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部卍續藏第72册P0592 為霖道霈禪師餐香錄(二卷又作八卷) 〖(書記)太泉錄〗.txt
卍續藏第 72 冊 No. 1439 為霖道霈禪師餐香錄
No. 1439-A 自序
余住山方三年。其上堂語要。林涵齋居士已序。而刊行之。後見法門流獘。日深日下。至不忍聞見。遂辭說法之任。自甘與二三有志衲子。栽田博飯而已。盖不欲混入羣隊也。而諸檀信為法心深。競齎香供入山。強請陞座。弗獲已隄岸復決。滾滾不休。書記仍錄成鉅帙。而監院源公。請梓流通。余曰。此乃博飯喫底閑言語耳。安用刻為。源曰。政當使天下有鼻孔衲僧。嗅著飯氣。腦門迸裂。虗心果腹而去。其於法門之獘。庶有振乎。余聞其言。又不免隨風倒柁。乃以餐香名之。而自書諸簡首曰。釋迦掩室。已涉廉纖。淨名杜辭。葛藤滿地。山僧今日。向虗空裏安橛。陸地上生波。木札羮。鐵釘飯。一齊拈出。可謂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也。若有咀嚼得下者。負吾負汝。二俱免矣。如或不然。山僧自山僧。闍黎自闍黎。且喜不相帶累。
旹
康熙六年臘月十日 為霖道人題于聖箭堂
No. 1439-B 自序
余觀今日法門流獘。力辭上堂。盖不欲混入羣隊也。而諸檀信為法心深。競賷香供入山。強請陞座。弗獲已隄岸復決。滾滾不休。書記錄成鉅帙。而監院源公。請梓流通。余曰。此博飯喫底閑言語耳。安用刻為。源曰。政當使天下有鼻孔衲僧。嗅著飯氣。腦門迸裂。虗心果腹而去。其於法門之獘。庶有振乎。余善其言。乃以餐香名之。而自書諸簡首。
為霖道人題于聖箭堂
鼓山餐香錄目次卷上自序上堂小參卷下紀賢傳記序題䟦疏文偈贊銘佛事
No. 1439
鼓山為霖和尚餐香錄卷上
書記 太泉 錄
上堂
副都統朱公。諱延禧。請上堂。今日伏承副都統朱公入山設供。請山僧陞座演法。我佛法中。別無奇特。祇貴當人認得自性。脫去生死。立地成佛。葢本有之性。覿體圓明。祇因一念差池。便爾多生隔越。既已迷己為物。亦復認物為己。內則縳于身心。外則惑于世界。種種取舍。皆是輪迴。雖然如是。眉毛祇在眼上。舌頭不出口裏。若能一念回光。便可直下搆取。祇如回光一句。作麼生道。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擊拂子下座。
信士周持怛。設齋請上堂。僧問。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如何是堅密身。師云。未開口前薦取。進云。如何是塵中現。師云。何得當面諱却。僧禮拜。師乃云。一念無生。頓證無時之法。三心有住。永沉有漏之軀。所以昔日雪竇和尚。作為道日損偈云。三分光陰二早過。靈臺一點未揩磨。貪生逐日區區去。喚不回頭怎奈何。雪竇此偈。葢為世人不知謀道。虗度光陰。故下此瞑眩。可謂徹困婆心。山僧今日不免從頭註破。三分光陰二早過。甕裏何曾走却龞。靈臺一點未揩磨。還瞞得渠麼。貪生逐日區區去。脚頭脚底。喚不回頭怎奈何。真箇衲僧。大眾。若向雪竇言下悟去。暫息化城。得二乘寂滅之樂。向山僧言下悟去。直登寶所。得菩薩法喜之樂。更有一人。踏倒化城。踢飜寶所。且道又得箇甚麼。破衲蒙頭萬事休。此時山僧都不會。
善女人高寂覲。預修功德。請上堂。庾嶺一鋪功德。無量劫來成就。今日一回拈出。便見光輝宇宙。不須雪點紅爐。一切萬法仍舊。春水盈盈競流。春山疊叠挺秀。春鳥關關和鳴。春樹葱葱鬱茂。若能直下便見。即是瞿曇之後。更作佛法商量。此人却不唧?。乃舉拂召大眾云。見麼。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擊案下座。
元復大德。同眾檀護設齋。請上堂千山萬山。祇是一山。千水萬水。祇是一水。直饒行徧天涯。何曾出得這裏。元復大德將往粵東。今日特同眾位檀護上山設供。與山僧言別。記得。古教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既去。為什麼不至方。既不至方。如何又去。這裏見得。則步步踏著實地。處處總是家鄉。自然聲和響順。草偃風行。六國無虞。一人有慶。是事且止。祇如今日眾檀護設供。畢竟功歸何所。密密善根盤性地。滔滔福海湧靈源。
優婆夷吳太素。預修功德。請上堂。人天果報不須求。求得飜成特地愁。萬行収歸那邊去。回程堪作度人舟。祇如那邊作麼生去。今日普請大眾。為太素優婆夷。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吽吽。珍重。
石航上座同徒思哲求戒。請上堂。以戒為師。依戒而住。金口垂慈。最後明誨。何者為戒。六祖大師云。本性無非自性戒。須知上至諸佛。下至蠢動。無不各具此性。亦無不各具此戒。風聲鳥語。皆演迦文律儀。山色江光。盡闡舍那心地。所以先師云。如何是五戒。梅花鬬雪開。如何是沙彌戒。石笋破蒼苔。如何是比丘戒。黃河連底凍。如何是菩薩戒。膏雨足霶?。諸人向者裏徹去。則盡乾坤大地森羅萬象。皆是當人自己性戒光明。又何待披衣展具登壇羯磨。然後為得戒耶。如或未然。山僧狗尾續貂。不免更資一路。如何是五戒。基築金剛際。堅深莫動搖。如何是沙彌戒。蓮花方出水。徧界已流香。如何是比丘戒。橫身三界外。任運自騰騰。如何是菩薩戒。步步踏紅塵。通身無影像。大眾會麼。謹護浮囊渡苦海。莫隨羅剎乞微塵。因風到岸方辭筏。始是靈山一會人。珍重。
妙湛上座同一雨上人請上堂。溫陵妙湛上座。久依博山法席。必稔聞博山家風。昔博山老人。常教人看箇一口氣不來。畢竟向甚麼處去。此語大有為人處。今日因風吹火。不免花擘一上。一口氣不來。三世諸佛已活埋。向甚麼處去。黃鶯啼在綠楊樹。明暗雙雙是甚麼。好看秤鎚解鐵鋸。是事且止。博山老人即今在諸人面前葛藤。諸人還記得話頭麼。呵呵。若是陶淵明。攢眉便歸去。擊拂子下座。
蓮乘菴主領徒。剃度求戒。請上堂。昔世尊不度女人出家。阿難為佛姨母大愛道。慇懃致請。佛乃開許。遂令佛正法五百歲衰微。雖然。非阿難無以知世尊密意。非世尊無以度脫女人。自是以來。諸女人輩。于佛法中出家。悟道證果者。不可勝紀。豈不見。諸尼受記于靈山。總持得肉于少室。末山機鋒亞出。灌溪服膺。妙總契悟穩密。大慧印可。足見妄緣有差別。實性非男女。但能一念回光。方知成佛元舊。今日西峯菴主蓮乘。度弟子傳潔一長母子出家。特領到鼓山。圓頂受戒。姑無論其得道得果。但現脫女人之累。預參三寶之尊。已是火中蓮花。不易得也。從今已去。宜各發出世心。修出世行。亭亭物外。不染世緣。更當以布施解脫自心。以持戒淨治自心。以忍辱坦蕩自心。以精進堅固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以智慧明利自心。自他兼利。福智圓明。作苦海之慈航。為法門之柱石。可謂真佛弟子。真報佛恩。現前諸尼。宜共勉勵。珍重。
培慈菴主同優婆夷于太靜請上堂。舉清凉大法眼禪師示眾云。三通鼓罷。簇簇上來。人事法事。一時周畢。師云。甜瓜徹蒂甜。淨居尼慧溫禪師示眾云。三通鼓罷。簇簇上來。拄杖不在。苕菷柄聊與三十。師云。苦瓜連根苦。山僧則不然。三通鼓罷。簇簇上來。風動雲起。水流花開。
般若菴主文演文熈請上堂。眾生心處處緣。唯不能緣于大般若。以大般若非心意識所緣境界。所以古德。常教人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祇如心意識作麼生離。凡聖路作麼生出。喝一喝云。箇中若明得這一喝。心意識凡聖路。是什麼熱椀鳴聲。正與麼時。諸人還見大般若麼。鬱鬱黃花迎曉日。青青翠竹引清風。下座。
佛誕日。弟子鄧興安保母禮塔。送妹出家。請上堂。年年有箇四月八。摩耶夫人生悉達。今年四八更希奇。釋迦全身現寶塔。孝順之子奉重來。祝親福壽等須彌。頂禮八萬四千拜。拜拜見佛實難思。母氏多生植善本。捨女出家登戒品。法門肉骨般若緣。此意世人誰猛省。我今說偈聊讚歎。佛天歡喜光燦爛。普照法界諸有情。悉令究竟達彼岸。喝一喝。下座。
參領周公法諱上蓮。同信士楊上宗。送法華經板。到山流通。請上堂。釋迦老子未出世前。大地眾生成佛已竟。及至出世後。四十九年。三百餘會。費盡周遮。逗到法華會上。從頭受記。反似隔了一重。雖然如是。無奈窮子背父。醉客迷珠。祇得將錯就錯。令渠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以暢出世本懷。且如何是開佛知見。打破虗空成幾片。如何是示佛知見。當陽指出娘生面。如何是悟佛知見。餬餅饅頭元是麫。如何是入佛知見。全身已坐空王殿。諸人若能向山僧四轉語中。直下領荷得去。今日世尊全身。向板頭上出現。普為諸人。受記了也。如或未然。珍重流通大法寶。廣長舌相永敷宣。
弟子姚太岳。率眾善友設齋。請上堂。得人身難。值佛法難。具信心難。大眾。人身已得。佛法已值。信心已具。可謂火中蓮花也。雖然。且道信箇什麼。莫信佛麼。相好難形。莫信法麼。名句莫顯。莫信僧麼。世外騰騰。此三寶中。若能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以拂子打圓相云。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虗也。復舉拂子召大眾云。會麼。王令已行天下徧。桃花處處笑春風。
信士李玉率眾善友請上堂。清信弟子李玉。于福城建菴造像。孳孳為善。求福不回。今日又率眾善友。上鼓山飯僧。請山僧說法。古德云。佛法有什麼事。行得即是灼然。若果能行得。有什麼事。祇如佛法。作麼生行。會麼。布施是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行。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無量百千行門。皆歸六度。雖然。有箇漢。本不慳不犯。不瞋不懈。不亂不痴。教他行箇什麼。鵰弓已掛鯨波息。萬里歌謠慶一人。
東魯望雲上座。設齋請上堂。舉。天親菩薩。從彌勒內院下。無著菩薩問曰。人間四百年。彼天為一晝夜。彌勒于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證無生法忍。未審。說什麼法。天親曰。祇說這箇法。祇是梵音清雅。令人樂聞。師云。彌勒如實而說。天子如實而證。無著如實而問。天親如實而答。今日或有人問鼓山。望雲上座請和尚說法。未審。說什麼法。亦答云。祇說這箇法。更問如何是這箇法。擊拂子云。會麼。不見道。梵音清雅。令人樂聞。還有證無生法忍者麼。喚來好與痛棒。
何玉吾居士。祈嗣保安。請上堂。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離于諸心法。更無有可得。今日福城弟子何知祚。同室方氏。齋僧求福。福生了也。福從何來。旱地金蓮朵朵開。禮懺懺罪。罪滅了也。罪從何去。長江日夜向東注。罪滅福生宗胤繁。枝枝子結菩提樹。雖然。更有一句子。罪福該不得。生滅沒相干底。驀拈拄杖。召大眾云。祇這箇。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有人提得去。天下橫行。如或不然。可謂百姓日用而不知。卓一卓。喝一喝。
光孝寺惠如。勉之。空生。惺凡。機先。眾道友設齋。請上堂。舉。寶誌公云。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彚悉皆同。雲門拈云。你諸人立不見立。行不見行。四大五蘊不可得。何處見有山河大地來。是你諸人。每日把鉢盂噇飯。喚什麼作飯。何處更有一粒米來。師云。雲門祇為慈悲之故。乃有落草之談。若能直下知歸。佛法更有何事。雖然。山僧不恁麼道。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彚悉皆同。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長連床上吃飯。北俱盧洲洗澡。脚踏五須彌。身穿百衲襖。却被十字街頭屠狗旃陀羅。冷地裏覷見。提起剛刀。高聲唱云。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會麼。大眾無事歸堂好。
孝男陳太育。薦妣請上堂。道剛優婆夷。家居省緣。勤修淨業。至年七十。正念分明。念佛尅期而化。茲當首七。其男太育率眾孝眷。特送靈龕到山。如法闍維。安塟報親塔中。仍禮懺飯僧。用薦冥福。更請山僧陞于此座。舉唱宗乘。資助往生。大眾還知麼。諸佛于眾生心內。建立水月道場。接化眾生而歸淨土。眾生于諸佛心內。執持虗聲名號。念幻佛而願往生。啐啄無差。感應道合。正與麼時。金蓮臺上。嬰兒誕生。白玉堦前。彌陀受記。風吟寶樹。波動金渠。並天樂以鏗鏘。共契經而符響。鏡魔永伏。夢果圓成。陳氏母一生之能事畢矣。雖然如是。眾中還有獨超方外。不涉斯美者麼。若有。彌陀老人點首不暇。觀音勢至讚歎莫窮。如或不然。五濁泥深千萬丈。大家把手上高山。
佛歡喜日。比丘尼興昌。同徒法智請上堂。昨日山僧晝?。夢一僧入方丈禮拜。起問曰。本來無一物。教學人參箇什麼。山僧答云。祇參箇無一物底。僧曰。無一物底。作麼生參。山僧道。參亦無。僧云。莫落空否。山僧道。祇這怕落空底。擬空向什麼處去。僧語塞。山僧復謂之曰。參禪要到四稜著地。始用得著。若只驢前馬後。鼓弄唇舌。脚根下浮逼逼地。一推便倒。有什麼堪共語處。僧亦無語。逡巡而退。及醒起來方知是夢。今日對大眾前。更說箇夢話。敢問大眾。參禪到什麼處。是四稜著地。祇這四稜著地一句。作什麼生商量。莫是透得古人幾則公案。解拈解頌麼。莫是識得經論中一二吃緊言句麼。莫是于六根門頭。認得箇昭昭靈靈底。便解擎拳竪指。瞬目揚眉麼。莫是以箇見處。融會萬法。即萬法融會箇見處麼。莫是藏睛閉目。攝念歸空。一切蕩盡麼。如斯見解。擬求大道。譬如烝砂作飯。掘地覔天。徒自疲勞。于己何益。豈不見九峯虔和尚云。擬將心意學禪宗。大似西行却向東。不惟不能到家。最初出門時。早已錯却路頭了也。或有箇漢。聞山僧與麼道。便問。四稜著地一句。却請和尚道。此正所謂矮子觀場。隨人上下。轉見不堪。雖然如是。今對人天眾前。不可空却口。不免乘便下坡。略與大眾。通箇消息。今朝七月十五。諸佛歡喜。眾僧自恣。監院化眾。啟建盂蘭盆無遮大會。普度法界有情。有溫陵比丘尼興昌。同徒法智。特特遠來。求受戒法。即午設齋供眾。請上堂。舉揚般若。用開覺路。伏願。興昌法智及現前一會人等。人人飽餐甘露。飫飲醍醐。進道無魔。修心有地。燈籠露柱。共作證盟。白牯黧奴。齊成佛道。伏惟。大眾久立。便下座。
一脉監院五十初度。弟子等炤羅等法。設齋。請上堂。觀河無異見。祇露一斑。誕下便稱尊。猶存數量。須知當人分上。一片穩密田地。絕數量。無邊表。迎之不見其首。隨之罔眺其後。巨浸稽天而不溺。劫火洞然而不壞。要是恁麼人。方知有恁麼事。既知恁麼事。一任頭頭上明。物物上用。隨處作主。遇緣即宗。四五百條花柳巷。信步行來。二三千處管絃樓。彈指便入。無罣無礙。非古非今。雖然如是。苟非其人。斫額有分。復云。山僧出世三載。承一脉源公監院事。始得化儀略備。法化流行。葢源公盡始盡終。實心實行。忘身事眾。克己成功。經霜雪而不改。歷風雨而不變。方楊岐之于慈明。石窓之于弘智。庶幾無愧矣。今日正逢五秩。初度弟子等炤等法。及合山大眾。雍雍穆穆。遞相慶賀。山僧有條攀條。也要慶讚一上。歲月遷流不變易。如如不動秪這是。知命知非且勿論。真實身心第一義。大眾久立。下座。
開爐上堂。昨夜霜風刮地來。煖簾掛起地爐開。直饒鐵額銅睛漢。白汗須教出一回。葢為諸人分上。有一片淨白田地。無始劫來。常在其中。食息起居。只為不知不信。不免起模畵樣。長期短期。令汝參究。開佛祖知見。徹生死根源。要認箇界至明白。不為六賊侵占。向外飄零。既認得已。方知此地是當人自己無始劫來本所住處。本所受用。不曾變易一絲毫。不曾減少一絲毫。便好定國安邦。興家立業。發大伏藏。賑濟一切。始不負出家行脚之志。眾中還有認得界至明白者麼。若有。即今日解制。亦不分外。如或未然。切須抖擻精神。用心體究。看他是什麼道理。以悟為期。勿限時節。一期不悟。一期不休。一年不悟。一年不休。一生不悟。一生不休。拚取兩生三生。無有不悟去。須是具此大根器。大力量。大志願。于此門中。方堪入作。若只學時輩參鮮魚禪。說道理呈伎倆。亟亟然求售于人。此則非吾家種草。不勞相見。惟同志者。共相體悉。
師誕日。林舜游居士設齋。請上堂。今日乃山僧賤誕。伏承林舜游居士。入山設供致祝。并請為大眾說法。秪如壽作麼生祝。法作麼生說。大眾還見目前虗空麼。虗空還有時日歲月麼。還有晝夜明暗麼。還有邊際分量麼。還有彼此隔礙麼。諸人若端的識得虗空落處。便識得自己落處。識得自己落處。便識得山僧落處。與從上佛祖天人羣生山河國土落處。權衡造化。爐錘萬物。亘古亘今。不變不易。豈不見趙州祖師云。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壞。時有僧問。如何是此性。州云。四大五蘊。僧云。這箇是壞的。如何是此性。州云。四大五蘊。大眾。趙州于貧女宅中。掘開寶藏。力士額上。剖出明珠。覿體施呈。更有何事。諸人向這裏。直下領荷得去。今日舜游居士一場佛事。功不浪施。如或不然。更聽頌出。人人一具金剛骨。赤肉團中萬仞高。今日為君親指出。卓拄杖云。撑天拄地不徒勞。下座。
本照耆德請上堂。黃梅本照朗公。以三十年道舊。特遣徒孫知化嘉禾。不遠數百里而來。設供請法。為山僧慶誕。不免乘時及節。為諸人露箇消息。昨夜虗空迸裂。無端墮下小兒。為渠安年立歲。也是當面糊塗。雖然。不免將錯就錯。道箇天上天下惟我獨尊。祇得八表欽承。十方嚮順。山河國土。屈身低影。正與麼時。還有行正令底跛脚阿師麼。若有。山僧與渠。結箇同參。如或不然。且與木人同接拍。高聲唱起太平歌。乃卓拄杖云。吽吽。便下座。
太超太志太靜剃度。請上堂。太超等三人。始因持血盆。素報父母恩。遂入佛門。知有出家事。逗到今日。乃割愛入山。懇求剃度受戒。釋迦老子云。孝名為戒。夫為人子者。果能至心致孝于父母。則全體戒定慧。又何待剃除鬚髮披著袈裟登壇羯磨。然後為出家得戒耶。雖然。也須認得箇真父母始得。不然。徒僕僕于敬養。戀戀于恩情。但結世間生死業耳。又何益于孝之道耶。若認得真父母。便具真孝道。具真孝道。便是真出家。真受戒。真報父母恩也。且如何是諸人真父母。良久云。徧身紅爛臥荊棘。三世諸佛莫扶持。十二時中勤孝順。瞥生一念即傷伊。
等志剃度上堂。三界升沉事可嗟。剃除鬚髮著袈裟。一塵不染恒清淨。的是人間優鉢花。大眾且道。袈裟下是箇什麼。謾言抖擻不下。早已全體披露。晨朝洗面摩頭。方知頂相元具。
佛成道日。總戎許公。送法衣到山飯僧。請上堂。師陞座舉衣示眾云。大眾。此衣是漳州府總戎許公諱天竉。同夫人沈氏法名太樹。施與山僧說法。且道。此衣與昔日世尊所傳金襴袈裟。是同是別。若道是同。今古各不相到。若道是別。線路原自相通。要會麼。通身披著無絲縷。却似晴霞映碧空。遂披衣據座。乃云。雪山六載忍饑凍。一覩明星佛便成。却道眾生皆具足。祇因妄想墮凡情。大眾且道。這妄想作麼生斷。良久云。待釋迦老子作凡夫時。為諸人道破。
一相耆宿。同均頌道友設齋。請上堂。一相耆宿問。古者道。撥草瞻風。祇圖見性。請問和尚。即今性在什麼處。師云。老師即今在什麼處立地。進云。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作麼生脫。師展兩手。進云。脫得生死。方知去處。四大分離時。向什麼處去。師云。面前是佛殿。進云。謝師指示。禮拜歸位。師乃云。今日乃一相老師。同均頌道友。以三十餘年道舊。特入山相訪。請陞座為大眾舉揚。且山僧昔居受業時。親受一相老師激勸。心銘之久矣。茲辱枉顧。雖彼此老大。非復昔時顏面。而促膝清談。勸然敘舊。宛如昨日。可見這一段光明。亘古亘今。不變不易。大眾還知有這一段光明麼。若知得。便可坐斷三際。逈離生滅。一真獨露湛寂凝然。參禪見性也在這裏。脫生死也在這裏。去處也在這裏。如或不然。更為指注一上。遂舉拂子云。祇這箇還見麼。昔也如是見。今也如是見。復擊拂子云。還聞麼。昔也如是聞。今也如是聞。今昔雖則異時。見聞何曾有別。秪如不落見聞一句。作麼生道。瑞氣生嘉運。林花結早春。
池心宇道友募眾。修禮大悲懺法。請上堂。今日福城有一大心凡夫池心宇。為閩中連年兵戈弗息。諸難競起。生靈塗炭。觸目悲酸。乃特倡緣募眾。于鼓山請諸禪德。修禮大悲懺法。葢欲哀感觀世音菩薩慈悲願力。保持世界。覆護眾生。共躋昇平。同資仁壽。即此一念與觀世音大慈悲心。一體同觀。無二無別。如天普葢。似地普擎。一切眾生。盡在其中。承其庥廕。受其度脫。須知此心不獨心宇有之。一切眾生悉皆具足。祇為封于我執。纏于愛見。故不能擴充耳。若使人人就心宇一念中擴充去。即是觀世音菩薩全體出現。與大地眾生。慈心相向。慈眼相視。在在處處。啟慈悲門。弘慈悲化。自然天下太平。民康物阜。一人高拱。無為萬邦。咸資至澤。匪有假于他術。乃自心之常分爾。雖然如是。猶是功勳邊事。更須知有當人尊貴一路始得。且如何是尊貴一路。當陽突出無人識。笑倒南無觀世音。
大悲懺圓滿。善友李望山。李弘通。于明?。王今眾。王岐崗。林文若。張道素。郭瞻卿。陳輝生。設齋請上堂。古今日月。古今山河。浮雲變易。總不干它。然則觀世音菩薩。用許多手眼。成得甚麼邊事。不因柳毅傳書信。何緣得到洞庭湖。拈拄杖云。觀世音菩薩來也。通身是徧身是。差之毫釐失千里。分付諸人。急著眼看。是甚麼。卓一卓云。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又卓一卓下座。
朗虗上人。報親請上堂。人人有箇本爹娘。如影隨形處處彰。無奈眾生自違背。今朝突出在中央。前是佛殿。後是法堂。左是廚庫。右是僧堂。且道中間底本爹娘。是何面目。良久云。切忌觸諱。
陳允泉善友。薦親請上堂。僧問。今日允泉善友薦親。請和尚說法。與那叱太子柝骨還父。柝肉還母。現本身。為父母說法。是同是別。師云。你但識取本身。進云。恁麼則伊親得度去也。師云。如何是你本身。進云。將此深心奉塵剎。師云。猶屬影響在。師乃云。今日陳允泉善友。遠自溫陵來。乞山僧一語。以薦拔父母。秪如允泉父母。為存耶亡耶。若存。安用薦拔。若亡。又薦拔阿誰。唯存與亡。如何理論。須知存者無所存。但是幻存。亡者無所亡。亦唯幻亡。存亡既皆是幻。則非幻者。豈存亡可得而隱顯耶。且如何是非幻者。豈不見祖師云。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即今現前大眾身心。與歷劫以來本生父母。若存若亡。同時放光。互相攝入。還有了悟者麼。若了悟得。不惟允泉父母薦拔已竟。即諸人父母悉皆薦拔。無有遺餘。如或不然。明朝生悉達。更請問摩耶。
佛誕日。信女蔣傳果。預修請上堂。福城信女蔣傳果。預佈來生大福田。更請山僧轉法輪。欲求無上大智慧。以慧修福是真福。以福修慧是真慧。福慧圓成兩足尊。世出世間無與等。福是自心之妙德。慧是自心之妙光。若人了達于心地。一切福慧自圓滿。只如當人心地。作麼生了。不見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心閑上座。病中請上堂。僧問。香雲繚繞。鐘鼓鏗鏘。如何是和尚今日為人一句。師云。闍黎已道竟。進云。言前薦得。掘地覔天。句後承當。掉棒打月。不前不後。請師方便。師竪拂子。進云。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始得知。師云。髑髏外。道將一句來。僧拂袖歸眾。師云。好與三十棒。師乃云。心閑上座。居福州羅山之彌陀殿有年。絕俗清修。克己營建。近因抱病。決志還山。請山僧陞座。夫一切眾生。皆有身心之病。身病謂四相。心病為三毒。無奈眾生不知。恃血氣之剛盛。逐聲色而莫返。世醫拱手。莫可救療。惟病者知之。方堪下藥。且道下什麼藥。須知病即是藥。何者。葢以病故。始知此身是苦是空是無常是無我。即能返窮此身。生所從來。死所去處。窮之不已。豁然明悟來去。不疑積劫未了之事一旦了矣。古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豈不信然耶。雖然。猶是藥病相治。更須知有本分事始得。豈不見溈山問道吾。什麼處去來。吾云。看病來。溈云。有幾人病。吾云。有病底有不病底。溈云。不病底莫是智頭陀麼。吾云。病與不病。總不干他事。速道速道。溈云。道得也與他沒交涉。大眾。你看二尊宿。一拶一捺。略露風規。傾盡家私。更無餘蘊。不但病不干他事。不病亦不干他事。道不得。與他沒交涉。道得亦與他沒交涉。且道他畢竟是阿誰。參。
開明上人請上堂。是風動是旛動。萬象森羅。一時漏洩。非風動非旛動。三世諸佛。無地藏身。仁者心動。大小祖師。只知開口易。不覺舌頭長。竪拂子云。且道這箇是什麼。即午開明上人設齋。山僧留取口吃飯。擊拂子。下座。
重陽孝子陳正謨。薦考輝宇居士。請上堂。陳輝宇居士。平生持齋念佛。好善樂施。去年七十五歲。垂誡子孫。一一分明。翛然化去。其信進之力。葢可知矣。茲當小祥。其子正謨等。特遵遺命。上鼓山飯僧。請山僧陞座。也要討箇阿爹本命元辰下落。古者道。紅輪決定沉西去。未委靈魂往那方。須知滔天白浪。著力者能有幾人。充國黃金拈出底。始是好手。還委悉麼。年年九月九。徧地菊花香。
西隱寺僧頓超。同善友鄭茂衡林天章等。放生掩骼。滿懺飯僧。請上堂。徧野髑髏。高唱無生之曲。臨危物命。全提殺活之機。子產固所未知。文王亦復未見。却被福城眾多師僧善友。一肩領荷。既領荷已。乃復上鼓山。炊無米飯。煑不濕羮。普供大眾。仍請山僧下一轉語。用申慶讚。且道下什麼語即得。要知麼。天下太平。同躋仁壽。
文之上座請上堂。秋風凉秋夜長。未歸客思故鄉。拍禪床云。這裏是什麼所在。大家總在裏許。切忌開眼尿床。復舉。文殊菩薩。一日令善財採藥曰。是藥者採將來。善財徧觀大地。無不是藥。却來白曰。無有不是藥者。文殊曰。是藥者採將來。善財乃于地上。拈一莖草。度與文殊。文殊接得。呈起示眾曰。此藥亦能殺人。亦能活人。師云。盡大地是病。盡大地是藥。以如是藥。治如是病。無欠無餘。自然恰好。善財可謂善採。文殊可謂善用。若有服之者。直令佛法禪道。人我貢高。是非憎愛。諸病頓起。通身慶快。許渠作箇洒落底衲僧。雖然。也只醫得箇有病的。忽遇箇無病的來。作麼生醫。莫將無事為無事。往往事從無事生。
師到南山。二勝和尚請上堂。賣松風於臘月。煞不知時。撾布鼓于雷門。尤堪捧腹。雖然。祇得將錯就錯。向虗空裏。打箇筋斗。貴得主賓道合。正脉流通。拈拄杖云。滿口道不出。信手拈得來。卓一卓云。瞎驢正法眼。滅却又重開。開後如何。良久云。不是我堂頭道兄和尚。誰共相委。又卓一卓。下座。
