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藏第31冊 續編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10卷) 〖唐 宗密述疏 宋 子璇錄記 清 行策會編〗 .txt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記會編科文○纂要疏文分(三)初標題目(二)初經疏名題二作者嘉號二敘宗旨(二)初敘讚經旨(二)初通明起教之緣(二)初明迷真起妄(二)初真空二妄有二明習妄流轉二別明說教之意(二)初敘說阿含之意(二)初正敘二結判二敘說般若之意(二)初總示大部(二)初敘教釋意二顯瑞彰會二別示今經(二)初略標指二廣敘讚(二)初敘歎幽玄(二)初具敘一經詮旨(三)初正敘二反顯三順結二結歎四法幽玄(三)初正結歎二示難了三彰謬解二引文結顯二述造疏意(二)初示疏論師承有據(二)初示論師承斥他添削二明今述解不攻異端二示名題義意在下三解本文(二)初偈文歸請二開章正釋(二)初標列章門二依章正釋(四)初辨教起因緣(二)初總論諸教(二)初通赴機緣二剋就佛意二別顯此經(五)初對治我法二執(三)初標二釋(二)初總標拘執起障二別示二障過患(二)初煩惱障二所知障三結二遮斷種現二疑(二)初標二釋三轉滅輕重二業(二)初標二釋四顯示福慧二因(三)初標二釋(二)初未說失為凡小二已說得為佛因(二)初順釋二反顯三結五發明真應二果(三)初標二釋三結二明經宗體(二)初明宗(二)初統明諸教二別顯今經(三)初約法正立二約喻釋成三約行結顯二明體(三)初標立二正釋三總結三分別處會(二)初總明佛說大部處會(二)初總示大部二別顯此經二別明傳譯此卷時主(三)初正明東土翻譯前後(二)初通辨諸譯二剋示所傳二因辨西方解釋異同三示今科判依據差別(二)初正明科釋所依二結成立題所以四釋通文義(二)初解題目(疏二)初釋所詮(三)初釋金剛(二)初翻名示相二約法辨義(二)初引經論總彰二義(三)初總標深辨二引教委釋三結顯喻旨二引真諦別示六種(二)初正明六種二結示傍正二禪般若(二)初翻名略指二引教廣釋(二)初引論別相釋(二)初明總攝三慧二引論文釋成(二)初正釋成二配因果(二)初雙引論二雙解釋二引經通相釋三釋波羅蜜(三)初約語對翻二約義順釋(二)初釋義二通難三順義通結二釋能詮(二)初翻名二釋義二釋經文(疏二)初科分二隨釋(經三)初序分(二)初證信序(疏三)初明建立因二明建立意三正釋文義(二)初標列述意二依科解文(六)初信(二)初合釋二單釋二聞(二)初正釋我聞之義二商較所聞之法三時(二)初揀顯釋二會法禪四主(二)初翻名二釋義(二)初引論正釋(二)初約體離念釋二約位三義釋二引論反釋(三)初反顯二引證三順結五處(二)初釋舍衛二釋祇園(二)初總指二別釋(三)初釋祗陀二釋給孤三釋園字六眾(二)初釋標類二釋舉數二發起序(疏二)初敘意二隨釋(經二)初戒(疏七)初釋化主二釋化時三釋化儀四釋化處五釋化事六釋化等七釋化終二定(疏二)初正解此文(三)初併資緣二淨身業三正入定二通前表法(二)初約大雲廣辨(三)初標二釋(二)初表通序二表別序三結二引資聖略明(二)初正明二引證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二正宗分(疏二)初標列章門二依章隨釋(二)初依無著懸判(三)初正示七句(二)初牒標二隨釋(七)初種性二發起三住處四對治五不失六地位七立名二總指後四三廣釋第三(三)初正辨十八住處(二)初牒標二隨釋(十八)初發心住二波羅蜜相應住三欲得色身住四欲得法身住五修道無慢住(三)初正示此文二通敘後段三別結對沿六不離佛世住七願淨佛土住八成熟眾生住九遠離外論住十觀破色身住十一給侍如來住十二遠離退失住十三忍苦住十四離寂靜味住十五證道離喜住十六求佛教授住十七證道住十八上求佛地住(六)初國土淨具足二見智淨具足三福自在具足四身具足五語具足六心具足二重以八義相攝三更約地位配釋二依天親科釋(二)初牒章分文二依章正釋(經四)初善現申請(二)初整儀讚佛(疏二)初釋請人二釋請儀(二)初正釋經文二別解菩薩二正發問端(疏二)初釋當機二釋正問(三)初釋魏本二會當經三引論證二如來讚許(疏三)初印讚所讚二敕聽許說三標勸將陳三普現佇聞四如來正說(二)初正答所問(二)初舉總標別以牒問(疏四)初正釋經文二斥他謬判三詳定經旨四牒難釋通二約別顯總以答問(二)初答安住降心問(四)初廣大心(疏二)初釋標二釋列(三)初受生差別(二)初釋文二通難二依止差別三境界差別二第一心三常心四不倒心二答修行降心問(五)初總標二別釋三總結四顯益(疏二)初科釋文意二別辨喻旨五結勸二躡跡斷疑(疏二)初約諭分文二依論科釋(經二十七)○初斷求佛行施住相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四)初舉疑因以問二防相得以酬三釋體異有為四印佛身無相(疏二)初釋前二句(二)初正釋二引證二釋後二句(二)初正釋二引論釋(四)初引起信二引肇注三引本論四引無著○二斷因果俱深無信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四)初約無信以呈疑二訶疑詞以顯信三明能信之所以(二)初明歷事善友積集信因二明善友所攝成就信德(二)初明攝受得福顯福德門(疏二)初釋佛知見二釋得福德二明攝受所以顯智慧門(疏二)初敘意二科釋(經二)初正明已斷蟲執(疏二)初師釋經文二商較經旨二因顯未除細執(疏二)初釋總明二相二釋別明二相(二)初正辨二相二別解徵意四示中道之玄門○三斷無相云何得說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問答斷疑(四)初舉疑因以問二順實理以酬三釋無定法之言(疏二)初引無著二引天親(二)初釋文二通難四釋無取說所以二較量顯勝(四)初舉劣福以問二釋福多以酬三判經福超過(疏二)初正釋經文二別示句相四釋超過所以(二)初正釋二轉釋○四斷聲聞得果是取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四)初入流果(疏三)初正釋經文二商較果證三結斷疑情二一來果三不來果四不生果(疏二)初辨得名二分科釋(經三)初舉所得以問二明無取以答三引己證令信(三)初明佛先印二彰己不取三卻釋佛意○五斷釋迦然燈取說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六斷嚴土違於不取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三)初舉取相莊嚴問二釋離相莊嚴答三依淨心莊嚴勸○七斷受得報身有取疑(疏二)初隨章指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問答斷疑(疏二)初總釋喻旨二別解非身(二)初牒經略指二引論廣釋(二)初引本偈二引論文(三)初雙標二雙釋三雙結二較量顯勝(二)初約外財較量廣顯經勝(二)初較量勝劣(三)初約多河以辨沙二約多沙以彰福三約多福以顯勝二釋勝所以(五)初尊處歎人勝(三)初明處可敬二顯人獲益三顯處有佛二約義辨名勝三佛無異說勝四施福劣塵勝五感果離相勝二約內財較量倍顯經勝(二)初較量勝劣二擇勝所以(五)初泣歎未聞深法勝二淨心契實具德勝(二)初正明二拂跡三信解三空問佛勝(三)初總標信解二別顯三空三如來印定四聞時不動希有勝五大因清淨第一勝○八斷持說未脫苦果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明超忍以斷疑(二)初明忍體二明忍相(二)初引一生證極苦忍(二)初正明二反顯二引多生證相續忍二勸離相以安忍(疏二)初引論敘意二分科正釋(經二)初總標二別顯(二)初對治不忍流轉苦二對治不忍相違苦(疏二)初引無著顯意二約天親釋文○九斷能證無體非因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斷疑(疏二)初略銷經意二廣釋五語二離執○十斷如遍有得無得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所疑(經二)初舉喻斷疑二讚經功德(二)初總標二別顯(十)初捨命不如(二)初捨命福二信經福二餘乘不測三依大心說四具德能傳五樂小不堪六所在如塔七轉罪為佛八超事多尊(疏二)初總敘意二別科釋(經二)初供佛多中全具福二持經多中少分福九具聞則疑十總結幽邃○十一斷住修降伏是我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問二答(三)初若名菩薩必無我二若有我相非菩薩三能所俱寂是菩提○十二斷佛因是有菩薩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四)初舉疑處二斷疑念三印決定四反覆釋○十三斷無因則無佛法疑(三)初斷一向無佛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顯真如是佛故非無二明佛即菩提故無得二斷一向無法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遣執遮疑二釋義斷疑三顯真佛真法體○十四斷無人度生嚴土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三)初遮度生念(三)初明失念二明無人三引前說二遮嚴土念(二)初明失念二釋所以三釋成菩薩○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約能見五眼明見淨(疏二)初引偈彰意二分科釋文(經五)初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疏二)初局釋當文二通前總顯(二)初引無著義總釋二約古德偈重結二約所知諸心明智淨(五)初約一箇恒河以數沙二約一河中沙以數河三約沙河中沙以數界四約爾所界中所有生五約一一眾生所有心(三)初總明染淨以標悉知二會妄歸真以釋悉知三推破雜染以釋非心○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問福答福二反釋順釋(疏二)初引論正釋二問答解妨○十七斷無為何有相好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由無身故現身二由無相故現相○十八斷無身何以說法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三)初遮錯解二釋所以三示正見○十九斷無法如何修證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三)初以無法為正覺二以平等為正覺三以正助修正覺○二十斷所說無記非因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二十一斷平等云何度生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四)初遮其錯解二示其正見三反釋所以四展轉拂跡○二十二斷以相比知真佛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五)初問以相表佛二答因苗識根三難凡聖不分四悟佛非相見五印見聞不及○二十三斷佛果非關福相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四)初遮毀相之念二出毀相之過三明福相不失四明不失所以(二)初明得忍故不失二明不受故不失(二)初正明二徵釋○二十四斷化身出現受福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斥錯解二示正見○二十五斷法身化身一異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約魔界破一異(五)初細末方便破麤色(疏三)初引天親明斷疑二引無著破執法三引大雲示破相二不念方便破微塵(疏二)初約斷疑釋二約破法釋三不念方便破世界四俱約塵界破和合(疏二)初引天親解二引無著解五佛印無中妄執有二約止觀破我法(二)初除我執(二)初斥錯解二遣言執二除法執(二)初除分別(疏二)初明無分別所依(二)初總徵三法二別釋第三(二)初總標二別釋(二)初總彰三義二轉釋後義二正顯無分別理二顯本寂○二十六斷化身說法無福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經二)初明說法功德二明說法不染(疏二)初引無著解(二)初申經意二銷經文二引大雲解○二十七斷入寂如何說法疑(疏二)初隨章敘疑二依經斷疑(疏二)初開章指文二隨章辨釋(三)初約兩論釋九喻(二)初約本論斷疑二兼無著釋相(二)初據論分文二隨文正釋(四)初自性相(二)初釋章意二別解文(三)初星喻見二翳喻相三燈喻識二著所住味相三隨順過失相(二)初釋章意二正解文(二)初露喻身二泡喻受四隨順出離相(三)初釋章意二正解文(三)初夢喻過去二電喻現在三雲喻未來三總結示二約諸經顯喻意三會秦經明廣略(二)初指喻顯法二正會廣略○三流通分(疏二)初隨經文別釋二引論疏讚釋
十八住階位圖
J31p0673_01.gif>
十八住階位圖說
(第一生配初發心住并攝前十信及餘九住共二十心二中是六波羅蜜故次配六行四中法身分言說證得於證得中開智相福相故配後三行第十八中有六種具足初一具足配二地至等覺十位後五無上具足配妙覺位其餘配屬可見)。
詳夫諸教所說地位差互不同或說五十二位或將十信攝入十住但說四十二位於中或復開前合後開後合前或前後俱開俱合開之則廣合之則狹又或借小明大借權明實名相位號出入淆訛徇名遺旨多見差謬乃至楞伽諸典泯之全無纓絡等經具說成有若有若無若廣若狹皆隨宜之說也惟華嚴行布萬殊圓融一際有無闊狹悉皆無閡方為了義耳所以者何以約法則無約人則有今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故無差別故有於差別中不無闊狹也論主既仰師補處深悉經義以宗派兼明故正住中道不墮有無以法喻齊顯故初後中間酌於闊狹配十八住處說三地五位誠盡善矣記主云然其行人念念須冥佛境反窮果海自然階降不同若預等級用心畢竟障於證入況此經宗無相豈合列位淺深但約情惑漸薄地位轉高義相稍同故略配攝也斯言得之然今之人乃有以此而病無著者嗟乎不解即相離相妄謂一向無相所以墮增上慢因果不分謬執經宗非毀先聖好心學般若者幸勿徇此一邊之見住於中道離障證真依無為法入賢聖位則庶乎其不差矣。
二十七疑脈絡圖
J31p0673_02.gif>
二十七疑脈絡圖說
(首曰主者即不住相布施也以此是疑主故展轉生起至二十七於中第三出十疑第十一總承前疑是為脈絡肯綮處餘疑可知)。
佛乃不思議人經名不思議說不思議者非思議能解也非思議能解者無思議者乃能解也無思議能解者非思議竟莫能解也何以故如上二十七疑來自經文之外已非思議所及然有次序來者有隔越來者有通貫來者有分承來者次或可知隔即難曉況通貫分承乎譬猶身中血脈地中泉脈經絡支派潛伏流注殊非尋常義現於文易開物解者比也況加之以麤心淺心徇臆見妄生穿鑿何關經義故曰非思議能解也彌勒以補處之智冥妙覺之經演難思之偈授登地之人曰斷種種疑天親始理疑脈以貫經曰斷二十七種疑故曰無思議者乃能解也昔者以文求義矛盾何多今也以脈定文參商斯絕違惟見其順塞惟見其通斷惟見其續暗惟見其明細心深心虛所見好古敏求之力也故曰非思議竟莫能解也好心學般若者當澄神攝慮熟翫而細研之將見此經全體血脈朗然躍現於文字句偈之表由是永斷群疑深解義趣依解起行行起解絕不妨從思議中親到無思議處即是親見不思議人親聞不思議說也尚勉之哉。
金剛般若經疏記會編序
一切眾生自性般若與諸佛平等眾生唯妄執未謝故波迸六道甘淪溺而不之返世尊為說一切修多羅不過令其於己躬下證其本有如是之事而已然諸契經演說不同有曲有直有純有雜唯金剛般若一經破執斷疑最為直說純說者也此經總之則一析之有三種一曰實相般若如金之堅即理經也二曰觀照般若如金之利即行經也三曰文字般若如金之光即教經也利根圓獲鈍者淺執昔六祖大師聞客誦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峰老人讀至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豁然悟入此頓見實相最上利根也其次則明觀照又次則信文字至於但信文字根斯為下矣然末世頓入者少故理由行證行藉教明則文字實又二種般若之津筏也是經文則甚略而義該大部入位上流乍難窺測然自創譯已來此方疏釋約數百家深經淺解已謂少益況偏辭臆說至有不堪聞見者乎昔佛滅後西域有無著菩薩入日光定上升兜率詣彌勒問此經義彌勒以八十偈頌之無著出定與其弟天親各稟偈造論二論互釋經旨彌深仍非淺智所了唐圭山大師以妙悟之姿泳遊教海愍物興慈遂正本二論旁采諸說述纂要疏二卷辭精理極為眾釋中最然一往讀之不了者什猶六七石壁師別為廣解又失之太繁長水師復起而翦削之成刊定記而疏義顯矣疏義顯而後金剛般若教行理三經乃無不顯矣但今宇內謬解偏多傳講諸師又恆習世本各封己見以故鮮知宗尚嗟乎獨不思聖凡愚智藐若雲泥無著是登地菩薩天親是地前加行菩薩二人親稟彌勒彌勒是補處大士親稟釋尊今疏悉依二論則疏即佛語佛語不宗將誰宗乎策昔因閱藏幸遇斯文精研三復如獲重寶但以疏記別行尋討維艱文義連綿科章間錯起止血脈作者猶迷於是不量庸愚秉筆從事校經節疏會記編科繕寫嚴覈至三脫其稿於中添削釐合殊費斟裁俾覽者無神昏目眩之嫌有執謝疑除之益特授剞劂以廣流傳或曰子禪者也乃事經疏之學耶予曰噫子過矣請無遠論即圭山長水二師一則宗大鑑而徹禪源一則叩琅邪而悟心要亦皆續教內之真傳即文字而直指苟具正眼豈存二見況此般若者乃覺體之異名種智之殊號性空緣會法爾無差功德發心本無限齊吾將流通如是之經以期己他之兼利也流通文字用嚴化身流通觀照用嚴報身流通實相用嚴法身如是則為具足佛身何以故生了二因決能成就故經云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諸有福智者應作如是觀。
康熙甲辰歲仲夏之吉荊溪後學行策書於武林之河渚草堂
例言此經六譯秦譯稱最傳布既廣訛舛滋多故校諸疏本亦各差互今經字句一依北藏原本勘正。此經注釋無慮數百家雖有數家正疏然皆互有短長其盡善盡美唯纂要一疏而已故今疏文悉遵原本無敢移易其刊定記文既會歸本疏下首末開合不無增損字面貴使文義允當耳。凡疏鈔合本多見以兩文並書而首標疏鈔字者其不便有二一者遇條分縷析處標字太煩二則於義未安蓋鈔不得與疏並列猶之疏不得與經齊等譬如經則父也疏則子也鈔則孫也倫次自應有別今初二卷以疏文頂格書記低一字自三卷以去則以經文頂格書疏讓經一字記復讓疏一字不同他本之式又記中有釋經之語未涉疏意者會在疏前令不失次第。此中分科須辨四種不同有記中所列之疏科有疏中所列之經科有疏中自列之疏科并節釋之經科重繁錯雜初學多迷今前二種皆加圈別之仍分黑白使疏記首尾血脈通貫其後二種準疏文一例書之庶井然易見。記中科題有遺前失後者竊意補之有應立不立者增入之有疏自列而記復列者翦削之或安科取便失次者隨位置之或科名未盡善者略更易數字非敢妄專務期允當覽者無以差脫見疑。經文十八十九二疑之間有爾時慧命須菩提至是名眾生一段計六十二字秦譯原無係後人添入故疏不釋然魏譯有之二論亦皆釋之添亦無失況記有補釋之文今從世本添入如秦譯法華普門品中添入隋偈亦無失也。配十八住處斷二十七疑為兩論之綱宗一經之樞要若階位不明則昧於橫判脈絡不清則迷於豎釋今各為圖說系於全科之後使開卷按圖瞭然在目不致尋文難了。疏記兩文之中字句並多錯謬北藏且不可憑何論他本今則揆之文義苟一字不安必周遍搜尋得之舊冊或深思自悟釋然無疑具摘諸訛附於卷末一以見讎勘之難一以出藏本之誤惟覽者悉之。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一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谿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刊定記序云釋氏教金剛經世所由來尚矣自秦至今凡幾百載諷誦無卑高感應盈簡牘利及幽壤而達乎神明蓋趣大之坦塗破小之宏略也故補處頌以為本二論釋而有貫諸疏互解或依或違圭山大師撮掇精英黜逐浮偽命曰纂要蓋取中庸復申記略用備傳習石壁師仍貫義意別為廣錄美則美矣辭或繁長後學多不便用今更刊定翦削煩亂俾流而無滯學而思講庶吾道無墜地之患也已。
大宋天聖紀號之明年季冬月甲子日序
●疏文分三初標題目二初經疏名題。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并序)
記云此題九字從寬至狹能所六重一能所釋謂金剛等五字是所疏論下四字屬能二能所詮謂經字屬能金剛等四字是所三能所簡有二一簡通謂經通一代時教般若唯屬當部二簡別般若猶通八部金剛但屬一經五能所喻金剛是能般若屬所六能所纂纂字屬能謂疏主也要字是所謂正義也若著并序二字復加一重二字是能上皆所攝然此七重不出教行人理謂經及疏論并序五字是教謂能詮能釋能序也般若通行謂觀照也纂字屬人即疏主也金剛要字屬理金剛喻實相即真理要字是正義即道理既知一題能所去取須知題內義理淺深金剛有三義謂堅利明也般若亦三義謂實相觀照文字也經有三義謂常貫攝也疏亦三義謂疏決布也論者議也亦三義謂議理議智議行也纂要亦三義謂要義要行要文也且金剛三義者以萬物不能壞能壞於萬物復能有照用可喻三種般若矣堅喻實相以其雖經多劫流迸六道未嘗生滅未嘗虧缺故云堅也故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等利喻觀照般若謂此顯時照諸法空故言利也故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云無智亦無得等明喻文字般若以文字能詮顯彰明實相觀照令顯現故由斯三義似彼金剛故舉金剛以喻般若然此般若諸佛眾生悉皆有之由彼在纏故不能利用苟能聞教解悟內外熏力則能斷煩惱出生死理智相冥能起大用與佛無異其猶金在礦中不能隨用苟能出礦必能成器斷物故知此慧無不有之故知此慧能建大義今云般若蓋大慧之梵音也金剛即般若之正喻法喻雙彰故曰金剛般若也若準經題具足合云波羅蜜即歎慧之功也唐言彼岸到此猶西域之風若順此方合云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涅槃為對生死之此故號涅槃為彼意明般若是到彼岸慧斯則慧之別相也然到彼岸慧略有二意所謂頓漸也頓者此慧顯時一剎那間照諸法空即是到彼岸故名到彼岸慧以不歷多時乃名為頓漸者雖則頓照法空且習以性成任運計執所以策彼頓悟之慧覺察妄情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此則究竟到於彼岸亦名到彼岸慧以歷多時故名為漸漸之與頓遲速雖殊一總得名到彼岸慧所以具足合云金剛般若波羅蜜今略不言也次明經字具三義者然準諸家解釋共有多義謂涌泉出生繩墨結鬘之類若佛地論中唯說二義謂貫也攝也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眾生且如來入滅二千餘年遺風若存得聞正法者斯皆經之貫穿義也眾生流浪莫知所從得佛教門咸歸正趣者斯皆經之攝持義也具此二義故名為經今以此二復加常義以對三種般若謂實相常觀照貫文字攝也然此一經羅什所譯句偈清潤令人樂聞至今長幼高卑盈於寰宇靡不受持此經也疏論纂要者即此一卷疏文也疏即青龍大雲資聖塵外等疏疏謂疏通理趣決擇義相布致文言也論即天親無著智度金剛仙功德施等論一一論中任運議於理智行也問既有疏論釋經何必更製斯疏答以纂要故即是纂他疏論之要義而成此疏也然纂要之設總有兩意一則上符聖旨二則下協人心意顯諸說有不符聖旨不協人心者且初意者只如此經是空無相宗有以法相行位廣列而釋此則不符聖旨失於宗故故序云或配入名相著事乖宗有人聞是空宗便作一味無相道理解釋此亦不符聖旨以宗雖無相義乃千端既以一味解釋斯則迷於末也故序云或但云一真望源迷派前則乖宗不迷派此則迷派不乖宗互有得失俱未圓暢復有縱於僻見以之注釋宗派俱失不足評量故序云其餘胸談臆注不足論矣然其諸說雖各有舛的以未兼暢故皆判云不符聖旨也今製此疏不添法相免乖於宗隨文釋之不迷於派離前二過宛乎得中此則超然獨符聖旨然今疏內皆用聖言故序云故今所述不攻異端疏是論文乳非城內況二菩薩師補處尊補處如來師釋迦佛展轉推本佛佛相承降及無著天親更無異說故知此疏便是佛言謗此疏者即同謗佛也故序云且天親無著師補處尊後學何疑或添或棄次下協人心者且諸家章疏在理未當於文且繁致令學人少敢措意故轉念者廣通會者稀故序云致使口諷牛毛心通麟角然今此疏撮其樞要直下銷經經疏相兼盈五十紙不問緇侶塵俗可以留心不唯上中下根可以學習有斯兩意所以述之此則前智後悲自他兼利也故云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并序者并謂兼及也序者敘也敘述經疏之意也又序者緒也謂頭緒也意明此半紙之言是述疏入作之頭緒也。
●二作者嘉號。
京大興福寺沙門宗密述
京者都也大也即士庶貴賤都會之大處也然是西京非謂東北以有大興福寺暗揀故不言西也沙門梵語此云勤息謂勤修眾善止息煩惱釋眾之通號也述者明非製作符上纂要之言但是敘述先聖之旨非別製作故也例如孔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二敘宗旨二初敘讚經旨二初通明起教之緣二初明迷真起妄二初真空。
鏡心本淨像色元空。
上句即真性離緣下句即緣無自性大約如此若其委明應先略配後當廣釋略配者此兩句中鏡像是喻心色是法本淨元空通於法喻以鏡喻於心以像喻於色像是鏡之所現如色是心之所現鏡雖現像其像元空即顯鏡本淨也心雖現色其色元空即顯心本淨也言本淨者即是性淨通因果凡聖故故華嚴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此略指配也若廣釋者鏡即人間所用之鏡然有塵薶不堪用者有雖淨而在匣者有淨無塵垢挂之高臺萬像斯鑒者今取後者為喻心者性相二宗所說各異相宗說者或以集起為心唯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或以緣慮為心通於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然此所說但是有為生滅非今所喻性宗說者即如來藏本源自性清淨心也然今所明正是此心以是迷悟根本凡聖通依世出世間皆不離此所以起信論中立為大乘法體故論云摩訶衍者一法二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又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以真如門是通相故攝一切生滅門雖是別相以是即真如之生滅亦攝一切以此二門同依一心為源則知萬法不出此心又如華嚴是圓極一乘亦以此心為一真法界之體故彼疏說統四法界為一真法界謂寂寥虛曠沖深包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體絕有無相非生滅乃至云諸佛證此妙覺圓明現成菩提為物開示等然此一心有性有相相則凡聖迷悟因果染淨等異性則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然此性相不即不離以相不離性故只向同處異性不離相故只向異處同性不即相故未始有差別相不即性故未嘗不殊異蓋緣性相一味所以同異兩存其猶一水波溼性相同異可知然此靈心本非一切能為一切心之名字亦由此立今云淨者但約畢竟空義非是揀染名淨以但唯一心貫通染淨故荷澤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一切諸法依此建立既為得失之祕府乃是升降之玄樞稱眾妙門實為至矣今所辨者即是此心然前所說相宗二種乃是此心之內生滅一門對辨淺深故須料揀和會通攝則實無所遺本淨者喻則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則此心從本已來性畢竟空故二則現為煩惱所纏而無染故此當起信論中真如門也故大集經云善男子一切眾生心性本淨心本淨故煩惱諸結不能染著猶如虛空不可玷汙心性空性等無有二等像即鏡中所現萬像色即本淨之心所現諸法然所現法不出色心今唯言色而不言心者一為文句窄故二為影在下故三為以初攝後故前二可知後意者一切諸法不出五蘊色之一字貫五之初今言色者舉初攝後也故大般若中每例諸法皆以色字為初如云善現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色清淨色清淨故一切智智清淨等由是文雖標色而意兼於心色心既彰萬法備矣元空者喻則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即本來是空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二即現見空故色等諸法本來是空迷人不知妄執為有雖然執有未始不空故中論云諸法若不空即無道無果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然此一句亦是釋疑恐人聞說心性本淨復見論云是心則攝世間法等便謂本具染等不合言淨故下句釋云像色元空也意云色等若實則汙淨心色等既空憑何汙心如鏡現穢像穢像元空似有實無云何染汙故云鏡心本淨像色元空也無上依經云清淨有二義一者自性清淨是其通相二者離垢清淨是其別相寶性論中亦有二義一自性清淨謂性淨解脫二離垢清淨謂障淨解脫魏譯唯識論云心有二種一者相應心所謂一切煩惱受想行等二者不相應心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也今所明者即自性清淨及第一義諦心故云本淨復次兩句更互釋成以上句釋下句成色空義以下句釋上句成心淨義色若不空心則不淨心若不淨色即不空由心淨故色空由色空故心淨以色心二法不相離故當知由心淨故方能現色如鏡淨故方能現像染則不能又由色空故不能染心如像空故不能汙鏡實則汙也上句下句法喻對明反覆相成故云互釋。
●二妄有。
夢識無初物境成有。
此正當起信論中心生滅門也然此亦具法喻以夢喻識以夢中所現之物喻境如人睡後作夢於無物處見物喻心迷成識於無境處見境然雖物依夢現而夢物皆虛雖境從識生而識境俱妄也夢者如常人被睡蓋所覆心識昧略恍惚成夢準切韻中夢者心亂之貌亦云寐見曰夢意明心識昏亂見於異事名之為夢識者本淨一心忽然不覺不覺是妄心性乃真真妄和合目之為識即是第八阿梨耶識也故起信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無初者初始也意明此識無前際故然真心妄識雖虛實有殊若究其源俱無初際然有兩意一則如佛頂經說煩惱菩提二俱無始謂自有此真心已來便有此妄識非謂真先妄後亦非妄先真後若言真先妄後即應諸佛更起無明若言妄先真後何有無真之妄居然獨立由是故知二俱無始此則夢喻不齊卻似金之與礦若言礦先金後即合所棄之礦鍊之得金若言金先礦後應可純淨金器重生於礦由是二物俱無初際於法可知問如論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既言依真有妄則是妄後真先何得說云二俱無始答不然所言依者明妄無自體依真而成顯本末之義非先後之義故起信云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二者謂妄體全空都無生起之蹤跡故言妄無始也故起信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即斯義也若據此意夢喻正同以夢生時無蹤跡故有茲兩意故云妄無初也然上夢礦二喻之中各取少分共況一識無初之義方盡其理夢則喻無初法礦則喻無初時若單用礦喻則妄識有實若唯取夢喻則妄識有始今既分取相似之處理極成矣物者即夢中所現之物也境者即是識中所變我法等境成有者且如夢中所見自他境界覺來反想即定是無正在夢時決定為有若不然者何有讚喜謗瞋厭苦欣樂等事耶故知有也如莊子中說莊周夢為蝴蝶都來忘卻莊周及乎睡覺夢除何曾更有蝴蝶為莊周時既不羨蝴蝶為蝴蝶時亦不羨莊周彼此各行互不相識然準彼書意以顯生死齊平今之所引意明執實之義謂依於妄識變起我法等相悟來了達則誠知是空若正迷時定執為有若不然者何有貪瞋愛惡取捨等事耶故知是有故成唯識論云依識所變妄見我法猶如幻夢幻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緣此執為實有外境然雖夢中見種種事推其根本唯一夢心以夢心滅時夢事皆滅法中亦爾境雖無量原其根本唯一識心識心滅時境界隨滅故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之相則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諒不虛也由是三界世間一切有漏染法皆從妄識而生故名此識以為妄本然一切有漏染法生起微著次第總有兩重一無始根本二展轉枝末展轉枝末即後逐妄科中所明無始根本正當此段言根本者即根本無明言無明者謂無妙覺之明故以就通相言之故當此識然根本無明具有二義所謂迷真執妄也迷真者真即真心本不生滅德相業用量過塵沙日用不知如狂如醉若貧女宅中寶藏窮子衣內明珠雖有如無枉受艱苦故華嚴經云於第一義不了名曰無明執妄者妄即五蘊色之與心如幻如化本無實體眾生認此為自身心計虛為實故名執妄故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乃至結云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然此二義遞互相成舉一則兼未嘗獨立但若執妄必須迷真但若迷真必須執妄譬如有人迷東必執西亦互相成立思之可見。
●二明習妄流轉。
由是惑業襲習報應綸輪塵沙劫波莫之遏絕。
此當妄法生起第二門展轉枝末也由是等者謂因此迷真成識現起世間一切境界緣此境界起惑造業受報無窮此中惑業報應四字但是三道然此三法諸教之中有名三障障聖道故或名三道引心邐迆至業報故或名三雜染以性不清淨故又此三障更相由藉由煩惱故起惡業由惡業因緣故得苦果初言惑者即煩惱也品類即根本及隨根本有六謂貪瞋癡慢疑惡見隨煩惱有二十謂忿恨覆惱嫉慳乃至散亂不正知等若以要言之不出根本中三謂貪瞋癡即此三種便能成就三界世間故華嚴云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等此惑因起由前無明迷平等理妄認五蘊身心即此身心是過患根本故肇公云約天地為高下約日月為東西約身為彼此約心為是非老子亦云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知此身是一切過患根本既執之為有遂分自他依此身心起諸煩惱於一切順情境上起於貪心於一切違情境上起於瞋心以護自身將為主宰也於此二中不知是妄任運而起乃名為癡此等煩惱究其所因皆從根本無明而有也次云業者然業雖無量統唯有三謂善惡不動也由前貪瞋熾盛發動身口作諸惡業即身三口四意三等十惡業也或有稍知因果貪來生榮樂之事即翻惡為善持不殺等五八十戒即善業也或厭下苦麤障忻上淨妙離修有漏禪定名不動業然此三種業雖勝劣不同皆由迷心所造俱有漏攝故圓覺經中結三業云皆輪迴故不成聖道由是則知前之三業皆依煩惱所成也言報應者應即是報既有業種蘊在藏識因緣會時必須受報涅槃經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尚書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由是有業心有報應然若推諸業體相都無及受報時未嘗差錯惡因苦果善因樂果如影如響的無差謬然泛論果報六道不同以類收之但唯三種謂苦樂捨由前惡業為因即感三塗苦報謂地獄餓鬼畜生也由前善業為因即感人天樂報謂四洲六欲也由前不動業為因即感上界差別之報謂色無色界也然於三界之中所受苦樂之身是別業正報所居勝劣器界即共業依報正報有生老病死依報有成住壞空器界空而復成有情死而還生無始至今聯綿不絕迷惑耽戀誠可悲夫故法華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由是報因業感業由惑成惑因無明無明無始一念妄有也則知三界六道有情無情究其所從皆因夢識而有襲習綸輪者襲謂承襲即相續義由惑發業業能招苦次第相續故習謂熏習即相學義意明惑業念念學學念念熏習故唯識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故名為習然此二義必互相資謂相續故相學相學故相續故云襲習故唯識云前異熟已盡復生餘異熟也譬如有人襲儒學文由承襲於儒故方能學習於文又由學習於文故方能承襲於儒也相資之義豈不昭然綸即綸緒謂眾生業種雖復無邊終不一時受六道報報有次緒故名綸緒然有兩意一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故二如人種物潤者先生故輪即輪轉謂生已復死死已還生生死不停故名輪轉或天上死人間生人間死畜生生等故無常經云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然此二義亦互相資由綸緒故輪轉由輪轉故綸緒也其猶搔繭抽絲由彼絲輪轉而不止故使絲緒起之不絕亦由絲緒起之不絕故使絲輪轉而不止或可淪字其義亦通即沒溺義也謂於生死大河長受沒溺故云淪涅槃經云若有眾生樂諸有為造作諸業是人迷失真常是名暫出還沒疏中且用輪字如向所說惑業則言其襲習報應則言其綸輪然二二對辨亦互相資謂由惑業襲習故使報應綸輪實由報應綸輪故令惑業襲習斯則乘因感果依果造因因果相資以之不絕此即十二因緣前前為因後後為果之義故唯識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已盡復生餘異熟或曰如是起惑造業受報輪轉時劫長短耶故次云塵沙劫波莫之遏絕也塵即碎十方世界之微塵沙即殑伽河中如麵之沙謂此河周四十里沙細如麵劫波者梵音此云時分大劫小劫長時短時延促雖殊通名時分遏止也絕滅也莫之遏絕者言不能止滅也意謂六道眾生起惑造業受生輪轉已來將一沙為一劫波沙盡而劫波不盡又將一塵為一劫波塵盡而劫波無盡塵沙有限劫波無窮相續至今不能止之滅之故云莫之遏絕也然此二段字句雖多若論實事不過五字謂心識惑業報其餘並是顯敘真妄成立輪迴之辭意謂本是一心不覺成識起惑造業生死無窮是故如來現身說教故大科云起教緣也。
●二別明說教之意如法華經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乃至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等文二初敘說阿含之意二初正敘。
故我滿淨覺者現相人中先說生滅因緣令悟苦集滅道。
初二句標佛現身也故者所以義我即指佛也言滿淨者揀異分淨以佛無明永盡無念之極故覺即覺悟者即指人謂佛是覺悟之人也若梵語菩提此翻為覺斯則約法梵語佛陀此云覺者斯則約人今此辨人故言覺者亦可滿字是總淨覺為別者字屬人即明如來是滿淨滿覺之者揀諸聖人覺淨未滿唯佛如來三障都盡三覺具圓故號如來為滿淨覺者若以此二望眾生二乘菩薩諸佛及本性料揀有兩種四句一者眾生不淨二乘菩薩分淨諸佛滿淨本性但淨二者眾生不覺二乘菩薩分覺諸佛滿覺本性但覺今於此二四句中皆當第三也現相者即化身相也人中者即現化之處也唯向人中示相者天上著樂無由發心三塗極苦正當難處唯於人中苦樂相兼對苦必能發心所以佛出現化天上如病未發豈須鍼艾三塗似膏肓之病不足醫治人中如小瘵所縈堪可與藥故佛出現然如來現相總有四種謂他受用報身大化小化隨類化身等今明說此教者即小化身也然有八相謂一從兜率天退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此論現身但明成道之相次明說法即轉法輪相佛成道之相身長丈六紫磨金容項佩圓光胸題卍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八部擁衛四眾欽崇巍巍峨峨光映日月德相繁廣不可具陳此小化身其相劣弱若望受用即雲泥有殊故法華經說長者脫珍御服著弊垢衣珍御之服以喻受用之身弊垢之衣即況紫磨金體蓋以眾生垢重不堪見勝妙之身既不能見亦無所聞則於眾生都無利益大悲接物故現小化亦如法華經說窮子見父踞師子床寶几承足富貴殊勝威德特尊窮子見之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長者見子默而識之乃至云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右手執持除糞之器以此方便得近窮子此喻如來隱彼勝身現於劣相也先說下正明設教此方佛事藉以音聲若無言教現相何益教先說小後方說大或曰此明般若何論小乘答雖同佛言有深有淺若不對辨安知淺深然一代佛教不出大乘小乘乃至圓宗亦大乘攝其所宗者皆宗因緣雖則同宗因緣於中淺深有異小乘即生滅因緣大乘即無性因緣無性因緣者如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即無性義也今明小乘故云生滅因緣生滅因緣者諸法緣會即生緣離即滅既生既滅足知無常然則不無生滅之法以有法執故也然佛出世先說小者有二對治故說生滅對治凡夫外道執我我是主宰義既言生滅則知無主無主無宰則無我也說因緣對治外道自然之計外道所執多執神我有作受故兼執自然既言因緣則非神我自然也為治此二是故先說生滅因緣即佛初成道始從鹿苑度五俱輪次度舍利弗目連迦葉三兄弟等於十二年間所說即諸部阿含等經是也令悟等者佛說此法意令眾生悟四真諦也此有兩種因果謂集是世間因苦是世間果道是出世因滅是出世果也苦即三苦八苦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集即業惑如逐妄中說滅即有餘無餘二種涅槃入經可見道即八正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諦者誠實義如世間苦集逼迫和合事無虛謬名為實義非謂不生不滅名實即說苦定苦集定集等以是義故四皆實也故遺教經云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即如佛於鹿苑為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之例也三轉者一示相轉示謂顯示苦行相等令其悟解云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勸修轉勸謂誡勸令其修斷云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等三作證轉作證謂引己所作令其信受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等意言我已知已斷已修已證汝等效我當知當斷當修當證如是說已一類小根之人如言啟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發心進修作五停心等七種方便斷三界四諦下分別麤惑得初果證乃至進修漸斷三界俱生細惑證餘三果得阿羅漢則令世間因亡果喪出世間因生果證法華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故云先說生滅因緣令悟苦集滅道也。
