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8部大正藏第12册P0250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1卷) 〖 梁僧伽婆羅等譯〗.txt
大正藏第 12 冊 No. 0358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No. 358 [Nos. 357, 359]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等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頂法界宮殿上。與大比丘眾二萬五千人。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調伏諸根摩訶那伽。所作已辦可作已辦。捨於重擔已得自事義。有結已盡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陳如等。及八大聲聞。復有七十二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行吉菩薩。佛吉菩薩。藥王菩薩。常起菩薩摩訶薩等。能轉不退法輪。善問無比寶頂修多羅等。住法雲地。智慧如須彌山。常修行空無相無作無生無體深法光明。功德圓滿威儀具足。無數那由他世界如來所遣。有大神通住無性相。爾時世尊作是思惟。是諸菩薩摩訶薩。從恒河沙等世界而來至此。我當為其說法令得大力。當現神通相放大光明。以諸菩薩當問我故。
爾時世尊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量不可思議三千大千微塵世界。爾時十方一一方面十佛世界。有不可說千萬億那由他微塵等諸菩薩。各從本界乘不可思議無量神通。而來集此。復以不可思議供具供養如來。隨意所造蓮華座於佛前坐。瞻仰世尊目不暫捨。是時於法界宮殿上。起大寶蓮華師子藏座。縱廣無量億由旬。無量光明摩尼珠所成。電燈摩尼珠為交絡。不可思議力摩尼珠為竿。以無譬喻摩尼珠為眷屬。過諸譬喻摩尼珠所莊嚴。以自在王摩尼珠為蓋。以雜摩尼寶廁填。懸種種色幡。彼大摩尼珠圍遶。出十種無量億那由他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爾時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等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釋梵四天王。從十方十佛世界來集於此。復有諸天乘寶頂宮殿。無數不可思議天女。作百千萬億那由他妓樂。亦來集此。復有諸天乘寶華宮殿。龍寶栴檀神珠宮殿。真珠宮殿。寶衣宮殿。金光明摩尼珠宮殿。閻浮提金宮殿。無量光明摩尼珠宮殿。自在王摩尼珠宮殿。如意摩尼珠宮殿。覆帝釋摩尼珠宮殿。大海聚清淨寶莊嚴。普光明大摩尼珠意頂宮殿。與無數不可思議千萬億那由他天女。作諸妓樂而來集此。咸以無數不可思議供具。供養於佛。供養佛已。各隨意坐。瞻仰世尊目不暫捨。是時。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閻浮提金色。以種種摩尼珠為樹。天華樹。寶衣樹。龍寶栴檀樹所莊嚴。日月電燈等。摩尼珠為交絡。遍覆世界懸種種幡。無數千萬億那由他天女。持種種瓔珞種種寶華。爾時從大寶蓮華師子座。出此伽陀。
汝等今安坐 我當說真實
人王師子座 如來功德造
我今日願滿 供養兩足尊
世尊今當坐 七寶蓮華座
當放大光明 照我及一切
說無上妙法 利益諸天人
眾生聞法者 當坐師子座
如是大光明 從如來身出
照無量世界 令一切歡喜
導師天中天 今當攝受我
我昔於此處 已值八億佛
唯願今世尊 必哀愍攝受
爾時世尊從光明座起。坐寶蓮華藏師子座。結加趺坐。觀諸菩薩眾皆悉已集。為發起諸菩薩故。當說空法。爾時諸菩薩作是思惟。此文殊師利童子菩薩。當問如來不生不滅。我等從久遠來不聞此法。是時文殊。已知如來欲說法相。及諸菩薩心所思惟。即白佛言。世尊。無生無滅法者。其相云何。文殊師利說此祇夜。
