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大小乘釋論部七 唯識論疏(0823-0833)
第0826部卍續藏第51册P0516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十卷之內自一至五卷), 〖清.智素補遺〗.txt
卍續藏第 51 冊 No. 0825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科
No. 825-A 序〔龍省〕
自瞿曇氏觀星悟道。於是廣說經論。最後以涅槃妙心。囑大迦葉。拈華顧要。燈燈相續。初祖西來。唯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名曰性宗。慈氏菩薩以所悟識心圓明。造為瑜伽師地之論。天親菩薩攬其淵浩。創唯識頌。於是護法標首。慈恩演傳。成唯識論。最為精密。名曰相宗。古杭紹覺老人。乃雲棲蓮大師嫡裔也。闡釋全文。有唯識音義。法嗣新伊師廣搜奧旨。有合響。而我苕聖先法師。實為伊公入室弟子。重加集注。是正有補遺。茲三集皆以演釋唯識精義。實相宗之寶炬矣。或曰。萬法唯心。心唯一也。深究其原。則一亦不立。今相宗所論心王心所。八識輾轉。觀所緣緣。研極微細。得無與直指之道背耶。余曰。否否。夫人心影最難窮也。迷心認影。一影一心。即一世界。循環相生。何啻萬億。無論謬執之輩。據幻為真。如沉弱水。如墮夜霧。不可得出。即使明悟上智之士。於斯道中。已契大意稱悟徹。而微細無明流注性海。慧劒所不能除。寶鏡所不能照。化雨法雷所不能灑澹震盪。是生死因。隨劫輪轉。將奈何矣。彼慈氏天親悲憫斯苦。故造斯論。繪寫變相。破心影之惑。斬八識之根。使學者絕後再蘇。轉識成智。向所謂網羅窠臼。皆成安樂窩最勝院。妙用神通。百法具足。然則相宗之旨。正所以洞明差別輔性宗。如車二轂鳥雙翼。何可偏廢哉。此唯識補遺之刻。深有功於正法眼藏。非渺小也。刻既成。遂書諸簡端。
康熈戊午孟夏穀旦董漠䇿題
No. 825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科文卷上
第一卷○論題(成)○論主(護)○譯師(唐)○正文大科(三)初宗前敬敘分(二)初歸敬述意(稽)次造論因緣(二)初通為利生(今)次別為破執(二)初破凡夫外道(又)次破小乘四師(復)次依教廣成分(三)初一頌半(略答)外難略標識相(三)初末論設問(若)次本論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釋前三句(二)初略釋(三)初釋第一句(論)次釋第二句(彼)三釋第三句(二)初徵(如)次釋(二)初正釋(二)初依相見假說我法(彼)次由熏習變似我法(二)初法釋(或)次喻明(如)次結判(愚)次廣釋(二)初明無實唯似境(三)初徵答總標(云)次重徵別釋(二)初破實我實法不可得(二)初破實我(二)初徵(如)次釋(二)初正破(三)初敘破外道小乘我相(二)初別破(二)初破六師三計(二)初敘計(諸)次破斥(三)初破勝論數論(初)次破無慚尼犍(中)三破獸主徧出(後)次破小乘三計(二)初敘計(又)次破斥(三)初破即蘊我(初)次破離蘊我(中)三破非即離我(後)次總破(三)初約思慮有無破(又)次約作用有無破(又)三約所緣非緣破(又)次立量以顯唯識(二)初顯能所緣是見相(又)次結示所緣是識變(是)三結屬我執俱分(三)初標列(然)次別釋(二)初俱生我執(三)初釋總名(俱)次釋別相(此)三示斷位(此)次分別我執(三)初釋總名(分)次釋別相(唯)三示斷位(此)三結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質有無(二)初判定有無(如)次結成前義(是)次判依徧有無(然)次引證(故)次釋妨○次破實法○次結示心外境非所緣○三總結證成○次釋假應依實難○次釋後三句○次二十三頌半廣明識相顯前頌意○三後有五頌明修行之位次○三釋結施顯分○○次釋妨(二)初正釋妨難(三)初釋憶識等事妨(二)初難(實)次釋(二)初斥非(所)次顯理(然)次釋造業受果妨(二)初難(若)次釋(二)初斥非(所)次顯理(然)三釋生死涅槃妨(二)初難(我)次釋(二)初斥非(所)次顯理(然)次結示唯識(由)○次破實法(二)初徵答非有(如)次廣破執相(三)初正破心外有法(二)初破外道(二)初徵(外)次釋(二)初約十三家別破(五)初數論師(三)初敘執(且)次破斥(七)初破現量所得(彼)二以能所互破(又)三體應同用破(又)四破三合成一(許)五以總別互破(又)六約變時合不合破(二)初正破(此)次遮救(不)七約無差別破所成(又)三結非(故)二勝論師(二)初敘執(勝)次破斥(二)初正破(二)初明諸句體非實有(八)初被諸句中常無常(彼)二以實德二句對破(又)三破實句中有礙常(又)四破諸句中無礙法(諸)五約唯識破諸句(又)六破大有性(彼)七破同異性(又)八破和合句(又)次顯諸句非現量得(二)初明諸句非現量境(然)次顯能緣非現量智(又)次結非(故)三自在天等八論(二)初破大自在(二)初敘(有)次破(彼)次例破餘七(餘)四二種聲論(二)初敘(有)次破(彼)五順世論師(二)初敘(有)次破(二)初破因微(彼)次破果色(三)初破不越因量(二)初正破(又)次破救(三)初破量德合故似粗(若)次約果如因破(若)三約因如果破(若)次破因果同處(又)三破果體是一(又)次束成四種總破(二)初總標(然)次別破(四)初數論等(二)初敘(一)次破(彼)二勝論等(二)初敘(二)次破(彼)三無慚等(二)初敘(三)次破(彼)四邪命等(二)初敘(四)次破(彼)次破餘乘○次立量以顯唯識○三結屬法執俱分○○次破餘乘(二)初當(彼)次釋(二)初總釋(破)次別釋(三)初破色法(二)初破對無對色(二)初標列(且)次別明(二)初有對色(二)初明有對非實有(二)初略明(彼)次廣釋(二)初明能成極微不實(二)初約質礙有無破(謂)次約方分有無破(二)初破有方分(又)次破無方分(二)初且約有方分破無方分(三)初約所成果色破(若)次約因能成果破(又)三約果色即因破(執)次結歸有方分破其實有(有)次結所成果色非實有(故)次明有對唯識變(二)初徵(五)次釋(二)初正釋(二)初總釋依緣(雖)次別釋依緣(二)初略明所依(然)次廣釋所緣(二)初總標所緣緣有無(此)次別明所緣緣有無(二)初明外所緣緣非有(二)初破執(四)初破正量部計能生(二)初敘計(謂)次破斥(非)二破經部師計和合(二)初敘計(眼)次破斥(非)三破經部轉計極微(非)四破薩婆多計和集(二)初敘計(有)次破斥(彼)次結況(許)次顯內所緣緣非無(二)初明識變似色等為所緣緣(由)次明識所變相非極微成(二)初正明(然)次釋妨(為)次結示(由)次無對色(餘)次破表無表色○次破不相應行○三破無為法○○次破表無表色(二)初徵(表)次釋(二)初明二色非實有(二)初正明(二)初釋有表(二)初身表(二)初破實有(三)初反徵(此)次正破(三)初破形(若)次破動(若)三破心所引生(若)三結示(故)次申正義(然)次語表(二)初破實有(語)次申正義(然)次釋無表(二)初破實有(表)次申正義(然)次釋難(二)初難(世)次釋(二)初總答非色(不)次別明業體(二)初明思為三業體(能)次轉釋身語二業(二)初示由思名業道(起)次明業道是假說(或)次結二色唯識變(由)○次破不相應行(三)初總明無實體用(二)初明依色心分位假立(不)次立量以顯無實體用(此)次別破得非得等(六)初破得非得(二)初破他非(二)初徵答實有(二)初論主問(且)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實有(二)初依經總非(經)次就義別破(二)初正破得(二)初引經例破(亦)次約二因破(三)初徵(又)次破(二)初破能起因(若)次破不失因(若)三結(故)次例破非得(得)次申正義(二)初明得(然)次明非得(觀)二破眾同分(二)初破他非(二)初徵答實有(二)初論主問(復)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實有(二)初依經總非(此)次就義別破(二)初約同智言因破(若)次約同事欲因破(若)次申正義(然)三破命根(二)初破他非(二)初徵答實有(二)初論主問(復)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實有(二)初依經總非(此)次就義別破(三)初例破(又)次釋妨(若)三結示(此)次申正義(然)四破無心定等(二)初破他非(二)初徵答實有(二)初論主問(復)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實有(若)次申正義(二)初正釋(二)初無心定(謂)次無想果(無)次結示(故)五破三有為相○六破名句文身○三傍破執隨眠等○
