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號1565趙城金藏第121冊 瑜伽師地論義演(第33卷-第40卷) , 〖唐 清素.澄淨述〗.txt
金藏第 121 冊 No. 1565 瑜伽師地論義演(第33卷-第40卷)
【原經卷殘缺一版】
▆▆▆▆▆▆▆▆▆▆▆▆▆▆▆▆▆▆▆▆▆▆▆▆▆▆▆▆▆▆▆▆▆▆▆▆▆▆▆▆▆▆▆▆▆▆▆▆▆▆▆▆▆▆▆▆▆▆▆▆▆▆▆▆▆▆▆▆▆▆▆▆▆▆▆▆▆▆▆▆▆▆▆▆▆▆▆▆▆▆▆▆▆▆▆▆▆▆▆▆▆▆▆▆▆▆▆▆▆▆▆▆▆▆▆▆▆▆▆▆▆▆▆▆▆▆▆▆▆▆▆▆▆▆▆▆▆▆▆▆▆▆▆▆▆▆▆▆▆▆▆▆▆▆▆▆▆▆▆▆▆▆▆▆▆▆可依經典如理正修中道勝行論▆▆▆▆▆曰後別分二初徵後釋此初徵云何菩薩於小乘生空俗諦道理不了義經捨不修學大乘二空二諦所說了義可依經典正勤修學名法修行中道勝行耶。
論由此正法至中道行故。
演曰後釋分二▆深二列三釋此▆也由此大▆正法貫穿十三▆自行故所以依之修學不依小乘教能詮彼令不散失名為貫穿。
論一者貫穿至即彼威德。
演曰二列。
論云何貫穿至空性。
演曰三釋文分十三一貫穿補特伽羅空性二貫穿補特伽羅無我性三貫穿法空性四貫穿法無我性五貫穿增益邊六貫穿損減邊七貫穿法現觀八貫穿法現觀迴向大菩提性▆▆穿如是行者煩?眾苦不纏繞心性十貫穿二無從勝解差別十一貫穿前無我性是後因性十二貫穿到邊際空性十三貫穿即彼威德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一種至所顯故。
演曰後釋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謂由一種橫計實我都不可得也。
論此中不可得至彼受用事。
演曰二釋不可得者謂三種事一者有情事即內六根名有情事二者彼差別事即外六塵名彼差別事根由塵境知差別故三者彼受用事即中間六識於彼根塵受用苦樂名彼受用事。
論若內若外至都不可得。
演曰三結若六內根若外六塵若中間六識愚夫遍計所執實我都不可得。
論云何貫穿至無我性。
演曰二貫穿補特伽羅無我▆▆▆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唯一至所▆▆▆▆曰後▆▆▆▆▆▆▆▆▆▆▆▆▆▆。
【中闕二十一行】
▆▆▆▆▆▆▆▆▆▆▆▆▆▆▆▆▆▆▆▆▆▆▆▆▆▆▆▆▆▆▆▆▆▆▆▆▆▆▆▆▆▆▆▆▆▆▆▆▆▆▆▆▆▆▆▆▆▆▆▆▆▆▆▆▆▆▆▆▆▆▆▆▆▆▆▆▆▆▆▆言為▆▆▆▆▆不相於▆▆▆▆說所執言說自性異相可▆問何等是異彼凡愚所執六種之相荅一者不可自尋思等如文具陳。
論云何貫穿增益邊。
演曰五貫穿增益邊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二種至所顯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揔標列後別徵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差別增益。
演曰後別徵釋分二初釋差別增益後釋自性增益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後後展轉八相。
演曰後釋分二初辯八種增益後明菩薩不著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結此初也。
論一者至雜染。增益
演曰二列。
論是名八種差別增益。
演曰三結。
論此中菩薩至亦不讚美。
演曰後明菩薩不著。
論何等名為自性增益。
演曰後釋自性增益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差別至增益▆▆▆。
演曰後釋。
論云何貫穿損減。
演曰六貫▆▆減邊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一▆▆▆▆▆▆演曰後釋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三都無所有。
演曰後釋謂即於彼邪▆▆▆▆▆說彼聞說遍計所執自性本無由此執▆▆▆▆▆亦都無所有此惡取空名邪法無我▆▆▆▆▆▆現觀。
演曰七貫穿法現觀文中分▆▆▆▆▆▆▆▆▆▆▆▆▆▆▆▆順故演。
【中闕二十九行】
▆▆▆▆▆▆▆▆▆▆▆▆▆▆▆▆▆▆▆▆▆▆▆▆。
演曰後▆▆▆▆▆▆▆▆▆▆▆▆▆由法無我加行觀彼自性無染無苦。
論云何貫穿差別。
演曰十貫穿二無我勝解差別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四種至所顯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此中見差▆▆▆▆▆▆▆▆▆▆▆▆▆▆▆▆▆▆▆▆別至則不如是。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有四一見差別二極遠損減差別三於斷迷失差別四於心迷失差別此初也謂住補特伽羅等者即異生作人無我觀謂得涅槃於當來身起斷滅增上?又於所取等者謂二乘人但於所取橫計神我觀察是無於能取言說自性畢竟遠離空性不觀是無名不善觀察所▆▆▆▆▆▆▆▆▆▆煩?斷不悟法空故見差▆▆▆▆▆▆▆▆▆▆▆▆▆▆▆至則不如是。
【原經卷殘缺一版】
▆▆▆▆▆▆▆▆▆▆那生▆▆▆▆▆▆▆▆▆▆▆▆▆▆▆▆▆。
論云何貫穿▆▆▆▆▆▆▆▆▆▆▆▆▆▆▆威德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土所顯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摽後釋此初也。
論此中斷者至諸業煩?。
演曰後釋經云如千年闇室以燈燭等一念光明悉能除遣喻無始惑業若起智光一念即斷。
論復次有幾至有何差別。
演曰七明於諸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殊勝差別門文中分二初略後廣初中分二初申二問後荅二問此初也。
論謂有四種至有十三種。
演曰後荅二問。
論云何名為至趣寂聲聞。
演曰後廣中分二初明四種聲聞後辯聲聞所學菩薩所學差別有十三種初中有三一法二喻三合初中分初揔徵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變化聲聞至化作聲聞。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四一變化聲聞二增上?聲聞三迴向菩提聲聞四一向趣寂聲聞此初也。
論增上?至計為清淨。
演曰二增上?聲聞謂於聲聞乘中得人無我智及執著得法無我智計為清淨然實未得法無我智妄計為得不契正理名邪法無我智亦名增上?。
論迴向菩提至佛種姓者。
演曰三迴向菩提聲聞。
論一向趣寂至趣大菩提。
演曰四一向趣寂聲聞。
論如二王子至王之快樂。
演曰二喻如二王子者喻菩薩聲聞二種聖也相似處生者喻菩薩聲聞同依止佛聞法悟道相似之處聖智生也受王快樂者喻菩薩聲聞受佛法王涅盤快樂一於王政詩論等者佛名法王三藏教法名政詩論利他事業名工巧處此第一王子喻於菩薩第二王子則不如是喻於聲聞。
論如是於無至當知差別。
演曰三合。
論應知彼二至生依止故。
演曰後辯聲聞所學菩薩所學差別有十三種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一向趣寂至與彼相違。
演曰後別?釋文有十三一意樂二白法三智集四種類五種姓六持種七加行八威德九正行十福田十一殊勝十二因果十三生依此初也。
論又彼聲聞至白法無量。
演曰二白法。
論又彼聲聞至諸有情類。
演曰三智集。
論又彼聲聞至而是佛子。
演曰四種類。
論又彼聲聞至與彼相違。
演曰五種姓六持種二文合也聲聞雖勤精進於諦善巧心善安定不成佛種姓相故名無種姓諸佛世尊不甚攝受名不持種而諸菩薩與彼相違即顯菩薩成就佛種名有種姓諸佛攝受名持種也。
論又彼聲聞至便能造作。
演曰七加行。
論又彼聲聞至聲聞獨覺。
演曰八威德。
論及彼聲聞至勝義行故。
演曰九正行。
論又彼聲聞至未盡煩?。
演曰十福田。
論又於聲聞至所集成故。
演曰十一殊勝文分為二初勝如來後勝聲聞此初也望於聲聞一切時中如來最勝於如來最勝中諸菩薩眾復勝如來何以故由如來於此菩薩中所集成故。
論又由二緣至能令解脫。
演曰後勝聲聞文中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又由二緣應知菩薩勝彼聲聞一成熟諸有情故二成熟諸佛法故由此因緣感菩提果成熟有情能令解脫。
論譬如有人至而食用者。
演曰二喻能辦者喻菩薩修因能熟者喻菩薩得果覺慧希奇者喻菩薩自行既圓利他未滿拔眾生俱超苦海引羣品共證菩提斯乃巧慧希奇悲心不倦也非彼端然而食用者喻聲聞得果唯自受用不利他故。
論此中道理當知亦尒。
演曰三合。
論又彼聲聞至而能引發。
演曰十二因果。
論又諸聲聞至依彼聲聞。
演曰十三生依。
論復次云何至利益他事。
演曰八明善學菩薩世閒出世閒利益他事門文中分二初揔後別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諸菩薩至清淨之道。
演曰後釋。
論云何世間智。
演曰後別分二初明世間智後明出世間智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於麤品至制伏對治。
演曰後釋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云何名為麤品雜染。
演曰後釋分三一麤品雜染二中品雜染三結歸世智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在家者至解脫依止性。
演曰後釋由揔別四顛倒者揔謂四倒別謂一二由此於非解脫妄計為解脫依止性也。
論云何中品雜染。
演曰二中品雜染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已止息至皆得決定。
演曰後釋不依此修而自恃舉者不依未至而自恃舉生其喜足故於所緣繫心令住勇猛精進從此於根本住能正攝受攝受住故於色等積聚中由一合執中品煩?起便能制伏轉者起也從此為斷何以故出世閒法所對治故依止對治即令堅住從此對治能伏十二緣起愚人法無我性愚從此能於異黨邪道佛法正道皆得決定。
論由如是相至名世閒智。
演曰三結歸世智。
論云何出世間智。
演曰後明出世智文中分二初略釋後廣明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如是至名出世智。
演曰後釋此明見道斷於三界見斷隨眠。
論此復云何。
演曰廣明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即依彼至勝解善巧。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三善巧後明四無智此初也此中意說三種善巧為加行故得人見道也。
論為緣超度至觀察自心。
演曰後明四無智文中分二初揔釋後別釋此初也。
論四無智者。
演曰後別釋分三一牒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於共相至淨相無智。
演曰二列。
論由三種相至非心作故。
演曰三釋分四一共相二自相三雜染四清淨此初也一於緣生過未不現在前無作用故二於現在?那生滅無作用故三於貪等心所後自緣合所生非心作故。
論由三種相至所得故。
演曰二自相一者如前言說自性不可得者如前貫穿法空性中愚夫遍計所執言說自性都不可得二者如前由六種相如實可得者如前貫穿法無我性中彼由六相於諸凡愚遍計所執言說自性異相可得三者一切聖者無差別智之所得者即正體智之所證得。
論由三種相至三者行故。
演曰三雜染文中分三一揔摽列二別解釋三舉喻顯此初也。
論於諸趣中至名雜染生。
演曰二別解釋文中分三一明生二明轉三明行此初也於五趣中種種自體生故名生。
論即於此中至名雜染轉。
演曰二轉即於此五趣中生者自然?那生滅有流轉故一切所緣境界難調伏心轉故貪愛所潤勢力之所起故名轉。
論若於彼行至名雜染行。
演曰三行文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此標中云若於彼行有五句若如是行有六句。
論謂於一時至行煩?中。
演曰後釋分二初釋彼行五句後釋如是行六句此初也。
論又於煩?至難可安立。
演曰後釋如是行六句又生自苦等者即苦行外道自拔頭髮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謂今身併受苦後身常樂即得解脫此乃非道計道不由執著世閒但由顛倒見故由此引發自身眾苦無有猒足甘露界者體即涅盤。
論於此義中至其事應知。
演曰三舉喻顯言示現假合所設譬喻等者即如軍林等喻是也。
論由三種相至種姓相故。
演曰四清淨文中有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若由別異至見真如相。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三一明不得得相二明無為相三明種姓相此初也。
論此由九種至煩?行故。
演曰二明無為相不行世者無為不行三世故非如滅定等者無為非如滅定心心所滅一向是無言說自性不可得故是無真如相可得故是有然無定有定無二相故云是無二相非生身相者無為非是生身果報相故何以然者下論釋云超過生身因自性相故超過當來生者即超過後有生故超過?那等者超過?那展轉相續不遠離故超過趣轉易者超過五趣轉易也超過業煩?行者超過造作生死輪迴業煩?行故。
論此中種姓至無學界相。
演曰三明種姓相文中分二初約無學界相辯種姓相後約四位九相辯種姓相初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當知是無學果界相者界是因義謂生無學果之因相也。
論於現法中至所作加行。
演曰後釋分二一於現法中超過五事二於後法中超過六事此初也善法名所作至無學位所作究竟故云超過惡無記法名非所作至無學位皆已斷盡故云超過精進名為所作加行至無學位更無進趣故云超過懈怠名所作加行惡無記中加行名非所作加行至無學位一切皆除故云超過。
論於後法中至自體差別。
演曰於後法中超過六事謂現在能發起後有業名後有行於後身中所造業名為彼行後身中業所感果生名彼果生依彼發後有業衰盛名依彼衰盛於彼業所感五趣果動搖法中修學期願受用即受用苦樂等名於彼所依彼五趣所依身自體差別名彼所依自體差別此之六事至無學位並已超過也由超現後十一種事名無學種姓相也。
論復由四位至種姓相。
演曰後約四位九相辯種姓相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何等四位。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四位後明九相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一不清淨至四究竟位。
演曰後釋一不清淨者種姓位也二清淨者勝解行位也問何以得知勝解行位名清淨耶荅准無性攝論第七頌云。
清淨增上力 堅固心昇進 名菩薩初修 無數三大劫
此說勝解行者未證真如但依勝解勤修諸行經第一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清淨增上力者謂善根力名清淨力此即說有善根力者若大願力名增上力此意說有大願力者有善根力故能降伏所治有大願力故常值善知識堅固心昇進者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現世當來所修善法運運增長終無退滅如是若時具善根力及大願力大菩提心堅固不退所修善法念念增進不生喜足齊是名為最初修行三無數劫慈恩云大菩提心以善根力為其自體以大願為緣不退屈為其筞發方能發起故依斯教證故說勝解名清淨也三通達位者見修道也四究竟位者無學果也。
論云何九相。
演曰後明九相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不清淨至退失變壞。
演曰後釋九相者於不清淨位有一相遍於一切色相等隨行故譬如虛空於清淨位有二相一平等一味相二身心遠離相於通達位有二相一隨順趣究竟相二超過諸見相於究竟位有四相一安樂成滿後三超過三種變壞相。
論復次云何至聲聞所學。
演曰九明於菩薩所教授中聲聞所學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諸貪憂至慧學加行。
演曰後釋分三一明三學趣向加行之法二明三學違犯遣不遣法三明三學違逆隨顯之法此初也。
論此中貪憂至所有毀犯。
演曰二明三學違犯遣不遣法文中分二初明違犯之法後明遣不遣法此初也。
論又如正不至及與瞋恚。
演曰後明遣不遣法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若由境界至正不除遣。
演曰後釋分三一明不除遣二明隨一除遣三明三學障初中分三一明正不除遣二明已不除遣三明隨一不除遣此初也雖由境由他而起妄計然未為他引?而起貪瞋等名正不除遣。
論若由境界至已不除遣。
演曰二明已不除遣若由境由他之所引?已起貪瞋等名已不除遣。
論由隨一不至亦不除遣。
演曰三隨二不除遣若由隨一貪等不除遣當知隨一瞋等亦不除遣。
論由隨一至亦復除遣。
演曰二明隨一除遣准前標文說正除遣已除遣今此釋文亦合說之論不言者翻正不除等易故略之若由隨一貪等除遣當知隨一瞋等亦復除遣。
論又若不除至不律儀者。
演曰三明三學障文中有三一明戒學障一明定學障三明慧學障此初也問若不除遣貪等復有何過論通釋云又若不除等如文易知。
論又增上心至是能障礙。
演曰二明定學障。
論依補特伽至是能障礙。
演曰三明慧學障文中有二初明人無我障後明法無滅障此初也。
論依法無我至是能障礙。
演曰後明法無我障。
論於此三學至隨順學法。
演曰三明三學違逆隨順之法文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八。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違逆學法後明隨順學法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一者唐捐至難可療治。
演曰後釋唐捐者虛棄也一者耽著五欲而修三學虛棄其功都無果利二者由耽欲故被境所縛三者由境縛故障修三學四者由障礙故遂成垢染五者由垢染故損失三學善苗猶如災雹損田苗也六者由雹損善苗故起不淨三業瘡皰七者由瘡皰故心生熱?不得安隱修三學也八者由熱?故諸煩?病重難可療治。
論與此相違至隨順學法。
演曰後明隨順學法翻前八種思可知也。
論復次云何不善學沙門。
演曰十明非善學沙門門十一明善學沙門門二文合中分二初別明二沙門後對辯二沙門初中分二初明非善學沙門後明善學沙門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三種至皆不同分。
演曰後釋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刑相同分者外似沙門刑相故云刑相同分也軌則正命等者內修軌則乃至意樂不習沙門息惡之行故云皆不同分也。
論若迴向資具至意樂不同分。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二初約資具以辯同不同分後聲譽 以辯同不同分此初也若迴向趣求資具修於三學形相皆同名為同分不求真解脫故是彼行意樂不同名不同分。
論若迴向聲譽至不同分。
演曰後聲譽意樂辯同不同分若迴向趣求聲譽修於止觀若唯修止若唯修觀若俱修止觀若俱修止觀資粮皆同名為同分以不修止觀資粮三種正行是意樂不同名不同分。
論復次云何善學沙門。
演曰後明善學沙門文中有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由四至趣究竟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於現法中至加行圓滿。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有四一明加行二明意樂三明通達四明究竟此初也由現在猒患勝欲及過去成熟善根加行圓滿。
論由法無我至意樂圓滿。
演曰二明意樂由法無我勝解意樂故若似所得若似能得於此二法隨言自性無執著故於四尋思等意趣義中正尋求故不但隨言而取義故意樂圓滿。
論若於法至通達圓滿。
演曰三明通達若於法空真如以不由他教智通達自性無雜染故於世俗三寶及世俗生死涅盤解脫通達繫縛自性無所得故通達圓滿。
論已善修習至究竟圓滿。
演曰四明究竟圓滿已善修習二障對治故又於真如無斷壞見故及能勝伏斷壞見故趣究竟圓滿。
論復次不善至加行衰損。
演曰後對辯二沙門文中分二初明不善學沙門後明善學沙門初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此中意樂至唯此喜足。
演曰後別牒釋一者能聽者加行具足唯此喜足者謂唯此喜足而無勝進名意樂衰損下二准知。
論若善學至加行具足。
演曰後明善學沙門。
論復次云何住世俗律儀。
演曰十二明住世俗律儀門文中有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有四至損壞尸羅。
演曰後釋四種相者一雖成就六支尸羅而為二種損害一由我見現行二於犯悔不了知故二雖遠離此二種過失而未得世閒定共戒不能制伏身見問既離二失何故不能伏身見耶荅雖暫不起而未依定伏故三雖得世間定戒已伏身見而怖法空損壞尸羅四雖離前三過失而為邪解法空及未得謂得損壞尸羅。
論復次云何住勝律儀。
演曰十三明住勝律儀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所成就至二界尸羅。
演曰後釋分四一明能治三界煩?尸羅二明能寂四種戲論尸羅三明相應福慧二種資粮四明由二因緣入如來教此初也。
論又於四種至無漏尸羅。
演曰二明能寂四種戲論尸羅文中分二初略釋後廣釋此初也。
論云何名為諸戲論法。
演曰後廣釋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於初住至分別尸羅。
演曰二釋有四如文麤重隨行至若色可得者以麤重所隨五蘊現可得故若當來生相等者此之身見以有麤重故雖當可生而今不起名今時無相若纏不起名為寂靜若有隨眠名不寂靜若補特伽羅執棄捨者棄我執也若即於彼等者若即於彼人無我執中執為無我名所執性不執為我名非所執性若由此故於色等中等者若由此身見麤重隨行故於色等五蘊中有情執轉若彼有情假說讚善執若能假設心語假設讚善執若生上故屬於上界名為世間若捨下故不屬下界名非世閒。
論如是等至皆悉寂靜。
演曰三結。
論又即與此至起勝解故。
演曰三明相應福慧二種資粮與此無漏戒義相應依清淨戒定慧三學應知經中所說伽他義也福德資粮即戒定二學由戒定為資粮故塵垢微薄攝受善士無失壞故智慧資粮即是慧學由慧學為資粮故於甚深文義處起勝解故。
論由二因緣至善決定故。
演曰四明由二因緣入如來教一由法住智深了別者即緣三界因果智也二由真實智善決定者即無漏智也。
論復次云何如來調伏方便。
演曰十四明如來調伏方便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此有至同分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同分後明教導初中分二初明自體同分後明示現同分此初也謂欲化彼所作與自體同故及化彼所作勝解同己。
論又現同分至而出離故。
演曰後明示現同分菩薩示現同彼所化有情為令有情安住受教心故及巧化有情依菩薩教授而求出世離苦解脫如以正同邪因邪通正等故維摩經云。
世閒眾道法 悉於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墮邪見
九十五種邪道非一名眾道法以正同邪於中出家因邪通正滅除煩?名解人惑雖復同邪恒行正法名不墮邪見斯乃菩薩同事攝化有情也。
論又正清淨至方便教導。
演曰後明教導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逐難釋此初也。
論此中雜染至執分別故。
演曰後逐難釋文中分三一明第二教導二明第三教導三明第四教導此初也此有二種一自性分別二差別分別。
論由二種相至離分別故。
演曰二明第三教導文中分二初依道辯後依涅盤此初也。
論由二種相至所有想故。
演曰後依涅盤。
論又於寂靜至方便教道。
演曰三明第四教導此中意說於寂靜心所有想若增語想遍了知故於彼寂靜增語二種因緣俱遠離故當知是第一現法樂住方便教導。
論復次云何名為密意語言。
演曰十五明密意語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無二相智至密意語言相。
演曰後釋文中分二初明無二相後明三圓滿初中分二初略釋後廣釋此初也。
論云何無二相。
演曰後廣釋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諸名言至名為清淨。
演曰二釋分二初明依他無二相後明圓成無二相此初也。
論又非一切至名為清淨。
演曰後明圓成無二相。
論由此無二至密意語言。
演曰三結。
論此中由五至密意語言。
演曰後明三圓滿文中分二初略釋後廣釋此初也。
論云何由五種相名論圓滿。
演曰後廣釋文中分三一明論圓滿二明果圓滿三明果勝利圓滿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若由此至如是圓滿。
演曰後釋一說論之因二能說之言三所說之法四說論儀式五能說論者。
論云何由五種相名果圓滿。
演曰二果圓滿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無餘依至如是圓滿。
演曰後釋若勝內怨者勝煩?怨也若勝外怨者勝伏天魔也。
論云何由五種相名果勝利圓滿。
演曰三明果勝利圓滿文中有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即是供養至依止如來。
演曰後釋一供如來二報施主恩三越生死苦四於福無有退轉五從佛教法生故名如來子依止如來。
論復次云何至勝解勝利。
演曰十六明於菩薩教授中勝解勝利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由五至業清淨故。
演曰後釋分三一揔標列二別解釋三揔結之此初也。
論由五種相至增上之因。
演曰二別解釋文中有五一釋第一相二釋第二相三釋第三相四釋第四相五釋第五相初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所謂此因至能引彼故。
演曰後釋建立田時即能映蔽感大富貴增上因故有其五種一富貴因引有量果故勝解因引無量果故二富貴因有盡法故勝解因無盡法三富貴因感非廣。
演曰後依生正釋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頌中等言等彼後三門也。
論問於有餘至當言離繫。
演曰後釋文中有十四門一釋離繫門二釋壽行門三釋轉依門四釋住門五釋差別門六釋有門七釋常門八釋樂門九釋無差別門十釋異性門十一釋自在門十二釋發趣門十三釋種姓門十四釋秘密門初文分二初明煩?離繫後釋苦離不離此初也。
論問於一切苦至所繫縛故。
演曰後釋苦離不離。
論問若一切至一分不能故。
演曰二釋壽行門有一分阿羅漢能捨壽行等者謂有一分俱解脫羅漢能捨壽行一分慧解脫者不能一分俱解脫羅漢能增壽行一分慧解脫者不能。
論問若阿羅漢至聖道轉耶。
演曰三釋轉依門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荅諸阿羅漢至俱不可說。
演曰後荅分四一申荅二引證三舉喻四法合初中分四一正荅二止繁三顯非四結正此初也由此轉依等者由此轉依出纏真如之所顯故真如種姓者以真如為體故真如種子者謂緣真如為境而熏成種子故真如集成者謂依真如集成萬德故而彼真如與其六處異不異性等者謂真如與六處為體故不可說異與六處非是一法故不可說不異。
論不可說義如前已辯。
演曰二止繁。
論是故若問至道應不行。
演曰三顯非。
論是故當知有轉依性。
演曰四結正。
論世尊依此至淨無有上。
演曰二引證由有執無執二種習氣等者即我執習氣名有執名言習氣名無執雜染清淨有漏無漏等如理應思。
論如屠牛師至非離非合。
演曰三舉喻。
論如是諸阿至如大樂故勝解因感廣大樂故四富貴因是智眷屬故勝解因是智自性故五由此勝解能引彼智故。
論又由遠離至應知身行。
演曰二釋第二相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六種過失。
演曰二徵。
論一者愁憂至調柔過失。
演曰三釋所謂於身行過中有六如文不了知者不正知也由二種相威儀過者動及靜位不如法也由三種相怖畏相過者怖老病死成過失也由二種相者煩?及業名二種相遏履瑟吒者雜染義也。
論又於相度至應知語行。
演曰三釋第三相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五種過失。
演曰二徵。
論一者怯怖至諫誨過失。
演曰三釋即於是處作說器故作說法之處名作說器有五如文。
論又於記別至應知語行。
演曰四釋第四相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五種過失。
演曰二徵。
論一者於所至訶責過失。
演曰三釋作說者器故作說法之人名作說者器有五如文。
論又由遠離至有第五種。
演曰五釋第五相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五種過失。
演曰二徵。
論一者不忍至及願彼故。
演曰三釋於捨身時得見業清淨故謂捨身時得遠離五失故得見業清淨立失如文前三業不清淨第四見不清淨第五通見業不清淨。
論於分別至更不復現。
演曰三揔結之。
論攝決擇分中有餘依及無餘依二地。
論如是已說至我今當說。
演曰三自八十後決擇二地所明果義之中分二初結前生後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嗢拕南曰至異性自在等。
演曰後依生正釋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頌中等言等彼後三門也。
論問於有餘至當言離繫。
演曰後釋文中有十四門一釋離繫門二釋壽行門三釋轉依門四釋住門五釋差別門六釋有門七釋常門八釋樂門九釋無差別門十釋異性門十一釋自在門十二釋發趣門十三釋種姓門十四釋秘密門初文分二初明煩?離繫後釋苦離不離此初也。
論問於一切苦至所繫縛故。
演曰後釋苦離不離。
論問若一切至一分不能故。
演曰二釋壽初門有一分阿羅漢能捨壽行等者謂有一分俱解脫羅漢能捨壽行一分惠解脫者不能一分俱解脫羅漢能增壽行一分惠解脫者不能。
論問若阿羅漢至聖道轉耶。
演曰三釋轉依門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荅諸阿羅漢至俱不可說。
演曰後荅分四一由荅二引證三舉喻四法合初中分四一正荅二止繁三顯非四結正此初也申此轉依等者由此轉依出纏真如之所顯故真如種姓者以真為體故真如種子者謂緣真如為境而熏成種子故真如集成者謂依真如集成萬德故而彼真如與其六處異不異性等者謂真如與六處為體故不可說異與六處非是一法故不可說不異。
論不可說義如前已弁。
演曰二止繁。
論是故若問至道應不行。
演曰三顯非。
論是故當知有轉依性。
演曰四結正。
論世尊依此至淨無有上。
演曰二引證由有執無執二種習氣等者即我執習氣名有執名言習氣名無執雜染清淨有漏無漏等如理應思。
論如屠牛師至非離非合。
演曰三舉喻。
論如是諸阿至如是如是。
演曰四結正。
論問諸阿羅至內自證故。
演曰四釋住門一切生者四生者一切生類者於四生中一一各有種類不同也唯成辦者內自證者唯有成辦無餘依涅盤界者內自證故。
論問於有餘至故不可滅。
演曰五釋差別門有二問荅第二問荅中此界非所遍知等者此界非是苦故非所遍知非是集故非所應斷故不可滅亦名為住。
論問於無餘依至當言是有。
演曰六釋有門文分三一明其有二明其相三明有之所以此初也。
論問當言何相至法界為相。
演曰二明其相二釋如文。
論問何因緣至不應道理。
演曰三明有之所以有二番釋此初番釋也。
論又此法性至無生無滅。
演曰後番釋中文分為三一法二喻三結此初也。
論然譬如水至離雲霧性。
演曰二喻。
論是故轉依當言是有。
演曰三結。
論問當言是至當言是常。
演曰七釋常門文中分二初正明其常後明常之所以此初也。
論問何因緣至無生滅故。
演曰後明常之所以。
論問當言是至皆超越故。
演曰八釋樂門文有問荅徵釋可知。
論問於無餘至無障差別。
演曰九釋無差別門有二問荅如文可知。
論問若此界至亦復如是。
演曰十釋異性門有二問荅如文易解。
論問於無餘至道理亦尒。
演曰十一釋自在門有三問荅於第三問荅中有法喻合三尋之可解問二乘入無餘既無身智何故復言得自在耶荅雖無身智而真法界遠離繫縛故云自在。
論問迴向至能不放逸。
演曰十二釋發趣門有二問荅初問荅中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者問何故楞伽經云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聲聞佛說得成阿耨菩提佛告大慧菩薩為無餘涅槃者說荅佛依示現無餘涅槃者說若據實論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趣菩提但是經依示現論據實論各逐義宣亦無違也第二問荅中言物類者謂迴向菩提聲聞是大乘器物流類名為物類。
論問若阿羅至無上菩提。
演曰十三釋種姓門文中有五一種姓差別二根性差別三不趣下乘四同佛無餘五不定種姓初中分五一問二荅三徵四釋五結此初也。
論荅由彼種姓有差別故。
演曰二荅。
論所以者何。
演曰三徵。
論諸阿羅漢至而般涅槃。
演曰四釋。
論是故當知至無上菩提。
演曰五結。
論復次迴向至有差別故。
演曰二根性差別。
論如迴向至定無是處。
演曰三不趣下乘此明菩薩因遇捨緣求下劣乘為佛所護無容趣下。
論復次迴向至而般涅槃。
演曰四同佛無餘。
論問迴向菩提至不定種姓。
演曰五不定種姓文中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
論譬如安立至諸有情類。
演曰二喻。
論於般涅槃至不定種姓。
演曰三合。
論復次彼即至如來亦尒。
演曰十四釋秘密門文中分二初約無餘依辯如來秘密後約無餘及諸地差別辯如來秘密初中分四一法二喻三合四結初中有二初明不定姓及諸如來住無餘時無三種等畏後明不定姓及菩薩住無餘時利益他事此初也。
論彼及所餘至諸利益事。
演曰後明不定姓及菩薩住無餘時利益他事。
論如首楞伽至若舡師喻。
演曰二喻幻師喻者顯其變化商主喻者顯多利益舡師喻者顯能濟渡。
論當知此中道理亦尒。
演曰三合。
論是名最極至如來秘密。
演曰四結。
論勝解行地至度量境界。
演曰後約無餘及諸地差別辯如來秘密言下忍者理實地前具有三忍今但言下忍者約初為語廣如本地分說勝解行地乃至第十地中於無餘自利利他福德智慧於彼如來諸秘密中是諸菩薩應正隨轉。