無生無滅 云何可知 大牟尼尊
當說譬喻 此諸大眾 皆已來集
樂聞此義 願佛解說 今諸菩薩
諸佛所遣 亦皆樂聞 微妙法相
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今所問。能大利益一切世間。令諸菩薩得作佛事。文殊師利。汝當諦聽勿起驚疑。文殊師利。不生不滅即是如來。文殊師利。譬如大地琉璃所成。帝釋毘闍延宮殿。供具等影現其中。閻浮提人。見琉璃地諸宮殿影。合掌供養燒香散華。願我得生如是宮殿。我當遊戲如帝釋等。彼諸眾生不知此地是宮殿影。乃布施持戒修諸功德。為得如此宮殿果報。文殊師利。如此宮殿實無生滅。以地淨故影現其中。彼宮殿影。亦有亦無不生不滅。文殊師利。眾生見佛亦復如是。以其心淨故見佛身。佛身無為。不生不起不盡不滅。非色非非色。不可見非不可見。非世間非非世間。非心非非心。以眾生心淨見如來身。散華燒香種種供養。願我當得如是色身。布施持戒作諸功德。為得如來微妙身故。如是文殊師利。如來神力出現世間。令諸眾生得大利益。如影如像隨眾生見。爾時世尊說此祇夜。
如來常住 不生不滅 非心非色
非有非無 如琉璃地 見宮殿影
此影非有 亦復非無 眾生心淨
見如來身 非有非無 亦復如是
文殊師利。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次及中山後照下地。如來亦爾。無心意識無相離相。斷一切相。不著彼不著此。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不可思議。非思惟所及。不高不下。無繫縛無解脫。非有智非無智。非煩惱非不煩惱。不真實不虛妄。非智非非智。不可思議非不可思議。非行非不行。非念非不念。非心非不心。非意非不意。非名非不名。非色非無色。無取無不取。非說非不說。非可說非不可說。非可見非不可見。非導師非非導師。非得果非不得果。如是文殊師利。如來慧日光明照於三界。先照菩薩如照高山。次照樂緣覺聲聞人。後照樂善根人。乃至邪定眾生。為增長善法。為起未來因緣。文殊師利。如來平等無上中下。常行捨心。文殊師利。如來不作是思惟。如是眾生我為說勝法。如是眾生說不勝法。亦不思惟。此眾生大意。此眾生中意。此眾生小意。此樂善法。此樂惡法。此人正定。此人邪定。如來智光明無如是分別。已斷一切分別想故。以眾生有種種善根故。如來智慧故有種種。文殊師利。如大海中有摩尼珠。名滿一切眾生所願。安置幢上隨眾生所須。彼摩尼珠無心意識如來無心意識。亦復如是。不可測量。不可到。不可得。不可說。除過患。除無明。不實不虛。非常非不常。非光明非不光明。非世間非非世間。無覺無觀。不生不滅。不可思議無心無體。不動不行無量無邊。不可說無言語。無喜無不喜。無數離數。無去無來。無行處斷諸趣。不可見不可執。無挍計。非空非不空。非和合非不和合。不可思議不可覺知。非穢非淨非名非色。非業非果。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無所有無聲無相離一切相。非內非外亦非中間。如是文殊師利。如來清淨住大慈悲幢。隨眾生所樂。現種種身說種種法。文殊師利。如因聲生響。非內非外亦非中間。不生不滅不斷不常。文殊師利。如來亦爾。非內非外亦非中間。不生不滅無名無相。隨諸眾生種種示現。文殊師利。如諸草木依地增長。彼地平等離諸分別。如是一切眾生善根。依如來增長。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乃至裸形尼乾子等。一切外道善根。亦依如來增長。如來平等無有分別。亦復如是。文殊師利。如虛空平等無下中上。如來平等亦復如是。眾生自見有下中上。文殊師利。如來不作是念。此眾生下意當現下身。此中上意現中上身。此眾生下意當說下乘。此眾生中意說緣覺聲聞乘。此眾生上意為說大乘。文殊師利。如來無如是意。此眾生樂施。我當說施。戒忍精進定慧亦如是。何以故。如來法身平等。離心意識無分別故。文殊師利。一切諸法悉皆平等。平等故無住。無住故無動。無動故無依。無依故無處。無處故不生。不生故不滅。若能如是見者。心不顛倒。不顛倒故如實。如實故無所行。無所行故無來。無來故無去。無去故如如。如如故隨法性。隨法性故不動。