師到上生寺。淨悟耆德。同信士朱繼禧劉信篤葉子珍等。設齋請上堂。師陞座拈香云。此一瓣香。供養妙應和尚。復拈香云。此一瓣香。供養曹山寂祖。伏願。竈花再發。覺苑重春。駕寶筏于迷津。扇真風于末運。就座云。妙應和尚曹山寂祖。兩箇老古錐。無端向這一片地上撞出頭來。一人為兄。在國歡搖頭。一人為弟。在上生擺尾。攪渾世界。反覆陰陽。仔細檢點來。猶是冬行春令。山僧為寂祖脚下兒孫。今日到來。雖則祖翁家業契券分明。要且未敢顧著。何也。孟春猶寒。伏惟珍重。
泉州開元寺職事石航達際思聖宅出諸上座。送師還山。設齋請上堂。圓同太虗。無欠無餘。山僧離鼓山到開元。則開元有山僧。鼓山無山僧。離開元還鼓山。則鼓山有山僧。開元無山僧。作麼生說箇無欠無餘底道理。莫是云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麼。錯。莫是云去去實不去。來來實不來麼。錯。莫是云動若行雲。止猶谷神麼。錯。畢竟如何得不錯去。咄。不勞說夢。擊拂子下座。
毫光上人誕日設齋。請上堂。若是無生無不生。鐵牛閒步火中行。軒轅甲子知多少。露柱分明與竝庚。且道。露柱畢竟年多少。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算不清。
思聖靜主。還山掃塔。請上堂。白塔青山裏。全身大定中。死生俱不道。夜半日頭紅。正與麼時。還有真見先師面目者麼。若有。鼓山門下不至寂寥。如或不然。白浪滔天。正好著力。
池心宇道友。募眾修第二壇大悲懺法。請上堂。僧問。如何是大悲心。師云。分明流出。進云。觀音菩薩來也。師云。向汝道什麼。進云。伏惟萬福。師云。歸位著。師乃云。觀世音菩薩一片大悲心。現出千手眼。在娑婆險惡道中。施大無畏。與大安樂。而眾生不知。由不知故。菩薩之悲心愈重。或現蚌蛤中。或現牛膽裏。或作馬郎婦。或作誌公身。種種方便。處處接引。無奈眾生之痴迷猶甚。乃於自心中。自相吳越。自動干戈。帶累無限平人。墮坑落壍。其苦有不可勝言者。福城池心宇道友。觸目興感。起同體之悲。發願募眾。修禮大悲懺法三年。普為大地人懺愆請福。祈致昇平。正打著觀音老人痛處。今當第二期。擇吉告始。特設齋。請山僧陞座。舉揚此一段因緣。也要大家同知此事。同發此心。同修此行。同證此法。大眾還知心宇這一念落處麼。天高羣象正。海濶百川朝。
孝子王岐崗。薦嚴請上堂。本生真父母。刀斧砍不開。生死存亡處。了不隔纖埃。要知不隔底事麼。王岐崗善友。關中人。僑居福省有年。至誠惻怛。勇於福田。尊人遇寶公。年九十二歲卒於家。岐崗聞訃。哀慟欲絕。又以弗克送終為恨。乃特上鼓山飯僧。請山僧舉唱宗乘。用酬罔極。須知岐崗舉念處。遇寶公已覿面相見了也。非生死所能隱顯。豈閩陝所能間隔耶。不惟岐崗父子如是。乃至一切諸佛。及諸眾生。山河國土。皆與岐崗。同一體性。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正與麼時。還委悉麼。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父恩。珍重。
自圓上座。六十初度。請上堂。自圓問。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請問。如何是佛之知見。師云。墨漆桶裏放光明。進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如何是常住。師云。前是佛殿。後是法堂。進云。此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時如何。師云。且從這裏出去。進云。分明一句超然了。頓脫心猿露白牛。師云。正好耕田。進云。掀飜剎海光輝面。宛轉須彌暗點頭。師云。用許多閒氣力作麼。進云。雲收夜半金烏現。等閒照見夜行人。師云。看取脚跟下。圓禮拜。師乃云。自圓上座。親從先師得度後。在紫霞洞裏。得箇飜身處。始知飯是米做。從此二十年來。自歌自笑。不妨做箇灑落道人。為什麼。却被十二時辰轉喚。今日作六旬初度耶。須知夜明簾外。別是家風。枯木堂前。另般春色。兩曜之所不到。四序之所不遷。芥城莫比其數。劫石難並其堅。唯有靈源洞口石將軍。許他結箇同年。且道。石將軍有什麼長處。獨立空山無箇事。太平歲月自綿綿。
清明。弟子答響利生。送本師洞白關主印之上座。進塔設齋。請上堂。師云。坐斷死關。洞然明白。銷融寶印。廓爾圓彰。分明日午打三更。誰道藏身沒蹤跡。只得二邊不住。中道不居。正當恁麼時。且道洞白印之二上座。在什麼處。安身立命。年年寒食清明際。杜宇花開血滿山。
信官陳貢軒。祈福設齋請上堂。當人自心本來清淨。只因一念迷倒。遂於身口意三業。起無量過咎。惟智者能用。一念覺悟。飜破迷倒。復還元淨之心。此心即是佛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善法功德。悉自具足。不假外求。迷悟兩途。實轉凡成聖之要道也。更須知迷者由迷悟而迷。悟者由悟迷而悟。如人因地而倒。還從地起。離地求起。終無是理。雖然如是。有一人不屬迷不屬悟。不是聖不是凡。一切罪福因果。籠罩他不得。且道此人是何面目。良久召大眾云。歸堂去。
弟子心法薦師。請上堂。一切法不生。瑞草本無根。一切法不滅。紅爐滿盛雪。若能如是解。覷破威音外。諸佛常現前。大瑞菴主來也。白雲籠岳頂。明月落前川。下座。
寶善監院。青恒。文之。內瑩。設齋請上堂。時當末運。佛法凋零。至人乘願再來。因時救弊。弘法利生。圖報佛祖。不是為箇閒名字。強求出頭。作一場戲劇。取笑世諦也。昔掌石師翁。佩白馬印。唱雲棲道。真寂寶善兩處開山。三十年來。覔箇知音不可得。至晚歲。始遇先師一人。既徵智證之同。遂有寶戒之授。迄今又三十餘年矣。山僧甞題師翁真贊曰。搖儀峯鼗鼓。賣雲棲骨董。三十餘年入水泥。始遇先師同鼻孔。死生呼吸共通風。聲光燭破閻浮夢。一滴苕溪水逆流。不知是濟是洞。葢實錄也。山僧年十八歲。甫離受業。稟戒師翁座下。親承提挈。復指令見先師于荷山。至今日。為先師灑掃山門。皆辱師翁所教詔也。茲寶善監院青恒文之內瑩諸上座。以方丈遷化。乃特齎眾護法書幣遠來。請山僧一振頹綱。勿使先人遺化一旦墜地。因思木本水源。理難固却。乃舉出先師師翁相見一段因緣。也要大家知他二老落處。不可只作矮子觀場。隨人上下也。敢問大眾。二大老節文。畢竟在什麼處。有二僧競下語。師云。未在。乃云。木人把板雲中拍。石女含笙水底吹。或有人問。和尚又作麼生。不免向他道爭敢違背。下座。
大悲懺圓滿。弟子林太鼎。陳太育。設齋請上堂。聞聲悟道。見色明心。水不洗水。金不博金。只如雲門云。觀世音菩薩將錢買餬餅。放下手。元來却是饅頭。又作麼生。喝云。早知飯是米。何須更忍饑。復云。呪圓三七。功滿一期。因齋慶讚。無願不隨。四海波澄無一事。普天共樂太平時。下座。
佛誕日。福城優婆夷弟子鄭道實。同男林太鼎。設齋請上堂。師拈拄杖。卓一卓云。悉達今朝恁麼來。火中菡萏又重開。徧空徧界香風起。異種靈苗觸處栽。祇這箇。九龍吐水。還洗得著麼。雲門行棒。還打得回麼。直饒通身是眼。也鑑不出。通身是口。讚莫及。且道是箇什麼。得恁麼奇特。還委悉麼。常在闤闠中。要且無人識。又卓一卓。下座。
智楞上座請上堂。師拈拄杖云。山僧不會說禪。終日閉門打眠。賴有這箇上座。却能為我敷宣。卓一卓云。下不在地。上不在天。中不在內。傍不在邊。露躶躶。赤洒洒。沒可把。若有人拈得出。一任天下橫行。不見一毛頭許法為障為礙。若拈不出。被他迷却路頭。東撞西磕。苦哉佛陀耶。即今還有拈得出者麼。卓一卓云。珍重。
孝男黃知雄等。奉薦考妣。請上堂。先聖道。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離于諸心法。更無有可得。要識心麼。天堂是。地獄是。成佛作祖亦是。如夜來做夢相似。人在床上。夢境千差。及至于醒。了無所得。設使未醒。亦非實有。到這裏。只貴當人識得床上本人。則醒與不醒。得與不得。皆成剩語。敢問大眾。畢竟如何識得這箇本人去。良久云。不識不識。復云。上來舉揚大法功德。奉為孝男黃知雄知權等。資薦嗣考文林郎黃公晉叔妣孺人郭氏。懺悔愆尤。莊嚴報地。伏願。幽關頓破。顯清淨光明之身。極樂高超。證阿鞞䟦致之地。
信官黃建五入山。建盂蘭盆勝會。請上堂。堂上老親真活佛。慇懃敬養福無邊。更資亡母諸親屬。一切同登極樂天。大眾須知。建老這一念廣大心。起自孝道。且道。這孝又從什麼處起。若也識得起處。不唯現世父母福樂百年。過去七世父母生天。乃至盡法界虗空界。一切蠢動含識。皆攝入無緣慈中。一時俱證無生法忍去也。還委悉麼。老衲親從方丈出。登堂對眾闡宗風。乃舉拂子召大眾云。是什麼。更若凝眸。不勞相見。
興茂庄主誕日。弟子等純林等志等。設齋請上堂。三緣和合之謂身。兩曜推遷之謂壽。似浮雲起于太虗。若洪波瀉于巨壑。須知真身無相。等十界以同軀。真壽不遷。即剎那而恒寂。非生非滅。非凡非聖。非內非外。非減非增。便恁麼悟去。尚墮法身。猶存數量。所以昔日僧問洞山。三身中。阿那身不墮眾數。洞山云。吾常于此切。僧後問曹山。吾常于此切。意作麼生。曹山云。要頭便斫去。又問雪峯。峯以拄杖劈口打云。我亦曾到洞山來。大眾且道。三大老意。畢竟在什麼處。咄。寧可截舌。雖然如是。祇如興茂庄主。輔弼叢林。三十餘載。克勤克慎。實行實心。茲當九月朔旦。正值花甲初周。因齋慶讚一句。又作麼生。還委悉麼。採菊東籬下。幽然見南山。
牛彔章京熊公諱進學。禮千佛名經。飯僧請上堂。懺悔一門。諸佛共讚。等覺已降。無不力行。普賢為華嚴長子。發十大願王。其第四願云。懺悔業障。況其他耶。博地凡夫。未階聖果。處處貪著。無非是罪。其奈不知。雖則不知。不是無罪。譬暗中書字。火滅字存。及至天明。字終現耳。惟智者先覺。深自尅責。息心改行。以復還本善。故釋迦老子垂誡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心。是諸佛意。須知三世諸佛。歷代祖師。無有一人不淨此心。而成正覺者。只如淨心一句。作麼生。本來無一物。切忌自揚塵。打破閻浮界。獨露法王身。珍重。
牛彔章京陳公諱九州。偕男綬入山。禮千佛名經。飯僧請上堂。千佛出世。不為別事。要令大地眾生。見自本性。了却生死。何也。葢為人人有箇本性。只是不見。雖則不見。不可是無。人人有箇生死。只不肯了。雖則不了。不可是有。生死不有。本性不無。一時拈出。布施大眾。竪拂子云。是甚麼。若向這裏。直下見得。曠劫來事。只在如今。無邊生死。一時盡淨。豈不慶幸。如或不然。切須體究。這箇生死。分明是有。鼓山長老為甚麼道不有。這箇本性。本所不見。本所不聞。鼓山長老為甚麼道不無。參來參去。一朝廓然開悟。譬如日輪升空。無幽不燭。自家田地皆悉明了。然後發大伏藏。普濟一切。綽有餘?。可謂世出世間勝丈夫也。與他三世千佛。把手同行。又何忝哉。大眾。人身難得。大法難聞。時不待人。切須努力。珍重。
宗聖善公誕日。弟子法願等。設齋請上堂。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更不流入第二念。只如吾人。墮地以來。從幼至壯。從壯至老。歲月日時。剎那流變。為是第二念。非第二念。良久云。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白雲淡泞。出沒太虗之中。萬法本閑。唯人自閙。喝一喝云。閙箇甚麼。復云。末法澆漓。禪戒紛亂。先師出世。力振頺綱。禪嗣壽昌。戒弘真寂。源流不紊。授受無差。年八十時。甞舉壽昌一座大好山。拋與道霈。大似一髮而引千鈞。媿不勝其任矣。以真寂戒法。付跬存諸公。各以四句偈表信。其偈。皆前二句敘自己心中所證法門。後二句示付戒之意。無何。跬存雪樵莫違諸公。俱先掩化。而某公又妄拈宗乘。為先師所呵譴。今惟宗聖善公在耳。善公奉侍先師巾瓶有年。親稟毗尼。教授後學。必能遵先師之重囑。續真寂之芳猷。增佛壽命。令法久住。今日善公。五旬初度。正值先師忌辰。其徒子法願等。設齋請陞座。特舉出先師付託禪戒。匡扶末法之意。以告大眾。更不敢効封人之祝。溢美褒讚。何也。不見道。吾禱久矣。伏惟珍重。
指修菴主。為師慶壽設齋。請上堂。這箇四大。性本是空。若不知空。不免道破。未入胞胎以前。在什麼處。一口氣不來。薪火相交。灰飛烟滅。又在甚麼處。前後既無。中間豈有。中既不有。為什麼又喚作五十初度。不見道。其如幻耳。祖師云。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師乃起立召大眾云。這箇豈不是泡幻。喚什麼作無礙。這箇不是無礙。又喚什麼作泡幻。這裏悟去。無邊剎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如或不然。看他閒甲子。遷到幾時休。剎那如寂靜。百川應倒流。
祖信菴主。為師祝壽。設齋請上堂。一入信門。便登祖位。且作麼生信。盡十方世界是一人。盡無量百千劫是一壽。以如是壽。壽如是人。不長不短。不減不增。且道。人是何人。壽是何壽。還委悉麼。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純一監院。同陳輝生道友。為師慶壽。請上堂。虗度浮生半百年。知非知命總茫然。饑飡渴飲尋常過。笑破虗空嘴半邊。似這般無出豁漢。不辨月之大小。歲之閏餘。凡不收聖不管。正好貶向無生國裏。直教覔箇出頭地不得。安用為渠?眉指目。攢花簇錦耶。雖然。這漢却有箇長處。解向人道飯是米做。鍋是鐵鑄。若也不信。試向自己竈門前口門邊。一一檢點去。
兩序眾職事耆舊。製師子法被。為師慶壽。請上堂。師子叢林。師子圍繞。踞地底踞地。哮吼底哮吼。返擲底返擲。滾毬的滾毬。直得威光凜凜。百獸潛蹤。紫氣騰騰。羣妖遁跡。千古之下。瞻之仰之。嘆莫能及。只如僧問古德。師子搏象全力著焉。師子搏兔亦全力著焉。未審。全甚麼力。古德云。不欺之力。大眾。要知不欺之力麼。喝一喝云。末法風澆不可言。狐狼野犴塞乾坤。赤心片片忘賓主。共荷如來正法門。大眾珍重。
福城方陳林諸護法。同池心宇道友。率四眾為師祝壽設齋。請上堂。今日乃山僧五十母難之辰。伏承。眾護法檀越。師僧道友。各齎香雲花雲。音樂雲言辭雲。種種妙供。而來供養。須知這一鋪功德。不是錦上鋪花。亦非冷竈放火。葢欲令人人知有未入父母胞胎以前一著子。只如這一著子。還有歲月也無。還有壽量也無。還有長短也無。那箇既無。這箇不可是有。這箇那箇。是一是二。還定當得出麼。豈不見。昔日晏國師。問孚上座云。父母未生時。鼻孔在什麼處。孚云。老兄先道。國師云。如今生也。在什麼處。孚不肯。國師乃問孚。作麼生。孚但搖扇。國師乃打孚一拳。大眾。國師行拳。與孚上座搖扇。相去多少。須知二大老。一人搖頭。一人擺尾。無影樹上鬬春花。石鏡臺前辨妍醜。有人向這裏會去。即午請喫齋。若也不會。即午亦請喫齋。何故如此。大家有分。
林浦林印自曲水太和潘子起等眾位道友。為師慶壽。設齋請上堂。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趙州擎茶。曹山奉酒。乾闥婆王獻樂來。無孔笛中歌本有。恭賀無位真人。千壽萬壽。只如無位真人。還受也無。匝地紅輪秀。海底不栽花。
林丹章道友。募眾掩骼修薦。請上堂。吾人從無始來。于生死界中。捨身受身。不知其幾恒河沙劫。一一生中。皆有父母諸親。盡觀大地。若男若女。若存若亡。無有不是者。但改形易報。不復相識。茲者時值鼎革。殺氣橫流。蒼生之沒於非命者多矣。所以壞棺棄屍。處處狼藉。風吹日炙。雀噉鴉飡。無主無依。誰為憫念。有福城善男子林丹章。疚然在懷。乃特倡緣募眾。親為收斂。火塟男女。共計一千八百有奇。事竣復大作佛事。以津濟之。可謂不見異相眾生。全成仝體眷屬。祈國家之昇平。達恩親於仁壽。皆感應自然之理也。雖然。更須知有七賢女因緣始得。昔世尊。因七賢女遊屍陀林。一女指屍。謂諸姊云。屍在這裏。人向什麼處去。一女云。作麼作麼。諸姊諦觀。各各契悟。感帝釋散花云。惟願聖姊。有何所須。我當終身供給。女云。我家七珍四事。悉皆具足。惟要三般物。一無根樹子一株。二無陰陽地一片。三呌不響山谷一所。帝釋云。一切所須悉皆有之。若三般物。我實無得。女云。汝若無此。爭解濟人。遂仝往見佛。白如上事。世尊云。憍尸迦。我諸弟子大阿羅漢。不解此義。唯有諸大菩薩。乃解此義。師召大眾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七賢女各各開解了。一一現前了。便就帝釋。索三般物。帝釋云。我實無得。可謂。和盤托出了也。世尊云。我諸弟子大阿羅漢。不解此義。唯有諸大菩薩。乃解此義。明瞞猶可。暗騙難當。今日有人問鼓山。林丹章道友。所收一千八百髑髏。在這裏。人向什麼處去。竪拂子云。但向他道。總在山僧拂子頭上。坐寶蓮花。成等正覺去也。諸人還見麼。咄。切忌眼花。
淨慈堂尼怡然請上堂。維摩詰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此是淨義。妙法華云。以慈修身。善入佛慧。此是慈義。夫以慈修身。而入佛慧。以淨修身。而淨佛土。如是則一切戒定慧。福德神通。皆備于己。安用區區別求耶。今日淨慈堂怡然上人。特上鼓山。乞戒請法。為是別求非別求。噫。不因夜來鴈。怎見海門秋。
尼祖德請上堂。祖德比丘尼。求戒復求法。戒法原非外。自心悉具足。心空即是戒。本來無一物。心真即是法。歷劫不生滅。若能悟自心。戒法一時得。祇如自心。作麼生悟。日午打三更。夜半日頭出。參。
法光法雨二上人請上堂。佛出世祖西來。法門處處大張開。當陽拋擲這著子。要令窮子蚤歸來。俱胝指秘魔乂。雲門胡餅趙州茶。肯來覿面親分付。不來又自隔天涯。今日法光法雨二上人。求戒請法。山僧又作麼生。娘生兩眼原明淨。不用于中更撒沙。
慶城寺戒子樂道寂照祥光請上堂。昔世尊于菩提樹下。始成正覺。即立戒法。以戒是三學之首。萬行之宗。世出世間。所必由之要道也。何者。三塗以無戒而墮。人天以有戒而生。乃至羅漢辟支。以戒而得。菩薩以戒而修。佛果以戒而證。三塗者。即今不聞佛法。不信因果。恣意造業。廣集眾罪者是也。人天者。即今堅持五戒。奉行十善者是也。羅漢辟支者。即今登壇白四羯磨後。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者是也。菩薩者。即今發大心。立大願。行大行。志取無上菩提者是也。佛果者。三聚圓滿。萬德具足。即我本師釋迦世尊是也。可見十法界中。聖凡染淨。皆依此戒而有差別。所謂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今日慶城樂道寂照祥光等諸上座。入山求戒。特請陞座。為現前四眾人等。開示如來立戒之意。并各審觀因地發心。為求人天戒耶。為求羅漢辟支戒耶。為求菩薩戒耶。為求佛果戒耶。是在智者。善自決擇耳。諸仁者。人身難得。佛法難遇。今得人身。得遇佛法。出家受戒。非是小緣。宜各於此發決定心。立決定志。修身以戒。修心以慧。破生死於無始。圓佛果於一生。恩有同資。自他均利。可謂真佛弟子。真報佛恩也。伏希。大眾各自勉勵。珍重。
佛成道日。道山室尼弘益傳慧傳毓一賢等堅。請上堂。未覩明星是悉達。已覩明星是悉達。悉達何曾有兩人。眾生起見自分別。當時之事即今日。今日之事即當時。今日當時同一際。眾生起見自支離。不分別不支離。直下蓮花開汙泥。釋迦老子覷不見。黧奴白牯笑嘻嘻。大眾且道。黧奴白牯。與釋迦老子。相去多少。只許老胡會。不許老胡知。
蓮宗上人請上堂。蓮宗上人為法心切。昨日拜伏于地。淚如雨注。求指示箇出生死底路頭。山僧向他道。把生死來與汝出。這一轉語。如金剛王寶劍。覿面全提。若能直下提起。一刀兩斷。豈不暢快平生。渠既不會。今日不免從頭說破。有我是生死。達得我空。即出生死。讚即喜罵即瞋。是生死。讚不喜罵不瞋。達得讚者受讚者罵者受罵者。二俱是夢。便出生死。此是一條通天大路。若能驀直行去。歸到家中。親見那箇無生死底人了。然後飜身。入生死界中。燃大法炬。駕大法舟。渡苦海之沉迷。破大地之幽暗。始不負出家學道之志也。敢問。那箇無生死底。畢竟是阿誰。還委悉麼。師姑元不是女人。但恁麼看取。
隣虗庵主。為徒眾求戒。請上堂。一人有眼耳鼻舌身意。聲色一毫不知。一人無眼耳鼻舌身意。聲色一毫不昧。二人同到鼓山求戒。為授不知者。為授不昧者。不知者。教乞戒而不知乞戒。問名字而不知名字。如何可授。不昧者。本無音聲狀貌可見。又如何授。二俱不授。則辜負來機。授又作麼生授。不見道。官不容針私通車馬。驀拈拄杖。連卓三卓云。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三聚戒。一時拈出了也。只如授者受者。即今在甚麼處。直下來也。急著眼看。擲拄杖。下座。
慈聖庵惟祥上人請上堂。昔世尊于三乘中。別開淨土一門。謂之徑路修行。亦謂之橫出三界。葢謂念佛往生。甚易易也。今時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其故何也。良由覷娑婆不破。信極樂不及耳。娑婆弊惡。種種逼迫。有什麼覷不破處。極樂依正。種種殊勝。十方諸佛。歷代祖師。苦口叮嚀。勸令往生。有什麼信不及處。若真信不及覷不破。則是盲冥無智。癡眾生只顧目前。不懼身後。他時後日。其苦未有了在。唯有智者。將娑婆世界。一一覷破了。極樂世界。一一信得明白了。然後放下萬緣。把這一句阿彌陀佛。向四威儀中。一心念去。務使字字分明。句句相續。念到一心不亂。花開見佛。則知念即是佛。佛即是念。念非是念。佛非是佛。彌陀自己。渾作一人。極樂娑婆。打成一片。然後以如是法。度如是眾。期九蓮於上品。會三祗於一生。仰報四恩。同資三有。始是真正佛子也。大眾。時不待人。各自努力。珍重。
雲太紳善友。報親請上堂。人知有身。則知有父母。知有父母。則能念報父母之恩。何者為身。何者為父母。何者為報父母之恩。先佛世尊云。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相。大眾。這箇幻出形相。豈不是當人自己真身。這箇無相。豈不是當人真父母。識得真身。即識得真父母。識得真父母。即能報父母之恩。雲太紳善友。幼背雙親。不勝哀感。乃特請山僧陞座。舉唱宗乘。用酬罔極。即此一念真身真父母。一時現前了也。且道。恩畢竟如何報。良久云。撒手到家人不識。更無一物獻尊堂。
池心宇道友。為祈昇平。募眾修大悲懺。三年期滿。設齋請上堂。僧問。聲色叢中。一乘宗教。如何施設。師竪起拂子。進云。這箇即聲色。離聲色又作麼生。師又竪起拂子。進云。恁麼則終無二體也。師云。一任分別。進云。觀音菩薩來。和尚向甚處。與他相見。師云。背後是什麼。進云。這箇是學人底。和尚見底。又作麼生。師云。且喜闍黎到這裏。進云。更有箇覔不得底罪。和尚如何為學人懺却。師云。元來不曾到這裏。進云。恁麼則皮膚脫落去也。師云。也好箇消息。僧禮拜云。大家證明。師云。狼藉不少。乃云。人人安穩。國土本無三災及與八難。只因日用不知。向外馳逐。遂於無災難中。妄為災難所迫逼。觀世音老婆心切。處處捄護。特拈出曠劫所得無上秘密之法。謂之廣大圓滿無閡大悲心陀羅尼。令諸有緣聞名持誦。出諸難地。達於安穩。故娑婆世界。號之為具大慈悲者。又謂之為施無畏者。池心宇道友。善根宿植。福果圓成。體觀音之慈悲。憫羣生之荼毒。倡緣募眾。依法修持。期滿三年。福茲率土。果見四海澄渟。五穀豐稔。國泰家寧。民康物阜。這一鋪功德。可謂克始克終。盡善盡美了也。正與麼時。還有直達安穩國土者麼。良久云。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珍重。
瑞拙上座請上堂。聞聲悟道。見色明心。雲門云。觀世音菩薩。將錢買胡餅。放下手。却是饅頭。大眾。胡餅饅頭。是一是二。若道是一。胡餅自胡餅。饅頭自饅頭。若道是二。麫無兩般。有人定當得出。即午瑞拙上座設齋。出籠饅頭。一任橫咬竪咬。不妨下下咬著。何也。家家觀世音。處處彌陀佛。如或不然。飲水須防噎。切忌囫圇吞。
洪坤宇善友。仝侄昌胤。為求嗣設齋。請上堂。乾法天坤法地。天地法什麼。拈拄杖云。只這箇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這箇廣大。天地人萬物亦廣大。這箇無盡。天地人萬物亦無盡。這箇永久。天地人萬物亦永久。且道。這箇是甚麼得恁麼奇特。但向己求。莫從他覔。卓一卓。
雪溪上座。誕日設齋。請上堂。雪溪上座。平生屢感異夢。一切皆驗。無一虗者。年四十七歲時。因患眼。夢見摩利支天。手持日月。放大光明。眼得不壞。自是以來。禮供諸天。甚為虔懇。且更施金作佛。施藥治病。一切福事。踴躍力行。然一一皆自夢心流出。且道。此夢為是實為非實。若道是實。分明是夢。若道非實。凡事皆驗。這裏定當得明白。則知現前身心世界一切萬法。亦復如是。所以云。三世諸佛是夢。歷代祖師是夢。六道含靈是夢。雪公今日六旬初度。又請山僧。陞夢座。說夢法。開夢眾。祇如破夢一句。作麼生。咄。青天白日。大家莫瞌睡。
洪省吾善友。薦兄設齋。請上堂。僧問。南嶽云。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不染汙中如何修證。師云。火裏蓮花今正開。進云。廣額屠兒。放下屠刀。便云我是千佛一數。不假修證。如何便成佛去。師云。莫謗廣額屠兒。師乃拈拄杖云。前日為坤宇祈嗣。拈出這箇。今日為省吾薦兄永吾。又拈出這箇。葢為這箇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雖然出生無盡。要且生滅變易他不得。既生滅變易不得。則永吾現前。與諸佛眾生山河國土。同一體性。無二無別。靈然湛然。如如不動。如此。又薦㧞箇甚麼。只把一枝無孔笛。特向人間繚亂吹。卓拄杖云。吽吽。下座。
程門許氏陳氏。為童男明壽祈福。求大悲懺。飯僧請上堂。觀音一片老婆心。救護閻浮願力深。等視羣生如一子。須知處處現全身。竪拂子云。觀世音菩薩來也。應以三乘人天得度者。悉皆現身而為說法。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乃至求佛果得佛果。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也。只如眾生能感之心。與觀世音菩薩慈悲心地。畢竟是同是別。聞性圓明無內外。把手相將入普門。擊拂子云。珍重。