第二卷○五破三有為相(二)初破他非(二)初徵答實有(二)初論主問(復)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實有(二)初依經總非(此)次就義別破(五)初破能相所相體異(非)二破生等相體俱有(又)三破能所相本有(能)四破能相合所相(所)五破生等三世相違(又)次申正義(二)初剎那四相(三)初標立相意(然)次釋成四相(四)初列說四相(本)二約世簡小(前)三釋通外難(如)四述相所表(生)三結成是假(故)次一期四相(一)○六破名句文身(二)初破他非(二)初徵答實有(二)初論主問(復)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實有(二)初依經總非(此)次就義別破(二)初正破二師(二)初單破正理論師(二)初破名等異聲實有(若)次破聲能生名句文(二)初正破(謂)次遮救(二)初遮音韻即名等異聲實有(若)次遮音韻非能詮須生名等(若)次雙破經部正理(二)初正破(聲)次結責(何)次結成愚智(語)次申正義(四)初顯假差別(然)二顯三用殊(名)三明不即不離(此)四會其相違(二)初正會相違(由)次躡蹟會違(且)○三傍破執隨眠等(二)初正破(二)初敘執(有)次破斥(彼)次例餘(執)○三破無為法(二)初正破實有(二)初依理總非(諸)次約義別破(二)初正破(二)初例有為總破(二)初例破離色心等定有無為(且)次立量顯無為即色心實性(然)次約一多別破(二)初總徵(又)次別釋(二)初破體一(二)初破虗空(若)次破餘二(一)次破體多(若)次例餘(二)初准前例破(餘)次立比量破(又)次顯示正義(三)初總標(然)次別釋(二)初依識變假施設有(一)次依法性假施設有(二)初示法性名(二)次出無為體(離)三結示(故)○次立量以顯唯識(二)初雙顯二取是相見分(外)次結示唯識亦是假說(諸)○三結屬法執俱分(三)初標列(然)次別釋(二)初俱生法執(三)初釋總名(俱)次釋別相(此)三明斷位(此)次分別法執(三)初釋總名(分)次釋別相(唯)三明斷位(此)三結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質有無(二)初判定有無(如)次結成前義(是)次判依徧有無(然)次引證(故)○次結示心外境非所緣(二)初明離識我法非所緣緣(如)次明自心外蘊非所緣緣(二)初簡異聚王所(現)次簡同聚心所(問)○三總結證成(由)○次釋假應依實難(二)初難(有)次釋(二)初正釋外難(三)初總破法喻(彼)次別破法喻(二)初破喻(二)初破依類假說(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結破(類)次破依實假說(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結破(由)次破法(二)初正破假說依真(又)次結申假說正義(由)三結難非理(是)次示假說意(然)○次釋後三句(二)初結前標數(識)次釋通別名(二)初釋三類別名(一)次釋能變通名(二)初總標(此)次別釋(二)初釋因能變(一)次釋果能變(二)初總明(二)次別釋(二)初等流果(等)次異熟果(二)初正釋(異)次簡異(此)○次(二十三頌半廣)明識相顯前頌意(二)初(十四)行半頌明三能變識相(二)初廣釋三能變相(三)初初能變相(三)初末論設問(雖)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八)初自相等三門(二)初正釋三門(二)初別釋(三)初自相門(論)次果相門(此)三因相門(此)次總結(初)次重明因相(三)初標(一)次解(四)初明種子相(二)初正釋(二)初正示種相(此)次明種實有(二)初正釋(雖)次釋妨(二)初難(此)次釋(二)初正釋(若)次簡別(然)次結判(二)初判屬相分(種)次判屬三性(二)初正判(諸)次釋妨(二)初難(若)次釋(雖)二明本新義(三)初淨月等師唯立本有(三)初釋義(此)次引證(二)初引教(如)次引理(又)三結示(如)次難陀等師唯立新熏(三)初釋義(有)次引證(二)初引教(如)次引理(二)初證有漏(又)次證無漏(無)三會違(二)初會本有五種性別(三)初標(有)次釋(即)三結(故)次會地獄成就三根(所)三護法正義新本合論(三)初正釋二類(二)初標(有)次釋(二)初本有(一)次始起(二)次斥前互闕(二)初破淨月唯本有(二)初正破(二)初明違理(二)初約因緣義破不從熏生(三)初標(若)次釋(二)初引證(如)次引論(攝)三結(唯)次約因緣義破由熏增長(非)次明違教(又)次結責(故)次破難陀唯新熏(二)初正破(二)初明違理(二)初正明違理(二)初斥非(二)初約有為無漏無因破(若)次遮性淨為無漏生因(三)初出彼所憑(分)次破彼謬解(二)初徵(而)次破(三)初破以空理為無漏因(若)次破以即心為無漏因(若)三破有漏心性是無漏(二)初以有漏例無漏(若)次以異生例聖者(二)初正例(又)次破救(若)三申經正義(然)次顯正(由)次通前所引(四)初通內種定有熏習(諸)二通無漏由聞熏習(二)初明亦熏本無漏種(其)次判二性為緣亦異(聞)三通依障建立種性(二)初正釋(依)次通妨(然)四通三根依當可生(既)次明違教(然)次結責(故)三結示正義(由)三明種子義○四明熏習義○三結○二不可知等三門○三相應門○四受俱門○五三性門○六心所例王門○七因果譬喻門○八伏斷位次門○次證有本識○次第二能變○三第三能變○次會三能變俱轉示二諦○次九行頌廣釋外難顯唯識○○三明種子義(三)初明內種(三)初總標(然)次別釋(六)初剎那滅(一)二果俱有(二)三恒隨轉(三)四性決定(四)五待眾緣(五)六引自果(六)三結示(唯)次明外種(外)三簡熏習(內)○四明熏習義(三)初總標(二)初問(依)次答(所)次別釋(二)初所熏(三)初徵(何)次釋(四)初堅住性(一)二無記性(二)三可熏性(三)四與能熏和合(四)三結(唯)次能熏(三)初徵(何)次釋(四)初有生滅(一)二有勝用(二)三有增減(三)四與所熏和合(四)三結(唯)三結判(二)初結熏習(如)次判因果(二)初約種現判因果同時(能)次約三類判因果橫竪(二)初正判三類(能)次結屬因緣(此)○三結(是)○二不可知等三門(二)初徵答總標(此)次別釋三門(二)初釋行相所緣(二)初略釋(二)初明行相(了)次明所緣(二)初別明執受處(二)初釋處(處)次釋執受(執)次總結是所緣(執)次廣釋(二)初釋行相(三)初略指是異熟見分(此)次通明心心所分量(三)初難陀立二分(二)初正明立二分(二)初正釋(二)初釋(二)初明心心所各有二分(然)次破安慧唯立自證分(二)初破無所緣(若)次破無能緣(若)次結(故)次引證(如)次大小乘辨異(二)初明小乘偏義(二)初明行相所緣(執)次明王所問異(心)次申大乘正說(二)初明行相所緣(違)次明王所同異(心)次陳那立三分(二)初正釋(然)次引證(如)三護法立四分(二)初正明應有四分(二)初正釋(又)次結判(二)初正判(此)次引證(是)次攝歸唯是一心(二)初明攝(如)次引證(如)三結歸是異熟見分(故)次釋所緣(二)初正明所變(二)初明唯變處等(二)初正釋(二)初明業力所變決定(三)初器界(二)初正明共中共變(二)初釋義(二)初正釋(所)次釋疑(雖)次料簡(二)初徵(誰)次釋(三)初月藏明一切有情共變(有)次次師明現居當生者變(二)初斥前非(有)次申自義(是)三護法明於身有用即變(二)初斥前非(有)次申正義(然)次結顯共中不共(此)次種子(諸)三根身(二)初明不共中不共變自根身(有)次明不共中共種變他依處(二)初正釋(有)次料簡(二)初師亦變似根(此)次師唯變依處(有)次明定等所變不定(前)次結示(略)次明不變心等(二)初問(何)次答(二)初通明諸識有二種變(有)次別顯異熟唯因緣變(二)初有漏位唯變色等(異)次無漏位亦現心影(至)次總結所緣(故)次明不可知門(二)初明不可知(不)次徵答勸信(二)初徵(云)次答(如)
第三卷○三相應門(三)初問答總明(此)次別釋觸等(五)初釋觸(二)初明正義(二)初正明(能)次轉釋(二)初釋性(三)初釋三和(謂)次釋分別變異(二)初正釋(皆)次通妨(根)三釋令心觸境(和)次釋業(三)初正釋(既)次引證(起)三通妨(瑜)次斥異解(然)二釋作意(二)初明正義(作)次斥異解(有)三釋受(二)初明正義(受)次斥異解(二)初敘執(有)次斥破(二)初破領俱觸(三)初正破(彼)次遮救(三)初破受似觸生(若)次破受領受體(若)三破不捨自性(若)三結責(故)次破共餘相(然)四釋想(想)五釋思(思)三結相應義(此)○四受俱門(二)初明唯捨受相應(二)初正釋(三)初約識行相明(此)次約俱生受明(又)三約執藏義明(又)次釋妨(二)初難(若)次釋(既)次簡非餘所相應(二)初徵答(如)次釋明(二)初明非別境俱(謂)次明非善等俱(此)○五三性門(三)初問(法)次答(此)三釋(二)初釋無覆無記義(異)次釋無覆無記名(覆)○六心所例王門(二)初正釋(二)初例三性門(觸)次例餘諸門(又)次斥謬(二)初敘執(有)次斥破(二)初破一切種(二)初正破(二)初約不能受熏持種破(彼)次縱受熏以種多難破(又)次破救(二)初敘執(誰)次破斥(彼)次破無簡別(又)○七因果譬喻門(二)初明正義(二)初正釋頌文(三)初徵答總標(阿)次法喻別釋(二)初釋恒轉義(恒)次釋如