速證菩提是名菩薩能於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三者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有十一種如前俱引。
【疏】攝論第七至般若故求菩提者今此一段文中初是攝論本文從世親云以下是世親無性釋文即釋前本文也言以諸善根迴求無上菩提是般若者是此論中迴向方便善巧作諸有情一切義利是大悲故者是此論中秡濟方便善巧無性云不捨生死等者疏引文略讀者難知故今具引謹按無性釋云若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為欲饒益諸有情故不捨有情當知即是不捨生死苦以此善根迴求無上正等菩提為證佛菩提故當知即是希求涅槃。
【疏】四十九說如前所說十二行相者即是彼瑜伽論中自結前文云所說不是此疏中已說名如前所說已下皆准之知各各有六謂悲心願慈等如下自解。
【疏】對法十四有四種方便善巧一成就有情善巧謂四攝法由攝受彼令處善巧故二圓滿佛法善巧謂慧波羅蜜三速證通慧善巧謂日夜六時發露諸惡隨喜功德勸請諸佛迴向善根四道無斷善巧謂無住處涅槃由此數數究竟無斷周遍十方一切世界隨所應化示現一切佛菩薩行。
【疏】進趣向果者是自利行即同此論迴向方便善巧即進趣向當來佛果但據十地有所進趣不說小乘果二巧會有文者即巧會小乘中說有云教文次利生故。
【疏】三一切不捨不受者有菩薩不捨有情令出離故不受者菩薩雖不捨有情亦不攝受以為己有又云不捨者善法不受者不受惡法。
【疏】攝論說至殊勝眾緣者此是無着攝論本文言殊勝眾緣者即大願是也故無性釋云求未來世到彼岸緣亦為利饒益諸有情故然求到彼岸緣為利有情故者即同此論中利樂他願及為速證佛果涅槃者即此論求菩提願。
【疏】云無性乃至發種種願者是無性天親釋文即釋前本文也。
【疏】願為當來此是所為第七轉聲者所為者令是第四轉為聲中攝緣當來菩提是所求境何以所為即是第七轉聲中所於境聲攝非是所依聲言為當來故發種種願者即釋第七轉聲所由。
【疏】四十九說如前五種大願名波羅蜜多即是瑜伽論中自指前文。
【疏】三所行願至殊勝功德者意云無倒思擇諸法以施有情為利生故修習攝受一切菩薩功德所謂四無量四攝法等以施有情有情菩提並是於境菩薩所攝受功德莫不為菩提有情也故云願於境界修習無量等若總若別者謂所化一切菩提功德名總就中一一有無量行各各別也故名為別。
【疏】五大願此從正願所出者意云此第五大願即從第四正願中分出此復有十種願如彼廣說此五願中初一是求菩提願後四是利樂他願亦同此論。
【疏】自行願者即自利行謂求菩提願同此論說二神通願就中有二若為利生起是利願攝若自為嬉戲等起神通者但是自利攝即是求菩提願也。
【論】力有二種者有解云思擇力是思慧修習力是修慧若爾後得如何有思慧唯無漏故答有正思惟名思何失。
【疏】所有十力加行清淨名力波羅蜜多者意說此二力乃是佛果十力之前方便今取此十力前加行二力為力波羅蜜多。
【疏】十力加行清淨至修習者此問云十力前加行中何者是此思擇力何者是此修習力耶此文義配可知者答前問也意云若加行中思惟簡擇諸法即是此中思擇力攝若加行中修習諸行即是此中修習力攝然清淨者即加行無染是清淨義。
【疏】一報通力者不是因定發通但是菩薩俱生威力即如四善根菩薩持法花經不是天眼以父母所生清淨肉眼悉見三千世界此名報通由此龍鬼等皆得報通亦名生得通不假修習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二修定通力者即先修得定因定起通名定通力三變化通力者即現種種事故此三種力中前二通力具二利第三通力唯利他故。
【疏】無性之由施等六成立此智至饒益有情者問何故疏下文即不許六度助成後四度四度是末六度是本本是不助末故此攝論中即說六度成立第十智度耶答然此中即初因前六度方引起第十智度即第六根本智引起第十後得智名前六度能成立後得智非約前六能助後四名成若後得智即能助成前六故下疏文即約本末本不助末故與攝論不相違也。
【疏】世親云由般若波羅蜜多至成熟有情者世親意云由第六根本智故引得第十後得智故說由般若波羅蜜多言復由此智至波羅蜜多者准此文即第十度通加行後智為勝意說七地以前由加行智引得根本智說第十後得智成立前六度問八地已上於無相中任運轉無有功用何故乃云後得智為加行起根本智耶答所言加行者但以後得為因引起根本名為加行不同前勇悍進修名加行也又云八地已上若望自修即無加行若據利他作他有情事亦有加行加行智欲成佛事先作意故隨未遍智先須觀察而後得故由此菩薩自為己身及與自修行不同受用法樂也饒益有情等即同此論中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然此中說五智成前度者但約自地中前六度說但是自地中前後相望名前非是約他地以論前後何以故以地地中修行滿足方入後地故不可以第十智度助成以來諸地六度又准世親釋但云成前度亦不云成以前諸地六度故知但據當地說前六度也。
【疏】四十九說於一切至名智波羅蜜者此文是彼論中總標本後二智之教也當地以下是別解別解云當知能取勝義慧名慧波羅蜜第六慧波羅蜜即根本無分別智能證真如名為能取勝義是自利智能取世俗慧名智波羅蜜者此文說第十後得智後得智能取世俗事即緣理名慧緣事名智此智亦是此論中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疏】有多復次至如彼廣解者即四十九有多復次解後四後指如彼說。
【疏】雖四十九言於一切法至不相違也者意云此會瑜伽四十九文若據四十九但說一妙智若據下別解依此論中即說有根本後得別智未審有何所以答瑜伽言於一切法妙智是後得智據說體根本後得是一不許一念中二智並生今解據體用別論故分根本後得二別故不相違。
【疏】雖引此經未可為證者以彼經有人云是羅什法師經亦未可依一無相智者即正體智後二智即後智利他收也。
【疏】今但有二無有三者此有二解一云不同彼經智度有三一云或可此後四種度名唯有二不同前六亦有三也然後四度即是第六波羅蜜多體方便等三既唯有二何故智度獨自有三故未可依。
【疏】此中十八或二十六者結前六度各三故成十八後四度各二成八以八帖前十八成二十六。
【疏】於地前具幾乃至攝前度何者結地前地地上及佛位皆具十度故下論云此十位者五位皆具乃至若種若現俱唯無漏也結地前所修十度中後之五度實是加行智攝不是本後二智由擬宜學正體後得故即假名正體後得智實是加行智也亦如法花經云又見佛子觀諸法性等即是地前菩薩擬宜學地上菩薩而非根本後得智觀此亦如是若地上菩薩及佛即無耐怨害忍以怨家不能害佛等故然於佛自受用身上皆義說有之若餘菩薩佛身中無者皆約義說有也若化身中有耐怨害忍即如天授害佛等是言初施中財施攝後餘度何者者然初財施中亦能攝得耐怨害忍由菩薩於前人不壞怨心於怨家所而行惠施若饒益有情戒既云饒益亦能將財益生者利樂精進亦有施財乃至定中即於事靜慮中能辦利樂有情事變大地為金銀等以施眾生結第六度唯是根本智即無財施自利行故若後四中皆是得後智即取一分別利生後得智中亦能將財布施有情是秡濟方便利樂他願修習力成就有情智等如此皆是財施中攝也言成熟有情智攝前度何者者解云通攝前諸度菩薩所修萬行先他後己皆為利益諸有情故也此即略示其相廣明指如對法。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二本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二末
【疏】然是三業諸度通性至無無貪者此說對法不取無貪所以以無貪不是諸度通性所以不取為三業是諸度通性對法偏取。
【疏】四十云律儀戒至即唯二業者意說此律儀戒唯以七眾別解脫戒為體七眾者謂出家有五在家有二唯二業者謂身語也即唯制身口七支不遮意故。
【疏】以受時學時三業為性故者意說若受菩薩戒時若行學菩薩戒時皆以三業為性常以至心恭敬煗語誓不犯戒饒益有情是身口意用。
【疏】然菩薩戒自息惡戒是何戒攝者此中問意其菩薩意地三業中息諸惡事皆悉不儀於三聚戒中是何戒攝此是問意問何名息惡戒答由菩薩意地三業自不作惡事名菩薩自息惡戒。
【疏】今欲為前支別故至論實只得者此答上問意說此息惡戒論實亦得是名菩薩律儀戒攝今為顯前律儀行相別故所以且說七眾律儀戒不說息惡是菩薩律儀戒攝又菩薩自息惡戒是意業此中所說謂身口七支是色律儀為色非色別故所以不說菩薩息惡戒是律儀戒但同攝善法戒中故。
【疏】若爾菩薩戒有支無支如色法不者此中問意云然菩薩戒得具身語七支如二乘人身語七支表色不外有答云菩薩亦得有十支戒也如別抄會者如法菀中表無表章說。
【疏】文殊所問經至廣說者疏引文略使讀者猶迷今謹按文殊所問經云若以心分別人非人等男女非男女等若受出世間菩薩戒而不起慈悲心若他物起盜想若起妄語心並犯波羅夷若以身語行不堪得三乘又若樹葉皮汁以心欲取若起歌舞作樂華香瓔珞想若起高廣大床想若起捉金銀珍寶想並是菩薩僧伽婆尸沙僧者伽婆尸沙者此云僧殘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剃身毛若剪爪如初月形若起此想若起斬斫草木想若起毀他名譽等想並犯偷蘭遮偷蘭名大遮名障善道即大障善道名偷蘭遮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佛法僧物華香衣寶以脚踐踏若佛塔若佛所行處及菩提樹轉法輪處以脚踏踐並犯波逸提波逸提此云墮惡趣故若不信者不堪得三乘又吐舌動眼毀諸威儀起犯此想者犯突吉羅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見他物他樂種種服翫詐現求利及說人罪過若起此想犯波羅提舍此云悔過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
【疏】然菩薩四波羅夷者如瑜伽菩薩地說即是受菩薩戒時一者若為名聞利養自讚毀他是菩薩波羅夷二者有財有法有來求者慳不施與犯波羅夷三先共他人鬪加以刀杖等他來求悔不隨彼犯波羅夷四者起邪見心撥無因果犯波羅夷故此四種名菩薩四波羅夷故云復與此別也。
【疏】自無憤勃者是瞋之一分憤謂恚憤勃謂怒自作色及出惡語等名勃。
【疏】亦不隨眠流注相續者雖不現起懷惡不捨結怨裏心名隨眠也相續者菩薩並不為此事。
【疏】彼卷又云至死法死者意云說世間法中有九種苦所謂衰者衰朽也若對面實說名譏若背面名毀逼迫名苦壞法壞者謂資具等性是壞法復過緣壞名壞法壞此猶質在自是盡法復遇盡緣其質只盡名盡法盡老病死三准此應說問壞滅二法與老病死三法何別答內外有異故分五種老死等內資具等外若別若總者遇一二苦等名別若總遇九苦名總菩薩不以遇此苦故而生懈癈問世法亦有譽利稱讚等何故不說耶答譽等可欣非是苦相所以不說。
【疏】此以精進及彼所起三業為性者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語行忍不出一切非愛語故由意行忍不憤發故是故忍中以三業為性。
【疏】云何菩薩法思勝解忍至能於八事等者法思勝解者即是諦察法忍也謂於八事法上深生印忍八事者謂五明三聚也。
【疏】定道俱色至與此疏無論同者意云若定道俱無表色由定道相應思內防身語故通三業諦察法忍不說三業但以審慧為體即瑜伽此論同也。
【疏】等持者至不通散有者問前言等持即通定散何故今說等持唯定非散答前明等持即汎明等持其體寬故即通定散今者但說第五靜慮中等持故唯定非散。
【疏】對法云起三業自在用時所有一切種心恒安住者對法意說得自在菩薩於定中起通現身說法意思惟心常在定故說一切心恒安住也一切心者即三業定中三業不散故云恒安住也是故如來於其中起三業化作四犯等故靜慮以等持及以三業為體此約對法文若據此論以等持為體。
【疏】四十三云至皆以靜慮為體者意云靜慮有三相第一妙善靜慮謂諸菩薩所有靜慮離一切分別一切相等此通有漏無漏定第二世間靜慮者謂諸菩薩能引能住種種功德靜慮為體此通有漏心中所引故名世間第三出世靜慮者謂諸菩薩以無漏通饒益有情等是彼所說三靜慮相雖別一種皆以靜慮為體當體即靜慮故撿前明靜慮度中三十三文與彼前文同據義立名別也。
【疏】通有漏無漏者若地前只修十度只學非根本後得智觀若從初地至七地已前即用加行智引生根本根本引生後得若八地已上即無加行但有根本後得後得只引生根本智此依實義若據此論及攝論依勝法出體但以根本後得二智為體且據勝以論然未盡理。
【疏】初五度即不然者初五度體性各別如已前說唯第六度中有此分別。
【論】此說自性等者問如忍精進等體非三業如何此論自性出體中以三業為自性耶答有義云實非自性而作用中三業殊勝於眷屬中對餘劣者假名自性詳曰忍及精進必有三業自他二利其行方成故取三業只何爽理諸論多分說彼自性通三業故問對法論中說六度皆通三業何故此論唯說前四答地上菩薩雖在定中只能發業而於散位發業相顯故此論中唯說前四三業為性。
【疏】無性引頌至到彼岸者既說鱗角喻無有六度明知部行聲聞等只無六度故知此頌文證菩薩人有菩薩種姓能行六度也。
【疏】然對法第十一至即有五義名六度相者按對法十一彼有五種釋論云種性者謂菩薩種性即是第一安住最勝願者謂菩提心即是第二依止最勝意樂者謂悲導心即是第三意樂最勝事者謂捨諸所有於一切時捨所有財故拔貧苦即是第四事業最勝自體者謂所有身語意三業此七義勝中雖無三業然已最勝智以立最為體故五義七最勝也故說三業別為一義帖前為五種最勝。
【疏】無相智取攝受者即第六不執三輪清淨等者第六者第六識也三輪者即是能施所受財物名三輪輪者是展轉義由有我身即有財物由有財物即施彼前人故名輪也當施之時以不執著故名為清淨又按攝論云巧便最勝者無分別智所攝受也無性釋云謂三輪清淨施者受者施物分別皆遠離故若據此解第六即合是第六般若波羅蜜多以此度是無分別智故此論既云無相智所攝受明知是第六識。
【疏】不為彼雜謂三時無悔等者三時者即是欲修行正修行時及修行已後於此三時不悔故名清淨問三時無悔唯約施度只通餘度答通餘九度互有三時無悔有云唯施度有三時無悔餘九度但有不為二障間雜問三輪唯施度有亦通餘度答隨十度皆有若不通者即不為巧便最勝所攝受故即不得成波羅蜜多只有解云唯施度有三輪只有說施忍二度有餘者無若爾如前通不為巧便之所攝受何得名為到彼岸耶故論云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疏】有是非故者意云雖行施等只有是度者有不是度者所以應作四句分別。
【疏】此一一自望即種類福為四句至可知者意云若約種類福說六度一一自相望應作四句四句者一有施非度如人行施不與七最勝相應二有度非施謂隨喜他施與七最勝相應三有只施只度謂自行施與七最勝相應四有非施非度謂二乘等所修五度餘五度約種類福一一自相望皆有四句准施應知言種類福者自雖無物可施見他施時但生隨喜只得功德名種類福也今此四句中即第二句名種類也。
【疏】若爾不約種類福次第修者至得為故者意云若除種類福而次第修者是先行施度施度即有三句餘五度名有四句謂前已有施度所以得成四句且施三句者一有施非度如自行施不與七最勝相應二有度非施即闕此第二句也三只度亦施如自行施與七最勝相應四非度非施謂二乘等所行戒等並不成波羅蜜餘五度各有四句者若先修施度次修戒度次修忍度乃至次修慧度等由先有施度餘持戒等皆有四句皆除自種類福且戒度四句者一有戒非度謂二乘所持戒等二有度非戒謂前施度施度非是戒也三亦度亦戒如人持戒與七最勝相應四非度非戒謂除上相既修施戒次復行忍忍亦有四句一云有忍非度謂行忍時不與七最勝相應二有度非忍謂前施戒三亦忍亦度謂行忍亦與七最勝相應四非度非忍除上相乃至智慧既亦然此依次第修六度作法。
【疏】非次第者皆得為四句者或有先行持戒後方行施即施上亦得有四句四句云有施非度謂不與七最勝相應有度非施謂持戒度有亦施亦度謂行施求菩提等有非度非施除上相或有先忍度後方行戒即戒亦有四句四句云有戒非度謂持戒不求菩提有度非戒謂忍有亦度亦戒謂求菩提持戒有非度非戒除上爾所相或有前精進後方行忍忍亦有四句乃至先行智慧後方修定定為四句亦爾此據不依次第作四句也或有雙行持戒及定不行餘度或雙行忍及慧皆得有四句亦雙行戒及定為四句者有定非度謂修定時不與七最勝相應有度非定謂持戒度有亦度亦定定與七最勝相應非度非定可知。
【疏】此中有三个四句者一約種類福為一个四句如前已說二不約種類次第修者餘五度得有四句如前說三約非次第者皆得有四句亦前說故云此中有三个四句又按優婆塞戒經廣作四句施四句云是施非度謂聲聞緣覺凡夫外道初二僧祇菩薩等施度而非施謂餘五度亦度亦施第三僧祗菩薩所施非度非施謂二乘等所修五度餘度四句准此可知問經論何違答經據任運進修不退增勝名度論依具相通退不退有加行無加行以立度名望義有別故無違也。
【論】此但有十等者如下說有十一障十二愚云何此中但說十障耶答今於十地中約十度所治但明十障。
【疏】所知障等皆度所治者此約修十度通治所知障。
【疏】若依慳恡至惡慧等障故者此約別治煩惱障但有六障下云蔽即是六障障蔽也今此別治煩惱障唯約六度所治以明如施治慳乃至定治散亂智慧治惡慧等障若就惡慧中復分後四帖前六為十障者亦非也或於惡慧中別離出五障帖前散亂等五障為十障者亦非也以別治煩惱中唯有治六障無治十障故然今十障者皆望所知障為十障當說。
【疏】對法攝論至相違障也者此釋說六所以故下疏云下依文說謂慳恡乃至惡慧即是相違障也。
【疏】又如攝大乘說不發趣因等者此說施等唯六所以按攝論第七云成立對治所治障故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立施戒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忍進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為欲對治雖已發趣不復退還而失壞因故立定慧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
【疏】已上所言說十所以至此約十地為論者三義說十度也此一段疏文不合此六度中明合向前論云此但有十不增減者疏文中說。
【疏】前四不散動因至正遍知故者此文即約得定慧而修六度不散動者即是定也其慳貪犯戒嗔恚懈怠皆能障定由貪財位乃至懈怠不肯修定故慳等名散動障若對治慳等四法修施等四度能能引得定故說施等四度名不散動因即不散之因也第五正得定定圓滿故第六依定修慧普於所緣皆能遍知此依自利行修六度下之漸次成熟諸有情故即約利他修六度也。
【疏】已定者令解脫者由定發慧慧能斷惑證涅槃等名解脫也。
【疏】此後三因等者意說六度不增減者以三因明此三因指如餘論謂對前說十故得後名名後三因。
【疏】增上生道者意云增上生者即是所招順世間果報道者是因大財等果從施等因起名增上生道然此果報世間最勝若菩薩施得大富貴多饒財寶菩薩持戒得身相端正菩薩行忍得大眷屬決定勝道者意云決定勝定者亦是果也望前三果增上果體後三果體而勝於彼名決定勝道者因也論精進等三也能伏煩惱成熟有情及成熟佛法是精進等果如疏具明此三望前是出世道。
【疏】攝受資財饒益於彼者意說以資財施彼攝受於彼即是此益彼也故淨名云以布施攝貧窮等或可菩薩自攝受資財饒益於彼即施前人也。
【疏】攝增上生者意云菩薩不住涅槃於生死中引施戒忍成於世間財體眷屬故云招增上生也即是利他之行定後三慧故問第六可言慧勤定如何即是慧答相從而言定要由精進慧要由定故相從得名亦如三種般若相從立稱下云前四名戒學亦准此通由施是戒資粮戒是戒自體忍是戒眷屬精進是戒守護由勤守護戒得堅勞後二各自學此約三學以明六度。
【疏】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者以諸攝事者即是四攝法也意說由諸攝事方便善巧助施等三令施等成波羅蜜多故而攝受之安置善品若無方便善巧施等不成波羅蜜多。
【疏】謂攝事中布施等至故云助也者意說四攝事中布施即是此間布施由方便善巧故其布施等即能利生故布施與方便善巧行相相順即方便善巧而能益彼施等故言方便善巧能助彼也問方便善巧既是無漏後得智如何能助前散施戒忍答菩薩無漏後得智中修行六度以無漏方便資助何過能有漏散心中於施等後得無漏方便遠熏亦復增長餘助准此。
【疏】於現法中者即是修現中也羸劣意樂者即是劣勝解也下界勝解故者界者性也即是種子故菩薩身中下劣種子也故云內心住無有堪能亦如十力中名上下界智力准此等文即智願力道加行加行資粮之菩薩有漏智中亦能作也。
【疏】彼經文說若諸菩薩至名力波羅蜜多者意云於力助靜慮中聽聞正法是思擇力如理作意是修習力得上界勝解者由力故即轉已前劣種得上品種子名力也就由欲界聞思慧力解取生色界定即聞思慧名力上界定名靜慮故云力助靜慮。
【疏】若諸菩薩已能聞緣善修習故至引發出世間慧故者意說智助般若所由由先別定為緣以智善發定故後時能發靜慮靜慮能引出世間慧約此展轉故云智助般若疏文略故依此為正。
【疏】十度十障頌云等者又按辯中邊論障十度果須如頌疏引長行釋云此說十種波羅蜜多所得果障以顯十種波羅蜜多自性之障意說十果障即是十波羅蜜多障也謂於布施說富貴障如慳恡障布施常愛貪財障於富貴故此十障皆約所障以立其名謂於淨戒說善趣障由毀戒故障生善趣謂於安忍說不捨有情障由增長故捨離有情安忍不捨故為障也謂於精進說減過失增功德障障即懈怠由精進減過失增功德共懈怠減功德增過失故懈怠是障謂於靜慮說令所化趣入法障障即散亂以障定故於所作善定不得趣入謂於般若說解脫障障即惡慧解脫果謂於方便說施等諸善無究盡障由此方便迴向無上菩提令施等善無究盡故於願說一切生中善無間轉障由大願力攝受能順善法生故謂於力說所作善得決定障由思擇力及修習力能伏彼障非彼伏故謂於智說自他受用法成就障不如聞言而覺義故此上下障並依主釋謂富貴之障乃至自他受用法成就之障。
【疏】第一解謂由前前引發後後至易故不言者此明十度次第總有三解此即第一引發次第約初修者說又按對治云由施串習捨施內外不顧身命弃大寶藏受持禁戒由護戒故他所毀罵終不反報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熱等苦加行不息發勤精進精進方便證究竟果成滿靜慮靜慮滿已證得彼佛出世究竟大意此約六度以明次第以後四度即第六度。
【疏】第二解至而不因慧等者此即第二持淨次第此約人修成滿者說又按對法云復次前前波羅蜜多後後所持故由具尸羅施得清淨由行布施攝益有情由具尸羅不為惱害由忍力故戒得清淨由能忍受他不饒益終不毀犯所學處故由精進故忍得清淨由勇猛力久處生死不以為難能受眾生違逆等苦由靜慮故精進清淨由喜樂俱能勤修習一切善法無休息故由具慧故靜慮清淨若由無量門數數觀察諸法能證內寂靜增長三摩地瑜伽攝論初說大同不能繁引無有靜慮而不因慧者又由加行無分別智引得上界靜慮故說第六加行智能引第五靜慮名後持前也問六度可言前引於後後持於前後之四度既唯後得智何亦言前引後後持前耶答此後四度向第六度中攝所以引持隨第六度說或後四度體俱是智隨其作用說四前後引持次第亦復何爽。
【疏】於諸行中施行最麤至故最後立者施行最麤者人之能也故但持財與人名施持戒最細即護身語意三業威儀不犯其戒亦易忍最難卑賤易貴能忍甚難但行忍亦易精進難即日夜不息長時勤苦修進甚難然精進亦易禪定甚難於一切心不易緣專注一境故為難也禪定亦易智慧難學智者無事不知萬種皆了甚為難也由此六度次第如是或後四度隨其作用前麤後細准此而說。
【疏】四十九有三解者一由對治二由生起三由異熟果即此中云謂治障生起第三異熟果是也對治者謂慳忍惡行於諸有情怨恨逼惱懈怠散亂暗鈍愚癡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為對治如其所應建立六度二生起者生起即是此中麤細先麤後細而生起故此上二解與此論同第三異熟果者無明六度所感異熟報以明次第又云異熟者即是六度成熟名為異熟非約異熟無記是也。
【疏】無染著波羅蜜多相違事者云何名無染著若能不染著財法而將財施人名無染著若染著財法即不能行施故與施度而作相違事後五亦爾若於五度相違事中而染著者即不能行五度也相違事者所謂毀禁乃至愚暗等。
【疏】二無顧戀至心無繫縛者意云菩薩但行布施於六度所招果報心不希望又行施時亦不望他報恩此事中心無繫縛名無頋戀。
【疏】三無罪至離非方便行者意說菩薩行六度時不以煩惱染心而為間雜名無罪也又了能所皆宜知如法約不生執著故云離非方便行。
【疏】四無分別至執著自相者然菩薩不如言辭執此六度為實有但了諸法如幻事等。
【疏】攝大乘說至得彼岸者意說菩薩加行施等最為殊勝勝於世間二乘施等以到彼岸故無性人不到彼岸不是最勝義以二乘施等非最勝故。
【疏】又最勝故者意說廣大非但不求世樂又是最勝得到彼岸四無盡者即迴向菩提善根無盡故五無間者無間隔義菩薩行施不自為己普及一切令他施等速圓滿故云無間。
【疏】七大自在由得虗空藏皆定者如經說首楞嚴三昧者此云虗空藏如虗空能含容一切法此定亦爾能攝藏一切功德此定唯是大力菩薩及如來得初地菩薩既得此令施等六度速得成滿即下明四定亦是此定。
【疏】八攝受無分別智所攝受者意說此攝受最勝是無相無分別智所攝受故即是此論巧便最勝。
【疏】九發起等者意說此最勝由加行位中上品忍位發起。
【疏】即菩薩滿如來圓滿釋其相以謂顯佛菩薩別故所以各配一也又應作四句有圓而不滿謂二乘極果施等有滿而不圓謂第十地菩薩施等有亦圓亦滿謂如來有非圓非滿謂凡夫所行施等。
【疏】最勝所至最勝所作者按對法論云一切佛菩薩所為所到故所為即所作所到即所至也有釋云最勝所作是佛所作最勝所至是十地菩薩之所至也詳曰佛及菩薩俱作俱至或可佛所至菩薩所作理亦無失。
【疏】波羅所至義或所作義至能作義者波羅者此云彼岸彼岸即是所作亦是所至到之處蜜多能至能作義者意云蜜多即能至能作之處此段疏文是疏主釋文非本論文。
【疏】說到所知彼岸至安住佛性故者此約證理名彼岸所知彼岸是理佛理佛此正是彼岸之體由能安住名之為到又云彼岸者總攝大乘出世教理行果四種今佛性即是理所攝也或通於果理亦無違。