若隨法性不動。則得法性。若得法性。則無悕望。何以故。已得道故。若得道則不住一切諸法。不住一切諸法故。不生不滅無名無相。文殊師利。若眾生著一切法。則起煩惱。起煩惱故不得菩提。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得菩提。佛告文殊師利。無根無處。是如來得菩提。文殊師利白佛言。云何為根。云何為處。佛告文殊師利。身見為根。不真實思惟為處。文殊師利。如來智慧與菩提等。與一切諸法等。是故無根無處。是得菩提。文殊師利。菩提者寂靜。云何寂靜。內寂靜外寂靜。何以故。眼即是空。非我非我所。耳鼻舌身意空。非我非我所。以知眼空於色不行。是謂寂靜。如是以知耳空於聲不行。是謂寂靜。知鼻乃至意空亦如是。文殊師利。菩提者。不動不行。不動者不取一切諸法。不行者不捨一切諸法。文殊師利。如來不動。則如如實。如如實者。不見此岸不見彼岸。不見此彼故。則見一切法。以見一切法故。稱為如來。文殊師利。菩提者。無相無緣。云何無相。云何無緣。不得眼識是無相。不見色是無緣。不得耳識是無相。不聞聲是無緣。乃至意法亦如是。文殊師利。菩提者。非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等。斷三世流轉。文殊師利。云何斷流轉。以於過去心不起未來識。不行現在意。不動不住。不思惟不覺不分別故。文殊師利。菩提者無形相無為。云何無形相不可以六識識故。云何無為。無生住滅故。是謂斷三世流轉。文殊師利。菩提者。是不破句。云何不破。云何句。無相是不破。如實是句。無住處是不破。法界是句。不動是不破。空性是句。不得是不破。無相是句。不覺是不破。不作是句。不悕望是不破。無自性是句。眾生無自性是不破。虛空是句。不可得是不破。不生是句。不滅是不破。無為是句。不行是不破。菩提是句。寂靜是不破。涅槃是句。不更生是不破。不生是句。文殊師利。菩提者。不可以身覺。不可以心覺。何以故。身是無知。如草木故。心者虛誑。不真實故。文殊師利。若謂菩提身心所覺。是依假名非真實義。何以故。菩提不身不心。不虛不實故。文殊師利。菩提者。非語言可說。何以故。如虛空無處所。不生不滅無名字故。文殊師利。一切法真實不可說。何以故。一切法非真實。無語言。不生不滅故。文殊師利。菩提者。不可取無處。云何不可取無處。眼識不可取。不得色為無處。耳識不可取。不得聲為無處。鼻乃至意法亦如是。菩提者。不可覺以眼不取故不得色。不得色故識無住處。耳不取故不得聲。不得聲故識無住處。乃至意法亦如是。文殊師利。菩提者。是說空。以空一切諸法故。空是如來所知。空是如來所覺。文殊師利。不從空有。空為如來所覺。何以故。以無相故。復次文殊師利。菩提因智亦是空性。何以故。以無相故。文殊師利。空及菩提悉無所有。無二無數無名無相。離心意識。不生不滅。無行無處。非聲非說。文殊師利。但以名字說。實不可說。文殊師利。如來悉知一切諸法從本以來。不生不起不盡不滅。無名無相離心意識。如是知故如是解脫。亦不繫縛亦不解脫。文殊師利。菩提者。與虛空等虛空者。不平等非不平等。菩提者。亦不平等非不平等。如是法相如來所覺。文殊師利。如阿㝹微塵。不等非不等。一切諸法亦如是。以真實智能如是知。文殊師利。云何真實智知諸法。未生者生。生已即滅。彼一切諸法無生。無所攝故。文殊師利。菩提者如實句。如實句者。如菩提相不離如實。色受想行識不離如實。如菩提相地界不離如實。水火風界不離如實。如菩提相眼界色界眼識界不離如實。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亦不離如實。此謂如實句。文殊師利。菩提者。以行入無行。文殊師利。云何行。云何無行。行者緣一切善法。無行者不得一切善法。行者心不住。無行者無相解脫。行者可稱量。無行者不可量。云何不可量。無可識故。文殊師利。菩提者。無漏無取。無漏者滅四流故。云何為四。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不著此四流。是謂滅四流。無取者滅四種取。云何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此謂四取。此一切取。無明所闇。渴愛所欺。以展轉相生故。文殊師利。