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號1276趙城金藏第098冊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唐 玄逸撰〗.txt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新編入錄
廣品歷章卷第五 振
大乘經重單合譯有三十四部(▆有一百九卷十七帙合四經為二軸計一百六十七卷)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四十九會說合成一部一 二帙蒲州一千九百九十一紙)大方廣三戒經三卷(蒲州四十六紙)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亦直云無量清淨經蒲州六十一紙)阿彌陀經二卷(上卷題云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蒲州五十五紙)無量壽經二卷(蒲州五十九紙)阿閦佛國經二卷(一名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或一卷 蒲州四十紙)大乘十法經一卷(佛住王舍城者 蒲州二十張)普門品經一卷(亦名普門經 蒲州十二紙)胞胎經一卷(一名胞胎受身經 蒲州一十五紙)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亦直云嚴佛土經亦直云佛土嚴淨經 蒲州三十四紙)法鏡經二卷(或一卷 蒲州二十五紙)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或云郁伽長者經或二卷蒲州二十五紙)幻士仁賢經一卷(或云仁賢幻士經 蒲州一十八紙)決定毗?經一卷(一名破壞一切心識 蒲州一十七紙)發覺淨心經二卷(蒲州二十八紙)優填王經一卷(蒲州五紙)須摩提經一卷(蒲州八紙)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亦名阿闍世女經亦直云名阿述達經蒲州一十七紙)離垢施女經一卷(蒲州二十三紙)得無垢女經一卷(一名論議辯才法門經或云無垢女經蒲州二十五紙)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或一卷又有一本偽經佛性海藏題為文殊所說應審觀之 蒲州二十四紙)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三卷或四卷共城六十六紙 蒲州五十七紙)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三卷(或四卷蒲州五十七)太子和?經一卷(或云私休 蒲州四紙)太子刷護經一卷(蒲州五紙)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或一卷或直云大善權經或云慧上菩薩經或云善權方便經或云方便所度無極經蒲州三十三紙)大乘顯識經二卷(蒲州一十五紙)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一紙)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或無所問字亦云彌勒蒲州八紙本願經一名彌勒難經)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一名古品日遺日說般若經蒲州一十三紙一名大寶積經)摩訶術寶嚴經一卷(一名大迦葉品蒲州二十紙)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卷(亦真名勝鬘經或二卷蒲州一十九紙)毗耶娑問經二卷大寶積經一部一百二十卷(二千三百九十二紙四十九會說合成一部凡揔九十三品一十二帙)大寶積經序太上皇製大寶積經三律儀會第一之一(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一(序并翻經朝宮三藏名十七紙十六行)大寶積經三律儀會第一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八紙二十二行)大寶積經三律儀會第一之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七紙二十三行)大寶積經無邊莊嚴會第二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八紙二十行)無上陀羅尼品第一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九紙十六行)無上陀羅尼品第一之二大寶積經無邊莊嚴會第二之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經卷第六(十八紙五行)出離陀羅尼品第二清淨陀羅尼品第三之一大寶積經無邊莊嚴會第二之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七紙三行)清淨陀羅尼品第三之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一(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紙七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一(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八紙十二行)大寶積經蜜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三(西晉三藏竺法譯)大寶積經卷第十(十九紙二十一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四(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一(十七紙一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五(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二(十五紙十九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六(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經經卷第十三(十九紙十九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七(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四(十六紙二十一行)大寶積經淨居天子會第四之一(西晉三藏笁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五(十七紙十四行)大寶積經淨居天子會第四之二(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六(十八紙十六行)大寶積經無量壽會第五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七(十六紙十七行)大寶積經無量壽會第五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十八(十七紙六行)大寶積經不動如來會第六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九(十七紙二十三行)授記莊嚴品第一佛?功德莊嚴品第二聲聞眾品第三大寶積經不動如來會第六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十九紙十九行)菩薩眾品第四涅槃功德莊嚴品第五徃生因緣品第六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一(十八紙六行)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二(十三紙十六行)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三(十五紙十九行)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第七之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四(十五紙八行)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五(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五(十七紙三行)大寶積經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之一(梁三藏㬅陀羅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十三紙二十行)大寶積經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之二(梁三藏㬅陀羅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七(十三紙十七行)大寶積經大乗十法會第九(元魏三藏佛陁扇多譯)大寶積經卷二十八(二十五紙二十一行)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第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二十九(十一紙三行)大寶積經出現光明會第十一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十五紙九行)大寶積經出現光明會第十一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一(一十五紙十七行)大寶積經出現光明會第十一之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出現光明會第十一之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二(十五紙十二行)大寶積經出現光明會第十一之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三(十五紙)大寶積經出現光明會第十一之五(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四(十四紙二十二行)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一(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五(二十四紙十八行)開化長者品第一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二(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六(十五紙七行)金毗羅天授記品第二試驗菩薩品第三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三(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七(二十二紙十八行)如來不思議性品第四之一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四(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八(廿七紙四行)如來不思議性品第四之二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五(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九(十八紙一行)如來不思議性品第四之三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六(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十五紙 二十二行)如來不思議性品第四之四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七(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一(十四紙八行)四無量品第五陀那波羅蜜多品第六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八(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八(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二(二十二紙十四行)尸波羅蜜多品第七之一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九(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三(二十紙四行)尸波羅蜜多品第七之二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四(十八紙十六行)尸波羅蜜多品第七之三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一(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五(二十一紙十二行)羼底波羅蜜多品第八毗利耶波羅蜜多品第九之一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二(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六(二十紙二十行)毗利耶波羅蜜多品第九之二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三(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七(二十二紙七行)毗利耶波羅蜜多品第九之三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四(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八(二十一紙四行)毗利耶波羅蜜多品第九之四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五(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九靜慮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一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六(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十七紙十六行)靜慮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二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一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七(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一(十七紙十九行)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二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八(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二(二十一紙十一行)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三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九(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三(二十一紙十一行)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四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二十(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四(十七紙六行)大自在天授記品第十二大寶積經佛為阿難說入處胎會第十三(大唐三藏玄奘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五(十四紙二十行)大寶積經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一(大唐三藏義淨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六大寶積經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二(大唐三藏義淨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七(十八紙 十八行)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第十五之一(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八(十四紙 七行)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第十五之二(大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九(十七紙五行)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第十五之三(大唐三藏寶叉難陀譯)大寶積經卷第六十(十五紙八行)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一(北齊三藏那連提邪舍譯)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一(十四紙十七行)序品第一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二(北齊三藏那連耶舍譯)大寶積經第六十二(十九紙二十三行)淨飯王詣佛品第二阿脩羅王授記品第三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三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三(十八紙二行)本事品第四迦樓羅授記品第五龍女授記品第六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四(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寶積經卷第六十四(十六紙七行)龍王授記品第七鳩槃荼授記品第八乾闥婆授記品第九夜叉授記品第十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五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五(十五紙十行)緊那羅授記品第十一虛空行天授記品第十二四天王天授記品第十三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六(北齊三藏那連耶舍譯)大寶積經卷第六十六(十三紙十一行)三十三天授記品第十四夜摩天授記品第十五兜率陀天得授記品第十六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七(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七(十四紙十二行)化樂天授記品第十七他化自在天授記品第十八諸梵天等得授記品第十九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八(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寶積經卷第六十八(十五紙二行)光音天等得授記品第二十徧淨天授記品第二十一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九(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九(十五紙十行)廣果天授記品第二十二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大寶積經卷第七十(十六紙七行)淨居天子讚偈品第二十三之一(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一(二十紙三行)淨居天子讚偈品第二十三之二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二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二(十四紙九行)遮羅迦波利婆羅闍迦外道品第二十四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三(比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三(十五紙十九行)六界差別品第二十五之一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四大寶積經卷第七十四(十六紙三行)六界差別品第二十五之二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五(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五(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五(十四紙二十四行)六界差別品第二十五之三四轉輪王品第二十六之一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六(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寶積經卷第七十六(十九紙十一行)四轉輪王品第二十六之二大寶積經富樓那會第十七之一(後秦三藏羅什譯)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七(二十五紙二十一行)菩薩行品第一多聞品第二不退品第三大寶積經富樓那會第十七之二(後秦三藏羅什譯)大寶積經卷第七十八(十九紙八行)具善根品第四神通力品第五大寶積經富樓那會第十七之三(後秦三藏羅什譯)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九(二十二紙二行)大悲品第六荅難品第七富樓那品第八大寶積經護國菩薩會第十八之一(隋三藏崛多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二十五紙三行)大寶積經護國菩薩會第十八之二(隋三藏崛多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一(二十紙十八行)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第十九(魏三藏唐僧鎧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二(二十八紙)大寶積經無盡伏藏會第二十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三(八紙十四行)大寶積經無盡伏藏會第二十之二大寶積經第八十四(九紙十行)大寶積經授幻師?陀羅記會第二十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五(十八紙七行)大寶積經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十四紙十三行)大寶積經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七(十三紙十行)大寶積經摩訶迦葉會第二十三之一(元魏月婆首那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八(二十紙)大寶積經摩訶迦葉會第二十三之二(元魏月婆首那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九(二十一紙二十二行)大寶積經優坡離會第二十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十七紙十八行)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一(十三紙二十行)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二(十三紙二十行)大寶積經善臂菩薩會第二十六之一(後秦三藏羅什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三(十四紙六行)大寶積經善臂菩薩會第二十六之二(後秦三藏羅什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四(十二紙二十一行)大寶積經善順菩薩會第二十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五大寶積經勤授長者會第二十八(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九十六(九紙十四行)大寶積經優陀延王會第二十九(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七(十紙)大寶積經妙慧童女會第三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八(九紙十八行)大寶積經殑伽沙優婆夷會第三十一大寶積經無畏德菩薩會第三十二(後魏三藏佛陀扇多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九(十七紙三行)大寶積經無垢施菩薩應辯會第三十三(西晉居士聶道真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二十四行)序品第一聲聞品第二菩薩品第三菩薩行品第四授記品第五大寶積經功德寶華敷菩薩會第三十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二十二紙)善德天子會第三十五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第三十六(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二(十七紙三行)緣起品第一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第三十六之二(隋三藏笈多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三(十八紙)問實義品第二文殊神變品第三破魔品第四菩薩身行品第五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第三十六之三(隋三藏笈多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四(十七紙十行)破菩薩相品第六破二乘相品第七之一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第三十六之四(隋三藏笈多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五(十九紙十五行)破二乘相品第七之二破凡夫相品第八神通證說品第九稱讚付法品第十大寶積經阿闍世王子所問會第三十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六(十八紙五行)大乘方便會第三十八之一(西晉大笁居士竺難提譯)大寶積經大乘方便會第三十八之二(西晉天竺居士笁難提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七(十五紙)大寶積經大乘方便會第三十八之三(西晉天竺居士難提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八(十六紙三行)大寶積經賢護長者會第三十九之一(隋三藏崛多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九(十八紙二行)大寶積經賢護長者會第三十九之二(隋三藏崛多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十九紙)大寶積經淨信童女會第四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一(二十四紙八行)彌勒菩薩問八法會第四十一(後魏三藏菩提留支譯)彌勒菩薩所問會第四十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西晉笁法護說)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是舊寶經一卷失譯菩提流志今勘本編會次)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十二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三(十九紙八行)沙門品第一比丘品第二栴陀羅沙門品第三營事比丘品第四大寶積經寶梁聚會第四十四之二(北梁道龔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四(十二紙九行)蘭若比丘品第五乞食比丘品第六糞掃衣比丘品第七大寶積經無盡慧菩薩會第四十五(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十五(十五紙九行)文殊師利說般若會第四十六之一(梁三藏㬅陀羅譯)大寶積經文殊師利說般若會第四十六之二(梁三藏㬅羅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十六(十五紙十二行)大寶積經寶髻菩薩會第四十七之一(西晉三藏竺護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七(二十七紙十二行)大寶積經寶髻菩薩會第四十七之二(西晉三藏竺法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八(二十五紙十三行)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第四十八(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十九(十九紙二十二行)大寶積經廣博仙人會第四十九(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二十(二十一紙十二行)右大唐神龍二年南天竺國三藏沙門菩提流志奉制於西京西崇福寺譯至先天二年功畢於中二十六會三十九卷新譯餘是舊經勘同編入初開題曰(和帝親御法筵筆受是經旨後竹沙門復禮法藏等譯畢睿宗製序見開元釋教錄)大方廣三戒經一部三卷大方廣三戒經卷第一大方廣三戒經卷第二大方廣三戒經卷第三右比涼玄始年天竺沙門曇無讖譯見法上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一部二卷(第二出七十一紙有加佛說字亦直云無量清淨經或四卷)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上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下右後漢桓靈帝代月氏國沙門支樓迦讖於洛陽譯見吳錄河南清信士孟福張蓮等筆受阿彌陀經一部二卷(第三譯上卷題云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五十五紙)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二十四紙五行)佛說阿彌陀經卷下右吳代月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竺道祖錄無量壽經一部二卷(四十五紙第四譯有加佛說字)佛說無量壽經卷上佛說無量壽經卷下右曹魏齊王代嘉平四年天笁國沙門康僧鎧於雒陽白馬寺譯天笁道祖晉代雜錄右已上四經九卷同帙阿閦佛國經一部二卷(一名阿閦佛?諸菩薩學成品經四十六紙第一譯凡五品三譯闕一或無國字)阿閦佛?發意受慧品第一(後和元年支樓迦讖譯)阿閦佛國經卷上阿閦佛?善快品第二阿閦佛?弟子學成品第三阿閦佛?諸菩薩學成品第四阿閦佛國經卷下阿閦佛?般泥洹品第五右後漢建和元年月氏國沙門支樓迦讖於雒陽譯見朱士行漢錄(河南清信士孟福張蓮華筆受)大乘十法經一卷(二十九紙第一譯初云佛住王舍城者是)大乘十法經一卷右梁普通年扶南沙門僧伽婆羅於揚都壽光殿譯見費長房錄(初武帝親自筆受後付沙門寶唱惠超僧智法雲等筆受)普門品經一卷(十四紙亦云普門經第一譯)佛說普門品經一卷右西晉太康八年正月十一日月支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錄清(信士聶承速等筆受)胞胎經一卷(亦云胞胎受身經第一譯)佛說胞胎經右西晉太安二年八月一日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一部二卷(一名佛土嚴淨經一名嚴淨佛土經四十紙第三譯三譯闕一)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上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下右西晉太熙元年月氏沙門竺法護於洛陽譯見笁道祖晉代雜錄(清信士聶承遠等筆受)法鏡經一部二卷(或一卷二十七紙安公玄出方等部第一譯)佛說法鏡經卷上(後漢安玄共嚴佛調譯)佛說法鏡經卷下右後漢靈帝代光和四年安息國優婆塞安玄共沙門嚴佛調於洛陽譯玄口傳梵文見僧祐錄佛調筆受上六經九卷同帙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或二卷 第四出或云郁伽長者經與魏世康僧鎧吳世支譯同本廣略文異二十八紙或加迦字凡八品六譯闕三)佛說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西晉笁法護譯)上士品第一戒品第二毉品第三穢居品第四施品第五禮塔品第六止足品第七閑居品第八右西晉月氏沙門竺法譯見釋道安支敏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等筆受)幻士仁賢經一卷(二十四紙或云仁賢幻士經四字經第一譯)佛說幻士仁賢經一卷(晉代竺法護譯)右西晉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决定毗尼經一卷(二十紙一名破壞一切心譯第一譯)决定毗尼經一卷(亦名毗離經)右僧祐錄云眾錄並云於燉煌譯不顯人名開元中錄附東晉末發覺淨心經一部二卷(三十三紙第一譯)發覺淨心經卷上(隋闍那崛多及笈多等譯)發覺淨心經卷下(隋闍那崛多及笈多等譯)右隋開皇十五年九月天竺沙門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十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僧琨筆受優填王經一卷(一名優填土作佛形像經六紙 第一譯)佛說優填王經一卷右西晉代沙門法炬共法立譯見費長房錄須摩提經一卷(九紙 亦名須摩經第一譯)須摩提經(西晉世竺法護譯)右西晉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竺道祖等錄佛說須摩提菩薩經一卷(第一譯新舊四譯一闕十紙)佛說須摩提菩薩經一卷右後秦三藏鳩摩羅什於逍遙園譯見費長房錄僧叡筆受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第二譯五譯闕三二十紙亦云阿述達經云亦阿闍世女紙)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右西晉建武元年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離垢施女經一卷(初出二十六紙)佛說離垢施女經一卷(晉太康年竺法護譯)右西晉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僧祐二錄上九經十卷同帙得無垢女經一卷(一名論義辯才法門或云無垢女經二十九紙第三譯)得無垢女經一卷(一名論義辨才法門)右後魏興和三年婆羅門瞿曇般若留支於鄴都金花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僧昉筆受)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一部(二卷或一卷二十八紙又有一本乃是偽經佛性海藏題為文殊所說應審觀之也)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上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下右大周天竺三藏菩提流志長壽二年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如幻三昧經一部二卷(或三卷或四卷六十六紙第二譯)佛說如幻三昧經卷上(晉世竺法護譯)佛說如幻三昧經卷下右西晉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等筆受)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一部三卷(或四卷六十六紙第五譯七譯闕四)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上(瞿曇般若留支譯)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中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下右後魏興和三年婆羅門瞿曇般若留支於鄴城金華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等筆受)太子和休經(四紙或云私休經第二譯)右僧祐錄云安公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云附西晉末)太子刷護經(五紙第一譯)太子刷護經右西晉月支沙門竺法護譯見法上錄上二經同卷上六經九卷同帙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一部二卷(或一卷或云方便所度無極經或云大善權經五譯三闕或云善權方便經或云慧上菩薩經四十六紙第二譯)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卷上(晉太康年笁法護譯)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卷下(晉太康年竺法護譯)右西晉太康六年六月十七日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筆受)大乘顯識經一部二卷(二十九紙第二譯)大唐新譯聖教序大乘顯識經卷上(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等奉勑於東太原寺譯)大乘顯識經卷下右大唐永隆元年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唐言日照於東都東大原寺譯見大周錄大乘方等要慧經(一紙第一譯)大乘方等要慧經右後漢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費長房錄彌勒所問本願經一卷(九紙或無所問字亦云彌勒本願經一名彌勒難第一譯二譯闕一)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晉世笁法護譯)右西晉太安二年五月十一日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竺道祖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等筆受上二經同卷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一名古品遺日說般若經一名大寶積經安公云出方等部十八紙)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後漢光和年支讖於洛陽譯)右後漢桓靈帝代日氏國沙門支樓迦讖於洛陽譯見僧祐錄(河南清信士孟福張蓮華筆受)摩訶衍寶嚴經一卷(二十三紙一名大迦葉品第二譯)摩訶衍寶嚴經一卷(一名大迦葉品)右漢代失譯見僧失譯錄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一卷(二十二紙第二譯亦直名勝鬘經三譯闕一或二卷或加方廣字)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一卷右宋元嘉十三年八月四日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於丹陰郡譯見道慧僧祐李廓等譯錄(寶雲傳語慧觀筆受)毗耶婆問經一部二卷(三十七紙第一譯)毗耶婆問經翻譯之記(後魏世瞿曇般若留支譯)毗耶婆問經卷上毗耶婆問經卷下右後魏興和四年七月十七日優婆塞瞿曇般若留支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三十日畢見經前序記沙門曇林等筆受上八經十卷同帙
廣品歷章卷第五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上闕三紙九行】大集經卷第九大集經海慧菩薩品之三大集經卷第十大集經海慧菩薩品之四大集經卷第十一大集經海慧菩薩品之五大集經卷第十二大集經虛空藏菩薩所問品第六大集經卷第十三大集經虛空藏菩薩所問品之二大集經卷第十四大集經虛空藏菩薩所問品之三大集經卷第十五大集經虛空藏菩薩所問品之四大集經卷第十六大集經虛空藏菩薩所問品之五大集經卷第十七大集經無言菩薩品第七大集經無言菩薩品之餘大集經卷第十八大集經不可說菩薩第八大集經不可說菩薩品之餘大集經卷第十九大集經寶幢分魔苦品第一大集經卷第二十大集經寶幢分中往古品第二大集經寶幢分中魔調伏品第三大集經寶幢分中三昧神足品第四大集經卷第二十一大集經寶幢分中相品第五大集經寶幢分中陀羅?品第六大集經卷第二十二大集經寶幢分中護品第七大集經寶幢分中授記品第八大集經寶幢分中悲品第九大集經寶幢分中護法品第十大集經寶幢分中四天王護品第十大集經卷第二十三大集經寶幢分中曠野鬼品第十二大集經寶幢分中還本品第十三大集經虛空目分中聲聞品第一大集經虛空目分中聲聞品之二大集經卷第二十四大集經虛空目分中世間目品第二大集經虛空目分中彌勒品第三大集經虛空目分中四無量心品第四大集經卷第二十五大集經虛空目分中淨目品第五大集經虛空目分中聖目品第六大集經虛空目分中辟支佛乘品第七大集經虛空目分中聖無礙智品第八大集經卷第二十六大集經虛空目分中護法品第九大集經虛空目分中大眾還品第十大集經寶髻菩薩品第十一大集經寶髻菩薩品之二大集經卷第二十七大集經日密分中護法品第一大集經卷第二十八大集經日密分中諸方持欲詣佛品第二大集經日密分中諸方持欲詣佛品之二大集經卷第二十九大集經日密分中分別說欲品第三大集經日密分中佛說四方陀羅?意第四大集經日密分中佛說四方陀羅?意之二大集經卷第三十大集經日密分中不思議大通品第五(或別本中有救龍品無大通名雖互存文則無別)右比涼玄始年天竺沙門曇無讖於姑臧譯見竺道祖涼錄等良由初出即寫分卷不同遂使後文闕而不備大方等日藏經一部十卷(或十五卷二百四十三紙或十二卷凡十四品第四譯或云大方等大集日藏經一帙題云大乘大方等日藏經)大方等日藏分經護持正法品第一(大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大方等日藏經卷第一日藏分經陀羅尼品第二上大方等日藏經卷第二大方等日藏分經陀羅?品下大方等日藏經卷第三大方等日藏分經菩薩使品第三大方等日藏經卷第四大方等日藏分經定品第四大方等日藏分經卷第五大方等日藏分經惡業集品第五大方等日藏經卷第六大方等日藏分經護持品第六大方等日藏分經佛現神通品第七大方等日藏經卷之七大方等日藏分經魔王波旬品第八大方等日藏分經星宿品第九大方等日藏分經卷第八大方等日藏分經送使品第十大方等日藏分經卷第九大方等日藏分經念佛三昧品第十一大方等日藏分經昇須彌山頂品第十二大方等日藏分經三歸濟龍品第十三上大方等日藏分經三歸濟龍品下大方等日藏分經卷第十大方等日藏分經護塔品第十四右隋開皇四年五月天竺沙門那連提邪舍於西京大興善寺譯至五年二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智鉉學士費長房等筆受大方等月藏經一部十卷(或十五卷二百五十三紙或云大集月藏經單譯一帙第十二分凡二十品)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初品卷第一(此經十卷成部)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魔王波旬詣佛所品第二(卷第二)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諸阿修羅詣佛所品第三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本事品第四(卷第三)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第一義諦品第五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令魔得信樂品第六(卷第四)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一功鬼神集會品第七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諸惡鬼神得敬信品第八(卷第五)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諸惡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之下(卷第六)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諸天王護持品第九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諸魔得敬信品第十(卷第七)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提頭賴吒天王護持品第十一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毗樓勒叉天王品第十二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毗樓博叉天王品第十三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毗沙門天王品第十四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呪輪護持品第十五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忍辱品第十六(卷第八)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分布閻浮提品第十七(卷第九)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星宿攝受品第十八(卷第十)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建立塔寺品第十九大集經月藏分第十二法滅盡品第二十右北齊天統二年天竺沙門那連提耶舍共法智於鄴都天平寺譯見費長房錄大方等大集地藏十輪經一部十卷(一百九十二紙第十三分有加菩薩字第二譯一帙凡八品)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二十八行)序品第一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二(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二十二紙)十輪品第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十三紙十三行)無依行品第三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四(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無依行品第三之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五(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無依行品第三之三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有依行品第四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六(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有依行品第四之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七(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有依行品第四之三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懺悔品第五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八(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善業道品第六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九(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善業道品第六之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福田相品第七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十(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福田相品第七之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獲益囑累品第八右大唐永徽二年正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玄奘於西京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其年六月二十九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神昉為後序(沙門大乘光等筆受)大方廣十輪經一部八卷(或七卷一百二十四紙第一譯凡十五品)佛說大方廣十輪經序品第一(卷一)佛說大方廣十輪經諸天女問四大相品第二(卷二)佛說大方廣十輪經發問本業斷結品第三佛說大方廣十輪經灌頂喻品第四(卷二)佛說大方廣十輪經相輪品第五(亦云)證相品佛說大方廣十輪經剎利旃陀羅現智相品第六(卷四)佛說大方廣十輪經眾善相品第七(卷五)佛說大方廣十輪經剎利依止輪品第八(卷六)佛說大方廣十輪經遠離譏嫌品第九(卷七)佛說大方廣十輪經布施品第十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持戒品第十一佛說大方廣十輪經忍辱品第十二佛說大方廣十輪經精進相品第十三(卷八)佛說大方廣十輪經禪相品第十四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智相品第十五右經失譯楺尋諸錄不摽時代開元新錄編北涼末大集須彌藏經一部二卷(四十五紙)(須彌藏分品有四單譯內題云大乘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大乘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聲聞品第一(高齊國那連提耶舍共法智天統三年譯丁彥筆受)大乘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菩薩禪波羅蜜本業品第二大乘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滅非時風雨品第三大乘大集經須彌藏分第十五陀羅尼品第四(卷下)右高齊天保九年天竺沙門那連提耶舍共法智於鄴都天平寺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十卷同帙虛空藏菩薩經一卷(寶唱 名虛空藏經二十九紙第一譯有呪)虛空藏菩薩神呪經一卷右後秦?賔三藏佛陀耶舍歸?賔譯寄來秦國見道慧宋齊錄等虛空孕菩薩經一部二卷(三十紙第四譯合是第十六分序彥琮作)虛空孕菩薩經卷上(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虛空孕菩薩經卷下(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右隋開皇七年正月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至三月訖見費長錄(沙門僧曇筆受彥琮製序)虛空藏菩薩神呪經(二十紙第三譯)虛空藏菩薩神呪經右宋文帝元嘉年?賔沙門曇摩蜜多於楊州譯見李廓魏世錄觀虛空藏菩薩經(亦名虛空藏觀經三紙單譯或無觀字)觀虛空藏經(宋元嘉年曇摩蜜多於揚州譯)右宋元嘉元年?賔沙門曇摩多於揚州譯見道慧宋齊錄上二經同卷菩薩念佛三昧經一部六卷(或五卷一百十二紙第一譯或無菩薩字凡十六品)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序品第一(宋大明年功德直揚州譯)菩薩念佛三昧經不空見本事品第二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不空見本事品之餘(卷三)菩薩念佛三昧經神通品第三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彌勒神通品第四(卷第三)菩薩念佛三昧經讚佛音聲辯才品第五菩薩念佛三昧經讚如來功德品第六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如來神力證正說品第七(卷第四)菩薩念佛三昧經不空見勸請品第八菩薩念佛三昧經讚三昧相品第九菩薩念佛三昧經正觀品第十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正觀品之餘(卷第五)菩薩念佛三昧經微密王品第十一菩薩念佛三昧經三法品第十二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勸持品第十三(卷第六)菩薩念佛三昧經諸菩薩本行品第十四菩薩念佛三昧經正念品第十五菩薩念佛三昧經大眾奉持品第十六右宋大明六年西域沙門功德直於荊州禪房寺譯見道慧宋齊錄沙門玄暢筆受上五經十卷同帙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一部十卷(一百五十八紙一帙第二譯凡十五分品)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序品第一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不空見本事品第二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不空見本事品之餘(卷第二)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神變品第三(卷第三)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神變品之餘(卷第四)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彌勒神通品第四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歎佛妙音勝辯品第五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歎佛妙音勝辯品之餘(卷第五)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讚如來功德品第六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佛作神通品第七(卷第六)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見無邊佛廣請問品第八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讚三昧相品第九(卷第七)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正觀品第十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思惟三昧品第十一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思惟三昧品之餘(卷八)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示現微咲品第十二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神通品第十三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神通品之餘(卷第九)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說修習三昧品第十四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說修習三昧品之餘(卷第十)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諸菩薩本行品第十五右隋大業年天笁沙門達摩笈多於東都上林園翻經館譯見內典錄(沙明彥琮行矩等筆受)般舟三昧經一部三卷(或二卷五十九紙第一密凡十六品或云般舟三昧經內題云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佛說般舟三昧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問事品第一(卷上)行品第二行品第二四事品第三譬喻品第四般舟三昧經無著品第五(卷中)四軰品第六授決品第七擁護品第八羼羅耶佛品第九般舟經請佛品第十(卷下)無想品第十一十八不共十種力品第十二勸助品第十三師子意佛品第十四至誠佛品第十五佛印品第十六右後漢靈帝光和二年月氏國沙門支婁迦讖於雒陽譯見聶道真等錄(河南濬信士孟福張蓮華筆受)拔陂菩薩經一卷(一名拔波經 第六譯十六紙拔音跋陂音婆)拔陂菩薩一卷右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開元釋教錄中編在漢錄大集賢護經一部五卷(或六卷九十二紙亦云賢護菩薩經凡十七品或云賢護經第一譯題云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思惟品第一(隋開皇年闍那崛多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皇朝奏行)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思惟品之餘(卷第二)大集經賢護分三昧行品第二大集經賢護分見佛品第三大集經賢護分正信品第四大集經賢護分受持品第五大集經賢護分觀察品第六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觀品之餘(卷第三)大集經賢護分戒行具足品第七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稱讚功德品第八(卷第四)大集經賢護分饒益品第九大集經賢護分具五法品第十大集經賢護分授記品第十一大集經賢護分甚深品第十二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現前三昧中十法品第十三(卷第五)大集經賢護分不共功德品第十四大集經賢護分隨喜功德品第十五大集經賢護分覺寤品第十六大集經賢護分囑累品第十七右隋開皇十四年十二月天竺沙門闍那崛多及笈多於長安大興善寺譯至十五年二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明芬等筆受上三經九卷同帙阿差末經一部七卷(第三出或四卷或云阿差末菩薩經一百五紙或五卷)阿差末經卷第一(晉日無盡意元嘉年笁法護譯)阿差末經卷第二阿差末經卷第三阿差末經卷第四阿差末經卷第五阿差末經卷第六阿差末經卷第七右西晉元嘉元年十二月一日月氏沙門笁法護於長安譯是大集經無?意品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無盡意經一部六卷(一百四紙第四譯)無盡意菩薩經卷第一(出大集經)大集經中無盡意所說不盡義品第三十二無盡意菩薩經卷第二無盡意菩薩經卷第三無盡意菩薩經卷第四無盡意菩薩經卷第五無盡意菩薩經卷第六右宋文帝元嘉四年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於揚都譯見李廓錄上二經十三卷同帙大集譬喻王經一部二卷(四十紙單譯大集別品)大集譬喻王經卷上(隋開皇年崛多岌多等大興善寺譯)大集譬喻王經卷下(隋開皇年崛多岌多等大興善寺譯)右隋開皇十五年五月天竺沙門闍那崛多等於興善寺譯六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道密筆受)大哀經一部八卷(或七卷或六卷一百三十五紙或云如來大哀經凡二十八品單譯)大哀經諸菩薩所生莊嚴大會法典品第一(卷一)歎會品第二大哀經元蓋法門品第三(卷第二)莊嚴法本品第四八光品第五大哀經大哀品第六(卷第三)開化品第七道慧品第八宣劫世品第九處處品第十大哀經了三世品第十一(卷第四)了眾生所品第十二號眾種類品第十三曉眾生根本品第十四普游品第十五正定意品第十六大哀經知眾生本行品第十七(卷第五)撤視品第十八諸漏盡品第十九四無畏品第二十十八不共法品第二十一大哀經十八不共法品之餘(卷第六)如來道品第二十二大哀經八捴持品第二十三(卷第七)大哀經往古品第二十四(卷第八)智本慧業品第二十五智積菩薩品第二十六右西晉元康元年七月七日月支沙門竺法護於長安譯至八月二十三日訖見竺道祖晉世雜錄(清信士聶遠等筆受)上二經十卷同帙寶女問慧經一部三卷(或四卷或名寶女經亦名寶女三昧經七十四紙凡十三品)佛說寶女所問經(卷上晉太康年笁法護譯)▆…▆發意三十二寶品第二寶女經聡明品第三(卷中晉太康年笁法護譯)問寶女品第四八分品第五十種力品第六四無所畏品第七十八不共法品第八寶女經十八不共法品餘(卷下晉太康年二十二法護譯)三十二相品第九法行品第十不退轉品第十一大乘品第十二囑累品第十三右西晉太康八年四月二十七日月支沙門竺法護於長安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無言菩薩經一部二卷(或云無言童子經四十七紙或一卷)佛說無言童子經卷上(晉世竺法護譯)佛說無言童子經卷下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聶承遠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自在王經一部二卷(四十紙第一譯序僧叡作)自在王菩薩經卷上(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自在王菩薩經卷下(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右秦弘始九年沙門鳩摩羅什於尚書令姚顯第出見僧叡二秦(沙門僧叡筆受并製序)奮迅王問經一部二卷(或三卷第二譯四十八紙題內有翻譯一万八千三百四十一字之記)奮迅王問經翻譯之記(卷上後魏世瞿曇留支半譯)奮迅王問經卷上奮迅王問經卷下右後魏興和四年七月三十日婆羅門沙門瞿曇般若流支在鄴城尚書令儀同高公第內唘夾創譯見經序記(沙門曇林筆受)上四經九卷同帙寶星陀羅尼經一部十卷(一百五十二紙或八卷單譯一伙凡十三品)寶星經序釋法琳撰佛說寶星陀羅尼經降魔品第一(大唐貞觀三年中天竺三藏法師波頗蜜多羅於西京大興善寺譯)佛說寶星陀羅尼經本事品第二(卷二大唐貞觀三年中天竺三藏法師波頗蜜多羅於西京大興善寺譯)寶星陀羅尼經魔王歸伏品第三(卷三大唐三藏法波頗蜜多羅譯)寶星陀羅尼經魔王歸伏品第三之餘(卷四大唐三藏法師波頗蜜多羅譯)寶星陀羅尼經大集品第四寶星陀羅尼經相品第五(卷五大唐三藏法師頗蜜多羅譯)寶星陀羅尼經陀羅尼品第六(卷六大唐三藏法師波頗蜜多羅譯)寶星陀羅尼經陀羅尼品第六之餘(卷七大唐三藏法師波頗蜜多羅譯)寶星陀羅尼經攝受妙法品第七寶星陀羅尼經授記品第八寶星陀羅尼經授記品第八之餘(卷八大唐三藏法師波頗蜜多羅譯)寶星陀羅尼經慈敏品第九寶星陀羅尼經擁護品第十寶星陀羅尼經擁護品第十之餘(卷九大唐三藏法師波頗密多羅譯)寶星陀羅尼經護正法品第十一寶星陀羅尼經阿吒薄俱品第十二(卷十大唐三藏法師波頗密多羅譯)寶星陀羅尼經諸佛還國品第十三右大唐貞觀三年三月天竺三藏波羅密多羅於西京大興善寺譯至四年四月訖見內典錄(沙門惠乘法常等證義玄謨等度語慧淨法琳等筆受)右㒒射房玄齡簷事杜正倫等參助詮定太府卿簫璟揔監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六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七
(京兆華嚴寺沙門釋玄逸撰)