論問於法決擇揔義云何。
演曰二三十卷名攝決擇分文中分四一結前起後二申決擇意三正陳決擇四問荅結釋前三已如上釋第四問荅結釋文中分四一問二荅三結四釋此初問云於十七地決擇揔義云何。
論荅至分別一行等。
演曰三荅分二初舉頌荅後長行釋此初也由品類差殊等者謂由境行果品類差殊而建立十七地諸法即於彼十七地中釋難分別諸門一行等諸句廣如前釋。
論如是應知至更不復現。
演曰後長行釋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者於此有餘無餘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論當知於彼至開示少分。
演曰三結即通結諸地決擇於彼十七地中一一皆有無量決擇差別我今且略開示少分也。
論由此方隅至餘類應思。
演曰四釋▆說難盡勸有智者餘皆類之應思准也。
論卷第八十一 攝釋分之上
演曰上來已於本地義中不盡之處廣決擇竟然於造論法用猶未分別今略攝釋經論法用以為一分名攝釋分於此分中論有兩卷此卷在前故言之上。
論如是已說至云何攝釋。
演曰明此分中揔分為三一結前問後二依問為通三結歸本名此初也。
論揔嗢拕南至學勝利義。
演曰二依問為通文中分二初舉頌荅後長行釋此初也。
論云何為體。
演曰後長行釋文中分二初廣後略初中分為十四一體二釋三文四義五法六起七義八難九次十師十一說眾十二聽十三讚佛略廣十四學勝利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契經體至義是能依。
演曰二釋謂經體有二一文二義舉後文義以釋前體文是所依義是能依由能詮文義得顯故即所依能依和合方生物解故以文義二種而為經體若但取文為體者無義之文不能生解故兼其義理乃備矣。
論如是二種至所知境界。
演曰三結若文若義並是所知故云二種揔名一切所知境界。
論云何為釋。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略有五至五者次第。
演曰後釋舉法等五釋於前體廣如下解。
論云何為文。
演曰三文於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有六種至六者機請。
演曰後釋分三一揔標列二別牒釋三揔結之此初也。
論名身者至十二者廣名。
演曰二別牒釋文中分二初別開義門釋後揔有四相釋初中有六一名身二句身三字身四語五行相六機請初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名身者謂共知增語者名從增語而生亦能增於言語故說此名以為增語由名了法眾所共知故云共知增語。
論假立名者至瓶衣等名。
演曰後別牒釋文分十二一假立名二實事名三同類相應名四異類相應名五隨德名六假說名七同所了名八非同所了名九顯名十不顯名十一略名十二廣名此初假立名從所詮假法立名假也。
論實事名者至立眼等名。
演曰二實事名從所詮實事立名實也。
論同類相應至大種等名。
演曰三同類相應名謂說有情是人同類相應之名說色受及大種是法同類相應之名顯揚云揔名者謂有情色受大種等名。
論異類相應至青黃等名。
演曰四異類相應名授者與也謂說佛德是人異類相應之名說青黃等是法異類相應之名顯揚云別名者謂佛及德及青黃等名。
論隨德名者至如是等名。
演曰五隨德名即隨義立名也顯揚云隨義名者謂質礙故名色領納故名受能照能燒故名為曰如是等名。
論假說名者至安立其名。
演曰六假說名謂呼貧名富此不依義但假施設不同第一詮假名假故與前異顯揚云戲論名者如呼貧名富如是等類不觀於義施設彼名。
論同所了名者謂共所解想。
演曰七同所了名謂易名是眾人同共所解名也想猶名也顯揚云易名者謂共所知想。
論與此相違是非同所了名。
演曰八非同所了名謂難名非是眾人同共所解名也顯揚云難名者謂翻於彼。
論顯名者謂其義易了。
演曰九顯名了謂曉了。
論不顯名者至明呪等。
演曰十不顯名不顯名者謂隱名也了謂曉了顯揚云隱名者謂其義難曉如達羅弭茶等者昔有仙人名達羅弭茶國從其人名達羅弭茶國今明彼仙所說明呪其義難解故舉此為喻等者等彼其餘神呪皆難解故。
論略名謂一字名。
演曰十一略名。
論廣名者謂多字名。
演曰十二廣名。
論句身者至六者釋句。
演曰二句身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不圓滿句至正趣善士。
演曰後別牒釋此所引頌意取上半為證下半因便而來若唯言諸惡至義不究竟不究竟者未足義故顯揚云若唯言諸惡則於文未足若復言諸惡者又於義未足即是第一不圓滿句更加莫作方得圓滿即是第二圓滿句所成句者顯揚云所謂前句待後句成此中為成諸行無常故次說言有起盡法前諸行無常是所成即是第三所成句後有起盡法是能成即是第四能成句標句者如言善性顯揚云如言善人釋句者謂正趣善士顯揚云謂趣正丈夫。
論字身者至四十九字。
演曰三字身文中分二初別解名句字三後揔釋有五復次此初也謂若究竟等者如多字名說若滿時名為究竟說未滿時名不究竟名句所依四十九字者釋此有三一十四音并助音即成十六音二毗聲有二十五三超聲有八一十四音并助音即成十六音者一噁二阿三億四伊五郁六優七㖶八?九烏十炮十一菴十二阿問前後二阿何別荅前長後短問如上所說但有十二音何故涅槃經言有十四音名為字義荅經言有十四音名為字義者揔以標舉謂初十二音中除後二字以後二字但是助音非正音故加後魯流盧樓四字成十四音故云有十四音名為字義此中并助音用不除後二字故成十六音二毗聲有二十五者一迦二佉三伽四?五俄六遮七車八闍九饍十若十一吒十二咃十三茶十四祖十五拏十六多十七他十八陁十九彈二十那二十一波二十二頗二十三婆二十四滼二十五摩三超聲有八者一蛇二囉三羅四和五奢六沙七娑八呵上來音有十六毗聲有二十五超聲有八都成四十九字為名句所依。
論此中欲為至唯字無名。
演曰後揔釋有五復次文中分五一本末相生二立三之意三辯名等義四引經證成五依經解釋此初也欲為名首者欲即是字故下文云欲即是詞無有別欲此即增語語即是字慈恩云字即語故由是得知欲為名首即字為名首句必有名等者此之兩句影略說故句必有名影取名不必有句名必有字影取字不必有名何以名不必有句字不必有名若唯一字名則不成句又若有字名所不攝唯字無名。
論問何因緣至所生受故。
演曰二立三之意施設者建立義此荅意云為令有情依名句文三領受諸增語觸所生受故。
論問名是何至故名為名。
演曰三辯名等義文中有三一辯名義二明句義三彰文義此初也名有三義如文可知。
論攝受諸名至故名為句。
演曰二明句義此句與文皆合有問論略故無顯揚云問句者何義荅攝受於名究竟顯了不現見義故名為句。
論隨顯名句故名為文。
演曰三彰文義顯揚云問文者何義荅顯發名句故謂之文文者彰義與二為依彰表二故又名為顯與二為依能顯義故而體非顯字者無改轉義是其字體文是功能功能即體故文即是字持業釋也。
論如世尊說至乃至廣說。
演曰四引經證成。
論此中增語至相應名。
演曰五依經解釋文中分三一釋增語二釋增語路三釋乃至此初也增語者謂一切眾同類相應共所立名故云增語。
論增語路者至能起彼故。
演曰二釋增語路。
論詞者謂彼至施設之路。
演曰三釋乃至文中分二初明名身等路後辯名身等依此初也彼所依處等者謂語是彼名身等所依遊履之處稱之為路下施設等說之為路准此應知。
論又名身等至六者處所。
演曰後辯名身等依文中分二初明依處後止繁文此初也。
論彼廣分別至聞所成地。
演曰後止繁文。
論語者至能說正法。
演曰四語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先首語者至為先首故。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二初明八種語後辯七種德初中分二初正辯八種語後明八具三德初中有八一先首語二美妙語三顯了語四易解語五樂聞語六無依語七不違語八無邊語此初也。
論美妙語者至頻迦音故。
演曰二美妙語。
論顯了語者至皆善巧故。
演曰三顯了語。
論易解語者巧辯說故。
演曰四易解語。
論樂聞語者引法義故。
演曰五樂聞語。
論無依語者至他信己故。
演曰六無依語。
論不違逆語者知量說故。
演曰七不違語。
論無邊語者廣大善巧故。
演曰八無邊語。
論如是八種至謂所餘種。
演曰後明八具三德一者趣向德謂初一種者謂初先首語名趣向德趣向涅槃為先首故二者自體德謂次二種者即美妙顯了二種語名自體德三者加行德謂所餘種者謂易解樂聞無依不違無邊五種語名加行德。
論相應至理相應故。
演曰後辯七種德於八種語中一一皆具七德文中分七一相應德二助伴德三隨順德四清徹德五清淨德六相稱德七常委德此初也謂語與名句文身次第安立及依四種道理相應名相應德。
論助伴者能成次第故。
演曰二助伴德謂語能成名句文身次第有相助義故名助伴德。
論隨順者謂解釋次第故。
演曰三隨順德謂語解釋名句文身次第有隨順義故名隨順德。
論清徹者文句顯了故。
演曰四清徹德謂語能令文句顯了有清徹義名清徹德。
論清淨至入眾心故。
演曰五清淨資助德謂語能資助名句文等善入眾心有清淨資助義名清淨資助德。
論相稱者至順時故。
演曰六相稱德謂語稱法引義順時有相稱義名相稱德。
論常委至彼資粮故。
演曰七常委分資粮德謂語審悉所作恒常所作故名常委彼謂菩提分法此謂語也此八種語是彼菩提分法資粮故云常委分資粮也。
論行相者。
演曰五行相文中分三一牒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諸蘊相至相應語言。
演曰二釋分二初明所說之語後辯能說之人此初也。
論或聲聞說至或菩薩說。
演曰後辯能說之人。
論是名行相。
演曰三結。
論機請者至補特伽羅。
演曰六機請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此中由根至二者利根。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七一由根差別成二種二由行差別成七種三由眾差別成二種四由願差別成三種五由可救不可救差別成二種六由加行差別成九種七由種類差別成二種此初也。
論由行差別至聲聞地已說。
演曰二由行差別成七種一貪二瞋三癡四?五尋思六等分七薄塵彼前五人如次各於不淨慈愍緣起六界息念五停等中而修加行藥病相應理頌尒故六等分行謂貪等行勝劣齊故修對治時隨緣何境皆得安住非要同前別修淨行方住心也七薄塵行例同等分如前二十九論說。
論由眾差別至出家眾。
演曰三由眾差別成二種。
論由願差別至三者菩薩。
演曰四由願差別成三種。
論由可救至般涅槃法。
演曰五由可救不可救差別成二種。
論由加行至九無縛。
演曰六由加行差別成九種。
論由種類至二者非人。
演曰七由種類差別成二種。
論如是六文至及與如來。
演曰後揔有四相釋一所說相者所說謂名身等正是文體相謂行相即是其用體先用後故云行相為後顯揚云一所說謂名身等及相一分二所為相謂機請者即教所被機由機故說是教因緣亦為文也。
論如是六種至是故名文。
演曰三揔結之名等三種正是文體語是文依亦名為文機與說者俱能起說亦名為文故云六種皆顯於文。
論云何為義。
演曰四義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當知略有至十者廣義。
演曰後荅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地義者至依地為後。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二初依長行釋十義後依頌文攝十義初中有十一地義二相義三作意等義四依處義五過患義六勝利義七所治義八能治義九略義十廣義此初也。
論相義者至成地已辯。
演曰二相義有三復次此第一復次如恩所成地已辯者第十六論初廣明。
論復有五相至處處分別。
演曰第二復次一異門相者二十七云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由此五取蘊苦亦顯了所以壞苦行苦所以者何如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次所說苦苦為器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行苦二瑜伽相者第十三說有其四種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或說九種一世閒道二出世道三方便道四無閒道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䎡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三轉異相者二十二云復有異門謂佛世尊此中略顯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離戒性三修習戒性。
論復有五相至不執著相。
演曰第三復次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所詮相者至事中已說。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五一所詮相二能詮相三此二相應相四執著相五不執著相此初也謂相等五法者一相謂若略說所有言談安足處事二名謂即於相所有增語三分別謂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法四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五正智謂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閒正智二世閒出世閒正智如七十二五事中說此中意說所詮相者即依他圓成有實自體可為詮故遍計所執既無有體非可詮故雖諸無法亦是所詮然無差別可詮之用非所詮攝。
論能詮相者至差別應知。
演曰二能詮相應知此即是遍計所執自性相乃至亦名無有體相者顯彼無體唯有能詮名故但說能詮是計所執非餘二性餘二非能詮攝。
論此二相應至執所依止。
演曰三此二相應相此二相應乃至遍計所執自性執所依止者即遍計所執性也遍計所執自性之執是能計心執所依止是能計心之所執所執是依止義依止所執起計心故。
論執著相者至及彼隨眠。
演曰四執著相遍計所執自性執及彼隨眠是依他起明知前文執所依者是遍計所執也。
論不執著相至應知其相。
演曰五不執著相謂染依解脫解脫即圓成實如實了知遍計所執相及彼習氣解脫者故知所執我法都無唯有依他染分習氣斷之得解脫解脫即真如正分別即無漏智意言知計所執無斷依他得解脫正智是不執著相。
論作意等義至聲聞地已說。
演曰三作意等義文中分二初明作意等後重明上義初中分五一明七作意二明十智三明六識四明九種遍知五明三種解脫此初也七種作意者一了相作意二勝解作意三遠離作意四攝樂作意五觀察作意六加行究竟作意七果作意如三十三已說。
論復有十智至聲聞地辯。
演曰二明十智如六十九說。
論復有六識至意地已辯。
演曰三明六識。
論復有九種至已辯其相。
演曰四明九種遍知如五十七說。
論復有三解脫至已辯其相。
演曰五明三種解脫如第十二說。
論此中應當至之所解脫。
演曰後重明上義文中分二初分別諸法問後指上觀門荅此初也。
論以如是等至應觀諸法。
演曰後指上觀門荅問幾種作意之所思惟荅七種作意乃至問幾解脫門之所解脫荅三解脫門。
論依處義至五者慶喜。
演曰四依處義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依標釋此初也。
論此中善趣者謂人天。
演曰後依標釋文中分二初別明三種依處後揔結布教立名初中分三一事依處二時依處三補特伽羅依處初中分二初別牒釋後揔結釋初中分二初次第別釋後隨應合釋初復分三一根本事依處二得方便事依處三悲愍他事依處初復分六一善趣二惡趣三退墮四勝進五生死六涅槃此初也。
論惡趣者謂諸惡趣。
演曰二惡趣。
論退墮者至名為退墮。
演曰三退墮。
論與此相違至名為勝進。
演曰四勝進。
論生死者至退墮勝進。
演曰五生死。
論涅槃者至二涅槃界。
演曰六涅槃。
論欲行者至欲中說。
演曰二得方便事依處文分十二一欲行二離行三善行四不善行五苦行六非苦行七順退分行八順進分行九雜染行十清淨行十一自義行十二他義行此初也如十種受用欲中說者第十四云謂有五種諸欲貪品麤重隨逐流轉雜染所攝行聚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二能領納自性行聚三能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行聚五能了別自性行聚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受境界諸樂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謂色聲香味觸二五成十故云如十種受用欲中說。
論離行者至守根門等。
演曰二離行謂即於彼等者謂即於彼色聲香味等所受用事恒正觀察知無常等已猒而出家受持如來清淨禁戒守護眼等根門即是離欲貪品麤重還滅清淨所攝自性行聚。
論善行者至有漏行。
演曰三善行謂施戒修三種善有漏行也。
論不善行者謂三種惡行。
演曰四不善行謂不施不持戒不修三種惡行也。
論苦行者至乃至廣說。
演曰五苦行。
論非苦行者至衣服等事。
演曰六非苦行。
論順退分行至如鸚鵡經說。
演曰七順退分行八順進分行謂順短命等名退順長命等名進故鸚鵡經云若作短命行行已則受短命若作長命行行已則受長命若作病行行已則有多病若作非病行行已則無有病若作醜行行已則受其醜若作形色好行行已則受好形色若作少有所能行行已則受少有所能若作多有所能行行已則受多有所能若作下賤行行已則受下賤若作豪貴行行已則受豪貴若作少錢財行行已則受少錢財若作多錢財行行已則受多錢財若作惡智行行已則受惡智若作智慧行行已則受智慧。
論雜染行者至流轉雜染。
演曰九雜染行由無明等者謂見不了名曰無明出家之人多由見故流轉生死在家之人多由愛故流轉生死此之二種是生死之根本故偏說之謂無明是前際緣起之本有愛是後際緣起之本也。
論清淨行者至究竟地。
演曰十清淨行。
論自義行者至名自義行。
演曰十一自義。
論他義行者至乃至廣說。
演曰十二他義行。
論令離欲者至令離愛欲。
演曰三悲愍他事依處文中分五一令離欲二示現三教導四讚勵五慶喜此初也六種黑品者一貪欲二有諍法三有苦四有害五有諸害患六有遍燒?六中初一是揔後五是別故三十云謂作是思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不如實知於內於外諸淨色相發起貪欲便為顛倒黑品所攝是有諍法有苦有害有諸害患有遍燒?由是因緣發起當來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種種擾?乃至若諸黑品我今於彼不應忍受應斷應遣。
論示現者至真實道理。
演曰二示現如三十云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如實隨觀便無顛倒白品所攝是無諍法無苦無害廣說乃至由此因緣能滅當來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種種擾?乃至若諸白品我今於彼未生應生生已令住增長廣大示現四種真實道理者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尒道理如前第十二䟽已釋。
論教導者至應隨學。
演曰三教導。
論讚勵者至堪有勢力。
演曰四讚勵。
論慶喜者至令其歡喜。
演曰五慶喜。
論復次令離欲示現者。
演曰後隨應合釋文中分二初合釋悲愍中五後合釋根本中六方便中十二初中分三一明離欲示現二明教導讚勵三明慶喜勝利初中分二初揔標後別釋此初也。
論或有令離至必不應作。
演曰後別釋文中分三一令離欲不示現二示現不令離欲三令離欲亦示現此初也。
論或有示現至令離過失。
演曰示現不令離欲。
論或有令離至令其離欲。
演曰三令離欲亦示現。
論教導讚勵至令其勝進。
演曰二明教導讚勵。
論慶喜者至無不恱意。
演曰三明慶喜勝利。
論復次欲行至攝受諸欲。
演曰後合釋根本中六方便中十二文分十一一欲行能感善惡趣二離行能感善惡趣及作涅槃資粮三善行能感善趣及作涅槃資粮四不善行能感惡趣五苦行能感惡趣六非苦行能作涅槃資粮七順退進分隨應退墮勝進八雜染行能感生死九清淨行能證涅槃十自義行令自身徃善趣及勝進涅槃十一他義行令自他徃善趣及勝進涅槃此初也。
論離行至涅槃資粮。
演曰二離行能感善惡趣及作涅槃資粮。
論善行至涅槃資粮。
演曰三善行能感善趣及作涅槃資粮。
論不善行能感惡趣。
演曰四不善行能感惡趣。
論苦行能感至自苦身故。
演曰五苦行能感惡趣。
論非苦行能作涅槃資粮。
演曰六非苦行能作涅槃資粮。
論順退分行至退墮勝進。
演曰七順退進分隨應退墮勝進。
論雜染行能感生死。
演曰八雜染行能感生死。
論清淨行能證涅槃。
演曰九清淨行能證涅槃。
論自義行至證涅槃。
演曰十自義行令自身徃善趣及勝進涅槃。
論他義行至證涅槃。
演曰十一他義行令自他徃善趣及勝進涅槃。
論如是三事至乃至慶喜。
演曰後揔結釋。
論時依處者至如經廣說。
演曰二時依處以三世法可為言說所安足處事名為言事。
論補特伽羅至應知其相。
演曰三補特伽羅依處廣說如前。
論即依如是至名為依處。
演曰後揔結布教立名。
論過患義者至補特伽羅。
演曰五過患義。
論勝利義者至補特伽羅。
演曰六勝利義。
論所治義者至雜染行。
演曰七所治義。
論能治義者至盡當知。
演曰八能治義。
論略義者至異類相應。
演曰九略義十廣義二文相對合釋有三復次此第一復次云略義者如說色法更不說餘名同類相應廣義者如說色因即說心等名異類相應。
論復次說至了義經故。
演曰第二復次說不了義經名略說了義經名廣。
論復次有二至二者義廣。
演曰第三復次文中分三一正明略廣二引經證成三釋經深意此初也。
論如世尊言至廣說如經。
演曰二引經證成。
論當知此中至義廣文略。
演曰三釋經深意長行散說詞豐理約故文廣義略頌以少言而攝多義故義廣文略。
論為攝十義至廣略應知。
演曰後依頌文攝十義文中分二初揔成一頌攝前十種之義後結勸以五相釋一切佛經初中分二初引頌後結勸此初也頌中順文便故與長行次第不同第六勝利名德第五過患名非德。
論復次如是至應為他說。
演曰後結勸。
論如是建立至應辯次第。
演曰後結勸以五相釋一切佛經文義體者謂經體有二一文二義即十四法內第一體第三文第四義五相者即十四法內第二釋此釋中有五相一者法二者等起三者義四者解釋五者次第此中結上建立諸經文義體已竟勸諸說法者應以釋中五相隨順解釋一切佛經也。
論法者至十二分教。
演曰五法文中分二初㧾標舉數後依標別釋此初也十十二分教者先德翻為十二部經但以部義含其二種一謂部帙二謂部類世人謂有十二部帙經名亦濫揔別難明今者翻為十二分教分者類義支義數義教有十二義類支條分數異故即帶數釋。
論契經至意趣體性。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分十二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誦五自說六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此初也謂長行直說多分攝受所詮意趣所詮體性故二十五云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善妙義是名契經若契理之經是依士釋能契即經是持業釋。
論應頌至不了義經。
演曰二應頌此有二意一謂長行後宣說伽陁為益後來二顯前長行說義未了成實論中第二卷言或佛自說或弟子說欲令義理堅固不散如線貫花次第堅固又嚴飾詞令喜樂故又義入偈中則令要略易可解故應重說之頌名為應頌依士釋。
論記別至弟子生處。
演曰三記別此中有二一者記別廣分別略所標義二者記別命過弟子當生等處又諸論云又了義經說名記別記別開示深密意故記者明也別謂分別分明記別深密之義名為記別餘處所言不了義經名記別者謂以少言略記別故名不了義不據分明說深義也涅槃經云如來謂諸大人受記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穰佉當於是世而得成佛名曰弥勒是記別經准諸教言㧾以三義名為記別一記弟子死生因果二分明記深密之義三記菩薩當成佛事若記分別名為記別記即是別持業釋若記因果差別名為記別差別之記依士釋。
論諷頌至五六句說。
演曰四諷頌二十五云謂非直說是結句說或作二句或作三句或作四句或作五句或作六句等是名諷頌可諷之頌依士釋。
論自說至自然宣說。
演曰五自說二十五云謂於是中不顯能請補特伽羅名字種姓為令當來正法久住聖教久住不請而說是名自說即自陳之說依士釋。
論緣起至如是語。
演曰六緣起此具三義名為因緣一因請而說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說法待緣之起依士釋。
論譬喻至隱義明了。
演曰七譬喻若譬者況也喻者曉也曉喻之譬是依士釋若譬者類也喻者況也譬體即喻是持業釋。
論本事至諸所有事。
演曰八本事除佛本生餘說一切前際之事名為本事若本世之事是依士釋若本體即事是持業釋。
論本生至自本生事。
演曰九本生謂說世尊徃世於某方所有生死身所行菩薩行所有難行行並名本生若本世之生是依士釋若本體即生是持業釋。
論方廣至故名方廣。
演曰十方廣七地者四十九云一種姓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四菩薩行者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者揔十一類一三十二大丈夫相二八十隨好三四清淨四者十力五四無畏六三念住七三不護八者大悲九無忘失十害習氣十一種妙智廣釋如前二空理正包福慧滿方理之廣依士釋。
論未曾有法至起於言說。
演曰十一希法顯揚第六云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諸弟子苾蒭苾蒭尼式义摩那勤䇿男勤䇿女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及餘最勝殊特驚異甚深之法是為希法希有之法依士釋。
論論議至亦名論議。
演曰十二論議論體即議此之一名唯持業釋。
論等起至已說等起。
演曰六起即依三種而起言教也。
論次應說義至二者別義。
演曰七義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由四種相至二者邪行果。
演曰後釋分二初釋㧾義後釋別義此初也。
論由四種相至四者義門差別。
演曰後釋別義文中分二初㧾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訓釋言詞至五由因果故。
演曰後別解釋文分為二初辯訓釋言詞後明義門差別此初也。
論義門差別至伽羅差別故。
演曰後明義門差別文中分二初㧾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此中自性至六識差別。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五一釋自性差別二釋界差別三釋時差別四釋位差別五釋補特伽羅差別初中分二初釋後結此初也六想者謂眼識相應想乃至意識想也三行者即身語意三行也行體是思。
論如是等類至自性差別。
演曰後結。
論界差別至界差別故。
演曰二釋界差別。
論時差別至時差別故。
演曰三釋時差別。
論位差別至位差別故。
演曰四釋位差別。
論補特伽羅至應知差別。
演曰五釋補特伽羅差別。
論釋難者至皆應解釋。
演曰八釋難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此難至難相應知。
演曰後釋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於此五難至應當解釋。
演曰後釋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謂於不了至方便顯了。
演曰後釋分四一釋第一不了義難二釋第二語相違難三例釋第四第五難四却釋第三難此初也。
論於語相違至隨順會通。
演曰二釋第二語相違難。
論如於語相違至當知亦尒。
演曰三例釋第四第五難。
論於道理相違至或為增因。
演曰四却釋第三難。
論又於釋難應設四記。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一者一向記至是有無等。
演曰後釋。
論次第者至能成次第。
演曰九次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為欲顯示至圓滿次第。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三一圓滿次第二解釋次第三能成次第此初也。
論又復說言至解釋次第。
演曰二解釋次第。
論又復說言至能成次第。
演曰三能成次第。
論又復經中至次第宣說。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三一圓滿次第二能成次第三例准解釋次第此初也四諦亦尒者如先說苦諦後後隨順次第宣說集滅道三圓滿此諦故名圓滿次第。
論能成次第至成立前句。
演曰二能成次第。
論解釋次第當知亦尒。
演曰三例准解釋次第謂或以前句解釋後句或以後句解釋前句。
論師者至眾相圓滿。
演曰十師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一者善於法義至解了故。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十一善於法義二能廣宣說三具足無畏四言詞善巧五善方便說六具足成就法隨法行七威儀具足八勇猛精進九無有猒倦十具足忍力此初也六種法者謂名身等六十種義者謂地義等十廣釋如前。
論二者至其聞積集故。
演曰二能廣宣說。
論三者至無忘失故。
演曰三具足無畏。
論四者至處眾說法故。
演曰四言詞善巧文中分二初㧾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語工圓滿至乃至廣說。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二初釋語圓滿後釋八支成就此初也謂文句相應助伴等者有七種德一相應德二助伴德三隨順德四清徹德五清淨德六相稱德七常委德廣如前釋。
論八支成就至乃至廣說。
演曰後釋八支成就謂此語有八種一先首語二美妙語三顯了語四易解語五樂聞語六無依語七不違語八無邊語如前已釋。
論五者善方便至時慇重等。
演曰五善巧方便說四十五說有十二種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種。
論六者具足至如是行故。
演曰六具足成就法隨法行。
論七者威儀至庠序故。
演曰七威儀具足。
論八者勇猛至奢摩他故。
演曰八勇猛精進。
論九者無有至心無倦故。
演曰九無有猒倦。
論十者具足至乃至廣說。
演曰十具足忍力。
論說眾者至立處中眾。
演曰十一說眾文中分二初㧾標徵列後別牒解釋此初也。
論可喜樂言至言詞顯了。
演曰後別牒解釋文中分二初釋八種言後釋處五眾初中分八一可喜樂言二善開發言三善釋難言四善分析言五善順入言六引餘證言七勝辯才言八隨宗趣言此初也。
論善開發言至令深隱故。
演曰二善開發言。
論善釋難言至善成就故。
演曰三善釋難言謂離不了等五種難故。
論善分析言至乃至廣說。
演曰四善分析言如依三法者如依蘊處界三中五蘊一一各析為二即成十種處界等准此應知。
論善順入言至外道邪論。
演曰五善順入言。
論引餘證言至成立所說。
演曰六引餘證言。
論勝辯才言至善分別義。
演曰七勝辯才言。
論隨宗趣言至如理解釋。
演曰八隨宗趣言。
論復次處在至及進修故。
演曰後釋處五眾文中分三一釋在家眾二釋出家眾三釋淨信等眾此初也。
論處出家眾至速忻樂故。
演曰二釋出家眾。
論處淨信等至生淨信故。
演曰三釋淨信等眾此後三中處淨信眾令倍增長處邪怨眾令處中信處中信眾令生淨信故。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三十三
金藏第 121 冊 No. 1565 瑜伽師地論義演(第33卷-第40卷)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三十四
覺山明教院沙門 澄淨 述
論卷第八十二 攝釋分之下
論聽者至無倒聽聞。
演曰十二聽文中分二初標舉後徵釋此初也。
論云何安處。
演曰後徵釋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或由一因或乃至十。
演曰後釋分二初揔標舉數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一因至安樂故。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十一明一因乃至十明十因初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此中至法受中已說。
演曰後釋或有利益非安樂等四句者一現在利益當來非安樂如現在樂順益貪心名為利益當來受惡道苦名非安樂二現在非安樂當來利益如現在苦行求無上道名非安樂當來感果入聖超凡名為利益三現在利益當來安樂如現在修菩薩行所獲功德名為利益當來感果證大菩提名為安樂四現在非利益當來非安樂如現在貧苦不修善道名非利益當來復受三惡道苦名非安樂如菩薩地法受中說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
論二因至一切法故。
演曰二明二因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善建立者至有勝果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順釋後反成此初也。
論若不尒者至應無有果。
演曰後反成。
論三因至涅槃因故。
演曰三明三因文中分二初別解三事後揔結釋成此初也。
論如是三事至聽聞方得。
演曰後㧾結釋成。
論四因至速證涅槃。
演曰四明四因由此受捨善惡因者謂受善捨惡因故。
論五因至所說正法。
演曰五明五因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有因緣至當廣分別。
演曰後釋文中分二初釋五因功能後顯三慧清淨初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有因緣者謂有緣起制立一切所學處故有出離者謂有犯已制立如法還出離故有依趣者謂由四依制立超越一切惡戒諸毀犯故有勇猛者制立遠離受用欲樂自苦行邊隨順士用令成就故有神變者謂由三種所現神變為令獲得速疾神通無閒制立正教授故。
論復有五因至甚深句義。
演曰後番釋。
論諸佛世尊至修所成慧。
演曰後顯三慧清淨。
論六因至內證所知。
演曰六明六因。
論七因至尊卑差別。
演曰七明七因謂我當修集七種正法者九十七云一聞所成作意所緣故二思所成及修所成作意所緣故三即此三種作意加行時差別故四於受用財遍受用財善通達故五受用財法於時時閒從他得故六於究竟時內離上慢無失壞故七亦於他所離增上?無失壞故如彼廣說。
論八因至後樂果故。
演曰八明八因。
論九因至逼迫事故。
演曰九明九因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一能出生至是故先說。