【疏】又波羅是所知彼岸義者此約境明之即知一切法名彼岸也此一段文是疏主釋對法文非是對法本文又智度論說有三義一六幣為此岸六義為彼岸故論云度慳貪等煩惱海到彼岸二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故彼論云此岸是世間彼岸是涅槃三分別有無名為此岸通達有無名為彼岸故論云有無等境名為此岸知有無智名為彼岸。
【疏】合有六解者六字應錯合為五字一瑜伽五緣二對法十二最勝三最勝所至等疏云波羅所至義等此是疏主釋彼論中所作所至文非是論文四到所知彼岸等五濟度自他等故有五解或波羅是所知義等此為一解故總六解故六字不錯。
【疏】釋別名者至法名慧者按攝論第七云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或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穩故名為忍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慧施二種如疏自引又菩薩行施時而有三事一者菩薩行施時於現身中能壞慳恡二者行施能除當來貧窮三行施時能得廣大財位菩薩持戒亦有三事一者能除犯戒非故二能除當來之惡趣身故三能得當來善趣身能引等持故菩薩行忍亦有三事一者能除真忿等故二除當來少眷屬故三引得當來大眷屬故菩薩行精進亦有三事一能除懈怠故二能除當來少力故三能得大力故菩薩行靜慮有三事一能除散亂故二能受現法樂故三能得大功德故是故說定為功德叢林菩薩行般若時亦有三種一能除現在一切惡慧見趣故二而能除當來愚癡故三能得當來真實慧能知五明處故。
【疏】由大施等者按彼對法論云大施者盡捨一切內外事故長時施故離過者遠離不平等追求等過故離垢者永斷一切所治慳故釋云離非法貪名離過也解云謂追求財物名非法貪由行施時離此貪故名為離過也餘之五度各亦有三義意易知論指對法又云能令諸根永寂靜故能趣清淨諸善趣故能為清淨所依處故說名為戒隨其次第護諸根門往善趣因涅槃所依故遠離一切忿故熱灰離不捨怨害心故顯發損者常安隱故說名為忍怨害心者謂起報怨心不捨者謂不棄此心能懷怨心名為損者顯此無畏故名顯發損者常安隱故損害生長作用相應故名精進損害作用相應者謂前二正斷以能損害不善法故生長作用相應者謂後二正斷以能生長諸善法故能持能息能靜能調又能引發故名靜慮能持者謂於境繫心能息者謂息諸散亂能靜者謂令心寂靜能調者謂制伏諸纏能引發者謂能引發自在作用施慧兩文如疏已引其施中云能捨施等者捨謂棄捨除斷之義為由施故能斷施人當來貧苦復由施故能除受人現生遺乏逼迫熱惱又慧度者後論釋云他所發者謂從他言音所生慧及如理作意相應慧內證智者謂出世間正體慧種別智者謂出世間後所得慧得寂靜智者謂修道中治煩惱慧伏惑煩惱不生名為寂靜勝德慧者謂能引發勝功能慧。
【疏】依止住持修者依止者依杖義即依杖此五種法而修十度彼依止言亦唯此釋任持者不散義由此四種能持十度不散沒故然此五修正以慧為體又亦取與慧俱時心心所為體。
【疏】一依因修慮者唯約種子說由有菩薩種姓因力故能修波羅蜜多正行唯二乘人無菩薩姓故不能修菩薩波羅蜜多正行。
【疏】二依果修者即約所得異熟果說意云菩薩前身由行施故今得人身亦得行施故云依勝自體力能修波羅蜜多正行三依願修者即以願為本所修波羅蜜多速成滿故由發願資助速得成滿此約與慧俱欲勝解為體也四依簡擇修即唯取慧二依止作意修此四作意是慧俱時作意假得作意名也其實非無餘法。
【疏】一依勝解修者若菩薩見六度能詮之教即引生印可智勝解心修波羅蜜多正行與慧俱時勝解為體。
【疏】二依止愛味修謂於己得度多見功德起深愛味者意說菩薩今施少財見於當成得大財位名於己得度多見功德由此深起愛味修波羅蜜多正行言愛但是愛重愛味順於世間然是深心愛味以染心愛味順流生死或菩薩前生施少財今生得大財位已得度多見功德遂深故愛味而修施等名愛味修。
【疏】三依止隨喜修等者對法云謂於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隨喜即喜受與慧俱。
【疏】四依止喜樂修等者對法云謂於自他當來勝品波羅蜜多深生願樂即欲勝解與慧俱為體。
【疏】三依止意樂修者此有六即慧與欲俱為體。
【疏】一無厭意樂者按對法云謂諸菩薩以殑伽沙界滿中七寶又殑伽沙等身命剎那頃或經殑伽沙等大劫施一有情乃至一切皆令彼於菩提速成修行如是差別施時菩薩意樂猶不厭足名厭意樂二廣大者對法云又諸菩薩修行施時展轉相續無一剎那有退有斷乃至究竟坐菩提座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廣大意樂三歡喜者對法云又諸菩薩修行施時於施所攝諸有情所生大歡喜名歡喜意樂四恩德者對法云又諸菩薩修行施時觀施所攝一切有情於我己身有大恩德不見己身於彼有情有恩由資助我無上菩提故復乞者於我有恩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恩德意樂五無染者對法云又諸菩薩修行施時雖於無量諸有情所興大施福而不希報恩當來果報是名菩薩無染意樂六善好意樂者對法云又諸菩薩修行施者以所行廣大施聚所得異熟施諸有情不自為己又以此福共諸有情迴向菩提是名菩薩善好意樂餘五度准知對法云有釋恐繁不引。
【疏】四依止方便修至亦有三種等者即智觀三輪以為三也意說菩薩修行施時以無相智所攝受故以三事名為清淨。
【疏】五依止自在修至謂緣求依止此故修者一身自在者即是自性及受用二身由因中修六度行故即得自性受用二身或得此身亦能行六度二行自在變化身者由過去修六度故咸得他受用及變化身或可得他受用變化身已亦能行六度故於十方國化同法行如釋迦佛生於王宮化無量王種令得道果如慈氏如來生婆羅門家化無量婆羅門親族皆得道果名同法行然菩薩讚緣求此三身故即依止此三身而行六度也故無性云即為彼故修亦名為修。
【疏】然攝論說五修至義意無別者按彼論云應知修度略有五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成所作事修即當此論第五依止自在修彼論云謂諸如來任運佛事無有休息於圓滿度復更修六即以攝論五修次第配此論五彼文。
【疏】謂十度至成互相順者此是第八相攝門於中有四一相順相攝二引發相攝三持淨相攝四四句分別即第一據此論中說不同對法對法說云或以真如攝一切法亦如此即攝相歸性門或慧為門攝一切法謂五種般若攝一切法此即攝餘從智亦同論中攝境從識門故對法等說或真如攝慧攝等。
【疏】然今但以十度相攝者意說論中六度相攝。
【疏】是故諸論言或唯施聲說至故一攝餘者即諸論中約十度聲名而攝餘十度唯名句等為能詮聲不能詮言或唯施聲說者即攝假從實故舉聲以攝名句等諸論或舉施聲名時亦攝得餘九度或舉戒聲名時亦攝得餘九度乃至說第十智聲名時亦攝得前九度若據般若論中亦約般若度而攝前五度此約六度以相攝故無性云施性中現有六波羅蜜多如言檀度攝於六等又按攝論云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或有處而以施聲等說者釋曰經中有處以一施言攝于十度戒等之聲亦復如是無性釋曰謂於一一修加行中即有一切更互相助謂修施時禁防忍受䇿勵專心能善巧知業果相屬如是施中即有餘轉若修戒時遠離慳恡忿恚懈怠散動邪見如是戒中即有餘轉修習所餘亦如是說。
【疏】又對法十二至廣出其相者意說對法論中明六度更在決擇中有三門說一方便二差別顯示此論中十度相攝即當彼方便中說然差別門者彼約六度此論明十故不同也。
【疏】此依始業地至順後句答者如有問言若施度亦戒度耶設戒度亦施耶為答此問應順後句答謂有戒度定是施度有是施度而非戒度謂戒所不攝施如是乃至以慧對施皆應順後句答今觀疏文但有答詞而無問詞應依止此作法此中依始業地人漸次修者設修必待前前不待後是故皆順後句答若已久修習頓修六種皆在相攝即不得作如前答但云亦施亦戒也以寬問狹者施寬戒狹也謂此論中言依修前行以而引後者前攝於後即施攝得戒故施寬戒狹如以定問慧定寬慧狹定引慧故定攝得慧慧不攝定故狹若發心初修名為始業地所有施者於因施發喚名地或可地者地位也即資粮等位中約修六度名為始業。
【疏】然應因敘對法至順前後句等者意云汎爾決擇問答諸法而有寬狹差別不同由斯對法第十五中明其句數有六種句一一行句二順前句三順後句四二句五三句六四句等如下一一別釋故彼論云一行者即問論法謂以一法與餘法一一互相問已即除第一法更以第二法與餘法互相問如是一一問一切法一行句者如有問言若成就眼處亦色處耶設成就色處亦眼處耶應順前句答有成就眼處必成就色處有成就色處不成就眼處如無眼根者有亦成就眼處亦成就色處如有目者即同第一句有非成就眼處亦非成就色處如死人等二俱無用次除眼取餘耳者展轉相問順前順後及以四句分別皆如理應說如是次第一一漸減如理應說除第一取耳等第二相望問答決擇諸法此是一行句順前句者謂於諸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依止前法以答所問如有問言若智亦所知耶設所知亦智耶此應順前句答有智亦所知有所知非智謂餘法等有非智非所知等但有三句順後句者謂即二法展轉相問依止後法以答所問如有問言若所取亦能取耶設能取亦所取耶此應順後句答諸能取亦所取或有所取非能取謂色等五境及法處除相應法等有非能取亦非所取此亦有三句第三句即第一句也二句者謂於所問應二句以答不得有餘如有依蘊建立依界建立而發問言若蘊數亦界數耶設界數亦蘊數耶此應作二句答或蘊數非界數謂色蘊識蘊何以故無有一界全攝色蘊相或全攝識蘊相故解云界狹蘊寬故一色蘊攝多色一識蘊攝多識等其界即狹狹故界分十八豈有一色界一識界全攝色蘊識蘊即由此是蘊數非界數也或界數非蘊數謂法界也法界雖但行蘊中收然不得攝一切蘊故法界不攝色識蘊等如下言蘊數非處數者亦約寬狹處狹故分內外十二處蘊寬故色通色一切色著三句者謂於所問唯三句答如有問言若蘊數亦處數耶設處數亦蘊數耶此應三句答或蘊數非處數謂色蘊或處數非蘊數謂法處或蘊數亦處數謂識蘊意處俱非者於蘊處中決定不有四句者謂於所問作四句答如有問言若成就眼根亦耳根耶設成就耳根亦眼根耶應四句答有成就眼根不成就耳根謂聾者有成就耳根不成就眼根謂盲者亦成就眼根亦成就耳根謂具耳目者有俱不成就除上爾處相述可句者謂於所問順爾而答以如是言述可所問如有問言諸無常者皆是行耶設是行皆無常耶應述可答所問云如是遮止句者謂於所問不爾而答以不爾言遮止所問如有問言蘊外諸行幾諦攝耶應遮止答云不爾蘊外無行。
【疏】後攝於前至施狹故者此中既約持淨前者即後持於前即前施狹後戒寬也以戒能攝施故乃至前定狹後慧寬以慧能攝定故順前句答者即是順取前句也謂外問云有施皆是戒耶設有戒皆是施耶答有施皆是戒即順前句答此即將狹施問寬戒乃至以定問慧亦然。
【論】若依純雜而修習者展轉相望應作四句者按對法十二釋此文有兩種四句如疏已引雜言有四句其實有三句無其第二句以不約種類福說故據勝但有答詞亦無問因第二四句即約種類福作法故有四句種類福者自無錢財但見他施深生隨喜亦得施波羅蜜多第二四句者故彼論云復次一切行施皆能生施波羅蜜多種類福耶此應作四句云有施非波羅蜜多行施不迴向菩提有波羅蜜多非施謂於波羅蜜多能勸勵讚美隨喜慶悅等有亦施亦波羅蜜多謂諸行施迴向菩提第四句可知釋曰初句行施非生波羅蜜多種類第二句生波羅蜜多種類之福而非行施餘句可知。
【疏】餘五度皆作四句前有度故者謂戒前有施度得成四句不約種類福作法四句云有戒非度持戒不求菩提有度非戒謂前施度第三第四句可知已後准知。
【疏】若雜修者乃至有已下疏無第三第四句可知第二句者意說雜修互相間有第二句如言有戒非度不求菩提有度非戒即施度等乃至有慧非度有度非慧等皆准可知。
【疏】攝大乘云至無諍是等流者意云此六度能攝一切善法故不以六度相攝乃攝一切功德也按攝論第七云無性釋彼相攝云是其相故者是攝體相謂此施等與彼施等更互相攝是隨順故者是攝隨順信等善法施等善心由信修故於施等中信隨轉故信等即是諸善大地及念住等菩提分法是等流故者是攝等流謂無諍三昧及十力等是施等波羅蜜多等流果也是故六度通攝此故不唯自相攝乃至慧攝者是相也信是慧也隨順無諍等是慧等等流也。
【疏】永斷自治是離繫者問若第六智可能斷煩惱而得離繫果若前五度如何能斷煩惱得離繫耶若第六慧能正斷惑若前五度即能助斷其事云何且如前施即用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後起第六根本智時與智俱時有無貪及三業思能助斷惑智智能正斷惑而得離繫果然戒體亦用三業思為體若起第六根本智時即有俱時道具戒亦能助斷然忍以無嗔三業等為體精進以勤三業為體靜慮以等持為體故智起時俱時有無嗔三業精進及定皆能斷惑而得離繫故說六度永斷自所治得離繫果然此論既言無漏得四果亦准於此。
【疏】攝受自他至即具五果者此明六度所招果也其攝自他是士用果者謂六度通自利利他故攝受有情而得解脫名士用果不約所證但據受五蘊假者名為士用也。
於當來增勝生起是等流者此據六度前後相引名等流果也又云由菩薩今生能行施等於當來生中更能廣行施等即後生與今生相似俱能行施等名等流也引大菩提是增上者然此中文即不盡亦約有漏六度為疎緣引大菩提名增上果據實無漏六度能引大菩提名得增上果感大財位是異熟果者問若感大財及外器既是非情合是增上果攝云何乃云是異熟耶答由菩薩所行施等六度所招當來勝異熟果十生位等據身資具一切隨所依身皆名異熟相從而名理應無爽。
【疏】或無漏資有漏亦得名異熟者即如初地已上十地位中無漏能資地前資粮位已前有漏舊業感得十王位等名得異熟果又無漏資有漏故業而感得變易異熟果或無漏資有漏亦增上果增上果寬故。
【疏】或有漏資無漏亦得離繫者據實而言無漏道斷惑而得離繫謂如無漏智由七地已前有漏加行智等引得斷惑智得離繫故言有漏資無漏得離繫也又加行位中有漏能資無漏種令生見道無漏智也又有漏資無漏亦是增上果增上果寬故。
【疏】有漏無漏二合說故得五果者若但言六度得五果即是有漏無漏合說也所以不別言有漏四無漏得四也。
【疏】七十八至非不得餘者按瑜伽七十八云一切波羅蜜多何果異熟善男子當知此亦略有六種何果異熟者問意云異熟既有多種未審所修十度感何異熟果耶一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怨無壞多諸喜樂四者為眾生主五身無惱害六者有大枝葉可熟異熟果以明六種不障得餘果也今此六果配六度各一可知由智慧決擇法義以施他故當來得大枝葉大財富名異熟果者如前已釋為眾生主者即由精進能他人力當來為眾生主無惱害者由修靜慮不損有情故於未來得無惱害也大枝葉者即是大眷屬也據實言由忍故得大眷屬今言智得者由智說法廣利有情有情後時常所親附故與菩薩而為眷屬。
【疏】攝論云至亦不相違者又按攝論無性解云富貴攝者是施所得勝利大生攝者是戒所得勝利勝善趣攝故名大生大朋大屬攝者是忍所得勝利朋謂親族屬謂奴婢此三是異熟果攝。
廣大事業加行成就攝者謂勤所得勝利解云廣大事業者謂輪王等於中䇿勵名為加行所作皆辦故名成就。
無惱害性薄塵垢攝者是靜慮所得勝利由靜慮故感此威力善知一切。
五明處攝者是慧所得勝利此後三種但增上果中攝不同前六種皆異熟故不相違。
【疏】菩薩地解至皆是增上果者意云若以無漏六度望大菩提合是因緣等流果今去增上果者以菩薩說若因緣若增上緣皆是增上果解云因緣者即無漏六度望菩提增上緣者有漏資無漏感菩提果以以增上果究竟故總名增上問准論明十度果何故疏中但說六度得果耶若後文四度即第六攝其所感與第六同以更不別說。
【疏】初以七眾戒為體者今此出菩薩律儀戒體取七眾戒者且約三乘通說據實菩薩亦有十支於身語七支意地三也防貪嗔邪見故。
【論】一律儀戒者無性釋云謂正受遠離一切品類惡不善法二攝善法戒者無性釋云謂正修習力無畏等一切佛法解云此云修者修有為無漏善法證即能證無為功德准此論等一切善法離惡義邊是律戒進修義邊即攝善法戒利他義邊即饒益有情戒。
【論】此與二乘有共不共等者按攝論第七有四殊勝明與二乘而有差別無性釋云一差別者謂諸菩薩具三種淨戒通防三業非不同聲聞聲聞乘等唯有一種律儀尸羅而防七支是故菩薩望彼殊勝餘三殊勝准此應知望彼二乘亦殊勝。
【疏】謂諸菩薩一切性罪至不共等是者觀今此文且一往而說非盡理也且出家菩薩性罪不行與二乘共遮罪猶名為不共若出家菩薩有作十惡業性罪亦行如佛翼國王煞五百波羅門等問一切殺生皆是性罪何故菩薩有行不行答若染心煞生即有罪若善心所煞生等即無罪故攝論云謂諸菩薩由是方便善巧行煞生等十惡業道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
【疏】一種種無量學處大者謂諸菩薩有三千威儀遮防三業名學處大不同二乘唯防七支二百五十戒。
【疏】四甚深勝至速證菩提者故經中說如菩薩過去七世時作一商主持五百價人入海採寶珠得無量珍寶彼有一賊欲煞五百人取寶其五百人眠重不覺悟菩薩覺菩薩思惟若令五百人殺此賊五百人總墮地獄若任賊殺五百人將珍寶去賊有二罪有一煞罪二盜罪菩薩既思惟已遂云我自具一切功德超十二劫得無量福速證菩提。
【疏】今以第二共不共至即是彼文者意云四種殊勝初第一殊勝即是此三聚淨戒餘之三種即指如攝論故論云共不共等甚深廣大如餘處說。
【論】一大乘光明定者此定能發緣大乘中理等四境智光明定也集福王定者此定能集福德如王勢力從喻為名三賢守定者此定從主為名問此四定於五位中是何位攝答古師有此分配初之四地名大乘光明五六七地名集福王八九十地名賢守金剛菩薩及諸如來所住者名建行定。
【疏】然此唯在第四靜慮至及有漏故者疏判此定非地前得有人彈云疏作此判亦未可依雖復勝定多依第四亦有通依餘地生故又不可以二乘不得證是無漏地前菩薩所有修行亦非二乘所知境故又戒慧學或通地前何故定學唯說地上故通地前以之為勝也詳曰疏主不說所言定學唯取無漏但顯論中所舉四定非地前相又二乘不知通漏無漏今但以彼不知之義證定無漏非言有漏即彼皆知又按攝論明定差別後四差別謂對治堪能引發作業若非無漏何有此能故知彼論據無漏定此所舉定同彼何違又復三學隨據一說何要責之令齊一等。
【疏】第三地除障所得者第三地中除定障定障既除定能發光等。
【疏】且舉上首者雖有無量三昧門然此四定最為增勝故云上首。
【疏】三對治別謂相緣智者意說真如是諸法之總相故經云諸法共同一相所謂無相若根本智緣此如時名總相緣智問今既明定何故舉慧以解定耶答雖舉能依之智意顯所依之定以定能發慧也堪能者菩薩隨欲饒益有情遂不退靜慮而受生聲聞乘中無此事故引發一切界無礙神通者謂由此定能發無礙神通於一切世界中利有情故。
【疏】作業別等者作十八變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隱顯所作自在伏地神通乃至放大光明等又能引發十難行者按彼論云一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故二不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難行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棄故四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五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染汙故六勝解難行於大乘中深生信解故七通達難行具能通違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八隨覺難行於諸如來所說甚深秘密言詞能隨覺故九不離不染難行不捨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難行能修諸佛安住解脫一切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義利行故如上所明六種第二即是此論中所明四定體餘所緣等五定猶如攝論故云此四所緣等如餘處說。
【疏】密語六度等者梵云殟波陀慳此是密語應云菩薩大慳無所施即不施少許財物也若解心密語者菩薩三大阿僧祇已來國城妻子皆悉能捨少許物名少所施此即密語行六度亦如攝論廣解。
【疏】十惡業道者意云若有眾生先宜行不善法乃至起邪見斷善根後欲發菩提心爾時先同其事業然後引令發心故菩薩設為一有情經無量劫住以種種異類方便亦同其事務令發菩提心如此十惡業道亦如攝論廣解故云並爾。
【論】一加行無分別慧者此加行智無分別耶答無執心惡取空等顛倒心等之分別故云加行無分別慧若起邪見妄執惡取空橫計度等名有分別若根本智名無分別若謂後得智名無分別者即無如境智於執著名無分別後得智皆緣境而起故三智皆名無分別智。
【疏】合後五為一至皆第六故者意云既合後五法為第六故第六度中有加行等三慧即後得智中有加行加行是無漏望後勝法名加行智也通二解。
【疏】若自性至餘十五門解之者攝論第八有十六門以解三智約自性一門即此論中所明三智是餘十五門廣如攝論解之今按彼論具引分別且第一自性門者即是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本論如疏引一離無作意至非彼智故者無性釋云若無作意是無分別智熟眠醉等應成無分別智。
二離有尋伺地至非故者無性釋云若過尋伺地是無分別智第二靜慮已上諸地一切異生及聲聞等應成無分別智。
三離想受滅至無心等故者無性釋云若想受滅是無分別智即此智體相難可成立以無想等中離心無有諸心法故。
四如色自性至如大種故者無性釋云若如其色是無分別智應不得成就無分別智譬如大種所造色故一種皆如自性故。
五離於真義異計度故至非無分別故者無性釋云若於真義異相計度是無分別智此智不成無分別性以於真義智已異相計度言此是真是無分別即有分別故故不成無分別智。
【疏】言所依者至而是心等者無性釋云謂無分別智所依非心非思義故亦非非心為所依止心種類故以心為因數習勢力引得此位名心種類此即顯示智所依心出過一切思量分別釋曰心言通目思非思量外又偏以思量心難答中據彼二種心故言所依依智所依心雖無分別是前無間心之種類亦得名心餘如疏引。
【疏】言因緣者意說聞熏習是無漏智親因緣也。
【疏】言所緣者至無分別智所緣也者意說真如性離言故即說真如名為不可言是智所緣也性真如遍計所執性為體無故故說所執性亦是不可言即此不可言遍計所執性顯二無我真如即是三種無分別智之所緣也問根本智可言緣真如加行後得云何緣如答加行趣求真如引無分別智故能緣如若後得無漏遍緣一切故亦緣如於理無失意說加行後得雖不證如許緣如也正智雖證如亦得名緣如以義寬故。
【疏】言行相者至與色有異者意說無分別智即以無分別為行相亦如解初能變行相門相似即此智於所緣中雖有見相然能所緣中不見一異由如眼識緣青之時亦不分別能緣眼識與所緣境色有一異等即此亦爾故知眼識緣境不分青黃等色但於意識分別作青等相此上五門皆如疏引餘十一門今當引釋。
六智所住持者謂無分引後得智中所得種種菩薩諸行此行皆以智為所依持行不散名為智住持。
七無分別智誰為助伴若唯有一應無所能者謂前五度分為三道初四資粮道後一依止道為能助伴故前五度與無分別智為助伴也。
八無分別智當於何處感異熟果者此問意者菩薩無分別智於十地中當於何處感異熟果耶答謂於諸佛變化受用二身會中此非異熟因能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異熟由此資熏餘有漏業令感異熟故立此名解云菩薩於變化及他受用身二會中而感異熟果此但是增上果中假說異熟名實不是異熟因何以故以無分別皆能治被故不招異熟又非異熟因故不感異熟又由無分別智強勢用故遂資熏菩薩往時故業遂感十地十王位殊勝異熟果即望有漏故業亦名異熟果也。
九無分別智誰為等流者謂前前生中無分別智引後後生處展轉增勝是等流果。
十無分別智出離云何者謂初極喜地入見道時見一切地無分別理初得出離後修道位滿故故見一切無分別理也今言一切者即少分一切也。
十一無分別誰為究竟者謂初地中雖得三身而未清淨至第十地乃得清淨方名究竟解云初地得三身者菩薩初地得二智即分得自受用身自用身用四智而為體所證真如即是分證法身變化身初地亦得以能化百億身故。
十二無分別智如何從何由何無染者謂如虗空從種種極惡由信慧解以為因故而得無染解云如何者智如虗空從何者智從種種極惡由何者由信慧解為因故得無染。
十三加行根本後得三種無分別智有何差別者頌曰如瘂求受義如瘂正受義如非瘂受義釋頌云此喻三智第一喻加行智以加行智求受法義而未能為他說法此望無漏智云未說非有漏亦不說也第二句喻正體智雖瘂正受義而不說法如瘂相似第三句喻後得智亦能說法如愚求受義如愚正受義如非愚受義解云如次喻三智准前可知如五求受義如五正受義如末那受義如未解於論求論受法義次第譬三智應知加行等解云義謂境初智求受義未說正智雖受未說後得受已亦說如五等者此約五識以明即約有分別無分別以喻三智如五識無分別不能為他說如加行智又如五識緣境自相唯現取而無橫計如正體智末那者舉意識所依根顯能依意識受義能說喻後得智求論等者據求溫習通達明三智。
十四根本後得二智差別者頌曰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目後得智亦爾。
十五無分別智云何能作利有情事者頌曰如末尼天樂無思成自事種種佛事成常離思亦爾。
十六無分別智為緣分別依他起性為緣餘境自體亦爾為智非智若緣依他云何得成無分別智若緣餘境餘境定無當何所緣是智應有所知非智云何名無分別智者謂無分別智不緣依他無分別故亦不緣餘境但緣此分別法性為境法與法性非一異等是故此智不可定說緣分別境非分別境自體亦爾不可說言決定是智如加行後得無分別故亦非非智以加行智為先因故此智與境無差別相如空與空所有光明是故此智成無分別。
【論】如是三慧至俱已捨故者問下明菩薩一一剎那四道具有如何今言見道等中無加行耶答若加行道通漏無漏加行智者唯是有漏攝故不為例或加行智亦通無漏於後得智更所進修望後勝法得名加行故通無漏今依有漏說亦不相違。