以如實智斷我語取根。取根斷故身得清淨。身清淨者是無生滅。文殊師利。無生滅者。不起心意識。不思惟分別。若有分別則成無明。不起此無明則無十二因緣。無十二因緣即是不生。不生即是道。道是了義。了義是第一義。第一義是無我義。無我義是不可說義。不可說義是十二因緣義。十二因緣義是法義。法義是如來義。是故我說。若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如是見無所見。文殊師利。菩提者。清淨無垢無煩惱。文殊師利。空是清淨。無相是無垢。無作是無煩惱。復次不生是清淨。無為是無垢。不滅是無煩惱。復次自性是清淨。清淨是無垢。無垢是無煩惱。復次無分別是清淨。不分別是無垢。滅分別是無煩惱。如實是清淨。法界是無垢。真實觀是無煩惱。虛空是清淨。虛空是無垢。虛空是無煩惱。內身智是清淨。內行是無垢。不得內外是無煩惱。知陰是清淨。界自性是無垢。不捨諸入是無煩惱。於過去盡智是清淨。於未來不生智是無垢。現在法界智是無煩惱。文殊師利。此謂清淨無垢無煩惱。此即寂靜。寂靜者內外寂靜。內外寂靜者。是大寂靜。大寂靜故說名牟尼。文殊師利。如虛空是菩提。如菩提是諸法。如諸法是一切眾生。如一切眾生是境界如境界是泥洹。文殊師利。一切諸法與泥洹等。最上無邊故無有對治。無對治故本來清淨。本來無垢。本無煩惱。文殊師利。如是如來覺一切諸法已。觀諸眾生起大慈悲。令眾生遊戲清淨無垢無煩惱處。文殊師利。云何諸菩薩行菩薩行。文殊師利。菩薩不思惟。不為滅不為生。是為行菩薩行。復次文殊師利。菩薩過去心已滅不行。未來心未到不行。現在心雖有亦不行。何以故。不著過去未來現在故。文殊師利。是名菩薩行菩薩行。文殊師利。布施及如來。無有二相。是菩薩所行。如是戒忍精進定慧。及如來無二。是菩薩所行。文殊師利。若菩薩不行色空是菩薩行。不行色不空是菩薩行。何以故。以色自性空故。如是菩薩不行受想行識空不空。是菩薩行。何以故。心意識不可得故。文殊師利。一切無所有法。當修當作證。若證則無煩惱生。無煩惱滅。文殊師利。生滅者。是假名字說。於實相中無起無滅。文殊師利。假使六趣四生眾生。若有色無色有想無想。二足四足多足無足。悉得人身。得人身故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已。一一菩薩供養恒河沙等諸佛。及諸菩薩緣覺聲聞。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一切樂具。經恒河沙劫。乃至入涅槃後。起七寶塔高百由旬。寶蓋覆上懸摩尼寶珠以為莊校懸種種幡蓋。自在王摩尼珠以為交絡。若有菩薩以清淨心。聞此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聞已歡喜受持信解。乃至為他說一偈一句。勝前功德。百分千分萬分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此經廣說不可思議清淨無相微妙法身故。文殊師利。若恒河沙等無數諸菩薩。若恒河沙無數諸佛世界。悉閻浮金所造。乃至樹木華果皆閻浮金。及以天衣莊嚴其樹。一切光明摩尼珠網以覆其上。自在王摩尼珠以為宮殿。電光摩尼珠以為基陛。懸眾寶幡。日日以此供養恒河沙等無數諸佛。如是經無數劫。若有菩薩正念此經。或宣說一句。以前菩薩布施功德。比此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如是其餘一切功德。比此經功德無有及者。爾時世尊說此祇夜。
若有受持此 微妙法身經
所得功德利 不可得稱量
假使諸眾生 皆悉生人道
並發菩提心 為求一切智
如是諸菩薩 皆作大施主
以種種供具 供養無數佛
并及諸菩薩 緣覺與聲聞
乃至入滅度 各起七寶塔
高至百由旬 種種寶嚴飾
若人持此經 或說一句偈
出過此功德 無量無有邊
以此經所說 無相法身故
是故有智者 應當念受持
讀誦及書寫 以華香供養
所得功德果 不可得思議
不久詣道場 降魔成正覺
如是修妬路 諸佛所稱揚
即是妙法身 無相無言語
是故受持者 功德不可量
佛說此經已。文殊師利等一切菩薩。無量緣覺及聲聞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