演曰後釋棄捨七財貧等者謂棄捨七聖財即貧建立十聖財即富也。
論十因至等持等至。
演曰十明十因廣大甚深者即真如也相似甚深者即二空也由證真如以空為門故名相似諸緣起法者謂真如理及二空門皆由因緣法顯故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能斷五法者斷五盖也能修七法者修七覺也所有集法皆成滅法者煩?業等名為集法由聽法故斷之成滅遠塵離垢等者法忍永離煩?名為遠塵法智永斷障垢故云離垢無漏智起離於邪妄見法真性名生王法眼。
論讚佛略廣至一略二廣。
演曰十三讚佛略廣文中分二初揔標舉數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略讚佛者至五者威德。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二初略後廣初中分二初讚佛五相後讚佛六德初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妙色至十隨好。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五一妙色二靜寂三勝智四正行五威德此初也。
論靜寂至煩?習氣。
演曰二靜寂。
論勝智至無礙無著。
演曰三勝智。
論正行至正行圓滿。
演曰四正行。
論威德至神通遊戲。
演曰五威德。
論復有六種略讚如來。
演曰後讚佛六德文中分二初揔標後別釋此初也。
論謂功德至攝決擇分。
演曰後別釋離垢染者離纏垢也無濁穢者離隨眠也。
論廣讚佛者至德無量故。
演曰後廣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能施光明至戒耆宿故。
演曰後釋文分十四一讚六德二讚四德三讚五德四讚六德五讚七德六讚八德七讚十一德八讚十号九讚二十二德十讚漏盡德十一讚六德十二讚知法人德十三讚九德十四讚八德此初也具三眼者肉天慧三也。
論如是兩足至難得珎寶。
演曰二讚四德兩足中尊者佛於二足多足無足一切中尊今云兩足尊於三類中兩足為貴能入道故謂人天類佛亦兩足故言兩足尊。
論如是為哀至常悲愍者。
演曰三讚五德。
論如是為眼至皆依於義。
演曰四讚六德。
論如是能證至是引道者。
演曰五讚七德。
論如是人中至所不染故。
演曰六讚八德。
論如是是無至薩迦耶故。
演曰七讚十二德三寂靜者謂身語意三寂靜也。
論如是如來至是薄伽梵。
演曰八讚十号一如來二應三正等覺四明行圓滿五善逝六世閒解七無上丈夫調御士八天人師九佛十薄伽梵如八十三釋。
論如是白法至大常住者。
演曰九讚二十二德愛水難超可同深壍今已超過名度深壍也。
論如是至盡諸有結。
演曰十讚漏盡德。
論如是至最上丈夫。
演曰十一讚六德永斷五支者支者分也謂五下分五上分皆已永斷也成就六支者一安住淨戒支二善守律儀支三軌則圓滿支四所行圓滿支五見罪怖畏支六受學學處支如前二十二論廣釋乃至者超越之詞若次六支下應說守護四所依止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善積集眾德而能尅證最上丈夫。
論如是至有尊卑者。
演曰十二讚知法人德。
論如是至是眾生尊。
演曰十三讚九德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此中離垢至故名勝觀。
演曰後釋。
論如是至微妙智者。
演曰十四讚八德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此中大悲至平等轉故。
演曰後別牒釋。
論復次此中至大師功德。
演曰十四學勝利文中分二初略釋經體以明勝利後廣釋經體以明勝利初中分二初明五分法後明五勝利初中分三一法二喻三合初中分二初釋後結此初也此中有五一諸說法師應於如是安立釋經法相先當尋求若文若義次復為他轉法等五釋宣說正法二應安立自身說善法等十種圓滿三自安立已應起如是品類言說處五大眾說可喜樂等八種言詞為眾說法四安處聽眾令住恭敬無倒聽聞五應先讚大師功德。
論若有具足至說正法者。
演曰後結。
論當知猶如五分音樂。
演曰二喻五分音樂者即宮商角徵羽也。
論能令自他生大喜樂。
演曰三合。
論又能引發至五種勝利。
演曰後明五勝利文中分二初揔標舉數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一於佛言至無量功德。
演曰後依標別釋由前五分說正法故獲斯五利一由推尋文義轉五種釋故於佛言義解了不難二由說法者善法義等十種圓滿故能善圓滿說諸法相三由處大眾說可喜樂等八種言詞為眾說法故能善起發自他相續廣大歡喜四由安處聽眾令住恭敬無倒聽聞故能引出離乃至天上人中稱譽遍滿五由讚大師即是讚佛略廣故能生起無量功德。
論復次如經至文義為體。
演曰後廣釋經體以明勝利文中分二初㧾標舉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文者至修學勝利。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二初釋文後釋義初中分二初釋學勝利後例釋餘三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此中有十至則攝於語。
演曰二釋此中有十二字者汝等苾蒭至修學勝利是十二字四名者汝等苾蒭是一名應當安住是第二名修學是第三名勝利是第四名一句者即此十二字四名都成一句則攝六文中第一名第二句第三字此中言說是學處相則攝第五行相如來言說本為苾蒭請問則攝第六機請如來所說言音則攝第四語。
論是故此經一句具攝六文。
演曰三結。
論如是慧為至隨相應知。
演曰後例釋餘三謂此經言慧為上首此中有四字一名一句如是則攝六文中名句字身乃至如來所說言音則攝於語等言等彼解脫堅固及念為增上亦攝六文隨相應知。
論義者。
演曰後釋義文中分三一標牒其名二依標別釋三結無過增此初也。
論謂地義中至是名地義。
演曰二依標別釋文中有十一地義二相義三作意等義四依處義五勝利義六過患義七所治義八能治義九略義十廣義初中有三謂標釋結如文可知。
論於相義中至是名相義。
演曰二相義文中分三謂標釋結學勝利者是戒自相謂戒是色法無有相應共有之法故但自相慧為上首者具二種相一唯慧自體是慧自相二慧所依根及慧助伴同時心所并慧所緣應云慧之所依慧之助伴慧之所緣此之三種相從亦名為慧是慧共相解脫堅固者謂永離一切煩?麤重繫縛是解脫自相念為增上者是念心所自相。
論作意義中至是名作意義。
演曰三作意等義文中分二初明作意後例智等此初也學勝利者非諸作意唯是顯建立作意處所謂戒學是作意所依處所以依戒故而修作意慧為上首者應知即是了相作意勝解作意解脫堅固者顯示遠離作意攝樂作意方便究竟作意方便究竟果作意念為增上者此顯觀察作意如前三十三釋。
論由此道理至應隨建立。
演曰後例智等智謂苦等十智等者等取六識九遍知三解脫門十智義中學勝利者解脫及念並非十智慧為上首者十智所攝六識義中學勝利者及解脫堅固並非六識慧及於念意識相應九遍知中勝利慧念非九遍知解脫堅固通九遍知三解脫中學勝利者及慧念二非三解脫解脫堅固三解脫攝。
論依處義中。
演曰四依處義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依於涅槃至乃至慶喜。
演曰二釋分三一事依處二補特伽羅依處三時依處初中分二初正釋後通妨初中有三一根本事依處二得方便事依處三悲愍他事依處初中有六一者善趣二者惡趣三者退墮四者勝進五者生死六者涅槃此中但說第六涅槃得方便事依處中有十二種謂十二種行一者欲行二者離行三者善行四者不善行五者苦行六者非苦行七者順退分行八者順進分行九者雜染行十者清淨行十一者自義行十二者他義行此中但說第十清淨行悲愍他事依處中有五種一者念離欲二者示現三者教導四者讚勵五者慶喜此中但說後三問學勝利等於根本事中何故不說勝進得方便十二行中何故不說離行善行順進分行自義行悲愍他事五中何故不說離欲行等。
論當知此中至說清淨行。
演曰後通妨。
論出家補特至應當慶喜。
演曰二補特伽羅依處前明補特伽羅依處有二十七種今言出家等簡在家等於出家中依䎡根等一切補特伽羅中辯學勝利等四句經也。
論又於過去至及讚勵。
演曰三時依處。
論是名依處義。
演曰三結。
論勝利義中至是勝利義。
演曰五勝利義文中分三謂標釋結如文可知。
論過患義中至儲餘財物。
演曰六過患義文中有二謂標及釋。
論所治義中至皆是能治。
演曰七所治義八能治義二文合也有二番釋標及釋結如文易知。
論於略義中至名略廣義。
演曰九略義十廣義二文合也標及釋結如文可知。
論除此更無若過增。
演曰三結無過增。
論復次於解釋中。
演曰後略於前十四門中第二釋中文分為二初依五義釋後依六義釋初中分三一㧾標舉二別牒釋三揔結前此初也。
論法者。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五一法二等起三義四釋難五次第初中分二初牒後釋此初也。
論謂於十二至由了義故。
演曰後釋明學勝利等四句經文於十二分教中是第一契經所攝又是第三記別所収所以知者由了義故如彼經說汝等苾蒭乃至念為增上等則記別戒等得解脫果故云又是記別也。
論等起者。
演曰二等起文中分三一牒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應當說至發起此經。
演曰二釋文中有四一謂應當說依止處所等二為顯示精勤修習等三為顯示重財利者等四為顯示四種苾蒭體故此初也發起此經者發起此勝利等四句經也。
論又為顯示至清淨行者。
演曰二為顯示精勤修習等此意為顯清淨行人說學勝利等四句經也。
論及為顯示至三學勝利。
演曰三為顯示重財利者等此意為化耽著財利苾蒭令依學勝利等精進修習速得圓滿三學勝利故說此經。
論又為顯示四種苾蒭體故。
演曰四為顯示四種苾蒭體故文中分四一標二列三徵四釋此初也。
論此中經言至苾蒭體故。
演曰二列為令遠離種姓等者苾蒭不應憶於種姓身形端正要須持戒學勝利者方名苾蒭及令遠離詐現等者謂有苾蒭外相詐現威儀內恒違犯戒律令遠離彼故說持戒學勝利等名密護威儀苾蒭體故為令遠離計著虛妄聲譽等者令遠虛譽而求真智也勸令修習真實等者既離虛妄勸修真實離邪正行為苾蒭體。
論所以者何。
演曰三徵。
論若有愛樂至念為增上。
演曰四釋如文思之可解。
論如是等類皆名等起。
演曰三結。
論義者。
演曰三義文中分二初牒後釋此初也。
論謂㧾義中。
演曰後釋文中分二初明揔義後明別義初中分三一揔標二別釋三通妨此初也。
論當知此經至及正行果。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四一者引了義經二者分別事究竟三者行四者果此初也此經但說正行及正行果名了義經。
論如是戒等至學之邊際。
演曰二者分別事究竟三學若滿眾行悉圓眾行雖多不過三學故云學之邊際也。
論又言如是至瑜伽所攝。
演曰三若行四種瑜伽者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此四瑜伽即是行也。
論又言如是至顯正行果。
演曰四者果三學是前四瑜伽果問何故先說尸羅次明精進後顯方便耶。
論此中信欲至慧等方便。
演曰三通妨顯揚十三釋云此中信欲為先故攝受尸羅聽受法時由正勤力修習慧等要假方便。
論於別義中。
演曰後明別義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所言學者。
演曰後釋文中分七一明修學二明勝利三明苾蒭四明安住五明其慧六明解脫七明其念初中分二初正明修學後例釋餘法初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是勤精進至名之差別。
演曰後釋分四一分別差別名二分別自體相三訓釋言詞四義門差別此初也此中學者亦名為習亦名為修是名之差別。
論清淨身語至是學自性。
演曰二分別自體相以清淨身語正命為體。
論由此正行至及因果故。
演曰三訓釋言詞謂所言學者由此正行尸羅及忍辱等修顯發故名之為學又為離破戒垢故名靜寂得戒故名清涼進習於道除滅障?故名為學又應如前說相等者如前說由五種方便一由相故二由自性故三由業故四由法故五由因果故此說由相故得名為學乃至由因果故得名為學。
論義門差別中。
演曰四義門差別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自性差別至五十學處。
演曰後釋文中分五一自性差別二界差別三時差別四位差別五補特伽羅差別此初也七品尸羅者品者類也准四分戒說一四波羅夷法二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三二不定法四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五九十波逸提法六四波羅提提舍尼法七七滅諍法已上名七品尸羅共成一百五十學處為戒自性言或過一百五十學處者并一百眾學戒法為戒自性故云或過一百五十。
論界差別者至非界所繫。
演曰二界差別問何故無色行中亦有靜慮律儀耶荅准慈恩云靜慮律儀通色無色八地故對法第八云由無色界麤色無故略不建立色戒律儀由此故知無色亦有靜慮律儀此從所防假名為色何必要藉有所依身。
論時差別者至平等無異。
演曰三時差別。
論位差別者。
演曰四位差別文中有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已入正法至心慧二位。
演曰二釋。
論如是等類是位差別。
演曰三結。
論補特伽羅差別者。
演曰五補特伽羅差別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此中意說至唯人非天。
演曰二釋非無縛者謂彼經云應當安住修學勝利故知非無縛人也。
論如是等類至伽羅差別。
演曰三結。
論如於學勝利至五種差別。
演曰後例釋餘法於第四義門差別中於學勝利有自性等五種差別如是慧為上首解脫堅固念為增上此之三種亦如於學勝利有自性等五種差別。
論此中勝利者。
演曰二明勝利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是功德至名之差別。
演曰後釋分四一分別差別名二分別自體相三訓釋言詞四義門差別此初也此中勝利者亦名功德亦名增進亦名圓滿是名之差別。
論如說當觀至是其自性。
演曰二分別自體相十種勝利如下文說。
論此法能有至故名勝利。
演曰三訓釋言詞又復此法隨生等者謂種隨所生定應隨逐故名勝利又復此法稱讚等者由持戒故稱讚所隨故名勝利。
論門差別者至乃至廣說。
演曰四義門差別十種差別者即令僧精貌等十句如下文說。
論此中苾蒭者。
演曰三明苾蒭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是沙門至名之差別。
演曰後釋分四一分別差別名二分別自體相三訓釋言詞四義門差別此初也此中苾蒭者亦名沙門亦名捨家法趣非家等是名之差別。
論具足別解至是其自性。
演曰二分別自體相於別解脫上假立眾同分為苾蒭體。
論於形色至名為苾蒭。
演曰三訓釋言詞。
論門差別者至是門差別。
演曰四義門差別謂苾蒭中有四姓等出家不同名門差別。
論此中住者。
演曰四明安住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是俯於時至名之差別。
演曰後釋分四一分別差別名二分別自體相三訓釋言詞四義門差別此初也此中住者亦名俯就於時亦名精勤亦名修習是名之差別。
論此住自性至無有別法。
演曰二分別自體相。
論種種威儀至此是訓詞。
演曰三訓釋言詞。
論門差別者至住門差別。
演曰四義門差別。
論此中慧者。
演曰五明其慧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是智見明至名之差別。
演曰後釋分四一分別差別名二分別自體相三訓釋言詞四義門差別此初也此中慧者亦名智亦名見亦名明亦名現觀是名之差別。
論簡擇法相至為其自性。
演曰二分別自體相。
論訓詞者至故名為慧。
演曰三訓釋言詞。
論門差別者至如前分別。
演曰四義門差別如前分別者如前修學中義門差別有其五種一自性差別二界差別三時差別四位差別五補特伽羅差別此解慧中義門同彼亦有五種故云如前分別下解脫及念准慧會釋更不繁敘。
論此中解脫者。
演曰六明解脫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是永斷離至名之差別。
演曰後釋分四一分別差別名二分別自體相三訓釋言詞四義門差別此初也此中解脫者亦名永斷亦名離繫亦名清淨亦名滅盡亦名離欲等是名之差別。
論自性者至煩?永斷。
演曰二分別自體相。
論訓詞者至故名解脫。
演曰三訓釋言詞梵云牟尼此云寂默有其二義一離言故二離過故名為寂默。
論門差別者至如前應知。
演曰四義門差別如前應知者如慧中已會釋訖。
論此中念者。
演曰七明其念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是不忘失至名之差別。
演曰後釋分三一正釋其念二例住差別三指如前說初中分四一分別差別名二分別自體相三訓釋言詞四義門差別此初也此中念者亦名不忘失亦名心明記憶是名之差別。
論自性者是心所有法。
演曰二分別自體相。
論訓詞者至故名為念。
演曰三訓釋言詞。
論門差別者至六種隨念。
演曰四義門差別法隨念等者等取僧隨念等三。
論如是如念至廣說差別。
演曰二例住差別。
論又復如前至當知差別。
演曰三指如前說亦如慧中已會釋訖。
論復次於釋難中。
演曰四釋難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問住學勝利者義何謂耶。
演曰後釋文分一十三叚一釋住學勝利難二釋慧為上首難三釋解脫堅固難四釋念為增上難五釋三學不次難六釋不說心學修滿難七釋不說住慧等勝利難八釋不說住解脫上首難九釋何名住學勝利難十釋依何戒說住學勝利難十一釋依何慧說慧為上首難十二釋依何解脫說住解脫堅固難十三釋依何念說念為增上難初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此增語至勝功德住。
演曰後釋。
論問慧為上者義何謂耶。
演曰二釋慧為上首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此增語至慧根第一。
演曰後釋。
論問解脫堅固者何謂耶。
演曰三釋解脫堅固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此增語至煩?永斷。
演曰後釋。
論問念為增上者義何謂耶。
演曰四釋念為增上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此增言至不生喜足。
演曰後釋。
論問於餘經至非增上心。
演曰五釋三學不次難文中分三一正釋二引證三釋成初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此中顯示至增上心學。
演曰後釋。
論如世尊說至慧根之力。
演曰二引證。
論今此經中至俱時而說。
演曰三釋成。
論問餘經中至修習滿耶。
演曰六釋不說心學修滿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如前至道理亦尒。
演曰後釋如前三學不次難中所說此中亦尒。
論問何故此中至勝利等。
演曰七釋不說住慧等勝利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於下劣至住學勝利。
演曰後釋。
論問夫解脫至解脫上首。
演曰八釋不說住解脫上首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於下劣至最為堅固。
演曰後釋。
論問何等名為住學勝利。
演曰九釋何名住學勝利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至諸學處中。
演曰後釋分二初略釋後廣釋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觀十勝利至常作常轉。
演曰二釋。
論如是名為住學勝利。
演曰三結。
論問攝受於僧至何義耶。
演曰後廣釋分七一釋十種勝利難二釋常守尸羅難三釋堅守尸羅難四釋常作難五釋常轉難六釋受學學處難七重釋常守堅守難初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攝受於僧者是揔句。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揔句後明別句此初也。
論令僧精貌至無斷絕故。
演曰後明別句文中分二初明別句即十種勝利後略攝為三廣開為十此初也顯揚云餘是別句此論中無下令僧精貌等與此論並同。
論如是十種至廣開為十。
演曰後略攝為三廣開為十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一者令僧至長時隨轉。
演曰三釋分二初略攝為三後廣開為十此初也前二攝前九種勝利第三攝前第十一種勝利。
論此中由七至及安樂住。
演曰後廣開為十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七種隨護至長時隨轉。
演曰後釋七中第一攝前揔句七中第二攝十中第一七中第三攝十中第二七中第四攝十中第三第四第五七中第五攝十中第六七中第六攝十中第七七中第七攝十中第八第九最後一句攝十中第十。
論云何常守至捨學處故。
演曰二釋常守尸羅難。
論云何堅守至犯學處故。
演曰三釋堅守尸羅難。
論云何常作至無穿穴故。
演曰四釋常作難。
論云何常轉至復還淨故。
演曰五釋常轉難。
論云何受學至諸學處故。
演曰六釋受學學難。
論如是行者至不應作故。
演曰七重釋常守堅守難。
論問世尊說至住學勝利。
演曰十釋依何戒說住學勝利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事善戒者五戒名近事戒苾蒭戒者出家五眾名苾蒭戒近住戒者八戒名近住戒靜慮戒等持戒者即定共戒聖所愛戒者即道共戒。
論荅依苾蒭戒由最勝故。
演曰後釋謂苾蒭戒能生無漏尸羅故名最勝。
論問世尊說至依慧上首。
演曰十一釋依何慧說慧為上首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具依三慧。
演曰後釋。
論問世尊說至解脫堅固。
演曰十二釋依何解脫說住解脫堅固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世間解脫者是假名以世俗道不能斷結不得無為故。
論荅依出世間不動解脫。
演曰後釋。
論問世尊說至念為增上。
演曰十三釋依何念說念為增上難文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荅就勝為至觀察隨念。
演曰後釋。
論復次於次第中。
演曰五次第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先應安住至作意思惟。
演曰後釋分三一圓滿次第二能成次第三解釋次第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如是行者至速得成滿。
演曰二釋。
論如是名為至漸圓滿故。
演曰三結。
論能成次第者。
演曰二能成次第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由住學至念為增上。
演曰二釋。
論如是名為能成次第。
演曰三結。
論又如是住至能成次第。
演曰後番釋。
論解釋次第至故名大師。
演曰三解釋次第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從他聽聞至故曰聲聞。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三一教誡聲聞二化導菩薩三摧滅外道初中分四一釋聲聞名二釋外妨難三明所說法四辯其學處此初也。
論問何因緣至真實子故。
演曰二釋外妨難。
論此中法者至說名句文身。
演曰三明所說法。
論學處者至五毀犯聚。
演曰四辯其學處五毀犯聚者亦名五種制亦名五犯聚以須禁防稱之為制違禁起非名之為犯一犯含多名為犯聚一波羅夷二僧伽婆尸沙三波逸堤四波羅提提舍尼五突吉羅如二十八䟽釋。
論具憐愍者至諸無量故。
演曰二化導菩薩文中分四一明大悲普覆二明示宣理教三明利樂差別四明解脫善證初中分二初明所覆後明能覆初中分八一具憐愍者二具大悲者三樂義利者四求利益者五恒悲愍者六為令多人梵行久住者七轉廣者八乃至為諸天人者此初也。
論具大悲者至多苦法故。
演曰二具大悲者。
論樂義利者至多樂法故。
演曰三樂義利者。
論求利益者至妙善法故。
演曰四求利益者。
論恒悲愍者至不善法故。
演曰五恒悲愍者。
論為今多人至等族姓說。
演曰六為令多人梵行久住者。
論轉增廣者至後增廣說。
演曰七轉增廣者。
論乃至為諸至有勢力說。
演曰八乃至為諸天人者。
論此中顯示至非唯一分。
演曰後明能覆。
論正善開示至所有性故。
演曰二示宣理教文中分二初示理後宣教此初也。
論宣說正法至如是正法。
演曰後宣教。
論如是能令至增上戒說。
演曰三明利樂差別文中分三一依增戒等明利樂二依讚杜多等明利樂三依慧善觀察明利樂初中分二初正明利樂後釋利樂名初中分三一利益非安樂二安樂非利益三利益亦安樂此初也。
論如是能令至不自在行。
演曰二安樂非利益。
論如是能令至增上慧行。
演曰三利益亦安樂。
論此行善故至名為安樂。
演曰後釋利樂名。
論復次至是名利益。
演曰二讚杜多等明利樂文中分三一利益非安樂二安樂非利益三利益亦安樂此初也。
論若於是處至是名安樂。
演曰二安樂非利益。
論若處世尊至利益安樂。
演曰三利益亦安樂。
論又說如來至上慧學說。
演曰三依慧善觀察明利樂文中分二初正明利樂後釋善觀名初中有三謂如來於諸法中以彼彼慧善觀察者若為利益非安樂依增上戒學若為安樂非利益依增上心學若為利益亦安樂依增上慧學。
論當知此中至正覺悟故。
演曰後釋善觀名。
論於彼彼至增上慧說。
演曰四明解脫善證文中分二初正明解脫後釋善證名此初也。
論由二因緣至無退法故。
演曰後釋善證名。
論我尸羅蘊至如前應知。
演曰三摧滅外道正摧外道兼破小乘故論云我尸羅蘊不圓滿者謂或於尸羅修習一分者即小乘尸羅望於大乘名為一分或不依止如是尸羅圓滿修習諸定地戒者即外道不依大乘尸羅圓滿修習諸定地戒我於諸法不善觀察者由二種相一者不能長夜串習遍了知故二者顛倒非正覺悟故我於解脫不善證得者由二種證一者不到究竟故二者非不還法故有退法故。
論我所應說至及廣分別。
演曰三揔結前謂前初廣後略既結略所標舉及結前來廣分別也。
論復次至一切契經。
演曰後依六義釋文中分四一標二列三結四釋此初也。
論一者遍知至受彼果故。
演曰二列。
論由此六相至一切經典。
演曰三結。
論此中事者至我生已盡。
演曰四釋。
論如是等類名攝釋分。
演曰三結歸本名。
論卷第八十三 論攝異門分之上
演曰前名決擇即決擇本地分中之義次名攝釋即攝釋本地分中之文今名攝異門即攝本地分中文義二種於此分中論有兩卷此卷在初故言之上。
論如是已說至攝異門。
演曰明此分中㧾分為三一結前問後二依問為通三結歸本名此初也。
論揔嗢柁南至略㧾頌應知。
演曰二依問為通文中分二初㧾後別此初也謂白品異門等宣說善法為開悟義覺黑品異門等宣說不善法為開悟義覺故略揔頌白黑二品應知也。
論別嗢柁南至施戒道廣說。
演曰後別文中分二初釋㧾中白品後釋㧾中黑品初中分二初舉頌釋後長行釋此初頌有八門一師二第一三二慧四四種善說等五亦有因緣等六施七戒八道。
論此中大師至隨聖教者。
演曰後長行釋文中分四一釋師等八門二釋智等十五門三釋如來等十門四釋欲等九門初中有八一釋師二釋第一三釋二慧四釋四種善說等五釋亦有因緣等六釋施七釋戒八釋道初中分二初明師主能化之儀後明徒眾所修之行初中分二初明三師人法異同後辯三師獎導不等初中分二初明三師立名不同說法有異後明三師立名有異說法皆同初中分二初明三師立名不同後明三師說法有異此初也。
論開許制止至教誡轉故。
演曰後明三師說法有異謂大師立教開許制止一切應作不應作故紹師傳教時時教授襲師隨教教誡轉故。
論當知即是至及隨說者。
演曰後明三師立名有異說法皆同文中分二初明三師立名有異後明三師說法皆同此初也謂能說即大師立聖教者傳說即紹師傳聖教者隨說即襲師隨聖教者。
論驅?造作不應作故。
演曰後明三師說法皆同謂驅?造作破犯戒者不應作故問何故前明開許等三師說法有異後辯驅?等三師說法皆同荅前明開許等三師位次儀則有殊所以說法有異後辯驅?等三師呵責理既無殊所以說法皆同。
論名能獎者至應作事故。
演曰後辯三師獎導不等文中分二初明獎不等後明導不等初中分三一明能獎二明勝獎三明至獎此初也即大師名能獎者也。
論名勝者至能開示故。
演曰二明勝獎即紹師名勝獎者也。
論名至獎者至皆能遣故。
演曰三明至獎即襲師名至獎者也。
論名能導者至皆能遣故。
演曰後明導不等文中分三一明能導二明勝導三明至導此初也即大師名能導者也。
論名勝導者至皆能遣故。
演曰二明勝導即紹師名勝道者也。
論名至導者至名第二伴。
演曰三明至導即襲師名至導者也第二伴者即弟子對師主名伴謂大師名主紹師名第一伴襲師名第二伴前說紹師即是第一弟子影取襲師即是第二弟子此說襲師名第二伴影取紹師名第一伴論顯方隅㸦影說故亦離繁言生學者智故。
論隨轉伴故名為善友。
演曰後明從眾所修之行文中分二初明能修之人後明所修之行初中分四一明善友二明知識三明憐愍四明有恩此初也。
論宿昔同處至名為知識。
演曰二明知識。
論父母宗親至名憐愍者。
演曰三明憐愍。
論若非眷屬至名有恩者。
演曰四明有恩。
論言義利者至俱通二品。
演曰後明所修之行名信述者為信彼印述在心名信述也言梵行者謂八聖道支與梵為行故云梵行又梵行者遠離非梵行習[婬-壬+(工/山)]欲法故云梵行又言安住餘梵行者謂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彼由三處之所攝受謂七覺支在見道由定增勝即定覺支為自性餘六為品類揔名為定故云謂由奢摩他故如其所應彼自性故彼品類故八支聖道在修道以散觀察慧用強故由正見為自性餘七為品類揔名為慧故云由毗鉢舍那故如其所應彼自性故彼品類故三四二五在七方便道由修身念為自性餘為品類㧾名身念故云由修身念故如其所應彼自性故彼品類故信念二種通定慧二品故云此中信念俱通二品。
論復次即此至中下乘故。
演曰二釋第一文中分二初依第一等五名釋後依品類等三種釋初中分三一依自義行等五義釋二依世間善等五義釋三依欲行善等五義釋此初也謂大師具五種異名一名第一自義行故二名尊他義行故三名勝俱義行故四名上映蔽一切諸外道故五名無上映蔽一切聲聞獨覺中下乘故。
論復有差別至得清淨故。
演曰二依世閒善等五義釋一第一共諸世間善圓滿故二尊共諸聲聞善圓滿故三勝共諸獨覺善圓滿故四上於煩?障得清淨故五無上於所知障得清淨故。
論復有差別至得圓滿故。
演曰三依欲行善等五義釋一第一於欲行善得圓滿故二尊於色行善得圓滿故三勝於無色行善得圓滿故四上超過一切三界世間善圓滿故五無上出世閒善得圓滿故。
論無足有情至如百足等。
演曰後依品類等三種釋文中分二初正釋後結釋初中分三一顯無足等中第一二顯有色等中第一三顯有想等中第一此初也。
論有色有情至非非想處。
演曰二顯有色等中第一。
論有想有情至所有生天。
演曰三顯有想等中第一。
論如是略說至三種第一。
演曰後結釋文中分二初結後釋此初也顯示如來三種第一者一顯示如來於無足等中第一二顯示如來於有色等中第一三顯示如來於有想等中第一。
論謂由蠢動至由心故。
演曰後釋蠢動者即前无足乃至多足名蠢動也由依止故者即前有色無色由具有情依止處義故云由依止故由心故者即前有想無想有情皆由心故然無想者亦由無心非由於色故云由心。
論復次能得至善法攝故。
演曰三釋二慧謂大師為第一慧為第二故頌云二慧非二種慧名為二慧此第二慧有種種名如論自釋俱生慧者即生得慧加行慧者即方便慧慧垣牆者謂界智若遍緣十八界者唯於第六一門轉故如彼垣牆周匝遍故唯一門入下名界智即緣界之智也慧階陛者下名種種界智謂能了知彼界種種品類名種種界智如彼階陛有種種層級也慧堂殿者如到究竟位智㧾攝一切下名非一界智謂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如彼堂殿揔攝垣牆及階陛故非唯攝垣牆也。
論復次言善至等覺義故。
演曰四釋四種善說等文中分二初別釋四種後㧾結四種初中分四一初二句顯文義圓滿二次二句顯果圓滿三次三句顯行圓滿四後一句顯師圓滿此初也。
論言出離者至現等覺故。
演曰二次二句顯果圓滿。
論無差別者至無失壞故。
演曰三次三句顯行圓滿具足四依者維摩經第三卷云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所詮之理名之為義憑之起行故說為依能詮之教名之為語雖依語得義然語非是義如因指見月得月亡指得理捨詮所以依義不依語也智能入理決斷解了所以須依識但分別起於染著棄捨不從故不依也顯實分明名了義經憑之取解故說為依覆障之言名不了經棄而不從故曰不依託法起行名為依法得法捨人名不依人問依法不依人者未知一切人不可依亦有可依耶荅可依人法相對以為四句一法可依謂大乘法人不可依謂小乘人也二人可依謂大乘人即四依菩薩也法不可依謂小乘法三人法俱可依謂大乘人法四人法俱不可依謂二乘人法也語義相對亦作四句准前可知。
論大師如來至善清淨故。
演曰四後一句顯師圓滿。
論此中諸句至顯師圓滿。
演曰後揔結四種。
論復次佛世至正教授故。
演曰五釋亦有因緣等有依者謂由四依者即前四依也謂由三種所現神變者此論二十七云謂由三種神變教授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論復次解脫至無繫著故。
演曰六釋施文中分二初開施為六後合施為三初中分二初正釋六施後結成六施初中分六一無依施二廣大施三歡喜施四數數施五田器施六攝受眷屬施此初也廻向涅槃者理實亦廻向菩提文影略故於施果中無繫著者如慈悲行施不求人天果報即是佛因故無垢稱經云清淨布施是妙菩提不悕世閒異熟果故。
論常舒手者慇重廣施故。
演曰二廣大施。
論樂棄捨者至無追悔故。
演曰三歡喜施。
論祠祀施者至所施物故。
演曰四數數施。
論捨圓滿者至而奉獻故。
演曰五田器施。
論於惠施中至而分布故。
演曰六攝受眷屬施。
論如是一切至受眷屬施。
演曰後結成六施。
論此中依止至布施而說。
演曰後合施為三謂上六施不過三種一施品類謂初二句二施時分謂次二句三施處所謂後二句。
論復次廣說至具戒等廣說。
演曰七釋戒文中分二初舉頌釋後長行釋此初也。
論言尸羅者至憂慼事故。
演曰後長行釋文中分四一釋尸羅二釋其法三釋殺生四釋具戒此初也梵語尸羅此云清涼言律儀者律謂法戒儀謂軌範唯彼善戒可法可軌故名律儀如說調伏亦調亦伏此亦如是亦律亦儀持業釋也謂是遠離惡法以為自體相故無悔等者等彼遠離染污不樂憂慼事故。
論復次善說至稱讚事故。
演曰二釋其法梵語毗柰耶此云調伏意顯律儀調伏六根皆令清淨故云調伏此言隨順一切煩?滅者即是調伏六根令清淨義也故涅槃經第三云是菩薩眾本性清淨能調如上二部之眾悉令安住清淨眾中是名護法無上大師善持律者為欲調伏利眾生故。
論復次殺生至有尋有伺地中已說。
演曰三釋殺生如有尋有伺地中第八論云謂於他眾生起殺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殺方便及即於彼殺究竟中所有身業乃至第十論云由幾種言說道理說緣起耶謂略說由六種言說道理一由順次第說二由逆次第說三由一分支說四由具分支說五由黑品說六由白品說。