瀑流(如)三結示緣起(如)次通妨顯理(二)初釋過未既假不成非斷難(二)初外難(過)次答釋(二)初對斥(過)次顯理(豈)次釋無因無果誰離斷常難(二)初外難(因)次答釋(二)初對破(若)次顯理(二)初略明(因)次廣顯(三)初標義(謂)次釋成(觀)三結勸(如)次斥異說(二)初正斥(二)初斥餘部(二)初敘計(三)初標(有)次釋(謂)三結(如)次斥非(三)初總斥(彼)次別破(三)初破一念二時(何)次破生滅體一(又)三時體互破(生)三結非(故)次斥經部(經)次結勸(由)○八伏斷位次門(二)初徵答總標(此)次廣釋頌義(二)初正明捨阿賴耶(二)初總明(謂)次別釋(二)初明能捨諸位(二)初明正義(二)初正釋(二)初釋義(此)次引證(云)次釋妨(二)初難(若)次答(二)初約迴心向大釋(彼)次約直修大乘釋(又)次斥異解(二)初正破(二)初敘(有)次破(彼)次破救(二)初敘(地)次破(彼)次簡所捨唯名(然)次通明第八異名(二)初廣釋諸名(二)初釋名義(二)初總標(然)次別釋(四)初釋心等四名(謂)二釋阿賴耶名(或)三釋異熟識名(或)四釋無垢識名(或)次簡所捨(阿)次結歸二位(然)○次證有本識(三)初徵答總標(云)次教理別明(二)初引教(二)初引大乘(二)初引契經證有第八(二)初三經四頌(四)初引阿毗達摩頌(二)初引頌(謂)次釋義(二)初時釋(三)初約二用釋(二)初略判頌文(此)次廣釋頌義(二)初因緣用(二)初釋(二)初正釋因緣(界)次轉釋緣用(謂)次結(是)次依持用(二)初明流轉依持(三)初標(由)次釋(謂)三結(諸)次明還滅依持(三)初標(及)次釋(謂)三結(能)次約染淨釋(又)三約三性釋(或)次結證(今)二重引前經中頌(二)初引頌(即)次釋義(二)初正釋(二)初釋前三句(二)初約含藏義釋(由)次約三藏義釋(與)次釋第四句(二)初約地上釋(已)次通地前釋(或)次結證(非)三引解深密經頌(二)初引頌(解)次釋義(二)初正釋(三)初釋第一句(以)次釋第二句(是)三釋後二句(凡)次結證(唯)四引入楞伽經頌(二)初引頌(入)次釋義(眼)次指廣證有(此)次顯大乘是至教量○次引餘部○次顯理○三總結勸信○○次顯大乘是至教量(二)初立比量證(諸)次引七因證(二)初引聖慈氏七因(二)初總標(又)次別明(七)一先不記(一)二本俱行(二)三非餘境(三)四應極成(四)五有無有(五)六能對治(六)七義異文(七)次引莊嚴論頌義(如)○次引餘部(二)初總標(餘)次別引(四)初大眾部(謂)三上座部(上)三化地部(化)四說一切有部(二)初引文(說)次論釋(二)初釋義(三)初明正義(謂)次別簡釋(七)初簡餘蘊(謂)二簡五欲(五)三簡樂受(樂)四簡身見(身)五簡轉識(轉)六簡色身(色)七簡不相應行(又)三總結示(異)次結證(由)○次顯理(三)初結前起後(已)次依經廣顯(十)初持種心(三)初引經證有(謂)次依義廣釋(二)初明正義(二)初正釋(二)初簡轉識非持種心(謂)次明第八是持種心(二)初正釋(二)初順明(此)次反顯(若)次簡非(二)初簡色不相應(色)次簡轉識心所(轉)次結示(故)次斥異解(五)初破識類受熏持種(二)初敘(有)次破(六)初約假實破(彼)二約三性破(又)三約無心位破(又)四約凡聖類同破(又)五約根法類同破(又)六約事類不俱破(又)二破六識俱轉受熏持種(執)三破色心自類前為後種(二)初敘(有)次破(二)初正破(二)初約無熏習義破(彼)次約間斷不生破(又)次遮救(亦)四破三世實有能成因果(二)初敘(有)次破(彼)五破執遣相空撥無本識(二)初敘執斥違經(有)次約法斥違理(二)初斥成邪見(智)次斥反正智(若)三總結證成(故)二異熟心○三界趣生體○四有執受○五持壽煖識○六生死時心○七緣起依○八識食體○九滅定有心○十染淨心○三指廣結略○○二異熟心(三)初引經證有(又)次依義廣釋(二)初簡轉識非真異熟(謂)次明第八是真異熟(三)初約有情身器顯有真異熟(定)次約身受怡勞顯有真異熟(又)三約非佛有情顯有真異熟(非)三總結證成(由)○三界趣生體(三)初引經證有(又)次依義廣釋(二)初標義(謂)次釋成(二)初簡轉識等非趣生體(非)次明第八心品是趣生體(三)初約實等四義順明(唯)次約無色第六反釋(此)三約佛非趣生反證(由)三總結證成(正)○四有執受(三)初引經證有(又)次依義廣釋(二)初明第八是能執受(二)初顯有能執受心(謂)次立第八是能執受(二)初正立(唯)次簡別(此)次簡轉識等非能執受(三)初簡諸轉識(謂)次簡諸心所(諸)三簡色根命根(非)三總結證成(故)○五持壽煖識(三)初引經證有(又)次依義廣釋(二)初簡轉識非持壽煖識(謂)次明第八是持壽煖識(二)初正立(唯)次釋成(二)初正釋(經)次通妨(二)初難(雖)次釋(二)初約三法具處釋(此)次約煖不徧處釋(又)三總結證成(由)○六生死時心(三)初引經證有(又)次依義廣釋(二)初正明生死時心(二)初明正義(二)初簡轉識非生死時心(謂)次明第八是生死時心(真)次斥異說(二)初異說(二)初敘(有)次破(二)初正破(若)次遮救(若)次餘部(有)次別明將死時心(二)初立義(又)次釋成(二)初簡轉識不生冷觸(眼)次明第八能生冷觸(唯)三總結證成(故)○七緣起依(三)初引經證有(又)次依義廣釋(二)初引經釋(謂)次明論釋(二)初明第八是名色緣(二)初正明(眼)次遮救(亦)次簡轉識非名色緣(又)三總結證成(故)
第四卷○八識食體(三)初引經證有(又)次依義廣釋(二)初通明四食相(三)初總標(謂)次別釋(四)初段食(一)二觸食(二)三思食(三)四識食(四)三結判(二)初約三科判(由)次約三界判(段)次別明識食體(二)初簡轉識非識食體(二)初正簡(眼)次斥異(四)初破過未識等為食(非)二破入定心等為食(亦)三破不相應行為食(又)四破第六意識為食(二)初敘(有)次破(二)初總斥指廣(彼)次約義別破(三)初破無漏識為食(又)次破有漏種為食(亦)三破身命互為食(復)次明異熟是識食體(二)初正釋(由)次通妨(唯)三總結證成(既)○九滅定有心(三)初引經證有(又)次依義廣釋(二)初明滅定有第八識(三)初依義明滅定有識(二)初明定中第八為不離身識(謂)次破後時還起名不離身識(若)次據理破滅定無識(三)初破全無識(又)次破無異熟識(又)三破無持種識(又)三立量顯滅定有識(然)次破滅定有第六識(二)初約名位破(二)初約名(二)初正破(若)次破救(若)次約位(或)次約心所破(二)初總徵(又)次別破(二)初約有心所破(三)初標違教名(若)次釋違教名(三)初破唯滅受想(二)初救(此)次破(無)次破心不同行亦滅(三)初救(如)次破(二)初以語行對破(若)次明行有徧不徧(然)三結(受)三受想與思等互破(二)初以受想例思等亦應滅(又)次以思等例受想應不滅(三)初例難(既)次轉救(如)三復破(彼)三結違教名(或)次約無心所破(二)初正破(二)初約王所例破(二)初正例無所亦應無王(若)次反例有王亦應有所(二)初正例(又)次遮救(二)初遮定位三和不生觸等(二)初牒救詞(若)次破斥(若)次遮依前所厭不違定名(二)初牒救詞(若)次破斥(既)次約三性推破(二)初徵(又)次破(二)初正破(二)初破染無記(不)次破善性(三)初破相應善(若)次破自性勝義善(此)三破等起善(若)次結斥(故)次結破(故)三總結證成○○三總結證成(如)○十染淨心(三)初引經證有(又)次依義廣釋(二)初總釋(謂)次別釋(二)初約雜染釋(二)初標(然)次釋(二)初明無第八煩惱無因(若)次明無第八業果無因(二)初正明業果無因失(若)次兼明有支不成失(又)次約清淨釋(二)初標(諸)次釋(二)初明無第八淨道無因(二)初總明清淨道無因失(若)次別明出世道無因失(又)次明無第八斷果不成(二)初正釋(若)次破救(若)三總結證成(許)○三指廣結略(體)○三總結勸信(別)○次第二能變(三)初結前問後(如)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九)初釋名門(二)初正釋(論)次簡異(二)初徵(此)次釋(二)初約離合釋唯異第六(此)次以標意名總異餘七(又)二所依門(三)初正釋此識所依(二)初標(依)次釋(二)初釋依彼(二)初總明依藏識(彼)次別明依種現(二)初解唯依種(有)次解依種現(有)次釋轉義(轉)次傍論諸識所依(二)初略釋(三)初標(諸)次釋(三)初因緣依(一)次增上緣依(二)三等無間緣依(三)三結(唯)次廣釋(三)初種子依(二)初標(初)次釋(二)初經部種現不俱(有)次大乘種現俱時(二)初斥前非(有)次申正義(二)初明三因緣因果俱不俱別(二)初正明(然)次引證(二)初引瑜伽通證二類因緣(故)次引攝論別證種現因緣(攝)次(結示)諸心心所各有種子依(如)次俱有依(二)初標(次)次釋(四)初家解(二)初前五識(二)初正釋(有)次引證(二)初唯識頌(二)次緣論頌(觀)次後三識(第)第二家解(二)初斥前非(三)初標(有)次釋(二)初難前五識(二)初正斥破(二)初別破(二)初破識種為色根(九)初約十八界難(若)二約相見分難(又)三約增上緣難(又)四約界地難(又)五約三性難(又)六約執受難(又)七約同法難(又)八約三依不具難(又)九約根通種現難(又)次破業種為色根