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部卍續藏第63册P0196 (重編)曹洞五位顯訣(三卷) 〖宋·慧霞編 廣輝釋〗.txt
卍續藏第 63 冊 No. 1236 (重編)曹洞五位顯訣
No. 1236-A 重編曹洞五位序
傳付守澄上主雪岑
詳夫石頭一派源乎曹溪。浸潤四世至于洞山。其流始大。盈科洋溢而有條不紊。自大師謝世。世五傳而到于大陽。機法未融斯道寂寥。賴慈濟塔開。異苗間出。激濁淮舒。以結懸絲之寄。流芳襄郢。能迴既倒之瀾。及其大漸童嶺渦漩四明。流乾盪坤坱軋無限焉。則其前後波及海東者特彼餘沫耳。是以宗徒尠有得其醇全者。然有新羅金藏靈岩清虗雲住嶽須彌儼無為微燕口慧虗鳳湛大嶺清院臥龍海龍瑞岩洎岩。比現於典。二十許員尊宿是醇乎醇者也。各自問津津會。返魯魯變。故得正中妙叶行于青丘者。其來尚矣。迨后昆洞陳其五。膠柱刻舟。使一味澆漓之甚。人或面之。以莖草禪謂涉意想置之閫外。或溟涬然望涯而退。噫廣陵散幾乎絕矣。豈不曰兩刃交鋒電火難追。動成窠臼差落顧佇。何甞誤人落意思血指汗顏哉。恚婦謗沈無香。故人飲乳成毒。斯有徵矣。且觀价之垂範固難擬議。雪峯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九嚼屠門而染指雲居。是妙光幻有東土七生大宗師再投爐韛以請槌。況其獰焉者乎。匠民云亡。操斧失措。海印沈輝。按指不妙。苟一月之未窺。則三舟領略有執指之迷。一源之不復。則九流扶疎有殊致之惑。致之不一。指之不忘。良導之憂也。斯曹山所以種種指注而不辭也。霞以編之輝以釋之。此錄之所以行也。而辭語糾纏。尋究稍難。比有普法禪師老謙得宋本重刊。又拾曹洞之遺文并疎山末山二家語訣排為下篇。?其不甚詳過。致多乖謬。為失不淺。甞自介懷。曾謁曹溪小融和尚語及曹洞家世。和尚亦以此云慨然流嘆者再三。然未暇一二諮稟。噬臍無及矣。心竊自謂遇幸因緣心須改正。值世多難未償素志。越丙辰夏寄錫輪山吉祥菴。因有餘閑乃將舊本三家語句務便檢閱。錯綜其辭。隨門夾入。依舊離為二冊。以備童蒙之求。同袍之上人素觀之懼藁本之或泯。切有刀梓之請。予曰。嘉矣。庶憑法水之清。一洗障[蒺-矢+生]之茂。子其圖之。凡揀云者曹山語也。釋云者輝語也。二文前後詳略不同者。取詳去略。兩通者俱存之。但文有前却豈涉胸臆。至於闕注不釋處。補以短聞。如支敏度首楞合文。杜亢凱麟經夾傳。豈喪彫文。實全半璧。摸影厥蹤涓塵足壑。庶幾尋流得源掬海識川。新豐老人免其墮地爾。
中統元秊實沈臈八遺鳳笑軒晦然序
No. 1236-B 洞山五位顯訣并先曹山揀出語要序
門人後曹山了悟大師 慧霞 述
西祖持來花。一真而截名相。南華圓去果。五葉以散師承。迨及新豐。宏提綱要。圓融一句。分列五門。洎曹山大師乃新豐嫡嗣。將明五位。頌出五篇。兼舉一例之言。以顯五門之旨。一者正位為之主。二者偏位為之賓。三者正中却偏是恁麼來而顯位。四者偏位却正是恁麼去以明宗。五者相兼帶來不涉有無頓亡賓主。不偏不正至妙至玄。或當頭而來。寧從語默。或正面而去。豈在言詮。如藥山帶刀。布衲洗佛。逈絕教中之則。卓然格外之機。誠出常途。全超異路。永言宗旨。此位最玄。其有借位明功。備功明位。從緣辨正。體妙知歸。廼至玄談咸標位次。因披旨要。敢有序題矣。
No. 1236-C 重集洞山偏正五位曹山揀語(并)序
門人 廣輝 述
敘曰。甚奇世尊。於無言說法能以言說建立一切法。此是至人說教方便之門。後代師承高山仰止也。
偏正五位者。洞山大師之所作也。大師法界醫王。宗門化生。凡有一言一句皆為入髓入神。略開方便之門。爰制偏正之位。其言約其理深。天不高。海不濶。若不曾參祖室。誰能測彼津涯。次有曹山大師者。新室之人也。早通真理。復遇明師。親授其文密傳其旨。不欲墜於師道。見示學徒。上智之人一隅易曉。中庸之士三復難明。於是制頌排章若獲神珠出海。隨文解釋如窺明鏡照人。盖謂父作之子助成其事也。於是決釋之者旦夕不同。飽去飢來控門非一。揀出由其先後。言詞從此重繁。若知樞要之門。易通徑直之路。未達綱宗之趣。長迷言句之中。廣輝南北尋參二十餘載。每因師友仰訪真宗。忽披偏正之文。稍識先賢之迹。實是玄門話柄。堪為暗室燈光。然以明匠對機省言施設。凡將提昌略舉一隅。在於耆學之徒足知樞要。或有晚生之子莫曉旨歸。具錄諸宗續申管見。久參作者明[日*夕]道人。或有差當請垂匠手。云爾。
No. 1236
重編曹洞五位顯訣
五位顯訣凡例卷上洞山五位顯訣(揀釋補○附六借)卷中天童四借頌逐位頌汾陽五位答問(并)頌(是至下閑居士曹洞贊附例)慈明和尚頌大陽楷五位答問道吾真五位答問則之禪師五位頌天童覺五位頌妙喜示眾元真長老揀五位五位寶篋論卷下洞山三句(附百文三句)寶鏡三昧汾陽廣智歌心聞賁曹洞宗派頌閑閑居士曹洞贊曹山三種墮四種異類
凡例終
重編曹洞五位卷上
門人 後曹山 慧霞 編
門人 廣輝 釋
後學 晦然 補
洞山五位顯訣
補曰。善卿云。价初住新豐。晚遷洞山。大駕其道。立偏正五位。為當時首唱。今此亦云洞山顯訣。則五位之設始自洞山。是天下之通論也。是以寶鏡三昧歌與玄中銘.雪子吟.綱宗三偈等。詞語多相同。皆出於悟本無疑矣。而僧寶傳云。曹山欲辭洞山。山云。三更當來。授汝曲折。至中夜授章先雲岩所付寶鏡三昧.五位顯訣.三滲漏。又贊曰。寶鏡三昧。其詞要妙。雲岩以授洞山。疑藥山所作也。先德懼屬流布。多珍秘之。但五位偈三滲漏之語。見於禪書。據此則三昧顯訣逐位頌三漏等文。皆似出於藥山。與此不同。以何為正。今以管豹窺之。寶鏡顯訣三漏之旨。雖皆稟於藥嶠。至於着文設位流布叢林。則創自洞山。故天下稱洞山五位。又親承克家曹山父子皆云洞山顯訣。此為明證。何必惑於後來之說乎。但祖上秘之。慮成路布。洞山大開戶牗。無嫌底法遂乃立名定位施設不疑耳。故云顯訣。意可知矣。或云寶鏡三昧是藥山之作。餘皆洞山相承而述。父基子構其殆庶幾。然藥山門下有二宗途。道吾下至於石霜末山(即九峰也)而去。多以君臣父子用之。雲岩下至於曹洞父子而來。多以偏正用之而兼含君父。若使寶鏡三昧藥山已有正偏回互三五之說者。秘於智而不傳。獨私於晟。使家風乃爾不同。何哉。又洞山不合得首唱之名。是可疑也。然則寶鏡之作闕疑可也。至於顯訣三滲漏則悟本之囑。耽章彰彰矣。寶傳中含胡為文。致生疑豫。惜矣。
正位却偏。就偏辨得。是圓兩意。
曹山揀云。正位却偏者。為不對物。雖不對。物却具。 輝釋云。却具者。具用也。 別時揀云。正中無用為偏。全用為圓。是兩意。問。如何是全。云。不顧者。得底人也。此正位不明來也。若佛出世也恁麼。若佛不出世也恁麼。所以千聖萬聖皆歸正位承當。 釋云。不顧者。此明具圓用也。又就偏辨得是圓兩意者。偏中辨得正位。故云全。就偏辨得其正位。故云圓。偏正一一位具兩意。偏正雙圓體用俱全。故云兩意。凡有涉緣言句。呼為用也。 又別揀云。夫先師所明偏正與兼帶等。用先師本意。不為明功進修之位兼涉教句。直是格外玄談要絕妙旨。祇明從上物體現前。冥叶古聖之道。今見諸學士詮揀先師意度。似有誤彰。不免聊為敘其差當。媿在不混其功。於中或有借位明功。借功明位。緣緒多端。功在臨時。看語來勢。不負來機。妙在佳致爾。 補曰。甞閱廣弘明集。講肆諸釋氏皆稱學士。如云今學士如林。又妙玄云。學士光統(云云)。借功借位等。釋文見下。 揀云。正中偏却具此一位。第一不得動着。 釋云。洞山到田畔。有師僧插田。有一僧倒插。山問。闍棃因什麼倒插。對云。心中活在。師不言歸院。翌日眾僧普請出。次日先出候問昨日倒插田僧出來。其僧末後出門。山問。闍棃昨日東園斫竹者誰。其僧罔測云不知。山云闍棃什麼處人。云鄧州人。山云老僧行脚時曾往過來。 又偽山大眾作田次。山出門擬往作田處。恰遇仰山從田中上來。山問田中多少人。仰山便插鍬子側立。山云今日南山多有人刈茅。此等語例不常用也。子細詳之。 揀云。如學士揀獨脫物外起眾聖之前云。是正位却圓。其實屈正位也。此例語是古人道。過跡尚存。猶未得語中無語。此復呼為非正位也。為語中有語。故此可呼為有病兼帶。不得呼為相兼帶來耳。 釋云。此是曹山貶真和尚之語。若非深契玄樞。誰敢辨其邪正。一字褒貶。萬古明規。獨脫物外語者。來從肇法師論云。理為神御。獨朗眾聖之前。百丈云。我有語獨脫物外。起於眾聖之前。雲岩因舉此語云。我道獨脫物外。豈眾聖之前。此是雲岩助明提舉之語。所以起豈兩字各有來由。玄學之徒須知的意。 補曰。正位之名。非局於洞上。元自乘教。如維摩經云。若聲聽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 華嚴離世間品云。菩薩摩訶薩以一切空為所住處。善巧觀察故。以無相為所住處。不出正位故(云云)。起信論云。此體用熏習有二種(云云)。釋論云。一者未入正位。二者已入正位。云何為未入正位者。謂十信凡夫一切二乘三賢菩薩。未得正體智。不證如理故如本。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云何為已入正位。謂十地菩薩。內得正體智。外得後得智。一分智用與如來等。唯本熏習力自然修行。增長真如。能滅無明故如本。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亦滅無明。故岩頭大師云。一個力在轉處。猶如氷上葫蘆子。等閑蕩蕩地。按着便轉。若是正位中來。不合着規摸餖飣伊。喚作恁麼時一物不思。亦云正句。湛湛地亦云孤峰。亦云頂王。