論復次言具戒至如聲聞地。
演曰四釋具戒謂安住具戒等者二十一論云云何戒律儀謂彼如是正出家已安住具戒堅牢防護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皆得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一切所有學處是名戒律儀乃至廣說密護根門等者聲聞地云云何根律儀謂即依此尸羅律儀守護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眼根依於眼根修律儀行如是行者耳聞聲已乃至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乃至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乃至廣說於食知量等者聲聞地云云何於食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蹔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受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乃至廣說進止徃來等者聲聞地云云何正知而住謂彼如是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已若徃若來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反以衣鉢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悎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如解勞睡時正知而住是名正知而住。
論復次廣說至無量為後。
演曰八釋道文中分二初舉頌揔列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為欲勤修至不捨善軛故。
演曰後長行別釋文中分二初略後廣初中分七一釋四念住文中分二初明念住後明對治此初也然聲聞地二十八云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此中但明四念住方便故說為欲勤修四念住故發起上品猛利欲等故彼此文亦不相違。
論住熱光者至正對治故。
演曰後明對治文中分二初別明四治後揔結勸修此初也如日之光能除昬闇修正勤者能治懈怠餘文易知不勞更釋。
論此中顯示至四種對治。
演曰後揔結勸修。
論復次於諸至如聲聞地。
演曰二釋正斷三釋四神足二文合也異者別也正斷別名者聲聞地云四正斷者一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䇿勵發勤精進䇿心持心正斷二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䇿勵發勤精進䇿心持心正斷三於未生善法為今生故生欲䇿勵發勤精進䇿心持心正斷四於已生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令倍修習今其增長今其廣大生欲䇿勵發勤精進䇿心持心正斷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如二十九釋。
論復次於如來至如菩薩地。
演曰四釋五根五釋五力二文合也安立正信等者即安立信等五根安住有勢力者即安住信等五力如菩薩地者七十五云依信等根修加行道加行道中根是下品力是上品准彼文說念斷神足在資粮位五根五力在加行位覺支見道道支修道及究竟道。
論復次簡擇至如聲聞地。
演曰六釋七覺支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已得無漏至名為擇法。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四一釋擇法二釋簡擇三釋最極簡擇四釋極簡擇法此初也問准聲聞地說七覺支何故此中但明擇法荅擇法是慧正名覺支餘六眷屬亦覺支也故聲聞地云諸已證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名覺支。
論言簡擇者至苦聖諦故。
演曰二釋簡擇揔緣於苦也。
論最極簡擇至老苦等。
演曰三釋最極簡擇別緣於苦也。
論極簡擇法至經等法故。
演曰四極簡擇法文中分二初牒釋後徵釋此初也。
論所以者何。
演曰後徵釋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依止此故先修所作。
演曰後釋。
論又簡擇者謂審定解了。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初釋簡擇等言後釋解了等言初中分二初正釋後料簡初中分三一釋簡擇二釋最極簡擇三釋極簡擇法此初也。
論最極簡擇至等解了。
演曰二釋最極簡擇於一切法平等解了故言等解了。
論極簡擇法至近解了。
演曰三釋極簡擇法。
論前是尋求道今是決定道。
演曰後料簡前二是尋思第三是如實智。
論復有差別。
演曰後釋解了等言文中分二初揔標後別釋此初也。
論言解了者至作意發悟。
演曰後別釋文中分三一釋解了二釋等解了三釋近解了此初也。
論等解了至方便尋求。
演曰二釋等解了。
論近解了者求已決定。
演曰三釋近解了。
論復次黠了者知分別體故。
演曰七釋八支聖道文中分七一正見文中有六一釋黠了等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二初釋黠了後釋通達此初也此黠了已下至毗鉢舍那皆明正見黠了者了知能緣體故。
論通達者至所知事故。
演曰後釋通達即通達知所緣事故。
論復有差別。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初㧾標後別釋此初也。
論黠了者了知自相故。
演曰後別釋文中分二初釋黠了後釋通達此初也了知自相者即緣事智聲聞地云尋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邊際覺。
論通達者了知共相故。
演曰後釋通達了知共相者即如實智聲聞地云尋思共相品時理故起如實覺。
論審察者至倍增廣故。
演曰二釋審察。
論聦叡者至無忘失故。
演曰三釋聦叡。
論覺者至俱生之慧。
演曰四釋覺。
論明者謂習所得慧。
演曰五釋明文中分二初釋明體後釋明用此初也。
論慧行者至勤修習慧。
演曰後釋明用。
論毗鉢舍那至審觀察故。
演曰六釋毗鉢舍那謂即於前所了別義審觀察者即正見也。
論涉入者至心涉入故。
演曰二正思惟文中分六一釋涉入二釋納受三釋推尋等四釋聖教量五釋現量六釋比量此初也。
論納受者至能攝受故。
演曰二釋納受。
論推尋者謂取彼諸相故。
演曰三釋推尋等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二初釋推尋後釋極推尋此初也。
論極推尋者謂取彼隨好故。
演曰後釋極推尋。
論復有差別。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初揔標後別釋此初也。
論推尋者謂尋求心。
演曰後別釋文中分三一釋推尋二釋極推尋三釋最極推尋此初也。
論極推尋者謂伺察心。
演曰二釋極推尋。
論最極推尋至極校計故。
演曰三釋最極推尋。
論聖教為依至說名尋思。
演曰四釋聖教量。
論現量為依說名思惟。
演曰五釋現量。
論比量為依說名分別。
演曰六釋比量。
論猒離者至起決定故。
演曰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三段文合分為二初法後喻初法中分五一釋猒離二釋遠離三釋隨轉離四釋還離五釋寂止等此初也此中增上意樂於遠離中起決定者如求受戒有三種思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思前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第三思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發語思說名語業此是第二決定思也聲聞地云若遠離攝正語業命彼於證得無漏作意諸覺支時先已獲得。
論遠離者至受遠離故。
演曰二釋遠離此即第三思如到師前以身禮拜即動身思發言求戒即發語思。
論隨離者至彼尸羅故。
演曰三釋隨離尸羅者即聖所愛戒問何故此名聖所愛戒荅二十九云以諸聖者賢善正至長時愛樂忻慕恱意我於何時當正獲得諸語惡行諸身惡行諸邪命事不作律儀由彼長夜於此尸羅深心愛樂忻慕恱意故獲得時名聖所愛獲得如是聖愛戒已終不正知而說妄語終不故思害眾生命終不故思不與而取終不故思行欲邪行終不非法求衣服等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增上力故於修道時乃至所有語業身業養命事轉亦得名為正語業命。
論還離者至而悔除故。
演曰四釋還離。
論從此已後至隨護尸羅。
演曰五釋寂止等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寂止者至柔和事故。
演曰後牒釋文中分三一釋寂止二釋律儀三釋密護此初也。
論律儀者至慈心等故。
演曰二釋律儀。
論密護根門至而現行故。
演曰三釋密護。
論橋梁者至惡法故。
演曰後喻文中分二初喻橋梁後喻舩筏此初也。
論舩筏者至障礙法故。
演曰後喻舩筏。
論不喜樂者至極滿足故。
演曰六正精進文中分三一釋不喜樂二釋不違越三釋不異違越此初也謂於惡法不生喜樂遠離增上意樂滿足發勤精進。
論不違越者至不棄捨故。
演曰二釋不違越謂於一切所學戒中無毀犯故不捨戒故發勤精進。
論不異違越至不棄捨故。
演曰三釋不異違越謂於一分無穿穴故不捨戒故發勤精進。
論所言念者至住其心故。
演曰七正念。
論如是廣說至當知其相。
演曰後廣九種心住者三十云一內住所緣心二等住微細心三安住內界心四親近念住心五調柔順伏心六捨妄證寂心七最極寂靜心八專注無間心九等持相續心此九住中前八為方便第九為定此即八支聖道中第八正定其正見等七前略中已說。
論復次嗢柁至我作等。
演曰二釋智等十五門文中分二初舉頌摽列後長行解釋此初也。
論智者謂聞至說為先慧。
演曰後長行解釋文分十五一釋智二釋宣說三釋善四釋欲五釋熾然六釋獨七釋遠塵八釋如病等九釋解釋十釋我十一釋斷十二釋盡生等十三釋并天世眾生十四釋依等十五釋我作等初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對法第一云隨所見聞覺知之義起諸言說見聞覺知義者眼所受是見義耳所受是聞義自然思構應如是如是是覺義自內所受是知義諸言說者謂詮辯義。
論智者謂知至非緣他智。
演曰後番釋。
論復次宣說至無所隱覆。
演曰二釋宣說拳者握也言不作師拳謂不握恡法也又師之匠物不拳之執握恡而不說又詩傳云力也而不作師之力勢力勢謂即刑勢者也。
論復次初善至如理思惟。
演曰三釋善純一等者即等彼第二圓滿第三清淨第四鮮白也。
論復次猛利至教授教誡。
演曰四釋欲。
論復次能熾至修習對治。
演曰五釋熾然。
論復次獨者至安隱處故。
演曰六釋獨。
論復次遠塵至遠塵離垢。
演曰七釋遠塵文中分二初釋遠塵後釋諸法等初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塵謂已生決擇分智未得究竟無漏智於此位中我?能障見道現觀垢謂我?及餘見斷二品種子今永無故名遠塵離垢。
論又復塵者至所有麤重。
演曰後番釋又俱生我?及見所斷一切煩?現行名塵彼二品種名垢即超越人也。
論於諸法中至所住法中。
演曰後釋諸法等文分十三一釋諸法二釋法眼三釋見法四釋得法五釋知法六釋至誠法七釋越渡惑八釋越渡疑九釋非緣於他十釋非餘所引十一釋得無所畏十二釋逆流十三釋趣向此初也。
論言法眼者至唯有法慧。
演曰二釋法眼既遣實我唯有見法之慧名為法眼。
論言見法者至如實見故。
演曰三釋見法於苦等者等集滅道故八十六云得法眼時於四聖諦已善見故說名見法。
論言得法者至沙門果故。
演曰四釋得法謂隨獲一種沙門果故名隨證得沙門果也。
論言知法者至退墮法故。
演曰五釋知法無退墮者無退墮於三惡趣也故八十六云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我證預流。
論至誠法者至如實至誠故。
演曰六釋至誠法。
論越渡惑者謂於自所證。
演曰七釋越渡惑對法第九云越度一切希望者由諸忍智出世間道證得長夜所希聖果於自所證無希慮故。
論越渡疑者謂於他所證。
演曰八釋越渡疑對法云越渡一切疑惑者於此位中於他所證無有猶豫謂餘亦能證此勝位故。
論非緣於他至聽聞等故。
演曰九釋非緣於他對法云不假他緣者於所修道中雖無他導引自然善巧故。
論非餘所引至所引?故。
演曰十釋非餘所引對法云於大師教餘不能引者於佛聖教已得證淨雖轉餘生不為邪道所化引故。
論於諸法中至無悚懼故。
演曰十一釋得無所畏對法云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者於依所證問記法中如惡欲增上?者怯劣心永無有故。
論言逆流者謂已登聖道故。
演曰十二釋逆流流者謂生死流此逆生死說名逆流此依古解順今釋者名為預流預者言入流謂流類入聖之類故名預流。
論言趣向者至二種法故。
演曰十三釋趣向謂從生死世俗趣向勝義涅槃故云建立世俗勝義二種法故。
論復次乃至廣說。
演曰八釋如病等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云何顯示至乃至廣說。
演曰後釋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云云何顯示彼生身如病等非者不也不但說彼生身猶如重病更說無常行等有何意耶乃至廣說者即乃至廣說無常行等也。
論然修行者至觀察彼果。
演曰後荅分二初揔荅後別釋此初也於彼事者指彼生身名為彼事此荅意云然說生身如病等復如無常等者謂修行者先以如實無常等行於彼生身如實訶毀作是思惟此生身如病等甚可猒逆為欲與彼病等無常等不和合故是故說生身猶如病等次更說無常行等令修行者如實顯示觀察彼苦果身也。
論言無常者至非緣他智故。
演曰後別釋文中分四一釋無常二釋苦三釋空四釋無我此初也現見無常名非不現見緣自身智名非緣他智。
論所言苦者至如其所應。
演曰二釋苦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由見生身至悟入苦性。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二初釋生等諸苦後釋諸所有受皆說為苦此初也謂由見身生已復死死已復生因此知身以生死為性故云悟入苦性。
論云何至皆說為苦。
演曰後釋諸所有受皆說為苦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諸樂受變壞故苦。
演曰後釋分三初番釋中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三一釋樂受二釋苦受三非苦樂受此初也。
論一切苦受生住故苦。
演曰二釋苦受。
論非苦樂受至說之為苦。
演曰三釋非苦樂受。
論此中樂受至必有變壞。
演曰中番釋文分為三一釋樂受二釋苦受三釋非苦樂受此初也。
論一切苦受至皆起於苦。
演曰二釋苦受。
論非苦樂受至亦名為苦。
演曰三釋非苦樂受過去名已滅現在名已生問捨受既非苦樂何故亦說為苦荅此非苦樂受體是滅壞之法彼苦樂二所隨逐故與二相應故亦名為苦。
論云何當觀樂受為苦。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三一釋樂受二釋苦受三釋非苦樂受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此受至能生壞苦。
演曰二釋於現法中能生失樂受緣即生憂?故生壞苦。
論如是當觀樂受為苦。
演曰三結。
論云何當觀苦受如箭。
演曰二釋苦受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如毒箭至常?壞故。
演曰後釋。
論非苦樂受至苦樂二種。
演曰三釋非苦樂受。
論所言空者至真實法故。
演曰三釋空。
論言無我者至不自在故。
演曰四釋無我。
論復次解釋至彼果涅槃。
演曰九釋解釋。
論復次我者至所有法故。
演曰十釋我此有八名一我我所見現前行故舉有能緣以顯所緣我體是有二有情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性更無餘法又復於彼有愛著故情者性也初揔談說彼有情之義無體可顯即五根等皆名有情此即是我唯有此性無餘法故後解以愛為情能生我愛說名有情於彼法性生愛著故若無有情誰情所愛三意生是意種類有能思量勝作用故顯是意類故名意生四摩納縛迦依止於意或高或下故若揔釋義此名儒童儒者美好義童是少年義美好少年名曰儒童若別釋義摩納是高義高?他故縛迦是下義卑下他故以依止意或陵?他或卑下他名摩納縛迦五養育者謂能增長後有業故能作一切士夫用故初養未來後長現在六補特伽羅謂能數數徃取諸趣無猒足故諸賢聖等亦名此者從未得道舊身說故七命者謂壽和合現存活故壽命是別者是揔也揔者與別命和合現存活故名為命者八生者謂具生等所有法故如第十論已釋。
論復次當斷至作苦邊際。
演曰十一釋斷永斷三結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
論復次我生至亦永盡故。
演曰十二釋盡生等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此中有四一我生已盡二梵行已立三所作已辦四不受後有初二通四果後二唯羅漢謂第八有等者見斷煩?離八有生謂感生之惑分限有窮但至七生而無後也謂於七有者一那落迦二傍生三餓鬼四人五天有六業有七中有如第十論說。
論又我生已至謂阿羅漢。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初正辯四種後揔結釋成此初也。
論當知此中至解了行相。
演曰後揔結釋成記別我生等四種為他演說令解了行相也。
論復次至二并梵。
演曰十三釋并天世眾生文中分二初正釋後通妨初中分為十四叚一釋并天世閒二釋并沙門婆羅門眾生三釋并諸天人眾生四釋毗柰耶等五釋離繫六釋解脫七釋離顛倒八釋多字九釋利益十釋安樂十一釋哀愍十二釋利益安樂十三釋人十四釋因佛出世說法利益此初也。
論并沙門至而修行者。
演曰二釋并沙門婆羅門眾生。
論并諸天人至出離欲貪。
演曰三釋并諸天人眾生解脫三縛者即解脫貪瞋癡三縛也故第八云三縛謂貪瞋癡。
論又毗柰耶斷超越者。
演曰四釋毗柰耶等文中分二初揔標後別釋此初也。
論毗柰耶至果作意。
演曰後別釋。
論言離繫者離九結故。
演曰五釋離繫九結者第八論云一愛結二恚結三?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能和合苦故名為結離斯九結立離繫名。
論言解脫者至生老等故。
演曰六釋解脫。
論離顛倒者由見道故。
演曰七釋離顛倒。
論所言多者至說名為多。
演曰八釋多字。
論言利益者謂諸善行。
演曰九釋利益。
論言安樂者無損?行。
演曰十釋安樂。
論言哀愍者至無有罪故。
演曰十一釋哀愍。
論為利益至無損?行。
演曰十二釋利益安樂。
論所言人者謂?帝利等。
演曰十三釋人。
論若有因佛至利益安樂。
演曰十四釋因佛出世說法利益。
論此中唯說至修正行故。
演曰後通妨。
論復次至及妻子等。
演曰十四釋依等文中分二初釋依等後釋身器初中分二初別釋後揔結初中分四一釋依二釋取三釋心依處四釋執著此初也妻子等者等奴婢等故第二論云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
論所言取者至說有四取。
演曰二釋取由不安立及安立者諸在家者不立後三取立第一取諸出家者不立第一取立後三取故對法第七云取有四種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執取諍根執取後有是取義所以者何由貪著欲繫縛耽染為因諸在家者更相?諍此諍根本是第一取由貪著見繫縛耽染為因諸出家者更相?諍此諍根本是後三取六十二見是見取各別禁戒多分苦行是戒禁取彼所依止薩迦耶見是我語取由見取戒禁取諸外道輩更相諍論以於是處見不一故由我語取諸外道輩㸦無諍論於我有性皆同見故然由此取諸外道等與正法者㸦有諍論由彼不信有無我故如是執著諍論根本復能引取後有苦異熟故名為取如八十九廣說。
論心依處者謂四識住。
演曰三釋心依處四識住者一色趣識住二受趣識住三想趣識住四行趣識住如五十論說。
論言執著至說名隨眠。
演曰四釋執著現行煩?能趣向依父母妻子等依即名為纏彼品種子說名隨眠。
論如是名依至執著隨眠。
演曰後結以名之一字貫下三處如是名依名取名心依處名執著隨眠。
論於此有識至境界相中。
演曰後釋身器謂此有識身中有本識種子能與我?等為因緣及為境界緣前念種子望後念種子為同類因是故識身與隨眠為因緣外一切相器世界等但無我見?等為境界緣復由緣彼外器世界等熏成種子故外器等望彼隨眠名為遠境界緣。
論復次我我至隨眠通二。
演曰十五釋我作等我?執著多分是外道我?種子通內外道。
論復次至空無常無餘。
演曰三釋如來等十門文中分二初舉頌標列後長行牒釋此初也。
論如來至如經分別。
演曰後長行牒釋文中分十一釋如來二釋無常想三釋底沙四釋怖五釋無為六釋不有七釋不相續八釋空九釋無常十釋無餘初中分二初別釋後揔釋初中分二初牒指經說後次第解釋此初也後次第解釋文中分十一釋如來二釋應三釋正等覺四釋明行圓滿五釋善逝六釋世閒解七釋無上丈夫調御士八釋天人師九釋佛十釋薄伽梵此初釋如來者於標文即有別釋中無然准下揔釋中云如來是初揔序即是下九号之揔序也涅槃經第十八云如過去諸佛所說經法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等來至菩提故言如來且今釋迦如過去諸佛依諸教法修六度等行觀十一空等理來至菩提果故言如來即報身佛般若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即法身佛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論所言應者應供養故。
演曰二釋應下揔釋云應永解脫一切煩?障成唯識第三云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皆已永害煩?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永不復受分叚生故此中但取初二義名阿羅漢是共德三釋正等覺亦是標文即有別釋中無准下揔釋中云永斷所知障名為正等覺是不共德舊云正遍知即正覺等覺正覺如次簡外道小乘菩薩三種。
論明行圓滿至後是住行。
演曰四釋明行圓滿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三明者一宿住隨念智明二生死智明三漏盡智明四種增上者謂四種禪定增上心現法樂住皆圓滿也前是行行者前說遮行行行皆名行行後是住行者四禪現法樂住皆名住行。
論此中清淨至是遮圓滿。
演曰二釋此中清淨身語等是行行密護根門等是遮行此二行及明皆悉圓滿。
論由此二種至遮自苦行。
演曰三結此中由不造過者三業清淨故即三不護密護根門故無忘失法得世間靜慮現法樂住遮自苦行也。
論言善逝者至二功德故。
演曰五釋善逝逝者徃也謂成菩提已於生死長夜具一切種二利功德善事徃矣故名善逝。
論世閒解至皆善知故。
演曰六釋世閒解由善悟入至行差別故者即知三際眾生心行差別也於器世閒乃至成壞皆善了知故自性果也因緣因也此為揔句餘四四諦如次配之。
論無上丈夫至極尊勝故。
演曰七釋無上丈夫調御士舊云無上士調御丈夫智無等故無過上故名無上士於現法中佛身具相好是大丈夫又多分調御無量丈夫最第一故極尊勝故由此後釋舊云無上士調御丈夫。
論天人師至有力能故。
演曰八釋天人師以彼天人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有力能故餘趣不能故不稱師。
論言佛陁者至三菩提故。
演曰九釋佛謂畢竟斷一切煩?所知并諸習氣現等正覺證得無上正等覺故即具二智覺自他也。
論薄伽梵至大勢力故。
演曰十釋薄伽梵舊云世尊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運摧滅一切魔軍大勢力故即破四魔如佛地論頌云。
自在熾盛與端嚴 名稱吉祥及尊貴
具足如是諸六義 應知揔名為薄伽
薄伽者聲也梵謂具德若有為此薄伽聲自能破四魔必具六德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鍊故三端嚴義三十二相等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佛之勝名無不知故五吉祥義恒起方便利有情故六尊貴義世出世間咸尊重故若言世尊▆前五義。
論此中如來至是不共德。
演曰後揔釋及所知障已下皆名不共德。
論復次至乃至廣說。
演曰二釋無常想文中分二初指經揔標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此中若修至餘作意故。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四一明修二明修果三明修差別四明修方便初中分二初正釋其修後兼釋處等初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
論又若修者至熟修習故。
演曰後番釋。
論為處者至意思唯故。
演曰後兼釋處等文中分二初單釋處等六句後重釋五六二句此初也。
論又善攝受至無閒作意故。
演曰後重釋五六二句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
論又善攝受至正加行故。
演曰後番釋。
論隨順欲貪至觀無常故。
演曰二明修果害隨眠者害種子也即以煩?種子為根本現行為枝條下地善法由彼煩?斷滅不增長故以無常想所緣境顯示能緣無常想自心作意觀無常故即所觀無常名為修果。
論臺閣者至謂所餘想。
演曰三明修差別喻中以臺閣為果梁棟為臺閣依因法中以解脫為果如臺閣修習之智為解脫依因如梁棟無學無常想大如輪王除無學外所餘無常想小如城王。
論又或居至正修加行。
演曰四修方便。
論復次至二種道等。
演曰三釋底沙文中分二初揔標舉數後依標別釋此初也等者等其修障二字具足應云二種修道障也。
論謂由疑故不能發趣。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二初明四種趣道障後明二種修道障初中分四一疑二邪尋思三邪分尋思見行四忿此初也謂由疑故不能發心趣向聖道故說為障。
論雖復發趣至而徃餘處。
演曰二邪尋思雖復發趣由邪尋思而徃邪道處既背正道故說為障。
論由邪分尋思至教授教誡。
演曰三邪分尋思見行此雖無疑亦不徃邪道處然由邪少分尋思邪少分見行不任師友正教授教誡故說為障。
論所言忿者謂他諫諍時。
演曰四忿謂他諫時而起諍競故亦不能趣於聖道說之為障。
論言苦?者至麤弊行等。
演曰後明二種修道障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二初法後喻初中分二初釋苦?後釋不樂此初也。
論言不樂者雜瞋事故。
演曰後釋不樂。
論此之二種猶如坑㵎。
演曰後喻。
論又此二種能障行路。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雖無是事至能為障礙。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貪著利養恭敬不入山林障後明處深稠林不捨利養恭敬障此初也雖無麤弊行及雜瞋事而由利養恭敬不入山林進修聖道故說為障。
論言猛利者至能捨此故。
演曰後明處深稠林不捨利養恭敬障謂處深稠林雖捨父母妻子等七攝受事而不能捨利養恭敬故說為障。
論復次言有怖至不平正故。
演曰四釋怖文中分三一釋有怖等二釋弊趣等三釋失道等初中分二初釋怖等五後結顯道過此初也。
論如是五種顯道過失。
演曰後結顯道過。
論弊趣惡趣者顯示趣過失。
演曰二釋弊趣等。
論失道惡道至名不善士。
演曰三釋失道等。
論復次無動至皆寂滅故。
演曰五釋無為謂無動等即是無為異名故此名為攝異門分。
論復次我何至受不生故。
演曰六釋不有文中分二初辯二世境異後明二世觀別初中分二初辯未來世我我所不有後明現在世我我所不有此初也有二復次釋如文易知。
論我當不有至現在世說。
演曰後明現在世我我所不有。
論此觀無常至無常性故。
演曰後明二世觀別有二番釋尋之可解。
論復次不相續至皆止息故。
演曰七釋不相續。
論復次所言至無餘依故。
演曰八釋空謂餘煩?斷者謂有餘依涅槃謂無餘依者謂無餘依涅槃。
論復次言無常至有出離故。
演曰九釋無常謂一分盡者謂三世中過去一分盡故有沒法者謂全分滅者三世俱沒名全分滅又有盡法者謂全分滅者謂三世法已盡當盡今盡名全分滅沒法者謂相續變壞者此說相續前言全滅故二沒各異無重言失。
論復次無餘斷者謂是揔句。
演曰十釋無餘文中分三一揔二別三結此初也。
論永棄捨至由修道故。
演曰二別。
論當知此中至顯無餘斷。
演曰三結。
【張氏畢氏二人同施刀▆布二疋】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三十四
金藏第 121 冊 No. 1565 瑜伽師地論義演(第33卷-第40卷)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三十五(計二十八帋) 素
覺山明教院沙門 澄淨 述
論卷第八十四 論攝異門分之下
論復次嗢柁至聚沫等為後。
演曰四釋欲等九門文中分二初舉頌標列後長行解釋此初也欲三種者一無常二虛偽三不實。
論諸欲無常虛偽不實者。
演曰後長行解釋文中分九一釋欲二釋延請三釋法四釋僧五釋惠施六釋猒七釋梵志八釋無常九釋聚沫等初中分二初標牒經文後依標解釋此初也。
論謂於諸欲至顛倒事故。
演曰後依標解釋文中分二初揔釋後別釋此初也四種顛倒事者謂無常計常無我計我無淨計淨無樂計樂此依標文次第釋也然下別釋中逐文便故與前標文次第不同理亦無違。
論當知此中至顛倒事故。
演曰後別釋文中分二初略釋後廣釋此初也故者因由所以之義此諸欲中計為我者虛也何以故本是無我妄計為我故成虛也計為淨者偽也何以故本是不淨妄計為淨故成偽也計為樂者不實也何以故本是其苦妄計為樂故成不實然彼諸欲似常等現便計為常說名妄法顛倒事故以無常等計為常等故成虛妄及顛倒故。
論云何諸欲名為妄法。
演曰後廣釋文中分四一依無常訶計欲為常二依苦訶計欲為樂三依無我訶計欲為我四依不淨訶計欲為淨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為顯此義至故同彼法。
演曰後釋為顯此欲是無常義說幻事喻問既說欲是非常等何故言諸欲似常等現荅雖非常等然欲似彼常等顯現故同彼法言似常等理實欲是無常故計欲常名為妄法。
論誑惑愚夫至之所逼觸。
演曰二依苦訶計欲為樂文中分二初明愚夫被誑後辯智者了知此初也。
論諸聦慧者至如實知故。
演曰後辯智者了知。
論又彼諸欲至危亡地故。
演曰三依無我訶計欲為我喻枯骨者如犬嚙骨但血污口終無飽時計欲為我理亦如是。
論又不淨者是其揔句。
演曰四依不淨訶計欲為淨文中分二初揔後別此初也。
論言臭穢者至可惡逆故。
演曰後別如文易知。
論復次應招至果無量故。
演曰二釋延請延謂招延即捨世財興供養求果報也請謂奉請即請佛說法斷除貪愛求解脫也餘文可解。
論復次善說至而空過者。
演曰三釋法於中通教理行果四種之法如言文義巧妙是教法現見等是理法無熱等是果法無時等亦是理法諸有智者等是行法已下配囑四法准上可知由身體故者由身觸證故非宜華詞等者非冝綺語華詞說未曾有深妙之義也謂觀待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生諸行及起隨說如是名為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得諸法或能成辦或復生已作諸業用如是名為作用道理法尒道理者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是名法尒道理證成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令所立所說所標義得成立令正覺悟如是名為證成道理。
論復次言正行者謂是揔句。
演曰四釋僧文中分五一釋正行二釋大師子三摩序等四釋善見五釋聖等初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二初揔後別此初也。
論應理行者至而思惟故。
演曰後別。
論又應理行至乃至廣說。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初正釋後指處此初也六堅法者即六和敬也永斷五支成就六支如三十四䟽已陳更不繁說。
論如是一切至我當廣說。
演曰後指處。
論又大師子者是其揔句。
演曰二釋大師子文中分二初正釋後料簡初中分三一揔二別三結此初也。
論腹所生者至相似法故。
演曰二別。
論如是諸句至法生圓滿。
演曰三結。
論謂初句至法生圓滿。
演曰後料簡遮器過失者即遮凡器過失也。
論又序者至名彼所生。
演曰三釋序等文中分三一正釋二通妨三料簡此初也。
論雖因所生至為彼依故。
演曰二通妨。
論又於此中後句釋前。
演曰三料簡此中文意以後句種類果釋前序緣以後句所生果釋前集因。
論又善見者是其揔句。
演曰四釋善見文中分三一揔釋二別釋三料簡此初也。
論言善知者至如實知故。
演曰二別釋。
論由後二句至顯彼加行。
演曰三料簡。
論又言聖者至無退轉故。
演曰五釋聖等。
論復次諸法至興盛事故。
演曰五釋惠施。
論復次猒者至一切依滅。
演曰六釋猒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二初正釋後料簡此初也。
論前之二種至行於滅行。
演曰後料簡前之二種於有學位名為加行後之一種在無學位盡無生行名為滅行。
論又言猒者至普得解脫。
演曰後番釋於餘煩?心得解脫者謂證無學智心慧無礙名心得解脫也。
論復次至是為其相。
演曰七釋梵志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二初正釋後料簡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無猶豫等至名為非有。
演曰二釋有五句別一無猶豫等二斷諸惡作三離諸貪愛四於有非有下合釋第四有第五非有二句現在未來名有謂現有當有故過去名非有謂漏已滅故。
論由此諸句至婆羅門相。
演曰三結。
論由前三句至觀察其相。
演曰後料簡文中分二初明前三句後明第四句此初也。
論或謂不正至觀察其相。
演曰後明第四句文中分二初揔標其相後別釋著字此初也。
論此中著者至作極甘味。
演曰後別釋著字文中分二初揔摽列後別牒釋此初也揔於三處者即前三世也謂於三世作極厚重作極甘味。
論作愁憂者至是可食用。
演曰後別牒釋。