大悲懺三年圓滿上堂。觀音大士。不肯冷坐普陀岩上。乃攛身入三界火宅中。東喚東應。西喚西應。如鐘受扣。似谷答响。不爽毫髮。葢度生之願。廣大無盡耳。池心宇道友。普為天下。祈致昇平。乃募眾修大悲懺法。三年告滿。凡四眾人等。各施資財。敷陳供養。乃至若見若聞。發一念信心。一瞻一禮者。皆攝入菩薩無緣慈中。承其庥廕。受其度脫。不惟外難不侵。亦復內障漸盡。何也。以眾生悲仰之心。即菩薩慈悲之心。眾生舉念處。菩薩全體出現。不前不後。不一不異。只如山僧。今日高登曲彔。因齋慶讚。觀世音又在甚麼處。喝一喝云。一聲徧入諸人耳。諸人耳在一聲中。露躶躶兮赤洒洒。十方何處不圓通。驀召大眾云。一齊作禮。便下座。
徐太孝善友請上堂。為父飯僧。資冥福于既往。為母禮懺。祝遐壽於將來。可謂兩彩一賽也。然二者皆起於孝之一念。儒以孝為天經地義。佛以孝為戒。故云大孝釋迦尊。積因成正覺。是世出世間。皆本于孝也。祇如這一念孝。又從什麼處起。若也識得起處。則知千佛萬佛。同一父母。而佛佛無窮。千壽萬壽。同一法身。而壽壽無盡。如或不然。堂中活佛方花甲。定省溫凊仔細看。
優婆夷姜法智。禮懺求戒。請上堂。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懺箇什麼。壇場非戒。白四羯磨非戒。問清淨教威儀非戒。又受箇什麼。這裏具得一隻眼。譬如獅子出窟。百獸潛蹤。杲日昇空。千林失白。始可謂真受戒。真懺悔也。且道。具底是甚麼眼。夜半日頭紅。照破三千界。任他無事人。塵中得自在。
優婆夷弟子胡益淨。設齋請上堂。僧問。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如何是佛位。師云。汝即今在甚麼處。進云。只在這裏。師云。原來却是眾生。師乃云。以心持戒。以戒持心。是心是戒。是戒是心。以心念佛。以佛念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如是持戒。即入佛位。如是念佛。直登上品。只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又作麼生。畢竟水須朝海去。到頭雲定覔山歸。擊拂子下座。
佛誕日。心覺庵主請上堂。僧問。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撩天。出世後。為什麼杳無消息。師云。現成公案。進云。雲門剛要一棒打殺。為是雪屈。為是酬恩。師云。也是賊過後張弓。僧禮拜。師乃舉。大慧禪師浴佛示眾云。毗藍園裏未曾生。雙林樹下何曾滅。不生不滅見瞿曇。眼中又是重添屑。師云。大慧老人只解添屑。要且不解出屑。山僧今日為他出却去也。毗藍園裏任渠生。雙林樹下任渠滅。生滅熾然事本常。海底泥牛嚼生鐵。驀召大眾云。莫道鼓山看孔著楔。下座。
善男子管世民世貴。設齋請上堂。僧問。世尊四十九年。未曾說一字。如何是世尊底佛法。師云。青山青綠水綠。進云。千七百則。盡屬葛藤。如何是祖師底佛法。師云。綠水綠青山青。進云。今日和尚陞座。毒鼓雷轟。如何是和尚底佛法。師云。青山青山。綠水綠水。進云。學人則不然。師云。汝作麼生。進云。面前自有通霄路。不許時人亂撒沙。師便打。師乃云。有為法中。有時日歲月。故壽量有盡。無為法中。無時日歲月。故壽量無盡。今日善男子管世民世貴。為老母李氏七旬初度。飯僧請法。用申慶讚。且道。說有為法耶。說無為法耶。舉拂子召大眾云。見麼。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擊一擊。下座。
無盡上人。剃度設齋。請上堂。僧問。德山云。及盡去也。直得三世諸佛口掛壁上。請問和尚。如何是及盡底事。師云。三十棒赶出三門外去。進云。有一人呵呵大笑。未審笑箇甚麼。師云。我也不知。進云。識得此人。參學事畢。如何是此人。師良久。進云。某甲不恁麼道。師云。汝作麼生。進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師云。好箇門外漢。僧禮拜。師乃云。無盡上人。年七十有五。兒孫濟濟。頥指如意。一朝深悟浮幻。矢志出家。諸子孫輩。挽留不可。遂同送到鼓山。剃度納戒。可謂火中蓮花。不易得也。須知出家者。學無為法。無為法中。無老少無遲速。所以羅睺羅。七歲出家。證阿羅漢果。脅尊者八十歲出家。亦證阿羅漢果。可見得之在人。不在年也。大眾且道。無為法作麼生學。還委悉麼。二時展鉢家常事。未許他人易得知。
結夏。建州檀林道友。為師祝壽設齋。請上堂。師拈拄杖云。祇這箇。本來無形段。醜貌百千般。特地為拈出。牛頭尾上。安有人提得去。促無量劫。為一剎那。延一剎那。為無量劫。魔宮虎穴。任意安居。酒肆婬坊。隨緣放曠。如或不然。但願蠟人似氷潔。長年坐斷白雲中。卓拄杖下座。
孝男林太鼎。為故考文若居士。誕日首七設齋。請上堂。福城文若林居士。父子積善世其家。一朝託疾忽告終。見聞無不生悲嘆。七日以前居士死。七日以後居士生。生時既已無所生。死時亦復何曾死。識得不生不死人。無邊生死一時盡。生死盡處即飜身。何妨在在常遊戲。奉覲彌陀諸聖眾。黃金臺上聞妙法。當處果滿菩提圓。無佛世界而作佛。孝子太鼎以至孝。請我陞座說此法。普願法界諸眾生。一時同入法性海。喝一喝。下座。
孝子林太鼎請上堂。孝子林太鼎。奉薦故考文若居士。請僧轉讀華嚴法華楞嚴圓覺諸經圓滿。適值諸佛懽喜眾僧自恣之辰。特申表懺。仍請山僧陞座。不免重宣一徧。華嚴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如是則盡大地眾生。生死去來。全體法界。更何有生死之可言。法華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如何是一乘法。滿鉢和羅飯。普供十方僧。首楞嚴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白雲投壑盡。青嶂倚空高。圓覺云。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任大。也須從地起更高。爭奈有天何。復云。上來稱揚如是大法功德。伏願。林文若居士。三障肅清。二嚴備具。覲諸佛于一念。剖大經于一塵。普共含生。齊成佛道。
左都督洪公秀宗居士。設齋請上堂。教中道。得人身難。值佛法難。生信心難。又云。豪貴學道難。以豪貴之人。多迷聲色。不厭苦本。所以學道為難。且道。學甚麼道大道。豈不見僧問趙州和尚。如何是道。州云。門外的。僧云。不問這箇道。州云。問甚麼道。僧云。大道。州云。大道透長安。大眾。若識得趙州舌頭落處。則知舉世茫茫。南來北往。步步踏著。處處是長安。時時覲天子。安邦輔國。坐致太平。如或不然。試看日用憑誰力。擎天拄地總由他。擊拂子。下座。
徒弟純祉智雲。薦濟宗上人。請上堂。師拈拄杖。召大眾云。生也這箇。這箇不生。鐵牛眠古路。死也這箇。這箇不死。石馬驟清風。不生不死也這箇。這箇能生能死。青山常舉步。白日不移輪。卓一卓云。即將這箇。奉為新寂比丘濟宗。蠲除三障。具足二嚴。伏願。正眼豁開。直達歸元之路。迷雲吹散。高超勝義之天。即生滅而證真常。轉塵勞而成正覺。又卓一卓。下座。
靈石監院履玄。同眾法眷。及省會福清陳何郭魏林周敖趙陳曾眾位檀護。請上堂。靈石乃福清福地。寂祖祖庭。廢興有時。運當來復。曹師首創。眾徒繼述。弟兄一志。莫不人人以興復為念。故能感動眾位護法檀越。傾心護持。特請山僧開法。山僧自顧。人微德薄。不足為此山增重。苦口力辭者數矣。而僧眾檀護。願力益堅。毋容推諉。既事不獲已。只得冐昧。祗承期金像寶殿落成之日。當為一撾石鼓。重振祖風。俾人人知有自己脚跟下一段大事。可見佛祖出世。建法幢立宗旨。終不徒然也。祇如今日。山僧祗承一句。又作麼生。拈拄杖卓一卓云。萬般存此道。一味信前緣。又卓一卓。下座。
師到寶善。滄溟上座率眾請上堂。山僧到寶善。已二十日了也。四方緇素。摩肩錯趾。競來供養。終日口吧吧地。葛藤不少。今日滄溟眾上座。遠自延平來。敬陳香積。高敷法座。考鐘伐鼓。虔請說法。又添一番狼藉。雖然。喚什麼作法說。又作麼生說。却請木上座。為諸人通箇消息。拈拄杖卓一卓云。拄地撑天唯這箇。春來秋往不抽枝。當陽拈出無人識。却憶頭陀一笑時。又卓一卓。下座。
師到龍山上堂。僧問。特為法門增顯耀。泝流千里訪同參。即今曲彔高登踞。大眾誠聆一指南。師竪拂云。聞麼。進云。已知趨向路。歸家又若何。師云。上座即今在甚麼處。僧便喝。師云。好喝。進云。恁麼則歸源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師喝云。喚甚麼作方便。進云。可謂石鼓真燈賴有續。曹源一派徧支那。師云。且歸位著。僧問。佛因大事說法華。多寶如來虗半席。今日重登獅子座。開權顯實事如何。師云。適來已八字打開了也。進云。屴崱峯頭六種動。龍山耀古復輝今。師云。不妨道著。師乃云。山僧昔年。忝與龍山和尚。同參天童老人法席。當時即有共振古風之約。迄今垂三十載矣。龍山久已丕顯宗風。化行宇內。而山僧方僻處海隅。跛跛挈挈。殊愧不似。今日得得入山。瞻禮道範。共話疇昔。足慰平生。又承監院兩序敦請陞座。既辭不克。不免借婆衫子拜婆年。大眾還知麼。法運陵夷。真人罕遇。晚近知識。競共出頭。各各自謂成無上道。子細撿點將來。總是棄金擔麻。唯有龍山。聳壑昂霄。巋然崛起。不墮眾數。實謂希有。且道。龍山有甚長處。莫是得太白不傳之秘訣。興翠巖久廢之叢林麼。莫是平生持為法為人之志。在處建無作無為之功麼。莫是智如鶖子。辨似滿慈麼。似則也似。是則未是。畢竟如何。良久云。天生一片無瑕玉。安用雕文始見奇。復云。適來龍山和尚。舉壽昌師翁大好山公案。興善云好。壽昌云不好。好與不好。端的在什麼處。大眾要知麼。夜半正明。天曉不露。久立眾慈。伏惟珍重。
靖藩固山王公諱大用。奉薦太夫人郎氏。請上堂。今日乃固山王公。為太夫人郎氏小祥之期。特入山飯僧修薦。請山僧陞座。舉唱宗乘。用資覺地。夫人壽越古稀。榮膺一品。子孫濟濟。福祿源源。世間種種云大備矣。然而死生晝夜之理。必洞然於心。了無疑惑。今日因齋慶讚。不免重為舉似。也要大家知有。還知麼。生從何來。火裏青蓮朵朵開。死從何去。長江日夜向東注。來者既已無所來。去者究竟何所去。去來來去總如如。是則名為大幻住。所以云。譬如大幻師。幻出諸男女。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十法界中。四聖六凡。殊形異狀。萬別千差。總是幻出的男女。若識得彼大幻師機括所在。則不為諸幻相所惑。雖現聖現凡。而聖凡不能繫。示生示死。而生死不能拘。出沒往來。得大自在。敢問大眾。幻師機括。畢竟在什麼處。驀拈拄杖。卓三下云。權掛垢衣云是佛。却莊珍御復名誰。又卓一卓。下座。
冬至日。溫陵黃孔固文學。仝玄文上座。為師慶壽。設齋請上堂。僧問。古者道。諸佛出世。及與涅槃。總不出剎那際。未審和尚壽量。還在剎那際裏。為別有生機一路。師卓拄杖。進云。恁麼則同坑無異土也。師云。獨有闍黎。不在其數。進云。學人不恁麼。師云。汝作麼生。進云。中九下七。諸佛數不出。師云。何曾出得。進云。和尚還出得麼。師便打。進云。何曾出得。師云。更要一棒。僧禮拜。僧問。和尚五十以前為人。即不問。正當五十。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師云。也好與一棒。進云。頂門突出摩醯眼。照破三千及大千。師云。只恐不恁麼。師乃云。諸佛出世。及與涅槃。總不出剎那際三昧。須知此剎那際。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以及蠢動含靈。總在裏許。出出沒沒。自古及今。無一人出得。若也出得。一任天下橫行。生佛位中。牢籠他不得。其或不然。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卓拄杖一下。復云。羣陰剝盡一陽回。無位真人恁麼來。垢面蓬頭人不識。寒梅雪裏一枝開。且道。此人在剎那際裏耶。不在裏耶。卓拄杖云。天風伐石鼓。大地又聞雷。復卓拄杖云。珍重。
溫陵信官張諱良奕。仝夫人黃氏。酬願祈福。請上堂。廓然無聖。覿體現前。實無功德。百福具備。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種種莊嚴。受用不盡。不從別處得來。盡自箇中流出。且如何是箇中事。喝一喝。復云。自心善願自心發。自心功德自心求。但得自心長不昧。生生福慧永無休。
蘇載瞻居士。施浴鍋飯僧。請上堂。僧問。古有十六開士。隨例入浴。各各悟道去。未審他悟箇什麼。師云。今日蘇居士請汝沐浴。進云。振衣無別物。入水見長人。師云。切勿露手脚。進云。手脚不濕。師云。又拖泥帶水。僧問。靈源一滴水。浴此無垢人時如何。師云。今日正開浴。進云。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又作麼生。師云。不妨恁麼洗。進云。雖然。只浴得這箇。未審那箇還受浴麼。師云。這箇那箇是什麼。僧禮拜。師乃云。一火功成雙鐵鑊。滿煎香水浴僧伽。身心垢膩從頭洗。洗盡身心見阿爺。還有與麼人麼。若有。則不須䟦陀悟因。安用古靈揩背。人人汗衫脫落。箇箇全體優游。不唯諸垢併消。無垢一時洗却。今日蘇載瞻居士一鋪功德。可謂不浪施矣。如或不然。香水海中。彌滿清淨。普請大眾。趂時隨例浴去。
雲太紳善友。病中求懺。飯僧請上堂。昔維摩詰。示疾毗耶離城。諸來問疾者。因以身病。廣為說法。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渠恁麼道。只要諸人識得是妄耳。洞山不安。有僧問云。和尚病。還有不病者麼。山云有。僧云。不病者。還來看和尚否。山云。老僧看他有分。渠恁麼道。只要諸人識得是真耳。拈拄杖召大眾云。唯有這箇。不屬真。不屬妄。非病。非不病。且道。這箇是甚麼。春秋渾不涉。枯榮豈得該。世世為根本。蓮花火裏栽。卓一卓。
富沙鄭謝邵潘眾護法道友。為師慶壽。請上堂。今日乃富沙眾位護法檀信。師僧道友。特齎錦章香供入山。為山僧慶壽。富沙桑梓之地。諸公桑梓之人。不免說些桑梓的話。無相身中有相身。剎那不住自新新。軒轅甲子循環數。數盡塵沙也未真。且道。如何是真。竪拂子云。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擊拂子。下座。
紫雲還一耆德。七旬初度。齊己上人請上堂。四大為身。歲月為壽。四大必壞。無實性也。歲月易往。不少住也。況人生壽屆古稀。以至期頥者。千百什一而已。紫雲還一本公。以慈修身。善入佛慧。壽古稀矣。徒孫齊己請山僧法施。葢欲以法供養。喚甚麼作法。先佛世尊云。身從無相中受生。識得這無相的。便識得自己真身。肇法師云。江河競注而不流。識得這不流的。便識得自己真壽。真身不壞。徧法界以彌綸。真壽不遷。盡劫石而常住。雖然如是。猶是止啼之說。不可謂本法上。有恁麼說話也。如何是本法。良久云。洎乎錯下註脚。
開明上人設齋請上堂。舉世茫茫皆客作。不知衣裏有明珠。為求衣食傭貧里。子細看來也大愚。今日綻開衣線。揭出明珠。普示諸人去也。舉拂子云。見麼。古今常雨寶。永濟于昏衢。擊拂子。下座。
佛成道日慶城寺戒子雪光雪心卉林予霖信生潤逸靈源。設齋請上堂。僧問。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因甚麼又在雪山。覩明星悟道。師云。只為汝不薦。進云。一覩明星開正眼。如何是正眼。師云。龍眼核。進云。恁麼則昔日雪山。今朝和尚。師云。禮拜了歸位。又僧問。妄無自性。全體即真。因甚世尊又道。眾生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師云。待離却妄想。執著。即向汝道。進云。捨妄歸真時如何。師云。莫妄想進云。恁麼則雲收霧捲家家月。樹倒藤枯處處秋。師云。又妄想也。師乃云。釋迦老子。未覩明星以前。眾生成佛已竟。既覩明星之後。却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從此三千餘年。帶累兒孫。奔南走北。參禪的參禪。受戒的受戒。修因的修因。證果的證果。反又隔了一重。忽有箇漢。聞恁麼道。撩起便行。向星未覩。眼未開時。一覷覷透。直教釋迦老子無開口處。無展拓處。亦不分外。如或不然。不免向他背後。立聽其處分。參禪須教實參。受戒須教實受。因若不實果必虗也。雖然如是。只如今日現前大眾。各各披衣執具。眼睜睜地。耳歷歷地。意了了地。聽山僧曲彔床上。說黃道白。這一段風光。且道。是未覩明星以前耶。既覩明星以後耶。良久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靈虗慧林二上人。送米到山請上堂。今日靈虗慧林二上人。在建寧縣。募化齋米。送到鼓山。供養大眾。須知有三種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易。三受者不易。化者施者不易則固是。受者如何不易。亦有三種。為諸人點出。一者烹以不熱火。二者盛以無底鉢。三者納以空如來藏。三種具備。則能植檀那淨福。增佛祖慧命。日用萬兩黃金。亦不分外。如或不然。二時上堂。切須照顧。不得咬破他家一粒米。
福省城守信官黃諱燕贊為太夫人張氏。求福酬願請上堂。親恩罔極。佛力無邊。能孝于親。則能感于佛。葢佛心親心。人子之心。皆同一體。以一體故。所以消厄難于至危。增福算于至大。感應道交。其捷如響。正當今日。所願從心。因齋慶讚一句。又作麼生。母子同心歸正覺。生生福祿愈高崇。珍重。
薦雲太紳道人上堂。三緣和合而幻生。這箇不生。四大各離而幻滅。這箇不滅。不生不滅底。離生滅底。不可得生滅底。離不生不滅底。亦不可得。故華嚴經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須知現前底佛非是外有相佛。乃當人自己本源自性天真佛也。即以如是佛。度雲太紳。出生死海。登涅槃岸。生生常作津梁。處處同為法侶。
方伯何公為公郎太觀。求福壽飯僧請上堂。土饒果碩。源遠流長。鳳生丹穴。玉出崑岡。所以大福德人。發大福德心。修大福德行。感大福德胤。葢心大福大。因真果真。今日本省大方伯何公為公郎太觀。飯僧求增福壽。一句作麼生。父子天真妙叶處。恒沙性德自綿綿。
玄生上座求戒設齋請上堂。昔世尊臨涅槃。誡飭弟子。依四念處住。以戒為師。末法出家者。如稻麻竹葦。不知四念處為何事。戒為何物。佛法之衰。有由然矣。今日玄生上座入山。求戒請陞座。不免拈出布施大眾。何者四念處。謂身受心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得此四念。則不住生死。觀身真淨。觀受真樂。觀心真常。觀法真我。得此四念。則不住涅槃。既不住生死。又不住涅槃。此無所住處。即是當人放身命處。何者以戒為師。眾生無始以來。背覺合塵。念念攀緣。心心造業。若無戒法轡勒其心。將無畔涯。不知抵止。所謂攝心名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實成佛之基本也。故經云。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佛住世。無異此也。凡出家者。能遵佛遺誡。依四念處住。又能以戒為師。雖則現生不能悟道證果。自然世世不落惡道。生生不失人身。再出頭來。一聞千悟。定不虗也。雖然如是。更須知心體離念。念處何施。自性無非。戒從何立。如是則雖終日持戒。而無戒相可持。終日念處。而無念相可立。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虗之中。能如是用心。可謂真佛弟子。真報佛恩也。伏惟。大眾深自勉勵。珍重。
慧修上人請上堂。昔日僧問馬祖云。和尚為甚麼道即心即佛。祖曰。為止小兒啼。曰啼止後如何。祖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種人來。如何指示。祖曰。向伊道不是物。曰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祖曰。且教伊體會大道。大眾。古德為人言不浪發。此是無漸次中漸次。今日快便難逢。為諸人一一頌出。即心即佛。為止兒啼。粗餐一頓。了忘百饑。非心非佛。兒啼已止。奪却匕箸。休糧方美。除是二人。向道不物。離相超名。剜心剖腹。其中人來。教會大道。㵎底魚遊。林間鵲噪。召大眾云。面目分明。各自證取。
弟子陳等榮同室鄭傳願。預修功德請上堂。求福者多。求道者少。強欲論道。却成不了。雖然如是。了也這箇。不了也這箇。且道。這箇是什麼。舉拂子云。此是無盡福德藏。今日為君親說破。擊拂子。下座。
傳璧傳禪二上人。求戒請上堂。寒山道無嗔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你合。一切法無差。鼓山道心空即是戒。身空始出家。本來無一物。何處會千差。大眾且道。與古人相去多少。試揀辨看。
祥光上人。設齋請上堂。僧問。自性本空。戒從何有。只如今戒即是。不戒即是。師云。空中看鳥跡。水底數魚踪。僧作持鉢勢云。這箇是戒非戒。師云。未開口前薦取。進云。本元自性天真佛。非色非空非古今。師云。不勞註脚。僧禮拜。師乃云。空王殿上。逈絕行蹤。明月堂前。暗傳春色。於無戒中立戒。無定中修定。無慧中發慧。三學既具。萬德乃圓。所以道。修空花之佛事。伏鏡裏之魔軍。建水月之道場。圓夢中之佛果。雖然如是。只如花亡鏡破。月落夢惺時如何。夜明簾外排班立。萬里謳歌賀太平。
閻浮菴主請上堂。師拈拄杖云。祇這箇離相離名。非空非色。讚不得毀不得。是不得非不得。喚作佛土上加泥。喚作戒無繩自縛。喚作心提燈覔火。到這裏。三世諸佛。目瞪口呿。歷代祖師。望風莫及。正恁麼時。如何通信。靈源深處無人到。只聽數聲幽鳥啼。
佛誕日信官李太陞同夫人周太貴。掛旛飯僧祈福請上堂。釋迦老子。來此世界。八千返了也。無奈眾生不了。所以今又重來。入摩耶胎。出摩耶胎。指天指地。四顧稱尊。打頭一著。已將無盡寶藏。一時運出了也。但不知眾中誰是領受者。後來有箇雲門和尚却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瑯琊拈云。雲門可謂。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今日適值世尊降誕令辰。有信官李太陞同夫人周太貴。特入山中。高掛寶旛。廣陳妙供。聖凡普會。福慧圓修。且道。與雲門報恩。是同是別。野色更無山間斷。天光直與水相通。僧問。法身無相。報化非真。喚甚麼作釋迦老子。師云。多了這一問。進云。恁麼則寸絲不掛也。師云。切忌墮坑落壍。進云。快活快活。今日撞著這箇無面目漢。師云。救汝不得。進云。罪過罪過。師云。好自領去。
寧化縣弟子巫太禧。飯僧請上堂。僧問。未得的人如何下手。師云。失箇什麼。進云。已得的人如何保任。師云。又得箇甚麼。進云。隱顯幾微無少剩。繁與大用體無虧。師云。汝試用看。僧擬議。師便喝。僧進語。師云。遲了八刻。師乃云。歷盡溪灘到此間。飯僧求福轉人天。善根世世常增長。不昧今生般若緣。如何是般若緣。釋迦老子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舉拂子云。這箇是相。喚甚麼作非相。這箇是非相。喚什麼作相。大眾還見如來麼。若也見得。則知貪瞋本空。福慧本有。不從別處得來。悉自天真具足。若也未見。萬劫千生。莫教忘却這箇。擊拂子。下座。
孝男林太鼎。薦考文若居士小祥請上堂。清虗之理。畢竟無身。舉世茫茫無一人。理則如是。事作麼生。黧奴白牯放光明。如理如事。死生路上無生路。不涉事理。百尺寒潭清徹底。祇將此四轉語。奉為孝男林太鼎資薦故考文若居士。小祥之期。增崇福慧。伏願。豁開正眼。頓破迷關。得不生不滅之心。了無去無來之理。一得真常。永不退轉。
道友池張陳林同徒子雲祥杏林碧曇善慧德泉。送雪溪上座靈龕茶毗請上堂。雪溪上座。居福州開元鐵佛殿有年。藉醫術為布施之資。假福田為淨土之本。今年六十。?疾旬餘。付囑後事。一一明白。乃命沐浴。更衣鳴鐘。念佛而化。可謂頭正尾正。因真果真也。今日眾道友徒子。特奉遺命。送龕到山。茶毗入塔。仍請山僧陞座。舉唱宗乘。用資覺地。還知麼。生也這箇。這箇不生。死也這箇。這箇不死。識得不生不死底。即識得常生常死底。識得常生常死底。即識得不生不死的。故釋迦老子云。一切法常靜。無有起滅相。即今萬法生滅。熾然作麼生說。箇無生滅底道理。莫是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麼。莫是生即不生。滅即不滅麼。莫是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麼。未在未在。畢竟如何。良久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覔即知君不可見擊拂子。下座。
善女人溫今嚴請上堂。盡十方世界。是故鄉田地。盡大地眾生。是同體眷屬。聖凡不異。生死無間。今古莫移。何以故。今古一時。生死一體。凡聖一心。故只如今日善女人溫今嚴。特上鼓山。飯僧請法。薦拔父母夫主宗親。為在裏許。不在裏許。現前一念離生滅。把手同歸不二門。地獄天宮皆淨土。月穿潭底水無痕。
林丹章道友掩骼。禮千佛名經請上堂。僧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師云。父母未生前會取。進云。父母未生前。是何面目。師云。即今是何面目。僧禮拜。師云。不得錯認。師乃云。盡十方法界。是箇髑髏。收向甚麼處安葬。若安葬得明白一切含靈悉皆度脫。三世千佛為作證明。如或不然。過去千佛。已過去了。未來千佛猶未來。現在千佛。當面錯過。還有不錯過者麼。昔有秀才。誦諸佛名經。問長沙和尚曰。百千諸佛。但見其名。未審居何國土。還化物也無。沙云。黃鶴樓崔顥題後。先輩還曾題也未。才曰。未曾題。沙云。得閒題取一篇好。大眾。秀才恁麼問。長沙恁麼答。大似善財童子向妙高峯頂。參德雲比丘。七日尋覔不著。後却於別峰相見。要知相見底事麼。聽取一頌。崔顥題詩黃鶴上。今來古往閙紛紛。擊拂子云。三千諸佛一時出。即此見聞非見聞。喝一喝。下座。