【疏】此依頓悟至初二位說者意云據三乘各自二位加行智唯有漏二乘初二位者如五停心觀總相念處別相念處是資粮位?等四心是加行位菩薩二位可知即正後二智不通初二位以純無漏故若漸悟迴心於初二位亦得起生空無漏正後二智故云若迴心者皆通初二位。
【疏】若自性攝者此明三字中有二初明此體釋名第二正明相攝就相攝中有四相攝初自性相攝第二助伴相攝三隨用相攝四隨顯相攝此明三學自性相攝戒但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不攝餘者以施等非三學自性故問何故唯說戒定慧三不說餘者答餘三或七非自性餘三者謂施忍進或七者約十度以明餘七个非戒定慧三自性故此據尅體不攝彼餘故云七也有人云此疏文錯合云除三餘七是自性故除三者即除施忍勤餘七者是戒定及後五是三學自性即順論文亦有此理若約助伴眷屬以論即三學攝餘三餘七也即三學一一皆能攝十度。
【論】若隨用攝者用者作用意說修行作用皆是相次施是戒資粮者由體世財出家持戒求出離等。
【論】若隨顯攝者顯謂現即據修行相顯現以明相攝由精進守護於下缺犯也。
【疏】此中所說隨其所應未必十種一一皆爾者然此十度若約現行於五位中未必一一度皆悉具有如通達位見道之中但有定慧無表戒等即無財施無畏施及利有情事等若十度種子皆悉具有若約現行有無不定此中約法爾種子至義說有者意云見道通達位中有十度者約法爾種子說有何所以說見道極促不容行六度等也但以道理而義說有也若於修道行相最顯能行無邊行故問資粮位中如何有最後五度耶答但學作後五度故說為有又解初位言有者據法爾種子言有雖有二說前說為勝攝大乘說六度通地前有故也。
【論】八地以去至現唯無漏者問八地已上五識中善互非無漏如何施等唯無漏耶答五識中善既非增勝不立為度故不相違。
【疏】然未入劫時同己初入但名波羅蜜多者意云如未發菩提心唯所行施等不得名波羅蜜多若頓悟利根者發菩提心已去或經六十劫修者未得入初僧祇劫雖未入劫即名順解脫分所行施等亦名波羅蜜多六十劫漏已方至十信等位方名入初僧祇若鈍根者發心已去或經八十劫或八萬劫等雖未得入僧祇亦名順解脫分然所行施等亦波羅蜜多也未入劫已入劫所行施皆云度。
【疏】由多理故者意說?等四心唯是初無數劫故對法第十一說瑜伽略有五種一者持二者任三者鏡四者明五者依解此五地中言若依此地修行滿已者是滿心學以非第二劫如下引例其文可知至極喜地義滿心學雖不離初劫亦非初劫攝如修相好業等然五地義廣如對法十一說如前說讀知之。
【疏】七十八說度至因果義利度者按瑜伽深密明此度者皆約觀自在菩薩問六度如來為答彼文散說疏主約義以立度名清淨乃至因果義利度等其七十八論亦解此經問初清淨度與最清淨度何別答最清淨約佛地說前清淨度約總說六度清淨又按瑜伽深按中度有諸門問答故如彼七十八文今略引云總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當知七種一者菩薩於此諸法不求他知二者於此諸法見已不生執著三者即於如是諸法不生疑惑謂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終不自讚毀他有所輕懱五者終不憍傲放逸六者終不少有所得而便生喜足七者終不由此諸法於他發起嫉妬慳恡又云無染著性無顧戀性正迴向性最為廣大無罪過性無分別性無有染汙思擇所作最為明盛已入無退轉法地者名不可動若十地攝佛地攝者名最清淨又云何因緣故菩薩所得波羅蜜多諸可愛果及諸異熟常無有盡波羅蜜多亦無有盡善男子展相依生起修習無間斷故又云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四種最勝威德一者於此波羅蜜多正修行時能捨慳恡犯戒心憤懈怠散亂見趣所治二者於此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真實資粮三者於此正修行時於現法中能自攝受饒益有情四者於此正修行時於未來世能得度大無盡可愛諸果異熟又云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大悲為因微妙可愛諸果異熟饒益一切有情為果圓滿無上廣大菩提為大義利又云以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釋云不求他知者菩薩不歎他起恐生恭敬供養故餘文易解。
【疏】攝三性等者此六度修行時通有漏無漏三性中六度攝二性謂依他圓成無漏依他亦圓成故。
【疏】有主伴行者如初地修施施名主行餘五度名伴行餘地准知。
【疏】由六度攝一切行等至謂十度外無餘者若約六度自體攝得一切法一切法皆六度中攝不以說十度攝一切法盡即雖論中更不說餘菩提分法四攝四無量等。
【疏】初牒十障至及佛地障者解云據實言之唯有十障以乘文便及對釋二十二愚故即有十一障也問何故唯說十障答為對十地所治故立十障。
【疏】一異生性障者解云執異而生名曰異生即是分別二障種上假立不相應法依彼種上立彼性故即說彼種名異生性障此即異生性之障依主釋也故依彼種立異生性問若爾如何下辨愚相即云執著我法愚是異生性障豈此愚者唯約種談答性狹障寬異生性障即通種現謂異生性及異生性種類現行總合名為異生性障故無違也。
【疏】十地論一云凡夫我相障至凡夫名異者彼論云我相障者不然此異生性障非唯有我見故異生性障中別有餘一切煩惱也若言我相但唯獨得身見即不攝得餘邊見等故我相狹異生性寬也凡謂凡庸夫謂士夫故名凡夫。
【疏】今斷能依故說所依斷者其異生性即依二障種上假立能依是異生性所依是分別二障種然異生性無別體也由如命根及二無心定雖無別體依彼種上假立據實而言先斷所依實種能依假異生性亦除今言能依異生性斷者顯所依種亦斷亦如世人云命根已斷命根是假立依實色心立若色心先斷命根即無今但言命根斷不言色心即此亦爾但言異生性即顯所依障亦斷。
【疏】即依字現疏無與現本識同地至立此初障者依者即所依二障種子現本識者即第八識障種與本識同地繫此文意與現行本識同地分別二障種子能生現行者上立異生性故若言能生現行種上立性者且如身在欲界欲界分別二障種子能生現者即立為欲界異生性如有身在欲界以離欲染得上界定即得上界二障種子能生現行欲界障種被伏不能生現行既依能生現行上而立異生性此人應名上界異生性若許者便成大過今應解云若身在欲界即依自欲界二障種子若能生現即依此種上立為欲界異生性乃至上地亦由此設身在欲界以離欲染雖二障種不生現行不得於上立而為上界異生性故得名為欲界生性。
【疏】由此凡夫離欲界仍名欲界異生不伏見惑種故者此文意說如身在欲界以世道伏欲界修道迷事麤惑即不能伏欲界分別二障及細俱生煩惱即依此分別二障種上立而為欲界異生性若爾即違前三種成就文彼云若身在欲界未離欲染即欲界煩惱種子皆得成就若離此地染亦名不成就今離欲染障種仍起現行豈非相違耶彼約全離此約外道所修六行伏惑故不相違。
【疏】以此准知此性是染汙者此第一解意云所依二障種子通不善有覆無記故能依性亦通二性名為染汙若爾外難云欲界煩惱有二性可能依性通二性上界煩惱唯有覆性能依異生性亦是有覆無記性故知三界異生性唯有覆無記性名染汙於理為勝答通不染汙者即據攝末歸本同第八識障種及性皆是無覆無記性。
【疏】若爾何故對法第四至不言異生性耶者此文問意云若言異生性通無覆無記性爾者何故對法第四解無記中但言命根等是自性無記不言異生性亦是自性無記耶以自性無記是無覆性故為此問答由約煩惱種至前釋為善者此第二解也此文意說若命根名句文諸根色等唯是自性無記若異生性即通二性約障種上立是有覆性若約異熟名言種上立異生性者此性即是無覆性故異生性通二義故異生性無記中是異熟無記攝不是自性無記故命根不可為例以命根唯一自性攝故今勘請聖教不見說異生性依本識名言種上立性是染汙者以是為勝。
【疏】六十六立五無記者謂異熟等四加自性無記為五也自性無記體者謂諸色根是長養者及外諸有色處等也非異熟等所攝者除善染污色處聲處解云色聲二處三性也今取無記者故云除染汙等然無記色聲不是異熟云非異熟等所攝也。
【疏】別小乘者大乘異生性是染汙者有覆無記性故別也問異生性設通善不善於義何違答俱有過故若言不善者無種姓人即善根時應捨異生性若言是不善者如凡夫離欲染得上界定時應捨異生性異生性既是不善不善唯欲界繫故故知是有覆無記性。
【疏】若爾無種姓者至說何為異生性者此即乘前文意而作此難難云若三乘望自聖道所治之障上立為異生性各得聖道時名捨異生性爾者如無性人既無能治聖道即不能望所治二障說何法為異性答應說但依二障至不須別說者此是答詞由此義故即三乘定性人及不定性人皆依分別二障立異生性亦不須別說定性人唯依煩惱種上立異生性不定性人依二障上立異生性但總通說無性人亦在其中即無乘前之難。
【疏】答不同小乘至與見道合捨者如下小乘說從無始來從未來世中即常起異生性流至現在而不斷絕彼正起世第一法時能害同時異生性衰其力也如騎怨殺怨即現在世第一法能引未世中苦法智忍未來世中苦法智忍能排未來世中異生性不得生起即苦法智忍得生起也故說未來苦法智忍將得生排其未來世中異生性將捨故說未來世中見道智與而異生性俱合捨也即現在世第一法與異生性同時落入過去即未來世苦法智忍流至現在即已無異生性雖已得見道然未來世中異生性已即被他現在能緣煩惱縛未來世中異生性仍不名斷而但名捨彼斷修道煩惱時即斷未來世中異生性能緣縛縛斷故說異生性是修道斷即緣縛斷名修道斷世第一法正捨名捨見道之時已捨皆不成就令未來不得起故其體在修道位方斷故捨與斷別也。
【疏】二真見道名為聖者一謂二乘人生空智真見二菩薩法空智真見道。
【疏】已下四字疏無若淨無記異生性至如何凡聖無俱起失者意云此是薩婆多師難難云我宗異生性障體是修道斷異生性復即在見道前捨無漏果智起無凡聖俱成之失汝大乘異生性障從障種立應如無間道無漏智起時有異生性種由未斷如何無凡聖俱成之失此由難意也。
【疏】云由薩婆多惑得俱故今為此難者意云以惑得不障聖性為此難也即薩婆多許無間道與惑得俱故復彼宗云無間道時惑得猶在若無現得便無所斷由此無間道斷現在得問薩婆多曰既許無異生性得而證聖道性故凡聖不俱即無間道正起時與惑得俱時而能斷也如騎怨殺怨即能殺釋所殺並俱時故其異生性體要緣縛斷修道方除以修道煩惱縛異生性若修道煩惱斷其異生性即離縛斷說故異生性是修道斷也。
【疏】為斷如是如是品麤重生如是如是品對治者意云或三心見道或九無間道故真見道中有一師說二空二障漸證漸斷等謂惑品既多道亦非一故云如是如是如是者顯非一義。
【疏】由此品離繫故至是名為斷者意云若聖道未起之時即現在煩惱種子前能引後展轉不絕若由此品離繫聖道起時即攝斷即前念種子無勢力不能引後念令後念煩惱種子住不生法中說名為斷意說如生空觀得離繫時令後念煩惱品住未來世不生法中也。
【疏】對治道生煩惱不起得無生法者此言無生法者即起聖道已煩惱種子更不生故名無生法非是無生法忍也。
【疏】言麤重斷雖互通煩惱障至唯煩惱中者意說具相應所緣縛中若能縛名縛即唯在煩惱障障名能縛故若所縛即通所知障及善等三性法皆名所縛故若斷所障煩惱皆名斷麤重若據增勝若斷所知障唯名斷所緣相應二縛不名斷麤重意說若斷煩惱種時名自性斷不縛同心王心所時名相應縛斷煩惱既不緣於境名所緣縛斷。
【疏】二乘斷定障至不同菩薩者意云如二乘人斷定障時俱斷所知障之麤重而不斷種子麤重者即無堪任性無堪任性者所謂身有硬澁心不調柔斷此之時而得定也故名定障令字疏無不相隨順者意說若斷定障時令所知障不能有勢勝用與其麤重性而相隨順故云令不相隨順也。
【疏】總緣智等者准下解自相共相中若緣真如及作苦空無常無我等觀名共相智以真如是一切諸法共相故故經云諸法共同一相所謂無相即緣此之智名共相智若別別緣四諦名自相智此二智中何者能乃斷惑故疏中引三師釋前二師是不正義第三師是正義。
【疏】有義二量至為現量也者此第一師云若現比二量在散心位現量依自相立比量依共相立故散心現量不能斷惑若在定心中總緣共相智緣一切法苦無常等觀照自體皆是現量是現量能斷惑也。
【疏】第二說至方能斷之者此第二師說一切散心皆是共相不能斷惑一切定心皆是自相方能斷惑然由散加行觀苦空無常無我等共相或觀真如共相為加行故方能引起定心斷惑聖道然由共無常等共相其所顯得定之中理就前方便說名知共相其根本智就前方便說名緣共相智。
不如是者意說所顯之理不就前方便說者即但名自相根本智即名自相智由此道理諸經論中或說真如名空無我諸法共相者此文即約緣從前方便中苦無常等共相能顯以說真如名共相也或真如二空所顯非是共相者此文即約但由二空以為方便顯得真如真如名自相其根本智正證真如即名緣自相智然對法論中說共相智能斷惑者即從前方便道說亦不相違。
【疏】彼因明論立至不共他故者此文即是因明論中說明自共相也意說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如色聲等實義名自相故無常等名共相以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體不共他故且如自相色聲等各別不共他故然無常等共相各附所依法體名不共他以聲上無常非色等上無常故有說因明論中自共二相者若分別心安立青黃等者方名共相以青黃貫通一切青黃故若非安立縱五蘊上空無常等皆名自相即一一名附自所依蘊不通餘故即無常等亦名實義即非彼分別心所安立得自相名問經中共相其義云何答五蘊等體名為自相蘊上無常苦無我等名為共相雖一一蘊無常等別然彼此相似立共相名不說散心分別安立共相也故與因明所說不同問彼二師義有何別答大意是同但廣略異明經中與前同唯敘因明與前師別經即是佛地經也。
【疏】若分別心立一種類者如第六意識緣一青時此青即通一切青黃等亦如以句詮青等時能詮所詮亦通一切青等如縷貫花花雖各別縷通於餘法類黃等爾水火皆然即一一種類別故如此分別心所緣青解者皆是假青黃等亦爾若離詮緣即本青是實青也。
【疏】雖緣諸法至為自相者意云苦無常等雖是諸法共相若定心緣諸法苦無常等以附所依法各別故亦名為自相而帶名言不實通餘法彼自相亦然真如雖是空無我共相所顯以是諸法實自性故自有實體相故名為自性非共相也亦不可言以真如與一切有為法不一異故即說真如名共相者餘色等自相亦與一切苦無常等共相法亦不一異色等自相法應名共相既色等自相不名共相故知真如亦非共相然疏中云彼因明論至與此不同以來並依佛地敘因明論二相之義結云與經有別有別之義同於初師更不言也故佛地論中敘因明已而總結云經不爾故不相違即因明論中自共相與佛地不同也。
【疏】由此義故至如前已辨者然對法論中說緣共相智能斷惑者依他假智說如假智緣一青時此一青遍一切青種類上即說此青名共相其真如亦實通一切法之上故說此真如名共相若根本智緣此真如時即名緣共相境論實真如是法之實性即是自相緣此之智名自相智能斷惑也。
【論】斷惑證滅期心別故者問無間道不證滅者何故說彼無分別智是緣理智答所緣之理但名真如不名擇滅猶有麤重而未斷故若爾斷惑證滅別者如何下說菩薩利根剎那剎那斷惑證滅答彼依異品相望而談此約一品故不相例。
【疏】及證此品擇滅無為者即證無間道所斷下擇滅無為然解脫道所捨麤重無別無為以無體故。
【疏】證無為得者即智正證無為時即證名得。
【疏】雖不違惑得而亦有用者意說此解脫道雖不如薩婆多違捨惑得而亦有用者即證擇滅無為也。
【疏】此後意說種生現雖同時至合解有三者即論中有兩解一云斷惑證滅心別故二言為捨彼品麤重性故并前第八識捨位有一解即如疏云如此一說至種生現同時故以來是第三解即二解上加此一說也故總有三解。
此後意說者即指此論中第二解文然依論中第二解解脫道而捨麤重性種生現同時異時別有兩師解第一云有義種生現同時者若菩薩至金剛心無間道時即一切二障種現俱捨唯有第八識名言無記種子及現行識與金剛心俱生即此第八與無堪任性為所依止至解脫道起時方捨有漏第八與無堪任性方得成佛此是正義第二師種生現異時者如菩薩金剛心即捨二障種子及捨第八識種子但有第八識現行及無堪任性不得名為佛此護法弟子解非是正義何以知者如唯識云能熏生種種起現行必俱時故種生種許有前後自相引故如前難云種滅牙生非極成故乃至非勝義故如第二卷前廣破。
【疏】加此一說至同時故者此第三解亦種生現同時也意云菩薩金剛心即捨一切二障種及有漏第八識并無堪任性故無間道中捨已得無漏第八但麤重在不名佛問麤重依何答有解依者無漏此解亦是不正師義下論文自難云無間道時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
【疏】問此義可然至解脫道治耶者此文即問十地中生空地意說十地中所起法空觀必帶生空智此所帶生空智無間道中既不斷其種又復不斷煩惱麤重起無間道何所斷耶又此所帶生空無間道若斷煩惱種子可言所帶生空解脫道中斷煩惱上麤重既生空無間道不斷煩惱種如何解脫道能斷煩惱上麤重耶。
【疏】其末煩惱障麤重與所知障麤重解脫道中捨者然疏中言十地修道位煩惱麤重與所知障麤重皆在解脫道中捨者此未盡理亦約實義者若在見道及金剛無間道斷二障種子若二障上無堪任性即同解脫道除之若十地之中煩惱障與所知障同體強盛勢力即此煩惱上無堪任性能障法空智即與所知障種於無間道中同斷若唯煩惱上無堪任性羸劣者即與所知障無堪任性於解脫道中同斷若強盛煩惱上無堪任性於解脫道中捨者未審解脫道中有何勢力而能斷煩惱上無堪任性有漏劣者無妨故知十地之無間道能斷煩惱無堪任性於理為勝以障地故其煩惱障體不障於地唯佛果斷如世間刀之體不能割物刀刃利用能割物若摩去刃其刀體尚在此況亦爾麤重障地煩惱體不障地故斷却麤重其體尚存故麤重與所知障同地地斷由如第四地斷所知障中身邊二見其煩惱障中身邊二見亦復不起故云如身見等疏云無麤重者即無定障也謂無堪任性如硬澁不調柔等是。
【疏】無間斷麤重解脫道中得自在故者有義解云無間道時伏受等種子解脫道位除彼麤重。
【疏】善現問言若無為法至二乘猶有者此問意云既言三乘身中無為皆無差別者何故如來有無為法即無習氣無堪任性二乘亦有無為法何故二乘身中尚有習氣無堪任性耶。
【疏】不能引無義者即是法空若菩薩身中即能引得法空智等諸功德法。
【疏】即由此文顯斷習氣不得無為者以習氣非是煩惱所以斷習氣不得無為約斷煩惱說證無為也三乘既同斷煩惱故無差別三乘同坐解脫床有云無義者即無義利無義利者障聖道智二乘身中有習氣不能引無義利菩薩身中習氣能引無義利為聖障如來永無故習氣不障無為也以非縛故。
【疏】亦顯所知障斷不得無為等者詳曰助一釋云斷所知障亦得無為如顯揚云想受不動二無為者若斷障得擇滅所攝彼障即是所知障攝又此論云得無住處亦擇滅攝經言三乘無為無差別者而依離縛斷煩惱說亦不相違。
【論】雖見道生是根本故者此釋通外難又外難入初地時非唯斷障亦斷業等如何但說斷分別煩惱障即答而二障種是根本故於十地中且說斷煩惱理實通攝諸果等。
【疏】等取惡趣疏作非別業者即是三惡趣中別報業及等取卵濕二生處云總報果見道既除別報業果炳然不受故須等也及非異熟者即是士用果也所以得見道時三惡趣中士用果亦必不受及等餘增上果者即如地獄中增上苦具乃至人中黃門等所受用境界增上果等皆是惡業增上入見道已如是等果永不生故。
【疏】及人天趣中分別所起業及果者意云此等別報業果皆由見道分別煩惱所知人中半擇迦及女人身二形北俱盧洲長壽諸天此等皆能障於聖道又菩薩不作女人身而得入見道故然此所有總別報業果及增上異熟果士用果等入見道已永更不生名不生斷。
【論】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者意云由異生執我法時所有愚愚即無明及愚俱時法總說為執著我法愚其執著我法體即染慧由愚不了起妄執等故相從總名愚體即是異生性障障即全體二障種現見道初除。
【論】二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者意云惡趣業果體不盡由愚所起業及愚感果總說為愚。
【疏】善趣之中分別所起別報業及果者善趣中別報業者即人身中極醜陋根不具業此所感皆是別報果若善惡趣之中別報業者即惡趣身中少許謟正是也。
【疏】直言惡趣攝不盡者意云若唯言惡趣即不攝善趣中分別煩惱所起別報業果等所以須置雜染之言出解深密經第四卷文。
【疏】前說善無記至如緣起中說者意云如前十二因緣中辨若說善無記名斷者據緣縛斷即修道方除由斷修道煩惱不被緣縛故故得斷名今言諸業果者據不生斷若入見道如是等果畢竟不受故云不生斷。
【疏】故為此第二解者如疏言前說善無記至不生斷以來是第二解。
【疏】然分別障中至毀訾言故者意云此釋伏難難云分別障中如煩惱障能發業潤生可言惡趣雜染愚如分別所知障不發業感生云何第一障中言所發業果並言惡趣耶即對下第二邪行障故名第一障中答所言惡趣者但是毀訾之言非是發事感生名惡趣也指況可知。
【疏】但是鈍障等者意云惡趣雜染但是貪等鈍障品非必是業果若非業果何得名趣答但毀責名趣。
【疏】此師意說唯取無明與見非見但名為利鈍者意說若無明與身見等五見俱起名為利愚若與貪嗔等俱起即名鈍愚也此師但說利鈍障俱時無明名愚更不說餘煩惱也。
【疏】前二現行麤重是種故者意云如論中說斷二愚二愚者即是二愚現行也麤重者即是二愚種子。
【疏】問現行久已滅如何言斷者此問意云若言斷二愚是現行者二愚現行加行位中已伏滅無如何無間道中說斷耶答如疏自明。
【疏】謂貪嗔斷乃至疑斷無色界所繫斷至非伏惑明亦伏見道諸惑等者此一段諸文即約諸煩惱實斷而說不約六行世間道伏煩惱說也世間道不能伏見道分別惑然世間道生能伏俱生迷事麤惑不能伏俱生細惑及分別惑也今既言見苦斷明知即用聖道斷也言是苦斷者即分別見等是見苦所斷道斷也故云見苦所斷云色界繫所斷者色界煩惱地地有品故道非一故云斷斷乃至無色界所繫亦准此釋離繫是隨眠斷者意云斷却隨眠離繫故云離繫是隨眠斷非伏煩惱所得離繫果以後煩惱還復生故。
【疏】又解隨汝意至所起無堪任性者此釋論中或二所起無堪任性文也隨汝意者意說此解隨前師解二愚通現及種彼二所起無堪任性名為麤重非現非種無別體故下文引例如下自解。
【論】如入二定說斷苦根者即欲界中苦受所引不安隱性名苦麤重雖至初定眠識等中初定力微未能發生殊勝喜樂及勝輕安未遍適悅故未能伏斷彼苦麤重與二定相違故彼斷又婆沙論八十一云問離欲染時斷憂及苦契經何故說第二定而滅苦耶答依過苦對治故作是說謂離欲染雖斷苦根而未名為過苦對治於初靜慮得離欲時是苦對治故說苦滅解云苦對治者謂初靜慮過苦對治即第二靜慮也如彼廣說。
【疏】後諸地麤重准此為二解者然已後諸地皆言由斯此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者皆准此中二解初解說斷二愚即是二愚現行及彼麤重即是二愚種子第二解云說斷二愚即是二愚現行種子及彼麤重即是二愚上無堪任性故後次諸地說斷愚麤重皆准此二解。
【疏】此中意說至通染汙故者意云取所知障者以菩薩入見道時必用法空觀斷惑故云實通二障意取所知以世親攝論說十無明非染汙者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是染汙而治十種無明故立十地說十無明非染汙者意證菩薩斷障是所知障。
【疏】以無明即是十障品之愚等者意說若取煩惱不取所知障者即十無明亦是染汙以無明即是十障品之愚故又問無明既與障別何將以不染汙無明證所知障亦非染汙耶答無明即是十障品愚所以相從名不染汙但望二乘若菩薩亦染汙也故下云離十障外立無明故明知別也。
【疏】何意至二障種者此問意云何故不說初地無明對二乘許是染汙通二障種答如下云煩惱染汙三乘共斷非此所說此中但說不共故所以初地無明但說不染故故世親論云又所治障有其十故立十地別明知不約二乘染汙煩惱等說。
【疏】即攝論本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汙無明者按攝論本云以於十相所知法界中有十無明所治障住釋曰由彼十相所顯真如名十相法界十相者即十障也即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也又云應知如是無明於聲聞等非染汙於諸菩薩是染汙其十無明各一一如下疏中牒也准此故知異生性障非十無明以異生性是染非無記故非唯智障亦障無為故。
【疏】已得現觀至非不染汙者此意說引對法云得現觀者即是已得見道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習俱生所知障之對治道斷十地所知障也故不約見道斷異生性分別障說明知異生性障不是十無明數故唯十無明不染汙性若取異生障為十障者即十無明通染汙性以異生障中有煩惱障是染汙故故世親七之攝論中立十無明十障者即約初地中住地心滿地心已去及障後九地中入地心住滿地心等以立十無明十障也不約初地初心者以此心中斷分別異生性障所以不說與此論別如下說。
【疏】離十障外說十無明故十無明者即是所知障無明亦不取所知障中欲貪慢等為十無明也故知十障者即是所知中攝餘貪慢等言二障三處過者如下自解故下云煩惱麤重一一皆有三住斷義彼處解也。
【疏】亦斷俱生所知一分者十地所斷皆有俱生唯說初地故言一分故初地中初入地心斷分別異生性障至住滿心中斷俱生一分所知障此障非十障斷。
【疏】今十障中從初說故不說者意云唯識中說十障者即約十地中初入地心斷障說不約障住地心滿地心說十障也亦如異生性障即是初入地心斷二邪行障即是第二地入地心除已得諸地皆准此知。
【疏】時既淹久謂二僧祗者即是住地心滿地心名二僧祇也據實而言謂從上忍而入初地正入見道中乃至真見道兩重十六心等時節經年月劫夫多少相似亦不是在見道中為經於一僧祇劫也今者即初假設在見道中時節經於一僧祇劫中是初入地心即斷見道二障而不斷修道所知障即初地中餘住地滿心中亦應斷俱生所知障然此中即分三十三阿僧祇劫初地前為三僧祇劫即三十心為三僧祇也又於十地之中地中皆有入位心住地心出地心名為三僧祇劫十地中即有三十僧祇劫并地前有三十三僧祇劫然此中分大中小若地前名大以一阿僧祇劫總分為三僧祇劫故名為大若八地至十地名中以一大阿僧祇劫總分為九劫故從初地至七地名小一大僧祇劫分作二十一劫故即三七二十一名大阿僧祇劫即約八百里石盡為一劫若三十三小僧祇劫即約晝夜月時年等以明也言一地三時者即入住出三心也。
【疏】更不斷修惑地有九故者意云若初地住心已去而更不斷修惑者即修道但合有九地修惑不論說九地修惑既言十地修惑明知初入地心已去亦斷修道俱生所知障。