論復有差別至有隨眠者。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初正釋後料簡初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如是諸句至四種雜染。
演曰後別牒釋於記所解疑惑斷故者釋無猶豫等於所行中一切忘失法行斷故者釋斷諸惡作於未來世苦因斷故現在苦因麤重斷故者釋離諸貪愛所言有者下釋有言非有者下釋非有所言著者下釋著謂此義中是貪瞋癡者出著體也問所言有者於其三界所攝諸相作意起貪等著理即可然言非有者於無相界作意思惟即是無漏心如何無漏心中起貪等著耶荅如入無相定諸有學者雖斷現行貪等猶有隨眠非阿羅漢得有尋思等四種雜染故非有中亦說著也所以名為有非有著言四種雜染者即是論中尋思為一戲論為二著為二想為四名四種雜染也。
論前二是出家至取諸相故。
演曰後料簡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諸出家者由追憶念曾所更境等者由追憶曾所更竟家貪愛等事故有尋思等。
論復有二種至為彼因緣。
演曰後番釋。
論復次所有至無四顛倒。
演曰八釋無常如聲聞地者二十七云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又無常力之所損害者前聲聞地三十四卷觀內事有十五觀外事有十六觀內事十五中第七他所損審論言云何尋思內事他所損害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他所損害其身變異或由刀杖鞭革皮繩矛楯等壞或由種種蚊蝱虵蝎諸惡毒觸之所損害復於餘時見不變異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乃至廣說者廣說內外三十一事無常之性當知此中增一略文者即此中說無常皆是苦等對前廣說名為略文顯無常等差別者如此中言若有無常眾同分者有生老等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從少年位乃至老位諸行相續前後差別㸦不相似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此內分位前後變異現可得故障礙差別為後者如彼論云雖於一切苦集二諦數數深心猒離驚怖及於涅槃數數發起深心願樂然猶未能深心趣入何以故以彼猶有能障現觀麤品我?隨入作意閒無閒轉乃至彼既如是斷能障礙麤品我?及於涅槃攝受增上意樂適恱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行無分別心此障差別最居於後名障礙差別為後最初得者最初得聖果故以初對後名為下劣於上差別至而作證者由先伏惑有差別故今斷惑得聖果時超證次第亦差別也此說二法者即前慧定二法也。
論復次色如聚沫至猶如幻像。
演曰九釋聚沫等住四識住一色趣識住二受趣識住三想趣識住四行趣識住。
論復次已說至今當說。
演曰後釋揔中黑品文中分二初結前生後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嗢柁南曰至少等差別等。
演曰後依生正釋文中分二初以頌揔列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所言生者至新眾同分。
演曰後長行別釋文分十一一釋生二釋老三釋死四釋藏等五釋可欣等六釋煩?七釋貪八釋瞋九釋癡十釋少等十一釋異門等此初也等生者則是胎藏身分圓滿仍未出胎與出生等名曰等生蘊得者唯是現行界得者體即種子因緣性故處得者謂根境二除前因緣取餘增上及所緣境二和生識名處所言得者成就名也。
論復次言蹎至性衰變故。
演曰二釋老傴(於禹反)者說文云僂也僂(力主反)者廣雅云曲也黶(於琰反)者說文云肉黑也腐(父音)者說文云爛也。
論復次殞者至二三七日。
演曰三釋死餘心處在者謂壽熳二種上下俱捨餘有心處在。
論復次一切至不能捨離。
演曰四釋藏等。
論復次可欣至諸句差別。
演曰五釋可欣等文中分二初釋可欣等後釋可欲等初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
論又可欣者至皆可愛故。
演曰後番釋。
論又可欲者至貪處所欲。
演曰後釋可欲等。
論復次於五至五趣向事。
演曰六釋煩?文中分三一唯明煩?差別功能二通惑及業皆名煩?三指其廣說如攝事分就初文中分三十六一釋五結二釋自損三釋損他四釋俱損五釋能生現法罪六釋能生後法罪七釋能生現法後法罪八釋三縛九釋煩?隨眠十釋隨煩?十一釋纏十二釋株杌十三釋垢十四釋你伽十五釋箭十六釋所有十七釋惡行十八釋根十九釋漏二十釋匱二十一釋燒二十二釋?二十三釋暴流二十四釋軛二十五釋取二十六釋繫二十七釋蓋二十八釋五下分結二十九釋五上分結三十釋稠林三十一釋諍三十二釋黑三十三釋無義三十四釋弊三十五釋有罪三十六釋遠離初中分二初揔摽列數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諸結所緣至而和合故。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五一釋所結事二釋能結事三釋罪過事四釋等流事五釋趣向事此初也。
論即彼諸結至名能結事。
演曰二釋能結事。
論諸結因緣至名罪過事。
演曰三釋罪過事。
論為當來世至名等流事。
演曰四釋等流事。
論能生五趣至名趣向事。
演曰五釋趣向事。
論由此因緣至略有九結。
演曰二釋自損三釋損他四釋俱損五釋能生現法罪六釋能生後法罪七釋能生現法後法罪六叚文合也九結者如前第八論及三十四䟽說。
論又約不隨至謂貪瞋癡。
演曰八釋三縛文中分二初明三縛後釋縛義此初明三縛者一貪縛二瞋縛三癡縛。
論依三受故至故名為縛。
演曰後釋縛義依三受故者謂依樂受故貪縛隨增依苦受故瞋縛隨增依捨受故癡縛隨增所緣相應俱隨增故雖依捨受亦有貪瞋非如癡故由彼因緣雖欲脫彼而不能脫故名為縛。
論又煩?品至但有七種。
演曰九釋煩?隨眠取其根本但有七種者一欲貪隨眠二瞋恚隨眠三有貪隨眠四?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如前第八論說。
論又從煩?至皆隨煩?。
演曰十釋隨煩?。
論又現起相至謂無慚等。
演曰十一釋纏纏有八種者一無慙二無愧三惽沉四睡眠五掉舉六惡作七嫉姤八慳恡如第八論及八十九說。
論又彼能令至說為株杌。
演曰十二釋株杌文中分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對法第七云株杌有三謂貪瞋癡由依止貪瞋癡先所串習為方便故成貪等行心不調順無所堪能難可解脫令諸眾生難斷此行故名株杌。
論如舃鹵田至說五心株。
演曰二喻舃鹵者鹹鹵土也五心株者一貪二瞋三癡四惽沉五疑。
論貪等別故說有三種。
演曰三合。
論又彼能令至名應遠離。
演曰十三釋垢十四釋你伽十五釋箭十六釋所有十七釋惡行十八釋根十九釋漏二十釋匱二十一釋燒二十二釋?二十三釋暴流二十四釋軛二十五釋取二十六釋繫二十七釋蓋二十八釋五下分結二十九釋五上分結三十釋稠林三十一釋諍三十二釋黑三十三釋無義三十四釋?三十五釋有罪三十六釋遠離如第八論及八十九對法第七具明梵語你伽此云常流注亦名常害第八論云常能為害故名為常害。
論毀犯所受至名突尸羅。
演曰二釋通惑及業皆名煩?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七一釋突尸羅二釋惡法三釋內朽敗四釋下產生五釋水生蝸螺六釋螺音狗行七釋妄稱沙門此初也見云突者是惡慈恩云尸羅梵語此曰清涼行惡之人惡於清涼名惡尸羅非尸羅惡名惡尸羅古人解云尸羅戒義惡尸羅者即是惡戒由此難言防非以解戒有戒不防非造作以解思有思非造作今釋不然不善解名故有此難應如前釋難今解云惡體非尸羅惡於尸羅名惡尸羅亦應惡體非是見惡於見故名惡見此難不齊推求以解見善惡並推求清涼是尸羅尸羅非惡體。
論又惡法者至乃至廣說。
演曰二釋惡法。
論當知此中至虛無有實。
演曰三釋內朽敗。
論下產生者至法門中說。
演曰四釋下產生謂無七聖上妙法財但有三毒下資產業名下產生。
論水生蝸螺至應遠離故。
演曰五釋水生蝸螺。
論螺音狗行至最第一故。
演曰六釋螺音狗行譬如其狗吠聲清直似於螺音而行狗行苾蒭亦尒發言清直似於螺音而行機行如於狗行年雨者臘優也。
論實非沙門至真沙門故。
演曰七釋妄稱沙門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二初釋妄稱沙門後釋妄稱梵行此初也。
論非梵行者至妄稱梵行。
演曰後釋妄稱梵行。
論實非沙門至妄稱沙門。
演曰後番釋。
論又捨所受至沙門梵行。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七一釋突尸羅二釋惡法三釋內朽敗四釋下產五釋水生蝸螺六釋螺音狗行七釋妄稱沙門梵行七叚文合也此中說突是捨義。
論又有貪瞋至我當廣說。
演曰三指其廣說如攝事分。
論復次染者至成地已說。
演曰七正釋貪異名兼釋瞋癡。
論復次言內垢至其義應知。
演曰八正釋瞋異名兼釋貪癡。
論復次在前至如聲聞地。
演曰九正釋癡異名兼釋貪瞋及有對分者謂即黑白相對名有對分。
論復次少者至言說量故。
演曰十釋少等。
論復次或異門至相差別故。
演曰十一釋異門等。
論如是名為至顯示安立。
演曰三結歸本名。
論卷第八十五 論攝事分中契經事行擇攝第一之一
演曰自下第五有十六卷名攝事分略攝三藏眾要事義言中者謂此分具明三藏且辯契經簡餘二藏故名中也契經有四擇行擇為首故稱第一行擇有四卷此卷居初故云之一。
論如是已說至云何攝事。
演曰明此分中有二一結前問後二依問為通此初也。
論謂由三處至摩㖏理迦事。
演曰二依問為通文中分二初標列三藏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素呾纜事。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三一釋素呾纜事二釋毗柰耶事三釋摩咀理迦事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二十至久住契經。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所釋之經後辯能釋之論初中分二初揔摽列數後依摽別釋此初也。
論別解脫契經至精勤修學。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二初別釋四經後揔結勸知初中分四一釋別解脫契經二釋事契經三釋聲聞相應契經四釋大乘相應契經此初也五犯聚即五篇如二十八䟽已㖦說過一百五十學處如三十四䟽具說更不再述。
論事契經者謂四阿笈摩。
演曰二釋事契經文中分四一標二列三釋四結此初也。
論一者雜阿至增一阿笈摩。
演曰二列。
論雜阿笈摩至增一阿笈摩。
演曰三釋文中分四一雜阿笈摩二中阿笈摩三長阿笈摩四增一阿笈摩四段文合也又依八眾者第三論云一?帝利眾二婆羅門眾三長者眾四沙門眾五四大天王眾六三十三天眾七摩天眾八梵天眾。
論如是四種至是名事契經。
演曰四結師弟展轉傳來者梵語阿笈摩此云傳即師及弟子展轉傳來乃至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
論於十二分至如前應知。
演曰三釋聲聞相應?經四釋大乘相應?經二文合也此說小乘有十一大乘唯方廣理實大小各有十二具不具義此分別義如前應知者如三十八等說更不重述。
論如是四種至當知其相。
演曰後揔結勸知結前四經例餘二十種當知其相。
論從是已後至摩呾理迦。
演曰後辯能釋之論文中分三一辯其來意二正申解釋三結勸覺了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為欲決擇至先聖?經。
演曰二釋分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
論譬如無本母字義不明了。
演曰二喻涅槃經第八云是十四音名曰字本以十四音是字本母廣如第二䟽說。
論如是本母至義即明了。
演曰三合。
論是故說名摩呾理迦。
演曰三結。
論揔嗢柁南至無猒少欲住。
演曰二正申解釋文中分四一釋行擇二釋處擇三釋緣起食諦界擇四釋菩提分法擇初中分二初舉揔頌後舉別頌此初也言揔頌者謂揔標綱要有十一門一界門二略教門三想行門四速通門五因門六斷支門七二品門八智事門九諍門十無猒門十一少欲住門。
論別嗢柁南曰至及染淨。
演曰後舉別頌文中分為十一叚一有一頌釋揔中第一界門二有一頌釋揔中第二略教門三有一頌釋揔中第三想行門四有一頌釋揔中第四速通門五有一頌半釋揔中第五因門六有一頌釋揔中第六斷支門七有一頌釋揔中第七二品門八有一頌釋揔中第八智事門九有一頌擇揔中第九諍門十有一頌釋惣中第十無猒門十一有一頌釋揔中第十一少欲住門初中分二初以頌揔列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有四種所至所集成界。
演曰後長行別釋文分十一一釋界二釋脫三釋前行四釋觀察五釋果六釋愚相七釋無常等定八釋界九釋二種漸次十釋非斷非常十一釋染淨初中分二初釋所治四種之界後釋能治四種之道初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四。
演曰二徵。
論謂於先有至所集成界。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初正釋常見後例釋餘見此初也謂於先有等者簡異於今有等也於今者簡異於先也謂於先有等執我身是常不從因生乃至於今身由彼先有等為因由彼先有等為緣數習邪解脫見所熏集種子成界。
論如說由常見至廣說亦尒。
演曰後例釋餘見。
論此中世尊至諸煩?故。
演曰後釋能治四種之道文中分二初明教興之意後辯能治之道此初也。
論為初邪界至勝解界故。
演曰後辯能治之道文中分四一治常見道二治斷見道三治現法涅槃見道四治薩迦耶見道此初也。
論為隨第二至勝解界故。
演曰二治斷見道。
論為隨第三至勝解界故。
演曰三治現法涅盤見道。
論為隨第四至勝解界故。
演曰四治薩迦耶見道若離蘊計我說諸行空門為能治道若即蘊計我說無我門為能治道。
論復次善說至內所證故。
演曰二釋脫文中分二初揔標列數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真實究竟解脫。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三一釋真實究竟解脫二釋彼方便三釋彼自內所證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畢竟至所應作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
論又解脫有三至具足二種。
演曰後番釋。
論云何方便。
演曰二釋彼方便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於諸行至心善解脫。
演曰後釋。
論云何自內所證。
演曰三釋彼自內所證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有四種相。
演曰後釋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若於有學至無退轉道。
演曰二釋分二初釋有學後釋無學此初也謂我已盡至所生諸行者謂我生已盡也又我已住至無退轉道者謂梵行已立也。
論若於無學至如實記別。
演曰後釋無學謂我已作至所應學事者謂所作已辦也。
論如是名為自內所證。
演曰三結。
論復次即彼至道果前行法。
演曰三釋前行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見前行法至出世正見。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二初釋見前行後釋道果前行此初也見前行法者即見道前方便名見前行法也。
論道果前行至諸煩?故。
演曰後釋道果前行修道是道之果此果方便名果前行或同時等者或能引道與所引道同時生或能引道滅後所引道方生故云或同時生或後時生。
論復次為欲至修道觀察。
演曰四釋觀察文中分二初揔摽列數後依標別釋此初也應觀察八事者一愛味二過患三出離四聞五思惟六思擇七見道八修道。
論於諸行中至心得解脫。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有八一愛味二過患三出離四聞五思惟六思擇七見道八修道此八合為二門初三明所觀察後五辯能觀察初中分二初別釋前三後揔結為一此初也。
論是名一門觀察差別。
演曰後揔結為一即揔結前三為一所觀察門也。
論又修行者至心得解脫。
演曰後五辯能觀察如文可知。
論復次有二至及苦滅果。
演曰五釋果文中分二初揔標二果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一者見所斷至永不復轉。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二初釋惑斷果後釋苦滅果此初也第二有等永不復轉者即有餘依涅盤也。
論復有二種至勤修觀行。
演曰後釋苦滅果有五番釋此苦滅果即無餘依涅槃也心苦滅即意識相應苦滅身苦滅即五識相應苦滅壞苦及苦苦同名事苦故合為一行苦唯是理苦故獨為一。
論復次至愚夫之相。
演曰六釋愚相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二。
演曰二徵。
論一者至而反生起。
演曰三列。
論何等名為是所應求。
演曰四釋文中分二初釋於所應求不如實知後釋非所應求而反生起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所謂涅盤諸行永滅。
演曰二釋分二初釋於所應求後釋不如實知此初也。
論而諸愚夫至不如實知。
演曰後釋不如實知。
論何等名為至而反生起。
演曰後釋非所應求而反生起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非所求者至不得解脫。
演曰二釋。
論如是至而反生起。
演曰三結。
論復次至無我決定。
演曰七釋無常等定文中分三一揔標列數二依標別釋三指廣如前此初也。
論云何諸行無常決定。
演曰二依標別釋文中分三第一番釋第二番釋第三番釋初中分四一釋無常決定二釋苦性決定三釋空性決定四釋無我決定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由三種相至何況現在。
演曰二釋。
論是名諸行無常決定。
演曰三結。
論云何諸行苦性決定。
演曰二釋苦性決定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去來諸行至是現前苦。
演曰二釋。
論是名諸行苦性決定。
演曰三結。
論云何諸行空性決定。
演曰三釋空性決定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去來諸行至由此故空。
演曰二釋。
論是名諸行空性決定。
演曰三結。
論云何諸行無我決定。
演曰四釋無我決定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去來諸行至正現前故。
演曰二釋。
論是名諸行無我決定。
演曰三結。
論又由二相至滅壞法故。
演曰第二番釋文中分四一釋無常決定二釋苦性決定三釋空性決定四釋無我決定此初也。
論又由二相至如前應知。
演曰二釋苦性決定。
論又由二相至皆悉空故。
演曰三釋空性決定。
論又由二相至不自在故。
演曰四釋無我決定。
論復由十相至異相相故。
演曰第三番釋言十相者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六結縛行七不可愛行八不安隱行九無所得行十不自在行以其十行攝於四行謂無常行五行所攝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苦行三行所攝一結縛行二不可愛行三不安隱行空行一行所攝謂無所得行無我行一行所攝謂不自在行如前三十四論已廣具陳故於此中更不繁說。
論如是等相至已廣分別。
演曰三指廣如前如聲聞地三十四已廣分別也。
論復次至依涅槃界。
演曰八釋界文中分二初揔標列數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謂見道所斷至依涅槃界。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三第一番釋第二番釋第三番釋此初也。
論即此五界至亦名涅槃。
演曰第二番釋。
論又於斷界至諸行修滅。
演曰第三番釋。
論復次至智果漸次。
演曰九釋二種漸次文中分二一揔標列二別徵釋此初也。
論云何智漸次。
演曰二別徵釋文中分二一釋智漸次二釋智果漸次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於諸行至生後苦智。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依先無常智生後苦智二依先苦智生後無我智此初也。
論又彼諸行至生後無我智。
演曰二依先苦智生後無我智。
論如是無常至名智漸次。
演曰三結。
論云何智果漸次。
演曰二釋智果漸次文中分二一釋猒離欲等二釋四種邪執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猒離欲解脫遍解脫。
演曰二釋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云何猒至第一差別。
演曰二釋分二一釋猒離欲等二釋遍解脫初中分二一釋猒離欲解脫第一差別二釋猒離欲解脫第二差別此初也。
論復有差別至第二差別。
演曰二釋猒離欲解脫第二差別。
論云何遍解至名遍解脫。
演曰二釋遍解脫。
論如是由智至智果漸次。
演曰三結。
論此中復有四種邪執。
演曰二釋四種邪執文中分五一標二徵三列四釋五結此初也。
論何等為四。
演曰二徵。
論一見邪執至他教邪執。
演曰三列。
論見邪執者至我?行轉。
演曰四釋文中分二一單釋四種邪執二重釋自內邪執此初也。
論又於內起至他教邪執。
演曰二重釋自內邪執。
演曰二重釋自內邪執。
論如是一切至是名智果。
演曰五結。
論復次由三至非斷非常。
演曰十釋非斷非常文中分二一約三世辯二依四緣明初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一以無住至因性滅故。
演曰三列一以無住者即是過去世二生已者即是現在世三未來者即是未來世。
論此中諸行至諸行非斷。
演曰四釋。
論復有四緣至展轉流轉。
演曰二依四緣明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四。
演曰二徵。
論一因緣至四增上緣。
演曰三列。
論即此四緣至增上緣攝。
演曰四釋。
論復次由三至雜染清淨。
演曰十一釋染淨文中分三一釋三事二相二釋三種有情三釋三種世閒初中分二一揔標舉數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由三至雜染清淨。
演曰二依標別釋文中分二一釋三事二釋二相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一者於諸至為出離故。
演曰二釋。
論如是一切至雜染清淨。
演曰三結三事雖別揔略為一觀察染淨也。
論云何由二至雜染清淨。
演曰二釋二相文中分三一徵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由如至所有性故。
演曰二列。
論如所有性至所有出離。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㧾釋如盡二性二別釋如所有性此初也。
論此中觀察至所有愛味。
演曰二別釋如有所性有四番釋此初番也此有二相一觀諸行生樂生喜二觀愛味極為狹小謂愛味為因過患是果因相過輕故云狹小果相過重故云廣大如是已下揔結二相。
論又觀察至所謂過患。
演曰第二番釋此有二相一觀諸行是無常苦二觀過患極為廣大對於狹小名為廣大義如前釋如是已下揔結二相。
論又復觀察至謂出離。
演曰第三番釋此有二相一觀諸行欲貪滅斷出名出離二觀出離寂靜無上畢竟安隱如是已下揔結二相。
論又即此愛至過患出離。
演曰第四番釋。
論又為了知至離繫眾。
演曰二釋三種有情一於諸欲染著眾者謂觀愛味而生染著二於諸欲遠離眾者謂觀過患而生遠離三於諸欲離繫眾者謂觀出離而離繫縛。
論於此三處至若諸天人。
演曰三釋三種世間文中分三一法二喻三合初中分二一釋三種世間二釋二道四脫此初也魔王於欲界中得自在故名欲自在梵王離欲染故名淨自在。
論又於此三至多修習住。
演曰二釋二道四脫文中分二一釋二道二釋四脫此初也。
論又此二種至心解脫果。
演曰二釋四脫文中分三一揔標舉數二依標別釋三料簡因果此初也。
論一貪瞋縛至解脫相。
演曰二依標別釋。
論此中前三至諸苦解脫。
演曰三料簡因果。
論於義中至無欲逃避。
演曰二喻文中分二一舉五喻二舉四喻初中分二一別喻二揔結此初也此有五喻一譬如有人處在囹圄謂種種縛之所繫縛所謂或木者喻貪或索者喻瞋或鐵者喻癡二又置餘人令其防守喻不正尋思及未永拔煩?隨眠三或設有彼至還執將來喻煩?隨眠未永拔故雖世間道方便逃避遠至有頂復執將還四或有尚不令彼轉動況得逃避喻不正尋思故尚不令動況得離欲而遠逃避五或有安置至無欲逃避喻可愛妙欲譬之九結由彼結故令於生死自然樂著於自繫縛不欲解脫。
論如是彼人至繫之所繫。
演曰二揔結為一切種縛之所縛結第一喻為善方便守之所守結第二喻為最堅牢繫之所繫結後三喻。
論復為怨家至或揔斷命。
演曰二舉四喻文中分二一別喻二揔結此初也此有四喻一所謂打拍喻蘊魔二或復解割喻死魔三或加杖捶喻天魔四或揔斷命喻煩?魔。
論若有能脫至而得解脫。
演曰二揔結。
論如是於彼至不欲解脫。
演曰三合文中分二一合五喻二合四喻初中分二一別合二揔結此初也此合有五一於彼三處至貪瞋癡縛合第一喻二其守禁者至煩?隨眠合第二喻三不正尋思至而遠逃避合第四喻四煩?隨眠至復執將還合第三喻五可愛妙欲至不欲解脫合第五喻。
論彼既如是至之所密縛。
演曰二揔結為種種縛極所密縛結第一合善方便縛之所密縛結第二合最堅牢縛之所密縛結後三合。
論復四魔怨至而加害之。
演曰二合四喻文中分二一別合二揔結此初也此合有四一五蘊魔合第一喻乃至四煩?魔合第四喻如前已釋。
論若能從彼至而得解脫。
演曰二揔結。
論復次嗢柁至三圓滿。
演曰二有一頌釋揔中第二略教門文中分二一以頌揔列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由三因緣至請略教授。
演曰二長行別釋文中分為十一叚一釋略教二釋教果三釋終四釋墮數五釋三遍智斷六釋縛七釋解脫八釋見?雜染九釋淨說句十釋遠離四具十一釋三圓滿初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謂唯多聞至究竟欲故。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釋第一因二釋第二因三釋第三因此初也。
論又有怖畏至何況解脫。
演曰二釋第二因。
論又於如是至請略教授。
演曰三釋第三因。
論復次當知至自義果得。
演曰二釋教果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為此出家至捨取具足。
演曰二釋有四一依形相同佛得無上士等即無上得名形相具足二依持戒等事業得通定等現法即現法得名事業具足三依順決擇不可屈伏意樂自然得聖即自然得名意樂具足四依捨染取淨內證真理即內證得名處捨取具足。
論依此故得至內證得。
演曰三結。
論復次有六至不同分死。
演曰三釋終文中分二一釋六種死二釋二種相初中分二一揔標列二別牒釋此初也。
論過去死者至根滅故死。
演曰二別牒釋文中分六一釋過去死二釋現在死三釋不調伏死四釋調伏死五釋同分死六釋不同分死此初也。
論現在死者至根滅故死。
演曰二釋現在死。
論不調伏死至大縛所縛。
演曰三釋不調伏死。
論調伏死者至貪等大縛。
演曰四釋調伏死。
論同分死者至同分諸行。
演曰五釋同分死六釋不同分死二文合說。
論又此六種至勝利相。
演曰二釋二種相文中分二一揔標列數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若於過去至過患相。
演曰二依標別釋文中分二一釋諸行流轉過患相二釋諸行還滅勝利相此初也。
論若於現在至勝利相。
演曰二釋諸行還滅勝利相。
論復次由八至士夫數中。
演曰四釋墮數文中分三一揔摽舉數二依標別釋三指如前說此初也。
論謂如是名至壽量邊際。
演曰二依標別釋。
論如是諸相至已廣分別。
演曰三指如前說如前第四十四卷末說也。
論復次由三至遍智及斷。
演曰五釋三遍智斷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一於內遍至隨其所應。
演曰三列。
論所謂諸行至遍智及斷。
演曰四釋文中分三一釋三種相義二釋得智斷名三釋立智之意此初也一於內遍智及斷都無有我二於外遍智及斷無有我所亦無有餘㸦相繫屬三於內外遍智及斷都無有我無有我所亦無有餘㸦相繫屬。
論此中由法住至得畢竟斷。
演曰二釋得智斷名。
論當知此中至說正法要。
演曰三釋立智之意文中分二一釋未得遍智二釋已得遍智此初也。
論若於諸行至復加勸導。
演曰二釋已得遍智。
論復次於生至有三種縛。
演曰六釋縛文中分四一揔標舉數二略釋縛義三徵數列名四釋三縛義此初也。
論由此縛故至非由惡說。
演曰二略釋縛義。
論何等為三至後有諸行。
演曰三徵數列名。
論於此三縛至由微細故。
演曰四釋三縛義文中分二一約三因釋二約五相釋此初也。
論復由五相至因果故。
演曰二約五相釋文中分二一揔標列數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當知此中至為所緣境。
演曰二依標別釋文中分四一釋我見二釋助伴三釋自性四釋因果初中分二一略釋二廣釋此初也。
論此中非有至唯有一種。
演曰二廣釋文中有三一釋非有二釋是有三揔結數此初也。
論有為所緣乃有五種。
演曰二釋是有文中分二一揔標舉數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謂我當有至非無想。
演曰二依標別釋。
論如是一切至所緣境界。
演曰三揔結數。
論言助伴者謂動亂心。
演曰二釋助伴。
論言自性者至戲論性故。
演曰三釋自性。
論因果性者至愛隨逐故。
演曰四釋因果。
論復次由三至心善解脫。
演曰七釋解脫文中分二一釋三相二釋二性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謂於諸行至離愛住故。
演曰二釋。
論又於此中至謂無常等。
演曰二釋二性文中分二一釋如所有性二釋盡所有性此初也。
論由十一行至如前廣說。
演曰二釋盡所有性。
論復次有二至五種因相。
演曰八釋見?雜染文中分二一釋二種五種雜染并五種因相二釋四種有情眾中安立雜染初中分二一揔標舉數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如是二種至已知已斷。
演曰二依標別釋文中分三一釋二種雜染二釋五種雜染三攝五歸二因初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二。
演曰二徵。
論謂見雜染及?雜染。
演曰三釋。
論此二當知至隨眠故。
演曰二釋五種雜染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行有其三一我二我所三我?此三現起執著名纏三之種子名為隨眠。
論何等為五。
演曰二徵。
論一者計我至五者隨眠。
演曰三列。
論當知此中至說名隨眠。
演曰四釋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
論又有識身至隨眠因相。
演曰後番釋。
論即此因相至因緣因相。
演曰三攝五歸二因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計我我?至因緣因相。
演曰二釋。
論復次有四至安立雜染。
演曰二釋四種有情眾中安立雜染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四。
演曰二徵。
論一者外道至無學有情眾。
演曰三列。
論外道有情至皆不可得。
演曰四釋外道有情眾中具有一切者謂具有計我等一切雜染此法異生有情眾中於五雜染但除執著餘四可得及彼五種因相中餘四全執著一分然執著現果不可得故。
論又外道有情至我如實見。
演曰後番釋。
論復次有八種清淨說句。
演曰九釋淨說句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初也。
論何等為八。
演曰二徵。
論謂由超過至已作苦邊。
演曰三釋有八一超過見?一斷彼因相三斷彼執著四斷彼隨眠五已割貪愛六及轉三結七止?現觀謂無學?盡故云止?八已作苦邊。
論如是一切至清淨說句。
演曰四結。
論復次由四至名善具足。
演曰十釋遠四具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四。
演曰二徵。
論一者無第二至其心遠離。
演曰三列無第二住者謂捨離伴也處邊際臥具者即阿練若處山林曠野名邊際臥具如前二十五說。
論謂於居家至無有失壞。
演曰四釋此但逐難釋前四中第四心遠離有三番釋如文易知。
論復次於善至有三圓滿。
演曰十一釋三圓滿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一行圓滿至三師圓滿。
演曰三列。
論行圓滿者至名行圓滿。
演曰四釋文中分三一釋行圓滿二釋果圓滿三釋師圓滿此初也。
論果圓滿者至名果圓滿。
演曰二釋果圓滿。
論師圓滿者至而宣說故。
演曰三釋師圓滿。
論卷第八十六 論攝事分中契經事行擇攝第一之二
論復次嗢柁至三後廣。
演曰三有一頌釋揔中第三想行門文中分二一以頌揔列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於諸行中至行有五種。
演曰二長行別釋文中分十一釋想行二釋愚相三釋眼四釋勝利五釋九智六釋無癡七釋勝進八釋我見差別九釋三相行十釋法揔等品三後廣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謂由無常至壞法性故。
演曰二列。
論此中?那至故變壞法。
演曰三釋。
論復次愚夫至愚夫之相。
演曰二釋愚相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謂諸愚夫至廣說亦尒。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愚相二釋智相此初也。
論與此相違至智者之相。
演曰二釋智相翻前三種愚相可知。
論復次由二至慧眼清淨。
演曰三釋眼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謂由遠塵及離垢故。
演曰二釋分二一㧾二別此初也。
論由見所斷至說名離垢。
演曰二別有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
