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部卍續藏第63册P0725 初學記(一卷) 〖元·清覺述 道安注〗.txt
卍續藏第 63 冊 No. 1253 初學記
No. 1253-A 白雲祖師初學記序
初學記者。白雲祖師清覺之所作也。覺公以先聖之後。為瞿曇之學。文字語言。所以開羣迷引後進。發揚三乘十地之要。使之入佛知見。惟恐人不為佛。其心切切如此。夫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情也。生而靜故。各具此靈明知覺之妙。感而動故。皆有障菽流蕩之失。釋氏有憂之。祛其障蔽。返其流蕩。或勸或誘。或怖或證。使歸於一乘。然而六道眾生。波旬外道。其趣不一。佛以正道扶持救護。千經萬偈。不憚於煩者。良以此也。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白雲祖師。敷揚演說。以惠一切。俾由初地以至十地。直與如來等正妙覺。其與佛心。何以異哉。白雲宗主明仁。奉以奏
御
聖上乙覽之餘。命錄入大藏。以傳久遠。是亦如來開悟羣生之仁也。孟頫豈勝歡喜讚歎之至。謹敘于卷首云。皇慶二年三月七日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趙孟頫序。
No. 1253
初學記
初學記。
記者。經論之流類也。佛滅度後。三乘聖賢。或記已往之事跡。或說未來之報應。或敘當世之化源。或採摭經法。直明佛意。撰集文籍。隨作者意。以立其名。大小乘三藏後聖賢撰集是也。但西域多名經論。東夏多名記集。其實一也。今名記者。即彼論也。又復記即錄也。順理善法。可記錄故。記錄三乘十地之法。以示初心。令其習學。又記即答也。初心好學者。請問起行造修之法。故作此答。而云論者。循環研竅。義理分明。令初心者易於習學。而言學者。效也。效習不已。自有所見。有所見者。即名為覺。既覺悟已。務於起行。行必到家。名究竟覺。覺即佛也。然必在於初心。故名初學。亦示不輕之意也。文云。千里一步為初。斯良證也。
西京寶應寺沙門釋 清覺 述。
此是記主之衘位也。總別三重。一西京是總。寶應寺是別。西京非止一寺故。二寶應寺是總沙門釋是別。寺容四眾人故。三沙門釋是總。祖師尊諱是別。釋子非一故。述字。通於能所。祖師是能述。記文是所述也。西京。是四京之一。地名。洛陽即周公之所營者。後漢建都于此。漢以火德王天下。改曰雒陽。有唐仍舊號。令屬河南府。寶應寺依龍門山住。山在洛陽之西。今不言山名而舉地名者。西京是大都之稱。餘杭亦有龍門山故。寶應寺。即記主受經之處。記主於熈寧二年。禮海慧大師。出家受具。後海慧說偈。勸發游方。元祐八年。掛錫于古杭靈隱寺。僧俗問法者。紛紛而來。住持懶菴童和尚。請師駐錫於寺後白雲菴焉。師初誕日。有白雲滿室。因以白雲自稱。茲菴之名。默與心契。從而居焉。由是白雲之名。流芳益著。且白為眾色之本。潔淨無瑕之謂。雲者。應用而來。來無所從。用謝而去。去無所至。而能含潤法雨。益濟萬物。重重無盡。有雲像焉。廣說法喻。如華嚴經。聖人無名。為物立稱。響頒人天。良有以也。沙門。是出家之通號。釋字。是本師之姓氏。紹隆繼踵。宜其具稱。上清下覺。記主尊諱也。字本然。號白雲。姓孔氏。即至聖文宣王五十二世孫也。其宗人孔宣義。有真讚可考。進士孔璿。集宋朝朝士。與諸禪講讚文數十篇。刊刊於世。其餘始末。具在本傳。述而不作。謙之至也。
南山大普寧寺嗣孫 (道安) 注
佛道不可不學 生死不可不憂
此二句。是一部之總意也。記主乘願力以出興。為眾生而製作。所以開宗立教者。意在於此佛道。華梵影略。約揀為言。可以離貧窮受富貴。度生死越苦輪。雖有正助權實之不同。皆名佛道。故淨名經中。說佛道品。對治疑執。人天界中。不可不學。不學則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矣。故次句云。生死不可不憂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豈可安然坐待酸痛。學道之士。常將此二字。貼在鼻尖上。作箇對治法門。古人用心。如此其急。今人豈可不憂也。
區區枉過浮生 智慧翻成愚拙
此明不學之過也。有智之人為智所使。祇陪人事。營理世緣。但於名利留心。何暇參尋佛道。或復高推聖境。世智辯聰。不特虗度光陰。翻更沉淪苦趣。可謂愚拙之甚矣。
莫怪學道不成 時人盡投邪窟
問學佛法者。不為不多。少得成功者。所謂勤修苦行。弗涅槃因。豈非學道者枉費工夫耶。故作此答。由不得其正途。所以不成其道。
欲得不遭欺誑 莫離十地三乘