(二)初敘(有)次破(彼)次總責(又)次申頌義(然)次難六七識(二)初難六不以五為依(又)次難七不以八為依(二)初正難(又)次引證(如)三結(由)次申己義(是)第三家解(二)初斥前非(二)初總斥(有)次別斥(三)初斥第八不以第七為依(第)次斥識種不以現識為依(許)三斥異熟不以色根為依(又)次申己義(是)第四家解(三)初總斥標宗(有)次廣示正義(二)初明依所依義(二)初正明(二)初明依義(依)次明所依(二)初正明所依(若)次依聖教簡(故)次通妨(然)次明識等所依(二)初明心王所依(四)初前五識(由)二第六識(第)三第七識(第)四第八識(二)初正明所依(阿)次通前異說(雖)次明心所所依(心)三結符理義(若)三開導依○三結歸本頌所依○三所緣門○四性相門○五染俱門○六餘相應門○七三性門○八界繫門○九伏斷門○次證有第七○○三開導依(二)初標(後)次釋(三)初難陀立相續與間斷者為依(有)次安慧立有力與無力者為依(二)初斥前非(三)初總斥(有)次別破(二)初難破前五識(二)初縱許(且)次難破(二)初約自在位難(三)初正難(若)次引證(故)三結示(彼)次約增勝境難(三)初正難(若)次引證(故)三結示(彼)次難破後三識(三)初難第六(二)初正難(五)次例難(若)次難第七(平)三難第八(圓)三結非(由)次申正義(應)三(護法)立八識各唯自類為依(三)初總斥前非(有)次立義興難(二)初立三義(開)次難前師(二)初正難(二)初難心不並生(若)次難色等應有等無間緣(又)次通妨(然)三示正通難(三)初申正義(是)次通外難(五)初釋諸識相應難(雖)二釋心所成依難(然)三釋應各為緣難(若)四釋後起由他難(無)五釋諸教相違難(然)三結正義(故)○三結歸本頌所依(傍)○三所緣門(二)初結前問後(如)次正釋頌義(二)初正釋(二)初明未轉依(二)初略明(謂)次廣辨(四)初難陀緣王所(二)初釋義(有)次通妨(然)二火辨緣相見(有)三安慧緣種現(二)初難前師(有)次申己義(應)四護法唯緣見(二)初難前師(有)次申正義(三)初正明(應一)次釋難(乘)三結歎(若)次明已轉依(二)初正明(未)次簡異(此)次釋妨(二)初問(如)次答(如)○四性相門(二)初正釋性相(頌)次兼釋別名(由)○五染俱門(三)初問答總標(此)次正釋頌義(二)初釋常俱義(此)次釋四煩惱(二)初釋別名(二)初徵列(其)次釋義(我)次釋通名(此)三問答料簡(二)初料簡唯四(二)初問(彼)次答(二)初釋(二)初明有我見故無四見(二)初正明(有)次出意(二)初徵(如)次釋(二)次明有見愛故無疑嗔(由)次結(故)次料簡三俱(二)初正明俱起(二)初問(見)次答(行)次通瑜伽妨(二)初難(瑜)次釋(分)○六餘相應門(二)初問答總標(此)次正釋頌義(二)初未轉依(二)初釋及餘觸等俱(二)初師餘字簡無覆性(二)初明所有(二)初明意俱唯九(有)次釋及餘二字(前)次簡所無(二)初徵(此)次釋(四)初簡別境(謂)二簡信等(善)三簡隨眠(隨)四簡不定(惡)次師餘字顯隨煩惱(二)初斥前(有)次正明(二)初總標(煩)次別釋(四)初師五隨俱(二)初明五隨徧染心(三)初正立五隨(此)次引論證釋(二)初正釋(如)次會通(掉)三通餘處妨(雖)次結示意俱有無(二)初明意俱有十五(二)初正明(然)次釋義(救)次結例無餘心所(二)初問(例)次答(隨)二師六隨俱(二)初明六隨徧染心(三)初正立六隨(有)次引論證釋(瑜)三通集論等(論)次結示意俱有無(二)初明意俱有十九(二)初標數(然)次釋成(此)次結例無餘心所(無)三師十隨俱(二)初明十隨徧染心(三)初正立十隨(有)次引論證釋(二)初正釋(瑜)次通妨(諸)三指前會通(餘)次結示意俱有無(二)初明意俱有二十四(此)次結例無餘心所(無)四師八隨俱(二)初破前三師(有)次申自正義(二)初正明(二)初明八隨徧染心(二)初舉數(故)次釋成(忘)次結示意俱有無(二)初明意俱有十八(然)次結例無餘等義(無)次結歎(若)次例藏識明受俱○次已轉依○
第五卷○次例藏識明受俱(二)初徵(此)次釋(三)初師喜受俱(有)次師四受俱(二)初斥前非(有)次申己義(應)三師捨受俱(有)○次已轉依(未)○七三性門(二)初問答總標(末)次正釋頌義(二)初未轉依(此)次已轉依(若)○八界繫門(二)初問答總標(末)次正釋頌義(二)初未轉依(謂)次已轉依(若)○九伏斷門(二)初問答總標(此)次正釋頌義(二)初別明無染污意(二)初總明(阿)次別釋(二)初明有學暫伏滅(二)初住定道暫伏滅(二)初出世道(謂)次滅盡定(滅)次出定道復現行(由)次明無學永斷滅(二)初正明無學位(然)次例明迴趣者(二)次通明染淨有無(二)初安慧明三位染淨有無(此)次護法明三位無染有淨(二)初斥前非(二)初標違教理(有)次釋違教理(二)初違聖教(三)初違瑜伽(論)次違顯揚(顯)三違本論(若)次違正理(四)初平等智無依(又)二第八識無依(又)三法我見無依(又)四第六識無依(又)次申正義(二)初明無染有淨(是)次明染淨差別(二)初通明染淨末那略有三種(二)初標(此)次釋(三)初人我見相應末那(初)次法我見相應末那(次)三平等智相應末那(後)次別明我法二執相應末那(三)初明二見所依(二)初明我見依法執(補)次明二見依一慧(我)次明二執伏斷(二)初通明三乘起滅(二)初我執伏位唯起法執(二)次我執斷位亦起法執(二)次別明菩薩起滅(二)初正釋(八)次引證(如)三判屬法執末那(二)初約大小乘通判二性(法)次立比量判屬異熟生(是)○次證有第七(三)初問答總標(云)次教理別明(二)初引教(二)初正引(四)初泛引大乘證三名(三)初引經(謂)次釋義(如)三證成(如)二通引大乘證第七(又)三指前比量證至教(諸)四重引解脫證第七(解)次指廣(如)次顯理(三)初結前起後(已)次顯示正理(六)初恒行無明(二)初引經證有(謂)次依經釋義(三)初正釋恒行(二)初釋(二)初順釋(三)初正釋(謂)次引證(如)三結示(是)次反顯(若)次結(此)次料簡不共(二)初問(染)次答(三)初師謂無明是根本名不共(有)次師謂無明是主義名不共(二)初斥前非(有)次申己義(二)初立義(座)次釋難(二)初難(此)次釋(若)三師謂恒行唯七有名不共(二)初立義(有)次釋難(二)初釋餘識應例難(二)初難(若)次釋(依)次釋餘三應例難(二)初難(既)次釋(無)三結判不共(二)初約識判(二)初正判(不)次引證(故)次約斷判(二)初約二斷別判獨行不共(是)次約五部通判二種不共(恒)二意法為緣○三思量名意○四無心定別○五無想天染○六三性心染○三指廣勸信○三通妨總結○○二意法為緣(三)初引經證有(又)次釋成經義(三)初以前五例第六識應有依(謂)次遮小乘肉團心為第六依(不)三遮小乘根先識後為所依(亦)三立量結顯(由)○三思量名意(二)初引經證有(又)次釋成經義(二)初正釋(二)初遮第六等無間名意(謂)次遮假說名意(二)初遮假說(若)次遮曾有思量(若)次結示(故)○四無心定別(二)初引經證有(又)次釋成經義(二)初正釋(二)初明無第七二定無別(謂)次遮二定別有差別因(若)次結示(是)○五無想天染(二)初引經證有(又)次釋成經義(二)初正釋(二)初明無意無想非染(謂)次明無意展轉有過(初)次結示(故)○六三性心染(二)初引經證有(又)次釋成經義(二)初正釋(二)初約相縛釋(二)初釋(謂)次證(三)初引文(故)次釋義(言)三重證(依)次約成漏釋(二)初簡六識等不能成漏(四)初簡煩惱(又)二簡隨眠(又)三簡漏種(亦)四簡染引(雖)次正明六七互益成漏(三)初正釋(然)次釋難(無)三結成(由)次結示(故)○三指廣勸信(證)○三通妨總結(然)○三第三能變(二)初明差別等前六門(二)初廣釋六門(二)初釋前四門(三)初結前問後(如)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三)初差別門(二)初標(論)次釋(二)初正釋立名(二)初隨根立名(二)初正釋(謂)次簡濫(雖)次隨境立名(二)初正釋(或)次簡濫(二)初約六名簡(色)次約轉依簡(二)初正簡(此)次釋妨(莊)次結指依緣(然)次性相二門(二)初正釋(次)次引證(如)三三性門(二)初問答總標(此)次正釋頌義(二)初未轉依(三)初釋三性義(二)初別釋俱非(俱)次通釋三性(三)初善性(能)次不善性(能)三無記性(於)次示三性相(此)三明俱不俱(二)初師不俱(二)初正釋(有)次通妨(瑜)次師容俱(三)初正釋(有)次引證(二)初引瑜伽論(三)初引文(故)次釋義(在)三重證(諸)次會雜集論(雜)三結示(若)次已轉依(得)次釋後二門(二)初略標心所廣釋受俱(三)初末論設問(六)次本論頌答(頌)三末諸釋成(二)初略釋六位心所(二)初總標(論)次別釋(二)初釋心所名義(二)初約三義釋(恒)次約助事釋(二)初正釋(心)次引證(二)初證徧行別境(二)初證徧行(故)次證別境(餘)次例善等四位(由)次釋六位顯別(二)初標列(雖)次釋義(二)初明六位總名(一)次辯種類差別(然)次廣釋三受相應(二)初未轉依(二)初明六識受俱不俱(二)初總標(此)次別釋(六)初明三受相(領)二明三各分二(如)三明三各分三(或)四三總分四(或)五三各分四(三)初標(有)