論又現觀時至說名離垢。
演曰後番釋。
論復次遠離至十種勝利。
演曰四釋勝利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十。
演曰二徵。
論一者於四至第一義故。
演曰三釋。
論復次有九至遍知超越。
演曰五釋九智文中分四一標二列三釋四結此初也。
論謂諸行流至滅智道智。
演曰二列。
論此中諸行至如實了知。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釋九智二釋遍知三釋超越此初也。
論又若於前至方能遍知。
演曰二釋遍知。
論若於諦理至乃能超越。
演曰三釋超越。
論是故說言至遍知超越。
演曰四結。
論復次修觀至無愚癡住。
演曰六釋無癡文中分二一正釋無癡墮在明數二反顯有癡墮無明數初中分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一於過去至生滅法性。
演曰三釋。
論彼由如是至墮在明數。
演曰四結。
論與此相違至墮無明數。
演曰二反顯有癡墮無明數文中分三一顯癡墮無明二釋三毒異名三辯喜貪差別此初也。
論復有三種至煩?品中。
演曰二釋三毒異名文中分二一正釋異名二指如前說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貪異名至三癡異名。
演曰二列。
論貪異名者至亦名為偈。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釋貪異名二釋瞋異名三釋癡異名此初也。
論瞋異名者至名生欻勃。
演曰二釋瞋異名。
論癡異名者至亦名黑闇。
演曰三釋癡異名。
論如是等名至多分已辯。
演曰二指如前辯。
論喜貪差別至榮利名貪。
演曰三辯喜貪差別有六番釋如文可知。
論復次於諸至有四勝進。
演曰七釋勝進文中分二一釋四勝進二釋三勝進想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謂勝進想至未證為證。
演曰二列分二一列前三勝進二列第四勝進此初也。
論若為獲得至第四勝進。
演曰二列第四勝進。
論最初能得至未得為得。
演曰三釋分四一釋未得為得二釋未會為會三釋未證為證四釋得現法樂住此初也。
論即此為依至未會為會。
演曰二釋未會為會。
論即此為依至未證為證。
演曰三釋未證為證。
論若已證得至正勤修習。
演曰四釋得現法樂住。
論又依自義有三勝進想。
演曰二釋三勝進想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謂於諸行至實義想。
演曰二列。
論猒背想者復有四行。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正釋二料簡初中分三一釋猒背想二釋過患想三釋實義想初中分四一標二列三釋四結此初也。
論謂於諸行至如箭障害。
演曰二列。
論如病者至修猒背想。
演曰三釋。
論如是名為至修猒背想。
演曰四結。
論過患想者至及思惟苦。
演曰二釋過患想。
論實義想者至及無我性。
演曰三釋實義想。
論此中先於至後說其因。
演曰二料簡。
論復次有四至能生我?。
演曰八釋我見差別文中分二一揔二別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有分別至他身所起。
演曰二釋。
論分別我見至生我?者。
演曰二別文中分五一釋分別我見為依生我?二釋俱生我見為緣生我?三唯依善說法律方能永斷四推恩在於如來及諸弟子五明報如來等恩有二差別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謂由此見至發生?我。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
論譬如清淨至劣中勝想。
演曰二喻鏡喻其心質喻自我影喻他我。
論如是由邪至發生影像。
演曰三合。
論又比為緣至或等或劣。
演曰後番釋。
論俱生我見至生我?者。
演曰二釋俱生我見為緣生我?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當知譬喻與前差別。
演曰二釋文中分三一顯喻異前二正申其喻三指如前說此初也。
論如明眼人至自觀眼耳。
演曰二正申其喻水非如鏡人工所造故喻俱生。
論所餘如前應知其相。
演曰三指如前說此俱生中法說及合與前分別中同更不繁說故論指云如前應知。
論此一切種至非餘邪教。
演曰三唯依善說法律方能永斷。
論如是如來至有大恩德。
演曰四推恩在於如來及諸弟子。
論唯由如是至真實報恩。
演曰五明報如來等恩有二差別文中分二一說正法報恩二修正行報恩此初也。
論又由第二至未滿足故。
演曰二修正行報恩。
論復次由三至依涅盤界。
演曰九釋三相行文中分四一標二列三釋四結此初也。
論一者先所至永離繫故。
演曰二列。
論先所生起至諸行永滅。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釋先所生起諸行滅二釋自性滅壞諸行滅三釋一切煩?永離繫此初也。
論自性滅壞至諸行永滅。
演曰二釋自性滅壞諸行滅。
論一切煩?至後更不生。
演曰三釋一切煩?永離繫。
論是故由此至說名寂滅。
演曰四結。
論復次由三至無相解脫門。
演曰十釋法揔等品三後廣文中分二初一復次略明四法後二復次廣前四法初中分二一摽二釋此初也。
論一切行無常至嗢柁南。
演曰二釋梵云嗢柁南此云集施嗢集義柁南施也集無常等諸法要義施諸學者故云集施。
論復次當知至增上行欲。
演曰後二復次廣前四法文中分二一明所治二辯能治初中分三第一番釋第二番釋第三番釋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勝解至樂俱行欲。
演曰二列。
論勝解俱行至而生樂欲。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勝解俱行欲二釋意樂俱行欲此初也。
論又於諸行至其心退還。
演曰二釋意樂俱行欲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一者於中至樂勝解故。
演曰二釋。
論與彼相違至樂俱行欲。
演曰三結。
論又由二緣至其心退還。
演曰第二番釋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由於此至念忘失故。
演曰二釋。
論又此忍欲至其心退還。
演曰第三番釋。
論復次為斷至多有所作。
演曰二辯能治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於諸至及調柔心。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揔二別此初也。
論又發如是至發生歡喜。
演曰二別文中分二一釋了心二釋調柔心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由補至自增上故。
演曰二列。
論補特伽羅至善說法者。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釋補特伽羅增上二釋法增上三釋自增上此初也。
論法增上者至最上深義。
演曰二釋法增上。
論自增上者至能隨覺悟。
演曰三釋自增上。
論又發如是至謂有三見。
演曰二釋調柔心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若依至應所引發。
演曰二列。
論依彼而轉至正見而轉。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釋依彼而轉二釋由彼遍知三釋應所引發此初也。
論由彼遍知至能遍了知。
演曰二釋由彼遍知文中分二一揔釋遍知二別釋三事此初也。
論言三事者至若如是取。
演曰二別釋三事文中分二一揔標列二別徵釋此初也。
論此何所取至如前應知。
演曰二別徵釋所取能取等並如前釋更不繁述。
論云何應所引發。
演曰三釋應所引發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住於彼至不藉他緣。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此初也。
論又若依彼至方得出離。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一釋三正見轉時之義二結三正見轉時差別此初也。
論當知如是至有此差別。
演曰二結三正見轉時差別。
論復次嗢柁至品後廣。
演曰四有一頌釋揔中第四速通門文中分二一以頌揔列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為欲證得至速疾通慧。
演曰二長行別釋文中分十一釋速通二釋自體三釋智境界四釋流轉五釋喜足行六釋順流七釋知斷相八釋想九釋立違粮十釋師所作等品後廣初中分二一釋三種力二釋五漸次初中分三一釋力能得通二釋智見差別三釋勤修善巧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智力至數習力。
演曰二列。
論智力者至有學智見。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釋智力二釋不放逸力三釋數習力此初也。
論不放逸力至惡不善法。
演曰二釋不放逸力。
論數習力者至能盡諸漏。
演曰三釋數習力。
論問智見何差別。
演曰二釋智見差別文中分二一問二荅此初也。
論荅至此慧名智。
演曰二荅有十番釋有色尒熖者尒熖即所緣義有色所緣影像為緣此慧名見無色所緣影像為緣此慧名智。
論彼由如是至四善巧事。
演曰三釋勤修善巧文中分二一結前生後二正釋其義此初也。
論一觀察事至四方便事。
演曰二正釋其義文中分三一釋善巧事二釋所能依三釋清淨道初中分二一列二釋此初也。
論觀察事者至一切境故。
演曰二釋文中分四一釋觀察事二釋捨取事三釋出受事四釋方便事此初也。
論捨取事者至諸善法故。
演曰二釋捨取事。
論出受事者至乃至樂故。
演曰三釋出受事。
論方便事者至正方便故。
演曰四釋方便事。
論如是勤修至能依義。
演曰二釋所能依文中分二一結前生後二釋所能依此初也。
論所依義者至所纏裹故。
演曰二釋所能依。
論又彼諸法至四種差別。
演曰三釋清淨道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習近至以為翼從。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道差別二釋道清淨此初也。
論又清淨者至趣無學地。
演曰二釋道清淨。
論又為得真至五種漸次。
演曰二釋五漸次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先集至相應學心。
演曰二釋。
論復次由五至皆悉無常。
演曰二釋自體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謂一切自體壽量有限。
演曰二釋文中分五一釋壽量有限二釋從因所生三釋興終歸滅四釋佛證宣說五釋受欲圓滿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假使有人至欲持即持。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正舉二喻取捨自在二反顯壽量?那難停此初也。
論非如所受至況乎久住。
演曰二反顯壽量?那難停。
論又一切自體至是無常故。
演曰二釋從因所生。
論又有自體至轉輪王等。
演曰三釋興終歸滅。
論又由無倒至而宣說故。
演曰四釋佛證宣說。
論復有三種至恒常戲論。
演曰五釋受欲圓滿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一資產圓滿至供養圓滿。
演曰三釋。
論當知復有至圓滿差別。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謂施戒調伏至行相轉故。
演曰二釋。
論復次當知至通達智行。
演曰三釋智境界文中分三一明七種智行二斷十五種愚三指廣說如前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已得智至速滅壞智。
演曰二釋是處非有等者謂遍計所執非有知此非有之智是處所餘等者謂依圓二性不空知此不空之智。
論又由十五至一切行愚。
演曰二斷十五種愚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十五。
演曰二徵。
論謂水界所生至方於幻事。
演曰三釋謂水界所生者思飲食味水所生故無我似我等者謂實非聚似聚顯現能發起一有情解故不住隨欲等者生已即滅不堪任隨欲而造作故如聚沫者速增減故如雲者謂諸境界如地者所謂諸根彼生依故如兩者所謂諸識喻若浮泡者所謂諸受速疾起謝不堅住故想同陽熖者飈動性故無量種相變易生故令於所緣發顛倒故令其境界極顯了故由此分別男女等相成差別故薩迦耶見根本斷者謂我見根本斷也多品自體因等者謂於五趣舉意攀緣種種自體眾苦因差別故譬芭蕉柱者謂為作者受者我見依四識住謂色趣識住受趣識住想趣識住行趣識住。
論此廣分別至異名分應知。
演曰三指廣說如前。
論復次有二世間攝一切行。
演曰四釋流轉文中分三一釋二世差別二釋五相流轉三釋五相所縛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有情世閒二器世閒。
演曰二列。
論有情世間至續不同分。
演曰三釋。
論又於生死至流轉不息。
演曰二釋五相流轉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由愛因至無窮盡故。
演曰二列。
論此中無明是名愛因。
演曰三釋文中分五一釋愛因二釋愛果三釋愛自性四釋因展轉五釋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故此初也。
論能徃善趣至強逼令去。
演曰二釋愛果。
論愛自性者略有三種。
演曰三釋愛自性文中分四一標二列三攝四釋此初也。
論一後有愛至喜樂愛。
演曰二列。
論如是三愛至二者境愛。
演曰三攝。
論後有愛者至所有貪愛。
演曰四釋。
論當知此中至名為流轉。
演曰四釋因展轉。
論又於長世至後無窮盡。
演曰五釋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故。
論由是五相至五相所縛。
演曰三釋五相所縛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於彼處至有所領受。
演曰二列。
論於彼處縛至而繫縛之。
演曰三釋文中分五一釋於彼處縛二釋由彼而縛三釋正是能縛四釋依彼故縛五釋有所領受此初也。
論由彼而縛至為無明縛。
演曰二釋由彼而縛。
論正是能縛至相似法故。
演曰三釋正是能縛。
論依彼故縛至而被縛故。
演曰四釋依彼故縛。
論有所領受至生等眾苦。
演曰五釋有所領受。
論復次愚夫至是諸外道。
演曰五釋喜行足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四。
演曰二徵。
論一於人身至有頂喜足。
演曰三列。
論愚夫於彼至若坐若臥。
演曰四釋文中分二一釋喜足事二釋愛行路此初也。
論復有五種至愛所行路。
演曰二釋愛行路文中分三一釋五種愛所行路二釋四種愛所行路三釋二種遊愛行路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後有至受用境界。
演曰二列。
論當知於彼至趨等差別。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正釋二通妨此初也問趨等但有四法如何次第於後有等五有差別耶。
論應知此中至所求境界。
演曰二通妨如文可解。
論復有四種愛所行路。
演曰二釋四種愛所行路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意業至趨等差別。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正釋趨等二例釋餘法此初也。
論如說趨等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釋餘法。
論復有二種至果相差別。
演曰三釋二種遊愛行路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心差別二身差別。
演曰二列。
論心差別者至雜染差別。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心差別二釋身差別初中分二一揔標列二別牒釋此初也。
論品類差別至助伴故。
演曰二別牒釋文中分二一釋品類差別二釋雜染差別此初也。
論雜染差別至及隨煩?。
演曰二釋雜染差別。
論身差別者亦有二種。
演曰二釋身差別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種種身至身差別故。
演曰二列。
論當知此中至勤修觀行。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雜染差別為二種身差別因二釋四種因差別故令果差別此初也。
論復由四種至令果差別。
演曰二釋四種因差別故令果差別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謂若於此至如此差別。
演曰二列。
論於此差別至所有差別。
演曰三釋文中分四一釋於此差別二釋由此差別三釋即此差別四釋如此差別此初也。
論由此差別至令彼差別。
演曰二釋由此差別。
論即此差別至種種差別。
演曰三釋即此差別。
論如此差別至種種差別。
演曰四釋如此差別。
論復次不能至而被漂溺。
演曰六釋順流文中分二一釋順流二釋逆流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謂若於此至諸所有相。
演曰二列。
論於此漂溺至俱被漂溺。
演曰三釋文中分五一釋於此漂溺二釋由此漂溺三釋依此漂溺四釋如此漂溺五釋漂溺時諸所有相此初也。
論由此漂溺至亂身心故。
演曰二釋由此漂溺。
論依此漂溺至順流漂溺。
演曰三釋依此漂溺。
論如此漂溺至及我所故。
演曰四釋如此漂溺謂於諸行者謂於色等五種諸行隨其次第不如實知或計為我及我所故。
論於漂溺時至如為漂溺。
演曰五釋漂溺時諸所有相。
論與此相違至逆流行者。
演曰二釋逆流文中分二一釋逆流行者二釋聦慧者相此初也。
論又聦慧者至諸聦慧相。
演曰二釋聦慧者相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成就俱生至非時死緣。
演曰二釋十種相如文。
論如是十種至諸聦慧相。
演曰三結。
論復次於諸至三相差別。
演曰七釋知斷相文中分二一釋三相差別二釋三種勝利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於諸行至差別之相。
演曰二釋。
論如是已斷至差別之相。
演曰三結。
論當知復有三種勝利。
演曰二釋三種勝利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永斷至極安樂住。
演曰二釋。
論復次由四至無常苦想。
演曰八釋想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四。
演曰二徵。
論一果差別至方便差別故。
演曰三列。
論果差別至上分結盡。
演曰四釋文中分四一釋果差別二釋自性差別三釋品類差別四釋方便差別此初也。
論自性差別至及與善發。
演曰二釋自性差別。
論品類差別至增上故得。
演曰三釋品類差別。
論方便差別至二種皆具。
演曰四釋方便差別。
論復次為住至違資粮法。
演曰九釋立違粮文中分二一釋五種違資粮法二釋五種順資粮法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一者憶念至正法加行。
演曰二釋。
論如是五種違資粮法。
演曰三結。
論復有五種隨順彼法。
演曰二釋五種順資粮法文中分二一釋菩薩順資粮法二釋聲聞順資粮法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一者於二至善法究竟。
演曰二釋又。
論與上相違至彼隨順法。
演曰三結。
論又諸聲聞至正道言教。
演曰二釋聲聞順資粮法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一者由依至無惑無疑。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前三種正道言教二釋後二種正道言教初中分三一釋由依觀察等二釋即於住時等三釋教授為先等此初也。
論二者即於至不正尋思。
演曰二釋即於住時等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三事。
演曰二徵。
論一者資命至不同分法。
演曰三釋。
論三者教授至正道言教。
演曰三釋教授為先等。
論復有二種至正道言教。
演曰二釋後二種正道言教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諸有智至是名第二。
演曰二釋。
論彼由如是至終無毀失。
演曰三結。
論復次大師至師所作事。
演曰十釋師所作等品後廣文中分二初一復次略釋師所作事後十五復次廣釋師所作事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正折伏至正說清淨。
演曰二釋。
論復次由二至律相應故。
演曰後十五復次廣釋師所作事文中分六一記別驅?對二行乞入住對三攝眾天徃對四初信後悔對五師說賚徃對六訶犯治邪對初中分二一記別二驅?此初也覆相記別彼所諍事者一恐擾亂更增廣故二與律相應故如淨名經云自守戒行不譏彼闕以菩薩戒真心為體但有分別妄念皆違淨戒況譏毀他人寧不犯戒今明覆相記別彼所諍事與律意同故云相應。
論復次由七至未來過故。
演曰二驅?。
論復次由十至為?害故。
演曰二行?入住對文中分二一行乞二入住此初也。
論復次由八至作言詞故。
演曰二入住。
論復次由五至?攝受故。
演曰三攝眾天徃對文中分二一攝眾二天徃此初也。
論復次由七至令赴會故。
演曰二天徃。
論復次由五至具出家故。
演曰四初信後悔對文中分二一初信二後悔此初也。
論復次由三至家增上故。
演曰二後悔。
論復次如來至如龍為王。
演曰五師說資徃對文中分二一師說二資徃此初也。
論復次犯戒至為增上處。
演曰二資徃。
論復次由三至行非法行。
演曰六訶犯治邪對文中分二一訶犯二治邪此初也。
論復次於善說至一切邪行。
演曰二治邪文中分二初三復次辯所治之邪後一復次明能治之行初中分三初復次中復次後復次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現行至依止過失故。
演曰二列。
論現行過失至住惡不捨。
演曰三釋文中分六一釋現行過失二釋意樂過失三釋加行過失四釋智慧過失五釋尋伺過失六釋依止過失此初也。
論意樂過失至最為下劣。
演曰二釋意樂過失。
論加行過失至精進慢緩。
演曰三釋加行過失。
論智慧過失至心不寂定。
演曰四釋智慧過失。
論尋伺過失至其心錯亂。
演曰五釋尋伺過失。
論依止過失至俱生小慧。
演曰六釋依止過失。
論復次由四至而行邪行。
演曰中復次文分為三一揔標舉數二依標別釋三結成前過此初也。
論一由微劣至加迫切故。
演曰二依標別釋。
論若行如是至自義稽留。
演曰三結成前過。
論復次如是至諸不正想。
演曰後復次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其三事者至多隨伺察。
演曰二釋其三事如前論云一若所取二若能取三若如是取。
論復次為斷至二種對治。
演曰後一復次明能治之行文中分二一揔標舉數二依標別釋此初也。
論一者為斷至不猛利者。
演曰二依標別釋文中分二一釋對治因二釋對治果此初也二行者一無顛倒行二無數數行。
論此猛利欲至諸外道故。
演曰二釋對治果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有大果者至妙甘露門。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大果二釋不共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所謂斷界至一切皆得。
演曰二釋斷界及無欲界者釋前二界也若有餘依及無餘依者釋前妙甘露門也。
論言不共者至諸外道無。
演曰二釋不共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以故。
演曰二徵。
論由彼外道至其心退。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無相定諸外道無二釋無相定唯內法有此初也。
論住內法者至而般涅槃。
演曰二釋無相定唯內道有。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三十五
金藏第 121 冊 No. 1565 瑜伽師地論義演(第33卷-第40卷)
【原經卷殘缺一版】
▆▆▆▆▆▆▆▆▆▆▆▆▆▆▆▆▆▆▆▆▆▆▆▆▆▆▆▆▆▆▆▆▆▆▆▆▆▆▆▆▆▆▆▆▆▆▆▆▆▆▆▆▆▆▆▆▆▆▆▆▆▆▆▆▆▆▆▆▆▆▆▆▆▆▆▆▆▆▆▆▆▆▆▆▆▆▆▆▆▆▆▆▆▆▆▆▆▆▆▆▆▆▆▆▆▆▆▆▆▆▆▆▆▆▆▆▆▆▆▆▆▆▆▆▆▆▆▆▆▆▆▆▆▆▆▆▆▆▆▆▆▆▆▆▆▆▆▆▆▆▆▆▆▆▆▆▆▆▆▆▆▆▆▆▆▆▆▆▆▆▆▆▆▆▆▆▆▆▆▆▆▆▆▆▆▆▆▆▆▆▆▆▆▆▆▆▆▆▆▆▆▆▆▆▆▆▆▆▆▆▆▆▆▆▆三釋此初也。
論▆▆▆▆▆▆▆▆▆。
演曰二列。
論決擇說者至滅除疑惑。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決擇說二釋直言說此初也。
論直言說者至宣說正法。
演曰二釋直言說。
論又由四相至教授教誡。
演曰三釋名能隨順教授教誡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能分析至見清淨故。
演曰二列。
論此中分析至正見清淨。
演曰三釋文中分四一釋能析諸受得無我智見清淨二釋離增上?最極寂靜清淨三釋能超越未來諸苦見清淨四釋能超越現在諸苦見清淨此初也。
論如明依燈至正見清淨。
演曰二釋離增上?最極寂靜清淨。
論於現法中至正見清淨。
演曰三釋能超越未來諸苦見清淨。
論顯示遍於至正見清淨。
演曰四釋能超越現在諸苦見清淨。
論復次有諸至受二種苦。
演曰三釋苦住文中分二一釋不守根者所有過患二釋守護根者所有功德初中分五一標二列三徵四釋五結此初也。
論一者麤重至所作苦。
演曰二列。
論所以者何。
演曰三徵。
論由彼方便至所作苦。
演曰四釋文中分二一釋麤重所作苦二釋於諸法中疑惑所作苦此初也。
論輕安闕故至所作苦。
演曰二釋於諸法中疑惑所作苦。
論由此二種至所有過患。
演曰五結。
論與此相違至所有功德。
演曰二釋守護根者所有功德。
論復次有諸至伏諸煩?。
演曰四釋觀察五位斷證分別文中分二一觀察初二位二觀察後三位初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作是思惟至為無有耶。
演曰二徵。
論乃以淨相至亦有退失。
演曰三釋。
論由觀察故至是故不退。
演曰二觀察後三位文中分二一唯釋通達位二合釋後二位初中分二一法二喻此初也。
論如修方便為離欲貪。
演曰二喻。
論於餘上位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合釋後二位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若猛利見至超過覺地。
演曰二釋文中分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
論猶如大王至魔羅聚落。
演曰二喻。
論證得究竟至梵行圓滿。
演曰三合。
論復次於其至三種苦果。
演曰五釋引發文中分二一釋五不寂靜攝受三種苦果二釋五寂靜相攝受三苦滅果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五寂靜相者一善調二善覆三善守四善護五善修如前九十廣說。
論謂現法中至亦名為苦。
演曰二釋三苦者一謂現法中至現法眾苦二又受當來至種種諸苦三又受當來至亦名為苦。
論與此相違至三苦滅果。
演曰二釋五寂靜相攝受三苦滅果。
論復次略有至不應供養。
演曰六釋不應供文中分二一釋世俗梵志二釋勝義梵志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從他至無有差別。
演曰二釋。
論住正法者至勝義梵志。
演曰二釋勝義梵志。
論復次此正至非利益他。
演曰七釋明解脫文中分二一釋外道說法無利二釋如來說法有利此初也。
論諸佛如來至四種修道。
演曰二釋如來說法有利文中分二一釋修根等四二釋修行次第初中分二一略二廣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謂修根故至能修心慧。
演曰二列。
論此中修根復有三種。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世間等三二釋所引等三初中分二一正釋修根二例釋餘三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世間修至三無學修。
演曰二列。
論若思擇力至是世閒修。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釋世間修二釋有學修三釋無學修此初也。
論若於聖諦至是有學修。
演曰二釋有學修。
論若即此心至善淨修根。
演曰三無學修。
論當知修戒至三種亦尒。
演曰二例釋餘三。
論此中最初至第三所引。
演曰二釋所引等三文中分二一正釋修根二例釋餘三此初也此中最初者即指前修戒修心修慧三修中修戒是最初也是初修根所引者謂修戒是四修中初修根所引第二是第二所引者謂三修中第二修心是四修中第二修戒所引第三是第三所引者謂三修中第三修慧是四修中第三修心所引。
論修戒修心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釋餘三修戒三種所引者謂修心修慧修根修心三種所引者謂修慧修根修戒修慧三種所引者謂修根修戒修心。
論此中可意至相雜差別。
演曰二廣文中分三一釋可意等二釋現當過患三釋修念住初中分二一揔標列二別解釋此初也。
論可意不可至少分不可意。
演曰二別解釋文中分五一釋可意不可意境界差別二釋有恩有怨有情差別三釋功德過失相應有情差別四釋所愛非所愛有情差別五釋過患等三差別此初也。
論如是有情至恩怨相雜。
演曰三釋有恩有怨有情差別。
論或一向有至德失俱備。
演曰三釋功德過失相應有情差別。
論若於有情至愛非所愛。
演曰四釋所愛非所愛有情差別。
論由如是等至有其差別。
演曰五釋適意等三差別。
論又於惡行至修習妙行。
演曰二釋現當過患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若於六處至所有過患。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揔釋二種二別釋誹毀此初也。
論此中為他至即如所說。
演曰二別釋誹謗。
論又此中言至棄捨迴向。
演曰三釋修念住。
論又諸苾蒭至修行次第。
演曰二釋修行次第守護諸根者修根也修習妙行者修戒也心得正定者修心也能見如實者修慧也。
論復次有一至善修諸根。
演曰八釋修文中分二一釋不善修根二釋善修諸根初中分二一釋不善修根二釋不修正行此初也。
論又亦不為至及以邪?。
演曰二釋不修正行。
論諸佛如來至善修諸根。
演曰二釋善修諸根文中分三一略二廣三結此初也。
論又此修根至五轉差別。
演曰二廣文中分四一釋五轉差別二釋三種對治三釋無學修根四釋有學修根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謂佛世尊至第五品眾。
演曰二列。
論此中如來至無上修根。
演曰三釋觀第一眾生起恱意者謂始終行正行人也觀第二眾生不恱意者謂始終行邪行人也觀第三眾生起恱意生不恱意者謂始善終惡觀第四眾生不恱意生起恱意者謂初惡後善觀第五眾生起恱意生不恱意者謂一行正行生起恱意一行放逸生不恱意亦復生起恱不恱意者一行一分或時放逸生不恱意或不放逸生起恱意。
論又於如是至三種對治。
演曰二釋三種對治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無常想至三無想定。
演曰二列。
論如是三種至當知其相。
演曰三釋一者恱意即第一全後三一分二者不恱意第二全後三一分三者恱不恱意後三一分於第一人以無常想對治不起貪愛於第二人以慈心對治不起瞋恚於第三人以無相對治不起貪恚。
論又佛世尊至名善修根。
演曰三無學修根。
論若諸有學至名正行者。
演曰四釋有學修根。
論如是當知至能修正行。
演曰三結。
論復次無我至正所作事。
演曰九釋無我論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謂於苦集至正所作事。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釋第一正所作事二釋第二正所作事三釋第三正所作事此初也。
論復於無我至正所作事。
演曰二釋第二正所作事。
論復於諸行至正所作事。
演曰三釋第三正所作事。
論復次於其至稱讚利益。
演曰十釋定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五。
演曰二徵。
論謂彼第一至稱讚利益。
演曰三釋文中分五一釋第一殊勝二釋第二殊勝三釋第三殊勝四釋第四殊勝五釋第五殊勝初中分二一釋加行果二釋過患因此初也。
論又彼第一至過患所觸。
演曰二釋過患因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一受雜染至所作過患。
演曰三列。
論當知此中至所隨眠故。
演曰四釋文中分三一釋受雜染所作過患二釋世雜染所作過患三釋現法後法雜染所作過患此初也。
論世雜染所作至有繫心縛。
演曰二釋世雜染所作過患。
論現法後法至作過患者。
演曰三釋現法後法雜染所作過患文中分二一揔牒二別釋此初也。
論謂彼如是至現法過患。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釋現法過患二釋後法過患此初也。
論若即由彼至後法過患。
演曰二釋後法過患。
論第二心定至餘如前說。
演曰二釋第二殊勝。
論又彼第一至餘如前說。
演曰三釋第三殊勝。
論又彼第二至餘如前說。
演曰四釋第四殊勝。
論又彼第二至正修已修。
演曰五釋第五殊勝。
論復次有二法見。