十地三乘。階降次第。如人還家。明識道路。則不為人牽引欺誑矣。然十地三乘。經論互出。華嚴所說。十地唯是一乘。大品所說。十地通攝三乘。同性經中。三乘之人。各有十地。所謂聲聞十地。緣覺十地。菩薩十地。各有其名。菩薩十地。名同華嚴。義則有異。今文十地。參用華嚴之名。模榻大品之義。籠絡諸經。自成一家意。在通而不局也。言三乘者。亦有多種。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為三乘。二者大乘中乘小乘。名為三乘。此即菩薩緣覺聲聞也。此中自有三義。一則融一乘同大乘。合二乘同小乘。故唯三也。二則大乘中。自有三乘。如入大乘論說。三則小乘中。亦有三乘。如小論中。自有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問既有佛法。何名小乘。答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異於二乘耳。今文三乘。當於何種。一中當其第二。二中全用。三說雖約機約法約喻不同。並通諸文。而不局定。意在勸發行人造修出界。而不局於文字教限也。
若是不依正法 恰如登樹捉魚 又似井中摸月
十地三乘。是其正法。捨此別修。如緣木求魚。獼猴救月。此喻不修之人也。正法云何。如下文說。
頓教妙覺佛乘 十地稱呼菩薩 五果緣覺辟支
四果六通羅漢 三果二果一果 諸漏未有神通
般若悟心見性 名目稱呼內凡
此示十地三乘之位也。自第六遠行地。至第九法雲地。是菩薩乘。次前第五果。是緣覺乘。四果阿羅漢。是聲聞乘。三二一三。進未能至聲聞。退不可居凡位。故云諸漏未有神通。當是聲聞乘。向見修二位也。般若悟心見性名目稱呼內凡者。聲聞有二位。初凡二聖。凡位又二。外凡內凡。外凡自分為三。初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此三俱屬外凡。亦名資粮位。人天二乘。創心入道。修此三門。對治凡習。內凡有四。謂暖頂忍世第一。此四亦名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二凡共七。通名七方便位。文云。般若悟心見性者。人天外凡。於三法中。淘練已久。悟般若心。見真如性。䇿勤加行。趣於聖果。即入見道位也。其次聖位。亦分為三。一見道。當於初果。二修道。當於第二第三。三無學道。當於第四聲聞乘位。方究竟也。問文云十地稱呼菩薩。今此何云六至九耶。答第九法雲地。即他經中第十地名。今云十地。猶約他經說也。問頓教妙覺佛乘。應不在十地三乘之數耶。答此位正是所修之果。三乘十地是能修之因。由歷三乘十地次第漸修。因行已圓。頓證妙覺。故此特云。頓教由漸入頓。即漸修頓悟之衡量也。問既云由漸入頓。只合自小之大。先說一果二果次第。至於佛乘。文中何得倒置耶。答此順佛經。從本起末。要令學者返本還源。故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若修果位不成 總是著空著有
證宗論云。悟道不證果者。名為著空病。講經不證果者。名為著有病。天下三乘教藏。堆積如山。並不見箇三乘道人者何。皆因著空著有病也。問佛法以空有為門。令人修造。弘傳之者。或毀空讚有。或破有讚空。或云空淺有深。或云空深有淺。各憑經論。成熟機緣。除此二門。別無可托。今皆目之為病。莫不與經論相違麼。答經論所談。歸於中道。執著一處。即是病源。是故目之。為著空著有病也。
要知經藏根源 余今為君解說 非是貧道多言
初學要知子細
問修行之人。既悟無常迅速。便當火急修行。然未看經。遇緣即宗。安知不落空有二病耶。答要知經藏根源。余今為君解說。記主可為慈悲深厚。無問自談者也。古人曰。不請而教。孰云不欺。既無請者。何必多言。答初學要知子細。言貧道者。佛法初來。僧人皆名道士。自稱貧道。今循古說也。
猶如明鏡當前 照見古今邪正
喻明可見。然喻中具法鏡。但照見妍醜短長。今曰古今邪正。乃約法說。
塵沙諸佛出來 此事終無移改
塵沙即恒沙也。尋念過去佛。亦應說三乘。佛佛道同。誰敢移改。
學道先求因地 果位直是修行 若非果滿功圓
雖是口快舌端 決定非干正法
前三句修行實效。後二句徒事虗文。又初二句因地覺心。要與果位名目相應。後三句皆是返顯之辭也。
初學先求因地
因地二字。法喻立名。地能生成荷載。若無種子。則無所生。修行之人。莫不以發心為因。發大乘心。得大乘果。發小乘心。得小乘果。未有發小心而得大果者。是故經云。因地不直。果招紆曲。記主深恐初學之機洗心非正。故此特云。初學先求因地。而言學者。猶飾也。器不飾。則無以為美觀。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若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則道業踰高。益之則學功踰遠。故形將俗人而永隔。心與世情而懸反矣。