次釋(二)初正釋(五)次引證(二)初瑜伽(瑜)次雜集(雜)三結(故)六總分五(二)初正分五(或)次對六識(二)初適悅受(諸)次逼迫受(二)初標(諸)次釋(二)初對五識(五)次對第六(二)初標(意)次釋(二)初師唯憂(三)初立義(有)次引證(瑜)三結况(故)次師通二(四)初立義(有)二引證(三)初證第六俱生煩惱通三受(瑜)次證第六俱生二見屬苦根(又)三證純苦趣中唯苦根(三)初引文(又)次釋成(餘)三料簡(三)初正簡(二)初正對初師簡七八二根(二)初簡意根(二)初師難捨根立意根為第七(豈)次師破意根立捨根為第八(應)次簡憂根(二)初師(縱許捨根為第七立)憂根為第八(不)次師(奪破憂根為第八立)苦根為第七(若)次兼簡執喜根等為第八(有)次結示(二)初正示(由)次通妨(餘)三通前引教(二)初正通所引(二)初諸教(然)次瑜伽(瑜)次重通教意(二)初約類(又)次舉例(二)初正例(或)次釋妨(然)四總結指廣(由)次明六識三受俱不俱(二)初師不俱(有)次師客俱(有)次已轉依(得)次廣釋六位心所別相○次總示二諦○次明共依等後三門○○次廣釋六位心所別相(五)初徧行別境(三)初躡前標問(前)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徧行(二)初指前已說(論)次教理證成(二)初徵(此)次釋(三)初略標(由)次正釋(二)初引教(二)初釋(二)初證四種(此)次證作意(又)次結(此)次引理(理)三結證(理)次別境(三)初正釋體用(三)初釋別境通名(次)次釋欲等別名(五)初釋欲(二)初明正義(二)初略明(云)次轉釋(三)初師約可欣釋(三)初正釋(有)次釋妨(二)初難(於)次釋(此)三簡示(故)次師約所求釋(有)三師約欲觀釋(有)次斥異解(二)初敘(有)次破(三)初正破(彼)次例破(如)三通經(故)二釋解(二)初明正義(三)初略明(云)次轉釋(謂)三簡示(故)次斥異解(二)初敘(有)次破(彼)三釋念(二)初明正義(三)初略明(云)次轉釋(謂)三簡示(於)次斥異解(二)初敘(有)次破(彼)四釋定(二)初明正義(三)初異明(云)次轉釋(二)初釋體用(謂)次釋專注(心)三簡示(若)次斥異解(二)初破徧行(二)初敘(有)次破(應)次破即心(二)初敘(有)次破(彼)五釋慧(二)初明正義(二)初略明(云)次轉釋(證)三簡示(於)次斥異解(二)初敘(有)次破(諸)三結示非徧行○次現起分位○三諸門分別○二善位心所○三根本煩惱○四諸隨煩惱○五不定心所○○三結示非徧行(然)○次現起分位(二)初師定俱定(有)次師不定俱(二)初總明不定(有)次別申正釋(二)初明起位(二)初別明(五)初起一(應)二起二(或)三起三(或)四起四(或)五起五(或)次總結(如)次明不起(或)○三諸門分別(二)初諸識相應門(二)初後三識(第)次前五識(二)初師無五(有)次師有五(二)初未轉依位容有(有)次已轉依位定有(未)次諸受相應門(二)初徵(此)次釋(二)初師有相應不相應(有)次師一切五受相應(有)三結例餘諸門(此)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科文卷上
卍續藏第 51 冊 No. 0825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科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科文卷下
第六卷○二善位心所(三)初結前問後(巳)次舉本顯答(頌)三末論釋成(三)初正釋頌文(二)初總標(論)次別釋(二)初釋信等(八)初釋信(二)初明正義(二)初正釋(二)初略明(云)次轉釋(能)次料簡(二)初簡自相(二)初問(忍)次答(豈)次簡心淨(二)初問(此)次答(此)次斥異解(有)二釋慚愧(二)初正釋(二)初慚(云)次愧(云)次料簡(三)初標會顯揚(差)次正簡通別(二)初難簡外宗執通為別(若)次反難內宗別相同通(二)初難別相同通(二)初難(崇)次釋(雖)次救通有別義(二)初救(豈)次破(汝)三復通聖教(然)三釋無貪等(二)初總明(無)次別釋(二)初釋前二(二)初別釋(二)初無貪(云)次無嗔(云)次通簡(善)次釋無癡(二)初正釋(云)次料簡(二)初師即慧(有)次師非慧(四)初正明有體(有)二斥前解非(若)三通前引論(然)四釋成有體(以)四釋勤(二)初略明(勤)次轉釋(二)初總表唯善(勇)次別明差別(此)五釋輕安(安)六釋不放逸(二)初正釋(三)初略明(不)次轉釋(闕)三釋妨(雖)次料簡(二)初明防修非此相用(二)初難(豈)次釋(防)次明四法有防修用(二)初難(勤)次釋(汝)七釋行捨(二)初正釋(二)初略明(云)次轉釋(謂)次簡異(由)八釋不害(二)初明正義(二)初略明(云)次轉釋(謂)次斥異解(二)初敘(有)次破(無)次釋及字○次料簡別立○三諸門分別○○次釋及字(二)初正釋所顯欣等(二)初正明及義(及)次別釋欣等(六)初欣等五(欣)二厭等三(厭)三不覆等三(不)四不慢(有)五不疑(有)六不散亂等四(不)次簡示悔等不翻(悔)○次料簡別立(二)初約立不立義簡(二)初問(何)次答(二)初約相用答(相)次約偏勝答(二)初正釋(又)次釋妨(害)次約染多淨少簡(二)初問(染)次答(淨)○三諸門分別(十)初假實門(此)二徧不徧門(二)初師立四徧七不定徧(二)初正立(有)次引證(論)次師立十徧輕安不徧(三)初斥前非(有)次通論意(論)三申正義(二)初總釋十一(應)次別簡輕安(二)初師(有)次師(有)三諸識相應門(此)四諸受相應門(此)五別境相應門(此)六三性相攝門(十)七三界繫屬門(輕)八學等相攝門(皆)九三斷相攝門(非)十結例餘門(餘)○三根本煩惱(三)初結前問後(如)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二)初略釋通名(論)次廣釋別相(六)初釋貪(云)二釋嗔(云)三釋癡(云)四釋慢(二)初正釋體用(云)次別顯差別(此)五釋疑(二)初正釋體用(云)次別簡體性(二)初師以慧為體(有)次師別有自體(有)六釋惡見(二)初正釋體用(云)次別示行相(二)初標(此)次釋(二)初正釋五見(五)初身見(一)二邊見(二)三邪見(三)四見取(四)五戒禁取(五)次通二取妨(然)次諸門分別○○次諸門分別(十一)初俱生分別門(二)初通判十惑(如)次別判邊見(二)初標(邊)次釋(二)初師俱生唯斷(有)次師常亦俱生(有)二自類相應門(二)初徵(此)次釋(六)初以貪為首對餘八(貪)二以瞋為首對餘七(瞋)三以慢為首對餘六(慢)四以疑為首對五見(疑)五五見自類不相應(五)六以癡為首對餘九(癡)三諸識相應門(此)四諸受相應門(二)初徵(此)次釋(二)初依實義釋(四)初貪瞋癡(貪)二慢(二)初初師(有)次次師(有)三疑後三見(疑)四身邊二見(二)初初師(有)次次師(有)次隨麤相釋(二)初惑受對論(此)次兼界地論(貪)五別境相應門(此)六三性相攝門(此)七界繫現緣門(二)初徵(此)次釋(三)初三界繫屬(嗔)次三界現起(二)初明下不起上惑(生)次明上能起下惑(二)初正釋(生)次通妨(五)三三界相緣(二)初下惑緣上(二)初正釋(下)次通妨(而)次上惑緣下(二)初正釋(上)次通妨(下)八學等相攝門(此)九三斷相攝門(二)初徵(此)次釋(二)初簡非所斷(非)次明見修斷(二)初總明(分)次別釋(二)初約粗相釋唯見所斷(二)初明十皆頓斷(見)次廣明迷諦相(三)初標(然)次釋(二)初總迷(總)次別迷(二)初總明(別)次別釋(二)初二唯迷苦(身)次八通迷四(二)初明十總迷苦(謂)次明八通迷三(顯)三結(迷)次依委細釋通修所斷(二)初標後指前(委)次釋成修斷(二)初五別迷苦諦(俱)次四通迷四諦(瞋)十隨境立名門(三)初有事無事煩惱(雖)次有漏無漏煩惱(彼)三事境名境煩惱(緣)十一結例餘門(餘)○四諸隨煩惱(三)初結前問後(巳)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諸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三)初略釋通名(二)初正釋名(論)次分類別(此)次廣釋別相(三)初小隨(十)初釋忿(云)二釋恨(云)三釋覆(二)初釋體用(云)次明分位(二)初師唯癡攝(有)次師貪癡攝(有)四釋惱(云)五釋嫉(云)六釋慳(云)七釋誑(云)八釋諂(云)九釋害(云)十釋憍(云)次中隨(二)初正釋(二)初無慚(云)次無愧(云)次通簡(三)初會通顯揚(不)次正簡通別(二)初斥外家執通為別(若)次示別相皆徧染心(不)三復會聖教(然)三大隨(八)初掉舉(二)初釋體用(云)次明等流(三)初師貪分攝(有)次師等分攝(有)三師等流性(五)初正立有性(有)二斥初師非(非)三釋世俗妨(而)四正立別相(掉)五斥次師非(若)二惽沉(二)初釋體用(云)次明等流(三)初師癡分攝(有)次師等分攝(有)三師等流性(五)初正立有性(有)二通世俗妨(隨)三正立別相(惛)四斥次師非(若)五與癡辯異(此)三不信(二)初釋體用(云)次明等流(三)初翻信顯相(不)次正立別相(然)三簡不忍等(由)四懈怠(二)初正明(云)次簡異(於)五放逸(二)初釋體用(云)次明分位(三)初正立(謂)次釋妨(雖)三指同不放逸(推)六失念(二)初釋體用(云)次明分位(有)七散亂(二)初釋體用(云)次明分位(三)初師癡分攝(有)次師等分攝(有)三師等流性(四)初正立有體(有)二正立別相(散)三斥前師非(若)四對掉舉簡(二)初約作用簡(二)初問(掉)次答(彼)次約徧染簡次答(或)初問(染)八不正知(二)初釋體用(云)次明分位(有)三釋與并及言○次諸門分別○○三釋與併及言(三)初顯隨煩惱非唯二十(與)次簡頌所說唯有二十(唯)三結示餘染皆此所攝(此)○次諸門分別(十二)初假實門(如)二俱生分別門(二)三自類相應門(三)初小隨(此)次中隨(中)三大隨(二)初正釋(論)次通妨(有)四諸識相應門(此)五諸受相應門(二)初依實義釋(由)次隨麤相釋(若)六別境相應門(如)七根本相應門(中)八三性相攝門(小)九界攝現緣門(三)初三界繫屬(小)次三界現起(生)三三界相緣(中)十學等相攝門(二)十一三斷相攝門(二)初判後十(後)次判前十(前)十二隨境立名門(然)