演曰十一釋法見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有為至無為法見。
演曰二列。
論有為法見至皆如實知。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有為法見二釋無為法見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云何名為諦所依處。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諦所依二釋諦自性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名色至有情數物。
演曰二釋。
論云何為諦。
演曰二釋諦自性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至諦。
演曰二釋有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世俗諦。
演曰二釋有二一釋世俗諦二釋勝義諦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即於彼至名世俗諦。
演曰二釋。
論云何勝義諦。
演曰二釋勝義諦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即於彼至如前廣說。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正釋無常性二例釋苦等性此初也。
論如無常性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釋苦等性。
論若於如是至有為法見。
演曰三結文中分二一依法結二依人結此初也。
論若有成就至言說滿足。
演曰二依人結。
論云何名為無為法見。
演曰二釋無為法見文中分二一第一番釋二第二番釋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即於彼至乃至解脫。
演曰二釋。
論如是名為無為法見。
演曰三結文中分二一依法結二依人結此初也。
論若有成就至言說滿足。
演曰二依人結。
論又此法見至皆得成就。
演曰二第二番釋文中分二一摽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異生至諸漏永盡。
演曰二釋。
論復次若有至二種過患。
演曰十二釋苦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二。
演曰二徵。
論一者煩?至所生眾苦。
演曰三列。
論云何煩?所生眾苦。
演曰四釋文中分二一釋人天二種過患二釋如來超過二種過患初中分二一釋煩?所生眾苦二釋無常所生眾苦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於人天至所有眾苦。
演曰二釋。
論是名生起至眾苦過患。
演曰三結。
論云何無常所生眾苦。
演曰二釋無常所生眾苦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順樂處至有滅壞苦。
演曰二釋。
論當知是名至所作眾苦。
演曰三結。
論中此如來至知樂方便。
演曰二釋如來超過二種過患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云何為樂。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樂二釋方便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一切境至般涅槃界。
演曰二釋。
論云何方便。
演曰二釋方便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如前說至亦自欺誑。
演曰二釋於五種受發起五轉等者即於五種受發起五種妙智故云五轉。
論復次嗢柁至二圓滿。
演曰四有一頌半釋揔中第四後多住等文中分二一以頌揔列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由二因緣至有第二住。
演曰二長行別釋文分十三一釋一住二釋遠涅盤三釋略說四釋內所證五釋辯一切六釋知相七釋捨所學八釋業九釋等十釋空十一釋隨行十二釋恒住十三釋師第二圓滿初中分二一釋有第二住二釋無第二住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謂有愛故至次生起故。
演曰二列。
論云何有愛。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有愛二釋生起第二自體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諸可愛至名有染著。
演曰二釋。
論如是名為第二差別。
演曰三結。
論云何生起第二自體。
演曰二釋生起第二自體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喜樂等至眾苦生起。
演曰二釋。
論與此相違至無第二住。
演曰二釋無第二住。
論復次有二種法更㸦相違。
演曰二釋遠涅槃文中分二一釋退道緣二釋進道緣初中分二一釋二法㸦違二釋六種鄙碎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煩?至去涅槃遠。
演曰二釋。
論復次有六種至鄙碎行相。
演曰二釋六種鄙碎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性多至而生喜足。
演曰二釋。
論由二因緣至倍令增長。
演曰二釋進道緣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二。
演曰二徵。
論一者忍辱二者柔和。
演曰三列。
論言忍辱者至性不?他。
演曰四釋。
論復次至說無界教。
演曰三釋略說文中分二一釋略依二種說無界教二釋略有三種念力強因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說有至涅槃界教。
演曰二列。
論若由如是至涅槃界教。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說有餘依涅槃界教二說無餘依涅槃界教此初也。
論若由如是不至涅槃界教。
演曰二說無餘依涅槃界教。
論略有三種念力強因。
演曰二釋略有三種念力強因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由其年至現法數習。
演曰二釋。
論復次由五至是內證法。
演曰四釋內所證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五種相者一於現法煩?有無善分別故名為現見二能令煩?得離繫故名無熾然三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時中皆可修習易修習故名為應時四導涅槃故名為引導五不共一切諸外道故名唯此見。
論謂離信故至有及非有。
演曰二釋謂遠離信他欣樂行相周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忍唯自證故名內所證如九十說。
論復次由三至無上菩提。
演曰五釋辯一切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一者覺了至一切法故。
演曰二釋。
論是故他於至請問世尊。
演曰三結。
論復次諸有至邪取分別。
演曰六釋知相文中分二一弟子心迷二如來開示此初也。
論是故如來至真實相故。
演曰二如來開示文中分三一令悟實相二於自無欺三於他無畏此初也。
論又為於自無欺誑故。
演曰二於自無欺。
論又為於他至正記別故。
演曰三於他無畏。
論復次諸出至頋戀境界。
演曰七釋捨所學文中分三一第一番釋二第二番釋三第三番釋此初也。
論又出家者至無堪能義。
演曰二第二番釋。
論又即由此至心株覆事。
演曰三第三番釋。
論復若於至污染作意。
演曰八釋業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即此作意至六處坐起。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順次釋二逆次釋初中分二一正釋二結成此初也。
論如是名為順次道理。
演曰二結成。
論逆次第者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逆次第釋。
論復次由二至不言隨愛。
演曰九釋等文中分二一申正義二釋外妨此初也。
論何以故。
演曰二釋外妨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略有三愛至三無色愛。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揔標列二別解釋此初也。
論此中欲愛至非染性愛。
演曰二別解釋文中分二一釋欲界隨業不隨愛妨二釋上二界隨業不隨愛妨此初也此說引果業能親引愛踈助引今從親論故不隨愛餘如文說。
論又若此愛至不言隨愛。
演曰二釋上二界隨業不隨愛妨。
論復次於外至或時不空。
演曰十釋空文中分二一釋世俗諦空二釋勝義諦空初中分二一釋二結初中分二一正釋二例釋此初也。
論如果受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釋。
論如是至非勝義空。
演曰二結。
論若說恒時至勝義諦空。
演曰二釋勝義諦空文中分二一略二廣此初也。
論應知此空復有七種。
演曰二廣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後際空至七作者空。
演曰二列。
論當知此中至名後際空。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別釋前三空二例釋後四空初中分三一釋後際空二釋前際空三釋中際空此初也。
論又無諸行至名前際空。
演曰二釋前際空。
論又於?那至名中際空。
演曰三釋中際空。
論當亦是至能生彼法。
演曰二例釋後四空。
論復次由五至福非福行。
演曰十一釋隨行文中分二一釋五相隨行二釋五相差別初中分二一正釋喜受隨行二例釋憂捨隨行此初也五種相者一深心喜樂二不如正理執取其相三發生貪欲四多起尊思方便求覔五因此廣行福非福行。
論如能順喜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釋憂捨隨行。
論其差別者至餘如前說。
演曰二辯五相差別。
論復次有諸至說名恒住。
演曰十二釋恒住文中分四一依自位釋二通前品釋三約難行釋四指如前釋此初也謂於六境喜憂不生恒常捨心名為恒住如五十廣說。
論彼隨行品至亦無是事。
演曰二通前品釋。
論又彼恒住至應當奉請。
演曰三約難行釋。
論乃至廣說至攝異門分。
演曰四指如前釋。
論復次於善至其德圓滿。
演曰十三釋師第二圓滿文中分二一正釋二結勸初中分二一第一番釋二第二番釋初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二相至其德圓滿。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釋大師二德圓滿二釋弟子二德圓滿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依利他至師德圓滿。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第一師德圓滿二釋第二師德圓滿此初也。
論又依自利至師德圓滿。
演曰二釋第二師德圓滿。
論云何二相至其德圓滿。
演曰二釋弟子二德圓滿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於如來至其德圓滿。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第一諸弟子眾其德圓滿二釋第二諸弟子眾其德圓滿此初也。
論如是修行至其德圓滿。
演曰二釋第二諸弟子眾其德圓滿。
論復次於善至其德圓滿。
演曰二第二番釋文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三相至其德圓滿。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釋大師三德圓滿二釋弟子二德圓滿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佛世尊至師德圓滿。
演曰二釋文中分三一釋第一師德圓滿二釋第二師德圓滿三釋第三師德圓滿此初也。
論又於聖教至師德圓滿。
演曰二釋第二師德圓滿。
論又於聖教至師德圓滿。
演曰三釋第三師德圓滿文中分二一釋師德滿二明四攝法此初也。
論云何名為四種法攝。
演曰二明四攝法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一於秘密至常無懈廢。
演曰二釋。
論云何二相至其德圓滿。
演曰二釋弟子二德圓滿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諸弟子至其德圓滿。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第一諸弟子眾其德圓滿二釋第二諸弟子眾其德圓滿此初也。
論又彼於見至其德圓滿。
演曰二釋第二諸弟子眾其德圓滿。
論如是大師至之所歸趣。
演曰二結勸。
論卷第九十三 論攝事分中契經事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之一
論如是已說至我今當說。
演曰三釋緣起食諦界擇文中分二一結前生後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揔嗢拕南至後如理等。
演曰二依生正釋文中分二一釋揔頌中一頌二釋揔頌中半頌初中分二一釋惣頌二釋別頌此初也此中有六一立等二二諦等三以觸為緣等四有滅等五食等六如理等前四釋緣起後二釋四諦。
論別嗢拕南至後甚深。
演曰二釋別頌文中分六一有一頌釋揔中第一立等二有一頌釋揔中第二二諦等三有一頌釋揔中第三以觸為緣等四有一頌釋揔中第四有滅等五有一頌釋揔中第五食等六有一頌釋揔中第六如理等初中分二一以頌揔列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略由三相至及趣清淨。
演曰二長行別釋文中分九一釋立二釋苦聚三釋諦觀四釋攝聖教五釋微智六釋思量際七釋觀察八釋上?九釋甚深初中分三一揔標列二別解釋三惣結前此初也。
論此中云何至生已隨轉。
演曰二別解釋文中分二一釋從前際中際得生於中際生已隨轉二釋從中際後際得生由不生故證清淨初中分二一申問荅二辯同異初中分三一問二荅三結此初申其二問也。
論謂如有一至無明為緣。
演曰二荅文中分四一釋能引二明所引三辯能生四辯所生初中分二一釋無明二釋行支此初釋無明闇於前際世俗勝義二苦之義謂易了知者名世俗苦即三塗等苦彼不了故造非福行難了知者名勝義苦即人天善趣勝義道理體皆是苦世俗難了謂為善勝迷之故造福不動也。
論造作增長至身語意業。
演曰二釋行支罪即非福謂迷俗無明發非福行迷勝義者發福不動。
論由此為緣至續生識因。
演曰二明所引所引有五今但言識識為本故舉本攝末隨業行識者識名言種雖已熏習未知生處因業招集生五趣果果因業集當現得生名隨業轉雖有處云業種名識今文不尒業熏習已所熏集種乃至前世身命不絕能為中際現續識因顯識等支體是種子對彼前際名為後也。
論如是展轉至現前而起。
演曰三辯能生前識等生中際現識等時自無其力要待他助是以前際由迷內異熟果無明不知二苦故隨所應造三種行為增上緣引起當來生老死位識等五果因緣種已復依迷外增上果愚以境界受為緣發起貪愛煩?緣愛復生欲等四取此愛取二和合潤能引之中業及所引因識等五種轉名為有何以名有此六俱能近有生等後有果故即能生中具明三也。
論既命終已至自體得生。
演曰四辯所生文中分二一明生死二辯識與名色㸦依初中分三一揔明生二別顯相三結與果此初也中有本有揔名生也。
論生已漸次至乃至衰老。
演曰二別顯相唯取阿賴耶識親因緣種為體名為因識謂於母腹中因識為緣續生果識隨轉不絕任持所有羯邏藍等非餘七識隨轉不絕能任持故。
論又即此識至與異熟果。
演曰三結與果。
論異熟生識至六轉依故。
演曰二辯識與名色㸦依文中分三一識依名色二名色依識三舉喻結成初中分三一識依名色二引教證成三釋名色義此初也。
論由是說言名色緣識。
演曰二引教證成第九論云是故經言名色緣識謂名色為緣識方得起名為緣識。
論俱生五根至數數隨轉。
演曰三釋名色義有兩番釋初依六根分名色二而約與識為所依故故不取餘。
論又五色根至及諸餘名。
演曰後依五蘊以分名色根處者根扶塵也根及扶塵各有四大並名為色所餘四蘊揔為名也。
論由彼執持至隨轉依止。
演曰二名色依識由彼執持者由第八識執持根等相續流轉不絕故此名之與色二種揔名隨轉依止於識故第九論云故此二種依止於識相續不斷。
論由是故言至乃至壽住。
演曰三舉喻結成問生老之位具識等五何故但顯識與名色荅有二釋一據相依觸受等法不說與識定相依故二從寬名說名色位寬攝餘支故。
論如是名為至生已隨轉。
演曰三結。
論當知此中至說轉次第。
演曰二辯同異文中分三一四生同異二三界差別三三業有殊初中分三一辯胎生二明?濕三彰化生此初也。
論?生至有餘差別。
演曰二明?濕濕生無母?生在胎不同胎生有五位別故此二生皆除母腹。
論有色有情至與差別。
演曰三彰化生諸根頓具故與前差明昧用殊如次分為名色六處。
論在無色界至此中差別。
演曰二三界差別前之二界四生名色色有現行今此唯種故與前別種亦是識所緣之境故名識依初?那識但名識支次後名意昧明異故。
論由福業故至生色無色。
演曰三三業有殊此福等三皆據引業以彼滿業非行支故故不取也所以言福生欲人天非福招惡若據滿業即應各言生五趣也。
論云何名為至證得清淨。
演曰二釋從中際後際得生由不生故證得清淨文中分二一問二荅此初申二問也。
論謂彼如是至受增上果。
演曰二荅文中分二一明流轉二明還滅初中分二一釋二結初中分二一顯起因二所起相初中分二一明現果二辯起愚此初也謂承先因中際生已便受二果內身為異熟果外塵為增上果舉受顯境境名增上果非取所生受名果也。
論彼由聽聞至發起愚癡。
演曰二辯起愚謂此有情聞不正法等於前二果不了知故起愚迷執名於二種果發起愚癡。
論彼由於內至後有生苦。
演曰二所起相文中分二一明引因二辯生因初中分二一釋二結初中分二一明能引二明所引初中分二一辯無明二彰行體此初也由迷現在異熟內果故於當苦昧而不知。
論由此前際至增長諸行。
演曰二彰行體福等三業名為諸行。
論由此新業至隨業而行。
演曰二明所引文中分二一明識支二名色等初中分二一正釋二會違初中分二一識隨業行二因攝當果此初也由依新業熏變識故於現法中識種隨業而行。
論如是無明至諸識果故。
演曰二因攝當果識體即賴耶種名為因性能生當現名攝識果轉變者生義即行令識生約增上名生非親辦體名為生也問若唯取賴耶為識支者何故此論第九卷末以六識為識支此於欲界具足六種色界唯四無色唯一下論會云。
論約就一切至說六識身。
演曰二會違此論第九說揔依一切識說六識身者約就二乘等一切身語彼不立有第八識故又一身中約一切識相續為名說言六識其實唯取阿賴耶識果報主故識與名色㸦為緣故乃至命終恒隨轉故。
論又即此識至種子隨逐。
演曰二名色等前為後依故云隨逐依當起等說為次第故成唯識論第八云識等五種由業熏發雖實同時而依主伴揔別勝劣因果相異故諸聖教假說前後或依當來現起分位有次第故說有前後在因種時實無次第。
論當知是名至後有引因。
演曰二結。
論由識為先至引後有已。
演曰二辯生因文中分三一結前生後二正辯生因三結生次第此初也由此二支能引識等故能所引惣名引因異熟果愚彰能引也。
論復由第二至既命終已。
演曰正辯生因文中分二一明能生因二辯所生果此初也祈生三界名求欲求有體即愛支取欲取等名為取支除業種外愛取和合等名為有支成唯識云能生支謂愛取有近生當來生老死故。
論如其引因至或復頓生。
演曰二辯所生果有漸頓者四生生異思之可知成唯識云所生支謂生老死是愛取有近所生故。
論如是應知至種子隨逐。
演曰三結生次第於現法中者生欲色界種子隨逐者生無色界色支但據色種說故。
論如是中際至緣起諸行。
演曰二結。
論若現法中至已集資粮。
演曰二明還滅釋前不生證得清淨文中有二一明不生二明清淨由前生死流轉不生故得後時還滅清淨不生之理漸次伏除漸次之門蓋由五道此當第一資粮道也。
論由彼為因至若趣滅行。
演曰二加行道由前從他善友聞法及先世已集資粮為因名由彼為因生老死支名為二果二果揔以五蘊為體名為諸行即苦諦也彼因集諦彼滅滅諦滅行道諦於此四諦及前聞法皆生如理作意故。
論如理作意至發生正見。
演曰三見道真相見道本後皆起名生正見。
論又諸於諦至清淨智見。
演曰四修道五無學道二合明也。
論彼由如是至亦後隨斷。
演曰二明清淨由得不生故證清淨文中有二一還二滅初中分二一明不生二明清淨此初也愛斷之言亦攝於取即內異熟及增上果名為所緣愚二果故名不實知由愛二一故受亦隨斷。
論由此斷故至證慧解脫。
演曰二明清淨文中分二一明慧淨二明心淨此初也謂有漏觸所生諸受受二果時於所緣境不如實知由此為緣發生煩?發業潤生由斷此受無所依故無明亦滅由此無明能障慧性能障既除慧得清淨名為解脫。
論又無明觸至證心解脫。
演曰二明心淨即相應心不為貪等之所繫縛名心解脫。
論又即由彼至成不生法。
演曰二滅文分為二一有餘依果二無餘依果初中分三一後果不生二現因永滅三正住圓寂初中分二一辯不生二引教證此初也。
論是故說言至諸受隨滅。
演曰二引教證。
論又現法中至愛亦隨滅。
演曰二現因永滅文中分二一辯因亡二引教證此初也由無明滅故現在順無明觸受等滅六處等已有非由現無明有故不說無明滅六處等滅其觸受等隨無明生觸說隨彼滅由此所依滅故能依受等皆亦隨滅。
論由愛滅故至皆不流轉。
演曰二引教證。
論不流轉故至現法涅槃。
演曰三正住圓寂文中分二一明得理二辯有餘此初也。
論彼於尒時至恒相續住。
演曰二辯有餘業惑雖盡所依身在名有餘依無染法故名清淨鮮白不唯無漏離繫之言亦同清淨身由業感隨業短長未殞滅來名恒相續住。
論壽量若盡至都無所有。
演曰二無餘依果文中分二一釋二結初中分二一身命現亡二識因皆滅此初也滅已不續名無餘永滅。
論又彼諸識至亦無餘滅。
演曰二識因皆滅。
論由此道理至熟修梵行。
演曰二結一究竟寂靜二常住妙跡三常隨涅槃四涅槃究竟滅諦果滿五熟修梵行道諦因圓具此五義皆是無餘。
論是名廣說至流轉清淨。
演曰三揔結前。
論復次安立至能生當有。
演曰二釋苦聚文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九相者即十二支中前七支及後二支成其相為後有苦樹愛取有三支為滋生如第十論釋。
論謂有世閒至所造新業。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釋所造新業如小苦樹二釋所造先業如大苦樹初中分二一明凡造二明聖除初中分二一法二喻此初也。
論如小苦樹。
演曰二喻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若彼世間至轉更增長。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令因增長二令果圓滿此初也。
論此非聦慧至漸次圓滿。
演曰二令果圓滿。
論若有多聞至不令增長。
演曰二明聖除文中分二一令業不增長二使愛水消散此初也。
論使其愛水至後更增長。
演曰二使愛水消散。
論復更有一至說名後有。
演曰二釋所造先業如大苦樹文中分二一明凡造二明聖除初中分三一法二喻三結此初也。
論如大苦樹。
演曰二喻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前說新業如小苦樹者如新生樹其樹即小後說先業如大苦樹者如久生樹其樹即大。
論若於能順至令樹欝茂。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令樹欝茂二令樹潤澤此初也。
論於現法中至住於名色。
演曰二令樹潤澤。
論如是苦樹至展轉滋茂。
演曰三結。
論此中白品如前應知。
演曰二明聖除如前所明更不繁說。
論復次世尊至起正觀察。
演曰三釋諦觀有兩復次初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尒時為欲至如理觀察。
演曰二別釋分二一釋苦等四諦二釋苦集二諦初中分二一釋苦集二諦二釋滅道二諦初中分二一約法釋二舉喻釋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觀察至非不定故。
演曰二列。
論感生因緣至麤生為因。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正釋二例釋三結成初中分三一釋觀察細因緣故二釋觀察麤因緣故三釋觀察非不定故此初二合明也。
論云何名為非不決定。
演曰三釋觀察非不定故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即除彼至與老死果。
演曰二釋。
論如觀老死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釋生等四支。
論如是名為至緣起道理。
演曰三結成。
論應知此中至燒然長世。
演曰二舉喻釋業順集諦猶如燈炷惑即集諦如膏油等苦諦類燈謂燈從炷油生苦諦從業惑生此約惑業苦三揔攝十二有支。
論當知白品至觀滅道諦。
演曰二釋滅道二諦。
論復次二種補特伽羅。
演曰二釋苦集二諦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二。
演曰二徵。
論一唯行自至相續久住。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唯行自非利益行二釋兼行自他非利益行此初也。
論二復有餘至無有斷絕。
演曰二釋兼行自他非利益行即外道中無量大眾自作教他然大苦火。
論復次世尊至乃至其愛。
演曰後復次釋文中分三一別觀四諦二揔觀四諦三釋前觀義初中分二一觀前三諦二觀後一諦初中分二一觀苦集二觀滅諦初中分二一引經二論釋初中分二一逆次觀後際苦諦及後際苦諦所有集諦二逆次觀後際集諦現在苦諦所有此初也依緣起門逆次而入先緣後際老死苦諦乃至者超越之詞即越其生支謂緣老死已次緣後際生支苦諦又越其有取二支至其愛支即次緣後際有取愛是後際苦諦所有集諦。
論如是觀察至名色與識。
演曰二逆次觀後際集諦現在苦諦所有。
論當知此中至是當集諦。
演曰二論釋文中分三一釋後際苦諦及後際苦諦所有集諦二釋後際集諦現在苦諦所有三釋後際苦集依處此初也未來苦者即後際苦是當苦諦者即後際苦諦觀彼集因是當集諦者觀彼後際苦諦所有集因是後際集諦。
論觀未來世苦至現法苦有。
演曰二釋後際集諦現在苦諦所有文中分三一正釋二通妨三引證此初也未來世苦之集諦者即後際苦諦所有後際集先者前也識為邊際者謂苦集之觀逆推至識支為邊際現法苦有者觀後際苦諦所有後際集諦由誰有知由從前際集諦所生現識苦諦所有問所生起現識由誰而有。
論既知從先至此云何有。
演曰二通妨既知現從先集所生起不應復觀此現識云何有是故逆觀但至於識。
論是故世尊至而復轉還。
演曰三引證世尊昔菩薩時為觀當來所有苦集觀現在老死苦諦乃至於識而復轉還問菩薩逆觀老死至識却迴不至餘位何所意耶荅由此二支更㸦為緣故如識緣名色如是名色亦緣識是故觀心至識轉還於餘支中無有如是轉還道理於此一處顯示更㸦為緣道理故名轉還。
論又為漸次至復還順上。
演曰三釋後際苦集依處後際苦諦依處即是後際集諦依處更無異故乃至者超越之詞謂從老死逆觀至識復從識還順觀至老死故云乃至識復還順上。
論如是順逆至乃至無明。
演曰二觀滅諦文中分二一釋逆次過識所以二釋現苦盡滅妨難初中分二一正釋義二徵所以此初也如是順逆觀緣起苦集已從此無閒為觀滅諦逆觀所滅老死由誰滅謂由生乃至行由誰滅謂由無明。
論何以故。
演曰二徵所以問何故苦集之觀至識而還滅諦之觀越識至於無明荅苦集相續一周便還滅諦斷除所以至於無明。
論觀察如是至皆悉盡滅。
演曰二釋現苦盡滅妨難文中分二一問二荅此初也。
論謂不造作至新業行故。
演曰二荅。
論如是歷觀至而能證得。
演曰二觀後一諦文中分二一結前問後二依問為通此初也。
論由如前說至同所遊處。
演曰二依問為通。
論如是但以至歷觀四諦。
演曰二揔觀四諦文中分二一約有漏正見以明四諦二約無漏正見以明四諦此初也。
論又以正見至善淨智見。
演曰二約無漏正見以明四諦。
論為此義故至令生等覺。
演曰三釋前觀義。
論復次世尊教三處所攝。
演曰四釋攝聖教文中分二一釋教三門二釋經諸句初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三。
演曰二徵。
論一善建立至自利行故。
演曰三列。
論此中善建至無作用故者。
演曰四釋文中分三一釋善建立諸緣生法無作用故二釋彼為依利他行故三釋彼為依自利行故初中分二一釋緣生無用二釋無用所以初中分三一牒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從後際至識緣名色。
演曰二釋文中分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
論譬如束蘆至而得住立。
演曰二喻。
論於其中閒至非無因生。
演曰三合。
論如是至無作用故。
演曰三結。
論所以者何。
演曰二釋無用所以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無常諸行至如實無倒。
演曰二釋。
論是故說此名善建立。
演曰三結。
論即依如是善建立性。
演曰二釋彼為依利他行故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依諸緣起至聖諦法教。
演曰二釋。
論名彼為依利他行故。
演曰三結。
論即此為依。
演曰三釋彼為依自利行故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自能趣入至現法涅盤。
演曰二釋。
論當知是名至自利行故。
演曰三結。
論又先積集至具足安住。
演曰二釋經諸句。
論復次有諸至未解脫。
演曰五釋微智文中分二一釋外道觀緣起麤智二釋諸聖觀緣起微智初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所以者何。
演曰二徵。
論由於彼彼至不善巧故。
演曰三釋。
論諸聖弟子至識無常性。
演曰二釋諸聖觀緣起微智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所以者何。
演曰二徵。
論四大種身至難可入故。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難入所以二釋悟入因由初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所以者何。
演曰二徵。
論唯是慧眼至緣起善巧。
演曰三釋。
論諸聖弟子至識無常性。
演曰二釋悟入因由文中分二一明能證因二辯所證果此初也。
論彼既成就至二涅盤界。
演曰二辯所證果。
論復次於緣至正能盡苦。
演曰六釋思量際文中分二一釋三相三際二釋四言三量初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三相。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略二廣初中分二一釋三相二釋三際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一苦依處至因緣依處。
演曰二釋。
論是名三相。
演曰三結。
論云何三際。
演曰二釋三際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一者中際至三未來際。
演曰二釋。
論是名三際。
演曰三結。
論當知此中至之所依處。
演曰二廣文中分二一釋三相二釋三際初中分三一釋苦依處二釋苦因緣三釋苦因緣依處初中分二一內苦依處二外苦依處初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以故。
演曰二徵。
論由此故至彼得生故。
演曰三釋。
論外父母等至之所依處。
演曰二外苦依處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以故。
演曰二徵。
論如前說故。
演曰三釋如前說云由有此故於所依身彼得生故。
論此二種依至名苦因緣。
演曰二釋苦因緣。
論又即此愛至因緣依處。
演曰三釋苦因緣依處。
論又諸所有至由是遂飲。
演曰二釋三際文中分二一別釋二揔結初中分三一釋中際二釋過去際三釋未來際初中分二一釋二結初中分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
論譬如雜毒可樂妙色。
演曰二喻。
論所緣境界至便有眾苦。
演曰三合。
論如是當知至名為趣死。
演曰二結。
論即由如是至去來道理。
演曰二釋過去際三釋未來際二叚合明。
論當知是名至中去來際。
演曰二揔結。
論又即依止至所依三量。
演曰二釋四言三量文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若見若知至是依現量。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三一釋現量二釋比量三釋至教量此初也。
論若覺言說是依比量。
演曰二釋比量。
論若聞言說依至教量。
演曰三釋至教量。
論復次由五至能作苦邊。
演曰七釋觀察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五。
演曰二徵。
論一者觀察至離增上?。
演曰三列。
論如是至修習正行。
演曰四釋文中分二一釋前四二釋第五初中分二一揔二別此初也。
論謂由二相至果有。
演曰二別中有兩番釋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四一觀察諸緣生法生起因緣二觀察彼滅因緣三如實了知能趣彼滅正行四修行法隨法行此初也。
論因無故果無。
演曰二觀察彼滅因緣。
論既觀察已至由修正行。
演曰三如實了知能趣彼滅正行。
論既通達已至法隨法行。
演曰四修行法隨法行。
論又正觀察至果識等有。
演曰後番釋文亦分四一觀察諸緣生法生起因緣。
論彼非有故此亦非有。
演曰二觀察彼滅因緣。
論既觀察已至及正修行。
演曰三如實了知能趣彼滅正行。
論正修行時至道果涅盤。
演曰四修行法隨法行文中分三一唯約法釋二法喻合釋三喻合別釋此初也。
論彼於尒時至煩?烝熱。
演曰二法喻合釋。
論又令如瓦。
演曰三喻合別釋文中分二一喻二合此初也。
論有識身攝至無明緣行。
演曰二合。
論云何於證離增上?。
演曰二釋第五於證離增上?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彼尒時至彼彼法滅。
演曰二釋。
論復次略有二種增上?者。