【疏】又攝論第十八帋說至證佛一切智者如毒呪所害者意說煩惱彼悲皆所伏由如惡毒彼呪所害世親釋云留惑至惑盡者以留隨眠菩薩不如聲聞速趣圓寂彼至究竟盡諸煩惱應證佛一切智。
【疏】不爾如來大悲最極應留煩惱者意說菩薩本意不趣斷煩惱又意欲將煩惱助悲願受生名留不欲斷煩惱唯助大悲而受生名留也若唯助大悲不受生名留者如來亦應留煩惱假有大悲不受生故由此故知菩薩不趣煩惱斷擬得助悲取受生而已。
【疏】邪行於眾生身等障者意云此邪行即障於有情等起誤犯三業名邪行障意說邪行即是於眾生身等誤犯身等三業行名邪行障此邪行即障名邪行障持業釋初地尚有障第二地入二地時便能永斷。
【疏】若障智三業者意云所知障發三業但能障法空智然此業不能招異熟果。
【疏】此文所明但是等流增上業果者意云此論中說所知障發業得果者但是等流增上不是異熟果。
【疏】如心王等性非縛者即心王遍行別境不定四等體雖遍不善性然不是縛法但由俱生煩惱為能縛其心等是所縛故煩惱有覆不善性皆是縛也。
【疏】今實義者難不善心俱仍名無記者意說所知障與煩惱同體者煩惱既是不善其所知障亦是不善性然所望各別不善性所知障若望二乘是無覆性若望菩薩是有覆性然獨行所知障即不能感異熟果名所知障與煩惱同體是不善性者亦能感異熟果疏中且約獨行所知障說不招異熟也。
【論】由斯二地說斷二愚至三業者此初解也一微細誤犯愚即是能誤犯三業之愚即與愚同時餘貪慢等所知障等皆是此微細誤犯愚也若第二種種業趣愚即唯所起三業此中即無明等愚即此三業是愚品類且名愚也尸羅者此云性善體性是善非惡無記故。
【疏】不可言能取趣名趣者然第二地中斷種種業趣愚者趣即是惡業趣名趣毀責為名如說二形等名人中惡趣也今言趣者亦非是能取五趣中異熟果名趣也。
【疏】餘論中言身等業者至已攝盡故者意云如十地及攝論釋邪行障皆言邪行於眾生身等障舉身等等意語二業即總三業為邪行障今此論中但言邪行障即攝三業盡也此即會論不同所由。
【論】或唯起業不了業愚者第二釋云經二愚若依此解愚唯取無明為體亦不取所發三業為二愚體初微細誤犯愚者是此第二解中唯起業愚二種種業趣愚者是此第二解中不了業愚也。
【疏】云非所發等者但取能發無明名愚不取所發三業故云非所發業此亦非必能發業者意說不了業愚此無明但不了業此必不能發故云此亦非必能發業也。
【疏】境用別故者境者即無明境謂三業也用者即無明用也即起業不了業是無明行相用也別者即無明行相故緣境者各別初愚即能起業第二愚即唯不了業故境別也。
【論】三闇鈍障至修法忘失者十地云闇相障世親論云名遲鈍障謂貪同體鈍所知障三慧明利法故名闇鈍障闇鈍即障持業釋也若總相出體是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若別出體即貪同體及隨惑中失念同體所知障中一分為性由此障力令聞思等有忘失故。
【疏】今即初二攝即是聞持陀羅尼者意云由聞彼能詮教法及所詮義即陀羅尼方能持彼法義令不忘失。
【疏】及彼所發殊勝三慧等者意此能障勝定及障總持亦障勝定所發修意亦障總持發聞思慧論合為文故云及彼所發殊勝三慧此中且約散總持親能發聞思二慧若定中總持即不能發緣教聞思也縱云能發聞思者皆是義說非實爾也。
【疏】即由於五欲起貪乃至及修慧者此欲貪愚即欲貪之愚名言貪愚即是欲界繫由起欲界中五欲貪故即能障上二界中勝定及定所發修慧准此文即前初二地菩薩由有五欲貪故即合實有妻子若第三地已上乃至佛地皆許示現有妻子所謂羅睺羅耶輸等明知縱有欲貪何必實有妻子為欲化生亦同其事示現有者現實無妨故我世尊四攝化中有同事化也問此貪俱所知障體入第三地究竟盡不若不盡者如何此說彼既永斷欲貪隨伏若已盡者如何七地已來猶起貪等解其未盡且隨相顯故說永斷言脩慧與定相近者要由勝定方發修慧修慧與定相隣故云相近。
【疏】以聞思與聞持相近者聞持即是總持總持能發聞思二慧故云相近由聞持法義生聞思慧也是非一障體義說二障體各別所以各別障也非一分障體義說為二障據實而言亦勝障如障修亦障聞思障聞思亦障修也隨相亦說二障非必定然此亦聞持陀羅尼之愚依主釋也。
【疏】十地云解法慢障至我見慢等是者此地菩薩由解法義而生於慢名解法慢障即前三地有麤解法慢若至此地亦有細解法慢也即我見慢等者此出微細煩惱現行障體即是第六意識中具生我見等是為所知障與彼意識中身見等同體故彼名是依主釋即微細煩惱現行之障尅實此障用所知障法執為體若等取我所邊見者論中舉身見等邊見舉我見等取我所見及等取癡慢我愛定法愛等皆是此障品也。
【疏】遠隨現行故者此俱生身邊見等法無始已來久遠行至於第四地得遠隨現行名既以身無始來遠行故煩惱隨身得遠行名由障第四地捨此地中故疏以下品解論中微細障有義彈云應說此微細障地地中第九品攝不應說為是三品中下品攝詳曰若爾者見等餘惑第九品者一切應是此中微細障以是下品故若許爾者即應一切地中第九品惑總此地斷盡應名佛故既有此濫故疏主以三品中是下品攝遮簡尤善也。
【疏】餘准此釋者意云身見等既爾餘慢愛等與身見等俱起者皆准是釋以最下品是微細義。
【疏】由有身見等俱愛迷執身故至即通障者言身見等取邊見言等等取我所見由起身見能障觀法無我由起邊見邊見中以有常見能障觀心無常俱愛能障觀身不淨觀既是執我者是即由有我愛也然身見等正障四念處亦通障餘四正斷五根五力菩提分法也今若能觀身不淨即能除貪觀心無常除邊常見觀法無我能除身見等。
【疏】亦顯已上所知障立煩惱名至立煩惱之名者然此十障皆約所知障與煩惱同體俱起者說如言微細煩惱現行障即所知障從煩惱立障名也。
【疏】二身見者至亦起對治者二身見如疏兩解有義云法執之中有我我所二身見故者詳曰雖薩迦耶見兼攝我所觀今文勢不取我所品所以者何答如論明二身見已即問寧知第六識俱既與第七相對問答第七豈許有我所見由斯故疏第二解勝。
【疏】若此是彼第七識俱七地以前已許滅者意云若此身見是第七識俱身見者即應此見第四地中除滅若許爾者即應貪嗔等餘煩惱已前滅以無依持故如八九十地。
【疏】一害伴謂前五地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者意說諸不俱生者即貪癡慢等不與身邊二見俱生名不俱生仍彼身邊二見前後引起言俱生者即貪癡慢等與身邊二見同念俱起即不俱生煩惱與俱生煩惱而作伴也然俱生煩惱及身邊見等以相麤故第四地中斷其不俱生煩惱細故至第五地斷即不俱生煩惱名為害伴謂不俱生煩惱是他伴今被害故所以不俱生煩惱得害伴名據此解即第五地斷害伴隨眠今勘解深密經文此解為正有云俱生煩惱是不俱生家伴第四地中除名斷害伴者未可依違經文故。
【疏】二羸劣者煩惱不由身見身邊二見引起者即第六七地斷也。
【疏】身見等言非唯貪癡慢至違菩提分法者此釋等字謂身見等等取定愛法愛等隨煩惱即八大隨惑八大隨惑皆遍染心故與身邊二見俱生亦第四地斷也然定愛法愛不與身邊二見俱起然於餘位別頭起故定愛即於四禪八定尚生貪著即是上界中味定也法愛者於所得大乘十二分教法而生愛著名為法愛意說初二地中由有欲貪即貪五欲境界故能障上二界及無漏教法若入第三地中即斷欲界貪故得上界定及無漏教法以得勝定及無漏教法故於此中深生貪愛故名定愛法愛定愛法愛是上界障上地法故即此貪愛亦能障觀身不障若作不淨觀時亦除定愛也至第四地中既斷定愛法愛故於定及教方得自在其貪癡慢等與身邊見俱起亦四地中斷以作不淨觀時違此貪等故問小乘人作菩提分法觀而證小乘果菩薩既作菩提分法觀何故不取小果答二乘人作不淨觀時而取相故執為實故所以但得小乘果菩薩但為遍學諸道作菩提分法觀時以不取相不觀為實以無所得為方便亦不見淨與不淨亦不見身與不身但若無上菩薩不求小果五地作四諦六地作緣生觀等皆准此知所以說四五六地菩薩相同二乘者據此觀行說及別別法故者所謂無量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隨分修行眾多行因名別別法前地照了大乘法教等者此說前第三地第三地中以無漏慧光照了大乘等是故前地名發光地。
【論】由斯四地至亦永不行者意云此中所說定愛法愛同體俱起所知障攝由彼斷故二愛不行故金光明經云味禪定樂起愛與無明以味微妙法有起愛無明等論五於下乘般涅槃障者此依主釋即般涅槃之障由此障故猒離生死樂求涅槃未能捨離一向背趣名樂涅槃即用背趣二種作意以為體性世親攝論障名與此論同。
【疏】十地云身得我慢障者然古譯十地文錯既第四地中已斷身邊見及俱起者已伏不起何況第五地中更有我慢等耶故知錯也。
【疏】無差別道者於此地中觀四諦真如不見生死涅槃欣猒差別故名無差別道。
【論】六麤相現行障者於四聖諦觀苦集染相道滅淨相麤相現行障於六地無染淨道即麤相現行之障依主釋即所知障由此障故執彼四諦染淨二相而現行故入六地中能斷此障。
【疏】由前地觀四諦至說此為麤者前五地中作四諦觀因果名麤相者謂苦集二諦者謂滅道若第六地觀十二支無明緣行等為因果時即前地觀十二生死因果故名為細謂五地中作苦集觀即有染相能障六地中緣起道滅觀若淨滅道相觀即障六地無淨相故前地中有染淨相障六地中無染道無染淨道者緣彼無染淨真如名無染淨道。
【論】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至執有淨者解深密云一現行觀察行流轉者即是能緣苦集諦觀彼所觀行流轉故名為現觀察行流轉愚從能觀智及所觀境以立其名即依主釋二相多現行愚者謂觀滅道淨相多現前緣彼相故名相多現行愚亦依主釋金光明云還滅相數於心現執彼淨相無明為性。
【疏】雖作無相少時能故者謂前五地數起後得觀作還滅淨相未能多時住無分別無相觀中故下說云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
【論】七細相現行障至便能永斷者意云前六地中雖離四諦麤染淨相而有緣起微細流轉生滅之相及彼流轉還滅之相者生相即是流轉中生也滅相者即是還滅之滅相形前四諦流轉還滅故名細相現行障此即細相現行之障是依主釋世親攝論名亦同此十地論云細相習障此漸微細相習障。
【疏】細相現行執有生者至還滅相者解云今第七地中妙無相道前六地中作緣起觀由執有細生滅相言生相者即雜染觀其觀有順逆言順者由無明故行生由行故識生乃至老死亦爾言逆觀者老死由誰生由生故生生由誰生由有故生乃至行望無明亦爾即細生相也言細滅相者順逆同前順者由無明無故行無由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由生無故老死無由生滅故老死滅逆觀者由老死無故生無由老死滅故生滅乃至行無故無明無行滅故無明滅此是細滅相現行也。
【疏】即真如觀中起於有觀者以無相智故化眾生也故云即空方便智發起有中殊勝行。
【疏】冥真俗二境者即是一心緣二境即合二諦一度緣也合本後二智者即是一智起二智用也緣真時名空緣俗時名有。
【疏】不同五地者前五地中雖真俗合觀極難也此第七地中任運觀真俗境故與前五地別也。
【疏】以十種方便智發起殊勝行者意云以十方便智進入第七地於第七地中還能於空中發殊勝有行十方便智廣如十地第九恐繁不錄。
【疏】於無作行中生樂心等者無作即是無相樂心即是作意希望懃求心即於無相中作意懃求也。
【疏】攝論云於無相作行者即是於無相中作功用行也此障亦是依主釋即加行之障。
【疏】此即寬遍便於相中至實別所依者然相寬即通情非情自身他身為體非情器世間等皆是相故土即狹唯是所居止處名土即於相中分別出一分器世間名之為土然相是實四者四大是所依土即假是能依所以有相非土為土皆相也。
【論】由斯八地說斷二愚至攝土相一分者初愚名於無相作功用愚者金光明云於無相法多用功力無明為性是依主釋二名於相自在愚者意云由斯障故令觀土相不得自在故金光明云執相自在難可得度無明為性亦依主釋此亦攝土相一分故者此釋通外難謂外難云既言不自在愚應不能攝土自在愚如何不說土自在愚故作此通云此亦攝土相一分故又深密所說相自在言亦攝於土故相寬土狹寬攝狹故。
【疏】若等流後得智法執猶起至如何可說二觀等流別也者等流者即後得智從根本智流出名為等流此中問意八地已上菩薩常無漏無出觀如何生空後得智法執猶起又如何二觀有別若爾生空起引法空法空應是生空智若法空引起生空生空應是法空智也。
【疏】答由無分別生法二觀近遠勢用所引故者意說生法二空觀前後相引非二觀並入由法空根本智引起法空後得智故法空後得為近由法空後得智引生空根本生空根本引生空後得生空後得望法空智為遠也如前已說即如前第五卷說。
【疏】諸佛七勸方能進修者此第八地中但有諸佛七觀而無摩頂事若第十地菩薩在大自在宮中亦勸生摩頂然七勸云汝已二萬劫勤修於妙行云何不精進無相海中住既被勸已起行化生今此第九障亦是依主釋。
【論】一於無量至自在愚者此?深密經中所說初愚意云無量法所說陀羅尼者是義無礙解智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即是法無礙解智後後慧辨陀羅尼者謂詞無礙解智故陀羅尼言貫通三種至心釋初愚障三無礙解所由先釋三無礙解也菩薩於第九地中得義無礙解於一義上明無量義門皆得自在餘者唯如愚能障此三無礙解也。
【疏】後後慧辨等可解者論言展轉訓釋即是解後後慧辨之義。
【疏】或極少於一方至諸法上名等者即是諸佛以一語言音聲演說無邊契經海即以少會多也九地雖非佛義意同此。
【疏】於一方一念聲中現諸方一切音聲者即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義意相似。
【疏】迅辨者即懸河隨詮不遲細故應辨者應眾生根器而為說法不增減故捷辨者謂須言即言無謇吃無疎謬辨者所說法皆不邪錯故無斷盡辨者相續連環終不竭故豐義味辨者一言詮含理事故一切世間最勝妙辨者具足甚深如雷清徹遠聞等故八即高下清濁小大等是也此釋世間最勝妙辨高者即上聲也下者即入聲清者謂清聲濁者即濁聲小者如為一人說法唯一人聞餘眾生雖在會坐而不聞也大者從眾若遍三千界菩薩說法聲亦遍三千界。
【論】十於諸法中至不得自在者意云由此障故令智於諸法中不得自在故名不得自在障是持業釋論其體性非但障智亦能障神通等即所知障一分為體。
【論】入十地至及所含藏者問後後地中所有功德前前地中頗亦得不答亦許得故瑜伽四十八云如是所說後後住中支分功德非前前住一切都無然下品故不隨其數當知即彼展轉修習成中上品於餘五地證得成滿方得乃建立。
【疏】所障微細亦秘密故者然此中從所障法以立障名如言大神通愚等此二愚並依主釋於後後地勝功能法名微細亦秘密也。
【論】此地於法等者意云此第十地於諸法中雖得自在由餘煩惱微細所知障故未名最極故說此障名為餘障餘即障故是持業釋即用二障為其體性。
【疏】於業自在義者義者即是道理也即於業自在義至名法持故者意指此法中而得自在陀羅尼門此云總持故云總持及定并業等皆名為法也以法寬故總名法也問此用何智斷此餘障解云平等性智妙觀察智依金剛喻定共斷此障所證同故此通根本及後得二智而差別者根本雙斷迷理迷事其後得智唯能斷迷事障故此二愚並依主釋即所知煩惱二障種子為其自性。
【疏】用法無礙解智知諸法自相者即是知色等諸法自相。
【疏】知不壞說諸法者即不壞性而說諸法。
【疏】而不斷假名法說者意云菩薩雖知假名還依假名說法故云不斷假名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二末
卍續藏第 49 冊 No. 0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三本
【疏】體性寬狹更無別異者意說二障最寬但言二障即攝一切分別俱生二障故二障寬也若言十障即狹據唯識中十障但攝得障十地中入地心所知障不攝障住地滿地心中所知障也其異生性亦唯取所知障故唯識中障狹也若攝論中說十障唯攝得俱生十障不攝一分別異生性二障也以異生性障體即是分別煩惱所知二障故今不攝此故名狹也即攝論除初地入心外即攝得初地中住地中障并攝得後九地中障住滿心中障然攝論及此論俱不攝第十一障佛地障故唯識攝論并狹。
【疏】十地所斷雖但所知俱品不行者意說雖十地中正斷所知障然與所知障俱起煩惱亦伏不行也故知十地亦通斷二障觀此文意令釋伏難伏難云若正斷所知不言煩惱者煩惱應不斷答如疏。
【疏】五十八等說世間道至二乘性等說者意云世間有漏六行道但能伏俱生貪瞋及隨貪瞋我見後起隣近憍慢等然不伏分別煩惱何以故分別惑強有漏道弱所以弱道不能伏強惑如第八卷已說此約二乘異生性說又云若二乘人欲得滅盡定時亦作欣猒觀六行伏惑道然後方入。
【疏】若資粮位此麤現行亦能伏滅至無此能也者若菩薩在地前資粮加行位能正知勝解或作此諦觀能伏分別煩惱現行或作真如無相觀能伏分別煩惱現行也并至加行位即能頓伏盡分別煩惱若二乘人於資粮位能伏分別麤者至加行位亦能伏分別細者雖伏而不能總伏盡故云不能伏意云與觀相違即伏不與觀相違者不伏不同菩薩世間道力者非是六行道但是有漏名世間道。
【疏】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無不共無明者菩薩若至十信第七心名不退力方得名內法異生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即無不共無明有餘三無明為緣發行若內法異生不放逸者亦無現行無明唯有種子無明為緣發行問二乘人亦得名內法異生不答二乘雖無菩提心然據自位二乘資糧位欲滿後亦得名內法異生也。
【疏】唯分別貪等二位不起者意明伏通前位又解云此分別貪等言二位者至第二加行位方不起也以前由起若據後解此細約分別貪等說。
【疏】三賢菩薩者即地前三十心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名三賢也然十信但初發心住中攝故於發心住中離出故新經論約此云地前有三十心也。
【疏】七地已前尚起貪瞋等故者意說七地已前菩薩為利有情起貪瞋時由故意力須起即非是不知任運起也。
【疏】問其在地前所未伏者至與此何別者此問意云地前菩薩未伏我貪失念者相貌可知今不論即下文少分自行等是其地前已伏俱生煩惱與地上所伏煩惱何別答如疏云道力猶微至地前伏之者此說地前伏與地上所伏不同此明地前也為煩惱制少分自行者意云道力猶微被我貪等制故我貪等少分自行故說由我貪等有失念起餘者不起說地前已能少伏全未能伏與地上所伏惑別入地已去至不然者此說地上所伏煩惱與地前不同所由。
【疏】此中所說見所斷者至二種俱無者意說見所斷者唯頓悟菩薩斷分別煩惱所知二障者修所斷者通漸有學者前三有學皆有修道煩惱所知所以於十地中漸斷伏若漸無學者二種俱無者若先得二乘無學未迴心者即無分別煩惱俱生煩惱故云二障俱無。
【疏】所知障品多分亦爾者此約十地斷所知障煩惱隨伏故云亦爾說同體起者故云多分。
【疏】非此俱者地之可起者意云非與此所知障俱不於此伏者後後於餘地由得現起或退解云非此俱者此地不起伏許餘他起。
【疏】由前道力折伏後地所知障現令其不行名之為伏者且如後九地中所知障現行等入初地無漏心時亦能折伏後九地所知障現不起名之為伏但折伏現行不能折伏種子也又如入第二地無漏心時亦能折伏現行後八地中所知障現行不起以後皆然亦如先地前資粮加行位何者猶行入初地斷種相似。
【疏】此猶未了至何者獨行者意云先且總說後約識分別就總說中先且粗說故云此猶未了故須第二約識分別。
【疏】第七生空智及果至不相違故者意說若八地已上入生空觀及果相續時第七識中法執所知障猶行不相違故若第六識入法空觀及果相續時第七障執不行能違彼故。
【論】前五轉識至障不現起者此即逐難重釋前雖總說八地已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猶未盡理未盡理何第六意識起無漏智可不起執而障不行五識異類不違無漏如何障不起所以今時逐難重解云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等。
【疏】於十地中有伏有起者此唯據十地中第七識說不約餘識意云第七識中所知障雖至金剛心斷不妨於十地中有伏有起且八地以去純無漏觀第六偏入生空無漏第七識中猶起法執所知障以微細故與生空智果不相違故第六入法空觀即執障不起八地以前有伏有起義准可知。
【疏】五識俱者至猶能現起者此約五識俱所知障說有伏有起意云如五識中所知障能障後地者於前地中能伏也何以故以現行麤於種子故故名有伏又八地以去五識俱所知障雖自未得對法聖道由第六恒入無漏觀伏故令不現起若七地以前五識俱者猶能現起第六俱所知障有起伏者准五識中所知障說。
【疏】於極喜住一切惡趣至亦是成滿住攝故者文即准明煩惱障三重過也此言麤重或是種子或是煩惱上無堪任性意說菩薩於極喜住中能斷一切分別煩惱種子及麤重菩薩八難三惡趣等又正起見道時即伏一切修道煩惱上中下品皆不現行答至第二無相無功用住中能伏一切貪慢無明我見等諸煩惱不起亦能斷煩惱上無堪任性麤重以障無生忍故然不斷煩惱種子若於第三最上成滿住中能斷煩惱種子及麤重此中意說由超過第一阿僧祗劫已得入第二僧祇劫初至極喜地住中所有分別二障及三惡趣八難五趣半擇迦女人身卵生濕生及異生性等皆悉永斷名第一住正在見道時一切俱生上中下煩惱皆不現行從此從行漸漸超過第二阿僧祗劫已得入第三阿僧祇劫初至無相無功用住時所有一切前七識中煩惱皆永不現行及分段身亦皆永捨名第二住從此超過第三阿僧祇劫至最上成滿住中所有變易身及一切有漏及微細者愚并二障種子皆悉永斷入如來住中名第三住。
【疏】此中意說亦是最上成滿菩薩住攝者意云但第十地菩薩是最上成滿住即此金剛心亦名最上成滿菩薩住收亦猶如四善根雖初劫滿修亦是初劫攝此亦爾雖是第十地滿心亦是第十地攝也。
【疏】所知障麤重有三至皆永斷者意云此明所知障麤重分三者據其行相淺深以分三種即淺者先斷深者後除舊經論云皮膚親骨經論云皮膚肉。
【疏】此中意說已斷處故者問若約已斷者煩惱亦應言如來住斷若依正斷所知亦合在金剛心何故不同答大論二障據影略說說彼二障一在金剛心一在如來地亦不相違意云若約正斷即言在金剛心中斷若約已斷即云如來地方除。
【疏】三劫分齊成滿位故乃至未得有相無相滿故者此一段疏文有其七義一約三劫二約無漏心初起等四約一切煩惱分別俱生不行畢竟離故五約無生忍等六約捨異生分段變易七約無漏心雖得有相未得無相雖得無相未得圓滿至第三住無相圓滿約此七義三住義顯故偏說煩惱麤重有三住斷義解云三劫分齊成滿位故者謂過初劫得至極喜住謂第二劫滿即得第二無功用住謂第三劫滿已即得第三成滿住由約三劫滿而立三住過無漏觀心初起者是初地見道無間者是八地無漏相續故圓滿者佛地此解即約煩惱障說現起二障多分少分全分無故者此解即約二障說也多分者即約初住中能永斷一切分別二障現種俱盡名為多分少分者謂至第二住中唯能伏煩惱現行不起名少分全分者謂在第三住能斷盡俱生二障名全分一切煩惱分別俱生永害不行畢竟離故者一切煩惱分別即見道永害也俱生不行者即是八地畢竟離者是佛地無生法忍少淨多淨極淨別故者於見道俱斷分別二障名少淨俱生煩惱八地不行無漏相續名多淨於第三住一切有漏斷盡極淨却捨異生性是極喜住捨分段是無相無功用住捨變易生死是佛地於無漏心未得有相無相滿故者若至初住已來即名於無漏未得若至第二住以來即名有相滿於此位中有相絕故若至第三住以來即名無相滿也滿字通有相有相用。
【疏】所障有異斷亦有殊者所障有異者六識中煩惱障障於二乘有學無學位若第七識中煩惱障即障佛果及無學果若所知障唯障佛果斷亦有殊者若二乘人隨所障所斷其第七識中二障要至佛果無學果頓斷。
【疏】此第七識中障種無麤細至故成能熏者此第一解即約第七識中煩惱地地有九品即成八十一品此八十一品然與悲想地第六識中第九品煩惱一類相似故云無麤細其實亦有麤細猶如邪見雖云是一非無九品此亦應爾故成能熏又解所障既同至已廣解訖者此第二解即約九地相望總成為九品此約三界中都有九品也又唯緣內境已下是第二解其文易詳。
【疏】又雖三心九地總合以為二品不同修道九品別斷名之為頓者解云如前三心見道中總合三界九地中分別煩惱障以為二品一由內遣有情假緣智即是上品煩惱障若第三遍遣一切有情假緣智即是下品煩惱障又內遣諸法假緣智即是上品所知障若第三遍遣一切諸法假緣智即是下品所知障今者且取上下二品煩惱障名頓斷不同修道煩惱修道煩惱有九品九地之中地地九品斷也問心既有三煩惱亦合有三品如何但云有二品煩惱耶答初心但斷煗品煗猶下也今言即是上品者據行相麤淺名上品第三心亦能斷上品今言即是下品者以行相微細名下第二心斷中品所知障今言上品者據行相麤說以理論合是下品所知障論對其煗品隨眠故得中名其第三心所斷應是上品今言下品所知障者據行相微細名為下品所以煩惱所知亦有上下二品入見道斷名為頓也。
【疏】五十九等有此誠說者意說彼三心見道亦名頓斷也按彼論云見斷煩惱頓斷非漸所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壞由契也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由此義故故此論云真見道中一切頓斷疏修斷有二者意云約根利鈍不同故分為二然此唯識論文中一者但約次第漸次得四果者第二即約從預流果超中間二果得阿羅漢果若實說者應先起世間道伏欲界中六品修惑後入見道時超初果得第二果若用先世間道伏欲界九品修惑後入見道時即超前二果得第三果也今且據論中不說先起世間道伏修惑後入見道得起果疏云不說超得第二三果也。
【疏】然此文中無先伏修至方起修故者然此唯識文中不說先用世間道伏修惑故入見道超前二果故此論明得入見道已後方起修道智斷修惑故。
【疏】不說超得第二三果者然此論文中即不說超初果而得第二果亦不說超初二果而得第三果此論中但說超中二果得無學果也故此論云三界九地合為一聚九品別斷。
【疏】二乘別者至如彼抄者然對法論中唯明二種二乘一即明漸次得果者二明超中二果者彼論即不明超前二果者若餘論中即明超前二果而不明超中二果也有此差別者如對法十三抄說。
【疏】必依未至者意說如次第得果者必依未至定起無間道斷惑得果以身在此間故不還亦爾者意云次第不還二依未至起對治道斷惑方得言然必起無漏對治道者此上所明斷惑得果者必無漏道斷惑不同有宗有宗許世間道斷惑得中二果也。