偏位雖偏。亦圓兩意。緣中辨得。是有語中無語。
揀云。為用處不立的。不立的則真。不常用也 釋云。偏位雖偏亦圓兩意者。為緣中辨得。是有語中無語也。為用處不立的。不立的則真。不可常用也。偏正雙現故云圓兩意也。又緣中辨得。是有語中無語也者。謂涉緣明妙。借句現體。又用處不立的者。雖就用中。明為語中不傷。 又揀云。偏位雖偏亦圓者。用中無物不觸是兩意。雖就用中明。為語中不傷。此乃竟日道如不道。一般又云。偏位却圓。亦具緣中不觸。 釋云。用中無物不觸兩意者。賓主兩意不觸也。洞山問僧儞名什麼。僧云請和尚安名。師却稱良价。僧無對。雲居代云。恁麼則無出頭處。又云恁麼則總被和尚占却也。又看上?來禮拜洞山。洞山云來作什麼。?云不為和尚來。山云。若禮尊者。某甲則偏坐。曹山云。若禮尊者者。此明正面而去。某甲則偏坐者。此具兩意。一識渠知有。二識渠不當頭。云如何不當頭。云不為和尚來是也。
或有正位中來者。是無語中有語。
揀云。正中來者不兼緣。如藥山云。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道吾云相隨來也。此是他妙㞧得。如湖南觀察使語。此例甚多。事須合出。不得混尊卑呼為無語中有語。又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此問答家須就出不得乘角。乘角則不知有故。
釋云。雲岩問道吾。藥山最後云。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如何吾云相隨來。又有人問雲居。相隨來者意如何。答說了也。如湖南觀察使語者。百顏和尚問洞山從甚處來。山云湖南來。顏曰觀察使姓什麼(此問正位中事)。 山云不得姓。顏曰名什麼。山云不得名。顏曰還理務也無(此問偏中事)。 山云他自有郎幙在。顏曰還出入否。山云不出入。顏曰豈不出入。山拂袖出去。來日參退。百顏自下僧堂前。問夜來新到在什麼處。山稱名良价。顏曰夜來賺進一轉語。直得一夜坐臥不安。請闍棃堂頭喫茶去。來茶罷。顏曰。請闍梨別為老僧下一轉語。山云請師舉。顏舉前語云不出入。山云太尊貴生。顏喜曰。三十年住山。今日方遇一人同道。闍梨若在當山過夏。老僧足可依栖。此例甚多。事須合出不得混尊卑呼為無語中有語也。 又揀云。句句無語。不立尊貴。不落左右。故云正中來也。正位來明正位不涉緣。文引語例者。如黑豆未生芽時作麼生。又如云有一人無出入息。又云未具胞胎時還有言句也無。十方諸佛出身處也。此例喚作無語中有語。 釋云。王侍郎問三平。黑豆未生芽時作麼生。平云諸佛亦不知。一句子未曾向人說前已明也。有一人無出入息者。道吾問石霜云。有一人無出入息速道將來。霜云不道。吾云因何不道。霜云不將來。又問魯祖。出息不依眾緣。入息不居陰界而住。此意如何。云有一人無出入息。 又南泉云。未具胞胎時還有語也無。此是南泉提起之語也。有人舉問雪峰。峰云道有道無則喫三十棒。又問松慶。慶云從他自道。又舉問曹山。山云有。云請。和尚傍瞥云將什麼物聞。云聾者還聞也無。云聾者若得聽則具耳目。云什麼人得聞。云未具胞胎者。此例亦多喚作無語中有語也。又洞山云。今時學者欲得學。直須躰取佛向上人始得。如今學者只知有十方諸佛。且不知有十方諸佛出身處。空知有佛不得成佛。有人問投子。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子云惡人。又有老宿云。諸佛謾我道。又云幾向闍梨道。 又揀云。又有借事正位中來者。此一位答家須向偏位中明其躰物。不得入正位明也。此一句要知先師問新羅僧。未過海時在什麼處。無對自代云。祇今過海也在什麼處。又如先師代慎徵長老出柱杖語云。如今出也。有人辨得麼。此例雖緣中認得。不同向去辨不得。恐后人收落功勛。將為向上事。 釋云。兩僧在一處手把柱杖。一僧指云這個柱杖出何處。一僧云雪地出。洞山不肯。自代云。如今出。有人辨得麼。 又揀云。諸學士云。問祖師意。答揀待特牛生兒則向汝道。云此是正位中來。此一例語切不得呼為正位中來。可云玄學路中問答俱然也。別是一路。又不得呼為相兼帶。為顯明故。縱賓主回互。祇得呼為有病兼帶。 釋云。顯明者。語中當明故也。藥山云。我有一句子。待特牛生兒則為儞說。有一僧黑處立云。特牛生兒了。只是和尚不說。雲岩舉似洞山。山云。此僧却見道理。只是不肯和尚。偈曰。無角特牛生得兒。纔生頭角被人欺。絕縫室內直須養。莫使常流造次窺。真和尚將却特牛語取入正位中來。
或有偏位中來者。是有語中無語。
揀云。偏位中來者則兼緣。如云。即今往來底。喚作什麼即得。無對。洞山自代云。不得不得。此例亦多。呼為有語中無語也。 釋云。洞山問僧。三人同行。一人解語。一人不解語。郍個一人是什麼。對云。此豈不是辨得主客也。云是也。云如何是客。云語與不語俱是客。又云。如人解弄珠。不觸手不落地。即今往來底喚作什麼即得。無對。洞山自代云。不得不得。此問家涉緣來。答家不觸正位而去也。有人問老宿。不得不得意作麼生。宿云試斷看。又云落在什麼處。此例亦多。呼為有語中無語也。又揀云。語從四大聲色中來。不立處所是非。故云緣中辨得是偏位中來也。引語例者。云如什麼物恁麼來。亦云光境俱忘復是何物。亦云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例亦多。喚作有語中無語。 釋云。六祖問讓和尚什麼處來。云嵩山安和尚處來。祖云什麼物恁麼來。云說似一物即不中。祖云還假修證否。云。修證即不無。不敢污染。祖云。如是如是。汝善護持。又光境俱忘。此是盤山語。 又黃檗從鹽官領三百眾到南泉。每為三百人說法次。南泉便到說法處云。借此道場還許一問否。檗云便請。泉問。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何。云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泉云莫是長老見處麼。云不敢。泉云將水價即且置。草鞋錢教什麼人還。有僧舉似洞山。山云責狀了喫棒。雪峰依仰山。山舉南泉問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何。云有一人不肯。泉云漿水價即且置草鞋錢教什麼人還。若據南泉意者。掘抗賺虎不同諸家商量。黃檗格外宗師氣宇如王。未必道不依倚一物。然自古相傳如此耳。又揀云。偏位來明偏位涉緣。緣性無體。皆同正位。 釋云。緣性無體者。言緣性無別體。故云正體也。又凡有涉緣。緣所明者皆歸正位。故云同正位也。 又揀云。偏位中來者。就物明體。如云什麼物恁麼來。 又光境俱忘復是何物。此一例語寄功明位。亦是予舊舉例。什麼物恁麼來此一例語。雖緣中認得。不同向去。又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何。此一例語亦予初舉例語。又如光境俱忘為是教中之則。不同玄學只要於他教。則出宗門中玄學外事也。 釋云。此是曾山高判也。未知南泉密意如何也。 補云。按輝本從又如光境至不同玄學等十六餘字落失不舉。故但云未知南泉意若何。 又揀云。祇如出息不依眾緣。入息不居薀界而住。此語全是功。不同緣中認得。亦是余舊舉例。主家抽入正位云。有一人無出入息。令渠知有正位。 釋云。南天竺國王請諸名德設齋轉經次。諸德總轉經。唯有般若多羅不轉。嘿然而坐。王問尊者何故不轉經。云。出息不依眾緣。入息不居陰界而住。非但如是經。百千萬億卷。 又揀云。更有挾功極則淨潔位。亦得呼為偏位中來。此難辨。須揀得出。 釋云。挾功極則淨潔位者。問洞山身命急切處如何。云莫雜種。云將何奉獻。云將虗空奉獻。云虗空與非空將來不相似。云道相似也得道不相似也得。云如何是相似。云目前。云如何是不相似。云目前不是。此例語是也。 又揀云。如學士揀僧問洞山如何是玄旨。山云如死人舌。又問十二時中將何奉獻。云無物。云是偏位中來。此二例語不得呼為偏位中來。須各揀。若是玄旨一例語。可同於祖師意。如十二時中將何奉獻。云無物。此一例語可同於功勛也。此二例語並不得呼為偏位及兼帶也。前已明破了。是借功明位。借位明功同於此也。 釋云。真和尚却將死人舌語收入偏位。甚有道理。曹山揀貶應有別意。有人舉問曹山。如何是死人舌。答云待我鼻頭。又舉問老宿。宿云道什麼。
或有相兼帶來者。這裡不說有語無語語。這裡直須正面而去。這裡不得不圓轉。事須圓轉。
揀云。相兼帶來者。為語勢不偏不正。不有不無。如全不全。似虧不虧。唯得正面而去也。去則不立的。不立的則至妙之言境不圓。常情之事也。如先師代文殊喫茶話云。惜取這個看得麼。亦如翠微云每日噇什麼。 釋云。越州無著禪師到五臺山巡遊次。忽見一寺樓閣莊嚴。便入其寺。得遇文殊禮拜。文殊留無著喫茶次。文殊提起琉璃椀子云。彼中還有這個也無。著云無。殊云。既無。尋常將什麼喫茶。著無對。洞山代云。莫道有。莫道無。但展兩手云惜取這個看得麼。翠徵設羅漢次。有人問。今日供養羅漢。羅漢來也。還來也無。微云是儞每日噇什麼。圓轉者。言護其正位也。
然在途之語總是病。