初從戒定慧修 須知名目般數
上句總標。下句生起下文之意。題云初學。即以此三法為篇首者。當知此三皆名學也。初修學人。必以此三法為因地者。為對世間舊邪三學。立正三學。以對治之。亦示翻邪歸正之意也。戒以防非止惡。定即息慮靜緣。慧乃破惑證真。此三法門。俱當修學。修學之門。依其次第。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所以爾者。身口所發。事在戒防。三毒勃興。要由心起。今則先以戒捉。次以定縛。後以慧殺。理次然矣。然此三法。正是經律論三藏所詮之義。通名學者。諸佛菩薩本意。欲令人學戒學定學慧。故以經律論三藏三教。而詮示之。故云。三學非為學於文字言教而已。故大小乘諸教中皆云。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不言增上經學律學等。標題云。初學先求因地。即繼之戒定慧修。良有以也。名目般數。如下文說。
五分戒香熏體 一言萬部都収 小乘因名四諦
辟支十二因緣 菩薩須行六度 佛乘十方安排
五分者。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轉五蘊肉身。為五分法身。分世出世間之異。今五分香。皆稱為戒者。以戒為初。由戒生故。戒之一字。無所不包。故下句云。一言萬部都収。雖云一言通目。應機不同。故下文云。小乘因名四諦等。然此諦緣度力。由三乘及佛。得名不同。其實皆從戒中生起。
達磨胎息禪定 千里一步為初 到此歡喜地成
立作內凡基址
初句正明定體。次句明其要義。後二句功成得名。且言胎息者。約喻立名。喻如有情初入胎時。但有一息。持其肉塊。漸至長大。成形出胎。是時未辨好惡。修禪定者。持心一處。若存若亡。一切善惡。都不思量。直至功成。不離最初一念。故下文云。千里一步為初。到此歡喜地成者。此地本是菩薩十地中之初名。華嚴瓔珞皆同此名。乃在住行向三賢之後。言內凡者。或指三賢為內凡。十信為外凡。既曰歡喜地成。何故又曰內凡耶。答今此是三乘十地。不與華嚴瓔珞是同。名為歡喜者。在凡夫位中。方將發心慕樂入道。故得歡喜之名。如經云。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乃至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位。住歡喜地。成就多歡喜多淨信等。尚未向於初果。何況菩薩地之初位耶。言內凡者。如小乘四位中。初方便位分二。一外凡。五停心觀等。二內凡。四加行位等。從四加行。方入初果。謂之見道位。即下指見道沙門是也。
四諦苦集滅道 真如般若依持 聲色同含實相
經云見道沙門
問前以諦緣度等。分配三乘。今何只舉四諦法耶。答證宗論云。起首修行。是四諦法。當知四諦是初修行人入頭處也。其次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名目雖殊。亦不出此四諦之法。真如般若依持聲色同含實相者。修行之人。深觀四諦。功成見道之相。經云。見道沙門者。前云內凡。是方便位。今此正當見道位。下去是修道位。於道有所見故。方曰真修。即是先悟後修之意。小乘經論。皆如此說。
既知登地已去 初禪四果漸生 華嚴法界理事
真如一體三身 分開法性法相 合成佛性佛心
勿論有情無情 攝屬圓覺妙用
初句躡跡上文。次句依正二報。如下文說。初果得初禪。二果得二禪等。今云初禪四果者。舉初後以攝中間也。既有漸之一字。次第漸入漸證。至於極果。皆由四諦而起也。華嚴法界理事者。華嚴四法界。不出理事二門。三身一體。性相合論。情與非情。皆同妙用。並是功成證極之相也。
道士別號虗無 神仙謂之元氣 造化虎龍交遘
乾坤離女坎男 急急修性養神 進火先須煉己
虗無元氣。同出而異名。虎龍交遘。道家者流。固形永命之術也。世傳。天師於龍虎山。求白日上昇之法。燒丹煉藥。水火呪術。其源出於彼山石洞之中。雖云玄妙。未免輪迴。若不進修。終從敗壞。
孔子太極太素 孟子養浩為真 莊子參寥宴默
老子萬物歸根 更有多般名目 理實無形無名
周易鈎命訣云。天地未分之前。謂之一氣。於中轉有五運。謂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今言太極太素。不約次第。趣舉二名也。雖非孔子之言。乃宗孔子之教也。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畟塞乎天地之間。參寥出於莊子。宴默。乃記家述其道也。老子云。萬物芸芸。各歸其根。理實並是假名。本無形狀也。