大乘經重單合譯有三十二部(▆有二百四十五二十四帙各十小經作為五軸)計二百四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八會說舊譯蒲州一千七十九紙六帙亥五十卷供城一千二百五十二紙)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九會說新蒲州一千三百二十七紙譯八帙 供城一千五百三十三紙)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蒲州九十五紙 供城一百一十一紙)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或二蒲州一十九紙卷 供城二十三紙)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二卷(蒲州二十二紙 供城二十六紙)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蒲州一十四 紙供城一十六紙)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蒲州一十一紙 供城一十二紙)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 蒲州一十二紙 供城一十四紙)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一卷(蒲州七紙 供城八紙)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亦名金剛髻珠菩薩加行品 蒲州一十八紙 供城二十一紙)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一卷(別有一本向三十紙非是本應須揀 蒲州五紙 供城六紙)莊嚴菩提心經一卷(蒲州七紙 供城八紙)兜沙經一卷(蒲州五紙 供城六紙)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蒲州七紙 供城八紙)菩薩本業經一卷(亦直名本業經亦名淨行品經 蒲州一十二紙 供城一十四紙)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或無諸字 蒲州一十一紙 供城一十三紙)菩薩十住行道品一卷(亦直云菩薩十什 蒲州八紙 供城九紙)菩薩十住經一卷(蒲州五紙 供城五紙)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或十卷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 蒲州一百五紙 供城一百二十六紙)十住經四卷(或五卷 蒲州九十七紙 供城一百一十三紙)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或三卷一名普賢等薩定意或直云等自菩薩經 蒲州五十二紙 供城六十一紙)如來興顯經四卷(一名興願如幻經 蒲州六十六紙 供城七十七紙)度世品經六卷(或五卷或無此字 蒲州一百二十紙 供城一百四十紙)羅摩伽經三卷(蒲州七十二紙 供城八十四紙)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蒲州二紙 供城二紙)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一卷(或無續字 蒲州八紙 供城九紙)大般涅槃經一部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四帙 蒲州七百三十紙 供城八百五十七紙)大般涅槃經後譯荼毗分二卷(亦云闍維分亦云後分 蒲州三十九紙 供城四十三紙)大般泥洹經六卷(或十卷記云方等大般泥洹經 蒲州一百四十四紙 供城一百六十三紙)方等般泥洹經二卷(亦名大般泥洹經或三卷 蒲州四十五紙 供城五十二紙)四童子三昧經三卷(或無三昧字 蒲州四十四紙 供城五十一紙)大悲經五卷(蒲州八十七紙 供城一百三紙)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六十卷(一千二百五十二紙八會說舊譯第一譯域五十卷九三十四品六帙)大方廣佛華嚴經序(比丘靈裕結周宣政元年戊入)大方廣佛華嚴經世間淨眼品第一(卷一)大方廣佛華嚴經世間淨眼品下(卷二)大方廣佛華嚴經盧舍那佛品第二(卷三)大方廣佛華嚴經盧舍那佛品下(卷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名號品第三(卷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四諦品第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光明覺品第五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明難品第六(卷六)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第七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菩薩品第八(卷七)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菩薩品下(卷八)大方廣佛華嚴經佛昇須彌頂品第九(卷九)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第十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十住品第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第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初發心菩薩功德品第十三(卷十)大方廣佛華嚴經明法品第十四(卷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佛昇夜摩天宮自在品第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第十六(卷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第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下(卷第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十無盡藏品第十八(卷第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昇兜率天宮一切寶殿品第十九(卷第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讚佛品第二十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卷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之二(卷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之三(卷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之四(卷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之五(卷二十)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之六(卷二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之七(卷二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之八(卷二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之九(卷二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第二十二(卷二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之二(卷二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之三(卷二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之四(卷二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之五(卷二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十明品第二十三(卷三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忍品第二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心王菩薩問阿僧祇品第二十五(卷三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壽命品第二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住處品第二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第二十八(卷三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下(卷三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相海品第二十九(卷三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第三十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品第三十一(卷第三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之二(卷三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之三(卷三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第三十三(卷三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之二(卷三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之三(卷四十)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之四(卷四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之五(卷四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之六(卷四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之七(卷四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四(卷四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二(卷四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三(卷四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四(卷四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五(卷四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六(卷五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七(卷五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八(卷五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九(卷五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十(卷五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十一(卷五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十二(卷五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十三(卷五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十四(卷五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十五(卷五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十六(卷六十)右東晉義熙十四年三月十日天笁沙門佛陀跋陀羅於楊都道場寺譯至元年六月十日訖見竺道祖錄沙門法業惠義惠嚴等筆受新譯華嚴經一部八十卷(一千五百三十三紙九會遅新譯八帙再譯凡有三十九品)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卷一)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卷二)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三(卷三)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之四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卷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現相品第二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三昧品第三大方廣佛華嚴經世界成就品第四大方廣佛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一(卷八)大方廣佛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二(卷九)大方廣佛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三大方廣佛華嚴經毗盧遮那品第六(卷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名號品第七(卷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四聖諦品第八大方廣佛華嚴經光明覺品第九(卷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問明品第十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第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品第十二之上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品第十二之下(卷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佛昇須彌頂品第十三(卷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第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第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明法品第十八(卷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卷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上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下(卷二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卷二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兜率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四(卷二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一(卷二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二(卷二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三(卷二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卷二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五(卷二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六(卷二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七(卷二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八(卷三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九(卷三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卷三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卷三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卷三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卷三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卷三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卷三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卷三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卷三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卷四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卷四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卷四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卷四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十通品第二十八(卷四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忍品第二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阿僧祇品第三十(卷四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壽量品第三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上(卷四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下(卷四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卷四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品第三十六(卷四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出見品第三十七之一(卷五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出見品第三十七之二(卷五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出見品第三十七之三(卷五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一(卷五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二(卷五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三(卷五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四(卷五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五(卷五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六(卷五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七(卷五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一(卷六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卷六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卷六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四(卷六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五(卷六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卷六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卷六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八(卷六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卷六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卷六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一(卷七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二(卷七十一)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三(卷七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四(卷七十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五(卷七十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卷七十五)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七(卷七十六)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卷七十七)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卷七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卷七十九)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一(卷八十)右大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以證聖元年三月十四與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云學喜)於神都大內大徧空手譯天后親受筆削後付沙門復體法藏等至聖歷二年十月八日於佛授記寺功畢見間元錄信力入印法門經一部五卷(一百一十一紙單譯或無經字內題云歸命一切諸佛)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一(後魏世曇摩流支等洛陽譯)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二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三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四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五右元魏正始元年天竺沙門曇摩流支於洛陽為宣武帝譯見費長房錄沙門道寶筆受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名莊嚴智惠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十九紙第一譯)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右三秦失譯見開元錄佛華嚴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部二卷(或一卷二十六紙第三譯題內或功德智字)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卷上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卷下右隋開皇年天竺沙門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見內典錄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十六紙第四譯)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右大周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於神都佛授記寺譯見開元錄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十二紙第二譯)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右大周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於神都佛授記寺譯見開元錄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或二卷第一譯十四紙)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右大周永昌元年于闐沙門提雲般若於神都魏國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單本八紙)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三藏法師提雲般若等奉制譯)右大周天授二年于闐國沙門提雲般若於神都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上二經同卷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二十八紙亦云金剛▆菩薩如行品單本)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右大周長壽二年南天竺國三藏菩提留志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上八經十二卷同帙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一卷(別有一本約三十紙非是本經應須簡釋或無菩薩字單本四紙)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右大周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見開元錄莊嚴菩提心經一卷(第四譯與晉法護出菩薩十地名大同小異 八紙)莊嚴菩提心經右後秦弘始年中沙門鳩摩羅什譯見費長房錄僧叡僧肇道常筆受上二經同卷兜沙經一卷(六紙)佛說兜沙經右後漢桓靈帝代月氏國沙門支婁迦讖於洛陽譯見僧祐錄河南清信士孟福張蓮等筆受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八紙與晉笁法護所出菩薩十地經小異 第五譯)大方廣菩薩十地經右後魏延興二年西域沙門吉迦夜於北臺共曇曜譯見道慧宋齊錄劉孝摽筆受上二經同卷菩薩本業經一卷(一名本業經十四紙亦名淨行品凡三品)佛說菩薩本業經一卷大業願行品第二佛本業十地品第三右吳代月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僧祐錄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是華嚴經淨行品十三紙或無諸字)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右西晉代清信士聶道真譯見費長房錄菩薩十住行道品(九紙)菩薩十住行道品右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見隋沙門法經錄清信士聶承遠等筆受菩薩十住經一卷(五紙)佛說菩薩十住經右東晉代西域沙門?多蜜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同卷漸備一切智功德經一部五卷(百一十二紙凡有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言品者誤或十卷)漸備一切智德經初發意恱豫住第一(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晉元康年笁法護別譯)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二離垢住第二興光住第三暉曜住第四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三難勝住第五目見住第六玄妙住第七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四不動住第八善哉意住第九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五法雨住第十右西晉元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上九經十卷同帙十住經一部四卷(或五卷一百一十二紙凡歷十地名)十住經歡喜地第一 後秦羅什譯離垢地第二十住經明地第三(卷第二)炎地第四難勝地第五現前地第六十住經遠行地第七(卷第三)不動地第八妙喜地第九十住經法雲地第十(卷第四)右後秦弘始年中沙門鳩摩羅什共佛陀耶舍譯見僧叡二秦錄等僧叡僧肇道常等筆受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一部二卷(或三卷六十一紙一名普賢菩薩定意經或云等自菩薩經人十三品)佛說等目菩薩經卷上(晉世笁法護譯)大感動品第一說行定品第二神變品第三幼事品第四菩薩樂定品第五大權慧定品第六無量如品第七權慧清淨品第八興顯品第九佛說等目菩薩經卷下(外身現化品第十)分別身行大慧空品第十一大權慧品第十二恱樂龍王品第十三右西晉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如來興顯經一部四卷(一名興顯如幼經七十七紙)佛說如來興顯經卷第一佛說如來興願經卷第二佛說如來興願經卷第三佛說如來興願經卷第四右西晉元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精信士聶承遠等筆受上三經十卷同帙度世品經一部六卷(一百四十紙凡一品或五卷)佛說度世品經第一(卷第一晉世竺法護譯)度世品第二(卷第二)度世品第三(卷第三)度世品第四(卷第四)度世品第五(卷第五)度世品第六(卷第六)右西晉无康元年四月十三日月氏沙門笁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羅摩伽經一部三卷(或四卷八十四紙)佛說羅摩伽經卷第一(西秦乞伏仁世聖堅等譯)佛說羅摩伽經卷第二(西秦乞伏仁世聖堅等譯)佛說羅摩伽經卷第三(西秦乞伏仁世聖堅等譯)右西秦太初年沙門聖堅譯見內典錄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二紙)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右大唐永徽五年九月二十八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九紙或無續字)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右大唐垂拱元年天竺沙門地婆訶羅於西京西太原寺歸寧院譯見大周錄上二經同卷上四經十卷同帙大般涅槃經一部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八百五十七紙四帙第五單重合譯凡十三品)大般涅槃經壽命品第一之一(卷一)大般涅槃經壽命品之二(卷二)大般涅槃經壽命品之三(卷三)大般涅槃經金剛身品第二大般涅槃經名字功德品第三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第四之一(卷四)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之二(卷五)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之三(卷六)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之四(卷七)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之五(卷八)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之六(卷九)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之七(卷十)大般涅槃經一切大眾所問品第五大般涅槃經現病品第六(卷十一)大般涅槃經聖行品第七之一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之二(卷十二)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之三(卷十三)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之四(卷十四)大般涅槃經梵行品第八之一(卷十五)大般涅槃經梵行品之二(卷十六)大般涅槃經梵行品之三(卷十七)大般涅槃經梵行品之四(卷十八)大般涅槃經梵行品之五(卷十九)大般涅槃經梵行品之六(卷二十)大般涅槃經嬰兒行品第九大般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一(卷二十一)大般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二(卷二十二)大般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三(卷二十三)大般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品之四(卷二十四)大般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五(卷二十五)大般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品之六(卷二十六)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卷二十七)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之二(卷二十八)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之三(卷二十九)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之四(卷三十)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之五(卷三十一)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之六(卷三十二)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之七(卷三十三)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一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之二(卷三十四)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之三(卷三十五)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之四(卷三十六)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之五(卷三十七)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之六(卷三十八)大般涅槃經憍陳如品第一三之一大般涅槃經憍陳如品之二(卷三十九)大般涅槃經憍陳如品之三(卷四十)右北涼玄始三年天竺沙門曇無讖於姑藏譯至十年十月二十三日訖梵本具足有三万五千偈今所譯者止万餘偈三分始一耳見竺道祖涼錄沙門惠嵩筆受大般涅槃經茶毗分二卷(一名門維分亦云後分凡五品四十三紙單譯)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憍陳如品)大般涅槃經遺教品第二大般涅槃經應盡還源品第三大般涅槃經機感茶毗品第四(卷下)大般涅槃經聖軀廓潤品第五右大唐麟德年中南海被陵國沙門若那跋陀共唐僧會寧於彼國共譯見大周錄大般泥洹經一部六卷(或十卷一百六十三紙第四譯 凡有十八品)佛說大般泥洹經序品第一大般泥洹經大身菩薩品第二大般泥洹經長者純陀品第三大般泥洹經哀歎品第四(卷二)大般泥洹經長壽品第五大般泥洹經金剛身品第六大般泥洹經受持品第七大般泥洹經四種品第八(卷三)大般泥洹經四依品第九(卷四)大般泥洹經分別邪正品第十大般泥洹經四諦品第十一(卷五)大般泥洹經四倒品第十二大般泥洹經如來性品第十三大般泥洹經文字品第十四大般泥洹經鳥喻品第十五大般泥洹經月喻品第十六大般泥洹經問菩薩品第十七(卷六)大般泥洹經隨喜品第十八右東晉義熙十三年十月一日平陽沙門法顯於楊都道場寺共天竺沙門覺賢譯見笁道祖晉世雜錄沙門寶雲筆受至十四年正月二日訖上二經八卷同帙般泥洹經一部二卷(亦名大般泥洹經亦名方等泥洹經五十一紙第一譯或三卷凡有九品)佛說方等般泥洹經上哀位品第一四童子現生品第二四童子品第三方等般泥洹經下囑累品第四度地獄品第五現諸佛品第六佛國淨品第七天菩薩品第八如來化說法品第九右晉太始五年七月二十三日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攝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四童子經一部三卷(或無三昧字五十一紙第二譯凡有六品)四童子三昧經卷上四童子哀泣品第一四童子經現生品第二四童子三昧經卷中四童子品第三四童子三昧經卷下囑累品第四四童子經地獄品第五四童子經現諸佛品第六右隋開皇十三年五月天竺沙門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至七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僧琨筆受大悲經一部五卷(一百三紙單譯 九十三品)佛說大悲經 齊天保年耶舍共法智相州譯(卷第一)大悲經梵天品第一大悲經啇主品第二大悲經帝釋品第三大悲經羅睺羅品第四(卷第二)大悲經迦葉品第五大悲經持正法品第六大悲經舍利品第七大悲經禮拜品第八(卷第三)大悲經善根品第九大悲經布施福德品第十大悲經殖善根品第十一大悲經以諸譬喻付囑正法品第十二(卷第四)大悲經以諸譬喻付囑正法品第十二(之二 卷第五)大悲經教品第十三大北齊天保九年天竺沙門那連提耶舍於鄴都天平寺共法釋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十卷同帙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七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八
(京兆華嚴寺沙門玄逸撰)(此廣品歷章紙數與開元釋教錄同)
大乘經重單合譯有三十二部(▆有一百五十一卷十五帙合二小經為一軸計一百五十卷)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一名神通游戲或云大方廣二百一十四紙)普曜經八卷(一名方等本起一百四十三紙)法華三昧經一卷(一十一紙)無量義經一卷(一十七紙)薩曇分陀利經一卷(舊錄云薩芸芬陀利紙亦直云分陀利經 三紙)妙法蓮華經八卷(或七卷二十八品僧祐錄云新法華紙一百五十二紙)正法華經十卷(或云方等正法華或七卷一帙一百九十紙)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七品寶塔品兼提婆達多品為一品一百五十紙)維摩詰所說經三卷(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或直云維摩詰經僧祐錄云雜維摩詰經六十一紙)維摩詰經二卷(維摩詰說不思議法門之稱或三卷一名佛法普入道門三昧 五十五紙)說無垢稱經六卷(九十七紙)大方等頂王經一卷(一名維摩詰子問經亦直云頂王經 二十紙)大乘頂王經一卷(亦云維摩詰兒經一十六紙)大悲分陀利經八卷(亦云大乘悲分陀利經一百六十紙)悲華經十卷(一帙 一百九十九紙)金光明㝡勝王經十卷(一帙 一百四十九紙)合部金光明經八卷(二十四品 一百二十紙)伅真陀羅所問經二卷(▆云伅真陀羅所問寶如來三昧經或云伅真陀羅尼王經或一卷 五十八紙)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卷(亦云說不可思議品或直云大樹緊那羅經 六十七紙)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或三卷亦云佛昇忉利天品經 三十七紙)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或二卷或三卷一名合道神足經 四十九紙)寶雨經十卷(一帙 一百四十一紙)寶雲經七卷(一百二紙)阿惟越致遮經三卷(或無遮字或四卷 六十六紙)不退轉法輪經四卷(一名不退轉經 七十三紙)廣博嚴淨不退轉經四卷(或六卷或直云廣博嚴淨經亦云不退轉輪經 七十八紙)不必定入定入印經一卷(二十一紙)入定不定印經一卷(一十六紙)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或二卷或無三昧字或直云等集經 五十紙)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五十紙)持心梵天經四卷(方云持心梵天所問經或六卷十八品一名莊嚴佛法經又名等御諸法經 九十一紙)方廣大莊嚴經一部一十二卷(一名神通游戲凡二十七品第四譯二百四十七紙)大方廣新譯三藏聖教序 皇太后 御製方廣大莊嚴經(一名神通戲 卷第一)序品第一(中天笁國沙門地婆訶羅奉 詔譯)方廣大莊嚴經兜率天宮品第二方廣大莊嚴經勝族品第三方廣大莊嚴經法門品第四方廣大莊嚴經降生品第五(卷第二)方廣大莊嚴經處胎品第六方廣大莊嚴經誕生品第七(卷第三)方廣大莊嚴經入天祠品第八(卷第四)方廣大莊嚴經寶莊嚴具品第九方廣大莊嚴經示書品第十方廣大莊嚴經觀農務品第十一方廣大莊嚴經現藝品第十二方廣大莊嚴經樂音發寤品第十三(卷第五)方廣大莊嚴經感夢品第十四方廣大莊嚴經出家品第十五(卷第六)方廣大莊嚴經頻婆娑羅王勸受俗利品第十六(卷第七)方廣大莊嚴經苦行品第十七方廣大莊嚴經往尼連河品第十八方廣大莊嚴經詣菩提場品第十九(卷第八)方廣大莊嚴經嚴菩提場品第二十方廣大莊嚴經降魔品第二十一(卷第九)方廣大莊嚴經成正覺品第二十二方廣大莊嚴經讚歎品第二十三(卷第十)方廣大莊嚴經膏人蒙記品第二十四方廣大莊嚴經大梵天王勸請品第二十五方廣大莊嚴經轉法輪品第二十六(卷十一)方廣大莊嚴經轉法輪品之餘(卷十二)方廣大莊嚴經囑累品第二十七右大唐永淳二年九月十五日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於西京太原寺歸寧院譯見大周錄沙門復禮等筆受普曜經一部八卷(一名方等本起經第二譯有三十品安云出方等部四經闕二一百六十五紙)普曜經一名方等本起(西晉永嘉年笁法護譯卷第一)普曜經降神品第一普曜經說法門品第二普曜經所現像形品第三普曜經降神處胎品第四(卷第二)普曜經欲生時三十二瑞品第五普曜經入天寺品第六(卷第三)普曜經現書品第七普曜經坐樹下觀犁品第八普曜經王為太子求妃品第九普曜經試藝品第十普曜經四出觀品第十一普曜經出家品第十二(卷第四)普曜經告車匿被馬品第十三普曜經異學三部品第十四(卷第五)普曜經六年勤苦行品第十五普曜經迦林龍品第十六普曜經召魔品第十七普曜經降魔品第十八(卷第六)普曜經行道禪思品第十九普曜經諸天賀佛成道品第二十普曜經觀樹品第二十一(卷第七)普曜經四天王上鉢品第二十二普曜經梵天勸助說法品第二十三普曜經化五人法輪品第二十四普曜經十八變品第二十五普曜經佛至摩竭國品第二十六(卷第八)普曜經化舍利弗目連品第二十七普曜經優陀耶品第二十八普曜經歎佛品第二十九普曜經囑累品第三十右西晉永嘉二年五月月支國沙門竺法護於天水寺譯見聶道真等錄沙門康殊白法巨等筆受上二經二十卷為二帙法華三昧經一卷(法華支流單本十三紙)法華三昧經右宋文帝元嘉四年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無量義經一卷(第二譯 兩本闕一三品二十紙)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南齊建元年曇摩伽陀耶舍於廣州譯)無量義經說法品第二無量義經十功德品第三右南齊建元三年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於廣州朝廷寺譯見僧祐錄薩曇分陀利經一卷(舊錄云薩芸芬陀利經亦直云分陀利經是法華經寶塔天受二品各少分異譯四紙)薩曇分陀利經上二經同卷右僧祐錄云安公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中附西晉末妙法蓮華經一部八卷(或七卷此一部經具單里合譯凡二十八品僧祐錄云新法華經第五譯一百八十紙)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卷第一)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卷第二)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第四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卷三)妙法蓮華經授記品第六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卷第四)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卷第五)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三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妙法蓮華經從地踊出品第十五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卷第六)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卷第七)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卷第八)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右姚秦弘始八年夏三藏鳩摩羅什於大寺出見僧叡二秦錄僧叡筆受并製序初為七卷二十七品後人益天授品成二十八品及普門偈亦後續入上四經十卷同帙正法華經一部十卷(或云方等正法華第三譯或十二卷凡二十八品一帙二百二十二紙)正法華經光瑞品第一(晉太康年沙門竺法護譯 卷第一)正法華經善㩲品第二正法華經應時品第三(卷第二)正法華經信樂品第四(卷第三)正法華經藥草品第五正法華經正授聲聞決品第六正法華經往古品第七(卷第四)正法華經授五百弟子決品第八正法華經授阿難羅云決品第九(卷第五)正法華經藥王如來品第十正法華經藥王如來品之餘(卷第六)正法華經七寶塔品第十一正法華經梵志品第十二正法華經勸說品第十三正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卷第七)正法華經菩薩從地踊出品第十五正法華經如來現壽品第十六正法華經衍福事品第十七(卷第八)正法華經勸助品第十八正法華經歎法師品第十九正法華經帝被輕?品第二十(卷第九)正法蓮經如來神足行品第二十一正法華經藥王菩薩品第二十二正法華經妙吼菩薩品第二十三正法華經光世音普門品第二十四(卷第十)正法華經揔持品第二十五正法華經淨復淨王品第二十六正法華經樂普賢品第二十七正法華經囑累品第二十八右西晉太康七年八月十日月支國沙門竺護於長安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張士明張仲正聶承遠等筆受添品妙法蓮華經一部七卷(寶塔品兼提婆達多品連為一品或加添品字二十七品一百七十五紙)添品妙法蓮華經序(隋仁壽元年崛多笈多二法師添品 卷第一)添品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添品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添品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卷第二)添品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第四添品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此品中添一段長行一段偈共五紙 卷第三)添品妙法蓮華經受記品第六添品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添品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卷第四)添品妙法蓮華經受學無學人記品第九添品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一(兼提婆達多品連為一品)添品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二添品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三(卷第五)添品妙法蓮華經從地踊出品第十四添品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五添品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六添品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七(卷第六)添品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八添品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十九添品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添品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一(新譯呪)添品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二(卷七)添品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三添品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四添品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五添品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六添品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七右隋仁壽元年辛酉之歲普曜寺沙門上行請崛多笈多三藏於興善寺重勘梵本闕者添之具經前序及內典錄維摩詰所說經一部三卷(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或直云維摩詰經凡十四品六十九紙)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經卷上)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第二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第三維摩詰所說經菩薩品第四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維摩經卷中)維摩詰所說經不思議品第六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維摩詰所說經入不二法門品第九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第十(卷下)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第十一維摩詰所說經見阿閦佛品第十二維摩詰所說經法供養品第十三維摩詰所說經囑累品第十四右後秦弘始八年沙門鳩摩羅什於大興善寺譯僧肇筆受僧叡製序上二經十卷同帙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法門經一部二卷(或三卷凡十四品第二譯一名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六十九紙)維摩詰經卷上(維摩詰說不思議法門之稱一名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維摩詰經善權品第二維摩詰經弟子品第三維摩詰經菩薩品第四維摩詰經諸法言品第五維摩詰經不思議品第六維摩詰經觀人物品第七卷下維摩詰經如來種品第八維摩詰經不二入品第九維摩詰經香積佛品第十維摩詰經菩薩行品第十一維摩詰經見阿閦佛品第十二維摩詰經法供養品第十三維摩詰經囑累品第十四右吳代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見竺道祖僧祐二錄說無垢稱經一部六卷(或無說字第七譯凡一百一十二紙)說無垢稱經(大唐三藏聖教序御製卷第一皇太子臣洽述聖記)說無垢稱經序品第一(並三藏沙門玄奘奉 詔譯)無垢稱經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第二說無垢稱經聲聞品第三(卷第二)說無垢稱經菩薩品四說無垢稱經問疾品第五(卷第三)說無垢稱經不思議品第六說無垢稱經觀有情品第七(卷第四)說無垢稱經菩提分品第八說無垢稱經不二法門品第九說無垢稱經香臺佛品第十(卷第五)說無垢稱經菩薩行品第十一說無垢稱經觀如來品第十二(卷第六)說無垢稱經法供養品第十三說無垢稱經囑累品第十四右大唐永徽元年二月八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八月一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大方等頂王經一卷(或二卷亦名維摩詰子問經亦名頂王經初出 二十三紙)大方等頂王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支敏度等錄大乘頂王經一卷(亦名維摩詰兒經 西天笁國使主婆羅門彌多羅尼子月婆言那譯 一十八紙)大乘頂王經 歸命大智海圓滿淨覺尊右梁武帝代中天竺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見費長房錄上四經十卷同帙善思童子經一部二卷(第四譯 二十四紙)善思童子經卷上善思童子經卷下右隋開皇十一年七月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至九月訖見費長房錄學士費長房筆受沙門彥琮製序大悲分陀利經一部八卷(或十卷亦云大乘悲分陀利經第二譯凡三十品一百九十六紙)大悲分陀利經轉法輪品第一(卷第一)大悲分陀利經入陀羅尼門品第二大悲分陀利經入一切種智行陀羅尼品第三大悲分陀利經勸施品第四(卷第二)大悲分陀利經勸發品第五大悲分陀利經離諍王授記品第六(卷第三)大悲分陀利經三王子授記品第七大悲分陀利經四王子授記品第八大悲分陀利經八王子授記品第九大悲分陀利經十千人授記品第十(卷第四)大悲分陀利經第九王子授記第十一大悲分陀利經諸王子授記第十二大悲分陀利經八十王子授記品第十三大悲分陀利經三億少童子授記品第十四大悲分陀利經千童子授記品第十五大悲分陀利經大師立願品第十六(卷第五)大悲分陀利經五願舍利神變品第十七大悲分陀利經歎品第十八(卷第六)大悲分陀利經感應品第十九大悲分陀利經大師授記品第二十大悲分陀利經大師立誓品第二十一大悲分陀利經莊嚴品第二十二(卷第七)大悲分陀利經眼施品第二十三大悲分陀利經身施品第二十四大悲分陀利經寶施品第二十五大悲分陀利經毉方施品第二十六大悲分陀利經現伏藏施品第二十七(卷第八)大悲分陀利經菩薩集品第二十八大悲分陀利經入三昧門品第二十九大悲分陀利經囑累品第三十右三秦失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十卷同帙悲華經一部十卷(第四譯又寶唱錄云名悲蓮華經凡六品 一帙)悲華經轉法輪品第一(北涼沮渠蒙遴世曇無讖於姑臧譯卷一)悲華經陀羅尼品第二悲華經大施品第三(卷第二)悲華經大施品下(卷第三)悲華經諸菩薩本受記品第四之一悲華經諸菩薩本受記品之二(卷第四)悲華經諸菩薩本受記品之三(卷第五)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之四(卷第六)悲華經諸菩薩本受記品之五(卷第七)悲華經諸菩薩本受記品之六(卷第八)悲華經檀波羅蜜品第五悲華經檀波羅蜜品之二(卷第九)悲華經檀波羅蜜品之三(卷第十)悲華經入定三昧門品第六右北涼玄始年天竺沙門曇無讖於姑藏譯見竹道祖河西錄沙門惠嵩筆受金光明㝡勝王經一部十卷(第五譯凡三十一品一百七十三紙)金光明㝡勝王經序品第一(三藏法師義淨奉詔譯卷一)金光明㝡勝王經如來壽量品第二金光明㝡勝王經分別三身品第三(卷二)金光明㝡勝王經夢見懺悔品第四金光明㝡勝王經滅業障品第五(卷三)金光明㝡勝王經㝡淨地陀羅尼品第六(卷四)金光明㝡勝王經蓮華喻讚品第七(卷五)金光明㝡勝王經金勝陀羅尼品第八金光明㝡勝王經重顯空性品第九金光明㝡勝王經依空滿願品第十金光明㝡勝王經四天王觀察人天品第十一金光明㝡勝王經四天王護國品第十二(卷六)金光明㝡勝王經無著陀羅尼品第十三(卷七)金光明㝡勝王經如意寶珠品第十四金光明㝡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第十五金光明㝡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之餘(卷八)金光明㝡勝王經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金光明㝡勝王經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第十七金光明㝡勝王經堅牢地神品第十八金光明㝡勝王經僧慎尒耶藥叉大將品第十九金光明㝡勝王經王法正論品第二十金光明㝡勝王經善生王品第二十一(卷九)金光明㝡勝王經諸天藥叉護持品第二十二金光明㝡勝王經授記品第二十三金光明㝡勝王經除病品第二十四金光明㝡勝王經長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金光明㝡勝王經捨身品第二十六(卷十)金光明㝡勝王經十方菩薩讚歎品第二十七金光明㝡勝王經妙幢菩薩讚歎品第二十八金光明㝡勝王經菩提樹神讚歎品第二十九金光明㝡勝王經大辯才天女讚歎品第三十金光明㝡勝王經付囑品第三十一右大周長安三年十月四日三藏法師義淨於長安西明寺譯畢并綴文正字見開元錄沙門波崙惠表等筆受合部金光明經一部八卷(別譯或六卷或七卷第一譯凡二十四品一百四十七紙)金光明經序(別譯)金光明經序品第一金光明經壽量品第二金光明經三身分別第三金光明經懺悔品第四(別譯 卷第二)金光明經業障滅品第五金光明經陀羅尼㝡淨地品第六(別譯 卷三)金光明經讚歎品第七(別譯 卷四)金光明經空品第八金光明經滿願品第九金光明經四天王品第十(別譯 卷第五)金光明經銀主陀羅尼品第十一(別譯卷六)金光明經大辯天品第十二金光明經功德天品第十三金光明經堅牢地神品第十四金光明經?[日*旨]鬼神品第十五金光明經正論品第十六金光明經善集品第十七(別譯 卷七)金光明經鬼神品第十八金光明經授記品第十九金光明經除病品第二十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第二十一金光明經捨身品第二十二金光明經讚佛品第二十三(別譯 卷八)金光明經付囑品第二十四右隋開皇十七年北天笁三藏此云志德興大興善寺沙門寶貴合前後譯以為一部見經前序沙門彥琮重覆勘挍費長房筆受伅真陀羅所問經一部二卷(或三卷亦名伅真陀羅尼王經 六十五紙或云伅真陀羅所問寶如來三昧經)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寶如來三昧經卷上(後漢建寧年支婁迦讖譯)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寶如來三昧經卷下右後漢建寧年月氏國沙門支婁迦讖於雒陽譯見朱士行漢錄河南清信士孟福張蓮華筆受上二經十卷同帙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一部四卷(第二出亦云說不思議品七十八紙)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一(後秦羅什等於常安譯)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二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三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四右後秦弘始年中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譯見費長房錄僧睿筆受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一部二卷(或三卷亦云佛昇忉利天品經第一譯四十三紙)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卷上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卷下右西晉太始年沙門竺法護於長安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一部四卷(或二卷或三卷一名合道神足經第二譯五十六紙)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一(晉太康年安法欽譯)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二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三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四右西晉安息國沙門安法欽於雒陽譯見竺道祖錄上三經十卷同帙寶雨經一部十卷(第三譯一帙 一百六十九紙)佛說寶雨經卷第一(願授不退轉菩提記)佛說寶雨經卷第二佛說寶雨經卷第三佛說寶雨經卷第四佛說寶雨經卷第五佛說寶雨經卷第六佛說寶雨經卷第七佛說寶雨經卷第八佛說寶雨經卷第九佛說寶雨經卷第十右大周長壽二年南印度三藏達摩流支於東都佛授記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筆受寶雲經一部七卷(初出 一百四十六紙)寶雲經卷第一(梁世㬅陀羅於楊州譯)寶雲經卷第二寶雲經卷第三寶雲經卷第四寶雲經卷第五寶雲經卷第六寶雲經卷第七右梁天監二年扶南沙門㬅陀羅仙共伽婆羅等於楊都譯見續高僧傳阿惟越致遮經一部三卷(或四卷或名阿惟越致經第一譯凡一十八品七十六紙)佛說阿惟越致遮經不退轉法輪品第一(卷上)阿惟越致遮經持信品第二(並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阿惟越致遮經奉法品第三阿惟越致遮經八等品第四阿惟越致遮經道跡品第五阿惟越致遮經往來品第六佛說阿惟越致遮經不還品第七(卷中)阿惟越致遮經無著品第八阿惟越致遮經聲聞品第九阿惟越致遮經緣覺品第十阿惟越致遮經釋果想品第十一阿惟越致遮經降魔品第十二佛說阿惟越致遮經如來品第十三(卷下)阿惟越致遮經開化品第十四阿惟越致遮經師子女品第十五阿惟越致遮經歎法師品第十六阿惟越致遮經譏謗品第十七阿惟越致遮經囑累品第十八右西晉太康五年十月十四日沙門竺法護於燉煌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等筆受上二經十卷同帙不退轉法輪經一部四卷(第二譯凡七品七十五紙)不退轉法輪經序品第一(卷第一)不退轉法輪經序品之二(卷第二)不退轉法輪經序品之三(卷第三)不退轉法輪經除想品第二不退轉法輪經授記品第三不退轉法輪經除魔品第四(卷第四)不退轉法輪經現見品第五不退轉法輪經安養國品第六右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見費長房等錄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一部四卷(或六卷亦名廣博嚴淨經亦名不退轉法輪經第三譯 九十一紙)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第一(宋元嘉年沙門智嚴共寶雲譯)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第二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第三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第四右宋元嘉四年涼州沙門智嚴共沙門寶雲於楊都譯見道慧宋齊錄不必定入定入印經一卷(亦云不必定入定印經第一譯 二十五紙)不必定入定入印經翻譯之記(後魏世流支譯)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右後魏興和四年九月十九日優婆塞瞿曇般若留支於鄴城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見經序沙門曇林筆受入定不定印經一卷(第二譯 二十紙)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 御製入定不定印經(義淨譯)右大周久視元年五月五日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福光寺見開元錄沙門復禮等筆受上四經十卷同帙等集眾德三昧經一部三卷(或二卷或直云等集經或無三昧字五十八紙)等集眾德三昧經卷上等集眾德三昧經卷中等集眾德三昧經卷下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一部三卷(出等集三昧經五十六紙)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第一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第二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第三右後秦弘始年沙門鳩摩竹於常安譯見真寂寺錄僧[(石*戈)/聿]等筆受持心梵天所問經一部四卷(第一譯或五卷或六卷或云筆御諸法經凡十八品亦云持心梵天經或名村心經或名莊嚴佛法議經一百五紙)持心梵天經(一名莊嚴佛法又名等御諸法晉竺法護譯)持心梵天經明綱菩薩光品第一持心梵天經四法品第二持心梵天經分別法言品第三持心梵天經解諸法品第四持心梵天經難問品第五(卷第二)持心梵天經問談品第六持心梵天經談論品第七持心梵天經論寂品第八(卷第三)持心梵天經力行品第九持心梵天經志大乘品第十持心梵天經行道品第十一持心梵天經歎品第十二持心梵天經詠德品第十三持心梵天經等行品第十四持心梵天經授現不退轉天子別品第十五(卷第四)持心梵天經建立法品第十六持心梵天經諸天歎品第十七持心梵天經囑累品第十八右西晉太康七年三月十日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上三經十卷同帙
大唐開元聖教廣品歷章卷第八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新編入錄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九(此廣品歷章紙數與開元釋教錄同)
(京兆華嚴寺沙門玄逸篹)