●二結判。
既除我執未達法空。
我執者即於五蘊總相計有主宰名為我執若一一推求色等性中不見我體名為我空若見五蘊之法實有體性名為法執若了五蘊如幻如化從緣無性名為法空既除者已盡也以小乘人聞說生滅因緣不執於我故云既除我執未達者以未聞說無性因緣猶計蘊法為實故云未達法空若具言之合云既除我執已達我空未達法空未除法執今則上執下空文影略故又既除我執便是已達我空未達法空便是未除法執故也。
●二敘說般若之意二初總示大部二初敘教釋意。
欲盡病根方談般若心境齊泯即是真心垢淨雙亡一切清淨。
病根者喻法執也如人有病令人不安如木有根能生枝葉意云二執如病令諸眾生不得安樂若取法執為病病即是根持業釋也若取我執為病是病之根即依主釋今則病通二執根喻法執以能所依二體異故我是能依法是所依以能從所生故能非根根唯局所也由是凡夫有我執必兼有法執二乘有法執不必具我執又二乘無我執則未必無法執菩薩無法執則必無我執如因迷杌方可見人等般若即慧也為顯此法故遺言成教教即文字般若即觀照實相二般若也今約佛論故通法教俱名般若也此中意云如來意欲盡眾生有執之病根方談空宗之般若然大乘教法無量無邊何故此中唯談般若謂正能破執大乘初門二執若除真性自現故唯談此除其病也故古德云華嚴經如治國之法養性之藥般若教如定亂之將治病之藥二經既爾餘可例知心境等者然佛初說小乘心境俱有說大乘法相即境空心有說般若教即心境俱空今正明此故云齊泯心即心心所法境即諸識相分心通能變能緣境通本質影像心境等亡故云齊泯謂約遍計則都無所有如繩上蛇約依他則緣無自性如麻上繩由心故境由境故心境滅心空心如境謝然諸法雖多不出心境心境既泯則一切皆泯也心經亦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等故云齊泯即是真心者顯非斷滅恐聞一切諸法泯之皆無諸法既無應成斷滅故此顯云即是真心然此心與上心字不同上是緣生妄心即前夢識也此是常住真心即前鏡心也為揀別故故特言真以一切諸法皆依此心若離此心無別有法故經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塵因心成體心之所現名曰依他執之為實乃名遍計依計既泯即是圓成如繩依麻有蛇托繩生繩蛇既亡則麻著矣此是疏主出般若之密意若據經文則但言諸法皆空不言即是真心故下文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文雖不彰意實如此若法性宗即直於諸法空處顯出真心故圓覺經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乃至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故云即是真心也垢淨雙亡者上言心境染淨已含文未顯彰故重明也意云非但無諸有漏心境之法若於法中染淨之法亦復不有為對治垢染方彰淨法之名所治之垢既亡能治之法何立如無慳貪布施亦遣等則知若理若智若因若果一切行位諸對治門悉皆不有垢淨並無故曰雙亡故心經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等一切清淨者此淨與上淨字不同上即對染之淨此名真空曰淨以聲聞怖空故言清淨清淨即空義也大般若中或則云空或言清淨然萬法雖多不出心境恐收不盡又約垢淨重明斯則是法皆攝竟無所遺故言一切也故大般若云善現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色清淨乃至諸佛無上菩提悉皆清淨又非謂泯卻心境顯真心了然後亡垢淨顯真空此乃文家成隔句對若欲順義應云心境齊泯垢淨雙亡一切清淨即是真心理則明矣謂真心之中本無心境垢淨等法名之為空非謂無於心法成於斷滅故唯識頌云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然此與前迷真習妄正為翻對若無前意焉起此文。
●二顯瑞彰會。
三千瑞煥十六會彰。
三千即三千大千世界如下所明瑞即祥瑞煥明也佛說此經之時放大光明照三千界靡不煥然復現種種奇異之事有此祥瑞故云三千瑞煥故大般若經第一云爾時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加趺坐入等持王三昧安詳而起一一身分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云令此世界六種變動盲者得視聾者得聞等又云其諸天人佛神力故各見於佛正坐其前咸謂如來獨為說法十六會彰者般若類有八部謂大品小品放光光讚道行勝天王文殊問金剛唐譯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總一十六分前五無名後十一分有名前六分品後十不分品即初分七十九品第二分八十五品第三三十一品第四二十九品第五二十四品第六勝天王般若分一十七品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第九能斷金剛分第十般若理趣分第十一施波羅蜜多分十二淨戒十三安忍十四精進十五靜慮十六般若即大明度無極經四卷同前五分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即第九分實相般若即第十分道行小品各十卷同第四分光讚十卷放光三十卷大品三十卷皆同第二分然上諸本開合大部文勢次緒事理一一皆同但廣略之異唯仁王一本不在八部之中。
●二別示今經二初略標指。
今之所傳即第九分。
如文。
●二廣敘讚二初敘歎幽玄二初具敘一經詮旨三初正敘。
句偈隱略旨趣深微慧徹三空檀含萬行。
句有文句義句今通此二偈謂積句所成亦通此二隱謂潛隱即現在無文如經中多無所斷之疑文及其住名略謂少也即現雖有文而不廣故如經中唯有能斷之文及有住義旨謂意旨趣謂旨之所歸徹理曰深難覺曰微難覺有二意一為文隱略故義趣難覺二為徹理故甚深難覺然隱略深微之相即下所云慧即返流淨用約斷執觀空得名般若正翻為慧不云智也下釋題中廣辨體相三空者即我空法空俱空也如下經云無我相人相等即我空也我相即是非相等即法空也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是俱空也二空可知俱空有三說一別觀人法名二空同一剎那雙觀人法名俱空二即二執既遣二空亦遣名俱空三即能所遣時慧亦無住即與本性相應此時自無人法二相及非法相等名俱空徹謂透徹慧是能徹三空是所徹般若照時透過三空之表即與本源相應以本心源非空非有為對人執方說人空為對法執方說法空為對二執方說俱空即空是能對執為所對所對之執既遣能對之空亦除空執兩亡方契本性若住空境未曰相應所以疏中特言慧徹由是四加行位菩薩為取空相不名見道故唯識偈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識今既徹於空相能所兼亡即同唯識見道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檀含萬行者梵音檀那此云布施含謂含攝萬行即菩薩所行之行不唯於萬今舉大數耳以布施含於三施三施該於六度六度包於萬行以本望末故曰檀含萬行也所以佛答修行唯言布施故彌勒頌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住一十八處密示階差斷二十七疑潛通血脈。
此約二論以敘歎也準無著論中從佛正說以下乃至經終分為十八住處謂第一發心住乃至第十八上求佛地住即是修大乘行人從因至果安住之處密示階差者謂隱密示現行人修行入位階降差別之相以經中都無十八住名含有十八住義以不顯配故云密示前後淺深不同故云階差也然階差之相在下正宗文前疏文具明斷二十七疑者準天親論從佛答三問畢便躡跡斷疑乃至經終二十七段謂第一求佛行施住相疑乃至第二十七入寂如何說法疑潛通血脈者潛謂潛闇通謂通流血脈者喻也以經中多分唯有能斷之語而無所斷之言由是文起孤然勢意斷絕及尋經旨皆有所因文雖不彰理且連貫以不明顯故曰潛通其猶人身血脈外雖不彰內宛流注約喻顯法故曰潛通血脈也此義見於逐段敘疑之文。
●二反顯。
不先遣遣曷契如如。
不先遣遣者即反顯慧徹三空之義謂二執為所遣二空為能遣又二空為所遣俱空為能遣以俱空遣二空空病亦空故云遣遣如圓覺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曷契如如者曷何也契合也如如者即上三空之表本源真性也二空破執執喪空明空病亦空方契本源真性也意云若不先遣遣即滯有滯空何能契合真如本性然此語勢亦是御注序文彼云咸歸遣遣之旨盡入如如之妙。
●三順結。
故雖策修始終無相。
如經中度四生即是策修無生可度即是無相行六度即是策修不住相布施等即是無相如是類例遍於經中然度生修行合是有相今以無生可度無住布施無法可說無我修善故順經宗無相之義一經前後無不談此故曰始終又因心果心咸皆如是斯則正策修時無相正無相處策修非謂前後始終皆爾。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一卷(終)
校訛第十二紙(一行決北藏作㳏楞嚴寺流通本同誤)第十四紙(十八行離北藏作利流通本同)第十七紙(十八行含北藏作舍流通本同)第二十紙(十二行含北藏作舍十三行令北藏作今流通本並同十九行正語之正北藏作三流通本作岐)第二十一紙(二行實北藏作是流通本同)第二十二紙(五行又北藏作入又即此字下脫既字七行示北藏作云流通本並同)第二十三紙(十七行妄北藏作忘流通本同)第二十四紙(八行含北藏作舍流通本同)第二十六紙(七行濡北藏作儒流通本同)第二十八紙(三五兩行有四含字北藏皆作舍流通本並同)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二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谿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二結歎四法幽玄三初正結歎。
由斯教理皆密行果俱玄。
若據前正敘歎中約教義分能詮所詮今於所詮之中別開行果即四法足矣然教密如前句偈隱略理密如前旨趣深微行果二玄前文未顯故宜別明行玄者夫菩薩行不出二種謂隨相行離相行也隨相即同前策修離相即同前無相玄者妙也若二行抗行或先或後不名為玄二行同時不相妨礙乃名為玄若唯隨相即同凡夫若唯離相即同二乘二行相資宛符中道即觀空而萬行沸騰涉有而一道清淨是菩薩行矣果玄者果即佛果也此中佛果總有二種所謂真身應身應身有相真身無相玄者若二身各異相無相殊不名為玄以相即無相無相即相真應無礙故曰玄也所以經中若以相觀佛則是人行邪道不以具足相發心則墮斷滅以此真身應身不一不二故使然也由斯者因此也即正指說此一卷經是密是玄也此則結指前文之所明標為後說之所以也。
●二示難了。
致使口諷牛毛心通麟角。
致使者遂令也由前四法幽玄之故遂令諷誦甚多而解者極少口諷即讀誦其文也牛毛喻其多也妙解經意乃名心通麟者瑞獸君聖則現角者麟唯一角喻悟者少也此有兩重相望以論多少謂麟比牛而已少角比毛而又少意謂讀誦者多中之多通悟者少中之少。
●三彰謬解。
或配入名相著事乖宗或但云一真望源迷派其餘胸談臆注不足論矣。
前四句即但不符聖旨別作意度不得圓暢雖非邪僻亦名謬解後二句胸談臆注正是邪謬前言心通者少不通者多此之三類即是不通之相也此前兩家皆先敘因然後結過配入名相者謂有疏將法相名句配入其中此則貪著其事好尚法相也如下經云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乖宗者以經宗無相真空既以法相解之寧契經旨以不順理名之為乖但云一真者但猶獨也以聞說此經是空無相宗則首末作離心離境空無相道理一味銷釋故云一真望源迷派者望謂瞻望源謂水生之處也迷謂昏迷派謂流派路分曰岐水分曰派意云此經雖宗無相而文義千差今雖符大底宗源而全乖差別義理故云望源迷派也斯言乃是曉公起信序文今雖用之而意異彼彼則以一心為源隨緣生滅為派此則以經宗為源義理為派故不同也其餘等者前則各有一長此乃都來邪僻前則依人依教此乃率意推胸率爾疏謬之言故曰胸談臆注不堪採覽置之言外故云不足論矣就中此釋宇內偏多疏主云予久志斯經遍詢諸疏親見數十本或假託金剛藏或云誌公或云傅大士或云達磨或云五祖或題自名皆好紙好墨裝飾甚華其中文義總不堪採如釋舍衛國云衛者百靈衛護舉一例諸首末皆爾苟有無限愚人不能甄別寶為至妙誠可悲哉故云胸談等若將源派約迷不迷前後相望有其四句一迷源不迷派即配入名相者二迷派不迷源即但云一真者三源派俱迷即胸談臆注也四源派俱不迷即下不攻異端是此疏也。
●二引文結顯。
河沙珍寶三時身命喻所不及豈徒然哉。
河沙珍寶者即經云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乃至此福德勝前福德三時身命者即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乃至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喻所句有二意一即於此內外二財喻之不及二即如下文云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乃至譬喻所不能及含斯二意故云喻所不及豈徒然哉者猶言可空如此也意謂此經句偈隱略旨趣深微尋波討源卒難得意儻悟玄理隨分受持得福德多不可思議既若如此非聖智不能造其源常情之流豈合措意此文意含兩勢一驗凡心不曉二驗持者福多也。
●二述造疏意二初示疏論師承有據二初示論師承斥他添削。
且天親無著師補處尊後學何疑或添或棄。
梵語提婆盤豆此云天親是地前四加行位菩薩即無著弟也無著梵語阿僧佉是初地菩薩即天親兄也補處即彌勒菩薩現在兜率天上次補佛處號曰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以二菩薩依稟彌勒菩薩偈頌造論解經故云師補處尊下懸談廣明後學下斥其違論即無著天親之後製疏之者也何疑者責辭也添即前云配入名相者於本論外加以大小乘法相行位故云添棄即前云但云一真者棄卻兩論別自解釋也不知彼人云我勝菩薩為復不知菩薩所造論耶若言不是我勝菩薩亦非不知造論但以志道參玄忘言取意捷徑修進不務枝流誰有心力尋於論文者即應責之曰尋論釋經則推無心力推胸率意心力何多且者約截之辭以不論所餘截徑而斥意云今不論你有理無理且論主是入位上流復從彌勒所受義句此蓋佛佛相傳展轉師授你之後學何得固違而自率意耶一是凡聖愚智懸隔二是師父之言背智率愚悖師無禮如父有所作子乃故違豈合天道耶故此引師以斥也。
●二明今述解不攻異端。
故今所述不攻異端疏是論文乳非城內。
初二句對非顯是故今者由菩薩展轉相授所以今之述作不攻異端攻謂攻擊異謂別異端即端倪即顯諸家卻是異端也故云對非顯是故論語云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注云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歸異端不同歸也疏是二句出其因由既用本論釋經不攻異端明矣乳非城內者引經喻也涅槃第十云復次善男子如牧牛女為欲賣乳貪多利故加二分水轉復賣與餘牧牛女彼牧牛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轉賣與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賣與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詣市賣之時有一人為子納婦當須好乳以待賓客至市欲買是賣乳者多索價數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爾許之直今我贍待賓客是故當取取已還家煮用作糜而無乳味然於苦味中千倍為勝何以故乳之為味諸味中最善男子我涅槃後正法未滅餘八十年爾時是經於閻浮提當廣流布是時當有諸比丘抄略是經分作多分抄前著後抄後著前前後著中中著前後雜以世語錯定是經令多眾生不得正見如彼女人展轉賣乳乃至成糜而無乳味然彼經意以喻涅槃此借用之以喻般若此中城內之言語稍漫通今取最初新搆之乳未加水者以為喻也或曰此中豈無疏主自語應同添水乳耶答不然雖有自言但是連合前後或引文之端皆從本義而非添也。
●二示名題義意在下。
纂要名意及經題目次下即釋無煩預云。
諸家至此皆略判經題今務簡削繁下文委釋。
●三解本文二初偈文歸請。
稽首牟尼大覺尊能開般若三空句發起流通諸上士冥資所述契群機。
將欲製疏恐未上符下合故歸請也意云法華經說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聖智尚難圖度凡心豈可測量由是祈請加護冀無紕繆於中前三句歸敬三寶後一句祈願利生初二字能歸至誠稽謂稽留尚書云稽首拜手注云稽首謂首至地也拜手首至手也今則屈頭至地稽留少時表敬之甚也又禮有三種謂下揖中跪上稽首今則上禮表無慢心然能歸之人必具三業表佛有天眼天耳他心知故謂以身業歸表佛有天眼見以口業歸表佛有天耳聞以意業歸表佛有他心知又圓滿三業善故成就三輪因故以未歸三寶之前三業悉皆不善今歸三寶故三業皆善也三輪者謂神通輪教誡輪記心輪因中身業歸果獲神通輪因中口業歸果獲教誡輪因中意業歸果獲記心輪據此即三業是因三輪是果三輪之因依主釋也今言稽首即當身業但舉身業餘者自具謂稱三寶名及述所為事即口業也心不虔誠寧肯歸禮即意業也牟尼下正舉三寶謂佛法僧為福之田三皆可寶故云三寶帶數釋也然有三種一住持者即塑畫等像佛也三藏教文法也五眾和合僧也遵守遺言任持像法名曰住持二別相者佛即三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二乘菩薩三同體者覺照名佛軌持名法和合名僧於中復有本性觀行融通之異皆一法上說之故云同體於上三中今所歸者即別相也五教之中當其始教以此經屬始教故今但取當宗之中能說般若為佛所說般若為法發起流通者為僧故非餘教牟尼下佛也梵音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故不住涅槃寂默故不住生死又寂者現相無相默者示說無說此則即真之應也大覺者覺即是佛大揀餘聖餘聖雖覺未名為大二乘偏覺菩薩分覺皆非大也唯佛如來一覺永覺無所不覺如大夢覺如蓮華開迥超群聖故獨稱大尊者具上九號為物所尊下文廣辨能開下法也於中能字屬佛開字通佛及法在佛為能開在法為所開般若三空句五字唯局法也然於此中具教理行果般若果也以是到彼岸慧故三空理也句即教也理果合論行也以慧照理是菩薩行故發起下僧也發起上士即須菩提因興三問故佛說之流通上士即是彌勒無著天親也邐迆解釋方始弘傳上士者高上之士也或云上人故馬鳴菩薩讚無常經歸敬偈云八輩上人能離染或云大士故大雲疏云如斯大士皆歸命斯皆通用故隨人稱冥資一句祈願利生也冥資謂暗助所述即此疏也契合也群機即一切眾生也然資助加護有二種一即顯加謂現身說法有所見聞二即冥加但得智力無所視聽今於二中唯求冥加也以製疏釋經唯藉智力但得冥助不須見聞以此經云若以色見聲求是行邪道為順此教故不求顯然凡所設教皆契理契機今不言契理者以疏是論文已契理故又疏主於二利中利他偏甚今唯言契機者悲增之相也。
●二開章正釋既蒙加祐心通智明約義開章遂申經旨文二初標列章門。
將釋此經未入文前懸敘義門略開四段第一辨教起因緣第二明經宗體第三分別處會第四釋通文義。
此依崇聖寺塵外疏唯開四門若準大雲疏中即開六門一明經意二明宗旨三明經體四辨譯時五解題目六釋經文今雖四門含六門義謂此第二攝彼二三第四攝彼五六其餘單攝但小異耳。
●二依章正釋四如疏科列。
初中二初總論諸教。
此中總論如多藥共治一病下別顯則如一一藥各有功能也。
●文二初通赴機緣。
謂酬因酬請顯理度生也。
酬因者酬謂酬報因謂因地以佛於因地初發心時希求無上正等菩提遂啟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於此四中三願皆畢唯一未圓誓度眾生眾生宛在今雖證果不捨因門現身說法濟度群品以報先願故曰酬因故法華經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酬請者佛初成道梵王帝釋等請轉法輪故法華云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如來默然受請既受其請故始於鹿苑終至鶴林四十九年說諸經教救度眾生故法華云即於波羅柰轉四諦法輪等也顯理度生者此二相從合說然有通別通則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別則說四諦法顯生空理度凡夫外道說六波羅蜜法顯二空理度不定性二乘及利根凡夫令入大乘道說一乘法顯法界理度定性不定性二乘及地住菩薩并上上利根凡夫令入一乘究竟佛道也。
●二剋就佛意。
若據佛本意則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等。
唯為一大事等者法華經具云諸佛世尊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乃至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準天長疏解云佛之知見非三非五故云一廣博包含故云大諸佛儀式說此化生故云事眾生有此機能感於佛曰因佛即應之曰緣故者所以義由此一大事因緣所以佛出於世也開示悟入者此之四句不出於二前二句能化後二句所化能化有二謂大開而曲示此屬於佛所化亦二謂始悟而終入此屬眾生若準法華論釋開者雙開菩提涅槃二無上果示者別示法身顯三乘同體悟者知義別指報身二乘不知說令知故入者因義修因契入故華嚴疏主解云開者開除惑障示者示真實理悟者悟妄本空了心體寂只令悟上真理入者冥於心體石壁解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開也指示心中了了分明是佛性曲示也斬新領解決定印可不疑始悟也一切念想都亡終入也諸家解釋旨趣不同白璧黃金各為至寶。
後別顯此經五。
別顯者近指一卷金剛遠關諸部般若以同宗故意明有何所以說無相經於中五段具如下列。
●初中三初標。
一為對治我法二執故一。
對治者如病設藥義見序中我執者有二一凡夫情計我即執五蘊總相以為主宰二外道神我即蘊離蘊或大或小幽靈神聖動用難思皆計為實故云我執計一切法實有體性名為法執然佛說小乘以除我執今說般若重為此者蓋深必該淺也由是正除法執兼明我空也。
●二釋二初總標由執起障。
由此二執起煩惱所知二障。
煩惱即根隨等此依我執而起如前逐妄中說所知即根本無明也故起信論云無明義者名為智礙即所知障也此依法執而起。
●二別示二障過患二初煩惱障。
由煩惱障障心心不解脫造業受生輪轉五道。
心不等者心本清淨自在功德妙用過於塵沙良由此障覆蔽不得顯現故云心不解脫解脫者自在義不唯令心不解脫復能造業潤業業即善惡不動業也以有業因必招果報即受生也受生之處所謂五道生而復死往而又來故云輪轉輪轉之相已如序中綸輪義也反推其源即是我執故知我執是過患根本故須除之。
●二所知障。
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脫不了自心不達諸法性相縱出三界亦滯二乘不得成佛故名障也。
慧不等者此即大乘深慧不論小乘淺慧此慧若發照見五蘊皆空唯是心性離自心外無別有法今為無明覆蔽不得開發故華嚴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不達等者然諸法性相有別有通別則如水以溼為性以動靜為相等通則諸法同以無為為性有為為相由無是慧故不能了之然了心即根本智了性相即後得智二智不顯蓋由無明無明不除不成佛法故云縱出三界亦滯二乘等斯則雖出火宅猶止化城不到寶所若反推其本由於法執將知法執是過患根本也然此二障非謂抗行皆由一心所為但微著有異所知則細煩惱則麤麤細雖殊都無別體猶如一水起動成波微著有異於中亦有二義纔動則不能現像同彼所知猛盛則覆舟溺人況於煩惱法喻相對昭然可見又心慧解脫約人料揀以成四句謂心解脫慧不解脫二乘也心不解脫慧解脫大悲菩薩也俱解脫佛也俱不解脫凡夫也。
●三結。
二執若除二障隨斷為除二執故說此經。
以前推窮一切過患根本是其我法二執二執若遣二障即除二障若除則諸過自滅由是過患之源即是二執為除二執故演斯經故知此經是大良藥故心經云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等乃至云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欲知此經除二執者如經云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除我執也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除法執也如此類例遍於經中。
●二中二初標。
二為遮斷種現二疑故。
如文可知。
●二釋。
遮未起種子之疑斷現起現行之疑即經中答所問已便躡跡節節斷疑乃至經終二十七段。
疑者於理於事猶豫不決即心所法中煩惱一數然有二種一種子二現行種子謂蘊在藏識未顯發者名為未起現行謂動之於心或形之於口名為現起遮則遮其種子不令起於現行斷則斷於現行即自除其根本其猶築堤防水傾津潑燄其義可見即經下指經也然準經即答三問已展轉而斷起復連環故云節節至二十七然遮斷之言總有兩意一則經中有須菩提陳疑處是現行即第二第十一第十九餘無問辭皆種子也二即當時盡是現行望於後代總名種子斯則斷現行時即是遮種子也然二意中後意稍切故二十七疑皆言斷而不言遮也。
●三中二初標。
三為轉滅輕重二業故。
●二釋。
轉重業令輕受滅輕業令不受。
泛論業有三種謂善惡不動受有三時謂現生後若今世造善惡今世受苦樂者名順現報業若今世造善惡次生方受名順生報業若今世造善惡從第三生已去乃至百千生方受名順後報業今世有人造善惡業目下無報便疑無因果者良由不達此三時報也故佛名經云行善之者觸事轗軻行惡之者是事諧偶致使世間愚人謂之善惡不分我經中說有三種報如上所敘今言轉滅者二中唯轉惡業以違理故時則通三然此惡業受報準小乘宗說有定不定如初篇四重名為定業僧殘已下名不定業以此對時應成四句謂時定報不定報定時不定俱定俱不定若此經說者則不然以未入我法名決定業若入我法名不決定業所言不定者或輕或重或受或不受也問若然者何以大般若中云唯除決定業應受報耶答但轉重成輕非令不受故無違也如此經云若有人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者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菩提言先世者有二意一前生之前名為先世二未持經前名為先世雖通此二後義為正也今以三塗之業用輕賤代之令報不定生報現償令時不定此皆轉重令輕也其滅輕不受經則無文經雖無文義乃合有然有兩意一者以重況輕意云重業既轉之令輕輕業故宜不受二則曾墮三塗之者出在人中猶有餘業即貧窮諸衰等苦今既不墮三塗則餘業必免亦是時報俱不定也。
●四中三初標。
四為顯示福慧二因故。
●二釋二初未說失為凡小。
佛成正覺未說般若之前眾生由無妙慧施等住相皆成有漏或滯二乘。
佛成正覺者即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結五分法身初圓示成正覺也未說等者即成道之後十二年已前但說人天因果及四諦緣生未說三空般若無妙慧者妙慧謂無相甚深般若也此是法空之慧以未說般若未顯法空故無此慧也施等住相者等於戒忍等四住於我人眾生等相及住法非法相也既住我法等相則成世間因果故皆有漏也此說凡夫依人天教者或滯二乘者設有斷惑證真不無厭苦忻樂縱出三界亦墮聲聞緣覺之地此依小乘教者若準凡夫兼無麤慧就勝通說故言無妙慧也。
●二已說得為佛因二初順釋。
故談般若顯示妙慧為法身因五度為應身因。
即十二年後說諸部般若之教詮顯妙慧妙慧即第六般若波羅蜜以法身是真如妙理本不生滅但以煩惱覆之名如來藏若妙慧照破煩惱真理顯現成大法身故說妙慧為法身因也五度等者五度即施戒忍進定應身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之體也此由積集五波羅蜜之所感得故言五度為應身因也。
●二反顯。
若無般若則施等五非波羅蜜不名佛因。
非波羅蜜等者雖行施等由無慧導皆成住相由住相故便成有漏但成世間善因樂果故非佛因也故菩提資糧論云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三結。
故須福慧二嚴方成兩足尊矣。
福慧屬因即五度六度是能嚴也兩足是果即真身應身為所嚴也然諸佛果德雖無量無邊以要言之不過此二故法華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大意謂由無般若致使施等非波羅蜜不成佛因故須福慧二嚴乃成兩足妙體然前五與第六互相資助以真應二果必須具故其猶膠青彩色彩非膠而不著膠非彩而無色六非五而無相五非六而無因如經云應無所住即修慧也行於布施即修福也又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修慧也修一切善即修福也此例甚多。
●五中三初標。
五為發明真應二果故。
諸經論中皆說三身此唯明二者已合攝故言三身者即法報化如權宗所說法身是理無漏無為報身是智轉識所成有為無漏雖證於理智且非理如日含空由是理智分為二也化身是影固宜不同是故說佛為三身也今言二者法報合故以智即是理如光即珠是故合說為真身也如淨名經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豈言報體是有為耶又涅槃經云若人言如來同有為者死入地獄是故此中不說於三但言二也故智論云佛有二身一真身二應身亦云生身應身皆化身也問法報化等皆是佛身法報既其不分化體何故別說耶答法報皆實所以合論化體唯虛故宜別也。
●二釋。
未聞般若之前但言色相是佛不知應化唯真之影不如實見真身應身。
謂十二年前小乘之人唯取三十二相金色之身以為真佛不知更有真佛故云但言色相不知下以未達法空故不知此相但是真身之中所現影像也故唯識云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既言是影則知非真故彌勒頌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不如等者若知真身是實應身是虛又了相即無相名為真身無相即相名為應身如是見者名如實見故華嚴云於實見真實不實見不實如是解法相是則名為佛若不如是名為不如實見。
●三結。
故此發明二果令知由前二因證得。
發明二果者如經云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者發明真身也是名三十二相者發明應身也又云則非具足色身發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發明應身也餘例此知二因等者真身由前慧因證得應身由前福因證得也前段中云故須福慧二嚴等即是約果說因今云故此發明等即是望因說果如是說者意令眾生修二種因證二種果也然前五門展轉相躡謂說般若經本除二執故有第一二執雖遣兩疑猶存故有第二縱使無疑爭奈先業故有第三惡業既滅無漏因成故有第四因既昭然果證何遠故有第五由是一經大意極此五重矣。
第二明經宗體二初宗。
宗即所詮體即能詮今初宗者尊也重也心言之所尚也然言由於心故故肇公云情尚於空者觸言而賓無毛詩序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餘皆例此。
●文二初統明諸教。
統論佛教因緣為宗。
統論佛教者然此方古今教有三種淺深既異所宗亦殊一儒教主即文宣王謂孔丘也宗於五常仁義禮智信意以修身慎行治國理家揚名後代也二道教主即玄元皇帝謂老聃也宗於自然此即融蕩是非齊平生死終歸虛無也三釋教主即釋迦也宗於因緣意令識迷破惑證真起用也故云因緣為宗然一代佛教通宗因緣雖小乘生滅大乘無性淺深有異大約統論皆因緣也然有二種一世間二出世間世間有二一內二外外復有二一謂種子為因水土人時等為緣而芽得生又泥團為因輪繩陶師等為緣而器得成二內謂無明為因行支為緣而生識等五支及生老死二支前二器世間後一即有情世間故知成此三界世間只由因緣二字二者出世間有三種一則本覺內熏為因師教外熏為緣而始覺得生二則始覺為因施等五度為緣而佛果得成三則大悲為因眾生為緣而應化得興故知出世間一切淨妙等事不出因緣二字故法華云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又云我說是因緣能滅諸戲論然統收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有義空義假義中義雖淺深不同皆墮因緣也言有者有生有滅也謂諸法緣會而生緣離則滅如馬勝比丘為舍利弗說偈云諸法從緣生緣離法即滅如是滅與生沙門如是說空者既屬因緣則知無體無體即空義也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假者如鏡像水月雖則不實緣會不得不現故淨名云是身如影從業緣現中者以假故非空空故非假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為中義故淨名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又如中論都明有等四義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即三乘教中所說空有中假等義並不出因緣故云佛教統宗因緣也。
●二別顯今經三初約法正立。
別顯此經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不一不二以為其宗。
別顯等者所謂通中之別隨何經中所宗各異如華嚴法界法華一乘淨名不思議真如佛性等也然般若種類諸說不同準智度論說有三種一文字即能詮教二觀照即能觀智三實相即所觀境羅什後來開為五種謂於觀照中開出眷屬即隨行五蘊及煖等善根於實相中開出境界即俗諦境此五中唯觀照持業釋餘皆依主大雲解之五皆持業謂文字性空即般若故眷屬境界同文字故實相即是法身起信論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然雖三雖五三者為正何則般若所照皆實相故不唯真如故智論云照色等空即名實性性空實理離於顛倒非虛偽故於空見空亦名顛倒於空無著乃是實法色等虛偽誑人眼根故知但約不顛倒離虛偽便為實相則雙實真俗二諦為一實相也煖等眷屬是慧性故相應隨行俱觀照故故知觀照攝眷屬也由是雖則說三已攝於五既符智論必契深經故三為正然諸家立宗或唯觀照或唯實相此並未當且此經所詮一一離相豈唯觀照教化眾生斷疑破執豈唯實相故今雙取為宗不一不二者欲言其一體用有殊欲言其二寂照常俱故非一二也。
●二約喻釋成。
以即理之智觀照諸相故如金剛能斷一切即智之理是為實相故如金剛堅牢難壞。
此顯雙取為正且本舉能堅能利一金剛以喻觀照實相二種般若若單取觀照則闕堅義若單取實相則闕利義又皆言即者釋成不二之相以照而常寂故理非智外寂而常照故智非理外既離理無智離智無理故如金剛即堅即利也。
●三約行結顯。
萬行之中一一不得昧此是故合之以為經宗。
謂菩薩行中必須具此若昧實相則難亡分別便成住相即墮有漏若昧觀照則闕智用便滯偏空同於二乘故須二事兼行方契中道此則如前行玄之義也由是起信論中止觀合說法華經內定慧莊嚴華嚴明定慧二事菩薩依賴涅槃顯定慧不等不見佛性諸教中說無明邪見自此而生故華嚴疏云萬行忘照而齊修頓漸無礙而雙入皆此義也。
二體。
●文三初標立。
文字般若即是經體。
如文可知。
●二正釋。
文字即含聲名句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無別文字之體。
或曰諸家所出教體皆取聲名句文或通取所詮之法今何單取文字耶由是故云文字即含聲名句文此明具四法也聲即言音名句文三即聲上屈曲表示名詮諸法自性句詮諸法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也問四法之中文字最居其末云何攝聲等法耶答所以能攝者有二意一能顯文字有其三處謂心上顯即意識境聲上顯即耳識境色上顯即眼識境今取初者故能攝之二有聲未必有名句文有文則必有聲名句前前未必有後後後後必有於前前如苗必有根根未必有苗也以是義故故攝聲等文字性空下明攝所詮理也謂依於般若顯乎文字文字本空即是般若無別文字體也然有二意一體屬緣生無自體故二非別有一法為文字體故此皆意顯般若是文字體也其猶鎔金成像像即是金也。
●三總結。
故皆含攝理無不盡統為教體。
含攝之義如上所明能所總該故言理無不盡此乃文字則該能詮盡般若則該所詮盡詮旨既備故云統為教體也。
第三分別處會二初總明佛說大部處會。
●文二初總示大部。
六百卷文四處十六會說一王舍城鷲峰山七會(山中四會山頂三會)二給孤獨園七會三他化天宮摩尼寶藏殿一會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
●二別顯此經。
此經則第二處第九會第五百七十七卷。
上總明皆如文可知。
後別明傳譯此卷時主。
●文三初正明東土翻譯前後二初通辨諸譯。
前後六譯一後秦羅什二後魏菩提流支三陳朝真諦四隋朝笈多五唐初玄奘六大周義淨上六人皆三藏。
流支者天平二年於洛陽譯成十四紙名金剛般若真諦太康元年於金陵郡譯成十四紙名金剛斷割笈多開皇十年於洛陽譯成十六紙名金剛斷割玄奘貞觀二十二年於玉華宮譯成十八紙名能斷金剛義淨證聖二年於佛授記寺譯成十二紙名能斷金剛。
●二剋示所傳。
今所傳者即羅什弘始四年於長安草堂寺所譯。
如文。
●二因辨西方解釋異同。
天竺有無著菩薩入日光定上昇兜率親詣彌勒稟受八十行偈又將此偈轉授天親天親作長行解釋成三卷論約斷疑執以釋無著又造兩卷論約顯行位以釋。
轉授天親者有說云以天親久習小乘近從大教要滌情執故轉授之斷疑執顯行位正宗文中可見。
●三示今科判依據差別二初正明科釋所依。
今科經唯約天親釋義即兼無著亦傍求餘論採集諸疏。
兼無著者以顯此疏正依天親傍用無著餘論諸疏義見開題處。
●二結成立題所以。
題云纂要其在茲焉。
不同淨名集疏備書四聖之名義即如何晏集解論語於孔安國馬融等注中當者用之不當者翦之今疏亦爾或雙取以各有理或共成一義故兩存焉。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二卷(終)
校訛第一紙(十六行玄北藏作立楞嚴寺流通本同誤)第四紙(二十行現北藏作見)第六紙(十七行令北藏作今)第八紙(十六行僧北藏作因)第十一紙(二行已北藏作以)第十二紙(六行曲北藏作由十三行示北藏作云)第十三紙(十四行輪北藏作論)第十七紙(十七行失北藏作夫)第二十紙(一行含北藏作舍)第二十四紙(十三行唯北藏作為已上流通本皆同誤)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三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溪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第四釋通文義二初解題目。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疏二初釋所詮三初釋金剛二初翻名示相。
金剛者梵云跋折羅力士所執之杵是此寶也金中最剛故名金剛帝釋有之薄福者難見。
梵云下新云縛左羅力士所執者如經所說執金剛神梵云諾建那此云露形神即此力士也金中最剛者金語通五此最精堅故安剛字仍非人間之物故云帝釋有之乃是天上至寶故云薄福者難見正理論云帝釋有寶名曰金剛不為薄福眾生所見。
●二約法辨義二初引經論總彰二義三初總標略辨。
極堅極利喻般若焉無物可能壞之而能碎壞萬物。
初二句表有勝能故喻般若無物下釋極堅等相則知若有一物能壞則非極堅若有一物不碎則非極利也如銀鐵雖堅遇火則融刀劍雖利斫石則缺非極堅利也揀餘堅利故加極字。
●二引教委釋。
涅槃經云譬如金剛無能壞者而能碎壞一切諸物無著云金剛難壞又云金剛能斷又云金剛者細牢故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
涅槃下引經無著下引論難壞即堅義能斷即利義細牢者細謂揀麤顯是微妙牢揀可壞堅固義成智因即是慧慧是智之因智是慧之果此約觀照般若說以微細故能入於惑令彼滅也不可壞者智論云一切語言名相等事皆可破壞唯無相智不可破壞此約實相般若說問實相般若分因果耶答用有勝劣故分因果體無增減因果一如故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華嚴經疏云理開體用名大方廣智分因果號佛華嚴。
●三結顯喻旨。
皆以堅喻般若體利喻般若用。
此結所引經論之意也然先上諸德皆用此義資聖云金剛者堅而復利堅喻本覺真性雖流轉諸趣而覺性無壞利喻般若淨照三賢十地貫通萬行無明惑暗無不壞也肇云金剛者堅利之譬也堅故物莫能沮利故物無不摧以況斯慧邪魔不能毀堅之極也萬物皆能破利之義也又諸經論說金剛喻定勝鬘經說金剛喻智梵網經以十回向為十金剛仁王謂十堅心淨名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脫得無生法忍又諸經論說金剛座金剛山金剛輪如是等說皆取堅利義也又晉武帝起居注云武帝十三年燉煌有人獻金剛寶生于金中色如紫石英狀如蕎麥百鍊不銷可以切玉如泥是知堅利之極也。
●二引真諦別示六種二初正明六種。
又真諦記說六種金剛一青色能消災厄喻般若能除業障二黃色隨人所須喻無漏功德三赤色對日出火慧對本覺出無生智火四白色能清濁水般若能清疑濁五空色令人空中行坐慧破法執住真空理六碧色能消諸毒慧除三毒。
一一以法合之分明如文皆般若之功也災厄等者有厄則災禍必來有業則苦果定至厄除則災禍不起業喪則苦果不生隨人所須有二意一則如餘物不能隨所須金不可為銀用羅不可為錦用等金剛則不然要者皆得法中亦爾有漏功德人不可為天富不可為貧無漏不爾隨心所成二則餘物用之則盡金剛出之不窮法中亦爾有漏受之則窮無漏受之不盡對日等者慧即始覺合本覺時見法無生名無生智如起信云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無生義也火出燒盡世間使六合空廓智起斷除煩惱令大道通同能清等者水清則萬像齊鑑疑除即佛法現前空中等者升太虛則不履於地住真空則不墮世間消諸毒者中毒則令人命終起惑則永沈生死毒除則延年益壽惑遣則不滅不生。
●二結示傍正。
傍兼可矣非堅利之本喻。
佛所立名本約堅利如上六義乃是兼明諸家至此多不料簡殊濫正義若將此六配前五因即一當第三二三當四五四當第二五六當第一也。
●二釋般若二初翻名略指。
般若正翻云慧即照五蘊空相應本覺之慧是也。