大道須排十地 均攤乃作三乘 釋道儒分三教
經書山海無窮 若能収屬道德 徒勞萬戶千門
文字屈指數沙 統屬三乘十地
以佛教會通儒道二教也。所以會者。儒資戒律。道助禪那。門戶不同。其致是一。亦示海攝百川全収之義也。初二句總舉其本。次二句派總為別。次二句以本奪末。後二句攝末歸本。
第一須陀洹果。
十地三乘。是誰建立。有二義。前九位是漸教。二乘眾生業行建立。佛菩薩等。依而住持。第十位是頓教。大乘佛及菩薩願行建立。有情眾生依而住持。問下文多依法華所立。法華宗於會三歸一。今但說三乘。不言一乘。何耶。答頓教大乘。即一乘也。會前三乘。歸一佛乘。故經云。初以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今文但云大乘。不言一乘者。一則為順經文。二則所宗三乘故。問此頓教大乘。即一乘者。為在十地之外。為在十地之內。若爾何失。二俱有過。若云十地之內者。既云三乘十地。安得三乘之外又有一乘耶。若云十地之外者。既云三乘十地。如何又出十地之外耶。答據今現文。即在十地之內。雖云一佛乘。即是會三所歸之一。亦是對三顯一也。若據證宗論說。妙覺大乘。當第十一位。三乘十地。總會歸于頓教大乘。即是會漸歸頓之意也。記主二文不同。二俱有理。第一須陀洹果者。即聲聞乘中第一果也。此當菩薩十地中第二離垢地。向下二果。是其第三地。三果是其第四地。四果是其第五地。五果辟支是其第六地。第六入菩薩乘。是其第七地。第七是其第八地。第八是其第九地。第九是其第十地。第十立名妙覺地。則在菩薩十地之外。有何所以。跨越初歡喜地。却以二地為初。乃至十地為九。却以妙覺。揍成十數耶。答自有深意。初歡喜地是見道位。是出世之初基。菩薩依此。修於三學。三學之內。戒㝡在初。二離垢地。正表持戒。因地既云初從戒定慧修。所以取戒度為初位也。又況初歡喜地。表於布施。布施非出家人所尚。出家當以戒行為先。問大品中說乾慧十地第九菩薩地十名佛地。謂之三乘共十地法。何不用此。却將菩薩十地。增減立名耶。有此例否。答金剛十八住中。第十七證道住。配歡喜地。第十八上求佛地中。國土淨具足。方以第二離垢為第一。乃至以法雲為第九。等覺地為第十。與此例同。又菩薩十地攝佛因位。一乘三乘聲聞人天等。並在其中。故得引用。聖師立教。據自所證而說。不可拘其出處也。
進修一果一向 證得一分報身 一重身光出現
一分塵垢去除
言果向者。果乃酬於趣向之因。向者向於果。故合先向而後果。今不爾者。意在果故。修證果向。盖不同時。皆以苦集滅道。而為進修之本。如俱舍說。證得一分報身者。由是漸次十位滿後。稱為圓滿報身。故彌陀懺中。禮清淨海眾。總名滿分二嚴身者。即是從一至九。皆名為分。直至第十。方得稱滿。運心普禮。故云清淨大海眾也。一重身光出現。重字宜作上聲呼。即不輕之謂。若作平聲義者。一重兩重。以表重重之義。如云一燈二燈至百千燈。不妨後後益明也。一分塵垢去除。即是第二離垢地名也。到此位矣。法爾自知破戒有罪。故性不殺盜等。性本自然。不由人教。故云離垢。即離破戒之垢也。
便超欲界六天 已得初禪小果
六欲天者。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此之六天。未離欲心。故名欲界。今須陁洹已預聖人流類。已絕欲心。故云超越初禪小果。初禪非小果。小果得於初禪。初禪有三天。一梵眾。二梵輔。三大梵。言初禪者。禪有四界。此當第一。故名初禪。梵語禪那。此云靜慮。靜即定也。定能發慧。故經云。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以此三天。為初果人報身受用之土也。
世間名利不求 煩惱客塵不染 終日持塵合覺
經中立作預流 已預聖人流類 諸漏未得盡除
更須七返人天 漸入有餘涅槃
初三句對前顯勝。後三句對後彰劣。中二句正立果名。既入聖流。蠅利蝸名。終不介意。一切眾生。不成聖果者。皆由客塵煩惱所悞。今不染著。則自然背塵合覺矣。梵語須陀洹。此云預流。預者入也。流者類也。已預聖人流類故。言諸漏者。諸言不一。要略有三。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漏者。煩惱現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絕。名之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厭惡。損污處廣。毀責過失。立以漏名。既未盡除。則人天未免。言七返者。七來人中。七生天上。如七步蛇。所螫毒力定故。前三果皆名有餘涅槃。故云漸入。