大乘經重單合譯有六十一部(▆有一百五十卷合九經為四軸十五帙)思益梵天所問經四卷(或直云思益經僧祇錄云思益義經)八十三紙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六卷 一百一紙持人菩薩經四卷(或三卷初云持人菩薩所問陰種諸入以了道慧經)五十四紙持世經四卷(一名法印經或三卷) 七十八紙濟諸方等學經一卷(天笁薩和鞞日僧迦或無學字)一十五紙大乘方廣揔持經一卷(或無乘字) 一十四紙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三卷(或二卷或無現字或直云寶藏經)四十二紙大方廣寶篋經三卷(或二卷) 四十三紙大乘同性經二卷(或四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毗盧遮那藏經一名佛十地經)三十八紙證契大乘經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盧遮那藏)三十二紙深密解脫經五卷 七十一紙解深密經五卷 七十五紙解節經一卷 一十紙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或二卷(一名解脫了義經亦直云相續解脫經)十八紙緣生初勝分法本經二卷(亦直云緣生經)二十三紙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卷(亦直云分別緣起經)二十二紙楞伽阿[跳-兆+友]多羅寶經四卷 九十二紙入楞伽經十卷一帙 一百七十四紙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一百二十七紙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四十七紙)大薩遮?乾子所說經十卷(或七卷或八卷或加受記無所說字一名菩薩境界奮迅法門經恒曜) 一百三十九紙大方等大雲經六卷(或四卷或五卷一名方等無相大雲感一名大寶藏經)九紙大雲請雨經一卷(內題云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二十三紙大雲輪請雨經二卷 二十七紙大方等大雲請雨經一卷(內題云大方等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二十紙諸法無行經二卷(或一卷) 三十一紙諸法本無經三卷 三十九紙無極寶三昧經一卷(或無三昧字) 三十紙寶如來三昧經二卷(一名無極寶三昧經)二十八紙慧印三昧經(一名寶思慧印三昧經亦直云惠印經)二(十紙)如來智印經一卷(一名諸佛身) 一十九紙大灌頂經一十二卷(一帙或無大字錄云九卷未詳)一百一十八紙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隋笈多譯) 一十二紙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一十一紙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三十一紙阿闍世王經二卷 五十五紙普超三昧經三卷(或四卷或上加文殊師利字亦直云普超經一名阿闍世王品安公錄云出阿闍世王經 六十八紙)放鉢經一卷 七紙月燈三昧十一卷(或十卷 一帙一百九十 八紙)月燈三昧經一卷(一名文殊師利菩薩十事行經或云建慧三昧經)一十紙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一卷一十紙無所希望經一卷(一名象步經) 二十紙象腋經一卷 一十六紙大淨法門經一卷(題云大淨法門品上金光首女所問溥首童真所開化經)二(十四紙)大莊嚴法門經二卷(亦名文殊師利神通力經亦名勝金色光明德女經)二十(六紙)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二卷(亦名如來入一切佛境界經)三十四紙後出阿彌陀偈經一卷(或無經字) 一紙阿彌陀經一卷(亦名無量壽經) 五紙辯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亦直云佛淨土經) 紙觀無量壽佛經二卷(亦且云無量壽觀經 十六紙)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亦名彌勒上生經) 八紙彌勒來時經一卷 四紙彌勒成佛經一卷 十七紙彌勒下生經一卷(一名彌勒受決經亦名下生成佛經初云大智舍利弗)七紙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三藏法師義淨譯 五紙)諸法勇王經 十八紙一切法高王經(一名一切法義王經) 二十紙第一義法勝經一卷 十四紙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一卷 十五紙順權方便經二卷(一名轉女身菩薩亦云惟權方便經或云順權女經或一卷) 二十八紙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一卷(亦云轉女身菩薩問荅經) 二十六紙思益梵天所問經一部四卷(或云思益義經第二出與法護所出勝思惟經本同) 九十五紙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一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二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三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四右後秦弘始四年十二月一日沙門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圓譯見僧叡二秦錄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一部六卷(魏沙門統大乘論師菩提流支譯 第三出) 一百一十六紙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歸命一切諸佛菩薩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二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三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四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五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六右後魏神龜元年天竺沙門菩提流支於雒陽譯見法上錄上二經十卷同帙持人菩薩經一部四卷(或三卷凡一十四品初云持人菩薩問陰種諸入以了道惠經第一譯或加所問字 六十三紙)持人菩薩所問經陰種諸入以了道慧四事品第二卷第一持人菩薩所問經妙慧超王佛品第二持人菩薩所問經持施王品第三(卷二)持人菩薩所問經十八種品第四持人菩薩所問經曉三界品第五持人菩薩所問經諸入品第六(卷三)持人菩薩所問經十二緣品第七持人菩薩所問經三十七品第八持人菩薩所問經世俗度世品第九(卷四)持人菩薩所問經有為無為品第十持人菩薩所問經寶光菩薩品第十一持人菩薩所問經徃古品第十二持人菩薩所問經颰陀和五百人品第(十三)持人菩薩所問經囑累品第十四右西晉代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筆授持世經一部四卷(或三卷亦名法印經第三譯凡十二品)八十九紙持世經初品第一(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卷第一)持世經五陰品第二(卷第二)持世經五陰品下持世經十八性品第三持世經十二入品第四(卷第三)持世經十二因緣品第五持世經四念處品第六持世經五根品第七持世經八聖道分品第八(卷第四)持世經世閒出世閒品第九持世經有為無為法品第十持世經本事品第十一持世經囑累品第十二右後秦弘始年中沙門鳩摩羅什於長安譯見僧叡二秦錄僧肇道嘗等筆授濟諸方等學經一卷(或無學字第一譯天笁薩和鞞日僧迦)十七紙佛說濟諸方等學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竺道祖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授大方廣揔持經一卷(三藏毗?多流支譯或有乘字第二譯)十六紙大乘方廣揔持經右隨開皇二年七月天笁沙門毗?多流支於長安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法纂筆授上四經十卷同帙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一部三卷(或二卷或無現字或直云寶藏經或云文殊師利嚴淨經第一譯▆訂正) 四十九紙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卷第一(晉太始年竺法護譯)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卷第二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卷第三右西晉太始六年十月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筆授大方廣寶篋經一部一部三卷(或二卷第四譯 五十紙)大方廣寶篋經卷上大方廣寶篋經卷中大方廣寶篋經卷下右宋文帝元嘉年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見李廓錄多是弟子法勇傳語惠觀等筆授大乘同性經一部二卷(或四卷一名佛十地經一名一切▆行入智毗盧遮那▆)大乘同性經卷上大乘同性經卷下右周宇文氏天和五年天竺沙門闍那耶舍等於長安舊城四天王寺譯見費長房錄上儀同陽公蕭吉筆受證契大乘經一部二卷(第二譯) 三十七紙證契大乘經卷上(中天笁國沙門地婆訶羅等奉敕於東都大原寺譯亦名入一切佛境界智陪盧遮那藏)證契大乘經卷下右大唐永隆元年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於東都大原寺譯見大周錄上四經十卷同帙深密解脫經一部五卷(今本初譯凡士品七十九紙)深密解脫經序品第一(歸命釋迦牟?佛僧曇拏製序)卷一深密解脫經聖者善問菩薩問品第二深密解脫經聖者曇無竭菩薩問品第三深密解脫經聖者善清淨慧菩薩問品第四深密解脫經慧命須菩提問品第五深密解脫經聖者廣慧菩薩問品第六深密解脫經聖者功德林菩薩問品第七(卷二)深密解脫經聖者成就第一義菩薩問品第八深密解脫經聖者彌勒菩薩問品第九(卷三)深密解脫經彌勒菩薩問品之餘(卷四)深密解脫經者觀世自在菩薩問品第十深密解脫經聖者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問品第十一(卷五)右後魏近昌二年天竺沙門菩提留支於雒陽譯見法上錄僧辯筆授解深密經一部五卷(大唐三藏▆▆▆▆▆▆▆八十▆皇▆▆▆▆▆▆再譯七紙)解深密經序品第一(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卷一)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第二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第三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第四(卷二)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第六(卷三)解深密經地波羅蜜多品第七(卷四)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卷五)右大唐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七月十三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授上二經十卷同帙解節經一卷(陳世真諦譯凡有四品 十二紙)佛說解節經不可言無二品第一解節經過覺觀境品第二解節經過一異品第三解節經一味品第四右陳代優禪?國沙門真諦於廣州制百寺譯見費長房錄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亦名解脫了義經亦直云相續解脫經或二卷)二十二紙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譯)相續解脫地如來所說隨順了處義經右宋文帝代元嘉年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於楊都東安寺譯見道慧等錄法勇傳語惠觀等(筆授)緣生經一部二卷(亦云緣生初勝分法本經第一譯)二十七紙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上(并論序隨大業年達磨笈多譯)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下右隨大業十二年十月天笁沙門達摩笈多於東都上林園翻經館譯至十三年九月記見經前序內典錄沙門彥琮行矩等筆授分別緣起經一部二卷(第二譯) 二十四紙分別緣起初緣勝法門經卷上(三藏法師玄奘譯)分別緣起初緣勝法門經卷下右大唐永徽元年二月二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八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詢筆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一部四卷(或五卷一名一切諸佛語心品 第二譯 一百七紙)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右宋元嘉二十年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於楊都道場寺譯見道惠僧祐等錄惠觀筆授寶雲傳上五經十卷同帙入楞伽經一部十卷(第三譯凡十八品一帙二百紙)入楞伽經請佛品第一(後魏世菩提流支等於雒陽譯 卷第一) 歸命大智慧海毗盧遮那佛入楞伽經問荅品第二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性品第三(卷二)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之二(卷三)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之三(卷四)入楞伽經佛心品第四(卷五)入楞伽經盧迦耶陀品第五(卷六)入楞伽經涅槃品第六入楞伽經法身品第七入楞伽經無常品第八(卷七)入楞伽經入道品第九入楞伽經問如來常無常品第十入楞伽經佛性品第十一入楞伽經五法門品第十二入楞伽經弶伽河沙品第十三入楞伽經剎那品第十四(卷八)入楞伽經化品第十五入楞伽經遮食宍品第十六入楞伽經陀羅?品第十七入楞伽經揔品第十八(卷九)入楞伽經揔品下右後魏延昌二年天竺沙門菩提留支於雒陽譯見續高僧傳僧朗道湛侍中崔光等筆授大乘入楞伽經一部七卷(第四譯凡十品一百四十七紙)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序(御製 新譯)大乘入楞伽經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卷第一)(大周三藏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初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卷二)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卷三)大乘入楞伽經無常品第三之初(卷四)大乘入楞伽經無常品第三之二(卷五)大乘入楞伽經現證品第四大乘入楞伽經如來常無常品第五大乘入楞伽經剎那品第六大乘入楞伽經變化品第七(卷六)大乘入楞伽經斷食宍品第八大乘入楞伽經陀羅?品第九大乘入楞伽經偈頌品第十之初大乘入楞伽經偈頌品第十之二(卷七)右大周久視元年五月五日于闐國三藏實又難陀於神州三陽官內創譯至長安四年正月五日繕寫功畢見經前序及開元錄沙門復禮等筆授沙門法藏證譯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一部三卷(初譯或無境界字五十五紙)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卷第一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卷第二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卷第三右宋文帝元嘉年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見李廓錄慧觀等筆授法勇度語上二經十卷同帙大薩遮?乾子授記經一部七卷(一名菩薩境界奮迅法門或八卷或十卷一帙十三品或加所說字第二譯) 一百五十九紙大薩遮?乾子所說經序品第一(三藏菩提留支譯 卷一)歸侖大智海毗盧遮那佛(外國本一切經荅時有此句)大薩遮?乾子所說經疑品第二大薩遮?乾子所說經一乘品第三大薩遮?乾子所說經一乘品之餘(卷三)大薩遮?乾子所說經嚴熾王品第四大薩遮?乾子所說經王論品第五(卷三)大薩遮?乾子所說經王論品之餘(卷四)大薩遮?乾子所說經請食品第六大薩遮?乾子所說經罪過品第七大薩遮?乾子所說經如來無過功(德品第八)大薩遮?乾子所說經功德之次(卷五)大薩遮?乾子所說經功德品之餘(卷六)大薩遮?乾子所說經詣如來品第九(卷七)大薩遮?乾子所說經法品第十大薩遮?乾子所說經受記品第十一大薩遮?乾子所說經信功德品第十二右後魏正光元年天笁沙門菩提留支於雒陽為司州牧南王第譯見費長房錄方等大雲經一部六卷(或四卷或五卷一名大方等無相大雲經一名大雲無相經一名大雲密藏經凡三十七揵度第二譯一百六紙)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大眾揵度(第一上卷一)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大眾揵度(第一下卷二)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三昧揵度第二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陀羅?揵(度第三卷三)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密語揵度第四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轉生有藏(揵度第五)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得轉生死業煩惱揵度第六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智狂入揵度(第七)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解脫轉德藏法門揵度第八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解脫有德轉藏揵度第九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轉功德(揵度第十)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虛空生(揵度第十一)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電光轉(揵度第十二)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電行轉(揵度第十三)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神通揵(度第十四)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寶雹揵(度第十五)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金剛智(揵度第十六)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無盡揵度(第十七)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正行揵度(第十八)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師子吼揵(度第十九)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師子吼(神通揵度第二十)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善方便(揵度第二十一)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神通揵度(第二十二)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金翅鳥揵度第二十三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大捨揵(度第二十四)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無畏揵(度第二十五)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入行揵度(第二十六)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至心揵度(第二十七)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勇力揵度(第二十八)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善揵度(第二十九)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神通揵(度第三十)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智揵度(第三十一)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智寶(藏揵度第三十二)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施揵度(第三十三)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福田揵(度第三十四)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正法揵(度第三十五)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如來涅槃揵度第三十六(卷四)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增長揵度第三十七上(卷五)大方等無相經大雲初分增長揵度第三十七下(卷六)右北涼玄始年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內苑寺譯見僧叡李廓等錄沙門惠嵩筆授大雲請雨經一卷(或加大方等字第一譯)二十五紙大雲經請雨品(周闍那耶舍等譯)右周宇文氏天和五年天笁沙門闍那耶舍等於長安舊城四天王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圓明及城陽公蕭吉筆授大雲輪請雨經一部二卷(或一卷是大雲經第三十四品第二譯)大雲輪請雨經卷上(三藏法師那連耶舍譯)大雲輪請雨經卷下右隨開皇五年正月天竺沙門那連提耶舍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惠獻筆授大方等大雲請雨經一卷(第三譯 二十二紙)大方等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隨開皇年闍那崛多譯)右隨開皇年天笁沙門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見內典錄上四經十卷同帙諸法無行經一部二卷(或一卷或無佛說字第一譯 三十六紙)佛說諸法無行經卷上(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譯)佛說諸法無行經卷下右後秦弘始年中沙門鳩摩羅什於長安譯見僧叡二秦錄僧叡僧肇筆授諸法本無經一部三卷(第三譯) 四十七紙佛說諸法本無經卷上(隨開皇年闍那崛多岌多等譯)佛說諸法本無經卷中佛說諸法本無經卷下右隨開皇十五年六月天笁沙門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至七月訖見費長房錄學士劉馮等筆授無極寶三昧經一卷(或一卷或無三昧字第一譯或直云無捨寶經)無極寶三昧經右西晉永嘉元年三月三日沙門笁法護譯見聶道真錄清信士聶承遠筆授寶如來三昧經一部二卷(一云無極寶三昧經或一卷第二譯 四十三紙)寶如來三昧經卷上(大乘藏)寶如來三昧經卷下右東晉西域沙門祇多蜜譯見費長房錄慧印三昧經一卷(亦名慧印經亦名寶慧印三昧經第一譯)慧印三昧經(吳世支謙譯)右吳代月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笁道祖等錄如來智印經一卷(一名諸佛法身第二譯)二十二紙佛說如來智印經右僧祐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云編於宋末上六經十卷同帙大灌頂經一部十二卷(或五卷或無大字一帙重單合譯錄云九卷未詳)百三十八紙佛說灌頂七萬二千神王護比丘呪經第一佛說灌頂十二萬神王護比丘呪經第二佛說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呪經(第三)佛說灌頂百結神王護身呪經第四佛說灌頂呪宮宅神王守鎮左右經(第五)佛說灌頂塚墓因緣四方神呪經第六佛說灌頂伏魔封印大神呪經第七佛說灌頂摩?羅亶大神呪經第八佛說灌頂召五方龍王攝疫毒神(呪經第九)佛說灌頂梵天神筞十經第十佛說灌頂普廣品經第十一(又名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第(十二)右東晉元帝代西域沙門白尸利蜜多羅於楊都建初寺譯見費長房錄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 第二譯 十三紙新翻藥師經序(隨大業達磨笈多於東京上林園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右隨大業十一年十二月八日天竺三藏達磨笈多於東都上林園譯訖見內典錄沙門行矩製序沙門明則彥琮等筆授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第三譯有呪或加琉璃字 十三紙)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沙門玄奘譯)右大唐永徽元年五月五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慧立筆授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一部二卷第四譯 三十七紙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大唐中興三藏聖教序御製三藏義淨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下右大唐神龍三年夏三藏法師義淨於大內佛光殿譯見開元錄 和帝親御法筵筆授阿闍世王經一部二卷(或四卷初出) 六十四紙佛說阿闍世王經卷上(支婁迦讖譯)佛說阿闍世王經卷下右後漢月氏國沙門支婁迦讖於雒陽譯見僧祐錄河南清信士孟福張連等筆授普超三昧經一部三卷(凡十三品或四卷第二出興漢支婁迦讖阿闍世王經同本別譯亦云文殊普超三昧經亦云普超經一名阿闍世王品 七十九紙)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上(一名阿闍世王經晉太康年笁法護譯)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正士品第一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化佛品第二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舉鉢品第三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中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幼童品第四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無吾我品第五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揔持品第六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三藏品第七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不退轉輪品(第八)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變動品第九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下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決疑品第十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心本淨品第十一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月首受(決品第十二)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囑累品第十三右西晉太康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沙門竺法護譯見笁道祖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授放鉢經一卷(是普超經舉鉢品畢譯安公云出等部 八紙)佛說放鉢經右僧祐錄云安公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云附西晉末上六經十卷同帙月燈三昧經一部十一卷(或十卷單重合譯全本後出凡有五品)一帙二百三十紙月燈三昧經卷第一月燈三昧經卷第二月燈三昧經卷第三月燈三昧經如來出城品第一(卷第四)月燈三昧經如來出城品之二(卷第五)月燈三昧經如來出城品之三(卷第六)月燈三昧經如來出城品之四(卷第七)月燈三昧經如來出城品之五(卷第八)月燈三昧經如來出城品之六(卷第九)月燈三昧經懺悔品第二月燈三昧經校量功德品第三月燈三昧經贊歎品第四月燈三昧經本因品第五月燈三昧經卷第十一右高齊天保八年天笁沙門那連提耶舍共法智於天平寺譯見費長房錄月燈三昧經一卷(或名文殊師利十事行一名建惠三昧經第二譯)十二紙月燈三昧經右宋代沙門先公譯見趙保及法上錄度諸佛境界智嚴經(又加一切字或加光字第二譯)十九紙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梁天監年曼陀羅仙等於揚州譯)右梁扶南沙門僧伽婆羅於楊都壽光殿等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同卷無所希望經一卷(一名象步經第二譯 二十二紙)佛說無所希望經(晉世竺法護譯)右西晉代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具等錄)象腋經一卷(第四譯) 二十一紙佛說象腋經右宋文帝代元嘉年中罽賔三藏禪師曇摩密多於楊都譯見李廓錄大淨法門經一卷(一名上金光首女所周簿首童真所開化經一名淨法門經或加品字或二卷或云涵首第一譯晉世竺法護譯) 二十八紙佛說大淨法門品經右西晉建興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大莊嚴法門經一部二卷(亦名文殊師利神通力經亦名勝色光明德女經與大淨法門經同本別譯三十紙)大莊嚴法門經卷上(隨開皇年那連提耶舍譯第二譯)大莊嚴法門經卷下右隨開皇二年正月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於大興善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智鉉等筆授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二卷(第一譯或一卷一名度諸佛經亦云如來入一切境界經) 三十二紙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卷上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卷下右後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天笁沙門曇摩留支於雒陽白馬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道寶筆授後出阿彌陀佛偈(或加佛字一名後出阿彌陀佛偈經) 一紙後出阿彌陀佛偈右後漢代失譯見僧祐失譯錄阿彌陀經一卷(一名小無量壽經第一譯第二本闕) 五紙佛說阿彌陀經(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重譯)右後秦弘始四年二月八日沙門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園譯見僧叡二秦錄等僧肇道恒等筆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亦直云稱讚淨上經第二譯 十一紙)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右大唐永徽元年正月一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詢筆授上三經同卷觀無量壽佛經一卷(亦名無量壽佛觀經第一譯兩譯闕一)十九紙觀無量壽佛經右宋元嘉元年西域沙門彊良耶舍於楊都鍾山道林精舍譯見道惠宋齊錄沙門僧含筆授上十一經十卷同帙觀彌勒菩薩生兜率天經(一名彌勒上生經單譯或無上字)九紙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右宋孝武帝孝建二年居士沮渠京聲於楊都竹園寺譯見道慧宋齊錄彌勒來時經(第二譯) 三紙佛說彌勒來時經(上二經同卷)右失譯見法上錄開元錄云附東晉末彌勒成佛經一卷(一名彌勒當來下生經第二譯二本闕一)十七紙彌勒成佛經右後秦弘始四年三藏鳩摩羅什於長安譯見僧叡二秦等錄沙門道恒等筆受彌勒下生經(亦云下生成佛經初云文智舍利弗一名彌勒受决經 第四譯) 八紙彌勒菩薩下生經右後秦弘始年三藏鳩摩羅什譯見二秦等錄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第六譯) 七紙大周新飜三藏聖教序(越古金輪聖神 皇帝製)彌勒下生成佛經(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右大周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三藏沙門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同卷諸法勇王經一卷(第二譯) 二十一紙諸法勇王經右宋文帝代?賔沙門曇摩蜜多於楊都譯見李廓錄一切法高王經一卷(一名一切法義王經第三譯) 二十三紙一切法高王經飜譯之記一切法高王經右後魏興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在竇太尉之昌寺譯見經序記沙門曇林等筆受第一義法勝經(第一譯)第一義法勝經右元魏興和四年九月一日優婆塞瞿曇般若流支於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見經序記沙門曇林筆受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一卷(第二譯)十八紙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右隋開皇六年正月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三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道邃筆受彥琮製序順權方便經一部二卷(一名轉女身菩薩經或一卷亦名順權女經亦名惟權方便經亦名隨權女經凡四品) 三十六紙佛說順權方便經卷上(晉世竺法護譯)佛說順權方便經沙門法品第一佛說順權方便經見諦品第二佛說順權方便經分衛品第三佛說順權方便經卷下佛說順權方便經假號品第四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或加品字一名大乘瓔珞莊嚴經一名轉女身菩薩同荅經第三譯) 三十紙樂瓔珞莊嚴方便經右姚秦罽賔三藏曇摩耶舍譯開元錄云見經後記上十一經十卷同帙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九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上闕七行】菩薩睒子經睒子經一卷(名菩薩睒一名睒太經一名孝子隱經)太子慕魄經一卷(蒲六紙)太子沐魄經一卷(或作慕魄 蒲三紙)九色鹿經一卷(蒲三紙)無字寶篋經一卷(蒲六紙)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一卷(蒲五紙)大乘徧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亦直云大乘徧照光明藏經 蒲六紙)老女人經一卷(或云老女經 蒲二紙)老母經一卷(蒲二紙)老母女六英經一卷(蒲二紙)月光童子經一卷(一名月明童子經或名申日經 蒲九紙)申日兒本經一卷(或云申兒本經錄作兜本誤也 蒲三紙)德護長者經二卷(一名尸利崛多長者經 蒲二十八紙)伽耶山頂經一卷(亦名伽耶頂經 蒲十一紙)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卷(一名菩提無行經亦名云菩提經 蒲七紙)象頭精舍經一卷(蒲九紙)大乘伽耶山頂經一卷(蒲九紙)長者子制經一卷(一直云制經 蒲四紙)菩薩逝經一卷(或直名逝經 蒲四紙)
【中闕十四行】大方廣師子吼經一卷(▆▆▆)大乘百福相經一卷(蒲七紙)前世三轉經第一譯(蒲六紙)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一卷(蒲八紙)希有希有挍量功德經一卷(或直云希有挍量功德經 蒲六紙)大乘四法經一卷(與單本中實又難陀譯者二名雖同多少今異 蒲一紙)菩薩修行四法經一卷(蒲一紙)㝡無比經一卷(蒲一十一紙)銀色女經一卷(蒲六紙)阿闍世王受決經一卷(蒲四紙)採蓮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一卷(亦直云採蓮華王經 蒲二紙)正恭信經一卷(一名威德陀羅尼中說經或名正法恭信經 蒲五紙)說妙法決定業鄣經一卷(蒲三紙)善信經一卷(亦名善恭信名恭信師經 蒲七紙)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蒲五紙)諫王經一卷(亦云大小諫王經 蒲四紙)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亦直云勝軍王經 蒲七紙)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一卷(亦直云勝光天子經蒲七紙)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一卷(或無王字蒲二紙)轉有經一卷(蒲二紙)文殊師利巡行經一卷(蒲五紙)文殊尸利行經一卷(蒲八紙)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一卷(亦云間城十二因緣蒲四紙)緣起聖道經一卷(蒲八紙)䧟芉經一卷(蒲十紙)了本生死經一卷(蒲五紙)自誓三昧經一卷(內題云獨證第四比丘淨行中 蒲八紙)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亦云獨證自誓三昧經亦云如來自誓三昧經 蒲七紙)灌洗佛形像經一卷(亦云四月八日灌經亦直云灌經 蒲二紙)摩訶剎頭經一卷(亦名灌佛形像經 蒲三紙)造立形像福報經一卷(蒲三紙)作佛形像經一卷(亦名優填王作佛形像經一名像因緣 蒲四紙)八吉祥神祝經一卷(或無神字 蒲三紙)龍施女經一卷(或無女字 蒲二紙)龍施菩薩本起經一卷(亦云龍施本經 蒲四紙)盂蘭盆經一卷(亦名玉蘭經 蒲二紙)八陽神祝經一卷(亦直云八陽經別有一本亦六八陽神祝可半紙許初有七佛名字號者非也 蒲四紙)八吉祥經一卷(亦云八方八世界八佛名號經 蒲二紙)八佛名號經一卷(蒲四紙)報恩奉盆經一卷(蒲一紙)浴像功德經一卷(寶思惟譯 蒲三紙)浴像功德經一卷(義淨譯 蒲四紙)挍量數珠功德經一卷(蒲二紙)數珠功德經一卷(內云㬅殊室利祝經十挍量數珠功德經 蒲二紙)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三十卷(三矣 蒲五百紙)不空羂索祝經一卷(亦云不空羂觀世音心祝經 蒲十紙)不空羂索神祝心經一卷(或無心字 蒲十三紙)不空羂索陀羅尼經一卷(一名普門 蒲三十七紙)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祝經三卷千眼千臂(亦名不空羂索心祝王經 蒲二十四紙)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祝經二卷(或一卷 蒲十九紙)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一卷(或云千臂千眼 蒲州二十二紙)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蒲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蒲十九紙)觀世音菩薩祕密藏神祝經一卷(蒲八紙)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一卷(蒲七紙)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此經出大蓮華金剛三昧那伽持密經障礙經蒲二十紙)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祝經一卷(蒲四紙)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一卷(題云大方廣菩薩藏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亦名一字祝王經 蒲二紙)㬅殊室利菩薩祝藏中一字祝王經一卷(蒲三紙)十二佛名神祝經一卷(題云十二佛名神祝挍量功德除鄣成罪經蒲六紙)稱讚如來功德神祝經一卷(蒲三紙)孔雀王祝經一卷(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經并結界場法具 蒲八紙)大金色孔雀王祝經一卷(蒲五紙)佛說大金色孔雀王祝經一卷(蒲六紙)孔雀王祝經二卷(亦云孔雀王陀羅尼經 蒲四十三紙)大孔雀祝王經三卷(蒲六十紙)六度集經一部八卷(一名六度無極經一名度無極經一名雜無極經重單合譯一百七十紙或九卷或歷六波羅蜜名以為六度雖有四十經內合七十七章)六度集第一(卷第一)佛說布施度無極經(凡十章)度集第二(卷第二)布施度無極波耶王經(凡四章)波羅柰國王經(二紙)薩和檀王經須大拏經六度集第三(卷第三)布施度無極經(凡十一章)六度集第四(卷第四)戒度無極經(凡十五章)太子墓魄經彌蘭經頂生聖王經普明經六度集第五(卷第五)忍辱度無極經(凡十三章)摩天羅王經槃達龍王經孔雀王經三裸國六年守飢畢宿罪經釋家畢罪經六度集第六(卷第六)精進度無極經(凡十九章)蜜蜂王經佛以三事笑經小兒聞法即解經殺身濟價人經以金貢太山贖罪經調達教人為惡經殺龍濟一國經彌勒為女身經女人求願經以然燈受決經六度集第七(卷第七)禪度無極經(凡九章)六度集第八(卷第八)明度無極經(凡九章)尸呵徧王經遮羅國王經薩薩以明離鬼妻經儒童經摩調王經阿離念彌經鏡面王經密微王經梵皇經右吳太元元年西域沙門康僧會於楊都建初寺譯見竺道祖吳錄太子須達拏經一卷(十九紙或二卷重譯)佛說太子須大拏經一卷右西秦沙門聖堅於江陵新寺譯見始興錄及寶唱錄?爽筆受菩薩睒子經一卷(八紙一名孝子睒經第二譯)佛說菩薩睒經右僧祐錄云安公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云附西晉末睒子經一卷(一名菩薩睒經一名佛說睒一名孝子隱經一名睒本起經七紙第四釋)睒子經右西秦沙門聖堅譯見始興錄及法上錄太子墓魄經一卷(三紙 第一譯)太子墓魄經右後漢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太子沐魄經一卷(第三譯 三紙)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九色鹿經一卷(三紙 重譯 或加玉字)九色鹿經右吳代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法上錄上五經同卷上七經十卷同帙無字寶篋經一卷(七紙第一譯)無字寶篋經右後魏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見費長房錄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七紙第二譯)大唐新譯聖教序 皇太后御製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中天笁沙門地婆訶羅奉 詔譯)右大唐永淳二年天竺沙門地婆訶羅於西京太原寺歸寧院譯見大周錄上二經同卷大乘徧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第四譯七紙亦云大乘徧照光明藏經彥琮製序)大乘徧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大唐中天笁三藏地婆訶羅再譯)右大唐永淳元年四月二十五日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重譯見開元錄老女人經一卷(或云老女經 第一譯 二紙安公云出阿毗曇)老女人經右吳代月氏優婆塞支謙譯見僧祐錄老母經一卷(二紙第二譯)老母經(吳世支謙譯)右僧祐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云編於宋末上三經同卷老母六英經一卷(一紙 第三譯)佛說老母女六英經右宋文帝代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月光童子經一卷(一名月明童子經十紙一名申日經 第一譯)月光童子經右西晉沙門笁法護譯見僧祐錄申日兒本經一卷(或云申日兒經第三譯錄作兜本誤也 三紙)右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同卷德護長者經一部二卷(一名尸利崛名長者經與申日兒本經月光童子經同本異譯三十二紙 第四譯)佛說德護長者經卷上(三藏法師那連提耶舍譯)佛說德護長者經卷下(三藏法師那連提耶舍譯)右隋開皇三年六月沙門那提耶舍於大興善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僧琨筆受伽耶山頂經一卷(亦云知耶頂經十一紙第二譯)伽耶山頂經(後魏菩提留支譯)右後魏天竺沙門菩提留支於洛陽及鄴都譯見費長房錄文殊問菩提經一卷(一名菩提樹經一名菩提無行經八紙第一譯或伽師利字)文殊師利問菩提經右後秦弘始年中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譯見僧祐錄僧叡道常▆筆受上二經同卷象頭精舍經一卷(十一紙 第三出)佛說象頭精舍經(三藏法師毗尼多流支譯)右隋開皇二年二月天竺沙門毗尼多留支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法繤筆受大乘伽耶山頂經一卷(十紙 第四譯)大乘伽耶山頂經右大周長壽二年天竺沙門菩提流志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上二經同卷長者子猘經一卷(一名制經 六紙 第一譯)佛說長子猘經(一名制經)右後漢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菩薩逝經一卷(亦名逝經 第三譯)佛說菩薩逝經右西晉惠帝代河內沙門白法祖譯見費長房錄逝童子經一卷(第四譯 五譯 闕二 三紙)佛說逝童子經右西晉惠帝水寧元年沙門支法度譯見寶唱錄犢子經一卷(一云犢牛經 二紙 第一譯)佛說犢子經右吳代月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法上錄上四經同卷乳光佛經一卷(與犢子經同本別譯十紙或加法字一名乳光經 第二譯)佛說乳光佛法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無垢賢女經一卷(長房錄云離垢施女經或云胎藏經 四譯 第二譯)佛說無垢賢女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錄腹中女聽法經一卷(一名不莊挍女經三紙第三譯)佛說腹中女聽法經右北涼天竺沙門曇無讖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同卷轉女身經一卷(二十一紙 第四譯)轉女身經右宋文帝元嘉年中罽賔三藏禪師曇摩蜜多於揚都譯見李廓錄上二十一經十卷同帙無上依經一部二卷(三十六紙今本第二譯凡七品)佛說無上依經挍量造佛功德品第一(陳天竺沙門真諦於廣州譯 卷上)無上依經如來界品第二無上依經菩提品第三無上依經如來功德品第四卷下無上依經如來事品第五無上依經讚嘆品第六無上依經付囑品第七右梁紹秦三年九月八日於平固縣南康內史劉文陀請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見經後記未曾有經一卷(第一譯 四紙)佛說未曾有經右後漢失譯見僧祐失譯錄舊錄在小乘單本中誤也甚希有經一卷(九紙 第三譯)甚希有經(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三藏法師玄奘於終南山翠微宮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欽筆受決定揔持經一卷(十紙一名決定揔經一名決揔持經 第一譯)佛說決定揔持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上三經同卷傍佛經一卷(七紙 第二譯)傍佛經右後魏天竺沙門菩提留支在洛及鄴譯見費長房錄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一卷(一名惟日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七紙第一譯)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右後漢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同卷入法界體性經一卷(十一紙 第二譯 或無體性字)入法界體性經右隋開皇十五年七月天竺沙門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八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道密等筆受如來師子吼經一卷(六紙 第一譯)如來師子吼經(三藏法師佛陀扇多譯)右後魏正光六年天竺沙門佛陀扇多於洛陽白馬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等筆受上二經同卷大方廣師子吼經一卷(七紙 第二譯)大唐新譯聖教序 皇太后御製大方廣師子吼經(中天笁罽沙門地婆訶羅等奉敕於東都東太原寺譯)右大唐水隆元年天竺沙門地婆訶羅於東都東太原寺譯見大周錄大乘百福相經一卷(十紙 第一譯)大乘百福相經(大唐三藏地婆訶羅等奉詔譯)皇太后御製序右大唐永淳二年天竺沙門地婆訶羅於西太原寺歸寧院譯見大周錄上三經同卷前世三轉經一卷(七紙 第一譯)前世三轉經右西晉惠帝代沙門法炬共法立譯見費長房錄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一卷(十紙)大乘百福莊嚴相經右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重譯見開元錄希有希有挍量功德經一卷(七紙成直云希有挍量功德經 第一譯)希有希有挍量功德經(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右隋開皇六年六月天笁沙門闍那崛多譯見費長房沙門僧曇筆受彥琮製序上三經同卷大乘四法經一卷(一紙 第一譯)大乘四法經右大唐永隆元年天笁三藏地婆訶羅於東都東太原寺譯見大周錄菩薩脩行四法經一卷(二紙第二譯)菩薩脩行四法經序(中天竺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言日羅奉 敕譯)右大唐永隆二年正月天竺沙門地婆羅於京弘福寺譯沙門彥琮製序見開元錄及經前序上三經同卷㝡無比經一卷(十四紙 第二譯)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㝡無比經(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九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銀色女經一卷(七紙第二譯)佛說銀色女經右後魏元象二年天竺沙門佛陀扇多於鄴都金華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等筆受阿闍世王授決經一卷(五紙 第一譯)佛說阿闍世王授決經右西晉惠帝代沙門法炬共法立譯見費長房錄採華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一卷(亦名採蓮違王經三紙第二譯)採蓮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右東晉孝武帝太元年中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見費長房錄正恭信經一卷(六紙一名威德陀羅尼中說經或名正法恭信經第一譯亦名恭信經)佛說正恭信經右後魏元象二年天竺沙門佛陀扇多於鄴都金華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筆受上四經同卷說妙法決定業鄣經一卷(第二譯 四紙)說妙法決定業鄣經(大唐至相寺沙門智嚴譯)右大唐開元九年六月至相寺沙門釋智嚴於終南山石鼈谷老君尹真人蘭若譯見開元錄善恭信經一卷(一名恭信師經八紙亦名善信經第二譯)善恭信經(三藏法師闍那崛多等譯)右隋開皇六年七月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八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僧曇等筆受彥琮製序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六紙 第一譯)稱讚大乘功德經(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右大唐永徽五年六月五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上三經同卷上二十三經十卷同帙諫王經一卷(亦云大小諫王經 五紙第一譯)佛說諫王經右宋孝武帝孝建二年居士沮渠京聲於楊都鍾山定林上寺譯見長房錄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八紙第二譯亦名勝軍三經)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六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上二經同卷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亦云勝光天子經第三譯八紙)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右大唐景龍四年七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宣譯見開元錄沙門玄?筆受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一卷(第一譯 二紙)大方等修多羅王經(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右後魏天竺沙門菩提留支在洛及鄴譯見費長房錄轉有經一卷(二紙第二譯)轉有經(後魏代佛陀扇多譯)右後魏元象二年天竺沙門佛陀扇多於鄴都金華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筆受上三經同卷文殊師利巡行經一卷(七紙 第一譯)文殊師利巡行經右後魏天竺沙門菩提留支於洛陽及鄴譯見費長房錄覺竟筆受文殊尸利行經一卷(十紙 第二譯)文殊尸利行經(三藏法師闍那崛多等譯)右隋開皇六年三月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四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僧曇林筆受彥琮製序上二經同卷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一卷(第二譯四紙)佛說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右吳代月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緣起聖道經(九紙第六譯)緣起聖道經(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正月一日三藏法師玄奘於西京北闕內紫微殿右弘法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上二經同卷稻竿經一卷(八紙)佛說稻竿經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了本生死經一卷(三譯一闕五紙)了本生死經(吳黃武年支謙譯)右吳代月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僧祐錄謙自注解安公序云漢末出謙注上二經同卷自誓三昧經一卷(內題云獨證品第四出比丘淨行中第一譯 九紙)自誓三昧經右後漢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一名如來自誓三昧經第二譯亦云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八紙)佛說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名如來自誓三昧經)右西晉沙門笁法護譯見僧祐錄上二經同卷灌洗佛形像經一卷(亦云四月八日灌經亦云灌經 第一譯)灌洗佛形像經右西晉惠帝代沙門法炬共法立譯見費長房錄摩訶剎頭經(亦云灌佛形像經亦云浴佛功德經三紙 第二譯)摩訶剎頭經右西秦大初年沙門聖堅譯見始典錄造立[彰-章+并]像福報經一卷(四紙)造立[彰-章+并]像福報經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作佛[彰-章+并]像經一卷(一名優填王作[彰-章+并]形像一名作像因緣經 四紙)作佛[彰-章+并]像福報經右漢代失譯見僧祐失譯錄舊在小乘悞也上四經同卷八吉祥神祝經一卷(或無神字三紙第一譯別有一本偽經加滿十紙者非)佛說八吉祥神呪經右吳代支謙譯費長房公見古錄龍施女經一卷(二紙 第一譯)佛說龍施女經右吳代支謙譯僧祐錄云見別錄龍施菩薩本起經一卷(第二譯舊錄云龍施本經)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上三經同卷盂蘭盆經一卷(有別本五紙云淨土盂蘭盆經未知所出二紙 亦云盂蘭經)盂蘭盆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八吉祥經一卷(四紙 第四譯)八吉祥經右梁代扶南沙門僧伽婆羅於壽光殿等處譯見費長房錄八佛名號經一卷(五紙 第五譯)八經名號經(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右開皇六年五月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六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道邃筆受彥琮制序上四經同卷報恩奉盆經一卷(一紙)報恩奉盆經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浴像功德經一卷(第一譯 四紙)佛說浴像功德經(迦隰密國三藏法師寶思惟於福先寺奉 詔譯)右大唐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北天竺國三藏寶思惟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婆羅門李無謟譯語見開元錄浴像功德經一卷(第二譯 四紙)佛說浴像功德經(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挍量數珠功德經一卷(第一譯 三紙)佛說挍量數珠功德經文殊師利祝藏經中說挍量數珠功德法右大唐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北天竺國三藏寶思惟於大福先寺譯李無謟譯語見開元錄數珠功德經一卷(內云㬅殊室利校藏中挍量數珠功德經 第二譯 三紙)㬅殊室利祝藏中挍量數珠功德經右大唐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上五經同卷上二十九經十卷同帙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一部三十卷(二帙第四譯凡七十八品五百九十經)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母陀羅尼真言序品第一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祕密心真言品第二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祕密成就真言品第三祕密成就真言品第三之二祕密印三昧耶品第四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祕密印三昧耶品第四之二法界密印莊嚴品第五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五(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羂索成就品第六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六(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羂索成就品第六之二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護摩增益品第七祕密灌頂品第八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八(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三三昧耶像品第九護摩安隱品第十清淨無垢蓮華王品第十一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九(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廣大解脫㬅拏羅品第十二㝡勝明王真言品第十三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奮怒王品第十四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悉地王真言品第十五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廣博摩尼香王品第十六金剛摩尼藥品第十七如意摩尼瓶品第十八如來加持品第十九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溥徧心印真言出世閒品第二十溥徧心印真言世閒品第二十一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不思議觀世陀羅尼真言品第二十二陀羅尼真言辯解脫品第二十三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五(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㝡上神變解脫壇品第二十四光熖真言品第二十五出世解脫壇像品第二十六一切菩薩信禮解脫三昧耶真言品第二十七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六(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一切菩薩信禮解脫三昧耶真言品第二十七之二出世解脫壇印品第二十八出世相應解脫品第二十九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根本蓮華頂陀羅尼真言品第三十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八(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十地真言品第三十一世閒成就品第三十二蓮華頂阿伽陀藥品第三十三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十九(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護摩成就品第三十四根本蓮華壇品第三十五根本蓮華頂像品第三十六神變密印品第三十七神變真言品第三十八多羅菩薩護持品第三十九大眾護持品第四十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浦徧解脫陀羅尼真言品第四十一溥徧解脫心㬅拏羅品第四十二溥徧轉輪王阿伽陀藥品第四十三溥徧轉輪王神通香品第四十四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如意阿伽陀藥品第四十五無垢光神通解脫壇三昧耶像品第四十六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無垢光神通解脫壇三昧耶像品第四十六之二大奮怒王品第四十七一切種族壇印品第四十八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一切種族壇印品第四十八之二大奮怒王字輪壇真言三昧耶品第四十九大奮怒王真言護持品第五十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執金剛祕密王問疑品第五十一廣大明王央俱捨真言品第五十二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五(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廣大明王摩尼㬅拏羅品第五十三廣大明王三三昧耶品第五十四廣大明王阿伽陀藥品第五十五廣大明王央俱捨索㬅拏羅品第五十六廣大明王圖像品第五十七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六(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大可畏明王品第五十八然頂香王成就品第五十九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點藥成就品第六十護摩祕密成就品第六十一斫茤眼藥成就品第六十二神變阿伽陀藥品第六十三召請諸天密護品第六十四大可畏明王像品第六十五大可畏明王壇品第六十六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八(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清淨蓮華明王品第六十七灌頂真言成就品第六十八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二十九(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灌頂㬅拏羅品第六十九不空摩尼供養真言品第七十祈雨法品第七十一清淨蓮華明王成就品第七十二功德成就品第七十三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第三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供養承事品第七十四明王㬅拏羅像品第七十五畒搸羅印品第七十六容儀真言品第七十七屬累品第七十八右大唐神龍三年天竺三藏菩提流志於京崇福寺譯臣景龍三年功畢弟子般若丘多度語見開元錄不空羂索祝經一卷(十二紙第一譯一名不空羂索觀世音心祝經)不空羂索祝經右隋開皇七年四月沙門闍那崛多譯五月訖見費長房錄彥琮製序沙門僧曇等筆受不空羂索神祝心經一卷(或無心字第二譯十八紙)不空羂索神祝心經(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大唐三藏聖教序右大唐顯慶四年四月十九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出經後序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不空羂索陀羅尼經一卷(一名普門四十二紙第一譯凡七十七品)不空羂索陀羅尼經序(沙門波崙序)不空羂索陀羅尼經讚歎品第一(都合揔有一十七品除根本大陀羅尼外揔有二十七陀羅尼) 一切明主不空自在王陀羅尼品第一不空羂索明主祝王受持成就品第二不空羂索明主祝王見成就品第三不空羂索明主祝王成就像法品第四不空羂索明主祝王成就緊羯羅品第五不空羂索明主祝王成就制擿迦品第六不空羂索明主呪王成就賢瓶品第七不空羂索明主祝王成就使者品第八不空羂索明主祝王取伏藏品第九不空羂索明主祝王入窟品第十不空羂索明主祝王成就安善那藥品第十一不空羂索明主祝王禁諸鬼神所著品第十二不空羂索明主祝王入壇品第十三不空羂索明主祝王降伏龍品第十四見不空王成就品第十五見如來成就品第十六不空羂索心印品第十七右大周久視元年八月景午朔十五日庚戌南天竺國三藏法師菩提流志於東都佛授記寺翻經院譯前十六品李無謟度語沙門波崙筆受并序其祝印第十七品北天竺沙門尸利末多續翻附入合成一十七品沙門惠月度語不空羂索心祝王經一部三卷(四十紙凡一十六分第一譯或云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祝王經)不空陀羅尼自在王祝經卷上成就尊者說不空神祝功德分第一成就受持供養神祝法分第二成就親見聖觀自在菩薩法分第三成就畫像揁法分第四成就使者能辯事法分第五不空羂索心祝王經卷中成就驅筞僮僕使者分第六成就吉祥瓶法分第七成就筞使羅剎童子分第八成就使死尸取伏藏分第九成就入淨女室分第十成就眼藥分第十一成就除鬼著病法分第十二不空羂索心祝王經卷下成就入壇法分第十三成就調伏諸龍得自在分第十四成就見不空羂索王法分第十五成就見如來法分第十六右大周長壽二年十月天竺三藏寶思惟於東都佛授記寺譯制譯沙門德感筆受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祝經一卷(或二十四紙凡用身印揔二十四 第一譯)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祝經一卷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根本大身祝第一(用後揔攝身印)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揔攝身印第一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揔持陀羅尼印第二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解脫禪定印第三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千眼印祝第四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千臂揔攝印第五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通達三昧印第六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呼召天龍八部神鬼集會印第七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呼召大梵天王及憍尸迦來問法印第八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歡喜摩尼隨意明珠印第九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乞願隨心印第十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入滅盡定三明印第十一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諸佛三昧印第十二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辯才無礙印第十三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碎三千大千世界滅罪印第十四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降伏三千大千界魔怨印第十五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廣大無畏印第十六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水精菩薩護持千眼印祝第十七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成就印第十八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成等正覺印第十九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呼召三十三天印第二十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呼召天龍八部鬼神印第二十一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解脫印第二十二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自在神足印第二十三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神變自在印第二十四請千臂觀世音王心印祝此印是第一根本啟右大唐貞觀年中大揔持寺沙門智通於大內譯見開元釋教錄沙門波崙製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一卷(或云千臂千眼二十五紙第二譯 凡有二十四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一卷右大唐景龍三年夏南天竺國三藏菩提流志西崇福寺譯第子般若丘多度語見開元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一十一紙單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右大唐西天竺沙門伽梵達摩共京緫持寺沙門智通譯見開元錄觀世音菩薩祕密藏神呪經(第一譯 凢六品 九紙)觀世音菩薩祕密藏神呪除破一切惡業陀羅尼品第一(周實又難陀譯)觀世音菩薩祕密藏一切受樂法品第二觀世音陀羅尼和阿伽陀藥法令人受樂品第三觀世音如意輪合藥品第四觀世音心輪眼藥品第五觀世音火唵陀羅尼藥品第六右大周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見開元錄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八紙 第二譯)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右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同卷上九經十卷同帙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此經出大蓮華金剛三昧耶加持祕密無障礙經第四譯 十品 二十八紙)如意輪陀羅尼經序品第一如意輪陀羅尼經破業障品第二如意輪陀羅尼經誦念法品第三如意輪陀羅尼經法印品第四大蓮華三昧耶印第一解脫印第二治土明日第三觸護身印第四漱口印第五浴三寶印第六浴聖觀自在印第七自灌頂印第八著衣印第九禁頂印第十護身印第十一大護身印第十二被甲印第十三十方界明第十四結壇界印第十五治路明第十六請召印第十七?印第十八供養香水印第十九華聖印第二十請聖印第二十一除障印第二十二供養印第二十三大生印第二十四根本印第二十五大心印第二十六淨治珠明第二十七數珠印第二十八解界印第二十九五淨明第三十如意輪陀羅尼經壇法品第五如意輪陀羅尼經佩藥品第六如意輪陀羅尼經含藥品第七如意輪陀羅尼經眼藥品第八如意輪陀羅尼經護摩品第九如意輪陀羅尼經屬累品第十右大唐景龍三年夏天竺三藏菩提流志於京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度語見開元錄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祝經一卷(第三譯四紙)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祝經右大唐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一卷(亦云一字祝王經題云大方廣菩薩藏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經第一譯三紙)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右大周長安二年天竺三藏寶思惟於東都天宮寺譯見開元錄直中書李無礙筆受㬅殊室利菩薩祝藏中一字祝王經一卷(第二譯 四紙)㬅殊室利菩薩祝藏中一字祝王經(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周長安三年十月四日三藏法師義淨奉制於長安西明寺譯見開元錄上三經同卷十二佛名神祝經一卷(題云十二佛名神祝挍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第一譯 七紙)佛說十二佛名神祝挍量功德除障滅罪經(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右隋開皇七年五月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見費長房錄僧琨筆受彥琮製序稱讚如來功德神祝經一卷(第一譯三紙)稱讚如來功德神祝經右大唐景雲二年閏六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等筆受上二經同卷孔雀王祝經一卷(并結界壇法具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經十二紙 第四譯)孔雀王祝經右後秦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逍遙園譯見費長房錄沙門僧叡僧肇道常等筆受大金色孔雀三祝經一卷(第五譯五紙或加神之或無大金色字)佛說大金色孔雀王祝經(八紙第六譯)右三秦失譯見開元錄上三經同卷孔雀王陀羅尼經一部二卷(五十紙第七譯或云佛說祝字 或無陀羅尼字并結祝界法)佛說孔雀王祝經卷上(在▆口利蜜前出)佛說孔雀王祝經卷下右梁扶南沙門僧伽婆羅於楊都占雲舘及正觀寺等處譯見寶唱錄大孔雀王祝經一部三卷(第八譯 六十九紙)大唐中興三藏聖教序 御製讀誦大孔雀祝王經前方便法佛說大孔雀祝王經卷上佛說大孔雀祝王經卷中佛說大孔雀祝王經卷下次明壇場畫像法式右大唐神龍元年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內道場譯見開元錄上十一經九卷同帙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二 纓