般若正翻慧者以古來諸德義翻為妙慧淨慧無相慧此皆挾到彼岸義是別相也或云智慧今云正翻慧者即通相也即照下約功用以出體也照蘊空即是功用本覺之慧即是出體大品云色如聚沫受如泡幻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化如是觀者名照蘊空相應等者本覺即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非新生故言本不頑暗故言覺慧即始覺也依體起用故云之慧始即同本故曰相應然本覺與慧不一不二以不二故故言相應以不一故故言之慧故資聖云妄心見俗曰無明悟心照真為般若俗境萬有見心必異真空理一悟自無差第一義空離照無理清淨本覺即理是照又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等皆證體用非一非二義也然本即實相始即觀照也。
●二引教廣釋二初引論別相釋二初明總攝三慧。
若約學者從淺至深言之則攝聞思修三慧總為般若。
學者即修大乘行人也初須聞法生解名聞慧次則測度所聞評量教理分明忍可以印自心名思慧然後如聞思處依而行之無所乖越名修慧前二有漏後一無漏前淺後深深淺雖殊通名為慧是故總收名為般若如人攻文赴舉及第雖前劣後勝皆一人也云云。
●二引論文釋成二初正釋成。
故無著云能斷者般若波羅蜜中聞思修所斷如金剛斷處而斷故。
波羅蜜中等者此明頓悟中漸修也慧纔發時照萬法空便到彼岸名為頓悟由有多生習性未得念念相應故須聽聞正法思惟其義如說修行方得究竟證入名為漸修開題中略明也若唯識中說則具根後二智謂十度中六通本後四唯後得六中則二智皆具為分六度故第六偏取二空本也今依無著更加加行智則通前三矣金剛斷處等者如金剛斷物之處而斷煩惱非謂金剛亦通所斷。
●二配因果二初雙引論。
又云細者智因故者智因即慧也依智度論因位名般若果位名智。
上者字論牒所標下者字疏牒論文智因即慧慧果即智也前雖引用今方解釋此引無著也次引智論可知。
●二雙解釋。
則聞思修皆名為細細妙之慧佛智之因矣般若能斷故在因位佛果無斷轉受智名。
此明法空深慧意揀我空慧為麤淺不為佛因但是二乘因故般若下出所以以慧是揀擇義揀擇惑障顯無為故以因位有惑故須擇之乃名為慧智但決斷為義以果位無惑但唯決定朗然獨照故名為智只是一法受此兩名如人破賊為將功成為相也有說以無漏智性為智因大雲破之三塗有性何不斷惑闕細義也此約妙慧別相以破若就通相取亦可矣以凡是有心皆成佛故此得是因也。
●二引經通相釋。
若依大品經若字通智慧二義故智與慧名義少殊體性無別。
此明字緣字界若字是字界般那都為緣若以般為緣助於若界則名為慧若以那為緣助於若界則名為智如僧人俗人等云云名殊謂曰智曰慧義殊謂決斷揀擇此中義殊故使名殊也體性無別者皆別境中一也前三種智皆名慧故故智與慧皆如金剛故薩遮尼乾經云帝釋金剛寶能滅阿修羅智碎煩惱山能壞亦如是無常經云金剛智杵碎邪山永斷無始相纏縛。
●三釋波羅蜜三初約語對翻。
波羅蜜者此云彼岸到應云到彼岸。
應云下迴梵文以西域風俗例皆如此云云青龍云蜜多者離義到義元康云天竺風俗所作究竟皆云到彼岸到離之義次文明之。
●二約義順釋二初釋義。
謂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涅槃此云圓寂亦云滅度。
前三句中每句皆上法下喻意明煩惱如大河難可度故生死如此岸有情居故涅槃如彼岸諸佛住故則慧是能離能度能到生死等是所離所度所到若欲離此到彼必須度於中流此約四諦說之理則明矣知苦是離此岸斷集修道是度中流證滅是到彼岸也此順小乘義說下經令入大乘無餘涅槃即須離二種生死此岸乘六度船筏度二障中流到二涅槃彼岸涅槃等者以翻波羅蜜為彼岸即是涅槃是故約轉依果明彼岸義然生死即分段變易煩惱即總該二障圓寂者義翻也謂德備塵沙曰圓妙絕相累曰寂滅度者肇云涅槃者秦言無為亦云滅度或但云滅然滅與小乘不同小乘以滅生死為滅大乘以寂滅為滅故涅槃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然滅唯據果滅度乃兼因今則約果標因故云滅度所以經中上言涅槃下云滅度亦是唐梵雙彰也涅槃種類下文具明。
●二通難。
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但以迷倒妄見生死名在此岸若悟生死本空元來圓寂名到彼岸。
此即淨名經文彼云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應授記何以故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等今用此文以為難辭難意云眾生既即寂滅何有離此到彼今言到彼者莫違經耶但以下釋通但約翻迷成悟便是離此到彼若悟此已漸除漸證名為究竟然成波羅蜜要與七最勝相應如唯識說。
●三順義通結。
若兼般若迴文應云到彼岸慧。
則是波羅蜜中之聞思修慧也。
●二釋能詮二初翻名。
經者梵音修多羅義翻為契經。
修多羅或云修妒路或云素怛覽此但梵音楚夏之異耳義翻者以修多羅正翻云線由西天以修多羅一名召於四實謂聖教席經井索線彼多以華獻佛置之案上恐風吹散以線貫之又見此方聖教能持佛語得無所遺如線貫華故以線稱目之就彼處呼曰修多羅據此正翻即合云線此方不貴線稱故翻為經斯則暗符彼方席經兼順此土儒道之經然雖符順彼此而未免相濫由是更加契字以揀異之然更合於修多羅上加欲底二字翻為契經則唐梵皆足也。
●二釋義。
契者詮表義理契合人心即契理契機也經者佛地論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生故。
詮表下釋契字詮表義理釋契理也謂說事如事說理如理云云契合人心釋契機也謂令人有所悟解歡喜信受云云斯則契理契機之經依主釋也文雖是倒意以經是能契也經者下次釋經字初標以佛下釋如開題處明已今唯言經而不言契者以有般若揀濫明非道德等經故不言也。
後釋經文。
●文二初科分。
○準常三分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此則道安法師所判但是佛經無問大小皆科為三意云序分彰說法之由致正宗暢本意之玄門流通繼遐芳於萬古冥符西域今古通遵此經從如是至敷座而坐是序分時長老下至應作如是觀是正宗分佛說是經下至信受奉行是流通分。
●二隨釋三如疏科釋。
○初文二初證信序二發起序。
證信者即六成就也顯說聽時處一一分明以證非謬令物生信故發起者則以事相表示發起正宗法義也然此二序更有異名謂通序別序通謂諸經同故別謂諸經別故亦謂經後序經前序經後序者佛說之時未有結集之時方安立故經前序者佛先發起方說經故。
○今初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釋此分三一明建立之因則佛臨滅度阿難請問四事佛一一答我滅度後一依四念處住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四一切經初皆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眾若干等。
建立因者意明如是等言因何而立佛臨滅等者佛將入滅阿難愁惱阿泥樓豆告阿難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須裁抑汝當往彼咨問後事阿難曰云何後事阿泥樓豆曰世尊在日以佛為師世尊滅後以誰為師世尊在日依世尊住世尊滅後依何而住惡性比丘佛在之日佛自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調伏遐益後來理宜結集一切經首置何等言阿難承教一一咨問今疏影略不載問辭但書答語也四念處者四即身受心法念謂念慧處謂身等即是念慧所安住處則念是能住身等四處為所住於此四處安住念慧名四念處住帶數釋也一觀身不淨即有漏色蘊具有五種不淨一種子不淨乘過去業識種子攬現在父母精血合成身故故淨名云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智論云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從華間生唯從穢道出二住處不淨於母胎中居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常受熏穢故智論云是身如臭物不因華間生不從薝蔔有亦不出寶山三自體不淨合三十六物以成身故謂外有髮毛爪齒眵淚涕唾垢汗便利等十二次有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等十二中有脾腎心肺肝膽腸胃赤痰白痰生藏熟藏等十二智論云地水火風質能盛受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不淨物故智論云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淨一旦命終胮脹爛壞臭惡狼藉不堪見故淨名云是身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智論云審諦觀是身終歸於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兒金光明亦云雖常供給懷怨害終歸棄我不知恩二觀受是苦者受即是心所遍行五中一也仍有三種謂苦樂捨苦謂苦苦樂謂壞苦捨謂行苦問樂受未壞應非苦耶答以樂是苦因故凡夫妄計為樂元來是苦問捨非苦樂云何苦耶答行蘊遷流逼迫常苦但以苦樂麤相所覆常情不知此微細苦故此三法俱名苦也三觀心無常者心即緣慮生滅之心謂心心念念前滅後生相續不絕如水流注故經中說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九百生滅四觀法無我者法即五蘊謂五蘊法中一一推求即蘊離蘊皆無我也如上觀之即能對治凡夫四種顛倒謂凡夫顛倒則造業受生反此用心自然無咎以戒為師者從其軌範但依戒律作止分明故菩薩戒序云波羅提木叉者是汝大師如來在日無異此也默擯等者佛法慈悲為無刑罰比丘惡性唯默擯之意令省己知慚自然調伏耳經初等語釋在次文然此四中意在第四文中承便兼帶前三。
二明建立之意意有三焉一斷疑故謂結集時阿難升座欲宣佛語感得自身相好如佛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說法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故說此言三疑頓斷二息諍故若不推從佛聞言自製作則諍論起三異邪故不同外道經初云阿憂等。
建立意者建立如是等言意在於何此有三意如文三段斷疑等者智度論說佛滅度後諸天王等請迦葉言乃至云法城欲頹法幢欲倒當以大悲建立佛法迦葉受請往須彌頂擊大揵槌諸聖弟子得神通者皆來集會迦葉告言佛法欲滅眾生可愍待結集竟隨汝入滅諸來聖眾受教而住畢缽羅窟迦葉入定以天眼觀今是眾中誰有煩惱應逐出者唯有阿難煩惱未盡爾時迦葉從定而起於大眾中牽出阿難告言清淨眾中結集法藏汝結未盡不應住此是時阿難慚恥悲泣告迦葉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為侍佛以阿羅漢者不得給侍故留殘結不盡斷爾迦葉告言汝更有過佛意不聽女人出家為汝慇懃致請令佛正法五百歲衰微是汝突吉羅罪佛臨涅槃近俱尸竭城背痛疊鬱多羅僧敷臥語汝須水汝不供給是汝突吉羅罪佛昔問汝若有人好修四神足應住壽一劫若無減一劫為汝不對令佛早入涅槃是汝突吉羅罪汝於一時以鬱多羅僧襯身而臥是汝突吉羅罪汝昔與佛疊僧伽梨衣以足踏上是汝突吉羅罪佛陰藏相入涅槃後以示女人實為羞恥是汝突吉羅罪迦葉言汝有如是六種突吉羅罪應於僧中悔過是時阿難脫革屣袒右肩長跪合掌依六種突吉羅罪懺悔懺悔已迦葉牽阿難出語言汝漏盡可來言訖自閉窟門是時阿難涕淚悲泣求斷結惑靡不精誠至於後夜疲極偃息頭未至枕朗然得悟三明六通作大羅漢卻至窟門擊門而喚迦葉言汝復何來曰我漏已盡迦葉言汝若漏盡可縱神通於戶鑰孔中入阿難騰身入來禮拜僧足迦葉手摩阿難頂言我欲為汝令汝得道汝勿嫌恨此如蘇秦張儀云云然階聖果切在修心不如說行事佛何益狐假虎威宜其止絕斯意甚妙詳而警之時大眾請阿難升座結集法藏既升座已未發言間感得自身相好如佛是時大眾遂起三疑故說下既言我從佛聞則知非佛重起非他方佛來亦非阿難成佛故云三疑頓斷廣如彼論恐煩略敘也息諍等者同為羅漢德業頗齊若云自言固宜諠諍異邪等者阿者言無憂者曰有外道意云萬法雖異不出有無置之經初以之為吉以初吉故令中後亦吉今則不爾故云異邪。
三正釋文義。
●文二初標列述意。
具六成就謂信聞時主處眾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云成就。
言成就者謂六為能成就教為所成就也。
●二依科解文六如疏列。
一信。
●文二初合釋。
若兼我聞合釋則指法之辭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
合釋者謂兼次段合而釋之此則別義不計六數也。
●二單釋。
單釋如是者智度論云信成就也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又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稱如是又有無不二為如如非有無為是。
單釋者謂正釋信成就義所引論文有標有釋佛法下是釋或曰因何最初便明其信故此釋也信為能入者然佛法無量信為初基若無信心寧肯修習由是五位之內信位居初十信之中信稱第一十一善法信亦為先故知信心之前更無善法依此信本方興解行乃至證入故華嚴云信是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斷除疑網出愛河開示涅槃無上道今置經首以表信相為入法之初也智為能度者菩薩萬行非智不成若無智慧即滯有著空以智為主不著二邊成無漏因獲菩提果故菩提資糧論云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信者下正顯如是二字是信之辭上皆智論所釋又聖下是劉虯注無量義經中釋此下皆約法說也顯如者眾生如隱故沈三界欲絕三界只要顯如故云但為除如之外餘皆虛妄故云唯如為是論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有云始從得道乃至涅槃其中所說無不為如又有下即梁武帝解意明有即無故不有無即有故不無相即同時故名不二不二即如也此約雙融顯如也如非有無者恐聞有無不二為如便謂如體是有是無故此遮也意明有無即不是是即非有無此上二解如字是顯體是字即無非也。
二聞。
●文二初正釋我聞之義。
我即阿難五蘊假者聞謂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云我聞。
我有四種一凡夫遍計我二外道神我三三乘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揀餘者故云五蘊假者則第三隨世流布要簡賓主乃稱於我阿難已達我空實不計執故云假者聞者然大小乘諸論辨聞不同有云耳根或云耳識或云根識和合故聞今云耳根發識則後義也以根識單闕皆不能聞云云然根識聞聲而不聞教若準名句唯是意聞故瑜伽云聞謂比量然由耳識緣於聲境與意同時得聞也然此二識聞聲名句實非先後異時以率爾耳識同時意識故得聞也五識皆然廢別下或曰既云耳根發識故聞合云耳聞云何經內唯言我聞故此釋也以耳是六根之別我是一身之總今廢別耳從其總我故言我聞。
●二商較所聞之法。
阿難所不聞二十年前之經有云如來重說有云得深三昧總領若推本而言即阿難是大權菩薩何法不通。
前二句牒難辭謂阿難是佛成道夜生年至二十方為侍者二十年前佛所說法並且不聞何得結集諸經皆稱我聞有云下通釋此有三意有云重說者一也佛初命阿難為侍者阿難從佛乞三願一不著佛退衣二不隨佛受別請三請說未聞之法佛隨其願故得聞也得深三昧等者二也金剛華仙經說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力故前所說經皆得憶持與聞無異故法華經云世尊甚布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若推下三也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座其名曰舍利弗乃至阿難等是則三中前二權說後一實論故言推本也。
三時。
●文二初揀顯釋。
師資合會說聽究竟故言一時諸方時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
師資合會者謂說者教人以道德曰師資者取也從師之教取而行之也佛及大眾說聽具足故云合會說畢聽畢故云究竟意取說無異席貫通首末故曰一時佛地論云此就剎那相續不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一時之語佛自言故涅槃云昔佛一時在尸首林又云我於一時在迦尸國此則顯說聽能所一切圓畢也諸方下揀時也不同有二謂橫則參差不同豎則延促不同延促不同如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晝夜上上倍增故參差不同者如俱舍云夜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既然云何定言寅卯辰巳日月等耶。
●二會法釋。
又說法領法之時心境泯理智融凡聖如始本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
此是愨公楞嚴疏意說領即師資也下有四對心境泯者以聞法之時妄心不起心既不起境即不生心境兩亡故云泯也此即不得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此通依計故皆泯也斯則染心俗境一對理智融者以聽法之際能所不分以動念即乖法體二皆真實故言融而不言泯也斯則淨心真境一對凡聖如者由心分別則見聖見凡心既不生誰凡誰聖相本自盡故言如也斯則因果一對本始會者妄念起時隔於本始念既不起本始自同攝用歸體故言會也斯則體用一對問此與第二何別答前智是始覺中根本智前理是本覺中真諦境若此始本本通真俗始合本後則前狹後寬也前為形染且言真境淨智此為都明故言本覺始覺也又前約分證故云理智融此約極證故言本始會也諸二者謂心境理智凡聖本始也皆一者一義不同謂心境則泯之故一理智則融之故一凡聖則如之故一本始則會之故一義雖不同俱名為一故云一時。
四主。
●文二初翻名。
具云佛陀此云覺者。
經唯標佛者以秦人好略故仍存梵音者恐濫菩提故以菩提云覺則屬於法今指於人故言其佛無相濫失故不翻也若釋其義須得唐言故先翻對也然覺謂覺察覺悟覺悟即照真本有覺察則了妄本空了妄本空則不逐於妄照真本有則不迷於真真妄既明則能破和合識滅相續心顯現法身智亦亡也當爾之時始本無二唯一覺耳菩薩雖亦照真了妄未得究竟猶帶薩埵之名唯佛如來所作究竟故獨稱覺者。
●二釋義二初引論正釋二初約體離念釋。
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則以無念名之為佛。
然此論明本覺心體性離諸念今此引釋果佛者以果佛之體即是本覺元自離念因果雖分離念無別故以本覺離念即是佛體故經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等是故在纏名本覺出纏名究竟覺始終體一更無別法故論云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則以下疏結本覺離念是佛體也。
●二約位三義釋。
然覺有三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三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
無生滅者謂智照真如如理見故然有二意一則心中無生滅之法如起信云如實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以念生則染今既無念故不相應二則無者不也只明此心本不生滅即同起信云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無生滅也覺他者此亦始覺了事即真以望自心故名覺他即同起信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覺滿者以前二覺有解有證先後勝劣存自他之相未得稱滿今此圓備不立自他故稱為滿若準涅槃經說自覺者覺自身有佛性覺他者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覺滿者若自若他無二佛性故然常塗所說自覺揀凡夫覺他揀二乘覺滿揀菩薩此中說者自覺便揀二乘權教菩薩豈唯凡夫故華嚴云一切諸法性無生亦無滅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
●二引論反釋三初反顯。
故知有念則不名覺。
意云無念故名覺當知有念則不名覺也。
●二引證。
起信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
前云心體離念雖通因果今明眾生不名為覺獨顯果人方名覺也。
●三順結。
又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正結無念是佛義以無念是佛故能觀無念者即是向佛智也。
五處。
●文二初釋舍衛。
舍衛此云聞物謂具足欲塵財寶多聞解脫等遠聞諸國故義淨譯云名稱大城。
舍衛亦云舍婆提新云室羅伐悉底此但梵音楚夏耳此城在中印土憍薩羅國緣南天亦有憍薩羅國恐濫彼國故以城為國名聞物者謂名聞勝德珍奇寶物多出此國謂具下釋欲塵即佳麗女色財寶即珍奇寶物多聞謂博通內外典籍解脫即五通仙人等遠離欲也此即國豐四德亦翻為豐德也遠聞等者如上四事皆為外國之所聞知義淨下但證遠聞之義以有名稱故得遠聞也。
●二釋祇園二初總指。
祇樹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樹給孤長者所買之園。
舍衛國主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須達多為兒娉婦躬至王舍城寄止長者珊檀那舍宅時長者中夜而起莊嚴舍宅營辦餚膳須達聞已問言大士欲請國王為婚姻之會耶答言請佛無上法王須達聞已身毛皆豎復問何等名佛長者廣為說佛功德須達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無上今在何處長者答言在王舍城迦闌陀竹林精舍時須達多一心念佛忽然天明其光熾盛猶如白日即尋光處至城門下佛神力故門自開闢尋路而往爾時如來出外經行須達見已歡喜踊躍不知禮法直問世尊時首陀天為其長者化作四人至世尊所接足禮拜胡跪問訊右繞三匝卻住一面須達見已依而為之世尊即為如應說法長者聞已得須陀洹果後復請佛惟願臨顧至舍衛城受我微供佛即問言卿舍衛國頗有精舍容受我否須達多言必見垂顧便當營辦世尊爾時默然受請時須達多回舍衛國佛令鶖子同往指授造寺儀式即須達布金買祇陀太子園祇陀太子施園中樹林二人共搆精舍既訖即執香爐向王舍城遙作是言所設已辦惟願如來受此住處佛時懸知長者之心即共大眾發王舍城猶如壯士屈伸臂頃至祇陀園是時長者以其所設奉施於佛佛即受已即住其中廣如涅槃經賢愚經四分律西域記說須者往檢今佛於此說金剛般若經故云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也然須達是主祇陀助成今樹先園後者以太子是儲君須達是臣佐禮別尊卑故爾真諦記說住處有二一境界處即舍衛也為化俗故二依止處即祇園也為統出家人故又善見婆沙云舉舍衛令遠人知舉祇園令近人知故雙舉也。
●二別釋三初釋祇陀。
秖陀此云戰勝波斯匿王太子也生時王與外國戰勝因以為名。
戰勝者亦云勝林餘如文。
●二釋給孤。
梵語須達此云善施給孤獨即是善施也又亦常行施故。
少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拯給孤獨名為善施又亦等者就中孤獨偏所矜哀其實餘人亦非不施故也。
●三釋園字。
西國呼寺為僧伽藍此云眾園。
梵音具云僧伽藍摩此云眾園則僧伽是能住之眾藍摩是所住之園斯則約能要所耳寺者司也官舍也以佛法初來安鴻臚寺後置僧舍便以為名也。
六眾。
●文二初釋標類。
與者并也及也大者名高德著比丘梵語此含三義故存梵不譯一怖魔二乞士三淨戒眾者理和事和。
名高謂遐邇稱譽德著謂行業恢隆怖魔者謂初出家日飛行夜叉唱乃至魔宮聞故怖也以一人出家展轉化度損減眷屬故然出家人從因至果三度怖魔謂出家時發菩提心時成正覺時前二但怖後乃興戈為佛所摧莫不降伏乞士者謂上從善友乞法以鍊心下從檀越乞食以資身故智度論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乞士如經中說舍利弗乞食向壁而餐時有梵志女名淨目來見舍利弗云沙門汝食淨耶答言食淨淨目言沙門下口食耶答曰不也乃至問仰維方等皆答言不也淨目女言食有四種我問於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說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植樹等不淨活命名下口食有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等不淨活命名仰口食有曲媚豪勢通致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名方口食有以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不淨活命名維口食姊我不墮是四種不淨食中我用清淨乞食活命淨目因聞是說清淨法食歡喜信解得須陀洹道如是清淨乞食活命故名乞士淨戒者謂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有表受無表持清淨持戒名為淨戒有說五義謂加淨命破惡今以乞士即淨命淨戒即破惡故唯三也理和事和者梵語僧伽此云眾和合謂理和無違事和無諍也。
●二釋舉數。
千二百五十者佛初成道度憍陳如等五人次度迦葉三兄弟兼徒總一千次度舍利弗目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經舉大數故減五人此常隨眾故偏列數非無餘眾文隱顯耳俱者一時一處。
佛初成道者即菩提樹下示成正覺也憍陳如等者餘阿溼鞞摩訶男婆提婆敷富那婆蹉準本行經說佛初成道梵天王等請轉法輪世尊受請作是思惟諸世間中誰先得度有五仙人昔日與我有大利益堪能受我初轉法輪復作是念彼等五仙今在何處以淨天眼觀彼五仙在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即向彼園廣為說法外道身心悉皆伏滅所著之服即成三衣手執缽器鬚髮自落經於七日威儀具足如百夏比丘乃至為轉四諦法輪得阿羅漢果迦葉三兄弟等者智度論說爾時第一優樓頻螺迦葉在火龍窟為首教化五百弟子二那提迦葉領三百弟子在象頭山修行三伽耶迦葉領二百弟子在希連河曲共計千人皆為世尊之所降伏求索出家師徒皆得阿羅漢果舍利弗等者智度論說摩伽陀聚落有婆羅門名檀耶那而有八子中有一子名優婆低沙即舍利弗也復有一婆羅門產子名離多即目連也是二童子共為親友於刪闍耶外道所出家二人同心立其誓願若復更得勝是師者為我等說甘露勝道必相契悟爾時世尊有一弟子名曰馬勝威儀庠序入城乞食進止有方舍利弗見已隨到所止白言仁者汝是正師為是弟子馬勝言別有大師我是弟子又復問言汝之大師說何法耶答言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如是滅與生我師如是說時舍利弗聞是語已即於是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歸到所止為目連說亦復如是二人共相領諸弟子俱詣佛所求索出家佛呼善來鬚髮自落袈裟著體執持應器成比丘相於聲聞眾中智慧神通各得第一是二百眷屬悉得出家即受具戒乃至得成阿羅漢果耶舍等者未檢此常隨等者以此諸人先並事外艱苦累劫一無所證纔遇見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故常隨也然此具四眾及龍天等今但顯一隱餘流通分中自見俱者下前則標指約主望眾故言與此則都結主眾通論首末相望事不異也。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三卷(終)
校訛第十四紙(十一行反北藏作及楞嚴寺流通本同誤)第十七紙(四行令北藏作今流通本同)第十八紙(十四行絕流通本作沈)第二十紙(五行且北藏作具十七行揀北藏作棟流通本並同)第二十一紙(十五行心境之境北藏作竟流通本同)第二十二紙(六行合北藏作舍十八行即北藏作既流通本並同)第二十三紙(一行亦亡北藏作純淨流通本同)第二十六紙(十六行回北藏作迴流通本同)第二十七紙(一行頃北藏作傾流通本同)第二十九紙(十六行減北藏作滅又文北藏作末流通本並同)第三十一紙(十二行北藏脫見字流通本同)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四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溪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二發起序。
●疏二初敘意。
謂乞食威儀離於邪命是為持戒戒能資定定能發慧故以戒定發起般若正宗。
戒能等者以戒是防非止惡義定是寂靜不動義慧是明照揀擇義但能防非心即不動心若不動慧乃分明世出世法無不鑒照其猶海中欲現萬像必要水清欲求清水無過水靜欲得水靜勿令起波止波如戒水靜如定水清如慧所現萬像如一切法喻中則水若不起波則水靜水靜則水清水清則現萬像法中則心不起非則心寂心寂則照知萬法法上但唯一心喻上但唯一水法喻相對義則昭然故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此則戒資定也圓覺云一切諸菩薩無閡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此則定發慧也。
●二隨釋二如疏列。
○文二初戒。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分七節釋一化主成實論說具上九號為物欽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間共所尊故。
具上九號者以佛有十號世尊當第十故云具上九號十號者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世間解六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天人師九佛十世尊。
二化時食時辰時當日初分求乞易得不惱自他乞已歸園正當巳時如常齋法。
當日初分者謂一日夜十二時總成四分一初分即寅卯辰諸天食時二中分即巳午未人法食時三晡分即申酉戌神鬼食時四夜分即亥子丑畜生食時今言辰時即初分之後際也唐周二譯皆言日初分斯則時勝也此時則乞求不難以太早太遲皆難得故若非時乞食欲施即無不施又愧便成惱他乞之不得亡餐又饑是惱自也。
三化儀著僧伽梨衣持四天王所獻缽。
佛有三衣一安陀會即五條名下品衣亦名行道作務儭身等衣二鬱多羅僧即七條名中品衣亦名入眾說法衣三僧伽梨即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名上品衣亦名福田衣製像水田見生福故入王城聚落即著此衣今以入城乞食故著也天王缽者梵語缽多羅此云應量器是過去維衛佛缽入涅槃後龍王將在宮中供養釋迦成道龍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欲取化為四缽各得一缽以奉如來如來受已重疊四缽在於左手以右手按合成一缽此是紺琉璃石缽持用乞食也佛出行化須著衣持缽者為離苦樂二邊故諸在家者好尚錦綺華潔衣服寶器增長放逸太著樂邊出家外道苦行尼乾裸形手捧飯食致招訶醜太著苦邊佛處中行故著衣持缽也。
四化處園在城東南五六里自外之內為入處廣人多曰大。
園是所住處國是所化處之往也今行化故出祗園入舍衛也處廣等者準西域記國周六十餘里內城周二十里故云處廣智度論云居家九億故曰人多。
五化事佛為欲顯頭陀功德令放逸者慚愧以同事攝故自乞食瓔珞女經說化佛身如全段金剛無生熟二藏今所乞者利益他故故淨名云為不食故應受彼食。
此釋經中乞食兩字頭陀下或曰佛為教主何須乞食故此釋也頭陀此云抖擻抖擻煩惱故然頭陀有十二種事謂常乞食阿蘭若乃至樹下坐露地塚間坐等今則一也若行此事獲大功德佛現斯軌令人效之頭陀既獲功德放逸足明尤過世尊尚自乞食餘人豈合懈怠慚恥愧悚自然行之同事攝者則四攝法之一也又佛自乞食準纓絡經說有十意一止苦故謂盲得見二得樂故謂一瞻一禮生無量福三除慢故謂眾生見之不生我慢四滿缽願故富欲施多缽則為空貧欲施少缽則為滿五鬼神供養故六障閡者見佛故老病貧賤悉皆得見佛也七示天王所獻缽故八作軌模故九絕誹謗故十令弟子不畜八不淨物故有此十意故自乞食瓔珞女下通難前引經難今所下釋通淨名下但證上乞食不食之義。
六化等一由內證平等理外不見貧富相二心離貪慢慈無偏利三表威德不懼惡象沽酒婬女等家四息凡夫猜嫌五破二乘分別。
此釋經中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也內證平等等者如理見故心離貪慢等者不貪富好不慢貧拙平等修乞故云慈無偏利也表威德等者謂佛制小乘律不許入惡象家恐彼損害不許入婬女沽酒家恐生染心佛入者表威德勝也息凡夫猜嫌者謂恐增此愛彼故破二乘分別者謂迦葉捨富從貧乞意令生福須菩提捨貧從富乞不欲惱他二人所見互有是非如來異此是非一貫也然上五中初大智二大悲三顯德四息凡五破小。
七化終然已字義屬下句文連上句飯食字義屬上句文連下句若廣其文令當句中備者應云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飯食訖收衣缽佛若不食他福不滿寶雲經說隨所乞得分為四分一擬與同梵行二擬施貧病乞人三水陸眾生四自食十二頭陀經唯說三分除梵行。
然已等者和會字之句義也今讀則從文釋則從義若廣下權加數字顯文義兼暢也飯即喫也論語云飯疏食佛若下通伏難應先難云前引瓔珞女經言不食今經何以言食故此釋也有說食欲至口有威德天在側隱形接至他方施作佛事斯則示現而食非真食也由是彼此皆不相違寶雲下顯齋儀也此四事中前二云擬後二不云者以梵行貧病來則與之不來自食後二不然故不云耳十二頭陀經除梵行者以自乞故故不分之。
○二定。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疏二初正解此文三如疏列。
分三節釋一併資緣將欲入定須息攀緣衣缽不收心有勞慮故佛示現為後軌也即收大衣著七條。
此釋經中收衣缽也飯食兩字如前所解訖了畢也須併資緣者以修定時具於五緣謂閑居靜處息諸緣務等佛雖至聖諸習都無實於衣缽不生勞慮若不併除後人倣傚無由得定以佛是教主凡有所作人皆效學故云示現為後軌也。
二淨身業阿含經說佛行離地四指蓮華承足今示現洗者順世表法為後軌也。
此釋經中洗足已三字阿含下牒難也又如佛三十二相中有皮膚塵不染相今何用洗耶示現下釋通也此有三意一順世故夫人外歸必恐塵染故須洗足佛順亦爾也二表法故洗去煩惱垢染顯得清淨法身也三為後軌者如資緣說。
三正入定敷座坐禪者由身端故心離沈掉故魏譯云如常敷座結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動唐譯云端身正願住對面念無著云顯示唯寂者於此能覺能說故。
此釋經中敷座而坐也沈掉等者沈謂昏沈能引睡眠障定增故掉謂掉舉任運攀緣能引散亂亦障定心又於四儀中以臥則昏沈行則掉舉住則疲倦唯坐為勝故不沈掉然昏沈掉舉蓋是凡夫若據如來的無此事今垂軌則蓋為後人或曰經中但言敷座焉知入定耶故次釋云魏譯等則知入定也如常敷座等者謂如來每會說般若皆自敷座具為般若出生諸佛即是佛母表敬般若故自敷座已說八會此當第九儀軌不易故曰如常趺謂足背加謂以一足壓一足結即兩足不散表吉祥故智論云見畫加趺坐魔王尚驚懼何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又為正觀五種因緣是故結加趺坐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時久不令身速疲極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令他見已極敬信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一切賢聖所稱讚故正觀五種因緣故應結加趺坐端身住者不低不昂不左右傾側也正念者如理而念名為正念念即念慧謂離沈掉有無等不動謂不動於正念也唐譯下亦證同上義正願者即正念也若別說者願是希欲謂希欲住對面念念是所願也然在定前異此則非正願也住對面念者面即是喻念即是法住對兩字通於法喻今法喻之中各闕一事謂法闕所照理喻闕能照鏡鏡對面住面則自彰念對理住理則自現法喻闕者文影略故或可不爾但理觀分明如面目睹現量即水喻亦得無著下顯入定意先牒難併緣入定意在於何於此下釋通於此者論云於法能覺者定通能說者說通也意云定通方得說通以散心說法不能如實從定發言必有當也故下文云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諸經之中每欲說法皆先入定意皆如此斯亦示現為後軌也若準如來言念何失是故論云顯示等也。
●二通前表法二初約大雲廣辨三初標。
然大聖現跡必有所表。
大聖即佛體周法界曰大智鑒無昧曰聖現跡者所現之化跡也所表者諸佛所為必不率爾皆以事相表內身心如說如來藏經舉身放光光中現華華萎見佛遂阿難問佛佛為說之如華嚴中說佛菩薩說天說雲須彌山大海等皆有所表斯皆事相為能表法為所表以不徒然故云必也。
●二釋二初表通序。
表本覺之佛在五蘊之都覺魔軍本空名為戰勝照心識具德即是給孤求法養神名乞士眾。
本覺佛對化佛說五蘊都對舍衛國化身佛在舍衛國表本覺佛在五蘊城城中既人物相兼蘊內亦色心具足覺魔等對戰勝也梵音魔羅此云殺者能殺行人慧命故也然有四種一天魔即欲界主二煩惱魔三陰魔四死魔今言覺空者如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無無明乃至亦無老死盡也照五蘊空即破陰魔無無明盡破煩惱魔乃至無老死即破死魔餘出世法尚空況天魔耶照心識具德者對給孤獨也上迷本覺之父曰孤下隱妙用之子曰獨今照性本具塵沙功德無所乏少即給孤獨也求法等對比丘乞士義也外則乞食養命內則求法資神。
●二表別序。
覺心既發寧棄塵勞將欲遍觀遂入識藏心心數法次第思惟即妄而真皆得法喜法喜無體融合覺心。
覺心下四句對入舍衛大城也應云覺心既發寧棄塵勞如來出世寧棄群品將欲遍觀遂入識藏將欲教化遂入王城離城邑而教化誰人離心識而觀察何事心心下二句對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也乞食不揀貧之與富觀察豈擇心所心王即妄下二句對乞得食也外化人而得食內觀法而生喜法喜下二句對還至本處飯食也食能資身法能益心也。
思惟假緣亡緣可符真性觀照是跡拂跡返本還源返本還源法空心寂心寂真體般若朗然。
思惟假緣對著衣持缽亡緣符真對收衣缽也乞食既須衣缽思惟要假因緣入定既併資緣契理須亡念慮觀照下二句對洗足也若欲安坐必須洗去足塵若欲還源必須拂除心念返本下二句對敷座而坐也法空即敷座心寂即而坐敷座方堪人坐法空心始得寂心寂下二句對正宗法也謂安坐始能說經心寂方彰妙慧也。
●三結。
欲談般若正宗如是示現發起。
結可知。
●二引資聖略明即道液法師疏今摘而用之不全取也文二初正明。
資聖云夫身有二一偽二真五蘊偽體假衣食以生育法身無相因般若以照成群生保偽遺真諸佛養真棄偽群生既迷真而取偽我乃假偽跡而引真故託乞食之緣將施法喜之化。
身有二者通論生佛也偽者色身真即法身五蘊等者謂衣以外覆食以內資生則雖因父母存即須假衣食法身等者謂非生因之所生但了因之所了由是色身以食為命法身以慧為命保偽謂執妄合塵遺真謂迷理背覺此皆倒也養真謂悟理合覺棄偽謂達妄背塵也群生下牒前倒者也我乃下示現入城乞食以表法也意令求般若照成法身故云引真也故託下都結表法之意謂示現乞食意在說法耳。
●二引證。
故涅槃經云汝諸比丘雖行乞食初未曾乞大乘法食。
但證法為食義也。
○第二正宗分。
●疏二初標列章門。
二門分別初約無著七種義句以懸判後依天親問答斷疑以科釋。
二門分別者以一卷經文二論解釋大雲青龍皆二論並行今即不爾何者以無著配十八住處天親斷二十七疑旨趣既殊科段亦異或一疑中有四住五住或一住中有二疑三疑乍合乍離連前帶後以是之故文涉交加理則不必深玄學者以之難解今既別釋庶不相干傳講之流少力多獲耳。
●二依章隨釋二初依無著懸判三初正示七句二初牒標。
初中七義句者。
論述歸敬偈已即云成立七種義句已此般若波羅蜜即得成立義句揀文句也既以一義為一句此經共有七義句也七義句名下文具有於中前六顯示菩薩所作究竟第七顯示成立此法門故然此七句之文教理行果悉圓滿矣於中一二三四是行也五理也六果也七教也齊此懸判一科唯依無著之名記之。
●二隨釋七如疏列。
一種性不斷謂護念付囑。
種性不斷者此非凡夫二乘及權教菩薩意明佛種性不斷也謂護下指經便是釋意謂以小付大囑大化小展轉如是寧有斷絕如人父母付囑子孫云云此是空生之本意故以此事讚佛引起問端也。
二發起行相謂申請讚許。
發起行相者既欲種性不斷故須發起修行之相也謂申下指經其實佇聽亦在此攝。
三行所住處謂十八住從佛正說直至經終是無相行所住處矣。
行所住處者既有能發必有所發也十八住名義下文廣釋從佛下指經是無下釋名義此即相之無相非一向之無相略見行玄為順本宗故標無相也。
四對治謂一一住處皆具邪行共見正行二種對治。
謂一下釋意邪行即不正行也但不順佛道皆名邪行共者不一義見者分別情正行者即離見之正行非純正之正行也二種對治者以正行治邪行是一對治以無分別智治分別見是二對治然邪即全治共中即但治於見不治正行如披砂揀金而去砂不去金今經中但有能治無所治也且如第一住處中不度眾生為邪行度眾生為對治於度眾生時見有眾生是所度見我是能度是分別見度而無度為對治此理實同時義分前後初住既爾餘可例知故論云行諸住處時有二種對治也。
五不失謂由對治離增減二邊不失中道。
謂由下釋意離增減者謂執有為增執無為減前墮此二則失中道今皆離之故得不失也如經中即非佛法是勝義諦遮增益邊是名佛法是世俗諦遮損減邊其餘即非是名皆例此也論最後結云菩薩離此二邊故於彼對治不復更失故名不失。
六地位謂由不失中道成賢聖位信行地淨心地如來地。
謂由下釋意以二邊邪僻置之不論中道乃是大菩提路故於此中分立地位如往帝都有三路異兩邊皆非中道即正正路之中方可論於遠近遲速等也法中亦爾故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信行下分位也於十八住中前十六住是信行地此當三賢依信起行故名信行亦名信解依信起解故第十七住是淨心地此當初地離分別障親證真如故第十八住從第二地已去乃至佛位通名如來地也又以諸家明地位或廣或略廣則五十二位略則泯之全無今則均於廣略去其太甚說三地五位矣。
七立名謂由前六智慧堅利位地闊狹故名金剛。