演曰八釋上?文中分二一正釋起處二重釋甚深初中有四番釋初番中分四一標二列三釋四結此初也。
論一於有學至增上?者。
演曰二列。
論若於有學至一切見趣。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有學二釋無學此初也。
論若於無學至我皆已作。
演曰二釋無學。
論如是至或緣涅盤。
演曰四結或依緣起者我已通達緣起法也或依涅槃者我已證得涅槃果也。
論又依聖說至亦生猶豫。
演曰二番釋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所以者何。
演曰二徵。
論由於有學至便告於他。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有學二釋無學此初也。
論又於無學至起增上?。
演曰二釋無學。
論又於無學至起增上?。
演曰三番釋文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所以者何。
演曰二徵。
論非彼相續至速能遠離。
演曰三釋。
論又彼如是至獲大衰損。
演曰四番釋。
論云何如前聖說甚深。
演曰二重釋甚深文中分二一問二荅此初也。
論謂能開示至聖說甚深。
演曰二荅。
論復次緣起至二因緣故。
演曰九釋甚深文中分二一釋一能令淺二釋四相甚深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指此初也。
論一由大師至是諸句義。
演曰二釋。
論應知如前攝異門分。
演曰三指如八十三說。
論當知此中至最極甚深。
演曰二釋四相甚深文中分五一標二徵三列四釋五結此初也。
論何等為四。
演曰二徵。
論一由微細至難了知故。
演曰三列。
論云何至難可了知。
演曰四釋文中分四一由微細因果難了知故二由無我難了知故三由離繫有情而有繫縛難了知故四由有繫有情而離繫縛難了知故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依觀察至有緣體性。
演曰二釋有二一揔二別此初也。
論云何名為有緣體性。
演曰二別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於是中至有緣體性。
演曰二釋文中分六一生緣老死二愛緣取三受緣愛四觸緣受五合六處為名色緣觸六識緣名色初中分二一正釋生支二例釋有取此初也。
論如說生支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釋有取文中分二一正例二支二釋取差別此初也。
論取差別者至安立有四。
演曰二釋取差別貪體無四名無差別取差別有四者一欲取二見取三戒取四我語取。
論如是愛支至發起諸業。
演曰二愛緣取或者不定之詞謂愛若求欲等四取名求欲門相應無明發起諸業愛取合潤能引業種及所引因轉名為有若約此義復說此愛名求有門相應無明發起諸業。
論此二業門至愛非愛受。
演曰三受緣愛文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又即此愛至為緣故轉。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釋受是愛緣二釋受非愛緣此初也謂無明觸所生受是愛緣。
論復有餘受至觸所生。
演曰二釋受非愛緣謂明觸及非明非無明觸所生受非此愛緣。
論又即此受至觸為其緣。
演曰四觸緣受文中分二一正釋二通妨此初也謂所生受似能生觸如子似父故云用相似觸為其緣。
論此復云何。
演曰二通妨文中分二一申難二會通此初也外人難云何故不以明無明相應觸及非明非無明觸為其緣耶。
論謂明無明至是有對觸。
演曰二會通謂明無明相應是增語觸諸名以為其緣非受為其緣非明非無明是有對觸內外諸色為緣亦非受為其緣故受但用相似觸為其緣也。
論又此明觸至名色緣觸。
演曰五名色緣觸文中分二一正釋二通妨此初也問何故不說六處緣觸而越彼取名色耶。
論又即六處至說名為色。
演曰二通妨六處略為二分意處非色與餘非色諸法相應揔為一分說名為名諸餘色處揔為一分說名為色是知六處即是名色故不別說。
論又此名色至令不散壞。
演曰六識與名色更㸦為緣文中分二一釋二結初中分二一識緣名色二名色緣識此初也。
論又即此識至名色為緣。
演曰二名色緣識。
論應知先業至展轉為緣。
演曰二結。
論如是當至最極甚深。
演曰三結。
論云何無我難可了知。
演曰二由無我難了知故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諸因果至無容得生。
演曰二釋即此增語應知是路者語是名句所依之路多聞持國增長醜目如次是北方東方南方西方四天王名也梵云蘇跋陁羅唐言極賢善給孤獨者是蘇達多長者此云善施善施仁而且睿積而能散[木*丞]濟貧乏哀恤孤老時人美其德号給孤獨梵云悉達多唐言一切義成即太子名也。
論當知是名至難可了知。
演曰三結。
論云何離繫至難了知性。
演曰三由離繫有情有而繫縛難了知故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如外道至起見施設。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外道二釋內法初中分二一敘計破二反顯破初中分二一敘彼宗計二破彼計非初中分二一標宗二敘計此初也。
論云何三門。
演曰二敘計文中分二一徵二敘此初也。
論一於欲界至起見施設。
演曰二敘文中分三一敘第一門二敘第二門三敘第三門此初也為受者性者計受是我為能受者分別有我起見施設。
論二於欲界至領納其受。
演曰二敘第二門謂即此我是有受法者我能領受等。
論三於第三至起見施設。
演曰三敘第三門。
論如是一切至皆不應理。
演曰二破彼計非文中分二一?非二別破此初也。
論所以者何。
演曰二別破文中分二一徵二破此初也。
論以三種受至不應道理。
演曰二破文中分三一破第一門二破第二門三破第三門此初也。
論又於第四至不應道理。
演曰二破第二門。
論又於第四至亦不應理。
演曰三破第三門。
論當知是中至妄計失壞。
演曰二反顯破。
論內法多聞至諸法無我。
演曰二釋內法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彼於世俗至心得解脫。
演曰二釋文中分四一善離四句心得解脫二知彼問非而不記別三外多妄見唯一我見隨眠所繫四外由劣道離縛猶名繫縛此初也。
論設有來問至而不記別。
演曰二知彼問非而不記別文中分二一由妙智為先而不記別二謗無知不記極大邪見初中分二一正明不記二結成不記此初也。
論如是彼由至而不記別。
演曰二結成不記。
論或有謂言至極大邪見。
演曰二謗無知不記極大邪見謂前所問如是為有等而不記別外有謗言是無知故不能記別者當知此人是極大無智極大邪見也。
論又彼如是至起見施設。
演曰三外多妄見唯一我見隨眠所繫文中分二一明前外道現法妄見二辯攝多為一隨眠所繫初中分二一正釋現在起見二例釋當來起見此初也。
論如是當來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釋當來起見。
論雖有多種至未斷彼故。
演曰二辯攝多為一隨眠所繫。
論雖由下劣至猶名繫縛。
演曰四外由劣道離縛猶名繫縛。
論如是名為至難了知性。
演曰三結。
論云何名為至難了知性。
演曰四由有繫有情而離繫縛難了知故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有多聞至靜慮等至。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正釋二通妨此初也七識住者俱舍論第八頌云。
身異及想異 身異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 并無色下三
故識住有七餘非有損壞及於二處者於前七識住更取有頂及無想二處即是九有情居故俱舍頌云。
應知兼有頂 及無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餘非不樂住
揔意謂有多聞諸聖弟子觸對明觸乃至彼於七識住及於有頂無想二處九有情居以諸緣起聖諦道理如實觀時成阿羅漢或慧解脫或俱解脫具八解脫靜慮等至有情而離繫縛問彼於現法現見有生老死領納諸受有識名色有繫有情何故言離繫縛耶。
論彼於現法至而得離繫。
演曰二通妨。
論如是名為至難了知性。
演曰三結。
論由此四相至最極甚深。
演曰五結。
論復次嗢拕至自作為其後。
演曰二有一頌釋揔中第二二諦等文中分二一以頌揔列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於此正法至大有差別。
演曰二長行別釋文中分七一釋異二釋世俗勝義三釋法尒四釋此作等五釋大空六釋分別七釋自作初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二種根本煩?者一無明二愛。
論當知此中至此二皆斷。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三一釋中際差別二釋後際差別三釋前際差別此初也。
論斷此二故至後際差別。
演曰二釋後際差別文中分二一正釋二問荅此初也。
論問何緣智者成智者性。
演曰二問荅文中分二一問二荅此初也。
論荅於現法中至皆離繫故。
演曰二荅。
論問何緣愚者成愚性。
演曰三釋前際差別文中分二一釋二結初中分二一問二荅此初也。
論荅於斷彼至彼相違故。
演曰二荅。
論當知是名至前際差別。
演曰二結。
論復次於諸至為我我所。
演曰二釋世俗勝義文中分二一揔二別此初也。
論由於勝義至煩?離繫。
演曰二別文中分二一正釋二諦二兼釋餘義初中分二一釋勝義諦二釋世俗諦此初也。
論由於世俗至能隨悟入。
演曰二釋世俗諦。
論又於識觸至歷觀為苦。
演曰二兼釋餘義文中分四一釋苦集二諦二釋盡如所有三釋聞思趣等正法四釋學無學初中分二一釋所了諦二釋能了智初中分二一釋苦諦二釋集諦此初也文略不舉名色及六處也。
論又於愛身至觀察集諦。
演曰二釋集諦。
論彼於二諦至如其所滅。
演曰二釋能了智由集生故苦生由集滅故苦滅。
論謂由定地至名善思惟。
演曰二釋盡如所有文中分二一釋二結初中分二一釋盡所有二釋如所有此初也。
論今於聖諦至亦名善達。
演曰二釋如所有。
論由盡所有至隨其次第。
演曰二結。
論彼於尒時至名證正法。
演曰三釋聞思趣等正法文中分二一釋趣等正法二釋趣等源底此初也。
論又由趣至遍到源底。
演曰二釋趣等源底。
論又有學慧至名決擇慧。
演曰四釋學無學文中分二一釋有學妙慧二釋無學正道此初也。
論彼既成就至所有正道。
演曰二釋無學正道。
論復次至差別道理。
演曰三釋法尒文中分三一約由二因緣 約二種善巧釋三約因果相續釋初中分二一揔 二別釋此初也十二支揔名緣起亦名緣生五十 云因名緣起果名緣生此論第十云由煩?繫縛徃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五十六云謂無主宰無有作者無有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從因而生託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唯法所顯唯法能潤唯法所潤墮在相續名為緣生。
論謂如所流轉故。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略二廣初中分二一釋二分二釋差別初中分二一如所流轉二諸所流轉此初也。
論及諸所流轉故。
演曰二諸所流轉。
論當知至差別流轉。
演曰二釋差別。
論彼復如其至次第流轉。
演曰二廣文中分二一釋如所流轉二釋諸所流轉此初也。
論又此稱理至順次第性。
演曰二釋諸所流轉。
論又此二種善巧。
演曰二約二種善巧釋文中分二一正釋其義二指如前說初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多聞諸聖至非理作意。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於三世遠離非理等善巧二於諸諦能入現觀等善巧此初也。
論於諸聖諦至能得離繫。
演曰二於諸諦能入現觀等善巧。
論如前趣等廣說應知。
演曰二指如前說。
論又彼緣起至非生非作。
演曰三約因果相續釋文中分二一正釋二結釋此初也。
論當知至種性依處。
演曰二結釋。
論復次由二至不應記別。
演曰四釋此作等文中分二一不應記別二正應記別初中分二一揔標二別破此初也。
論云何為二。
演曰二別破文中分二一徵二破此初也。
論一者因果至不可得故。
演曰二破文中分二一破此作此受二破餘作餘受二文合也。
論若於此論至亦無過失。
演曰二正應記別。
論復次一切至及法無我。
演曰五釋大空文中分二一依無我明空二依二諦明空初中分三一揔標二別釋三揔結此初也。
論補特伽羅至不可得故。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依人無我明空二依法無我明空此初也。
論法無我者至是無常故。
演曰二依法無我明空。
論如是二種至名為大空。
演曰二揔結。
論謂若有至屬彼。
演曰二依二諦明空文中分二一依世俗明空二依勝義明空初中分二一離二見邊二名中道行初中分二一依初空所治見二依第二空所治見初中分三一敘計二正破三出理此初也。
論此依妄見非住梵行。
演曰二正破。
論何以故。
演曰三出理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由如是見至所治見轉。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明空所治見二明除見解脫此初也。
論非此見者應解脫故。
演曰二明除見解脫非者除也除此見者應解脫故。
論或復即依至乃至廣說。
演曰二依第二空所治見文中分三一敘計二正破三出理此初也如前說三種妄見者即前謂有別物異緣生法等三也。
論如是亦非安住梵行。
演曰二正破。
論何以故。
演曰三出理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由如是見至所治見轉。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明空所治見二明除見解脫此初也。
論非此見者應解脫故。
演曰二明除見解脫非者除也釋義同前。
論遠離如是至諸行属彼。
演曰二名中道行能知真如無倒性者則無分別智知如無倒。
論若依勝義至若滅若斷。
演曰二依勝義文中分二一明一切行空二明二種行空此初也。
論云何可說至或行屬彼。
演曰二明二種行空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由於尒時至不可得故。
演曰二釋。
論復次由二至或別分別。
演曰六釋分別文中分五一標二徵三列四釋五結此初也。
論云何為二。
演曰二徵。
論一如所有至所有性。
演曰三列。
論云何如所有性。
演曰四釋文中分二一釋如所有性二釋盡所有性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無明等至未斷果生。
演曰二釋。
論如是名為如所有性。
演曰三結。
論云何盡所有性。
演曰二釋盡所有性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無明等至差別體相。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正釋其義二指如前說此初也。
論廣分別名至如前應知。
演曰二指如前說。
論如是名為盡所有性。
演曰三結。
論即依如是至說名分別。
演曰五結。
論復次由二因緣。
演曰七釋自作文中分二一離二邊因二修中道行初中分二一略破二廣破初中分二一揔標二別破此初也。
論自作苦樂至不可記別。
演曰二別破文中分二一正破自作一因二例破他作等三因此初也。
論如是他作至當知亦尒。
演曰二例破他作等三因。
論云何為二。
演曰二廣破文中分三一徵二列三破此初也。
論一者諸行至不可得故。
演曰二列。
論此中諸行至不應道理。
演曰三破文中分二一破諸行無作用二破有餘作者有情不可得此初也。
論又彼有餘至不應道理。
演曰二破有餘作者有情不可得文中分三一破他作二破俱作三破無因此初也。
論受所渴愛至亦不應理。
演曰二破俱作攝受他受者影攝自受既名俱作故攝自他。
論有諸緣故至亦不應理。
演曰三破無因。
論是故遠離至能盡眾苦。
演曰二修中道行前之三種惡因論者一自作二他作三俱作後之一種無因論者即前四句中第四俱非所作無因而生最居後故此自作等離緣生外妄執四因輪迴受苦如來愍斯迷路開示真門是故令遠離二邊覺了中道勤修正行能盡眾苦。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三十八
金藏第 121 冊 No. 1565 瑜伽師地論義演(第33卷-第40卷)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四十(計四十四帋) 史
覺山明教院沙門 澄淨 述
論攝事頌曰契經事菩提分法擇攝第四之一。
論如是已說至我今當說。
演曰四釋菩提分法擇文中分二一結前生後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揔嗢柁至證淨為後。
演曰二依生正釋文中分二一釋揔頌二釋別頌此初也揔頌有十一念住二正斷三神足四根五力六覺七道八息念九學十證淨正斷神足二合為一故於別頌即成九叚。
論別嗢柁南至超二染為後。
演曰二釋別頌文中分九一有四頌釋揔中第一念住二有半頌釋揔中第二正斷第三神足三有一頌釋揔中第四根四有一頌釋揔中第五力五有一頌釋揔中第六覺六有一頌釋揔中第七道七有一頌釋揔中第八息念八有一頌釋揔中第九學九有一頌釋揔中第十證淨初中分四一釋第一頌二釋第二頌三釋第三頌四釋第四頌初中分二一以頌揔列二長行別釋此初也。
論依四念住至一切皆空。
演曰二長行別釋文中分八一釋沙門二釋沙門義三釋喜樂四釋一切法五釋梵行六釋數取趣七釋超八釋二染初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名為四種因緣。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揔二別初中分二一釋四種因緣二釋內法沙門等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依止至不同品類故。
演曰二釋。
論云何名為內法沙門。
演曰二釋內法沙門等文中分三一釋內法沙門二釋內法道三釋內法究竟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指此初也。
論謂諸沙門略有四種。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一者勝道至汙道沙門。
演曰二釋。
論是四沙門至已辯其相。
演曰三指如二十九說。
論內法道者云何為道。
演曰二釋內法道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八支聖至究竟者。
演曰二釋。
論云何究竟。
演曰三釋內法究竟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斷諸取至無復相續。
演曰二釋。
論云何名為至得四證智。
演曰二別文中分四一釋依止四處得四證智二釋解脫四種隨煩?三釋內法弟子與外道弟子不同品類四釋內法大師與外道師不同品類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申二問也。
論謂四處者至有隨行處。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依止四處二釋得四證智此初也四處者一三結永斷得初果穌息處二既證初果得至無退墮法勢力處三既無退墮得至決定趣求菩提種類處四初果聖人極多生者人天七反方證應果少者二生一生及不經生亦能證也此四中前一是滅諦後三是道諦於滅諦中得法戒二種證淨於道諦中兼得佛僧謂於尒時兼於成佛諸無學法是道諦攝緣彼起信名佛證淨成聲聞僧學無學法亦道諦攝緣彼起信名僧證淨故俱舍頌云。
證淨有四種 謂佛法僧戒 見三得法戒 見道兼佛僧
法謂三諦全菩薩獨覺道信戒二為體四皆唯無漏。
論依此四處至得證淨智。
演曰二釋得四證智。
論云何名為至外隨煩?。
演曰二釋解脫四種隨煩?文中分四一徵二列三釋四結此初也。
論一者解脫至外隨煩?。
演曰二列。
論當知此中至發起愚癡。
演曰三釋文中分四一釋現法外隨煩?二釋後法外隨煩?三釋第三外隨煩?四釋第四外隨煩?初中分二一釋二結此初也。
論如是名為至外隨煩?。
演曰二結。
論彼由如是至積集增長。
演曰二釋後法外隨煩?文中分二一釋二結此初也。
論如是名為至外隨煩?。
演曰二結。
論又諸外道至㸦相違戾。
演曰三釋第三外隨煩?文中分二一釋二結此初也。
論是名第三外隨煩?。
演曰二結。
論又諸外道至隨無明趣。
演曰四釋第四外隨煩?文中分二一釋二結此初也。
論是名第四外隨煩?。
演曰二結。
論住內法者至不同品類。
演曰三釋內法弟子與外道弟子不同品類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外道弟子至遠離二邊。
演曰二釋。
論云何內法至不同品類。
演曰四釋內法大師與外道師不同品類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外道師至悉皆共有。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外法二釋內法初中有兩番釋初中分二一釋二結此初也。
論是故外道至斷遍知論。
演曰二結問外道既能分捨諸取何故言外法決定無沙門道亦無究竟。
論又彼雖能至不得究竟。
演曰後番釋有釋及結如文可知。
論內法大師至與上相違。
演曰二釋內法文中分二一釋二結此初也。
論如是應知至不同品類。
演曰二結。
論復次依四至諸沙門義。
演曰二釋沙門義文中分三一揔標舉數二隨標別列三依列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三處。
演曰二隨摽別列文中分三一列三處二列三地三列三種補特伽羅初中分二一徵二列此初也。
論一境二智三證。
演曰二列。
論云何三地。
演曰二列三地文中分二一徵二列此初也。
論一正加行至三無學地。
演曰二列。
論云何三種補特伽羅。
演曰三列三種補特伽羅文中分二一徵二列此初也。
論一正加行至補特伽羅。
演曰二列。
論云何名境。
演曰三依列別釋文中分三一釋三處二釋三地三釋三種補特伽羅初中分三一釋境二釋智三釋證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地等六界至能雜染心。
演曰二釋與六觸處者即眼等六觸所生受處故俱舍頌云。
從此生六受 五属身餘心
長行釋云從前六觸生於六受謂眼觸所生受至意觸所生受六中前五說為身受依色根故意觸所生說為心受但依心故此六觸受與十八意行為所依體者此第六意觸處心受與十八意行為所依體故俱舍頌云。
此復成十八 由意近行異
長行釋云於前略說一心受中由意近行異復分成十八應知此復聲顯乘前起後此意近行十八云何謂喜憂捨各六近行此復何緣立為十八若由自性應但有三喜憂捨三自性異故若由相應應唯有一一切皆與意相應故若由所緣應但有六色等六境為所緣故此成十八具足由三於中十五色等近行名不雜緣境各別故三法近行皆通二種意近行名為目何義傳說喜等意為近緣於諸境中數遊行故有說喜等能為近緣令意於境數遊行故如何身受非意近行非唯依意故不名近由無分別故亦非行。
論云何名智。
演曰二釋智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心清淨增上慧依處。
演曰二釋。
論云何名證。
演曰三釋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即慧依至若寂依處。
演曰二釋文中分四一揔摽二別釋三揔結四料簡此初也。
論云何慧依處。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四一釋慧依處二釋諦依處三釋捨依處四釋寂依處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慧為依至諸世間慧。
演曰二釋。
論云何諦依處。
演曰二釋諦依處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已獲得至名諦依處。
演曰二釋。
論云何捨依處。
演曰三釋捨依處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斷彼事至現法樂住。
演曰二釋。
論云何寂依處。
演曰四釋寂依處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為斷滅至能捨無餘。
演曰二釋。
論如是一切至及與事斷。
演曰三揔結。
論此中一種至第四能滿。
演曰四料簡。
論如是一切至防未得退。
演曰三結。
論此中云何至證所應證。
演曰二釋三地三釋三種補特伽羅二文合中復分為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正加行至餘如前說。
演曰二釋文中分三一釋正加行攝異生地正加行異生補特伽羅二釋有學地有學補特伽羅三釋無學地無學補特伽羅此初也由內外別觀察五界者即地水火風空五界也。
論如是彼於至有者無者。
演曰二釋有學地有學補特伽羅。
論彼由如是至成就第一。
演曰三釋無學地無學補特伽羅文中分二一正釋其義二因申問荅此初也。
論問至及有學位。
演曰二因申問荅文中分二一問二荅此初也。
論荅至少可知有。
演曰二荅文中分二一正荅二釋妨此初也。
論此中何等名為淋漏。
演曰二釋妨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應知如前至最極寂靜。
演曰二釋文有三番此初番釋。
論又已永害至永寂靜故。
演曰二番釋四種貪愛者一利二譽三稱四樂四種瞋恚者一衰二毀三譏四苦。
論又於住時至永寂止故。
演曰三番釋。
論復次依修至七種正法。
演曰三釋喜樂文中分二一由七因緣立七正法二修七善法得二勝利初中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七。
演曰二徵。
論一聞所成至無失壞故。
演曰三列。
論此中依諸至已辯其相。
演曰四釋文中分七一釋聞所成作意所緣故立知法二釋思所成及修所成作意所緣故立知義三釋即此三種作意加行時差別故立知時四釋於受用財遍受用財善通達故立知量五釋受用財法於時時間從他得故立知眾六釋於究竟時內離上?無失壞故立自知七釋亦於他所離增上?無失壞故立知尊卑此初三也一聞所成作意所緣故立知法者此論第十一云緣法作意者謂聞所成慧相應作意二思所成及修所成作意所緣故立知義者論云緣義作意者謂思修所成慧相應作意三即此三種作意加行時差別故立知時者前二易故不釋第三理隱故論指云此中依諸止舉捨相修習知時如前三十一說。
論食飲等義至應知差別。
演曰四釋於受用財遍受用財善通達故立知量食飲者二十一說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蹔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等者等持僧伽胝及以衣鉢正知而住。
論又於此中至長者等眾。
演曰五釋受用財法於時時閒從他得故立知眾文中分二一釋剎帝利等眾二釋沙門眾此初也立知眾者知是王臣長者沙門等眾也。
論受用法者謂於沙門眾。
演曰二釋沙門眾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我應如是至善住正念。
演曰二釋文中分四一釋行二釋住三釋坐四釋語此初也。
論應如是住至則不應入。
演曰二釋住。
論或得入已至乃至廣說。
演曰三釋坐。
論應如是語者謂五種語。
演曰四釋語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應時語至五正直語。
演曰二列文中分二一正列語二兼釋嘿此初也。
論應如是嘿至應當宴嘿。
演曰二兼釋默文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或紛擾至或談論故。
演曰二釋。
論為待言終所以宴默。
演曰三結。
論云何應時語。
演曰三釋文中分五一釋應時語二釋應理語三釋應量語四釋寂靜語五釋正直語初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非紛擾至名應時語。
演曰二釋三結。
論云何應理語。
演曰二釋應理語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依四道至名應理語。
演曰二釋三結。
論云何應量語。
演曰三釋應量語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文句周至名應量語。
演曰二釋三結。
論云何寂靜語。
演曰四釋寂靜語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言不高至名寂靜語。
演曰二釋三結。
論云何正直語。
演曰五釋正直語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言無詭至名正直語。
演曰二釋三結。
論於己所無至故名自知。
演曰六釋於究竟時內離上?無失壞故立自知。
論又信為先至證如實智。
演曰七釋亦於他所離增上?無失壞故立知尊卑文中分三一釋五法二釋四緣三釋尊卑此初也五法者一持戒二多聞三捨過無戀四得定五證智。
論如是五法至善男子故。
演曰二釋四緣。
論略有二至分別二種。
演曰三釋尊卑雙標二種者雙標尊卑二種分別二種者分別尊卑二種如分別言此補特伽羅是尊彼補特伽羅是卑。
論此二為勝至得二勝利。
演曰二修七善法得二勝利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謂現法中至多住喜樂。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得住喜樂二得漏永盡此初也。
論安住是已至諸漏永盡。
演曰二得漏永盡。
論復次依修至攝一切法。
演曰四釋一切法文中分二一釋學及學果攝一切法二釋學及學果能證資粮治八過患修集九想初中分三一揔標二別釋三揔結此初也。
論云何諸學。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三一釋諸學二釋學果三釋一切法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三種學至三增上慧。
演曰二釋。
論云何學果。
演曰二釋學果文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有餘依至二涅盤果。
演曰二釋。
論當知此中一切法者。
演曰三釋一切法文中分二一揔標牒二別解釋此初也。
論謂善法欲至欲為根本。
演曰二別解釋文中分二一釋諸法功用名殊二皆攝歸學及學果初中分九一釋欲二釋觸三釋受四釋作意五釋念六釋定七釋慧八釋堅固九釋涅槃後際此初也。
論又依淨戒至以為觸集。
演曰二釋觸。
論又彼皆為至為受流趣。
演曰三釋受。
論又彼為求至為作意生。
演曰四釋作意。
論又於尒時至念為增上。
演曰五釋念。
論又念增上至定為上首。
演曰六釋定。
論又於聖諦至慧為最勝。
演曰七釋慧。
論又由一切至以為堅固。
演曰八釋堅固。
論又彼如是至為其後際。
演曰九釋涅槃後際。
論應如此中至第二學果。
演曰二皆攝歸學及學果。
論如是略說至攝一切法。
演曰三揔結。
論又此諸學至修集九想。
演曰二釋學及學果能證資粮治八過患修集九想文中分二一揔標舉數二隨標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名為八種過患。
演曰二隨標別釋文中分二一釋八種過患二釋修集九想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所謂躭著至修習梵行。
演曰二釋八過患者一躭著利養恭敬二愛藏一切後有諸行三懈怠懶墮四薩迦耶見五貪著美味六於諸世間種種妙事忻欲貪愛七依止放逸惡行方便八依止邪願修習梵行。
論云何名為修集九想。
演曰二釋修集九想文中分三一徵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者修集至出離想。
演曰二列。
論應知此中至名不平等。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第八世間平等不平等想二釋第九有無出沒過患等想此初也。
論又住於此至已廣分別。
演曰二釋第九有無出沒過患等想。
論復次諸至不如實知。
演曰五釋梵行文中分二一釋外道修梵行不名最極究竟二釋內法修梵行得名最極究竟初中分二一釋六處二相不如實知二釋所修梵行非極究竟初中分二一釋六處不如實知二釋二相不如實知初中分二一正釋二料簡初中分二一釋前三處二釋後三處此初也。
論於是三處至不如實知。
演曰二釋後三處。
論此中前五至不如實知。
演曰二料簡。
論又即於此至不如實知。
演曰二釋二相不如實知文中分三一標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雜染故二清淨故。
演曰二列。
論此中雜染至果差別故。
演曰三釋文中分二一釋雜染二釋清淨此初也。
論此中清淨至二趣滅行。
演曰二釋清淨。
論彼於如是至不盡漏故。
演曰二釋所修梵行非極究竟。
論住內法者至盡諸漏故。
演曰二釋內法修梵行得名最極究竟。
論復次於其至生起智轉。
演曰六釋數取趣文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云何名六補特伽羅。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二一釋六種補特伽羅依染淨法二釋如來隨應染淨如實了知初中分二一徵二釋此初也。
論謂有一類至得正直見。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一釋前三補特伽羅二釋後三補特伽羅初中分三一正釋二料簡三揔結初中分三一釋第一補特伽羅二釋第二補特伽羅三釋第三補特伽羅初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彼於今生至成清淨法。
演曰二釋。
論是名第一補特伽羅。
演曰三結。
論復有一類至及不善法。
演曰二釋第二補特伽羅文中分二一標二釋此初也。
論彼於今生至成清淨法。
演曰二釋。
論復有一類至惡趣決定。
演曰三釋第三補特伽羅文中分二一釋二結此初也。
論是名第三補特伽羅。
演曰二結。
論如是三種至多行放逸。
演曰二料簡。
論如是三種補特伽羅。
演曰二揔結。
論復有餘三至應知其相。
演曰二釋後三補特伽羅文中分二一揔標二別釋此初也。
論此中第一至後行放逸。
演曰二別釋文中分三一釋第一補特伽羅二釋第二補特伽羅三釋第三補特伽羅此初也。
論第二補特至專行放逸。