恐為小器易盈 勿向人前誇道 誓求無上菩提
早達漏盡那含 便是生死彼岸
初二句誡其自伐。後三句勸其進修。
死時吉祥好相 直展一指示人 其屍不臭不壞
從來表法如然 得意生身此是 道臕迤邐增深
精進兼修助道
吉祥好相。不受痾纏。坐脫立亡之謂也。一指示人。表得一果也。二果展二指。三果展三指。例此知之。其屍不臭不壞。表得初果故。故云從來表法如然。意生身有三種。一三昧樂正受意生身。勢力任意故。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隨理自在。如意現生故。三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即事無相隨機赴。意自在故。上皆望後佛為生死。望前不足。名意生身。今此義當第一種也。迤邐。次第漸進之義。助道有二義。通途言之。除此三乘十地為正道。外皆是助道。如日用六事法等。二則㝡後頓教妙覺佛乘。是其正道。從初至九。皆助道。前義為優。何者。文云精進兼修助道。意云。精進之人。除此三乘十地之外。兼修百行。皆為助道。如壽禪師。一日行百八件方便等也。
第二斯陀含果。
斯陀含是梵語。此云住薄地。亦名一往來。且言住薄地者。謂此二果聖人。已斷欲界六品修惑。煩惱漸薄。故名住薄地。又名一往來。如本位說。
進修二果二向 證得二分報身 兩重身光出現
便與發光相對
初三句例上可知。言發光者。即是菩薩十地中。第三地也。
惟是自覺自知 切莫誇逞外人
果位聖人。權現凡身。與其同事者。意在攝生。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等。乃自覺自知之謂也。
已起梵眾梵輔 便生色界二禪 此位諸漏未盡
凡夫習氣未除 更須一往一來 或生欲界天上
梵語斯陀含果 此云更一往來
初二句對前顯勝。次二句對後彰劣。後四句正釋本名。色界二禪。自有三天。一少光天。二無量光天。三徧淨光。以此三天。為報身受用之土。不揀聖凡。皆有習氣。雖證果聖人。亦所不免。但有厚薄之殊。故今特以凡夫二字揀之也。或者。不定之辭。不定生於欲界天中。或生人間故也。更一往來。證成上義。
切要安身寂靜 勿令俗事縈牽 精進波羅日用
早令金鑛分離 已見無生無滅 又知無我無人
正好著力修行 報答四恩三有 堪消施主供養
已成無相福田 不獨人間慶賀 更兼神鬼欽崇
初四句立志。金鑛舉喻。佛性真金。煩惱鑛穢。早使分離。佛性顯時。煩惱滅也。次四句成功。無生滅證真常。無我人明佛性。四恩有二義。三有從略說。後四句銷供。道業既成。堪可銷受人間供養也。福田二字喻說。堪為人間種福之田。言無相者。不作有為因果之想。即達三輪體空之意也。人間慶賀者。可謂一人得道。萬口稱賢。
第三阿那含果。
梵語阿那含。此云不還。亦云不來。亦云出欲淤泥。出欲淤泥者。謂欲界煩惱。二性繁雜。如淤泥不殊。今此聖者。已永離故。名為出也。不還之義。如下文明。然此那含。三界通說。有其七種。別辨成三。欲界一種。色界五種。無色界一。於四果中。第三果人。行相最廣者。以是有學位終故。
進修三果三向 證得三分報身 三重身光出現
位同焰慧一般
初三句例前第三果人位次。即與菩薩十地中第四焰慧地是同也。
已出初禪二禪 又見三禪境界 此位諸漏已盡
生死永不沉淪 梵語阿那含果 此云更不往還
蟬蛻便歸寂滅 跳出煩惱火坑 一者壽等太虗
二者極樂無憂 三者不負檀越 四者不枉出家
初二句所依土。三禪三天。一少淨。二無量淨。三徧淨。以此三天。為此位聖人報身受用之土。次十句對前顯勝。初二句直明。次二句翻梵。次二句喻顯。後四句成功。
汝是教門祥瑞 令人稽首歸依 未成無上菩提
早是人間希罕 願君勇力修行 六通羅漢在近
初二句稱讚。次四句勸進。
第四阿羅漢果。
阿羅漢是梵語。或言無翻。名含三義故。一曰不生。亦曰無生。二曰殺賊。三曰應供。含此三義。故存梵名也。
進修四果四向 證得四分報身 四重身光出現
正是漏盡聲聞
初三句例前。後一句證果。前位已云諸漏已盡。今云正是漏盡聲聞。豈不重繁。前約勝進說。今是自分說。漏亦多種。今方俱盡。即諸漏已盡等也。
梵語阿羅漢果 此云應受供養 便有三明六通
草略為君解說 一者聲明不惑 二者色明眼辨
三者思明無疑 更有六通作證 天眼通而無碍
天耳通徹遠聞 他心通彼意念 宿命通記前生
漏盡通達無我 變化通得自由