(京兆華嚴寺沙門釋玄逸篹)
【原經卷殘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無量門微密持經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或云新微密持經)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隣尼經一卷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或直云陀羅尼經)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一卷(或云出無量門持經 蒲州十▆)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 (蒲州二紙)一向出生菩薩經一卷 (蒲州十二紙)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 (蒲州十四紙)舍利弗陀羅尼經一卷 (蒲州八紙)妙臂印幢陀羅尼經一卷(別有一本七紙非是本經不可琉布) (蒲州二紙)無崖際持法門一卷(一名無際經) (蒲州十五紙)尊勝菩薩所問一切諸法入無量門陀羅尼經一卷(或直云尊勝菩薩所問經直云入無量門陀羅尼經) (蒲州十七紙)金剛上味陀羅尼經一卷(蒲州十四紙)金剛場陀羅尼經一卷(蒲州十四紙)華積陀羅尼神祝經一卷 (蒲州三紙)六字祝王經一卷 (蒲州五紙)師子奮迅菩薩所問經一卷 (蒲州二紙)華聚陀羅尼祝經一卷 (蒲州三紙)六字神祝王經一卷 (蒲州六紙)虛空藏菩薩問佛經一卷(亦云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經亦云七加持經 蒲州十二紙)如來方便善巧祝經一卷 (蒲州十紙)持句神祝經一卷(亦云陀羅尼句) (蒲州三紙)陀隣尼鉢經一卷(亦云陀隣鉢祝) (蒲州三紙)東方㝡勝燈王如來經一卷(題云東方㝡勝燈王如來遣二菩薩送祝奉釋迦如來助鑊持世間經)善法方便陀羅尼祝經一卷 (蒲州五紙)金剛祕密善門陀羅尼經一卷 (蒲州五紙)護命法門神祝經一卷 (蒲州十一紙)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一卷 (蒲州十二紙)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祝經一卷(亦直云請觀世音經) (蒲州十二紙)內藏百寶經一卷(亦云內藏百品經) (蒲州八紙)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亦云名溫室經) (蒲州三紙)須賴經一卷 (蒲州十八紙)私訶昧經一卷(或云弘呵末經一名菩薩道樹經 亦云道樹三昧經 蒲州十一紙)菩薩生地經一卷(一名?摩鴗經) (蒲州三紙)四不可得經一卷 (蒲州五紙)梵女首意經一卷(一名首意女經) (蒲州五紙)成具光明定意經一卷(或云成具光明三昧經或直云成具光明經 蒲州二十二紙)寶網經一卷(亦云寶網童子經) (蒲州二十三紙)菩薩修行經一卷(亦云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亦云長者修行經 蒲州七紙)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亦云菩薩緣身五十事經亦云五十漫身行經 蒲州六紙)諸德福田經一卷(或直云福田經或云諸福田經) (蒲州五紙)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或十二云如來藏經) (蒲州九紙)佛語經一卷 (蒲州四紙)金色王經一卷 (蒲州九紙)演道俗業經一卷 (蒲州九紙)百佛名經一卷 (蒲州六紙)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亦云集諸佛華經一名集華經一名現在佛名經或四卷 蒲州五十七紙)須真天子經三卷(亦云須真天子所問經亦云問四事經或二卷) (蒲州四十六紙)摩訶摩耶經一卷(一名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亦直云摩耶經或二卷 蒲州二十六紙)除?災患經一卷 (蒲州十七紙)孛經一卷(或云孛經鈔) (蒲州十八紙)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一卷(一名觀世音受决經 蒲州一十三紙)海龍王經四卷(或三卷) (蒲州七十三紙)首楞嚴三昧經三卷(或二卷亦直云首楞嚴經僧祐錄云新首楞嚴經 蒲州五十二紙)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云出深功德經中或無法字亦云普賢觀經) (蒲州十六紙)觀藥王藥上二菩薩一卷 (蒲州十九紙)不思議光菩薩所問經一卷(亦云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亦云無思孩童菩薩經) (蒲州十二紙)十住斷結經十卷(㝡聲聞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一名十千日光三昧定亦云十地斷結經或十一卷或十四卷) (蒲州三百五十四紙)諸佛要集經二卷(亦直云要集經天竺日佛陀陀僧祇提) (蒲州四十三紙)未曾有因緣經二卷(或無因緣字度羅沙彌序 蒲州四十紙)菩薩瓔珞經十二卷(一名現在報或十四卷或十六卷或十二卷或二十卷 蒲州一百三十七紙)超日明三昧經二卷(或直云超日明經三卷) (蒲州四十八紙)賢幻經十三卷(題云▆陀刧三昧晉日賢刧定意經或十卷或七卷一帙 蒲州一百九十一紙)舊錄云賢刧三昧經觀自在菩薩隨心祝經一卷(亦云多利心經凡二十一帙 二十八紙)觀自在菩薩隨心祝經一卷右大唐永徽四年大揔持寺沙門智通於揔持寺譯見開元錄種種雜祝經(或無經字雜祝揔二十三首七紙)種種雜祝經(周宇文氏天笁三藏閑那崛多譯)法華經內祝六首第一藥王菩薩說第二勇施菩薩說第三毗沙門天王說第四持國天王說第五十羅剎女共說第六普賢菩薩說旋塔滅罪陀羅尼禮拜滅罪命諸佛來迎祝供養三寶祝觀世音懺悔祝金剛祝蛇祝坐禪安隱祝祝腫祝金剛祝治惡鬼病千轉陀羅尼觀世音隨心祝四首第一滅罪清淨祝第二祝(無怖畏)第三祝(淨業障)第四祝(嗔者歡喜)七俱胝佛神祝隨一切如來意神祝六字陀羅尼祝歸依三寶祝右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闍那崛多於益州龍泉寺譯見費長房錄佛頂勝陀羅尼經(第一譯 八紙)佛頂勝陀羅尼經(杜行顗奉製譯) 稽首一切智右大唐儀鳳四年正月五日朝?郎杜行顗奉製譯見大周錄寧速脟軍度婆等證義及三藏地婆訶羅證譯佛頂㝡勝陀羅尼經(第二譯 九紙)佛頂㝡勝陀羅尼經字 大輪金剛陀羅尼地婆訶羅譯(沙門彥琮)右大唐永淳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天竺沙門地婆訶羅於京弘福寺共沙門彥琮譯琮兼製序見經前序▆開元錄上三經同卷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第三譯 八紙)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罽賔沙門佛陀波利奉 詔譯)右大唐天皇時罽賔沙門佛陀波利於西明寺譯見大周錄及經前序㝡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一卷(第四譯 十五紙日照三藏再譯)佛說㝡勝佛頂陀羅尼經(中天竺沙門三藏地婆訶羅奉制譯)右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於東都共沙門慧智再譯前緣後法二文並廣見開元錄上二經同卷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義淨譯第五譯或加祝字 九紙)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三藏法師義淨奉製譯)右大唐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無量門微密持經一卷(一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經第一譯六紙)無量門微密持經一卷(一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右吳代支謙譯見僧叡二秦錄上二經同卷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或云新微密持經第四譯 八紙)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右東晉天竺沙門佛陀跋陀羅於廬小譯見竺道祖等錄沙門法業等筆受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隣尼經一卷(一名無量微密於經一名跋陀羅微量門神經一名功德直▆魔陀羅尼經 第八譯十一紙)佛說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隣尼經一卷右元魏天竺沙門佛陀扇多於洛陽白馬寺及鄴都金華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等筆受上二經同卷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或直云破魔陀羅尼經第十譯 十二紙)佛說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宋大明年功德直於荊州譯)右宋大明六年天竺沙門功德直於荊州禪房寺譯見僧祐錄沙門玄暢筆受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一卷(或云出無量門時經 第六譯十經㝡云阿▆▆自怯尼訶難陀隣尼經)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一卷右宋元嘉年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第一譯)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右大唐永徽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雲筆受上二經同卷一向出生菩薩經一卷(十四紙 第十譯)佛說一向出生菩薩經一卷(隋開皇年崛多等大興善寺譯)右隋開皇五年十一月沙門闍那崛多譯十二月訖見費長房錄彥琮製序沙門圓明等筆受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第十一譯十七紙)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右大唐開元九年至相寺沙門釋智嚴於奉恩寺譯見開元錄舍利弗陀羅尼經一卷(第九譯 九紙)舍利弗陀羅尼經一卷右梁代扶南沙門僧伽婆羅於楊都占雲舘等處譯見費長房錄妙臂印幢陀羅尼經一卷(二紙第二譯別有一本六十紙非是本經不可流布)妙臂印幢陀羅尼經一卷右大周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同卷上十七經十卷同帙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一名無際經一名金剛首女所問經十七紙 第一譯)佛說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西秦世法豎譯)右西秦沙門釋聖堅見始興及法上錄尊勝菩薩入無量門陀羅尼經一卷(一名入無量門陀羅尼經一名尊勝菩薩所問經 第三譯 十九紙)尊勝菩薩所問一切諸法入無量門陀羅尼經一卷右後齊河清年中居上方天懿於鄴都譯見費長房錄金剛上味陀羅尼經一卷(十六紙第一譯或二卷)金剛上味陀羅尼經一卷(佛陀扇多譯沙門曇林筆)右後魏正光六年天竺沙門佛陀扇多於洛陽白馬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之筆受金剛場陀羅尼經一卷(第二譯 十六紙)金剛場陀羅尼經一卷(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右隋開皇七年六月三藏闍那崛多譯至八月訖見費長房錄彥琮製序沙門僧琨等筆受華積陀羅尼祝經一卷(三紙 或無神祝字)佛說華積陀羅尼神祝經右吳代支謙譯見寶唱錄六字祝王經一卷(第一譯 五紙)六字祝王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師子奮迅菩薩所問經一卷(三紙)師子奮迅菩薩所問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華聚陀羅尼祝經一卷(三紙或無祝字)華聚陀羅尼祝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上四經同卷六字神祝經一卷(五紙或加王字 第二譯)六字神祝王經一卷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虛空藏菩薩問佛經一卷(亦云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經)虛空藏菩薩問佛經一卷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同卷如來方便善巧祝經一卷(第二譯 十二紙)如來方便善巧祝經一卷(隋三藏法師闍那涅多譯)右隋開皇七年正月沙門闍那崛多譯二月訖見費長房錄彥琮製序沙門僧曇等筆受持句神祝經一卷(亦云陀羅尼句)持句神祝右吳代月氏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陀隣尼鉢經一卷(亦云陀隣鉢祝三紙 第二譯)陀隣尼鉢經一卷右東晉孝武帝代太元年中西域沙門竺曇無蘭於揚都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同卷東方㝡勝燈王如來經一卷(十五紙 第四譯)東方㝡勝燈王如來遣二菩薩送祝奉釋迦如來助護持世間經一卷 我闍那崛多歸命大智海毗盧遮那佛右隋開皇年沙門闍那崛多等於京大興善寺譯見內典錄善法方便陀羅尼經一卷(第一譯 或加呪字 七紙)善法方便陀羅尼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金剛祕密善門陀羅尼經一卷金剛祕密善門陀羅尼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同卷護命法門神祝經一卷(第三譯 十三紙)護命法門神祝經一卷(大周菩提留志譯)右大周長壽二年天竺三藏菩提留志於神都佛授記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無垢淨光陀羅尼經一卷(第二譯或加大字十四紙)無垢淨光陀羅尼經一卷(三藏法師彌陀山奉 制譯)右大周天末年西域沙門彌陀山共沙門法藏等譯見開元錄請觀世音經一卷(一名請觀世音經 十三紙 或無世字第二譯南譯一闕 或加祝字)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一卷(晉世竺難拔譯)右東晉代西域居士竺難提譯見法上錄上十九經十二卷同帙內藏百寶經(力名內栽百約經 九紙 安公云出方等部 第一譯 兩本問一)內藏百寶經一卷右後漢桓虛帝代月氏國沙門支婁迦讖譯見僧祐錄(河南清信士孟福張進等筆受)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亦直云溫室經第一譯兩本闕一 三紙)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右後漢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同卷須賴經一卷(或名須賴菩薩經 第三譯四譯剛三本 三十一紙)須賴經一卷右前涼咸安三年月氏優婆塞支施崘於涼州州內譯歸慈王子帛延傅語見經後記及開元錄(常侍趙澗等筆受)私訶昧經一卷(或云私訶末經一名菩薩道樹經亦名道樹三昧▆▆▆▆▆▆▆▆▆▆▆▆▆▆▆)私訶昧經一卷右吳代月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釋道安支敏度等錄菩薩生地經一卷(三紙一名羌摩羯所問經 第一譯)菩薩生地經一卷右吳代支謙譯見竺道祖吳錄四不可得經一卷(五紙 第二譯 兩本 則一)四不可得經一卷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釋正度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梵女首意經一卷(六紙 第一譯 兩本闕一一名首意女紙 或加志字)梵女首意經一卷(晉世竺法護譯)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上三經同卷成具光明定意經一卷(或云成具光明經 一云成具光明三昧經 二十五紙 第五譯南闕一)成具光明定意經一卷右後漢靈帝中平二年西域沙門支曜於洛陽譯見朱士行等錄寶網經一卷(二十七紙 第一譯 一名寶網意子經 兩本闕一)佛說寶網經一卷(一晉世竺法護譯)右西晉沙門笁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等筆受菩薩修行經一卷(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第二譯一名長者修行經 八紙)菩薩修行經二卷(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右西晉惠帝代河內沙門白法祖譯見費長房錄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亦名菩薩緣身經亦云菩薩緣身五十事經七紙第二譯亦云五十緣身行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竺道祖僧祐二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上二經同卷福田經一卷(一名諸福田經一名福田地經第一譯 六紙 兩本闕一)諸福田經一卷(晉世法炬法立等譯)右西晉惠帝代沙門法立共法炬等於洛楊譯見僧祐錄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一名佛藏方等經十紙 第三譯闕二)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晉義熙年佛陀跋陀羅譯)右東晉元熙二年天竺沙門佛陀跋陀羅於楊都道場寺譯見竺道祖晉世雜錄上二經同卷佛語經一卷(四紙 第一譯 兩本闕一)佛語經一卷右後魏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見費長房錄僧朗筆受金色王經一卷(十紙 第二譯 兩本闕一)金色王經一卷(後魏留支譯)右後魏興和四年優婆塞瞿曇般若流支於鄴城金華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筆受上二經同卷演道俗業經一卷(一云無業字第二譯兩本闕一十一紙)佛說演道俗業經一卷右西秦太初年沙門聖堅譯見法上錄百佛名經一卷(七紙第二譯兩本闕一)佛說百佛名經一卷右隋開皇二年十二月沙門那連提耶舍於大興善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惠獻筆受上二經同卷上十七經十卷同帙稱揚諸佛功德經一部三卷(一名藥諸佛華經六十六紙一名集華經第三譯或四卷一名現在佛名經)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上(亦名集諸佛華經)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中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下右後魏延興二年西域沙門吉迦夜與曇曜於北臺譯見道慧宋齊錄劉孝摽筆受須真天子經一部三卷(或名須真天子所問經亦云問四事經五十三紙第一譯或二卷凡十品或四卷)佛說須真天子經所問四事品第一(晉太始年竺法護譯)須真天子經荅法義品第二(卷第二)須真天子經法純淑品第三須真天子經聲聞品第四須真天子經無畏品第五須真天子經住道品第六(卷第三)須真天子經菩薩行品第七須真天子經分別品第八須真天子經頌偈品第九須真天子經道類品第十右西晉太始二年十一月八日沙門竺法護於長安青門外白馬寺譯至十二月三十日畢安文惠等傳語見笁道祖等錄聶承遠等筆受摩訶摩邪經一卷(或二卷一名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注三十紙亦直云摩邪經第二譯兩本闕一)摩訶摩耶經一卷(一名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右南齊沙門曇景於楊都譯見王宗寶唱等錄除恐災患經一卷(二十紙 第二譯 兩本闕一)除恐災患經一卷右西秦太初年沙門聖堅譯見始興寶唱法上三秦錄學鈔經一卷(二十一紙 第二譯或云學經鈔或云學經 第三譯)學鈔經一卷(第五藏)右吳代月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僧祐錄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一卷(一名觀世音受決經十五紙第三譯三本闡二一名觀世音得大勢菩薩授記經)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一卷(宋世曇無讖譯)右宋元嘉末幽州黃龍沙門曇無竭於楊都譯見王賓僧祐等錄上六經十卷同帙海龍王經一部四卷(或三卷第一譯兩本闕一八十五紙 凡二十品)佛說海龍王經卷第一(大乘藏)行品第一分別品第二六度品第三無盡藏品第四佛說海龍王經卷第二揔持品第五揔持身品第六揔持門祝品第七分別名品第八授決品第九佛說海龍王經卷第三請佛品第十十德六度品第十一燕居阿須倫受決品第十二無焚龍王受決品第十三女寶錦受決品第十四天帝釋品第十五佛說海龍王經卷第四金翅鳥品第十六舍利品第十七法供養品第十八空淨品第十九屬累受持品第二十右西晉太康六年七月十日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首楞嚴三昧經一部三卷(或云首楞嚴經第九譯八闕五十五紙僧祐錄云新首楞嚴經)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後秦羅什共僧肇等長安逍遙園譯)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中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下右後秦弘始年中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逍遙園譯見僧祐錄僧叡僧肇等筆受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下注云出深功德經中 亦云普賢觀經 十六紙 第三譯二闕 或無行注字)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右宋元嘉年罽賔沙門曇摩密多於楊都譯見僧祐錄觀藥王藥上菩薩經一卷(二十二紙 第二譯 問一或加二字)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右宋元嘉元年天竺沙門薑良耶舍於鍾山道林寺譯見道慧宋齊錄沙門僧含筆受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一卷(十四紙一名無思議光孩童菩薩經第二譯闕一或加▆字)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一卷(一名無思議光孩童菩薩經)右後秦弘始年中三藏鳩摩羅什於逍遙園譯見費長房錄僧肇道常等筆受上五經十卷同帙十住斷結經一部十卷(或十一卷 二百九十二紙一云十地斷結經凡三十三品一名十千日光三昧定第二譯闕一或十四卷一云㝡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㝡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一名十千日光三昧定)十住斷結經卷第一道引品第一留化品第二空觀品第三色入品第四十住斷結經卷第二了空品第五根門品第六廣受品第七十住斷結經卷第三童真品第八定意品第九十住斷結經卷第四菩薩成道品第十滅心品第十一十住斷結經卷第五神足品第十二恭信品第十三勇猛品第十四十住斷結經卷第六碎身品第十五身入品第十六辯才品第十七權智品第十八十住斷結經卷第七化眾生品第十九三道滅度品第二十乘無相品第二十一十住斷結經卷第八等慈品第二十二法界品第二十三十住斷結經卷第九道智品第二十四身口意品第二十五十住斷結經卷第十夢中成道品第二十六菩薩證品第二十七解慧品第二十八三毒品第二十九問泥洹品第三十四梵堂品第三十一梵又請品第三十二梵天囑累品第三十三右後秦涼州沙門竺佛念於長安譯見僧叡二秦錄等諸佛要集經一部二卷(四十八紙亦云要集經天笁日佛陀僧祇提第一譯三本闕二譯)諸佛要集經卷上(晉世竺法護譯)諸佛要集經卷下(晉世笁法護譯)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未曾有因緣經一部二卷(一名未有經或無因緣字四十七紙 第三譯闕一度羅睺紕沙彌序)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上(度羅睺羅沙彌序)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下右南齊沙門曇景於楊都譯見始興錄上三經十四卷二帙(上七下七)菩薩纓珞經一部十二卷(或十四卷 或十六卷三百八十七紙 或十三卷 或二十卷 第二譯兩本闕一一名現在報凡四十四品)菩薩纓珞經卷第一菩薩纓珞經普稱品第一菩薩纓珞識定品第二菩薩纓珞莊嚴道樹品第三菩薩纓珞經卷第二菩薩纓珞龍王洛太子品第四菩薩纓珞法門品第五菩薩纓珞卷第三菩薩纓珞識界品第六菩薩纓珞諸佛勸助品第七菩薩瓔珞如來品第八菩薩纓珞卷第四菩薩纓珞音響品第九菩薩瓔珞因緣品第十菩薩瓔珞心品第十一菩薩纓珞四聖諦品第十二菩薩纓珞成道品第十三菩薩纓珞生佛品第十四菩薩瓔珞本末品第十五菩薩瓔珞經卷第五菩薩瓔珞經非有識非無識品第十六菩薩瓔珞無量品第十七菩薩瓔珞經卷第六菩薩瓔珞隨行品第十八菩薩瓔珞經卷第七菩薩瓔珞光明品第十九菩薩瓔珞無想品第二十菩薩瓔珞無識品第二十一菩薩瓔珞受迦葉勸行品第二十二菩薩瓔珞有行無行品第二十三(第十卷四品之餘)菩薩瓔珞經卷第八菩薩瓔珞有受品第二十四菩薩瓔珞無著品第二十五菩薩瓔珞淨智除垢品第二十六菩薩瓔珞無斷品第二十七菩薩瓔珞賢聖集品第二十八菩薩瓔珞經卷第九菩薩瓔珞三道三乘品第二十九菩薩瓔珞供養舍利品第三十菩薩瓔珞譬喻品第三十一菩薩瓔珞經卷第十菩薩瓔珞三世法相品第三十二菩薩瓔珞清淨品第三十三菩薩瓔珞釋提桓因問品第三十四菩薩瓔珞本末品第三十五菩薩瓔珞經卷第十一菩薩瓔珞經聞法品第三十六菩薩瓔珞淨居天品第三十七菩薩瓔珞經卷第十二菩薩瓔珞十方法界品第三十八菩薩瓔珞十智品第三十九菩薩瓔珞應時品第四十菩薩瓔珞十不思議品第四十一菩薩瓔珞無我品第四十二菩薩瓔珞等乘品第四十三菩薩瓔珞三界品第四十四右前秦建元十二年七月涼州沙門竺佛念於長安譯見僧叡二秦錄等開元錄云隨人附後秦錄超日明三昧經一部二卷(或一名超日明經或二卷五十六紙第二譯兩本闕一)佛說超日明三昧經卷上(晉太始年聶承遠譯)佛說超日明三昧經卷下(晉太始年聶承遠譯)右西晉惠帝代清信士聶承遠譯見高僧傳及僧祐錄上二經十四卷二帙(上七卷下七卷)賢劫經一部十三卷(或十卷或七卷二百二十四紙亦名颰陀刧三昧晉日賢刧定意經 第一譯二本闕一凡二十四品 或八卷)賢刧經卷第一(颰陀劫三昧晉日賢刧定意)問三昧品第一行品第二賢刧經卷第二四事品第三法師品第四法供養品第五諸度無極品第六賢刧經卷第三習行品第七無際品第八賢刧經卷第四無際品之下聞持品第九賢刧經卷第五神通品第十三十二相品第十一賢刧經卷第六三十二相品之下順時品第十二三十七品第十三賢刧經卷第七三十七品之下寂然度無極品第十四賢刧經卷第八寂然度無極品之下十種力品第十五四無所畏品第十六十八不共品第十七賢刧經卷第九十八不共品之下方便品第十八八等品第十九賢刧經卷第十千佛名號品第二十千佛興立品第二十一賢刧經卷第十一千佛興立品之二賢刧經卷第十二千佛興立品之三千佛發意品第二十二賢刧經卷第十三千佛發意品之下歎古品第二十三囑累品第二十四右西晉元康元年七月二十一日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趙文龍筆受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十二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新編入錄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十三 纓
(京兆華嚴寺沙門釋玄逸篹)
大乘經單譯有三十六部(無合 計一百七十八卷一十八帙)大法炬陀羅尼經二十卷(二帙 蒲州二百九十八紙)大威德陀羅尼經二十卷(二帙 蒲州二百六十八紙)佛名經十二卷(或十三卷感卷 蒲州二百五十五紙)三劫三千佛名經三卷(鼎嚴刧上賢刧中星宿刧下 蒲州五十九紙)五千五百佛名經八卷(蒲州一百三十一紙)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二卷(或直云不思議功德經或四卷 蒲州三十七紙)華手經十三卷(一名攝諸菩提經亦名攝諸福德經或一十卷或十二卷或十卷 蒲州二百二十九紙)大方等陀羅尼經四卷(一名方等檀持陀羅尼經謁無大字 蒲州六十二紙)僧伽吒經四卷(蒲州五十一紙)力莊嚴三昧經三卷(蒲州三十八紙)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蒲州二十四紙)觀佛三昧海經十卷(或云觀佛三昧經或八卷 一帙 蒲州一百五十六紙)大方便佛報恩經七卷(蒲州一百二十六紙)菩薩本行經三卷(蒲州四十七紙)法集經六卷(或七卷或八卷 蒲州一百二十七紙)觀察諸法行經四卷(蒲州六十三紙)菩薩處胎經五卷(初本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亦直云胎經或八卷或四卷 蒲州一百一十五紙)弘道廣顯三昧經四卷(一名阿耨達龍王所決諸狐疑清淨品亦名入金剛定意經凡十二品 或二卷 蒲州五十五紙)施燈功德經一卷(一名然燈經 蒲州一十五紙)央崛摩羅經四卷(蒲州七十八紙)無所有菩薩經四卷(蒲州六十二紙)明度五十挍計經二卷(或無明度字或無五十字 蒲州四十紙)中陰經二卷(蒲州二十八紙)大法鼓經二卷(蒲州三十一紙)文殊師利問經二卷(亦云文殊問經 蒲州五十二紙)月上女經二卷(蒲州二十九紙)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二卷(蒲州二十四紙)大乘密嚴經三卷(蒲州五十六紙)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亦名大乘實義經出根聚經 亦名占察亦名地藏菩薩經 蒲州二十八紙)蓮華面經二卷(蒲州二十三紙)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一卷(亦云文殊問署經 蒲州二十紙)大乘造像功德經一卷(或二卷 蒲州二十一紙)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三卷(蒲州四十一紙)一字佛頂輪王經五卷(亦云五佛頂經 或四卷 蒲州一百二十一紙)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呪經一卷(蒲州一十四紙)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一帙 蒲州一百四十三紙)大法炬陀羅尼經一部二十卷(三百四十四紙二帙)凡五十二品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一(隨三藏闍那崛多等釋)大法炬陀羅尼經緣起品第一大法炬陀羅尼經伏魔品第二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二大法炬陀羅尼經授魔記品第三大法炬陀羅尼經三乘行品第四大法炬陀羅尼經問法性品第五大法炬陀羅尼經菩薩行品第六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三大法炬陀羅尼經菩薩行品之餘大法炬陀羅尼經相好品第七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四大法炬陀羅尼經相好品之餘大法炬陀羅尼經四念處品第八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五大法炬陀羅尼經四聖諦品第九大法炬陀羅尼經忍挍量品第十大法炬陀羅尼經三乘教品第十一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六大法炬陀羅尼經三法藏品第十二大法炬陀羅尼經法師相品第十三大法炬陀羅尼經謗法果報品第十四大法炬陀羅尼經勸受持品第十五大法炬陀羅尼經智成就品第十六大法炬陀羅尼經忍成就品第十七大法炬陀羅尼經證涅槃品第十八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八大法炬陀羅尼經證涅槃品之餘大法炬陀羅尼經勸證品第十九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九大法炬陀羅尼經勸證品之餘大法炬陀羅尼經法師行相品第二十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大法炬陀羅尼經遮謗品第二十一大法炬陀羅尼持經功德品第二十二大法炬陀羅尼經為他悔過品第二十三大法炬陀羅尼經六度品第二十四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一大法炬陀羅尼經六度品之餘大法炬陀羅尼經求證品第二十五大法炬陀羅尼經菩薩證三昧品第二十六大法炬陀羅尼經召諸菩薩品第二十七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二大法炬陀羅尼經問等覺品第二十八大法炬陀羅尼經三昧因品第二十九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三大法炬陀羅尼經供養法師品第三十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四大法炬陀羅尼經入海神變品第三十一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五大法炬陀羅尼經佛昇須彌山頂品第三十二大法炬陀羅尼天伏阿修羅品第三十三大法炬陀羅尼經阿修羅本業品第三十四大法炬陀羅尼經雜類本業品第三十五大法炬陀羅尼經說無相品第三十六大法炬陀羅尼經勸修行品第三十七大法炬陀羅尼經三字門品第三十八大法炬陀羅尼經將護法師品第三十九大法炬陀羅尼經放光佛本事品第四十大法炬陀羅尼經教證法品第四十一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七大法炬陀羅尼經說無住品第四十二大法炬陀羅尼經說聽功德品第四十三大法炬陀羅尼經諸菩薩證相品第四十四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八大法炬陀羅尼經如化品第四十五大法炬陀羅尼經緣生法品第四十六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九大法炬陀羅尼經信解品第四十七大法炬陀羅尼經離惡友品第四十八大法炬陀羅尼經辯田讚施品第四十九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二十大法炬陀羅尼經付菩薩品第五十大法炬陀羅尼經付天帝釋品第五十一大法炬陀羅尼經法師弘護品第五十二右隋開皇十二年四月天笁三藏闍那崛多等於長安大興善寺譯至十四年六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道遂等筆受)大威德陀羅尼經一部二十卷(三百一十七紙二帙)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一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二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三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四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五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六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七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八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九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一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二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三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四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五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六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七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八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九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二十右隋開皇十五年七月天笁三藏闍那崛多等於長安大興善寺譯至十六年十二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僧琨等筆受)佛名經一部十二卷(或十三卷二百八十七紙或分為二十卷)佛說佛名經卷第一佛說佛名經卷第二佛說佛名經卷第三佛說佛名經卷第四佛說佛名經卷第五佛說佛名經卷第六佛說佛名經卷第七佛說佛名經卷第八佛說佛名經卷第九佛說佛名經卷第十佛說佛名經卷第十一佛說佛名經卷第十二右後魏正光年天竺沙門菩提留支於洛陽胡相國第譯見續高僧傳(侍中崔光等筆受)三劫三千佛名經二部三卷(六十八紙莊嚴刧卷上 賢刧卷中 星宿刧卷下 或同一卷)過去莊嚴刧千佛名經卷上(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現在賢刧千佛名經卷中(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未來星宿刧千佛名經卷下(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十五卷二帙(上七信下八使)五千五百佛名經一部八卷(一百五十二紙)五千五百佛名神祝除鄣滅罪經卷第一(隋開皇年崛多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五千五百佛名經卷第二五千五百佛名經卷第三五千五百佛名經卷第四五千五百佛名經卷第五五千五百佛名經卷第六五千五百佛名經卷第七五千五百佛名經卷第八右隋開皇十三年八月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至十四年九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僧曇等筆受)不思議功德經一部二卷(或四卷四十二紙或直云不思議功德經云出報經)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卷上(出聚經)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卷下(出聚經)右曹魏代譯失三藏名見僧祐失譯錄上二經十卷同帙華手經一部十三卷(一名攝諸善根經或十一卷 或十卷或十二卷二百六十六紙 亦名攝諸福德經凡三十五品 或十四卷 一帙)佛說攝諸福德經亦名華手經卷第一(後秦弘始年羅什於長安逍遙園譯)序品第一神力品第二網明品第三如相品第四華手經卷第二(後秦羅什長安譯)不信品第五念處品第六發心即轉法輪品第七現變品第八如來力品第九華手經卷第三(後秦羅什長安譯)功德品第十發心品第十一無憂品第十二華手經卷第四(後秦羅什長安譯)中說品第十三揔相品第十四華手經卷第五(後秦羅什長安譯)上清淨品第十五華手經卷第六(後秦羅什長安譯)?華品第十六眾相品第十七華手經卷第七(後秦羅什長安譯)諸方品第十八三昧品第十九華手經卷第八(後秦羅什長安譯)求法品第二十歎德品第二十一華手經卷第九(後秦羅什長安譯)驗行品第二十二得念品第二十三華手經卷第十(後秦羅什長安譯)正見品第二十四歎教品第二十五毀壞品第二十六華手經卷第十一(後秦羅什長安譯)眾雜品第二十七眾妙品第二十八逆順品第二十九不退轉品第三十華手經卷第十二(後秦羅什長安譯)為法品第三十一歎會品第三十二上堅德品第三十三華手經卷第十三(後秦羅什長安譯)法門品第三十四屬累品第三十五右後秦弘始八年沙門鳩摩羅什於常安譯見二秦錄沙門僧叡僧肇道常等筆受大方等陀羅尼經一部四卷(一名檀持陀羅尼經一名方等檀持陀羅尼經一名陀羅經七十三紙 或無大字 凡有五分品)大方等陀羅尼經卷第一(北涼世法眾等於高昌郡譯)大方等陀羅尼經初分品第一大方等陀羅尼經卷第二大方等陀羅尼經初分品下大方等陀羅尼經授記品第二大方等陀羅尼經卷第三大方等陀羅尼經授記分品下大方等陀羅尼經夢行分品第三是名初日行分陀羅尼經行分第一是名摩訶祖持陀羅尼經行分第二是名摩訶祖持陀羅尼經行分第三是名摩訶祖持陀羅尼經行分第四是名摩訶祖持陀羅尼經行分第五是名摩訶祖持陀羅尼經行分第六是名摩訶祖持陀羅尼經行分第七大方等陀羅尼經卷第四大方等陀羅尼經護戒分品第四大方等陀羅尼經非思議蓮華分品第五右北涼高昌沙門釋法眾永安年中於張棭為河西王沮渠蒙遜譯見笁道祖晉世雜錄等僧伽吒經一部四卷(五十九紙)僧伽吒經卷第一(南天竺國使主大婆羅門子月婆首那譯)僧伽吒經卷第二僧伽吒經卷第三僧伽吒經卷第四右後魏元象元年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於鄴都司徒公孫騰第譯見續高僧傳力莊嚴三昧經一部三卷(四十四紙)力莊嚴三昧經卷上(三藏法師那連提耶舍譯)力莊嚴三昧經卷中(三藏法師那連提耶舍譯)力莊嚴三昧經卷下(三藏法師那連提耶舍譯)右隋開皇五年十月天竺三藏那連耶舍於大興善寺譯見費長房錄學士費長房筆受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二十七紙)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賔沙門佛陀多羅譯)右大唐罽賔沙門佛陀多羅於東都譯見開元錄上四經十二卷同帙觀佛三昧經一部十卷(或八卷一名觀佛三昧海經▆▆▆字凡十二品一帙一百八十七紙)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一(宋末初年佛陀跋陀羅揚州譯)六譬品第一序觀地品第二觀相品第三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二觀相品之二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三觀相品之三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四觀相品之四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五觀佛心品第四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六觀四無量品第五觀四威儀品第六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七觀四威儀品之三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八觀馬王藏品第七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九本行品第八觀像品第九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十念七佛品第十念十方佛品第十一佛品第十二右東晉天竺沙門佛陀跋陀羅於楊都譯見笁道祖晉世雜錄或云宋代出沙門法業等筆受大方便報恩經一部七卷(一百三十七紙凡有九品)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一序品第一孝養品第二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二對治品第三發菩提心品第四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三論品第五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四惡友品第六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五慈品第七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六憂波離品第八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七親近品第九右漢代失譯見僧祐失譯錄菩薩本行經一部三卷(五十五紙)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上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中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下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十卷同帙法集經一部六卷(或七卷或八卷一百四十六紙)法集經卷第一(後魏世菩提留支譯)法集經卷第二法集經卷第三法集經卷第四法集經卷第五法集經卷第六右後魏延昌四年天竺沙門菩提流支於洛陽譯見法上錄(僧朗筆受)觀察諸法行經一部四卷(七十三紙 凡二品)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一(隋開皇年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觀無邊善方便行品第一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二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三觀察諸法行經卷第四授記品第二右隋開皇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至五月二十五日訖見費長房錄(學士費長房等筆受)上二經十卷同帙菩薩處胎經一部五卷(一百三十六紙亦直云胎經或七卷或八卷凡有三十八品)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卷第一菩薩處胎經天宮品第一菩薩處胎經游步品第二菩薩處胎經聖諦品第三菩薩處胎經佛樹品第四菩薩處胎經卷第二菩薩處胎經三世等品第五菩薩處胎經想無想品第六菩薩處胎經住不住品第七菩薩處胎經八種身品第八菩薩處胎經令身舍利品第九菩薩處胎經常無常品第十菩薩處胎經卷第三菩薩處胎經隨喜品第十一菩薩處胎經五道尋識品第十二菩薩處胎經諸佛行齊無差別品第十三菩薩處胎經行定不定品第十四菩薩處胎經入六道眾生品第十五菩薩處胎經轉法輪品第十六菩薩處胎經五神通品第十七菩薩處胎經卷第四菩薩處胎經識住處品第十八菩薩處胎經善權品第十九菩薩處胎經無明品第二十菩薩處胎經苦行品第二十一菩薩處胎經四道和合品第二十二菩薩處胎經意品第二十三菩薩處胎經定意品第二十四菩薩處胎經光影品第二十五菩薩處胎經破邪見品第二十六菩薩處胎經文殊身變化品第二十七菩薩處胎經八賢聖齊品第二十八菩薩處胎經卷第五菩薩處胎經五樂品第二十九菩薩處胎經緊陀羅品第三十菩薩處胎經香音神品第三十一菩薩處胎經地神品第三十二菩薩處胎經人品第三十三菩薩處胎經行品第三十四菩薩處胎經法住品第三十五菩薩處胎經復本[彰-章+并]品第三十六菩薩處胎經起塔品第三十七菩薩處胎經出經品第三十八右後秦涼州沙門竺佛念於常安譯見僧叡二秦等錄弘道廣顯三昧經一部四卷(一名阿耨達龍王所問決諸狐疑清淨品凡十二品一名入金剛問定意經 六十三紙 或無三昧字)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卷第一(一名阿耨達梵王所問法諸狐疑清淨品一名入金剛問定意經)得普智心品第一(晉永嘉年笁法護譯)清淨道品第二道無習品第三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卷第二請如來品第四無欲行品第五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卷第三信值法品第六轉法輪品第七決諸疑難品第八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卷第四不起法忍品第九眾要法品第十受封拜品第十一屬累法藏品第十二右西晉永嘉二年三月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然燈經一卷(一名施燈功德經 十七紙)佛說施燈功德經一卷(齊世耶舍譯)右北齊天保九年天笁沙門那連提耶舍於鄴都天平寺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十卷同帙央崛魔羅經一部四卷(九十紙)央崛魔羅經卷第一(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央崛魔羅經卷第二(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央崛魔羅經卷第三(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央崛魔羅經卷第四(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右宋文帝元嘉年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於楊州道場寺譯見道慧僧祐等錄(弟子法勇傳語惠觀等筆受)無所有菩薩經一部四卷(七十二紙)無所有菩薩經卷第一(隋開皇年崛多笈多等於興善寺譯)無所有菩薩經卷第二(隋開皇年崛多笈多等於興善寺譯)無所有菩薩經卷第三(隋開皇年崛多笈多等於興善寺譯)無所有菩薩經卷第四(隋開皇年崛多笈多等於興善寺譯)右隋開皇十年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見內典錄明度五十挍計經一部二卷(一名五十挍計經或無明度字或無五十字 四十六紙)佛說明度經五十挍計卷上(後漢安世高譯)佛說明度經五十挍計卷下右後漢元嘉元年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上三經十卷同帙中陰經一部二卷(三十三紙 凡十二品)中陰經卷第一中陰經如來五弘誓入中陰教化品第一中陰經妙覺如來將諸菩薩入中陰教化品第二中陰經妙覺如來入中陰分身品第三中陰經賢護菩薩問事品第四中陰經道樹品第五中陰經卷下中陰經神足品第六中陰經破愛網品第七中陰經三世平等品第八中陰經無生滅品第九中陰經空無[彰-章+并]教化品第十中陰經有色無色品第十一中陰經歡喜品第十二右後秦涼州沙門笁佛念於常安譯見僧叡二秦等錄大法鼓經一部二卷(三十六紙)大法鼓經卷上大法鼓經卷下右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於揚都東安寺譯見道慧僧祐等錄寶雲傳語 慧歡筆受文殊師利問經一部二卷(五十九紙 亦云文殊問經凡十七品 或三卷)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序品第一菩薩戒品第二不可思議品第三無我品第四涅槃品第五般若波羅蜜品第六有餘氣品第七來去品第八中道品第九世閒戒品第十出世閒戒品第十一上出世閒戒品第十二菩薩受戒品第十三字母品第十四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分別部品第十五雜問品第十六囑累品第十七右梁天監十七年扶南沙門僧伽婆羅於詹雲舘譯光宅寺沙門法雲詳定見費長房錄(袁曇允筆受)月上女經一部二卷 四十二張月上女經卷上(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月上女經卷下(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右隋開皇十一年四月沙門闍那崛多譯六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彥琮製序 學士劉馮筆受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一部二卷(二十八紙)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卷上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卷下右三秦失譯見開元錄上五經十卷同帙大乘密嚴經一部三卷(六十四紙 凡有▆…▆)皇太后御製大乘密嚴經卷上(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奉詔譯)大乘密嚴經密嚴會品第一大乘密嚴經妙身生品第二大乘密嚴經卷中(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奉詔譯)大乘密嚴經妙身生品之餘大乘密嚴經胎生品第三大乘密嚴經顯示自作品第四大乘密嚴經分別觀行品第五大乘密嚴經阿賴耶建立品第六大乘密嚴經卷下(中天笁國沙門地婆訶羅奉詔譯)大乘密嚴經自識境界品第七大乘密嚴經阿賴耶微密品第八右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見大周錄占察經一部二卷(亦云大乘實義經三十一紙出六根聚經亦出地藏菩薩經)佛說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 根聚)佛說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右外國沙門菩提登譯莫知年代費長房等錄編隋錄中蓮華面經一部二卷(二十七紙)蓮華面經卷上(三藏法師那連提耶舍譯)蓮華面經卷下(三藏法師那連提耶舍譯)右隋開皇四年三月沙門那連提耶舍於大興善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慧獻筆受)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一卷(一名問署經亦云文殊問署經 二十三紙安公云出方等部)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一卷(後執靈字肘一火識㝵洛陽譯)右後漢桓靈帝代月氏國沙門支婁迦讖譯見僧祐錄河南清信士孟福張蓮等筆受大乘造像功德經一部二卷(或一卷二十四紙)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三藏法師提雲般若等奉制譯)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三藏法師提雲般若等奉制譯)右大周天授二年于闐沙門提雲般若於東都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上五經十卷同帙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一部三卷(四十八紙 凡十品)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卷第一(三藏菩提留志奉 詔譯)序品第一根本祝品第二心隨心祝品第三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卷中(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持心祝品第四隨心祝法品第五雜祝品第六結檀場法品第七畫像品第八護摩品第九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卷下(三藏菩薩留志奉 詔譯)印法品第十右大唐神龍二年九月十五日天竺三藏菩提流志於西崇福寺譯畢東天竺伊舍羅譯語見開元錄 沙門雲觀筆受五佛頂經一部四卷(八十一紙亦名一字佛頂輪王經五卷 凡十品 印有五十五)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卷第一序品第一入三摩地加持顯德品第二一字頂王畫像法品第三五頂王三摩地神變加持化像品第四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卷第二五頂王行相三昧耶品第五五頂王儀法祕密品第六五頂王成就法品第七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卷第三五頂王密印品第八如來種族印觀世音菩薩種族印之二金剛種族印祝之三輪王印之四高頂王印之五白傘蓋頂王印祝之六光聚頂印之七(一名金輪印祝)是一法印亦名頂輪王壇輪結作法印之八次勝頂王印之九準前頂王印同即是轉法輪印之十如來雹摧煩惱印之十一如來心印之十二一切王使伇印之十三如來錫杖印之十四如來鉢印之十五如來相好印之十六次如來眼印之十七次如來眉閒印之十八次如來口印之十九難勝奮怒王印之二十次如來?印之二十一次如來齊印之二十二次如來甲印之二十三次如來髮髻之二十四次如來牙印之二十五次如來耳印之二十六次如來授記印之二十七次如來[骨*專]印之二十八次如來妳印之二十九次如來憣印之三十次如來臥具印之三十一次如來乘印之三十二次如來頭印之三十三次如來助印之三十四次如來見印之三十五次如來光熖印之三十六次如來光昭印之三十七次如來脣印之三十八次如來舌印之三十九次如來三摩地印之四十次如來金剛光熖印之四十一次如來小腹印之四十二次如來脊印之四十三次如來䏶印之四十四次如來大慈印之四十五次如來無垢印之四十六次如來甘露印之四十七次如來大師子吼印之四十八次如來相字印之四十九次如來洛訖瑟弭吉祥印之五十次如來般若波羅蜜印之五十一次如來大悲印之五十二次如來大膝印之五十三次如來脚踝印之五十四次如來脚印之五十五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卷第四五頂王修證悉地品第九五頂王普通成就法護摩品第十右大唐景龍三年夏南天笁國藏菩提流志於西崇福寺譯其年冬功畢弟子般若丘多度語見開元錄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祝經一卷(十六紙)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祝經(大唐三藏寶思惟等奉勑於佛授記寺譯)右大唐神龍元年北天笁迦溼蜜羅三藏法師寶思惟於東大福先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直中書李無礙筆受)上三經八卷同帙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一百六十八紙一帙)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一(一名中印度那闡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二(一名中印度那闡陀大道場經於祝項印錄出別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三(一名中印度那闡陀大道場經於祝項印錄出別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四(一名中印度那闡陀大道場經於祝項印錄出別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五(一名中印度那闡陀大道場經於祝項印錄出別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六(一名中印度那闡陀大道場經於祝項錄出別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七(一名中印度那闡陀大道場經於祝項錄出別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八(一名中印度那闡陀大道場經於祝項錄出別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九(印度那闡陀大道場祝項錄出別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 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十(一名度那闡陀大道場經 祝項錄出別行)右大唐神龍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天竺沙門般賴蜜帝於廣州制二日寺譯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沙門懷迪證譯見開元錄(菩薩戒弟子清信士房融筆受)
大唐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三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新編入錄 纓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四
(京兆華嚴寺沙門釋玄逸篹)