釋云。涉緣明事不圓轉。不盖覆。總是病也。不在途之語故云圓轉語。例者陸亘大夫在溟州時(補曰。傳燈作宣州。恐此錄誤矣。盖宣冥溟三寫之訛)。 出迎南泉入城門次。大夫指雍門云。諸人總道雍門。和尚喚作什麼。南泉云恐辱大夫風化。又問忽然賊來時作麼生。泉云老僧罪過。 又雲居問洞山。如何是西來的的意。山云。闍梨已後將把茅盖頭。忽有人問闍梨。向他作麼生道。對云某甲罪過。就中此語例者。圓轉中妙妙圓轉也。
夫當人先須辨得語句正面而去。有語是恁麼來。無語是恁麼去。
釋云。有語是恁麼來者。為對機故。無語是恁麼去者。令歸正位故。然主客回互用也。
作家中不無言語。不涉有語無語。這個喚作兼帶語。兼帶語全無的的也。
釋云。圓轉不觸之語也。 揀云。相兼帶來者。不落有語無語。如藥山帶刀語。此是兼帶語。臨時看語來勢。或當頭正面而去。或異中虗此。若不妙會則千里萬里也。 釋云。藥山帶刀行次。其刀鳴。道吾問和尚背後底是什麼物。藥山抽刀驀口斫。有人問老宿。驀口斫意作麼生。云不敢向這裡出頭。又南泉到湖南禮拜東寺。寺問從何處來。泉云從江西來。云還將得馬大師真來否。泉云祇這是。云背後底?。南泉禮拜。有人舉問招慶。慶云大似不知。此是兼帶語。臨時看語來勢。 又正面而去者。僧問洞山。學人擬見和尚本來師。如何得見。山云年涯相似則無阻矣。無對。雲居代云。恁麼則不見和尚本來師。問南泉三身中郍個最尊。云。三隻骰子擲下。失劫一個。又陸亘大夫問南泉。弟子六合來。彼中還更有身在也無。泉云。留取這個語。分明舉似后代作家。 又異中虗此者。洞山云頭長三尺語。又烏兒白如雪語例。有人問茱萸。如何是沙門行。萸云行則不無。認覺則乖。僧舉似洞山。山云何不問是什麼行。其僧持此語却問茱萸是什麼行。萸云佛行佛行。僧却舉似洞山。山云。若不因闍梨。不識這個老兄。僧却問洞山如何是沙門行。山云自少養得一個兒。頭長三尺。項短二寸。直至如今不奈何。僧舉問曹山此義如何。山云闍梨自道看。云莫不稱斷事否。山喚某甲。僧應喏。山云。適來問什麼事。將尺寸來向這裡看。僧無對。又云百事及一切事總受說。唯有沙門不受說。佛尚不自知。合作麼生說。又云天上人間測度不得。又問石霜。洞山道。自少養得一個兒。頭長三尺。項短二寸。直至如今不奈何。此意如何。霜云大無明即是。云如何是大無明。霜却指傍邊狗云。看有什麼近處。又問雲居。如何是頭長三尺項短二寸。居云。從小至大。從大至小。不小不大。恁麼時作麼生。又問如何是頭長三尺。居云日給難忘。云如何是項短二寸。居云不奈何。云如何是自少養得。居云知有。云如何是頭長三尺。居云過於今時。云如何是直至如今不奈何。居云闍梨還奈何得麼。此是先輩先宿遺言。豈不通此事。總是圓轉不觸之語也。虗此者。不觸之言也。偈曰。頭長項短是誰顏。問著全人敢面看。從此懷慚長掩戶。不將消息到人間。又道吾在樂山時遊山歸來。藥山問什麼處去來。吾云遊山去來。山云不離此室速道將來。吾云。山上烏兒頭似雪。㵎下游魚忙不徹。此等語例直須子細。不得造次。近代學士臆斷者多。競生異見。有人斷云。沙門行者稱斷邊語。頭長三尺項短二寸者不稱斷語。所以就沙門邊拈起向上事。此是曲會。未達根源。所以辨之。 又揀云。引相兼帶來語例者。如文殊喫茶語。及這個人如今什麼處去也。雲岩云作麼作麼。又云即今作麼生。此例甚多。釋曰。喫茶語前已明。 又雲岩共洞山鋤薑地次。岩就先德事。洞山問。此人什麼處去也。岩良久云作麼作麼。洞山云大遲生也。又問雲居。佛未出。祖未傳時如何。云即今作麼生。又揀云。相兼帶來。不涉偏正二途。此一位奇絕。妙旨難辨。號為兼帶。皆為明這個一段事。況復偏正不同。 又揀云。夫相兼帶來者。直須似文殊喫茶語。及先師答雲岩鉏薑語。并安和尚法堂語。及藥山淳布衲洗佛語。於中最妙兼帶無過此也(舊本欠此也二字)。 藥山答道吾帶刀語。及百丈下堂大眾欲散未散時問云是什麼。藥山遙聞此語云在也(一作此)。 便道暗頭兼帶。借功明物借物明功。借過明功借功明過等來。若是藥山與新豐并前諸德。所出超過。入正位。是玄談奇特句已。次到小小得力者。則抽入正位。此例語常用也。吾緣住持多結。不及子細。略明少分許。汝等諸人不須容易輕慢。若更有疑滯。旋當決了。直須勵力修行。令未來際不斷。此事不得慢洩。或值純朴者是奇器。亦不可隱耳。 釋云。喫茶語。鉏薑語。帶刀語。前已明了。有人問西院安和尚。好個法堂。合著什麼功德。安云作麼作麼。又澄(一作遵) 布衲在藥山洗佛次。有僧問作什麼。衲云洗佛。又問。只洗得這個。還洗得那個也無。云把來把來。無對。舉問招慶。慶代云。與麼則邪法難扶。又有老宿代云。在也。 又藥山問眾。近來有海兄信否。云有。山云近前來。有僧從百丈來者皆近前來。山問。海兄一日十二時中為說什麼法。云三句外省去。六句外會取。亦云未得玄鑑者。但依了義教。有相親分。山云。三千里外且喜勿交涉。復有僧報云。近有曇晟長老二十年在百丈為侍者。師遂喚近前來。問海兄尋常說什麼法。晟云三句外省去。六句外會取。山又云三千里外且喜勿交涉。山又問更有什麼言句。晟云。和尚說法了。大眾下堂出門次。驀喚眾云是什麼。眾無對。山云何不早道。在此時。晟言下大悟。山又云。因汝識得百丈也。 暗頭兼帶語者。 忠國師驀喚侍者。侍者來立。國師低頭。侍者立多時出去。國師喚侍者。如是三度了。云。將謂我辜負汝。汝却辜負我。百丈舉問趙州。國師三喚侍者。意作麼生。州云。如人暗裡書字。字雖不成。文彩已彰。又問曹山。國師三喚侍者。意作麼生。曹山云。侍者第二遍回來云。某甲不信和尚喚。又百丈接一座主。主在師邊久立。去出門外時。師便喚座主。主應喏却來侍立良久。丈喚如是三度。座主罔測便去。有人問藥山。某甲有疑。山云且去且去。後令院主打鐘。眾僧上來立次。山云。適來有個闍梨道某甲有疑。喚來。眾僧推出。山便撮胸拽向兩步。然後與一推。向後云師。僧散去。又問曹山。清歲(或本作稅又銳)孤貧。請師接濟。山云近前來。其僧近前。山云泉州白家三盞酒。喫後猶道未甞盃。此等語亦多。難可盡舉。尋思古人語路。
○借物明功者 溈山云。有句無句。如藤倚樹。雲岩無對。却舉似道吾。吾特上來問。溈山見說。師有此語是否。山云是也。吾云請師舉。溈山問道吾。吾云樹倒藤枯時作麼生。山云此人較些子。又夾山云倒樹無根則不活。舉問寂住。住云不許用功。此例非一。
○借功明物者 洞山游田次。朗上座指牛云。遮個須得看。恐喫稻去。山云若是好牛不喫稻。又問返本還源時如何。山云。如一片雪從天降下。若絲髮大物。掛著則終不到地。此例語子細看尋。
○借過明功者 僧問洞山。暫時不在如同死人如何。山云好埋却。又云[自/宛]也。又云命絕也。又洞山云。知有底人解入地獄。不知有底人門外走過。此例甚多。就過明功也。
○借功明過者 問苕溪。如何是修行路。溪云好個阿師莫客作。南泉問陸亘大夫。十二時中作麼生。夫云寸絲不掛。泉云猶是階下漢。夫云弟子恁麼道過在什麼處。泉云。還知道有道之君不納有智之臣。此例甚多。一一證之。
○借位明功者 有問藥山。請和尚喫藥食。山云不喫。云為什麼不喫。山云消他底不得。云還有能消得底也無。山云有。云是什麼人。山云不抱優婆夷者。云和尚為什麼消他底不得。山拈起針線卷子云爭奈者個何(補曰。學論優婆夷者。取處塵不染之意。言隨染大悲大行)。
又僧問曹山。眉與目還相識也無。山云不相識。云為什麼不相識。山云為同在一處。云恁麼則不分也。山云。眉且不是目。目且不是眉。云如何是目。山云端的去。云如何是眉。山云曹山却疑。云和尚為什麼却疑。山云。若不疑。則端的去。此例就本位明功也。
○借功明位者 洞山問雲岩。擬寫和尚真得也無。岩云幾得成。山云尋常寫真得七八。岩云猶是失在。山云不失時如何。岩云直得十成。山云古人道直得十成不似時如何。岩云他無成數。又洞山勘僧云。心法雙忘性即真。第幾座。僧云第二座。山云因什麼不與他第一座。無對。有一人代云。非心非法。山云心法雙亡即是非法。何更如是道。無對。山自代云。真不得座。又問曹山。教云一句能吞百千萬義。如何是一句。山云針劄不入。此例亦多。細詳之。
重編曹洞五位卷上
卍續藏第 63 冊 No. 1236 (重編)曹洞五位顯訣
重編曹洞五位卷中
門人 後曹山 慧霞 編
門人 廣輝 釋
後學 晦然 補
No. 1236-1 天童四借頌
補曰。此四明宏智禪師頌及提唱語句。頗多衡鑑。故并錄之。餘亦例此。
蘋末風休夜正央 水天虗碧共秋光
月船不犯東西岸 誰信篙工用意良
借功明位。
六戶靈通路不迷 大陽影裡不留機
縱橫妙展無私化 恰恰行從烏道歸
借位明功。
識盡甘辛百草頭 鼻無牽索得優游
不知有却成知有 始信南泉喚作牛
借借不借借。
霜重風嚴境寂寥 玉關金鎖手慵敵
寒松晝夜無靈籟 老鶴移栖空月巢
全超不借借。
△又上堂云。同中有異。功忘就位。異中有同。在位借功。一步密移玄路轉。全身放下劫壺空。隱隱密密。玲玲瓏瓏。記取深雲須變豹。自然死水示藏龍。
△又上堂云。只個家風八面玲瓏。斗柄橫而河淡。多鶴起而巢空。功中退步就位。位裡轉身借功。靈靈了了處。同中有異。湛湛澄澄處。異中有同。隨宜也機輪宛轉。妙應也關棙虗通。所以道。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經行若坐臥。常在於其中。諸禪德。且道其中事作麼生。良久云。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