謂由下釋意謂約三種法上立金剛名一約般若體用名金剛此如金剛堅利二約地位闊狹名金剛此如金剛杵形以信行一僧祇淨心只一剎那佛地二僧祇如金剛杵初後闊中間狹故三約文字名金剛此如畫像也以詮信行地七紙餘經佛地三紙餘文淨心地五行經如彼畫像亦初後闊中間狹故又此三者法喻之上皆展轉而成喻中且根本是堅利金剛因造以成其杵因畫以成其像法中根本是體用般若因修以成其位地因詮以成其文字也又此法喻各三事中一事即實餘二皆虛喻中堅利金剛是實杵形畫像皆虛法中體用般若是實位地文字皆虛以此三事首末相似故立金剛之名然前一是佛本意餘二是菩薩及古德意也由前六等者於中前五堅利第六闊狹闊狹之中含能所詮也。
●二總指後四。
後四但約第三句中十八住說無別經文。
應先問云第三句內說盡經文未知後四如何配攝故此云也謂一一住說對治故於對治處顯不失中道故於不失中立地位故於前六中道立名故云云。
●三廣釋第三三初正辨十八住處二初牒標。
十八住處者。
下文具列十八住名略釋其義兼明對治十二種障便指經文令知科段所屬然每住經文但略標三五字緣以經本科段首尾文勢稍重恐言涉相濫故不標最初之字但取其次異文亦不結終齊至何處意在省約耳向下隨文略敘首末以隔前後。
●二隨釋十八如疏列。
一發心住經云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等。
發心者謂發廣大第一等四種心也經文從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乃至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以大乘菩薩最初法爾合發是心故十八住中居其第一。
二波羅蜜相應行住不住色布施等。
經從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乃至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不住等者等有二意一則等於餘文如上所引二則等於餘義謂等餘戒等五也此則雖是指經便兼釋義則波羅蜜是所應戒等是能應能所兩合故云相應由是但行施戒等不能離相或行離相不行施戒等皆非相應行直於行施戒等處離相離相處行施戒等方得名為相應行也。
三欲得色身住可以身相等。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乃至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問色身是相何以離相求之答色身之相是影法身無相是體欲得有相色身須見無相法體未見法體不能現相是故先令見相無相方得色相之身耳此中意在文外故論以此意科也。
四欲得法身住法身有二一言說法身頗有眾生等因言顯理故二證得法身復有二一智相如來得阿耨等二福相若人滿三千等。
言說者經從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問法身非言說何故以言說為法身耶故釋云因言顯理故此有二意一以言說顯於法身法身非言說二文字性離即是法身無別法身耳智相者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乃至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則以無相無為法為智相也故起信云以智相無可見故福相者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乃至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斯則以持說此經獲無漏福所感微妙色身名為福相也然是法身之福相福相非法身依主釋也。
●五中文三初正示此文。
五於修道得勝中無慢住須陀洹等。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乃至是樂阿蘭那行得勝者以小乘四果勝於四向等故對劣彰勝也此即以小況大也小人尚猶無過君子豈合有愆由無慢故方得證果故經皆言我不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等。
●二通敘後段。
從此至十六住如次對治十二種障意明欲求色身法身須離是障障盡故入十七證道住。
意明等者敘次第之意也先問云前之四住何不言離障耶故云也意云凡欲修進先須發心發心已則修行故有第一第二發心修行本求佛果佛果唯有二身麤細之間先色後法故有第三第四前修勝行恐有慢心障入聖位故說小果以況大乘令離障進入十迴向位也故從第五方說離障也然此十二障每至一住皆須躡前以辨來意如云雖得無慢猶自少聞故於第六住中對治少聞障他皆倣此以此諸障皆在地前能障見道非是地上故云障盡入證道也然障是所治文在經外住是能治正是經文若相望說之理則明矣。
●三別結對治。
今當對治第一慢障。
然準五蘊論說慢有七九二種但開合之異此約入道人說七者論云一慢於劣謂勝於相似謂等二過慢於相似謂勝於勝謂等三慢過慢謂於勝己計勝彼四邪慢己實無德計己有德五我慢謂於五聚蘊計我我所六增上慢謂於勝妙法中未得謂得七卑劣慢於多分勝計己少分劣今所離者即五六也以證我空故取自果故。
六不離佛世時住昔在然燈等離第二少聞障不離佛世則具多聞。
經從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乃至實無所得云何離障得成住耶次云離第下所離障不離下結成住義於中上句成住下句離障也若離佛世不名住處無佛說法則是少聞便成其障若不離佛世乃成住處常遇佛說法則具多聞便離障也然凡是修行智慧為本欲得智慧必須多聞故依佛住離少聞障也故經云多聞增智慧勤聞第一方問若然者據今經云於法實無所得豈成多聞答此是聞而無聞得而無得無得而得是真得無聞而聞是實聞故成此住。
七願淨佛土住菩薩莊嚴佛土不等離小攀緣作念修道障緣形相土則小無緣則大契法界故。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乃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離小下所離障攀緣即是作念蓋一義耳緣形等者意云若取色聲等相為土即有分限故名小也以不如法身故若不取相分別不生心境兩亡竟何分限故云大也契法下釋所以也意令忘懷嚴法性土不令生心嚴法相土也故經云不應住色等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偈釋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嚴莊嚴意。
八成熟眾生住人身如須彌等離捨眾生障若見大小不能濟物。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乃至是名大身成熟者即由教化令眾生成種根熟有所悟證離捨下所離障若捨眾生即不能教化故令離障方成住也若見下反釋所以意言能濟物者蓋為不見大小也故經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豈存大小若見大小則有高下親疏憎愛心既不等寧曰大悲縱使化生但成愛見憎者則去便捨眾生云何成熟反此用意則物無有遺遲速之間皆能成熟也。
九遠離隨順外論散亂住如恒河中所有沙等離樂隨外論散亂障恒沙寶施不及持經如何外學不修正法。
經從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乃至如來無所說離樂下所離障然隨順外論即是散亂但能遠離即成住也即儒墨文筆除佛教外皆外論也以外論之事是名利源既若求名豈得心無散亂況得之則樂失之則苦苦之則憂樂之則溢由斯業累世世沈淪反推其本皆由隨順外論耳恒沙下舉持經福多以責外學意云持經者功德若此而不修行名利之源是輪迴苦本如何隨順卻乃修學。
十色及眾生身摶取中觀破相應行住三千世界所有微塵等離破影像相中無巧便障既離散亂與定相應以細末不念二種方便破麤至細泯細至空則除影像之相想。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乃至是名世界色是依報即外四大身是正報即內五蘊摶取者即和合義也但秦魏譯異耳然摶取約法相應兼人二事相望總有三對一內身色蘊及外器界但合微塵所成名為摶取見有身器為依正執取等即是相應二受等四蘊但合心心所法而成名為摶取見有苦樂受等即是相應三色心和合以成此身名為摶取見有心色即是我人相應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觀破之義如下所明離破下所離障影像相者謂色心等法是法界中之影像亦可是業識之影像無巧便者由無善巧方便不能破此影像乃名為障若有巧便破之則成其住也巧便之相彰在次文既離下躡於前住以為方便之本由無散亂則成其定從定方能發慧觀而破之以細下正示二種方便巧便之相也然破色具二破心唯一除細末也以心心所法不可析破故麤色顯著難忘執情析至極微易祛妄念故須具二如下所說相想即心境也心境兩亡故云除也。
十一供養給侍如來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等離福資糧不具障不以相見常見法身名為給侍福無邊矣。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乃至是名三十二相離福下所離障欲入聖道須福資糧如人遠行豈可空往佛為至聖是福之因供養給侍無不獲福即以此福為其資糧若供養得福即是住非障反之則是障非住也不以下或問文云不以相見如來如來尚不得見云何給侍耶故此釋也此即但以智慧隨順相應名為給侍然非謂棄卻相身別侍無相之佛但了相即非相不生執著乃曰相應凡所供養親近恭敬皆名給侍若生執著不順於理雖常見佛不名為見如下文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華嚴云若人百千劫常隨於如來不了真實義盲瞑不見佛又如佛昔三月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後降閻浮有蓮華色比丘尼欲先見佛化作轉輪王隊仗往至佛所佛乃訶之具陳上事時須菩提在於山中亦欲見佛尋復思念空無相理是真法身何用見色相念已復坐竟不往見於是佛告蓮華色言須菩提先見我竟汝已在後故知執相迷真對面千里虛心體物天地一家故古人云肝膽雖近情生則隔江山雖緬道契則鄰是知通達妙理方真給侍若斯給侍是侍真佛故所獲福無有邊際也。
十二遠離利養及疲乏熱惱故不起精進及退失住恒河沙身命布施等離樂味懈怠利養障恒沙命施猶劣受持豈為一身耽著利養身疲心惱而懈怠耶。
經從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乃至是名第一波羅蜜離樂下所離障然障名有所闕略若取周備不過住名但樂味成障遠離成住且約為障起過有其五重一為身求利二由求利養令身疲乏此復有二一由放逸令身疲乏二求不得身亦疲乏三由身疲故令心熱惱四由心熱惱故不起精進五由不精進故退失功德恒沙命施下釋成對治經苦校量意令改革以見大利故不求小利既不求利身則不疲身既不疲心則不惱心既不惱則起精進既起精進則能受持獲無邊福故知經意為治此障成其住也一身者一報身也意云豈為一報之身終日求名求利求之不足未始稱情縱使多財死為他物持經功德無量無邊盡未來際用之不竭利害若此人何不然無常經云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
十三忍苦住忍波羅蜜割截身等離不能忍苦障無我等相累苦能忍。
經從須菩提忍辱波羅蜜乃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離不下所離障此但不忍為障忍之成住也無我下出忍之所以也此有兩意所謂通別通則由無我相雖累遭割截常能忍受別則由無我故能忍由累苦故能忍也。
十四離寂靜味住當來之世若有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等離智資糧不具障日三時捨身一一沙數不及信經如何唯專禪定耽寂靜味闕於智慧而不持說。
經從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乃至果報亦不可思議離智下所離障若耽寂無智即是障非住若離寂修智即是住非障日三時下指經對治意云欲證聖性非智不階經苦校量意在策發此同華嚴經中訶勸之相彼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閡智然此是對治之別意故須一向而言令人捨定修慧若據究竟通論必須定慧等學涅槃經中說定慧不等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前第十一住便是定門對治不同故須然也修習之者須兼行之。
十五於證道時遠離喜動住云何住降等離十一不自攝障我能住降心生喜動動則不能自攝。
經從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離十一下所離障謂動不自攝則是障非住若自攝不動則是住非障也論中則云自取障我能下釋也意云由計我故遂起降住勝能之心不覺喜動故不自攝今經既云無一眾生得滅度無法得菩提則不計勝能故能對治也。
十六求佛教授住於然燈佛所有法得菩提不等離十二無教授障欲入初地須佛教授故約遇佛得無所得而證道矣。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乃至是故名一切法離十二下所離障若無教授則是障非住若得教授則是住非障欲入下釋成住義雖三賢位中亂修六度經一無數劫欲入聖道要佛策發故於資糧位後立加行名其猶鑽火火欲出時倍加功力遇佛然燈佛也得無所得者即然燈與善慧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非佛與法故云無得問此說善慧得記進入八地何故將此配地前耶答欲入初地須學八地用心方可得入若學初地竟不能入如人學射可知又將證八地猶須教授欲入見道豈得不然然從第五至此住中每住對治一障此障障於見道今則加行位極對治已盡故云而證道矣。
十七證道住人身長大等攝種性智證遍行真如成法報身故長大矣。
經從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乃至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攝種性下釋成住義智體即觀照般若是能證也即妙平二智無分別也以得此智生如來家決定紹佛種故斯則地前加之行智至於初地轉受此名證遍等者體即實相般若是所證也以遍在一切法中故唯識云由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論中則名平等智然有五種平等因緣一麤惡平等二法無我平等三斷相應平等四無希望心平等五一切菩薩證道平等有是五種因緣故名平等智故論云入證道時得二種智一攝種性智二平等智也然所證是理今云智者斯有兩意一準起信論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二則理智冥合能所不殊如珠與光不相捨離成法報身者攝種性智至果得成報身平等智至果得成法身故長大者論即云妙大妙即報身以萬行功德所莊嚴故大即法身真如實理遍一切故。
十八上求佛地住於中復有六種具足。
自此已下皆求佛地於中復有六種具足具足者圓滿義謂轉捨二障轉得菩提涅槃攝轉具足也既證聖性生如來家須示佛果功德令其欣趣然其果德雖多以要言之不出依正二報二報之內先明所依若無所依能依何立正報之內不踰福智智引福故先智後福然後別顯三業依次所明。
一國土淨具足我當莊嚴佛土等此教二地已上諸大菩薩。
經從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乃至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此教下指位即從二地至於等覺當修道位謂莊嚴之時離能所相名之為淨稱周法界故云具足故經云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二無上見智淨具足有肉眼不等此下皆唯佛果故云無上無上之言貫通下四。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乃至未來心不可得見淨者即五眼也見即無見名之為淨無所不見名為具足智淨者即悉知諸心等知即無知名之為淨無所不知名為具足以智見不別故當一處此下等即指位揀非修道即無學位也下之四段皆合有無上之言故云貫通下四。
三福自在具足若人滿三千界七寶等。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乃至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問前已頻說施福與此何別答前所說者皆是校量不及受持之福今此說者乃是無住稱性之福非能校量故不同也問佛是果布施是因云何果中即說因行答凡是果德皆彼因成舉彼無住之因以彰稱性之福也言自在者揀有漏之福不自在也若準論中此與智淨合為一段意明福智不相離故則於身中開之為二謂色身具足亦盈六數今則合後開前者意云福之與智迢然不同配攝因果五六有異異須開也相之與好同是一身兼對下語意以成三業故須合也。
四身具足佛可以具足色身等。
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乃至是名諸相具足此明如來真應具足如經云即非具足色身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明應身也即非諸相具足明真身也是名諸相具足明應身也。
五語具足汝勿謂如來說法等。
經從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乃至是名說法說而無說無說之說是真說法具足者無法可說無所不說是名說法。
六心具足佛得阿耨菩提為無所得耶乃至應作如是觀。
然於心中復有六種一念處二正覺三施設大利益四攝取法身五不住生死涅槃六行住淨化度眾生大悲為本故先明念處自未成佛焉能度他故次明正覺自利既滿即合利他故次明施設大利益猶恐滯相故次明攝取法身又恐住空有故次明不住生死涅槃又恐執施化跡故次明行住淨也以此六義別對經文廣如彼論避煩不敘。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四卷(終)
校訛第二紙(六行首具字北藏作俱楞嚴寺流通本同誤)第五紙(十行二北藏作一)第六紙(三行若北藏作苦)第十四紙(三行申北藏作由)第十八紙(十七行北藏脫以字)第二十紙(八行令北藏作今二十行增北藏作憎)第二十五紙(十五行念北藏作言)第二十八紙(八行北藏無心字十四行授北藏作受十九行北藏無所離障三字)第三十三紙(二行四北藏作曰五行故北藏作大已上流通本皆同誤)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五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溪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二重以八義相攝。
又十八住略為八種亦得滿足。
此復以八住處攝前十八住處也。
一攝住處二波羅蜜淨住處一二次配三欲住處攝三及四。
攝是籠羅包納之義即以普度眾生現無違反故配同第一發心住淨與相應蓋一義耳故配同第二住三攝三四者雖三色四法皆是欲得故配同三四二住也。
四離障礙住處即前十二障也從五至十六五淨心住處六究竟住處上二次配十七十八。
四中如文可知五正當淨心地六正當究竟位故同此二住也六中雖通修道就多故說。
七廣大住處八甚深住處上二各攝十八住處一一住中皆深皆廣。
一一下明各攝義如第一住中普度四生廣也令入無餘涅槃深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廣也菩薩無我人等相者深也初住既爾餘則例知若五百生忍廣也並無我人深也若細言之前以六住攝十八住此以二住攝十八住皆得滿足也。
●三更約地位配釋。
十八住文配地位者。
然諸教中所說地位或有或無如楞伽經云十地即為初二地即為八乃至無所有何地此明無也仁王纓絡等經即具說地位是明有也然此有無皆隨機說也若華嚴行布萬差圓融一際有無無閡斯則稱性之說也然依華嚴有無無閡方為了義以約法即無約人即有人法既不相離有無故合均齊然其行人念念須冥佛境反窮果海自然階降不同若預等級用心畢竟障於證入故華嚴疏云修則頓修位分因果況此經宗無相豈合列位淺深但約情惑漸薄而地位轉高義相稍同故略配攝也。
第一十住。
十住者一發心住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今以第一住配十住者與彼初住名同故配之也問比但云一如何配十答以初攝後故問何故不言十信位耶答亦攝入十住位中也以前之十住通名信行地故亦同華嚴合前開後也故發心一住前攝十信後攝餘九耳。
第二十行中前六三第七行四後三行。
十行者一歡喜行二饒益三無瞋恨四無盡五離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前六者十中前六行也以配此中第二住處以此住處說六度故即布施配歡喜行持戒配饒益行忍辱配無瞋恨行精進配無盡行禪定配離癡亂行智慧配善現行心離分別善巧示現故三第七行者不以相見如來即無著也四後三行者配第四住中三種法身謂言說法身配尊重行於佛言教生尊重故智相法身配善法行以真如無為是真善法故福相法身配真實行以持經之福無漏真實故。
五至十四如次配十迴向。
十迴向者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堅固善根七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法界無量五配第一離慢即是離眾生相也六配第二遇佛多聞信解行等不壞七配第三諸佛離相既不住色即等佛也八配第四既見大身非身是真如際方至一切處九配第五不隨外論受持此經即得無盡功德十配第六觀破五蘊與定相應善根堅固十一配第七既不取相即於眾生等隨順之十二配第八經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即真如相也十三配第九割截不瞋即無縛無著也十四配第十經云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即是法界功德也。
十五煖頂十六忍世第一。
此配四加行位也然此四位由三賢菩薩已經一無數劫修習福智資糧為入見道故復加行煖頂二位以四尋伺觀觀所取名等四法假有實無即所取空忍世第一以四如實智通觀能所名等皆空然忍有三品謂下中上下品印所取空中品順能取空上品印能取空世第一二空俱印然皆滯相未能證實故唯識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若配經文即十五住經云實無有法發阿耨菩提心者以菩提能發所取既言實無即所取空當煖頂二位十六住中經云佛於然燈佛所不得菩提是印所取空當下品忍次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即順能取空然猶未說後時不得即知未能印持故當中品忍次云實無有法佛得阿耨菩提此明後時畢竟不得即印能取空當上品忍次云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乃至即非一切法即雙印二空當世第一位也。
十七初地十八從二地乃至佛地。
十七初地者如前疏云攝種性智證遍行真如等故當初地十八等者於中合有二謂此住中初國土淨具足當修道位故前疏云此教二地已上諸大菩薩從無上見智淨具足已下皆究竟位故前疏云此下皆唯佛果也是則十八住中前十四資糧十五十六加行十七見道十八中初一具足修道餘即無學道也懸判竟。
●二依天親科釋二初牒章分文。
○第二依天親問答斷疑以科釋總分四段。
●二依章正釋四如疏列。
○初善現申請二初整儀讚佛。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從初至恭敬即是整儀餘皆讚佛也時者即如來食已敷座而坐之時。
●疏二初釋請人。
長老者德長年老唐譯云具壽壽即是命魏譯云慧命以慧為命須菩提有三義譯謂善吉善現空生生時室空解空之善瑞現矣相師占云唯善唯吉。
德長年老者謂德高曰長年多曰老也唐譯下證年老魏譯下證德長智慧超倫即是德長義也然以慧為命者約喻顯法也謂人身以命為本佛法以慧為本命盡則六根俱廢慧喪則萬行不成云云此約別義釋長老也若通意者但有德業便名長老如云先生未必年老矣須菩提者亦云蘇補底但梵音楚夏耳善吉下從末倒標生時下據本順釋西域記云是東方青龍陀佛影響釋迦之會示跡聲聞發揚空理十方諸佛法皆爾也。
●二釋請儀二初正釋經文。
從座起下皆整理威儀修敬之相希有者世所無故如來者從如而來論云善護念者依根熟菩薩說謂與智慧力令成就佛法與教化力令攝受眾生善付囑者依根未熟菩薩說懼其退失付授智者付者將小付大囑者囑大化小。
皆整儀者疏雖通明經須別釋從座起者師資之道尊卑頗殊欲有諮詢不可坐問此同曾子避席對夫子也孝經中夫子問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穆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雖彼答此問而致敬是同也偏袒右肩是彼方儀則此土非儀也欲問如來故須偏袒右膝下右則為順膝能迴屈表順理心也著地即示卑之相也膝表智地表理合掌即表冥心掌合不執外物心冥覺不異緣欲問實相法門故須用心如此恭敬者總結也起座袒肩跪膝合掌莫非恭敬故爾亦可配於三業謂座起袒肩合掌等身業也恭敬即意業也白佛言下即口業也希有等者希有之義疏且總明具有四種一時希有曠劫難逢然今賢劫之中正當住劫就住劫中有二十增減今即第九減劫中人壽二萬歲時迦葉如來出世百年減一年至人壽百歲時釋迦如來出世減後此劫已盡至第十劫展轉卻增至八萬四千歲又百年減一年至人壽八萬歲時彌勒佛出世望過去未來二佛相去一千一百萬餘年中間更無故云希有也故法華云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二處希有三千界中唯有一佛百億四天下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六欲百億梵世其中唯有一佛此方而現也三德希有福慧超絕勝無上故故法華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然佛功德不可稱說盡其邊際故華嚴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功德四事希有用大慈悲極巧方便現多種身相演無量法門隨眾生根皆利益故今所歎者意則雖通義當歎事以下標云善護念等如來者真化不同真佛名如來者迷時背覺合塵名如去悟了背塵合覺名如來如即真如來去即隨緣也化佛名如來者從真如起來成正覺而化眾生今當後者故云從如而來根熟者三賢已上菩薩信根成熟永無退轉也智慧力即無分別智成就佛法即隨其分位令證真如乃於一法令達百千萬法明門等斯則自利行也教化力即後得智攝受眾生即隨其分位令於百千萬億等世界中教化眾生斯則利他行也根未熟者十信菩薩也以此位人六度亂修心如輕毛故云懼其退失以信根未成遇緣恐退故須付囑智者令其教化使不退也將小等者將小菩薩付大菩薩囑大菩薩化小菩薩也此如父母遺囑子孫云云。
●二別解菩薩。
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三釋一約境所求所度二約心有覺悟之智餘情慮之識三約能所所求能求三皆如次配覺及有情。
菩薩梵音言猶不足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以時人不貴唐言故存梵音秦地好略又削提埵二字但云菩薩約境所求是覺所度是有情然約人有四句謂二乘有求無度諸佛有度無求菩薩亦求亦度凡夫無求無度約心者亦四句諸佛有覺無情凡夫有情無覺菩薩有情有覺二乘入無餘依界無情無覺約能所者所求是覺能求是有情三皆下皆上句是覺下句是有情然此三義之中初約悲智次約真妄後約人法菩薩之義不踰此三未必寶冠天衣方是菩薩。
○二正發問端。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曲分二初釋當機華嚴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魔所攝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遍正覺謂正智遍智覺知真俗不偏不邪。
當機者以發心者方是當機華嚴下引證此有兩意初云有人先曾發心後時忘失尚非其器況全不發心者何以故魔所攝持故後意即云眾生發心後時忘失者蓋為不解住修降伏耳故今所問免使遺忘前揀其機後防其退有茲兩意故用彼經所以善財童子每遇善友皆啟云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意明發心方是修行之器阿耨下先翻名謂正智下釋義上正字且對遍字以分二智下正字即明二智所覺不偏不邪即以正智覺真遍智覺俗皆不偏邪故云正覺以二乘偏覺凡夫邪覺今揀此二故不偏邪謂如理而知如事而知故也然此二智亦名如理如量根本後得真俗權實等又準智度論說從因至果有五種菩提一發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賢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無上菩提即如來地是今約能發心即當第一約所發即第五能所合論貫通初後也。
二釋正問。
●文三初釋魏本。
魏譯云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意云若人發菩提心已住何境界修何行業妄心若起云何降伏故佛令安住四心修六度行於中降心不令著相。
先引彼文意云下釋意住何境界者未發心時住六塵境既發心已誠宜改轍故云住何境界修何下未發心時十惡為務既發心已不可依前故云修何行業妄心下未發心時妄心起即逐妄既發心已不可隨之是故問云云何降伏故佛下懸示答意意云昔住六塵之境今住四心昔行十惡今行六度昔時著相今令不著如是用心真實修行發菩提心豈忘失耶。
●二會當經。
秦譯略修行者意云住道降心即是修行謂四心六度皆名住修降伏。
初難起意云下釋初二句標意云雖無修行之文含有修行之義如起信中說六八二識不言第七雖即不說義亦具足云云謂四心下指經釋成意云四心中亦有住修降義六度中亦有住修降義何以故住謂發心必須修進降謂制伏依住修所明由是於此不相捨離秦什所略意在於茲文雖不明義已具矣。
●三引論證。
故無著云住謂欲願修行謂相應等持降伏謂彼心若散制令還住又十八住中一一皆以住修降伏釋之故知義雖有三而行是一。
住謂欲願者欲願意起即是發心也修行等者平等持心名為等持等持即相應相應即是修行義也降伏等者彼心即上相應心也制令還住即卻使相應也此即依住修說降伏義經論相契聖旨頗同故如上說理實然矣又十八等者此是無著論明豎答三問之意也若準天親解經則明橫答三問從須菩提但應如所教住已下即為別斷疑情今明無著故有此說意云不唯四心六度之中有住修降伏之義其如十八住內皆有此三如初住中度四生入涅槃是住義無生可度是修義無我等相是降伏義初住既爾餘則皆然故知下結義三行一者三義具足方成一行謂空發心降伏不修行亦非行但發心修行不降伏亦非行空降伏修行不發心亦非行如鼎三足如天三光闕一不可譯經之妙其在茲焉。
○二如來讚許。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曲分三一印讚所讚重言善哉讚美之極護付能令佛種不斷是事必然故印讚言如汝所說。
印讚所讚者印讚須菩提之所讚也即經云善哉善哉是讚也如汝所說是印也如來善護念等是所讚也重言等者善吉所讚雅契佛心若不重言安表善極如顏回死夫子歎之云天喪予天喪予註云再言者痛傷之甚也吉凶雖別慇懃頗同護付等者空生發言言當其事故佛印讚云云。
二敕聽許說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智論偈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踊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
敕聽許說者經云汝今諦聽敕聽也當為汝說許說也諦謂審實之義意令審諦真實用心聽也無以生滅等者此乃反用淨名經文彼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此意云既不得以生滅心說豈得以生滅心聽既是不生不滅實相之法云何以生滅心行說之聽之無以妙饌置於穢器智論下釋相端視謂不左顧右盼也目若別顧心則異緣本欲制心且令端視此是用心之方便也渴飲者喻也如渴飲水但恐水竭無暇別觀聽法之者亦復如是思冀妙門無心睥睨一心入語義者意中現義方發於言言中有義義中有意令聽者以耳識聽其言以意識採其義尋義而取意得意而捨義苟能得意在懷何慮失於言義心心若此如瓶注瓶一覽無遺可為至妙故云一心入於語義中也踊躍即歡賀之貌即欲聞法之時也悲喜即聞了之時悲謂傷昔日不遇如下經云涕淚悲泣喜謂慶今日之得聞如鶖子踊躍歡喜傷昔慶今故云悲喜如是下結揀其機也意云若不如是用心則不可為說又真諦記說諦聽離三過失得三功德謂離散亂輕慢顛倒如次生聞思修三慧也。
三標勸將陳我當為汝如是如是委細而說。
標勸將陳者標謂標指勸謂勸勉將猶欲也陳說也即經云善男子等標也應如是等勸也標勸之意意在欲說故云將陳即懸指向下正答之文是故此云我當為汝等也。
○三善現佇聞。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者順從之辭禮對曰唯野對曰阿十地經云如渴思冷水如饑思美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
唯阿等者如今人稱喏皆順從之辭也老子云唯之與阿相去幾何注文如疏今則禮對也十地等者釋願聞之相即華嚴十地品中諸菩薩眾請金剛藏說十地法門之偈今借用之然前四句於中約喻配其三慧初句聞慧聞法不思如飲水不味次句思慧若要尋求食味應須啖嚼第三修慧修行惑遣如服藥病除後句即三慧之果蜂採百華以成蜜人集萬行以證真蜂成蜜已依蜜而活人證真已依真而住我等下合喻最後一句通喻所聞。
○四如來正說二初正答所問二初舉總標別以牒問。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諸菩薩摩訶薩者問前舉當機云善男子善女人洎今答處何言菩薩摩訶薩耶答大心未發即是凡夫既已發心即名菩薩善現標舉約未發心時故云善男子善女人世尊酬答約已發心後乃言諸菩薩摩訶薩。
●疏四初正釋經文。
此以降伏為總住修為別也謂住修之中皆有降伏經意在此故唯標降伏。
以前空生問有三種佛今牒舉但言降伏故此釋也前二句標謂住下釋謂度生無我是住中降伏也施不住相是修中降伏也由斯義故降伏為總也經意在此者在舉降伏而標住修欲顯文簡義豐彰乎玄妙始雖住修究竟降伏得意茲深故但云一也。
●二斥他謬判。
有科此所標云舉後攝初者乃令經文極不穩暢理例顛倒自古言教秖有以初攝後未聞以後攝初。
此即大雲疏也青龍即云舉終括始其義亦同乃令下正斥失文不穩暢者本宜初包後義如色例於聲等何忽舉後攝初致使文不穩暢不穩暢蓋由於科非經文本意也。
●三詳定經旨。
況詳經文無別答降伏之處則知降伏在住修中皆令離相是答降伏問也。
降伏在住修中者住中降伏即實無度者修中降伏即無住布施無度無住便是離相離相既通住修故知降伏是總。
●四牒難釋通。
不別答者此經宗於離相離相正是降心本意欲明降心須約住修而顯住修降心本不相離故無著十八住皆有住修降心。
初句牒難難云空生既問有次第住修降伏宛分何故經中不與別答而寄住修中明耶此經下正釋通離相是降心者如前所引無度無住等須約住修顯者若有發心修行斯可說得降心若無住修說何降制斯則只於住修以降分別妄念故云本不相離無著下引證可知。
○二約別顯總以答問二初答安住降心問四。
安住者即安住四心彌勒偈云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依此科判故列四心也。
○初廣大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文二初句標三界普度故。
三界普度者釋廣大義一切眾生不越三界三界普度方名廣大若一眾生不與度者非廣大也故經標云所有一切眾生即統該也梵語僕呼繕那此云眾生智度論云五蘊和合中生故云眾生瑜伽論云思業為因卵胎溼化為緣五蘊初起名之為生類即流類即胎卵等四也。
若卵下二列三一受生差別。
稟命之始名曰受生即初起之時也卵等四異故云差別謂卵㲉中生胎藏中生依溼而生化忽然生故不同也。
●文二初釋文。
天獄化生鬼通胎化人畜各四諸餘微細水陸地空不可具分品類。
然三界眾生不出五道以四攝五亦得具足故云天獄等化生斯則從狹之寬明也天獄化生者天上地獄唯是化生最狹也鬼通胎化者次寬也謂地行羅剎及鬼子母皆是胎生故有鬼母白目連曰我晝夜分各生五百子隨生自食雖盡不飽故知有胎生鬼也餘皆化生也人畜各四者即最寬也人四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生常人溼即柰女從菴羅樹溼氣而生化生即劫初之人故俱舍云二禪福將盡下生贍部洲畜具四者正法念經云化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乃至溼生也然禽獸雖殊皆畜生道攝餘獸皆胎餘鳥皆卵也諸餘微細等者如華嚴云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乃至云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以今經中無別說處不可搆虛而言故此結云不可具分品類也。
●二通難。
卵劣在初者二釋一約境具緣多者為首二約心從本至末為次。
應難云卵生最劣云何在初化生最勝云何居末二釋下通約境等者謂卵生必具胎溼化以未生處胎胎中必溼無而忽有為化胎生必兼溼化溼必兼化化不必兼餘但從於無而忽有故此則前前必具後後後後不具前前故為此次也約心等者謂眾生本因起業業識即根本無明與本性和合能所未分混沌如卵卵即卵㲉故藥師經云破無明㲉竭煩惱河無明發業蘊在藏識為胎受生為溼生時從無而忽有為化由是義故故為此次也。
二依止差別有色四禪無色四空。
依止差別者依止即是眾生身身其依止依止義異故云差別故次云有色無色等有色即以色為身無色即以四蘊為身又色界有四禪云云無色有四空云云如是品類不同故云依止差別問如有經云佛涅槃時無色界天淚下如雨既有淚下云何無色答所言無色者無業果色不無定果色故不違也。
三境界差別功德施云有想則空識二處無想則無所有處非等則有頂。
境界差別者雖言境界意明空等四處空識二處者無色界第一第二天也無所有處者第三天也非有想非無想者第四天也無麤想有細想故是三有之頂故云有頂問下二界皆有色何故唯言四禪以為色界又色界亦有一天名為無想云何唯指無所有處為無想耶答三界統論不出五事謂欲色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然非有無想即局於有頂一天色界一天雖名無想已從多分通名色界故但指無所有處為無想其餘三事從空識二處已下乃至欲界相望有無寬狹不同謂欲界具三色界無欲無色界唯想無色無欲故立有想之名色界雖有想恐濫上名故立有色之目欲界雖兼色想上已沾於二名揀異彼故但名欲界下下必具於上上上上不兼於下下故立名之本其在茲焉如有三人一人解經律論一人解經律一人唯解律揀別立號云云可知又欲界三欲五妙欲境勝故色界細妙色勝故無色想心勝故由是欲唯欲界色通二界想遍三界無想通上二界非有想非無想局上一界斯則不同功德施所釋也。
○二第一心。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我者即發菩提心菩薩所稱今佛說彼也涅槃者秦譯滅度今經上梵下唐故云而滅度之若具足梵音應云摩訶波利昵嚩喃此云大圓寂今經論中多言涅槃也。
即無住處涅槃不共二乘故云第一無著云何故願此不可得義生所攝故又云卵溼無想有頂則不能云何普入有三因緣一難處生者待時故二非難處生未成熟者成熟之故三已成熟者解脫之故。
無住處涅槃者然準唯識論說有四種涅槃一自性清淨涅槃凡聖同有二有餘依即出煩惱障有苦依身故三無餘依身出生死苦無依故然小乘以灰身滅智為無餘無餘有三一煩惱餘二業餘三果報餘大乘則以究竟寶所為無餘故智論說四住地煩惱盡名有餘依五住地煩惱盡名無餘依四無住處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槃故今即大乘之無餘四種之中無住處涅槃也謂不住菩薩變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斷涅槃即真無住處名為無餘若小乘無餘如有情滅減不別今不同彼故云不共二乘不共者即非彼四之第三則言同而意異也如法華經云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爾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此則二障都盡二死永離也第一者結歸偈旨仍釋科名意謂若非無住處之無餘焉得彌勒指為第一心耶無著下初二句難意云一切眾生五性差別云何皆入無餘涅槃三分半眾生不得成佛故云不可得義生所攝者答也此是無著立量成立皆可度也應立量云三分半眾生是有法定皆成佛故為宗因云生所攝故同喻一分半眾生意云涅槃經說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圓覺經云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此則是可得義安云不得又云卵溼等者舉難處難也卵溼則畜生難無想有頂即長壽天難雖舉二處意兼八難八難謂三塗北洲長壽天佛前佛後世智辯聰無根等難意云難處即不可度云何皆入有三因緣等者答也難處待時者此亦令成其種也意云難處眾生不可常定至非難處而度脫之若得成種遲速之間必須成熟發廣大心故合無遺非難處者雖即未度且令成熟已熟可知此稍同前護付之義也。
○三常心。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一性空故二同體故論云自身滅度無異眾生三本寂故四無念故五法界故。
一性空者眾生緣生緣生無性故即空也同體者同一真如性故故起信論云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論云下引證此語猶反應云眾生滅度無異自身寧於自身起於他想本寂者相本自盡不待滅故淨名云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問此與性空何別答前但即空此則本來成佛成佛即入涅槃故云本寂前淺後深可知無念者有念即有眾生如無瞖則空華不現法界者一真法界平等無差云何於中見自他相故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此上五義大雲之文然於中一三約所二約能所四唯約能五該本末也大抵意云若見眾生有可度者即生疲勞不能常度反此即常也又度與不度其心不二名之為常也故金剛三昧經云若化眾生不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