大乘經單譯有九十六部(▆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帙合七十八小經為二十四軸折當五十八卷)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亦名毗盧遮那成佛經 供城一百五十二紙 蒲州一百三十五紙)蘇婆呼童子經三卷(亦云蘇婆呼請問經或云蘇婆呼律或云蘇磨呼或二卷 蒲州四十一紙)蘇悉地羯羅經一卷(周言大吉祥一切法成就一切諸祝決初譯 蒲州二十六紙)蘇悉地羯羅經一卷(或三卷 蒲州三十一紙)牟梨㬅陀羅祝經一卷(或無經字 蒲州三十三紙)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亦云經蒲州八十一紙)七佛所說神祝經四卷(初卷云七佛十一菩薩說大陀羅尼神祝經 蒲州七十三紙)大吉義神祝經二卷(或四卷 蒲州三十九紙)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一卷(或加止雨字 蒲州二十三紙)金剛光熖陀羅尼經一卷(或加止風雨字 蒲州二十三紙)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一卷(亦云阿吒婆拘祝經 蒲州五紙)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蒲州四紙)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一卷(蒲州四紙)大普賢陀羅尼經一卷(蒲州三紙)六字大陀羅尼祝經一卷(蒲州二紙)摩尼羅亶經一卷(亦云摩尼羅亶神祝 蒲州四紙)玄師颰陀所說神祝經一卷(錄云幻師無所說字或作跋字亦云波陀古錄云幻玉跋陀經 蒲州二紙)安宅神祝經一卷(亦云安宅柷法 蒲州四紙)護諸童子陀羅尼祝經一卷(亦名護諸經童子謂求男女陀羅尼經 蒲州四紙)六門陀羅尼經一卷(蒲州二紙)諸佛心陀羅尼經一卷(蒲州三紙)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蒲州二紙)清淨觀音普賢陀羅尼經一卷(此有一錯本應須審之 蒲州五紙)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一卷(蒲州五紙)持世陀羅尼經一卷(蒲州四紙)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祝經一卷(亦云隨求所得經 蒲州十四紙)百千印陀羅尼經一卷(蒲州二紙)智炬陀羅尼經一卷(蒲州四紙)諸佛集會陀羅尼經一卷(蒲州四紙)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神祝經一卷(亦云施餓鬼食經後冊有施水祝 蒲州十四紙)一切功德莊嚴王經一卷(蒲州十四紙)拔除罪鄣祝王經一卷(蒲州三紙)莊嚴王陀羅尼經一卷(蒲州四紙)香王菩薩陀羅尼祝經一卷(蒲州二紙)善夜經一卷(蒲州三紙)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㝡勝心陀羅尼所求聞持法一卷(亦云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經 蒲州四紙)金剛頂經㬅殊室利菩薩無字心陀羅尼品一卷(蒲州十一紙)佛地經一卷(蒲州十三紙)佛承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亦云佛臨般亦名遺教經 蒲州六紙)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蒲州九紙)出生菩提心經一卷(蒲州十一紙)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一卷(蒲州四紙)佛印三昧經一卷(蒲州三紙)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或無起字 蒲州十一紙)賢首經一卷(一名賢首夫人經 蒲州三紙)千佛因緣經一卷(蒲州十八紙)月明菩薩經一卷(或加三昧字或金月明童子經亦名月明童男 蒲州三紙)心明經一卷(一名心明女梵志婦飯汁施經 蒲州三紙)滅十方冥經一卷(或云十方滅冥經 蒲州六紙)鹿母經一卷(別有廣子經一本與此全同 蒲州三紙)魔逆經一卷(蒲州十九紙)堅固女經一卷(一名牢固女經 蒲州六紙)德光太子經一卷(一名頼吒和羅所問光復太子經 蒲州十九紙)大意經一卷(蒲州五紙)啇主天子所問經一卷(或無所問字 蒲州十七紙)諸法㝡上經一卷(或加王字 蒲州二十二紙)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一卷(一名八㬅荼羅經 蒲州五紙)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一卷(蒲州六紙)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或加般字 蒲州五紙)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蒲州四紙)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蒲州十二紙)差摩婆帝授記經一卷(蒲州四紙)不增不減經一卷(或云二卷者誤 蒲州七紙)造塔功德經一卷(蒲州二紙)右繞佛塔功德經一卷(蒲州三紙)大乘四法經一卷(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 蒲州八紙)大乘流轉諸有經一卷(蒲州三紙)有德女所問大乘經(時有一本可八凡紙文錯不堪 蒲州四紙)妙色王因緣經一卷(蒲州四紙)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一卷(蒲州一紙)般泥洹伏灌臘經一卷(一名四軰灌羅經亦直云灌睢經 蒲州二紙)師子素䭾娑王斷肉經一卷(蒲州四紙)八部佛名經一卷(亦云八佛經 蒲州三紙)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一卷(或云內六波羅蜜經安公云出方筆部 蒲州三紙)菩薩投身餓虎起塔因緣經一卷(僧祐錄云以)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一卷(亦名金剛清淨經 蒲州八紙)師子月佛本生經一卷(蒲州七紙)長者法志妻經一卷(蒲州三紙)薩羅國經一卷(或云薩羅國王經 蒲州四紙)十吉祥經一卷(蒲州二紙)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一卷(蒲州六紙)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一卷(蒲州五紙)金剛三昧經二卷(或一卷 蒲州二十七紙)法滅盡經一卷(蒲州三紙)甚深大迴向經一卷(蒲州四紙)天王太子譬羅經一卷(亦云太子辟羅經或無天王字 蒲州二紙)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二卷(亦直云淨行經或無經字 蒲州三十二紙)八大人覺經一卷(蒲州一紙)三品第子經一卷(亦云弟子學有三軰經 蒲州三紙)四軰經一卷(或云四軰弟子經或云四軰學經 蒲州三紙)當來變經一卷(或云當來變識經 蒲州二紙)過去佛分衛經一卷(或云過世 蒲州二紙)十二頭陀經一卷(一名沙門頭陀經 蒲州五紙)樹提伽經一卷(蒲州三紙)長壽王經一卷(蒲州六紙)法常住經一卷(蒲州二紙)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一部七卷(一百五十二紙 凡二十六品有釵或十卷 亦云毗盧遮那成佛經)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一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入澷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二大澷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餘息障品第三普通真言藏品第四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三世間成就品第五悉地出現品第六成就悉地品第七轉字輪澷荼羅行品第八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四密印品第九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五字輪品第十 祕密澷荼羅品第十一入祕密澷荼羅法品第十二入祕密澷荼羅法品第十三祕密八印品第十四持明禁戒品第十五阿闍梨真實智品第十六布字品第十七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六受方便學處品第十八說百字生品第十九百字果相應品第二十百字位成品第二十一百字成就持誦品第二十二百字真言法品第二十三說菩提性品第二十四三昧耶品第二十五說如來品第二十六世出世護摩法品第二十七說本尊三昧品第二十八說無相三昧品第二十九世出世持誦品第三十囑累品第三十一大毗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卷第七真言行學處品第一增益守護清淨行品第二供養儀式品第三持誦法則品第四真言事業品第五右大唐開元十三年中天笁國三藏輸波迦羅唐言善無畏於東都大福先寺譯沙門寶月譯語見開元錄沙門一行筆受蘇摩呼童子經一部二卷(四十九紙亦云或云緣婆呼律或二卷凡有十二分)蘇摩呼童子請問經卷上蘇摩呼童子請問經伴侶分第一蘇摩呼童子請問分別處所分第二蘇摩呼童子請問除障分第三蘇摩呼童子請問分別金剛杵分第四蘇摩呼童子請問經卷中蘇摩呼童子請問分別成就相分第五蘇摩呼童子漸近悉地持誦相分第六蘇摩呼童子請問分占夢成就相分第七蘇摩呼童子請問下鉢私那分第八蘇摩呼童子請問分別遮難分第九蘇摩呼童子請問卷下蘇摩呼童子請問分別護磨分第十蘇摩呼童子請問分別聖道分第十一蘇摩呼童子請問分別諸部分第十二右大唐開元十三年中天竺國三藏輸波迦羅於東都大福先寺譯沙門寶月譯語見開元錄沙門一行筆受蘇悉地羯羅經一卷(周言大吉祥一切法成就一一切諸祝決初譯三十一紙)蘇悉地羯羅一卷(初譯周云大吉祥一切法成就一切祝決或加王字) 此中佛菩薩金剛祝法善須分別知之右大周聖曆元年八月北天笁烏萇國大德沙門尸利末多與京寶德寺沙門慧月於東都佛授記寺譯見廣品歷章沙門釋玄逸慧仙等創筆上三經十卷同帙蘇悉地羯囉經一部三卷(周言大吉祥一切法成就一切祝決初譯九十一紙)蘇悉地(二合)羯囉經卷上(三藏輸迦婆僧此云善無畏卷第一 凡三十四品)蘇悉地羯囉經請問品第一蘇悉地羯囉經分別阿闍梨品第二蘇悉地羯囉經分別持誦真言相品第三蘇悉地羯囉經分別同伴相品第四蘇悉地羯囉經擇處品第五蘇悉地羯囉經持真言法品第六蘇悉地羯囉經供養花品第七蘇悉地羯囉經塗香藥品第八蘇悉地羯囉經分別燒香品第九蘇悉地羯囉經燃燈法品第十蘇悉地羯囉經獻食品第十一蘇悉地羯囉經卷中蘇悉地羯囉經分別悉地時分品第十二蘇悉地羯囉經圓備成就品第十三蘇悉地羯囉經奉請成就品第十四蘇悉地羯囉經補闕少法品第十五蘇悉地羯囉經被偷成物却徵法品第十六蘇悉地羯囉經成就具支法品第十七蘇悉地羯囉經卷下蘇悉地羯囉經分別成就品第十八蘇悉地羯囉經奉請品第十九蘇悉地羯囉經供養品第二十蘇悉地羯囉經增威品第二十一蘇悉地羯囉經本尊灌頂品第二十二蘇悉地羯囉經祈請品第二十三蘇悉地羯囉經受真言品第二十四蘇悉地羯囉經滿足真言品第二十五蘇悉地羯囉經增力品第二十六蘇悉地羯囉經護魔品第二十七蘇悉地羯囉經備物品第二十八蘇悉地羯囉經成諸物相品第二十九蘇悉地羯囉經取物品第三十蘇悉地羯囉經淨物品第三十一蘇悉地羯囉經物量品第三十二蘇悉地羯囉經灌頂壇品第三十三蘇悉地羯囉經光物品第三十四右大唐開元十四年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於東都大福先寺譯沙門寶月譯語見開元錄沙門一行筆受牟梨㬅陀羅祝經一卷(或稱經字 三十九紙)牟梨㬅陀羅祝經右梁代失譯見開無錄金剛頂瑜伽經一部四卷(亦云經一百三紙凡八件共三十二智或云金剛頂瑜伽中路出念誦法)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第一此是金剛薩埵三摩地一切如來菩提心智(第一)此是不空王大菩薩三摩耶一切如來鈎召智(第二)此是金剛弓大菩薩三摩地奉事一切如來智(第三)此是金剛踊躍摩訶薩三摩耶一切如來作善哉智(第四)此是寶生如來部金剛藏大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灌頂寶智第一此是金剛光明大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圓光第二此是金剛幢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檀波羅蜜智第三此是金剛愛摩訶菩提薩埵一切如來微笑希有智第四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第二此是蓮華部金剛眼大菩薩三摩耶一切如來觀察智第一此是金剛覺摩訶薩提薩埵三摩地如一切如來智慧第二此是金剛道場摩訶菩提薩埵纔發心能轉一切如來法輪智第三此是蓮華部金剛語言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一切如來離語言戲論智第四羯磨部中金剛毗首羯磨大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所作事業智第一金剛丈大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慈護甲[由/日]智第二此是金剛暴惡大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大方便智第三金剛拳大菩薩三摩地縳一切如來身口意智第四如來部中金剛波羅蜜一切如來金剛三摩耶智第一如來部中寶波羅蜜一切如來金剛寶灌頂三摩耶智第二如來部中法波羅蜜三摩耶所生加持金剛三摩耶智第三一切如來三摩耶羯磨波羅蜜一切如來作佛事業智第四一切如來喜愛密供養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安樂恱意智第一一切如來寶鬘灌頂供養一切如來覺分智第二一切如來歌詠供養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偈頌三摩耶智第三一切如來儛供養一切如來無上供養羯磨智第四一切如來香供養能令滋茂菩薩三摩地所生金剛攝智第一一切如來金剛花供養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寶莊嚴具供養三摩耶智第二一切如來燈光明供養莊嚴菩薩三摩地一名如來光明徧法界智第三一切如來塗香供養三摩耶菩薩三摩地是一切如來戒三摩地慧解脫知見香等智第四一切如來鉤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三摩耶鉤召智第一一切如來金剛羂索大菩薩三摩地引入一切如來智第二一切如來三摩耶鈎鏁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一切如來三摩耶縳智第三一切如來攝入摩訶菩提薩埵三摩耶所生金剛三摩地名如來金剛攝入智第四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第三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第四右大唐開元十一年南天竺國三藏金剛智於京資聖寺譯東天竺伊舍羅譯語見開元錄嵩岳沙門溫古筆受上三經 卷同帙七佛神祝經一部四卷(八十六紙單本冊卷云七佛十一善藍說大陀羅尼神祝經亦云七佛所說神祝經)七佛十一菩薩說大陀羅尼神祝經廣濟諸眾生卷第一七佛文殊師利菩薩所說神祝經卷第二七佛所說神祝經卷第三七佛所說神祝經卷第四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大吉義祝經一部二卷(或四卷 四十六紙或加神字)大吉義神祝經卷上大吉義神祝經卷下右後魏太和三年沙門曇曜於北臺石窟通樂寺與天竺沙門共譯見法上錄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一卷(二十七紙)右大唐景龍四年南天竺國三藏菩提流志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度語見開元錄金剛光熖陀羅尼經一卷(二十四紙)金剛光熖止風雨陀羅尼經東方止雨真言南方止雨真言西方止雨真言北方止雨真言十方止雨真言東方止風真言南方止風真言西方止風真言北方止風真言禁禦毒龍真言飲光真言諸災害真言根本心真言腅電真言金剛雹錐熖真言右大唐景龍四年南天竺國三藏菩提流志於西崇福寺譯弟子般若丘多度語見開元錄阿吒婆拘祝經一卷(六紙)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上三經同卷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一紙)佛說大七寶陀羅尼經一卷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阿彌陀鼓音聲陀羅尼經一卷(或有王字四紙)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大普賢陀羅尼經一卷(三紙)佛說大普賢陀羅尼經一卷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六字大陀羅尼祝經一卷(或無祝字二紙)六字大陀羅尼祝經一卷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上四經同卷摩尼羅亶經一卷(亦名摩尼羅亶神祝經三紙)佛說摩尼羅亶經一卷(東晉笁曇無蘭譯)右東晉武帝代太元年中西域沙門笁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玄師颰陀所說神祝經一卷(右領云幻王跋陀經或作跋字二紙亦云波陀錄云幻師無所認字)佛說玄師颰陀所說神祝經右東晉孝武帝代太元年中西域沙門曇無蘭譯見費長房錄安宅神呪經(四紙或無神呪 字)安宅神呪經一卷右後漢失譯見僧祐失譯錄護諸童子呪經(五紙)佛說護諸童子請求男女陀羅尼呪經一卷右後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在洛陽及鄴都譯見費長房錄上四經同卷六門陀羅尼經一卷(二紙)佛說六門陀羅尼經(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右大唐貞觀十九年七月十四日三藏法師玄奘於京弘福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辯機筆受諸佛心陀羅尼經(三紙)諸佛心陀羅尼經一卷(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右大唐永徽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雲筆受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二紙)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右大唐永徽五年九月十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五紙 此經有一錯本應須審受)清淨觀世音菩薩普賢陀羅尼經一卷次說入壇受持法右大唐永徽四年緫持寺沙門智通於緫持寺譯見大周錄八名普密陀羅尼經(六紙)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一卷(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右大唐永徽五年九月二十七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雲筆受持世陀羅尼經(四紙)持世陀羅尼經一卷右大唐永徽五年十月十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神察筆受上六經同卷右十九經十卷同帙隨求所得大自在陀羅尼經一卷(十六紙或加神呪字或云野得)隨求所得大自在陀羅尼經右大周長壽二年天竺三藏寶思惟於東都天宮寺譯見大周錄李無礙筆受百千印陀羅尼經一卷(二紙)百千印陀羅尼經右大周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見開元錄智炬陀羅尼經一卷(四紙)智炬陀羅尼經(三藏法師提雲般若等奉 制譯)右大周天授二年于闐二藏提雲般若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諸佛集會陀羅尼經一卷(四紙)諸佛集會陀羅尼經(三藏法師提雲般若等奉 制譯)右大周天授二年于闐三藏提雲般若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祝經一卷(祝經四紙後集有施水祝經云甘露陀羅尼祝)佛說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祝經(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右大周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見開元錄菩薩甘露陀羅尼祝同上四經同卷一切功德莊嚴王經一卷(十六紙)佛說一切功德莊嚴王經一卷(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右大唐神龍元年七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筆受拔除罪障祝王經一卷(三紙)佛說拔除罪障祝王經(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景龍四年四月十二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福先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莊嚴王陀羅尼經一卷(或無祝字 四紙)佛說莊嚴王陀羅尼祝經(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右大周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香王菩薩陀羅尼祝經一卷(二紙)香王菩薩陀羅尼祝經(三藏法師沙門義淨譯)右大唐神龍元年三藏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善夜經一卷(四紙)佛說善夜經(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右大周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經一卷(五紙)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㝡勝心陀羅尼所聞持法(出金剛頂經成就一切義品)右大唐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唐言善無畏開元五年於西明寺菩提院譯沙門悉遅譯語見開元錄沙門無著筆受上五經同卷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十一紙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右大唐開元十八年南天竺國三藏金剛智於長安大薦福寺譯沙門智藏譯語見開元錄佛地經(有論釋一卷 十五紙)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御製)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在春宮自製)佛地經一卷右大唐貞觀十九年七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玄奘於京弘福寺譯見內典錄沙門辯機筆受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名遺教經亦云佛陀般有釋論一卷 七紙或無垂字)佛臨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右後秦三藏羅什於常安譯見僧祐錄僧叡僧肇道?等筆受上三經同卷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九紙)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右大唐開元十八年南天竺國三藏金剛智於京大薦福寺譯見開元錄沙門智藏譯語出生菩提心經(十三紙)出生菩提心經一卷右隋開皇十五年十月沙門闇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見費長房錄學士劉憑等筆受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五紙)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一卷右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同卷佛印三昧經(三紙)佛說佛印三昧經一卷右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異出菩薩本起經(或無起字 十二紙)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右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見費長房錄賢首經(三紙 一名賢首夫人經)佛說賢首經一卷右西秦太初年沙門聖堅譯見始興錄上三經同卷千佛因緣經一卷(二十一紙)千佛因緣經一卷右後秦弘始年三藏羅什譯見法上錄僧叡僧肇道恒等筆受月明童子經(或云月明菩薩經或加三昧字亦名月明童男經單譯 三紙)佛說月明菩薩經一卷右吳代優婆塞支謙譯見僧祐錄心明經(四紙 一名心明女梵志婦飰汁施經)佛說心明經一卷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滅十方?經(初出或無滅字或云十方滅?經七紙)佛說滅十方?經右西晉代光熙元年八月十四日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鹿母經(四紙)佛說鹿母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上四經同卷魔?經一卷(初出 二十二紙)佛說魔逆經右西晉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月氏沙門竺法護於洛陽城西白馬寺譯見經後記及僧祐錄清信士聶道真筆受上二十六經十卷同帙堅固女經一卷(六紙)佛說堅固女經右隋開皇二年十二月沙門那連提耶舍大興善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惠獻筆受德光太子經(一名須賴問德光太子經一名賴吒和羅所問德光太子經 二十二紙)德光太子經(一名賴吒問德光太子經晉太始年竺法護譯)右西晉太始六年九月三十日沙門竺法護譯見竺道祖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大意經一卷(六紙)大意經右宋文帝代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同卷啇主天子所問經一卷(或無所問字十九紙)啇主天子所問經右隋開皇十五年八月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九月訖見費長房錄學士費長房等筆受諸法㝡上王經一卷(二十六紙)諸法㝡上王經右隋開皇十五年五月闍那崛多等於京大興善寺譯至七月訖見費長房錄沙門明芬等筆受八㬅荼羅經一卷(一名師子慧菩薩所問經 五紙)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序(一名八㬅荼羅經終南山豐德寺律師道宣篹序)右大唐龍朔三年天竺三藏那提於京大慈恩寺譯沙門道宣綴文并製序見入周錄(及經序記)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經一卷(七紙 或下加法字)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經序(終南山釋氏道宣篹)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經(大唐三藏那提譯)右大唐龍朔三年天竺三藏那提於大慈恩寺譯沙門道宣綴文并製序見經序記及大周錄上二經同卷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或加般字五紙)佛臨涅槃記法住經右大唐永徽三年四月四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翻經圖沙門大乘光筆受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五紙)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右大唐永徽二年正月九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上二經同卷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十五紙)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右大唐龍朔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三藏法師玄奘於五華宮玉華殿譯見翻經圖沙門大乘光筆受差摩婆帝授記經一卷(四紙)差摩婆帝授記經右後魏正光元年天竺沙門菩提留支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不增不減經一卷(或云二卷者 誤七紙)不增不減經(後魏代留支譯)右後魏正光年天竺沙門菩提留支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同卷造塔功德經一卷(二紙)造塔功德經(中天笁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言日照譯)右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於東都太原寺譯見大周錄右繞佛塔功德經一卷(三藏亦云繞塔功德經)右繞佛塔功德經(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右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見開元錄大乘四法經一卷(十紙)大乘四法經(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制譯)右大周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見開元錄上三經同卷大乘流轉諸有經一卷(三紙)大乘流轉諸有經(三藏法師義淨奉 製譯)右大周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有德女所問大乘經一卷(四紙)有德女所問大乘經右大周長壽二年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妙色王因緣經一卷(五紙)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 御製妙色王因緣經(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周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三藏沙門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一卷(一紙)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景雲二年閏六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等筆受上四經同卷灌臘經(一名般泥洹後灌臘經一名四軰灌臘經 二紙)灌臘經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師子素䭾娑王斷宍經一卷(四紙)師子素䭾娑王斷宍經(大唐至相寺沙門智嚴譯)右大唐開元九年至相寺沙門智嚴於奉恩寺譯見開元錄八部佛名經一卷(亦云八佛經三紙)佛說八部佛名經右元魏興和四年婆羅門瞿曇般若留支於鄴都金華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筆受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或無習字安公云出方等都 三紙)佛說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右後漢靈帝中平五年臨淮沙門嚴佛調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上四經同卷上二十三經十卷同帙菩薩投身餓虎起塔因緣經一卷(僧祐錄云以身施餓虎經 十三紙)菩薩投身餓虎起塔因緣經一卷右北涼高昌沙門釋法盛譯見開元錄及經後記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一名金剛清淨經八紙)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右經費長房等錄云吳支謙後漢失譯復載並非開元錄中以為失源附三秦錄師子月佛本生經一卷(八紙)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右經費長房錄云西晉竺法護譯開元錄云尋其文句非護所翻今為失源附三秦錄上二經同卷長者法志妻經(四紙)長者法志妻經右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開元錄中編北涼末薩羅國王經佛說薩羅國王經右經開元錄云羅什譯尋其文句似晉魏代譯今為失源附東晉末十吉祥經(二紙)佛說十吉祥經右三秦失譯見開元錄上三卷同卷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七紙)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不食肉經(或加因緣字或無明字五紙)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右三秦失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同卷金剛三昧經一部二卷(或一卷 三十二紙 凡八品)金剛三昧經卷上金剛三昧經序品第一金剛三昧經無相法品第二金剛三昧經無生行品第三金剛三昧經本覺利品第四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第五金剛三昧經卷下金剛三昧經真性空品第六金剛三昧經如來藏品第七金剛三昧經揔持品第八右經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見費長房錄法滅盡經(或云法沒盡經又云空寂菩薩所問經與吳代支謙出清三紙)佛說法滅盡經右僧祐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中編於宋末甚深大迴向經一卷(五紙)佛說甚深大迴向經右僧祐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中編於宋末太子譬羅經(或云天五太子譬羅經 二紙)佛說天王太子譬羅經右僧祐錄云安公開中異經開元錄中附於秦末上三經同卷優婆夷淨行經一部二卷(亦名淨行經或無經字三十六紙 凡三品)優婆夷淨行經卷上優婆夷淨行法門修行品第一優婆夷淨行法門修學品第二優婆夷淨行經卷下優婆夷淨行法門修學品之餘優婆夷淨行法門瑞應品第三右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開元錄中編北涼末八大人覺經八大人覺經右後漢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寶唱錄三品第子經一卷(一名弟子學有三峯經三紙或無有字)佛說三品弟子經(景黃武年支謙譯)右吳代支謙譯見費長房錄四軰經一卷(或云四軰學經三紙或云四軰弟子經)佛說四軰經(西晉代笁法護禪)右西晉竺法護譯見法上錄當來變經(或云當來變滅識經 三紙)佛說當來變經(西晉代竺法護譯)右西晉沙門笁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上四經同卷過去佛分衛經一卷(二紙或云過世)佛說過去佛分衛經(西晉代竺法護譯)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十二頭陀經(一名沙門頭陀經 六紙)佛說十二頭陀經右宋文帝代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於楊都凡官寺譯見費長房錄樹提伽經一卷(三紙)佛說樹提伽經(宋文帝代求那跋陀羅譯)右宋文帝代元嘉年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楊都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同卷長壽王經一卷(七紙)佛說長壽王經右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開元錄中附西晉末法常住經一卷(二紙)佛說法常住經右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開元錄中附西晉末上二經同卷上二十二經十二卷同帙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四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上闕四行】
此卷後半大▆…▆部(無合)計一百五▆…▆菩薩地持經十卷(或無經▆…▆薩戒經又名菩薩地經或八卷▆)菩薩善戒經九卷(二名菩薩地或十卷 供城二▆十紙蒲州一百八十紙)淨業障經一卷(供城十七紙蒲州一十五紙)優婆塞戒經七卷(或五卷或六卷或十卷或在家菩薩戒 供城一百五十一紙蒲州一百三十一紙)梵網經二卷(供城四十紙蒲州三十六紙)受十善戒經一卷(供城十九紙蒲州一十六紙)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或直云瓔珞本業經 供城四十五紙蒲州三十九紙)佛藏經四卷(或一名選譯諸法經或二卷 或三卷 供城七十八紙蒲州七十紙)菩薩戒本一卷(曇弟讖譯 供城一十一紙蒲州一十一紙)菩薩戒本一卷(玄奘譯 供城二十五紙蒲州一十八紙)菩薩戒羯磨文一卷(供城六紙蒲州五紙)菩薩善戒經一卷(優波離問菩薩受戒法 供城一十七紙蒲州一十五紙)菩薩內戒經一卷(供城二十八紙蒲州一十八紙)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供城一十七紙蒲州一十五紙)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或直名淨律經 供城一十五紙蒲州一十三紙)清淨毗尼方廣經一卷(供城二十紙蒲州一十七紙)寂調音所問經一卷(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經 供城二十一紙蒲州一十八紙)大乘三聚懺悔經一卷(供城一十五紙蒲州一十二紙)菩薩五法懺悔文一卷(亦名菩薩五法懺悔經 供城一十一紙蒲州▆▆)菩薩藏經一卷(供城一十二紙蒲州一十)三㬅陀颰陀羅菩薩經一卷(供城八紙蒲州七紙)菩薩受齋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三紙)文殊悔過經一卷(一名文殊五體悔過經 供城二十四紙蒲州二十一紙)舍利弗悔過經一卷(亦直名悔過經 供城六紙蒲州五紙)十善業道經一卷(供城七紙蒲州六紙)法律三昧經一卷(亦直云法律經 供城八紙蒲州七紙)
大乘釋經論之一
此卷大乘釋經論有二十一部一百五十五卷(十五帙)大智度論一百卷(或云大智度經論亦云摩訶般若釋論或一百一十卷或七十卷十帙供城二千四百一十六紙蒲州二千八十五紙)十地經論十二卷(或十五卷一帙 供城二百八十二紙蒲州二百四十六紙)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五卷(或六卷 或七卷 或十卷 供城一百三十六紙蒲州一百二十八紙)大乘實積經論四卷(供城九十八紙蒲州八十四紙)實髻菩薩四法經論一卷(題云寶髻經四法優波提舍 供城十四紙蒲州一十二紙)佛地經論七卷(供城一百三十四紙蒲州一百一十七紙)金剛般若論二卷(無著菩薩造 供城五十紙蒲州四十二紙)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亦云能斷金剛論頌 供城四紙蒲州四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天親菩薩造 供城五十二紙蒲州四十八紙)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三卷(亦云能斷金剛論釋 供城三十八紙蒲州三十三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二卷(亦云功德施論 供城四十紙蒲州三十三紙)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二卷(亦云文殊問菩提經論一名伽邪山頂經論 供城三十三紙蒲州三十紙)妙法蓮華經論一卷(題云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 供城二十九紙蒲州二十五紙)法華經論二卷(初有歸信頌者是或五卷題云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 供城三十四紙蒲州三十紙)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四卷(或三卷 供城六十九紙蒲州五十九紙)涅槃論一卷(或云大般涅槃經論 供城一十二紙蒲州一十紙)涅槃本有今無偈論一卷(亦直云本有本無論 供城七紙蒲州六紙)遺教經論一卷(供城三十紙蒲州二十六紙)無量壽經論一卷(題云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供城八紙蒲州七紙)三具足經論一卷(題云三具足經優波提舍經 供城二十紙蒲州一十八紙)轉法輪經論一卷(題云轉法輪經優波提舍 供城十一紙蒲州一十紙)菩薩地持經一部十卷(或八卷或九卷云論亦名菩薩戒經凡三件共或無經字或云持地論或云菩薩地經 二百一十五紙二十七品一帙)菩薩地持經初卷第一(北涼沙門讖譯)方便處種性品第一方便處發菩提心品第二方便處自他利品第三
【中闕十三行】方便處戒品之餘菩薩地持經卷第六方便處忍品第十一方便處精進品第十二方便處禪品第十三方便處慧品第十四菩薩地持經卷第七方便處四攝品第十五方便處供養習近無量品第十六菩薩地持經卷第八方便處菩提分品第十七方便處菩薩功德品第十八菩薩地持經卷第九次法方便處菩薩相品第一次法方便處翼品第二次法方便處淨心品第三次法方便處住品第四菩薩地持經卷第十畢竟方便處生品第一畢竟方便處攝品第二畢竟方便處地品第三畢竟方便處行品第四畢竟方便處建立品第五右北涼玄始年天笁沙門曇無讖於姑臧譯見竺道祖河西錄(沙門惠嵩筆受)菩薩善戒經一部十卷(或八卷或九卷或無經字或名菩薩地合一帙亦云菩薩戒經亦云論二百紙 凡三件 共三十品)菩薩善戒經卷第一(一名菩薩地宋元嘉公求那跋摩等於楊州 譯)序品第一菩薩地菩行性品第二菩薩地發菩提心品第三菩薩善戒經卷第二菩薩地利益內外品第四菩薩地真實義品第五菩薩善戒經卷第三菩薩地不可思議品第六菩薩地行調伏品第七菩薩地菩提品第八菩薩善戒經卷第四菩薩地菩提力性品第九菩薩地施品第十菩薩善戒經卷第五菩薩地戒品第十一菩薩地忍品第十二菩薩地精進品第十三菩薩善戒經卷第六菩薩地禪品第十四菩薩地慧品第十五菩薩地軟語品第十六菩薩地供養三寶品第十七菩薩善戒經卷第七菩薩地三十七助道品第十八菩薩地助菩提數法餘品第十九菩薩善戒經卷第八菩薩地功德品第二十如法住菩薩相品第一如法住禪品第二如法住定心品第三菩薩善戒經卷第九如法住生菩提地品第四如法住菩薩畢竟地生品第一如法住菩薩畢竟地攝取品第二菩薩善戒經卷第十如法住菩薩畢竟地品第三如法住菩薩畢竟地行品第四如法住菩薩畢竟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品第五如法住菩薩畢竟地住品第六右宋元嘉八年罽賔三藏求那跋摩等於楊都祇洹等寺譯見竺道祖錄(沙門慧義等筆受此十卷本兼後單卷者共成十卷具如開元釋教錄中述)淨業障經一卷(十七紙 單本)佛說淨業障經一卷右三業失譯見開元錄優婆塞戒經一部六卷(或七或十或如淨行字或五卷是在家菩薩戒一百五十一紙單本或無經字凡二十八品)優婆塞戒經集會品第一(北涼此曇無讖共慧嵩等譯)優婆塞戒經發菩提心品第二優婆塞戒經悲品第三優婆塞戒經解脫品第四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第五優婆塞戒經修三十二相業品第六優婆塞戒經發願品第七優婆塞戒經卷第二優婆塞戒經名義菩薩品第八優婆塞戒經義菩薩心堅固品第九優婆塞戒經自利利他品第十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第十一優婆塞戒經二莊嚴品第十二優婆塞戒經攝取品第十三優婆塞戒經卷第三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優婆塞戒經淨戒品第十五優婆塞戒經息惡品第十六優婆塞戒經供養三寶品第十七優婆塞戒經六波羅蜜品第十八優婆塞戒經卷第四優婆塞戒經雜品第十九優婆塞戒經卷第五優婆塞戒經淨三歸品第二十優婆塞戒經八戒齋品第二十一優婆塞戒經五戒品第二十二優婆塞戒經尸波羅蜜品第二十三優婆塞戒經業品第二十四優婆塞戒經卷第六優婆塞戒經業品之餘優婆塞戒經羼提波羅蜜品第二十五優婆塞戒毗梨波羅蜜品第二十六優婆塞戒禪波羅蜜品第二十七優婆塞戒般若波羅蜜品第二十八右北涼玄始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天笁沙門曇無讖於閑豫宮譯至七月二十三日訖見經後記及僧祐錄 沙門道養筆受梵網經一部二卷(四十紙 第二譯 前本闕)梵網經序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品第十上卷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品第十下卷右後秦弘始八年三藏羅什於草堂寺譯見經前序(僧肇筆受)受十善戒經一卷(十九紙 凡一品 單本)受十善戒經十善戒十施報品第二右後漢失譯見僧祐失譯錄上四經十卷同帙菩薩瓔珞本業經一部二卷(四十五紙第一譯或無菩薩字或云瓔珞本業三譯二問凡八品開元錄新編為大乘律)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集眾品第一賢聖名字品第二賢聖學觀品第三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釋議品第四佛母品第五因果品第六六眾受學品第七集散品第八右後秦涼州沙門笁佛念於常安譯見費長房錄佛藏經一部四卷(或三卷亦云選擇諸法經或二卷七十八紙單 譯凡十品)佛說仰藏經卷第一諸法實相品第一(一名選擇諸法後秦羅什於常安譯)念佛品第二念法品第三念僧品第四佛說佛藏經卷第二淨戒品第五佛說佛藏經卷第三淨法品第六往古品第七淨見品第八佛說佛藏經卷第四淨見品下了惑品第九囑累品第十右後秦弘始七年六月十二日三藏羅什譯見二秦等錄(僧叡僧肇道恒等筆受)菩薩戒本一卷(出地持戒品中 第二譯十二紙 慈氏菩薩說)菩薩戒本經一卷右北涼玄始年天笁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見僧祐錄菩薩戒本一卷(二十五紙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 第三譯 前後二譯一譯闕本有序)菩薩戒本一卷(彌勒菩薩說)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皇太子目治述 聖記菩薩戒本(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詔譯靜邁制後序)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菩薩羯磨一卷(彌勒菩薩說單譯凡有三羯磨五紙淨邁製後序)菩薩戒羯磨文(彌勒菩薩說 沙門玄奘奉 詔譯)受戒羯磨第一懺罪羯磨第二得捨差別第三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菩薩善戒經一卷(十七紙 單譯)菩薩善戒一卷(優婆離問菩薩受戒法)右宋元嘉八年罽賔三藏求那跋摩於祇桓寺譯見寶唱錄(沙門惠義筆受)上六經十卷同帙菩薩內戒經一卷(二十一紙 單譯)菩薩內戒經一卷右宋文帝代罽賔沙門求那跋摩譯見法上錄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十七納單本凡有三禮文及捨法戒)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三禮文捨法戒右宋元嘉八年罽賔沙門求那跋摩於祇桓寺譯見寶唱錄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一名淨律經第一譯凡四品十五紙)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晉世竺法護譯)真諦?品第一聖諦品第二解律品第三道門品第四右西晉月支沙門竺法護太康十年四月八日於洛陽白馬寺譯先遇西域寂志誦出經本後尚有數品其人忘但宣憶者見竺道祖等錄(聶道真筆受)清淨毗尼方廣經一卷(二十紙 第二譯)清淨毗尼方廣經一卷右後秦羅什譯見法上錄(僧叡僧肇道恒等筆受)寂調音所問經一卷(二十一紙 第四譯)寂調音所問經一卷(一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經)右宋代沙門法海譯見始興錄及法上錄大乘三聚懺經一卷(十五紙或加海字單本或加法字或云三聚懺悔法)大乘三聚懺經一卷(隋開皇十年闕那崛多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右隋開皇十年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見內典錄菩薩五法懺悔文一卷(二紙或無文字或云菩薩五法懺悔經單本)菩薩五法懺悔經一卷右梁代失譯見開元錄上二經同卷菩薩藏經(十二紙單本)菩薩藏經右梁扶南沙門僧伽婆羅譯見費長房錄三㬅陀颰陀羅菩薩經(八紙 單譯 凡五品)三㬅陀颰陀羅菩薩經悔過品第二願樂品第三請勸品第四譬稱品第五右西晉代清信士聶道真譯見費長房錄菩薩受齋經(三紙 第二譯 三譯 闕二)菩薩受齋經齋日數右西晉代清信士聶道真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同卷文殊師利悔過經一卷(一名文殊五體悔過經二十四紙 第一譯兩本 闕一或云文殊悔過經或加師利字)文殊師利悔過經一卷右西晉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舍利弗悔過經(亦云悔過經 三譯兩闕 五紙)舍利弗悔過經右後漢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十善業道經(七紙 單本)十善業道經(三藏沙門于闐國僧實叉難陀譯)右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見開元錄法律三昧經(一云法律經 第二譯 兩本闕一八紙)法律三昧經右吳代支謙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同卷上十四經十卷同帙大智度論一百卷(或云大智度經論亦云摩訶般若釋論單譯十帙或一百一十卷或七十卷 二千四百一十六紙 凡八十九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釋論緣起龍樹菩薩造)序品第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釋論初品中如是我聞一時第二釋初品中揔說如是我聞一時第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釋論初品中婆伽婆義第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釋論初品中王舍城第五釋初品中共摩訶比丘僧第六釋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三眾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釋初品中菩薩品第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下訖第七紙▆菩薩功釋)釋論初品摩訶薩埵義釋初品中菩薩功德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釋初品中十喻品第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釋初品中佛世界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釋初品中放光義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釋初品中放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十方諸菩薩來品第十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二釋初品中放光之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三釋論初品中舍利弗因緣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初品中羶波羅蜜上釋論初品中讚檀波羅蜜品釋論初品中檀相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四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五釋論初品中讚持戒釋論初品中戒相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六釋論初品中戒相之餘釋論初品中尸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七釋論初品讚羼提波羅蜜釋論初品中法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八釋論初品中讚毗梨那波羅蜜品第十六釋論初品中毗梨邪波羅蜜相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九釋論初品中禪波羅蜜義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釋論初品中般若波羅蜜義品第十八般若相品第三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一釋初品中三十七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二釋三十七品之二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釋初品中三三昧品第三十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三釋初品中三三昧門中四無量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四釋初品中八背捨義第三十三(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五釋初品中念僧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六釋初品中十想譯論摩訶般若波羅蜜釋初品中十一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七菩薩欲徧知佛十力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八釋菩薩四無所畏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九釋初品十八不共法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釋初品中大慈大悲第三十六(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一釋菩薩欲住六神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二釋菩薩隨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三釋初品中善根供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四釋初品中諸佛稱讚其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五釋初品中十八空之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六釋菩薩四緣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七釋初品中到彼岸義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八釋初品中信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三十九報應品第二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習相應品第三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一習相應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二習相應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三往生品第四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四往生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五往生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歎度品第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六舌相受記品第六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無名字品第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勸學品第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七集?不住品第九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八相行品第十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十九幻人無作品第十一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句義無礙品第十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摩訶薩品第十三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斷見品第十四摩訶般若波羅蜜大誓莊嚴品第十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一乘乘第十五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無作莊嚴品第十六摩訶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第十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二摩訶衍品之二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三法聚品第十八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四發趣品第十九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五發趣品之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出到品第二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六歎衍品第二十一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含受品第二十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七會宗品第二十三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十無品第二十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八無生品第二十五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五十九天主品第二十六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如幻品第二十七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雨法兩品第二十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一受持品第二十九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具足功德品第三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二挍寶塔品第三十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述成品第三十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勸受持品第三十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二現驗品第三十四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稱譽品第三十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四挍舍利品第三十六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五挍法施法品第三十七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隨喜品第三十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六隨喜品之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七照明品第三十九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信謗品第四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八信謗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歎淨品第四十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十九實相品第四十二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百波羅蜜品第四十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歎信行品第四十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一歎信行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二覺魔品第四十五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兩不和合品第四十六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三兩不和合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佛母品第四十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四問相品第四十八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事興品第四十九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五譬喻品第五十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知識教發心品第五十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驗知品第五十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六大如品第五十三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七阿鞞跋致品第五十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轉不退輪品第五十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八燈炷品第五十六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十九夢入三昧品第五十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殑伽提婆品第五十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空中不證品第五十九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夢中不證品第六十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一同學品第六十一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論等學品第六十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論願樂品第六十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論稱揚品第六十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二稱揚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囑累品第六十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無盡品第六十六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三六度相攝品第六十七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四大方便品第六十八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五大方便品之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慧品第六十九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六三慧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論道樹品第七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七菩薩行品第七十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善根方便品第七十二摩訶般若波羅蜜徧學品第七十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八順忍品第七十四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十九一心具萬行品第七十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喻品第七十六摩訶般若波羅蜜卷第九十四攝品第七十七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十一四攝品第七十七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遠品第七十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十二實際品第七十九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十三成就眾生品第八十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十四淨佛國土品第八十一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十五畢定品第八十二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諦品第八十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十六法性非作品第八十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平等品第八十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如化品第八十六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十七薩陀波崘菩薩品第八十七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十八薩陀波崘菩薩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九十九曇無竭菩薩品第八十八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百曇無竭菩薩品餘釋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囑累品第八十九右後秦弘始四年夏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逍遙園譯至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訖見僧祐二秦錄等 僧叡僧肇道常等筆受十地經論一部十二卷(二百八十二紙 或十五卷一帙 單本 凡有十地)十地論序 侍中崔光作十地經論卷第一初歡喜地第一十地經論卷第二初歡喜地之二十地經論卷第三初歡喜地之三十地經論卷第四離垢地第二十地經論卷第五明地第三十地經論卷第六?