孝男王道行。報親請上堂。父精為骨。母血為肉。骨肉合成。乃名為身。所以十月懷胎。三年乳哺。推乾就濕。鞠育良苦。欲報父母深恩。須如那叱太子。析骨還父。析肉還母。然後現本身。為父母說法始得。只如析却骨肉還父母了。如何是自己本身。父母未生前薦取。雖然眾生從無始來。出一皮袋。入一皮袋。生生死死。輪迴不已。且道。那一人在生死內。在生死外。咄。喚甚麼作生死。即將此法。敬為孝男王道行資薦故考王一寵妣陳氏。早出苦輪。超生樂地。伏願。竭生死海。登涅槃山。同生諸佛會中。長作法門眷屬。
起大悲懺。弟子楊太明池太長請上堂。觀音手眼通身是。救護群生願力深。一卷陀羅無閡力。聲聲流出大悲心。所以向刀山。則刀山自折。向火湯則火湯自竭。向地獄則地獄自滅。向餓鬼則餓鬼自飽。向脩羅則惡心調伏。向畜生則自得智慧。眾生日用起四趣煩惱。造四趣惡業。受四趣苦果。但能一念至心。稱名持呪。觀世音即時現前。當處解脫。況風聲鳥語。皆演陀羅尼音。山色江光。盡顯慈悲妙相。只如今日。屴崱峯頭。王侯共會。緇素同心。修禮大悲懺法。普為天下。祈致昇平。發菩提心。植成佛種。正當恁麼時。且道。觀世音在什麼處。拈拄杖卓一卓云。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始得知。又卓一卓。下座。
信官曾(諱)法孔王(諱)梅李(諱)士彥李(諱)英張(諱)伯升熊(諱)進學宋(諱)仁張(諱)國威夏(諱)有德夏(諱)繼旺修禮大悲懺法設齋請上堂。世尊云。豪貴學道難。葢為豪貴之人。多迷聲色。不知苦本。不求出要。所以學道為難。今日現前列位大檀護宰官。雖身居祿位。心存佛法。知有出世大事因緣。皆由往昔於三寶真淨田中。深植善根。故不昧耳。須知釋迦老子出世。不為別事。只要人人自己。知有廣大圓滿無碍大悲之心。上同諸佛。下合羣生。幹旋造化。生育萬物。一切功德。無不備具。無量劫來。不曾動著一絲毫。不曾移易一絲毫。既不曾動著。不曾移易。為什麼有聖凡染淨。乃至貴賤貧富。苦樂憂喜。種種差別耶。葢翳眼見空花耳。故學道之士。所貴拔去翳根。俾法眼清明。親見自家田地。運出自己家珍。自利利他。受用無盡。只如拔去翳根一句。如何道。不見一法即如來。亦復名為觀自在。險惡道中為津梁。世出世間無?碍。下座。
程門信女許氏陳氏。為男子明壽。掛旛飯僧求懺請上堂。諸佛菩薩。觀大地眾生。猶如一子。保持覆護。無不備至。世人一切可偽。唯愛子一念無偽。以與佛菩薩無緣慈悲。同體無二。皆自真心流出。所謂家家阿彌陀。處處觀世音也。今日程門信女許氏陳氏為男子明壽。高掛綵旛。廣陳香供。祈福基鞏固命位昌隆。幼齡災厄不侵。長大官星顯耀。有求皆遂。所願從心。正當恁麼時。感應道交一句。如何道。凡心纔舉處。觀音出現時。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擊拂子。下座。
信女薛太持設齋請上堂。人身難得。佛法難遇。既得人身。得遇佛法。須發真實心。依佛法修持始得。且道。佛法如何修持。娑婆苦海萬重波。一句彌陀直捷渡。彼岸高登達本鄉。親見彌陀大慈父。見後如何。良久云。家業本完全。不用重分付。
觀音成道日。善女人太慈興樂設齋請上堂。人人一座洛伽山。屴崱聳雲際。大士巍然坐此間。相好自分明。演說大悲圓滿呪。萬竅吼天風。普資恩有入玄關。大地無空缺。諸人向這裏證入。則知觀世音。即是自己。自己即是觀世音。一卷大悲心呪。塵說剎說。古今無間。以此求道。直取菩提。以此求福。萬德圓備。如或不然。觀音今日方成道。蠢動含靈盡放光。普請大家勤禮敬。塵塵盡露法中王。擊拂。下座。
大悲懺圓滿。弟子池太長楊太明請上堂。僧問。法身無為。不墮諸數。因甚大悲菩薩。現千手眼。師云。何曾有一箇。進云。恁麼則金殿重重顯至尊。師云。不是這箇道理。進云。爭奈人人本具。師云。如何是你千手眼。僧以手作擎日月勢。師云。猶少一箇在。僧便喝。師云。好與拄杖。師乃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觀世音以無緣慈。於眾生心中。放光說呪。眾生以大願力。於菩薩心中。禮拜供養。如空合空。似水投水。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虗空。盡未來際。無有間斷。只如今日一期佛事云週。因齋慶讚一句。作麼生。弓矟已掛狼烟息。萬里謳歌道太平。復舉麻谷問臨濟。大悲千手眼。那箇是正眼。濟搊住云。大悲千手眼。作麼生是正眼。速道速道。谷拽濟下禪床却坐。濟問訊云。不審。谷擬議。濟拽谷下禪床却坐。谷便出去。師云。二尊宿各用手眼逞神通。絲來線去。只用得九百九十九眼。若是正眼。未曾夢見。且道畢竟如何是正眼。起立良久云。君不見。便下座。
善女人王太淨。設齋請上堂。興化道。我聞前廊也喝。後架也喝。喝得老僧上。三十三天撲下來。一點氣息也無待。我緩緩地。蘇醒起來。向汝道箇未在。何也。我未曾向紫羅帳裏。撒真珠與諸人去在。興化老人恁麼道。早是抱贓呌屈了也。山僧今日。這裏二禪客出來。呈一問兩問。便爾胡喝亂喝。山僧總不見不聞。何也。春鳥晝啼。秋蟲夜响。有甚麼較量處。雖然如是。山僧與麼道。且道。是真珠是瓦礫。一任諸人自己檢點去。復云。善女人王太淨。厭娑婆之暴惡。慕極樂之殊勝。篤修淨業。決志往生。葢有年矣。今日又特設齋。請山僧陞座。指示箇西方的路頭。敢問。大眾西方路頭。在甚麼處。莫云驀直去麼。莫云看脚下麼。莫云含元殿裏問長安麼。今時人盡力道。總不出此。還息得渠疑情麼。內經云。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須知娑婆世界。六道輪迴。祇是箇愛字。極樂世界。上善同會。祇是箇淨字。所以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淨不生極樂。大眾要識西方路頭麼。唯憑一句彌陀佛。淨却多生貪愛心。貪愛淨時極樂現。現後如何。良久云。娑婆當處自平沉。珍重。
王蓮實道者。預修功德請上堂。僧問。昨日和尚道。有二禪客。胡喝亂喝。敢問如何是正喝。師云。不喝你。進云。作家宗師天然有在。師便打。進云。恁麼則掀倒禪床去也。師云。杜撰禪和。如麻似粟。又打。師乃云。道者王氏法名傳悉蓮實其道號也。生於貴胄。許於名門。未成禮而夫子化去。時道者方在笄年。遂以堅貞自矢。潔白修身。奉佛持齋。篤修淨業。至二十有六歲。始于歸其家。撫嗣守節。今年已六十有一矣。即此清操。已有天位。而道者志。不在人天。願生淨土。所以今日禮懺飯僧。種種功德。一一回向淨土。仍請山僧陞座。發明淨土要旨。以為西方公據。還會麼。善業惡業。皆由心造。穢土淨土。並自心生。故世尊云。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謟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乃至施戒忍進禪智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六度眾生。來生其國。故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敢問。大眾心畢竟作麼生淨。還委悉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彌陀方脫口。淨土已花開。五濁本來淨。三祇不假排。人人火宅內。俱坐實蓮臺。伏惟珍重。
清流弟子馬太?同母羅氏。設齋請上堂。母子慇懃請法來。牢關又復為君開。敢言昨定今不定。三寸分明是禍胎。驀拈拄杖。召大眾云。這箇是法三寸。如何商量。卓一卓云。這箇無相。非眼所見故。這箇空寂。非心所緣故。這箇真實。非四相所遷故。這箇離言。非口所述故。所以釋迦掩室於摩竭。只見一斑。淨名杜口於毗耶。望空啟告。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捕影捉風。帝釋絕聽而雨花。喚鐘作甕。正當恁麼時。且道。如何通信。道火何曾燒著口。撑天拄地定由他。又卓一卓。下座。
清流縣慧雲悟明若淡梅友慧日紹如還照諸上座。設齋請上堂。族姓子。於佛法中出家。有何所益。只要識得自己根源。如何是自己根源。凡所有相。是皆虗妄。大眾好箇小歇場。不妨將息。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竪拂子云。還見麼。見即不無。爭奈金屑落眼。正與麼時。到家一句如何道。夏木陰森白晝長。清溪一帶明如鏡。擊拂子。下座。
緣生上人。剃度請上堂。投泥自溺。名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緣生上人。捨三女為尼。棄室家削髮。即此一著。便具大丈夫成佛作祖力量。非世間榮貴勳業。可得而較量也。故昔日崔趙公問徑山國一禪師曰。弟子欲出家得否。徑山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豈不然耶。雖然如是。且道。出家畢竟為箇什麼。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者。乃世出世間萬法根本。若得此法。則能了無始不了生死。報累世未報親恩。傳慧命於將來。度羣迷於末劫。始不負割愛入山之初志也。緣生上人。痛自勉勵珍重。
謝飛卿居士。掃塔請上堂。先師遷化。已十載矣。建州弟子飛卿謝君。敬齎香供入山掃塔。但不識先師靈骨所在。特請山僧指點。只如青松鬱鬱。白塔峩峩。長江日夜向東流。列岫朝昏常逞秀。為是先師靈骨。非先師靈骨。若道是頭上安頭。若道不是撥波求水。正與麼時。且道。如何定當。茶傾三奠復三奠。萬象森羅齊點頭。是耶非耶俱不道。未把真金去博鍮。
優婆夷弟子今記請上堂。大福德人。發大福德心。修大福德行。感大福德報。何者以法性無盡故。心無盡。心無盡故。行無盡。行無盡故。果報亦無盡。所以懺罪障而罪障潛消。求福壽而福壽愈廣。生生常遇三寶。在在勤植福田。不為富貴所迷。不為塵勞所染。一一皆自法性流出。可謂真實功德也。且道。畢竟如何是法性。十界聖凡無一物。山河大地自如如。珍重。
參領徐公諱有才請上堂。人人脚跟下。一段大事。寬越太虗。明逾日月。生天地育聖凡。神通光明。福德智慧。一切具足。不假外求。只是眾生日用不知。雖則不知。未曾欠少。今日參領徐公。入山設供請法。不免傍資一路。也要諸人明箇入處。拈拄杖卓一卓云。大眾會麼。三平和尚云。即此見聞。非見聞。兩手分付。無餘聲色可呈君。喪盡目前。箇中若了全無事。一得永得。體用何妨分不分。一切臨時。又卓拄杖云。珍重。
信官王諱惟明同夫人祁氏誕日請上堂。如來出世大因緣。要令人人悟性天。依性起修真實行。生生福壽自綿綿。只如悟入自性一句。如何道。日用堂堂無別法。分明父母未生前。珍重。
優婆夷弟子何太雲。禮華嚴經滿懺請上堂。盡十方世界。是華藏法界。盡十方世界。是毗盧遮那。盡十方世界中。若聖若凡。若依若正。乃至萬象森羅。是一部華嚴大經。三界擾擾。湧法海之波瀾。六趣芸芸。燦性天之星斗。忽有箇性燥漢。向這裏。撩起便行。推開樓閣之門。徧遊法界之境。於一塵中。至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一一世界。親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一一佛所。精修梵行。盡未來際。無有間斷。一塵既爾。一切塵亦然。所謂塵塵爾。念念爾。法法爾。正眼看來。猶如一夢。今有善女人何太雲。於此經中。起大信。發大願。修大行。清淨三業。翹勤五悔。一字一禮。無空過者。且道。這一鋪功德。畢竟如何回向。普賢萬行周沙界。十願導歸極樂邦。親見彌陀蒙授記。塵塵禮敬法中王。珍重。
小參
元宵小參。舉。蔡君謨守福州。上元日。令民間一家點燈七盞。陳烈作燈長丈餘。大書其上云。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猶恨笙歌無妙曲。君謨見之。還輿罷燈。師云。蔡端明。冷竈放火。要且不知火種來處。陳處士痛處下針。其奈先自傷手。直令千古之下。傳為口實。山僧今夜在石鼓峯頭。與數百衲子。同過上元。令人人各點起一盞燈。雖則光明烜赫。要且不費油火。富也富不著。貧也貧不到。且道這一盞。是什麼燈。良久云。鐵樹花開明似日。時時照見夜行人。
小參。師云。結制來。已數日也。那事作麼生。還有奈得何底麼。出來道看。問答不錄。師乃云。古德云。小參謂之家教。如今在孤峯頂上。架數間大屋。聚數百衲子。立成箇本分家風。且道教箇什麼。莫是教諸人參禪麼。已是屈了諸人。諸人分上。還欠少箇什麼。豈不見昔歸宗會下有僧。夜來呌云。我大悟也。歸宗次日上堂云。昨夜大悟底僧出來。僧出曰。師姑元是女人做。歸宗休去。大眾。這僧若不親到這箇田地。歸宗如何肯休。諸人若的的識得這僧悟處。便識得自己立地處。識得自己立地處。便識得從上諸佛諸祖立地處。還有恁麼人麼。如無山僧今夜狹路相逢。不免當頭道破。師姑元是女人。眾生本來是佛。若能直下承當。以拳擊案云。此物原非他物。還有直下承當者麼。好與三十痛棒。
小參。師云。前日舉拳。要諸人直下承當。殊不知你起念承當。早已當面蹉過。若不承當。依舊沉淪。所以此事苟非其人。大難大難。事不獲已。為諸人執認箇父母所生血肉身心。所以令汝看箇父母未生前。自己本來面目。為汝被生死流轉所苦。所以令汝究生死根源。看箇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諸人若端的識得生死來去處。便識得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識得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便識得生死來去處。故古德云。參須真參。悟須實悟。真參要有真參底工夫。實悟要有實悟的言句。豈不見南嶽讓和尚。初參六祖。祖問。什麼處來。讓云。嵩山來。祖云。什麼物恁麼來。讓無語。遂經八年。一日向祖云。某甲有箇會處。祖云。作麼生。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祖云。還假修證否。讓云。修證則不無。染污即不得。祖云。祇此不染污。是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大眾。你看讓和尚。于六祖什麼物恁麼來一語下過不得。遂經八年。你道渠八年中。做箇什麼。若不用心體究做真參底功夫。焉有後來發明底時節。與發明底言句。諸人要真實發明麼。不妨更向什麼物恁麼來處看。向說似一物即不中處看。向染污即不得處看。這三語中。若透得過。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與父母未生前已生後。全體顯露。還委悉麼。快人一言。快馬一鞭。更不勞叨呾。大家且恁麼看取。夜寒。珍重。
小參。師云。結制以來。已經二七了也。諸人坐禪。還曾夢見坐禪底道理麼。若知得昏散二魔。藏身無地。定慧兩輪。覿體圓明。豈不見古南堂禪師。有偈云。南堂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商量。大眾這箇無事處。即是諸人放身命處。還知麼。若知得。許汝從定門入。山僧續貂亦有一偈。鼓山靜坐一爐香。譬如捉賊要見贓。裂破虗空無一物。巍巍獨露法中王。大眾還知有這箇法王麼。若知得。許汝從慧門入。故古德云。定慧等學。明見佛性。諸人但將此二偈。仔細體究。這裏究得徹。則知南堂底。即是鼓山底。鼓山底。即是南堂底。如或不能。且向一門深拶入。免教岐路泣亡羊。
小參。師云。終日為諸人打葛藤。不向這裏。討箇下落。猶自打瞌睡。真不唧?。且道。病在什麼處。只為拋家外走。年代深遠。忘却了也。每每共汝。把手歸來。家業完全。契券明白。到這裏。猶自回頭轉腦。豈不大可哀哉。如今事不獲已。不免貴買賤賣去。以兩手拋空云。掇向諸人面前了也。一任有眼者見。有耳者聞。有口者道。有心者思。看什麼處不風光。什麼處不成現。雖然忽有箇漢。眼耳不具。心口不全。到這裏。作麼生接引他。良久云。慚愧便歸方丈。
小參。師云。諸人到鼓山參禪。圖箇什麼。莫圖成佛麼。頭上安頭。若不成佛。又落眾生界裏。葢成與不成。是兩頭語。須知當人自己。有本分事在。如何是自己本分事。良久云。難難難。接竹點天徒自瞞。易易易。跑下單來踏著地。也不難也不易。倒騎鐵馬雲中戲。諸人且道。此三語還有親疎也無。一串穿來拋那畔。笑倒堂中老聖僧。參。僧問。萬法是心光。諸緣唯性曉。本無迷悟人。祇要今日了。只如今日如何了。師云。何不直下薦取。進云。本無迷悟人。了箇什麼。師云。直了箇無迷悟底。進云。恁麼則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師云。如何是汝知底事。進云。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師云。閒言語。
因事小參。師云。諸人出一叢林。入一叢林。箇箇道我參禪學道。不知喚什麼作道。道作麼生學。不向這裏體認明白。祇是箇隨羣吃飯漢。有什麼共語處。諸人要知麼。何不看從上古人葛藤。豈不見昔日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云。還可趣向也無。泉云。擬向即乖。州云。不擬。爭知是道。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屬妄覺。不知屬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虗。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耶。州於言下大悟。大眾。平常心是道。大好言語會得者。能有幾人。所以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今時學道者。只在知不知上做活計。知者一向搬弄神識。博學多聞。向外打之遶。不知者一味遏捺妄想。攝念歸空。向死水裏坐。總出他妄覺無記窠臼不得。何曾夢見平常心來。諸人要識平常心是道麼。聽取一偈。渴飲饑飡無別事。禪床角坐思悠哉。一板打著真痛處。不覺連聲呌出來。諸人若向這裏薦得。方吃得山僧手中棒。如或不然。對面不相識。休云親近來。
解制小參。師云。今日解制。山僧有四問。一問諸人在這裏。結制參禪。離却昏沉妄想。試將參底禪。舉似山僧看。二問參禪要了生死。了生死的禪。作麼生參。三問三月安居今已滿。畢竟將什麼抵。還常住飯錢。四問人人有箇廣長舌相。橫說竪說。晝夜無間。拈却髑髏。道將一句來。此四問。若答得的當。許有參學分。若不的當。東去西去。被荒草裏。毒蛇咬殺時。莫謂山僧不曾說破。
中秋小參。師云。山僧在山中。與大眾三度過中秋。吃茶說話。茶不知吃。在那裏去了。話亦不知聽。在那裏去了。今夜又值中秋吃茶。又要山僧說話。不知說箇什麼。莫說月麼。靈山指曹溪話。馬師父子翫寒山子咏。這片月被這一隊弄影漢。賣弄殆盡了也。更教山僧說箇甚麼。雖然。不免將無作有。應箇時節。昔僧問曹山。朗月當空時如何。山云。猶是階下漢。朗月當空。幾人到此田地。曹山猶道。是階下漢。你道過在什麼處。不見道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轉身猶墮位。豈不是此人過處。這僧却也伶俐。便進云。請師接上階。山云。月落後來相見。祇如月落後如何相見。聽取一偈。昨夜姮娥傳信息。金錢不許戲蝦蟇。大家推倒廣寒殿。相邀來吃趙州茶。珍重。
孝男儲穀。薦考懷遠將軍葵旭儲公妣太淑人盛氏。請對靈小參。師云。若論佛法。祇要識得自己根源。若識得自己根源。則生死海。即是涅槃門。更無毛頭許法。為障為礙。以是一法非二法故。何者是自己根源。趙州云。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壞。時有僧便問。如何是此性。州云。四大五陰。僧云。這箇是壞底。如何是此性。州云。四大五陰。這僧貪觀天上月。失却手中珠。趙州心不負人。面無慚色。還知趙州不負人處麼。更聽頌出。四大五陰。來去去來。如空忽雲。如旱忽雷。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寂然湛然。不離當處。舉拂子云。會麼。切不得辜負山僧。
弟子黃太用薦親。請對靈小參。師云。三界昇沉無別法。祇因業力強安排。業由心起原無性。病眼空花見有差。若能悟入無性理。一口吸盡西江水。本來面目自昭然。更于何處覔生死。祇如無性理。作麼生悟。黑如日。明如漆。大地有波濤。四海無一滴。咄。且向這裏。直下超脫去。
小參。師云。今日溫陵弟子朱太雲。於佛誕日。特上鼓山。普請眾僧念佛。資薦考妣宗親。往生淨土。仍請山僧。說法開導。須知盡十方世界。是箇極樂國土。何處有五濁惡世。盡十方世界。是當人自己。何處有阿彌陀佛。若端的向這裏見得徹去。則太雲父母宗親。久已向蓮花國裏。成等正覺了也。又何有念佛往生之可言。如或不然。且靠著一句阿彌陀佛。作箇往生底路引。豈不見十六觀經云。若人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臨命終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于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既往生已。見佛聞法。悟無生忍。然後方知道極樂原非別處。彌陀豈是別人。到這裏。即道箇念佛一聲。潄口三日。有什麼過。會麼。蓮花臺上化生時。即是如今這一念。
林遵魯茂才薦考秀軒公。請對靈小參。師云。秀軒老居士八十七年前。來從那一路而來。八十七年後。去從那一路而去。若知來去處分明。則生死二字是什麼。陽?空花。如或未然。不免道破。八十七年前。來從何來。咄。八十七年後。去從何去。咄。會麼。生耶死耶。俱不道。觀音處處現全身。
小參。師云。孺人陳氏函壽謝世以來。已經三載。茲屬祥期。孝子曾功調惟理功碩等。特上鼓山。禮懺飯僧。用薦冥福。仍請山僧。詣靈開示。惟孺人諦聽。虗空無際。孰東孰西。十界無人。誰凡誰聖。祇因一念不覺。便爾眼見空花。隨業惑以升沉。仍因緣而鼓動。多生流浪。至今莫返。孺人若能向這裏。豁開正眼。即路還家。方知燈即是火。米即是飯。釋迦老子。是什麼乾屎橛。達磨原是老臊胡。更說什麼。輪迴生死。菩提涅槃。如或未然。孺人且看未生前一句。是男是女細參詳。一朝親見渠儂面。鐵樹花開劫外香。珍重。
為法珍禪友。對靈小參。師云。法珍禪友昔同參先師座下。履道甚勤。自負知見。下視流輩。奈天不假年。齎志而歿。眾皆惜之。其徒興昌徒孫法智業已奉遺骨入塔。茲復到山。禮懺追薦。請山僧對靈說法。用報提激之恩。當此之時。且道。與法珍還有相見處否。若道有相見。幽明逈隔。若道無相見。鼻孔原通。相見不相見則且置。祇如法珍。下世以來。已經六載。天耶人耶。諸佛淨土耶。當有寄托。且道。鼻孔裏這一竅。寄托何處。既無寄托。則亦無出沒。無動靜。無往來。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虗空。雖然如是。猶是增語。法珍當年親見底。還有許多般也無。祇這一句子。須還法珍自道始得。良久云。大眾莫道。法珍無語好。珍重。
為林常捷善友。對靈小參。師云。生死二字。迷却幾多人。亦悟却幾多人。何以迷却幾多人。為世人慧眼不開覷。這生死不破。被他流轉。劫劫波波。豈不是迷却幾多人。何以悟却幾多人。若是夙有靈根底。直下覷破這生死。了不可得。得大自在。豈不是悟却幾多人。是知生死二字。實聖凡之要。迷悟之關也。祇如悟的人。生死空了。畢竟向什麼處去。良久云。抉出眼中瞖。還他舊面皮。本來無住著。幻寄寶蓮池。彌陀親授記。眾聖共提携。上品上生處。趙州東院西。常捷善友。但向這裏超脫去。
不遠父林廷謙若安父陳五斗母何氏。仝薦請對靈小參。師云。不遠之父。非若安之父。若安之母。非不遠之母。今夜同入如來大光明藏中。互為賓主。祇得今古一時。死生一際。聖凡一體。迷悟一道。于其中間。求其異相。了不可得。不遠若安父母。能向這裏。以海印三昧。一一印定。隨處作主。遇緣即宗。天上人間。他方此界。繁興大用。為物作則。淨躶躶赤灑灑。更不見有毛頭許法為障礙也。還知麼。全身已坐空王殿。不必靈山問釋迦。
本徹禪人。薦親請小參。師云。本徹為父母平生。未聞無生法。特請山僧。開示無生法。若論無生法。父母死不曾死。以死是幻死。求其死相。了不可得。本徹生不曾生。以生是幻生。求其生相。了不可得。此不可得處。乃是當人本源自性。祇為無始劫來。被他生滅相葢覆。了不得現前。即今若能于生死不可得中。直悟無生法忍。則覿體圓明。永無遮障。還信得及麼。一悟無生理。諸緣盡悄然。浮雲散何處。明月正當天。
陳輝生善友。送母道剛優婆夷入塔。請對靈小參。師云。道剛優婆夷。爾受我大乘菩薩心地戒。已入諸佛位了也。還知麼。爾謝世以來。已經半載。試自諦觀。畢竟有世可謝。無世可謝。須知世不有。如何有世可謝。世不無。如何無世可謝。何者三界六道。皆是自心之所變現。猶如空花。似有非實。原不可以有無計也。若能于不可計中。認得本源心地。則三界生死。即時頓空。三聚淨戒。一念具足。破無明于曠劫。超佛果于多生。皆自心之常分。非有假于他術。還知麼。性戒無非亦無是。亘古亘今不變易。眾生一念受佛戒。頓超直入如來地。
梵熙上人。送師隱賢入塔請小參。師云。師資恩重等丘山。白骨持來塔此間。特請山僧弘法施。即令直下入玄關。舉拂子云。隱賢上座。見麼。一見更不再見。擊案云。聞麼。一聞更不再聞。知麼。一知更不再知。何者法不見法。法不聞法。法不知法。還委悉麼。三門佛殿長相對。四大金剛眼共覷。
梵熙上人。薦師叔祖石燈請小參。師云。六十餘年唯一夢。醒來天色已黎明。親見自家田地了。鞭起泥牛火裏耕。祇如自家田地。作麼生見。石燈上座還知麼。見不見虗空成兩片。生來死去本完全。箇裏何曾有背面。咄。