第七卷○五不定心所(三)初結前問後(巳)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三)初釋不定通名(論)次釋悔等別名(二)初悔眠(二)初別釋行相(二)初惡作(悔)次睡眠(眠)次通簡體性(四)初師唯癡分攝(有)次師癡無癡攝(有)三師思慧想攝(有)四師各別有體(有)次尋伺(二)初釋體用(尋)次明分位(並)三釋二各二言(二)初標(二)次釋(三)初師尋伺各二(有)次師二種各二(有)三師顯不定義(有)次諸門分別(十三)初假實門(四)二自類相應門(四)三諸識相應門(二)初簡不與七八俱(四)次明唯與第六俱(二)初悔眠(悔)次尋伺(二)初師亦五識俱(有)次師唯意識俱(四)初引論釋成(有)二釋通妨難(捨)三復明非五(又)四通前引論(然)四諸受相應門(有)五別境相應門(四)六信等相應門(悔)七煩惱相應門(悔)八隨惑相應門(悔)九三性相攝門(二)初總明通三性(此)次別明通善等(二)初通善性(有)次通無記(二)初二無記(後)次四無記(四)十界繫現緣門(三)初三界繫屬(惡)次三界現起(悔)三三界相緣(下)十一學等相攝門(悔)十二三斷相攝門(二)初正明四種通三斷(悔)次別以尋伺對五法(二)初師唯分別攝(有)次師亦正智攝(三)初正釋(有)次轉解(未)三通論(雖)十三三結例餘門(餘)○次總示二諦(二)初略問答定即離(如)次廣問答顯二諦(二)初難即離(二)初標失(二)次釋成(二)初明離心之過(若)次明即心之失(若)次答玅理(二)初正答(二)初約王所相望顯二諦(二)初依世俗以明離心有性(二)初正明有性(應)次通前引教(以)次依勝義以示非即非離(此)次例諸識相望顯二諦(諸)次結歎(是)○次明共依等後三門(三)初結前問後(巳)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三)初釋共依門(論)次釋俱轉門(三)初法釋(二)初釋五識隨緣現(五)次釋或俱或不俱(由)次喻明(如)三指廣(此)三釋起滅分位門(二)初釋意識常現起(二)初對諸識通明起不起(由)次對前五別明常現起(又)次釋五位亦不行(三)初正明五位(三)初標徵(五)次別釋(三)初釋無想天報(三)初正釋無想(無)次簡識有無(三)初師常無六識(有)次師初無後有(若)三師初後俱有(二)初正釋(有)次引證(二)初引入義顯初非無(瑜)次引滅義顯初定有(決)三明所繫地(彼)次釋二無心定(二)初略明(及)次廣釋(二)初無想定(四)初正釋定體(無)二三品修相(修)三界性等攝(此)四定所起處(二)初師唯欲界起(有)次師欲色界起(有)次滅盡定(四)初正釋定體(滅)二三品修相(修)三界等所攝(此)四定所起處(二)初初起處所(此)次斷惑方起(二)初通明三乘(二)初全斷見起(要)次分斷修起(二)初正釋(二)初師下八地伏七斷欲(有)次師九地中伏五斷四(有)次通訪(二)初難(若)次釋(二)初順破答(斷)次逆彼答(雖)次別明菩薩(二)初回心(若)次直往(二)初漸悟(若)次頓悟(有)三釋睡眠悶絕(三)初總標(無)次別釋(二)初睡眠(疫)次悶絕(風)三結屬(或)三總結(除)次釋及與言(二)初問(正)次答(二)初師顯生死時(有)次師顯五無雜(三)初斥前(彼)次申正(應)三通妨(此)三判通聖凡(此)○次會三能變俱轉示二諦(三)初總明俱轉(是)次料簡俱義(六)初簡示多識俱轉唯一有情(二)初問(若)次答(二)初反詰(若)次顯正(然)二(簡示)多識轉有多等無間緣(二)初問(一)次答(二)初答等無間緣(二)初順問意答(既)次奪破唯一(又)次答多識轉義(二)初以生緣力齊明諸識俱(又)二舉心所例明異類並起(又)三復約譬喻顯多識俱轉(又)四以同時意識辨與五俱(又)三(簡示)一同時意識緣境容多(二)初問(如)次答(如)四簡示諸識同類不俱(二)初問(何)次答(於)五簡示同時意識應有(二)初問(若)次答(五)六簡示諸識不相應(二)初問(多)次答(非)三結示二諦(三)初正示(八)次簡非(如)三引證(如)○次九行頌廣釋外難顯唯識(四)初釋我法難(三)初結前問後(巳)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二)初約相見分釋(論)次約似我法釋(或)次釋小乘難(九)初唯識所因難(二)初略問答(由)次廣釋義(二)初復問(雖)次廣答(二)初教理別明(二)初引教(二)初正引(三)初引五經(如)次引四智(三)初標(又)次釋(四)初相違識相智(一)二無所緣識智(二)三自應無倒智(三)四隨三智轉智(四)三結(菩)三引一頌(又)次總結(此)次顯理(二)初正顯(二)初總能緣顯親相分(二)初前五(極)次後三(餘)次明所緣不離心體(二)初親所緣緣(此)次疎所緣緣(所)次總結(此)次結勸總證(二)初勸信(故)次引證(二)初正引(慈)次簡示(此)二世事乖宗難(二)初難(若)次釋(如)三聖教相違難(二)初難(何)次釋(依)四唯識成空難(二)初難(此)次釋(非)五色相非心難(二)初難(若)次釋(二)初正釋(名)次引證(如)六現量違宗難(二)初難(色)次釋(現)七夢覺相違難(二)初難(若)次釋(如)八外取他心難(二)初難(外)次釋(誰)九異境非識難(二)初略問答(二)初難(既)次釋(奇)次復問答(二)初難(不)次釋(三)初斥失(汝)次正釋(故)三勸信(若)二釋分別難○三釋生死難○四釋三性難○○二釋分別難(三)初外人申難(若)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略釋頌文(二)初染種現生染分別(二)初別釋句義(四)初釋第一句(三)初明四果種(二)初出所有(論)次明所除(除)次出種識體(此)三簡示種識(種)二釋第二句(此)三釋第三句(展)四釋第四句(即)次示頌答意(此)次淨種現生淨分別(諸)次廣釋頌義(二)初徵(所)次釋(二)初正釋緣生(三)初且明四緣(二)初標(緣)次釋(四)初因緣(二)初標列(一)次釋義(二)初正釋(二)初種子(種)次現行(現)次簡示(現)二等無間緣(二)初正釋體用(二)初正釋(二)次料簡(三)初遮俱轉(多)次簡相應(心)三簡無餘(二)初正簡(入)次引證(云)次對識歷明(四)初對第八(三)初正約界地明互為緣(即)次約漏無漏等辨為緣(有)三別示無漏初起界地(二)初問(此)次釋(二)初標起(或)次釋成(二)初頓悟菩薩(謂)次迴心菩薩(二)初師唯欲界後(二)次師亦通色界(有)二對第七(二)初約界地等明互為緣(第)次別示無漏所起界地(此)三對第六(二)初約界地等明互為緣(第)次別示無漏所起界地(初)四對前五(二)初約界地等明互為緣(眼)次別唯無漏唯從漏起(二)初師因中漏與無漏互起(有)次師果上無漏唯從漏起(有)三所緣緣(二)初正釋體用(三)初總明(三)次別釋(二)初列(此)次釋(若)三結判(觀)次對識歷明(四)初對第八心品(三)初師唯親所緣緣(第)次師亦定有疎緣(有)三師疎緣有無不定(有)二對第七心品(第)三對第六心品(第)四對前五心品(前)四增上緣(二)初總明(三)初明緣用(四)次明簡取(雖)三示轉處(此)次別釋(三)初標數(然)次出體(二)初明十九根(前)次明後三根(二)初正釋(三)初未知當知根(三)初明位(未)次出體(於)三簡別(二)初傍修菩薩(前)次迴心二乘(或)次已知根(始)三具知根(諸)次簡非(有)三結廣(二)次傍論十因○三正示緣生○次結斥指廣○