地第四十地經論卷第七難勝地第五十地經論卷第八現前地第六十地經論卷第九遠行地第七十地經論卷第十不動地第八十地經論卷第十一善慧地第九十地經論卷第十二法雲地第十右後魏宣武帝永平九年四月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於洛陽太極紫高譯初宣武親自筆受後付沙門僧辨等訖盡論文至四年夏首畢見崔光論序彌勒菩薩問經論一部六卷(一百四十六紙或十卷或五卷單譯或十卷)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一(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彌勒菩薩摩訶薩所問經論卷第一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二(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三(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四(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五(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六(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右後魏天笁三藏菩提留支於洛陽趙欣宅譯見費長房錄寶積經論一部四卷(或六卷 第一譯 九十八紙 兩本一闕)大乘寶積經論卷第一大乘寶積經論卷第二大乘寶積經論卷第三大乘寶積經論卷第四右元魏三藏菩提留支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寶髻菩薩四法經論一卷(十四紙 天親菩薩造 單本)寶髻經四法優波提舍翻譯之記一卷寶髻經四法優波提舍右元魏興和三年九月一日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於鄴城金華寺譯出經序記 沙門曇林筆受上三論十一卷同帙佛地經論一部七卷(一百三十四紙親光等菩薩造釋佛地經 單本)佛地經論卷第一(唐永徽年玄奘奉 詔譯)佛地經論卷第二(唐永徽年玄奘奉 詔譯)佛地經論卷第三(唐永徽年玄奘奉 詔譯)佛地經論卷第四(唐永徽年玄奘奉 詔譯)佛地經論卷第五(唐永徽年玄奘奉 詔譯)佛地經論卷第六(唐永徽年玄奘奉 詔譯)佛地經論卷第七(唐永徽年玄奘奉 詔譯)已上佛地經論七(卷三)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十月三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一月二十四日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等筆受金剛般若論一部三卷(或二卷 無著菩薩造五十張 單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無著菩薩隋大業年三藏笈多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中(無著菩薩隋大業年三藏笈多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下(無著菩薩隋大業年三藏笈多譯)右隋大業年天竺三藏達摩笈多於東都上林園譯見內典錄沙門彥琮行矩等筆受能斷金剛般若經論頌一(無著造四紙亦云能斷金剛論頌)能斷金剛般若經羅蜜多經論頌(無著菩薩造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右大唐景雲二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上三論十一卷同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一部三卷(天親菩薩造第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後魏代三藏菩提留支譯 天親菩薩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中(後魏代三藏菩提留支譯 天親菩薩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下(後魏代三藏菩提留支譯 天親菩薩造)右後魏永平二年三藏菩提留支於胡相國宅第一譯見費長房錄僧朗筆受能斷金剛般若經論釋一部三卷(無著菩薩造三十八紙第二譯亦云能斷金剛論釋 并略明讚述九喻)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上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中(無著菩薩造頌世親菩薩釋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下(無著菩薩造頌世親菩薩釋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景雲二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等筆受金剛般若論一部二卷(四十紙 單本 功德施菩薩造 一名功德施論)大唐後三藏聖教序 皇太后御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上 功德施菩薩造(唐永淳年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奉敕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下 功德施菩薩造(唐永淳年中天笁國沙門地婆訶羅奉 敕譯)右大唐永淳二年九月十五日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於西京太原寺歸寧院譯見大周錄文殊問菩提心經論一部二卷(一名伽邪山頂經論三十三紙 單本 婆藪槃豆菩薩造 凡有六分)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卷上菩薩行差別分次說三昧分觀清淨分次顯說分次說菩薩功德勢力分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卷下次說菩薩行差別分右後魏天平二年三藏菩提留支於鄴城殷周寺譯見費長房錄(僧辨道湛筆受)妙法蓮華經論一卷(二十九紙婆藪槃豆造)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大乘論師婆藪槃豆釋)妙法蓮華經論序品第一(天親菩薩造)方便品第二右後魏宣武帝正始五年中天竺國三藏勒那摩提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沙門僧朗侍中崔光等筆受)上五論十一卷同帙法華經論一部二卷(初有▆▆頌者是或一卷第一譯 題云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三十四紙 凡三品)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卷上(大乘論師婆藪槃豆釋後魏北天笁三藏菩提留支共沙門曇林等譯)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妙法蓮華憂波提舍卷下(大乘論師婆藪槃豆釋後魏北天竺三藏菩提菩提留支共沙門曇林等譯)方便品之餘譬喻品第二右後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見續高僧傳沙門曇林筆受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一部三卷(或四卷 六十九紙 釋勝思惟經單本)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上(魏沙門統大乘論師菩提留支翻)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中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下右後魏普泰元年三藏菩提留支於洛陽元桃湯宅譯見續高僧傳僧辨僧朗等筆受大般涅槃經論一卷(或直云涅槃論第一譯或無經字後本闕十二紙)大般涅槃論(婆藪槃豆菩薩造 達摩菩提譯)右達摩菩提譯不知年月且編翻代見內典錄大般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一卷(或無大般字七紙 單譯釋涅槃一頌)大般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涅槃經三世義(陳世真諦三藏於廣州譯)右梁太清四年天竺沙門真諦譯見費長房錄遺教經論一卷(釋遺經 單本 三十紙)遺教經論一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右陳代天笁三藏真諦譯見費長房無量壽經一論一卷(八紙 單本 婆藪槃豆造提云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往生偈)無量壽優婆提(優波提舍願往生偈婆藪槃豆菩薩造)右後魏永安年三藏菩提留支於洛陽永寧寺譯見費長房錄僧辦等筆受三具足論一卷(二十紙 單本 天親菩薩造)三具足經憂波提舍翻譯之記三具足經憂波提舍右元魏興和三年九月十三日天笁三藏毗目智仙等於鄴城金華寺譯見經序記沙門曇林筆受轉法輪經論一卷(十一紙 天親菩薩造單本)轉法輪經論憂波提舍翻譯之記轉法輪經論憂波提舍一卷右元魏興和三年八月十一日天笁三藏毗目智仙等於鄴城金華寺譯見經序記(沙門曇林筆受開府三司高仲密流通)上八論十一卷同帙(已上釋經論 已下集義論)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第七本地分中有心無心二地第八第九(二地即二)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五(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六(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七(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一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八(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九(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姓地第一本地分中聲聞第十三初瑜伽處入地第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三(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四(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五(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六(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九(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三瑜伽處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一(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三瑜伽處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三瑜伽處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三(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四瑜伽處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四瑜伽處之二本地分中獨覺地第十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種姓品第一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發心品第二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自他利品第三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自他利品第三之二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威力品第五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成熟品第六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品第七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力種姓品第八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九(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施品第九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三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忍品第十一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瑜伽處精進品第十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三(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靜慮品第十三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慧品第十四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攝事品第十五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第十五初持瑜伽處供養親近無量品第十六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五(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三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薩功德品第十八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七(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二持隨法瑜伽處菩薩相品第一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二持隨法瑜伽處分品第二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二持隨法瑜伽處增上意樂品第三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二持隨法瑜伽處住品第四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八(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二持隨法瑜伽處住品第四之二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處生品第一本地分中菩薩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處攝受品第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九(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地品第三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處行品第四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建立品第五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建立品第五之二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四持次第瑜伽處本地分中有餘依地第十六本地分無餘依地第十七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三(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四(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五(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五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六(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六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七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八(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九(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一(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三(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之摩呬多地之二攝決擇分中非三摩呬多地(攝決擇分中有心地攝決擇分無心地)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聞所成慧地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五(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六(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七(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修所成慧地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八(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九(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一(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五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三(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四(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五(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六(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五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七(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六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八(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七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八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九攝決擇分中有餘依及無餘依二地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一(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釋分之上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釋分之下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三(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異門分之上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四(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異門分之下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五(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行擇攝第一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六(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行擇攝第一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七(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行擇攝第一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八(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行擇攝第一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九(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第二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第二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一(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第二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二(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第二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三(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四(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五(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之三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六(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之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七(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菩提分法擇攝第四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八(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契經事菩提分法擇攝第四之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九(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調伏事揔擇擇之一瑜伽師地論卷第一百(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事分中調伏事揔擇攝之二攝事分中本母事序辯攝右大唐貞觀二十年五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靈會明濬等筆受中書令許信宗為後序顯揚聖教論一部二十卷(二百八十二紙無音菩薩造二帙單本凡有十一品)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顯揚聖教論卷第一攝事品第一顯揚聖教論卷第二攝事品第一之二顯揚聖教論卷第三攝事品第一之三顯揚聖教論卷第四攝事品第一之四顯揚聖教論卷第五攝淨義品第二顯揚聖教論卷第六攝淨義品第二之二顯揚聖教論卷第七攝淨義品第二之三顯揚聖教論卷第八攝淨義品第二之四顯揚聖教論卷第九攝淨義品第二之五顯揚聖教論卷第十攝淨義品第二之六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一攝淨義品第二之七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二攝淨義品第二之八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三攝淨義品第二之九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四成善巧品第三成無常品第四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五成苦品第五成空品第六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六無性品第七成現觀品第八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成現觀品第八之餘成瑜伽品第九成不思議品第十攝勝決擇品第十一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八攝勝決擇品第十一之二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九攝勝決擇品第十一之三顯揚聖教論卷第二十攝勝決擇品第十一之四右大唐貞觀十九年十月一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年正月十五功畢見內典錄沙門智證等筆受高陽公許信宗奉敕監譯瑜伽師地論釋一卷(㝡勝子等菩薩造單本有序三十一紙)大唐三藏聖教序 太宗文皇帝製大唐皇帝述 聖記在春宮日記製瑜伽師地論釋一卷本地分中五識相應地之一右大唐永徽元年二月一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翻經圖沙門大乘暉筆受顯揚聖教論頌一卷(單本無著菩薩造凡十一品一十六紙)大唐三藏聖教序 太宗文皇帝製大唐皇帝述 聖記(在春宮日製)顯揚聖教論頌一卷攝事品第一攝淨義品第二成善巧品第三成無常品第四成苦品第五成空品第六成無性品第七成現觀品第八成瑜伽品第九成不思議品第十攝勝決擇品第十一右大唐貞觀十九年六月十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辯機筆受王法理論一卷(彌勒菩薩造單本二十四紙)大唐三藏聖教序 文皇帝御製述聖記 今上在東宮日製王法正理論一卷佛經序 皇后御製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八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林筆受阿毗達磨集論一部七卷(無著菩薩造單本凡八品 一百一十七紙)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一本事分品中三法品第一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二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三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本事分中攝品第二本事分中相應品第三本事分中成就品第四決擇分中諦品第一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四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二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五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三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六決擇分中法品第二決擇分中得品第三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七決擇分中得品第三之二決擇分中論議品第四右大唐永徽三年正月十六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三月二十八日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大乘雲等筆受上四論十卷同帙阿毗達磨雜集論一部十六卷(二百九十二紙安慧造 單本 看上集論凡二分 有八品)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一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二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三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四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四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五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本事分中攝品第二本事分中相應品第三本事分中成就品第四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六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七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二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八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三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九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四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五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一決擇分中法品第二之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二決擇分中法品第二之二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三決擇分中得品第三之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四決擇分中得品第三之二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五決擇分中論品第四之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六決擇分中論品第四之二右大唐貞觀二十年正月十七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其年閏三月二十九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玄[(阜-十+止)*責]等筆受中論一部四卷(或八卷 一百一十紙 單本龍樹菩薩造 亦云中觀論 梵志青目釋凡二十七品)中論序 釋僧叡作中論卷第一(龍樹菩薩造後秦代羅什譯有一十八偈)中論觀因緣品第一中論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中論觀六情品第三(八偈)中論觀五陰品第四(九偈)中論觀六種品第五(八偈)中論觀染著者品第六(十偈)中論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中論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三偈)中論卷第二中論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中論觀然可然品第十(十六偈)中論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中論觀苦品第十二(十偈)中論觀行品第十三(十九偈)中論觀合品第十四(八偈)中論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中論卷第三中論觀縛解品第十六中論觀業品第十七中論觀破法品第十八中論觀時品第十九中論觀因果品第二十中論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中論卷第四中論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中論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中論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中論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中論觀邪見品第二十七右後秦弘始十一年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大寺譯見僧叡二秦錄僧肇道常等筆受上二論二十卷二帙(上十下十)般若燈論一部一十五卷(或十▆卷二百九十一紙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釋或云般若燈論釋凡二十七品)般若燈論序般若燈論釋卷第一觀緣品第一般若燈論釋卷第二觀緣品之二般若燈論釋卷第三觀去來品第二般若燈論釋卷第四觀六根品第三觀五陰品第四觀六界品第五般若燈論釋卷第五觀染染者品第六觀有為相品第七般若燈論釋卷第六觀作者業品第八觀取者品第九般若燈論釋卷第七觀薪火品第十觀生死品第十一般若燈論釋卷第八觀苦品第十二觀行品第十三觀合品第十四般若燈論釋卷第九有無品第十五觀縛解品第十六般若燈論釋卷第十觀業品第十七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一觀法品第十八觀時品第十九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二觀因果和合品第二十觀成壞品第二十一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三觀如來品第二十二般若燈論釋卷第十四觀顛倒品第二十三觀聖諦品第二十四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五觀涅槃品第二十五觀世諦緣起品第二十六觀邪見品第二十七右大唐貞觀四年六月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於勝光寺譯至六年十月十七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法琳惠明惠睦惠淨等筆受十二門論一卷(二十八紙 單本 龍樹菩薩造 凡十二門)十二門論序 釋僧叡十二門論品目(後秦弘始年羅什共僧叡等共安譯)十二門論觀日緣門第一(龍樹菩薩造)觀有果無果門第二觀緣門第三觀相門第四觀有相無相門第五觀一異門第六觀有無門第七觀性門第八觀因果門第九觀作者門第十觀三時門第十一觀生門第十二右後秦弘始十一年三藏鳩摩羅什於大興善寺譯見僧祐等錄十八空論一卷(二十三紙 單譯)十八空論一卷(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陳代真諦譯)右陳代三藏真諦譯見費長房錄百論一部二卷(提婆菩薩造 四十八紙 單本 婆藪閏士釋 凡十品)百論序 釋僧肇作百論卷上捨罪福品第一破神品第二破一品第三破異品第四百論卷下破情品第五破塵品第六破因中有果品第七破因無果品第八破常品第九破空品第十右後秦弘始六年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譯見僧叡二秦錄廣百論本一卷(九紙 聖天菩薩造 凡八品 單本 有序三紙)廣百論本一卷(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破常品第一破我品第二破時品第三破見品第四破根境品第五破邊執品第六破有為相品第七教誡弟子品第八右大唐永徽元年六月十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諶筆受見內典錄上五論二十卷二帙(上十下十)廣百論一部十卷(二百二十三紙 聖天菩薩本單本 一帙 或無釋論字護法菩薩釋一名大乘廣百論釋 凡八品)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廣百論釋論卷第一(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破常品第一(三藏法師玄奘奉 制譯)廣百論釋論卷第二(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破常品第一之餘(三藏法師玄奘奉 制譯)廣百論釋破我品第二廣百論釋論卷第三(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破我品第二之餘(三藏法師玄奘奉制譯)廣百論釋論卷第四(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破時品第三(三藏法師玄奘奉 制譯)廣百論釋論卷第五(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破時品第三之餘(三藏法師玄奘奉 制譯)廣百論釋論卷第六(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破見品第四(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廣百論釋論卷第七(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破根境品第五(三藏法師玄奘奉 制譯)廣百論釋論卷第八(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破邊執品第六(三藏法師玄奘奉 制譯)廣百論釋論卷第九(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破有為相品第七(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廣百論釋論卷第十(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教誡弟子品第八(三藏法師玄奘奉制譯)右大唐永徽元年六月二十七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二月二十三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信明筆受十住毗婆沙論一部十五卷(或十四卷龍樹菩薩造三百二十一紙 或無論字 單本或十二卷 或二十五品)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一(龍樹菩薩造後秦世羅什譯)序品第一入初地品第二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二地相品第三淨地品第四釋願品第五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三釋願品之餘發菩提心品第六調伏心品第七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四阿惟越致相品第八易行品第九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五除業品第十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分別布施品第十二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六分別布施品之餘分別法施品第十三歸命相品第十四五戒品第十五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七知家過患品第十六入寺品第十七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八共行品第十八四法品第十九念佛品第二十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九四十不共法品第二十一四十不共法中難一切智人品第二十二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四十不共法中善知不定品第二十三讚偈品第二十四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譬喻品第二十六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二十住毗婆沙略行品第二十七分別二地業道品第二十八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三分別聲聞辟支佛品第二十九大乘品第三十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四護戒品第三十一解頭陀品第三十二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五解頭陀品之餘助尸羅果品第三十三讚戒品第三十四戒報品第三十五右後秦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逍遙園譯見費長房錄菩提資粮論一部六卷(聖者龍樹本單十八紙比丘自在譯)菩提資粮論卷第一菩提資粮論卷第二菩提資粮論卷第三菩提資粮論卷第四菩提資粮論卷第五菩提資粮論卷第六右隋大業年天竺三藏達摩笈多於東都上林園譯見內典錄沙門彥琮行矩等筆受上二論二十一卷二帙(上十卷 下十一卷)大乘莊嚴論一部十三卷(或十五卷二百三十八紙無著菩薩造單本 或加經字凡二十四品 一帙)大乘莊嚴經論序(太子右庶子安平男目李百臻奉 敕篹)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大乘莊嚴經論緣起品第一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第二大乘莊嚴經論歸依品第三大乘莊嚴經論種性品第四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大乘莊嚴經論發心品第五大乘莊嚴經論二利品第六大乘莊嚴經論真實品第七大乘莊嚴經論神通品第八大乘莊嚴經論成熟品第九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三大乘莊嚴經論菩提品第十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大乘莊嚴經論明信品第十一大乘莊嚴經論述求品第十二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五大乘莊嚴經論述品之二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六大乘莊嚴經論弘法品第十三大乘莊嚴經論隨修品第十四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大乘莊嚴經論教授品第十五大乘莊嚴經論業伴品第十六大乘莊嚴經論度攝品第十七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大乘莊嚴經論度攝品之二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九大乘莊嚴經論供養品第十八大乘莊嚴經論親近品第十九大乘莊嚴經論梵住品第二十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大乘莊嚴經論覺分品第二十一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一大乘莊嚴經論覺分品之二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大乘莊嚴經論功德品第二十二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大乘莊嚴經論行住品第二十三大乘莊嚴經論信佛品第二十四右大唐貞觀四年夏天竺三藏波羅蜜多羅於勝光寺譯至七年春訖見內典錄沙門法琳惠淨等筆受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六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纓 新編入錄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七
(京兆華嚴寺沙門釋玄逸撰)
大乘集義論有五十九部(散有一百四十六卷十四帙合十四小論為五輪計一百三十七卷)大莊嚴論經十五卷(或無經字或十卷 供城二百二十四紙蒲州二百九紙)順中論二卷(題云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 初品法門 供城三十六紙蒲州三十二紙)攝大乘論三卷(真諦譯 供城六十八紙蒲州五十九紙)攝大乘論二卷(佛陀扇多譯 供城五十三紙蒲州四十四紙)攝大乘論本三卷(玄奘譯 供城六十八紙蒲州六十一紙)攝大乘論釋十五卷(世親釋真諦譯或十二卷 供城四百二紙蒲州三百二十七紙)攝大乘論釋論十卷(世親釋笈多譯一帙 供城一百八十二紙蒲州一百五十六紙)攝大乘論釋十卷(世親釋玄奘譯一帙 供城二百四紙蒲州一百一十六紙)攝大乘論釋十卷(無性釋玄奘譯一帙 供城二百五十二紙蒲州二百一十六紙)佛性論四卷(供城一百六紙蒲州八十三紙)決定藏論三卷(供城六十一紙蒲州五十三紙)辯中邊論頌一卷(供城九紙蒲州五紙)中邊分別論二卷(或三卷 供城四十五紙蒲州三十八紙)辯中邊論三卷(供城四十四紙蒲州三十九紙)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亦云寶性分別七乘增上論或三卷或五卷 供城九十七紙蒲州八十紙)業成就論一卷(供城十四紙蒲州一十二紙)大乘成業論一卷(供城二十二紙蒲州一十七紙)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玄奘譯 供城十七紙蒲州一十五紙)因明正理門論一卷(義淨譯 供城一十八紙蒲州一十六紙)因明入正理論一卷(玄奘譯 供城六紙蒲州六紙)轉識論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二紙)唯識三十論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顯識論一卷(題云顯識品從無相論出 供城二十一紙蒲州一十九紙)唯識論一卷(一名破色心初云唯識無境界或云唯識無境界論 供城二十一紙蒲州一十九紙)唯識論一卷(初云修道不共他 供城一十一紙蒲州一十紙)唯識二十論一卷(供城一十紙蒲州一十紙)成唯識寶生論五卷(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供城七十五紙蒲州六十五紙)成唯識論十卷(一帙 供城二百一紙蒲州一百七十五紙)大丈夫論二卷(供城四十紙蒲州三十四紙)入大乘論二卷(供城四十八紙蒲州四十一紙)掌珍論二卷(供城三十九紙蒲州三十三紙)大乘五薀論一卷(世親造玄奘譯 供城九紙蒲州八紙)大乘廣五薀論一卷(與前論異本或無廣字安慧造日照譯 供城十八紙蒲州十三紙)寶行王正論一卷(供城二十二紙蒲州一十九紙)大乘起信論一卷(真諦譯 供城二十九紙蒲州二十五紙)大乘起信論二卷(實叉難陀譯 供城二十八紙蒲州二十四紙)發菩提心論二卷(或云發菩提心經 供城三十一紙蒲州二十八紙)三無性論二卷(題云三無性論品生無相論或一卷 供城四十一紙蒲州四十五紙)方便心論一卷(或二卷凡四品 供城一十九紙蒲州一十七紙)如實論一卷(題云如實論反質難品 供城二十七紙蒲州二十三紙)無相思塵論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觀所緣緣論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觀所緣論釋一卷(供城一十九紙蒲州一十三紙)迴諍論一卷(供城二十九紙蒲州二十五紙)緣生論一卷(供城一十二紙蒲州一十四紙)十二因緣論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一輸盧迦論一卷(供城四紙蒲州三紙)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卷(題云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錄名數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取因假設論一卷(供城十紙蒲州九紙)百字論一卷(供城九紙蒲州八紙)解捲論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掌中論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觀揔相論頌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止觀門論頌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手杖論一卷(供城七紙蒲州七紙)六門教授決定論一卷(供城十紙蒲州九紙)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供城七紙蒲州六紙)破外道小乘四宗論一卷(供城七紙蒲州六紙)破外道小乘涅槃論一卷(供城六紙蒲州五紙)大莊嚴論一部十卷(或十五卷馬鳴菩薩造二百二十四紙單本或加經字嚴一帙)大莊嚴論經卷第一大莊嚴論經卷第二大莊嚴論經卷第三大莊嚴論經卷第四大莊嚴論經卷第五大莊嚴論經卷第六大莊嚴論經卷第七大莊嚴論經卷第八大莊嚴論經卷第九大莊嚴論經卷第十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一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二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三大莊嚴論經卷第十四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五右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見費長房錄順中論一部二卷(三十六紙單本龍勝菩薩造此云龍樹者片合一相未是全當中天音那伽夷離淳那題云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翻譯之記)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翻譯之記上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卷第一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品法門卷第二右元魏代武定元年八月十日優婆塞瞿曇般若流支於鄴城尚書令儀同高公第譯見經前序記沙門曇林筆受攝大乘本論一部三卷(真諦譯六十八紙第二譯凡有十勝相無著菩薩造 或無本字)攝大乘論本序(陳世真諦於廣州譯)攝大乘論卷上攝大乘論依止勝相中眾名品第一攝大乘論依止勝相中相品第二攝大乘論依止勝相中引證品第三攝大乘論依止勝相中差別品第四攝大乘論應知勝相第二攝大乘論卷中攝大乘論本應知勝相之二攝大乘論應知入勝相第三攝大乘論入因果勝相第四攝大乘論卷下攝大乘論本入因果修差別勝相第五攝大乘論依戒學勝相第六攝大乘論依心學勝相第七攝大乘論依慧學勝相第八攝大乘論學果寂滅勝相第九攝大乘論智差別勝相第十右陳天嘉四年三藏真諦於廣州制旨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惠愷筆受攝大乘論一部二卷(或有本字五十三紙 第一譯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本卷上(阿僧佉作 後魏世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本卷下(後魏世佛陀扇多譯)右後魏普泰元年北天竺三藏佛陀扇多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攝大乘論一部三卷(六十八紙無著菩薩造或加本字第三譯 凡十一分)攝大乘論本無著釋卷第一(無著菩薩造)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攝大乘論本揔摽綱要分第一(無著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本所知依分第二攝大乘論本無著釋卷第二(無著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所知相分第三攝大乘論本入所知相分第四攝大乘論本彼入因果分第五攝大乘論本無著釋卷第三(無著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彼修差別分第六攝大乘論本增上戒學分第七攝大乘論本增上心學分第八攝大乘論本增上慧學分第九攝大乘論本果斷分第十攝大乘論本彼果智分第十一右大唐貞觀二十二年閏十二月二十六日三藏玄奘於北闕內紫微殿右弘法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功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巍等筆受與上四論十卷同帙攝大乘論釋一部十五卷(四百二紙或十二卷十勝相世親釋第一譯二帙上七下八凡五十四章)攝大乘論序卷第一攝大乘論釋論應知依止勝相眾名品第一無等聖教章第一十義次第章第二眾名章第三攝大乘論卷第二應知依止勝相眾名品之二相章第一勳習章第二不一異章第三更互為因果章第四因果別不別章第五緣生章第六四緣章第七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三應知依止勝相引證品第二煩惱不淨章第一業不淨章第二生不淨章第三世間淨章第四出世間淨章第五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四應知依止勝相引證品中順道理章第六差別品第四言說章第一我見章第二有分章第三引生章第四果報章第五緣相章第六相䫂章第七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五應知勝相章第三相章第一差別章第二分別章第三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六應知勝相中分別章之二顯了意依章第四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七應知入勝相章第四正入相章第一能入人章第二入境界章第三入位章第四入方便道章第五入資粮章第六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八應知入勝相中入資粮果章第七二智用章第八二智依止章第九二智差別章第十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九入因果勝相第四因果位章第一成立六數章第二相章第三次第章第四立名章第五修習章第六差別章第七攝章第八對治章第九功德章第十互顯章第十一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十入因果修差別相第五對治章第一立名章第一得相章第三修習章第四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十一入因果修差別之二修時章第五依戒學勝相第六依心學勝相第七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十二依慧學差別勝相第八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十三釋學果寂滅勝相第九智差別勝相第十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十四智差別勝相之二攝大乘論釋論卷第十五智差別勝相之三右陳天加四年三藏真諦於廣州制真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惠愷等筆受攝大乘論一部十卷(一百八十二紙第二譯世親菩薩譯當一帙或加釋字凡八勝語三十六章十三勝相)攝大乘論釋論應知依止勝相勝語卷第一(隨大業年笈多譯)無等聖教章第一十義次第章第二眾名章第三攝大乘論釋論應知依止勝相勝語卷第二(隨大業年笈多譯)相章第四熏習章第五不一不異章第六更互為因果章第七因果別不別章第八緣生章第九四緣章第十煩惱染章第十一業染章第十二生染章第十三攝大乘論釋論應知依止勝相勝語卷第三(隨大業年笈多譯)世間淨章第十四出世淨章第十五順道理章第十六差別章第十七攝大乘論釋論應知勝相勝語卷第四(隨大業年笈多譯)相章第一差別章第二分別章第三攝大乘論釋論應知勝相勝語卷第五(隨大業年笈多譯)四意四合義章第四攝大乘論釋論入應知勝相勝語第三卷第六(隨大業年笈多譯)攝大乘論釋論入因果勝相勝語第四卷第七(隨大業年笈多譯)因果位章第一成立六數章第二相章第三次第章第四立名章第五修習章第六差別章第七攝章第八對治章第九功德章第十互顯章第十一修差別勝相勝語第五對治章第一立名章第二得相章第三修相章第四修時章第五攝大乘論釋論增上戒學勝相勝語第六卷第八(隨大業年笈多譯)增上心學勝相勝語第七增上慧學勝相勝語第八攝大乘論釋論依慧學勝相勝語之餘卷第九(隨大業年笈多譯)寂滅勝相第九智勝相第十攝大乘論釋論智勝相之餘卷第十(隨大業年笈多譯)右隋大業年天笁三藏達摩笈多於東都上林園譯見內典錄沙門彥琮行矩等筆受攝大乘論釋一部十卷(世親菩薩釋 二百四紙凡十一分第三譯 一帙)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攝大乘論釋卷第一(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揔摽綱要分第一攝大乘論釋所知依分第二之一攝大乘論釋卷第二(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所知依分第二之二攝大乘論釋卷第三(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所知依分第二之三攝大乘論釋卷第四(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所知相分第三攝大乘論釋卷第五(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所知相分第三之餘攝大乘論釋卷第六(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入所知相分第四攝大乘論釋卷第七(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彼入因果分第五攝大乘論釋彼修差別分第六攝大乘論釋卷第八(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增上戒學分第七攝大乘論釋增上心學分第八攝大乘論釋增上慧學分第九攝大乘論釋卷第九(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增上慧學分第九之餘攝大乘論釋果斷分第十攝大乘論釋彼果智分第十一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果智分第十一之餘右大唐貞觀二十二年十二月八日三藏法師玄奘於比闕內紫微殿右弘法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功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巍等筆受攝大乘論一部十卷(無性釋二百五十二紙或加釋字 帙 單本 凡十一分)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攝大乘論釋卷第一(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揔摽剛要分第一所知依分第二之一攝大乘論釋卷第二(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所知依分第二之二攝大乘論釋卷第三(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所知依分第二之三攝大乘論釋卷第四(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所知相分第三之一攝大乘論釋卷第五(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所知相分第三之二攝大乘論釋卷第六(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入所知相分第四攝大乘論釋卷第七(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入因果分第五 彼因修差別分第六增上戒學分第七攝大乘論釋卷第八(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一慧學分第九攝大乘論釋卷第九(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彼乘斷分第十彼果智分第十一攝大乘論釋卷第十(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右大唐貞觀二十一年三月一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功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巍大乘林等筆受佛性論一部四卷(一百六紙 單本 天親菩薩造凡三仵五分十六品)佛性論卷第一(天親菩薩造 真諦藏法師翻)佛性論第一緣起分佛性論破執分第二破小乘執品第一佛性論破執分破外道品第二佛性論破執分破大乘見品第三佛性論卷第二佛性論第三顯軆分三因品第一佛性論顯軆分三性品第二佛性論顯軆分如來藏品第二佛性論辯相分第四自軆相品第一佛性論相分明因品第二佛性論相分顯果品第三佛性論相分事能品第四佛性論卷第三佛性論相分揔攝品第五佛性論相分別品第六佛性論相分階位品第七佛性論相分偏滿品第八佛性論卷第四佛性論相分無變異品第九佛性論相分無差別品第十右陳代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見費長房錄決定藏論一部三卷(六十一紙 單本 凡一品)決定藏論卷上心地品第一決定藏論卷中心地品之二決定藏論卷下心地品之三右梁代天笁三藏真諦譯見開元錄辯中邊論頌一卷(九紙 彌勒菩薩造單本 凡七品)辯中邊論頌一卷(太宗皇帝製)大唐三藏聖教序大唐皇帝述 聖記(在春宮日製)辯中邊論頌(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制譯)辯相品第一辯障品第二辯真實品第三辯修對治第四辯修分位第五辯得果品第六辯無上乘品第七右大唐龍朔元年五月一日三藏法師玄奘於五華寺嘉壽殿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基筆受中邊分別論一部二卷(四十五紙婆藪盤豆造第一譯或三卷 凡七品)中邊分別論卷上(真諦三藏譯)相品第一障品第二真實品第三中邊分別論卷下(真諦三藏譯)對治修位品第四修住品第五得果品第六無上乘品第七右陳代三藏真諦於臨川郡譯見費長房錄上四論十卷同帙辯中邊論一部三卷(四十四紙世親菩薩造第二譯 凡七品)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製皇太子治述聖記)辯中邊論卷第一(世親菩薩造)辯相品第一辯障品第二辯中邊論卷第二(世親菩薩造)辯真實品第三辯修對治品第四辯修分位品第五辯中邊論卷第三(世親菩薩造)辯得果品第六辯無上乘品第七右大唐龍朔元年五月十日三藏法師玄奘於玉華宮寺嘉壽殿譯至三十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基筆受究竟一乘寶性論一部五卷(或四卷或三卷亦云寶性分別七乘增上論云無本字九十七紙第二譯兩本闕一凡二十二品)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一(後魏三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本教化品第一究竟一乘寶性論本佛寶品第二究竟一乘寶性論本法寶品第三究竟一乘寶性論本僧寶品第四究竟一乘寶性論本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究竟一乘寶性論本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究竟一乘寶性論本為何義說法品第七究竟一乘寶性論本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究竟一乘寶性論本如來功德品第九究竟一乘寶性論本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究竟一乘寶性論本挍量信功德品第十一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究竟一乘寶性論佛寶品第二究竟一乘寶性論法寶品第三究竟一乘寶性論僧寶品第四究竟一乘寶性論三寶品之二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三究竟一乘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四究竟一乘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之二究竟一乘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之三究竟一乘寶性論無量煩?所纏品第六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五究竟一乘寶性論為何義說品第七究竟一乘寶性論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功德品第九究竟一乘寶性論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究竟一乘寶性論挍量信功德品第十一右後魏天竺沙門勒那摩提於洛陽趙欣宅譯見寶唱錄業成就論一卷(天親菩薩造 十四紙 第一譯)業成就論翻譯之記業成就論一右元魏興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烏長國三藏毗目智仙等於鄴城內金華寺譯見經序記沙門曇林創筆驃騎大將軍高仲密護法成業論一卷(世親菩薩造二十二紙或加大乘字 第二譯)大乘成業論一卷(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詔譯)大唐三藏聖教序 御製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右大唐永徽二年閏九月五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因明正理門論一卷(十七紙 單本或 本字大城龍菩薩 造)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陳耶菩薩造唐貞觀年玄奘譯)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十二月二一五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知仁筆受上五論十一卷同帙因明正理門論一卷(大域龍菩薩造第二譯十八紙)因明正理門論一卷(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景雲二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因明入正理論一卷(六紙南羯羅王菩薩造單本)因明入正理論一卷(啇羯羅主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右大唐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六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明瑃筆受轉識論一卷(三紙 單本即出顯識論)轉識論一卷(陳代真諦譯)右陳天竺三藏真諦譯見論題亦見開元錄唯識三十論一卷(世親菩薩造 二紙單本)唯識三十論(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制譯)右大唐貞觀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上三論同卷顯識論一卷(二十一紙 內題云顯識品從無相論出 單本 或二卷)顯識品一卷(從無相論出 陳代真諦三藏譯)轉識品右陳代三藏真諦譯見論題亦見開元錄唯識論一卷(初云唯識無境界第一譯 二十一紙一名破色心 大親菩薩造)唯識論一卷(一名破色心論 天親菩薩造瞿曇留支譯)右後魏瞿曇般若留支於鄴城金華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僧昉等筆受唯識論一卷(初云修道不共他 天親菩薩造十一紙第二譯興元魏智支譯者小異或加大乘字)大乘唯識論一卷(天親菩薩造)右陳代優禪尼國沙門真諦於臨川郡譯見費長房錄唯識二十論一卷(世親菩薩造 十一紙 第三譯)唯識二十論(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制譯)唯識二十論後序 沙門靖邁製右大唐龍朔元年六月一日三藏法師玄奘於玉華寺慶福殿譯見翻經圖沙門大乘基筆受成唯識寶生論一部五卷(亦云二十唯識願釋論七十五紙護法菩薩造)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應天神龍皇帝御製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識願釋論) 護法菩薩造(三藏法師義淨奉制)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二(一名二十唯識順 論) 護法菩薩造(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三(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護法菩薩造(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成唯識寶生論卷第四(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護法菩薩造(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五(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護法菩薩造(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右大唐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上九論十一卷同帙成唯識論一部十卷(護法菩薩造 二百一紙單本釋上三十論 或加等 一帙)成唯識論卷第一成唯識論卷第二成唯識論卷第三成唯識論卷第四成唯識論卷第五成唯識論卷第六成唯識論卷第七成唯識論卷第八成唯識論卷第九成唯識論卷第十右大唐顯慶四年閏十月三藏法師玄奘於玉華寺雲光殿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基筆受大丈夫論一部二卷(提婆菩薩造四十紙單本凡二十九品 北涼北道為譯)大丈夫論卷第一施勝品第一施勝味品第二施主軆品第三施主乞者憎長品第四勝解脫品第五施主增長品第六恭信乞者品第七施慳品第八施財物品第九捨一切品第十捨陰受陰品第十一捨身命品第十二現悲品第十三法施品第十四大丈夫論卷下發菩提心品第十五功德勝品第十六勝解脫品第十七饒益他品第十八勝施他苦品第十九受悲品第二十覺寤儜丈夫品第二十一大丈夫品第二十二說悲品第二十三施悲淨品第二十四愛悲勝品第二十五智悲解脫品第二十六發願品第二十七等同發願品第二十八勝發願品第二十九右北涼沙門釋道泰譯見翻經圖入大乘論二卷(堅意菩薩造 四十八紙 單本)入大乘論卷上(堅意菩薩造)入大乘論卷下譏論空品第二順修諸行品第三右北涼沙門釋道泰譯見內典錄掌珍論一部二卷(清辯菩薩造三十九紙單本或加大乘字)大乘掌珍論卷上大乘掌珍論卷下右大唐貞觀二十三年九月八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悲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三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大乘暉筆受大乘五蘊論一卷(九紙 世親菩薩造 第二譯初譯 本闕)大乘五蘊論一卷右大唐貞觀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等筆受大乘廣五蘊論一卷(十八紙日照譯 安慧菩薩造單本典前論本異本或無廣字)大乘廣五蘊論右大唐垂拱元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天竺國三藏地婆訶羅於西京西太原寺歸寧院譯見大周錄寶行王正論一卷(二十二紙 單本凡五品)寶行王正論安樂解脫品第一寶行王正論難品第二寶行王正論菩提資粮品第三寶行王正論正教王品第四寶行王正論出家正行品第五右陳代優禪尼國三藏真諦譯見費長房錄大乘起信論一卷(第一譯 二十七紙 馬鳴菩薩造真諦三藏譯)起信論序(沙門智愷作)大乘起信論一卷(馬鳴菩薩造梁代真諦譯)右梁承聖三年九月十日優禪尼國三藏真諦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譯見論序沙門智愷筆受上七論十卷同帙大乘起信論一部二卷(馬鳴菩薩造 第二譯)(實叉難陀譯 二十八紙)大乘起信論卷上大乘起信論卷下右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於神都佛授記寺譯見開元錄沙門波崙玄䡄等筆受沙門法藏證譯發菩提心論一部二卷(天親菩薩造單本三十一紙或加經字 凡十一品)發菩提心論卷上發菩提心論勸發品第一發菩提心論發心品第二發菩提心論願誓品第三發菩提心論檀那波羅蜜品第四發菩提心論尸羅波羅蜜品第五發菩提心論羼波羅蜜品第六發菩提心論毗梨耶波羅蜜品第七發菩提心論卷下禪那波羅蜜品第八發菩提心論般若波羅蜜品第九發菩提心論如實法門品第十發菩提心論空無相品第十一發菩提心論功德持品第十二右後秦弘始四年中三藏鳩摩羅什譯見李廓錄三無性論一部二卷(或一卷 四十一紙 單本出無相論題云 三無性論品)三無性論品卷上(出無相論陳代真諦三藏於廣州制旨寺翻譯)三無性論品之餘卷下右陳代沙門真諦於廣州制止寺譯見費長房錄方便心論一卷(十九紙 第二譯 凡四品或二卷兩譯一闕龍樹菩薩造)方便心論明造論品第一(後魏延興年吉伽夜與曇曜譯)方便心論明負處品第二方便心論明辯正論品第三方便心論明相應品第四右後魏西域沙門吉迦夜與曇曜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如實論一卷(二十七紙單本題內如實論反質難品天親造)如實論反質難品中無道理難品第一如實論反質難品中道理難品第二如實論反質難品中墯負處品第三右梁代太清四年代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見費長房錄思塵論一卷(三紙 第一譯 一名無相思塵論)思塵論一卷(梁代真諦譯)右陳代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見靖邁譯經圖觀所緣緣論一卷(三紙 陳那菩薩造第二譯 單本)觀所緣緣論一卷右大唐顯慶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三藏法師玄奘於東都大內麗日殿譯見內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上二論同卷觀所緣論釋一卷(護法菩薩造單本 十九紙)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 御製觀所緣論釋右大唐景龍四年四月十五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上八論十卷同帙迴諍論一卷(二十九紙 單本凡偈釋二分)迴諍論翻譯之記(龍樹菩薩造)迴諍論偈初分第一迴諍論偈上分第二迴諍論釋初分第三迴諍論釋上分第四右元魏興和三年三月二十日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於鄴城內金華寺譯見論序記沙門曇林創筆驃騎大將軍高仲密啟請譯緣生論一卷(十二紙 聖者鬱楞伽造單本)緣生論一卷緣生三十論我當隨順次第解釋右隨大業十年三藏達摩笈多於東都洛濵上林園譯見內典錄十二因緣論(四紙 淨意菩薩造後魏世菩提留支譯)十二因緣論右後魏三藏菩提留支譯見費長房錄壹輸盧迦論(四紙 單有本云一書盧迦亦名壹輸迦論)壹輸盧迦論(龍樹菩薩造 後魏代瞿曇留支譯)右後魏瞿曇般若留支於鄴城金華寺譯見譯費長房錄百法明門論(二紙 世親菩薩造 單本或加大乘字本事分中略錄名數)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錄名數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右大唐貞觀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北闕弘法院譯見內典錄沙門玄忠筆受上三論同卷取因假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 單本十紙)取因假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右大唐天后長安三年十月四日三藏法師義淨於長安西明寺譯見開元錄沙門慧表筆受百字論一卷(九紙 單本)百字論一卷(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右後魏三藏菩提留支譯見費長房錄解拳論一卷(三紙 第一譯 或作懈惓論)懈惓論品(陳世真諦譯)右陳代三藏真諦譯見靜邁譯經圖掌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 第二譯 三紙)掌中論一卷(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天后長安二年十月四日三藏法師義淨於長安西明寺譯見開元錄觀揔相論頌一卷(陳那菩薩造 單本一紙)觀揔相論頌一卷(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陳那菩薩造)右大唐景雲二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智積等筆受止觀門論頌一卷(世親菩薩造單本四紙)止觀門論頌一卷(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右大唐景雲二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筆受上四論同卷手杖論一卷手杖論一卷(七紙)右大唐景雲二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等筆受六門教授公定論一卷(無著菩薩本 單本十一紙世親菩薩釋)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無著本世尊譯 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六門教授禪觀論三十七四池井釋了右大唐天后長安三年十月四日三藏法師義淨於長安西明寺譯見開元錄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七紙 堅意菩薩造單本)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堅意菩薩造周天授二年三藏授雲般若等奉制譯)右大唐天后天授二年正月十四日于闐三藏提雲般若於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破外道四宗論一卷(提婆菩薩造 單本一名破外道小乘四宗論七紙或無小乘字)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一卷(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右後魏三藏菩提留支譯出費長房錄上二論同卷破外道涅槃論一卷(六紙提婆菩薩造單本)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後魏代菩提留支譯)右後魏三藏菩提留支譯見費長房錄上十六論十卷同帙