○四不倒心。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何以故者徵意云設所見有眾生可度此何過耶次通云若菩薩有我等相即非菩薩此是反明意云是真菩薩必無我為能度豈更見有眾生得滅度耶。
論云遠離依止身見眾生等相故無著云已斷我見得自行平等相故信解自他平等顯示降伏心中攝散時眾生想亦不轉如彼爾炎。
遠離依止等者依止即身見異名亦名相續梵云薩迦耶此云身見等者等於我人壽者也此名身見者以依於身起此見故故云依止身見眾生等相又身見為本諸餘見等依此而生故今皆遠離故云等相也已斷等者內無我即無自相無自相即平等平等即空義也信解等者以己方人也由內無自相故得外無他相中有故字是所以也既無自他之相即自他平等志公云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顯示降伏等者準無著論廣大第一當住常心當修不倒當降安住一段之中便具三義今此段文正當降義故云顯示降伏等也不轉者轉即生起義意云我見等不生起也我不生起正是降心義也爾炎者梵語此云智母即根本智能生後得故名智母以根本智雖內證真理而無能證之心今後得智雖外度眾生而無能度之念故云如爾炎也如是用意名不顛倒心反之即顛倒耳。
○二答修行降心問五初總標。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於法者統標諸法應無下正明修行問菩薩萬行何唯說一答萬行不出六度六度總名布施故偈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無著云若無精進疲倦故不能說法若無禪定即貪信敬利養染心說法若無智慧便顛倒說法。
統標諸法者謂色聲等六通名法故故魏經云不住於事菩薩萬行者謂自利利他事行理行如是等行無量無邊今言萬者且舉大數總名布施者謂第一即資生施第二第三即無畏施四五六度皆名法施偈云下引偈釋於中初二句標第三句配第四句結也一二三者謂一攝一二攝二三攝三也是則三施為能攝六度為所攝無著下攝所以也前二義顯法施義隱故疏明矣然要略明資生者資即外財也無畏者由持戒忍辱故無心害物設有冤家亦不讎報也若無精進等者起信云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等若無禪定等者下經云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動即無染義也擬心即差尚名為染況貪信敬名利等豈得非愆若無智慧等者說火溼水熱地動風堅名為顛倒若說事如事說理如理則非顛倒由是開一施為三施開三施為六度開六度為萬行萬行不出六度六度不出三施三施不出一種檀那是故此中唯言布施。
○二別釋。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本論但指三事謂自身報恩果報偈云自身及報恩果報斯不著護存己不施防求於異事。
但指三事者六境雖差統唯三事謂自下列偈云下釋初二句標斯不著者斯此也不令著此三事也次二句釋存己不施者釋上自身也為著自身不行施故求異事者釋上報恩果報也此非菩薩所行正行故云異事報恩酬過去之恩果報望未來之報自身不施義當現在護亦防也意令於此三世事中防護悉皆不著即是不住色等布施也。
○三總結。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前但指三事今則心境空有微細盡祛故偈云遠離取相心論云不見施物受者施者無著云不住相想有人將此結文為答降伏問非也前標次釋次結皆云無住都是修行中降伏之義何忽偏判配結之文為答別問。
前但指三事者意云前之三事收過未盡不妨有不著自身不著果報不為報恩而行施者亦非無住今則下顯今經意心即能緣境即所緣有即雙該心境及心境所餘收不盡者皆有字攝空者即離心境等相也問住境理有所乖離心此復何失答空有二法相待立名有之與空二俱是相隨墮一相非是常心是故此令一切皆遣微細盡祛者不論心境空有起心動念則乖法體是故一切盡令祛遣直須施時其心平等不起分別方成無住也問若然者生心動念則非無住且眾生心行任運非常若待相應畢竟無分若一向不施又不成佛因若行布施即墮住相進退不可其事云何答欲求菩提必須行施初行施時難頓相應要須用心方便隨順任運起念作意遠之用心多時自然任運得與理合從微至著漸次相應爾如起信說真如離言說名字心緣不及遂致問云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故答云若知一切法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云云偈云下引證上義故知心境空有等莫非相也論云下約離二執三輪釋上離相施物是法施者受者是人今皆不見則離二執名為二空二空皆離即三輪體空輪者喻也如車輪內虛方能運轉故老子云當其無有車之用三事體空能招佛果三事體實即墮世間斯則以無相輪摧三有相超出世間也無著下但證成上義相即境也想即心也有人下指斥謬判如文。
○四顯益。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此亦別斷一疑應云無住則無福德疑也大雲二十七疑從此便為第一云無住有福疑今則不取為大段疑數何者緣是答問之中曲分疑也故論云得降伏心故是以次說布施利益不住相者施成就義次後方始文勢云自此已下一切修多羅示現斷生疑心也。
●疏二初科釋文意。
初句徵者論云若離施等相想云何成就施福若菩薩下釋於中三初法說為疑無福不可思以斷之東方下喻說可知菩薩無住相下法合。
若離等者釋徵意也以魏經云不住相想遂疑云若存施想即有施因以有施因方有施果既無施想則無施因因尚不成果何得立如放債須記若忘誰還此疑同無記心中行施也法中亦爾不可思量者以是無相施福故不可思量喻中東方是眾方之首是故先明南西北方如次例說法喻皆同不可思量意云非謂無空此空相對義在合中。
●二別辨喻旨。
虛空者無著云猶如虛空有三因緣一遍一切處謂住不住相中福生故二寬廣高大殊勝故三無盡究竟不窮故。
遍一切處者謂色非色中皆有空故謂住下法合也住不住中皆有福故謂近感十王住中福遠招菩提不住福又近得色身住中福遠得法身不住福空雖無相非謂無空福雖不住非謂無福二者寬廣即橫遍十方高即豎窮三際大即通該橫豎如上之義法喻皆大殊勝者喻則三災不壞法則四相不遷三者無盡究竟不窮蓋一義耳然世界有盡虛空無窮有漏有窮無漏無盡三種常義厥在茲焉大抵意云無住之福遍滿一切無住之福高大殊勝無住之福究竟不窮猶如虛空思量不及以稱法界故得如斯義利昭然復何所惑。
○五結勸。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但應如所教住者問前令不住此又令住住與不住何是何非答前令不住用心此令住於不住不住而住即住真空如鳥不住空卻能住空若住於空即不住空也故魏經云但應如是行於布施準此答三問已便合經終入流通分緣空生於如來答處生起疑情所以為斷斷已又起展轉滋多執盡疑除終二十七段由是更有次下經文也。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五卷(終)
校訛第五紙(十七行唯北藏作佳楞嚴寺流通本同誤)第十四紙(十二行也北藏作九)第十五紙(一行冀北藏作翼)第十七紙(四行問北藏作聞)第十九紙(十三行第三字獄北藏作嶽)第二十一紙(五行其北藏作具)第二十三紙(十行果流通本作界)第二十四紙(十行洲北藏作州)第二十六紙(八行見字下北藏脫等者二字十四行字北藏作自)第二十七紙(二行北藏無眾字)第二十八紙(十一行檀北藏作壇已上流通本皆同誤)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六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谿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二躡跡斷疑。
躡跡斷疑者謂躡前語跡斷彼疑情經中雖不顯有疑辭而伏在文內故但言斷而不言起也彌勒頌中亦同於此故偈云調伏彼事中遠離取相心及斷種種疑亦防生成心。
●疏二初約論分文。
論云自此已下示現斷生疑心於中文分二十七段。
示現者二意一則空生假設云為二則指示顯現故。
●二依論科釋二十七如疏列。
○一斷求佛行施住相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疑云為求佛果行施即是住所求佛相云何無住又不住相為因豈感色相之果因果不類故。
為求等者指疑起處也此從不住相布施中來為聞前不住三世空有等相方名真施遂疑云凡所行施蓋為求佛既有所求云何無住又不住等者此縱難也設使因成無住此亦非理故次云因果不類故夫為因果必須相類有即俱有空即俱空染淨皆爾既若色相是果云何以無住為因則因空果有理恐不然今將果驗因因合有住佛說無住是誑我耶。
●二依經斷疑四如疏列。
○斷之文四初舉疑因以問。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意云於汝意中還可用三十二相之身見法身如來為不可耶此相是起疑之因故舉以問。
本秖因以相為佛故對前不住相起疑佛舉疑起之因問答欲令除斷。
釋疑起之因也以二乘人唯取丈六相為真佛既將此相為果故不信無住之因因果不相類故佛今舉果以問令知果海無相自然於因不惑無住也。
○二防相得以酬。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空生見佛舉相以問即知不得相求故答不也。
遮防疑者欲以相求令得見佛故答云不可以相得見論云為防彼相成就得如來身。
遮防等者意恐末代眾生不達此理取相為真故此遠遮迷見準義則正斷空生現行遮防未來種子也遮斷之義具在懸談論云下引證問經中云見論釋云成就豈合佛意耶答既作此見必作此證故無違也。
○三釋體異有為。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徵意云以何義故不以三十二相見法身如來釋意云以如來所說三十二相之身相即非法身之相故即猶是也非猶不也本文猶倒正言不是也。
相是有為生住異滅佛體異此故非身相偈云三相異體故者佛體異於有為三相也住異二相同是現在故合為一若細分即四故唯識云生表此法先非有滅表此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
相是等者謂三十二相蓋是鏡智之上所現影像既墮有為之數故當四相所遷況對機宜有無不定焉可將此而為法身故言相是有為等此釋經中如來所說身相也佛體異此等者法身佛體異此有為故說三十二相不是法身相也此釋即非身相偈云下引證具云分別有為體防彼成就得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於中初二句義當前段後一句當次科第三一句合當此文故偏引證佛體下轉釋偈文即經云即非身相住異下釋三相義以前標四相此偈唯三者以生在過去滅屬未來住異二種同處現在又此二相不相捨離即住而異即異而住以同時處故合為一恐濫常住但標異也若細下約義細分即為四也此引唯識釋相謂從無而有名生自有而無為滅前後改變為異暫爾相續為住然法身如來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故異此也。
○四印佛身無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意云夫一切相皆從妄念而生是故佛相亦是虛妄若分別不起相自無生即見非相諸相既亡唯是覺體名見如來由是則知佛身無相。
●疏二初釋前二句二初正釋。
非但佛身無相但是一切凡聖依正有為之相盡是虛妄以從妄念所變現故妄念本空所變何實。
非但者不獨也凡即六道眾生聖即三乘賢聖依有淨穢正即凡聖為對依報故重牒之諸法雖多不出此四雖舉四法該一切也此釋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恐人聞說身相非相將謂唯獨佛身今言凡所以遮局見以從下釋所以凡聖染淨勝劣雖殊皆從念生無不虛妄念無自相不離覺性念尚無性況所現相而實有耶以念是所依相是能依所依尚虛能依何有其猶皮既不存毛將安附。
●二引證。
故起信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之相。
於中順顯反顯詳而悉之。
●二釋後二句二初正釋。
若見諸相等者遮離色觀空也恐聞相是虛妄又別求無相佛身故云相即非相便是如來不唯佛化身相是如來所見一切相相皆無相即如來也。
遮離等者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離色求空斯為大失故此遮矣不唯等者又恐聞相即非相是如來將謂只約佛身相說除佛身外相非如來故云一切相皆無也此釋經中諸字也譬如鏡中現一人像兼現餘物不唯人像空處是鏡餘物空處亦皆是鏡合法可知如是了者則知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
●二引論釋四初引起信。
故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
此有二意一證諸相皆無相義以相依念生覺體尚離於念何況於相耶二證諸相無處皆如來義離念之相名為法身法身既等虛空虛空何曾有相無相平等攝一切相即是法身下文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又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故云不唯等也。
●二引肇注。
肇云行合解通則為見佛。
此即明見法身佛之行相恐人聞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便希無相之佛昭然目前若如是者何殊彼相故云行合等智與理冥心與神會故云行合解通者如前解了一切相非相也前是真見此是似見故起信云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三引本論。
偈云離彼是如來者離彼三相是法身如來也。
即前殘偈此依天親論釋。
●四引無著。
無著則於色身但離遍計不執色相即真色身故彼論云此為顯示如來色身又此當第三欲得色身住處。
離遍計者不執虛相為實故唯識云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真色身者有兩意一則以虛妄為虛妄但如其事不必取不生不滅以為真也如以水月為水月雖似而非真矣故華嚴云於實見真實不實見不實如是解法相是則名為佛二謂相即無相同法身故攝末歸本名真色身即真善妙色也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金剛不壞之身問前則泯相此乃存相何相違耶答前顯法身故云相即非相今明色身故言無相即相蓋以果佛必具二身二身相即如波與水兩論之中各顯一義言似相反意實相符菩薩巧便妙在於此故彼下兩文皆證顯色身義耳然此一段疑中從微至著明真應二身總有六重一明佛相非相二明佛相非即如來三明一切相皆非相四明一切相非相皆如來五明唯證相應無佛可見六明無相之相是真色身然此六重前前則淺後後轉深文不累書理即頓現達者所見必須一時無前後耳。
○二斷因果俱深無信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無住行施因深也無相見佛果深也未來惡世必不生信空說何益。
初四句指疑起處無住等者此指正答住修降問也無相見佛即前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未來下結成疑也意云因果既皆無相即因果俱深如我親承方能領悟末世鈍根云何信受既不信受空說何益耶。
●二依經斷疑四如疏列。
○斷之文四初約無信以呈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問意云未來末世能有眾生聞此因果俱深章句生真實信心不頗能也意揀汎爾之信故言實信。
魏云頗有眾生於未來世云云今略此句者影在後五百歲也句詮差別章者解句實信者大品云於一切法不信是信般若。
魏云等者引魏本會文魏經有之此經闕者羅什巧譯妙在影略耳亦可此文通約現未為問以佛世時亦有難信此深法者如諸小乘及外道等法華會上猶有退席聲聞況今般若至下佛答但舉末世以況現在末世尚有佛世豈無故今秦本不言未來等也句詮差別者以名但詮諸法自性如言色即揀非心等言心揀非色等然其色心各有多種而未明此何色心耶句能分辨真心妄心形色顯色等故云句詮差別也章解句者以句雖詮差別而未廣顯義理以真妄形顯色心之中含多義故章能明之故云解句章猶彰也疏文順義故先釋句大品下明信之相謂見有色心三科等法是信一切法也今以般若照之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是不信一切法方名信般若矣其猶淨眼不見空華若執空華豈信淨眼法合可知。
○二訶疑詞以顯信。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莫作是說者訶勸之辭豈謂後世一向無信如佛滅後末法之中有戒定者能於深義實有信心信此為實也。
後五百歲者大集云初五百歲解脫牢固第二五百歲禪定牢固三多聞四塔寺五鬥諍皆如初二句例本疑惡世無信故舉惡世以斷疑持戒修福者戒定也以此為實者正解無倒無著云增上戒等三學顯示修行少欲等功德戒出三塗定出六欲慧出三界。
大集下明佛滅後有五五百歲前前勝後後劣解脫者證也即三乘聖果禪定者行也即漏無漏大小乘事理等定也多聞者解也即頓漸偏圓空有等解此上三者前必具後後未必具前塔寺者謂不求至道多好有為以身外資財修世間福業等鬥諍者此明佛法之中多有諍論且如西天大小乘宗分河飲水大乘之內性相又殊小乘之中二十部異各皆黨己自是非他爰及此方未免於是若相若性南宗北宗禪講相非彼此朋黨互不相許名鬥諍也皆如例者須有五百歲及牢固之言牢固者人多相襲決定不捨也然此但就增勝說之非不相通如佛滅後二百年內育王造塔豈局第四耶又菩薩藏經云後五百歲無量善人修禪定解脫多聞豈唯一二三耶今經云後五百歲即此時也雖當鬥諍之代亦有戒德之人是知五種牢固但約增勝而說本疑下即以斷疑之文照前呈疑之處是顯空生疑於惡世無信也前引魏經以證斯義惡世尚爾況餘世耶戒定下約三學釋定是福體故對於定正解無倒者既有正解必無倒惑以解因果無相道理名為實信即慧學也無著下引證魏經云有持戒修福得智慧者彌勒頌云說因果深義於後惡世時不空以有實菩薩三德備三德即是三學今文但取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即是慧也若其無慧孰能以此為實而生信耶少欲下持戒少欲修定靜亂習慧斷惑故言等也言增上者以戒等三學是增勝上法經中說為三決定義戒出下辨三益相有戒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四洲六欲故戒經云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當護戒足勿令有毀損定出六欲者欲界無定故得定者生上二界故圓覺經云棄愛樂捨還資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慧出三界者三界之本是其業惑有智慧者悉能除遣業惑既遣自然超越故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然淺慧尚能得出三界豈況大乘甚深般若。
○三明能信之所以二初明歷事善友積集信因。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反顯順明之意可知。
無著云顯示集因於多佛所明久事善友則緣勝也種諸善根明久伏三毒則因勝也。
緣勝者雖則益我為友人皆友焉且凡不及聖小不如大因不及果一佛雖果不及多佛既云無量千萬故云緣勝也因勝者三毒即貪瞋癡此明能害有情故貶云毒以生起即是不善久伏故名善根故華嚴云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唯識云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有生長義故名根也善與不善皆由此三苟能伏之乃名因勝因緣俱勝方起此信是知實信誠不易得一念尚爾況乎永信及持說等耶。
○二明善友所攝成就信德二初明攝受得福顯福德門。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意云信經之人得無量福如來於彼咸悉知見如是無量福者指信經福同前不住施福十方虛空不可思量也。
●疏二初釋佛知見。
無著云謂於一切行住所作中知其心見其依止故此等顯示善友所攝論云若不說見或謂如來以比智知若不說知或謂如來以肉眼見故須二語。
行住等即四威儀中各有所作差別故心者即受想行識四蘊謂相應不相應思何事念何事取捨憂喜等念皆名心也依止者即色身為四蘊所依止故今約義標故云依止即行住坐臥屈伸俯仰等斯則生心起念無所不知舉動施為靡不咸見蓋佛智眼廓爾無邊依正斯在豈不齊鑒法華云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心無形相故但言知身質既彰故得云見斯人德行既備善根夙成佛不攝受於理如何故云此等顯示等然則佛智無偏觀生如一有感斯應其誰謂之不然論云下或問見之與知說一則可云何經內具言之乎故云若不說等以凡夫亦有知見見通肉眼知兼比量由是故有不知不見今佛知見非同此也謂於見處即知非如比量知知處即見非同肉眼見即無事不知無事不見經標悉言其在茲矣故彌勒頌云佛非見果知願智力現見。
●二釋得福德。
得福德者魏云生如是福德取如是福德論云生者能生因取者熏修自體果義無著云生者福正起時現行取者即彼滅時攝持種子此云得者生取二義不離於得得之一字生取俱攝。
先引經論云下釋義能生因者正修福業即信解持說者也自體果者即熏成種子自體後感當果也正起者作福之時當於現行彼滅者謂現行滅謝種子方成蘊在識中用感當果此云下正會今文以得之一字生取俱含謂生得取得也秦譯之妙其在此矣。
○二明攝受所以顯智慧門。
●疏二初敘意。
由無二執故得攝受。
謂無我法二執分別是得攝受所以也。
●二科釋二如疏列。
○文二初正明已斷麤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疏二初節釋經文。
初徵信者以何義故得如來悉知悉見後釋二一無我執執取自體為我計我展轉趣於餘趣為人計我盛衰苦樂種種變異相續為眾生計我一報命根不斷而住為壽者二無法執論云無法相者能取所取一切法無亦無非法相者無我真空實有。
徵意可知釋中我者謂執自五蘊總相為我人者計我死已生天天死為畜等故梵語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即是人也眾生者計我眾多之法相續生故壽者亦云壽命計我一生壽命不斷絕故然我是總主人等為別攝別歸總故言我執由是三中皆言計我等也然上四相雖是經中所無不可不了耳能取等者心境俱亡也以萬法雖多統唯心境心境各有無量差別故云一切也真空等者雖即諸法皆空非謂一向非相但以離執真空不斷故故云亦無非法相也。
●二商較經旨。
然離二執正是得佛知見成就淨信之本善根福德卻是相兼故論云有智慧便足何故復說持戒功德為示現實相差別義故亦有持戒功德依信心恭敬能生實相故不但說般若。
此明得佛知見之兼正也故論下引證中有徵釋詳而示之實相差別者實相即無差別但是能生實相方便有差別耳持戒功德即指前段信心等者下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彌勒頌云彼人依信心恭敬生實相不但說者意謂能生實相有多方便不必獨說智慧前云離執此言般若者由是般若能除執故前約所斷此約能斷能所雖異而意不異也。
○二因顯未除細執。
未除細執者謂二執俱生任運起者前離分別麤執已能成就淨信得佛知見猶殘細執未除究竟障於聖道故今顯示令其斷之。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徵意云以何義故要無法非法相釋意云由取相故即著我人等餘文云云可以詳悉。
●疏二初釋總明二相。
若心取下總明二相總解取法非法盡名相也亦是建立取相則我等相便生立義宗也。
總解等者經云若心取相相中意含法非法相故云總也亦是等者以次文別明取法非法皆著我人等相故此且是立其宗也。
●二釋別明二相。
若取法下別明二相。
●文二初正辨二相。
論云但有無明使無現行麤煩惱示無我見故無著云但取法及非法相轉非我等想以我等想及依止不轉。
無明使者法執俱生也是無明住地所攝故名為使現行等者即我執分別現行前已斷者示無我見者結成上義但取等者即前無明使是所有者轉猶起也我想者我執分別現行也依止者分別種子為彼現行所依止故亦可法執分別名為依止與彼我執所依止故斯皆不起也。
●二別解徵意。
中有徵者取法但為法相何故便著我等釋云取非法亦著我等何況取法以後釋前也。
文意可知以後釋前者不如云以細釋麤義則易見問二乘之人亦有法執云何不起我見耶答以二乘人從初修行偏斷我執至無學位麤細盡除是故雖有法執而不起我執今約大乘學者雙斷二執分別並遣俱生兩存由是二執任運而起也故無著云以我相中隨眠不斷故則有我取。
○四示中道之玄門。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是故者由前取法非法皆著我等故所以勸令不應即入中道也以是義故者由是不取法非法故。
初正結歸中後引說以證筏喻者假言顯義不應如言執義不執即為不取非全棄也偈云彼不住隨順於法中證智論釋云不住者得證智捨教如到彼岸隨順者隨順彼證智之教法如未到岸無著云法尚應捨者實相生故何況非法者理不應故。
結歸中者不應取法離有也不應取非法離無也既離有無即歸中道假言顯義者謂所言非法是顯法體離於性計若無非法之言罔知彼義餘皆例此當知義不自顯必假於言故淨名云無離文字說解脫也不應等者謂雖聞非法不得如言便執空義此遮一向執言者也不執等者謂若全棄非之於言則安解諸法空義將知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此遮一向離言者也是則全執全棄二皆不可故華嚴疏云夫法無言象非離言象無言象而倒惑執言象而迷真偈云等者餘兩句云如人捨船筏法中義亦然論云下轉釋偈文得證智等者以言詮智得智忘言忘言即不住也如乘筏渡河至岸捨筏隨順等者未得證智不可都忘其言未達彼岸不應捨筏實相生者實相名法得實相智無相無得故云應捨以實相無相故唯識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理不應者此實相法尚不可得況離實相外一切法耶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故故云非法不與理合故不相應以是例非故云何況。
○三斷無相云何得說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向說不可以相見佛佛非有為云何釋迦得阿耨菩提云何說法。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從第一中來以彼文云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佛非有為者此指偈云分別有為體防彼成就得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故云非有為亦是按定立其理也云何下結成疑既若佛非有為即不合有得有說因何釋迦於菩提樹下得菩提前後諸會說法既有得有說即墮有為云何前言不以相見作無為耶。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問答斷疑四初舉疑因以問。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意云於汝心中所謂如何謂我得菩提為不得耶謂我說法為不說耶伊本疑此故舉問之。
佛問得不意顯不得故無著云顯示翻於正覺取故。
佛問等者空生疑得疑說佛即順疑以問辭雖云得意顯無得試其所答解與不解無著下引證彼疑有取佛顯無取以無破有故云翻也說法例之。
○二順實理以酬。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定者實義謂無實法名菩提無實法名如來說此一向約勝義答也。
偈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引偈者餘句云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意謂釋迦如來是其應化應化之相俗有真無是故答中皆言無定準金光明經及攝論說佛果無別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此是真佛今既異此豈得言真故云應化非真等。
○三釋無定法之言。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徵意云以何義故無定法可說耶釋意云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諦理若此欲何說哉說尚不得欲何取哉取即得也是故上云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等。
●疏二初引無著。
無著云不可取者謂正聞時不可說者謂正說時非法者分別性故非非法者法無我理故。
正聞等者此則聞而無聞說而無說非謂全不聞不說也如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是茲義矣分別性者一切諸法皆依妄念而有差別念尚無念法豈是法故云非法法無我者但分別性亡即是法無我理此理不無故云非非法也。
●二引天親二初釋文。
論云彼法非法非非法依真如義說非法者一切法無體相故非非法者彼真如無我實相有故。
依真等者此且標立所依之本後於其上說離有無一切等者緣生之法本無真實之體亦無真實之相故云非也實相有者諸法既無即真實相實相不無故云非非法也此即非卻非法也。
●二通難。
何故唯言說不言證有言說者即成證義故若不證者則不能說。
難意云本來疑證疑說問答悉以雙該今於釋所以中何故但言所說而不言證耶有言下釋也此乃以說反驗於證且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內無德本外豈能談故但言說自表其證也又此言取即是證也。
○四釋無取說所以。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徵意云所以言無取無說非法非非法者何也釋意云聖人即是無為無為即無分別若有取說法非法等皆屬分別不名無為何為聖人故無取說等言賢聖者賢即是聖鄰近釋也。
魏云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論意云聖人但依真如清淨得名非別得法故無取說而有差別者論云真如具足清淨分清淨無著云無為者無分別義故是故菩薩有學得名如來無學得名初無為者折伏散亂時顯了故後無為者唯第一義者無上覺故三乘賢聖皆修證無為故通說為差別。
魏云等者問行位通於賢聖云何唯取聖人答若以通論即該賢位此明證果深淺故唯言聖得名者即差別也以諸聖人皆約證無為差別之義而立其名如證遍行真如得名歡喜地菩薩等此則得名差別蓋一義耳論意等者謂登地已上隨證一分真如皆斷一障二愚即是一分清淨約於此義便立一名乃至佛地例皆如此非別得法者無得而得即是真得菩提若言有得即是不得當知菩提樹下都無實事故偈云應化非真佛等故無取說者結歸經文無分別義也具足清淨者佛也謂一切惑習悉皆斷除蕩無纖塵純一無雜故分清淨者菩薩也分斷諸障分證真如垢未全除故名為分故佛頂經云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廣如序中滿淨覺者處說無著下約無為差別明賢聖也無分別者即無為義無所作為故云無為無為真如蓋是一法菩薩等者有分別故有所為故如來等者無分別故無所作故初無為者菩薩也折伏等者此約在觀分別不生分得相應故云顯了後無為者如來也無復分別是真無為即第一義也此約於佛故復云者更無過上故云無上覺即佛也三乘下結通諸乘以二乘之人亦分證真理故此通攝也是知三乘賢聖皆修證無為所證雖無淺深能證有其差別猶如三獸同渡一河能度有差所度無別故大品云欲求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求緣覺菩薩無上佛乘皆言當學般若波羅蜜是故經云一切賢聖也。
○二校量顯勝四。
問本因善吉起疑所以世尊為斷斷疑既已何用校量答論云法雖不可取不可說而不空故意云恐有人聞是法不可取說便欲一向毀廢言教故此校量顯勝令其演說受持故大雲於此開立第五不空福德疑以論文不言斷疑故此不立也。
○初舉劣福以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意云七寶最珍三千最大用此布施福多不多。
俱舍偈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七寶者金銀琉璃珊瑚碼瑙赤真珠頗梨。
俱舍等者明三千世界也四大洲者謂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日月者即一四天下同一日月之所照臨蘇迷亦云須彌盧但梵音楚夏耳此云妙高山四寶所成高八萬由旬欲天者六欲天也謂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世者色界初天也於中復有三天謂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各一千等者如上各滿一千方成一小千界此小千等者又一千箇小千界方成一中千界此千等者又以一千箇中千界方成大千界皆同等者謂四禪已上三災不及故不說成之與壞三禪已下統維三災故云同一成壞就中從初禪已下同火災二禪已下同水災三禪已下同風災七寶等可知。
○二釋福多以酬。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答文可見徵云以何義故說多釋意云不約勝義空故說多是約世諦有故說多。
無著云是福德者標牒即非者約勝義空是故者約世俗有。
勝義空者此門是絕相無為不可言福與不福福既不有無以言多世俗有者此門是有相有為可以言福以有福故兼可言多。
○三判經福超過。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經意可知然四句尚爾況全部耶。
●疏二初正釋經文。
偈云受持法及說不空於福德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
偈釋持說因明勝之所以望後經文有似太疾以偈文連環不可分故悉之受持及說者標二法門不空福德者謂持說此經不同寶施空得福德更得何物次文是也福不趣菩提者謂寶施雖多但成世間有漏之福終不能成無上菩提二能趣菩提者謂持說此經斷除煩惱煩惱盡處即是菩提故。
●二別示句相。
四句者但於四句詮義究竟即成四句偈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此最妙也然但義具四句持說即趣菩提文或增減不必唯四義若闕者則互成謗。
詮義等者謂以一句詮一義一義為一句四義方成一偈一異有空常無常等皆各有四句然今經四句人說不同有說取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為四句有說取若以色見我等為四句有說一切有為法等為四句有說但於一經之中隨取四句經文便為四句有說始從如是終至奉行方成四句然上諸說皆非正義如凡下明正義斯則約有無等為四句也謂第一是有句第二是無句第三是亦有亦無句第四是非有非無句文義兼備故云最妙以此四義能通實相即是四門然但下通妨先問且一二二句皆是四言第三一句獨成六字文既增減云何成偈故此釋也持說等者以此四義是萬法之門若了四義即通萬法萬法既通豈有菩提而不證哉文或等者但論其義義不在文義必周圓文從增減義若等者謂闕之成謗具之成門成謗者謂闕無成增益謗闕有成損減謗闕非有非無成相違謗闕亦有亦無成戲論謗以有則定有無則定無餘二例之故成四謗何以故法不如是故不如法見故斯則般若波羅蜜猶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取也具四句者謂義無所闕故有不定有是即無之有無不定無是即有之無餘亦例之隨於一句之中圓見四句之義不墮增減等謗故成門也何以故法如是故如法見故斯則般若波羅蜜猶如清涼池四面皆得入但以人依於法法異人乖苟法義之所全豈菩提而不證矣故言受持此經勝於施福。
○四釋超過所以二初正釋。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徵意云以何義故持說此經勝於寶施釋可知。
諸佛菩提法者論云名為法身於彼法身此二能作了因一切諸佛者即報化身論云於此能為生因。
諸佛菩提法者揀非餘乘菩提法也然餘菩提非此不出但舉勝者而以例之此二者持說也了因者以法身是本真之理不生不滅但以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持說此法妙慧自彰觀破煩惱法身現矣生因者報化之身本來無有萬行所致故名為生故彌勒頌云於實為了因亦為餘生因魏經云一切諸佛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二轉釋。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言佛法者約世諦故有即非佛法者約第一義即無。
第一義中無有佛法從經出也。
第一等者謂俗諦相中有迷悟染淨凡聖之異故說佛法從經而出真諦之理離於迷悟染淨凡聖之相故不可說出佛法之義也故圓覺云一切如來圓覺妙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然則本論異此不能煩述。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六卷(終)
校訛第四紙(七行引楞嚴寺流通本作言)第六紙(十八行明流通本作名)第八紙(十三行云北藏作去流通本同)第十一紙(一行黨三行黨北藏皆作儻流通本同)第十二紙(十五行意北藏作異二十行緣北藏作終流通本並同)第十四紙(五行受北藏作授流通本同)第十五紙(二行含北藏作舍流通本同)第十七紙(三行殘流通本作淺十三行含北藏作舍流通本同)第二十四紙(八行遍北藏作偏九行論北藏作論流通本並同)第二十八紙(八行具北藏作見流通本同)第三十紙(十行魏北藏作為流通本同)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七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溪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四斷聲聞得果是取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向說聖人無為法不可取說云何聲聞各取自果如證而說。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從第三中來不可取說者以前文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云何下結成疑也前云一切賢聖通於三乘故疑聲聞得果是取如初果人證自初果亦自說言已證初果等。
●二依經斷疑四如疏列。
○斷之文四初入流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問意云於汝意中如何汝謂須陀洹人作念云得須陀洹果不答言不也徵意云若如是者以何義故得名須陀洹釋意云但約不入色等境界即名須陀洹。
●疏三初正釋經文。
須陀洹此云入流入聖人流故亦云預流預聖人流故秖由不入六塵名入聖流不是別有所入故論云聖人得果不取一法不取六塵境界故名逆流乃至羅漢不取一法以是義故名阿羅漢。
入流者四果名為聖人今從凡夫刱入聖類故流類也預廁也秖由下釋得名所以入者取著義若取六塵即滯凡流不取六塵名入聖流是知功過在人不在六塵境界據此則何有別法而為所入耶論云下引證上義不取一法者不唯六塵也名逆流者逆凡流也謂若取六塵即入凡流逆聖流既不取著即入聖流逆凡流也乃至下例明餘果初果尚爾況餘果耶。
●二商較果證。
然非不取無為自果但於證時離取我等煩惱是故無如是心我能得果若起如是心我能得果即為著我等。
或問既皆不取應亦不證故此釋也但於下轉釋意明但無取心非謂不證若起下反明凡夫著我既由起心聖人無我必不起也。
●三結斷疑情。
故知得果是不取義何得疑云是取。
空生本謂證果是取故生疑今明無取方成證義永異所疑也若準斷疑斯文已畢以四果是小乘賢聖修證行位是故經中具而明也然此四果復有四向謂向於果故即須陀洹向等於四果之中初為見道次二修道後一無學道且初修行得入見道謂十六心斷三界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麤惑得初果證謂三界各有四諦每諦下各有煩惱即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四諦之下或具或闕故成八十八使雜心論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除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謂初句即欲界苦諦下全具十使次句即集滅二諦下各除三見即身邊二見及戒禁取所以除此三者緣身是苦本觀苦已斷身見邊見依身而起故亦隨亡無戒禁取者以集諦不計非道為道滅諦又非修位是故皆無戒禁取道當修位卻或有之故不除矣故云道除於二見不除戒禁也由是苦下具十集滅二諦下各七通前即二十四道諦下八合三十二後句云上界不行恚即於二四諦下各除一瞋每界各有二十八共成五十六兼下欲界三十二即都合為八十八也云何十六心謂欲界四諦下各一忍一智以成八心又合上二界為一四諦類下欲界觀斷亦各一忍一智以成八心二八即為十六心也忍即無間道是正斷惑時智即解脫道是斷了時所謂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乃至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道類智斷至十五心道類智忍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心道類智時名證初果入於見道為須陀洹分別麤惑一時頓斷猶如劈竹三節並開即以見諦八智為初果體初果行相略明如是餘之三果佇見次文。