初二句翻梵成唐。應受供養。應字平呼。有三義。一應永害煩惱賊。二應受人天廣大供養。三應不受後有。今惟一義。人所熟聞故。第二位云。堪銷施主供養。今云應受供養。優劣非無。前以功業堪銷。今則正當職分。前但人間。今兼天矣。次十二句。具說三明六通。初二句總標。言三明者。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盡明。知三世故。說此三明。宿命知過去。天眼知未來。漏盡知現在。即六通中之三也。餘三不得稱明者。餘三劣故。身通但是工巧。天耳但聞聲。他心緣他別想。是故餘三但得名通。此如婆沙中說。次三句三明。却與適說不同。第一聲明。乃在五明之初。第二色明。義同天眼。第三思明。義當漏盡。然且強配。記主必別有據也。後七句說六通。於中初句總標。其次六句。句各一通。目連尊者。始得六通。即是此也。通之與明。經論皆異。並如智論第三廣說。恐煩不引。
真是漸教小乘 理合一身自度 譬如驅羊拽車
獨自牽出火宅
初二句誡勸。次二句喻明羊也。非是駕車之器。以表此位道力卑薄。未達大乘深妙。不堪為人法師。且可自度而已。
報屬十三梵天 稱呼六通羅漢
初句所依土。比前位之上。更增加四禪四天。為報身受用之土。言四天者。一福生。二福愛。三廣果。四無想。次句依德立號。
第五辟支佛果。
辟支佛是略梵語。具云辟支迦羅。此翻緣覺。下文與此唐梵影略也。言緣覺者。觀察十二因緣而悟道故。法華經云。為求緣覺者。說應十二因緣法。是此義也。或曰因緣起覺。故名緣覺。即是觀緣悟道之意。亦翻獨覺。出無佛世。無師自悟故。此有麟角部行之不同。避煩不錄。
進修五果五向 證得五分報身 五重身光出現
現前五地一般 漸教二乘了畢 到此緣覺最尊
初三句例前。次云現前五地一般。在菩薩十地中。第六現前地。今趲為第五位。此中不配初地故。已如向說。後二句結屬二乘之名。
報屬十八梵天 此是大乘停半 獨覺獨自覺知
未可為人師範 猶如將鹿拽車 獨自牽出三界
初句正明色界四禪。總有十八天。今云爾者。第四禪中。具有九天。前羅漢位云。報屬十三梵天者。自四禪中。第一天起。至四天而住。正當四界四禪十八天中。第十天起。至第十三住也。今此本是第四禪中。第五天起。至第九天而住。正當四界四禪中。第十四天起。至第十八天住也。二處之文。並舉末後一天為數。故云報屬十八梵天。如此則此位自有五天。為報身受用之土。言五天者。一無煩天。二無熱天。三善見天。四善現天。五色究竟天。通名五淨居天也。此是大乘停半者。以此十地。作大小一分時。前五是小乘。後五是大乘。今當第五位。故云爾也。獨覺獨自覺知。釋名。未可為人師範。誡勸。末後二句喻說。鹿非駕車之用。以表此位。權漸二乘。方得大乘中路。即不堪為人師範。且可自度而已。
次作三乘教主 直須十地安身 暫宿門外草庵
莫住化城小果 昔日五千退席 盡是聲聞緣覺
譬如貧窮乞人 得少便為豐足 恰是眾裏醩糠
見佛咸德走去 不堪受斯大法 正是憍慢比丘
犀猊生得狐兔 鸞鳳產下鴉鵲
初二句立理。次十句引證。並是法華經文。後二句喻明。
奉勸後賢高德 莫學小器辟支
上句勸。下句誡。
第六遠行地。
後四位是菩薩乘。即第六七八九之四位也。菩薩是略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更有多名。既異翻不定。今用梵音也。遠行。在十地中。當第七位。今云第六者。用彼名而不用其義也。在彼約其多劫修行。故云遠行。今則不爾。下文自說。
修行得到此位 證得六分報身
六分報身。例前位說。從初發心。加功用行。今至有相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至此真如無相邊際。最難得到故云修行得到此位也。
棄下聲聞緣覺 遠求無上菩提 梵語阿毗䟦致
此云不退道心 譬如下水之舟 湍流不須多力
習成定慧工夫 勢力速如飛去 總是修行如此
何愁佛法無人 初從得意生身 今已超遷五位
若無魔難干懷 十地如觀掌內
初四句立理釋名。此名有二釋。初云遠求無上菩提名遠行地。次云不退道心。亦名不退地。經云。菩薩到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故云棄下聲聞緣覺。次曰遠求無上菩提。釋遠行二字。與彼本地所釋不同。彼約從前說。今約次後說也。阿鞞䟦致是梵語。亦云阿惟越致。此云不退轉。智論云。無生忍法。即是阿鞞䟦致。無生忍乃此位之勝進也。故特用此。以立位名。經云。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故下文云。譬如下水之舟湍流不須多力。此二句約喻。習成定慧工夫等。是合法。後六句舉前況後。總是修行。如此等是慶幸。次四句正述。初句指前第一。今當第六。故云超遷五位也。古人云。道高魔盛。地位到此。非人間可惑。只恐魔來。楞嚴五十種魔。為此發也。
已出色界禪天 見住空無邊處
以無色界四天中空無邊處天。為報身受用之地。
凡所有相虗妄 如今驗在目前 如夢幻泡影電