元夕小參。師云。昨夜除夕。監院脉師。請為大眾開示。山僧開十句法門。一要具慚愧。無慚愧者。人神共惡故。二要知佛恩。辜恩負德。非佛弟子故。三要念生死苦。知厭離故。四要發出世心。不著三界故。五要深信因果。果報不失故。六要堅持戒律。成佛根本故。七要參禪念佛。明見自性。親覲諸佛故。八要誦經學問。開廓聞見。使見地圓融故。九要建立行門。福慧相資故。十要願力廣大。有願必成故。大眾試自揣摩看。此十句中。為具不具。若都無有。則是光頭百姓。非出家人也。如此之輩。不是我同流。快出三門去好。今日元夕。監院純師。又請山僧。為大眾開示。古德云。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不免應時及節。為大眾舉一則古話。昔僧問鏡清。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清云。有。僧云。如何是新年頭底佛法。清云。元正啟祚。進云。謝師答話。清云。山僧今日失利。鼓山道兩箇駝子相逢著。世上至今無直人。又僧問。明教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教云。無。僧云。年年是好年。為什麼無。教云。張翁吃酒李翁醉。僧云。老老大大。龍頭蛇尾。教云。山僧今日失利。鼓山道玉本無瑕。雕文喪德。今日有人問鼓山。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答云。佛法不在這裏。更問在什麼處。向他道。晝日熱如火。晚風吼似雷。若云謝師答話。鼓山與他一盃茶。若云老老大大。龍頭蛇尾。鼓山也與他一盃茶。何故如此。賞罰分明。珍重。
安執事小參。師云。叢林百務。各有攸司。惟賴大心衲子。同秉精誠。各出一隻手。煑飯底煑飯。煎茶底煎茶。燒香底燒香。掃地底掃地。接引後來知識。直使渠眼裏耳裏。鼻裏舌裏。一一具足。無所乏少。一一通達。無所壅滯。固是佛祖本分家風。亦是衲僧尋常行履。祇如堂中憍陳如。教他做什麼。長年打坐惟觀鼻。一任人來不舉頭。
陳道尊薦妣太恭人周氏。請對靈小參。師云。本省布政司督糧道陳公諱台孫率眾孝眷。特上鼓山。禮懺飯僧。為故妣周氏太恭人。資薦冥福。仍命山僧。詣于靈次。開示生死之理。太恭人還知麼。夫生若是實。何得有死。既有死。生無生矣。死若是實。何得有生。既有生。死無死矣。生無生死無死。金剛正體。覿露堂堂。于其中間。求其起滅。如栽兔角于馬頭。刮龜毛于蛇背。焉有恁麼事。祇如太恭人。即今承佛光明。全體顯現。歷歷孤明。聽山僧說法底。且道。是箇什麼。良久云。昔日漸源侍道吾。至一檀越家弔慰。源撫棺問曰。生耶死耶。吾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源云。為什麼不道。吾云。不道不道。源不領。一日聞童子誦觀音經云。應以比丘身得度。即現比丘身。豁然大悟。太恭人還委悉麼。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夜半石人無影像。縱橫那辨往來源。應以比丘身得度。即現比丘身。龍吟霧起。虎嘯風生。祇如所現底身。出沒隱顯。還有生死也無。乃云。不道不道。伏惟。珍重。
陳子度文學。薦妣張恭人。請對靈小參。師云。今日孝子陳楷伏為先妣張氏恭人。謝世以來。已經七載。每懷鞠育之慈深。動風木之感念。非佛力莫報母恩。乃特上鼓山。徼靈于大悲。傾心于懺法。雪愆尤于既往。植景福于將來。恭人須知。此福匪從外得。本自心生。心無所生。福亦無作。若識得無生心體。則在在處處。恒轉根本法輪。剎剎塵塵。盡闡舍那心地。雖則在天同天。非天之所能攝。在人同人。非人之所能収。所以道。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恭人還知麼。無量劫來本如是。不曾移易一絲毫。緣中薦得羣疑盡。始見從來立地高。
王傳悉薦慧雲庵主。請對靈小參。師云。福城女弟子王傳悉。童年守節。今已白首矣。久依慧雲庵主。篤修淨業。茲值庵主遷化。不勝悲悼。乃特捐貲。禮懺資薦。仍請山僧。對靈說法。以報法恩。慧雲庵主還知麼。三界眾生。無有不被生死所困者。這箇生死。非從外得。乃自心造。故金剛藏云。生死皆由心所造。心若滅者生死盡。祇如心。作麼生滅。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如是則心且不可得。喚什麼作生死。生死既空。涅槃亦寂。所以云。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元無。妄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這平等法中。無今無古。無悟無迷。無男無女。無罪無福。有佛無佛。性相恒然。慧雲庵主。須向這裏。直下撒手還家。然後轉位投機。頭頭上明。物物上顯。修空華佛事。建水月道場。伏鏡裏魔軍。成夢中佛果。雖然如是。更有功位雙泯一句。且待他日相逢。再為道破。
中秋小參。師云。今夜金風扇野。滿月流輝。微微疎雨濕空階。漠漠輕雲漾秋漢。正與麼時。且道。是阿誰分上事。須知人人各有一片穩密田地。多年拋在荒草裏。而今快便難逢。信手拈出。切忌有眼者見。只許無心者知。雖然如是。三十年後。切莫道。鼓山以常住物作人情。
廣宣上座。薦男邵子賢茂才。請對靈小參。師云。子賢茂才惺惺著。今日尊翁廣宣上座。以爾亡于盜賊。不勝哀慟。乃特捐衣鉢。禮懺資薦。仍請山僧。詣于靈次。說法開導。還知麼。子路結纓。曾參易簀。同出聖門。因果逈別。然因果二字。雖是佛說。而孔門亦未嘗撥無因果。大易積善餘慶。積不善餘殃。與洪範五福六極。皆因果之說也。雖然。只如司馬子長有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耶。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逸樂終身。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耶非耶。此司馬氏疑善惡無徵。因果紊亂。殊不知。我佛言。果報有三世。一者現報。謂現生作善作惡。現世即報。二者生報。謂隔生始報。三者後報。謂隔越多生。然後方報。世人不知三報之理。但見仁夭暴壽。逆吉義凶。而輙謂亡因果虗罪福。殊不知。如影隨形。毫釐靡忒。縱經百千劫。亦不磨滅。今子賢茂才。文行君子。慧齡妙質。一旦歿于非命。不無司馬氏之惑。若知三報之說。則可以泮然氷釋矣。雖然如是。更須知報由業感。業從心造。心本無生。一切如幻。若能悟入無生心體。則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一時清淨。他方此界。天上人間。隨緣寄託。了無罣碍。只如悟入一句。作麼生。頂門放出摩醯眼。照破三千及大千。珍重。
弟子如桂等。請為本師得止公小參。師云。昧却本來無。空中花亂起。生死去來身。循環何有已。雖然。得行便行。得止便止。燈即是火。飯即是米。還知麼。即今來聽山僧說法。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底。豈不是你自己。咄。
孝男鄭鏡等。薦考鄭公玉生。請對靈小參。師云。玉生老居士。今日公郎鄭鏡鈺鋐鐙等。特上鼓山。為老居士。奉薦冥福。仍請山僧。詣靈說法。馬鳴祖師云。法者謂眾生心。須知此心。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而此心未嘗有生。如夢被驅馳。而身本不動。空包羣象。而空本無為。若達此無生心體。則死生路上。直往直來。不見一毛頭許法。為障為礙。何以故。正眼豁開。非夢境所能惑亂故。正與麼時。老居士還知落處麼。一性圓明無得失。從緣悟入不由他。死生路上無生路。火裏榮敷優鉢花。
孝女郭淑貞。懺血盆齋。請說偈。師云。昔日目蓮曾啟教。蘭盆報母得生天。特遵遺軌清齋滿。願薦雙親達九蓮。
弟子戒如。奉本師洪如仰公入塔。請小參。師云。在家為父。出家為師。世出世間。其道離微。祇如一火功成之後。携到石鼓山頭。又為箇什麼。坐斷湘南潭北路。蓮花臺上又生兒。
孝男黃知雄知權等。奉薦考妣請小參。師云。生死猶如水上漚。隨風起滅不停流。從緣薦得無生理。性海何妨自戲遊。祇如無生理。作麼生薦。金剛努目常相對。彌勒呵呵笑不休。
中秋小參。師云。昨夜月缺而明。今夜月圓而暗。幾多看月人。箇箇生嗟嘆。且道。廣寒宮裏還有圓缺也無。還有明暗也無。還有欣戚也無。到這裏。直饒道蟾蜍無反照之功。玉兔無伴月之意。堯舜之君猶有化在。祇如不落化門一句。作麼生。大眾吃茶了歸堂。
堂中小參。師云。適古標問山僧。如何是參禪用心處。山僧答他道。你發心為生死。便會用心。不發心為生死。便不會用心。又問。如何是參禪得力處。山僧道。你為生死作工夫。便得力。不為生死作工夫。便不得力。又問。如何是透關眼。山僧道。待汝透關了。向汝道。渠不肯不禮拜。便拂袖歸眾。被山僧痛打一上。大眾且道。山僧如此答。如此打。還有為人處也無。若道有為人處。辜負了古標。若道無為人處。又辜負了山僧。有人向這裏。定當得出。許他具眼。不然。更為說箇譬喻。如何是參禪用心處。如人行路。步步不停。如何是參禪得力處。如人行路。步步到家。如何是透關眼。千人萬人牢籠不住。但恁麼看取。
靈石幻生砥石默雪諸戒子。為師慶壽。請小參師云。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如何是不睡眼。古今不昧。心若不異。萬法自如。如何是不異心。幽靈絕待。以如是眼。鑒如是心。如空合空。似鏡照鏡。若見有毛端許生滅之相。便是夢也。只如撲碎明鏡。裂破虗空時。又作麼生。寒梅占得春消息。雪裏橫斜競放花。
林丹章道友。收骸資薦。請對靈小參。師云。善男子林丹章募眾。即福城四郊。收葬無主髑髏。男女共計一千八百餘人。事竣。復上鼓山。大作佛事資薦。并薦本門及預會眾姓祖[示*彌]宗親。同資冥福。又請山僧。對靈說法。惟諸靈惺惺著。只這髑髏。為是汝非汝。若是。日炙風吹。為甚麼無知無識。若非是。一點識神。為甚麼躭躭不捨。還知麼。葢為無始一念迷根。于無身心中。妄執身心之相。所執之身屬四大。能執之心屬六塵。離四大以觀身。如龜毛兔角。離六塵以觀心。似陽?空花。向這裏豁開正眼。親見本來面目。一塵了不可得。更喚甚麼。作身心生死。所以云。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物。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賢聖如電拂。雖然既無一物。即今乘佛慈光。臨茲法會。歷歷孤明。聽山僧說法者。又是箇甚麼。咄。更是箇甚麼。珍重。
除夕小參。我輩在此袈裟下。承佛庥廕。無父母妻子之累。無官差私債之擾。衣食現成。百不干念。一年三百六十日。不覺不知。恁麼過去。這裏若無一片真實身心。成辦道業。建立實行。豈惟一年。只恐一生亦只恁麼過去。豈不賺誤自己。辜負佛恩耶。故世尊臨滅度時。諄諄垂誡云。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我輩端的能念無常。求自度。於出生死。度眾生。何有乎。大眾還知無常麼。
元宵小參。天上一輪月。人間萬戶燈。清光成一片。瑞氣自騰騰。不得作境會。不得作心會。不得作心境俱忘會。畢竟如何。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
孝男張慧光太中薦妣。請對靈小參。師云。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緣離則滅。若其實有。有則無滅。唯當人本有覺性。非因緣之所生。豈生滅之能亂。只貴一念回機。直下便見。既明見已。則生死二字。即是常住大寂滅海。更何有生死之可言。只如大猷優婆夷。即今承佛光明。來聽山僧說法。這一點歷歷孤明底。為有生死也無。為有迷悟也無。不用山僧重指注。好教這裏自參詳。
弘能師叔雪鏡。師弟緣生。照升父黃文繡母王氏。照選父吳永年母羅氏仝薦。請對靈小參。師云。生來死去本完全。箇裏何曾有間然。今日因風通一線。泥牛踏破水中天。踏破後如何。弘能叔弟超真際。升選雙親達寶蓮。
鋤雲上人薦親。請對靈小參。師云。鋤雲上人六歲喪親。今年五十有餘歲。而慕親之念不衰。今日特捐衣盂。詣鼓山飯僧。奉薦冥福。仍請山僧。詣靈說法。鋤雲父母。須知法本無相。非心意識所緣境故。法本離言。言語道斷故。法無生滅。生死莫能染故。法無邊際。非世間數量所能測故。葢自己即是法。法即是自己。說無所說。聞何所聞。如是則曠大劫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旋火輪。無有休息者。畢竟是箇什麼。陽?空花。還委悉麼。父子天然真妙叶。一句全提喪古今。
孝男林太鼎。薦考文若居士。請對靈小參。師云。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染。有解此者覺道成。三界眾生。去來生死。紛然雜亂。如何解得箇清淨無染的道理。只如林公文若居士。五十九年前來。五十九年後去。正當五十九年中。經營家業。孝親教子。孜孜為善求福不回。且道。是染是不染。是解是不解。若道不解即染。解即不染。此是生滅之見。未出常情。須知如摩尼珠。圓映五色。若道染。表裏洞徹。若道不染。煥然顯現。若也識得珠體。則解與不解。染與不染。皆為剩語。正與麼時。且道珠在什麼處。良久云。一顆圓明無內外。騰今耀古絕離微。三世諸佛不知有。只許黧奴獨自知。
孝男王賀。薦妣謝孺人。請對靈小參。師云。教中道。真如淨境界。一泯未甞存。能隨染淨緣。遂成十法界。如是則迷悟聖凡。去來生死。如夢如幻。如影如響。何者緣生之法。若言其有。性畢竟空。若言其無。煥然顯現。有不得無不得。增不得減不得。不可得中。一真法界。挺然獨露。更何有迷悟聖凡。去來生死之可言耶。永嘉云。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擊拂子云。謝孺人。但向這裏。直下還源去。珍重。
信女張氏薦夫子。請對靈小參。師云。謝君吉吾同亡男新見。棄世以來。已經三載矣。日推月遷。四大之幻身不住。親老女幼。一生之恩愛難捐。慧眼未開。何由超脫。孝妻張氏。特入寶善。修懺飯僧及諸佛事。用資冥福。仍請山僧。詣靈說法。教中道。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如是則生也是空。死也是空。直饒道箇不生不死也是空。須知此空是千聖之洪源。萬靈之根本。吉吾父子。無量劫來。纏綿生死。但向這裏。直下解脫去。珍重。
玄文上座。請為師父知白公對靈小參。師云。知白玄公。依子出家。淨業成就。今年八十有二歲。念佛刻期坐化。其生西之驗明矣。今日其子太印。特上鼓山。飯僧修薦。請山僧對靈說法。資助往生。公知麼。西方只在目前。彌陀元是自己。只因讀熟上大人。末後自然可知禮。只如公知後作麼生。蓮花臺上化生時。碧玉階前親授記。
孝男薛毓棟。奉薦故考大中大夫山東布政使司參政薛公弱園居士。請對靈小參。師云。嗚呼弱老大居士。其遽往耶。為有不往者。憶去春訪我山中。雖未甞傾倒底蘊。葢已目擊道存矣。至冬月忽聞易簀之信。眾皆咨嗟歎惜。獨山僧與居士。嗒然相忘于言外。何者。居士當年登高第入詞林。出主文場。備歷外任。清政有聞。人皆以為得。居士果何得乎。若有所得。即今在什麼處。一旦世緣告終。眷屬官位。一時頓棄。飄然長往。人皆以為失。居士果何失乎。若有所失。則天上人間。出入往來者。是什麼。現前歷歷孤明。聽山僧打葛藤底。又是什麼。所以得者若浮雲起于太虗。失者似浮漚散于巨海。浮漚雖散。巨海湛然。浮雲任起。長空不動。這箇湛然不動底。眾生迷之。為六道生死。菩薩修之。為六度萬行。諸佛證之。為無上菩提。故云。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然迷悟在人。不在法也。弱老居士。向這裏直下承當。頓超生死去。只如承當一句。又作麼生。先佛世尊云。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居士但恁麼薦取。伏惟珍重。
孝男趙孟垕孟垐孟至。薦考元安居士。請對靈小參。師云。元安居士知麼。三緣和合而受身。身非我有。歲月遷流而計壽。壽不我加。吾人自墮地以來。念念密移。新新不住。直饒百歲千歲萬歲。乃至八萬四千歲。終歸于盡。良以。世人不識真。乃認妄以為真。不識妄。乃迷真以為妄。真身無相。徧法界以彌綸。真壽不遷。歷億劫而常住。由不知此。故趦趄於六道。往復於生死。如旋火輪。無有休息。故釋迦老子云。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正當今日。破妄歸真。頓超生死一句。如何道。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元安居士。但恁麼薦取。
弟子文盛文規。薦師爍欣。請對靈小參。師云。爍欣上座遷化已來。七日了也。且道。七日以前。是爍欣耶。七日已後。是爍欣耶。正當七日。是爍欣耶。七日以前若是。云何有死。七日以後若是。云何有生。前後既非。中間豈是。所以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眾生於不可得中。輪迴生死。諸佛於不可得中。直證菩提。迷悟雖殊。總歸無得。這不可得處。是汝安身立命處。知麼。一場生死一場夢。無始來今尚未惺。今日髑髏打脫了。箇中悟去最分明。
孝男林太鼎。資薦考文若居士小祥。請對靈小參。師云。古者道。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且道。是什麼物。良久云。三世諸佛。不敢正眼覰著。歷代祖師。結舌有分。雖然。官不容針。私通車馬。三世諸佛。以此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歷代祖師。以此了悟心宗。傳佛慧命。文若居士。以此逈出塵勞。高登佛地。文若居士。本與諸佛諸祖。同一鼻孔出氣。萬劫千生。莫教忘却。
林宜甫居士。薦室陳孺人。請對靈小參。師云。眾生於無身中受身。故於無生死中受生死。若非正眼豁開。六道輪迴不已。只如正眼。作麼生開。試看。未入胞胎以前。這生死在甚麼處。四大各離之後。又在甚麼處。前後既無。中間豈有。見有者。乃病眼見空華耳。故釋迦老子云。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且悟入本性一句。如何道。本無男女相。那有聖凡名。歷劫不生滅。現前無古今。孺人但恁麼會取。
中秋小參。師云。秋空一片月。照見幾多人。人顏自老少。月色無故新。只這無故新的月。晦也未曾暗。朔也未曾明。弦也未曾缺。望也未曾圓。世人只向明暗圓缺上看月。只見月的影子。未見真月。如何是真月。良久云。腦後眼睛開。真光照天地。
孝女曹性曇性節。孝孫曹鴻芝。薦妣謝孺人。請對靈小參。師云。生死不是有。涅槃豈是空。要知端的意。夜半日頭紅。謝孺人捐世以來。五七了也。且道。這一靈真性。生死二字。還變易得麼。若變易得。昭昭靈靈。隨處作主的。是甚麼。若變易不得。爭奈這箇皮袋。東拋西擲。這裏見得明白。則變易不變易。皆為剩語。何者。葢一期生死。渾如昨夢。了不可得。只這不可得。諸佛證之。為大涅槃。眾生迷之。號生死始。孺人須向這裏。豁開慧眼。洞見根源去。正當恁麼時。且道。孺人在甚麼處。秋風吹竹戶。明月照嵓扉。
孝男張士詹士眉。出繼男士弢。薦考青方公。請對靈小參。師云。百年浮脆身。存舍勿憂喜。是身如水沫。聚散無定止。了得此身空。即證金剛體。不生亦不滅。無終亦無始。萬德悉圓具。三界難可比。一念忽歸源。當處出生死。只如歸源底路頭。在什麼處。良久云。父母未生前薦取。珍重。
為總督部院李公。對靈小參。師云。恭惟本省總督李公。捐世以來。六七了也。書吏鄭榗葉世蔭等。寅夕侍公之側。公飲食教誨。無不備至。念無以報高深。特上鼓山。禮懺飯僧。奉薦冥福。仍請山僧。詣靈說法。嗚呼公之德澤在生民。功勳在社稷。一旦稅駕。朝野歎息。然三界有漏之身。莫不有死。何者。以局於形。囿於數故也。雖然。須知有不死者。何者不死。為名不死耶。功不死耶。名有時而刊。功有時而盡。唯有能建功立名者。不生不滅。無去無來。為萬化之樞機。是生靈之大本。雖示生而生所不能染。示死而死所不能變。現形而形不能局。在數而數不能囿。廓然清淨。超然無礙。眾生迷之。則生死無窮。諸佛悟之。則當處解脫。然迷亦無所失。悟亦無所得。但有隱顯之異耳。故祖師云。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公還知此法麼。神光一道輝天地。萬象森羅鏡裏觀。伏惟珍重。
方聲木僉憲。奉薦太封君廣巖老居士。請對靈小參。師云。太翁廣老居士。富而能儉。貴而益謙。老而愈壯。慈而且嚴。此世人所共知者也。至于明罪福。而廣行眾善。修禪淨而期登九蓮。禮誦勤勞。福慧深堅。此非世人所得知者也。太翁謝世已來。已經七七。即不生淨土。人天福報。世世具足。況太翁志。不在人天。而在淨土耶。雖然如是。道霈更有進焉。昔日盤山寶積禪師。一日出門。見人舁喪。謌郎振鈴唱云。紅輪決定沉西去。未審靈魂往那方。幕下孝子哭云。哀哀。盤山聞之。身心踊躍。豁然大悟。且道。渠悟箇什麼。哀哀。太翁向這裏。直下領得。曠劫來事。只在如今。覿體圓明。了無欠剩。其生死去來。娑婆淨土。是什麼陽?空花。太翁知麼。鼻孔只在唇皮上。不用區區更別尋。伏惟。珍重。
馬法秀東王公薦親。請對靈小參。師云。孝男王梅。孝孫希聖希賢希尹。為太封君王公諱繼本。太夫人李氏。謝世以來。四十餘載。每懷鞠育之恩。昊天之德。未申報答。深慟于衷。茲者榮膺綸旨之錫。光垂泉壤之休。乃徼福于覺皇。歸誠于僧海。大作佛事。少盡孝思。仍請山僧。詣于靈次。說法開導。惟靈諦聽。夫三界眾生。莫不有生死輪迴之苦。故世尊云。此娑婆界。是其難地。若欲出生死難地。直須拔去生死根本。到無生死處。此無生死處。乃是當人安身立命處。只如生死根本如何㧞。咄。喚什麼作生死。生也等浮雲起于太虗。死也若浮漚散于巨海。或見有生死之相者。乃是瞖眼見空花耳。只如無生死處。畢竟如何到。竪拂子云。會麼。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常在于其中。經行及坐臥。太君太夫人。但向這裏。豁開正眼。直下超脫去。珍重。
秀卿李公薦親。請對靈小參。師云。孝男李英孫希頴。為太君李公永平。太夫人董氏王氏宿氏文氏。謝世已久。哀慕不忘。念非三寶之恩。難酬罔極之德。乃特入鼓山。飯僧修懺。大作佛事。用資神爽。仍請山僧。說法開導。惟靈諦聽。昔世尊於楞嚴會上。謂阿難曰。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去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知三界眾生。因昧此圓明妙性。乃于無名中立名。無相中立相。無眾生中見眾生。無世界中見世界。起生滅之見。墮凡聖之情。所以云。凡夫見諸法。但隨于相轉。不了法無相。以是不見佛。若能以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虗空。親見本來常住佛性。離名離相。不生不滅。無世界無眾生。可謂徹法底源。直達彼岸也。會麼。不見一法即如來。始得名為觀自在。太君太夫人。但向這裏。直下超悟去。珍重。
小參。舉。先師道。釋子妄分禪教律。看來總是一心光。師云。大眾要識心光麼。禪三界綿綿。教紅塵浩浩。律蕭何不識。山僧恁麼批判。且道。是分是不分。若道分。甚麼處是分。若道不分。怎奈禪教律三名不亂。有人揀點得出。許伊具眼。雖然。忽有箇漢出來。問光未發時。如何是心。咦。寧可截舌。不犯國諱。
孝男趙烱等。薦考憲生公。請對靈小參。師云。今日讀憲生趙公傳。知公翩翩佳公子也。少以文學著。中以德義著。公才足以調鼎鼐。行足以致君親。其排難解紛。恤貧周給。皆公之緒餘耳。一旦溘然奄化。無不人人太息。孝男趙烱炌灼。念無以酬罔極。特入鼓山。飯僧禮懺。奉薦冥福。仍請山僧。對靈說法。公知麼。覺性圓明。死生一夢。夢境千差。本人不動。葢眾生無始以來。夢眼未醒。驅馳于心識。轇轕于根塵。種種取舍。皆是輪迴。若非法王出世。示還源之法。無由解脫。正與麼時。且道。還源底路頭。在什麼處。舉拂子云。會麼。蝴蝶莊周都不識。只許儂家獨自知。
孝男趙?煊。薦考勉生公。請對靈小參。師云。法本離言。不可以言宣故。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生死。生死一夢故。如是則山僧作麼生說。勉生居士。又作麼生聽。會麼。木人嶺上呵呵笑。石女溪邊暗點頭。
鼓山為霖和尚餐香錄卷上
卍續藏第 72 冊 No. 1439 為霖道霈禪師餐香錄
鼓山為霖和尚餐香錄卷下
書記 太泉 錄
紀賢傳
本智西堂傳
師諱如騰。字本智。福州福清人。姓劉氏。早歲喪親。即慕出塵。不謀生產。唯日與諸善友。共營佛事。年三十。禮支提升公落髮。修諸密行。一眾敬畏。出嶺見雲棲和尚。授以念佛法門。一聞諦信。身心歡喜。復還福州。閉關於水西之象鼻庵三載。尅苦履踐。每以靜中。覺諸念紛擾。因閱傳燈。至外道問佛。不問有言無言。世尊良久處。忽爾狂性頓歇。不覺失聲曰。世尊印證我。自是不假調伏。淨念純至。出關至支提。一日山門經行次。忽面前開廓。身心虗豁。得大輕安。遂有偈曰。水骨拄杖火毛拂。釋迦不知是何物。四方八面沒遮攔。信手拈來活轆轆。丁卯至鼓山。與履徵諸公謀興祖庭。延博山和尚開法。山至一見器重。舉為西堂。及山還江右。席虗七載。皆師匡維眾事。羣情向背。一攝之以真慈大悲。人人德之。甲戌。永老人來主當山。師復內外調護。且時與老人盤錯。日臻玄奧。常喜作無生偈。老人深為讚美。又呈前偈。老人親為書之。誡勿令人見。浪杖人來山。師復周旋無間。杖人一日為大眾開示。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雄辯滔滔。辭鋒橫發。師曰。和尚固慈悲。但太費辭耳。某甲祇兩句可盡。杖人曰。如何。師曰。法本不生。常住不滅。杖人撫掌大笑曰。這老賊。我今日識得你也。後在天界寄師偈。有火毛拂子笑春風之句。葢敘師語也。師操履深密。見地穩實。容貌冲粹。言辭簡雅。雖德臘俱高。而謙光燭人。精勤不倦。見者意消。癸巳四月初旬示微恙。起坐如常。至十八日辰刻。泊然而化。世壽七十有七。僧臘四十有八。
青林尊宿傳