△又小參舉僧問九峰。祖祖相傳至分夜燈。師云。人人具足。個個圓成。有時點則不到。我也為儞不得。有時到則不點。我也障儞不得。諸禪德。明中就位脫盡廉纖。暗裡借功却添光彩。還相委悉麼。蒼龍蛻骨月轉夜。玄豹變文雲弄暗。
△又小參云。衲僧家做得妙。田地自然穩密。受用不妨蕭洒。有底如俊鷂打鳩相似。打著打不著便恁麼去。有底如鈍猫候鼠相似。候著候不著只恁麼守。直饒打得著候得出。若體若用自然有箇省發處。所以溈山問仰山。終日只聞子聲至和尚只得其體。兄弟。得體底人在裡不被寂囚。得用底人在表不被物礙。自然成一家去。方知在體時體中得用。在用時用中得體。所以道借功明位用在體處。借位明功體在用處。且道總不借借時如何。偏正不曾離本位。縱橫那涉語因緣。
又揀云。亦有功勳中兼帶似向上事。臨時辨取如落淨妙之處。則須知有事在。要去則去要止則止。千萬宛轉不得莽鹵(一本莾鹵下云。夫問答兩家語勢相報。皆不出五位也。但語有麤細。答有淺深。所以先師於非言句中強以言。皆為對緣而設斯要耳)。如大無明底人為全體不同闡提。闡提則知有事却輓。雖輓却成孝養。輓者不存祖佛及自己本分父母也。紅爛底人為不歸全擔荷。不立至尊。大保任底人為刺脚入泥裡。非小小護持。 釋云。功勛中兼帶者。如徑山問馬師。十二時中什麼物為境。師云欽闍梨却須問取曹溪始得。又問洞山。十二時中如何奉献。山云無物。此例亦多。子細看尋。 補曰。通錄曹山上堂。僧問如何是大闡提人。師云不懼業。僧云如何是無明人。師云始終不覺悟。僧云此二人誰在前。師云無明者。僧云闡提人為什麼在後。師云向去者。僧云恁麼則無明者不從今日去也。師云是。僧云。既不從今日去。無明從何處來。師云光處不敢入。僧云豈不是不明不暗。師云是。僧云正恁麼時如何。師云不受觸。 師復曰。闡提有多種。一類者是殺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毀壞伽藍。此剋定實報受種種苦。一類者亦所作如前。此則為殺無明父貪愛母。不信有佛法僧可破。有伽藍可壞。計為業心所得。故墮情有。亦受種種虗妄果報如前。升降不同。一類者知有自己本來事呼為父母。不因外得。無修無證非因非果。不因師受。不從證行。所得不起父見曰殺。不起母見曰害。即是一切本分事不取不存。故曰殺害。纔有纖毫奉重得味。不成知有自己事也。故曰大闡提。以此動撥妙力。即是從上宗乘體㞧家事承當。 要截玄道。破諸迂曲。即如新豐老人所玄示也。
補云。前二與楞伽同。
△烘爛底人者 釋云。有僧辭藥山歸鄉去。藥山問。有一人遍身烘爛臥在荊棘之中。僧云恁麼則學人不歸去。藥山云。但知歸去。與儞休粮方。問如何是休粮方。山云每日上堂不咬破一粒米也。曹山云。只如古德有云。遍身烘爛底人祇是醜陋底人。一切人近不得。無拈掇處。更道臥在荊棘之中。只道在如今日用也。亦無作拈掇處。護持保任邊事。遮裡更有一問一答。問曹山遍身烘爛時如何。山云荷負。云荷負什麼人。山云勿烘爛到闍梨。又問醜陋人與滿身烘爛底人阿郍個是重。山云大醜陋底人重。 頌曰。遍身烘爛是何人。荊棘為家誰敢親。欲識但將休料藥。直須護取本來身。
△大保任底人者。釋云。曹山舉問僧。大保任底人保任個什麼。自代云。終日在背後不曾覷著。有人問雲岩。保任底人與那個。是一是二。岩云。如一機之絹。是一段是兩段。此例語甚多。不能具舉也。
他智上座臨遷化時向人道。雲岩不知有。我悔當時不向伊說。雖然如此。且不違於藥山蔡子。
釋云。此語有兩義。直須子細看。一者道吾共雲岩在藥山時。吾先入方丈黑處侍立次。雲岩問藥山。南泉有言。喚作如如早是變也。須向異類中行。如何是異類中行。山云。今日勞倦。不能向儞說。且去明日來。此時道吾先出來。後雲岩出來。道吾問。適來問什麼事。岩具舉似道吾。吾云和尚道什麼。岩云不與我說。吾當時咬齒便休。所以道吾云。雲岩不知有。不知有者。只是異類中行不可道。不可知有宗門向上事。是故云不違於藥山。言紹繼也。作蔡子者。謂嫡子也。此是虗言不是郍個也。又然且不違於藥山者。有人云。此語屬道吾。道吾意者雖不向伊說。然我且不違於藥山也。不違者。不辜負也。此語一時舉明二先德密意也。一者道吾云不知有者。此是道吾舉唱之語。却存其不知有。又明異類中行。所以問雲居。雲岩不知有此意如何。居云不可得不可有。約雲居助明其不知有之事也。我悔不向他說然且不違於藥山者。此是道吾獨自保持之語也。 補曰。蔡子連上談而智自謂耶。連下而謂旁人耶。各有其說。無左文。闕疑。
看他智上座合作麼生老婆也。
釋云。此語有二意。一者刺其道吾。二者讚道吾。道吾讚語却當也。
南泉云異類中行。
釋云。言雲岩不知有此行也。
且密闍梨不知有。
釋云。此是權借之言也。盖覆前語也。近代有人云。此事是密也。汝等諸人不知有。闍梨者都呼乃未曾親近師匠臆斷圖度之說也。方鑿圓孔即此。言老宿舉吾病時雲岩遣密師伯問疚次。說此事因。此師伯却問。道吾云。且密闍梨不知有。此是道吾止遏之言也。又曹山云。有人問雲岩如何是南泉異類中行。答云不得說著。說著則損著說底人。此是先師答異類中行語。若不知有。爭解恁麼道。據彼雲居與曹山之語。實為舉唱其中不知底之事。緬惟雲岩大師藥山襟喉之子。新豐膽仰為師。若不通異類中行。爭能作人化主。禪門學者可不詳。頌曰。獨舉南泉異類行。也曾問決被人輕。莫言戴角披毛子。且聽當時告報聲。
No. 1236-2 先曹山本寂禪師逐位頌(并)註別揀
補云。此題廼霞公白眉所置也。故其序亦云曹山大師新豐嫡嗣。將明五位。頌出五篇。輝序亦云。制頌排章若獲神珠出海(云云)。且曹山父子是傳家兒孫。自有相承旨訣。則是先曹山之作必矣。而林間錄洞山作五位君臣標準。又作偈系其下云。又諸錄皆云洞上逐位頌其說。不同如此。未敢詳定。雖然。豈可以數百年外後賢傳記為是。而以家之所傳為非。今且以此錄所載為正。
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
揀云。里白未交時辨取。 又云萠芽未生之時。 又云只今是什麼時。 又云。此中無日月。不說前後去也。
莫恠相逢不相記。
揀云。忘却也。 又云就也。又作麼劫中違背來。恁麼則俱拱手去也。
隱隱猶懷舊時妍。
揀云。此兩句一意。終不相似。 又云圓也。 又今日重什麼。 又恁麼則不自欺得。
偏中正。
揀云。緣中會也。
失曉老婆逢古鏡。
揀云。露也。 又適來又記得。 又是什麼模樣。 又云恁麼則別不呈色。
分明覿面別無真。
揀云。即今㞧也。 又云只者個便是也。 又云失。 又恁麼則未有真時較些子。
爭柰迷頭還認影。
揀云。不是本來頭。又莫認影即是。 又終不記得。 又恁麼則改不得也。
正中來。
揀云。過也。
無中有路隔塵埃。
揀云。無句中有句。 又云相隨來也。 又從來事作麼生。 又恁麼則不相借也。
但能不觸當今諱。
揀云。傍這個。 又云早是傍也。 又云自是一般人。 又云恁麼則盡大地無第二人也。
也勝前朝斷舌才。
揀云。非默。 又云更切於這箇。 又終不切齒。 又云恁麼則叮嚀不得者。
補云。林間錄云。無盡居士甞向予曰。悟本大師作五位君臣偈。其正中來曰。但能莫觸當今諱。也勝知朝斷舌才。先德之意雖明妙挾。然知朝斷舌必有本據而言。前古無斷古事。矧又曰知朝尤無謂也。將非后無傳錄之誤耶。予曰。舊本曰也勝前朝斷舌才。意用隋賀若弼之父敦。為宇文護所忌。害之。臨刑戒之曰。吾以舌死。引賀若舌以錐刺之出血使慎口。隋興唐之前。前朝刺舌。非知朝明矣。然斷舌刺舌意則同耳。無盡屬予記之。
偏中至。
揀云。有句中來。
兩刃交鋒不相避。
揀云。主客不相觸。 又云。彼彼不傷也。箭箭相柱脉脉不斷。 又云不相敵者。 又恁麼則却不相管。
好手還同火裡蓮。
揀云。壞不得。 又云誰是得便者。 又云弱於阿誰。 又恁麼則終不作第二人也。
宛然自有冲天意。
揀云。不從人得。 又恁麼則不借也。 又云非本有。 又恁麼則己亦不存。 又云非己有。
兼中到 揀云。妙挾。
不落有無誰敢和。
揀云。不當頭。 又云他是作家。 又云正好商量。喚什麼作商量。道將來云問。
人人盡欲出時流。
揀云。皆欲出類。 又云有什麼出頭處。 又動則死。 又恁麼則隨處快活也。
折合還來炭裡坐。
揀云。即可知也。將知合作麼生。 又云謾他不得。又恁麼則賴得是某甲。