○二一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問答及徵意皆同上釋意明斯陀含者但於人間天上一度往來雖復往來實無往來之者只約此義名斯陀含。
斯陀含此云一來斷欲界六品修惑從此命終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便得阿羅漢果故名一來而實無來者已悟無我誰能往來。
斷惑者謂欲界修惑有四即貪瞋癡慢此是俱生細惑任運起者障於修道以難斷故分為九品所謂上上乃至下下此九品惑二三果人斷之斷至五品名二果向斷六品盡名第二果故俱舍云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一往等者以九品修惑能潤欲界七生謂上上品潤兩生次三各一生次二品共一生下三品共一生今斷六品已損六生猶殘下三品潤欲界一生是故一往天上更須一來人間受生斷餘惑也便得等者問據此次第合是第三云何僭言便得羅漢答所言便得羅漢等者非謂逾越不證第三但約欲界惑盡往而不來望一去說故云便得等也不若改便得為直至何也餘下三品一生斷盡便往羅漢即不須前來和會也故名下結成第二果即以見道八品無為及修道六品無為為此果體無我等者由無我故不計去來非謂不去不來但不計去來之者其猶魯般匠士刻木為人雖復驅使往來實無情慮所計。
○三不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問答徵意亦同上釋意云阿那含者一往天上更不再來雖爾不來亦無不來之者但約此義名阿那含。
阿那含此云不來亦云不還斷欲界九品修惑盡命終一往天上更不還來下界故云不來而實無不來義同前釋。
不來不還蓋是一義斷惑等者謂前九品惑中餘下三品斷至八品名三果向斷九品盡名第三果故俱舍云斷惑七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全斷盡即得不還果更不還者欲界修惑但餘三品三品煩惱共潤一生今已斷之更無惑潤杜絕紆絆故無再來故云下結成第三果即以見道八品無為及修道九品無為為此果體此二三果人斷惑猶如截木橫斷而已知之同前者合云已悟無我誰能往來。
○四不生果。
●疏二初辨得名。
阿羅漢此釋有三一無賊三界見修煩惱盡故二不生不受後有故三應供應受人天廣大供養故。
三釋者由有三義故存梵音無賊者意以煩惱為賊謂斷人慧命劫功德財致使行人失於聖道流迸生死曠野不達涅槃寶所為害頗深故名為賊見修等者謂上二界各有三種修惑謂貪癡慢此惑微細難除故約八地分之每地分成九品都合七十二品每品各有一無間一解脫斷至七十一品名阿羅漢向斷七十二品惑盡成阿羅漢此果斷惑如登樓臺漸陟漸高見修合論兼欲界一地總以八十九品無為為此果體若約四果有為出體者即初果唯取道類智一解脫道為體第二唯取斷欲界九品修惑中第六品一解脫道為體三果唯取第九品一解脫道為體羅漢唯取有頂地第九品中一解脫道盡智為體所言無為即離繫果有為即等流果不生等者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然前三句即是盡智後句即是無生智謂不向三界之中受有苦身也以世間因亡果喪出世間因成果證故應受等者為超出人天故堪受人天供養若或一種淪溺寧堪供之故俱舍云供養阿羅漢得現在福報蓋由業煩惱盡福田勝故當知未出三界受他供養者大須隨順出離豈得安然免之哉。
●二分科釋三如疏列。
○文三初舉所得以問。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二明無取以答。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上問意此答及徵意俱準前可知釋意云阿羅漢者無煩惱不受生應供養以是義故名阿羅漢除此之外更無一法名阿羅漢若阿下反釋云若或作念言我得阿羅漢果便著我人等相則與凡夫何所異哉由此驗知的無是念。
○三引己證令信。
此則以己方人也亦令眾生皆亡是念入於聖道故。
○初明佛先印。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意云佛於往日曾說於我得是三昧人中第一。
無諍者不惱眾生能令眾生不起煩惱故佛讚之十弟子中善現第一離欲者三界煩惱但有貪心盡名為欲非唯欲界。
不惱等者若人嫌立則復為坐乃至不向貧家乞食皆為不惱他也能令下釋既不惱之煩惱何起第一等者謂十大弟子各有一能皆稱第一即迦葉頭陀阿難多聞舍利弗智慧目連神通羅睺羅密行阿那律天眼富樓那說法迦旃延論義優波離持律須菩提解空今言無諍者秖由解空得無諍故亦如夫子十哲各有能事謂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離欲等者謂貪使煩惱通於三界斷盡此貪方真離欲也問若然者則但是羅漢皆斷三界煩惱云何善現稱第一耶答所言第一者蓋約無諍不約離欲也故經云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又魏經云我若作念世尊則不記我無諍行第一意者以空生獨得無諍三昧故於諸離欲羅漢之中稱為第一也。
○二彰己不取。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意云佛雖讚我我於此時輒無是念。
○三卻釋佛意。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意云若我當此之時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果佛則不說我為樂寂靜者只緣不作是念故佛讚之無所行者即不作念也故此中反說即言若作是念順釋即言實無所行。
論云離二種障一煩惱障得阿羅漢故離二三昧障得無諍故離故無所行阿蘭那者此云寂靜。
離煩惱障者謂貪等十使麤細盡除離三昧障者三昧是定障即是惑三昧之障依主釋也不同煩惱即障持業釋故然此二障離各有由離煩惱障得羅漢故離三昧障得無諍故寂靜者寂靜即是無諍定意言須菩提是樂寂靜之者。
○五斷釋迦然燈取說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釋迦昔於然燈佛所受法彼佛為此佛說法云何言不可取不可說。
初二句先述疑意即釋迦因中為善慧仙人蒙然燈如來授記云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由此增進入第八地故云受法廣有因緣如第十二中說云何下指疑起處便結成疑此亦從前第三中來以彼文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故。
●二依經斷疑。
斷者。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問意云於汝意中如何謂我昔於然燈佛所於授記言說之中有法為所得為無所得答意云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授記言說之中實無法為所得。
於法實無所得者然燈佛說說是語言釋迦所聞唯聞語言語言非實智證法故論云釋迦於然燈所言語所說不取證法以是義故顯彼證智不可說不可取。
說是語言等者以是語言故無所得語言非實者謂語言從緣緣無自性舉體全空空故無得也斯則聞而無聞說而無說智證法者釋得記之由也意明但以自無分別智證自無差別理智與理冥境與神會豈有所說所得耶論云下引證上義證法離言說相故不可說證法離心緣相故不可取也。
○六斷嚴土違於不取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法不可取云何諸菩薩取莊嚴淨土云何自受法王身。
初句指疑起處此亦從前第三中來云何下結成疑也既興功運行六度齊修迴向發心嚴淨佛土此若非取則孰為取耶佛身之疑意亦同此以是二報不相離故故論文中二疑雙敘然今此科但斷一種。
●二依經斷疑三如疏列。
○斷之文三初舉取相莊嚴問。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意云菩薩取形相莊嚴佛土不。
佛意欲明法性真土故問取形相莊嚴土不。
空生本疑有取佛意欲顯無取取與無取在於性相二土故且舉相問之試其解不。
二釋離相莊嚴答。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意云不取相莊嚴佛土也徵意云以何義故不取相莊嚴佛土釋意云不以相莊嚴是真實莊嚴也。
偈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嚴莊嚴意論釋云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事唯真實智慧習識通達故不可取莊嚴有二一形相二第一義相非嚴者無形相故莊嚴意者即是第一莊嚴以一切功德成就莊嚴故。
偈中前三句正釋經後一句即卻釋偈之第三句也又前兩句釋經中莊嚴佛土者非形釋即非莊嚴第一體釋是名莊嚴非嚴顯偈中非形莊嚴意顯偈中第一體此但指配其文義意即邐迆次顯論釋下轉釋偈文諸佛下至不可取釋偈之前半謂修習無分別智通達唯識真實之性此則以智契如名為莊嚴即是無取之義所疑有取自此釋遣莊嚴有二下釋後半先列二土形相即法相土謂金地寶池等以要言之但有所見聞皆屬形相第一義即法性土謂離一切相無所見聞即真如理是非嚴下正釋即以後第三句為出所以由是故得非嚴及莊嚴也非嚴即揀法相土非今所嚴之者當於經中即非莊嚴也莊嚴意即顯法性土是此所嚴之者當於經中是名莊嚴所謂顯發過恒河沙數功德而為莊嚴如金作器器非外來即以此器反嚴於金是故前引論云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事等是則於諸嚴中更無過者故云第一莊嚴等也言意者即指非形第一體是非嚴莊嚴之意也意即所以也問諸佛身土必須性相具足方為了義今既唯嚴於性豈不闕於相耶答身土之相唯心之影心淨方能現之苟能清淨其心身土自然顯現其猶磨鏡塵盡像生自然如然故非造作故唯識云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況是即相亡相非謂棄相取性但無執情何礙於相然以經宗無相此義稍增首末皆爾用心之相如次所明。
○三依淨心莊嚴勸。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意云以是義故汝諸菩薩應生無住清淨之心。
論云若人分別佛土是有為形相而言我成就者彼住於色等境中為遮此故故云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等也而生其心者則是正智此是真心若都無心便同空見。
若人等者先敘所遮之心意以形相為真佛土由是見故便欲形相莊嚴故云我成就等彼住下顯失也意明本欲嚴淨如何卻生染心以住色等即生死心何名淨耶為遮下躡前所遮引起經意既以不住色等為清淨心當知住於色等誠為染矣正智者無住之心既是正智當知有住所生之心同為妄識此中正智而言生者所謂顯發非刱然而生故大經云於一切法不生是般若波羅蜜生也以此般若不生不滅故云真心若都下顯意遮過恐墮空見故令生此真心天真之心本無生滅但緣住境即不相應亦非斷滅心若不住般若了然亦非生起恐人迷此故為顯而遮之是則前令不住色等是遮有後令生心是遮無既離有無即名中道如斯體達是真莊嚴何有佛土而不清淨故淨名云欲淨佛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淨其心者即離有無也。
○七斷受得報身有取疑。
●疏二初隨章指疑。
疑意如前。
疑起之意前章已敘問此與第三何別答前化此報故不同也緣前聞應化非真故無有取便云報身是實應有取心是故此疑躡彼第三而起也。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問答斷疑。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問答可知徵意云以何義故名之為大釋意云非有漏有為身是無漏無為身若準無著則全異於此大抵首末皆依二諦而釋也今此疏中有依天親有依無著則此一段且依天親也。
●疏二初總釋喻旨。
論云如須彌山王勢力高遠故名為大而不取我是山王以無分別故報佛亦如是以得無上法王體故名大而不取我是法王以無分別故故偈云如山王無取受報亦復然。
高遠等者謂下據金輪高八萬由旬六萬諸山而為眷屬故名為大故華嚴疏云須彌橫海落群峰之高而不取等者彼山雖大四寶所成五位法中色法所攝三性之內無記性收豈有分別而取為王也報佛下正明所喻謂進修多劫福智圓明純淨無垢更無過此故云無上獨王法界故號法王大有二義一約體身智廓周故二約位諸聖莫及故無分別者非如色法是無記性但以三祇修習萬慮都亡如智寂然故無分別偈云下以偈結也。
●二別解非身二初牒經略指。
非身名身者非有漏有為身是無漏無為身。
無漏無為者無漏則揀異世間無為則表非生滅問今明報身即合有為無漏云何此說無為耶答此據實教不約權宗故是無為也故淨名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也。
●二引論廣釋二初引本偈。
故偈云遠離於諸漏及有為法故。
此偈標遠離有為有漏意顯唯有無漏法體。
●二引論文三初雙標。
論云若如是即無有物若如是即名有物。
若如是者指經徵起以標也。
●二雙釋。
以唯有清淨身故以遠離有為法故。
清淨身即法身也此釋有物之句即是經中是名大身也問此說報身云何言法答以法報合說二身不殊以此實教理智無二故得云耳以遠離下釋無物之句也即是經中佛說非身也法身既是無為則離有為生滅有為尚離況有漏耶故此釋文不言諸漏。
●三雙結。
以是義故實有我體以不依他緣住故。
謂以是遠離及唯有故顯得法身真我無漏無為不生不滅湛然清淨故有實體名為有物不如凡夫遍計之我有漏有為即生即滅如彼夢幻無有實體也以不依下結無有物亦是重顯所以也以不依於五蘊有為之緣而住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故有實我當知凡夫皆依五蘊有為緣住五蘊尚假況所計我耶緣法非己故云依他也。
○二校量顯勝二初約外財校量廣顯經勝二初校量勝劣三初約多河以辨沙。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恒河者從阿耨池東面流出周四十里沙細如麵金沙混流佛多近此說法故取為喻。
阿耨池者此贍部洲從中向北有九黑山次有大雪山次有香醉山於雪北香南有阿耨池此云無熱惱縱廣五十由旬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於中四面各出一大河東名殑伽河繞池一匝流入東海南信度河西縛芻北徙多皆繞池一匝如次入南西北海今經恒河即殑伽也言恒者譯者訛也周四十里者謂初出池口處也佛多下出取喻之由然說此經時但在祇園餘說法時多近於彼故以喻也。
○二約多沙以彰福。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論云前已說喻何故復說偈云說多義差別亦成勝校量後福過於前故重說勝喻何故不先說此喻為漸化眾生令信上妙義故又前未顯以何等勝功德能得菩提故。
論云等者徵也謂三疑之後四果之前已說寶施之喻今復說者豈不重耶偈云下釋也謂前說一三千界寶施此說無量三千界寶施雖則總是多義總是勝校量然其後其即多中之多勝中之勝故重說也斯則言說重而義意不重何故下轉難意云何不於前文中便說此喻耶為漸下約人通也謂機淺法深頓說難信漸次誘引令知勝德又前下約法通也謂前喻之前未說四果無心釋迦無得嚴淨國土不嚴而嚴修證佛身無證而證是故校量之喻亦未能勝後乃既明斯義法理兼深由是校量之喻亦復殊勝或可出生佛法之義亦在前喻之後也況後釋所以中五段經文亦屬於此思之。
○三約多福以顯勝。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施感生死經趣菩提大意同前。
大意同前者即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是也。
○二釋勝所以五初尊處歎人勝三初明處可敬。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大般若說天帝不在諸天若來但見空座盡皆作禮供養而去窣堵波此云高顯塔者邊國訛語廟貌也於塔中安佛形貌。
大般若等者引事證也帝釋每於善法堂中為天眾說般若波羅蜜法或有時不在諸天若到皆向座恭敬作禮為重於法乃尊於處故高顯者以尊人故令處高顯俾遠近皆見敬而生福也形貌等者塔中有佛形貌人見必生敬心見於說法之處亦如見佛形貌若梵語制多此云靈廟或云可供養處與此大同。
○二顯人獲益。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意云宣說四句之處尚得天人供養何況盡此經文能受持耶所獲勝益如經敘之。
前四句猶勝況此盡能受持故最上等也。
前四句等者據此經意望於前段有二勝劣何者為前說其處此說於人前明四句偈此明盡受持由是前則劣中之劣此乃勝中之勝反覆而言故云何況也最上等者等於第一希有也最上者法身也無漏無為絕上上故第一者報身也眾聖中尊更無過故希有者化身也如前所說四種事故意明受持讀誦具獲三身功德圓滿也有云能趣菩提故云最上勝出諸乘故云第一世間無比故云希有。
○三顯處有佛。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意云如此經文隨在何所即為有佛及諸弟子。
經顯如來法身依法則有報化又一切賢聖皆以無為得名經顯無為必有賢聖尊重弟子。
經顯等者明有佛及有之所以謂報化必依法身法身又從經顯既有能顯之教必有所顯之佛又經是教法佛是果法果由理顯理由行致斯則三佛備足四法具圓所在之處豈生輕劣又一切下明有弟子之所以三乘賢聖體是無為經顯無為故有賢聖尊重者謂證如者皆是入理聖人可尊可重故若準魏經即但言有佛使人尊重不言別有弟子故彼文云即為有佛尊重似佛。
○二約義辨名勝。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
問意云未審此經有何名目不有名目如何奉持答文可知徵意云如來常說諸法名相皆空今特立此名者有何所以釋意云我所立者名即無名無名之名豈違空義為受持故於無名中強立名耳。
佛立經名約能斷惑斷惑故勝也則非般若者無著云對治如言執故。
佛立等者釋立名之因因即所依之義謂金剛有能壞之義般若有觀照之功法喻雙彰故曰金剛般若其實亦約能堅之義以立今且就用釋之具如題中及七義句中說也斷惑故勝者眾生流轉為遭惑染若斷惑染成佛無疑豈不勝乎對治等者約名顯義義實名虛若執虛名安得實義慮有斯執是故對治也。
○三佛無異說勝。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問意云汝謂如來除所證之法外更有別異之說不答意云如來除所證之法外更無別異之說此段躡於次前立名處來意云非唯立此經名名即無名凡有所說悉皆如此又非我獨爾諸佛亦然。
無所說者無別異增減之說但如證而說既如其證則無所說三世佛皆然故云無異說故論云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無著云第一義不可說。
無別等者謂釋迦一佛初中後說竟無別異增減然乃但據真實無差不約言辭有異耳但如下出所以也凡有說時皆如其證證中無說豈有異耶三世下結通諸佛以諸佛同證竟無二源不證則已證則無別也若未至極位在因地中隨其所說各各差別何以故所證不同故如地前地上十地節級不同由是果人決無異說故云下結成上義既一佛多佛過去未來所說皆同咸如其證如證之說不亦勝乎故論云下引證唯獨等者說般若能斷煩惱無有一佛不作此說餘皆若此第一等者以諦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故不可說此證前既如其證則無所說也然無著天親語雖似異其意實同既如其證豈非第一義耶。
○四施福劣塵勝。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問答之文可見釋意云所言塵者非煩惱塵但是地塵所言世界者非染因界但是地塵界此即躡前校量中來由前說河沙寶施不及持經惑者所聞未能誠信所以如來特說此義使其明見優劣用滌所疑具下疏文昭然可見。
論云寶施福德是煩惱因以能成就煩惱事故地塵無記非煩惱因故塵勝施劣大雲云故諸地塵則非貪等煩惱塵是名無記地塵如來說三千界非煩惱染因界是名地塵無記界是則界為塵因塵不生煩惱施為福因福生煩惱。
論云等釋盡其意意云碎界為塵塵上不起煩惱寶施得福即有貪瞋五欲自娛無惡不造故相傳云布施是第三生怨所以塵界勝於寶施且塵界但不起過尚得為勝況受持此經定招佛果豈可以為劣哉由是相望便有三重勝劣謂寶施不及塵界塵界不及持經持經尚勝於塵界豈得不如寶施如百姓不如宰相宰相不如天子天子尚勝於宰相豈得不如百姓喻中天子最勝也法中持經最勝也經勝所以豈不昭然大雲下但對經文以揀法喻更無別義然其意者說微塵是塵說貪等亦是塵以俱有坌汙之義故說三千為界說煩惱染因亦為界以皆有為因之義故亦可三千是器界煩惱是有情界故也今則揀非貪等塵及染因界但是地塵及三千界也是則結釋上義並如前說。
○五感果離相勝。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問答之文可知徵意云以何義故不以三十二相為法身如來釋意云如來說三十二相非是法身無為之相但是化身有為之相故。
恐施寶者云我施求佛誰言煩惱故此經云可以相為佛不論云持說此法能成菩提勝彼福德何以故彼相於佛菩提非法身相故經福能降施福得三十二相意明經福降施方得色相佛身若但寶施即煩惱因。
恐施等者敘經起之意也恐彼意云若施不求佛即起煩惱本為求佛云何煩惱彼所求者即是三十二相之身為破此見故復問之持說下且標勝劣謂寶施但得色相持經即得菩提故云勝彼福德何以故者徵意云既得三十二相何不得菩提彼相下釋也理法身是菩提相彼三十二相非菩提相所以言者菩提無相故由法身即菩提相非菩提相空矣又於其中法身則勝色身則劣何以故法身無為真實性故色身有為影像相故然由持說因勝故果中獲法身寶施因劣故果中獲色身故上標云持說此經勝彼福德經福下轉遮謬解恐施寶者聞上所說便云雖知色身劣於法身寶施不如持說我以不能持說不要法身但將寶施成就色身相好既圓則亦妙矣為遮此見故此云也謂前且約別義分於因果故說施感相身若據實義而論空施不成相果何者由無智慧隨相生情所施雖多唯成有漏縱得三十二相但是轉輪王色相雖同不名為佛若能持說此經則智慧圓起依慧行施不住有空以無漏因獲無漏果如此三十二相始得名為佛也意明下結釋上義不逾前說。
○二約內財校量倍顯經勝二初校量勝劣。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經意如文可知但甚多之言顯超命施之福也。
捨身勝於寶施持說又勝捨命。
捨身等者意恐人聞寶施不及受持便謂以是身外之財所以劣於經福若將身命布施必勝受持為破其見故有此文沙數猶劣況一身耶。
○二釋勝所以五初泣歎未聞深法勝。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意謂空生聞上所說喜極成悲泣涕連連自宣心曲身為羅漢已是多時慧眼雖開未聞斯教。
捨身之苦已感人心何況更聞不及持說是故悲淚論云念彼身苦尊重法故悲淚慧眼人空也未聞法空也。
捨身等者悲泣之由然有三意一謂傷彼捨身虛其功故意云捨命河沙劣於持說不達深旨勞而無功二謂悲曩劫不逢遇故意云在凡不聞固當其分自階聖果亦未聞之三謂慶今得聞喜極成悲故善吉刱聞深法非本所望涕淚交流以彰極喜今此疏中且明前一也論云下引證慧眼等者謂空生混跡寄位小乘自證人空已來未聞法空之理以法空是大乘所證境故然以此為經勝由者有兩重意一謂教若麤淺聞乃尋常既感悲啼乃知深妙二謂常人啼泣未足為奇善吉悲傷當知最勝勝之所以不亦明乎。
○二淨心契實具德勝二初正明。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意云若人聞此能生信心此信若生不信諸法故云清淨諸法既泯實相生焉三身功德自此周備豈不勝耶第一等者如前所明經文存略故標二也。
論云此中有實相餘者非實相。
此中即般若教餘者即未說般若之前二乘人天之教所言實相者即無相之相也謂無我法之相以要言之離一切相名為實相故下文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言餘教所無者謂人天教中具足二執小乘教內法相猶存不可以二執之相而為實相故言餘者非實相非猶無也言此有者謂頓除二執雙顯二空空病亦空二邊皆離中道斯顯名實相焉故云此中有也問實相之理教但能詮云何信心便生實相答謂能信此經必無二執無二執處即是實相非謂別有實相生也。
○二拂跡。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意云此實相者體當勝義但唯無相名依世諦故言實相。
無著云為離實相分別想故。
為離等者恐聞實相之名便生實相之想想即分別也良以實相真妙言念不及雖假言念唯證相應若起當情但唯影像恐認於此故曰即非也。
○三信解三空同佛勝三初總標信解。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意云我為阿羅漢親稟佛言信解受持不為難事若當來世濁惡世中去聖時遠不聞佛說覽斯遺教信解法空領受任持依解起行若斯等類不亦難乎。
無著云未來法滅時尚有菩薩受持故無我人等取云何汝等於正法時遠離修行不生慚愧。
未來等者謂無著出世當正法中故引來世之勝人以誡當時之劣者是知小人君子何代無之斯則指於第二疑中所說後五百歲持戒修福者也。
○二別顯三空。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徵意云設有能信解受持以何義故得為希有釋意云以無我等相故此則我空也徵意云所以令無我等相者何謂也釋意云以我等相即非相故我相體是心心所法既無此體即是法空也又徵意云以何義故令無我法之相後釋意云離一切相名為佛故諸相雖多不逾我法今此統收故云一切斯則是相皆離為俱空也俱空之理則名為佛佛自此成故言勝也。
無著云無我等者無人取我等即非相者無法取離一切者顯示諸菩薩隨順學相諸佛世尊離一切相是故我等應如是學。
人法二取其義可知顯示等者為我法二空菩薩有分離一切相方是如來今顯示此義者令諸菩薩方便隨順學而習之見賢思齊速成佛故故云諸佛世尊乃至如是學也。
○三如來印定。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經意如文可知然以前來從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乃至離一切相則名諸佛盡是空生之言於中邐迆有其六重所謂聞法悲啼信生實相對彰難易明無我人法執兼亡盡成佛故如斯所說皆當誠諦之言故佛世尊印云如是重言者表言當之極耳。
○四聞時不動希有勝。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意云此經深妙難解難知或有人聞多生驚畏若得不生驚畏豈不希有者哉實難其人蓋緣經勝經勝之義昭然可知。
論云驚者謂非處生懼怖者不能斷疑心故畏者一向怖故其心畢竟墮驚怖故。
驚怖畏者此三行相不同驚謂愕然而怪怖則進退慞惶畏則一向恐懼如人欲往上京行於大路以先未經歷忽然而驚心自念言何謂至此或進或退疑是疑非遂無決定之心謂此路元來不是或反而不進或恐懼發狂墜壑投巖不終天命法中亦爾以佛於人天小乘教中說空說有不達意者隨言而執及說此經則顯非空非有中道之理先所執者悉皆驚畏卻以為非不能進趣或墮凡夫或落小乘菩提真空從茲永失今之經意則云若人聞此不有不空難信之法不生驚畏之心則能不捨菩提進向大道旨趣深妙尟有其人若或有之是為希有也。
○五大因清淨第一勝。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徵意云以何義故聞而不驚等得為希有耶釋意云以此法門於諸波羅蜜中是第一波羅蜜故然此波羅蜜若約勝義則不可言故言非第一等今所說者約世諦說為勝之義不亦然乎故云是名等也。
何以故者有二一躡前不驚等徵二都躡前勝以徵論云此法門者名為大因勝餘修多羅故名為清淨無量諸佛同說故故彼珍寶檀等無如是功德是故彼福德中此福為勝。
初意已如上說二都下謂前來兩重校量皆言經勝釋勝所以已列九門每門之中各是一義未知根本何謂勝乎斯則於勝所以中更徵勝所以也大因者謂第六般若波羅蜜也以佛有三身法身最大此能得故名為大因六中最勝故稱第一勝餘等者謂人天二乘教中不詮此法今乃詮之彼以所詮劣故能詮亦劣此以所詮勝故能詮亦勝也清淨等者謂隨相之法建言必異離相之理說即無差以平等一味故平等一味即勝義諦也以是勝義故清淨矣故彼下通釋都徵之意檀即是施通於內外二財故云等也無如是功德者謂在因無破惑之功在果無法身之德故此福者受持讀誦也然前門門皆顯經勝勝之根本不過此門能成清淨法身是故說名為勝內外財施安可校量。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七卷(終)
校訛第二紙(六行今楞嚴寺流通本作經十四行較北藏作教流通本同)第五紙(十六行北藏無不字二十行般北藏作船)第六紙(十六行已北藏作以)第十四紙(十三行嚴北藏作言)第十七紙(十一行廓北藏作郭十三行智北藏作知)第十八紙(十二行尚北藏作既)第十九紙(十四行徙北藏作徒)第二十紙(九行說一之說北藏作已十行義北藏作若十四行謂字下北藏脫前字)第二十一紙(十行兩貌字北藏皆作藐)第二十二紙(七行北藏脫最上等者等於第一希有也二句計十一字)第二十三紙(七行義字下北藏多釋字)第二十四紙(十五行證北藏作說)第二十六紙(十六行第八字下北藏脫說字)第二十七紙(十一行得三之得北藏作德)第二十八紙(六行但北藏作恒)第三十一紙(四行拂北藏作佛)第三十五紙(十四行味北藏作夫已上流通本皆同誤)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八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溪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八斷持說未脫苦果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向說捨身苦身果報故福劣若爾依此法門持說諸菩薩行苦行亦是苦果云何此法不成苦果。
初三句指疑起處此從前內財校量中來謂河沙命施全勝外財猶感苦身故名為劣若爾者印定前說依此下結成疑也謂依此經受持解說不憚勞苦即是菩薩行菩薩之行無所不為剜身然燈割股救鴿一句投火半偈亡軀供佛燒身捐形飼虎如是等行皆名苦因為行頗同果證何異因果既等何勝劣哉云何等者意明前捨身命即成苦果今受持經亦是苦行何故不成苦果耶。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明超忍以斷疑二初明忍體。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意云忍辱波羅蜜者勝義諦中則無此相故云非忍辱等斷疑意者若如汝言受持此經及菩薩行苦行便同捨身俱成苦果者此義不然以前捨身不達無相即成苦果持說此法菩薩苦行達無我人知忍無忍彼岸非岸直造本源豈成苦果故云忍辱非忍辱等。
忍到彼岸已離苦相況彼岸非岸誰苦誰忍。
忍到等者然此以超忍為體須知本末五重然後閱此疏文則明見其理五重者一是本源之心非動非靜二不忍謂以怨報怨三忍雖不加報未能忘懷即未到彼岸忍四亡情絕慮寂然不動即到彼岸忍五非動非靜即超彼岸忍為治動心且居靜境動既非實靜豈為真若準五門方為究竟與其第一更無二源體相常然竟無改易今言忍辱波羅蜜即第四門非忍辱波羅蜜即第五門離苦相者已越第三彼岸非岸兼超第四尚踰靜境豈有動心初後兩端正當忍體。
○二明忍相二初引一生證極苦忍二初正明。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徵意云以何義故能行此忍釋意云以無我人等相故也。
歌利此云極惡佛昔作仙山中修道王獵疲寢妃共禮仙王問得四果皆答不得王怒割截天怒雨石王懼而懺悔仙證本無瞋王乃免害論云不但無苦而乃有樂以慈悲故。
歌利王等準涅槃經說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富單那城婆羅門家是時有王名迦羅富其性暴惡憍慢自在我於爾時為眾生故在彼城外寂然禪思爾時彼王春木華敷與其眷屬宮人綵女出城遊觀在林樹下五欲自娛其諸綵女捨王遊戲遂至我所我時為欲斷彼貪故而為說法時王見我便生惡心而問我言汝今已得阿羅漢果耶我言不得復言獲得不還果耶我言不得復言汝既年少未得如是二果則為具有貪欲煩惱云何恣情觀我女人我即答言大王當知我今雖未斷貪欲結然其內心實無貪著王言癡人世有仙人服氣食果見色尚貪況汝盛年未斷貪欲云何見色而當不著我言大王見色不貪實不由於服氣食果皆由繫念無常不淨王言若有輕他而生誹謗云何得名修持淨戒我言大王若有妒心則為誹謗我無妒心云何言謗王言大士云何名戒我言忍名為戒王言若忍是戒當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即截我耳時我被截容顏不變時王群臣見是事已即諫王言如是大士不應加害王告諸臣汝等云何知是大士諸臣答言見受苦時容顏不變王復語言我當更試知變不變即劓其鼻刖其手足爾時菩薩已於無量無邊世中修習慈悲愍苦眾生時四天王心懷瞋忿雨砂礫石王見是已心大怖畏復至我所長跪而言惟願哀愍聽我懺悔我言大王我心無瞋亦如無貪王言大德云何得知我即立誓我若真實無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復如故發是願已身即平復今言問得四果者蓋通相而言也論云下義如後釋。
○二反顯。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徵意云以何義故得知無我等相釋意云若有我相應生瞋恨既不瞋恨則無我相如昔立誓若實無瞋身即平復以無瞋故則知無我以無我故方成真實忍波羅蜜支離也。
○二引多生證相續忍。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意恐人謂只是一度能為此忍故說過去已五百生或恐人言無我能忍應可暫時若使頻為必不能爾故說多生悉皆如是或恐人言有何所因無我能忍故說多生忍之熟故含此三意故有是言也。
累苦故忍熟而樂但與正定慈悲相應故偈云離我及恚相實無有苦惱共樂有慈悲如是苦行果。
累苦故者本疑累苦難忍卻由累苦能忍斯則翻前三意中後二意也而樂者然有四意故樂一為忍熟故樂如役力之人久得其志也二為正定故樂常踞大定寂滅不動故三為愍他故樂如孩子杖父父即樂生四為自利故樂以將此幻形易得堅質具茲四意故言樂也今文但有前三意故偈云下引證如是苦行果者對破疑情也謂因苦果還苦因樂果還樂故不同也如陶金作器器還是金和土脫墼墼還是土前徵云何此法不成苦果今此結云如是苦行故不成苦果也。
○二勸離相以安忍。
●疏二初引論敘意。
論云若有菩薩不離我相見苦行苦欲捨菩提心故勸離相無著云為對治不忍因緣有三種苦謂流轉苦眾生相違苦乏受用苦。
若有等者出勸之由也謂不能安忍欲捨菩提心由見苦故見苦是苦者由不離我相故若離我相則不見苦自然成忍不捨菩提故今勸之令離相也夫菩提心者謂上求下化二利不息既若見苦為苦即不能忘身捨命出生入死是故便捨大菩提心如舍利弗本發大心行菩薩行至六住被乞眼睛便生瞋忿不成忍行捨大歸小蓋由我相也三種苦者前二即次文後一即當第十疑中心住於法行布施等是也意明住相行施墮有漏中受用欲樂疲乏生苦也亦可有漏有限有限故乏受用乏受用故生於苦也然今依天親科經故不收入此段前二文理相似故全用之。
●二分文正釋二如疏列。
○文二初總標。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意云以是無我相等得成忍行故彼諸菩薩應須離相發菩提心。
若離相發心雖逢大苦即能不捨無著云離一切相者謂離如是三苦相也。
若離等者住相既捨菩提不住即成大忍菩提之心自然久固何捨之有也無著下可知。
○二別顯二初對治不忍流轉苦。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意云不應住於色等六境生於妄心應生無住菩提之心若心有住色等境界則為非住菩提也以是義故佛於正答問之中說菩薩心不應住於色等布施菩薩之行處處皆同故引前文以證於後也。
初正明流是集諦轉是苦諦無著云若著色等則於流轉苦中疲乏故菩提心不生後引證引前說無住施具含六度證此文矣。
流是下解科文此即四諦之中前二世間因果也大雲解云集招苦果故說為流生死不停故名為轉斯則襲習綸輪之義也著色等者著色等即疲乏菩提心不生不著色等即不疲乏菩提心生矣引前等者是上修行中文已如前說。
○二對治不忍相違苦。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意云菩薩行行本為利益眾生故便離相行於布施若能離相則眾生相違時不生疲乏也況我法二相如來說為非相耶以皆本無故須離矣若其本有何用離之勸離之旨方茲著矣。
●疏二初引無著顯意。
無著云既為眾生行施云何於彼生瞋由不能無眾生想故眾生相違時即生疲乏故顯示人無我法無我。
既為等者蓋不合為而為之也如人邀客本為供承見有所須反生凌辱於理如何由不能下出瞋之所以也故顯下出經意也但無此二心必相應。
●二約天親釋文。
論云諸相者眾生相也非相者無我也陰中見我是眾生相一切眾生者五陰法也非眾生者陰空故法無我也乏受用苦配在後段。
眾生相者以魏經云一切眾生相故陰中等者今於陰中不見有我故云非相也五陰法者以彼眾生皆用五陰之所成故陰空等者以無能成之五陰故云法無我也然此人法二相本自空無眾生不知妄執為有今所說者意令知而離之也又此我法經文文與意反文即先法後人意則先人後法魏經之內文句昭然故今疏中順意釋也乏受用下可知。
○九斷能證無體非因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於證果中無道云何彼於果為能作因。
初句述疑意兼指疑起處也此從前第三第七中來以彼校量內外財施不及持經以此得菩提故遂起疑云若然者且言說是因因即是道以此證果理則不成何者以果是無為無為有體因是有為有為無體無體之道不到果中云何說此而為因耶。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斷疑。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意云如來之言真實無異皆如其事不誑眾生持說必趣菩提汝等云何不信又以如來說於真實等故名如來為真實語者由是者字皆屬如來。
●疏二初略銷經意。
佛所有說皆如其事今說證果何疑不然。
此通說斷疑之意皆如其事者即下四語所說之事今說等者以彼況此也意云彼既無謬此豈不然。
●二廣釋五語。
真語者說佛身大菩提法也是真智故實語者說小乘四諦諦是實義如語者說大乘法有真如小乘無也不異語者說三世授記等事更無參差佛將此四語不誑眾生是故秦譯加不誑語。
佛身即真身也以法報合論理智無二故若欲分文別指則佛身是報大菩提法為法也是真智者以菩提是覺覺即智故論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法報合說同名真身如來說此真智之法乃名如來為真語者此則以所說名能說也餘皆例此諦實等義已如前說如語等者小乘雖有生空之理非實真如以是偏真未徹源故大乘之內具顯三空空病亦空是究竟真如法也不異者與三乘弟子授記劫數久遠名號壽量國土等事一一不異故也佛將等者謂本來只有四語秦什譯時加此一語欲以統收四語發明佛意用之斷疑也應可一一舉而問之以顯不誑之義且如佛說大菩提法為真智時為真不真耶則對曰真當知如來是真語者斯則不誑之義明矣他皆例此說此四事既不誑人今說此經受持得菩提果豈成誑耶云何不信雖此言說有為無體之因能證離言無為有體之果故偈云果雖不住道而道能為因以諸佛實語彼智有四種亦如淨名云文字性離即是解脫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二離執。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意者前雖以言遣疑又恐隨言生執聞說依言得菩提便謂言中有菩提及聞言中無菩提便謂畢竟無菩提不達言空而法實故作斯執今則遣之故云如來所得等也。
無實者如言說性非有故無虛者不如言說自性有故。
如言等者謂言說緣生本無自性言中菩提亦同言說何以故有名無實故如言於火但有火名名言二法皆無體性故云如言等也不如等者不似言說也謂言說畢竟無體菩提之法即不無也但以不在言中不無離言之法如言中之火雖無不無離言之火由是言中雖無火不妨因言而得火言中雖無菩提不妨因言而得菩提以依言進修必證果故若然者則不應言中執有離言執無達此有無方云離執故偈云順彼實智說不實亦不虛如聞聲取證對治如是說。
○十斷如遍有得無得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聖人以無為真如法得名彼真如一切時處恒有何故有得者有不得。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第三中來準彼但云無為不言真如今所言者揀餘無為故所以揀者欲顯所疑要成遍義餘無為法有不遍故彼真如下立理也如華嚴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斯則處及塵塵時該念念故也何故下結成疑既遍時處即合皆得何故有得不得耶。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舉喻斷疑。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意云若住法行施則不得真如如入闇中一無所見若無住行施則得真如如太陽昇天何所不矚真如雖遍得失在人義理昭然竟何所惑。
論云無智住法心不清淨故不得有智不住法心清淨故得有目者如得對治法日光者如所治闇盡能治現前空喻真如色喻性上萬德。
無智等者謂無般若觀照之智由無智故即執著色等六塵及空有等一切法也以住是執著之義故云住法心不淨者由執著故為塵所染正智不生不證真理故云不得得即證也有智等者反前可見對治等者以經中具有法喻疏中配釋影略難明今要預說方會疏文謂喻中有五一空二色三闇四日五目法中有四一真如二性德三煩惱四智法四喻五數不齊者以空喻真如色喻性德闇喻煩惱日目二事同喻一智所以然者以日目二事各有一能智慧之中具有二義日能破闇如智斷惑目能見空如智證理既目無破闇之義日無見空之能約義分之但有四對法喻喻中意者且如虛空無所不遍一切色法亦滿世間百千萬人悉在其內日光未出六合瞑然雖在空而不見空雖對色而不見色苟或日出昏闇盡除眼目開明空色皆見匪但空無邊際身在其中反思闇瞑之時不曾暫出法中亦爾謂真如之理周遍十方性上功德亦遍一切眾生無量悉在其中以智慧未生唯是癡闇雖在真內何曾見真雖有性德不見性德苟或智慧明發惑闇盡除真性廓周自然明見匪但性無邊際身在性中反思迷闇之時不曾暫離故肇公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則神彌勒頌云時及處實有為不得真如無智以住法餘者有智得對治法者即智慧也以日目二種同喻此故謂日是能治闇是所治所治之闇既盡能治日光現前即能見其色等法中惑智例此言也故偈云闇如愚無智明者如有智對法及對治得滅法如是。
○二讚經功德二。
讚德者以顯得真如為由心淨心淨由不住法不住法緣有智有智蓋由聞經當知此經有其勝德故須讚歎以示將來勝德之相即下十段。