尊宿諱如鑑。字青林。候宮人。姓林氏。幼孤。奉母至孝。十八茹素持戒。至雲棲禮蓮池大師。得淨土旨訣。又至顯聖。參湛然和尚。令看無字。遂執侍左右。一日因低頭拾箑有省。作偈呈曰。趙州狗子無佛性。脫下袴子來遮面。面子未曾遮得全。半身露出令人厭。湛公撫而印之。首座麥浪。每欲勘之。而未得其便。一日因師呈吹毛劍頌曰。我有吹毛劍。寒光如閃電。當機覿面揮。鋒鋩人不見。浪便問曰。如何是吹毛劍。師作拔劍勢。浪曰。此是刈禾刀。師曰。吾昨日在石橋上過。無端打破鉢盂。湛公按住曰。首座氣宇如王。侍者脚踏實地。兩人乃各休去。久之以母老辭歸閩。年三十五。始往國懽寺。禮岳山西公祝髮。遂結屋石林。與母偕隱。後母亦落䰂為尼。精修無間。實師至孝所感云。及母卒。師復同曹源越山二公出嶺。參湛和尚于雲門。時林得山司農在座。謂湛和尚曰。青師已有省發。何不對眾吐露。湛目師。師遽指傍僧曰。和尚問。何不祗對。其僧惘然。湛曰。這賊。師遂拂袖而去。未幾過吼山。參密雲和尚。不契。乃拉曹越二公。返閩入鼓山。創東庵居之。及眾迎博山無異和尚開法。師遂捨庵為方丈。明年異旋博山。師與諸公。送至建溪而別。因禮聞谷老人于寶善。遂同曹越。相依煆煉。閉關六載。日增智證。及聞老人返真寂。師亦同二師還三山。越公居鼓山之調象庵終焉。師與曹師。卜居長基嶺之松庵。承雲棲詔旨。日持佛號。晚修懺摩。深夜頂觀音像旋繞。凡二十餘年。後因世亂。曹師既出住福清之靈石。師乃返石林。掩關不出。精進如少壯時。而一室中。時聞異香焉。師平日所得淨施。悉買生命放之。然每以念佛放生勸人。故福城感其化者甚眾。師以康熈丙午六月初旬示微疾。神思安詳。不沉不亂。至期。弟子問曰。師此時作麼生。師曰。平日所幹何事。大眾來問疾者。皆環繞助師念佛。師曰。今日可謂。蓮池勝會也。乃泊然而化。世壽八十有七。僧臘五十有二。越七日茶毗。火光金色。時發香氣。平日所持木念珠不壞。弟子性晉性證等。奉師靈骨。塔於鼓山。論曰。時當末法。祖風凋零。後生輩纔跨禪門。便受衣拂。自既易得。又易以與人。誑[言*赫]閭閻。成羣作隊。鞠其端倪。總由因地不真。故陷入魔罥。不自覺知耳。今觀青林尊宿。早年如是發心。如是見人。如是省發。如是言句。而深埋頭角。隱遁終身。潛修密煉。六十餘年如一日。収功末後。頭尾俱正。此豈今日禪者。所能夢見耶。嗚呼若師者。可謂法門之魯靈光也歟。
明一靜主傳
靜主諱太悟。字明一。漳州漳浦人。姓張氏。幼業儒。年二十五棄家。往杭州黃山光明寺。禮雪杭師剃落。首參天童密老人。即從稟戒。次參顯聖金粟。後旋閩至鼓山。一見先師。不覺心折曰。真吾師也。遂傾心受誨。居下板凡一十八載。一日堂中經行。忽然靈光披露。萬法平沉。自是每入室呈所見。先師無可否。惟微笑而已。先師年八十。示以偈曰。君今學道已多年一知半解許君說。若要縱橫無礙用。尚須拔去一重楔。到此方知事事如。豈容俗學妄分別。穿衣吃飯只尋常。通天徹地一輪月。悟得偈。益自勉勵。先師入滅。余繼席。悟居寺後之調象庵。又五載。密自履踐。深有所證。時舉古德機緣。或拈或頌。吟笑自樂。其拈無夢無想話曰。此則公案。判論者雖多。錯會者不少。葢為未透向上一竅。祇向識神中。妄起分別。殊不知。主人公也不在有夢想處。也不在無夢想處。也不在日用浩浩處。且道。在什麼處。良久云。一雙窮瘦足。從來不出門。其頌本來面目曰。從來箇事絕言詮。狗口纔開落二三。生與本生轉是錯。所知忘處頗相當。其自適曰。大道絕有無。有無被情驅。跳出有無外。方能得自如。得自如有何拘。大海波心騎鐵馬。須彌頂上釣金魚。此係道人快樂處。造次凡流爭識吾。一日微恙。即自剃髮。沐浴更衣。謂侍者曰。吾當去矣。者曰。師何往。何所分付乎。悟即自取紙筆大書曰。衣履送上方丈。經書歸禪堂。不須沐浴更衣。火化入舊塔。偈曰。打破太虗空。踢翻生死岸。優游無底舟。真箇快活漢。遂歸榻吉祥而臥。侍者走報余。急往覘之。見其微息綿綿。大呼曰。靜主去得好。宜著精彩。頂門上一箭。直透過那邊去。悟復開眼點首。大噫一聲化去。實壬寅三月念二日午時也。茶毗牙齒不壞。有骨一片。五色鮮明。世壽五十有一。僧臘二十有六。悟為人性剛毅。事不合意。輒形辭色。甚至怒罵。故人多以是少之。今觀其末後一著。則其生平所得者不淺。未可以常情議之也。嗚呼。若悟者。可謂克始克終。有頭有尾。鼓山門下。一了事衲僧也。
一行上人傳
一行上人晉江人。姓莊氏。幼業儒。即知佛理。年二十八。禮無異和尚于鼓山。立名智嚴。授念佛法門。問所以念法。異曰。一心念去。行受教三十餘年。把定題目。深有契證。乃作一心念佛歌以自見。辭旨雋朗。事理圓備。大有裨於淨業行人。甞稟如是律師菩薩戒。聽素華法師天台教觀。一相居士林公熈曾。佳公子也。與締世外交。最稱莫逆。舘于別業。資以四事。凡三十年如一日。可謂難能也。壬寅冬。謁余于紫雲。余問曰。一心念佛歌。是居士作否。行曰。不敢。余曰。佛即今在什麼處。行竪一指。余曰。死燒作一堆灰了。向甚處與山僧相見。行乃低頭。余曰。居士是通佛法人。可點茶來。行笑曰。和尚也不消得。又一日余謂之曰。人皆病居士恩愛重不能出家。是否。行曰。政坐此耳。余曰。金剛王寶劍。何不拈出。行曰。和尚若肯攝受。某敢憚其行乎。余唯唯。即日上堂曰。無見頂相。箇箇圓滿。為什麼我顯汝隱。燈王座子。人人有分。為什麼我坐汝立。還知麼。鏌鎁未出匣。游絲千萬丈。等閒拈出來。一斷一切斷。下座。行趨入方丈曰。謝和尚慈悲重重相為。余曰。知即得。行便禮拜。癸卯正月。隨余還鼓山。二月八日落髮。頓進三戒。取文殊一行三昧。字之曰一行。安單正法藏殿。行業精勤。一眾敬愛。甞與諸禪德。作答唐復禮法師真妄偈。極為得旨。被余認出。行德余賞音。益自憤悱。八月中秋後。以事至溫陵。九月廿八日還山。即入方丈。作禮曰。某此行雖赴道友林公之召。亦欲借此還俗家一看。至泉忽生一正念。我已出家。豈有復入俗舍之理。遂不去。書禁足二字。貼于壁間。親友見訪。俱不報謁。唯與林公。傾譚數日而已。即日示疾。日見沉重。余往慰之曰。上座此病恐不起。生死關頭。不可被他瞞了。一生修行得力處。全在這裏。行唯唯。至十月初三日。乃謂余曰。某大期至矣。但無以報和尚慈恩。當于淨土相見耳。遂謝醫藥。吉祥而臥。念佛不絕口。稅擔上座謂之曰。公決志往生。何不留一偈。與眾言別。行曰。要偈作麼。但要受用耳。雖然。要偈也不難。即說偈曰。何用談玄說偈。一句彌陀便是。從來十念往生。是心不可思議。至初八日辰刻。請余至榻前。曰某當去矣。余謂之曰。阿彌陀佛是法界身。還記得麼。行曰。記得。菩薩亦是法界身。眾生亦是法界身。余曰。上座自己聻。行笑曰。豈有二耶。余曰。正好向這裏。上品上生去。行遂對余。朗誦上品上生章一徧。余亦念佛五百聲。助之回向畢。行曰。請和尚歸方丈歇息。某尚未也。余趨出。少頃令人扶起。坐定即瞑目。嗚呼。行出家。未及一載。履道方殷。而遽化去。似若緣淺。然以余觀之。行家居六十餘年。而末後一著。乃在名山大剎。圓頂納戒。臨終神思不亂。念佛坐化。其往生必矣。謂非夙于佛法中。具大因緣。能有是乎。故為傳之。以勗夫後來者。
闍黎無一純公傳
闍黎名太純。字無一。建陽水東張氏子。家世業儒。年七八歲好放生。十二慕出家。父母不許。十七。博山無異和尚代座董巖。公往參禮。領狗子無佛性話。念四補邑庠。有人相勸云。汝求出家。有何利益於人。不如做功名。如陸相公等。行菩薩行。豈不更玅。公遂發願云。若使我得志。必使昆虫草木。皆得其所。頭目髓腦。俱報佛恩。連三科不第。遂隱本處妙高峯。專提話頭。時刻不放忽。一日早課。誦楞嚴呪。至一心聽佛無見頂相。豁然有省。得大慶快。遂有頌曰。頂門出入。應用無情。全憑自己。莫問他人。乃作據本論。先老人見之。深為贊歎。有羣弟子。來求講學。公為約云。我的法門。與諸學究不同。要吃齋學課誦。參究性命。一炷香後。方許開講。諸弟子皆翕然從之。於佛法中。得生正信。三十六。在聞谷師太會下。受菩薩戒。後古航和尚。從博山回。公同眾於鳳凰山下。創報親庵居之。每從請益。公父達宇居士。久依博山。留心參究。一日示微疾。端坐廳堂。親朋圍繞。手捻數珠。念佛而化。眾皆嘆仰。得未曾有。公益感發。遂矢志出家。先老人。本與公先人。締世外交。最為莫逆。乃以書招之。丙申春。為達宇公營葬畢。即辭家人。直抵鼓山。老人一見。大喜曰。此秀才出家榜樣也。即為剃落。居禪堂隨眾。每自念青山白雲。常懷夢寐。今一旦得之。豈可作等閑看耶。是以十餘年來。朝禪暮誦。操履愈嚴。山中為祈昇平。修大悲懺三年。公皆與焉。最後眾推公主壇。公道宇魁梧。執爐行道。威儀虔肅。眾望之以為須菩提從空而下也。丙午秋。得脾疾。飲食減少。精修不懈。臘月八日。為眾戒子羯磨。梵音琅然。至望後體漸衰憊。公遂無意人世。決志往生。乃書偈四首。以見志曰。念佛通身佛現。箇中那討背面。百千三昧法門。當下一時周徧。摩頭佛上我頂。舉手佛光現前。要見時時得見。華開誰說遲延。彌陀法界身。我亦法界體。今日空歸空。何曾有此彼。西方在目前。何處不周圓。恒在寶蓮臺。經行及坐眠。丁未正月四日夜。余率眾為公禮大悲懺。禱觀世音。助公往生。懺畢往覘之。公奄然一息。偃臥禪榻。余問曰。正恁麼時如何。公曰。某全體首楞嚴大定。余曰。正是受用處。公熈然合掌謝之。良久自起趺坐。泊然而化。世壽七十。僧臘一紀。留龕三日。茶毗斂骨石。即於本年臘月大寒日。入舍利窟之海會塔。
道霈曰。余年十八。往遊董巖。道過潭陽。晤公于妙高峰。見其儒服而佛行。與語甚懽。知為有道人也。後二十四年。公入鼓山披剃。獲與同堂。如隔世再逢。喜出望外。方二年而先師遷化。余忝繼席。舉公教授新戒。葢以德不以臘也。公年近古稀。而精進如少壯時。居常以此事相切磋。一語會心。未甞不手舞足蹈。今觀其末後一段光明。知其所得者不淺。故為傳之。以示諸來者。
記
重修萬歲塔記
昔閩忠懿王。於梁開平間。立寺于福城東南隅之補山。額曰萬歲。為祝釐也。寺後建磚浮圖七級。高一百五十尺。舉城皆見。極為壯麗。自梁至今垂千載。興修不一。弗可考也。崇禎間。住持靜菴。甞募緣重修。順治己亥。颶風大作。層級剝落。且有大榕。生於堂之上級。靜菴之孫一微。克承先志。乃謀諸封。君方公克之公。慨然捐金倡緣。諸宰宮善信。各樂贊助。起手于康熈二年癸卯五月甲戌。落成于七月庚辰。共費白金二百餘兩。內外堅密。足垂永久。事竣。微乞余記其事。余聞。塔廟所在。即有如來真身。八部諸天。及一切護塔善神。晝夜擁護。散花供養。又塔者取其矗雲插漢。高顯殊特。使一切含齒。戴髮。舉目即見。一瞻一禮。植菩提種。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如是則建塔修塔。葢欲與大地羣生。結成佛因緣。又即是供養如來真身。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豈特區區為省會壯觀而已哉。是不可不記也。因以付諸管城。
光孝寺重修大雄寶殿記
富沙據八閩上游。山川清淑。風物閒美。而俗尤雅嚮佛乘。郡城四郊。梵宇碁布。鐘磬交接。居然雒之嵩少杭之西湖。光孝在郡治之南。距城二里許。隔岸塵囂。虹橋鎖斷。背獅峯而面雙水。極稱形勝。且寺基弘廠。曲徑重門。脩廊廣殿。金容晃耀。祇樹菁葱。凡信心登禮者。疑梵釋龍天之宮。從空而墮。不知身之在人間世也。按舊志。寺創自六朝。唐額隆興。宋為景德天寧萬壽。至紹興。改賜今額。元末兵燹寺弛。至洪武二年。僧原聳及徒惠開文佳者鼎修之。太師文敏楊公榮。狀元丁公顯。各有碑記。而復燬於嘉靖辛酉島夷之變。是冬僧一正等。先搆小殿五楹。至萬曆丙子。中丞龐公尚鵬。欲蠲寺稅。而甌令曾公士彥。力贊之。始得以所蠲并募緣。重樹大殿。極為鉅麗。迄今已九十載矣。況經鼎革。戎馬蹂躪。雖佛像如生。而毀瓦腐椽。岌然有棟橈之懼。康熙壬寅。建安邑侯山陰周公霞城。以公餘之暇。往遊其間。智種頓發。恍若夙契。慨念今昔之頓易。興廢之靡常。愴然者久之。乃特捐俸為倡。命寺僧悟關洪緯等。募緣修葺。一時紳衿士庶。聞風響應。各舍所有。以勷厥舉。是役也。始工於壬寅夏六月。告竣於明年癸卯冬十月。共費白金千兩有奇。壯實牢固。有若鼎造。又明年甲辰季秋。余自石鼓來寶善。悟關洪緯輩來請記。余樂觀其功德之有成。故不辭而為之言曰。昔世尊於靈山會上。以佛法付囑國王大臣者。政慮末法澆漓。正宗澹泊。苟非有力大士。不足以振興之。仰惟。今上以幼冲之年。誕登寶位。統有中外。在處興崇三寶。丕闡宗風。而周公以名進士起家。出領大邑。政事之餘。乃能雅留神於方外。新古殿於將傾。聖君賢臣相與顯發。引斯民於正覺。贊皇圖於永年。究其實地。皆從佛會中來。不忘佛囑。與廣大願力所致然耳。昔唐宰相裴休之父肅。先世為許玄度。建越州塔。未終而化。後託生梁武帝之孫蕭詧。因訪曇彥禪師。為入定觀其夙因。師云。許玄度來何暮。昔日浮圖今如故。後眾請師。修龍興大殿。師云。非吾所為。三百年後。自有非衣功德主。遂銘之。至唐三生為裴肅。果如其言。觀此。則昔甌令曾公贊龐撫公。以所蠲寺稅。鼎建斯殿。未滿百年。殿已朽獘。而周公適臨建邑。乃特倡緣修葺。復還舊觀。庸詎知周公非昔曾令公。乘其願力。復重來耶。因果不爽。事非徒然。乃特發之。以告來者。是為記。
紫雲佛頂庵知白玄公生淨土記
甞聞之。古德云。佛法有什麼事。行得即是。葢入佛法中出家。本為度生死。苟不能行。即於生死不得力。何佛法之足云。予觀近世出家。稱能行者。殊不多見。因讀知白玄公傳。獨有感焉。公溫陵人。姓鄭氏。徵仕郎謙初公仲子也。幼業儒。娶陳氏生一子。是為玄文上人。文生不染俗。志慕出塵。公中歲陳氏卒。遂偕文蔬食修淨業。及文脫白。庵於紫雲。公就養。而清修之志彌篤。居常百事不干懷。靜坐一室。念佛不輟口。年八十。適予開法寺中。遂從剃染納戒。歎曰。何期衰暮逢此勝緣。喜不自勝。經二年。一日示微恙。偃臥禪榻。一息奄奄。乃寄語檀越。斯以西方相見。又與子文問答訖。遂起趺坐。念佛化去。實康熈甲辰歲九月七日子時也。嗚呼。今童年出家。至於白首。而一句彌陀。如嬰兒學語。旋念旋忘。不得純熟。公八十落髮。方三年。而臨終正念分明。神思不亂。念佛坐化。其生西方無疑矣。是固公平日。見得明。信得及。行得力之所致。而佛法中出家有若公。則行之一字。亦庶幾無愧矣。昔脇尊者八十出家。三年證阿羅漢果。公八十剃度。三年而生淨土。時有今古。理實同然。故特筆之。以風來者。是為記。
青林尊宿塔誌
此花磁瓶內。乃青林尊宿靈骨也。尊宿諱如鑑。候官林氏子。十八矢志慕道。出嶺禮雲棲。又參顯聖湛和尚。看無字有省。後以省親歸閩。及祝髮。復出嶺侍湛。久之歸鼓山居東菴。及博山無異和尚開法茲山。宿傾心事之。遂得旨焉。自是深埋頭角。潛修密煉。至年八十七。示寂于石林舊隱。茶毗。火光金色。香氣馥郁。平日所持木念珠不壞。道霈仝銓部林孔碩居士等。請靈骨歸于本山尊宿塔。時康熈丙午年臘月大寒日也。住山道霈謹識。
大炤山記
昔世尊誡勅比丘。不得好遊聚落。當于山間林下。閒居靜處。念所受法。以滅苦本。故凡在佛世出家者。皆得道證果。無空過者。今時當後五百歲。鬪諍堅固。而染衣剃髮之人。汩沒塵勞中。竟不知出家為何事。往往干涉人間。動違經律。為白衣居士所譏嫌。求其正因出家。修遠離法。不染世間者。如星中揀月。非曰全無。葢希有耳。明普炤公。永安龍江鄭氏子。幼業儒。中年深悟浮幻。志求出世。乃棄家投博山離凡西堂。削髮納戒。既而思覔阿練若。為真修行地。遂於清溪林?。得藍氏山。林木蓊蔚。泉竹清泚。坐鐃鈸而面金鰲。頗稱形勝。遂捐衣盂貿得之。結屋數楹。于其上額曰大炤。時崇禎癸未夏也。至順治丁酉。徒眾雲集。而菴狹無所容。遂募眾鳩工。鼎建大殿。照廊兩廡。又于左臂。建樓五間。右臂為齋堂庖廚。更立田為香燈之需。建塔為歸藏之地。而大炤道場。煥然遂為一方勝剎矣。今炤公年逾古稀。而精神矍鑠。修淨業課法華。日無晷暇。而諸徒子輩。皆能深體師心。克勤煉行。亭亭物外。不染世氛。豈非能仰遵如來明誨。而為末法真比丘耶。高足無涯上人實始終厥事。特乞余文。刊石以垂永久。炤公道行。余素所敬慕。故不辭荒蕪。而漫為之書。
鼎建毫光閣餐香堂記
夫僧預三寶之數。為人天大福田。四海同居。合和無諍。同法而修。同堂而食。乃期趨乎大同之道也。物無巨細。一歸招提。便屬十方。或私之者。得無量罪。千佛出世。不通懺悔。金口凜然。詳載經律。鼓山自梁開平神晏國師。肇建叢林。禪祖相承。八十餘代。至天啟丁卯。愽山無異和尚開法茲山。龍象雲從。乃于大殿之東。建堂五楹。西向為應供之所。逮崇禎甲戌。先師永覺老人。來主當山。重建寺宇。乃改堂南向。縱五丈三尺。廣六丈六尺。而兩分之。前為齋堂。後為庫寮。先師既沒。道霈忝承遺烈。繼守山門。僧眾日集。而堂陿無所容。有大檀那楊公諱士傑法名太隆者。關東葢州衛人。為 靖南王耿公之姻戚也。隨駕入閩。休官多暇。每策馬登山。傾心問道。一旦智種頓發。慨然願捐貲。撤去故屋。命工掄材。即其址建大閣五楹。上為庫寮。凡檀信所施。六和所需。皆出內于此。顏曰毫光。取如來白毫相中一分功德。蔭庇子孫之義。下通為齋堂。足容五百僧。列坐而食。顏曰餐香。取維摩詰請飯香積。飯諸大眾之義。起工于康熈六年丁未二月念有一日。告竣于本年閏四月念有八日。共費白金六百餘兩。不求他緣。皆居士一人獨任。可謂難能也。南閻浮提眾生。以財為命。即藏有朽貫。倉有陳紅。未肯輕以與人。今居士乃欣然揮金。以成斯閣。藏貯招提物。供養十方僧。苟非于三寶真淨福田中。夙植善根。深生正信。疇克爾耶。且僧者佛祖所自出。供僧即供佛。其所得福德。曷可思議。故為記之。勒諸貞珉。以垂永久云。
序
四家頌古序
古公案無頌。頌自汾陽始。陽之後雪竇繼之。號稱頌古之聖。嗣是諸家皆有頌。洞上頌名最著者三人。投子青。丹霞淳。天童覺是已。頌無評。評自圓悟始。悟之後。萬松林泉繼之。悟評雪竇。松評天童。林泉評丹霞與投子。是已。後人合之。目為四家頌古。禪者倚為指南。予以為。道本離言。言莫之及。古尊宿為物作則。臨機拈出。如石火電光。苟非眼辨手親。早是白雲萬里。所以頌之者。猶寫鳥跡于空中。數魚蹤于㵎底。但髣髴於想像之間而已。况又從而評之哉。雖則慈悲之故。有此落草之談。不知如水益乳轉失本味。識者惜之。茲特刪去評唱。錄其本頌。壽諸剞劂。以公天下。儻有本色衲僧。一見心許。則余是刻。功不唐捐。如謂不然。自有諸師之評本在。
刻佛果圓悟禪師法語序
達祖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而曹溪猶云。說箇直指。早是曲了也。矧乎後代牽枝引蔓。說參究說踐履。以至種種關防。得非以實法繫綴人。而背祖宗之明訓耶。是大不然。葢眾生根性。萬有不同。上根利智。單刀直入。固所不論。若中下之機。未能領荷。全賴至人間出。苦口垂慈。曲施方便。不然。何以救末流之乾慧。起狂學之痼疾哉。宋圓悟禪師。飽參諸方。備甞艱苦。後於演祖聲色中。頓斷命根。遂嗣其法。故其示徒法語。皆自真參實悟。力踐純養中來。所以能攻人之偏蔽。䇿人所未至。杲大慧。禪中傑也。於大悟之際。乃為渠曰。正好參禪。又云。一切但低細和合。先防自犯三業。提向上那一著子。教兄弟日有趣向。至於虎丘隆。佛智?。華藏民。皆一代偉人。其教之修己之方。接人之要。亦靡不委曲周至。不致滲漏而後已。今之學者。資稟志氣。較大慧輩。不啻霄壤之隔。而又弁髦參悟操履之功。妄欲荷擔佛祖重任。是奚異跛鱉而逐飛龍。凡庸而希梵位哉。師甞有言。同學之中。唯龍門智海。昔嘗熟與究明。但逢緣遇境。莫不管帶。何止此生而已。窮未來際。證無量聖身。也未是他泊頭處。迹斯語也。則當時之知此者。葢亦鮮矣。又何怪乎今之世哉。霈生也晚。且駑鈍無似。每思唐宋法運之隆。龍象之盛。未嘗不心飛神馳。將奮力而企及之。不可得也。茲於師全錄中。得此法語讀之。如暗遇明。如貧人得寶。霈雖不敏。請事斯語。故手錄出。將鐫板別行於世。客有難於予曰。此濟家語耳。子業洞宗。不本宗是圖。而亟亟於他宗之語。毋乃迂乎。予應之曰。佛法者自心之佛法也。雖建立門戶。有若不同。而究竟窮極。豈有二致。故師有云。佛法本無彼此。諸宗皆六祖下兒孫。若謂我臨濟宗須得我宗派盛。寧粉身碎骨。終不作此見解。予何人斯。顧敢別生異見乎。客慚而退。因併筆之。以冠諸卷首。
重刻天如禪師淨土或問序
昔世尊於三乘教外。別示淨土一門。詳開九品。普接三根。本是至簡至易之道。又是難信難解之法。故經云。不可以少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能諦信淨土者。乃是多福德。多因緣之人也。近世參禪未得旨者。樂談向上。佛祖在所詆訶。心性亦復掃蕩。況教令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是猶資章甫而適越。匪徒無用。反滋鄙笑。昔永明壽禪師作四料揀。以禪淨二門。抑揚誡勸。政為此輩耳。其意。葢謂參禪者。縱得一念。從緣領悟。猶有無始習氣。一生功行。未能卒盡。若不求生淨土。親覲諸佛。以自磨煉。久居娑婆。則有陰境之患。故有十人九錯路之誡。念佛者雖現在未曾開悟。而一生彼國。即階不退。一見彌陀。即悟無生。故有萬修萬人去之勸。夫永明為法眼嫡孫。不專以本分事接人。而乃於淨土一門。曉曉若此。是豈無故而然耶。學者盍深思之。天如和尚得法天目。禪淨圓融。固是家法。又慮禪者。不達永明料揀之旨。乃作淨土或問一書。自立主客。反覆酬詰。釋其羣疑。示其修法。䇿其怠惰。然皆博引大經大論及諸祖成言。以證其說。以生其信。余觀淨土諸書。不啻汗牛。求其婆心苦口。尅的示人。無出或問。是不獨為淨土指南。實乃禪學者之金針也。銓部林公。涵齋居士。長齋繡佛。棲心禪淨者有年。痛今時禪者。務虗名忽實踐。弁髦淨土。自失法利。深可悲怋。乃特倡刻是書。庶幾藥其萬一。是亦永明天如之心也。命余一言。以發其意。勸讚淨土。本屬夙懷。不敢以不文辭。漫為識諸簡首。
靈石曹源禪師語錄序
夫知識有明眼。衲子有正因。一見一語。畢世不忘。苟師家眼目不明。學者行脚因地不真。即使久依座下。親相授受。但彼此欺誑而已。何益於道哉。靈石曹源禪師。早歲與青林越山二公。結伴參禪。徧歷諸方。如顯聖金粟。皆久親炙之。不契。乃振錫返閩。見愽山於石鼓。深蒙錐劄。領旨言外。遂傾心師事之。及博山歸。而三師復同掩關於延之寶善。凡六載。共相砥礪。先真寂老人。甚器重之。時扣關而入。與之盤錯。及老人歸杭。而三師亦即出關返福州。越師隱鼓山之調象庵終焉。而曹師偕青師。隱長基嶺之松庵。前後凡三十載。青師善藏其用。深蓄厚養。今年八十有三。而慧光渾圓。如出水芙蕖。亭亭物外。天下不得而物色之。曹師乃俯隨眾請。出住靈石。剪荊棘驅虎豹。革故鼎新。升堂入室。煥然一代中興矣。乃客冬化去。其子?寒輝。錄其語示余。且徵序焉。余觀其拈弄拋擲。皆自真參實踐中來。非世掠虗之輩可得而彷彿。但出世未久。遽掩化權。不獲盡展厥蘊。以光顯祖道。深為法門惜耳。按師自題真贊云。新豐之孫。博山之子。觀此則知其心。嗣之已非一日。即博山在常寂光中。亦當熈然微笑。不至於橫點首。葢師家之眼目。與學者之因地。兩相會遇。明感暗合。有終不可得而忘者矣。是為序。
丫山晦杲禪師語錄序
晦杲禪師怙公。久依博山法席。深有所證入。既而一衲參方。深埋頭角。方是時。密雲老人盛化天童。中興臨濟之道。座下龍象蹴踏。常不減千眾。公隱居雜務寮。行業精苦。一眾敬畏。崇禎丁丑冬。余至山。適公起單去。每聞飽參弟兄稱歎公不少。置心慕之。恨未之見也。未幾。聞其出世羅浮丫山兩處。道風大播。龍天推出。果不容埋沒矣。後三十年。公塔木已拱。始得其錄讀之。喟然歎曰。此後學參禪榜樣也。今時無復此等人物矣。觀其拈弄。皆自實地中流出。其所作歌偈。雖多不協音律。而受用處不淺。然皆信口而說。信筆而書。不容人改竄一字。其不為文字相所縳如此。而皮相者。乃以是病之。不知此老長處。正在此也。夫攢花簇錦。勾章辣句。如今之三家村土地廟。稱堂頭和尚者。如稻麻竹葦。是豈可與公同日而語哉。葢公真操實踐。親自博山爐鞴中出。且徧見前輩有道尊宿。及其出世。乃說自己心中所證法門。語言工拙不計也。中孚上人從公得度。居士樊君蒼雪歸依門下。且親見其臨終書偈坐脫一段因緣。特入山請余較閱。重刻流通。余嘉其志。不避僭越。細為讎較。凡字之訛者正之。句之滯者疏之。間有繁冗者刪之。如是而已矣。不敢別加色澤。以失其本真也。公在常寂光中。必以余為知言。而亦藉此。與公神交于無間云。
靈石寺志序
山川顯晦有時。人遇山川有緣。苟非其時。非其緣。雖有若無。遇猶不遇也。靈石為玉融古剎。創于唐興于宋。實曹山耽章禪師脫白處。其主席皆宗門巨匠。如佛心才山堂洵。備載傳燈諸書可考也。入明?衰。至萬曆初。殿宇圮毀。僧徒淪沒。同我禪師以邑名諸生。掛冠披緇。棲止其中。徒眾雲從。行業精苦。晨鐘夕梵。稍復清規。葉文忠公過訪贈詩。有安得捨身從老衲。坐看初地布黃金之句。其見重如此。同公涅槃後。上首弟子曹源[泳-永+(盈-又+夕)]公繼之。重建法堂。請方冊大藏經。以本分事訓徒。諸徒子皆能仰遵遺範。克肖前懿。靈石之名。遂駸駸然有聞矣。今夏施虹㵎郭孟履兩先生。幅巾杖履。相約來遊。淹留旬日。攀蘿緣磴。蒐剔諸名勝。其朱晦翁張徽蔣之奇程師孟諸賢題咏。皆于苔蘚中捫得之。復得宋參軍許難十五景詩。又作記序。詳紀其事。且率諸巨卿名公和朱夫子葉文忠諸作。前後搜羅。共得若干首。集成鉅帙。列為四篇。曰形勝。曰僧寶。曰建置。曰藝文。而茲山之嵓巒樹石。殿閣樓臺。名僧碩儒。佳文麗句。大槩已見。靈石諸勝。從此當益大著于世矣。豈非時哉。兩先生當代名公卿。所遇極通。顯然猶雅。留意名山一景一人。一泉一石。廣探博採。亹亹不倦。苟非於茲山。夙有因緣。疇克爾耶。書成將付梓以行。命余弁首。余媿不文。無以發兩先生之幽懷雅趣。為此山增重。聊舉時緣二義塞白。兩先生其不以我為誕乎。
禪影草題辭
溫陵素稱佛國。而近代禪學尤盛。有郭台在道人。世本閥閱。幼讀書攻詩文。年二十餘。屏去所習。為先師座下五戒弟子。靜居守志。長齋參禪。又三十餘年。每以所得。形諸偈頌。時與諸老師碩衲。問答酬唱。余開法桑蓮。來求圓菩薩戒。以所著禪影草一冊求證。究觀其見地平實。句法老練。靈機慧質。得自天性。第惜坐在理路。不免為知見所使。果能勇撥塵緣。力探道賾。破無始之迷關。了向上之大事。則空室妙總。又是一箇再來也。余日望之。道人其勉諸。
謝飛卿道友六十壽序
壽居五福之首。古今之所共尚。然皆以歲月為壽耳。夫以有限色身。與無窮之歲月。互相摩盪。其能勝之者。寧有幾人哉。何者。吾人莫不稟父母之氣。受四大之身。自墮地以來。生住異滅。更互貿遷。剎那不住。所以自童而壯而老。皆念念密移。而昧者不覺。即莊生之論大年也。以大椿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悲夫彭祖。達人洞觀。亦朝菌蟪蛄耳。何壽之可言。夫真壽者。人之神明也。如鹽在水。如膠在色。量包乾坤而不大。明逾日月而不光。盤根空劫。垂蔭萬象。雖示生而不為生之所流。示滅而不為滅之所變。剎那洞貫十世。微塵橫亘十方。匪有假于他術。乃自性之常分耳。善慧大士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吾甞以此自壽。今敢以壽吾飛卿道兄。葢將與道兄。立足威音之先。而握手樓至之後。坐水月之道場。修空花之佛事。轉娑婆為淨土。變地獄為天宮。如一眾生未成佛。誓不于此取泥洹。其為壽地。寧有量乎。即述此為飛兄六十壽言。亦使世人知有此真壽。不徒以色身歲月。為活計也。區區九如之頌。顧可同日而語哉。
張在輝道友六十壽言