補曰。凡此五位之立名。先後有多不同。如曹山室中錄。僧問五位中何位對賓。師云汝即。 今問那個位。僧云某甲從偏位中來。請師正位中接。師云。不接。僧云為休麼不接。師云恐落偏位中去。師復問僧。只如不接。是對賓是不對賓。僧云早見對賓了也。師云如是如是。又揀云。此位中事總就正位為主。若是正位中兼無言說。亦無對賓底道理。若是對賓。偏位極則處呼為對賓也。若是兼帶等總是臨時。索喚不同。或時對或時不對。亦呼為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廣如偏正位中所明。更有不入偏正位子語。方難為人。須是明眼底人始得不受指東劃西。又僧寶傳載有僧問曹山五位君臣旨訣。山云正位即屬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形像。偏中至者捨事入理。正中來者背理就事。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虗玄要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要當詳審辨明。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問如何是君。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大虗。又問如何是臣。曰。靈機宏聖道。真智利群生。又問如何是臣向君。曰。不墜諸異處。凝情望聖容。又問如何是君視臣。曰。妙容雖不動。光燭本無偏。又問如何是君臣道合。曰。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稱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之宗要也。 釋云。五位者。一正位。不涉緣也。二偏位。涉緣也。三偏中正。兼緣施設。皆歸正位故也。四正中偏。正位不獨立。須假偏位現故。五相兼帶來(云云。此與白眉序同)。廣燈錄云。汾陽昭禪師徧歷叢林洞達玄旨。因與戒禪師語及曹洞機要。遂云五位參尋切要知。纖毫纔動已相違。金剛透匣誰能用。唯有那吒第一機。舉目便令三界靜。振令還使九天歸。正中妙挾通回互。擬議鋒鋩央却威。 師頌畢。有僧問如何是正中來。師云旱地蓮花朵朵開。學云開後如何。師云。金藥銀絲承玉露。高僧不坐鳳凰臺。問如何是正中偏。師云。玉免就明初夜後。金鷄須報五更前。問如何是偏中正。師云。毫末成大樹。滴水作江河。問如何是兼中至。師云。意氣不從天地得。英雄豈借四時推。問如何是兼中到。師云。玉女拋梭機軋軋。石人打鼓響[音*(ㄆ/斗)][音*(ㄆ/斗)]。因僧請益逐位頌出。
正中來 金剛寶劍拂天開 一片神光橫世
界 晶輝朗耀絕塵埃
正中偏 霹靂機鋒著眼看 石火電光猶是
鈍 思量擬議隔千山
偏中正 看取輪王行正令 七金千子總隨
身 途中猶自覓金鏡
兼中至 三歲金毛牙爪備 千妖百恠出頭
來 哮吼一聲皆伏地
兼中到 大現無功休作造 木牛步步火中
行 真個法王妙中妙
慈明和尚頌
正中偏 半夜烏鷄室裡鳴 海底然燈光世
界 石上栽花長枝靈
偏中正 日落西山觀異影 分明景像顯宗
乘 休把迷頭窺月井
正中來 木馬生兒遍九垓 進退任行通鳥
道 豈並巢居界內隈
兼中至 彼彼丈夫全意氣 矛頭交互不傷
鋒 展拓縱橫不相離
兼中到 黑白已前休作造 須明露柱未生
兒 莫認狂辭途蹃走
都頌
偏中歸正極幽玄 正去偏來理事全
須知正位非言說 朕兆依俙屬有緣
兼至去來興妙有 到兼何更逐言詮
出沒豈能說世界 蕩蕩無依鳥道玄
大陽楷五位答問
大陽楷禪師因僧問如何是正位。師云。言前不布彩。一句是非前。如何是偏位。師云。萬仞峰前卓五彩。如何是正中偏。師云。夜半不須問戶牖。暗中誰辨?來源。如何是偏中正。師云。天曉便藏無影木。依俙兆象露雲遮。如何是兼中到。師云。他家自有通心在。曲新終不落今時。
道吾真五位答問
道吾真因僧問如何是正中來。答云皎潔乾坤震地雷。如何是正中偏。曰諸子投來見大仙。如何是偏中正。曰萬水千山明似鏡。如何是兼中至。曰施設縱橫無所畏。如何是兼中到。曰黑白來分已前過。
則之禪師五位頌
正中偏 日下朝南斗 東山水上行 閏年
時候晚 天曉報三更
偏中正 頭角初彰現 誰尋異路行 將軍
堂上老 臥聽凱歌聲
正中來 切忌當頭語 高深玉殿開 舊時
行李處 宿雨長莓苔
兼中至 自古知音少 而今莫問渠 口方
眉剔起 閉却五天書
兼中到 覿面無阿曲 清風觸袖寒 花開
枝木上 著意大家看
天童覺和尚頌
正中偏 霽碧星河冷浸乾 半夜木童敲月
戶 暗中驚破玉人眠
偏中正 海雲依約神山頂 歸人鬂變白垂
絲 羞對秦臺寒照影
正中來 月夜長鯤蛻甲開 大背磨天振雲
羽 翔游鳥道類難說
兼中至 覿面不須相忌諱 風化無傷的意
玄 光中有路天然異
兼中到 斗柄橫斜天未曉 鶴夢初醒露氣
寒 舊巢飛出雲松倒
又小參。僧問如何是正中偏。師云天共白雲曉。如何是偏中正。師云水和明月流。如何是正中來。師云。莫道鯤鯨無羽翼。今日親從鳥道回。如何是偏中至。師云。當機不回互。覿面無後先。如何是兼中到。師云。寶殿無人不侍立。不種梧桐免鳳來。五位已蒙師指示。向上還更有事也無。師云有。如何是向上事。師云。乍可截舌。誰敢當頭。
妙喜示眾
妙喜示眾云。又有一種以偏正回互為宗旨。以黑白圈兒作五位形相。以全黑圈兒為威音郍畔父母未生空劫已前混沌未分事。謂之正位。以二分黑一分白圈兒為正中偏。却來白處說黑底。又不得犯著黑字。犯著黑字即觸諱矣。更引洞山頌曰。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謂能回互只言三更。三更是黑。初夜是黑。月明前是黑。不言黑而言三更初夜月明前。是能回互不觸諱。以兩分白一分黑圈兒為偏中正。却來黑處說白底。而不得犯著白底消息。頌云。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不言明與白而言失曉與古鏡。是能回互明與白字而不觸諱。盖失曉是暗中之明。古鏡亦是暗中之明。老婆頭白不說白而言老婆。白在其中矣。能回互白字故也。又說正中來。頌云。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或云出[蒺-矢+生]埃。謂凡有言句皆無中唱出。便自挾妙了也。無不從正位中來。或明或暗或至或到。皆挾挾通宗。凡一位皆具此五事。如掌之五指。無少無剩。兼中至。謂兼黑兼白兼偏兼正而至。何謂至。如人歸家未到而至。別業乃在途為人邊事。亦能回互。妙在體前。兼中到。謂兼前四位。皆挾妙而歸正位。謂之折合歸來炭裡坐。是亦說黑處而回互黑字。不道黑而言炭或者。又謂曹山有言。正位者皆空界也。一向無物。偏位者即色界也。內有種種諸雜萬像。兼中至者捨事入理。正中來者背理就事。兼帶者即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無正無偏。故云虗玄要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須是審詳辨明當體。又說五位皆三字成句。偏正上下回互不犯中。中即正位也。說理說事教有明文。教外單傳直指之道果如是否。若果如是。討甚好曹山邪。只是口傳心授底葛藤。既不如是。且古人意畢竟作麼生。妙喜為儞下個註脚。也要諸方撿點。不見汾陽道。面目現前弌任揀取。故淨名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又首楞嚴云。汝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古人一言半句雖是垂慈。皆在未屙已前著到。 金師子云。正位.偏位.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據上所說。各有善巧之。
No. 1236-3 元真長老揀
補曰。此揀已被曹山所斥。然今人未知始末。抑亦不無長處。故古本亦并錄之。要辨得失爾。
正位却偏。亦圓兩意。為問家未生曰偏。恁麼時無人觸撥。是兩意曰圓。亦云主中主也。如雲岩云。獨脫物外。起眾聖之前。
偏位雖偏有兩意。是語中無語。纔有言語是偏。雖偏為語中無語。不觸是兩意。亦云客中主也。如問魯祖出息不依眾緣。入息不居蘊界而住。此意如何。祖云。有一人無出入息在。此答顯語中異語也。又為問家偏故。答即當位。故云圓矣。
或有正位中來者。無語中有語。問如何是祖師意。云待特牛生兒即向儞說。又云。闍梨未問時某甲却記得。闍梨纔問著某甲忘却。此無語中有語。此語雖主家語。亦賓主共用。亦云主中主。問。某甲擬問。道不得如何。云我亦道不得。此主客具足。如洞山問雲岩。未有陰界時還道得不無。岩云儞今還有否。此語為無語中有語也。
或有偏位中來者。有語中無語。問如何是玄旨。云如死人舌。又問什麼物恁麼來。云說似一物即不中。此賓主共用。亦云客中主。又有功勳語中無語。問十二時中將何奉献。云無物。又如問洞山。先聖如今什麼處去也。師云絕追游處去。此答話中似功勳邊來。故云有語中無語。其實非功勳也。此語獨來。故云偏也。或有相兼帶來者。這裡不迷始得。問光境俱亡復是何物。云圓碣碣地。若臨時揀得出。亦喚作客中辨主。亦有別因緣相兼帶來者。不定凡是正位中來。及論偏位中來。兼帶來語中雖有主中主。客中主。親疎有殊。亦屬偏位。亦是傍語。若臨時索喚來緊者。抽之歸本位。又百丈云。離却咽喉唇吻道將一句來。學人道不得請師道。師云。我不辭向儞道。恐後人欺我兒孫。雲岩云師今還有否。師云喪我兒孫了也。又如問洞山。承和尚說刮骨禪。請和尚四方八面刮。云勿刮處。云和尚幸是好手為什麼刮不得。師云儞還聽道世毉拱手。此為問家兼帶。故答即當頭直現其事。是以問答俱不觸著。故云相兼帶來也。
大約而言。問答兩家語勢相報皆不出兩意焉。俱問語有麤細。答有淺深。所以洞山先師於非句中強以言也。此為對緣設欺妙旨。欲使後進之輩除疑遣惑識邪辨正。知賓主次第。達偏正之兩端矣。
No. 1236-4 寶篋論(新補)
四明山大方廣圓覺寺 自然 述