○初總標。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經意可知所言以佛智慧知功德者意謂除佛世尊餘無知者蓋顯功德之殊勝也。
無著云讀誦者此說受持因故為欲受故讀為欲持故誦論云受持修行依總持法故讀誦修行依聞慧廣故是則從他聞法內自思惟為得修行智也故偈云修從他及內。
受持因者標也為欲下釋欲受其文故先讀欲持其義故先誦是故受持皆由讀誦故分因果也受持等者謂依總持法而受持修行若文若義總能領納方曰受持此則思慧也讀誦等者謂依聞慧廣故讀誦修行若無所聞憑何讀誦此聞慧也論云廣多讀習亦名聞慧然皆言修行者蓋通相說也非是三慧中修慧以修慧與理相應唯局無漏出於讀等四法之表故不配之但約聞思二慧共所成就故次云是則從他聞法等故偈下引證從他即聞慧也及內即思慧也。
○二別顯十初捨命不如二初捨命福。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偈云以事及時大福中勝福德。
以事等者以前來已說命施此中復說者蓋時事俱勝故時即布施之時事即布施之事前但一度施一河沙身命時事皆小今則無量劫中日復三度以河沙身命布施時事皆大是捨命福中勝福德也。
○二信經福。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經意可知不逆者是不謗義也魏經如此。
信經劣於持說多命勝於前喻。
信經等者謂能所校量之中皆有勝劣能中一河沙數為劣三時多劫為勝所中信經為劣持說為勝前則以劣況勝此則以勝況劣前淺後深天地之遠矣。
○二餘乘不測。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意云若具足讚歎終不可窮以實言之有無邊功德等也。
偈云非餘者境界無著云不可思議者唯自覺故不可稱量者無有等及勝故。
非餘等者非二乘菩薩能盡知也故前云以佛智慧而悉知故又下文云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佛尚如此餘豈能知自覺者謂以心思口議但及名相之境此非名相故不可思議唯證相應故也等及勝者兩意一則無有等此勝功德故二則無有勝於此故無有等於此故故心經云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及即等義故不別標也。
○三依大心說。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意云以非餘者所知故故為最上者說。
最上者一佛乘也。
一佛乘者經中初標大乘名恐濫於權教故復揀云最上乘者今疏中出最上乘體故云一佛乘也體當本覺故名為佛非二非三故名一乘故魏經云為住第一大乘眾生說即當善吉所為機發無上菩提心者。
○四具德能傳。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云若能宣說受持此則修行二利能令佛種不斷則名荷擔菩提。
成就等者偈云滿足無上界荷擔者無著云肩負菩提重擔故。
滿足無上界者滿足即成就義界即因義意明不可量等功德與無上菩提為因故也荷擔等者在肩曰擔背負曰荷今明行菩薩行即是荷擔謂以大悲下化以大智上求以大願雙運安於精進肩上從煩惱生死中出念念不住直至菩提真性自他一時解脫方捨此擔法炬經中具有此說今經云受持讀誦即自利廣為人說即利他既若二利兼行必以大願為體由是能令佛種不斷故名荷擔菩提也。
○五樂小不堪。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徵意云云何唯為大乘者說何故持說名為荷擔菩提釋意云以樂小者著我等見不能持說故知能持能說是最上乘荷擔菩提之者問何者名為小法誰為樂小之人答四諦緣生名為小法聲聞緣覺即是樂小之人滯情於中乃名為樂彼有法執此顯三空是其非處故不能持說故魏經云若有我人等見於此法門能受持者無有是處當知若能持說即是樂大法者不著我人等見也問聲聞緣覺已達我空云何經中而言著我答以我人等見是心心所法著之即是法執故指緣覺聲聞也或可樂小法者即是聲聞緣覺著我見者即是一切凡夫。
○六所在如塔。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意云經顯法身依法則有報化三身既存塔廟斯在是故此處勸應供養準纂靈記說隋朝益州新繁縣王者村有書生姓苟未詳其名於彼村東空中四面書之村人謂曰書者何也曰我書金剛般若經曰何用焉曰與諸天讀之時人見聞若存若亡彼屬霖雨流水滂沛唯此地方丈餘間如堂閣下竟無沾溼於是牧童每就避雨時人雖在莫知所由至武德初有西僧至神貌頗異於此作禮村人謂曰前無殿塔為何禮耶曰君是鄉人耶曰然僧曰君大無識此有金剛般若經諸天真蓋其上不絕供養云何汙踐使其然乎村人乃省苟生寫經之處自此遂甃甓嚴闌護之不令汙踐苟至齋日每常供養瞻禮者往往有聞天樂之聲迄今其處雨不能溼且空書無跡尚乃如斯況紙素分明而不能爾。
○七轉罪為佛。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云如過去造極惡合來世墮三塗者苟遇此經受持讀誦功力既著能消極惡遂以現遭輕賤之事更不墮於惡道即是轉重業令輕受也持經無我等相即煩惱障盡極惡消滅即業障盡不墮即報障盡三障既滅三德必圓故云當得菩提也。
輕賤者總包於中或打或罵故隋譯云輕賤甚輕賤無著云此毀辱事有無量門故復云甚輕賤當得菩提者罪滅故。
總包等者以打罵等事皆名輕賤故隋譯下引證無著下轉釋無量者以身口意三所為之事但不饒益皆屬輕賤也故云無量罪滅者罪障既盡漸漸修行因圓果滿自然為佛經言當得意顯後時非謂現世得成佛果餘轉滅等義已於懸談五因中說竟。
○八超事多尊。
●疏二初總敘意。
論云示現速證菩提法故。
意明持說此經速證菩提之法所以超過如來事多世尊之福故偈云福不至菩提二能至菩提也。
●二別科釋二如疏列。
○文二初供佛多中全具福。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經意可見然燈前者以釋迦因地修行經三無數劫第一劫滿遇寶髻如來第二劫滿遇然燈如來第三劫滿遇勝觀如來今云然燈前者即第二劫中也。
那由他者十億為洛叉十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那由他。
那由他者第九數數當萬萬也。
○二持經多中少分福。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經意對前比量可解然所不及者有二義一彼得福德此得菩提故二彼有我相此無我相故故前云此人無我人相等也。
○九具聞則疑。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意云前雖校量亦未具說若具說者人必狐疑狐者狡獸也以多疑故故云狐疑述征記云風勁河冰始合要須狐行以此物善聽聽冰下水無流聲即過也魏經即但云疑惑。
○十總結幽邃。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意云校量不及佛不具說者以此經義及持者果報皆不可心思言議故也。
無著云此顯示彼福體及果體不可測量故。
福體者經義也為福所依故果體者佛菩提也測量即思議也以福田佛果皆無相故然科云總結幽邃準此所判但局第十疑中今若詳之兼該三七之二以始自第三乃至第十邐迆次第五度校量謂外財兩度內財兩度佛因一度且第一以一三千界七寶布施校量不及持說第二以無量三千界寶施校量不及第三以一河沙數身命布施校量不及第四以無量河沙數身命布施校量不及第五以如來因地供養諸佛功德校量不及至此第五是校量之極更無譬喻可以比況故云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苟或具說人必生疑故復云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自此之後讚校都絕所以望前數段故總結云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等也問此至經末猶有數處校量云何輒言無校量耶答餘所校量但是別意以之斷疑實非前說五重次第也由是隨時略舉一三千界寶或須彌聚寶或阿僧祗界寶以為校量若不然者豈得勝義之後卻舉劣福為次第耶。
○十一斷住修降伏是我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佛教我住修降伏兼不住前十種疑執過患若無我者誰人受教誰人住修誰人如此離過云云亦云除微細執故偈云於內心修行存我為菩薩此即障於心違於不住道。
初二句指疑起處住修等者即正答三問及次前十段也若無下結成疑既教我住修離過豈是無我無人若言無我誰住修離過耶亦云下敘別義除細執者即是第二疑中未除之者故今舉之令其除斷問執與疑何別耶答執則堅著疑乃不決若據論意正是除執不言斷疑今疏云斷疑者若言除執文勢孤起血脈不貫故依諸疏以立此疑偈云下引證除執也道之與心蓋是一法但以心本無我而執我道本不住而成住故立障心違道也然此疑執之文若詳經義別分則從爾時須菩提至則非菩薩是斷疑後之一段是除執也故論中釋已偏指後文。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問。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文雖似前問意全別意云若人發心則無有我是誰降伏其心反覆如上所說。
○二答三初若名菩薩必無我。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意云若人發菩提心已當生度盡一切眾生之心然不得起有眾生可度之念亦不可起我能度之念念既不起即無我無我即名菩薩也。
○二若有我相非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徵意云以何義故度眾生令不起眾生之念耶釋意云若有我相眾生相等非菩薩故前約所度之境此約能度之心心境合論通名為我既前後互舉則顯能所皆無也。
○三能所俱寂是菩提。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徵意云前無所化之境次無能化之心所以要無能所者何謂也釋意云以能所俱寂方是菩薩故法之一字能所俱攝。
○十二斷佛因是有菩薩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無菩薩云何釋迦如來於然燈佛所行菩薩行。
初句指疑起處即從次前文中來也以前云無發心者發心者即是菩薩故云何下結成疑也然燈即是釋迦因地第二劫滿所遇之佛既於彼處行菩薩行云何乃言無發心者。
●二依經斷疑四如疏列。
○斷之文四初舉疑處。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意云汝意之中頗謂我於然燈佛所得菩提不若得菩提何成菩薩是彼疑處故舉問之。
降怨王請然燈佛入城城中長幼盡迎路泥善慧布髮佛與授記故舉此問。
此敘其本事也準本行經說昔有大城名為蓮華城中有王名曰降怨有一婆羅門名曰日主為王所重分與半國封授為王別為王城名為埏主日主夫人名為月上然燈菩薩降神右脅出家成道時降怨王將欲迎請遂敕城內外十二由旬禁斷諸華不令私賣王皆自買以供如來彼國雪山南面有一梵志名曰珍寶有五百弟子中有一弟子名之雲童或名善慧於彼眾中而為上首所有仙法皆學已了辭師還家師曰汝今將歸須以清淨傘蓋革屣金杖乃至金錢五百報我之恩雲童曰我今並無此物但放我去得即送來師即放之雲童因赴無遮之會得五百金錢便欲送還師處因至蓮華城內見城嚴麗即問於人乃知然燈如來欲至遂將三百金錢於一婢子處買得五枝優缽羅華兼彼女子寄華兩枝共為供養時佛入城即以此華散佛頂上以願力故成於華蓋隨佛行住佛神力故化一方泥善慧見之布髮而掩復作是念願得如來踏我身過若不蒙記莂我終不起如來即至履之而過止諸徒眾皆不令踏即授其記作如是言此摩那婆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如我無異今善吉意云既若買華供佛布髮掩泥即是菩薩若此非菩薩者則孰為菩薩與。
○二斷疑念。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云我意不謂如來得菩提也我已解佛所說之義於彼佛所無有一法得為菩提。
善慧彼時都無所得離諸分別由無法故得記若有法者是有相心不順菩提佛不與記。
彼時者蓮華城中授記之時也智與理冥心與神會無所得之法無能得之心故云都無等也由無等者即指上無得而得夫菩提之為法者寂滅無生不空不有離一切相若離能所則順菩提得佛授記若存能所心境不亡則與菩提極相違逆如何得記故淨名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三印決定。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以空生之言稱其實理故云如是實無下如來述成可知。
論云我於彼時所修諸行無有一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功德施論引佛說云若見於佛即見自身見身清淨見佛清淨見一切智智皆悉清淨是中見清淨智亦復清淨是名見佛我如是見然燈如來得無生忍一切智智明了現前即得授記是授記聲不至於耳亦非餘智之所能知我於此時亦非惛懵無覺然無所得。
我於彼時者即受記及修行時也無有一法得菩提者此約橫豎顯之橫則於六度萬行之中行行皆無得義若布施得菩提則不要戒忍等豎則初中後念念念皆無得義若初念得何須念念相續等如是橫豎心行之中皆無得菩提義也功德施下未詳何經若見等者以自他之相相待而成既見於他必須見自見身清淨等者反於前也清淨即是空義見他既見於自不見自則不見他成既相因而成泯亦相因而泯如淨名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亦如志公云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亦同莊子中說因有而有之因無而無之也見清淨智等者非唯無所見之自他兼無能見之智用斯則能所雙泯也圓覺經云依幻說覺亦名為幻既皆是幻豈得存耶然雖能所兩亡不成斷滅以靈源真心本無能所妄生能所即是乖真能所既除即合本體靈然不昧物我皆如故華嚴云能見及所見見者悉除遣不壞於真見是名真見者又圓覺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是名見佛者結成見義如上用心方得見佛若生分別執相違真則不名見故華嚴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得無生忍者謂以正智忍可印持無生法故以一切法本無生滅眾生迷倒妄見生滅苟離妄見正智即生契合本體達一切法本來無生名無生忍例而言之見一切法無滅亦名無滅忍今則舉初以攝後也一切智智者是達一切諸法之智表用非一故重言耳有云依於始覺顯得本覺智中之智名智智也得授記者準楞嚴經記有四種一未發心時與記或有流轉五道生於人間好樂佛法過百千萬億劫當發心過百千萬億劫行菩薩道供佛化生皆若干劫當得菩提二適發心與記者是人久劫種諸善根好樂大法有慈悲心即住不退地故發心與記三密記者有菩薩未得記而行六度功德滿足天龍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薩幾時當得菩提劫國弟子眾數如何佛斷此疑即與授記舉眾皆知此菩薩獨不知四無生忍記者於大眾中顯露與記也今當第四也謂散華佛頂布髮泥中依有漏心得無生智於大眾前分明記莂也聲不至耳者能所俱寂以離分別心故心既不起耳何所聞亦非餘智等者此無分別處非謂別有一智能知故圓覺云離遠離幻亦復遠離亦非惛懵等者恐聞都無分別亦非餘智便謂同於木石一向頑凝故圓覺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然即此覺心亦無所得故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等此則離沈離掉了然寂然妙契本心竟何所得善慧彼時心同此也。
○四反覆釋。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無著云若正覺法可說如彼然燈所說者我於彼時便得正覺然燈則不記言來世當得以法不可說故我於彼時不得正覺是故記言來世當得。
若正覺下釋反釋也以法不可說下釋覆釋也據此則善慧彼日但聞其言言性本空竟何有得但約妄惑盡處真智現前當此之時義言得矣。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八卷(終)
校訛第三紙(十四行已北藏作以楞嚴寺流通本同誤)第四紙(八行答北藏作不十二行是北藏作事)第八紙(八行中文北藏作文中)第十紙(六行誑北藏作狂)第十一紙(五行竟北藏作意十行誑北藏作狂十五行而道之道北藏作首)第十二紙(五行有故北藏作故有)第十五紙(十九行北藏脫為字)第二十紙(三行已北藏作以)第二十六紙(十六行寂北藏作即二十行寂北藏作十)第二十八紙(七行報我之我北藏作感)第三十紙(四行授五行授北藏皆作受十五行而泯之泯北藏作滅)第三十二紙(六行莂北藏作一刻二字九行知北藏作智又即此字下脫故字已上流通本皆同誤)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九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溪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十三斷無因則無佛法疑於中三。
此初二段皆屬前疑但是於中相躡曲敘今以論文別說故復開之也。
○初斷一向無佛疑。
無佛疑者若了虛無之無無即無咎執之為無無則太傷故成此疑後法亦然也。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無菩提即無諸佛如來有如是謗謂一向無佛為斷此疑故云如來者即是真如。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十二中來諸疏敘疑多書菩薩字便云從十一中來然論文之中但云菩提方是血脈相次即無下結成疑也意云果法號曰菩提證得始名為佛既菩提不可得豈有能證人謗者即損減過也若言無佛是真謗佛也大論云寧起有見不起無見等為斷下預指斷疑之文然是魏本彼文云如來者即實真如。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顯真如是佛故非無。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徵意云若無菩提則無有佛以何義故得有如來釋意云若無真如則無有佛也以真如是佛故今真如本有復何疑焉。
無著云如清淨故名為如來猶如真金。
引無著者挾來義解以真如通於凡聖眾生垢染但名如去佛位清淨名曰如來如序中滿淨義及第三疑中具足清淨義也猶如下喻明也意顯精純故名真金謂眾生如全礦菩薩如金礦相半佛如純金也然金性本有鍊之則純如體本然修之則淨故圓覺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二明佛即菩提故無得。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者恐人聞非無如來便言既有如來即有菩提何者以得菩提方名如來故為破此見故云有人言得實無得也無有法即菩提法也。
先標錯解魏云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菩提者是人不實語後釋正見偈云菩提彼行等謂等前菩薩行無得也無著云或謂然燈如來所於法不得正覺世尊後時自得正覺為離此取故云若人言等。
錯解者實不得而謂得故也不實語者即錯解也等菩薩行者謂將前菩薩行以等菩提即指同前來萬一之中皆無得菩提義也但空生疑得故以佛等菩提佛顯無得故以菩提等行無著下可解夫佛與菩提義分人法體無二源由是唐言總名為覺既佛即菩提菩提即佛豈有得義應知說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同彼然燈佛處亦無所得也。
○二斷一向無法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有人謗言若無因行則如來不得阿耨菩提為斷此疑故云如來所得等。
無因行者指疑起處此從無佛中來以前將行等菩提明無得義故則如來下結成疑也意云行即是因菩提是果既無因行何得菩提或不約能得所得以成疑也前來斷疑則以菩提等行如今起疑卻以行等菩提為斷下預指能斷之文。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遣執遮疑。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意者以空生前疑得菩提是有執此疑不得菩提是無執今則雙遣故云無實無虛二執既遣復何疑無耶故云遮也。
論云無色等相故彼即菩提相故無著云顯真如無二故謂言說故謂彼正覺不無世間言說故。
無色等相者釋無實也即顯菩提無色聲等相然則但無實色等相而不無於假相故經但言無實不言全無也彼即菩提相者釋無虛也此有三意一者無色等相處即顯無相真理是菩提相也二者即以色等相為菩提相由色等無性便是菩提如像無體便是明鏡即色明空不待滅故故云彼即菩提相相即性也三者菩提無相卻以色等為相以菩提即真如真如隨緣成色等故論云無漏無明皆同真如性相無著下標真如無二者以虛實是空有斷常二邊既言俱無即顯中道也謂言下釋無實也如言菩提而言中無菩提故謂彼下釋無虛也有兩意一則無離文字說解脫故二則明菩提不同言說全無性故故魏經云不實不妄語。
○二釋義斷疑。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意云以一切法並以真如為體一切之言凡聖收盡故皆佛法真如既是佛法餘法豈非佛法耶如一切像以鏡為體故故一切像皆是鏡像又所言一切法非定實一切法是全空一切法。
論云一切法者皆真如體故皆佛法即非者由色等法即真如故即非色等法真如常無色等諸相故是名者即是真如法自性矣。
一切等者義如上說由色等者謂色等即空故非色等如像即鏡故非像等此約諸法即真顯非法真如等者謂空中必無色也以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此約真中無法解非法也備斯二義故曰即非是名下以彼色等雖非質礙之一切乃是即性之一切今約此義故曰真如揀異色等無性故云自性也。
○三顯真佛真法體。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意以前說佛之與法二皆不無又佛之與法二皆不異未知何者是佛法真體而言不無不異耶故此顯有真如是真佛法以彰不無不異之義也。
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說大身喻身離一切障及遍一切境功德及大體故即說大身非身即是身是故說大身論云非身者無有諸相故大身者有真如體故無著云攝一切眾生大身故於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故。
依彼二句標也離一切障者離煩惱所知二障遍一切境者如華嚴云法性遍在一切處等功德即相大即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等大體即體大功德所依也故即等者功德及體皆廣大故此上解佛大身也非身下兩句論文自釋無諸相者無有為相也如前三相異體故有真如體者有無為法也如前離彼是如來攝一切等者據理融攝也華嚴云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故名大身安立等者真如之理本非自他非不自他為破眾生執自他故故言非自他形對強言故云安立斯則安立真如假名名曰大身既攝一切則無自他也故起信云此真如體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十四斷無人度生嚴土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無菩薩者諸佛亦不成菩提眾生亦不入涅槃亦無清淨佛土何故諸菩薩發心欲令眾生入涅槃起心修行清淨佛土。
初句指疑起處此同第十二於十一中來但起則同時斷則次第也諸佛下順他以立理也既無菩薩即無此事然佛不成菩提即是生不入涅槃但約凡聖分於因果故下結疑之處則合而言之何故下結成疑也意云若無菩薩則度生嚴土之者是何人哉。
●二依經斷疑三如疏列。
○斷之文三初遮度生念三初明失念。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經意可知但亦如是之言是躡起疑處之文非次前文也。
偈云不達真法界起度眾生意及清淨國土生心即是倒。
偈文兼釋後段嚴土之義以文意鉤鎖故聯而引之也初句標次二句釋後一句結意云真界平等擬心即差既生其心豈非顛倒經中作如是言即生心也是意言故。
○二明無人。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徵意云何故作是念便不名菩薩釋意云但約無我無人真如清淨名為菩薩非謂別有一法故下文云若作是念則不名菩薩也。
無法名菩薩豈有我度眾生。
如文可知。
○三引前說。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意云以是義故佛常宣說一切諸法皆無我人等相然一切諸法本無我人但違之則是眾生順之則是菩薩。
○二遮嚴土念二初明失念。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經意準前可知。
○二釋所以。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徵意同前釋意云如來說莊嚴佛土者非有能嚴所嚴則嚴與不嚴等無有二是真嚴也今既異此故非菩薩。
○三釋成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論云若起度生嚴土之心即是顛倒非菩薩者起何等心名為菩薩故經言通達等無著云謂人無我法無我。
初引論通釋前段以偈文通標在前論文通釋於後前後相望理則昭然起何下約論徵也故經下引經釋也無著下可知問此與第六皆言嚴土義何別耶答前則對無取疑有取此則對無人疑有人然此與第十二皆從十一中起以彼文云無發菩提心者佛意但是拂於我人之心不是泯於菩薩空生不達此意將謂我人與菩薩不異由是空生起疑之處則云若無菩薩如來斷疑之處則言無人彼此媕含未嘗顯說直至此處方乃決通經文特言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前說菩薩不見彼是眾生不見我為菩薩不見清淨佛土若如是則諸佛不見諸法。
初三句指疑起處此從十四中來以前云我度眾生我嚴佛土皆非菩薩斯則不見自他之義若通而言之亦兼從正答問及第十一疑中來也若如是下結成疑也以聞不見自他等相便謂如來都無智眼故成疑也。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約能見五眼明見淨。
●疏二初引偈彰意。
偈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諸佛五種實以見彼顛倒。
此先述斷疑意也初句縱次句奪第三句明能見五眼體常故言實也末句明所見諸心體妄故云顛倒然若干種心是智所知境今配為所見境者以如來知見無二體故約眼為見在心曰知故十八住中合為一住處也斷疑意云菩薩但離能所分別故云不見諸佛豈無真實智眼然此正斷其疑下但隨文科釋。
●二分科釋文五如疏列。
○文五初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肉團中有清淨色見障內色名為肉眼佛具諸根故有肉眼。
肉團等者謂四塵名肉清淨眼根依肉而住名為肉眼如楞嚴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清淨眼根依此發也見障內下約所見分齊以結名也依肉之眼名為肉眼佛具下或問曰佛為至聖何以同凡有肉眼耶故此通之然但約具諸根處說有肉眼非謂如來是血肉身故經云捨無常色獲常色等。
○二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於肉眼邊引淨天眼見障外色依大般若佛肉眼能見人中無數世界不唯障內若佛天眼能見諸天所有細色除見天外見人等事名肉眼矣淨名云唯佛世尊得真天眼照見恒沙佛土不以二相。
肉眼邊等者謂作觀行依肉眼處想外境界觀想成故見障外事名為天眼如阿那律等大般若下剋就佛說前但約名通解故云障外今約佛位而言故云人中無數等除見天下結成分齊亦顯二眼體同以佛眼體是一而有五用故。
○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以根本智照真理故。
根本者能生後得故亦名正體智真智如理智以能照真故名慧眼也。
○四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後得智說法度人。
後得者從根本後方得起故亦名遍知智俗智如量智由能達俗故名法眼也問據前一二先淺後深云何三四先深後淺答前約眼之次第此約證之次第以達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也。
○五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疏二初局釋當文。
前四在佛總名佛眼又見佛性圓極名為佛眼。
前四等者佛有此眼故云佛眼以前二眼通凡夫二乘無法眼菩薩雖具且劣若在於佛四皆殊勝總名佛眼是則佛眼之外無別四眼也其猶四河歸海失本名耳四皆勝者謂凡夫肉眼見障內天眼見障外佛眼見無數世界二乘天眼唯見一三千界佛天眼見河沙國土二乘慧眼唯照生空地上菩薩亦皆分證佛之慧眼圓照三空洞徹真性菩薩法眼所知未盡地地之中各有分限佛之法眼所知障盡無法不知無生不度故四皆勝也又見下以所見是佛性此眼能見故如涅槃云聲聞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慧多定少雖見佛性猶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等故了了見性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斯不亦圓極之義乎問菩薩聲聞定慧互闕於其佛性則何以聲聞不見菩薩分見耶答以定慧望於佛性慧是因定是緣因親緣疏故使然也又聲聞但有偏空慧無中道慧故云慧少菩薩有中慧故見佛性也又此五中唯第三持業釋餘皆依主釋也。
●二通前總顯二初引無著義總釋。
無著云為令知見淨勝故顯示有五種眼略說有四種謂色攝第一義諦攝世諦攝一切種一切應知攝。
淨勝者非顛倒故超諸聖故四種者舉所以攝能明於分齊如以六境攝六識色攝即肉天二眼論云色攝有二一法果二修果法即肉眼以從過去業法之所感故修即天眼以是定果修所得故二眼同見色法色法最麤故先明也第一義即真諦境攝慧眼也世諦即俗諦境攝法眼也一切種者一切種種差別境也一切攝者攝佛眼也即無所不了是一切種智故論云一切種無功用智名為佛眼。
●二約古德偈重結。
古德偈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如文可知。
○二約所知諸心明智淨五。
此中五段從狹至寬展轉而數謂數沙數河數界數生數心欲明如來之智微妙能知故約所知之境廣多以顯經皆可見。
○初約一箇恒河以數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二約一河中沙以數河。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
○三約沙河中沙以數界。
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四約爾所界中所有生。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
○五約一一眾生所有心三初總明染淨以標悉知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無著云若干種心者有二種謂染及淨即共欲心離欲心等。
共欲者染也欲謂五欲即色等五塵心與欲合故名為共又欲謂貪欲是心所攝舉初該後意兼瞋等心與貪等相應故云共也前約與境相應此約與煩惱相應皆為染也離欲者淨也即不與六塵境煩惱相應名之為淨染淨之心各有無量故云若干也。
○二會妄歸真以釋悉知。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徵意云以何義故能悉知之釋意云彼等諸心皆是妄識妄識即空故云非心以即空故真心不滅故云是名真心體同故能悉知也。
大雲云由一切妄心依真如體都無其性佛證真如故悉知之諸心者標指非心者妄識本空是名心者真心不滅若本論釋則與此殊偈云種種顛倒識以離於實念不住彼實智是故說顛倒。
引大雲者釋出能知所以也以諸心是真心中所現少分之法今證真體豈不能知諸心下牒釋可知與此殊者以雲說兼真論言唯妄故不同也論釋為正若以科疏觀之卻以雲釋為正也請詳種種顛倒識者釋經中諸心也魏本云如來說諸心住皆為非心住是名為心住論釋意云諸即種種住謂顛倒以八識皆能緣境有取著故或約前六名為種種緣麤顯境相續不斷故名為住以離下兩句釋皆為非心住也離與不住蓋是一義智與實念亦無別體意明不住大乘四念處故若住於此即是實念實智既住六塵即顛倒識也是故說顛倒者釋是名為心此但結歸顛倒識也。
○三推破雜染以釋非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徵意云所以說諸心為顛倒識無體者何謂也釋意云以於過現未來求不得故。
無著云過去已滅故未來未有故現在第一義故。
已滅等者釋三世不可得所以也論文淨名華嚴並同但釋現在有少異耳論云現在虛妄分別故淨名云現在不住華嚴云現在空寂然文異而意不異也然此獨於現在之中言第一義者以無著釋經皆約二諦既五眼文中不言眼即非眼又以見智二種其體不殊故於最後安立第一義第一義即是空寂空寂即是不可得義意皆同也。
○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向說心住顛倒皆不可得若如是福德亦是顛倒何名善法。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從十五中來心住者指魏經如上所引顛倒者指偈文皆不可得者指經文若如是下結成疑也意云眾生心是顛倒福德依心而成豈非顛倒顛倒既同何名善法既非善法修福何益耶。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問福答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以是離相無倒行施因緣成無漏福離於二障既非顛倒故得福多。
此釋多所以也以如來舉因緣以問空生牒因緣以答因緣無性福亦無性乃成無漏是故多也此文但標下文即釋。
○二反釋順釋。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意云若是住相之福我不說多以是無住之福是故說多也。
●疏二初引論正釋。
偈云佛智慧為本非顛倒功德論云顯示福非顛倒佛智為本故福有者取相也福無者離相也。
偈云下標也論云下釋也意云心識住故故成顛倒顛倒故福皆虛妄佛智無住依之作福即非顛倒非顛倒故皆真實也取相者是有漏福故不說多離相者是無漏福故說多也。
●二問答解妨。
問福性空故福多者前說妄心性空妄亦應多答福以佛智為本順於性空故悟性空福則甚多心識顛倒違於性空故悟性空則心識都盡。
問意可知違順等者謂一法界心本來無住本來空寂佛智空而無住故言順妄識住而不空故言違所言不空但妄識不空非真實不空也苟忘懷而達之則無所不喻也。
○十七斷無為何有相好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諸佛以無為得名云何諸佛成就相好而名為佛此約法身佛故以為疑。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第三中來云何下結成疑也此約下出疑所依意云既言無相法身是佛何以成就相好亦名為佛此約法身疑色身也。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由無身故現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問答可知徵意云以何義故不以色身見佛釋意云以約勝義非世諦故由此不應定以色身見於佛也。
即隨形好也如鏡中無物方能現物故論云法身畢竟非色身非諸相然相好二種亦非不佛此二不離法身故是故此二亦得言無故說非身亦得言有故說成就。
隨形好者八十種也法數如常即小相也隨其身形一一皆好故八十好即色身鏡中下喻明也故知鏡中有物卻不能現物如凡夫雖有法身不能現相好者蓋緣有物所言物者妄身心也論云下約性相揀收也畢竟等者約體揀然相好下隨相收也此二下釋相好為佛之由如金畢竟非師子亦非無金以師子不離於金故是故下約存泯會釋經文言無者約體而說釋即非色身言有者隨相而說釋是名色身成就者魏經即是今文具足義也。
○二由無相故現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徵釋之意如前。
即三十二相也一一如前色身中說。
三十二相者法數如常即大相也一一等者前從鏡中無物已下義意並同前文已明今不別釋也。
○十八斷無身何以說法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如來色身相好不可得見云何言如來說法。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與前疑同時於第三中起起則同時斷成先後非從次前文來若言從彼來者已悟非身之身何疑無說之說思之可見云何下結成疑也意云聲不自聲依色而發既無所依之色何有能依之聲故成疑也。
●二依經斷疑三如疏列。
○斷之文三初遮錯解。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
谷中無人能作音聲故。
此喻明也意云以有外聲遂有響答谷中實無此響之者說法亦爾法身實無能說之者以機感故遂見如來有所說法又谷雖應聲而無應聲之念佛雖說法而無說法之心據此卻由無念故方能說法是故遮云勿謂等也。
○二釋所以。
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徵意云以何義故令汝不作是念釋意可知。
世尊達諸法空畢竟無執今言有說是謗佛執法也。
如文可解。
○三示正見。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偈云如佛法亦然所說二差別不離於法界說法無自相大雲云若言無說是真說法若言有說不名說法是謗佛故。
如佛法亦然者佛既無身故現身法亦無說故強說以佛例法故云亦然二差別者論云一者能詮名句文也二者所詮義也此能所詮若望於佛俱是所說通名法也不離法界者論云釋是名說法法相之界故名法界說法無自相者論云釋無法可說謂相即性故言說緣生無自性故又解不離法界下二句俱是釋無法可說謂此二種不離法界法界之外無別二法自相可得以此二法自相本空不可得故此即以下句釋上句也真說等者夫為說法當如法說名真說法法離一切名相分別若稱此說是如法說故下文云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然第三第五第七及此四處皆明無說者意各不同以第三疑化身有說第五疑證智可說第七明佛無異說此又疑無身何說以此為異也然諸疏於十八九之間約魏本經文皆出一疑龍外皆云何人能信疑雲云能信深法疑今秦經既無其文疏亦不敘而解今見近本秦文皆有此段乃於鈔中略要敘釋名為所說既深無信疑論云若言諸佛說法者是無所說無說不離法身法身無相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界斷之經云。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此疑甚深無信以問也解空第一智慧圓通以慧為命故稱慧命生信心者生大乘正信心也不信一切法方為正信此信與聖性相應故起信云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次揀聖性有人以酬。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須菩提下合云實有眾生能信此法彼能信者非是凡夫眾生非不是聖性眾生也論云非眾生者非凡夫體故非不眾生者以有聖體故非不是聖體眾生偈云非眾生眾生非聖非不聖此中聖體者佛之知見也以是信之根本故次徵是非生信以釋。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徵者以何義故說非眾生又名眾生耶眾生眾生者此牒也於非眾生中說為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非眾生者非愚小異生也是名眾生者結成能信之人有聖體也偈云所說說者深非無能信者此上經文魏譯則有秦本則無既二論皆釋此文後人添人亦無所失況有冥報之緣宜亦可信也。
○十九斷無法如何修證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如來不得一法云何離上上證轉轉得阿耨菩提為斷此疑示現非證法名為阿耨菩提。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第三第十二第十三中來以彼文中皆言無法得菩提故云何下結成疑也離上上者如初地並於地前名上未離二地之上乃至等覺亦未免於妙覺之上唯佛極證更無上位之上故云離上上是則凡夫離下下諸佛離上上餘之中流不離上下轉轉等者謂轉捨二障轉得二果轉捨轉得故云轉轉意云既若轉得菩提云何不得一法故成疑也為斷下預指斷疑之意也指示顯現故云示現。
●二依經斷疑三如疏列。
○斷之文三初以無法為正覺。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云彼處無少法知菩提無上論云彼菩提處無有一法可證名為阿耨菩提。
彼處等者此明無有一法可名為上如須彌至大微塵至小盡未免於上以皆有故如虛空無故得名無上也菩提處者菩提即所證處也無一法等者但妄盡覺滿名曰菩提離此寧有菩提可得。
○二以平等為正覺。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云法界不增減論云是法平等是故名無上以更無上上故。
不增減者即釋經中無有高下謂在聖不增故無高居凡不減故無下斯則平等之義也平等名無上者夫上以待下得名下既不立上豈存耶更無下轉釋無上義然此問答之中有三種無上義初問中言無上頭之上約修證說次則無法為上故名無上約空寂說後則無對下之上故名無上約凡聖同體說後二是答中意也。