康熈丁未秋八月念有一日。乃在輝張公花甲初周令辰。蓮社諸友。請余一言。為公南山之祝。余與公道交。餘十載矣。見其兩丈夫子。挺然玉立。孝友醇至。克世其家。諸孫曾迭起方進。而未艾公。可謂向平累畢世間福德無事人也。而公則未肯以此自安。乃從朝至暮。矻矻孜孜。或為法門。營辦佛事。或為戚里。挫銳解紛。無晷刻暇。至于為鼓山。散累僧之殘田。冊膳僧之稅米。規模區畫。殫厥心力。無不為千年常住之計者。其好善樂施之心。與恤貧赴急之意。皆得之天性。自少至老。志不少衰。且年來神益王。體益豐。而心益仁慈寬厚。則公之壽量。已見諸行事。形諸肢體矣。惡俟余言之祝哉。抑甞聞之。古德云。福觀人量。壽觀人之用心。二者公皆有焉。何者。往歲當散田時。里人欲私其所有者。以蠢語侵公。公恬然不介。默然無辯。及其事告成。而公毫無所染。其人始大慚服。以此知。公之量與用心。皆福壽之相也。惡俟余言之祝哉。雖然。世間福壽。公備有矣。然更有進者。吾覺皇氏之教人一句彌陀。澄清五濁。期生淨土。受法性身。供諸佛于晨朝。度羣生于曠劫。出五陰窟宅。裂三界樊籠。劫火洞然而不焦。大浸稽天而不溺。無起無盡。不滅不生。直至成佛。永不退轉。此出世間之真福真壽也。因併書之。以為公大年之祝。
題䟦
書禪源詮後
禪源詮都序。以余所見。凡三本。一南藏。一楞嚴。一雲棲。楞嚴與藏本同。藏本註脚蛇足。而字多亥豕。雲棲本削正是矣。而獨于本文。添減字句處。不無臆見。細觀文意。上下不相連屬。猶不若藏本之為妥。然後知非出大師筆。或大師化後。門人所刻也。今乃以三本虗心參酌。務成善本。付梓流通。讀者試一較勘。其得失可知也。
題佛牙
或疑此牙非是佛牙。而嘲予起塔者。予謂。是否俱無所考。但予見建州開元越州顯聖。所供佛牙。皆相類故塔之。且佛十身中。有眾生身國土身。然則一切世間。若依若正。皆是如來清淨法身。況此牙乎。即如世人用金銀銅鐵。土木寶石。致作佛像。固不可執定謂是佛。亦不可執謂非佛。況巍巍寶塔。使見者覩相起信。發菩提心。悟入實相。何不可之有乎。
書憨山大師壽昌語錄題辭後
壽昌師翁。撾毒鼓于萬曆間。中其毒而死者。實繁有徒。而博山鼓山。相繼而起。尤為顯著。今觀憨山老人。題壽昌語錄。謂壽昌钁頭。大似黃面衣鉢。此語不減靈山葛藤。又被盡底覷破矣。至謂聞聲中毒。與感悟流涕如空生。不知能得幾何人者是中毒最深。感悟流涕最切者。無如此老人也。豈可謂天下無知心之人哉。辛丑冬日。偶閱老人夢遊全集。見此題辭。遂錄冠師翁語錄卷首。倘天下後世有見此錄。而中毒流涕者。是又老之所發起也。
題洪紫農先生墨蹟
余至溫陵。首晤紫農先生。見其為人脫略機械。飄然塵垢之外。功名利祿。雜然陳前。竟無以奪其志。又縱觀其所書紫陽九曲詩帖。峻骨擎天。匠心獨出。一點一畫。不肯落晉宋人圈繢。然後知斯人為希世之人。而斯書為希世之書。政當與斯文。並傳萬世而無弊者也。昔人謂。論書當兼論其平生。顏魯公書借不工。尤當為希世之寶。況又工耶。余於先生亦云。
為池心宇道友題畫
澄公筆底溪山。心老胷中丘壑。兩人驀劄相逢。不覺一時呈露。古松偃蹇。崖石嵯峨。木橋流水自縱橫。茅舍竹籬儘疎曠。亭下對坐晤語者。余與心老。共話無生也。有客扶杖度橋而來者。不知為誰。觀其意欲尋余二人共商底事。葢有道之士也。遠峯之外。更有洞天。澄公筆寫不出。心老想所不到。余亦嗒然忘言矣。
黃子漸戒弁言
佛戒廣矣。然必以殺戒為首者。以其情最慘。業最重。果報最苦故也。世人噉肉習深。不能頓斷。姑令漸戒。此黃子救世之心也。經月六齋十齋。年三長齋。與孔之不綱不射。孟之不見不聞。是又黃子之注脚也歟。書成索余弁言。此余素所樂道。漫為書諸簡首。
題清明上河圖
宇宙之間。總是一幅大畫。今觀仇實父所作。清明上河圖。又是畫上作畫。雖則山川形勝。街市縱橫。車馬駢鬧。人物紛錯。極其精妙。要之九牛一毛。楊天衢居士家藏此卷。命余題後。不免於一毛端上。又加一番點染耳。此卷且止。只如宇宙間。那一幅大畫。畢竟是誰所作。三點如流水。曲似刈禾鐮。
題揭鉢圖
馬法秀東王公家。藏元人錢舜舉所畫。鬼子母揭鉢圖。極其精妙。經云。母有萬子。皆為鬼王。兇獰暴惡。日食人子。人民不堪。往白于佛。佛取其幼子賓迦羅。藏于鉢底。母率諸鬼子。所謂草木神。舍宅神。山神。石神。禽虫神等。悉皆奔赴。各展神力。挽其天車。求賓迦羅。而不可得。其慞惶之狀。哀戀之情。極其肖似。因思鬼子母。日殺人子噉之而不厭。一旦失其己子。推求尋覔。號天泣地。無所不至。及見世尊。但令其推愛子之心。以愛人之子。當下殺心即滅。矢志歸戒。證須陀洹果。且發大願。福庇羣生。凡國中人民無子。從我求子者。悉皆與之。以此觀之。轉凡成聖。只在一念之間而已。何難之有哉。此卷不獨繪畫之妙。其警世之意良深。秀公蓄此。以遺子孫。豈無意哉。敬為識諸卷末。
題合圭亭石塔
亭曰合圭者。葢取㵎上巨石得名也。亭中古有阿育王塔。不知建自何年。由頂及座石皆毀缺。無一堅完者。監院成源。乃捐資重造。葢欲令通霄路上。往來之者。於此起一念淨信。合掌低頭。下菩提種。不特為此亭飾觀而已。功既竣。敬為識其緣起如此。
旹康熈五年十月十二日。住山某書。
疏
翻刻法華維摩圓覺楞伽佛祖三經起信論募緣疏
夫如來所說法。有微塵數偈句。其流傳震旦者。才五千軸。又僅閟之龍藏而已。出家之士。往往有終身不聞名字者。況得其旨。以了佛之心乎。此佛法所以日衰。而僧徒愈趨愈下。有由然也。古德愍之。於大藏中揭出大乘精髓。流通㝢內。使人人皆可以受持。如法華楞嚴維摩圓覺楞伽佛祖三經起信論等是也。法華圓顯實相。楞嚴巧示真心。維摩廣談不二。圓覺指體投機。楞伽明自覺聖智之境。達摩引之印心者也。三經則如來始終吃緊之訓。與夫溈山苦口之警。至於起信。則馬鳴大士。宗百本大乘經。示一心二門三大之義。極為詳明。是諸部其言既簡。其理極要。如提綱而眾目皆舉。挈領而群縷皆順。果能通此。則一大藏無剩義矣。故唐宋以來。朝廷以是諸經試僧。使中式者得度。豈不以是哉。楞嚴山中業已翻刻。而法華諸經。則闕如也。禪者有志明經者。每苦於難得其本。九達靜主。慨然願募緣翻板。則流通益廣。法施益愽。佛祖一綫慧命。賴以不絕矣。願諸檀信。各捨不堅之財。共成希有之法。昔世尊捨全身。以求半偈。常啼賣心肝。以求般若。況此數部。大乘無上法寶。但捨身外浮財。以愽得之。又廣為印施。以開群生之慧目。其功德利益。曷可思議。或曰。子宗匠。不流通諸祖語錄。而區區翻刻法華圓覺諸經。得無捨其本業趨於岐路乎。余曰。不然。爾且道。佛經祖錄中說底是什麼。其人無語。余曰。師子咬人。韓獹逐塊。因并贅於此。以解夫惑者。
瑞跡寺諷華嚴經疏
夫華嚴一經。示諸佛之果海。群生之性源。與五位菩薩。修行成佛之軌範。具諸法門。廣大悉備。昔如來始成正覺時。不離菩提場。七處九會稱性所說。是為一乘圓頓法門。非三乘諸經可得而比擬。如來出現品云。此經珍寶。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此法門。不久散滅。何以故。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讀誦書寫。分別解說。唯諸菩薩。乃能如是。可見無上廣大法門。要諸真正大乘根器。方克領荷。凡今日有能於此經中。見聞隨喜。生一念淨信者。即是其人。如蒙光天子。聞天鼓說法。頓超十地是也。苟不生信。雖見不見。雖聞不聞。如聲聞在座。如聾如瞽是也。葢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不信則不能入。如到寶山而空回首。未免覿面錯過耳。印瑞老衲。受林浦眾檀之請。重興瑞跡古剎落成。將募諸善信。諷誦華嚴大經。以結一乘圓頓種子。為疏大旨。以俟賞音。
廩山募緣疏
廩山我宗岷源也。今子孫徧天下。而塔委荒草。剎掩寒雲。無問及者。有無可禪師。天界之的嗣也。獨熱于衷。乃特廣其基。搆修其塔石。復立香燈。為永遠之需。余千里遙聞。為之加額。既竭微力。以贊厥事。復書是語。以告同門。惟願大家出手。共闡祖風。則宗屬幸甚。法門幸甚。
募掩骼疏
時當末造。煞氣橫流。蒼生之歿于非命者夥矣。所以荒郊髑髏。道傍棺柩。積年暴露。無主無依。仁人君子。謀為掩埋。斯其主矣。庸詎知斯人也。非未來之諸佛。或過去之六親歟。即此一舉。陰功浩大。誠不可思議者矣。福城林丹章。道友。善念根心。福田日茂。既遂豐年之願。復發廣収之心。特告同仁。共襄勝舉屍陀林裏。正好悟無生之機。苦海波中。何妨垂援溺之手。物我本同一體。聖凡只是一心。各人若肯承當。普天必臻仁壽。
募修靈源洞疏
靈源勝槩。閩省奇觀。今古名賢。後先遊目。託之吟詠。鐫之金石。葢斑斑可考也。第歲月云邁。物力匪堅。古亭古庵。既已廢墜。石垣石磴。尤見荒頺。凡登臨之士。莫不動今昔之感。興修之望也。且床頭阿堵秘惜固為儉德。而方外佳境。收拾何異家園。惟願有力大人。幸垂留意焉。雖愽施濟眾。堯舜猶病。而樂山樂水。亦仁智者之能事也。不辭饒舌。會有賞音。
新造大悲香像成修懺慶贊疏
皇清御宇。天下歸仁。獨閩海未寧。風鶴時警。金戈鐵馬。王師苦辛。血海屍山。生靈塗炭。道霈與善人池大長。觸目興懷。乃同發願募眾。修禮大悲懺法三年。蓋欲哀感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碍大悲之心。為大地蒼生。懺悔罪障。祈致昇平。壬癸甲三春。從事以來。果見海波漸息。山霧潛消。風雨順時。太平有象。無不人人懽忭踴躍。由是復募眾。以旃檀香。雕刻菩薩寶像一軀。安奉法堂。永充供養功德。既竣。復有修懺慶贊之舉。第所費不資。亦賴眾緣。惟願有力大人達官長者。幸為留意。蓋大福德事。須待大福德人。即一香一花。一瞻一禮。但自正信中流出者。莫非與觀世音無碍大悲之心。同體無二。登斯民于覺地。贊皇圖于永年。功有所歸。事不唐設。謹疏。
募塑大佛像䟽
鼓山大殿東尊佛像。方四十載。乃為蟻所壞。或是當時施者信心不專故。所作功德。亦不堅固耳。然法不孤起。仗緣方生。安知前佛化去。不為後佛發起之緣乎。監院成源。始發意鑄鐵佛。以垂永久。第功程浩大。未敢輕舉。今輿議增塑為上。以石柱為骨。磚土為身。漆布固其內。黃金塗其外。如此可保永無蟻患矣。法華經云。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或以七寶成。鍮石赤白銅。白蠟。及鉛。錫。鐵。木及與泥。或以膠漆布嚴飾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是知造佛。乃成佛因緣。不獨為人天福報而已。自雙林滅度之後。唯賴像教。以啟廸群迷。凡四眾人等。於尊像之前。燒香散華。禮拜供養。乃至發無上菩提之心。皆藉是為增上緣。其功德利益。豈止區區為一身而已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耶佛耶。元非二物。敬疏大旨。以告有緣。
南園建菴疏
白雲廨院前有南園。延袤十餘畝。環墻繚繞。果木繁蔭。倚鼓麓而面三山。乃通霄路。上別一區域也。張在輝道友。發願于中建小菴一所。以祀普賢大士。蓋普賢乃華嚴長子。願行廣大。彌綸法界。盡未來際。無有窮極。在老之志。其有取於此。既已捐貲倡首。而復命余言以告同志。敬為書其緣起。當有賞音者耳。
文
普勸念佛放生文
夫人生于世。百年光景。能有幾何。一息不來。便是隔世。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當此之時。欲念一句佛得麼。欲放一生命得麼。故我今日。普勸世人。毋論若貴若賤。若富若貧。若男若女。若老若少。皆可回頭著眼看破。偷一日之閒。念三時之佛。節浮濫之費。救危厄之命。作淨土正因。植慈悲種子。所謂念佛者。非念他佛。乃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彼佛夙有重誓。攝受念佛眾生。往生淨土故也。放生者非放他生。乃放自己多生。六親眷屬。以渠無始劫來。曾與我互為父子兄弟諸親。但改形易報。不復相識故也。何以知然。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乃至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十六觀經云。或有眾生。若能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楞嚴經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上三經所云。豈非念阿彌陀佛者。往生淨土之明證乎。華嚴經云。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楞伽經云。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謂一切眾生。從本以來。展轉因緣。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梵網經云。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如上三經所云。豈非放生者。乃放自己多生眷屬之明證乎。古德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人道不修。何道可修。今得生人道矣。得聞佛言矣。而不信不修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其娑婆淨土之鄙劣殊勝。殺生放生之罪福因果。俱廣載經文。茲不繁贅。惟高明者。幸自博覧。轉化未信。功莫大焉。
普勸念佛文
夫人之情。莫不厭苦而欣樂。舍苦而取樂。今有極苦。而不知厭舍。有極樂。而不知欣取。非大惑歟。極苦者。此堪忍世界。生老病死。種種逼迫是也。極樂者。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二報。清淨莊嚴是也。古德以眾生長迷。不達苦樂之故。乃合兩土。而較量之曰。此則血肉形軀。有生皆苦。彼則蓮華化生。無生苦也。此則時序代謝。衰老日侵。彼則寒暑不遷。無老苦也。此則有漏之身。病苦交纏。彼則報體清淨。無病苦也。此則七十者稀。無常迅速。彼則壽命無量。無死苦也。此則親情愛戀。有愛必離。彼則法性眷屬。無愛別離苦也。此則仇敵冤讐。有冤必會。彼則上善聚會。無冤憎會苦也。此則困苦饑寒。貪求不足。彼則衣食珍寶。受用現成。此則醜惡形骸。根多缺陋。彼則端嚴相好。體有光明。此則輪轉生死。彼則永證無生。此則修道難成。彼則直階不退。此則丘陵坑坎。荊棘為林。土石諸山。穢惡充滿。彼則黃金為地。寶樹參天。樓聳七珍。花敷四色。此則雙林已滅。龍華未來。彼則阿彌陀佛現在說法。此則觀音勢至。徒仰嘉名。彼則與二上人。親為勝友。此則羣魔外道。惱亂正修。彼則佛化一統。魔外絕蹤。此則媚色妖淫。迷惑行者。彼則正報清淨。實無女人。此則惡獸魑魅。交煽邪聲。彼則水鳥樹林。咸宣玅法。二土較量。境緣逈別。而樂邦之勝。其數無窮。未能悉舉也。今據此而審觀之。娑婆之苦既如此。西方之樂又如彼。而世之人懵然。廼不知欣之厭之。取之舍之者。皆由多生妄習。葢覆自心。智慧不生。晰理不明故也。嗚呼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世人莫不知有死。而不為死後安置。好去處者。亦太錯矣。所以世尊出世。種種方便。勸人念佛。求生淨土。無非指示人箇去處底路頭耳。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夫一日二日。廼至七日。一心念佛。尚得往生。況一月一年。乃至盡形壽。一心念佛。而不得往生者乎。又觀無量壽佛經云。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以惡業故。應墮惡道。若能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夫十惡之人。十念之頃。乘佛願力。猶得滅罪。而往生。況正信之士。百念千念萬念。廼至不可說念。而不得滅罪往生者乎。故我普勸世人。忙裏偷閒。每日念佛。或百或千或萬。念訖填圈。迴向淨土。一年既滿。然後總算。共念佛若干萬。記之于冊。盡形受持。漸積淨業。現為佛光照燭。罪滅福增遠為三聖接引。必生淨土。行實願實。因真果真。若肯信從。是真法侶。
祭覺林警公
嗚呼惟公。參博山禪。稟石鼓戒。直心直行。無罣無礙。覺林既茂。覺華久開。香風徧界。拂去塵埃。木馬逐風。去無踪跡。坐斷今時。千聖不識。粢盛奉薦。用表所思。不起滅定。其來歆斯尚饗。
祭部臺李公
維康熈五年正月六日。鼓山沙門道霈。謹以香積之供。奉奠於大檀越。本省總督部院李公之靈。而言曰。於惟。皇清奄有中土。閩稱難治。山高海阻。辱公持節。德威震霆。發號施令。山海以寧。朝野紛紛。咸頌公德。青如碧漢。正如繩墨。客歲王春來遊石鼓。一見如舊。輙傾肺腑。進以戒善。公乃唯然。喜溢顏面曰。願學焉。別僅一年。三遣訊。我期再入山。庶登慧舸。胡意一疾永揖。人間萬姓號呼。如失所天。余物外人。久絕情謂。懷公正直。不覺殞淚。形雖幻故。神本恒新。長居人天。護國祐民。敢陳香供薦之。靈几願公不昧。深味斯旨。嗚呼尚饗。
祭方克翁
維康熈五年歲次丙午十月己亥朔二日。鼓山湧泉寺沙門道霈。謹汲龍泉烹鳳茗。致祭于大封君廣巖方公老居士之靈。而言曰。於戲。道霈與老居士。締世外交。僅十載矣。居士以我。為般若船。而我以居士。為法城壍。寒溫動靜。顧盻周旋。一出于誠。非強也。道霈之將去石鼓也。居士誓以死留。其辭氣慷慨激烈。至于垂涕。霈中心感動。為之稅駕。且十載以來。手書淋漓。存問無虗月。久而愈敬。不見少怠。居士之為法為人何如也。今秋居士。以高年得疾。令嗣聲木先生。宦遊未旋。而太夫人就養。亦未甞在側。心甚憂懸。不知所出。乃率僧眾。禱佛誦經。仰祝壽祺。遣侍往慰。至載至三。而居士竟致香積遺手澤。示永訣焉。於戲。尚忍言哉。雖然居士之于世。圓滿周備。而無憾矣。何者曰富。曰貴。曰壽。曰子孫。種種具足。夫何憾之有。且建開元之寶殿。範靈源之洪鐘。刻龍舒之淨土。護諸山之叢林。凡法門一切鉅細。莫不殫厥心力而為之。是皆樹不朽于祇園。資福慧于生生者也。至于敦睦戚里。周恤煢獨。爵愈高而德愈恭。年愈老而力愈徤。和煦慈祥。謙光愷悌。信為福城大福德長者人也。當其居疾也。神思怡然。絲毫不亂。付囑後事。一一分明。正念堅凝。坐以待盡。是何異維摩詰之空諸所有。唯置一牀。?疾而臥者歟。及其將易簀也。道霈遣僧。餞以偈曰。業卸娑婆界。神歸淨土中。本來無一物。如鳥出樊籠。居士見之欣然。首肯移時即化。則居士必乘其平生信力福力。願行之力。往生上品無疑矣。以此觀之居士世間之福既如彼。而出世之福又如此。所稱圓滿周備。而無憾者。舍居士其誰耶。而又何庸傷乎。但念儒宗失其典型。法門喪其外護。風清月白之間。永懷道誼。不能忘情。而時出涕焉。由是謹奠以茗果。而為文昭告于靈幃如此。居士其鑒之乎。於戲尚饗。
四警語
王岐崗道友。關中人。齊莊端謹。與人無競。然僧慮涉世墮乎。四者之病。乃乞余。作四警語。以勉之。故為拈儒佛之語。互相發明。是不獨為岐崗發藥。葢亦聊以自治云。
忍辱
語曰。小不忍。則亂大謀。法華曰。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葢世出世間之事。莫不成於忍。而敗於不忍。彼果是而我非。則過在我矣。焉得不忍。彼果非而我是。則我心無愧矣。安用較為故學道之士。當達物我本空。安心如地。一任牛羊犬馬踐踏。不生一念嗔恨之心。是名忍辱。
和氣
語曰。色厲而內荏。乃穿窬之小人。世尊以和言愛語。開諭眾生。必含笑先言。葢和者元氣也。天地萬物之所由生者也。一有不和。則乖戾不祥之氣。萃之厥身。不可不誡。故學道之士。當平其心地。恬其辭色。使人人望見意消。是名和氣。
慎言
易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經云。守口如瓶。葢凡夫三業中。唯口業為最重。興邦喪邦。在乎一言。一言既出。駟馬莫追。不可不慎。故學道之士。凡有所欲言。當籌之於心。揆之於理。離諸謟曲。質直無偽。然後發之。無不合轍。是名慎言。
節食
易曰。節飲食。遺教曰。節身時食。葢欲界眾生。依食而住。一有不節。百病是起。至於殞命。不可不謹。故學道之士。調身有則。方饑而食。將飽而止。却病延年端在乎。此是名節食。
偈
示自菴禪人
父母未生前一句。百千佛祖也難知。今日與君親說破。石牛吞却木羊兒。
示希聲禪人
現成一句彌陀佛。日用尋常塞口門。一旦忽然親念出。百千相好耀乾坤。
曾維輔居士薦妣索偈
人生貴知有。乃不負所天。百世祇彈指。三心疾逝川。衣珠原晃耀。宅藏本完全。一悟無生理。超然出盖纏。
示竪極禪人
出家本為度生死。豈肯甘為粥飯僧。一句話頭參不徹。諸方禪會枉擔簦。脚跟站定偷心滅。寶藏掀開家業興。不向此時尋活路。履霜誠恐至堅氷。
示僧
浮生有盡日。世事無了時。是誰能猛省。來此學無為。三衣堪忍凍。一鉢自忘饑。蓮花開水面。亭亭出汙泥。
示郭瞻卿居士
西方去此不遙。只在當人一念。念染五濁即生。念淨九蓮即現。裂破娑婆愛網。放出彌陀舊面。惟有大智丈夫。方能具此利劍。
牟迦醯牟尼歸迦毗羅國
本是西天真梵種。却來東土禮文殊。支那遊徧還歸去。須信驅驅不在途。
贈至善禪人監造三塔
忍寒耐暑不辭勞。運石搬泥興轉高。五百年前曾著力。用來殊不費纖毫。
奉輓空隱和尚
博山法擔荷師肩。一旦如何便出纏。鉢袋有傳名可謝。家風無恙道長堅。木人踏破澄潭月。石女掀開劫外天。每憶尊慈今已矣。靈幃望拜淚如漣。
一脉監院化修路
本是一條大道。年深崩壞難行。大家出手修理。世界從茲坦平。
壽輝生道友四十初度
一自?紅塵。心心在問津。觀河無異見。慕道有全神。壽量來祇劫。年華秀小春。夙根原不惑。何必羨松筠。
示知化上座
夢裏身心休執著。鏡中世界莫貪求。眼光照破三千界。更有玄關在上頭。
次韻陶季深居士入山聽法
此道知君能默識。芟開覺路閒荊棘。幅巾杖屨入山來。魔火燒空早已熄。人生學道貴志真。要從這裏脫根塵。親甞一滴曹溪水。頓淨人間熱惱心。
寄龍山古雪和尚
天童老牯將八十。產下一麟獨超逸。西江吸盡起波瀾。千山萬山皆洋溢。年來懶動說禪口。歸臥龍山藏北斗。慕羶之蟻競趨之。却教萬象師子吼。我昔曾登太白峯。與師志趣可符同。彼此機緣各有在。鼻中一竅元相通。
祝壽邑僧會悟明大德六袠
派出鵝湖道脉長。六環高挂在鰲陽。諸山領袖推慈德。一邑梯航噴戒香。峯月清秋圓皎皎。巒松盛夏鬱蒼蒼。四時景物常如畵。盡是吾師大壽光。
夏日送妙湛耆德歸舊隱
溽暑辭余去。家山信可歸。年高世自冷。德重智尤微。宗鏡懸空淨。心燈徹夜暉。何時重聚首。共話箭鋒機。
示淨白悅眾養疴
世人不學道。血氣每猖狂。一病忽臨身。逼迫何可當。道者自知病。世念久消忘。唯看不病者。病歸無何鄉。病與不病者。二俱不可量。方知赤肉團。巍巍復堂堂。
示懶生上人
懶瓚逢人懶拭涕。懶融見人亦不起。兩翁千古真懶人。一段高風誰可比。上人道號曰懶生。不識緣何立此名。果然會得懶中意。鞭起泥牛火裏耕。
次韻答陳靜機居士
石鼓榕城咫尺間。是誰來扣祖師關。生前有箇窮和尚。偏向紅塵覔住山。
一念微萌是禍端。箇中境量實洪寬。豁開夢眼曾何有。火宅熬煎徹骨寒。
答唐復禮法師真妄偈
真如不守性。隨迷妄念起。妄與真俱生。悟真妄即止。止處似有終。迷時號無始。迷悟雖有殊。不動如如理。此是還源術。了之度生死。
贈澄雪禪友出家
般若鋒元利。寒光每自騰。裂開三界網。放出五湖僧。筆底藏丘壑。胸中盡愛憎。迷途長夜裏。好為剔心燈。
送思聖靜主還舊隱
送我還山春又夏。看雲坐石每相親。巖前喝斷隨流水。嶺上掃開沾足塵。既已無心懷去住。不知何處覔貪嗔為憐舊隱鐺兒在。一杖何妨往返頻。
送達際靜主還紫雲修甘露戒壇并柬寺中諸耆德
紫雲深處多殊勝。地湧壇場戒法真。層級降陞皆有度。鬼神呵護亦非嗔。好憑願力新梁棟。勿恤人言避客塵。臨別叮嚀無剩語。佇看甘露又維新。
題八仙聚慶圖祝施母繆氏七十初度
王母蟠桃正熟時。羣仙聚慶此佳期。瑤花瑞草俱拈出。爭似蓮池那一枝。施母高齡方七十。長齋繡佛心恒一。信根植在此池中。壽量綿綿何有極。清旦天花飄渺來。香風陣陣自縈迴。彌陀老子未開口。法語宣流響若雷。聞法即時登不退。光明相好超凡類。海屋籌盈頃刻間。擬比斯人方一睟。
贈鄭一水居士
羨君深隱無名處。竹徑茆齋自樂天。飲水曲肱誰認得。孔門家法有真傳。
贈一行禪人
三昧恒沙宗一行。文殊智母教修持。繫緣法界離生位。直念彌陀見本師。五濁界中清徹底。四威儀內坐無為。百千佛祖從茲出。豈負娘生這面皮。
次韻答楊康侯吏部
毗耶金粟後。芳名久悅服。翰墨徧人間。處處得披讀。邐迤入仁邦。擬可常追逐。擊目果道存。夙緣知已熟。示我以佳篇。論議勢破竹。臨風一長咏。喜氣如新沐。會當吸龍泉。待君煑折足。
夏日送還一耆德還紫雲
老僧年七十。拄杖活如龍。遠訪崱峯頂。方乘盛暑中。開懷論祖道。促膝說家風。別我飜然去。雲山翠幾重。
送宅出禪人還紫雲
師親年老遙相憶。數遣音書到石門。我欲留之留不得。此情難與世人論。
泉南獨擅桑蓮地。近日桑蓮又發芽。不惜身心勤種植。春來處處長靈葩。
壽黃母朱孺人五十初度
彌陀壽量元無量。母念彌陀壽亦然。淨土不曾離五濁。須知步步踏青蓮。
輓溫陵黃靜谷文宗
暌別先生近一年。此心時到紫雲邊。忽聞長揖人間世。淚洒秋風滴露圓。
平生學佛竟如何。生死無因染得他。七十餘年來去事。片雲舒卷在松蘿。
化鹽
長年唯吃福清鹽。眾口調和色力堅。珍重檀恩何以報。三頓飽參五味禪。
石鼓峯頭雲水眾。青薺白煑共加餐。檀那若肯施鹽醬。尤見菜根滋味長。
唐泊菴先生以詩見寄次韻奉答
幻世茫茫何有涯。凝眸得岸即歸家。藏開暗室天真寶。用發當陽春樹花。道俗渾融元不二。聖凡一體本非遐。頂門正具摩醯眼。陸地何妨自泛槎。
贈林丹章居士父母雙壽
草木迎薰瑞色鮮。仙姿佛骨體同堅。聲和一似關睢鳥。質妙應如竝蒂蓮。砌下芝蘭長養志。堂中日月久忘年。軒轅花甲從頭數。大展三山作壽筵。
題古雪禪師龍山十景
法王峯
逈出千峯上。巍然勢獨尊。諦觀法王法。花雨滿祇園。
續?峯
眾山將斷處。孤峯又起來。心光常耿耿。不用撥寒灰。
棒月臺
棒落當空月。從教摸壁行。直令階下漢。這裏出無生。
護雲屏
本是無心物。飄然欲出山。一屏橫截住。未肯即開關。
潛龍池
恒陽方亢旱。大地望雲霓。一壑潛難穩。終當碧漢飛。
金鷄洞
昔人得道處。洞亦得佳名。浮生大夢裏。時聞呌一聲。
騰空嶺
雲中橫鳥道。百折自天開。足下無私者。騰空任往來。
聽經石
虗空開大口。晝夜自談經。唯有山頭石。靈然却善聽。
耀祖巖
巖石本奇秀。藤蘿久幔藏。一番開闢處。祖道復重光。
大道窠
窠中有大道。筆直透長安。不令躲跟者。長年戀碧巒。
寄潘士雲道友