夫五位者。洞山大師於接物中曲所標也。但屬言教大約不出此五位焉。或微妙旨也。升洞山之堂。入洞山之室者。唯曹山矣。大師知其應數。是釋天之靈。乃付以五位頌。曹山以寶之。尺璧寸金非羨也已。曲為後學引先德旨教以證之。曹山一人審之諦之。餘皆混執一隅。涉其意想矣。吾曹明哲之友可諦詳之矣。如其闒茸之者。隨穩便說。拂席而起者五千。大師不制。此乃退亦佳也。此宗趣一一日月下罕遇一人耳。未參後學叨親至友。乃遙承先人示訓。每見濫㞧此意者各生根解。亦常痛於心髓。不能已已。略盡大要。目之為五位寶篋論云耳。
正中偏者。為主中主也。但不涉緣。宛轉不相觸。事上道得。如黑白未分時辨取。得主中主也。非賓中主也。賓中主為對緣無語中有語。是正中偏也。就偏辨得喚作主中主也。所以圓也皆是傍這物轉。妙含其理。不相觸也。所以大師頌曰。正中偏。三更初夜明月前。曹山釋云。黑白未分時。辨得則不涉緣㞧。只如黑白已分時辨得。不是主中主。則涉緣是賓中主也。喚作客中辨主。莫恠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妍。曹山揀云。此句雖近。不相似。為主中主。不對緣故。相似則對。是客中主。雖對緣則不同功也。如雲岩云。獨脫物外。豈眾聖之前。如未有眾聖之前。豈非黑白未分例也灼然。曹山云。甚諦之。亦如黑豆未生芽時也。此例甚多。略舉大綱。
補曰。凡此論中屢言事上者。謂正中妙挾事也。
偏中正者。此明涉緣不同功勳。為從語中辨得無言語底。所以却圓。雖涉門頭不同從外入也。為從一言下便明得。雖小涉緣不同諸緣也。如白衣拜相則是諸緣。此假今日下斷送則涉緣玄妙。大師云。如王索寶器。一鎚下便斷痕縫始得。又還假第二鎚否。云先斬自身然後誅九族。且合作麼生。石霜曰。一日生下一日王。亦云一撥當假一言撥。儞之時是屬緣。所以喚作緣便撥著了。直過那邊承當得豈屬緣耶。所以却圓。如王宮生太子。生下便在王宮。且不從外入。如一鎚下斷痕縫。當假一鎚之時。是涉緣斷痕縫然後豈屬功也。然且不得認著這個。非王本有之器。故如王宮生下太子。雖是王種。未是王故。大師頌曰。偏中正。失曉老婆至還認影。此豈非認著這個也。盖涉緣是自今日悟。王宮太子不可便稱王。一鎚便斷痕縫。不可認作王本有之器也。一體兩義也。盖時節不同耳。非親得洞山玄旨者。餘其涉卜度意想爾。如問大師如何是佛。答曰非佛。佛是緣。為問處從緣故。故亦從緣向儞道非佛。斷送儞過那邊去。有一般漢向舌頭上解。喚作以楔出楔。雖除得個佛。又爭柰非佛何。不可先師云如是便休也。不可只空區名句也。如一鎚下便須斷痕縫始得。不可以楔出楔也。這邊向儞道非佛。撥儞向郍邊。郍邊且合作麼生承當。大難大難。奉勸吾曹後學切須子細。莫如盲驢信脚。須向總未有十方一切諸佛與盡法界眾生已前㞧。此處若妙得㞧。自有語話分。終無不解語。佛不用學閑言閑句。先德云。但知心是佛。何處佛不解語。
正位中來者。為語勢從事上來也。喚作無語中有語。但傍這個轉不相觸也。正位者盖是一切諸佛及法界有情皆從此位流出。猶如眾漚生於海水也。為對緣故曲標正位也。若不對緣且喚作什麼。法身佛猶屬緣。為變異故。南泉云。喚作如如早是變也。須向異類中行。問曹山如何是異。云。我若向儞道。驢年得異麼。又云。異中不合類。他與麼道還涉緣否。又云黑豆未生芽時。藥山云。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道吾云相隨來也。為語中妙叶事來。故云相隨來也。雪峰云儞入門時共儞商量了也。國師云何不早問老僧。此例甚多。不能廣引。奉勸吾曹後學第一諦明正位。須向未有法身佛已前。未有虗空已前。未有真如法界已前。體取法身是光。摩訶般若是光。無量壽是光。一切含靈與金剛體悉是光。且是個什麼光。光未發時作麼生㞧。光光盡屬緣。若不對緣。正位何舉。猶如空中釘撅。雖然如是。作家不可無語也。故洞山頌曰。正中來。無中至斷舌才。但屬緣盡是塵埃。作家但傍這裡有語妙挾才。則得不傷也。傷則斷舌。不語則如被生埋也。審之。
補曰。生埋事盖用慕魄太子因緣。見豈函本經。
偏中至者。為語中妙含至理。得不傷故。亦是賓中主。正中偏是主中主。偏中正是賓中主。正位中來是獨脫來也。不論賓主耳。偏中至亦獨從偏中妙叶不相觸也。作家相見如兩刃相向。劍刃上安立性命。不相觸也。個中不是好手便是喪命。所以作家相見不可無語。故頌曰。偏中至。兩刃至冲天志。為語來勢不隨偏故中含無語。分明滿口道。不生痕朕故無縫罅。從者邊過郍邊。故亦云語中無語也。如石霜云三隻骰子拋不落。湧泉云無人得渠危。又云不掛寸絲。石霜云他無出入息。仰山云兩口無一舌。此例甚多。
兼帶來者。不涉偏正二途。此位似玄路中而無玄路也。盖是語勢全不立的虗空相似。呈之不著。為至妙也。如藥山見遵布衲洗佛乃問曰。者個從儞洗。還洗得郍個麼。曰把將郍個來。師乃休。又藥山帶刀。道吾問背後底是什麼。山驀口研。又問今日供養羅漢還來也無。答曰儞每日噇什麼等是其類也。此例甚多。喚作兼帶全無的的。只如者個物還的的麼。若也的的則屬物類也。古人云。千般比不得。萬物況不成。然雖如此。不得一向不的的。所以洞山頌曰。兼中到。不落至炭裡坐。且畢竟有人得此妙否。還待的的否。細詳之。無令卜度墮於意思也。
大凡語勢亦不可一向執一隅。如待特牛生兒了我即向儞道。又如空中鳥道。此不可以五位中辨。乃是玄學路來也。不同龜毛兔角者。盖是古談。者個物如是。妙之最妙也。不同虗空又不同水中月也。盖別是一格妙談。而教中舉喻。摩尼珠在天即清。在人即濁。若以五色裹之則作五色。若置水中則作水色。體非五色。此盖古人通㞧個物性。 如傅大士云。未曾暫有。全體現前。雖乃現前。難追難訪。又如當今世尊悟道偈云。因星得悟。悟後非星。不隨於物。不是無星。物體妙爾。若向此輩明得漸可撥入正位也。大凡今人文字事處見。只解尋苗。不解從根辨。只如承根得活。則青黃有異。花卉多端。如佛果般若涅拌法身等類。至於生死煩惱有情無情等。色色不同。乃至言教布義深淺。若解向根下覷得。則苗無不曉也。如蜀中和尚云。我若一向舉唱宗乘。稠嶺內路須荒。此談正位也。然後學者諱喚作正位。盖為不向根下㞧。只一向從苗作玄學㞧耳。如石霜云。斥其心意。忌說見聽。至於法身佛是見聽。此撥後進入正位也。只如離見聽合到什麼處。岑大士云。三世諸佛共盡法界眾生。是摩訶般若光也。光未生時作麼生委。此乃從根下擺撼也。如此徹人日月下其數幾許也。若非徹明即大難也。奉勸吾曹直須子細研決。須作師子吼。莫作野干鳴。奉囑奉囑。
安國和尚寶篋論竟
重編曹洞五位卷中
卍續藏第 63 冊 No. 1236 (重編)曹洞五位顯訣
重編曹洞五位卷下
門人 後曹山 慧霞 編
門人 廣輝 釋
後學 晦然 補
No. 1236-5 洞山三句 謙本所附
曹山舉洞山三句。恐混百丈三句。先揀出百丈三句。第一句者是依住調伏即無散失。便是知有。名為初善。第二句者絕前句依住調伏。為是知非故捨。是名中善。緣中善有捨解不忘。故第三句者即無捨解。此是出纏三句也。如何是一句。丈云不入教。如何是三句。丈云不入念。此俱表向上事。念者塵也。不入是事也。若說一句令眾生入地獄。若說三句渠自入地獄。不干教主事。又云。不入念者。念是剎郍也。亦云一[蒺-矢+生]。
補曰。續仙傳云。異人丁約隱於卒伍。韋子威事之。一日辭去。謂子威曰。郎君得道尚隔兩塵。子威問其故。約曰。儒謂之世。釋謂之劫。道謂之[蒺-矢+生]。
亦云一毫。亦云正恁麼時。亦云遍。亦云一生也。以要言之。不擬心是也。
△洞山三句。向上一句。門頭一句。超百億一句。向上一句例者。如藥山云。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 道吾云相隨來。 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祖云待儞一口吸盡西江水我即向儞道。 問如何是異。云我若向儞道驢年得異麼。此是咬齒一句。雖然如此。亦是正位中來。是無語中有語。故云來也。來者是那邊人看遮邊人為來也。亦是為人故就不圓轉中而圓轉道出。即是來也。無語中有語也。門頭一句例者。如問石霜如何是一句。云非句也。亦云一句也無。又云。諸聖有祖在。汝家有祖在。云如何是諸聖祖。云非聖。如何是學人祖。云非凡。 又問大光如何是別行一句。云教裡明不得。但是就偏位辨得圓者皆是門頭一句也。是有語中無語也。 超百億一句例者。即絕續句也。亦云不來之句。亦云倒底一句。亦云一人當千人。亦云相應之之句也。龐居士云。必竟真智一人功。喚作一人及第。亦云喚作過人䇿處。雲居云一人及第萬人獲安。
補曰。此所引語句皆至簡難詳。按居士本錄。偈云。神識自然無?礙。廓周法界等虗空。不假坐禪持戒律。只須真智一人功。又。十方來一㞧。各自學無為。此是選佛處。心通及第歸。又。眾生多品類。諸佛只一般。庶人見天子。知隔幾重關。若有過人䇿。欲見亦不難。䇿中契聖理。坐取國家官。又。曹洞宗派錄九峰䖍上堂舉古云。如似十人同選。但看牓頭一人。一人已過。九人亦過。一人不過。累及九人。僧便問如何是牓頭。師云先須得過。僧云恁麼則九人也應。師云一人得過九人何難。僧云恁麼則禮拜去也。師云汝是什麼心行(云云)。今以九人云萬人。盖以意取之耳。餘則未暇尋撿。
亦云一說。亦云一念。一話一音一句訓誨八萬塵勞法門。亦云度眾生。若一眾生未度則我不成正覺。一人得度總得度。以要言之則不續之句也。若不續時。即不無超也。