○三以正助修正覺。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意云然雖無法然雖平等非謂不修得成正覺應以無我等心修諸善法然後得成然此善法約勝義則無約世諦則有天親異此詳之。
無我等是了因即正道也修一切善法是緣因即助道也即得阿耨菩提是正覺也所言善法者標指也即非等者論云彼法無有漏法故名非善法以有無漏法故名為善法。
了因者了有二義一了斷義以般若能了煩惱空故二顯了義能顯法身故今無我等即是此義亦名正因正由此慧除妄得法身故今云正道道即因義緣因者即施戒等五與彼般若為資緣故助即資也資彼正因之力斷煩惱成菩提也猶燈能破闇顯空必藉心油為助緣也是正覺者以梵語三菩提此云正覺即所證之果無漏善者問有漏之中亦有善法何故偏局無漏耶答以無我等相所修故唯無漏也又以有漏之善非菩提因今為菩提故須無漏問上三段中前二無得後一有證義既矛盾云何兩存答所言修者但是斷除我法顯自真理竟無一法可得由此二義宛相符順問第三第十二第十三兼此一段前後四處皆說不得菩提如何辨異耶答前後文雖相似義意不同以第三疑釋迦得果第十二疑善慧成因十三疑無法無佛十九疑有修有證茲義迢然請無相濫。
○二十斷所說無記非因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修一切善法得阿耨菩提者則所說法不能得菩提以是無記法故。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從十九中來則所說下形對前之數段結成疑也意云既言修一切善法得菩提云何前來頻言持說得菩提耶以是下成立持說不得菩提之理以名句文三無記性攝無記性法中無因果故豈感菩提耶。
●二依經斷疑。
斷者。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經之比校如文可知。
偈云雖言無記法而說是彼因是故一法寶勝無量珍寶論云以離所說法不能得大菩提故此法能為菩提因又言汝法是無記而我法是記是故勝捨無量七寶。
雖言等者許為無記也而說等者不許非因也是故下出經意能為佛因故勝寶施論云下轉釋為因之由以經詮真理因之悟解依解起行方得菩提若無教門安知所入故法華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又言下論之別意汝法無記謂小乘薩婆多宗說聲通善惡名句文身唯無記性我法是記者謂大乘宗地上菩薩於後得智中所變名等唯是善性非無記性是故等者意云只就無記尚得為因況是無漏善性所攝而不得菩提耶問此與第九疑何別答彼約有為無體難此約無記非因難又彼唯據持說難此則兼對善法難迢然不同也。
○二十一斷平等云何度生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法平等無高下者云何如來度眾生。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十九中來云何下結成疑也既度眾生即有高下高下即不平等故成疑也。
●二依經斷疑四如疏列。
○斷之文四初遮其錯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文中初正遮二再誡可知。
○二示其正見。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徵意云以何義故令不作是念釋意云以實無眾生為如來所度故。
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名共彼陰不離於法界論云眾生假名與五陰共不離法界。
偈中前兩句立其義宗後兩句釋其所以論云下轉釋後二句也假名者但有眾生之名而無眾生之體故云假也與五陰共者謂於五蘊和合之處說言眾生不即不離故云共也不離法界者佛是極證之人已全是法界眾生雖未能證緣生無體亦同法界豈將法界度於法界是故偈云平等等也。
○三反釋所以。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經文反顯若順言之應云以佛無我人等相故不見有眾生為所度也。
論云若如來有如是心五陰中有眾生可度者此是取相過無著云如來如爾炎而知是故若有眾生想則為有我取。
取相過等者以無謂有故不如法界故不了緣生故便成有念故爾炎梵語此有兩義一謂智毋已如前說二謂境界然是定中境界今取此義意云佛智稱境而知真如是有作有知眾生是無作無知也若作智毋釋者即根本智證平等理無有分別今觀眾生亦復如是也。
○四展轉拂跡。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意云佛雖說我元來無我執有我者蓋是凡夫雖言凡夫亦無凡夫如夢人見虎虎與夢人皆不可得法中亦爾以凡夫執我故云非我恐執凡夫故云非凡夫邐迆除遣執情故云展轉拂跡然前正答問中及第十一十四兼此一段前後四處皆說度生無度雖文同而意異謂最初令離我度生十一疑能度者是我十四疑無我而誰度二十一疑真界平等不合度生故同異昭然也。
○二十二斷以相比知真佛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雖相成就不可得見如來而以見相成就比智則知如來法身。
此從十七中來雖相等者以前文云即非具足色身即非諸相具足具足即成就義秦魏經異也而以等者以前文云是名具足色身是名諸相具足彼中意者法身畢竟非相好相好亦非不佛由無相故現相不離法身所以疑云既無相故方能現相則但見於相便知無相也如遠見煙定知有火以離於火必無煙故。
●二依經斷疑五如疏列。
○斷之文五初問以相表佛。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意云可以相比觀無相法身如來不。
○二答因苗識根。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意云實可以相比觀法身如來。
大雲云前悟色身今迷法身意謂法身既流出相身即由此相知佛證得無相法身。
悟色身者知應化非真義也迷法身者不知法身畢竟非色相義意謂下出答意也意云但見法身之相好則知相好之法身如見草木之苗必知其根由是科文約喻而立。
○三難凡聖不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意云輪王亦有此相應是如來。
偈云非是色身相可比知如來諸佛唯法身轉輪王非佛。
偈云等者意云但約本望末則定若約末望本則不定且如輪王與佛色相雖同相之所依二各有異佛相即法身所現王相依業因而生凡聖雲泥復何準的況依法身有自他受用復有大小隨類化等各各不同如苗與根事亦不定初栽之樹則有苗無根所接之樹則根苗各異故也。
○四悟佛非相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意云緣聞依真現假假不離真及乎約假求真真不由假實德不在相令色鮮矣仁以貌取者失之子羽而今以後焉敢不識。
○五印見聞不及。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經文可見然恐空生更約說法比知如來故言音聲求之不得此疑即從第十八中來今預遮防故無後說。
魏加後偈云彼如來妙體即法身諸佛法身不可見彼識不能知偈云唯見色聞聲是人不知佛以真如法身非是識境故無著云以彼法真如相故非如言說而知唯自證知故。
魏偈者明見聞不及之由也秦經則但明見聞不及偈云等者彌勒偈也於中半釋秦偈半釋魏偈意云見聞是識但能緣於色身佛非色身故不可知彼法者法身也真如相者即離一切相是真如相非如言說知者以真如法離言說故但是真智之境唯證相應故云自證然第一第七第十七及此一段皆云不以相見如來者義意皆別初以對果疑因次明感果離相次說依真現假後明約假求真故不同也。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九卷(終)
校訛第七紙(十五行然北藏蝕半字楞嚴寺流通本作無)第十紙(五行決北藏作㳏流通本同)第十一紙(十四行爪北藏作?)第十四紙(十二行北藏脫義字)第十九紙(七行二北藏作一)第三十紙(二行安北藏作要)第三十二紙(十九行知北藏作之已上流通本皆同誤)
嘉興藏第 31 冊 No. B269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卷第十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唐 圭山大師宗密 述疏
宋 長水沙門子璿 錄記
清荊溪後學沙門行策會編
○二十三斷佛果非關福相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由前相比法身是失又聞以色見聲求是邪遂作念云佛果一向無相無為若爾則修福德之因但成相果相果既非佛果佛果則不以具相而得故佛果畢竟不關福相故論云有人起如是心若不依福德得大菩提如是諸菩薩則失福德及失果報。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從二十二中來遂作下作一向離相解便是指起疑之宗也若爾下結成疑也意云福但成相果相既非佛修福何益故佛果下結成疑名也論云下引證失福者非菩提因故失果者非菩提果故。
●二依經斷疑四如疏列。
○斷之文四初遮毀相之念。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云汝若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菩提莫作是念文勢似重意實不重但前敘後遮也。
華嚴經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肇云不偏在色聲故言非非不身相故復言是大雲云若言如來不以相具斷滅見矣故佛止云莫作是念。
華嚴偈中前半屬前文後半屬此段以文意鉤鎖故就一處而引既言不離色聲豈合一向毀相毀相非理故此遮之肇云下亦前後相半耳不偏等者相不定故如輪王非佛非不等者應機即現不離法身故如釋迦是佛斷滅見者義在次文。
○二出毀相之過。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
毀相則墮斷滅斷滅是損減之過斷見邊見之過。
損減等者謂執有是增益過執無是損減過今既一向離相正當此句斯則於果損福德莊嚴於因損五度之行壞俗諦也斷見者中論云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今既一向作無相解正當斷見邊見者空有斷常皆是著邊邪之見並非正見故云過也。
○三明福相不失。
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徵意云以何義故令不作此念釋意云但發菩提心者皆不作此念故知作此念者豈非過與。
無著云於法不說斷滅者謂如所住法而通達不斷一切生死影像法於涅槃自在行利益眾生事此中為遮一向寂靜故顯示不住涅槃偈云不失功德因及彼勝果報論云雖不依福德得真菩提而不失福德及彼果報以能成就智慧莊嚴功德莊嚴。
如所住法者所住之法即大菩提心菩提心者即悲智願也一切菩薩皆安住此心行菩薩行有大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不住涅槃今令離於斷常二見即是不住生死涅槃故云如所住法即七最勝中依止最勝不斷等者意云生死本空猶如影像影像不有復何斷焉今言不斷者非謂固留但了性不有了相不無隨順俗諦故云不斷此即通達之義於涅槃等者若被寂所縛即不自在今寂而常用用而常寂是自在義此中下顯偏說之意然據不斷生死利益眾生但成大悲不住涅槃如其具論亦須不住生死方成如所住法一向下即出偏說之意遮寂者即二乘人灰身滅智撥喪無餘被涅槃所拘是不自在今以不具相發心正墮於此為對治故偏示一門下文菩薩不受福德即不住生死義則圓矣偈云下引證論云下釋偈雖不依下縱也法身真佛是真菩提正由智了為因故不依彼而不失下奪也福德是因即五度果報是果即三十二相相非不佛故言不失既不失果即不失因以能下明不失之由謂真菩提必須具足二莊嚴故智慧即真身福德即應身故論云法身者智相身福相者異相身以諸如來皆合具此二種相故故法華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
○四明不失所以二初明得忍故不失。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意云菩薩於無我心中所修福德勝彼有我心中所修福德以莊嚴法身究竟不失故。
論云有人起如是心諸菩薩得出世智失彼福德及以果報為遮此故偈云得勝忍不失以得無垢果無我者二種無我也。
有人等者先敘所遣之念念云若出世無分別智正是佛因即所修福德盡皆失也何以故福非因故為遮此故者引起能遣之文得勝忍不失者正明不失義謂若心住相修諸福德墮於有漏此福則失若心離相修諸福德成於無漏此福不失也以得下出不失之由斯則以果驗因成不失義無垢即清淨無漏是佛身矣二無我者人法也得此二空之智名之為忍。
○二明不受故不失二初正明。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徵意云以何義故言無我所修之福為勝耶釋意云秖由菩薩不受福故。
論云彼福德得有漏果報故可訶也無著云此顯示不著生死故若住生死即受福德。
可訶等者明不受之由亦是以果驗因成不受義意云果若有漏則知受福是可訶責果既無漏則知不受云何可訶無著下顯對前文不住涅槃前後相望共成悲智之義耳若住下反明。
○二徵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意云菩薩作福若生貪著則成有漏因既有漏果亦有漏得三十二相但同輪王不名為佛此則因果俱失成其所疑今既作福不生貪著則因成無漏因既無漏果亦復然所得三十二相莊嚴法身名之為佛云何疑其失因及果。
○二十四斷化身出現受福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諸菩薩不受福德云何諸菩薩福德眾生受用。
初句指疑起處即從次前文來論中即云若菩薩不受彼果報等云何下結成疑也眾生受用者據佛壽量合滿百年至八十便入涅槃意留二十年福與後代弟子受用又於佛供養承事能令眾生獲福無量斯亦佛福眾生受用也問前云菩薩不受今何難佛受用又前言受是取義今疑受是用義文義既異何以成疑答此皆以果驗因也因中若不受取果中焉合受用果中尚自受用因中豈無受取耶。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斥錯解。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意云若人言如來出現來入滅去住世間皆不解我所說義。
偈云是福德應報為化諸眾生自然如是業諸佛現十方。
是福等者是彼無漏福德之應報即無垢果也果中無有色相故論云佛果無有色相迭相見故又論云佛果無別色聲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故無來去等為化下或問曰既佛果無別色聲來去等何以出現受福為眾生受用耶故此釋之意說眾生根熟為能感緣以佛無緣大悲無量劫來利他善根熏淨法界以成善習有感即應任運無心如一月不下降百水不上升慈善根力法爾如是正是斷疑之意若果中有心受用則因中亦有心受取果中既是自然因中足明無著也。
○二示正見。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徵意云以何義故名為如來既名為來亦表其去何言錯解釋意云以真佛本來無來去故。
偈云去來化身佛如來常不動大雲云眾生心水若清淨則見佛來來無所從濁則見雙林示滅則云佛去去無可至肇云解極會如體無方所緣至物現來無所從感畢為隱亦何所去。
偈云等者標真化異也如來即是法身本來不動猶若虛空故不同化身隨機來去此非異而異也大雲下釋此約機心染淨遂見佛有來去名為化身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即是不動名為法身斯則機見有佛來去佛實不動云云自彼於我何為此中略舉水喻眾生心則知月喻法身影喻化體清濁喻染淨也水清月現月亦不來水濁月隱亦非月去但是水有清濁非謂月有升沈法中亦爾心淨見佛非是佛來心垢不見亦非佛去但是眾生垢淨非謂諸佛隱顯解極等者謂解極則心絕心絕則會如如體本周故無方所此明即應之真緣至下明即真之應也意同大雲隱顯斷疑意者諸佛本無來去眾生妄見去來尚無出現之佛寧有受福之事耶。
○二十五斷法身化身一異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據前不可以化相比知法身法身無去來坐臥即似真化異據遮斷滅之念又顯不失福相即似真化一故成疑也此約微塵世界委釋非一非異義以斷此疑。
論文於此不別敘疑而義意合有也據前等者指疑起處此從三處來不可以化下第二十二也濫於輪王故法身無去下二十四也斥為錯解故據遮下二十三也不失等者彌勒頌云得勝忍不失一異相反難為存去故成疑也此約下懸指斷疑之意彼約一異雙存而難此據一異俱非而通也。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文二初約塵界破一異五初細末方便破麤色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問答如文可知。
●疏三初引天親明斷疑。
偈云於是法界處非一亦非異論云彼諸佛如來於真如法界中非一處住亦非異處住為示此義故說世界碎為微塵故偈云世界作微塵此喻示彼義。
偈云下標也論云下釋也一真法界數量消滅非一異故諸佛證此亦非一異而言處住者以非此二義可住著故為示下正顯住意意以界喻真身塵喻化身也塵因界碎故非異喻從真起應也塵細界麤故非一喻真實應假也故偈云下引證可知。
●二引無著破執法。
無著云為破名色身故說界塵等於中細末方便及無所見方便塵甚多者是細末方便。
此別是一義非斷疑也名身即受等四蘊色身即地等四大於中下以細末破色身以無所見破名身無所見即不念也此段說塵甚多正是初方便也。
●三引大雲示破相。
大雲云即是析塵至於細末以此方便破麤色矣此言微麈依大乘宗於一摶色假想分析至極略色為塵非小乘宗實塵矣。
即是等者明方便之相以能破是細末所破是麤色能所合之故成科名此言下揀異大小大乘用觀假想分別起其慧數破析彼色一一分析至於極微二乘天眼所不能見此則細末之極不可破析名極略色非小乘等者以彼宗迷唯識理不達諸法即空計此微塵以為實有故說積諸微塵以成世界故俱舍論云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塵蚤蝨麥指節彼後增七倍等今此揀去故云非實塵也。
○二不念方便破微塵。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麈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徵意云以何義故說微塵耶釋意云以無實體故又徵意云所以說微塵空又說微塵者何謂也釋意云佛所說者非實微塵是空微塵也。
●疏二初約斷疑釋。
論云塵碎為末故非一處塵眾聚故故非異處如是佛住法界中非一處住非異處住。
塵碎等者喻說塵是碎世界為末也故界麤而塵細是非一也塵眾聚者世界是眾塵成故塵界非異也如是下法合謂應現十方故非一同依一體故非異又依法起化故非一離法無化故非異。
●二約破法釋。
又若塵眾實有者世間凡夫悉亦自知何須佛說只為不知體不成就故佛說矣故無著云世尊說非者以此聚體不成就故若異此者佛雖不說亦自知是聚。
亦是約喻法說者若化是實亦不用佛說只為是虛餘人不知故佛說矣無著下引證同此。
○三不念方便破世界。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意云非唯所起微塵是空微塵抑亦能起世界亦是空世界。
本論破世界不實之義可知無著云此破名身世界者眾生世界。
本論等者如次文所說眾生世界者有情世間也以心法無質不可分析故但以不念方便破之念之則有不念則無故起信云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等也。
○四俱約塵界破和合。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徵意云以何義故說世界耶釋意云世界若實則是一合佛說一合者非實有之一合是空無之一合。
●疏二初引天親解。
論云若實有一世界如來則不說三千界大雲云若實有一世界冥然是一一和合矣是則不合有多差別今既佛說三千明非冥然一矣故約三千破一界也。
初引論標大雲下釋冥合也冥然合為一也一即和合故云一合矣三千破一者既言三千則非一義此乃通明五蘊無一合義也。
●二引無著解。
無著云為並說若世界若微塵界故有二種摶取謂一摶取及差別摶取大雲云此明塵眾及眾生類俱名世界一合相者即是摶取摶取為一故云和合故此一合有二摶取一者一摶取即是世界和合為一二差別摶取即是微塵有眾多極微名為差別非一合者第一義中二界無實故。
並說等者情器雙明也故有下且標二摶取大雲下顯明情器俱名世界謂塵眾則器世界眾生則有情世界摶取為一等者謂情器不分為一世界也此一合有二摶取於五蘊中分色心故本以合二為一今則開一成二然和合摶取蓋是一義但秦魏譯異耳一摶取者是名身眾生世界義不可分但有一義故差別摶取者是器世界聚多微塵成一世界故故無著論云眾生世界有者此為一摶取微塵有者此為差別摶取二界無實等者故心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等經是名一合相者約俗諦說有明在次文。
○五佛印無中妄執有。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意云此一合相無體可說但為凡夫妄生貪著。
論云以彼聚集無物可取虛妄分別故云妄取若有實者即是正見無著云世諦說摶取第一義不可說彼小兒凡夫如言說取大雲云執見五蘊取其和合是貪著事迷於事法起煩惱矣。
以彼等者釋經中不可說也五蘊和合無實體故斯則界歸於塵則無界可取塵歸唯識則無塵可取四蘊離念則無心可取也眾生取著皆由虛妄分別故起信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此明經中但凡夫已下文若有下反顯也以世界體若是實有不名虛妄分別合是正見世諦說者即前是名也同論云以彼聚集第一義不可說即前即非也同前無物可取小兒等者世諦雖說但是假有凡夫不敏執之為實猶彼小兒如言執物見五蘊者不了法空是法執也取和合者不達眾法即我執也二執不亡故名貪著其事也迷於事法所知障也煩惱可知是依二執起於二障也。
○二約止觀破我法二。
破我法者前破我法所緣之境令知不實今破能緣我法見心見心乃是所起分別今即破之令亡分別入聖道也故偈云非無二得道遠離於我法。
○初除我執二初斥錯解。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問答並可知但不解必錯解也。
○二遣言執。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徵意云以何義故說為不解釋意云佛說我人等見非實我人等見是假名我人等見眾生不解謂之為實所以前科判云錯矣。
論云我見虛妄分別佛說即是不見無著云此顯示如所不分別云何顯示如外道說我如來說為我見故安置人無我又為說有此我見故安置法無我如是觀察菩薩入相應三昧時不復分別即此觀察為入方便。
虛妄等者見有我故名為我見體實無故乃云虛妄虛妄無實元是不見如繩處見蛇豈是實見如所下兩意一以真如為所如彼真如不分別故二以我法為所我法本無如所知故云何下徵如外道下釋人無我等者一法界中無我無無我今對有我說於無我權說假言故云安置法無我等者以見是心心所法執有此見名為法執心法不實故言安置此文破法我者是連帶引之非謂正意也相應等者入地證如也不分別者離分別障也即此等者若存我法即分別無窮但了二空則自無分別即此二空觀為入理之方便也。
○二除法執二初除分別。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意云發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見信解不生法相。
●疏二初明無分別所依二初總徵三法。
無著云此顯示何人無分別於何法不分別何方便不分別。
顯示下節節以疏徵起以經答之何人等者即經中發菩提心者於何法者即經中一切法何方便者即經中應如是知見信解也。
●二別釋第三二初總標。
此顯示增上心增上智故於無分別中知見勝解。
增上心即定也增上智即慧也皆是增勝上法故云增上知見勝解者定慧之後位也。
●二別釋二初總彰三義。
於中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毗缽舍那故見此二依止三摩提故勝解。
於中者於彼三事之中也若智等者明此三種體即是智但依止方便不同故立三名也奢摩他此云止止即是定智依此定併息萬緣唯心獨存故云知也毗缽舍那此云觀觀即是慧依此慧故觀察一切委細推求歷歷分明故名為見此二者知見也三摩提此云等持但以定慧等處名三摩提依此義故名為勝解言依止者名依義立也。
●二轉釋後義。
以三摩提自在故解內攀緣影像彼名勝解。
自在者定慧無閡故內緣等者既未證真但緣影像以真如法離心緣故今既變影緣如但名勝解從此能引根本正智無分別中為近方便故。
●二正顯無分別理。
云何無分別此正顯無分別大雲云前之方便是加行智今不分別是根本智即親證真如離能所取名不分別。
云何等者即論釋經中不生法相也初句徵起次句正顯大雲下約位釋論前方便等者即知見勝解此當地前四加行位今不分別者即不生法相通在十地及佛地也雖滿分不同皆用根本無分別智親證諦理也如唯識見道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二顯本寂。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意云所言法相非實有之法相是本無之法相。
無著云此顯示法相中不共義及相應義如前已說。
不共者非法相也勝義諦中不容他故離性離相非和合故相應者是名法相也性起為相不離性故如前金中無器不離金也。
○二十六斷化身說法無福疑。
論文於此不言斷別疑故雲外二疏皆攝入前段合疏詳文合有是故開之。
●疏二初隨章敘疑。
因聞真化非一非異意云若就非一化唯虛假若就非異又唯冥合歸一法身即化身終無自體若爾即所說法受持演說無福。
初句指疑起處此從二十五中來意云下立理即化身下指無化體若爾下結成疑也意云能說之佛既虛所說之教豈實持說不實之教寧有福耶。
●二依經斷疑二如疏列。
○斷之文二初明說法功德。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經之校量可解阿僧祇此云無數發菩薩心者揀餘人。
偈云化身示現福非無無盡福論云雖諸佛自然化身作業而彼諸佛化身說法有無量無盡無漏功德。
偈云下標論云下釋先牒疑縱之而彼下據理奪之無量下揀有量等斯則三重顯於持說之勝也。
○二明說法不染。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徵意云云何演說便獲如是功德釋文可見前云發菩薩心者意在於此若非菩薩焉能如是。
●疏二初引無著解二初申經意。
無著云為說法不染故以有如是大利益故決定演說如是演說即無所染。
既說法之心如彼真如無有分別不取能所說相所獲功德利益至矣故決定說也無所染者即無分別不取不動也此則正是斷疑之意謂佛所有說皆如真實傳授之人要皆如是既如其法福乃無邊何疑持說無功德耶又如偈云諸佛說法時不言是化身以不如是說是故彼說正意云若言是化則人無敬心所說之法寧肯信受由不說故人皆宗奉所說之教咸悉受持無漏之福自然無量等。
●二銷經文。
云何演說等者顯示不可言說故若異此者則為染說以顛倒義故又說時不求信敬等亦為無染說法。
不可等者此明離於說相非全不說前云無法可說淨名無說無示是名說法故魏經云如不演說若異下反明以取相故有分別故不如如故既不如如即成顛倒又說時下約事明無染前約不稱理今約不稱事夫說法者本為利生今為名利豈非染說。
●二引大雲解。
大雲云若能不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則如彼真如故曰如如又心如境如故曰如如不動者則無染義。
生滅心行即有所得分別取相今既不以即與如合故曰如如上如即似義下如即真如似於真如故曰如如心境如者即兩皆真如無似義也則無染者謂擬心即差便名為染故論云動即有苦果不離因此則微細念慮盡名為染不必貪欲也。
○二十七斷入寂如何說法疑。
●疏二初隨章敘疑。
論云若諸佛如來常為眾生說法云何言如來入涅槃。
初二句指疑起處此從二十六中來以化身如來常說法故前雖無文而有此意云何下結成疑也涅槃即是不動無為義如前文云若人言如來若來去坐臥即不解所說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斯則佛入涅槃也意云涅槃寂靜說法喧動動寂相乖云何兩存。
●二依經斷疑。
斷者。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徵意云以何義故佛常說而不閡涅槃如論所敘釋意云由佛有妙智觀諸法空如夢幻等雖現說法似有為相而常住涅槃無作之理復何疑哉若於論外不作斷疑釋者此文但責說法不染徵意云以何義故說法之時不取於相得合真如不動不染耶釋意云但觀諸有為相猶如夢幻等自然於說不取不著契合真如無有動搖分別等也。
●疏二初開章指文。
釋此文為三初約兩論釋魏本中九喻魏本云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魏本等者以彼此二經皆說譬喻就中彼廣此略今則標廣以釋也。
●二隨章辨釋三初約兩論釋九喻二如疏列。
於中文二初約本論斷疑偈云非有為非離諸如來涅槃九種有為法妙智正觀故論云諸佛得涅槃化身說法故非有為非離有為何故示現世間而不住有為由妙智正觀有為如九喻虛假故。
偈云下標論云下釋初釋前二句真化不一故非有為真化不異故不離有為言諸佛者揀小乘涅槃一向寂滅如來涅槃悲智兼運名無住處何故下躡前徵起釋後二句徵意可知由妙智等者妙智揀二乘麤智正觀揀凡夫倒見既以妙智正觀有為諸法如夢幻等故涉有而不住有觀空而不住空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故終日說法終日涅槃如華嚴疏云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虛之中也故知若不涉有豈名大乘涅槃若不證如何名無染說法言雖似反意乃相符善現約極違以申疑如來據極順以通釋理實深妙光茲末篇。
二兼無著釋相。
●文二初據論分文。
無著云此偈顯示四有為相文四。
此偈者魏經文也四有為者即下自性等四。
●二隨文正釋四如疏列。
一自性相。
●文二初釋章意。
此見相二用識為體生死根本故。
此見等者謂見相二分以自證分為體然此三法是生死之自性一切生死從此而生故名此三為根本矣此通八識也。
●二別解文三如疏列。
文三一星喻見無著云無智闇中有彼光故有智明中無彼光故。
此中見分者雲云第六識也計度分別緣共相境世間諸智盡在其中故以星光況於此識此約執計強盛故獨指第六非不通八也無智等者此中法喻相兼文猶闕略若具配屬即法喻四對謂以日喻智以星喻識以明喻悟以闇喻迷且如喻中意云無日闇中有星光故有日明中無星光故法中無智迷中有識用故有智悟中無分別故其猶昏夜日光黯然唯星獨存略辨南北杲日纔現星光自沈法中亦爾生死迷中本智未顯意識分別似有鑒覺若智顯彰光明遍照分別念慮泯然無餘無彼光者此約分喻喻中但無星光而不無星體法中融同一智無別識心故。
二翳喻相論云如目有翳則見毛輪等色觀有為法亦爾以顛倒見故無著云人法我見如翳以取無義故。
如目等者意云翳若在眼則見毛輪執若在意見實我法若正配法喻即翳喻第七識毛輪等喻所見分今標翳喻所見分者此有三意一密配第七識謂若但取毛輪則唯喻所見第七意識無因可收故此密配無所遺也二交互影略以喻上舉能法中言所自然影略統收所餘三顯示毛月無有體性意雖在所今卻舉能以顯所從能生足知無體也以顛倒見者出無體所以於無見有故云顛倒取無義者情有理無故。
三燈喻識燈約膏油相續不絕識依貪愛生死無休。
燈喻識者理則雖通義當前五以六七八識各有配故燈約等者以膏油喻貪愛以燈喻識若無膏油則燈光不起若無貪愛則識念不生故論云依止貪愛法住然此上三喻皆是能熏染汙根本故通名自性相其所熏第八識持種引心配屬雲喻如下所明或可星喻見分翳目所見毛月喻相分燈喻自證分自證分即第八識其後雲喻但況識中種子為未來法。
二著所住味相論云幻喻所依住處以器世間種種差別無一體實故無著云味著顛倒境故大雲云幻出城郭誑人識變山河不實故。
著所住味者即是味著所住幻喻等者即約所幻境說如結巾為兔結草為馬乃至變現種種境界以器下所喻法也六塵境界不一故云種種無著下會釋科文大雲釋意可知能變之識尚猶不實所變之境豈得有體故起信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三隨順過失相。
●文二初釋章意。
自身及受用是過失觀此無常是名隨順又解云隨順身受即是過失。
自身等者明身受當體是過失觀此等者隨順出離也又解等者執著身受是隨順過失也所謂執身為常執受為樂即是顛倒顛倒即過失也。
●二正解文二如疏列。
文二初露喻身論云身亦如是少時住故。
少時住者如草上之露日出即晞眾生妄身亦復如是然有三意一命脩短有纔生即死故二比於上界時極促故三念念遷謝即生即滅故有斯三意故云少時。
二泡喻受論云所受用事亦復如是以受想因三法不定故無著云顯示隨順苦體以受如泡故功德施云觀察壽如水泡或始生未成體或纔生或蹔停住即歸散滅。
受用事者受能領納即此領納是受之用即此受用便名為事受想等者因即是觸受之因故想能助受故俱舍云受同飲食想同助味三法不定者有三釋一則苦樂捨三受不定也二則受想因於三法而不定三法即違順等三境也三則受想觸為三三皆不定也以一不定餘皆不定故然此雖說想觸意明於受如風水相投即有泡起觸想和合則有受生是故以泡喻於受也故大雲云水上之泡出沒不定心中之受苦樂不常苦體等者受是苦體苦謂三苦彼苦身中有苦生故是苦苦破滅是壞苦不相離是行苦逐境住情妄生樂想故名隨順功德施下意說壽命不同前義喻則可知法中始生等者托蘊腹中名生形體未成即有死者纔生者生下即死也蹔停住者五歲十歲乃至百歲通名蹔住初天所見人間半百尚同晝夜況聖智乎故正法念經云有於胎藏中死有生而已命終有能行便亡有能走便卒雖脩短之異皆歸死處故淨名云是身虛偽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也。
四隨順出離相。
●文三初釋章意。
無著云隨順人法無我故得出離。
隨順人法等者二空真智能出二死方便觀察名為隨順。
●二正解文三如疏列。
文三初夢喻過去無著云彼過去行以所念處故如夢論云應觀過去所有集造同於夢境但唯念性故功德施云觀察作者如夢中隨見聞之境以念分別熏習住故雖無作者種種境界分明現前如是眾生無始時來有諸煩惱善不善業熏習而住雖無我是能作者而現無涯生死等事。
如夢者人之神遊也以過去所作見聞事業皆是所念之處與夜來夢無有差別憶之可說掬之不見如經云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唯念性者以念為體性故念之似有不念全無觀察等者謂白日見聞境界所熏夢中宛然還見雖即無人造作境界分明現前如是下法合過去業因所熏感招現在果報雖則無人造作不免生死輪迴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若夢寤時則夢所見事一無所有若迷覺已則生死輪迴杜絕蹤跡故起信云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
二電喻現在論云以剎那不住故功德施云觀察心如電生時即滅。
不住生滅文異義同凡是有為即生即滅無異時也以無性故體虛妄故經云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楞伽經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起信云應觀現在所念之法猶如雲光。
三雲喻未來論云以於子時阿梨耶識與一切法為種子根本無著云彼麤惡種子似虛空引心出故如雲。
子時者在種子位時根本等者應云阿梨耶識在種子位時為一切法作種子根本以一切諸法從種子生故麤惡種者有漏種也以無漏種子為細妙故似空者喻多也華嚴云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如雲者空喻種子雲喻未來所起現行之法以雲依空忽然起故故起信云應觀未來所現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
●三總結示。
無著云如是知三世行則達無我此顯示隨順出離相大雲云過未無體現又不住則三世空達無我矣。
此通明三事結釋科文大雲下顯無著科意三世既空憑何有我執我既不出離達無我者必出離也故偈云觀根及受用觀於三世事於有為法中得無垢自在。
●二約諸經顯喻意。
二約諸經顯諸虛假喻之大意佛說一切法空疑云云何現見一切境界故說如幻幻法雖無分明可見又疑云幻法既無人何愛著故說如陽燄渴鹿謂之水愛著奔趣又疑云渴鹿畢竟不得水貪者如何皆得受用故說如夢夢中所見亦得受用又疑云夢造善惡寤無業報夢打尊長寤無憂懼故說如影如響雖全無體明鏡對色空谷對聲妍媸高低一一皆應必無雜亂必無參差又疑云若都無實菩薩何以作利樂事故說如化謂變化者雖知不實而作化事。
諸經等者謂如來說法多以夢幻虛假之事況諸法空義或廣或略散在諸經諸論隨何經論宗趣雖殊大意皆破眾生遍計情執或情執多者不達法者約喻生疑病既連綿藥還邐迆以悟為限法喻重重今約華嚴十忍品疏文兼攝大乘論意勢顯諸喻意令無混濫也一切法空者此是義宗若是上根聞之便解中根之類一喻即明下根之流展轉生惑更以諸喻如下所辨現見等者難曰諸法若不見任說法皆空現見歷然在因何得是空故說如幻下以喻釋喻也下皆準此愛著等者難曰眾生不愛著任說法如幻既生愛著心云何得如幻故說如燄下釋也不得水者難曰貪求若不得任說法如燄求者皆遂心云何得如燄故說如夢下釋也夢造等者難曰善惡無果報任說法如夢因果事昭然云何得如夢故說如影下釋也妍美好也媸醜陋也此說對鏡之色高低者此說對谷之聲也一一應者無一像而不應色無一響而不應聲無雜亂等者必不對美現醜對高應低故利樂等者難曰菩薩不化生任說如影響菩薩既化生云何如影響故說如化下釋也作化事者不可謂作化事便言為實不可謂度眾生便謂眾生實有良為眾生即空迷故不覺為說令覺若實有體化之何益故淨名云觀眾生如幻化如水月鏡像如龜毛兔角等文殊問云若然者菩薩云何行慈維摩詰言為眾生說如是法是真實慈也上來五重徵釋皆顯法空蓋因喻生迷遂展轉訓曉極茲後位喻盡法彰疑冰自釋然諸經中或說乾城水月杌鬼繩蛇翳目空華龜毛兔角等皆隨機隨說引令得出必不依次有是五重也。
●三會秦經明廣略。
三會通秦譯經本。
●文二初指喻顯法。
夢幻泡影空理全彰露電二喻無常足顯悟真空則不住諸相觀生滅則警策修行妙符破相之宗巧示亡情之觀。
夢幻等者以夢等四事皆無體性若觀有為諸法如其夢等則空理易明露電二事暫有即無若觀諸法如其露電則無常自顯悟真空下顯益不住相者凡夫迷真空既住相當知悟真空即不住相也住即執取染著之義又凡夫顛倒不了無常故戀世間不務修進當知達彼一切悉無常性念念遷謝不住不久由是怖畏生死樂趣涅槃如救頭然寸陰是競所以佛於涅槃會中偏讚此觀以為第一然二句中各有解行配釋可知妙符下結歎符破相宗者歎前四喻也然佛一代教門就大乘中宗塗有三一法相宗謂解深密等經瑜伽唯識等論二破相宗謂般若等經中百門等論三法性宗謂法華涅槃等經起信寶性等論既般若宗於破相今說有為喻以夢幻泡影則妙符宗旨也示亡情觀者歎後二喻若觀世間諸法如露電等自不繫情於身命財而生常解又由前四喻故慧解亡情由後二喻故習定亡情又前亡執有之情後亡計常之情若不覺空無常即繫情於身命資具今既悟此空無常理則情念沮壞真智現前斯則上合經宗故云妙下契物情故云巧也。
●二正會廣略。
魏譯九喻秦本略者以星燈有體雲種含生恐難契空心潛滋相想取意之譯妙在茲焉。
魏譯等者牒問也或問曰魏譯九喻秦經略三者何也今此牒之以星下釋通有體者雖星不如日燈藉膏油未是全空故云有體雲種者法喻雙舉雲能含雨種必生芽故云含生難契等者本為執情堅固不了即空由是設喻以蕩分別若觀有體之物便同析色難悟即空空觀不成故云難契潛滋等者既不了無常唯於境相而生常想不能捨離縱不故意任運生情不覺而起故曰潛也取意等者先德皆云敵對唐梵則奘稱能取意譯經則什為最然雲等三喻則直下翦除於餘六中又換一喻謂以影代翳也所以換者影並於翳空義顯故。
○第三流通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經文可見佛說是經已者本為空生致問故佛答降住修行答問既終便合經畢仍以躡跡起疑連環二十七段洎乎此文疑念冰釋既善吉無問故能仁杜宣一卷經內雖兼有師資以其就勝故但云佛說長老等義如前所解。
●疏二初隨經文別釋。
尼者此云女也優婆塞此云近事男優婆夷此云近事女親近比丘比丘尼而承事故阿修羅此云非天皆大等者文殊所問經云有三種義歡喜奉行一說者清淨不為取著利養所染二所說清淨以如實知法體三得果清淨。
近事男女者標釋可知亦云近住男清信男等並可知非天者亦非人也謂非天人趣之所攝故亦云無酒如實等者說理如理說事如事故果淨者依解起行得無漏故。
●二引論疏讚釋。
無著云若聞如是義於大乘無覺我念過於石究竟無因故天親云諸佛希有總持法不可稱量深句義從尊者聞及廣說迴此功德施群生大雲云大聖說經妙理斯畢二空圓極四眾奉行肇云同聽齊悟法喜蕩心服翫遵式永崇不朽資聖云般若深經三世佛母聞經四句以超惡趣之因一念淨持必獲菩提之記故人天異類莫不虔受奉行矣。
無覺者不發二空智也二執牢固如石之堅石猶可磨可琢聞經不能無我而解不啻如石故云過於詩云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轉猶動也磨琢皆是動義又論云下人於深法不能覺及信世人多如此是故法荒廢無因者無大乘正因不得菩提故總持法者祕密般若也深句義者顯了般若也或總持法是經文深句義是本偈從尊者即彌勒無著也廣說即自指論文佛母者以能生諸佛及菩提法故餘文易知。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刊定記會編第十卷(終)
校訛第三紙(九行徵楞嚴寺流通本作微又令流通本作今)第四紙(十九行得北藏作德流通本同)第五紙(十五行以果之以北藏空白流通本闕疑未刻十八行二明之二北藏作一流通本同)第七紙(十九行及北藏作又流通本同)第九紙(十行一流通本作有十二行比北藏作此流通本同)第十三紙(二十行謂北藏作為流通本同)第十六紙(七行必字下北藏多不字流通本同)第二十三紙(十二行由北藏作常流通本同)第二十六紙(三行但北藏作俱十三行統北藏作說流通本並同)第三十二紙(七行若北藏作苦九行北藏脫作字流通本並同)第三十三紙(十二行令北藏作今流通本同)第三十五紙(十四行析北藏作折流通本同)
(助刻芳名
天目大覺和尚三兩 嘉禾比丘超德三十八兩 照光一兩 淨心五錢 嘉禾居士洪亮五兩 鄒宗仁四兩 金成泰二兩 何其文一兩 方必正一兩 施紀山五錢 歸廷彥五錢 劉子芳五錢 信女施門錢氏五錢 歸門樂氏五錢 共銀五十八兩刻此
金剛般若經疏記會編全部十卷計字十二萬零一百八十六箇該銀六十七兩一錢七分尚少銀十二兩 荊溪比丘行策己 一兩五錢八分 楞嚴寺經坊餘貲八兩 一二分補足刻成
康熙己酉年孟秋月嘉禾楞嚴寺般若堂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