故人作令臨漳去。數載音書未一通。遙想牛刀聊自試。技經肯綮善藏鋒。
次韻余長愚居士
逝水滔滔競去前。青山不改自年年。法緣一晤良難矣。古寺重逢亦粲然。毛頴生春常爛熳。文瀾瀉玉每潺湲。匡廬蓮社應非寂。又喜宗雷入講筵。
支提山募修 御賜藏經
三藏微言佛慧命。九天降下極尊崇。今朝次第重修飾。建立生生福慧功。
寄唐泊菴居士
父母未生前。分明只這箇。起念欲承當。覿面已錯過。微塵元不小。虗空亦不大。生死水中漚。佛祖淨地唾。本來無一物。計議轉懡㦬。惟有香嚴老。擊竹便裂破。畢竟是什麼。咄。
奉答清溪寒照禪師見寄
十載不聞君隱處。佳音慰我樂何涯。文章盡棄雕蟲習。筆力全施縛虎才。得趣雲山道高矣。任緣出處思悠哉。今時法海尤屍穢。珍重清溪絕點埃。
題喝水巖
削壁天開巴峽同。怒流長吼此山中。誰云水是無情物。一囑回頭萬籟空。
夏日次韻夏藥園居士入山見贈
末學支離失所宗。風流儒雅特雍容。涉園種菊已成趣。冒暑登山又過從。聖世是誰儀彩鳳。茅廬端自起潛龍。靈源深處親遊履。不用重修怪石供。
四威儀山中行。步履輕。觀萬象。自枯榮。山中住。無思慮。但隨緣。同逆旅。山中坐。虗空破。超佛祖。唯這箇。山中臥。乾坤大。人不是。少客過。
喜雨(無邊龍王是三千世界龍王主見大雲經)
無邊龍起布慈雲。雨降閻浮四面分。大地田疇皆已足。太平有象普天聞。
謝竺菴和尚請住壽昌
黃龍峯下法王家。枯木重開優鉢花。要會兒孫得力句。還須問取老棲霞。
馬駒踏殺天下人。黃龍捄活天下賓。一水洋洋任兼帶。看君殺活令維新(時公方應上藍請)。
稅擔上座因機不發示此
當人機軸何曾滯。試看六門常放光。幹地旋天頻活轆。超今邁古自騰驤。漢邊日月爭馳逐。人間寒暑競溫凉。大用本來無隱顯。只因夢境却遮藏。
鄭道者誕日入山有詩答此
夢境原無幾百千。今年年是去年年。身如聚沫呈虗質。名似狂風鼓妄緣。萬木染秋容自瘦。孤峯著雨色尤鮮。欲知真壽不生滅。試看依稀象帝先。
勉寒輝維那
枯木堂中久坐禪。却將知見漫縈纏。門頭戶底徒收拾。野店孤村枉向前。有所得時終是錯。無栖泊處始妄緣。威音那畔真消息。越格道流乃可傳。
勉道果禪人行脚
出門一步最宜端。千里行來事不難。教海禪河能吸盡。始堪平地起波瀾。
鄉鄰有盜葬下院主龍者既鳴 官遷去仍作詩鐫石上以誡後來之覬覦者
累朝祝 聖萬年山。臭骨何容穢此間。陰隲既傷心地壞。歿存受譴事非閑。
廟後神前盜葬墳。子孫旋踵敗紛紛。目前如此見多少。今日留題特誡君。
無涯禪人求偈示此
大道本無涯。逢人何有盡。南詢五十三。履空成遠近。歸來見文殊。方知無少剩。普賢毛孔中。多生成佛竟。
壽陶正淑居士六十初度
陶公長者人。時來白雲裏。扣我修行門。為說西方理。公聞即信受。掀髯一笑喜。猛力斷葷羶。清齋能克己。今辰值懸弧。花甲方周美。高堂展華筵。子孫拜累累。我本物外人。無物堪持似。壽公無量壽。蓮花出泥滓。
琉球國人求幻佛二字偈
諸佛眾生本是幻。大地山河亦是幻。若人識得幻樞機。方知幻幻原非幻。
佛是何人我是誰。箇中反覆細尋推。一朝親見渠儂面孔子原來是仲尼。
示游金聲茂才
昔日宣尼集大成。琅琅木鐸振金聲。三綱位定知人類。六藝刪修示法程。道貫唐虞心不二。教盈霄壤理尤精。斯文未喪真機括。一念無私繼聖明。
贈丘羲之居士
茫茫宇宙間。貴賤皆有命。豈是天所與。乃由自己定。所以有智士。罪福宜戒慎。不止圖目前。深達三世徑。丘君本仙姿。形神自閒靜。見客不開眸。心中明若鏡。懸斷死與生。細推衰與盛。毫髮未曾差。王公皆悅聽。世不安命者。險途枉蹭蹬。失足始歸家。四山皆已瞑。君訪我山中。一念生正信。矢志受歸戒。菩提果當證。此去凡接物。不須別評訂。有問造命術。惟以此理進。
壽桑蓮玄文靜主(文業楞嚴)
處俗不沾塵。披緇道益親。白蓮堪託足。金地是栖神。見豈觀河異。年因閱世新。楞嚴方誦罷。不覺換時辰。
警世(二首)
三界分明一戲場。登場各各逞剛強。更闌鑼鼓忽収拾。徒使傍人說短長。
生在閻浮不學道。終日忙忙向外討。縱饒討得竟何為。可惜棄金而擔草。
和林介菴居士(二首)
閒尋老衲跏趺坐。論議風生聽者誰。唯有山頭松與石。時時點首解思惟。
眾類受形皆有命。萬錢下箸孰能思。禽魚縱放歸天海。仁者怡然各賦詩。
王有官善友六十初度諷法華經書此為祝
夙稟金剛骨。能知不壞身。抹塵為壽量。荷業本天真。門外三車舊。衣中一寶新。清光常照耀。瑞氣自彌綸。
釣絲竹(二首)
誰向青山把釣竿。求魚緣木太無端。何如一撒漫天網。水陸空行透出難。
鈎頭無餌引黿鼉。也把絲綸地面拖。不著味底來上釣。華亭老子笑呵呵。
喜南嶽毒翻姪孫禪師入山次韻
親自石頭路上來。迢迢千里到巖隈。十年濶別情如海。一晤論心語若雷。荷法知君能秘重。匡時愧我拙爐鎚。好山深處多靈木支本參天賴厚培。
贈西乾上人回西域
雪嶺流沙俱踏徧。迢迢十萬到中華。不求大法度生死。翫水觀山也大差。
東土西天共一洲。多君瓶錫自遨遊。而今更欲還西去。莫昧來時那路頭。
示梵珠維那(二首)
大道本來無向背。擬求大道即迷塗。不求又落無明界。猛省還他大丈夫。
世風薄惡不堪親。立志應須效古人。子細用心休自錯。莫教眼裏著金塵。
贈曾常仲居士(二首)
三年不喫眾生肉。念念存誠報母恩。好憶多生多父母。一心齊度入慈門。
三界炎炎真火宅。是誰猛省覔清凉。彌陀處處常垂手。一念知歸即樂邦。
贈彭爾仁居士(二首)
親自普陀巖上來。弟兄乘願入胞胎。果然不昧來時路。並蒂芙蕖火裏開。
日用千差皆是妄。不知何處更求真。箇中端的如明悟。鐵樹花開別是春。
登屴崱峰(有序)
余不登絕頂十載矣。康熈丁未秋。適青原無可禪師携方田伯諸公入山。遂約同遊。是日積雨初霽。天氣清朗。萬峰羅列。騁奇逞秀。東望大海。茫茫一白。烹茶坐石。笑語冷然。既而微風從東北來。可公不禁寒栗。別余先歸。而余復約諸子。盡鳳池之興。及歸則日銜山矣。可公詩先成示余。漫和二律。以志一時之興云。
屴崱崛然起。迢迢一徑通。萬峰爭列下。二水競朝東。日月看馳逐。乾坤若轉蓬。十年何不到。身在此山中。
住山不見山。久負此躋攀。師至能招我。天開亦破顏。草香茶共煑。字古石非頑。一覧海山盡。乘風拂袖還。
題青原瀑布(有序)
無可禪師住青原之明年。于東㵎之源。得三疊瀑布。發千載之秘。甚為奇絕。偈以贈之。
萬斛泉源一迸開。三拖白練下雲臺。多年藏在無人處。却被無人引出來。
示張在輝居士淨業
此去西方十萬億。只在當人一念中。心淨自然佛土淨。彌陀何處不相逢。
一到西方花便開。親承受記脫凡胎。飜身徧入塵沙界。廣接羣生歸去來。
贊
釋迦如來持鉢贊
本是西天老比丘。著衣持鉢逞風流。長街曲巷區區去。總為羣生強出頭。
大悲菩薩贊
法界是真身。萬象為手眼。虗空尚可量。手眼莫能數。為下劣眾生。聊示一千爾。即用一手眼。捄大地眾生。猶故用不盡。何況千手眼。大士無緣慈。與眾生平等。眾生心不盡。慈悲亦無盡。才一念稱名。全體即現前。我以現前心。贊現前大士。譬如空合空。一相無有二。
紫芝觀音大士贊(有引)
客有惠余。紫芝一朵。儼然觀音大士欹身坐普陀巖上。手執淨瓶。相好備具。因感菩薩無礙大悲。隨物賦形。不可思議。敬薰沐拜讚。
我觀此芝。生于大地。大士形儀。從何而至。是知菩薩。無礙大悲。處處應現。如月臨池。一瞻一禮。當發是願。隨類化佛。不著不戀。
水月觀音讚
水中月是天邊月。幻化身為法性身。念念返聞聞自性。觀音元不是他人。
準提菩薩讚
我觀菩薩本無身。徧現其身福羣有。三目圓照不縱橫。一十八臂執乃異。或慈或威廣攝受。七俱胝佛之所師。以是世間稱佛母。包納養育無遺者。所說神呪五部主。救護眾生益廣大。禦難祈福感即應。如鏡現象不前後。無作妙德不思議。我作讚辭蠡測海。但願覩相發信心。攝入宏深願海中。圓滿菩提無所得。亦如菩薩福羣有。
善吒瞿婆二天讚
色界欲界諸天子。善吒瞿婆為上首。隨佛入於普陀山。與眾菩薩同法會。親見大悲觀自在。密放神通大光明。無邊佛土皆震動。是知欲說微妙法。果聞廣大陀羅尼。一切眾會皆果證。此人此法實難思。故重請問於形貌。大士示以大悲心。平等無為無染著。亦無雜亂與惱害。於諸一切皆謙敬。無上菩提心最勝。普徧法界導羣迷。繁興種種利益事。其心本性自空寂。大梵聞此即釋然。至今受持不忘失。微密深證不可測。乃復示現天形像。一切如來法會中。與諸天眾皆同入。覆護持呪諸行人。令所求者皆果遂。無邊功德妙難思。與觀世音無差別。我作讚辭說少分。如空一隙海一滴。
天童密雲老和尚贊
銅棺山頂。煥然顯現。白棒縱橫。逈無背面。我昔入室。即信不疑。只今思著。何啻蒿枝。太白千尋。直插青漢。瞻之仰之。巍巍震旦。
鼓山老人贊
壽昌一滴血。曹溪萬丈波。獨立閻浮界。音韻自婆和。一髮存千聖。孤心寄薜蘿。誰人知此意。西來老達磨。
天華石雨和尚讚
釣魚放生。殺活已具。一枝斷拂。當面分付。三十餘年。天華飄雨。散木根株發異苗。婆娑一似閻浮樹。
靈隱具德和尚讚(有引)
靈隱之名。久鬧耳中。今日於丹青之上。驀地相逢。見其道貌。天形儼然。臨天人之上。其善用瞎驢手段。滅臨濟正宗。大三峯之門於天下後世者。非師而誰。衲子之多。報緣之盛。乃師之餘事矣。東魯自明禪人請讚。敬題數語。
心法無形。德具無量。要用便用。何礙何障。起臨濟宗。滅正法藏。箇是阿誰。靈隱和尚。
雪樵道兄讚
禪會早參承。叢林久歷職。天性本疏通。毋固亦毋必。故使聞者喜見者懌。親近之者蒙益。最後受先師毗尼。儼然一眾矜式。但厥蘊未展。而遽趨涅槃。於吾師乎何憾。深為法門之惜。
東巒[火*晉]公上座讚
巒師化去三年。及啟龕茶毗。肉身儼然不壞。
石鼓山中選佛人。妻孥棄去等微塵。生前行業無人識。死後能留不壞身。
一脉監院行樂讚
屴崱峰前。跏趺而坐。行襲楊岐。衣披達磨。默然時自說無生。賴有頑石同唱和。微微一笑妙機先。山河大地俱包褁。
均頌道兄像讚
託質建水。毓秀芝山。接物和樂。宅心虗閒。勇于淨業。勤于福田。處五濁界。如出水蓮。若師者。可謂僧中之翹楚。世外之瑚璉者也。
一相鏡公耆宿讚
早入博山室。親參洞上禪。年高心益壯。世變志尤堅。戒月懸空淨。慈雲蔭物圓。晚來歸石鼓。聲光燭大千。
慧雲庵主讚
這箇老尼。夙稟福智。七齡出家。便爾㧞萃。戒德既圓。慧鋒亦利。事無不達。理無不至。為眾導師。淨業是志。廣化有緣。同歸覺地。年逾六旬。別眾棄世。緇素欽風。吁嗟涕泗。遺像儼然。永錫爾類。晝香夜燈。庶幾無媿。
林文若居士讚
善根昔植金剛地。福果今圓祇樹林。莫謂冠裳慕仙跡。應知心是佛陀心。
鄭鈞衡道友行樂讚
褰裳歷徧萬峯巔。採藥歸來氣藹然。長在塵中塵不染。此身便是地行仙。
池心宇道友讚
這箇老子。鬚髮皤然。直心直行。念念福緣。買田饍僧。燒瓦葢殿。修懺三年。太平立見。如此數者。人所難行。公憑願力。談笑而成。我知此公。是福德聚。廣接有緣。同趣覺路。
我聞上座讚
蓮花為心。金剛為骨。居塵不染。臨難不辱。體無我之我。花開古木。用無聞之聞。聲傳空谷。天形道貌孰能知。等閒一筆俱描出。
華林心一耆德讚
我晤一公。餘三十載。歲月云邁。此志不改。華林深處。謹閉禪房。繙經念佛。德業流香。年臨古稀。心如赤子。哆哆和和。接物最普。居塵不染。淨土是期。亭亭物外。僧中白眉。
李今止優婆夷讚(有序)
善男子管世民世貴。以尊慈李氏優婆夷。法名今止。持齋念佛。二十有餘載。茲屆古稀。初度特入山飯僧請法。以申南山之祝。且持其道影來請贊。余惟。二子孝母之心。即母氏念佛之心。佛憶母氏之心。即母愛二子之心。所以子孝母而母必得其壽。母念佛而必定見佛。葢二者發自至性。非人偽所能雜于其間者也。觀其道貌天形。趺坐圓蒲之上。摩尼在手。經卷在案。童女執杖。侍立于右。意況蕭然。雖則身居堪忍。而神已遊於極樂國中矣。敬為之贊。
影端形直。迹茂本隆。返觀形本。豈墮聲容。一筆丹青。等閒描出。面目儼然。三更紅日。六字佛號。廿載自持。上品寶蓮。是其所期。
池心宇道友傳余陋質自執拄杖侍立於傍敬讚數語
盤陀石上。一笑微微。惟此侍者。默契當機。父少子老。舉世不信。爾我自知。定於天性。菩提種子。深植覺場。生生世世。同作津梁。
覺林警公讚
人趨學問。吾不取也。而獨取師之不學問。人競說禪。吾不與也。而獨與師之不說禪。葢不說真說。不學真學故。使遠者懷。而近者悅。直令博山鼓山戒法。洋溢乎中國。彼世之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視其中枵然無有者。奚啻天淵之隔耶。噫末法風微頺波日下。故吾于師。不得不懷景仰之私云。
廣福德水禪人讚
鎗刀林裏出得身。急浪波中拾得命。回頭直入法王家。一片實心修實行。志若金剛恒不改。懶把虗空塗五彩。唯憑一句阿彌陀。度盡無邊生死海。
楊君榮道友贊
幼同里巷。聚沙嬉戲。中歲相逢。宛如隔世。緇素雖殊道本一致。深入法門。信心不二。圖像於茲。豈徒寫意。我作贊辭。俟龍華記。
空生禪友贊
幼入空門。以至於老。守志不移。瞿曇之道。充然德宇。廓爾虗襟。望之意消。悟物也深。近登石鼓。親稟妙戒。行願彌弘。法門鼎鼐。
惠如禪友贊
出生名族。脫白南山。童年至老。一志不還。宅心似朴立業惟勤。慈和接物。盎然如春。一句彌陀。六根都攝。極樂娑婆。同歸點雪。
雲聚開山祖脉公贊
脫白雲巖。開山雲聚。古貌古心。實行實語。空山梵剎。高插穹窿。惟憑願力。積累成功。年至古稀。蓮邦果熟。怡然坐化。香風馥郁。遺像于茲。儼然如在。維爾後人。繼業無怠。
潘其西文學行樂贊
豁達襟懷得自天。四方之志不徒然。昂然特立閻浮界。巾服飄颻又似仙。
潘山子孝廉贊
文心夙稟。孝友天植。既冠成名。不費腕力。浮雲富貴。幻泡死生。飄然即世。非幻常存。夫子賢回。而哭之慟。乃翁念子。而心不忘。二者一於天性。本非情之所強。唯此存者。慰子慰翁。試看旭日。朝朝而東。
懷光老衲贊
九旬老衲已忘機。心似嬰兒百不知。唯有彌陀常繫念。栖神元在寶蓮池。
寶善內瑩監院贊
荷眾精勤十數秋。赤心片片實無儔。平生行願深如海。不為魔風浪鼓漚。
桃花庵寂庵老叔贊
親見壽昌古佛來。氷肌雪骨絕纖埃。九旬功滿歸家去。徧界桃花爛熳開。
青林尊宿道影贊
入徧諸方牢籠。出徧諸方牢籠。三五十載。東隱西遁。佛也難覔他行蹤。今年八十有六。猶把一句阿彌陀。切切自念教人念。決定往生。如水必東。試問他是禪是淨。依然齒不露風。?箇是阿誰。石林精舍老凍膿。
大中丞邵劍津先生贊
早掇巍科。備歷諸任。提師撫蜀。見危致命。至今功德在生民。峩眉山月同圓淨。
林介菴先生道影贊
易得二千石。難求一鉢盂。將明出世旨。先具此頭顱。宋璟徒云悔。(璟悔不出家)趙州曾道無。焚香靜觀處。浮世自榮枯。
道冲居士。於余夙有法緣。乃圖兩小影。對坐松石上。丙午中秋。再訪余山中。出圖展觀。不覺一笑。敬題數語
不知何世相逢。今生又復聚首。雖共松石忘言。彼此原來俱有。且道有箇什麼。巍巍殿塔聳雲中。歷劫現前常不朽。
五松圖贊祝林印自居士八十初度(有序)
予開蓮社於寺之別院。每喜里中耆英入會。相與締世外交。林浦印翁老居士其一也。今歲在乙巳菊月既望。屬翁八十初度。令子德之茂才侍杖履入社。以五松圖請贊。為翁南山之祝。余不得而辭。翁家世五公。齠年習舉子業。霜蹄屢蹶。乃奮然曰。安事此咕嗶為哉。因發孫吳秘䇿讀之曰。此可以收功名矣。累建武勳。擢授遊府。後謝事投林。唯開三徑。甞與賓朋。為河朔會。課子孫詩書。僮僕桑麻而已。此外是非。無庸關白也。凡長者之車入鄉。無不式閭而問焉。男女孫曾若干人。依依膝下。凡四世玉樹崢嶸。芝蘭兢茂。方進而未艾也。今春秋高八十。童顏秀潔。鶴髮婆娑。諸子孫輩。團繞堂前。奉觴上壽。人望之以為南極老人從空而下。喜氣洋洋。其樂無極。林涵齋先生。作五松圖以祝。葢取其操霜雪而愈茂。秉貞固以自堅。將來之壽。本不可量。區區期頥云乎哉。敬為之贊曰。
五松竝植。如虬如龍。根盤白石。勢拔蒼穹。紫鱗耀日。翠鬣吟風。堅貞自稟。造化同功。拏雲攫霧。矯矯寰中。吾不測其歲月邊際。聊舉以壽夫老翁。
封君方克之老居士贊
豁達姿英特氣。儒衣冠佛心地。樂人樂憂人憂。能愛惡無忮求。爵愈高德愈厚。禪淨門久通透。年八旬貌孺子。儼如在耀千古。
謝獻可老居士贊
東山鍾秀。桂林挺枝。家傳耕讀。壽茂期頥。子既跨竈。孫愈岐嶷。身逸心閒。性靜神怡。賓于上庠。季世所師。噫斯人也。吾無得而贊之。
廣宣耆德贊
貴介種性。衲子行藏。畢竟來陞。石鼓之堂。禪淨圓修。矢志蓮邦。珠瑩川媚。德業流香。逈超塵累。月出高岡。瞻之仰之。清光在望。
自贊
屴崱峯頭雲。靈源洞口雪。一筆纔畵成。天機俱漏洩。或者更問像不像。却似虗空重釘橛。而今揭出示諸人。一任嗔者嗔悅者悅。
南閻浮提。北鬱單越。面目儼然。何勞更說。一朝描上丹青。未免證龜作鼈。宣侍者急須瞥。莫教眼裏重著屑(宣侍者侍側)。
這箇工畫師。畫出這箇像。惑亂天下人。將他去供養。休供養。看取未舉筆時。是何模樣。
這漢子實無知。視名位如脫髮。賤禪道如汙泥。儱儱侗侗。憨憨痴痴。有人問著西來意。便拈出當年那一枝。分明半文不值。却云。是從上佛祖不傳底。咦。
石鼓老頭陀。突出三尺絹。是知堅密身。一切塵中現。處處盡逢渠。難得不相見。眉目何儼然。虗空無背面(普蔭道人請)。
山連雲起。月逐風行。欲知端的。日午三更。
未有這箇。十分顯露。既有這箇。喚馬作兔。將錯就錯。為君指注。佛是泥作。鍋是鐵鑄。更問如何。青天起霧。
這漢無知。不識佛祖。自肯自信。人莫攔阻。呵教毀宗。輕今薄古。指土為金。指金為土。顛倒倒顛。孰與為伍。似恁麼不唧?。只好貶向無佛世界。任他道短說長。安用揭出祖堂。入一千七百之數(靈石請)。
智光耆德贊
出生名族。脫白普陀。愽山天童。深探禪河。晚來石鼓。掩彩娑婆。餘光掩映。松栢烟籮。生耶死耶。月渚風柯。面目儼然。高山峩峩。
都統則行王公贊(有敘)
公承 帝命於 靖王駕前。統領萬軍。威震海內。駐閩凡五載。兩訪余於山中。送難發疑。傾倒底蘊。未甞不擊節稱善。留詩而去。一旦無疾溘化。朝野為之驚動。余謂。公之德澤在軍民。功勳存社稷。更有歷生死而不變。貫天地而不磨者在。公豈死乎。敬為之贊。以遺其冢子瑜。葢克世其家者也。贊曰。
於惟王公。人中之龍。頎然而長。肅然而恭。氣稟賢良。才全文武。為國之瑞。為王之輔。蕩平海宇。奠安邦域。談笑雍容。不遺餘力。一旦溘然。人疑尸解。有化無死。斯言不駭。閩海可竭。閩山或隤。惟公令聞。萬古如雷。
曾維輔居士贊
這箇漢子。夙稟靈骨。居堪忍而欣慕淨土。業儒術而勤勞學佛。一句彌陀。事理圓融。十卷楞嚴。文義爛熟。時至撒手便行。蓮香幾日馥郁。生西之驗既明。始信斯人如玉。誰謂塵勞海深。究竟不能埋沒。
銘
福州開元寺大鐘銘
大口師時說法。扣無虧聞普洽。昧者覺暴者仁。億萬載日日新。
福清靈石寺鐘銘
維茲靈石。乃古禪叢。中興啟運。首範洪鐘。一模脫就。萬德具成。圓常靜應。耳處全聲。無明巨夜。羣生長?。羅云一擊。即時喚醒。九峯疊秀。列祖重來。雷音永震。火裏蓮開。
丫山晦杲禪師塔銘
新豐之道。壽昌崛起。博山得之。波瀾浩爾。謹把牢關。鷄聲莫詭。唯師傑出。實稱得旨。鐵樹花香。三更日暐。有言必行。慎終如始。取舍兩忘。孰生孰死。塔立丫山。去天尺咫。歷億萬年。清風未已。
龍舒華嚴山太初坤法師塔銘
法海汪洋。杳無邊際。孰乘智舟。縱橫遊戲。爰有大士。乘願再來。性相關鍵。一擊而開。名儒傾心。執經請益。洪震雷音。斂衽辟易。華藏法界。處處全彰。龍舒黃龍。不離覺場。白塔矗雲。青山鬱秀。維師靈光。千古如晝。
方竹杖銘
履險如平。登高若下。此君之心。空空不借。
佛事
掃廩山蘊空老祖塔
林間睡虎威獰甚。路滑雲深少見逢。昔日壽昌遭毒口。直令徧界起腥風。且道以何為驗。舉香云。聻。便燒。
掃壽昌無明師翁塔
三十年前大好山。三十年後山不好。賺却兒孫無住處。只今唯把祖塔掃。掃塔一句作麼生。遂燒香。
掃雲栖師太塔
恭惟。雲栖師太蓮池老和尚。樂邦化主。堪忍導師。推開火宅一門。直指歸元徑路。殺人刀活人劍。一句彌陀。布慈雲洒甘露。三聚淨戒。名喧宇宙。道播古今。道霈忝千花之一葉。分接有緣。傳六字之微言。代揚淨化。閩山萬疊。孰非法界真身。閩海汪洋。盡是五雲法雨。致瓣香于千里。表寸衷于無窮。唯冀倒駕慈航。截愛河之逸浪。高標赤幟。伏末法之狂邪。重剔心燈。光茲正法。
掃瓶匋真寂師太塔
恭惟。真寂師太掌石老和尚。握白馬符。行雲栖令。當陽把斷。魔佛罔測其靈蹤。密地放開。蚊䖟皆飲其法海。道霈甫離火宅。首拜猊床。指往荷山。遂參籌室。仰懷法澤。即粉骨以難酬。遵稟遺言。唯傳法而可報。遙呈千里之供。聊展無盡之心。白塔峩峩。望真容而如在。青山疊疊。沐法化以長新。唯冀不起滅定。倒駕慈航。拯末法之淪湑。續常住之慧命。
安奉本山歷代祖師入列祖堂拈香
白雲深處。一夥嘍羅。攪渾世界。陸地生波。今日落在山僧手裏。不免一齊生按過。燒香云。萬古閒名除不盡。日日香烟夜夜燈。
丁未七月十九日 老和尚九十誕辰拈香
趙州使得十二時。看來猶被時辰使。我師一證無時法。萬劫剎那無彼此。降生成道入涅槃。至今未出剎那際。函天葢地無欠餘。斡地旋天何動止。石女生兒年九十。人間歲月從頭數。一片檀雲籠法界。塵塵剎剎香風起。
謝飛卿居士薦悟非上人對靈
悟得昔日非。方知今日是。坐斷是非關。即到如來地。悟非上人。是非關已坐斷了也。如來地在什麼處。究竟未曾離本位。箇中誰悟復誰迷。
至雲聚山為祖脈山主上供拈香
道交三十載。一別十餘年。今日復重來。死生無間然。恭惟。雲聚開山祖脈接公山主。正因出家。實地著脚。言行無闕。而寡悔寡尤。禪淨圓修。而無住無著。青山梵剎。願力化成。寶國金蓮。淨心夢得。因圓果滿。水到渠成。坐斷今時。高登上品。只如道霈今日特來。燒此一瓣旃檀。且道。還有相見處也無。乃燒香云。極樂娑婆毫不隔。香雲影裏現全身。生耶死耶俱不道。那論昔人非昔人。
丙午十月七日 先和尚十週忌辰拈香
吾師一念超三際。癡子孤懷記十年。把住虗空尋鳥跡。掀翻大地覔龍淵。新豐調古聞沙界。石鼓聲希震大千。欲報深恩祇這是。清香一縷自綿綿。
竺菴和尚遷化上供拈香
恭惟。示寂長慶南嶽竺菴和尚。天界之子。壽昌之孫。建祖庭于灰燼之餘。荷道法于凋零之際。瀉懸河口。掣閃電機。大用繁興。玄關洞闢。茲者抽身閙處。何妨就路還家。撒手那邊。一任空花落蒂。正與麼時。且道與竺公。如何相見。乃彈指云。夜半木童敲月戶。暗中驚破玉人眠。遂燒香。
為汝器禪人火
數載參尋。為了生死。四山相逼。如何回互。髑髏裏面眼睛開。大地山河無寸土。
為明一靜主火
一自鼓山安鼻孔。點胷自許氣如虹。更饒一副罵人口。末後方知實踐功。踢翻生死岸。打破太虗空。凡聖位中覔不得。無底船撑烈?中。擲火炬。喝一喝云。切忌躲跟。
為慧雲菴主舉火
瑟瑟西風透遠林。道人滅跡正難尋。通霄路上重相遇。一句何曾有古今。恭惟。圓寂尼慧雲覺師。童真出家。白首抱道。一生廣大願。建立無量因緣。一點慈悲心。教化幾多男女。而今娑婆緣謝。何妨閙裏抽身。淨土花開。一任定中見佛。正與麼時。更有末後相送一句。如何道。惟憑一炬性空火。煉淨人間五漏身。坐斷十方全體現。彌陀原不是他人。遂擲火炬。
為一相耆德舉火
恭惟。圓寂一相鏡公耆宿。弱冠披緇。即入博山之室。終身肥遯。久棲建水之濵。精進修心。坐立宛如鐵橛。慈悲接物。哆啝一似嬰兒。四眾依歸。諸山仰慕。某早承提激。晚覲光儀。方思久坐於白雲。詎意遽反乎清泰。乃因圓果滿之日。正花開見佛之時。聊備茶毗。用焚浮幻。一相老師知麼。東方入定西方起。九品花開第一枝。勝熱門前重煆煉。火光映入寶蓮池。
為羅信潮善友舉火
火性無我。寄於諸緣。四大五蘊。亦復皆然。恭惟。羅信潮善友。孝悌修身。慈和接物。處世無著世之念。居家有出家之心。取蓮國於金方。剏蘭若於石鼓。而今報緣告謝。撒手歸來。回首風塵。一場夢事。須知生也是夢。死也是夢。直饒道箇不生不死亦是夢。祇如破夢而出一句。作麼生道。以火炬打圓相云。不見一法即如來。始得名為觀自在。遂擲火炬。
為石衣上座舉火
掃父塔來。全身歸父。大光明中。文彩畢露。
為希夷張居士舉火
聽之不聞名曰希。視之不見名曰夷。親證不聞不見處。驗取灰飛烟滅時。遂攛炬。
為本素上座舉火
潔白地上。切忌染污。猛火堆中。還他本素。
為智楞上座舉火
覷破閻浮夢。來參石鼓禪。三年如一日。行業若青蓮。托鉢歸來也。坐脫未生前。大冶爐中重煆煉。現前大用又昭然。
為良恭上人舉火
自心造業自心現。自心懺悔自心見。般若光中心業空。這裏急薦本來面。
為爍欣上人舉火
身為苦本能招病。病到無身病始安。只這無身重煆過。煆過後如何。倚天長劍逼人寒。便擲入火炬。
為淨輝侍者舉火
這箇皮袋。拋却多少。今又一箇。猶然不了。若要了。識取未生前一竅。擲火炬云。火後一莖草。
為青林老宿舉火
一生林下自磨礱。縝密修持獨有翁。截斷眾流無一滴。挽回末法有全功。恭惟。石林堂上青翁尊宿。禪林玉樹。僧海寶珠。早歷諸方。得師子踞地之法。終隱林藪。用羚羊掛角之機。佛念一心。事理圓備。蓮分九品。愚智兼收。禽魚皆樂其生。緇素咸頌其德。因圓果滿。水到渠成。撒手便行。舉步即到。正與麼時。重參勝熱一句。作麼生道。四山火發無遺影。上品花開正是時。便攛入火炬。
為圓證上人舉火
出家雖晚。行業維勤。棲心淨土。不染埃塵。曉鐘夢覺。俄爾歸真。勝熱門中重煆煉。西方寶樹正逢春。便擲火炬。
為三學耆德舉火
一病淹淹經八月。安閒有法孰能知。熈然坐臥禪床上。已驗修行得力時。祇如今日。風火既散。藥病俱忘一著子。落在甚麼處。以火炬打圓相云。火光三昧無遺影。又見蓮花出污泥。便攛入火炬。
為尚實上座火
脫白此山三十年。精修梵行若青蓮。我今助爾一把火。還却髑髏未兆前。
為蓮生上人舉火
持齋十六年。建亭三五所。推恩撫二侄。竭力事老母。末後乞披緇。預參三寶數。一心一句佛。志願度生死。臨終心不亂。屹然坐而亡。人天留不住。果熟在蓮邦。萬緣俱擺脫。唯剩這皮囊。資爾般若火。徧體發真光。遂擲入火炬。
為無一闍黎舉火
恭惟。無一純公闍黎。居家學道。即俗明真。披緇雖晚。行業維勤。禮誦無間于朝昏。宗教深明于性地。據本有論。實踐無虧。法門典型。後學矜式。茲屆古稀之壽。乃終今世之緣。定入首楞嚴。願歸極樂國。可謂頭尾俱正。因果全真。正與麼時。末後相資一句。如何道。以火炬打圓相云。空合空兮無縫罅。火燒火也自清凉。剎剎塵塵皆淨土。何妨作戲又逢場。
執骨入塔
不壞之身。重加煆煉。石鼓歸來。西方出現(東巒上座)。
皮膚脫盡惟真實。收入歸藏白塔中。坐斷上頭無貴位。桃花依舊笑春風(眾僧靈骨)。
一塔雙親。千秋如在。世出世間。了無掛礙(定祥父母)。
心淨土淨。因真果真。雲中白塔。法界全身(太育母道剛)。
太靜出家。父母入塔。真俗雙彰。火蓮秀發(太靜父母)。
親生子身。子掩親骨。生死本空。天然妙叶(眾父母)。
白骨堆頭。生死不到。無縫塔中。聲光浩浩(鄧禹生父)。
煉成一具黃金骨。等閒敲著似銅鳴。無縫塔中光閃閃。古今坐斷不知名(一相耆宿)。
八十二年。知白知玄。死生夢破。逈出二邊。箇中一座團圞塔。占斷三千及大千(玄文上座父母)。
精修七十年。純金經百煉。只在此山中。佛眼覷不見(青林尊宿)。
戒定慧學。三者本有。果滿因圓。收歸這裏(三學耆宿)。
尚實不尚虗。無欠亦無餘。閻浮歸白塔。極樂現芙蕖(尚實耆宿)。
鼓山為霖和尚餐香錄卷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