大唐釋教廣品歷章藉卷第十七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纓 新編入錄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八
(京兆華嚴寺沙門釋玄逸篹)
且小乘經律論都三百三十部(▆有一千七百六十二卷一百六十六帙合二百二卷為五十四軸折有一千六百一十四卷)
小乘經重單合譯且有一十八部(▆有二百四十四卷二十四帙合二小經為一軸折計二百四十三卷)長阿含經二十二卷(二帙 供城四百九十九紙蒲州四百二十一紙)中阿含經六十卷(或五十八卷六帙 供城一千三百一十九紙蒲州一千一百四十六紙)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或五十卷或四十二卷或六十卷或三十三卷五帙 供城九百三十七紙蒲州八百一十紙)雜阿含經五十卷(五帙 供城一千二百十六紙蒲州一千六十九紙)別譯雜阿含經二十卷(二帙 供城三百七十一紙蒲州三百九紙)佛般泥經二卷(或直云泥洹經 供城五十四紙蒲州四十七紙)大般涅槃經三卷(或二卷 供城五十六紙蒲州五十一紙)般泥洹經二卷(或直云泥洹經亦云般泥洹經建藏中一卷者唯是上卷欠下卷 供城五十四紙蒲州四十五紙)人本欲生經一卷(供城一十七紙蒲州一十五紙)迦尸羅越六向拜經一卷(或云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梵志阿颰經一卷(一名阿颰摩納經安公錄直云阿拔經解梵志阿颰經 供城一十五紙蒲州一十四紙)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一名梵網經 供城二十七紙蒲州二十一紙)寂志果經一卷(供城一十九紙蒲州一十六紙)起世經十卷(一帙 供城一百九十七紙蒲州一百六十七紙)起世因本經十卷(恐二本相灌題下別云起世本經一帙諸藏多果是前本此本稍稀 供城一百九十八紙蒲州一百七十紙)樓炭經六卷(或云大樓炭經或五卷或八卷 供城一百一十八紙蒲州一百三紙)長阿含十報法經二卷(亦名方增道章經或直云十報經 供城三十紙蒲州二十七紙)中本起經二卷(或云太子中本起經 供城五十五紙蒲州四十七紙)長阿含經一部二十二卷(二帙四百九十九紙單重今譯五百四十三紙凡四分十二品於有四十一經)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長阿含第一分初大本經第一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長阿含第一分游行經第二初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長阿含游行經第二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長阿含游行經第二後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五長阿含第一分典尊經第三長阿含第一分闍尼沙經第四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六長阿含第二分初小緣經第一長阿含第二分轉輪聖王修行經第二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七長阿含第二分蔽宿經第三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八長阿含第二分陀那經第四長阿含第二分眾集經第五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九長阿含第二分分十上經第六長阿含第二分增一經第七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長阿含第二分三聚經第八長阿含第二分大緣方便經第九長阿含第二分釋提桓因問經第十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一長阿含第二分阿㝹夷經第十一長阿含第二分善生經第十二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二長阿含第二分清淨經第十三長阿含第二分自歡喜經第十四長阿含第二分大會經第十五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三長阿含第三分阿摩畫經第一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四長阿含第三分梵動經第二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長阿含第三分種德經第三長阿含第三分究羅檀頭經第四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長阿含第三分堅固經第五長阿含第三分裸[彰-章+并]梵志經第六長阿含第三分三明經第七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七長阿含第三分沙門果經第八長阿含第三分布吒婆樓經第九長阿含第三分露遮經第十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八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閻浮提洲品第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鬱單越品第二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轉輪聖王品第三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九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地獄品第四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龍鳥品第二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阿須倫品第六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四天王品第七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忉利天品第八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一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三災品第九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戰闘品第十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二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三中刧品第十一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世本緣品第十二右後秦弘始十四年罽賔三藏佛陀耶舍於常安譯至十五年訖佛念傳譯見僧叡二秦等錄道含筆受中阿鋡經一部六十卷(或三十八卷一▆三百二十九紙凡十九品文件五頌第二譯六件兩譯切紀都▆二百一十一經)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一中阿含七法品第一(有十經)初一日誦(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經第一中阿含七法品晝度樹經第二 初一日誦中阿含七法品城喻經第三 初一日誦中阿含七法品水喻經第四 初一日誦中阿含七法品木積喻經第五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中阿含七法品善人徃經第六 初一日誦中阿含七法品世間福經第七 初一日誦中阿含七法品七日經第八 初一日誦中阿含七法品七車經第九 初一日誦中阿含七法品漏盡經第十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中阿含業相應品第二 初一日誦中阿含業相應品監喻經第一中阿含業相應品和破經第二(和音乎過) 初一日誦中阿含業相應品度經第三 初一日誦中阿含業相應品羅云經第四 初一日誦中阿含業相應品思經第五 初一日誦中阿含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 初一日誦中阿含業相應品加彌尼經第七(加音巨羅)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中阿含業相應品師子經第八 初一日誦中阿含業相應品尼揵經第九 初一日誦中阿含業相應品彼羅牢經第十 初一日誦中阿含經舍梨子相應品第三(有十一經)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等心經第一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成就戒經第二 初一日誦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智經第三 初一日誦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師子吼經第四 初一日誦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水喻經第五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六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瞿尼師經第六 初一日誦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梵志陀然第七 初一日誦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教化病經第八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七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大拘絺經第九 初一日誦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蒙跡喻經第十 初一日誦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分別聖諦經第十一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八中阿含經未曾有法品第四 初一日誦中阿含未曾有法品未曾有法經第一中阿含未曾有法品侍者經第二 初一日誦中阿含未曾有法品薄拘羅經第三 初一日誦中阿含未曾有法品阿脩羅經第四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九中阿含未曾有法品地動經第五 初一日誦中阿含未曾有法品瞻波經第六 初一日誦中阿含未曾有法品郁伽長者經第七 初一日誦中阿含未曾有法品郁伽長者經第八 初一日誦中阿含未曾有法品手長者經第九 初一日誦中阿含未曾有法品手長者經第十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中阿含習相應品第五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何義經第一中阿含習相應品不思經第二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念經第三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慚愧經第四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慙愧經第五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戒經第六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戒經第七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恭信經第八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恭信經第九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本際經第十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食經第十一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食經第十二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盡智經第十三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涅槃經第十四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彌?經第十五 初一日誦中阿含習相應品即為比丘說經第十六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一(有七經正相應品本有十四經分後七經屬第二誦)中阿含王相應品第六 初一日誦中阿含王相應品七寶經第一中阿含王相應品三十二相經第二 初一日誦中阿含王相應品四洲經第三 初一日誦中阿含王相應品牛糞喻經第四 初一日誦中阿含王相應品頻鞞婆羅王迎佛經第五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二中阿含王相應品鞞婆陵耆經第六 初一日誦中阿含王相應品天使經第七 初一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三中阿含王相應品第一(有七經)第二一日誦名小土城(有四品半合五十二經)中阿含王相應品烏鳥喻經第一中阿含王相應品說本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四中阿含王相應品大天柰林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王相應品大善見王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五中阿含王相應品世喻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王相應品轉輪王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六中阿含王相應品蜱肆經第七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七中阿含長壽王品第二(有十五經 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中長壽王本起經第一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八中阿含長壽王品天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八念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淨不動道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郁伽支羅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娑雞帝三族姓子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十九中阿含長壽王品梵天請佛經第七(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有勝天經第八(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加絺那經第九(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中阿含長壽王品念身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支離彌梨經第十一(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長老上尊睡眠經第十二(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中阿含長壽王品無刺經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中真人經第十四(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長壽王品中說處經第十五(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二中阿含穢品第三(有十經 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穢品穢經第一中阿含穢品中求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中阿含穢品比丘請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穢品知法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穢品周那問見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穢品中青白蓮華喻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穢品中水淨梵志經第七(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穢品中黑比丘經第八(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穢品中住法經第九(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穢品中無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中阿含因品第四(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因品大因緣第一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中阿含因品苦陰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因品苦陰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因品增上心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因品念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六中阿含因品師子吼經第七(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因品優曇婆羅經第八(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因品願經第九(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因品想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中阿含林品第五(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林品林經第一中阿含林品林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林品自觀心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林品自觀心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林品達梵行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林品阿奴波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中阿含林品諸法本經第七(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林品優陀羅經第八(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林品蜜丸喻經第九(第二小土城誦)中阿含林品瞿曇彌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中阿含大品第一(有二十五經)第三一日誦名念(有一品半合有三十五經)中阿含大品柔輭經第一中阿含大品龍象經第二(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說處經第三(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說無常經第四(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請經第五(下一請字音慈井反 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瞻波經第六(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沙門二十億經第七(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八難經第八(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貧窮經第九(第三念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中阿含大品行欲經第十(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福田經第十一(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優婆塞經第十二(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冤家經第十三(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教曇彌經第十四(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降魔經第十五(第三念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一中阿含大品賴吒和羅經第十六(第三念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二中阿含大品優婆離經第十七(第三念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三中阿含大品釋問經第十八(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善生經第十九(第三念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四中阿含大品啇人求財經第二十(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世間經第二十一(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福經第二十二(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息止道經第二十三(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至邊經第二十四(第三念誦)中阿含大品喻經第二十五(第三念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五中阿含梵志品第二(有一十經 第三念誦)中阿含梵志品雨勢經第一中阿含梵志品傷歌邏經第二(第三念誦)中阿含梵志品笇數目揵連經第三(第三念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六中阿含梵志品瞿默目揵連經第四(第三念誦)中阿含梵志品象跡喻經第五(第三念誦)中阿含梵志品聞德經第六(第三念誦)中阿含梵志品何苦經第七(第三念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七中阿含梵志品何欲經第八(第三念誦)中阿含梵志品鬱瘦歌邏經第九(第三念誦)中阿含梵志品阿攝和經第十(第三念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八中阿含梵志品第一(有十經)第四一日誦名分別(第二品半合有四十五經)中阿含梵志品鸚鵡經第一(第三念誦)中阿含梵志品鬚閑提經第二(并問及 第四分別疑)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九中阿含梵志品婆羅婆堂經第三(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梵志品中湏達哆經第四(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梵志品梵波羅延經第五(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中阿含梵志品黃蘆園經第六(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梵志品頭那經第七(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梵志品阿伽羅訶那經第八(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梵志品阿蘭那經第九(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中阿含梵志品梵摩經第十(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中阿含根本分別品第二(有十經 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六界經第一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六處經第二(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觀法經第三(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中阿含根本分別品溫泉林天經第四(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根本分別品釋中禪室尊經第五(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根本分別品阿難說經第六(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根本分別品意行經第七(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根本分別品拘樓瘦無諍經第八(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四中阿含根本分別品鸚鵡經第九(第四分別誦)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大葉經第十(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五中阿含心品第三(有十經 第四分別誦)中阿含心品心經第一中阿含心品浮彌經第二(第四分別誦)中阿含心品受法經第三(第四分別誦)中阿含心品受法經第四(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中阿含心品行禪經第五(第四分別誦)中阿含心品說經第六(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中阿含心品臘師經第七(第四分別誦)中阿含心品五支物主經第八(第四分別誦)中阿含心品瞿曇彌經第九(第四分別誦)中阿含心品多界經第十(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八中阿含雙品第四(有五▆雙品本有十經分▆五經屬乘五誦以日雙品 第四分別誦)中阿含雙品馬邑經第一中阿含雙品馬邑經第二(第四分別誦)中阿含雙品牛角婆羅林經第三(第四分別誦)中阿含雙品牛角婆羅林經第四(第四分別誦)中阿含雙品求解經第五(第四分別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九中阿含雙品第一(有五經)第五一日誦(有三品字合有三十六經)中阿含雙品說智經第一中阿含雙品阿夷那經第二(第五後誦)中阿含雙品聖道經第三(第五後誦)中阿含雙品小空經第四(第五後誦)中阿含雙品大空經第五(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中阿含大品第二(有十經 第五後誦)中阿含大品加樓烏陀夷經第一中阿含大品牟梨破羣那經第二(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一中阿含大品跋陀知利經第三(第五後誦)中阿含大品阿涅貝經第四(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中阿含大品周那經第五(第五後誦)中阿含大品優波離經第六(第五後誦)中阿含大品調御地經第七(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三中阿含大品癡慧地經第八(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四中阿含大品阿梨吒經第九(第五後誦)中阿含大品荼帝第十(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五中阿含脯利多品第三(有十經 第五後誦)中阿含脯利多品持齋經第一中阿含脯利多品脯利多經第二(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中阿含脯利多品羅摩經第三(第五後誦)中阿含脯利多品五下分結經第四(第五後誦)中阿含脯利多品心穢經第五(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七中阿含脯利多品箭手經第六(第五後誦)中阿含脯利多品箭毛經第七(第五後誦)中阿含脯利多品鞞摩那修經第八(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中阿含脯利多品法樂比丘尼經第九(第五後誦)中阿含脯利多品大拘絺羅經第十(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九中阿含例品第四(有十一經 第五後誦)中阿含例品一切智經第一中阿含例品法莊嚴經第二(第五後誦)中阿含例品鞞訶提經第三(第五後誦)中阿含例品第一得經第四(第五後誦)佛說中阿含經卷第六十中阿含例品愛生經第五(第五後誦)中阿含例品八城經第六(第五後誦)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經第七(第五後誦)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經第八(第五後誦)中阿含例品見經第九(第五後誦)中阿含例品箭喻經第十(第五後誦)中阿含例品經第十一(第五後誦)後出中阿含經記右東晉安帝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罽賔沙門瞿曇僧伽提婆於揚都東亭寺譯至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訖見經後記及笁道祖錄沙門道慈等筆受增壹阿含經一部五十一卷(或五十卷 或四十二卷 或六十卷第二譯 兩譯 闕初五帙九百三十七紙 凡五十二品)增壹阿含經卷第一增壹阿含經序品第一增壹阿含經十念品第二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增壹阿含經廣演品第三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增壹阿含經弟子品第四增壹阿含經比丘?品第五增壹阿含經清信士品第六增壹阿含經清信女品第七增壹阿含經阿湏倫品第八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增壹阿含經一子品第九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增壹阿含經不還品第十一增壹阿含經一入道品第十二增壹阿含經卷第六增壹阿含經利養品第十三增壹阿含經卷第七增壹阿含經五戒品第十四增壹阿含經有無品第十五增壹阿含經火滅品第十六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十七增壹阿含經卷第八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十七之餘增壹阿含經卷第九增壹阿含經慙愧品第十八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增壹阿含經勸請品第十九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增壹阿含經善知識品第二十增壹阿含經三寶品第二十一增壹阿含經三供養品第二十二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三增壹阿含經地主品第二十三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四增壹阿含經高幢品第二十四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五增壹阿含經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二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六增壹阿含經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七增壹阿含經四諦品第二十五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八增壹阿含經四意斷品第二十六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九增壹阿含經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餘增壹阿含經等趣四諦品第二十七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增壹阿含經聲聞品第二十八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一增壹阿含經苦樂品第二十九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二增壹阿含經須陀品第三十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增壹阿含經增上品第三十一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增壹阿含經善聚品第三十二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五增壹阿含經五王品第三十三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增壹阿含經等見品第三十四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七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三十五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八增壹阿含經聽法品第三十六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增壹阿含經六重品第二十七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增壹阿含經六重品第三十七之餘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一增壹阿含經力品第三十八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二增壹阿含經力品第三十八之餘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增壹阿含經等法品第三十九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四增壹阿含經七日品第四十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五增壹阿含經七日品第四十之餘增壹阿含經莫畏品第四十一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七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之餘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八增壹阿含經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九增壹阿含經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餘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增壹阿含經九眾生居品第四十四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一增壹阿含經馬王品第四十五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二增壹阿含經結禁品第四十六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三增壹阿含經善惡品第四十七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四增壹阿含經十不善品第四十八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五增壹阿含經十不善品第四十八之餘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增壹阿含經放牛品第四十九第四分別誦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七增壹阿含經放牛品第四十九之餘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八增壹阿含經禮三寶品第五十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九增壹阿含經非常品第五十一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增壹阿含經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一增壹阿含經大愛道般涅槃分品第五十二之餘右東晉隆安元年正月罽賔沙門瞿曇僧伽提婆於楊都譯見笁道祖錄及寶唱錄雜阿含經一部五十卷(一千二百一十六紙 單重合譯五帙 凡四品)雜阿含經卷第一(宋世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第二雜阿含經卷第三雜阿含經卷第四雜阿含經卷第五雜阿含經卷第六雜阿含經卷第七雜阿含經卷第八第二誦六入處品第二雜阿含經卷第九雜阿含經卷第十雜阿含經卷第十一(宋世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第十二雜阿含經卷第十三雜阿含經卷第十四雜阿含經卷第十五雜阿含經卷第十六雜因誦第三品雜阿含經卷第十七雜阿含經卷第十八弟子所說誦第四品雜阿含經卷第十九雜阿含經卷第二十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宋代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三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五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雜阿含經卷第三十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宋代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二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四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五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六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八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九雜阿含經卷第四十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宋代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四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五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八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九雜阿含經卷第五十右宋文帝元嘉年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於楊都瓦官寺譯見道惠宋齊錄別譯雜阿含經一部二十卷(三百七十一紙二帙)雜阿含經初誦卷第一(別譯)雜阿含經初誦卷第二(別譯)雜阿含經初誦卷第三(別譯)雜阿含經初誦卷第四(別譯)雜阿含經初誦卷第五(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六(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七(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八(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九(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一(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二(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三(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四(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五(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六(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八(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九(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別譯)右三秦失譯見開元錄佛般泥洹經一部二卷(五十四紙 或直云泥洹經)大般泥洹經卷上大般泥洹經卷下右西晉惠帝代河內沙門白法祖譯見費長房錄大般涅槃經一部二卷(是游行經 五十六紙 或二卷)大般涅槃經上大般涅槃經下右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於楊都道場寺譯見開元錄般泥洹經一部二卷(是游行經亦云大般泥洹經或無般字 五十四紙 諸藏中一卷唯是上卷欠下卷也)般泥洹經上般泥洹經下右一經開元錄云其經失譯莫知年代今附東晉末冀免遺漏焉本欲生經一卷(十七紙)人本欲生經一卷(後漢桓帝安世高譯)右後漢桓帝永壽二年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錄迦羅尸越六向拜經(亦名六向拜經一名大六向拜 一名成花長者六拜經四紙或云尸迦羅越大方禮經題云迦羅越六向禮經)迦羅越六向禮經右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梵志阿跋經(一名阿跋摩納經一名佛開解阿跋梵志經安公錄直云阿跋經十五紙)佛說梵志阿跋經右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二經同卷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一名梵網經二十四紙凡一品)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兒誤殺父品第三十八右吳代月氏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寂志果經一卷(十九紙)寂志果經一卷(東晉孝武帝代笁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西域沙門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上八經十卷同帙起世經一部十卷(一百九十五紙 凡十二品 一帙)起世經卷第一(南天竺三藏崛多等譯)閻浮洲品第一鬱單越洲品第二起世經卷第二越洲品第二之餘轉輪王品第三地獄品第四起世經卷第三地獄品第四之二起世經卷第四地獄品第四之三起世經卷第五諸龍金翅鳥品第五 阿脩羅品第六起世經卷第六阿脩羅品第六之餘四天王品第七二十三天品第八起世經卷第七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二起世經卷第八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三[門@(豆*斤)]戰品第九起世經卷第九刧住品第十世住品第十一最勝品第十二起世經卷第十最勝品第十二之餘右隋開皇年天笁三藏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見經題上及開元錄起世因本經一部十卷(恐二本相溢題下別云起世因本經一帙諸藏多是前本此本[秮-口+月]稀一百九十八紙凡十二品 一帙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起世因本經卷第一閻浮洲品第一鬱多羅究留洲品第二起世因本經卷第二鬱多羅究留洲品下轉輪王品第三阿毗脂地獄品第四起世因本經卷第三阿毗脂地獄品中起世因本經卷第四阿毗脂地獄品下起世因本經卷第五諸龍金翅鳥品第五阿脩羅品第六起世因本經卷第六阿脩羅品下四天王品第七三十三天品第八起世因本經卷第七三十三天品中起世因本經卷第八三十三天品下[門@(豆*斤)]戰品第九起世因本經卷第九刧住品第十住世品第十一㝡勝品第十二起世因本經卷第十㝡勝品下右隋大業年天竺三藏達摩笈多於東都翻經舘譯見內典錄沙門彥琮行矩等筆受樓炭經一部六卷(或五卷或八卷一百▆八紙第譯 或云大樓炭經 凡十三品)佛說樓炭經卷第一閻浮利品第一鬱單日品第二轉輪王品第三泥?品第四佛說樓炭經卷第二阿須輪品第五龍鳥品第六高善士品第七佛說樓炭經卷第三四天王品第八忉利天品第九佛說樓炭經卷第四忉利天品之餘佛說樓炭經卷第五戰[門@(豆*斤)]品第十三小刧品第十一災變品第十二佛說樓炭經卷第六天地成品第十三右西晉沙門釋法立於惠帝代共法炬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長阿含十報法經一部二卷(亦名多增道章經或云十報經三十一紙)長阿含十報法經上(後漢安世高譯)長阿含十報法經下右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僧祐錄中本起經一部二卷(或云太子中本起經五十五紙或無中字▆長阿含經 凡十五品)佛說中本起經卷上中本起經轉法輪品第一中本起經現變化品第二中本起經化迦葉品第三中本起經度瓶沙王品第四中本起經舍利弗大目連來學品第五中本起經還本國品第六佛說中本起經卷下中本起經須達品第七中本起經誘客齊品第八中本起摩訶比耶瞿彌來作比丘尼品第九中本起經無常品第十中本起經自愛品第十一中本起經大迦葉始來學品第十二中本起經度柰女品第十三中本起經尼揵問疑品第十四中本起經佛食麥品第十五右後漢建安十二年西域沙門曇果譯康孟詳度語見始興錄上三經十卷同帙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八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受歲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苦陰經一卷(供城六紙蒲州五紙)釋摩男本經一卷(一名五陰因事經 供城五紙蒲州四紙)樂想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二紙)苦陰因事經一卷(供城六紙蒲州六紙)漏分布經一卷(供城八紙蒲州七紙)梵志計水淨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三紙)諸法本經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阿䅶風經一卷(晉言依次 供城七紙蒲州六紙)瞿曇彌記果經一卷(供城八紙蒲州七紙)善生子經一卷(供城八紙蒲州七紙)瞻婆比丘經一卷(或云瞻波 供城四紙蒲州三紙)伏淫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魔嬈亂經一卷(一名魔王入目連蘭腹經 供城九紙蒲州八紙)弊魔試目連經一卷(供城六紙蒲州五紙)數經一卷(供城六紙蒲州四紙)賴吒和羅經一卷(一名羅漢頼吒和羅經 供城十二紙蒲州十一紙)三歸五戒慈心猒離功德經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梵志頞羅延問種尊經一卷(或云頞波羅延 供城八紙蒲州七紙)須達經一卷(亦名長者須達經或名須達長者經 供城四紙蒲州四紙)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梵摩喻經一卷(供城十紙蒲州九紙)尊上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意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鸚鵡經一卷(亦名兜調經或作兇者誤也 供城十紙蒲州九紙)兜調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應法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泥?經一卷(或云中阿含泥黎經 供城十四紙蒲州十二紙)優波夷墯舍迦經一卷(供城五紙蒲州四紙)齊經一卷(一名持齋經 供城五紙蒲州四紙)鞞摩肅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亦直云十支經 供城三紙蒲州三紙)邪見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箭喻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普法義經一卷(一名具法行經亦名普義經 供城十紙蒲州九紙)廣義法門經一卷(供城十紙蒲州九紙)誡德香經一卷(或云戒德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四人出現世閒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三紙)須摩提女經一卷(供城八紙蒲州六紙)婆羅門避死經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食施獲五福報經一卷(一名施色力經一名補德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一卷(亦名頻婆 供城五紙蒲州五紙)長者子六過出家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鴦崛摩經一卷(或有作魔一名指鬘經 供城六紙蒲州六紙)鴦崛髻經一卷(供城七紙蒲州六紙)力士移山經一卷(亦直云移山經 供城六紙蒲州六紙)四未曾有法經一卷(亦云四未有經或無法字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舍利弗摩目揵連游四衢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三紙)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或云七佛姓字經 供城五紙蒲州四紙)放牛經一卷(亦云妝牛經 供城五紙蒲州四紙)緣起經一卷(亦云十二緣起經 供城三紙蒲州三紙)十一想思念如來經一卷(或云十一思惟合如來經 供城二紙蒲州一紙)四泥黎經一卷(或云四大泥黎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阿那邠邸化七子經一卷(供城五紙蒲州四紙)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或作涅槃 供城八紙蒲州七紙)佛母般泥洹經一卷(供城五紙蒲州四紙)國王不犂先尼十夢經一卷(或作泥 供城五紙蒲州五紙)五蘊皆空經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一卷(或直云十夢經或云舍衛國王十夢經或云波斯匿王十夢經 供城五紙蒲州四紙)阿難同學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三紙)七處三觀經一卷(或二卷積骨經在中 供城十九紙蒲州十七紙)聖法印經一卷(亦直云聖印經亦云慧印經天竺阿遮曇摩文圖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雜阿含經一卷(供城二十四紙蒲州二十一紙)不自守意經一卷(或云自守亦不自守經或云不自字經 供城一紙蒲州一紙)滿願子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二紙)轉法輪經一卷(或云法輪轉經京中諸藏竝是轉法輪論非是本經應須箭釋供城三紙蒲州二紙)三轉法輪經一卷(供城六紙蒲州五紙)八正道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難提釋經一卷(供城五紙蒲州四紙)馬有三相經一卷(亦云善馬有三相經 供城一紙蒲州一紙)馬有八態譬人經一卷(一名馬有八弊惡態亦直云馬有八態經 供城二紙蒲州一紙)相應相可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五陰譬喻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二紙)水沫所漂經一卷(一名河中大聚沫經一名聚沫譬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洽禪病祕要經一卷(或云治禪病祕要法無經字或云二卷或云神要祕密治病經 供城三十二紙蒲州二十八紙)摩鄧女經一卷(一名阿難為蠱道女惑經 供城三紙蒲州三紙)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二紙)摩登伽經三卷(或二卷 供城三十九紙蒲州三十四紙)舍頭諫經一卷(題云舍頭諫晉曰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名虎耳經 供城三十一紙蒲州二十六紙)雜藏經一卷(供城十一紙蒲州九紙)鬼問目連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餓鬼報應經一卷(一名目連說地獄餓鬼因緣經 供城六紙蒲州五紙)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或名阿難問事經亦云事佛吉凶經 供城六紙蒲州五紙)阿難分別經一卷(或直云分別經 供城六紙蒲州五紙)慢法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王邪經一卷(一名長者詣佛說子姉無敬經 供城五紙蒲州五紙)五母子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沙彌羅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玉耶女經一卷(供城五紙蒲州三紙)阿遬達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二紙)修行本起經二卷(一名宿行本起經 供城三十六紙蒲州三十紙)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亦云太子起瑞應經亦直云遄應本起經 供城一十六紙蒲州三十紙)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供城一百一十一紙蒲州九十五紙)法海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三紙)海八德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四十二章經一卷(供城七紙蒲州七紙)柰女?