【疏】問有入靜慮無色至亦有何失者此中問意云頗有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定中起對治道斷欲界煩惱而初得第三果耶。
【疏】此亦不然至非次第者此答意者必無依下三無色定得入見道斷欲界惑而得第三果然有超越不還先用六行世間道已伏無所有處以來煩惱其人後時即依四禪根本定或初未至定中五地中而入見道即以一無間道斷却無所有處以來及欲界中修道煩惱及三界分別煩惱而得第三果故依上四禪根本定或未至定得入見道者唯是超越人非是次第人能有此事。
【疏】第二三界九地合為九品斷者至缺煩惱故者此第二明利根超中二果也意云此預流果人利根能超中二果直得無學果缺煩惱者缺有頂地煩惱也即將有頂地中上上品煩惱與下八地中上上品煩惱同時頓斷欲界六品修惑令立一來果為兼斷上八地六品所以不立一來果斷欲界九地不立不還果者其意亦爾為兼斷上八地九地盡直得無學果不名不還果故知唯初果人有勝意樂能超中二果得無學果也若依此義但有二果謂預流阿羅漢果亦如人欲遠遊雖未出門意有所趣不於餘住此初果亦爾雖未斷修惑趣無學又此初果人未斷一品修惑具有不善法故又生數多故所以初果人發心超中二果若得第二果等時時唯擬趣第三果如人出門唯望近宿不趣於遠又又人已斷欲界六品修惑倍離欲又生數少故第二果人不能超也若不還果已離欲界修惑染故又無不善法故亦不能超也問此利根初果既超中二果於中或斷一品二品修惑已即許命終不答此人若辨聖旨即捨現身之上超中二果得無學果即成羅漢果若不辨聖旨誤斷一二品修惑有命終者不得生上界其人即以願力還生欲界至第二身中更斷餘惑而得成部行辟支佛果無出佛世。
【疏】指端經者彼經因指頭示月說名指端端者頭也應云指頭經也分別經者分別諸相等名分別經。
【疏】問准超越不還許依五地此亦依三無色斯有何過者問既許超越不還依四禪根本定及初未至定五地中得不還果此預流果既超中二果亦應依四禪根本定及依下三無色定即依七處中能斷三界俱生煩惱超中二果得無學果斯有何失。
【疏】然加行是色界總緣三界至理不違也者此第一解意云既說超越不還許依色界五地中入見道能斷欲界煩惱而得第三界今此亦然即超中二果人以利根故即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依此七處斷欲界加行道以色界心能總緣三界為境既色界中加行心已後起下三無色地中無間道能斷欲界俱生煩惱及上二界煩惱而得第四果故云無色界中斷欲界煩惱之能治道也哲公云此解不正。
【疏】但非已下道能斷上惑者疏文意說其超中二果人依初未至中不能斷二禪已上煩惱故依四禪根本及下三無色地中能斷上地煩惱故此疏文亦不盡理若如下地有漏定可不能斷上地惑若無漏定亦能斷上惑以無漏自在故故即初未至無漏定能斷上二界一切煩惱乃至依初禪根本無漏定亦能斷上一切煩惱更以上品準此由此疏文言下不斷上者未是盡理。
【疏】由意樂力別故者意云雖下道不斷上惑然集論中許依未至下道能斷上煩惱者由意樂別故有堪能故下四句中第一句是不爾四句不成。
【疏】應作四句分別者有依下地能斷上惑如依初禪未至無漏定能斷色無色界惑也而得預流及第四果等有依上地能斷下地惑即此中文是依下三無色能斷欲界煩惱也有依上能斷上惑如次第不還依無所有處無漏道斷無所有處惑也有依下地能斷下惑如初二果第三果即依初未至定能斷欲界六品惑或九品惑等證第二三果然哲法師彈此疏中第一解云若言起色界中加行道以後起無色中無間道者若起第四禪中加行道次引起空處無間道容有是理不可起第四禪中加行道次起識處無所有處無間道如何得言依四禪起加行引下三無色無間道耶故知非也又若初果已離色界染可得下三無色定其人既未離欲界色界染如何得下三無色定若言其人已離色界染得上無色定者其人既斷色界染應是不還果如何此人說是初果又此人說不起世道伏下界煩惱盡如何此人有下界煩惱而得上無色定耶又凡夫已起世間道已伏下地染可得色無色界定若菩薩有殊勝堪能不退靜慮定還生欲界設未離下地染而亦得上界定若凡夫二乘人若有下地染不得上地定若得上地定必離下地染故知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定中而得第四果由此疏中第二解勝。
【疏】不爾但以五地至次第得二三果者此是第二解即是正義意說若超中二果依上七處得無學果者其義不爾超前二果人以世間道伏無所處煩惱可得依色界五地中入見道能斷欲界煩惱等而得第三果故四禪根本定有欲界對治道若下三無色中即不斷欲界煩惱故下三無色中即無欲界對治道。
【疏】尚不許第九無間道入根本定者如次第那含斷欲九品無間道皆依未至定起無間道既依未至起第九解脫道亦依未至起而證第三果何況預流者而得四禪根本定下三無色定中而得超中二果耶又此預流果於修道中未起一品修道斷惑對治道斷下一品俱生惑等故知此人不能起上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定斷惑道也意云且如欲界之中有九品修道惑若依初未至定起無漏道斷却第九品欲修惑已方得根本定中無漏道若未離欲思修惑第九品者必不得初禪根本定無漏道乃至上地亦准知預流果人既未離欲界俱生惑即未得四禪根本無漏道如何能起下三無色無漏道耶遊觀可爾者此中意說預流果雖不得起四禪三無色等斷惑道然此人起此七處遊觀無漏心此心不能斷惑名為遊觀有人彈云前二果人亦不得起根本定中遊觀無漏唯有身證不還能起上八地遊觀無漏何以故已伏無所有處以來煩惱依遊觀無漏為加行而得入滅盡定若第三果人非是身證者亦不能起上地無漏心故知預流果不得上根本定遊觀無漏也問初二果人既得初未至定對治道未審起未至中遊觀無漏不答得起如極七返者第七生中方能起聖道斷惑而得無學果其人若前六生中雖有無漏道而不斷惑此等者不斷惑無漏道皆名遊觀無漏也且據此理名起遊觀無漏今依集論至頓出離者此是超中二果人能頓超中二果而得無學果入諦現觀已者即是超中二果人已得無漏道故其人即唯依未至定能發出世間道斷三界煩惱而得無學果唯立二果者初唯得預流果後得無漏果不取二果也故知此第二解中說超中二果人唯依初未至定中能超中二果不依四禪下三無色而能超也亦不依四禪及下三色而得次第第二第三果也故此第二解為正。
【疏】又取前解至意樂別故者然有人欲得取前第一解說超中二果依四禪三無色定中而得第四果然會對法文云彼論中說超中二果不得四禪根本等得無學果者依多分說不超中二果人少分亦能依上四禪根本定而得無學果又彼論中不說超二果人唯依未至定既無唯字明知超二果人亦得依上四禪根本定而得無學果若不許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禪根本無漏定資助受變易身故知初果迴心已去即得四禪根本定而受變易身其超中二果人亦能依上四根本定中起無漏道斷已上惑於義何違然集論以下道斷上惑者據意樂力別故應不相違有人彈云其初果迴心即名菩薩勢力大故可得依四禪根本定受變易身若超中二果即是小果豈可比於菩薩寧以螢火比於日光故知不可。
【疏】以通緣內外境至各通麤細者若內五根名內境若外五塵名外境就內外境中若總相緣五根等即名麤若緣一一細極微等即名細境也准疏唯釋所知障有義彈云此亦不然兼釋煩惱障故即自釋之今說通釋煩惱所知六識俱者漸斷所以如前第七識雙釋二障頓斷所由故知此文今解二障漸斷所以不爾煩惱如何不釋詳曰且第七二障頓斷無差隣次雙明頓斷所以六識二障前後別明就煩惱中小大有異小漸大頓次明所知唯大唯漸後方釋彼漸斷所以文勢既隔何得通釋煩惱漸由又煩惱障菩薩頓斷文已自彰緣內外言如何顯頓及明漸耶由斯且辨所知漸由示方隅爾。
【疏】辨三乘四道同異者若別別起四道名異若前後相望起四道名同如望前為勝進望後為加行等。
【疏】二乘加行勝進至加行及勝進者此明加行勝進必各別起如起一品加行已即起無間斷一品惑斷惑已即起解脫及起一勝進即出離出觀經少時又更入起加行次起無間斷一品惑已次起解脫次起勝進餘品准知斷地地九品惑明即起九加行九無間九解脫九勝進也。
【疏】或但一加行至不爾便違對法第九說者此即約加行勝進或總也如一入出觀斷五品惑時即先起一加行道次起無間道斷一品惑次起解脫證滅又次起一無間斷第二品惑次起解脫道證滅如是乃至斷五品惑已來後唯起一勝進道即起五無間五解脫一加行一勝進餘斷四品或三品等准知故加行勝進總別不決定也然此論中即依容預勝進道說或斷五品已來後總起一勝進道或時別起五个勝進道故與對法別也意云容預者加行等三道外別起一勝進道若速疾非容預者即將後品加行無間解脫三道即是前品勝進道更不容別起勝進道也然對法論即約速疾勝進道說然彼論說如斷九品惑時起一加行次起一無間道斷第一品惑已次起一解脫道證滅又不出觀又起一加行次起一無間斷第二品惑已次起一解脫證滅然斷第二品惑三道望前第一品時總與前斷第二品惑而作勝進道為此三道即勝前進後故乃至斷第九品惑中所有三道總皆與斷前前品惑而作勝進故二論義別若不爾者此論即違對法文也問曰道義云何答按對法論第九說云加行道者謂由此道能捨煩惱解云由正修如是道時能漸捨離各別上品等煩惱所生品類麤重一分漸得轉依無間道者謂由此道無間永斷煩惱令無所餘解云由此道無間能永除遣此品煩惱所生品類麤重令無有餘又轉麤重依得無麤重解脫道者謂由此道說斷煩惱所得解脫解云由此道能證煩惱永斷所得轉依故勝進道者謂為斷餘品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是名勝進解云為斷此品後餘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望此品名勝進道然所言斷麤重即煩惱種子或無堪任性所言轉依即第八識能離識上一分麤重名之為得或成就性亦為轉依又俱舍云無間道者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釋曰由斷惑得令不至生無有力能障礙聖道令不證滅名無間道由解脫道已至生相決定現起能證滅故。
【疏】次第超越並然者然次第行者斷地地俱生九品惑時即起九無間九解脫若加行勝進或總或別如前作法超越者即是超中二果人意說此人既總以九地中惑總合為九品斷時亦須九無間九解脫若加行勝進或總或別亦如前如疏云然由有九品至各別別起者此說加行勝進別別起行由如疏云一入觀中至後一勝進者此說加行勝進總起所由故云加行勝進或總或別者此總結也。
【疏】即證無為時不容斷惑者意云解脫道證理時不容更斷餘惑明知前解脫道不得與後品為無間道以根鈍故菩薩不爾。
【疏】設先世道伏至不為別道者意說極利根人先於世間道伏見惑及欲界修道九品後入見道時是修一時同斷不證初果直取第三不還果故云不為別道。
【疏】此初品無間望第二念即為加行者意說初品無間道望第二品即為加行疏云望第二念者意說是第二品問與前第二念何別答前是初品第二念此是據第二品名第二念又云第二無間望初品為解脫故云至第二念即為解脫若依此說與前第二念無別。
【疏】第二無間至但是解脫者意云第二無間望初品但是解脫不勝進若夫勝進道皆依解脫道後起望前方是得名勝進今第二無間望前但是解脫未名勝進以未曾勝進故如斷第四品惑時即第四無間道望前第二品是勝進道與第三品作解脫道望自第四品為無間與後第五品為加行乃至斷第五品無間道望前第三品即為勝進與第四品為解脫望自第五品為無間與第六品為加行乃至已後准知。
【疏】此是第十地位中至排次斷法者意說十地皆有障障入住出心菩薩一入觀不出排次斷之故約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四道問何故斷初品惑不取初品中加行道為四類耶答此約菩薩入觀不出前後相望得有四道如初品加行猶是有漏所以不取又云初品已前未能斷惑初品加行望前不無間道所以不取又論云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必斷一一品時皆具四道不爾斷佛地障時應有勝進道若許有者前後佛德應有勝劣既無明知非要皆具四道。
【疏】若別別斷一一別起乃至四義具足者皆此文約菩薩在十地位中一入觀時唯斷一品障即便別起四道由能印證是解脫道及能斷惑即無間後容預是勝進道故品品皆具四道智但是一據義不同分為四道若非別別起者即闕四道如初品無加行道最後無勝進等。
【疏】對法第九說至別別望前有也者此顯彼論據於菩薩別起道說即一一品中皆有四道故每品中後三道皆望前是勝進與此論別。
【疏】又云或辨捨斷煩惱至即二乘也者此後會對法論後明勝進依二乘說按彼論云又復辨捨斷煩惱加行或勤方便思惟諸法或勤加行安住諸法或進修餘三摩鉢底諸所有道名勝進道釋論云又復者為顯餘義捨斷煩惱諸加行道但正思惟契經等法或復於先所思所證法中安住觀察或復進入餘勝品諸定如是等名勝進道釋云明非斷惑諸勝進道簡彼斷惑勝進道故云辨捨斷惑煩惱加行等餘文易知。
【疏】或總通三乘者重明對法兩段文皆通三乘說故菩薩斷所知障時或後四道是望前品四道是勝進道亦得或別起勝進道亦得。
【疏】今此既論至是前勝進者顯此論說二乘勝進惑總者同彼對法後品三道皆總與前所有四道而作勝進與斷第二品惑而作加行加行唯是趣求若無間但斷惑若解脫唯證滅既非趣求故非加行。
【疏】又今此約別起行相乃至彼抄解者今此論中即約別起勝進行相或別或總如斷九品惑時末後唯起一个勝進道或別起九勝進道故云總別若後品四道望前品是勝進者此論中不說。
【疏】若不爾至勝進者故者又顯此論惑總別言不同對法望後品說者解云且如對法說勝進道望後品說勝於前故今此論中或總別言不望後品不同對法若不爾者初品已後所有四道皆為勝於此即無有不起若別若總二勝進道既不如是明不同彼或總言顯是不定也義如疏辨對法不言或總別故容有不起勝進道時。
【疏】此四道至佛應有勝劣者此文即約三乘二乘學無學漏無漏等以明四道然此四道即通三乘二乘學無學等若前二果人即有斷惑四道亦有練根四道若第三果人即有斷惑四道亦有練根四道亦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六通四道若部行無學聲聞無學即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通四道以根鈍故亦有練根四道為先斷煩惱盡無斷惑四道若麟角獨覺先得六通故無修通四道已除定障故無四道為是利根故無練根四道但有解脫勝進道此已上所明四道皆通有漏無漏唯斷惑四道是無漏餘通有漏無漏若地前四道即是有漏及練根修通除障所有四道並是有漏也若初地至七地以來唯斷惑四道是無漏餘練根修道除定障所有四道皆通有漏無漏此已上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薩者若加行道勝進道即通散聞思慧也若八地已去其斷惑四道修通四道練根四道除定障四道此等皆是無漏佛唯有解脫勝進精進望前金剛心無間道名勝進若自望即無勝進但有解脫道若許佛有勝進道者即應佛有勝劣也若小乘練根四道唯無漏若有學人練根即訪前斷見道惑法用而起一無間一解脫若無學練根即訪前斷修道惑法用起九無間九解脫也若大乘說三乘練根即通有漏無漏定及散即總有三種練根一論義決擇即是散有漏二思惟諸法亦通散有漏三遊觀諸等至此通有漏無漏問何名練根答此人本性根鈍數數熏修無漏智轉鈍成利名發練根問如何四道通有漏耶答若據斷惑說有漏道即不能若約伏惑論有漏道亦能伏所以四道通有漏也如下自釋言遮加行智通有漏不遮加行道者此釋伏難謂有難云若許四道通有漏者金剛心菩薩豈有有漏加行智耶故釋云但遮金剛心菩薩加行智通有漏不遮金剛心菩薩有任運加行道故金剛心菩薩亦有四道但無趣求加行智也。
【疏】有漏四道通上二界至加行勝進者此辨四道通有漏所由上二界十地皆有者即欲界中間四禪四空名十地也意云此十地中容有四道非一一地中皆具四道然八未至中皆具有有漏四道以八未至中作欣猒觀能伏下地染故若餘異生等除八未至定外取餘中間禪及四禪四定根本地中但有有漏加行勝進解脫而無無間道以根本地中不能離下地染故然此色界唯用有漏聞修慧為解脫勝進道若欲界即用聞思慧心為加行勝進道也故欲界但有希求心進後之心而無無間解脫二道又云趣求及容預欲界許有若伏惑及印證欲界即無以欲界散心不能伏煩惱及證理故故欲界但有加行勝進。
【疏】無漏四道至加行等不成者然據實而言依未至定中間禪四禪根本地及下三無色此之九處即具有漏四道亦依中間禪無漏道斷惑而得無學果如何疏言中間禪唯有加行解脫勝進等三道而無四道耶然說有頂中得有解脫勝進道者即約不還身在有頂起下無所有處聖道而斷有頂地惑若准此疏中說有頂地中即有解脫解脫道類名解脫非是無間道後隣次所起解脫道也即如不還果人身在有頂起下無所有處聖道中無間道斷上有頂惑已即無所有處無間道後引起無所有處解脫道從無所有處解脫道後方引起有頂地中無漏解脫道即以非次無間後之解脫故云解脫道類名解脫道等後方引起有頂地中無漏勝進道也有解云有頂地中亦有次無間道後之解脫道為勝不還果人既起無所有處無間道斷有頂惑次即合引起非想地中解脫勝進道於理無違疏云下起者據顯而說無所有處無間道引無所有處解脫道勝偏說也故不言非想地有以無間道後解脫道也。
【疏】對法第十四說至不復現前故者如得初果時即捨初果向如得第二果時即捨前一來向乃至得阿羅漢果即捨阿羅漢向及第三果等故云如證此果所攝道時即捨此向所攝道以不復現前故名捨即得勝捨劣也乃至斷九品惑時皆得勝捨劣。
【疏】如菩薩雖不言向果亦得勝捨劣至如得果故者意云菩薩雖不同小乘得果捨向然亦有得勝捨劣也如十地中地地皆有入住滿心如得住地心即捨入地心如得滿地心即捨住地心如得第二地即捨第一地等現觀位者即無漏生法二空觀也。
【疏】今約此文即轉齊義至中上品也者意云轉齊者即有上中下三品無漏種子如從見道出已至初地住心此見道無漏種子即與住地無漏心種子力齊乃至第十地住心所有已前九地無漏種子亦與第十地無漏種子力齊等乃至佛果住持所有已前見修十地之中無漏種子即與佛果位中無漏種子氣力齊等此中有難難云若已前無漏種子皆與已後無漏種子力齊等者如何果位得有已前未知當知根已知根耶答已前未知當知及已知根至於佛果皆悉殊勝故已前諸根至佛果位總名具知根攝不名未知當知根也。
【疏】若約轉滅義一種子轉為中上至名捨劣也者意云若轉滅者即唯一品種子即轉見道種為修道種轉修道種為無學道種若十地所修皆轉前地種子為後地種子等此如佛地論中及瑜伽釋中廣解如轉下品作中品轉中品作上品轉作上品之時前下中品不復現前名之為滅故云轉滅。
【論】一遍行真如至而不在故者此即別釋遍行真如者行謂有為諸行即我法二空所顯真如於一切行無不遍故故名遍行理實二空通餘九地今約初證位故說初地真如名為遍行有云行者在也即真如遍在一切法中故名遍行真如。
【疏】解能證得有四等者問十真如及十重障如何得名能證得耶答由具十地十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方能證得果上菩提涅槃故此四種皆名能證得意說佛果菩提涅槃皆由因中修此四種而證得故故喚四種名能證得。
【疏】此中真如約詮辨體至若不約詮說遍何法者二無我名證今此二無我既遍一切法上即二無我之理亦遍一切法即約詮辨真如體也亦非真如可說遍者意云若不約詮說遍者真如離言亦不可說遍也。
【疏】若不約詮說遍何法者意云若不約詮說者真如離言亦不可言遮與不遍等十地菩薩證此真如時皆約所生功德以立真如名故十地真如皆約詮辨體此遍行即真如持業釋。
【疏】遍行如者至無有一法非二空故者世親解云此法界遍一切行釋曰一切世一切有為法中故一切行既是無我故無我之真理亦遍一切法偏約人無我也無性云此真如即是法空理即一切法皆名法空法空之理亦遍一切然世親無性各舉一義然義不足以體用別故體者謂法法即是體故無性云此即法空約法體說用謂我我即主宰作用故世親云以無少法非無我故即約用說故體用各別今此論中兩義皆盡。
【疏】由通達此證得自他平等法性者解云有三種平等一者佛平等若地前菩薩及異生等雖有念佛未能普念有歸依西方等不念彌勒等名不平等若至地上證真如已念一切佛普歸依故於一念中供養百億諸佛等二者法平等若地前菩薩雖有所行未能普修名不平等若至地上證法性已於一切法發心普修故一行中修一切行一切行中修一切行等三者有情平等地前菩薩雖度眾生皆初有緣未能普度名不平等既至初地證同體大悲見一切有情同於己體不見身外別有眾生凡所度生誓度一切故於自他普皆平等。
【疏】因論生論乃至二行何別者此中問意如何名二空又二空智下所對人法二種如何有別。
【疏】答執法有體執法有用二所治別也解云若執法體即是法執法執即用法空智以除之若執法有作用受即名我執菩薩即修我空智以斷之雖亦有於法上執有用者如執有了別等用今約多分執我有用在主宰者即是我執任持者即是法執既所治二執不同其能治二空智亦別。
【疏】今出勝因者因者所以義意云第二地中菩薩能離犯戒垢故顯此真如具無邊德。
【疏】新中邊云由通達此作是思惟是故我今於同出離一切行相應遍修治是為勤修相應出離者解云中邊意說由無分別智證無邊德最勝理已彼得智中作是思惟我已證得具含德性真如理故我今於同出離涅槃性中修治諸行故云相應出離此亦最勝即真如是持業釋於同出離者即涅槃真如是諸有情同出離處故云於同出離修相應行等。
【論】勝流真如者此第三地以三慧光照大乘法是故此地名發光此顯勝流教法所依真如故勝教法從真如流出即真如是能流教法是所流即勝流法之真如也是依主釋。
【論】曰無攝受真如者此釋第四地真如謂此地中得菩提分法觀離我我所執故此真如無所繫屬非我執等所依止處亦非我執取故名無繫屬也。
【疏】世親云於此中無許我所無攝我所至無有繫屬者解云若總屬我即當我所故作此言無計我所等如北洲人無妻子等想不計我家妻子名無繫屬。
【疏】無性云至非自他攝者解云第三地中所有緣契經等法愛愚與彼我執同對治斷謂斷愛故不計我所觀此法真如非自他我所攝受故名無繫屬也。
【疏】但言我所至不依如取之者意云如無性世親但言於此真如不計我所業者即性狹也何以故亦法愛等無故而我見等不依如取之據此道理豈唯不計真如為我所耶法愛我見慢等亦不緣故然始不計如為我所故。
【疏】謂此真如但為境故名為我所者此會前無性世親我所之文其實亦無我見慢愛等說無我所者謂此真如但與我為境故所以但說真如為我所。
【疏】餘論說之至亦取如故者餘論中說真如為我所者謂我境聚中不別離出真如真如亦在我境聚中我執起時亦緣於如所以喚此真如名為我所也即餘論與世親所說不同。
【疏】今不於彼起我等執者意云若不於彼說我執言而但說云我見等者即不攝我所見等謂攝我所見等故說我執之言故論云非我執等所依取故亦無攝受即真如持業釋釋。
【論】五類無別真如至類有異故者此釋為第五如謂此地中修得生死涅槃無差別道由此了知真如類無差別不同眼等類有別故此亦類無別即真如故持業釋。
【疏】中邊云此名相續無差別義者意云真如無差別不同相續身有自他等差別故中邊云由通達此得十意樂平等此十平等即是十地論中十種淨心十淨心者謹按十地論第七云一過去佛平等深淨心二未來佛三現在佛四戒淨五心淨六除見疑悔淨七道非道智淨八行斷智淨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得上上淨十化度一切眾生淨彼論解云於平等中得清淨是諸佛法及隨順諸佛法謂初三世佛十力等是即諸佛法餘七隨順諸佛法也佛法因此戒定慧化眾生成戒即第四定是第五六七八九總智淨攝釋曰於三寶所離疑惑心知佛所說通能出離外道非道不能出離又謂我今斷中下行而為發起上妙聖行如次是彼六七八九。
師答云設然何失故論牒云若無彼相名緣彼等難色等智展轉成立真見有相論不言者以巧略。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三本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三末
【論】妙觀察智至皆容現起者自下第三釋妙觀察智於中有二初辨生空觀品後明法空觀品釋生空中有二初初起後明後起言生空觀品二乘見位亦得初起者此明初起二乘見位最初得故故三初起對其菩薩故云亦得意說非但菩薩見道得二乘見道亦得此智言此後展轉至或至上位者此明後起有其三位者從見道後展轉至無學位此說定性二乘起生空觀品二者從四果迴心向大乃至菩薩解行地終皆得起觀察智即於地前一大阿僧祇劫滿位遣皆起故。
【疏】云漸悟入者至解行地終此所起者但是二乘位所得生空智是菩薩妙觀察智人者以未得菩薩見道故已智上位始從初地乃至佛果速起此智品此通迴心及以頓悟。
【疏】云頓悟至無學位謂至菩薩十地等故無學位者意說佛果無學非是二乘無學於上三位中唯除有漏及無心時餘一切中漸頓菩薩皆得起此智故疏云漸頓皆爾問且如法空觀起三時不起謂有漏及生空菩薩無心時五位此中但說法空觀耶答三藏解云即唯此文護法正實入法空觀必帶生空觀有生空未必有法空亦人執起必帶法執有法執時我執不定故此智品義意亦同故。
【疏】既不障法空時明法空觀必帶生觀疏加行入心義亦違其說由前加心擬作細法空觀故獨入法空觀時必人法空為加行人空觀以法空觀微細亦違其第七之中法執不行故第七識得平等性智。
【疏】此非有漏及無心時通上諸位者意說於上諸位中若非是有漏及無心時一切皆得起。
【論】法空觀品至皆容現起者此釋法空觀有二初明初起後明後起菩薩見位方得初起者此明初起准護法正意初見道時雙證二空非前後起言此後展轉至皆容現起者此明後起即除有漏位生空觀及無心時三位餘一切位皆得起。
【疏】唯生觀乃至或二俱觀者此文意說成佛已去唯第六識起生空妙觀察智智或觀理非事或觀事非理或二種俱觀皆得自在其第六識中亦得起法空觀智若大圓鏡智平等性智此二智中唯有法空必無性空智在因位中若第六識起生空智唯伏第七識中我執亦不能引起第七識中法空智若第六識起法空智方能引起第七識中平等性智故佛果中第七八識唯起法空智其佛果中五識雖有二說一云引起生空後得智由意議引起故言有說唯法空後得智由解脫道後第六法空智外生故。
【疏】雖言初地即亦得起至起麤識者此釋成所作智有二師解此即初師佛地論中雖說初地得起意說菩薩初地修道位中得起在初見道位中不起佛以真相二見道中時起不容發起五識存外麤境故故初地住心以後即修道攝問若見道中不得起五識者如佛見道中菩薩頓悟百法明門見百佛世界勵思之。