第八卷○次傍論十因(三)初四緣依處立因(二)初標徵(如)次正釋(二)初十因依十五處立(十)初隨說因依語依處立(二)初正釋義(一)次會集論(有)二觀待因依領受依處立(二)三牽引因依習氣依處立(三)四(生起)因依有潤種子依處立(四)五攝受因依六處立(五)六引發因依隨順依處立(六)七(定異)因依差別功能依處立(七)八同事因依和合依處立(八)九相違因依障礙依處立(九)十(不相)違因依不障礙依處立(十)次以二因攝上十因(二)初標(如)次釋(二)初通攝(二)初菩薩地(二)初引文(菩)次釋義(二)初正明相攝(二)初能生因攝六因中是因緣(二)初通攝六因中因緣種(此)次別簡四因中現熏種(雖)次方便因攝十因中非因緣(所)次簡示攝意(非)次有尋等地(二)初引文(有)次釋義(二)初正明相攝(此)次簡示攝意(非)次局攝(二)初菩薩地(或)次有尋等地(有)次四緣依處攝因(二)初徵(所)次答(二)初答四緣依處立義(二)初引文(論)次釋義(二)初因緣所攝依處(二)初通攝(二)初正攝六依處中因緣種(此)次別簡四依處中現熏種(雖)次局攝(或)次二緣所攝依處(二)初通攝(言)次局攝(或)次答四緣攝十因二因(論)三因緣依處得果(二)初問(所)次答(三)初答果數唯五(果)次答依處得果(二)初引文(瑜)次釋義(二)初約通釋(習)次約局釋(或)三答因緣得果(如)○三正示緣生(二)初結前起後(傍)次釋緣生相(二)初種現生分別(二)初明前半頌種生分別(二)初明染種生染分別(本)次例淨種生淨分別(生)次明後半頌現起分別(二)初明染現展轉生染分別(二)初標(現)次釋(五)初有情自他展轉為緣(謂)二自八識聚展轉為緣(自)三自類前後展轉為緣(自)四同聚異體展轉為緣(同)五同體四分展轉為緣(同)次例淨現展轉生淨分別(淨)次現種生種子(二)初問(既)次答(種)○次結斥指廣(二)初結斥(依)次指廣(雖)○三釋生死難(三)初外人申難(雖)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正釋(四)初師業取相續(三)初正釋頌文(二)初釋前二句(二)初釋習氣(二)初諸業習氣(論)次二取習氣(相)次釋俱義(俱)次釋後二句(前)次結斥外問(由)三總申頌意(此)二師習氣相續(三)初總標(復)次別釋(二)初名言習氣(一)次我執有支(二)初分釋二習氣(二)初我執習氣(二)次有支習氣(三)次通結增上緣(應)三屬頌(二)初結屬(此)次指同(俱)三師障支相續(二)初正約三障釋(三)初三障習氣(復)次判屬二緣(前)三結屬頌文(二)初結屬(領)次指同(俱)次以障攝有支(三)初標列指廣(此)次別釋有支(三)初正釋支體(二)初標(然)次釋(四)初能引支(一)二所引支(四)初正釋五支(二)二簡種相攝(此)三會通經論(集)四五支次第(二)初聖教假說前後(識)次依當果明前後(二)初正釋(或)次會異(由)三能生支(二)初總釋(三)次別釋(二)初正釋義(謂)次會瑜伽(有)四所生支(二)初總釋(四)次別釋(謂)次料簡支義(八)初簡老附死支(老)二簡病非有支(病)三簡名色徧不徧(二)初問(名)次答(定)四簡愛支徧非徧(二)初問(愛)次答(定)五簡所生所引不同(二)初問(何)次答(二)初約因果難易釋(因)次約生厭了知釋(然)六簡發業潤業不同(二)初問(何)次答(三)初約勝劣門答立名不同(雖)次約熏不熏出廣略所以(要)三別釋愛增妨(雖)七簡發潤所依緣地(諸)八簡因果及世異同(此)三諸門分別(十七)初假實分別門(此)二一非一事門(五)三染與不染門(三)四獨雜分別門(無)五色非色攝門(六)六有漏無漏門七有為無為門(皆)八三性分別門(無)九三界分別門(雖)十能治所治門(土)十一學等分別門(一)十二二斷分別門(二)初師通二斷有通局(有)次師一切皆通二斷(二)初標(有)次釋(二)初難前師(論)次申正義(二)初正申(二)初別對前師申三支正義(然)次通申十二支斷義不同(二)初明是染污者自性應斷(又)次明非染污者非性應斷(二)初正明非性應斷(一)次有二義故說斷(然)次結示(說)十三三受分別門(十)十四三苦分別門(十)十五四諦所攝門(皆)十六四緣分別門(二)初總顯具闕(諸)次別明有無(三)初明有因緣(二)初正明實義(愛)次會通他論(二)初會集論(而)次會瑜伽(瑜)次辨餘二緣(無)三結例無方(此)十七惑苦相攝門(惑)三結屬頌義(由)四師染淨相續○次總結○○四師染淨相續(二)初正明染淨相續(三)初總明(復)次徵標(所)三別釋(三)初正釋(二)初分段(一)次變易(三)初正釋(一)次會異(二)初會意成身(如)次會變化身(亦)三料簡(四)初簡所知感生死(二)初問(若)次答(如)二簡道諦實感苦(二)初問(如)次答(誰)三簡資感有二益(二)初問(何)次答(自)四簡資感須所知(二)初問(彼)次答(二)初正明須所知所以(既)次簡判所留身不同(二)初正判所留由資助異(若)次別判變易是二果攝(由)次屬頌(二)初結屬(頌)次指同(俱)三釋疑(二)初釋變易無前盡復生疑(變)次釋不說生死亦由現疑(雖)次例明純淨相續(前)○次總結(由)○四釋三性難(二)初正釋三性皆不離唯識(二)初外人申難(若)次論主答釋(三)初略答徵起(應)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二)初別釋頌文(三)初釋徧計性(二)初略釋(論)次廣釋(二)初總科分(或)次別解釋(三)初能徧計(二)初標徵(初)次釋相(二)初安慧八識王所皆能徧計(有)次護法唯六七心品能徧計(三)初正釋(有)次斥前(有)三結示(由)次所徧計(二)初標徵(次)次釋相(攝)三對依他明徧計所執(二)初徵(徧)次釋(二)初(安慧立自證為依他相見)為徧計所執(有)次(護法立王所四分皆依他二四句為徧計)所執(二)初正釋(二)初雙釋依徧(有)次別證依他(二)初引教證(諸)次立理證(不)次斥前(又)次釋依他起(二)初出依他體(由)次簡釋緣生(頌)三釋圓成實(三)初正釋圓成實體性(二)初釋圓成實三字(二)次釋於彼等七字(此)次對依他明非一異(三)初法(由)次譬(云)三合(由)三明證此能了依他(三)初正釋(非)次釋妨(雖)三引證(依)次總申頌意(此)次義類相攝○次別釋無性亦不離識性○○次義類相攝(二)初正明相攝(十二)初與六無為相攝(二)初問(虗)次答(三)二與七真如相攝(二)初問(如)次答(二)初列名體(七)次明相攝(此)三與六法相攝(二)初問(三)次答(彼)四與五事相攝(二)初問(三)次答(三)初總標(諸)次別釋(四)初二性攝五(謂)二三性攝五(或)三三性攝五(或)四二性攝二(復)三結示(諸)五與五相相攝(二)初問(又)次答(所)六與四真實相攝(二)初問(又)次答(世)七與四諦相攝(二)初問(三)次答(三)初總標(四)次別釋(四)初苦諦三性(且)二集諦三性(集)三滅諦三性(滅)四道諦三性(道)三結配(七)八與三解脫相攝(二)初問(三)次答(理)九與二諦相攝(二)初問(此)次答(應)十凡聖智境(二)初問(此)次答(徧)十一假實分別(二)初問(此)次答(應)十二異不異分別(二)初問(如)次答(徧)次結略指廣(如)
第九卷○次別釋無性亦不離識性(三)初躡前申難(若)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二)初釋三種無性(二)初總明三無性是密意說(論)次別釋三無性依三性立(二)初徵(云)次釋(二)初正釋(謂)次簡濫(雖)次釋唯識實性(二)初會圓成即勝義真如(二)初會歸勝義(此)次會歸真如(二)初正會歸(亦)次釋亦言(亦)次會圓成即唯識實性(此)次結示勸信(三)○三後有五頌明修行之位次(二)初略明五種行位(二)初牒前問後(如)次如次答釋(二)初標次釋(二)初明二種種性(何)次明五位悟入(何)三明漸次悟入(云)次廣明五種行位(五)初資糧位(三)初末論設問(初)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三)初正釋頌文(二)初明位即前二句(論)次明惑即後二句(二)初略釋(此)次廣釋(二)初釋二取隨眠(二)初正釋頌義(此)次轉解二障(二)初正釋(二)初煩惱障(煩)次所知障(二)初正釋(所)次料簡(五)初分對諸識(此)二對三性心(此)三二障辯異(煩)四對四無記(此)五問答釋妨(二)初問(若)次答(無)次結判(如)次釋未能伏滅(菩)次明地所攝(此)三所修行相(二)初正釋行相(三)初標徵(所)次別釋(二)初躡智行(略)次二利行(復)三結示(如)次明退不退(三)初標(此)次釋(三)初菩提廣大屈引何他己練(一)次萬行難修屈省己增修練(二)三轉依難證屈引粗况妙練(三)三結(由)二加行位○三通達位○四修習位○五究竟位○○二加行位(三)初末論設問(次)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三)初正釋頌文(三)初結前標列(論)次釋總別名(二)初釋加行總名(此)次釋煖等別名(三)初標(煖)次釋(二)初總明(四)次別釋(四)初煖位(依)二頂位(依)三忍位(依)四世第一位(依)三結(如)三結屬頌文(二)初正結(皆)次引證(依)次復申頌義(三)初伏惑義別(此)次所觀二諦(此)三所依界地(二)初明成滿定在第四靜慮(菩)次明初起唯依欲界善趣(唯)三明地所攝(此)○三通達位(三)初末論設問(次)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略釋(二)初總釋頌文(論)次別解本智(三)初師相見俱無(有)次師相見俱有(有)三師唯見無相(有)次廣釋(二)初釋位名(加)次釋見道(三)初總標(然)次別釋(二)初釋二見道(二)初釋二道義(二)初真見道(一)次相見道(二)初正釋相見道(二)初標(二)次釋(二)初明緣非安立諦三心