方知佛語無虗 水影鏡像迷人 三界盡遭吞噉
選甚二皇五帝 誰怕晉宋齊梁 自古英雄征戰
從頭屈指高賢 早知無我無人 爭甚浮名浮利
初六句以教照心。總知不實。後六句以今驗古。徒枉前功。
第七不動地。
成唯識論云。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名不動地。
此位七分報身 已到識無邊處 法身空有齊肩
報身均攤十地 應身變化無窮 乃是道人活計
初句能依身。次句所依土。即四空天之第二天也。次三句別說三身。以此地中。具三身故。若在華嚴。則說十身相作矣。末句結屬當人。
此位名稱不動 引舉楞嚴頌云 妙湛總持不動
首楞嚴王希有 消我億劫顛倒 不歷僧祇法身
寒山有詩一首 吾心有似秋月 影現碧潭皎潔
世間無物比論 教我如何宣說 可謂秋江一點
依稀大海潮平 恍惚冰壺雪竇 表裏瑩徹無瑕
可憐心地洒然
初句標名。次十句引證。後五句喻顯。引證中。初五句引經。次五句引詩。既引詩而又引經者。義理相同故。世出世間之法。皆如此故。引經證中。初句舉經。次句讚佛。次句讚法。次句斷障。末句悟道。所以引此者。前說所證三身。今舉妙湛總持為證。表不妄談也。末句據文演義。欠一獲字。非欠也。證悟至此。本具法身。不必言獲。引詩證中。初句舉名。次即四句詩也。既悟至此惟證。乃知理圓言偏。固難說也。喻顯中。初四句舉喻。第五句合法。喻上不動之義。佛體不動。無有作意。如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爾如此。亦如鏡像隨形所現。鏡且不動。可見心地洒然矣。
堪嗟城市喧喧 愁見六塵袞袞 佛賜華海乾坤
爭那迷人不見 木虫不知木外 井魚不信井餘
區區聲色之中 杳杳㲉形之內 牽羊來赴市中
捕魚已安砧上
初二句世緣妨道。次二句佛境難知。後六句喻顯凡庸。故興愍念。
今蒙佛贈三乘 頓生極樂國土
有能修此三乘教法。必能證此三乘聖果。出火宅樊籠。入蓮花淨域。原其所自。皆佛贈我也。
第八善慧地。
依真如理體。起無碍智用。成就微妙四無碍解。善說法故。名善慧地。
到此八分報身
地地增高。故云八分。比後欠二。已前皆不及矣。
已至二十七天 呼為無所有處
無所有處。乃第二十七天。有本云八。字悟也。
喻如大牛之車 灌頂法王子位 名為受職菩薩
始入大乘下位也。生在佛家。名之為兒。受灌頂法王子之職位。故下句云。名為受職菩薩。
理合說法度人 見有六根功德 普徧三千大千
眼有八百功德 十方普現眼前 耳有千二功德
聽聲遠徹遐迹 鼻有八百功德 能齅百億界香
舌有千二功德 說法力在舌根 身有八百功德
造化隱現身中 意有千二功德 六根智慧主宰
得是六根清淨 紹佛說法傳燈
初句按定。次下通妨。問有何因緣。說法度人。答見有六根功德等。初二句總標。次十二句正明六根功德。末二句結顯本位。六皆名根者。皆有生長義故。又皆是竅穴門戶。四大為其體質。由此謂之根門。
法華第十九品 留與法師看詳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正說六根功德故。
法華第二十品 不輕菩薩化人 正法像法滅後
增上慢者橫行 不依菩薩正路 計著邪法亂人
是時不輕禮拜 拜告邪慢比丘 請行十地正道
勿將非法陷人 邪慢有大勢力 惡口罵詈不輕
不用虗妄授記 汝是無智比丘 當是四部惡人
不信三乘十地 二百億劫地獄 邪慢豈可不聞
不輕尚遭打擲 況復老身孤寒 甘伏被邪毀辱
初二句總標。次十五句舉經證據。聖化尚然。末後四句邪法盛行。凡身寧免。
第九法雲地。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到此九分報身
隨位增微故。
上至三界之頂 已出二十八天
即非非想天。為此報身受用之土。出即到也。以是三界之頂。上無隣居。故名出也。非是逈然出離也。
名為等覺大乘 乃是法師正位 露地車駕白牛
等覺有二義。一即齊等。等於妙覺故。二即等級。比於妙覺。猶較一等。故云約等。妙覺亦名如來。雖等而修。亦名菩薩。今當後義。在華嚴中。此名當第十地。或合等覺。於此地中。今從此說。既以後位名妙覺佛乘。故以此位寄等覺也。乃是法師正位。揀異前文之辭。前云。理合說法度人。約勝進說也。露地車駕白牛。亦是揀異前文之辭。前位云大牛之車。乃臨門三車中。所許之者。有名無實。今云露地牛車。乃四衢所授者。方是實果。與前牛車。黑白有異。
西天二十八代 佛種似此傳燈 箇箇稱呼菩薩
神通比佛一般 真是釋迦心印 果位照據分明
臨滅上升虗空 出現一十八變 三昧心火自焚
空中舍利如雨