【論】有義成佛方得初起是第二師護法正義言以十地中義作意起故者此下三因成立言以十地中依異熟識非無漏故此是第一因解云謂金剛心上來異熟所及眼等五根定是有漏由斯十地不發無漏眼等五識者有漏不共義不相應故者是第二因即重成前因有外難云如末那識雖是有漏能發玅觀察智佛妨有漏根發無漏識故作此離云有漏不共等解云末那是彼不同境根若眼等根具其四義一者有漏即簡佛果二者不共簡現第八現第八與餘為共依故三者必俱簡無間滅根四者同境簡第七識第七識與五不同境故有漏五根具上四義發無漏識不應理故言此二於境明昧異故是第三因解云謂有漏根於境闇昧無漏五識於境明故此中立比量簡過等並如前四緣中解言而數間斷作意起故者此釋妨難離云既佛果中根境常有應常恒起成所作智故作此通云而數間斷作意起故佛地中亦作此說問前師云若許圓鏡智金剛心起者即成所作智亦應金剛無間道中智如佛佛地之佛果位起言前師答佛有二種一者等覺佛二者妙覺佛彼佛地論依等覺佛說故云佛果起成所作智故不相違據護法意唯解脫道佛果得起圓鏡成事二智。
【疏】地前種增入地二增意言之四智種子雖皆本有要由薰萱發方得增長且地前由聞薰習故所以無漏種子增長入地即生無漏現行故入地種現二皆增長。
【疏】地前用增入地體增至唯護法義解云若地前由有漏多聞熏習令無漏種功用增長入地已去無漏現行起已更熏成無漏種子即是無漏種子體多各增也現起別故者無漏現行起已更別熏種不同地前無漏現行未起今此疏文先雙所本有新熏故唯是護法師義問所言無漏雖體用增長四智之中是佛智種子者答但是妙觀察平等性二智種子不言大圓鏡成所作佛故准正義十地之中不得圓鏡成事二智故十地中但熏發大圓鏡成所智本種子增故故此圓鏡等亦智在十地中即各種增已亦名用增有能生當果功用先不能熏二智種子即無體增若成佛已去此二智種生二智現行現行即是現增以不起更熏種子故無體增。
【論】大圓鏡智至不可知故者第七緣佛境界門釋四智即分為四就釋境智中有二智說此即初師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佛以行相所緣不可知故。
【疏】莊嚴論說於一切境皆不愚迷故者意說大圓鏡智緣一切境不愚不迷以無妄執故名不愚分明顯了故名不迷前緣俱時行相雖亦不可知能非不愚故即緣境不了名愚也或十二處者但說根境即亦識向根處攝即六根六識俱名識故所以但說十二處更不言十八界。
【疏】行相所緣者解云行相者言見分所緣者境也護法正義故佛地經云復次妙生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唯以圓鏡為譬喻者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等是故智鏡名圓鏡智故佛地論云此中以喻顯示大圓鏡智是能生現諸法影像平等因緣謂諸如來第八淨識能現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圓鏡能現世間一切影像又佛地經云如大圓鏡有樂福人懸高勝處無所動搖諸有去來無量眾生於此觀察自身得失為欲存得捨諸失故如是如來懸圓鏡智處淨法界無間斷故無所動搖欲令無量無數眾生觀於染淨為欲取淨捨諸染故佛地論云高勝處者所謂高幢或餘勝處淨法界者無垢真如處謂安處或依或緣無間斷故無動搖者由此鏡智依緣法界窮生死際恒常隨遂相續無斷故無動搖此義意云大圓鏡智永離一切分別動搖一得已後盡未來際相續無斷其餘三智雖無妄計而有無執作意分別證得已後或行不行非不動搖不行者約十地說有不行時佛果常行也又佛地經云如圓鏡極善磨瑩鑒淨無垢光明遍照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佛智上一切煩惱所知障垢永出離故極善磨瑩為依止定所攝持故鑒淨無垢作諸眾生利樂事故光明遍照佛地論云鑒者謂自性極清淨故淨謂離客塵故言無垢者由鑒淨故離煩惱所知二種障也故名無垢光明者由鑒故曰光由淨故曰明為依止定所攝持故此所依止定是金剛喻定即首楞嚴定也由彼定力最極清淨離分別故鏡智生時鑒淨無垢遍照無定說圓鏡鑒淨無垢令他見面得失之相為饒益事是故說名光明遍照大圓鏡智自性清淨鑒淨無垢雖不可見而起受用及變化身能生諸智成辨眾生諸饒益事是故說名光明遍照又佛地經云又如圓鏡依緣本質種種影像相貌生起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一切智依諸緣故種種智影相貌生起此中意說大圓鏡智相應淨識有二種用一因緣用謂淨識中具有一切能現能生身土境智淨法種子若遇外緣即便變現身土境界種種影像二增上緣用謂佛淨識善根願力所生起故若諸眾生善根成熟爾時淨識為增上緣現身土言諸眾生善根成滿又佛地經云又如圓鏡與眾影像非合非離不聚集故名非合現彼緣故名非離如是如來大圓鏡智與眾智影非合非離佛地論云如世圓鏡雖能為因起眾影像而不與彼影像和合彼未生前由未有體故圓鏡與影像亦非別離現彼緣故由能為緣現彼影像也大圓鏡智亦復如是雖能為因生智等影而與智等非合非離非合彼未生前由未有體不聚集故言非離者要有鏡智智等影生無則不生不散失故是此為略說圓鏡智相。
【疏】或似後得至真觀後生故者此明後得智有二解且第一解云佛地論說若餘三智由有根本引起後得智有本後二智名引若此成事智先無根本引起成事智中有後得智今第一解云或似後得名後得智意云其佛果成事智即似因中平等玅觀後得以菩薩因十地中平等玅觀後得智不證真故今成事智亦不證真故名後得即似後得故名後得其體不是後得第二解云或如後得因中緣俗真觀後生故意云因中平等玅觀後得智唯緣俗故今此佛果成事智亦似因中後得智唯緣俗所以果上成事智名後得也。
【疏】餘所引文勘佛地論者餘智所引文勘佛地論文。
【疏】因有二類種果恒唯一種生二用現行未獲述之解云因十地中根本後得各別有種生故云二類種以後得現行受熏故若至佛果唯有一類種所生現行而有二用緣真名正體緣俗名後得以後得不熏種也有說從初地至五地即根本後得二智各別種生若從五地已後乃至佛果即唯一緣生二智現行以五地中真俗行相互違合令相應即真俗合緣故唯種一又佛果後得智起更不熏種種但有一更無二種如此之義廣辨在餘處此中未獲具明且略指耳亦如五受各別種生其身云佛且欲界中在五識者知其名更在意地者名喜名憂等故欲界中五受各別種生若初二近分定有喜有捨亦各別種生若第三禪中近根本喜樂亦各別種生若第四禪以上捨各別種生此等即同五地以前本後二智各別種生唯初二根本地中喜樂同種生即一今現行??而有二用能悅心名喜樂能遍身故為樂又勤勇故即名為喜安靜故名為樂故論云尤重悅微有差別即同五地已上一種生二現行佛果亦爾。
【論】佛地經說至平等性故者此第三護法師引文有二因成立此即初因故佛地經云復次玅生平等性智者由十種相圓滿成就一證得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圓滿成故二一切領受緣起平等三異相非相平等四弘濟大慈平等五無待大悲平等六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七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八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九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十修植無量功德究竟平等解云依佛地經論以釋此文第一證得諸相者論云諸大士相及諸隨好相差別故皆名為相如是諸相遠離遍計所執自性說名平等故契經言諸大士相如來即說以為非相遍計所執實相是故說名諸大士相增上者謂富貴自在等如是一切富貴自在遠離徧計所執自性說名平等故契經言世尊我今解了一切以無我故無貪無富喜愛者謂所有喜愛由遍計力於順彼法發生歡喜於違彼法發生憂慼徧計所執諸法無故於彼一切徧計所執喜愛亦無說名平等菩薩證得智時達解如是所說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故名證得平等性智初地菩薩最初證得後後地中修令增長至佛地圓滿成就從此已後更無增長二一切領受緣起平等者解云緣起有二謂內及外內緣起者謂無明等十二有支也外緣起者謂種芽等一切外物如是緣起自相是所領受故名領受或假有情是能領受故名為領受緣起諸法是所領受緣起無作用故空無我故無補特伽羅故遠離徧計所執自性說名平等菩薩證此智時達解如是所說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故名證得故經說云梵志一切法性即是緣生緣起法性悟解此故名為菩提乃至廣說不見少法離緣起性此中緣起平等法性為緣起性三遠離異相非相者解云色等諸法變壞等相不相似故名為異相遠離如是各別異相即是共相謂無常等或如青等如是共相以何為相以非相為相如契經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謂非相非相即是平等法性達解如是遍計所執一切法性畢竟永無平等法性故名證得復有說者遠離異相者離有相遠離非相者離無相即離有相離無名平等性即智證此性平等性智四弘濟大慈平等法性者解云菩薩平等性智如實義者緣法界亦緣有情但無分別平等等行相了知一切假立有情性平等故緣生等法性平等故無我真如性平等故名平等性智即平等救濟一切有情及於一切有情此六字可釋或普於一切有情諸法無我真如平等性轉恒常現行故名平等五無待大悲平等法性者解云聲聞等悲不能拔濟一切有情唯緣欲界少分行相暫時而轉如來大悲普能拔濟一切有情通緣三界遍滿行相恒時而轉言無待者無所觀待恒救不捨故名無所待無待得名大悲於一切有情平等而轉以有情界無邊際故成熟有情時無暫癈故大慈大悲以無瞋不害無癡善根為自性與樂拔苦行相有異慈是無瞋悲是不害無待大悲無差別轉故名平等此即法性或緣平等法性為境故名平等性智六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法性者解云隨諸有情樂見如來色身差別如來示現如是色身如來雖居無戲論位由平等智增上力故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現瑠璃等微玅色身令諸有情善根成熟自心變似如是身相謂自心外見如來身如契經言由諸如來慈善根力示現無量隨類化身令天人等自心變異見如來身如金色等如是示現一切如來形相平等如是平等即是法性是故說名平等法性七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法性者解云若有如是種類語業能令有情善根成熟聞生歡喜得淨信樂如來便現如是語業令彼得聞如來雖無戲論分別由悲願力如是示現所化有情自勝解力如是變異謂自心外聞佛音聲如來所出一切語言稱機宜故諸天人等皆無違逆故名敬受所說如是語言諸佛同現故名平等如是平等即名法性是故說名平等法性此平等智由前修習佛果圓滿成故八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法性者解云有漏五蘊說名世間念念對治二種壞故即彼息滅名為寂靜由此於此而寂靜故即是聖道及以涅槃依他起性世間寂靜同歸真如圓成實性故名一味又世間者徧計所執此本性無說名寂靜如是寂靜所顯真如無差別故名為一味此即名為平等法性由此一味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九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法性者解云世間諸法略有八種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現誹撥名毀不現讚美名譽現前讚美名稱現前誹撥名譏逼惱身心名苦適悅身心名樂如是八種總有二品四違名苦四順名樂生欣慼故或復此中略說最後苦樂一對聖者居中恒常一味得利不高遇衰不下如是乃至樂而無愛苦而無恚如契經言聖處世間平等一味猶如虗空凡愚在世計有差別由彼遠離徧計所執世間八法於一切處皆同一味即此說名平等法性由此一味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十種植無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者解云功德即是菩提分等諸功德法熏種長養成熟解脫說名修植平等性智雖無分別由佛菩薩智增上力如如意珠令異身中功德生長成熟解脫名平等智言究竟者能得三乘般涅槃故如是智名平等法性遠離徧計所執性故即此名為平等法性由此功德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如是所說平等性智於十地中菩薩分得如來果佛圓滿成就。
【論】莊嚴論說緣諸有情自佗平等至佛影像故者解云緣諸有情者即平等智緣十地位中菩薩也自佗平等者即由如來平等性智他十地菩薩攝他聞已即身外無別眾生眾生外無別自身故名平等隨他勝解者即隨十地菩薩心中所樂欲聞佛法欲見佛身如來即隨所樂說法現身等示現無邊佛影像故者即為十地菩薩現十變他受用身等隨所見分別每地中皆為現身。
【論】玅觀察智相應心品至二智所攝者故佛地論云依十種因應知分別玅觀察智十種因者一建立因二生起因三歡喜因四分別因五受用因六趣差別因七界差別因八雨大法雨因九降伏怨敵因十斷一切疑因第一建立因者解云譬如世界持眾生界如是如來玅觀察智任持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礙辨說諸佛妙法故論云此中顯示建立因相譬如世界持眾生界者如諸有情自心所變下風輪等諸世界相持自心所變眼等諸有情界如是如來妙觀察智能持一切陀羅尼門廣說乃至諸佛妙法故此智相應第六意識普與一切功德相應及能引發諸功德故說能任持是名建立因建立如上諸佛法故第二生起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是諸眾生頓起一切種種無量相識因緣如是如來妙觀察智能為頓起一切所知無礙妙智種種無量相識因緣論云此中顯示生起因相意說諸器世間能為眾生種種地上無量空中相識生因如是如來玅觀察智一時頓於一切境界譬如虗空能了無礙能為一切種種世間無量出世所緣境界相識生因意說起能現彼一切境相令相識得生故說為因即緣因非親因也即取相之識由智所起說智為生因第三歡喜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種種可玩園林池等之所莊嚴甚可愛樂如是如來妙觀察智種種可玩波羅蜜多菩提分法十力無畏不共佛法之所莊嚴甚可愛樂論此中顯示歡喜因相如器世間種種可玩園林池等綺飾間列威光熾盛令諸有情歡喜愛樂如是如來玅觀察智種種可玩波羅蜜多菩提分法等綺飾間列威光熾盛令諸菩薩歡喜愛樂故知即是菩薩歡喜之因名歡喜因相第四分別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洲渚日月六欲天等梵身天等妙飾間列如是如來妙觀察智世及出世衰盛因果聲聞獨覺菩薩圓證無餘觀察玅飾間列論云此中顯示分別因相如器世間無量洲渚六欲天等梵身天等者解云離欲寂靜名之為梵身者眾也等者等取此上諸天如是洲渚及渚天等妙飾間列不相雜乱洲瞻部等四洲渚謂八小渚等如是妙觀察智普能觀察世及出世間衰盛因果三乘圓證妙飾間列不相雜乱解云惡趣因果名世間衰善趣因果名世間盛又二乘因果名出世衰大乘因果名出世盛言圓證者即是果位言三乘者顯其因位又圓證者唯說佛果妙觀察智觀此諸法法相異故智如其境行相不離分明顯現是故說名妙飾間列由智分別眾相不雜故名分別因相第五受用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為諸眾生廣大受用如是如來玅觀察智示現一切諸佛眾會雨大法雨為令眾生受大法樂論云此中顯示受用因相如器世間隨有情業增上力故阿賴耶識共相種子變生種種共相資具為令有情廣大受用如是如來玅觀察智助平等智為增上緣擊發鏡智相應淨識現受用身種種眾會威德熾盛雨大法雨為令地上諸大菩薩受大法樂亦助如來成所作智為增上緣擊發鏡智相應淨識現變化身種種眾會威德熾盛雨正法雨為令地前所化有情受用法樂第六趣差別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如世界中五趣可得所謂地獄餓鬼畜生人趣天趣如是如來觀察智上無邊因果五趣差別具足顯現論云此中顯示趣差別因相如世界中隨諸有情業增上力故阿賴耶識不共相種變生種種五趣因果差別可得如是如來玅觀察智五趣因果為境界故似其五趣因果二相差別顯現非親生五趣諸阿素洛種類不定或天或鬼或復傍生故不別說也第七界差別因相者釋云佛地經云如世界中欲色無色諸界可得如是如來觀察智上無邊因果三界差別具足顯現論云此中顯示界差別因相如世界中隨有情業增上力故阿賴耶識共不共相種子變生三界因果差別可得此中世界通情非情謂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以器世界持有情及非情界若有情世界唯能任持有情界故如來妙觀察智三界因果為境界故似其三界因果二相差別顯現非親能生三界因果也此中意說妙觀察智普能觀察一切境故徧似一切諸界趣生因果相現如淨圓鏡現眾影像一切鏡相皆現其中問未審與大圓鏡智何別答大圓鏡智以一切皆不愚故雖能顯現一切影像任運轉故而無分別此觀察智能現一切境相亦有分別若無分別則不能觀因果等事及為眾會說法斷疑此文定證無漏心等亦有相分以如來智上五趣三界無邊因果具足現故第八雨大法雨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如世界中蘇迷盧等大寶山王顯現可得如是如來觀察智上諸佛菩薩威神所引廣大甚深教法可得論云此中顯示雨大法雨因相如器世間由諸眾生業增上力起諸寶山如是如來妙觀察智由諸有情感正法業增上力故起佛菩薩威神所引深大教法此教開示諸佛菩薩自在威神亦能引發彼威神力是故說名諸佛菩薩威神所引此說如來妙觀察智能發鏡智相應識上教法影像或自能現教法影像由此為緣善根成熟所化有情自心變現第九降伏怨敵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如世界中廣大甚深不可傾動大海可得如是如來觀察智上一切天魔外道異論所不傾動甚深法海教法可得論云此中顯示降伏怨敵因相如器世間由諸眾生業增上力起諸大海不可傾動如是如來妙觀察智由諸有情感正法業增上力故起法界教不可傾動法界即是空無相理說法界理名法界教諸外道等皆依諸見法界空理對治諸見離諸見趣是故空教彼不能測不能傾動前威神教威神高廣故喻寶山此法界教法界甚深故喻大海玅觀察智是能顯照一切境因故能起說一切法教略說勝者是故契經說佛世尊名大智日普能照了一切法故第十斷一切疑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大小輪山之所圍繞如是如來玅觀察智不愚一切自相共相之所圍繞論云此中顯示斷一切疑因相如器世界一妙高山七大金山八大海水四大洲等總於其外有小輪山周迊圍繞如是為一積數至千復總於外有次輪山周迊圍繞名小千界如是為一復數至千更總於外有次輪山周迊圍繞名中千界如是為一復數至千總於其外有大輪山周迊圍繞有大風輪總持其下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名為大小輪山之所圍繞如是如來妙觀察智徧知一切自相共相能斷世間一切疑惑自共相愚是疑惑因知自共相無此愚故自無疑惑能斷他疑大圓鏡智永離二障不愚一切自相共相能生此智攝護此智故名圍繞鏡智雖能知一切法自相共相無分別故不能為他說法斷疑此智能知有分別故能為一切說法斷疑名斷疑因相此觀察智鏡智能持如風持下風持世界世界有大小輪山之所圍繞又此智體能知諸法自相共相二種行相之所圍遶自相行相如小輪山共相行相如大輪山問如來淨智現量所攝云何能知諸法共相夫緣共相之智皆比量故答此約散心不依如來智如來共相智亦唯現量故在定心中緣一切法皆現量攝雖緣諸法苦無常等亦一一法各別有故名為自相真如雖是共相所顯以是諸法自實性故自有相故非共相若散心中分別無常等貫通餘法上有即是共相緣此智名為比量智此即略說第十因相。
【論】皆無障礙二智所攝者解云二智者即是根本後得二智也。
【論】佛地經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等者此第二護法師引文證成所作智通緣一切法故佛地經云復次妙生菩薩成所作智者論云成所作智應知成立如來化身此復三種一者身化二者語化三者意化第一身化復有三種一現神通化二現受生化三現業果化第二語化亦有三種一慶慰語化二方便語化三辨揚語化第三意化復有四種一决擇意化二造作意化三發起意化四領受意化神通化者示現種種工巧等處摧伏諸伎慠慢眾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聖教成熟解脫論云此中顯示現神通化化身業相示現種種陶師等處又現神通度迦葉等令其調順有所堪能故名成熟令彼善根為說正法令脫三界放光息苦安立善趣故光現神通初令生信後以悲慧導引令速趣入大乘教法受生化者由是如來往諸眾生種種生處示同類生而居尊位攝伏一切異類眾生謂現化身於天人中一切生處或居剎帝利婆羅門種伏諸下類令得利樂此亦智上身業相現或擊鏡智現或自顯現餘智亦爾業果化者又如眾生領受身業由是眾生領受所作善惡業果如是如來成所作智領身化業由是如來示現領受本事本生難修諸行謂於今世依變化身先修苦行後捨彼行修處中行方得菩提名難修行有契經說如來先世迦葉佛時作是罵言何處沙門剃鬚髮者有大菩提無上菩提極難得故由彼惡業今受如是難行苦果此言亦是為止惡行現化所作若不爾何有一生補處菩薩已曾親事無量如來殖諸善本性憶宿命更起如是麁語惡行當知此言為欲化度宜聞此言而得度者故作是說即此名為現業果化慶慰語化者又如眾生慶慰語業由是眾生展轉談論遞相慶慰如是如來成所作智慶語化業由是如來宣揚種種隨所樂法文義巧妙小智眾生初聞尚信生喜悅心悟能生被故名慶慰聞此語言展轉發生大歡喜故即由成所作智自現玅音令佗心變謂聞佛語生歡善故方便語化者如來由大悲故為諸有情安立學處令伏諸惡修世間善安立聖道分位差別令入正道出離三界成所作智能發化語成辦斯事謂息諸惡發起諸善是此語用辨揚語化者如來成所作智隨諸眾生意樂差別現化語業說種種義斷諸疑惑謂發一音表一切義令諸有情隨類獲益如契經言佛以一音演說諸法眾生隨類各得開解或有怖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復斷疑此是如來本願所引不思議力所發化語若作化身亦令眾生一質異見利樂事成决擇意化者如眾生决擇意業此事可作此事不可作由是如來成所作智相應意業能起化故名化意業此能决擇所化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差別或復此智相分中現變化意業似能决擇眾生八萬四千心行令彼了知得勝義利八萬四千者廣如佛地論第六卷不能繁引讀者知之造作意化者由是如來隨所觀察一切有情所行之行若諸惡行不行有得行即有失若諸善行行即有得不行有失如是觀察為欲令彼取得捨失於得造作任持對治於失造作遠離對治成所作智相應意業能起化故名化意業雖諸如來於一切事無有功用而令眾生心等變現似有造作故名造作或復此智相分中現變化意業似能觀察一切有情諸行得失令彼了知得勝義利發起意化業者成所作智相應意業能發身語二種業故就用說名發起意業或此意業由智發起是故說名發起意業能起化故或智相分中現變化意業發名身等宣說有情諸行對治由此力故令諸有情自心變似佛所說法深生愛樂發起對治是故說名發起意業化領受意化者成所作智受相應思能起化故名化意業或相分中現化意業名化意業於四記問為記別故隨其所應如實了知一切問已領三世等無量法義如實了知一一自體如實知已隨其所應一一記別無有顛倒言四起者一一向記二分別記三反問記四嘿置記一向記者如有問言一切生者决定滅耶佛法僧寶良福田耶如是等問應一向記此義決定分別記者如有問言一切滅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寶唯有一耶如是等問應分別記此義不定反問記者如有問言菩薩十地為上為下佛法僧寶為勝為劣如是等問應反問記汝望何問嘿置記者如有問言實有性我為善為惡石女兒色為黑為白如是等問應嘿置記不應記故長戲論故此是如來成所作智能起如是三業化用此化三業即是化身應知此中以用顯體非此三業即是智體但是智上所現相分成所作智增上緣力擊發鏡智相應淨識令現如是三業化用自亦能現當知四智一一能起一切作用就強多分說平等智起受用身成所作智起變化身妙觀察智觀察一切自相共相陀羅尼門三摩地等大圓鏡智能現一切諸法影像如一一根取一切境非無強用此亦如是此中經文定證三業心心法等皆有變化如來智上現此麁相心心法等一切功德令諸眾生能現了知若不爾者二乘異生云何能知如來所有心心法等功德差別云何如來久已成佛復能現作其貪瞋等種種化身餘經亦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乃至廣說此則略明成事智相故此論云决擇有情心行差別者即是决擇意化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者即是領受意化也。
【論】然此心品隨意樂力乃至故不相違者此文即會前莊嚴論違也然佛成事智隨佛自意樂力或云成事智隨第六識意樂力也或緣一色境或緣色聲二境乃至或緣色聲香等三境所以彼論中且約同類境說故云五根於五境轉不言佛成事智唯緣五塵不得緣餘故不相違然成事智但由他第六識根本智引生所以唯是後得智攝隨作意生者即是佛自隨無功用任運而生也謂緣事相起其化業似作意別生其實任運生佛無作意故八地尚無功用豈如來地有作意耶。