僧問疎山云。如何是超百億一句。師云是向去邊事。云因什麼喚作向去。師云。一句了然超百億。不是向去是什麼。云如何是門頭一句。師云奧來出世邊事。云。既是出世邊事。為什麼喚作門頭。師云諸佛是傳語人。祖師是把門漢。不是門頭一句是什麼。云佛傳什麼人語。師云還知有佛向上人也。云祖師把什麼門。師云。一切人近不得。喚作諸聖門。云如何是向上一句。師云全體本位是。云。既是全體本位。云何名為向上。師云三句中最上。喚作向上一句。云向上一句與向上事還同也無。師云不同。云如何是向上一句。師云適來道全體本位。云如何是向上事。師云三句不落。云不落三句麼事如何。師云。非但新豐。踈山亦不知也。
補曰。踈山語舊在上道。今移編於此。
No. 1236-6 寶鏡三昧玄義(新補舊無註要易說聽今夾岫師註)
四明天童沙門 雲外雲岫 註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
古德道。如是如是善自護持。此實證實語之事。體如金剛不變不壞。唯佛與佛乃能知之。心心相照如鏡對鏡。光光互融各不相借。豈非密用者哉。
汝今得之。善自保護。
此付法授受之際。毫釐無差。護惜受持。使慧命不斷故也。
銀杯盛雪。明月藏鷺。類之弗齊。混則知處。
夫履道一如者。內外明皎。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如銀與雪。如鷺與月。色雖相類。體未仝一。所謂鷺鶿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花不似他。當去彼取此以求真性。
意不在言。表機亦赴。
到此者獲自然智慧。不求言其言自至。雲從龍。風從虎。非人力之所能為也。
動成窠臼。差落顧佇。
求寂者沈空。忘空者墮見。捨空求道。道不可得。空空於內。情存顧佇。所謂一塵起而翳天。一芥隨而覆地。
背觸俱非。如大火聚。
夫進之不可即。退之不可離。心如火聚。莫能安立。到者裡能懸崖撒手。竿頭進步。前後際斷。方為究竟。
但形文彩。即屬染污。
祖師道。一切語言是提婆宗。以者個為主。然失之者喪其道。得之者污其道。不亦難乎。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夫夜半正明。當求明於暗。天曉不露。當求暗於明。若也暗中得明。暗不為礙。若也明中得暗。明不為礙。所謂如來堅密身。一切塵中現。
為物作主。用拔諸苦。
夫佛性流入一切處。與其同事。引凡入聖。度眾生而無怠。所謂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雖非有為。不是無語。
佛以無為法用於有為法中。立言以化眾生。佛道深遠。非智莫入。
如臨寶鏡。形影相覩。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夫鏡能鑑物從求。發現一無差惑。雖偽而真。雖真而偽。若能以真求偽。以偽求真。則真偽自見。
如世嬰兒。五相完具。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終不得物。言未正故。
夫新生孩子六識已具。如水上打毬子。不滅不停。婆和學語意。意存於語。語不可辨。當待其機熟然後自透。
重離六爻。偏正回互。疊而為三。變盡成五。
重離。易之二五。離者麗也。麗者明也。二五重離也。中正之謂也。疊而為三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也。變盡成五者。兼中至。兼中到。通前為五也。三則由漸入頓。五則由頓入漸。化眾生同歸涅槃。
如荎艸味。如金剛杵。
經云。譬如有藥。為呪所持。見聞同住憶念之者。諸煩惱病悉皆除盡。譬如金剛杵能除一切諸魔外道。
正中妙挾。敲唱準舉。通宗通塗。挾帶挾路。錯然而吉。不可犯忤。
此正中兼帶理事準行。敲唱以鳴其道也。偏正互融事得理遣。觸途無滯。故曰通宗通塗。出識不染諸緣。入識不居陰界。錯然則吉。其或不然。則為犯忤。
天真而妙。不屬迷語。因緣時節。寂然昭著。
經云。虗空無動轉。出生一切諸有為法。萬法變滅。虗空無壞。豈有迷悟哉。遇緣即宗。建立諸法隨其昭著。如四時行焉。
細入無間。大絕方所。毫忽之差。不應律呂。
夫至理者入鄰虗而不知其小。攝世界而不知其大。與陰陽同一造化。理之妙也。不應律呂。道無與焉。所謂毫?有差。天地懸隔。
今有頓漸。緣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規矩。
夫正偏五位。君臣之分也。君視臣。臣奉君。君臣慶會。中道立矣。兼中至。從漸入頓。順成者規也。兼中到。從頓入漸。逆成者矩也。不規矩不能見其道。觀者當觀規矩。
宗通趣極。真常流注。外寂中搖。係駒伏鼠。
宗通者寂寥非內。趣極者寬廓非外。真常流注。己見猶存。門裡出身則易。身裡出門則難。駒奔鼠竄。熏習難忘。
先聖悲之。為法檀度。隨其顛倒。以緇為素。顛倒想滅。肯心自許。
從上佛祖具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四無量心。度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之大施主。隨眾生差別之性方便教導。廣如來平等智慧。見聞覺知悉得清淨。非肯心自許者不能也。
要合古轍。請觀前古。
夫學道者諦審先宗是何標格。著佛衣。誦佛書。行佛行。如是證之即佛也。香嚴擊竹。靈雲見桃花。雪峰輥毬。秘魔擎杈。如是悟之即祖也。佛祖之道人人本具。豈生佛之有異耶。
佛道垂成。十劫觀樹。如虎之缺。如馬之馵。
古人學道樹下冢間。十年五載乃能成道。所謂久受勤苦乃可得成。雪山六年。少林九年。佛祖標格也。積功多少如虎之缺。如馬之馵。虎之傷人一度耳。生一缺傷人之多耳。如鋸齒馬之後左足白曰馵。左尚吉。道德之驗。喻此表之。
以有下劣。寶几珍御。以有驚異。狸奴白牯。
非弊垢衣無以見珍御。非狸奴無以見驚異。佛祖向異類中行。所謂入眾生界煩惱泥中。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鋒相直。巧力何喻。木人方歌。石兒起舞。非情識到。寧容思慮。
經云。譬如射師有諸弟子。雖未慣習其師技藝。然其方便善巧。餘一切人所不能及。木人石兒無情識思慮。喻其巧力非情識思慮所能到也。
臣奉於君。子順於父。不順不孝。不奉非輔。
臣奉於君則有憂國之心。子順於父則有克家之志。如周公之於文王。大舜之於瞽叟。倘不忠不孝豈可當臣子之稱。求道亦然。念茲在茲釋之在茲。感應道交可名曰道。
潛行密用。如愚如魯。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潛行者不露。密用者不覺。如春在花或去或來。如月在水不出不入。主主不相見。主中主也。是以懸佛日之長明。續慧命之不斷。豈小補者哉。
寶鏡三昧玄義(終)
No. 1236-7 汾陽昭廣智歌
或五位或三路 施設隨機巧回互
不觸當今是本宗 展手通玄無佛祖
右敘洞上宗。
或君臣或父子 量器方圓無彼此
士庶公侯一道平 愚智賢毫明漸次
右敘石霜宗。
或全提或全用 萬像森羅實不共
青山不礙白雲飛 隱隱當臺透金鳳
右敘石頭藥山宗。
No. 1236-8 心聞賁曹洞宗派頌
No. 1236-9 定齋閑閑居士曹洞贊(滏人。趙康文。字周臣)
醉蓬萊看何移斗柄。月轉銀盤。夜明簾外。露洗丹墀。尚排班人末。鶴出銀籠。鳳辭靈木。正翱天際。帝闕雲深。天顏霧映。九重深秘。回互偏圓。混融明暗。借位明功。借功明位。玉線金針。辨細中細。一句超然。劫前消息。任洞山不㞧。石女謳歌。木人撫掌。泥牛驚起。
補曰。甞見天童上堂云。一亘清虗夜正央。桂宮老兔冷噴霜。混融明暗無分處。誰辨個中偏正方。所以道正位雖正却偏。偏位雖偏却圓。正恁麼時作麼生辨。良久云。歷歷機前雙照眼。堂堂象外萬年身。
又達觀穎公初謁大陽明安問。洞上特設偏正君臣意明何事。安曰父母未生時事。又問如何體㞧。安曰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穎惘然弃去。至石門理前話問聰禪師曰。如何是父母未生時事。聰曰糞擊兒。又問如何是夜半至不露。聰曰牡丹花下睡猫兒。穎愈疑駭。後一日聰從容謂曰。此事如人學書。點畫可做者拙。否者工。何故如此。未忘法耳。如有法執。故自為斷續。當筆忘手忘心乃可也。穎於是嘿契其旨乃曰。如石頭云。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聰曰祖師意事理能盡乎。穎恍如夢覺。觀古人用處。可謂心手虗閑。箭不虗發。近代談此道者??滯於名數。謬解古人之妙處者多矣。今見閑閑之作。正抓著新豐痒處。誰謂代無其人。康文。滏陽人。初得法於慧林周禪師處。終禮部尚書。年七十四。仕五朝。官六鄉。自奉養如寒士。不知富貴為物。蓋學道所得云。詳見本傳。
重編曹洞五位卷上(以上卷上終)
No. 1236-10 曹山本寂禪師三種墮四種異類
三種墮
夫沙門取食有三等墮。作水牯牛是沙門墮。不受食是尊貴墮。不斷聲色是墮類。只墮去是甚麼人分上事。
揀云。欲知則是入異類中。不認沙門邊事。所以古人權借水牯牛為異類。祇是事上異類。非言語中異類。