(二)初正釋(一)次簡名(有)次明緣安立諦十六心(二)初正明二種十六心相見道(二)初標(二)次釋(二)初依能所取以立十六(一)次依下上諦以立十六(二)次兼辨九心相見道(若)次結示唯假立(諸)次簡二道別(二)初明證性相別(前)次明本後攝別(二)初正明二智攝二見道(前)次別簡後得智有二分(二)初徵(諸)次釋(三)初師二分俱無(有)次師有見無相(有)三師二分俱有(有)次攝六現觀(二)初徵(此)次釋(二)初明現觀體(六)次明相攝義(此)三結益(菩)○四修習位(三)初末論設問(次)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略釋頌文(四)初釋第一句(論)二釋第二句(是)三釋第三句(數)四釋第四句(二)初牒頌總標(此)次釋成轉依(二)初轉持種依得二果(依)次轉迷悟依得涅槃(三)初正釋(或)次通妨(如)三簡示(雖)次廣釋頌義(三)初徵標(云)次正釋(二)初總標(謂)次別釋(二)初明十地因(四)初釋十地名義(三)初標(言)次釋(十)初極喜地(一)二離垢地(二)三發光地(三)四燄慧地(四)五難勝地(五)六現前地(六)七遠行地(七)八不動地(八)九善慈地(九)十法雲地(十)三結(如)二釋修十勝行(三)初總標行名(十)次正釋行義(十二)初明數門(施)二出體門(此)三明相門(此)四無增減門(三)初明十無增減(此)次明六無增減(三)初標(復)次釋(六)初對治六蔽門(為)二漸修佛法門(漸)三漸熟有情門(漸)四二道之因門(又)五利生斷惑門(又)六為無住涅槃因門(又)三結(由)三重顯十義(後)五次第門(十)六依止五修門(此)七自類相攝門(此)八六十互攝門(此)九感果門(此)十三學相攝門(二)初標(十)次釋(二)初釋三學(三)初戒學(戒)次定學(定)三慧學(二)初正明三慧相(慧)次約位明具闕(如)次明相攝(若)十一五位具修門(此)十二因位名異門(此)三結要簡修(此)三釋斷十重障○四釋證十真如○次明轉依果○三簡示○○三釋斷十重障(二)初標(十)次釋(二)初正明十障(十)初異生性障(三)初正釋(二)初略釋障(一)次正明斷(三)初對小明斷二種(二)初正釋(二)次釋妨(二)次簡明二道用別(二)初問(無)次釋(斷)三釋不說業果疑(雖)次引證(由)三料簡(二)初簡異二乘所斷(雖)次簡初地亦斷俱生(理)二邪行障(二)初正釋(二)次引證(由)三闇鈍障(二)初正釋(三)次引證(由)四微細煩惱現行障(二)初正釋(三)初略釋障(四)次正明斷(彼)三復料簡(二)初簡第六識俱(二)初問(寧)次釋(第)次簡身見等言(身)次引證(由)五於下乘般涅槃障(二)初正釋(五)次引證(由)六麤相現行障(二)初正釋(六)次引證(由)七細相現行障(二)初正釋(七)次引證(由)八無相作加行障(二)初正釋(八)次引證(由)九利他不欲行障(二)初正釋(九)次引證(由)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二)初本地所斷未自在障(二)初正釋(十)次引證(由)次十地滿心所斷餘障(二)初正釋(此)次引證(由)次結屬二障○
第十卷○次結屬二障(二)初正結二障攝(此)次明二障斷義(二)初斷種現位(二)初正釋(二)初煩惱障(煩)次所知障(所)次釋妨(雖)次斷種漸頓(二)初徵(斷)次釋(二)初釋所斷障(二)初第七識俱二障種(第)次餘六識俱二障種(二)初煩惱障種(餘)次所知障種(所)次明能斷道(二)○四釋證十真如(二)初標(十)次釋(二)初正釋義(十)初徧行真如(一)二最勝真如(二)三勝流真如(三)四無攝受真如(四)五類無別真如(五)六無染淨真如(六)七法無別真如(七)八不增減真如(八)九智自在所依真如(九)十業自在所依真如(十)次明立意(雖)○次明轉依果(二)初承前起後(如)次正釋轉依(二)初釋轉依位別(三)初總標(轉)次別釋(六)初損益轉(一)二通達轉(二)三修習轉(三)四圓滿轉(四)五下劣轉(五)六廣大轉(六)三簡示(此)次釋轉依義別(三)初總標(轉)次別釋(四)初能轉道(二)初標(一)次釋(二)初能伏道(一)次能斷道(二)初正釋(三)次料簡(二)初師有斷無斷者(有)次師二智俱有斷(有)二所轉依(二)初標(二)次釋(二)初持種依(一)次迷悟依(二)三所轉捨(二)初標(三)次釋(二)初所斷捨(一)次所棄捨(二)初正釋(二)次料簡(二)初師無間道捨(有)次師解脫道捨(有)四所轉得(三)初總標(四)次別釋(二)初所顯得(二)初總釋所顯得(一)次別明四涅槃(三)初總標(涅)次別釋(二)初正釋(四)初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一)二有餘依涅槃(二)三無餘依涅槃(三)四無住處涅槃(四)次料簡(二)初約聖凡通簡(一)次中問答別簡(五)初簡善逝有有餘依(二)初問(如)次答(雖)二簡二乘容有前三(二)初問(若)次答(有)(兩番)初一番(二)初約圓寂義隱答次問(然)次約未證無餘答初問(爾)次一番(二)初依無住處答次問(或)次約不定性答初問(二)初正釋不定無無餘依(又)次轉釋一類有無餘依(二)初正釋有無餘(謂)次對佛辯同異(此)三簡斷所知得無住處(二)初問(諸)次答(彼)四簡斷所知不得擇滅(二)初正簡(二)初問(若)次答(擇)次釋難(二)初難(既)次釋(二)初明(無住非滅)縛得故非擇滅攝(二)初正釋(非)次難釋(二)初約(不動等二)難唯斷縛得擇滅(若)次約(暫離釋不)動等亦非擇滅攝(非)次明(無住是滅)障得故亦擇滅攝(三)初正立(或)次釋成(擇)三結示(故)五簡所知亦障涅槃(二)初問(既)次答(說)三簡示(如)次所生得○三結示○三簡示○○次所生得(二)初正釋(二)初總明所生得(二)次別釋四智品(二)初徵(云)次釋(二)初正釋智品(二)初別釋體相(四)初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一)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二)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三)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四)次總示立名(如)次諸門分別(二)初正釋(四)初轉得門(三)初師轉識成智(此)次師智依識轉(智)三師轉強得強(又)二初起門(二)初別明(四)初大圓鏡智(二)初師無間道時起(大)次師解脫道時起(有)二平等性智(平)三妙觀察智(妙)四成所作智(二)初師修道位亦起(成)次師成佛時初起(有)次總簡(此)三緣境門(四)初大圓鏡智(二)初師但緣真如(大)次師緣一切法(有)二平等性智(三)初師但緣第八(平)次師但緣真如(有)三師徧緣真俗(有)三妙觀察智(妙)四成所作智(二)初師但緣五種現境(感)次師徧緣三世諸法(有)四作用門(二)初承前標後(此)次釋四用別(謂)次結廣(如)次結示(此)○三結示(此)○三簡示(雖)○三簡示(此)○五究竟位(三)初末論設問(後)次舉本頌答(頌)三末論釋成(二)初指前標相(論)次正釋頌文(三)初釋第一句(二)初正釋(此)次釋妨(二)初釋四智唯無漏妨(二)初問(清)次答(道)次釋佛應無五根等妨(二)初問(集)次答(二)初(有二師明如來根識)等非蘊處界攝(二)初初師(有)次次師(二)初釋義(有)次料簡(成)次(第三師明如來身土)等亦蘊處界攝(四)初正立義(有)二會相違(二)初會集論(集)次會餘處(然)三斥前師(若)四結正釋(故)次釋第二句(三)初釋不思議(以)次釋善字(二)初正釋(此)次釋妨(二)初問(論)次答(此)三釋常字(此)三釋後二句(二)初釋安樂二字(此)次釋解脫等八字(二)初釋解脫身三字(二)次釋大牟尼名法(二)初略明頌義(大)次廣解法身(三)初明能依身(四)初正釋三身(二)初總標(如)次別釋(三)初自性身(一)次受用身(三)初標(二)次釋(二)初自受用(一)次他受用(二)三結(合)三變化身(三)二五法相攝(二)初標(以)次釋(二)初初師(有)次次師(二)初明一真如攝自性身(二)初正釋(有)次通論(然)次明後四法攝餘二身(二)初正釋(二)初通明智攝二身(四)次轉釋自受用身(說)次斥前(二)初正斥(又)次釋疑(然)三三身德別(如)四自他利殊(又)次明所依土(四)初法性土(又)二自受用土(自)三他受用土(他)四變化土(若)三身土合簡(二)初(別約諸佛)分簡身土有同不同(三)初自性身土(自)次自受用身土(自)三餘二身土(二)初標(餘)次釋(所)次(通約生佛)合簡身土所變不同(二)初約漏等判屬四諦(二)初明無漏識變者道諦攝(此)次明有漏識變者苦集攝(有)次約三性別示五觀(五)初示遣虗存實觀(二)初(安慧)立相見為虗自證為實(然)次(以護法立)徧計為虗四分俱實(或)二示捨濫留純觀(二)初問(內)次答(唯)三示攝末歸本觀(或)四示遣相證性觀(真)五示隱劣顯勝觀(此)○第三釋結施願分(二)初結示題名(此)次結歸施願(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