【論】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淨土相至利樂有情者此師意說第八識是前七識根本故第八能現自受用身淨土相第七識是前六識之依故能現他受用身淨土相若成事智是末故現變化事也此則依本末以辨。
【疏】諸智相見分別門者如前第八第九卷中解。
【疏】善無漏門如隨識中辨者解云若解善無善漏門即隨前三能變中解。
【疏】假實分別門者此文意說明諸心所幾實等如前應知。
【疏】總有四種至故不說之者意云雖轉依義總有四種先前頌言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即是所證得佛果上所生所顯得也今此中唯取佛果菩提涅槃是轉依果故不取餘三轉依其餘三中雖有迷悟依真如然是因中攝若在十地中即是悟依在生死中是迷依故迷悟依因位攝前能斷道亦是因位於十地中修行故斷十障證十如時皆是因位能證中攝非是果上所生所顯故不取之。
【論】前修習位至究竟位相者意云前修習位中所說轉依果應知即是此中究竟位體相也。
【疏】如判頌意者即指此明疏云解本頌中初總判次出體後別釋。
【疏】此即離彼相應縛義者意云若除心心所即有相應縛能證菩提所證涅槃既是無漏故離相應縛也即離相應貪等煩惱說離相應縛義。
【疏】非漏隨增者即是顯非所緣縛義者菩提涅槃性淨明餘不被所緣縛也不同有漏心心所等緣境不自在彼所緣境相所拘礙名之為縛。
【疏】初性唯染者即是相應縛唯是染心心所後通一切有漏者意說所緣縛即通一切有漏性若善無記法被煩惱緣時即煩惱毒氣入善無記法中令善無記法而成有漏由如眼者同益其眼根煩惱漏增善無記法亦復如是若煩惱緣無漏法無漏法即損能緣煩惱由如以眼觀日却損其眼根煩惱緣無漏法亦復如是又解初性唯染者意說諸漏永盡是自性斷唯是染性後通一切有漏者意說非漏隨增是離縛通一切有漏不唯是染性又云諸漏永盡者即是涅槃非漏隨增者是即菩薩性淨圓明如次重顯涅槃菩提漏永盡故其性即淨非漏隨增故妙覺圓明。
【疏】有第七所知障漏俱者此中意說據實而言唯第七識我執煩惱名漏所知障不漏今約所知障與他漏法為所依故所知障亦得名遍故前文言又所知障為有漏依也。
【疏】圓簡二乘者即簡二乘無學二乘無學得生空智得前三涅槃不得法空智及無住處涅槃及餘功德故二乘無學不名為圓故無漏具五義性名無漏界五義者如論言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也。
【疏】長讀尚字意乃為遠者意說此中菩提涅槃即是無漏界此菩提涅槃即是不思議此菩提涅槃即是善此菩提涅槃即是常乃至安樂解脫身等亦然即上一个此字流至於下。
【疏】無為功德至菩提所含者此釋界義有二初約含藏以解於界第二約因義以解於界約含藏義者即涅槃是能藏說無為功德名所藏菩提是能含諸有為功德是所含意云但言菩提涅槃時即攝一切有為無為功德故說菩提涅槃是含藏義非如阿賴耶識能含藏諸法種子名含藏也。
【疏】或是因緣義或者所緣乃至或為緣生他利樂事者此約因以解於果也意說佛果上界涅槃為因能生五乘者以菩提涅槃能生五乘利樂事故名因即由菩提涅槃為因眾生樂求發心修行今世出世善根而得增長據此義邊說為因也或為所緣者即約佛果菩提涅槃為所緣境即生欣樂善根增長或為增上緣者由佛果菩提涅槃為增上力故令五王乘眾生長善惡滅展轉傳說者由佛根本智親證法樂生後法智後得生大悲心大悲能現化身化身說十二分教具明菩提涅槃令諸有情聞此教已善根成熟惡業自除作利樂事故說菩提涅槃與五乘人作利樂事故名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或為緣生作他利樂事者意云前文約體能生五乘世出世間五乘事業是因義今說菩提涅槃為遠緣作他利樂事即是緣義。
【疏】彼約於位此約於體者此第一解云然勝鬘經無上依經說在纏名如來藏者即約真如在生死位中被二障所覆不得彰故說在纏名如來藏此中即約佛果上二果體能攝藏一切有為無為功德故說出纏名如來藏或彼約有障無障至故不相違者此第二解云彼經說在纏名如來藏者據有二障說若無障故即說出纏名法身此中約本末說謂菩提涅槃是本即能攝餘末有為功德末無為功德等故與彼不同即利樂事等皆是末也。
【疏】此除大眾部者若大眾部說一切如來無有漏法。
【疏】佛智通等者智謂四智通謂六通前引大乘聖教已成立故以聖教為定量。
【疏】叱呵身語現起入滅現有背通似苦集諦者若叱呵調達面上變眼瞋色即是身業罵調達云汝是癡人含睡之人即是語業此即似集諦現背痛似苦諦現起即是王宮生入滅即般涅槃即似有生死業煩惱等苦集身也此等同眾生故現此起相實是無漏。
【疏】等言等取十有色處者是五根五塵法處小分等者謂法處有今根同分是有漏故等取也問外人故舉十五界為難更何須言等十有色處耶答凡解等字有二解一者向外等二者向內等言等者是向內等此依集論說以集論有十色處等文故論非有非無者非有者不同有情蘊處等攝非無者隨機宜所現故名非無離諸分別者離縛所有無分別或離三分別七分別等絕諸戲論者絕名言種種戲論。
【疏】非蘊處界有情等所攝者此第一師說如來隨有十八界以絕名言戲論分別故所以非十八界攝也故佛地論第一云如實義者如來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非是有漏亦非無漏非善非惡亦非無記非蘊界等法門所攝但隨所宜種種示現。
【疏】如來根境智以意識妙定為先至以相麤故可受用故者此第一說如來十八界中唯有三界謂意界意識界法界佛無五根五塵五識十五界也即說如來根境皆是法界攝非是十五界中攝故如來根境由第六意識入定力為先變五根五塵其第八識亦隨他第六識後變起五根塵等五根塵等隨是第八變然由第六識中定力為先變故此第八所變根塵皆是法界中攝設第八識獨變根塵等亦是法界所攝佛所變亦是妙定所引生故非佛以外自餘菩薩及異生等五識即依此佛所變身上似扶根塵及外五塵等說為本質菩薩異生等變起五塵影像相分然佛所變五塵細既是定果色即是法界所攝非是佛外五境攝菩薩異生詑此所變相分五境攝以相可得故可受用故故論云然麤細異非五境攝者何所變者非五境攝然菩薩等所變者但是自五境攝亦是非佛五境攝其五根望佛變似相然他菩薩等不變變根於己無所用故佛所變根既是定果色明知不是實五根既無所依五根所緣五境五識等亦不得生故佛無十五界也。
【疏】無垢稱經等者以下證佛無五識既言佛心恒在定定中無五識明知佛無五識又說五識性散亂豈佛有散亂五識耶此第二師意唯許佛有十五界也。
【疏】十八不共法經者經中明十八不共法處名十八不共法經非別有經名不共法經也。
【疏】前後剎那別異起故然行迅速似二用俱者解云或前念起妙觀察智說法後念起成事智現起化身或前念起成事智現化身後念起妙觀察智說法然前後二智行用迅速狀似二智作用並起也。
【疏】依根緣境是平等智差別用故者意說與第七淨識相應依眼等根緣色等故名成事智此智即是平等智之差別用也。
【疏】此平等智既能變起受用變化二身即為根境而依之故至名平等智者此師意說平等性智既能變起他受用身及變化身即此他受用身化身等根境為所依故即依他受用身五根緣色等五塵化地上菩薩即名平等性智故云依此化他根境之識唯平等用意云依此化他受用身根境之識即是平等智用也若依他身上五根緣五色境化地前二乘果等此智即名成所作智據實而言唯是一箇平等性智有二種用故喚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也由如一意識菩薩之意識雖是一種若依眼根緣境即名眼識餘耳識等准智知。
【疏】此緣麤事至成事智轉五識得者此師意說若平等智品緣麤事境時即說此轉緣麤事之境平等智名為成事智也故說成事智轉五識得據成事智是他平等智上作用也。
【疏】即是第二師解至十五界者此師意說唯有意界法界意識界實餘十五界皆虗名也即五根境等是法界攝若佛五識非是五識界攝以五識界性是散故經說佛心恒在定故第二師以此文為正下第三護法正義。
【疏】謂餘成就等至麤淺境者即論文意且謂餘三乘十地菩薩成就十八界中後三界通無漏餘十五界是有漏十五界是有漏者即出二乘菩薩麤惡之境體也。
【疏】佛成就者等顯前一切者後於受中意說佛成就十八界即是無漏即影前論云非說一切即約佛十八界皆無漏也。
【疏】但言佛即顯菩薩至淺是識用者意說論中但言佛所成十八界皆是無漏即返顯菩薩三乘所成十五界皆是有漏麤惡之境體又解麤淺者麤者是所知境淺者是能知識用。
【疏】非說一切凡聖十五界等皆唯有漏者準此文佛亦是有情攝若據有漏名有情者佛非是有情攝論十九界所聖所遮故者問引此文有何意答說十九界是成立佛有十八界意云既不許有十九界等明知佛身上無漏功德皆十八界中収等言等取第六蘊第十三處等論言非無是密意說者意云涅槃經等說如來具有蘊界處等即如金光明經無量義經花嚴大般若等皆說如來非蘊界處者是密意說頌如來根境等非二乘等麤淺智境界故云非蘊等攝謂是諸佛如來上智所知故十八界攝。
【疏】三師中此義為正問佛地論第一云如實義者佛地功德非蘊等攝如何護法破彼正義解云此有三解一云彼論就所執性蘊處界等故佛蘊等非彼蘊等所攝此就依他圓成而說彼此論互不相違一云親光明約法自相離言道理故非蘊等此就安立諸行道理故蘊等攝亦不相違一云作論者意異親光立義據佛果功德甚深微妙非實蘊等護法菩薩以理依經破彼所說如論應知雖有三解三藏法師意取後解。
【疏】智之與境皆具此義者智者謂四智菩薩境者謂淨法界此二界俱超過尋思及意義通二種義故。
【疏】又智微妙性相甚深者智者謂四智性相者是清淨法界性也。
【疏】如攝論中以三義解不思議者一者心言絕故二者唯佛內證故三非世間喻定令他知故。
【疏】并違不善以下合其四義者論文云一者此又是善白法性故二者清淨法界乃至極巧便故三者二種有順益相故二不善之法有生滅不安穩故三不善之法不巧便四不善之法違損相故今無漏之法違此四不善故名為善論云說處等八唯無記如來豈無五根三境無解之此文意說此云四句難他外難云有外難四既說如來四智皆是善者佛故對法論說十二處中五根三境是無記性如來豈無五根三境問既說四智心心所法是善佛故轉五根等八難心法答前論云四心品總攝一切有為功德其五根三境二在四智品中攝故說四智是善即轉五根等無記以難之又前說四智是無漏界外人也即將十五界是有漏以漏為難外化既說如來四智是無漏者如來豈無十五界中五根三境無記法。
【論】此中三釋廣說如前者此中答意如前有漏三解第一師云義功德身土乃至第三師云有云如來功德身土乃至而非二乘所知境攝等若通此難二師解釋即無妨難。
【論】一切如來身土等法皆滅道攝者問如佛身土是有為即滅諦攝之答若佛性法身及法性是無為故即是滅諦攝若自受用身及土他受用身土及變化身土等皆是有為善種所生道諦所攝身土相等是智所變見相同性故能無漏道諦攝也。
【疏】次正解真如五法者謂清淨法界四智菩提名為五法。
【疏】此二解並前四合則六解者此二解者如論云一切如來身土至唯善性以來是一解說佛土等非苦集故是二解亦有說云是滅諦是一解是道諦攝是第二解並前四者前云此又是善白法性故等四義是故解菩提涅槃是合有六解。
【疏】既爾即佛所有眼等至非實然也者此釋外難外難云若佛所變眼等是無漏善者變不善無記應似不善無記答佛識所變似有漏不善無記等性似有漏並是善皆從無漏善種所生故無漏善攝無漏見相必同無漏亦如有情有漏心等所變似有無漏相雖似無漏據實有漏此亦如是佛所變有漏雖似有漏貪瞋苦集等據實是無漏無漏心變故故論中佛識所變等以下文是釋外難意也論此又是常等者有義釋云所依常者謂所緣境以境常故仍說智常故涅槃經云諸佛所師謂法也佛法常故說佛亦常無漏盡言總釋四智為常之義相續無間故名無漏後除無故云名無盡不須引起三身說也評曰雖此論中正明四智說無漏盡然三身離四智無漏盡遂起於身理亦應善莊嚴論有此成就說故。
【疏】無斷常者至相續常義者今此文中云總說報應二自受用身即是不斷常即約成佛已去始終相續不斷絕也若他受用及變化身時時化緣轉畢即有斷絕収時餘處後智身故云相續常如法花經云我於餘國作佛文有異名是此意也。
【疏】莊嚴論說三種常故如常施食至便違佛說一向記言生者皆滅故者謂法身名凝然常報身不斷常他受及變化身相續常今說報化二身是常者據多分說不妨還有生滅如世言此是人常施食不妨於中有不施時從多分說故云常施也亦如世言此人形勢富貴常受快樂亦從多分不妨於中少受憂苦等報化二身不言常者亦復如是。
【疏】又若色心是自性常者至違比量故者量云佛色心等是有法定有生滅法因云從因生故如餘有情色心或餘有情色心亦應是常從因生故如佛色心若言常者即違此比量道理論以三因立證非自性常一從因生故二生者歸滅一向記故三不見色心非無常故所言常者有無二因一由本願力二所化有情無盡期故佛亦常。
【論】清淨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者疏相寂靜者真如離十相故名眾相寂靜十相如前說名安樂者即五樂中寂靜樂也。
【論】四智心品永離惱害故名安樂者解云四智心品永害隨眠非漏隨增名無惱害安樂者即五樂中覺法樂也五樂如前一抄解安謂五安者亦如第一疏說當疏敘也。
【疏】二乘所得此二轉依果但名解脫身者解云言解脫者即是依生空真如上所得假擇滅離縛義邊名為解脫言身者即是生空智所證真如名身也身者體義即真如與假擇滅為依故得身名。
【疏】無限量功德依故者意云佛身有三十六種功德與餘無量功德為依故無限量功德依故說十力等名為殊勝法三十六種功德者謂前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故楞伽經云佛德三十六故彼名真如是二乘解脫身者意云彼生空真如名解脫身彼菩提果義不名法身者意云二乘菩提果即五分法身解脫知見故解脫知見不名法身故解脫見即是盡智無生智也故五分法身唯是無漏不通有漏一戒蘊者即取道共戒二定蘊者即或取八定中無漏定或取九次第中無漏定也慧蘊者即無漏慧能緣有為法解脫蘊者即與無漏盡同時無漏勝解數能望四諦理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等解脫知見蘊者即無漏慧能證無為若二乘無學身中慧先解脫知見蘊即是盡智無生智以能緣有為無依等然此五分法身少分亦通前三果其中慧蘊解脫蘊但取緣無為有為等無漏慧也不名盡智無生智等若佛身中盡智者煩惱無餘名盡智其煩惱畢竟不生名無生智不自求以解盡智無生智以如來利樂化有情無休息故若二乘人即緣自心求以解盡無生智一切苦乘知等即名智一切乘已知不復更知等名無生智也寂默者不戲論戲論者不寂默故。
【疏】非三身中之法身者如三身中法身唯取真如與功德法為依故名法身此通四智等總名法故別也。
【疏】此中意說至名法身故者意云有為四智無為法界各與自身中功德法為依故得名法身。
【疏】體性義者意說三身皆有體性義依止義者解云若法身與報應二身為依止若自受用身即有為法更互相依止若他受用變化身亦然故三身皆有依止義故得名為身眾德聚義者若法身即是所集處即法身亦名聚也若報化身亦有多法聚集易知故通三身皆有聚義即一身皆具三分也若總若別者意云三身總名法身是總也若清淨法界獨名法身餘報化二身不名法身但名報化名別如下論文是三身別所以。
【論】如是法身有三相別者問如是三身佛云同體常無常答自性身同餘身義亦得同雖俱名常常有差別也故莊嚴論云彼三種身一切諸佛皆悉平等由依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平等以法界無別故由心故一切諸佛色身平等佛心無別故由業故一切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化故一切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常畢竟無漏故由無間斷常故一切諸佛色身常住諸法無斷絕故由相續常故一切諸佛化身常住雖於此滅復彼現故。
【疏】復勝義有別三立身即依前法身中據別勝義以分三身言勝義即如論文云自性身具足真諦功德等若自受身即具諸如來乃至廣大法樂等乃至他受用變化身亦准知。
【疏】離十相者謂男女二相青黃赤白生住異滅是名十相真如之中無此相故有云無十相者謂五塵男女二生異滅相也。
【疏】尋思路絕者非是不定中尋思但約三界虗妄心心所名為尋思也。
【疏】積集有礙之體者解云佛受用色身亦名變易義是色義雖十方一切諸佛自受用身更互相遍仍名十八界攝故變易以解之如世間燈光是色法更互尚不相障礙佛光如來而相障礙耶。
【論】二他受用至由平等智示現等者傳有三釋一云觀察擊發平等故示現之二云平等擊發圓鏡智而令示現從彼能擊說平等現三云平等自能示現不假他擊不擊他評曰後釋為正既自在智非唯根本現身土相何理不能第二理通鏡智本故初釋非也准為地上菩薩所現化相功德之身亦是化身為對第三變化身但名他受用身。
【論】三變化身至諸利樂事等者問瑜伽論七十九云地前菩薩不生淨土攝論知之生淨土者是別如何今變化居淨土為未登地菩薩等耶答傳有兩釋一云二乘異生亦生故觀經等皆成脫故瑜伽攝論言不生者據自受用土不遮他土二云不生瑜伽攝論以自會故又大乘同性經云淨土成佛皆是受用身穢土中者皆是化身故知化身所居之土者不得名淨此言淨土據暫變說即如法花經三變淨方維摩等同評曰今同前說多經論中說生淨故同性經中為對受用故化稱為土穢滅亦不相違。
【論】云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者攝論本云應知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略由六種一由清淨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故知鏡智自性身攝。
【論】圓鏡智品至而證得故攝論第九無性釋云當知此中轉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
【論】說平等智等者無性攝論第九云轉染汙末那故得平等性智由此安住無住涅槃大慈大悲恒與相應能隨所樂示現佛影像又云妙觀察智具足一切自在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寶藏於大會中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能斷諸疑能雨法雨又云成所作智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從覩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又攝論云智殊勝具攝三身者此引攝論通證四智攝於三界身故知三身皆實相此第一師義。
【論】有義初一攝自性身等者此第二護法正義唯淨法界攝自性身於中有四如文謂從有義至攝自性身是標舉從說自性身至非色心故是引證然說轉去藏識得者至彼實性故者會違自性法身已下立理如論文。
然彼轉去藏識至彼實性故者按無性攝論第九說云以其法身體清淨故淨誰轉誰而得清淨為答此問說如是言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由阿賴耶識執持一切雜染種子對治起時轉滅如是一切染種轉得隨順一切無罪圓滿功德譬如世間阿揭陀藥能變有毒令成無毒故說名為轉。
【疏】莊嚴論說三種常者解云謂凝然常不斷常相續常等。
【疏】佛地云讚佛論說者如佛地第七引讚佛論證佛法身無生無過其讚佛論是無着所造。
【疏】世親菩薩金剛般若論說者亦佛地論及能斷金剛般若論說受持演說彼經功德於佛法身為證得因於餘二身為生因故。
【疏】又說法身諸佛共有至亦有此說者故佛地經云清淨法界遍一切法猶如虗空乃至非色心等莊嚴等說法身平等法界無別故攝論云諸佛依止無別即是法身對法亦有此說。
【疏】然說轉去藏識得者至顯真如故者此會違意云謂前引攝大乘云轉去藏識法身者藏識中二障種子顯法身故說轉藏識得法身非即第八轉成自性身也。
【疏】智殊勝文至實性故者此會攝大乘說智殊勝彼說法身攝實性者是智依心智實性故。
【疏】初標智攝者如論云四智品中真實功德至種種身相攝變化身文是即標四智以攝三身自受用中有三一引證二解違三說相一引證者說圓鏡智至得受用故者佛地第七引莊嚴說大圓鏡智是受用佛又攝大乘云轉諸轉識得受用身故知四智攝自受用二解違如論云雖轉藏識至略不說之者此會違意云據實轉八得受用身而彼但言轉識得受用非第八者彼說轉識八二障種子顯法身故於轉八得受用略不說之三說相者此論云又說法身無生無滅至皆受用攝者此第三說相於中有二說難後說自受用身相又說法身等即是難詞也又受用身以下是說相。
【疏】平等智品至隨類化身者釋平等智所現他相色等功德攝受用以為證得妙理自他平等者意云由平等智證得平等性故所以此智得自他平等能化上地菩薩成事智品所現者釋成事智現化相色等功德是變化身。
【疏】妙觀察智於中說法等者問按佛地經說觀察智於大眾中雨大法雨說法斷及所現色等化相功德等佛身攝答依受用身為聖菩薩說法等者他受用攝依於化身攝亦如此故隨所擊發即互彼攝問大圓鏡智緣餘二身所變之他相餘之三智緣自受用所變之相各攝何身答圓鏡智變餘二身土所有相者而有兩釋一云亦是自受用攝以極微細非彼境故由斯二智自變二身非擊第八而令現也二云所變隨質二身土攝若餘三智緣自受用身土所變之相自身土攝非為他故。
【疏】據實二身四智俱現至後智用者意說四智能現他受用及變化二身若大圓鏡智不能現受用變化身者豈可鏡智不能親緣着他受用變化身耶故知現智亦能現餘二身前不言現者今但約相中他受用身似後得平等智作用其變化身即似後得成事智作用所以說他受用變化二身是平等智成事智現亦不相違。
【疏】說圓鏡智是受用佛等者問此既莊嚴論中所說前師如何解此文意耶答今為通云由圓鏡智方得受用據所因說亦不相違論又他受用至實智為體者此即出現也然他受用身及變化身皆為化他方便示現故非實。
【論】雖說化身智殊勝攝至此二智自受用攝者此是會違於中有二初會攝論二會莊嚴佛地經等且會攝論文云雖說化身智殊勝攝者然說化身智殊勝攝者謂似智現及智所起假說智名體實非智。
【疏】但說平等至體非二身也者此意莊嚴論等然說平等智能現受用佛地經說成事智起三業化者不說二身體即二智但明二智現二身智體非二身也故實二智是自受用由此前說二智實智自受用攝。
【疏】第三化他受用相中有四等者即是第三說相攝下然變化身文於中四一標舉等如文論然變化身及他受用至無形質法者此即標舉等也。
【疏】是化現心心所至不能煩引者謹按佛地經云身語及心化善巧方便業論第七云此顯成所作智起三業化生此智能善巧方便能起身語心三化業如是顯示前五法中成所作智身化三種一者自身相應謂化自身為輪王等種種形類及現種種諸本性事二他身相應謂化魔王為佛身等變舍利子為天女等寄他身上亦現種種變化形類三非身相應謂現大地為七寶等或現無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無邊界如是等類離自他身別現化作情非情色種種形類動地放光風香等力皆為利樂諸有情故一切皆名佛化身業語化亦三一自身相應謂佛自身化現梵音遍告無邊諸世界等種種語業二他身相應謂令聲聞大弟子等以佛梵音宣說大乘甚深法等是故聲聞諸菩薩等說非己分甚深妙法皆是如來變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應謂化山海草木等類乃至虗空亦出音聲說大法等水樹林絃歌彼等皆說法等如是皆名變化語業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謂自心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問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答非情已是心等相分云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相現即名有情即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有二種問既許化作非情色相如化佛等於此現心說非身化斯有何失答色有離質化通非身心法不然無非身化彼論復有異師說云心不可化但由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若加被他令愚昧者解甚細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前為正義故許化心故。
【論】云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者但不許有非身相應化身自他身相應有化心不遮依法正義問佛地第七菩薩亦能化如何此中唯說如來不是菩薩耶解云論師意異護法但許諸能化不是菩薩亦能化心又解此論之中就勝者說攝異八地已上只能化心。
【論】若不爾者至當不知故者此立理也意云若不化者云何化身現貪嗔等貪嗔等久已斷故又如來實心等覺菩薩尚不能知故二乘及傍生等知佛心者是化心也。
【論】由此經說化無量類至相分現故者此引證於中有三初引涅槃經次引佛地經後深密經前二教易知故解深密經第五云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為無心耶佛言告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無心何以故無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瑜伽論第七十八亦同彼說今論主釋經云有依心者於依他實見分上相分心心法現故云依他實心相分現故。
【疏】化無量化人之類皆令有心為引他故者若佛彰化實眾生等時即化作化人方便攝引如須達長者最初見佛不辨禮佛在佛邊坐是時如來還作淨居天光明實成威儀庠序動止可觀即禮佛以百偈而彰佛德須達見已遂起學彼天威儀而作禮佛故知化人亦有心也。
【疏】此涅槃經下佛地經者論中先引涅槃下引佛地經佛地經又說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等又說變化有依他心等者是解深密文瑜伽同。