若是言語中異類。則是往來言語盡是類。所以南泉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則頭角生。喚作如如早是變也。直須向異中行。如今須向異中道取異中事。夫語中無語始得。若是南泉病時有人問。和尚百年後向甚麼處去。泉云我向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去。云某甲擬隨和尚去還得麼。泉云。若隨我。銜一莖草來。
揀云。這個是沙門轉身語。所以道。汝擬近。銜一莖草來親近渠是。呼為無漏。始堪供養渠。
又云。隨類者。祇今於一切聲色物物上轉身去。不隨階級。喚作隨類墮。
又云。尊貴墮者。法身法性是尊貴邊事。亦須轉却是尊貴墮。祇如露地白牛是法身極則。亦須轉却。免他坐一色無辨處。並是稱斷供養邊事。欲須供養。須得此食。所以無味之味亦云無漏是堪供養。並餘觸污之食非無漏解脫之食也。有人問百丈以何為貪。云無漏為貪。雲巖云莫將以味為供養。道吾云知有保任處盡是供養。夫取正命食者。須具三種墮。是以僧問披毛戴角是甚麼墮。不斷聲色是甚麼墮。不受食是甚麼墮。云披毛戴角是沙門墮。不斷聲色是墮類。不受食是尊貴墮。
不受食尊貴墮。食者是本分事。知有不取故云尊貴墮。披毛戴角墮者。不執沙門邊事及諸勝報位也。不斷聲色隨類墮者。為初心知有自己本分事。迴光時擯出諸色聲香味觸法得寧謐。則成功後不報六塵墮而不昧。任之無礙。故云外道六師是汝師。彼師所墮汝亦隨墮。可以食食者。則是正命食也。亦本分事也。祇是就六根門頭見聞覺知不被染污呼為墮。不同向前怕也。本分事猶不取。況其餘。
又揀云。沙門取食有三種墮。作水牯牛是甚麼墮。代云。不處正位不揀其身。始喚作沙門墮。不斷聲色是甚麼墮。代云。凡情得盡。聖量亦忘。聲色塵中不應更斷。乃可取食。是為隨類墮。又云。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
問如何是彼師所墮。云田舍翁入聚落。眼耳鼻舌身意俱失却。
云如何是隨類墮。云不斷聲色又不失香味。
云如何是彼師。云六處。
云如何是汝亦隨墮。云存。云存個甚麼。云不得動著又不離聲色。
問不受食甚麼墮。云了達正因不存勝解。故云尊貴墮也。
又揀云。沙門墮者。亦不無其行。亦不無其間。雖有其間常無其間。雖有其行常無其行。其中此事切須知時節。莫東西。
又溈山云。我百年後作一頭水牯牛。左脇上書溈山僧某甲一行字。汝道當見之時。喚作甚麼。無對。後曹山代云。喚作水牯牛。
問未審此水牯牛還解耕稼否。云灼然。云是甚麼類。云披毛戴角者。云四時食何水草。云不入口者。
云如何是水牯牛。云不證聖。云如何是銜一莖草。云毛羽相似去。
問是超聖是超類。云是超聖。
問如何是水牯牛。云冥冥朦朦。云如何是銜一莖草來。云古人道了也。毛羽相似去。又云一草者。祗是明得不變異也。
師曰。祖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曰為甚麼狸奴白牯却知有。曰祗是百無所解。
云祇如祖佛為甚麼不知有。云。祖為執印。佛為相似。云祇如狸奴白牯知有個甚麼。云祇知有狸奴白牯。云如何是狸奴白牯知有底事。云。不從西東來。不從三十二相。
問如何是祖。云上有。云如何是佛。云相似去。
四種異類
一者往來異類者。如今一切聲色言語階級地位捨父逃逝盡皆。却向上祖又得為異類。又天堂地獄餓鬼畜生脩羅等皆是異類。
二者菩薩同異類者。先明自己然後却入生死異類中攝他。已證涅槃之果。不捨生死類。自利利他。願一切眾生皆成佛。從末後成佛。所以大權菩薩若不先化眾生。己事無由得成辦。故南泉云。先過那邊知有。却來遮邊行李。菩薩具六度萬行。教云。若有一眾生未度者。吾終不成正覺。誓願無邊。眾生無邊。如是誓願故名菩薩同異類。
三者沙門異類者。先知有本分事了。喪盡今時一切凡聖因果功行始得就體。一般名為獨立底人。亦名沙門稱斷事始得。表裡情忘。三世事盡。得無遺漏。得名佛邊事。亦云一手指天地。亦云具大沙門轉却沙門稱斷邊事。不入諸聖報位始得。名為沙門行。亦云沙門轉身。亦云披毛戴角。亦喚作水牯牛。恁麼時節始得入異類。亦云色類邊事。所以古人道。頭長三尺項短二寸。祇是這個道理。不得別會。
四者宗門中異類者。如南泉云。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則頭角生。喚作如如早是變也。直須向異類中行。道取異類中事。洞山云。此事直須妙會。事在其妙。體在妙處。曹山自道。此事直須虗一位全無的的也。覿面兼帶始得。若是作家。語不偏不正。不有不無。呼為異中虗。此事直須作家橫身。逢木著木逢竹著竹。須護觸犯。囑囑囑囑。
有人問余如何是異。我若向儞道驢年得異麼。所以有人問南泉。百年後向甚麼處去。泉云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去。云某甲隨和尚去得否。泉云。儞若隨我。含一莖草來。師云。此水牯牛不同沙門水牯牛。直須子細始得不迷時候。問如何是往來異類。師云未知有自己。又云一切言語聲色是非總是往來異類。
云如何是同中異類。師云不擇其身。
云如何是披毛戴角異類。師云不立觸淨。又非時答觸即觸。遇淨即淨。
云如何是宗門中異類。師云要頭則斫將去。得無遺漏始得通身。始喚作一塵一念。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到恁麼時節不處正位。不擇其身。却入異類中披毛戴角無異念。故云一切物類比況不得。諸佛諸祖計校不成。所以古人道。沙門邊語不得將尺寸語與人。故喚作勝句妙句。此是色類邊語。三者一切所有底物比不得。始呼為勝句妙句。所以古人道。千般比不得。萬物況不成。智者不能知。上根亦不識。亦云本來無相似。故勝句妙句勝句妙句者。天上人間測度不得底事。借此為語類邊說行。
稠布衲問如何是色類。師云披毛戴角。云如何是語類。師云曹山只有一雙眉。
又問如何是水牯牛。師云朦朦朣朣。云此意如何。師云不知有天地。
上座問。雲居先師有言。自少養一箇兒子。頭長三尺頸短二寸。如何是自少養得底兒子。師云日給難忘。
云如何是頭長三尺。師云不奈何。云如何是頸短二寸。師云至今還奈何得否。云如何是日給難忘。師云常在則是。云如何是常在。師云不違背則是。
云如何是不奈何。師云。到恁麼時。甚麼人奈何得。云至今還奈何此意如何。師云三世諸佛不奈何。
云如何是頭長三尺頸短二寸。師云不是從來底事。
問沙門行個甚麼行。師云畜生行。云如何是畜生行。師云披毛戴角。云如何是沙門行。師云物物不間斷。云不間斷底事如何。師云始得行。
云如何是披毛戴角底人。師云不懼業。云為甚麼到恁麼地。師云。若不懼業。甚麼處不到。
問。從凡入聖則不問。從聖入凡時如何。師云水牯牛。云如何是水牯牛。師云朦朦朣朣。云此意如何。師云但念水草餘無所知。云成得個甚麼邊事。師云祗是個逢草喫草逢水飲水。師又云。這個語有力。欲知有力。此人不報沙門邊事。亦不入諸聖報位。便是入異類。此異類是披毛戴角。喚作沙門行。亦喚作沙門行李處。亦喚作頭長三尺頸短二寸。欲知此意。到沙門行時。不欲將尺寸分親踈。不得說張三李四。
又頭長三尺者。只得從小至大。今日功成得到恁麼時。喚作勝句妙句。頸短二寸者是不坐沙門位。亦不處諸聖報。故為頸短二寸。恁麼時不得說著稱與不稱。所以道不將尺寸來向這裡思量也。雖然如此。猶是類邊事。須知有異類中事。不見道。知不到處不得說著。說著即頭角生。喚作如如早是變也。須向異類中行。喚作虗一位。喚作覿面兼帶。全無的的。
云如何是類。師云披毛戴角。
云如何是異。師云作麼作麼。
云如何是行。師云要頭則斫將去。
云只如異類成得个甚麼邊事。師云此事有二種異類。一者沙門異類。二者事上異類。事上異類者。狸奴白牯是也。沙門異類者。觸處得自由。始得不變易。不同那個。
師曰。此不變易事有二種。一者人人盡有本分事。二者知有底人不捨一切聲色是非。於一切物物上不滯。呼為一切處不易。亦喚作披毛戴角。亦喚作入泥入水。亦喚作行李底漢。云如何是入泥入水。師云不變易。云轉身也否。師云不轉身。云此人屋裡事如何。師云諸聖測不得。云為甚麼測不得。師云是伊不同諸聖。
云。此猶是類邊事。還有向上事否。師云有。云如何是向上事。師云向汝道則恐落類邊去。
重編曹洞五位卷下(終)(疑非全文乎)
No. 1236-D
好玉無玷。彫文喪德。予徘徊同州江府萬年山。請豐之僧林芳禪人秘顯訣。盥手拜寫而守持年於茲矣。於旦於莫雖好見此書。尚未能啖其理味空飢矣。頃依同袍同衣示教欲鋟梓。止抑以此書我宗極致也。往古雖傳聽其號於叢林。又未見於茲書。夥惜哉。習鑿齒曰。粃糠在前者乎。將見鈔我朝種月禪師此書兩卷。而雖抄錄彼師之鈔。前後大略才存十一二矣。疑月師所見非元晦然禪師之本乎。又月與然師時世如何。各可尋討也。自恐今雖訓黠。莫胡暗短不能證文字。倒或漏落誤而胡亂指點。且一字一點不加私意可知。乞洽聞作者高明達士勿訝少心。現大膽。冀一一訂矣。今我所急務者。只在此書弘通。若覧人不問或校合或點所不及而於世流通。可謂百世洞曹。千萬世洞曹。祈禱祈禱。
延寶八(庚申)天中秋明月後
武野葛西庄見性寺主 淵龍 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