初五句以人驗法。後五句以果驗人。言二十八代者。自佛囑迦葉。展轉于今。以心傳心。歷代不絕。乃至菩提達磨。自西來東。傳於此土。譬如一燈傳百千燈。燈燈不絕。故云。佛種似此傳燈。言佛種者。紹隆佛種之謂也。心印即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之異名也。心心相授。如印印物。故云心印。後五句中。初句總標。後四句證驗。若非釋迦心印親傳。安得如此。
迦葉結集經藏 統屬大乘小乘 先了辟支一半
次言十地滿心 惟有妙覺同宗 果位看他高下
聖說凡聽無疑 呌喚醉醒修行 凡說凡聽乖訛
轉使眾生瞌睡
初二句總標。次四句別釋。後四句揀異。如來在世。根熟易調。一稟尊言。無不懸契。世尊滅後。末世無聞。須用結集大小乘藏。以應大小乘機。故律中有言。過去六佛中。四佛結集經教。故佛法久住於世。二佛不結集經教。故佛法速滅。故知佛所說法。須用結集也。
惟有十地正修 其餘那堪屈指 三乘久煉成功
爭那時流性急 人愛易學易成 恰似?餅不飽
哀哉古道茆生 不免編排十地
初四句正顯此宗之要。次二句喻明妄冀之非。後二句因示述作之意。
第十妙覺地。
此地乃頓教大乘也。已前三乘皆漸。今稱頓教者。即是佛乘十地中。本無妙學地。佛意慈悲。下接三乘。同居十地。勸三乘人學佛故也。三乘及佛。所以異者。謹按藏經。修行格式。其塑像及?像等。四果羅漢。及五果辟支。皆是二乘小仙。其塑?形像。只依常僧相貌。以表小乘人也。其菩薩大仙者。披瓔珞。持環釧。頂花冠。以表受職法師大仙也。今此妙覺一佛乘人。頂上旋螺髮。項背焰光。胷題卍字。身黃金色。以表功行圓滿。故此特立頓教之名也。言妙覺者。功行既足。朗然大悟。離覺所覺。故云妙覺。惟識論云。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斷佛地障。即入妙覺也。是故妙覺名無上士。無上士者。無所斷故。
到此十分報身 是名超出三界
上句圓滿報身。下句二十八天。羅籠不住。
初以三乘誘引 實以佛乘度脫 獨此名為頓教
向下總是漸修 歡喜離垢發光 焰慧難勝現前
遠行不動善慧 法雲妙覺已終 十住十行十向
十地十一功圓
此即頓漸分宗。佛說一大藏經。不出漸頓二字。於中則有約機約法約喻不同。捨父逃逝。照鏡迷頭。此約機以明漸頓。漸設五時。頓無二諦。約法以明漸頓。登九層之臺。斬一綟之絲。約喻以明漸頓。雖然機教相須。以喻顯法。其實一道也。宗途既異。故今分之。初二句引經證成。次二句已如向說。次四句具列地名。後二句出此教意。問今文不用初歡喜地。何故亦總列耶。答非不用也。但以歡喜為入道之方便。當外凡位。未預聖流。故不數也。若無方便。安入正乘。故復列耳。後二句別出頓教佛乘之意。故舉三賢十聖。會入華嚴大乘。同性經云。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毗盧遮那智藏大海。斯良證也。
般若文殊智滿 涅槃普賢行成 繼紹釋迦種智
到此彌勒下生
文殊智普賢行。各自表法。釋迦則總具上二。入大寂定。則彌勒當下生矣。
善財童子規矩 五十知識徧參 今歸善住樓閣
盧舍那身在茲
如華嚴說。此是善財。於我何預。若有敬慕心。亦當如是學。
華海藏裏安身 極樂國中永壽 大寶華王座上
自在師子哮吼 佛為一大因緣 今日悟佛知見
已入無餘涅槃 降伏群魔外道 三身四智已辨
八解六通久成 無為無相解脫 覺海無來無去
法身法界齊平 心包塵塵剎剎 化出六道四生
六合乾坤內外 天地是佛子孫
初二句所依土。次二句能應身。次二句化事畢。次二句道力備。次六句德相具足。後三句功用圓成。三身四智。八解六通。諸佛分上所具之德相業用也。法報化三身。如前七地說。言四智者。轉識所成。即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八解六通。乃華嚴二句經文。文云。獲六神通。得八解脫。謂之八無學果。本來成佛。故曰久成。生佛體同。故云化出。六道或云五道。四生即卵胎濕化也。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即知天地是佛子孫矣。
略舉法華作證 爾時諸梵天王 并及諸天帝釋
護世四大天王 及大自在天主 眷屬百千萬數
合掌稽首禮我 請我轉正法輪 若但讚佛大乘
眾生沒在於苦 不能信是正法 破法不肯信故
並是法華經文。第十句云。眾生沒在於苦。有本云。沒有一人在苦。傳寫之訛也。
再舉法華作證 今此三界我有 其中悉是吾子
但係有形有名 不可與佛比肩 三界獨稱最尊
隱頭聖凡慈父
初三句引證。後四句隨機。
三乘十地說已 是為佛法正宗 普願法界眾生
同入薩婆若海
此是結勸流通。正法聖師設教。貴在流通。普被將來。遐益群品。
初學記(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