【疏】雖說至四業果者瑜伽九十八說又諸聖者變化神道於其四事不能變化一者根二者心王三者心所有法四者業及業異熟今論主會云言四事不化者而依餘聖不依如來等言等心所業果也。
【疏】又無根等用至化為何法等者論主重會之實二化色根心等而言不化心等依實用說所化根等無發識實用心心所無實緣邊用若化業果異熟色等者能受苦樂用故言不化故佛地云但諸化色同實色同化根及心但有相現不同實用若化佛色身及化聲說法界即相欲色二界皆有實用餘化香味觸三即無實用故。
【疏】云香等亦應然者意云若化根等有實用所化香等三法有實用其事云何如佛菩薩於色界中雖化香味觸三共謂色界無段食所化香等三塵皆無實用若於欲界中化香等者亦有實用以欲界中有段食故如前第二內便明化中化其何法等彼處已明。
【論】謂自性身至離諸雜染者意云離雜染者顯不能起貪恚等也故疏主依此不起貪等云應木石以之為難難云若不言離雜染等即不起貪恚等是自性身者木石亦不起貪等應名自性身具諸功德此但以不起貪等為難不離木石中之實性實性亦是真如體故答此亦不然此自性身能順生善法木石不也為例不須生善法故有義云然其疏說法身轉依真如順生無漏四智功德有情身中當能順生故亦得說具恒沙功德木石之性非現不順當亦無有順生義故又應正說木石之性即佛法身法身真如體周遍故評曰雖作時釋非眾本意本意如前。
【疏】常樂我淨等應分別等者次下即是分別也無為功德顯無生滅者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故無生滅也。
【論】自受用身至真實功德者此彰受用身具足心等有為實德。
【論】若他受用至化功德者釋他受用及變化身唯有化相有為功德佛地第七亦同。
【論】兼利他為增上緣乃至俱利攝者此一段文意明法身亦通二利其法身若與自受用身為依故云法身即是自利攝其法身亦為利他為增上緣令諸有情得利樂故又與他受用及變化身為依令他受用身變化身利有情故其法身即是利他。
【論】自受用身唯囑自利者問因自受用方有化他復與有情不為障礙為依增上二義既具何唯自利答其自性身非唯二義復是眾聖所證之境自受用身非餘所知故不為例然實非無利他之義望增勝義故無有失。
【論】而囑佛法相性異故者謂身土體雖是一向而相屬佛即是能依理性囑故成所依由斯同體能所有異又云若真如與四智覺為性即名為相故真如名為身若與說法為性能持自持故真如為性即名為土故身土有別。
【論】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者意說法身是性餘色等有為是相相既眾多無量遍一切處性隨於相亦遍一切處猶如虗空遍一切處故。
【論】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至亦可說言遍一切處者此明自受用身依受用土此受用土即是諸經中十八圓滿所成淨土也其十八圓滿具如無性世親攝論圓鏡智相應淨識者此於能變體如諸穢土第八變淨土是鏡智相應淨識所變即十八中果圓滿攝言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等者即十八中因圓滿也故佛地經云勝出世間善根所起周圓滿無際者其量難測即十八圓滿中分量圓滿也。
【疏】眾寶莊嚴者大寶華王眾所建立無量功德所莊嚴故如淨土量身量亦爾乃至無限善根所引生故者此明身量且如欲色界色身由因勢力其量漸大乃至色究竟天所得色身一萬六千踰繕那量此如來身量無邊無邊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義亦可說言遍一切處者此釋外難外難若如色法可言無邊如智等功德既無形量如何言無邊其故作此說云依所證真如及所依身無有邊故說能依智慧等亦無有邊。
【疏】隨住十地菩薩宜至廣如彼說者意說他受用身居十地中隨十地菩薩所宜現土或大或小或勝或劣前後改轉皆隨菩薩根性所宜有斯差別故初地菩薩見百葉蓮華佛二地菩薩見千葉蓮華佛三地菩薩見百千佛其土亦爾皆初小劣後皆勝大故。
【論】或小或大或劣等者意說初地菩薩所現他受用佛名小名劣二地菩薩所見名大名勝乃至已後准知前後改轉者即改劣作後勝妙初地菩薩入第二地即初地身土或時滅或時不滅更為第二地菩薩所現他受用身土以後准知故名前後改轉。
【疏】唯見百佛至三千大千世界者意說見初地一箇他受用佛見一百大化佛見一百箇百億一四天下小化佛見一百箇三千大千世界。
【疏】他受用法樂增同自受用俱名受用者意云疏說他受用身法樂增故與自受用身同者恐錯隨云他受用佛既是相分心不是實心如何受法樂增眾中應言自受用身即受法樂增若他受用令他菩薩受用法樂增然受用身齊故二身俱名受用若爾化佛說法亦令他受用法樂化亦應名他受用佛答不爾以他受用佛說法增故但名他受用化佛神通增故唯名化佛不名受用。
【論】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或小或大者或淨或大者即是一大三千界中有一大化佛所變立名淨名大若一四天下小化佛所變立名小名穢又此四天下化佛若人壽八萬歲海水漸減處處皆明珠妙辨彌勒佛下生時名淨名大若人壽百歲海水漸增有荊蕀砂礫即名小名穢。
【論】自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等者此明身土諸佛同異門諸聖教中約義不同互有同有異皆不相違且莊嚴論偈云由依心業故三身俱平等釋曰彼三種身由三義故如其次第一切諸佛悉皆平等由依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無別故由心故一切諸佛生身平等佛心無別故生身即自受用身由業故一切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作故若依佛地第七所明三身諸佛各有同異故彼論云法身實性一切如來皆共有故無有差別就能證因有差別故假說差別其餘二身各別因感各別自性實有差別但無別執同處相似利樂意樂事業平等說無差別又按攝論亦有同異彼第九云諸佛法身當言有異當言無異依止意樂業無別故當言無異釋曰同莊嚴論又無量佛身現等覺故當言有異此顯法身約能證說同佛地論又云無量依身差別轉故當言有異身亦爾即今此論中約色身明據有異說。
【論】餘二身土至有共不共等者佛地第七有三師說此同第三師正義所說彼論甚廣今者略云一切如來所化有情為共不共有義皆共以一一佛皆能化度一切有情福德智慧一切平等三無數劫勤修行願同為拔濟一切有情求菩提故如說一佛所化有情即一切佛有義不共以佛所化諸有情類本相囑故是故如來底沙佛時曾與慈氏同為弟子佛觀釋迦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善根後熟又觀慈氏因行先滿釋迦後滿遂於一處入火光定令釋迦見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偈讚嘆令超慈氏在前成佛又佛將欲入涅槃時作如是言我所應度皆已度訖又契經說佛涅槃時觀一切所化有情現在非想非非想處當生此間應受佛化遂留一化身潛住此界先所受身現入涅槃彼從非想非非想沒來生此間佛所留化為說妙法成阿羅漢爾時化身方沒不現又諸經中處處宣說能化所化相屬決定是故諸佛所化不共如實義者有共不共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繫囑或多囑一或一囑多菩薩因時成熟有情亦不决定或共不共故成佛已或共化度或別化度若所化生一向共者何須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故乃至若所化生一向不共菩薩不應發弘誓願歷事諸佛修學大乘又諸佛不應以己所化付囑後佛。
【論】所化共者至展轉相雜為增上緣等者意說共化謂諸佛後得智上同處同時各現一化互其狀相似不相障礙更相和雜通說正法等猶如大海水百流皆至雖見一海水其實有眾多水和雜今亦爾雖見一佛其外其中亦有眾多佛土和雜令見一佛等是增上緣也如是等事不可思議非唯識理不可解了自受用者唯淨無漏等者意云諸身土中自受用心互唯淨非穢是佛能知變非餘所知故云唯淨無漏。
【疏】能變之者無煩惱穢故者問七地以前煩惱猶起云何乃言煩惱穢答雖有煩惱皆為利益具無量德故不為過為穢也。
【疏】此據相似者意說雖能變者識通有漏無漏然所變土亦通有漏無漏而所變淨土相狀相似以有漏無漏土一種皆名為淨土意云雖所變土有漏無漏不同然一種皆是淨土故云相似。
【疏】本質通淨穢者佛所變質似染名穢謂荊蕀砂礫等名穢。
【疏】然彼無此事彼無漏狹不能緣身土等者此有二解一謂若二乘第六識中無漏後得智所變者唯無漏淨穢然二乘人無漏後得智緣土狹少不能多時緣土二乘人無漏心中多分緣四諦理彼緣土者即與四諦理合緣之無唯獨緣土後得智二云二乘人全無緣土無漏後得智即二乘有漏心中所變即唯有漏通淨穢此梵王見淨舍利弗見穢或佛以足指按地令三千界清淨其餘異生二乘等隨佛所變土皆淨梵王即是八地已上菩薩第四禪梵王也。
【疏】今此文中總約三法者謂蘊處界三法也周云一佛變自土二十地菩薩變化土三地前菩薩二乘異生等變化土故云總約三法一切有情為論。
【論】純善無漏因緣所生等者具二義故名無漏一云純善無漏因緣所生二是道諦攝非苦集故此中意說無漏識變相必無漏性懸隔故。
【疏】淨與不淨理必須同等者淨者即是淨土相分不淨者即是穢土相分此文意說若無漏心變起淨穢土相分淨穢雖不同此相分從能變心判性俱是善無漏性以無漏心是順益義勝故言非如有漏心相見性有別者且如有漏鼻舌身三識三識通三性其所緣香味觸境即唯無記故能緣心與所緣境性各別也有為同性即如無漏識變起香味觸三境三境即唯善無漏若餘異生等鼻舌身識是善性相分佛所變香味觸三以為本質變起相分即此相分從本質判性亦是善性故親相分亦是云有漏善性。
【疏】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以蘊處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等者疏雖具釋續者猶迷今外申難舉此文答難令讀者易知曉文外難云無漏識所變相分同識攝無漏亦不無漏識蘊變相同於識俱識蘊攝答不然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識相者識謂見分相相分此文意說若心緣蘊處界等時其所緣親相分蘊處等不可隨能緣心即識蘊攝即所緣蘊等還成色心等十八界別且如第八識親相分中變起五根塵即所緣十處及法處中定果實色并五識所緣五塵及第六識等緣十八界時此等所緣十八界等還是十八界攝不隨能緣心判是識蘊攝及法界攝也以見分及十八界非是一類種生故名云從自色心等種子生也故所緣相分不從能緣心是識蘊攝然見分相分既純無漏善種子生故見相二分同是善性同無漏也與見雜種色心等亦各有異十八界種子各各別生名為雜種與見分種不同故色心蘊處界各有異也。
【疏】乃至相應法相分亦然等者上來唯心王見分此下明心所見相分如心所中且如受緣蘊等十八界時此蘊界等即不隨於受而是受蘊攝以色心別故乃至想等皆准此可知心王不繫心所亦同不繫法純種唯無漏者心所見相分種雖不同而俱是善無漏故云純種唯無漏作用法不同雜種生色心者作用不同者謂心心所緣邊作用色是質礙作用受是領納作用想是取像境義廣相作用作用受不同雜種生色心引也即是各各外種生義不可有漏同無漏難者不可難言見相俱是無漏所變相分同能緣識皆識蘊攝又不可難云有攝見相同有漏即能緣心或通三性所緣唯無記亦可無漏中見相同種無漏能緣與所緣性各別不可作此難又敘難云無漏見相外善等種同性有漏二分殊勝種何不等答繫殊不可為難雖敘三難總皆有理任情取捨。
【疏】何故界繫見相至有漏無漏必同耶者此中問意云見相更許別界繫何必同是有漏無漏耶答雖見相有界繫不同者然有漏無漏各須同仍相順故同攝無漏可名相順若一有漏一無漏即相順義失何者且如身在欲界由得通力引得色界天眼耳根即許欲界第八識見分緣上界天眼耳根相分所緣相分與見分雖界繫別然同是有漏無漏以相順故。
【疏】善等三性識之相分不必皆同至性不可同者此釋論中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文也疏雖具釋讀者猶迷冀令易曉先須問起問云有漏識所變相分同識是有漏善等識能變相分同識是善性不善無記性為難准知故舉論答善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緣雜引生故意說能變識通三性相分唯無記者謂各各從自名言三性種子雜引生故由斯香味觸三唯無記不妨鼻舌身三識通於三性其第六識并眼耳二識亦准知許境通無記故又末那識相分種子與第八識得成因緣與所生果必同無覆無記若不爾者第七相分唯是有覆無記所攝如何與八得成因緣故知相不必同性故疏云性相別故者性謂三性識體相謂識所變相性即囑心相是境心別境故不得同性故云善等識相不必皆同等也。
【疏】如無漏緣使等相分唯有漏者如菩薩以後得智緣有情身中煩惱時不妨見分是無漏相分是有漏使即煩惱也。
【疏】虗空等能緣心通三性相分唯無記者解云此約化運心緣虗空故能緣心通無記等所緣相分唯無記然大乘中說虗空非擇滅即是勝義無記其能緣心通三性等此意明見相二分不同性所以。
【疏】若皆純種唯一性者此外難外難云見相同一種生故見相皆同一性難云若爾即諸經論中說三境唯無記之言應不成失故知能緣三識通三性所緣香等三境唯無記。
【疏】不可說約第八所變至故應言通三性者此牒外救外救云第八所變香等唯無記以見分是無記故其鼻等三識所變香等三境通三性以能緣識通三性故又或三境通善無記二性佛所變香等唯是善性異所變是無記故云三境通二性也諸論無文說香等通不善性故又鼻等三識所變香等是三處攝故云應言通三性故今牒云不可說約第八所變唯說無記等難云此亦不然諸論無文故論中無文說之第八變唯無記餘三識所變隨能變識通三性二性等故知不分或三識所變至諸論無文故者總是難也三識所變香等三境是本質三處攝故唯無記應言通三性諸論無文故虗空非擇滅例亦應然故者此約經例之具大乘中說虗空非擇滅是無記其能緣虗空等心通三性汝若言鼻等三識通三性故所變香等亦通三性者亦應緣虗空等心通三性所緣虗空非擇滅應通三性既能緣虗空等心通三性所緣虗空等是無記明知鼻等識通三性所緣香等是無記。
【疏】蘊等識相至類此應知者意云若蘊等識相見分同者便無蘊處界三科以同是識蘊故既有三科別明知相見分不必皆同一也若相見分有異二性不同故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如前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文中解說。
【疏】佛地論說三身生滅門者法身常住受用變化是無常故佛地論云如是法身雖離一切分別戲論而無生滅故說名常二身雖有念念生滅而依常身無間斷故恒相續故說名為常經說如來色受等法一切常住者依此道理非無生滅無漏種子修習增長所生起故生者皆滅一向說故色心皆見是無常故常住色心曾不見故。
【疏】化身他身色俱非等化心亦爾者此有三句第一句化自身為他如天女自變其身如舍利第二句化他為自即如天女變他舍利令見天女故疏云化自他身色俱非等是第三句化非自非他自如變外山河等不利自他身名俱非句也化色文爾化心亦爾化心但有二句無他非句於非情不化心故。
【疏】受用變化門者於三身中自他二受用身為地前所現名變化身謹按佛地論云受用身者有色非色色非色者謂心心所諸法無形質故亦不可說形量大小然就所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說言遍一切處其色有二種一者實色二者化色言實色者三無數劫修感色身相好等業轉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無漏五根等色無量相好莊嚴其身周遍法界稱實淨土大圓鏡智相應淨識所變身土無限量故諸佛識變同處同時其相相似不相障礙盡未來際無間無斷依此能令諸佛受用廣大喜樂是故說名受用身土如是身土唯佛乃知非諸菩薩五根所證也此即名為自受身化色者由悲願力為入大地諸菩薩眾現種種身種種相好種種言音依種種土形量不定令諸菩薩得大法樂他受用身變化身者亦由悲願力為化他前諸有情故現變化身通色非色非色者即是變化意業力無畏等諸功德相無形質故無有形量色者是變化身語業等隨時隨處隨眾所宜所現身形其量不定名變化身者諸佛共有如前廣解此中略而不言。
【疏】三身相對四句門者按彼論云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為四句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利分實受用身二變化非受用謂變化身為化地前雜類生故或麤或妙或令歡喜或令畏怖改轉不定但名變化不名受用不必令受現法樂故三亦受用亦變化謂為地上菩薩所現種種化身令諸菩薩受法樂故名他受用隨時改轉不決定故名變化故云亦受用亦變化也非受用非變化謂法身真如。
【疏】生法二身攝三身門者按彼論云或處說佛有二種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實用身俱名法身諸功德法所依止故諸功德法所集成故解云自性身名法身是功德法所依止故若自受用身名法身諸功德法所集成故此等名法身也生身者若變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隨眾所宜數現生故故云此二身攝三身也。
【疏】十佛攝三身門者言十佛者一現等覺佛二弘誓願佛三業異熟佛四住持佛五變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隨樂佛前五世俗佛後五勝義佛隨其所應三身所攝釋曰起身現於樹下成道名現等覺佛以願乘通化一切生名弘誓願佛百劫修相好業感王宮生相好之身名業異熟佛績素等像名為住持佛法身自體名法界佛第八識無漏名為心佛大定之身名定佛自受用身說等種姓三劫修成為本性佛隨彼地上所樂不同現身有異名隨樂佛前五是化佛名世俗佛後五實身而殊勝故名為勝義佛攝三身者前五是變化佛雖第四住持是化像以是化佛之形像總名化佛攝第六是法身攝後四是受用攝隨佛是他受用身七八九三佛是自受用身總名受用身廣如佛地第七說。
【疏】上來已依略廣及位等明能變識等訖者略者即前由假說我法等一行半頌也廣者即二十三行半頌也位者即末後五頌明唯識位次也如上依此三段及廣明能變識訖。
【疏】所變現所變名為行相者此師意說立有二分即說本質境是所緣親相分名行相能緣之心名之為事。
【疏】唯似難陀二分義少分有異者然難陀師二分俱實此師立二分雖似難陀師然二分是虗不實故與難陀有異。
【疏】親疎所緣二皆不實者即相分中本質影像親疎二緣皆不實也。
【疏】以疎所緣等取親相不為行相者如論云然相分等者舉疎所緣本質境等取親相分影像皆不實也何故不實以不為行相用故所以不實意說本質影像不同見分有分別行相用故不實。
【疏】此所現土如識變故者此師更說相分虗疎其他受用土中珍寶國土相分即是虗假不實意云此所現土如識所變相分皆是不實。
【疏】此相見分至末是用故者此師說三分中相見分雖是依地而識所變故是虗非實非如識自體分是依地中實識自體是根本故實見相是用末故不實以相見同是識自體變起故。
【疏】如日及輪如燈及光虗實其故者意說此喻三分如日及燈自證分輪及光喻見分輪所照之處喻相分光是燈光輪是日輪亦是日光也如日出空䬳光普照一切故日燈是體實有然光及輪依日等所發及所照處皆是不實喻三分自證實有見相是假。
【疏】應言唯境唯見分等者意云說三分中自證分是實餘二是假可言唯識若如餘師說見相分亦是實者即不應言唯識應言唯境唯見分等以許相見與識自證俱實故即釋所以也。
【疏】設緣色等至不及於識者意說見分緣現在五塵所變相分相分亦不是實不及於識是實也。
【疏】如緣過未乃至故見不及識自體分者此師意說非但過未相分是不實即能緣過未之心二不實故緣虗境行相是不實心故相見不及識自體分是實有故此師計外境是所緣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
【疏】彼內證故此所不論如緣自體者意云若真如是內證故無分別智緣真如性如自證分被見分是內證故又此中唯明有為見相是虗後緣外境故不論真如真如與自證分皆實故不用也不爾唯識理應不成至俱實有故者此即初師破後師說若不如我說相見是假識體是實許見相分俱實有者如何聖教但言唯識不言境許識內境俱實有故云此師所說見相同種生而有能變所變故虗實不同。
【論】或識相見等從緣生至虗實如識者此即第二護法之正義於中有四一標定二釋難三返解四問答釋疑此初也。
【疏】不遮緣過未但得假法者此護法說雖緣現在五塵相見但實亦不遮過未時相分是假然此相分無質是獨影境名假法也此師相分與見分別種若見分與識自體同一種生問何故前師相見與識同種生即說相見是虗自證是實後師相與識別種生乃言三分俱實答前師所說初獨影境故假後通性境及帶質故實有別也。
【論】唯言遣外不遮內境者第二釋難難云若爾應言唯境何言唯識故舉此論文答。
【論】不爾真如亦應非實者第三返解故。
【疏】云若不作此解真如應非實有。
【疏】若非假者意云云若智許非假者見分便緣實故非心境一向非實意結故於實中有實非實也心一向見質若前師說心境非實者不緣以前師識見相二分是假故作此說故非心境一向非實然疏云以境是虗言唯識者却成此義既言境虗名唯識明知境許非實心是實有。
【論】內境與識既並非虗如何但言唯識非境者此第四問答釋疑也此即問也可知以下論主答有二。
【疏】內是依地外是遍計所執者此有兩重內外一者依他是內遍計所執是外二親相分名內本質名外故疏云又疎所緣緣亦是外等。
【疏】所執之心亦是心外法故者意云執他心實有者亦是心外有法意說非但境是外若執他心實有亦是外謂恐濫故但言唯識不言唯境也。
【論】或諸愚夫逆執於境至如外都無者此護法第二解唯識謂愚夫執境沉輪不解觀心出離道理令彼勤觀心出離由此但說唯識非境。
【疏】佛地所無者意云佛地論中無性第二義此論有者為破執故所以敘也。
【疏】為破執故雖為愚夫非心之理豈佛非有者此文意說然論文中但言或謂愚夫迷執於境乃至解脫生死者意說為破愚夫執故所以論中唯識言為愚夫也非心之理者即愚夫有心外之道理名之非心理為此遮執故說唯識問愚夫執有相遮外相故為說唯識如來不執外不為說故佛應無唯識何得遍為愚夫說唯識耶答愚夫執外相偏說唯識如來不執相不為說唯識雖不為佛豈非有情唯識問若遮外境說唯識應唯有識而無相分答外境是遍計說識無外境相分是內境識所變故是唯識故雖有二分皆名唯識即前二師皆許有相見分義。
【疏】即前二師許有相見分義者就護法解第四問答釋疑中答問中有三四解前二解許有二分故云前師許有相見分義也。
【論】相分等至多分生者此師意云謂相見分皆識為性而由名言妄熏習力故似多分生論其性故但言唯識不言唯境。
【疏】即佛後得智無別相見分至餘作二解故是所執者此第三師中有二解此即第一解云佛後得智無見相分若餘有漏善心及因中後得智中有見相分者即是法執又佛似有見相故即現有淨穢者相分由佛不作二分解故非所執謂餘有情作見相二分解故即是所執此等皆不正義又佛自在了妄執故至或佛不現餘人自見者此第二解云即許佛有見分以佛證不可言性故有見相分餘人不證不可言性故故見相皆執故此論文中言無見相者依餘有情說不依佛說也或可說雖不現淨穢等土相然餘人即自見佛有淨土等相分此亦是不正義。
【疏】由往因中熏習力故今果亦爾者由因中無妄熏習果中見相亦無妄執也今此依餘說故言無別者此師云今依餘有情說無見相不依佛說無見相也。
【疏】若爾真如至無別有法者意問云見相由妄習無故攝唯識真如非妄習應當非唯識答見相是妄習唯有一識名唯識真如是識性識性攝唯識真如即識性離識性以外無別相見故云除識性無別有法也。
【疏】第三結釋施願分者如論云此論三分至非增減故者此文意說三十頌但名唯識不得名成唯識故本論云此本論名唯識三十也從初至末以長行廣成立即名成唯識即由長行而成立得三十頌唯識也故論云此論三分成立唯識長行論文名成唯識論由此故世親造三十頌但名三十唯識然疏中云結釋施願分者此文應倒合云釋結施願分即從次前論云然相分等依識變現以來即釋唯識所以也此論三分成立唯識等即是結也後之二頌迴施發願也或從初論文至此心與心所定相應故以來是釋此論三分成立唯識下是結釋施願可知或結釋施願分者意說此論三分以下文至非增減故以來即釋結文也施願如前。
【疏】以佛說法初中後善等者即初一頌半名初次二十三行半頌名中後五行頌名後純一名初意云初一行半頌略明唯識能變之相而無雜亂得純一名圓滿名中意云二十三行半頌廣引聖教成唯識道理極圓滿故清白梵行名後意說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辨菩薩略行十種勝行名清白梵行今此論同彼佛所說教故云三分也。
【疏】此中言成至理實俱通者以教成教者即廣引聖教成三十頌唯識也以教成理者以聖教成唯識道理亦可以理成理即以比量道理成唯識道理俱得疏次就依行果三解亦得名三分成立唯識故三十頌中前二十五頌唯識世俗勝義境次四行頌明行後有一頌明唯識果理體分明唯識相義者意說據理性相位以分三分即初二十四頌廣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唯識性後五頌明唯識行位此即第三科也。
【論】顯唯識理極明淨者立正破邪顯唯識教理極明淨故意說非但真如得明淨即唯教理亦極明即由教成教所成之教得明淨由理成理所成之理得明淨也。
【論】已依聖教及正理至速登無上覺者此即迴施發願分於中二初之兩句牒結上一部謂依聖教及比量正迴施發願由斯造論所獲功德拔濟群生願共速證無上菩提。
【疏】由三十頌至依三義配釋皆有非增減義者如前第一約初中後科第二依境行果三科第三依性相行位科三十頌故依二十三家科三十頌即一一科三義中皆無增減義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三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