域因緣經一卷(或云柰女耆紙經 或直云柰女經有云柰耆域國者悞 供城二十一紙蒲州一十七紙)龍王兄弟經一卷(一名難龍王經亦名降龍王經 供城三紙蒲州二紙)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一卷(或云地獄報應經 供城七紙蒲州六紙)長者音恱經一卷(或云長者音恱不啇迦葉經亦直云音恱經 供城六紙蒲州五紙)禪祕要經三卷(或云禪祕要法無經字或四卷 供城九十六紙蒲州八十四紙)越難經一卷(一名難長者經一名難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七女經一卷(一名七女本經 供城七紙蒲州六紙)八師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所欲致患經一卷(供城六紙蒲州六紙)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一卷(供城五紙蒲州五紙)堅意經一卷(一名堅心正意經一名堅心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五苦章句經一卷(一名諸天五苦經一名五道章句經)(一名淨除罪盖娛樂佛法經 供城十五紙蒲州十二紙)貧窮老公經一卷(一名貧老經 供城二紙蒲州三紙)淨飯王涅槃經一卷(或加般字 供城七紙蒲州七紙)進學經一卷(或云勸進學道經 供城一紙蒲州一紙)得道梯橙錫杖經一卷(題云得道梯撜錫杖品第十二亦直云錫杖經 供城四紙蒲州三紙)鉼沙王五願經一卷(一名弗沙迦王經或作萍字 供城八紙蒲州七紙)三摩竭經一卷(一名難國王經一名須摩提女經一名慗和檀王經 供城九紙蒲州八紙)瑠璃王經一卷(或作流離 蒲州供城八紙供城蒲州七紙)生經五卷(或四卷 供城一百二十四紙蒲州一百九紙)義足經二卷(供城四十八紙蒲州四十紙)七知經一卷(或名七智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七知經右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鹹水喻經一卷(或云鹹水譬喻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鹹水喻經一卷右僧祐錄云安公錄中失譯經今開元錄編西晉末一切流攝守因經(或直云流攝經或云一切流攝經或加經字吳錄云流攝守因經一名受因經五紙)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後漢安世高譯)右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已上三經同卷四諦經(十紙)四諦經右後漢桓帝代沙門安世高於浴陽譯見僧祐錄殑伽喻經(長房錄云殑伽喻經 四紙或無喻字)佛說殑伽喻經一卷(西晉惠帝竺法炬譯)右西晉代沙門釋法炬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二經同卷本相倚致經(吳錄云大相倚致經或作猗字三紙)本相倚致經右後漢代沙門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錄緣本致經一卷(三紙)緣本致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頂生王故事經一卷(七紙)頂生王故事經一卷右西晉惠帝代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文陀竭王經一卷(四紙)佛說文陀竭王經一卷右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古來世時經一卷(六紙)佛說古來世時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一卷(四紙)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一卷右宋孝武帝大明元年沙門慧簡於鹿野寺譯見費長房錄䥫城泥犂經一卷(六紙)佛說䥫城泥犂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西域沙門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離睡經一卷(三紙)佛說離睡經一卷(西晉沙門竺法護譯)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阿那律八念經一卷(一名禪行敘意經或直云八念經舊錄云禪行檢意經 五紙)阿那律八念經一卷右漢靈帝中平二年西域沙門支曜於洛陽譯見舊錄是法非法經(五紙 出中阿含)是法非法經一卷右後漢沙門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求欲經一卷(十二紙)佛說求欲經一卷右西晉代沙門釋法炬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上上經同卷受歲經(四紙)佛說受歲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右西晉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苦陰經(六紙)佛說苦陰經右後漢失譯見費長房錄釋摩男本經(一名五陰因事經 四字經或無本字 五紙)佛說釋摩男本經右吴月氏優婆塞支謙譯見笁道祖吳錄上三經同卷樂想經(二紙)佛說樂想經一卷(西晉三藏笁法護譯)右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苦陰因事經(六紙)佛說苦陰因事經一卷(西晉沙門法炬譯)右西晉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漏分布經(八紙)漏分布經(後漢安世高譯)右後漢桓帝時沙門安世高於洛陽譯見朱士行漢錄等梵志計水淨經(二紙)佛說梵志計水淨經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上四經同卷諸法本經(一紙)諸法本經右吳支謙譯見長房錄阿耨風經(晉言依次 七紙)佛說阿耨風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笁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西域沙門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瞿曇彌記果經(八紙)瞿曇彌記果經右宋孝武帝大明元年沙門惠蘭於鹿野寺譯見費長房錄善生子經(六紙)佛說善生子經一卷(西晉沙門支法度譯)右西晉惠帝永寧元年沙門支法度譯見支敏度等錄上四經同卷瞻婆比丘經(或云瞻波 四紙)瞻婆比丘經右西晉代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伏淫經(三紙)佛說伏淫經(西晉沙門法炬譯)右西晉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魔嬈亂經(一名魔王入目連蘭腹經 九紙)魔嬈亂經一卷右後漢失譯見費長房錄弊魔試目連經一卷(六紙)弊魔試目連經一卷右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房云見舊錄數經一卷(六紙)佛說數經一卷(西晉沙門釋法炬譯)右西晉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五經同卷賴吒和羅經一卷(一名羅漢賴吒和羅經第二譯與支曜小異 十二紙)賴吒和羅經一卷右吳支謙譯見僧祐錄三歸五戒慈心猒離功德經一卷(一紙)三歸五戒慈心猒離功德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梵志頞羅延問種尊經一卷(八紙亦云頞波羅延經)佛說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笁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西域沙門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上三經同卷上三十五經十卷同帙須達經一卷(一名長者須達經四紙或名須達長者經)須達經一卷右南齊永明十年天竺沙門求那毗地於楊都毗耶離寺譯見費長房錄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一卷(四紙與舊蘆園經同本異譯)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一卷右僧祐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中咐於宋末梵摩喻經一卷(十紙或作渝字)梵摩喻經一卷右吳支謙譯見竺道祖吳錄尊上經(四紙)佛說尊上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意經一卷(三紙)佛說意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右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鸚鵡經一卷(十紙)鸚鵡經一卷右宋文帝代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兜調經一卷(四紙)佛說兜調經一卷右僧祐錄云安公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中編西晉末應法經一卷(四紙)佛說應法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右西晉沙門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泥犁經一卷(東晉孝武帝代笁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西域沙門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五經同卷優波夷墯舍迦經一卷(四紙或云優波夷墯舍經)優波夷墯舍迦經一卷右僧祐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中附於宋末齋經一卷(一名持齋經 五紙)齋經一卷右吳支謙譯見僧祐錄鞞摩肅經一卷(四紙)佛說鞞摩肅經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右宋沙門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四紙)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右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三紙亦直云十支經)佛說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邪見經一卷(二紙)佛說邪見經一卷(西晉沙門竺法護譯)右僧祐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中附於宋末已上六經同卷箭喻經一卷(四紙)佛說箭喻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普法義經一卷(亦名普義經一名具法行經第一譯 十紙)佛說普法義經一卷右後漢元嘉二年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廣義法門經一卷(十紙 第三譯 三譯一闕)佛說廣義法門經一卷右陳天嘉四年十一月十日優禪尼國沙門真諦於廣州制旨寺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三經同卷誡德香經一卷(或云戒德經 一紙)戒德香經一卷右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四人出現世間經一卷(一紙)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一卷(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右宋元嘉年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一卷(四紙)(一名波斯匿王戀祖母命?經)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一卷右西晉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須摩提女經一卷(八紙)佛說須摩提經一卷右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婆羅門避死經一卷(一紙)佛說婆羅門避死經一卷(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右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五經同卷食施獲五福報經一卷(一名施色力經 二紙失譯一名福德經)施食獲五福報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一卷(亦云頻婆五紙)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一卷右西晉惠帝代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長者子六過出家經一卷(三紙)長者子六過出家經一卷右宋孝武帝代沙門釋惠蘭於鹿野寺譯見費長房錄鴦崛魔經一卷(或作摩字一名指髻經或云指鬘 六紙)佛說鴦崛摩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右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鴦崛髻經(七紙與法護指髻同本異譯 第二譯)鴦崛髻經一卷右晉惠帝代釋法炬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力士移山經一卷(亦直云移山經 六紙)力士移山經一卷右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見僧祐錄四未曾有法經一卷(亦云四未有經或無法字二紙)四未曾有法經一卷右西晉三藏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舍利弗摩目揵連游四衢經一卷(一名舍利弗目連游諸國經 四紙)舍利弗目連游四衢經一卷右後漢獻帝代外國沙門康孟詳於洛陽譯見別錄亦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或云七佛姓字經一名婦人無延請佛經 五紙)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右曹魏代譯失譯人名見費長房錄放牛經一卷(亦云牧牛經 五紙)放牛經一卷右後秦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逍遙園譯見費長房錄緣起經(亦云十二緣起經二紙)十二緣起經一卷右龍朔元年七月九日三藏法師玄奘於玉華宮寺八桂亭譯見翻經圖沙門神晈筆受十一想念如來經一卷(或云十一思惟今願如來經 二紙)佛說十一想念如來行(宋沙門求那跋陀羅譯)右宋文帝元嘉年中沙門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四泥犁經(或云四大泥犁經 二紙)佛說四泥犁經一卷(西晉沙門竺曇無蘭等譯)右東晉孝武帝代西域沙門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阿那邠邸化七子經一卷(五紙)阿那邠邸化七子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或作涅槃字 八紙)右西晉惠帝代河內沙門白法祖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三經同卷佛母般泥洹經(五紙)佛母般泥洹經一卷(宋沙門惠簡譯)右宋孝武帝代大明元年沙門惠簡於鹿野寺譯見費長房錄國王不犁先尼十夢經(或作先泥一名國王十夢經五紙)佛說國王不犁先尼十夢經一卷右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二經同卷五蘊皆空經一卷(一紙)五蘊皆空經一卷(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景龍四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智積等筆受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或直云十夢經舊錄云舍衛國王十夢經或云波斯匿王十夢經 五紙)右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開元錄中編西晉末上四經同卷阿難同學經(四紙 出增壹阿含經)阿難同學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聖法印經(亦直云聖印經亦云惠印經 二紙)佛說聖法印經(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圖西晉代元康年笁法護譯)右西晉元康四年十二月五日沙門竺法護於酒泉郡譯見聶道真等錄竺法首筆受不自守意經(或云自守六不自守經或云不自守經一名自守意經一紙)佛說不自守意經一卷右吳支謙譯見費長房錄滿願子經(三紙)佛說滿願子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上四經同卷七處三觀經(或二卷 十九紙 內有積骨經同在中)佛說七處三觀經一卷佛說積骨經同卷右後漢元嘉元年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雜阿含經一卷(二十一紙)雜阿含經一卷古魏吳失譯見費長房錄轉法輪經一卷(或云法輪轉經 三紙京中諸藏是論非經)佛說轉法輪經右後漢沙門安世高譯見僧祐錄三轉法輪經一卷(六紙 有聖教序)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 御製佛說三轉海輪經一卷(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景龍四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等筆受)八正道經(二紙)佛說八正道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難提釋經(五紙)難提釋經一卷(西晉惠帝代法炬法立譯)右西晉惠帝代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上四經同卷馬有三相經一卷(亦云善馬有三相經 一紙)說馬有三相經一卷右後漢中平二年西域沙門支矅於洛陽譯費長房錄云見吳錄馬有八態譬人經一卷(一名馬有八弊惡態經亦直云馬有八態經 一紙)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一卷右後漢中平二年西域沙門支曜於洛陽譯費長房錄云見吳錄相應相可經一卷(二紙)佛說相應相可經一卷(西晉沙門法炬譯)右西晉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五陰譬喻經(三紙 或云五陰喻經)五陰譬喻經一卷 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水沫所漂經(一名河中大聚沫經一名聚沫譬經 三紙)佛說水沫所漂經一卷(晉沙門竺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沙門笁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五經同卷治禪病祕要經一卷(或云治禪病祕要法無經字一十三紙或云禪要祕密治病經或二卷凡治十法入聖境界有後序)治禪病祕要法一卷(或二卷)擁蘇觀柔軟四大漸入聖分尒炎境界治噎法治行者貪[婬-壬+(工/山)]患法治利養瘡法治犯戒法治禪病祕要法治樂音樂法治好歌唄偈讚法治水大猛盛因是得下法治因火大頭痛眼痛耳聾法治入地三昧見不祥事驚怖失心法治風天法右宋孝建二年九月八日居士沮渠京聲於竹園寺譯其月二十五日訖見僧祐等錄上二十七經七卷同帙摩鄧女經一卷(一名阿難為蛊道女惑經 亦云摩邵女經 第一譯 三紙)摩登女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三紙 第五譯或云登)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已上二經同卷摩登伽經一部三卷(或二卷三十九紙第四譯凡七品)摩登伽經卷上摩登伽經度性女品第一摩登伽經明往緣品第二摩登伽經卷中摩登伽經示真實品第三摩登伽經眾問品第四摩登伽經說星圖品第五摩登伽經觀災祥品第六摩登伽經卷下摩登伽經觀災祥品之餘摩登伽經明時分別品第七右吳天竺沙門竺律炎以孫權黃龍二年於楊都共支謙譯見法上錄舍頭諫經(題云舍頭諫晉曰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名虎耳經亦云虎耳意經典摩登伽經同本異出與漢世高出者少異三十一紙)舍頭諫經一卷(晉日二十八宿)右西晉竺法護譯見釋道安錄雜藏經(十一紙與鬼問目連餓鬼報應目連說地獄餓鬼緣等四本同體異名別譯見寶唱錄)佛說雜藏經(東晉沙門法顯譯)右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於楊都譯見寶唱錄鬼問目連經(四紙 第一譯)佛說鬼問目連經一卷(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開元錄已上二經同卷餓鬼報應經(一名目連說地獄餓鬼因緣經 二紙 第三譯)餓鬼報應出雜藏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僧祐錄云阿難問事經亦云事佛吉凶經第一譯六紙)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阿難分別經一卷(或直名分別經 六紙)阿難分別經一卷右西秦乞伏代釋聖堅譯見法上錄?法經一卷(二紙)佛說?法經一卷(西晉沙門法炬譯)右西晉惠帝代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玉耶經一卷(一名長者詣佛說子婦無信經一名七婦經 第二譯 五紙)玉耶經一卷右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於揚都謝鎮頭西寺譯見費長房錄五母子經一卷(二紙 第一譯)五母子經一卷右吳代支謙譯見費長房錄沙彌羅經一卷(二紙 第二譯)沙彌羅經一卷右三秦失譯僧祐錄云安公開中異經見費長房錄玉耶女經(五紙 第一譯 或無女字)玉耶女經一卷右僧祐錄安公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中編西晉代阿遬達經(三紙 第三譯)阿遬達經右宋文帝代求那跋陀羅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五經同卷修行本起經一部二卷(第三譯一名宿行本起經三十六紙 凡四品)佛說修行本起經卷上(後漢竺大力譯)修行本起經現變品第一修行本起經誡藝品第二佛說修行本起經卷下修行本起經游觀品第三修行本起經出家品第四右後漢西域沙門竺大力以獻帝建安二年三月於洛陽譯見始興錄上十六經十卷同帙太子本起瑞應經一部二卷(亦云太子瑞應本起經 亦云中本起經 三十六紙 亦云瑞應本起經 第四譯)佛說太子本起瑞應經上佛說太子本起瑞應經下右吳黃武年月氏優婆塞支謙譯魏河東王植詳定見始興錄(陳郡謝鏘吴郡張詵等筆受)過去現在因果經一部四卷(第六譯一百一十一紙 或五卷)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宋世元嘉年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二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三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四右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於荊州辛寺譯見始興錄等法海經一卷(第二譯 四紙)佛說法海經一卷右西晉惠帝代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海八德經(出法上錄 第三譯 三紙)佛說海八德經一卷右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見法上錄四十二章經一卷(七紙兩本闕一舊錄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四十二章經一卷右後漢明帝永平十年天笁沙門迦葉摩騰共笁法蘭於洛陽白馬寺譯見舊錄及朱士行漢錄等此經是漢地經法之祖也已上三經同卷柰女?域經一卷(或云柰女耆域因緣經或直云柰女經 第一譯 十五紙)佛說柰女?域經一卷右後漢代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見內典錄龍王兄弟經(一名難龍王經 亦名降龍王經三紙 第一譯 兩譯一闕)佛說龍王兄弟經一卷(吳黃武年支謙譯)右吴支謙譯見費長房錄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或云地獄報應經第一譯兩本一闕 七紙)佛說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同卷長者音恱經一卷(或云長者音恱不蘭迦葉經第一譯兩本闕一亦云音恱經)長者音恱經一卷右吳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上九經十卷同帙禪祕要經一部三卷(三譯一闕第二譯九十六紙或云禪祕法經字或四卷或五卷)禪祕要經卷上(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禪祕要經卷中禪祕要經卷下右姚秦三藏鳩摩羅什於常安逍遙園譯見費長房錄越難經(寶唱錄云日難長者經第一譯三譯二闕一名難經 二紙)佛說越難經一卷右西晉清信士聶承遠譯見費長房錄七女經(一名七女本經七紙)七女經一卷(吴黃武支謙譯)右吳支謙譯見僧祐錄八師經一卷(四紙 第一譯 兩譯闕一)佛說八師經一卷(吳黃武支謙譯)右吳支謙譯見竺道祖吳錄等所欲致患經一卷(第一譯 六紙 二本 闕一)佛說所欲致患經一卷右西晉太安三年正月三藏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阿闍世王問五?經(兩本闕一 第二譯 五紙)阿闍世王問五?經一卷(西晉沙門法炬譯)右西晉惠帝代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上五經同卷堅意經一卷(一名堅心正意經 第一譯二本闕一名堅心經 二紙)佛說堅意經一卷(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五苦章句經(一名諸天五苦經一名道章句經一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經十七紙第一譯闕一兩譯)五苦章句經(一名諸天五苦經)右東晉孝武帝代沙門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同卷貧窮老公經一卷(一名貧老經第 二譯兩譯闕一 三紙)佛說貧窮老公經一卷右宋孝武帝代大明元年沙門惠簡於鹿野寺譯見費長房錄淨?王涅槃經(或加般字第二譯七紙 兩譯闕一)佛說淨餅王般涅槃經右宋居士沮渠京聲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進學經(或云勸進學道經三本闕二第二譯 一紙)佛說進學經一卷(宋居士沮渠京聲譯)右宋居士沮渠京聲於揚都譯見費長房錄得道梯凳錫杖經(題云得道梯凳經錫杖品第十二亦直云錫杖經四紙)錫杖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上四經同卷瓶沙王五願經(一名弗沙迦王經 或作蓱字第一譯 三譯二闕 八紙)蓱沙王五願經右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三摩竭經(一名難國王經一名怒和檀王經 九紙)三摩竭經一卷(吴世笁律頭炎譯)右吳代天竺沙門竺律炎於楊都譯見始興錄琉璃王經(八紙 第二譯兩譯闕一)琉璃王經一卷(晉代竺法護別譯)右西晉竺法護譯見僧祐錄已上三經同卷上十五經七卷同帙生經一部五卷(或四卷 寶唱云論生一百二十四紙 第一譯)生經卷第一(兩譯闕一 凡有五十五經西晉笁法護譯)佛說那頼經第一佛說分衛比丘經第二佛說和難經第三佛說耶業自活經第四佛說是我所經第五佛說野雞經第六佛說前世諍女經第七佛說墯珠著海中經第八佛說栴闍摩暴志謗佛經第九佛說鼈獼猴經第十佛說五仙人經第十一佛說舅甥經第十二生經卷第二(黎西晉世竺法護譯)佛說閑居經第十三佛說舍利弗般泥洹經第十四佛說子命過經第十五佛說比丘各言志經第十六佛說迦旃延說無常經第十七佛說和利長者問事經第十八佛說心揔持經第十九佛說護諸比丘祝經第二十佛說吉祥祝經第二十一佛說揔持經第二十二生經卷第三(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所欣釋經第二十三佛說國王五人經第二十四佛說蠱狐鳥經第二十五佛說比丘疾病經第二十六佛說審祼[彰-章+并]子經第二十七佛說腹使經第二十八佛說第子過命經第二十九生經卷第四(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水牛經第三十佛說菟王經第三十一佛說無懼經第三十二佛說五百幼童經第三十三佛說毒草經第三十四佛說龞喻經第三十五佛說菩薩曾為龞王經第三十六佛說毒喻經第三十七佛說誨子經第三十八佛說負為牛者經第三十九佛說光華梵志經第四十佛說變悔喻經第四十一佛說馬喻經第四十二佛說比丘尼現變經第四十三佛說孤獨經第四十四生經卷第五(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梵志經第四十五佛說君臣經第四十六佛說沙竭國烏王經第四十七佛說蜜具經第四十八佛說草驢駝經第四十九佛說雜讚經第五十佛說孔雀經第五十一佛說仙人撥劫經第五十二佛說清信士阿夷扇持父子經第五十三佛說夫婦經第五十四佛說譬喻經第五十五右西晉竺法護見聶道真錄義足經一部二卷(五十二紙 第一譯 兩譯 闕一或云八雙 十六輩卷)佛說義足經卷上(吳黃武年支謙譯 八雙 十六輩卷)禁貪第一卷優填王第二卷須陀利第三卷摩竭梵志第四卷鏡面王第五卷老少俱死第六卷彌勒難第七卷勇辭梵志第八卷摩因提梵志第九卷異學埆飛第十卷佛說義足經卷下猛觀梵志第十一卷法觀梵志第十二卷兜勒梵志第十三卷蓮華色比丘尼第十四卷子父共會第十五卷惟樓勒太子第十六卷右吳支謙譯見竺道祖吳錄上二經七卷同帙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錄第十九
金藏第 098 冊 No. 1276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第5卷-第20卷)
新編入錄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二十 纓
(京兆華嚴寺沙門釋玄逸撰)
小乘經單譯有八十七部(▆二百二十二卷十七帙合七十四小經為二十軸 計一百六十八卷)正法念處經七十卷(七帙 供城一千四百一十三紙蒲州一千二百五紙)佛本行集經六十卷(六帙 供城一千八五紙蒲州八百七十七紙)本事經七卷(供城一百一十八紙蒲州九十五紙)興起行經二卷(亦名嚴試宿緣經 供城三十六紙蒲州三十一紙)業報差別經一卷(供城一十八紙蒲州一十五紙)大安般守意經二卷(亦直云大安般經或無大字安公云小安般經或一卷 供城三十四紙蒲州三十紙)陰持入經二卷(或云除持入誤也或一卷亦云住陰持入經 供城二十二紙蒲州二十紙)處處經一卷(供城一十七紙蒲州一十五紙)罵意經一卷(供城十七紙蒲州十五紙)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供城十八紙蒲州十五紙)出家緣經一卷(一名出家因緣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阿含正行經一卷(一名正意經 供城四紙蒲州四紙)十八泥犂經一卷(或云十八地獄經 供城七紙蒲州六紙)法受塵經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禪行法想經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揵陀國王經一卷(或無國字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一卷(一名長者天惱三處經亦云三處惱經 供城三紙蒲州三紙)須摩提長者經一卷(一名會諸佛前亦名如來所說示現眾生 供城九紙蒲州八紙)八關齋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阿鳩留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孝子經一卷(亦云孝子報恩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阿難四事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未生怨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四願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五百弟子自說本緣經一卷(或云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亦云五百弟子自說本末經亦云五百弟子本起經 供城二十四紙蒲州二十一紙)黑氏梵志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猘狗經一卷(祐云與?狗同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分別經一卷(供城六紙蒲州五紙)羅云忍辱經一卷(或直云忍辱經 供城四紙蒲州三紙)大迦葉本經一卷(或無大字 供城六紙蒲州五紙)四自侵經一卷(供城五紙蒲州五紙)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時非時經一卷(或直云時經 供城三紙蒲州二紙)自受經一卷(或云自受不自受經 供城五紙蒲州五紙)中心經一卷(亦云中心正行經或云大忠心經亦云小忠心經 供城六紙蒲州五紙)見正經一卷(一名生死變識經 供城九紙蒲州八紙)阿難七夢經一卷(亦直云七夢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大魚事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呵鵰阿那含經一卷(一名荷鵰或作梵字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燈指因緣經一卷(供城十一紙蒲州九紙)十二品生死經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婦人遇辜經一卷(一名婦遇對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四天王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三紙)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一卷(供城五紙蒲州四紙)五無返復經一卷(一名五有返覆大義經或作附字 供城三紙蒲州二紙)罪福報應經一卷(一名轉輪五道罪福報應經亦云輪轉五道經亦云五道輪經 供城四紙蒲州四紙)佛大僧大經一卷(供城八紙蒲州七紙)摩達國王經一卷(或元國王字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耶祇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二紙)末羅王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旃陀越國王經一卷(或無國王字 供城三紙蒲州三紙)五恐怖世經一卷(或云五恐怖經 供城三紙蒲州三紙)弟子死復生經一卷(或云死亾更生經 供城七紙蒲州六紙)懈怠耕者經一卷(或云懈怠耕兒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辯意長者子經一卷(或云長者辯意經或加所問字 供城十紙蒲州九紙)無垢優婆夷問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賢者五福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天請問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僧護經一卷(或云僧護因緣經 供城二十三紙蒲州二十紙)無上處經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護淨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木梙子經一卷(或作患字或作環子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盧志長者因緣經一卷(供城十二紙蒲州十紙)五王經一卷(供城五紙蒲州五紙)出家功德經一卷(非是賢愚中抄出者 供城六紙蒲州五紙)栴檀樹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頞多和多?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普達王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佛滅度後棺?葬送經一卷(反比丘誦經亦名陀丘經 供城四紙蒲州三紙)梵摩難國王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鬼子母經一卷(供城四紙蒲州四紙)父母恩難報經一卷(亦云勤報 供城一紙蒲州一紙)孫多耶致經一卷(或云梵志孫多耶致經 供城三紙蒲州三紙)新歲經一卷(供城七紙蒲州六紙)群牛譬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九撗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禪行三十七經一卷(或云禪行三十七品 供城三紙蒲州三紙)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一卷(供城一紙蒲州一紙)比丘聽施經一卷(一名聽施比丘經 供城四紙蒲州三紙)身觀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二紙)無常經一卷(亦名三啟經 供城三紙蒲州三紙)八無睱有睱經一卷(或云有睱無睱 供城五紙蒲州五紙)長爪梵志請問經一卷(供城三紙蒲州三紙)譬喻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略教誡經一卷(供城二紙蒲州二紙)療痔病經一卷(亦云療痔瘻經 供城二紙蒲州二紙)正法念處經一部七十卷(一千四百一十三紙七帙凡有七品從天品中第四卷已下別列三十二天及夜摩天)正法念處經序正法念處經卷第一十善業道品第一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善業道品之二正法念處經卷第三生死品第二正法念處經卷第四生死品之二正法念處經卷第五生死品之三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地獄品第三正法念處經卷第七地獄品之二正法念處經卷第八地獄品之三正法念處經卷第九地獄品之四正法念處經卷第十地獄品之五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一地獄品之六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二地獄品之七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三地獄品之八正法念處經卷第十四地獄品之九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五地獄品之十正法念處經卷第十六餓鬼品第四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七餓鬼品之二正法念處經卷第十八畜生品第五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九畜生品之二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畜生品之三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一畜生品之四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二觀天品第六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三觀天品之二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四觀天品之三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五觀天品之四天品之四三十三天初觀天品第四之四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六觀天品之五天品之五三十三天之二觀天品之六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七觀天品之七天品之六三十三天之三觀天品之八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八觀天品之九天品之七三十三天之四觀天品之十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九觀天品之十一天品之八三十三天之五觀天品之十二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觀天品之十三天品之九三十三天之六觀天品之十四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一觀天品之十五天品之十三十三天之七觀天品之十六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二觀天品之十七天品之十一三十三天之八觀天品之十八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三觀天品之十九天品之十二三十三天之九觀天品之二十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四觀天品之二十一天品之十三三十三天之十觀天品之二十二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五觀天品之二十三天品之十四三十三天之十一觀天品之二十四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六觀天品之二十五天品之十五夜摩天之初觀天品之二十六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七觀天品之二十七天品之十六夜摩天之二觀天品之二十八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八觀天品之二十九天品之十七夜摩天之三觀天品之三十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九觀天品之三十一天品之十八夜摩天之四觀天品之三十二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觀天品之三十三天品之十九夜摩天之五觀天品之三十四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一觀天品之三十五天品之二十夜摩天之六觀天品之三十六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二觀天品之三十七天品之二十一夜摩天之七觀天品之三十八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三觀天品之三十九天品之二十二夜摩天之八品之四十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四品之四十一天品之二十三夜摩天之九品之四十二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五品之四十三天品之二十四夜摩天之十觀天品之四十四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六觀天品之四十五天品之二十五夜摩天之十一觀天品之四十六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七觀天品之四十七天品之二十六夜摩天之十二觀天品之四十八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八觀天品之四十九天品之二十七夜摩天之十三觀天品之五十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九觀天品之五十一天品之二十八夜摩天之十四觀天品之五十二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觀天品之五十三天品之二十九夜摩天之十五觀天品之五十四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一觀天品之五十五天品之三十夜摩天之十六觀天品之五十六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二觀天品之五十七天品之三十一夜摩天之十七觀天品之五十八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三觀天品之五十九天品之三十二夜摩天之十八觀天品之六十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四觀天品之六十一天品之三十三夜摩天之十九觀天品之六十二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五觀天品之六十三天品之三十四夜摩天之二十觀天品之六十四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六觀天品之六十五天品之三十五夜摩天之二十一觀天品之六十六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七觀天品之六十七天品之三十六夜摩天之二十二觀天品之六十八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八觀天品之六十九天品之三十七夜摩天之二十三觀天品之七十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九觀天品之七十一天品之三十八夜摩天之二十四觀天品之七十二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觀天品之七十三天品之三十九夜摩天之二十五觀天品之七十四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一觀天品之七十五天品之四十夜摩天之二十六觀天品之七十六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二觀天品之七十七天品之四十一夜摩天之二十七觀天品之七十八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三觀天品之七十九天品之四十二夜摩天之二十八觀天品之八十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四身念處品第七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五身念處品之二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六身念處品之三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七身念處品之四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八身念處品之五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九身念處品之六正法念處經卷第七十身念處品之七右後魏興和元年婆羅門瞿曇般若留支於鄴城大丞相高澄第譯見費長房錄沙門曇林僧昉等筆受佛本行集經一部六十卷(一千五紙凡六十一品 六帙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卷第一發心供養品第一佛本行集經卷第二發心供養品中佛本行集經卷第三發心供養品下受決定記品第二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受決定記品下賢刧王種品第三佛本行集經卷第五賢刧王種品下上記兜率品第四佛本行集經卷第六上記兜率品下佛本行集經卷第七俯降王宮品第五樹下託生品第六佛本行集經卷第八樹下託生品下從園還城品第七佛本行集經卷第九從園還城品下相師占看品第八佛本行集經卷第十相師占看品下私陀問瑞品第九佛本行集經卷第十一姨母養育品第十習學伎藝品第十一佛本行集經卷第十二遊戲觀屬品第十二角術爭婚品第十三佛本行集經卷第十三角術爭婚品下常飾納妃品第十四佛本行集經卷第十四常飾納妃品下空聲觀厭品第十五出逢老人品第十六佛本行集經卷第十五淨?王夢品第十七道見病人品第十八路逢死尸品第十九耶輸陀羅夢品第二十佛本行集經卷第十六耶輸陀羅夢品下捨宮出家品第二十一佛本行集經卷第十七捨宮出家品下?髮染衣品第二十二佛本行集經卷第十八?髮染衣品下車匿等還品第二十三佛本行集經卷第十九車匿等還品中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車匿等還品下觀諸異道品第二十四王使往還品第二十五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一王使往還品下問阿羅還第二十六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二問阿羅品下荅羅摩子品第二十七勸受世利品第二十八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三勸受世利品下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四勸受世利品下精進苦行品第二十九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五精進苦行品下向菩提樹品第三十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六向菩提樹品中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七向菩提樹品下魔怖菩薩品第三十一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八魔怖菩薩品中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九魔怖菩薩品下菩薩降魔品第三十二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菩薩降魔品下成無上道品第三十三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一昔興魔競品第三十四二啇奉食品第三十五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二二啇奉食品下梵天勸請品第三十六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三梵天勸請品下轉妙法輪品第三十七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四轉妙法輪品下耶輸陀因緣品第三十八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五耶輸陀因緣品下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六耶輸陀宿緣品第三十九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七富婁那出家品第四十那羅陀出家品第四十一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八那羅陀出家品下娑毗耶出家品第四十二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九娑毗耶出家品下教化兵將品第四十三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教化兵將品下迦葉三兄弟品第四十四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一迦葉三兄弟品中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二迦葉三兄弟品下優波斯那品第四十五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三優波斯那品下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四布施竹園品第四十六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五布施竹園品下大迦葉因緣品第四十七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六大迦葉因緣品中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七大迦葉因緣品下跋陀羅夫婦因緣品第四十八舍利目連因緣品第四十九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八舍利目連因緣品下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九五百比丘因緣品第五十斷不信人行品第五十一說法儀式品第五十二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說法儀式品下比丘違教品第五十三尸葉佛本生地品第五十四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一尸葉佛本生地品下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二憂陀夷品第五十五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三憂陀夷因緣品下憂波離品第五十六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四憂波離品中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五憂波離因緣品下羅睺羅因緣品第五十七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六羅睺羅品下難陀出家因緣品第五十八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七難陀因緣品下婆提唎迦等因緣品第五十九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八婆提唎迦等因緣品中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九婆提唎迦等因緣品下摩尼婁陀品第六十佛本行集經卷第六十摩尼婁陀品下阿難因緣品第六十一右隨開皇七年七月天笁三藏闍那崛多於京師興善寺譯見費長房錄沙門僧曇學士費長房劉馮等筆受本事經一部七卷(一百一十紙 凡有三品)本事經卷第一一法品第一本事經卷第二一法品第一之二本事經卷第三二法品第二本事經卷第四二法品第二之二本事經卷第五二法品第二之三本事經卷第六三法品第三本事經卷第七三法品第三之二右永徽元年九月十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其年十一月八日功畢見內典錄沙門靜邁神昉等筆受興起行經一部二卷(一名十緣經三十六紙亦名嚴誡宿緣經題云出雜藏凡有十緣)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一名嚴誡宿緣經出雜藏)孫陀利宿緣緣第一奢彌跋宿緣第二頭痛宿緣第三骨節煩疼因緣經第四背痛宿緣經第五木槍刺脚宿緣經第六佛說興起行經卷下地婆達兜擲石緣經第七婆羅門女旃沙謗佛緣經第八食馬麥宿緣經第九苦行宿緣經第十右後漢獻帝外國沙門康孟詳譯見吳錄亦見費長房錄業報差別經一卷(十四紙或加首伽長者字 兩譯闕一)佛說業報差別經一卷(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右隨開皇二年三月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見費長房錄釋智鉉筆受上三經十卷同帙大安般守意經一卷(亦直云大安般經或無大字安公云小安般經或三卷或二十七紙若有序印三十紙)佛說大安般守意經一卷(後漢安世高等於洛陽白馬寺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陰持入經一卷(或二卷亦云住陰持入亦云除字誤也二十二紙)陰持入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處處經一卷(十七紙)佛說處處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罵意經一卷(十七紙)佛說罵意經一卷(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十八紙)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出家經(一名出家因緣經 一紙)佛說出家經一卷(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阿含正行經一卷(一名正意經 四紙)阿含正行經一卷(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十八泥梨經一卷(或云十八地獄經 七紙)十八泥梨經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法受塵經(一紙)佛說法受塵經(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僧祐錄禪行法想經(一紙)禪行法想經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僧祐寶唱二錄已上五經同卷揵陀國王經一卷(或無國字 二紙)揵陀國王經(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高譯見費長房錄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一名長者▆惱經亦云三處惱經 三紙)長者子懊惱三處經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須摩提長者經一卷(一名會諸佛前亦名如來所說現眾生 九紙)佛說須摩提長者經一卷(一名會諸佛前)右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三經同卷八開齋經一卷(一名八法善宿經二紙 或無關字)佛說八齋經一卷右宋居士沮渠京聲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阿鳩留經一卷(四紙)佛說阿鳩經一卷右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開元錄中附於漢末孝子經一卷(亦云孝子報恩經 二紙)佛說孝子經一卷右僧祐錄云安夫譯經開元錄中編西晉代阿難四事經一卷(四紙)阿難四事經一卷(吳黃武年支謙譯)右吳支謙譯見僧祐錄未生怨經一卷(四紙)佛說未生怨經一卷右吳支謙譯見費長房錄四願經一卷(三紙)四願經一卷(吴黃武年支謙譯)右吳支謙譯見竺道祖吳錄上六經同卷上十九經八卷同帙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一卷(或云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二十四紙 亦云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亦云五百弟子本起經 凡有三十品 或加闕字)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一卷(西晉▆▆年▆法▆譯)大迦葉品第一(十九偈)舍利弗品第二(十偈)摩訶目揵連品第三(十五偈)輪提陀品第四(淨除 十七偈)須曼品第五(善念 十四偈)輪論品第六(朋? 十一偈)凡?品第七(取善 八偈)賔頭盧品第八(乞聞門 十一偈)貨竭品第九(善來 二十二偈)難陀品第十(欣樂 十二偈)夜邪品第十一(名聞 二十六偈)尸利羅品第十二(二十偈)薄拘盧品第十三(賣姓 十二偈)摩呵䣯品第十四(大長 十二偈)優為迦葉品第十五(八偈)迦邪品第十六(提取 十五偈)樹提衢品第十七(三十偈)賴吒和羅品第十八(二十六偈)貨提品第十九(二十七偈)禪承迦葉品第二十(十一偈)朱利槃特品第二十一(八偈)醍醐施品第二十二(二十七偈)阿那律品第二十三(無獵 九偈)彌迦弗品第二十四(鹿子 十四偈)羅雲品第二十五(十偈)難提品第二十六(十偈)颰提品第二十七(十九偈)羅槃颰提品第二十八(十四偈)摩頭惒律致品第二十九(十一偈)世尊品第三十(三十七偈)右西晉太安二年五月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黑氏梵志經一卷(三紙)黑氏梵志經一卷右吴支謙譯費長房云見別錄猘狗經一卷(僧祐云與?狗同 二紙)佛說猘狗經一卷(吳支謙譯)右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見費長房錄分別經一卷(僧祐云與阿難分別經等同本者非也六紙)佛說分別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右西晉竺法護譯於江左譯見費長房錄羅云忍辱經一卷(或直云忍辱經 四紙)佛說羅云忍辱經一卷(西晉惠帝代笁法炬譯)右西晉惠帝代釋法炬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大迦葉本經一卷(或無大字 六紙)佛說大迦葉本經一卷(西晉代笁決護譯)右西晉竺法護譯見僧祐錄四自侵經一卷(五紙)四自侵經一卷(西晉代笁法護譯)右西晉笁法護譯見僧祐錄上六經同卷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三紙)佛說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西晉惠帝代竺法炬譯)右西晉惠帝代釋法炬於洛陽譯費長房云見舊錄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一卷(二紙)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西晉惠帝代法炬等譯)右西晉惠帝代沙門釋法炬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時非時經一卷(一名時經 三紙 法炬譯者非 凡有三分)佛說時非時經冬初春初夏初右外國沙門若羅嚴譯見經後記既莫知帝代難可編記開元錄中附西晉錄舊云法炬譯者非也自愛經一卷(或云自愛不自愛經 五紙)自愛經一卷右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中心經一卷(亦云中心正行經或云大忠心經亦云小忠心經 六張)佛說中心經右東晉孝武帝代西域沙門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頭西寺譯見費長房錄見正經一卷(一名生死變識經 九紙)見正經一卷(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同卷阿難七夢經一卷(亦直云七夢經二紙一名阿難八夢經 或無八字)阿難七夢經(東晉孝武帝代笁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沙門竺曇無蘭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大魚事經一卷(二紙)佛說大魚事經一卷(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呵鵰阿那含經一卷(一名苛鵰阿那含經或作哥字一名阿眆阿那含經二紙)佛說呵鵰阿那含經(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沙門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燈指因緣經一卷(十一紙)燈指因緣經(後秦弘始年羅什譯)右後秦沙門鳩摩羅什於常安逍遙園譯見李廓錄已上四經同卷十二品生死經一卷(紙)十二品生死經右宋文帝代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婦人遇?經一卷(一名婦遇對經 二紙)佛說婦人遇?經(西秦聖堅譯)右西秦釋聖堅譯見始興錄四天王經一卷(三紙)佛說四天王經(宋元嘉年代沙門智嚴譯)右宋元嘉四年涼洲沙門智嚴寶雲於楊州枳園寺譯見僧祐錄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一卷(五紙)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宋文帝代求那跋陀羅譯)右宋文帝代求那跎羅於揚都譯見費長房錄上四經同卷五無返復經一卷(一名五返復大義經或作附字 三紙)佛說五無返復經右宋居士沮渠京聲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罪福報應經一卷(一名轉輪五道罪福報應經亦云輪轉五道經 亦云五道輪經 一名分別應經 四紙)佛說罪福報應經右宋文帝代求那跋陀羅譯見費長房錄佛大僧大經一卷(八紙)佛說佛大僧大經(宋孝帝代沮渠京聲譯)右宋居士沮渠京聲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三經同卷摩達國王經一卷(二紙)佛說摩達國王經(宋孝武帝代沮渠京聲譯)右宗居士沮渠京聲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耶祇經一卷佛說耶祇經(宋孝武代沮渠京聲譯)右宋居士沮渠京聲於揚都譯見費長房錄未羅王經一卷(二紙)佛說未羅王經(宋孝武帝代沮渠京聲譯)右宋居士沮渠京聲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旃陀越國王經一卷(或無國王字三紙)佛說旃陀越國王經右宋孝武帝代居士沮渠京聲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五恐怖世經一卷(或無世字 二紙)五恐怖世經(宋孝武帝代沮渠京聲譯)右宋孝武帝代沮渠京聲於楊都譯見費長房錄弟子無復生經一卷(或云死已更生經 七紙)弟子死復生經右宋居士沮渠京聲見費長房錄懈怠耕者經一卷(或云懈怠耕兒經三紙 或云耕兒)佛說懈怠耕者經(宋孝武帝惠蘭譯)右宋孝武帝代大明元年沙門惠簡於鹿野寺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三經同卷辯意長者子經一卷(或云長者辯意經十紙或加所問字)說辯意長者子所問經(後魏世法場譯)右後魏進武帝時沙門法場於洛陽譯見法上錄無垢優婆夷問經一卷(三紙)無垢優婆夷問經(東魏興和年代瞿曇般若留支譯)右東魏興和四年瞿曇般若留支於鄴都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二經同卷上三十三經十卷同帙賢者五福經一卷(二紙 或加德字)佛說賢者五福德經右西晉惠帝代河內沙門白法祖譯見費長房錄天請問經一卷(二紙)天請問經右貞觀二十二年三月二十日三藏法師玄奘於弘福寺翻經院譯見內典錄沙門辯機筆受已上二經同卷僧護經一卷(或云僧護因緣經 二十三紙 提云因緣僧護經)佛說因緣僧護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無上處經一卷(一紙)佛說無上處經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護淨經一卷(二紙)佛說護淨經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木梙子經一卷(或作患字 二紙 或作緣字)佛說木梙子經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已上三經同卷盧志長者經一卷(十二紙 或加因緣字)盧志長者因緣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五王經一卷(五紙)佛說五王經右東失譯見開元錄出家功德經一卷(此本佛在毗舍離園為教事子婢曇摩謂記秦言勇軍說不知譯人 六紙)佛說出家功德經右三秦失譯見開元錄已上二經同卷栴檀樹經一卷(三紙)佛說栴檀樹經右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開元錄中附於漢末頞多和多?經(二紙)佛說頞多和多?經右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開元錄中編西晉代普達王經(四紙)佛說普達王經右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開元錄中附西晉代佛滅度後棺?葬送經(一名比丘師經亦名師比丘經四紙)佛滅度後棺?葬送經右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開元錄中附西晉代已上四經同卷梵摩難國王經(二紙)佛說梵摩難國王經右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開元錄中附西晉代鬼子母經(四紙)佛說鬼子母經右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開元錄中附西晉代父母恩難報經(亦云勤報一紙)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後漢安世高譯)右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孫多耶致經一卷(或云梵志孫多耶致經三紙)孫多耶致經右吳支謙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新歲經一卷(四紙)佛說新歲經右東晉孝武帝代笁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羣牛譬經一卷(二紙)羣牛譬經(西晉代法炬等譯)右西晉惠帝代釋法炬於洛陽譯見費長房錄九撗經一卷(二紙)佛說九撗經(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禪行三十七品經一卷(或無品字 三紙)佛說禪行三十七品(出雜阿含 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寶唱錄已上四經同卷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一卷(一紙)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右西晉惠帝代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比丘聽施經一卷(亦名聽施比丘經 四紙)比丘聽施經右東晉孝武帝代竺曇無蘭於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身觀經一卷(三紙)身觀經(西晉竺法護譯)右西晉竺法護譯見費長房錄無常經一卷(亦名三啟經 三紙)佛說無常經(亦名三啟經 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大后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八有睱無睱經(五紙)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 御制佛說八無睱有睱經(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天后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已上五經同卷長爪梵志請問經一卷(三紙)長爪梵志請問經(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右大唐天后久視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義淨於東都大福先寺譯見開元錄譬喻經一卷(一紙)佛說譬喻經(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右大唐景龍四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等筆受略教誡經一卷(二紙)略教誡經右大唐景雲二年閏六月二十三日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智勝等筆受療痔病經一卷(亦云療痔瘻經 二紙)療痔病右大唐景龍四年三藏法師義淨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沙門玄傘等筆受上四經同卷上三十經十卷同帙
廣品歷章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